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442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研究
姓名:黄淑玲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西方经济学
指导教师:王知桂
20080401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姓名)董塑玲学号2QQ量Q!=旦专业酉友经渣堂所呈交的
论文(论文题目: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研究)是我个人在导师
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
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
成果。本人了解福建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
校有权保留送交的学位论文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
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邀塑丝指导教师签名
签名日期筮翌量生』垦塑塑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十学位论文
摘要
改革丌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成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为中国企业尤
其是中小企业走出国门,在更广领域、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开展合作提供有利条
件。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参与国际竞争成为必然趋势。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特殊现象——中小企业天生国际
化经营。为了从对天生国际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分析中,提炼出有利于中国中小企
业进行国际化的经验。本文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来分析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动力
及其相关问题。首先在阐述传统的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其在解释天生国
际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方面的不足,引出针对天生国际化企业国际化的理论探讨。然
后分析天生国际化企业所具有的特征、成长的动力及其制约其持续成长的因素,并
综合国内外的实际案例分析来加以验证。最后针对影响天生国际化企业持续成长的
制约因素提出推进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化天生国际化企业动力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Since Opening and Reform,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been growing
rapidly and have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national economy.With the
thorouth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the relation
between one country and another is becoming closer and closer.It supplies more
advantages to Chinese enterprises especially those small and medium—sized ones to go out
and cooperate with others in wider region、greater scale and higher lever.The
phenomenon tha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carry out intemational management
and participate in the intemational competition will become inevitable tendency.
This paper mainly researches the born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which is the special phenomenon of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In order to refine the experience which call help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intemationalization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mational management of the bom-intemaltional enterprises,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nterprise’S growth power and other related problems by the unionization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s.Firstly,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ory,the author
analyses the insufficiency in explaining the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of the
bom—inter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derive the theoretical discussion in allusion to the
intemationalization of the bom·international enterprises.Then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the growth power and the restriction factor of the born-inter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synthesize the real case analysis to confkrm it.Finally,aiming at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sustaining growth of the bom-international enterprises,this paper
proposes advices on ways of intem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Key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Born-international Enterprises
TT
Internationalization
Motivation
福建师范人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文摘
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经济
全球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同时中国加入WTO使得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成为全球开
放市场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国企业开始且必须以一种新的
方式面对激烈的全球范围的竞争。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
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了适应
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
的重大举措’’,“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因此,无论是
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应以全球战略眼光来部署自己的发展,而作为国际化经营
弱势群体的中小企业,它们的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一大共同难题。
传统的企业国际化观点认为,国际化是基于规模经济的大公司的行为,对中小
企业来说是威胁,而不是机会。且传统国际化理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是渐进式
的。即企业先在国内站稳脚跟,积聚丰富的资源,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
后才走向国际市场。然而,九十年代末期,就在许多成功的大型企业还在以渐近的
方式丌展其国际化进程的时候,有一些小的、有活力的新企业从刚创立或创立不久
就发展为国际化企业。学者称之为天生国际化企业。在这些企业看来,国界并不是
其企业发展的障碍,它们一成立或成立后不久就积极开展跨国经营活动,它们的国
际化轨迹不是渐进式的而是跳跃式的。中小企业以跳跃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这种
现象向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挑战。天生国际化企业普遍存在于欧洲、北美、中东、
亚洲和南太平洋地区,并且不仅仅局限于某些行业、某些技术。近年来我国也出现
了一些天生国际化企业。鉴于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日益活跃的情况,我们关注的
焦点为:这些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出于什么动机、凭借什么优势进入国际市场?在
国际市场上,中小企业如何应对激烈的竞争获得发展?
由于传统理论主要解释的是那些资源丰富的大型跨国公司的行为,其中尽管也
有一些合理成分适用于中小企业的国际化,但明显不尽如人意,为此,我们需要开
拓新的理论视角来解释日益增长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现象。
本文旨在对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进行初步探讨,在总结分析前人有关
IU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制约因素,对现
有的企业国际化理论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补充,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实践意义
方面,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外天生国际化企业成功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案例进
行较为深刻的分析,以期从中吸取宝贵的国际化经验。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推动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建议。
全文共分六章:
第~章,绪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天生国际化企业
的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和框架结构。
第二章,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理论基础。首先,梳理了企业国际化的传统理
论,包括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和企业国际化理论及其相关模型。其次,指出传统企
业国际化理论在解释中小企业天生国际化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最后,从天生国
际化的概念谈起,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相关理论模型和研究成果
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其中涉及到国际企业地位的集成模型、3D—PLC模型、企业国际
化行为的意外模型、基于资源观的天生国际化企业模型,这些模型均为传统企业国
际化模型的创新与发展,可从某些方面解释企业天生国际化行为,为下文的研究提
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我国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首先,通过对天生国际化企业
与传统国际化企业之间差异的比较来分析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特征,并着重分析天生
国际化企业的创立特征、决策者特征、企业特征和运营特征:其次,根据天生国际
化企业所具有的特征进一步深入分析其成长的外部驱力,主要从国内外形势及我国
目前政策、相关制度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最后,分析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内在
动因,着重分析其最主要的内在因素,包括企业家精神因素、组织学习因素和企业
网络因素。
第四章,我国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制约因素。本章主要从体制性、技术性、文
化性、制度性等角度分析了我国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制约因素。体制性制约因素
主要表现为政府政策、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文化性制约因素主要是企业对国际‘
经营的错误认识、企业缺乏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和国际化经验以及企业在经营策略
上的盲目跟从:企业对现代技术的运用力度不够是企业国际化的技术性因素;制约
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制度性因素主要表现在外汇管制制度、海外投资审批制度、
境外投资保险制度的不健全上。
IV
福建师范人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国内外天生国际化企业的成功案例分析。采用案例分析法,分别对
Decuma公司、上海保隆的国际化历程进行个案分析,同时对宁波西摩电器、舒奕礼
品公司等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进行跨案例比较分析,指出其国际化进程的
优势、驱动力及存在的不足,以期从中吸取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宝贵经验。
第六章: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策议。针对前面分析的影响中小企业国
际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设。如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创造良好的机会
和平台,完善政府政策体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努力营造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文化
氛围,提倡企业进行经营战略创新、加大现代科技、信息、通讯等技术的运用力度
在丘寸O
V
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选题的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同时中国加入V/TO也使得中国
经济不可避免地成为全球开放市场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也使得中
国企业开始且必须以一种新的方式面对激烈的全球范围的竞争。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
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了适应
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
的重大举措”,“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因此,无论是
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应以全球战略眼光来部署自己的发展,而作为国际化经营
弱势群体的中小企业,它们的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一大共同难题。
传统的企业国际化观点认为,国际化是基于规模经济的大公司的行为,对中小
企业来说是威胁,而不是机会。且传统理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是渐进式的。即
企业先在国内站稳脚跟,积聚丰富的资源,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才走向
国际市场。然丽九十年代末期,就在许多成功的大型企业还在以渐近的方式开展
其国际化进程的时候,有一些小的、有活力的新企业从刚创立或创立不久就发展为
国际化企业。学者称之为天生国际化企业。在这些企业看来,国界并不是其企业发
展的障碍,它们一成立或成立后不久就积极开展跨国经营活动,它们的国际化轨迹
不是渐进式的而是跳跃式的。中小企业以跳跃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这种现象向传
统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挑战。而且天生国际化企业普遍存在于欧洲、北美、中东、亚
洲和南太平洋地区,并且不仅仅局限于某些行业、某些技术。近年来我国也出现了
一些天生国际化企业,且大部分均为Ssd,企业。鉴于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日益活
跃的情况,我们关注的焦点为:这些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出于什么动机、凭借什么
优势进入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sed,企业如何应对激烈竞争获得发展?
由于传统理论主要解释的是那些资源丰富的大型跨国公司的行为,其中尽管也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有一些合理成分适用于中小企业的国际化,但明显不尽如人意,为此,我们需要开
拓新的理论视角来解释日益增长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现象。
1.1.2 选题的意义
在全球经济快速一体化发展的今天,各国市场联系日益紧密,中小企业的国际
化经营也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程度如何,反映了一个国家或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或者说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程度的高低,也在相当程度.
上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准。在全球化背景下,为了抓住机遇和
迎接挑战,增强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企业必须走国际化经营之路。
但是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国内经济与国际接轨的速度日益加
快,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亮点,中国的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国际竞争压
力。主要表现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更加激烈、贸易摩擦不断发生、贸易中倾销与反
倾销、贸易技术壁垒、反补贴、保障措施等。,中国出口面临的国际环境并不乐观。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中国企业迫切需要得到提炼于成功国际化实践的理论指
导以更好地参与到国际化竞争的大潮中。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于中国中小企业“走出
去"战略的实施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与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对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进行初步探讨,在总结分析前人有关
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制约因素,同时
对国内外天生国际化企业成功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案例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以期从
中吸取宝贵的国际化经验。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推动我国天生国际化企业持续发
展的建议。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1.1 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西方学者对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的研究主要可分为
传统的企业国际化动力动因理论、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和近期有关企业
国际化动因理论三类,这些理论的共同点是大多把企业自身的种种优势阐释为企业
国际化的动因,同时也作为这些企业参与海外市场竞争的筹码。其代表人物主要有
海默、邓宁、韦尔斯、拉奥等。
第l章绪论
1.2.1.2 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企业国际化企业认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一个渐
进的、缓慢的过程。
Johanson&Vahlne(1997)通过对瑞典家有代表性的企业的海外经营战略进
行实证研究而得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渐进性主要表现在两个
方面:一是企业市场范围扩大的地理顺序,通常是本地市场一地区市场一全国市场
一海外相邻市场一全球市场。二是企业跨国经营方式的演变,最常见的类型是纯国
内经营一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一直接出口一设立海外销售分部一海外生产。
1.2.1.3 天生国际化企业研究成果
对于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该领域最早的研究成果
之一是Qviatt和McDougall(1994)的研究发现,他们将天生国际化企业定义为“从
成立的初始阶段就使用多个国家的资源以及在多个国家的市场中销售产品并从中获
得竞争优势的企业组织"。n1他们认为,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和程度是衡量天生国际化
企业的重要维度,但是只对什么是天生国际化企业进行了定性的描述,并未提出定
量的标准。
而Knight和Cavusgil(1996)对天生国际化企业进行了定量解释,他们给天
生国际化企业做了一个确切的定义:天生的国际企业是指那些从成立的早期阶段就
在国际市场范围内经营的小型技术导向型公司,这些公司的员工规模小于500人,
年销售额低于1亿美元并且使用边缘领先(1eading—edge)技术,这些公司生产的
高技术产品能够满足特殊利基(niche)市场的需求,三年内开始出口,并且出口额占
总销售额的25%或者更多。n1对天生国际企业做定量解释时通常采用的标准是企业成
立与企业开始国际化的时间差。但是,时间差却备受争议,学者们提出的时间差数
值不同,但多数学者认为应在2年到6年之间。
Rennie(1993)以澳大利亚310家已经成立的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把新兴的
出口企业分成两类:一类是以国内市场为基础的比较传统的企业,占了样本的大约
75%,它们先在国内打好坚实的基础,再进入国际市场。平均看来,企业成立27年
后进入国际市场,销售的15%--一20%在国外市场实现;第二类是天生的国际企业,国
际市场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75%,企业在成立之后两年内就进行国际市场。它们
通常为国际利基市场(niche market)生产技术领先的产品,比如科学仪器或者机
[11 Lars Bengtsson.解释天生全球型企业:国际化过程的一个组织学习视角川.张军,孙云奋.经济资料译丛,2007
(2):54。
[21牟.Ii宁,冯社浩.尚航标..天生国际企业定义及形成动因.企业经济,2006(7):53.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床,凭借其产品质量和创新技术、产品设计所创造的价值参与竞争。在Rennie的研
究中,天生的国际企业从总体上看的特征包括:接近顾客、灵活、能够根据迅速变
化的需求调整产品。Ⅲ
Preece,Miles和Baetz(1999)指出,加拿大有日益增多的天生的国际化企业。
Christensen和Jacobsen(1996)对丹麦948家新成立的企业作了基于时间的纵向
分析(1985---,1993),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成立的前几年就开始出口。Moen(2001)
发现,新成立的挪威出口企业的出口强度很大。根据他的研究,1990年以后成立的
出口企业,出口比例为65%,500,6以上新成立的出口企业的出口比例超过25%。乜1
学者Autio、Lummaa和Arenius(2002)提出3D-PLC整合的天生的国际化中小
企业模型,用来描述天生的国际化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和网络化过程。3D模型用来对
天生的国际化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行为进行评估和分类、测度国际化的深度、距离和
多样化的整合框架。它描述了天生的国际化中小企业在某一时间点的国际化状态。
PLC模型从价值网络的视角提供了发展和评估天生的国际化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和联盟战略的方法。它还描述了价值网络中的中小企业、客户和联盟伙伴在中小企
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影响力。跚
根据国外的研究,天生的国际化企业普遍存在于欧洲、北美、中东、亚洲和南
太平洋地区,而且不仅仅局限于某些行业、某些技术。虽说天生国际化企业是企业
国际化的特殊现象,但并非完全是新现象,大量的这类企业的出现是在20世纪80
年代末期。
1.2.2 国内研究综述
也许是因为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的时间尚短,天生国际化企业的数量不多,所以
天生国际化现象并未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纵观中外文献,目前只看到少数几个学
者关于中国大陆的天生国际化企业方面的研究。且其研究还停留在对国外理论进行
介绍的初始阶段,对这一现象的实证研究也极为稀少,也没有对国外的理论进行进
一步的演绎提出自己的理论分析框架。
赵优珍(2004)在其《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探讨与经营实践》一文中对天
生国际化现象做了小篇幅的说明,初步界定天生国际化企业的概念,进而初步探讨
天生国际企业成长的成因及其特征,并针对天生国际企业现象,指出值得进一步研
【11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探讨与经营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01’102.
