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72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对策研究

青岛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对策研究
姓名:朱国彦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西方经济学
指导教师:闵正良
20090613
摘要
山东省也是国内区域经济差异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危害区
域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导致社会贫富分化更加严重,阻碍总体经济效率的进一步提
高。因此,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当务之急,研究山东省内的区域经济差异并提供
一定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主要
从四个部分进行了论述:
第一部分:导论。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全面介绍国内
外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第二部分: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在明确本文区域单元的基础上,介
绍区域经济差异的界定和测度方法,然后在广泛采集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合理
的加工和处理,利用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原因及发展趋势进行实证
分析,并得出结论。
第三部分: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将根据第二部分的分析结果以及有关的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从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产业结构等方面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
的成因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区域经济差异的调控构想。根据以上研究分析的结果以及有关区域经
济发展理论,结合山东省今后的发展战略,提供区域经济差异的调控构想。
最后得出结论: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差异明显,并呈现扩大趋势,绝对差异迅速扩
大,相对差异平稳发展,但是略有上升。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市的资源禀赋、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产业结构的差异等,各地市要根据自己的禀赋,选择有利于
自身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相对差异;绝对差异;因子分析
Abstract
Shandong Province is also one of the provinces which face serious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the expans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against the regional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leading to more serious social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rich
and poor'hindering the overall economic efficiency further improved.Therefore,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has become a urgent problem,the researches
and advices about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s in Shandong Province have a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is paper analyse the differences in regional economic of the Shandong
Province,and mainly discussed the four parts as follows:
First,introduction.First introduce the research background,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a comprehensive theory of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reviewed.
Second,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the regional unit,introduce the defini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and the Measurement methods,then at the basis of extensive data collection,
processing the data reasonably;use the method of factor analysis and SO on to do Empirical
Analysis about the reason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s,and to get conclusions.
Third,The reasons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econd parts and related theories,analyse the causes of
differences in regional economic in Shandong Province,from the aspects as capital stock,
human capital,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SO on.。
Forth,the control concepts on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bove and the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theories,Combin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handong Province for the future,provide the control concepts.
In the end come to the conclusions:the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s are very
obviously in Shandong Province,and show a trend of expansion,the absolute differences
expand rapidly,the relative difference in steady development,but a slight increase.The main
reasons are that the differences of the endowment of resources,physical capital,human
capital,as well as differenc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SO on of different city,the cities
should chose the develop path in favor of their own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endowment of
reSoUrCeS.
Keywords:regional economy difference factor analysis
学位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只是产权权属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文中
依法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
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成
果。
本人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责任和后果。
论文作者签名:搁易同期:l,7钐局厂日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学校。
学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利。本人离校
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
青岛大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于本声明。
夕不保呵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论文作者签名巧巧虱易
导师签名: 闺衫移
(本声明的版权归青岛大学所有,
日期:口7年占月Jf日
日期:o呵年乡月/j同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
45
第一章导言
1.1研究背景
第一章导言
区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
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从世界范围看,区域经济差异是各国在经济发展过
程中遇到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推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
来"的发展战略,并实施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向沿海地区倾斜得优惠政策。实践证明
这些政策是成功的,三十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创造了
经济连续三十年持续增长的“中国奇迹”。但是奇迹的背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想象
日益明显,突出表现为地域发展差异扩大,并且这种差距还有扩大之势。失衡的经济
空间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种种不利影响日益显现,过大的区域经济差异
将危害区域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导致社会贫富分化更加严重,危及民族团结甚至国
家安全。因此区域经济差异问题近几年来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焦点之一【l喝l。
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由于不同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不同,得出
的结论往往出现较大的分歧和争论,且大多集中于地带(东中西)之间或省际之间H‘51,
较少有人系统地研究省内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其实省内的区域经济差异并不亚于全国
地区间的区域经济差异,省域内经济差异的过分扩大影响了省内各区域以及国家整体
宏观经济运行的效率。因此,研究省内的区域经济差距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
现实意义。
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是一个经济和人口大省。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山东省由沿海到内陆,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不同层次,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影响了山东
省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和对策进行研究,可以为山东
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和谐山东”的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政策建议,因此具有
重要的实践意义。
1.2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以往对区域经济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纯粹经验性质的统计分析,主要采用
国际通行的基尼系数、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统计指标,对中国地区差距及其变动进
行测度和因素分解,观察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二是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入在国际上已经流行的经济增长趋同性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性
进行检验;三是重点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进行分析。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有关区域经
济差异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搜集的有关数据,利用已有的计量模型对山东的区域经济
差异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描述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分析成因、预测发展趋
势,并提供减少区域差异的政策建议。
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研究方法:
一是用人均GDP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指标,选择极差(R)、标准差(S)
来分析各区域的绝对差异状况,选择变异系数(v)和基尼系数(G)来衡量各区域的
相对差异状况。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一个区域的差异水平。绝对差
异通过绝对指标反映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实际差异,相对差异则用某项指标的变动率来
反映区域间的速度差异。
二是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将山东的17地市作为研究的地域单元,选取了13个指
标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综合分析。
三是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运用山东省17地市的资本存量、投资总额、技术人员等
数据分析说明了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
本文的数据和文献搜集多来自官方互联网站上的资料和国内权威数据库收录的期
刊杂志。
2
第二章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第二章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2.1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区域经济差异的内涵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有学者对区域经济差异这种特殊的经济现象进
行研究,做出了不少有价值、高水平的研究。但对于区域经济差异这一现象,很多
研究工作者都没有对所使用的概念作严格、科学、统一的阐述和界定,分别使用了
差异、差距、不平等、不平衡、非均衡等概念。由于概念的含糊不清,造成了研究
结论的可比性不强。覃成林对这些不同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比较分析,他认为,差异
是用来对经济现象或事物进行比较的,所反映的是经济现象或事物在质、量方面的
不同。不平等是用来表述经济利益主体之间在经济权益方面的不同或不等量。不平
衡或非均衡则是反映某个经济系统中具有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之间没有达到应
有的功能上、结构上的协调,⋯⋯【l】。比较起来,差异、不平等、不平衡都反映了
相关经济事物或现象之间相当于某一标准而存在的差别,但是不平等和不平衡则是
依据某个标准或理论认识去衡量这一状态,包含了研究者的价值判断;而差异这个
概念是对经济现象或事物的客观判断,本身不含有价值判断。
从概念的内涵上看,差异这个概念可以反映出经济现象或事物不平等、不平衡
的状况。由此可见,差异、不平等、不平衡是有联系但又有明显区别的概念。此外,
差异的数量表现就是差距。所以,在讨论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时,使用差异这个概念
是科学的、全面的【引。本文中的差异的含义指的是山东省省域内的区域经济差异问
题。
2.1.2对区域经济差异的认识
在当前诸多有关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论著中,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认识,观点
不一,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代表看法:
