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11822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

苏州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
姓名:秦少杰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乔桂明
20040301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中文提要
中文提要
保险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和给付的能力。保
险业中,风险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终都体现为偿付能力不足。保证保险公
司具有持续经营所必须的偿付能力,是政府对保险业监管的核心目标。
本文在对保险偿付能力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管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参照
中国保监会对偿付能力监管的指标体系,选取了九个财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模
型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结合保险公司的实际经营数据对主要中资保险公司的偿
付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因子分析揭示了影响保险偿付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保险公
司的业务规模与盈利能力、资产结构和综合成本率,这为进一步提高保险偿付能
力提供了可行的思路:提高保险偿付能力关键在于充实保险公司的资本金,提高
公司的盈利能力,注重压缩经营费用,同时,从保险公司自身、保险行业协会和
保险监管机构三方面加强对保险偿付能力的管理,最终促进中国保险业在入世后
的持续稳健发展。
关键词:保险偿付能力;因子分析;资产结构:再保险
作者:秦少杰
指导老师:乔桂明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
On China’S Insurance Solvency Positive Problems
Abstract
Insurance solvency is the ability to reimburse the applicants who have suffered
economic loss.There are various risks in the insurance industry.But all these risks will
end in shot of solvency.To let the insurance companies have necessary solvency in their
continuous operation is the government’S key target ofregulating the insurance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elaboration on the basic concepts ofsolvency,factors that influence
solvency and solvency management,according tO the ratio system promulgated by
China Insurance Regulatory Commission,this dissertation selects 9 financial ratios with
the data of China’S main insurance companies and adopts factor analysis and the
statistic software of SPSS to illustrate the solvency of China’S main insurance
companies.Facto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solvency are
insurance scale and profitability, assets structure and composite cost rate.This analysis
involve implica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solvency:to reinforce the capital,increase
profitability,reduce expenses.And at the same time,reinforce the solvency
managemem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ets of insurance companies themselves,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industry,and insurance regulatory organization.And all these
measures ale to ensure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develop continuously and steadily
after entering WTO.
Key words:insurance solvency; factor analysis; assets structure; reinsurance
ll
Written by:Qin Shanjie
Supervised by:Qiao Guiming
y 64590l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
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
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
声明的法律责任。
