« 上一篇下一篇 »

# 332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洳专:j、嚎。
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人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摘要
从索洛的传统增长理论到内生增长理论,许多经济发展的模型都忽略了人力
资本的性别问题。把男女性教育水平的差距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纳入经济增
长的研究理论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但是这个问题一直游离在中国主流经济学家
的视野之外。
前人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是采用跨国数据进行的回归。不同学者对此问题的
研究在理论、方法上都可能存在不一致性,但基本上大家得出的结论相同,即教
育的性别不平等程度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阻碍作用。但这一结果在一国内部不同
地区是否成立尚缺乏验证。
本文首先以全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计量结果显示,在我国,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对经济增长确实存在着显著的正影
响。且这种影响的机制包括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
但我国随地区层面的不同,经济发展差距甚大,性别的平等程度差距也不小。
因为各地区的情况不尽相同,全国层面的回归结果与解释并不一定适用于地区层
面。本文按经济的发达程度,把我国分成东、中、西三个地区后,分别对三样本
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这三个地区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
响都为正且非常显著。其中东部地区这种影响效果最大,中部地区其次,西部地
区最小。基于地区之间的特定条件,本文又比较讨论了不同地区教育的性别平等
程度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或机制,并分析了各地区影响途径不一样的原因。
本文研究告诉我们,在我国减少教育的性别不平等对经济增长有相当大的促
进作用。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不管通过何种途径、在哪个地区都对经济增长有着
相当显著的影响。促进教育中的性别平等程度将会是一种双赢政策。但这个问题
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必须从社会层面、教育层面、以及个体层面
进行多方面的反思与改进。
关键词: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制度视角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影响机制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4 b st ra ct
From Solow’S traditional growth theory to the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many mod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omitted the gender problem of human capital.In recent several
decades,economists began to consider the gender inequality in education鹊all impact factor of
economic growth,but this problem haS been always out of the sight of the Chinese researchers.
The paSt studies focused on the cross-country and panel regressions.Different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methods and views upon the study of this gender inequality problem,but basically,they
reached the same conclusion:gender inequality in education has obvious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conomic growth.But whether this result also exists in a single country has not been verified yet.
At the first place.this paper uses cross-province and panel data and analyses this problem
empirically.The result shows that in onr country,higher gender equality in education would
promote economic growth,and this impact mechanism includes both direct and indirect impact.
But in China,the degre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ender inequality vari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regions.Since the situation in every region is not the same,the result which comes
out ofthe regression ofthe panel data in the whole country is not applicable to the region level.So
this paper divides the country into three regions:the eaSt region,the middle region and the west
region.After investigating these regions empirically,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degree of gender
inequality in education exerts very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conomic growth in each of them.And
according to the impact sn-ength,the eaSt region ranks first,the middle region second,and the
west region the third.Then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mechanism of these impacts,and the
reaSon of the differences which emerge in the process.
From this paper,we could see that in China reducing the gender inequality would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to a very large extent,and it's a win—win policy.But addressing this issue would
be a long-term challenge,and should be looked into from social,educational and individual levels.
Keywords:Gender equality in education;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Direct impact;
Indirect impact;Impact mechanism
教育性别甲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
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
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答签名名.: 沥椰良灭灾入
El期: w莎.6,g’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1前言
1.1研究背景
在所有社会不平等现象中,性别不平等似乎是持续时间最长、跨越领域最广
并且涉及人数最多的一种现象,它穿插在任何层次,任何地方与行业里,表现在
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男女性
在各个领域内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历史长期形成的观
念的影响,男女不平等现象依然长期存在。
在过去的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中,从索洛的传统增长理论到内生增长理论,
经济学家试图用技术进步、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水平等各种因素来挖
掘经济增长的动力,并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Nelso
和Phelp强调,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取决于由一国人力资本存量决定的能够促进
技术进步的能力。Lucus的经济增长理论则把重点放在教育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
响。自此虽然人力资本要素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但这里的人力资本还只是一个
全社会整体均质的概念,所以经济学家还是不能很好解释各国间经济增长的巨大
差异。近年来,著名的学者转向用社会因素来解释经济差距问题,诸如社会基础
设施、价值观、宗教和其他文化方面的因素,同时有关性别分离的人力资本差异
问题也相继进入一些学者的视野。
当我们开始考虑这种人力资本性别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教育的性别差异
就开始进入各文献的模型。虽然无论是立足于人力资本、现代化或者经济独立的
任何一种视角,考虑教育依据性别不同的增长会有怎样长期影响的文献并不是太
多,但是通过对性别的分棱从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的分析极具重要性。因为
通过发展中国家个体水平的研究,教育在学龄女孩中的扩张对各方面的影响日剧
明显:劳动力的参与率,城市移民,家庭安排的变化,婚龄以及生育行为(CaldweU
1982;Smock 1981;Standing 1981)。
而且一般的跨国研究的文献都大致会涉及到以下几个关键问题(Dollar and
Gatti,1999)的解答:
(1)女性教育的低投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否是一种有效的经济选择?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甲关系的研究
(2)教育的性别差异是否反映了社会文化对不同性别作用的偏好?
(3)教育的性别差异到底是通过何种方式来影响经济的发展?
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减少性别平等具有很大意义。如果低投资是有效率的,
那么促进女性教育则是逆流的;但是,如果女性教育的低投资对经济增长是低效
率的,但却反应了社会文化的偏好,那么促进女性教育虽然提高了一国的收入,
却会减少那些偏好性别不平等的人福利。最后对于教育的性别差异的到底是通过
何种途径影响经济发展的回答则更能加解剖理论层次上的含义。当然,这些问题
的解答不仅仅在于理论视角的假设与分析,更关键的是其必须要有赖于实证意义
上的检验与透析。
1.2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我国教育一直以来都实行一种“无性别教育"、“一刀切’’的粗放型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实际上在一个有着几千年性别歧视传统的国度里,深藏的是性别的
不平等。
知识经济时代,加强教育投资,提高人力资本积累以促进经济持续、高效增
长已成为共识,也是各国发展经济的首要途径。一个国家地区人力资本(这里主
要是讨论教育资本)的整体水平会影响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政府虽然重视女性
教育,建国以来女性人口教育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从动态上看女性受教育人口数
量高速增长。文盲与半文盲人数快速降低,特别是高学历人口所占比重在大幅度
增加。但从横向比较与空间对比角度看,女性与男性受教育机会的非均等性仍未
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女性人口加入文盲的机率在加大、教育层次越高性别差异越
大。无论省区或城乡差距女性的教育差异均大于男性。在多子女家庭尤其是农村
家庭中,由于男女角色习俗观念的影响和家庭经济贫困的原因,往往男孩优先接
受较多的教育,而女孩常常较早中止学业,甚至一些女孩根本没有上过学(张军、
胡冰霜等,2001)。据1995年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0万未入学的学龄儿童2/3
是女童,近300万失学辍学儿童中1/3是女生,其中多数是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女
性(庄电一,1995)。总之各种调查均表明女性受教育机会非均等性高于男性,经
济越发达地区性别差异越小。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家庭经济状况普遍得到了改善,然而改革开放的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甲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甲关系的研究
政策机会和其他原因又使家庭之间贫富分化和社会分层呈现日益明显的趋势(何
清涟,1998)。尤其是我国正经历着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的社会
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变,现实生活中男女不平等现象始终影响着人们生活的
各个方面。从各方面来看,我国人力资本在性别上存在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而
且经验现象也告诉我们,这种上差异的存对社会各方面的制约也是有目共睹。因
此,探讨我国人力资本的性别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许多文献通过研究发现对大多数国家而言男女受教育程度的不平等对经济
增长产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将性别不平等引入到一国内部考察不同区域发展水
平的差异性,极具学术意义和解释实际经济现象的价值。在我国,从直观上可以
看出,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呈现明显的差异性特征,观念比较开放、性别差异相对
不显著的东部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观念比较落后、性别
不平等现象较严重的中西部地区。然而直觉并不能代替严谨的学术研究,表象的
发现也未必是客观的真理。为此,本文将男女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和经济增长水
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确定在一国范围内,以中国省际层面的数据资料为依据,对这
一现象作细致的实证研究,检验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是否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
响,并对其影响途径作详细探讨。本文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检验一个理论假说,
同时也在于揭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种内在机制,并试图为社会转型期的教
育发展模式提供一种理论支持。
1.3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对经济增长的研究自Solow始一直都受到大家的关注,而把性别平等程度作
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的研究理论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但大多数
研究主要是由国外的学者完成,长期以来这个问题游离在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视
野之外。但中国性别差异的现象却一直存在,不容忽视,而且随着地区的不同其
程度也不一样,到底这种性别不平等对经济增长是否产生影响,其内在机制是什
么值得我们的探讨。前人的研究主要是采用跨国的国际间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
但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即忽略了各国之间的差异性,包括文化、资源等其它可能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但本文采取省际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的面板数据集,