脚赵优珍.‘‘天生的国际企业”——概念、现象、成因与启示【J】.国际商务研究,2004(3);66.
p】罗文军、陆玮.中小企业。天生的全球化”文献综述及整合分析框架叨.生产力研究,2004(12):227.
第1章绪论
究的领域。
罗文军、陆玮(2004)对现有的企业国际化理论进行梳理,认为天生国际化企
业的出现与成长是由于其成长的前提假设发生了变化,进而分析企业天生国际化的
影响因素,诸如外部环境、组织因素、企业家精神、战略联盟网络等。
李卫宁,冯社浩和尚航标(2006)在对国外文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而对天
生国际化企业的定义和形成动因进行了梳理。他认为天生国际化企业形成的必要条
件之一是企业家的全球思维。
杨忠、张骁、陈扬、廖文彦等在其《“天生全球化"企业持续成长驱动力研究一
一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差异性跨案例分析》.一文中通过理论的梳理构建了一个综
合的框架来系统地研究“天生国际化”的成长驱动力因素,并从动态的视角分析了
不同驱动力因素的演化过程。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为了从对天生国际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分析中,提炼出有利于中国中小企业进
行国际化的经验。本文采用文献归纳法、案例分析法、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分析了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动力及其相关问题。首先在阐述传统的企业国际化理
论的基础上,分析其在解释天生国际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方面的不足,引出针对天生
国际化企业国际化的理论探讨。然后分析天生国际化企业所具有的特征、成长的动
力及其制约其持续成长的因素,并综合国内外的实际案例分析来加以验证。最后针
对影响天生国际化企业持续成长的制约因素提出推进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对策建
议。具体结构安排为:
第1章,绪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天生国际化企业
的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和框架结构。
第2章,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理论分析。首先,梳理了企业国际化的传统理
论,其次,指出传统企业国际化理论在解释中小企业国际化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最后,从天生国际化的概念谈起,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相关理论
模型和研究成果。为下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第3章,我国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i首先,通过对天生国际化企业
与传统国际化企业之间差异的比较来分析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特征,并着重分析天生
国际化企业的创立特征、决策者特征、企业特征和运营特征;其次,根据天生国际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化企业所具有的特征进一步深入分析其成长的外部驱力,主要从国内外形势及我国
目前政策、相关制度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最后,分析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内在
动因,着重分析其最主要的内在因素,包括企业家精神因素、组织学习因素和企业
网络因素。
第4章,我国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制约因素。本章主要从体制性、技术性、文
化性、制度性等角度分析了我国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制约因素。
第5章:国内外天生国际化企业的成功经验。采用案例分析法,分别对Decuma
公司、上海保隆的国际化历程进行个案分析,同时对宁波西摩电器、舒奕礼品公司
等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进行跨案例比较分析,指出其国际化进程的优势、
驱动力及存在的不足,以期从中吸取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宝贵经验。
第6章: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策议。针对前面分析的影响中小企业国
际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设。如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创造良好的机会
和平台,完善政府政策体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努力培养和营造企业国际化经营
文化氛围,提倡企业进行经营战略创新、加大现代科技、信息、通讯等技术的运用
力度等。
第2章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理论基础
第2章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理论基础
本章通过对传统企业国际化理论和对天生国际化企业相关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和
比较,为下文探讨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2.1 企业国际化的传统理论概述
2.1.1 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
企业国际化己历时400爹;年了,不同企业由于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驱使,其国
际化方式也表现出许多差异之处。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研究的研究对象也因国际化
阶段的不同而不同。根据他们的研究,本文把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归纳总结为表2—1。
表2-1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
名称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垄断优势理论海默(Hymer) 母国企业具有的比东道屋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优势,是
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动因

内部化理论巴克利和卡森只要企业能进行内部组织交易并且费用低于公开市场交。
(Buckley&Casson) 易的成本,企业就应该将交易内部化
传统企业
比较优势投资论小岛清(Kojima) 相对于美国企业而言.日本的企业跨国经营实际.1-.是作
国际化动
● 为一种补充日本比较优势的手段
’因理论“ ’
产品生命周期理弗农(Vernon) 生产地取决于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当进入标准化,
论一个国家厂商借助生产成本的降低把产品打入世界市场
国际生产折衷理邓宁(John Dunning) 跨国经营的形成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论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小规模技术理论韦尔斯(Wells) 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小规模技术优势为它们参与国际
发展中国竞争提供了可能性
家企业国技术地方化理论拉奥(Lass) 企业引进国外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使产品更适合市
际化动因场需求.也仲介Ⅵp存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CantwelI& 强调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的重要性
级理论Tolent ino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表2-I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
投资发展周期理邓宁(John Dunning) 一国的海外投资地位与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正相关关
论一系
Bloodgood 管理者的背景和性格都县椎动食、fp囝际化蛋属的质丙
近期企业Caviello&McAuley 规模经济效应和规避国内经营风险的影响
国际化动Fahy&Mathew 同行的竞争和企业自身战略的影响
因理论Knight 高科技产品的研发投入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的影响
Etemad 中小企业资源有限的影响
以上这些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共同点是大多把企业自身的种种优势视为企业国际
化的动因,企业利用这些优势参与海外市场竞争。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的发展体现
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传统的理论能较好的解释大型企
业的国际化经营,但在解释中小企业企业国际化经营方面就显得不足,因此新的企
业国际化理论便应运而生。
2.1.2 企业国际化理论和相关模型
企业国际化过程是渐进的还是跳跃的?其成长因素为何?为什么有些企业的国
际化历程是一帆风顺的,而有些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却屡战屡败?企业国际化理论
和相关模型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2:1.2.fl‘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也称为?‘优泼萨拉国际化模
型”(Uppsala Internationalization Wodel,简称U-M模型),该模型有两个基本
命题:一是企业国际化应该被视为一个发展过程;二是这一发展过程表现为企业对
外国市场逐渐提高承诺的连续形式。这一理论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是以企业行为
理论研究方法,根据对瑞典几家有代表性的企业的海外经营战略进行实证研究而得
出的。
Johanson&Vahlne(1997)通过对瑞典四家有代表性的制造业公司深入的案
例研究发现这些企业在海外经营战略步骤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即最初的外国市场联
系是从偶然的、零星的产品出口开始。随着出口活动的增加,母公司掌握了更多的
海外市场信息和联系渠道,出口市场开始通过外国代理商而稳定下来。再随着市场
需求的增加和海外业务的扩大,母公司决定有必要在海外建立自己的产品销售子公
第2苹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理论基础
司;最后当市场条件成熟以后,母公司开始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制
造基地。他们认为这四个阶段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它们表明了一个企业的海
外市场卷入程度或由浅入深的国际化程度。企业国际化的渐进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一是企业市场范围扩大的地理顺序,通常是本地市场一地区市场一全国市场一
海外相邻市场一全球市场。二是企业跨国经营方式的演变,最常见的类型是纯国内
经营一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一直接出口一设立海外销售分部一海外生产。
2.1.2.2 出口行为理论出口行为理论主要以企业的出口和直接投资活动为研究对
象,它把企业经营国际化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国内营销阶段一前出口阶段一试验
性地卷入阶段一积极投入阶段一国际战略阶段。具体概述如下:
(1) 国内营销阶段:企业主要从事国内的生产和销售,对出口毫无兴趣,但
偶尔会接到外国定单。
(2)企业开始对国际市场感兴趣,有意识地收集相关信息,对国际市场进行
调查,出现不规则的出口活动,此时企业的外国定单逐渐增多,但企业并没有主动
丌发国外市场。
(3) 试验性地卷入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主要从事间接出口,开始小规模地
进行国际营销活动,并积极地开发海外出口市场。
(4)积极投入阶段:企业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以直接出口方式向其他国家
出口产品,主要出口国为企业所在国的临近国家。
(5) 国际战略阶段:企业获得了出口的经验,开始扩大出口的地理范围,并
.开始以全球市场为坐标制定企业战略规划,并根据汇率、关税等因素的变化及时调
整出口业务,其出口市场扩大到全球。
2.1.2.3经营国际化的带动论企业在任何时点上的跨国经营现状,都是跨国经营
的“推力"和“阻力”之间的一种均衡状态。“推力因素”的增加和“阻力因素"的
减少均可以促进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经营国际化的带动论主要包括订单带动论、客
户带动论和竞争带动论。总的来说,带动论带有描述的性质,着重分析企业国际化
行为的“动力”和“阻力",对企业整个国际化进程的描述相对欠缺。它只从一个角
度来解释企业国际化,并不完备,但有其科学的一面。
2.1.2.4 与创新相联系的国际化模型(I-M) 与创新相联系的国际化模型(The
Innovation-Related Internalization Model)。由Bilkey&Tesar(1977)提出。
该模型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一系列创新活动的结果。后来Cavugil(1980)&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Czinkot(1991)等把技术创新的演进性质用于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分析。他们认为,
企业的跨国经营是在企业外部的“推动机制"和企业内部的“拉动机制’’相互作用
的结果。企业外部的“推动机制”包括市场结构的变化、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等。
企业内部的“拉动机制”是指企业制度创新和所有权优势的形成。Czinkot(1991)
认为是企业内部的“拉动机制”决定了企业能否从国际经营的初始阶段,继续扩大
它的国际市场卷入程度。
2.1.2.5 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模型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模型是由Johanson&
Mattsson(1985)提出的,他们认为产业系统是由众多从事生产、销售、服务等活
动的企业组成。这个产业系统也可称为“企业间的关系网络"(A network of
relationships)。企业在网络中的分工,说明企业之间存在着彼此相互依赖关系。
这种网络关系是稳定的又是变化的。它强调网络内的“互补性",企业之间有特殊的
依存关系。网络模型认为,企业在产业内的活动,企业建立、维持、发展的网络关
系是一种不断积累的过程,单个厂商的生存依赖于其他企业所控制的资源,企业是
通过其在网络中的地位来得到这些外部资源。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在国际市场网络
中建立、发展网络关系的过程。
2.2 企业国际化的传统理论缺陷
企业国际化的传统理论主要以大型跨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为研究对象,且认为
其国际化进程是缓慢的、渐进的。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
断深入和区域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天生国际化企业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所
谓天生国际企业是指那些刚成立或成立不久就快速进行国际化的中小企业。这些企
业并没有按照传统阶段模式进行国际化,它们的国际化不需要像传统国际化企业一
样要建立在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就可以在世界市场上取得成功。因此传统的企业国
际化理论对于天生国际化企业现象的解释力是极其有限的。其不足具体表现在:
(1)传统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大企业的全球化经营活动。传统企业国际化理
论认为大企业由于其规模大的优势,可以从研发、生产和营销等方面获得规模效应,
且纵向一体化和多元化跨国企业拥有有效的管理国际沟通和运输的能力,在国际间
进行产品和市场信息的交换也十分有效。如果说大规模是国际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那么天生国际化企业就会很少,因为它们通常是较小的企业,有的甚至非常小,其
在许多方面与大企业是有许多不同之处的,主要表现在:资源、信誉等方面的约束,
第2章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理论基础
企业家的认知框架、管理风格、市场定位、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方式、市场竞争战略
等。从企业规模决定其国际化的可能性这一论断来看,传统的企业国际化理论不能
解释天生国际化现象。也许应该把大规模看成是企业国际化的一个国际竞争优势的
影响性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
(2)传统企业国际化理论认为企业只有拥有大量的资源才能快速国际化发展。但
这对天生国际化企业并不适用,天生国际化企业大多为小的,年轻的企业,其资源
是较少的甚至是缺乏的。从这一角度来看,传统企业国际化理论也不能为天生国际
化企业的兴起与发展提供有效的证据。
(3)传统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前提假设是语言、文化、政治的差异以及落后的国际
通信和交通运输等使得有关海外市场的信息流动缓慢和信息搜索成本过高,从而阻
碍了企业的国际化决策和过程。但是经济全球化、通信技术和交通运输的高速发展、
政府管制的放松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传统的企业国际化的前提假设的重要性大大
下降。Ⅲ
(4)传统的企业国际化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是被动的,该理论表明企业国际化程
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而企业战略选择和企业家精神等影响因一
素是较为次要的,没有体现企业家识别机遇的能力和创造性地抓住机遇的能力对企
业国际化的影响。
(5)传统的企业国际化理论是建立在市场变化是缓慢的前提假设下的,然而事实
上企业国际化的方式很有可能随着技术创新的加快、客户需求的快速变化和市场环
境的不确定性增加而发生变化。
2.3 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创新发展
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大量涌现,使得原有企业国际化理论与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现
实有些脱节,因此学者们开始了对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关注与研究,他们试图从不同
的角度、不同方面对天生国际化企业国际化经营行为做出理论上的解释。
2.3.1 天生国际化企业的概念及定义
对于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该领域最早的研究成果
之一是Qviatt和McDougall(1994)的研究发现,他们将天生国际化企业定义为“从
成立的初始阶段就使用多个国家的资源以及在多个国家的市场中销售产品并从中获
【l】罗文军、陆玮.中小企业“天生的全球化”文献综述及整合分析框架【J】.生产力研究.2004(12):228.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得竞争优势的企业组织”。n1他们认为,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和程度是衡量天生国际化
企业的重要维度,但是只对什么是天生国际化企业进行了定性的描述,并未提出定
量的标准。
‘Knight和Cavusgil(1996)对天生国际化企业则进行了定量解释,他们给天生
国际化企业做了一个确切的定义:天生的国际企业是指那些从成立的早期阶段就在
国际市场范围内经营的小型技术导向型公司,这些公司的员工规模小于500人,年
销售额低于I亿美元并且使用边缘领先(1eading—edge)技术,这些公司生产的高
技术产品能够满足特殊利基(niche)市场的需求,三年内开始出口,并且出口额占总
销售额的25%或者更多。乜1对天生国际企业做定量解释时通常采用的标准是企业成立
与企业开始国际化的时间差。但是,时间差却备受争议,学者们提出的时间差数值
不同,但多数学者认为应在2年到6年之间。
综上所述,本文对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定义为:是一个从成立初期(2-6年)就
走上国际化道路,并从国际市场的销售中寻求相当部分的收入(25%以上)的中小企
业‘o
2.3.2 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相关理论模型
2.3.2.1 国际企业地位的集成模型Zahra&George(2001)基于前人的研究,提
出了一个国际企业关系的集成模型,此模型结合了产业战略的内外部因素。该模型
描述了企业如何通过以下三个来源以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一个集成分析框架:环境
因素(外部),组织因素(内部),或者战略因素(战略)。这些因素对于企业的国际
化的范瓯遂度和规模的影响决定了它的创造竞争优势的能力。在这个模型中。,程
度被这个企业对于国际化投资的依赖程度或者是参与国家的数量所度量,范围可以
被经济区域(地理上)或者是国际化产品组合的幅度所度量。
2.3.2.2 3D.PLC模型学者Aut io、Lummaa和Arenius(2002)提出3D—PLC(程
度/Depth、距离/Distance和差异性/Diversity、配置/Positioning、杠杆
/Leveraging和巩固/Consolidation)整合的天生的国际化中小企业模型,用来描
述天生的国际化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和网络化过程。3D模型用来对天生的国际化中小
企业的国际化行为进行评估和分类、测度国际化的深度、距离和多样化的整合框架。
它描述了天生的国际化中小企业在某一时间点的国际化状态。PLC模型从价值网络
【IJ Lars Bengtsson.解释天生全球型企业:国际化过程的一个组织学习视角【J】.张军,孙云奋.经济资料译丛,2007
(2):54。
翻李卫中.冯社浩,尚航标..天生国际企业定义及形成动因.企业经济,2006(7):53.