, 研究生签名:勃杰日期:掣!立坐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
文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
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
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
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丕§杰日
/ 导师签名:≠当嘲
期:肋争.7、弦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引言
引言
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偿付能力对保险公司至关重要,它既是保
险公司自身经营管理的~个核一心指标,也是保险监管当局关注的焦点。中国保险
业在经历了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外延式”的迅猛发展以后,偿付能力不足的
问题已经日渐暴露,它已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指出:“中
国未来金融稳定的三大威胁,第一个便是保险业的支付危机。”。保险业的偿付能
力不足不仅会危及投保人的利益,影响到保险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会对整个金融
体系的稳定造成破坏,进而会威胁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日本保险公司的频繁破产来看,在导致保险公司失去偿
付能力的因素当中,保险资金运用效益不理想或者失败是导致很多公司失去偿付
能力的重要原因。而我国目前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狭窄、投资收益率低下已是不争
的事实。
正是在对我国目前保险偿付能力不足、投资收益低下的现状及其危害充分认
识的基础上,从200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保险法》修正案规定了今后要对保险
公司最低偿付能力实施监控,同时还扩大了保险资金运用的范围。根据《保险法》
修正案,中国保监会已于2003年3月发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
管理规定》,6月发布了《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前者参照国际惯
例完善了保险偿付能力预警指标体系和偿付能力报告制度,提出了对偿付能力不
足的公司“分类指导”的监管原则,这意味者中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框架的初
步形成,表明我国的保险监管在与国际接轨上迈出了一大步:正由“市场行为和
偿付能力监管并重”逐步转向国际上普遍的以偿付能力监管为主。而后者对于解
决长期困扰我国保险业的保险资金运用范围狭窄、比例过低等问题具有重要现实
意义,规定今后我国保险资金投资企业债券的范围,由只允许投资三峡、铁路、
电力、移动通信等中央企业债券,扩大到自主选择购买经主管部门批准发行,且
经监管部门认可,信用评级在AA级以上的企业债券,投资比例由不得超过总资
产的10%提高到20%。
我之所以选择“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作为毕业课题,首先是因为2003
年本人参与了导师的江苏省教育厅社科课题——中国保险业发展战略研究,对我
。张维迎:《金融嘲里的三枚伏雷》,《资本市场》,1998年第8期。张维迎教授认为中国的金融风险最可能
出现的是保险业,投资基金和养老基金的风险。
1 .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引毒
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了深入的了解,进而使我产生了对中国
保险业偿付能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愿望与动机;二是因为保险偿付能力对于保
险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影响;三是因为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框架才刚刚
形成,尚待完善,许多方面的内容仍然处于探讨之中,而国外成熟的保险市场虽
然有现成的偿付能力监管模式、技术和制度,但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因而不
能简单地生搬硬套;第四个原因是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保险业对外开放的
步伐将会加快,而我国现行的保险偿付能力管理和保险资金运用中还存在不少问
题。因此,系统研究我国当前保险偿付能力的现状以及影响保险偿付能力的主要
因素,分析我国目前的保险偿付能力管理和资金运用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增加
投资收益的建议,同时,从监管的角度做好对保险偿付能力的监管,解决中国保
险业的偿付能力不足问题,进而在我国加入WTO后保险业逐步开放的过程中保持
金融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就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
现实意义。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一部分保险偿付能力概念界定与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部分保险偿付能力概念界定与影响因素分析
一、保险偿付能力有关概念的界定
(一)保险偿付能力的概念
1.偿付能力的~般概念
一般而言,偿付能力是指某人(包括自然人或法人,下同)偿还债务的能力,
是衡量其财务实力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是否有足够的资产来抵偿其
负债。
衡量某人偿付能力的大小,通常是用其偿付能力是否足够来表示。对一般人
而言,只要资产能够完全偿还债务,即具有了偿付能力。而所谓偿付能力不足,