一、经济差异是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总量上的差异。
二、区域经济差异是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
三、区域经济差异是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经济结构乃经济
发展条件方面的差异。
上述三种观点,前两种观点侧重于从经济发展总体上去考察相互区域之间经济
3
青岛大学硕+学位论文
上的差异;而后一种观点则注意对区域之间各方面的考察,更注重从更多的方面去
研究区域内部的更小区域单元之间的经济差异情况。本文也试图从经济规模、经济
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对山东省的17个地级市展开综合研究。
2.1.3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基础及评价
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是其主体部分。区域经济发展
理论主要是在20世纪50至70年代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9。101。随着各国区域经
济问题的逐步出现,区域经济理论开始注重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发展和区域政策问
题,同时也研究区域经济趋同或趋异问题。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不同
学者因所依据的经济学理论不同,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有不同的观点,研究
的中心主要围绕区域经济差异的收敛与发散,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大体经历了“区域
经济均衡发展理论一一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一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过
程,并且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9。7】。
(1)关于均衡发展理论
1943年罗森斯坦一罗丹在《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问题》中提出了的大推进
理论。在各个工业部门同时进行全面的大量投资,使各种工业部门都发展起来,才
能产生外在效益、规模经济效益以及相互依赖、互为市场的市场体系,克服三个“不
可分性’’,实现经济的大发展。
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Nelson.R.R.)发表了《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
平均衡陷阱理论》一文,利用数学模型分别考察了不发达国家人均资本、人口增长、
产出的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的关系,并综合研究了在人均收入和人口按不同速率增
长的情况下,人均资本与资本形成问题,从而形成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此外,还有莱本斯坦(Leibenstein.H.)(1957)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纳克斯
(Nurkse.R.)(1953)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等。
(2)关于非均衡发展理论
1957年缪尔达尔(Myrdal.G.)出版了《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提出
了累计循环因果理论。并据此指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政府应当采用不平衡发展战
略,通过发展计划和投资,优先发展那些具有较强发展势头的地区,以求得较好的
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因果
循环造成地区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这时需要通过一系列特殊的区域经济政策,刺
激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1958年赫希曼(Hirschman.A.0.)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不平衡
增长理论。赫希曼认为,一个国家在选择适当的投资项目优先发展时,应当选择联
系效应最大的产业优先发展,即选择引致投资最大化的部门优先发展。
4
第二章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0.)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根据24
个国家的国际横剖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提出倒“U"理论。该理论认
为,注重经济效益的国家,经济的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的不平衡”而实现的。
此外,还有弗里德曼(Friedman.J.R.)(1966,1972)的中心一外围理论、
弗朗索瓦·佩鲁(Per roux.F.)(1955)的增长极理论等。
新经济增长理论:以卢卡斯、罗默、鲍默尔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看
作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内生变量,从递增收益和边际报酬不变等前提条件出发来讨论
经济增长问题。罗默认为由于知识和技术创新存在外部性,即使单个企业的要素边
际收益递减,但全社会宏观生产的规模报酬是递增的。正是由于递增收益概念的引
入或者说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技术将促使富裕国家或地区保持甚至加快增长的速
度,使得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由于知识或人类资本的积累越大,其经济发展也就越
快;而经济落后地区,其经济增长则越慢,因此,地区经济差距将趋于发散。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基本是一种封闭条件下的静态分析,没有考虑区际
资本流动和技术扩散对落后地区经济的影响。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循环"比纳克
斯前进了一步,引入了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的概念来描述区际经济交流,但强调回
波效应的影响大于扩散效应,故而得出地区差距趋于扩大的结论。事实上,正如里
查德森所指出的,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的力量对比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
早期阶段,回波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地区差距将趋于扩大;起飞阶段时达到最大:
而当经济进入成熟发展阶段,扩散效应加强,超过回波效应,使地区差距趋于缩小。
由此可见,传统的地区差距发散论实际上只适用于经济发展的早中期。
新古典区域增长模型是一种均衡静态分析,其几个基本假设至多只能大致符合
进入成熟阶段的发达国家的情况。而处于发展初期的落后国家,由于制度、技术和
文化等障碍,要素的区际流动是极不自由的;此外,要素边际收益递减是以加速度
进行的,即在发展初期,递减率极小,而在发展晚期,递减加速;再次,发展初期,
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显著,而到发展晚期,则演变为规模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促
使发达地区资本与产业外溢。由此可见,新古典区域增长模型大致仅适用于经济发
展的中晚期。倒“U”理论事实上起到了综合上述两派观点的作用,揭示了在一个完
整的发展周期内,地区经济差距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和晚期,
地区差距的变动方向恰好相反,“发散沦"和“收敛论”只不过分别描述和解释了倒
“U’’字形的左侧和右侧的情况而已。
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倒“U"型理论也受到了挑战。期间,主要发
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而且在发达国家内部也出现了地区差
距扩大的情况,这些是倒“U”型理论无法解释的。但是地区差距的周期波动理论能
较好的解释这些现象。该理论认为:发展存在周期性,它源于技术创新的周期性。
5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一个发展周期内,区域经济增长将历经传统、起飞和成熟阶段,此时,地区差距
将遵循倒“u’’规律,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格局。当区域进入成熟阶段,尽管经济发
达,但增长趋于停滞。此时如果出现一次新的根本性技术革命,将极大提高要素生
产率,推动原已处于成熟阶段的区域进入一个新的起飞阶段,开始一次新的发展生
命循环。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率先实现变革的地区经济增长迅速,而许多尚未来不
及变革的地区将仍停留在前一个发展周期,以至于经济增长滞后,因此,原本己缩
小的地区差距又被重新拉大。信息革命是近现代继工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以来
的又一次根本性技术创新,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率先迈向知识经济时代,而众多发
展中国家仍停留在工业化甚至工业化前的时代,故而国际经济差距再一次扩大。由
此可见,伴随着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命,人类将进入一轮又一轮的发展周期。
在每一个周期内部,地区差距将遵循先发散后收敛的倒“U"变化;但在每两个周期
交替阶段,地区差距将由收敛重又转变为发散。如此循环往复,从而在长期中,地
区差距将呈现发散一收敛一发散⋯⋯·的周期性波动。总之,在不同的国家及不同
的区域,区域收敛与发散趋势可能都会存在,这主要看其发展阶段n引。
2.2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国外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
近年来国外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都有
了新突破,主要表现在[19-26】:
(1)地区差异的构成与分解.
近些年来,学术界开始运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对地区差异的构成与来源进行分
解,以揭示引起地区差异变动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采用费景汉等人
提出的方法,对基尼系数进行分解;二是采用加权变异系数的方法,对地区差异的
产业或部门构成进行分解;三是采用锡尔系数和广义熵指数,对地区差异的地理构
成进行分解【2 71。
(2)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提出区域收入趋同假说,到80年代小
阿莫斯提出“在经济发展后期阶段区域收入趋同”的假说,各国学者大都是从区域
差异的角度来探讨区域收入趋同或趋异问题。而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运用新古典
增长模型来探讨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281。
(3)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
新经济增长理论注重动态分析,强调技术进步的内在性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
6
第二章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中的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运用这一工具不仅可
以研究地区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而且可以进一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因【291。
(4)对企业投资定位和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政策评价的实证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大量统计数据的分析,着重探讨影响区域经济发
展的因素,为企业决策和地方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依据。这些方法同样适用
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3∞11。
2.2.2国内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
我国的经济学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和
探索,学者们对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要建立以城市为
中心的经济区网络。这是中心极理论在国内的应用【32-33】。
在整个八十年代学者们对梯度理论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争论,在东部地区坚持梯
度理论、循序西移观点的同时,部分学者提出了西部地区跳跃式推移的反梯度推移
理论【刈。反梯度推移理论认为:尽管地区间存在经济技术水平的梯度,但这种现有
的生产力水平的梯度顺序,不一定就是引进先进技术或经济开发的顺序;后一顺序
只能由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决定。如果低梯度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好外在经济
效应,且又有市场的需要,并具备必要的条件就可以引进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开发,
实施超越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可向高一级梯度的地区进行反向推移【3507】。西部
大开发战略就是反梯度推移理论的应用。由于梯度内经济发展在现实上并非是同质
单元,针对梯度理论的这个缺点学者们建立了辐射理论【38】。
实证研究方面:刘树成(1994)使用人均国民收入指标来反映区域经济差异状况,
用标准差来衡量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用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加权离均差系数
和基尼系数来衡量区域经济相对差异,结论是建国4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绝对差异
是不断扩大的;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在不同的区域层次上变化过程是不尽相同的。胡
鞍钢(1995)使用人均国民收入和人均GDP这两个指标,计算它们的相对差异系数、
加权差异系数、最大与最小系数,从中反映出我国省区层次上的经济差异。魏后凯
(1992)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差异反映我国三大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结
果发现1978年以来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覃成林(1997)以人均国民收
入为指标,研究1978—1992年全国各省区之间的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变
化过程。林毅夫、蔡防等(1998)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地带之间的差距在扩大,同时还
对地区之间差距进行了分解。
学者们采用不同的指标,不同的地域单元,不同的计算方法,对中国区域经济
发展差异问题进行分析、预测的同时,也对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剖析。
陆大道(1995,1999,2003)、胡兆量等(1997)对中国经济差异的现状、产生原因、
7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解决措施等做了系统的研究。覃成林(1997)通过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认为
国家经济政策、区域经济结构、投资、人口、国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基础等因素
通过区域经济增长而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产生影响。王必达(2003)认为制度变迁是
后发展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因素,并认为由技术模仿创新所决定的制度移植变迁是
后发展区域制度变迁的主要形式。孙敬水、熊璐(2005)在给出东、中、西部三大地
带间制度性差异比较的基础上,得出区域间制度性的差异是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重
要原因。林毅夫(2003)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各地区生产要素存量培植结构与要素禀赋
结构,王小鲁和樊纲(2004)认为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是区域差异变
化的主要原因,余鹏翼、夏振坤(2002)认为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不是
资本积累和制度因素差异,而是区位、资本及人力资本、历史文化等非制度因素差
异。苏方林、徐建华(2004)等采用几种定量化指标研究1952,'--,2002年期问中国省际
