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10702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西南财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姓名:贺敬松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张静琦
20041101
中文摘要
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指四大国有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之外的银
行,主要包括10余家全国性或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00余家城
市商业银行,少数几家住房储蓄银行。在这些银行中,有部分业绩
好的银行已经上市,还有部分正在积极筹备上市.总的来看,这些银
行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但发展速度快,资产规模在近些年得到
了较大程度的增长。主要财务指标如资本收益率、资产收益率等,
均好于规模庞大的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来看,当前,股份制商业银行
已成长为国有银行之外最具实力的银行竞争主体之一。但是, 随
着市场经济和金融深化的不断发展,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其业务经营中的风
险问题也不断显现。本文就是基于此种情况,就商业银行存在的问
题进行了剖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本文共有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
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的职能(信用中介职能、支付
中介职能、信用创造功能、金融服务职能)。并由商业银行的一般
性质和功能演绎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性质和特征(股份制商业银行
的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有的股份对公司承担责
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最后介绍了我国
股份制商业银行现状。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过了十多年年的发展,
不仅补充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开展领域的不足,而且已成为我
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我们从股权结构,网点布局,盈利
状况,市场份额,经营理念,企业规划,上市与非上市,把我国股
份制商业银行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首先我国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表现为:我国股份制商业
银行所有者缺位,股东大会流子形式;董事会职责不健全,决策程
序不规范;决策与执行一体化,高级管理层缺乏制度约束;激励机
制不合理,透明度差;内部控制问题突出,监督机制不健全,信息
披露透明度弱。其次,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能力和
深度不足。再次,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不规范、信贷资产风险
较大,具体体现为:信贷资产质量有所下降,信贷资产风险增大:
信贷管理中存在着不足,缺乏科学有效的措施;信贷管理组织机构职
能行使不到位。除此之外,股份制商业银行还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
经营理念和经营意识落后;在资本率管理中,我国各家银行实际资
本率水平在不断下降,存在风险承担能力降低等方面的不足。这些
都严重制约了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
第三章主要针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可行性的对策。针对这些问题,主张通过继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与
转换经营机制,优化股权结构,使股权多元化;规范银行治理的组
织结构;强化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建立多样化、高透明的激励机
制;强化信息披露制度;鼓励创新与加强风险监管并重,实现股份
制银行金融创新的良性发展等措施晚上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法人
治理结构。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等方丽存在的问题,主张
采用改善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明确市场定位;加强资本充足
率管理等方面的对策,增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关键词: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信贷管理竞争力
Abstract.
In china the{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are the banks outside the
four great state-owed commercial banks and three policy banks.They
include about ten nationally and regionally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also they include more than one hundred city commercial banks and
several housing saving banks.Some of these banks have been already
listed,and some prepare to be list.But in general these banks developed
and expanded rapidly in short time,in many aspects they operated better
than four great state—owed commercial banks such as the return rate of
assets and capital.Now the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have become
the most competitive banks in china banking industry.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he finance deepen,man),
serious problems and conflicts in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these
banks have come out gradually.So in this paper 1 will analyze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and address efficiency
measures to these problems.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chapters.The fist chapter addresses the
nature of the commercial bank(commercial bank is a special financial
company),the function of the commercial bank such as the function of
credit intermediary,payment intermediary,credit creativity and financial
service.With the general na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commercial bank I
deduce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 of the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In
last section of this chapter address the status quo of Chinese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During the ten years’development of Chinese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these banks have already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bank堍industry,1 will introduce several
aspects of these banks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equity,network,
earning ability and SO a11.
The second chapter addresses tlle main problems of the Chinese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Firstly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is the
imperfect of the corporation father structure.This can be said that
Chinese ioint-stock eommercial banks are short of owner,the
shareholder convention is inefficacy,the directorate is imperfect and the
process of the decision—making is un-normative,these banks are short of
restriction system for the advance managers,the inspiring—system is also
unreason.Secondly the ability and the depth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creativity of Chinese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are insufficiency.
Thirdly credit management of these banks are un-normative and the risk
of the credit assets is great,these can be said as follows:the quality of
the credit assets become bad gradually,the risk management of the
credit assets is very confusional and short of effectively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risk.Expect these problems,the Chinese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are also short of definitely marketing orientation.The
management idea and consciousness are lagged with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wide banking industry.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capital these
banks are short of effectively measures to stop the trend of capital rate
declining.All the above problems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Chinese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The last chapter addresses the measures to the above problems in
the second chapter.These measures Can be said as follows:firstly we
should consummate the corporation farther structure and switch the
operation mechanism.For these purpose we must optimize equity
structure make it m.ulti-dimension.Secondly we must standardize.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these banks and consolidate the risk
management system and interior control system,we also need to
establish fl diversified and transparent inspiring system.Thirdly we
should consolidate the information opening system.At last to the
problem of the credit management of the Chinese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we must make sure the marketing orientation and
consolidate the capital requirement management.From making use of
2
above measures we can improve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Chinese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Key words: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financial industry creativity;credit management:
competitive ability
3
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减壶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
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
