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8652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浙江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兼论对上海建设国
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姓名:黄若尔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黄燕君
20051101
摘要
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国际竞
争和金融安全至关重要。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
位大大提升,在此背景下,在中国大陆建立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呼声日益高涨。
由于上海在20世纪30年代曾是当时远东乃至亚太地区声名显赫的国际金融中
心,加之90年代以来上海经济金融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讨
论中,人们自然把目光投向了上海,上海肩负起重建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重任。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为实证
研究的标的,通过对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总结二者的发展经
验教训及其对上海的启示,并结合我国和上海的实际,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提出思路建议。
本文首先对国际金融中心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述评,总结了国际金融中心的两
大形成因素——总体环境因素和金融因素。其次对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
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回顾,比较分析了两大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本质区别,并总
结了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而为上海建设国际
金融中心提供借鉴。然后在分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及其发展潜力的基础
上,以国际金融中心的两大形成因素为指引,对沪港新三地进行了比较分析,从
而发现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存在的约束条件。
最后,作为研究的深化,本文进一步总结了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对上
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结合我国以及上海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上海建
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思路,并针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存在的约束条件,提
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新加坡上海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the
establishment of IFCs(Internationai financial centers)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a
nation’S long-term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financial security.With
the sustain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conomy,China’S standing in the
world economy has risen greatly,SO with this background,the call for establishing an
IFC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is on the rise.Shanghai was a famou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in the Far East and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in the 1 930s,and since
1 9.90s it has enjoyed rapid advancement in economy and finance,thus,in the
discussion of establishing IFCs,Shanghai becomes the focus.As innovation,the
method of demonstration analysis is used in this paper,taking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as the study objects,making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IFCs,and
summarizing their experience of development.and then.combining witIl the reality of
Shanghai and China,suggestions to establish Shanghai IFC are put forward.
Firstly,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ated theory of IFCs and summarizes the two
forming factors of IFCs:overall environmental factor and financial factor.Secondly,it
takes a retrospect of the shaping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IFCs,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ir differences to summarize their
experience,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ll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for Shanghai.Last,ba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potential
of Shanghai to be an IFC,and with the criteria of the two forming factors of IFCs,the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Hong Kong, Singapore and Shanghai, and then
discovers the restrictions of shaping Shanghai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Finally,as an in—depth study,this paper further summarizes the inspirations for
Shanghai to establish an IFC,which we draw from Hong Kong and Singapore.And
then,combining with the reality of Shanghai and China,it suggests the blue print and
plan to establish Shanghai as an IFC,and some specific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
details to deal with the restrictions ofthe establishment of Shanghai IFC.
Key word: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Hong Kong,Singapore,Shanghai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1 导论
1.1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现代金融体系在世界各国的普遍建立和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深化,在
世界一些城市形成了若干国际金融中心。这些金融中心在全球的资金筹措、分配、
流动等方面发挥着枢纽作用,它们相互竞争又相互联系,是构成现代世界金融体
系的主干。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往往会大大刺激金融中心所在城市及周围地区
的经济金融、贸易的快速发展,更为资本流动和投融资提供充裕的市场与空间,
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的动力与推力,因而许多城市都努力想把自己建
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f邓小平,
1991)1,上海也已经明确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上海是中国金融自
由化战略中最重要的发展极,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上海金融国际化带动金融
市场化并促进其它地区金融国际化的过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成也将是中国
金融国际化与市场化最重大的成果。
香港和新加坡几乎同时发展成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它们的形成和发展
过程有所不同,新加坡完全是由政府主导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政府积
极推动形成、并在政府的严格管理之下迅速发展起来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
成则带有更多的市场色彩,香港的自由、灵活和政府的积极不干预是金融中心形
成和保持活力的源泉。香港和新加坡同在亚太地区,同处一个地理时区,有很多
共同和不同之处,它们之间既有竞争也有互补和合作。
通过对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分析,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有
一定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中国2020年要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显然不可
能一下子建成发达国家的模式。因为像伦敦、巴黎、苏黎士、法兰克福、布鲁塞
尔和卢森堡等西欧式和纽约、多伦多等北美式金融中心建设都是有其强大的经济
与贸易中心作为前提和基础的。而中国到20lO年经济增长目标是GDP比现在的
水平翻一番,2050年经济实力才可能达到现在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很显然,
按照经典的发展模式,中国到2050年才能建起现在的欧美金融中心。因此,如
果等到中国国内金融业充分发达了再建国际金融中心,这一目标的实现恐怕太过
朱军:“浅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的建设”,东北财经人学硕士论文,1999年。
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遥远。而香港和新加坡都是以一种超常规的发展模式在短期内迅速建成的,它们
结合自身特点侧重于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两种市场功能,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
况来看,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经验更值得借鉴。
因此,研究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经验,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
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研究方法与创新
1.2.1研究方法
方法是服务于内容和理论观点的。因此,本文立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
则,根据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选择历史的方法、比较归纳的方法、实证的方法、
规范的方法为基本研究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通过对历史纵深分析和对现实情况的了解,可以从大量的
表相中发现、推导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比较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发展
趋势。本文在对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过程的分析、对上海发展国际
金融中心所具备条件的分析,以及沪港新三地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比较中大
量使用了历史分析方法。
比较归纳法。通过对具有类比可能的不同事物的相同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或
者是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表现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寻找、发现差异的根
源,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得出较佳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本文中,对香港和新加
坡国际金融中心特点的比较、对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
训I的比较、对沪港新三地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因素比较中都大量运用了比较归纳
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就是对事实的描述和解释,说明“事实是什么”,
侧重于对事物现象的概括和归纳。本文以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作为实证分
析的标的,运用大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总结了香港和新加坡发展国际金融中心
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金融中心的启示。
规范分析方法。规范分析就是根据公认和传统的价值标准,以主观判断形
式,对事物应该具有的规律性和应该实现的结构进行阐述。它主要侧重于研究事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物“应该是什么”。本文中,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思路、上海建设国
际金融中心的对策建议,以及沪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与分工的分析中运用
了大量的规范分析方法。
此外,本文在实际研究中,不只是单独运用一种方法来分析问题,往往是
综合运用以上各种方法,以增强论证的力度。
1.2.2研究创新
实际上,关于学术研究中的创新,各人有不同的理解。本人不敢妄言创新,
如果确要列举一二的话,也只能看成是些许想法罢了。
对于一个城市能否构建金融中心,构建什么样的金融中心,怎样构建金融中
心,目前国内缺乏相当的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本文试图在这方面进行研究,通
过对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总结它们的发展经验教训,为上海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供借鉴。
第一,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两大因
素——总体环境因素和金融因素,并在此框架中系统地对上海、香港和新加坡进
行了比较分析。
第二,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香港和新加坡两大国际金融中心作为
实证的标的,总结了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上海的启示,从而对上
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出了思路建议。
第三,本文在研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同时,对香港和上海作为国际
金融中心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沪港合作的基础,探讨了未来沪港国际金融中
心的目标定位和分工。
1.3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本文在对国际金融中心相关理论进行述评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香港和新加
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过程,总结了二者的本质区别以及它们在建设国际金融中
心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在分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上,
以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为指引,对沪港新国际金融中心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
析,总结了当前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约束条件;在最后部分,本文进一步总
浙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结了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提出了上海国
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思路以及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对策建议,此外,还分析了
未来沪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与分工。
第一章,作为导论部分,主要论述本文选题的意义与Et的、研究方法、创新
之处以及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第二章主要对国际金融中心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述评,包括国际金融中心形成
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国际金融中心的产生模式及其特点比较、国际金融中心的功
能及其效益成本分析以及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等四方面,为本文的研究奠定
理论基础。
第三章主要是对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本章首先对香港和
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及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比较二者作为国际金融中心
的主要本质区别,然后总结了它们各自在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和教训,从而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供借鉴。
第四章主要是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现状的分析及对沪港新进行比较。本
章首先分析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然后以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条件为指引,在对沪港新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上海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约束条件。
第五章,作为文章研究的深化,主要探讨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思路建
议。本章进一步总结了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
示,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上海国
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思路,包括目标模式定位、总体思路和建设途径以及发展模式
选择等三方面;然后针对当前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约束条件,对上海国际金
融中心的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最后,探讨了今后沪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
与分工。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2国际金融中心相关理论探讨
目前系统阐述国际金融中心相关理论的文献较少,已有的研究大多只是针对
国际金融中心的某个相关理论进行探讨。在这一章里,笔者对国内外国际金融中
心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述评,包括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国际金融
中心的产生模式及其特点比较、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及其效益成本分析以及国际
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等四方面,为下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1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所谓金融中心(financial center)是一个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群集,并进行
各种金融活动与交易的都市2。阐述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主要有规模经济学、
区位经济学以及需求反应和供给引导等理论。
2.1.1规模经济学
这一理论是由韩国经济学家帕克(YS.Park)提出的。帕克将微观经济学的规
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的理论应用于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研究中。规模经济是指大规
模的经济活动所体现的经济优势。具体来说,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节约各方面
的费用,使设备和劳动力配置合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金融业中,金融机构的
跨区域甚至是跨国经营可以利用较少的投资取得迅速扩大规模的好处。这是因为
原有的人才、设备和技术能够在跨国机构中重复使用,因此能够以较低的边际成
本,提供同质的服务。当一地域的跨国金融机构的数量足够多、规模足够大时,
国际金融中心便有形成的可能。聚集经济是金融中心存续的重要原因。金融中心
产生的聚集经济能够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成本,促进各金融机构及各行业的信息
交流,同时金融机构的增加使金融中心通讯和交通等设施利用率提高,该区域就
有能力建设更为先进的基础设施为金融机构服务。
2.1.2区位经济学
区位经济学对国际金融中心的产生原因提供了地理位置上的解释,认为国际
2饶余庆:《走向未来的香港金融》.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年。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金融中心具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并构建了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地理条件。区位
经济学认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地理上拥有吸引投资者和借款者的优势,这些优势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时区优势。金融中心所处时区和其他金融中心相互补
充,使国际金融市场连续运转。(2)地点优势。金融中心靠近经济迅速增长的国
家。(3)交通运输优势。金融中心具有优越的交通、通讯设施。(4)政策优势。
中心所在政府采取自由化政策和税收优惠,吸引金融机构进入。
2.1.3需求反应和供给引导理论
需求反应和供给引导理论揭示了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扩张的关系。需求反应
的方式指金融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是对经济增长的自动反应,因为经济增长之后,
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必然增加,而需求的增加又通过某种机制引起供给的增加,导
致金融体系的扩张。供给引导的方式指金融体系的扩张能提高社会资金配置效
率,增加储蓄,刺激投资,从而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在这种模式中,金融体系
的扩张通常是政府有意扶植下发生的。事实上,从长期的观点看,供给引导和需
求反应的因素是互相作用的。
2.2国际金融中心的产生模式及其特点比较
国际金融中心是一国(地区)金融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该国(地区)
金融体系发展的产物。正如上述的需求反应与供给引导理论,由于金融体系有两
种不同的发展方式,金融中心的产生相应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一种是随着
对需求的自动反应产生的,称之为自然形成模式(或市场主导型);另一种是在
政府有意扶持下形成的,称之为政府主导型。
2.2.1自然形成模式
自然形成模式是指金融体系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经济的增
长自发产生了对金融业新的需求,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适应这种需求而相应发展
变化,金融制度与法规也随之完善,最终,随着金融业务的发展,形成不同层次
的国际金融中心。自然形成的国际金融中心遵循:经济发展——金融体系发展一
一地区金融中心——全国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渐进式发展过程。
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2.2.2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是指在经济发展尚未达到特定的水平,但是抓住了国际金融市
场发展调整的某一契机,利用相应城市或地区在地理位置和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某
些优势,通过政府部门的人为设计、强力支持,实行优惠政策,由政府主导、推
动,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超常规发展而形成的功能性国际金融中心。政府主导
模式形成的国际金融中心遵循:政府主导设计——金融业的国际化——国内金融
业的发展——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互动式发展过程。
2.2.3两种产生模式的特点比较
自然形成的国际金融中心一般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是市场经济长期自由发
