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9122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771 7 68.
堡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院系:
专. 业: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经济学院
金融学
黄一泓
许少强教授
2005年5月20口
麓鹈钫夸o:,{-》碧吲帮:荸
内容摘要
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银行获利的手段,又是蚀利
的原因。只有有效驾驭并管理好利率风险,银行才能取得真币意义上的发展,否
则就将被利率风险吞噬。
巴塞尔委员会在1997年9月发布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将利率风险定
义为银行的财务状况暴露在利率的不利变化之中。《利率风险管理原则》根据利
率风险的不同成因,将利率风险分为重新定价风险、收益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
选择权风险四种类型。目前西方商业银行度量利率风险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敏
感性缺口分析、久期缺口分析和模拟分析法。西方商业银行主要通过表内资产负
债管理和表外利率衍生工具交易两种办法控制利率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同样面临巴塞尔委员会定义的四种利率风险。在金融体制转轨
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面临这一阶段所特有的风险。当然,这些特有的风险最终都
会转化为上述四种利率风险中的一种或几种,并给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带来风险。
首先,体制性风险是我国长期来利率风险的主要特征。其次,利率市场化也给商
业银行提出了挑战。再次,我国商业银行的短存长贷的资产负债结构会由于升息
周期的到来给商业银行造成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是非常薄弱的,表现为我国商业银行对利率风
险不够重视和利率风险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我国银行资产、负债的流动性差,我
国的金融市场还不成熟等现状难以满足商业银行进行利率风险的资产负债管理
和利率衍生工具管理的要求。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改善利率风险管理主要
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改善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负债管理和表外利率衍生工具管
理。二是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2
Abstract
The interest rate risk is a double—edged sword to the commercial bank.It is a not
only the lucrative means of the banks,but also the cause of losing.Only by
controlling and managing the interest rate risk effectively,can the commercial bank
achieve genuine development.Otherwise the bank will be engulfed by the interest rate
risk.
The Basle Committee defined the interest rate risk as the exposure of a bank,S
financial condition to adverse movements of imerest rates in‘‘principl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terest rate risk”released in September 1 997.Repricing risk,yield
curve risk,basis risk and optionality are the four primary forms of interest rate of risk
classified by their different sources.There are three main methods used by western
commercial banks measuring the interest rate.They are risk sensitive gap analysis,
duration gap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analysis.Western commercial banks managing
the interest rate risk through two ways,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 that is inside the
sheet and interest rate derivatives management that is outside the sheet.
The commercial banks in our country face four kinds of interest rate risks
defined by the Committee of Basel.Besides,they face the peculiar risks of transition
stage of our banking system.Certainly,the peculiar risks will finally change into one
or several kinds of the primary four interest rate.The peculiar risks are rooted in three
ways.First,the systematic risk i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 interest rate risk for a
long time in OUr country.Second,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challenged the
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Finally,OUr commercial banks.short term deposits and
long term loans will cause great interest rate risk when interest ascending.
Because the commercial banks in our country pay little aaention to interest rate
risk management and the system of the interest rate risk management is not sound
enough,the interest rate risk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in OUr country is very
weak.The problem of low mobility of banks’assets and liabilities and
underdeveloped financial markets make it difficult for banks to manage interest rate
risk either by asset-liabilities management or by interest rate derivatives management.
At present,to improve the interest rate risk management,the commercial banks
should set about from two points.First,improve the asset—liabilities management and
interest rate derivatives management.Second,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est rate risk management system ofcommercial banks in OUr country.
Keywords:commercial bank interest rate risk management
Library classified number F832.2
引言
在我国,由于利率长期处于管制状态,利率风险一直没有被商业银行所重视,
但是没有利率风险管理并不等于没有利率风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从传统
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存贷款利率调整比较频繁,银行面临的利率
风险逐渐增加。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进行及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利率的
调整必将越来越频繁,利率风险必然越来越凸显。
面对R益重要的利率风险,无论从内因还是外因,银行都需要增强和提高对
利率风险的管理。从银行角度看,由于银行自我约束的内在动力得到不断加强,
风险管理成为银行经营的内在约束力,作为风险管理重要内容的利率风险将是银
行不得不面对的。从国家宏观政策看,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政府对经济
宏观调空更倾向于采用市场化的手段,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将逐渐成为国
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利率的波动逐渐频繁,对银行业的经营造成的影响逐渐
增大。此外,随着利率风险在银行业的增加,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对我国银行进
行评级时必然会增加对这方面因素的考虑,将利率风险的控制水平和能力作为评
级的依据之一。按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所做的承诺,2007年我国银行业
将全面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将和外资银行在同等条件下竞争。评判银行经营
的好坏不能只看利润,还应当考虑到是在多大的风险下取得的收益。由此可见,
对于J下在走向国际化的中国银行业,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了解和熟悉国际银行业已有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
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是十分必要和具有实践意义的。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国商业银行应未雨绸缪。及早准备,积极
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有效驾驭并管理好利率
风险,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第一章绪论
一、写作背景和意义
现代银行的经营观念认为,银行的经营表现上是货币,但本质上是风险,即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银行的盈利必须通过承担风
险才能获得。例如,存贷利差的获得必须要承担贷款资金收不回和存款资金到期
必须支付这样一种风险。如果贷款真的出现收不回的情况,则银行不但不能取得
利息,反而会失去本金,产生损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银行经营表面上看是货
币的简单借贷,而背后的本质却是风险的承担与管理。因此,现代银行的观念认
为:银行的本质就是一部“风险机器”,它承担风险,转化风险,并且还将风险
植入其金融产品和服务中再加工风险。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机器,如果世界上不
存在风险,银行就没有生存的基础。
商业银行的本质决定了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1997年9月公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
将商业银行JxL险归纳为信用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
性风险、操作JxL险、法律风险和信誉风险等。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
和汇率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四类基本风险。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商业银
行的经营者们对利率风险并不重视,他们主要关注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这主
要是因为当时各国政府对利率严格控制,市场利率在长期内相对稳定,不可预见
的利率变动很小,利率风险也不大。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
的瓦解,以及各国中央银行对利率管制的逐步放松,特别是美联储《Q条例》的
废除,国际主要货币的汇率和利率丌始出现剧烈波动。放松后的市场利率变动频
繁,波动幅度增大,并且难以预测,这种变化严重地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
和收益,大量银行倒闭。利率风险从而成为银行的主要风险之一。
利率风险对银行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银行获利的手段,又是蚀利的原
因。客观规律告诉人们:风险和收益同在,且呈正比关系。因此,若银行在经营
中不主动承担风险,则银行也就无法取得回报。只有通过承担风险才能获得收益,
但风险承担不当又能让银行倒闭。银行与利率风险之间得这些基本关系提醒并要
求人们在银行经营中必须努力认真管好利率风险。管理得好,银行可以获得稳定