排除了那种可能,同时也便于考察不同跨度内性别平等程度的动态特征。本文的
3
浙江大学硕十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重点与难点在于:
(a)对计量模型的选取。现存衡量女性教育或者性别教育平等程度对经济增
长影响的模型可谓形式多样。如何选择或建立适当的计量模型,使得该模型不仅
可以对影响进行预测,而且还可以分析其基本影响路径。
(b)变量指标的选取。如何选取适当的指标来衡量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使
其不仅能说明问题,也更利于数据的采集。
(c)内在机制的挖掘及计量结果的解释不仅需要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也须
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直觉。
本论文的思路如下:首先对国内外有关性别平等程度(主要是教育的性别不
平等)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文献主要内容进行综述;接着在全国范围内对教育的性
别平等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初步的经验观察,分别进行时间序列和横截面
的初步分析;然后进行计量模型的设定、变量和数据的说明;进而,利用SPSS软
件,得出全国范围内计量结果并进行解释;再而用相同的方法,得出分地区的计
量结果;最后,根据前面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些许建议。具体思
路详见图1.1。
本论文具体论述的逻辑结构如下:
第一章,前言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
究思路及逻辑框架。总的来说,这一部分是为全文的展开提供了一个铺垫并起了
提纲挈领的作用。
第二章,文献综述。首先进行一般研究中三种理论视角阐述,分析一般意义
上前人对此问题的理解,其次综述前人的实证研究,包括他们的思路、方法、结
论与,最后探讨两者间的直接与间接联系。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挖掘出本论文研
究的范围及主要问题。
第三章,在我们进行国内省际之间的验证之前,先进行部分初始的、简单的
经验观察。首先对国内典型省份作时间序列观察,然后再对全国范围内各省、自
治区与直辖市进行横截面数据分析。主要想从直观上来观察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
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建立模型,选择变量与指标,利用我国30个省、自治区与直辖市、
11年的数据进入面板数据回归,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
4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第五章,我国随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性别不平等程度也相差很大。全
国性的实证结果与解释未必适合地区层面的情况。把我国依据经济发达程度分成
东、中、西三个地区,利用相同的模型,分别对三个样本进行方程的回归和检验,
然后再对各自的回归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与解释。
第六章,根据前面两章得出的结果进行内在机制的分析,即结合实证结果并
据我国基本情况分析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同时探讨比较不
同地区回归结果差异的原因。最后得出相关的结论与启示。
基于时间序列和横截面分析的全国层面初步观察
』上
模型的建立、变量和数据的说明
U
全国层面省际之间的计量结果与解释
JJr
分地区的计量结果与解释
⋯⋯⋯⋯⋯⋯⋯..抄⋯⋯⋯⋯⋯⋯⋯⋯⋯
内在机制的说明与小结
图1.1本文的结构思路图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甲等程度Lj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2文献综述
在中国,“性别分析”的概念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引入。此前的研究实质上仅
仅关注妇女地位的变化而非发展问题。不过,20世纪上半叶的妇女研究主要与
反封建的妇女解放运动联系在一起。50至70年代的妇女研究,则更多地关注妇
女的婚姻家庭问题和她们对生产的参与,但几乎不涉及她们是否参与决策的问
题。当然,这与计划经济时代个人决策范围原本就极为有限的状况密切相关。自
80年代始,国际机构在实施对华援助项目中所带有的性别视角,促使一些来自
不同学科但都关注发展问题的学者或多或少地参与了妇女研究。这就是妇女研究
呈现出逐渐与发展项目的实施和发展政策的研究相结合的趋势(高小贤,1997)。
教育作为承载着促进女性平等重任的基本媒介之一,一直是妇女运动和女性研究
重要的关注点和着力点(魏国英,2004)。
然而,无论是女性研究还是性别分析,长期以来却极少进入中国经济学家的
视野。在为数寥寥的研究中,理论方面,主要基于现实层面侧重于对中国现存男
女平等问题现象的描述或者原因分析(以杨兆文,2006为例);实证方面,则主要是集
中于农村对某一个地区的调查研究(如高梦淘、和云,2006)。也有人应用洛伦茨
曲线和基尼系数对人力资本性别差异进行研究,即应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衡
量收入均等程度的原理分析人力资本的不平等情况(范方仕,2004)。
性别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来自国外。虽然直接考虑教育的性
别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之间的文献为数不多,但目前为止,这些研究文
献(包括理论与实证)涉及范围广泛并且还在继续。综合前人可得的研究,以下
我把文献成果大致分为三部分进行论述。
2。1理论视角透析
教育的作用显而易见,尽管在这些女性主义的研究中并非处于中心地位。在
为数不多的对于女性参与教育事业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的研究中,有三大视角
占据主导地位:现代化视角,劳动力的参与和出生率的影响及制度视角。现代化
的视角并不认为对男性与女性的教育能产生不用的影响。当影响或大或小时都应
该是同时的。另外,当女性劳动力的参与和生育行为这两个变量被引入时,教育
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的影响会逐渐减弱。这里我们对这种视角暂不加以讨论。主要对劳动力的参与、
出生率的影响和制度视角进行分析。
2.1.1劳动力的参与
教育会影响女性进入劳动市场的愿望及能力。正如,Ram(1980)和
Standing(1981)中所指出的,女性教育的增长会提高她们潜在的赚钱能力由此促
使她们寻求雇佣机会,并能提高她们职业的热情,改变她们对女性在家庭与工作
场所传统地位的态度,而且也能给她们提供求职时必须的文凭。基于此许多经济
学社会学理论预测教育会增加女性劳动力的参与。另一方面,这个预测对欠发达
国家也适用。因为在这些国家中,农村向城市移民的倾向在那些受教育的人群、
年轻人以及女性中尤其高。如果女性成为了这部分移居者的大部分的话,可想而
知结果将会是城市和农村女性中会有更高的劳动市场参与率。
在较发达国家中女性和男性工资的平均比例较低,在欠发达的国家中比例更
低。人力资本理论家认为,因为教育的增加会使女性加大她们对雇佣工作的投
入,减少兼职工作的时间,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所以女性教育的增加会减少男女
的工资差异。女性教育的增加当然也会导致教育回报率的性别不平等的减少。尽
管对中等和高等教育而言,男女性回报率的平均差异小于不太大(Psacharopoulos,
1985),但是,一般来讲对男性教育投资的回报率要比女性更高,。在几个国家,
教育投资的回报率确实比投资在女性群体上要高。但是这些都只意味着受过更高
教育的女性比受过较低教育的女性有更好的经济状况,而并不能说明受过教育的
女性在职场上比受过同等教育的男性得到更好的工作。
女性劳动市场的参与与经济发展之间特殊的关系并不是很清晰。但是随着男
女性教育的平等化,女性各行业的参与率尤其如工业与服务业必然会不断增加。
例如,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年长的男性所得的教育文凭的相对价值
也不断下降。又比如说,一些公司,比如跨国公司在他们长期对更廉价更稳定劳
动力来源的搜寻中,将会作一些新的调整:用更年轻的女性来替代男性,尤其是
年长的男性。到底这些形式如何促进经济的增长也不甚明显,但是至少能解释以
劳动参与率的增加这样一种形式对女性教育的扩张所带来的动态效应。
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2.1.2出生率的影响
教育的扩张,通常被认为是通过提高婚龄,减少了对小孩的需求以及增加了
控制生育的方式和知识从而控制了第三世界人口的增长率。因为通常来说欠发达
国家人口的快速增长是建立在它们低死亡率(尤其是婴儿与孩童的死亡率)与高
出生率的基础上。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有负面影响,教育
首先通过减少出生率影响人口增长。
同时,女性教育对出生率的影响比男性教育对出生率的影响显著得多。因此,
女性教育在降低中等收入或低等收入国家的人口出生率起了关键作用。教育通过
对人口进程的影响,比如出生率,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但是,“劳动力的参与"和“出生率”这两种影响机制被Benavot认为是在
建立在“个体水平教育对女性的影响’’这种概念上的。他认为女性教育潜在的逻
辑涉及技术的获得或者社会化,即教育影响技术,行为以及个体女性的态度,让
她们更容易进入劳动市场,从事一些可能会对她们生育孩子的数量有所限制的职
业。这种传统教育影响的理念却并不完全。于是,第三种视角被引入进来。
2.1.3制度视角
从制度层面的视角来分析大规模教育和精英教育对社会影响的倡导者坚持
认为,正规教育的扩张直接改变了社会中重要的制度安排(Boli,Ramirez,and
Meyer 1985;Thomas et a1.1987)。比如说,暂新的、更多的个体和自我定义产生
了,新型的专业人才与精英也被塑造,为了工作和升职分配对教育相关规则的应
用被强化了,职业身份和家庭的权威关系被重新构建,并且家庭经济净财富的流
向(从妻子到丈夫和从孩子到父母)也改变了。据Benavot分析,对第三世界的
国家而言,初等教育的来临与扩张在这点上非常重要。大众教育延长了公民对社
会的传统边缘部分的权利和职责(比如女性,儿童和无产阶层),因此,提高了
他们经济社会的整合度。同时,由于养育儿童的成本增加,儿童工作的潜在可能
降低了(包括家庭内或家庭外),他们被认为是将来的生产者而并非现在的生产
者,因此,教育也创造了一系列新的家庭和社会的依属。这些制度的变化,无论
是对父辈或年轻一辈,还是对那些受过教育和没受过教育的社会群体的意识、及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甲关系的研究
他们的社会地位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这种制度视角认为
教育构建并合法化了经济价值的新范畴,消除了传统的经济追求(与工资经济相
分离),并且重新定义了附加到大范围的经济与社会活动中的经济价值,这些活
动最终将被并入国家财富的总计算中。
这些论点对不断改变的女性地位和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意义。他们预测正式教
育的潜在意识形态,即对公民身份的强调,中产阶级的价值的肯定,和国家的发
展的重视,将重构女性作为潜在生产性的公民的权力和责任,并且将消除女性在
家庭经济中的传统地位。相对于较早的理论⋯他们关注女性教育,并把这种影响
主要归结为劳动力的参与或者降低的总出生率,那么这种视角则推测女性教育的
对经济增长具有非常大的制度影响,并且这种影响独立于以上两种影响机制。
2.2实证研究
2.2.1微观与宏观层面上性别分离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早期的很多文献(比如说Blau,1986;Cain and Weininger,1973;Ketkar,1978;)
运用男女教育和健康程度社会效应的微观经济的数据,得出增加女性教育可以
导致更低的出生率:然而更低的出生率意味着更低的婴儿死亡率和更大的生命
期望值(Blau,1 986;Behrman and Deolalikar,1 987;Benefo and Schultz,1 996;
Behrman et a1.,1 999;Feinstein and Symons,1 999)。另外,Psacharopoulos(1 994)用
微观经济学的收益率分析也发现女性教育的收益率是正的而且其边际收益率高
于男性的教育。另一方面,女性和男性教育在宏观层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研究
则开始得比较晚。Benavot在1989才提出“研究教育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模型”。
尽管Benavot是第一个意识到先前文献的各种缺点,但最常被引用的还是Barro
和Lee(1994)所做的研究。而且在众多研究男女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或者生产率
水平不同贡献的文献中,有大概三分之一是源自Barro和他的助手。
2.2.2 Bar ro研究及其“Puzz l_ng F i nd i ng”
在Barro的早期研究中,他找到了支持条件收敛的证据,就是说一个国家的
增长率不只取决于它的初始收入水平,同时也取决于它的最初人力资本水平。在
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继承早期的研究基础上,他们把教育和健康资本存量加入人力资本,同时更进一
步把教育分成女性效应和男性效应(Barro and Lee,1994;Barro and Sala-i.Martin,
1997)。同时利用表面无关回归方程,以及两个时间段的跨国数据,得出了令人
困惑的结果。他们发现在包括男女教育年份的回归中,女性初等和中等教育的系
数是负的。他们认为男女性教育中的大差距可能意味着后退,因此和更低的经济
增长联系在一起。为了解释这个“Puzzling Finding",他们指出,男女中等教育
入学率的巨大差距是经济倒退的一个很好的指标,因此,女性入学率的减少意味
着更大的经济倒退,相应地意味着通过收敛机制更高的增长潜能。然而,这种解
释令人生疑。后来的学者把这种结果和多重共线性联系在一起。在大多数国家,
男性和女性教育联系比较紧密,这使得很难来实证检验单个的影响。这种多重共
线性的怀疑得到了某些支持。即在一些实证结果下,男性教育看起来对经济增长
的影响为负,但是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女性教育看起来有负的影响,并且标准差
在所有回归中(把两个回归量都包括进去)是比较大的。为避免这这种情况可以
对教育变量进行调整。本文对教育变量的特定设置,就是基于这种考量。
但另一方面,Perotti(1996)为女性教育和经济增长的负相关性这个结论提供
了支持。首先,他简化Barro方程,然后采集了将近几十个国家数据,用收入分
配、初始人均GDP,女性和男性高等教育的平均年限以及购买力平价对人均GDP
的增长率进行回归。最后得出的结果显示男性教育对经济增长正相关,而女性教
育却有一个负的效应。Petti的解释也和Barro与Sala-i—Martin一样,也认为初始
的女姓教育较低意味着更多的经济后退,从而意味着达到稳定点时更快的增长
率。
这种结果的另一种解释来自于Stokey(1994)。她以亚洲四小龙这样一个群体
为例,认为地理位置或者文化环境使女性教育完全不同于男性,所以女性教育变
量是有偏差的。如果地区性的误差被加入方程,女性变量就不会变得那么显著。
这就解释了以上学者得到低女性入学率导致经济增长的原因。她同时还指出女性
教育与男性教育变量间是高度相关的,因此前者的偏差也会影响后者的系数,所
以得出这种令人生疑的统计结果。Lorgelly和Owen(1999)不仅对Stokey的解释
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她的观点外,还找到了其它类似与亚洲四小龙的国
家。他们最后得出结论是,地区的特殊性需要考虑进去,只依赖于少数国家样本
1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的实证检验其统计有效性必须引起重视。
2.2.3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很多人得出的结论和Barro他们发现的结果相反,即女性教育会导致更高的
经济增长。Caselli,Esquivel和Lefort(1996)认为用面板数据以及GMM估计会
克服诸多文献中基于非一致的估计方法来的许多缺点,此方法可以用来解决收敛
率以及其它在增长回归中的系数的不可靠问题。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回归结果显
示生命预期对经济增长不再显著,增长率与女性教育存在显著正相关但与男性教
育的相关性却是负。对此,Caselli指出,这主要是因为女性教育变量综合了出生
率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效应,但是前者超出了后者;另一方面男性教育只代表了其
中一种人力资本效应,所以这两者的相关系数为负。与他们类似的研究,还来自
于Forbes(1998)。他也相信先前的研究文献中存在很多的缺点,也用了相同的面
板数据和GMM方法,样本包含几十个国家,跨期将近30年。得出的结论是收
入不平等的系数并非是负的,更重要的是,尽管男性教育的系数不显著但是负的,
女性教育的系数却是正的并且显著性强高。但是既没有理论支持男性人力资本和
女性人力资本应具有不同的符号,也没有理论支持人力资本变量对经济增长应有
负效应。
这些实证模型结合了多方面理论视角,尤其是收敛问题、储蓄、人口增长率、
人力资本积累和被认为是不同国家之间技术转移系数特殊代理的生产函数(这些
转移系数影响了GDP的稳定水平(在条件收敛模型中)或者长期增长率(在内
生增长模型中))。
同时这些实证分析不仅在被认为影响GDP的稳定水平的不同参数的选择上
有差别,同时也在处理经济增长相似决定因素(主要是在投资率)的方法上存在
差异。有些研究把投资率作为其中一个解释变量包括进去(比如说,Mankiw,
Roemer,和Weil,1992;Barro and Sala-i.Martin,1995);其它人则把它给排除出
去,因为他们认为投资率本身是被一些方程中其它的回归量所以决定的,比如说
人力资本水平或者机构的质量(Barro,1991;Bloom and Williamson,1998)。分析