明。因本学位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学位论文成果归西南财经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贺敬松
2004年11月20日
前言
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陆续建立了十余家全国性和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股份制
商业银行的建立,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符合中国金
融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取向,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了迅速发展,积蓄
和具备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金融活动中的重要
力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建立,也打破了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
给金融领域引入了竞争机制,并显示了旺盛的活力,为完善金融体
系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出了贡献。
然而,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仍然存在国有商业银行所具有的法
人治理机构不完善的问题;在面对同业竞争及加入WTO外资银行
的竞争环境下,金融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问题:股份制商业银行
的金融风险问题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自身的市场定位问题。这些问
题如不解决,将严重影响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自身发展和其功能
的发挥。
本文即是基于在股份制商业银行长期工作的实践,基于对我国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状况和内外压力的切身感受,选题并完成的。文
章根据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现状,剖析了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存
在的诸多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章股份制商业银行概述
一、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概念
商业银行按资本所有权不同,可以分为私人银行、合伙组织的
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中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
的商业银行占商业银行总数的绝大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是通过股
份制方式筹集银行资本并通过股份公司形式进行经营管理的商业银
行。从目前世界绝大多国家来看,大都选择了股份制形式的商业银
行。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特征及优越性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有
的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以下特征:
l、股份商业银行由法定数额以上的股东组成,股东人数不得少
于法律的规定。
2、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划分为金额相等的股份。
3、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份以股票的形式公开发行和转让。
4、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东以其持股份为限对银行承担责任。
5、股份制商业银行必须依法公开其会计账册,以便于投资者了
解了掌握所投资银行的情况。
基于以上,相对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还具有
以下优越性:
(~)股份制产权制度适应商业化经营的要求。通过股份制改
造,建立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银行和政府之间不再有行政隶
属关系,而是一种资本关系,按照出资多少决定投资者在公司重要
决策中的地位,保证了法人产权的独立和完整,实现了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目的。要保证商业银行不是名义
上的、丽是实实在在的商业化经营,就必须改变其有独资的产权结
构。
(二)股份制产权制度有利于开辟资本金来源渠道,提高资本
充足率,分散经营风险。在国有独资的情况下,银行资本金来源只
有财政拨款,更多的资产来自于存款、金融债券、中央银行贷款等
负债。由于我国财政资金的紧张,国家银行的资金运用在一定程度
上承担了财政功能。随着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大,经营风险因素日益
增大。在国有独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风险达到一定程度后要
由存款户或国家来承担,最终是由国家通过多发行钞票的方式来解
决。因此,通过改变国有商业银行的国有独资形式,可以开辟新的
资本来源渠道,分散银行的经营风险,有利于恰当调整银行、企业
和居民之间旧的债权债务关系。
(三)股份制产权制度有利于形成股份制企业的经营机制。股
份制企业形式之所以成为现代企业资本组织形式,还在于可以形成
一整套有激励、有约束、高效率的企业经营机制。国有独资的企业
形式往往形成政企合一的组织结构,缺乏对所有者代表和经营者的
激励机制和各种权利的有效制衡。在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实行有限公
司制的情况下,尤其是这样。产权的多元化比产权的单一化更有利
于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更有利于建立起经营决策、执行、监督
相互制约的机制。即使是在国家控股的条件下,由于其他股东在股
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中对企业经营影响的存在,特别是有权转
让殷份(用脚投票),这对企业的控股者(国家)、经营者仍然具有
一定的约束力。
(‘四)股份制产权制度有利于促进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的不断集中,特别是大型(产业)
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
融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那些实力雄厚的有扩张要求的大型企业集
团,需要直接或间接地涉足金融领域,一是便于为自身的扩张寻找
资金,而是把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作为多元化经营、获取新增
收益的行业。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将为产业资本向银行资本的渗透
创造条件。
三、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现状
现代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创业于80年代,成长于90年代。短
暂的10余年间,股份制商业银行迅猛发展,并在许多领域进行了卓
有成效的探索。从1986年成立第一家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
到后来陆续成立的招商、深发展、光大、广发、兴业、浦发、中信、
华夏、民生等新兴股份制银行,这些新兴股份制银行发展很快,不
仅补充了我行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开展领域的不足,而且已成为我国
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产物,
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符合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基
本取向,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了迅速发展,积蓄和具备了巨大的发
展潜力,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金融活动中的重要力量。股份制商业
银行适应和促进了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实现,在中国经济金
融中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呈现出勃勃的发展生机,具备了
巨大的发展潜力。有目共睹,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中国经济金融中已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到2002年末,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余
额总计已达30695.26亿元,占存款货币银行资产总额的14.26%。
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1680.21元和13332.01亿元,占全部
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的11.82%和9.54%(数据来自《金融年鉴》、
《统计年鉴》)。在资产增长率、人均利润率、资产收益率、不良资
产率等主要经营指标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都领先于国内同业水
平。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建立与发展,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专
业银行“大一统”组织体系的垄断局面,逐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要求的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新格局。由于
竞争主体的扩大,促进了银行体系竞争机制的形成和竞争水平的提
高,增加了市场机制在资金配置中的作用,既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也促进了创新金
融工具的综合运用,为客户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带动了商业银行
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
发展推动了国有商业银行按照经济、合理、精简、高效的原则改革
其管理体制,推动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以
效率高、体制活、服务优赢得了客户,获得了市场,推动了所在区
域经济的发展,更为股东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回报,但这些新兴
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时间短、规模小、网点少、人才匮乏等,在很
多方匝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我国加入WTO以来,不断有外资银
行进入人民币市场,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城市不断的扩大,外
资银行在中国人民币市场上所占份额逐渐加大,同时,国有商业银
行,尤其被注资450亿美元的中、建两行股份制改造正积极推进,
这些都对蓬勃发展中的中。国新兴股份制银行构成威胁。总体看来,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现状表现为:
(一)股权结构
目前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大部分是法人持大股,少数是国家持
股银行。股权结构目前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国家出面持股的股份
制商业银行,如由财政部持股交行;二是国有企业法人持股,如招
商局集团持股招商银行,该行是我国第一家完全由法人持股的股份
制商业银行;三是民营企业持股,如民生银行,该行全部由民营企
业持股,号称我国第一家民营银行,目前,民营企业新希望投资有
限公司是其第一大股东,持股26824.18亿股,占比7.01%,民企中
国泛海控股有限公司持股占比6.6%;四是外资参股,如中国光大银
行被国际金融公司(IFC)参股,2004年4月,兴业银行总股本由
30亿股增至3999亿股,其中,恒生银行、国际金融公司、新加坡政
府直接投资公司分别持有15.98%、4%、5%。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
股权结构虽然广泛,但缺乏活力,一定程度上,对民营资本尤其个
人资本的进入构成一定程度的限制,导致股份制商业银行活力有限。
(二)网点布局
在网点布局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原则是小布局、大撒网,
即争取以较少的网点做更多的业务。大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
拓展往往是从本市做到全省,从南方做到北方,辐射面广。“小布局,,
大撒网”的布局思路基本解决了减少费用支出的问题,提高了单产
效益。国有商业银行早期在全国布点延伸到县域,现在出现收缩,
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却在拼命扩张网点,但银监会在股份制商业银行
的新建网点批复方面尤其严格。网点的不足使股份制商业银行业务
开展受到一定的局限,同时也使股份制商业银行疏予贷后管理工作。
(三)盈利情况
2003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实现账面利润合计为-29亿元,剔除
增加拨各因素的影响,实现利润比上年增加690亿元。事实上,国
有商业银行利润压力并不大,因为其股东(国家)并不看重利润,
而是关注其经营是否有风险,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事关国家金
融的稳定。
从股份制银行看,几乎所有的股份制银行都有较好的赢利效益。
五大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2003年度业绩不俗,招行每股收益O.39
元,净资产3.2元,净资产收益率12.21%;浦发每股收益0.4元,
净资产3.07元,净资产收益率13.04%;民生每股收益0-38元,净
资产2.66元,净资产收益率14.42%;华夏每股收益O.23元,净资
产2.46元,净资产收益率9.29%;深发展每股收益016
元,净资产2.04元,净资产收益率7.98%。2004年第一季度,境内
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账面利润(税前)387.5亿元,其中:国有商业
银行实现账面利润23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股份制商业
银行实现账面利润85.2亿元,增长74.2%。股份制商业银行赢利的
压力远远大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四)市场份额