发展差异,得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原有基础和政策
上的原因,造成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的差异。
另外我国区域差异研究还形成了一下特征:研究的区域单元日益细化,目前已
具体到县市;研究方法多样化而且逐渐更新;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成因问题学术界基
本达成共识;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趋势的研究结论争议性较大。
对于山东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着重应用国内外的已有研究成果,主要是对区域
差异的成因分析以及运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在政策制定上提供指导,如利用沿海优
势,制定半岛腾飞战略等。
8
第三章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分析
第三章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分析
3.1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概述
山东省地处黄河入海口、濒临渤海和黄海,中西部以山岭为主,东部主要是平
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良好,工业实力雄厚。总体经济实力一直位居我
国前沿,经济增长迅速,为我国GDP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在其总体经济飞速
发展的同时,省内各区域间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西低东高"严重阻碍了全省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建“和谐山东"社会目标的推进。
山东省最发达的地区是胶东、胶济铁路沿线及京沪铁路沿线的鲁中南段,此半
环地带涉及的九个地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3/4以上,其他八个地市的不足
1/4。就东西部来说,东部地带形成了经济快速增长的格局,己连续十几年保持了经
济的高速增长;西部地带的产业层次及技术水平低,基础设施薄弱,人口素质差,
这种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使生产力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中。西部地带GDP
占全省GDP的比重由1989年43.48%下降为2007年的32.7%,差距进一步扩大。特
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西部地带的人才、资金、资源还存在进一步向东部外流的
趋势,更加剧了这种差距;以地市来说,悬殊更大,2007年,山东省最西端的菏泽
地区人口达914.2万,是威海市(251.06万)的3.64倍,但威海市的地区生产总值
却达1583.45亿元,是菏泽地区(686.02亿元)的2.3l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威海
市(63071元)是菏泽地区(7504元)的8.4倍。设市城市分布也是如此,胶东三地市
原所辖县已全部设市,潍坊所辖县已3/4设市;而全省人口最多的临沂市所辖九个
县均未设市(只有原县级临沂市改设的地级临沂市),菏泽地区人口在全省位居第三,
共有八个县只有一个设市城市,而且只有一个区。地区间在发展水平上的这种极端
差异影响了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过去所采用的许多区域协调措施已不能适应经济
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益的关系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协
作,产业接替和利益补偿关系,就成为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3.2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
3.2.1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单元与时间序列
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总是针对特定的区划系统而展开的,在分析中,如何划分区
域单元与时间序列,直接影响到分析的结论。其原因在于区域经济差异不仅在不同
的空间层次和空间格局上表现不同,而且在不同的时段上所表现出的特征也是不一
样的。区划单元的确定方法主要有行政区划法、经济区划法、聚类区划法等,具体
9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研究的需要而定。基于获取资料的方便,在进行区域经济差
异研究时,一般采用行政区划法为宣,以便与统计口径一致。本文在研究中考虑到
数据的可得性和研究需要,采用山东省17地市作为基本的区域单元进行研究。
根据资料的可得性,本研究所依据的时间是1995到2007年,因为:(1)1995
年以前数据统计不完整,资料获得比较困难,而且准确性不高;(2)1995年以来行
政区划变动较小,研究单元比较连续和完整;(3)1995正好是十五规划开始年份,
山东省也出台了一系列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通过研究这一期间经济差异的变
化,可验证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
3.2.2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指标
客观分析经济空间差异,必须依据可以衡量各个区划单元整体经济状况的特定
指标,这些指标的选定首先必须具有可比性。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于区
域发展水平的评价可以采用单一指标和综合统计指标两类。
(1)单一统计指标
由于各区域范围大小、人口多少不尽相同,而且经济差距分析最终所关心的是
各区域居民在生活质量水平上的差距,因此任何具有区域间可比意义的用于衡量各
区域经济状况的单项指标,一般应带有人均性质。人们普遍接受并采用的单一指标
主要包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国民收入(NI)
矗盘守0
采用单一指标分析问题较方便直观,代表性强,统计资料的获取也比较容易,
易于进行区域之间的比较和从时间断面上进行分析,但也存在只能反映区域经济发
展水平总体上的差异,无法全面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具体状况的缺陷,比如,忽略了
由于投资、储蓄以及人文等因素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口引。
(2)综合统计指标
为了弥补单一指标存在的上述缺陷,能够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更加全面、
客观地反映研究区域的经济差异问题,许多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更为科学、合理
的综合统计指标体系,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提出的
社会指标体系,由人均GDP、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等方面的16项指标构
成;区域经济学家刘再兴先生提出的用经济总量规模、经济增长活力、地区自我发
展能力、工业化结构比重数等九个指标构成的综合指标体系来比较区域经济社会发
展总水平¨0。。虽然采用多指标体系比单指标体系会更为客观、全面,但也会存在不
便于反映区域经济差异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情况、指标变量间信息交叉重叠、人为
确定指标权重的主观性等问题,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因此,在采用多指标体系
时,要对各变量指标进行相应的处理。
10
第三章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分析
3.2.3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方法
(1)单指标测度法
目前使用单指标来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方法,主要借用发展经济学中关于收入
差异的测度方法。比较常用的方法有标准差、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相对极差、
绝对极差、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等。其中,标准差用来衡量区域问的绝对差异,
而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都是用来测量区域间的相对差
异。
绝对差异仅表示指标数量方面的差异,会受物价水平、量纲的影响,因而不同
时间、不同物价水平、不同指标不可相比。相对差异本身是一个比,没有量纲,因
而不受时间、物价水平、量纲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广泛的可比性。但当指标量大、
量纲大时,较小的相对差异中可以隐藏着较大的绝对差异。因而应视研究目的、对
象的具体特征确定选用相应的度量方法,将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同时加以考虑。
(2)综合指标测度法
由于单指标在表达信息时的局限性,因而用单指标差异量度法计算出的绝对差
异、相对差异不可避免地只能反映出该指标的差异,无法在总体上对不同地区的经
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做出综合分析和评价,并加以量化、排序和分类。基于能全面
综合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多指标综合测算法,通过计算区域内每个区域单元的
各项指标得分进而计算其综合得分,在比较各单元的综合得分基础上对区域经济发
展不平衡状况进行一个全面评价。目前综合测算法较为常用的是综合指数测算法和
主成分分析法。
①综合指数测算法
采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如何确定统计指标体系和各指标的权重。指标体系的
确定前已论述,指标权重的确定有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
法(AHP),其中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较为常用。计算原理如下式:
p=Σ乙%
,=l
公式3一(1)
式中P为某单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z,为第j个指标的标准化值,
彬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n为评价指标总数。
②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将众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互相独立的综合指标,一般取累
积贡献率大于80%的综合指标为主成分。为避免指标间信息重叠,以各主成分的方
差贡献率占所有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为权重,与各主成分的得分加权求和
1 1
青岛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作为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以此为依据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主成分分析法克服了多指标变量间信息交叉重叠以及人为确定指标权重的缺陷。
总的来看,多指标综合测算法虽然能较全面地反映区域差异状况,但由于在指
标体系选取、指标标准化、指标权重的确定、综合测算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差异,
对同一问题计算结果可能相差很大。因此,只有单指标和多指标相结合才能有效地
避免上述缺陷,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和全面。
3.3本文的研究指标
选取自1995至2007年,以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单元,人均GDP为变量指标,
将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度量方法相结合,考察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间和空
间特征。
本文利用人均GDP的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来测算
山东省17地市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分析1995—2007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
的时空变化特征。由于是比较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价格因素影响不大,各指标均
以当年价格计算。指标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极差(R)反映了总体各单位变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离差,用以说
明变量的变动范围和幅度,计算方法如下:
R 2y姒一k;。公式3一(2)
其中R为极差;k:GDP的最大值; kGDP的最小值。
(2)标准差(S)又称均方差,是反映了各区域指标值与其算术平均值的偏离
程度,其值越大,表示区域间人均GDP的绝对差异越大,计算公式为: 墨:厚公式3一(3)
式中墨为标准差,以为第t年第f区域的人均GDP,n为区域的个数,只为t年
整体区域的人均GDP的平均值。
(3)变异系数(V)为各区域人均GDP的标准差与其均值之比,反映了各区域问
人均GDP偏离总体人均GDP的相对差距,计算公式为:
a
形=生公式3一(4)
yt
(4)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反映收入或者反映收入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称为洛伦兹曲线,其表示方
12
第三章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分析
法是一条曲线图(如图3.1)。联结两对角的直线(450角)是绝对平均线,线上任何
一点到纵轴和横轴的距离是相等的。实际分配曲线与绝对平均曲线越接近,说明收
入或财产分配越接近平均,反之则越不平均。如图中A曲线代表的收入分配比B代
表的收入分配差距更小。
人口或家户%
图3.1洛伦兹曲线图示
lOO
基尼系数又称基尼集中率,是洛伦兹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在集合图形上它所计
算的就是洛伦兹曲线与绝对平均线所包围的面积。它是用来度量人均GDP的变动时,
可以反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状况。其值介于0,-一1之间,数值越小,不平
均性越小,反之越大。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为“高度平均”,0.2-0.3为“相
对平均”,0.3-0.4为“比较合理”,0.4-0.5为“差异较大”,0.5以上为“差异悬
殊。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①组计算法。公式为:
n n-I
G=Σ薯肼+2木ΣxiO-v,)-I 公式3一(5)
i=1 f=I
式中G为基尼系数,五、咒分别为n组人口比重和人均GDP比重,V为累计人
均GDP比重。
②经济计量学法。设洛伦兹曲线的回归方程为V=AWB,将人均GDP分组资料按
顺序排队,根据累计人口比率W和累计人均GDP比率V回归求得的A和B,计算基
尼系数G:
13
青岛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G=I一(2A/B+I)
3.4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间特征
公式3一(6)
以山东省2007年行政区划为标准,以山东17地市为区域单元,以1995至2007
连续13年为研究时段,以人均GDP为度量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运用极差、标
准差(绝对差异)和变异系数(相对差异)两个指标分析1995年以来山东省区域经
济差异的演变趋势和主要特征。
3.4.1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
图3.2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变化过程(人均6DP的均值、极差和标准差)
从表3.1和图3.2可以计算出,从1995年至2007年山东各地级市的人均GDP
标准差平均增速达15.7%,表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一直呈扩大趋
势。从扩展速度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95年至2002年,
绝对差异呈缓慢扩大趋势,标准差从3682.9增加到8377.82,年递增率达12.68%。
第二阶段,从2003年至2007年,绝对趋势呈急剧扩大之势,标准差从9820.39增
加到20655.67,年递增率达到19.85%。
14
第三章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分析
表3.1 1995-2007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指标变化值
年份极差标准差均值变异系数基尼系数GDP增速
1995 11983.00 3682.90 6536.9187 0.5634 0.7723
1996 14293.00 4211.60 7653.28 0.5503 0.7631 12.20%
1997 17068.00 4896.21 8681.2234 0.5640 0.775 11.20%
1998 19029.00 5329.92 9458.598 0.5635 0.7802 10.80%
1999 18073.25 5369.82 9573.5782 0.5609 0.8089 10.10%
2000 24562.89 6709.47 10952.449 0.6126 0.8145 10.50%