展的结果,而政府主导形成的国际金融中心多产生于二战以后新兴的工业国家
(地区)。由于两种模式的国际金融中心的产生方式不同,两类国际金融中心在
目标任务、作用发挥、政策取向上也有很大的区别(见表2.1)。自然形成的国际
金融中心与经济的发展相伴相随、亦步亦趋,是被动的产生。尽管其产生后也会
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这种推动力是“反作用”的,是应需求产生的;而政
府主导型国际金融中心从一开始就着眼于带动整个国家经济及金融业的发展,实
施的是超越式发展战略。其作用的发挥是主动的、积极的、目标明确的。在政策
取向上,前者经济上的自由程度和开放程度高,多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后
者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高,多奉行积极干预的经济政策。
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模式的启动和发展力量的来源上,前者的动力来自经
济发展所提出的要求,是自然形成的“原动力”;而后者则来自政府力量的介入,
是人为产生的“推动力”。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表2.1 金融中心两种产生模式的比较3
特点对比产生方式
自然形成政府主导
目标任务与经济发展相伴相随带动经济及金融发展
作用发挥被动式的反作用主动、积极、目标明确
政策取向自由度和开放度高干预程度高
发展动力自然形成的原动力人为产生的推动力
2.3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及其效益成本分析
2.3.1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
一般来说,国际金融中心在国际上具有以下六大功能4:
1、融资功能。主要表现为有能力参与国际性的同业拆借和外汇买卖:
2、筹资功能。主要表现为有条件发行债券和股票;
3、投资功能。主要表现为通过该地区金融机构融入与融出资金进行投资
4、交易功能。主要表现为金融产品的交易活跃:
5、创新功能。主要表现为能够不时推出新的金融产品;
6、综合服务功能。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完善和服务质量上乘。
这六大功能,最终表现为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3.2国际金融中心的效益成本分析
(一)国际金融中心的效益分析
国际金融中心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金融业务聚集地,其大规模金融交易所产生
的辐射效应,对于这个地区乃至所在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
用。国际金融中心为所在国或地区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促进了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
可以消除当地及区域性的独占或垄断使用,并藉由当地资本市场与更有效率的区
3中国博士后特华科研工作站:“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城市经济》,2003年1l一12
月。
4曾康霖:“对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思考”,《中国货币市场》,2003年第6期。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域或全球市场的整合,促进资本的形成或国际性的合并,使区域内的金融资源配
置达到最优。
2、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促进了当地各产业的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推
动了金融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发展将增加当地及产业内的工作机会。此外,
上述产业经济活动的增加将进一步扩展其他产业的发展,造成整体经济的溢出效
果。
3、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促进了生产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
及其遍布世界各地的子公司,在推动生产国际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求生产发展
到哪里,商品就运销到哪里,力求得到必不可少的资金供应和资金调拨的便利;
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在全球性的生产、流通和运转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资金,又需
要借助于市场的职能,及时进行调剂和存储生息,这些都只有通过国际金融中心
才能得到圆满的解决。因而,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国际化和经
济全球化的发展。
4、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有助于国内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金融创新。由于
功能性金融中心扮演了境外金融业与国内金融业者的中介角色,这些国际性金融
机构藉由传递先进的经营技术,引进最新的创新管理技术,可刺激国内金融机构
的发展,进而提高其经济效率,同时,国内外金融机构激烈的竞争促进了金融创
新。
5、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起了推动作用。一方面,国
际金融中心在世界范围内调配资金的余缺,把闲置的资金转变成盈利的资本,从
而使一国的经济发展可以不完全受制于国内的储蓄和资金的积累;另一方面,国
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功能的日趋完善,使其国际结算和国际信
贷的作用得以发挥,不仅能提供有效的国际结算服务,而且能满足各类资金融通
的需求,从而有力地推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二)国际金融中心的成本分析
然而,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也会给所在国或地区带来潜在的成本,可分为直
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主要包括电信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成本、监管成
本以及人才的培养、教育及训练等成本,直接成本在短期内虽为一种成本负担,
但在长期内具有潜在的利益。而间接成本对国际金融中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才是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最大的成本负担。
1、导致国内货币政策执行困难。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所要求的金融自由化有
可能使本国经济暴露在外部的不利冲击下,从而干扰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特定目
标。由于境外资金的国际化以及伴随而至的超额货币供给成长,造成国内货币政
策的执行将更困难。
2、造成投机性境外资金的流入。一个国际金融中心需要解除所有的外汇管
制和资本流动的限制,这便利了国际投机热钱的活动。投机性资金的大量流入,
换成本币投资于当地的股票及不动产市场,造成输入性的通货膨胀,进而削弱出
口商的竞争力。不过,从近几年的事实看,对某个国家和地区货币的投机性买卖,
国际金融中心所受到的打击并不比不拥有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和地区频繁,投机
性资本的流动出于多种原因,与是否拥有国际金融中心并无必然联系。
3、可能会使洗钱活动增加。发达的金融体系难免会被犯罪分子所用,为打
击洗钱活动,就需要财政上的特别支出。
4、加速经济危机的传播。高度一体化的国际金融市场在经济衰退时期,同
样会加速经济危机的传播,诱发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加深世界经济危机的动荡和
危害。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可以为所在国或地区带来许多的
经济效益,但仍需政府当局妥善管理,对那些潜在成本造成的负面影响保持高度
的戒备,尽可能做到未雨绸缪,防忠于未然,最大程度地获得国际金融中心所带
来的效益。
2.4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
20世纪开始,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国际贸易与投资渗透
到世界许多地方,由此对跨国间的金融服务需求日益迫切且不断增多,这些国际
间的金融活动集中在世界一些主要地区,导致了一批地区性和全球性国际金融中
心的出现。纵观这些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发展过程,笔者认为,它们作为国际
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它们共有的一些主客观条件分不开的。在这里,笔者
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将这些主客观条件分为两大类,&口总体环境因素和金融因素。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2.4.1总体环境因素
1、优越的地理位置。一个城市如果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广阔的腹地和便
捷的交通通讯条件,就拥有了发展成为金融中心的天然优势。金融中心处在合适
的时区内,能保证其金融市场在其他金融市场关闭前继续交易;便利的自然交通
位置,使其收集的信息更有效。
2、政治因素。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产生必须有一个稳定和谐的政治环境。
国际金融中心往往聚集了许多跨国公司、跨国银行,因而常常涉及到资金转移的
问题,这就涉及到政治稳定性的问题,只有政治稳定的地区,才可能吸引大量的
国外资金进入,才能造就一个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
3、经济基本面。本地经济的繁荣和稳定发展是国际金融中心成长的重要依
托条件,强大繁荣的经济基础,才能保证腹地对金融中心形成巨大的资金需求和
供给。同时,根据需求反应金融体系的理论,经济的快速增长会产生对金融产品
的巨额需求,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
4、城市的微观商业环境,包括:
(1)灵活便利的财金政策,以降低商务成本。
4(2)先进完善的基础设施。根据金融地理学,具备收集、交换、重组和解
译信息的能力是国际金融中心的根本特征之一,而收集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
心外部的因素。因为金融资源的聚集、扩散、流动以及金融机构的运转都是以基
础设施为载体进行的,先进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为金融活动提供方便迅捷的通讯
系统,保证信息的有效收集和金融活动的高效进行。
(3)廉洁高效的政府。
(4)高质充裕的金融人才。人力资源是金融服务业的核心资源,人才的优
势也是国际金融中心最重要的竞争优势。一大批受过专i'-]i)11练的国际金融人才是
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首要条件。
(5)开放自由的经济体系。主要是指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高,生产要
素和产品流动自由,商务活动公平。我们不可能设想一个封闭的经济体系下能够
成长出一个国际化的世界金融中心。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2.4.2金融因素
金融因素可以说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最重要的因素。从
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看,它是一个国际资金筹集和供给的聚集地,许多资金之所
以会到这个地方来,是因为在这里资金的使用成本低、效率高,能获得较高回报。
这就对当地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国际化水平和运行的效率有较高的要求,否则
就无法实现资金使用的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目标。对于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来说,金
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机构云集,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发达。
作为金融市场活动中心的国际金融中心必须要有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存在,各
类金融机构聚集在一起可以实现功能上的互补、整合。同时,金融机构的聚集可
以扩大金融行业的规模,产生外部经济,为金融机构实现利益最大化创造条件。
只有多元化市场主体的存在,才能促进各金融主体的竞争,不断进行金融品种的
创新,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金融中心的集聚效应。
2、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
金融市场作为货币资金融通的场所,承载了货币资金流动、金融工具与金融
产品交易等许多行为和活动。完善的金融体系应该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
汇市场、保险市场、票据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和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等,这
有利于发挥金融中心的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扩大金融中心的辐射广度与深度。
3、健全的金融法规体系和高效的金融监管。
涉及金融交易、监管、司法以及信息流通的规范体系得到确立,才能够保障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有序发展;高效的监管体系,包括监管机构体系和监管法律
制度体系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金融中心的重要标志,一方面政府进行严格的监
管,防范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又提供相对国内金融要宽松得多的金融环境。一个
没有金融安全保证的金融中心是不会有长久生命力的。
4、金融的自由化和国际化程度。
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政府实施一系列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政策,
包括宽松稳定的金融政策、汇率基本稳定、外汇储备充足、外汇管制基本取消、
资本允许国际流动以及优惠的税收制度和政策等。金融中心要发挥其功能,必然
要求各种形式的金融交易自由、资本进出自由,减少对金融市场的限制和不当干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预。
当然,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还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和机遇,尽管自从20世纪
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出现了政府推动的趋势,但适宜的外部条件可
以迅速促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新加坡就是例证。六十年代美国的金融紧缩、
日本出于对境外美元注入导致日元升值的担心和亚洲市场上一定数量的美元存
在,再加上同时期香港考虑过多外汇流入可能导致对港元的冲击而危及出口,害
怕大量游资利用已经存在的离岸市场进行背靠背贷款逃避税收,因而不愿取消针
对境外存款的15%利息预扣税,这些外部条件促进了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迅速
发展,很快成为世界最大的亚元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评估指标体系对于度量和评估现有的国
际金融中心的运作效率,预测其发展潜力,以及判别新的国际金融中心的产生都
是非常有用的。但是,目前理论界并没有统一的国际金融中心评估指标体系。在
本研究中,主要是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出发,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
法对国际金融中心进行评估。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3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香港和新加坡几乎同时发展成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但是它们的形成和
发展过程有所不同。新加坡完全是由政府主导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政
府积极推动形成、并在政府的严格管理之下迅速发展起来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的形成则带有更多的市场色彩,香港的自由、灵活和政府的积极不干预是金融中
心形成和保持活力的源泉。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都是发展较为成功的案
例,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有效借鉴。
3.1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及发展
3.1.1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及发展
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形成于70年代以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
形成首先是一种自然发展的过程,这可能与香港没有中央银行、香港政府不介入
经济活动的传统密切相关。20世纪60年代香港成为亚太地区一个重要的转口贸
易中心,通过香港进行的国际交易规模不断扩大,70年代,香港在成为一个重
要的银团贷款中心的基础上逐渐成为离岸金融中心。
1965—1978年闻,香港政府态度还很不积极,既不肯撤销外币利息税又不
愿意发放外资银行执照,这使得香港金融业的发展与国际化比同时期的新加坡逊
色得多。后来,香港政府变消极不干预为积极不干预,为推动其金融市场国际化
采取了一系列开放措施,鼓励外来投资。1973年取消外汇管制,1974年实行港
币汇率自由浮动并开发黄金市场,1978年放宽自1965年银行风潮以来一直实行
的对外资来港设立机构的严格限制,1982年3月取消对外币存款收利息预扣税5。
这些措施都大大地推动了香港金融市场境外业务的发展。
另一方面,70年代正逢国际金融资本向亚太地区扩张,寻求新的投资热点,
因而大量的海外金融机构涌入香港。到1976年西方最大的50家商业银行中已有
40家在香港设点,1980年香港115家银行中外资银行占88家。他们不同于以往
主要利用港资进行活动的做法,而是大量借调海外资金扩展国际信贷业务,使得
香港资金市场得到长足的发展。从1970年到1980年,香港商业银行和财务公司
5徐志钢、钱钢:“香港金融制度与经济”,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1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合计的资产负债增长了19倍,其中存款增加近10倍,贷款增加近20倍;这一
时期海外银行存放香港同业的资金从18.45亿港元上升到1177亿港元,增加了
62.7倍,香港存放海外同业的资金由57.22亿港元上升到908.9亿港元,增长幅
度为14.8倍;对海外贷款也由1971年的6.3亿港元增加到1980年的294.3亿港
元,这都显示出香港参与国际金融活动的增加以及海外业务量的明显扩大。
此外,这一时期还有大量以外资为背景的财务公司、投资顾问公司、基金公
司、代理人公司等金融机构出现,它们带动了香港金融市场朝多元化方向的发展。
债券市场、银团贷款市场的兴起,原有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规模的日
益扩大,使香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可以说,70年代以
来,无论从规模、结构,还是从多元化、国际化的角度来看,香港作为一个新兴
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已逐步确立。
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金融业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不仅外资金融
机构数量和金融业的海外资产继续快速增加,外汇市场国际地位上升,而且股票
市场、保险市场和新生的期货市场都向国际开放,得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为
全球最具活力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截至2002年末,香港约有224家来自五大
洲的银行,其中133家持牌银行,46家有限制持牌银行,45家存款银行,还有
94家本地代表办事处,中国的工、农、中、建和部分股份制银行在香港也都设
有分行。香港目前已是世界第三大银行中心、第四大黄金交易中心、第七大外汇
交易中心、第九大股票市场(股票总市值达35591亿港元)、第五大金融衍生工
具交易中心,还是亚太区最大的保险市场、亚洲第二大基金管理中心6。
香港之所以能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繁荣的经济和
稳定的社会政治秩序;(2)开放的金融政策;(3)良好的金融业基础和现代化的
基础设施;(4)健全的金融法规体系和高效的金融监管;(5)优越的地理位置:
(6)税制简单;(7)拥有众多的金融、法律、财会专业人才;(8)“中国因素”
对香港形成国际金融中心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1.2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及发展
新加坡是亚太地区另一个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6陈恩:“入世后上海能否取代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国际经贸探索》,2003年第19卷第4期。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和发展过程与香港不同,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政府积极推动形成的,新加
坡政府的积极而谨慎的政策是新加坡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保证。
新加坡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首先要归功于1968年设立的亚洲美元市场。新加
坡设立亚洲美元市场,在当时有其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因素。从外部来看,为满足
跨国公司调拨资金的需求,当时在亚洲地区的美国银行为了消除美国政府缓和国
际收支逆差而采取的限制资金外流的紧缩政策的影响,策划在亚洲设立类似欧洲
美元市场的国际资金市场,以便把亚洲地区的流动资金集中起来,解决亚洲地区
对资金的部分需求。新加坡亚元市场形成的内部因素是政府当局的大力推动。60
年代,新加坡政府提出了把国家发展成为重要的国际性或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
标,而这与当时在亚洲的美国银行的目的有些相似。因此,政府对于在新加坡建
立亚元市场的要求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并希望新加坡金融业通过亚洲美元市场,
在引进本区域或区域外的资金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为本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筹集
所需的资金。新加坡政府抓住了机遇,设立了亚元市场,为新加坡发展成为地区
性的国际金融中心创造了先决条件。亚元市场的蓬勃发展,法律法规建设是其基
础。1970年初,新加坡政府修订了《银行法》、《外汇管理法》、《新加坡金融管
理局法》、《新加坡规定银行之执照核发及规章之条例》等金融法规的出台,提供
了多层次的法律保障。
继创设亚洲美元市场后,随着国际金融地位的提高,新加坡政府一方面不断
健全和完善国内的金融市场体系,另一方面积极推动金融市场向多元化和国际化
的方向发展,以适应国际金融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在市场准入方面,新加坡政府
秉承一向的开放政策,大量发放“许可证”给外资机构,使它们享受税收优惠的
希望成为可能。为了发展离岸市场,新加坡政府还在1972年宣布,放宽对银行
的外汇交易管制,1978年全面取消了外汇管制,到1994年,新加坡以平均日成
交1000亿美元以上的成绩跻身世界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的地位。
此外,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先进的金融期货市场也是新加坡颇具特色的产物。
1982年,新加坡黄金交易所改组成为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次年9月开始经
营金融期货交易。目前,该交易所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下属的金融市场挂钩,实
行金融期货交易上欧元汇率、马克、日元和英镑4个期货合约的相互抵消系统,
成为世界期货交易的一项创举。由于新加坡针对亚洲金融市场的特点,开拓性地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创立了具有特色的亚元市场和金融期货市场,既弥补了亚洲原有金融市场的空
缺,同时也使新加坡能在香港和东京的竞争下,依然蓬勃发展为亚洲公认的国际
金融中心。目前,新加坡外汇市场的日成交金额已达到1000多亿美元,股票市
场的总市值达近5000亿新元,亚洲美元市场的资产总额达到5000亿美元7。
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是内外分离型的金融市场。政府人为地将国内银行业与
离岸银行业分离开来,目的在于促进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的同时,保证国内银行业
务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操作,防止国际资本大量频繁进出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
和货币金融政策的实施。新加坡的内外分离型的离岸金融中一15具体表现为:一是
作为持有亚洲货币单位执照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有权经营离岸金融业务,但
是新加坡货币管理局对持有这种执照的金融机构限制其不得进行新元交易:亚洲
货币单位的记帐必须与其他帐户严格分开。二是作为持有完全执照的全面性业务
银行或持有限制性执照的限制性业务银行,虽然能经营新加坡元存贷业务,但是
其经营的本外币业务必须分开记帐,分别申报,两者不能混淆。三是如果某些金
融机构持有的是离岸性执照,那么原则上它只限于经营境外货币。1973年后,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对内外分离的亚洲货币单位的记帐体系在管理上做了一些灵
活的处理,即离岸金融机构同时可以有限制地经营一些本币业务;1978年新加
坡解除外汇管制以后,允许居民投资于亚洲货币市场,这些都标志着离岸和境内
两个市场的初步沟通。但由于新加坡政府始终坚持新元不宜国际化,所以境外机
构在新加坡使用新元始终受到限制。因此,新加坡的离岸金融市场仍然是内外分
离型的。
新加坡能取得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可以说主要是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但
同时也有其它一些因素,如:(1)廉洁清明的政府机构;(2)高效率的行政体系:
(3)自由开放的经济体系;(4)完善便捷的基础建设;(5)优惠的租税环境;
(6)优越的地理环境等。
3.2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
根据上面对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及发展的介绍,在这个小节里,
主要比较了二者的本质区别,具体的市场比较和制度比较我们将在后面章节中论
7谭雅玲:“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与作用——析卜海国际金融中心与亚洲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中国
经济信息》,2004年7期。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述,这里不再赘述。
