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3212我国三大区域利用FDI对其国内资本挤入挤出效应研究

湖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三大区域利用FDI对其国内资本挤入挤出效应研究
姓名:周宏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吴志明
20081103
硕}:学位论文
摘要
自改革丌放以来,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这在对中国经济影
响加深的同时,也影响到我国国内资本的形成。但是关于外国直接投资对国内资
本影响的研究大多以一国为研究角度,而忽略了大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
异性的实际情况,这样依据一国角度的研究结论制定的引资政策并不适合各区域
的具体情况,从而不利于有效发挥外资的作用。
本文首先综述国内外关于外国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影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其次,分析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国内资本所产生的影响,随后比较分析改革开
放以来三大区域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总体情况:接着,本文对外国直接投资对中
国国内资本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以1985年-2006年的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
的外国直接投资、国内投资的数据为依据,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全国以及东、
中、西部外国直接投资对国内资本挤入挤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全
国范围内以及东部地区,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的影响表现为挤出效应;
中部地区则为明显的挤入效应;而对西部地区,外国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存在挤
出效应。最后,文章在FDI对东中西部国内资本所产生不同效应的原因进行分析
的基础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东部地区应采取提高利用FDI质量等措施;中部
地区则应运用发挥联系效应在中部地区的作用等措施;西部地区则应采取加大体
制改革和技术创新力度等措施。
关键词:外国直接投资;国内投资;挤入效应;挤出效应
我国三人区域利用FDI对其国内资本挤入挤}{j效应研究
Abstrac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outside world,the foreigners
are attracted to reach the continued expansion of investing scales.Along with the
deepen impacts toward Chinese economy,it also effects the conformation of our
domestic capital.However,we often take an entire country for researche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oward domestic capitalinstead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is country.
The policy of absorbing capitals,which al e drawn up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from
this research,will be not suitable for these specific situations in different districts.
What is more,it is also not beneficial for making full use of the foreign investments.
First of all,this thesis demonstrates the theory of domestic impact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and experiential study;Secondly,it also analyses the impact of
domestic capital from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After that,it comparises the
general situations in Eastern,Middle and Western parts of China which attracts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The following is experiential analysis on our domestic
capital environment influenced by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According tO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data and domestic investments data in East.Middle and West and
the entire world from 1 985 to 2006,it analysis the crowd—in and crowd—out effects by
the time series model.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in the entire world and eastern
district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oward our home will have crowd—out effect;toward
middle part apparent crowd—in effect;meanwhile toward western part crowd.out effect.
Finally,on the basis of different effects caused by FDI toward the domestic capital in
districts,this article brings forth corresponding methods:the Eastern part to take fonh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FDI;the Middle part to take fonh applying the relative
influent in this district;the Western part to take forth enhancing the policy reforming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etc.
Key word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Domestic Investment;Crowd.in Effect;
Crowd.out Effect
II
硕上学位论文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插图索引
1995.2006年东中西部GDP⋯⋯⋯⋯⋯⋯⋯⋯⋯⋯⋯⋯⋯⋯⋯⋯⋯13
1985—2006年东中西部地区GDP增长率⋯⋯⋯⋯⋯⋯⋯⋯⋯⋯⋯⋯15
1985—2006年东中西部人均GDP⋯⋯⋯⋯⋯⋯⋯⋯⋯⋯⋯⋯⋯⋯⋯15
1985.2006年东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额⋯⋯⋯⋯⋯⋯⋯⋯⋯⋯⋯⋯16
V
我国三大区域利用FDI对其国内资本挤入挤j}{效应研究
附表索引
表3.1 1985—2006年我国三地区GDP增长率⋯⋯⋯⋯⋯⋯⋯⋯⋯⋯⋯⋯14
表3.2我国东、中、西地区产业结构比率⋯⋯⋯⋯⋯⋯⋯⋯⋯⋯⋯⋯⋯..17
表4.1 三大区域时间序列LnI和LnF的单位根检验结果⋯⋯⋯⋯⋯⋯⋯⋯25
表4.2三大区域残差项Ut的单位根检验⋯⋯⋯⋯⋯⋯⋯⋯⋯⋯⋯⋯⋯⋯27
表4.3全国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28
VI
湖南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
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
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
担。
作者签名:风日期:2∞8年11月2少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团。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闰芸
象∥A √ U
日期:2锣8年//月29日
日期:彩孵年//月2罗Et
硕上学位论文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1章绪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国直接投资(FDI)在我国大幅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增长
的重要推动力。1992年,我国实现利用FDI规模首次超过100亿美元,自1996
年起流入我国的FDI每年都在400亿美元以上,2003年FDI约为535亿美元,首
次超过美国并成为全球接受FDI最多的国家。2006年,我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
业41485家,实际利用外资金额735.23亿美元。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中国吸引FDI规模不断扩大,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逐步加深。从FDI对东道国的影响来看,它的流入可以增加东道国的资本、提高
当地的技术水平、解决当地就业并促进东道国的进出口,这些都是FDI所带来的
直接影响。此外,FDI还对东道国国内投资产生间接影响。FDI企业的投资决策和
投资行为将影响东道国国内企业的投资决策和投资行为,从而影响东道国的国内
投资,可见,FDI与国内投资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然而,在众多对FDI与国内投
资关系的研究中,多数学者都是以国家或者更大的区域为样本空间进行数据选择
和实证分析,而将一国细分成不同经济区域为单位来研究FDI与国内资本关系的
文献并不多。本文将以我国不同经济区域为研究对象,来考察利用FOI与其国内
投资的关系。之所以如此,更多的是考虑到我国是一个大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
不平衡特性,考虑到FDI在不同区域投资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区域进行
实证研究也会得出不同结果,针对不同结果也会采取不同措施,此举比从全国角
度来分析FDI和国内资本的关系更具体和更有针对性。但问题是,FDI对中国不
同区域内资本投资产生挤入还是挤出?还是两者都存在?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影响
不同区域内资本投资?又是什么因素决定这种影响的大小?本文将通过建立计量
经济模型以及实证分析的方法来讨论这些问题,以求对它们作出一个清晰的解答。
只有以外资对不同区域内资本投资所产生的具体影响为出发点,才能有针对
性的提出解决方案,有利于减少各区域在吸引FDI中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有效发
挥FDI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我国三大区域利用FDI对其国内资本挤入挤出效戍研究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理论和实证研究
1.2.1.1国外理论研究
从广义角度来看,FDI可以被视为一种要素在国家之间的流动,因而可以用
国际资本流动的框架来对它进行研究。以往,对FDI的研究都集中在FDI对东道
国的经济增长的影响上。然而,随着FDI流动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研究的视野
也在不断扩大,相关的研究不断深入,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FDI与国内投资关
系的研究,已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和新的领域。对FDI与国内投资关系的研究,
很多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并不一致,很多学者认为FDI对东道国国内资本投资
产生促进作用,即产生挤入效应,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FDI对国内投资产生负面
效应,即产生挤出效应。各学者的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
1.从国民收入均衡视角分析的理论
(1)纳克斯从国际资本输入有助于不发达国家资本形成的角度进行分析Ⅲ。
他在1953年出版的《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被认为是研究国际资本流动
问题的名著。纳克斯认为,资本形成问题是不发达国家发展问题的核心,贫穷的
恶性循环是阻碍不发达国家资本积累的主要的循环关系。资本的供给取决于储蓄
能力和储蓄愿望,资本的需求取决于投资的刺激。在不发达国家,资本形成的供
求两方都存在循环关系。不发达国家资本形成的障碍,从供给方面说是由于储蓄
的能力小,其解决方法是挖掘并化解农村中隐性失业,并限制消费,弱化消费的
国际示范效应;从需求方面来说是由于投资的引诱力不足,投资刺激的微弱主要
是由于市场容量太小,其解决方法是在各个不同的工业部门中同时进行投资。他
的观点倾向于肯定国际资本流入对接受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2)钱纳里和斯特劳特的“双缺口”理论他1。他们在<<外国援助与经济发展
>>一文中提出,该理论旨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利用外国资金弥补国内资金短缺的必
要性,是西方发展经济学中论证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来加速经济发展的一种很有
影响的理论。根据宏观经济理论,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的必要条件是总需求必须等
于总供给,即C+I+X=C+S+M,其中:C一总消费I一总投资X一总出口S一总储蓄
M一总进口,将上式变形即为“双缺口"表达式:M—X=I-S,可见,储蓄缺口必须等
于外汇缺口,这是双缺口理论的核心内容。该文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面
临着各种资源的瓶颈约束,一国的经济发展可能受到三种约束: (1)储蓄约束。
即由于国内储蓄不足,难以支持国内投资的扩大,影响经济的发展。(2)外汇约
束。有限的外汇不足以支持国内经济的发展。(3)投资能力约束。由于缺乏必要
的技术和管理,无法吸引各种投资,从而影响到国内经济发展。因此,在储蓄约
2
硕十学位论文
束和外汇约束的条件下,如果利用外资,则不仅可以弥补两缺口,而且还可以缓
解约束的程度,增加国内的总投资,达到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作用。
(3)斯特里顿(1974)的“四缺口理论"口1。该理论是在“两缺口理论"的基
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增加了政府税收缺口和生产要素缺口,并论述了利用FDI对
弥补政府税收缺口和生产要素缺口所具有的意义。后来,麦金农(1973)对该理
论进行动态阐述,认为发展中国家引进的外资比国内资金具有更高的资本产出率,
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H1。