据统计,四大国有银行吸收了全国65%的居民储蓄,承担全社
会80%的支付结算服务。贷款占全部金融贷款的56%,是中国经济
发展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在全部银行资产中,国有商业银行占60%,
在国有重点企业贷款中,国有商业银行占80%。2003年,招行、浦
发、民生只占全国银行业总资产的1.82%、1.34%、1.3l%。要发展
又要赢利,要市场也要质量,这些都不可偏废,业务市场份额的小
比重使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得不在夹缝中生存。
(五)经营理念
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运作看,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经营理念。
目前,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基本以赢利为目的,但大都没有形成系统
的经营理念。如深圳某上市银行已上市多年,2003年却被监管部门
要求整改,理由是该行仍然被认为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没有系统
的经营理念,其2003年资本充足率也没有过监管线。
(六)企业规划
股份制商业银行大都出身非正规军,基本由信用社、城市商行、
财务公司筹建而来。如深发展由原深圳6家信用社组建而来,招行
则由原招商财务公司组建而来,这些银行基本以赢利为目的,并无
长远的、系统的规划。近年来,一些银行高管认识到这一点,才略
有改善,如招行提出打造“百年招银”,华夏提出办“精品银行”等。
但这些目标系统性较差,缺乏战略眼光。
(七)资产质量
2003年底,lo家股份制银行除交行、广发外,不良贷款比率均
下降到10%以下,平均不良贷款比例为6.5%。但值得重视的是此数
据远远高于国际上优秀商业银行3%的比例。同时,业内人士分析,
这6.5%的平均不良率还存在通过扩张规模和贷款展期、贷新还旧等
人为的操作痕迹,因为如果不这样做,一旦发生不良贷款,就要冲
减利润,没法对股东交待。可以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在
我国已经不容乐观l
(1—我国股份制面业银行2一国有四大商业银行3一国外优秀商业银行)
(八)上市与非上市
目前,上市银行有深发展(上市12年)、浦发(上市4年)、民
生(上市3年)、招商(上市2年)、华夏(上市1年),这些银行通
过上市,管理较为规范,财务透明,经常情况良好。2003年,所有
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均赢利,且较上年大幅增长,这些上市银行成
为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基金的重仓持有品种。深发展每股赢利0.16元、
浦发赢利0.4元,华夏0.23元、民生O.38元、招行0.39元。剩下的
银行未上市,但均有上市规划。上市在~定程度上体现出股份制商
业银行经营能否更透明、更规范、更稳健、更有效率。
第二章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
一、法人治理结构问题
(一)所有者缺位问题没有真正解决
设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初衷是通过股份制这种现代企业制度形
式,形成对银行经营者的产权约束,从而成为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中
普遍存在的“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现象的途径。从我国
股份制商业银行来看,虽然从形式上都建立了“股东大会一董事会
一监事会一经营者”的治理结构,但实际上普遍缺乏良好公司治理
的基本要素,除民生银行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之外,绝大多数是国
有股占控股地位,或大股东为国有,或者成立时有政府(或政府部
门)背景,民营、个人股东都占比较低。由于国有股不能从根本上
解决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因此从现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大多数股东
情况来看,股东短期化行为严重,盲目追求分红,对选择银行的管
理者、银行的经营方针和重大决策漠不关心,对银行的风险状况了
解甚少,而所有者缺位的结果必然导致监督缺位,特别是对董事会
缺乏监督制约,反映在有的银行没有任何股东向股东大会提出过审
议事项或向股东大会提出过质询案,要求董事会的有关成员接受质
询,有些银行的股东大会召开随意性大,时间不固定,会议通知内
容不完整!有时通知的议题与会议审议的议题不一致,对股东尊此
提出的异议置之不理。种种现象表明,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最高
权力机构——股东大会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充分行使职权。
(二)董事会职责不健全,决策程序不规范
1、董事会未按规定行使职权,决策缺乏透明。如有些银行参加
董事会的人员不规范,2/3董事不能本人出席会议,履行董事职能,
这样既不利于董事参与银行决策,也不利于银行经营事项的保密,
此外,董事会的议事表决过于随意,影响董事会决策的正确性。~
是表决内容过于简单,缺乏透明度;二是通讯表达没有告知监事会,
不利于监督。
2、董事会功能不全。董事会的主要职能是决定银行的经营方针
和战略决策,而目前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基本上是通过听取行
长工作报告的形式来对银行的重大事项进行审议,并不直接进行决
策。另一方面,董事会在银行的风险管理、关联交易控制、重大资
产处置和重大投资等方面发挥作用远远不够,这与以董事会为决策
核心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相差甚远。
3、监事全彤墨兰舅监謦每杠位。一是没有专职的执行监事,因
此监事只是在监事会上发挥作用,属于“开会监事“;一是五j=.蔓冬
行监事会的工作来看,主要对银行的各项财务报表以及会计事务所
的审计报告进行审核,远远达不到各行监事会议规则和《股份制商
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中对监事会的要求;三是还未建立相应制度
来保证监事会能够获得足够信息从而对银行的财务及风险状况进行
充分了解;四是大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监事会目前尚未设立审计
委员会,与银行内部的稽核部门也不存在指导关系。稽核部门向行
长负责,稽核报告也没有向监事会提供,监事会通过听取高级管理
层汇报和列席董事会的方式来了解银行的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
制约了监事会真正履行监督的职责。
4、决策与执行一体化,高级管理层缺乏制度约束。股份制商业
银行的党组会和行长办公会是银行内部决策机制的核心,而参加这
两个会议的成员基本一致,一般情况下均为银行的高级管理层成员。
行长办公会、党组会根据需妥孤爵崔jf,主萤片沧全行经营警理中
的重大事项、人事工作安排等。高级管理层既负责制定银行的总体
发展战略和年度发展计划.又负责具体执行,决策与执行一体化,
从而使权力过分集中于高级管理层。
(三)激励机制不合理,透明度差
从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层这一层面看,各行
股东大会普遍没有建立对董事、监事绩效评价的标准和程序。董事
会、监事会也未对其成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
果对其进行奖励或处罚,从而难以对董事和监事起到激励和约束的
作用;从员工层面上看,对员工的激励机制主要分为薪酬激励和职
位激励。薪酬结构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季度奖金和年终奖金。
考核程序是由绩效小组对总(分)行职能部门进行考核,部门对员
工进行考核,按“工效挂钩”的原则对分支机构考核,对董事长和
高级管理层成员的薪酬纳入全行统一的工资框架管理,:【资方案由
党组会确定,缺乏科学合理的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同级员工浮动工
资与奖金数基本一致,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进行薪酬制度改革,
但对于每种岗位的工作难易程度、技术含量等标准,单凭主观臆断,
评价系统不合理,透明度差,薪酬制度改革难以调动员工积极性,
激励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内部控制问题突出,监督机制不健全
1、对商业银行经营思想认识偏移,存在着重业务、轻管理的思
想。一旦业务与银行内部制度相悖时,灵活性讲得多,原则性讲得
少,以种种理由加以变通和回避,甚至视内控制度为“绊脚石”,致
使一些内部管理工作不到位,对现场管理不重视,监督工作抓而不
实,造成内控环节漏洞较多,业务操作流程中各环节的相互衔接、
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2、有章必循、违章必纠的意识淡薄。对暴露出来的违章违规问
题,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有采取坚决的措施加以纠正,
存在执章不严、违章不纠、惩处不力的情况,使一些该发现的问题
没有及时发现,该纠正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造成内控管理隐患
和漏洞增多,形成有章不循、违章操作屡禁不止的恶性循环。
3、管理和监督岗位人员责任意识不强。有些管理和监督岗人员
不深入实际,不了解实情,不重视调查研究,满足于转发文件。规
章制度执行得如何,现有的规章制度能否防范日益升级的犯罪手段,
了解较少,思考不够。
4、稽核部门监督职能弱化。稽核部门作为同级行的内部机构,
地位不超脱,职能不独立,难以对领导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进行有
效的监督。有的监督检查本身缺乏力度,检查走过场,起不到应有
的警戒作用。
(五)信息披露透明度弱
目前,股份制商业银行均以年报的形式,不同程度地向社会公
众披露信息,但是,除上市银行外,其他银行披露信息的内容、方
式、程序都不够规范,向社会披露信息的范围也较窄,一般存款人
和利益相关人基本看不到银行的年报;对财务指标的揭示和对各类
风险管理状况、年度重大事项等信息披露不够充分。而上市银行,
在信息披露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l、招股说明书存在
的过度包装行为。由于上市银行都热衷于上市筹资,为取得投资者
信任,容易出现过度包装招股说明书的行为,这种行为反而容易使
投资者对新股上市的信任度降低,从而减少投资者的热情。2、盈余
操纵行为。在定期报告中有意无意夸大利润,遗漏不利重要事项的
倾向。3、主动披露重大事件的意识不强,有的上市银行对重大事件
延期披露,导致股价的巨大波动。
二、金融创新问题
(一)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现状
金融创新是指突破金融业多年传统的经营局面,在金融工具、
金融方式、金融技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等方面进行
的创新与变革,金融创新浪潮的兴起与迅猛发展,给整个金融体制、
金融宏观调节、一国的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近十多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尽管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其业务
创新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占股份制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平均比
重不超过10%,不仅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创新业务收入占LL(40
%以上)有较大的差距,而且无法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形成较大的
威胁,不能成为拉动业务和业绩增长的主导因素。
股份制商业银行不仅创新能力不足,而且创新空间狭窄。一方
面,我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商业银行不得从
事保险、证券、信托、期货等业务,不得向企业投资,这决定了股
份制商业银行创新空间狭窄。另一方面,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体
制和机制尽管较新,但其业务系统比较传统,金融创新工具严重匮
乏。表现在:各行的业务品种基本是较为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及少部
分中间业务。虽然在承诺服务和计时服务等方面有所创新,但业务
品种少以及机构网点少,难以在全国推广令公众满意的全方位服务;
在金融技术创新方面,科技投入较少,科技开发能力较弱且各自为
战,技术的兼容性较差,使用率不高,造成了科技资源的浪费。
最关键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创新的路径过于单一。截至目前,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创新主要集中于业务创新和金融新产品的创新,
而忽视了产权制度创新、经营体制创新、组织体系创新、市场结构
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内容,没有充分挖掘创新的潜力。固然产权制度
创新、经营体制创新、’市场结构创新等需要较高的成本,需承担更
大的经营风险甚至政治风险,但是风险的背后蕴藏的是更高的收益
和更多的机遇。实践证明,产权制度和经营体制的创新一旦取得成
功,创新的效益将是长期性的,将对银行的长期和可持续发展产生
积极的影响。
(二)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表现
1、金融创新的原动力不足。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动因主要
是为了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争取利润最大化,而我国国有
金融机构由于历史原因,产权不明晰,没有完全独立,四大国有银
行至今尚未真正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约束奖惩机制不健全,
经营好坏一个样,缺乏利益上的驱动,责任感不强,而且国有金融
机构能够依靠垄断经营赚取丰厚利润又无倒闭的风险,这种缺乏利
益的刺激和竞争的压力,是无法进行金融创新的,即使有,也只能
是在低层次上的创新。
2、金融创新的外部条件不成熟。金融创新的发生至少需要两个
方面的条件:一是金融管制的放松。只有放松管制,才能使金融创
新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创新才有可能。二是公平竞争的市场。垄断
是创新的天敌,没有竞争便没有创新的外在压力。当代国际金融创
新大多是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动下进行的,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
金融管制放松、混业经营的开展,使各类金融机构业务出现同质化
倾向,金融业竞争空前激烈,因此金融创新是谋取生存空间的重要
手段。而我国在这两个方面都不够理想,我国金融体系仍存在一定
程度的垄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使其缺乏金融创新的
外部压力。尽管经过多年改革,我国的金融环境已较为宽松,但同
西方相比,还存在着比较严格的金融管制,如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