的后一种形式因此估计了“缩减形式”的方程,经济增长相似的决定因素(尤其
是投资率)在衡量这种独立变量对经济增长的总影响的回归中被忽略了。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Taylor(1998)把这两种不同形式的方程都回归得出结果了。他首先从索洛增
长模型的许多结构参数中(投资率,人口增长,初始收入,和一些转移变量)回
归出增长率,然后在一系列比如说政策扭曲,以及政治、社会和人口变量其它决
定系数下又把这些变量回归了一次。他因此旨在表现出这些政策性的变量对经济
增长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且更好地理解这些过程对低经济增长的影响。比如说
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可能有一个直接影响,但是它还能通过投资率和人力资本积
累的影响从而产生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尽管个体结果不同,但是从这些实证
分析中产生了一个大的共识。首先,即使能控制储蓄和人口增长率,仍然有条
件收敛的证据(比如说, Mankiw,Roemer,and Weil,1992;Taylor,1998)。这就
表明这些数据并不支持内生增长模型这个框架。同时,内生增长和条件收敛模型
中预测的相似性很强,以至于许多其它的结果会支持这两者中的其中的任何一
个。
因此,从表面看起来似乎是把时间维度加入增长的实证中对人力资本衡量的
符号和显著性都有大的含义。但是Knight,Loayza and Villanueva(1993)以及
Islam(1995)研究发现在面板数据估计中总的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是负相关的。因
此,先前文献中的模糊性并非是归因于时问变量,其它人用跨国数据以及简单的
OLS估计法也得到了相反的结论。
Dollar and Gatti(1999)也研究了教育性别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
们同样找到了证据支持性别不平等对经济增长是不利的这个结论。但他们用了不
同的方法来衡量教育这个指标:对于基础(高等)教育是最高可达到的教育水平
的人口中,男女的人数之比。他们想解释5年的增长期间,并试图用工具变量估
计控制教育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和Barro相比,他们发现女性中等教
育的成就(用成人人口中已经成功完成中等教育的比例来衡量)和增长正相关。
在完全的样本中,两种影响都是不显著的,但是在低女性教育的国家中,促进女
性教育并不促进经济增长,然后在具有更高女性教育水平的国家中,促进女性教
育对经济增长有相当大的并且显著的影响。于是他们的总结与Barro和Lee(1994)
的结论相反,即性别不平等对经济增长起负作用。
我们并不清楚这些结果有多大程度是被多元共线性的问题而驱使的,从而影
响了Barro的回归。这种研究和DollarandGatti的研究不同在于使用了更长的增
12
浙江大学硕十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长周期(在人力资本只能在长期中才能回报),用不同的人力资本的衡量方法,
并且处理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2.2.4区分于性别分离的性别差异研究
除了男女性教育对经济增长不同重要性影响争论之外,对男女性教育的差距
以及这种差距是否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产生阻碍作用的研究也不断兴起。
最早进行男女教育差距及收入关系的研究是Hill和King(1993,1995)。他们
用男女注册人数之比来衡量教育中的性别差距水平。然后对收入方程进行了估
计,再把估计结果纳入社会指标方程来衡量教育的性别差距水平对社会福利、出
生率、婴儿死亡率以及生命预期的影响作用。他们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对方程进行
回归,得出的结果是:女性教育的增加以及男女性教育差距的减少将会导致社会
福利的增加。文中具体的结论是,给定女性教育水平,男女性教育差距比较大的
国家比起那些教育性别差距比较小的国家收入要低四分之一左右。在这个回归模
型中,代表男女性教育差距水平的变量的引入是减少存在于分离的人力资本中的
多重共线性问题的一个好办法。当然这个模型同样也遭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变
量指标的具体设定方面有着一定的争议。另一方面,Hill的研究也表明,既然女
性教育水平的提高会导致更低的婴儿死亡率和出生率以及更长的生命预期,同时
也会促使人均收入的提高,所以重视女性教育,尽量减少男女性教育的不平等无
疑将促进经济的发展。
也有人调查了文化水平中以及注册率中的性别差距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的影响。比如说Sadeghi(1995),他建立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模型中经济增
长只取决于教育的性别差距和城市差异),发现缩小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将会促
进更大的收入增长。他的实证结果表明,减少男女文化水平之间的差距或者男女
初等或高等入学率之间的差异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J下影响。Sadeghi的方
法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即模型过于简单,忽略了许多重要的变量,比如说像投资
率等能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环境变量。
下面我们来讨论Klasen的研究(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Klasen的思路)。
Klasen除了关注性别差异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之外,还关注很多其它可能存在
的比如说通过投资率、人口增长以及劳动力增长等变量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对经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济增长产生的间接影响。他把Barro等人得出的令人困惑的结果(即女性教育变
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归因于男女性教育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高度共线性。
为解决这个问题,他采用的方法是,设立总体的教育水平以及男女教育差距水平
两个独立变量进入方程。而且,他除了把这两个基本存量变量引入方程之外,还
引入了这些变量的增长率,即把人力资本的存量和流量分开考虑。他采用100
多个跨国样本,利用横截面数据进行回归。Klasen最终得出的结果是,性别差距
的初始水平与男女教育水平差距的缩小都对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影响。同时根据方
程组结果,他进一步发现教育中的性别差距通过其对投资、劳动力增长以及人口
增长因素的影响间接阻碍了经济的增长。最后,Klasen通过子样本的回归发现在
像非洲那样的不发达地区促进女性教育比在其它任何地方都具有更高的回报率。
Owen(2000)等通过把性别分离的教育水平引入Mankiw的新古典增长模
型来尝试修正许多文献中的缺点。他们利用平均时间数据进行跨区回归来估计长
期稳定状态关系的系数。他们的目的一方面在于研究性别分离的教育水平和每个
工人产出间长期稳定状态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在于区分长期信息并且排除国家
之间的不同特性。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为:由于每个国家特殊的情况再加上各解
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使得许多研究经济增长的文献导出了错误的估计。而同时,
由于各个国家之间不同的文化背景等特殊效应的存在,与Caselli(1996)以及
Forbes(1998)的看法一致,他们通过引入基础时期技术的度量试图去修正模型中
任何潜在的偏差。
在这个研究过程中,Owen和Knowles为了试图把他们的结论与现存文献的
相反结果协调起来,采用和Hill(1993,1995)一样的方法利用某一时刻点人力资本
变量的数据取代长期的平均值重新估计了他们的模型。这种方法不仅允许它们把
性别差异变量引入进来并对模型进行重新界定,同时也有利于对系数的显著性结
果进行解释。最后他们发现,用1990年的数据估计模型对结果根本没有任何影
响,但是这种方法却使男性教育变量系数显著为正,而女性教育变量系数却并不
显著。所以,用人力资本存量在基础时期的值可以来解释他们得出的结果和Barro
等人得出的结论之间存在的差异。
在如上研究中有一点需要指出,即在模型的多种版本中加入额外的控制变量
后,Owen他们发现女性教育的系数以及它所隐含的弹性都是显著为正的,而男
1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性教育的系数都并不显著。在对模型重新参数化后(即可以用新模型来估计教育
中的性别差距的影响以及用理论框架解释这种结果),他们指出,代表教育性别
差异变量的系数,其解释严格取决于其它被引入方程的男性或者女性教育变量:
而且虽然教育性别差距对每个工人产出的长期影响存在,但性别分离的教育中任
何一方对其的额外影响却不存在。
2.3内在联系总结
结合理论与实证方面在经济增长方面的文献,按Klasen(1999)的归类,性
别不平等与经济增长有如下联系:
2.3.1教育性别不平等中的选择一扭曲因素
教育的性别不平等可能就意味着一些能力比女章差的男童能得到被教育的
机会,这种情况就表示,那些受教育的人其平均内在能力比男女享有同等教育权
力的情况下更小。这将会降低经济中人力资本的生产率因此减少经济增长。所以
结合Dollar and Gatti(1999)研究的结果得出:应该降低男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
影响,并且提高女性教育的影响。Klasen把这种因素比作在教育上施加的一种扭
曲的税,这会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因此降低经济增长。这种效应会通过降
低人力资本的质量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另外,因为贫乏的人力资本会使投资回报
降低,它也会降低投资率,。
2.3.2教育性别不平等的“直接”外部因素
较低的教育性别不平等程度意味着各个男性教育水平层次上更多的女性教
育。如果女性教育对总体教育质量有正的外部影响,而男性教育没有或者没有相
同程度的影响,那么性别不平等的减少将会有利于更高质量教育的发展因此促进
经济增长。因此女性教育会认为是促进了她们孩子教育的质量和数量,即通过受
教育的母亲能为孩子所提供的支持与环境,这种正的外部性很可能存在。
再者,家庭层面上的教育水平的相似会对教育质量产生正的外部影响,就这
方面意义来说,性别不平等程度的减少可能促进这样的外部性。比如说,通过直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甲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接的支持或者各种教育的激励,同等教育水平的兄弟或姐妹能够巩固他们各自取
得的教育成功。同样,相同教育水平的夫妇能促进他们一生互相的学习。
伴随着这种过程的更高的人力资本会直接通过增加工作生产率来增加经济
增长。但是它也会通过增加物质资本的回报率而有间接影响,这个回报率提高了
投资利率并且通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促进了经济增长。
2.3.3通过人口效应的非直接外部因素
Klasen总结了四种被认为处于人口因素影响理论的中心地位的机制。
(1)出生率的减少会减低国家负担,于是会增加一国经济的储蓄供给。
(2)快速的人口增长导致更多的人口进入劳动市场,并且促进投资需求。他
引用了Bloom和Williamson(1998)的说法,认为如果这种更高的需求被增加的国
内储蓄或者资本流入所均衡,那么这两种因素会使投资扩张并促进增长。因为这
两种因素是通过储蓄和投资而运作的,那么这种影响主要通过投资率及它对经济
增长的影响而不是直接影响增长。
(3)更低的出生率会增加工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如果劳动力的增长被
相应增加的工作机会所持衡,那么即使工资和生产率保持不变,人均经济水平也
会增加。这是因为更多的工人会与更少的依赖者分享工资,由此促进了人均收入。
当然,这是一个暂时的影响,这种影响被Bloom and Williamson认为是人口馈增,
(demographic gift),因为几十年后随着老年人的数量增多,工龄人口的增长将
下降,由此导致依属负担的增加。这种效应被认为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东亚和东南
亚的经济增长。
根据Bloom和Williamson的估计,东亚每年高人均增长中的1.4.1.9%、以
及东南亚中的1.1一1.8%归因于这种人口馈赠。较高女性教育是促使出生率降低
的几个重要因素之一,从这方面来讲,它可以解释相当一部分由人口馈赠所产生
的经济热潮。
(4)最后,第四种因素被描述为由Lagedof提出的结论:教育的性别不平等、
高出生率与人力资本的低投资存在互动,由此涉及经济增长。这里出生率主要是
通过下一代人力资本投资运作。
1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K水平关系的研究
2.3.4雇佣不平等中的选择一扭曲效应
Klasen认为,与教育不平等的效应相似,减少女性雇佣机会可能使劳动力的
平均能力比在没有这种性别不平等的情况下低。这种情况将会使经济增长下降。
再者,对女性正式部门的受雇佣的人为障碍可能会导致更高的劳动成本和更
低的国际竞争,因为女性被很有效地阻止在一个更有竞争力工资的条件下提供劳
动力。这里要指出的是东南亚经济出口的成功主要是基于女性聚集的轻工业。
2.3.5技术进入的扭曲效应和雇佣不平等的测量效应
除了进入劳动市场的不平等,技术进入的性别差异可能会减弱女性增加她们
农业的、家庭或者企业活动的能力,由此减少了经济增长。Sato et a1.(1994)也
表明非洲的女性农民确实因为缺乏接触现代技术与投入的机会而降低了她们的
生产率。
另外,国家统计系统并没有记录女性劳动的大多数结果,尤其是家务劳动和
生活活动。而更多的雇佣机会则意味着家庭中没被记录的女性劳动在正式经济下
能被记录的女性劳动所替代。这就会使女性的劳动成果被统计进去,由此增加了
经济产品的总量。考虑到被忽视的家庭劳动到被统计的市场劳动这一替换并没有
增加生产率或者工作强度,所以这可以说是一种没有政策牵连的纯粹衡量效应,
因为实际上经济产出并没有改变。但是,如果这种替换涉及生产率的提高,那么
女性参与市场劳动更多则会促进经济增长。
因此,Klasen根据以上几个理由可以认为教育与雇佣的性别不平等可能对经
济增长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把这几种不同的效应叠加能导致一种集合效应,这种
效应该可以被所能掌握的数据衡量。
基于篇幅有限,与Klasen不同,本文具体讨论教育的性别不平等程度与经
济增长之间的联系,暂不考虑劳动力市场雇佣中的性别不平等效应。
1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3初始的经验观察
为了对后面整个计量分析设定研究方向,在对这个问题进行国内省际之间的
验证之前,有必要先进行部分初始的、简单的经验观察。
3.1典型省份的时间序列分析
3.1.1分区选择
我国不同的地区,包括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面都差异较大。有关部
门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及教育基础,将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划分为三大块:
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东部沿海较为发达地区,包括北京、天
津、上海、吉林、辽宁、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9个省。中部一般发达地区包
括河北、山西、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四川、
陕西等12个省。西部欠发达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
青海、宁夏和新疆等9个省、自治区。
根据资料的可得性,我们选取1996.2006年间的历史资料进行时间序列分析
(数据收集上的困难使得1995及其以前的资料难以获得),并且随机选择三个特
定地区内的省份作为代表(尽量选择经济发展程度靠近其所在地区的中间位置的
省份,这样更具代表性),观察这些省份内教育的性别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历史
演变的大致特征。
分别选择经济发展程度处于各地区中间的三个省份:浙江、江西、云南代表
这三块地区。
3.1.2三省的时间序列趋势图①
首先,我们考虑浙江省的相应线性趋势图,如图3.1所示。横轴表示年份,
纵轴表示数据值。其中浅线代表了浙江省每年的经济增长率,而深线则代表了教
育的性别差异水平(这里用FMR为15岁以上非文盲的女性与男性人数比,用
它来代表教育的性别差异水平,其值越大表示教育的性别不平等越不明显)。图
国如下三图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和中国统计年鉴。
1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3.1描绘了两者的相应走势图。我们可以看出,这两条曲线的强度可能存在不一
致,个别点上也有异向关系,但从总体看有良好的同向相关性,其走势基本相同。
C
tl
∞Z
图3.1浙江省发展的时间序列图
下图3.2为江西省的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直观联系。
图3.2江西省发展的时间序列图
19
浙江大学硬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整凄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依上图,我们再来分析属于中部地区的江西省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
之间的是否也存在初步的一致性。
上图的变量解释与曲线代表含义与图3.1一样。分析此图,我们也同样可以