2.从FDI作用角度分析的理论
(1)新古典主义认为FDI给发展中东道国带来了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
促进了东道国的发展,基本上对国内资本不存在挤出效应。索罗模型(Solow,1956)
认为,FDI仅仅是增加了资本积累,因而只能对短期经济产生影响哺3。从长期来看,
FDI影响产出增长的程度是有限的。在索罗模型看来长期的增长只能是依靠技术
与知识提升的结果。Barro和Sala(1995)完善了索罗模型,将FDI引入到长期增
长中来阳1。FDI对经济促进作用可借助于技术扩散来完成。FDI可以通过传递效应
加速东道国技术进步的进程,从而促进国内资本的形成。
(’2)激进主义者认为,FDI剥夺了发展中东道国的经济自主性和政治独立性,
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效应,最终对国内资本产生巨大的挤出效应。激进主义学派
的观点是从货币和商品的循环来展开的,在这种分析的框架下,跨国公司的行为
从供给一方来看是为了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土地、原材料和劳动,而在需
求一方看,则主要在于占领商品的销售市场。并且,由于价格转移、利润汇出等
形式,发展中东道国不仅在财政上与外国企业没有正向关联,而且还恶化其国际
收支。因此,FDI导致原材料和利润不断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致使了东
道国的企业很难发展,国内资本投资不断减少,从而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管理能
力、储蓄能力和收入分配状况。
(3)英国经济学家格里芬(1970)年认为FDI能够降低东道国国内储蓄,减少
国内投资H1。其原因是:①外资流入可能引起消费增加,并放宽对进口的限制;
②FDI对国内投资有挤出作用。
3.从关联效应角度分析的理论
赫希曼(1977、1984)注意到发展中国家缺乏产生投资决策和投资效果的资
源,但存在着从FDI中得到产业带动与技术溢出的良好条件。根据结构动态变化
规律,赫尔希曼得出著名的产业关联效应学说阳1。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部门都
与其他一些特定部门之间保持着前向联系或后向联系,当FDI进入某一部门引起
该部门扩张时,就会相应引起与其保持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那些部门的发展,
从而带动国内投资数量的增加。
3
我国三大区域利用FDI对其国内资本挤入挤ff{效应研究
1.2.1.2国外实证研究
1.对挤入效应的实证研究
Lubitz(1966)利用加拿大1951—1962年的季度数据,研究FDI对加拿大资本
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了1美元的FDI会导致加拿大3美元资本形成,也就是说
FDI的流入促进了加拿大国内投资阳1。Boresztein,Gregorio,Lee(1995)通过67个
发展中国家1970年至1989年数据的考察,得出了FDI对国内投资存在挤入效应
的结论,总投资的增加量约是FDI增加量的1.5—2.5倍n们。Loo(1977)运用时间
序列方法,得出FDI对国内投资有直接促进作用。Jansen(1995)以泰国为例,通
过实证研究得出FDI对东道国国内投资有正面影响,FDI与国内投资之间是互补
关系n11。Mello、Luiz(1999)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1970--1990年间32个
OECD国家和非0ECD国家的FDI流入与国内资本形成及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考察,
研究结果表明:FDI对国内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多依赖于国内投资和外
资的流入的形成,增加了东道国投资的金融资源,解除了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储
蓄和外汇短缺等发展瓶颈。通过缓解这些瓶颈和限制,FDI能够促进东道国的国
内投资n引。Bosworth(1999)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得出FDI对国内投资有挤入作
用。Agosin和Mayer对亚洲1970-1996年3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
FDI对亚洲各国国内投资产生很强的“挤入效应"。MiaoWang(2004)采用1970—
2001年的数据分析了FDI对欠发达国家国内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考虑滞后
期累积影响情况下,FDI对欠发达国家则产生明显的挤入效应n 31。
2.对挤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Noozoy(1980)在分析FDI与美国国内投资的关系时发现,FDI对美国国内投
资产生了“挤出效应"n 4l。Backer(2003)根据数据,运用扩展的职业选择模型,
证明无论在产品市场还是在要素市场,竞争性的FDI均对比利时的国内投资产生
挤出效应,从长期来看,FDI的挤出效应可以得到缓和与逆转n5l。MiaoWang(2004)
采用1970-2001年的数据分析了FDI对发达国家国内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
考虑滞后影响情况下,FDI对发达国家国内投资的影响是挤出效应。Kosova(2005)
采用企业/行业之间竞争模型,利用1994—2001年的数据,针对FDI对捷克国内投
资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得出FDI对国内投资产生挤出效应n引。
1.2.2国内研究
国内的学者更多是以国外已有的理论基础,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计量经济模
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朱劲松(2001)对FDI在我国的资本形成效应进行实证分
析并得出结论,FDI有利于我国国内资本的形成,但对于一年期的国内资本形成
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n 7。。江小涓、李蕊(2002)通过对FDI与我国各工业行业相
4
硕十学位论文
关关系的实证分析认为,在日用化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存在FDI挤出效应n引;杨
柳勇,沈国良(2002)对我国1985年至1999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从长期
看我国已经出现了FDI挤出国内投资的情况H引:王小鲁和樊刚(2000)、陆建军
(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FDI对我国资本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乜们口¨。王韧
(2004)对1986--2001年间我国东西部地区在FDI利用上的区间差距及其挤出效
用的存在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我国西部地区FDI的挤出效用要明显大于东
部地区心2I。王志鹏和李子奈(2004)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总体上,FDI对国内投
资的挤入挤出效应不显著,就区域来说,我国东部地区的FDI对国内投资有明显
的挤出效应,中部地区则有明显的挤入效应;西部地区FDI的挤出效应不显著心引。
徐颖君(2006)根据我国东、中、西部1983--200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
结论:FDI对东部地区有显著的挤出效应,对中西部地区有挤入效应啦钔。孙忠艳
(2006)对1990--2000年各省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果:FDI对
国内投资的影响均为正值且显著,但在不同地区的作用不同,FDI对国内投资带
动作用的大小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依次递减乜引。罗长远(2007)以1987--2001
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作为分析样本,对FDI与国内资本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
出结论:FDI对国内资本存在挤入效应,挤入作用的大小,因资本性质而异,对
国有资本的挤入作用大于对私人资本的作用;该作用也因金融支持强度而异,金
融支持越强,挤入效应越大瞳剐乜71。
2.2.3对国内外理论研究的评价
二战以来,FDI成为发达国家对外输出资本的主要形式,因此FDI越来越成
为经济学者关注的焦点。以上关于FDI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文献体现了以下特点:
其一,从研究角度上看,既有以投资厂商行为及市场结构运行的微观角度来研究
FDI对一国经济影响;也有从中观角度出发,以行业为研究出发点,来研究FDI
的发展和影响;也有从宏观角度出发,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生产要素或生产环境差异为研究出发点,来研究FDI的成因,以及FDI对发展中
国家的影响。其二,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看,在FDI基本理论的基础上,FDI
对一国经济影响的研究逐步向更深的领域扩展和延伸,在这一背景下,FDI与国
内投资关系的理论研究得到发展,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将会为更有效率的利用FOI
提供理论支撑。其三,以FDI是否促进东道国自身投资为依据,又分成挤入、挤
出、中性效应等三类,上面总结的理论有一个不足:50年代-70年代末,FDI在
国际资本流动中还不占据主要地位,政府间贷款才是讨论的核心,而且大多限于
定性讨论,没有通过模型和数据进行严格实证。但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到了
80年代,尤其90年代中期以来,大多数关于FDI与国内资本关系的研究都融入
5
我国三大区域利用FDI对其国内资本挤入挤j{{效应研究
了实证研究,才使结果可信度提高。其四,从实证研究方法上看,国外学者从不
同角度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大量的数据对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分析,得出的
结果迥异,既有挤出效应,也有挤入效应。对FDI与国内资本关系理论的研究大
多集中在国家的视角来分析,并没有考虑到大国国内经济差异性,这样研究得出
的结论和解决方案,缺乏针对性,不适合大国国内经济差异性的特点,不利于解
决大国国内经济差异性带来的问题。可见,国内大部分实证研究是以一国作为考
察对象进行的,即使有些文章从东中西的角度进行分析,但由于模型不合理,或
者没有考虑时间滞后期对当期的影响,并且没有对外资的挤出挤入效应进行具体
分析,从而使文章的可信度降低。本文将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FDI和国
内投资关系的理论为依托,在比较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模型,并考虑到时间滞后
期对当期的影响,结合我国的数据来进行实证研究,找到我国在利用FDI中应注
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3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从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差异的现状出发,以FDI理论为指
导,以此来分析FDI对我国不同区域国内投资所产生的不同效应,并针对不同效
应提出不同的对策建议。
本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FDI理论为指导,采用
中国最新数据,在建立时间序列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的
协整分析技术,将FDI与中国不同区域的国内投资纳入分析模型,探讨FDI对我
国不同区域国内资本所产生的效应的差异性。并进一步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判断
FDI与我国区域国内投资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1.4研究内容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FDI对国内投资影响的理论基
础。首先,FDI的概述,其次为FDI对国内投资影响的理论,最后为FDI对国内
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方法。第三章介绍东、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情况。第一
节介绍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现状和差距;第二节介绍东、中、西部利用外资的
差距及其造成差距的原因。第四章就FDI对区域内资本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第一节介绍实证研究的方法;第二节进行模型的检验和结果分析;第三节阐释FDI
对我国不同区域资本投资产生效应的原因。第五章是政策和建议。针对FDI对国
内投资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研究的是FDI对三大区域
国内资本的挤出挤入效应的研究,在这里,所说的三大区域国内资本是指区域资
本,即不同区域利用国内资本的情况。
6
第2章FDI对国内投资影响的理论基础
2.1 FDI的概述
2.1.1 FDI的界定
国际投资即国际间发生的投资行为,它包括两种形式: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
接投资。本文所要研究的范畴是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英文缩写为FDI。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FDI的定义为:“在投资者以外的国家所经营的企业中拥有持
续利益的一种投资,其目的在于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有效的发言权。刀㈨
由于国际上把吸收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称之为FDI,因此,本文对FDI的界定都
是建立在上述定义基础上。
2.1.2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
边际理论认为,FDI开始流入的时候,其边际收益是递增的,即每增加一单位
FDI可以使GDP也相应增加。随着FDI流入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资企业发挥规模经济
效应,使得外资企业本身的收益扩大,同时也使GDP随着增长。但是随着流入的外
国直接投资超过一定的规模,受到国内消化吸收能力以及国内生产要素配置的制
约,每增加一个单位的FDI可能会得不到足够的与之相匹配的其他生产要素匹配的
制约,从而造成资金效果的下降,导致GDP的增长量的减少。
2.2 FDI对国内投资影响的理论
FDI对国内资本的影响有其理论基础,在这些理论当中,既有从数量角度分
析产生何种效应的理论(挤入效应、挤出效应、中性效应),也有从中观层面分
析FDI对国内投资影响的理论(投资关联效应理论、外资技术溢出理论)。
2.2.1 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
在认识FDI与经济增长关系后,需要进一步来阐明FDI对国内资本产生的三种
效应Ⅲ3:挤入、挤出和中性效应①。在经济学理论当中,挤入或挤出效应是用来描
述一种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增加时对其它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影响。
1.挤出效应
。FDI对国内资本的影响中,大部分效应不是挤入就是挤出,中性效应较少,所以本文的题目就只列出了
挤入挤出效应。
7
我国三大区域利用FDI对其囝内资本挤入挤出效应研究
FDI的挤出效应是指FDI流入量的增加引起东道国国内投资相应的减少。如
果FDI增加1单位,而东道国国内总投资的增加额小于1单位,甚至出现国内投
