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优势分析

湖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优势分析
姓名:刘樾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西方经济学
指导教师:许和连
20071001
硕1:学位论文
摘要
中国纺织服装业在整个世界纺织服装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纺织服装业
全球第一生产、出口、消费大国,2005年中国的纺织品出口总量占据了全球的24
%。2005年1月1目,全球纺织品贸易正式取消配额制,世界纺织业进入了“后
配额时代”。这对中国纺织服装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更是挑战,中国将面临其他纺织
大国的激烈竞争,其中印度是中国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纺织服装业国内国际的发展现状,并以印度为比较对象,
通过一系列衡量贸易竞争力的指标比较了两国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得出了中国
纺织服装业在总体上比印度更具有竞争优势的结论。其次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国纺
织服装业出口优势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借鉴Kim.M撕on模型以及Moreno模型,
实证检验劳动报酬、行业基本投资、企业平均资产规模、研发支出、人力资本以
及人均GDP对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影响,结论表明除了行业的基
本投资和人均GDP对我国的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有显著影响外,劳动成本的影
响力在逐步下降,企业的平均资产规模、研发投入以及人力资本影响作用不显著。
因此,为了维持并加强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应该优化投资结构、加强行业的
研发投入与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
II

硕fj学位论文
插图索引
图2.1 中国和印度纺织服装出口总额⋯⋯⋯⋯⋯⋯⋯⋯⋯⋯⋯⋯⋯⋯⋯⋯⋯..13
图2.2 中国和印度纺织服装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14
图23 中国和印度纺织服装出口增长率比较⋯⋯⋯⋯⋯⋯⋯⋯⋯⋯⋯⋯⋯⋯.14
图2.4 中印纺织和服装对美国的出口⋯⋯⋯⋯⋯⋯⋯⋯⋯⋯⋯⋯⋯⋯⋯⋯⋯..1 5
图2.5 中印纺织和服装对欧盟的出口⋯⋯⋯⋯⋯⋯⋯⋯⋯⋯⋯⋯⋯⋯⋯⋯⋯.16
图2.6中印纺织和服装对日本的出口⋯⋯⋯⋯⋯⋯⋯⋯⋯⋯⋯⋯⋯⋯⋯⋯⋯.16
VI
中田纺织服犍qk⋯U竞争优辨分析
附表索引
表2.1 200l_005年纺织服装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10
表2.2 中国和印度1990.2005年纺织和服装的RCA指数⋯⋯⋯⋯⋯⋯⋯⋯⋯12
表2.3 中国和印度1990,2005年纺织服装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13
表2.4中印纺织原材料产量在全球地位比较⋯⋯⋯⋯⋯⋯⋯⋯⋯⋯⋯⋯⋯⋯.17
表3.1 相关系数分析表⋯⋯⋯⋯⋯⋯⋯⋯⋯⋯⋯⋯⋯⋯⋯⋯⋯⋯⋯⋯⋯⋯⋯.23
表3.2 五因素回归结果⋯⋯⋯⋯⋯⋯⋯⋯⋯⋯⋯⋯⋯⋯⋯⋯⋯⋯⋯⋯⋯⋯⋯⋯⋯⋯..24
表3-3 剔除AAS后Testdrop检验结果⋯⋯⋯⋯⋯⋯⋯⋯⋯⋯⋯⋯⋯⋯⋯⋯⋯24
表3.4剔除AAS后四因素回归结果⋯⋯⋯⋯⋯⋯⋯⋯⋯⋯⋯⋯⋯⋯⋯⋯⋯⋯⋯⋯~24
表3.5 剔除WR后Testdrop检验结果⋯⋯⋯⋯⋯⋯⋯⋯⋯⋯⋯⋯⋯⋯⋯⋯⋯25
表3.6剔除WR后三因素回归结果⋯⋯⋯⋯⋯⋯⋯⋯⋯⋯⋯⋯⋯⋯⋯⋯⋯⋯25
表3.7 剔除RD后Testdrop检验结果⋯⋯⋯⋯⋯⋯⋯⋯⋯⋯⋯⋯⋯⋯⋯⋯⋯⋯⋯⋯一25
表3.8剔除RD后两因素回归结果⋯⋯⋯⋯⋯⋯⋯⋯⋯⋯⋯⋯⋯⋯⋯⋯⋯⋯⋯25
表3.9 White Hcterosked髂ticity Test⋯⋯⋯⋯⋯⋯⋯⋯⋯⋯⋯⋯⋯⋯⋯⋯⋯⋯26
表3.10国内纺织或者是服装行业的龙头⋯⋯⋯⋯⋯⋯⋯⋯⋯⋯⋯⋯⋯⋯⋯⋯⋯29
表3..11主要国家纺织业劳动工资水平比较⋯⋯⋯⋯⋯⋯⋯⋯⋯⋯⋯⋯⋯⋯⋯一30
、,II
湖南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
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
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训协-
日期:≥撕专月6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
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l、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q。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J狴贫日期:渺8年弓月6,日
别磁辄泐玩醐:加j91年至肿日
J

中同纺织服装』k⋯口竞争优砰分节r
品价格竞争日趋激烈。本文就此将分析影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竞争力的主要
因素,发现问题,最后就如何提高行业竞争力提出对策。
1.2文献综述
1.2.1理论综述
产业竞争力理论基础有两个: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早期的竞争力
评价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早在1776年,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就提出了绝对成本优势比较说,一国应该生产并出口该国占绝对优势的产品。大
卫·李嘉图在绝对优势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相对优势论,该理论提出即使一国不具
有绝对优势产品,但是可以并且应该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由于李嘉图理论
无法解释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的比较成本差别,于是产生了
一个新的比较优势理论。这就是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f简称H⋯O理
论)。H.O理论认为各国应该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
口那些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20世纪50年代来,比较优势理论得到了
更为广阔的发展,其中引入了技术要素、人力资本要素、研发要素、信息要素、
规模经济要素、管理要素等内生性的生产要素,丰富了对比较优势来源的解释。
筱原三代平发展了李嘉图的静态比较成本说,提出著名的动态比较成本说。他提
出一国可以通过政府政策干预.开发要素资源,形成比较优势。而且产品的比较
成本是可以转化的,从某一时点看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的产业,从发展的眼光
看却有可能转化为优势的产业。所以对那些潜力巨大且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
产业,不但不应该放弃它的发展,反而要扶持它的发展,使之成为强有力的出口
产业。近年来.战略贸易理论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也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技术
引进、高科技投入以及贸易保护政策扶植本国产业,能较快的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竞争优势是比较优势的延续。一般用于解释产业竞争力的有创新理论、制度
理论、以及钻石理论。早在1934年熊彼特就提出了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一个
国家经济增长的灵魂,“创新”是指“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最先发
明创新的企业可能改变彼此竞争的态势。新技术、客户新需求、新的产业环节、
压低上游成本、政府法令规章的改变等都是造成竞争优势改变的因素。诺贝尔经
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则是强调了制度对于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社会发
展和变革表明了该社会的产权制度越来越能有效地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从而把有
限的资源和精力用到对社会最有益的活动中去,而不是相反。如果这种制度安排
十分有利的话,还可以克服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不足。
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就是20世纪80年代,由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
创立的波特竞争优势理论¨1(又被称为钻石体系说)。波特教授研究了许多国际
特定产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历史,认为一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大致可


砸Ij学位论文
开,产生一种特有的竞争力,尤其是当产品发展到成熟阶段,市场竞争很为激烈
的时候,工业品的市场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
(4)产品的结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极少有某种单一的产品能够长期
占领国际市场。因此,企业一般都会重视产品的系列结构、规格品种,特别是产
品更新的频率等作为提高竞争力的一种手段。
(5)国际市场营销。~国企业如果没有独立的市场营销渠道和网络,在国际
市场上就很难打开产品销路,特别是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就只能赚取很少
的加工利润,大量的潜在收益就会在国际市场营销过程中流入外国企业的腰包。
因此,产品销售网的规模和效能也是影响工业品竞争力的~个重要的因素指标。
金碚提出的影响竞争力的间接因素:
(1)成本。决定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而决定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要素
价格,因此,劳动力价格、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等都可以作为分析一国工业品
的平均成本的重要的间接因素。
(2)技术。它是决定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
了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比较常用的指标主要有:技术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研
发费用占成本的比重、技术改造投资占总投资比重等等。
(3)经营管理。良好的经营管理可以提高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实现技术进
步,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增进产品的营销,扩大市场占有。可以使用指标:经营
管理人员总数中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员的人数占的比重,人均电脑拥有量,原材料
物资等。,
(4)企业规模。企业规模大可以增强本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包
括提高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广告的集中投入、市场营销网络的建立、企业形象的
总体规划。当然规模也有一个适度的问题,超过一定的限度也会导致边际成本上
升,垄断则会导致创新意识下降。衡量指标: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企业的平均规
模(人数、产量、资产)某种产品的市场集中度(最大的4家、8家或20家企业
的产量占全国该产品总量的比重)。
(5)资本实力。贽本,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对于提高产业的国际
竞争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
成一种“循环累积效应”。衡量指标:一国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的资产总量、全年
投资规模、每个企业的平均资产量等。
1.2.2关于纺织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1.2.2.1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有很多,尤其是关于产业竞争力比较的实证研
究,主要运用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法、进出口数据比较方法、多因素分析方法等方
中同纺织『】I{装qp⋯口竞争优贽分析
法。
运用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法的学者有很多。Frank C.L∞alld Jiamin Tang
(2000)Ⅲ运用全要素生产率方法比较了加拿大和美国产业竞争力的情况。中国
任若恩(1996)眇1在与格林根大学合作进行中国制造业各产业部门的国际比较研究
基础上,运用生产率法测量一国的产业竞争力。张其仔(2003)¨们运用静态和动态
两种劳动生产率指标,对我国制造业企业与“二资”企业竞争力进行比较评价。蓝
庆新等(2003)川1、武义青等(2002)也不同程度地运用生产率法研究行业竞争力。
运用进出口数据比较方法来分析产业竞争力,其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显示性比
较优势指数RCA、净出口指数TC、国际市场占有率MPR、产业内贸易指数、出
口产品质量指数、进出口价格比等指标。赵文丁(2003)¨21就运用显示性比较优
势指数分析我国在新型的国际分工格局下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王丽华等(2003)Ⅲ1
也利用净出口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来研究产业竞争力。
也有不少学者采取多因素方法,通过建立计量模型来分析产业竞争力。J.
