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52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对策研究

郑州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对策研究
姓名:韩晋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西方经济学
指导教师:孙新雷
20091125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收入分配的矛盾可以说几乎是一切社会矛盾的基础。我国从1978年改革开
放以来,在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收入分配问题,居
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由收入分配差距以及由此引起的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
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
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其根本意
义是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切实改善民生。研究收入分配
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全文共分六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背景、意义,相关方面的研究综述,本论文的研究
思路、内容、方法和本论文主要解决的问题及创新点。
第二部分是收入分配理论综述。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西方
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中的一些概念。
第三部分是对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本部分介绍了改革开放
前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四部分是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本部分从城乡居民
收入差距、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行业
收入差距、同行业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以及资本收益过分压低劳动报酬这
七个方面讨论了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部分对我国收入分配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涉及到体制转轨
与政策实施、竞争与垄断因素、非法非正常收入、税收调节、社会保障、效率
与公平问题六大因素。
第六部分是对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政策建议。本部分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
应的政策建议,分别是投资与发展领域、分配领域、市场领域以及非经济领域。
关键词:收入分配收入差距效率与公平
Abstract
Abstract
The contradiction of income distribution can be almost the foundation of a11
social contradictions.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from 1 978,the national
economy has maintained rapid growth,there have been a serious issue of income
distribution,and income gap of residents is widening.The widening gap between
poor and rich has aroused a series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Studies income
distribution have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ltogether it iS divided into six sections。the main content iS as follow:
The Ikst part introduces the topics of the background,meaning,related research
synthesis,the research ideas,contents,methods in this paper,and this paper is mainly
to solve problems and innovation points.
The second part is a theoretical overview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This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Marxist theory of distribution,income distribution theory of
Western economics,and some of the concepts in the theory ofincome distribution.
The tllird part studies the history of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changes in China.
This section introduces the supply system before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ing of
our country,a single system of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under the planned
economic system,an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 variety of modes of
distribution coexist distribution system.
The fourth part analysi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in
China.This section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China’S income distribution from seven
aspects.
The fifth part analysis the reason why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problems arise.
This part divided into six sections.
In part six,we bring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perfecting the fashion of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the mechanism of accommodation.
Key Words:Income distribution Income gap Efficiency and equality
II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
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聿参焉日期:zo。7年11月谚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郑州大学。
根据郑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
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郑州大学
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者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位论文
或与该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郑州大学。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孳丰,丐日期:细。1年f1月站日
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收入分配的矛盾可以说几乎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核心。目前,我国城镇经济
的发展已经进入加速成长阶段,国际经验一般认为,在加速转型期内,经济社
会发展往往面临两种前途,一种是经济快速增长,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另一
种是社会动荡不安,进入“矛盾凸显时期”。我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
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收入分配问题,居民收入差距
不断扩大,基尼系数从1978年以来呈整体攀升趋势,2000年以后基尼系数开始
超过0.4这一警戒线,2005年已达到0.48,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非常严重。
由收入分配差距以及由此引起的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矛
盾。忽视收入分配问题,将危及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和长治久安。十七大报
告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其根本意义是要完善收
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切实改善民生。所以,研究收入分配问题具
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2文献综述
与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相适应,近年来经济学界涌现了不少有关收入分配
的理论,不少人在收入分配理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
包括:王克忠著《论商品型按劳分配》(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收入分配课题组承担的《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课题;陈宗胜著《经济发
展中的收入分配》(1994年);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承担的《中国城
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及适度性分析》课题;石广良著《中国:国民收入分配
制度变迁》(1999年);赵人伟等著《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1994年)和《国
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1999年);于祖尧主编《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个人收入分
配研究》(1997年);杨宜勇等著《公平与效率》(1997年);李实、张平著《中
国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等等。这些学术专著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我国学者在收入分配方面的研究,归纳起来,大致分这样几个阶段。上世
第一章导论
纪80年代初对于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效率与公
平”的问题。在80年代中后期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商品经济与按劳
分配的关系又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分析了计划体制下按劳分配体制存在的问
题,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主张以及“按劳贡献分配”等新的观点。
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许多人对按要素分配问题进行了探讨,围绕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按
要素分配的依据及其与劳动价值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不少见解和主张。1进入21
世纪之后,随着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贫富差距出现逐步扩大的趋势,许多人从
收入差距的角度对分配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此外,效率与公平问题一直是理
论关注的焦点。总之,学者们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有关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的宝
贵财富,为我们在以后的理论研究中提供了宝贵的、可资借鉴的研究视角和论
域。
1.3.1研究的思路
1.3研究思路、内容、方法
通过对收入分配理论进行介绍,提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改革开放
前中国收入分配体制变迁过程的回顾和总结,以期说明与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
状况的历史渊源关系;通过对改革开放后中国收入分配体制变化与发展的分析
与总结,以期说明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分配制度的重要
关系;从实证的角度对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分配不公的成因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探讨和预测;最
后,对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出政策建议。
1.3.2研究的内容
本文分六部分。(一)导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意义,相关方面的研究综
述,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和本论文主要解决的问题及创新点。(二)
收入分配理论综述。本部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西方经济学的收入
-谷红欣.中国当代收入分配思想演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6
2
第一章导论
分配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中的一些概念。(三)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历史考
察。本部分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分配制度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的分配制度。(四)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本部分从城乡居民收
入差距、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
入差距、同行业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以及资本收益过分压低劳动报酬这七
个方面讨论了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五)对我国收入分配中出现的问题
进行了原因分析。涉及到体制转轨与政策实施、竞争与垄断因素、非法非正常
收入、税收调节、社会保障、效率与公平问题六大因素。(六)完善收入分配制
度的政策建议。本部分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分别是投资与发展
领域、分配领域、市场领域以及非经济领域。
1。3.3研究的方法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中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差距问
题时,首先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依据,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事
实状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在掌握了大量事实和数据材料的基础上,进一
步研究了收入分配差距变化的原因,这样使分析更具有科学性。在认识了中国
收入分配差距状况“是什么样子"的同时,也分析了中国的收入分配“以后会
怎样”“应该要怎样"等预测分析和价值判断问题。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实证分
析和规范分析是交叉使用,相互渗透。
历史分析法。从事物发展过程中去考察事物本身。在本课题的研究中,从
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事实问题。
科学抽象法。即运用抽象的思维能力,从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找出事
物内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从而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因很复杂,必须要从大量的数据、
材料中经过分析和抽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即把对事物性质的分析与对事物存在
的数量关系的分析相结合。目前,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是不断扩大的,很
多数据资料可以说明这一点,这是一个量的概念,而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必须
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进行定性分析,这样才能为提出政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
3
第一章导论
1.4主要解决的问题和创新点
1.4.1主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中国收入分配体制变化与发展的分析与总结,以及从实证的角度对
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从而对分配不公的成
因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探讨和预测,对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提出政策建议。
1.4.2本论文的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对功能收入分配的研究。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侧重于研
究规模性收入分配。研究功能性收入分配的目的在于说明各生产要素所得收入
份额是否合理,而合理的要素收入份额将有助于优化生产资源配置。这对于如
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具有启发意义。
