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422FDI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影响的实证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FDI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影响的实证研究
姓名:付雯雯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世界经济
指导教师:钟熙维
20080501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
摘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电子信息产业是世界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各国争夺科技、经
济、人才和军事主导权的战略性产业。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
展速度令世界为之瞩目,并且在国内已经形成三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作为吸收FDI
最多的行业之一,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FDI 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FDI 与产业集群的关系研究是近年的热点。关于FDI 对产业集群影响的理论研
究和实证研究很多,但在实证方面一般是对企业的研究以及对工业部门或是制造业
的研究。针对某个具体行业的研究不多,且大都仍然停留在经验研究阶段,而没有
使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本文首先综述理论和界定相关概念,然后分析我国电子信息
产业集群的分布及利用FDI 的现状,接着在理论与现实的基础上进行FDI 对我国电
子信息产业集群影响的实证分析。本文在计量模型中设置虚拟变量进行最小二乘法
估计,使用224 个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的省际面板数据,探讨从1999 年到2006 年
FDI 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以及FDI 对三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其他地区的影
响的区别。实证结果表明:外资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存在较为明显的溢出效应;FDI
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在其他要素投入(包括FDI)相同的情况下,产业集群
地区的发展明显快于其它地区。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充分利用FDI 促进我
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FDI 产业集群 电子信息产业 溢出效应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
Abstract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 is a pillar and
strategic industry domina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nomic, personnel and military
in the world. Since the 1990s,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China has drawn the whole world’s attention,and Three Major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 Clusters have been formed in the country. As one of the largest
industries in FDI absorption,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
Clusters is more profound impacted on FDI.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DI and Industrial Clusters is the hot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many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influence of FDI on the
industrial clusters. However,generally some of them are focused on aspects of enterprise,
and some on the whole industrial sector and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a specific sector which still remain in the stage of experience research,without
using empirical methods. Firstly,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rrelated theory and defines
the concept,and then analyses actual conditions of the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 and FDI of our country. On the basis of theory and reality,it makes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FDI on the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Industrial Clusters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ses not only the effect of FDI on China's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 but also the difference among the Three Major Industry Clusters and
other parts of China by using 224 inter-provincial panel data in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Manufacture from 1999 to 2006. It sets up dummy variables and uses the
method of OLS,and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positive spillover effect on China's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between regions are
exacerbated by FDI. In the same circumstances including FDI,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s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other regions. Finally,this paper gives out
some suggestions on 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FDI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 Clusters.
Key word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dustrial Clusters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 Spillover Effect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
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
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增加,外商投资企业在中
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如摩托罗拉、LG、朗
讯科技等已经成为中国一些行业的领导者,并且在其周围形成产业集群。而早期进
入的外商直接投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进入集群。
由于 FDI 的驱动,中国各地出现了众多产业集群,带动了当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
进程。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这类发展模式的弊端,归结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方
面,本地劳动附加值低,知识和技术扩散十分有限,且易受到外部市场动荡的影响。
另一方面,集群建立在国内市场受到严格保护的基础之上,恶意的走私行为和不规
范的市场操作扭曲了地方生产系统的合理运行机制,增加了本地企业间的交易成本,
限制了本地生产网络的融合。与此同时,中国东西部地区的差距也没有缩减,东部
的产业集群地远远多于西部,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部的比例更占了全国的绝大部分,
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中的重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利用FDI
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新古典增长论的代表人物美国学者索洛(Robert Solow)认为,在长期中经济增
长的决定性因素是技术进步。促进技术进步,并把这种进步用于生产,是经济增长
的关键,因此技术进步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一国或地区技术进步水平
的提高主要依赖于该国的研究与开发能力以及对各种可能的技术溢出的吸收。在大
多数国家中,国外来源的技术对国内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在90%以上。而世界上少数几
个富有国家对全世界新技术的诞生起了决定性作用(Keller,2004)。因此,世界范
围内的技术进步方式主要决定于国际技术扩散。作为物化型技术外溢(embodied
spilover)的主要形式之一,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国际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要
想利用FDI 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就必须通过FDI 促进中国技术进步来实现。已有研
究往往侧重探讨FDI 可能带来的技术扩散、传递、示范作用,但FDI 也可能对东道
国技术水平发展带来消极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
拟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集群的影响加以分析研究,以深化外资对中国技术进
步推动作用的理解,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出建议。
本文为了更深入的研究 FDI 对产业集群的影响,选择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研究
对象。在知识经济中,电子信息产业是世界经济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技术及其产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业化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引导投资向高技术产业和
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流动,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服务全球化的进程。知识的
占有和先进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已成为企业乃至国家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
发展的关键。它不仅改变着发达国家之间经济竞争力量的对比,更深刻影响着发展
中国家未来的命运。从需求方面看,电子信息产业的收入弹性较高,潜在的市场空
间很大;从供给方面看,电子信息产业的生产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开拓和占领市
场的能力。其次,电子信息产业带来国民经济增长的倍增效应,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使国民经济成倍增长。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
朝阳产业已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其突出的基本特征,使其发展具有传统产业
难以比拟的增量效应和乘数效应。电子信息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中的投入产出比,
中国一般为1:4,发达国家甚至可达到1:10 以上。因此,本文选取电子信息产业
这一世界经济的支柱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FDI 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产业集群的特征、机制、发展以及相应的竞
争优势,强调集群的本地化特征。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交通与通讯
科技的快速提高。区域经济不再是封闭的系统,而是与全球网络经济产生密切联系。
跨国公司作为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在其参与的东道国产业集群中扮演的角
色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一些难以凭借自身实力形成产业集群的外围区域,通过吸
引外资来形成富有活力的本地生产系统,如好莱坞的影视业、伦敦的金融业等。产
业集群中的跨国公司的参与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经济活动现象,跨国公司不该游离
于产业集群研究的理论之外。本节从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集群模式、生命周期、
技术提升等几个方面对FDI 与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进行文献研究。
1.2.1 FDI 对产业集群形成与成长的影响
尽管产业集群大多表现为本地企业的空间集群现象,也有部分产业集群是在外
资集群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跨国公司参与的产业集群中,Hayter(1997)认为以
跨国公司为核心的中小型企业集群形成机制、成长模式、演变特征以及对外联系都
呈现出不同于以往中小型企业集群的特征。因此,有学者提出了产业集群发展的另
一种模式,即:依赖于跨国公司的集群发展模式(Arivn and Robins,1990;Yong,
Hood and Peters,1994;Dikens,1994),他们认为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区域性、
本土性的经济特征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强大的跨国公司。要确保本地经济不被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全球化忽略,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从而使跨国公司在地方集群
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Enright(2002)的研究表明,美国纽约药业集群的顺
利成长得益于法国和瑞典的外商直接投资,而美国的FDI 则在加拿大电信服务业集
群都发挥了重要作用。Perters(2001)分析证明跨国公司对地方产业群的发展具有
明显的推动作用,而且其子公司自主权越大,出口倾向越强,人力资本素质越高,
与地方企业及研究机构联系密切,对本地产业集群的推动作用就越明显。中国学者
王缉慈的研究也证明,在北京中关村IT 产业集群的成功发展过程中,英特尔、微软
等跨国公司的作用功不可没。
FDI 改变了产业集群单元结构,必然形成具有新特征的集群模式,企业间、企业
与环境之间的联系都将随之发生变化。从集群的外部联系来说,在我国投资的外商
企业多为具有实力的大型跨公司,它们在华投资企业与国外的企业存在紧密的联系,
其中包括技术联系和市场联系。因此,FDI 的这一特有属性使其加强了与集群外部的
联系,它对集群的依赖有可能下降,但如果企业与集群外部的联系和企业与原集群
的联是互补,外部联系的加强就会进一步加深企业对集群的依赖,因此,其影响决
于企业外部联系和集群联系之间的替代、互补性质及其大小。美国商务学者布肯歇
认为通过跨国公司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以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为核心而形成的产
业集群,成长模式和发展趋势受到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还有些地方产业群与FDI 是
相互依赖的关系,如中国香港的金融业集群。在这类集群的发展过程中,跨国公司
虽然起了重要作用,却并不能决定集群的命运,集群也不会随着跨国公司的离开而
衰落。产业集群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更好的投资机会和收益,同时,集群区域也会因
为跨国公司的进入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使东道国与跨国公司双赢。
在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的研究中,外商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及全球联系一直受