的利润;管理不当,利率风险就会侵蚀银行利润,股东投资就得不到预期的回报,
严重时,利率风险还将进一步侵蚀银行的资本,极端情况下,银行将会破产倒闭。
可见,只有有效驾驭并管理好利率风险,银行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否则
就将被利率风险吞噬。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我国已经加入WT0,金融市场的开放将遵从《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六项原则,
其中之~是逐步自由化的原则。金融领域的自由化包括利率自由化、汇率自由化、
银行业务自由化、金融市场自由化等。我国在2000年明确提出了实现人民币利
率市场化的时间表。目前,『F处于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的时期,商业银行的资产
负债组合将会面临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暴露。如果不尽快提高抵御利率风险的
能力,利率频繁波动和资产与负债的不匹配,将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危机。
二、研究的现状
西方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方面的探索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利率自由
化改革,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西方商业银行采用缺口分析、情景模拟、压
力测试等方法量化利率风险。采用表内调节和表外对冲管理和调节利率风险。表
内调节是指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和负债项目调整,达到减少敞口,从而缓
解或降低利率风险。表外对冲是指针对资产负债表上出现的较大的利率敞口,构
造出一些衍生的金融工具,通过在市场上买卖这些余融工具,产生出与资产负债
表内的风险敝口相反的头寸,从而达到与表内敝口相互抵消、减小利率风险的目
的。
从国内方面来看,对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伴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探
索与逐步推进,特别是在2001年年底我国加入WTO以后,逐渐多了起来。国
内在利率风险度量方面也大多采取缺口分析。如中国银行在2003年年报中阐述
其利率风险管理原则:密切关注和把握人民币利率走势,适时进行资产负债结构
的调整和期限的调配,尽最大努力防范利率风险。2003年,中国银行开发出基
于管理要求的缺口分析系统,浚系统的投产应用将提升中国银行衡量利率风险的
能力,为利率风险管理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国内对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
还处于起步阶段,因为我国的会融环境与国外有很大差异,所以西方先进的希j率
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不能原样照搬。由于我国目前缺乏表外的对冲工具,所以我
国目前对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侧重于表内结构的分析和调节,但事实上。对我国
商业银行表内结构的分析会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缺乏表内调节的手段和可能而显
得作用不大。
三、思路与框架
随着利率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日趋重要。我国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借鉴
学习国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经验。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外成熟的利率风险管
理理论,包括利率风险的定义、度量和管理。然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
2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率风险,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
探讨了利率风险管理理论在我国的运用。在结论中提出了加快资产和负债证券化
以促进利率风险管理的观点。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第二章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第一节利率风险的定义和种类
巴塞尔委员会在1997年9月发布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将利率风险定
义为银行的财务状况暴露在利率的不利变化之中。当金融市场上利率发生变动
时,银行最重要的收入渠道~贷款与证券的利息收入和银行最重要的支出渠道
一存款与其他银行借款的利息支出就会受到影响。同时,利率变动也改变了银
行资产与负债的市场价值,因而改变了银行的净价值。
《利率风险管理原则》根据利率风险的不同成因,将利率风险分为以下几
种类型:
一、重新定价风险(Repricing Risk)
重新定价风险也称为期限错配风险,是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利率风险形式。
它来源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中期限(就固定利率而言)与重新定价(就
浮动利率而言)的时间差。虽然此类重新定价的不对称性是银行业务的基础,
但在利率变动之时,它们会使银行的利差收入和资本净值发生意外变动。银行
通常把某一时间段内对利率敏感的资产和对利率敏感的负债之间的差额称为
“重新定价缺口”。只要缺口不为零,则利率变动时,银行会面临利率风险。
例如,某~银行以短期存款作为固定利率长期贷款的融资来源,~旦利率上升,
它就将面临由此带来的未来收入的减少与内在价值的降低。这是由于在贷款期
内,其现会流是固定的,而融资的利息支出确是可变的,利息支出在短期存款
到期后便会增加。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美国储贷协会危机主要就是由于
利率大幅上升而带来重新定价风险。
二、收益曲线风险(Yield Curve risk)
收益曲线是不同期限下利率水平的集合,即利率的期限结构。收益曲线风
险是指由于收益曲线的意外位移或斜率的变化而对银行的净利差收入或资产
内在价值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般而言,长期利率总是高予短期刹率。但在商业周期扩张阶段,由于货
币政策反向操作,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长短期利率倒挂,会使银行原本的
资产负债期望利差落空。在金融恐慌时期,长短期利率倒挂的现象也会经常出
现。如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泰国、香港等为阻止投机性拆借都曾把隔夜利率
提高到300%一1000%的水平。’由于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上,银行存贷款利率多以国
黄金老利牛c市场化勺商业制彳]:风险控制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4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库券收益率为基准柬制定,若收益曲线由正变负,银行的长期未偿浮动利率贷
款的重新定价利率与短期存款利率的利差就会大幅度降低甚至变为负数。
三、基准风险(Basic Risk)
基准风险也称为利率定价基础风险,是银行面临的另一种重要的利率风
险。在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所依据的基准利率变动不一致的情况下,虽然资产、
负债和表外业务的重新定价特征相似,但因其现金流和收益的利差发生了变
化,也会对银行的收益或内在经济价值产生不利影响。当利率发生变动时,这
种调整幅度的不一致会使具有相似期限或重新定价频率的银行的资产负债和
表外业务工具的现金流和利差发生意外变化。假设一家金融机构按照1个月美
国国库券利率对1年期贷款每月重新定价一次,而这笔贷款是由l笔1年期存款
融资而来,这笔定期存款按照1个月LIBOR每月重新定价一次。由于国库券利率
和LIBOR很少按同一幅度进行调接,所以该机构就面临着这两种基准利率的利
差发生意外变化而导致的净利差变化的风险。
四、选择权风险(Opttonality)
选择权风险是一种越来越重要的利率风险,来源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
业务所隐含的期权。选择权赋予持有者买入、卖出或以某种方式改变某一工具
或金融合约的现金流量的权利,而非义务。选择权可以是单独的工具,例如场
内(交易所)交易期权和场外交易期权,它是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但是,这里
的期权性风险主要是指反映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业务中的隐含期权
(Embedded Option)风险。它们包括带有可赎回(Call)或可卖出(Put)条款的各
种类型的长期与中期债券,允许借款人提前还款的贷款和允许存款人随时提款
而通常不收任何罚盒的各种无期限的工具。如果不加以妥善管理的话,此类期
权性工具会由于其不对称的支付特征而给卖方带来极高的风险,因为无论是直
接的还是隐含的期权,~般都是在对买方有利而对卖方不利时才得蛆执行。而
且,如今越来越多的期权品种带有极高的杠杆效应,则会进一步扩大期权头寸
对银行财务状况的有利或不利影响(这主要是在银行从事直接的期权交易中表
现出来的)。
隐含期权风险常常在市场利率水平发生较大变化时出现,如果借款人不会
因提早偿还贷款而面临很多的罚款,他们会在利率下降的情况下提前归还银行
贷款,然后再以低利率融资。同样,如果存款人不会因提前取款而面临较多罚
款,则市场利率上升时,就会促使存款人提前从银行取出他们的定期存款,然
后按较高的利率重新存入银行或者投资于其他收益率更高的工具。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随着利率的上升和下降,由于客户行使包含在存贷款合同中的选择权,银
行就要承受一定程度的风险。利率变动的速度越快,变动的幅度越大,这种隐
含期权风险对银行净利差的影响也越显著。
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最初只有重新定价风险,但随着利率的波动性
加大,越来越多的资产和负债采用浮动利率形式,而不同的基准利率变动幅度
的不~致就产生了基差风险。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金融证券化趋势
的加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也越来越表现出证券投资与融资或贷款证券化
等特征,因此收益曲线水平与形状的改变对银行净利差和资产净值的影响也在
加大,即收益曲线风险。而金融创新和金融业不断加剧的竞争,促使商业银行
为客户提供越来越便捷的服务,并赋予客户较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但与此同
时也使商业银行在利率水平发生变化时蒙受隐含期权风险。这种类型的利率风
险现在变得越来越突出,但至目前仍没有非常好的办法来度量和控制这类风
险。
第二节利率风险的度量
目前西方商业银行度量利率风险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敏感性缺口分析、
久期缺口分析和模拟分析法。
一、敏感性缺口分析法
敏感性缺口分析用于衡量银行净利息收入对市场利率的敏感程度。由于多数
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利差,即利息总收入与利息总支出之间的差额。由于利息
收入与支出都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所以利率的变动将影响利差,即净利息收入。
银行的利率风险主要来自与资产与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不同。所谓利率敏感
资产(Rate—SensitJve Asset,RSA)和利率敏感负债(Rate—Sensitive Liability,
RSL)是那些在某一时限内到期的或需要重新确定利率的资产和负债。如果利率敏
感资产与利率敏感负债总额相等,则一般情况下,利率变动不会影响银行净利差
收入,但实际上RSA与RSL通常是有差异的,这含差异就是“缺口”(GAP)。
,银行通常把某一时问段内对利率敏感的资产和对利率敏感的负债之闯的差
额称为“重新定价缺口”(Repricing GAP)或资金缺口(Funding GAP)a
重新定价缺口=利率敏感资产(RSA)一利率敏感负债(RSL)
重新定价缺口可以用来衡量净利息收入对市场利率变化的敏感性。如果一家
6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银行在某个时期RSA大于RSL,则这家银行的缺口头寸就是正的,或称为资产敏感;
如果一家银行在某个时期RSaeJ,于RSL,则这家银行的缺口头寸就是负的,或称为
负债敏感。当利率变动时.缺1:3的数值将直接影响到银行的净利息收入。
若市场利率变动为AR时,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变动额为ANII,则我们可以用
下面公式来表示净利息收入的变动
kN]EI=GAP X AR=(RSA-RsL)AR(2-t)
上述缺口是假定银行的资产负债缺口期限是单一的(如期限都是90天,180
天,360天等),但实际上,银行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不会是单一的,所以,为了
更准确的衡量利率风险,就应当将各种期限的资产负债分别计算,然后加总得出
累计缺口(Cumulatire GAP),此时,公式(2-i)变为
ANti 2Σ(RSAi—RSLi)zXRi (2—2)
』d
式中,RSAi:在i时间段里的利率敏感资产数量
RSLi:在i时间段里的利率敏感负债数量
△Ri:影响第i时间段罩的资产和负债的利率水平的变动
累计缺口可以表明银行在整个期间内总的利率风险状况。
如果一家银行的资会缺口为正值,R[IRSA>RSL,则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如果
所有利率同时以等幅上升,那么利息收入的增长大于利息支出的增长,即利息收
入就会增加。同理,如果银行的资会缺口为负值,RPRSA<RSL,则市场利率上升
或下降时对净利息收入的影响与上述情况正好相反。
表2一l总结了资金缺口、利率变动和净利息收入变动的关系。
表2~1利率变动对净利息收入的影响(假定借、贷利率变动一致)