营、分业管理,一方面限制了竞争,同时又限制了金融创新种类的
扩大。
3、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从整体上看,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存
在重资本市场轻货币市场倾向,事实上的先资本市场后货币市场政
策,造成货币市场规模小、交易主体及交易品种少,市场发育滞后。
就从资本市场来看,也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股票市场发展快,债
券市场发展慢,在债券市场中,国债市场相对发达而企业债券市场、
金融债券市场发育滞后,股权市场期货市场尚未形成,金融市场的
发展不平衡,影响了金融创新的步伐,由于金融工具少,企业融资
选择余地小,不能满足其融资需求,同时也影响了金融宏观调控的
政策效果。
4、金融工具品种少,投资不方便。譬前表现为负债类业务创新
多,资产类业务创新少,以往我国金融机构推出的业务创新大部分
集中于负债类领域,‘这与金融机构盲目追求规模效应和竞争相对激
烈是一致的。他们竟相推出创新工具,拓展创新业务,抢占更多的
市场份额,而在贷款领域由于是卖方市场,竞争相对较弱,各金融
机构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因此创新相对较少。据统计
目前我国金融工具构成中各种存款占到近80%,直接融资和规避风
险的金融工具十分缺乏。金融工具单一、融资渠道狭窄,从而造成
企业负债率过高和银行的压力过大。
5、金融技术创新有限。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
术的广泛应用是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技术保障和关键。我国现
有的金融创新多为规避管制型创新,技术型金融创新是我国金融刨
新的薄弱环节,由于金融机构的科技水平有限,造成所创新的金融
工具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强。
6、金融法规不健全,秩序不规范。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模式是先
实践后监管,已出台的一些金融管理制度滞后于金融实践,这种做
法故然有其优点,但也给违规者以可乘之机,不利于金融秩序的稳
定。例如金融机构盲目提高和变相提高存贷款利差,证券公司通过
各种渠道将大量银行资金引入股市,挪用股民保证金等违规操作,
扰乱了金融秩序,不利于金融监管。
(三)金融业务创新使商业银行面临新的风险
1、流动性风险。目前金融创新大都是以表外业务的迅速扩张为
特征。如银行票据承兑和贴现、外汇买卖、外汇担保、信用证业务,
贷款承诺和银证通等新的交易工具和中间业务方兴未艾。表外业务
的发展,导致金融业务交叉渗透,功能综合化。由于表外业务具有
自由度大、透明度差的特点,在经营规模快速扩张时,很可能导致
银行自有资金不足或资金头寸紧张,当资金来源链条中断,债务到
期不能偿还时,将导致银行亏损乃至引发支付困难。
2、财务风险。有的股份制银行总行经营体制和观念还没完全转
变,其创新动机不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扩大市场份额,分支
机构考虑的是没有个人风险责任前提下的业绩;金融创新的市场调
查权、研制开发权多集中在总行,自上而下推动,统一部署,基层
金融机构只有被动地贯彻执行而并不关心业务创新的实际效果;创
新品种少、范围窄、规模小、收益低,多围绕负债等传统业务展开,
中间业务发展缓慢,规模偏小,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国际金融和
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等方面还处在待开发阶段;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
入的比重不足10%,与国外同行40-50%的比例尚有很大差距;现已
开办的中间业务创新,劳务型、广告型的业务品种较多,有些创新
工具实际上是市场炒作、招揽客户的广告招牌,产品宣传经常与产
品的实际功能脱节,市场需求情况堪忧;售后服务跟不上,普遍存
在重视产品开发、忽视产品维护,重视售前工作、轻视售后服务,
部分新业务客户满意程度不高。这些都影响了新业务的收益。
3、政策风险。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操作无据可依,业务创新常
常要冒较大的政策风险。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金融业尚处于分业
经营阶段,银行从事业务创新,往往涉及银行、证券、保险、信托
分业经营等一些敏感问题,再如,企业以正常的应收账款做质押向
银行申请融资的保理业务市场需求很大,但是,由于应收账款没有
具有法律效应的权利凭据,办理抵押、质押登记便成为问题。
4、技术风险。~是技术投资风险,由于网络银行等技术创新需
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网络发展日新月异,一些软硬
件开发不久便被淘汰,从而形成损失或浪费;二是系统安全风险。
以网络银行为例,利用互联网络进行金融服务使银行的系统暴露在
所有互联网用户面前,系统自身的安全受到严峻挑战。一旦发生线
路故障或信息失真,将对银行带来不良影响。
5、信用风险。由于银行受短期利益的驱动,急于推广新业务,
放松了对客户的资信调查,使信贷质量下降,形成新的呆坏账。如
股份制银行在银行承兑汇票或信用证上存在以下问题:(1)对企业
开票开证应提供的保证金要求较低,不到20%,有的甚至完全是信
用开票开证。(2)对企业及担保方的资信、抵押质押物的兑现性不
做认真核查便为他们开票开证。(3)开立无真实贸易背景的承兑汇
票和远期信用证或各付信用证等。
6、市场风险。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入,央行对利率的管制将逐渐
放松;银行将不可避免地置身国内外利率多变的风险之中。周时,
由于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各国汇率波动的风险也日益增大,
从丽增加了银行面临的汇率风险。而新的金融产品往往是银行根据
利率、汇率运动的期望值来对金融资产进行新的组合,·如果市场出
现突变,就会引发市场风险。
7、道德风险。一是银行有的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内外勾结,
套取银行资金或信用,谋取私利。如以假合同为企业开立没有真实
贸易背景的融资性银行承兑汇票,以假增值税发票为企业办理贴现,
贴现资金流入股市等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利用现代信用工具或技术
犯罪。如篡改或泄漏计算机中信息,伪造克隆信用证、银行承兑汇
票等人为操作性风险。
三、信贷管理问题
资产质量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生命,资产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商
业银行的最终清偿能力。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成立时间晚,规
模小,要求的资本充足率高,而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在社会公共
信用上也处于劣势地位,并且还不具备国有商业银行固有的政策扶
持优势。所以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从诞生之始就十分重视资产质量,
经营十分谨慎。不良资产率一般比较低,平均在10%以内。但这一
数据与国际优秀银行相比已经很高,而且目前有资料表明其不良资
产还有上升的趋势。如果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继续增高,那
么它们的生存危机也就随之而来。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是我国商业银
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对银行经营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国际上银行经营的考察发现,信贷资产管理的好坏是银行经
营成败的关键。因此,加强信贷管理,降低不良资产比例,成为当
前股份制商业银行应认真关注的问题。
(一)信贷资产质量下降,信贷资产风险增大
放款是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贷款利息是银行收益的主要来
源。正因为如此,各家银行都非常重视贷款管理。逾期贷款占贷款
总额的比重的大小,反映出一家银行贷款质量的好坏,反映出一家
银行所处的经济环境的状况,从而也可看出,该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水平的高低.但如果逾期贷款率过高,就有可能侵害银行的肌体,对
银行本身造成严重的危害。从1997年以来的情况看,商业银行的信
贷资产质量在不断下降,并且不排除部分银行为达到考核指标而采
取某些“技术处理”等手段暂时掩盖了部分资产恶化的状况。所以,
当前商业银行的资产状况不容乐观,信贷资产的问题正在逐渐显露
出来。
(二)信贷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措施
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安全性管理的核心,其基本要求是恰
当地处理安全性与盈利性的相互关系,加强市场预测和客户资信调
查,准确评估信用风险的实际程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和
业务操作规程,通过采取各种预防和回避措施,在保障最大程度盈
利的条件下,把信用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最低限度内,确保各琢资
产和资金的安全。
i、贷款审查制度有待完善。我国股份制银行目前采取的做法是
审贷分离的方法,即贷款的审查与发放和管理分开。具体的做法是:
各级分支行建立信贷审查委员会,由行长任主任委员,对贷款项目
进行评定,最后决定是否发放该笔贷款。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限定
了信贷员和信贷部门负责人及行长的权力,使其不能因个人好恶而
盲目发放贷款,通过集体的审定提高信贷决策水平。但同时却存在
着明显的不足:一是决策的过程复杂烦琐,降低了工作效率,不能更
好地为客户服务,与银行的服务宗旨相违背。二是审查贷款的不直
接接触贷款客户,不能充分了解客户的实际情况,因而会人为地增
加决策失误的概率。上述问题已经显露出来,必须要尽快解决,完
善信贷审查制度,建立科学的贷款管理体制
2、重贷轻管情况突出,缺乏对贷款质量变化的预警监控系统。
贷款发放后的管理又称为贷后审查,确保了解借款人的情况是否仍
然符合贷款的条件,从而做出继续发放贷款或是提前收回贷款等资
产保全决策。但是,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仍然存在重视贷款的发放、
而后期管理工作不能跟上的现象,这就影响了银行的决策质量,不
能预见因信贷资金不能及时得到偿还而带来的突发性流动性危机。
更有甚者,贷款企业已经宣布破产倒闭,而银行却仍蒙在鼓里,未
进行债权登记,等到法院催示时,才了解到贷款风险已经形成,但
这时银行往往已经十分被动了。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发放后的
信贷资产评级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缺乏对贷款质量的动态跟踪系
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项工作显得尤为必要。我国四大国有银
行长期以来就是因为计划经济经营观念的影响,重贷轻管,造成国
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呆滞。我国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若不能迅速解
决这个问题,难保不重蹈其覆辙。
(三)信贷管理组织机构职能行使不到位
l、信贷干部换得频繁,不良资产考核不到人。从支行行长、主
管信贷的副行长、信贷员到信贷管理处室的主要干部,在所参与贷
款未到期的情况下易地而官,甚至调离本行。由于不良资产的出现
有潜伏期,在贷后跟踪工作徒有形式的情况下,贷款未到期之前它
是“良性资产”(在季度结息时挂息的除外)。这便容易导致不良资产
的上升,甚至导致上下级合谋现象的发生。
2、信贷委员会流于形式,出现个别领导控制委员会的情况。大
多数股份制中小型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实行信贷委员会制度。信贷
委员会开会审议对某一个项目是否发放贷款时,在投票方式上某些
银行却采用“记名投票”的方式。这便使信贷委员会成员不敢真正表
达自己的意见,从而导致了个别领导控制了信贷委员会的现象,容
易导致信贷风险和腐败的发生。贷后跟踪工作不到位。贷款发放后,
很多信贷员在贷后跟踪检查上流于形式,以至于在出现“危机”时,
错过了提前收回贷款的机会。
四、经营风险问题
(一)股份制商业银行实际资本充足率水平在不断下降
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即银行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
例必须达到8%。商业银行的资本主要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
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各种准备金(呆帐准备金、坏帐准备金、投资
风险准备金、其他准备金等)以及附属债务组成。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于2001年1月16日公布的资本协议草案中
关于计算资本金的标准法计算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发现,我
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以非上市
股份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来看,基本未达到《巴塞尔协议》最低资
本充足率要求,如,2003年光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仅为5.13%;中
信实业银行2002年的资本充足率8.14%、2003年降为5.85%。而
已上市的股份制银行仍不乐观:浦东发展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2000
年、2001年、2002年分别为13.5%、11.27%、8.54%;民生银行
的资本充足率在2000、2001、2002年分别为21.45%、10.10%、8.22
%,可见其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甚至日益逼近8%的底线。我国股
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不足以及资本充足率逐年下降的整体趋势使
得银行经营管理处于高风险区域。2003年,在世界资本充足率最低
的2 5家银行中,中国有9家银行入选,最低的是光大银行,资本
充足率仅为5.13%,抗风险能力极差。
(二)贷款集中,风险集聚
1、贷款集中制约银行风险管理战略的有效实施。贷款集中使银
行的长期风险增加。从投资原则看,作为商业银行最主要投资业务
贷款的高度集中违背了规避风险的分散化投资原则,不利于风险分
散;从贷款集中的效益看,信贷资金面临不小的风险。重庆市5家
上市公司,2000年末产值同比增长16%,销售收入增长11%,利润
总额虽然增长了14.4%,但营业利润仅增长3%,其中主营业务利润
还减少了近2个百分点。可是,这5家上市公司同期贷款增幅却高
达58%。主营业务利润减少与贷款大幅增加的巨大反差,说明信贷
资金本息的归还来源缺乏保障。而获取贷款相对容易,导致部分“大
户”超常投资、冒险经营,使信贷资金面临的风险更大。从贷款集中
的行业看,交通、通信等属基础设施行业,投资回收期较长,净现