Fagerberg(1995)Ⅲ1采用16个OFCD国家1965.1987年的统计数据拟合对数线性
回归模型,对波特“钻石”中的“需求条件”因素,特别是其中的国内成熟的消费者
这一因素对产业竞争力的决定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证明这一因素对产业国际竞
争力具有很强的正向影响。D.Kim&B.Marion(1997)用美国食品制造业1967
.1987年的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证明波特关于国内市场结构与竞争强度对
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作用,产业集中度对净出口份额的反向作用【39】。Lourdes
Morcllo(1997)‘40J采用了西班牙14个制造业分支产业1978.1989年的数据建立
P锄el Data对数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得到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在部门间有很
大的差异,非价格因素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起着显著的影响,特别是技术进步和
广告两个因素不仅对出口额的提高,而且对价格弹性也有显著的效应。赖明勇等
(1999)‘”J用1985.1995年的小样本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九大制造业产业进行实
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资源禀赋对产业出口竞争力有显著影响。王国顺
(2005)116J则运用投入、产出两类指标,对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R&D能
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建立模型回归,结果表明:R&D人力投资和经费投资与国
际竞争力相关,且R&D产出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大于R&D投入。
1.2.2.2关于纺织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关于中印纺织产业竞争力比较的文章大多是通过数据比较的方法来做
的。wadud(1998)‘18】计算中印1980⋯1996年纺织品和服装制品的RCAi指数,
认为两国都具有比较优势且竞争力非常接近。Maurice L锄des.etc(2005)【20】用数
据分析了印度近20年的纺织业各个部门的发展情况,指出了后配额时代对印度是.
个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面对中国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应该进行纺织业改
革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王永利(2004)【26】针对服装纺织业这两个国家的传统产
6
硕lj学位论文
业用进出口竞争力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来分析中国和印度的服装纺织品的竞争
性和互补性,从而得出了对中国纺织业发展的建议。王亚静、陈福桥、祁春节在
(2005)【27】中提出2005年1月1日国际纺织品贸易J下式取消配额制,世界纺织
业进入后配额时代,后配额时代纺织业罩最具有优势的是中国和印度,而两国的
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文章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比较了中国和印度的纺织业成
本,以及两国在欧美市场的市场占有率,最后给出了建议。高巍(2006)Iz副在文
章中提出了在纺织行业上,印度是中国最强有力的对手,文章通过中国和印度纺
织行业的综合实力、生产原料、生产成本、产业规模、国际贸易竞争力等方面做
出比较,最后得出了中国总体占优势的结论,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提高竞争力的对
策。
国内研究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文章较多,但是均较少的运用实证
方法。余为丽、王治(2006)眨91修正了波特的“钻石模型”,以此为基础对我国的
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深层原因进行了系统性的定性分析,认为我国具有
较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但是我国的发展是建立在粗放式经营上的,因此只有量
上的竞争力,没有质的竞争力。程慧芳、余杨(2005)‘姗从分析中国纺织服装业
的经济地位入手,以时间序列的方式分析了其对经济的贡献及其综合竞争力,提
出中国纺织服装业的成本优势已经削弱,必须重构价值链实旖国际经营方式增强
其竞争力。张宏性(2005)‘3¨运用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得出我国的纺织服装行
业的竞争力强,但是在逐步下降的结论,并分析了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竞争优势主
要依靠低廉的劳动力,而劳动生产率和职工素质普遍偏低。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
和加强职工素质培训十分重要。宗毅君(2006)‘321在文中指出中国和土耳其是欧
盟两个最大的进口国来源,并且运用了出口相似度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
性比较优势指数比较了两国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结论是中国的纺织服装的竞争
力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和丰富的原材料,而土耳其主要是依靠高劳动生产率和高
产品质量。
已有的关于纺织服装业竞争力的研究大多数普遍认为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具
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而且主要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丰富的原材料,其他的
影响因素涉及得较少。这些研究主要是运用进出口数据比较方法进行,缺乏进一
步实证分析来证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逐步提高,
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明显高于内陆的劳动力成本。根据有关国际权威机
构调查统计,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高于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
因此,劳动力成本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影响程度可能逐步降低。因此不应
该单单把劳动力作为分析影响纺织服装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而应该考虑更多的
因素。本文从投资、人均GDP、劳动力成本、行业企业平均规模、研发投入、人
力资本六大因素来分析对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目的在考证究竟是什么因素在
7
中l习纺织服装业ff:fI霓午优势分析
推动纺织服装行业竞争力,又是什么因素阻碍了行业竞争力。
1.3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研究思路
本文选择中国的纺织和服装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为研究对象。在文章中纺
织和服装两个行业统称为纺织服装业。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国内国
际地位,并比较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印度的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得出中国纺织
服装业的竞争力整体大于印度。其次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国纺织服装业竞争力的主
要因素。最后,文章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影响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的主
要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了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依靠行
业的基本投资和国家宏观经济增长,而研发投入和人才的培养却很欠缺,并针对
性的提出了对策。
1.3.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了归纳比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采取数据归纳比较的方
法比较中国和印度纺织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然后采用建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的
方法分析影响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是根据会培的产
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选取。
8
硕lj学位论文
第2章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2.1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历程
纺织服装业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
济开始复苏,纺织服装业迅速发展,当年纺织和服装产业总产值达到40亿人民币,
占中国工业总产值的38%,纺织服装企业数高达179000家,雇佣工人人数达到
745000人,其中技术工人就有8000人。但是缺乏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这些
纺织企业效率普遍低下。为了提高纺织和服装的供给能力以满足国内消费的需要,
政府在第一个五年计划(1955.1960)中提出了要支持纺织和服装行业的发展。在
政府的支持下,逐步建立了许多棉花、印花、染色、人造纤维工厂,为建立完善
中国纺织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从1949年到1978年,中国的纺织产业经历了从
一个老的体系到现代体系的转变,但是和其他产业一样,在社会计划经济的大环
境下,纺织产业并没有发展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特别是在国际纺织市场上。
1979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政府把纺织业作为一个重点扶持
的产业,基于两点原因:第一,纺织业在中国已经有很长的发展历史,积累了一
定的基础设施和经验。第二,纺织产业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不需要很高的技术,
能够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符合中国人口多,劳动力多的国情。因此,中国政府
就纺织业针对性的提出了6项特权来提高纺织业的竞争力。在这个政策下,纺织
业享受着优惠的待遇:原材料以及燃料的提供;相关基础设施的投入;银行贷款;
进口外国先进的技术;交通。因此,中国的纺织产业迅速发展。1979年到1982
