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10412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苏州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姓名:常巍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万解秋
20050101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
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合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丽使用过的材
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
手旦本声明的法律责仟。
研究生签名日期:塑堇:!.1 f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中国
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
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虢磊臻
导师签名
R期:岁三:丛f
—/
日期:型!!里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中文提要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中文提要
我国商业银行正处于开放和改革并举的特殊历史时期,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不仅
面临着经济金融的进一步扩大开放,而且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包括商业银行及其外部市场
体系的配套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而来,却要迅速地融入到与强大的
外资银行激烈的竞争中去。在这种快速的转换过程中,旧体制所造成的累积风险同益险
峻,很难在短时期内迅速消除;同时,又要以饱满的姿态迎接各种来自外部的冲击和挑
战。在各种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外部环境变革所引致的冲击中,对国有商
业银行的稳定性和抗冲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正确认识银行风险的冲击和爆发的
可能性,并对症下药,使商业银行顺利度过冲击阶段,并保持持续竞争力,是⋯个具有
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此。
本文主要运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首先,坚持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在分析
我国银行风险的累积状况、竞争实力,以及与国际银行相比较的过程中,文章对国内外
有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力求数据真实完整,进行实证分析
基础上的规范分析,并两者相结合。本文还对东亚金融危机和墨西哥金融危机进行了案
例研究,以总结出银行风险的共同特征,为我国的银行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其次,
坚持纵向历史分析与横向现实比较相结合。历史分析方法目的在于为现实问题的分析服
务,期望从历史渊源中找到问题的原因并寻求解决对策。最后,本文更加重视制度分析。
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累积过程中,将制度性因素作为重点:将利率市场化改
革作为影响银行稳定的关键因素;在提出银行风险控制的新思维时,强调从金融监管、
最后贷款人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入手,认为良好的制度安排和设计是保证我国银行稳健
运行的必要条件。
本文以独特的视角关注我国开放改革进程中最为迫切和关键的问题,以我国国有商
业银行为主要分析对象,立足于开放经济下,聚焦于国有商业银行独特的发展历程和改
革路径以及多角度、全方位的外部环境变迁,借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墨西哥金融危机的
国别经验,提出我国防范银行风险的新思路和新思维。本文最后强调指出,虽然我国国
中文提要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有商业银行目前已经积聚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并且正遭受来自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各种冲
击,但是结合我国改革的渐进式历程和已经实施或正准备实施的各项改革措施来分析,
只要对商业银行从制度上继续按照市场化的思路进行改造,并不断加大市场配套环境和
金融安全网的建设力度,我国不仅有能力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而且可以以健康的姿
态迎接各种因素的挑战和冲击。
关键词:开放经济国有银行风险积累冲击防范
作者:常巍
指导教师:万解秋教授
RiskAccumulation,Shock andGuarding ofState-ownedCommercial BanksinOpen Economy Abstract
Risk Accumulation,Shock and Guarding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in Open Economy
Abstract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are now in a special historic period of the open—up and reform.
As a developing country,China is now being faced with the further open—up of the economy
and finance,and busy with reforming the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 market system.The
state-owned banks were rooted in the planning economic system,but they should plunge into
the fierce competition with the lbreign banks.In the process of the fast transition,the risk
accumulated in the old system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which cannot be smoothed
out in a short period.Meanwhile,the state—owned banks should face the shocks and the
challenges from the outside.In the uncertainty brought by 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and the
shocks caused by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changes,there ar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banks’
stability and its ability to deal with the shocks.How to consider the probability of the
outbreak of the banks’risks and shocks,and solve the problems accordingly to make the
commercial banks survive the shocks and retain their competitiveness?It has become a
subject of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Here lies the object ofthis paper.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has adopted the following methods.First,the empirical method
and normative method have been used together.In the study of China’s banks’risk
accumulation,competitiveness,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omestic banks and the
foreign banks,the author has done a lot to collect,deal with and analyze the relevant data to
keep the data complete and truthful.The normative method has been done on the basis of the
empirical analysis.Some case studies of the Southea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Mexican
financial crisis have been done to find out the commonness of the bank crisis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China’s banks reform.Second,the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the practical
analysis have been adopted in this paper.The historical analysis is used for the study of the
practical problems to find out the root and solution for the practical problems,Finally,the
I
垒!!堕! Risk Accumulation,Shock and Guarding of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in Open Economy
author has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institutional analysis.In the analysis of the risk
accumulation of China’S banks,the institutional factors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of the interest rate has been considered as the
key issue determining the banks’stability.in raising the new concept of the banks’risk
controlling,it has been emphasized that we must begin with the financial regulation,the
lender of last resort system and th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and that the healthy institution
arrangement and designation are necessary for the stable management of China’S banks.
The author has considered the most urgent and important issue in China’S reform in a
unique perspective.With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s the object of study,with the
open economy as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uniqu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and the extemal environment elapse have been focused 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outhea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Mexican financial crisis,the new
concept and idea fur China’S banks’ability to guard against risks have been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author,though a lot of risks have been accumulated in China’S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re are various intemal and external shocks,if we take the gradual
reform experience and the measures taken or being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China Can not
only keep the bank system’S stability,but also deal with the challenges and shocks ofall kinds
successfully,provided that the commercial banks’reform has been furthered in the
market-oriented concept and the bank regulation and the market environment have been
constructed healthily.
Key words:open economy;state-owned banks;risk accumulation;shocks;guard against
risks
II
Written by:Chang Wei
Supervised by:Professor Wan Jie-qiu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详细摘要
一、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全方位的开放使商业银行面临严峻的考验
20世纪世界经济领域的最大变化莫过于经济的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
进,各国经济的开放度日益加人。与经济全球化相伴而生的是经济金融化和金融仝球化。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往往蕴含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威力。但是世界各国的开
放实践已经表明,开放既可以对一国经济金融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也会在某种程度上
对经济金融产生破坏作用。在金融开放的背景下,世界性的游资和有价证券在全球问迅
速传递,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差距越来越大,金融资本在脱离实体经济的轨道上独自
运行,金融交易的杠杆率利用的越来越充分,但与之相伴随的却是金融体系脆弱性的不
断增强。从国际经验来看,日益激烈的国际范围内的金融机构竞争、资本的全球性流动、
汇率和利率的频繁波动竟相成为爆发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作为全球经济金融最为重要的载体,商业银行的发展和演变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丌
放的市场不仅改变了银行的竞争格局,而且使竞争程度更加激烈。大量的国际实践证明,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市场开放对一国的银行体系会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积
极影响体现在:外资在金融领域的渗透所带来的强大的国内银行系统竞争会直接增强市
场的效率:外资金融机构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先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的管理经验和
技术技能;其复杂的信贷风险评价和定价系统会改善信贷分配,进而增强东道国金融系
统的稳定性:其完整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审慎的会计标准使东道国金融业发展更具审
慎性;国际金融之间的整合也可以激励东道国金融体系改善,促进经济发展,对长期生
产力增长有促进作用。但开放对银行体系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外资银行只聚焦于最
有盈利能力的东道国市场和客户,并将此类客户从内资银行吸引过来,此类“摘樱桃”
行为将更多的风险业务留给内资银行。如果国内银行退出经营,将失去市场竞争力:如
果为了继续生存,被迫从事高风险业务,以高信贷风险客户为目标客户,弥补市场份额
的损失,将导致东道国银行组合风险增加,恶化银行系统稳定性。
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0之后,经济开放进入到更具实质
意义的阶段,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开放和改革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最为紧
迫的两大主题。其间,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从恢复设立至今,经历了国家专业银行、
企业化经营、商业化改革和股份制改造几个阶段,从最初的财政出纳发展为具有自主经
营、自负盈亏特性的独立的金融企业。从经营单纯的存贷款业务发展到多种业务综合经
营,业务范围从国内拓展到海外。国有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对我国的宏观经济
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自身的实力也得到巩固和加强。但是,在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过
程中,由于体制上的不完善,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累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自有资本比
例逐年下降,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在封闭经济下,国有独资商业
银行的低效经营尚可以持续,但是在开放经济中,却将面临各种激烈的冲击。
首先,根据我国入世承诺:在正式加入WTO时,取消对外资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地
域和客户限制,外资银行可以对中资企业和中国居民开办外汇业务。正式加入WTO后2
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对中国企业开展人民币业务;正式加入后5年内可以对包括中国居
民在内的所有客户提供服务,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客户对象限制。正式加入
WTO后分年度逐步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正式加入WTO后5年内,
取消所有现存的对外资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包括对分支机构和许可证发放进
行限制的非审慎性措施。外资银行可在中国正式加入WTO后5年内,向中国居民个人提
供汽车信贷业务。允许外资金融租赁公司与中国公司在相同的时间提供金融租赁服务。
5年的缓冲期很快就要过去,国有商业银行即将面临来自外资金融机构的激烈挑战。
其次,市场的开放并不仅局限于银行领域,在证券业方面,我国将允许外商合作方
式参与基金管理,外资证券公司可以承销国内股票发行,参与以外币为面值的国内证券
的发行和交易。加入WTO后3年内,外资可持有国内基金管理公司或国内证券公司33
%的股份,3年后可增至49%。在保险业方面,在正式加入WTO后2至3年间,中国将
开放主要城市,并允许外资财产险和意外险保险公司为全国的大规模风险承保。中国刷
意基于审慎原则授予营业执照,不在数量上加以限制。中国将在正式加入WTO后5年内,
逐步扩展外资保险机构的业务范围至团体、健康险和养老险。中国同意外资可在中外合
资的寿险公司中拥有50%的所有权等。虽然我国目前尚属于分业经营体制,但是证券、
保险、基金、信托等行业对资金的分流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随着居民投资、保障意识
的提高,再加上外资金融机构对个性化金融产品的开发设计能力和高超的市场分析能力
都将成为吸引客户的法宝,多元化组合投资会逐渐成为投资者理财的首选,而这些都将
对以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我国商业银行构成一定的威胁。
最后,虽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资本帐户自由化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外资金
融机构的业务活动会造成部分资本帐户事实上的自由化。外资金融机构从自身利益出
发,调整本外币资产负债头寸和国内国外资产负债规模,形成资本在国内与国外之间流
动的渠道,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动将会加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查,从
1980—1995年的15年间,其181个成员国中有133个国家曾发生银行危机。危机的共同
特征表现为:随着管制的放松和大量外资的流入,银行经营成本增加。为追求高回报率,
银行将贷款投向高风险产业或部门,如房地产、证券等,导致这些部门的资产价格迅速
上升,反过来刺激银行进一步将贷款投向这些领域,形成泡沫。一旦泡沫破裂,银行的
不良资产便迅速增加,经营破绽随之出现并经由清算系统向整个银行系统传递,进而引
发银行危机。
(二)逐层推进的改革使商业银行的不确定性加大
开放促进改革,改革伴随开放。发生在开放经济下各个领域的改革不仅会给商业银
行带来直接的冲击,还暗含着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内部治
理结构的改善,使商业银行摆脱了产权不明、权责不清、政企不分的尴尬局面,但同时
也使银行失去了政府的庇护,隐含担保将不复存在,商业银行将在明确的市场退出条件
和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下承受银行挤兑或破产倒闭的风险。
银行改革和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行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在逐步
取消利率管制的基础上,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入到攻坚阶段,即人民币存贷款利率
的市场化。由于直接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改革的步伐相对谨慎。对贷款利
率来说.基本遵循扩大浮动幅度一设置贷款利率下限一完全市场化三个阶段;存款利率
与此类似,也是按照放开大额存单利率一设置存款利率上限一完全市场化三个步骤实
施。存贷款利率的自由化顺序是为了保证银行有一定的盈利空问,而且不至于因为存贷
款利率的市场化而使银行立即陷入大规模亏损的困境。我国于2004年lO月29开放丌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除外)和存款利率下限,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顺利实现了“设置贷款利率
下限、设置存款利率上限”的阶段性目标,已经迫近完全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这项
改革对习惯于利率管制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固定、可观的利差收入将受到影响,僵化
的利率管理方法和策略也将不符合新的市场的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必须着手制定应对策
略,以避免因为利率市场化改革而带来大面积的银行倒闭和破产。
利率市场化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本币和外币利率都处于变动之中,要求对汇
率进行相应的调整,市场化利率必然要求浮动汇率制度的安排。因为如果一国在利率市
场化的基础上实行固定汇率制,则国内外利率的差异将影响一国内外均衡的实现。汇率
制度的改革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宏微观经济产生影响。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l、坚持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为了说明银行风险的累积状况,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以及将本国银行与
国际银行相比较,本文在国内外有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
力求数据真实完整,做到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分析,两者相结合,以增强说服
力。本文还对东亚金融危机和墨西哥金融危机进行了案例研究,以总结出银行风险的共
同特征,为我国的银行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
2、纵向历史分析与横向现实比较相结合
本文分别对我国金融开放的历程、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历程、包括经济体制、融资
体制、信贷管理体制在内的制度变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程详略得当地进行了分析。
这种历史分析方法目的在于为现实问题的分析服务,期望从历史渊源中找到问题的原因
并对症下药。在纵向分析的同时,作者同样注重对现实问题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例如在
分析开放竞争所带来的冲击中,将外资银行进入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希望从中找出相
似的规律,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3、注重制度分析
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累积原因时,将制度性因素作为重点。在探讨
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冲击时,同样将该项制度改革作为影响银行稳定的关键要素之
一。这与我国商业银行特有的发展历程和改革路径密切相关。另外.本文在提出银行风
险控制的新思维时,强调从金融监管、最后贷款人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入手,良好的制
度安排和设计是保证我国银行稳健运行的必要条件。
三、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在开放经济的大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不断累积,并经受着来自市场开放、
竞争加剧、环境变革、利率改革、资本流动等各方面的冲击,但目前对这种冲击的来源、
力度以及后果,甚至是风险爆发的可能性的分析研究尚不够系统、深入,因此本文以开
放经济下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为主题,对此问题进行集中研究,主要解决
以下问题: 一
1、研究关于银行风险的基础理论
由封闭经济到开放经济,银行风险的理论随之发生变化。关于银行风险的传统理论,
主要包括明斯基的金融体系内在不稳定性假说,因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导致企业经营
状况恶化,进而影响整个金融体系。信息不对称理论说明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商业
银行的影响。而戴蒙德和迪布维格利用银行挤兑模型,说明了银行危机的自我实现特征。
上述理论都以封闭经济为研究对象,侧重于对银行内在脆弱性的分析。在开放经济下,
涉及到资本流动和货币价值的波动,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通常相伴而生,主要以三代危
机模型为主。综合上述理论,主要说明以下问题:第一,银行风险与其清偿能力的减弱
密切相关,因此银行挤兑经常发端于经营状况出现异常的银行。第二,银行清偿能力的
减弱既可能源于银行的信贷扩张冲动,也可能由于外部因素的变化使银行的经营环境受
到影响。第三,封闭经济下的银行风险的影响因素相对单纯,但是在开放状态下,涉及
到内外部均衡的双重目标,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对风险的分析更加困难和棘手。
2、研究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改革历程
纵观当今经济金融的发展趋势,本文在概括全球银行业发展基本趋势的基础上,分
析了开放不仅对一国金融政策和监管规则形成挑战,而且会加剧一国会融体系的脆弱
性。金融机构因为竞争激烈而稳定性欠佳、金融市场开放度的加大引起资本过度流动更
容易引发金融危机。
本文分析世界银行业发展趋势的目的在于正确认识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并将我国
金融开放历程进行简单回顾,理清我国经济改革的脉络顺序,重点在于通过对国有商qk
银行改革历程的分析追溯我国商业银行不同于西方银行业的发展沿革,突现其在开放经
济状态下所面临的将是既有完全市场经济模式中所遇到的各种冲击和风险,又存在带有
中国改革痕迹的独有的问题和障碍。
3、研究国有银行信用风险的制度性累积
信用风险是所有银行最根本的风险类型,也是全球银行业关注的焦点。但我国国有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累积却和制度因素密不可分。本文主要从经济体制、融资体制和信
贷管理体制进行分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完全处于附属地位,政府的行政性资会
分配和专业银行业务领域的明确划分使银行欠缺风险意识和观念。在转轨经济时期产权
制度的缺陷和虚弱的公司治理结构成为银行风险大量累积的最直接内部因素。同时,,国
有银行的信用风险累积主要归因于我国政府主导型的融资体制,在政府“指挥棒”和隐
性担保的双重因素影响下,银行一方面成为经济飞速发展的推动机,另一方面自身经营
出现越来越大的黑洞。当然,除上述因素外,银行本身信贷管理体制的缺陷也是造成风
险增加的一部分原因。在制度性因素没有根本消除的较长时间里,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
风险在外部开放因素的刺激下已经到了临界状态。
4、开放、竞争、环境变革和风险冲击研究
银行业市场开放的时间表如同一柄达摩克斯利剑悬在改革者的心中,但市场开放却
并不因为银行业的改革而放慢脚步。开放、竞争和环境的变革所带来的冲击正紧逼商业
银行。大量的分析已经得出结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外资银行的进入将降低本国银行
的盈利能力,而反观我国银行业的现实状况,本文在搜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发现国有银
行在竞争力方面与外资银行早己拉开了巨大的差距。在内忧外患的情势下.产品和业务、
客户和人才、市场和空间的竞争已经剑拔弩张。
5、利率市场化和风险冲击研究
开放经济下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将对商业银行形成一定的冲击。虽然我国在利率方
面一直坚持渐进式改革,但是最关键一步——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放开也将指日可待。
此项改革会对以存贷款为主营业务的我国商业银行带来革命性影响,不仅在改革过渡阶
段会存在利率突然上升和利率频繁波动的风险,而且改革完成后商业银行还要面列成熟
期1i匹配等各种风险。对于只掌握简单利率管理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借鉴西方先
进的利率风险衡量模型和管理方法是目前可行的选择。
6、风险积累、冲击及爆发的国别分析
对于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爆发,世界各国不乏相关的实例。本文选择与我国具
有相似背景的东亚金融危机和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全过程进行个案分析。目的在于从其酝
酿以至爆发的过程中,寻找风险冲击爆发的相似规律,从而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爆发点
进行逐个解析,以期能够对症下药,将“引爆点”拆除。
7、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思路探讨
针对国有银行的现状,从巴塞尔协议体现的最新的风险管理做法和实践中,我国商
业银行可以得到以下借鉴:首先,要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其次,必须重视市场约束
的力量。商业银行必须定期公开相关信息,通过股东、内部控制权市场和职业经理人市
场对银行进行外部约束。在对商业银行进行风险防范的过程中,困扰我国银行信用风险
累积的制度性因素主要是产权制度和内部治理机制。当前我国对国有银行进行的股份制
改造主要集中于产权改革,但公司治理结构的真正改善却并非一蹴而就。针对开放和竞
争,公司治理机制的优劣将直接决定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为了减弱外部因素对商业银
行的冲击,推进市场体系的配套改革和建立金融安全网同样非常重要。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本文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要分析对象,将分析的立足点放在开放经济下,聚焦
于国有商业银行独特的发展历程和改革路径以及多角度、全方位的外部环境变迁,着眼
于风险累积的原因和状况分析、开放竞争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等带来的冲击、借鉴东南亚
金融危机和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国别经验,最后提出我国防范银行风险的新思路和新思
维。文中指出,虽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已经积聚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并且正遭受来
自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各种冲击,但是结合我国改革的渐进式历程和已经实施或正准备实
施的各项改革措施来分析,只要我国对商业银行从制度上继续按照市场化的思路进行改
造,并不断加大商业银行外部监管环境和市场配套环境的建设力度,我国不仪有能力保
证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而且可以以健康的姿态来迎接各种因素的挑战和冲击。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文在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历程的分析中,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发生的
三次较大的重生和蜕变。在国家专业银行的恢复和设立阶段,出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
影响,行政性资金分配制度和银企之间内源融资属性,决定了银行只是担负信贷资金行
政性划拨的部门。但当时的国有商业银行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风险,大规模的风险积
累主要发生在国家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造阶段。这一时期,虽然在信贷管理体制、业务
经营范围和经营机制转换方面均进行了改革,但是并没有触及到产权结构安排和治理结
构改善,此时企业的风险约束缺失、银行的改革滞后,在经济中形成一种“错位”,导
致银行大部分资产暴露在风险之下,旧体制下长期累积的深层矛盾逐渐“水落石出”。
在推进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造之时,又逢开放经济各种因素冲击,风险更加复杂多变。本
文在理清风险演变的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强调其中的制度性因素。
第二,本文将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引入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形势分析。文中搜集大
量数据,分析国有商业银行现时竞争力、潜在进入者与现有市场主体的竞争形势、来自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更清晰地理顺市场开放所带来的冲击与影
响,使这种分析既具备了理论基础,同时更全面、更客观。
第三,本文结合已发生的金融危机实例,在总结出其促发因素和爆发轨迹的基础上,
提出了可能成为我国国有银行风险爆发的爆破点。提醒必须关注储蓄率下降、利率市场
化最后环节的实现、金融风险财政化倾向、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风险互相传染、房地产
泡沫的突然破裂、外国资本流入流出的日益频繁,上述几种因素都可能成为对本已脆弱
的国有银行的“最后一击”,应该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最后,本文提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新思维。重点在于从新巴塞尔协议中领会
全面风险管理、外部市场约束的合理内核;强化内部机制,增强银行抗风险能力,积极
推进市场体系的配套改革,创造良好金融环境;更重要的是,及早进行金融安全网建设,
全方位、多角度规避银行风险的爆发。
商业银行风险问题虽然是一个传统的问题,但是在开放的经济形势下却表现出更复
杂的特征。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文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期待作者在日后的继续研
究中,能够有所突破。
第一,本文着重对已有的理论进行回顾和分析,在理论创新方面和新理论的运用方
面尚有差距。
第二,本文虽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但是在某些政策的具体操作和实施方面,还
显得不够深入。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舫范引言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引言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一)全方位的开放使商业银行面临严峻的考验
20世纪世界经济领域的最大变化莫过于经济的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
进,各国经济的开放度日益加大。与经济全球化相伴而生的是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往往蕴含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威力。但是世界各国的开
放实践已经表明,开放既可以对一国经济金融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也会在某种程度上
对经济金融产生破坏作用。在金融开放的背景下,世界性的游资和有价证券在全球间迅
速传递,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差距越来越大,金融资本在脱离实体经济的轨道上独自
运行,金融交易的杠杆率利用的越来越充分,但与之相伴随的却是金融体系脆弱性的不
断增强。从国际经验来看,日益激烈的国际范围内的金融机构竞争、资本的全球性流动、
汇率和利率的频繁波动竞相成为爆发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作为全球经济金融最为重要的载体,商业银行的发展和演变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开
放的市场不仅改变了银行的竞争格局,而且使竞争程度更加激烈。大量的国际实践证明,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市场开放对一国的银行体系会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积
极影响体现在:外资在金融领域的渗透所带来的强大的国内银行系统竞争会直接增强市
场的效率;外资金融机构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先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的管理经验和
技术技能;其复杂的信贷风险评价和定价系统会改善信贷分配,进而增强东道国金融系
统的稳定性:其完整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审慎的会计标准使东道国金融业发展更具审
慎性;国际金融之间的整合也可以激励东道国会融体系改善,促进经济发展,对长期生
产力增长有促进作用。但开放对银行体系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外资银行只聚焦于最
有盈利能力的东道国市场和客户,并将此类客户从内资银行吸引过来,此类“摘樱桃”
行为将更多的风险业务留给内资银行。如果国内银行退出经营,将失去市场竞争力;如
果为了继续生存,被迫从事高风险业务,以高信贷风险客户为目标客户,弥补市场份额
引言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的损失,将导致东道国银行组合风险增加,恶化银行系统稳定性。
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之后,经济开放进入到更具实质
意义的阶段,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开放和改革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最为紧
迫的两大主题。其间,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从恢复设立至今,经历了国家专业银行、
企业化经营、商业化改革和股份制改造儿个阶段,从最初的财政出纳发展为具有自主经
营、自负盈亏特性的独立的金融企业。从经营单纯的存贷款业务发展到多种业务综合经
营,业务范围从国内拓展到海外。国有商业银行在挺期发展过程中,对我围的宏观经济
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自身的实力也得到巩固和加强。但是,在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过
程中,由于体制上的不完善,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累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自有资本比
例逐年下降,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在封闭经济下,国有独资商业
银行的低效经营尚可以持续,但是在开放经济中,却将面临各种激烈的冲击。
首先,根据我国入世承诺:在正式加入WTO时,取消对外资银行办理,I-?L业务的地
域和客户限制,外资银行可以对中资企业和中国居民开办外汇业务。正式加入WTO后2
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对中国企业开展人民币业务;『F式加入后5年内可以对包括中国居
民在内的所有客户提供服务,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客户对象限制。正式加入
WTO后分年度逐步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正式加入WTO后5年内,
取消所有现存的对外资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包括对分支机构和许可证发放进
行限制的非审慎性措施。外资银行可在中国丁F式加入WTO后5年内,向中国居民个人提
供汽车信贷业务。允许外资金融租赁公司与中国公司在相同的时间提供金融租赁服务。
5年的缓冲期很快就要过去,国有商业银行即将面临来自外资金融机构的激烈挑战。
其次,市场的开放并不仅局限于银行领域,在证券业方面,我国将允许外商合作方
式参与基金管理,外资证券公司可以承销国内股票发行,参与以外币为面值的国内证券
的发行和交易。加入WTO后3年内,外资可以持有国内基金管理公司或者国内证券公司
33%的股份,3年后可增至49 o//00。在保险业方面,在正式加入WTO后2至3年闸,中国
将开放主要城市,并允许外资财产险和意外险保险公司为全国的大规模风险承保。中国
同意基于审慎原则授予营业执照,不在数量上加以限制。中国将在正式加入WTO后5年
内,逐步扩展外资保险机构的业务范围至团体、健康险和养老险。中国同意外资可在中
外合资的寿险公司中拥有50%的所有权等。虽然我国目前尚属于分业经营体制,但是证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引言
券、保险、基金、信托等行业对资金的分流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随着居民投资、保障
意识的提高,再加上外资金融机构对个性化金融产品的开发设计能力和高超的市场分析
能力都将成为吸引客户的法宝,多元化组合投资会逐渐成为投资者理财的首选,而这些
都将对以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我国商业银行构成一定的威胁。
最后,虽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资本帐户自由化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外资金
融机构的业务活动会造成部分资本帐户事实上的自由化。外资金融机构从自身利益出
发,调整本外币资产负债头寸和国内国外资产负债规模,形成资本在国内与国外之间流
动的渠道,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动将会加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查,从
1980—1995年的15年问,其181个成员国中有133个国家曾发生银行危机。危机的共同
特征表现为:随着管制的放松和大量外资的流入,银行经营成本增加。为追求高回报率,
银行将贷款投向高风险产业或部门,如房地产、证券等,导致这些部门的资产价格迅速
上升,反过来刺激银行进一步将贷款投向这些领域,形成泡沫。一旦泡沫破裂,银行的
不良资产便迅速增加,经营破绽随之出现并经由清算系统向整个银行系统传递,进而引
发银行危机。
(二)逐层推进的改革使商业银行的不确定性加大
开放促进改革,改革伴随开放。发生在开放经济下各个领域的改革不仅会给商业银
行带来真接的冲击,还赔含着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内部治
理结构的改善,使商业银行摆脱了产权不明、权责不清、政企不分的尴尬局面,但同时
也使银行失去了政府的庇护,隐含担保将不复存在,商业银行将在明确的市场退出条件
和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下承受银行挤兑或破产倒闭的风险。
银行改革和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行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在逐步
取消利率管制的基础上,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己进入到攻坚阶段,即人民币存贷款利率
的市场化。由于直接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改革的步伐相对谨慎。对贷款利
率来说,基本遵循扩大浮动幅度一设置贷款利率下限一完全市场化三个阶段;存款利率
与此类似,也是按照放开大额存单利率一设置存款利率上限一完全市场化三个步骤实
施。存贷款利率的自由化顺序是为了保证银行有一定的盈利空间,而且不至于因为存贷
款利率的市场化而使银行立即陷入大规模亏损的困境。我国于2004年10月29同放开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除外)和存款利率下限,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引言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舫范
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顺利实现了“设置贷款利率
下限、设置存款利率上限”的阶段性目标,已经迫近完全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这项
改革对习惯于利率管制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固定、可观的利差收入将受到影响,僵化
的利率管理方法和策略也将不符合新的市场的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必须着手制定应对策
略,咀避免因为利率市场化改革而带来大面积的银行倒闭和破产。
利率市场化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木币和外币利率都处予变动之中,要求对汇
率进行相应的调整,市场化利率必然要求浮动汇率制度的安排。因为如果一国在利率市
场化的基础上实行固定汇率制,则国内外利率的差异将影响一国内外均衡的实现。汇率
制度的改革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宏微观经济产生影响。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银行风险的理论方面,国外的研究主要包括明斯基(Minsky,1985)的余融体系
内在不稳定性假说:施蒂格勒(Stigler,1961)提出以不完全信息取代完全信息假设,
说明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戴蒙德(Douglas Diamond)和迪布维
格(Philip Dybvig)于1983年提出银行挤兑模型(简称DD模型),以博弈论为基础对
银行挤兑行为进行分析。后来许多学者,包括Gorton(1985)、Chari和Jagannathan
(1988)、Jacklin和Bhattacharya(1988)对DD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银行挤兑是存
款人充分利用所得信息对经济进行预期的理性行为的结果。
在开放经济下货币危机的三代模型分析中,主要包括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
1979),罗伯特·弗勒德(Robert P.Flood,1986)和彼得·M·加伯(Peter M.Garber,
1986):奥伯斯费尔德(Obstfeld,1996);麦金农和克鲁格曼(Mckinnon and Krugman)
的道德风险论、多米尼克·萨尔瓦多(Dominick Salvatore)和考赛提(Corsetti,
Pesenti.Roubini)等学者的新基本因素论、瑞德坦克和萨克斯(Steven Radelet and
Jeffrey Sachs)的新金融恐慌论等。
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以下研究:Stijn Claessens,Asli Demirgfi
9~Kunt,和Harry Huizinga(2000)通过对来自80个国家7900家银行的观测t调查
了外资进入当地银行市场的广度及其带来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在发展中国家,外资
银行具有较高的盈利水平,外资银行进入的增加将伴随着国内银行盈利水平的下降和利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引言
差收入的减少,但在发达国家却相反。同时分析指出,放松对外资银行的进入是有一定
的风险的,不仅加剧了竞争,而且降低了国内银行的盈利水平,使其脆弱性增加。如果
国内的谨慎性金融监管措施不力,将进一步动摇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Stiglitz(1993)
则分析了对外资银行开放市场,将使国内银行、当地企业和政府承担一定的成本。国内
银行被迫与信誉卓著的国际大银行竞争;由于外资银行专注于跨国公司客户开发,当地
企业只能获得有限的金融服务;由于外资银行对政府的窗口指导并不敏感,政府对经济
的控制力将减弱。
相比于国外对金融开放的研究,我国的相关研究更具有针对性。郑先炳(2002)认
为,我国商业银行已经直面西方商业银行更大范围和更激烈的竞争,而且压力日益明显,
比较全面认识西方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和经营特征,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制定和执行更
合适的发展策略。他比较分析了西方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业务运行模式;指出了
西方银行生存的三要素:客户、员工和股东;分析了西方银行发展的总趋势,即求大、
求全、求新、求广、求快。王曙光(2003)认为,外资银行的进入,对国内银行业的冲
击表现在四个方面:丧失优势客户资源,影响盈利能力;引起存款分流;发生人才争夺
战:中间业务大量流失。焦瑾璞(2002)在收集了丰富的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推导出了银
行业竞争力的理论模型和测试指标体系,进而提出了定量分析模型。并提出提高中国银
行业竞争力的综合措施:要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和运行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竞
争环境。张承惠(2002)认为: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领域中,银行业应该是最
受重视的部分,改善和强化银行业脏管应成为金融监管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和政策研究的
重点。这不仅是因为银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影响干百万储户的切身利益:更是因为经
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银行业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的主导力量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
柱、因为银行业内外部的制度缺陷而产生了独特的风险生成机制、因为银行业将承受金
融开放的首要冲击。作者根据不同的来源,将风险分成内源型、外源型和混合型三类。
加入WT0将使银行业的风险进一步暴露: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中固银行业将可能进一
步丧失竞争力;市场规则的调整将使中资银行失去政策庇护屏障:来自非银行机构的竞
争将进一步分解中国银行的业务基础。
我国部分学者对经营模式和金融监管问题也进行了相关研究。谢平、蔡浩仪等
(2003)重点阐述了金融分业经营、混业经营及其监管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两种经营
引言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模式的收益成本:分业经营、混业经营与市场的竞争性和效率:分业经营、混业经营与
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文章还讨论了政府行使会融监管权力的理论基础,在分
析全球混业经营的总趋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过渡到混业经营的必然性和途径,并提出我
国金融监管体制设计的具体思路。林平(2002)从银行监管当局的角度,运用定性和定
量的多种方法,对银行监管流程中的危机监管进行了系统研究。文章从银行资产负债不
对称、高负债经营、信息不对称和资产价格的波动等行业特征角度对银行的内在不稳定
及银行危机的内在生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和实证模型,研究了
银行危机的处理方式及我国的银行危机监管制度。
在我国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方面,彭兴韵(2002)重点研究了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
和金融自由化,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国家应该推行渐进式金融自由化,合理
安排金融自由化的顺序。分析了资本市场的先导性发展的原因:银行业的自由化、利率
自由化等相关问题。万解秋、孙文基(2004)主要研究了开放经济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
必要性和相关制度分析。文章认为,开放经济下,利率是实现经济稳定的重要工具。由
于开放经济下各经济体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因此必须在动念中实现经济稳定。其稳
定的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市场利率机制和浮动汇率机制。市场化的利率在开放经济
中对经济的系统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银行风险防范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刘士余(2003)通过对美国、同本、北欧、
墨西哥等国的银行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分析,认为银行危机会对实体经济、财政货币
政策、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产生影响,因此应该通过构筑金融安全网来防范和管理银行
危机。陆前进(2002)在分析开放经济下银行风险的防范及银行重组时,在考察银行特
许权价值的基础上,从宏观、微观和制度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银行部门的脆弱性。在防范
风险的政策建议中,他认为,应该健全我国的宏观管理手段,同时强化银行的内部经营
机制,并建立银行危机预警体系,对银行重组和银行体系不良资产的处理也提出了合理
方案。
第三节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开放经济的大背景下,固有商业银行的风险不断累积,并经受着来自市场开放、
竞争加剧、环境变革、利率改革、资本流动等各方面的冲击,但目前对这种冲击的来源、
6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引言
力度以及后果,甚至是风险爆发的可能性的分析研究尚不够系统、深入,因此本文以开
放经济下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为主题,对此问题进行集中研究,主要解决
以下问题:
1、研究关于银行风险的基础理论
由封闭经济到开放经济,银行风险的理论随之发生变化。关于银行风险的传统理论,
主要包括明斯基的金融体系内在不稳定性假说,因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导致企、lk经营
状况恶化,进而影响整个金融体系。信息不对称理论说明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商业
银行的影响。而戴蒙德和迪布维格利用银行挤兑模型,说明了银行危机的自我实现特征。
上述理论都以封闭经济为研究对象,侧重于对银行内在脆弱性的分析。在开放经济下,
涉及到资本流动和货币价值的波动,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通常相伴而生,主要以三代危