3.2.1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模式比较
香港和新加坡的金融业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各有特色。香港奉行自由竞
争的传统性自由经济路线,其经济大体上不受任何约束,因此,香港国际金融中
心的形成是“自然形成型”的;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Ii,的形成则是在政府大力扶
持下发展起来的,属于“政府主导型”。
3.2.2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类型比较
香港国际金融中一Ii,是亚洲地区唯一的没有离岸业务和本地业务之分的“一体
化中心”,境内金融与境外金融交织在一起,其自由化和国际化的程度是新加坡
市场所不能比拟的;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实行严格的分离,境内管制、境外自
由,是“隔离型中心”。
3.2.3香港和瓤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监管机制比较
1、香港:积极的不干预。
香港政府积极不干预的监督政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政策导
向提高本港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和对外开放程度;另一方面,制定法制法规加强对
金融业的管理,通过具体的法案、条例定出金融行为的准则,利用官方、半官方
和非官方机构积极地参与管理,保证金融政策有适当的运作基础,维护金融市场
的正常秩序。香港政府的“积极不干预”主要是相对于港府早期所采取的消极的
自由放任态度而言,“积极不干预”是指带有政策导向的“干预”色彩,指采取
一系列措施积极鼓励香港国际金融业的发展,不断提高金融业的自由和对外开放
程度。
2、新加坡:积极的干预
新加坡政府的积极干预政策实质是其积极扶持金融业的政策,这种积极的干
预集中反映了这样一个原则,即在鼓励外国金融机构进入的同时,保护本国金融
机构的实力及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体现在具体政策上,一方面新政府通过积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极给予外资优惠政策,扩展其海外金融业务;另一方面,为保护本国金融业,新
政府采取了差别待遇政策,首先是限制进入的外国金融机构的种类和经营的业务
范围,只是鼓励其参与亚元市场交易,且新进入的外国银行不能在境内的其他地
方设立分支网点,其次是在税制方面,新政府降低税率的同时,通过复杂的税收
制度引导外国机构的进入,使之符合本国发展需要。
3.3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经验教训
3.3.1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成功的经验
通过上面对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历程的回顾及分析,我们发现香
港和新加坡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亚太国际金融中心,既有其客观的
人文地理方面的优势,也有其通过主观努力创造的一种适宜的金融成长环境。两
地都实行同样的经济制度,都实行较低的税率,具有健全的法律机构,拥有熟悉
国际金融业务的专业人才,英语普及,信息灵通,这些基础性的条件吸引了大批
外国金融机构,并促使各类金融市场发展。
(一)成功的共同经验
1、优越的地理位置。港新两地都是开放性城市经济,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
受西方影响较深,是亚太区中西方文化交汇之地,又同为贸易集散中心,位于同
一时区,在24小时交易中可填补美欧市场的空缺。
2、六十年代以来香港和新加坡政治、经济和社会局势相对稳定,成为东亚
传统的避风港和集散地,也使国际金融机构安心在此发展。
3、亚太区的经济发展是促使香港和新加坡从70年代起向国际金融中心转变
的重要客观因素。香港经济在70年代加速增长,当地总产值在1970年至1986
年问平均每年实际增长率超过8%,金融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70
年代的14.9%增至80年代的25.9%;新加坡70年代的经济增长率为9.1%,金融
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70年代的9.O%增至80年代的18.2%。
4、税收条件
香港政府在税收方面实行低税率、简单税制。自60年代以来,香港的税率
一直在低水平上窄幅波动,是世界上税率最低的地区之一,这就使香港国际金融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市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很强的竞争力;新加坡政府对金融业发展在税收上也给
予了优惠的政策。例如,新政府为了促进亚元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税收优
惠,包括对非居民在本地银行存款所获利息免税以及向亚元单位的离岸交易征收
10%的优惠税率。
5、基础性的条件创造了良好的金融条件
香港和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高度的开放性、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大
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以及先进便捷的基础设施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的聚集,构成
了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础;反过来,众多金融机构的聚集导致更多金融机
构的涌入,拓宽更多的金融业务领域。这些基础性的条件也促使了各类金融市场
的快速发展,使两地建立了完善的金融体系。
(二)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各具特色的发展经验
l、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方面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向以自由闻名,这与我们上面提到的香港政府的态度有
关,香港政府奉行的就是“积极不干预”的政策,给予金融市场高度的自由,可
以说这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最大的特色之一。回顾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历
程,笔者认为香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具有特色的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在引进外资金融机构上,香港金融的开放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
70年代初开始,香港政府改变了过去那种消极不干预态度,从实行保守的金融
政策转变为实行自由开放的金融政策。此后,不断放宽管制:1973年解除了外
汇管制,实行货币兑换和资金进出自由,1974年开放黄金市场,1978年放宽外
国银行在港开设分行的限制,在香港的所有银行一律平等地经营境内境外各种金
融业务,1982年取消对银行业外币存款征收的利息税,后来,对港币存款的利
息税也予以取消了:1983年10月,香港政府宣布实施港币和美元挂钩的固定汇
率制度,迅速恢复了港币的信誉,确立了港币的地位。香港20世纪70年代以来
实行的贸易自由、货币兑换自由、资本进出自由、黄金交易自由、投资自由和低
税率的政策,为跨国银行和境外资本提供了一个安全自由的环境,外资金融机构
大量涌入香港,使得香港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数目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确立了香
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2)香港在吸引外资金融机构的同时,针对性地设置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
2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本地的管道。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在1966—1978年间。当时,有意进入香
港银行业的外资银行可以选择两种途径,一是收购香港注册银行,股权可以达到
100%;二是开设接受存款公司(1976年前称为财务公司)。这对香港作为国际金
融中心的起步具有关键意义。
(3)专业的人才资源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必要条件。香港政府不但努力
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职业训练,还广为招揽人才。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就业自由的
政策以及对专业人才的优厚待遇,吸引了大批人才前来工作。香港作为国际金融
中心及其长期维持地位的重要基础条件就是大量聚集的专业人才。香港能够提供
各类专业服务人才,包括律师、会计师、经济师、精算师、系统分析师、管理顾
问等。
(4)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在香港逐步向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过程中,香
港政府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而且颇具特色的、基本上适应国际金融业发展的管理
体系。这套管理体系的特点是:没有中央银行,由政府部门、咨询机构和同业工
会三个部分组成,以政府部门为主,互相协调,共同担负金融管理工作。
(5)良好的法治环境。香港一向以自由港著称,与新加坡政府的刻意追求
不同,香港政府在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初期基本是无为而治。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
心可谓“轻而易举”,其法治环境赋予的自由港性质无疑具有决定性意义。
香港能够享誉全球,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主要原因在于
香港政府坚持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市场对外开放,不实施贸易管制,不征收关
税或实施配额制度,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让企业能充分发挥所能。正因为此,
截至2003年,香港己连续第9次被国际经济组织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8。
2、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方面
新加坡的金融发展一直为世人所瞩目,其金融管理向来以稳健被称道,这也
是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重要因素。
(1) 既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又有效监管离岸金融
新加坡政府善于将积极创新金融体系与严格监管金融市场有效地结合起来,
他们认为稳健的金融系统是金融自由化的坚实基础。对此,新加坡政府根据国情
积极引进先进的金融制度和金融产品,并且积极鼓励国内各类金融创新。如1968
8世界经济年鉴编委会:《世界经济年鉴200412005))。
2l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年,新加坡政府设置了亚洲美元市场这一创举,这一创新产品可以说在当时是发
展离岸金融市场策略上的一种首创,其后出现的内外分离型金融市场如纽约的国
际银行设施(IBFS)、东京的海外司特别帐户和曼谷的类似的离岸金融帐户,都
或多或少地受启于新加坡的甄洲货币单位。与此同时,新加坡政府还根据本国经
济运行的特点与规律,探索、设计离岸金融业务的监管。例如,在有关新元非国
际化的监管方面,新加坡政府通过颁发不同许可证来限制新元业务的经营,并规
定所有金融机构新元帐户与非新元帐户分离,通过一道道监管防线,保证新加坡
国内经济金融的安全稳定,又使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得以有序进行。
(2)管理层的政策支持
与香港相比,新加坡拥有一个强有力的锐意改革的金融管理当局——新加坡
金融管理局,在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过程中,新加坡政府采取了积极扶持
的政策,为之作出了巨大努力。亚元市场的建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新加坡之所
以能成功发展成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关键在于它及时抓住了设立亚元市场的这个
契机。亚元市场的建立以及后来推动其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都是新加坡政府为
推动金融业发展给予的巨大支持。
总之,香港、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根本原因有两条:一是抓住了整个
世界经济,特别是本地与周边经济以及国际金融的发展契机;二是用足了当局的
能适应发展国际金融中心一般条件的经济政策。香港的“积极不干预”政策和新
加坡的“积极干预”政策,虽然从形式上截然不同,但其实质却完全一样,都是
当局积极为鼓励当地金融业的发展所制定的有效政策,体现了该管则管、能松则
松的必要原则。
3.3.2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的教训
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它们在建设过程中也
遇到了不少挫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应该重视这些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方面
1、未能及时抓住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机遇。建设金融中心的自身发展战略
是重要的,外部机遇也是重要的,为此需要密切关注国际金融乃至整个世界政治
经济动态,发现和抓住机遇。60年代末期,由于港府拒绝撤销外币存款利息税,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结果将亚洲美元市场奉送给新加坡。1982年,当香港撤销该项利息税时,新加
坡早已稳固了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对香港构成了威胁。
2、监管不力导致银行业危机阻碍金融中心的平稳发展。在建立国际金融中
心的政策建议上,人们往往注重自由化的政策有利于金融机构的聚集,但是也要
避免过度的自由化导致的混乱,从而影响金融中心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由
于监管过于松懈,香港爆发了一场动摇整个银行制度的危机,迫使港府在1965
—1978年间暂停颁发营业牌照,阻碍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发展。1983—
1986年的几次银行危机,基本上是20世纪60年代危机的重演。
3、在国际金融风波中决策失误导致市场巨大震荡。持续和稳定是金融中心
发展的关键,这是一种制度与机制的诚信。国际金融中心确实最易受国际经济波
动的冲击,重要的是主管当局要有应对冲击的手段,既能缓和外部的冲击,又能
维系制度的诚信。1987年10月全球股灾爆发,由于判断失误,港府于10月20
日批准联交所、期交所停市4个交易日,成为全球股灾中唯一停市的金融中心。
4、对问题银行前景判断失误。1991年,香港的银行监理处对国商银行(BccI)
估计过分乐观,宣称香港的国商银行财务状况良好,并劝存款者不要提款。结果,
两天后银监处因国商银行母公司不愿承担责任,将其附属公司封闭,导致出现了
大量银行挤兑的现象。监管的重要职能不只是消除机构的违规,而且要及时发现
问题。
(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方面
1、政府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作用的定位。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是
属于政府拉动型的。由于政府的强行推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速度比较快,比
自然形成型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缩短了不少时间。但是,单靠政府拉动也有负
面效应,这些负面效应虽然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初期并不明显,但随着国际金
融中心的进一步发展,这些负面效应最终会形成障碍。90年代以来,新加坡的
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开始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在金融全球化和国际金融摩擦加剧的
今天,它的某些做法己显得不合时宜了。如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由于至今仍未将
金融业的内外“隔离”消除,因而难以进行进一步的金融深化,使其向世界性金
融中心发展受阻。
2、国际金融中心所依存的经济体规模具有重要影响。
浙江太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新加坡建立亚洲美元市场后虽赢得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一步,但因其经济规
模较小,无法全部运用其所吸引的美元存款,一些大跨国银行便把在新加坡的美
元存款运用到了其它经济体,包括香港。这从反面证明了经济基础对金融中心的
支撑意义,从而也就证明,金融中心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现实经济之上。一个国际
金融中心要长期富有活力需要真正的实力,需要强大的经济发展能量作为后盾。
而这也正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最大优势之一。
通过上面对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为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借鉴经验的同时吸取教训,充分发
挥后发优势,以找到最佳的建设方案。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4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现状及沪港新的比较分析
4.1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现状
作为中国近代金融业的发源地,上海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经是远东地区
的国际金融中心。进入21世纪后,面对世界经济金融全球化,重建上海国际金
融中心成为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国家战略。
4.1.1全国的经济中心
上海位处长江入海口,居于中国海岸线的中心,背靠长江三角洲,经由长江
连接武汉经济区、成渝经济区,辐射华北地区,地理务件优越,拥有雄厚的经济
实力、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广阔的经济腹地。2003年上海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250.81
亿元,已经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上海的人均GDP
达到46718元。2003年上海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达到3027.1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
值的比重达48.43%9,形成了适应经济中心城市发展的城市产业模式。
表4.1 上海近年来的GDP、GDP增速及占全国GI)P比重
1995年1996正1997芷1998芷1999芷2000盏2001生2002芷2003芷
上海GDP(亿元) 2462.57 2902.20 3360 21 368820 403496 4551f15 4950.84 5408 76 6250 81
上海GDP较上年增速17 85 15 78 9,76 9.40 12.79 8 78 9 25 15 57
(%)
全国GDP(亿元) 58478.1 67884.6 74462 6 78345.2 82067 5 89468.1 97314.8 105172.3 117251.9
全国GDP较上年增遮16.8 9.69 5 21 4 75 9.02 8.77 8.07 1l 49
(%) (9 6) (8 8) (7.8) (7 1) (8 0) (7.5) (8.3) (9 31
上海GDP占全国4 21 428 4.5l 4.71 4.92 5.09 5 09 5.14 5.33
GDP的比重(%)
注:全国GDP较上年增速非括号内数字按当年价格计算,括号内数字按可比价格计算:
上年=100。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经济年鉴》和《上海经济年鉴》
9上坶经济年鉴编委会:《一Iz.海经济年鉴200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图4.1 上海GDP在全国GDP所占比重图示
图4.2 上海GDP增速与全国GDP增速的比较
表4.2 上海近年来的人均GDP、人均GDP增速及占全国GDP比重
1995年}996年1997年i998年1999歪2000拄2001芷2002芷2003缸
上海人均GDP(元) 19663 6 23368.4 256879 28209.3 30775.2 34522.0 37345.9 40646.0 46718 0
上海人均GDP较上18 84 9.93 9.82 9.10 1217 8.18 8.84 14.94
年增速(%)
全国人均GDP(元) 4854 5576 6054 6307 6547 7086 7651 8214 910I
全国人均GDP较上14.87 8.57 4 18 3.8I 8.23 7.97 7 36 10.80
年增速(%)
上海人均GDW全国4.05 4.19 4.24 4.47 4,70 4,87 4 88 4.95 5.13
人均GDP(倍)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经济年鉴》、《上海经济年鉴》
图4.3 上海人均GDP与全国人均GDP的比较
图4.4 上海人均GDP增速与全国人均GDP增速的比较
根据上面的图表,静态地看,2003年上海的GDP占全国的5%以上,人均
GDP是全国的5倍多;动态地看,上海GDP的历年增速、人均GDP的历年增
速都高于全国水平。可见,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眼光来看,上海在国内都处于
经济领先地位。
4.1.2全国的金融中心
上海经过十来年的努力,已经基本确立了国内金融中心的地位,这集中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业已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从图4.5可以看出上海金融业对本市GDP
的直接贡献率(金融保险业增加值/GDP),远远高于同期金融业对全国GDP的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贡献率,2003年金融业对卜海市GDP的贡献率达到10.06%,金融业已成为上海
的支柱产业。从表4.3和表4.4可以看出,无论从总量指标还是相对指标,上海
无疑已是国内的金融中心。
表4.3 金融业对全国GDP的贡献
1995簋1996芷1997年1998盆1999正2000年2001笠2002生2003盎
全国GDP 5s478.1 67884.6 74462.6 78345 2 82067.5 89468.1 97314.8 105172_3 117251.9
(亿元)
金融保险业3482.8 4017.4 4534 6 4672.6 4847.3 52170 5585.9 5948.9 6359 37
(亿元)
金融保险业5 96 5.72 6.09 5.96 5 91 5 83 5 74 5 66 5 42
,GDP(%)
资料来源:历年《巾国经济年鉴》
表4.4 金融业对上海GDP的贡献
1998正1999年2000芷2001年2002在2003艇
上海GDP 3688.20 4034.96 455115 4950.84 5408 76 6250.81
(亿元)
上海金融保险业512.2l 577.56 685 03 582 95 584 70 629.08
(亿元)
金融保险业/GDP(%) 13.89 14.31 15.05 11.77 10.81 lO.06
资料来源:历年《上海经济年鉴》
图4.5 上海金融业对GDP的贡献率与全国的比较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2、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已经形成,国内外金融机构逐步集聚
截至2003年末,上海金融机构总数达到423家,比2002年增加了77家。
在所有金融机构中,银行80家,证券公司16家,基金管理公司15家,保险公
司41家,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中介机构以及各类代表处270
家。其中,在沪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数量,首次超过深圳10。截至2004
年底,上海共有各类外资和中外合资金融机构300家。2005年上半年上海新增
金融机构49家,金融机构总数达到566家,其中各类外资和中外合资金融机构
300多家。
在外资金融机构方面,截至2003年末,在上海的经营性外资金融机构达到
89家,其中,银行及财务公司62家(含11家同城支行),保险机构19家,证
券机构8家。62家外资银行及财务公司资产总计达到274.29亿美元,其中已有
40家外资银行获准经营全面外汇业务,36家外资银行获准开办人民币业务,10
家外资银行获准开办网上银行业务,全国5家获得QFII托管人资格的外资银行
全部在上海。外资银行的管理功能继续向上海集中,除原有的花期、汇丰、渣打
和华侨等4家外资银行的中国总代表处设在上海外,有24家外资银行选择上海
作为其在华业务的主报告行和管辖行,占全国外资银行主报告行的三分之二。
表4.5 2003年上海外资银行进入状况
项目名称单位数值
在沪外资银行营业性分支机构家62
设有代表处家77
本外币资产总额亿元2270.18
占全国外资银行资产总额比重% 50+
其中经营全面外汇业务家40
取得人民币牌照家47
获准开办网上银行业务家10
获得QFII托管人资格家5
选择上海作为其在华业务的主报告行家24
设有自助银行家3
”《国际金融报》2004年2月4日:“上海稳步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2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l离行式ATM机家2
『人民币税前利润占税前利润比重% 52.12
资料来源:《上海经济年鉴2004))
此外,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中心和功能中心相继落户上海,金融机构呈多元
化趋势。2003年,中资商业银行总行在上海的各类营运中心已达18家,包括票
据中心、信用卡中心、资金交易中心、数据处理中心、科技开发中心等八大类别,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保等全国性金融机构的20多家集约化经营总部建在上海。
经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认可的对企业进行资信评估的公司已有8家,数量居全
国首位。全年评估贷款规模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133家(1998年143家),其
贷款总量占全市贷款总量的70%以上,其中,A级以上企业占三分之一。上海的
银行信贷咨询系统已实现与30个省市联网,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工作进展顺
利,个人信用报告使用率不断提高,商业银行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日均达6000人
此,月均超过10万人次“。
3、金融市场结构相对完善,国内金融中心地位初步确立
上海由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等市场构成的
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并处于不断完善之中。
(1)资本市场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作为国内仅有的两家证券交易所之一,
其国债交易规模与股票交易规模奠定了上海作为全国证券交易中心的坚实地位。
200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各类证券成交额8.28万亿元,其中股票成交额2.08万亿
元,债券成交额6.16万亿元,基金成交额362.16亿元。2003年上海股票市场筹
资额为561亿元,截止到2003年底,上海证交所共有上市公司780家,上市股
票数824只,上市总股本4170亿股,其中流通股本1157亿股,股票总市值2.98
万亿元,流通市值8201亿元;200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成交突破6万亿元,
达到6.16亿元,同均成交255.6亿元,成交活跃;上海期货交易所是全国仅有的
