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6602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湖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姓名:屈芸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周再清
20070416
I
摘要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各金融实体开始关注贷款及其它资产的定
价问题。具有同质性的金融实体之间将贷款定价作为竞争的重要手段。农村信用
社目前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业务范围和一般商业银行类似,
贷款业务是其主要的资产业务,也是其主要的利润来源和风险来源。由于历史和
现实的原因,农村信用社对于贷款定价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贷款定价缺乏必
要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储备。如何合理、准确确定贷款价格是农村信用社面临的新
课题。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改进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进行理论上的探讨。首先,笔
者简述了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相关理论:利率决定理论、信贷配给理论、农村
金融理论。然后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对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
国外银行业金融实体贷款定价机制、贷款定价模型及国外农村金融市场中贷款定
价的不同特点进行了阐述,希望对我国农信社贷款定价机制的健全起到借鉴作
用。接着,本文总结了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的发展历程、现状,并分析
了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不健全的原因。最后,结合以上内容,提出了完
善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的若干建议。笔者认为强化科学贷款定价理念,
建立规范的贷款定价制度,开发具有农信社自身特点的贷款定价模型对于改进我
国农信社贷款定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贷款定价机制
II
Abstract
As the reform on market-based interest rate of our country is pushed forwards,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of the banking business pay attention to the pricing on loan
or other assets. Loan pricing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marketing of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of the banking business with homogeneity.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re the main composition of the rural finance system. The operating scope of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re similar to the commercial bank, so loan contributes greatly to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to develop the markets or to improve the profit . Because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reasons, loan pricing methods have not received the due
attention in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which make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lack essential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reserve to loan pricing. Loan
pricing has become the emergent and significant task for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discuss the basic theory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for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loan pricing .First of all, the author outlines
the correlation theory of loan pricing that are the interest rate decision theories, the
credit rating theories and the rural finance theories. Secondly, the author introduce the
loan pricing definition、the loan pricing goal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pricing.
Thirdly, this dissertation comments on the complete pricing system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of the foreign. Generally speaking, foreign loan pricing modes includes:
cost-plus loan pricing, leading pricing, custom profitability analysis and RAROC
model. This dissertation introduces foreign loan pricing methods and the features of
loan pricing in the foreign rural financial markets. The author hopes to make reference
to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of china though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methods
of loan pricing. Fourthly, the dissertation concentrate on the history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the loan pricing system of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nd the author
analysis the reason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loan pricing system of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Fifthly, the dissertation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that how to improve
the pricing ability of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t is pricing system which includes
pricing thought, pricing rules and pricing methods.
Key words :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Loan pricing ;Loan pricing system ;
附表索引
表 3.1 假定在不同的优惠利率水平下优惠利率加数和优惠利率乘数·················24
表4.1 GZ 县农村信用联社人民币贷款利率表····················································31
表4.2 六省农信社的覆盖面··················································································34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与版权使用授权书
湖 南 大 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
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
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硕士学位论文
1
第1 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因为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所以现代市场经济学说将利率看作是最重要的价
格。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步伐
在不断加快。所谓利率市场化,其内涵是,中央银行逐步放松对利率的直接管制
直至取消,让市场供求在利率水平决定中发挥主导作用,形成一个以国家间接调
控为主,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参照,市场利率为主体的多元化利率体系。我国利
率市场化改革自1996 年正式启动以来,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
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步骤,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过程
实质上就是金融机构获得自身金融产品定价权的过程。它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
争,由原先的以服务为主的竞争逐渐演变成产品、服务和价格之间的竞争。
贷款是农村信用社最主要的盈利性资产,利息收入占其总收益的绝大部分。
比如湖南省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为农信社)2003 年、2004 年、2005
年的利息收入分别占财务收入的84.8%、85.0%、88.6%①。贷款定价的合理与否,
直接关系到农信社的盈利水平、资产质量、客户结构及竞争力。在利率市场化的
条件下,农信社的贷款自主权逐步扩大,盈利能力得以增强,农民贷款难问题得
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央银行规定的利率浮动政策是围绕基准
利率上下浮动,但由于目前农村资金市场供不应求,农信社凭借在农村信贷中的
地域垄断优势,在制定和执行利率浮动政策时,也就较少顾及优惠利率政策,几
乎所有的贷款利率全部“一浮到顶”,忽视贷款项目风险的不同、市场竞争情况
的变化等因素。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村资金市场供给的格局即将发生
转变。中国农业银行已明确把“三农”和县域经济服务作为其未来业务发展的重
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也在转型当中,从以前单一的粮油收购贷款转为全面经营
多种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经银监会批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06 年选定山东、
江西、重庆、福建试点农业小企业贷款。2006 年7 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获准
开办农业科技贷款业务,服务对象也由原来的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到农、
林、牧、副、渔业范围内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基础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
和农业生产资料贷款等新业务也正在审批当中;2007 年3 月6 日中国邮政储蓄
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其拥有储蓄网点3.6 万个,汇兑营业网点4.5 万个。而
且,其中有60%左右的储蓄网点和70%左右的汇兑网点在农村网点,这意味着
①王一兵,信用资本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06)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业后在农村金融业务上具有不逊于农村金融信用社的地域
优势;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建的小额贷款公司也在试点中。2006 年12 月20
日,银监会又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其具体实施办法,从机构种类、资本限
制等方面大幅放宽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允许设立村镇银行、社区性信用合
作组织和大银行专营贷款业务的子公司等三类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①。截至
2007 年3 月初,中国银监会已经核准6 家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开业,其中3
家村镇银行,2 家贷款公司和1 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这一切表明,构建多层次、
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已经成为下一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主线。这
一方面减轻农信社的支农压力,促使农信社进一步转换机制,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和服务能力;但另一方面,会给农信社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目前农信社资产运
用渠道单一,传统的贷款业务占整个资产运用中的比例高达99%,因此贷款业务
的竞争将会是农信社与其它银行业金融机构竞争的主要内容。面对竞争,农信社
全体员工(特别是管理层)一定要有危机意识,改变以往的服务理念和贷款定价
惯性思维,充实贷款定价知识,掌握贷款定价技巧,坚定信心,发挥自身优势,
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
1.2 文献综述
20 世纪60 年代,许多国家出现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在
这种背景之下,麦金农和肖于1973 年分别出版著作,提出发展中国家常常存在
金融抑制现象,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取消对利率的硬性规定,允许利率随资金供求
的变动而变动,走利率自由化的道路。从整个世界范围内,作为一种利率政策,
利率自由化浪潮大致发生于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利率自由化条件下,
贷款定价问题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贷款定价合理与否直接影响银行业金
融机构的收益水平。若定价合理,则金融机构可以在风险不变的条件下获得最大
利润,或是在利润既定条件下使风险减少。而且贷款价格的高低不仅影响到银行
业金融机构和客户的利益,同时影响整个社会资金融通的效率,进而影响到宏观
经济运行情况。
①在本文中笔者认为我国农村信用社不论从经营范围,经营手段,所经营的产品,组织构架都可以认为是银行业金融机构。
硕士学位论文
3
1.2.1 国外学者的研究
任何资产都有一个定价问题。资产定价问题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也
是经济学家贡献较多的一个领域。1952 年,Harry Markowitz 发展的现代资产组
合理论,使金融理论发生了一场革命,导致了现代资本市场理论的发展[1]。Sharp
(1964)发展了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该模型说明,投资者对任一资
产(事前)要求得到的收益,等于无风险资产收益加上对风险的调整[2]。
Merton(1973)利用期权定价理论为固定收益工具的违约风险差价进行定价,并提
出了利率风险结构。该方法使分析和测定资产价值变动和不同期限债券的信用风
险差价成为可能。但Merton 模型假设企业只有在债券到期才能违约,这是Merton
模型的不足之处[3]。Leland 和Pyle(1977)建立了一个模型,用以分析信贷市场
的逆向选择问题[4]。Stiglitz 和Weiss(1981)指出银行会综合考虑贷款利率和风
险情况来判断是否给予贷款[5]。从这些理论出发,学术界和银行业界开发了一系
列的技术试图比较准确度量风险(特别是信用风险),并根据风险来进行准确的
定价。例如现代国外银行业界比较流行摩根的信用矩阵(credit metrics)模型、
KMV 公司的信用监控(credit monitor)模型、瑞士信贷银行的信用风险附加(credit
risk)模型和麦肯锡的信用组合观点(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信用矩阵模型
是根据外部评级机构(如穆迪公司Moody’s 和标准普尔S&P 提供的对借款公司的
信用评估)来获得公司的信用等级和信用转移概率,是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的模型。
KMV 模型是建立在期权的分析方法之上,关注公司股票的价值及其波动率,认为
信用等级转移隐含在预期违约率(EDF)中,适用于银行对股票公开上市的公司
的贷款定价。信用风险附加模型基于保险精算的思想,仅关注违约,且忽略信用
等级的转移风险。信用组合观点模型需要输入很多宏观经济变量,如失业率、长
期利率等[6]。但由于信用风险自身存在着诸如分布不对称以及数据匮乏等理论和
实际问题,因此这些模型在许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具体针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比如农户居住分散,收入低且农户的贷款需
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单笔存贷款规模小,生产项目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较大,
缺乏必要的抵押品等,FAO/GTZ(1998)指出农村贷款服务的风险较大。同时农业
生产的自然依赖性导致农村信贷的地区风险较大[7].针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各种风
险,小型的金融机构往往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和化解。比如美国农村社区信用社
采取严格的信用评估措施和基于风险的贷款定价策略。Novak &Labue(1997)
和Barry et al(2000)指出信用评分模型有助于减少农业信贷决策的随意性,增
加信用风险测度的有效性,形成更好的贷款定价策略[8] [9]。Berger(2000)提出
建立在资信系统基础上的信用评分体系的推广,有助于扩展中小企业的信贷可得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4
能力,减少中小企业贷款(特别是低收入地区、小额度贷款)的获取难度[10]。
还有许多学者从其他方面对贷款定价进行研究。James T Fergus (1995)通过
对建筑贷款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期权的贷款定价模型[11]。Erik Lehmann 和
Doris Neuberger(1998)对关系型借贷进行研究,提出中小企业贷款定价不仅受
中小企业本身状况和风险的影响,还受贷款审核人员和小企业的管理者的互动影
响。贷款价格随着企业成立的时间和银行的地位不同而有明显变化。企业成立时
间与贷款价格之间是非线性关系[12]。Andrew H chen (2000)等研究了合约成本对
贷款价格的影响,指出贷款利差依赖于银行内部对贷款的监管成本[13]。Rafael 和
Javieer Suarez (2004)研究了在巴塞尔Ⅱ中贷款定价问题,贷款违约率被看成单独
的系统性风险因素。存款保证金对贷款定价几乎没有影响[14]。
1.2.2 国内学者的研究
国内这几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对于贷款定价的研究也开始多了起来。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2.1 关于国外主要贷款定价模型的介绍、比较及我国的适用情况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浦东分行课题组(1999)比较了差额定价、优惠加数和优
惠乘数定价、交易利率计算法[15]。陈燕玲(2002)详细比较了成本相加定价、价
格领导定价、客户盈利能力分析定价这三种模型[16]。胡丹(2004)提出采取何种
定价模型取决于银行对经营环境、竞争策略、银行管理水平的判断。但客户盈利
分析定价模型体现了以客户为核心的经营理念,是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发展方向
[17]。王俊寿(2004)分别从违约损失概率,负债及股权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等三个
角度出发,运用数学方法作为计量工具,对商业银行不同的贷款定价模型进行了
比较研究[18]。曹清山等(2005)提出以价格引导定价法为范本,确定贷款定价区
间,通过客户盈利能力分析法确定每笔贷款的最终定价[19]。陈天阁等(2005)把
博弈引入贷款定价,对竞争导向的定价策略进行了分析[20]。方晓燕(2005)指出
贷款定价是一系统工程。现阶段单从贷款定价本身出发,积累数据、选择方法、
设计模型,难度大,耗时长,效果差。建议充分利用贷款二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和信用衍生产品的定价功能[21]。关大宇(2006)指出由于我国信贷市场中普遍存
在信息不对称,他结合委托——代理框架,套用最优控制理论,给出一个信息不
对称时的合理贷款定价模型[22]。李蕊等(2006)提出建立一个以贷款平均收益率
为基准利率,兼顾贷款风险溢价以及银行与客户整体关系的贷款定价模型[23]。
1.2.2.2 指出贷款定价要遵循风险和收益对等的原则
黄小田(2002)在委托代理框架下,研究作为委托人的银行及作为代理人的
硕士学位论文
5
借款企业,如何对不同风险的投资项目采取相应的利率政策,达到最优信贷合同
[24]。庄新田等(2002)指出资本市场配置资金的基本原则是风险和收益相适应。
根据委托代理框架下的揭示原理,可以将信贷合同问题转化为一个最优控制问
题,求解出使双方的目标均可得到满足的激励性对策解[25]。王来星(2003)用
VAR 方法进行贷款定价[26]。
1.2.2.3 提倡建立我们自己的数据库
蒋振声、陈德伟(2003)强调要收集与整理各项历史数据,准确的掌握自身
资金成本及贷款风险状况,配合合理的客户信用评级模型及银行自身的风险计量
模型,为贷款利率的确定和调整提供依据[27]。唐旭(2005)指出在决定贷款价格
时,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是计算客户的违约率为多少,在此基础上制定基础价格,
然后在基础价格上作适当调整。而违约率的确定需要大量的样本和贷款资料的累
积,我们只有建立很好的数据库,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28]。
1.2.2.4 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进行实际调研
黄冈市农行资产负债管理部(2004)分析了2004 年本行的贷款定价情况,
贷款定价普遍偏低,上浮幅度为10.55%,管理贷款定价职责不明,多头管理,
上级行只有贷款定价的范围,没有具体标准,不利于基层行操作[29]。陈彬瑞等
(2005)分析了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理论与实际操作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资金
供求矛盾即信贷规模的限制使定价机制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同时定价机制在中国
目前的情况下可操作性不强,一些量化指标很难取得考核的基础数据、信息[30]。
李名元等(2005)详细介绍了农行扬州市分行所实行的以客户盈利分析模型为基
础的一种定价方法[31]。
1.2.2.5 对农信社贷款定价问题进行定性分析
沈庞飞(2002)指出利率浮动制的实行,有助于农信社改善经营,增强盈利
能力[32]。陈彬瑞(2004)指出金融支持“三农”与政策性金融是两个概念,要承
认利率市场化在金融服务中的正向作用[33]。罗俊(2005)指出利率市场化使我国
农信社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主张实行差异性贷
款定价[34]。聂彦军、祁敬之(2005)指出当前农信社贷款利率浮动机制僵化,一
浮到底,同时资金使用的计划性不强。建议根据风险定价[35]。
1.2.2.6 对农信社贷款进行实际调研
李泽瑜(2004)对2004 年1 月1 日——2004 年7 月1 日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扩大后揭阳市农信社利率执行方式进行了调查,发现农信社新增贷款11.15%,
但贷款利率的差异性不大[36]。王锋等(2005)对2004 年西北五省区金融机构贷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6
款利率浮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农信社贷款利率基本上采取县联社定价,基层农信
社执行的利率管理模式[37]。孟建华(2006)对扬州市农信社1998 年1 月1 日至
2005 年9 月30 日贷款利率浮动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银行业机构一些
常用的定价方法,在农信社基本没有使用。在影响当前农信社利率定价的因素中,
贷款方式影响最大[38]。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等(2006)对江西赣南17
个县的国有银行、农信社定价模式进行实证研究。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信用社,
在借贷关系上,差异性的个体信用风险在利率上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农信社在