机模型为主。综合上述理论,主要说明以下问题:第一,银行风险与其清偿能力的减弱
密切相关,因此银行挤兑经常发端于经营状况出现异常的银行。第二,银行清偿能力的
减弱既可能源于银行的信贷扩张冲动,也可能由于外部因素的变化使银行的经营环境受
到影响。第三,封闭经济下的银行风险的影响因素相对单纯,但是在开放状态下.涉及
到内外部均衡的双重目标,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对风险的分析更加困难和棘手。
2、研究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改革历程
纵观当今经济金融的发展趋势,本文在概括全球银行业发展基本趋势的基础上,分
析了开放不仅对一国金融政策和监管规则形成挑战,而且会加剧一国金融体系的脆弱
性。金融机构因为竞争激烈而稳定性欠佳、金融市场开放度的加大引起资本过度流动更
容易引发金融危机。
本文分析世界银行业发展趋势的目的在于正确认识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并将我国
金融开放历程进行简单回顾,理清我国经济改革的脉络顺序,重点在于通过对国有商业
银行改革历程的分析追溯我国商业银行不同于西方银行业的发展沿革,突现其在.丌放经
济状态下所面临的将是既有完全市场经济模式中所遇到的各种冲击和风险,又存在带有
中国改革痕迹的独有的问题和障碍。
3、研究国有银行信用风险的制度性累积
信用风险是所有银行最根本的风险类型,也是全球银行业关注的焦点。但我国国有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累积却和制度因素密不可分。本文主要从经济体制、融资体制和信
引言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贷管理体制进行分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完全处于附属地位,政府的行政性资金
分配和专业银行业务领域的明确划分使银行欠缺风险意识和观念。在转轨经济时期产权
制度的缺陷和虚弱的公司治理结构成为银行风险大量累积的最直接内部因素。同时,国
有银行的信用风险累积主要归因于我国政府主导型的融资体制,在政府“指挥棒”和隐
性担保的双重因素影响下,银行一方面成为经济飞速发展的推动机,另一方面自身经营
出现越来越大的黑洞。当然,除上述因素外,银行本身信贷管理体制的缺陷也是造成风
险增加的一部分原因。在制度性因素没有根本消除的较长时间早,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
风险在外部开放因素的刺激下已经到了I艋界状态。
4、开放、竞争、环境变革和风险冲击研究
银行业市场开放的时间表如同一柄达摩克斯利剑悬在改革者的心中,但市场开放却
并不因为银行业的改革而放慢脚步。开放、竞争和环境的变革所带来的冲击『F紧逼商业
银行。大量的分析已经得出结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外资银行的进入将降低本国银行
的盈利能力,而反观我国银行业的现实状况,本文在搜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发现国有银
行在竞争力方面与外资银行早已拉开了巨大的差距。在内忧外患的情势F,产品和业务、
客户和人才、市场和空间的竞争已经剑拔弩张。
5、利率市场化和风险冲击研究
开放经济下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将对商业银行形成一定的冲击。虽然我国在利率方
面一直坚持渐进式改革,但是最关键一步——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放开也将指闩可待。
此项改革会对以存贷款为主营业务的我国商业银行带来革命性影响,不仅在改革过渡阶
段会存在利率突然上升和利率频繁波动的风险,而且改革完成后商业银行还要面对成熟
期不匹配等各种风险。对于只掌握简单利率管理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借鉴西方先
进的利率风险衡量模型和管理方法是目前可行的选择。
6、风险积累、冲击及爆发的国别分析
对于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爆发,世界各国不乏相关的实例。本文选择与我幽具
有相似背景的东亚金融危机和罨西哥金融危机的全过程进行个案分析。目的在于从其酝
酿以至爆发的过程中,寻找风险冲击爆发的相似规律,从而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爆发点
进行逐个解析,以期能够对症F药,将“引爆点”拆除。
7、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思路探讨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引言
针对国有银行的现状,从巴塞尔协议体现的最新的风险管理做法和实践中,我国商
业银行可以得到以下借鉴:首先,要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其次,必须重视市场约束
的力量。商业银行必须定期公开相关信息,通过股东、内部控制权市场和职业经理人市
场对银行进行外部约束。在对商业银行进行风险防范的过程中,困扰我国银行信用风险
累积的制度性因素主要是产权制度和内部治理机制。当前我国对国有银行进行的股份制
改造主要集中于产权改革,但公司治理结构的真正改善却并非一蹴而就。针对开放和竞
争,公司治理机制的优劣将直接决定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为了减弱外部因素对商业银
行的冲击,推进市场体系的配套改革和建立金融安全网同样非常重要。
我国商业银行正处于开放和改革并举的特殊历史时期,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不仅
面临着经济金融的进一步扩大开放,而且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包括商业银行及其外部市场
体系的配套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而来,却要迅速地融入到与强大的
外资银行激烈的竞争中去。在这种快速的转换过程中,旧体制所造成的银行累积风险日
益险峻,很难在短时期内迅速消除:同时,商业银行又要以饱满的姿态迎接各种来自外
部的冲击和挑战。在各种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外部环境变革引致的冲击
中,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稳定性和抗冲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正确认识银行风险的
冲击以及爆发的可能性,并对症下药,使商业银行顺利度过冲击阶段,并保持持续竞争
力,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第四节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文在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历程的分析中,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发生的
三次较大的重生和蜕变。在国家专业银行的恢复和设立阶段,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
影响,行政性资金分配制度和银企之间内源融资属性,决定了银行只是担负信贷资金行
政性划拨的部门。但当时的国有商业银行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风险,大规模的风险积
累主要发生在国家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造阶段。这一时期,虽然在信贷管理体制、业务
经营范围和经营机制转换方面均进行了改革,但是并没有触及到产权结构安排和治理结
构改善,此时企业的风险约束缺失、银行的改革滞后,在经济中形成一种“错位”,导
致银行大部分资产暴露在风险之下,旧体制下长期累积的深层矛盾逐渐“水落石出”。
9
引言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彳丁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在推进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造之时,又逢开放经济各种因素冲击,风险更加复杂多变。本
文在理清风险演变的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强调其中的制度性因素。
第二,本文将迈克尔波特的竟争理论引入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形势分析。文中搜集大
量数据,分析国有商业银行现时竞争力、潜在进入者与现有市场主体的竞争形势、来自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更清晰地理顺市场开放所带来的冲击与影
响,使这种分析既具备了理论基础,同时更全面、更客观。
第三,本文结合已发生的会融危机实例,在总结出其促发因素和爆发轨迹的基础E,
提出了可能成为我国国有银行风险爆发的爆破点。提醒必须关注储蓄率下降、利率市场
化最后环节的实现、金融风险财政化倾向、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风险互相传染、房地产
泡沫的突然破裂、外国资本流入流出的日益频繁,上述几种因素都可能成为对本己脆弱
的国有银行的“最后一击”,应该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最后,本文提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新思维。重点在于从新巴塞尔协议中领会
全面风险管理、外部市场约束的合理内核:强化内部机制,增强银行抗风险能力,积极
推进市场体系的配套改革,创造良好金融环境;更重要的是,及早进行金融安全网建设,
全方位、多角度规避银行风险的爆发。
商业银行风险问题虽然是一个传统的问题,但是在开放的经济形势下却表现出更复
杂的特征。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文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期待作者在日后的继续研
究中,能够有所突破。
第一,本文着重对已有的理论进行回顾和分析,在理论创新方面和新理论的运用方
面尚有差距。
第二,本文虽然提出了一些政箫建议,但是在某些政策的具体操作和实施方面,还
显得不够深入。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一章银行风险基础理论的回顾与综述
第一章银行风险基础理论的回顾与综述
金融风险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古老是因为从金融业的产生开始,风险就一
直伴随;而常新则是因为促发风险的因素在随时发生着变化,风险的作用机制不断的推
陈出新,因此对金融风险的研究也就成为理论界持续不断的命题。对于银行业风险基础
理论的分析和讨论一直都没有间断,而且渐趋成熟。
第一节封闭经济下商业银行风险的一般理论
风险是由于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损失的可能性。美国经济学家奈
特(Knight)在其名著《风险、不确定性及利润》一书中,分析指出:真正的不确定性
与风险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本质的区别。不确定性是指经济行为人面临的直接或间接
影响经济活动的无法充分准确地加以分析、预见的各种因素,而风险不仅取决于不确定
性因素的不确定性的大小,而且还取决于收益函数的性质。所以,《新帕尔格雷夫货币
金融大辞典》将风险解释为是从事后角度来看的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而造成的损失。
一、商业银行风险的概念及特征
所谓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到内外各种不确定性因
素的影响,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银行风险相对于其他经济风险,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属
性,深入了解商业银行风险的特征,对于识别、控制和防范银行风险有突出的意义。
1、风险性是商业银行的内在属性
商业银行的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商业银行的业务风险虽然有大
小之分,但决不存在绝对没有风险的业务。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体的有限理
性和机会主义倾向不可避免,前者容易限制信息的有效性和决策的及时性、准确性及完
整性,后者则容易产生道德JxL险和逆向选择。商业银行作为从事资金融通活动的企业,
主要负责在资金盈余和资金短缺主体之间进行资金调剂,从而实现资金资源的合理优化
配置:同时商业银行以各种金融工具为经营对象,其中既包括传统的金融产品,也包括
在金融创新思想下出现的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在以金融工具为经营对象的复杂的资会融
通活动中,各种不确定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引发商业银行出现损失,因此商业银行的风险
是与其经营活动相伴随的,如果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的不确定性越大,则银行风
第一章银行风险基础理论的回顾与综述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险越大,反之则越小。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分别来自外部和内部,商业银行的风险便
有了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之分。
2、银行风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预测和控制
商业银行的风险虽然客观存在,但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预测并加以控制的。首先
可以通过对可能产生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对风险辨别有效的第一手数
据;其次运用数学、统计学等各种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估算和预测银行风险发生
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最后通过建立各种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制度,把银行风险纳入可
控的组织框架内。
3、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带来危机的爆发
虽然银行风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预测和控制,但隐蔽的银行风险在某些情况F却不
容易被察觉和及时发现。商业银行的风险形成过程不是瞬问完成的,而是逐渐累积的,
这主要是源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特性。银行通过不断地吸收存款来维持运作,其特有的信
用创造功能又可以掩盖其经营状况欠佳.甚至是经营亏损的事实。在信息不能充分及时
披露的情况下,这样的局面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此时如果监管当局不能及时采取
措施,这种隐蔽状态下的风险会不断积聚,在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下,
来自经营体制、经营范围等各方面的风险因素逐渐增加,当某一时刻商业银行的信用循
环链条发生断裂,个人的挤兑行为仿佛导火索,迅速点燃集体的非理性行为,如山洪爆
发一般,使金融监管机构措手不及,由此可能对金融业甚至整个经济带来更大的损失。
4、银行风险具有传染性特征
银行风险的爆发,其渗透传播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部分存款人的挤兑
在市场中形成恐慌气氛,形成一定范围内的风险传染:二是单一银行机构的风险状态因
为金融机构间的密切联系丽形成连锁效应,当一个银行的资产价格发生贬损不能满足正
常的流动性需要时,会通过金融同业、金融市场、市场主体的行为等途径迅速而广泛地
传播,进而影响其他同业的正常经营,其极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有可能导致一国全局性
的金融动荡;三是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浪潮推动下,银行风险的传播途径更多,
传播范围更大,银行风险所带来的影响将远远不止于银行本身,来自境内外的风险因素
随着银行业务的扩展和渗透在与之相关的各个行业、部门进行传播,一国经济、金融不
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下独善其身.这种渗透和传染将成为所有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运营过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一章银行风险基础理论的回顾与综述
程中需要时刻关注的主要问题,这也正是在开放经济下银行风险更加难以管理的原因所在。
二、银行风险与相关经济现象的概念辨析
1、银行风险与银行危机
对银行危机的理解,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是指实际或潜在的银行
运行障碍或违约导致银行终止其负债的内部转换,或迫使政府提供大规模援助进行干预
以阻止这种局势发生。
银行风险与银行危机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程度上的差异。当银行风险累积到一定程
度,就会爆发银行危机。银行危机的发生通常是瞬时的,不具有普遍意义,而银行风险
却贯穿银行经营过程的始终。银行风险具有转化为银行危机的可能性,但二者之间并没
有必然性,如果能对银行风险进行及时地辨别并采取必要措施,银行危机是可以避免的,
也正因为如此,对银行风险进行管理才更有价值和意义。
2、银行风险与银行稳定
对银行稳定的理解,经济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银行有偿付能力,而且可以
持续这种偿付能力的状态就是稳定状态,但是由于对偿付能力的判断缺乏统一的衡量标
准,导致这种理解比较模糊。比较~致的观点认为,银行稳定通常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
分析:第一,要充分认识到单一银行稳定性与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密切相关性:第二,银
行的稳定性有动态和静态之分,某一时点上的稳定性并不代表在将来的存续期间不会出
现问题,因此必须对银行的经营状况进行动态跟踪,这也充分说明了银行稳定是相对的,
而不稳定则是绝对的,对监管部门来说,也只能做到保持银行体系的相对稳定;第三,
要充分认识到银行稳定对宏观经济的重要影响,银行稳定对整个金融体系非常关键,同
时金融体系的稳定又是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石和保障。
3、银行风险与货币危机、金融危机
从广义上看,货币危机是指一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幅度:从狭义来
看,货币危机主要发生于固定汇率制度下,是指市场参与者对一国的阉定汇率失去信心
的时侯,通过外汇市场抛售等操作,导致该国固定汇率制度崩溃、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的
事件。(姜波克,2001)在银行风险与货币危机的关系上,系统性的银行风险可能涉及
货币危机,但是货币危机并不一定带来银行系统的崩溃。
也有的经济学家将银行危机等同于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桑德拉拉
第一章银行风险基础理论的回顾与综述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扬和巴里诺认为,对以银行为金融体系主体的国家而言,如果银行危机导致整个支付系
统失灵,并损害了实际经济,银行危机就是狭义的金融危机,此时两个概念可以互相通
用。(刘士余,2003)
三、商业银行风险的一般理论
银行风险的产生可能由于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但是针对商业银行这种特
殊的金融机构,风险的产生有其理论上的根源。深入分析和探讨银行风险产生的理论基
础.对认识和防范风险有重要的意义。
1、明斯基的金融体系内在不稳定性假说
会融业高负债经营的特点决定了其更容易失败的特性,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金融体
系的内在脆弱性,其中又以信贷融资的风险累积特性最为典型。这种脆弱更多的表现为
’’种内生性,即表现为一种与生俱来的特性,对商业银行来说,其资金来源与运营上的
期限不匹配是导致内生脆弱的关键因素。
明斯基(Minsky,1985)较早对金融脆弱性作出了系统地分析。他将借款的企业分
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抵补型企业(Hedge—financed Firm),该类企Hk的特点为其预期
收入不仅在总量上大于债务额,而且在每一个时期内,其预期的收入流也大于到期债务
本息,企业只是根据自身未来的现金流量作抵补性融资,因此这类企业被认为是最安全
的借款人。第二种为投机型借款企业(Speculative—financed Firm),该类企业虽然预
期收入在总量上大于债务额,但是在借款后的前面一段时间,预期收入小于到期债务本
金但大于到期债务利息,这一时期过去之后的每一时期,企业的预期收入将足以偿还到
期本息以及前期所欠的本金,该类企业在前面的一段时期内,表现为债务敞口(或暴露
exposure)状态,企业为了偿还债务,可能会面临财务状况恶化的风险,因此该类企业
通常依靠滚动融资或者为了债务而再融资。第三种为蓬齐企业(Ponzi Firm),该类企
业虽然预期收入在总量上大于债务额,但是从第一期到第n—l期,每一时期的预期收
入不仅小于到期债务本金,而且小于到期债务利息,直到最后一期,即第n期时,企业
的预期收入才可以偿还前n—l期及第n期的到期债务本息.该类企业是三类企业中风
险最大的一类,企业的运营主要依靠借新债还旧债,如果利率升高,企、出的资产贬值,
那么企业将更加艰难,很可能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
明斯基的理论以经济周期为分析的基础。在经济稳定增长阶段,以抵补型企业居多,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一章银行风险基础理论的回顾与综述
但是随着整个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在利好预期的刺激下,大量企业预期收入增加,扩大
借款额度,使投机性企业和蓬齐企业逐渐增加。商业银行将大量资金投向超大型、高风
险和长周期的项目,导致生产领域、企业和个人的负债比率迅速提高,股票和房地产价
格也迅速上扬,经济由狂热转为无序。当经济增长出现滑坡后,一旦流向生产性企业的
贷款流被阻断,企业的违约和破产事件就会不断发生,进而影响到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
整个金融体系,使其脆弱性显现。
明斯基对于这种金融脆弱性的内生性有其独到的解释。原因之一为代际遗忘
(Generation Ignorance)。因为经济周期的长波效应,繁荣与衰退的时问问隔使当前
的金融机构的贷款人忘记了过去的痛苦经历,在繁荣状况下非理性的贷款埋下了未来的
祸根,同时银行家的道德风险还有可能将代际遗忘的时间大大缩短。原因之二为竞争压
力所致(Rivalry Pressure)。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客户和市场份额的争夺日趋
白热化,商业银行很容易为了在市场中占领主动而作出不审慎的贷款决策,从而导致最
后的金融内在脆弱性。
明斯基的理论主要阐述了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与经济周期的紧密联系。经济的周
期性波动使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发生变化,而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又促使经济的周期性
波动更加明显。
2、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风险
1961年,施蒂格勒(Stigler)发表了《信息经济学》,将信息不完全引入经济学领
域。他在对信息的成本和价格,以及信息对生产要素的影响等分析的基础上,将该理论
进一步深化,提出以不完全信息取代完全信息假设,而且信息的不完全性和相应的信息
成本会影响市场的运行机制以及经济效率。将该理论应用到对银行风险的分析,使理论
界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研究有了新的思路和进展。
信息经济学的重点在于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个人选择的不同和制度安
排的差异。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条件下,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商
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为客户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作为资金供
需双方的信用中介,商业银行将资金闲置方(存款人)的资金汇集起来,利用其对资金
需求方(贷款人)的财务状况的专业分析,有选择的以不同的价格将资金贷放出去,有
效地解决了存款人对贷款人的信息不完全问题。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商业银行又直接导
第一章银行风险基础理论的回顾与综述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致了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这是因为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现象并不可
能完全避免。在商业银行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问、在商业银行和存款人之间、在银行与
贷款人之间,甚至在不同的商业银行之阃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对存款人
来说,资金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如果因某种因素对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发生怀疑,就可
能产生挤兑行为;对贷款人来说,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信用等级评定,财务报表分析等手
段对其经营状况进行调查和r解,但是在任何情况下,商业银行所了解的信息与贷款对
象自身所掌握的信息终究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商业银行在不了解完全信息的条件下
发放的贷款,就可能成为不良贷款,危及银行的安全。即使交易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充分
掌握了对方的信息,那么在合同实施后,拥有私人信息的借款人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
有可能采取损害贷款人利益的行为,如私自改变贷款资金流向、隐瞒投资收益、蓄意拖
欠本息归还等行为,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道德风险。
与信息不对称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则是逆向选择。在借贷市场上,商业银行通常根据
企业的平均风险状况决定贷款的利率。但是,对于低风险的企业来说,贷款利率高于其
预期的收益率,因此退出借贷市场,而剩下的高风险企业将资金大多用来从事高风险投
机,不仅使投资失败的可能性增加,而且累及银行业贷款风险加大。此时如果商业银行
提高贷款利率,将会导致次优的借款人退出市场,银行的贷款质量进一步下降。商业银
行由于不能准确分析借款人的风险程度,为保证银行利益,将减少贷款,银行的资产规
模将大量缩减,使资金供需矛盾加剧,整体经济趋向紧缩。
信息不对称理论说明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经济学家米什金曾
经指出:所谓金融危机就是一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变得太严重,以至于金融市场
不能够有效地将资源导向那些拥有最高生产率的投资项目,而导致的金融市场崩溃。
3、金融风险的传染性与银行风险
银行风险可以从一个机构传播到其它相似的机构,这就是风险的传染性特征,但风
险的传染性并非如此简单,其问蕴含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内涵。
如果按照风险的传染渠道划分,可以分为接触性传染和非接触性传染两种方式。由
于在金融活动中,各个经济主体间相互存在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关系,因此当其中的某一
个主体因为遇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遭受损失不能继续保持其流动性时,必然波及到与
之存在资金或业务关系的其他经济主体,此时连锁的金融风险将很难避免.这就是所谓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一章银行风险基础理论的回顾与综述
的接触性传染。商业银行作为货币资金经营单位,既是调剂社会各主体间资金余缺的纽
带和桥梁,同时又处于各种(或有)债权债务关系的旋涡和中心。如果各个主体间的相
互关系得以健康持续地维持,则各项经济事务会得以顺畅地进行。但是如果在环环相扣
的关系中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导致债务链的突然断裂,而此时又没有引起金融监管层
的足够重视,并采取合适的措施,就可能使风险扩散。在商业银行当中,除了存在大量
的债权债务关系之外,还包括各种交易和结算关系、持股和被持股关系,甚至是交叉持
股关系等。这些关系的背后连接着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偶然因素的触动,带来的可能
是意料不到的经济损失。
1984年5月,全球著名的跨国银行,拥有142亿美元资产的美国大陆伊利诺斯银行
(Continental Illinois Bank)危机便是这种接触性传染造成的。1977年到1981
年,伊利诺斯银行通过发行CDs等方式结合积极的负债管理方法获得资金来源,同时贷
款以每年22%的速度扩张,但因为贷款增长的过快,资产结构缺乏流动性,积累了极大
的风险。当时又因为参与俄克拉荷马州的宾洲广场银行(Penn Square Bank)的贷款
安排而导致流动性不足。在短短的几个星期之内,该行的存款减少了100亿美元,大约
占其存款总额的1/3。当时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联邦储备银行(FRB)针对
这种严重的流动性不足,并没有选择将其立即关闭,而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公布前所未
有的援助计划,对其加以救助,并使其度过这次危机。美国政府这样做的目的主要在于
避免更大的经济震动,因为共有2000多家代理行在该银行拥有存款,如果大陆伊利诺
靳银行倒闭,将会有近200家银行陷入困境或倒闭。美国银行业著名的“太大而不能倒
闭(too big to fail)”信条在实践中也第一次得到应用。
而所谓非接触性传染更是防不胜防,因为其根源在于金融恐慌。由于恐慌的形成和
发展具有自我实现的效应,即使金融机构之间并没有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和资金联系,
没有发生互相接触,金融风险仍然可能迅速扩散并传播,其中最经典的事件莫过于银行
挤兑。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除了可能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之外,还有可能使存款
人无法正确区分好的银行和坏的银行,当单一银行因为某种因素出现支付困难时,可能
被存款人类推到其他相似机构,引发对健康银行的挤兑行为。
戴蒙德(Douglas Diamond)和迪布维格(Philip Dybvig)两位著名的金融学家于
第一章银行风险基础理论的回顾与综述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1983年提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银行挤兑模型,该模型用简明的数学结构深入地分析了纷
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和行为。他们以搏弈论为基础对银行业的挤兑行为进行了独到的分
析,模型的主要特征是多重均衡点的存在,既除了良好的均衡点以外,还有类似于“自
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坏均衡点:因为其他人挤兑,所以我
也要挤兑,而银行挤兑行为又导致对经济的实际损害。面对多重纳什均衡,经济主体完
全无法预测哪个均衡会出现,因为个人对流动性的需求属于私人信息.无法被第三者确
知,不完全信息导致了银行业恐慌。该动态模型最后得出结论:由政府提供存款保险,
可以最优地改善银行系统的脆弱性。浚理论一经提出,受到了各界的普遍关注,成为分
析银行危机、金融危机、会融体系的脆弱性乃至经济危机的重要工具。
该模型包括三个时期(T:O,l,2,),生产技术相同,且生产单一的同质产品,并
将消费者分成两种类型(类型1和类型2),模型中假设消费者在t=0时期都是同一的,
不确知自己的所属类型,每个人都不知道其在t=l时期和t=2时期的流动性需要,但
在时期1可以选择成为类型l或类型2。假设类型1消费者只关注时期l的流动性需要,
类型2的消费者则只关注时期2的流动性需要。假设在时期0每个消费者拥有一个单位
的禀赋,在时期0投入1个单位,则在时期2的产出R满足R>1,但在这之前不能变现;
如果生产在时期1被中断,残值正好是最初的投入l,即类型1消费者两期的消费分别
为1和0;类型2消费者两期的消费分别为0和R。这时由于模型假定经济中只存在一
种无风险的技术,由于经济的无风险生产活动,在即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如果进行单
一时期运作,每单位投入只有低水平的产出,而如果是两个时期就可以达到高产出。如
果出乎意料地被迫提前清算,则只能得到较低的回报。实际上,即使在竞争性的市场上,
这种缺乏流动性也是金融资产的共同特征。存款人关心这些资产被迫提前清算的成本,
并与银行签订反映这种成本的合约。
Diamond Dybvig强调了银行为存款人所提供的流动性保障功能。由于个人从消费中
获得效用,在时期0时,因为消费者不知道自己的类型,其效用函数表示为状态依赖形
式,消费者在口状态下的效用函数分别为:
咖¨c』):f“(c1) 一【pu(cL+C2) 公式(卜1)
其中,前者表示类型l消费者的效用,后者表示类型2消费者的效用。cT为时期T
开放经济F国育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一章银行风险基础理论的回顾与综述
某消费者的消费量: 1≥p>R~,代表时间偏好率:效用函数u:R++一R二阶连续可
导,单调递增.严格凹性。满足条件“’(o)=oo,“’(o。)=O,并且假定消费者相对
的风险厌恶系数为:一c“。(c)/u’(c)>l。
假设,在时期0消费者知道自己在时期l成为类型l的概率为t,t∈(0,1),每
个消费者成为类型1的机会是独立并相等的。假设t为常数,满足E(0)=t。追求效
用最大化的消费者会努力实现以下公式的最大化:
E[U(C。,c。口)]=tU(c.)+(1一t)pU(c。+c:) 公式(1 2)
假设时期l消费品的时期0价格为l,时期2消费品的时期O价格为1/r,此时,
消费者最优的选择是:
c12.=c:‘=o 公式(1—3)
该挤兑模型证明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设计合同使得“‘(c?‘)=户幔“’(c;。),即边际效用
等于边际生产力,并满足资源约束纪i“(1一f)c:+,R】-l,此时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
但是由于消费者的类型是很难事先观察到的,而且市场仅仅是简单的紧急需求的情况
下,是很难达到最优的。银行的存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设计存款合约,存
款人在时期0存入一个单位,在时期l可以得到,单位,但是,如果在时期l提款人的
提款量超过了‘~,那么银行将面临挤兑,随后的消费者可能得不到存款,因此,消费
者在时期l可以获得如下支付:
而在时期2可以获得如下支付:
V2(1厂,‘)=max{R(1一r]f)/(1一,),0}
公式(卜4)
其中,‘为在消费者j之前其他提款人提取的存款数量,f为时期1的总的提取数
量,叱为存款人在时期j就每单位存款所得到的支付。
这时存在两种均衡:一是纯策略纳什均衡,如果‘=c}‘,所有的类型1消费者在时
19


-
<
乃‘ >一


l
O
J,●,‘,【
V (f ‘ ) II
第一章银行风险基础理论的回顾与综述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祟、冲击和防范
期l提取,类型2消费者在时期2提取,对于银行来说,这是一个好的均衡:但却不是
唯一可能的均衡,还可能存在另一个坏的均衡,由于银行遵循“先到先服务”原则,如
果存款入预计银行存款的提取量会超过‘~,此时存款人不提取,则有可能损失全部存
款,而提取却可以保证拥有一单位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存款人的最优选择是加入提
款行列,促使了银行挤兑的自我实现。DD模型认为,在存款人看来,任何随机事件的发
生,如一些其他银行的挤兑、政府的消极经济预测、甚至是太阳黑子,都可以成为诱发
挤兑的导火索。这也意味着‘旦存款人存款,任何促使他们预测挤兑会发,L的因素都将
会导致挤兑。
银行的介入可以使存款人的资金不再受制于跃期投资项目.而可以随时获得更高的
提前消费的收益。从而通过存款合约在众多的存款人之间进行跨期风险分担,为存款人
的流动性偏好冲击提供了保险。银行通过提供不同时期、平稳回报方式的负债柬转换缺
乏流动性资产。这些合约具有多重均衡。如果信心是持续的.就能有效的进行风险分担;
而如果存款人恐慌,在时期1提款的存款人超过了预测的概率,那么资金将无法满足存
款人的流动性需要,银行被迫提前清算部分的非流动性资产,此时类型2存款人虽然原
本打算在时期2提款,但担心其收益受到影响,就会参加挤兑,最初的动机也会扭曲。
在这种情况下,在银行耗尽资产前,每个人都涌向银行提款。即使不是所有的存款人都
提款,因为清算资产在亏本的基础上出售,银行也必须清算它所有的资产,最终导致银
行风险的实现。(周强,2001)
DD模型认为如果消费者类型的概率可以被准确地观察到,银行可以通过中止支付合
约解决这个问题,银行通过规定一旦提取量超过,,银行对超过的不再支付,消费者支
付函数为
慨多
v,(,,1)=max{R(I—fif)/(1一厂),月(1一‘夕)“1一广)} 公式(1—7)
这样,只要令‘=cl’,且广∈{f,[(R—n)/n(R一1)】},由于对于所有/,以及f≤f-
有v:(·)>v,(·),所有时期1消费者都提取,而时期2消费者都会等到时期2再提
20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一章银行风险基础理论的回颐与综述
取,达到均衡。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假设消费者类型已知的情况下,DD模型证明了银行通过设定存
款中止支付可以达到最优均衡;但是在消费者类型不可观察时,银行无法达到均衡,模
型继续证明了政府存款保险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政府有征税的权力,可以在一期存
款人提取后根据提取数量征税来提供存款保险资金。存款人考虑到政府的征税,会相应
调整自己的行为。假设政府的税收政策如下:
卅』-一半小r
【1—1,f>i
i,(伊』1c,;f‘,,>st
i
公式(1—8)
公式(卜9)
JR{l一【c:‘(厂),】}=c:2’,f≤f 也u卜1等诋Di 馘(1-10)
由于对所有的f∈[O,1],有E(厂)<vz(,),因此所有的类型2消费者都不会在时
期l提取,最后达到唯一的占优策略均衡:
;l(/=,)=cl(f) 公式(卜11) 叫-f):哗_c22+(f) 馘“。12’
以上说明只要有存款保险,就可以防止自我实现的挤兑行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个模型体现了一种预期的自我实现的特征。存款人关注的
是其他存款人的行动策略,而不是银行本身的经营状况以及清偿能力,更进一步说明了
银行的内在不稳定性。但是影响存款人预期的真正因素并不是DD模型中提到的诸如太
阳黑子之类的一些无关变量,更多的时候,银行挤兑的发生都集中于清偿能力出现问题
第一章银行风险基础理论的回顾与综述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的银行,因此后来许多学者,包括Gorton(1985)、Chari和Jagannathan(1988)、
Jacklin和Bhattacharya(1988)对DD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银行挤兑是存款人充分
利用所得信息对经济进行预期的理性行为的结果。
Chari和Jagannathan(1988)建立了以信息为基础的模型。模型同样假设有两类
存款人,但分别拥有不等量的信息,当信息劣势的存款人看到信息优势的存款人提取存
款时,据此判断后者的取款行为根源于对未来收益将降低的预期,因此信息劣势的存款
人也加入了取款人的行列,最终导致挤兑。该模型虽然区别于DD模型的非理性行为,
指出存款人经过了理性的分析和判断,但还不能解释银行挤兑的传染性问题。Gorton
则提出了另一个以信息为基础的模型。
Jacklin和Bhattacharya(1988)创建了基于信息的银行挤兑模型,模型假定存在
一个无风险的短期技术和一个有风险的长期技术,并且创造性地提出了银行和存款人之
间的双向信息不对称问题。其特征表现为一方面银行不能观测到存款人的真实流动性需
要,另一方面存款人也不知道银行资产的真实状况。当一部分存款人获知关于银行风险
资产回报的不利信息时,银行挤兑就会作为唯一的均衡而发生。冈此,银行挤兑的根
本原因是银行的不良业绩。
朴(Park,1991)建立了以银行特有信息为基础的银行挤兑模型。浚模型的最大特
征就是解释了银行挤兑的传染性效应。他认为,解除银行挤兑传染的最佳手段是让存款
人了解银行的特有信息,只要健康的银行及时地将自身的信息传达给存款人,就可以阻
止挤兑的蔓延。因此他提出当银行提供了充分的与其金融力量相关的信息时,自由竞争
的银行业并非是天生不稳定的。
第二节开放经济下银行风险理论
以上模型都是以一国的封闭经济为研究对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涉及到资本流动
和货币价值的波动,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或分别发生或同时发生,使刘t-银行挤兑的分
析更加复杂。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对货币危机的分析主要是以下三代模型。
一、三代模型分析和比较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的代表人物是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1979),罗伯
特·弗勒德(Robert P.Flood,1986)和彼得·M·加伯(Peter M.(;arber,1986)。模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一章银行风险基础理论的回顾与综述
型假设政府为解决财政赤字问题无限制地发行纸币,同时在外汇储备有限的情况下。中
央银行为维持固定汇率制,无限制抛出外汇直至消耗殆尽。该类模型的核心思想在于当
经济的内外均衡发生冲突时,政府为维持内部均衡而采取的特定政策必然会导致外部均
衡丧失,当外汇储备下降到一定水平,即到达临界点时,投机者对本币进行投机性攻击,
导致固定汇率制的崩溃,并最终导致货币危机。
在政策含义上,该理论模型的主要结论是,由于发生货币危机的内在原因是经济基
础,投机性攻击只是外在的条件,因此可以通过监测一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来对货
币危机进行预测,并及时调整经济的运行,从而避免货币危机的爆发或减轻其冲击强度。
避免货币危机的有效方法是实施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基本面健康运行,
从而维持公众对固定汇率制的信心。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奥伯斯费尔德(Obstfeld,1996)。80年代中后
期,经济学家们发现即使经济基础并没有恶化,也会发生货币危机,这是第一代模型所
不能解释的,因此第二代模型提出了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导致货币危机。从理论上讲,
当投机攻击爆发后,政府作为行动的主体,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方式来抵销市场的贬值预
期,并依靠吸引外资获得储备来维持平价。但是政府在采取行动之前,通常会权衡维持
固定汇率的成本和收益大小,不一定等到储备耗尽之后才放弃行动,政府出于一定的原
因需要保持固定汇率制,也会因成本太高放弃固定汇率制。同理,投机者是否继续攻击
也取决于自身对其行为所带来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权衡。在政府和投机者的动态博弈过
程中,双方均根据对方的行为或有关对方的信息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选择,而自身的这
种修正又将影响对方的行为,因此经济可能存在一个循环过程,出现“多重均衡”。其
特点在于自我实现(self—fulfilling)的危机存在的可能性,即一国经济基本面可能
比较好,但是其中某些经济变量并不是很理想,由于种种原因,公众发生观点、理念、
信一tl,上的偏差,公众信心不足通过市场机制扩散,导致市场共振,危机自动实现。所以,
这类理论模型也被称为“自我实现式”危机模型。
第二代模型的焦点仍然是内外均衡的矛盾,政府维持固定汇率制是有可能的,但是
成本可能会很高,政府的愿望与公众的预期偏离越大,维持固定汇率制的成本越高。因
此,当公众产生不利于政府的预期时,投机者的行为将导致公众丧失信心从而使政府对
固定汇率制的保卫失败,危机将提前到来。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政策含义是:由于危
第一章银行风险基础理论的回顾与综述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机的“自我实现”性质,仅仅依靠稳健的国内经济政策是不足以抵御货币危机的,固定
汇率制的先天不足使其易受投机冲击,选择固定汇率制,必须配之以资本管制或限制资
本市场交易。
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也被称为货币危机新论,主要针对亚洲金融危机进行分析,
主流观点包括:麦金农和克鲁格曼(Mckinnon and Krugman,1998)的道德风险论、多
米尼克·萨尔瓦多(Dominick Salvatore,1998)和考赛提(Corset Li,Pesenti,
Roubini,1998)等学者的新基本因素论、瑞德里克和萨克斯(Steven Radelet and Jeffrey
Sachs,1998)的新金融恐慌论。
道德风险论认为,在政府或明或暗的担保前提下,金融机构倾向于过度投资,此时
如果资本市场处于开放状态下,那么金融机构可以从国际市场获得资金,使得投资需求
不断膨胀。当金融机构资产泡沫破裂,资产价格下降,清偿能力就会出现问题,最终导
致金融体系崩溃,出现危机。该理论认为政府的隐含担保带来的道德风险是导致危机的
真正原因。
新基本因素论认为,除了传统的内外部均衡因素之外,金融脆弱性是导致金融危机
的关键因素之一。金融脆弱性可以表现在汇率高估、经常项目赤字、金融机构资产质量
恶化等。
新金融恐慌论认为,在亚洲各国开放资本市场的情况下,外资流入迅速增长,但是
由于基本面因素或其他突发事件的影响,会使大规模的资金极易发生逆转,而这种资本
外逃会加剧金融恐慌的严重性,并形成恶性循环,引起新一轮的货币贬值、银行挤兑和
利率上涨,促发危机升级。
上述三种理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其关注的重点在于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与脆弱性。
由于政府的隐含担保和开放的资本市场,不仅使金融机构可以获得充足的资金来源,同
时在道德风险驱使下,将资金投向高风险领域,使金融系统出现脆弱性征兆,当信号引
起关注和警觉后,资产价格迅速下降,外资大量抽逃,政府无力继续维持固定汇率制度,
存款人对本国银行失去信心,挤兑银行,经济全面失控。
二、关于货币和银行双重危机
北京大学施建淮博士应用Jacklin—Bhattacharya基于信息的银行挤兑模型.通过
将其扩展到开放经济的情形,建立了一个双重危机模型。该模型首先描述了经历过货币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一章银行风险基础理论的回顾与综述
危机的新兴市场国家的一些基本事实:第一,实行钉住汇率制;第二,在没有建立完善
的监管体系的情况下,进行了迅速的金融自由化和资本项目的开放;第三,大量国际资
本经由民间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中介流入国内:第四,金融机构债务合同都是以外国
货币来计量的,并且期限都很短:第五,国家政府或明或暗地对金融机构的债务进行担
保,从而导致了在外国投资者和本国借款者中普遍存在的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
导致银行和货币双重危机的根源有两个渠道:其一是货币贬值预期,其二是银行业
绩出现不利信息。该模型首先证明了关于银行风险资产未来回报的一个不利的中期信
息,投资技术的风险越大,银行挤兑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该不利信息会引发外国投
资者对国内银行的挤兑,产生对外汇储备的突然需求,并迫使货币贬值,导致货币危机。
这些行动与政府所采取的财政政策等宏观基础面无关。其次,假设银行风险资产的回报
不存在问题,但是存款人获取了关于汇率的不利信息,这样,在假设银行负债能够为外
国投资者所获得,并且债务合同是以外国货币计量的话,那么在中期,仅仅是一个关于
将来汇率的“坏消息”便会引发银行挤兑,该命题证明了一个预期的货币贬值会导致
银行挤兑。这个命题被新兴市场国家的实际所证实,新兴市场国家的的债务合同的特点
是,它的负债是以外国货币计量的,而资产则是以本国货币计量的。其结果,新兴市场
国家自己承担了兑换风险。本币的贬值将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恶化,使银行的债务增
加并降低了银行的净值。因此,获得信息的投资者将可能加入提款队伍,从而导致银行
挤兑。以上两种情况说明只要流向新兴市场的国际资本是经由接收国的国内银行中介
的,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就会同时发生。最后,该模型考虑了第三种情形,即投资者同
时接收到关于银行风险资产回报的不利信息和关于汇率的不利信息,结果证明在一个银
行部门管理不善的经济中,如果宏观经济的管理也不好,则银行和货币危机就更容易发生。
在经过上述三种情况的证明之后,作者将模型应用到东亚金融危机之中进行检验。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东亚国家陆续解除了存在于金融体系内部的各种管制措施。如
解除利率上限的规定、取消信用配置计划、放松金融部门资产拥有量、放松外国银行的
进入和国内从外国借款等等。作为金融和资本项目自由化的结果,大量的国际短期资本
流入这些国家。但是快速的金融和资本项目自由化之后,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体系却并没
有尽快建立起来,同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自身也缺乏足够的监测客户的技术和手段。
另外,政府对银行债务或明或暗的担保也导致了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诱使银行经理选
第一章银行风险基础理论的回顾与综述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择风险过高的项目和使得国外投资者低估东道国银行资产组合的真实风险。
在上述因素的促使下,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扩张信贷,不断增加以外币
计量的短期外国债务,不仅累积了越来越多的不良贷款,而且加剧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
例如在1990到1996年之间,银行贷款占GDP的比例在泰国和菲律宾增长了50%。更为
严重的是,大量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向房地产和股票等高风险项目。国
际市场上充足的资金和危机国金融机构大量的借贷推动了这些国家房地产价格和股票
价格的迅速攀升。但是随着1997年资产价格的下跌,这些金融机构积累了大量的不良
资产。东亚国家微观经济基础的薄弱,以及投资质量的恶化,使得一些获得信息的贷款
机构和投资者将资金从这些国家撤走,引发了外国投资者对东亚国家银行的挤兑,促发
了对外汇需求的突然增加。为了援救这些出问题的银行,中央银行耗尽了它的外汇储备,
导致了双重危机的发生。
三、商业银行风险基础理论的总结
从传统的银行风险理论到现代的风险理论,从封闭经济到开放经济.影响商业银行
稳定性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了银行自身的内部因素和整个宏观经济基本面的状况。在
错综复杂的风险根源的分析中,又衍生出商业银行的内在脆弱性特征和金融风险的传染
性本质,使原有的分析更加向纵深程度发展.综合上述理论,主要说明了以下问题:第
一,银行风险与其清偿能力的减弱密切相关,因此银行挤兑经常发端于经营状况出现异
常的银行。第二,银行清偿能力的减弱既可能源于银行的信贷扩张冲动,也可能由于外
部因素的变化使银行的经营环境受到影响。第三,封闭经济下的银行风险的影响因素相
对单纯,但是在开放状态下,涉及到内外部均衡的双重目标,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使对风险的分析更加困难和棘手。第四,分析各种风险来源的目的在于提出更好的防范
和管理风险的策略,只有深入了解风险的运行机制,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上述各种成熟的商业银行风险理论均有不同的假设前提和发生机理,因此并不能简
单地将其引入到对我国相关问题的分析之中。我国的金融改革和银行制度变迁具有独特
的轨迹,我国将要面临的也是已经变换的经济环境。对上述理论进行综述,目的在于从
历次的理论概括中寻求可能相似的促发因素和已被证明确实有效地防范策略,从而为我
国商业银行未来的风险防范提供可行的对策。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二章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
第二章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
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承担着将整个经济活动中的盈余资金转化为生产投资的角
色,金融机构的中介水平也成为衡量经济增长质量、资金转换效率和生产率水平高低的
指示器。现代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条件下,在金融体系的效率成为经济发展指示器的同
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更是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
对于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来说,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演变,资产规模不断扩展,经历了计划经济、转轨经济的沈礼,其
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经营机制都有了新的变化,银行机构所面临的风险也随着经济体制
改革的推进而不断地积累、变换和更新。当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和开放经济背景已经成
为大势所趋之时,理论界所要关注的恰恰是在这种变革和冲击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表
现的新形态、解决风险问题的新办法。
第一节金融开放与商业银行
一、开放经济与金融全球化
l、对开放经济的理解
经济全球化作为经济一体化的终极延伸,通过同益增长的商品和劳务的跨国运动、
国际资本的流动、快捷而广泛的技术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逐渐增强。经济
全球化表现出了极强的市场统一性和规则统一性特征: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
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
世界范围内建立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
市场经济体制下,真正实现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促进全球资源
的优化配置,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
在以上因素促使下,如何面对开放经济成为各国最紧迫的任务。所谓开放经济,通
常是指对进、出口或生产要素的跨越边境活动都没有限制的经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全球经济的联系曰益紧密,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在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
立后,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确立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特别是跨国公司的生产和
销售大规模地跨越国界,随之而起的兼并收购浪潮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全球公司,对经济
第二章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全球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伴随着国际经贸往来的日益增加,国际银行业务
迅速发展,创新工具层出不穷,借助于证券的流动性,国际投资得到更快的发展,进一
步促进了国际资金融通,国际金融资本流速加快,国际金融市场不断扩大和更新,全球
性国际金融合作与协调机制不断强化,各国金融开放与全球自由化不断被推进。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逐渐开放并融汇到一起,每个国家
和地区都不同程度地经历着由封闭经济到半封闭再到开放经济的发展和演变历程。进入
二十一世纪,这种发展趋势更加明显,每一个全球经济体系的成员,都在为这种变化做
着充足的准备,并采取应对之策,以最大程度获取全球化的利益,尽力避免全球化所带
来的损害。
2、金融全球化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常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三
个阶段,最后达到国际资本资源的全球化配置,金融机构业务的全球化拓展,基本形成
金融全球化的格局。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就曾经指出:经济全球化已经是大势所
趋,而经济全球化又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深化改革,趋利避害,
循序渐进,逐步参与经济与金融全球化。
在金融全球化的驱使F,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金融业相互协调和交织、相互渗透并
扩张、相互竞争与制约,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联系密切、不可分割的整体。当然,这
种金融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意义并不相同。对前者而言,将更多的注意力
集中于扩大本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在世界范围的运作空间,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金融
市场,强调国民待遇原则;而后者则更多的着眼于通过国内的金融体制改革,在增强金
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力的同时放松金融管制,通过吸引外资,扩大金融开放。
二、全球银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金融业整体改革开放内涵深远,但是全球经济金融最为重要的载体是商业银行,因
此,分析和讨论金融开放在商业银行领域所产生的效应和影响.便显得更加的紧迫和必
需。随着会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同益重要,曾经有人对通过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实
现资金资源的有效配置表示质疑,但商业银行真的将要让位于市场吗?