年间,纺织服装产业的平均产量增长率达到了13.2%。
纺织行业的持续增长不仅来自于国家的政策,也来自于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
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纺织品的需求。到现在为止,中国有
世界第一大制造工厂的称号,其中纺织业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中国也是世界上
最大的纺织和服装的生产商和出口商。1991年以来,中国纺织行业工业总产值年
均递增9.9%,略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9.3%)。纺织行业全面步入快速成
长期始于1998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纺织行业扭亏解困的政策,加之社会资
本对2005年取消配额的良好预期,从而导致纺织行业投资额大幅增长。投资的增
长带动了行业产量和利润的增长。2003年全行业实现利润444亿元,为1998年
的51.6倍。2005年全行业利润更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到达690亿人民币,比
2003年增长约55%。
9
中田纺织服装业jl:几竞争优势分析
表2.1 200l一2005年纺织服装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蓿薪\\ 200l 2002 2003 2004 2005 \
全国28329.0 32994.0 41990.O 54805.O 66425.O
工业增加值纺织jT:业2321.O 2649.O 3177.0 3990.O 4999.O
亿元11i全国比重(%) 8.2 8.0 7.6 7.3 7.5
全国93733.O l 09486.0 143172.O 187815.0 244593.0
销售收入纺织工业86“.O 10024.0 12342.O 15481.0 19794.O
亿元占全国比重(%) 9.2 9.2 8.6 8.2 8.1
全国4733.O 5784.O 8337.0 11342.0 14362.0
利润总额纺织-T业258.O 337.0 444.O 513.O 690.0
亿元占全国比重(%) 5.5 5.8 5.3 4.5 4.8
全国2661.O 3256.O 4382.O 5933.0 7620.0
出口总额纺织T业533.0 618.0 805.O 974.0 1175.O
亿美元I’i全国比重(%) 20.O 19.0 18.4 16.4 15.4
全国225.0 304.0 255.0 320.O 1019.0
贸易顺差纺织工业396.O 474.0 649.0 806.0 1004.0
亿美元占全国比重(%) 176.0 156.0 254.O 252.O 99.0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纺织:I:业协会统计
上表中可以看到,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保持稳步、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这些
指标的绝对数量在稳步增长,占全国的比重有所降低,但降低的幅度不大,可以
看出纺织服装行业仍然是我国的支柱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上
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创汇保持持续增长趋势。2001年,我
国的纺织服装业出口总额为533亿美元,比2000年仅增长2%;2002年则迅速增
长为618亿美元,同比增长16%。2003年增长更猛,同比增长为30%,2004年、
2005年也保持高达2l%的增速。2005年我国的纺织服装出口额比2000年翻了一
番多。虽然我国的纺织服装出口总额在全国出口总额中比重逐步下降,但其贸易
顺差却一直在逐年递增,2001年,纺织服装行业的贸易顺差为396亿美元,是全
国贸易顺差的1:76倍,2003年由于出口额的大幅增长,贸易顺差高达649亿美
元,是全国贸易顺差的2.54倍。纺织服装行业作为我国出口创汇最大的支柱产业
地位未变,仍居全国各行业榜首。
2.2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竞争力比较
中国位居世界纺织大国之首,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出口、消费大
国。2005年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占全球的比重高达24.07%,已接近l/4。2005年
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被取消,世界纺织品贸易进入后配额时代。后配额时
代将给我国的纺织服装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面临更为广阔的市场,物美
lO
硕Jj学1置论文
价廉的竞争优势将得到前所未有的体现。但是同时我国面临的挑战也是严峻的。
国外贸易壁垒的层层阻挡,美国和欧盟率先指责中国以低廉价格倾销纺织品。美
国政府决定对来自中国的部分纺织品采取特别限制措施,重新实行“配额限制”。
欧盟公布了对出口欧盟的中国纺织品采取保障措施的行动指南。一些发展中国家
也效仿美国和欧盟,开始酝酿对中国纺织品设限。贸易壁垒减少了企业的出口利
润。企业出口压力越来越大,出口产品价格竞争日趋激烈,为抢占国外市场,部
分企业采取低价竞争的方式出口,致使纺织品出口价格大幅下跌,形成恶性循环。
如近年来,我国梭织服装的出口价格下降了27%,针织服装的出口价格下降了33
%。在我国纺织品贸易受到欧美反倾销等限制措施后,为规避风险,近年来欧美
服装采购呈现向新兴纺织强国转移趋势,已有部分订单流向巴基斯坦、印度、越
南、柬埔寨等国家,国内企业出口量下降。其中,印度是国际上公认仅次于中国
的赢家。印度纺织服装业规模和绝对就业人数仅次于中国,处于全球第二的位置。
就在中国纺织企业备受欧美配额限制困扰时,印度纺织品出口却迎来一片大好局
面。印度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05-—2006年度,印度纺织品出口总额为16l亿美
元,远远超出原定的135亿美元目标,其中在对欧洲及美国市场的出口方面,增
长速度分别为26%和18%。印度纺织品委员会主席拉姆·辛格此前曾充满信心地表
示,西方国家“现在已经不愿意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中国的篮子里,而印度恰恰是
他们的最好替代选择”。因此,中国的世界纺织服装出口霸主地位正在受到印度的
挑战。
2.2.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反映了一个国家某一产品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
较的比较优势。即某种商品在一国或地区的总出口中的比例与这种产品在世界市
场总出口中的比例之比,说明出口专业化比率。一般而言,若RcA“值小于1,则表明
i国的j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比较劣势地位。如果RCAij<0.8比较劣势明显。相
反,若RcAij值大于1,则表明i国的j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比较优势地位,取值越
大优势越明显。如果RCAij>1.25,表示该类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RCAij>2.5,则
认为该类产品的比较优势极强。
镪叩ortii{芝I劬嘤onl}
R?=巧面矿凌两丐
1 l 1
公式的中i代表某产业的商品,j代表国家,i-1、2、3⋯'j=1、2、3⋯

硕卜学位论文
据的“势力范围”。一般而言,国际市场占有率越高,国际竞争力越高,反之越低。
表2.3 中国和印度1990.2005年纺织服装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
年份中国印度
1990 7.95% 2.22%
1991 8.96% 2.24%
1992 lO.13% 2.42%
1993 11.2% 2.43%
1994 13.05% 2.76%
1995 12.22% 2.73%
1996 11.65% 2.7%
1997 13.67% 2.88%
1998 12.77% 2.78%
1999 13.03% 3.09%
2000 14.71% 3.43%
200l 15.64% 3.18%
2002 17.18% 3.35%
2003 19.43% 3.32%
2004 20.96% 2.89%
2005 24.07% 3.37%
数据来源:w啊啊.wto.org
从上表的数值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出口的纺织服装的数量在世界总出口数量
中所占有的比例远远大于印度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比例。中国除了1995、1996、
1998年这三年的比例有所下降外,其他的年份都是在增长,2005年的世界市场占
有率高达24%。这表明中国的纺织服装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保持了持续强劲的增长
势头。印度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远小于中国。1990年仅为2.22%,2005年增长到
3.37%,仅增长大约1个多百分点,但是印度的总体趋势是增长的。印度的国际
市场占有率远小于中国主要是由于印度的整体行业规模绝对的小于中国,所以出
口的绝对数量也远远小于中国。
2.2.3出口量比较‘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擎守擎擎拿擎挚擎擎擎§守妒爷妒擎
匣叵亘困
图2.1 中国和印度纺织服装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帆叭o.org
13

砀!lj学位论文
下降、劳动成本升高等原因,大批量的订单流向印度。印度的纺织业利用这个有
利的时机,2005~2006年印度纺织和服装出口增长21.8%,达到161.4亿美元。
这个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很接近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由于印度纺织服装行业的
基数比中国低,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印度的出口增长速度将很有可能超过中国。
2.2.4出口市场结构比较
从出口结构来看,中国的主要出口国家是美国、欧盟、日本,而印度的主要
出口国家是美国和欧盟。2006年中国对美国、欧盟的纺织服装出口总额大约各占
整个出口总额的14%,而印度纺织服装对美国、欧盟出口占整个出口总额的24%
和27%,可见印度对美国和欧盟的依赖程度更强。换个角度来看,美国和欧盟是
世界上需求量最大的两个地方,2005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和服装各为6064、
21138万美元,占美国所有纺织和服装进口的26.9%、26.4%,而美国从印度进口
纺织和服装各为2036、3375万美元,占美国所有进口的9%、4.2%。欧盟从中国
进口的纺织和服装各为4904、23010万美元,占欧盟所有进口的7.5%、17.9%,
而欧盟从印度进口纺织服装各为2474、4424万美元,占欧盟所有进口的3.8%、
3.4%。对于对纺织需求较大的日本市场,中国则具有绝对的优势。2005年,同本
从中国进口纺织品和服装各为3037、18243万美元,占整个只本纺织和服装进口
的53%和81%,而同本仅从印度进口了157、14l力.美元,仅占的比例为2.7%、
O.6%,由此可见,中国几乎垄断了整个同本市场。如下图:
30000
25000
20000
l洲
10000
5000
O
1989 1996 1998 1999 2000 200l 2002 2003 2004 2005 叵亘虱
图2.4 中印纺织和服装对美国的出口(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㈣wt0.o唱

硕I。学位论文
由于行业规模相对较少,棉花基本能自给自足,且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尽管如此,