金流量具有不确定性,这使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长期风险增加。长期
风险的增加,将导致银行风险管理战略实施的难度加大。
2、银行“以客户为中心”战略面临难题。融资买方市场的形成使
客户成为银行重要的商业资源。为此,各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都逐
渐向抢占优质客户的方向倾斜;从追求“规模效益”向挖掘“客户效
益”转变,实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竞争和发展战略。贷款集中则给银
行的这一战略带来难题。应该说,信贷资金向“大户”集中,体现了
银行对贡献度大的客户的维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大客户
并不一定是优质客户。如果大客户效益不佳或银行定位存在问题,
同时由于过于依赖大客户而造成中小客户的不忠诚,就会使银行客
户资源的质量降低,数量减少,战略的有效性大受影响。银行把贷
款集中投向“大户”,往往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大户”方面,忽视对中
小客户需求等方面信息的研究,缺乏决策的全面信息,从而影响长
期客户中心战略的制度,也使战略的实施缺乏有效的控制、反馈与
调整。
3、竞争优势正在丧失。效率高、经营成本低是我国股份制商业
银行的竞争优势所在,而贷款集中势必削弱其在这方面的优势。一
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具有极大的
趋同性,易使其所服务的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增强,经营成本不断
提高;另一方面,贷款投向过度集中,使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领域
狭窄,灵活性降低,难以开拓新领域,限制自身发展空间,经营效
率也会随之降低。再者,由贷款过度集中带来的不良资产逐渐沉淀,
使其负担轻的优势减弱。近年来,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
正在逐步丧失,而贷款集中无疑是其重要原因。
4、信贷供求结构失衡与信贷政策调整效应减弱。这是对股份制
商业银行贷款过度集中的宏观效应而言的。一方面,信贷资金大量
集中于“大户”,客观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使中小企业贷
款难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导致信贷市场供求结构失衡从而影响实体
经济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贷款覆盖面缩小,使得通过股份制商
业银行的信贷调整政策的效应大打折扣。
五、市场定位及经营理念问题
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中小金融机构,其市场定位是为“两小”
经济提供金融支持,其经营特点是体制灵活,面向基层,适合经营
金融零售业务,在为中小企业提供及时、周到的金融服务方面,发
挥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可替代的作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定
位是由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情况决定的,也是由其自身的资源禀赋
决定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利用机构广、人员多的资源优势吸收了
大量的社会资金,又依赖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国家的制度倾斜与大中
型企业建立了业务上的“血肉”联系。可以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的客户未必天然是大中型企业,但大中型企业在货币市场上取得信
贷资金的渠道必然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仅是因为大中型企业与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间的“裙带”关系,而且是因为大中型企业往往
是资本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的信贷资金,只有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才有能力承担资金供应的压力以及资金风险的压力。相反,由于所
有制的差异使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占有中小型客户群方面不占任何
优势。对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劣势则成为其
发挥作用的优势,本来其可充分发挥体制和制度的优势,通过对“两
小”经济提供金融支持,不仅可以在不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拼网点、
拼人员、拼资金的前提下走出自己的规模效益发展之路,而且有利
于分工合作、功能互补、平等竞争金融服务体系的最终形成。但事
实恰恰相反,目前股份制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定位不清的问题,其市
场战略普遍采用“跟随型”,在产品经营的种类、范围以及业务创
新方面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具有高度的重复性,热衷于在特定的辖
区和业务范围内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甚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
争夺市场和客户,“拼规模”、“比网点”,就为争所谓的优质大
户。其结果是力求取得区域竞争优势的“拼规模”、“比网点”导
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逐年上升;争夺所谓的优质大户导致
借贷双方的地位失衡,信贷市场成为优质客户的买方市场,借贷双
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进一步突出。在过度竞争中,贷款“三查”
制度无法严格执行并有效落实,经营风险突出,违法违规经营的现
象增加,最后造成多败俱伤,金融效率被严重破坏。有数据表明,
近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盈利率、资产负债息差率等指标呈逐年
下降的趋势,而收入成本率则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表明股份制商
业银行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严峻,生存发展空间不断缩小。这实际
上是由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自身的定位不清及粗放的经营模式造成
的。
经营理念和意识落后,追求短期效益的思想在股份制商业银行
也体现得尤为明显。新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难免急于求成、急
于求“大”,而恰恰就是这样导致许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发展问题
上陷入了盲目“讲规模,求数量”的经营误区,片面追求传统存贷
款业务发展规模的指标,忽视了业务的发展质量和业务创新。重经
营、轻管理,重发展、轻规范的现象普遍盛行,主要表现在内控制
度不完善以及内控制度形同虚设或得不到有效的执行。股份制商业
银行内控机制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信贷、资金和财务管理等方面=
在贷款业务方面,“三查制度”落实不到位,不重视对贷款风险的
审查,对已形成风险的贷款清收力度不够。在会计业务方面,会计
核算指标体系不统一、不健全,账务处理不规范,对资金流量缺乏
必要的控制手段,对结算人员和科技人员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以
至于违规账外经营和各种违规经营屡禁不止,大案要案时有发生。
究其原因,在于未确立以“经营效益为先,风险控制为重”的战略
思想,从而导致经济效益停滞不前,资产风险问题突出,以致2001
年末,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比率竟突破10%、高达
】2。94%。
第三章解决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问题的
对策思路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机制
(一)优化股权结构,使股权多元化
商业银行公开上市是解决此问题的主要途径。公开上市可以促
进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合理化,使各方参与主体都能对经营决策进行
权衡和选择,对银行的经营层起到制约作用。商业银行上市后,由
于股权社会化,有助于银行借助外部力量,推动法人治理结构的完
善,随着更多的社会股东参与其中,将对银行的经营决策形成更大
的制约力量,目前,我国沪深上市1200多家上市公司(包括上市银
行),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比例高于44%左右,第二大股东平均持股
比例为8%左右,股权过予集中,不利于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和分散
化,容易形成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不平等关系,为了逐步解决
这一问题,可以考虑在适当时机增资扩股,不断加大社会公众股份
比例和引进新的国际战略投资者,一方面进一步实现股权结构的多
元化j分散化和国际化,另一方面可以帮助银行改进决策和管理水
平,外资股东进入董事会或参与银行内部管理,可以利用他们丰富
的管理经验,弥补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管理上的不足,从而更有效
促进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
(二)规范银行治理的组织结构
1、调整董事会构成,使其具有独立性。董事会的构成应独立于
管理层,以足以监督、制衡其工作。为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国际
银行业普遍提高外部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并在传统的董事会框
架中引进独立董事制度,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应骋请一定数量(可
达到30%左右)的独立董事,为了保证独立董事能真正独立,可考
虑在股东大会下设“独立董事审查委员会”,就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
进行审查,并赋予持股50%以上的股东拥有独立董事的提名权,或
中小股东具有联名提名权。为加强内部分工和权力制衡,董事会下
设执行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以及提
名委员会,这些委员会的成员应主要由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组成。
2、确保监事会真正到位,明确监事会的监督核心。监事长和非
职工监事必须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监事长和监事会成员不应在公
司担任行政职务,也可考虑建立监事社会人才库,以符合条件的财
务、审计、法律等专业人才(即外部监事)加入监事会行使实质性
的监督权。监事会应以财务监督和防范风险为核心,对银行的财务
活动及银行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通过检查银行财务状
况、经营效益、利用分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资产运营等情况,使
银行经营目标符合股东大会价值和相关利益者价值的最大化。
(三)强化内部控制机制
1、构建完整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
核心之一,建立符合银行战略定位的科学、完整、高效、可控的风
险管理体系,是建设良好银行治理的要求。股份制商业银行要通过
风险管理委员会实现对风险管理进行整体战略决策管理:通过独立
而权威的风险管理部门实现对银行内各机构风险的有机统一管理;
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实现对银行内各种类型风险的全面有效管
理;通过创新先进的风险识别、衡量、监测、控制和转移,实现对
风险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合理明确的职能划分,实现风险管理职责
在各业务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有效协调和联动管理,最终实现
以促进业务发展为根本的增值型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
2、建立健全风险识别、评估体系和完整的内控信息反馈机制。
要按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要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运用现代
科技手段,从风险组织流程、风险计量模型、风险数据库、风险管
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建立科学的内帮评级法,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
务风险的监控和评价预警系统,并进行持续的监控和定期评估。同
时,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和通讯技术,建立灵敏的信息收
集、加工、反馈机制,建立完整的信息交流渠道,使各项决策和业
务经营活动建立在充分的信息支持的基础上,利用各种信息及时调
整业务经营方针和发展策略,加强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的针对性和
主动性,及时协调解决内部控制中的问题,消除信息传导失真,有
效防范和控制业务风险。三是整合优化业务流程,有效落实各项规
章制度。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当对现行的业务制度和流程进行彻底的
检查、全面整合和完善,使得制度具备自我修正能力,从根本上解
决各类规章制度之间缺乏足够的相互制约性问题,真正做到“一个业
务品种、一套业务流程、一套规章制度”的要求,实行内控管理标准
化和规范化,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流程与职责有明确认识,将防范
风险落实到每个具体环节。四是加强稽核审计,完善专业监督检查
制度。首先,应建立独立、垂直、具有监督权威的内部稽核部门;
其次,应建立合理有序的内部稽核检查制度。第三,要设置科学的
量化监控指标体系,科学反映监控对象的主要内容,作为警戒线对
监控对象的状况做出快捷的判断,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第四,要借
鉴国外审计经验,将外部审计作为内审的有益补充,促进内控和管
理水平的提高。
3、在强化内控中实现管理创新,即由分散管理转向集中管理,
由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由目标管理转向过程管理。首先,要科
学地设计内部组织机构,按照相互制衡、相互协调和成本效益的原
则合理配置业务部门、管理部门和监督控制部门,特别要保证对要
害部门和重要岗位有充分的制约和监督。其次,要建立以风险评价