作为社会资金的总闸门和维护社会信用的专业机构,商业银行依靠发行债务凭证吸
收社会闲散资金,并将资金投资于贷款和有价证券等金融资产,充当连接储蓄者与投资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二章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
者的桥梁和中介,通过储蓄投资机制的顺利转化,促进一国经济增长。基于商业银行对
经济的特殊功能,各国政府普遍关心能否动员和形成更多的储蓄以及如何将储蓄资源形
成有效的投资,虽然这一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多种因素,但稳健的金融系统至关重要。在
资金由存款者向借款人流动的中介渠道中,商业银行因为自身主要由活期存款组成的资
本结构相对脆日B,因此在发放贷款时致力于信息生产,从而保证不承担过多的风险,大
多数国家还通过存款保险和最后贷款人等方式,设置安全网来保护本幽银行系统。
存款合约贷款台约

受担保的存款受担保的贷款权

出短期资金按票丽价值支付固定利率/涨幅筹资
长期资金入一接到通知或在需基准利率选择
者要时可提款币种选择者
贷款权灵活支取
偿还选择
信用风险I 各用信用证,承兑_』茎豇盟
短期资金f 循环信用证,票据发行便利H—量塑童金一
流动性需要透支I 授信额度畦型壅业±j§墨一

J 贷款上下限睚—型主』l堕一借
出入
者者
l 利率掉期K—型至坠
l 货币掉期建—堡亘盟
I 期货,期权K』丛生望型L
图2-1 表外和表内银行业务
转引自: 《金融创新》Philip Molyneux,冯健等译,中国人民人学¨j版社,2003。
原引自:Lewis and Dayis(1987)
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不但没有被市场淘汰,反而成为各国经济金
融最为重要的中介机构,商业银行虽然保留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但配合客户的各种金
融需求所作出的包括各个层面的金融创新,才是其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从
图2—1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已经发展成为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和各种表外业务于一身的
金融中介机构。决定当今银行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可以归结为规模、功能和技术三个方面。
第二章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纵观世界范围内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大致表现为以下特点:
1、全球银行业并购不断,商业银行力求向更大规模发展
银行业的并购由来已久,但是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银行业的并购浪
潮更加风起云涌,而且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世界范围内的商业银行并购浪潮表现出超
大规模性、强强联合性、跨国性和跨行业性等特征。如1996年的日本东京银行与三菱
银行合并、美国大通银行与化学银行合并,1997年瑞士银行与瑞士联合银行的合并,数
次引起国际金融界的轰动,而更加举世瞩目的购并发生在1998年4月,美国花旗银行
与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并更名为花旗集团,资产达7000亿美元,在全球100多个国
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活动、拥有超过l亿的客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集团。时隔
一年,1999年8月,同本第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和兴业银行宣布合并,组成资产超过
1.2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银行,定名为瑞穗金融集团,使H本的银行再次受到世界的关
注。大规模的银行并购逐渐改变了全球银行业的竞争格局。经过数次的并购浪潮之后,
银行业的发展趋向是大型化、综合化和国际化,与之相伴随的却是全球银行业的数量在
减少。大部分国家或地区的银行业务或绝大部分银行业务由少数几家银行控制,银行业
的竞争主要是在大银行之间进行,而且竞争更加激烈,国际银行业趋向垄断。
2、跨国银行成为竞争的主流,商业银行的触角纷纷伸向境外
伴随着跨围公司的全球扩张,世界经济一体化推动了银行业的全球化发展,同时金
融业作为经济的核心,又反过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跨国银行作为在许多国家设
有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跨国经营金融业务的银行,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整
个期间是跨国银行数量迅速增长的时期,进入90年代以后,跨国银行的总体结构已经
基本上趋于稳定。特别是在1997年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签署“金融服务协议”,把
“允许外国在其境内建立金融服务公司,并按竞争原则运行”作为加入该组织的重要条
件,这一规定进一步促进了各国金融业务和机构的跨国发展。
国外学者曾将银行业的全球化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如表2一l所示)即经历国内银
行一国际银行一国际全功能银行一全球全功能银行四个发展历程。目前国际知名的金融
集团已经基本上进入了第四个发展阶段,但是对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来说,大部
分处于第二阶段,距离真正的跨国银行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如果从运行机制和业务范围
上比较,两者同样存在巨大的差距。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在全球范围内向包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二章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
括居民和非居民在内的个人和机构客户提供所有的金融批发和零售服务将是未来银行
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取得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表2-1银行业的发展:从国内银行到全球全功能银行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
国内银行国际银行国际全功能银行全球全功能银行
主要国际
进出口外国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的多种需要
业务对象
主要是同贸易国外贷款和投资变从事非传统的银行业务,如租赁、商
业务经有关的外汇操得重要起来.在国人银行业务、咨洵业务平¨资产管理业
营范围作,资本操作外从事中长期资本务
是短期的业务金融批发业务金融零售业务
在国外扩张机构,资本参与.建立废
与外国银行建扩张国外分支机构银行的附属机构(金融和非金融的),
运作方法
立代理行关系和附属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吸收资金,在全球范围
内发放贷款和从事投资
主要服
务对象
主要是居民主要是居民居民和非居民
转引自: 《金融全球化研究》,李扬、黄金老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第58页。
原引自:Peter Dicken,global shift,the Guilford press,1998。
3、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得到尽力拓展,全面进入全能银行时代
商业银行全能化既是经济金融环境发展变化以及客户对金融服务全面性要求的反
映,也是商业银行自身分散风险、交叉销售、提高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的必然结果。当
然,全能化的同时也并不排斥银行必须有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服务特色。美国在1999年
¨月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废除了早前的Gs法案,成为发达国家中最后一个放
弃分业经营的国家,而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则一直坚持实行合业经营,即所
谓的全能银行制度。目前全球商业银行大多数已经进入全能银行时代。
4、网络银行风起云涌,商业银行进入电子时代
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网络银行,突破了传统商业银行
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以单位或个人计算机及其他通讯工具为入网终端,使客户足不出户
就能够安全便捷地享受金融服务,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普及,网络银行被广大客户
普遍接受指同可待。网络银行在欧美发展非常迅速,在亚洲,网络银行的发展主要集中
在新加坡、香港和日本。虽然发展速度不及欧美,但这种模式也普遍受到各商业银行的
第二章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高度重视。
三、开放经济对金融业的影响
从上述银行业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金融机构的全球性服务,会融市场的全方位开
放,使未来金融业的竞争不仅表现为跨越行业的竞争,更是跨越国界的竞争:竞争的内
容和形式也不会只停留在服务质量提高和产品价格降低等低层次初级阶段。金融机构要
面I临的将是跨行业、境内外、网上业务与网下业务的立体式、交叉型竞争格局。在这样
的背景卜,对那些只允许由当地机构以本币发行金融工具的国家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
力,同时也使金融监管当局对与金融开放相伴随的各种风险及金融安全问题给予了高度
的重视。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下,一国金融业的发展将面临更多不可
测的复杂因素,如何适应开放经济的形势,把握金融业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便成为理论界
和实践部门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面对金融开放时.都面临
着新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
1、金融政策及监管规则的挑战
制度是社会游戏规则,是人们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行为的框架。(诺思,
1994)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制度的相容性不仅表现为内部相容性,更表现为外部相
容性,即对国际经济环境和制度的适应性。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大
国政策调整的影响范围早已不只局限于国内,相反却可以发挥出埘全球会融市场牵一发
而动全身的巨大威力。在各种制度和规则相互碰撞、相互竞争、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的
世界里,如果由好的高效率的制度取代差的低效率的制度,则开放会对一国的经济发展
带来促进。但是,如果内外制度发生碰撞和冲突,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则可能对一
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坏的影响。对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小国来说,可能会被追对自身的
经济政策做出调整,本国经济金融政策的连续性、独立性将受到影响甚至遭到破坏。
由于金融领域竞争主体的急速膨胀和业务范围的迅速扩大,使“金融超市”可以在
世界的任何~个角落、在任何时问、以任何方式为顾客提供所有的会融服务,对一个国
家的监管当局来说,金融监管的规则和方法只有适应新时代的金融机构运作机制,才能
顺应金融开放的潮流,在保证金融效率的前提下提高金融体系安全性。另外,随着近几
年以金融创新为基础的金融工程的迅速发展,在越来越多的金融市场上卜演着大规模地
风险与收益并存的杠杆式交易,再加上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在金融业的J‘+泛应用,更使得
金融市场监管在变得必要的同时显得更加艰难。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二章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
2、开放经济可能导致一国金融脆弱性加剧
随着金融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世界性的游资和有价证券在全球间迅速传递,实体经
济和虚拟经济的差距越来越大,金融资本在脱离实体经济的轨道上独自运行,金融交易
的杠杆率利用的越来越充分,但与之相伴随的却是金融体系脆弱性的不断增强。从国际
经验来看,同益激烈的国际范围内的金融机构竞争、资本的全球性流动、汇率和利率的
频繁波动竟相成为爆发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首先,金融机构的竞争将更加激烈。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先后不同程度地放
松了对别国金融机构在本国从事金融业务和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条件。1997年底,世界
贸易组织102个成员国签署“金融服务协议”,将允许外国在其境内建立金融服务公司
并按竞争原则运行作为加入该组织的重要条件,从外部促进了金融机构的跨国发展。会
融全球化的逐步演进扩大了金融机构的竞争范围,封闭经济下国内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
逐渐演变为包括内、外资金融机构的更广泛的外部竞争。在经营范围上,自20世纪80
年代开始,分业经营的限制就逐渐被消除,以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
通过为标志,银行、证券、保险业的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使得原有各自领域的
竞争演变为金融业全方位的竞争。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会引起一国
银行业的过度竞争。为了保持市场份额,本国银行被迫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
利差收入的空间将越来越狭小;随着传统存贷款业务的激烈竞争和利润降低,商业银行
将被迫把注意力放在发展高风险业务,但在可能获取高收益的同时,商业银行也承受了
较大的风险暴露。
其次,金融市场的开放将更加迅速。金融市场的开放突出地表现为资会在国际间自
由流动,实现了跨越国界的运作,将业务上和地理上彼此分割的各国金融市场紧密地联
系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世界一体化的市场。这其中既包括了投资的国际
化、筹资的国际化,也包括了金融机构和运行规则的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
市场开放主要针对国内市场,即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允许外国投资者进入本国金融市
场投资;允许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从事资金融通业务:本国金融市场的运行
规则逐渐与国际接轨。金融市场开放的直接表现就是巨额资金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地循环
和周转,特别是随着通讯技术、信息处理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不同的国
内市场问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资金传递速度明显加快,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额逐渐加大,
世界各地的金融中心形成连续24小时不问断的一体化金融市场。这样不仅鼓励了投资
者、筹资者和金融机构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利润机会,而且由于在更多的国家资本流出流
第二章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入管制放松以及对市场参与者方面的资格限制逐步取消,金融全球化进程愈演愈烈。
最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和汇率不再固定不变,而更多具有市场性、灵活性
特征,市场利率必然取代官方利率,原有的非市场化汇率决定机制也将面I临考验。虽然
NA.世界贸易组织与资本帐户自由化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活
动会造成部分资本帐户事实上的自由化。外资金融机构从自身利益出发,调整本外币资
产负债头寸和国内国外资产负债规模,形成资本在国内与国外之间流动的渠道,资本流
动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动将会加剧。(j-志杰,2002)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如表2 2
所示,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大多数亚洲国家的外资净流入主要是缘于证券投资
和信贷的快速增长,但这一结构的缺陷也在亚洲危机中彻底暴露出来。在1997—1998年
问,信贷和证券投资出现了巨额的净流出。这种大规模的资金抽逃,在羊群效应的影响
下,一国可能出现市场信心崩溃,加速危机的实现。
表2—2部分亚洲国家经济体的外资流入结构(单位:百万美元)
1990缸1995正1996年1996年/1990年1997正1998年
商接投资788 1776 2326 2.9518 2844 5415
韩国证券投资662 14619 21514 32 4985 13308 775
其他5500 21450 2457l 4 4675 8317 13868
直接投资2332 4178 5078 2.1775 5106
马来
证券投资一255 —436 —268 1.0510 —248
西亚
其他一89 4679 4607 —1126
直接投资2444 2068 2336 0.9558 3746 6941
泰国证券投资一38 4083 3586 4798 159
其他6996 19383 11876 1.6975 —2218l —17399
印度
直接投资1093 4346 6194 5.6670 4677 —356
证券投资一93 4100 5005 —2632 1878
尼两甄
其他3495 2416 248 0.0710 —2470 —7360
直接投资530 1478 15l 7 2.8623 1222 2287
菲律宾证券投资一50 2619 5126 600 --一325
其他1577 3040 6370 4.0393 4396 一1525
转引自: 《银行危机与金融安全网的设计》,刘十余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原引自:IMF,IFS,Yearbook2000.
注:其他主要是信贷。
资本的大量外逃还会影响一国的利率。因为在资本外逃的情况下,一国政府为了增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二章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
强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维持汇率的稳定性,通常会采取提高利率手段(见表2—3)。但
这样会使国内企业的债务负担加重以致破产,并最终使本国经济陷入萧条困境。另外,
由于银行危机导致的资本大量外逃,也会使外汇储备迅速减少。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查,从1980-1995年的15年间,其1.81个成员国中有
133个国家曾发生银行危机。危机的共同特征表现为:随着管制的放松和大量外资的流
入,银行经营成本增加(因为放开管制导致存款利率上升)。为追求高回报率.银行将
贷款投向高风险产业或部门,如房地产、证券等,导致这些部门的资产价格迅速上升,
反过来刺激银行进一步将贷款投向这些领域,形成泡沫。一旦泡沫破裂,银行的不良资
产便迅速增加,经营破绽随之出现并经出清算系统向整个银行系统传递,进而引发银行
危机。
表2-3拉美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对各国利率的影响(单位:%)
金融危机前一年金融危机发生年金融危机后一年
Rb Rm R Rb Rm R Rb Rm R
拉美金融危机
阿根廷6 8 9
墨西哥17.39 15.03 16.47 14.10 60.92 48.44
亚洲金融危机
泰国10.50 9.23 12.50 14.59 12.50 13.02
印度尼
12.8 13.96 20.0 27.82 38.44 62.79
西亚
马来
7.28 6.98 6.41 7.6l 6.41 8.46 6.86
西亚
菲律宾11.70 12.34 14.64 12.89 12.40 15
韩国5.O 12.44 5.O 13.24 3.0 L4.98
俄罗斯48 47.65 28 20.97 60 50.56
巴西25.34 27.45 25.73 45.09 25.O 24.79 39.41 29.5 28.57
转引白: 《银行危机与金融安全网的设计》,刘士余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原引自: 《金融危机论》韦伟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注:Rb、R。、R分别为各国的中央银行9|Ili现率、货币市场利率、短期国债利率。
由此可见,对于市场化后的经营环境,东道国的商业银行不但要调整经营战略,更
第一二章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面临着各种不可测因素的影响,如果本国金融体系的风险与国际市场风险叠加,不仅会
增加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而且会加大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市场开
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两头受难:一方面由于国内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缓慢,风
险的内部影响因素暂时无法消除;另一方面迫于国际经济金融开放的压力,风险的外部
决定因素逐渐累积,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于金融体系,内外部因素的交互影响必将导致整
个金融业的脆弱性日益加剧。
第二节我国的金融开放与银行改革
一、我国金融开放历程的简单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循序渐进地实施了一系列的金融机构开放政策,其中包括批准
外资银行、保险公司等会融机构设点、部分取消外资金融机构设立的地域限制、有选择
批准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等改革举措,使得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在对
外开放的经济金融环境下,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实力。但从我国金融机构对外开放的历程
中可以发现,在经济金融方面,我国一直都在坚持走渐进式开放道路,甚至在某种程度
上说,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会融开放。
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北京代表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开始,在随
后的几年中,陆续有3l家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代表处。1985年中国政府颁布了《经
济特区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管理条例》,确立了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经济特区设立
营业性分支机构的法律地位,标志着中国金融业开放向规范化方向发展。此后,中国引
进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地域不断扩展。
1992年,我国正式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目标,在金融领域开始加快开放步伐。
在商业银行方面,1994年8月,为推动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北京等11个内陆中心城市
开始允许设立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1999年1月,取消了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分支机
构的城市地域限制。1996年底,审批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在卜海浦东经营人民币业
务,随后又允许深圳试点。至2000年3月,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已达32家,
其中t海24家,深iJil 8家。在保险市场方面,1992年,上海进行开放保险市场的试点,
陆续有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保险公司进入。在资本市场方面,1995年,中国建设银行与
美国摩根·斯坦利合资的中国国际会融有限公司,开始探索规范地开放中国资本市场的
途径。至2000年底,已取得外资股业务资格的证券经营机构有40家,外资证券类机构
在华代表处达61家。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二章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
截止到加入世贸组织之前,我国虽然经历二十年的金融业改革开放,但外资金融机
构的竞争实力却始终受到政策的局限。在业务经营上,长期以外币业务为主,只是在上
个世纪90年代术期才开始在小范围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在地域上,大部分集中在经
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并没有形成全国范围内的抢滩登陆。因此,这样的金融开放并
没有对我国的整体金融格局造成太大的触动。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国。可以预见,我国
金融业在随后的发展中将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竞争和挑战。在银行方
面,意味着“缓冲期”倒计时的开始,真正的竞争已经悄悄逼近。加入WT0后,外资银
行在中国业务范围变化的具体情况如表2—4所示:
表2-4加入WT0后外资银行在中国业务范围的变化
人民ij业务汽车消
时间外币业务金融租赁
客户地域费信贷
对外资非银
行金融机构
可以向中资可以向“三对外资金融
上海、深圳、实行国民待
参加时企业、居民办资”企业办理机构实行国
天津、人连遇,银行办此
理业务业务民待遇
业务按左列
程序
可以向“三广州、珠海、
1年内同上资”企业办理青岛、南京、同上同上
业务武汉
可以向“中
济南、福州、
2年内同上资”企业办理同上同上
成都、重庆
业务
昆明、北京、
3年内同上同上同上同上
厦门
汕头、宁波、
4年内同上同上同上同上
沈阳、西安
5年内(全可以向所有
取消所有地
面实行国民同上中国客户居同上同上
域限制
待遇) 民办理业务
资料来源: 《银行危机与金融安全网的设计》.刘士余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216页。
在证券业方面,我国将允许外商合作方式参与基金管理,外资证券公司可以承销国
内股票发行,参与以外币为面值的国内证券的发行和交易。加入WT0后3年内,外资可
第二章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肪范
持有国内基金管理公司或国内证券公司33%的股份,3年后可增至49%。在保险业方面,
在正式加入WTO后2至3年间,中国将开放主要城市,并允许外资财产险和意外险保险
公司为全国的大规模风险承保。中国同意基于审慎原则授予营业执照,不在数量上加以
限制。中国将在正式加入WTO后5年内.逐步扩展外资保险机构的业务范围至团体、健
康险和养老险。中国同意外资可在中外合资的寿险公司中拥有50%的所有权等。
二、我国经济改革的路径选择
上述开放承诺意味着我国的金融开放在未来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但是,如果单
纯凭借这些承诺来理解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并不能深刻地说明问题。冈
为金融业的开放并不是金融机构领域一元的变革和创新,在金融制度和金融发展方面还
有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我国的改革开放应该遵循何种次序进行是一个必须
首先认清的问题。只有在把握金融改革脉络的基础上,才有助于分析和判断国有商业银
行可能遇到的风险类型及其相关防范问题。
关于经济改革的先后顺序,1991年,麦金农教授出版的《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
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一书对此进行了独到的描述。书中提出,对于实行经济
市场化的国家而言,存在着各种政策的先后排序问题。他认为,首要任务是平衡中央政
府的财政,只有在紧缩的财政控制到位,物价稳定,财政赤字得到消除之后,政府才可
以考虑进行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对于金融业的开放顺序,为了避免银行挤兑和金融风
险.政府必须在稳定宏观经济方面取得成就之后,才能放松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
制。同时只有在国内贸易和国内金融自由化改革取得成功之后,政府彳可以进行汇率自
由化的改革。他指出,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是经济市场化次序的最后阶段,因为过早地
取消对外资流入的汇率限制会导致未经批准的资本外逃或无偿还保证的外债堆积,甚至
两者兼而有之。
中国金融业的逐渐开放和麦金农的最优次序基本上是一敛的。我国部分学者就这一
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彭兴韵(2002)认为,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首先要在那些与
实体经济部门联系最紧密的环节自由化,然后逐步推广到那些纯符号范畴领域的自由
化。他创造性地提出首先发展资本市场是金融改革的关键,这主要是因为资本市场的发
展有助于改善企业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解决金融的脆弱性问题,从而提高金融的
稳定性。这一分析恰恰为我国的发展实际所验证。我国从1990年开始将发展资本市场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二章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
放在了重要的位置。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资本市场拓展了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资金来
源和融资结构,同时为居民的金融资产持有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新的渠道和途径。更重要
的是,企业融资结构的调整带来了企业治理结构的变化,使企业的经营绩效从总体上看
有所上升。在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是银行业和利率的自由化。银行业的改
革重点在于在治理结构改革的同时进行经营方式和经营机制的改革。我国银行业的改革
将受到几个问题的挑战,其中主要是银行治理结构问题和不良资产问题,建立科学高效
的内部治理结构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未来的改革方向,而建立有效治理结构的手段就是
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在我国的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的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利率的自由化进程将会逐
步加快。因为在企业和商业银行的脆弱性还没有得到逐步改善的情况下,盲目推进利率
的市场化,只会使风险更大。最后,是汇率改革。当国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增强以后,
就可以在适当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实施金融的对外开放,面向国际金融市场推进金融自由
化。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汇率制度的市场化,另外就是货币的完全可兑
换。涉及到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的文章可谓是汗牛充栋。但是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中国的
汇率制度在进~步的对外开放中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这是因为我国在未来必将融入国
际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中,随之而来的是独立于实体经济部门的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将越
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汇率将不再由真实经济中对商品、劳务需求而派生的外汇
供求所决定,而是主要取决于资本流动所决定的外汇供求,因此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是
开放经济发展的必然。根据姜波克(1999)的理论,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需要一些条
件:稳定的宏观经济状况、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内金融体系的深化、微观经济主体
的塑造、高效稳健的金融监管、合适的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外汇短缺的消除和可维持
的国际收支结构、合适的货币自由兑换的顺序。在这些前提下,我国的资本项目可兑换
yJ‘能逐级推进,因此将其作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最后步骤。
上述对我国金融业改革路径的分析,突显了我国经济改革和金融改革的复杂性,虽
然各种观点最终都逃脱不过金融自由化的殊途同归,但是对商业银行来说,却意味着各
种未知的碰撞与冲击。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的改善、资本市场大规模的发展、利率市场化
和汇率市场化成为事实带给商业银行的也许并不都是风平浪静,相反却是暗潮汹涌。
第二章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三、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历程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
的主体部分,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三次较大的重生和蜕变。从国有独资商
业银行的发展演变中,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国有银行业的改革脉络和轨迹,也可以感受
到国有商业银行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四家国有独资银行恢复并分设以前,即1979年之前,我国的银行体系以单一银行
体制为特征,中国人民银行掌握全国金融资产交易额的93%(易纲,1996),而且一直
身兼二任,一方面履行中央银行职能,一方面办理城镇储蓄和工商信贷等一般的商业银
行业务。但是这种状况并不利于人民银行独立的履行其职能,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
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的局面,为了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我国开始陆续恢复设立经营
性的金融机构。
第一阶段:国家专业银行的恢复和设立
虽然早在1955年便批准成立了中国农业银行,但是由于当时农村金融业务量有限,
在1957年就被撤销,将其业务归于设立在人民银行内部的农村金融管理局。】963年又
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1968年再次被关闭。到了1979年,为了适应当时农村经济体制
改革的需要,农业银行再次恢复设立,主要负责农村金融业务的发展。
中国银行最早成立于1912年,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接管和改造,成为专营外汇业
务的专业银行,在1952年与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国外业务局台署办公。1979年从后者
分离出来,成为专业办理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
中国建设银行的产生有些特殊,最早于1954年在财政部系统内成立,主要负责基
本建设资金的管理和使用。1979年正式从财政部分离,但主营业务仍然为基本建设资金
的管理。
为了使人民银行独立履行中央银行职能,我国于1984年正式成立中国工商银行,
接受原来人民银行的储蓄和信贷业务,虽然其成立时I训最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并成为
分支机构最多、资产规模最大的国有银行。
早期将四家国有银行称为四大专业银行,主要是由于其各自拥有独立的业务领域,
基本上互不干扰,这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紧密相关。从国家专业银行的初始状态可以
发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银行资金流动呈现出时代的特点。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祟、冲击和舫范第二章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一直接受的是行政式融资安排,国家是企业的投资主
体,企业的资金需要由国家拨款来满足,投资项目的安排也由行政计划决定,在这样的
政企关系条件下,银行只是处于附属地位。资金的供应体系决定了国有资金的无偿拨付,
而银行的借贷同样属于资金供应体系的一部分,银行资金不具有负债的性质。因为在当
时,整个社会的资源由国家统一计划和控制,银行也不能例外,银行吸收的资金变成了
国有赍金,其分配和使用由计划控制,风险也是由国家来承担。企业从银行借入资金,
形式上具有债务特征,但因其同属于体系内部供给,同样具有内源融资属性。在资金供
给制下,银行与企业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两个组成部分,计划经济体制覆盖下的行政性资
金分配制度以及银行与企业阃行政性的往来关系,决定了银行只能是一个担负信贷资金
行政性划拨的部门。银行和企业之问高度的一致性使二者之间不需要通过市场交易来建
立联系,其业务没有商业性质。银企之间的融资关系,并不以其财务状况作为融资依据,
而只是依照合同计划来实施资金的让渡,而且银行的资金让渡在行政控制体系中没有控
制权,即这种信贷资金没有产权含义,相反具有强烈的政策性业务色彩。
银行受到财政的监控和管理,其本身的非商业化地位和行政性运作使其缺少利益动
机,也缺乏获得企业经营及贷款项目信息的积极性,银行的资金在非商业化条件下按计
划划拨,是一种准财政性的资金,银行对资金的流向和运作没有直接责任,银企之间呈
现出一种非交易性的资金转移关系。银行信贷资金被看作是积累资金的一部分,在行政
性的资金分配体制下,既不存在银行拒绝向企业发放贷款,也不存在企业拖欠或逃避银
行债务的现象。在这种情形下,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当然也不会出现通常意义上的道德
风险。由于银行的业务范围、种类受到严格的行政控制,其任何越权行为都会受到法律
的制裁,再加上银行的违法行为也不能获得实际的利益,因此限制了其追求自身利益的
冲动。从企业方面看,也很少出现赖账行为,因为企业的财务风险和危机的出现可以通
过行政系统解决,无需由企业承担民事责任。
当时的专业银行经营范围有限,基本上以存贷款业务为主,因此影响专业银行经营
状况的主要因素是银企关系,而银企关系的背后却是更深层的政企关系。如果从当时的
政企以及银企关系来看,国家专业银行根本无需形成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机制。国家专
业银行处于一种被完全管制状态下,不仅业务范围受到严格的限制,资金的价格也完全
由国家来制定。由于银行业进入的门槛很高,在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下,竞争只可能出
第二章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稠梨、冲击和防范
现在四家专业银行之间,但这种竞争的可能性也因为政府的行政性资金分配和专业银行
各自业务领域的明确划分而几近于无,可以说国家专业银行在当时并不存在明显的风险。
第二阶段:国家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造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其商业银行业务移交给四大专业银
行,但四家银行恢复和设立之后,并没有随之建立起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反而带有浓厚
的机关管理特点。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业务经营范围、货
币市场建设、内部经营机制转换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目的在于使专业银行尽快摆脱机关
色彩,实现企业化经营。在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方面,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之间的资会计
划分配关系改革为信贷关系,在信贷资金自求平衡的基础上银行拥有更多的信贷经营
权。为了鼓励银行之间的竞争,将原有的业务分工逐渐打破,允许业务交叉。在劳动人
事制度、责任奖惩制度上也逐渐向当时的企业制度靠拢,出现了承包制、岗位责任制、
聘用制等。
此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企关系同样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当时的国有企业没有来
自社会法人和公众的投资参与,缺乏来自市场的评估和监控。国家依靠自身的信息收集
能力和判断能力来评估和监控投资项目,显然是国家力所难及的。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
就是国家和企业之间难以建立一种稳定而明确的代理关系,使国家处于一种两难境地,
既不能废除委托代理关系,由其直接经营企业,又不能建立起稳定的委托代理关系。政
企之问表现为一种“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恶性循环状态,有时表现为因为“所有者
缺位”而产生的企业经营失控,有时又表现为政府对企业干预的过于广泛和严格,使企
业自主权、主动权丧失。为了转变这种局面,我国开始进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
渡阶段,经济运行和经济环境都变得更加复杂。对国有企业进行的政企分离和扩大企业
自主权的改革使原有的政企关系发生了改变。由于财政集中资金的比例逐年下降,导致
政府向国有企业拨款不断减少,以至于到最后完全停止。但这种渐进式改革并不彻底,
国企改革只涉及到放权让利,企业的控制权结构发生了变化,在责权利相结合的条件下,
企业通过经营运作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并没有进行所有权结构的改革,国家作为
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仍然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承担无限责任,导致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
更加严重.国家作为外部人承担全部风险和责任。由于缺乏对内部人的有效控制,国有
资产流失严重,国有企业的风险约束缺失现象明显。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二章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
由于国家停止拨款,国有企业开始寻求外部资金来源,由于当时并没有形成真正的
资本市场,国有企业融资方式的首选只能是银行贷款。但是这种资金的借贷不是由市场
引导的资金交易过程,而是一种政策性贷款。因为在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之间出现了关
系错位,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使其拥有了很强的独立性和利益关系,但是由于国有银行
改革滞后于国有企业变革,国有银行经营性质和业务方式并未发生实质性改观,仍然沿
袭了过去的行政式资金划拨的信贷政策.贷款仍然具有行政拨款的属性,这种错位为企
业带来了极大的融资空问,诱导国有企业千方百计获取银行贷款,因为这是一种“无偿”
的资金。国有企业的机制决定了其不但不能做到合理使用资金,更没有偿还资金的意识,
最后的结果导致了我国信用关系的丧失,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滑坡,银行资产质量低下。
拨改贷并没有触及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安排,原有的对国有商业银
行的行政性控制继续存在。虽然允许专业银行之间实现业务交叉,但并没有在银行之间
形成真正的竞争压力,因为各个专业银行在自身的专业领域有固定的客户和稳定的业务
往来,竞争环境的建设需要一段时间。由此造成国家专业银行进行企业化改造的目标和
方向并不明确,改革的效果也并不理想。由于银行资金的非交易性质,银行对企业的还
本付息是软约束的,恰恰从这一时期开始,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银企关系
逐渐恶化。在信用危机的基础上,还产生了严重的道德危机。对国有企业来说,由于发
现债务清偿并不存在严厉的约束,拖欠债务并不会受到处罚,由此形成了无约束的道德
危机;对国有银行来说,因为承担了大量的政策性业务,这些政策性贷款便成为其经营
效益低下和贷款决策失误的最好托词。在国有银行内部,财政性融资和商业化经营之间
出现矛盾。
这一时期信贷资金的巨额投入,使商业银行资产大部分暴露在风险状态之下,在
1995年之前,国有银行的贷款总量中,90%为信用贷款。大量的不良贷款使商业银行的
资本金不断地被侵蚀,银行被迫通过收缩贷款规模来控制风险,但这样不仅没有解决问
题,相反使银行的竞争能力进一步下降,蕊利能力也随之下滑。随着银行累积的不良贷
款逐渐增加,信贷资金来源的硬约束增强,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压力开始加大,这种严峻
局面主要是由旧体制下长期累积的深层矛盾的暴露和明朗化造成的。
第三阶段:国有独资银行商业化改造
我国政府于1992年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后各项改革步伐开始
第二章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加快。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把国家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
商业银行。1994年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实现商业性业务和政策性业务的分离。1995
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使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具有了法律保障。
随后的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998年初对国有商业银行取消了
贷款限额管理,实现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通过注资和不
良贷款剥离等方式帮助国有商业银行解决不良资产,减轻其改革的障碍;在内部管理机
制方面,陆续实行了审贷分离、五级分类等新的管理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产品创新、加强内控等
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银行内部的一系列改革并没有触及商业银行改革的关键部
位。在产权结构上依然保持国有独资的商业银行,国家继续承担无限的责任,依靠国家
信用,国有商业银行并没有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此时在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一种新的错位,即市场融资体系的快速推进与商业银行所承受的封闭式、行政式
管制的错位,此时管理部门开始意识到银行的商业化和整个经济的市场化、市场主体的
多元化同样重要。
在改革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滞后于企业改革,但是市场体系的发展远远快于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其他非国有经济成分在市场体系下迅速发展和壮大,竞争优势日益
明显,国有商业银行在新的经营环境中优势不再明显。如何使商业银行尽快融入市场体
系,成为有生存竞争力的企业,成为当前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我围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
目标是通过真正的产权改革与组织管理体制调整,使商业银行摆脱行政干预,成为商业
化实体,在银行与企业之间建立市场化资金交易关系。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必须符合市
场化要求,成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公司制企业。
在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造过程中,原有的银企关系发生了根本的转变,银行不再承担
政策性业务,不再提供财政性贷款,银行贷款行为成为交易性的活动,原有的贷款原则、
方向发生了变化。当商业银行完全独立时,道德JxL险也就很难发生,因为一定的体制安
排与融资关系对道德风险的诱发有重要作用。容易造成道德风险的体制安排包括以下三
个方面:行政干预与政策性融资,使企业改变风险评估机制;政府的某些保护性措施与
杠杆性介入,降低企业的风险约束;关系型贷款,银企之I目的高度融合使企业可能将财
务风险推向银行。(万解秋,200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上三个方面得到控制和消除,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二章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从我国金融开放历程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经历中不难发现,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已经
进入关键阶段,开放经济带给商业银行的不仅是发展的机遇,更是未知的挑战,这种挑
战在以下三个方面将得到直观的体现:首先,从市场竞争结构来看。市场化改革后,国
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垄断地位将进一步受到威胁。除了境内其他会融机构实力逐渐增强之
外,国外金融机构对市场的冲击力相比于开放经济之前将更加强大,对国有商业银行的
市场地位会产生更具实质性的影响。由于金融机构之间竞争加剧,国有商业银行为了争
夺市场份额,保持其优势地位,只有加强业务扩展和金融创新。随着客户金融需求的不
断增加,市场竞争会成为银行发展过程中的伴生物时刻相随。国有商业银行在客户需求
推动和市场其他竞争主体的供给压力之下,机构和业务的扩张可能会出现超常规发展。
这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坐等客户上门、监管部门划定业务范围,不能跨越雷池一步的状况
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另外,随着商业银行组织机构的复杂化,业务种类的多样化,发
生损失的额度和概率都将大幅度提高,甚至发生类似于巴林银行的颠覆性危机。如何就
新情况和新问题,设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国有商业银行自身以及银行监督管理部门
都必须尽快做好充足的准备。
其次,从利率改革进程来看。在我国整体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利率市场化
改革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而且改革的推进速度在逐渐加快,目的在于使商业银行得到
真正的定价自主权。起始于1996年的利率改革,在同业拆借、国债发行和政策性金融
债发行方面都已经实现了利率市场化,目前只对商业银行本币存贷款利率还实行管制,
但贷款利率波动的幅度也在逐渐加大,银行经营的自主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开
放经济下,商业银行将获得真正的定价自主权,和客户之间发生真『F的市场交易。这对
于早已习惯于在既定利率标准下开展业务、防范风险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如果不早做
准备,可能带来一定的冲击,利率市场化之后所带来的变数将使国有商业银行困难加大。
过去,金融管制时期,银行的贷款利率有上限,银行贷款给高风险的借款者是无利可图
的,但是取消利率上限后,风险资产需要高回报。商业银行即使经过多样化分散风险,
也很难经受经济萧条的冲击。如果在利率自由化过程中,银行信贷的扩张和高利率并存,
将加大银行危机的可能性。
最后,开放经济下,银行体系的活动与金融市场的相关性会逐渐加深。在开放的金
第二章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肪范
融市场上,跨国投资活动越发频繁,金融衍生产品成为规避风险的必要工具。为了克服
金融市场的4i稳定,商业银行也会陆续涉足市场上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由于衍生产品
的高度虚拟化特征,再加上大部分属于表外交易,风险因素可能潜伏相当长的时间而不
易被发觉。全球金融市场通过电子网络连成一体,金融证券化使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
界限日益模糊,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与保险公司在业务上的联系更加密切。发展中国家
的市场开放为发达国家的各种对冲基金投机、套币flg*J造了机会,而发展中国家将因此承
担汇率风险、资本外逃风险、外国投资机构控制本国资余命脉的风险,甚至是余融危机
导致经济衰退的风险。
卡尔一约翰·林捷瑞恩等人(1997)曾经提出:经济环境、银行内部管理的质量以
及银行经营的市场结构都将影响银行的行为和稳健性。其中,经济环境在提高银行稳定
性方面具有至关重要性。从长远来看,金融体系的发展规律是由实体经济的发展要求内
在决定的,金融深化是和实体经济市场化相对应的一种金融制度安排。全球经济自由化
进程对金融制度产生了持续的推动力,我国经济正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经
济环境的分析更加不可或缺。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了尽快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在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我国既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更要掌握先进的技术
和科学的管理模式,适应全球化的趋势。但是我们也从大量国家经济开放的发展实践中,
认识到开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东南亚国家在金融深化理论的影响下,纷纷将本国的市
场对外开放,但由于本国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不能适应开放的经济形势,使这些国家
陷入金融危机,这说明不改革就容易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只有改革才能增强抵抗力。金
融业对外开放是金融体制完善、金融体系强大的必然选择,发达国家金融业发展的实践
也证明了这一点。但开放并不会自动促进金融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在新的环境下如何使
金融业开放得更稳健、更持久、更有生命力,同时对国内的金融发展产生更强大的助推
作用。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未来的市场主体将面
临更加复杂的经济环境。我困境内原有的银行体系的均衡状态将逐渐被打破.商业银行
体系所受到的冲击和挑战也会在所难免。国有商业银行在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将面
对来自国内外宏观经济波动、市场新秩序的重构以及外资金融机构竞争等严峻考验。随
着金融业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笼罩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周围的行政干预和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二章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
机关化管理的痕迹将最终褪尽。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市场环境和业务对象的需求都会
发生深刻的变化,银行自身的发展也会遇到新的挑战和冲击,商业银行将要面临的是来
自市场和开放的双重考验。在新的氛围下,重新审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便有
了一层新的含义和有别于以往的分析思路和解决办法。
为了防范开放经济下可能出现的银行风险爆发,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必
须清楚地认识我国经济中存在的某些潜在的或现实的风险,以便正确判断银行风险爆发
的可能性,从而有#t对性地制定防范风险爆发的措施。
47
第三章制度因素与银行信用风险积累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第三章制度因素与银行信用风险积累
对商业银行来说,信用风险是最重要的风险种类之一。信用风险管理的失败不仅会
使单一银行实力下降,甚至可能带来整个银行系统的崩溃,大量的金融危机都是因为信
用风险而产生。因此对信用风险本质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其进行准确的衡量和管理,将
有利于增强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第一节信用风险的内涵及积累机制
一、信用风险的内涵
信用风险的内涵十分广泛,《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指出:信用风险是指交易
对象无力履约的风险,即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债务造成违约,而给经济主体经营带来的
风险。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对其信用风险要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
它既包括由于借款人或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也包括由于借款人的信用评
级变动和履约能力变化而导致其债务的市场价值变动,从而引起损失的可能性。通常状
况下,信用JxL险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交易对手的财务状况和风险状况。当然,债务人违约
也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无力支付,还有一种是不愿履约。在市场比较完善的条件下,
故意违约的情况比较少见。但如果商业银行的监督检查的力度较弱,则容易出现不愿履
约的情况,这在转轨经济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中比较常见,很多企业利用改制
的机会逃废银行债务。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绝大部分来源于贷款业务,但由于贷款流动性较差,缺乏活跃