第2章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理论基础
的视角提供了发展和评估天生的国际化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和联盟战略的方法。
它还描述了价值网络中的中小企业、客户和联盟伙伴在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影
响力。‘门
2.3,2.3 企业国际化行为的意外模型企业国际化行为的意外模型是由Jones&
Coviello(2002)基于时间的企业国际化行为提出的,该模型综合了时间维、国际
化行为、企业维和公司表现,同时注意到企业外部环境的适度影响。
2.3.2.4 基于资源观的天生国际化企业模型此模型以无形资源管理为核心,把关
键的资源和国际市场竞争力联系起来。突出强调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的无形资源(包
括组织、技术、关系和人力资源等)对企业国际化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二是企业特殊的国际化能力可以被看作不可观察的或看不见的战略资产,
以缺乏国内路径依赖但具备高度默会性和模糊性的积累过程为特征。越难被观察、
越难被其他企业理解的资源,越有可能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三是企业的外
部环境对其国际化的能力和行为的影响也非常关键。
【¨罗文军、陆玮.中小企业“天生的全球化”文献综述及整合分析框架【J】.生产力研究,2004(12):227。
第3章我国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
近十几年来,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涌现出天生国际化企业。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得
我国天生国际化企业能够创立并且迅速成长起来?本章将通过对天生国际化企业与
传统国际化企业之间的差异分析,得出天生国际化企业具有的特征,并进一步从外
部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两个方面探索其迅速成长的驱动力。
3.1 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特征
3.1.1 天生国际化企业与传统国际化企业的差异
传统跨国企业理论研究针对具有规模经济的大企业,这些跨国企业大多在国内
发展较长一段时间后,积累了一定的资源与能力,才逐步走向国际。而天生国际企
业恰恰相反,其在成立不久,如在几年之内,就快速走向国际市场,甚至有些企业
的“出生之日’’就是其国际化之时。一项麦肯锡的研究表明,与传统型公司相比天
生国际化企业具有一些鲜明的特征:n1
(1)在成立之初就将世界视为一个完整的市场,而不仅仅是国内市场的简单
延伸;
(2)在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出口一种以上的产品,并且很快出口额超过
总销售额的1/4:
.(3)_由活跃的企业家成立。+并且往往是菇程或技术获得重大突破的结果;
(4)能够发展独特的产品创意或者使用新的方式开展业务:
(5)产品中包含了较多的价值增值,一般为工业用品(Andersson and
Wictor,2003)。
大多数的文献认为天生国际化现象大多出现在新兴的行业或者高技术部门
(Crick and Jones,2000),但是后续的研究表明,在艺术和手工艺品这些传统的
或者说是成熟的行业当中,天生国际化现象同样存在(McAuley,1999)。
从表面特征来看,天生全球化企业与大型跨国公司以及一些传统国际化中小企
业的不同之处可以归纳为表3—1。
【‘1杨忠,张骁.陈扬,J|蓼文彦.“天生全球化”企业持续成长驱动力研究——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差异性跨
案例分析【J1.管理世界,2007(6):123-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表3—1 “天生国际化,,企业特征比较⋯
· 企业类型“天生国际化”企业大型跨国公司传统国际化中小企业
所处行业比较集中在高科技行业各类行业传统制造业
企业规模小企业大企业小企业
企业年龄短通常比较长通常比较长
国际化时间成立不久成立之后比较久成立之后比较久
国际化进程跳跃式循序渐进式循序渐进式
国际化阶段高高低
产品市场特点全球利綦市场全球市场母国和东道国市场
3.1.2 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特征分析
天生国际化企业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根据世界各国的学者对于天生
国际化企业的研究,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天生国际化企业通常表现
出来的特点。
3.1.2.1 创立特征天生国际化企业从创立之时起就表现出与一般企业不同的特
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乜1(1)具有全球视野:(2)具有庞大的国际业务网
络;(3)具有领先的技术和已经开发的国际市场:(4)具有独特的无形资产,产品
与延伸服务紧密相关;(5)各部门在世界范围密切配合;(6)管理者具有国际经验。
3.1.2.2 决策者特征管理者特性(如企业决策者的国际导向、主要决策者对出口
市场的利润、风险和成本的看法、管理层的质量和灵活性等)在企业的国际参与度
和投入度方面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Perlmutter(1969)指出,高级管理层的管理导向在决定企业参与国际业务的
程度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Cunningham和Spigel(1971)的研究结果也支持了
这一结论。国际化企业主要决策者接触外国环境和文化的程度(如教育、海外旅行
或外语掌握程度)均能影响其国际导向;其决策者的年龄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年轻
的经理人往往比年长者更加具有国际导向。Cavasgil和Godiwalla(1982)认为,
随着企业沿着国际化道路前进,它们对环境、机会变得更加敏感,并为需求新的国
际项目投入更多的资源。Lindquist(1991)指出,试图寻求国际成长机会而不是多
【-1杨忠,张骁.陈扬,廖文彦.“天生全球化”企业持续成长驱动力研究——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差异性跨
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2007(6):123。
【2】任声策,宣国良.国外国际新创企业研究述评四。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5):24·
第3章我国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
元化成长的企业有一个重要的内在特征,那就是高层管理人员的国际视野。因此,
主要决策者的国际导向与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正相关。Roux(1987)指出,“对出口能
力的系统评价并不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而是根植在经理人价值体系中的旧框
框”。可见,主要决策者的国际导向与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正相关。
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决策者一般均具有较强的国际化导向、较丰富的国际化知识
和经验、敏锐洞察机遇的能力、广阔的社会网络关系、富有冒险精神及承担一定风
险的能力等特征。
3.1。2.3 企业特征企业的特征包括企业产品、技术、管理团队的多文化构成、顾
客导向等多方面。
由于国际化伴随着风险和资本投入的增加,传统的国际企业走的是一条渐进式
的固际化道路。若一家小企业把整个世界看成自己的市场,而且拥有具备独特优势
的产品,就可能凭借其产品优势在整个世界上创造一个跨越国界的利基市场;如果
一家公司拥有多元文化背景的管理团队,就会大大减少各国之间由于文化差异所造
成的进入壁垒。如果企业不仅拥有独特的产品、技术或流程,而且还有一支善于处
理文化差异的管理团队,那么,便可以利用各种进入方式打进国际市场,其国际化
脚步会更快、市场覆盖面会更广。所以,企业特征与国际化进程相关,而且,企业
的独特优势会影响其国际化进程。例如,宁波英达皇企业的主要产品为汽车配件,
包括零部件到轮毂,几乎全部出口,三个最重要的出口地是美国、墨西哥和中东。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格局,除了决策者的个人因素外,与轮毂这一产品本身的特征
有关。据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永良先生介绍,在美国,40岁以下的人买车一般都
会换轮毂,而欧洲人比较保守,跟中国人一样,一般不会去进行轮毂美容,这促使
李总十分重视美国为主的海外市场。李总认为公司所处的行业与市场是集中性的,
在国内市场上算新产品,仅此一家,在美国市场,虽然厂家多,但价格高,要30美
元。该公司生产的轮毂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在于对于劳动密集型技术的专长、国际
声誉、生产成本低、环保,从而能够凭借这些优势在国际市场立足。n3
3。l。2.4 运营特征运营特征可以从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结构、行为和控制方式,特
别是其渠道选择和控制等方面来表述。在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结构和行为方面,Madsen
等(2000)在对丹麦272家产品主要销往国外的制造业中小企业(员工人数在10,-一
499人之间,其中47家为天生国际化企业)与其他三类出口商(试验出口、传统出
Il】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探讨与经营实践【M】.复黾大学出版杜,2005(12):108。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口、国际企业)进行了比较以后,发现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结构和行为(产品、市场、
竞争以及它们选择的进入和营销活动控制方式)在专业化程度、利基导向、首选市
场、国外市场进入模式和营销控制等方面都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出口商。典型的丹麦
天生国际化企业规模都很小,而且大多不是高科技企业。天生国际化企业要比一般
出口企业年轻,它们从成立之初就开始出口并进行广泛的国际经营活动,它们的国
际化进程不同于传统的渐进模式。天生国际化企业一般都瞄准规模很小的顾客群,
它们的顾客在地理上分布广泛;它们善于利用国外伙伴关系来建立销售和营销网络;
同时它们比一般企业更善于通过有效地整合经销商、关系网络和互联网等资源来降
低风险,寻找跨国公司作为全球合作伙伴是比互联网更重要的渠道。
从以上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特征可看出天生国际化企业是在成立不久便以跳跃式
的方式开始它的国际化之旅,这与传统国际化企业的国际化道路有很大的不同。天
生国际化现象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国际化理论的现实解释力极大地被削弱。因此,自
从天生国际化现象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之后,对该现象进行解释的努力就没有停止过。
对天生国际化现象形成原因的解释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宏观层面,这
类研究将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出现归结为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另一个是微观层面,
这类研究着眼于微观的企业个体,认为是与企业个体相联系的某些因素使得企业成
为天生国际化企业。
3.2 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外部驱力
3.2.1 经济全球化决定了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方向
经济全球化可说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场大革命,它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
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贸易自由化、资本国际化,促进了全球生产力的增
长,推动了全球产业的新一轮调整,使得世界各国问的相互依赖关系进一步加强。
一个世界性的社会化大生产网络正在形成,传统的以自然资源和产品为基础的分工
格局已经被打破。这便使得一些资源较为有限的中小企业容易获得外国市场的信息,
并克服不断下降的贸易和投资壁垒进入国外市场。全球化的趋势要求企业成为国际
化的企业。
第3章我国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
3.2.2 新的市场条件
3.2.2.1 市场的不断专业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
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使得企业生产的产品是非常特殊或专业的部分。如高
科技企业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销它们的创新产品,主要原因是国内市场的狭小,它们
不得不向海外市场进行销售。
3.2.2.2 利基市场的增加随着市场的日益全球化,许多小企业面临着来自大型跨
国公司的世界性竞争,不得不专门为一些较狭窄的全球利基市场提供产品。然而,
由于一个单一国家的狭小的利基市场难以满足其弥补成本的需要,一些中小企业必
须同时在多国寻找销售市场,使得其利基市场能够跨越国界。尽管中小企业的资源
和经验较为有限,但还是被迫尽快开展国际经营,对心理距离的考虑相对比较少。
产品需求的多元化使得国际利基市场不断增加,国际利基市场的增加为企业的国际
化经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2.2.3金融市场的国际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使得企业从世界各地筹措资金成为
可能。从而克服其融资难的问题,使其在国际经营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得以解决。
3.2.3 小规模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日渐提高,人们对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
性化,使得对一种具体产品的需求量有限。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这种小市场需求
·中获得活动规模效益,而小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小企业能够较为经济地、小
规模多批量地生产和向全世界销售高复杂度的产品,并获得国际竞争优势。Bell
(1995)所做的对芬兰、爱尔兰和挪威的计算机软件小企业出口行为的跨国研究表
明,只有几个员工的计算机软件小开发商能够开发出有巨大出口潜力的软件包,三
个国家的这类企业有10%在没有国内销售之前就开始了出口,在爱尔兰,有20%的被
调研企业所拥有的销售额都来自国外。n1
3.2.4 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
信息闭塞曾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通病,而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大
大降低了信息内化和知识创造的成本,为刊、企业的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提供了前所
未有的机遇。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现代信息技术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得到全面、快速的信息,也能让中小企业通过建立
川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探讨与经营实践[MI.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2):106。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网站等方式使更多的企业和潜在顾客了解自己,有利于开拓中小企业的国际视
野、触发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二,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所有企业能够高效地获
取知识和信息,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学习,它们不仅在自身的业务中学习,还可以学
习、模仿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并吸取它们失败的教训。三,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
展加速了信息内化和知识创造的过程,为企业国际化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创造了条件,
大大降低企业进行国际经营的不确定性。四,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利于知识的扩散和
共享,从而推动中小企业国际化知识的积累和丰富,并走上国际化发展道路:五,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知识获取和外部学习,增加了知识的可转移性,
通过学习、借鉴其他企业的国际化经验,降低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六,信息技
术进步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单位成本,为中小企业以低成本在全球范围配置劳动力和
资本资源提供了前提条件,为也其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新的契机。七.现代信息技
术推动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完善,从外部环境方面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国际化。,
3.2.5 我国政府政策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机遇
为了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政府先后
制定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试行办法)》,《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
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暂行)》,明确规定了资金的性质、使用方向、方式及资金管
理等基本原则。为了贯彻“走出去"战略,国家外汇管理局自2001年以来先后出台
并调整了一些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向海外发展。这些都将为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提
供较大的发展空间。
2005年2月,《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
干意见》出台,明确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在政府采购、对外投资、
进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并发挥行业协会、商
会等中介组织作用,利用好国家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
拓国际市场。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了政策支持。
3。2.6 全球网络的融合和国际化的合作联盟.