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实质性偿付能力不足或破产(Insolvency OF bankruptcy),意指某人所有资
产的公估值低于其应支付的债务总额,即他的净资产出现负值,也即通常所说的
“资不抵债”,一旦发生这种情形,当事人就应该根据有关法律宣布破产,并进入
破产清算程序。+
二是技术性偿付能力不足(Techrdcal Insolvency),指某人无法及时偿付应支
付的债务。此时,他的总资产可能超过甚至大大超过应承担的所有债务,但由于
资产配置的流动性差,在需要的时候无法将这些资产转变为足够的现金,所以仍
然无法偿付当期债务,即出现财务危机。这种财务危机可能具有暂时性,可以通
过有效的补救方法而度过难关,但如果补救无效,当事人就可能要被迫进行清算。
2.保险偿付能力的概念
保险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对其承担的风险在发生超出正常年景的赔偿和给
付数额时的经济补偿能力。保险公司的资产能够完全偿还债务,并不说明保险公
司具备了偿付能力。对保险公司来说,不仅资产要能够完全偿还债务,而且理论
上资产必须超过负债达到一定差额,这个理论差额就是通常所说的最低偿付能力。
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企业应当具有与其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
保险企业的实际资产减去实际负债的差额不得低于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数
额,低于规定数额的,应当增加资本金,补足差额。”
可以看出,相对于一般概念下的偿付能力,保险偿付能力的内涵更为深刻。
换言之,对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要求高于对一般企业的偿付能力要求。它有两层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一部分保险偿付能力概念界定与影响囡索分析
含义:首先,要满足“资大于债”及具备支付短期债务能力的基本要求,即对经
营的风险在通常情况下具有足够的经济补偿能力;其次,当所承担的风险在发生
超出正常年景的赔偿或给付数额时,仍然要保证有充分的经济偿付能力。对保险
偿付能力的更高要求是由保险企业经营风险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保险企业是经营
风险补偿的特殊企业,必须随时准备应付各种灾害事故的发生,资产仅能偿还债
务是不够的,不能应付突发的灾害事故的赔偿和给付,因此必须由监管机构规定
一个最低偿付能力。
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不足与破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仅是其经营状况的
危险信号,保险企业可以通过注资以增强资本实力、调整资产结构以增强流动性
等策略来进行补救;后者则指保险企业出现资不抵债且无力进行补救或补救无效
而面临被强制清算的情况。
(二)保险偿付能力的分类
保证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是保险企业经营管理的最根本要求,为了保证保险
经营的连续性、持久性以及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险企业应当根据其业务量定期检
查自身的偿付能力。从偿付能力管理的不同角度出发,偿付能力又引申出另外几
个概念:
1.最低偿付能力。是指保险企业为了履行其超出正常年景的赔偿和给付义务
在理论上应该保持的偿付能力,即在理论上资产应该超过负债的最小差额。最低
偿付能力一般是运用数理科学对以往突发事故发生迸行统计计算而求得的比较精
确的理论结果,因此对制定法定偿付能力有指导意义。
2.法定偿付能力。是保险监管机构为确保保险企业稳健经营,依据《保险法》
规定保险企业必须保持的最低偿付能力。法定偿付能力是由保险监管机构参照最
低偿付能力,同时结合保险、经济状况,经过经验权衡而制定的标准,公布施行
后保险企业都要遵守,使其实际偿付能力不低于法定偿付能力。
3.实际偿付能力。是指保险企业根据经济状况、业务规模等因素实际保持的
偿付能力,通常由保险企业的精算师采用静态和动态的方式加以测试。
一般来说,保险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始终注意使其实际偿付能力大于法
定偿付能力,这样经营比较稳妥,一般能较好地应付突发事故的赔付。但是,如
果有时保险企业的实际偿付能力不能达到保险监管机构规定的法定偿付能力,这
并不说明保险企业已无力偿还未来的负债。实际上,只要保险企业认可资产大于
认可债务,保险企业始终有清偿能力。设立法定偿付能力的目的是当保险企业实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一部分保险偿付能力概念界定与影响因素分析
际偿付能力低于法定偿付能力时。保险监管机构可以通过监管措施,责令企业追
加资本或限制业务规模等,帮助企业改善不利的财务状况,以求在保险企业财务
状况恶化并在实际破产前恢复其财务的稳定性。
(三)保险偿付能力的经济内涵
《保险法》第98条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具有与其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最低偿
付能力。保险公司的实际资产减去实际负债的差额不得低于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
定的数额。”这~条包含这样两层意思: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是实际资产减去
实际负债的差额:这个差额(即实际偿付能力)不能低于保险监管机构规定的法
定偿付能力。而中国傈监会2003年3月发布旖行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
管指标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第7条又规定:“保险公司实际偿付能
力额等于认可资产减去认可负债的差额。”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保险法》中的
实际资产、实际负债同《管理规定》中认可资产、认可负债是同一个概念,而国