的二级市场,银行对贷款资产的价值通常是按历史成本而不是市价的方法衡量。只有当
违约实际发生后,才能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出来,在此之前银行资产的价值
与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及其变动并无太大的关系。但是,在商业银行的实际经营过程中,
信用资产不仅会因为交易对手的直接违约而发生损失,交易对手履约可能性的变动也会
给组合带来风险。因此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风险不仅包括违约风险,还包括由于交易对手
的信用状况或履约能力变化导致债权人资产价值发生变动而遭受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
的衡量方法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风险产生于不确定性.信用风险也不例外。根据风险的产生,通常将其分为系统性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三章制度困素与银行信用风险积累
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前者主要表现为外在不确定性,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特征,促发
因素主要包括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等。该类风险很难通过投资分散化来化解,
只能通过某些措施来转嫁或规避。非系统性风险则主要是由经济系统内的不确定性造成
的,由于行为人主观决策及获取信息的不充分性等原因,如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产品
市场占有率、经营者的能力等都会影响企业的信用等级和还本付息能力:也可能由于银
行内部管理不善而造成风险。这种风险通常是个性化风险,可以通过加强检查和监督,
提高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来达到减小风险的目标。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
展轨迹来看,在转轨时期外部体制性因素造成的风险占很大~部分,而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则会更多的表现为商业银行所固有的风险。
二、国有银行信用风险的积累机制
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历程来看,其所经历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地转
变,从计划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到市场经济状态。不同的经济体制和银行外部经营环境
的改变.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形成和积累。在封闭经济下.体制性
因素是信用风险累积的主要原因。
在我国,银行业市场准入和退出的成本都很高,但是,在国有银行垄断银行业务的
过程中,并没有因为垄断特征而获得更多的利润。相反,国有银行积聚了大额的不良资
产。这些不良资产是银行内外部制度环境不佳的直接反映。
制度影响风险的具体形态和内容,在分析商业银行所经历的风险状态时,需要同时
结合经济体制、融资体制和信贷管理体制进行分析。
l、经济体制因素分析
国有银行从恢复设立开始,便笼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当时的金融业务单一,金融
资产和金融工具种类单调,资金配置和调节的方式计划化,没有金融市场.没有反映资
金供求关系的利率体系,仅有的银行利率也是行政意志的表现,不具有调节资金供求的
经济杠杆作用。在国家信用的覆盖下,各专业银行在经营上内无动力,外无压力,基本
感受不到风险的存在,因此可以说当时并不具备风险产生的内外部条件,所有的风险集
中表现为国家风险。
在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履行中央银行职能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新旧体
制交织在一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在某些领域继续发挥作用,阻碍新体制的建立和运
第三章制度因素与银行信用风险积景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肪范
行;另一方面新体制建立的时间较短,尚存很多不完备之处,有时可能需要计划手段的
协调和帮助。由于整个经济体制的变革和调整覆盖了宏观经济的调控方式和微观经济主
体的运行机制,新旧体制的交叉,使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复杂化,风险发生的频
率也逐渐加大。在这个过渡阶段,原来由国家承担的风险逐渐积聚于商业银行,使其风
险表现出了极强的转轨经济特征,既包括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所共有的一般风险
的萌芽,又涵盖了经济转轨时期的特殊风险,在风险的根源和性质方面有其独特的个性。
国有银行风险的产生一方面离刁i开其外部的经济环境和经济体制,另一方面与银行
自身并非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实体密切相关。产权作为所有制的核心和主
要内容,对于一国的经济主体来说,只有建立归属清晰、责任明确的现代产权制度,才
能适应市场竞争并不断发展进步。但是,国家专业银行产权为全民所有,但全体公民并
不具备所有者的行为能力,更无力承担损失责任,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所有者的权利,
名义上的产权主体是代表国家所有的政府,银行商层管理人员则椭有实际占有、使用银
行资产的权利,但却没有法人财产权。这样的产权结构,导致银行的财产权利和责任归
属无法明确,产权主体虚设,所有者无法行使和转让权利,经营者既缺乏利益机制的驱
动,又缺乏权利机制的制衡,国有产权的属性带来的是在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上的各种
弊端,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同时作为全民财产的代理人,在其日常行为中必然经常将
社会目标纳入到国有银行的经营目标中。银行作为附属机构,身负社会和经济的双重任
务.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实现产权主体的人格化和多元化。经济转轨形成了我国经济
运行的特殊机制,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商业银行也在经
历从集中型管理体制向现代公司制度的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因为产权模糊、行政干
预而产生的呆坏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被一点点地暴露出来,而商业银行在新的经济体制
下,由于各方面的改革还不彻底,又将产生新的问题和风险。
虚弱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国有银行系统造成深刻的影响。合适的银行治理结构可以有
效地组织银行内所有者、经营者和内部员f,之问的关系,它是以产权多元化为前提条件t
以委托代理和权力制衡为特征。但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却很难寻觅到有效治理结构的踪
迹。国家作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唯一的出资人,由其决定银行发展规划和高层管理人员
的任免情况,这种国家包揽一切的局面使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失
去了原有的意义。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首要目标下.国家对国有银行统一计划管理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三章制度因素与银行信用风险积累
的结果是信贷资金的财政性使用,银行高层管理人员没有权力也没有动力制定正确的银
行业长远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银行在没有利润监督的情况下管理和运作。由于国有商
业银行缺少利益约束,即使是在银行拥有了信贷资金的自主使用权之后,作为银行内部
重要的执行者,银行行长管理的焦点也主要是市场份额和提供稳定的就业。在粗放式经
营下,银行不计风险、不计成本扩大市场份额,以满足各级政府对信贷资金资源的狂热
追逐。当贷款出现坏帐时,银行虚弱的盈利能力使其并没有足够的留存收益用于坏帐处
理,更为严重的是,当银行资本由于核销坏帐和提取准备金而下降时,银行从市场中增
加新资本的能力受到严格限制,风险资产不断蚕食商业银行有限的资本规模,使银行业
竞争能力持续下降。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曾经承担了大量的政策性业务。银行内部委托
代理链条过长,很难彻底分清不良资产产生的真正根源,因此这种下降并不会对银行及
其管理者产生直接的影响,再加上我国缺乏完善的产权市场和银行经理人市场,存在严
重的银行业并购障碍和行长人员遴选障碍,这些都阻止了我国国有银行进一步的改革和
发展。没有合适的治理结构对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和扩大具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制度性因素使国有银行积累了大量不良贷款,管理层认识到消除银行危机的紧
迫性和重要性。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不仅没有在商业银行的
外部建立起台适的发展环境,国有商业银行自身更是积聚了太多的垢病。国有独资的产
权结构和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格局造成金融产品单一,经营效率低下,银行内部既没有
完善的信用评估机制和体系,更缺乏有效地权力责任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在商业银行
表面上人人拥有但实际人人不负责的产权制度下,大量的不良贷款无法追溯到责任人,
无人对损失承担责任。僵化的激励约束制度使银行信贷人员无所适从,如果约束制度趋
紧,信贷人员缩手缩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如果激励充分而约束缺乏时,又会导致业
务膨胀、风险频发。问题的症结在于产权不明晰,银行内部不能建立合适的公司治理结
构,这样不仅造成银行经营效率低下,而且使银行业的外部监管很难取得预期的成效,
弱化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融资体制因素分析
从融资体制来看,转轨初期,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一方面造成居民投资渠道单一,
大量的闲置资金流入商业银行,形成大量硬性的负债约束;另一方面企业的融资渠道受
限,资金来源几乎完全依赖于商业银行贷款,间接融资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投融资
第三章制度因素与银行信用风险积累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铌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舫范
制度的不合理造成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扩展迅速,银行承受较大负担。对于直接融资和间
接融资,已经有相当多的理论分析, Corrigan(1982)在一篇著名的文章中分析了银
行的特殊性:(1)提供交易服务并管理支付系统;(2)对经济提供流动性支持;(3)传
递货币政策。基于商业银行对经济的特殊功能,政府通过存款保险和最后贷款人方式,
设置安全网来保护银行系统。商业银行作为社会资金的总闸门和维护社会信用的专业机
构,依靠发行债务凭证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并将资会投资于贷款或有价证券等金融资产。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重要角色,充当连接储蓄者与投资者的桥梁和中介。银行还可
以通过提供高效率的支付系统,对社会资本运营进行监督,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的效
率。因此通过金融中介进行间接融资,一直以来受到各国的重视。
由于金融系统的设计能够影响实体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因此,金融部门在~国经
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ADM(Arrow—Debreu—Mackenzie)模型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
中,金融中介不必存在。但由于市场并不完美,因此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强调了银行在信
息不对称的环境中,在参与的委托人之间提供流动性和充当被委托的监督人的作用。
(Diamond,1984)作为间接融资方式的商业银行,它的产生是以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信
息传播不充分导致投融资双方难以匹配为必要条件的。由于银行对每一个借款人都要进
行信用等级的评定,因此银行在信息技术上的投资,使他们在信息生产上达到规模经济,
并成为比个人投资者更有效率的信息生产者。同时,由银行来行使对贷款的监控职能,
就避免了大量存款者的冗余监督。银行的监控职能是可信的,因为其收益更多地依赖于
大量贷款的风险分散效果。金融中介在克服信息不对称,参与公司治理方面有优势,国
外已有的研究包括Stiglitz(1985),金融中介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Boyd(2002)
等认为金融中介可以“减少在劣质项目上投资的信号,从而银行可以使经济社会当中的
总投资量增加”;青术昌彦认为,中介机构在“监控企业,进行相机治理方面具有更多
的优势”。Calomiris and Kahn(1991)、Flannery(1994)、Diamond and Rajan(2000)
研究证明银行qp脆弱自勺资本机构和存款易于被挤兑的弱点,对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存款挤兑从外部促使银行业减少冒险行为和错误的资源配置,而作为非银行机构由于不
发放活期存款,其贷款组合的质量受到质疑。经济学家认为,银行的利润来自对风险的
衡量和承担,但其真lF来源是银行所掌握的存款人和投资者的需要但没有时问、精力或
能力去收集的信息。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理论界一致认为:金融市场在跨域(横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三章制度因豢与银行信用风险积累
向)风险分担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在跨时(纵向)风险分担方面金融中介机构的优
势更加明显。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在资源配置方面并不存在替代性,而是一种互补性。
但是,从已发生的历次金融危机,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来看,间接融资体系防范个性
风险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其对企业的监控和制约作用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
现。相反,却成为风险累积和爆发的根源。
在东南亚各国的融资体制中,大多表现为明显的政府主导型间接融资,政府在融资
关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政府作为商业银行贷款发放的决策者,由于其需要考虑整个社
会的经济发展,因此在决策时目标是多元化的,由于政府没有能力对大量的受信对象进
行信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在贷款决策时所依据的也就不可能是贷款对象的发展前景和
盈利能力,相反,满足的却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目标。在这样
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实质上没有通过遴选机制来确定贷款对象,大量的银行贷款在发放
时就缺乏了审查和监督的屏障,在银行与储蓄客户之间存在硬约束的资金不断流入被政
府点贷的行业和企业,长期沉积形成大量的不良贷款。由于不良贷款大部分因为政府的
过分干预而逐步形成,商业银行便以此为由弱化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在银行已经积累了
相当多的呆坏帐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不仅没有也无力通过各种积极的方式和渠道降低不
良贷款率,相反,意图通过继续发放贷款来寄希望于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的逐步改善,这
又进一步助长了贷款融资的资金软约束现象,使风险在商业银行中积累起来。在融资体
制中,亚洲各国普遍存在着融资结构过分偏重间接融资的问题,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
融资在金融活动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其中更为关键的是,政府在间接融资中一直扮演
着“指挥棒”和隐性担保人的角色,长期的政府主导型间接融资使风险积聚于商业银行
领域,而商业银行的特性又决定了其易于被挤兑的特点。根据对DD模型的分析,当某
一家商业银行存在支付危机时,因为信息不对称,存款人无法准确分析其存款的银行经
营的稳健性,作为存款人的理性最优选择就是提取存款,当个体的理性行为变为群体的
非理性行为时,即使是稳健的银行,也会遭受到挤兑的冲击。由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广
泛的债权债务关系,这种风险因素会在金融机构之间迅速大面积传播,造成全局性金融
风险,这也恰恰体现了金融风险固有的传染和扩散效应。
我国的融资体制具有和东南亚国家相似的特征,甚至在某些方面,更有甚之。从改
革丌放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一直坚持“放权让利”政策,固
第三章制度蚓索与银行信用风险积累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民收入分配逐渐向居民、企业、地方倾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
财政收入比重双双下滑,国家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扩大,中央财政调控宏观经济的
地位和作用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随着居民储蓄的快速增长,国有银行肩负起部分财政职
能,而这也为商业银行日后积聚巨额的不良资产埋下了伏笔。传统体制下的财政、银行、
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模糊不清,国有企业承担了本不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致使大量企
业出现效益滑坡、偿债困难。这样的局面在资本市场不发达、政府主导的间接融资占据
主体地位的情况下,企业资金来源的突破口只有而且只能是国有独资的商业银行,寻求
利用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来支撑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
对全社会资金配置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商业银行作为政府的出纳,将资金投入到国有企
业,进行低效甚至无效使用。资金来源的刚性束缚与资金运用的软性约束产生的直接后
果就是商业银行在包袱日益沉重的情况下艰难前行。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体系
导致企业过度依赖银行信用,结果是大比例的贷款不但没有为银行带来可观的收益,反
而形成呆滞、呆帐贷款,非理性的信用膨胀导致商业银行经济效益每况愈下,不仅不能
有效释放经济运行中的风险,相反成为经济社会中风险的最后集中地,带来体制性的风
险形成和累积,不良资产成为国有银行积重难返的顽疾。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国有
企业和国有银行之间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借贷关系,银行对政府的高度依赖和政府对银行
的过度干预,使银行丧失了正确评估投资贷款的能力,贷款对象偿还能力的评估被简化
为对贷款期限的长短、企业规模甚至是人际关系的评判。长期的行政干预和长官意志不
仅扭曲了市场主体间的信用关系,而且使市场丧失了优胜劣汰的功能。在政府的隐性担
保下,非市场手段的结果是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国有银行信贷质量无法保证。随着国有
企业改革的逐步加深,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企业的高负债和低效益状况表鼹无遗,
企业逃废债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没有真正的破产制度,企、IE借新还旧,形成信贷资金
的无效循环使用,企业的经营困境将银行拖入不良资产的深渊,国有企业的改革风险直
接或间接地转移到商业银行,这种损失沉积在商业银行内部,成为后续改革的最大障碍。
在某种程度上,如果没有外部因素的变化,政府信用的可靠性会使银行客户继续保持对
国有商业银行的高度信任,银行的持续经营不会受到质疑,一切还会继续保持平静,但
是商业银行当前所遭遇到的却是已经在迅速改变的外部经济环境。
在政府主导的融资体制下,政府、银行、企业三者问的关系被扭曲。在政府和银行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三章制度因素与银行信用风险积累
之间,为了实现产业政策目标,政府直接对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的存贷规模与资金方向
进行控制。由于政府与银行、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政府在与银行和企业的
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位。出于对政府保护的预期,银行在负盈不负亏的理念驱使下,具有
强烈的贷款冲动和冒险倾向。在银行与企业之间,受政府干预的影响,银行具有扶持重
点企业的义务,对企业的无效率投资采取放任态度,结果导致大量坏帐发生。
3、信贷管理体制分析
回顾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一样,采取的是渐进式
方式。在1980年以前,我国一直实行“统存统贷”的信贷管理体制,由财政向国有商
业银行总行下达贷款计划,再由总行向各分行下达贷款计划,甚至对贷款对象、贷款用
途都有明确规定,而贷款风险完全由国家来承担,此时基层行只相当于财政的出纳,既
不能自由选择贷款客户,也没有动力对客户进行审慎的信用评级和风险审核。
为了充分调动地方商业银行的积极性,在1980—1984年我国实行了“差额包干”管
理体制.该体制的特点是各商业银行总行统一核定各分支机构的存贷包干差额,在差额
包干范围内,存差行承担上缴存款任务,存差必须完成;借差行可享受总行贷款弥补差
额,但借差不得突破。在完成各自任务的前提下,多存可以多贷,收回可以再贷。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85年开始实行“实贷实存”的
信贷管理体制。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过程由人民银行核定各专业银行的
信贷资金计划和向人民银行的借款计划,各专业银行可自主支配营运资金,独立核算,
允许同业拆借进行资金融通。
到1994年,随着三家政策性银行的成立,国有专业银行开始向真正的商业银行转
化。信贷管理体制也改为“限额下的比例管理”,规定了包括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
指标在内的各种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为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确定实行风险管理,
完善风险准备金制度。
为了使商业银行能够尽快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半期,我
国银行监督管理部门加快了信贷改革步伐。从《贷款通则》到《内控指导原则》、从取
消贷款限额管理到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从贷款五级分类到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一
系列的政府主导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商业银行控制信贷风险的能力。各国
有商业银行也丌始强化信贷风险管理,主要集中于比例指标控制、信用评级制度建设、
里三至型塞里重量矍堡堡旦垦堕塑墨堑堕丝堕!里塑堕些堡!!墨堕竺塑墨:壁圭塑堕堇
完善授权授信制度、实行垂直审计制度等。
我国在1994年以前一直坚持以规模控制为主,管理层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将信贷资
金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来降低信贷风险。在这种信贷管理体制下,计划性的资金分配使商
业银行形成了信贷资金财政化的错误认识,无人真正关注信贷资金的风险性。我国虽然
很早就开始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但是由于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商业银行内部责权利模
糊,风险约束严重软化,导致银行出现负盈不负亏的现象。银行经营目标定位于规模扩
张,而不是风险控制,中央银行只能将调控的重点放在规模控制方面。虽然政府为了减
轻对商业银行的行政干预,降低政策性贷款的信贷风险,将政策性业务分离H{商业银行,
但在初始阶段分离的并不彻底:在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后,效果也不是十分明显。
在1992—1994年金融业实行粗放经营时期,由于当时没有对银行业的经营范围实行
约束,大量资金投放到风险大的房地产行业中,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很多银行出现
流动性不足,甚至是支付危机,不良资产额度由此扩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
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迅速放慢,整个经济出现罕见的通货紧缩,企业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
响,企业偿债能力的降低直接波及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问题逐渐浮出水面。20世纪
90年代后半期,我国企业改制速度开始加快,大量食业借改制上市的机会逃废银行债务,
将包袱甩给银行,使银行资产质量问题愈加严重。
从表3一l中可以看出,中国工商银行不良贷款大多产生于1998年以前,1999年以
来不良贷款率接近于正常水平,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并不缺乏对信用风险进行识别和管理
的能力,如果没有大量的政策性因素,困扰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也许并不会像现在
这样严重。
表3—1中国工商银行贷款不良率一览表(单位:%)
1998年以前1999以来2000以来2001以来2002以来2003以来
不良贷款率56.79 1.56 0 89 O.56 O 29 O.13
其中:法人客户56.92 1.69 0 90 0.55 O 30 0 14
个人客户9 66 0.98 O 85 0.6l O.26 O.07
资料来源:中国l。商银行2003年报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祟、冲击和防范第三章制度因素与银行信用风险积累
第二节国有银行信用风险累积状况分析
体制性因素所造成的巨额不良资产存量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形势相当
严峻,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双高问题
体制性因素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主要根源,不良资产作为我国转轨经济
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甚至有数据反映,在所有不良资产中,
只有20%左右的不良资产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不善或银行内控机制不健全造
成的,其余均是由于体制性和政策性原因导致。这些历史沉积下来的不良资产给商业银
行的运作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虽然世界范围内的各国商业银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良资产,但是严重程度却有
差别。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高度集中于贷款,通过查阅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媒体公布
的年报显示,各行的不良贷款虽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不良率仍居较高水平,如表3—2
所示。这与2000年世界前20家大银行(不包括中国的银行和未提供数据银行)3.27%
的平均不良贷款率相去甚远,而且也远远高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各国银行的水平(东南
亚各国银行在金融危机前不超过6%)(钟伟、巴曙松等,2002)。对比美国商业银行贷
款损失占总资产的比率在1990—1991年为1%,在2000—2001年为0.5%,与我国的国
有商业银行形成鲜明的对照。
表3~2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状况(单位:亿元人民币、%)
2000年不良贷款2001年不良贷款2002年不良贷款
余额比率余额比率余额比率
中国工商银行8.309.99 34.43 7,919.89 29.78 7,598,78 25.69
中国农业银行Na Na Na 42.12 Na 36.63
中国银行} 4.096.04 27 20 4,360.20 27 5l 4.085.3l 22 49
中国建设银行Na 20 27 2,888 19.35 2,678 15 36
资料来源: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2000、2001、2002年报
注a:}中银集团数据(含垫款)
注b:不良贷款按五级分类法划分
注C:Na一数据无法得到
在计划经济和转轨时期形成的不良贷款既不能视而不见,更难以迅速消除.成为困
57
第三章制度因素与银行信用风险积累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蒙、冲击和防范
扰商业银行稳定运行的巨大障碍。为了化解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我国政府陆续采
取设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13939亿元)、发行特种债券注资(2700亿元)、呆帐
注销等方式。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下降的速度并不明显。在没有
外力刺激的情况下,只要能够保持大量的资金持续流入银行,存款总额大于取款总额,
银行的流动性就不会受到影响,风险也不会突然爆发。但是,不良资产已严重影响国有
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和竞争能力的提高,只有尽快消除不良贷款带来的压力,才能为商
业银行全速前进提供保证。
二、不良贷款从生产·隆领域向非生产·眭领域渗透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曾指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不是汇率失调,
而是坏的银行制度。”这种“坏的银行制度”表现在三个方面:银行信贷过度扩张、政
府过度担保、企业过度负债。其中.最突出的是银行信贷过度扩张,在大多数亚洲国家,
尤其是韩国、日本和马来西亚,国内银行信贷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5—200%,20世纪
90年代相对80年代而言,国内信贷急剧膨胀。如果从结构上分析,银行信贷又往往向
非生产性领域如股票、房地产业和一些效益低的行业过度投资,前者是因为资产价格偏
高而诱导投资,后者是因实施产业政策而被指令贷款,两种投资的结果是形成大量不良
贷款,这是东南亚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症结所在。同时,政府过度担保也支持了银行信
贷的过度扩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令性贷款,不仅使资金分配效率低下,而
且损害了信贷约束。二是对外债的担保,尽管储蓄率高,但在银行信贷过度扩张的情况
下,国内储蓄不能满足投资需求。
东南亚各国资本市场欠发达导致银行业过度经营。由于资本市场欠发达,企业融资
渠道单一,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增强,特别是在经济上升时期,容易导致信贷的扩张。
价格的上升使投机者产生过度的信心,投资于易产生泡沫的行业,价格因此会进一步上
升,远远超过基础水平,这时泡沫可能破裂,产生金融恐慌。这种金融恐慌的不可避免
是因为信贷机制本身容纳了投机需求,具有过度投资的冲动。
虽然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十余年,但是从2001年丌始的市场深度调整使资本市场
的筹资额上升较慢,通过商、址银行间接融资仍然是目前企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各商业
银行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纷纷加大了贷款营销的力度。在贷款结构上,因为近年来我田
房地产市场和汽车行业发展迅速,直接推动了房地产贷款、购房按揭贷款和汽车贷款需
58
墅垫丝堕!堕童堕兰兰堡堑墨堕塑望璺:苎壹塑堕翌墨三童!!堕里鲞兰堡!!笪旦墨堕堡墨
求的迅猛增长,各商业银行不约而同地将重点放在消费信贷领域,试图通过增加贷款总
额来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
从商业银行公布的年报可以看出,早在2002年,四大商业银行就开始大力拓展汽
车消费贷款,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在入世时就已承诺允许外国公司参与发起设立汽车金
融机构。由于外国公司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良好的市场信誉,将和我国的商业银行在
该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为了占得先机,加大外国公司的进入成本,不惜
恶性竞争,通过降低首付比利、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在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却给银行
带来了不必要的风险。虽然有的商业银行在报表中强调个人消费信贷质量优良,不良贷
款控制在1%以内,但是人民银行的调研结果显示,北京地区汽车消费信贷的坏账率高
达15%左右,高于房地产按揭贷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国汽车销售市场前景广阔,汽
车消费信贷领域潜力无穷。从表3-3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迅猛程度。
截至2002年末,我国境内各商业银行所发放的个人汽车信贷余额达1100多亿元(其中,
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余额总计为945.24亿元),而2003年这一势头仍然不减,一季度
新增贷款200亿元,与2002年同期相比多增加1i3亿元。
表3—3截至2002年末国有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统计(单位:亿元人民币)
消费贷汽车消费
款余额
增加额增加额增幅
贷款余额
中国工商银行3,030 93l 21l 145 220%
中国农业银行l,699.81 672.02 317.58 Na Na
中国建设银行310.12 137.49 143.66 82.94 136.6%
中国银行Na Na 273 Na 187%
资料来源: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2002年报
Na:数据无法得到
汽车消费贷款相比于房地产贷款,后者更是成为影响银行资金安全的最大隐患。从
国外发达国家成熟的房地产市场看,房地产丌发资金来源渠道很广,除银行贷款外,还
包括各种房地产投资基金、房地产信托等,银行贷款最多不超过房地产总投资40%。但
我国目前的情况是,除了开发企业自筹资金外,房地产业各个环节所需的资金,包括房
地产开发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施工企业贷款、住房抵押贷款等,大部分来自于银行。
据测算,目前房地产开发资金60%左右来自银行贷款,房地产市场风险很容易转变为银
第三章制度因素与银行信用风险积累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行的信贷风险。从数据上分析,房地产贷款余额从1998年的3106亿元上升到当前的2.6
万亿元左右,占全部人民币贷款余额的14.7%。而据上海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全
年新增贷款超过1000亿元,占中资金融机构全部新增贷款的75%以上。如此快的增长
速度,任何可能对房地产业造成的冲击,都将对商业银行的信贷安全带来影响。
我国目前需要警惕的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房地产价格急剧上升,商业银行
大量发放相关贷款,如果经济增长受阻,由于土地与房产供给弹性很小,二者的价格下
跌速度也会很快,此时银行将形成大量的呆坏帐。我国房地产企业对银行的依存度过高,
一旦房地产经济发生波动,企业的经营风险将转变为银行的金融风险。这也意味着目前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主要由银行系统来承担。
三、贷款集中度过高,集团授信隐含风险较大
已有众多的研究认为,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由于其并不具有分支机构的优势,因此
焦点在于批发业务,而且业务目标直指跨国公司、我国境内优质集团和公司。为了在外
资银行大规模抢滩之前稳固和占领市场,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将目光投向我国的知名企
业、上市公司、垄断行业的企业。这些客户共同的特征是规模大、信用等级高、收益稳
定。但是众多银行对单一客户、单一集团或单一行业的恶性竞争,不仅会使贷款利率下
降,还有可能出现贷款审查不严、管理失控,在上市公司中发生的蓝田事件、啤酒花事
件说明银行选定客户之后,并非高枕无忧。资金充足的企业也会出现盲目投资、资金挪
用或滥用等问题,不仅会造成重复建设,更可能导致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等深
层次问题。
银行资金向某些企业或某些于亍业的过度集中,如果出现投资过剩,行业泡沫的结果
将是产品大量积压,现金流减少,甚至是还贷中断。过高的集中贷款比重不仅使商业银
行可能遭受难以承受的损失,更容易形成连锁效应,使整个金融体系甚至整个宏观经济
受到冲击。弧洲金融危机中韩国大量企业集团的破产倒闭所带来的金融危机,就说明了
集团授信所隐含的较大风险。
封闭经济下银行风险长时间累积,但是突然爆发的可能性却很小,主要原因在于,
一般情况下.风险的冲击来源于内部和外部两种因素。从内部因素来看,封闭经济下,
虽然国内经济的波动和经济政策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运行,但是却不会对国有
银行造成太大的冲击。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曾经出现了大规模的股市发展和房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三章制度吲素与银行信用风险积累
地产开发热潮,企业和银行的资金争相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使当时的经济充满了泡
沫色彩,后来国家采取了严格的宏观调控措施,促使房地产价格下降,使商业银行产生
大量不良贷款,但国有商业银行并没有因此出现储蓄的下降,更没有影响到银行的流动
性。这和我国当时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状况密切相关。首先,在封闭经济中,金融市场化
和自由化程度相对较低,政府对金融业管制相对严格,具有有效的手段对本国经济进行
调控,平抑经济中出现的各种失衡和波动。其次,圉民收入向个人倾斜,而居民的投资
渠道有限,银行储蓄成为当时个人投资的最佳选择。再次,我国虽然没有显性的存款保
险,但是国有银行背后有国家信用作强大支撑,市场缺乏对金融机构相关信息披露的要
求,存款人对银行的持续经营能力甚少怀疑,对国有银行保持最大程度的信任。这样长
时期的保持流入银行的资金大于存款提取的数量,使银行没有挤兑和倒闭之忧。最后,
从外部因素来看,封闭经济下,虽然包括贸易条件的变动、国际利率和实际汇率的波动
等因素都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影响,但是外部因素变动向本围传导的渠道有限。由
于封闭经济国家对资本流动有严格的限制,即使在经济扩张时期,也不会出现因为大量
的资本内流而助长银行信贷急剧扩张的现象,更不会像部分东亚国家和墨西哥一样,因
为资本内流过多,导致商业银行扩张迅速,当遭遇经济发展逆转时,大规模的国外资本
迅速撤离,加剧国内经济的紧缩效应,使银行流动性丽临困难,进而爆发金融危机。
在开放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将遇到更为严峻的考验。随着金融机构
和金融市场的日新月异,风险的度量和精确的计量更为复杂,不断提高风险管理的技术
和水平是银行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2004年6月26同,国际清算银行召开的10国集
团央行行长会议正式通过《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该协议将从2006年底在全世界范围内
开始执行。在新协议中,风险种类和资本计量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覆盖风险
的范围除了包括信用风险,还涵盖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资本衡量的方法除了标准法,
还有内部评级法、内部模型法和内部计量法。各国银行的资本配置将更加优化,银行也
会引入更复杂、更先进的风险管理机制。虽然协议主要由十国集团的银行首先执行,并
没有要求所有国家的银行遵守,但是,该协议的影晌范围却波及到世界100多个国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距离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要求尚有一段距离,与新协议的思想
更是相距甚远。不仅资本所覆盖的风险范围只集中于信用风险,而且资本金也缺乏一个
持续的补充机制。如果遇到突发和偶然事件,很难依靠资本来化解风险。虽然长期以来
第二章制度因素与银行信用风险积累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国有商业银行较低的资本充足水平并没有影响到其稳定的生存状态,但这些主要是得益
于闺有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和国家信誉的隐含担保。由于政府的稳定性具有很强的说服
力,国家信誉事实上成为维持金融稳定和公众信心的最有力武器:相反,资本水平对银
行业稳定性的作用却微乎其微,由此造成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水平落后的不利局面。
但是这种状况将不再持续下去,我国商业银行已经进入股份制改造的实旅阶段,国家在
其中的股权份额会逐渐减少,银行经营的风险却在渐渐加大,我国特定的银行体制将失
去其原来的涵义,资本覆盖风险的功能将被重新重视。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经营不善
甚至破产倒闭都有可能发生,对社会公众来说,储蓄存款不再是一种完全无风险的投资,
挤兑现象也会发生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加快解决累积风险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开擅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阴章开放、竞争、环境变革与风险冲击
第四章开放、竞争、环境变革与风险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银行业在发展中不断求新、求变,展现出一
种新的竞争格局和状态。特别是在最近的二十年内.世界各国间商品和金融服务贸易变
得越来越重要。为了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银行纷纷通过设立外国代表处或分支机
构的形式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金融管理当局也都
放宽了外资银行进入其国内市场的限制条件。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最大的挑战来自于
开放、竞争和环境变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广泛的不可知因素。这种开放竞争和环境变
革的冲击表现在各个方面。随着外资银行陆续进入我国,内外资金融机构之间激烈的竞
争,不仅可能导致国内银行的优良客户流失、资产质量下降、盈利减少,甚至还会直接
威胁到银行的安全。
第一节外资银行进入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一、夕卜资银行进入与东道国银行业发展
全球金融业的开放加剧了银行业的国际化,包括发达困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几乎
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允许外资银行的渗透。大量的外资银行出现是对以日益增强的国
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和跨境资产持有为特征的全球化的一致性反应。它们通过对外扩
张,服务于有全球关系的跨国客户,同时服务于需要复杂银行服务的当地大公司,甚至
有一些外资银行真正成为东道国银行市场的~部分,和国内竞争者一样服务于当地公司
和零售银行客户。
l、外资银行进入的原因
通过研究发现,一些外资银行通常是跟随母国客户跨越国界,进入一国的金融市场,
从而满足客户在当地的需要。但是根据越来越多的事实,特别是最近对发展中国家的研
究发现,这种进入是相对有限的,外资银行进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首先被东道国盈利
的机会所吸引,然后通过对获利机会的追逐带来非金融类公司的进入。在20世纪90年
代后半期,外国银行丌始大规模进入中东欧、拉丁美洲和亚洲市场,Clarke、Cull、
D’Amato、Molinari(2000)通过分析阿根廷的案例,发现尽管有一些外资银行是跟随
客户进入,但他们认为跟随客户并不是外资银行跨出国门的唯一原因。Focarelli、
第四章开放、竞争、环境变革与风险冲击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Pozzolo(2000)也认为盈利机会是扩张的主要动机,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因为对目标
国的经济增长有更高的期望才果断进入。
外资银行进入的另一层原因是其母国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在本国扩张所遇到的各种
瓶颈。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金融业的放松管制使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信息业
的迅速发展不仅使客户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而且成本也更加低廉,投资者可以从
证券市场或市场中介机构直接获取各种上市公司或企业的有关信息,进而决定自己的投
资策略。不再必须通过商业银行的事前评估和事后监控爿。能了解相关信息,商业银行原
有的信息优势正逐渐受到证券市场的挑战。由于金融业管制的放松,发达嗣家金融机构
间的资金和客户争夺愈演愈烈,银行业利息收入减少,急需寻求新业务和新市场,突破
瓶颈状态。在此背景下,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一方面通过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来吸引
客户,另一方面积极向外扩展新的市场,力图通过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产品获取新一轮
的发展高潮。
2、外资银行进入的利弊分析
世界银行的相关研究认为:放松有声誉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当地市场可以带来竞
争、提高效率、提升东道国金融基础的质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在一次对外资银行进
入新兴市场的作用的相关调查中,认为外资银行的进入可以创造出竞争的压力,可以改
善银行系统的效率。但是更多的外资银行出现是否会带来一个更加稳定的银行系统,还
是可能出现轻微的信贷供应的不稳定,目前尚不清晰。众所周知,只有满足当外资银行
进入一国市场所产生的收益能够弥补任何可能对该国银行造成的损失这一假设前提,开
放才能产生正向的效应。外资银行进入所带来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外资在金融领域的渗透所带来的强大的国内银行系统竞争会直接增强市场的
效率。增强的竞争迫使国内银行引入新的技术和产品。为了满足零售和公司客户的银行
需求,国内银行必须加强信贷评估和营销等技能的培训,加大科技投入、进行系统升级、
减少费用支出,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第二,外资银行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先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现代银行有效的管理
经验和技术技能i外资银行通过复杂的信贷风险评价和定价系统改善了信贷分配,增强
了东道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当东道国宏观经济受到某种因素的冲击,信贷资金出现短
缺时,如果外资银行可以从其母公司获得资金或者通过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将有利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四章开放、竞争、环境变革与风险冲击
于东道国信贷资金的稳定供应,增强抵抗经济波动的能力,避免东道国陷入经济或金融
危机。
第三,外资银行母公司按照国际标准,对分支机构以综合资产负债表的形式进行强
有力的审慎性监管,其完整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审慎的会计标准使东道国意识到必须
在监督和管理过程方面向国际靠拢,从而加速了东道国金融市场相关机构的发展,如会
计和审计公司,这样也就间接促进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全面发展。另外,国际金融
之I'BJ的整合也可以激励国内金融体系改善,促进经济发展,对长期生产力增长有促进作
用。
Dages、Goldberg、Kinney(2000),分析了墨西哥和阿根廷在1994到1999年间的
银行业发展,发现外资银行表现出比国内银行还要强的贷款增长和很少的波动,认为外
资银行进入不会威胁金融稳定。Crystal、Dages、Goldberg(2001),研究拉丁美洲国
家实践,确定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金融稳定有相当好的暗示作用。他们通过对智利、
哥伦比亚和阿根廷的实例分析,发现外资银行可以接受丧失短期盈利来赢得长期发展,
而且外资银行在东道国经济困难时并不会仓皇逃走,给东道国带来金融和经济的动荡。
但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外资银行进入却可能带来其他方面的负面影响:
首先,从外资银行的业务重点来看。Buch(2003)研究了中东欧国家,发现外资银
行的业务活动范围相对较小,主要是批发银行和贸易相关活动,几乎没有外资机构扩张
到零售银行业务。大多数的跨国银行将业务集中于批发产品和服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
这些产品需要全球的视角。例如,投资服务、外汇管理、购并、多币种管理、跨国承销、
贸易和项目融资、衍生交易操作等。外资银行在这些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包括充足的国
际资本、灵活的人力资源配置和先进的管理技术,保证能够对跨国和国内客户提供复杂
的服务,而这些业务在发展中国家的内资银行中并不具有核心竞争力。
和银行业国际化相联系,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不仅可能迫使国内银行退出经营,
而且会导致银行体系不稳定。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外资银行只聚焦于最有盈利能力
的东道国市场和客户,并将此类客户从内资银行吸引过来,也就是所谓“摘樱桃”行为,
将更多的风险业务留给内资银行。而这种行为的直接后果就是内资银行为了继续生存,
被追从事更危险的业务,将高信贷风险客户作为目标客户,以弥补市场份额的损失,最
终导致内资银行组合风险增加,恶化银行系统稳定性。除此以外,依靠现代信用评级方
第四章开放、竞争、环境变革与风险冲击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岽、冲击和防范
法和信贷评估技术,国内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将更加严重。
其次,随着外资银行渗透速度的加快,很多外资银行增加了在传统的零售银行产品
领域的进入,如信用卡、个人贷款、按揭、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在发展中国家,广阔
的市场对外资银行意味着诱人的盈利机会。由于外资银行在金融产品设计和电子金融方
面发展迅速,对高端个人客户的争夺同样具有不可轻视的竞争力。
最后,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监管当局提出了新的挑战。外资银行会融产品和
服务创新的速度非常快,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规模很大,外资银行利用金融衙‘j三产
品降低金融资产或资产组合的风险,但是如果东道国监督管理不力,也可能成为外资银
行规避资本帐户管制和外汇管制的手段,对东道国的外汇管理造成影响。另外,发达国
家外资银行大多数都属于全能型银行,如何在银行、证券、保险业务之间建立有效的防
火墙,通过综合资产负债表对外资银行进行监控,防止损失的传染,对东道国银行监督
管理部门来说,只有加强金融安全网的建设,才能扬长避短,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二、外资银行进入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影响的实证分析
关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东道国的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系统会产生哪些影响?至今
为止,对此问题的相关研究包括:McFadden(1994)、Bhattacharaya(1993)、Stiglitz
(1993)、Pigott(1986)、Terrell(1986)等。通过以上专家和学者对不同国家的实
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Stiglitz(1993)指出:虽然这种以放宽外资银行进入
为表现形式的金融自由化,是建立在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系统所带来的收益大于
其所产生的损失的前提下,但是对外国竞争者开放市场也是要付出代价的。首先,由于
国内银行必须同具有较高信誉的国际大银行竞争,成本的付出是巨大的;其次,外资银
行的业务对象通常是跨国公司,因此国内的企业只能得到很少的金融服务:最后,由于
外资银行对东道国政府意愿的敏感性较弱,政府会发现其对经济的控制力逐渐减弱。就
本文而言,我们更关注的是第一个方面。
Stijn Claessens、Asli Demirgup—Kunt、和Harry Huizingal(2000)在h述学
者分析的基础上,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他们重点分析了外资银行的进入如
何影响国内银行市场。文章对包括所有的OECD国家、众多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
在内的80个国家的近7900家商业银行,在1988—1995年外资银行对各东道国银行的影
响程度和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四章开放、竞争、环境变革与风险冲击
通过对外资银行和国内银行在净利差收入、管理费用、税收支出和获利能力四个方
面的比较(如表4—1所示),发现在发展中国家,外资银行相比于国内银行,具有较高
的获利能力。如在低收入国家中,外资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与总资产的比率(3.71)、非
利息收入和总资产的比率(3.01)以及净收益和总资产的比率(1.21)均高于当地银行
的相关指标(2.72、2.04、1.05):但是在发达国家情况却相反。如在工业经济国家中,
国内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与总资产的比率(3.38)、非利息收入和总资产的比率(1.49)
以及净收益和总资产的比率(0.73)均高于外资银行的相关指标(1.78、1.19、0.36)。
这说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发展中国家,外资
银行进入的增加,和国内银行获利能力降低、非利息收入减少以及费用全面增加是紧密
相关的。这样的分析结果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开放敲晌了警钟,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解释
了为何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金融业会发出“狼来了”的呐喊。
当我国的银行业准入限制逐渐放宽,发达国家饷商业银行集团带着其庞大规模的资
产、充足的资本、先进的管理经验进入到我国,就会打破我国原有的金融机构体系结构
和竞争格局。银行业的竞争也将由原来的国内市场、国内机构的竞争延伸为国内外市场、
内外机构的更广范围的竞争。银行客户通常认为当地的银行相比于境外机构具有便利
性、信息充分、可信性较强,但是,金融开放使境内外银行间竞争的地域门槛降低,再
加上电子银行和网络银行的迅速普及,信息技术的进步使银行间的竞争可以在无形中展
开,境外的银行将同样具有便利性特征,这将对东道国金融机构形成更大的威胁。下文
通过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其他同业的数字对比,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当前的
市场形势和地位,从而认清我国银行业目前的竞争形势。
第四章开放、竞争、环境变革与风险冲击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表4—1 1988—1995年国内和国外银行费用及收益性比较汇总
按收八分组
低收入国家
国内银行
外资银行
中低收入巨家
国内银行
外资银行
中高收入国家
国内银行
外资银行
高收入国家
国内银行
外资银行
按区域分组
tZY//
国内银行
外资银行
j理溯
国内银行
外资银行
拉丁美Y//
国内银行
外资银行
中东私1℃棼
国内银行
外资银行
转鞔经济国家
国内银行
外资银行
l?业经济氆家
国内银行
2.72
3.71
5 93
6 09
4.23
3.78
3.22
1.70
4.88
3.78
2.68
2.98
6.2
6.93
2.43
2.18
5.23
4.48
2.64
3.Ol
3 3
3 9
2.1
2.35
l-44
l-12
3.82
l-94
I.19
l_7
3.12
3.93
1.72
1.05
4 4
3 3
3.69
4.39
5 73
5.84
4.3I
3.60
2.97
1.97
5.38
4.36
2.34
2.74
6 61
7.0l
2.69
1.93
5.06
3.43
0 38
O 54
0.65
O 67
0.41
0.44
0.37
0.24
0.55
0.41
O.33
0.32
0.43
0.62
O.39
0.21
1 13
0.89
1 15
1.2
l 3
1 07
0.87
1.¨
0.72
O.62
1.24
1.44
0.d1
0.4
1.34
l 29
0.83
0 96
2 3
l,68
1.05
1 21
1 89
2 44
0.83
l_12
0.65
0.35
1.49
0.89
1.02
1.42
1.20
2.26
0.63
0 58
l 34
1.87
3.38 1.49 3.1 0.39 0.73 0.73 丛塑堡堑!:!!!:!!!:!!!:!!!:墅.—j生
资料米源:How does foreign entry affect domestic banking markets?