三家期货交易所之一,2003年上海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各类合约8016万手,成
交金额6.0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上升到56%“。
1上海金融年鉴编委会:《上海金融年鉴2004》。
2上海金融年鉴编委会:《上海金融年鉴200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表4.6 2003年上海资本市场运行状况
项目名称上交所全国市场占全国市场比重(%)
总市值(亿元) 29804 42456 70.2
流通市值(亿元) 820l 13178 62
上市公司数(家) 780 1282 60.7
各类证券成交总额(亿元) 82911.6 95300.7 87
股票成交总额(亿元) 20824 32135.8 64.8
债券市场成交总额(亿元) 61596.4 62137.O 99.13
期货市场成交总额(亿元) 60539.9 108107.0 56
资料来源:(I-海经济年鉴2004))
(2)货币市场
2003年底,上海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7318.38亿元和13168.05
亿元,占全国相应指标总数的8.32%和8.28%。1996年,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
场在上海建立,使上海起到了全国资金集散中心的作用。2003年上海银行间人
民币同业拆借市场累计成交2.4万亿元,日均成交95.6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债
券回购、现券交易累计成交14.8万亿元,日均成交590亿元;2003年末,商业
汇票承兑、贴现、再贴现余额分别为440.6亿元、997.1亿元、42.9亿元,累计
额分别达到1297亿元、4957.7亿元、76亿元。2003年,上海票据市场基础设施
建设也有新的突破,依托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络的“中国票据网”于6月30日
开通,此举方便了票据信息的发布,增强了市场的统一性。截至2003年末,“中
国票据网”联网成员达883家,发送报价1881笔,金额累计8729.5亿元13。
(3)外汇市场
1994年4月,全国统一的外汇批发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投入
运行,首次实现了外汇的全国性交易,使上海成为全国外汇资金运作中心。由于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公开市场操作室设在上海,上海作为国内外汇交易中心的地
位是明确无疑的。2003年上海银行间外汇市场累计成交各币种折合美元1511亿
元,日均6亿美元,其中美元、港币、日元、欧元成交额分别为1477亿、186
亿、761亿、3亿,市场交易集中于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全年美元成交金额占
”上海金融年鉴编委会:《上海金融年鉴2004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总成交金额的比重高达97.7%”。
(4)保险市场
上海保险业收入增长迅速。2003年上海保险市场实现保费收入289.9亿元,
保险深度为4.65%,为全国的1.4倍,保险密度为2159元,为全国的7倍以上。
截至2003年末,上海共有保险公司41家,保险中介机构59家,其中保险经纪
公司18家、保险代理公司26家、保险公估公司15家”。
(5)黄金市场
上海黄金交易所于2002年10月30日正式开业。2003年全年,上海黄金交
易所共成交黄金、铂金245.5亿元,共成交黄金235.35吨,其中Au99.95成交
192.88吨、Au99.99成交42,47吨。2003年8月13日,交易所成功推出铂金交
易品种,得到市场参与者的普遍欢迎,日均交易量稳步增长,96个交易日共交
易铂金7.83吨,交易金额15.87亿元,占市场交易金额的6.46%硒。随着中国银
行上海市分行推行面向个人的“纸黄金”(又称“黄金宝”)交易,更多商业银行
将推出个人黄金交易,逐步引入黄金远期交易、期货交易等衍生交易,上海黄金
交易所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
4、金融监管体系相对完善,金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分别在上海建立了分支
机构,2003年随着银监会的成立,银监会上海派出机构也已建立,为服务金融
市场,上海市政府建立了金融服务办公室。四家监管机构与上海市政府共同监管
区域性金融市场的格局已经形成,并且建立了“4+1”五方定期会晤的联席会议
制度。今年(2005年)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陆家嘴挂牌成立,
这被认为是上海在各方支持下创造国际金融中心大环境的又一起点。央行上海总
部具有的“吸引效应”,也使上海作为国家战略服务平台的作用开始发挥。
5、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好于全国,金融电子化水平较高
上海目前的金融信息网络已实现全国联网,并与国际金融信息网络联接。证
券交易的电子化水平在世界居领先地位,并且建立了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建
立了票据支付信用信息咨询系统。2001年全市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5.1
“上海金融年鉴编委会
”上海金融年鉴编委会
”上海金融年鉴编委会
《上海金融年鉴2004))。
《上海金融年鉴2004))。
《上海金融年鉴200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一II,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亿元,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616万户,移动电话达626万户,宽带接入12.5万
户,国际互联网出口宽带达2500兆,数字微波线路达2872公里,信息产业增长
列各产业首位17。这些基础条件,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表4.7 2003年度上海金融业运行状况统计表
指标名称当年值同比增长
全市GDP(亿元) 6251 11.8%
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亿元) 629 7.6%
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亿元) 17318.38 23.8%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亿元) 13168.05 24.4%
中资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亿元) 15275.4l 26%
中资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亿元) 11182.21 22.8%
本外币存款在全国占比7.85%
本外币贷款在全国占比7.77%
沪市有价证券累计成交(亿元) 82911.6 71.12%
沪市有价证券成交占全国比87.2%
上海期货累计成交金额(亿元) 60540 269%
上海成交额占全国比56%
保费收入(亿元) 289.9 22.02%
银行间外汇累计成交量(亿美元) 151131
日均外汇成交量(亿美元) 6.02 54.26%
银行间拆借与债券交易额(亿元) 172165.23 44.25%
黄金交易额(亿元) 245.5
资料来源:《上海金融年鉴2004年》
4.2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前景
近几年,上海发生的深刻巨大的变革,引起举世瞩目。海内外企业纷纷入驻
上海、入驻浦东,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及与国际经济的逐步接轨,上海具有
很好的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与前景。
”黄运成,文晓波,杨再斌:“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性条件与主要差距分析”,《上海经济研究》
2003年第9期。
3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4.2.1国内经济金融快速发展的支撑
一个良好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需要以高经济增长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
础。上海和香港、新加坡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有腹地。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
最快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的情况
下,中国经济在亚洲地区一支独秀,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的重要性,也增
强了中国在未来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
机构的进入,这也有利于继续推动中国金融业的改进,从而使上海有条件适当加
快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4.2.2上海自身的优势条件
从上海本身来看,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
1、上海有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特殊的人文底蕴。从历史上看,上海就曾经是
远东金融中心,当时的黄金交易量曾经超过日本东京与大阪之和,也超过巴黎。
外资银行多达27家,远超过当时香港的17家。金融市场发育也极为完善,同业
拆借市场、贴现市场、外汇市场、黄金(白银)市场、证券市场都已发育。
2、上海有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上海位于太平洋的西岸,是中国海岸线和
长江的交汇点,上海扼长江黄金水道之咽喉,黄浦江两岸则具有天然良港之优势,
能和世界各大洲的重要港口相呼应。从世界时差看,上海的地理位置可以保证白
天与亚洲的金融中心一起交易,上午开业时正是纽约闭市,下午营业结束时又可
与伦敦衔接。
3、上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上海的交通条件和通讯设施近年来不断得到改
善,并己初具规模。上海机场是世界最繁忙机场之一,2002年旅客吞吐量就超
过2400万人次,长途光纤线路总长度2767公里,数字微波361公里,电话普及
率达103%,建立了完善的电子服务网络和商业银行票据自动清算系统18。
4、经济基本面和金融因素的支撑。在上一节中,我们详细分析了上海经济
金融的发展现状,指出目前上海已经是国内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具备了建设
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条件。
”杨再斌,匡霞:“l: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件的量化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一期。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5、拥有众多的全国一流的国际金融人才。金融业是人才密集型的产业,未
来的竞争主要在于人才的竞争,上海在这方面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从全国来讲,
上海的金融人才队伍最为整齐,这无疑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和发展准备了
较好的人才资源。
4.2.3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
对于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而言,经济开放的广度与深度是关键的决定性因素。
坚持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中国加
入WTO有关协议的逐步落实,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会不断加快,这将有利于迅
速增强中国金融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中国己于2001年12月加入世贸组织,
从中国入世的承诺看,中国经济开放的力度是很大的,尤其是在金融领域,开放
之广一度令业内人士深感震惊。根据入世承诺,中国将逐步全面开放银行业,有
选择、分阶段的开放保险业和证券业,因此,中国金融业必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发
展阶段。
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高,在金融业对外开放方面,我国已在1996
年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并将继续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设立分支
机构,扩大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试点,慢慢推动资本市场开放,为实现人民币资
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创造条件。放松乃至取消外汇管制,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开
放资本市场,允许资本自由进出,实现利率自由化等只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窗口和“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龙头,历来是中
外金融机构的必争之地,外资金融机构纷纷登陆上海,把上海作为他们在华施展
抱负的舞台。在金融业的开放和发展之中,上海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吸引众多的
外资银行、外资保险公司、外资证券公司、外资基金公司等国际金融机构,大幅
提升上海金融市场的开放度,从而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铺下坚实的基石,
提供绝好的发展机遇。
4.2.4中央政府的支持
自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中
央政府给予了上海很多优惠政策和相关的配套措施,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视为我国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国家战略。2005年8月lO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
总部正式举行揭牌仪式,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央银
行体制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职能的重要制度安排,
也是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设立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有
助于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市场发展,有助于对商业性金融机构起到示范带动
作用,有助于扩大上海金融市场对国内金融业乃至亚太地区金融的整体影响力,
从而加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此外,2005年以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
点获国务院批准,浦东新区成为新一轮中国改革的试点区,上海深水港码头今年
11月即将竣工,经中央批准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和深水港区8.4平方公里已经成
为上海新的保税港,这些都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
遇。
4.3上海与香港、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分析
在第一章关于国际金融中心的理论探讨中,我们将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
归为两大类,即总体环境因素和金融因素。本小节主要从这两大因素出发,对上
海、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进行比较分析,以发现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存
在的约束条件。
4.3.1总体环境因素的比较分析
1、地理位置
香港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东亚和东南亚各地交通枢纽,位于亚太地区中心,拥
有天然的良港,是各大洲间海运与航空的重要枢纽,并且背靠广博的中国大陆;
而新加坡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出入口,位于东南亚各
国中心。在时区上,两中心处于美国金融市场与欧洲金融市场之间,利用时差填
补了美欧两大最重要国际金融市场开市、闭市的空隙时间,成为国际金融市场每
天24小时连续运转的一个重要联结点。
上海地处中国内地海岸线中部,太平洋之滨,既具有陆海空交通优势,又具
有时区优势,可与世界主要国际金融市场进行24小时不间断交易。
从地理位置来看,和香港、新加坡相比,上海的地理位置还是比较优越的,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甚至优于香港和新加坡。
2、政治因素
对于三者的政治稳定性,我们采用ICRG的风险评级数据坶来进行比较(表
4.8)。相对香港和新加坡来说,上海的政治稳定性还行,符合建立国际金融中心
的条件。
表4.8 沪港新的政治风险等级比较
上海香港新加坡
1998 1999 2000 1998 1999 2000 1998 1999 2000
政治风险等级73.8 73.8 73.8 79.3 79.3 79.3 90.5 90.5 90.5
资料来源:2001《世界风险指标》中2000年ICRG风险评级数据,引自“国际金融中
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兼及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性分析”(胡坚,杨素兰)
3、基本经济面
首先,总体经济水平的比较。表4.9列出了上海、香港和新加坡2001年、
2002和2003年的GDP、实际GDP增长率和人均GDP。香港和新加坡GDP的
低增长率说明它们还处在亚洲金融危机过后的恢复期。从表4.9中我们可以看出,
香港、新加坡2001年GDP分别是上海GDP的2.82倍和1.85倍,2002年分别
是2.65倍和1.76倍,2003年分别是2.39倍和1.53倍;香港、新加坡2001年的
人均GDP分别是上海的5.64倍和4.57倍,2002年人均GDP分别是上海的4.89
倍和4.25倍,2003年人均GDP分别是上海的4.64倍和4.83倍;但是,上海的
实际GDP增长率比香港和新加坡高很多,大概是香港、新加坡的4倍多(图4.7)。
假定上海保持2002年的增长速度不变的话,那么上海还需要花15年左右才能达
到香港和新加坡目前的人均GDP水平。这说明香港和新加坡在GDP和人均GDP
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上海和它们差距还很大。
”ICRG风险指数是指由政治风险服务公司编制的《各国国际风险指南》(ICRG),其重点对22种政治、
金融与经济风险进行评估,分值在1—100之间,分值越高,风险越小。
3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表4.9 沪港新三地的总体经济水平比较
指标上海香港新加坡
200l 2002 2003 2001 2002 2003 200l 2002 2003
GDP(亿美元) 598.65 654.02 755.84 1690 1730 1790 1110 1150 1160
实际GDP增长率(%) 10.2 10.7 19.7 O,5 2-3 3.3 -2.4 2.2 0.6
人均GDP(美元) 4500 4909 5649 2512l 25456 26189 26869 27533 27270
资料来源:《上海经济年鉴2003》':《世界经济年鉴2004/2005))
图4,6 沪港新三地GDP的比较
图4.7 沪港新三地实际GDP增长率比较
3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其次,在基本经济面因素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经济的开放程度,在这
里我们选用了进出口额占GDP的比重这个指标来衡量一个城市的经济开放度。
在表4.10中,整理了上海、香港和新加坡进口额、出口额和进出口额占GDP的
比重从1994年--2002年每三年的平均数据。我们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分
界线将1994--2002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94—1996年、1997—1999年和2000
--2002年。从表4.10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上海、香港和新
加坡进出口额占GDP的比重都下降了,但是上海下降的幅度是最小的。在2000
--2002年期间,香港和新加坡就恢复了危机前的水平,而上海不仅恢复了还增
长了40%多。从进出口额占GDP的比重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经济开放度,很明
显,香港和新加坡的经济开放度要比上海高得多。但是,上海有中国内地庞大的
经济体系为依托,提高上海口岸的进出口额水平有香港、新加坡无法比拟的优势。
表4.10 沪港新经济开放度的比较
进口额/(3DP 出口觚DP 进出口额/GDP
1994- 1997. 2000. 1994. 1997. 2000- 1994. 1997- 2000.
1996 1999 2002 1996 1999 2002 1996 1999 2002
上海0 40 0.37 O.57 0.39 0.37 0.47 0.79 0.75 1.05
香港1.42 1.28 1.4l 1.41 1.29 1.47 2.82 2.57 2.88
新加坡1.43 1.35 1 46 1.36 l_35 1.39 2.79 2.70 2.85
注:上海进出口额的数据只包括商品贸易,而香港和新加坡进出口额的数据包括商品和
服务贸易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香港经济年鉴》、《世界经济年鉴》:新加坡商业部
网站
表4.1l还整理了1990--2001年期间外商直接投资(FDI)占GDP的比重,
我们将这个期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90一1995年、1996—1998年和1999--2001
年。在FDI流入占GDP的比重这个指标中,上海与香港和新加坡相比表现还不
错,始终保持在lo%DAZ。而且表4.11中只是到2001年的数据,没有反映出上
海在我国加入WTO之后的情况。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上海的外商直接
投资流入增长速度非常快,从2001年的737.3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1057.6
亿美元,增长率达到43.4%之高。其中,金融部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达到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了357.3亿美元之多20。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找到上海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出的
相关数据,不过,一般来说,相比香港和新加坡来说,上海的这个指标肯定要小
一些。虽然,上海在投资开放度上的指标表现不错,但是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
面,上海仍然面临着香港和新加坡的激烈竞争。
表4.1l 沪港新投资开放度的比较
FDI流入/GDP FDI流出/GDP FDI流量/GDP
1990一1996一1999- 1990. 1996. 1999- 1990- 1996. 1999—
1995 1998 2001 1995 1998 2001 1995 1998 2001
上海0.113 O.143 O,108
香港0.044 0.074 0.226 O.118 O.137 0.184 O.162 O.21l O.410
新加坡0.101 0.096 O.100 0.041 0.063 0.076 0.142 0.159 O.176
资料来源:历年上海统计年鉴;香港和新加坡1990一1995年的数据来自UNCTAD(联
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2002世界投资报告(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2),1996--2001
年的数据来自IMF的国际金融统计(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最后,通过引用世界经济论坛收集的宏观经济环境指标来对上海、香港和新
加坡的宏观经济环境进行比较。由于上海属于中国的一部分,没有独立的宏观经
济政策,所以我们用中国的数据来作为上海的参考。表4.12总结了2001年和2002
年中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排名,从总排名来看,2002年它们的排名分别为
第8、3、1位,虽然相比较而言,中国还是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之后,但是,值
得一提的是这两年来中国的排名都在10名之内,甚至在2002年中国的宏观经济
稳定性排名都在中国香港之前(中国第5位、中国香港第9位),只是因为信用
等级将整体排名拉后了。
20仁海经济年鉴编委会:《上海经济年鉴200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表4.12 宏观经济环境指标的比较
排名
指标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
宏观经济环境(2002) 8 3 l
宏观经济的稳定性5 9 1
国家信用等级32 25 18
政府支出16 15 11
宏观经济环境(2001) 6 2 1
宏观经济的稳定性15 17 1
国家信用等级34 25 15
I 政府支出4 7 20
注:2001年和2002年分别有75和80个国家进行排名。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论坛网站(http://www.wefomm.o呵)“全球竞争力报告”
4、城市的微观商业环境
由于涉及城市微观商业环境的因素非常多而且有些难以量化,因此在这里我
们引用了香港大学(Enright&Thompson)在1998年所做的一份研究21。他们用
问卷的方法对跨国公司进行了调查,让他们评价一些相关指标,从而对上海和香
港对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吸引力进行比较。其中,每个指标都用l一5来衡
量,分值越高越好。调查结果如表4.13所示,香港的吸引力明显高于上海。上
海唯一的优势就是其较低的商务成本,其中主要是因为租金相对低一些。在2002
年9月A级写字楼在上海的租金为每年每平米28.18美元,而香港和新加坡分别
为48.27美元和37.85美元”。此外,上海能够与香港相比的一个指标是重要市
场的集中度,这和中国加入WTO有关。中国庞大的市场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成
为吸引跨国公司到上海设立地区总部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我们也看到了上海
在很多方面还明显落后于香港,如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生活质量、政府的经济
政策和廉洁程度以及法律法规方面。表4.14从事实上进一步说明了上海在吸引
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上与香港和新加坡的差距。
“Wang.Y.C R.(2002).“Shahghai:Another Hong Kong?”http://www.hku.hk/hkeer/article/v72/ycrwong htm
“James Laurenceson.Kam Ki Tang.&Hui Mei Wong.“Shanghai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I CentrF’
4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表4.13 香港和上海对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吸引力比较
指标香港上海
重要市场的集中度4.2 3 7
高素质的本地经理人4.2 2.8
金融服务4.4 2.8
配套产业3.6 2.9
运输设施4.2 2.9
通讯设施4.4 3.0
技术环境3.9 2.8
商务成本2.4 2 9
政府的经济政策3.4 2.5
政府的廉洁程度3.2 2.2
法律法规3.4 2.3
经理人的生活质量3.8 2.5
对地区总部的吸引力4.0 2.8
资料来源:Michael Enfight and Edmund Thompson(1998),引自Wong(2002)
http://www.hku.hk/hkcer/articles/v72/yerwong.htm.