际上普遍采用的是“认可资产”、“认可负债”的概念,故在本文中也用这两个概
念。
.由于保险偿付能力表现为保险企业的认可资产减去认可负债的差额,按照会
计知识:
资产一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
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就体现在其所有者权益上,而保险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包括实
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因此,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就体现
在这四部分的总和上。
应该注意的是,财务会计报表上的所有者权益是从持续经营的角度看待资产
的账面价值而得出的,而考察偿付能力时是用资产变现去偿付索赔,考虑的是资
产的清算价值,从偿债的角度看,有些资产虽然账面上有价值,但实际上已经全
部或部分丧失偿债能力。因此,这里的资产不应是财务会计上的资产,而应是具
有流动性,且变现价值确定的资产,即认可资产。从保监会的认可资产表和认可
负债表的编制说明可以看出:保监会在计算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时,要将财务会
计报表上的总资产中的一部分资产按一定的规则和比例作必要地扣除,扣除后的
资产余额就是所谓的认可资产,而被扣除的资产则被称为非认可资产。即:’
认可资产=资产账面价值×该项资产的认可比例
例如,“现金”为认可资产,且认可比例为100%;“存出分保准备金”最高按
账面价值的80%确认为认可资产;“分保应收账款”以扣除合理预期的坏账准备后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一部分保险偿付能力概念界定与影响因素分析
的金额确认为认可资产,但不得超过最高认可比例:账龄不长于3个月的,最高
按账面价值的100%确认为认可资产;账龄不长于6个月的,最高按账面价值的70%
确认为认可资产;账龄超过6个月但小于1年的,最高按账面价值的30%确认为
认可资产;账龄等于或大于1年的,全额确认为非认可资产(见表1)。
表1 认可资产说明简表
账面价值认可比例认可资产
资产种类
(1) (2) (3)=(1)×(2)
现金A1 100% A1
存出分保准备金A2 1三80% !抑.8A2
分保应收账款(扣
账龄9个月的部分A3 <100% n3
除合理预期的坏
3个月<账龄野个月的部分A。90% 50.7A4
璺0% :莹o.3A5 账准备、
账龄>1年的部分A6 O 0
6个月<账龄<1年的部分A5
资料来源:《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附件五一认可资产表编报说明。
所以,认可资产只是保险公司总资产的一部分,而认可负债则不同,它包括准
备金负债、非准备金负债、独立账户负债①和或有负债@, 除了资产负债表上的负
债外,还有独立账户负债和或有负债,因此,认可负债一般会比资产负债表上的
负债总额要大,而偿付能力额=认可资产~认可负债,它只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部
分,用图l表示。
A
. 认可资产一
.一偿付能山l——认可负债——
. 。所有者权益
u · j· 负债, 所有者'l· 债—————+
图1偿付能力经济涵义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负债是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在图1中,
CD段是AB段的一部分,表示偿付能力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这一经济内涵,但
。指保险公司根据投资连结保险合同的约定而设立单独进行资金运用和核算的投资账户,保险公司应按合同
的约定将与该投资账户相关的责任确认为独立账户负债。
。指保险公司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如来决诉讼、未决仲裁、债务担保、可能补交的税款等。
如果预期该义务最终发生的可能性大于500,4,则应确认为认可负债。
6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一部分保险偿付能力概念界定与影响因素分析
是,表示认可负债超过负债的BD段也包括在AB段中,这只是为了画图的方便,
并不表示认可负债超过负债的部分(即独立账户负债和或有负债)也是所有者权
益的一部分。
、(四)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的涵义
保险企业为了履行其赔偿和给付的义务,必须具备充足的偿付能力。按照《管
理规定》,只要保险公司的认可资产减去认可负债的差额(即实际偿付能力)大于
法定的最低偿付能力额,保险公司就被认为是有偿付能力的,但是,从更深层的
角度来看,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应该要包括以下四层含义:
1.资本的充足性。即有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实收资本和盈余积累。这是公司
偿付能力充足的前提。它要求足额的资本注入和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
2.负债的合理性。既包括负债规模适度、保险合同责任适度,也包括负债期
限结构的合理化。
3.准备金的充足牲。是指足额提取各类准备金,使之与履行的赔付责任相适应。
4.可变现资产的充足性。即每个经营周期内可变现资产较赔付期望(较长时
期的平均赔款预测)尚留有余地。
另外要注意的是,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公司可以通过多种
途径(如增加资本金和准备金)来提高自己的偿付能力,但实际偿付能力不是越
高越好,~般说来,实际偿付能力过高将导致低效率。因为按照偿付能力额度的
定义,它表示为认可资产减去认可负债的差额,认可资产等于各种资产的实际数
量乘以资产的认可比例,而资产的认可比例是与该资产的风险负相关的,即风险
越小的资产认可比例越大。但是根据风险和收益成正比的理论,风险越小的资产
其收益也越小。因此,实际偿付能力过高,意味着将过多的资产保持在风险小、
认可比例大的资产形态上,这会导致公司的盈利能力太差,因此保持很高的实际