资的减少,则表明FDI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或者挤出东道国的国内投资。
2.挤入效应
FDI的挤入效应是指FDI流入量的增加引起东道国国内投资相应得到增加。
如果FDI增加1单位,而东道国总投资的增加额大于1单位,则说明FDI本身增
加的数量带动或促进了国内投资
3.中性效应
FDI的中性效应是指FDI流入量增加1单位将引起东国内国内投资增加1单
位,则表明FDI对国内投资的影响是中性的。该效应在实践中较少发生
2.2.2赫希曼关联效应理论
赫希曼最早提出关联效应,他系统分析了关联效应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他
认为:任何一个部门都与其他一些特定部门之间保持着前向联系或后向联系,当外
国直接投资进入某一部门引起该部门扩张时,就会相应引起与其保持前后联系和
后向联系的那些部门的发展,从而带动国内投资数量的增加。该理论可从以下两
个角度来考虑FDI对国内资本的影响。从纵向和垂直角度来看:FDI对要素或者
中间产品的需求,可以促进上游企业,产生后向联系;FDI通过向下游企业提供
优质的中间品,也可以促进下游产业的发展,产生前向联系效应;前、后向联系
产生于产业间,通过这种效应,相关产业的投资得以扩张,形成资本的拓展。从
横向或者水平角度来看:通过FDI的“示范效应"或者“传染效应",国内同一
产业的企业可以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技术效应和营销水平。这是一种产业内效
应,国内企业可将节省的成本用于扩大或进行资本的深化。通过资本的拓展和深
化,国内投资得到促进和带动。但如果FDI进入某一产业不能带动相应行业的发
展,这可能会对国内资本投资产生负面效应。当FDI不能带动前后相关产业发展
时,FDI与国内经济的相关性减少,这样会促使外资企业和东道国市场经济发展
形成分割状态,违背了利用外资来推动东道国国产业发展的政策。
2.2.3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理论
FDI技术溢出效应是指:跨国企业在东道国特别是在发展中东道国进行直接
投资,其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理念、管理经验等通过某些非自愿的扩散途径,
渗透到当地的其他企业,促进东道国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刺激该国内资部
门的经济增长,是~种经济外在性的表现。技术外溢效应来源于国外有关经济增
长理论中的内生增长理论‘30】【31l。内生增长理论认为:FDI产生的许多“外部性”会
8
硕L上学位论文
使国内公司受益口副。它极有可能充当一种传播新思想、新技术以及最新工作经验
的工具。在外资流入东道国这一过程当中,国内公司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益。例
如,国外公司演示他们的新技术,为他们的当地供应商或者客户提供技术帮助,
培训员工等,而这些工人很有可能在今后被国内公司聘用;国外公司带来的竞争
压力可以使国内公司更加有效地运转,激励他们引进新技术;国外公司可以通过
其良好的国际网络使国内企业融入到国际市场,比如转包合同就可以使国内公司
借机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即使国内企业不是跨国系统中的一员,仍然可以利用进
入国际市场的这种优势。这些都被称为FDI的“外部性"或者“溢出效应",这也
正是内生增长理论的核心内容。内生增长理论核心内容是强调研发、人力资本积
累及其他外部性作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罗默一卢卡斯类型的模型)。
2.3 FDI对国内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模型
在FDI对国内资本的挤入挤出效应的实证研究中,本文会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
研究方法进行介绍。
2.3.1 Loo的实证模型’
Loo(1977)提出的时间序列模型∞31:
‘=a0+口ll:一a2U,+a3FOt,+B
其中:I、Y、U、FDI、s分别是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全社会实际产出水
平、产出缺口,外国直接投资及残差项。他运用时序方法综合考虑了FDI对投资、
消费和净出口的影响,虽然发现FDI对国内投资有直接促进作用,但却抑制了消费
和净出口而降低了总支出,并对投资产生间接的负面影响。
2.3.2 Bosworth的实证模型
Bosworth(1999)提出的面板数据模型【34】:
(%)。=U+bX,+岛
其中,I/Y、U、占分别是投资占GDP的比重、国别影响及残差项,X表示一
系列的解释变量:FDI占GDP的比重、滞后一年和两年的实际增长率、贸易条件指
数的变化。他运用了该模型对1978.1995年58个发展中的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得出
结论,他发现在国际资本流动的三种形式中(FDI、组合贷款和贷款),FDI对国
内投资有挤入作用。
9
我国三大区域利用FI)I对其国内资本挤入挤出效应研究
2.3.3 Agosin和Mayer的实证模型
Agosin和Mayer(2000)研究拉丁美洲FDI对国内投资的影响时口引,构建一个
总模型:la=L+L,并对该式中的Idt、In进行扩展,其中,b国内投资,Ift夕b[]
直接投资。
一般说来,影响t时期国内投资Id的主要因素有产出水平、以及前期投资情况。
因此考虑到滞后期的影响,由于滞后效应,t时期国内投资部分要受t一1、t一2时期产
出水平及t一1、t.2等时期总投资水平的影响,上式中b转化为:
厶=口+岛G:一l+如G;一2+G‘一l+c.2‘一2
国外投资If仅考虑FDI,同时由于时滞效应,t时期国外投资部分不仅flat时期
FDI转化而来,而且还可能由t-l、t一2等时期投资转化而来,这里我们也取滞后两期,
上式中Ift变为:
IA=^f+如E一。+五Z一2
由上述三式可以得到:
L=口+屈E+厦E一。+岛E一2+履‘一。+屈‘一:+成q一。+历Gl一2+毛
其中:
I: 投资率(总投资/GDP)
F:FDI占GDP的比例,
G:GDP增长率
e:随机误差
Q:常数项
下标t、t.1、t一2分别表示t期、滞后1期、滞后2期。
在13 i显著的情况下,使用长期反应系数13来测定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
应:
3
Σ孱厶一r J ∥=—}
1-y.夕
j=4
如果B>1, 表示1个单位的FDI可带来多于1个单位的总投资,H口FDI产生挤
入效应;如果13<1,表示1个单位的FDI可带来少于1个单位的总投资,说明FDI产
生挤出效应;如果B=1,表示1个单位的FDI可带来1个单位的总投资,说明FDI与
总投资是平行的。
2.3.4对三模型的评价
Loo(1977)具有鲜明的凯恩斯色彩,强调收入是决定投资的重要因素,在模
10
硕十学位论文
型中,全社会实际产出水平、产出缺口这两个变量都是从收入的角度进行设定,
而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这一变量也由国民收入转化而来,因此,该模型体现了凯
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是该理论在模型上的应用。但是该模型过于简单,没有对
投资进行细分以及考虑滞后期对国内投资的影响;其次,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这
一变量不能代替国内投资,两者在数据上存在差异,这对实证结果产生影响,最
后,也没有对挤入或挤出影响原因进行分析。
Bosworth等(1999)则强调了东道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对投资的重要性,从该
模型可以看出,他将一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引入到该方程式中,得出贸易在影响国
内投资,这一模型更贴近外向型经济国家。但是该模型过于片面,过于强调贸易
条件,忽视了国有资本,私人资本,GDP增长率等内部因素;其次没有对投资进
行细分;最后,也没有对挤入或挤出影响原因进行分析。
Agosin和Mayer(1998)首先根据一国总投资模型,然后对总投资模型进行展
开,充分考虑影响国内投资的变量,得出一个完整的模型。这样,模型涵盖的控
制变量最为全面;其次,该模型对投资划分更适合对FDI的考察;最后,充分考虑
了每个变量的滞后因素的影响,可见这样的模型更贴近现实,更有利于验证FDI
与国内投资的关系。
综上所述,Agosin和Mayer(1998)的模型在三个模型中,更为全面周全,更
适合本文的研究,因此,将该模型引入到本文的实证中。但是考虑到他们研究的
样本中大多是市场经济国家,更多考虑的是私人资本,而在我国需要在考虑了私
人资本的基础上,更多考虑国有资本。
我同三人区域利用FDI对其国内资本挤入挤fl:效应研究
第3章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和利用FDI差异
3.I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
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主要体现在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改
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加之其特殊的经济、区位i人才和政
策优势,使其首先成为FDI溢出效应的最大受益地区,加上东部地区引进外资数
量不断扩大,东部地区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这进一步强化了东部地区的回波
效应,从而导致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我国区域经
济发展采用的是非均衡发展和梯度发展战略口引,起先考虑的是要优先发展东部,
然后通过扩散效应再向西部辐射,从东到西依次推进,从而使西部比东部大概晚
开放12年左右。现在看来,这种辐射效应实在太有限。因此,为了缩小区域经济
差异,促进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我国于1999年开始实行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
于2004年开始实行中部崛起战略,从实施的效果来看,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
是东部和中西部的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存在,还需要加大力度扶持中西部的经济
发展。这些差距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主要经济指标的差异
3.1.1.1 GDP
GDP是衡量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从不同角度对东中西部GDP
进行评价能够更深层次反映东中西部经济的差异。
1.东中西部地区GDP总量差距
1985年,东部地区的GDP为8887.25亿元,中部地区的GDP为4633.85亿元,
西部地区的GDP为2986.17亿元;2006年,东部地区的GDP为137844.2亿元,
中部地区的GDP为53682亿元,西部地区的GDP为39527.14亿元。通过图3.1可
以看出,1985年一2006年期间,东部地区GDP与中西部地区GDP的绝对值差额呈
现出扩大的趋势。在1985年,东部地区GDP与中西部GDP的差距分别为4253.4
亿元、5901.08亿元,而到了2006年东部地区GDP与中西部GDP的差距扩大到
84162.2亿元、98317.06亿元。可见,经过二十一年的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的
经济总量与东部地区经济总量的差距依然很大,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并没
有缩小,因此推动中西部经济总量大幅度上升成为当前的我国重任之一。
12
颇fj学位论文
圈3 l 1995—2006年东中西部GDP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而米
2.东中西部地区GDP增长率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GDP逐年提高,其增长速度稳步上升。从
表3 l和图3.2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GDP的增长速度差
异性。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这22年来,
东部地区6DP平均增长率是12 27%,而中西部地区GDP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 66%、
9 98%,分别相差l 61%、2 29%: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GDP经济增长率相差最
大年份是1992,差距分别为5 8%、8 5%;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率相差
最小的年份分别是1995年、1996年,差距分别为0 4%、0.3%。可见,通过GDP
平均增长率的比较,东部经济增长速度相对中西部地区来更加很明显,差距依然
很大。
3.东中西地区人均6DP差距
1985年,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OP分别为227l元、1325元、1002元,东
部的人均GDP为中部的l 71倍,为西部的2 26倍:而到了2006年,东、中、西
部地区的人均GDP分别为26934元、12843元、10932元、东部人均GDP为中部的
2 07倍,为西部的2 46倍,通过数据比较,说明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人均GDP
差距在持续扩大。从图3—3中也可以看出,特别是进入21世纪,东部人均601,与
中西部地区人均GDP的差额绝对值呈现扩大的趋势。
我国三人区域利用FDI对其国内资本挤入挤}n效应研究
表3.1 1985--2006年我国三地区GDP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14
图3.2 1985-2006年东中西部地区GDP增长率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
图3 31985 2005年东中西部人均GDP
资料来錾募: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
3.1.1 2人均可支配收入
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东部为767.6元,中部为505.3元,西部
为367 5元,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分别为262 3元和400 1元。到2006年,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东部为14967.38元,中部为9902.28元,西部9728.45元,
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分别扩大到5065.1元和5238.93元,可见,中西部与东部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依然存在。这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中西
部与东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呈现出扩大的趋势。
311.3固定资产投资
从图3—5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固定资产增长额迅猛.尤其是2001年以来
增加幅度更大,而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增幅较缓。1985年,东部地区的固定资产
投资额为105 92亿元,中部地区为50.73亿元,西部地区为19 88亿元,中西部
地区与东部的差距分别为55 19亿元和85 94亿元,东、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
分别占当年固定资产总额的60%、28.73%、ll 27%;到了2000年,我国东部地区
的固定资产的投资额为60326.6亿元,中部为25726 g亿元.西部为22005 9亿
元,东、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当年固定资产总额的55 82%、23.80%、20.38%。
通过毗上数据的比较,中西部与东部的绝对值差距分别扩大到34599 7元和
38320 7元。这表明,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差距并役有减少.