2001 26257.43 7291.36 12146.194 0.6003 0.7952 10.10%
2002 29080.55 8377.82 12657.229 0.6619 0.792 11.6096
2003 36051.03 9820.39 16267.003 0.6037 0.7901 13.70%
2004 45726.60 12039.97 20029.895 0.6011 0.7932 15.30%
2005 59802.00 14792.63 23897.625 0.6190 0.7935 15.20%
2006 74025.10 18279.80 28416.448 0.6433 0.8004 14.70%
2007 83713.08 20655.67 33518.776 0.6162 0.8002 14.30%
资料来源:由山东省1995—2007年山东各市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据整理所得。
3.4.2相对差异呈波浪式平稳发展
图3.3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过程(人均GDP的变异系数)
15
青岛大学硕+学位论文
从图3.3和表3.1可以看出,从1995至2007年,用人均GDP的变异系数测度
的相对差异水平呈波浪式平稳发展的趋势,变异系数始终保持在0.5-0.67之间,年
均增速仅为0.88%。在2002年达到最高值0.6619,之后又趋于下降。从1995至2002,
从0.5634增加到0.6619,平均增速为2.44%;从2002至2007,从0.6619减少至
0.6162,年均减速为1.31%。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3.4.3基尼系数呈波浪式上升
图3.4山东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过程(基尼系数)
从图3.4和表3.1中的数据可知,基尼系数发展呈现3现阶段的发展趋势。从
1995至2000年,基尼系数增长较快从0.7723到0.8145,年均增速达到1.08%;从
2000至2003年,基尼系数出现持续下降趋势,从0.8145下降至0.7901,年均减速
达1.oo%;从2003年至2006年,基尼系数又出现缓慢上升趋势,从0.7901增加至
0.8004,年均增速达0.433%;2007年基尼系数又出现轻微下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1995年以来,山东省内的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在不断增
大,并且增长速度逐渐加剧。无论是变异系数还是基尼系数的变化,都表现出区域
的相对差异在2002年左右以后出现下降并区域稳定的趋势。
3.4.4经济增长速度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影响
为分析区域经济差异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把1995年以来山东17地市
的人均GDP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与相应年份的人均GDP增长速度作一元线性回归分
16
第二章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分析
析。
表3.2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与人均GDP增长速度的回归分析
因变量Y 自变量X 回归方程F检验
标准差人均GDP Y=O.096+2.94X 16.99*
注:·在99%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结果表明,山东省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收到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显著影响,他
们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在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绝对差异会显著扩大,反之则会
缩小。
3.5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综合分析
考虑到只以人均GDP这一单一指标来进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水平的分析的局限
性,以下将采用表4.1中所列的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通过线性
替换,把原来的多个存在相关关系的一组变量,变换成少数几个互补相关的综合新
变量,称其为主成分,然后以各主成分的因子贡献率的比重为权重,与各主成分得
分进行加权,计算得各区划单元经济发展的指标的综合得分并加以排序。因子分析
的基本思想是将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以再现原
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多个能够直接测量,并且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实
测指标是如何收少数几个内在的独立因子所支配的,同时根据不同因子还可以对变
量进行分类H¨。比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这需要通过借助SPSS软件来对山东省
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差异的测度。最后根据最终得到的结果对山东省区域
间经济差距的原因做出分析。
3.5.1指标选取和计算方法
1.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区域经济差异水平的测度的指标评价实际上是对社会经济水平的综合测度和分
析,其指标体系应该是一个反映一个复杂系统的多指标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
存的统计指标群,构建综合测度指标体系至少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完备性原则。意味着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的信息量既必要又充分,由若干指标构
成一个指标的完备群,从理论上讲,对一个统计指标的完备群来说,多一个指标就
会造成信息的重叠和浪费,少一个指标就会造成信息不充分。最好一个指标只反映
区域经济差异的某一个层面,各个指标相互对立,构成一个n维空间,空间中的每
一个代表着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状态。从而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反映区域
17
青岛人学硕+学位论文
经济差异的特点,充分揭示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内在规律。
可比性原则,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尽量采用可比性较强的相对量指标和区间具
有共同特征的可比指标。同时,必须明确总体测度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的涵义、
统计口径和范围,以确保时空上的可比。
代表性原则。评价指标要具有较强的鉴别力,所谓指标的鉴别力是指指标用来
区分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能力,在评价时,鉴别力的大小具体表现为
地区间指标值的差异大小。
弱相关性原则。我们进行评价时所选取的指标与指标之间在理论上应该是完全
不相关的,这样才能使每一项指标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事实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
所有指标都是相关的,但是应该避免选择高度相关的指标。
可行性原则。包括计盘性和可操作性。所谓计量性就是指这些指标所包含的内
涵可以进行定量描述,通过对各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做定量分析,从而反映
不同地区间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可操作性就是指在选择指标时既要考虑到指标体系
的完整、科学,又要从实际出发,尽可能选择现行统计报表中可以取得资料的指标,
也就是说这些指标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同时,选取的指标不宜过多、过细,否则非
常庞杂,给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计算带来很大的困难。
结构层次性原则。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应呈现结构层次性,特别是在评价一个复
杂系统时,如评价区域经济差异综合发展水平,构成这个系统的包括很多不同层次
的因素,进行分层次测度不仅能得到总的评价结果,而且能了解到每一个层次的评
价状况。
2.指标体系的选取
区域差异应该是指经济、社会以及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要素的差异组
成的“集合体”,也即区域问社会经济综合实力水平的差异。
从区域经济学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区域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其社会经济综合
实力的较量,因此,分析区域差异主要应该分析地区间社会经济综合实力水平的差
距,要突出经济方面的差距,同时还要兼顾由自然、历史、资源、基础设施、社会
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等构成杜会经济综合实力各个要素存在的差距。因而从可获得
数据中,在指标体系的选取上,我们主要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效益、经济结构、
基础设施水平、人民生活、科教水平等角度来选取指标,指标如下:
18
第三章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分析
表3.3因子分析指标体系
要素统计指标指标代码单位
生产总值Xl 亿元
区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生产总值X2 亿元

财政收入x3 万元
——
经人均财政收入x4 兀
济经济效益第三产业增加值x5 亿
差经济结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X6 %


居比储蓄存款X7 亿元
——
标人民生活农村居民年均消费性支出x8 兀
—— 评城镇居比年均收入x9 兀

公路里程X10 公里


基础设施建设用地Xu 平方公里
绿化覆盖面积X12 公顷
科教水平卫生技术人员数量X13 人
3.5.2应用SPSS软件实现对数据因子分析的过程
1.将原始指标标准化,排除不同量纲的影响。通过SPSS对数据标准化得到的
描述统计表显示了各个变量的均值、标准误差、最大值与最小值,具体数据特征见
表3.4。
表3.4描述性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N=17
指标最小值最人值均值标准著指标最小值最人值均值标准差
XI 367 3787 1585 880.97 )(8 2300 4736 3499 68l
X2 8424 84081 32683 18725 X9 10672 20869 15893 2657
)(3 260689 2928037 859724 653015 Xlo 3335 21043 12485 5459
x4 461 3863 1745.52 103l XIl 45 315 119 72
X5 .20 .49 .3153 0.0683 X12 1616 14393 5205 3439
X6 102 1629 532.88 401 X13 5746 34542 20325 9130
X7 172 1702 672.81 423
注:表中部分数字四舍五入至整数,并不影响数据特征。
19
青岛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2.因子分析与公因子解释
将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以后,应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利用KMO和球形
Bartlett检验进行适用性检验,如表3.5所示,KMO统计量为0.697非常接近于0.7,
说明变量间信息的重叠程度可能不是特别高,但是分析模型还是值得尝试的。
表3.5 l锄0 and Bartlett’S Test
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697
of Sampling Adequacy.
Approx.Chi—Square 300.746
Bartlett’S Test of Sphcricity df 78
Sig. .ooO
再看变量共同度(Communalities)是表示各变量中所含原始信息能被提取的公
因子所表示的程度,表3.6中所示变量共同度可知:几乎所有变量共同度都在80%
以上,因此提取的这3个公因子对各变量的解释能力是较强的。
表3.6变量共同度(Communalities)
指标XI X2 )【3 )【4 )(5 )(6 X7 )(8 X9 Xlo Xll X12 X13
Initial l l l l 1 l 1 1 l l 1 l l
Extraction .96 .867 .961 .972 .649 .974 .979 .795 .866 .754 .858 .834 .908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同样,可以用SPSS生成的碎石图(图3.4)来进行判断,它将因子按特征根从
大到小以此排列,从中可以非常直观的了解到那些是最主要的因子。在此图中我们
可以看到公因子个数大于3时特征根的变化明显趋缓,即上述13个指标经过主成分
分析之后,可以归结为3个主因子,从第二个主因子之后,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影响
不再显著,这样提取3个公因子进行分析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20
第三章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分析
Scree Plot
Component Number
图3.4碎石图(ScreePlot)
表3.7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Rotation Sums of Squared
Initial Eigenvalues
Loadings Loadings
指标Total 方差% 累积% Total 方差% 累积% Total 方差% 累积%
1, 7.314 56.265 56.265 7.314 56.265 56.265 5.459 41.990 41.990
2 3.ooO 23.080 79.345 3.ooO 23.080 79.345 4.177 32.132 74.122
3 1.062 8.171 87.515 1.062 8.17l 87.515 1.741 13.394 87.515
4 .766 5.892 93.408 | | | | i |
5 .353 2.715 96.122 | | | | | |
6 .195 1.498 97.620 | | l l | t
7 .118 .910 98.530 | | l | | l
8 7.91lE—02 .609 99.139 | | | l | |
9 6.5 llE—02 .50l 99.640 | | | | | |
10 3.155E-02 .243 99.882 | | | l | |
1l 1.157E-02 8.898E.02 99.97l | | | | |
12 2.395E-03 1.842E.02 99.990 | | | l | |
13 1.344E-03 1.033E.02 100.000 | l l | | |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根据方差解释表(3.7),表中给出了各成分方差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由表可
青岛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知,只有前三个特征根大于l,因此SPSS只提取了3个主成分。第一个主成分的方
差所占所有主成分方差的56.27%,超过一半,前三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
87.52%,因此前三个主成分已经足够高描述经济发展的水平。
表3.8为经过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的因子载荷矩阵,它表示各因子在各变量上的载
荷,即各因子对各变量的影响程度。表格中已经按照系数大小进行了排序,从表中
可以看出,第一公因子在居民储蓄存款、第三产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卫生技术人
员、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等六个指标变量上有较大载荷,主要表现在国民经
济综合指标的综合影响,因此定义为区域经济规模实力因子,其贡献率最大,为
56.27%;第二公因子在人均财政收入、人均GDP、城镇居民年均收入、农村居民年均
消费性支出等四个变量上有较大的载荷,主要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
平,可以定义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子;第三公因子在绿化覆盖面积和建设用地两
项上有较大载荷,主要反映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定义为基础建设因子。
表3.8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
指标X7 XB )(3 X13 Xl 】(5 X4 )(2 X9 )(8 XIo X12 X“
1 .940 .909 .898 .897 .881 .680 .286 } .287 .379 .559 .154 .505

2 .235 .323 .392 --.200 .406 { .940 .930 .855 .781 一.627 .166 .885 子
3 .202 .207 | .253 .134 .432 } f .230 .202 一.220 .385 .674
Ex仃action Metllod:PrincipM Component Analysis.Rotation Method:Varimax witlI Kaiscr
NormMizafion.a Rotation converged iIl 5 iterations.