4
第二章收入分配理论综述
第二章收入分配理论综述
2.1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
马克思主义者分析收入分配问题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基本前提是产权制
度理论,出发点是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的理论。
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创立和发展了古典价值论。
马克思对古典价值论进行了修正、批判和否定,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以
及剩余价值理论。在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自己的收入
分配理论。
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贡献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商品二因素的分析的
基础上确立了价值的概念;二是通过对生产商品价值的劳动的分析,创立了劳
动二重性理论;三是从交换价值中抽象出价值这一范畴,全面论述了价值形式
理论;四是通过对价值和商品拜物教的论述,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实质。2
马克思分配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揭示了劳动剩余,马克思把劳动和劳动力
区分开来,剩余价值是由劳动产生的,但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剩余价值的
发现奠定了劳动价值论下的分配理论的基础。按劳分配理论是马克思分配观中
的核心观点,但“按劳分配"的提法则是列宁在《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任
务》一书中首次提出的。
马克思的分配理论主要包括工资分配理论、利润分配理论、地租分配理论
等内容。马克思的工资分配理论从本质上解释了劳动和工资的关系,指出这种
工资制度的产生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度造成的,揭示了资本主义工资
制度的迷惑性。利润分配理论是马克思研究的重点,他指出收入来自于成本价
格中的劳动力部分,利润产生于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关于地租分配理论,马
克思认为,产业资本家产出的超额剩余价值是地租的来源,超额剩余价值的产
生是因为土地的肥力和地理位置的差异造成的,垄断是获得这个利润的手段,
由于垄断的存在,超额利润的获得难于平均化。
马克思在提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的同时,还对公平与效率进
2谷红欣.中国当代收入分配思想演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6
5
第二章收入分配理论综述
行了思考和论述。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的公平主要体现在分配领域,我们只有
采取层次有别的公平分配原则去适应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促
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使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但是,由于劳动
的差别和财产占有的差别,与各自社会形态相适应的分配原则发生作用的结果,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中都会产生程度有别的事实上的不平等。效率
与公平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化解,因为只有“各
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才可能使效率的发挥达到顶峰,从而使分配也达
到事实上的平等。由此引申出来的一个结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
会中,某种程度的不平等是绝对的规律。如果社会仅仅专注于经济效率,那么,
分配的不平等可能会达到相当的程度,甚至出现两级分化;而如果社会仅仅着
力于解决不平等问题,就有可能造成对效率的损害。除非能够进入共产主义社
会,否则,人类将不得不一直面临着效率与平等的权衡与选择。
2.2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2.2.1古典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
2.2.1.1亚当·斯密的分配理论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确认了劳动
是一切商品价值的源泉,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他把劳动价值
论和劳动分工可以提高效率等观点加入到其分配理论当中。商品的价格和交换
价值由劳动力的价值工资、土地的价值地租和资本的价值利润三部分构成,这
三者构成了一切收入的来源,同时,一切税收也来源于此。斯密把社会结构分
为三个阶层,工人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地主阶段,收人在这三个阶级之间分配,
工人得到工资,资本家占有利息,地主阶级占有地租。
斯密的分配理论是包含了劳动者、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三个阶级的分
配理论。斯密的工资理论认为,私有制产生的劳动剩余理所当然的被资本所有
者和土地所有者分享,工人不可能获得。他同时认为工资就是劳动的价格,所
有劳动市场的价格受供求决定。在斯密的利润理论里,他指出利润来源于劳动
者的劳动剩余,利息是资本所有者自己不用而借给他人获得的收入,利润和利
6
第二章收入分配理论综述
息是同方向变化的。在地租理论中,斯密认为地租产生于劳动者,但是被土地
所有者所占有。他的地租理论带有“级差’’的意义,即土地的肥沃程度和地理
位置的不同带来不同的地租收益。
2.2.1.2大卫·李嘉图的分配理论
斯密学说的继承者李嘉图自始至终的坚持劳动价值论,在他的《政治经济
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分配理论。他继承了斯密关于社会产品
在工人、资本家和地主之间分配的学说,同时认为分配应该遵循边际原则和剩
余原则。边际原则以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基础,以说明地租份额的变化;剩余
原则以生存工资理论为基础,以说明商品的价值在工资和利润之间的分配。同
时,土地产品应在土地所有者、资本提供者和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在不同的
社会阶层中,土地产品在地租、利润和工资之间分配的比例是不同的。
关于土地地租,李嘉图认为,土地本身的质量差别,将造成等量劳动和资
本所生产农产品之间有差别,加之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两份等量劳动和
资本所生产农产品必然不相等,这一差额就构成了地租。由于一国土地资源有
限,质量也存在差别,加之土地报酬递减,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地租必然上
升。
关于工资和利润的关系,李嘉图认为,商品的全部价值分为工人的工资和
资本家的利润两个部分,利润是工资的余数,利润的上升依赖于工资的下降,
工资的下降又取决于其购买的各种必需品价格的下降。
2.2.1.3让一巴蒂斯特·萨伊的分配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则从生产的定义出发,提出了效用价值论。他认为生产
力主要包括劳动、资本和土地。劳动的收入是工资,资本的所得是利息,土地
的所得是地租。同时,萨伊将人的劳动分为脑力劳动、管理劳动、体力劳动三
类。不同的劳动有不同的收入,其中资本家的收入包括自己的劳动收入和资本
的利息收入。
他的效用价值论中,认为商品的价值起源于商品的效用或者是商品给人们
带来的满足,商品的效用是商品价值的基础。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要素都创造
了效用和价值,都是价值的源泉,每一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他们的收
入,工人得到工资,资本家得到利息,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这就是萨伊的三
要素论。萨伊的分配理论也因此被称为按生产要素分配论。
第二章收入分配理论综述
2.2.2新古典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
马歇尔的分配理论实际上就是生产要素价格论,是研究国民收入如何在生
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的理论。他的分配理论运用了均衡分析的方法。
马歇尔认为,分配问题既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又取决于生产要素供给。他从
均衡价格出发,将边际效应价值理论与要素市场供求价格相结合,形成了从需
求效用出发和要素供给相结合的分配理论。他将国民收入分配至劳动、资本、
土地和企业家,形成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四个部分。对于工资,马歇尔主
张给劳动者优厚的报酬,从而达到激发劳动者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对于利息,马歇尔认为借债是资本所有者放弃暂时的消费,期待以后获得更大
的效用。对于借款人,使用资本付出的价格就是利息;对于放款人,这就是利
润。对于地租,马歇尔认为地租取决于对土地的需求,对于由于投入劳动而使
土地变得肥沃或者具有地理优势的土地,应该获得高于一般情况下的地租。对
于利润,马歇尔认为利润来源于对资本经营能力和组织生产能力的报酬,也就
是企业家获得利润。
2.2.3边际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
边际学派抛弃了古典学派的劳动、资本和土地的收入分配决定观点,他们
认为劳动、土地、资本的收入分配都是由它们的效用决定的,收入分配由生产
要素的价格决定。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继承了萨伊的效用价值论和按生产要素
分配的理论,创立了边际生产力理论。他把社会收入分为工资、利息和利润三
部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然后以生产要素共同创
造价值为前提,由土地收益递减规律引出生产力递减规律,再把生产力递减规
律应用到劳动和资本两个生产要素上,从而得出劳动生产力递减规律和资本生
产力递减规律。最后,由劳动生产力递减规律和资本生产力递减规律得出劳动
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最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静态经济条件下,三个生产
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正好等于它们各自的边际产量,也即三个生产要素在分配
中的收入正好等于它们各自的边际产量。
2.2.4福利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
第二章收入分配理论综述
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总量增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福利、彻底解决
贫困,福利经济学从这两点出发,认为经济增长中增进社会福利的途径之一就
是收入分配均等化。福利经济学分为新旧两派。旧福利经济学以庇古为代表,
其对收入分配的研究是建立在基数效用论的基础上的。认为货币的边际效用同
其他商品一样,随着货币数量增加而递减,一个人的收入越多,货币收入的边
际效用就越小;反之,一个人收入越少,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就越大。社会总
福利可以用一国的国民收入来表示。如果国民收入增加,并且没有收入分配不
均的情况,那么经济福利就会增加;如果收入分配不均,那么通过税收、转移
支付等手段把富人的一部分货币转移给穷人,社会总经济福利就会增大。
新福利经济学反对基数效用论,主张序数效用论。代表人物为帕累托。他
认为任何收入再分配的努力都的无济于事的,社会收入不平等的状况是基本稳
定的,并没有因为采取了一些收入再分配政策而有所改观。只有资源配置效率
才是最大的福利内容。新福利经济学将“帕累托最优”视为绝对公平标准,但
是在实践中,要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需要对利益关系进行重新调整,在调整
过程中,一些人可能多获益,一些人可能受损,根据“帕累托最优”原理,这
种调整与改革困难重重。其实社会福利的收入均等化政策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经济增长中只有首先保持较高的生产效率和活力,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才
能奠定收入分配的物质基础。
2.3.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2.3收入分配的内涵
国民收入分配有两个层次: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所谓初次分配,是指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领域内部的分配。生产决定
分配,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水平决定分配水平。由于新增加的物质财
富及其体现的价值(国民收入)是由物质生产所创造的,因而国民收入的初次
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经过这次分配得到的收入,称为
原始收入。企业创造的新增加的价值(国民收入),首先以工资形式交付给劳动
者,其次以赋税形式上交于国家,剩余部分则以利润形式留给企业。初次分配
涉及到劳动者、国家、企业三者的利益关系。
9
第二章收入分配理论综述
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初次分配所形成的分配格局的再调整。~般所说的收入
再分配是狭义的,仅仅是指以公共部门为中介实现的当期国民收入在各经济主
体之间的转移支付,转移支付的流向是从原来占有较高当期收入分配比例的经
济主体向占有较低分配比例的经济主体,公共部门获取转移支付所需资金的手
段就是征税。再分配的机制包括财政机制和市场机制。再分配的途径有税收、
利息转移、支付、服务、价格等。通过再分配使国民收入在不同经济体之间,
生产与非生产部门之间,劳动者与丧失劳动力者之间得以再分配,以满足全社
会各个领域的需要。
2.3.2功能性收入分配和规模性收入分配
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有两条线索:一条起源于李嘉图,即论述国民收
入在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称之为功能收入分配;另一条来自于帕累托,即
论述国民收入在单个家庭或个人之间的分配,称之为规模收入分配。功能性收
入分配也称为要素收入分配,就是以资本、土地和劳动等生产要素为主体,根
据各个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或做出的贡献的多少,对国民收入进
行的分配。研究功能性收入分配主要在于分析各个生产要素对生产的贡献与其
所得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它强调收入的来源,有助于揭示各个要素所有者之
间的分配关系。规模收入分配也称为个人收入分配或家庭收入分配,就是单独
以居民个人或家庭主体对国民收入进行的分配。研究规模收入分配主要在于分
析某一类阶层的人口或家庭的比重与其所得的收入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
lO
第三章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
第三章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
3.1改革开放前的分配制度
建国前的解放区和建国后到1952年,机关和部队实行的是以实物(小米等)
折算为货币形式表现的供给制。在部队官员和普通官兵之间,虽然有等级差别,
但基本上是平均分配,差别很小,待遇也都很低,除基本生活必需品外,没有
积蓄。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实行工资改革,由供给制改为全国
统一标准的工资制。在改革前,个人收入分配在农村和城镇实行不同的模式:
在农村实行以工分制为特征的按劳分配方式,在城镇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实行
以工资制为特征的按劳分配方式。在所有制方面,实行比较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与此相适应实行的是单一的按劳分配分配方式。
由于受“平均主义”思想和政策的影响,这种建立在单一公有制基础上的
按劳分配制度本身也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分配形式过于单一,除按劳分配形
式外,几乎没有其他分配形式;第二,分配结构和水平固定化;第三,分配水
平平均化。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劳动者收入分配趋于极端的平均化,严重
扼杀了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工作创造性。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的分配制度虽然经过多次调整,但依然
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分配制度,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人们的收入与
其劳动的多少和劳动的好坏没有关系,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阻碍
了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制度名义上是按劳分配,实际上是对按劳
分配原则的严重扭曲。
3.2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随着产权制度和经营方式的改革
持续进行,逐步地破除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
3.2.1农村的按劳分配制度
第三章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正式地提出了要克服平
均主义。平均主义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针对平均
主义分配方式,在我国农村率先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此为突破
口来克服平均主义。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
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农村“可以定额记分,可以评工记分,
也可以包工到组,联产计酬’’。1980年3月以后,各地开始实行生产责任制和定
额计酬制。1983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对人民公社体制进行改革,一是实行
生产责任制,特别是联产承包制;二是实行政社分开。"至此,农村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已由改革试点转为向全国推广。“缴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
自己的"的分配方式,成为我国农村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一种实现形式。
这种分配方式的实行,大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农村生产力得
到了极大的解放,农民第一次真正的获得了经济的“剩余索取权",农民的收入
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
3.2.2城市的按劳分配制度
从1984年开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了城市,建立以承包