j资余缺口利率变动利息收入变动利息支出变动净利息收入变动
正上升增加大于增加增加
正下降减少大于减少减少
负上升增加小于增加减少
负下降减少小于减少增加
零上升增加等于增加不变
零下降减少等于减少不变
一般来说,银行的资余缺口绝对值越大(无论是正值或负值),银行所承担的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利率风险越大。当然如果银行对利率走势的预测正确的话,缺口越大,收益也越
大。
商业银行在监测利率敏感资金配置状况和利率波动风险时,要编制“缺口分
析报告”(Gap Reports)。这是一种按时间跨度分段统计资金受市场利率影响的
期限架构表。缺口报告将银行各个生息资产和有息负债项目按照它们重新定价的
日期分成不同的时间段,以此确定银行在每~个时问段里究竟是有较多的资产还
是有较多的负债需要重新设定利率。缺口报告涉及的只是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对利
率敏感的资产和对利率敏感的负债。因此,一般来说凡是无息资产和无息负债都
不纳入报告中。该报告所列的时间段并不是资产或负债的原始成熟期,而是指的
从编制缺口报告这一天起算至各类资产和负债利率调整日为止的这一段时间,亦
即利率调整日的余期。银行决策人员及资产负债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资产负
债结构状况以及市场利率的波动状况自行决定这种报告的编制频率,一般为每旬
一次。
缺口报告十分重要,它是敏感性缺口分析的基础。缺口报告描述了不同时间
段市场利率变动对银行净利差的潜在影响和影响程度。缺口报告可以显示一家银
行究竟应将它的缺口头寸维持在正数还是负数.缺口报告所显示的缺口规模还可
以进一步说明,如果利率发生了有利于(或不利于)银行的变动,它为银行带来的
好处(或遭受的损失)究竟有多大。
缺口报告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各个项目与银行由于其资产和负债成熟期的
差异而承受的利率风险直接联系起来。它可以帮助资产负债管理人员了解利率风
险的来源,进而找到改变风险头寸的途径。
二、久期缺口分析
久期(Duration)也称持续期,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麦考莱于1938
年提出。这一理论最初用于衡量债券投资组合管理中的利率风险。在相当长时阳J
内,这一概念主要用于债券投资分析。直到1970年代,由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面
临着更大的利率风险,人们爿1开始在理论和实践上探讨持续期的应用,将久期的
应用推广到所有产生现金流收益或费用的金融工具。
久期是金融工具所有现余流发生时间的加权平均值,权重为本期现金流现值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与金融工具现值之比。用公式表示为
。=喜器//喜南智(1+R)‘智(1+R)’
(2—3)
式中,D=麦考莱久期:t=各现金流发生时间:C。=金融工具第t期现金流;r=市
场利率。
久期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 其真正价值在于它反映了金融工具价格对利
率变动的敏感性。由金融工具价格P等于各期现金流贴现之和,即:
P2喜南
P关于R求导得
竺:一÷坠
dR 鲁(1+R)“’
式(2-5)两边同除以P
dP
1一智(1+R)l
一÷』旦一
艰P(1+R痞南
式(2-3)代入式(2-6)得
dPZ D_一砥
(2-4)
(2—5)
(2-7)
数值D是金融工具价格对利率微小变动的弹性或敏感性。也就是说,它描
绘了对于收益率任意给定的上升(dR/I+R),金融工具价格下降的百分比(dP,P)。
久期具有可加性,即D=£w,·D,,其中Σw。=1,Ⅵ表示第i种资产的
J=l’‘1
价值占资产组合价值的百分比。所以,商业银行资产或负债组合的久期为资产负
债表种各种资产或负债久期的加权平均值。
久期可以用来度量商业银行的总体利率风险。由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所有
9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者权益(A=L+E),可知AE=AA—AL
又AA=--D^‘A。丽AR,AL=--Lo。。‘丽AR
(D.=总资产久期:DI=总负债久期)
根据式(2-7)可知。
△E一(D^.A-L.D。晶
=一(D^--k D,)A丽AR----Dgap A丽AR (2—8)
式中,Dgap=久期缺口, k=资产负债率E%/A
公式(2—8)指出,久期缺口越大,商业银行的净值受利率变动的影响越大。
当久期缺口为正,银行净值随着利率上升而下降,随利率下降而上升;当久期缺
口为负,银行净值价格与市场利率升降同方向变动:当持续期缺口为零时,银行
净值不受利率波动的影响。对这些变动关系的总结如下:
表2—2久期缺口对银行净值的影响
持续期缺口利率变动资产市值变动负债市值变动净市值变动
正上升减少> 减少减少
正下降增加> 增加增加
负上升减少< 减少增加
负下降增加< 增加减少
零上升减少减少不变
零下降增加增加不变
三、模拟分析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银行采用了比敏感性缺口分析和久期缺口发行更为
完善的利率风险衡量技术一模拟技术。这种模拟技术通常包括通过模拟利率的未
来走势及其对现金流量的影响而对收益与经济价值的潜在影响进行详细的估测。
与传统的利率风险衡量模型相比,模拟模型具有动态、客观和全面的优点。
0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为了有效识别和衡量商业银行承受的利率风险,资产负债人员需要依靠先进
的计算机软件为银行建立资产负债模型,以此对它未来的现金流量状况进行模
拟。在某种意义上,模拟技术可以被视为缺口分析和持续期分析的延伸,但模拟
法通常对各种表内与表外业务头寸进行更详尽的分析,因此可以对每一类头寸的
本金支付和利息收支采用特定的假设条件。另外,这种模拟方法还可以包括各种
不同的、更精确的利率环境变化,如收益曲线形态和斜率的变化以及由蒙特卡罗
模型计算得出的利率变化情形等。
银行资产负债人员在建立模型时常常要进行各种假设,即主观投入要素。而
进行假设前他们常常会依赖于从银行过去经营中所得到的历史信息并利用对历
史数据的研究构筑模拟模型的内部结构。这种以历史数据为基础的历史模拟法可
以说是一种静态模拟。在静态模拟中,对完全来自于银行当期表内与表外业务头
寸的现金流量作了评估。为了评估收益的风险状况,可以采用基于假定的一种或
多种利率情形进行模拟,以估算一时期内的现金流星及因此形成的收入流。模拟
一般包括收益曲线的位移或倾斜或者不同利率之间的利差变化,当然也并不都是
包含上述条件。当模拟得出银行持有额在全部期限内的现金流量之后,再将其折
算为现值就可测算出经济价值的变化。银行也可以利用动态模拟,在动态模拟中
模拟是建立在关于利率的未来走向和在此期间银行业务的预期变化的更详尽假
设之上。这些假设包括对:未来利率情景的假定、有关银行客户的行为、有关银
行未来业务流,例如新业务的规模种类和使用的利率对于重新定价的项目重毅定
价后的再定价频率与利率确定的假设及基础利率例如国债收益曲线变动的预测
及利差假设等。这些主观假设要与现实情况与惯例相符即要进行所谓“假设一致
性”检查。
在客观投入和主观投入的基础上建立的模拟模型利用数学方程或者计量经
济模型对上述有关业务与再投资规划的假定进行模拟来预测可预期的现金流并
预测动态的收益和经济价值结果这些更为复杂的技术考虑到了支付流和利率之
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更好地反映隐含的或公开的期权。
银行风险管理人员要根据模拟模型算出的风险敞口确定应采取的对策一般
来说有三种可能的选择:一是使风险保持在目前的水平;二是允许风险升至限定
水平:三是使风险随时间推移变为零。由于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存在权衡问题,一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般情况下银行往往是采取确定风险限额的办法来控制风险。
模拟技术应报告出与利率管理方案相联系的收益的综合偏差。是否接受某
项贷款申请,依赖于管理中确定的预期限额,这种限额以预期的或最可能的收益
偏差来表达。这种风险方法被认为是利率风险管理中的一种普遍模式。在正确预
测利率变动范围或模拟效果良好的情况下,银行可根据模型确定限额数值,并且
模型能够准确揭示隐含的利率风险。如表2—3所示,模拟技术在银行业中已作为
一种普遍的方法被运用。
表2—3净利率边际模拟技术分析单位:百万美元\ 利率变化
不变+100 +200 上限-200 下限
基本点基本点基本点
12个月净利率收入
(a)利率未变1557.0 1560.5 1540.8 1545.4
总收益资产32892 32912 32439 32346
净利率% 4.79 4.74 4.75 4.78
(b)利率浮动50基本点(16.5) (36.2) ±78.9 (31.6) ±78.9
总收益资产32892 32912 32439 32346
净利率% 4.72 4.74 4.75 4.78
净利率收益变化9.5 (10.2) ±78.9 ±78.9
变化比例% O.6 —0.6 ±5.0 —0.4 ±5.0
组合权益
市场价值5727 5241 6109
市场价值变化(486) ±857 382 ±857
占股东权益比例% 11.1 ±20.0 8.7 ±20.0
持续期(年) 4.2 4.3 2.9
资料来源:《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计量与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376页
从上表可以看出,利率边际模拟技术分析实际是一种利率弹性分析,根据未
来可能的利率变化方向以及变化程度,分别确定出利率变化的上下层、并确定出
不同幅度的利率变化时对银行利息收益及市场价值的影响。当现实中的利率变化
与表中所列的不完全一致时,可利用插值法计算出实际利率变化后的利率收益及
市场价值的变化值以及久期。因为这种模拟技术考虑了潜在的风险利益收益,银
行通常利用货币、期货以及互换市场降低隐含在银行收益中的风险。然而,很明
显这些风险头寸含有自身的风险结构:因此每一个银行都须有一个适当的投资政
策,用以定义可得到的资产组合,并确定银行在各个领域里的参与限额。一些银
行愿意从事衍生证券业务,但它们在所参与的互换上限和下限限额内交易,从而
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突发事件的冲击。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四、三种度量方法的总结和评价
敏感性缺口分析属于资产负债的净现金流量分析,依据净资金正负缺口,配
合利率升降趋势来判断风险。敏感性缺口分析的缺点在于未纳入资产(或负债)
的市场价值,未考量货币时间价值(末以现值计算各期缺口)、期限设定与选择
不够客观,未能反映提起解约还款等状况。而且现实情况中资产负债利率变动多
数不能一致,如果未能适时采取必要措旌适应市场利率变动,敏感性缺口分析就
会失真。
久期缺口分析考量现金流量及货币的时间价值,用于评估市场利率变动对银
行资产及负债现金流量现值的的影响。但由于牵涉复杂的运算,需要依赖完备的
管理资讯系统,提供每日更新的久期资料,作为调整资产负债组合的依据。
模拟分析则将缺口分析结合模拟技巧,模拟假设预估银行未来的财务经济状
况,再利用缺口管理,衡量银行未来不同期间内可能承受的利率风险,帮助管理
者更有效的管理利率风险。模拟分析可纳入资产与负债中提前解约、还款等选择
权,也可针对不同的收益率曲线估算利息收付。但因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所
以模拟分析法较适用于短期利率变动风险分析。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发展,目前已
经可以将情境分析模拟复杂化,使结果接近未来实践价值的变化,对决策的帮助
也越来越大。
第三节利率风险的管理
西方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管理的探索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利率自由化改
革,至今已有20几年的历史。在利率充分市场化,商业银行现代管理水平发达
的今天,利率风险管理技术也R趋完善。西方商业银行主要通过资产负债管理
和利率衍生工具交易两种办法控制利率风险。这两种方法各有特点,互为补充,
在利率风险管理中常常被组合使用。
一、资产负债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为实现其经营目标——足够的盈利性和可接受的
风险,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方法。它将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作为一个整体,根据
市场变化,对资产负债双方面协调统一管理,共同调整。通过资产负债管理控制
利率风险的基本原则是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内的各种项目和结构,使暴露于利率
风险中的资产负债的缺口发生改变,达到控制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的目的。商业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银行常用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有敏感性缺口管理和久期缺口管理。
敏感性缺口管理通过监控和调整资产和负债的利率敏感性缺口来进行资产
和负债综合管理的方法。敏感性缺口管理的前提是分析银行资产负债的利率特
性,区别分析利率敏感性和非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并统计头寸计算缺口,生成
缺口分析报告,同时预测未来利率水平发生各种变动时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变化情
况。商业银行在对未来利率走势做出判断后,根据自身主动缺口管理或保守缺口
管理的经营策略选择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应该保持的理想缺口状态,并向理想状态
调整。如银行目前为资金正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在保守
的缺口管理策略下理想的利率缺口为零。则需减少利率敏感性资产或增加利率敏
感性负债。又如,银行目前为资金零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规
模相同,但在主动的缺口管理策略下,若预期未来利率水平上升,银行理想的敏
感性缺口为正,以期得到利率上升带来的利息收入增加,为此应增加利率敏感性
资产,减少利率敏感性负债。增加利率敏感性资产或负债的基本方法如表2—4所
刁K:
表2-4商业银行增加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的基本方法
项目增加利率敏感性增加利率敏感性
资产负债
浮动利率资产增加减少
资产固定利率资产减少增加
长期资产减少增加
短期资产增加减少
浮动利率负债减少增加
负债固定利率负债增加减少