偿付能力是不经济的,确定合理的实际偿付能力,对保险公司来说具有及其重要
的意义。
二、保险偿付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众所周知,保险企业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其业务经营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
当保险企业的保费收入不足以应付赔款支出时,为保证保险经营的持续进行,必
须有充足的偿付能力。通过上面的分析,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经济内涵是所有者
权益的一部分.也即资本金(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之和)、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
润的一部分。因此,所有影响这三者的因素都会对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产生影响,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一部分保险偿付能力概念界定与影响因素分析
因此它们都是影响保险偿付能力的重要因素。
(一)宏观因素
保险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宏观因
素的影响和制约。宏观因素主要是指国家政局的稳定性、宏观政策的重大变化、
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等,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保险
企业的经营成果,使其偿付能力随之发生变化。其中尤以国家对保险企业政策的
变化,如保险资金运用限制、外汇兑换限制、利率政策、税收政策等的变化影响
最大。例如,保险监管部门会对保险产品的设计、定价以及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
和额度进行监管,通过影响保费收入和投资收益来影响公司的偿付能力;银行利
率调整将直接影响投资收益,从而影响偿付能力:汇率变化将直接影响保险企业
的资产价值;通货紧缩带来收入水平降低,失业率上升,使投保人投保的能力和
欲望降低,又会增加导致保险损失的道德风险;通货膨胀不仅会使实际投资收益
率降低,引起资产实际价值的减少,还会造成赔款支出和经营费用的大幅度上升。
这些都会影响到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
(二)微观因素
保险企业的经营过程实际上是风险的集中和损失的分散过程。在这样一个循
环的过程中,有诸多的因素会对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这些
微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资本金和各项准备金。
为了承担对被保险人的赔付义务,保险企业必须建立充足的保险基金。保险
基金的主要来源包括资本金、保费收入和投资收益。其中,资本金是保险基金的
最基本来源,是保险企业经济实力的象征,更是影响其偿付能力的基本要素。资
本金的数额大小、体现形式和实缴数额都会对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产生不同程度
的制约作用。
除了资本金之外,保险企业各项准备金冉皇提存数量对其偿付熊力的消长也会
产生重要影响。也就是说,保险公司的准备金提取的多,应付超常损失的能力就
越强,偿付能力也就越强,反之,如果保险公司准备金提取不足,就难以应付超
常损失,偿付能力就越弱。我国《保险法》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保障被
保险人利益、保证偿付能力的原则,提取四种准备金:即各项责任准备金、未决
赔款准备金、法定公积金和保险保障基金。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一部分保险偿付能力概念界定与影响因素分析
2.业务增长规模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业务的稳定增长固然能够促使其利润的增加,但业务过
快增长带来的新增保单的大幅增加可能会带来费用支出的大幅增加,同时公司的
盈余和资本不足以应付超常赔付的需要,从而发生偿付能力不足。各国保险监管
部门都严格规定保险公司的业务量必须与该公司的资本金和总准备金之和保持法
定比例,超出承保能力的,需通过再保险分散责任。我国保险法也规定:“经营财
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当年自留保险费,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
四倍。”
3.资产结构
资产结构指的是保险公司的各种资产与负债的形态与比例,包括资产与负债
的比例、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例、所有者权益与资产的比例等等。如果保险
公司的资产中现金与银行存款占比过大,虽然可以保持较高的安全性和偿付能力,
但却会降低保险公司的盈利性,不利于公司竞争力的提高和长远的发展。若公司
的固定资产占比过大或所有者权益占比过小,则偿付能力又无法保证。因此,保
险公司的资产结构反应的是保险公司综合考虑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后在资产
和负债持有的形态和比例上做出的安排。
4.赔付率。
保险企业的赔付率是指赔款和给付支出与保费收入的比率,这是衡量傈险企
业经营状况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保险企业的赔付率相对较低,即赔款支出
相对于保费收入较少,那么这一年度的利润就会增加,偿付能力也相应增强,反
之,赔付率相对较高则偿付能力也将削弱。因此,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赔
付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保险企业偿付能力的大小,两者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5.经营成本和费用。
任何一个企业的成本和费用都是控制企业业务流量和盈利水平的重要杠杆.