随着全球网络的不断融合和国际化合作联盟的不断增强,使得中小企业进入国
际市场的机会日益增多,进入渠道不断拓宽,推动了其国际化经营的开展和深入。
3.2.7 运输、物流技术的发展
随着运输、物流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降低了产品的运输成本,缩短了运输
第3章我国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
时间,加快了企业的资金流动,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率,使得规模小、资金不足的
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得以顺利进行。
3.2.8 通讯技术的进步
天生国际化企业对新的通讯技术是非常依赖的,如E.mail,Intemet,电子商务
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从全世界各个地方的市场获得信息和数据变极为容易和快速,
大大降低了其沟通成本。
综上所述,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国际化行为和进程有着非常关键的
影响。但有些学者认为外部环境的变化只是天生国际化企业滋生的催化剂,而对天
生困际化企业出现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与企业个体相联系的因素,只有这样才
可以解释为什么在面临同样环境变化的所有企业当中,某些企业成为了天生国际化
企业,而另一些却没有。因此,下面将从微观的角度来探讨天生国际化企业的成长
动因。
3.3 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内在动因
3.3.1 企业家精神因素
战略选择学派认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强烈地受到关键决策者个体特质的影响。
Zahra等(2005)认为,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牵涉到诸如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进入模
式等一系列的战略选择,而这些战略选择强烈地受到企业家自尊心、偏好和倾向等
个体体质的影响。天生国际化企业作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一种极端特例,其资源优
势之一主要来源于蕴藏其中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既是企业的重要资源要素,又是
企业资源的重要配置者。Miller(1983)认为,企业家精神是指倾向于承担企业相
关风险,通过改变和创新来取得公司竞争优势以及与其他公司竞争的程度,因此企
业家精神一.般具备三个最基本的人格特征:风险偏好型人格、创新型人格、知识学
习型人格。风险偏好型人格特征指征服欲、进取精神、以及对风险的承受力;创新
型人格不单指技术创新,还包括组织管理上的创新;而知识学习型人格是指学习的
能力,尤其指对信息的捕捉、甄别、判断及加工的能力。这三种人格特征同时或分
别蕴藏于企业家精神当中,但不同的企业背景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人格特征的显现,”
对于天生国际化的中小企业来说,企业受企业家的人格特征的影响程度更大。
3.3.1.1 风险偏好型中小型企业大都同时受制于内部资源的有限性及外部环境的
复杂多变性,尽管不同的行业对其界定的标准存在不同,但可以断定的是中小企业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是商业大环境中的一个比较“弱势的群体”,如果说一个规模尚小的企业自国际化之
初即直接进入“心理距离”较远的海外市场,或者表现为在经营方式方面直接进入
国际市场建立了公司,对国际化的资源进行最直接、最全面的利用,那么,对于企
业的决策者来说意味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国内市场环境和海外市场环境的“心理距
离”如法律、政策、语言、信息、财务等诸多方面,都会导致企业国际化管理上的
复杂性、风险评估上的不确定性及收益上的长效性。即使对行为结果的高度不确定,
企业家仍然敢于掠过国内市场而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充分表明其行为的冒进性和对
行为结果的承受力。因此,这种风险偏好型的人格特征与中小企业直接进行国际化
的探索具有正相关的联系。
3.3.1.2 创新型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使命就是创造性的破坏,这种创造性在中小
企业的创业阶段表现更加显著。如前所述,天生国际化企业摈弃了被长期认为行之
有效的国际化路径而另辟蹊跷,这是资源调配上的全面创新性行为。中小企业的最
大资源劣势是财务资源的缺乏。它们不仅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扰,而且通常缺乏有
效的融资渠道,财务资源上的弱势不仅阻碍中小企业在技术资源、市场资源上的获
取,而且在人力资源、组织资源上亦处于劣势。.天生国际化企业却敢于走出国内市
场运营的窠臼,通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他们既可以跨出利润日益被挤压的国内市
场,又可以越过贸易壁垒,采取国际化生产和销售的方式或建立企业的海外销售渠
道,其创新的过程是调整原有的资源,并与国际化后获取的市场资源、技术资源、
人力资源及网络资源进行重新配置。
企业家所具有创新素养对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影响在于三个方面:一,营销创新,
其主要表现在对目标市场的选取和营销方式选用方面,如果公司的优势在于服务优
势,就会只针对大公司无暇顾及的利基市场进行产品供给,对于目标市场的选取存
在很大的创新性;二,物流管理的创新,其涉及到供应链网络的设计方面问题,只
有在组织上进行创新,才能组织管理适合海外发展的供应链伙伴网络;三,技术(包
括工艺)上的创新,对于拥有如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尤其
需要创造有利于创新的内外部环境,以确保这一竞争优势的持续。
3.3.1.3 知识学习型企业家的知识学习型特征不单指企业家的某项专业素养和
管理组织能力,还包括对不断更新的知识的接纳能力,对信息的捕捉能力也属于知
识学习能力中的一种。多数中小企业的原始创业大多以企业家凭借自己的直觉来发
掘市场机会,这种直觉是包括企业家的见识和经验在内的潜在累积,这种累积的实
第3章我国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
现就是通过认知的途径。天生国际化企业对于企业家的知识学习能力要求颇高,尤
其在对信息的捕捉方面需要具有超强的能力,一方面企业家需要能够获得关于“心
理距离”较远的目标国家的政治、法律、社会、文化和商业环境的认知,另一方面,
企业家还需要有充分的关于目标国家的目标市场的认知。认知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除了过去的工作经验、媒体、展会(洽谈会)外,企业家所有的血缘关系、地缘关
系和人缘关系也一样为海外市场的开拓提供认知的途径。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决策者
是在不断的外在信息的甄别过程当中把握契机的。
可见,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出现和成长的动因之一是特殊企业家精神的存在。具
有较强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对于存在于国际市场当中的机会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并
且敢于通过冒险、创新、知识学习和前瞻行为来把握该机会。还有值得一提的一点
是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创始人的国际化导向较强,企业家均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
经营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企业家精神的一种体现。
3.3.2 组织学习因素
Autio等(2000)提出了“学习的新颖优势’’(1earning advantage of newness)
等概念。通过对芬兰电子行业的考察,他们认为,成熟公司固有的惰性影响了它们
在新环境中学习的积极性,而天生国际化企业由于是新创企业,其在新环境中的快
速学习能力使得它们掌握了创造性知识的优势,这种优势促进和支持了天生国际化
企业的国际扩张。国际市场知识的增加可以有效地降低可感知的未来国际化的成本,
从而使得企业愿意增加对这些市场的投入。国际化经验有助于获得国外的战略合作
伙伴关系,这种关系将导致国外销售额的大幅度提高。而且国际化经验有利于管理
者就潜在交易行为做出决策。由于国际化运营经验使得管理者可以更多地意识到在
全球范围内开展经营业务所面临的挑战,因此企业国际化的速度就会加快。对于天
生国际化企业的国际竞争而言,学习过程可以帮助企业克服由于缺乏国外市场知识
而带来的不利条件,由于知识是企业的关键性资产并且构成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
主要基础,所以学习也就成为了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企业的知识和经
验构成了企业国际化扩张的基础,拥有丰富的国外市场知识构成了国际化的必要条
件。天生国际化企业与传统型企业的重要区别在于企业家的国际化经验,拥有丰富
国际化经验的企业家更习惯于在全球经济中运营企业,企业家的国际化经验与企业
家的教育、国外生活和工作经历密切相关,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缩小了与特定市场的
心理距离,使得在特定市场进行经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降低到最小。Zahra(200.0)
.23-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通过经验研究证实了天生国际化企业非常擅长于在国际市场中进行技术学习,尤其
是当这些企业采用较高涉入水平的市场进入模式的时候。由于天生国际化企业缺乏
经验和资源来系统地理解和分析他们所进入的市场,尽管这可能成为失败的来源,
但是这也有可能成为推动企业快速进行组织学习的动力,从而推动天生国际化企业
的国际化进程。
3.3.3 企业网络因素
中小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与大企业比起来显然是匮乏的,因此以规模作为企业资
源的衡量标准并进而判断中小企业国际化能力不足构成了传统国际化理论无法解释
天生国际化企业产生的重要原因。企业要开展国际化经营必须要动用资源,但这些
被使用的资源不一定是企业自己所拥有的资源,这一观点使得许多对天生国际化企
业的研究将焦点放在企业的无形资产方面,如关系和网络。许多学者认为,网络关
系可以触发商业机会并促使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一个企业成功进入新的国际市场在
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它与现有的国际、国内市场之间所建立的联系,企业之间的联系
会影响到国外市场的选择和进入模式。企业网络内部存在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不仅
扩大了企业国际化战略和进入模式选择的范围,同时也扩大了可供利用的资源的范
围,不仅如此,企业网络中的主要成员还会经常主导企业的国外市场选择决策并提
供市场进入机制。由网络提供的经验知识决定了企业国际化的速度和范围。在中小
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企业网络对获得企业缺乏的知识和经验至关重要,小企业可以.
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有关国际化的默会性知识与能力,而且企业网络使企业能够进
入与母国市场在距离和市场特征上都相距甚远的国家。此外网络关系可以帮助企业
与当地的分销商、供应商、代理商等企业建立联系,并提供网络关系中的最初的信
任和信用,这些都为中小企业快速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得到
如下命题:企业网络为中小企业的快速国际化提供了所需的资源,从而弥补了中小
企业自有资源的不足,所以企业所拥有的网络关系也是天生国际化企业出现和成长
的动因之一。
企业网络分为个人网络和社会网络。个人网络是建立在相互认同、全面信任基
础上的,网络节点是由与个体日常生活直接关系的人组成的,包括家庭成员、朋友
等,而社会网络是在某一市场或产业中,为某种目的而形成的较为松散的关系同盟,‘
包括代理商、供应商、消费者、中介、政府等。这些网络关系可以通过两个层面获
得:一是在新的国外市场建立新的网络联系;二是从现有企业网络中寻找与目标国
第3章我国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
的联系。
比如,舒奕礼品(杭州)有限公司创办于1995年,从成立开始就做出口,2002
年才开始进入国内市场。该公司的主要产品为蜡烛和配套的烛台,现出口额为1000
多力.美元,其中,蜡烛占70%左右,烛台占30%左右。目前,公司产品90%以下销往
美国市场,品牌为“千诗碧可"(CHESAPEAKE BAY),该品牌名取自DC的一个时尚小
区的海湾,在美国市场属于中高档产品,销售渠道也以精品屋为主,以抬高产品的
形象。该企业属于美资企业,总经理(创始人之一)的姐姐在美国,尽管该企业与
美国公司经济上独立核算,但与美国市场的紧密联系有助于企业获取关于国际市场
的明晰知识和默会知识,也对该企业的迅速国际化提供了帮助。Ⅲ
【11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探讨与经营实践【M1。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2):65。
-25.