从总的来看中国在原材料产量上比印度有明显的优势。
表2.4 中印纺织原材料产量在全球地位比较
中国印度
棉花世界第一世界第三
蚕丝最大的生产国,占全球产量80% 第二。但是天然蚕丝具有优势
亚麻第二大生产国
苎麻占世界产量的99% 第五
合成纤维最大
黄麻第一
2.2.6比较结论
通过以上主要指标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和印度的纺织服装行业均是
各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但是中国的纺织服装业竞争力在总体上占有优势。印。
度虽然在某些方面超过中国,但是整体水平超越中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中国
仍然占据纺织服装出口霸主地位。
17
中同纺织服装、㈨II【I竞予优辨分析
第3章影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竞争优势因素的
实证分析
3.1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纺织服装业的迅猛发展奠定了中国是世界上“纺织大国”的坚实地位。中
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品出口国,中国纺织服装业已经形成的国际竞争力仍
然主要来源于其劳动力和原材料资源禀赋上的比较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中,中国纺织服装业面临着被围追堵截的困境,前有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后有
印度、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以更廉价劳动力形成的纺织大军。在这种形势下,本
文就目前最能影响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的劳动力成本、基本投资、企业规模
以及技术创新四个因素展开分析。
3.1.1劳动力成本
根据商品价值原理,劳动力成本是产品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劳
动力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商品的市场价格,并最终影响到产品的竞争优势。纺
织服装行业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因此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一直是中国纺织服装业
竞争优势的重要影响因素。劳动力价格低下主要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中国是有
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供给丰富决定了劳动力价格水平低下。1980年中
国纺织行业平均劳动力成本为0.29美元/小时,到1996年达到0.58美元//J、时,
2000年平均劳动力工资水平为O.69美元/小时,分别相当日本平均劳动力工资水
平的2.64%,德国的3.8%,美国的5.3%,中国台湾的9.54%,中国香港的11.31%,
韩国的12.97%,墨西哥的30.94%,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纺织服装业与大多数发达
国家或地区相比具有显著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低廉的劳动力吸引了大量外资投资
纺织业,纺织行业迅速扩张,产量以及出口量也不断提高。但是近几年,中国经
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的调整、劳动力供
给结构的转变等因素的影响,纺织服装业的劳动力成本的增长速度有加快趋势。
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增长速度已经大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甚至印度、墨西哥、
菲律宾等主要竞争对手国家。综合分析,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劳动力成本优势相对
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但是这种优势正在被日渐增长的劳动力工资水平所削弱,
而且中国的纺织业还面临着诸如印度、菲律宾、越南等劳动力成本更为低下的国
家的激烈竞争,因此,我国应该努力培养其他方面的竞争优势。
18
硕fj学位论文3.1.2基本投资
资本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对于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挥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投资主针对行业固定产中国纺织服装不仅
资产总量大,而且投增速快。出于对取消配额后国际纺织品市场的良好预期,
2003年国内纺织产业投资快速扩张,固定资产投资905.79亿元,同比增长幅度
为67%。200伊赞能蓁并醛终矍蠡型驻鄙躯錾冀1二弪!亚翼乒b丽瞬薹麓蓁矍霉霎。≥曩霉全i
蒜翼毋薰羹耋.;鸯曲。霉帜;料j强萋妻惭国砖露件搿≮嗡;崔等督雾篓需鲥埘弱篓
蓁旌提苁囊;鹊阁酬萋i妻摹蓁黝施;蔷剑型≯璧薹:耋霉;氍靼~除盟§熙静鲥割割彭
球翼即娃民i冀一戳U瞄静镌贻乏{i!貔簖茹薹翳赣醣酷Y腱i忑理萎剽蔓比重低,
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服装产业主要工作人员为廉价
加工劳动力,科技人员在总职工人数中占的比例低,因此不能发挥人力资本的优
势,阻碍了企业技术的改进和产品的创新,不利于企业以及整个产业的长期发展。
3.1.5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代表社会的发展程度,
体表现为收入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基础,
经济发展水平对产业竞争力影响作用具
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社会产
品再生产循环必须经过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其中,收入是分配
和交换的重要载体,分配和交换是消费的前提,因此收入是消费的前提。中国的
经济几十年来稳定健康的增长,最直接的成果表现为人民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购买力增强,有力的带动对纺织服装产业产品的需求,产
品需求的增加促使产业规模扩大,产品创新能力提高,整个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统计,随着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对纺织品、服装的需求也
在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居民对服装的需求近5年来以10%的消费速度递增。而且
不同收入的家庭对纺织品和服装的消费需求不同,根据中国服装协会研究表明,
消费者已经越来越重视产品的质量、款式、舒适程度等因素,因此促使整个产业
为适应市场的需要进行调整,优化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
3.2模型的建立
本文通过借鉴Kim.M撕on模型、Moreno模型,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1 )Kim.M耐on模型
Don曲wan Kim,Bruce W.M撕on(1997)在研究美国食品制造业的国内市场
结构与竞争强度对产业竞争力的决定作用时,采用了以下的模型:
圮=%+q(K/三)+吃剐形+吩膨嬲+嘞国+吩用w+吃C足+吻彳S+%RD+呜尥S+F
式子中,Ic表示制造业或者分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用RcA指数或者
Nx
甘􏶻蛘ß
中同纺织J】l{装qpf『:口竞争优许分析
行估计,发达国家的科技贡献率已经达到50%.60%。因此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是
影响产业竞争力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
生产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因此整个产业的产品创新能力薄弱,主要表现在两
个方面:一、研发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企业总体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中国政
府科技投入较少,企业筹资是科技经费的主要来源,一部分经费从银行贷款,政
府拨款比例已经降到5%以下。企业的平均规模较小,研发投入有限,大中型企
业对科技活动的承受能力和支付能力虽然比小企业强的多,但是大中型企业毕竟
是少数,因此产业重大技术和关键设备长期得不到解决。尽管这几年棉纺织设备、
化纤设备等技术水平进步较大,但是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二、
工程技术人员比重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服装产业主要工作人员为廉价
加工劳动力,科技人员在总职工人数中占的比例低,因此不能发挥人力资本的优
势,阻碍了企业技术的改进和产品的创新,不利于企业以及整个产业的长期发展。
3.1.5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代表社会的发展程度,
体表现为收入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基础,
经济发展水平对产业竞争力影响作用具
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社会产
品再生产循环必须经过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其中,收入是分配
和交换的重要载体,分配和交换是消费的前提,因此收入是消费的前提。中国的
经济几十年来稳定健康的增长,最直接的成果表现为人民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力增强,有力的带动对纺织服装产业产品的需求,产
品需求的增加促使产业规模扩大,产品创新能力提高,整个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统计,随着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对纺织品、服装的需求也
在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居民对服装的需求近5年来以10%的消费速度递增。而且
不同收入的家庭对纺织品和服装的消费需求不同,根据中国服装协会研究表明,
消费者已经越来越重视产品的质量、款式、舒适程度等因素,因此促使整个产业
为适应市场的需要进行调整,优化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
3.2模型的建立
本文通过借鉴Kim.M撕on模型、Moreno模型,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1)Kim.M耐on模型
Don曲wan Kim,Bruce W.M撕on(1997)在研究美国食品制造业的国内市场
结构与竞争强度对产业竞争力的决定作用时,采用了以下的模型:
圮=%+q(K/三)+吃剐形+吩膨嬲+嘞国+吩用W+吃C足+吻彳S+%RD+呜尥S+F
式子中,Ic表示制造业或者分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用RcA指数或者
NXS等指标来代替:CR表示行业排名前4位的企业的销售收入占本产业全部销
坝Ij学位论义
售收入的比重,反映产业的集中度,也反映市场的竞争强度;(刚L)是指净资产
总额除以员工人数的值,表示产业的资本密集度;RAW表示原材料的价格或者非
价格竞争力,反映相关与辅助产业的影响,对于加工产业与高科技产业,其重要