和控制为核心的风险管理部门,完善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提高抗
风险能力。最后,要以人为本抓内控,增强员工的自律意识、风险
意识、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自觉执行制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做到在内控制度的执行中不留任何死角。
4、建立多样化、高透明的激励机制。考虑在董事会中设立薪酬
委员会,制定书面的、制度化的对高级管理层成员绩效评价的标准
和程序,以完善对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机制。对员工的薪酬制度
进行改革,薪酬标准由以职位和工龄为基础过渡到以岗位技能和业
绩为基础,依据科学的岗位评价标准,将员工的薪酬拉开档次,以
真正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劳动强度和技术含量,并在此基础上加
大收入中与员工绩效挂钩的部分,以加强薪酬的激励作用。逐步考
虑员工持股计划和股票期权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属于长期激励收入
行为,是通过资本投入取得红利;股票期权计划是建立在该银行股
票上升的基础上的,运行程序是:银行授予员工股票期权一员工更
好地为本银行工作一银行取得更大的业绩、利润一股票价格上升一
股票持有人获得无成本收益一员工持续地、更好地为银行工作、服
务。该计划做到了“零风险、高收益”,克服了员工持股计划的垫资
负担和套牢风险。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和股票期权计划,来激发员工
在银行治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并藉此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
5、强化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是银行治理结构是否有效的重
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防止银行“内部人控制”的有效手段。高级
管理层作为银行的经营者,掌握着银行的大量信息,如果缺乏透明
度,股东、董事会和监事会将很难把握其行为,就有可能出现高级
管理层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因此,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
董事办公室的作用,尽快建立完善的报告制度和信息流动制度,及
时准确地提供银行风险变化信息,从而加强对高级管理层的监督,
推动银行治理结构的完善。对于已上市银行,要严格按照证监会制
定的年报准则、中报准则,进行编制,披露财务会计报告、各类风
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项等信息,信息披露的内容以
中文编制成年度报告,于每个会计年度终了后四个月内披露,年度
报告置放在商业银行的主要营业场所,确保公众能方便、及时地查
阅。
二、鼓励创新与加强风险监管并重
金融创新是优质发展的基础。纵观银行业的发展历史,各项业
务的飞跃发展无不是以金融创新为支撑,每一次金融浪潮的涌起都
是以金融创新为手段。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应率先转变观念,
尽管由于规模小、力量较为薄弱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必
须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和经营思路,尽快采取有利于金融创新、增强
提升竞争活力的政策措施。应该建立创新中心,完善机构设置和人
员配备.集中一批高素质人员专司市场研究,对新产品的市场定位、
市场潜力、产品成本、重点客户等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客户提交
的理财意向和同业竞争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等进行可行
性判断,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的开发和业务创新。
(一)要从自身入手,.从观念上推进金融创新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积极开展金融创新。要积极创造推动
金融业务创新的条件,以传统业务优势带动新业务的发展,通过新
业务的发展壮大来支撑和促进传统业务的巩固和发展,使二者相互
依存,形成一个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2、建立有效的创新推动机制。一是商业银行总行应站在与国际
金融接轨的高度,制定中短期金融创新的总体规划。下达创新指导
序列,包括金融创新的目标、框架、内容、要求及实现形式等。二
是调整机构设置,构建高效的组织机构。各级分行在内部机构设置
上,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按照决策参谋系统、市场拓
展系统、服务保障系统和监督考评系统重新调整内部机构,提高创
新效率。三是建立吸收国内外高新人才,鼓励金融创新的优秀人才
脱颖而出的激励制度。四是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考评制衡互动的
科学管理制度,加强金融创新的激励和风险约束的统一。
(二)在组织机构、业务、营销等诸多方面全面创新
1、组织机构创新。股份制商业银行应从更高、更深的层次进行
组织机构创新。一是坚持实行按经济区划、效益最大化原则或重点
中心城市原则,有选择地建立若干核心机构,逐步形成运转高效、
设置合理、权责对等的组织结构模式。二是减少管理环节、实现管
理层次的扁平化,提高对客户服务的效率。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确
定或调整一个机构的组织模式首先要在控制链与组织层次间作出选
择。控制链的含义是一个经理人员可以有效管理的人员数目,该数
目的大小取决于一系列因素的变化,因环境差异而有很大不同,但
是,无论该数目有多大,总会有一个上限,这样,就要求相应的管
理层次与之配合。一般来讲,控制链越宽,需要设立的管理层次越
少,控制链越窄,则管理层次越多。这要求合理设置组织层次,以
避免部门职责不清,相互扯皮。具体而言应以“客户导向”为原则,
采用“扁平化” “矩阵式”方式,针对不同部门实行不同的管理原
则和方法,对财务、人事、内部审计及风险管理等综合性并具有一
定全局性的职能部门,实行集中式管理;按照业务种类及服务对象,
建立一些由总行直接领导的业务处理中心,如电话银行中心、网上
银行中心、信用证处理中心;按照地区的经济特征,设立若干家一
级分行,作为总行各业务部门的产品代表,通过销售,实现全行的
战略计划。
2、业务品种创新。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善于借鉴和吸收国外银行
及国内金融同业的先进经验,根据客户需求开发设计金融创新产品,
即也应以“客户导向”为原则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满足市场和客
户的需要,做到创新产品有市场、有客户、有效益。在业务创新中
一是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二是加大创新产品的销售
力度,拓展覆盖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使推出的每一项创新产
品都能进入百姓之家。三是要重视创新产品的售后服务,注意跟踪
调查和质量改进,+并对客户的建议和投诉设立有效的接纳渠道和快
‘捷的处理程序。即新产品一定要适应客户需求,要贴近百姓生活,
对百姓更实惠,更方便适用,以增强新产品进入市场后的竞争力。
四是以效益性,即新产品问世后必须在能吸引客户的前提下,有利
于银行增加自身收入和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创新效益的最大化。五
是努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要大力拓展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网
上购物结算以及基金托管、保险代理等新型业务品种,适应全球经
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积极开拓外向型客户的外汇调剂、外汇买卖、
利率汇率保值、远期结售汇等业务,使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具有强大
的生命力,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长期的利益。
3、市场营销金融创新。开发金融创新业务及产品,股份制商业
银行要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状况,制定适宜的市场营销策略,通过明
确市场定位、细分目标市场,推出适销对路的金融创新产品,并改
善金融创新产品的售后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金融
需求。要充分发挥总行一级法人的优势,尽快建豆起各级产品营销
体系。针对我国现阶段金融创新过程中自主创新项目少的实际情况,
根据自身竞争力优势综合考虑,注意引进、吸收和消化外资银行业
已成熟、回报较高的金融创新产品,并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充分
利用媒体和自主营销推介新型产品,树立富有特色的“金融品牌”形
象。对商业银行来说,从强调服务发展到营销服务并重,从一般的
营销扩展到品牌营销,从单个产品的品牌营销延伸到组合品牌营销
是营销的重要内容,但是,无论是单个产品的品牌营销,还是组合
产品的品牌营销,最值钱的品牌当然还是银行本身,因此,营销要
整合在银行本身的无形资产之中,以此吸引客户,通过“无形服务
延伸”培育广泛而忠诚的个人客户群体,即是说,客户满意,银行
才会有利润最大化的效果。这可以通过对客户的满意度调查来把握
银行在客户心目中的地位。客户满意度调查诞生于1989年,目的是
量化地评价客户的重购率和品牌忠诚度等指标,获取相关的市场信
息,为企业策划提供支持,以利做出最优的决策。根据美国《财富》
杂志对全球500强企业的跟踪调查显示,如果客户的满意度指数提
高一个百分点,这5年后企业的平均资产收益率将提高11.33%。这
~’指标因此受到包括花旗银行、美国运通、德意志银行等外资金融
巨头在内的诸多跨国公司的重视,并作为市场决策是重要依据。目
前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已在国内率先进行了这项调查,范围覆
盖招行全辖的主要分行,涉及个人银行卡、金葵花、信用卡、公司
银行、同业银行五大业务。此举如果奏效,应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
营销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4、经营理念创新。要创新服务观念,从“坐商”向“行商”转
变。要创新信贷投放观念,由重企业有形资产向重无形资产转变。
要创新企业商品观念,由重一般性商品生产服务向重高新技术产品
生产服务转变。要创新营销观念,贷款对象由重大型企业向大型企
业、中小企业和消费贷款并重转变。
5、金融科技创新。随着网络和电子技术不断应用于银行业务领
域,全球银行业已从传统银行时代逐步进入“超级银行”时代,股份
制商业银行的发展更加依赖于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比尔‘盖茨曾预
言,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商业银行行将成为在21世纪灭绝的
恐龙”。也曾有人预言,在2005年前未能开展网络银行业务的商业
银行,将面临被迫“出局”的危险。因此,在以网络应用为核心的数
字化时代,网络银行将日益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一种全新的银行经营
交易方式,网络银行的构建和发展也已成为商业银行由于能否在未
来竞争中抢占市场制高点的关键,并成为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
重中之重。科技创新一是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知识培训和提高,培
养~批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懂银行经营管理,既懂货币市场业务又能
融会贯通资本市场业务、既能开发设计新金融产品又懂市场营销的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金融人才,形成金融创新的人才
优势;二是树立品牌观念,立足于自身优势、客户需求和与国际接
轨的需要,把科技创新和金融工具创新、产品创新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金融产品的档次和质量;三是应用现代科技,加快高新技术的
推广和应用,迅速推进网络金融工程,抢在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
之前,发展一批具有忠诚度的网上银行客户群,建立起客户对国内
银行网上业务的信任和依赖。
6、人力资源创新。科技创新要与人力资源创新向结合。股份制
商业银行的人员结构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个是年龄比较轻;另一
个是大多都是从社会其他部门和行业特别是从国有商业银行引进来
的,有的经营网点人员几乎全部都是如此,自己培养的极少。这对
我们来说i既有好处,也有不好的地方。作为一个成熟的企业,一
个发展到相当规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有自己的人才培养基地和
人才选拔机制,仅靠从外部引进人才是不行的。特别是当国有商业
银行改革取得巨大成效时,我们引进人才的路子自然就窄了,那时
候再着手培养自己的人才;恐怕为时晚矣。所以,从现在起,就要
抓紧搞好人才的培养,努力创造让优秀人才脱颡而出的机制,全面
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特别
能战斗的人才队伍,以不断适应环境与制度变迁的需要,不断适应
科技发展与金融创新的需要。提高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开拓能力、
市场应变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增强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的能力、
增强盈利能力,等等,一切最终都要归结于优秀的人才。有了持续
供给的人力资源,才有可能最终实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目标。
7、企业文化创新。现代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精神和企业理念为核
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统一价值取向,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
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从国内外著名大公司成功的案例都可
以看出,成功的企业都具有鲜明而又独特的文化,并且在企业发展
中的独特作用正在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来。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外是
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强大的号召力、感召力、向心力、凝聚力、
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和辐射力,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