保险企业也不例外。保险企业经营成本和费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保险企业
的盈利水平,进而影响到傈险企业偿付能力的大小和经营的稳定,因此,提高企
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降低经营成本和费用是改善企业经营成果、增加利润,进而
增强偿付能力的良好途径。
6.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
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于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由于保险业竞争不断加剧,保
险费率不断下降,而保险承保范围和承保责任却不断扩大,导致了保险企业承保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一部分保险偿付能力概念界定与影响因素分析
业务盈利减少,有的甚至出现承保业务亏损,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成了保险企业的
主要利润来源。高投资收益不仅可以弥补承保业务的亏损,维持保险企业的继续
生存,还可以扩大保险企业的利润,增加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和经营的稳定性。
因此,、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跟其偿付能力是正相关的关系。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二部分保险偿付能力的管理
第二部分保险偿付能力的管理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有效管理对于很多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保险监管
部门通过及时了解保险公司的财务及其他方面的情况,及时提醒偿付能力不够充足
的保险公司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掩,使保险公司真正做到防患未然,切实保障被保险
人的利益。其次,投保人通过及时了解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可以使他所承担的违
约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再次,保险经纪人通过了解各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可
以更好地帮助投保人选择保险公司,更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最后,保险公司及
时了解自身的偿付能力,可以有助于它们在进行保险投资时,谨慎而合理地制定投
资计划,并有效地采用投资组合策略,减少投资风险。
一、微观管理——保险公司对偿付能力的自我管理
偿付能力管理是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保险公司对偿付能力的自我管
理是指保险公司为了实现其财务稳定性、经营连续性和业务发展性而对影响偿付能
力咐因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活动过程。根据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理论
和有效控制理论,保险公司对偿付能力的管理应该包括三个基本方面:
(一)目标控制
美国著名管理学专家彼得·德鲁克的企业目标论认为:企业的生存和成长是最
高目标,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各个目标都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他
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即组织根据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经
营活动所需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形成一个目标体系,从而有效的引导人
们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的一种综合管理系统。保险企业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在其经
营活动中有一系列的社会经济目标,保持充足的偿付能力是关系到保险企业生存和
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保险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对偿付能力目标进行有
效地控制。这里的目标控制就是指保险企业在具备足够偿付能力这个总目标下,以
一系列量化指标为分目标而形成的目标控制体系,包括:
1.基本偿付能力目标控制。包括资本金的数额、各项准备金的提存比例等;
2.资金运用目标控制。包括现金管理、保险资金的投资方向和比例控制等:
3.业务风险目标控制。包括承保风险的选择、损失概率的分析与计算、赔付
率的控制、再保险方式和比例的选择等。
按照目标管理理论,目标的制定依据是保险企业开展业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
中国保险偿付能_:_J』实证研究第二部分保险偿付能力的管理
源条件。外部环境包括有关法律规定、国家保险监管机构的要求、市场竞争的态势、
客户保险需求动向、对灾害事故的预测等。内部资源条件是指保险企业内的人、财、
物资源,其中的关键是企业的资金实力以及员工的业务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对这
些影响偿付能力的内、外因素必须进行分析评估,制定出企业偿付能力应达到的目
标。它不仅不能低于国家的法定要求,而且应根据企业自身安全和业务发展的需要、
股东所能承受的投资金额和市场竞争的情况,达到较高的水平。
(二)实施控制
目标控制具有制定并下达指令的性质,而实施控制则是保证有关指令得以贯彻
实施的实际过程,也就是保险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将关于偿付能力的一系列目标层