性存在差异;MDS表示平均的供货半径,因为国际贸易中配送距离对于成本具有
重要的影响;YD表示的宏观变量,反映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FDI为外国投资
者投资,一般采用制造业分支产业的相应数据;AS是指产业的广告密度,可以
用广告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来反映;RD为研究与开发强度,反映技术进步对
产业竞争力的影响;MEs指最小企业规模,一般用产业中位居企业产出比重中位
数的企业的规模来表示,这一指标主要用来度量规模经济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DongllwaIl K油和Bmce w.M撕on用美国食品制造业1967.1987年的数据利用上
面的公式进行了估算和检验,结果表明了Port*Dunning模型中关于国内市场结
构与竞争强度对产业竞争力的决定作用的理论假说是成立的。产业集中度对净出
口份额(NXS)起反向作用,RD和其他国家设黄的贸易壁垒等因素也是产业竞
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
(2)Moreno模型
Lourdes MoreIlo(2004)在研究西班牙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时候,
采用了下面的模型:
lnRX=仅A+口LInY+a,InREER+avInDD+仅4I以E+仅,InTC+£
在上式中,IⅨ表示制造业或者分支产业的出口额:Y表示出口对象国的收
入水平;REER表示本国货币的实际有效汇率;DD表示制造业或分支产业的国内
需求压力;AE表示产业的广告密度;TC表示技术资本的投入水平;Moreno的研
究结果是: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在部门之间有很大的差异,非价格因素对产业的
国际竞争力起着显著的影响,特别是技术进步和广告两个因素不仅对出口额的提
高,而且对价格弹性也有显著的效应。
(3)建立模型
本文以Kim.M撕on模型和Mo阳no模型为模型基础,以金培的影响中国工业
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情况为现实基础,
拟合了下面的计量方程:
lIl脱PR=‰+%lIl脓+口2 111舰+鸭ln肋+吼lIl朋S+%h盯+‰ln G卯+占
方程中MPR表示中国纺织服装的国际市场占有率;WR表示纺织服装行业的
年平均报酬;HR表示行业中大中型企业的人力资本;RD表示行业大中型企业研
发支出;AAS表示行业企业的平均资产规模;IT表示行业的年基本投资;GDP
表示中国的年人均GDP。
2l
中图纺毋!目硅装业⋯f T竞个优势分析
3.3实证分析
3.3.1变量的选择与样本数据的处理
本文变量数据来源于1990-200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
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3.3.1.1被解释变量的选择
本文考察的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出口竞争优势。国际上用于衡量出口竞争
优势的指标有很多种,常见的有RCA、TC、MPR指数等。在本文的实证部分,
直接采取了纺织服装出口额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作为因变量。选取这个指标作为因
变量是因为国际市场占有率是衡量一个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之一。
3.3.1.2解释变量的选择
在选取解释变量的时候,本文考虑了以下几点:首先,选取的变量必须有理
论根据来源,本文选取解释变量的理论基础是会培的影响工业国际竞争力主要因
素理论;其次,必须符合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实际情况,能很好的解释中国纺织
服装出口竞争力的问题;最后,解释变量的获取要科学、精确。鉴于上面三点的
考虑下,本文选取下面几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
(1)劳动报酬(在计量模型中用wP表示)。劳动报酬实际是一个劳动成本
的反P血,在金碚提出的影响工业竞争力的间接因素中,劳动成本是作为第一个重
要的影响因素。本模型中劳动报酬主要是选取了纺织服装行业的职工的年平均工
资来表示。
(2)基本投资(在计量模型中用IT表示)。基本的投资包括国家预算、国内
贷款、债券、外商投资、自筹资金、其他资金来源。基本投资对中国纺织服装行
业的支撑作用很大,所以纳入到模型中来。
(3)企业平均资产规模(在计量模型中用AAS表示)。这里的企业代表了在
整个纺织服装行业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国有或者非国有的企业。因此,本模型中的
企业平均资产规模选取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国有或者非国有的企业的平均资产来表
示。企业的平均规模也反映了纺织服装整个行业中企业的一个平均资本实力。
(4)研发支出(在计量模型中用RD表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
经济发展的动力,研发投入与支出又是创新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本模型选取了纺
织服装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支出作为一个衡量技术水平的指
标。
(S)人力资本(在计量模型中用HR表示)。人力资本是衡量产业竞争力的
一个技术指标。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企业的技术人员占企业的总人数
的比重来表示。
坝Jj学位论文
(6)人均GDP。(在计量模型中用GDP表示)。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在本模型中反映宏观经济环境对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的影响
程度。模型中人均GDP通过了消费价格指数换算成了实际的人均GDP。
3.3.2实证分析
3.3.2.1计量分析
1.相关系数分析
表3.1相关系数分析表
LNMPR LNAAS LNHR LNRD U、『、Ⅵ己LNIT LNGDP
LNMPR 1.0000
LNAAS 0.8263 1.0000
LNHR 0.2915 O.407l 1.OOOO
LNRD 0.8789 0.5960 O.0863 1.0000
LNWR 0.9275 O.9353 O.3560 0.7444 1.0000
LNIT 0.9167 0.6295 0.0907 0.8899 0.7303 1.0000
LNGDP 0.9394 0.9472 0.4304 O.7543 0.9647 0.7927 1.0000
由上表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人力资本与纺织服装的出口额相关性比较
小以外,其他的变量都与纺织服装的出口额有很高的相关性。其中纺织服装的国
际市场占有率与行业劳动报酬、行业的基本投资以及中国的人均GDP值都呈高度
正相关,与研发投入、企业平均规模则相关性较弱,这些都表明线形模型在解释
它们的关系时是比较合适的。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了,各个自变量之间也有高度相
关的现象,行业平均工资水平和企业的平均规模,人均GDP和企业平均规模,人
均GDP和行业劳动报酬之间,相关系数都达到O.94以上,这都反映出有多重共
线的可能。当自变量出现共线性时,一般采取收集数据扩大样本容量或者改变模
型形式。但是由于数据的收集工作十分困难,所以采取改变模型的方法。
2.回归过程
首先,根据相关系数矩阵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人力资本与国际市场占有
率的相关性非常弱,仅O.2915,这表明HR不能很好地反应MPR的变化情况,因
此在下面的回归分析中,直接剔除了HR。首先对其他五个因素做多元回归,结
果如下:
中同纺织根装、㈦f 5 U竞争优势分析
表3.2五因素回归结果
因变鼙lnmpr 同归结果
系数标准差
自变量T 值P 值
C oef= Sta.Err
Lnit 0.0760 O.0459 1.6570 O.1285
Lngdp 0.2879 O.1239 2.3230 0.0426
Lnrd O.0685 O.055l l,2429 0+2423
LⅡ、耵.0+0438 O.1879 .O.2329 0-8206
lna铺加.019l O.1212 m.1576 O,8779
R—squaf。d O,9705 Adjusted R-squa硎0.9557
D.W Stat 1.9449 Prob(F.statistic) 0.000000
从上表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一和调整后的R2都接近于I,分别为O.9705
和0.9557,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非常好:但是各个变量对应的P值效果却并不理
想,可能是由于多重共线引起的。取显著水平口=o.05,仅仅只有人均gdp变量对
应的P值是显著的,小于O.05,其他变量对应的P值均不显著,尤其是AAS对
应的P值为O.8779。因此,首先剔除掉AAs因素。T鄂tdrop检验用于在方程中剔
除变量时,检验剔除是否有利于模型的优化。零假设应该将变量从方程中剔除。
Testdrop检验结果如下:
表3.3 剔除从S后Testdrop检验结果
F.statistic 0.024853 Probability O.87787l
Log IikeIihood ratio O.03971 6 Probability O.842037
表3,4剔除从S后四因素回归结果
因变量lnmpr 回归结果
系数标准差
自变量T值P 值
C oe£Sta.E丌
Lnit O.0809 O.0322 2.510l 0.0290
Lngdp O.2759 O.0932 2.9590 0.0130
Lnrd O,0682 0,0526 1.296l 0.2215
Lnwr .0.0636 O.133415 .0.4765 O.6430
R—squa捌0.9704 Adjusted R-squared O.9596
D.W Stat 1.987l Prob(F·statistic) 0.000000
从检验的结果来看,相伴概率为84%,所以接受原假设,这表明剔除变量
24
硕fj学位论文
AAs后对模型产生更好的结果。从上面剔除AAS后的回归模型看,整个方程的
拟合优度仍然很好。而且基本投资和人均GDP对应的P值均小于O.05。其中劳
动成本对应的P值虽然较上个模型有所降低,但是仍然是O.6430,很不显著,因此
要考虑到进一步剔除掉wR因素。做Testdrop检验结果如下:
表3.5剔除WR后Testdrop检验结果
F.statistic 0.115904 Probability O.891739
Log likelihood ratio 0.36666l Probability O.832493
表3.6剔除WR后三因素回归结果
冈变量lnmpr 同l门结果
自变量系数标准差T 值P 值
C oe£Sta.E11r
Lnit O.0730 0.0267 2.7298 0.0183
Lngdp O.2350 O.0355 6.6191 O.0000

Lnrd 0.0763 O.048l 1.5855 0.1388

R—squared 0.9698 Adjusted R—squared 0.9622
D.W Stat 2.0543 Prob(F—statistic) 0.000000
从testdrop检验的结果来看,相伴概率为83%,所以接受原假设,这表明剔
除变量WR后对模型产生更好的结果。从上面剔除AAS后的回归模型看方程的
拟合度仍然很好,并且修正后的R2比上个模型更加接近l。IT和GDP对应的p
值也均小于0.05。RD对应的P值为O.1388,大于0.05,表明仍然不显著。因此,
这个模型仍然不是最优的模型,所以考虑去掉lm因素,做Testdr叩检验结果如下:
表3.7剔除RD后Testdmp检验结果
F.statistic O.791732 Probabilit), O.525 763
Log likelihood ratio 3.409745 Probability 0.332658
表3.8 剔除Im后两因素回归结果
冈变量lnmpr 回归结果
系数标准差
自变量T 值P 值
C oe£Sta.E盯