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进一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1984年lO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
决定》中,第一次提出要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
富起来,然后带动更多的人走向共同富裕。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企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做出
了具体的规定:企业职工的奖金由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自行决定,国家只
对企业适当的征收超限额奖金税:采取必要的措施,使企业职工工资和奖金同
企业经济效益挂钩;在企业内部,扩大职工工资的差距,拉开档次,充分体现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充分体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
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等之间的差别,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报酬偏低的状况;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原则是:使职工工资同本人肩负的责任和
劳绩密切联系起来。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破除了把社会主义与平均主义等同
起来的传统观念,重申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强调这是整个社会走向
12
第三章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
富裕的必由之路。通过改革,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坚决克服平均主义
思想。为了充分调动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多
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职工劳动所得同劳
动成果相联系”。
多种经济责任制的建立,调动了城市居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创造性,居
民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城市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居民的收入也随
之开始有所提高。
3.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有了
革命性的变革,人民的收入分配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收入分配制度
彻底打破了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大锅饭",由于市场机制进入到收入分配过
程,收入分配越来越多的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表3.1简明的列举了1978年到
2007年30年间,中共中央历次会议的政治报告对收入分配问题的提法的变化。
表3.1 1978--2007年中共中央历次会议对分配制度改革的提法
会议名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文件中关于分配问题的提法
1984年以前历次强调破除平均主义,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政治报告
十二届三中全会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
(1984)
十三大(1987)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十四大(1992)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
十五大(1997)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
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十六大(2002)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第三章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
续表3.1
会议名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文件中关于分配问题的提法
十七大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2007)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
加注重公平
3.3.1确立和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978年,邓小平同志亲自审阅了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起草的《贯彻执行按劳
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他提出:“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
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3。与此相对应,经济理论研究
界也连续召开了多次关于按劳分配理论的讨论会。1982年12月五届人大五次
会议中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
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4我国在刚刚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
中,实行了私营、承包等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贯彻了按劳分配原则,力图
解决平均主义。随着个体经济、外资经济和私营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
出现,随着承包等多种经营方式的出现,分配也出现了多种情况。除了按劳分
配这种主要方式和个体劳动所得以外,企业发行了债券筹集资金,出现了凭债
权取得利息;随着股份经济的产生,出现了股份分红;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中,
包含了部分风险补偿;私营企业雇佣一定数量的劳动力,给企业主带来了部分
非劳动收入等。针对这些新情况,理论界展开大量的研究,研究的成果逐渐地
进入了决策。1987年3月,在《关于草拟十三大报告大纲的设想》中首次出现
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原则”的提法。从此,我国的分配制度开始
由按劳分配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演进。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并不要求纯
而又纯,绝对平均。在初级阶段,尤其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
经济成分,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在共同富裕的目
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1
4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99
s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
14
第三章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
分配方式为补充。"6
党的十四大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作为我国的分配制
度,并作为深化分配体制改革的方向。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把“以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为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把它作为相互
联系、相互制约的五个环节组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五大把这种分配制度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内容之一。
1999年召开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规定: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7“按劳
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此上升为国家意志。
分配制度从按劳分配发展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分
配制度的一个重大突破,这一突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领
域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领域的实现。
多种分配方式已经不再是社会主义的异类,它和按劳分配可以长期并存于社会
主义的初级阶段。通过多种分配方式获得的收入是合法收入,可以得到国家的
保护。
3.3.2健全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
干问题的决定》,是在党的文献中首次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重大理论问题。
《决定》指出:“国家依法保护法人和居民的一切合法收入和财产,鼓励城乡居
民储蓄和投资,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8党的文件允许
属于个人的资产、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过去被看作剥削收入的生产
要素收益现在终于取得了合法性。这既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
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逻辑结果。党的十五大把“按劳分
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作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重要内容。强调要“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
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
6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33
7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08
8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535
第三章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
素参与收益分配"。9党中央正确地提出了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但
是却没有讲明生产要素依据什么参与到收益分配,同时劳动本身也是生产要素,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理论在逻辑上似乎也难以自圆其说。
十五大之后,理论工作者在分配理论上继续做出了深入研究,研究达成的共识
反映在了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
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确立劳动、资本、管理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埔这一论述明确了劳动、资本、管
理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标准是这些生产要素的贡献多少,并把这
些生产要素按贡献多少参与分配作为原则确立了下来,这就在十五大报告的基
础上得到了明显的进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在十六大的基础上与时
俱进,把“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从原则上升为制度,提出要“健全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11。
不同的生产要素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稀缺程度是不同的。
当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各类生产要素中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比
较稀缺,所以应当特别强调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参与到收益分配,而企业
家才能说到底等同于管理。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劳动、资本、管理和技术等
生产要素按贡献的多少参与分配的制度。
市场经济有效运行,要求生产要素参与到收入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种生产要素要进人市场,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原则。按生
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权或占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
原则,即凭借生产要素所有权或占有权获取收益。马克思在论述地租和利息收
益时指出:“不论地租有什么独特的形式,它的一切类型有一个共同点:地租的
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12,利息是“作为资本所有权的报酬获
得的”。13无论在任何社会,生产要素都具有稀缺性。按生产要素作为所有权或
占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来分配,是市场经济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我国实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E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4
加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7.39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714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94
16
第三章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
行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发展,有利于调动生产中各要素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充分促进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
第四章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4.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城乡结构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最基本结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是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突出特征,为了反映城乡收入差距变化,我们计算了
表4.1。
表4.1中国历年城乡居民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系数”
年份
名义(元) 实际(1978) 名义(元) 实际(1978) 名义(元) 实际(1978)
1978 133.6 133.6 343.4 343.4 2.57 2.57
1979 160.2 159.3 405 397.3 2.53 2.49
1980 191.3 185.7 477.6 436.I 2.5 2.35
1981 223.4 214.3 500.4 446.1 2.24 2.08
1982 270.1 256.9 535.3 468.1 1.98 1.82
1983 309.8 293.4 564.6 485.9 1.82 1.66
1984 355.3 333.3 652.1 545 1.84 1.63
1985 397.6 359.3 739.1 550.8 1.86 1.53
1986 423.8 370.9 900.9 627.4 2.13 1.69
1987 462.6 390.1 1002.1 641.5 2.17 1.64
1988 544.9 415.1 1180.2 626 2.17 1.51
1989 601.5 408.4 1373.9 626.7 2.28 1.53
1990 686.3 415.8 1510.2 680.3 2.2 1.64
1991 708.6 424 1700.6 729.4 2.4 1.72
1992 784 449.2 2026.6 799.8 2.58 1.78
1993 921.6 463.5 2577.4 876 2.8 1.89
1994 1221 486.8 3496.2 950.5 2.86 1.95
1995 1577.7 512.6 4283 996.9 2.71 1.94
1996 1926.1 558.7 4838.9 1035.7 2.5l 1.85
1997 2090.1 584.4 5160.3 1071.1 2.47 1.83
1998 2162 609.5 5425.1 1132.9 2.5l 1.86
1999 22lO.3 632.6 5854 1238.3 2.65 1.96
H差距系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收入是以1978年的不变价
格计算的。
18
第四章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续表4
农村屠[ e^均纯收^ 城镇居民,L均可支配收^ 差距系数
年份
名义(元) 宴际(1978) 名义(元) 实际(1978) g女(元) 宴际(1978)
焉料米罅:2006十目统计年鉴t 1990年1I矿的部分数据来自中国资讯月。
从名义收入看,只有1982——1985年的居民收入差距系数低于2,其余年
间均超过了2,2005年这一系数达到了3 22。从发展趋势来看,1978——2005
年27年问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0.56倍,年均增长13 5%;农村人均纯
收入增长了24.36倍,年均增长12 555,农村的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增长速度。
扣除物价因素后的收入差距虽然略小一些,但其反映的变化轨迹基本相同(见图
4.1)。6
图4 i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曲线图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缩小——扩大一一缩小一一扩大”的曲折过程,
总体呈螺旋上升趋势。从1979—198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急速下降,这一趋势