Stijn Claessens,Asl i DemirgUC—Kunt.and Harry Huizingal
Journal of Banklng and Finance,25.pp.89l 911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四章开放、竞争、环境变革与风险冲击
第二节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形势分析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是维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在开放经济状态下,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
更加复杂,其核心竞争力会受到来自市场各方主体的多重威胁。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
理论,一个产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作用力:进入威胁、买方侃价能力、
供方侃价能力及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驱动产业竞争的力量如图4一l所示。
塑兰兰全兰lT
l新进入者的威胁三癸现:尝雾三兰i争卜缸供方卜_————刮卜.o—=21买力
——J价能力I现有公司问的斗争I 价能力L=
I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
替代品I
图4—1 驱动产业竞争的力量
资料来源:迈克尔波特, 《竞争战略》,陈小锐译,华夏出版社,1997。
结合上述产业竞争形势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会受到来自东西
南北中五个方位的全方面挑战:第一,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使现有竞争对手的市
场争夺会更加激烈:第二,随着银行业市场准入条件的逐渐放宽,潜在的进入者咄咄逼
人,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来自外资银行的挑战;第三,银行产品的替代品发展势头强劲,
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产品和业务向商业银行领域靠拢:第四,随着市场主体金融意识
的提高,银行最重要的两类客户一资金供需双方的市场谈判能力逐渐增强,利率不再是
双方讨价还价的唯一砝码,服务、增加值成为客户关注的另一个焦点。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国商业银行已经进入了一个四面楚歌的时代,从数字对比中更可以发现商业银行竞争
的严峻局势。
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分析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在法律规范、经营机制方面均取得了
第四章开放、竞争、环境变革与风险冲击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显著的进步。据英国《银行家》杂志统计,2003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入围情况如表
4-2所示。这些数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伴随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建康的发展,国有
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得到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初步具备了在新
的开放经济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表4-2 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入围全球1000家银行情况
核心资本总资产税前收菇
全球排名名称
(亿美元) (亿美元) (亿美元)
2l 中国建设银行225.07 4294.32 O 54
25 中国一商银行206.OO 6378.29 3.2l
29 中国银行185,79 4642 l 3 12,15
36 中国农业银行164.35 3596 06 3 52
资料来源:《利润突增酝酿变局》,《国际金融研究》2004.9,黄金老,曾超
在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相关研究中,焦瑾璞(2001)认为构成银行业竞争力的指
标中主要包括三大类共计10个具体要素:第一类是衡量现实竞争力的指标,主要包括
流动性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资产质量状况和资本充足状况指标:第二类是衡量潜在竞
争力的指标,主要包括法人治理结构、业务体系创新和外部金融监管的有效性等三个方
面的因素;第三类是影响银行业竞争力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金融运行
态势和效应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等。关于潜在竞争力指标,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有商业
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均体现为国有独资形式,业务体系和创新能力差别不大,在外部又
统一受到中央银行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因此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它们的
潜在竞争能力基本相近(虽然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已经初步完成股份制改造.但由
于时间尚短,近期没有体现出明显的竞争力差别)。考虑到环境因素指标,我国四大国
有商业银行早已不再受制于原有专业银行时期的业务范围约束,统一按照《商业银行法》
经营和运作,因此宏观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金融运行机制的
效应对四家商业银行的影响也具有趋同性,整个环境因素对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产生同步
而近似的影响。有鉴于此,对我国独资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分析的焦点就应在于其现实竞
争力方面。本文选取了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盈利性、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状况的四组
指标,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了全面的竞争力分析,如表4-3所示: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四章开放、竞争、环境变革与风险冲击
表4-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实竞争力分析
中国j一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2002正2001拒2002笠2001年2002证2001矩2002在2001挺
流动性比率
NA NA 32.76 NA 30.1 34.6 25.41 23.95
(%)
贷存款比率
73 74 74.98 77.46 67 69.28 67.95 66.47
(%)
资产利润率
0 13 0.14 0 10 O.05 O 38 0.32 0.15 0.20
(%)
资本利润率
3.9l 4,18 2 14 0.87 4 31 3.76 4.04 4.67
(%)
人均利润额
15329 1453l 6065 2395 7884 6237 1067l 12772
(元)
资本充足率
5.54 5.76 NA NA 8.15 8.30 6.91 6.88
(%)
存款增长率
13.31 10.22 18.56 15.62 16.07 6 73 14.8 12.70
(%)
贷款增K率
11.22 10.19 16.21 10.90 12 26 8.35 17.3 8.62
(%)
不良贷款比率
25.69 29.78 36.63 42.12 22.49* 27.5l丰15.17丰19.2l丰
(五级分类)
加权风险资产
60 53 51.67 NA NA 79.50 75.75 60.2l 52.22
抵补率(%)
资料来源: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2002年报.中国金融年鉴
(2002)
注:{为境内外机构合计,NA表示数据没有得到。
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贷存款比率=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
资产利润率=税前利润总额/资产总额
资本利润率=税前利润总额/资本总额
人均利润额一税前利润总额/职工人数
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加权风险资产
存款增长率=本期平均存款余额/上期平均存款余额
贷款增长率一本期平均贷款余额/上期平均贷款余额
加权风险资产抵补率=加权风险资产/资产总额
上述数据反映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各方面的基本状况,如果将之与国外商业银行进
行相关数据对比,会发现我国银行与世界知名银行存在巨大差距。
7I
第四章开放、竞争、环境变革与风险冲击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彳亍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l、在流动性方面,单纯从贷存款比率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指标很正常,
但表面的数字对比却并不能反映银行内部的实际情况。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很
高,其贷款的安全性远远高于我国,贷款的回收率很高。相反,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不
良资产比率的居高不下,对于这个流动性指标并不能盲目乐观。
2、在盈利性方面,从英国银行家杂志2003年公布的世界银行排名来看(如表4—4),
除了同本银行以外,一级资本排名在中国银行前面的国际知名银行,其资本利润率和资
产收益率均远远高于我国排名第一的中国银行,而且差距很大。从资本利润率来看,花
旗集团的该项指标是中国银行的5倍多(38.8/7.6);从资产收益率来看,我国也是最
低.与花旗集团的差距也在5倍以上(2.08/0.38)。而从上表统计的我国4家国有银行
的资本利润率的指标来看,平均只有3.6%,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表4—4我国商业银行与世界知名银行各项指标比较(单位:白万美元、%)
一级资排排平均资本资产收
银行名称国别资产总额税前利润
本总额名名利润率益率
花旗集团美国59012 l 1097190 l 22772 38.8 2 08
农业信
法国35661 5 609055 4 3791 10.8 O.62
贷集团
瑞穗金
日本29092 6 1080764 2 —18828 —53.1 一l 74
融集团
苏格兰
英国27652 7 519991 13 7677 29.6 1 18
皇家银行
德意志
德国23849 12 795255 5 3722 14.9 0 47
银行
中国银行中国21916 15 434188 23 1666 7.6 O 38
资料来源:唐吉林、丁欢新,从国际排名看中外银行竞争力差距, 《上海金融》.2003.1l
3、在资产质罱方而,数据同样来源于英国银行家杂志2003年公布的世界银行排名,
日本的瑞穗金融集团不良贷款率超过5%,法国农业信贷集团为4.5%,而』e余几家银
行的该项指标均在3.5%以下。反观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截止到2002年底,按五级分类
法统计结果,中国建设银行不良贷款比例降低到15.17%,其他各行均在20%以上(具
体数据见表4-3),加大力度降低不良贷款比率自然也就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近期改革
的重点。结合前述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率低下的状况,正是因为缺乏足够的管理能力和政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舫范第四章开放、竞争、环境变革与风险冲击
策环境来保证资产的质量,才使大量的不良资产削弱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4、在资本充足方面,西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大都在巴塞尔委员会规定的最低
限8%之上,普遍超过了10%,而且有可靠的资本补充机制。从英国银行家杂志2003
年公布的世界银行排名来看(见表4—5),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排名在2003
年均有所下降,除了农业银行外,其余三家银行的一级资本总额均有所降低。从表4-3
可以看到,除了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满足8%要求以外,工、建行均在7%以F。国
有商业银行一级资本总额减少的状况反映了我国银行业资本补充渠道单一、资本充足状
况堪忧的严峻形势。2006年即将实施新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及早提出应对之策。
表4-5 国有商业银行一级资本排名变化(单位:百万美元)
⋯级资本一级资本
序号银行名称2003排名2002排名
(2002.12.31) (200L 12.31)
1 中国银行15 lI 21916 22085
2 中国工商银行16 10 21530 23107
3 中国农业银行25 23 16435 15971
4 中国建设银行37 28 12955 14517
资料来源:I司上表
二、境内外资银行竞争力分析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WTO之后,按照承诺逐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在
2003年12月1日,公布了五项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将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
务的地域范围扩大到13个城市;允许符合法定条件的外资银行在已经开放人民币业务
的地域内,向各类中国企业提供各种人民币服务:将外资银行分行的营运资金要求降低,
对所有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程序进一步简化:将单个外资银行入股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
比例提高到20%,多个外资投资的总比例提高到25%:颁布了《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
法》及其《实施细则》。一系列的开放措施,既使外资银行跃跃欲试,也使中资银行感
到了压力的逼近,而这种压力在2006年底会达到一个顶峰。
1、在市场份额方面
在我国正式加入WTO之后,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展,截至2002年10月底,
外资银行在华营业性机构达到181家,其中外国银行分行147家,下设支行8家,在我
71
第四章开破、竞争、王f境变革与风险冲击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国注册的法人机构19家,下设分行7家。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379.65亿美元,负
债总额为337.97亿美元。其中,人民币资产总额为495.97亿元,负债总额为423.46
亿元,外资银行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金融时报)而在2003年前十个
月,包括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的191家营业性机构资产总额达
466亿美元,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4%,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9.7%;同
时在中国从事人民币业务的84家外资银行2003年前十个月的人民币业务利润也比去年
同期利润增长37%。此外,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10月末,在华外资银
行的贷款余额为217亿美元,其中外汇贷款余额达164亿美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外汇
贷款的13%,其增长势头远远超过我国正式加入WTO之前。随着入世承诺逐一兑现,在
华经营的外资银行正在将业务范围从外汇业务向人民币业务逐渐转变。截至2004年6
月,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外资银行在华设立了200家营业性机构,其中100家
己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另外还设立了21l家代表处。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已达到
715亿美元,比2003年底(495亿美元)增加了44.4%,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
额约2%。(巴曙松,2004)
2、在地理分布方面
外资银行大部分集中在上海、深圳、广州、北京等开放程度较高、经济较为发达、
政策相对倾斜的中心城市。在这些城市,外资银行设立分行的数量已占在华外资银行分
行总数的87%,其中外资银行设立代表处最为集中的城市为北京、上海和广州,三者分
别占已设代表处总数的39%、28%和7%。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更是于2000年5月把中
国业务总部从香港迁至上海,统筹内地业务发展。反观外资银行的来源国家和地区分布,
在华外资银行中,来自德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最多,共占在华外资银行总数
的65%;其次为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
在华外资银行虽然从业务规模上还无法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抗衡,但是从其最近两年
的发展势头来看,在华外资银行成本支出相对较低,效率较高。在华外资银行与我国银
行的经营环境相差不大,但经营业绩却相差十倍以上,说明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和管理
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也说明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在某些方面相对欠缺。有学
者大胆地对我国加入WT05年后甚至lO年后的市场竞争格局进行了预测,见表4-6所示,
未来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格局可能会发生更加显著的变化。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四章开放、竞争、环境变革与风险冲击
表4-6加入WT05年和10年后的市场竞争格局预测
目前5年后10年后
外资银行国内银行外资银行国内银行外资银行国内银行
存款5% 95% 15—20% 80—85% 2旷一30% 70一80%
外币
贷款23% 77% 35_~40% 60—喝5% 50—60% 40一50%
存款0.50% 99 50% 8—10% 90—92% 20 25% 75一-80%
本币
贷款O.40% 99.60% 10一15% 85—190% 25—30% 70—75%
资料米源:王元龙,2000: 《我国加入WT0后银行业市场的竞争及对策》载《新视野》第2 1{lj
三、来自外资参股银行的威胁
从烟台住房储蓄银行改革为股份制后,我国的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扩容为11家,
在比较合理的股权结构和相对较轻的坏帐负担的前提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速度很
快。截至2003年6月底,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为23537.13亿元,占全社会金融机
构总资产的10%;存款余额28768.67亿元,占全社会金融机构的13.86%,贷款余额
为20959.92亿元,占全社会金融机构的13.18%。在业务和市场份额逐步扩张的基础上,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四家上市商业银行按五级分类标准
计算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深发展11.0%,浦发展3.16%,招商银行4.51%,民生银行
最低,为lI 74%:同时四行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18%。(张兴胜、何贝倍)
我国股份制银行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较快的发展速度,吸引越来越多的的国外金融机
构,将目光投向这些盈利情况良好、布点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经营状况普遍好于四大
国有商业银行的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境外金融机构将其视为扩大自身市场份额的便
捷渠道。2003年12月1日,我国将单个外资机构入股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最高比例
从15%提高到20%,香港恒丰银行成为首家受惠的银行,其以现金17.26亿元人民币
购入兴业银行15.98%的股权,意图通过兴业银行遍布全国的240个营业网点,将市场
范围扩大到全国,相比于此前在内地只有5家分行和I家支行的局面,可谓是大有改观。
中国入世后,随着管制逐步放宽,外资逐渐加快收购内地中小型商业银行的步伐(见
表4—7)。就现有政策和经营因素而言,控股将比收购方式更为外资银行所青睐。通过这
种资产重组行为,外资银行能够充分利用国内银行的客户资源和分支机构网络,利用自
身的规模实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迅速拓展当地业务,这种策略被国际银行的实践证明是
跨国银行实现全球化的最具进攻性的措施之一。(丁志杰,2001)在开放经济条件F,
第四章开放、竞争、环境变革与风险冲击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蒜、冲击和贿范
外资对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兼并重组速度在不断加快,其竞争实力不容小觑。
这一系列的市场运作开始之后,在国内的金融机构体系中,竞争的对手除了外资金融机
构之外.还会出现外资参股的商业银行,这一点必须引起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应有重视。
表4—7外资银行并购中资银行的实例
时间并购事件
1996.10 、陋洲开发银行参股光大银行3.29%股份
2001.7 19 中国交通银行吸引外资参股的计划获有关监管部门批准
国际金融公司参股南京市商业银行15%,成为南京市商业银行的第三
2001 ll 28
人股东
汇丰银行参股8%股份,(香港)上海商业银行参股3%,国际金融公
2001.12.29 司在1999年参股5%的基础上,增持股份至7%。三家外资银行和机
构的参股对象均为上海银行
国际金融公司和加拿大丰业银行分别参股西安市商业银行12.5%、
2002.9.9
12.4%股份
2002 9.27 美国新桥投资集团八股深圳发展银行
2003.9 花旗银行受让浦发银行股份18075万股,占总股本的4.62%。
香港恒生银行、国际金融公司、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有限公司分别认
2003.12 购必业银行5.3909、1.5996、1.9995亿股,分别占总股本的15 98%、
4%、5%。三家境外战略投资者共II有24.98%的股份。
2003 国际金融公司参股民生银行1.6%股份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四、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
从居民的投资渠道来看,不再局限于储蓄存款,包括股票、债券、投资基金在内的
证券投资、以人身和财产安全为主要对象的保险品种、包括房地产投资在内的实业投资,
对闲置资金都有极强的吸引力,成为分流储蓄的主要渠道,随着货币市场基会的出台以
及开放式基金的份额逐渐增加,银行资金来源已经受到了影响。商业银行在与其他金融
机构的资金争夺战中,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截至2004年8月,共有14个国家(地区)
的39家外国保险公司在华开设了70家营业机构,124家外国机构设立了187家代表处。
外资公司保费收入达到59.9亿元,占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2.Ol%。外资保险公司总资
产达到246.52亿元,占中国保险公司总资产的2.22%。到2004年10月,获得QFII
资格的境外机构已达27家。已有20家QFII累计29.25亿美元的投资额度获得国家外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四章开放、竞争、环境变革与风险冲击
汇管理局批准。证监会已批准设立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9家,外资参股证券公司4家,
交易所境外特别会员6家。境外证券经营机构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有44个和
21个B股席位。(巴曙松,2004)外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陆续抢滩,不仅对内资相关机
构构成极大地威胁,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也成为争夺居民闲置资金流向的主要对手。
从企业的融资渠道来看,虽然我国目前尚以间接融资为主,但是通过在资本市场发
行股票和债券不仅可以筹集到大规模的可以长期使用的资金,而且股市筹资的主动性和
低成本也是银行贷款所难以比拟的。直接融资的发展使以问接融资见长的商业银行感受
到了市场分割的挑战。我国产业经济的成长和转型也促使国内资本市场在有限的时间内
得到了超常规发展,并对银行业务全能化提出了要求。近年来,国内经济在积极进行结
构调整、产业升级,国有经济进一步缩减,私有经济、民营经济得到迅猛发展,这些经
济体规模相对较小,经营灵活,在资金运作方面,越来越注重直接投融资。随着高新技
术在国内经济中被提到重要位置,新经济的高风险性也需要风险投资,即直接投资,而
不是传统的银行贷款。企业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使商业银行资产业务面I临突破。
第三节市场开放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与影晌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以及经济金融化的发展和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
断扩大,我国金融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即将面临的是更广阔范围内、更高层
次的金融竞争。国有商业银行J下处于这样一个关键的时期,一方面开放经济所带来的压
力和冲击非常紧迫,另一方面来自于银行业内部、其他金融机构间、外资金融机构的竞
争又日益明显。竞争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是盈利能力的下降,甚至危及银行的持续经营。
一、银行特许权价值
如图4—2所示:所谓银行的特许权价值(Franchise Value),从经济学意义上说,
是指银行凭借其特许地位取得的经济租金。(陆前进,2002)我国加入WTO之后,在金
融业市场准入方面的对内、对外的各种限制,遵循入世承诺逐渐放松,这样不仅本国的
金融机构开业的限制会不断减少,外资金融机构进入的标准也会放宽。在两种因素的影
响下,国内外商业银行间的竞争同益加剧,银行的特许权价值随之降低。
77
第四章开放、竞争、环境变革与风险冲击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豢、冲击和防范
R
R2
R+
R.
图4-2银行特许权价债
图中,SS和DD分别代表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两者相交于
A点,资金的价格为R},资金的供应量为卧。假设在只有一个银行垄断的情况F.银行
遵循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存款人获取的利率为R。贷款人付出的利率为R:,
资金量为P。,图中阴影部分表现为银行的超额利润,这个收益的现值就是银行的特许权
价值。如果放宽只有一个银行垄断的假设,在银行市场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这个道理
同样成立。(陆前进,2002)
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其稳定性至关重要,因此世界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对银行
市场进入均有不同程度的限制,正是这种进入限制使银行业成为不完全竞争行业,从事
该行业可以获得一定的超额利润。商业银行的营业执照持有者拥有较高的特许权价值,
即银行在未来持续从事业务可以获得的超额利润的现值。(陆前进,2002)这种价值激
励着商业银行在运作过程中,坚持审慎经营,加强风险管理。但是,当金融自由化使商
业银行的数量增加,导致银行业竞争加剧、收益减少时,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就会受到侵
蚀,更会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激励受到扭曲,从而增大银行的风险性。1988年印尼中
央银行在仓促中放开银行业的开业限制,造成开设新银行的标准不严密,监管又没有及
时跟上,新设银行很快陷入问题银行行列。
我国银行业的市场准入非常严格,商业银行的数量长时期保持一个基本固定的数
值,对民营银行基本上采取市场禁入政策。但是如此市场保护并没有如特许权价值理论
一样,促使我国商业银行坚持审慎经营,加强风险管理。相反,在过度的市场保护中,
由于没有市场退出的压力,使商业银行缺乏珍惜这种特许权的动力,因为他们意识到即
使风险积聚,国有商业银行的持续经营也很少受到质疑,因此特许权价值的正向功能在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四章开放、竞争、环境变革与风险冲击
我国并没有得到正常发挥。但这种局面在开放经济状态下将发生根本的转变,随着我国
金融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有进有退会成为金融机构市场进出的基本原则,原有的国有
商业银行寡头垄断局面很快会被打破,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也会随之而来,这时对特许
权价值所可能造成的的负面影响,需要引起我国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商业银行长
期以来将获取收益的重心集中在利差收益,当因为银行业竞争加剧而导致国有商业银行
存贷款利差减小时,因为特许权价值的降低,商业银行有可能将资金投入到风险相对较
高的投资项目,如果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会使银行业真正具备孤注一掷的机
会,发生较大的市场风险。
二、产品和业务竞争
在现代金融中介论中,以证券为主的直接融资业务比重开始上升,以银行为主的间
接融资业务比重渐渐下降,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获利空间逐渐缩小。在前述对全
能银行的分析中,融合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业务的金融集团成为全球银行发
展的共同趋势,全能银行业务的交叉和创新,使金融产品效率不断提高,比分业经营条
件下的商业银行更具竞争力。但是在我国,商业银行过于偏重存贷款业务,利润来源单
一问题突出。如图4-3所示,中国工商银行2003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l,075.13亿元,
比上年增加160.02亿元,增长17.5%,从收入来源看,净利息收入占91.7%;其他营
业收入占8.3%,比重比上年提高约1个百分点。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
后者的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同时综合经营证券、保险、
信托及衍生金融业务。虽然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在分业经营限制下,通过在实践中与证券、
保险、信托等机构合作,进行了一系列的金融产品创新,意图绕开分业经营的限制,但
是金融创新与分业经营限制的冲突使这种金融合作进展缓慢,并经常遇到监管当局设置
的各种障碍。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新的竞争格局使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市场被分割。盈利能力下
降,被迫从其他业务中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提升竞争力和增加利润额的双重动机刺
激下,商业银行的业务重点将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逐渐向中间业务转移。但传统的风
险较低的中间业务,如结算、代理、咨询等,因为众多商业银行的恶性竞争,并不能显
著增加商业银行的利润;丽包括金融衍生产品在内的表外业务虽然可能为商业银行带来
更多的收入,但同时蕴含着极大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及其他风险。由于此类业务均
墨些鬯._蔓!生堡堑垄壅兰兰墨堕堡重茎垫丝堕!堕宣塑些堡堡垦堕塑堡墨:苎查塑堕整
在资产负债表外进行反映,既规避了中央银行的监管,又不受资本充足率的限制。
随着此类业务规模的逐渐扩大,潜在风险会不断增加。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也将不断下降,
如果监管部门和银行内部的控制能力没有同步上升,必将使银行风险加大。
2003年曾业牧入构成
图4-3中国工商银行2003年营业收入构成
资料来源:中国工商银行2003年报
三、客户和人才竞争
在开放经济下,争抢高端、优质客户是中外银行竞争的焦点。银行业务中有一个“二
八规律”,即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这是金融业的共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
不会和中资银行拼网点、拉储户,只需要把市场中带来80%效益的20%的高质量客户抢
走。如前所述,一般情况下,外资银行进驻一国金融市场,大多依靠与东道国银行进行
同业拆借获取当地货币资金,从事大宗的批发业务。因为在初期对当地的市场和客户不
了解,通常采取跟随本国公司进入的策略,但由于受到客户数量的限制,为了尽快占领
市场,扩大盈利,必然会寻求其他客户资源,此时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会成为外资银行
首选的对象。共同的外资背景,相似的市场地位,强大的资金供给和需求能力,为两者
的合作奠定了基础。由于外资银行具有全能银行的实力,能够提供包括融资、结算、咨
询等全方位的综合性服务,中资银行客户会陆续流失。随着外资银行肘东道国的了解和
渗透.中资客户中的资金需求量较大的客户将会成为中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其中又以
跨国公司在华企业、三资企业、发展良好的大型外向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主。外资
银行关注的客户群体是拥有资金量较大、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其中不乏中国的大型集团
公司、高新科技企业以及优质民营企业,但这些企业恰恰是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
源.因此如果外资银行可以经营人民币业务,并不需要在我国境内广泛设置分支机构,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舫范第四章开放、竞争、环境变革与风险冲击
只要设法在经济发达地区将重要的客户通过“摘樱桃”方式纳入旗下,就会严重影响我
国商业银行的利润获取。对外资银行开放国内市场之后,如何保持住优良客户,是我国
商业银行面临的至关重要问题。这一问题不解决,会成为威胁我国银行业稳定的最大障碍。
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是客户,而影响客户开发和培育的关键却是高素质的金融人
才。对一个商业银行来说,留住人才在某种程度上比留住客户更重要。在招商银行、光
大银行等股份制银行进军某一个地区时,其首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多的从各国有商业银行
吸收到高级人才。在沿海开放城市广和网点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让国有银行感受到了
人才流失的威胁。但是国有商业银行很快就会感受到第二轮人才危机,随着外资银行地
域限制和业务限制的取消,真正的人才争夺战也会悄悄地展开。吸引人才流入的除了高
薪以外,灵活的机制、公平的竞争环境、广阔的发展前景也许更受到新员工的青睐。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国际政治、经济波动带来的风险传导到我国境内的途径相对有
限,再加上国有商业银行与境内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后者实力明显较弱,虽然外资银行
进入我国市场已有一段时间,但是由于其受到诸多的限制,并没有对中资银行形成实质
性的威胁,因此形成了长时期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金融机构领域一统天下的格局。
随着我国整个金融系统改革的复杂程度和各种改革措施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加深,金
融市场开放的步伐在加快、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在按着既定的目标逐步推进、资本项目
管制的放松和资本流动自由化也将在不远的将来实现,整个金融自由化进程在逐渐加
速。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在很多方面结合起来,在市场效率提高、交易成本降低的情况
下,大量投机资本对利率、汇率等市场变量的敏感性大大提高,金融资产价格的易变性
加剧,不可测、不可控因素大大增加。在银行业,可能出现由于外资银行的进入而引起
我国银行机构的过度竞争,如何让国有商业银行在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尽快提高竞
争力,是近期改革的关键。
第五章利率市场化与风险冲击开放经济下国有随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第五章利率市场化与风险冲击
利率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对于以货币资金为主要经营对象的商业银行来说,利率的
变动可能使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及其他相关业务受到影响。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
自由化的最大特征是利率自由化,也是所有自由化进程中最为首要和关键的一环,我国
已经确立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商业银行所要面临的是利率波动幅度的同益扩大,
业务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展,银行业内外部经营环境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如何认识利
率风险,加快利率改革步伐,更好地管理利率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对商业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和利率管制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利率管制时期一直
处于稳定状态的许多业务和领域在利率市场化后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几乎包括所有资产
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在内的各项帐面数值都将面临重新的评价和估值。这种重新评估不
仅涉及到未来现金流的到达和支出的时间和规模,而且要摈弃长久以来的历史成本计价
原则,对资产负债项目进行市场价值评定。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变化构成了商业银行总
体现金流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资产风险分布和资本配置。为了突出利率风险在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在对信用风险进行统
一管理的基础上,制定了即将于2006年实施的《巴塞尔新资本胁议》(Basel II),对
包括利率风险在内的市场风险对资本配置的影响给与了高度的重视。随着利率风险在全
球范围内引起各国的普遍关注,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注意防范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冲击
和影响。
第一节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程
一直以来,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始终坚持对资金价格进行管制,并且取得一定成效。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来指导金融机构和企业、居民行为。但是,随着
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利率管制将不再适应金融机构发展的需要,必须通
过完善利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才能促进金融机构开发和设计出更加新型的、适应企业
和居民需要的金融工具,才能改进其定价机制。
一、利率市场化内涵
所谓利率市场化,简而言之,就是利率由资金的市场供求决定。在市场利率形成和
开放经济下周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五章利率市场化与风险冲击
运作的过程中,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基准利率的制定和调整,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贴
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间接地传递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有两个方面的
含义:第一,在中央银行决定基准利率的基础上,银行存贷款利率及其他利率由市场供
求关系决定。如美联储决定联邦基金利率、欧洲中央银行决定基准利率等。第二,中央
银行决定基准利率的方式是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市场手段实现的,不能通过行
政手段来完成。(易纲,2003)
利率市场化是实现相关金融改革的必要前提。特别是对以货币资金为主要经营对象
的商业银行来说,如果商业银行不能自主地依据资金市场供求确定存贷款利率,就不可
能与各类客户进行合理的金融产品交易,也不可能真正地走向市场。利率定价权的缺乏
会使商业银行很难区别对待不同行业、不同风险的客户及其投资项目,不能对业务实现
合理定价,也不可能准确预期利率变动的方向和幅度,利率风险管理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中央银行虽然名义上拥有利率决定权,实际上利率调控依然是一种计划调控,不可能建
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金融间接调控体系。而以上两个方面与我国金融改革的总体方向
相悖,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程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整个经济改革的总体战略一致,也遵循了渐进式的改革模
式。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从1996年开始,1996年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建立起全国统
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统一的同业拆借利率,拆借利率由拆借双方根
据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决定,逐步取消了对该利率的限制,使同业拆借利率成为一个可反
映全国范围内资金供求状况的利率指标。在同一年,为了配合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
实践,我国在国债发行中正式引入价格贴现的招标发行方式,发行利率由竟价决定。1998
年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发行也实行了利率招标: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包括外资银
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丌放同业拆借市场,而且尝试运用市场手段引导利率的波动。至此,
同业拆借利率、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都已经实现市场化决定。
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也在加快,1998年10月和1999年9月,中央银
行两次扩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1999年10月,人民银行放开了
协议存款利率。在浙江、黑龙江、吉林、福建和内蒙古的8家县市级农村信用联社进行
“浮动利率试点”。这些信用社被允许的存款利率最大浮动限度是30%,贷款利率的最
大浮动限度是100%,明显加快了利率市场化的步伐。
第五章利率市场化与风险冲击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200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有
关问题的通知》开始正式实簏,提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其中,商业银行、城市
信用社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则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银行
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风险给予企业贷款补贴的风险定价,逐渐形成金融市场的有效竞争
机制。
2004年lO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报经国务院批准,决定不再设定金融机构(不含
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考虑到城乡信用社竞争机制尚不完善,经营管理能
力有待提高,容易出现贷款利率“一浮到顶”的情况,因此仍对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
利率实行上限管理,但其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为基准利率的2.3倍。所有金融机构的
人民币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保持不变,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至此,我国金融机构
人民币贷款利率已经基本过渡到上限放开,实行下限管理的阶段。同时,允许金融机构
人民币存款利率F浮。即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对其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利率,可在不超过
各档次存款基准利率的范围内浮动,但存款利率不能上浮。人民币存款利率实行下浮制
度,实现了“放开下限,管住上限”的既定目标。
2000年9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我国外币存贷款利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
改革的核心内容包括:人民银行下放了外币贷款利率,由各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市场
利率的变化情况以及资金成本和风险差异等因素,自行决定各种外币贷款利率水平及其
计结息方式。对大额外币存款利率,即300万(含)美元以上外币存款,可以实行利率
的自主定价.300万美元以下存款利率由中国银行业协会统--N定,经中国人民银行核
准后对外公布。2002年3月,人民银行在统一境内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存、贷款利率管
理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放了非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即额度在300万美元以下
或等值其他外币存款)利率的自主决定权。2003年7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在下调境内
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的同时,放开了境内英镑、瑞士法郎、加拿大元的小额存款利率管理,
在同一年的12月,人民银行又通知各商业银行可按人民银行2003年7月2 r]公布的利
率标准为上限,自主确定美元、日元、欧元、港币、英镑、瑞士法郎和力¨拿火元七个币
种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
综上所述,我国货币市场的利率已经基本放开.通过银行问债券市场的公开市场操
作,中央银行对利率的调控能力逐渐增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呈现出以F特征:
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早于本币利率市场化:贷款利率市场化先于存款利率f订场化:批发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五章利率市场化与风险冲击
业务市场化早于零售业务市场化。这些特征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先外币、后本币,先
贷款、后存款,先批发、后零售的整体战略相一致。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是
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因为直接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因此改革起来
比较谨慎。对贷款利率来说,基本遵循扩大浮动幅度一设置贷款利率下限一完全市场化
三个阶段完成;存款利率与此类似,也是按照放开大额存单利率一设置存款利率上限一
完全市场化三个步骤实施。存贷款利率的自由化顺序是为了保证银行有一定的盈利空
间,而且不至于因为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而使银行立即陷入大规模亏损的困境。
2004年lO月29同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除外)和存款利率F限
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顺利
实现了“设置贷款利率下限、设置存款利率上限”的阶段性目标,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
革将按照原有的设想继续推进。
第二节银行利率风险阶段性分析比较
对利率风险的分析,通常将其划分为转轨时期的阶段性风险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后的
恒久性风险。
一、转轨时期的阶段性风险
所谓阶段性风险,主要是指在由利率管制向利率市场化转轨时期,商业银行不能适
应利率市场化变革的新环境而产生的风险。阶段性风险因为产生于特定的时期,因此具
有系统性特征,但随着该阶段的推移,阶段性风险便会随之消失,阶段性风险通常表现
为利率突然升高和利率频繁波动两个方面。
1、利率突然升高带来的风险
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水平突然显著升高,商业银行不能适应,会导致银行破产,甚
至对整个宏观经济造成破坏。
(1)存款利率升高带来的影响
在长期的利率压制后,利率市场化可能会导致存款利率突然升高(如表5—1所示)。
在世界银行《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对20世纪70一80年代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国家
进行了利率变动的分析,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在金融自由化前后利率均有不同
程度的升高,其中,尤以秘鲁(14%一71.5%)、土耳其(12.8%一50.O%)和乌拉圭
(8.O%一50.6%)三个国家最为典型。这种过快、过商的利率水平改变,会通过各种
苎至至—!燮垫些.兰垦些’冲圭茎垫丝塑!璺塑塑些塑堑墨堕竺墼墨:壁圭塑堕垫
渠道影响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利率高企和需求不足造成信贷成本和投资收益的缺口,
当资产的真实收益小于信贷成本时,资产的价格就会下降。在资产价格泡沫形成到破灭
的过程中,银行的资产组合中不良资产将会增加,同时也会对整个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表5-1若干国家金融自由化前后名义存款利率变动情况
国家金融自由化时间自由化前的利率自由化后的利率

盂加拉国1980 7.5 13 0
印度尼西瓶1983 9 O l 7.5
肯尼亚1980—1982 5.4 13 2
脖洛哥1978 1982 4.5 8 5
尼日利皿1982 6.0 8 5
巴基斯坦1973—1975 5.6 8.9
秘鲁1978一1982 14.0 7l 5
泰国1980 7.0 10,2
土耳其1980-1982 12.8 50.O
乌拉圭1974一1979 8.0 50.6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美国从1965年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利率完全市场化之后
短期存款利率的直线上升导致大量银行倒闭。如表5—2所示:
表5—2利率市场化后美国银行倒闭数目
年份倒闭数年份倒闭数
1975 14 1982 42
1976 17 1983 48
1977 6 1984 79
1978 7 1985 120
1979 10 1986 138
1980 10 1987 184
198l 10 1988
资料米源:邵伏军: 《利率市场化i=15(革的风险分析》, 《金融研究》,2004.8
(2)贷款利率升高导致商业银行逆向选择。在原有利率管制的条件下,贷款利率
的上限是固定的,银行没有动力向高风险的客户提供贷款。但是如果实行利率市场化之
后,贷款利率上限被取消,随着绝对贷款利率水平的升高,风险偏好者被包含在借款人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锨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舫范第五章利率市场化与风险冲击
的类型之中,商业银行在利益的驱动下,将资金投向高风险的项目和客户,而风险较低
的项目投资者因为利息成本过高被迫退出市场,造成“劣客驱逐良客”的现象,这会使
申请借款者的平均质量下降,最终使银行实际收益随之下降。
(3)贷款利率升高也会出现道德风险。在利率升高的情况下,原有的风险规避型
企业受到风险的激励也可能临时改变策略,将资金投向可能带来更高收益的高风险项
目。虽然资产组合理论认为,高风险一高收益的投资组合与低风险一低收益的组合的效
用是相差不多的,但是在发展中国家,银行规避高风险的手段和措施并不完备,对高风
险项目的识别和管理都很薄弱,利率升高的直接后果可能就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下
降,信贷风险增加。
当利率呈现超高状态时,由于一般生产性投资项目不可能产生足够多的利润来支付
高利息,信贷资金的唯一出路便是投机性极强的证券投资和房地产行业。例如在美国、
法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些银行为了生存,从事高风险的外汇投机买卖或以中长期形
式运用到风险高、投机气氛很浓的房地产和证券行业中,最终导致亏损,甚至破产或被
兼并。(郑木清,2002)
国外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向上的金融抑制”:如果实际利率过高,超过了自然
利率水平,会导致银行过多的贷款无法收回:如果不进行放贷,又会产生过度的存差,
两者都会导致银行体系的不稳定。
表5—3 1980—1995年不同国家利率自由化和银行危机的时间
87
第五章利率市场化与风险冲击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国家利率自由化的时问(1980—95) 银行危机的时期
芬兰
法国
德国
希腊
危地马拉
丰弧那
洪都托斯
印度
印度尼西Ⅱ
爱尔兰
以色列
意大利
牙买加
日本
妯日
旨尼亚
韩国
马米
马里
墨西
荷兰
新西
曲蛐

尼日利亚
挪威
巴布亚新几内Ⅱ
巴拉圭
秘鲁
菲律宾
葡萄牙
斯里兰}
瑞典
泰国
多哥
土耳其
鸟干达
1986—95
1980-95
1980—95
1980—95
1989 95
199l一95
1990 95
1991 95
1983—95
1985—95
1990—95
1980—95
1991—95
1985—95
1988—95
1991—95
1984—88,199l 95
1980—95
1989 95
1980—95
1980,1984—95
1990—93
1985—95
1980—95
1990—95
1 980 84,1990—95
198卜95
1994—95
1980—95
1980—95
1989—95
1993—95
1980—82,1984—95
199卜95
1991—94
1993 95
199卜94
1992—94
1983—84
1990—94
1992-94
1989—90
1993
1985—88
1987—89
1982,1994—95
199卜95
1987-93
1989—95
1995
1983—90
198l一87
1986—89
i989—93
1990—93
1983-87
199l,1994—95
羞国!!塑:堕j!!!:!1
88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五章利率市场化与风险冲击
资料来源: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Financial Fragili Ly,Asli
Demirgfl9一Kunt and Enrica Detragiache,IMF Working Paper,1998
表5—3显示,除了一些欧洲发达国家在利率自由化后没有发生银行危机之外,大多
数国家在利率自由化之后的一些时间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危机的侵扰,而几乎所有
的发展中国家都没有逃脱利率自由化后带给商业银行的危害。
2、利率水平频繁波动的风险
利率市场化后,需要商业银行根据本行的盈利性要求、资金供求关系和同业竞争关
系等因素确定自身的存贷款利率水平。但是与利率提高相伴随,利率的波动性逐渐加大,
利率水平变动频繁,利率变动的规律性变得很难把握,长期受制于利率管制的商业银行
很难适应这种变化,无法做充足的应对,不能及时开发创新型金融工具和合适的金融产
品来规避利率波动风险。
在分析商业银行的内在脆弱性时,明斯基所提到的三类企业中,在正常经济条件下,
三类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好,但是当经济出现过热迹象,利率的突然上升和频繁波动对投
机型企业和蓬齐企业都会造成影响。企业的资产贬值、经营困难,甚至陷入资不抵债的
境地。对商业银行来说,意味着不良资产的迅速增加。总体来看,利率的突然升高和频
繁波动是商业银行出现利率风险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后的恒久性利率风险
利率改革的恒久性风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利率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
性,相比于利率阶段性风险,恒久性风险具有长期性和非系统性特征,而且将伴随利率
市场化过程的始终。
l、成熟期不匹配风险
由于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不匹配,当利率上升时,若银行
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少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则银行的净利差收入会减少:在利率下降时,
若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多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则银行的净利差收入也会减少。此类风
险通常称其为成熟期不匹配JxL险,也称为利率敏感缺口风险。
2、潜在的选择权风险
第五章利率市场化与风险冲击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由于客户享有潜在的选择权,如果贷款客户提前偿还未到期贷款或存款客户提前支
取未到期存款,而且此时银行未到期的固定利率存贷款与市场利率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银行虽然可以为此征收罚金但不足以抵补利差损失,结果导致收入减少,这就是潜在选
择权风险。
金融产品潜在选择权的行使使得银行面对利率变动时处于明显不利地位。当市场利
率下降时,如果客户提前归还原有贷款,银行将不得不以更低的利率重新进行投资:市
场利率上升时,如果客户提前支取存款,银行将不得不以更高的利率重新获取资金以支
持其资产业务。前者使银行收入减少,后者使银行成本增加,综合效应就是利差收益下
降,这将进一步导致金融机构资产负债项目的市场(经济)价值受损,J而这恰恰是利率
风险的具体表现。这种情况在利率管制时代也存在,但在利率市场化时代变得更为复杂。
首先是利率变化的频率、幅度、方向更加不可预测,因此对潜在选择权的行使情况也更
难把握:其次是银行在获得自由定价权的同时也强化了风险责任,定价不当将导致更大
的损失。
3、收益曲线风险
银"ITN用短期负债支持长期资产,长短期利率水平的差异可给银行带来期望利差的
收入。但是如果存贷款利率波动不一致或短期存贷款与长期存贷款利差波动幅度不一
致,出现长短期利差缩小甚至出现倒挂时,使商业银行原有的资产负债期望利差落空,
利差收入就会出现大幅降低甚至变为负数。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上,银行存贷款利率多以
国库券收益率为基准来制定。在正常情况下,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收益曲线的斜率
是正的,但是利率市场化之后,利率变动的频率加快,收益率曲线将可能出现上升、下
降、水平等更复杂的形态,利率水平的波动以及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都会影响商业银行
的收益、净现金流和市场价值,使商业银行承担更多的利率风险。
4、基本点风险
在利率放开初期,由于市场竞争Di:l,BlJ,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会有缩小的趋势。在以
利差收入为银行主要收入来源的情况下,这一趋势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冲击是不占而喻
的。在同⋯时期内,当两种不同金融商品的基准利率变化水平不同时,会导致基本点风
险,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在存贷款利率波动幅度不一
致的情况下,存贷利差缩小导致银行净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另--lq'是在短期存贷利差
波动与长期存贷利差波动幅度不一致的情况下,由于这种不一致与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不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五章利率市场化与风险冲击
相协调丽导致净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
5、定价风险
利率市场化之后,利率对经济变数的敏感性大大增强。经济的繁荣与衰退、通货的
膨胀与紧缩、资金的流入与流出都会引起利率的波动。商业银行可以按照市场资金的供
求状况,对其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进行自主定价。定价成为决定银行竞争成败的关键
因素,商业银行必须在定价方式、定价程序、定价策略等方面及时作出反应,刁‘能在客
户的稳定和扩展中占领市场。
第三节利率市场化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冲击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均要不同程
度地经历利率的阶段性风险和恒久性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虽然在某些方面仍然受到管
制,但是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改革的必然结果,放开利率管制将是最终的选择。在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同样也会由于利率的波动,使银行资产收益和价值相对于负
债成本和价值发生不等量变化,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给商业银行带
来更多的利率自主权同时,也使其面临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的考验。
对于利率市场化带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利率改
革对商业银行自身业务经营的影响,二是利率改革对宏观经济造成冲击,间接影响商业
银行的稳定。
一、对银行自身的影晌
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国有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也可以从转轨阶段风险和利率市场
化改革的恒久性风险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l、阶段性风险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完成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
目标。在进入完全市场化阶段之后,也会出现利率水平的突然升高和利率水平的不『F常
波动,两者都会对银行形成一定的冲击。
首先,存款利率升高会导致净利差收入下降。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之间在存款
和贷款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由于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中,存贷款还将占