长期负债增加减少
短期负债减少增加
久期缺口管理是通过监控和调整资产和负债的久期缺口来进行资产和负债
综合管理的方法。商业银行进行久期缺口管理的第一步是要采集为计算久期而用
到的数据。久期缺口的计算要比利率敏感性缺口的计算复杂得多。它必须在资产
和负债的两个方面识别现盒流的时序结构。对于固定利率的资产和负债即使会发
生提前支付的情况,估算也不是很困难。但对于浮动利率的资产和负债,则估算
4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就要麻烦得多。国库券的远期利率可以作为市场对未来利率的预测,再加上一定
的风险补偿可以作为对各项资产和负债的未来收益率的估算。在这些数据的采集
和准备方面,现代统计学和其他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将可以发挥一
定的作用。在计算出久期缺口后,商业银行一般采用如下的管理策略。当商业银
行预测到市场利率要上升时,银行就采取增大负债久期或缩短资产久期的做法以
使久期缺口小于或等于零。当商业银行预测到市场利率要下降时,则增大资产久
期或缩短负债久期以使久期缺口大于或等于。这种策略与利率敏感性缺口的管理
很相似,但是调整久期缺口的手段比调整利率敏感性缺口的手段要多。因为久期
缺口和资产负债的期限有关,所以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的期限来调整久期
缺口。不仅如此,久期缺口还和资产负债的利率特性(比如是附息票的还是折现
的)以及当前利率水平等因素有关。银行可以通过开发出各种新型金融产品来为
久期缺口管理服务。
敏感性缺口管理侧重于利率变动给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带来的风险,久期缺
口管理侧重于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市场价值的影响。两种方法各有有侧重,但是
两种方法会有产生冲突的时候,减小久期缺缺口会增大利率敏感性缺口,减小利
率敏感性缺口则会增大久期缺口。比如,为了减小久期缺口,要增大负债的久期
而缩短资产的久期,但这样做的结果会导致利率敏感性资产的增大而利率敏感性
负债的减少,也就使利率敏感性缺口增大,反之亦然。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
口和久期缺口经常会出现同时为正或同时为负的情况。如果一家商业银行资产负
债情况使这两个缺口同时为正,减小久期缺口,可以提高在变动的利率环境中的
净值的稳定性,但同时增大了利率敏感性缺口,也就加大了暴露在市场利率风险
下的净头寸,使收益更不稳定。所以,缺口管理要求银行的管理部门在两个缺口
的调按上进行权衡,实际上,很难只靠重构资产负债的手段来同时兼顾到这两个
方面。因此,需要有利率衍生工具作为补充手段。
二、利率衍生工具管理
利率衍生工具管理利率风险的方法是通过投资利率衍生产品的收益冲抵资
产负债业务在遭受利率不利变动时遭受的损失,是一种表外的管理办法。同时,
因为衍生品市场的交易活跃,方式灵活,应用衍生工具管理利率风险也具有实旌
迅捷、成本低廉的好处,可以迅速明显的改变银行利率风险头寸,较资产负债表
管理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经济成本。西方商业银行常用的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有远期
利率协议(forward rate agreements,FRAs)、利率期货(interest futures)、利
率期权(interest options)和利率互换(interest rate swaps)等。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1、远期利率协议
远期利率协议是合同双方达成的一项远期贷款合约,但并不真正做出贷款安
排,而是一种锁定远期利息收入或成本变化,进行套期保值的最灵活、最简单的
利率衍生工具,在远期利率协议下,合约买方是名义借款人,卖方是名义贷款人,
合约有指定的名义本金额和固定的利率以及贷款期限。而名义贷款的发生则是在
未来的某个时点,称之为结算同。双方约定在结算R对市场参考利率与协议协定
利率之间的差额进行结算,当市场利率高于协定利率时,由协议卖方将按照贷款
期限、本金计算出的利息差额支付给买方;当市场利率低于协定利率时,则由买
方向卖方支付。
远期利率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当商业银行预期利
率水平上升时.希望通过远期利率协议将未来的借款成本固定在一定水平上,可
以购入一个远期利率协议。在结算El,如果市场利率上升,银行按照利率协议可
以得到市场利率与协定利率差额的支付。弥补按照结算日较高的市场利率进行筹
资的成本;当商业银行预期利率水平下降,希望固定未来贷款收益时,就可以出
售一个远期利率协议,如果结算闩市场利率下降,则银行按远期利率协议可得到
一定差额支付,使其贷款利息收入固定在协定利率的水平。当然在这两种情况下,
商业银行都要放弃利率沿着有利方向变动所带来的额外利息收入,即采用远期利
率协议进行套期保值是以牺牲银行未来的盈利机会为代价的。
2、利率期货
利率期货是指买卖双方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某种有息资产,并在
未来某一时间进行交割的一釉金融期货业务。当交易方进行现货交易时,为了避
免未来市场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给远期交割带来的损失,通过在期货市场构建与
现货市场相反的头寸来锁定远期价格,用期货的损益抵消现货的益损实现对现货
市场风险的套期保值。
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利率期货对持有的一项金融资产进行专门套期保值,规避
因利率变动带来资产价值的减少。例如,商业银行需要为持有的一笔固定利率债
券进行保值,则可以在期货市场构建该种债券与现货规模相同的空头头寸,即在
未来以台同约定价格出售该笔债券。当未来市场利率上升时,银行持有债券的市
场价格下跌,银行资产价值减少,但银行可以从现货市场以较低价格购人债券,
并在期货市场以合同价格交割,从而实现期货市场的收益。投资期货空头的收益
羁4好弥幸b银行持有长期债券因利率上舟带来的阶值下降,实现了对银行该部分资
产的保值。不过如果利率水平变动方向与商业银行预测相反,则投资期货市场的
损失数日刚好等于银行原有债券的升值,使银行资产价值仍保持在现在利率水平
16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下不变,即无论利率朝向那个方向变动,都能保证银行持有债券价值维持在目前
的水平,期货头寸的盈利或亏损将银行资产市场价值的下降或上升平衡。
3、利率期权
期权合约在合同购买者向合同出售者支付一定的费用即期权费后,赋予合同
买入者一种权利,在某一限定期间内可以按事先约定价格向期权卖出者购买或出
售一定数量的某种特定商品。期权分买入和卖出两种类型。在买入期权下,合同
买方享有权力以约定价格购入商品,希望标的物市场价格上涨,故这种期权又称
看涨期权;在卖出期权下,合同买方享有权力以约定价格售出商品,若标的物市
场价格下跌则于己有利,故又称这种期权为看跌期权。
利率期权可以转移市场利率风险,标的物为利率敏感性资产,既包含利率现
货。也包含利率期货,如美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交易的标准化利率期权合同主要
有短期利率期权、长期利率期权两种利率现货期权和国债期货期权,市政债权指
数期货期权、欧洲美元期货期权,LIBOR利率期货期权等期货期权。
银行在预期利率上升对自己资产负债结构不利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卖出期
权,以卖出期权的多头对冲银行利率风险,在预期利率下降对银行资产负债结构
不利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持有买入期权多头以期权收益弥补损失。在利率实际变
动与银行预测不一致时,银行选择不执行期权,则银行成本只限于为购买期权支
付的期权费。总之,银行在期权交易中总是处于多头位置,可以保证其无限度的
收益和固定的成本。
4、利率互换合同
利率互换合同是出现较晚、发展较快的金融衍生工具。合同双方同意就未来
某一特定时期内或一段时间内的一系列利率支付款项进行交换,同远期利率协议
一样不涉及到本金的支付,最普遍使用的利率互换合同是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之
间的互换。合同一方同意根据一定名义金额以固定利率计算利息并将利息款项支
付给对方,而对方则向其支付以同等金额本金计算的浮动利率利息。
与前三种衍生工具多用于短期利率风险的套期保值不同,利率互换合同期限
通常较长,一般2一lO年之间,最长达20年,可以将利率长期锁定。在合同生效
期内,会产生一系列有规律的现金流,即双方约定的每隔90天或6个月支付一
次利息,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利率互换合同对特定资产负债项目进行保值,改变特
定交易的利率特性,进行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间的转换。如银行应客户要求发放
一笔100万元5年期固定利率l 1%贷款,而对应商业银行负债为浮动利率,如浮
动利率存款,支付利率为90天LIBoR+O.5%,资产负债间存在利率敏感性上的
不匹配。如下图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囊警1_与斜百r石—F{袅篆鞘存款天
银行在市场上找到合适的交易对手,签订利率互换合同,约定在未来5年内
向对方支付100万元名义本金额固定利率8.5%计算的利息,同时以浮动利率
LIBOR向对方收取同样名义本会额计算的利息。如下图
8.5%
r 利率互换合同
银行
.5年内浮动利率支’ 对交易对手
LIBOR
通过利率互换协议,银行调整了期资产负债的利率特征。综合资产负债业
务和利率互换合同流出和流入现金。商业银行最终净利差受益固定在2%的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第三章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分析
第一节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一般性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同样面临巴塞尔委员会定义的四种利率风险。
第一,重新定价风险。近年来,人民币存贷款期限结构呈现出存款短期化和
贷款长期化的趋势。如表3一l所示:
表3—1国内商业银行的人民币存贷款期限结构
1999年2000焦2001盆2002盆2003焦
活期存款(亿元R岫) 47049 56686 66511 81726 99492
定期存款(亿元lIMB) 61730 67118 77106 89191 108564
活期存款/定期存款76.2% 84.5% 86.3% 91.6% 91.6%
短期贷款(亿元RM8) 863888 65748 67327 74248 8366l
中长期贷款(亿元RbtB) 23968 27931 39238 48642 6340l
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37.5% 42.5% 58.3% 65.5% 75.8%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ww,pbc.gov.cn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看,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期限是严重失衡的,存款中活期存
款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了绝大多数。根据我国目前的存贷
业务利息计算规则,定期存款利率固定,利息的计算不受存款期内利率调整影响,
存款到期后按存入挂牌利率支付利息,而贷款利率在央行基准利率水平上由商业
银行进行适当浮动并每年调整一次。这样,一旦市场利率上升银行支付的存款利
息会增加,而贷款利息的上升会有一定的时滞。最终导致银行净利息收入减少。
而利差收入的减少又会直接引起银行利润的下降,从而加剧商业银行风险。
第二,收益曲线风险。银行利用短期负债支持长期资产,长短期利率水平的
差异可带来期望利差的收入。当收益曲线异常变动,长短期利差缩小甚至出现倒
挂时,银行的利差收入就会大幅度降低甚至变为负数。最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
在资金运用主渠道拓展缓慢的形势下,纷纷将富余资金投向债券市场,导致债券
收益率下降。如2002年发行的30年期记帐式国债利率仅为2.9%,2而银行存款准
备金利率为i.89%,相差仅为一个百分点,收益曲线几乎水平。不仅如此,银行
2 2002年记帐=I=I=(五期)国愤发行丰“标情狰6一览表www.chinabond corn cn
19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活期存款利率成本为0.99%,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成本为2,88%,3投资的利差收
益也非常有限。因此,如果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市场利率水平升高或者出现比
较明显的通货膨胀,我国商业银行只有长期国债的收益曲线风险就会凸显出来,
并有可能发生债券利息收益不足以弥补资金成本以及债券投资净损失的情况。
第三,基准风险。在同一时期内,当一般利率水平发生变化时,如果两种不
同金融产品的定价基础基准利率变化水平不同,会导致金融产品的利率水平调整
幅度不同,商业银行也会面临损失。1996年至t]2002年的八次存贷基准利率下调,
尤其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变动中面临的基准风险。以2002年2月21日的利
率调整为例,相同期限的存贷款利率下调幅度不同,商业银行名义存贷利差因存
贷基准利率调整幅度的不同变化而发生变化。例如一年期存贷利差由3.6%下降到
3.33%,减少0.27个百分点。当商业银行根据基准利率的变化调整存贷款利率水
平时(事实上商业银行对存款利率没有浮动权利,只对贷款利率享有在央行基准
利率水平上的一定比例的上下浮动权利),利差是减小的。这必然影响银行正常
的利息收入。
此外,我国目前的利率体系下,存贷款利率由央行制订,而国债、拆借、回
购等利率由市场决定,实际上是一种双轨的定价制度。商业银行不同资产负债利
率分属两种定价体系,也存在着利率定价的基准风险,是在利率转轨阶段的一种
特殊的基准风险。
第四,选择权风险。自1996年起我国存贷利率大幅下调,一些资信情况好、
经营状况佳的企业纷纷提前偿还长期贷款,并以新的较低的利率再融资,商业银
行为了保护客户就不得不同意这种安排,使得银行收益降低,这就是典型的内含
选择权风险。
第二节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特殊’眭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除了四种一般性风险,还有我国金融体制转轨阶段
所特有的风险。当然,这些特有的风险最终都会转化为上述四种利率风险中的一