一直延续到1985年,之后缓慢上升,到1990年开始迅速上升,在1995年达到
最高,然后迅速下降,到1997年后又开始上升.2003年以后趋于平稳。”
”周维明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2007
”周维明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2007
结构、趋势及对策:[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
结构、趋势及对策:[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
第四章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4.2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表4.2中国七等份分组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全国最低低中下中等中上高最高收最高/
年份平均收入户收入户收入户收入户收入户收入户入户最低
1985 752.4 437.4 546.7 632.9 737.3 862.0 1012.3 1276.2 2.92
1986 827.9 446.4 570.4 663.2 772.9 905.0 1054.6 1347.1 3.02
1987 916.0 526.7 659.2 770.5 897.8 1049.6 1228.6 1581.6 3.00
1988 1119.4 625.3 789.5 929.6 1098.4 1292.o 1528.1 1977.0 3.16
1989 1260.7 692.6 880.0 1039.4 1230.8 1456.3 1719.5 2279.5 3.29
1990 1387.3 761.2 968.6 11“.4 1351.7 1598.3 1889.5 2447.9 3.22
1991 1544.3 887.9 1107.o 1292.8 1510.3 1767.3 2070.3 2675.8 3.01
1992 1826.0 975.o 1255.o 1494.0 1776.0 2107.0 2501.0 3322.0 3.41
1993 2336.5 1180.3 1529.1 1841.0 2222.0 2708.8 3299.1 4502.0 3.81
1994 3179.2 1524.8 2011.9 2460.9 3007.4 3707.2 4565.4 6262.7 4.11
1995 3892.9 1923.8 2505.7 3040.9 3698.4 4512.2 5503.7 7538.0 3.92
1996 4377.2 2156.1 2808.5 3397.2 4146.2 5075.4 6190.3 8433.0 3.91
1997 5160.3 2430.2 3223.4 3966.2 4894.7 6045.3 7460.7 10250.9 4.22
1998 5425.1 2476.8 3303.2 4107.3 5119.O 6370.6 7877.7 10962.2 4.43
1999 5854.o 2617.8 3492.3 4363.8 5512.1 6905.0 8631.9 12083.8 4.62
2000 6280.o 2653.o 3633.5 4623.5 5897.9 7487.4 9434.2 13311.o 5.02
200l 6859.6 2802.8 3856.5 4946.6 6366.2 8164.2 10374.9 15114.9 5.39
2002 7702.8 2408.6 3649.2 4932.0 6656.8 8869.5 11772.8 18995.9 7.89
2003 8472.2 2590.2 3970.0 5377.3 7278.8 9763.4 13123.1 21837.3 8.43
2004 9421.6 2862.4 4429.1 6024.1 8166.5 11050.9 14970.9 25377.2 8.87
2005 10493.0 3134.9 4885.3 6710.6 9190.1 12603.4 17202.9 28773.1 9.18
2006 11759.5 3568.7 5540.7 7554.2 10269.7 14049.2 19069.0 31967.3 8.96
2007 13785.8 4210.1 6504.6 8900.5 12042.3 16385.8 22233.6 36784.5 8.74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第四章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图4.2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图
从以上统计数据看,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见表4.2和图
4.2)。1985年,我国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相对收入差距为2.92倍,
而绝对收入差距为838.8元。17到2007年,二者相对收入差距扩大到8.74倍,
而绝对收入差距则扩大到32574.4元。城镇内部收入差距变化的特征,还表现
在高收入群体收入的快速增长和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的强烈反差上。从
1999年到2007年,城镇最低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7.8%,最高收入
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67.1%。
4.3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由于农村的居民收入统计方式与城镇统计不同,中国农村居民的分组收入
数据不易取得。《中国统计年鉴》上只提供了农村人均收入高低分组的每组人口
数,没有每组的收入均值。历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上也只提供主要年
份的农村人均收入分组数据,但没有像城镇居民收入那样平均分成七组,而是
按固定的收入标准来划分。为了像城镇居民那样对比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
的比值,将一些分组合并到约等于10%人口组来近似反映(见表4.3)。《中国统
计年鉴》上提供了2000年及以后几年的按户五等分的数据(见表4.4)。从比值
上看,收入差距在扩大,1990年农村居民最高收入为最低收入组的6.11倍,到
2004年上升到11.51倍。2005年的比值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高低收入人口的比重
17周维明.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结构、趋势及对策:[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
2007
2l
第四章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都扩大了。可以参考表4.4,2004年最高20%收入户的人均收入是最低20%收入
户的6.88倍,182007年上升到7.27倍。从总体上看,是呈扩大趋势。
表4.3农村居民最低最高(约)10%人口人均收入19
最低收入最高收入
年份人121% 人均收入(元) 人口% 人均收入(元) 最高/最低
1990 9.42 235.32 15.4 1438.6 6.11
1995 9.71 429.78 8.34 4353.24 10.13
1998 8.3l 579.11 12.74 5841.89 10.09
1999 8.35 581.15 9.87 5937.25 10.22
2000 9.72 533.85 8.07 6539.67 12.25
2001 8.03 517.53 8.5 6830.99 13.2
2002 8.57 533.23 11.2l 6954.37 13.04
2003 13.29 663.23 9.87 7790.3 11.75
2004 9.65 674.56 12.53 7762.6 11.51
2005 11.88 744.28 16.29 7912.3 10.63
资料来源:根据1998——2006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整理计算而得。
表4.4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按户五等分
年份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高收入户高/低
2000 802 1440 2004 2767 5190 6.47
2001 818 1491 2081 2891 5534 6.77
2002 857 1548 2164 3031 5903 6.89
2003 866 1607 2273 3207 6347 7.33
2004 1007 1842 2578 3608 6931 6.88
2005 1067 2018 285l 4003 7747 7.26
2006 1182 2222 3149 4447 8475 7.17
2007 1347 2582 3659 5130 9791 7.27
资料来源:根据2001——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4.4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研究中国的地区收入差距,首先需要对区域进行界定。本文对地区的划分
18周维明.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2007
”周维明.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2007
结构、趋势及对策:[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
结构、趋势及对策:[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
第四章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两个标准进行。一是以省级行政区域(包括直辖市、省、自治区)为单位
来分析省际收入差距。∞二是把全国分为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四大地区,东
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浙江、江苏、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10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河南、江西、湖北和湖南6个省区;东北
地区包括黑龙江、辽宁和吉林3省;21其余12个省、市、自治区为西部地区。22
由于篇幅有限,表4.5仅列出各省区部分年份的劳均GDP数据。
表4.5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部分年份劳均GDP数据单位:元
\、年毋
地≥\ 1978 1982 1986 1990 1994 1998 2002 2004 2005
北京2451 2640 3852 4930 7236 11413 13353 14935 16237
天津2254 2599 3537 4283 5948 9660 18713 23744 26919
河北868 965 1301 1644 2626 4032 5709 7105 7938
山西912 1081 1525 1743 2357 3537 4755 5940 6680
内蒙古889 1114 1537 1922 2498 3633 5482 7577 9183
辽宁1857 1731 2455 3087 4429 6233 9385 11138 12338
吉林1270 1235 1666 1956 2802 4196 6712 8146 9266
黑龙江1736 1935 2190 2679 3391 4361 6387 7878 8779
上海3907 4706 6540 8203 12274 19962 33522 38962 41082
江苏897 1190 1789 2452 4564 7251 11431 14061 15443
浙江689 1003 1524 1830 3635 591l 8272 9915 i0797
安徽608 765 1108 1177 1789 2642 3631 4398 4864
福建718 1018 1370 1817 3257 5276 7252 8544 9275
江西694 844 1126 1346 2025 3041 4558 5587 6100
山东759 971 1375 1741 3050 3993 6639 8379 9329
河南580 730 1033 1253 1844 2575 3292 4099 4619
湖北790 i05I 1517 1800 2791 4400 6596 7653 8298
湖南645 766 1003 1136 1607 2290 3333 3944 4440
广东817 1138 1682 2513 4695 6715 9485 11380 11887
广西521 629 722 822 1348 1792 2408 2878 3193
四川598 74l 973 1126 1626 3438 4915 6047 6662
20由于数据缺失,本文仅考察了中国内地28个省份,没有包括西藏自治区、海南省,其中
四川省包括重庆市在内。
21中国“十一五”规划。
丝由于数据缺失,东部未包括海南省,西部未包括西藏自治区,四川省包括重庆市在内。
第四章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续表4.5
\年劳
地未\ 1978 1982 1986 1990 1994 1998 2002 2004 2005
贵州442 552 740 813 1034 1419 1758 2070 2261
云南526 623 813 1097 1459 1992 2524 2980 3169
陕西752 853 1211 1539 2007 2737 3694 4598 5182
甘肃933 821 1067 1290 1671 2267 3920 4545 4984
青海1074 1072 1459 1599 1853 2420 3677 4349 4798
宁夏958 1066 1516 1777 2187 2808 3679 4329 4776
新疆795 1048 1643 2174 3232 4311 5666 6573 7100
从表4.5可以看出,1978年——2005年,东部省份上海、北京、天津的劳
均GDP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而西部省份广西、贵州、云南等则一直是处于
落后地位;相比之下,最富的上海市与最穷的贵州省的劳均GDP之差从1978年
的3465元扩大到2005年的38822元,绝对差距扩大了11倍还要多。
与自身相比,上海市2005年的劳均GDP比1978年增长了10.5倍,而贵州
省从1978年到2005年只增长了5.1倍。收入低的省份基数本来就小,加之增
长速度又比较慢,必然使得这些地区的收入差距变得越来越大。
本文还计算了1978—2005年间劳均GDP比较高的几个省份与劳均GDP比较
低的几个省份的收入之比。数值及折线图如表4.6和图4.3。
表4.6包括了最富的省份与最穷的省份的劳均GDP之比,排名前三个省份
与排名后三个省份的劳均GDP之比,排名前五个与排名最后五个省份的劳均GDP
之比。
表4.6富省与穷省劳均GDP之比
\富穷\富穷
\2 最富的省最富三省最富五省\2 最富的省最富三省最富五省
涵与最穷的与最穷三与最穷五话与最穷的与最穷三与最穷五
车疗\. 省之比省之比省之比年代\. 省之比省之比省之比
1978 8.83 5.78 4.58 1992 lO.8 6.47 4.76
1979 8.43 5.86 4.49 1993 lO.93 6.48 4.77
1980 8.93 6.04 4.55 1994 11.87 6.63 4.91
1981 8.96 5.83 4.29 1995 12.41 6.89 5.11
1982 8.53 5.5l 4.15 1996 12.73 7.17 5.25
1983 8.29 5.64 4.09 1997 13.33 7.49 5.43
第四章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续表4.6
\富穷\富穷
\2 最富的省最富三省最富五省\2 最富的省最富三省最富五省
\匕与最穷的与最穷三与最穷五\E 与最穷的与最穷三与最穷五
年代\ 省之比省之比省之比年代弋. 省之比省之比省之比
1984 8.6 5.82 4.28 1998 14.07 7.89 5.64
1985 9 5.98 4.3 1999 18.92 9.59 6.36
1986 9.05 6.12 4.37 2000 20.1 10.19 6.72
1987 9.16 6.11 4.41 2001 20 10.38 6.74
1988 9.85 6.34 4.6 2002 19.07 9.8l 6.5
1989 10.05 6.42 4.69 2003 18.98 9.72 6.45
1990 10.09 6.38 4.64 2004 18.83 9.79 6.45
1991 10.06 6.38 4.77 2005 18.17 9.77 6.34
从表4.6中可以看出,从1978年到2005年的20多年中,我国最富的省份
与最穷的省份的收入之比最富的上海市与最穷的贵州省的劳均GDP之比在1978
年为8.83倍,到1988年时为9.85倍,
高一度达到20倍,之后虽然有所下降,
1998年则增长到14.07倍,2001年最
但2005年仍然保持在18.17倍:最富
三省与最穷三省的劳均GDP之比也从1978年的5.78倍一路上升到2005年的
9.77倍;相同,最富五省与最穷五省的劳均GDP之比由此可见从1978年的4.58
倍一路上升到2005年的6.34倍。以下是根据表4.6做出的我国最富的省份与
最穷的省份的劳均GDP之比的曲线图。
图4.3富省与穷省劳均GDP之比
第四章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从图4.3可以看出,我国最富的省份与最穷的省份的收入之比除了在80年
代初期有一定的缩小之外,之后差距一直在扩大,并且于2001达到最大差距。
2002年以后,有缩小的趋势,差距有所减小,但是仍然保持在~个较大的差距
水平上。由此可见,我国地区间收入的差距有着一直在扩大的趋势。
以上是从省份来看中国地区收入差距,接下来从全国范围及四大区域来看
中国地区收入差距的情况。
表4.7和图4.4为1978-2005年全国范围及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四大
区域劳均GDP数值表与折线图,全国及四大区域劳均GDP的计算方法与前相同。
表4.7 1978——2005年全国及四大区域劳均GDP单位:元
劳均GDP
年度全国东部东北中部西部
1978 842 1043 1684 676 641
1979 893 1118 1676 735 672
1980 94l 1203 1707 763 694
1981 965 1244 1663 794 700
1982 1021 1324 1677 841 756
1983 1105 1377 1830 912 80l
1984 1227 1583 2023 1026 883
1985 1347 1780 2110 1126 971
1986 1407 1875 2180 1172 1006
1987 1521 2051 2415 1237 1072
1988 1651 2276 2618 1297 1155
1989 1686 2338 2641 1334 1172
1990 1538 2422 2663 1354 1212
1991 1653 2633 2763 1397 1253
1992 1896 3078 3010 1564 1398
1993 2181 3617 3330 1760 1532
1994 2472 4190 3674 1994 1674
1995 2765 4782 3926 2218 1819
1996 3179 5126 4322 2478 2275
1997 3493 5691 4718 2716 2472
1998 3812 6250 5068 2923 2689
1999 4109 7144 5854 3172 2931
2000 4471 7854 6441 3397 3163
2001 4770 8570 7038 3725 3439
26
第四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续表4 7
苗均∞P
年度±国§部东北
【2002
『2003
2004 6524
2005 5474 5063
图4 4 1978—2005年全国及四大区域劳均GDP
从图4.4和表4.7可以直观地看出,从1978 2005年,我国东部地区和东
北部地区的劳均GDP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一直低
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西部地区的劳均GDP则位于全国最低。1990年以前东北
地区的劳均GDP一直排名在首位,高于东部地区;而在以后的1991 2005年,
东部地区的劳均GDP则一直处于各地区之首。从图4 4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