既定的信贷数量条件下实行尽可能高的利率水平。规模越大的信用社越倾向于上
调利率,甚至接近上限[39]。中国人民银行海口支行调查统计处课题组(2006)研
究了2004 年10 月29 日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城市信用社除外)和存款
利率下限以后,海南各金融机构的情况。农信社贷款发放主要集中在利率上浮幅
度较高的利率区间[40]。
1.2.2.7 关于农信社贷款定价的改革设想
赵永峰等(2005)提出现阶段信用社恰当的贷款定价模型为价格领导模型[41]。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2005)依据农信社贷款定价能力和所处地域
贫富程度的不同设计了4 种“贷款定价管理办法”模型[42]。
从以上的总结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关于农信社贷款定价的文章大多集中于一
些介绍农信社贷款定价问题现状,或者对如何提高贷款定价能力做一些定性方面
的建议。在如何完善农信社贷款定价机制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选择将农信
社贷款定价机制作为研究内容:重点介绍国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关于贷款定价机制
的经验;并对我国农信社贷款定价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完善我国
农信社贷款定价机制提出自己的拙见,以期对我国农信社贷款定价机制的完善有
所帮助。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机制指的是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
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在本文中,笔者认
为在现阶段对于农信社而言,一个高效的贷款定价机制应该包括科学的贷款定价
理念、规范的贷款定价制度和具有农信社自身特点的贷款定价模型三个方面。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本文的研究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数据说明与图表分析相结合等
多种分析方法论述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从多种角度阐述了我国农信社贷款定价
的影响因素;目前我国农信社贷款定价机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
因;并根据农信社的实际情况,为完善农信社贷款定价机制的提出了相关建议,
以期对我国农信社贷款定价机制的建立健全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
7
本文共分为五章,其结构安排如下:
第 1 章: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已有的相关研究的综述。
第 2 章:分析贷款定价的内涵和其目标,重点是介绍决定贷款价格的理论,
及从宏观、微观方面对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第 3 章:对国外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定价机制的经验进行介绍,突出介绍了
比较成熟的四种贷款定价模型,并介绍了国外农村金融市场中的贷款定价情况。
第 4 章:总结我国农信社贷款定价机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
我国农信社贷款定价机制不完善的原因。
第 5 章:对完善我国农信社贷款定价机制提出相关建议。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8
第2 章我国农信社贷款定价理论基础
2.1 贷款定价及其目标选择
2.1.1 贷款定价的内涵
利率问题是金融市场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都与
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从借款人的角度说,利率就是使用资金的单位成本,
是由于借款人使用贷款人的资金而向贷款人支付的价格;从贷款人的角度说,利
率是贷款人由于借出资金而获得的报酬率。所谓贷款定价就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根
据自身资金成本、盈利目标,考虑贷款风险和期限,结合借贷市场资金供求状况,
综合确定贷款利率[19]。一般来说,贷款价格的构成包括贷款利息、贷款承诺费、
补偿余额和隐含价格。其中贷款利息是贷款价格的主体,它是按贷款余额的一定
比例收取,这个比例就是贷款利率。按在贷款期限内利率是否调整,贷款利率可
分为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我国银行一般是期限一年以内的贷款执行固定利率,
一年以上的贷款执行浮动利率。按是否对前期已经产生的利息在后期记息,利率
可分为单利、复利。按月等额还本付息的贷款以复利计息,一次性还本付息的贷
款以单利计息。贷款利率的表示方法一般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分别
用百分比、千分比、万分比表示。
2.1.2 贷款定价的目标
按照一般的定价程序,任何定价主体在制定价格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定价目
标,并以此作为制定价格的指导。定价目标是指定价主体通过制定的价格水平,
在所处的经营环境中所企求达到的目标。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价格决策中,明确适
当的、切合实际的定价目标是价格决策的前提和首要内容。由于各家银行业金融
机构内部条件各异,所处的外部营销环境不同,因此可能选择不同的定价目标。
银行业金融机构通常所追求的定价目标有:
2.1.2.1 获取利润
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企业,其能够维持经营的前提是不断获取更多的利润。
信贷业务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传统的主营业务,存贷利差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在
该目标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制定尽可能高的价格,以争取更多的利润,但这并
不意味着制定最高价格。因为价格并不是影响利润的唯一决定因素,它还受贷款
硕士学位论文
9
的风险程度、营销成本及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利
润目标又分为:
1. 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利润最大化包括长期利润最大化和短期利润最大化。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
短期利润或单期利润作为主要利润目标,强调本期财务绩效,故而制定较高的价
格,但是短期最大化利润往往是暂时的,随着市场供求状况的不断变化,竞争的
日益激烈,任何金融机构都不可能长期保持高价。而且金融产品大多数是没有专
利可言,许多银行均可经营,可以说不可能长期存在垄断价格。银行业金融机构
应该以长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利润最大化并不适用于银行业金
融机构单一的金融产品,而是作用于它的整个产品领域,追求它整体利润的最大
化,低利或无利的产品价格损失可由高利润产品来弥补。
2. 以一定的投资收益率为目标
投资收益率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的利润与投资额之比,它反映了投资效
益的多少。为了实现投资收益目标,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在估计营销活动开支数
额与预期利润的基础上再加上成本来制定金融产品的价格,它的特点是不追求一
时高利,而是追求获取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收入或是服务于银行业金融机构长期经
营目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用卡、通存通兑等电子化程度较高的许多具体产品
都可以以这个目标作为定价基础。
2.1.2.2 应对同业竞争
这种定价目标是在同业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主要为适应竞争需要或避免
竞争而制定的。在市场竞争中,价格是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市场竞争处于初级
阶段时,价格竞争往往是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竞争手段。我国农信社作为目前农
村金融市场上资金供给的垄断者,在即将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背景下,在确定贷
款价格之前需要广泛收集其它银行尤其是竞争对手的贷款价格的资料,同时注意
与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价格进行比较,根据自身条件采取相应对策。
从现状来看,我国农信社目前处在区域领先者的地位,为避免竞争一般应该采取
稳定价格的策略,以适当的低价主动防御现实或者潜在的竞争。在其遭到其他挑
战者的价格攻击时,也可采取更低价格反击的应对措施。
2.1.2.3 树立品牌形象
品牌在本质上代表卖者对支付给买者的产品特性、利益和服务一贯性的承
诺。作为经营信用业务的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生存与发展的
重要基础。顾客在选择金融机构时,不再单纯的依据产品服务功能进行评判,而
是更加关注其品牌形象。以信用卡为例,客户选择信用卡时首先会考虑国内知名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10
品牌——招商银行的“一卡通”。在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后,银行业金融机构凭
借良好的信誉和服务保障,可以制定高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价格,利用品牌
形象形成价格杠杆,使其整体形象与服务价值通过定价凸现出来。作为我国农信
社而言,其在长期支持“三农”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一批庞大的
客户群,与农民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形成了深厚的感情。农信社要紧紧抓住“农”
这个品牌,始终将经营重点放在农村,把广大农民、个体经营者和民营企业作为
支持的主要对象,立足于对小区域情况的准确把握,针对农村生产、生活、经营
活动,创新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业务品种,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服务内涵,赢得
更多客户,牢牢占领农村金融市场。
农信社在贷款定价中,可以选择一个或者几个目标综合考虑。
2.2 我国农信社贷款定价的相关理论及其适用性分析
2.2.1 利率决定理论
长期以来,利率决定理论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基本依据。按照利率
决定理论的发展历史,它可分为古典的利率决定利率、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
新剑桥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
2.2.1.1 古典利率决定理论
古典利率理论(以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瑞典经
济学家魏克塞尔和美国经济学家费雪等人为代表)严格遵循古典经济学重视实物
因素的传统,主要从生产消费等实际经济生活去探求影响资本供求的因素,认为
资本的供给来自于储蓄,需求来自于投资,从而储蓄量与投资量决定利率水平,
货币因素与利率无关。正如凯恩斯所说:“经典学派向来把利率看作是投资需求
与储蓄意愿二者趋于均衡之因素。”
2.2.1.2 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对于利率决定于资本边际效率这一古典利率理论
的核心问题从根本上加以否定,并认为利率应该属于货币经济范畴,而不是如古
典利率理论所说的属于实物经济范畴。利息数量的多少,即利率的高低由货币的
供求关系决定。货币供给为货币当局所决定是外生变量,而货币需求主要起因于
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
为收入的递增函数,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为利率的递减函数,故货币需求可用下
式来表示:
硕士学位论文
11
MD = M1 +M2 = L1(Y)+L2 (r)
这样,利率就由货币供求均衡即 S D 1 2 1 2 M =M = M +M = L (Y)+L (r) 所决定。
从对上述理论的分析来看,凯恩斯已经较明显的考虑了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关系,
而所谓的流动性偏好集中体现了期限对于利率的影响和作用。
2.2.1.3 新剑桥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
新剑桥学派认为凯恩斯把利率从实物市场转移到货币市场上来研究有一定
道理,但不能完全排除实物市场因素。他们认为利率的决定既有货币市场因素,
也有实物市场因素,提出“可贷资金理论”。
根据可贷资金理论,可贷资金的总供给( S L )来自于储蓄(S),银行信用
(M)和反窖藏( H D ),即S H L =S+M+D 。其中储蓄是资金供给的主要来源,虽
然储蓄与收入水平有关,但在收入水平已知的情况下,储蓄具有利率弹性,利率
的高低与储蓄量呈正比。银行信用是资金供给的重要来源,虽有时将其视为外生
变量,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利率弹性。反窖藏指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对债券或其
他资产的购买,所以具有一定的利率弹性。利率越高,资金的供给就越大。可贷
资金需求( D L )来自于投资(I)、反储蓄( s D )、窖藏(H)三个方面,即D s L =I+D + H。
其中投资为企业、政府、家庭为购买资本货物的支出,是主要的资金需求,在预
期收益率不变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利率弹性。利率越高,投资量越小。反储蓄指
用于超过当前收入的消费性支出,与货币窖藏一样,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利率越
高,反储蓄和窖藏的资金需求就越少。当可贷资金供给等于可贷资金需求时,可
以求出均衡利率r。
2.2.1.4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利率决定论
新古典综合学派在分析利率问题时继承和吸收了凯恩斯和新剑桥学派的理
论,他们又加入了国民收入因素,把国民收入放到货币市场和实物市场上,提出
了著名的IS-LM 曲线分析模型,把利率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度。在IS-LM 分析中,
利率和收入水平有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作用所决定。IS 曲线表示商品市
场的均衡,由储蓄供给等于投资需求(即S=I)的情况下所有利率和收入的组合
所构成。LM 曲线表示货币市场的均衡,由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即S D M =M )
情况下所有利率和收入的组合构成。把IS 曲线和LM 曲线并入到同一坐标系后,
两曲线的交点E 所决定的利率及收入则是满足两个市场均衡条件的均衡利率和
均衡收入。
2.2.1.5 小结
综合以上各学派的利率决定论观点,各学派强调的重点各不相同,但有一点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12
是相同的,即供求关系决定利率水平。古典利率决定论强调储蓄与投资决定利率
水平。凯恩斯利率决定论强调货币供求决定利率水平。新剑桥学派利率决定论和
新古典综合学派利率决定论则融合两家观点,对货币市场和实物市场的供求都给
予重视。利率决定论提示我国农信社在贷款定价时必须考虑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
供求的情况。因此在本文第5 章探讨性的提出农信社贷款定价模型中考虑了市场
基准利率因素(市场基准利率由金融市场上资金供求关系决定)。
2.2.2 信贷配给理论
信贷配给现象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凯恩斯(1930)在其《货币论》
中就指出了这个现象。信贷配给现象是指(1)在无差别的贷款申请人当中,一
些人获得了贷款而另一些人却没有获得贷款,那些没有获得贷款的人即使愿意支
付更高的利率也还是得不到贷款;(2)无论贷款的供给多么充足,总会有一些人
在任何利率水平下都无法得到贷款。20 世纪70,80 年代以后,以Stiglitz 和
Weiss 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将不完全信息引入信贷配给问题的研究之后,信贷
配给的微观机理才真正被阐明,严格的信贷配给理论才开始形成。Stiglitz 和
Weiss 指出银行会综合考虑贷款利率和风险情况来判断是否给予贷款。对银行来
说,当利率升高时,银行的收入增加,风险加大,银行的盈利水平会降低。在信
息不对称情况下,银行会认为在较高利率下愿意贷款的企业风险较大,银行的信
贷供给将减少。如果在均衡利率下不能达到供求平衡,则会发生配给,存在超额
需求,这就是所谓的“信贷配给”现象。存在信息成本的情况下,银行既不能在
贷款之前对借款人进行充分的了解,事后也不可能对贷款人进行完全的监督。假
定银行采取提高利率的方法,则可对银行的收益产生消极影响。第一,逆向选择。
利率提高以后,那些收益率较低,安全性较高的项目将因为投资收益无法补偿借
款成本而退出借款者的行列,而剩下的愿意借款人往往是高风险的,他们之所以
愿意支付高利率,本来就是因为他们知道归还贷款的可能性较小。即使在完备信
息且信息无成本的情况下,银行可以准确无误的掌握借款人所有行动,也难以获
得信贷资金使用情况和控制企业实际经营,接受高利率的客户必然会选择高风险
项目。第二,逆向激励。高利率使得一些收益率较低的项目变得无利可图,在有
限责任的条件下,那些获得贷款的人倾向于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从而使道
德风险问题更加严重。而对于银行来说,利率上升不仅可以使银行的报酬增加,
而且可以通过间接的逆向选择作用使银行的报酬下降。信贷配给理论表明资金市
场上的利率并不是一个使资金供求相等的均衡利率,而是一个比均衡利率更低的
利率。
硕士学位论文
13
小结:信贷配给理论提示我们除了资金供求关系以外,贷款的风险程度也是
影响贷款定价的重要因素。我国农信社贷款的定价不仅要能反映出其资金成本,
还要能反映出贷款人所承担的风险,即一笔适合于某项贷款的风险溢价应该成为
该项贷款利率的一部分。
2.2.3 农村金融理论
从 20 世纪70 年代中期麦金农和肖提出著名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
理论以来,农村金融理论得到极大地发展,从传统的农业信贷补贴论到现代农村
金融市场论,进而到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不同的理论对农村
金融发展产生了不同的政策影响。
2.2.3.1 农业信贷补贴论
20 世纪80 年代以前,农业信贷补贴论是农村金融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传统
学说。该理论的前提是,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阶层没有储蓄能力,农村面临的是
资金不足问题,同时由于农业的产业特性(收入的不确定性、投资的长期性、低
收益性等),它难以成为以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因此,为增加农
业生产和缓解农村贫困,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建立非盈利性的
专门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分配。基于这种理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将大量低
利的政策性资金通过银行的农村支行或农业信用合作组织注入农村,发放了大量
的针对农村发展的贴息贷款。该理论虽然支持一种(信贷)供给先行的农村金融
战略 [43],但其假设前提本身是错误的。事实上,即使是贫困农户,也有储蓄需
求。许多亚洲国家的经验表明,如果存在储蓄的机会和激励机制,大多数贫困者
会进行储蓄 [44]。同时低利率将引起信用需求过剩从而导致正式或非正式的信用
定量配给制。因为个人关系、回报政府的能力、有利的保障和收益等,定量配给
制更有利于大的、富有的借款者,而对小的、贫穷的借款者不利。另外,政府对
金融机构过多的控制使得金融机构面临预算软约束,并且其内部交易成本居高不
下,经营中缺乏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意识,缺乏向农户提供有效金融服务的激
励。这与政府采取低利率政策的目标是背离的。
2.2.3.2 农村金融市场论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农村金融市场论逐渐替代了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
融市场论是在对农业信贷补贴论批评的基础上产生的,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极
力反对政策性金融对市场的扭曲。此理论认为:农村居民以及贫困阶层是有储蓄
能力的,没有必要由外部向农村注入资金;低息政策妨碍人们向金融机构存款,
抑制金融发展;农村金融机构资金的高度依赖政府是导致贷款回收率降低的重要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14
因素;由于农村资金拥有较多的机会成本,非正规金融的高利率是理所当然的。
因此,农村金融改革是十分重要的:(1)农村内部的金融中介在农村金融中发挥
重要作用,储蓄动员是关键。(2)为实现储蓄动员、平衡资金供求,利率必须由
市场决定。实际存款利率不能为负数。改革现有的高度依赖政府的农村金融机构,
引入诸如小额信贷等金融与制度创新产品。(3)农村金融成功与否,应根据金融
机构的成果(资金中介额)与经营的自主性和持续性来判断[45]。
2.2.3.3 斯蒂格利茨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进入 20 世纪90 年代后,前东欧国家在经济转制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拉美
与东南亚金融危机频发,这些都昭示了市场机制并非万能的,而在培育有效率的
市场的过程中,仍需要一些社会性的、非市场的要素去支持它。斯蒂格利茨的不
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为这种认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斯蒂格利茨的理论框架
为:农村金融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尤其是放款一方(金融机构)对于借款
人的情况根本无法充分掌握(不完全信息),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就无法培育
出一个市场所需要的金融市场[5]。因此,为了补救市场的失效部分,政府有必要
采取适当的措施介入农村金融市场中。但是,笔者认为,对于政府在经济中的作
用应当慎重看待,特别对于我国这种经济在历史上长期实行政府主导和计划经济
的国家,要警惕“政府干预论”,要认真思考政府应该采用何种方式干预以便更
好的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2.2.3.4 小结
从农村金融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以补贴为主要政策导向的农业信贷补贴论
已经被证明其失败,伴随着各国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发生,在农村金融领
域内也发生了市场化的回归。同时,鉴于农村金融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农业具
有弱质性和外部正效应,又决定了政府应当在农村金融领域内承担必要的责任。
作为我国农信社而言,从农村金融理论中得到的提示就是在贷款定价中要实行市
场化的利率。
2.3 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
贷款价格的制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信社必须将各种影
响贷款价格的因素通盘考虑,综合权衡,这样才能制定出市场所接受的合理价格。
下面分别从宏观方面、微观方面进行阐述:
硕士学位论文
15
2.3.1 宏观方面
银行业金融机构是处于金融市场中的企业,它的贷款定价目标、贷款定价的
方法、利润必然受到市场上其他同类企业经营的影响。究竟面对一个什么样的市
场类型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非常重要[46]。下面重点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所
面对的市场类型加以分析,为以后的论述打下基础。
2.3.1.1 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型
银行业金融机构界定为一个多部门厂商,其使用劳动力和实物资本为存款人
和借款人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相对于工业厂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要特点是它
们的产出(即各种金融服务)仅能够通过它们创造的存款D 和贷款L 的规模间
接地测度。在完全竞争模型中,假定银行业金融机构是价格接受者,它们在既定
的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和银行同业市场利率下展开业务。考虑到管理成本,银行
的利润由下式给出:
π = rLL + rM− rDD−C(D,L) (2.4)
其中, L D r ,r ,r :分别是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和同业拆借利率;
π :是银行利润;
D,L :分别是商业银行的存款额及贷款额;
M :是一家银行在同业市场的净头寸,为M=(1-α )D-L;
C(D,L):是银行管理一定存款和贷款的成本;
α :是存款准备率
这样银行利润是贷款成本与存款成本和净管理成本差额的总和。因为已经假
定了成本函数C,通过一阶微分得到利润最大化行为是:
L
r r C (D,L) 0
L L
∂π ∂
= =
∂ ∂
( - )-
D
(r(1 ) r ) C (D,L) 0
D D
π
α
∂ ∂
= − − − =
∂ ∂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得出如下结论:一方面一家竞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以这
样的一种方式调整它的存贷款数量,即相应的存贷款利率的差额Lr − r 和
D r(1−α ) − r 等于它的边际管理成本;另一方面, D r 的增加将使得银行的存款需求
下降。相应的, L r 的增加将使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供给增加。这种相互影响依
赖于
2C
L D