到关注(朱华晨,2003)。不少学者鼓励发展中国家走自主型发展道路,降低跨国公
司“分厂经济”的风险。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跨国公司的子公司能够刺激东道国出
口加工业快速发展及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这增加了本国生产对国外
市场的依赖性;此外,发达国家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促进了国外客商与本国生产商
之间的技术联系。因此,这些学者主张外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可以成为产业集群
的领导者(Markusen,1995;Park,1996),甚至认为出口型产业集群如果不整合到
全球客户驱动的商品链中,就不可能取得成功(Gereffi,1999)。然而跨国公司能
否推动外向型集群的产业升级还要取决于集群中的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整合方
式、价值链的权力主体以及权力实施方式(Bair and Gereffi,2001)。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1.2.2 FDI 对产业集群技术进步的影响
在 Krugman(1979)的贸易理论文献中,技术进步通常是指发达国家进行的产品
创新,或是指发达国家旨在获取“经济租”而进行的研究开发新产品的过程。技术
转让被定义为发达国家原国内进行的生产转向对外投资进行生产的过程,即对外投
资的过程。由于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技术转让,仍可使技术领先者对技术追随者
拥有某种程度的技术控制,从而对外直接投资被认为是技术转让的主要载体,是发
展中东道国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外国直接投资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可通过劳动力
培训、技术消化吸收、管理及组织创新等来扩张东道国知识存量。即使在没有大量
物质资本介入的情况下,外国投资仍可以通过一些准投资安排,如租赁、许可证贸
易、签订管理合同等方式,来促进技术知识的转移(Mello and Sinclair,1995)。
技术势差原理认为技术转移由技术势差引起,技术转移过程中创新技术的潜在
采用者必将得到一定量的技术能量补充,从而提高技术势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
了技术进步。其次,任何一种技术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总要依赖与之相适应的支撑
体系,同理发展中国家希望使国外输入的技术在本国生存、发展也要求这种技术与
本国的支撑体系相适应。美国的威廉·希尔教授认为任何技术转移都必须或多或少改
变技术,以适应技术接受者的环境;而美国学者布朗则认为技术转移要么改变技术,
要么技术接受方的组织、管理发生变化,或者二者同时发生。任何技术转移都不能
是简单的重复。技术转移对技术输入国的技术进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实践中
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技术转移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变得不完全。
内生增长理论在对外国直接投资外部性的研究中,体现出 FDI 对东道国技术进
步的有利影响。该理论认为,对于单个厂商而言,随着资本的积累,资本的边际产
出递减,从而收益递减必然出现。而外部性的存在是厂商与社会投资收益率差异的
关键所在。由于存在投资的外部性,遏制了资本边际产出的下降。据此可以得出结
论,通过外国直接投资进行的技术和知识转移,由于其外部性远比引进新的投入品
要大,技术转移成为外国投资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渠道,是东道国国内投
资与技术进步的催化剂。关于外国直接投资是否影响东道国产业技术进步的问题,
Blomstrom(1989)以墨西哥为样本作的实证分析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和墨西哥制造业
的产业结构呈正相关关系。
技术外溢最早的定义(MacDougall,1960)是指技术供方非自愿地提供技术给
受让方的行为,而技术供方享受不到任何回报的行为。他以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研究
了有关的局部均衡并分析外商接投资的一般福利效应,第一次提出了跨国公司对东
道国的外溢效应的重要性。随后,Caves(1974)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将跨国公司对东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
道国的外溢效应分为打破原有市场垄断、竞争和示范、本国企业的模仿三种类型。
此后,学术界大量学者使用局部均衡理论模型分析与东道国有关的技术外溢效应和
影响技术外溢的各种决定性因素。Kokko(1992)在其著作《外商直接投资、东道国
特征和外溢》中对外溢效应给出了如下定义:由于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
从而引起当地技术或生产力的进步,但跨国公司子公司又无法获取全部收益的情形。
Dulming(1993)将技术外溢定义为,与跨国公司接触的国内企业所获得的直接收益。
我国学者对技术外溢也给出了相应的定义,何洁(2000)将其定义为,FDI 对东道国
的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或发展能力发生无意识影响的间接作用,可以发生于同一产
业内部或不同的产业之间。
跨国公司作为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代表者,其子公司所产生的关联效应、外
溢效应和示范效应将带动本地企业的技术升级和素质提升,将对产业集群的技术升
级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进入有助于确立集群在本行业的领导地
位,产生自我强化的机制,吸引更多的与之相配套的FDI 进入产业集群区,使产业
集群区域成为行业内的技术中心和创新中心,形成良性循环。Paulo Guimaraes,
Octavil Figueiredo, Douglas Woodward(2002)的研究表明,硅谷IT 集群、伦
敦金融业集群的繁荣就主要得益于世界各大跨国公司在该区域的集群。Edmund
R.Thompson(2002)通过香港制衣公司对大陆直接投资的数据进行分析也证明,集
群中的FDI 技术外溢效应较分散的FDI 更明显,因此吸引FDI 是推动集群技术升级
的一条有效途径。
Jukian Binkinshaw(2000)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生命周期理论
深入分析了FDI 对产业集群技术升级的影响。他将产业群分为成熟产业群与高增长
产业群,认为FDI 对成熟产业群的影响是正面的。对于高增长产业群,FDI 的短期
影响是积极的,因为跨国公司的进入有助于增加就业,但从长期来看,则具有不确
定性,因为跨国公司子公司的根植性较低,价值链范围比较窄,与当地供应商和客
户联系较少,从而对集群技术升级的促进作用有限。因而,跨国公司的外资投入对
集群长期发展的效应比较微弱,当产业进入成熟期后尤为明显(王雷,2004)。肯书
尔与努兰对英国、意大利和德国产业集群区中的创新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跨
国公司R&D 国际化的根本动因是母国与东道国技术上的差异。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对
提高当地技术能力具有重要贡献,东道国吸引跨国公司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与跨国公
司的联系和溢出效应来提高当地优势,但这取决于跨国公司投资动机以及地方与跨
国公司的关系。
闫金秋、董瑾(2007)使用面板数据定量评估了外资的进入对中国北京、上海、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6
广东3 个最具技术优势地区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认为内资及外资企业的科研经费
投入、内资人员投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存量及产学研结合对3 个地区
的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对中国工业部门近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王立军
(2007)认为FDI 技术外溢和自主R&D 是技术进步的两条主要途径,而具有不同特
征行业的技术进步对于两种技术进步途径的依赖程度不同。陈涛涛等(2006)提出
行业增长因素是影响FDI 行业内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集聚性溢出效应不仅在增长
的行业中没有特别充分的体现,在不增长的行业中反而出现了明显的挤出效应。单
纯依赖FDI 的技术外溢效应或是自主研发,就中国现有情况而言都不现实,而且也
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
冼国明和薄文广(2005)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会发挥积
极的影响,但是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会激发外资企业进行更强的技术创新。
随着全球化程度加深,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外商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
深刻,尤其是对后者的技术依赖性增强。但是,从集群创新的角度来看,FDI 在促进
技术进步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Zhou and Tong,2003)。
也有学者持相反观点,如安德森和格瑞伯认为在集群中的外资企业的研发、设
计等主要增值部分集中在母公司,进入产业集群区域的子公司往往技术含量较低,
自主性差,另外,对当地企业缺少认同感,与本地企业和消费者联系不密切,难以
对本地企业的技术升级产生明显的带动作用。休维格兰特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属于“移
动型”投资,一旦地方政策环境发生变化或是出现更具成本优势的地区,FDI 就会
转移,不仅难以促进本地企业的技术升级和经济发展,还容易导致产业集群的衰落
和区域经济的波动。蒋殿春和夏良科(2005)认为FDI 的竞争效应不利于国内企业
创新能力的成长,但会通过示范效应和科技人员的流动等促进国内企业的研发活动。
一些学者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以及面板数据模型对FDI 流入在不同地区所引发
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验证了FDI 技术外溢效应在我国不同地区之
间具有相当的差异性,并且证实了影响FDI 技术外溢程度的“门槛效应”的存在(张
宇等,2007)。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演进过程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FDI 对产业集群的形
成与发展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大量的实证分析(在特定的国家、特定的
时间)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不存在外溢效应或外溢效应不明显,
这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可能对东道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有限或不确定。外商直接投
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经济基础和不同的产业发展环境条件下对东道国产业集群的
作用是不同的。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7
1.3 国内外实证研究现状
随着全球化程度加深,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受到外商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日益深
刻的影响。国内外学者纷纷进行FDI 对中国某些具体行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1.3.1 FDI 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影响的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系统研究 FDI 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影响的文献较少,并且一般在2005
年之后才出现。李晓华(2006)认为由于外资企业的技术水平、研发投入都要高于
内资企业,因而外国直接投资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水平,缩
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正的外溢
效应,并且十分显著。FDI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进步,但对
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能力、自我研发能力影响不显著。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对
外技术依赖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王涛,2006;任文冠,2007)。
部分学者认为外国直接投资通过 R&D 投入可以带来正的外溢效应但外溢效应不
明显。肖玲(2006)、韩继鹏等(2007)认为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子公司的技术水平难
以达到跨国公司在发达国家所具有的水平以及国内企业技术吸收能力较弱。而正的
外溢效应主要来自跨国公司先进技术的示范效应以及三资企业培训所引起的人力资
源流动,特别是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营理念的传播。张强(2006)提出FDI 在我国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内技术转移的传导机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我国引进的技术对
该行业内的技术进步没有明显的作用。段炼(2006)认为FDI 具有两面性。FDI 通过
增强关联性拉动行业的增长,同时FDI 对行业的控制力增强这对行业安全形成威胁;
通过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效应,FDI 促进技术进步,但同时外资企业对核心技术控制
和外部配套企业发展的不同步,制约了电子信息业的技术进步;FDI 主要通过加工贸
易的形式促进了电子信息行业的贸易发展,同时加工贸易的自身特点成为贸易和行
业发展的阻碍。
王雷(2005)提出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信息产业本地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通过
技术和规模两个因素发挥作用,且投资规模比重越大、技术水平越高,技术外溢效
应越为明显。徐娇(2007)从经济创造能力、科技竞争能力、资源环境保护能力三
个方面分析了外资对我国电子通信行业的溢出效应的影响。曾颖锋(2006)分别从
贸易和技术视角下FDI 对电子信息产业中内资企业的影响。广东东莞IT 制造业集群
的经验表明,本地集群能否借助外资实现技术升级与可持续发展,除了受地方要素
成本及集群外部效应的影响之外,还受到本地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外资企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8
业的性质、技术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王雷,2007)。
杨鑫、杨树旺(2007)从产业集群的升级理论出发,通过对苏州和东莞两个电
子信息产业集群现状的研究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低成本型产业集
群升级进程中的作用。张修成(2006)通过对京津地区的FDI 与电子信息产品制造
业发展之间关系进行定量分析,证明外商直接投资与京津冀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
展之间存在重要的相关性,并进而分析说明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
构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封肖云(2008)用实证检验的方法分析FDI 对我国电
子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影响程度。FDI 很大程度地降低了我国电子行业市场集中度,其
原因是FDI 进入方式出现变化以及当地厂商发展壮大和大型跨国公司之间竞争激烈,
使行业内竞争相对充分。
少数学者运用面板数据分析 FDI 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溢出效应。李曼、李鹏
(2007)采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中无线传输设备制造业等五个子行业的面板数
据对FDI 在该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证明无线传输设备制
造业等五个子行业累计吸收利用的FDI 与该子行业当年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之间关系
十分显著。钟昌标(2006)利用中国电子行业1999—2002 年间的电子子行业164 个
面板数据,分析了外资存在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并明确区分和分别测定了横向溢出
和纵向溢出。外资在中国电子行业既产生横向溢出,也产生纵向溢出,但横向溢出
较纵向溢出更为重要,并且外资在国内市场导向型行业比在出口导向型行业产生更
多的溢出。
虽然在其他行业或企业的研究中存在不少 FDI 溢出效应为负的结论,但是针对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大多数实证检验的结果都是正效应,只有少数学者认为是负效
应(王君,2007)。
国外研究 FDI 对中国的影响的文献较多,但是专门研究其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
的文章很少。国外学者一般利用工业部门或制造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P.J.