第4章我国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制约因素
第4章我国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制约因素
随着经济同益全球化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化经
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中国的中小企业都面临着拓展国际市场的机遇。与中国的大
型固有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政府干预较少,其决策行为更加注重
经济性;中小企业产权明晰,委托代理问题比较容易解决,经营者有较强的企业家
精神和敬业精神,积极参与经营,谨慎决策。因而具备一些内生的优势。然而,我
们必须要意识到,中国中小企业要发展国际化经营,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4.1 我国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体制性制约因素
4.1.1 政府政策扶持体系尚未完善
政府在鼓励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政策扶持体系不够完善。世界经验表明,企
业之所以能取得海外投资的成功主要是得益于政府的促进政策。虽然近年来,中国
政府为了推动中小企业的国际化也作了不少的努力,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和措施,
提供了一些优惠政策,比如由国家财政部拨款给原外经贸部,设立了专门的扩展技
改基金,向企业提供免息贷款,以提高制造业水平、扩大规模等。一些中小企业也
因此得益,拓展了其国际业务,同时一些信息和专家学者对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也起到一定的帮用力,但多数中小企业觉得政府的帮助力度不足,例如,提供的东
道国经济信息过于笼统,在参加博览会方面,好的国际展览会,政府无能为力,而
没有多大用处的博览会却提供参展津贴,企业也不感兴趣。有不少企业达成一个共
识,若希望在广交会上能多几个摊位,主要还是要靠企业本身Ⅲ
4.1.2 相关政策对中小企业国际经营的促进力度不足
近年来,中国为支持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虽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来,如中小企
业困际市场开拓资金等,但是,企业可能需要支付相当大的成本以获得这些优惠政
策。例如,国家所鼓励的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在获得批准证书后,如果要得到相应
的资金、贷款、周转外汇、出1:3退税、设备出1:3核销等方面的优惠,还要经过层层
关卡,以至于部分优惠政策有画饼充饥之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lit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探讨与经营实践【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2):154.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4.1.3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
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甚至在发生侵权事件时,某些地方政府和贸促会为免
事态扩大,还会遮掩同地区企业的侵权行为。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和地方保护主义
的意识,使不少有创新能力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感到寒心,严重影响企业的
创新和研究丌发动力。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4.1.4 融资渠道缺乏
银行融资仍是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信用度
较低,使得银行在面对中小企业贷款问题上格外慎重,于是造成了中小企业贷款难
的问题。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缺乏,使得中小企业在国际经营进程中常出现资金不
足的问题。而且,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狭窄,直接融资的制度安排不够完善。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难以得到足够的融资支持。
4.1.5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为技术、市场、培训、咨询、信息等。中小企业虽
在服务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往往因为信息的不完全、管理者和员工的培训
匮乏、技术落后、咨询渠道过窄等使得其国际化经营宣告失败:一
4.1.6 抗风险能力低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进程中,其抗风险能力是较弱的,这是由中小企业资金
不足、生产规模小等原因造成的。’对小公司来说开展国际化经营,一次失败就可能
是灭顶之灾。中小企业在诸如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等非企业本身因素造成的风险上
几乎没有防范能力。
4.2 我国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制度性制约因素
4.2.1 外汇管制抑制了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热情
目前,中国在境外投资外汇管理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境外投资的
外汇资本金来源不足:人民币尚未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使用人民币对周边国家和地
区投资还存在政策性障碍:对利用国际商业融资进行境外投资的限制过严;审批程
序比较繁琐等。因此,须适时放松对境外投资的外汇管理,以满足中国中小企业国
际化经营的需要。Ⅲ
【11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探讨与经营实践[嗍.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2);157·
-28-
第4章我国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制约因素
4.2.2一海外投资审批制度不利于中小企业国际化
海外投资审批制度标准过严、手续繁杂、耗时费力、多头管理等造成了诸如管
理政策不一致、缺乏统一规划、监管力度差、办事效率低、不同所有制歧视等许多
问题,极大地肖IJ弱了中小企业的灵活、快速反应等优势。在机会稍纵即逝的今天,
中小企业很有可能因此而错过其国际化发展的良好时机。
4.2.3 境外投资保险制度不健全
发达国家普遍设有《境外投资保险法》,以帮助本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时规避
风险,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然而,我国至今没有制定专门保护境外投资的国内法。
此外,我国对多边投资保险机制的重视不足,尽管中国是《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
(承保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的缔约国和主要出资国之一,但根据1999年多边投资
担保机构(Multilateral Investment Guarantee Agency,MIGA)的分析报告,中
国境外投资者没有使用该保险的记录。2001年12月成立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系由国家建立的政策性风险基金,通过保险合同形式,实现对企业出口合同安全收
汇的保证,以推动出口,但并没有设有对外直接投资政治险和非商业险,这对抗风
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尤其不利。n1
4.3 我国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文化性制约因素
4.3.1 对国际经营的错误认识
传统理论大都以大型跨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为研究对象,使得很多中小企业错
误地认为自己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的企业进行竞争是件痴心妄想的事,因此便不敢
越“雷池"一步,而没有开展国际化经营。但事实上国内外的不少中小企业已经用
成功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与大的跨国公司相比在规模和资源上虽显得形单力薄,
但仍可以寻找自己的比较优势开拓某一细分市场,开拓海外业务。况且,随着经济
全球化的深入和中国加入WTO,中小企业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国际竞争的大潮中,
其国际化经营不仅可行而且势在必行。
4.3.2 国际化经营经验不足
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创业者存在着“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缺乏国际化经
营意识和全球化的思维方式。而且中小企业大多采用家族管理方式,缺少科学决策,
其管理者对国际化经营中有关于投资环境、政治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适用性等问
【‘1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探讨与经营实践【M】.复巨大学出版社,2005(12):158。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题的认识不够,可行性分析不科学。中小企业管理经验不足,无法适应企业国际化
的需求,遏制了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4.3.3 高素质的国际经营人才不足
中国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素质普遍偏低,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高素质、
懂专业又德才兼备的国际化经营人才严重不足,这与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日
益成为财富积累的核心手段、技术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的现实
及发展趋势不相适应。企业国际化经营需要一批思想素质高、业务素质好的人才,
因此企业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吸引、培养和外派,对境外机构的管理和控制,已经成
为中小企业进~步发展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4.3.4 跟风严重,竞相压价
中小企业虽因规模小,运作灵活而素有“船小好调头”的美称,但其往往缺乏
经营理念和产业定位,在国际化经营中常常盲目跟风,随波逐流,哪里赚钱就往哪
里跑,因此造成产品积压,亏损严重等后果。.而且在产品销售上常常各自为政。缺
乏协作,出口竟相压价的情况严重,损害了整体的利益.也减缓了其国际化经营进
程。
4.4 我国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技术性制约因素
4.4.1 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有限
中国部分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准已经达到国际水平..比如,浙江横店集团在境外
已经设计多家研发机构,其照明电子系列的绝大部分产品已通过北美、欧洲、日本
和中国的最高认证机构的认证,95%以上的产品出口,已经进入北美、欧洲和13本市
场,并获得美国能源部“能源之星”标识的使用权。.n1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
小企业的技术进步仍明显不足,创新能力也有待于提高,这无疑减缓了中小企业国
际化经营的脚步。
4.4.2 信息化建设不足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首要问题是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中小企业相对而
言知名度不高,筹资时会碰到许多困难。财务资源的短缺阻碍了中小企业开展跨国
经营的步伐,制约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营销能力的提高,而且也由于资金的
m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探讨与经营实践【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2):158;
第4章我国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制约因素
短缺,中小企业虽对信息的渴求十分迫切,但仍不愿意或无能力投资建设网络信息
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开展国际化经营,而是仍然在依靠原始的方法获取信
息,造成了中小企业市场触角有限,信息闭塞等问题。由于信息化建设不足,难以
获得所需信息和知识,阻碍了其国际化经营的进程。
第5章天生国际化企业案例分析及启示
第5章天生国际化企业案例分析及启示
虽然天生国际化企业在其国际化经营中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但还是有一部分
中小企业脱颖而出,成功、快速地登上国际舞台。根据已有的研究,天生的国际企
业普遍存在于欧洲、北美、中东、亚洲和南太平洋地区,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一
些成功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天生国际化企业。我们均可从这些成功的案例中提炼出许
多国际化经营的宝贵经验,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较好的指导作用和借
鉴意义。
5.1天生国际化企业个案分析
5.1.1 Decuma案例分析
5.1.1.1 Decuma概况Decuma是1999年建立的、位于瑞士兰德科技园区的一家
软件企业,它主要研制适用于移动设备(手机、手提电脑等)的手写文字转换软件。
Decumtt公司的创始人是三个缺乏商业经验的大学工作者。但他们在从事科研过程中,
与兰德及其它地区的IT行业有过接触。在风险资本的资助下,这三个人将其科研成
果向实践转变,并成立了Decuma公司。根据风险资本投资商的要求,公司招募了一
个具有IT行业国际经营经验的职业经理人为CEO。最初,Decuma公司文字转换软件
是针对西欧的,后来,根据移动设备制造商的建议,他们设计了适用于中国和日本
文字特征的手写文字转换软件。2000年末,随着发展,公司需要更多的资本投入,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在IT行业发展多年、长期和日本打交道并有广泛的个人网络的
人投资企业,成了董事会的一名成员。此外,公司还雇佣了一些职业营销人员,其
中一些人来自跨国公司并具备在海外市场营销的经验。
经过几个月的营销工作后,2001年初,公司和日本Casio公司签订了第一笔合
约,该合约引起了其他公司(如:Hewlett Packard和Sony等)的注意。因此,
Decuma公司可以说是天生的国际化型企业。
在此基础上,Decuma公司又在中国设立办事处,并积极发展在中国的业务,但
到目前还没有取得进展。虽然,Decuma公司在日本业务活动发展顺利,但公司赢利
情况并不理想。为了发展它,需要进一步资金注入。这一次,日本企业Sony公司向
Decuma公司注资并计划大规模在Sony公司产品中使用Decuma公司的软件。
-33.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总之,Decuma公司演示了一个技术型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轨迹。尽管缺乏商务经
验,但企业创始人具有一种国际化定位视野。公司坐落在一个高技术园区,在这里
面有许多国际商务活动活跃的跨国企业。
公司最初的意图是瑞士及其它北欧国家发展,但由于在这些市场发展缓慢,因
此企业将目标转向海外市场。然而公司并没有选择心理距离近的国家如德国、英国
等国家发展,而是选择了心理和地理距离都很远的日本和中国。从战略角度看,这
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日本和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和最大的移动设备市场之一。
由于风险资金的注入和一些具有国际化经营经验的人员加盟,使公司的举动更为可
行。同时,公司还从其他邻近的国际化企业招募了一些具有国际营销经验的专业营
销人员。在赢得了第一笔生意后,企业在日本建立了销售机构来处理和日本公司业
务,此后并着手向中国发展。Ⅲ
5.1.1.2 Decuma成功国际化的优势分析Decuma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一个国
际化企业,与其本身所具体的优势是分不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良的国际化环境。Decuma位于瑞士兰德科技园区,许多跨国企业均坐落
于此园区,是个高度国际化的科学园区,其国际化氛围浓厚,从一定程序上激励
Decum3快速开展跨国经营。
(2)企业家精神的作用。Decuma的创始人是三个大学工作者,大学培养了他们
的全球观念并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尽管缺乏商务经验,但天生具有国际化定位视
野;且他们将其科研成果向实践转变,通过改变和创新来取得公司的竞争优势。同
时公司的CEO为一个具有IT行业国际经营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其国际化经验丰富。