∂ ∂ 的符号:当
2C 0( 0)
L D

> <
∂ ∂ , L r 的增长会使D 下降(增加), D r 的增长
(2.5)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16
会使L 下降(增加)。当成本是独立时(
2C 0
L D

=
∂ ∂ ),相互影响为零。

2C
L D

∂ ∂ 这种条件的经济学解释与范围经济的概念有关。当
2C 0
L D

<
∂ ∂ 时,L
的增长会使存款的边际成本减少。这是范围经济的一种特定形式,它可用于解释
接受存款和贷款业务相结合的“全能”银行比单独提供存款和贷款业务的两家分
离的银行更有效。另一方面,当
2C 0
L D

>
∂ ∂ 时,就存在范围不经济。
从上述论述可见,银行存贷款在竞争条件下的定价取决于管理成本。为了实
现利润最大化,完全竞争市场中的银行在既定的市场利率下调整其存贷款规模,
直到存贷款的边际净利息收益等于边际管理成本。
2.3.1.2 垄断银行的Monti-Klein 模型
银行业一般具有较强的准入障碍,因而完全竞争假设并不与实际相符。一种
不完全竞争模型可能会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Monti-Klein 模型考察了具有向下
倾斜的贷款需求曲线和向上倾斜的贷款供给曲线的垄断银行业金融机构。由于银
行业金融机构的资本规模是既定的,它的决策变量是L(贷款数量)和D(存款
数量)。使用与前面相同的假设和符号,银行的利润仍可使用2.1 式,唯一的差
别是现在银行要考虑L 对L r 的影响,D 对D r 的影响。假定银行业金融机构接受既
定的r,因为它既可由中央银行决定,也可由国际资本市场的均衡利率决定:
L D (LD) [r (L) r]L+[π = − r(1-α )-r (D)]D−C(D,L) (2.6)
同前面一样,银行的利润时存贷款的中间利差减去管理成本的总和。在一阶
条件下,为了得到π 的最大值,假设π 是凸的。一阶条件是:
' '
L L L r (L)L r r C (D,L) 0
L
∂π
= + − − =

(2.7)
' '
D D D r (D)D+r(1- ) r C (D,L) 0
D
π
α

= − − − =

(2.8)
这时我们引入贷款需求和存款供给弹性的概念①。分别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
贷款和存款的利率变动一个百分比,相应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和存款变动的百分
比。即:
'
L L
L
L
r L(r ) 0
L(r )
ε = − >

'
D D
D
D
r D(r ) 0
D(r )
ε = >
①负号这里仅是确使弹性 L ε
为负,这是一种更通常、更符合惯例的用法。
硕士学位论文
17
然后可由下式得到2.4 和2.5 的解①(
* *
L D r ,r ):
* '
L L
* *
L L L
r (r C ) 1
r ε (r )
− +
=
(2.9)
' *
D D
* *
D DD
r(1 ) C r 1
r r
α
ε
− − −
=
(2.10)
这些公式是对银行业部门勒奈指数(价格减去用价格平均后的成本)和反向
弹性等式的简单运用。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存款(或贷款)的市场控制力量越大,
弹性就越小,勒奈指数就越高。我们回头看公式(2.5)竞争模型是充分弹性的
一种极端例子。因此,直观的结论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越具有市场控制力,那么其
存贷款的中间差额就越大。
同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其它垄断企业一样,垄断银行业金融机构
也是根据边际成本进行定价,贷款利率高于边际成本的幅度取决于借款人对贷款
利率的需求价格弹性。如果管理成本是附加的,那么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决策就是
相互独立的。在同样的假设条件下,如果货币市场的利率上升,存贷款利率也会
上升。
2.3.1.3 寡头市场
中国银行业可以被认为是寡头垄断市场。根据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在西
方经济学中,还没有一个寡头市场模型可以对寡头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作出
一般的理论总结[47]。这是以后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当然,贷款定价也必须考虑资金市场供求关系、中央银行对利率的有关规定、
法律法规、预期通货膨胀率等宏观方面的因素。
2.3.2 微观方面
不妨令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利润为π ,r 是贷款利率,f 是贷款金额,M 是银
行业金融机构前期的营销、管理费用,a 是单笔贷款的边际成本,假定资金供求
关系稳定及贷款无风险,则理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利润函数为:
π =rf-M-af,一阶求导可得,
r r
f f p
d =r+ d *f a= r(1+ d * * * ) 0
d d d
p
f
p d f a
r d p
π - - =
其中,贷款利率r 是贷款金额f 的函数。P 代表市场上所有可能的贷款供给
①通常,我们假定 L ε
大于1,否则银行的问题没有解。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18
总量,则有
n= 1
i
i=1
p= f
n
i j
j i
f f
∞ −

Σ = +Σ
,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i 来说,
1
p
f
d
1
d
n
j
j i
f
d p
d