Buckley,Y.C. Chuang,P.F. Hsu(2004)根据1995 年中国的第三次工业普查数据
研究表明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的生产力具有积极和重大的影响。P.J. Buckley, J.
Clegg, C.Q. Wang(2007)研究发现外国存在和生产力的外溢效应之间的关系是非
线性,并且FDI 产生负面的外溢效应。F. Lemoine,D. Unal-Kesenci(2004)认为
中国的优秀出口业绩与它参与国际分工有直接的关联。在电子信息产业等外向型和
高度竞争力的产业中,外国子公司和技术进口对本地生产和技术扩散的影响有限。
V.M. Mzenda,A.J. Buys(2007)从社会网络角度分析FDI 技术转移的正面和
负面的影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外国直接投资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与流入路径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9
有关。P.J. Buckley,C.Q. Wang,J. Clegg(2007)认为,外国直接投资的外溢效
应通过共同聚集对本地业显着的变化在大多数的研究中是模糊的。按照2001 年中国
工业数据,外国直接投资在技术密集型行业比劳动密集行业产生更大的积极外溢效
应。
1.3.2 FDI 对我国其他行业影响的研究综述
由于我国拥有优越的市场条件和人工成本优势,所以吸引了外国公司来华投资,
建立了大量的合资企业,从而提升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宿慧爽,2004)。
然而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并没有给中国轿车产业带来实质性的提高,反而通过对核
心技术的掌握牵制合资公司的产品开发,从而导致了中国轿车产业越来越依赖跨国
公司的技术转移。所以把通过合资生产所带来的技术知识转化成为中国企业在产品
开发上的技术能力,更需要中国企业自身的学习和创新(赵英,2000;吴迪,2007)。
朱华晟(2004)在对浙江嘉善木业集群的研究中指出外资能否持续推动地方集
群的发展,除了受地方制度成本及集群外部效应的影响之外,还更取决于外资企业
与民营企业之间的融合方式与程度。在学习能力和企业家精神较强的地区,民营企
业在外资企业的示范带动和竞争压力下,能够通过持续的知识积累和自主创新,增
强并突出自身优势。届时,外资企业不但能够获得纯经济外部性,还能够获得知识
与信息的外部性,并受此驱动与地方资本有效融合。
孟亮、宣国良(2005)认为国外资本和我国港澳台资本对国内纺织企业起到较
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外商投资企业带来了资本、品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
挥了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推动了纺织服装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扩大了纺
织服装业的出口能力(杨丹辉,2004)。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也存在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的问题。吕丽莉(2007)运用博弈论、经济学的先动
优势理论和寡头竞争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正外部性,并结合数量模型对
决定技术溢出效果的关键因素做了相关性分析,认为决定技术溢出效果的核心因素
是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对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
通过对以往相关文献的综述,可以看出:虽然近年来涌现了一些关于 FDI 与中
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研究成果,但是只有少数从集群视角出发,分析FDI 对中国电子
信息产业的影响。而这些研究FDI 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文章也只是基于案例
分析,而没有运用计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从其他行业的研究综述中,发现从产业
集群视角分析FDI 对该行业的影响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0
1.4 本文主要结构和特色
1.4.1 研究内容主要结构
第一章是文章的引言。本章首先分析了文章的背景与意义,接着进行理论综述,
并提出将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 FDI 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影响的定性分析。首先进行
电子信息产业内涵综述及界定,然后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分布现状及特点,
最后进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利用FDI 的分析。
第三章是 FDI 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影响的实证研究。本章主要利用计量方
法,使用面板数据进行研究,探讨FDI 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以及FDI 对三大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其他地区的影响的区别,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第四章归纳总结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充分利用 FDI 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
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五章在全文的基础上提出后续研究的要求及展望。
1.4.2 本文的主要特色
FDI 对东道国产业集群影响的研究,涉及到FDI 和产业集群这两大热门话题。本
文在研究中涉及和应用的理论主要有新古典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地理学、国际经济学和全球价值链论等理论。本文主要分析FDI 对东道国产业
集群的影响,目的在于研究FDI 技术溢出效应能否促进东道国产业集群更好地发展,
最终推动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因此,在实际研究中,注重定性和定量结合,既注重
理论演绎,也注重实证研究和归纳。本文与大多数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
几个方面:
1、本文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为例研究FDI 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中国电子信
息产业的发展速度令世界为之瞩目,并且在国内已经形成三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作为吸收FDI 最多的行业之一,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FDI 越来越深刻的影
响。因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是值得研究的行业。而目前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研究FDI 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的研究比较少见。另一方面,本文在研究FDI 对产
业集群影响时以具体的行业为例,力图使结论更具说服力和实际意义。
2、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使用的是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的面板数据。以往关于
FDI 对产业集群影响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很多,但在实证方面一般是对企业的研
究,使用横截面数据。虽然有些研究使用面板数据,但却是针对整个制造业或是工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1
业部门的研究,而关于某个具体行业的研究大都没有使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3、本文在进行回归分析时设置三个虚拟变量1 D 、2 D 、3 D ,并引入虚拟变量与
ln K f 的交叉乘积项1 f D * ln K 、2 f D * ln K 、3 f D * ln K 。我国有三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在研究时可以分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和其它地区四个区域,因
此设置1 D 、2 D 、3 D 三个虚拟变量区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其它地区四个区
域的差别。而为了分析FDI 对四个区域的不同影响,本文引入虚拟变量与f ln K 的交
叉乘积项1 f D * ln K 、2 f D * ln K 、3 f D * ln K ,分别表示FDI 对长三角、珠三角、环渤
海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及与其它地区影响的区别。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2
2 中国主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分布及利用FDI 现状分析
世界电子信息产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由于具有社会环境稳定、
劳动力成本低廉、消费市场庞大等优势,中国不断吸引着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FDI
的到来。这种势态总体上有利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壮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中国逐渐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三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本章重点分析中国主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分布及利用FDI
的现状。
2.1 电子信息产业内涵综述及界定
电子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
引导投资向高技术产业和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流动,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服
务全球化的进程。知识的占有和先进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已成为企业乃至国家在激烈
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它不仅改变着发达国家之间经济竞争力量的
对比,更深刻影响着发展中国家未来的命运。但是国内外关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内涵
与分类却是众说纷纭、各不相同。因此本文有必要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内涵做一个综
述与界定。
国内有些学者认为,电子信息产业(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
可以简单地被理解为国际上所指的信息技术产业(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即IT 产业,加上与其紧密相联的电子产业(Electronics Industry)。
中国信息产业部颁布的《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工作管理办法》中对电子信息产业
的解释是为了实现制作、加工、处理、传播或接收信息等功能或目的,利用电子技
术和信息技术所从事的与电子信息产品相关的设备生产、硬件制造、系统集成、软
件开发以及应用服务等作业过程的集合。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在《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中认为电子信
息产业内涵非常丰富,包括微电子、光电子、电子元器件、软件、计算机、通信、
网络、消费电子以及信息服务业等众多行业,涉及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领域。根据
这些产业间的上下游关系和功能作用,基本可以把电子信息产业分为四大类(见图
2.1):(1)基础产业,包括微电子、光电子和其他电子器件产业;(2)核心产业,
主要分为计算机和软件产业;(3)信息应用基础产业,包括通信、网络产业,它们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3
能为信息应用提供基础设施平台;(4)信息应用产业,包括消费类信息产品、信息
咨询业以及与各行各业相结合的信息服务业。
根据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厅提供的资料和业界的普遍认知,广义的电子信息产
业可以大致理解为电子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集合,主要涵盖以下细分产业:通信
和计算机制造业(投资类)、家用电子产品制造业(消费类)、电子元器件制造业、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根据国际数据协会(IDC)的定义,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由以下3部分组成:(1)信息技术(IT)硬件,包括
计算机系统中心处理部件,存储设备,打印机,捆绑在一起的操作系统,数据通讯
设备。(2)IT服务和软件,包括IT软件,IT服务,内部IT消耗,其中也包括信息系
统运行消耗、定做的软件等。(3)电信,包括公共的和私人的网络设备,电讯服务
等。信息和通信技术是知识型产业的核心,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信
息和通信技术作为一个行业,不仅其产值、增加值增长很快,而且还能为企业开辟
新的市场提高工作和生产的效率而提供产品和服务。中国信息产业开始形成几大领
先地区,如广州、上海和北京中关村等信息产品集散地。
根据这一定义和《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第三版(ISIC Rev.3),
OECD在技术创新调查中提出了ICT产业的界定范围(见表3)。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的
范围如下:制造业中的ICT有3000,3130,3210,3220,3230,3312,3313。服务业
中的ICT有5150,6420,7123,7210,7220,7230,7240,7250,7290。
我们常用的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三次修订本(SITC Rev.3)。电子
信息业产品在其中被分为电子消费品、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半导体、精密仪器、电
信设备、医学仪。3位数代码位(大类中有小类)分别为751、752、764、884、776、
762、763、872、871、874、774。在电子信息产业从事生产和服务的企业就是电子
信息企业。基于本文的出发点是研究电子信息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因此,本
文将侧重分析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而不对电子信息产业中主要立足于本国市场的
服务业做分析。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4
图2.1 电子信息产业基本构成1
2.2 中国主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分布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端于北京中关村,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逐步跟进,从