表4.14 世界500强在沪港新三地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数量
上海(2002年末) 香港(2001年6月) 新加坡(2001年6月)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家) 78 380 400
资料来源:《上海经济年鉴2003》
此外,对微观商业环境的评价还可以用下面几个排名来说明:(1)WEF的
排名。这是指世界经济论坛(the World Economic Forum)对商业竞争力指标的
排名;(2)HC的排名。这是指遗产基金会(tlleHeritageCouncil)的经济自由度
排名。这个排名以lO个因素为根据,包括贸易政策、财政负担、政府干预、货
币政策、外商投资、银行和金融、工资和物价、产权、法规和黑市,上述指标按
公开的评价标准以5分制打分,分数从l到5,1代表自由程度最高、5代表自
由程度最低,自由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3)FI的排名。这
是指Fraser Institute关于世界经济自由度的排名。它包含的指标有政府的大小、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法律结构和产权的安全性、合理的货币政策、对外贸易的自由度和信用法规、人
力资源和商业;(4)TI的排名。这是指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关于政府腐败
程度的排名,这个排名是企业领导者和国家分析员根据他们的感觉来对政府的腐
败程度进行评价得出的。其中,10代表非常廉洁,0代表非常腐败。这里,我们
仍然用中国的指标来代替上海。从表4.15可以看出:首先,中国在微观商业环
境的排名远远落后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其次,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在这些指标中
的排名都很靠前。当然,用中国的排名来代替上海并不准确,因为上海在中国属
于比较发达的城市,它的排名相对全国平均水平来说肯定要好一些。但是,笔者
认为这还是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上海与香港、新加坡在城市微观环境上的差
距的。
表4.15 微观商业环境的比较
WEF的排名HC Fl的排名TI
排名分值排名分值
中国46 127 3.55 100 64 3.4
中国香港19 1 1.45 1 14 8.O
新加坡8 2 1.5 2 5 9.4
【注】WEF:总共有100个国家进行排名
HC: 总共有161个国家进行排名
FI: 总共有123个国家进行排名
TI: 总共有133个国家进行排名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03},http://www,weforum.org/
遗产基金会的《经济自由指数2003》,http://www.heritage.ore,/
Fraser Institute的《经济自由指数2003》,htlp://www.freetheworld.corn/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政府腐败指数20039,http://transparency.or型
4.3.2金融因素的比较分析
从金融服务业、第三产业占GDP比例看,上海2001年金融业占GDP的比
例为13.84%,虽然要略高于新加坡,但与香港相比仍显不够。上海2001年第三
产业产值2510亿元,占GDP比重50.7%,要低于香港、新加坡目前的水平。要
4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至少应实现金融业与GDP比例达到20%,第三产
业与GDP比例在60%以上。
表4.16 上海与香港、新加坡金融服务业、第三产业比较(2001年)
地区金融服务业/GDP(%) 第三产业/GDP(%)
上海13.84 50.7
香港22.6 86.5
新加坡11.75 64
注:香港包括金融、保险、地产与商用服务
资料来源:杨再斌,黄运成:“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模式选择与约束条件分析”
下面部分将具体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制度三个方面对沪港新三地
的金融因素进行系统、详尽的比较。
(一)金融机构集聚程度的比较
与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上海的金融机构集聚度不够,特别是外
资金融机构数和金融中介、非银行金融机构数量与质量上差距明显(如表4.17
所示)。差距不仅是数量上,质量上差距也较明显,如上海中资机构中目前还没
有一家像麦肯锡、普华永道一样有国际影响的咨询服务机构。同时,上海目前的
金融机构过于单一,银行占了绝对比重,非银行金融机构很不发达,这种状况不
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表4.17 上海金融机构集聚度的国际比较
地区截止时间基金管理公司银行保险公司证券机构
本国外国
上海2003年12月15 23 57 41 1孑
香港2003年4月47 53 126 191 693
新加坡2001年12月8 125 151 8l
资料来源:香港和新加坡数据引自“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模式选择约束条件分析”
(杨再斌,黄运成),上海数据来自《上海经济年鉴2004))
(二)金融市场的比较
由于新加坡金融市场的具体数据收集困难,这一部分我们主要对上海和香港
的金融市场规模及发展潜力进行比较。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靠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Ii,的启示
1、金融市场规模比较
如表4.18所示,上海和香港的金融市场都已有较大的规模,但香港在债券
市场规模、银行存贷款规模、外汇市场规模以及保险市场规模上都超过上海。
表4.18 上海和香港金融市场规模比较单位:亿美元
指标年末上海香港
银行系统存款余额2001 1359.43 4303.85
银行系统贷款余额2001 1032.01 2802.56
股股票市价总值2003 3453(总市值) 7146.0
m酉902(流通市值)
市上市公司数2003 780 1037
场总成交额2003 2559.6 2961.6
债券市场日均成交额2000 8.54 30.51
债券市值/GDP 2000 1.7% 5.8%
外汇市场日均成交额200l 3.03 668,00
保费收入2001 28.94 97,8I
保险密度(美元) 2001 219.2 1455
保险深度2001 3.64% 6.04%
资料来源:《港币——人民币一体化:意义、条件、前景》(黄燕君);《上海金融年鉴
2004));《香港经济年鉴2003》;《世界经济年鉴2004/2005》
2、金融市场发展潜力比较
从上海与香港经济金融横向比较来看,香港明显超过上海,但是,如果对两
地经济金融作纵向比较的话,可以发现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经济金融的发
展速度远远快于香港,两地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从表4.19和表4.20可以看出,
上海经济金融所有发展指标的年均增长率都高于香港。上海GDP和人均GDP的
年均增长率达到12.64%、12.20%,而香港只有3.3%、1.96%,1995年香港的人
均GDP是上海的9.95倍,而到2003年降为4.64倍,两地的差距在减小;上海
进出口额的年均增长率为23.82%,而香港不升反降,只有.2.38%,1995年香港
进出口额是上海的19.11倍,到2003年仅为1.28倍;年末银行存贷款余额上海
每年以25.32%的速度增长,而香港的年均增长率只为一0.99%;股票市场的增长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速度上海略高于香港,上海以每年40.12%的速度增长,香港年均增长率为
32.68%:上海的债券市场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而香港年均增长率为11.57%。
这些都说明,上海较香港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同时,我们也发现,2001年上
海外汇市场日均成交额只有3.03亿美元,只相当于香港(668亿美元)的1/220,
这主要是内地仍实行部分外汇管制、上海外汇市场没有对外开放,甚至国内本外
币市场也实行分离所至。这也说明了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首先要取决于内地
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表4.19 上海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指标(1995--2003年)
单位:亿美元,%
指标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年均增长率
r1995.2003)
GDP 29316 34916 405 33 44549 487.43 549.79 598 07 654.02 755 84 12.“
人均GDP(美2255 00 2679.86 3106.15 3411.04 372l-31 4174.36 4515.83 4914 87 5649.09 12.20
兀J
进出口额190.25 222.56 247 64 313.44 38604 547.10 608 98 1425 00 201200 23.82
经济开放度64.80 63.74 61.10 70 36 79.20 99.51 101.82 217.89 26619 23 45
银行存贷款余648.10 808.9I 1119.78 1190.52 1344 88 1490.90 1830 59 2973.0l 3686 39 25 32

外资金融机构38 46 5l 62 62 66 70 77 89 11.45
家数
上市公司家188 293 383 438 484 572 646 715 780 20.3l

股票总成交387 79 1142.9l 1730.55 1558 74 213642 394914 2858.52 2050.68 2518 02 40.12

债券总成交额6404 28 2181.24 1932.24 2671.77 2191.20 2114 0l 2482 53 3733 62 744817 2000
基金总成交额37.35 62 25 27.39 7719 171 8l 166.83 169.32 67.32 59.40 34.35
外汇市场日均2.74 2.46 2 77 1.99 l_32 1.76 3 03 3.90 6 02 1045
成交会额
保费收入6.15 7 86 10 60 12 50 13.9J 15.44 21 80 28 94 35 05 24.75
保险深度l 78 2.00 2 6I 2 83 2 86 2.80 3.64 4.43 4.65 13.38
保险密度(美38.76 64 57 81 14 85.37 107.13 117.17 163 88 218 02 261.06 2812
几J
资料来源:历年《上海经济年鉴》、《上海金融年鉴》;《港币——人民币一体化:意义、
条件、前景》(黄燕君)
4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表4.20 香港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指标(1995--2003年)
单位:亿美元,%
指标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l 2002 2003 年均增长率
f1995-2003)
GDP 1380 96 1528.06 1697 26 1624.15 154l_33 1630.77 1690.00 1730.00 1790.00 3.30
人均GDP 224323 242】2.7 26j∞,2 24287.6 2308丘3 24426.3 25】2】.0 25456.O 2618奠O 1.96
(美元)
进出口额3634.93 376090 3937.23 3559.92 3515.02 4142.3l 3909.23 2283 Ol 2579.67 .2.38
经济开放度263 21 246.12 231.96 219.19 22802 25400 24l 43 131.97 144.12 .5.42
银行存贷款7624.36 8170.75 8700.18 8023.8S 7680.62 7621.79 7106A1 .0.99
余额
外资金融机302 295 291 267 225 205 196 .6.83
构家数+
上市公司家542 583 658 680 708 790 867 978 1037 8.5

股票总成交968.4 1664 3 45366 2061 5 2300 3 3766.6 24101 1940.0 2961 6 32.68

债券市场日22.04 2092 21 16 11 63 20 67 30 5l 27.18 11.57
均成交额¨
外汇市场日90000 N.A NA 790.00 NA NA 668.00 NA NA .25.7{女十
均成交金额
注:t外资金融机构仅包括在香港境外注册的持牌银行、有限牌照银行、接受存款公司
及其附属机构与分行。
+}这里是外汇基金票据与债券市场日均成交额。
+++香港2001年外汇日均成交额与1995年外汇日均成交额相比的变动率。
资料来源:《港币——人民币一体化:意义、条件、前景》(黄燕君);《世界经济年鉴
2004/2005');《香港经济年鉴2003))
4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三)金融制度的比较
1、金融监管体系比较
香港的金融监管制度十分完善,其监督管理体系采取的是政府管理和民间管
理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政府、同业公会、咨询机构三条途径共同对金融机构进行
监管。香港没有中央银行,而分别由布政司署金融科、银行业监理处、汇丰银行
及渣打银行等共同执行中央银行的功能。由于没有一个统一协调管理的机构,执
行央行职能的不同机构各自为政,易造成政策推行的不协调和低效率;更危险的
是,某些银行在承担中央银行职责时不顾整体利益导致不公平的垄断,在一定程
度上影响了香港金融业的发展和国际声誉。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业在香港经
济中的作用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的加强,以及来自其他国际金融中心
的竞争压力,还有香港1983年的金融危机反映出其监管体系的不少弱点,港府
采取了不少措施从各方面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1)成立银行公会,规定当局可
以正式参与银行存款利率的制定程序;(2)实行存款机构三级制;(3)颁发新的
银行牌照,增加银行数目,并提高申请银行实收资本的最低额,以增加银行的信
誉:(4)把外汇基金的向外借款限额从200亿港元提高到300亿港元,使政府可
以利用这笔资金干预香港拆息市场,从而影响外汇交易以稳定汇率;(5)免征外
币存款利息税,并把港币存款的利息税从15%降至10%;(6)提高利率以吸引
资金等等。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面对国际金融“大鳄”的攻击,香港政府反应迅
速,应对正确,使国际炒家损失惨重,不得不放弃。这证明了香港金融监管极其
有效,对稳定香港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国际社会解决国际性金融危机提
供了宝贵的经验。
新加坡的金融监管实行混业监管体制。与香港一样,新加坡也没有中央银行,
但其金融管理局是事实上的央行,该局被赋予足够的权利,行使对整个金融活动
的宏观调控和监管职能,享有广泛的管理权。除了货币发行由货币局担任以后,
其余中央银行的职能全由金管局承担。新加坡的金融管理局对本国的金融业实行
了较为严格的管制,但随着金融自由化和新加坡本地金融业的发展壮大,其监管
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步对金融机构由管制转为监管。金融管理局一身二任,
既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运用外汇市场利率等货币市场工具来调控国民经济,保持
本国货币稳定,维持合理的通货膨胀;同时担负起对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监管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责任。它有权随时决定银行的利率和其它费用,对不同类型的存款规定不同的清
偿力比率和现金比率,这意味着它可以实施可变的准备金要求。由于有一个事实
上的中央银行,新加坡的统一协调能力强,政府可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也较多,
更有利于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其金融地位。
随着证监机构、保监机构、银监机构的相继设立,我国金融分业监管体系已
基本形成。分业监管模式是指在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业务领域内分别设立一个
专职的监管机构,负责各行业的审慎监管和业务监管。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
经历了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从1984年开始,中央银行以金融调控为主要目
标,围绕稳定货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开展工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成
为最主要工具,支持和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成为主要任务;(2)第二阶段:从
1992年开始,随着中国金融机构的不断增多,证券市场的发育、信托机构等的
存在,银行和保险业的竞争,尤其是宏观金融失控和金融秩序混乱的状况,金融
监管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对金融监管是否一定要隶属于中央银行开始产生争议。
1992年8月,国务院决定成立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将证券业的部分监管职能
从人行分离出来。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实施,首次
以国家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明确其基本职责
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并对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3)第
三阶段:从1998年开始,针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局势和中国经济金融实际情
况,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我国金融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其标志性的改革是建立
跨省区的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实施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保监会的分业监管。
1998年6月又将对证券机构的监管职能移交给证监会,后又于11月将对保险业
务、保险机构和保险市场的监管职能分离出去,移交同年成立的中国保险监督管
理委员会。至此,银行、证券、保险实现了分业监管;(4)第四阶段:2003年,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再承担有关金融监管职能,批准国
务院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至此,我国建立了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
会分工明确、互相协调的金融分工监管体制。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沿用了近
50年的中国人民银行宏观调控和银行监管合一的管理模式正式结束,由银监会、
证监会、保监会共同构筑起的我国金融业分业监管的体系已经基本确立。
5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一12,的启示
2、金融管理分析
金融自由化是建殴国际金融中心的必要条件之一,根据IMF的定义,金融
自由化以利率、汇率自由化为首要。对于上海、香港和新加坡的金融管理,笔者
选取了银行管理、利率管理以及汇率管理三个方面来对其进行比较。
(1)银行管理
香港的银行管理实行三级牌照制,即把银行分为三级:持牌银行、有限制
持牌银行和接受存款公司,统称为认可机构。所谓持牌银行即其存款数额和期限
不受限制,可以提供全面的银行服务,包括零售性和批发性业务,持牌银行的最
低实收资本为1.5亿港元;有限制持牌银行只可接受50万元以上的存款,期限
不受限制,主要从事批发性和投资银行业务,有限制持牌银行的最低实收资本为
1亿港元;接受存款公司只准接受10万元或以上的存款,而且存款期限至少为
三个月,最低实收资本为2500万港元。可以说,三级牌照制是在当时香港利率
尚未完全放开的特殊历史背景下,监管当局为加强持牌银行的地位,提高银行业
的整体稳定性,通过强制性手段对银行业进行的功能划分,这一做法促使香港银
行业的层次更分明、结构更合理,也确保了银行业的合理竞争和稳健发展。目前,
银行三级制存在着改变的可能,港府认为无论从金融政策或慎密监管的角度而
言,已显得不合适宜。三级制架构过于复杂,港府希望逐步将接受存款机构从三
级改为二级,甚至一级,并实施单一的监管标准。
表4.21 香港银行管理的三级牌照制
机构类型注册业务范围及客户存款限制资本充足率
(实收资本) 要求
持牌银行1.5亿港元全面银行业务,各无最低存款额限制8%(最高可达
阶层及大小工商企业12%)
有限制1亿港元商人银行或批发银行业50万港元以上存款, 8%(最高可达
牌照银行务,一定规模的工商机期限不受限制16%)
构和大额投资者
,接受存款2500万港元一般零售性贷款业务, lO万港元或以上存g%(最高可达
公司普通市民及中小工商业款,存期至少3个月1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至于外资银行方面,由于面对新加坡各种措施的竞争压力,香港于1978年
年3月,再度开放外资银行执照。其条件资格为:(1)申请银行必须来自于货币
主管机关监督执行有效的地区:(2)申请银行必须有超过30亿美元的资产额(经
由七个阶段己增加到140亿美元);(3)必须对香港有互惠的情形。
香港对银行业的监管实行管理与自律相结合的组织模式。它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政府机构,主要是金融管理局全权负责;第二个层次是香港银行咨
询委员会。它由社会人士和官方人员共同组成,其职责是就银行立法和政策向当
局提出意见,协助当局了解银行情况;第三个层次是银行业自律组织——香港银
行公会。银行公会常委会在取得财政司的同意后,有权制定银行业务的规则。香
港银行公会的设立,使当局可以通过这一合作组织来增强对银行界的影响力和控
制。
新加坡对银行管理实行银行执照分离制度。新加坡的银行执照划分为三种类
别:全面银行执照、批发银行执照和岸外银行执照。对于本国的6家本资银行,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基于其实力与数量与外资银行相比均处于劣势的考虑,全部给
予全面银行执照,而对外资银行则根据其实力与信誉等因素给予不同的待遇。
2002年在新加坡的116家外资银行中,22家获得全面银行执照,19家获得批发
银行执照,75家获得岸外银行执照。此外,新加坡还实行内部政策掌握制度。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给予本外资银行以不同待遇的同时,还采取内部政策掌握向
本资银行倾斜的做法,从而区别对待本外资银行。其主要做法包括:(1)对于外
资银行设立业务网点的限制;(2)对于外资银行自动柜员机联网操作的限制;(3)
确立本资银行为银行业主导的监管宗旨。尽管新加坡目前仍在进行金融业的改
革,但是金融管理局明确表示,确保本资银行在市场开放后继续占有主要市场份
额,是国内金融市场开放的前提。
目前,我国在银行市场准入方面采取的是单一牌照制,这一做法未能对银行
的等级和种类加以划分,因而在现有情况下无法区分银行层次、促进银行理性定
位,也就不能有效满足不同经济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在外资银行方
面,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并没有在《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中
得到体现,而是由国务院通过并发布的《外资金融机构条例》以及中国人民银行
颁布的《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来规定。根据规定,我国允许外资银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行机构以三种形式设置:外资独资银行,即总行在中国境内的外国资本的银行;
外国银行分行,即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的分行;中外合资银行,即外国的金融机
构同中国的公司、企业在中国境内合资经营的银行。具体的准入规定如表4.22
所示:
表4.22 我国外资银行准入规定
机构类型在中国境内设立设立申请前1年其它
代表机构的时间年末总资产
外资独资2年以上不少于100亿美元申请人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有完善的
银行金融监督管理制度,并且申请人受到
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有关主管当局的
有效监管
外国银行2年以上200亿美元且
分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
中外合资无要求不少于100亿美元
银行(只需在中国境内
己设立即可)
资料来源:根据《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整理
(2)利率管制
从2001年7月起,香港开始执行完全自由的利率制度,香港维持了近40
年的利率管制就此终结。从60年代开始,香港为了防止银行问恶性竞争,决定
通过银行业公会设立存款利率高限。随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建立,从80
年代开始逐步放开外汇管制,银行存款利率也在相应地走入开放的行列。90年
代以后,发达国家和地区除香港以外都已不再实行金融管制,所以放开银行存款
利率就提上了议事日程。1995年1月,香港放开了30天以上定期存款利率,
同年11月又继续放丌了7天到30天定期存款利率。随后亚洲地区爆发了金融
危机,直到近期,香港经济恢复正常,才又提起放开利率的工作。2001年7月
初,香港金融管理局放开了7天以内存款利率的管制,这是香港放开利率管制的
最后一步,至此,香港开始执行完全自由的利率制度。
我国的利率管制还未自由化,人民银行尚管理的本外币利率种类有34种。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目前我国已经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
易利率;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放开了国债和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发行利率。
在贷款利率方面,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权,简化了贷款利率种类,并放
开了外币贷款利率。但存贷款利率依然没有市场化,利率不能完全体现资金的使
用价格。回顾1996年以来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国人民银行累计放开、
归并或取消的本、外币利率管理种类为114种。1996年随着统一的银行间市场
的建立,利率管理体制改革迈上了新台阶。金融机构间的批发业务利率逐步放开,
人民银行管理的利率范围不断缩小,利率管理种类不断简化;人民银行针对不同
性质资金和不同行业制定的差别利率政策逐步减少,利率管理承担的财政职能逐
步弱化,而对宏观经济灵活调控的职能不断增强。1998.1999年人民银行连续三
次扩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并统一了不同期限档次利率的
浮动政策,使金融机构的定价权逐步扩大。1999年3月2日,人民银行修订并
下发了《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强调了利率杠杆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进一
步简化了利率管理的种类,明确了人民银行利率管理和金融机构自定利率的范
围,使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以规范的形式明确下来。目前,我国利率管理基
本上是在该《规定》的框架内进行。在外币利率管理方面,1984年以来,人民
银行授权中国银行公布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2000年,人民银行改革了外币利
率管理体制,放开了境内外币贷款利率和300万美元(或等值其他外币)以上的大
额存款利率,300万美元(或等值其他外币)以下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由人民银行
对外公布。2002年3月,人民银行统一了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
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境内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
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3)汇率管制
目前香港采用的汇率制度是联系汇率制。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指将香港本
地的货币与某种特定的外币相挂钩,按照固定的汇率进行纸币发行与回收的一种
货币制度。在香港,纸币是由汇丰、渣打和中银三家指定的商业银行发行的。根
据香港法律,在联系汇率制度下,发钞银行需要向香港金融管理局交付美元,换
取负债证明书,并将其转入外汇基金帐户,用以作为发行纸币的依据,再按照香
港财政司规定的固定汇率,以1美元兑7.8港元的汇率发行等值的港币。其他银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行则以同样的汇率向发钞银行存入美元,并获得等值的港币。反过来,在回收港
币时外汇基金、发钞银行和持牌银行之间也按1:7.8的固定汇率进行方向相反的
操作。由此不难看出,以美元作为港币发行的基础和依据,并使二者保持固定汇
率,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两个基本要点。
新加坡自1 98 1年以来开始实行有管制的浮动汇率制度,这种制度介于紧盯
美元的联系汇率,以及由市场决定汇价的自由浮动制度之间。新加坡的汇率制度
就是选择一篮子货币做为新加坡元汇率的参照,货币篮子的组成包括新加坡的主
要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各种货币所占权重取决于新加坡与该国家的贸易依赖程
度。新加坡的金融管理局(相当于新加坡的央行)并不对外宣布这一篮子货币的组
成成分,而是根据进出口贸易的变化,必要时随时加以调整。新加坡元的汇率在
一个不公开的区间内波动,当汇率的波动超过区间幅度之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将进行外汇买卖,以使汇率重新回到区间范围之内。这样的汇率制度安排使得新