还出现扩大的趋势。
鞲焉
斌50000
斑_cL.34。0。0。0。0
截黜
0
986—2006年东巾西部同定资产投资额
3 5 7 9 ll 13 15 17 i9 2
1995—2006在
一东部地区周定资产
一巾部地区固定资产
堕鄙地区固童墅芒
图3.4 1985-2006年东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赉额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3 1.2区域产业结构差异
199l一2006年问,东、中、西部三地区的产业结构如表3 2所示,通过表中
第、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可以分析出这14年期间,三地区产业结构间
的差距。在1991年到2004年,东、中、西部三地区三产业结构的差异是很明显
的,东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发达,所占比重也在逐年增加,从1991年的79 8%增
加到2006年的89 9%,所占比例之高显而易见:而中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增长
速度分别从1991年的71 7%、67 5%增加到2006年的83 3%、81.4%,其增长速度
更加明显,但是,中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所产生的效率和规模却要远远低于东
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率的迅速增长是一国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
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从东、中、西部三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可以看出,产业
结构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综合经济实力的强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东部地区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在一定程度E也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表3.2我国东、中、西地区产业结构比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3.1.3对外开放水平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区位和政策优势,加快了对外开放的
步伐,对外开放使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然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
虽然也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西部地区区位劣势和长期计划经济思想的禁锢造成
了西部区域与东部地区和全国的发展差距依然明显,这一状况即使在实施西部大
开发战略以后也未有根本改观口利。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西部对外开放水平相对落
后,因而没有有效地带动经济增长。中部地区也面临着相似问题,2004年全国实
际利用外资606亿美元,中部地区仅吸收外资60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0%。目前,
开放度不够也已成为制约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原因。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已
达14221.2亿美元,但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额只有576.1亿美元,仅占全国的4.1%,
西部地区为451.3亿美元,也仅占到全国的3.2%,而东部地区为13193.8亿美元,
占全国的92.7%。
过去的20余年里,中国的对外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进出口总额由1985
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4221.2亿美元,增长了近69倍。但是对外贸
17
我国三大区域利用FDI对其国内资本挤入挤出效应研究
易在中国的区域分布不均衡,区域进出口贸易发展是不平衡的,对外贸易中有90%
的进出口集中在东部地区。以2005年为例,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达到13193.78
亿美元:中部地区进出口额为576.06亿美元:而西部地区仅为451.36亿美元。东
部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是中部的22.9倍,西部的29.2倍,进出口贸易在东部经
济中的地位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同时东部地区对进出口贸易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2005年东部11个省市的进出口总额就占了全国进出口总额的92.8%,而中西部地
区所有20个省市的进出口加总后的比重也仅有8.2%。在贸易方式上,作为中国
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加工贸易,其出口也只是集中在东部地区。由于学习
国外先进技术的作用,东部地区加工出口的技术层次逐年提高,加工环节不断增
加,东部省市的加工企业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国内增值水平逐步提高。而
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技术水平和政策条件的制约,加工贸易比较少,对外贸易
方式单一。
3.1.4金融发展的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基于市场基础、原始积累和区位优势
等因素的不同,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等经
济带,不同经济带之间的金融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如不采取灵活的区域化金融
调控措施消除这种逐渐扩大化的差距,将不利于宏观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也不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4.1金融发展水平不平衡
据统计,基于不平衡的经济格局,我国目前不同省区货币资金量的分布东、
中、西部差异十分明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发布的((2006年中国区域金
融运行报告》提供的数据,2006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各项
存款余额分别为19.6、7.6和5.3万亿元, 2/3的存款集中在东部地区,这突出反
映了各地区外向型经济程度的差异。2006年金融机构贷款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东、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占全国贷款余额的比重分别为
61.6%、19.1%和16.0%。总体看,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余额存贷比明显高
于东部。
3.1.4.2金融机构发展不均衡
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组成结构相对较为单纯,主要是工、农、中、建四大国
有商业银行,交通、民生、光大、华夏等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仅在少数中心城
市设有分支机构,除此之外便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及城乡信用社。与
之相比,东部地区金融机构组成结构明显丰富,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外,大部分
新兴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投资银行以及绝大多数外资银行机构都设在东部地区,
硕十学位论文
由此构成东部地区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
3.1.4.3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
金融市场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载体,已经成为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投放货币、
传导货币政策的重要渠道,但我国区域间金融市场的发展差距极为悬殊。就货币
市场来看,东部地区发展很快,中西部地区在市场规模、交易工具、市场主体等
方面都较落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特征。2006年末,东部
地区上市公司数约占全国的69%,中西部分别约占31%。东、中、西部地区股票当
年筹资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61%、26%和13%。从保险业的发展来看,2004年东、
中、西部保费收入分别占62%、22%和16%。各地区保险密度总体上呈东、中、西
递减之势,北京、上海、天津分别以2490元、1763元和791元的保险密度位列
全国前3位。
3.2东中西部地区利用FDI对比分析
3.2.1利用FDI占全国的比例及增速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是由东部地区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层层推
进的。正是由于我国采取了非均衡发展和梯度发展战略,再加上东部地区优越的
经济地理位置和投资环境,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际利用的FDI绝大部分都集中
在东部沿海地区。尽管我国采取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借此政策来引导
FI)I向中西部转移,虽然FDI在区域选择上出现了由东部向中西部逐步推进的趋
势,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FDI大多集中在东部地区的格局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改
变。
FDI高度集中在东部地区。1985年,东部地区吸收的FDI占全国各地区吸引
FDl96.73%,而中、西部地区仅占1.19%和2.08%。1985年以来,东部地区FDI比
重已有所下降,中部地区的比重略有提高,但总体上看,西部地区FDI比重却在
逐步下降。1985-2006年,西部地区FDI所占的比重由6.81%下降到2.3%,减少了
4个多百分点。虽然我国在西部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FDI有所上升,但其所
占的比重仍处于下降趋势。中国所吸收的FDI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
部地区面积占全国的83.4%,人口占全国近60%,而所吸引的外资却不到12%。2006
年,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国各地区的86.52%。
从增长速度来看,各地区FDI的增长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波动幅度大。1990
年后,东部地区在吸引外资方面表现的比较平稳,中部地区外国直接投资增长率
要高于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FDI的增长率波动幅度最大。2006年东部地区FDI
比2005年增长了13%,中部地区同比增长18%,高于东部地区,但西部地区却下
19
我国三大区域利用FDI对其国内资本挤入挤出效应研究
降了12%。中部地区增长速度较快,东部保持平衡增长,西部地区出现大幅度负
增长,这一特点与1996年相同。这些数据表明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还很大。
3.2.2利用FDI的结构和来源地差异分析
东部地区FDI却大都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东部地区制造业和房地产业
利用外资的所占的比重超过90%。由于资源禀赋特征,中西部地区FDI具有明显
的资源导向性,2006年,外资的70%投向资源开发型、劳动密集型加工项目,技
术含量高的项目屈指可数,其次是第三产业其中以餐饮娱乐、房地产居多,而基
础设施和能源、基础工业项目利用FDI微乎其微,第一产业外商投资比重最低。
这种外资投向结构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布局不相适应。
2006年以来,我国主要的FDI投资来源国,首先是亚洲10国/地区(香港、
澳门、台湾省、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韩国),在亚洲
10国(地区)中,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居前五位的国家(地区):香港、日本、台
湾省、韩国和新加坡。其次是欧盟,欧盟中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居前五位的国
家为:德国、英国、法国、荷兰和意大利。再次是北美,主要是美国,美国对华投