种或几种,并给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带来风险。
首先,体制性风险是我国长期来利率风险的主要特征。
体制性风险从总体上看,是由于现行利率体制和其他金融政策造成的,它给
商业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商业银行不能主观控制的,是普遍存在的。
3利率政!甍www,pbc.gov.eft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1952年以来,我国利率始终是管制利率。严格的利率管制。对银行来说,其
融资成本是确定的(主要表现为各类存款的利息支付),贷款的收益也是确定的。
而且,银行会有一个较有利的利差。从而我国银行因市场利率变化引起的利率风
险便不存在。
管制利率并不等于利率的永恒不变。当政府调熬利率政策时,利率风险仍然
存在。自1978年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利率频繁调整。据统计,在1978—1999年
22年时间内,银行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从3.24%上升到10.98%,以后又降至5.11%,
利率调升用了约17年的时间,利率持续下降用了约4年的时间。从1989年起,利
率调整的频率逐渐加快,幅度逐渐加大。从1996年至U2002年,我国已经连续8次
下调商业银行人民币存贷利率。以一年期存款利率为例,它从下调前的10.98%
下降N1.98%,下调幅度达80%以上,下调频率之密、幅度之大都是建国40多年从
未有过的。4利率变化频率、波动幅度以及预测把握难度的加大将提高利率风险。
表3.2我国商业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变化表(1988.9.1.2004.10.29)
年份1988.9.1 1989.2.1 1990.4.15 1990.8.2l 1991.4.2l 1993.5.15
% 8.64 “_34 lO.08 8.64 7.56 9.18
年份1993.7.1 1 1996.5.1 1996.8.23 1 997.10.23 1998.3.25 1998.7.1
% 10.98 9.18 7.47 5.67 5.22 4.77
年份1998.12.7 1999.6.10 2002.2.21 2004.10.29
% 3.78 2.25 1.98 2.2S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
表3—3我国商业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变化表(1991.4.21-2004.10.29)
年份1991.4.2l 1993.5.15 1993.7.11 1995.1.1 1995.7.1 1996.5.1 1996.8.23
% .8.46 9.18 10.98 “.7 12.24 lO.98 10.08
1年份1997.10.23 1998.3.25 1998.7.1 1998.12.7 1999.6.10 2002.2.2l 2004.1029
% 8.64 7.92 6.93 6-39 5.85 .5.31 5.76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
因此,与西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相比,我国利率风险更多地表现为体制性
风险。在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只是通过调整基准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的走势,商
业银行是根据当时市场利率情况相应调整各自银行的借贷利率。而我国利率水平的制定及利
率结构的调箍都集中于中央银行,国家不仅管理着整个存贷款利率水平,还管理着众多的各
种存贷利率结构。国家利率政策的调整是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利率管制的经
营环境使中资金融机构无法经受市场利率的洗礼,缺乏应对利率竞争、管理和利率风险控制
1蕈小君‘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利率风险管理》圆研网
2J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的实践和经验,从而可能在未来与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中处丁劣势。
其次,利率市场化也给商业银行提出了挑战。
利率市场化是相对于利率管制而言的,在利率管制情况下,利率由中央银行
统一制定,备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经营实体不能根据资金供求和本身资金的运
营情况,自主确定存贷款利率及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而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
利率是由各个金融经营实体根据金融市场供求情况和中央银行的指导性信号,自
主确定利率大小和调整利率的时机。
自1996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式启动以来,经过8年的发展,利率市场
化改革稳步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1996年6月1同入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嗣业拆借利率,1997年6月放开银
行间债券回购利率。1998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进行了
市场化发债,1999年10月,国债发行也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从而实现了银
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
1998年,人民银行改革了贴现利率生成机制,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在再
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生成,在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动)的前提下由商业
银行自定。再贴现利率成为中央银行一项独立的货币政策工具,服务于货币政策
需要。
1998年、1999年人民银行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2004
年1月1 F1,人民银行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
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1.7】,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
N[o.9,21.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制定。
扩大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提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企业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
度扩大到70%,下浮幅度保持10%不变。在扩大余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
区间的同时,推出放丌人民币各项贷款的计、结息方式和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的
上限等其他配套措施。
1999年lO月,人民银行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公司法人试办由
双方协商确定利率的大额定期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在5年以上不
含5年),进行了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尝试。2003年11月,商业银行农村信用
社可以开办邮政储蓄协议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降为3年以上不含
3年1。
2000年9月,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和300万美元(含300万)以上的大额外
币存款利率i 300万美元以下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仍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2002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年3月,人民银行统一了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实现中外资金融
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2003年7月,放开了英镑、瑞士法郎和加
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管理.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2003年11月,对美元、
日元、港币、欧元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商业银行可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
率变化,在不超过上限的前提下自主确定。
回顾1996年以柬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国人民银行累计放开、归并或
取消的本、外币利率管理种类为“9种,目前,人民银行尚管理的本外币利率种
类有29种。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工F逐步加快,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既是风险,
也是挑战。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发展战略、客户关系、市场营
销、业务流程、产品定价、财务效益、资源配置以及风险控制等。首当其冲的就
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l、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缩小,经营效益将受到巨大冲击。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业务仍是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中间业务发展滞后,金融产
品不多,在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中,存贷款利差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一般均在
90%以上。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还很低,2002年,工、农、中、建四大
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平均不到6%,在这种单一的收入结构
中,利差的变化对商业银行效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5
利率市场化将引发银行同业激烈竞争,导致实际存贷款利差缩小。利差缩小
或是因为存款利率上升而贷款利率反而下降,或是因为贷款利率的上升幅度赶不
上存款利率的上升幅度。利差缩小幅度取决于管制利率偏离市场利率的程度。当
前,我国人民币存贷款实行管制利率情况下,人民银行确定的存贷款利差还是较
高的,2002年2月21日人民银行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后,我国人民币~年期存
贷款利差为3.6%,而美国、R本、加拿大、英国、欧元区及香港等地一年期存贷
款利差约为2%左右。建行2002年贷款收益率为5.28%,存款付息率为1.3%,实际
利差近4%,这在相当大程度上得益于管制利率。8率市场化改革后,价格竞争不
可避免,特别是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
金融监管不健全等现实情况下,价格竞争将更为残酷,利差缩小不可避免。
s周小知商业银行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挑战分析中银刚
6同上
23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我国外币利率市场化后导致利差缩小就是非常典型的实例。从调查情况看,
2000年9月我国外币利率实行市场化改革以后,某国有银行外币存贷款利差由
2000年的4.02%下降§!lJ2002年的0.82%,平均每年下降一个多百分点。从人民币来
看,2002年我行存款付息率为1.3%,而贷款利率(平均收益率为5.28%)下降还有
一定空间。7
假设人民币贷款利率先放开,保守估计,前面两年商业银行贷款收益率至少
每年下降0.5%,按2万亿贷款规模算,建行利息收入每年至少减少100亿元,而建
行2003年新增贷款2500亿元当年产生的增量利息收入仅为70亿元左右。如果存贷
款利率都放丌,假如存款利率上升0.5%,贷款利率下降1%,则建行利息收入要减
少350亿至400亿元,相当于建行一年的经经营效益。8总之,利率市场化改革对
我国目前仍以存贷款利差为主要收益来源的商业银行无疑会是非常严峻的挑战。
2、商业银行的价值将会面临更大风险。
在利率市场化以后,由于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利率波动会比较频繁、
有时幅度会很大,波动过度时会严重威胁银行的资产负债价值,甚至会造成银行
倒闭。八十年代,美国很多储贷机构就是因为难以承受利率风险而纷纷破产,引
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储贷危机”。
再次,现有的资产负债结构会由于升息周期的到来给商业银行造成风险。
从1996年5月以来的8年罩,我国存贷款利率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中。2004年伊
始,宏观经济的局部过热问题逐波向外层传导,带动整体经济走热,物价从紧缩
状态走向膨胀,由此带来加息之声不绝于耳。2004年10月29日人民银行宣布调整