看到在一些个别的时间点上,两者之间存在着异向关系,并且在有些趋势相同的
线段上,两变量的起伏强度也有一定差别。但是从总体效果来看,性别平等程度
与经济增长随时间发展的方向还是趋于一致的。
最后,让我们来检查位于西部地区的云南省的相应线性趋势图。变量解释与
曲线代表的含义同上面两省一样。也可以看到,除了两个点之外,两变量的基本
方向是一致的。但是两曲线起伏程度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或者说影响强度并不
连续。
图3.3云南省发展的时间序列图
从上面三个省份的序列图及分析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几下几点。首先,对这
三个省份而言,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和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向基本是趋于一致的,
初步发现可能存在着正相关的趋势;其二,浙江省与云南省两变量的一致性效果
更好些,而江西省的正相关趋势稍差。最后,云南省的相关性差异起伏最大,即
相关性的程度随时间变化相异较大,正影响强度并不连续,浙江省与江西省则较
为缓和。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教育性别甲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甲关系的研究
但是,单个省份的观察并不能简单地得出结论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确实跟经
济增长存在正相关性。这是因为,首先可用的数据太少,可采用的年份也不够多,
无法得出科学的依据来支持我们的结论。其次,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复杂,各种
因素之间(包括教育的性别不平等,如果其被证明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的
话)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就加大了我们探讨性别不平等对经济增
长影响问题的复杂性。再者,一般来说教育性别平等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
究是建立在国家比较的基础上的(对本文来讲是地区层面之上),而不是仅仅针
对单个的经济单位或个体所得出的结论。全国层面或者地区层面的比较才更具有
经验观察意义。
故而,为更直观显示总体层面上的平均影响,我们再来进行横截面数据检验。
3.2基于横截面数据的初步观察
我们再来进行全国范围内总体情况的考察。下图3.4为1996年.2006年间平
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平均经济增长率的地区对应情况(考虑数据可取性,把重
庆排除在外,即如下是30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对应情况)。
图中横轴表示各地区1996.2006年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的平均值,我们用如
下式表示:MFMRi=ΣFMRit 这里,i代表各省份、t代表年份,MFMRi为
省份i从96年至06年教育的平均性别平等程度。纵轴为各地区的平均经济增长
率,ARGG≈(1n(GDP2006).1n(GDPl996))×1 00%①。
对图中散点拟合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拟合曲线向上倾斜,作为教育性别平
等程度的指标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表现为正相关的联系。地区层面的初步经验观
察显示了教育性别平等程度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影响的可能性。
当然,如上考察仍然属于直觉层面上的认识,虽然时间序列与横截面数据的
初步观察为我们进行实证检验打下了经验基础,并设定了研究方向,但还是不能
取代严谨的实证研究。
下一章我们进入的模型建立、检验与分析。并进行全国范围内省际层面的实
证检验。
o这里采用徐康宁、王剑(2006)在对自然资源进行检验回归时所计算的平均经济增长率的方法。Ln为自
然对数符号,GDP按当年价格计算。
2l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教育性别甲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0 0
o
o
a /
毋/
o奄o、声
。∥。
o b / Q
/0
/、o o

/0 0
O
0
0
0册0∞
MFMR
图3.4地区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①
①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围统计局和中国统计年鉴。
22
1
1
1
1
1
1
1
O
oo世《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4全国层面的计量检验
4.1模型初步建立
前人研究的大都是基于跨国数据的样本进行计量分析,为了消除各国之间的
差异性,包括文化、资源等其它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本文采取省际截面数
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的面板数据集,这也便于考察不同时期内性别不平等对经济
增长影响的动态特征。
为了获取全国范围内教育的性别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根据Stephan
Klasen在跨国统计中所阐明经济涵义及其思路,我们设立以下基本的回归方程①:
Yit=Ci+al Invit+a2PGRit+a3LFGit+a4KEDit+asFMRit+a6Instit+a7rYio+£it (1)
这里,i代表各个省际横截面单元,t代表年份,因变量y为经济增长率。Ci
为省份i特定的常数项。Invi。代表第i个省份第t年的投资水平;PGR为人口增
长率水平;LFG为劳动力的增长率水平;KED为总的教育水平状态;FMR代表
教育的性别不平等水平;Inst为制度变量,Y为初始的经济水平;£i。为伴随着时
间变化并且遵循一阶自回归过程的误差项@;al至a7为对应变量的系数或系数变
量。
4.1.1方程的说明
关于上面的回归方程,有以下两点需要加以说明。
首先,此方程式衡量的是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这种
直接影响一般有两种解释途径。第一,如果男性女性内在能力的分布相似,教育
的性别不平等会使受教育群体的平均内在能力低于教育相对平等时的情况。正如
Dollar和Gatti(1999)所指出的,可以把这种影响因素类比于在教育上施加了一种
扭曲税,这种税导致了教育资源的错误分配由此降低了经济增长。这种效果会通
过降低人力资本的质量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第二种解释是,较低的教育性别不平
等程度意味着各个男性教育水平层次上更多的女性教育。如果女性教育对总体教
。本文对Klasen方程进行了简化并对某螳变量作了调整。
。在宏观经济数据的统计中,变量之间往往具有较高的序列相关性。
2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育质量有正的外部影响,而男性教育没有或者没有相同程度的影响,那么性别不
平等的减少将会有利于更高质量教育的发展因此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女性教育的
增加会认为是促进了她们孩子教育的质量和数量,即通过受教育的母亲能为孩子
所提供更好的环境与支持,由此产生了正的外部性。伴随着这种过程会产生更高
的人力资本,从而通过直接提高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为了区别于Barro等人把男性与女性人力资本分开作为两个不同的变
量来衡量人力资本的性别差异,方程分别选择了另外两个不同的变量来代表人力
资本的总体状态与人力资本的性别差异。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过去采用B锄r0
方法,即性别分离的实证检验,都显示男性与女性人力资本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因此为了避免两者共线性的问题,准确获取我们想要的影响结果,采用其中一个
变量来衡量教育的总体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另一个变量来显示我们所要的结
果,即是否性别平等程度较高的省份其经济增长快于其它虽然具有和它同等平均
人力资本、但却有着较小的性别平等程度的省份。另外,这里人口增长与劳动力
的增长两个变量分开进入方程,根据Bloom和Williamson(1998)的理论,我们
预期前者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为负,而后者为正。
4.1.1模型的完善
最后,教育的性别不平等对经济增长除了有其直接影响效应之外,根据各种
理论它还可能存在非直接效应或者间接影响。在先前理论的基础上,如下是一些
可能的影响途径。(1)人口增长。人口视角的理论学家认为,出生率的减少会减
低国家负担,于是会增加一国经济的储蓄供给,而女性教育的相对增加则会减少
人口的出生率。(2)投资需求。快速的人口增长导致更多的人口进入劳动市场,
并且促进投资需求。Bloom和Williamson(1998)认为如果这种更高的需求被增加
的国内储蓄或者资本流入所均衡,那么这两种因素会使投资扩张并促进增长。因
为这两种因素是通过储蓄和投资而运作的,那么这种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对经济
增长影响主要通过投资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不是直接影响经济的增长。(3)劳
动力的增长。出生率的降低增加了工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如果劳动力的增
长被增加的工作机会所持平,那么即使工资和生产率保持不变,人均收入也会增
加,因此也促进了经济增长。
24
浙江人学硕上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本文的模型中包含了上述所提及的几个变量(Inv、PGR、LFG),根据上述理
论这些变量可能与衡量教育性别平等程度的变量(FMR)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就
涉及到具体经济地区内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与联系。把这些变量加入方程不
仅使我们可以衡量教育性别平等程度影响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之外,还可以探讨
其影响究竟是通过何种途径加以实施的,且各种途径之间是否还存在其它关系。
于是,为了探讨可能存在的通过其它变量对经济增长产生的间接影响,即影响途
径,再构建以下方程组①:
Invit=Ci+13 1 PGRit+132LFGit+’133KEDit+134FMRit+135Instit+136Yio+£it (2)
PGRit=Ci-I-q'1 KEDit-h'2FMRit-1-q,4Instit柏Yio+8it (3)
LFGit-Ci+01KEDit+02FMRit+03Instit+04Yio+Sit (4)
Yit=Ci+九IKEDit+九2FMRit+九2Instit+久,3Yio+Si (5)
前面第一个回归方程衡量了教育的性别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而教
育性别平等程度也可能会影响人口增长,劳动力的增长率以及投资,于是方程式
(2卜_(4)用来获取其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即通过衡量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对
这些变量的影响来决定其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通过分析,我们不仅可以衡
量总体效应,而且可以进行“路径分析”,探讨特定情况下到底教育性别不平等
这个变量是通过何种具体途径对经济增长进行影响。最后一个方程,即第五个方
程式是一个缩写方程式。它把各种影响因子,即人口增长、劳动力增长及投资水
平都排除出去了。也就是说它直接衡量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当然,这个方程形式主要基于理论层面上的,在实证检验时,考虑到全国层
面或者各个地区的特殊性,基于间接影响途径存在的各种可能性(比如说我们并
不能确定是否在某个特定地区,人口增长率会成为性别不平等影响经济增长的间
接途径),最后进入方程的变量并不能确定。
4.2变量与数据说明
计量检验的研究样本为1996—2006年间各省和直辖市的数据资料。其中由于
重庆的数据资料不全而被排队在样本之外。最终的面板数据集包括了30个截面
单位在11年间内的时间序列资料,样本观察值一共为321个,数据为2640个,
o这里方程组的具体表达方式同样参考了Klasen方程中的一些思路。
25
浙江人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甲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其中缺失150,即最后所采用到的数据总计2490个。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
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基于各因素的绝对值投入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和土地面积等总量
因素的约束,用来作为地区间横向比较的指标并不适合(徐康宁、王剑,2006)。
因此,回归方程中的投入变量均取相对值或比率,模型中的变量最终具体处理方
式如下:
Inv-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地区生产总值
PGR=(Popt.Popt-1)/Popt-1,其中,Popt为第t年的人口数
LFG=(LFP。.LFP卜1)/LFPt-l,其中,LFP。为第t年劳动者数量与人口数之比
KED①=(TERt.TER“)/TER“,其中,TER-1.TIR;TIR为15岁及以上地
区文盲与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率
FMR②=(1.FIR)/(1.MIR),其中,FIR是指地区女性占15岁及以上文盲与半
文盲人数的比率;M瓜为男性占15岁及以上文盲与半文盲人数的比率。
Inst③-用人民币表示的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地区生产总值
Y=ln(1996年的地区生产总值)
y-'(GDP。.GDP。.1)/GDP¨1即为与上年相比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从变量FMR的方程表达式中可以看出,a5反映了受教育的性别不平等对当
地经济增长的影响,或者这种影响在计量模型中的外在表现。系数a5的经济意
义在于相对较大的性别教育不平等通过各种途径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何种程度的
影响。如果a5的符号显著为正,那么跟先前一般文献对跨国数据所作的回归得
出的结果一致,增进性别的平等,尤其是教育方面的平等,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
的促进作用。由基本的经济理论与实证文献我们可以预期al,a3。a4,a6。>o;但a2<0。
然而a7的符号却还不能够判断。因为根据王绍光与胡鞍钢(1999)所指出的,地区
∞我们用这个变量来衡量教育的总体状态水平。因此不进行细化。
圆更科学的表示方法应该为男女性15岁及以上的文盲与半文盲人数‘j各自的男女性总人数相比,再取两者
的比值来衡量。但是这种表示和如上方法相差基本无异。而且指标的选取没有把高等教育、中等教育与初
等教育相区分,虽然三者相区分的结果会使问题更加明朗化,且得ill的结果町能更有启发意义,但因为本
文旨在衡量一个总体概念,故暂不加以特殊化。
@Inst为制度变量,代表一个省份的对外开放程度。一般来讲,对外开放度越高的地区,市场经济体制更
加健全,经济活动透明度更高,人们的观念越开放,或者说具有更好的制度效心。这里的制度变量源白徐
康宁与王剑对这个变量的处理。他们以1999年和2000年的lnst值与樊纲等人(2003)的地区市场化指数作
相关分析,结果得出两者间的皮尔森相关系数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该变量可以作为市场化程度
的一个替代变量。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甲关系的研究
经济是收敛还是发散目前为止并没有统一的研究结果。在我们对全国地区范围内
的样本进行回归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各变量的简单相关系数矩阵。表4.1是方
程式中各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简单相关矩阵,我们可以看出解释变量间的相关系数
不是很高,虽然有个别超过O.50,方程有变量存在着多重共线性,但不是很严重。
表4.1方程式中解释变量的简单相关系数矩阵
Inv PGR LFG KED FMR IIlst Y
Inv 1.000 0.080 0.187 -0.020 O.188 0.067 -0.543
PGR 0.080 1.000 .0.133 0.084 -0.022 0.157 -o.154
LFG O.187 -0.133 1.000 -0.020 O.02l 0.049 -0.003
KED .0.020 0.084 .0.020 1.000 0.006 0.005 .0.064
FMR 0.188 .0.022 O.02l 0.006 1.000 0.250 O.513
Inst 0.067 0.157 0.049 0.005 0.250 1.000 0.258
Y .0.543 -0.154 0.003 -0.064 O.513 0.258 1.000
4.3回归结果与分析解释
同时利用横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的模型,即面板数据的估计方法一般有可行
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法(FGLS)、固定影响模型(fLxed effect)、随机影响模型