= + ≠
Σ

立。令等式第二项为B,B 是指随着银行业金融机构i 贷款额的变化其余所有银
行业金融机构贷款额在信贷市场上的相应变化,我们称B 为银行信贷相关系数。
当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升时,企业对贷款的需求会下降,或者企业会向其
他银行寻求贷款。因此,不妨令α 表示银行贷款需求利率弹性,β 表示银行贷款
的同业占比(β = f p),且
p
r
d f
d p
α =− ∗
,则有下面的公式成立:
1 1 (1 ) 0
f
d r B a
d
π
β
α
=  − + ∗  − =   , 银行利润最大化时的利率定价为:
1 (1 )
r a
B β
α
=
− + ∗
从公式可以看出,在资金供求稳定和贷款无违约风险的条件下,贷款定价从
微观方面要综合考虑贷款成本a,同业占比β ,其他银行的反映B 和借款人对贷
款需求的利率弹性α 。
(1)成本。成本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定价必须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银
行业金融机构成本包括资金成本和营运成本。资金成本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各
种负债形式筹集资金,所支付的融资利息成本。融资利息成本和存款利率、中央
银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再贷款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密切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为
了获利,它的贷款利率必须高于存款利率、中央银行对其的再贷款利率、同业拆
借利率。营运成本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为维持业务的正常运行所需要的直接费用
(如员工工资、福利、设备费等),管理费用(如办公费用、培训费、法律费、
信用调查费、审查费用等)以及销售费用(如广告费等)。
(2)同业占比。即某一特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所占份额,是属
于市场垄断者,还是市场追随者。根据所占份额的不同,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的
定价策略就不同。市场垄断者的定价大多是“进攻型”,市场追随者的定价大多
是“防守型”。
(3)其他银行的反映。其他银行的反映其实就是竞争对手情况的一部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该充分了解
竞争者的价格、历史定价水平、定价方法,通过将自身贷款产品与同业贷款产品
硕士学位论文
19
进行对比,制定出有利于自身,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4)借款人对贷款需求的利率弹性。借款人对贷款的需求是富有弹性还是
缺乏弹性,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价格有重要影响。对于富有弹性的贷款需求,
银行业金融机构定价时可采取在成本以上的范围内,降低价格,增加收益。对于
缺乏弹性的需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价格时要在考虑国家政策、竞争对手的情
况后,尽量制定较高的价格,使银行收入增加。
当然,贷款价格还必须同时考虑贷款期限和贷款方式。贷款期限越长,银行
面临借款人信用恶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银行要求的风险溢价就越高。就贷款
方式而言,担保贷款的保障程度高,信用贷款的保障程度低,这两者的利率也应
有不同。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20
第3 章国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关于贷款定价机制的
经验
利率市场化使贷款利率成为贷款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贷款定价过高会在同
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失去市场。贷款定价过低可能使竞争到的贷款业务无利可
图甚至亏损。借鉴外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机制,是
农信社应对利率市场化的迫切需要。本文由于篇幅所限,主要介绍国外银行业金
融机构贷款定价机制中的定价制度、定价模型这两个方面。
3.1 国外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定价制度
如何进行贷款定价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经过多年发展,
国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机制。他们贷款定价机制的建立不单
单只是考虑追求高额利润,而是综合考虑成本,顾客需求、风险管理等多种因素。
通过目标控制和严格的投入产出分析来实现授信收益,并在此基础上执行利率管
理的各项措施。
3.1.1 科学的管理制度
国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率最高决策机构大多为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或利率
风险政策管理委员会,上述委员会一般是国外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直属的专职
机构。国外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上述委员会掌握利率变化动向,决定本机构资金
利率,确定本行所愿承受的利率风险限度,承担利率风险管理职责,研究和创新
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设计银行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颁布风险管理准则,规划
部门风险限额,审批限额豁免,监控风险暴露,指导和检查全行利率政策的贯彻
执行。委员会成员包括最高管理层、市场营销管理人员、管理会计、科技部门的
负责人或业务专门人才。委员会需要定期检讨定价政策,以使产品定价决策对市
场变化做出灵活反应。国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一般制定了统一、规范、严格的定价
政策。由总行公布或规定全行的基准利率,并通过授权分别规定不同分行基于基
准利率的浮动权限,在决定各分行浮动幅度时,主要考虑各级分行所在地区的经
济发展水平、同业竞争压力和当地的信用环境。定价政策基本由总行制定,分行
或分支机构的价格审批权限很小。统一、规范、严格的定价政策的目的主要有两
个:其一是为了避免分支机构相互进行价格竞争。其二是防止客户经理和管理人
硕士学位论文
21
员碍于人情而降低价格。各分支行所确定的本行对客户的存贷款利率水平,通常
都在总部规定的基准利率和本行浮动幅度内,根据本行的成本状况、不同客户的
资信差异、本地同业竞争程度等因素进行确定。
3.1.2 详实的客户资料
详实准确的客户资料是贷款定价的基础之一。国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客户资
料管理方面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
起源于80 年代初提出的“接触管理”,是现代管理科学与先进信息技术结合的产
物,是银行重新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从而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包括
判断、选择、争取、发展和保持客户所实施的全部商业过程;是银行以客户关系
为重点,通过再造企业组织体系和优化业务流程,开展系统的客户研究,提高客
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运营效率和利润收益的工作实践。它直接表现为以现代
信息技术为手段,包括业务操作、客户信息和数据分析为主要内容的软硬件系统
集成,是银行经营活动在高度数据化、信息化、电子化和自动化条件下与客户全
面接触、全面服务的统一技术平台和智能服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基本功
能是客户发现、客户分析、客户交往、客户价值实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能够
有助于及时量化并比较不同客户的信用风险等级,有助于正确评估贷款类型的产
品回报率,支持管理层判断某笔贷款是否盈利,盈利多少,从而支持其与客户的
价格谈判和支持银行通过定价主动筛选客户。
3.1.3 先进的定价技术
先进的定价技术主要包括成本管理技术、风险度量技术。
在国外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理过程中,全面成本管理已越来越受到重
视,对于全面成本管理中的可变成本管理,由于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缺乏明
晰的成本数据,在核算贷款变动成本时一般采用全部贷款的平均成本率计算。而
国外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机构在核定授信成本及其他成本活动时
较多地运用到了ABC 作业成本法。比如早在1996 年,美国银行管理研究院就美
国最大的250 家银行发出问卷,最后有40 份返回,这40 家反馈银行的资产大约
占整个银行业总资产的43%。调查的结果是这40 家银行中约90%的银行正在考虑
采用或已经采用作业成本制度[48]。作业成本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产品消耗作业,
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资源耗费应按发生的原因先汇集到作业,并计
算出作业的成本,再按成本对象(产品、客户、部门或机构)所消耗的作业量将
作业成本分配计入各有关成本对象。该法可以对作业进行动态的追踪反映,计量
出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ABC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产品和服务多样化的金融机构。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22
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ABC 作业成本法时,需要拥有强有力的电子化网络系统。这
可以通过建立相应业务数据库,并按照标准程序运用不同的数据模块来建立信息
系统和实现数据的高度集中、信息资源的共享。
除进行全面成本管理外,发达国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利率风险及预期损失
率的分析,贷款利率的实时监控及贷款定价的测算都应用了先进的技术。比如:
关于贷款定价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风险度量,自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现代
风险度量技术大量涌现,从建模理论依据和违约率计算方法的差异来看,可以分
为以下三类:
1.基于股权理论的风险度量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来估计大中型借款人的违
约改良及其迁移矩阵,把公司的违约和信用质量的变化与公司资产的价值、股权、
债务联系起来,通过期权模型确定公司的违约概率及其相关性。因此,该方法具
有一定的前瞻性,其主要代表是KMV 模型。
2.基于清算理论的风险度量方法。这种方法假设违约概率服从随机分析中的
泊松过程,它通过测算借款人的违约概率和迁移矩阵,将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划分
成不同的风险段,违约的含义不仅涉及债务人到期没有偿还的债务,还包括信用
等级下降后导致的债券价值的下跌,其主要代表是JP.Morgan 的信用度量技术。
3.基于经济计量理论的风险度量方法。该方法认为债务人违约的概率是当前
宏观经济状况、行业形势和公司自身价值的函数,利用环境差异或宏观经济因素
与公司的信用质量表现出的相关性确立借款人信用等级迁移特征。该方法既适用
于单个债务人,也适用于群体债务人,其主要代表是麦肯锡公司的信用组合分析
模型。
总的来看,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贷款定价已从单笔交易、单个客户的贷款
定价发展成为既重视单笔交易和单个客户的贷款定价,又同时注重贷款组合定
价。
3.2 国外银行业金融机构成熟的贷款定价模型
3.2.1 成本加成模型
成本加成定价模型主要考虑成本与产品的预期利润。此方法认为一笔贷款包
括以下4 个部分,才有可能盈利。
1. 资金成本。银行筹集贷款资金所发生的成本。
2. 营运成本。包括直接费用、管理费用、营销费用。
3. 风险补偿费。包括补偿违约风险费(可通过信用评级得出)和期限风
硕士学位论文
23
险补偿费。
4. 目标收益。为银行股东的资本提供足够收益。
根据以上分析,可得:贷款利率=资金成本+营运成本+风险补偿费+目标收
益(3.1)
以上每一部分都可以利用贷款总额的年度百分比表示。该方法计算简便,便
于操作。成本加成定价模型属于“内向型”模型,是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角度
出发来给贷款定价,采用这种方法有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补偿成本,实现盈利。
它主要用于单笔贷款的定价。因其忽略了银行与客户间的其他业务往来,而容易
造成贷款定价中的逆向选择和短期行为,不利于业务的全方位拓展,不利于建立
稳定的客户关系。成本加成定价法一方面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一个成熟的成本
核算系统,能够精确的收集和分配成本。另一方面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能够充分
估计出贷款的违约风险、期限风险及其他相关风险,以确定合理的风险溢价。但
是事实上很难如此。银行业金融机构属于复合型产品企业,很难准确的将其经营
成本分摊到日常经营的各项业务上。如将信贷人员的工资分配给多笔贷款,需要
大量的主观判断且没有考虑来自于其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竞争。同时这种模型的
实行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完善的贷款风险系统,健全的信用评级制度,并拥有
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风险评估人才。此方法适用于处于垄断地位的或处于贷
款市场需求旺盛时期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比如现在的农信社。
3.2.2 价格领导模型
价格领导定价模型又称基准利率加点模型,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参照市场上
通行的价格水平来确定本行的贷款价格,从而使本行的产品价格与市场上竞争产
品的价格保持一致的定价模型。采用这种定价模型,既可实现和达到金融机构的
平均利润,又可以避免恶性竞争,同时省却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核算成本与估测需
求的麻烦。价格领导定价模型分为优惠利率加数定价法和优惠利率乘数定价法。
对客户收取的贷款利率由下面的方程决定:
贷款利率=基础或优惠利率(包括银行预期覆盖所有经营或管理费用的利润)+
非优惠利率借款人的违约风险溢价+长期贷款借款人的长期风险溢价(3.2)
贷款利率=基础或优惠利率×风险溢价乘数 (3.3)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24
表3.1 假定在不同的优惠利率水平下优惠利率加数和优惠利率乘数
优惠利率加数 优惠利率乘数
优惠利率风险等级B
水平
风险等级 A
(A+1%) (B+2%)
风险等级A
(×1.1)
风险等级B
(×1.2)
6% 7% 8% 6.6% 7.2%
10% 11% 12% 11% 12%
12% 13% 14% 13.2% 14.4%
国际上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广泛采用基准利率加点法,其一般做法是对客户进
行信用评级,根据贷款的不同风险程度确定相应的风险溢价点数。目前美国的通
用优惠利率是由定期发布贷款利率的30 家货币中心银行公布的最常见的基础利
率数字。国际金融市场上通用LIBOR(伦敦同业拆借利率)为基准利率。日本以银
行间(同业)市场利率为基准利率。也有国家选择短期国债利率为基准利率,如
美国除了联邦资金利率外,还以三个月国库券利率作为其市场基准利率。也有一
些国家选择国债回购利率为基准利率,如法国、德国、西班牙等。总的来说,基
准利率水平应根据资金供求、资金成本、目标效益、竞争策略等因素确定。我国
外汇贷款利率在放开以后,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外汇贷款普遍采用基准利率加点
法,以LIBOR 为基准利率,在此基础上结合银行成本、贷款风险、客户综合效益
和市场竞争等因素加减相应的点数。基于中国利率体系中各个市场的利率市场化
程度的不同及其各自的特点,无论是定性分析还是计量检验均表明,以银行间质
押式债券回购利率作为中国金融市场短期基准利率优于其它利率[49]。
20 世纪80 年代对基准利率加点模型有两个方面的修正。一是低于基准利率
定价法的出现。即贷款利率=货币市场借入利息成本 + 风险和利润调整点数。此
方法适用于大额企业贷款。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Brady 的调查表明,美国最大
的48 家银行的90%的商业贷款组合的利率低于基准利率。二是利率上限的使用。
即不论将来市场利率如何变动,将贷款合同订一个利率上限。例如某公司以基准
利率加上2%的浮动贷款利率借款,利率上限为初始利率之上的5 个百分点。这
意味着,如果贷款时基准利率是10%,初始利率就是10%+2%=12%。不管在贷款合
同期内市场利率涨到多高,贷款的利率不得高于17%(12%+5%)。但是,银行业
金融机构在对贷款使用利率上限时必须谨慎从事:利率的持续上升将会在实质上
将利率浮动的风险从借款人转移到贷款人身上。
价格领导法是外向型的,它以市场一般价格水平为出发点,寻求适合本行的
贷款价格。它既考虑了市场风险又兼顾了贷款本身的违约风险,从而具有较高的
合理性,制定的价格更贴近市场,更具有竞争性,但这种方法较少考虑银行与企
业的全面合作关系,没有充分考虑单个银行的经营成本,对资金成本重视不够,
可能导致占有市场而失去利润的结果。同时这种方法要求基准利率的形成和传导
硕士学位论文
25
机制健全,金融深化程度和金融市场化程度高。这个方法不能单独使用,在确定
“风险加点幅度”时,应充分考虑银行的资金成本。
3.2.3 客户盈利分析模型
客户盈利分析模型是以考虑客户和银行的整体关系为基础的。商业银行与任
何客户进行业务往来,都必须保证有利可图或至少不亏本。因此银行在为每笔贷
款定价时,应全面考虑客户与银行各种业务往来的总成本、总收入和银行的目标
收益,然后以此来权衡定价水平。用公式表示如下:
从客户整体关系中得到的净税前收益率=(对客户提供贷款和其他服务的收入—
对该客户提供贷款和其他服务的成本)÷超出该客户存款的贷放资金净额
(3.4)
其中,1. 来源于客户的总收入包括贷款的净利息收入、客户存款的投资收入、
结算手续费收入和其他服务费收入
2. 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成本包括资金成本、贷款费用、贷款的风险成本、
客户存款的利息支出和账户管理费用
3.贷放资金净额是指扣除客户承诺保留在帐户中的存款平均余额,客户实
际可支配使用的贷款金额
如果从对客户的所有业务中所得到的净收益为正,该笔贷款申请有可能被批
准。如果算出的净收益为负,就可能否决该笔贷款申请或者银行可能提高贷款利
率或者提高该客户要求的其他服务的收费以此在盈利的基础上同客户维持往来。
客户盈利分析模型是“客户导向型”定价方法,体现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客
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试图从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客户的全部往来关系中寻找最优
的贷款价格,实现差别化定价的个性化经营模型。由于银行经营中普遍存在着“二
八法则”的现象,即20%的客户带来80%的利润,因此区别对待“好客户”和“坏
客户”就十分重要。通过这种差别化定价既能吸引和保留那些真正为银行带来各
种利润的客户,又能通过提高贷款价格来弥补那些无利甚至亏损客户给银行带来
的损失。这种定价方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成本计算与分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仅要采用分产品核算的方式,还要做到分客户核算,以便
准确的测算银行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总成本。在现行的技术条件下,设计如此复杂
的一个成本核算系统,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目前尚难以做到。此方法适用于与银
行业金融机构往来关系密切,资金需求量大的客户,而对于新开户企业及有发展
潜力的客户则不宜采用。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26
3.2.4 RAROC 法
RAROC(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指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
即收益和资本均根据风险加以调整后的两者的比值。它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在险
价值(VAR)和经济资本(EC)。银行的每项资产和交易均存在着潜在风险,风险
导致的损失分为两类:预期损失(EL)和非预期损失(UL)。就信用风险来说,
前者可以通过营业收入和准备金来补偿,其中营业收入包括利差收入(其大小受
贷款定价影响)。因此,预期损失是不需要资本来补偿的,而非预期损失需要配
置一定数额的经济资本作为补偿,如果资本不足以补偿损失,银行将会因资不抵
债而倒闭。
非预期损失=经济资本=贷款头寸×违约率的标准差,即:
UL=CAR=L×σ ,其中L 为贷款头寸,σ 为违约率的标准差。
银行的可贷资金源于自有资本和负债两部分,因而一笔风险贷款可看成是由
股东的资本和银行所吸收的存款组成的。在贷款定价时,不能忽略贷款所占资本
金的成本,资本的最低回报率应该等于股东要求的收益率,不妨将银行股东所要
求的最低股本收益率记为min(RAROC)。假设CAR 是经风险调整的资本,贷款额
为L,贷款利率r,为发放这笔贷款银行的债务(即占用的存款)为D,债务成
本为i,经营费用率为c,预期违约率为e,则银行股东可以接受的RAROC 应该
满足:
RAROC= Earning Expected Loss min(RAROC)
CAR