资设立企业数、合同外资金额和实际投入金额都有所增长。不同来源国的FDI的
投资模式、区位选择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等华人的
投资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地区,主要是因为血缘
关系和历史上的经济文化联系,其中大部分是出口导向型企业;美国的企业投资
集中在江苏、广东、北京、天津和上海一带;而日本投资集中在东北和环渤海地
区,那里的工业基础比较雄厚;欧盟中的一些发达国家投资则主要在上海和广东
等地;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由于当地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并且处于由劳动力密集型
向技术密集型工业的结构转换时期,所以纷纷把自己本国的低端产业转移到中国
来,从而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不过这种情况开始有所转变,投资范围更加多元化,
涉足多种产业,像日本、韩国等知名企业集中在资本密集型产业,把中国作为自
己高科技生产的一个中心。北美及欧洲的先进发达国家,投资项目一般都具有长
远的发展战略,中国的经济改革、贸易自由化是吸引这些投资的重要原因,进入
中国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是这些工业国家跨国公司的主要目标。
3.3东、中、西部利用FDI差距的影响因素
3.3.1东部受惠“梯度推进战略"
中国对外开放后推行的“梯度推进战略"是导致中西部地区利用FDI差距并
不断扩大的重要因素。“梯度推进战略”是基于非均衡增长理论发展而来。非均
衡理论强调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主张利用市场机制作用,合理而有效地配置
硕1:学位论文
现有资源,把资源集中投向联系效应强的地区,从而形成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
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边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增长极,通
过联系效应与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实现区域间的均衡增长。在此理论
基础上,中国针对自身经济发展现状,采用梯度推进战略,即利用东部与中西部
地区区位差异集中资本优势,开放开发东部地区,使之形成高速发展的增长极,
扩散并带动内陆地区发展的基本模式。在这种区域经济政策的导向作用下,具有
发展外向经济有利条件的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获得了利用地区优势发展对外经济贸
易的机会,大规模引进外资,在中西部地区还处在慢慢爬行状态时,东部沿海地
区已经开始飞速前进。国家为了促进以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为中心的东部沿海地
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虽然1992年,国家在开放内陆城
市和实行与沿海地区相同优惠政策方面作出了重大决定,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
由此而得到了有利推进,但由于开放较晚,这些地区在享受国家引进外资优惠方
面与东部沿海地区形成很大的差距。目前,虽然政府鼓励外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
但并没有出台与之相应的配套的具体措施,长期形成的政策环境上的差距依然存
在。
3.3.2中西部基础设施薄弱
中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等方面原因,基础设施薄弱,但又无法在短期内通
过自身经济的发展积累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国家也没有能力拿出更多的资金,
帮助中西部地区搞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形成了中西部地区的瓶颈效应。据有
关部门计算:全国国有经济投资于东部的份额由1985年的43.6%提高到1995年
的50.7%,2006年又进一步上升到56.8%。而在明确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
目标、政策扶植的重点逐渐转向了中西部地区时,经济建设的资金来源几乎全部
要贷款,从而加大了中西部地区获取资金的难度。从全社固定资产投资地区分布
来看,投资向东部地区倾斜趋势非常明显。1978年东部地区的比重45.2%,1996
年上升到63.9%,提高近1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中部与西部地区比重下降了11.6%
和7.1%。
3.3.3中西部投资环境欠佳
投资环境欠佳制约了中西部地区对外资的利用。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
必须对目标市场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投资环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b引,影响投资
环境的各种因素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投资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可以说,
我国目前的引资要素仍以廉价生产要素为主,投资环境的综合竞争力仍比较弱,
换言之,中国吸收外商投资的总体竞争优势还有待开发。外商在中国投资要考虑
2l
我国三大区域利用FDI对其国内资本挤入挤}f;效应研究
的要素有:政治环境、法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
基础设施状况。中西部地区在上述因素中均存在缺陷,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地理
环境的复杂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阶段落后;市场经济机制不完
善,人们思想观念陈旧,保留着大量计划经济时期下传统意识和做法;政府服务
质量和办事效率低下;中西部地区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技术熟练程度不及东
部地区,~些人才都流向了东部地区,在人才开发上缺乏竞争机制和交流等,削
弱了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使中西部的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土地优势和潜在
的市场优势难以转化为现实。
3.3.4中西部市场经济发展滞后
中西部地区市场经济体制发育不成熟口引。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市场
经济发育程度总体偏低,经济活动中还存在大量的非市场经济行为,还存在制约
外商进入的诸多体制性障碍,主要表现为:(1)政府行政干预较多,项目审批环
节繁琐,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依法行政的意识和环境还没有形成,有
时甚至一个行政干预可决定企业的成败。这不仅增大了外资企业的经营成本,而
且容易使其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而无所适从;(2)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部门较
多,主管机构不明确,职能划分模糊,行使的管理职能很难协调,导致经常出现
相互推诿与扯皮,加大了外资企业的操作运行难度。尽管近年来,中部地区有些
地方政府也设立了一个窗口、“全程一站式服务”,但管理体制仍然难以适应外
资企业的要求,多环节、慢节奏与低效率的现象依旧存在,以各种方式损害外商
利益以谋取私利的现象较普遍,严重挫伤了外商投资的积极性;(3)大量国有企
业机制僵化,包袱沉重,不能与外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和技术合作,难以
成为利用外资的主体与载体; (4)管理人员缺乏按国际惯例经营企业的经验,习
惯用管理国有企业的办法管理外资企业,导致人为因素干扰太多,给外资企业的
经营管理带来诸多困难;(5)服务跟不上外资企业的发展要求。经济管理部门明
显带有管理功能强、协调性差、服务性弱的特征,外资企业很难适应这样的投资
服务环境。
硕一k学位论文
第4章FDI对三大区域内资本挤入挤出效应实证分析
近年来,国内外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技术效应、以及
对外贸易效应上面,而对FDI对国内资本的挤入挤出效应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国家的
角度进行分析,把一国分成不同区域进行分析的的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将对
我国按东中西角度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不同区域产生不同效应的
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4.1实证研究的方法
4.1.1数据的选择与变量的设定
本文分析采取的样本数据为1985--2006的年度数据,主要原因是中国从1978
年开始采取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最初几年的FDI流量非常小,对国内经济影响小,
并且中国现有的统计年鉴并未将其单独列出,使得FDI数据的搜集遇到困难。1985
—2006年的数据是根据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来。F表示FDI,I表示国
内投资。为使I与F货币单位一致,对实际利用外资进行调整,其方法是用实际
利用外资额乘以当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汇率得到以人民币计量的FDI数额。
4.1.2模型的建立
由于本文分析的是FDI和国内投资的关系,需要建立一个模型来说明这种关
系,建立模型后,采取了时间序列数据的方法得出数量关系。笔者借鉴了Agosin
和Mayer(2000)研究拉丁美洲的模型为基础,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方程做了
一些修正。本文采取的修正模型与国内的实证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别,该修正模型
从影响一国国内投资的因素出发,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情况下,过滤掉不必要
考虑因素的同时,也避免国内实证研究中从某一角度分析所产生的片面性,而且
在数据的选取上年限更长,严格的按照计量经济学的程序进行实证,避免伪回归
的产生,这样的结果更符合实证的要求。
一般来说,但在我国经济体制下,投资的主体是政府,也就是说投资在很大
程度上是政府行为,而不是企业行为,因而投资受利率影响很小,而且,FDI是
中长期投资,对短期利率变化不敏感,它看重的是投资利润率,所以在这里我们
不考虑利率。为了得到FDI对国内投资的影响,首先,由于滞后效应,t时期国
内投资部分要受t-1、t-2时期国内投资水平及产出水平的影响。其次,对国外投
资仅考虑外国直接投资,同时由于时滞效应,不仅t时期FDI对国内投资产生影
23
我国三大区域利用FDI对其国内资本挤入挤出效应研究
响,而且t-1、t-2时期的FDI和国内投资也会对当期国内投资产生影响。根据以
上分析得到以下方程:
LnI=U+属£,z‘一l+,82L鸠一2+113LnF+p:L,lE—l+屈LnF,一2+ALnG,一l+岛LnG,一2+占
在这里,I表示国内投资,I。小I。一:分别表示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国内投资,
F表示FDI,F¨、F。一。表示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FDI,G¨、GH表示滞后一期和之后
二期GDP增长率,£表示随机误差项,U为常数项。当LnF前的系数处于区间(一
∞,0)时,表示FDI对该区域国内投资形成具有挤出效应:系数处于区间(0,1)
时、表示FDI对该区域国内投资形成挤入效应;系数为0时,表示FDI对该区域
国内投资形成没有关系。
Ln表示对数,Ln表示对各变量取对数,因为对数变换并不影响原始变量之间
的协整关系,而且对数变换往往可以消除异方差现象,所以对国内投资、实际利
用FDI和GDP增长率进行对数变换,并分别用LnI、LnF、InG表示对数变换后的
国内投资和FDI。
4.2模型检验和结果分析
4.2.1模型检验的数量经济理论基础
本文以计量经济学中时间序列数据检验法H叫来得出FDI与国内投资的关系。
首先,进行单整检验,来判断时间序列是否存在单整,而判断序列单整阶数的常
用方法单位根检验中的ADF检验;然后,进行协整检验,运用Engle和Granger
提出的协整检验方法。这种检验方法是对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从协
整理论的思想来看,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也就是说,因变量能被
自变量的线性组合所解释,两者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因变量不能被自变量
所解释的部分构成一个残差序列,这个残差序列应该是平稳的。因此,检验一组
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等价于检验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否是一个平稳序
列。通常地,可以应用单位根检验判断残差序列的平稳性,进而判断因变量和解
释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是否存在;最后,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判断因变量和