图3.5为本次因子分析的载荷图,从中得出的结论和表3.8完全一致。
Component Plot in Rotated Space
图3.5因子载荷图
22
第三章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分析
3.5.3实证分析结果
表3.9 Component Score Coefficient Marx
指标X1 )(2 】(3 X4 】(5 X6 X7 )(8 X9 Xlo XIl X12 X13
1 .178 一.063 .202 .011 .089 .175 .188 .018 一.014 .217 一.023 一.143 .189

2 .058 .274 .068 .258 一.101 .020 一.007 .186 .209 一.183 一.013 一.095 一.144

3 一.122 --.095 一.207 一.137 .236 一.052 一.049 一.024 .007 一.200 .417 .699 .071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otation Method:Varim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
Component Scores.
为进一步对山东省区域经济水平进行比较和解释,可结合因子分析结果用回归
方法计算出各因子得分,因子得分要借助于因子得分矩阵(表3.9),表3.9是根据
回归法计算出来的因子得分函数的系数,根据表可以得到下面的得分函数:
FI=O.178Xl一0.063X2+0.202X3+0.011X4⋯...0.143X12+0.189X13 公式3一(7)
F2=O.058Xl+O.274X2+0.068X3+0.258X4⋯.O.095X12.0.144X13 公式3一(8)
F3=.0.122X1.0.095X2.0.207)(3.0.137X4⋯+O.699X12+o.071X13 公式3一(9)
SPSS已经计算出三个公因子的得分,保存在facl—1----fac3一l中(表3.10),三
个公因子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山东省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的总体水平,但单独使
用某一公因子并不能对各区域在全省的地位做出综合评价,因此按各公因子对应的
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如下综合统计量:
F2j_;精E+焘E+南E=0.643E+0.264F2+0.0935 ^+五+以1 五+五+以2 A+如+五’ 1 2
公式3一(10)
式中丑、五和五分别表示三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F。、F2和Fs分别表示各因
子得分。带入数据不难得到山东省区域经济水平的对比情况(表3.11),以因子为
分析基础进行得分分析,分析山东省区域经济的排序情况。
23
青岛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3.10因子得分
facl l fac2 1 fac3 l
1.07756 0.22987 2.56295
2.64491 1.35632 .1.43624
-0.2849 O.4lll 2.19243
.0.88494 .0.17042 0.08861
-0.96624 2.0884 -0.71914
0.8285 0.48865 0.3859
0.92701 .0.6441 5 0.07029
0.41167 -0.53753 -0.35816
-0.16025 .0.5604 O.03264
.0.55578 1.52905 一o.25196
.1.00961 -0.18827 Ⅲ.00382
.1.448l 0.60416 0.06883
0.60111 .1.14424 -0.10544
0.00521 .1.10891 -0.54979
.0.43779 -0.8260 1 -0.62214
.0.52625 -0.00065 一o.8604l
-0.22211 .1.52699 -0.49454
我们把综合得分作为山东省17地市的经济实力评价标准。17地市的综合得分
基本说明了山东省区域之间的经济实力主要特征: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实力水平
极不平衡,差异性显著。在贡献率最大的区域经济规模实力因子上,只有7个地市
大于0,不到全省的一半,综合得分大于零分的共有8个,也不到全省的一半,但
是接近1/2。
由表3.11可知,区域经济规模实力因子得分最高的是青岛市、济南市、潍坊市、
烟台市、临沂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得分最高的是东营市、威海市、青岛市、
烟台市、济南市;基础建设因子得分最高的是济南市、淄博市、烟台市、潍坊市。
综合实力因子得分最高的是青岛市、济南市、烟台市、潍坊市、淄博市。排名靠前
的主要是东部沿海城市,排名靠后的主要是以菏泽、滨州、聊城等为代表的中西部
内陆城市,基本上代表了山东省的社会经济现状。
24
第三章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分析
表3.11山东省17地市经济实力综合能力评价值及排名
城市Fl F2 F3 综合得分排名
济南市1.078 0.230 2.563 0.993 2
青岛市2.645 1.356 -I.436 1.924 l
淄博市-0.285 0.41I 2.192 0.130 5
枣庄市-0.885 —0.170 0.089 -0.606 15
东营市一0.966 2.088 -0.719 -0.138 9
烟台市0.829 0.489 0.386 0.698 3
潍坊市0.927 -0.644 0.070 0.433 4
济宁市0.412 -0.538 -0.358 0.089 6
泰安市一0.160 -0.560 0.033 -0.248 10
威海市-0.556 I.529 -0.252 0.022 8
日照市一1.010 -0.188 -0.004 -0.699 16
莱芜市-I.448 0.604 0.069 -0.765 17
临沂市0.601 -i.14424 -0.105 0.075 7
德州市0.005 -1.10891 —0.550 -0.340 11
聊城市-0.438 -0.8260l 一0.622 —0.557 13
滨州市-0.526 -0.00065 -0.860 -0.419 12
菏泽市-0.222 —1.52699 -0.495 -0.592 14
根据表3.1l还可以做进一步的分析,由结果及经验可知,东部沿海的青岛、潍
坊、烟台、淄博、威海、东营、及省会城市济南市表现较为一致,作为第一类,其
主要特征是经济规模实力因子、经济发展因子和综合得分都较高,经济基础雄厚;
而以济宁、临沂、泰安为代表的中部城市为第二类,其特征是或者是综合实力因子
得分较高,或者是经济发展实力因子得分较高,所以综合实力得分较高;其他城市
可以大题划分为第三类,其中除了德州经济规模因子、枣庄基础建设因子、莱芜的
经济发展因子和基础建设因子得分为正,其他城市各因子得分都为负数,地域全省
平均水平,其整体经济实力薄弱。其中需要指出的是日照和莱芜虽然从地域上说不
属于西部地区,但是由于其经济社会各项指标都和西部的各市非常接近属于同一类,
所以把日照和莱芜归于比较不发达的西部。
总之,通过对山东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排序,可以比较清楚的认识
到各地市在哪个方面上的不足,哪个方面有所优势。正所谓“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只有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优劣所在,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剖
析,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有的放矢。
25
青岛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那些是主要是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本身
发生了那些变动?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动?这些变动是否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搞清楚这些问题,对于研究区域经济差距的差异及其变动趋势至关重要。至少我们
可以看到,地区间的资本和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在各地区分布的差异,各地区的
地理位置、城市化程度、农村工业化程度和基础设施条件的差异,以及制度和政策
因素的差别,都有可能导致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变化。只有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较为透
彻的研究之后,才有可能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原因勾画出一个整体的轮廓。
4.1地区间的比较优势和禀赋差异
4.1.1山东各地市比较优势
众多研究表明,更加开放的国家或地区比更为封闭的国家或地区具有更为优异
的经济增长绩效(Michaely,1977;Dollar,1992,BarriSOFI,1996;Frankel和
Romer,1999)。规模不断扩大的产品贸易和要素流动,有利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
自己的资源和要素禀赋选择合适的技术和产业结构,从而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积极主
动的参与分工,发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逐渐扩大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促进了山东省整体经济
发展水平提高。从经验上讲,经济外向型的提高对于地区经济具有双重作用。首先,
沿海地区的优越条件易于率先获得对外开放的收益,因而具有扩大地区差距的作用。
由于历史上形成的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
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实行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在东部地区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程度,在财政、税收、金融、贸易、引进外资、人事制度等方面给予东部地区诸多
优惠政策,使得改革和发展的重心都集中在东部,使这一地区获得了率先发展的机
会,造成的三类地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使得不同地区具有十分不同的发展基
础和环境,对外开放在地区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其次,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机遇也
可以通过区级贸易惠及省内其他地区。这与中国作为一个整体获得对外开放的收益
是一个道理,即通过区级贸易得以发挥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缩小其在生产要素
报酬上面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与生产过程直接相关的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
本)、劳动和自然资源。无论是由于自然地理的、历史的还是制度的原因,山东省各
地市之间在上述生产要素的禀赋结构上有着巨大的差异。
由于经济活动的路径依赖和建国后中国工业化优先发展的策略,使资源和企业
26
第四章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冈分析及政策建议
继续向东部沿海地区地区集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开展与国外技术、资金、产
品交流,参与世界经济的循环,使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加迅速,基础设施进
一步完善,现代化的工业技术迅速深入各部门。而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在
解放初期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经济上以农业为主体,基本上处于封闭式自给自
足的状态,仅有规模较小的为本地服务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简单矿产开采等,从而
使区内各种经济活动前向、后向联系甚少;改革开放后,经济上在某些方面有所突
破,但目前经济结构仍不合理,工业比重小,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有利的
支柱产业;农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单产水平低,经济发展的启动能力较差,基础
设施发展缓慢,没有形成联系密切的交通信息网络。
从自然地理位置来看,胶东半岛县市三面环海,依陆面海,位置优越,水路交
通便利,是山东省半岛经济开放区的前沿地带,一方面积极开展与北美、西欧等世
界各国特别是亚太各国的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交流,另一方面依据陆上交通充分
利用内地的资源优势,使对外贸易长足发展;而西部内陆县市位置偏远,交通不变,
信息比较闭塞,市场机制不健全,资源配置效率低。同时从经济地理区位来看,胶
东半岛沿海县市与大连、秦阜岛和天津这些比较发达的城市相毗邻,而鲁西南的菏
泽、聊城、枣庄等市位置不够优越,与之毗邻的河南、安徽等省目前经济相对不是
很发达,在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尚有不足之处。
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分布来看,胶东半岛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矿产资
源丰富且易开采,滩涂浅海资源潜力巨大,多数县市气温和降水条件适合农业发展;
而西部地带地形虽以平原为主,但待开发和难利用的国土面积较大,资源开发的配
套条件也较差,比较效益高的产业性资源贫乏,生态环境也较脆弱,多数地区气候
条件较差,旱涝灾害频繁,干热风与霜冻、寒潮、土地盐碱化等均影响农业高产稳
产;横穿西部地带的黄河改道的不确定性、鲁北地区对地下水抽取极易导致海水内
侵等客观不利因素的存在,使广大的西部成为建国后投资争议区,大中型项目建设
极少。另外,在鲁中南的沂蒙山区的山地丘陵面积大,河网较密,植被覆盖率低,
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条件差,生产水平比较低下。
宏观政策方面,建国以后,山东省开始了均衡布局的经济地域战略布局。由于
山东工业主要集中在中东部,鲁西主要是农业区,因而对鲁西地区的“抽血’’效应
比省内其他地区更严重。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实施了与“梯度开发”相似
的地区非均衡发展战略,并提出了“全面开放、重点突破、梯次推进、东西结合、
加快发展”的外向型战略方针,首先开放东部地区,全省形成了以青岛为龙头,烟