(random effect)等各种方法。当然各种形式的估计方法都存在各自的假设条件与
前提。比如说固定影响的模型一个常见的构造假定是跨单位的差别可以由常数项
的差别来说明。而当利用固定模型时则是我们可以确信单位之间的差异可以被看
作回归系数的系数变动时①。本文的回归方程式中误差项存在明显的异方差性与
序列相关性,所以广义最dx--乘法是更好的选择。变量间系数估计值见下表4.2。
表4.2描绘了如上所概括的方程式(1H5),大部分回归都有相当大的解释能
力,而且各特定检验的表现也良好。但是也有个别的回归结果与预期的出入较大,
比如劳动力的参与这个变量(LFG)所涉及的方程(4)并不能通过检验,与之前理
论预期并不符合。下面我们对各个方程进行具体分析与讨论。
。这里参考格林(Greene,w.H.)在其著作《经济计量分析》中的说明。
27
浙江火学硕上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表4.2用SPSS得出的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国一(1) (2) (3) (4) (5)
Growth Inv PGR LFG Growth
解释变量\ (y) (y)
C .0.165+‘++ 0.752’++‘ 0.015+ 0.038
(-3.513) (9.896) f0.885) f0.866)
Inv O.273’’’’
(7.666)
PGR .O.081 .0.112
(-o.559) (一0.390)
LFG 0.423。’‘‘ O.550+++‘ O.584+‘。‘
(4.488) (3.028) (5.657)
FMR O.129”‘ 0.138+ .0.01l 0.166‘‘’‘
(2.529) (1.375) (-0.536) (2.874)
KED O.043 .O.157 O.04l 0.003
(0.566) (-1.041) (1.201) (0.040)
Inst 0.016+ O.080’‘‘‘ 0.016”’ O.036‘’‘‘
(1.373) (3.517) (3.504) (2.842)
Y 0.009’‘。.0.068+‘+’ .0.020” .0.009。’’
(2.115) (一9.732) (一2.396) (-2.274)
F 18.319 20.788 4.170 10.753
N 210 210 240 210
从回归方程(1)我们可以看出从全国层面来讲,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确实对
经济增长存在一定正影响,且影响显著。我们从上表可以看到,F值在P值小于
O.05是为18.319,该模型是有统计意义的。另外我们从系数估计结果可见,各变
量的系数符号与前面的理论预期相符合,大部分的变量在5%的水平上显著。其
中Inv、LFG的系数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说明从全国范围来
①表中,F值检验回归的显著性;N是观察值个数;··¨、·¨、¨、·分别表示变量系数通过了1%、5%、
10%和15%的显著性检验。
2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甲等程度与经济增K水平关系的研究
讲,教育的性别平等确实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另一方面,PGR、KED、Inst这
三者的系数并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这可能是因为解释变量间较高的相关性因素
造成的。也即人口增长水平、教育的总体状态以及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
不显著,也就是说它们可以提供的信息与其它解释变量有所重叠,这就涉及到大
体上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在我国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
当然,这里面变量FMR前的系数衡量的是教育性别平等程度对经济增长的
直接影响。同时,该回归方程也肯定了一系列理论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它首
先确认了投资及制度因素(或者开放程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其次实证性表
明从全国范围来讲,中国的经济增长更倾向于是发散性类型的;再者,它也从一
定程度上验证了Barro(1991)、Bloom and Williamson(1998)对人口增长与劳动力
的增长这两个变量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即前者的影响为负,后者的影响系数为
正)。但是这里面代表人口增长的变量其系数的显著性并不明显。由以下几个方
程我们可以看出人口增长与其它几个变量存在多重共线性,即人口增长这个变量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其它变量的间接效应来影响经济增长,其直接影响效
应并非很明显。另外,与理论结果有出入的还有一个是代表总体教育水平状态的
变量(KED),它也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
方程(2H5)都是在理论水平上对这个问题进行的解析,当我们进行实际层
面的回归时,一些变量的表现可能会与理论预期出入较大,甚至会影响到方程的
总体结构,这就涉及到我们所要探讨的“影响途径”,即教育的性别不平等对经
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和结果分析。
回归方程(2)向我们展示了决定投资变量的几个因素。我们发现,从全国层
面来讲,投资率是与劳动力增长率、制度因素(或者开放度)以及初始的经济水
平呈正相关。并且教育性别不平等程度的减少会刺激投资的增长。于是这就引出
我们下面要讨论的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间接联系效应。这里,出乎意
料的是,教育的总体状态水平(KED)与投资成负相关,且系数显著性不强。
从回归方程(3)中我们可以看出,代表人口增长的变量(PGR)与制度因素及初
始的经济水平有显著联系。更高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与低人口增长率联系在一
起,但这种影响也不显著。
方程(4)本意是想通过对相关变量的回归,找出劳动增长率的影响因素,继
2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而考察教育的性别不平等变量(FMR)是否对劳动增长率产生影响,并且探讨
其产生的影响是否同理论预测一致。但是根据全国层面的数据回归结果却是回归
方程并没有通过相应的统计检验。各个解释变量系数显著性不强。这说明,LFG
其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效应并不显著(或者说不存在),这个变量应作为独立
变量被加入到方程(5)中去。且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个层面上,教育的性别平等
程度并不通过劳动增长率这个变量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方程(5)则衡量了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在“缩减方程"中的对经济增长的
影响估计。或者说是教育性别平等程度这个变量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
结合上表及如上分析,从全国层面上来讲,对于教育的性别不平等与经济增
长之间的联系我们有如下结论。
从计量结果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在全国层面上,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对经
济增长存在着直接正影响,且其对经济增长产生的间接影响主要通过对投资率的
影响来的。
人口增长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且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对人口
增长变量的影响也不明显,这条潜在的间接影响途径不存在。
另外,劳动力增长率作为独立变量进入最后方程(5)的回归中,我们要解
释的变量FMR对其并不存在影响。故而通过对劳动力的影响从而对经济增长产
生的间接效应也不存在。
再者,有一点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从上面全国省际层面的回归结果看来,我
们似乎可以得出,在对人力资本进行衡量过程中,教育的总量状态对经济增长的
效应远不如教育质量(当然,教育的性别不平等只是代表教育质量中最为重要的
一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
但是,全国层面的回归结果与解释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地区层面,一些地区
层面的特殊性往往使得最终的结果可能会产生许多不一致性。而且我们知道,我
国随着地区层面的不同经济发展差距甚大,性别的平等程度差距也不小。到底这
种性别的平等程度随着地区层面的不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存在,如是,方向
是否一致?程度是否相同?并且影响机制在各个地区是否都是一样的?如果不
是,则差别在哪里?下面我们按以上划分的三个地区分别进行计量检验,依地区
分析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且探讨其各自主要的影响途径。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5分地区的计量结果与检验
5.1东部省份的回归结果
先来进行东部地区的分析。如上所述,东部沿海地区,其经济较为发达,包
括北京、天津、上海、吉林、辽宁、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9个省,于是我们
采取这九个省的样本进行回归。表5.1为方程中各个解释变量的相关矩阵。
表5.1方程式中解释变量的简单相关系数矩阵
Inv PGR LFG KED FMR hlst Y
Inv 1.000 0.102 O.117 .0.136 0.164 0.365 -0.162
PGR O.102 1.000 O.182 O.12l 0.062 0.412 -0.147
LFG O.117 0.182 1.000 -0.024 O.15l O.139 0.087
KED .O.136 0.121 .0.024 1.000 0.031 0.061 .0.079
FMR -o.164 0.062 O.15l O.03l 1.000 0.135 .O.071
Inst 0.365 0.412 O.139 0.061 0.135 1.000 .0.245
Y _o.162 -0.147 0.087 -0.079 -0.071 -0.245 1.OOO
从上表的简单相关系数矩阵来看,解释变量间的相关性系数不大,解释变量
之间没有严重共线性的存在。同上,我们用SPSS给出解释变量相应的估计值。
下表5.2为五个方程的初步回归结果。大部分回归方程的结果表现良好,且
也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从回归方程(1)我们可以得出,在东部地区,教育性别平等程度同样对经济
增长存在着显著的正影响。从回归结果看出,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以下几个
因素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投资率、人口增长、劳动力的增长、教育的性别平等程
度、制度因素(或者东部地区的开放程度)以及初始的经济水平。并且这些变量
的系数符号都与理论相符。与全国范围内的回归结果相比,这里面人口增长因素
(PGR)通过了15%的显著性检验,但其系数的符号却为正,与理论预期不符。
另外,代表教育总体状态水平的变量KED其系数为负,且也没有通过显著性的
3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检验,表明其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由后面几个方程的回归结果可
以得出变量KED对其它变量(Inv、PGR、LFG)的影响也不显著,即其对经济增
长的间接效应几乎也是不存在的。)
表5.2用SPSS得出的面板数据回归结果。一(1) (2) (3) (4) (5)
Growth Inv PGR LFG Growth
解释变量\ (y) (y)
C .0.604+++‘ O.194 O.011 .0.524。’。‘ 0.038’‘‘‘
(-4.012) (0.543) (O.309) (-2.682) (O.866)
Inv O.256’‘‘。
(4.547)
PGR 0.752+ .0.433
(1.558) (-0.378)
LFG 0.194”’ 0.105
(2.021) (O.459)
FMR 0.620+’++ 0.180’ .0.007 O.521”‘ 0.783‘’’‘
(3.994) (1.490) (-0.199) (2.573) (-4.075)
KED .O.184 .0.763 0.046 .0.038 .0.169
(-0.719) (·1.271) (0.729) (-0.109) (O.579)
Inst 0.032”‘ 0.089’‘‘‘ 0.012”。0.027‘ O.051+。‘’
(2.136) (2.676) (4.016) (1.507) (3.792)
Y O.162’’’‘ .0.015 .0.006 0.117”。0.179‘‘‘‘
(4.584) (-0.173) (-0.740) (2.535) f4.782)
F 12.234 2.004 5.042 2.248 9.353
N 63 63 72 63 72
回归方程(2)旨在衡量教育性别平等程度这个变量通过投资率对经济增长
。同表4.2,F值检验回归的显著性;N是观察值个数;··¨、·¨、¨、·分别表示变量系数通过了1%、5%、
10%和15%的显著性检验。
32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的间接影响。显然从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除了制度因素对投资有显著影响之
外,其它变量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且方程也没有通过F检验(Fo.05(6,56)=2.27)。
由此可知,在东部地区,我们所要解释的变量FMR对投资的影响并不明显,其
通过投资率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很小或者几乎不存在。
回归方程(3)是为了确定教育性别平等程度是否通过人口增长这个变量对
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结果可以看到,虽然变量FMR的系数符号为负,符合理论
说明,但是其也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所以FMR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也不显著或
者存在。另外,我们看到只有制度因素(Inst)对代表人口增长的变量(PGR)
产生显著影响,且该人口增长方程通过了F检验(Fo.05(4,67)------=2.51),说明其具有
统计意义。于是,结合方回归方程(1)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东部地区人
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且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只有制度变量较
为显著,代表性别平等程度的变量并不影响人口增长。
我们再来分析下方程(4)的回归结果。根据理论所示,进入方程的变量有
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FMR)、教育的总体状态水平(KED)、制度因素(Inst)
以及经济的初始水平状态(Y)。其中FMR、Inst、以及Y的回归系数符号与理
论相符,全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是变量KED系数不仅与理论不符且其显著
性也不明显。同时该劳动力增长方程也没有通过F值检验(Fo.05(4,58)_2.53)。
为了得出更精确的回归方程,本文使用向后回归法去除无关变量KED后所得的
结果如下:
LFG-.0.525+0.522FMR+0.027Inst+0.11 8Y
Ttest(-2.711)(2.600) (1.517)(2.571)
F=3.343>F(3,59)=2.76
我们看到,方程能过各检验且回归良好。说明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确实对劳
动力增长产生了一定正的影响,其通过劳动力增长这个变量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
应存在。
结合证实结果与以上分析,我们来总结东部地区性别平等程度对经济增长影
响的主要途径,看与全国范围内得出的结果存在哪些出入。
对东部地区,教育的性别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都存在。
这一点与全国范围内的实证结果相一致。但是在间接影响上两者却存在差别。不
3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甲关系的研究
同于全国总体范围内教育的性别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只通过投资率,在
东部地区,间接影响主要是通过劳动力增长这个变量来实现的。另外,它虽然也
通过投资率间接影响经济增长,但显然这种间接影响效果相对较小。最后它并不
经由人口增长来影响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点需注意:
(1)人口增长的变量其前面的系数为正的主要原因可能源自于它与制度因素
的多重共线性。
(2)教育的总体状态水平其实在这里或者可以当作一个无关变量来加以处
理。因为其对多个被解释变量影响结果不佳。利用逐步回归法或者向后回归法对
各个方程进行重新计算发现回归结果良好。
5.2中部省份的回归结果
让我们再来考虑中部经济较发达地区情况。即采用的样本包括以下几省:河
北、山西、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四川、陕西
等12个省。同上面一样,我们先来看一下方程式中各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