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基准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同时放宽金融机构贷
,款利率上浮区间。种种迹象表观,中国将步入升息周期。理出如下:
第一,经济余融的实证分析表明,利率是顺周期的。从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
来看,在经过1993--1997年的回落期和1998-2002年的低速期后,2003年始我国
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伴随着经济增长周期的延升,利率也将
随之走高。9
7周小知商业银行面对利率iT『场化改革的挑战分析中银网
。同上
9赵自兵升息周期中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分析
24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第二,我国市场化进程『E在深入,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从国外利率市场化
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后都有一个利率升高的过程。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来看,
资金短缺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利率的逐
步走高正是适应这一资金供求的必然反映。
第三,美国在经历过一轮降息周期后,利率水平达到46年来最低。从04年6
月到05年4月已经连续7次升息。考虑到中国资本项目管制的逐步放松和中美经济
联系的加深,美国升息将对我国利率走势产生正向影响。
按照利率风险管理的理论,升息周期中商业银行主要承受的利率风险是:因
资产负债的成熟期不匹配,利率敏感性负债大于利率敏感性资产,在利率升高时,
会产生净利息收入的损失。
由于央行连续8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存款利率期限结构逐步趋于水平,长期
存款与短期存款之间的利差不断缩小,导致了存款短期化;贷款利率期限结构也
趋于水平,增加了企业对中长期贷款的需求。短存长贷集中到商业银行资产负馈
表上就表现为商业银行在短期利率敏感型负债大于利率敏感型资产。这样,当利
率上升时,银行将会遭受利息损失。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第四章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的管理主要停留在信贷风险的管理,利率风
险的管理长期不被重视。近两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利率调整的加
快和利率风险的加大,我国商业银行开始进行利率风险的管理。如工商银行在其
2001年年报中提出“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构
建高效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制定明确的利率风险管理及监控规程,健全以
资金期限缺口和有效持续期缺口为核心的利率风险衡量系统,建设高素质的现代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加强了利率风险管理基础性数据平台建设。”
近年来已经有一些商业银行开始尝试运用利率敏感资产与敏感负债的分析方法
来研究资产负债状况,并根据对利率趋势的预测和判断,在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
内对资产负债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防范利率风险,争取较好的财务效益。但是,
在现行金融体制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是非常薄弱的。主要表现在:
一、我国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不够重视。
现行金融体制下,商业银行实质上是利率风险的被动接受者,商业银行的经
营管理几乎不涉及利率风险管理。从现实层面看,国有商业银行省级以下分行基
本上没有利率风险管理,股份制商业银行除外币业务外利率风险管理也很薄弱。
这种管理的薄弱实际上是现行金融体制下的必然结果。
从表4—1可以看出,1998年3月以来的连续降息,使存贷款利率分别下降了
3.69和3.33个百分点。而九家银行中,只有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和交
通银行的资金缺口为负值,利率敏感性比率小于1,而其余的5家银行包括规模较
大的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资金缺口为正值。这说明始于1996年以来的
降息并没有使得大多数银行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利率风险。但是随着利率
继续下跌,中国农业银行在1999年的资金缺13开始为负值,并且负缺13有继续扩
大的趋势,而工商银行最终于2001年将缺13调熬为负缺口,显见其对于利率持续
走低的态势作出的反应是较为缓慢的。总的来看,从1998年至2001年这四年间,
大多数的商业银行在朝着负缺口的方向努力,也表明了它们绝大多数认识到利率
风险的问题,开始有意识的调整自己的财务报表,避免引起较大的缺口风险损失。
但是也看到仍然有两家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比率大于1,并且比率没有减小的
趋势,这是值得注意的。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1998—2001年的实证研究表明,我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国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关注到利率风险,但是国内银行调整缺口的速度较慢,一些
银行对利率风险并不重视,也没有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旖。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
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将逐步失去政府这个强大的庇护,更多地暴露在利率风险之
中。我国商业银行只有认识到这~现实,才能防范和抵御利率风险。
表4.1 我国九家商业银行资金缺口(亿元)利率敏感性比率%
l 笋1998 1999 2000 2001
\雳资金缺利率资金缺利率资盒缺利率资金缺利率
I 口(亿敏感口(亿敏感口(亿敏感口(亿敏感
银柠\ 兀j 性比兀) 性比元) 性比元) 性比
\ 率% 率% 率% 率%
中国农261.85 1.02 .1580.68 0.91 .3345.22 0.80 拌拌
业银

中国工8218.45 1.58 5333.89 1-33 1258.04 1.06 .205.02 0.99
商银

华夏银儿6.22 1.44 162.06 1.53 180.45 1.39 244.67 1t37

招商银.159.37 O.83 .276.54 O,76 ,467.32 O,72 .845.7 O.62

民生银.21.27 0.88 .62.73 O.80 .59.83 O.89 .286.29 0.74

光大银.112.13 0.80 .328.12 0.73 .420.83 0.72 .627.16 O.68

上海浦129.46 1.26 177.77 1.32 283.31 1.46 249.4l 1.28
发银

深圳发8.9l 1.04 .30.98 0.89 .596.98 0.85 —211.25 0.72
展银

交通银.527.73 0.86 .334.53 0.91 .1031.05 0.79 .1 194.62 O.77

注:带#的为数据不可获得利率敏感性比率=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
资料来源:缺口管理在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的运朋《金融观察》2003年11月
二、我国利率风险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利率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内容,需要有一套严密、科学、
权威性的组织体系和决策机制,以利于准确、及时、科学决策。在利率管制下,
27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管理当局赋予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主要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和资金的安
全性、流动性,并不要银行对利率风险做出有效的规避,甚至对商业银行的赢利
性也没有明确的规定。现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侧重于对安全性、流动性的管理,主
要关注的是信贷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忽视了对商业银行赢利性的考虑,缺乏对利
率风险的监管指标。在现行的金融产权制度下,商业银行仍然难以形成有效的经
营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自然难有动力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目酊,国内商业银行
常常是分工某一部门负责执行央行的利率政策,缺少商业银行自身的利率政策及
其有效的决策机制。
另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分支行数以千计,各二级分行及下属支行经营管理
水平、资产负债匹配状况、利率结构状况、防范和控制利率风险能力等内外部作
用因素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对利率风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决定了
国有商业银行各分支行的利率风险在产生的频度或程度上往往是不相同的,甚至
差异很大。
三、我国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长期以来,由
于利率管制,我国缺乏利率风险管理的金融工具。大部分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
由于缺乏有关利率风险管理的系统软件,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数据很难采集,信
息加工处理很难正常运作,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滞后,导致了商业银行对
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反应迟钝,一旦遇到利率的频繁变化,便
对突如其来的利率风险无所适从。即使商业银行对利率的变动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也会由于金融产品、工具的缺乏而束手无策。
第二节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已经开始关注和管理利率风险,但是,我国目前的实际情
况难以满足商业银行进行利率风险的资产负债管理和利率衍生工具管理的要求。
一、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成熟
我国融资方式目前仍以间接融资为主,金融市场的发展明显滞后,难以发挥
其应有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货币市场各个部分发展不均衡,市场行为不规范,
资会流动仍然受到信贷资金的纵向分配和金融机构条块分割的束缚,市场交易主
体比较单一。金融工具的利率形成受非市场化因素影响较多,弹性较小;资本市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场的制度建设和创新相对缓慢。分业经营体制则进一步割断了银行业与证券业的
相对联系。从我国的国债市场看,商业银行仅能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而不允
许在金融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交易。由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的交易需求一致
性,使国债流动性不足。同时,从表4-2中可以看出,我国国债的发行量小、集
中、并且品种不多,大多是中长期债券,不便于银行购买和在利率风险管理中运
用。而在美国,金融市场由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抵押市场、商业票据市场、贴
现市场、联邦基余市场等组成,功能各不相同,交易频繁、金额巨大,并且参与
者众多,金融商品丰富。就商业银行所偏好的国债市场来看,美国国债发行量巨
大,至1997年已达4万多亿美元;品种极多,到期期限从仅13个星期至lJ30年;并
且以滚动的方式均匀发行,每星期有短期国债发行,每月发行中期国债,每半年
(即2月、8月)发行长期国债。国债出于投资者众多、风险小而具有较强的流动
性,成为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所倚重的工具。
表4—2 2003年国债发行情况表
品种面值期限承销价票面利发行时间发行
(亿元) 格(元) 率(%) 场所
实际发行6283.4
一、凭证式2504.6
(一期) 300.0 3tV 100.00 2.32 2月20日一3月31日全杜会
300.0 5年100.00 2.53
(二期) 450.0 3tit 100.00 2.32 4月1同一7月31日全社会
450.0 5年100.OO 2.63
(三期) 250.0 3年100.OO 2.32 9Y]1日-11月30同全社会
250.0 5年100.00 2.63
(四期) 203.4 1年100.OO 1.98 11月20日一12月20同全社会
301.2 2年100.OO 2.25
二、记帐式3778.8
(一期) 700.0 7年100.00 2.65 2月19日跨市场
(二期) 260.0 10年100.00 2.80 4月9日银行间
(三期) 260.0 20年102.14 3.40 4月17日证交所
(四期) 260.0 5年100.00 2.45 4月24日银行间
(五期) 260.0 3年100.34 2.32 6月23日银行间
(六期) 260.0 5年100.00 2.53 7月25驵银行间
(七期) 460.0 7年100.00 2.66 8月20日跨市场
(八期) 163.8 10年98.00 3.02 9月17日证交所
(九期) 220.0 15年100.00 4.18 lO月24日银行间