推动作用,是企业具有长久发展的生命力和活力的精神力量,是企
业的灵魂和特征。构建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也就是要把先进的企业
文化和企业精神融入、渗透到先进的经营管理体制中去,通过先进
的经营管理体制折射出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心态,反映出员工的价值
取向,激发员工的巨大热情,培育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促进员工在创造社会价值和企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提升和增强
企业的内在凝聚力,最终形成具有鲜明文化特色和深厚精神底蕴的
经营管理体制,从而构成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创新中的风险监控
金融创新带来新的风险,防范风险要求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监管:
‘l、股份制商业银行自身要加强风险的自控。这主要是指股份制
商业银行应完善和健全风险监控机制。(1)应进一步完善一级法人
体制下统一授权授信制度,建立与完善各个环节内部控制制度,分
解落实风险管理责任,确保贷款质量; (2)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
过建立各类企业和信贷资产状况数据库,对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进
行预测、评估和警示;(3)充分运用风险管理信息,随时跟踪贷款
风险,利用信息系统衡量风险与效益,及时对信贷投向予以调整。。
2、健全社会信用监督与担保体系。这包括以下方面: (1)健
全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引入国外先进的评级模式或建立合资评级机
构,确保信用评级的科学性与独立性。建议针对大企业、中小企业
的特点,设立不同的指标体系,保证信用评级的规模公平性,同时
为银行的信贷决策提供可靠依据;(2)构建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
保体系。针对当前担保机构的发展现状,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来提高
其信用担保能力。除财政注入、社会闲置资本的吸收、金融机构与
企业的出资外,可考虑吸纳部分邮政储蓄。这不仅能增强担保机构
的担保能力,还可改变邮政储蓄收益和风险不对等的现状。(3)构
建企业财务信息的立体监督体系。一方面,应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合
中小企业特点和经营活动方式的财务会计制度,加强对中小企业的
财务监督,注重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的作用,构建对中小
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的立体监督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对大企业内
部信息披露与经营状况的监督,提高其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与及时性。
3、监管当局的监管与调控制度创新。改变商业银行博弈的基本
结构,就必须改变博弈结构所具有的奖惩机制,为此,监管当局应
进行相应的创新:(1)贷款集中程序管制的创新。如前所述,在我
国股份露l银行贷款集中有着较大的潜在风险。而同国外的做法相比,
我国在贷款集中的管制上还存在着诸如单一借款者涵义界定不明、
监控技术薄弱、管制觌定缺乏灵活性等问题。对此,可以借鉴国外
经验进行改进,扩展和丰富单一借款者的涵义,即以关联性为考察
标准,从法律上对单一借款者做出更具体、更现实的规定,制订更
广泛具体的监控措藏,如实行单一客户大额贷款的报各制度,要求
银行建立约束贷款集中风险的合适的内控制度,采用统一并表监督
原则对银行集团的贷款集中情况进行总体监控,同时应将有关的或
然负债、商业承诺等因素以适当方式(如用一定系数换算)综合纳
入考评的范围;另外,还需视不同贷款的不同风险,规定一些管制
的例外情况。(2)实施必要的调控措施,对银行信贷加以引导。国
家应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鼓励其向信用等
级高、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贷款,特别是对地方性股份制银行,
国家应支持其成为发放企业小额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主力军。(3)
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管制与立法。这主要是针对大企业特别是上市公
司而言的。通过完善由证监会、证交所、行业协会共同构成的功能
互补的监管体系,使上市公司遵守信息披露规则,对违法的内幕交
易等进行相应处罚。同时,通过立法增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民事
责任。这样,在证券市场信用恢复的同时,间接建立起信贷市场的
信用,改善市场的信息不对称。(4)改善和提高监管水平。一是积
极借鉴和推行国外的风险监管。对商业银行实行本外币、表内外业
务全面的风险监管,从其运作流程上实施全过程监管;建立信息披
露和公开制度。特别对表外业务应建立科学的信息监测预警系统,
对表外业务创新活动进行及时、完整、准确的记录,统计分析和评
估,最大限度地控制业务创新中的风险。二是根据创新业务不同品
种的风险度差异,实行分类监管。对商业银行不动用自身的资金,
以中间人的身份为客户提供收付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应全面放
开,由商业银行自主经营和管理;对担保、承诺以及衍生工具类的
中间业务,鉴于其有可能形成客户对银行的负债,应要求商业银行
将其纳入授信管理范围加强风险管理;对一些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发
展条件、投机和虚拟性较大、超出了目前金融监管水平的金融创新,
严格控制,审慎发展。
4、金融监管部门要为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
经营环境
(1)金融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金融创新的支持、指导。~
是要加快金融创新的立法,出台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业务的指导意
见。二是进一步推进股份制商业银行体制改造,加快上市步伐,使
金融业置于公众监督之中,以此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通过现代化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抵制来自各方面对商业银行的
干预和压力,使商业银行真正以盈利为目的,增强创新发展意识。
三是制定金融创新业务具体的实施细则,指导、支持和推动各金融
机构开展符合自身实际创新业务。
(2)搞好协调,规范市场,改善创新环境。一是加强于金融监
管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适应金融业发展中的渗透、交叉和协作的
趋势,为商业银行开办代理证券、代理保险等业务创造条件。二是
协调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防止过度竞争,维护同业利益。建立健
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个人征信系统、商业银行代理业务的联
网体系,完善银行卡网络,切实提高金融系统的整体服务水平,增
强商业银行开展创新业务的动力和活力。三是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
同业公会虽出台了中间业务收费标准,但各家商业银行都没有认真
执行,监管部门应制订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金融创新业务的竞争,
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能够得到贯彻和实施,为商业银行营造一个良好
的金融创新的氛围。
三、改善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管理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金融品种单一,因此信贷资产
就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防范和化解信贷资产的风险成为控制
信用风险的重点。
(~)调整信贷结构,全面降低风险
我国银行的贷款结构不尽合理,真正落实有效担保抵押的贷款
并不多,消费贷款仍处于刚起步阶段,规模还有限。所以必须要调
整信贷结构,提高抵押和担保贷款的比重,减少信用贷款的占比,
真正落实贷款的有效担保,争取不断降低风险权重,提高AAA级企
业集团等信誉高的客户担保的授信业务,大力开展银行承兑汇票业
务,全面降低风险。二战后,商业银行为了竞争和盈利,把贷款业
务扩大到消费领域,发展至今,消费贷款已成为各商业银行重要的
贷款业务。消费贷款是商业银行向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消费品或支
付其它费用的放款。按用途划分,消费贷款可分为住房放款(购置,
改良,修善),汽车贷款,教育和学资放款,小额生活放款,度假
旅行放款和信用卡等,其中多为分期偿还放款。上述各类消费贷款
都具有收益高、还款保证性强的特点。住房按揭等消费贷款在我国
还刚刚起步,但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和居民消费观念的更新,
消费贷款的发展前途是十分光明的。为此,各家银行应抓紧改革的
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消费贷款,改善贷款结构。对于不同的银行来
说,由予其经营战略和市场环境的不同,消费贷款与商业贷款的比
重也不同。
(二)加强资本充足率的管理
要充分认识到风险资本率是商业银行风险经营管理的最重要的
指示器。在商业银行的安全性管理中,要把资本充足率作为第一考
虑,这是由于资本充足率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中处于核心地
位,它综合地反映了商业银行的收益与风险的对立统一关系。实践
证明,即使牺牲其他方面的管理目标,也不能降低银行的资本充足
水平。具体而言,应采取以下措施:l、要随着业务的扩大及时充实
资本金。按照我国现行的有关规定,商业银行要扩股增资必须经过
人民银行审批,程序较为复杂。各家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按照国家财政部和《公司法》的规定,每年从税后可分配利润中,
按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积金,以增加资本实力。同时,每年按《商
业银行法》的规定,提取一定比例的呆帐准各金,坏帐准备金,投
资风险准备金,来增加附属资本。2、要严格控制不良资产,做好不
良资产的催收和呆帐核销工作。为真实地反映资本充足率的现状,
按照央行的规定,凡是呆滞贷款,按100%的比例计算权重风险资产
总额,同时,全额冲减资本金。对呆帐、坏帐,董事会每年要进行
审查批准、核销。这样就能全面反映资本充足率的真实状况。3j要‘
不断地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使资产结构向低风险、高盈利、流动性
和多元化的方向调整,负债结构向低成本、稳定性和多渠道方向发
展。由于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资金需求量大,因此,
我国也出现了■些高盈利、低风险、流动佳强的资产,主要是国债
和政策性金融债券。随着我国公开市场运营机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这些流动性和盈利性高的资产对于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
保持资产的多元化,改善资产结构,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都十分
有利。
(三)建立“平衡制约、审贷分离、分级授权”的风险管理和
操作制度,完善贷款审查与管理体制
鉴于我国各家银行目前执行审贷分离的傲法逐渐暴露出一系列
问题,可以考虑实行以下制度:l、实施分级弹性授权制度。总行可
根据所属分行存款规模,贷款质量和信贷风险控制水平,对其贷款
权限,实行不同的授权。这样就可以避免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2、
实行审贷分离,集体审议,推行贷款量化管理,实行贷款平行岗位
制约的双人贷前调查,强化贷后检查,确保调查的真实性、合法性
和完整性。通过这种方法强化贷款关系人的责任意识,约束其放贷
行为。
(四)强化贷款企业的管理工作,全面了解借款人财务资金及
经营情况,确定合理的贷款投向
实行对贷款企业的评级是目前银行划分借款人资信状况的重要
标准。但在实践中,往往仅凭这些还不足以判定借款人的信誉状况
良好与否。为此,除了采取以上措施外,还要深入调查研究企业状
况,及时跟踪掌握贷款企业财务资金状况,了解企业负责人的经营
心态、个人信誉及相关背景,确保信贷资产质量稳定提高。衡量贷
款企业经营风险程度、风险承担能力和贷款偿还能力的常用的指标
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
利润率、自有资金率、逾期贷款率、贷款拖欠率、市场占有率、产
品合格率等。’对借款企业所属行业的发展状况定期进行分析是十分
必要的。比如建材业的发展状况与宏观经济周期的波动有着密切的
相关性,因此根据宏观经济的发展变化可以从总体上把握建材行业
的经营风险。相反i与居民生活密切的行业如食品生产加工行业的
发展情况与经济周期的波动状况关系不是很大,这就要求银行能从
居民的饮食消费心态等社会心理的特点去研究借款企业所属行业状
况的变化。针对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类企业在国民经济日趋活
跃的现实情况,各家银行应开展该部分市场调研工作,及时调整贷
款的合理投向。
(五)强化贷款的后期管理工作,建立起科学的风险监督预警
系统,建立不良资产管理、监测、催收和转化工作体系,对不良资
产实行统一综合管理
实践证明:贷款发放后的后期管理对于控制信贷风险十分重要,
它是保障贷款顺利实施和按期偿还的重要管理阶段。它能通过贷款
企业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掌握贷款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银行
管理当局可以据此做出继续发放贷款或是提前收回贷款等资产保全
的决策。因此,银行在实际的信贷管理中,应全面确立财务和非财
务预警信号,保证对借款人的财务资金状况和经营情况以及企业主
要负责人的经营心态、社会背景等情况都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建立
起本行档案信息、同业往来信息、借款人的相关群体往来信息和借
款人本身信息四种信息渠道。并将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进行量化,
根据贷款期限的长短安排测定周期,并根据量化分析的结果,设定
红、黄、蓝、绿等区域。客户的资信状况超过黄灯区应对借款人采
取特别监控措施,以便及时监控信贷风险。
(六)强化信贷人员职责
1、信贷员主办、辅办制真正落实到位。一笔贷款由二人经办,
由于相互监督,可有效降低“信贷员内部控制”的发生。大多数股
份制商业银行都实行了这种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贷款辅办的“监
督”作用经常未能有效发挥。有时,“主办”转送给“辅办”一些
贷款申请单位的礼品后,“辅办”便在“贷款发放通知书”上签字
了。
2、对不良贷款实行终身负责制;对信贷营销实施激励措施。大
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于不良资产的制造者实行终身负责制,这样