有主要的比重,资金来源争夺的结果会造成存款利率的提高,当存款利率上升幅度大于
第五章利率市场化与风险冲击开放经济下周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贷款利率上升幅度时,即相对贷款利率水平下降时,商业银行因存款成本的上升、贷款
收益的减少等因素,会造成存贷款净利差收入的减少。这已被很多国家的实践所证实,
20世纪60一70年代期间,英、法、德等国的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就曾经由4%左右下降
至3%甚至接近2%。
其次,贷款利率的上升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随着贷款利率上限被取消,风
险偏好者被包含在借款人的类型之中,商业银行在利益的驱动下,将资金投向高风险的
项目和客户,而风险较低的项目投资者因为利息成本过高被迫退出市场,这会使申请借
款者的平均质量下降,最终使银行实际收益下降。在利率升高的情况下,原有的风险舰
避型企业受到风险的激励也可能临时改变策略,将资金投向可能带来更高收益的高风险
项目。因为当利率呈现超高状态时,一般生产性投资项目不可能产生足够多的利润来支
付高利息,信贷资金的唯一出路便是投机性极强的证券投资和房地产行业。利率升高的
直接后果可能就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下降,信贷风险增加。
再次,利率升高除了影响资产业务中的贷款之外,对其他资产业务也会产生影响,
如利率升高使商业银行的长期固定债券投资业务面临风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
1996年5月l目起,我国连续8次下调存贷款利率,目前利率水平基本已经处于历史最
低位。(见表5 4)但是当我国经济重新进入新一轮扩张期之后,利率也将随之上调,届
时商业银行持有的很多固定利率债券就会面l艋亏损的危险。由于现在银行问市场债券的
主要持有者都是商业银行,而且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用于管理利率和汇率风险的衍生工具
市场,商业银行到时几乎无法规避长期国债投资的利率风险。
表5—4利率变化表(单位:年利率%)
时间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利差变化
1996 5 1 9.18 10.98 l 8
1996 8.23 7 47 10 08 2.6l
1997 10 23 5.67 8 6d 2.97
1998 3 25 5.22 7.92 2.7
1998 7 l 4.77 6 93 2 16
1998 12.7 3.78 6.39 2.61
1999 6 10 2 25 5.85 3.6
2002 2.2l 1.98 5.31 3 33
资料来源:中国统汁年鉴(2003)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五章利率市场化与风险冲击
最后,利率的频繁波动也会使银行的流动性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我国商业银行的
现状是不良资产比例很高、资本金不足、资本金的补充渠道不完备、规避风险的手段落
后。实现利率市场化之后,金融机构间的激烈竞争和频繁的资金流动将使商业银行面临
流动性不足的压力,甚至可能由此引发挤兑风险。
2、恒久性风险
(1)成熟期不匹配风险
从期限结构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资金来源短期化与资金运用长期化的现
象。在长达8年的降息周期中,因为长期存款利率水平和短期利率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
等原因使储蓄存款出现短期化现象,其间伴随着贷款利率的逐渐降低,直接融资渠道的
狭窄,以及居民住房贷款余额的显著增加,银行贷款期限长期化趋势相当明显。上述两
种现象的并存,加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负债大于利率敏感性资产,存在负缺
口现象。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存贷款利息计算规则表现为定期存款利率固定,存款到期
后按存入日挂牌利率支付利息,而贷款利率适当浮动并每年调整一次。2004年10月底
在长期下调利率之后首次上调,作为已经习惯将资产负债成熟期结构保持为利率敏感性
负缺口状态的商业银行来说,需要尽快调整不匹配状态,否则将使收益水平受到很大影
响。在真正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利率的升降变动将更加频繁,银行受到的冲击程
度和频率都会加大。
(2)潜在选择权风险
由于商业银行的存贷款都赋予客户一定的自由选择权,因此提前还贷和提前支取将
普遍存在。随着利率市场化之后利率变动的频繁,客户自动调整资产和负债的情况会更
加普遍,而这种调整均有利于客户,却对商业银行不利,因此也需要银行采取措施,将
风险分散或减小。
(3)基本点风险
基本点风险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在存贷款利率波动幅度不一致的情况下,存
贷利差缩小导致银行净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如2002年2月21日,一年期存款利率下
调0.27%,一年期贷款利率下调0.54%,存贷款利差由原来的3.6%下降到3.33%,
减少0.27个百分点。另一种是在短期存贷利差波动与长期存贷利差波动幅度不一致的
情况下,由于这种不一致与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不相扔调而导致净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
第五章利率市场化与风险冲击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4)定价风险
国内银行目前不具备量化客户贷款的能力和经验,利用利率区间定价的能力更是相
当薄弱。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因为定价不科学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的损失。
二、宏观因素对银行的冲击
利率市场化改革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影响深远。我国对这一问题采取了谨慎的态度,
利用渐次推进的策略,摈弃了“一步到位”式改革。但是无论如何,利率改革的最终目
标部是市场供求决定利率机制的形成。从管制到取消管制,无论采取何种改革方式,都
会对商业银行产生直接的冲击,也会对宏观经济各个层面产生复杂的影响。
首先,从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方式和能力来分析。在利率管制时期,中央银行通过
调整基准利率来调节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可以相对容易地达到调节经济发展规模和速
度的目标。但是,在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后,中央银行只能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间
接调节市场利率。此时,对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宏观经济出现过
热,中央银行在不能以直接管制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又没有合适的市场化管理措施的
情况下,商业银行大规模发放贷款,信贷规模急速膨胀,则很有可能爆发金融危机。
其次,泡沫经济出现的可能性。如前所述,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后,利率通常都会
上涨,商业银行在高收益的驱使下,将资金投向高风险的房地产和证券领域,在金融机
构强大的资金实力支撑之下,房地产和股票资产的价格会不断攀升,资金推动和价格上
涨形成螺旋上升之势,经济泡沫随之产生。在外部因素刺激下,泡沫无法维持迅速破裂,
商业银行只能陷入困境甚至破产。
最后,利率改革和汇率风险的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后,利率的频繁波动和
上涨都会对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我国金融改革的路径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会在资
本项目可兑换之前完成,虽然短期内我国资本项目不会放开,但外资己经可以通过越来
越多的途径进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后的利率水平上涨,会吸引外资大蠼进入:利率
的频繁波动更会加剧外资出逃和涌入,对我国币值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一定的
破坏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仅会对微观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产生影响t而且
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宏观经济,进而间接威胁银行的稳定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否
定利率市场化改革,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可以通过有效的监管手段来解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五章利率市场化与风险冲击
决,而商业银行自身也可以通过加强对利率风险的衡量和测定来减小和分散风险。
第四节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测定与管理
由于利率市场化过程隐含着各种风险,因此必须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利率风险的大小
进行衡量。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对利率的敏感度不同,不仅会使银行的收益发生变化,
也会使银行的资本发生变化,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原有以信用风险为基础
的资本标准的基础上,又辅以利率风险作为补充。利率风险和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其他风
险有相似之处,主要产生于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如何正确地测定利率风险缺口.对于
利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识别与衡量,其实就是对风险来源进行识别和对利率影响进
行衡量。前者主要是对资产负债业务客户行使隐含期权的情况进行识别,后者则是在此
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技巧或技术手段对其影响进行评估。因此,风险识别与风险衡量往往
紧密结合在一起。截至目前,国际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识别衡量模型已经从最初的定
性评估发展到定量控制,并在金融工程技术的支持下日趋精确。
~、利率风险测定模型演变
1、重新定价模型(repricing model)
重新定价模型在本质上是一种从会计帐面价值的角度所从事的现金流量分析。重新
定价模型又称为资金缺口模型(funding gap model)。由于它所分析的是在某一特定期
间内Eh利率敏感性资产所产生的利息收入,与利率敏感性负债所产生的利息支出间的缺
口,因此它也就是传统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中的缺口管理。所谓利率敏感性资产是指所有
在1年内将重新定价或到期的资产,其中包括贷款、租赁、债券及其他生息资产。利率
敏感性负债是指所有计划在1年内重新定价或到期的负债,其中包括定期存款及其他商
业票据等。利率敏感性缺口是指利率敏感性资产(RSA)减去利率敏感性负债(RSL)。
若RSA--RSL>O,则出现正缺口,反之则出现负缺口。当利率下降时,若有乖缺口,则
银行有利率风险;反之,当利率上升时,若有负缺口,则银行有利率风险。具体分析步
骤是对所有资产负债业务的合约期限进行分组,并对不同合约期限的缺口进行衡量。当
预测未来某一期限内将会发生利率调整,可能会导致资产负债业务重新定价的情况下,
计算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规模之问的缺口,并对因为该缺口的存在,当利
第五章利率市场化与风险冲击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率变动时可能给银行带来的损益情况进行评估。
重新定价模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经非常流行,因为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也
存在诸多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不足:首先,重新定价模型是对会计帐面价值的现
金流量分析,而未考虑利率变动对资产和负债所产生的市场价值效应。其次,个别利率
敏感性资产及负债的特性在从事分组处理时,会由于过度的加总(Over aggregat Jve)
而被抵销。在重新定价模型中,通常将一段较长的期限划分为若干个时i'nJ段,从而忽略
了每⋯分组中有关资产和负债期限分布状况的信息。虽然在任一+到期分组中利率敏感性
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可能是相等的,但是通常情况下,负债趋向于在分组的期限末重新定
价,而资产则倾向于在期初重新确定利率。最后,无法解决资金回流问题。重新定价模
型忽视了资产负债项目的动态情况和隐含期权对合约实际期限的影响。在商业银行的同
常经营中,随着不断吸收和偿还存款而不断发放和收回消费和抵押贷款,银行可以将贷
款的回流资金以市场利率进行再投资,所以这种回流资金是利率敏感性的。
2、到期模型(maturing model)
不同于重新定价模型中以会计帐面价值来表示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科目,到期模型是
以市场价值来表示资产与负债科目,因此也称市场价值模型。所谓市场价值是指金融机
构现有资产负债业务的市场净值或投资组合的市场净值。事实上,利率变动不仅影响未
来利息收入或支出的现值,而且还将影响本金收入或支出的现值,从而影响金融机构投
资组合的市场价值。该模型是根据当时的利率水准重新评估银行的资产与负债。就单一
固定利率的资产与负债而言,根据到期模型,资产或负债与利率的关系如下:
利率的上升(下降)~般会导致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的下降(上升);
资产或负债项目到期同越长,那么当利率上升(下降)时,其市场价值的下降(上
升)幅度越大;
对于任意给定的利率增幅,随着资产或负债科目的期限的增加,其市场价值下降的
比率递减。
以上关系也适用于资产或负债的组合。如同重新定价模型的利率敏感性缺L_:】一样,
到期模型也有到期缺口(maturity gap)。如果用M。表示资产项目的加权平均到期期限,
M,表示负债项目的加权平均到期期限,则M。一M,为到期缺13。到期缺口用来衡量银行资
产或负债科目的利率风险。如果缺口为正值,当利率上升时,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都
96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五章利率市场化与风险冲击
会下降,此时若长期资产多于负债,那么资产组合市场价值下降的幅度比负债组合市场
价值下降得大,银行也有利率风险。
该模型克服了只注重短期收益、只关心利息收入变化的缺点,充分考虑了长期总收
入的风险,因此更能准确并提前揭示利率变动对金融机构的长期影响。该模型主要采取
利率情景压力测试技术,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项目在未来一定期限内现金流的现值进行
估计并比较每种利率情景下的市场价值,从而衡量潜在利率变动的影响。
从到期模型中可以判断只有资产与负债的现金流量发生的时机(timing)与到期F1
相同,银行的利率风险才‘能够获得较大的规避(immunization)。即金融机构使自己免
疫利率风险的最佳方法是使其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相互对称,使资产和负债的加权平均到
期值之差为零。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资产或负债现金流量发生的时机与到期日并不
相同,因为只有当全部现金流都在期末支付或收到,期间不发生任何现金流时,持续期
才等于到期期限,这与商业银行的实际经营状况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便出现了持续期
模型。
3、持续期模型(duration model)
1938年麦考莱(Frederick Macaulay)提出了持续期的概念,持续期是以现金流的
相对现值为权数计算的到期期限的加权平均时间。(见公式)持续期是一种比到期期限
更完善地计量资产或负债利率敏感性的方法,因为它考虑到了所有现金流的发生时间和
资产或负债的到期期限。该模型不只考虑资产或负债项目的到期日,而且也考虑了现金
流量的到达时机。充分考虑资产负债工具中各种隐含期权对资产负债业务合约期限、资
产负债价格的影响和调整,从而以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业务的实际持续期或实效持续期为
度量利率风险的基础。与重定价模型和到期模型相比更贴近商业银行业务实际,对商业
银行所从事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运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也因此成为20世
纪80年代以后利率风险衡量的重要模型,为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衡量提供了全新的分
析思路。
Σ讧×DF,×f ZPv,×,
肛可ii 2面_ ,=l ,;1
公式(5~1)
第五章利率市场化与风险冲击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其中,
D:持续期(以年为单位)
CFc:在t期末收到的现金流
N:收到现金流的最后一期
DF。:折现系数=1/(1-FR)‘,其中R为收益率或现行市场利率水平
PV::t期末现金流的现值,等于CF.×DF。
持续期模型除了可以使单一贷款免于遭受利率波动之外,通过分别计算商业银行资
产负债表中资产组合和负债组合的持续期,也可以用于评估整个商业银行的总体利率缺
口。商业银行还可以利用持续期对资产和负债组合进行利率风险免疫管理,即通过使银
行的资产和负债的持续期相等,使持续期缺口为零,则资产和负债分别受利率变动的影
响相互抵销,使利率变动对整个资产和负债组合的价值不产生影响,从而达到利率风险
免疫的目的。通过比较,不难看出持续期模型相对于传统的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和到期
模型而言。更能有效地管理利率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测定模型的选择
资产负债管理与风险管理是目前各商业银行日常营运的重要课题,在进行资产负债
管理与风险管理过程中,利率风险模型是必需的工具。三种利率风险模型分别从不同的
角度对利率风险的衡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重新定价模型比较适用于传统的资产负债管
理,从会计帐面价值的角度进行分析;到期模型和持续期模型则更适用于风险管理,从
市场价值的角度分析。虽然分析对象和适用范围有别,而且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缺点
和不足,但对于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来说,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水平和调整均由人民银行决定,商
业银行只能在官方利率上下有限的范围内浮动。各国有银行将利率管理的重心放在宏观
形势分析,对利率走势的跟踪、分析和准确预测方面,并对资产负债的利率结构和期限
结构实施有效地调配。有的银行升发了利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利率风险管理模型,其
中中国建设银行采用了在险价值分析(Var)和敏感度分析。各固有商业银行初步建立
了分级授权、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存贷款利率管理体系,通过强化利率风险管理防范市
场风险。
在三种利率风险计量模型中,以重新定价模型最适合于我幽17前的银行状况。随着
98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五章利率市场化与风险冲击
利率的波动幅度和频率不断加大,需要商业银行对长、短期利率走势进行准确的预测和
分析。商业银行可以在预计市场利率上升的前提下,增加持有利率敏感性资产,加大利
率敏感性缺口,使收益增加;在判断利率将要下降的时候,增持利率敏感性负债,使利
率敏感缺口为负值,达到银行收益增加的目的。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先从表内各项资产负
债业务的利率敏感性分析入手,对其缺口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调整表内资产负债
的比例,确定合理的缺口调整方法。这种方法相比于始终坚持利率敏感性缺口为零的消
极管理要更加有效。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用更加复杂有效的利率风险衡量模型的积极性并不高,在目前
所采用的重新定价模型中,规避利率风险是建立在对未来利率的变动方向预测正确的基
础上,这在管制利率阶段还可以发挥作用,但是如果利率实现市场化决定,就很难充分
预测每一次的利率变动方向和范围,重定价模型的弊端就会十分明显。我们目前只注意
到了利率变动对资产和负债价值所产生的收入效应,但却忽视了其市场价值效应。同时,
为了克服过于综合的问题,监管当局应要求商业银行报告相对间隔较短期限的资金缺
口,商业银行自身也要通过利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争取随时把握未来任意某天的资金
缺1:3情况。当然,商业银行还要对资金回流现象密切关注,以判定每一项资产和负债在
下一年度的回流金额,从而得到校正后的资金缺口数据。虽然国有商业银行现在还没有
大规模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但金融创新的趋势不可避免,在重定价模型中没有考虑到衍
生交易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应对此问题引起重视。因为重定价模型存在以上缺陷,国有
商业银行应该尝试其他的利率风险衡量模型。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短期资金长期占用问题,如果应用到期模型来衡量,
存在很大的利率风险。因为目前我国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未来具有上升的空间,若未来
利率上涨,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市场价值下跌的幅度要远大于负债业务市场价值下跌的幅
度,这种状况会使银行的利益受到损害。通过比较到期模型和持续期模型,银行计量和
规避利率风险,需要管理的是其持续期缺口而不是到期期限缺口。虽然利率的变动对商
业银行来说,主要是外生的,但持续期缺口的大d,年ll金融机构的规模则受金融机构管理
层控制,因此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还是大有可为的。持续期模型本身比重定价模型
更加科学和完善,能准确地反映银行资产和负债所承担的利率风险,同时它又适用于复
杂的组合管理。因此,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引入持续期模型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
第五章利率市场化与风险冲击苎望丝堕!堕塑堕兰兰堡堑墨堕箜望墨:壁妻塑堕蔓
势。当然,持续期模型本身也存在局限性在我国引入持续期模型,在很多方面存在现
实条件不满足的情况。
第一,在持续期的计算公式中,有一个变量是折现系数,计算折现系数的关键是收
益率或现行市场利率水平,只有找到这个数据,才能计算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在西方
国家的金融市场上,这个贴现率可以通过活跃的国债市场得到。但是。目前我国国债市
场还不是很发达,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使用也并不普遍,很难寻找到一个合适的·盯场利率
水平。如果缺乏了这个数据,想要计算固定收益的资产或负债的持续期,将失去其准确
性和权威性。
第二,在计算持续期时,需要获取关于每一期末现金流量的准确数据,也就是每一
期末资产的流入量和每一期米负债的流出量。虽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项目并
不是很复杂,但是随着业务量的增多,资产负债项目中的各类存款和贷款组合在一起数
量非常庞大,业务比数繁多,每一笔存款的提取和贷款的偿还都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由此得出的未来各期末现金流量的数据统计工作比想象中的要困难得多。
第三,如果应用持续期模型,在银行存在持续期缺口的情况下,为了防范因为利率
上升对银行的净值造成损失,可以通过适当延长负债的持续期、缩短资产的持续期、改
变资产负债比例等手段使持续期缺口为零。因此在应用持续期模型时,需要重新构造商
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但是改变资产或负债的有效期长短要受到银行客户的需求和意
愿的限制,银行的自主性和随意性非常弱。可行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三个,~是在银行的
资产组合持续期大于负债组合持续期时,通过出售债券来降低资产组合的持续期:相反
的情况出现时则应购进债券以适当增加资产的持续期,但该方法的顺利实施需要一个品
种齐全、期限结构合理的、发达的债券市场。对西方国家来说,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资
产证券化和资产出售等手段,相对较轻松地实现资产负债结构的变换。第三,不采取这
种直接调整持续期的手段也可以,但是需要另外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拥有发达的衍生工
具市场,商业银行通过在市场上利用利率期权和利率互换等工具对头寸进行套期保值,
从而达到风险管理的目的,而这一点目前在我国也不具备。综I二所述,对于我国国有商
业银行目前的状况来说,由于没有合适的资产负债转换方法和方式,各种资产负债结构
转换的交易成本都很大。当务之急是在逐渐引入持续期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各种资产负
债的转换手段,配合先进的利率风险衡量模型,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五章利率市场化与风险冲击
三、利率风险的管理
上述三个模型在实践中的引入.目的在于使国有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分析和衡量技
术更加完善和科学。但是,由于我国开放经济和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特殊性,国有商
业银行的利率风险表现出极强的阶段性特征。在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
遵循这种阶段性特点,结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使我国银行业的利率风
险管理更加有效。利率风险管理的目的并不是完全消除利率风险,而是通过业务经营和
资金管理策略,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通常
划分为表内管理和表外管理两个主要方面。前者表现为对资产负债表的各项业务进行结
构调整,后者则是通常的利用利率衍生工具交易来回避和减小风险,二者有效地发挥作
用还要依赖于商业银行内部分工明确、合理有效地组织结构。
首先,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必须重视对利率风险的分析和管理。利率市场化后,商
业银行的收益与利率、汇率、费率的水平和变动的相关性日益密切。作为商业银行的高
层管理人员,必须对利率风险识别和管理进行有效地指导和监督,建立科学的利率风险
预测体系和控制体系,建立系统、规范的利率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结果是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中央银
行不再对其直接管制。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在市场基准利率的基础一L,按照科学的定
价模型和技术自主确定。西方的一些大型商业银行相继开发了高度个性化的定价软件。
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应改变传统的资金定价方式,在掌握浮动利率定价技术的基础上,尝
试应用相关模型实现科学定价,以适应利率市场化后,频繁波动的市场状况,随时对金
融产品价格进行调整。
其次,资产负债表内业务的调整和监控是利率风险管理的关键。利率作为货币资金
的价格,商业银行又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即资产和负
债业务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就一直与利率风险相伴随。利率管理部门应充分熟悉银行内的
各项业务品种、价格、期限。前文提到的重新定价模型、持续期模型、到期模型都需要
对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所有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计量,这样才有利于对风险的识
别和确认。
再次,随着积极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的陆续出台,在资产业务方面,可以通过资
产证券化和资产出售等方式,对资产实行重新定价,避免固定利率资产因为市场利率波
101
第五章利率市场化与风险冲击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动而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商业银行也可以自主地调整资产期限结构,使其与负债期限
结构相匹配。在负债业务方面,可以适当改变目前被动负债的方式,开发主动负债工具,
以完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为了控制利率风险,商业银行也可以调整业务组合,
将重心转移到对利率不甚敏感的非利差收入方面,包括各种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从而
改善收入结构,提高商业银行的总收入水平。
最后,利率衍生工具是控制利率风险发生和蔓延的有力武器。在20世纪70一80年
代之后,西方国家陆续放弃了对利率、汇率的管制,金融机构和盒融市场开放度逐渐扩
大,金融自由化浪潮增加了各种金融变量的波动幅度,波动频率也逐渐加快,金融风险
与日俱增,金融衍生工具成为减少利率、汇率和金融商品价格风险的有力武器。利率期
货、利率期权和利率互换等可以及时有效地完成利率风险的转移。利率风险衍生工具发
展非常迅速,在国际衍生会融市场上,与利率风险有关的金融工具交易非常活跃,增长
速度很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利率衍生工具一直占80%以上,(刘义圣,2002)
有力地帮助金融机构及其他市场主体规避了利率风险。
长期的利率和汇率管制,使商业银行较少感受到资金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威胁,对衍
生工具的需求并不强烈。利率市场化后,银行面临的资金价格变动风险陡然加大,和拥
有丰富的衍生工具市场操作经验的外资银行相比,竞争压力明显加大。我国商业银行应
该尽快掌握规避利率风险的手段和策略。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开放在客观上为商业银行开
展金融创新,特别是各种规避风险的衍生工具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压力。同时,由
于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获得了金融产品定价自主权,在客观上就为商业银行进行金融
创新提供了可能性。所以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我国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同时金融监管
当局要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各种利率风险规避型金融工具的创新,使商业银行能够充分依
托国内外金融市场,积极利用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在内的各种金融产品和工具,对利率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六章风险积累、冲击及爆发的国别分析
第六章风险积累、冲击及爆发的国别分析
在开放经济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累积性风险受到了考验。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环境
的变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都会成为冲击银行稳定和安全的因素。银行风险在形
成和积累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并可能因为某种因素的冲击而爆发危机。由于银
行风险的爆发通常和经济金融危机联系在一起,因此结合已发生的金融危机实例,通过
分析其发生、发展脉络,找到其中的促发因素和发展轨迹,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
分析和研究有所启发。
第一节东亚金融危机的积累、冲击及爆发
一、东亚国家金融风险积累原因分析
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亚国家,在赶超战略的指引下,意图通过经济
的飞速发展来改变落后状态。但是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却使这些国家的经济走向了衰
退。究其原因,与其长期的风险积累不无关系。
l、资本项目过早开放,短期资金大量流入
外资之所以大量流入东亚,主要是由于大多数东亚国家的宏观经济良好,如表6—1
所示。从1989年开始,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和韩国在内的国家经济均保持了高速的增
长,远远高出当时世界的平均经济增长率(3.2%)。以马来西亚为例,在1988—1996
年间,每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通货膨胀率每年平均为3.5%,在1996年,失
业率仅为2.5%,宏观经济状况很好。(于宗先、徐滇庆,2001)在危机发生之前,韩国
的经济状况同样表现较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996年真实GDP增长率达到6.8%,总
储蓄率超过30%。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本回报率的大幅上升,吸引资本项目短期资金大
量流入。
03
第六章风险积累、冲击及爆发的国别分析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表6—1亚洲国家经济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单位:%)
年份泰国马来西Ⅱ 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韩国
1979—1988 6 7 5.8 4.9 I.9 8.1
1989 12.2 9.2 9.1 6.2 6.4
1990 11.6 9.6 9.0 3.0 9.5
199l 8 l 8.6 8.9 一O.6 9.1
】992 8.2 7.8 7 2 0.:{ 5 l
1993 8.5 8.3 7 3 2.1 5 8
1994 8.9 9 2 7.5 4.4 8 6
1995 8 7 9.5 8 2 4 8 8.9
1996 6.4 8.2 7 8 5 5 7 l
资料来源: 《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防范》,石俊志著,2001年,中国金融出版礼,164页。
外资大量流入东亚地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二十世纪最后的二三十年间.世
界范围内各国和地区金融自由化的速度不断加快。泰国的金融改革开始于1989年,在
1990~1992年,完成了利率自由化改革;1992~1995年,实现了资本流动自由化。泰
国金融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利率自由化、放松外汇管制、建立曼谷国际银行业务便利
(BIBF)、放松对金融机构资产管理的限制、金融业务自由化等。
BIBF建立后,有46家泰国和外国银行以及其他海外金融机构得到许可证,这些机
构的资金来自海外,贷款以外汇发放,此后通过银行融资实现的国际资本流动迅速增加。
商业银行通过BIBF吸收大量外资,银行的国外负债的比重由1992年的6.56%上升到
1994年的19.23%,而且其中大部分是短期债务。由于泰国一系列的金融自由化措施,
泰国资本流入的结构出现了短期化和证券化的现象。资本项目短期资金的大量流入是东
亚国家风险积累的一个主要原因。
经济增长、金融自由化改革与外债的关系都非常密切,发展中罔家普遍缺少资本.
外债在经济增长中扮演关键的角色。自1995年底至1997年6月,短期外债占总外债的
LP,ff0.韩国为68.2%、泰国为66.6%、印尼为60.9%、马来西亚为52.2%。(丁一凡,
2003)大部分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外债额在1996~1997年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占GDP
的比例也保持在较高水平,见表6 2。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六章风险积累、冲击及爆投的国别分析
表6-2亚洲各国及地区外债及外债占GDP百分比(单位:十亿美元、%)
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台湾
年份外债外债外债外债外债外债
外债外债外债外债外债外债
/GDP /GDP /GDP /GDP /GDP /GDP
199l 35.99 36.g 79.78 65.1 39.73 13.6 17.81 39.9 32.45 70.4 Na Na
1992 39.6l 36.2 88.30 66.4 44.16 14.4 19.96 36.4 33.00 60.8 Na Na
1993 45.84 37,l 89.48 58.9 47.20 14.4 23.30 38,7 35.93 64.9 Na Na
1994 60.99 43.1 96.50 57.4 60.00 15.3 24 77 36.9 40.00 60.8 Na Na
1995 65.00 42.4 109.2 55.8 82.10 18.O 30.60 38.5 39.45 51.5 Na Na
1996 89.00 54.0 115.0 51.8 112.10 23.0 33.90 40.1 43.00 54.6 31.50 11.6
1997 97.00 61.0 129.0 60.9 137.40 28.4 31.OO 31.2 45.00 76.8 34.60 12.3
资料来源: 《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防范》,石俊志著,2001年,中国金融出版社,165页。
但是,东亚国家和地区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却掩盖不了高额外债所带来的隐患,特
别是高比例的短期外债成为影响各国经济稳定的主要因素。以韩国为例,如表6-3所示,
20世纪90年代。短期外债所占比例一直保持在50%以上,由于短期借款具有快进快出
的典型特征,在经济繁荣时,大量进入;经济衰退时又迅速退出,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
破裂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高比例的短期负债成为威胁韩国金融安全的最大隐患。
表6—3韩国外债(单位:十亿美元、%)
总债务短期债GDP Fx储备
A/C B/A B/D
(A) 务(B) (C) (D)
1992 62.9 37 314.7 17.2 20 58.8 215.7
1993 67 41.5 345.7 20.3 19.4 60.2 168.9
1994 88.7 58.4 402.5 25.7 22 65.8 227.5
1995 119.7 78.8 489.4 32.7 24.5 65.8 240.6
1996 164.3 93 520.1 33.2 3t.6 56.6 279.8
1997 158.1 63.2 476.7 20.4 33.2 40 309.8
1998 148.7 30 7 321.3 52 46.5 20.6 59.0
1999 136,4 38.1 74.1 27.9 51.4
数据来源: 《从危机走向复苏》,于宗先、徐滇庆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58页
亚洲国家蘸好的国内经济形势和各种金融自由化措施的陆续出台,促使金融机构对
外大量举债。泰国在建立BIBF后,商业银行的国内信贷扩张速度加快,充裕的资金使
第六章风险积累、冲击及爆发的国别分析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银行的信贷决策倾向于房地产开发和建设、消费信贷和证券投资等非贸易领域,对这些
领域的过分投入促进了房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繁荣,但是资金的过度流入严重影响了经
济和金融的稳定性。
房地产开发和股市繁荣不但推动了泡沫经济的形成,而且使经济泡沫进一步加剧。
以马来西亚为例,由于银行信贷规模急剧扩张,马来西亚银行贷款占GDP的比重在1997
年已经达到145%,一方面政府为保住汇率被迫不断提高利率,使国家经济容易受到货
币冲击:另一方面信贷规模在短时期内扩张迅速,不仅借款人的信t}=}j状况堠忧,对资金
提供者银行来说,如果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迅速下跌,带给商业银行的将是巨大的资
金黑洞。
2、政府主导型融资方式导致金融体系脆弱
亚洲各国普遍以间接融资体系为主,政府和银行的关系非常密切。政府在对金融机
构隐性担保的基础上,通过干预银行贷款进行资金资源的全国配置,社会公众对金融机
构的持续经营充满信心。
但是这种体制性因素却使金融机构积累了巨额的不良贷款。以韩围为例,企业存在
严重的过度借贷和过度投资现象,因为企业的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后,即使经营状况不好,
国家也会挽救,类似于银行业的大而不倒。这种发展模式使韩国的财阀很快成为中高技
术工业市场以及钢铁、造船、汽车和半导体行业有力的竞争者。但是该模式一方面造成
韩国企业低盈利率和高负债率并存;另一方面对金融部门带来了不良影响。银行在政府
控制之下,执行信贷配给。丧失了经营的商业特性,企业的低盈利使商业银行积累了高
比例的不良贷款。表6—4显示了韩国银行资产收益和资本净值收益状况,不仅绝对水平
较低,而且逐年下降,从不良贷款比例来看,虽然官方数据较低,但是估计数据却反映
了不良贷款问题的严重性。
在贷款分配效率和银行系统健康状况存在问题的情况下,资本帐户的自由化扩大了
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来源,此时金融监管却没有同步发展,资金被错误地运用,韩国银
行运作的脆弱性相当明显。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六章风险积累、冲击及爆发的国别分析
表6-4韩国银行业管理业绩指数(20个国内银行的平均值)
NPL比率
资产收益资本净值收益
官方数据估计数据
1992 O.56 6.69 7.1 22
1993 0.45 5.90 7.4 26
1994 0.42 6.09 5.8 19
1995 O.32 4 19 5.2 17
1996 O.26 3.80 4.1 22
1997 —0.93 -14.18 6.O 26
1998 —3.25 —52.53 7.4 32
数据来源: 《从危机走向复苏》,于宗先、徐滇庆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60页
3、固定汇率制度过于僵化
美元作为世界强势货币,几乎所有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均采取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
制,即使是在钉住一揽子货币的国家中,也是以美元占有的权重最大。从新兴市场经济
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过程可以发现,固定汇率制下,一国的金融体系受到外部冲击的可
能性更大一些。在第一代危机模型和第二代危机模型中,都以固定汇率制为假设条件。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选择固定汇率大多是因为考虑到其可以减少国际贸易和
投资中由于汇率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但是
对于允许资本自由流动的国家来说,固定汇率制度的缺陷在于容易遭受外汇投机的冲
击,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也会受到影响。当一国政府为了维持本币与钉住货币之间的
汇价时,必须保持国内利率与钉住国利率的一致性。如果国内突然面临经济冲击时,政
府往往会因为维持固定汇率而失去独立运用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的自由空间。对坚持钉
住制的国家来说,当外界普遍认为该国的钉住汇率已经无法反映该国的经济基本面时,
汇率错位的后果便是资本流动的逆转.同时也为外汇市场的投机性冲击提供了操作空
问。当受到投机冲击时,一国政府通常采取提高利率的政策,而这样的政策安排却很有
可能使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银行面临风险和危机,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企业
的融资机构不合理,资金来源大多依赖于商业银行贷款,缺乏成熟的股票市场和企业债
券市场.如果为了维持固定汇率而提高利率水平,必然会使商业银行的呆坏账增加,从
而提高银行业发生危机的概率。
固定汇率也会使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在国际间传递。对于实行
107
第六章风险积累、冲击及爆发的国别分析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胁范
钉住汇率制度的国家来说,如果被钉住货币贬值,这种币值的持续下跌就会从货币供给
的渠道对钉住国通货膨胀的产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外币下跌幅度的加大,对本
币升值的预期就越大,大量的国际游资有可能会通过各种方式进入钉住国。当外国货币
被大规模兑换成本币时。将造成钉住国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为通货膨胀的发生提供条
件。当通货膨胀率较高且持续到一定阶段时,经济发展和物价的前景通常会变得不可捉
摸,整个经济形势变幻莫测。企业的发展受到影响,利润下降,如果此时政府采取提高
利率政策,将进一步加重企、世债务负担,企业亏损的后果转嫁给商业银行,会进一步累
积商业银行风险。
4、宏观经济投入产出关系失衡,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恶化
从发达国家的历史来看,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通过提高全要素生
产率,使人均收入持续增加。在美国人均收入的长期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是80%,
资本投资的贡献率是20%。但是亚洲经济增长却与此相反,以投入驱动为基础,全要素
生产率的增长十分有限。在亚洲几乎所有生产的增长都归因于增加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
素的投入,这种低成本投入产生过度的投资需求,引起资本品价格上涨,经济泡沫化。
由于高投入难以维持,依赖外部资金的流入,但外部资金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和高成本
特征,因地投入驱动的增长也就很难持久,相反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高速增长,使劳动力的成本上升较快,带来了工资和物价的
大幅上涨,政府为了保持汇率相对稳定而采取的措施造成本国货币的高估,再加上东亚
部分国家的出口结构单一,日本经济增长乏力导致其进口需求减少,使亚洲各国出口增
长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另一方面经济快速增长又带来了各国进口总额的快速增加,结果
造成经常项目收支不断恶化。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造成间接影响。
二、冲击因素与东亚金融危机爆发
多数的分析认为引发亚洲金融危机的因素主要是这些国家经济本身存在一些问题,
如经常项目收支逆差、本币币值的高估和国际收支恶化等,但是最关键的是资本的自由
流动。正是因为涌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的大量资本,才造成了东南亚国家股市和
房地产泡沫、国内通货膨胀严重、钉住汇率制崩溃。虽然东南亚各国和地区卷入金融危
机的原因各异,但是有一点是带有共性的,那就是外部市场开放和内部制度建设方面的
不兼容性。更进一步说,潜减的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在外部因素的冲击作用下,直接导致
08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六章风险积累、冲击及爆发的国别分析
了危机的爆发。
首先,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成为冲击经济稳定和爆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费雪在“债
务一通货紧缩”理论中指出:过度负债和通货紧缩将对整个经济造成破坏。在经济发展
繁荣时期,价格和利润的上升,鼓励了更多的投资,如果投资大部分通过债务融资,特
别是银行贷款,会因为货币供应量的进一步增加而使价格水平继续上涨,这将导致债务
的实际价值减少,更加鼓励借贷活动.这个过程将一直持续到“过度负债”为止。在这
种情况下,债权人强制清算债务人资产,企业大面积破产,经济转入萧条。明斯基的金
融不稳定假说也说明了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的密切关系。在经济稳定增长阶段,以抵补
型企业居多,但是随着整个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在利好预期的刺激下,大量企业预期收
入增加,扩大借款额度,使投机性企业和蓬齐企业逐渐增加。商业银行将大量资金投向
超大型、高风险和长周期的项目,使生产领域、企业和个人的负债比率迅速提高,股票
和房地产价格也迅速上扬,经济由狂热转为无序。当经济增长出现滑坡后,一旦流向生
产性企业的贷款流被阻断,企业的违约和破产事件就会不断发生,进而影响到以商业银
行为主体的整个金融体系,使其脆弱性显现。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促使经济的周期
性波动更加明显。同时,经济景气的循环也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影响,银行不良资产
的积累高峰通常出现在经济大起大落阶段。宏观经济的波动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对银行稳
定经营的一种冲击。
其次,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也是关系一国宏观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经济
结构的失衡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中,财政收支失衡和国际收支失衡是其中关键的两个方
面。从财政收支失衡来看,其可能对经济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财政赤字的货币化,并最
终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随着政府财政赤字的逐年累积,当国内融资和国际融资都已经
到达可以承受的极限时,政府抑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方法只剩下提高利率.而这却会造成
投资增长趋缓,消费需求降低,甚至诱使国际短期资本流入,对该国货币进行投机攻击。
国际收支失衡对一国的金融稳定同样会造成影响。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韩国在危机
前经常项目赤字水平均有明显增加。虽然经常项目赤字与货币贬值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
系,但是从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常项目赤字水平变化来看,见表6-5,发生金融危
机的国家,在危机发生前均累积了高比例的赤字水平,相反,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国
09
第六章风险积累、冲击及爆发的国别分析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家,如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均处于经常项目盈余状态。
表6—5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经常项目赤字水平(单位:%)
\国家车(菇劈爪1990 199l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韩国0 69 —2.83 —1.28 0.30 一l_02 1.86 4 75 一I.85
印度尼积亚2 82 —3.65 2 17 1.33 —1.58 —3 18 3.37 2.24
马柬两亚一2.03 —8.69 —3.14 —4.66 6 24 8 43 4 89 一d 85
菲律宾6.08 —2.28 一1.89 5.55 4.60 2.67 —4 77 5.23
新加坡8.33 “.29 11.38 7.57 16.12 16.81 15.65 l 5.37
泰国一8 50 一7.7l 一5.66 —5.08 -5.60 一8 06 —8.10 l 90
中国台湾6.82 6.94 4.03 3.16 2.70 2.10 4.05 2 72
数据来源:《当代金融危机的形成、扩散与防范机制研究》,陈学彬等著,上海财经人学出版社,200l
336页。
第二节墨西哥金融危机的积累、冲击及爆发
一、墨西哥金融风险的累积
墨西哥金融危机的积累和冲击爆发过程与东南哑国家相比,有所不同。墨两哥在经
济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内源投资体制问题,内源投资不足导致墨西哥国际收支
严重失衡。
与经济的快速增长相比,墨西哥国内储蓄率过低,1994年墨西哥的国内储蓄率只有
16%,同期亚洲各国的平均储蓄率为35%。由于国内储蓄与投资存在缺口,使墨西哥只
能依赖外资流入来支撑。外资流入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前者可以有效增强资金流
入国的经济实力,而后者不仅使资金流入国经济过分依赖外资,而且更容易受国际市场
变化的影响,增加资金流入国的经济脆弱性。在流入墨西哥的外资中,结构并不合理,
只有大约20%属于直接投资,其余则表现为外国投资者购买墨西哥股票和债券、政府和
私人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直接对外借款等。如表6—6所示,1993年,外资证券投资比例
高达76.8%。大量的外国资本的流入,为墨西哥经济发展带来了表面的繁荣,但其中却
隐藏着严重的风险隐患。一旦外资流入减缓,外汇储备将大量减少,外资的突然撤出,
会导致金融危机。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六章风险积累、冲击及爆发的国别分析
表6-6墨西哥1990一1993年外资流入情况表
外资净流入外债总规模
年份
总量(亿美元) 证券投资比例直接投资比重(亿美元)
1990 84 10 30.2 1060
1991 251 18.9 1154
1992 271 16.2 1134
1993 338 76.8 13.O 1180
资料来源: 《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防范》,石俊志著,2001年,中国金融出版社,157页。
外资的大量流入还使墨西哥比索的实际汇率不断上升,损害了墨西哥的出口竞争
力,贸易逆差逐渐扩大,经常帐户赤字增加。见表6—7,1990年墨西哥的经常帐户赤字
为74.5亿美元,但是到了1994年,达到了234亿美元:贸易逆差也从8.8亿美元上升
到134.8亿美元。此时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墨西哥经济面临严峻的考验,一旦风吹草动,
将有可能立刻威胁经济的稳定发展。
表6—7 1990—1993年墨西哥经常帐目收支情况(单位:亿美元)
年份经常帐户余额经常帐户余额/GDP 贸易逆差
1990 -74.5 —3.1 8.8
1991 一148.9 -5.2 72.8
1992 —244.4 —7.5 159.3
1993 —234.0 —6.4 134.8
资料来源: 《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防范》,石俊志著,2001年,中国金融出版社,157页。
二、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爆发过程
1988年底,墨西哥开始着手金融自由化改革。取消信贷数量管制、利率自由化改革
等措施不仅使国内可供贷款的资金大量增加,而且吸引国外资本陆续流入。在1988—1994
年间,银行向私人部门的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几乎上涨了3倍,由1988年的13.4%
增加到1994年的50.7%。(刘士余,2003)但是到了1993年,墨西哥的经济增长速度
开始放缓。1994年2月4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上调,墨西哥政府扩大了比索的波动范
围,但是由于比索利率相对较低,1994年4月墨西哥出现了1992年以来的第一次资本
净流出。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银行贷款质量的恶化,到1994年底,外贸逆差继续扩
大、外汇储备下降,政府被迫将比索继续贬值,幅度高达15%,这一措施引起信心动摇,
第六章风险积累、冲击及爆发的国别分析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自我实现的恐慌机制形成。人们大量抢购美元,比索继续贬值,国内利率急剧上升,外
汇储备大量流失,政府最后放弃执行固定汇率。但这一决定却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
打击,市场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巨大的比索抛售风潮导致墨西哥出现国际支付危机。1995
年比索的再次大幅度贬值使本己脆弱的金融体系经营状况更加恶化,高达80%的利率水
平使所有贷款都不得不停止偿还,企业倒闭,银行呆坏帐严重。货币危机引发金融危机。
墨西哥金融危机的积累和爆发过程在新兴工业国家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首先,和
部分东亚国家一样,在金融市场开放条件下,大量外资涌入支持经济发展,同时造成本
国经济对外资的极强的依赖性。在流入的外资中,政府和监管部门缺乏对其投向的正确
引导,大量资金集中于短期性、投机性领域,当外部环境出现细微变化时,资金迅速抽
逃,改变流动方向,进而促发金融危机。其次,从汇率角度看,墨西哥实行的与美元挂
钩的固定汇率制度,不仅很难处理好和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而且要求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健康。但是,墨西哥政府为了维持僵化的汇率,不仅使出
El受到严重影响,而且为了汇率稳定而不断抛售外汇,使外汇储备量迅速降低,市场信
心受损,引发金融危机。
第三节国有银行风险爆发可能性
前述两节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结出金融危机发生和银行风险累积爆发之间的关联。
首先,商业银行内部积聚风险大多因为一国经济发展中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如国际收
支失衡、汇率波动频繁、财政负担沉重和失业人数增加等,一国政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而采取的措施使商业银行很难独善其身。其次,从银行自身经营来看,爆发危机大多遵
循下列途径:在外资大量流入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资金充足,由于取消了利率管制和政
府对信贷投向的约束,为了追求高收益,银行通常将资金投向房地产、证券市场等高风
险、高收益领域,很容易导致市场泡沫现象的出现。当泡沫被戳破以后,留给商业银行
的是巨额的不良资产,甚至破产倒闭。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很多文献讨论我国
没有发生危机的原因,大部分归因于我国市场相对封闭、在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始终谨
慎、外部经济基本上维持在均衡状态等。大量理论和实践证明,如果⋯国仅有内部经济
失衡,而没有开放金融市场的话,不大可能卷入金融危机之中,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也很
少爆发。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六章风险积累、冲击及爆发的国别分析
但是,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金融已经被推到了开放经
济的风口浪尖。对比东南亚和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发生发展过程.我国经济金融领域内部
也存在某些相似的促发因素,如财政负担加重、企业效率低下、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如
果难以预料的外部因素对商业银行形成冲击和震荡,后果将会十分严重。
历次金融危机爆发和金融泡沫破裂都是由某种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刺激造成。1989
年日本银行提高利率,东京房地产市场崩溃:1994年墨西哥财政赤字的累积促发了债务
危机。我国商业银行累积的风险也在各种来自内外部的可能冲击下显得岌岌可危。
一、从外部环境分析,宏观经济基本稳定
从我国各项经济发展数据来看,宏观经济基本面发展正常,显示了一定的抗冲击能力。
1、宏观经济发展迅速,外汇储备充足
如表6—8所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保持稳步上涨,GDP增长率维持在较高的水
平。外汇储备充足,从2000年开始增长速度加快,极大地增强了外国投资者和国内市
场主体的信心。
表6—8 国内生产总值和外汇储备水平
年份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GDP
78345.2 82067.5 89468.1 97314.8 104790.6 116694 136515
(亿元)
GDP增长率
7.8 7 1 8.O 7.3 8 7 9.5
(%)
外汇储备
1449.60 1546.75 1655.74 2121_65 2864.07 4032.5l 6099.32
(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
2、实际利用外资中,以直接投资为主
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通过国外证券投资为本国经济发展融资,由于问接
投资具有较强的投机性,当国际市场发生变动时,会对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产生冲击。
韩国在国际市场大量融资借款,积累了大量的短期债务。以上两种方式都给流入国的经
济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表6—9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大部分资金属于
外商直接投资,虽然我国目前允许外资以QFI I方式直接投资于A股市场,但监管非常
严格,而且数量和额度有限。
第六章风险积累、冲击及爆发的营别分析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表6—9实际利用外资概况(单位:亿美元)
年份总金额对外借款外商直接投资外商其他投资
1996 548.04 126.69 417.25 4.10
1997 544.08 120.2l 452.57 7l 30
1998 585.57 110.00 454.63 20.94
1999 526.59 102.12 403.19 21.28
2000 593.56 100.OO 407】5 86 dI
200l 496.72 468.78 27.94
2002 550.11 527.43 22.6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
3、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
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公布的200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披露,初步预计2004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约700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
差约1120亿美元,净误差遗漏项目约200亿美元。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分
别比上年增加约250亿美元和600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
增长13.3%。连续的双顺差状况使我国国际收支稳定,不需要通过吸引外资流入来弥补
经常项目赤字。
4、外债保持在合理水平
如表6一lO所示,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统计,我国外债余额增长幅度有限,负债
率和债务率均保持在合理水平。短期内,不存在债务负担。但是,2004年第四季度中国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截至2004年末,我国外债余额折合2286亿美元,比上年末
增长18.1%;其中,短期外债余额104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73亿美元,占外债余
额的45.6%,较上年末上升5.8个百分点,短期外债的增加需要引起关注。
表6 10 1998-2003年我国外债状况(单位:十亿美元、%)
项目/年度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外债余额146 04 151.83 145.73 170.1l 171.3 193.63
增长率11.5 4.O 一4.O O.73 13 O
负债率15.2 15.3 13.5 14.7 13 85 13 74
债务率70.4 68 7 52.1 56.8 46.90 39 92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六章风险积累、冲击及爆发的国别分析
二、国有银行风险爆发点分析
虽然各项宏观经济数据比较乐观,但我国的经济中也存在着一些隐忧。下列因素会
成为威胁银行稳定发展的冲击力,甚至直接引爆银行危机。
l、储蓄率下降可能引起银行挤兑
从前文对我国信用风险的状况分析可以发现,国有商业银行在体制性因素的影响下
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而且逐渐向非生产领域渗透,集团授信风险也很突出,目前银
行已有和已剥离尚未处理的不良资产数额巨大,很难消化。依靠我国高储蓄率的支撑,
尚能保持金融业平稳运行,高储蓄能暂时掩盖我国金融业的高风险。但是,如果储蓄分
流加快,银行将受到很大的冲击。