而形成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区域性亮点。2004 年信息产业部授予首批国家级电子信
息产业基地的共有9 个城市和地区,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青岛、苏州、杭州、
深圳、福厦沿海地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中国逐渐形成
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2.2.1 长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长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上海、杭州、无锡、苏州、南京等):是以上海
—昆明—苏州—吴江—南京为纽带的沪宁电子信息产业走廊,即以该走廊为核心的
长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2001 年,长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企业有1180 多家(其
中外资约3000 家),吸纳就业超过40 万人(其中外资超过8 万人)。2001 年,长江
1 卢明华,李国平.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及对我国的启示.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4:63-69
光电子产业
微电子产业
基础产业
光器件 元器件芯片
核心产业
计算机
硬件软件
通信
网络
信息应用基础产业
消费类电
子产品
音视频
产品
咨询业
渗透其他应用领域
信息应用产业
系统软件
支撑软件
应用软件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5
三角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规模上约2680 亿元,而且,在信息产业链条和产品技术
结构上具有后发优势,整体上正在产生超过珠江三角洲的趋势。台湾最大的10 家笔
记本电脑厂已有6 家落户昆山。在苏州工业制造品出口额中,90%以上属于信息产品。
以上海为龙头,这个区域的代表性产品有打印机、硬盘驱动器、显示器、鼠标、UPS、
扫描仪等。2003 年,长三角已吸引全球各地电子企业2000 余家,占到外商投资企业
的15%左右,其中位居世界500 强的就有100 多家。2003 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电子
信息产业发展增速继续强劲,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的增幅分别达到79.2%、63.2%、
43.1%,均超过全行业平均水平10 个百分点以上。长三角正被称为最为看好的投资
热土。
近几年来,大量集成电路、笔记本电脑和网络通信厂商进驻长江三角洲,制造
业档次提升。在上海浦东、苏州昆山和南京等地,还有大量软件企业云集。2007 年
上海信息产业规模达到了7417 亿元,连续四年保持上海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2007
年上海信息产业增加值达到1651 亿元,占全市GDP 比重达到13.8%。信息产品的出
口额则达到了530 亿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37%。不仅是上海,随着经济结构转型
不断加快,江浙两省信息产业对GDP 的贡献率也在迅速增加。拥有大量台资、日资
电子企业的江苏省,信息产业的规模甚至超越了上海,2007 年其信息产业销售突破
万亿元大关,达到1.2 万亿元,占到了全省工业销售收入的20%以上。2007 年浙江
省的信息产业销售收入也达到了4573 万元,其总量规模位居全省各行业前三位,出
口总量也已跃居全省前2 位。
2.2.2 珠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珠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以深圳、惠州、东莞 3 城市为核心的
新工业地域及其周围地区。集群东起深圳,以广深高速公路、广深铁路和惠深高速
公路为快速轴线系统,沿着东莞和惠州向广州和佛山方向梯次延伸。在这个产业集
群内,形成了电子信息技术、IT 产品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效应和整合配
套效应。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依靠国家的政策扶持,利用毗邻香港和台湾的地理优
势,通过引进外资,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逐渐成为了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重要
制造和加工基地。2007 年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总产值1.4 万亿元,连续17 年位居
全国第一。全省互联网普及率达40%,广电网覆盖率97%,移动电话覆盖率为80%,
固定电话家庭覆盖率更高达100%.但省内电子信息产业增长速度放缓,2007 年广东
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低于过去5 年年均超过25%的增长速度;平均利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6
润率不到3%,一些加工制造企业开始加快向国内其他地区和国外转移。
珠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产业群,已形成门类较齐全、配套能力强、具有相当规模
和较高技术水平的格局,且具软件跟进、市场拉动、传统改造等特点。门类较齐全
主要表现为产品上,通信、视听、电脑及电子元器件都能生产。通信产品以深圳为
龙头,以大型程控交换机为主产品,以技术上的群体突破为特点,以民营企业为主
体,华为0.8 机、中兴1.0 机、金鹏0.6 机、巨龙0.4 机被称为“四朵金花”;视听
产品以彩是、音响、VCD、DVD 机为主,深圳的康佳、创维,惠州的TCL,广州的乐
华,四种品牌全国闻名,产量已占全国的40%以上;电脑产品以东莞为基地,以台商
资本为主体,形成了庞大的电脑生产区域;电子元器件生产以肇庆风华为主,其产
品已占国内市场较大比重,还有相当部分出口。配套能力强主要表现为信息产品的
各种部件及元器件都能在信息工业走廊产出。除CPU 外,配套能力达到95%。相当规
模主要表现为个体与群体规模都比较大。世界著名企业中已有IBM、戴尔、康柏、三
星、三洋、东芝、松下等进驻工业走廊,国内著名电子信息企业有北大方正、清华
联想设立生产基地。
2.2.3 环渤海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环渤海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包括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东等省区市。北京、
天津两直辖市合称京津地区,北京、天津是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两直辖市距
离130 公里。京津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区是以北京中关村—天津高新技术产业
集群为纽带的京津电子信息产业走廊,即以该走廊为核心的环渤海或华北电子信息
产业集群。根据2004 年签署的《环渤海信息产业合作框架协议》,北京、天津、辽
宁、河北、山东等省区市在信息产业方面加强沟通与合作,推动环渤海地区信息产
业协调发展。
随着中国电子制造中心北移,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环渤海区域成
为我国第三大电子信息产业集中区,该区域是中国最大的通讯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
全国最大的计算机生产和销售基地、中国最主要的电子产品集散中心及中国集成电
路最主要的应用市场,电子信息制造业在这里的经济发展中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
位和作用。按照Fusion Consulting 的市场调研结果,2007 年环渤海地区的工业生
产总值达到了1241.6 亿美元,环渤海地区的电子产品产量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27%。
在9 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北京、天津和青岛占有3 席,而在国家级电子信
息产业园区中,仅天津就占有4 家。
除了以上三大产业集群,福建金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厦门、漳州、泉州、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7
福州)也形成了以厦门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地。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台资
企业在集群中占了重要比例,主要产品是打印机、显示器、鼠标,以及电脑整机和
网络产品装配。不过福建金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规模仍落后于三大产业集群。
2.3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利用FDI 的分析
作为吸引 FDI 最多的行业之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各地纷纷涌现并快速
成长。电子信息产业吸引的FDI 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区。这些地区借助FDI 的力量逐渐形成电子信息产业
集群,促使电子信息产业更快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的地区集中度与外资的地区集中度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电子信
息产业以及投向电子信息产业的外资均呈现地域集中的特征。尤其是国家首批电子
信息产业基地的出现,更是把这种产业集中性体现出来。北京,天津、上海、青岛、
苏州、杭州、深圳、福厦沿海地区以及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九个基地集中了我
国90%的外资电子信息百强企业。
图 2.1 2006 年中国部分省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
从图2.1 可以看出2006 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的分布情况。长三角地区的
32.7%
19.6% 10.8%
6.6%
5.5%
5.6%
5.7%
13.5%
广东
上海
江苏
浙江
北京
天津
山东
其他省市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8
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37%,珠三角地区占32.7%,环渤海地区占16.8%。三个地区的
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的分布呈现出地区集聚的特征。上述七省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
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86.5%。这说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地区发展的不平
衡,东部地区的三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其他地区。
现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较之传统产业规模经济性更强,资本回报率更高,其
集聚的可能性就更大。例如无锡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就是在外商直接投资创造
的产业链的基础上形成的。另外,外资企业迫切要求创新,需要大量企业近距离合
作才能提高研发活动的效率,为追求网络创新环境所引起的竞争力提升,该行业中
企业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聚集形态。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9
3 FDI 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影响实证研究
国内外研究 FDI 溢出效应的文献可谓是汗牛充栋,但是从集群的视角出发,研
究FDI 对我国某一个行业是否产生正的溢出效应的文献还是相当少见。因此本文选
择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来考察FDI 溢出效应。电子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支
柱产业,是中国吸引外资最多的行业,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领域。同时电
子信息产业集群深深的受到FDI 的影响。本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研究FDI 对中国电
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作用。
3.1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以Y (产出)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单方程模型测算FDI 溢出效应,模型的形式
多是借鉴外国学者,如Caves、Kokko、Feder 等经典文献中的模型,其中最多使用
Feder 模型。因此本文对Feder 模型进行局部修改来作为最终的回归模型。
3.1.1 研究方法
Feder(1982)的做法,把整个工业经济分为外资部门(F)和内资部门(H)两
部分,每个部门的生产过程可以用一个生产函数表示。其中,外资部门对内资部门
有外溢作用,假设这种作用主要来自外资部门对其资本的运用,所以把外资工业企
业的总资本f K 计入内资工业部门的生产函数中,即外资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将对内
资部门产量的增加发生间接的影响,这就是外溢效应。如果最终外资部门的资本积
累带来内资工业部门总产量的提高,那么所引进的FDI 对我国内资部门的外溢效应
就为正;如果外资工业部门资本积累最终导致内资部门产量下降,这时候的外溢效
应就为负。很自然我们通过这样的模型安排,可对外溢效应量化为:外资工业企业
的总资本f K 和它的估计系数的乘积,即由外资工业企业投资积累引起的内资工业企
业总产量的变化量。
本文根据 Feder 的原理,使用扩展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本模型,借鉴
哈佛大学学者Miguel D.Ramirez 的研究方法,进行FDI 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影
响的实证分析。
令内资企业生产函数为:
β (1 α β)
d
α
d d d d Y = AF(K ,L ,E) = AK L E − − (3.1)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0
其中, d Y 为我国内资电子信息企业总产值, d L 为我国内资企业劳动投入, d K 为
我国内资投入, f K 为外资投入, E 为知识存量,即技术指标。
η
d d f E [K ,L ,K ] = γ (3.2)
由上两式可推出:
γη(1 α β)
f
β η(1 α β)
d
α η(1 α β)
d d Y AK L K = + − − + − − − − (3.3)
其中γη(1− α − β)表示FDI 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内资企业的溢出程度。这种溢出
是正向的技术外溢效应和竞争示范效应与负向的竞争挤出效应的总和。对上式两边
取自然对数,则可简化为方程:
Y λ λ K λ L λ K ε d 0 1 d 2 d 3 f ln = + ln + ln + ln + (3.4)
如果3 λ f 0则FDI 溢出效应是正向的,如果0 3 λ π 则FDI 溢出效应是负向的。
3.1.2 模型设定及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问题,因此需要对上式进行部分改进。产业集群
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
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Porter,1998)。
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把产业集群的概念扩展到了国家层面,并运用钻
石模式和集群方法来分析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瑞典、日本和韩国等