上式可进一步转化为:
RAROC= rL iD cL-eL
CAR
− −
又因为可贷资金=自有资本+负债,即L=CAR+D,故D=L—CAR,代入上式,得:
RAROC= rL i(L CAR) cL-eL
CAR
− − −
= rL iL+iCAR cL-eL
CAR
− −
= rL iL cL-eL i (3.5)
CAR
− −
+
从而可从(3.5)得, r= (RAROC i) CAR iL cL eL
L
− × + + +
=(RAROC i) CAR i c e
L
− × + + + (3.6)
(3.6)公式就是RAROC 法贷款定价的基本公式。RAROC 法以银行经营的安全
性、盈利性为目标,综合考虑了银行的资金成本、经营费用、预期损失以及风险
硕士学位论文
27
升水。它充分考虑了各贷款业务部门(按贷款行业、地域等划分)的风险度即违
约率波动风险的不同,使贷款定价与其风险程度密切相关。当然RAROC 法有其自
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它依赖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的历史数据。但由于历史
原因,银行业金融机构所拥有的客户的信用数据真实性有限。用这些数据对未来
进行预测,可靠性值得商榷。另外此方法忽略了风险与市场紧密联系的动态性。
3.3 国外农村金融市场中的贷款定价情况
在第二章中已经介绍了理论界最具有代表性的农村金融理论主要是农业信
贷补贴论和农村金融市场论。在实践当中,世界农村金融市场中的贷款定价的倾
向就主要受这两种理论的影响。
3.3.1 倾向于补贴的贷款定价
这种倾向的贷款定价宏观层面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过多介入,
一方面将农村金融的供给责任简单的赋予正规金融机构身上,并且通过一系列信
贷政策对正规金融机构予以控制。另一方面实行强制的低利率政策,压制非正式
金融的发展。微观层面主要体现在各国合作金融组织的章程中到处可见实行低利
借贷的条文。比如1965 年以前的韩国合作金融组织的名义利率相当低,储蓄存
款利率为9%-15%,正式的农业贷款利率为8%-10%。同为发展中国家巴西的农业
贷款主要来自于巴西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系统,只有小部分来自于巴西农业小型
信用机构。巴西一直对农业信贷采取优惠利率政策,由政府对农村贷款实行利率
补贴。实行利率补贴的典型代表是日本。日本的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分为三级机构:
农林中央金库是中央级机构,县信用农业协调组合联合会是中层机构。综合农协
是最基层一级。包括农业协同组合,渔业协同组合和森林协同组合。日本农协的
信贷业务有三个明显特征:(1)以会员为主要对象,不以盈利为目的。(2)不要
担保。(3)通过信贷杠杆贯彻国家农村经济政策。基层农协等贷款机构,以年利
率5.5%或6.5%的低息向农民或农业团体发放贷款,由都道府县分别给予3%-5%
或1%-2.5%的利息补贴。补贴中的一半由国家补贴给都道府县。对于由于天灾而
遭受损失的农林渔业者所必要的经营资金由农协系统或地方银行借贷低息中期
贷款,以帮助其恢复再生产。财政给予利息补贴和损失补偿。而作为信用合作发
源地的德国有一个强大的合作金融体系。德国运用工业强国的力量,对农村金融
实行扶持性干预,它的长、中、短期农贷的平均利率,30 多年来一直维持在5.6%
——7%之间,德国政府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一直大大超过政府来自农业的财政收
入。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28
3.3.2 倾向于市场化的贷款定价
国内外的实践和大量的研究表明,以政府贴息方式向农村人口提供金融服务
的政策并不成功,其成本昂贵且在农户这一层面的效果甚微。而且,这种政策最
终使得利率补贴的利益主要由富人攫取,而穷人很难从中受益 [50]。因此,政府
补贴信贷被认为是解决农村发展资金约束问题的一次不太理想的尝试 [51]。而且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考虑到小额贷款的需求、农村收入的季节性变化、农业
贷款人信息的不透明和风险分散的有限选择等因素,在面对管制的利率政策时往
往把信贷资金撤出农村,越是贫穷边远地区农村金融业机构的这种冲动越强烈。
农村金融市场论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各国政府陆续引进和实行维护农村金融市
场发展的政策,比如取消利率限制,鼓励市场决定利率;通过多种金融机构提供
金融服务;支持金融创新等。小额信贷在这一时期产生,其最早产生于20 世纪
70 年代的孟加拉,通过特殊的制度设计,向贫困农户直接提供较高利率的无资
产担保的小额贷款。孟加拉国商业银行年利率为10%——13%,小额贷款机构年
利率高达20%——35%,尤努斯教授所创办的孟加拉乡村银行的贷款利率在18%
—20%。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也提出:发放给农民的小
额贷款一定要实行高利率。目前,小额信贷已从以NGO 项目方式运作为主,发展
到由NGO 转变的金融机构及现有金融机构运作为主。特别是合作金融组织已大量
采用小额信贷这种信贷机制。我国农信社从1999 年开始开展小额信用贷款业务。
各国合作金融组织迫于市场压力在向社员提供各种服务的同时,开始注重利润的
实现,出现向盈利性合作金融企业发展的倾向,贷款价格按市场化的标准确定,
而且这种倾向越来越明显。比如:1996 年底,法国三大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总
余额的比例为25380 亿法郎,净盈利为76.54 亿法郎,而三家合作银行(农业信
贷银行、大众银行集团、互助信贷银行)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4490 亿法郎,34.1
亿法郎[52]。早期实行利率补贴的韩国,从上世纪60 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实行利
率市场化,由市场决定贷款利率。澳大利亚的情况类似,其政府早期对农业贷款
实施利率补贴,上世纪80 年代后期以后,逐步放松金融管制,充分利用市场机
制,实行市场化利率定价。美国农村金融体系是一个以私营金融机构和个人贷款
为基础,以合作农业信贷体系为主导,以政府农贷机构为辅助的庞大系统。美国
农村社区的信用社(Credit Unions)贷款定价时进行严格的信用评估,采取基
于风险的市场化贷款定价策略。
硕士学位论文
29
第4 章我国农信社贷款定价机制分析
4.1 我国农信社贷款定价发展历程
农信社是由农民入股,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地方
性金融组织,服务对象是农民,服务产业是农业,服务地域是农村,宗旨在于促
进农村经济的发展[53]。从1923 年“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在河北省香江县组
建我国第一家农信社开始,农信社逐渐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
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从经营网点来看,在农村地区农信社有着数量众多、遍布城
乡村镇的营业网点。截至2004 年底,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法人机构(包括农村
信用合作社、各级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农村合作银行)32862 家(其中不对
外经营的法人机构180 家)。而工、农、中、建四大银行从1998 年开始撤并在农
村的分支机构,保存的部分机构也失去了放贷等最需要的服务功能。从存贷款规
模来看,1998 年农信社农业贷款就已占全国农业贷款的59.8%,之后农业贷款比
重每年都有增加,2004 年农信社农业贷款占全国农业贷款的比重高达85.9%。农
信社农业存款占全国农业存款的比重情况呈现类似的特征和变化趋势,从1998
年的82.4%,逐年增加到2004 年的88.1%①。农信社目前是我国农村金融的基础
性力量。
农信社贷款定价的自主权是逐步放开的。1984 年8 月,农业银行在转发《国
务院批转农业银行关于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报告》中指出“信用社不再实行农
业银行贷款利率管理的办法,而是对不同贷款对象的贷款利率实行不同的浮动幅
度”。自此,农信社开始对不同的贷款对象执行不同的利率浮动幅度。1996 年以
后人民银行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1998 年10 月31 日,农信社贷款利率浮动幅
度最高由40%扩大至50%;2004 年1 月1 日,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至基础利率
的[0.9,2]倍。2004 年10 月29 号,农信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又扩大到基础利率
的[0.9,2.3]倍。
4.2 我国农信社贷款定价机制现状
4.2.1 我国农信社目前的贷款定价方式
农信社员工对利率风险管理和贷款定价机制的认识和实践普遍“先天不足”,
① 资料来源:综合各年金融年鉴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30
对贷款定价机制的相关知识认知程度不高。人民银行大兴安岭地区中心支行对大
兴安岭地区的农信社进行调查后发现:从高级管理人员到普通员工对贷款定价机
制的相关知识不知道或者不很清楚的占到95%。认为贷款利率由联社主任决定的
占56%,由省联社及派出机构决定的占31%,由人民银行决定的占13%[54]。这说
明传统的利率管理观念在农信社职工中仍占主导地位,而且习惯了执行上级部门
规定的利率水平的管理模式。这一现象在全国具有普遍性。农信社的贷款利率浮
动区间扩大后,农信社的贷款定价主要围绕人民银行出台的利率政策进行,其探
索符合自身特点的贷款定价机制的主动性不强。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抽查了湖
南省30 个县联社后发现其都没有建立起以市场价格为基准,充分考虑资金成本、
各项费用、风险状况、目标收益和价格供给弹性等因素的贷款定价机制。同时农
信社员工对利率风险定价的意识还比较淡漠[55]。
由于各县(区)农村信用联社为一级法人,贷款利率定价权在各县(区)农
村信用联社。农信社一般采用各县(区)农村信用联社集中统一管理,统一定价,
各基层社遵照执行的模式。各基层信用社在发放贷款时,严格按照县(区)联社
规定的各类贷款利率,对应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利率水平,不随意变动。实际上
农信社执行的是“浮动后的固定利率”。在贷款方式上,商业银行常用的定价方
法,如渗透定价法、成本加成定价法、客户盈利分析法等,在农信社基本没有使
用。农信社基本采用“贷款基准利率+浮动幅度”的方法。各县(区)农村信用
联社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结合各县(区)实际,以期限、贷款种
类、担保方式等为标准,制定贷款利率,下发给各基层信用社执行。以湖南省
GZ 县农信社贷款定价办法为例(见表4.1),GZ 县农信社人民币贷款利率简单的
以贷款种类是农业贷款还是其他贷款,贷款期限是短期还是长期,贷款是正常贷
款还是逾期贷款为标准划分的。从实际情况来看,农信社贷款大部分有贷前调查、
风险评估等一整套程序,但在对企业或农户进行贷款利率定价时,各信用社却很
少根据贷款对象的信用程度、偿债能力、经营状况等各方面的风险因素,结合一
定的贷款定价模型进行定价。农信社贷款定价确定方式单一。例如:某地9 家县
级信用联社对被市政府授予“信用村”的农户小额贷款明文规定实行优惠利率的
联社仅为1 家,其余8 家不论信用等级一律执行9.36%(6 个月以内)的利率标
准[55]。贷款利率的管理,依据简单、随意性大、因素不全。农信社没有具有自己
特点的贷款定价模型。
硕士学位论文
31
表4.1 GZ 县农村信用联社人民币贷款利率表
项目 期限 执行利率 逾期执行利率
月 利 率