数矩阵,见表5.3。
表5.3方程式中解释变量的简单相关系数矩阵
Inv PGR LFG KED FMR Inst Y
Inv 1.000 .0.041 0.350 -o.177 0.190 0.010 _0.265
PGR -o.041 1.000 -0.258 0.102 0.107 O.112 _o.173
LFG 0.350 .0.258 1.000 .0.246 0.010 0.098 O.132
KED 。0.177 0.102 -0.246 1.000 0.067 0.045 .0.071
FMR 0.190 0.107 0.010 0.067 1.000 .0.337 -0.050
Inst 0.010 0.112 0.098 0.045 .0.337 1.000 -0.195
Y .0.265 -0.173 0.132 -0.071 .0.050 .0.195 1.000
从上面的简单相关矩阵,我们可以看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小,小于
上面分析的两种情况(全国范围内与东部地区范围内)。下表5.4给出了解释变
量相应的估计值。
浙江人学硕上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表5.4用SPSS得出的面板数据回归结果① 一(1) (2) (3) (4) (5)
Growth Inv PGR LFG Growth
解释变量\ (y) (y)
C .O.541+’’‘ 0.380” .0.036 .0.098 .0.415++‘‘
(-3.917) (1.918) (-0.427) (-1.284) (2.778)
Inv 0.366+’++
(4.720)
PGR .0.066 .0.015
(-0.410) (-o.061)
LFG 0.548“+ 1.009’‘+。
(2.523) (3.394)
FMR 0.412。‘‘’ 0.290* 0.095 0.056 0.506’’’‘
(3.272) (1.596) (1.243) (0.799) (3.693)
KED 0.455+++ .0.357 0.098 .0.265”’ 0.191
(O.031) (-1.182) (o.770) (-2.312) (O.837)
Inst 0.074’’ .O.012 0.026 0.030。0.082”+
(1.968) (一0.219) (1.150) (1.454) (2.043)
Y O.021’’++ .0.038’’‘’ .0.007 0.007 O.01l
(2.317) (-3.109) (一1.337) (1.380) (1.152)
F 9.880 4.6lO 1.463 2.159 4.009
N 84 84 96 84 96
上表为对中部地区省份的样本进行回归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除了方程(1)
外其它方程的回归结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下面来具体讨论各方程结果。
对回归方程(1),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自变量PGR,其它自变量都通过了
显著性检验。其中Inv、LFG、FMR、KED和Y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制度
变量(hast)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另外,虽然PGR显著性水平不高,但各
。同表4.2,F值检验回归的显著性;N是观察值个数:··¨、幸¨、¨、+分别表示变量系数通过了1%、5%、
10%和15%的显著性检验。
35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变量的系数符号与理论预期一致。从此方程我们可以看出,在中部地区,FMR
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存在,且为正。
在方程(2)的回归中,我们查表得出Fo.05(6,77)=2.22<4.610,即回归通
过了显著性检验。另外,我们也可以注意到,方程除了LFG、FMR和Y这三个
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它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很低。FMR对投资的影响显著,
由此可以得出,在中部地区,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通过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的间
接效应存在。
方程(3)检验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是否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由上表可知,
关于人口增长的回归方程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变量FMR对人PGR的影响可
以忽略或者不存在。
对于回归方程(4),主要由于多重共线性的存在,我们看到回归效果并不是
很好。而且FMR系数显著性水平也很低,其通过LFG所产生的间接效应也并不
存在。但是这个回归结果中却存在一个令人困惑的发现,即KED对LFG的影响
显著,而其系数却为负,有违于一般理论常识。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教育的总体
水平状态与地区间的特定变量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而中部地区,由方程(4)中
常数项的系数以及多重共线性诊断可知,这种地区间的特定变量(这里即为方程
中的常数项)对劳动力的增长的影响却是负的。
方程(5)衡量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对经济增长的总影响。该回归通过了F
检验。而且FMR通过了l%的显著性检验。但变量KED与Y并没有通过显著性
检验。结合其余方程的回归结果,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这两者不仅对经济增长存在
着直接的正影响,同时也通过投资对经济增长存在间接的负影响。基于这种多重
共线性的存在,KED与Y在最后的回归方程中显著性不高。
显然,对中部地区而言,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直接影响经济增长,还通过投
资间接影响了经济的增长。这与全国范围内的实证所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
5.3西部省份的回归结果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西部省份的情况。如上所述,西部欠发达地区包括内蒙
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9个省、自治区。同
样,采集以上几个省的样本数据进行五个方程的线性回归。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教育性别甲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首先对解释变量进行相关系数矩阵描述,见下表5.5所示。
表5.5方程式中解释变量的简单相关系数矩阵
Inv PGR LFG KED FMR Inst Y
Inv 1.000 0.068 0.284 .0.009 -0.116 0.206 .0.655
PGR 0.068 1.000 -0.575 0.128 .O.134 0.107 .0.281
LFG 0.284 .0.575 1.000 0.093 0.032 0.075 -0.064
KED -0.009 0.128 0.093 1.000 O.03l -0.058 -0.029
FMR -0.116 .0.134 0.032 0.031 1.000 0.552 0.659
hlst 0.206 O.107 0.075 -0.058 0.552 1.000 0.101
Y .0.655 .0.281 .0.064 -0.029 0.659 0.10l 1.000
从上表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一些变量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多重共线性
现象可能比较严重。先来看一下回归结果,即如下表5.6所示。
从回归方程(1)的结果来看,变量投资(Inv)、人VI增长率(PGR)、及制度
因素或者开放程度(Inst)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并且它们的系数符号与理论预期
相符(其中人口增长变量的系数为负)。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主要解释的代表教
育性别平等程度的变量FMR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其系数出人意料地为负,
这可能是由于多重共线性的存在。
总之,我们可以从此方程的回归结果得出在西部地区,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
对经济增长并不存在直接影响,但是可能存在间接的影响。为了检验间接效应的
存在性与大小,我们按例来分析方程(2)一(4)。
方程(2)是对投资因素(Inv)的解析。从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除了PGR
与KED这两个变量的显著性没有通过检验之外,其它变量回归结果良好,其中,
FMR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而且该方程的F值与R2表现结果都良好,回归
效果较好。因此,教育性别平等程度(FMR)这个变量对投资率(Inv)存在着影
响,且通过其对经济增长有着间接影响。
方程(3)检验FMR是否存在着对人口增长变量因素的影响。显然,从上
表我们可以看出,除了投资率与初始经济水平之外,其它变量都没有通过显著性
37
浙江大学硕十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检验。而且方程也没有通过F检验(F(4,67)-2.51),其回归效果并不理想。
FMR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很小。
表5.6用SPSS得出的面板数据回归结果① 一(1) (2) (3) (4) (5)
Growth Inv PGR LFG Growth
解释变量\ (” (y)
C .0.004 0.616‘‘。‘ 0.027”‘ 0.075
(-0.060) (5.704) (2.284) (1.260)
Inv O.208’’’。
(2.835)
PGR .1.526‘‘。.0.192
(-2.076) (-o.144)
LFG 0.425 1.278++
(O.116) (1.883)
FMR .0.008 O.812’’’‘ .0.010+ 0.194+
(-0.060) (3.990) (-1.424) (1.619)
KED 0.049 .0.148 0.023 0.002
(0.525) (-0.883) (1.156) (O.025)
Inst 0.333+ .0.049 0.052+ 0.226
(1.773) (-o.143) (1.449) (1.261)
Y O.004 .0.130‘‘‘‘ .0.002+ .0.019‘‘‘
(0.280) (-8.321) (-1.4311 (-2.261)
F 5.303 17.568 2.376 3.470
N 63 63 72 72
方程(4)则是对劳动增长率(LFG)的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是进入方程
的四个变量(FMR、KED、Inst与Y)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结合方程(1)
。同表4.2,F值检验回归的显著性;N是观察值个数;·宰¨、·¨、¨、·分别表示变量系数通过了1%、5%、
10%和15%的显著性检验。
38
浙江大学硕十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我们可以看出LFG只通过对投资的影响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效应,基于FMR并
不影响LFG,于是我们可以知道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在西部范围内不通过劳动
增长率这个变量实现其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
方程(5)衡量的是教育性别平等对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FMR对经济增长
的总体效应为正,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是这里,KED与Inst这两个变量却
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我们可以从这五个方程中看出教育的总体水平状态,并没
有对经济增长起很大影响作用,包括是否通过直接或者间接途径。而对于制度变
量,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不明显,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它对增长的直接影响
(正)与它经由人口增长的影响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负)相互抵消。
39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6综合说明与内在机制的挖掘
6.1全国范围内的影响机制探讨
从上面全国范围内的实证检验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对
经济增长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来自于其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
响,还来自于通过其它变量对经济增长产生的间接效应。下面我们来具体讨论产
生这几种影响的内在机制。
6.1.1直接影响的途径分析
直接影响的机制,首先应该是归因于前面所提到的教育的性别不平等所产生
的选择性扭曲因素,即教育性别不平等可以被认为是在教育上强制施加的一种
税,这种税无疑造成了教育的资源的错误分配,以此阻碍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
应该是随后所提到的直接外部因素,即可以理解为女性教育的增加可以促进她们
子女的教育质量与数量,这种效果即是存在着的正外部性。
对于我国,需要再考虑一个重点因子:即制度因素。Boli,Ramirez和
Meyer(1977)认为,正规教育的扩张直接改变了社会中重要的制度安排。比如说,
各种身份和家庭的权威关系被重新构建,家庭经济净财富的流向(从妻子到丈夫
和从孩子到父母)也改变了。这种制度视角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认为,教育构
建并合法化了经济价值的新范畴,消除了传统的经济追求,并且重新定义了附加
到大范围的经济与社会活动中的经济价值,而这些活动最终则将被并入国家财富
的统计中。
对我国而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施行,使得基本教育的普及在这层意义上显
得更加重要。义务教育提高了人们对向来只游离于社会传统边缘部分人群的权利
和义务,尤其是女性,儿童和无产阶层。因此,这些事实都提高了他们对经济社
会的整合度。正如前面Boli所提到,无论对老一辈或年轻一辈,还是对那些受
过或从未曾受过教育的人来说,这些制度的变化都对他们的地位产生了很大的影
响。
在我国,这种正式教育所产生的潜在意识形态的影响很大,比如说对主体身
40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份的强调,新价值观的认定,最重要的是重新构筑了女性作为潜在生产力的公民
的权力和责任的,因此相对于仅把女性教育的影响归结为劳动力的参与和降低总
的出生率来说,我们更应该关注效应更大的制度效应。
6.1.2间接影响的途径分析
另一方面,除了这种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之外,在我国,教育的性别平等
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存在着间接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投资率来实施,现
代化视角理论似乎在全国范围内得不到印证。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的提高了有利
于人力资本的生产率,或者物质资本的回报率,从而促使了投资需求,增加了投
资率。而这种投资需求的快速增长刚好与我国高储蓄率或者资本的内流现状想吻
合,从而对经济增长起了促进作用。
在全国范围内,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似乎并不通过对人口增长与劳动力增长
这两个变量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先考虑人口变量。首先,这可能是因为人
口增长变量与制度因素存在着多重共线性,制度与文化因素对人口增长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其次,由于计划生育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实行,对人口增长进行了
一定的限制,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对人口增长变量的影响因此不能在全国范围内
很好地体现出来。
我们再来看劳动力的增长变量。从实证检验结果来看,性别平等程度对劳动
力的增长的影响似乎并不明显,这可能是起因于就业数据的统计问题。我国存在
大量的潜在劳动力,劳动力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结构性失业与磨擦性失业的存
在低估了性别平等程度对劳动力增长的影响。
最后,从回归结果我们看到教育的总量水平状态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如教育
的性别平等程度(在人力资本中,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可以作为代表教育质量的
一个重要方面),或者说对中国而言,实行义务教育后,教育总量对经济增长的
影响远不如教育质量大。