台、威海、同照为前沿,自东向西依次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东部地区利用良好的
发展基础和区位优势,享受远比西部有利的各种优惠政策,促进了东部地带的快速
发展。而西部资金匮乏,人才流失,缺少发展的活力,全省经济发展形成了典型的
27
青岛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马太效应"。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顺应开发西部的政策,加大了鲁西开发
力度,但西部发展速度与东部相比仍较慢。
我国在1980年、1985年、1988"--'2004年间先后几次进行的财政体制改革,不
断扩大地方财政的权限和实力。财政体制的改革使山东省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财力
大大加强,投资规模迅速增大,经济发展速度高速增长;而西部地带财源极其有限,
再加上失去了中央财政的支持,财力相对减弱,导致经济发展缓慢,特别是“向东
倾斜”的发展战略,使西部地带发展的资金严重短缺,失去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
“六五"以来,随着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国家投资的重点也大幅度向东部沿海地
区倾斜。与此同时,国家在财政、税收、信贷和管理权限等方面给沿海地区以更多
的优惠和自主权,这成为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高速增长的动因,而西部地带缺乏对
外资的吸引,投资预期悲观,导致东西部地带差距急剧扩大。
经济增长使得东部地区的劳动力资源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逐渐变得稀缺,而
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比较缓慢,物质资本积累较少,非农就业机会少,这些地区
居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潜在优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将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
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这有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劳动力的物
质资本拥有量是反映地区之间物质资本丰缺程度的重要指标。在新古典的经济增长
模型中,劳动和资本间的比例关系是决定人均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的关键因素
(Solow,1956)。一般而言,如果劳动力拥有物质资本数量多,劳动生产率就高,
经济增长绩效就好,人均收入水平也高;反之,如果劳动力平均拥有的资本量少,
经济增长绩效就会由于资金缺口或投入不足而较差,劳动生产率较低,人均收入水
平也较低。根据经验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可知,我省东部沿海地市劳动力的物质资本
的拥有量较高,增长最快,中西部地市劳动力物质资本的拥有量增长缓慢,而且两
者基本接近。
4.1.2山东各地市比较优势与经济增长
由于地区间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禀赋不同,经济发展客观上需
要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来分配资源,实行社会分工,促进配置效率的最大化,从而实
现社会福利水平最大化。在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各地将根据所拥有的
生产要素禀赋来选择最适合于自己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组织安排产业发展和行业
发展,并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安
排和技术结构选择是内生的,受其自身资源和要素禀赋结构的制约。欠发达国家或
地区如果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来发展经济,那么将有机会赶上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相反,如果,违背比较优势原则,则不仅造成资源配置的极大破坏和浪费,而且也
会措施良机,与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差距就会逐渐变大。
28
第四章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冈分析及政策建议
改革之后,随着发展战略调整,生产要素市场逐渐发育,地区间资源配置扭曲
得到纠正,地区间产业结构雷同现象有了较大改变。从相对结构比较看,三类地区
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按照其自身的资源和要素禀赋结构形成从东部到西部梯度的产业
结构模式,工业在GDP中的比重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农业在GDP
中的比重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三类地区产业结构模式是与这些地区
的资源禀赋结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比较而言,东部地区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比
较丰富,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随着
市场化改革基本和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来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但是由于仍然
有着政策和制度方面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维系着违背比较优势的赶超型战略。此
外,市场发育水平特别是要素市场发育水平也仍然不够完善,使得结构调整尚未到
达资源最佳配置的目标。在整个改革时期,物质资本由于流动性较强,它的边际在
地区间差异较小,并于90年代以来走向趋同:而人力资本和劳动力由于受制度方面
的因素影响,流动性相对较弱,它们的边际报酬在地区间的差异存在着扩大的趋势。
地区间生产要素边际差异的不同变化趋势与其流动性和市场发育状况密切相关。
4.1.3政策建议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政策建议是,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同时,
一方面加大对中西落后地市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这些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以及
开发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深化城乡之间户籍制度的改革,加快劳动力市场培
育,为发挥比较优势创造制度保障和条件。扩大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为了发挥比较优
势,为长期经济增长提供可持续动力。生产要素能否在地区间充分、自由地流动是
发挥比较优势的先决条件,也直接决定着能否缩小地区间生产要素报酬差异。完善
统一省内市场、缩小读取差距,也取决于各地市能否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消除体
制和政策障碍、促进他要素在地区间流动,是扩大劳动分工和实旌比较优势战略的
重要前提。深化城乡之间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市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歧视性政
策和规章,实行城乡统筹就业战略,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为合理配置劳动
力资源创造积极条件。同时地区问的开发和创新能力差异也是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
重要因素。人力资本积累对于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扩大落后
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和科研投资,将有利于加速落后地区追赶发达地区的步伐,从
而缩小地区差距。
4.2地区间资本及外资的分布差异
资本在各地区间的配置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资本在地区间
的流向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地区差距及其变动趋势。改革以前,我国投资体制是由
29
青岛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央政府控制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地区间资本流动完全是一种计划行
为,受中央政策支配。改革开放以来的这三十年,资本流动一方面受财政分配资金
和国家银行政策性资金分配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到市场的引导。对外资而言,其
在不同区域间的分布不仅受市场的引导,而且也受到地域性优惠政策的影响。财政
体制、银行政策、市场条件、外资优惠政策等等本身也在不断变化。这些不同因素
使得区域间资本流动呈现出复杂的格局。
4.2.1固定资产投资在不同地市间的差异
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包括国家、企业和个人等多重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无论
是基本建设投资还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都是向东部地区倾斜的。
如下表所示,2008年山东省各地市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数东部的青岛、烟台、潍
坊等市的最大,而西部的枣庄、菏泽、聊城最低。但是投资增长率差别不大。东部
青岛、济南、烟台、潍坊、威海等五市的投资总额占全省总投资的51%以上,而且
全省共有12地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家采取了政府投资向东部地
区倾斜和吸引外部投资的优惠政策的策略,造成了东部地区投资增长快;另一方面
中西部地区由于自身经济基础的薄弱和外部环境的不健全,造成中西部地区的资本
流动能力有较大的不同,从而使得拉动经济发展的三大马车之一比较滞后,对经济
的带动作用有限。
表4.1 2007年山东省各地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情况(单位:亿元)
地市青岛市烟台市潍坊市济南市威海市临沂市东营市淄博市泰安市
数额2019 1953.79 1523.4 1415.3 926.14 897.5 873.81 807.97 803
排名1 2 3 4 5 6 7 8 9
同比增长% 23.5 24.1 26.1 23.3 23.7 26.1 25.1 24.9 25.8
地市济宁市德州市滨州市聊城市日照市枣庄市菏泽市莱芜市
数额795 732.89 578.69 512.71 464.43 462.4 380.63 207.46
排名10 1l 12 13 14 15 16 17
同比增长% 25 26 21 22 26.5 25.9 18.3 25.49
资料米源:山东省各地市统计信息网及统计公报。
4.2.2财政支出在不同地市间的差异
目前我国整个投资体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会的配置和流动更多地体现
市场经济的需求,但从根本上讲,政府在资会配置中似乎仍然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其作用和影响力不可小视。尤其是中西部地市还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起步阶段,在
30
第四章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资本形成的过程中,政府作用的重要性仍然比较突出。对于政府预算和预算外投资
资金在不同地区分配的统计资料难以得到,我们在这里以政府财政支出来反映政府
投资资金在不同地市的分配。
由表4.2可以看出,东部地市的政府支出明显高于西部各地市,财政支出最高
的青岛市是最低的莱芜市的9.3倍,虽然财政支出不一定是用来投资,但是财政支
出无论是用来投资还是转移支付,最终都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或者增加当地居
民福祉,从这个角度也可以得出东西部经济差距的部分原因。
表4.2 2007年山东省各地市财政支出情况(单位:亿元)
地市青岛市坍阐巾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临沂市淄博市蔡殳巾威海市
数额321.18 179.98 174.50 148.79 142.94 127.12 117.60 104.59 103.36
排名1 2 3 4 5 6 7 8 9
地市菏泽市滨州市德州市尔莒fIJ 聊城市枣庄市日照市来无ffJ
数额95.53 84.94 77.03 76.28 75.04 68.15 46.38 34.53
排名10 ll 12 13 14 15 16 17
数据来源:(2007年山东省统计年鉴》
4.2.3银行资金在不同地市间的差异
从货币资金的角度看,计划体制弱化以后对资金流动管制的放松,促进了银行
资金在不同地区间的流动。银行资金在不同区域间的分配主要表现在存贷款总量的
分布,银行资金在不同区域间的流动主要表现为存贷差、银行间同业拆入和拆出、
以及银行资金的汇入和汇出。由于银行问拆入和拆出、汇入和汇出分地区统计的数
据难以得到,所以这里主要分析银行存贷款资金存量及存贷差变化(见表4.3)。
首先,东中西部地市存款的分布不平衡。东部地区的存款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
市,而且不同地市存款的绝对差额非常大。东部存款最高的五个地市的存款总额为
13135.19亿元,占全省存款总额的59.7%,是西部最低五市的5.23倍。前两名的济
南市和青岛市的存款总额分别是最低的莱芜市的11.1倍和10.66倍。
其次,东中西部贷款分布不平衡,贷款的分布也具有东部高西部低的特征。中
西部贷款最低的莱芜、枣庄、菏泽、同照、泰安、滨州和聊城七个地市的贷款总额
才3244.91亿,比济南一个市的贷款还少,比青岛仅多出147.86亿。贷款额最高的
东部五市贷款总额是10390.94,占全省的60.32%,是最低五市总额的4.86倍。但
是从长期来看,贷款的区域分布并没有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在政府出台了中央金
融机构的再贷款向西部倾斜的政策后,国家政策性银行在贷款上更多了考虑了向中