公司创始人及关键人物固有的经验性的海外市场知识,使得公司一开始便具有较丰
富的海外市场先天生性知识,影响了企业最初的国际化方向,也使其具有较高的国
际化强度和较快的国际化速度。
(3)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投入。通过招募一些具备特殊市场知识的雇员或
与其他拥有海外市场知识的企业合作而获取的移植性知识,可以加快企业的国际化
发展过程。Decuma公司正是通过从其他公司招募训练有素的具有丰富国际市场知识
和营销经验的雇员而获得国际经营的知识,使其跨越有关距离遥远战略市场的心理
距离,推动并加快了其国际化发展速度。
‘u
Lars Bengtsson著,张军、孙云奋译:‘解释天生全球型企业:国际化过程的一个组织学习视角》【M】,经济资
料译丛2007年第2期。
第5章天生国际化企业案例分析及启示
(4)采取专业化经营战略。Decuma公司主要研制适用于移动设备(手机、手提
电脑等)的手写文字转换软件,且主要致力于设计适用于中国和日本文字特征的手
写文字转换软件,因为日本和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和最大的移动设备市场之一。企
业针对这一细分市场,采取专业化经营,在该细分市场中占据了优势地位,促进了
其国际化发展。
(5)与大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日本Sony公司向Decuma公司注资并计划大规模
在Sony公司产品中使用Decuma公司的软件。降低了企业开发海外市场的投资和相
应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5.1.1.3 存在的不足虽然Decuma公司以极快的速度成长为一个国际化企业,且其
在日本业务活动发展顺利,但公司赢利情况并不理想;公司虽在公司设立办事处,并
积极发展在中国的业务,但进展缓慢。可见Decuma国际化发展的后劲不足,若其在
国际化经营中想取得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探索并积极创造其国际化成长的
有利条件。
5.1.1.4 Decuma国际化案例启示虽然Decuma公司在其国际化进程中存在一些
不足,然而总的来说,其优势还是大于劣势的,其国际化经营可算是成功的。其国
际化经验,如经营策略、市场选择倾向、用人制度等都是值得我们中小企业借鉴的。
即使Decuma为外国企业,其国家政策、相关制度、文化等背景与我国有许多差异,
但其国际化经营经验对于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及较
强的指导意义。
5.1.2 上海保隆公司案例
5.1.2.1 保隆公司概况上海保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隆公司)是一家
民营企业,创建于1997年5月。保隆从汽车气门嘴的出口起家,立足于汽车配件的
销售和生产。至2005年7月,已拥有4家生产公司和7家销售公司,其生产的轮胎
气门嘴和不锈钢排气尾管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均居世界前列,其中气门嘴占通用汽车
公司使用量的25%。
保隆公司在1997年成立之初,专门从事汽车气门嘴的外销,是一家纯贸易型的
公司。在气门嘴这一细分市场中,保隆公司以优质服务和拼博精神站稳了脚跟,同
时于1998年入股某厂家拓展了产品线,增加了尾管消音器类产品。在1999年底,
两个主要产品线上已有80多个稳定的国外客户。同年成立了生产气门嘴类产品的工
厂。此时公司规划在十年内在全球布局8家销售分公司,分别设在中西欧洲、东欧、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日本、北美、南美、中西亚、大洋洲、非洲。2000年,保隆公司经与其35号客户
和100号客户的协商,三方各持股33%成立了加拿大威乐公司,由于之前已许诺100
号客户为气门嘴类产品的北美独家代理,所以新成立的加拿大威乐公司以销售尾管
产品为主,目前年销售额为600万美元。
考虑到匈牙利经济在东欧国家里相对发达,且在2005年将入欧盟,保隆公司打
算在匈设立一家销售分公司。但由于去匈牙利的工作签证较难办理,而且同时位于
罗马尼亚的98号客户邀请去罗马尼亚建公司,所以决定同罗马尼亚方面进行合作。
经过谈判,双方决议在罗马尼亚成立合资公司,推广保隆公司的气门嘴和尾管类产
品。2001年,罗马尼亚销售公司正式成立,目前已将产品打入当地的麦德龙和家乐
福,年销售收入达100万美元。2002年,因与尾管供应商关系破裂,保隆公司成立
了自己的尾管生产公司。
在2005年,有百年历史的B盯ON(为美国一家汽车集团,有一百多家分公司,
生产卡车、变速箱等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产品)下属公司DILL(专门生产汽门嘴)由
于成本压力太大,意欲出售。保隆公司看中了DILL广大的原配渠道(即可以直接
向美国三大汽车生产商供货的渠道),通过协商,购买了DILL90%的股份,原公司
的管理层持股10%,公司的原班人员保持不变。通过这一收购行为,保隆公司通过
DII。L将自己的气门嘴产品和尾管卖给美国三大车厂。另一方面,由于气门嘴可以低
价从保隆公司购买,所以DILL在2005年当年就扭亏为盈,实现销售收入108万美
元。为进一步拓展西欧市场,在2005年年底,保隆公司在德国成立了欧洲威乐公司,
主要是推广尾管消音器系统,目前该公司发展态势良好。在2005年里,保隆公司开
始尝试通过知名度高的B2B网站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收效良好,获得了许多新的
客户资源。⋯
5.1.2.2 保隆公司国际化成功的优势分析在中国,中小企业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90%以上的企业均为中小企业,截至2006年,中国中小企业数量总数为3151.8万家,
且其数量将保持7%-8%的增长率。瞳3在如此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天生国际化企业所占
的比例是较小的,数量相对来说是较少的,作为这少数部分当中的一员——上海保
隆,其国际化的成功是与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息息相关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111李芊蕾、邱羚.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实例剖析【J】.国际经贸2006(27):37。
【2】http://www.mbust.net.cn/Knowledge__Tool/Commerce/B2B/20070827/220539.hmal
第5章天生国际化企业案例分析及启示
(1)企业家的全球视角。公司成立之初就放眼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的销售额占
到总销售额的95%以上,是一家天生的国际企业。正是由于公司创始人的企业家精
神,保隆公司实现了跳跃式国际化。
Gary Knight(2000)指出,企业家精神对全球化下的中小企业至关重要,中小企
业通过采用营销创新、强调质量、专门化生产实现产品差异化而受益,而这些战略
离不开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精神。赵优珍(2004)界定的企业家精神包括以下性质:
能够看到新组合的能力;有行动并开发这些新组合的愿望;认为按照自己的远景做
事比理性的计算更为重要;能够说服他人向创新项目投资的能力;正确的把握时机。
企业家则是按照这些标准从事创新活动的个人。n3
(2)正确选择利基市场。利基市场指那些被市场中的统治者或有绝对优势的企
业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保隆在选择进入的产业方面,选择的是大公司不愿意做的
气门嘴和尾管,避开了激烈的竞争。同时,以其较小的利基产品,占领宽广的地域
市场,其产品有非常大的市场容量,在中西欧、东欧、日本、北美、南美、中西亚、
大洋洲、非洲等均具有较大的需求量。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均居世界前列,实
现了规模经济。这不仅得利于利基市场的正确选择,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也为其
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专业化经营。专业化经营战略是企业通过从事符合自身资源条件与能力的
某一领域的生产经营业务来谋求其不断发展,即企业集中力量生产(提供)一种主导
产品(服务),在市场战略上采取在本行业主导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战略。
保隆公司从成立开始,一直专注于气门嘴和尾管的生产和销售,并在这两个领
域内尽力扩大市场,同时扩大生产能力,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即便是生产和销售量
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依然专注于这两个产品线。
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和特点,搞好专业化经营,使自己具有稳定且有相当
优势的主营业务,保持和扩大自己所熟悉与擅长的主营业务,尽力扩展市场占有率
以求规模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和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增强企
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选择。
(4)进入模式选择。在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选择上,保隆公司的做法是,首先
通过贸易方式进入市场。首先是参加各种展会,包括全球零部件展会和广交会:通
【11李芊蕾,邱羚.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实例剖析.国际经贸,2006(27):38。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和优良的服务,赢得了很多客户,具有了较强的社会网络关系,
在贸易方式中,根据具体情况以直销、通过当地经销商开拓市场和通过佣金商销售
三种方式进行其产品的销售;其次,在前面这种方式的基础上,加深对当地市场的
了解,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建立合资的销售公司,以利用外方的销售渠道。最后,
当遇到合适的机会,就收购国外的同类企业。使其国际化之路走得更快、更稳。
(5)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自2005年起,保隆公司开始尝试通过知名度高的B2B
(Business to Business,一般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互模式,是一种企业的电子商
务模式),网站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收效良好,获得了许多新的客户资源。
5.1.2.3 保隆国际化案例启示保隆公司的成功与Decuma公司有许多相似之处,如
企业家精神、正确选择利基市场、专业化经营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说在某些
细节上有差异之处,但均具有异曲同工之效,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国际化
发展。为了进一步挖掘天生国际化企业成功的普遍决定性因素,以下将通过对四个
案例的综合分析来得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所应具备的最普遍的促进力。
5.2 天生国际化企业跨案例比较分析
5.2.1 案例概况
本节选取了处于不同行业的五个企业来进行综合分析,分别为:宁波利时塑胶
有限公司、燎原灯具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西摩电器有限公司、杭州舒奕礼品有限公
司、浙江艾莱依羽绒制品有限公司,这些均为值得研究的天生国际企业案例。为了
便于分析,在下文中将分别以A、B、C、D、E来代表各个企业和企业家。受篇幅限
制,没有办法对每个企业进行详细的描述,将其基本信息整理概括为表5-i。
表5-I案例概况
研究对象A.利时塑胶B.燎原灯具C.西摩电器D.舒奕享L品E,艾莱依羽绒
行业塑料制品灯具家电蜡烛服装
主要产品家用塑料制品道路照明灯具、屯吹风、电水杯蜡烛和配套的烛羽绒制品
灯杆、电力杆等小家电台
所有权性质国营企业私营股份制民营企业外商私营独资私营股份
企业家性别男男男女女
成立时间1993 1995 1995 1995 1997
开始国啪:化时间1993 1999 1998 1995 1998
第5章天生国际化企业案例分析及启示
表5-1案例概况
Figure 5一l Case summary
最初国际化程度100% 25% 100% 100% 70%
主要销售市场戈国、欧洲、中中东、东南亚、欧洲美国日本、美国、加
东、非洲和南美南美拿大、新西兰、
西欧、香港
竞争优势价格低廉;质量企业家具冒险精管理灵活(包括质量较好,档次市场定位明确;
较好:销售网络神:积极靠科技物流管理、成本较高:售前服务品质过硬;设计
健全:具备当地进步,进行不断管理、劳动力管较好(如产品量超前;拥有适合
市场信息;具规的开拓创新;寻理);专长于劳动身定做、设计周自身发展的管理
模经济效应与范求新的组合;发密集型技术:生期较短等);价格队伍;业务团队
围经济效应货准时、配套到产成本低;款式较低廉勇于开拓创新、”
位新颖:质量适中综合素质强
企业发腱历程1993年成立,不前身为1986年1995年公司董、创办于1995,总1997年成立;
断扩人生产规成立的一家乡镇事长接手一家倒部在华盛顿;公1998年取自营
模、努力开辟国企业:1990年, 闭了的皮革厂. 司一开始就做出进出口权;1999
际市场:2000年该企业与.卜海燎改销电吹风; 口,现出口额为年,公司出口额
初已同欧、美、原灯具厂合作; 1998年获自营1000多万美元; 为300万美元‘
澳大利亚、香港1995年,企业转进出口权,出口截至2001年底, 2000年和2001
等50多个国家制;1999年获自额为507万美公司产品1009‘ 年,出口额达到
和地区建立广泛营进出口权元;此后出口额外销;2002年刚6000万元人民
的业务关系; 不断增长,2002 开始进入本国市币;2000年,公
2001年的销售年为3000万美场司推出自己的品
额为2400万美元牌“艾莱依”(日
元;现拥有文为“杰出”的
60000平方米现.意思.El砒)出
;。,
代化厂房,总资口到意大利
产已达1.56亿

.39-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5.2.2 跨案例对比分析
5.2.2.1 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驱动力构成通过对5个案例的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天
生国际化企业的成长驱动力由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构成。
(1)国际市场定位。这些企业成立的初衷是为国际市场服务,这5个企业均不是
按照各个阶段按部就班地国际化,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国内销售,如A和D企业从
一开始就走上国际化道。将全球视为其销售市场,B、C、E企业虽不是一创立就开
展国际化经营,但均是在创立后不久便开始了其国际化之旅。
(2)企业家的国际视野。在文中所研究的5个案例中,所有的企业家都具有国际
视野。例如,企业家A曾于一家生产塑料相框的出口型企业工作,其对国际市场信
息具有较强的敏感度和创新意识。企业家C一向比较看重国际市场。他认为国际市
场运作比较规范、市场容量较大、制造商与进口商都比较集中、账款回收比较稳当。
企业家D具有多年的外贸业务经验,国际化经营经验丰富。
(3)企业家成就愿望与冒险精神。McClelland认为企业家在成就感需要方面有别
于一般人,Homaday和Abound认为企业家特质中包含理想实现和进取等特征。此
外,许多有关企业家精神的研究都认为风险承担是企业家精神的一个维度。[q5个案
例企业的企业家都表现出很高的成就愿望和强烈的冒险精神。如企业家B明知有一
定的风险,且无法做理性的计算,但也愿意全力投入。企业家E在面临公司连续亏
损的艰难处境中,仍然坚持其国际化经营。
(4)N际竞争优势。在所研究的5个案例中;企业的产品都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
优势,比如,成本优势、设计优势、功能优势、质量优势或技术优势等。如A企业
的产品质量在国内数一流,价格与国外产品相比较为低廉,具价格优势和质量优势;。
C企业以生产小家电为主,具有价格优势:D企业采取蜡烛与烛台配套生产的生产
方式,具功能优势;E企业按不同客户的偏好进行设计和生产,且生产过程中精益
求精,具设计优势和质量优势。
(5)企业家创新。Drueker(1985)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一项特殊功能,是将企
业家与一般管理人员进行区别的重要工具。Schurnpeter(1934)指出,创新是企业
家精神最基本的一个方面,是企业家的根本物质之一,创新体现在“采用一种新产
(‘1杨忠,张骁,陈扬,廖文彦.“天生全球化”企业持续成长驱动力研究——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差异性跨
案例分析【习。管理世界,2007(6);130。
第5章天生国际化企业案例分析及启示
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掠取或
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等
5个方面。【l】在上述5个案例当中,每个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都包含着不同程度和
不同方面的创新。例如,企业B在当时小灯具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转为生
产大灯具,并寻求新的组合,同时生产输电杆与灯具这两种互补产品,这样可以一
并报价,在国际竞标中特别有利。企业家C寻求既对人才要求不高、又较适合外销
的行业。企业D与E着重于设计上的创新。
(6)网络。网络在中小企业快速国际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企业关系
网络、销售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从上述所研究的5个案例来看,网络在天生国际化
企业从孕育构思到创立再到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企业.