元汇率在长期缓慢升值的同时,国内通胀水平始终低于OECD的平均水平,取
得了优异的增长成绩。新加坡的这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被认为是非常成功
的,因为其避免了新加坡元出现过度的浮动,比如,在东亚金融危机期间,由于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支持市价的干预措施,避免了新加坡元出现急剧的贬值。
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从原本紧盯美元的汇率制度,改为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
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形成了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所谓参考
一篮子货币,是指某一个国家根据贸易与投资密切程度,选择数种主要货币,不
同货币设定不同权重后组成一篮子货币,设定浮动范围,该国货币就根据这一篮
子货币并在范围内浮动。此次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放弃
与美元挂钩,引入参考一篮子货币;二是由1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改为1美
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2%;三是银行间一篮子货币兑人民币的每日收
市价,作为翌日买卖中间价,上下波动幅度为0.3%。在汇率市场化上,我国已
经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但资本项目尚未完全放开,在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确定的43项资本项目交易,中国已完全可兑换的项目只有4项,占9.3%;基
本可兑换的项目只有8项,占18.6%;有严格限制的项目16项,占37.2%;完
全禁止的项目只有15项,占34.9%,其中主要是禁止外资购买用人民币标价的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证券资产。这说明我国的汇率市场化还有一段路要走。
4.4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约束条件分析
在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国际金融市场日趋复杂的大背景下,尽
管上海金融业经过不断的努力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
心奠定了基础,但是与国际上成熟的金融中心相比,上海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4.4.1经济总量的支持力度不足
首先是中心所在国的经济总量支持不足。从表4.23中可以看出,在制约国
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很多经济指标上,中国(2003年)的水平与一些先发国家(2002
年)的指标存在很大的差距。即使与中国香港、新加坡这些新兴工业化地区和国
家相比,差距依然显著。可喜的是,由于我国近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给予世人的信心与日俱增,因此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应当具有比较强大的竞争
力。其次是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不足。虽然上海的各项经济指标都位居国内前茅,
但是如前所分析的,与香港、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上海目前的经济发展
绝对水平尚有一定差距。
表4.23 世界主要国家经济指标比较
美国英国日本瑞士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
GDP(亿美元) 10400 1600 4000 268 161.8 87 1413.2
经济增K率2_3% 1.5% 一0 7% .0.2% 2.3% 2.2% 9.1%
第三产业比重82.5% 71.6% 66.4% 86.5% 60.4% 34.0%
贸易占GDP比重19.0% 42.5% 18.2% 67卫% 124.8% 277.60% 563%
【注】中国为2003年数据,其余各国为2002年数据。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网站Data&Statistics自蝰Q丝鲢塑型Q!Idb§丛:!型
4.4.2现行政策与体制上的制约
(一)经济体制因素
一般来说,一个大都市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首先必须是经济中心,即拥有雄厚
的经济实力和较强的经济集聚和扩散能力,与相邻的腹地有紧密的经济联系,进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而直接影响腹地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没有广阔的金融腹地,没有一体化的区
域经济支持,金融中心的发展就可能受到限制。上海以长江流域为腹地,无论在
科技、资源、产业和人才各个方面,还是在消费需求和市场潜力方面,都具有明
显的优势。可是,由于我国现存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
导致地方政府各自为政与地区间经济的分割和恶性竞争,横向经济联系松散,阻
碍了上海与其腹地经济共同发展的前景。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上海建设国际金
融中心的当务之急。
(二)经济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程度低
1、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和外汇管制导致资本无法自由流动
正如高盛集团董事总经理暨首席大中华区经济分析师胡祖六在香港会计师
公会演讲时所说:“只要中国的资本市场依旧封闭,人民币依然无法自由兑换,
咱们就把挑战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这件事忘了吧!”23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
心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是要有一个开放的可供国际资金交易和流动的资本货币市
场,而东道国货币的可兑换性是实现国际资金在国际金融中心进行大规模交易和
流动的一个必要条件。
目前,中国虽然已经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货币可自由兑换,但是迄今还未实
行资本项目的货币可兑换。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资本项目交易的划分标准,
目前我国有两成的资本项目交易受严格管制,有三成多交易项目受较多限制,基
本不受限制或有较少限制的交易项目不到一半。资本项目管制限制了非居民在本
国金融市场的交易,因而限制了国际金融资源流动,在此背景下的金融中心很难
说是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
2、利率管制和汇率形成机制缺乏弹性
当前,国内经济中的价格管制集中在金融领域,利率管制和汇率形成机制的
缺乏弹性是价格管制的两个基本形式。目前我国有些种类的利率管制已经放开,
但是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利率仍受到一定的管制。而汇率形成机制虽然也已经
有所调整,但仍然缺乏一定的弹性。如果资金价格(利率)和币种价格(汇率)
不能体现市场供求关系,那么市场无法真正发育,而以此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中心
也将无从发展。利率与汇率的管制,导致目前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不可避
23钱金叶,贾志强:“上海:重返世界金融的中心”,《译林》,2003年第4期。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免地存在一系列的法律瓶颈,阻碍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3、金融领域存在严格限制,对外资金融机构准入门槛过高
金融领域的严格限制成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如中国
所奉行的分城市开放、分国别发放牌照就令许多外资金融机构不满。目前在沪的
外资银行,虽然部分已获准开展人民币业务,但其活动仍然受到严格限制;保险
业迄今对外发放的许可证只有十几份左右,外国公司购买国内金融工具的范围也
是受限制的。此外.众多潜在的投资者,不得不在中国极高的资本要求和令人望
而生畏的准入门槛外徘徊。例如,如果想建立合资公司或者设立分支机构,外资
金融机构必须在全球具备100亿至200亿美元的资产,并且投资金额在3000万
到1.2亿美元之间或更多:每个外资银行每年只能设立一个分支机构,人民币贷
款不能超过外币负债的50%”。不管上海的硬件设施多么完备,这些严格的限制
条件必然大大降低上海的吸引力。
(三)按照目前的金融体制,重要机构的总部都不在上海
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行均设在北京,各总行的结算和大宗业务交易也都在北京
进行,外管局、三大监管机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总部均在北京,这
种格局对上海显然是不利的。
(四)我国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
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史上曾经发挥过巨大作用,但是,
在当今金融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已显露出其
弊端。最明显的就是资金的流动不通畅,割裂了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人为地在
银行、保险和证券业务的资金流动中设立了障碍,降低了资金的流动速度,进而
降低了金融资源的效率。而且,在分业经营的体制下,中资金融机构的业务种类
受限,创新空间因而不大,竞争力难以提高。
4.4.3城市微观环境建设有待改善
(一)政策环境不够宽松
目前上海政策环境不够宽松,如对居民和非居民征收利息税(而香港就不对
利息征税);对本外币存款存在准备金要求(而新加坡无此项要求);对离岸贷款
24钱金叶,贾志强:“上海:重返世界金融的中心”,《译林》,2003年第4期。
5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征收印花税(而新加坡早在1985年就开始免征所有亚洲货币单位的离岸贷款印
花税);对金融机构征收较高的营业税(5%)和所得税(33%)等”。
(二) “软件”基础设施差、中介服务弱
虽然上海的信用制度、信用意识和法律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但与国
际水平相比差距仍较大。各种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
所、资信评估机构、经纪公司等,数量少、质量差。
(三)缺少国际化的专业人才
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之一是拥有配套的金融核一tl,人才和专业人才。尽管
上海云集了不少国内金融精英,近年来更是大力加强人才高地建设,如取消外地
来沪大学毕业生的进沪指标限制,并出台了一系列吸引留学归国人员的优惠政策
等等,但距离国际化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目前上海人才国际化总体水平较低,
特别是缺少国际通用型人才。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懂得国际惯例、熟悉WTO
游戏规则的高级经营管理、金融、保险人才;二是缺乏一大批取得国际化执业资
格的高级人才,如注册会计师、注册设计师等;三是缺乏一批熟练运用外语直接
工作的人才;四是缺乏~批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人才。如2001年,上海高级人
才与人口的比例只有O.51%,远远低于美国的1.64%、日本的4.97%、新加坡的
1.56%。拥有金融从业人员8.5万人,其中高素质人才不足1万人,尚不及伦敦
的10%26。人才奇缺仍然是制约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一大比较劣势。
4.4.4金融因素方面存在不足
(一)金融机构集聚度不足,中资金融机构竞争力差
根据学界的观点,一个城市只有具备了以下条件,才是一个真正的国际金融
中心,即:外汇日营业额至少达100亿美元;外资银行(包括代办处)至少100
家;外资非银行中介机构(包括代办处)至少200家;跨国界银行间资产和负债
都至少1000亿美元;被至少200家外资公司(包括银行和金融机构)选为地区
总部所在地。然而,截至2003年末,包括外资银行在内的在沪经营性外资和中
25赵晓菊,谈儒勇,汪冰:“上海重建国际金融中心的制约与对策”,《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5卷
第4期。
26杨再斌,匡霞:“上海国际台融中一11,建设条件的量化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一期。
5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E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外合资金融机构总共才90家2 7。又以外汇交易为例,伦敦、纽约、东京、新加
坡、法兰克福、香港、巴黎1998年的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额分别是6373亿、3509
亿、1486亿、1390亿、943亿、786亿、719亿美元,而上海2003年全年的外
汇交易总共才达到1511亿美元。金融机构数量偏少、金融交易规模偏小是上海
面临的又一大难题。此外,上海目前金融机构过于单一,银行占了绝对比重,非
银行机构很不发达,这种情况不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世界主要国
际金融中心的现状表明,金融中心仅有银行业是远远不够的,银行业是主体,但
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因子。
同时,目前中资金融机构的经营水平、人才、管理等均与外资金融机构有
一定差距,难以取得竞争优势。中资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与法人
治理结构尚不完善,金融业务创新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不强。国际金融中心必
须有完全商业化经营的金融机构作为市场主体,特别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资
产状况、盈利能力、运行机制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
素。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承担一定财政和产业发展职能,没有成为完全独
立的法人,同时在产权改革、机构设置、治理结构和经营体制改革方面进展缓慢,
对央行仍有一定“依赖性”,难以进行完全商业化的经营,盈利能力严重不足。
据英国《银行家》2001年对世界1000家银行排名,中国工、中、农、建四家银
行按一级资本分列7、18、21、29位,资产总额分列15、24、39、31位,但资
产收益率排名中最高的只在730位,最低的在922位,基本属于经营最差的20%
之列”。可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与国际银行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二)金融市场体系的广度、深度不足
一个全面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应该有一个健全完整的市场体系,即包括
有形金融产品的交易市场,如黄金市场、外汇市场、资本市场等,也包括无形金
融产品的交易市场,如期权、期货、互换、远期、掉期、拆借等金融衍生品交易
市场。目前,上海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等方面的建设遥
遥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而衍生品交易市场有些还是空白,这与国际金融中心的
要求相距甚远。即使已经建立的金融市场,由于金融体制和相关法规的限制,交
27麦挺,徐思嘉:“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四大难题”,《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碍黄运成,文晓波,杨再斌:“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性条件与主要差距分析”,《上海经济研究》
2003年第9期。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易量也不大,交易品种单一,市场主体缺乏,还不能称之为完备的市场。此外,
我们的证券市场由于建立得早,在年交易额上虽可以与香港、新加坡等国际金融
中心相比,但国际化程度明显不够,交易品种也不多,缺乏避险交易工具,市场
结构割裂。外汇市场还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外汇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只进行
美元、日元、港元和欧元四种外汇与人民币的买卖,其一年交易总量甚至不到伦
敦交易所一个交易日的水平。
更为关键的是,我们已经建立的金融市场体系并没有成为完全市场化运作的
金融市场,中央集权特征明显,是一种典型的“行政主导型”市场,交易功能较
强而其它功能较弱,层次单调,各金融市场分属不同行政部门管理,缺乏内在关
联,各金融市场之间资金缺乏流动,价格几乎没有关联,同时,金融产品的类型、
数量、价格存在行政管制,市场参与主体有限,导致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能有
效发挥,市场竞争格局不能形成。
(三)金融监管落后于金融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不够
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提是金融自由化,而金融自由化的前提必须有完备的金融
监管框架。目前上海在监管体制上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一方面国际金融中心的
建设需要放松资本控制和取消现行的对外资参与金融业的限制,另一方面从整个
国家的角度考虑,放松资本控制和取消现行的对外资参与金融业的限制的时机又
不成熟。在具体监管法律制度建设上,尽管上海近年来加强了金融立法工作,已
陆续制定并批准公布了30多个金融法规,但从总体上看,金融立法与监管仍大
大落后于金融改革的发展要求,。
总之,上海离国际金融中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表4.24也反映了目前制约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些因素。笔者认为,目前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最大
的障碍在于制度,制度障碍解决了,很多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当然,制度
建设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将是一项
复杂、相当长时期内的艰巨任务。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4.24 上海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直接因素与基础因素评价与比较
上海香港
金融中介及配套机构5 7
货币自由兑换与国际化程度7 7
金融价格的国际影响力8 6
金融监管水平6 7
金融创新能力7 6
金融人才5 7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8 7
金融信息透明度6 8
金融市场准入与自由度8 9
总分6 7
资料来源:引自《区域金融中心的研究》(丁丁),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注:级别由高到低分为9、8、7、6、5、4、3、2、I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5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思路建议
金融是经济活动的核心,金融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
平于1991年曾说:“金融搞活了,一着活棋,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
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稿。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
要靠上海。”(《邓小平选集》第三卷,第366--367页)29。目前,将上海建设成
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己成为上海的发展目标,上海也有意将国
际金融中心建设作为突破口,带动其他三个中心的建设。
5.1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

在国际金融中心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分
析,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和发展过程中的教训,笔者认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的启示有以下几个方面:
5.1.1发展经济是构筑国际金融中心的坚实基础
国际金融中心一百年来集散离合的变迁表明:经济基础决定一切。发展经济
才是构筑国际金融中心的坚实基础。只有一国经济发展了,才能真正提升自身在
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其目标中心城市顺其自然就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经
济发展对金融发展的作用可归纳为两点:一是经济发展使社会收入水平不断提
高,因而提高人们对金融投资和理财服务的需求,这是金融业发展的原动力;二
是经济发展形成越来越多的大企业集团,并要求有与其融资需求相匹配的现代金
融机构为其提供服务。这就意味着金融机构融资规模必须大,融资效率必须高,
融资手段必须多,承担风险能力必须强。
29朱军:“浅论仁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的建设”,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5.1.2政府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
是政府在发挥作用的同时要注意自身的定位
(一)政府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国际金融中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新加坡国际
金融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政府推动、引导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起了
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金融中心形成的初期阶段更需要由地方政府提供政策优
惠和制度环境,加快金融中心的自然聚集和形成过程。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
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推动型管理模式,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
用,尤其在目前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的过程中,更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推
动,来加快金融业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政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放松管制,提供宽松自由的经营环
境;第二是提供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促进政策;第三是提供有效监管,其主要
职能在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货币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有效维护债权人和
投资者的利益。在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政府除了提供各项促进政策
外,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放松管制。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
质,通常都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传统的管制主要以市场准入、利率、业务和经
营区域等管制为特征,这些管制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这类金融
管制一方面窒息金融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不能有效实现金融管制的初衷。现代
金融监管更多的是通过信息披露提高市场的透明度等方式来防范信息不对称条
件下金融机构和企业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因此,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所在地的
国家政府必须在监管上顺应国际潮流,甚至能引领时代潮流,倡导或遵守国际金
融监管的规则。只有放松管制并按照国际准则实施有效监管的政府才有可能促进
本国的大都市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二)政府对金融市场国际化的态度要积极、行动要谨慎
国际化的推进导致了国际金融中心的最终形成,但金融的脆弱性决定金融国
际化要谨慎推进。新加坡政府对金融市场国际化的态度既是积极的又是谨慎的,
把握了一个很好的“度”,特别是在本币业务上,新加坡的限制还是比较严的。
一方面它欢迎外国银行到新加坡开业,另‘可面又严格规定其经营范围,一般只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允许其从事离岸银行业务,限制开展新元业务。这些举措使新加坡安然度过1998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目前距离国际化标准十分遥远,因此,建立国际金融中
心,中国应积极推进国际化。
(三)对政府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作用的定位思考
在对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过程中的教训分析中,我们知道单靠政府拉动
是有负面效应的,这些负面效应虽然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初期并不明显,但随
着国际金融中心的进一步发展,这些负面效应最终会形成障碍。因此,在发挥政
府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动作用的同时,应该也要考虑政府作用的定位问题。
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能过度依靠政府制度供给,而应该在以中国整体
经济实力为依托、国家制度供给为保障的情况下,主要依靠上海经济金融实力的
增强、创新能力和内控水平的提高来建成国际金融中心。鉴于我国的国情,在建
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定位可以以政府拉动为主、市场推动
为辅——政府拉动与市场推动并举——市场推动为主、政府拉动为辅的顺序适时
变化。这也就是说政府作用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初期是最为重要的,它是启动制
度创新的重要建设者、决策者和立法者。此时发挥政府的作用有助于克服或缩短
制度创新的“时滞”。但是,随着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必须将如何发挥政府的
作用放到一个新的层面进行分析,使之一方面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将
政府介入的负面效应抑制到最低的程度。政府的作用应集中在对市场的推动和对
市场风险的监管,为推动市场而颁布的优惠政策规定应该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而
逐步减少,政府对市场的介入应该受逐步形成的市场自律制度的制约,逐步扩大
市场自律空间。
5.1.3法治环境下的自由市场经济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国际金融中心所在地一定是市场秩序良好、经济运行效率很高的城市。具有
良好的法治环境从而促进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成功案例就是香港。与其他
国际金融中心相比,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以香港政府不干预和少干预为主要特点,
市场经济的自由化程度高。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其法治环境赋予的自由港性
质无疑具有决定性意义,香港政府在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初期基本上是无为而治,
只是迫于新加坡政府的竞争压力,才开始有所松动。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需要制度建设来解决两大问题,即对经济人的约束和对
政府的约束。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制度是法治,所谓法治,就是经济人
和政府都置身于法治的框架下,都受到法律的约束。法律通过政府保护产权、实
施合同、维护市场秩序,法律同时也约束政府。在法治环境中,政府与经济是一
种“保持距离型”的关系,即政府除了界定和保护产权、保证合同公正实簏和适
当监管外,不对经济和金融活动进行干预或干涉。
强调政府的重要作用与强调市场经济并不矛盾,市场经济归根到底是一种自
由经济,在上海的金融体系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政府部门应该自觉地还原其服