31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西部地市资金的投入。中西部地市贷款的增长速度总体上高于东部地区。
表4.3 2007年山东省各地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及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单位:亿元)
2007年存款余额排名贷款余额排名存款余额排名
济南市4062.43 l 3679.04 1 1266.66 2
青岛市3891.59 2 3097.05 2 1702.04 1
淄博市1394.83 5 964.88 5 807.13 5
枣庄市484.64 16 344.72 16 288.18 15
东营市844.43 9 598.92 9 440.72 12
烟台市2148.9 3 1422.94 3 1246.35 3
潍坊市1637.44 4 1227.03 4 1038.74 4
济宁市1169.45 6 757.04 7 704.56 7
泰安市812.29 10 539.18 13 500.11 9
威海市973.2 8 690.48 8 583.63 8
日照市527.87 15 494.83 14 250.49 16
莱芜市365.14 17 313.45 17 172.2 17
临沂市1156.11 7 946.79 6 778.05 6
德州市725.1 11 596.06 10 478.53 10
聊城市670.47 12 558.34 ll 450.75 11
滨州市562.83 14 549.7 12 302.51 14
菏泽市570 13 444.69 15 427.11 13
第三,从上表我们还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地区的存款余额都大于贷款余额,
但是西部地市的差额明显大于东部地市。从理论上讲,在我国银行的资金管理制度
下,银行贷款那是或通过一定的转化会增加银行的存款。但是从历年的东中西部地
市的存款增长率和贷款增长率的关系看,中西部地区相当部分的银行贷款资金并没
有留在当地,而是流向了东部地区,出现了地区间资本的回流。由于东部地市的投
资利润率高,投资者出于盈利的考虑,中西部地市的资本通过商品贸易或者直接投
资的方式又回流到东部地市。商业银行的内部调度也促使银行资本由中西部向东部
转移。由于目前我国银行实行的是总分行制度,在东中西部地区投资利润率存在差
距的情况下,总行出于利益驱动,在本行系统内调动各支行的资金,以各种形式“虹
吸"中西部的资金,投入到发达的东部地市,造成原本资金就短缺的中西部地市面
临更加严重的资金短缺。
4.2.4外商直接投资在不同地市间的差异
32
第四章|又:域经济差异的原冈分析及政策建议
表4.4 2007年山东省各地市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单位:万美元)
地市青岛市狮帛巾烟台市潍坊市临沂市济宁市菏泽市泰安市淄博市
累积2808700 338200 1481500 509700 165400 201700 80400 82000 302400
本年56240 379744 217012 61971 42531 36833 10383 10363 43205
增K(%) 39.6 3.7 3.9 10.3 27.0 17.1 46.5 38.2 16.9
地市聊城市德州市枣庄市东营市威海市滨州市日照市莱芜市
累积71500 142600 85700 105700 848600 104800 127200 61800
本年10308 13584 12005 16717 133686 25245 18245 13087
增长(%) 48.4 35.2 16.2 20.0 2.4 58.4 34.6 23.O
从表4.4可以看出,山东省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具有明显的“东高西低”基
本格局。沿海的青岛、烟台、威海三市远远高于内陆的其他地市。但是从增长速度
看,各地市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率差异较也为明显,但是西部地市明显高于东部地
市,这说明东中西地市的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对差异在缩小。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不
断增加,FDI在各地市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相应地,FDI在区域分
布上的不均匀也是造成地区经济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其重要程度弱于国内投
资的区域差异【42J。
4.2.4基本结论及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论从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银行存贷款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等各
个角度都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东部地市的资金明显比西部地市的宽裕,东中西
部的资本区域分布呈现不均匀的特征,即出现资本密集的地区和资本不足的中西部
地区共存的局面,这种资本分布的局面必然会引起资本配置效率的损失,不利于总
体经济长期增长。二是东中西部地市经济差距的变化是于区域投资的大小是一致的,
固定资产投资、银行信贷资金和民间资金的充分供给为东部地区经济的起飞提供了
极为有利的条件。三是中西部地市与东部地区相比,资本形成能力和资本积累能力
差,在东部地市资金收益率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市的背景下,东部地市的资金吸纳能
力要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市。四是东部地市资金流量大,资本形成能力强,在巨额
资金支撑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而这又为聚集更多资金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使
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资本的流动通常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区域经济
差异,如果没有合理的区域协调政策,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和不均等将呈现不断扩
大的趋势。由于各地市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联性和依存性,东中西部差距明显的
状况,不仅会阻碍中西部落后地市的经济发展,而且还将最终影响整个山东省的国
青岛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民经济的增长,甚至还会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压力上升。
在资源有限和存在地方利益驱动的情况下,希望通过地区资本流动的自我调整
达到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政府应在协调地区
资本流动和地区经济发展方面采取兼顾均等的金融和财政调节政策。所谓兼顾均等
就是省政府或者直接在经济欠发达地市投资,或者与欠发达地市的地方政府共同投
资,或者通过提供贴息贷款、投资津贴及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措施,存进资本在地市
间流动,使欠发达地市的经济能够获得接近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率。
1.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一方面应该按照客观因素公平分配财政转移支付,出动现行的既得利益的分配
格局,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减少对富裕地区的转移支付;另一方面,
应参照国际经验继续完善转移支付的计算方法,并增加转移支付的种类。
2.政府适当增加向中西部地市的投入,提高中西部地市的基础设施服务能力。
从缩小东中西部地市经济发展差距的角度,向中西部地市投资倾斜从社会资源
配置最优的角度来考虑,发达地市的投资收益高于欠发达地市,在投资总量一定的
情况下,减少对欠发达地市的投资从而增加发达地市的投资是合理的,但是对于欠
发达地市来说,却是与其发展目标相悖的,并将损害其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现实
的政策选择只能是在不减少发达地市的投资量的情况下,提高欠发达地市的投资规
模。
在企业投资方面,应实行以企业投资补贴为主的投资诱导政策,即省政府可以
从现有的预算资金内留下一部分用于对在中西部地市投资且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
外商或区域外企业提供一定的投资补贴。在积极鼓励东部沿海地市的资金、人才和
企业家向中西部地市转移的同时,切实解决企业的本地化问题。
建立区域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中西部地市的经济发展。基金的投资方向应是中
西部地市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及东部地势和中西部地市企业间的经济技术合作项
目。
3.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政策,发挥政策性银行的功能,同时应完善中西部地市的
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减少地区差距的经验,在现阶段实行
有差别的金融政策,以确保投向中西部地市的资金能够留在当地,为当地的经济发
合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证。同时应该加强政策性银行的特殊作用,完善中西部地市
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增强当地居民的投资意识,改变当地的投资状况。
4.培育中西部金融市场。帮助有能力的企业上市融资,同时适应公众金融资产
多元化的发展要求,在中西部地市增设证券营业网点,逐步实现股票市场二级市场
的回流。
5.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向中西部地市扩展。
34
第四章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在国内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积极做好引进外资的工作,以政策导向吸引外商
向中西部地市投资,以改变东中西部资本分布不平衡的局面,最终达到缩小地区差
距的目标。
4.3地区间人力资本分布差异
人力资本因为能够解释经济为什么能够增长,所以成为新经济理论的核心。人
力资本对经济的影响可从不同的维度来考虑,除了教育程度还包括劳动者的健康程
度以及人力资本的流动对经济的影响。教育主要从两个方面促进经济的增长。首先,
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有更多的知识应用于工作中,而且教育也能通过提高人的“干
中学’’的能力,这样教育就能提高了个人的生产率。从地区经济增长的角度看,一
个地区平均受教育水平提高会使整个地区的学习能力普遍提高。其次,教育有着正
外部性,更多的教育能够增强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能力。教育的币外部性可以通过
教育的社会收益和私人收益两个方面得到反映。Topel(1999)通过对近100个国家教
育与GDP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教育的社会收益率要大大高于其私人收益率【43】。
4.4.1山东省各地市的现状
就山东省来说,明显存在着人力资本不均的问题。山东省大部分的科研院所、
高校及高职校等教育机构基本都分布在东部各地市,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东部地
市的人均健康程度也优于中西部地市。从下表我们可以看出东部地市拥有更多的技
术人才。
表4.5 2007年山东省各地市技术人员数量(单位:万人)
地市青岛市价南巾烟台市潍坊市临沂市济弓‘市菏泽市泰安市淄博市
数量35.O 23.9 21.2 18.8 18.3 17.4 14.1 13.2 13.0
地市聊城市德州市枣庄市东营市威海市滨州市日照市莱芜市
数量9.6 8.8 8.6 7.9 7.4 6.1 5.9 2.6
东部地区的人们更富有改革开放、竞争进取和开拓创新的意识与精神,能够很
快适应市场,而西部地区的人们创业冲劲微弱,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缺乏生产与生
活中的独立性、主动性,人口的文化素质低于东部,科技人才也远少于东部,高素
质的经营管理者更少。此外,由于“极化效应”,西部地市大多数人才(尤其是关键
技术人员)也大量流向东部地区,这样更促进了东部经济的发展、扩大了东西差距。
35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4.2基本结论及政策建议
人力资本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山东省各地市之间
存在着人力资本差距,影响着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最重要的政策建议是更多地投
资于人力资本,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发达地区来说,更高的人力资本是实现赶超的基
本条件。由于不同阶段的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边际效果不同,因此即使每一教育阶段
的人均投资相同,富裕省份的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与贫困地区不同。所以
对发达地市的人力资本积累政策也应与落后地市区别开来。例如,将更多的经济资
源投资于更为基础的教育阶段可能会对贫困地市有更为明显的效果,也将有利于缩
小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4.5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异
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第三章的因子分析也可以看出产
业结构差异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
4.5.1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
由表4.6可以看济南、青岛等发达地市的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第三产业的比重
较高,带动了经济的较快发展。中部的济宁、临沂等地市的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
产业比重高于青岛和济南,而第三产业比重却低于青岛和济南,比重较高的第二产
业带动了经济的较快发展,但是第三产业不够发达;以菏泽、聊城为代表西部的地
市的第一产业比重最高,尤其是菏泽市,第一产业比重超过四分之一,但是第三产
业比重却很低,第二、三产业的滞后导致了经济发展滞后。.