Lnit 0.1042 O.0192 5.4352 O.000l
Lngdp O.2446 0.0370 6.6156 0.0000
R—squared O.963454 Adjusted R—squared 0.957832
D.W Stat 1.7232 Prob(F—statistic) O.000000
中I习纺第Ⅷi装业ff;¨竞7卜优坍分析
从检验的结果来看,相伴概率为33%,所以接受原假设,这表明剔除变量RD
后对模型产生更好的结果。而且去掉RD后的回归模型均符合条件。各个因素对
应的P值均显著,而且方程的拟合效果很好。F检验的相伴概率为O.000000,反
映变量间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显著。因此,最后得出方程如下:
工刀^微=一0.5423+0.1042£刀仃+O.2446£以G:D尸
3.方程的检验
(1)正态性检验
残差的Q统计检验和正态分布检验结果如下:q(3)=O.6974,概率为87%,则表
明残差是相互独立的;正态检验中JB=O.1 176,概率为94%,表明残差服从正态分
布。说明最优模型的残差服从独立的正态分布
(2)自相关检验
一般来说,经济时间序列中自相关现象比较常见,主要是由经济变量的滞后
性引起的。自相关产生违背了回归的基本假设,若存在自相关,则也会引起参数
的估计值虽然是无偏的,但不是有效的;或者显著性检验失效;或者预测失效等
问题。因此,需要对最优模型进行自相关检验,选择D.W检验,结果如下:取a-O.05,
模型的Dw值为1.723152,n=15,k=2,查Dw检验表,得到dL=0.95,du=1.54,则
4一du=2.45,由于du<Dw=1.723152<4一du,故模型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
(3)异方差检验
、Ⅳhite检验是用于检验随机误差项的异方差问题。如果存在异方差,可能会
导致参数的估计值虽然是无偏的,但不是有效的;或者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失去意
义;或者预测失效等问题。现对最优模型进行white检验,结果如下:
表3.9 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t
F.statistic O.747524 Probability 0.606060
Obs·R·squared 4.353 152 Pmbability 0.499768
从表中看出,检验的相伴概率是O.4998,不能拒绝零假设,即认为模型无异
方差性。
3.4计量结果分析
本文研究的是我国的纺织服装的出口竞争优势,主要是针对的国际市场,并
且选取了劳动报酬、基本投资、企业平均资产规模、研发支出、人力资源、人均
GDP六个指标做了计量,最后得出的最优的模型是纺织服装行业的基本投资和入
均GDP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最为显著。这正符合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现状,出口能
力强,但是出口主要靠量取胜,对于高附加值产品竞争力比较薄弱。
模型中投资与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是O.1042,从经济含
义上来分析就是投资每增加1%,国际市场占有率就增长10%。这说明基本投资
硕Ij学fZ论文
对纺织服装出口的拉动作用是很大的。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马车之一。同
样的,一个行业的投资的多少也与整个行业的竞争力有着必然的联系。本模型中
自变量基本投资包括了国家预算、国内贷款、发行的债券、外商投资、自筹资金、
其他资金来源等等。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基本投资额基本保持了递增的一个状态,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行业的竞争力。1990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基本投资为
18.24亿人民币,到2000年增长为29.57亿,甚至到了2004年猛增到了930亿人
民币,相应的我国纺织服装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从1990年大约8%增长到了2000
年的大约14%,2004时我国占领了大约20%的国际市场。2005年纺织服装行业
由于在国内外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以及国外竞争压力加剧的情况下,投资又攀上
了一个高峰达到了1335亿人民币,同样国际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24%。这些数
据有力的说明了我国的纺织服装行业是投资拉动型的。充足的投资带动了供给的
增加,同时带动了出口的增加。2005年行业的基本投资呈现出了几个特点:(1)
各行业投资增速差异明显,棉纺、纺机、服装增速较快。棉纺织行业由于出口需
求增长较快和棉花供求较为平稳等因素,投资完成额达520亿元,同比增长55.5%,
增速提高31.9个百分点。受市场需求拉动和振兴装备制造业政策环境影响,纺机
行业投资增速加快,完成投资额39亿元,同比增长53.6%,增速提高18.6个百
分点,其中纺机行业外商投资增长1.2倍。服装制造业也呈现了较高的投资热情,
投资完成额达到339亿元,增长49.3%,增速提高了18.3个百分点;(2)内资投资
增速高于外商投资,非国有投资快速增长。2005年,内资完成投资1205亿元,
同比增长39.6%。受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增速下降,共完成
投资392亿元,同比增长25.2%,其中外商投资增长22.1%,同比回落了12.5个
百分点。国内投资中,国有投资同比下降16.3%,占全行业总投资的比重由2004
年的7.7%继续下降到4.7%;国内集体、联营、股份、私营等非国有投资增长较
快,投资完成额1129亿元,增幅达45.7%,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2004年末的65.7%
提高到70.7%;(3)国内贷款比重下降,自筹资金比重继续上升。从资金来源看,
国内贷款比上年减少了33亿元,占全部到位资金的9.3%,所占比重下降了5.9
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占全部到位资金的72.1%,同比提高了6.8个百分点;利用
外资占全部到位资金的13.9%,同比略有上升。这几个特点都说明行业的投资结
构正在发生变化,不仅发生了变化,更是发生了优化。行业资金向市场热点集中,
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和受益;与以往相比,更加依靠国内的资金;比以往的贷款
企业更偏向自己自筹资金,降低成本。投资结构的优化使得这一年的纺织服装的
国际市场占有率增长幅度创历史新高,增长了4个百分点。这说明不仅仅投资的
数量对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优势起者显著作用,投资的结构的优化对增强行业的
竞争力也十分的重要。
模型中另一个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国际市场占有率起显著影响因素是人均
27
中同纺彩{服装、㈦f:口竞7p优势分析
GDP。人均GDP与国际市场占有率呈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O.2446,从经济意
义上解释就是人均GDP每增加l%,国际市场占有率就增加大约24%。人均GDP
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回顾这么多年以来,我国的人均GDP一直持续
稳定的增长,从1990年的1644元人民币到2005年的14040元,几乎翻了整整9
倍。这表明我国整体经济运行趋势一直向好的方面发展中。据权威宏观研究机构
预测,2006.2015年中国GDP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的时候,·
GDP将会实现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同样的人均GDP也会相应提高。这些
预测的数据表明我国的宏观经济仍然会沿着一个良好的发展轨道发展下去。宏观
经济的健康运行为纺织服装业的出口提供了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环境。首先国内经
济的健康发展为中国在世界上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安全的投资环境以及优惠
的投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国外投资,包括纺织服装行业也吸引了大量外商的投资,
为行业的扩大再生产提供了资金动力。而且大量的国际服装品牌看中了中国稳定
而繁荣的环境以及巨大的市场,逐渐把产品的生产基地转移到了中国,中国成为
了品牌服装的最大生产基地。其次,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引导了市场经济的稳定
健康发展。市场经济已经深入人心,竞争机制同样也已经深入人心。在政府的宏
观调控下,市场机制更加健全,市场主体更加活跃,大量的纺织服装类企业如同
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大于恶性。尽管有的企业在竞争中失去
了优势最终倒闭,但是仍然有一批企业凭借着自身的优势站稳了脚步,成为了国
内纺织或者是服装行业的龙头(见下表3.3根据企业的出口和销售收入的综合排
名)。他们的竞争不在仅仅是停留在数量与价格上,产品的质量、产品的多样化、
产品的异质性、以及市场营销手段和企业的管理方式都越来越成为企业关注的核
心内容。再次,随着人均GDP的逐年提高,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逐
年快速提高,而且近年保持了超过lO%的增长率。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达10493元,约合1300美元。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消费支出也提高
了,城镇居民人均服装消费支出从1990年的17l元人民币增长到了2005年的577
元。说明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的要求也提高了。对纺织品
和服装的消费需求也提高了,不仅仅是停留在对量的需求上,而且对质量、颜色、
款式等有着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城镇居民衣着需求层次化较为明显,高收入户
“名牌消费倾向”十分突出。国内消费需求的扩大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他发展中
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需求,而且国内需求的扩大和需求层次的提高会相应的引起
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有效供给增加,从而也带动了出口的增加。
硕lj学位论文
表3.10国内纺织或者是服装行业的龙头
排名棉纺毛纺丝绸化纤
l 山东华乐上海春竹万事利山东海龙
2 ‘山东德棉山东如意广东省丝绸广东新会美达
3 山东魏桥山东南山成都天友中国石化仪征
4 广东溢达内蒙古鄂尔多斯江苏吴江丝绸中国神马
5 天津田歌兰州三毛江苏新民纺织吉林化纤
l 山东人海大竹县金桥麻业上海三枪江苏虎豹
2 乐祺纺织克山金鼎弧麻纺织无锡新雪竹红豆集团
3 华纺股份浙江绍兴新三江!j‘波中洲杉杉集团
4 佛山南方印染浙江金达江苏AB集团波司登股份
5 浙江人和纺织印染浙江金鹰青岛即发集团罗蒙集团
模型中企业的平均资产规模指标对行业竞争力影响很不显著,所以在回归第
2步就剔除掉了。企业的平均资产规模可以反映一个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我国的
纺织服装行业由于进入的门槛比较低,技术要求不高,退出成本也较低,因此企
业数目变化比较快,但是企业的平均资产规模一直在稳步上升,由1990年的932
万人民币到2004年6678万,2005年稍微有所回落到6002万人民币。尽管这样,
在整个行业当中达到了一定规模以上的大中型企业的数量却非常少。1990年全国