国家某些产业的竞争优势。在波特的带动下,一些国家也开展了国家层面的产业集
群研究。特定产业的空间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并非任何产业集聚
都一定能发展成为一个产业集群,可以说,产业集群是一个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的产
业群落,它是企业自组织或有组织的综合体,它揭示了在一些地方相关企业集结成
群,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现象和机制(王缉慈,2002)。
按照前文所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有三大产业集群,因而在研究时可以分为长
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其他地区四个区域。本文设置三个虚拟变量1 D 、2 D 、3 D 来
体现这种区别。为了分析FDI 对四个区域的不同影响,本文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引
入虚拟变量与f ln K 的交叉乘积项1 f D * ln K 、2 f D * ln K 、3 f D * ln K ,分别表示FDI 对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影响。因此可得到以下回归方程:
γ D * K γ D * K γ D * K u
Y γ γ K γ L γ K γ D γ D γ D
1 f 2 f 3 f
d 0 d d f 1 2 3
+ + + +
= + + + + + +
ln ln ln
ln ln ln ln
7 8 9
1 2 3 4 5 6 (3.5)
假设上述模型满足计量经济模型的各个基本假设,对模型中的各个变量说明如
下: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1
(l) d Y 为各省电子信息产业内资企业的总产出。本文用内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
来代表内资企业的总产出。
(2) d L 为各省电子信息产业内资企业的劳动力投入。本文采用从业人员年平均
人数来表示。
(3) d K 为各省电子信息产业内资企业的资本投入。在本文中内资的数据用电
子信息产业全行业总的数据与外资企业数据的差值表示。本文采用实际资本来代表
全行业总的资本存量。实际资本,指认可资产减去认可负债后的余额。实际资本包
括投入资本、剩余综合收益和计入实际资本的资本性负债。
(4) f K 为各省电子信息产业外资企业的资本投入。在本文中,外资企业的资
本投入用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资本之和来表示。
(5) 1 D 为虚拟变量。设置的目的是体现长三角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差异。当上述
四个变量选取长三角地区的数据时, 1 D 赋值为1;反之则赋值为0。
(6) 2 D 为虚拟变量。设置的目的是体现珠三角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差异。当上述
四个变量选取珠三角地区的数据时, 2 D 赋值为1;反之则赋值为0。
(7) 3 D 为虚拟变量。设置的目的是体现环渤海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差异。当上述
四个变量选取环渤海地区的数据时, 3 D 赋值为1;反之则赋值为0。
(8) 1 f D * ln K 为虚拟变量1 D 与f ln K 的交叉乘积项。
(9) 2 f D * ln K 为虚拟变量2 D 与f ln K 的交叉乘积项。
(10) 3 f D * ln K 为虚拟变量3 D 与f ln K 的交叉乘积项。
根据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获得性,本文实证分析使用的所有数据均由2000 年至
2007 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数据整理而来,即采用的是各省、自治区、直
辖市从1999 到2006 年的相关数据。由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6》的行业分
类有所改变,2005 年之前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改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
设备制造业,因而相应的,2005 年之前的数据采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数据,
2005 年和2006 年采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数据。
因为我国各省具体到电子信息产业的 FDI 的数据统计一直不够完善,一些关键
的数据,如电子信息产业的各省外资资本等数据在1999 年以后才有统计和记载,所
以在文中使用1999—2006 年我国内地除西藏、青海和宁夏以外的28 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连续8 年共224 个面板数据进行回归。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2
3.2 回归分析
在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时,通常考虑两种模型即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
前者指被忽略的变量在各个时间段上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固定的,即截距项是固
定参数;后者则指被忽略的变量在各个时间段上对被解释的变量的影响是随机的,
即截距项是随机的。对于是用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我们通过Hauseman 检验
来选择。Hauseman 检验假设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估计值符合一致性。当两种方法
的估计值无显著差异时,采用随机模型更具效率;若两种方法的估计值有显著差异
时,则表示随机效应模型并不适用。
下面首先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附录Ⅱ所示。3.6
式表示根据固定效应模型得到的北京的回归结果,其他27 个省也得到各自的结果,
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 )
(9.641428 ) (8.041113 )
0.87289724 43 * l n( ) 0.40190702 33 * l n( )
3.570559
l n( ) 3.58948997 0.20284776 45 * l n( )

L _BEIJING K _BEIJING
Y _BEIJING K _BEIJING
d f
d d
+ +

= −
调整后的R2 = 0.968611 F = 3424.829 (3.6)
由附录Ⅱ,我们可以得到28 个省各自的结果,然而根据我们之前的假设为将28
个省分为三大产业集群地区以及其它地区四个区域,固定效应模型的假设是28 个省
的截距都不相同,因此我们并不能根据结果比较四个区域之间的差别。如果要比较
这种差别,则必须认为集群内的省的截距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对公式3.5 进行回归
以区分四个地区的差别。
本文没有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是因为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一样都会得
到28 个省的各自的结果。
本文为了研究 FDI 与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问题,没有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
效应模型,而是有针对性的加入虚拟变量以及它们与f ln K 的交叉乘积项,然后进行
回归检验。利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 对上述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如下结果:
ln 2.497894 0.088213ln 0.755607ln 0.461625ln 300.8413 1717.375
(26.55661) (2.041697) (10.95669) (9.951300) (2.251821) (4.757499)
143.2024 1.618585 ln 1.989260 ln 0.368600 ln
(2.1154
d d d f 1 2
3 1 f 2 f 3 f
Y K L K D D
D D* K D * K D * K
= + + + + +
+ + + +
97) (13.38370) (4.635230) (2.439630)
调整后的R2 = 0.946057 F = 431.6561 (3.7)
从 3.7 式可以看到,模型的拟合优度R2和调整后的拟合优度都接近于1,这表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3
明以上三个因素很好地解释了内资企业产出的变动。F 值很大表示拒绝了联合系数
为0 的原假设。
3.3 实证结果分析
第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引进 FDI 在总体上对内资部门产出增长起到了积极的
促进作用。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ln K f 的系数显著异于0,且符号为正,说明外商
直接投资的外溢效应为正。其系数值为0.461625,说明我国外资工业部门随着其资
本投入的提高,每增加1 个百分点,拉动我国信息产业的工业生产总值增加0.461625
个百分点,即挤入效应。可以说,在1999 年至2006 年期间,外资部门对我国电子
信息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二,FDI 对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影响最大,其次是长三角地区,然后是
环渤海地区,最后是国内其他地区。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1 f D* ln K 的系数为
1.618585, 2 f D * ln K 的系数为1.989260, 3 f D * ln K 的系数为0.368600,都大于0,
而且都通过了t 检验。这说明FDI 与产业集群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当一个地区形成
了产业集群后,会更加吸引外商来投资。反过来,吸引FDI 好的地区,产业集群的
发展总体上比较好,该地区的总体产业集群的水平也较高。大量的实践证明,一个
地区吸引FDI 越成功,这种投资导向在一些地区逐步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FDI 总是
倾向于能够获得最大投资回报的地区,先投资的企业对后来的企业具有示范性,加
上一些地区对FDI 有鼓励性政策,因此,在FDI 的带动下,一些地方先后出现了不
同的产业集群。这样便形成了FDI 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效应。目前,在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FDI 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效应正在形成。而其他地区吸引的
FDI 相对于三大产业集群地区来说数量不多,因此该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便失去了一
个非常重要的契机。
第三,虚拟变量1 D 、2 D 、3 D 的系数显著异于0,且符号为正,说明在其他要素
投入(包括FDI)相同的情况下,三大产业集群的工业生产总值明显大于其它地区。
它们系数值的不同可以反映出在其他要素投入(包括FDI)相同的情况地区间经济增
长的差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珠三角最大,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分列第二和第三。
这表示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快了其他地区的发展,特别是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
起的战略,但是产业集群地区继续保持着一定的优势。
第四,内资企业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这一点可以从d ln L 和d ln K 的系数显著异于0且均为正数来得到验证。d ln L 和d ln K 的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4
系数分别为0.088213 和0.755607,表示内资企业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每增加1 个
百分点,拉动我国工业生产总值增加0.088213 和0.755607 个百分点。我们很容易
发现,劳动力这一要素在该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贡献非常大,而且相当显著。这说明
在电子信息产业这种知识密集型产业中,我国仍然依靠劳动投入的增加来促进其发
展,这与我国一直以来的成本优势是有关联的。
第五,外资投入相对于内资企业的资本投入来说,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更大。ln Kd
和f ln K 系数值分别为0.088213 和0.461625,分别表示内资投入和外资投入每增加
1 个百分点,拉动我国工业生产总值增加0.088213 和0.461625 个百分点。外资投入
的作用大于内资投入,这说明外资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的确给我国电子信
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好处,而内资就没有这种优点。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5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令世界为之瞩目,并且在国
内已经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作为吸收FDI
最多的行业之一,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FDI 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通过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 1999 年至2006
年期间,外资部门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FDI 对珠三角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影响最大,其次是长三角地区,然后是环渤海地区,最后是国内
其他地区;在其他要素投入(包括FDI)相同的情况下,三大产业集群的工业生产总
值明显大于其它地区;内资企业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到
了促进作用;外资投入相对于内资企业的资本投入来说,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更大。
结论证明 FDI 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挥了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同时证明FDI
与产业集群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当一个地区形成了产业集群后,会更加吸引外
商来投资。反过来,吸引FDI 好的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总体上比较好,该地区的
总体产业集群的水平也较高。大量的实践证明,一个地区吸引FDI 越成功,该地区
就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FDI 总是倾向于那些能够获得最大投资回报的地区。先投资
的企业对后来的企业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因此,在FDI 以及政府鼓励性政策的双重
作用下,一些地方先后出现了不同的产业集群。这样便形成了FDI 与产业集群的互
动效应。目前,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FDI 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效
应正在形成。而其他地区吸引的FDI 相对于三大产业集群地区来说数量不多,因此