虽然近三十年来,一直存在着收入差距,但是1990年以前的收入差距并不是很
大,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我国的区域收入差距迅速拉大,旱现加速扩大的趋势。
4 5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工资统计,1990年各行业之间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
为2 7:1,1995年扩大到3 9:1.2001年有所下降,为2 8:1,然而2005年
第四章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这一差距加剧扩大,为4.88:1。职工工资水平较高的行业主要是金融保险业、
煤气职工、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供应业、邮电通讯、电力及水的生产
和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以及新增添的行业,如计算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
业。23上述统计还没有完全包括工资外收入,如果加上这部分收入,行业间实际
收入的差距还会更大。如果把考察的时间再往前些年看,从20世纪80年代初
至今,某些行业的人均工资及其增长速度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的局面并未
改变,其数据可详见表4.8与表4.9。从表4.9中我们可以看到,工资最高的行
业与工资最低行业之间的工资差,在1978年为458元,到了2007年扩大到38139
元。
表4.8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1978、1980、1983——2002年)单位:元
\亍业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0
年份\
1978 470 676 597 850 714 708 694 551 610 548 392 573 545 669 655
1980 616 854 752 1035 855 895 832 692 720 694 475 718 700 85l 800
1983 691 880 789 1104 954 1016 895 724 779 737 508 867 836 990 923
1984 770 1066 955 1321 1154 1179 1082 859 973 919 588 948 920 1072 989
1985 878 1324 1112 1239 1362 1406 1275 1007 1154 1028 777 1124 1166 1272 1127
1986 1048 1569 1275 1479 1536 1604 1476 1148 1353 1216 980 1343 1330 1492 1356
1987 1143 1663 1418 1677 1684 1768 1621 1270 1458 1327 1085 1446 1409 1620 1468
1988 1280 1964 1710 197l 1959 2025 1941 1556 1739 1715 1719 1752 1747 193l 1707
1989 1389 2378 1900 2241 2166 2199 2197 1660 1867 1925 1926 1959 1883 2118 1874
1990 154l 2718 2073 2656 2384 2465 2426 1818 2097 2243 2170 2209 2117 2403 2113
1991 1652 2942 2289 2922 2649 2707 2886 1981 2255 2507 2431 2370 2243 2573 2275
1992 1828 3209 2635 3392 3066 3222 3114 2204 2829 3106 28“ 2812 2715 3115 2768
1993 2042 3711 3348 4319 3779 3717 4273 2679 3740 4320 3588 3413 3278 3904 3505
1994 2819 4679 4283 6155 4894 5450 5690 3537 6712 6288 5026 5126 4923 6162 4962
1995 3522 5757 5169 7843 5785 5962 6948 4248 7376 7330 5982 5860 5435 6846 5526
1996 4050 6482 5642 8816 6249 658l 7870 4661 8406 8337 6778 6790 6144 8048 6340
1997 4311 6833 5933 9649 6655 7160 8600 4845 9734 9190 7553 7599 6759 9049 6981
1998 4528 7242 706z/ 10478 7,t56 7951 9808 5865 10633 10302 8333 8493 7,t74 1024l 7773
1999 4832 752l 7794 11513 7982 882l 1099l 6417 12046 11505 9263 9664 8510 1160l 8978
2000 5184 8340 8750 12830 8735 9622 12319 7190 13478 12616 10339 10930 9482 13620 10043
2001 578l 9586 9774 14590 91184 10957 14167 8192 16277 14096 11869 12933 11452 16437 12142
2002 6398 11017 l100l 16440 10279 12303 16044 9398 19135 15501 13499 14795 13290 19113 13975
23常盛.中国行业收入差距与政府调节:[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7
28
第四章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A:农、林、牧、渔业
D: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F:地质勘探业和水利管理业
H: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
J:房地产业
L: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N: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B:采掘业C:制造业
E:建筑业
G: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
I:金融、保险业
K:社会服务业
M: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
O: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24
表4.9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2003—2007年)25单位:元
\行业
\ ^ B C D £F G H I J K L M N O P 口R S 年趴

2003 6969 136R2 1249f’| 18752 1147E 15973 32244 10939 11083 22457 l7182 1650l 2 0f;36 12()9j 129∞ 14399 16352 1 726吕1 5533
2004 7611 16874 14033 21805 12770 1838l 34985 12923 12535 26982 1871 2 1813l 23593 1333e 14152 16277 18617 2073C 17609
2005 8309 20626 15757 25073 14338 21352 4055S 1524l 13857 32228 2058l 20992 27434 14753 16642 18470 21048 2288,5 20505
2006 9430 24335 17966 28765 】6406 24623 44763 17736 15206 39280 22578 23“8 31909 16140 18935 21134 23898 26126 22883
2007 11086 28377 20884 33809 18758 28434 49225 20888 1704l 49435 26425 26965 38879 19064 2 J550 26162 28258 30662 2817l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1984--2008)。
A:农、林、牧、渔业B:采矿业
C:制造业D: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E:建筑筑业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G:计算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H:批发和零售业
I:住宿和餐饮业J:金融业
K:房地产业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M:科学研究、综合技术和地质勘查业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O: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P:教育
Q: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S: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6
因为《中国统计年鉴》自2004年将我国行业大类从15个增加到19个,所
24表示方法米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25平均工资是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
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26表示方法米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第四章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以1983年至2007年的行业收入分别用表4.8和表4.9表示。
从表4.8和表4.9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各行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
党的十四大以来,各行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表4.10最高行业工资与最低行业工资差(1978、1980、1983—2007年)单位:元
最高行业工资与
年份平均工资最高行业平均工资最低行业最低行业工资差
1978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社会服务业458
1980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社会服务业560
1983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社会服务业596
1984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社会服务业733
1985 地质勘探业和水利管理业社会服务业585
1986 地质勘探业和水利管理业社会服务业589
1987 地质勘探业和水利管理业社会服务业683
1988 地质勘探业和水利管理业农、林、牧、渔业745
1989 采掘业农、林、牧、渔业989
1990 采掘业农、林、牧、渔业1177
1991 采掘业农、林、牧、渔业1290
1992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农、林、牧、渔业1564
1993 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2278
1994 金融、保险业农、林、牧、渔业3893
1995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农、林、牧、渔业4321
1996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农、林、牧、渔业4766
1997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农、林、牧、渔业5338
1998 金融、保险业农、林、牧、渔业6105
1999 金融、保险业农、林、牧、渔业7214
2000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8436
2001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10696
2002 金融、保险业农、林、牧、渔业12737
2003 计算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农、林、牧、渔业25275
2004 计算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农、林、牧、渔业27377
2005 计算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农、林、牧、渔业32249
2006 计算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农、林、牧、渔业35333
2007 金融、保险业农、林、牧、渔业38349
木注:本表中数据依据历年《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
30
第四章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表4.11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1984年一2002年)27
\业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年份\
1984 11.4 21.1 21.O 19.7 21.O 16.O 20.9 18.6 24.9 24.7 15.7 9.3 lO.0 8.3 7.2
1985 14.O 24.2 16.4 —6.2 18.O 19.3 17.8 17.2 18.6 11.9 32.1 18.6 26.7 18.7 14.0
1986 19.4 18.5 14.7 19.4 12.8 14.1 15.8 14.0 17.2 18.3 26.1 19.5 14.1 17.3 20.3
1987 9.1 6.0 11.2 13.4 9.6 10.2 9.8 10.6 7.8 9.1 10.7 7.7 5.9 8.6 8.3
1988 12.0 18.1 20.6 17.5 16.3 14.5 19.7 22.5 19.3 29.2 58.4 21.2 24.O 19.2 16.3
1989 8.5 21.1 11.1 13.7 10.6 8.6 13.2 6.7 7.4 12.2 12.O 11.8 7.8 9.9 9.8
1990 10.9 14.3 9.1 18.5 10.1 12.1 10.4 9.5 12.3 16.5 12.7 12.8 12.4 13.5 12.8
1991 7.2 8.2 10.4 lO.0 11.1 9.8 19.O 9.O 7.5 11.8 12.0 7.3 6.O 7.1 7.7
1992 10.7 9.1 15.1 16.1 15.7 19.0 7.9 11.3 25.5 23.9 17.O 18.6 21.0 21.1 21.7
1993 11.7 15.6 27.1 27.3 23.3 15.4 37.2 21.6 32.2 39.1 26.2 21.4 20.7 25.3 26.6
1994 38.1 26.1 27.9 42.5 29.5 46.6 33.2 32.O 79.5 45.6 40.1 50.2 50.2 57.8 41.6
1995 24.9 23.0 20.7 27.4 18.2 9.4 22.1 20.1 9.9 16.6 19.0 14.3 lO.4 11.1 11.4
1996 15.0 12.6 9.2 12.4 8.O 10.4 13.3 9.7 14.O 13.7 13.3 15.9 13.0 17.6 14.7
1997 6.4 5.4 5.2 9.5 6.5 8.8 9.3 4.0 15.8 10.2 11.4 11.9 10.0 12.4 10.1
1998 5.0 6.O 19.1 8.6 12.O 11.0 14.O 21.O 9.2 12.1 10.3 11.8 10.6 13.2 11.3
1999 6.7 3.9 10.3 9.9 7.1 lO.9 12.1 9.4 13.3 11.7 11.2 13.8 13.9 13.3 15.5
2000 7.3 10.9 12.3 11.4 9.4 9.1 12.1 10.O 11.9 9.7 11.6 13.1 11.4 17.4 11.9
2001 10.7 14.9 11.7 13.7 8.6 13.9 15.O 13.9 20.8 11.7 14.8 18.3 20.8 20.7 20.9
2002 10.6 14.9 12.5 12.6 8.3 12.2 13.2 14.7 17.5 9.9 13.7 14.3 16.0 16.2 15.0
平均12.6 14.4 15.O 15.7 13.5 14.3 16.6 14.5 19.1 17.8 19.4 16.4 16.0 17.3 15.6
A:农、林、牧、渔业B:采掘业
C:制造业D: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E:建筑业F:地质勘探业和水利管理业
G: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H: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
I:金融、保险业J:房地产业
K:社会服务业L: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M: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N: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O: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28
27为了保持数据的连续性以及2003年开始行业被划分为十九个大类,所以本表以1983年为
基期,只计算了1984年至2002年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
28表示方法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第四章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从表4.11中我们可以看到,在15个行业中,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排名靠
前的5个行业是:社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
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9.4%、19.1%、17.8%、
17.3%、6.6%。而建筑业和农林牧渔业则位居最后两位,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3.5
和12.6%。29高收入行业主要集中在垄断经营性的行业、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和新
兴产业以及公共管理部门社会组织。而低收入行业主要集中在一些依靠财政补
助的基础性行业和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及一些充分竞争性行业。这表明脑力
劳动者、技术密集领域的劳动者、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劳动者的收入正在迅速提
高,行业间收入分配开始向科学技术含量高的行业、新兴产业及垄断行业倾斜,
一些传统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竞争较充分行业收入相对下降。
4.6同行业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拉大
在我国,除去地区间、城乡间的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外,更为明显的是高管
人员的薪酬收入与普通员工收入的差距过大。特别是某些行业的高管人员的个
人收入高的“离谱”。据统计,2007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
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明哲年薪为6616万元。中国平