(十一期) 360.0 7年100.OO 3.50 11月19日跨市场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I(十二期) 255.0 1年97.5l 贴现12月14R 银行间
(十三期) 100.0 3个月99.41 贴现12月29R 银行间
资料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www.chinabond.com.cn
二、我国银行资产、负债的流动性差
我国银行的负债对存款的依赖程度高,而资产则集中于贷款。如表4—3所示,
四家商业银行存款占负债比例都在75%以上,贷款占资产比例都55%以上。存款、
贷款一经形成,银行很难改变其成熟期。其它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和负债在我国所
占比例较低。在我国资产、负债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银行改变资产、负债结构
的能力难以提高,即使金融市场愿意接受银行转嫁的利率风险,银行却不能提供
符合市场标准的金融资产。
表4-3 2003年我国四家银行资产贷款比例、负债存款比例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
贷款/资产总额64.27% 59.7% 61% 55.88%
存款/负债总额90.2% 88.23%‘ 83.78% 78.15%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
基于上述原因,我国商业银行难以通过金融市场对资产负债表内的项目进行
调整或通过表外金融创新工具规避利率风险。国外银行通行的资产负债利率风险
管理办法在我国当前金融环境下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这是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
险管理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如不解决,即使我国商业银行掌握了再先进的利
率风险管理手段,也是长袖难舞,没有发挥的余地。
第三节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改善利率风险管理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改善商
业银行表内资产负债管理和表外利率衍生工具管理。二是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利率
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一、改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和利率衍生工具管理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方法不外乎表内资产负债调节和表外的金融衍生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产品的运用。因此,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也就是要改善这两个方面的
利率风险管理。
首先,商业银行银行根据对利率走向的判断,结合自身的利率敏感性缺口状
况或久期缺口状况,调整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的比例或资产负债的久期。
这其中暗含的条件是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和利率不敏感资产负债之间必须能迅
速地转换;资产或负债的久期能够迅速地转变。由于上节所分析的原因:我国商
业银行资产负债种类少且流动性差,要实现迅速地转变,当前最可行的办法就是
实行资产证券化和负债证券化。
证券是指各类记载并代表一定权利的法律凭证,它表明证券持有人或第三者
有权取得该证券拥有的特定权益。证券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类:凭证证券和有
价证券;凭证证券又称无价证券.不能让渡(如存款单、借据、收据、定期存款
存折等):有价证券又分为货币证券(如汇票、支票、本票等)、资本证券(是有
价证券的主要形式,包括股票、债券、基金及其衍生品种等)、商品证券(如货
运单、提单、仓库栈单等。资产证券化是指商业银行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
预期的稳定现金资产,通过一定的安排,转换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
证券的过程。负债证券化是指银行更注重通过发行浮动利率票据和各种期限债券
筹资,并且允许银行存单、存折等在资本市场上转让。负债通过证券化可以随时
转换成其他有价证券,十分灵活方便。金融机构通过资产证券化和负债证券化可
以达到分散风险和增加投资渠道的目的。
资产证券化实质上是对被证券化资产的特性(期限、流动性、收益和风险)
进行重新分割和组合。商业银行的一些金融产品,如工商贷款和消费贷款,传统
上必须持有到期,在到期前是无法转让的,但把这些贷款“打包”证券化以后,
即把它们变成有价证券,就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把它们转让给其他的投资者,这样
大大地改善了长期贷款的流动性,而且使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得以重新配
置。各种资产通过采取证券资产的价值形态,使其期限、流动性、收益和风险的
重新分割和组合变得更为容易。负债证券化实质上通过对被证券化负债的特性
(期限、流动性、受益和风险)进行重新分割和组合。出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
债结构呈现存短贷长的现象,产生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问题。当敏感性缺M小于
零,就会由于利率上升而带来损失,为避免损失,商业银行需要减少利率敏感性
负债或增加利率敏感性资产。我国的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品种一般只有存
款,同业及金融机构拆入,向中央银行借款等几种,而存款占了很大的比重。可
是商业银行却不能随意减少存款,因而对于调节利率敏感性负债无能为力。如果
我国商业银行进行负债证券化这个闯题就可以轻而易举解决。当需要减少利率敏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感性负债时,商业银行只需在金融市场上卖出~些浮动利率票据票据即可。花旗
银行1961年创新的CDs(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在二级市场上具有很强的转让性,
就是负债证券化的一种方式。
当前发展资产证券化和负债证券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第一、我国的政策逐
步允许资产负债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已于2005年4月由中国
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公布实施。《办法》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机构,
将信贷资产信托给受托机构,出受托机构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
受益证券。资产支持证券由特定目的信托受托机构发行,特定目的信托受托机构
由依法设立的信托投资公司或银监会批准的其他机构担任。瓷产支持证券将在全
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发行和交易。第二、我国在90年代初就开始对资产证券化进
行了探索性的试验。例如,1992年海南三亚开发建设总公司曾发行地产投资券;
1996年珠海高速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以高速公路收费和交通工具注册费为支
撑发行了2亿美元的债券;1997年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以其北美和欧洲航运的未
来收入为支撑发行证券;2000年以深圳中国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贸易应收款
为支撵发行海外债券的成功实践;目前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正在筹备住
房抵押贷款支撑证券。第三、据统计,2003年,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突破10万亿
元,社会闲散资金积聚了投资新的金融工具的巨大可能。同时,我国机构投资者
发展很快,尤其是开放式基余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些都为银行资产负债证券化的
实施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来源。
其次,在我国,《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合法化
了银行利率衍生工具创新,表外衍生工具方法控制利率风险的实现将日趋现实。
但是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中央银行对占全国金融总资产90%的存贷款市场进行
利率管制,商业银行几乎没有变更的权力。市场利率结构存在偏差,收益率曲线
变形,利率预测能力丧失,利率衍生工具规避风险的功能无法实现,使得利率衍
生工具的发展收到限制。因此,当前还需要迸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让商业银行
拥有资金定价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利率衍生工具的发展。
根据当前我国市场发展和法律许可的情况,我国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可行的
利率衍生工具有: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权、利率互换。运用利率衍生工具可以
很好地规避相关的利率风险,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交易风险。这是在实践中尤其
应当注意的。
二、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巴塞尔委员会在《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规定,商业银行稳健利率管理的基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本原则包含四方面内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要对利率风险实行妥善监控;制定
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建立科学的风险计量和监测系统:完善内部控制制
度并接受独立的外部审计。在当前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应参照巴塞
尔利率管理的核心原则,积极推进利率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具体应从以下几方
面着手。
1、实行以利率风险为中心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
首先,要确立利率风险管理在资产负债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西方商业银行利
率决策机构大多为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ALEo)。8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利率市场
化进程的推进,利率风险管理开益成为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如汇丰银
行,不仅在集团总部设有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而且在各分行也设有资产负债管
理委员会,负责整个集团或本分行范围内所有利率和汇率风险管理中重大决策。
西方银行经验表明,利率风险管理在资产负债表管理具有十分蘑要的地位,通过
监测、识别并预测利率的变化走势,有针对性地调整资产负债管理方案,从而大
幅度提高组合分析效率,最大限度地优化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
2、确立利率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利率风险管理流程分为利率风险的识别、测量、处理、评价四个阶段。利率
风险识别是指运用各种手段确定风险的来源、性质和发生时间。对常规风险,可
以事前找出对利率风险影响敏感的经营参数,确立其敏感系数以允许波动范围,
据此采取常规性防范措施。对法规、政策、不可抗拒力等不确定性因素,后续风
险测量和处理就显得格外重要;利率风险测量是指衡量风险的大小或风险发生的
频率和幅度。JxL险测量中需要的原始资料应尽量从会计报表中获取;利率风险处
理,是指在风险发生前或发生后运用各种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机率或幅度,或化
解风险造成的不利影响,通常采取承担、回避、补偿、分散、转移等处理方法;
利率风险评价是指对前三个步骤的评价,通过科学的评价可以了解风险管理的效
果,纠正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确立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重点。
3、建立利率风险计量模型
首先,要建立利率预测模型。准确预测利率是有效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前提。
国际银行界常用的利率预测方法有费雪效应分析法、资本流动账户分析法、隐含
利率预测法等。在利率市场化形势下,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将来自国内外多个方
面,包括主要宏观经济状况、央行货币政策变动、物价水平、货币和资本市场资
金供求关系、汇率变化等,在进行利率预测时须充分加以考虑。要根据各鼹素对
利率影响程度建立利率预测模型。要实施实时电子化采集信息,建立全面、畅通
的信息渠道,及时根据变化的情况做出利率走势的判断。利率预测的主要内容包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括:利率变动方向、利率变动水平、利率周期转折点等,其中利率周期转折点的