容易导致惜贷情况的发生。只有同时对能按时回收的贷款经办者实
行桨励,才符合权责对应的原则。尤其在目前贷款营销难度加大的
情况下,能找到好的资产项目的确不易。对于信贷委员会成员的考
核也可以按其审批(投赞成票)的贷款的不良资产率给予奖励或考
核。
3、实行不良贷款责任评审制和考核定量制。对于某笔贷款收不
回来时,贷款经办人的责任究竟有多大,应受到何种程度的考核,
建议成立不良贷款责任评审和考核定量委员会。
4、实行独立贷款审查员和不计名投票制。(1)独立贷款审查
员应具备一定的资质和经验。独立贷款审查员~年~评,由上级信
贷部门进行资格审定。(2)召开贷款审查委员会时,随机抽取一定
数量的独立贷款审查员作为本届贷款审查会的成员,并从中随机抽
取确定一名独立贷款审查员作为本届贷款审查委员会的主持人。主
持人负责组织贷款审查会的秩序,不得对任何’一笔贷款在投票前发
表任何“倾向性”意见。在贷款审查委员会审查贷款项目,如果某
项目是某独立贷款审查员所在单位发放的贷款,则该独立贷款审查
员应回避。(3)独立贷款审查员在投票时实行不计名投票制和公正
制。在贷款审查委员会投票时要有监察部门或法规部门当场公正。
(4)对独立贷款审查员实行与全行不良资产比率挂钩的考核机制。
该考核机制实行期权制。该委员会讨论通过的贷款顺利收回后,给
予审批该笔贷款的贷款审查委员会每名成员一定比例的奖金,如该
委员会讨论通过的贷款出现问题,则视问题的性质扣除每名成员一
定比例的奖金。
5、实行贷款审查委员会和主管行长双重审批制。贷款审查委员
会仅仅是根据审议的具体项目是否可行(是否能收回)来考虑能否
发放该笔贷款。主管信贷的行长需要高视角考虑某笔贷款能否发放,
包括整个银行目前的存贷比例以及人行要求的存贷比例;拆借资金
的情况和能力;与各客户的关系以及该客户对银行的长期“贡献能
力”、长期的发展战略以及目前的财务要求。因此,主管信贷的行
长应从贷款审查委员会通过的项目中选择合适数量的项目批准发放
贷款。
四、明确市场定位
.任何企业只有正确的市场定位才能得到优质的发展。那么股份
制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应该是什么,在理论界曾经有过许多观点,
比较突出的说法是应办成“市民银行”,重点服务于中小企业。但
是目前的商业银行在其发展策略和经营模式中并没有明确地看到这
,特点,这是由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决定的。股份制商业
银行成立伊始,正值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处于特
殊的历史时期。股份制银行为迅速发展,同时利用国有银行效率、
朋务质量不高等弊端以及自身灵活的机制迅速强占市场,但在经济
巍密和管理上简单比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模式,在业务拓展上也
基本雷同。从目前情况看,股份制商业银行选择大的优质客户无疑
是正确的,这是在市场经济还不很成熟的情况下股份制商业银行根
麟f J身初级阶段发展的需要而确立的,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推进和外资银行的冲
击下,股份制商业银行从现有的市场中取得较大份额的可能性越来
越小,客户和银行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更多地自主选择合作对象,
股份制商业银行被大的优质客户选择合作的可能性将逐步降低,主
要原因是:由于自身实力难以给大的优质客户在短期内提供大量融
资,即使能够提供大量融资也可能造成资产过度集中而不利于分散
风险,进而受到监管当局的干预,其结果是银企之间难以进行有效
的合作。在结算上特别是国际结算无论从水平还是在效率上难以满
足大的优质客户的需要,难以给大的优质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咨询
等中间业务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有鉴于此,股份
制商业银行应全面审视金融市场的发展总体趋势,比较自身的优劣
势,走自己发展的道路,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由强占市场逐步转移到注重培育自己的客户
股份制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只是一个总的趋势,或者
既是发展的主要道路。但是对于每~个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确立自身
的市场定位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股份制商业银行既要结合
“1龇经济发展环境、金融业务发展的空间,也要结合自身的经营管
矧求、¨巍定重点服务或者合作对象,不能“一刀切”。既可以重点
1 j人的优质企业合作,或者重点与高科技企业合作,甚至重点与农
业开发或者加工企业合作,同时有选择地与优质中小企业合作。因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秩序的不规范等还存在着
谤∞戈那样的问题,信誉度不高,风险较大,因此不能把全部精力
放在中小企业上,只能发掘和培育优质客户,要充分估计各种风险,
力争使收益最大,风险最小。
目前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需要有别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策
略,其主要精力应逐步从放在抢市场转移到开拓市场上,各中小商
业银行应加快通过提高服务水平,自主地选择和增植客户。在发展
中形成自己的客户群体和特色,从面稳定地确立自己在银行业的地
位。
(二)选择特色型和追随型并重的市场定位策略
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策略的主要方法是银行根据自身特点和核
心业务、金融产品、主要客户群以及主要竞争地等进行选择、确定
竞争要素的最佳组合,以达到银行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佳利用。按
金融机构总体竞争体系的特点来划分.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策略有
两类:追随型市场定位策略和特色型市场定位策略。追随型市场定
位策略的核心内容是商业银行在相当长时期内,采取与其竞争对手
特别是比自己实力强的竞争对手相同或相似的竞争体系。运用追随
型策略,就会在金融产品或服务提供上,在目标客户选择上以及主
要竞争地确定上,不断靠近或模仿对手的竞争手段,在市场上表现
为多家银行趋同的现象。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发展初期市场定位
雷同,大都采用此种追随型市场定位策略。特色型市场定位策略是
商业银行在相当长时期内建立和实施与其竞争对手不同的竞争体
系,在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服务方式、目标客户选择和主要竞争地
的确定上都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性,其特色成为吸引客户的关注,
攫取市场份额的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
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宣单纯采用追随型市场定位策略,否则就意
味着该银行的总体竞争体系与其竞争对手相同,表明该银行必须占
据其竞争对手所有的竞争资源,在商业银行业务全面交叉的情况下,
必将产生低水平的竞争且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可能占据上风。在现代
金融市场上,金融资源都不是无限的,特别是我国对外资银行开放
的今天,即使是那些资金实力雄厚的国有银行也只能在为数不多的
几个业务领域内做到领先地位。因此,没有一家银行可以将所有的
领域或产品服务都变为自己的核心业务定位。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
金融资源的有限性和专门技术资源的稀缺性,只能部分或阶段性采
取追随型市场定位策略。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应选择特色型和追随型相结合的定位策
略,这种市场定位策略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支撑特色型市场定
位策略的核心业务应多元化。由于银行竞争日益激烈,商业银行以
单一核心业务为支撑的特色型市场定位策略而谋取竞争优势的有效
性正在日益减弱。从世界银行业发展趋势看,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以及伴随资本市场发展而出现了金融“脱媒”程度的逐步加深,将
促使股份制商业银行都须具有较多的核心业务优势才能争取竞争的
主动性。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逐步
加深,商业银行更加不能轻易坐失由于政策变化和技术进步所带来
的任何市场定位机会和新核心业务培植的可能。因此,要深入进行
市场研究,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寻求有利自己优质发展的市场
定位策略。2、适当地采用两者相结合的市场定位形式,加大创新力
度,将独特的专门服务技术和产品优势融入与竞争对手相似的竞争
业务中形成与众不同的市场定位策略,走特色银行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l、刘姝威:资产负债管理、信贷质量管理、外汇风险管理分析技术
策略和实例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2、金大建、夏小华等主编: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于海:现阶段中国新兴商业银行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金融研究
2000(7)
4、殷孟波:从新视角看银行贷款集中经济日报2003年2月24

5、杜朝运:贷款集中程度管制的国际比较与借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1(6)
6、课题组: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高度集中不容忽视济南金融
2002(3)
7、杨铁军: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与发展选择黑龙江金融
2001(2)
8、刘晓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经济
社会体制比较1999
9、杨家才、黄旭东,郝飚t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情况的调
查报告金融与保险2002(2)
10、罗开位、连建辉、陆磊:2003—2004年中国银行业运行回顾与展
望深圳金融2004(2)
1l、钱晓利:中国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出路财经科
学2004(7)
12、焦瑾濮: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2
13、李维安:中国公司治理原则与国际比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14、张小松: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若干思考武汉金融2002(1)
15、金运: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实践与展望上海金融
2002(1)
16、王升: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改革的路径选择闭云南财贸学院院报2002(4)
17、郇涛、王升: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的思考闭中国金融
2002(9)
18、刘荣: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金融研究2002(8)
19、马芝蕾: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难点与对策山西财经大学学
报2000(5)
20、樊国昌: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重庆商学
院院2001(3)
2l、薛俊波、腾园:试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异化及其矫正金融与保
险2003(2)
22、杨继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南开
经济研究2000(2)
23、张延军、柯大钢:股份制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五个趋势金融
研究2003(8)
24、陈小宪:重塑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模式金融研究2003(12)
后记
我进入股份制银行工作已七年有余,在体会到股份制银行机制
活、包袱轻、发展快的同时,也感到股份制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
“萝b快了不洗泥”的现象。论文选题最初只因工作经历和兴趣,
写作过程中才发现,实践和理论的结合需要大量理论知识的积累和
沉淀。
论文从构思到完成写作,我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相关数据,
搜集整理了关于各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报告和论文,同时,在经济
学和金融学基础理论知识上再学习,最终将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
现状、问题得以深入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参阅众专家学者的
观点,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论文虽已完成,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深入改革和持续发展并未
完成,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仍然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相
应的对策也就需要不断的探索,以使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能面对外
资银行的挑战,能适应市场及其他内外环境的变化。因能力有限且
资料不全,文中见解难免肤浅,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读者批评
指正。
贺敬松
2004年11月
致谢
2002年,我重新回到阔别11年的母校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近3
年的学习生涯行将结束,感谢母校——西南财经大学给了我这次机
会,也感谢各位授课老师给我的支持和帮助。
本篇论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金融学院及研究生部许多老师
的帮助,特别是我的导师张静琦副教授,她在担任繁重的教学及科
研任务的同时,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和帮助,从论文的选题、谋篇
布局、直至文字的修改上都倾注了大量心血。没有张老师的帮助,
我将无法顺利完成学业,张老师严谨求实的治学作风和诚挚待人的
行为表率,将使我终生受益。同时,也要感谢我的师弟、师妹们,
他们为我的学习和写作提供了许多的便利和帮助。
再次感谢金融学院、研究生部各位老师的帮助。
贺敬松
200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