年利率
%
月利率

年利率
%
6 个月以内(含
6 个月)
短期农8.7 10.44 13.05 15.66
户种养业、
生产生活
助学贷款
5000 元
以内( 含
贷款余额
5000 元)
6 个月至一年
(含一年)
9 10.8 13.5 16.2
6 个月以内(含
6 个月)
联社系统内存单(折) 7.2 8.64 10.8 12.96
帐户资金全额质押贷款
本息及社员资格股额内
的贷款本息
6 个月至一年
(含一年)
7.5 9 11.25 13.5
6 个月以内(含
6 个月)
短期农村工商业、加9.6 11.52 14.4 17.28
工业、交通运输、建房
及基础设施等其他短期
贷款
6 个月至一年
(含一年)
10.5 12.6 15.75 18.9
1 年-3 年(含
3 年)
11.07 13.284 16.605 19.926
3 年-5 年(含
3 年)
11.22 13.464 16.83 20.196
中长期贷款
5 年以上 11.73 14.076 17.595 21.114
资料来源:GZ 县农村信用联社[2004]42 号文件
4.2.2 农信社贷款利率浮动情况
4.2.2.1 农信社贷款利率普遍上浮
农村资金市场处于卖方市场,农信社凭借在农村信贷中的地域垄断优势,在
制定和执行利率浮动办法时,较少顾及优惠利率政策,执行的是“一刀切,一浮
到顶”的“就高不就低”政策,贷款利率几乎没有下浮现象。比如山东齐河、武
城农联社对农户和个体工商户贷款,除持贷款证和本社存单质押执行在基准利率
基础上上浮100%的利率政策外,一律执行“一浮到顶”的贷款利率[56]。又如三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32
明市2005 年上半年新发放贷款中执行基准利率或下浮贷款的仅占0.7%,利率上
浮的贷款占99.3%,其中利率上浮30%-50%的贷款占全部贷款的52.47%[57]。湖南
省全省农信社2004 年贷款利率平均上浮52%,上半年、3 季度、4 季度上浮幅度
分别为35%、52%、68%[55]。
4.2.2.2 农信社贷款利率远高于同期商业银行贷款利率
根据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2004 年10 月29 日起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上限
完全放开,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规定为央行基准利率的2.3 倍。但在实际执行过
程中,商业银行的贷款平均利率水平低于农信社的贷款平均利率水平。以6 个月
至1 年期贷款为例,2004 年三明市商业银行贷款平均年利率为5.65%,而三明市
农信社贷款平均年利率为7.31%[57]。人民银行长沙市支行对30 个抽样农村信用
联社贷款定价的调查显示,2004 年4 季度被调查信用社贷款平均利率为9.52%,
比同期全省金融机构贷款平均利率高2.6 个百分比[53]。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
方面是因为商业银行不同于农信社处于准垄断地位,是处于垄断竞争的格局当
中,其面临着市场竞争压力。另一个方面是因为农信社贷款中农业贷款比重较大,
农信社的农业贷款比重从2001 年的36.9%逐年攀升到2004 年的43.95%①。而商
业银行贷款以大中型企业贷款、房地产贷款为主,其平均贷款风险低于农业贷款。
商业银行贷款平均利率水平低于农信社贷款平均利率水平有一定的现实原因。但
已有迹象表明:贷款利率过高,使农信社客户流失,贷款减少。2005 年年初,
由于利率原因,农行陕西塔城地区额敏县支行轻而易举的从原额敏县农村信用联
社分流数百户农牧民优质客户[58]。以三明市2004 年期间的6 个月至一年期贷款
为例,利率上浮100%以上即高于11.16%的贷款达3.72 亿元,已非常接近三明市
民间借贷利率14.19%的年均利率[57]。2005 年河北深泽县农信社最高贷款利率为
9.3%,而民间借贷利率在8.3%——12%之间。民间借贷具有手续简单、方便的特
点,部分个体工商户、个体私营企业因为农信社利率过高,手续繁琐,而通过民
间借贷形式筹措生产资金[59]。
4.2.3 我国农信社目前的贷款定价管理制度
近几年,随着全国农信社改革的开展,各地农信社相继建立了一些贷款定价
管理办法,将基层网点的贷款定价授权纳入联社法人授权统一管理。但其制度本
身仍不完善,大部分只是对贷款利率浮动权限进行规定,如何定价、如何规范贷
款定价操作程序较少涉及,对利率管理的意识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合规性管
理。在组织划分和职能设计上,农信社暂时没有设立专门的贷款定价决策执行机
① 资料来源:各年金融年鉴
硕士学位论文
33
构,现有部门的管理职能不清晰,目标要求不明确。定价管理基本上停留在文件
的上传下达,报表上报。贷款定价的管理仍是过去的“粗放式”管理。农信社一
般采用各县(区)农村信用联社集中统一管理,统一定价,各基层社遵照执行的
模式。在执行过程中,基层信用社基本没有自主浮动权,缺少针对不同情况的利
率浮动空间和定价权利,缺乏灵活性。浮动利率简单固定化。这使得即使实际价
格和客户需求不吻合时,也不得不准照执行。同时,制定贷款利率的县联社对客
户信息了解较少,往往无法对客户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造成直接后果就是,不
同的贷款对象的利率趋同。利率的浮动基本没有体现浮动定价特色。
在贷款利率监督上,多年来监管当局和农信社管理层习惯于对固定利率和固
定浮动利率的监管,也有一整套方法和程序,但放开利率上限后,如何进行监督
和控制,目前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如果从业人员不能或不愿严格对贷款利率
进行合理定价,就会导致“人情利率”、“关系利率”。如何建立健全贷款定价监
管制度,是农信社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4.3 我国农信社贷款定价机制不健全的原因
过去,农信社在经营上只能认真执行央行和上级行的利率政策,缺乏一套完
整的贷款定价机制,且贷款利率市场化才起步,也没有积累相应的经验。农信社
实施贷款定价时,在参照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按照比较粗放的标准(如
贷款期限、种类、方式等)来确定利率,随意性大,贷款价格的体系不健全,贷
款所分种类少,范围窄,缺乏灵活性。农信社目前尚未形成贷款利率内生机制,
所有贷款均实行浮动后的固定利率,未实行定期浮动定价制度,简单的把人民银
行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政策看作是提高利率。总体来看,农信社贷款定价机
制不健全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4.3.1 基层信用社人员少且专业人才缺乏
在发达地区如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平均每个农信社经营网点要覆盖人
口5000 人以上。而在不发达地区,农信社经营网点和服务客户分散化更加严重。
张学春在2004 年10 月对西部6 省54 县农信社进行调查,发现在观察的54 个县
中,农信社的绝对数量在1999 年至2004 年平均减少15%。而且每个信用社负责
的农户数量也由3000 户左右上升到3770 多户,说明每个信用社服务农户的负担
平均增加了20%以上。农信社的信贷员平均每人要兼顾将近1500 户农户。这种
情况在贵州尤为突出,平均每个信贷员要照顾到2278 户。即使考虑到农户的贷
款覆盖率约为58%,每个信贷员仍必须负责800 多户的贷款发放和管理(见表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34
4.2)。考虑到贫困地区的交通和其他条件,信贷员的辛苦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另
一个方面,目前农信社在利率管理方面的的人才建设基本属于刚起步阶段,在人
员配套上也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利率管理人员,属于贯彻型、操作型,以前
主要负责的是传递中央银行政策信息和利率政策的贯彻落实。农信社缺乏利率定
价和利率风险管理、控制的专业人士,缺乏配套的利率风险补偿、风险定价的有
效工具和手段。随着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扩大和市场化改革的逐渐深入,贯彻型、
操作型的利率执行人员将难以适应新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
贷款利率管理模式下需要的是研究型、管理型的高素质人才,这种人才在农信社
是比较缺乏的。
表 4.2 六省农信社的覆盖面
云南 贵州 四川 陕西 甘肃 宁夏 总计
调查范围 8 8 10 10 11 7 54
信用社个数
1999
84 100 268 193 244 90 979
2004 79 96 194 158 229 90 846
农户/ 信用
社1999
2890 6757 1905 2786 2778 4219 3040
2004 3333 7752 3300 3413 3096 4184 3774
农户/ 信贷
员2003
1745 2278 1385 1451 1124 1294 1468
得款农户/
总农户2003
48.84% 50.67% 70.06% 66.43% 43.66% 67.29% 57.82%
用款农户/
总农户2003
56.87% 48.60% 60.41% 49.81% 53.97% 42.37% 52.00%
资料来源:张学春,政府定位与农村信用社改革,金融研究,2006 年第6 期
4.3.2 农信社在农村信贷市场暂时处于垄断地位
目前在许多地区,在农村资金市场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农信社作为实际上唯
一的正规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有垄断的特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农信社人
员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危机感,没有内在动力主动的考虑贷款定价问题,思想认
识不到位,还缺乏参与竞争的手段和能力。农村金融市场上多元化的资金供给主
硕士学位论文
35
体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邮政储蓄
银行和各类已经成立或即将成立的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比如:村镇银行)
都将成为农信社强劲的竞争对手。农信社全体员工特别是管理层必须改变思想,
正视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主体逐渐增加的局面和趋势,摆脱旧思维的束缚,把自己
的观念和行为,置身于市场经济竞争条件中,充分认识到科学贷款定价的重要性:
贷款定价过高会在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失去市场,贷款定价太低可能使竞争
到的贷款业务无利可图,甚至出现亏损的事实。
4.3.3 管理体制的影响
长期以来,信用社的经营管理体制模糊不清,具有合作制的表征而无合作制
之实,先后托管于农业银行、人民银行等部门,自主经营的权力始终未曾获得。
多个部门的业务管理带来不同的经营理念,农信社没有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经营
管理模式;同时在这种模式下,其贷款定价权力归于业务主管部门,建立自己的
贷款定价机制无从谈起。同时人民银行长期的政策扶持淡化了农信社贷款定价的
风险意识。作为农村金融金融市场的主力军,其一直以来受到人民银行的精心呵
护。无论是从提供补贴性优惠利率的支农再贷款,对农信社实行低于其他商业银
行的准备金率,还是为农信社改革发行央行专项票据,人民银行都为农信社增强
资金实力,降低资金成本提供了强大的后盾。正因如此,农信社在市场化改革大
潮中,总是难以敏感的察觉到市场的作用,缺乏风险意识。表现在贷款定价上,
往往只注重实行“一浮到顶”的定价策略,以缓解扭亏增盈的生存压力,而淡忘
了过于简单的贷款定价方法不利于自身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不利于增强发展后
劲,不利于市场竞争。
4.3.4 缺乏贷款定价技术基础
科学合理的贷款利率定价方法应该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贷款风
险和经营成本合理定价。如何准确计量利率的溢价才能覆盖风险是件很困难的事
情。农信社历经几次改革,资料大部分流失,客户资料不全面、信息短缺,且没
有建立专门的信贷风险历史数据统计档案和专门的信贷评级部门。同时我国征信
系统尚不健全,不能为农信社贷款定价提供权威可靠的信用信息,而且利率定价
模型要靠大量的长期数据来验证和推理。因此,要建立起一个能准确的覆盖风险
的利率计算模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加之,在追求短视利益的目标下,其主要的
人力、物力均投向如何扩大存贷款业务方面,对基础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保
存方面非常薄弱。同时客户与农信社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农村各类中小企业、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36
民营企业的帐务不健全,征信系统也不完善。目前,农村信用社信息化管理手段
相对落后,信贷管理系统、客户关系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建立。由于贷款定价与风
险紧密相连,而风险与客户的信用联系紧密,因此建立完善的信用社内部评级信
用系统是贷款定价的基础。而完善的信用社内部评级信用系统的建立需要有完善
的客户资信档案。资信档案的内容包括家庭人口情况、家庭经济情况、信用历史
等。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基层信用社普遍人手不足,对部分农户的资信状况调
查了解不够充分,有的完全依赖当地村组干部评级,主观随意性大。有的信用社
干脆先假定所有初次贷款的农户为信用户,以后再根据农户的还款情况对信用情
况进行调整。因此信用社对农户信用情况的掌握大体来说比较粗糙。同时信贷风
险评估系统和风险分析方式不尽完善,使贷款定价缺乏量化的标准对市场资金供
求情况和企业资信等级以及行业风险都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适合农信社
的合理定价模式目前基本上处于缺失阶段。
目前的情况是信用社的会计管理也处于一个较低水平,还是粗放式管理阶
段,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管理理念十分强烈,无法实现精确的资金成本核算以及
信贷风险评估,无法为贷款定价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农信社尚未推行管理会计
系统,不能准确知道分摊到产品的资金成本,不能根据存款结构和总量的动态变
化,精确测算资金成本的变动,给科学贷款定价带来困难。比如:各地县联社在
贷款定价时,习惯将贷款损失率算为成本的一项,计入贷款利率中。所谓贷款损
失率就是预计核销呆帐贷款(当年应提取呆帐准备金额)与可收息贷款平均余额
的比率。我们知道贷款的风险补偿部分是对贷款本身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
给予一定的风险溢价。而预计核销呆帐贷款(当年应提取呆帐准备金额)则是对
依法贷款可能形成呆帐而提取的准备金。两者是两种概念,不能相互替代。
硕士学位论文
37
第5 章完善我国农信社贷款定价机制的初步设想
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中,贷款价格将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营销成败的重
要影响因素。贷款价格对外是银行与客户商定借出资金价格的行为,对内是对资
产的预期收益和运作风险的控制活动。要使农信社的贷款业务有效率、低风险,
且能保持市场竞争力,就需建立健全一个系统的高效的贷款定价机制。笔者认为
在目前的情况下,一个高效的贷款定价机制应该包括科学的定价理念、规范的定
价制度和具有农信社自身特点的定价模型三个方面。科学的定价理念给定价机制
的建立指明方向;规范的定价制度保证科学定价的有效执行;具有农信社自身特
点的定价模型将提高价格制定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5.1 提高员工素质并强化科学贷款定价理念
因我国长期实行管制利率,农信社在定价方面的自主权很少,造成农信社的
利率管理模式以简单传递监管机构精神为主。中央银行调整利率,农信社的贷款
利率就会随之调整。这种被动的管理理念,致使农信社内部利率管理能力薄弱,
管理人才也处于相对真空的状况。为了适应农村金融开放的需要,进一步顺应贷
款利率市场化的趋势,提高竞争力,农信社要从传统的利率合规性管理模式中摆
脱出来,加强和改善利率管理,首先从思想上重视贷款定价问题,树立主动应对
竞争的战略定价理念,有意识的研究价格,主动算好、算准每种贷款的价格。其
次要树立效益观念。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建立在成本、效益和质量的基础上。
农信社也不例外。农信社资产业务中的核心产品就是贷款资产。“增贷增效靠增
量”的粗放式贷款经营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的需要。
充分合理的运用贷款定价政策是农信社提高贷款业务经营效益的客观选择。农信
社员工要认识到只有正确支配好贷款定价这个杠杆,才可以争取更大的创利空
间。同时要强化职工队伍建设,提高农信社职工整体素质。一要引进人才,尤其
是资金管理、计算机程序应用、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可以通过引进人才和定向
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以满足贷款定价管理对人才的需要;二要加强信贷业务人员
培训,全面提高信贷政策和信贷操作规程,以确保利率政策的正确贯彻落实;三
要结合“八荣八耻”教育活动,强化信用社员工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教育,树立
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实际行为为“三农”发展搞好服务,
全面提升农信社的良好形象。然后农信社要制定稳健经营的战略,在制定产品价
格时,要具体核算产品成本,综合考虑客户与银行的关系和潜在的风险因素,根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38
据不同的风险制定不同的价格,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利润最大化。最后农信社要
制定反应灵活的应对策略。要有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能力、分析能力、快速反
应的能力,并及时落实到金融产品的分析、调整中,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开发新
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5.2 建立规范的贷款定价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制定相当重要,制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信社的
管理效率、发展速度,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贷款定价的科学性。贷款的合理
定价需要农信社内部各部门的共同合作,笔者认为农信社运作有效的规范的贷款
定价制度包括高效的贷款定价决策执行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信贷风险
评估体系和贷款定价监督系统。
5.2.1 建立高效的贷款定价决策执行机构
农信社改革试点以来,县级联社大多具有一级法人资格,自然而然县联社具
有贷款定价自主权,因此作为县联社最高权力机构联社理事会就有权利制定联社
年度利润目标,作为联社贷款利率定价的总目标。联社理事会制定年度利润目标
时应该重点考虑本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最近几年平均利润率,本地区的实际资金
供求关系,本联社资金成本等因素。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委员会作为县联社贷款利
率制定的领导和决策机构,由联社主任、副主任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把
利润目标分解到具体业务种类中,并确定每个基层社的利润目标,根据利润目标
审定贷款定价政策、最优惠贷款利率和定价授权方案等。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委员
会下设贷款定价办公室,或由计划财务部、综合计划部作为贷款利率定价的后台,
负责联社贷款利率定价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为:
1. 提出联社贷款利率定价政策,拟定贷款利率定价模型。
2. 拟定联社最优惠贷款利率及贷款利率定价调整点数方案,维护和更新贷
款利率定价参数。
3. 拟定对基层信用社的定价授权方案。
4. 组织实施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委员会审定的贷款利率定价政策,并对定价
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贷款价格的制定除了定价管理部门的参与外,还需要联社会计财务、信贷、
资金营运等部门为贷款定价提供支持。会计财务部门提供年度贷款的单位资金成
本、贷款管理费用和税负成本以及应由本年度分摊的以前年度亏损等定价信息,
信贷部门根据年度资产负债目标要求提供年度信贷投放规模和结构,同时提供客
硕士学位论文
39
户风险、同业竞争情况等定价信息;资金营运部门提供市场利率等定价信息。
贷款定价的流程如下:基层信用社信贷员收到客户的贷款申请后,根据贷款
利率定价的要求对客户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解,如尚未建立档案的,要进行相关调
查,根据了解或调查的情况,评定客户信用等级,在县联社理事会确定的目标收
益率以及会计部门核算出来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基础上,测算贷款利率。对符
合贷款条件的超过授权的贷款,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定价建议,报审贷小组审
批;对已发放贷款进行跟踪调研,提出进一步完善贷款利率定价的合理化建议。
基层信用社审贷小组在收到信贷员的超授权贷款利率定价申请后,根据本联
社的贷款定价政策进行研究,在贷款定价委员会授权区间和规定的工作日内对贷
款利率价格进行审批,对符合信贷政策的超授权贷款利率报贷款定价办公室审
批。
贷款定价办公室在收到基层信用社审贷小组的超授权贷款利率定价申请后,
根据联社定价政策,在规定的工作日内对贷款利率进行审批。
基层社审贷小组和信贷员以测算出的贷款利率为基础,结合市场竞争状况和
国家的农业政策,适当上浮对客户进行报价,总的原则是在市场允许的情况下尽
可能实行相对高的价格水平。如果客户不认可联社的报价,双方可以进行议价。
议价的原则是确保不突破价格底限,要体现风险差异性。最后确定贷款价格。
5.2.2 建立贷款定价的监督管理制度
利率市场化要求农信社必须建立科学、高效的分级授权体制和严格完善的监
督制度。否则,可能会由于贷款定价权力的下放,造成“道德风险”,农信社需
要建立贷款定价程序的逐级授权管理制度,对贷款定价办公室、审贷小组、信贷
员根据差别化管理的原则,授予一定的浮动权限。对贷款定价的监督可分为内部
监督和外部监督。本文仅指农信社内部对贷款定价的监督管理。农信社贷款定价
的监督建议分为贷款定价决策执行机构的自检和联社审计部门的单独监督。贷款
定价决策执行机构的自检包括:贷款定价办公室根据联社定价政策对基层信用社
审贷小组的定价授权情况及信贷员的贷款利率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其执行效
果,并向联社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委员会报告;审贷小组对基层信用社信贷员进行
监督、检查,保证其按规则执行贷款利率定价。联社审计部门要对贷款定价过程
中内部流程合规性进行监督;对贷款利率授权机制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利率
执行情况及利率浮动情况进行监督;对管理过程中关系人是否涉及“金融腐败”
进行监督。同时,各基层社要按总行的要求及时填报有关利率报表,充分运用利
率监测台帐,建立贷款利率定价情况监测制度,可以每半年开展贷款利率执行情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40
况分析。同时,县联社每年对辖内贷款利率定价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监督时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并对在贷款定价过程中因越权、违规或其它不
适当行使权利而给联社造成损失或重大风险的机构、部门和人员,视情节轻重给
予相应的经济或行政处罚。处罚方法应该与《商业银行法》中“向关系人发放信
用贷款或者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条件的处以50 万元以
上,200 万元以下的罚款等条款相吻合,给予违反利率政策者以重罚直至开除公
职的处分。否则就很难保证在利率定价以及实施过程中不出问题。
5.2.3 建立科学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
银行业金融机构以资金融通为主要业务,资金需要在资金筹集部门和资金运
用部门之间调拨。资金筹集主要以存款、同业市场拆借、再贷款等方式为主。目
前农信社资产运用渠道单一,传统的贷款业务占整个资产运用中的比列高达99%。
农信社多以县联社为一级法人,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在县联社授权范围内开展
业务。县联社对分支机构实行财务统一核算,财产统一管理,资金统一调度,经
营成果单独考核。在这种背景下,农信社只有合理有效的制定内部资金价格才能
引导处于不同经营环境中的具有不同经营能力的分支机构合理处理上存资金和
发放贷款的关系,处理好支持重点地区与分支行借款放贷的关系。
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是指资金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不同部门、不同产品、
不同机构之间流动时所使用的价格①。反映资金流动对经营的真实机会成本或收
益。具体针对农信社而言,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主要是指联社存款部门和基层信用
社的存差资金通过资金营运部门转移给信贷部门所使用的各期限档次利率。建立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的主要优点是,在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进行决策时,可把
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分离,贷款决策可集中分析贷款资产的质量,而资金管理部
门则负责了解资金成本及负责解决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结构,特别是对市场利率变
化比较敏感的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结构。
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以存款利率为基础计算,另一种
是以市场基准利率为基础计算。
各期限档次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各期限档次的存款平均利率(或市场基准
利率)+核定的存款部门费用率+存款部门可调整的资本收益率(不实行部门核算
时为零) (5.1)
存款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简单明了。而市场基准利率的确定要复杂一
些。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大多是按同期限外部货币资金市场利率
①刘刚领,内部转移价格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J],金融会计,2004(04)
硕士学位论文
41
确定,即LIBOR(伦敦同业拆借利率)为基准利率。戴国强教授对中国市场利率
体系中的主要利率:银行存贷款利率、票据市场利率、债券流通市场收益率、同
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进行比较分析。他基于市场性、基础性、相关性、
稳定性四个方面的考虑,得出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作为短期基准利率优于市场上
其他利率(戴国强,2006)。笔者赞同这一观点,建议农信社采用银行间债券回购
利率作为短期基准利率。而长期基准利率可以运用货币时间价值理论,采用复利
方法计算得出。
5.2.4 健全信贷风险评估系统
贷款定价的核心是正确评估量化信贷风险和风险补偿水平。农信社由于长期
的粗放经营,日常工作的主要人力、物力均投向如何扩大存、贷款业务方面,对
基础资料数据的收集、保存整理非常薄弱,风险量化、分类标准不完全统一,评
估标准弹性较大,尚不能客观科学的反映各类贷款风险程度。建议各地信用社要
尽快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更好的发挥贷款定价的杠杆作用。针对农信社尚
未建立完善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的现实情况,要借助社会信用评价体系,结合农
信社开展的“三信”(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工程,把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
规模大小实行不同的差别利率变成按照不同的信用度实行相应的浮动利率,把现
行工作中粗放的认为所有农户都是信用户,再根据还贷情况调整信用等级的办
法,变为建立客户经济档案,根据客户信用进行评级。经济档案要收集客户的静
态数据和行为数据(包括交易行为数据和非交易行为数据)。其中:客户的静态
数据包括:客户的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所从事的行业、收入、财产、负
债、拥有的金融产品、家庭卫生、社会信誉、邻里关系、经营能力。客户的行为
数据包括客户现金交易、转账、消费、还款、透支/借贷、缴费等相关行为的时