务者与监督者的角色,减少对金融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微观个体的能动性与市
场的作用,才能使金融中心的运作拥有持续的生命力和活力。
5.1.4要及时抓住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机遇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幻,抓住了
机遇就抓住了主动权。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功因素之一就是抓住了亚洲美元
市场,巩固和奠定了亚太地区金融中心的地位。根据最近几年的发展速度,中国
已经成为亚洲经济的火车头,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而日本还没有从经
济泥潭中拔出来,东京金融中心有衰落的趋势。中国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将
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
5.2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思路
如上面章节所分析,尽管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取得了阶段性的
进步,确立了作为国内金融中心的地位,但是,与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相
比,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
建设,既要从战略上进行定位,又要根据阶段性任务解决一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面临的问题。
5.2.1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模式定位
建立国际金融中心首先要考虑的是模式定位问题。结合上面章节的分析,笔
者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必须是以国内经济发展为依托、以资金需求推动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为特征并为国内经济建设提供金融支持的综合型功能金融中心,这是由我国经济
长期稳定发展的现实需求所决定的。
1、以国内经济发展为依托
与香港、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上海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所拥有的经济
腹地。目前,国内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该抓住机遇,以国内
经济发展为依托,由中国的国内金融中心逐渐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国内经
济金融的发展相互促进。
2、以资金需求推动为特征
这是因为上海目前缺乏建设成为一个完全资金供给推动型的国际金融中心
的机遇与条件。在上海金融制度没有真正完善、各种衍生金融工具没有真正完备,
以及资本市场、外汇市场没有国际化之前,特别存在外汇管制的前提条件下,指
望周边国家外汇储备大量进入是不大现实的;另一方面,在亚太地区已经形成了
一个多层次的国际金融中心体系,既有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也有区域性的国
际金融中心,都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上海短时间内要在资金供给上同这些金
融中心竞争不太现实。但是,上海却具备了需求拉动型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条件。
目前中国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不仅上海周边地区的发展资金短缺,而且上海
自身作为中国经济重地,发展所需资金数量也甚为巨大。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供充足的资金需求,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广阔的金融辐射地,
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好为上海国际金融
中心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需求。
3、为国内经济建设提供金融支持
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首先是成为服务于国内经济更快发展的国内金融中
心。通过培育和完善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国内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发挥
金融对上海、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今后一个时期,上海必须
首先突出国内金融中心这个基础,充分发挥其国内资金集散和辐射的功能,强化
金融对经济贸易的支持作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立足点将在“一个龙头”上,
通过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方式,发挥辐射作用。
4、综合型功能金融中心
传统的国际金融中心按性质可分为功能中心(或称融资式中一t3)和名义中心
6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或称记帐式中心)两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不仅是中国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极,
承担着大力发展金融业以带动其它地区金融市场发展的重任,而且还要为周边地
区的经济发展筹集资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定位决定了它必须发展成为综
合型功能金融中心,即具有较全面的各项功能。原因在于;第一,上海是我国最
大的城市,工业、商业、金融、外贸、科技产业发达,基础建设较好,拥有大批
合格的专业人才;第二,上海已成为长江流域以至全国的资金集敖地,资本市场、
外汇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形成一定规模;第三,中国作为最具经济活力的市
场,吸弓l世界各国的投资者,上海无疑是它们的首选;第四,浦东具有制度创新
和政策优势。
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该定位为与实体经济相关联、为经济而交易的
金融中心,应该是国际、国内两种金融资源集中配置的场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建设的目标是增加资金流量,吸引大量资金在此集散,通过交易实现重新配置。
只有促进资金的大流通才能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才能显示出金融中心存在的意
义。无论是金融产品定价中心还是金融信息中心,都是建立在资金交易和集散基
础之上的,在强调吸引资金流入的同时,要让资金进得来、出得去,不能只将资
金吸引进来而不允许它投放出去。
5.2.2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建设路径
(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
纵观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过程,国际金融中一Ib的产生一般沿循:金
融业的产生和发展——地区金融中心——全国金融中心——区域性国际金融中
心——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这样一个递进发展的过程。金融中心从开始建立到
不断发展,其辐射区域和影响范围总是先近后远、先内后外,从地方性金融中心
到全国金融中心,从国内金融中心到国际金融中心,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到全
球性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也同样需要这么一个渐进的过程。
因此,从战略上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B体思路是实行“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打好基础,建成和巩固国内金融中心的地位;
第二步,在国内金融中心的基础上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辐射,逐步建成区域性
的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框架;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第三步,在巩固和完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上,超常规地走向世界,
向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辐射,逐渐成为全球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从上海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已经基本走出了第一步,即将进入第二步发展战略。
(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路径
根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笔者认为其建设路径应该是:在以
中国整体经济实力为依托、国家制度供给为保障的情况下,主要依靠上海经济金
融实力的增强、创新能力和内控水平的提高,在中国入世、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
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动下,使上海首先成为投资、交易、开发人民币金融产品的
中心,并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逐步发
展成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上海始终在“在岸”和“离岸”之间徘徊。如果说
上海希望成为离岸中心,那就不得不直接面对强劲对手——香港,而要上海成为
净的资本输出地,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且,离岸中心似乎也并不适宜
设置在内地城市。与此同时,国际上离岸中心的魅力正在不断下降。在上面章节
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的基础上,笔者结合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经
验、比较上海自身的优劣后,认为将建立人民币产品中心作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
中心的突破口是当前的现实选择,待人民币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之后,上海成为
国际金融中心也就是水到渠成了。这也是2004年上海提出的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的路径”。
选择人民币产品中心作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突破口,主要有几点理由:首
先,上海基本建成了以金融市场为特征的国内金融中心,通过市场来配置金融资
源的体系基本形成。金融市场的集聚,为上海构建人民币金融产品中心、提供产
品交易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平台;其次,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金融中心首先都是
本国金融产品的集中地。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所在国的货币
作为强势国际货币的交易及交易的不断扩大,都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再次,
从全球来看,人民币债券和人民币金融衍生品的需求日渐旺盛,急需一个统一的
市场。当前人民币已经在全球许多国家成为流通的硬通货,抓住这一时机加速建
如《国际金融报》2004年2月18日“上海首次明确建&国际金融中心”。
6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立人民币金融产品交易中心,从事人民币作为外汇在全球的交易,可以吸纳世界
各国设立席位,在上海集聚人民币交易,我国的金融安全就有了切实的保障。
作为后起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要想成功地加入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行列,
需要引入有效的竞争策略,抓住国际潮流发展、努力形成特色,这是有助于上海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策略。选择人民币产品中心作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突
破口,也是基于特色上的考虑,有助于上海与其它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互补。
5.2.3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模式选择
由于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动力来自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因此在
建设方法上不能选择类似于伦敦和纽约的自然形成模式,因为按照经典的发展模
式,中国要到2050年经济才能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建起类似现
在欧美的金融中心。因此,如果等到中国国内金融业充分发达了再建国际金融中
心,这一目标的实现恐怕太过遥远。新加坡、香港和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功,
都是借助超常规发展模式在短期内迅速完成的,这才是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上
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途径必须兼顾“常规”和“超常规”两方面的优势同时进
行,一方面,中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美、日等发达水平,只能~步一步地开
放国内金融与经济;另一方面,尽管单纯的新加坡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模式
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也没有竞争优势,但它的发展能够迅速缩短上海与国际的
差距,尽量增强上海金融的国内国际辐射功能。香港和新加坡发展国际金融中心
的经验表明:要采用政府主导模式,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超前发展;教训则提
醒我们,应该对政府主导加以修正,避免因过度依靠政府制度供给导致金融中心
在后期缺乏继续发展的潜力。
总之,借鉴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经验教训,从上海的实际情况出发,
笔者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应该走两种模式结合的道路。短期内,我们的
定位首先是国内金融中心,所以势必要依赖政府政策的推动,加快上海金融业的
改革与开放,建立人民币产品中心,因为即使是靠自发形成的金融中心,在以后
的发展中也离不开东道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以提供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所需要的环
境;中长期则主要在人才策略、优化政策环境、注重金融创新、完善市场功能、
提升中资机构竞争力上创造条件,减少“行政成分”,还原国际金融中心的市场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本色,构建法治环境下的自由市场经济。
5.3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对策建议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一Ii,是我国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国家战略,达到此目标需
要两个支撑点:一是国家的制度供给,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取向、金融制度改革及
金融法规出台等;二是上海市自身有针对性的发展规划,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金
融体系完善及市场环境改造等。针对上海国际金融中一11,存在的不足,笔者对上海
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5.3.1建设大上海经济区域,继续做大做强经济实力
经济实力是金融中心建设的基础。如果说过去的竞争只是产品和优惠政策的
竞争,那么全球化后新一轮金融中心的竞争明显是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环境的竞
争。上海只有依托长江三角洲,才有可能主导国内的经济进而形成真正的金融中
心。上海应当采取“城市——区域”、“城市——城市”的合作战略,抓住当前长
三角联动发展的机遇,站在长三角巨人的肩膀上,做大经济总量。以2001年的
数据为例,上海当年的GDP是5000亿元,仅占全国的1/19;而苏州当年的GDP
是1760亿元,杭州1568亿元,无锡1360亿元,南京1154亿元。如果能建成长
三角大都市经济区,则上海和上述城市的GDP总量将达到10842亿元。再加上
常州、扬州、昆山、江阴、绍兴、嘉兴等长三角中小城市,综合GDP将超过2
万多亿元”。这样,以上海为龙头的经济区域将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
一,这有利于上海借助长三角经济、金融的整体实力,在长三角金融区的大背景
下,充分发挥上海金融的集聚和辐射作用。
5.3.2在现有宏观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下推进制度创新
(一)继续推进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进程,取消现行的对外资参与金融业的
限制。
金融国际化与自由化程度是目前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11,的主要障碍条
件,因此要积极推进以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的金融自由化改革,
”麦挺,徐思嘉:“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四大难题”,《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7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取消现行的对外资参与金融业的限制。虽然这并不取决于上海本身的努力,而取
决于中央整体金融改革的进程,上海必须服从于中央的集中决策,但这并不意味
着上海可以无所作为,上海仍应密切关注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进
程,争取中央的倾斜政策,推进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进程。
(二)争取更多的金融机构总部在上海设立
在上海市的努力工作、中央政府的支持与市场力量的推动下,建设银行的信
用卡中心、房地产信贷中心、工商银行的票据中心已迁往上海,接下来应该进一
步寻求将四大银行的更多业务总部迁往上海。在条件成熟时,还可以考虑在长三
角组建四大银行的区域总部,统筹、整合区域内的金融资源,为长三角的经济建
设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今年(2005年)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
陆家嘴挂牌成立,说明人民银行慢慢将金融决策中心往上海移动,体现了一种发
展趋势,以后将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在上海设立总部。
(三)寻求创新,避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带来的弊端
在当今金融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已显露
出其弊端。由于我国金融业发展还不够成熟,整体实行混业经营和混业监管还需
一定时日,但是,可以考虑在上海试行构建金融控股公司,试行金融统一监管模
式,并赋予相对独立的金融立法和司法权。综合的或统一的上海金融监管局,可
以下设银行、保险和证券部门,以进行日常的监管工作。在上海设立金融监管局,
其职能在于根据上海建设国内和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要求与环境,制定地方性的
金融法规和监管规则,执行或落实中央金融监管任务,协调国家金融监管一般要
求与上海特殊监管要求之间的关系,以适应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内在要求。
5.3.3通过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相结合,改善城市微观环境
(一)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
通过减轻各类金融机构的各类税负等优惠政策,为上海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宽
松的政策环境。有了宽松的政策环境,才能吸引更多金融机构的聚集,为上海国
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加强“软件”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中介机构
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制度建设,在现有征信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制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度上推进全社会的诚信建设,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尽快发展在金融市场上起辅
助、融通、咨询等作用的中介服务机构,完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体系。上海应给
予中介机构政策支持,以市场为基础发展保险经纪、保险代理、证券投资咨询、
期货经纪、货币经纪、资信评估、会计、法律、保险公估等多项中介业务。
(三)加大培养与引进金融高级管理人才与高级经营人才的力度
要进一步加强金融教育的国际交流,大力拓宽金融教学、金融研究与金融业
务之间的市场联系渠道,提高金融人才培养的层次:要多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综
合性金融人才‘、现代投资银行人才、证券经纪人才以及保险精算与保险投资人才;
要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优秀的、高级的金融管理人才与金融经营人才到上海工
作。具体而言:一方面,上海可以促请本地金融机构加强与在沪的国外同行的交
流,学习对方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则要加紧延揽在海外工作的中
国留学生,希望这些具有国际工作经验、掌握最新金融技术与管理的高级人才能
够回沪工作,共同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此外,地方政府可以在引人、
留人方面实行更为灵活的税收政策。比如针对外资金融机构高管国际业务频繁、
需要经常出入境的实际情况,新加坡政府允许他们每年离开当地期间的可比收入
不计入所得税税基。这样算下来,一位外资金融机构高管在新加坡的实际所得税
税率平均为8%~12%,而目前一位在沪高级金融管理人才承担的平均税率高达
25%”。
(四)推广使用国际语言
很多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或多或少地沾了使用国际语言的光,如香港、新加
坡这些后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立速度比较快,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使用英语的人
多,使得外资金融机构办事效率高有关。上海尽管这几年在这方面已经有不少起
色,但和国际相比还处于弱势。因此,上海应尽可能地培养和引进精通英语等国
际语言的人才,为吸引国外金融机构的落户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5.3.4提高上海金融业的对内对外开放度,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和金
融文化
(一)吸引各类金融机构落户上海,促进中外资金融机构的平等竞争。
32麦挺,徐思嘉:“E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四人难题”,《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7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金融机构的高度聚集是金融中心的主要标志之一。我1'1’]应该想尽各种办法,
为大型金融机构在沪设立总部提供各种便利。如对其购买土地、办公场所提供一
定程度的优惠和补贴,提高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的审批和注册效率等。此外,
要注意为各种金融机构在市场准入、业务开展方面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特别是
要设法改变目前外资金融机构业务开展的审批过细、过严的状况,给他们一定程
度自由发挥的空间,以提高外资金融机构对上海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进而提高
上海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以及上海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在目前构建本地大型金融控股集团、集聚全球金融机构尚存在一定障碍的情
况下,吸纳、发展民营金融实体无疑是一条捷径。放开民间金融,拓展民间投资
者的融资渠道,将加速国内乃至全球民营金融资本的集聚。上海可以首先加强与
长三角民间金融机构的联系,集聚一批民营银行总部,将对激活上海金融产业的
市场竞争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抓紧建设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做大金融市场、做多金融产品。
上海在扩大金融市场化与强化金融监管上的两难根源在于是由地方政府、而
非中央政府推进国家战略,因而缺乏整体的制度环境支持。所以上海的当务之急
是继续主动争取中央政策的倾斜,在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功能、开放金融
新业务、创新金融新产品等方面争取先行权,将做大金融市场、做多金融产品作
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突破口。
围绕做大金融市场,上海将完善市场体系,增强市场功能。目前,上海已经
形成了五大金融市场,其成交总额也突破了32万亿元。下一步,依托中国外汇交
易中心的“中国票据网”,上海将加快票据市场发展,力争成为全国票据交易中
心。同时,上海将以发展资本市场和建立金融衍生品市场为重点,构筑完善的市
场体系,不断强化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主板市场地位,推动债券市场发展,打通货
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沟通渠道,促进资金在两个市场合理流动,拓展外汇市
场,推动全国统一的境内外币清算系统的建立与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性再保险中
心,推动产权市场发展,最终建成全国性产权交易市场。在这当中,上海的重中
之重是放在建立金融衍生品市场上,以填补这个市场空白,这不仅对完善市场内
部结构、提供避险工具都有好处,而且从市场发展的增长性来看,可以把金融创
新推向高潮。
7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围绕做多金融产品,上海将积极推动国债期货、股指期货、石油期货、个人
黄金买卖、黄金期货、市政债券、交易所交易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金融产品创
新,推动银证、银保等交叉业务创新和网上金融业务创新。目前,ETF(交易所交
易基金)设计方案已经上报中国证监会,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期货、股指期货方
案也己上报中国证监会,国债期货设计方案也已完成。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成功推
出企业债券指数的基础上,目前,已做好了推出统一指数的技术标准。
(三)加快法制环境建设和金融监管,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安全
稳定的环境。
在我国金融改革和开放日益深化的今天,加强金融监管越发显得重要。金融
监管应该由合规性监管转变为合规性监管和风险性监管并重,加强防范和化解金
融风险的能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法制环境建设将包括下列几个有机组成部
分:首先,法规体系的国际化。我们长期的任务是建立一套符合国际规范的金融
法规体系,来规范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和金融机构行为。正如前所述,目前上海应
抓住“改革前沿”的契机,积极制定改革试点方案,注重地方法规配套,使地方
性法规或者管理规定的制定与“国际化”轨道相吻合,从而为我国金融法制的“国
际化”提供经验和基础:其次,相关建设标准的国际化。上海从现在起要率先实
现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信用评价体系标准的国际化,管理体制的国际化和金融监
管标准的国际化等;最后,产权制度的国际化。进行产权制度改造,努力建立一
批符合国际惯例的、具有国际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
以香港和新加坡的历史经验来看,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除了上述几个方面