这些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便失去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
4.2 政策建议
根据本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对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
资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4.2.1 “因地制宜”,建立合适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政策
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市场环境条件下政府的干预力度
有必要因环境而改弦更张。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初期、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的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6
初级阶段,政府的干预力度就应比较强,要替代市场的作用促进企业间合作以及为
企业服务的功能;而随着市场经济秩序的逐步确立,电子信息企业规模逐渐强大,
地方政府的干预措施应由强变弱,要为企业创造持续创新和保持动力的环境,它的
角色是服务人员。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东西部差距较大。再加上,各
地区有着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特点和民俗心理,所以,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
(One—size—fit—all)的电子信息集群政策;并且,也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即使适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要求。另外,
地方政府在进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规划时,一方面要充分掌握本地经济的特点和资
源优势,运用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引导经济发展这只看得见的手,引导
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因势利导制定一系列搞活产业集群的政策、法规,来培育电
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另一方面要抓住信息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有的放
矢地制定政策措施,创造环境,放活企业,为产业集群的发展释放活力,促进产业
升级,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由低水平的“中国制造”向高水平的
“中国创造”方向发展。
当产业集群发展到较为成熟阶段,应该培养市场竞争的氛围。市场秩序的规范
及其调节作用充分发挥,许多原来由管委会充当的职能逐渐将让位给各种市场中介
组织以及社会网络和私人网络。尤其在高科技领域中,随着产业环境逐渐成熟,各
种专业协会,尤其是业界自发组织的行业协会将在地方产业发展中的发挥显著作用。
政府为适应经济和企业发展和创新的需求,将在发展基础设施、改善环境方面发挥
作用,将更多的职能转交给社会或市场的中介机构如行业协会或各种事务所等组织。
因此政府应将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发展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促使同业公会、出口代
理商、生产力中心、技术信息中心、测量、标准、测试和质量控制中心、研究与开
发实验室、集群发展机构等服务性的中介机构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为企业创新和学
习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
尽管外商投资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但这种集群效应
更多地表现为密切的空间联系,集群中的功能联系尚不显著,而且即使在同一地区,
不同部门的集群特征仍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提高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整体能力和
水平。因此,各地区应积极创造条件,增进外商投资企业与当地企业的功能联系,
全面提高外商投资的集群水平。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7
4.2.2 以电子信息产业链为导向引资,发展基于FDI 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重点要把干预的重点放在促进产业联系方面,至于发展什么,如何
发展,则由企业自己去决定。利用地方集群的集聚优势吸引外商投资,建立本地供
应链,促进本地产业链向高端扩张,是产业联系推动战略的核心。在产业联系促进
政策的整体框架中只是牵线搭桥,提供服务的角色。管理的目标主体应该是本地产
业界和跨国投资者。
一方面应通过引进龙头项目,建立产业框架。应改变传统的以优惠政策吸引外
资的主导思想,应以产业集群规模大小、内部信息、技术交流的便利、合作氛围以
及服务的可获得性来吸引外资。重点吸引能形成产业集群的核心跨国公司进群,鼓
励其本地化,向当地寻找配套企业。
除了强调对外招商引资,还要进一步强调对内开放,即对国内民营企业开放,
注意以民资引外资,重视外资与当地民间资本的有机结合,并重视本地下一代具有
竞争力企业的繁殖和衍生,而不是把希望主要寄托在引进外资上。因此需要培养本
地的领导者。对本地经营势头良好的、关联效应比较大的企业,政府应提供良好的
服务,以提升其技术水平。
另一方面应积极引进中小配套企业,鼓励配套企业在集群内部或者在周边地区
繁殖与衍生。积极扶持中小企业进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生产体系和产业零部件配
套网络,发展配套产业。特别应以产业集群吸引产业链下游产品供应商设立销售、
咨询服务和研发中心,实行产业链配套招商以高端、终端零部件产品为目标,实行
“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良性循环,从而拉长产业链条,拓展发展空间,带
动主导产业基地形成。
我国以对外开放吸引外资起步的电子信息产业一开始就具有明显的出口导向特
征。出口导向趋势的强化使基于这一路径形成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是外向型的。这
种基于来料加工的外向型产业链条,在相关政策的强化下,如出口退税,很容易导
致国内国际市场的割裂。因此,必须考虑对现有的政策重点和作用方式进行调整,
以缓解外向加工型产业链条的不利影响,促进基于内需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的形成。
这种政策导向的变化,既涉及到政策方式的变化,也涉及到政策支持对象的变
化。比如,现有的以支持集成电路为目标的出口退税政策,是以出口规模作为政策
变量的,因而对出口的刺激作用很大,但它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远不如采用“研发经
费”税前扣除的政策。因为研发经费免税的直接政策作用是鼓励企业把更多的资金
用在研发上。
政策支持对象的选择则直接影响推动基于内需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形成的效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8
果。从电子信息产业链条特征和我国实际情况看,政策支持电子元器件对于上述产
业链条形成的效果最好。因为电子元器件处于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供应链的中间环
节,上游需要原材料企业提供支持和合作,下游需要整机企业提供市场。由于我国
家用电子、计算机等产业最初主要是通过进口零部件组装方式发展起来,缺乏核心
技术积累。其结果是整机企业由于配套能力差,合作链条短,竞争战线长,而竞争
力薄弱。下游产业对元器件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非常有限。通过政策转变使企业从
外向型向内向型转变,或向内外兼修转变,是解决产业链条脱节的关键。
4.2.3 构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发挥外资的正向溢出效应
第一,建立技术创新体系。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国内外相关企业协商、讨论,
合作交流活动,加快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体系,提升技术开发和高科
技成果转化能力。重点抓好官、产、学、研的合作与交流,构建全社会的公共研发
平台。最大限度地引导产业集群周边地区大学和研究机构参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
使大学和研究机构成为集群创新网络中的主要创新来源之一。其次以高新技术的应
用和传统产业改造为重点,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的技术升级,大力发展
和推广社会急需的产品。要不断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形成产业孵化器网络,通
过成果或专利转让推动产业发展。
第二,建立产业组织创新体系。产业组织创新就是要根据地区的产业特色,有
效整合企业资源、科技资源、人力资源等要素,将松散无序的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为
以产业链为纽带的现代产业组织模式,并进一步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的途径来优化
产业组织结构,努力培育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
第三,促进人员流动。既然人员流动是该行业吸收外溢技术的主要途径,那么
我们应采取措施促进人力资源流动尤其是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在国内企业间传播。
具体措施:一是通过各种正规与非正规的教育、职业培训等活动提高劳动者的知识
水平,以促进新技术的使用和扩散;二是国内用人机制及措施,唯才是用,提高优
秀人员的待遇,充分利用人员流动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的途径;三是创造良好的用
人和创业环境吸引在外留学华人回国创业,使其所掌握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得以充分
利用;四是在引进外资的条件中增加一定条件,即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分公司、子公
司或合资企业应该培训一定数量的本土技术员工。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9
5 后续研究及展望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 FDI 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以及FDI 对三
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其他地区影响的区别,但是由于时间、篇幅、水平的限制以
及数据收集的困难,本文还有许多需要继续研究、探讨和改进的地方。具体有以下
几个方面:
第一,电子信息产业FDI 数据的收集。目前在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的界定众说
纷纭,因此造成了电子信息产业相关数据收集的困难。另外,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始于上世纪80 年代,距今仅20 多年,而电子信息产业FDI 数据统计工作起步更晚,
因而造成数据的缺失。
第二,FDI 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影响的机制。这方面的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
的热点与难点,也是成果倍出的领域。本文在研究FDI 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
以及FDI 对三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其他地区影响的区别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研
究FDI 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作用的机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是吸引FDI 最多的行业
之一,因此其受到FDI 的作用更为深刻。而电子信息产业具有与其他产业不同的特
点,相应的,FDI 对其产业集群的作用机制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三,FDI 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影响以及对其他行业集群影响的比较研究。在对
FDI 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影响以及影响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对其他行业集
群影响以及影响机制,然后进行FDI 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影响以及对其他行业集群
影响的比较研究。比较研究可以更深入的发现FDI 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影响的特点
和机制,从而探讨FDI 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影响的规律。
第四,FDI 对电子信息产业子行业影响的研究。电子信息产业包括制造业和服务
业,在实证研究中,通常侧重分析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其原因在于制造业数据的
可获得性以及制造业受到FDI 的影响比服务业更为巨大和深刻。因此对电子信息产
业服务业的研究相对而言比较少见。而制造业又分为许多子行业,这些子行业的发
展各有特点,受到FDI 的影响也是不尽相同。研究FDI 对电子信息产业子行业的影
响可以得到更具有说服力和实际意义的结论。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0
致谢
两年难忘的硕士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来临的时刻,我怀着
感激的心情写下这段文字。
首先,衷心感谢我的导师钟熙维老师。本文从选题到最终定稿的过程中,大至
布局谋篇,小到文字润饰,无不凝聚着钟老师的心血。她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和
蔼率直的处世风格,诲人不倦的师者之风使我受到了感染和熏陶;她深邃、睿智、
独到的思维见地令我获益匪浅。她对我的指导与关怀不是一个“谢”字所能表达的。
感谢导师卫平老师在我的学习和研究中对我的指导与帮助。他教给我做人、做
事、做学问的道理和方法,同时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实践经验。
感谢经济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让我有幸与许多国内外经济学家“面对面”。更
加幸运的是我得到许多机会聆听张培刚、林少宫两位经济学大师的教诲。
感谢经济学院的各位老师,感谢他们的谆谆教诲和悉心帮助,使我的专业知识
功底更加扎实,在此表示感谢。
感谢我亲爱的同学们,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对我的帮助让我感动。特别感谢胡
进博士、亓寿伟博士等师兄,他们也在本文写作中给予我莫大的支持和帮助,一并
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无私的爱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他们对我生活上的关心和
照顾使我的学业能够顺利完成。
最后,感谢审稿老师的精心批阅。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1
参考文献
[1] Bair J.,Gereffi G.. Local Cluster in Global Chains:The Causesa and Consequences of
Export Dynamism in Torreon’s Blue Jeans Industry.World Development,2001.