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4.2.3检验结果及其分析
4.2.3.1全国和三大区域时间序列LnI与LnF单位根的检验结果
对变量进行协整关系的检验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只有当两个变量时间序列是
同阶单整序列,才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在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之前必须对分析中
所涉及的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即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的方法有很多种,本
文选择ADF单位根检验方法。本文对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相应的数据进行
单位根检验。我们应用了Eviews软件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1。这里I表示
国内投资,F为外国直接投资。
表4.1 三大区域时间序列Lnl和LnF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资料来源: 根据Eviews对数据进行处理得来,C、t、k分别表不常数项、趋势项和滞后项:△表不一
阶差分;ADF统计量是估计系数的t统计值;临界值表示在不同水平下显著(1%、5%、lO%)。
从表4.1可以看出: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时间序列Lnl和InF经过一阶
差分后平稳,两者均为一阶单整序列,满足两变量的协整条件,两者可能存在协
整关系,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4.2.3.2回归结果及协整关系检验
首先,根据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变量Lnl与LnF的数据得出回归方程,
但需要考虑到国内投资和FDI的时滞性,即FDI和国内投资前期金额对当前的国
=目{=2皇2222852。2我2国22三2大22区2域号利5用2F2D。I对2其2国2内2。资本22挤2入2挤22出2效22应2研2究22582225222。。’、
内投资存在的影响,本文将取滞后两期,然后根据回归结果进行协整关系检验,
来证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1.回归方程及其经济含义
以全国为样本的回归方程:
LnI=一1.013+0.8636Init一1+0.2912Init一2—0.0615InF一0.0263INF。一l-0.2890INF。一2
(-2.8786)(3.9887) (1.2125)(3.6871) (-0.1897)(-2.5359)
+O.168InG。,1-0.135InG。一2
(2.1536)(-1.012)
R2=0.9973 F=1041.159
以东部地区为样本的回归方程:
InI=一0.2294+1.2053Init—l+0.2675Ini。.2—0.1648INF一0.2329INFt-l--0.0430InF。一2
(-0.4500)(4.5958)(-o.5737) (2.5631)(-1.3146)(-0.29)
+O.155In6,-1-0.532ING。一2
(1.9856) (-0.1235)
R2=0.9929 F=395.1840
以中部地区为样本的回归方程;
InI=5.1409+0.1476Ini。一l+0.0341InI。2+0.1041InF+0.0528INF。一I+O.2162INF。.2 (10)
(1.9179)(0.5135) (O.1120) (0.2731) (O.0913)(0.5348)
+O.532InG,-,-0.171InG。一2
(3.251)(-2.014)
R2=0.9012 F=278.31
以西部地区为样本的回归方程:
InI=一0.1328+0.6246Ini。一l+0.4221InIt-2--0.0928INF一0.1203InFt-l--0.0703InF。一2(11)
(-o.5169)(2.3663) (1.5704) (3.6851) (一1.6819)(-1.1935)
一0.126InG。一l+0.019InG。一2
(-0.421) (-0.177)
R2=0.9960 F=702.1 1 13
根据以上回归方程可以看出FDI对我国不同区域国内投资所产生的效应是不
同的。以(8)式来看,InF、InF,小InFt.2前的系数分别为一0.0615、一0.0263、.0.2890,
都为负数,可以得出,从全国角度来考虑,不管是当期的FDI,还是滞后一期和
滞后二期的FDI都引起了国内投资的减少,对我国国内投资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
从(9)来看,InF、InFt.1、InFt.2前的系数分别为一0.1648、.0.2329、.0.0430,都
为负数,可以得出,从东部区域来考虑,不管是当期的FDI,还是滞后一期和滞
后二期的FDI都引起了国内投资的减少,对东部区域国内投资产生明显的挤出效
应:从(10)来看,InF、InFt-l、InFt.2前的系数分别为o.1041、0.0528、0.2162。都
硕上学位论文
为正数,可以得出,从中部区域来考虑,不管是当期的FDI,还是滞后一期和滞
后二期的FDI都引起了国内投资的减少,对东部区域国内投资产生明显的挤出效
应;从(11)来看,InF、InFt小InFt.2前的系数分别为一0.0928、旬.1203、42.0703,
都为负数,可以得出,从西部区域来考虑,不管是当期的FDI,还是滞后一期和
滞后二期的FDI都引起了西部国内投资的减少,对西部区域国内投资产生明显的
挤出效应。因此,从全国角度和东中西角度进行分析是存在差异的,这就要求对
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招商引资政策。
2.协整关系检验
上述回归方程中变量InI和InF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这将说明方程
设定是否合理,因此需要进行协整关系检验。由于单位根检验表明变量InI和InF
可能存在协整关系,为确定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需要对回归方程的残差
序列U、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即对残差序列U。进行单位根检验。如该残差序列是平稳
的(单整性),这个方程不是伪回归,反之,方程是伪回归。表4.2是对上面回归方
程的残差序列单位根检验的结果。
表4.2三大区域残差项Ut的单位根检验
数据米源:根据EvieWS对数据进行处理得米
注:C、t、k分别表示常数项、趋势项和滞后项:A表示一阶差分;临界值表示在不同水
平下显著(1%、5%、10%)。
从表4.2可以看出:u。残差序列是经过一阶差分后,表明全国、东部、西部
地区ADF统计值为一2.79541、.4.25974、一3.0126分别小于显著水平为5%时的临界
值.2.5469、.3.1452、.2.9835,中部地区ADF统计量一2.86491小于显著水平10%
时临界值.2.6142。因此,可以认为误差序列u。一阶单整序列,表明全国和三大区
域InI和InF存在协整关系,亦既I和F存在协整关系,上面的回归方程不是伪回
归。
我国三大区域利用FDI对其国内资本挤入挤出效应研究
4.2.3.3全国以及三大区域FDI与国内投资的因果关系的检验
上述协整检验表明全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国内投资与FDI之间具有协
整关系,即两者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长期均衡的关系是否相互构成因
果关系,即FD工导致区域国内资本产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全国以及三个区域
的有关数据,进一步对全国以及三大区域FDI与国内资本的关系进行格兰杰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FDI是不是引起国内投资变化的原因,将有关数据带入
Eviews软件运算,根据不同区域的结果整理如表4.3下:
表4.3全国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数据来源:根据Eviews对数据进行处理得米
根据表4.2,全国与东、中、西部地区的FDI与GDP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可以发现:
就全国为样本来说,“F不是I的格兰杰原因"的P值为0.04013,表明FDI对国内投
资都造成显著的影响,既FDI变化是引起国内投资变化的原因,但逆命题“I不是F
的格兰杰原因”的P值为0.86365,说明国内投资的增加不能引起FDI的大量变化,
国内投资不是影响FDI的原因。以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来说,“F不是I的格兰杰
原因’’的P值分别为0.13517、0.15897、0.16827,表明FDI对国内投资都造成显著
的影响,既FDI变化是引起国内投资变化的原因,但逆命题“I不是F的格兰杰原因”
的P值分别为0.69764、0.98571、0.83253,说明国内投资的增加不能引起FDI大量
变化,国内投资不是影响FDI的原因。
4.2.3.4实证结论分析
根据以上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东部和西部地区,FDI对国内投资
产生挤出效应;在中部地区,FDI对国内投资产生挤入效应;就全国范围来说,FDI
对国内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也就说明了我国在引进外资过程中已经产生了负面效
应,因此在引进外资时,应该尽量避免外资在我国经济发展日益显现的负面效应。
但是,在对全国与对分区域的实证研究中可以看出,两者存在着重大差别,区域
硕十学位论文
不同得出的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外资的作用,对不同
区域应该采取不同的引进外资策略,否则会对某些区域产生负面影响。只有区别
对待,找到各个区域FDI对国内投资效应的原因,并找到对策,才能发挥外资有利
的一面,从而促进地东中西部经济良性发展。
4.3 FDI对我国不同区域资本投资产生效应的原因
4.3.1东部地区产生挤出效应原因的分析
4.3.1.1 FDI投资数量巨大
一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资金,需要利用外资解决资金问题,一
方面外资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促进了该国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
面,随着大量外资的进入,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外资企业对国内的企业生存空间
造成挤压,因此,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将会显现。在我国东部,FDI看重了
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聚集效应:与此同时,由于我国长期遵循的非均衡发展战
略,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在政策上给于了优惠,并赋予外资企业的各种优惠措施,
这更加大了了FDI在区域上的投资不平稳。随着时间的推移,FDI对东部地区国内
投资的挤出效应逐步出现,这样,FDI在区域上的分配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
FDI在东部地区的挤出效应。
4.3.1.2投资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东部地区,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在第二产业内部又集中在
消费品工业,对第一、三产业投资较少,投资结构不合理。外商在我国产业的投
资中,大约有60%分布在消费品工业,在重工业的投资只有40%多一些:现实的情
况是消费品工业产品过剩,生产能力闲置比重工业更为突出,而在我国的东部地
区原本一直是消费品工业企业的聚集区,本地区企业自身竞争本来就很激烈,有
限的市场无法容纳过于密集的资本,而外资企业的进入更加大这种竞争程度,并
且外资企业有很更强的竞争力,因此效率更高的外资夺走了本土企业的投资机会。
投资结构失衡使得外资企业和国内企业通常处于市场和资源的不合理竞争状态,
限制了两类企业的互补作用,造成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凭借其各种优势过渡抢占国
内企业的资源供给和市场空间,对东部企业地区产生挤出效应。
4.3.1.3内资与外资企业竞争不平等
第一,我国东部地区都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该地区国内企业的生产技术水
平及生产效率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较高,因而更容易成为外资企业潜在的竞争对手,
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大,而外资企业大都集中在东部地区,国内企业在与外资企
我国三大区域利用FDI对其国内资本挤入挤出效应研究
业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因此投资机会被外资企业取代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第二,外资享受了优惠待遇造成了FDI与内资的不平等竞争市场关系,而这些
优惠待遇使得外资企业相对于内资企业来说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一方面造成国内
资金和要素向外资企业集中,从而在供给上“挤出"国内投资:另一方面,外国
直接投资通过政策优惠带来的成本优势和本身的技术管理优势,也更容易获得市
场份额,从而对国内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4.3.1.4外资投资形式的变化.