预测难度最大。一般,在数据充足条件下,可应用时间序列分析,而在有限数据
情况下,可应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定位利率转折点。
其次,建立动态缺口分析模型。利率敏感资产减去利率敏感负债差额就是利
率敏感性缺口。一般来说,银行利率敏感性缺口绝对值越大,银行所承担的利率
风险也就越大。可根据预测利率,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结构、数量和期限,保持
一定的资金缺口。当国际今银行界用以进行利率敏感性分析的技术和方法更新速
度很快,已从80年代初简单的缺口分析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久期分析、净现值分析
和现代模拟分析。有效久期缺口分析是一种动态的缺口分析方法。有效久期缺口
综合反映了银行全部资产和负债利率风险。当缺口为正值时,如果利率下降,资
产价值增加幅度大于负债增加幅度,银行市场价值将增加;反之则相反。同理,
当缺口为负值时,银行市场价值将和利率变动的方向相同。有效久期缺13绝对值
越大,银行利率风险越大。
我国由于会融环境不成熟,不能直接运用金融发达国家最先进的衡量方法,
应当首先掌握其基本原理,运用其基本形式。我国商业银行应重点以有效久期缺
口为核心构建利率风险评价模型。建立电子化信息传递渠道,随时将全行资产负
债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处理,计算出各时期利率敏感资产和负债总额、资金缺口
大小和方向、有效久期缺口大小和方向等,通过不同的利率假设进行动态模拟分
析,为利率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最后,建立利率风险的组合分析模型。该模型具备两方面特征:一是包含所
有交易和j#交易业务所形成的利率风险头寸。能够分析再定价、收益曲线、基准
与期权风险状况等所有主要的利率风险来源,并按照与银行业务范围相符的方式
评估利率变动的影响;二是该系统不仅为利率风险整体水平划定了乔限,而且还
为各个产品、业务或部门设定风险限额。通过该系统的有效运用,使银行达到将
可能的利率风险限制在事先设定的范围之内的利率风险管理目标。在风险计量方
法上,应采用vAR风险价值法,该方法运用规律统计技术,能较好地衡量利率、
汇率等市场风险所可能给银行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
4、加快建立和完善产品定价体系
针对利率市场化,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快建立产品定价体系,以防范利率风险。
其基本原则是根据客户给银行带来的收益、信用风险、期限长短、利率风险大小
以及资金筹集成本和运营成本,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确定金融产品的合理定价,
具体包括资产定价和负债定价两个方面。
5、力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在发达国家,中间业务收入已占银行总收益的30—40%,而我国商业银行90%
仍是传统存贷款业务,其经营收入主要依赖资产负债业务,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
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利率风险。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竞相发展了许多新的中间业务,如一卡通、一柜通、
一网通、经济咨询、代客理财、代客外汇买卖等,但与国外相比,我国银行的中
间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差距表现为:(1)业务规模小,收入水平较低。我国商
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平均占比不足10%。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
行中间业务在其全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中国银行约为17%,建设银行约为8%,
工商银行约为5%,农业银行不足4%,与花旗银行中间业务在其各类营业收入中
占比达80%,英国、同本等困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在其全部收益中的比率大约也
在40%的水平相比形成鲜明对照。”(2)经营范围窄,品种少。国外银行中间业务
的经营品种普遍在70种以上,范围涉及担保、理财、融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等
众多领域。我国银行主要中间业务就是利润低的结算和一般性代理业务。《商业
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最近/j‘规定各商业银行经人民银行审查批准后,可开发
金融衍生业务、代理证券业务、投资基金托管、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
业务。我国加入WTO以来,外资银行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中问业务正成为外资银
行最具竞争力的领域,也恰恰是国内银行的薄弱环节。今后,我们应该增强金融
创新意识,加快发展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减少对传统业
务的依赖,从而减弱利率风险的困扰。
6、加快盒融创新步伐
在运用模型,识别利率风险之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资产负债表结构,
缩小风险缺口或者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利率风险。由于直接调整资产负债表结
构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且使收益受到限制,所以管理利率风险主要依靠金融衍
生产品交易。如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和期权,互换和互换期权,利率上限、
下限和双限期权等。
应该看到,各种金融产品作为利率风险的缓解技术都有其特有优势,也存在
各自的局限性,如资金缺口管理适用于对利率变动走势能够作出准确预测的情
况,否则所形成的利率缺口将使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利率风险:利率期货主要用
于规避资产净值变化,而不适用于规避净利息收入变化;利率期权则可以防止净
利息收入的下降;利率互换比较适合于规避由利率变化所引起的净收入变化。所
以,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要借鉴西方银行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经
验,加快余融创新步伐,以转移利率风险并从利率变动风险中获取最大收益。同
。杠晓平关于商业银行中问业务发展的分析中银嘲
35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时,在运用这些利率风险管理手段时,商业银行灵活选择并注重避险工具之间的
搭配组合,设法从利率变动中获取最大收益。
7、加快建设利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上述利率风险管理手段,无论是利率定价,金融衍生工具,还是依托数学模
型的表内利率风险计算,都需要对各项业务交易数据进行多渠道采集和批量处
理,必须借助计算机系统才能完成。目前,我国银行大多尚未建立完整的资产负
债管理系统,通常只是运用人工处理方式,进行简单的缺口分析。这使得许多先
进的分析方法,如动态敏感度分析、蒙特卡洛模拟以及系统仿真等技术,因受数
据和效率的限制而无法实施,极大地制约着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为此,应
抓住当前向利率市场化逐步过渡的时机,加快资产负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步
伐,争取使各种利率风险模型和监测分析手段在统一的技术平台上实现整合。
参考文献
[1】1 Anthony Saunders.Financial Institutions Management 3“ed.【M】,New York:
Irwin McGraw—Hill,2000:80~100.
【2】彼得s.罗斯.商业银行管理第四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38.164.
[3】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70.80.
[4】陈小宪.风险·资本·市值一中国商业银行实现飞跃的核心问题【M】.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207.224.
【5】宋逢明.现代商业银行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63—80.
c6】BIS.Principl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terest msk iM].BASEL:BASEL
COMMITTEE,1997:1-10
[7】FOOLADI,ROBERTS.MACROHEGEING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J】.JOURNAL OF APPLIED FINANCE,2004,(1):1-2.
[8】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J】.经济研究,2001,(I):19·28.
【91武剑。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利率风险管理【J】。财经科学,2003,
(2):58-64.
【lO]卢庆生,唐国兴.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
上海经济研究,2003,(4):6—10.
[1l】赵自兵.升息周期中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分析【J】.国际银行业,2004,
(9):36·45
【12】巍泉红.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EB/OL].
http:llwww.drcent.conl.cn,2004—02—12.
【13】陈小宪.加速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EB/OL].
http://www.drcent.COITI.cn.2003—06·20.
[14】朱子云.二级分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EB/OL].
http://www.cfn.com.on/web/index,asp,2003—03·1 5.
【15】周小知.商业银行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挑战分析[EB/OL].
http://www.cfn。com,ca/web/index.asp,2003—07—07.
[16】何川,南蕾.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现状及其改革设想[J】.
新金融,2003,(2):37-38.
【17】曹志鹏,史俊林.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缺13管理分析【J】.新金融,2004,
(6):28·30.
【18】易宪容.利率进入上升周期[N】.中国经济时报,2004—1 l—lO
【19】李苇莎.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应对之策[J】.
金融实务研究,2002,f10):42.44.
【20]李志刚.西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J】.现代商业银行,2003,
(12):36—39.
【21]孙广生.美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J】.财经理论与实实践,2001,
22(3).36-.40
【22】张春妮.缺口管理在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的运用[J】.金融观察,
2003,(1 1):28-30
【23】黄明庆.新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策略【J】.新金融,2002,
(3):17-18.
[24】梅涛,马凌.利率风险管理不再是演习【J】.数字财富,2004,(3):22—30.
【25]韦玉怀.探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控制[J】.管理科学文摘,2004,(2):15—17.
[26】许翠华.比较与借鉴: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的选择【J】.问题与探索,
2003,(7):87—90.
【27】石晓平.关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分析[EB/OL].
http://www.cfn.tom.cn/web/index.asp,2003.03.25.
后记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导师许少强教授的悉心指导和热情帮助,在此表示衷
心的感谢。
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给予我默默的支持和生活上无微不至
的关怀。
我还要感谢我的单位领导和同事以及许多在我求学期间关心我、帮助我的
人,没有他们的关心和照顾,我是不可能顺利完成学业的。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
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
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
了谢意。
作者签名:生。:瑟日期:.堑!萱至五女!』B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复旦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
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
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整二i垫导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