[2] Belleflamme P.,Picard P.,Thisse A.Economic Theory of Regional Cluster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0,48:158-184
[3] Buckley P.J.,Clegg J.,Wang C.Q.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ward FDI and
spillover effects linear?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case of Chi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7,38:447-459
[4] Buckley P.J., Wang C.Q., Clegg J.The impact of foreign ownership, local
ownership and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on spillover benefits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7,16: 142-158
[5] Buckley P.J., Clegg J.,Wang C.Q.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ward FDI and
spillover effects linear? —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case of
China.Multinationals in China:Competition and corperation,2004,16-29
[6] Djankov,Simeon and Bernard H.Foreign Investment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zech Enterprises.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2000,14:49-64.
[7] D′Aspremont C.,Jacquemin A.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D in Duopoly
with Spillover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8,78:1133-1137
[8] Feder G..On Export an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82,12:59-73
[9] Fershtman C.,Gandal N.Disadvantageous Semicollus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1994,12:141-154
[10] Julian Birkinshaw.Upgrading of Industry Clusters and Foreign Invest.Studies of
Mgt.&Org,2000:93-113
[11] Keller W.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NBER Working Paper,2001,8573:
122-134
[12] Kokko Ar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Host country Characteristics and Spillovers
Stockholm.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1994.
[13] Kokko Ari.Productivity Spillovers From Competition Between Local Firms and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2
Foreign Affiliat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1996,8:517-530
[14] Lemoine F,Unal-Kesenci D.Assembly trade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The case of
China.World Development,2004,32: 829-850
[15] Mzenda,V.M.; Buys, A.J..The ambivalence of technology transfer through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Technology Management for the Global Future, 2007
[16] Miguel D. Ramírez.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Mexico : A Cointegration
Analysis.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000,37:138-162.
[17] Park S.&Markusen A.Generalizing New Industrial Districts:A Theoretical agenda and
an Application from a Non-western Economy.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5.
[18] Park S.Networks and Embeddedness in the Dynamic Types of New Industrial
Districts.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6.
[19] Ruff,L,E.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a Cournot Economy.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69,1:397-415.
[20] 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张兆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1] 黄爱华,姚英杰.跨国公司在产业集群中的诱因导向作用.特区经济, 2006,12:
160-161
[22] 蒋殿春,夏良科.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作用的经验分析.世界
经济,2005,8:3-10
[23] 姜琴,胡汉辉.外商直接投资与政府互动对地区集聚发展作用的探讨——以苏州
IT 产业集聚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04,2:51-54
[24] 卢明华,李国平.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及对我国的启示.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 2004,4:63-69
[25] 廖力平,陈和香.FDI 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进出口的影响.对外经贸实务, 2006,
9:49-51
[26] 刘珂.创新网络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企业活力.,2007,5:63-65
[27] 李大鹏,罗士菊.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FDI 与产业集群的关系分析.当代经济,
2008,1:98-99
[28] 李恒.基于FDI 产业集群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
图书馆,2006.
[29]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3
[30] 毛新雅,王桂新.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形成及经济增长效应:基
于面板数据的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6,1:65-71
[31] 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2] 王剑,徐康宁.集聚经济、FDI 区位选择与引资新战略.东南大学学报,2005,9:
24-28
[33] 王雷.基于跨国公司的区域集群技术演进路径及优化措施——以广东东莞IT 制造
业集群为例.当代经济管理,2007,3:48-51
[34] 王旭东.当前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宏观经济研究,2007,2:3-9
[35] 魏后凯.我国地区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国工业经济,2004,5:15-22
[36] 信息产业部网站.2007 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公报.2008 年2 月19 日
[37] 杨鑫,杨树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以“武汉光谷”为例.
工业技术经济,2007,12:11-14
[38] 俞毅.论东道国产业集群与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相互影响及政策建议.国际贸易
问题,2005,9:87-92
[39] 钟昌标,外商直接投资的横向和纵向溢出:对中国电子行业的分析.世界经济,
2006,11:23-29
[40] 张宇,蒋殿春.FDI 技术外溢的地区差异与门槛效应———基于DEA 与中国省际
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当代经济科学,2007,5:101-128
[41] 朱英明.中国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及类型划分.统计与决策,2006,12:30-32
[42] 曾永珍,洪秀华.基于产业集群的跨国经营探讨.亚太经济,2006,4:101-104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4
附录 I 模型数据表
附表 1
北京 d Y d L d K f K
1999 560.4 20.17 7.7 91.24
2000 842.56 27.86 8.29 111.08
2001 948.24 48.3 9 127.68
2002 893.14 19.76 8.95 174.69
2003 942.58 44.73 8.42 151.45
2004 1359.045 28.645 10.06 246.375
2005 1775.51 12.56 11.7 341.3
2006 2234.24 12.25 13.05 368.2
附表2
天津 d Y d L d K f K
1999 425.37 13.37 7.84 61.6
2000 592.34 15.72 8.61 84.56
2001 667.05 17.99 8.78 127.75
2002 829.36 13.89 9.36 139.19
2003 886.17 17.39 9.86 146.66
2004 1251.505 14.36 10.99 207.985
2005 1616.84 11.33 12.12 269.31
2006 2045.26 11.64 13.43 281.1
附表 3
辽宁 d Y d L d K f K
1999 180.11 14.29 7.36 53.74
2000 243.23 17.93 7.59 56.79
2001 252.08 15.84 6.25 60.27
2002 307.41 17.44 6.33 66.32
2003 349.91 14.95 6.2 66.11
2004 350.61 11.78 6.925 93.885
2005 351.31 8.61 7.65 121.66
2006 433.56 14.42 7.77 130.19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5
附表4
山东 d Y d L d K f K
1999 182.59 13.55 6.56 32.08
2000 241.95 14.79 7.28 43.71
2001 331.83 18.83 7.55 46.65
2002 444.02 18.38 8.6 60.41
2003 612.81 20.34 11.33 76.97
2004 855.115 14.3 15.06 102.47
2005 1097.42 8.26 18.79 127.97
2006 1494.59 18.12 21.15 144.8
附表 5
上海 d Y d L d K f K
1999 585.72 25.73 10.08 211.4
2000 780.62 31.92 11.64 231.02
2001 983.67 32.59 13.6 265.11
2002 1153.15 45.98 15.38 374.45
2003 1934.3 19.08 18.22 480.1
2004 2684.255 18.805 22.84 615.425
2005 3434.21 18.53 27.46 750.75
2006 3919.32 21.08 30.82 814.38
附表6
江苏 d Y d L d K f K
1999 696.77 37.64 23 141.5
2000 946.22 41.44 22.8 168.33
2001 1070.92 39.18 24.25 205.67
2002 1418.97 33.04 29.06 249.14
2003 2595.78 31.65 42.78 374.57
2004 3937.385 30.895 62.07 581.965
2005 5278.99 30.14 81.36 789.36
2006 6390.43 26.26 99.74 975.69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6
附表7
浙江 d Y d L d K f K
1999 194.33 17.43 9.22 36.51
2000 284.85 11.79 10.94 55.47