安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兼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梁家驹日均13万元的税前收入,即
税前年收入4813万元(税后为2688.2万元)。2007年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的
税前报酬为1748.62万元。民生银行年度薪酬在1000万元——2000万元之间的
高管有2人,500万——1000万元之间的7人,100万--500万元之间的3人,
100万元以下20人。招商银行2007年支付26名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
酬总额为5319万元,执行董事、行长兼首席执行官马蔚华税前收入为963.1万
元。兴业银行为15名高管人员支付税后报酬为1593.33万元,最高的是董事长
高建平为297.6万元。北京银行董事长闰竹冰税前报酬为268.61万元,交通银
行董事长蒋超良为195.18万元,中信银行执行董事、行长陈小宪为648.6万元。
万科地产公司董事长税前薪酬691万元。30
29常盛.中国行业收入差距与政府调节:[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7
30大河文摘报2008.4.24
32
第四章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4.7资本收益过分压低劳动报酬
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值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后新增加的价值,由V+M
构成。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通常分为三部分:职工工资、国家税金和企业留利。
因而初次分配体现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者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它既是初
次分配,又是决定国民收入在宏观经济分配格局中的首要环节。在国民收入分
配中,国家税金、企业留利、居民个人收入各占多大的比重决定了投资与消费
的整体结构,决定了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积累与消费的结构,建设
与生活的布局,国民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倾向。国家财政用于建设
和生活两方面,但主要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用于公共消费。职工个人收入大
部分用于个人生活消费,剩余部分用于投资,企业留利大部分用于企业扩大再
生产,一部分用于企业主个人的生活消费。研究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主要是探讨
居民个人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得比重大小,即V与M的比例结构。因为这是分
配合理化的第一环节,首要环节。在这方面,我国职工工资收入(V)在企业纯
收入中占得比例太小,而企业留利(M)在企业纯收入中占得比例过大。因而,这
些年来,国民经济增长建设很快,数据也很大,但居民个人收入却没有相应增
长。
据2007年国家发改委报告的数据得知,1990年至2007年,全国城乡居民
的劳动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45.3%逐步提高到63。2%。而非劳动收入,
如:彩票、房地产投资、股票等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这表明,至少对以工资
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群来说,劳动收入是越来越重要了。但另一组数据显示:
2007年,全国在岗职工的工资总额为23439亿元,仅占当年我国GDP的11%,
而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基本都在50%以上。同为亚洲发展中国家印度的
GDP增速比中国低,但其人均的工资水平在2003年到2005年三年里分别上涨了
11.45%、11.6%和14%,远远高于中国。在我国GDP高速增长的同时,工资
总额占GDP的比重却一直在下降,t980年、t990年和2000年职工工资占GDP
的比重分别为17%、16%和12%。2000年到2003年,这一比重虽略有上升,但依
然徘徊在12%到12.5%之间。美国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近年来一直都稳
定在50%左右。而我国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仅仅是10%多一点。同时与不少发
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工人的实际工资也比较低,据2004年劳动统计年鉴提供的
数据,2001年中国雇员的人工成本只相当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的16.89%,
第四章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马来西亚的34.46%,巴西的30.50%,泰国的59.95%。一系列数据告诉我们,在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很显然出现了资本收益过分压低工人劳动报酬的现
象。这说明经济增长的成果被劳动者分享的部分很少。
第五章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体制转轨与政策实施
改革开放后,我们首先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让~部分人先富
起来’’的政策,并通过“两富"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这种政策的指导下,
我国率先在基础较好并且具有开放区位优势的东南沿海地区实行了特殊的优惠
政策,如经济特区政策、沿海开放城镇政策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等等,这些
优惠政策使得东南沿海聚集了国内外大量资本,从而加速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
发展,结果是,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中西部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
相应地地区收入差距以及个人收入差距也随之扩大。
国家为了实现工业化,在政策上向城市倾斜,实行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土
地价格剪刀差、农民工资剪刀差以及户籍制度等,扩大了城乡基尼系数。加之
农业生产力发展缓慢、农业商品化程度低、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小、农业科
技水平低等弱质产业性质,以及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减少、农民
获得银行贷款能力弱等因素,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5.2竞争和垄断因素
一是竞争机会的不均等。一些个体或群体凭借在计划经济时代占据的有利
优势或特权,在市场经济放开搞活的条件下捷足先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
原始资本积累,聚敛了大量的财富,成为暴发户,进而造成了收入差距的拉大。
二是行业的垄断性经营。在我国,有些行业直到现在仍未获市场准入,如
电力、电信、烟草、金融、保险、民航、铁路等。这些垄断经营的行业,在极
力维护垄断经营地位的同时,把其所获得的垄断租金的一部分以各种形式分配
给自己的职工,这种做法既不利于行业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也导致了
不同行业之间人们收入差距的拉大。
5.3非法非正常收入
第五章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非法非正常收入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灰色经济”,主要是
指没有经过工商部门的登记,逃避纳税的个体经济,例如没有营业执照的小商
小贩、私房建筑、家居装修等;第二种是“黑色经济”,主要是指违法抗税的犯
罪经济,包括走私、贩毒、洗钱、制假、人口贩卖、色情业、坑蒙拐骗等;第
三种是“腐败经济”,主要是指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这些不合法的高收入会带
来反面的示范作用。非法经营、寻租活动等带来的高收入会严重的挫伤合法经
营者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人们守法经营的理念,从而诱使更多的人通过拉关系、
走后门、行贿等寻租活动来增加个人收益,甚至从事非法经营活动。这些行为
既阻碍了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也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5.4税收调节乏力
税收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我国现行的税收在税制和征管上都很不完善,严重地影响了税收在调节收
入分配方面发挥的作用。
首先,是税制结构存在缺陷。所得税在税收总额中占的比重小,而个人所
得税的规模又远远小于企业所得税。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方面主要依赖个人所
得税,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以分类课征和代扣代缴为主的
制度,采取的是控制税源的方法,对各类来源不同的收入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
对相同应税所得不区分纳税主体的纳税能力,这样就导致个人所得税中从源头
控制的工薪所得比重最高,随着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隐性化,工资外收入大
量增加,高收入者主要收入并非来自工资,按现行税制,对工资收入以外的各
种所得往往难于控制,明显对以工薪收入为主的中低收入者不利,对高收入的
调节力度不够,在实际执行中,难以实现调节个人收入差距的作用。
其次,税收管理薄弱,偷税漏税现象严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渠道透明度
低,隐性收入大量存在,家庭收入、财产申报登记制度还没有起步,家庭信用
体系尚未建立,经济生活中现金交易比重大,税务部门对居民收入、财产情况
的信息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个人所得税偷逃现象时有发生。另外,由于
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淡薄,加之对偷逃税者的惩罚力度不够,就更加剧了偷逃
税现象的发生。严重的税收流失一方面使一部分人的财富迅速扩大,另一方面
严重消弱了国家的再分配能力,从而加大贫富差距。
第五章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5.5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又译为“社会安全’’,社会保障制度一般
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为公民提供各种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它可以看
作是一种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既包括了国家以各种形式提供的或主办的保障
项目,也包括了企业、团体、组织、和家庭提供的各类保障。它既是社会发展
的稳定器,又是市场经济的推进器。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首先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
过窄,共济性差。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已经基本实现了基本养老
金的全面覆盖,参保率达到了94%。但是非国有企业、外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
商业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还比较缓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
业、私营企业以及个体工商业户发展的很快,其从业人数不断增长,这些企业
的从业人数约占到城镇从业人数的1/3,这些企业职工的劳动风险通常要大于国
有企业职工,更需要社会保障。许多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的效益要优于国有企
业,也有承受社会保险的经济能力,所以这些非国有企业、外资、私营企业和
个体工商业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健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
点。从整体上看,我国养老制度覆盖面太小,这不仅阻碍了大批劳动力流动在
不同所有制企业中,也势必会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基本养
老保险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良的现象,比如在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保险金,
资历越老,在岗时工资收入越低(指不同时期相比),养老保险金越少,而新退
休的职工养老金相对较高,因此,造成了一种退休越早的职工生活越贫困的现
象。
其次是我国的失业保险金和失业安置金的筹措与管理缺乏长远规划。失业
保险金自从1986年开始征集至今,大部分的省市都有结余滚存下来。但是,这
种滚存是建立在覆盖面小,享受对象有限,以及国有企业“有保无险”和非国
有企业“有险无保”这种保险机制错位的基础上的。而且,一些企业的职工对
失业保险心存疑虑,认为领取失业救济金就意味着和企业脱离关系,考虑到养
老、医疗、工伤、住房等长远的保障问题,他们宁可领取微薄的生活费或一分
钱不领,也不放弃“编制”去领失业保险金和登记失业,所以,失业人数的统
计口径偏小。不难预计,裁减富余人员并使之分流到社会上的口子略微放宽一
点,或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再拓宽一些,使失业率上浮几个百分点,区区滚存额
第五章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可能就不会再有。更何况现在失业保险只用作失业保险津贴,更为巨额的失业
安置基金尚需筹措。
最后,现阶段中国享受医疗保障的人员范围较窄。我国传统的医疗保障制
度只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及部分集体企业的职工。城镇
其他劳动者,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如私营企业职工、大部分外商投资企
业职工和个体经济组织的雇员等没有基本医疗保障。此外还存在着地区差距、
城乡差别。从地区方面看,中国的公共卫生情况证明了胡鞍钢的说法——中国
国内存在着“四个世界”:北京、上海可以和发达国家媲美;东北三省和东南沿
海省份与东欧转型国家不相上下;中西部省份略比一般发展中国家好一些;有
些西部省份比发展中国家还差一点,但比最不发达国家强。然而就在这“四个
世界”里,城乡本身也存在着差距,因为我国不仅存在着二元经济,也存在着
被户口区隔的城乡二元社会,以及与此相应的城乡二元问题。
2000年,我国企业职工的医保费用约为600亿元左右,行政事业单位职工
的医疗保险也在600亿元左右,两者共约1168亿元。但这么一大笔费用所保障
的只有大约7000万的城镇居民,还不到全国人口的6%,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是
没有任何社会医疗保障的,31如果出现疾病需要就医,则完全依靠自费。
5.6长期的重“效率’’忽视“公平力
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性处理,立足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或者说要看效率
与公平这一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当国民经济中主要问题是由于分配不当,造成
效率低下时,就强调效率优先的原则;当在分配方面的社会背景主要是由于收
入差距过大造成分配不公,影响社会和谐时,就强调公平分配,在分配政策上
就在公平方面加大调整,缩小收入差距。
效率优先原则即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上,把效率问题放在第一位,只有效
率提高了,财富增多了,分配才可能增加。因此,什么样的分配政策更有利于
优化资源配置,调动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就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政策,包括拉大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例如高额奖励)政策。所以效率优先是指分配政策考虑的
出发点把有利于提高效率放在第一位、优先的位置。公平原则是对效率优先原
,·王娟.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比较研究与制度构建:[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财经学院,2005
37
第五章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则的自发倾向的矫正,公平原则要求人人得之应得。只有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排除“贡献"以外的因素的参与,例如权力因素、地位因素的参与,就是公平
分配。
党的十一大以来,“让少数人先富裕起来"成为贯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
要内容之一。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
批判了“平均主义”思想,认为“平均主义"思想是贯彻执行按劳分配原则的
一个严重障碍。此后,“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
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提法,始终成为我国决策层的主导思想。直到
十七大的召开,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
公平的关系’’32,这是第一次把效率和公平在初次分配中放在并列的位置,同以
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的说法
是有所差别的,将公平在初次分配中提上日程。“效率优先”的分配思路在很大
程度上打破了“平均主义’’,为推动社会的“共同富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
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个问题,长期强调效率优先而忽视社会公平,一方面
使社会财富得到了巨大的增加,在另一方面,却使得收入差距有了较大的扩大。
3:十七大报告。
38
第六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政策建议
第六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政策建议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所以,党
和国家非常重视解决分配制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出
路和对策建议。
概括上面我国目前分配领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在分配制度方面,存在着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并有继续拉大的趋势,需要
通过政府的政策在第二次再分配中加以调整;另一类是在分配秩序方面,存在
着分配秩序混乱,严重侵犯了弱势群体的权益,需要通过政府的职能加以规范。
如何解决这两类问题?首先,要对这些问题有一个客观公正的看法。哪些