A具备健全的销售网络,企业家B和C年轻的时候就有意识地接触商业网络来了解
市场知识。企业D属于美资企业,其创始人之一的姐姐在美国,尽管该企业与美国
公司经济上独立核算,但其企业关系网络为企业D开拓美国市场提供了许多便利的
条件。企业家E原就职于一家国有羽绒厂,于1997年,带了三位部门经理,总共投
资200万元,自立门户干了起来。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网络关系。而且A和E企业
80%以上的产品均为贴牌生产,获得了海外销售渠道,利用海外公司已有的销售渠
道把新的企业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
5.3 天生国际化企业案例分析的综合启示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个案分析及对几个案例的跨案例综合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天
生国际化企业的创立和成长主要受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自身所具有的内部驱动力影
响。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技术进步、信息技术的更新、政府政策及相关制度
的完善等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天生国际化企业家的创立与成长,而企业家的冒险精
神、创新精神,企业先天性知识和移植性知识,企业关系网络、销售网络等因素在
天生国际化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为了使天生国际化企业能
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多个方面为其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平台。
【11杨忠,张骁,陈扬,廖文彦.“天生全球化”企业持续成长驱动力研究——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差异性跨
案例分析忉.管理世界,2007(6):131·
第6章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策议
第6章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策议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分析了天生国际化企业成长的驱
动力,制约因素。证明了中小企业快速国际化发展的可行性,只要加以引导,如政
府完善政策体系、改善经济和社会环境,再加上企业自身努力,便可促使中小企业
国际化发展,成为天生国际化企业。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由此,如何推进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谨作如下
建议。
6。1 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6.1.1 建立中小企业政府管理机构
我国加入WTO后并不代表政府就可以放松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恰恰相反,因为
WTO规则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政府更需对中小企业的经营进行监督、指导、支
持、服务等。但是目前我国政府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并不健全,这对中小企业的国
际化经营极为不利。因此,政府应尽早建立对中小企业统一管理的机构,规范对中
小企业的管理。其管理机构可以包括以下职能:起草、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
策、法律、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为中小企业提供财政支持、技术支持、信息服
务、管理咨询和人员培训等。
6.1.2 进一步加快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管理措施以规范和促进国内企业
的国际化经营活动,这些均在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的初期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
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国际形势、经济环境的改变,我国在对外经济领域迅速发展,
相关的法律建设呈现其滞后性。目前为止,我国尚无一部正式的以对外投资管理为
主要目的的基本法规,但在不同部门管辖范围内以部门行政法规、管理规定代替国
家相关法律的现象屡见不鲜。
因此,应当尽快制定例外投资法》以作为规范我国企业对外经营活动的基础
性法规,并藉此为我国在相关管理制度和机构的设立和运行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法律
依据,切实地做到有法可依;此外,还应继续加快对外经济领域内的配套性法律、
法规建设,如《海外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海外企业保险法》等等。在新的基础性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法律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新的地方性与部门性法律法规,对中小企业的的跨国经营
活动进行规范化、专业化指导。
另外,我国对外投资和国际贸易的相关法律还不健全,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
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我国应可能建立健全企业海外投资和经营的法律体
系,增加法律制定和执行的力度和透明度,完善扶持中小企业的法律,加强对中小
企业的扶持,为企业国际化经营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天生国际化企业得以
可持续发展。
6.1.3 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融资支持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且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些中小企业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采取职工集资的方式筹措资金。但这种方
式很不规范,引发了不少问题,且也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为解决中小企业的
融资渠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融资支持:(1)
建立中小企业发展的准备金制度:(2)可尝试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向需扶植
的中小企业发放免息、贴息和低息贷款,实行优惠贷款,增加中小企业银行贷款:
(3)银行利用其在信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信息、财
务顾问等服务;(4)推进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为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金
融服务;(5)充分发挥城市合作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的作用,充分利用地方性银
行对当地经济情况较为了解的优势:(6)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7)建立中
小企业互助基金;(8)建立中小企业科技发展基金、创业基金,(9)建立中小企业
的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并逐步放宽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发行债券
的条件,以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6.1.4 对中小企业实行优惠政策以促进其国际化发展
具体优惠政策如下:(1)制定并贯彻实施中小企业资金扶持计划,即政府专门
拨出一定资金扶持高新技术、风险经营、出口型中小企业,逐步增加对中小企业扶
持资金的投入。(2)创业优惠,简化创业登记的手续,减免有关费用,降低开业条
件:(3)资金援助,在资金、咨询和其他服务方面给予援助;(4)税收优惠,加大
优惠政策的力度:(5)咨询与培训优惠;(6)为中小企业提供经营场所:(7)将中
小企业间的交易行为视为同企业内部的交易行为,实行准予免缴或少缴增值税、营
业税等流转税的政策:(8)若中小企业联合组建企业集团,应给予政策优惠。
第6章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策议
6.1.5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当前,部分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中小企业常常被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的问题所烦
忧,政府应完善知识产权的相关保护体系,增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在较为完善
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下,中小企业才有动力致力于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
争力,为迸一步的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
6.1.6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推进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中国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获取技术、市场、人才、
信息等提供方便。政府应联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引入商业性、盈利性社会中介机
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如创业辅导、经营诊断、信息咨询、市场
营销、投资融资、贷款担保、产权交易、技术支持、人才引进、人才教育培训、对
外合作、展览展销和法律咨询等服务。
6.2 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构筑良好的制度环境
6.2.1 放松对中小企业自营进出口权的审批
中国已对国有、集体企业实行自营进出口权登记制度,却对非公有制企业没有
放开,这造成了竞争上的不公平性。非公有制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为了创造
平等竞争环境,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加快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应该
进一步放开对企业自营进出口权的审批,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都实行自营进出1:3
登记制。
6.2.2 进一步放松境外投资外汇管理的措施,以促进中国中小企业对外
直接投资.
国外外汇管理局已于2005年5月19同发布并实施《关于扩大境外投资外汇管
理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各地区2005年度境外投资购汇总额度从目前的33
亿美元增至50亿美元,如实际需要用汇超过额度,可以予以追加。外汇局分局对境
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的审查权限,从原单个项目的300万美元提高至1000万美元。
It]通过上述政策的实施,企业境外投资在获得主管部门批准后,将能便利地办理境
外投资外汇管理有关手续,在用汇上也将得到积极支持。此外,国际经验表明,使
用本国货币进行国际结算和投资对该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建议尝
[11张旭东.‘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将扩展至全国【J】.中国经济时报,2005(5).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试用人民币对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以人民币计算投资数额,用人民币购
买国外企业的股份。同样,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筹资中,尽量以人民币表示筹资金额,
以扩大人民币的影响。这样,随着周边国家和地区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推进,人民币
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也会逐步加大,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也可适时建立双
边货币流通协议,最终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促进境外投资的发展。
6.2.3 建立、健全境外投资的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多边投资保护机制的
功能
中国应该制定《境外投资保险法》对境外投资的保险机构、投保资格、承保范
围、保险金额、代位求偿权等问题做出科学明确的规定。同时,还应考虑设立非盈
利机构,专门开展境外投资非商业性风险的保险业务,适当扩大保险的范围,除了
目前规定的禁止汇兑险、征用或没收险、战争或内乱险以外,对于其他因政治原因
引起的风险,如资本不能自由转移风险、政府违约风险、恐怖主义风险、延迟或停
止支付风险等,都应纳入境外投资保险的范围;同时,规定所有合格的境外投资者
都可成为投保人。此外,中国应该向境外投资企业宣传境外投资担保机构(MIGA)
的功能和程序,以鼓励中国企业利用该公约的承保机制降低、防范政治风险。对风
险承受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而言,境外投资保险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尤其重要,通过
该机制对其国际化发展“保驾护航”,中小企业可以大大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
6.3 营造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氛围
6.3.1 培养全球化思维方式,树立国际化经营观念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企业只要拥有价值链上某些环节的相对优势,
未必需要庞大的规模即可开展国际化经营。比如,对某_生产工艺的技术诀窍、在
营销环节的某一特定优势都可能成为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因此,在全球
化经济浪潮中,我国的中小企业无须妄自菲薄,而应逐步培养全球化的眼光和思维
方式,树立国际化经营观念,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
6.3.2 培育企业家精神
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创始人或决策者均具有较强的国际导向,较丰富的国际化经
验等特性,!即上述所描述的企业家精神。国家的竞争力来自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
的竞争力首先依赖于企业家精神。企业应充分发挥企业领导者的自身优势,培育企
第6章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策议
业家精神。企业领导者应树立全球视野,大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海外市场知识、信
息和经验,通过出国参观考察、参加海外展销会等手段来增强海外市场的认识,参
加各种有关出口业务、外经贸知识和技巧、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自身的国
际经营水平,加快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注重跨国经营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培
育适合企业家精神的社会文化环境,推动中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当然,在培育企
业家精神的同时,中小企业也应该鼓励、培养和提升全体员工的创业和革新精神。
6。3.3 注重培养和引进国际经营人才,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熟悉国际经营的人才在
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中是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中小企业首先应对其在职员
工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培训,其次可外聘一些具有国际化经验的人才,甚至招聘国外
的专业人才。更为重要的是,中小企业在培养和引进人才后,要注重塑造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的企业文化氛围,推动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进程。
6.4 创新经营策略以促进国际化进程
6.4.1 因地制宜地制定国际化经营策略,开拓全球市场
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优劣势,中小企业如何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离不开因地
制宜地制定具体的国际化经营策略,如加入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网络、吸引外商投
资、开展网上营销、对外直接投资等。树立国际市场营销观念,探索并实现营销策
略的创新,摒弃传统的生产和营销观念。充分把握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信息,有针对
性地开拓全球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例如,浙江的个体和私营经济很发达,这些
企业可以总结义乌小商品市场、柯桥轻纺城、桥头纽扣市场、柳市低压电器等市场
发展与管理的成功经验,按照国际通行规则,逐步形成综合商社型跨国公司,大胆
去海外投资,并在此基础上,注入生产功能,实现工贸一体化,以利用原有的国外
客户和销售网络,由此带动服务型跨国公司、工业型跨国公司的发展。Ⅲ
6.4.2 细分市场,寻找利基市场,专业化经营
. 企业可以通过市场细分,找准某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把核心产品竞争力
集中在某一种产品或--+类型产品上,采取专注化战略,通过专门化经营来占据有
利的市场位置。很多成功的天生国际化企业都非常看重国外的客户,将销售对象锁
Ⅲ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探讨与经营实践【M】.复口.大学出版社,2005(12):197.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定在一类特别的顾客,一种细分的产品市场,或者特定地理位置的市场。它们为某
一特定的目标市场提供非常好的服务,较之为更广阔市场服务的企业来说,这样的
方式是更加有效的。比如,浙江艾莱依羽绒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羽绒服,以18---.38
岁的女性为目标客户群,开创了羽绒衣时装化的先河,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又如杭
州飞鹰船艇有限公司选择了进入市场容量较小的赛艇专业市场,在最初凭借中国传
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国际低端市场站稳脚跟之后,抵制了多元化发展的诱惑,放
眼国际高端专业市场,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航空技术,用高科技制造各种专业赛艇,
使“无敌"牌系列赛艇不断进入国内外重大比赛,2004年成为雅典奥运会比赛用艇
的唯一供应商。专业化经营不要求企业在整个市场上具备差异化和低成本,只需要
企业在某一个或某一些特定的目标市场达到这样的市场地位就行。中小企业应该放
弃“小而全”的经营思想,围绕自己的核心能力进行经营。将非核心业务和非核心
专长部分通过“外包,,等形式,交给其他厂家去做,自己则专心致志地做最专长的
业务,真正做“强”,在国际市场立足、发展,使其国际化道路走得更稳、更持久。
6.4.3 改变企业组织结构,增加抵抗风险的能力
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是较弱的,中小企业可以集群化形式共同发展,加强与
大企业之间的协作体系等方式来改变这一现状。中国浙江省中小企业的成功发展经
验就是对集群战略的最好诠释,衬衫之乡、鞋袜之乡、领带小企业集群、小五金小
企业集群等采取的都是这种战略。台商也经常采用这种方式来规避风险,比如,在
广东的东莞、江苏的昆山和苏州等地,都有台商集中的集群式投资。江苏、浙江的
中小经营者联合起来,在南非、中亚、俄罗斯、巴西等地建立了许多专业市场,带
动了大量产品的出口,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此外,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集群的
方式,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协作生产,提高自身的加工技术和效益,并跟随群内的
核心大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进而发展自身的海外网络。n1
6.4.4 特色经营策略,增强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
特色经营策略即生产和经营具有独特性质的产品,以特色取胜。特色可表现在
诸如产品具有特殊的作用、满足顾客特殊需要、具有独特的生产技术等方面上,也
可表现为商业文化、销售服务的不同等。开展特色经营增强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为
顾客提供别样的价值或附加值。这种策略是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最现实可行的策
【l】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探讨与经营实践【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2)l 196.