2001 329 11.27 11.73 64.54
2002 443.71 15.16 12.66 77.46
2003 628.72 16.68 15.72 102.85
2004 836.545 12.89 20.105 152.475
2005 1044.37 9.1 24.49 202.1
2006 1583.6 6.42 29.96 256.87
附表 8
广东 d Y d L d K f K
1999 1950.35 34.3 61.96 331.44
2000 2418.42 46.1 71.33 463.64
2001 3109.91 38.68 77.07 521.26
2002 4164.42 47.02 90.85 610.28
2003 5983.87 44.25 113.95 719.8
2004 7907.605 39.055 156.59 906.99
2005 9831.34 33.86 199.23 1094.18
2006 11891.08 41.24 225.23 1250.51
附表9
福建 d Y d L d K f K
1999 351.87 6.44 8.29 47.81
2000 408.53 4.97 10.04 56.07
2001 460.31 4.92 10.49 64.12
2002 690.7 3.41 11.46 79.57
2003 901.43 7.64 13.02 92.68
2004 1095.61 5.67 15.7 109.06
2005 1289.79 3.7 18.38 125.44
2006 1472.13 2.97 20.87 141.51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7
附表10
河北 d Y d L d K f K
1999 29.06 6.85 1.92 3.34
2000 38.12 7.15 1.71 3.52
2001 41.91 7.72 2.07 4.71
2002 48.2 7.6 1.89 6.05
2003 50.6 7.37 1.86 6.74
2004 53.83 8.715 2.01 12.5
2005 57.06 10.06 2.16 18.26
2006 73.61 10.07 2.36 22.59
附表 11
山西 d Y d L d K f K
1999 3.23 0.89 0.79 0.55
2000 4.53 1.29 0.56 0.54
2001 8.25 1.16 0.7 1.2
2002 11.31 1.99 1.1 2.39
2003 9.6 1.98 0.92 1.24
2004 12.315 2.545 0.97 1.83
2005 15.03 3.11 1.02 2.42
2006 43.2 0.69 2.96 12.35
附表12
内蒙古 d Y d L d K f K
1999 5.36 2.51 0.39 2.22
2000 10.21 1.46 0.31 0.78
2001 15.78 1.15 0.24 1.05
2002 33.92 1.06 0.37 1.43
2003 41.86 1.24 0.43 1.36
2004 53.875 0.845 0.57 4.13
2005 65.89 0.45 0.71 6.9
2006 80.2 0.34 0.66 7.92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8
附表13
吉林 d Y d L d K f K
1999 29.05 8.6 1.83 3.19
2000 27.5 7.63 1.74 2.82
2001 26.1 8.6 1.57 7.54
2002 22.4 8.63 1.52 9.74
2003 16.89 12.9 1.05 9.16
2004 17.765 10.71 0.905 8.395
2005 18.64 8.52 0.76 7.63
2006 19.95 1.61 0.71 6.73
附表 14
黑龙江 d Y d L d K f K
1999 26.66 1.27 1.21 15.61
2000 29.32 4.86 0.98 12.88
2001 17.09 1.87 0.71 13.78
2002 16.64 4.87 0.55 10.69
2003 19.65 1.78 0.81 14.6
2004 17.415 1.655 0.55 9.305
2005 15.18 1.53 0.29 4.01
2006 15.73 0.64 0.44 4.75
附表15
安徽 d Y d L d K f K
1999 31.65 3.02 1.87 3.22
2000 47.92 4.36 1.63 2.75
2001 50.66 4.6 1.69 4.14
2002 58.58 4.74 1.78 8.45
2003 63.65 3.9 1.73 6.9
2004 74.18 3.325 1.995 9.695
2005 84.71 2.75 2.26 12.49
2006 113.28 2.08 2.66 17.53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9
附表16
江西 d Y d L d K f K
1999 16.66 4.06 2.46 0.68
2000 19.79 4.7 2.12 0.81
2001 22.51 7.15 1.57 2.83
2002 21.09 7.18 2.13 4.03
2003 31.96 7.09 2.36 4.76
2004 44.84 5.885 2.68 7.39
2005 57.72 4.68 3 10.02
2006 77.92 5.5 3.86 23.83
附表 17
河南 d Y d L d K f K
1999 47.67 7.54 3.85 5.27
2000 58.39 7.28 2.26 8.34
2001 5049 2.28 2.4 17.69
2002 61.07 2.75 2.24 23.59
2003 70.68 2.12 1.85 24.43
2004 78.235 6.08 2.115 25.48
2005 85.79 10.04 2.38 26.53
2006 88.28 10.06 2.45 27.09
附表18
湖北 d Y d L d K f K
1999 77.38 28.26 3.57 13.08
2000 90.92 12.6 3.13 10.97
2001 132.34 6.37 3.39 18.35
2002 126.7 18.35 3.32 18.54
2003 138.25 7.11 2.88 22.28
2004 183.83 6.6 3.285 20.98
2005 229.41 6.09 3.69 19.68
2006 331.51 4.4 4.21 25.23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0
附表19
湖南 d Y d L d K f K
1999 40.55 5.23 2.53 14.23
2000 50.02 3.43 2.05 22.2
2001 53.31 4.91 2.01 26.95
2002 65.56 4.3 2.14 31.51
2003 74.14 3.76 2.2 32.26
2004 79.675 3.36 2.465 38.505
2005 85.21 2.96 2.73 44.75
2006 88.6 4.77 2.31 49.41
附表20
广西 d Y d L d K f K
1999 12.96 2.55 1.06 1.47
2000 14.32 2.4 1.09 1.76
2001 14.88 3.58 0.9 2.31
2002 11.73 1.7 0.8 3.48
2003 14.14 4.87 0.79 2.87
2004 23.62 3.83 0.855 4.32
2005 33.1 2.79 0.92 5.77
2006 50.08 1.81 1.23 10.32
附表21
海南 d Y d L d K f K
1999 1.65 1.11 0.21 0.13
2000 1.14 0.47 0.14 0.25
2001 0.85 0.35 0.09 0.23
2002 1.63 0.31 0.06 0.11
2003 1.6 0.2 0.1 1.25
2004 2.69 0.155 0.095 1.175
2005 3.78 0.11 0.09 1.1
2006 5.99 0.17 0.15 1.51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1
附表22
重庆 d Y d L d K f K
1999 12.44 5.21 1.18 2.95
2000 16.55 5.22 1.11 4.75
2001 16.29 5.24 0.81 4.98
2002 12.48 4.92 0.77 5.29
2003 19.74 4.75 0.7 5.55
2004 24.315 3.89 0.735 6.44
2005 28.89 3.03 0.77 7.33
2006 37.01 3.04 1.04 7.65
附表23
四川 d Y d L d K f K
1999 213.96 17.62 10.95 19.7
2000 221.62 15.53 9.2 26.61
2001 233.62 18.95 9.15 28.15
2002 279.17 14.99 9.63 36.98
2003 269.64 10.9 8.65 34.3
2004 292.215 12.215 9.245 37.13
2005 314.79 13.53 9.84 39.96
2006 388.8 18.89 10.03 47.99
附表24
贵州 d Y d L d K f K
1999 9.45 5.01 1.8 4.26
2000 11.56 2 1.47 4.17
2001 11.98 1.94 1.32 4.65
2002 19.53 1.3 1.36 7.49
2003 27.34 0.5 1.31 8.95
2004 27.555 0.51 1.165 15.345
2005 27.77 0.52 1.02 21.74
2006 24.72 0.86 0.92 24.12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2
附表25
云南 d Y d L d K f K
1999 4.14 0.39 0.25 1.8
2000 7.32 0.41 0.24 1.93
2001 6.97 0.41 0.24 2.19
2002 4.72 0.07 0.21 2.09
2003 6.585 0.055 0.185 2.715
2004 8.45 0.04 0.16 3.34
2005 10.33 2.39 0.23 2.66
2006 4.14 0.39 0.25 1.8
附表26
陕西 d Y d L d K f K
1999 132.79 24.91 6.48 10.01
2000 120.84 24.37 6.1 14.92
2001 116.65 27.69 5.76 21.65
2002 130.52 32.29 5.45 17.48
2003 131.99 34.41 5.05 11.9
2004 129.29 36.305 5.455 17.82
2005 126.59 38.2 5.86 23.74
2006 142.84 21.05 5.56 49
附表27
甘肃 d Y d L d K f K
1999 7.13 3.94 1.56 1.13
2000 23.52 4.43 1.84 2.88
2001 16.49 3.61 1.54 3.51
2002 15.56 5.09 1.32 4.44
2003 16.91 1.82 0.98 2.06
2004 13.065 1.47 0.925 4.5
2005 9.22 1.12 0.87 6.94
2006 12.63 1.12 1.06 8.54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3
附表28
新疆 d Y d L d K f K
1999 0.36 0.04 0.06 0.02
2000 0.32 0.08 0.05 0
2001 0.18 0.02 0.02 0
2002 0.07 0.05 0.01 0.05
2003 0.05 0.08 0.01 0.02
2004 3.235 0.04 0.12 0.54
2005 6.42 0.06 0.23 1
2006 8.31 0.0831 0.22 3.7469
华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4
附录Ⅱ 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LOG(YD?)
Method: Pooled Least Squares
Date: 05/13/08 Time: 02:51
Sample: 1999 2006
Included observations: 8
Number of cross-sections used: 28
Total panel (unbalanced) observations: 222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LOG(KD?) -0.202848 0.056811 -3.570559 0.0005
LOG(LD?) 0.872897 0.090536 9.641428 0.0000
LOG(KF?) 0.401907 0.049982 8.041113 0.0000
Fixed Effects
_BEIJING--C 3.589490
_TIANJIN--C 3.350970
_LIAONING--C 2.795606
_SHANDONG--C 3.014384
_SHANGHAI--C 3.093522
_JIANGSU--C 2.759419
_ZHEJIANG--C 2.554580
_GUANGDONG--C 2.510994
_FUJIAN--C 2.901409
_HEBEI--C 2.866214
_SHANXI--C 2.199095
_NEIMENGGU--C 3.709017
_JILIN--C 2.600607
_HEILONGJIANG--C 2.566678
_ANHUI--C 3.028603
_JIANGXI--C 2.479872
_HENAN--C 3.187375
_HUBEI--C 3.211634
_HUNAN--C 2.358386
_GUANGXI--C 2.723371
_HAINAN--C 2.674761
_CHONGQING--C 2.710086
_SICHUAN--C 2.781685
_GUIZHOU--C 1.845928
_YUNNAN--C 2.611006
_SANXI--C 2.850236
_GANSU--C 2.093025
_XINJIANG--C 2.331529
R-squared 0.972872 Mean dependent var 4.448958
Adjusted R-squared 0.968611 S.D. dependent var 2.192524
S.E. of regression 0.388449 Sum squared resid 28.82048
F-statistic 3424.829 Durbin-Watson stat 2.118794
Prob(F-statistic) 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