表4.6中的数据基本上反映了山东省现阶段的产业结构格局。山东省的几个高
新技术开发区,都在东部地市。东部的济南、青岛等地市具有比较发达的金融、旅
游、电子信息等产业,东营的油田、枣庄的煤矿、莱芜的钢铁都是各市的支柱产业,
所以这几个地市的第二产业比重较高。
36
第四章区域经济筹异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表4.6 2007年山东省各地市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及比重(单位:亿元)
国民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地市比重(%) 比重(%) 比重(%)
产总值增加值增加值增加值
狮罔巾2562.81 150.30 5.86 1158.04 45.19 1254.47 48.95
青岛市3786.52 203.59 5.38 1953.55 51.59 1629.38 43.03
淄博市1945.02 74.38 3.82 1256.39 64.60 614.25 31.58
枣庄市925.56 80.59 8.7l 590.99 63.85 253.98 27.44
尔莒巾1664.80 60.63 3.64 1269.24 76.24 334.93 20.12
烟台市2879.96 239.03 8.30 1755.79 60.97 885.14 30.73
潍坊市2056.02 237.54 11.55 1194.67 58.11 623.8I 30.34
济。j‘市1736.0I 213.53 12.30 960.13 55.31 562.35 32.39
泰安市1226.II 132.77 10.83 688.52 56.15 404.82 33.02
威海市1583.45 127.80 8.07 978.19 61.78 477.46 30.15
日照市629.58 86.20 13.69 320.2I 50.86 223.17 35.45
米无巾367.27 22.62 6.16 242.50 66.03 102.15 27.81
临沂市1660.46 206.55 12.44 847.27 51.03 606.64 36.53
德州市1180.82 158.73 13.44 655.40 55.50 366.69 31.05
聊城市1025.42 154.50 15.07 605.63 59.06 265.29 25.87
滨州市1030.29 109.57 10.63 638.33 61.96 282.39 27.41
菏泽市686.02 182.00 26.53 331.98 48.39 172.04 25.08
4.5.2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为了进一步优化山东产业结构和协调地区经济,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坚持
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更好地推动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充分利用农业
基础好,农业生产能力强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效、高产、低耗农业,推进农业产业
化经营。例如潍坊寿光市的蔬菜产业基地,就是一个很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功
案例。二是加强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对传统产业要提高产业技术构成,带动结构化
升级,鼓励产品创新和科技创新,避免传统产业的衰落导致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按
照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原则,发挥区域整体优势,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体系,避免区
域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三是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高质量推进制造业强省建
设。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汽车、电子信息、造船、化工、食品、纺织服装、
家电等产业链为重点,着力提升产业链中关键环节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龙头企业
的竞争力,带动全省制造业水平的提高。四是实现服务业发展的新跨越。加快改组
改造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化服务业,突出发展旅游业、现代物流、信息、房
37
青岛人学硕+学位论文
地产、金融保险、社区服务和会计、律师、咨询等中介服务业。
青岛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5.1主要结论
第五章结论
通过分析和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区域发展差异呈明显扩大趋势。各地区间绝对差异近年
来迅速增大,相对差异呈波浪式平稳发展,但是略有上升。从1995年到2007年,
山东省地区收入差距基本保持平稳上升,基尼系数呈波浪式上升。经济增长速度与
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呈线性相关关系,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绝对差异显著扩大,反
之则会缩小。
这是由区域要素禀赋的差异影响、区域资本和外资分布不平衡、人力资本及市
场作用对人才和资金流动的影响、产业结构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过多年的建
设,山东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较强。有必要也有实力解决区域经济差距
问题,缩小山东省区域经济差距的时机已经成熟。
最后,结合比较优势理论,提出缩小山东省地区经济差距的建议:东、中、西
部地市有着各自的比较优势。东部地市的长足发展应该在继续发挥已有优势的基础
上,加大物流、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加强与内陆地市的经济合作与
联系,加强产业技术转移、引进中西部地市剩余劳动力,带动中西部地市的经济发
展;中部地市应该立足于资源、产业优势和与东部地市接壤的交通运输优势,优化
产业结构、加大创新力度,防止资源的枯竭,努力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西部地市
应该立足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等方面比较优势,努力引进人才和资本,加强自我
投资和引进外部投资,探索农业多元化经营的新道路,努力寻找并形成自己的支柱
产业,加快自身发展。
5.2本文主要创新点
1.利用历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用绝对差异指标和相对差异指标分析了山东
省地区经济差距的趋势;通过计算各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基尼系数,揭示了山东
省各地市的收入差距严峻的现实。
2.结合和借鉴比较优势理沦、发展经济学的核心观点分析了山东省区域经济差
异的原因,并相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5.3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用量化的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差异问题足以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尽管本文运用
38
第五章结论
了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综合分析,但是不难看出仅利用所能搜
集的数据做出的分析,并不能完全反映各地市经济差异的现状,还是有很多经济发
展的软环境因素暂时是无法量化处理的,另外,由于统计信息的完全,对于数据的
选取造成一定的影响。
2.在国内外研究区域经济差异的成果中,有很多是从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出发的,
由于制度供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考虑到从山东省内获得相关数据的难度相当
大,本文在这方面的研究有所欠缺,用量化的方法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区域经
济差异是笔者以后继续研究的方向。
3.本文只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各个因素的具体影响程度和
影响机理都没有做深入的研究。以后如果能够通过建立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类
定量研究,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39
青岛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2胡鞍纲,邹平.社会与发展:中国社会发展地区差距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3张敦富,谭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6).
4吴殿廷.中国三大地带经济增长差异的系统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2):10—15
页.
5周玉翠,齐清文等.近10年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动态变化特征[J].地理研究,2002,21(6):
781—190页.
6谭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及政策含义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
17(9).
7魏后凯等.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地区差异[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
社,1997.
8翁君奕等.非均衡增长与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9刘乃全.区域收敛与发散理论rj-i.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1).
10魏后凯.当代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前沿[J】.开发研究,1998(1).
1l李红锦.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评述[J].生产力研究,2007(7).
12宁军明.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与趋异理论评述[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
(4).
13 Rosenstein-Rodan.Underdeveloped Economics[J].Journal of Economy,1943(6—
9), 22—24.
14 Nurkse,R.The Problem of Capital Formation in Less—developed Countries,
[J].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3,331—337.
15 Myrdal,G.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M],London,Duckworth,
1957,26.
16 Per roux,F.Economic Space:Theory and Appl ica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01.64.1950,44.
17 Wi 1 1 iamson Jeffrey. Regional Inequal i 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envelopment:ADescription of the Patterns[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l 3 no 4,1965.
18蒙丽琴.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4).
19 Sylvie Demurger,Jeffrey D.Sachs.Geography,Economic Pol ice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J].Forthcoming in Asian Economic Papers,2000,V01.N01.
40
参考文献
20 E1izabeth Doweswell.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Ideas For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Distinguished Environmental Lecture December 12,2001.
21 Kongjie.Dynamic Game in the Process of Infant Industry Protection[J].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 ics,V01.16,No.3.
22 Ezra F.Vogel.The China Japan US Triangle[J].The Sixty—Second Morri son
Lecture7,July2001.
23 Yanrui Wu,Regional Disparities in China:all Alternative 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2002,V0129.
24 Xu JH,LuY Ai NS,chen Y,Regional Economics Disparities in China
Evolution from 1952 to 2000[J].Internat ional Soc iety for Photogrammetry
and Their
and Remote
Sensity,2004.
25 Romisch R, Regional Disparities within Accession Countries, Economic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in Europe:Growth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an England
Europe Union,2003.
26 Barjak,Regional Disparities in Transition Economies:a Typology for East
Germany and Poland[J].Post—communist Economies,2001,Vol 13,Issue 3.
27 Ron Mart in,Peter Sunley.Slow Convergence:The New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J].Economic Geography,July V01.74 No.3,1998.
28 Higgins、B.H&Savoie.Regional Development[J].Transaction Pblishers,1997.
29 Hirschman.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Prentice Hall,1958.
30魏后凯《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前沿》.开发研究,1998.6.
31高志刚.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及研究新进展[J].经济师,2002(2).
32孙久文.现代区域经济学主要流派和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J].经济问题,2003(3).
33王一鸣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34刘茂松.反梯度推移发展论[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2000.
35刘振Ⅱ等.中国区域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36朱明春.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M].长沙: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7姜绍华等.关于我国地区差距的走势及调控[J].经济与管理研究,1996(5).
38李若建.当代中国发展中的地区差距问题[J].国民经济管理与计划,1994(2)
39赵建新.论区域经济差异的衡量指标与测度方法[J].经济地理,1998,18(3).
40刘再兴.中国区域经济:数量分析与对比研究[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
41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2王小鲁、樊纲主编.中国地区差距:20年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社,2004.P108.
41
青岛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43 Topel,R.(1999),“Labor Markets and Economic Growth,”[J].Discussion Paper
at Universi ty of Chicago.
42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1]朱国彦,田志朋.企业债券市场波动性研究一一基于ARMA—GARCH模型的实
证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3).
[2]田志朋,朱国彦.浅议银行业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J].消费导刊,
2009(3).
[3]田志朋,朱国彦.中国黄金市场期货与现货价格关系实证研究[J].山东工
商学院学报,2009(4).
43
青岛大学硕+学位论文
致谢
本论文的写作得到了闵正良导师的精心指点和全力辅导,在此表示真诚地感
谢!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
意,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中除了闵导师的教诲外,我还得到了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培
养,正是在各位老师无私的帮助下,我得以系统的学习经济金融的最新理论和思维
方法,开阔了视野,顺利的完成学业。在此对各位老师悉心教导表示真挚的谢意。
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论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
衷心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