第一,随着外商企业对我国市场环境的熟悉,从1992年起,外商独资企业所
占外资企业的比重开始大幅度上升,2000年起,独资企业的比重超过了合资企业,
并成为当前FDI的进入中国的主要方式,外国资本从选择合资到独资的转变,与中
国投资环境的转变和跨国公司的投资战略有关,但是,这种转变却降低了外资溢
出效应和关联效益,客观上对那些本可以通过合资途径进行的国内资本直接造成
挤出。
第二,外资通过控股并购来控制我国市场,取得行业垄断地位。近年来随着
外资进入速度加快,我国局部领域已经形成了外资相对或绝对垄断的趋势,实力
雄厚的跨国公司收购我国企业后,大多既不输入先进技术,也不进行大规模投资,
而是设法将我国企业原有的核心技术和品牌控制在手中,并采用以下方式,打压
我国企业的发展:一是终止企业运营;二是把并购企业转变成跨国公司的一个加
工厂,成为其全球生产链上的一环。同时,利用自身巨大的品牌优势、雄厚的资
本实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对我国其他企业展开攻势,挤占民族企业发展
空间。如按销售收入计算,2006年外资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皮革毛
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等5个行业中所占比重均已超过50%。外资在某些领域形
成垄断局面后,不仅制定垄断价格和瓜分市场策略,而且压制民族企业技术进步,
制约国内幼稚产业发展,最终挤出国内资本投资。
4.3.2中部地区产生挤入效应原因的分析
4.3.2.1中部企业获得溢出效应
与外资企业相比,中部企业的内部企业无论是生产水平还是管理水平都较为
落后,不仅与东部地区的内部企业有差距,与外资企业差距更明显,因此不可能
对外资企业构成有效的竞争,却因为其中部企业的低廉的生产成本和具有优势的
内部销售网络而变成外资企业很好的合作伙伴,并在与外资企业的合作中,提高
了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带动国内的投资。FOI的流入不仅没有取代国内投
资,反而带动中部地区的国内投资,出现了“挤入效应"占主导的情形。
硕七学位论文
4.3.2.2联系效应带动中部地区的国内投资
任何一个部门都与其它一些特定的不同部门之间保持着前向联系或后向联
系。当FDI进入这些部门时,就会相应地引起与其保持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那些
部门发展。因此,FDI流入引起了该地区的国内资金其配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创
造了更多的投资机会,从而增加了对国内资金的需求。并且,这种垂直分工格局
避免了外资企业和中部企业的国度竞争,促进了采用了传统技术和适宜技术的中
部企业焕发了活力,促使中部国内投资力度加大。当前,中部地区的外资企业大
都投资与具有很强的前向或后向联系的关联的行业,诸如机械加工业、汽车制造
业等,这样FDI将会带动国内企业相关配套投资,而且着这种联系效应还带来了国
外技术向前后企业扩散,据测算,外商在中部汽车、机械上的投资使得中部地区
地水平达到了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对我国的技术进步无疑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外资对中部地区产生挤入效应。
4.3.2.3新领域投资避免内外资企业过度竞争
相对于中国东部地区早期引进港澳台劳动密集型投资相比,1992年后,许多
跨国公司开始陆续进入我国的中部地区,它们将新产品和新服务引进该区域,而
在这些领域中部企业投资比较少,外资企业的进入并没有对国内企业造成冲击,
相应的带动了国内企业在新产品和新服务领域的发展,从而成为中部地区新经济
增长点,对中部地区的资本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
4.3.3西部地区产生挤出效应原因的分析
4.3.3.1西部地区先天不足
西部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成本费用高;并且相对东、中部内资
企业,西部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外资企业难以在当
地寻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和分包商,因此在当地虽然也有一些资本密集型的跨国公
司投资的企业,但由于这些企业与当地企业很少有前、后联系,并没有带动当地
企业的发展,外资企业处于脱节的环节中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关联度不大,因
此也就不可能形成挤入效应,即出现通常所说的“飞地效应”。
4.3.3.2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来分析,FDI在西部地区主要集中在高耗能的原材料加
工、劳动密集型的农牧产品初加工以及能源开发型的加工项目,外资企业更多是
把西部作为资源利用开发地,并不愿意把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和服务业项目作为
投资对象,因此难以刺激内资企业增加投资,提高自身竞争力;而西部地区已有
国有企业的竞争能力本身就弱,并且都集中在资源性的行业,而大量的外资企业
我国三大区域利用FDI对其国内资本挤入挤⋯效应研究
的进入这些行业时,由于外资企业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将会逼迫当地内资
企业退出该行业。从而导致出现很强的挤出效应。
4.3.3.3投资主体结构不合理
从投资主体结构来看,西部地区投资的外商多来自日本、韩国和以东盟为主
的亚洲国家及香港地区,投资主体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缺乏长远的眼
光,单纯的把西部作为自然资源的输出地,并没有靠虑西部长远发展,从而不能
带动当地的企业发展,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考虑到西部地区缺乏区位优
势,因此对西部地区的投资额很少,这导致了外资企业参与改组现有大中型国有
企业的规模力度不足,与本地区的企业前向、后向联系不多,产业之间的关联度
低。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FDI不仅难以促进国内投资增加,反而可能会挤出国内
投资。
4.3.3.4招商引资政策不合理
在吸引外资过程中,西部一些省份在国家给与的优惠政策基础上层层加码,
这样使内资企业相比外资企业处于劣势,内资企业没有平等的地位与外资企业竞
争,这样内资企业的生存空间被挤压,甚至被挤出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
投资将不断减少。另一方面,西部各省份为了引进外资,进行引进外资的恶性竞
争,并没有根据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来引进外资,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引进的外资
项目既不是当地所需,而且损害了当地国内企业的经济利益,导致了挤出效应的
产生,从而阻碍了西部经济的发展。
32
硕一卜学位论文
第5章政策与建议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大幅度提高,目前利用FDI正
逐步进入提高外资质量和改善外资利用结构的新阶段。面对国际国内竞争的加剧,
中国经济迫切需要解决的中心任务,便是尽快完成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
变,实现我国国际经济竞争实力的飞跃。在这样的背景下,引进外资工作必须实
现从单纯满足资金数量需求、促进增量增长向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
实现外资与内资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战略方向转变;全面调整我国引进外资的战
略和政策,从外延型增量增长转变为存量调整型增长,构造出内外资平等竞争,
统一规范管理的环境。同时进一步深化国内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创造出
有效发挥外资的正面作用,抑制负面效应的内部条件,使外资作为推动我国现代
化发展的因素的重要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但在引进外资过程当中,我们在看到外资所起得正面作用同时,还要看外资
的负面效果。从第四章的实证分析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根据实证分析,我国东、
中、西部地区FDI所产生的挤出挤入效应互不相同,因此针对不同的地区,在利
用FDI的政策导向上应区别对待。
5.1东部地区应采取的措施
5.1.1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在东部地区,由于FDI在当地投资中所占比重己远远大于其它其地区,大量
外资都集中在东部地区,因此应把利用外资的重点由原来的重视数量向重视引进
外资质量转变,促进技术进步、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上来。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
在国内缺乏资金的情况下,利用外资的数量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东部地区利
用外资,出现了挤出效应,因此,利用外资战略也应由过去单纯追求利用外资数
量调整到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方向上来,加强对外资的引导,通过有选择性地利
用外资,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尽量避免挤出效应的产生。改变”以市场换技
术”的引资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利用外资中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
我们让出了大量的市场,却仅仅换来了二流、三流的技术。今后应该改变”以市场
换技术”的引资战略,尤其是对于重大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应鼓励国内企
业通过联合研发、合作生产作方式,在利用外资时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
进技术,避免在技术上受制于人。
33
我国三人区域利用FDI对其国内资本挤入挤⋯效应研究
5.1.2调整外资在东部地区产业投资结构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导向使外商投资结构变化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相适
应,从而有条件的限制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已经饱和的行业或已经是过度竞争的产
业,鼓励外资进入那些国内企业无能力进入的高风险的、高科技的产业,同时减
少外资对~般加工业的投资。由于我国国内企业在高风险、高科技行业缺乏抵御
抗风险的能力,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外资在发展高科技方面的经验和技术优势,
联合外资参与高科技的发展,最终发展自己的高科技产业,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
级和结构调整。
5.1.3明确并购领域和改善内资企业环境
明确禁止外资并购的产业和企业。大量的并购使得原本可以自己主导且有业
绩的国内企业沦为外资控制的企业,这些国有企业本身发展可以加大国内投资,
但在外资的控制下,挤出了国内投资。因此,在WTO框架允许范围内,规范甚至
限制电信电力、石油石化、能源资源、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
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外资并购活动;依据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资产规模、
销售收入等指标,列出禁止外商投资和并购的战略性产业的重点企业的名单。把
好外资进入战略性产业的准入关。充分利用符合WTO规则的幼稚产业保护政策,
对外资进入交通通信、能源资源、重大装备制造、石油石化、金融保险等战略性
产业实行股权比例控制和准入限制,确保国家对这些产业的控制权和主导权。
改善内资企业的投资环境,逐步取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赋予内外资企业公
平的竞争地位,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以
及加入WTO,无论外资、内资都要求享受国民待遇,内外资的差别待遇不利于创
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曾经在我国引进外资
中起重要作用的优惠政策已经退居次要地位,外商更为看重的是一个地区的开放
度和地区产业关联程度。因此,逐步取消超国民待遇,以建立国内公平的市场竞
争环境。除给予内外资平等待遇外,同时出台各种鼓励措施,促进内资企业快速
发展。这些措施包括:完善政府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法律法规环境,对国有企
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为民营企业解决市场、产业和创业准入限制过多的障碍。
从而培养有竞争力的国内企业。
5.2中部地区应采取的措施
5.2.1发挥联系效应在中部的作用
对于中部地区,因该充分鼓励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尤其是鼓励外资进入那
硕士学位论文
些具有发展潜力、较强的产业前后以及那些具有发展潜力、较强的产业前向及后
向关联度且与当地企业竞争较弱的行业。经由后向联系与前向关联而形成的技术
溢出或产业带动效应方面,蕴含着国产化和示范效应这两大主题。国内企业通过以
分包零部件和提供服务的方式(即后向关联)与外资形成一种长期性的交易关系,
不仅会带动中间产品生产,提高国产化率,而且更重要的是:作为供应商的国内企
业可以以较低代价获得外商较全面的技术支持,这对于提高国内企业产品质量和
生产工艺、促进新产品开发意义重大;随着国产化率的提高,大批企业顺利纳入跨
国公司国际分工体系,从而使其生产经营方向能够同大公司引导的产业结构变动
保持高度的相关性。
5.2.2加强中部地区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合作
加强国内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在技术开发、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合作,进而
优化引资结构,使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发挥最大效应。国内企业在与
外资企业的合作中,才能学到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才能壮大民族企业,不至
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5.3西部地区应采取的措施
至于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国内企业的竞争力没有实质性提高
时,引进外资可能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再加上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规模太小,对
资本形成带动效应并不显著,反而会挤出大量的国内投资。因此,对于西部地区,
当务之急是要为引进外资积极效应的发挥提供一个有效的环境平台。
5.3.1加大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的力度
西部地区首先应大力发展经济加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通过体制改革和技
术创新体提高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西部地区的国内企业仍然使用计划经济下
的管理模式,效率低下,经营业绩差,不符合市场经济对企业的要求。因此,首
先,西部政府应加快改革的步伐,转变政府的职能,为西部营造一个好的市场环
境。其次,西部的企业应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大技术创新
的投资力度,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
5.3.2改善外资投资环境
外资企业到中部地区投资,考虑的是西部地区的整体环境,如市场准入、政
府办事效率、人力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
建设落后,投资环境的改善难以在整个西部很快取得成效。要想尽快改变西部地
35
我国三大区域利用FDI对其国内资本挤入挤ff{效应研究
区投资的投资环境,应发挥好投资软环境相对较好的国家级开发区(包括国家级
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国家在政策上要加大对
中部地区国家级开发区的扶持力度,简化市场准入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建设好
开发区,区内企业增值税、所得税上缴国家的增量部分返还给开发区财政,将开
发区起步阶段的环保、道路等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范围。
5.3.3鼓励外资企业参与西部资产重组
西部的一些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因为管理不善,不懂市场经济的经营之道,
出现了严重的亏损,依靠本企业的经营很难在运作下去,因此,应按照市场的办
法来解决内地企业的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由于,跨
国公司在市场化运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的运作将有利于西
部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鼓励大型跨国公司
来西部投资,参与资产重组,促进国有企业向市场化和规范化发展。
5.3.4鼓励外资企业投向高新技术产业
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高新技术是衡量一个地区竞争力一个重要性的指标,
每个地区都不遗余力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
资企业推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西部在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粗放型生产阶
段,企业设备陈旧,其产品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差,很难在市场有竞争力,而
将外资引向高科技行业,会给西部的生产行业带来先进的技术,促使国内企业进
行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硕上学位论文
结论
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和跨国公司的兴起,利用FDI的研究成为各国学者研
究的热门课题,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备受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改革开
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大幅度提高,但目前外资对我国经济负面效应
影响开始显现,其中,外资对我国的国内资本的负面效应影响更是引人注目,因
此提高FDI利用质量成为当前迫切的任务,但我国是一个大国,不同经济存在着差
异性,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不同区域在利用外资上存在着不同。
通过FDI对我国国内投资影响的实证检验,可以知道,在东部和西部地区,FDI
对国内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在中部地区,FDI对国内投资产生挤入效应;就全国范
围来说,FDI对国内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也就说明了我国在引进外资过程中已经产
生了负面效应,因此在引进外资时,应该尽量避免外资在我国经济发展日益显现
的负面效应。但是,在对全国与对分区域的实证研究中可以看出,两者存在着重
大差别,区域不同得出的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外资的
作用,对不同区域应该采取不同的引进外资策略,否则运用同一的政策会对某些
区域产生负面影响。只有区别对待,找到各个区域FDI对国内投资效应的原因,并
找到对策,才能发挥外资有利的一面,从而促进地东中西部经济良性发展。
那么为什么FDI对我国不同区域国内资本会产生不同效应?