仅1698户大中型纺织服装企业,占全国同行业企业总数的6.9%。到2005年,全
国大中型纺织服装企业的数目增长到3473家,占全国同行业企业总数的15.3%。
比例虽然提高了,但是提高幅度并不大,说明我国整个行业还是以分散性小规模
企业为主。据有关纺织机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的纺织服装企业的平均规模较大,
以美国、日本、瑞士、英国为最。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销售金额仅为美国同类企
业的l/7,日本同类企业的1/4。事实表明企业的规模大小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强
弱。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企业比较分散,而且规模较小。规模小的企业缺少资金,
生产大多数靠劳动力的高强度工作完成,生产效率不高,生产出的产品也仅能面
向中低端的消费市场。这些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只能以低价格在市场中取胜。
一旦生产成本提高,这些企业为了保持市场地位只能让步更多的利润,甚至最后
导致破产。而大中型企业重视自身核心竞争力。这些企业降低成本的方式更多依
靠更新设备、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这些企业还重视开发新产品,打造品
牌,谋求长远的发展,但是这些企业仅仅是少数。因此,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平均




中同纺织服装业m u竞争优势分析
关闭。总的来说,投资要有的放矢,量力而行。
投资的规模与投资的结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积极地提倡非国有化投
资,改变以前国有投资的低效率。行业在积极吸收各方面资金的同时,更要注重
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投资的方向上要注意把资金投入到行业最突出的矛盾中去,
现在行业存在经营方式粗糙、产业链整合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品牌
等突出矛盾,那么资金的投入就要针对这些矛盾,从而能达到缓和和解决矛盾的
目的,促进产业结构的完善。
4.2促进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良好的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是产业国际竞争力一个十分有力的保障。我国的经
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为纺织服装行业提供了有力的出口动力。政府和企业都
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自己的职责,创造一个更好的经济环境。
政府方面:首先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竞争有序的市场
经济是企业成长发展壮大的沃土。但是现在市场经济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
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不顾整个市场经济的平衡,钻法律的空子,不正当的竞争浪
费了社会资源,反而削弱了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其次,政府也要加快对境外投资
外汇管理体制、投资融资管理体制等体制的改革,同时要积极推进国际多边合作,
为我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使我国的纺织服装行业能够加
快走出国门的步伐,建立一个全球的供销系统。再次,针对国际上目前一些国家
对中国的纺织和服装业实行的贸易壁垒,政府应该积极的参与制定国际服装贸易
协议,为中国的纺织服装争取合理的权益,为提高中国服装的竞争力提供基础性
支持。
企业方面:首先要树立长远的发展观念,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避免恶性竞
争。其次,企业要重视自身经营方式的转变,从以前的粗放式经营逐步转变到集
约式经营,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也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
4.3重视人才培养,增强行业人才竞争力
人力资本是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核心要素,同样的,纺织服装行业要在今后的
环境中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也需要建立自己的人才库。目前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
正处于一个人才匮乏的时期,因此大力培养行业人才增强行业竞争力在当下就十
分重要了。培养行业人才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以人才强国为战略,为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人才环境可以
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主要是指以物质条件为主要形态的各种因素,包
括职称、住房、收入、福利、社会保障、交通等等,软环境主要是指人才管理制
度、人文关怀等等。政府正在逐步的完善培养人才的环境机制,加大基础建设的
7Ⅲ!fj学位论文
投入、加强教育的投入、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且在防止人才流失和引进人才
方面给予了政策的优惠。
其次,企业应该建立自身的人才培养机制。人力资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也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国际上知名的服装品牌之所以长盛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他们拥有世界上顶级的服装设计师。这些服装设计师成为了品牌的化身,成
为了无数品牌追随者的一个指航灯。这些设计师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
来衡量的。但是回顾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没有国际品牌,现有的品牌才刚刚迈
出走出国门的步伐。因为缺少人才所以企业缺少创新的活力。所以这些企业一定
不能忽视了人才对企业的贡献。企业应该建立自己的人才库:(1)引进优秀的人
才;(2)在内部建立人才培训机制,定期的培训员工;(3)在制度上保障人才的
应该享受的福利。让人才真正的成为引领行业竞争力的一个主要的因素指标。
4.4重视技术创新,加强行业的研发投入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行业
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在很多产业中技术正发挥着比资本、劳动力更为显著的作
用。纺织服装行业也不例外。美国、同本等国家的纺织行业原始优势不强,但是
他们利用技术创新使产量大大的提高,并且产品的质量优于其他国家的产品。中
国在纺织原材料上虽然占有优势,但是中国的需求量也依然很大,有相当一部分
、.原材料的价格一直呈上升的趋势。以棉花为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棉国,但
是近几年中国的棉花价格却高于世界市场的价格,其原因就是中国的棉花需求量
大于产量,棉花的对外依存度比较高。因此,原材料新品种的开发很重要。此外,
我国的纺织企业多数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出口的产品缺少技术含量,
大部分是低附加值产品。这主要与行业的研发投入少有关系。因此,企业应该加
强研发的投入强度。加强行业的研发投入从三方面着手:
政府应该注重制度创新和公共产品的供给。(1)政府应该继续深化产权制度
的改革,将国有纺织服装企业转变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给予企业充分的动力,使
企业能够在利益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积极寻求各种措施来提高竞争力。(2)加强
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为市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吸引人才、资金、信息
等生产要素,提高产业竞争力。
行业组织应该发挥作用,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和技术交流。因为单个企业在发
展的过程中会遇到信息不对称、技术瓶颈、缺乏规模等困难,需要与同行进行沟
通和商讨。纺织和服装行业作为这个行业的领导人和协调人,‘应当采取一系列措
施促进企业间合作和技术交流。譬如定期举行纺织行业的面料交流会,让企业之
间相互知道最新的面料信息。定期的评选最优的服装设计师,给设计师们提供一
个相互交流的平台,相互获取经验,弥补自己不足。
35
中I卡1纺钐:服装业⋯L J竞午优终分析
企业应该加强研发意识,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市场需求进行研发投入。(1)企业
应该端正态度,要明白纺织企业也需要创新,创新是企业能够长久生存并持续发
展下去的动力,而研发的投入是企业创新的前提。企业创新是为了更好地节省成
本、提高效率、增加产量和提高质量。(2)企业可以针对自身的实力建立研发基
金,研发基金包括研发投入以及对职工的创新奖励。企业应该鼓励员工进行创新,
嘉奖员工的创新行为。(3)企业应该建设先进、高效、稳定的信息网络系数据库
系统,使企业能够尽可能快速、准备地获取信息,从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
水平。(4)企业在进行研发的时候,要注意方法方式。大的企业可以专门建立研
发部门,分工合作,并且通过与国外知名的同行企业进行技术合作、资本参与等
的战略性合作,有必要将先进商品企划能力、设计技术及流行创意能力引进到国
内。
4.5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国际民族品牌
品牌对企业的重要程度是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的,它体现了一种企业的文化和
价值。放眼国际服装市场,都是欧洲的品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闻名于世界的每
年的米兰盛会,活跃着欧洲人的身影。而近几年来、韩国和R本的服装也在逐渐
引领着亚洲的时尚。在时尚服装会上,很难看到中国服装品牌。这说明了我国的
服装行业在真J下的国际服装盛会上还缺少一席之地,最简单直接的原因就是缺少
国际知名的企业,缺少国际品牌。培养具有国际品牌的企业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
的多方努力。
。政府部门在政策上加以领导。面对着中国服装行业仍然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政
段、无国际品牌、在国际高端服装市场上缺少竞争力的现实情况下,政府在行业
宏观上调控政策也是十分必要的。l、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各种方式的兼并和重
组,提高市场集中度,提高企业的实力.2、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于有技术创
新和取得成果的企业给予嘉奖。3、在税收方面,对于自主创新、走国际化道路的
企业应该在税收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以增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4、对于走国
际化道路的企业在投资和融资上给予政策性的倾向,鼓励向这些创造国际民族品
牌的企业投资和融资,并且在融资上给予利息的优惠。