200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数据说明,我国金融机构存款虽然稳定增
长,但是人民币储蓄存款增速减缓。2004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金融机构,下
同)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5.3%;余额比年初增加3.37万亿
元。同比少增3376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3.33万
亿元,同比少增387l亿元。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2.O万亿元,同比增长15.4%:余
额比年初增加1.59万亿元,同比少增702亿元。由于利率水平较低、物价水平较高,
居民储蓄意愿降低,2月至9月储蓄存款连续同比少增加。虽然2004年10月29日
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基准利率,居民储蓄意愿回升,但是很难解决储蓄分流的影响。
储蓄存款分流的另一个原因是其他投资渠道发展迅速,股票、债券、基金和保险的
分流作用明显。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来看,2004年股票市场累计融资1503亿元,同比
多融资146亿元,增长10.7%。其中,A股筹资(包括发行、增发和配股)620亿元,
同比下降3%:可转债筹资209亿元,同比增长15.8%。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快速,2004
年新增66只基金,年末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达330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4.9%。
从保险业来看,2004年累计实现傈费收入4318亿元,同比增长11.3%。保险公
司可运用资金不断增加,投资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国债投资比重继续上升,银行存
款比重下降。2004年末,银行存款占总资产比重46.7%,比上年末下降3.2个百分点;
国债投资比重22.4%,比上年末上升7个百分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占比5.7%,比上
年未上升0.6个百分点。随着保险公司直接入市政策的推出,保险资金将更多地投向证
券市场。
第六章风险积累、冲击及爆发的国别分析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有价证券品种的日渐增多和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使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可选择性
不断增强。居民住房、教育、消费支出增加,储蓄分流成为市场的必然趋势,而且分流
的速度会逐渐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中,活期存款比例逐渐增加,而资金运用
中的中长期贷款比例也在加大,期限的不匹配使银行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增加。如果在
2006年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储蓄存款可能会逐步分流,如果居民储蓄不断减少,
商业银行缺乏积极的应对措施,银行的累积风险将可能以挤兑的方式爆发。
2、利率市场化改革极易导致银行倒闭
利率管制既不利于银行经营状况的改善,又会造成资源配嚣的扭曲,因此利率市场
化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改革中重要的一环。但是利率市场化使政府、企业、居民及金融机
构的行为都可能发生改变,需要有效的监管手段,才能克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
德风险。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我国逐步地实现,实际存贷款利率上升的幅度和速度以及利
率波动的频繁都将使企业面I临新的考验。在封闭环境下,企业已经形成对银行信贷资金
的高度依赖,但是这种路径依赖的转换却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
大多发展缓慢,难以迅速满足大量企业的资金需要,导致企业对贷款的依赖程度在短期
内难以降低,随着融资成本的增加,企业利润受到影响,甚至亏损倒闭,企业的利率风
险会直接传递给银行。
当前国有银行累积了大量的不良贷款,银行业的脆弱性已经开始显现。如果我国的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完成阶段,在不完善的银行监管环境下。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商业
银行间恶性竞争的结果就是选择冒险的扩张战略,风险的累积逐渐侵蚀银行资本,在经
济波动或者其他外部因素的冲击下,银行危机和经济衰退便会随之发生。巴拉圭、委内
瑞拉、智利等幽家完全放松利率管制后,真实利率上升到无法承受的两位数,导致严重
的惜贷和经济衰退。
利率市场化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竞争存贷款的机会,但是这种冒险的竞争也隐含
了系统性风险,利率市场化改革要建立在加强监管和各种规则制定的基础上。相关的制
度建设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即使是美国在80年代放松银行利率限额的改革也曾经计划
用6年时间完成。我国在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应密切关注提高银行系统的稳健性,
否则,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完成伴随而生的很可能就是商业银行的大规模破产和倒闭。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六章风险积累、冲击及爆发的国别分析
3、金融风险财政化后果严重,可能威胁银行安全
表6-1 1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支总额以及增长情况,从1989年开始,我国一
直处于财政赤字状态,而且在1999年和2000年的增长速度相当惊人。虽然我国的财政
赤字在合理范围之内,但是我国隐含的财政负担却十分巨大。
表6一ll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
财政收入财政支山收支差额增长速度
年份
(亿元) (亿元) (亿元)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1998 9875 95 10798.18 —922.23 14.2 16.9
1999 11444.08 13187.67 ~1743.59 15.9 22.1
2000 13395.23 15886.50 -2491.27 17.0 20.5
200l 16386.04 18902.58 —2516.54 22.3 19.0
2002 18903.64 22053.15 —3149.5l 15.4 16.7
注:从2000年起.财政支出中包括国内外债务付息支出。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
由于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的累积与制度和政策因素密切相关,如果仅寄希望于商业
银行自身消除几乎是不可能的。政府在认识到这一问题的情况下,从1998年开始采取
各种措施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改革。这其中包括t998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
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我国于早期财政投入国有商业银行的3000亿元资本金也已
经被银行用于呆坏帐核销和补提呆坏帐准备金;1999年剥离1.4万亿不良贷款,但是现
金回收率只有20%左右,巨额的损失也只有由国家财政来承担;2001年实行贷款5级
分类:2000年后政府干预贷款明显减少:1998年国务院派监事会,加强财务监督和业
绩评估;在国有企业实施破产兼并过程中,允许四家银行直接冲销呆坏账:1999年后下
降营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增加呆账核销:允许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金,中行、
建行分别发行140.7亿元、t50亿元次级债券,补充附属资本;利用外汇储备450亿美
元充实资本金;正式启动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等。以上措施显示出我国已经从资
本结构和产权结构的角度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这样的改革措施让我国的
商业银行开始进入市场化发展的新时代。
但是,我国在解决商业银行沉积问题的过程中,国家所采取的某些措施却会产生正
反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国家通过注资减少了银行的不良贷款,提高资本充足率,改善
第六章风险积累、冲击及爆发的国别分析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了银行的生存状况。但是另一方面国家为改革国有银行所花费的巨大代价如果掌控不
好.也可能给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财政发债注资、通过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央行
以外汇储备注资等所有的救助措施,使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但是国家财力有限,这些
举措将使财政赤字的风险越来越大。如果财政收支失衡带来通货膨胀,将不利于我国币
值稳定,也给商业银行的运作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商业银行发生较大规模的挤提,
国家只能采取增加货币发行来解决。过多的货币发行会带来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对宏
观经济的破坏力极大,最终还是会损害广大居民的利益。
另外,中央银行对农发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农业银行为主的商业银行的再贷
款行为,其大部分表现为政策性专项贷款,不仅还款期限很难确定,而且已经形成大规
模的挂帐,贷款本息很难收回。除此以外,证券行业频繁出现的券商违规现象,包括南
方证券、辽宁证券和汉唐证券等个别问题特别严重的公司托管,使央行再贷款规模进一
步增加。如果完全处理,财务费用难以想像。如果再加上地方政府向中央专项借款,中
央银行再贷款的财政化现象已经相当明显。央行的财务状况恶化,调控货币供应量的能
力受损。过多的再贷款相当于发行基础货币,意味者货币政策失去了独立性,对货币政
策执行形成很大干扰。
政策性因素导致了金融风险特别是银行风险的累积,但是,如果在管理金融(银行)
风险的过程中,又引致了金融风险财政化现象,那么,解决财政风险的道路就只能退回
到发行货币这一危险的路径,而通货膨胀的发生不仅加重信用风险,还会使原有隐藏的
问题暴露得更加迅速。
4、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风险传染可能性增大
由于我国股市的制度性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使其囤积的问题日益严重。连
续的股市下跌使隐藏的问题逐步暴露,不仅让投资者财富几乎损失殆尽,市场融资功能
和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已经很难发挥.更是将券商拖入违规坏账的泥潭。市场投资者的信
心已经基本崩溃,历史沉积的问题尚没有可行的解决办法。国家的金融改革重心目前集
中在国有商业银行,股票市场却在沉寂中积聚风险。在外部环境变数加大的情况下,股
市中的金融风险将可能进一步扩大,甚至由此传导至商业银行,爆发金融危机。美国1929
年的股市崩溃和大规模银行破产造成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我国应引以为戒。
在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已经实现了资金的互动,银行资金可以通过两条渠道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六章风险积累、冲击及爆发的国别分析
进入资本市场:一是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
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二是商业银行向证券和保险公司提供资产抵押贷款、股
票或债券质押融资、证券承销贷款、企业并购贷款等等。虽然我国目前不允许商业银行
直接进入股市,但是由于金融资产的同质性,使银行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资金互动加大了
风险的传染性,风险在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之间传播,任何一方的资金链发生问题,都
会威胁到另一方的资金安全,甚至危害到整个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稳定。从现状分析,
资本市场对银行的影响更为突出。如果证券公司、基会管理公司或保险公司的资金因为
股票市场的低迷而被套牢;或者因为违规而破产倒闭,上述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链的断
裂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甚至发生系统性的金融危机。日益增长的非银行金
融机构风险就仿佛是“定时炸弹”,随时会引爆商业银行本已脆弱的“肌体”。
5、房地产泡沫破裂引爆银行危机
从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行情监测来看,各地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已经
处于高位。由于房地产市场和银行之间的密切关系,其风险会迅速向银行和上游产业蔓
延,房地产市场成为除股票市场以外的另一个引发银行危机的根源。以日本为例,20
世纪80年代末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导致大量银行破产,触发了Ft本经济长达十余年的衰
退,阻碍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6、对外国资本过度放开可能引致危机爆发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大部分国家都已经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而且在利率自由化的
同时,伴随减少或取消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管制。当我国境内外资银行的外币业务和人民
币业务都取消了客户和地域限制之后,包括机构客户和个人客户在内的主体可以与外资
银行发生各种外汇业务和人民币业务,到时不仅本外币资金融通加快,而且国际资本流
出入更加频繁。资本项目的自由化通常通过两条渠道影响一国金融的稳定性:一方面大
量的资本流入可能使经济过热,从宏观方面影响经济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过量的资本流
入该国金融机构体系,使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规模快速扩张,造成金融机构过度借贷。银
行的对外负债快速增加,当其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时,容易导致流动性危机。由于金融
机构是在国际市场上筹集外汇资金,然后贷给国内借款人,使金融机构极易遭受汇率风
险。此时商业银行在利率和汇率风险的双重压力之下,必将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竞争状态,
利差会成为投机和泡沫经济的重要根源。如果本国利率高,外国金融机构纷纷提供低息
第六章风险积累、冲击及爆发的国别分析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贷款,大量的资金流向国内,投资于不动产或证券市场等高收益、高风险领域,当外部
经济环境发生突然变动,这些资金会立刻抽出,对金融和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使一国
产出下将,引发经济和社会问题,甚至导致泡沫经济的破裂。
随着中国曰益融入金融全球化浪潮,中国的风险承受能力已经接近极限。封闭经济
下各种令行禁止的宏观调控措施和方法的威力也已经渐行渐弱,封闭时期包括财政政策
和货币政策在内的可控的宏观经济政策手段,其政策效果和实施空间已经越来越受到挑
战。虽然我国人民币资本项目的放开目前还没有时间表,但是国外短期资本的大量流动,
必然会使国内经济和银行体系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国际收支的失衡也会带来汇率的波
动。从中长期看,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实力的增强,我们将更多地遵循国际准则,人
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会发生变革,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和资本项目的逐步可兑换对市场
的各类主体来说都意昧着不确定性的增加。东南亚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会融业一
直保持稳定,但是在开放国内资本市场和资本帐户后,金融不稳定性不断增加,并最终
爆发金融危机。无数的事例说明开放经济下金融风险的产生条件、形成机制和表现特征
更加复杂,有可能由内生风险转变为内外联动的复合性风险。
本国市场开放容易引发危机,而开放也会带来他国经济金融危机对本国的传染。发
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危机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墨西哥危机曾经波及到南美和中欧
地区、东皿金融危机传递了数个国家,蔓延传染的范围更广。虽然并不是所有的金融危
机一定会有传染效应,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会越来越强。金融
危机的传染主要通过贸易渠道、金融渠道和预期渠道进行传递。如果国家之间的贸易结
构比较相似,就会在国际市场形成相互竞争的格局。如果一国货币贬值,该国商品价格
竞争力增大,其竞争对手在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为改善处境,可能引起竞争性贬值。
同时,由于该国进口需求减少,使其贸易国出口降低。以上两种状况都会使本国的金融
危机通过贸易渠道传染到贸易伙伴国家。从金融渠道来分析,当一国由于危机而导致盒
融市场流动性缺乏时,不得不从与之进行直接投资、银行贷款或者证券市场交易的另一
个国家撤资,使后者出现流动性危机,发生传染。由于信息不对称,再加卜-同一区域内
各国的资产价格变动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即使两国之间不存在贸易、余融联系,危
机也有可能传染。这主要是由于市场条件的变化,影响到投资者的信心和预期,投资者
的合成行为导致危机的自我实现,危机通过预期渠道得以传染。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集、冲击和防范第六章风险积累、冲击及爆发的国别分析
早期的金融危机大多以单一形式爆发,例如英镑危机、美国储贷协会危机、拉美债
务危机等。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代表的一
系列危机却显示出了复合危机的特征。本币贬值、汇率动荡、银行挤兑甚至债务危机或
先后或同时迸发,对实体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付出了经济严重衰退的代价。上述风
险爆发点的存在,对开放经济下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拆除“引爆装
置”成为制胜的关键。但是如果单纯凭借国有银行目前的实力,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
任务。
三、商业银行自身抗冲击能力薄弱
我国对商业银行的改革,受制于我国基本的经济因素。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
在政府的隐性救助承诺中可以持续存在。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先进的风险衡
量方法和严格的进入退出机制,我国只存在呆帐的制度界限,而且每一家银行都不存在
独立降低呆帐比例的可能和动机。(张杰,1998)但是,这种局面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
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不断被扭转,改革使国家信用支持逐步退出,国有商业银行只能依靠
自身的资本金和风险管理能力在充满竞争和风险的现代市场经济中独立前行。如果单从
目前来看,无论是资本充足程度还是风险管理能力,我国商业银行都很难抵挡外部的冲击。
1、资本金不足威胁银行业的安全
随着我国银行改革进程的加快,国家将逐渐退出对国有银行的担保.而隐性担保的
退出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引入,使银行不能再像从前~样,将从居民手中所吸收的存
款视为自有(国有)资本。(张杰1998)此时,如何增强储户的信心,提高银行的稳定
性,都和资本金密切相关,对资本金加强管理成为国有银行必须重视的问题。
戴根有(2001)曾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来源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未来
五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要在竞争中保持现有份额,贷款规模每年至少需要增加7000
亿元左右,按8%资本充足率要求,保证现有资本充足率不降低,每年需增加资本金500
多亿元。保证持续的资本金来源,成为商业银行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增加资本金
通常有以下渠道:首先,商业银行自身通过留存收益解决。目前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经营
状况不好。几乎所有的盈利都用于提取和核销呆帐准备金,无力用于补充资本;其次,
靠中央财政注资。因为受制于国家财政能力,也只能是偶尔为之,不可能持续补充;再
次,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筹集资金.上市筹资被认为是目前最为重要的途径。最后,
第六章风险积累、冲击及爆发的国别分析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规定,通过发行长期债券,增加附属资本。2003年12月9日,银行
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允许商业银行申请
发行次级长期债券,并可将符合规定条件的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银行附属资本,以此增强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但是资本充足率是一个动态的数据,随着商业银行资产规模
的扩大,特别是风险资产规模的扩张,需要资本金的不断增补。我国银监会颁布的《资
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将专项拨备、其他准备金和当年未分配利润从资本项目中剔除,
同时将表内资产风险权重大幅提高,使资本充足管理更加严格,对我幽商业银行保持资
本充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资本规模和充实资本的能力很难应付
突然爆发的银行危机。
2、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薄弱
在封闭经济下,由于银行间缺乏竞争和广泛的政府干预使风险管理并没有受到太多
的重视。但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加大,风险因素复杂
多变,日益激烈的竞争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包括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等一系列的过程,目的在于以
最小的成本将风险所导致的不良后果降到最低限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将风险管
理的重点集中在信用风险领域。在风险的识别和衡量方面,我国专业评级机构在20世
纪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成立初期大多附属于政府的某个部门,由于当时关于个人和
企业的信用信息极度匮乏,因此评级工作的独立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相比于
国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定的模型和方法,我国虽然也建立了内部信用风险评级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进行授信,但是我国的评价体系却暗含着很多的问题。这种评级方
法还停留在传统的专家评分法阶段,并没有对不同等级的风险进行量化,更无法准确计
量不同信用等级所对应的违约率水平,对由于企业信用等级的转换所带来的违约率的变
化,也是无从得知。在衍生工具、表外资产的信用风险以及信用集中风险的评估方面更
是一片空白。
在风险控制方面,经过多年努力,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已经达到可以
主动控制风险的水平。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为了积极地管理信用风险,通常运用资产组
合理论、套期保值理论和资产证券化方式来加强资产管理的主动性,以分别达到分散、
对冲和转移信用风险的目的。据英国《经济学家》报道,美国的安然和世通破产后,坏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六章风险积累、冲击及爆发的国别分析
帐商达340亿美元,但是向其贷款的主要大银行的帐面损失只有数百万美元,主要归功
于西方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转移策略。国际清算银行的年报显示,2002年,银行信贷风
险转移金额为2万亿美元,主要通过贷款证券化和贷款保险两种方式实现风险的转移。
由于银行在行业风险来临前,准确地衡量了自身的总体风险承受能力,并将不能承担的
风险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转移和处理,当行业真正进入深度调整时,银行所承受的风险已
经十分有限,受到的损失得到了控制。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缺乏类似控制风险的手段,如果某种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形成冲
击和影响,单纯凭借银行自身的资本积累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是很难规避和化解的,必
须具有更严密的风险防范制度和措施。
第七章国有商业银行风硷控制的新崽维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祟、冲击和防范
第七章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新思维
由于金融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因竞争而导致的个别银行的破产具有传染性效
应。个别银行的风险可能会变成系统性风险,不仅给存款人造成损失,还会造成经济波
动和社会动荡。因此银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有其特殊性,如何对一固的银行业进行有效
的风险管理和监督、维护银行系统的稳定一直是各国政府努力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于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来说,这一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存、贷款各占全国金融机构
的50%--60%左右,而且吸收了65%的居民储蓄,承担着全社会80%的支付结算服务。
目前,我国的储蓄率和M2/GDP比例均为全世界最高,金融资源大部分集中到国有银行。
四家银行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供应者,承担着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任。
在任何时候,任何一家银行的破产或倒闭都将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冲击,银行的不
稳定具有其强的负外部性。
第一节借鉴新巴塞尔协议
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神圣公约一一新巴塞尔协议于2004年6月26日正式公布,
从中可以了解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趋势。
1975年,巴塞尔委员会的成立对国际银行业的监管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1988年签署的巴塞尔协议(Basel I),为银行业的资本充足性管理规定了统一的衡量标
准,成为众多国家银行监督管理部门决策的参考。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原有协议
(Basel I)将分析的重点集中于信用风险,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没
有被包括在内。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各种衍生工县被广泛应用,利率、汇率的波
动使国际知名银行面临较大市场风险,如巴林银行和大和银行就因为介入衍生交易,风
险管理失控而倒闭。这说明即使在资本金与风险资产比率币常情况下,银行仍然有可能
由于市场风险而面临危机,这引起了国际银行业对市场风险的高度重视。对于国际性活
跃银行来说,原协议已经失去'厂效力,不能适应商业银行全球化、全能化的发展需要,
无法准确地计量出银行所面对的各种风险及其所需的资本金。于是巴塞尔委员会分别于
1993年和1996年发表了《补充协议》。从1999年开始,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着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七章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新思维
手新协议(Basel II)的制定和完善,其间经历了数次征询意见,并对每次的定量影响
进行分析和修改,具体见表7—1。正式的《新资本充足性协议》计划于2006年底在成员
国开始实施,风险计量的高级法于2007年底正式实施,从BCBS对Basel II的反复打磨
和谨慎出台的行动上可以看出此协议的慎重和重要。
表7一l新巴塞尔协议出台时间表
第一次征求意见稿(First Consultation Paper)(CPI) 1999.6
第一次定照影响分析(the first Quantitative Impact Study,QISl) 2000.7
第二次征求意见稿(Second Consultation Paper)(CP2) 2001.1
第二次定量影响分析(the second Quantitative Impact Study,QIS2) 2001.4
第2.5次定量影响分析(the 2.5 Quantitatire Impact Study,OIS2.5) 2001.1l
第三次定量影响分析(the third Quantitative Impact Study,QIS3) 2002.12
第三次征求意见稿(Third Consultation Paper)(CP3) 2003.4
协议定稿} 2003年底
与当前协议并行2006
正式实施2006年底
资料来源:Bank capital:Basel II developments,2002.12。
$注:协议定稿日期后来推迟至2004.6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重心在于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外部监管、市场约束。
l、关于最低资本要求
新协议保持了原协议当中的资本定义,并维持资本金8%的比率不变。只是在风险
衡量方面,提出了更加精确全面的方法,目的在于使资本充足性管理更加准确地反映银
行的风险状况,为商业银行提供灵活多样的衡量资本充足性的方法,以进一步完善国际
银行业监管。新协议中,对信用风险的衡量方法提出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两种选择方案、
提出操作风险的多层次衡量方法、市场风险衡量方法则保持不变。
2、关于外部监管
为了保证资本充足管理的有效性,巴塞尔委员会将监管当局的外部监管作为上述定
量管理的重要补充。委员会要求监管机构根据银行的风险状况和外部经营环境,要求银
行保持高于最低水平的资本充足率:并对每一家银行的资本变动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
同时要求银行根据风险变动状况相应调整资本充足率标准,并依据其承担风险的大小,
第七章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新思维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建立关于资本充足状况的内部评价机制;制定维持资本充足水平的战略;监管机构应及
时审查和评估银行对资本充足率的内部评价情况,及早干预以防止资本水平降至审慎水
平以F,一旦出现问题,应立即要求银行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监管机构还有责任对银行
管理层的才能、系统和控制力度、银行经营效率和获lIJfI&力作出定性的判断,监控银行
管理者和董事会是否有能力决定自身的资本需求,是否对不同的风险有不同的应对方法。
随着信用风险衡量方法的改革,相对标准法而占,内部评级法对监管当局的能力要
求更高。因为商业银行运用内部评级法之前必须经过监管当局的批准,所以监管当局应
该有能力评价商、址银行的内部评级方法是否稳健、准确和有效。这既突出了监管当局的
作用,也对监管机构提出了挑战,要求监管机构将监管的重点和思路完全转变,从之前
的单一最低资本充足水平监管转变为银行内部的风险评估体系建设监管,监管方式从原
来的合规性监管向风险性监管转变,从而突出监管当局的有力监督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的外部屏障。
3、关于市场约束
在商业银行重视最低资本需求、监管当局发挥有效的外部监控作用基础上,新巴塞
尔协议还首次引入了市场约束机制。要求银行必须及时、可靠、完整地披露关于资本水
平、资本结构、风险状况等信息,接受市场监督,以便市场参与者更好地评估可能面临
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做出选择判断,并在一定程度上为自己的金融行为负责。市场约束
和监督的加强可以促使银行稳健、高效地经营以及保持充足的资本水平,更有效地分配
资金和控制风险,并通过市场完成对商业银行的优胜劣汰。通过媒体公开披露信息,是
国际银行业通行的做法,即使不是上市公司,一般也及时披露信息,以满足债权人、投
资人和客户的信息需求,这也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建立信用、维护商业银行公众形象的需
要.不仅能赢得公众的信任,还有利于正视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新巴塞尔协议主要针对十囤集团和国际活跃银行的发展实践制定,因此我国决定暂
4i执行。但是,随着2006年新资本协议正式在全球国际化大银行中实施,必将带来整
个国际银行业在风险管理、金融监管方式和方法、市场竞争格局方面的变革。2006年底
恰逢我国银行业全面向外资开放,外资银行凭借其精确的风险计量技术,科学的资本配
置方法,达到既降低经营成本又有效防范风险的双重目标并非难事。因此,我国各商业
l 26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七章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新思维
银行应及早借鉴新协议所体现的风险管理做法和嶷好实践。
首先,要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对整个银行体系内各个层
次的业务部门,各个种类风险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
性风险等不同风险类型:公司、零售、金融机构等不同客户种类;资产业务、负债业务
和中间业务等不同性质业务的风险都纳入统一的管理范围,并将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
务部门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体系中,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依据全
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全面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多元化后产生的一种
需求,其优点是可以大大改进风险一收益分析的质量。该原则说明,作为银行的风险管
理部门有责任对银行的所有风险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在风险管理方面不应该存在任何
“死角”。风险管理部门要通过风险管理规划、制定风险管理政策等方式,在银行系统
内实现风险管理理念的统一、目标的统一和标准的统一,从而实现风险管理的全面化、
系统化。由于表外业务风险是银行整体风险的一部分,随时可能转化为表内风险,而且
有些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潜在风险较大,为实现商业银行整体经营风险的下降.应该实
行表内表外业务统一监管。
其次,必须重视市场约束的力量。市场约束主要是为了防范操作风险,也就是由于
内部控制、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的影响,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
的风险。在全球范围内,操作风险逐渐受到了金融界的高度重视。对银行业来说,更是
将其提到了几乎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相同的重视程度。其实,这一风险并非最近产生,
而是时刻伴随着商业银行经营过程的始终。银行业操作风险的频发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随着全球金融业竞争程度的加大,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程度的加深,银行业呈现出以下
发展趋势:银行间并购不断,资产规模持续扩大、全能型银行的产品和业务种类拓展速
度明显加快、跨国银行将服务领域向全球范围扩张、金融创新的发展步伐明显快于监管
机构相关政策的推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在银行领域的应用使银行业务快捷便利的同
时也潜藏着一系列的风险。种种因素导致操作风险频发,为当今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
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实践中,对操作风险的认识落后于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常
见风险。但是操作风险却一直没有远离我国的商业银行。从报刊、电视等相关媒体对一
127
第七章国有商业银行风般控制的新思维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岽、冲击和防范
些银行的损失事件的频繁披露中,我们不仅能追踪到操作风险的痕迹,而且惊诧于其难
以想象的严重性,这与我国银行业的制度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操作风险的产生大多
数是与内部人为因素有关,因此防范操作风险的关键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但是在国
有商业银行内部,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内部控制文化。操作风险是一种几乎覆盖银行所有
部门、所有人员的全方位风险,需要制定出要求银行全体人员遵守的统一的规章制度。
这种制度既要有权威性和全面性,又要有整合性和可操作性。国内外统计研究发现,在
发生操作风险损失的银行,大部分的损失事件是由处于业务第一线的工作人员造成的。
我国商业银行外部组织结构采取分支行制,四大银行在全国分支机构众多,从总行到储
蓄所具有多层次的管理环节,极易导致各种制度在传输过程中变形、走样,甚至经常造
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出多门、令行不止”的被动局面。国外操作风险的规避
手段主要包括市场约束和外部监管。由于国外商业银行基本都是股份制银行,银行有责
任定期向股东披露各种必须公开的信息,股东可以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对银行的风
险管理能力提出质疑。又由于存在发达的内部控制权市场和职业经理人市场,市场并购
的压力促使高层管理人员对操作风险管理不敢掉以轻心。而且,国外大都有权威的评价
机构和会计审计机构,通过其对银行业各项指标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向公众及时提供
有效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封锁信息可能带来崩溃的加速,而市场约束却可以帮助监管
当局及早发现问题,减少监管成本。加强信息披露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建立公众信任,
提高自身形象的关键。为了满足债权人、投资人和客户的信息需求,国际银行业普遍重
视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我国通过《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对外
披露财务会计报告、各类风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项等信息,市场约束的
力度正在进一步加大。
第二节完善银行自身经营制度
为有效防范银行风险爆发,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银行自身苦练内
功,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一方面加强外部环境建设,为银行平稳过渡到开放状态保
驾护航。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舫范第七章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新思维
一、加快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步伐
产权制度是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形成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公司治理是在既定的产权制
度基础上对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进行构建,因此公司治理机制的优化从根本上受制于产
权制度的优化。
关于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理论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首先进行产
权制度改革,只有产权清晰,才能建立起有效地商业银行运行机制;另一一种观点则认为
市场竞争是企业发展永恒的外在驱动力,市场竞争的结果最终会选择那些具有比较优势
的产权结构,产权结构又决定了治理结构。在产权没有或不能改革前,市场竞争也能通
过影响治理结构进而影响效率。刘芍佳(1998)认为:产权并非是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
唯一变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所有银行都面临着生死选择,此时产权的归属不再是
关键因素,只要银行想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改善治理机制。因此,
经过长期充分竞争留下来的银行都是有着与市场竞争相适应的治理机制的企业,其理论
逻辑演变为是:竞争一治理机制一效率。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现状可以直观地验证上
述的观点。在一个银行数目众多、竞争激烈的发达城市,如上海、深圳等地,国有银行
的分支机构为了生存也在不断改善金融服务、进行金融创新,因而那里国有银行的效率
要比缺乏竞争的地区高。可以设想,只要允许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存在,竞争的
最终结果必定使生存下来都是有效率的金融机构。国有银行的产权重组固然能提高效
率,但对配置效率的提高却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后者是由自由价格、自由进入和资本市
场等因素决定的(杨小凯,1997)。因此相对于国有银行产权结构的转交与金融控制的
放松,其它金融产权形式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自由进入的信贷市场结构的建立需要
先行。在我国,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既不存在完整清晰的产权制度,同时银行之间也没有
形成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因此在我国现阶段这两个问题必须都要解决。在解决的过程
中,明确区分孰先孰后没有太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完全可以两者同时进行,在产权改
革和提高银行竞争力之间并没有严格的时间先后顺序,当务之急是两个方面齐头并进,
在制度改革和效率提高两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在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方面,早在2002年2月,我国就已提出具备条件的国有
独资银行可以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条件成熟的可以上市。距离向外资银
129
第七章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新思维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我国已经在吸引战略投资者和民营资本
参与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指引,引入机构投资者、战略投资者及社会公众投资者的目
的在于打破国有独资单一产权结构,期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让非国有
股权资本参与到国有银行当中。这样不仅有助于商业银行明确经营目标、抵御行政干预,
而且可以通过股东利益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扭转国有商业银行多年来形成的非市场化
经营的传统,使银行业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和金融的健康发展。我国允许外资参股国有银
行,因为外资背后是较为成熟有效的管理技术和经营理念,而这是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
所缺乏的。只要外资的总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就不会对我国金融的稳定运行产生
负面影响,相反,会促进我国金融运行质量的整体提高。同时,只有及时补充国有银行
的资本金,才会提高国有银行抵御风险、参与国际化市场竞争的能力。
我国目前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作为完善银行治理结构的最佳对策,这种方式
的有效性已经被许多国家的国有银行改革实践所证实。首先,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后,
政府与银行之间采取股权管理的方式,产权关系清晰,可以改变政府对银行的直接行政
授权。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国家作为唯一的所有者,集所有权、控
制权和经营权于一身,直接干预银行的经营行为,包括行长、副行长在内的最高管理层
成员均由国务院直接任命。内部管理凸现出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监管机制失灵、
激励不足、资源配置低效等特点。其次,通过股份制改造,使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
逐渐分散化。在股份制改造初期,因为我国相关外部环境不成熟,国有股份可以占有较
大份额,但为了尽快使国有银行摆脱行政干预,应逐渐减持国有股份,避免因国有股的
一股独大使股份制改造流于形式。只要产权是可以交易的,那么不管产权的初始结构如
何,都可以通过产权交易改善资源配置结构,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二、建立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
只有在公司治理结构真正改善后,国有商业银行的激励和监督机制才会有效建立,
市场竞争力和效率才‘会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随之增强。
公司治理结构确定了公司各有关关系人,包括最高管理层、营运管理人员、股东和
其他利益方的权利和责任,确定了决策公司事务的制度和程序,其实质是围绕一个公司
实体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根本性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以英美
l≈n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七章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新思维
为代表,注重保护股东的利益,使股东利益最大化,是股东主导型。在对企业的监督上,
通过设立独立董事来协调股东之间及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利益关系,注重审计委员会和
外部审计师对银行的外部监督。另一种通过监事会制度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我I雪上市
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融合了上述两种类型,建立监事会制度,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监事
会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利益,以独立董事为主的专门委员会完成对企业的监督,同时协调
处理关联交易、管理层薪酬等方面问题。
建立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的重点在于对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级
管理层在内的各层次关系人明确职责分工,并建立良好的权力制衡机制。首先,应明确
规范股东权利,防止大股东损害上市银行的利益。股东以投入的股本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股东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负责选举产生董事会。其次,要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制度。
重点做好制定银行发展战略、负责聘任并监督对银行进行日常经营管理的包括行长在内
的最高管理层。再次,提高经营管理层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建立高级管理人员市场化竞
争原则选聘机制,注重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建立问责制、业绩评估制度和激励约束机
制。行长作为董事会聘请的经理人,拥有独立管理和经营的权力,只向董事会负责,政
府不应将其作为行政官员来管理。最后,加强监事会的职能,保障监事会的独立性,并
赋予监事会一定程度的高层人员罢免权。
在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建设过程中,由于商业银行特殊的市场地位,在股权
结构当中会存在股东力量对比悬殊的状况,甚至保持“一股独大”状态,目前中行和建
行的大股东都是代表政府持股的中央汇金公司,中小股东无法对抗,很有可能出现侵害
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如果商业银行与大股东的关联交易过多,在财务和人事方面受到
大股东的干预过大,例如目前在中行和建行的董事基本上来自于与国有银行存在密切关
系的政府职能部门,包括证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外管局等,不仅使公众对董事会
的管理和监督能力产生怀疑,而且银行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中小股东的权益将很难得到
保障。因此,在董事会中,应尽量减少大股东派出的董事,而且派出董事的股东单位不
应再派出监事。增加高级管理人员董事和独立董事,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参股,增加中
小股东单位派出的监事,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与外部监事的作用。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优劣决定了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良好的公司治理,不但
l 31
第七章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新思维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舫范
会提高银行经营管理的效率,而且可以增强商业银行的风险抵抗力。保持银行稳健的主
要责任在于银行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内部治理不善是多数银行倒闭的主要原因,银行内
部治理是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没有市场约束和官方监管能够替代银行的内部治理。
三、彻底转换经营机制
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涉及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一系列经营管理规程、制度、办法
以及执行力的总称,主要体现在风险控制、激励约束、财务核算、人事管理以及规章制
度执行等各个方面。由于体制性因素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低下、管理粗放、激励
约束落后的状况很难立刻扭转,转换经营机制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国有商业银行行
政化、机关式的管理体制和理念必须彻底转变。
首先,在风险控制方面。第一,建立集中控制、独立评审的贷款发放和风险管理制
度。建立以专家为主体的信贷评审委员会,避免长官意志可能带来的授信业务风险。第
二,提高信用评级能力,减少贷款盲目性、掌握先进的信用风险衡量和管理方法。增强
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第三,重视信息集中工作,建立数据信息中心,为风险监控提供
数据支持。
其次,在激励约束机制方面。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商业银行建立激
励约束机制成为必要,但是如何使委托代理双方利益相容,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一
个有效的激励约束结构。从激励机制来看,所谓的激励相容就是通过调整成员目标,使
成员目标与机构目标相一致,在成员实现自己目标的同时,机构目标也得以实现。建立
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目标之一,股票期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激
励措施,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建立股票期权制度,可以使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
人员或其他对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人员的个人目标,与公司的总体发展目标具有
高度的一致性,可以提高激励效果和经营效益。从约束机制来看,由于美国资本市场发
达,对商业银行高层管理人员行为的约束更多的来自资本市场的力量。主要利用股东通
过用脚投票引起股价波动,进一步导致银行被兼并或接管:或者股东利用其投票表决权,
通过董事会进行人事更换或决策修正。但是,在资本市场相对薄弱的日本和德国.股东
的约束力量相对较弱。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约束更多的来自于关联人、金融机构等不同的
利益相关者,由这些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干预或人事更迭。
I]2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七章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新思维
再次,建立审慎的会计、财务制度。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和上市银行的标准,建立完
善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和核算制度;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资产五级分类制度和相应
的准备金提取制度: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加强各部门、各机构及个人的业绩评价和管理:
加强财务管理,创建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手段、以全面成本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财务运行机
制;注重管理会计建设,加强信息披露工作,提高信息透明度,发挥市场对经营管理的
监督约束作用。
最后,建立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彻底取消机关化的行政级别和干部管理制度。
第三节推进配套改革,创造良好金融环境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全球化使一国国内经济波动的可能性加大,来自国外的各
种政治、经济因素都会对一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对该国的商业银行来说,具有自主
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特征的市场是一个全新的经营环境。在金融深化过程中,如果金融
深化的速度和经济发展以及金融监管不协调,会加大金融机构的风险,银行业改革的有
序推进需要良好的经济环境相伴随。在各国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改革的过程中,有两个
前提条件非常重要,其一,为了防止外资大量流入所引起的过度借贷,国有企业和国有
银行必须实现预算硬约束:其二,不断培育证券市场,防止外资流入导致的市场过度波
动。因此发展资本市场和进行银企改革成为我国改革进程中的首要任务。
一、加快资本市场建设,促进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良性发展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为国有企业提供有效地融资渠道,使企业不冉单纯依赖
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借助于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负债比例,
优化了企业的财务结构,降低了银行的信贷资金需求压力,而且使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
环境中,在股东和监管机构的约束下,将重心集中于改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上来。同时.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国有商业银行同样很重要。因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
造要依托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与非银行金融机
构进行业务合作、进一步加强金融创新的机会。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能够为国企改革、
银行系统改革营造一个好的基础市场平台,为金融改革、产权改革提供合适的发展通道。
在发展资本市场的过程中,我国在资本市场主体、制度等方面尚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
33
第七章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新思维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国有股减持和流通问题,它成为制约资本市场良性发展的最大障碍。
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则资本市场只能实现对上市公司的融资功能,而利用股份
制改造,形成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通过产权的合理流动,实现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
都不可能实现,而没有了后者,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完善和壮大将受到严重影响。
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形成真正市场化的银企关系
我国国有企业改制虽然已经进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是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尚待
完善,仍然存在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银行作为市
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调节银企关系,形成市场化的信用关系,
并力求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只有企业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独
立主体,并逐渐增强企业效益,才有助于商业银行确定合适的贷款对象,如果离开了企
业的市场化发展和效益增强,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将遇到极大的障碍。要使国有企业
成为市场的独立主体,必须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对竞争型的国有企业继续实行股份
制改造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使其内生的政企不分局面得到
控制,产权多元化的结果应该是政府不再直接影响企业行为,企业在市场经济规律下真
正的实现优胜劣汰,从而有利于商业银行识别贷款对象,并作出科学的信贷决策。
三、把握金融自由化的时机和次序
在我国的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的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利率的自由化进程将会逐
步加快。因为在企业和商业银行的脆弱性还没有得到逐步改善的情况下,盲目推进利率
的市场化,只会使风险更大。当国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增强以后,就可以在适当的宏观
经济环境下实施金融的对外开放,面向国际金融市场推进金融自由化。这一过程主要包
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汇率制度的市场化,另外就是货币的完全可兑换。
我国在金融深化过程中,还是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在资本帐户自由化改革方面继续
峰持慎重态度。目前比较公认的做法是,首先开放外商直接投资,然后是不产生债务关
系的股票市场投资,对于产生债务的资本流动的限制应最后取消,而且必须是在一困的
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具备强有力的风险管理系统之后,/j能放开国内银行和企业的外
币借贷。在开放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先开放长期资本流动,然后是短期流动。
134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七章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新思维
四、建立有效的早期预警系统
为了有效地管理风险,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必须建立早期预警系统。通过对包括宏观
经济、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的实时监控,准确及时地获取各项信息,了解国内
外宏观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变化动态,密切关注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体系的财
务状况。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各国中央银行已经建立的早期预警系统来看,其监测的
经济和金融指标范围相当广泛,如经常帐户赤字占GDP的比率、短期债务与外汇储备的
比率、出口增长率、银行系统的整体资本充足率、流动比率以及不良贷款等。
五、加强法制建设
在我国现阶段,法律体系尚不健全。我国在2003年相继对《商业银行法》和《中
央银行法》进行了修改,并于2004年2月1日正式实旆修订法案,明确了中央银行和
银监会的各项权利和责任,增强了法律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并将个别与加入世贸组织
承诺不相适应的规则做了修改,但监管政策落后于银行发展实践的情况并没有彻底改
变,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金融控股公司等都还没有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监管当局进行依法监管、金融机构依法经营的前提条件。因此,我国
应针对在金融制度、组织体系、金融产品和业务以及金融技术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
新情况、新问题,尽快建立起前瞻性的法规体系,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况频繁
发生;同时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在进行宽泛性总体框架设计的前提下,重点对金