需要进一步改善外,还必须建立起一种信任度,这种信任度是通过时间沉淀而成
的。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回顾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历程时曾说:“从1968
年第一次推出亚元市场至今,我们花了整整30年才建立起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
管理妥善的信誉。””所谓的信任度是需要时间检验的,其建立将是一个长期的、
积累的过程。
5.4沪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与分工
近年来,理论界关于上海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争论已有不少,尤其是
在上海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后,很多学者质疑——究竟中国还需要
”划文斌:《深圳建设金融中心的选择与突破》,复旦大学硕士沦文,2001年。
75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香港吗?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而言,当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重心由欧美
转向亚洲,亚洲中又以中国为最具潜力的市场,现阶段资金主要是通过香港再流
入内地。若在上海建立一个完善且具规模的金融市场,势必会将资金的移动由香
港转向上海。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早期开放的是沿海地区,资金是由华
南向华北移动,因为目前中国的沿海城市的建设已经是有目共睹了,投资项目也
逐渐饱和,再加上这两年中国正努力展开西部大开发和长江区域经济合作,若资
金通过上海直接进入中国,对一些跨国公司而言不但在时间上且成本都会有降
低,而且更能有效地运用资金。
笔者认为,无论从现实条件考虑,还是从长远和全局发展目标来看,上海既
不可能也不会取代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未来沪港两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
不是排斥性的,而是平行的,两者之间是一种优势互补、竞争合作、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的关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并无冲
突,一个国家并非不能同时拥有一个以上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
并非胜者满盘皆赢的零和游戏,竞争激发活力,但并不排斥合作,上海和香港可
以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利益的分享。
5.4.1沪港合作的基础
沪港金融合作渊源已久,香港是内地第三大贸易伙伴及最大出口市场,与上
海互为对方最大贸易伙伴。香港和上海作为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两者虽然存在着
很大差距,但是他们的互补性和面临的竞争使两个城市有望走向共同发展的道
路。香港金融的发展主要是依靠低税、资金自由等宽松政策推动起来的,而上海
作为我国强大经济背景的窗口,属于主权国家型投资场所,其更多地要依靠本国
内地的经济支持。沪港合作,一方面资金通过上海向内地扩散,加强上海与世界、
香港与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国内持久的经济增长也会源源不断地给香港传输
经济动力。
香港这一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充当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内地的一个渠
道,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后的主要职能是驱动内地资金,推进国家的经济改革,
从这点来看,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不冲突
的。另外,香港要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离不开内地强大经济发展的支持,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而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正是为了内地经济的腾飞服务的,所以,从这个方面看,
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也是不矛盾的。
可见,香港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和发展不但互有优势与隐忧,而且上
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也不一定是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代替和竞争关系。由于
地缘位置和经济腹地的不同,沪港金融中心的市场取向和功能定位有别,未来建
立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之间也更多是相互分工和彼此合作
的关系。
5.4.2上海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与分工
中国能否在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中胜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战略中
的两个核心问题:沪港金融中心的建设如何进行目标定位与分工。
(一)人民币完全可兑换之前沪港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
在人民币完全可兑换之前,香港在中国金融中的恰当定位应当是“中国的离
岸金融中心”。一国离岸中心的特点是:(1)使用一种国际硬通货作货币:(2)
与本国国内的货币流通格开,互不渗透;(3)市场交易活动不受国内有关金融法
规的限制;(4)国内机构可以去那里筹措外币资金:(5)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外国。
以一L几个特点香港都具备。所以香港是中国天然的离岸金融中心,而且,只要人
民币不可兑换,中国就需要一个离岸金融中心,用以吸引外资,特别是非直接投
资的外资。
在明确了香港是中国天然的离岸金融中心之后,有关在上海建立离岸金融中
心的建议,就毫无意义了。一个国家没有必要同时支撑两个离岸金融中心,而且
上海的离岸中心根本竞争不过香港。上海将建立人民币产品中心作为建设国际金
融中心的突破口,也是基于与香港联动发展的需要,并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
功能互补。通过建立人民币产品交易中心,上海着力发展成为与周边地区、全国
经济相互依托的国际金融中心,立足为内地经济实体服务;而香港则面向国际,
成为国际金融资源配置的舞台。
因此,沪、港金融角色分工应当是:上海做中国的金融中心,驱动中国内地
资金,推动国家经济改革和发展;香港做中国的离岸金融中心,充当国外资金进
入中囤内地的渠道或桥梁。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二)人民币完全可兑换之后沪港金融中心的分工
人民币完全可兑换后,上海的制度环境将有明显改善,城市的商务成本将得
到有力控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将得到持续的开放,并逐渐缩短与香港特
区、东京和新加坡的距离,发展成为中国的另一个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国际金融
中心的作用范围将侧重东南亚地区,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范围将侧重东北
亚地区。另外,上海将更多地从事与人民币相联系的金融业务和金融交易,香港
特区则更多地从事与非人民币相关的金融交易。
前上海市长徐匡迪曾将香港和上海的关系形象而又贴切地比喻为一架飞机
的两个“引擎”,一架飞机的两个“引擎”将共同推动飞机向前飞行,中国经济
的发展也需要香港和上海这两个具有不同功能又相互协作和相对分工的金融中
心的共同推动34。如果在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中能较好地将沪港关系协调、处理
好,沪港之间完全可以实现分工协作、互补共荣的“双赢”格局,从而共同为中
国经济的腾飞服务。
34陈恩:“入世后上海能否取代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国际经贸探索》,2003年第19卷第4期。
7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1】陈丽君,林江.内地金融发展与香港金融.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2】2陈彪如,连平.关于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条件的探索.世界经济研究.1994;4;18—22
[3]陈杰,王传辉.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义及目标模式.世界经济文
汇.1998;5;18-20
[4]陈恩.入世后上海能否取代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国际经贸探
索.2003;4;15.19
[5】丛阳.香港金融中一Ii,的形成及其对上海的启示.上海金融.1994;4;20-21
【6】丁丁.区域金融中心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7]杜恂诚.上海重建国际金融中一ti'的障碍何在7.银行家.2002;12;86—88
[8]8干杏娣.试论当代国际金融中一Ii,发展的基本动因与政府介入.世界经济研
究.1997;1;47.50
[9】干杏娣.新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策划与规划.上海金融.2002;11;8—10
【10]何小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与隐忧.学术研究.1990;2;69-76
【11】胡坚.欣欣向荣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2】胡坚.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规律与上海的选择.经济科学.1994;2;9—14
【13]胡坚.试论亚洲地区多层次的国际金融中心体系.经济科学.1996;6;67—72
【14]胡坚,杨素兰.国际金融中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兼及上海成为国际金
融中心的可能性分析_B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5);40.47
[15]胡经生.上海资本市场发展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综合经济.2004;6;62-66
[16]黄燕君.港币一人民币一体化:意义、条件、前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3年
【17】黄运成,杨再斌.关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一Ii,的基本设想.管理世
界.2003;11;103—110
【18】黄运成,文晓波,杨再斌.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性条件与主要差距分
析.上海经济研究.2003;9;48.55
[19】洪葭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应选何种金融中心模式.围研网
浙江丈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20]贾德奎,胡海鸥.利率制度约束下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现代管理科
学.2003;8;14--1 5
【2l】姜波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本思路.新金融.2003;7;3—5
【22】柯兆银.上海离金融中心有多远.浦东开发.2002;7;34—37
[23]栗勤.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亚太经济.1989;4;27—30
【24】李豫.借鉴新加坡经验,尽快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金融研
究.2001;8;73.79
[25]连平.离岸金融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
【26】柳瑛.新加坡政府主导的国际金融中心擞字财富.2004;2;92—93
[27】刘桂荣.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及其对上海的启示.上海商业.2004;8;20.25
【28]刘涛.银行业的国际化与上海金融中心建设.上海综合经济.2003;10;35-37
【29]刘文斌.深圳建设金融中心的选择与突破.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30]陆红军.上海将成为怎样的国际金融中心7.现代商业银行.2003;5;24-25
[31]麦挺,徐思嘉.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四大难题.上海经济研究.2004;5;35-38
[32】倪鹏飞.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全球眼光、国际标准与世界经验.开放导
报.2004;2;58-64
[33】潘英丽.论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上海财经大
学学报.2003;5(1);50—57
[34]潘英丽.论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成功经验.上海投资.2003;10;8一ll
[35]潘英丽.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沪港的目标定位与分工.世界经
济.2003;8;1 5—2 1
[3 6]秦凤鸣.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的角逐.上海金融.2003;1;52-54
[37]钱共鸣.亚太三大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探析.世界经济.1989;12;16—20
【38】钱金叶,贾志强.上海:重返世界金融的中心.译林.2003;4;60-61
【39】饶余庆.走向未来的香港金融.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3年
【40]饶余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商务印书馆公司,1993年
[41][瑞典]瑞斯托.劳拉詹南.金融地理学:金融家的视角.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芏E
[42]史举.上海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模式定位比较.上海经济研究.1997;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41—44
[43]谭雅玲.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与作用——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亚洲主要
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中国经济信息.2004:7:25—26
[44]王云.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对上海的启示.上海综合经济.1996:4:29—31
[45]王艳莉.金融政策与金融国际化:亚洲三大金融中心发展经验的政策启示.
金融理论与实践.1996:11:44—45
[46]王传辉.国际金融中心产生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世界经济研
究.2000:6:73—77
[47]魏燕慎.新世纪香港与亚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48]夏强.新加坡、香港离岸金融中心的比较与启示.亚太经济.1994;6:43—47
[49]肖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战略选择.上海综合经济.2002:6:4-5
[50]肖林.重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宏观经济研究.2002:7:9-13
[51]徐冬根,王传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法律主导作用.法
学.2004:11:107—116
[52]徐志钢,钱钢.香港金融制度与经济.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53]颜永斌.台北与上海发展成国际金融中心之比较分析.台湾义守大学管理研
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6月
[54]杨威月.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战略研究.上海经济研
究.2001:3:29-34
[55]杨英.香港经济新论.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56]杨再斌,黄运成.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模式选择与约束条件分析.国际
金融研究.2003:1l:70—76
[57]杨再斌,匡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件的量化研究.经济学与经济管
理.2004:1:27—32
【58】叶耀明,高平平.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经验借鉴.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科版).2002;4;28—33
[59]叶国鹏.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收益和成本广东金融.1998;9;18—20
[60】易诚.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比较.广西金融研究.2003;7;4_8
[61】甬男.亚太地区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一览.国际市场.2001;9;6.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62】尤安山舻港金融比较与合作前景——迈向2l世纪的沪港金融合作.世界经
济研究.2002;2;25—30
[63】郑颖.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比较.亚太经济.1997;4;58.62
[64】张丕强.国际金融中心:明朝升起的太阳.金融经济.2002;5;12.13
[65】张幼文.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经验教训——世界若干案例的启示.社会科学
2003;1;26—30
[66】张幼文,刘金.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点.上海金融.2001;12;4.6
【67】张雁翎.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比较与探析.上海综合经济.1998;6;37.38
【68】张逸民.上海和香港作为金融中心之比较.上海投资.1996;3;4.8
【69】张震,周韬,黄敏.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思考.新金
融.2002;11;9一11
[70】张震.大都会经济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新金融.2004;12;32—35
【7l】张泽慧.国际金融中心指标评估方法及指标评价体系.社会科学研
究.2005;1;45—48
[72]赵晓菊,谈儒勇,汪冰.上海重建国际金融中心的制约与对策.上海财经大学学
报.2003;5(4);29-3 1
[73]周丽华,卞政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和政府定位.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4;1 5(3);63—68
【74】周丽华,卞政惠.融资型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与当地经营环境的关系.广州市
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19-23
[75】朱镇华.香港新加坡发展金融中心成功的要素探析.上海金融.1994;1;28.29
【76】朱镇华.重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设想.财经研究.1994;7;18.25
[77】朱军.浅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的建设冻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
[78】曾康霖世界各金融中心建设的基本特征及条件.金融研究.1995;11;37—40
[79】曾康霖.对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思考.中国货币市场.2003;6;20.24
[80]上海市人才白皮书专项课题.上海金融中心的人才需求与对策研究.人才开
发.2004;1:12.14
[81]中国博士后特华科研工作站.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及对我国的扁示.中国城市
经济.2003;11.12月;56.59
8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82】【新世纪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高层研讨会】综述,上海金融.2002;10;54·55
[83]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统研处课题组.“十五”期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规划与设想.上海金融.2001;5;4-6
英文部分:
[84]Cornelius,P.,K.Schwab and M.E.Porter.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2-2003.Geneva World Economic Forum.2003.
[85]Dufey,Gunter&Gidd弘Ian H.The International Money Market.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78.
【861E.EDavis.InternNional Financial Centres--An Industrial Analysis.Bank of
England Discussion Paper,No.5 1.September 1 990.Contents.abstract:1—23,
【87]James Gwartneya,Robert Lawsonb.The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of economic
freedom.European Joumal ofPolitical Economy.2003(19):405—430.
【88]James Laurenceson,Kam Ki Tang,&Hui Mei Wong.Shanghai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LProceedings ofthe 15th Annual Conference ofthe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Economics Studies Australia(ACESA).
[89]Kaufman,G.G.Emerging Economics and Intem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
Review ofPacific Basin Financial Markets and Policies 2001.4(4):365—377.
[90]kindleberger,Charles P 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Centers:A study in
comparative Economic History.Princeton Studies in Intemational Finance.1 974.
No.36:1—78.
[91]Meyer,D.R.World Cities as Financial Centers.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 of
Large Cities.F.一C.Lo and Y.-M.Yeung.Tokyo:Unti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1998:410—432.
【92]Reed,H.C.The preeminen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s.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1981:148pp.
[93]Reed,H.C.Appraising Corporate Investment Policy:A Financial Center Theory
of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Cambridge MA:MIT Press.1983:219—244.
[94]Roberts.Richard.ed.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s:Concepts,Development and
Dynamics.Edward Elgar Pubishing limited,England.1 994.
R{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95】Schenk,C.R.Banks and the Emergence ofHong Kong as ail Intemmional
Financial Center.Journal o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Institutions and
Money 2002.12H一5):321-340
[96】Simon X.B.Zhao,Li Zhang and Danny T.Wang.Determining factors ofthe
development ofa 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the case ofChina.
Geoforum.2004(35):557-592
[97]Tschoegl,A.E.Intemational Banking Centers,Geography,and Foreign
Banks.Financial Markets,Institutions and Instruments.2000.9(1):1·32
[98】The Economist.Capitals ofCapital:A Survey ofFinancial Centres.The
Economist.9·15 May.1998.
【99】Wong,Y.C.R.Shanghai:Another Hong Kong.HKCER Letters 72.2002
b地;』盟坠业:b地:h堕然£型熊丝£暾22&£瞍Qn幽塑旦.
【100】Yong,H.一w,,K.Hung and D.C.Cheng.Toward Asian Pacific Financial
Centers:A Comparative Study ofFinancial Developments in Yaiwan,Hong Kong
and Singapore.Review ofPacific Basin Financial Markets and Policies.1999
2(1):29-55.
84
浙江火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兼论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后记
论文的写作从资料收集到最终成文历时一年有余,期间几易其稿。论文的形
成,离不开我的导师黄燕君教授的悉心指导,从文章的选题到篇章结构,从理论
实证分析到政策建议,直至文章的文字,每一个细节无不包含着导师的睿智和心
血。两年来,导师在学业上指导我,生活上帮助我,毫不吝啬地将自己所有学术
研究方面的优秀经验、心得传授给我。导师深厚广博的理论学识、对中国经济金
融的敏锐洞察、对国际金融问题的系统探索是我学习的典范,严谨的治学态度、
勤恳的工作作风和平易近人的长者风范对我影响至深并将使我终身受益。在此谨
致以深深的谢意。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还有幸在到台湾辅仁大学研习期间,得到辅仁大学
管理学院金融研究所李宗培老师的指导,并在其帮助支持下,搜集了相关资料,
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此外,我还得到了师兄师姐们的帮助,还有各位
同窗好友在学术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关心与帮助,在此一并献上我诚挚的谢意。
另外,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我的哥哥以及肖栋梁先生,他们的支持使
我能够安心学习,是他们的关怀、期望、理解和勉励使我可以坚持不懈,顺利完
成研究生期间的学习与研究。我的点滴进步的背后都有他们殷切期望的目光,能
够让他们感到欣慰和自豪是激励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本文试图通过对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分析他们建设过程
中的经验教训『,从而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出思路建议,但由于问题的复杂
性,以及本人学识和研究能力的限制,文中难免存在不足,甚至某些地方还存有
错误,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黄若尔
2005年10月于浙江大学求是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