间、渠道、金额。要逐步提高信贷管理科技化水平,不断完善客户经济档案内容,
加快研究开发“农户经济档案”程序,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管理效率。随着农户
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逐步完善,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以地域为单位组建“农
民信用卡”中心,在统一授信额度内,集中管理小额农户贷款,基层社负责信用
档案信息的收集和前台发放,不再具体审批小额农户贷款,农户可以在额度内“随
用随贷。这既能大幅减低信贷成本、提高效率,也能有效杜绝冒名贷款。同时建
立和推行“村级信贷联络员制度”和“农户定期回访制度”。可采取乡镇政府推
荐、群众评议、信用社考核聘用的方法。在全县行政村择优录用政治素质高、责
任心强、群众基础好、有能力协助信用社做好贷款放、收、管工作的村干部为村
级信贷联络员,并给付一定的报酬。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42
农信社在具体针对某笔贷款进行风险评估时不仅要考虑农村企业或农户的
整体状况,还要针对具体情况,以未来现金流预测作为信贷风险评估的重点。在
农信社经营管理水平上升以后,还要强化经济资本对贷款定价的作用,根据贷款
非预期损失大小分配相应的经济资本加入贷款定价,提高贷款定价的科学性。同
时农信社在落实贷款责任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激励约束兼容的考核机制,通过
导入市场营销激励机制等手段,将经营绩效与基层社信贷人员切身利益结合起
来。
5.3 开发具有农信社自身特点的定价模型
5.3.1 定价原则
究竟采取何种定价模型取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经营环境、竞争策略和自身
经营管理水平的判断。从信用社定价方法来看,主要分两种形式:一是目前普遍
应用的以国家公布法定利率为基础,根据不同因素进行不同幅度的浮动;二是借
鉴在本文的第三部分中介绍的国外银行业金融机构通常所采用的模型。成本相加
模型适用于居于垄断地位或处于贷款市场需求旺盛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价格领导
模型是一种市场导向型模型,此模型既考虑市场利率风险,又考虑贷款本身的违
约风险,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客户盈利分析定价模型是客户导向型模型,实现了
差别定价的个性化经营方式。由于这种定价方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到分客户
核算,以便准确的测算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总成本,加大了成本管
理的难度,所以这种定价方法适用于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往来关系密切,资金需求
量较大的客户。RAROC 定价法强调银行资本对风险的最终抵补作用,有利于实现
贷款价格与风险的匹配,体现出对不同风险程度贷款客户的区别待遇。但其依赖
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的历史数据。
不同的贷款定价方法有其不同的着眼点,每种模型与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
性,尤其是相对创新的定价模型,从更高的层次和更全面的角度对贷款定价提出
了积极有效的方法,但它同时也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前的信息基础管理和财务成
本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虑到我国利率市场化还处于改革的初期,农信社的
利率还实行上下限管理,农村金融市场发育不全和农信社自身利率管理水平低下
的客观事实,可以明确农信社贷款定价模型的选择确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
信用社经营管理机制的变化而做出适当调整。信用社贷款定价模型的选择必须基
于信用社的实际情况进行。现阶段应当采取适当信用社管理水平的较为简单、易
于操作的定价模型。
硕士学位论文
43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着重探讨适用于农信社的一般性模板。笔者认为中国人
民银行[2006]8 号文件中的贷款定价一般性模板采用最优惠贷款利率加调整点数
的方式值得大力推广。公式为:
贷款利率=最优惠贷款利率+贷款利率定价调整点数 (5.2)
最优惠贷款利率是指联社对最优良客户一年期贷款的最低利率。公式为:
最优惠贷款利率=贷款资金的付息成本率+贷款的管理费用率+税负成本率+
最低目标利润率 (5.3)
贷款定价调整点数是指在最优惠贷款利率基础上,结合贷款的风险程度、目
标利润以及经营策略等因素,对贷款利率水平进行调整的幅度。公式为:
贷款利率定价调整点数=风险溢价点数+目标利润调整点数+经营策略调整点
数 (5.4)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信社采用以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作为基准
利率,在一定浮动幅度内浮动的的贷款定价方法。最优惠贷款利率定价法以“点
数”取代“浮动幅度”是定价方法的创新,定价的标准相对更加明确,更有科学
性。此方法既体现了成本相加模型中从信用社自身的角度出发的优点,又体现了
客户盈利分析定价模型和价格领导模型中对客户贷款风险、市场风险溢价等因素
的考虑。对农信社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利率定价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
最优惠贷款利率定价法与农信社目前的贷款定价方法比较接近,便于农信社接
受,易于操作和推广。
5.3.2 贷款定价公式的说明
5.3.2.1 最优惠贷款利率
最优惠贷款利率本质上就是农信社经营成本和最低目标利润的和,包括三部
分:贷款资金的付息成本率、与贷款有关的各项费税、最低目标利润。
贷款资金的付息成本率是指与信用社发放某笔贷款相对应的资金来源的平
均成本率,通常可以用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表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在本文上小节
已经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言。
贷款费用是指贷款发放所产生的费用,包括直接费用、管理费用、营销费用。
比如手续费支出、营业费用、其他营业支出,营业外支出。税负成本指发放贷款
所应缴纳的营业税及附加。
贷款费用率=(手续费支出+营业费用+其他营业支出+营业外支出)/贷款平
均余额(5.5)
税负成本率=营业税金及附加/贷款平均余额 (5.6)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44
最低目标利润率是由联社理事会根据本联社实际确定,一般是指对最优质客
户贷款的利润率。
5.3.2.2 贷款利润定价调整点数
贷款利率定价调整点数包括风险溢价点数、目标利润调整点数、经营战略调
整点数。其中风险溢价调整点数是确定贷款价格的重点。
(1)风险溢价调整点数由信用风险调整点数、期限风险溢价点数和市场风
险溢价点数所组成。只有正确度量风险,贷款的风险定价机制才能有效运转,才
能确保风险和收益在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合理分担,从而增强金融市场的有效
性。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核心的内部评级法,银行贷款的风险特征主要有四个
构成因素:借款人违约概率(PD)、债项特定违约损失(LGD)、债项的违约敞口
(EAD)、债项的期限(M)。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银行业金融机构就可以衡量特
定债项预期的内在经济损失,并据此确定风险的价差补偿,从而达到贷款定价的
目的。
信用风险调整点数=违约概率(PD)*违约后的损失率(LGD) (5.7)
违约概率是指借款人在未来特定时间段内不能按合同要求偿还本息或履行
相关义务的可能性。违约概率分为农村企业违约概率和农户违约概率。违约概率
的评定要借助上节所提到的信用风险评估系统,根据信用等级确定违约概率。违
约损失率是指违约发生后风险暴露的损失程度。违约损失率主要根据贷款采取的
不同保全措施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公布的违约损失率参考数值等确定。如果信用
社一时无法测算违约概率和违约后的损失率时,可以根据现行的浮动幅度乘以贷
款基准利率来测算。
期限风险是指贷款期限长短不一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和货币价值的变化。期限
越长,风险越大,所要求的期限风险补偿率就越高。对于期限风险溢价点数有两
种确定情况:当贷款实际期限为一年时,期限风险溢价点数为0;当贷款实际期
限非一年时,与最优惠贷款利率形成期限差所带来的风险损失率,要根据复利水
平和市场利率预期变化来确定期限风险溢价点数。
市场风险溢价点数是指联社在区分不同市场风险种类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
风险溢价,比如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等。
(2)目标利润率是指联社定价部门确定的贷款平均利润水平,调整点数是
指目标利润率与最优惠贷款利率中所含的最低利润水平之差,作为定价调整因
素。
目标利润率=(贷款业务应承担的年度目标利润总额-以前年度已发放未到期
贷款应在本年的收益)/当年新增贷款额(5.10)
硕士学位论文
45
(3)经营策略调整点数是指联社根据客户发展战略、产品营销战略、区域
发展战略、同业竞争战略、民间借贷以及政策性因素确定的定价调整幅度,同时
授予基层信用社审贷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区间内进行的具体调整。
5.3.3 具体实例
假设某县联社 2007 年3 月份拟向一客户发放一笔贷款,金额为一万,期限
为一年。该客户为信用社社员(一级信用户),贷款用途为农业生产。计算该笔
贷款的利率。
第一步:已知国家规定一年期贷款法定利率为6.39%,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农
信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为基础利率的[0.9,2.3]倍,即该笔贷款利率范围是
5.751%——14.697%。
第二步:根据“贷款定价一般性模板”,计算该笔贷款利率:
1. 最优惠贷款利率
(1)一年期存款利率:2.79%
(2)贷款费用:按1%比例计算
(3)税负成本: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按3%税率征收
(4)最低目标收益率:按1.2%(2006 年资产收益率)计算
2. 贷款定价调整点数
(1) 风险溢价点数
A 信用风险调整点数:因为该县联社暂时缺乏数据估算违约概率和违约
后损失率,现根据现行的浮动幅度乘以贷款基准利率来测算,即
(13.284%/6.39%-1)×6.39%=6.89%
B 期限风险溢价点数:因为贷款实际期限为一年,贷款期限风险系数为
0
C 市场风险溢价点数:按0.3%比例计算
(2) 目标利润调整点数
本联社理事会确定的贷款平均利润率为 8%,因为8-(2.79%+1%+3%+1.2%)
=0.01%,因此目标利润调整点数为0.01%。
(3) 经营战略调整点数
因为贷款户是本社社员,优惠减幅5%;且该贷款户是一级信用社,优惠
减幅5%。
因此,该笔贷款利率:[(2.79%+1%+3%+1.2%+6.89%+0.3%+0.01%)×
(1-5%)](1-5%)=13.71%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46
小结:目前正是农信社制定科学贷款定价机制的初始阶段,应综合考虑以上
因素,按照科学风险定价机制内涵,在“区别对待,差别记息”的市场原则指导
下,不断摸索加以改进。同时,我国地缘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同地区农
信社经营管理水平和所处的经济环境差距很大,利率的形成机制不能搞一刀切,
使用同一模型。制定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时要结合本地实际,按照市场化、效益化、
差别化、规范化的原则,以贷款风险计量为中心,选择和开发适合自己的贷款定
价模型,增强风险定价的能力。要建立综合反映市场营销、成本控制、效益核算、
风险补偿等方面要求的贷款定价机制。因此还需要相关部门及信用社自身进行大
量的工作和努力。本文提供的拙见希望能对农信社贷款定价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
用。
硕士学位论文
47
结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逐步完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利率
最终的完全市场化已为期不远。这一方面意味着银行业金融机构面对客户放贷时
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能够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更为灵活的确定利率高低,以便可
以更好的争取优质客户,防范信贷风险。另一方面,一旦利率完全放开,银行业
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由原先以服务为主的竞争逐渐演变成产品、服务和价格之
间的竞争。贷款价格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竞争
力。由于目前农村资金市场供不应求,农信社凭借在农村借贷中的地域垄断优势,
在制定和执行利率浮动政策时,几乎所有的贷款都是“一浮到顶”。因此农信社
的员工暂时还没有意识到贷款定价的重要性。但是,随着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
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新在农村金融市场发力,随着银监会发布《关
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若干意见》及其具体实施办法,农村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给将大大增加,农信
社即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就现在的情况而言,农信社无论理论研究还是信息
系统建设方面都未做好准备。理论界对农信社贷款定价的研究目前也相对比较薄
弱。因此本文的论文选题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通过借鉴国外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定价机制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信社实
际,探讨了完善我国农信社贷款定价机制的一些措施,得出以下结论:
1. 根据利率决定理论、信贷配给理论,农信社贷款定价必须考虑农村资
金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和贷款者所承担的风险。按照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农村金
融理论,在农村金融市场上要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贷款要实行市场化定价。
2. 国外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定价历史比较悠久,其贷款定价机制值得农
信社借鉴。包括专业的定价决策、科学的成本核算、先进的定价技术和详实
的客户资料。而其中关键的贷款定价模型值得好好研究。
3. 尽管目前农信社有了一定的贷款定价自主权,但农信社经营者目前还
缺乏科学贷款定价意识,贷款定价的方法简单僵化,没有体现风险和收益相
匹配的定价原则。其成因是由于我国实行长期的利率管制,农信社缺乏贷款
定价的实践经验;农信社暂时居于农村资金市场供给的垄断地位,还没有现
实的压力;农信社还没有广泛的推行管理会计,贷款定价所需数据很难获得;
同国外或国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相比,其信用评级体系很不健全,缺乏权威
性、公正性和统一性;各地农信社目前还未建立起适合自己的贷款定价模型。
4. 解决农信社目前贷款定价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完善我国农信社贷款定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48
价机制。完善的定价机制应该包括:科学的定价理念、规范的定价制度和具
有农信社自身特点的贷款定价模型。这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这一切需
要农信社内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仔细权衡内外各种因素,全面考虑各种主
客观条件,以贷款定价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细化成本管理、风
险管理,推进金融创新,提高农信社贷款定价水平,不断提高农信社在农村
金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本文提出了完善农信社贷款定价机制的初步设想,希望为农信社在实际操作
中确定贷款价格提供一些参考作用。但是由于一方面农信社信贷数据的获取难度
较大,另一方面国内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较少,以及本人学识能力和时间的限
制,所以本文只从理论上阐述了提高农信社贷款定价能力的方法,缺乏定量分析,
这不能不说是遗憾和不足。不过,笔者深信这些研究只是起点而绝非终点,在以
后的工作中笔者会继续努力来弥补研究的不足。
硕士学位论文
49
参考文献
[1] Markowitz H. ,1952.Portfolio Selection ,Journal of Finance,Vol.7,No.1,pp.77-91
[2] Sharp,w.1964.Capital asset prices: 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 under
conditions of risk .Journal of Finance 19,425-442
[3] Merton, R.,1974,On the Picing of Corporate Debt: The Risk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Journal of Finance,2, pp.449-471
[4] Leland, Pyle.Information Asysmmetries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ation[J].Journal of Finance,1977,Vol 32(2):371-387
[5] Stiglitz,J.and Weiss ( 1981 )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1,393-410
[6] CORDY MB.A comparative anatomy of credit risk models[J]. Journal of
Banking &Financial ,2000,(24):119-149
[7] FAO and GTZ,1998. Agricultural finance revisited : why?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 Meyer, R.,Nagarajan , C.,2001. Rural
Finanial Markets in Asia : Policies ,Paradigms, and Paradigms, and performa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 Novak,M.P. and E.L. LauDue,1999.Application of Recursive Partitioning to
Agricultural credit scoring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Applied Economics,31(1)
[9] Barry , P.J. ,P.N.Ellinger , J.A.Hopkin , and C.B.Barker , 2000.Financial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e, 6th Edition, 6ed, Interestate Publishers, Inc
[10] Berger, A Uen N,W.scott Frame ,and Nathan H.Miller, 2002. Credit scoring and
avoilabilith, Price, and Risk of Small Business Credit. Working paper,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11] James T Fergus,spatial Variation in construction loan pricing at commercial
banks[J],Journal of housing Ecomomics ,1995(4):118-135
[12] Erik Lehmann and Doris Neuberger, SME Loan pricing and Lending
Relationships in Germany:A new look [J],Thunen-series of Applied Economic
Theory Thunen-Reihe Angewandter Volkswirtschaftstheorie,Working Paper
No.18,199
[13] Andrew H chan,Sumon c Maznmdar,Yuxing Yan,Monitoring and bank Loan
pricing[J],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2000[8]:1-24
[14] Rafael Repullo,Javier Suarez,Loan pricing under Basel capital Requirements,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50
March 2004
[15]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浦东分行课题组国有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定价机制
研究[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 年第1 期
[16] 陈燕玲贷款定价模式比较与利率市场化后的模式比较[J],《华南金融研
究》,2002 年4 月
[17] 胡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体系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2004 年10 月
[18] 王俊寿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的比较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4
年第2 期
[19] 曹清山、邹玉霞、王劲松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和模型设计[J],《金融
论坛》,2005 年第2 期
[20] 陈天阁,周效东,方兆本基于利率市场化的银行贷款竞争导向定价策略
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5 年2 月
[21] 方晓燕我国银行贷款定价困境及新路径选择[J],《特区经济》,2005 年
12 月
[22] 关大宇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最优化模型设计[J],《金融论坛》,2006
年3 月
[23] 李蕊,殷仲民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 年第2 期
[24] 黄小田等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J],《系统工程》,
2002 年5 月
[25] 庄新田,黄小原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系统工程》,
2002 年5 月
[26] 王来星我国商业银行收益与风险对应的定价模型构建[J],《武汉金融》,
2003 年5 期
[27] 蒋振声,陈德伟贷款市场利率模型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
年11 月
[28] 唐旭利率市场化和贷款定价[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 年第2 期
[29] 黄冈市分行资产负债管理部对加强贷款定价管理工作的思考[J],《湖北
农村金融研究》,2004 年第11 期
[30] 陈彬瑞等商业银行贷款理论定价与实际操作的差异及思考[J],《上海金
融》,2005 年第2 期
[31] 李名元,宋国云,陈增华关于贷款定价的实证研究[J],《现代金融》,2005
年第2 期
[32] 沈庞飞利率浮动制与农信社经营管理[J],《浙江金融》,2002 年第8 期
硕士学位论文
51
[33] 陈彬瑞对农信社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扩大效应及其定价模式的调查与思
考[J],《金融与经济》,2005 年第2 期
[34] 罗骏,何勇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策略探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
年12 月
[35] 聂彦军,祁敬之对农信社贷款利率浮动问题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
践》,2005 年11 期
[36] 李泽瑜合理运用利率浮动政策,实现农信社和农民“双赢”[J],《南
方金融》,2004 年7 月
[37] 王锋等 2004 年西北五省区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情况的调查及存在
问题分析[J],《西安金融》,2005 年第6 期
[38] 孟建华金融企业性质、法人治理与贷款定价——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
率浮动政策执行效果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6 年第4 期
[39] 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市场分割与信贷配给:利率市场化
的体制及经济效应[J],《金融研究》,2006 年第1 期
[40]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调查统计处课题组海南省贷款利率浮动的现
状及对企业影响度的调查[J],《上海金融》,2006 年第1 期
[41] 赵永峰,吕新鹏,张秀霞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的缺失及其改革
模式选择[J],《西安金融》,2005 年第10 期
[42]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改革设想[J],
《金融理论和实践》,2005 年第12 期
[43] 亚当斯,戴尔.W.:《金融对农村发展的作用》,载于何安乃、胡必梁和冯姓
元编《农村金融与发展——案例分析与培训手册阅读材料》,中国社会科学
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2000 年5 月
[44] Adams , Dale w. (5-6,November,2002): “Filling the Deposit Gap in
Microfinance”, Paper for the Best Practices in savings Mobilization conference,
Washingtong , DC
[45] 张晓山、何安乃主编:《农村金融转型与创新——关于合作基金会的思考》
(张远江、李静、张军等)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 年版
[46] 哈维尔·弗雷克斯,让·夏尔·罗歇微观银行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
版社,2000 年1 月第1 版
[47]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 年出版
[48] 王志辉主编银行作业成本制度实施规则与方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年1 月第1 版
[49] 戴国强、梁福涛中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6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52
年4 月
[50] Adams,D.W.:“Are the Arguments for cheap Agricultural credit sound?”
Undermining Rural Development with cheap credit ,Boulder :west-view
press,1984.
[51] Gilberto M. Lanto ﹠Ryu Fukui:《东南亚小额信贷创新》,中国农村金融
与信贷设施研讨会,法国巴黎,2003 年10 月13-14 日
[52] 陈耀芳等农村合作银行发展模式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年3 月第
1 版
[53] 何广文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年11 月第1 版
[54] 李生龙农信社贷款定价模型是始终的问题研究,黑龙江金融,2006 年5