6.2分地区的解释与说明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这个问题,在对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性别平等程度对经济增
长的影响机制大致进行了简要说明后,下面我们有必要来进行地区间比较分析。
4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6.2.1总体效应的计算分析
在具体分析之前我们先来对各地区的性别平等程度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总体
影响效应进行计算。总体效应为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之和。比如说总体的教育水
平状态(KED)对经济增长(y)的总体影响即为:a4+a1133+a113201+a301-t-a271+
alDl丫l。其中第一项为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水平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第二项
是通过投资产生的间接效应;而第三项是通过投资和劳动力所产生的间接效应;
第四项则是只通过劳动力产生的间接效应;第五项为只通过人口增长产生的间接
效应;最后的第六项则为通过投资和人口增长的间接效应。当然这里的前提条件
是,各个方程回归良好,各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有其统计意义。
在这里,为了进一步探讨各地区内的效应,我们来研究下表6.1。根据以上
几个方程的回归结果表(即如上几表),我们分析确定各变量在回归方程中的统
计特征和表现。
表6.1各地区FMR影响方式与结果
4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同时,结合利用向后回归法对少数回归结果相对欠佳的方程所进行的第二次
回归,重新计算确定各地区某些变量的影响系数(因二次回归的方程较多及与以
上一些回归结果具有重复性,本文不再一一列出),希望能够得出比较直观的准
确的直接与间接影响的效果。
从如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各地区中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对经济增长通过各种
途径所产生的效应的相加和,即上表中的倒数第二行,与我们通过方程(5)所
得出的总效应(即下表最后一行)基本相同(回归数据的处理能容忍些许差别)。
表中结果得出,在各个地区,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对当地经济增长都存在着非常
显著的正影响。其中东部发达地区这种影响最大,中部一般地区其次,西部欠发
达地区影响最小(由于全国范围内的计量结果来自于总样本的回归,与各地区回
归得出的影响结果不具有可比性)。一般的经验现象告诉我们经济越发达的地区
往往伴随着较高的性别平等程度,这与本文所得出的结论似乎相符合。
6.2.2各地区不同影响效果及机制的探讨
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地区不同影响程度不同之外,其影
响途径也是有差别的。对东部地区而言,其影响途径主要是通过直接影响、通过
投资率、以及劳动力的增长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在中部地区,教育的性别
平等程度则只通过直接影响及经由投资率而产生的间接影响这两种途径来影响
经济的增长,这里面通过劳动力增长而产生间接影响并不存在。最后,西部地区
的省份则显得比较特殊,虽然性别的平等程度确实对经济增长存在着正的影响,
但是其影响途径并不包括直接影响。直接影响的显著性不强,或者基本不存在,
其影响途径主要是通过对投资率影响而产生的间接效应。而且其中也存在通过人
口增长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效应,虽然这种效应相对来说比较小。下面我们来具
体比较分析产生各种结果的内在原因或者机制。
(1)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与东部、中部地区及全国范围内的实证结果相比,
在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而且
从表5.6我们可以看出,FMR变量前面在考察直接影响效果的方程(1)中其系
数为负,这与Barro(1994,1997)对跨国数据进行回归后所得出的“女性初等教
育与中等教育前面的系数为负”这个“Puzzling Finding”似乎遇到同样的问题。
43
浙江大学硕七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但是,对于Barro等人得出的这个令人困惑的结果,后人的解释是因为女性教育
变量与男性教育变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本文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变量的
设定从而避免了这个问题的存在。但是,从主成分分析结果来看,FMR除了与
我们要分析的变量比如Inv、PGR存在相关性之外,还与代表地区特定的常数项
存在很大的相关性。这里的常数项代表了各地区特有的地理文化特征和生产力水
平差异。我们可以知道,在西部,农村地区占据主体地位,落后与保守的文化意
识状态及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与方式无疑对性别平等程度通过制度视角对经济增
长产生的影响有很大的制约性。从回归中看出西部地区的地区特定项对经济增长
的影响为负。所以它们之间共线性的存在不仅解释了FMR系数符号为负、同时
也解释了其直接影响显著性不强的原因。
(2)其次,在西部地区,虽然通过人口增长这个变量对经济增长产生的间接
效应很小,但相比东中部地区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显著性。一直以来,对西部地
区而言,其经济发展滞后、与东部地区省份的差距越拉越大的原因除了缺乏沿海
地区特有的某些优势之外,人口增长过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从表面看,西
部省份人口密度虽然低于东部地区,但是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很差,联合国就不同
条件下土地对人口的承载能力设有一个公认的临界指标(宋海源,1996),现在
我国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已经大大超过了其临界值。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地区生
产总值很大一部分被新增人口所抵消。尤其是对一个缺少先天发展优势的欠发达
的地区来讲,这种影响对经济的发展是更加显著的。
另一方面,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是越贫困的地区,其计划生育的意识越不足,
性别不平等的现象越严重,且加上“多子多福”这种传统思想的纠缠,使得这种
循环趋于恶性。于是结合实证结果,我们不难得出,对于西部地区而言,缩小性
别的不平等相比东部与中部地区而言,对于减少人口增长更具影响意义,从而更
能通过这个途径来促进经济增长。
(3)再者,劳动力增长这个因素作为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影响经济增长的间
接途径虽然在东部地区存在,但是在中部和西部地区,这种间接效应并不明显。
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我们提供了一个解释视角。
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中西部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大规模扩大,形成了全世界
上只有中国才特有的民工跨地区跨省的大规模流动的“民工潮",这种趋势到了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20世纪末达到了其增长速度的顶峰。虽然近年来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增长速度有
了减缓,但是其数量却一直是持续不减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率先开放与发展,
带动了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
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跨省市转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以东部沿海地区
为主。据四川、重庆、安徽统计数据显示,跨省打工的劳动力人数分别占据了总
共外出打工的劳动力的53.1%、50.7%和64.1%。同时又有数据表明,其中外出
打工出省的劳动力中的大概80%的人数到了东部地区。而这里外出打工劳动者的
文化素质一般较高,且多数拥有一技之长。据四川省某个县2001年对外了打工
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全面调查统计(马文彬、葛云伦,2003),全县外出打工劳动
力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总人数的9.7%,初中文化程度的则占63.5%,高中文
化程度的占17.20%,中专文化程度占7.7%,而大专文化程度则占据1.9%。即中
西部地区外出打工劳动力是以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为主体,其比例远远高于当地
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文化水平。
东部地区经济与科技相对发达,对外开放程度也高,意味着更多的机遇与更
好的创业环境,现阶段各层次大学生或者更高学历的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都有明
显的倾向性,即更趋向于到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工作。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由于
资本积累的严重不足,基础设施的投入欠缺,使得劳动和资本的生产率都偏低。
于是,这种劳动力不断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的现象,加上中西部劳
动力的生产率相对偏低,从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相比东部地区,中西部教育的性
别平等程度的提高对劳动力增长影响效果不显著,也即解释了中西部通过劳动力
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效应不存在的原因。
(4)最后,我们发现,各地区的影响途径都包括投资率。说明这个影响途径
是最为普遍的,伴随着人们储蓄率的普遍提高和资本内流导向,这种间接效应适
应于全国范围。最后,从全国内的实证结果与分地区进行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
看出,KED这个变量相对于变量RFM,即教育总量问题与教育质量相比,后者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明显。这可能是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增长方式的转变与
转轨相符合的。当然,这里面也可能存在一个问题,即涉及到教育总量这个变量
的数据采集时,一些年份的数据不可获得,所以可能导致回归有所误差。
45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6.3结论与启示
通过如上分析,本文对“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是否促进经济增长”这个问题
进行了全国省际层面与三地区层面的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比较探讨了这种影响的
作用机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几下几点结论与启示。
(1)从初步的经验观察来看(即三省份的时间序列图与包括全国各省的横截
面数据散点拟合图),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存在着正相关的趋势。
虽然在三个省份的观察中,这种相关性的效果并不完全相同,程度也不一样,但
是两变量的发展方向基本是趋于一致的。
(2)全国省际层面的计量结果显示,在我国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确实对经济
增长产生正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直接影响也包括间接影响。对于直接影响,
制度视角理论针对我国实际情况起了一定的解释作用。而对于间接影响,主要是
通过投资率来实施的。更高的教育性别平等程度的提高了人力资本生产率,或物
质资本的回报率,从而促使了投资需求,增加了投资率。而这种投资需求的快速
增长与我国高储蓄率或资本的内流现状想吻合,从而对经济增长起了促进作用。
(3)我国随着地区层面的不同经济发展差距甚大,性别的平等程度差距也不
小,由于地区层面的特殊性,全国层面的回归结果与解释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地
区层面。对我国东、中、西三地区的计量结果表明:首先,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
在各个地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非常显著且为正的。其中东部地区这种影响效
果最大,中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最小。其次,由于地区之间的特殊性,对各个
地区,这种影响的途径是各不一样的。比如说,在东部与中部地区,教育的性别
平等程度对经济增长有着直接的影响,而西部地区这种直接影响的机制却不明
显;对东部地区而言,其影响途径包括通过投资率、以及劳动力的增长;而在中
部地区,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是经由投资率而产生的;最
后,西部地区的省份其影响途径主要是通过投资率、人口增长而产生的间接效应。
各个地区影响机制的不同取决定特定的社会、文化与经济条件。
(4)事实上,从我们的实证研究中可以看出,减少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对经
济增长有一个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不管通过何种途径、在哪
个地区都对经济增长相当显著的正影响。促进教育中的性别平等程度肯定是一种
双赢政策。它不但会促进经济增长和繁荣,也会促进其它人类发展面临的其它关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键问题(比如说更低的出生率与死亡率、更高的就业率与质量)。但这个问题的
解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必须从社会层面、
教育层面、以及个体层面进行多方面的反思与改进。
首先,社会文化背景所确定的性别角色的规范标准是两性平等的教育所面临
的最大障碍。尽管现代社会女性地位的不断崛起,女性在社会上的所扮演的角色
有别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但是由于受到社会传统心理的影响,女性形象的“物
化”倾向和“性别歧视’’问题仍然严重存在。所以从社会层面上消除历史文化习
俗和传统偏见是两性教育走向平等最关键的一步。
其次,基于女性人力资本的素质对地区经济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增加教育
投入、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国家及各地区政府要运用各种
手段来增加女性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在性别方面的平等。即必须从根本上树立
教育投资是基础性和生产性投资的观念,采取制度化、法制化的政策措施和手段,
保证教育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国家要强化九年制义务教育体制,
从法律的高度,保证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要减少女性文盲的
数量并提高女性劳动者的科技水平,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从个体层面来讲,个体的努力是实现教育平等的重要内部因素。女性
须具有勇气突破传统的习惯束缚。
(5)在结束文本之前,有几点需要指出引起注意,这不仅是对本人在构思论
文时所遇到的问题或者缺点的反思,也是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考。第一,尽
管这里的实证回归结果显示在我国教育的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确实存在着
非常强的正相关,但是我们却不能排除这种结果的偶然性存在。因为很有可能这
些结果的产生是归因于一些重要变量(和结果息息相关的变量)的缺失,而且一
些指标衡量上的失误也会影响到统计结果,甚至在回归方程的建立上我们也很难
把握其必然性,很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失误。第二,一些文献也指出,不仅教
育的性别平等程度对经济增长有影响,反过来我们不能排除经济增长也对这种性
别平等程度存在着影响,那么这就可能会引出另一个问题。总之,对两性教育的
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既复杂又意义重大。
4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参考文献
[1]Aaron Benavot.Education,Gender,&Economic Development:A Cross.National
Study[J】.Sociology ofEducation,1989,V01.62(1):14—32
[2]Behrman&Deolalikar.Will Developing Country Nutrition Improve with Income?