企业自身要争取走国际化道路,创造国际品牌。品牌国际化将是中国服装业
未来发展的主流,也是中国企业不仅在中国更是在世界市场上屹立不倒的一个趋
势。就我国服装企业目前的情况来看,向品牌国际化推进主要是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企业加强创新。不管是从企业的管理还是企业的生产,都要向国际化
标准靠拢。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管理。中国的服装行业人数众多、机构繁多,
所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服装企业的管理模式十分必要。生产上,企业在自身的技术
的基础上,积极的研究、引进同行的或者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产品的科

中罔纺织服装业ffI[1竞争优势分析
结论
纺织服装业一直是我国传统的产业,并且是我国最具比较竞争优势的大宗出
口产品产业,而且处于世界纺织业的龙头地位。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贸
易将正式取消配额制,世界纺织业进入了“后配额时代”。这个国际环境的改变给
我国纺织产业带来了机遇的同时更带来了挑战。机遇是国际环境宽松了,我国可
以不用受配额的限制;挑战是国际竞争加剧了,特别是印度这个和我国有着相似
国情的纺织大国异军突起,有着勇猛的追赶之势头。同时,国内的纺织服装行业
长期以来积累了许多矛盾:我国纺织品增长方式仍以租放型为主,研发、技术投
入不足;出口产品以定牌、贴牌为主,自有品牌少,企业只赚取少量加工费;随
着近年来纺织出口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出口产品价格竞争R趋激烈,部分企业出
现低值报关等不规范行为。因此,面对机遇我们更加应该重视挑战,我们应该如
何面对国外激烈的竞争者呢?应该如何解决国内这些突出的矛盾,让我国的纺织
服装行业更上一层楼呢?本文的研究初步回答了这些问题。
(1)在全球纺织品贸易实现一体化的国际大环境下,中国面临着许多强劲竞
争对手,特别是印度。但是总体上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处于一个很强
的状态,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在稳步上升。印度在短期内很难追赶上中国。
(2)通过计量方法分析了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得出
了以下结论: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强,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在稳步上升;
基本投资和人均GDP是影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企业平均
资产规模小,对纺织服装业的出口竞争优势影响不显著;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欠
缺,对纺织服装业的出口竞争优势影响不显著;劳动成本在逐年增加,对纺织服
装行业出口竞争力影响程度在逐渐降低。
(3)根据计量分析出来的结果,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主要是要加强行
业的研发投入和人才的培养,注重品牌效应。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以往的研究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竞争力的文章大多
采用了数据归纳比较的方法以及指标计算的方法,很少运用了计量的方法来研究。
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影响中国纺织和服装行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且得
出了不同于以往的结论,劳动成本已经逐渐失去了优势,反而
硕fj学位论文
对影响两国的竞争力的因素做深入分析。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果能够收集到印度
的相关数据做一个实证的比较分析,会更加有实际的运用意义。这也是我在今后
的学习和工作中应该做的。
39
中同纺织服装业⋯U竞争优辨分析
参考文献
【l】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65.122
[2】刘小铁.产业竞争力因素分析:[江西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江西:江西大学
经济学院,2004,(4)
【3】Rum锄A.M.Di锄ond in the Rou曲.Business Quanely(wint盯),l 991
【4】Moon H.A.Generalized Double Di锄ond AppI.0ach to the Global
CompetetitiV∞ess of Korea 锄d Sinapore. Intemational Business RcView’
l 998,(7)
【5】Dong-sung Cho. From Adam SmitlI Tb Michacl Portor:Evolution of
CompetitiVeness TheoⅨWbrld Scientific,2000
【6】金碚.竞争力经济学.广州:广东经济出版,2003,34.35
【7】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
社.1997
【8】I}ank C.Lee,JinMin T.ang.ProductiVity LeveIs and Int啪ational Competitiveness
between Canada and US Industries.The Ame^can Economic Rviews,
2000,(5):176-179
【9】任若恩.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初步研究.中国软科学.
1 996,(9):74—82
【10】张其仔.开放条件下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管理世界,2003,(8):74.80
【ll】蓝庆新.我国工业竞争力现状考察及提升对策.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3,(1):63·66
【12】赵文丁.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中国工业经.
2003,(8):32—37
【13】王丽华.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3,(2):28.32
【14】Fagerbe唱,J.User producer Inter-action, Le锄ing 锄d Comparative
AdVantage.C锄bridge Jo哪al ofEconomics,1995,(19):143.156
【15】赖明勇,王建华,吴献金.技术创新对中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作用的实
证研究.统计研究,1999,(6):15.20
【16】王国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能力与国际竞争力关系研究.系统工
程,2005,(3):1 06-1 09
【l 7】Ande体on,Kym.Tbwards 锄APEC Food System.www.apec.or∥apec/
apec groupS/other-印e吐缪oups/apeC-foo虻syst锄.htnll
坝f:字1屯论文
[1 8】Wadud,I KM.Mokht唧1.An Intemational Comparison of D”锄ic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extiles and Clothing’rrade:Estimates and Implications.、)l,、)Irw.
econs.ecel.uwa.edu.all/economics/ecom—con∥wadud.pdf
[1 9】Shihab Ansarl Azh配Competing with India and China in the Post-MFA Era.
www.ips.org.s∥eVellts/pos/p印ers/Policy%20Brief.BEl.pdf
[20】Maurice Landes,St印h%MacDonald,Santosh K.Sin91l,and Thomas Vollram.
Gro叭h Prospects for IIldia’s Cotton and Tcxtile Industries.Economic Research
Sen,ice,USDA,CWS一05d-O 1,2005,(6)
【2 l】Prasad Ananthal(I.ishn趾,Sonali Jain-Ch柚dra.TIle Impact on IIldia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in me Texiles锄d Clothing Sector.Intemational Moneta巧Fund
Wbrking Paper'2005,214
【22】吴建伟.国际间产业竞争与市场容量.上海:上海三联书社,1999
[23】闰成海.从贸易结构看中国与印度间的竞争关系.世界经济,2003,(1):57.60
【24】于海莲,杜振华.中印经济竞争力的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6):55—60
【25】朱前.中国与印度工业制成品比较优势及贸易互补性分析.国际商务研究,
2005,(3):30一34
【26】王永利.从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两国服装纺织品贸易的发展Iii『景.世界经
济研究,2004,(8):59.63
【27】王亚静,陈福桥,祁春节.中国与印度纺织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世界经
济研究,2005,(4):85.87
[28】高巍.中国与印度纺织业竞争力比较与合作建议.国际贸易,2006,(8):13.17
【29】余为丽,王治.基于动态钻石模型的中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国际
商务,2006,(4):80.83
【30】程慧芳,余杨.走出去战略与中国纺织服装业.国际贸易问题,2005,(5):83.86
【3l】张宏性.中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统计研究,2005,(1):30.32
【32】宗毅君.中国、土耳其纺织品服装在欧盟市场竞争力比较研究.世界经济研
· 究,2006,(5):69-74
[33】陈卫群.论如何提高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学时代,2006,(7):12.13
【34]谭英平.中国钢铁工业出口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兰州学刊,2006,(8):149.15l
【35】程池超,孙江明.中日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6,(4):56—6l
【36】黄先海.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测度与分析.国际贸易问题,
2006,(5):12—16
【37】余为丽,王治.基于动态钻石模型的中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国际
商务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4):79.83
4l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刘樾.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优势分析.财经界,2007,(9)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