问题是制度问题,哪些问题是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问题,哪些问题是政府政策问
题,等等。对于制度方面的问题,通过深化改革健全分配制度及其相关的制度
加以解决;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既要承认它的客观存在,不可能在短期
内缩小这些差距,只能通过发展经济倾斜投资政策逐步解决,对于分配秩序混
乱侵犯弱势群体的权益方面的问题,只能通过法制、法规建设和规范企业家行
为加以规范,使其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
在这里,需要着重证明的是,我国收入差距的存在不是也不可能在短期仅
仅通过再分配政策的调整可以解决的。因为生产决定分配。生产是第一性的,
分配是由生产决定的。只要存在生产方面的差别,分配方面的差别就不可能取
消;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具有拉大的趋势,就决定了收入分配差距也具有拉大
的趋势,不顾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一味追求缩小收入差距是不客观的,不现
实的,也是不利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是另一种形式的分配不公。例如,我国
在经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悬殊,东部发达地区,中部、西部落后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就决定了他们之间的人均收入是不可能一样的。2004
年全国七大区域的人均GDP是:首都经济圈17440元,长三角24974元,珠三
角19707元,山东半岛16925元,东三省14124元,中部六省8893元,西部十
二省7515元。在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成倍差别的情况下,要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是不可能的。不同行业由于行业盈利收入的差距,管理人员的薪酬也存在着差
别。由于不同岗位工种人力资源稀缺的程度不同,也决定了个人收入的不同。
39
第六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政策建议
这些都不是单纯靠调整收入分配政策能够解决的。所以,缩小收入差距是有限
度的。在从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发展中的国家,收入差距的存在是必然的也
是有益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决定收入的不平衡分配。在
研究分配问题的时候,不仅要观察大经济区域的差距,更要关心经济区域内部
左邻右舍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如果说要求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不发达地区由
于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分配上的差距实现“公平”分配是不可能也是“不公
平"的话,那么在区域内部(例如长三角内部或者省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大
体相当的情况下,要求缩小收入差距就是合理的,也是可能的。因为在一个区
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是平衡的,在这里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行
业之间。但是在不同行业之间由于人力资源稀缺程度不同,工薪收入也会有差
距。例如新兴行业由于人才稀缺,薪酬就比传统产业要高。2003年互联网行业
整体薪酬年均有较大增长,最高达80余万元,高级经理人才薪酬相差超过两倍。
在行业中领军人物把握着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心理压力,
因此,研究收入分配差距的大小,不能仅看薪酬的数额或收入的差距,一个多
了,一个少了,高低差多少。居民个人收入差距的大小,就像任何商品的价格
一样,不同商品成本不同,性能不同,供求关系不同,市场价格不可能是一样
的。居民收入包括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而劳动力的素质和供求关系是不同
的,个人占有的财产多少也是不一样的,不可能要求劳动力素质不同和财产占
有多少不同的居民收入是一样的。因此,还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考虑
分配问题。
总之,研究分配收入差距问题,要树立两个基本观点:一是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决定了收入水平的高低差距;二是市场交换影响分配。
供求关系会使收入重新再分配,劳动力商品的价格会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而变化。我们是在这种认识的前提下,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分配秩序
的政策建议的。
6.1在投资与发展经济领域的政策建议
6.1.1加大中央公共财政对贫困地区的投资
解决分配领域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问题、发展问题。只有经济
第六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政策建议
发展了,社会财富增加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因为从
社会看,分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是贫富
地区差别过大,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差别过大。因此,要解决落后地区的贫困
问题只有在发展上下功夫,“发展是硬道理”。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要使贫困
地区的居民收入和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缩小差距是不可能的,政府的转移支付、
社会救济是有限的。必须从加大投资入手,缩小经济水平的差距,从而缩小居
民收入分配差距。
6.1.2完善人力资本培育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和信息化阶段,管理、技术等要素在
生产中的地位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其所获取的要素分配额也会越来越多,成为
影响收入的主要因素。要使低收入者的收入能够持续而有保证的增加,必须增
加这些低收入者的人力资本的竞争力,因而必须对我国现有的人力资本培育制
度进行变革。
有关研究证明,基础教育具有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而高等教育则具
有扩大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因而,首先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规范
和完善初次教育的平等机制,保证所有新生劳动力都能接受到平等有效的教育。
其次,完善和加强高等教育的保障机制,加大给予那些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
者多种形式的物质支持。最后,建立起失业和下岗人员的人力资本转型和升级
机制,将教育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
6.2在分配领域的政策建议
6.2.1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33。这其中包括:第一,要坚持和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则要更加注重公平;第二,逐步提高居民的
3,十七大报告。
41
第六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政策建议
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三,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第四,“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
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无论在国民收入初次分
配还是再分配中,中国居民收入比重均偏低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针对这一问
题,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首先要提高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的比
重,即增加企业所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其次,发展和完善各类金融市场,优
化资本市场结构,拓宽投资渠道,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比重。34再次,通过政
府财政手段,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需要。
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对不同类型的收入
差距要采取不同的对策,对症下药。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必须明确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完善分配制度的目的是
为了真正落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
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制度。只要坚持并真正实行了这三条,就是分配制度完
善了。这里关键是“按劳动、技术、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按要
素贡献大小分配的原则,既是市场经济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原则。实行这一原
则,即有利于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经济建设,实现效率的原则,也有利
于消除收入与贡献背离的不合理现象,实现公平原则。完善分配制度的办法是
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相结合,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所谓市场调节就是价值规律
的调节;政府调节主要是经济政策财政政策的调节。完善就是在这些方面加以
完善。
6.2.2完善税收调节分配制度
完善税收调节分配制度,充分发挥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职能作用。一
是通过直接、间接两种税收模式调节垄断行业的超额利润,可以考虑实行法人
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二是改进个人所得税。采用综合所得课税为主、分类所
得课税为辅的混合所得税模式,实行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计征办法,调整消费
税,同时,拓宽税基,认真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
负;三是对高收入阶层的财产分配、生活消费两大行为设计行为调节税。严格
34谢旭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农村财政与财务,
2008,5
42
第六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政策建议
申报制度,加大偷逃税处罚力度,强化管理,由此缩小与低收入者的悬殊差距;
四是开征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工具之一。开征社会保障
税可以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权利,防止贫困问题加剧。在具体操作中,
改依规交纳社会保险费为依法交纳社会保险税,确定税基,统一税率,由税务
机关统一征收,同时,建立社会保险税全社会统筹机制。
6.2.3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控制
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控制,不仅能防止少数垄断企业长期获得超额
垄断利润,还能消除不同行业从业人员工资水平差距所带来的居民收入不平等。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反
垄断法》,政府可以此为依据清除市场上的各种行业的进入壁垒,鼓励新企业进
入以增强竞争、抑制垄断:限制垄断行业的最低产品供应量和最高市场价格以
减少垄断行业的利润;加快电力、石油、电信、交通等行业的改革步伐,发挥
市场竞争机制的调节作用;提高部分企业的利润上缴额度,等等。35结合垄断行
业的改革和重组,完善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
部收入分配的产权约束。加快垄断行业内部用人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使垄断行业职工工资收入水平逐步与劳动力市场价格接轨。采取规范办法,将
垄断收益的大部分上交国家财政,对留归企业的垄断收益,政府要严格监督管
理。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强化国有资本
保值增值对经营者收入增长的约束作用,改进工效挂钩的办法,规范职工个人
收入列支渠道。完善对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外部监督机制,严格规
范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薪酬制度和职务消费。弱
6.2.4防止权力过分介入分配领域
实行政府调节的重要问题是规范分配起点。分配起点是指生产要素的所有
者在进入分配过程之前的状况,规范分配起点就是使人们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尽
可能的平等,这在我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为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
35彭爽,叶晓东.论1978年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现状与调整对策.经济评
论,2008,2
36谢旭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农村财政与财务,
2008,5
43
第六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政策建议
的土地和资本是公有的,而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所有制关系及其运作方式
的调整,如何使公有资产得到优化配置,是设计改革方案必须充分考虑的。起
点的规范还必须包括教育的普及和加强。如果说规范土地和资本的分配在近期
内对缩小收入差距具有功效,那么从长远和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个角度来
看,教育的普及和提升则更为根本。大力加强教育就是要着力于改善低收入群
体的教育状况,增加低收入人群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人均资本存量,以
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能力。在起点比较规范的前提下,分配的过程主要
由市场来决定。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没有强制
性的约束,那些掌握公共权力资源的人就有可能使用公有资源以谋一己之利。
因此,要加快完成政治体制改革,使其既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创造一个相对
宽松的环境,也为避免政治权力对资产分割和收入分配的过分介入提供强有力
的制度保障。
权力介入和无权受害是同时并存的。因为有权力的人凭借权力侵害、排斥
无权者,特别是弱势群体,从起点(机会)过程,终点(利益)都得不到法律
赋予的公民权力。例如劳动就业权,同工同酬权,都可能被损害。因此,规范
分配秩序,重点是消除分配领域中的权力介入,而坚持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国民
待遇、公民权力。
6.3.1完善投资机制
6.3在市场领域的政策建议
首先,加快建设要素市场体系,完善居民获得工资以外收入的运行机制。
要加快建设要素市场体系,包括推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和改革开放,发展产
权、土地和技术市场等;要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促进各个生产要素在全
国市场间的自由流动;要为各个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交易开辟多样化的渠道和创
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等;其次,要加强理财人才的培养。对大多数一般居民来说,
由于受到个人的知识素质、时间和资本量等方面的制约,完全依靠以个人投资
理财的方法来增加工资外收入是相当困难的,这就需要委托专业理财人员。居
民无论是需要个人投资理财的建议,还是直接将个人财产委托他人管理实现保
值增值,这些都离不开大批称职的个人理财师。因此,培养出大批称职的个人
第六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政策建议
理财师就成为我国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当务之急。
6.3.2健全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
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劳动力市场,要求政府积极地进行劳动市场的培养,促
进要素流动,发挥市场力量对收入差距的收敛作用。中国从发展的过程看,首
先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得农村劳动者和城市劳动者享有相同的就业权,
这是解决收入差距的第一步。
这几年农村劳动力流动速度加快,农民收入的提高直接依赖于在外打工的
收入。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于抑制区域间收入差距的扩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现
在仅仅是流动,还没有完成从流动到移民的城市化过程。要素流动,并通过流
动使得报酬平均化,是市场经济自然收敛差距的根本途径。
6.4在非经济领域的政策建议
6.4.1切断钱权交易和以权谋私
(1)对非法经营者,没收非法所得并对其处以重罚。经济处罚要罚得其胆
战心惊,甚至没收其全部家产,让其不敢轻易再犯,严重者决不能以罚代刑,
须追究其法律责任,并规定若干年内不得以任何方式从事法人资格的经营活动。
37
(2)严惩官员的腐败行为。“反对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
的政治斗争。’’弼对于官员的腐败行为,人民深恶痛绝,必须花大气力治理:①
以普通公民犯罪行为为量刑基准,对官员的腐败犯罪行为,执行行政、组织和
法律的并行处罚。不能以其它行政处罚代替法律制裁。由于对官员的素质要求
较之普通公民本应更高,其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更大,对其法律制裁还应更重些。
②遏制腐败必须实行连带责任,即若单位内出现腐败行为时,该单位主要领导
应该受到一定处罚,以杜绝腐败现象滋长蔓延。⑧治理腐败要经常化、制度化。
37李丽娜.缩小我国城市内部收入差距的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南昌大学,2007
38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北
京:人民出版社,1997.54~55