第6章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策议
略之一。
6.4.5 “贴牌"经营策略
“贴牌”生产主要是发挥企业的比较优势(主要是成本优势),与国外企业的品
牌相结合,既可发挥产品成本低的优势,又可利用国外的品牌来推销本企业的产品,
尽快使本企业的产品打迸国际市场。这种策略不容易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这对于
竞争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个福音。中国格兰仕的成功就是“贴牌策略”的
典型案例。但“贴牌’’生产只能是暂时性的,过度性的。
65 加大现代技术的运用力度以推进中小企业国际化
6.5.1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中小企业国际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诸如知识、信息和人才等成为企业间竞争的决定因
素,因此,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条件下,无论是大公司还是中小企业,只要拥有信
息和知识,就可能在国际市场立足。因此,中小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利用信息技术,
发挥自身的优势,克服固有的劣势,在国际市场上大展身手。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
手进行:一,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如因特网,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二,
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展企业的网络能力,从而加速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三,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更多地参与国际生产体系。四,中小企业
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弥补自身在信息、知识和人才等方面的不足,从而在国际市场
立足。
6。5。2 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现如今,科技、通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企业经营中的信息化、网络化越来越
重要。企业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商业信息系统网络,以便于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掌握
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权,有利于中小企业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6.5.3 提高研发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中小企业可通过加强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借助外脑来提高研发
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尽管中国不少中小企业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在国内
外设了研发、设计机构,但从总体看,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还是比较有限,产
学结合是对双方都有利的思路,值得鼓励和推广,比如,宁波新海电气股份有限公
司在发展自身研发力量的同时,2001年与浙江大学联合成立了“浙江大学一新海电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气产品研究开发中心”,依托一支拥有100多名专业打火机研发人员的专业队伍进行
研究开发,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增加了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也有利于加速
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结论
多结日论比
一.本文的基本观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版图上的“国界’’已
经日渐模糊,世界市场上出现了新的趋势:“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国际化热潮中,中
小企业是这支队伍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因此中国中小企业迫切需要得到提炼于
成功国际化实践理论的指导以更好地参与到国际化竞争的大潮中。
本文采用文献归纳法、案例分析法,针对相关天生国际化经营案例的进行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创立和成长主要受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自身所具
有的内部驱动力影响。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技术进步、信息技术的更新、政
府政策及相关制度的完善等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创立与成长,而
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创新精神,企业组织学习能力,企业关系网络、销售网络等因
素在天生国际化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只要政府加以引导,
再加上企业自身的努力,便可促使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开展国际化经营,成功成长为
天生国际化企业。
二.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使得传统国际化理论对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指导
作用己经微乎其微,国外学者虽已针对企业的天生国际化现象进行研究,并取得一
定的进展,但并未得出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论,目前仍然缺乏一个整合的框架来系
统地解释这一新的现象,而国内对天生国际化等新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现象并未给予
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上,结合现实中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国
际化经营实践,通过对典型案例的个案分析和一些案例的跨案例综合分析,试图从
一定程度上解释企业天生国际化这种特殊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现象,并结合我国国情
提出加快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进程的策略建议。
但由于本人学识水平有限,故而对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的研究尚存多
不足,且所选取的几个天生国际化企业,在选择过程中,典型性比代表性的考虑权
重会相对多一些,因此本文的结论是否适用于一般中小国际化企业仍然有待更多的
案例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因而寄希望于下一次更为系统的研究过程以弥补其不足之
处。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1] 宝贡敏,余红剑.关系网络与创业互动机制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3)。
[2] 胡美琴,李元旭、骆守俭.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家管理周期匹配下的动态竞争力模型[J].
当代财经,2006(1)。
[3] 黄江圳,董俊武.中小企业网络、资源与成长问题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6)。
[4] 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M].周海涛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5]慕继丰,冯宗宪,徐和平,陈方丽.信任在知识型企业网络组织中的作用[J].预测,2003
(1)。
[6] 时鹏程、许磊.论企业家精神的三个层次及其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2)。
[7] 吴宏翔.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家行为方式关系探析[J].上海管理科学。2005(5)。
[8] 薛红志,张玉利,杨俊.机会拉动与贫穷推动型企业家精神比较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3(6)。
[9] 叶康涛.案例研究:从个案分析到理论创建[J丁.管理世界,2006(2)。
[10]张玉利.企业家型企业的创业与快速成长[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11]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__理论探讨与经营实践[M].上海:复旦人学出版社,2005。
[12丁杨忠,张骁,陈扬,廖文彦. 。天生全球化"企业持续成长驱动力研究——企业生命周期
不同阶段差异性跨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2007(6)。
(13】张旭东: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将扩展至全国【J】.中国经济时报,2005(5)。
【14]罗文军,陆玮.中小企业“天生的全球化”文献综述及整合分析框架【J】.生产力研究,
2004(12)。
【15]赵优珍:“天生的国际企业”——概念、现象、成因与启示[J].国际商务研究,2004(3)。
【16】任卢策,宣国良.国外国际新创企业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5)。
[171 Lars Bengtsson著.解释天生全球型企业:国际化过程的一个组织学习视角[M】.张军,孙云
奋译.经济资料译丛,2007(2)。
[18】李芊蕾,邱羚.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实例剖析[J].国际经贸,2006(27)·

[19]张旭东.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将扩展至全国[J].中国经济时报,2005(5)。
[20]禹敏.天生国际化企业浅论[J].财经界,2007(9)。
[21]李一’n尚航标,蓝海林.天生国际经营企业的理论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7(7)。
·53-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22]王夏阳,陈宏辉.基于资源基础和网络能力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6(6):24—28。
[23]鲁桐.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发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工作论文系列,2001(7)。
[24]刘国光.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M].民主与建殴出版社,2001(1)。
[25]王延中.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思考[J].中国中小企业,1996(3)
[26]李卫宁,冯社浩,尚航标.天生国际企业定义及形成动因[J].企业经济,2006(7)。
[27]尤安山.中小企业国际合作[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8]吕福新.企业家角色人格——对企业家的哲学思考[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9]余光胜.企业发展的知识分析[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30]张远鹏.欧盟对中小企业政策措施的新发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2)。
[31]石军伟.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一个基于企业家精神的解释[J].财经研究。2002(10)。
[32]陈晓红.中国中小企业经营模式及政策扶持[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10)。
[33]胡大力.企业竞争力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4]李尔华.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M].首都经济贸易在学出版社,2001。
[35]林康.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36]陆立军.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区域产业竞争力[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37]杨德新.企业国际成长战略[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38]陈建南.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1(2)。
[39]陈佳贵,黄群慧.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经济管理,2002(2)。
[40J安忠军.加强人力资源国际化管理的几条途径[J].国际经济合作,2003(1)。
[41]施禹之.日韩两国中小企业政策立法及其借鉴[J].经济要参,2001(39)。
[42]宁军明.美、日、德中小企业政策比较[J].世纪经济研究,2001(1)。
[43]林汉川,田东山.E'O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
[44]姜波,刘成军.汲取美国实践经验发展中国海外经营[J].国际经济合作.2002(4)。
[45]聂名华.中国境地外直接投资政策和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2003(2)。
[46]赵优珍.对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思考[J].国际经济合作,2002(4)。
[47]赵优珍.基于企业集群和网络能力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及启示[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
报——国际商务,2003(5)。
[48]赵优珍,徐红.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中小企业国际化——基于知识视角的分析[J].研究
与发展管理,2003(5)。
·54-
参考文献
[49]赵优珍.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略[J].国际经济合作,2003
(10)。
[50]张其仔,李俊.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J].经济管理,2002(3)。
[51]戴宾.欧盟中小企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启示[J].工业经济,2001(5)。
[5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
次全国代表人会上的报告,2002(1 1)。
[53]孙振玲.建立跨国战略联盟——中小企业的国际化之路[J].上海经济,2002(7)。
[54]曾莹.论中小企业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地位[J].国际贸易问题,2002(3)。
[55]张玉,徐海林.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复杂性管理及知识显性化问题研究[J].外国经济与
管理,2002(3)。
[56]杨大楷,常定辉.台湾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2(1)。
[57](美)曼塞尔·G·布莱克福德.美国小企业史[M].特维恩出版社,1991。
英文文献:
【1】Athanassiou,N.and Nigh,D.,2002,‘'The Impact of the Top Management Team’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xperience On the Fim’S Internationalization:Social Networks at Work”,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42(2),PP.1 57—1 8 1.
[2】2 Bell,J.,1995,“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Small Computer SoRware Finns_—A Further
Challenge to‘Stage’Theories",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9(8),PP.7·27.
【3】Bhide,A.,1999,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New Business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
【4】Birley。S 1985,‘'The Role ofNetworks in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Journal ofBusiness
Venturing,1,PP.107-1 17.
[5】Birley,S.,Cromie,S.and Myers,A.,1991,“Entrepreneurial Networks:Their Emergence in
Ireland and Overseas")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9,PP.57·74.
【6]6 Chen舀Y.T.and Van de Ven,A.H.,1 996,“Learning the Innovation Journey:Order Out of
Chaos?”,Organization Science,7,PP.593—6 1 4.
【7]Cherty,S.and Campbell-Hunt,C.,2004,‘‘A StrategicApproaeh to Internationalization:A
Traditional Versus a‘Born—Global’Approach”,Journal ofInternational Marketing,12
(1),PP.57—80.
【8】Churchill,N.C.and Lewis,V.L.,1 983,“The Five Stages of Small Business Growth”,Harvard
一55-
福建师范大学黄淑玲硕士学位论文
Business Review,6 1(3),PP.30—50.
【9{Clcrcq,D.D.,Sapienza,H.J.and Crijns,H.,2005,"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Firms",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4(4),PP.409—4 1 9.
【1 0】Coviello,N.E.and McAuley,A.,1 999,“Intemationalisation and the Smaller Firm:A Review
of Contemporary EmpiricalResearch’''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39(3),PP.223-256。
[1 l】Coviello,N.E.and Munro,H.J.,1 995,“Growing the Entrepreneurial Firm:Networking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 Development",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9(7),PP.49-6 1.
【12】Coviello,N.E.and Munro,H.J.'1 997,‘'Network Relationships and the Intemationalisation
Process ofthe Small Software Firms”,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6,PP.361-386.
【13】Knight,G.A.and Cavusgil,S.T.,1996,“The Born Global Firm:A Challenge to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Theory”,Advance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8,PP.1 l-26.
【14】Knight,G.A.,1997,Emerging Paradigm for Intemational Marketing:The Born Global Firm,
Unpublished dissertation,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1 5】Kundu,S.K.and Katz,J.A.,2003,“Born-International SMEs:BI-Level Impacts of
Resources and Intentions”,SmallBusiness Economics,20,PP.25-48.
【16】Madsen,T.K.and Servais,P.,1 997,“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Born Globals:An
Evolutionary Process?”,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6(6),PP。561-583.
【1 7]Miller,D.,1983,‘'The Correlates ofEntrepreneurship in Three Types ofFirms”,Management
Science,29(7),PP.770·79 1.
f 1 8】Oviatt,B。M。and McDougall,P.P。,1 994,“Toward aTheory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5(1),PP.45-64.·
【1 9]Oviatt,B.M.and McDougall,P.P.,1995,“Global Start-Ups:Entrepreneurs on aWorld-Wide
Stage”,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9(2),PP。30—43.
[20]Oviatt,B.M.and McDougall,P.P.,1 997,“Challenges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Theory:
The Case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special Issue。
PP。85-99。
【2 1】Reuber,A.R.and Fischer,E.,1997,‘'The Influence ofthe Management Team’S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Off the Intemationalization Behaviors of SM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8(4),PP。80%825。
【22]Rundh,B.,2003,“Rethinking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Strategy:New Dimensions in a
.56.
参考文献
Competitive Market”,Marketing Intelligence&Planning,2 1(4/5),PP.249.237.
[23】Sanders,P。,1 982,“Phenomenology:A New Way of Viewing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7(3),PP.353-360.
【24】Schumpeter,J.A.,1934,The Theory ofEconomic Development,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7-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参与课题: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福建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路径研究’’
南平经贸委横向课题:“南平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发表文章:
[1】承接台湾产业外移实现两岸资源互补与共赢——台湾产业外移动因与福建的
承接[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6月:
[2]论闽台农业合作与发展的制度创新[J】.经济前沿,2007年8月;
【3]GDP离“幸福”有多远[J】.经济论坛,2007年9月;
[4】福利经济学述评[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10月;
[5】台湾产业转移中国内地的态势及成因[M】.海峡经济区发展探索,2007年11月;
【6】台湾产业西移特点及原因浅析川.经济前沿,2007年12月。
致谢
致谢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我的硕士生涯也即将落下帷幕。回首在师大两年多的日
子,有许多帮助过我的老师和朋友。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王知桂教授。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无论是在工作、学习
还是生活上,导师都给予了许多的指导和关怀。导师渊博的知识、兢兢业业的工作
态度和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让我受益非浅。本论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
下完成的,从论文选题、写作到最后定稿均倾注了她大量的心血。导师严格的要求
造就了我严谨的学术态度,是她教会我如何做学问,写文章,借此对导师的关怀与
培养致以衷心的感谢。
感谢经济学院李建建、林子华、郭铁民、林卿、严正、吴有根、刘义圣、蔡秀
玲等老师,他们渊博的知识及严谨的学术态度,使我受益非浅。感谢两年多来给予
我真诚的帮助和协助的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点点滴滴感激之情都永怀于心。感
谢我参考过的文献的的作者,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我论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最后,衷心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辛勤培育和多年如一日的支持和鼓励。他们永
远是我前进的动力。
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
姓名:黄淑玲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福建龙海
学历:经济学硕士、工学学士
外语水平:CET-6
毕业院校:福建师范大学
专业方向:现代两方企业理论与中国企
业发展研究
指导老师:王知桂教授
腹历:
2000年9月一2005年7月:
就读于厦门火学,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5年9月——至今:
J: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攻读西方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爿:将于2008年7月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