就东部地区来说:第一,FDI大量聚集在东部地区对东部地区国内投资造成挤
出效应提供了可能;第二,投资结构不合理是FDI对东部地区造成挤出效应又一原
因:第三,东部地区的本地企业与外资企业的不平等竞争造成FDI在东部地区形成
挤出效应。
以中部区域来说,第一,中部地区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巨大差距促成中部
地区产生挤入效应;第二,联系效应在中部地区比较普遍带动中部地区的国内投
资;第三,外资将资金引向中部的新领域避免了中部企业与外资企业的过度竞争。
以西部来说,第一,西部自身条件的劣势造成造成西部地区挤出效应的产生
的客观条件;第二,西部地区投资结构不合理也造成挤出效应,第三,投资主体
结构的不当造成挤出效应得产生;第三,西部省份在引进外资过程中不当的招商
引资政策造成了挤出效应的的产生。
FDI挤出东西部地区国内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而挤入
我国中部地区国内投资对我国经济产生正面效应。对我国国有企业和民族工业会
带来巨大的冲击,制约了我国的国有企业和民族产业作大作强,使得部分民族品
牌和知名品牌得不到发展,慢慢的萎缩甚至消亡。我们本着“市场换技术"的愿
37
我国三大区域利用FDI对其国内资本挤入挤}fj效应研究
望结果是失去了市场却没有带来我们想要的技术。为了减小FDI对国内投资挤出带
来的负面影响,在企业层面应该通过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国有企业改革发挥内资企
业的能动性,从内部改变对外资的依赖局面,增强独立发展的能力。从行业角度
来讲,进行结构调整是避免挤出效应的必然选择。加强我国产业的系统整合和集
团化构建,是提高民族产业竞争实力,保护和发展民族产业的根本所在.在政策层
面通过政府政策引导,扩大利用外资领域,向服务业和农业转移,改变传统的利
用外资的行业结构,避免垄断效应的产生和发展。
硕上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1 Ragnar Nurkse.Problems of capital formatio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Oxford:Basil Blackwell,1957,32—49
【2】HB Chenery,A.M.strout.Foreign Assist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6,679—773
【3】P streete.Foreign Investment,Transnational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1977,146-148
【4】Mckinnon.Money and Capital in Development.1 973,20 1—2 10
【5】Solow.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Economic Growth.MIrr Press,1956,251.261
【6】6 Barro R J,Sala I Martin.Economic Growth.McGraw Hill,1 995,3 1 2.320
【7】Griffin,K.B.Foreign Assistance:ObjectiVes and Consequences.1970,151—165
【8】Hirschman,A.O.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8,213.225
【9】Lubitz,Raymond.The United StatesDirect Investment in Canada and Canadian
Capital Formation, 1950-1 962. Unpublished Ph.D.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1 966,1 55—1 63
【lO]Borensztein,E,J,De Gregorio and J.W.Lee’J—W.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 998,
115一135
【1 1】Jansen,K.The 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The Case
of Thailand.World Development,1995,193—2 10
【1 2】Luiz R.de Mello.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led Growth Evidence form Time
Serials and Panel DataOxford.Economic,1 999,1 33—1 5 1
【13】Miao Wang.FDI and Doestic Investment:Crowding in or Crowding
out.Photocopy,2004,2 13—225
【14】M.S.Noovzoy。Flows of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ir Effects on U.S。Domestic
Investment.Economics Letters,1980,31 1-317
【1 5】Koen DeBacker,Leo Sleuwaegen,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rowed Out
Domestic Enterpreneurship.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3,67—84
【1 6】Renata Kosova.Do Froeign Firms Crowd Out Domestic Firms Evidence From the
Crech Republic.UNCTAD Discuss Paper,2005,1 72—1 88
【17】朱劲松.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资本形成的效应.亚太经济,2001,(3):45.48
39
我同三人区域利用FDI对其国内资本挤入挤ff{效应研究
【18】江小娟,李蕊.FDI对我国工业增长河技术进步的贡献.中国工业经济,2002,
(7):20—25
【19】杨柳勇,沈国良.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挤出效应分析.统计研究
2002,(6):77—83
【20】王小鲁.樊刚.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05—1 10
【2l】陆建军.FDIqa国国内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3,(9):36—49
f22]王韧,曾国平,任毅.外商直接投资绩效及其“挤出效应”的区位实证.代代财经
2004,(1):98—101
【23】王志鹏,李子奈.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挤入挤出效应的重新检验.统计研
究,2004,(7):37—43
【24】徐颖君,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国内投资的影响:挤入还是挤出?国际贸易问
题,2006,(8):87.93
【25】孙忠艳,孙铁邦.外商直接投资于国内投资关系实证研究.商业研究,2006.(8):
206—208
【26】罗长远.FDI与国内资本:挤出还是挤入.经济学季刊,2007, (2):381.391.
【27】罗长远,赵红军.夕}国直接投资、国内资本与投资甄别机制.经济研究,2003.,(9)
49—57
【28]小岛清著,周宝廉译.对外贸易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155.165
【29】蒲应龙.外国直接投资挤入挤出国内投资的作用机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3),123—128
【30】赖明勇,包群.外国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湖南大学学报.2002,
(4): 93.98
【31】余永定.FDI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国际经济评论.2004,(2):22—23
【32】沈坤荣,耿强.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
2001,(5):82—93
【33】Loo.EV.The Effe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lnvestmentin Canada.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77,422·427
【34】Bosworth,B.Eand S.M.Collins.Capital Flows to Developing Economies:Implicatio
ns for Saving and Investment.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999,143—180
【35】Agosin,Manuel R and Ricardo Mayer Foreign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Does It CrowD In Domestic Investment.UNCTAD Discussion Paper,
2000,146—160
【3|6】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存在估计.经济研究,2003,(7):45—43
【37】陈浪南,陈景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
硕士学位论文
2002,(6):20—26
【38】陈禀才.中国引进外资战略的反思与展望.国际经济评论,2004,(3):15—18
【39】王成歧,张建华,安辉.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差异与中国经济增长.世界经济
2002。(4):15—23
[40】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1
我国三大区域利用FDI对jC国内资本挤入挤⋯效应研究
致谢
时光飞逝,短短的两年半研究生学习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这段时间是我人
生中最为宝贵的时光,收获良多。值此论文定稿之际,谨向所有教诲、帮助过我
的师长、同学和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吴志明副教授,本文是在他的悉心帮助和指导下完成
的。论文的选题、框架确定、反复修改、最终定稿乃至标点符号的运用,无不渗
透着导师的心血。在此,仅仅用“谢谢"两字无法表达此刻我对恩师的感激之情。
回首过往,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思师都给予了我很多的关注和帮助。
恩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以及对学生的负责、尊重、耐心和宽容,给我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师恩如海,无以回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将恩师传授的知识
运用到未来的工作中去,像恩师那样好好工作,像恩师一样做人。
衷心感谢在论文开题及中期检查过程中给我宝贵建议的姚小义教授、祝炳奎
副教授、姜昱副教授、何娟文副教授、邵新力副教授,以及传授我知识各位老师,
同时也要感谢杨胜刚院长、晏艳阳副院长、贺学会副院长等学院领导。
衷心感谢湖南大学金融学院的同学们给我的帮助。
衷心感谢湖南大学北校区406寝室的兄弟们。两年半的朝夕相处、苦乐与共、
指点江山和激扬畅谈构筑了我的学习生活。相信那些美好时光永远会留在我的记
忆中,永不磨灭。
衷心感谢我的父母,尤其是我的母亲,在我父亲去世后,一如既往的给我最
坚定的支持和鼓励,使我可以安心完成学业,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
42
周宏
2008年11月2日于岳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