45
第六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政策建议
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既要
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又要一个一个地打好阶段性战役。’’39④切实落实“阳光
法”,公开领导干部的收入和财产状况,接受群众的公开监督,强化为官者廉洁
奉公的自律意识。需要强调的是,治理腐败“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
是关键”。40通过高薪养廉,使官员“不必贪";通过严格监督,使官员“不能贪”;
通过行政、组织或法律处罚,使官员“不敢贪";通过职业操守教育,提高为官
者的道德自律,使官员“不愿贪”。41
6.4.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切实解决困难地区、困难人口生活保
障的重要手段。当前,要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企业职工基本
养老和基础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使所有符合条件的城市居民都能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对农村居民也要逐步建立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医疗保健体系。42
(2)建立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和帮助网络。对于失业人员,要投入足够的
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和再教育,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和综合
素质,逐步让他们具备现代社会所需的劳动技能并能融入到现代社会发展所需
的就业大军中。
(3)加大财政支出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如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
等方面,建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供求信息和农民工权益维护法
律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重建农村基层的医疗救助网络和体系,改变当前医疗
救助资源过分向城市集中的现状,以及农村缺医少药和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滞后
的局面。43
(4)应继续实施“保低”政策,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9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北
京:人民出版社,1997.54~55
40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北
京:人民出版社,1997.54~55
41李丽娜.缩小我国城市内部收入差距的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南昌大学,2007
42贺关军.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与政策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大学,2008
43贺关军.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与政策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大学,2008
46
第六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政策建议
在近年来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国家将继续实行“保低”政策,适当提高相
关人员的补助水平。具体措施有:一是适当提高城市低保对象的补助水平。目
前工作的重点是做好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保障,适当提高补助水平,使低保对
象月人均补助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并适当向生活最困难、最需要救助的低
保对象倾斜。二是适当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提高标准的
对象包括:残疾军人、“三红”(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
红军失散人员)、“三属”(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
在乡复员军人以及带病回乡的退伍军人。对优抚对象按照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和
全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适当调整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对移交政府安
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按照军队调整待遇的幅度相应提高待遇标准;对移交政
府安置的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和管理机构工作人员,适当提高了待遇标准。
三是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调整水平分别以上年企业退休
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为基数,按照上年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
进行调整,调整时向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科技人员和退休早、基本养老金相对
偏低的人员等适当倾斜。“
44新华每日电讯.逐步缩小地区间部门间收入差距,2006
4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250~252
[2]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
[3]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43,59,240
241
[4]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3
[5]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328
[6J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1
[7]谷红欣.中国当代收入分配思想演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6
[8]唐仁健.对农村税费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探讨.中国农村经济,2002,10
[9]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99,1308
[10]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2~33
[11]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535
[12]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4,808
[1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
[1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9
[15]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94,714
[16]李丽娜.缩小我国城市内部收入差距的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南昌大学,
2007
[17]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4~55
[18]刘炳英,牛志礼.中国社会主义与统计数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1.379~380
[19]王春正.我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102一'-103
[20]周勤淑,赵学清.要素报酬与社会公正.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159
[21]田孟.从全要素生产率看中国的地区收入差距:[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财经大学,
2007
[22]薛鹏.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硕士学位论文].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5
[23]葛扬,李晓蓉.西方经济学说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4]董碧松.经济增长中的收入分配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大学,2007
[25]刘赣州.论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研究范式的演变及启示.经济纵横,2006,6
[26]常盛.中国行业收入差距与政府调:符:[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7
[27]梁展凡.初次分配、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探析.求索,2008,6
[28]王朝阳.收入再分配与调控消费需求:[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
48
参考文献
院,2002
[29]周青梅.转型期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2008
[30]魏风娟.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郑州:郑州大学,2007
[31]杨强.中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2
[32]谢旭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农村财政与财
务,2008,5
[33]陆文芳.正视收入分配现状完善收入分配方式及调节机制:[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安
徽大学,2004
[34]杨天宇.改革开放以来的收入分配回顾和展望.学习与探索,2008,4
[35]赵学清.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的四大突破.经济理论与实践,
2008,8
[36]向满丽.对十七大报告中收入分配改革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8,3
[37]彭爽,叶晓东.论1978年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现状与调整对策.经
济评论,2008,2
[38]黄泰岩,牛飞亮.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297,298
[39]张平.增长与分享一一居民收入分配理论和实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186
[40]杨宜勇.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攻坚.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52
[41]邹畅.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1978--2004:[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6
[42]王娟.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比较研究与制度构建:[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财经学院,
2005
[43]晏智杰.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4]周勤淑,赵学清.要素报酬与社会公正.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159
[45]刘炳英,牛志礼.中国社会主义与统计数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1.379~380
[46]王春正.我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102----103
[47]唐仁健.对农村税费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探讨.中国农村经济,2002,10
E48]王远鸿.中国基尼系数逼近O.47,缩小收入差距七大对策.国研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
心信息网)一报刊数据,2006.3.14
[49]周维明.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结构、趋势及对策:[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
学,2007
[50]周苏欣.劳动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过低的成因与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
2008,1l
[51]刘玉凤.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经济研究导论,2006,
4
[52]贺关军.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与政策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大学,2008
[53]周亮亮.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8,5
[54]大河文摘报,2008.4.24
[55]大河报,2008.4.14
49
参考文献
[56]新华每日电讯.逐步缩小地区间部门间收入差距,2006
[57]Creedy,J.(1 99811."The Dynamics of Inequality and Poverty:Comparing Income
DistributiOIlS.”Cheltenham,UK.
[58]Gibson,J.,Huang,J.,Rozelle,5.(1999)."Measuring Expenditure Inequality and Poveny
in Urban China:Can We Do It as Accurately,But More Cheaply.”Department of Eeonomics,
University of Waikato,NewZealand,Mimeo.
[59]Kakwani,N.(1980).Income Inequality and povert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0]Nelissen,J,H.M.(1994)."Income Redistribution and Social Security",London Chapman&
Hall.
[61]Sundrum,R.M.(1 990)."Income Distribution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London
Routledge.
[62]World Bank.(1 996).“A Survey on Urban Household Income in China.”,Mimeo.
Development Researeh Group,The World Bank.
致谢
致谢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的硕士学位论文终于完成了。论文是在我的导师孙
新雷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我的每一点进步都凝结着导师的滴滴汗水。从
选题的方向、基本思想、组织结构、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都倾注了导师的大
量心血。导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现实敏锐的洞察力将让我终生
受益。在此,我对尊敬的孙老师所给予的教诲、关怀表示真诚的感谢。
同时,在我写作的过程中,还得到了郑州大学商学院宋光华教授的指导,
宋教授对论文框架和主要观点提出了宝贵意见。此外,郑州大学商学院的老师
们在我的研究生学习中给予了很多的关怀和帮助,我的同学们也在平时的学习
和生活中鼎力相助,在此一并表达我由衷的感谢。
论文的写作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学海无涯,书海无限。由于资料积累不足,
加之水平有限,其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研究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韩晋
2009年10月
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
韩晋,出生于1983年11月8日,2005年6月在郑州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即将于2009
年12在郑州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1.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韩晋.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魅力中国,2008,9
2.韩晋.全社会全方位建设生态文明.跨世纪,2008,10
3.范炳良,韩晋.建设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的又一次升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1
2.1参与的课题研究
2.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1.河南省教育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我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进机制研究》(许圣道教授主持)
2.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研究》(孙新雷教授主持)
2.2论文获奖情况
1.2009年5月课题《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研究》获得2008年度河南省社
科联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
2.2009年5月论文《建设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的又一次升华》被收录图书《文明的转型:
从经济循环到生态和谐》(胡茂成,张新平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3.2008年12月论文《全社会全方位的建设生态文明》在河南省资本论年会上获得优秀论文
二等奖;
4.2008年11月论文《全社会全方位的建设生态文明》在郑州大学商学院研究生论坛上获得
优秀论文奖。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