A Case Study for Rural South India.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7,V01.
95(3):492—507
[3]Behrman,Duryea&Miguel.Schooling Investments and Aggregate Conditions:A
Household Survey-Based Approach for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R】,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1 999,Working Paper,No.407
【4】Behrman Jere,Foster Andrew,Rosenzweig Mark&Vashishtha Prem.Women‘S
Schooling,Home Teaching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9,V01.107(4):682—714
[5]5 Benefo&Schultz.Fertility and Child Mortality in Cote d’Ivoire and Ghana[J].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996.V01.10(1):123.158
[6】Berta Esteve.Gender Discrimination and Growth: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India[R】.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Working Paper,
2000,No.42
【7】Birdsall Nancy,Ross David&Sabot Richard.Inequality and Growth
Reconsidered:Lessons from East Asia[J],Word Band Economic Review,1 995,
V01.9(3):477—508
[8】Blau David.Fertility,Child Nutrition,and Child Mortality in Nicaragua:An
Economic Analysis of Interrelationships【J].The Journal of Developing Areas,
1 986,V01.20(2):1 85—202
[9]Boli,Ramirez&Meyer.Explaining the Origins and Expansion of Mass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s,1 977,V01.29(2):1 45—1 70
[1 0]Cain&Weininger.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Fertility:Results from Cross.
Sectional Aggregate Dam[J】.Demography,1 973,V01.1 O(2):205—22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1 1】Caldwell.Mass Education as fl Determinant in the Timing ofFertility Decline[J].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 980,V01.6(2):225—255
[1 2]Caselli Francesco&Esquivel Gerardo&Lefort Fernando.Reopening the
Convergence Debate:A New Look at Cross-Country Growth Empirics[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1 996,V01.1(3):363—89
[1 3]David Bloom&Jeffrey Williamson.Demo目apllic Transitions 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唱ing Asia[J】.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998,、,01.12(3):
419-455
[1 4】Dollar David&Gatti Roberta.Gender Inequality,Income,and Growth:Are
Good Times for Women?[R].W6订d Bank Policy Research Report on Gender
and Development,Working Paper,1 999,No.1
【1 5]Feinstein Leon&Symons James.Attainment in Secondary School[J].Oxford
Economic Papers,1 999,V01.5 1(2):300-32 1
[1 6]Forbes Kristin.A ReaSsess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equality and
Growth[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0,、,01.90(4):869—887
[1 7]George Psacharopoulos.Returns to Education:A Further Intemational Update
and Implications.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 985,、厂01.20(4):583—604
[1 8]George Psacharopoulos.Returns to Investment in Education:A Global Update【J].
World Development,1 994,V01.22(9):1 325-1 343
[1 9]Hill Anne&King Elizabeth.Women’S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n
OverView[R】.Maryland: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 993,Working Paper,
No.125859:1—50
[20]Hill Anne&King Elizabeth.Women’S Education and Economic Well-being[J】.
Feminist Economics,1 995,V01.1(2):2 1—46
[2 1]Islam Nazrul.Growth Empirics:A Panel Data Approac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 995,VoI.11 0(4):1 1 27—70
[22]John Lott&Lawrence Kenny.Did Women’S Suffrage Change the Size and Scope
of Government?[J].111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 999,V01.1 07(6):
1 163.1198
[23]Klasen Stephan.Does Gender Inequality Reduc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4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甲等程度Lj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Evidence from Cross—Country Regressions[R].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Report on Gender andDevelopment,1 999,Working Paper,No.7
[24]Knight Malcolm&Loayza Norman&Villanueva Delano.Testing the
Neoclassical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A Panel Data Approach[J].IMF
StaffPapers,1993,V01.40(3):5 12-541
[25]Knowles Stephen&Lorgelly Paula&Owen Dorian.Are Educational Gender
Gaps a Brake on Economic Development?Some Cross—Country Empirical
Evidence[J】.Oxford Economic Papers,2002,V01.54(1):1 1 8—149
[26]Knowles Stephen&Owen Dorian.Health Capital and Cross—Country Variation
in Income per capita in the Mankiw—Romer-Weil Model[J].Economics Leaers,
1 995,V01.48(1):99—106
[27]Lagerlof Nils—PeRer.Mortality and Early Growth in England,France and Sweden
[J].Scandinavian Journal ofEconomics,2003,V01.105:41 9.440
[28】Lorgelly Paula.Are there Gender-Separate Human Capital Effects on Growth?A
Review of the Recent Empirical Literature[R】.U.of Nottinghanl CREDIT
Working Paper,2002,No.00/1 3
[29]Lorgelly Paula and Owen Dorian.The Effect of Female and Male Schooling on
Economic Growth the Barro—Lee Model【J].Empirical Economics,1 999,V01.
24(3):537—557
[30]Lucas Robert.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 988,V01.22:3-42
[3 1]Mankiw Gregory.The Growth of Nations[J】,Brooking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 995,(1):275—326
[32]Mankiw Gregory,Romer David&Weil David.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es,1 992,V01.1 07(2):
407.437
【33】Nancy Folbre.The Invisible Heart:Economics and Family Values[M].New
York:New Press,200 1
[34]Nelson Richard&Phelps Edmund.Investment in Humans,Technological
Diffusion,and Economic Growth明.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 966,
S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甲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V01.56(1):69—75
[3 5】Niharranjan Ray,B.D.Chattopadhyay,V R.Mani&Ranabir Chakravarti.A
Sourcebook of Indian Civilization[J】.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00 1,、b1.
60(3):908-909
【3 6】Perotti Roberto.Growth,Income Distribution,and Democracy:mat the Data
Say[J].Journal ofEconomic Growth,1996,V01.1(2):149—187
[37]Rati Ram.Sex Differences in the Labor Market Outcomes of Education[J】.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1 980,V01.24(2):$53一$77
【38]Robert Barro.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 99 1,V01.1 06(2):407-443
[39]Romer Paul.The Origins of Endogenous Growth[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 994,V01.8(1):3—22.
【40】Robert Barro&Lee Jong-W11a.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J].
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1 994,V01.40(6):1-46
[4 1]Robert Barro&Sala-i—Martin.Technological Diffusion,Convergence and
Growth[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1 997,V01.2(1):1-26
[42】Sadeghi Javad.The Relationship of Gender Difference in Education to Economic
Growth:A Cross—Country Analysis[R].ERF(Economic Research Forum for the
Arab Countries,Iran and Turkey),1995,Working Paper,No.952 1
【43]Schultz Paul,Education Investments and Returns[J].In Hollis Chenery and T.N.
Srinivasan(eds.)Handbook in Development Economics,1 988,V01.1:543—630
[44]Sen Amartya.More than One Hundreds Million Women Are Missing:Women’S
Survival as ADevelopment Problem[J】.New York Review of Books,1 990,、b1.
37(20):61-66
[45】Solow Robert.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 956,V01.70(1):65—94
[46】Smock.Women’S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Opportunities and
Outcomes[M].Connecticut:Praeger Publishers Division:1 98 1
【47】Standing.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nd Development[J】.The Economic Journal,
1 979,V01.89(335):730—73 l
5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48]Stokey&Nancy,Comments on Barro and Lee[J】.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1 994,V01.40:47-57
[49】Swan.Economic Growth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J].Economic Record,1 956,
V01.32(63):334-361
【50]Thomas,Meyer’Ramirez&Boli.Institutional Structure[M].Beverly Hills,CA:
Sage Publications:1 987
[51]范方仕.从性别角度看我国教育资本的分布[J].西北人口,2004,(4):
53—54
[52]高梦淘,和云.妇女教育对农户收入与收入差距的影响:山西的经验证据
[J].世界经济,2006,(7):82—91
[53]格林(Greene,W.H.).经济计量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3:507-523
[54]高小贤.农村妇女研究综述(1991—1995年)[J].妇女研究论众,1997,
(2):13-18
[55]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一一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
出版社,1998
[56]马文彬,葛云伦.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动的新特征及发展趋势[J].农业经
济,2003,(9):40—41
[57]宋海源.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实现缩小与东部差距目标的重要保证[J],经
济改革,1996,(6):63—64
[58]魏国英.性别和谐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北京论坛虬|生别平等与发展”分论
坛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2004,(5):67—70
[59]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J].经济
研究,2006,(1):78—82
[60]庄电一.女童教育:托起明天的太阳[N].光明同报,1995.3(7)
[61]张军,胡冰霜和秦伟.家庭、分层、教育一西方教育不平等社会学理论综
述与启示[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72—75
5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性别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的研究
后记
经过几个月的构思与撰写,我终于完成了硕士论文的终稿。此时此刻,首
先,我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叶航教授,感谢叶老师的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予我
指导,也非常感谢他对我一贯的信任与支持。其次,我也要感谢开题答辩时周又
红教授等给我的建议与指点;然后感谢我的同学尤卓雅、顾昌展、袁璐等在我陷
入创作困难时给我的帮助与鼓励。最后,感谢我的父母,有了他们精神上的支持,
才使我能安心学业,顺利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与本论文的撰写。
论文创作初期,我信心饱满,想法颇多,但是随着论文的深入以及文献阅读
的增加,逐渐发现自己知识的贫乏,看待问题的肤浅。而且论文完成后自己也着
实发现这篇论文确实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是在创作过程中,我也收获颇
多。比如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大致的方向,也意识到了一些应该注意
的问题、难点及困扰处。但是,自己感觉最重要的收获点是,我从中深刻体会到
了做学术绝不是一件可以马虎的事情,来不得半点敷衍与懈怠。硕士阶段的学习
如此,更何况博士阶段。
谨以此献给我即将到来的留美博士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