融发展的目标和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法律约束,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在加强法制建设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需要建立反过度竞争的金融
法规和运作规则。从外部来讲,建立反过度竞争的金融法规和运作规则是防范竞争风险
的重要前提条件。金融法规由金融管理当局颁布,而金融运作规则可以由银行公会制定。
其次,对国内商业银行进行适度保护,以避免金融业开放对国内金融体系造成过度冲击。
由于我国尚属发展中国家,金融业发展相对落后,因此为了使我国的银行业能够在激烈
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更为了保持我国的金融体系的稳定,使金融业更有利于经
济平稳发展,应该在一定层面上对我国的银行业进行适度保护。最后,对国外金融机构
要强化监管。为了防止激烈的竞争对国内的金融体系造成损害,东道国政府必须对国外
金融机构的进入和经营进行合理有效的法律约束。
I{5
第七章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新思维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第四节JJa,l央商业银行金融安全网建设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对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内部控制、政府监管和市场约
束共同发挥作用,虽然商业银行的内控体系和自我约束机制是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风险
防范机制的基础,但是外部金融安全网的建设同样十分重要。
通常情况下,建立一个国家金融安全体系的框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金融峻管、最
后贷款人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这三项制度的完善均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安全和稳定。为
了缓解开放经济下可能受到的各种冲击,我国商业银行也要从这三个方面八手,加快金
融安全网的建设。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
商业银行的负债经营和资产收益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其风险的内生性,也决定了其接
受金融监管的必要性。由中央银行或其他相关部门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督管理是各国为预
防银行失败而采取的普遍做法。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督管理,主要是由监管当局通过法律
手段对银行机构实施的监督和业务管制,监管的范围则包括市场准入和退出、业务范围
的约束、风险管理的做法和指标设置等。监管机构的有效监督可以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健
运作,银行体系的稳健是整个金融体系稳健的保证,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又可以对一
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银行监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我国银行业风险主要来源于国内经济运行的波动、宏观经济政
策的调整、产业政策以及银行内部因素的影响。当国家利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时,通过
对利率、信贷政策等进行调整,必然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而对银行经营的稳定性
产生威胁。在封闭经济下,监管部门的职责更多的体现在对银行业的市场准入、经营范
围、利率管制、资产负债比例等指标进行直接指令性控制。
在开放经济环境中,各种不确定因素随时可能被触发,增大了对商业银行及其分支
机构的监管难度。由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存在较强的负的外部性,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可
能使本来经营正常的银行因债务人的倒闭而蒙受损失;不了解银行经营状况的存款人也
可能因为丧失信心而参与挤兑。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受到打击既不利于银行展,r正常的货
币信用活动,也不能为国民经济的运行提供稳定的信用环境,严重的甚至会酿成银行危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七章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新思维
机,造成宏观经济的衰退。中国现有金融监管制度基本上是在封闭经济环境下制定的,
已不能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开放经济环境下的金融监
管体制,使之不仅能激活金融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金融市场效率提高,而且还能有
效地抵御国外金融市场风险的冲击,保持国内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借鉴国际金融监管
的有效经验,将监管范围和监管方式逐步转变,由直接控制所有权结构、产品种类和定
价、服务内容和收费等向以控制风险为主,间接影响银行的竞争结构和经营策略,使银
行自由度加大,为银行业改革创造适宜的外部监管环境。
提到银行监管,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分业监管和混业监管的问题。在我国金融监管
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历了由混业监管到分业监管的转变。早期,在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
行刚刚分离出人民银行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曾持续了近十年的混业经
营。商业银行通过下属营业部开展证券经营业务,虽然业务相对单一,但是银行、证券
混合经营是当时的特点,所有的金融监管由中央银行独立承担,是典型的混业监管方式。
我国于1992年成立了当时的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但是正式的分业经营却是在1995
年《商业银行法》颁布实施之后,通过法律确定了我国金融机构的分业经营体制,但分
业监管并没有随之确立。一直到1998年,证券委和证监会合二为一,保监会成立才标
志着分业监管格局正式形成。分业监管在当时金融业严格分业经营条件下效率很高,基
本上阻隔了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风险传递,起到了很好的防火墙功能,特别是在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金融机构经受住了危机的冲击和考验。
但是随着银证合作、银保合作的展开,我国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交叉逐渐增多,我
国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实行金融业分业经营制度的国家之一,伴随全球混业经营趋势的
加强和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现有的分业经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发生改变,
外资金融机构的示范效应和我国金融管制的逐步放松以及我国金融机构的不断突破管
制,使分业经营的限制逐渐被打破,客观上需要监管当局的监管方式及时转变和改革。
分业监管虽然有利于监管的专业化,但是在华外资金融机构集团内交易和我国的中信、
光大集团已经给监管带来挑战,监管当局也已意识到以机构监管为主的分业监管模式和
以功能为主的业务发展模式出现矛盾,分业监管模式不仅会出现权力争夺和责任推诿现
象,而且不断出现监管真空和摩擦。由于对经营范围的过分限制,金融创新也受NT抑
117
第七章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新思维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制。目前我国的金融业发展水平逐渐提高、金融品种丰富、业务量逐渐加大、金融风险
控制越来越难。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当前所采取的对策是建立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
会的协调合作机制,加强数据交流,实现信息共享,明确就重大监管事项和跨行业、金
融控股集团的监管、跨境监管中复杂问题及时进行磋商,建立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的工
作机制和讨论、协商具体专业监管问题的经常联系机制。建立了对金融控股公司的主监
管制度,对金融控殷公司内部相关机构、业务的监管,按照业务性质实施分业监管。对
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团公司依据其主要业务性质,归属相应的监管机构负责。
我国现有的监管模式对以全能型为特征的商业银行发展趋势来说,有进一步改进的
必要。针对即将到来的混业经营模式,我国的监管机制必须能够更好地满足风险管理和
有效监管的需要,可以选择的监管方式主要有两种:统一监管和功能监管。前者有利于
总体控制风险,后者有利于监管的专业化,两者各有所长,因此关键是两者结合,既可
以在统一监管下实现监管机构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也可以选择在功能监管的基础上设立
一个协调和风险综合控制机构,实现专业化和统一监管相结合。从而防止金融机构之间
的风险传染,减少银行对股市及其他高风险金融工具的风险暴露。
经济的全球化客观上要求各国加强国际经济合作,金融危机的交叉传染机制及其产
生的重要影响力促使各国在金融监管领域的合作更加密切。各国更加注重信息披露和交
流,加强彼此的沟通和合作,并通过建立金融危机预警机制,达到及时发现危机并遏制
危机传染的目的。
二、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建立
最后贷款人制度是指在商业银行暂时失去流动性,但尚具有清偿能力时,由该国的
中央银行直接贷款提供援助。最后贷款人制度发展到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的变化,最
后贷款人的角色并非局限于一国的中央银行,包括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公司和政府在内
的主体都会联合中央银行对问题银行提供资金。
最后贷款人制度也是一种双重性的金融制度,一方面它可以保证金融系统的安全
性,使援助的资金有收回的保障,另一方面也可能产生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因此各国
对该项制度的设立都非常谨慎,力图达到稳定金融安全、降低道德风险的双重目的。
1、关于最后贷款人制度的透明性和模糊性
118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七章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新思维
关于在危机发生前是否由中央银行明确宣布其流动性支持政策,理论界有不同的看
法。持赞同意见的认为最后贷款人将危机救助政策透明公开,可以降低不确定性,避免
产生系统性风险,增强金融系统稳定性。但是,有更多的观点却认为中央银行不应该预
先宣布救助政策,以降低道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不能确定如果自身遇到危机是否会得
到救助,因此会保持经营过程中的谨慎性。同时,为了增强管理人员和股东对商业银行
的责任感,很多国家在实行最后贷款人制度时,规定管理人员和股东必须承担一定的危
机成本,但这种成本事先也是不确定的,即附加条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样的约束对
管理人员和股东来说均具有一定的压力,可以避免其随意行为对银行流动性造成损害,
这种处理方式对其他银行来说也可以起到较强的示范作用,对约束其他金融机构加强谨
慎性管理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这种隐蔽性的流动性支持还可以尽可能减少振动性,对整
个体系的影响较小。
2、关于惩罚性利率
当最后贷款人向流动性危机银行提供贷款时,是否应该征收超过危机前利率水平的
惩罚性利率,理论界也有不同的看法,在实践过程中,却几乎倾向于一致的观点,那就
是不征收惩罚性利息。原因在于:第一,既然已经面临流动性危机,说明银行遇到了一
定的经营困境,此时加重利率负担,只会使银行危机更加恶化;第二,如果此种做法是
透明的,就会向社会提示该金融机构可能会倒闭;第三,过高的利率水平可能会反向激
励银行管理人员进行逆向选择,将资金投向到高风险行业,以换取隐性补贴的最大化。
当然,实践中虽然对有问题银行不征收罚息,但是为了有效地避免道德风险,中央银行
通常在提供贷款援助时,附加各种条件限制,如定期的信息披露、对某种业务类型的限
制、要求商业银行提供质量优良的抵押品等。
关于我国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制度问题,从已经发生的几个事例来看,还需在以
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强:第一,关于透明性和模糊性问题。从某个角度来分析,这两个性
质可以共存,即在救助标准上是透明的,但是救助行为是模糊的。我国目前亟需制订清
晰的救助标准,借鉴成熟国家的经验,一定要坚持有清偿能力的银行才是央行救助的对
象,避免中央银行负担过重。第二,关于附加条件问题,我国中央银行同样不适合对救
助对象征收罚息,但是对其在救助期间的行为应该有一定的限制,包括财务报告的及时
l 39
第七章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新思维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寨、冲击和防范
准确、经营范围的有效约束等。第三,在解决问题银行的流动性危机时,~定要明确银
行管理者应该承担的责任,并予以严惩。第四,尽量避免最后贷款人制度中的行政干预
色彩,坚持市场化操作。第五,最后贷款人制度并不是孤立的,我国中央银行在实行该
制度时,可以联合政府、其他金融机构和问题银行自身采取行动,以发挥各个主体的潜力。
三、存款保险制度在中国的可行性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为从事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强制或自愿地
I吸收各成员金融机构向保险机构缴存的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会,当成员金融机构
面临危机或经营破产时,保险机构向其提供流动性资助或者代替破产机构直接向存款人
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的制度。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危机过后,根据《格拉斯一斯蒂格尔银行法》,于1934年建
立了存款保险制度,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其他国家才开始陆续采用这种制度。在20
世纪60年代建立了8个存款保险制度,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9个存款保险制度,到了
20世纪80年代银行危机逐步上升,10年中建立了19个存款保险制度,在20世纪90
年代,银行业危机开始在全球各大洲普遍出现,因此在这期间建立了30个新的有限存
款保险制度。(吉莉安·加西亚,2003)
l、存款保险制度的效应
(1)保护存款人的利益,防止挤兑造成的系统性风险
当一家银行因经营不善或其它原因造成支付困难时。由存款保险机构通过建立一种
即时支付或将存款人投保存款转账的机制,可以使小额存款人避免或减少损失,防止出
现挤兑现象;同时迅速地处理个别银行的问题,还可以加强公众的信心,避免危机传播
以致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
(2)减少中央银行和政府在银行倒闭中的被动性
隐性存款保险是指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政府采取各种政策行动来保护存
款人不受银行倒闭的损失。在隐性存款担保体制下,如果某家银行出现流动性困难,由
于没有专门的存款保险机构,中央银行和政府为了维持金融稳定和整个经济的有序发
展,只能被动的通过中央银行发行钞票或者政府全额偿付的方式来平息波动,但这两种
方式都可能带来其它相关问题,而且决策部门非常被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后,问题银
f40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七章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新思维
行的债务由存款保险机构来支付,可减少中央银行和政府的被动性。
(3)协助监管机构加强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
存款保险机构广义上的职权范围还包括监测银行的状况,评估其潜在的损失,采取
措施预防损失或者将损失最小化。因此尽管美国和德国的存款保险营运主体的特色不
同,但它们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保险营运主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不以盈利为目
的,有一定的监管权。通过对投保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监督,以确保
各银行都会合规稳健经营,对出现问题的银行提出警告、把行将倒闭的银行并入一家可
靠的银行或向其提供巨额贷款,这些行动都从侧面加强了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
2、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1)加入WTO,银行业的激烈竞争需要存款保险
全球范围内的存款保险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进入一个高潮,主要原因在于80
年代以后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创新步伐开始迅速加快,各
种衍生工具陆续出现,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因素增加,商业票据化和融资证券化导致银行
传统业务利润下降,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为了生存,不得以从事高风险业务,银行
破产增多。以美国为例,1934年至80年代以前,银行倒闭较少,平均每年有15家商业
银行倒闭,1981年后,每年倒闭的银行是前几年的10倍以上。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金融机构破产是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但是作为经济的核心,毫无保护措施的金融机构
的倒闭却使一国经济经受不住如此沉重的打击,除了金融监管和最后贷款人之外,还需
有存款保险制度保驾护航。
长久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上都扮演着寡头垄断的角色,虽然陆续设立了
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但后两者都没有对国有银行形成实质性的威胁。但是,
随着外资银行在我国境内数量逐渐增加,业务范围逐步扩大,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
将被瓜分,经营状况也会受到威胁,出现流动性困难甚至银行破产将不再是天方夜谭。
即使国有银行可以继续“大而不倒”,但这种独善其身却挡不住其他银行出现挤兑时对
国有银行的示范效应,毕竟金融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任何力量都难以抗拒的。
(2)我国多年来的隐性存款保险需要显性化
我国虽然没有建立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但几次金融机构的动荡让存款人有理由相
14l
第七章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新思维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信,政府在非常时期会采取行动挽救金融机构,减少存款人的损失,这就是隐性的存款
保险制度,它使我国对存款人的保护事实上超过任何发达国家。
虽然这种隐性保险同样可以达到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对金融机构
实行监管的目的。但是对比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弊端:①中央银行和政府
在采取救治行动时可能处于被动地位。在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中央银行在充当最后贷
款人角色时,会与其货币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身份相冲突,导致政策失败。②隐性存
款保险制度的保护性是随意的,没有法律和规则进行约束。在有关保险规则,特别是有
关有限保险额的规定,存款人都无从知晓的情况下,很难使其对金融机构充满信心。对
于中央银行来说,更没有确定的标准和法律条款对其救助行为进行指导,而只能依靠中
央银行对有问题银行清偿力水平的判断,以及该银行在银行体系中的地位和央行对该银
行倒闭成本的估计,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令人置疑。③外资银行是否享受隐性存款保险需
要尽快明确。外资银行的进驻经过了层层筛选,但市场是客观的,“洋银行”同样也会
存在破产风险。如果没有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风险的传染将造成我国金融体系的动荡
甚至崩溃。外资银行是否享受我国政府的隐性存款保险问题,必须尽快有⋯个明确的答
案。到目前为止,一国政府是否对境内外资金融机构扮演最后贷款人角色,一直存在着
争论。美国允许联邦储备银行对外国银行的分行和代理机构提供信贷;而欧Nr贝J]规定由
母国提供在欧盟成立的机构的存款保险。
日本银行业和经济发展的教训真实地说明了隐性保险的危害。1990—95年,在日本
银行业整体状况下降期间,日本政府当局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这部分归因于日本政府
对未来经济的错误预期,认为经济会很快经过拐点,迎来整体复苏,从而支持银行发展。
在1995年之后,尽管日本银行业问题已经非常严重,更加系统性的公开干预已经不可
避免,管理层还是因为没有一个完备的存款保险计划,以及关于银行业面对突发危机时
如何进行重构的法律框架,害怕触发公众的恐慌而不愿采取强烈的行动。虽然f=l本政府
不积极地消除隐含保险,继续承担银行债务隐含保证人的角色,意图最小化银行重构的
潜在财政成本,但是政府的这种推迟处理问题的策略在1997年被证明,实际上增加了
政府最后解决问题银行的成本支出。
(3)我国不断深化的金融改革需要存款保险
142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七章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新思维
一直以来,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保持国有独资的形式,政府对四大国有银行有干预
权,银行同时享受政府所提供的隐性担保,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逐
渐让位于市场,四大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股份制改造、银行
上市都指日可待。国有商业银行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和自我约束方面得到
加强和深化。与政府干预的退出并行的将是政府隐性担保的终结,此时需要及时跟进的
是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种必然趋势,
商业银行虽然可以采取各种措施防范利率风险,但是与利率市场化相伴随出现的很可能
就是竞争激烈而引起的银行破产倒闭数量的增加。从国际经验来看,利用存款保险制度
的建立来预防因利率市场化而带来的银行风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3、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良好做法
众所周知,存款保险制度存在三大顽疾: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代理问题,如何设
计出合理的存款保险制度,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是我国在建立该制度前需要认真考虑
的问题。
(1)解决道德风险问题的良好做法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储蓄与贷款协会危机,充分暴露了存款保险可能引发的道德
风险。一方面存款人对银行经营状况的关注程度下降;另一方面对参与存款保险的银行
提供了过度冒险的激励。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存款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并没有
积极性,更多的存款人对银行的选择集中于银行的规模和声誉,大多数的存款人都抱着
“搭便车”的心态,也并没有十分专业的理解能力去分析商业银行公开披露的各种信息。
因此,比较存款保险制度前后存款人对商业银行的关注程度意义并不是很大。由此判断,
存款人对银行的监督是十分有限的。通过设立专业化的存款保险公司,依据其有效的信
息收集、分析和披露,不仅使存款人及时地了解到相关银行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水平,而
且从侧面激励商业银行加强管理,提高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达到一举多得的功效。
具体的做法包括以下几点:
①关于承保的机构范围和存款范围
首先,关于参保的金融机构的范围。经营存款的本国机构是存款保险制度承保的主
要对象,在我国包括商业银行、信用社等,机构的多数性有利于分散风险:其次,对外
143
第七章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新思维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团银行在我国的分行和附属机构来说,由于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可以从事人民币业
务,因此对其实行存款保险应在考虑范围之内。如果其母国已经实行存款保险,而且承
保额度高于东道国,可以免于参加;相反,则应按照东道国的要求进行保险。最后,对
本外币存款的不同规定。对本币来说,所有类型的本币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和储蓄存款都应承保。对外币存款来说,由于我国大部分交易都是以本币进行,零售外
币存款的总额很少,可考虑暂时不在存款保险范围之内。
②关于保险额度和赔付额度
对于这两个额度的确定,基本上遵循更广泛意义上保护晟广大范围的小额存款人利
益的需要。因为小额存款人的收入较低、专业知识相对欠缺、在信息获取上处于劣势,
对银行的监督力不从心。干闩反,让大额存款人暴露在风险之下,可促使其加强对银行状
况的监督,通过对银行施加压力来保证银行的稳健经营。因此,对于保险额度,应根据
承保金融机构每个存款人的存款总额来确定。对于赔付额度,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
调查,赔付额的起点可以在人均GDP的一倍或二倍范围内。
(2)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良好做法
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大多产生在自愿保险中,因为通常是经营状况差的
金融机构积极NA.存款保险制度,而经营好的机构却可能排除在制度之外。因此解决这
一问题的措旌包括强制性保险和可调整的保费制度。
①强制性存款保险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做的一份调查中,67个样本国家里有62个国家实行强制性
存款保险。这种强制性规定不仅能使该制度保持足够的资金来源,而且可以实现金融风
险的分担。虽然交叉补贴可能存在,但每一个参保机构为了保证自己能够在稳定的金融
体系中获益,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②根据风险调整保险费
根据保险费率是否变动,存款保险分为统一费率制度和风险调整费率制度。风险调
整费率制度根据各银行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指标来计算其风险并以此
估算保费。目前实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大约有三分之一强的国家采用以风险调
整的保费制度。但识别和计量风险并非易事,不仅需要持续监管,深入了解银行所有表
144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第七章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新思维
内外业务的风险收益结构,而且加大了存款保险的成本,反而可能使投保机构将资金投
向高风险项目。因此这一措施在实践中实施的难度较大,特别是对初始建立存款保险制
度的国家来说,并不提倡一步到位。相反,如果把统一费率制度与良好的风险控制措施
以及最低资本金要求等结合起来,则会同样降低逆向选择的发生。
(3)解决代理问题的良好做法
在存款保险制度中,不管这种制度是私人、政府或私人与政府共同融资、经营,当
存款保险机构为其自身利益而不是为投保人的利益服务时,就可能产生代理问题。解决
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注意以下问题的『F确处理:
①加强法律约束
在实施存款保险制度之前,应建立明确的法律和监管框架。通过客观、高效、全面
的立法,明确存款保险机构的独立性;通过立法,规定存款保险机构的行为、经营和行
政管理,从而限制政治干预;通过立法,加强存款保险机构本身的信息披露,增强其经
营的透明度,保护投保人的利益。
②实行机构分设和合作
一国的金融管理内涵非常广泛,主要包括金融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金融机构的
监管以及存款保险等。对于有能力的国家来说,以上三个职能不同的机构最好分别设立。
我国中央银行和银监会已经实现分离,对于存款保险机构,最好也选择单独设立,从而
使市场化监管下的银行能通过存款保险来事后分摊银行失败的风险。但机构分设并不意
味着互相分割,三个机构的密切合作有利于一国金融秩序的稳定。因为存款保险并不是
万能药,它只是整个金融安全体系的一部分,主要作用在于稳定存款者心理以减少挤兑
发生的可能性,避免金融机构大量倒闭,同时也为金融机构的运行提供一种良好的市场
退出机制,但是这些并不能替代有关部门对银行业务活动的有效监督。为了及时发现银
行管理、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监督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结论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结论
商业银行在一国的经济金融体系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但是现代商业银行早已不再
是资金运动的简单信用中介,而是发展成为当代金融业的中枢,联系着宏观经济总量和
微观经济主体,并直接关系到一国经济金融的健康发展。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银行业的
敏感性和复杂性使其运行状态、发展趋势受到更多变数的影响,银行业爆发危机的可能
性加大。
外部环境带来的各种影响和冲击正在逼近我国商业银行,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
下,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本文首先回顾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发
展的历程,详细分析了发展过程中的三次较大的重生和蜕变。在国家专业银行的恢复和
设立阶段,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性资金分配制度和银企之间内源融资属
性,决定了银行只是担负信贷资金行政性划拨的部门,当时的国有商业银行并不存在严
格意义上的风险。大规模的风险积累主要发生在转轨经济时期,这一时期,虽然在信贷
管理体制、业务经营范围和经营机制转换方面均进行了改革,但是并没有触及到产权结
构安排和治理结构改善,此时企业的风险约束缺失、银行的改革滞后,在经济中形成一
种“错位”,导致银行大部分资产暴露在风险之下,旧体制下长期累积的深层矛盾逐渐
“水落石出”。
这种累积性的风险还没有消除,国有商业银行又逢开放经济的各种冲击。本文首先
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通过竞争力对比分析,明确了我国商业银
行的竞争形势。由于开放经济下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成为必然,本文将风险冲击的另一
个重点放在利率改革方面,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可能面对的利率突然升高和利率频繁波动
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自身的特色,但是也可以从国际
相关的金融风险的案例中,找寻相关的风险演变轨迹。本文通过对东亚金融危机和墨西
哥金融危机的简单回顾,重点找出风险累积的原因、风险爆发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本
文从储蓄率下降、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金融风险财政化倾向、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风
险互相传染、房地产泡沫的突然破裂、外国资本流入流出的日益频繁等角度对我国商业
银行的稳定运行提出了警示,认为这些可能成为冲击商业银行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
最后,本文结合我国改革的渐进历程和已经实施或诈准备实施的各项措施提出政策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结论
建议。首先,应该从新巴塞尔协议中领会全面风险管理思想、外部市场约束机制的合理
内核:其次,继续按照市场化的思路对国有银行进行改造,完善经营制度,增强抗风险
能力,并积极推进市场体系的配套改革,创造良好金融环境;最后及早进行金融安全网
建设,全方位、多角度规避银行风险的爆发。
本文的结论是,我国商业银行己经积累了相当规模的风险,而且这种风险在开放经
济下会受到各种冲击和影响。其中,开放市场下的激烈竞争和最终完成的利率市场化改
革会对商业银行造成最直接的冲击。经济金融领域其他因素的混合影响对银行来说更加
难以抵挡。但是只要继续按照市场化的思路对国有银行进行改造,增强银行系统抗风险
能力,并做好安全网建设和配套改革.我国不仅有能力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而且可
以以健康的姿态迎接各种因素的挑战和冲击。
参考文献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参考文献
l、Asli DemirgUP—Kunt and Enrica Detragiache,”Financial 1.iberalization and
Financial Fragility”,IMF Working Paper,1998.
2、Barth,J.R,,G.Caprio,and R.Levine,1999,”financial regularion and
performance:Cross—country evidence”,Working Paper 2037,World Bank.
3、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 sion,“Consultant Document:Operational
Risk.Supporting Document for the New Basel Capi tal Accord”,January
2001.
4、Basel Conun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Sound Practic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of Operational Ri sk”.Jul y,2002.
5、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The 2002 loss data collection
exercise for Operational Risk:Sureanary of the Data Col lected”,March,
2003.
6、Benston,6.J.,and others.”Perspectives on Safe and Sound Banking.Past,
Present,and Future”,Cambridge:MIT Press,1986.
7、Bhattacharaya,Joydeep,1993,”The role of foreign bank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survey of evidence”,Cornell University,mimeo.
8、Boyd.J.and G.De Nicolo(2002).”Bank Risk—Taking and Competition
Revisited,”working paper,Carlson School of Management,University of
Minnesota.
9、Buch,Claudia,J()rn Kleinert,and Peter Zajc..January 2003.”Fi nancial
Integration and Stabi 1 i ty in Transition Economies:Does the Mode of Entry
Matter?”,manuscript,Eiel I nsl i tute for World Economi cs
lO、Calomiris。Charles W.and Kahn,Charles M.”The Role of Demandabl e Debt
in Structuri ng Optimal Banking Arrangemen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1,8l(3),PP.497—513.
1l、Chari,V.V.。Jagannathan,R.,1988.”Banking panics,information,and
149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参考文献
rational expectations equilibrium”.Journal of Finance 43,749—60.
12、Clarke George,Robert Cull,Laura D’Amato and Andrea Mol inari(2000)”The
Effect of Foreign Entry on Argentina’s Domestic Banking Sector”in
Claessens,Stijn and Marion Jansen,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Financial Services:Issues and Less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K1uwer
Publ i shers.
13、Cordella,T.,and E.Levy Yeyati,2002,”Financial opening,deposit
insurance,and risk in a model of banking competition“,European
Economics DiSCUSSion Series 37 Federal Reserve Board.
14、Corrigan,J.E。1982,Cotesia(Apanteles)rubecula[Hymenoptera:
Braconidae]recovered in Ottawa,Ontario ten years after its release:
Proc.Entom01.Soc.Ontario 1982 v01.1 13,page 71.
15、Corsetti,G.,Pesenti,P.,Roubini,1998b.”What caused the Asian
currency and financial crisis?”,Parts l and 2,NBER Working Papers,
Nos.6833 and 6834.
16、Crystal,Jennifer,B.Gerard Dages,and Linda Goldberg.2001.”Does
Foreign CwnershiP Contribute to Sounder Banks?The Latin American
Experience.In Open Doors:Foreign PartiCipation in Financial Syste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edited by Robert Litan,Paul Masson,and
Michael Pomerleano(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 and the World
Bank):217-266.
17、Dages B.Gerard,Linda Goldberg and Daniel Kinney(2000)”Foreign and
Domestic Bank Participation in Emerging Markets:Lessons from Mexico
and Argentina”,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Ecenomic Pol icy Review,
September 2000.
18、Diamond,D.(1984),”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
Review of Economie Studies.V01.5I,S.393—414.
19、Diamond,Douglas W.and Phillip H.Dybvig.“Bank Runs Deposit Insurance
49
参考文献开放经济TIN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and Liquidit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June,1983.
20、Dominick savatore,”capital flows,current account deficits,and
financial crises in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the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Vol 8,No.1,1998.
21、Douglas W.Diamond&Raghuram G.Rajah,2000,”Banks。Short Term Debt
and Financial Crises:Theory,Poticy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NBER Working Papers 7764,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InC.
22、Flannery,Mark J.,”Debt Maturity and the Deadweight Cost of Leverage:
Optimally Financing Banking Firm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
84(1),320—331.
23、Focarelli,D.,Pozzolo,A.F.,2000,”The Determinants of Cross—Border
Bank Shareholdings:an Analysis with bank—Level Data from OECD
Countries”,Bancad’Italia,Temi di discussione del Servizio Studi,N.
38l_
24、Garber,Peter M,1986,”Nominal Contracts in a Bimetallic Standard”,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v01.76(5),
1012—30.
25、Gorton,G.,1985,”Bank suspension of convertib订ity”,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i5,177—93.
26、Honohan,P.,1997。’Banking system failures in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
countries:Diagnosis and predictions”,Working Paper 39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27、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May 1997。P.45.
28、Jacklin,C.J.,Bhattacharya,S.,1988,”Distinguishing paniCS and
information—based bank Funs:we]far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6,568—592.
29、Johnson,H.J.,1994.”Prospect theory jn the commercial banking i ndustry”,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Strategic Decisions 7.73—89.
茎整丝堑!里r有塑些堡壁璺堕盟塑墨:婴童塑堕蔓—一——』翌!兰堕
30、Kaminsky,G L and Reinhart,C}^(1998),”Financial crises in Asia and
Latin America:then and now”,American Economic Review:Papers and
Proceedings,V01.88,444—48.
31、Kaminsky,G L and Reinhart,C M(1999),“The twin crises:the cause of
banking and balance of payment problem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
89,473—500.
32、Kaminsky.Graciela L¨&Pereira,Alfredo,1996,”The debt crisis:lessons
of the 1980s for the 1990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Elsevier,
v01.50(1),pages卜24.
33、Knight,Frank H,”Risk,Uncertainty,and Profit”,Boston,MA:Hart,
Schaffner&Marx: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21.
34、Krugman,P.,(1998a),”Bubble,boom,crash:theoretical notes on Asia’S
crisis”,mimeo
35、Krugman,P.,1979,”A model of balance of payment crises”,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1 1.31 1—25.
36、McFadden,Catherine,1994,”Foreign banks in Austral ia”,The World Bank,
mimeo.
37、McKinnon,R.and Pill,H.(1996),”Credible liberaliz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the overborrowing syndrome”,in T.Ito and
A.0.Krueger,eds.,Financial Deregul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38、Merton.R.,1993,”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Intermedia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V01.24(2),S.23—41.
39、Minsky Hyman,1985,”The 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A Restatement
In Post—keymesan Economic Theory:A Challenge to Neoclassical Economics”
Edited by P.ArestiS and T.Skouras,Sussex:Wheatsheaf Books.
40、Obstfeld,M.,1996,”Models of currency crises with sel卜fulfilling
features”,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0,1037—48.
51
兰重兰蹩. 茎竺丝鲨!里蔓塑些堡堑垦堕堕璺墨:鲨圭翌堕苎
41、Pantalone,C.C.,and M.B.Platt,1987,”Predicting commercial bank failures
since deregulation”,New England Economic Review,37—47.
42、Park,S(1991),”Bank Failure:Contagion in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 CS,28,27卜86.
43、Pigott,Charles^.,1986,”Fi nancial reform and the role of fore Jgn banks
in Pacific Basi n in H.Cheng(Ed.),Financial Pol icy and Reform in
Pacific—Basin Countries”,Lexington Books,Lexington.
44、Radelet,S.,Sachs,J.,1998a,”The onset of the East Asian financia】
cri si S”,NBER Working Papers,No.6680.
45、Radelet,S.,Sachs,J.,1998b,”The Ea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diagnosis.
remedies,prospects”,g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1—90.
46、Rajah,R.,1996.”Why Banks Have a Future:Towards a New 7l'heory of
Commercial Banking”,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V01.8,
S.114一135.
47、Robert P.Flood&Robert J.Hodri ck,1986,”Money and the Open Economy
Business Cycle:A Flexible Price Model”,NBER Working Papers 1967,
Nat ional Bureau of Economi C Research,Inc.
48、Stigler,G.J.,1961,”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June 69,213—225.
49、Stiglitz,J and Weiss,A(1981),”Credit rationing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01.71,393—410.
50、Stiglitz,Joseph g.,”Credit Markets and the control of capital”,Journal
of Money,Cred i t and Banking,1985,17(2),133—152.
51、Stiglitz,Joseph E.,1993,”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Financial Markets”,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Bank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 CS.
19 52.
52、Stijn Claessens,Asli DemirgUg—Kunt,and Harry Huizinga,”[tow does
foreign entry affect domestic banking markets?”,Journal of Banking and
152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参考文献
Finance,25,89卜91 1.
53、Terrell。Henry S.。1986,”The role of foreign banks in domestic banking
markets”,in B.Cheng,ed.,Financial Policy and Reform in Pacific—Rim
Countries,Lexington:Lexington Books.
54、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中文版,上海人民
出版社,1994年版。
55、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1997.9。
56、巴曙松,”开放推动中国金融业转型:入世三周年的中国金融发展”,博士咖啡。
57、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编,《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年版。
58、常巍、贝政新,”资本市场发展中的投资主体与投资行为”,Ⅸ经济研究》,2002.7。
59、常巍、任少华,”戴蒙德一迪布维格银行挤兑模型述评”,《经济学动态》,2004.1。
60、陈国进著,《金融制度的比较与设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1、陈建华著,《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62、陈学彬等著,《当代金融危机的彤成、扩散与防范机制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
版社,2001年版,336页。
63、程定华著,《双刃剑一金融国际化的利益和风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年版。
64、戴根有,”中国金融改革趋势及货币政策取向”,中国发展论坛,2001.2.17。
65、戴维·里维里恩等主编,Ⅸ国际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年版。
66、丁一凡著,《平衡木上的金融游戏一从债务危机到金融危机》,华夏出版社,2003
年版,12页。
67、丁志杰著,《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一效应与政策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年版。
68、冯健等译,Philip Molyneux著,《金融创新》,中文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69、韩俊著,《银行体系稳定性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文献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70、胡炳志著,《中国金融制度重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l、黄金老,曾超,“利润突增酝酿变局”,《国际金融研究》,2004.9。
72、吉莉安-加西亚著,陆符玲译,《存款保险制度的现状与良好做法》,中文版,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年版。
73、姜波克著,“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55页。
74、姜波克著,《人民币自由兑换和资本管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5、焦瑾璞著,Ⅸ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76、金融时报,2003.1.8。
77、卡尔一约翰-林捷瑞恩等,“银行稳健经营与宏观经济政策》,中文版,中国金
融出版社,1997年版。
78、李德著,《经济全球化中的银行监管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79、李扬、黄金老著,《金融全球化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80、梁勇著,《开放的难题一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l、林平著,《银行危机监管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82、刘芍佳、黄爱玲,”产权变化有效还是竞争更有效”,“中国市场经济报》1998.7.3。
83、刘士余著,《银行危机与金融安全网的设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4、刘义圣著,Ⅸ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92页。
85,陆前进著,Ⅸ开放经济下宏观金融风险管理(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86、罗纳德·I-麦金农著,《经济市场化的顺序》,中文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
87、迈克尔·波特著,《竞争战略》,中文版,华夏出版社, 1997年版。
88、潘英丽著,《全球视角的金融变革》,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9、彭兴韵著,Ⅸ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与金融自由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0、钱小安著,《信贷紧缩、银行重组与金融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1、泰国楼著,Ⅸ现代金融中介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92、邵伏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风险分析”,《金融研究》2004,6。
93、沈坤荣、汪建,”实际利率与我国经济增长”,Ⅸ金融研究"2000.8。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参考文献
94、施建淮,”基于信息的双重危机模型及其在东亚危机中的应用”,北京大学中国
经济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95、石俊志著,《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防范》,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164页。
96、史东明著,Ⅸ经济一体化下的金融安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97、世界银行《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
98、唐吉林、丁欢新,”从国际排名看中外银行竞争力差距”,《上海金融》,2003.1l。
99、唐旭主编,“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二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100、万解秋、孙丈基,”开放经济下利率自由化的必要性与制度分析”,《世界经济》,
2004.4,19页。
101、万解秋、郑红亮主编,《资本市场与投资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2、万解秋著,《企业融资结构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3、王爱俭著,Ⅸ金融创新与虚拟经济》,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104、王光伟,《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焦点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5、王曙光,”外资银行的进入与中国银行业改革”,Ⅸ中国经济时报》,2003.12.9。
106、王元龙,”我国加入WTO后银行业市场的竞争及对策”,《新视野》,2000.2。
107、谢平、蔡浩仪等著,《金融经营模式及监管体制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年版。
108、谢平、焦瑾璞著,《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9、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0、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ll、扬小凯,Ⅸ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2、杨有振、侯西鸿等著,Ⅸ金融开放:创新与监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113、叶辅靖著,《全能银行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114、易纲,”人民观察:如何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人民日报》,2003.11.26,第
六版。
115、易纲著,Ⅸ中国的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1984—1993)),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
116、于龙武、郭田勇著,《中国银行业的综合经营与监管》,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
年版。
117,于宗先、徐滇庆主编,Ⅸ从危机走向复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58页。
118、张承惠,”中国银行业风险分析”,国研网。
119、张杰著,Ⅸ中国国有金融体制的变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74
页、83页。
120、张立洲著,《走向混业经营之路》,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121、张荔著,“金融自由化效应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122、张兴胜、何贝倍,”2003年股份制银行主旋律:合纵连横”,“中国经济时报》,
2003.12.31。
123、章和杰著,《中国金融制度的风险机理及改革路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4年版。
124、郑木清,”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战略抉择”,Ⅸ世界经济研究",
2002.1。
125、郑先炳著,“西方商业银行最新发展趋势》,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126、中国人民银行,”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金融时报》,1997.5.3l。
127、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Ⅸ金融热点问题(二)一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的报
告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326页。
128、钟伟、巴曙松等,”中国金融风险评估报告”,Ⅸ财经界》,2002。
129,周强,”现代金融监管制度一一个理论框架”,《理论经济学》,2001年第1期。
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攻读学位期问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
l、资本市场发展中的投资主体与投资行为,《经济研究》,2002年第7期。
2、戴蒙德一迪布维格银行挤兑模型述评,《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l期。
3、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绩效的实证研究,《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第l期。
4、我国开放基金的组织形式及其发展研究,《资本市场与投资分析》,复旦大学出
版社,2002年版。
后记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舫范
后记
回首博士求学经历,万般滋味涌上心头。既感到精疲力竭,又仿佛获得了无价的宝
藏,收获颇丰。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万解秋教授。在攻读学位期间,万老师独到的对复杂的经济盒融
问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学术奥妙的执著的追求精神都让我受益无穷。导师渊博
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尚在求知路上奔走的学子的无私帮助和引导,都成为我同
后学习的榜样。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从选题到框架、从研究角度到论证方式.甚至是资
料的收集和最终的排版,都倾注了万老师大量的心血。借此机会,对万老师的培养和教
诲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求学和论文写作过程中,我还有幸得到贝政新教授、王光伟教授、赵增耀教授、
顾建平副教授的帮助,感谢他们的指导和点拨,使我求学之路更加顺利。另外,苏州大
学商学院的其他领导和同事也给予我多方面的关心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我还要
感谢我的学友姚海明博士、任少华博士、徐涛博士、冯恂博士、邱晓明博士、陈华博士、
胡红星博士,与他们不经意的一次讨论,都会让我茅塞顿开。
最后,我不能忘记我的家人,他们的付出与我不相上下。攻读学位期问如果少了他
们从物质到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求学之路会变得更加艰难。希望自己能够有所进步让
他们觉得无悔付出。
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不觉得这句话有何不同,现在却发现它的精辟和深刻。伏案
沉思之时,我深知,文中有许多不足之处,肯请各位良师益友不吝指正。
常巍
200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