[55]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货币信贷处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对农村信用社贷
款定价机制的探索与建议,[十佳]调研材料汇编(2005),中国人民银行长
沙市支行内部资料
[56] 中国人民银行德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县域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政策执行情况
的调查,济南金融,2005 年第12 期
[57] 雷贵优,周金根,范晓春三明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现状调查,金融参
考,2005 年第10 期
[58] 李宏对塔城地区农信社贷款利率定价现状的思考,西安金融,2005 年第
10 期
[59] 郭会丛,张玉茹,刘晓卿对深泽县农信社贷款利率浮动政策实施效果的
调查,河北金融,2005 年第10 期
[60] 刘刚领内部转移价格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J],金融会计,2004(04)
硕士学位论文
53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 屈芸. 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问题的思考. 当代经济,2007(2)上,79-80
[2] 屈芸,周再清. 农信社贷款定价问题探讨. 财经理论与实践增刊,2007(3)
已录用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讨
54
致谢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在感叹时光流逝之时,我庆幸自己能够在漫漫
求学道路上结识了我一生都将得益于他们的良师益友。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谨向
在我学习和写作的过程中给予支持和帮助的师长、家人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恩师——周再清副教授。三年来,恩师在学业和生活中
给我提供了大量有益的指导和帮助,令我终身难忘。周老师严谨细致的工作精神,
潜移默化的改进了我的学习方法,提高了我的研究能力。本文自开题到完稿历时
一年,一直得到周老师的悉心指导。周老师对于文章的选题、结构乃至措辞都提
出了细致详尽的意见,使论文得以顺利完成。
其次,我要感谢湖南大学金融学院所有领导和老师对我的教育和帮助,特别
是彭建刚教授、杨胜刚教授、张强教授、曾令华教授、晏艳阳教授、戴晓凤教授、
贺学会教授、龙海明教授、乔海曙教授、易传和副教授、周鸿卫副教授、王弦洲
副教授等教授和老师。各位老师学识渊博,待人诚恳,使我在学习期间受益匪浅。
另外还要感谢潘新玲老师、罗俊杰老师、邓利华老师、谭慧等老师在我读研期间
对我的帮助。我要特别感谢周鸿卫副教授在我论文开题时给予我有益的建议。
然后,感谢朝夕相处的室友汪婷婷、黄光、李杨、李菁,同门伙伴邹晓辉、
郑艺妮、陈兰、胡潞、胡健,以及身边的其他朋友。大家彼此照顾与相互鼓励,
使我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能有所成长,因为有了大家的陪伴,使我在求学的
路上始终不孤独,在此感谢大家陪伴我度过即忙碌又快乐的求学生活。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在我历年的学习生涯中,他们细致入微的关心我、照
顾我,在我面对困难、挫折时,鼓励我帮助我。我的每一次进步和成功都与他们
的支持息息相关。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间接或直接地吸收了一些书刊的资料和观点,在此一并
向有关同志致意!
屈芸
2007 年4 月于岳麓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