层分解落实给企业的各个部门后,各个业务部门在对部门目标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通过制定实施计划来完成本部门目标的过程。例如财务部门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的分析预算,精算部门对保险损失概率的分析与计算、赔付率的计算与控制等等。
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关业务部门应该提出具体的实施步骤,严格按照确定的目标进
行管理,并将实施中遇到的异动情况及时向管理层反馈。这样,将保险企业偿付能
力目标体系联成~个有机的蹙体:自上而下,目标层层分解落实:自下而上,目标
层层贯彻实施,体现出良好的整体性。
(三)评估控制
评估控制是在对偿付能力管理的一个过程完成时对整个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的
成效予以评价,然后将评价的信息反馈至管理层,作为制定新的目标和实施手段的
依据。它是偿付能力管理阶段性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下一个目标管理过程的
开始。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因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不
断出现新情况,而评估控制正是要抓住各种因素影响偿付能力的大小关系,评价实
施控制的实现程度以及目标值与实现值的差距,找出提高管理水平的途径,修正不
正确的管理行为,切实保证保险企业保持充足的偿付能力。
整个保险企业偿付能力管理的过程可以用图2来描述。
在偿付能力的管理中,保险公司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严格按照国家有
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当发现偿付能力低于或可能将要低于法定标
准时,应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加以纠正,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二是对法律
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一些可能影响偿付能力的因素,要自觉加强监控,通过科学管
理的方式,避免不利情况的出现或将不利因素消灭于萌芽状态。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eIE研究第二部分保险偿付能力的管理
偿付能力总目标
部门目标l I部门目标I I部门目标
㈨⋯涨⋯㈨舱
图2 保险企业偿付能力目标管理和实施流程图
二、中观管理——保险行业协会对保险偿付能力的管理
保险行业协会对保险偿付能力的管理是通过保险行业自律来实现的。保险行
业自律具体是指保险行业通过组织协会或同业公会的形式制定行业规范,来规范、
约束和协调自身经营活动的行为。博弈论中用来说明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的“囚
犯困境”说明了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恩不对称,人自身不能处理好合作与竞争
的关系,理性人的个人理性行为可能导致集体非理性,而解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
性之间冲突的办法,是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的基本作
用之一就是规范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把阻碍合作得
以进行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保险行业协会的成立也是一种制度安排,它是为
了防止各个保险公司追求个人理性的同时造成整个保险业的集体非理性,即防止
单个保险公司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导致保险公司之间的恶性竞争,最终导致
整个保险市场的衰退。
保险行业自律是保险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保险监管体系来说,国家
法律和政府行政手段对保险业的监管是十分有力的。但是,它并不排斥也不能替
代保险业的行业自律行为。法律和监管部门对保险业的监管是~种外在的管理,
而保险行业自律则是一种行业内部的自我管理,是通过制定一些自律性质的规章
制度对业务活动进行自我监管,来规范和协调保险公司的市场行为,防止保险公
司之间的不正当竞争。由此可见,保险行业自律起到了辅助国家保险监管机构对
保险业进行管理和协调、维护市场秩序、避免恶性竞争的作用。它不仅会促进和
保证保险行业的规范运作,稳健发展,而且能够不断提高保险业整体素质,特别
是自觉遵纪守法,讲究职业道德,开展公平竞争的意识。而这些因素对于保险业
自上而下层分解下达自下丽上层贯彻实施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二部分保险偿付能力的管耻
提高偿付能力是有着积极影响的。
保险行业自律,是当今世界保险业的一种通行作法。在发达国家,各种保险
行业协会早已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保险市场管理中一支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
力量,、现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成立了保险行业协会,进行行
业自律。保险行业自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保险行业协会也正是通过这几种
方式实现对保险偿付能力的间接管理的。
(一)协定统一的最低费率标准
《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第67条第2款规定:“中国保监会制定和修订主要险
种的基本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中国保监会可以委托保险行业协会或保险公司拟
订主要险种的基本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第72条第2款规定:“保险公司根据各
地实际情况,可以制订当地保险费率,报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后执行。中国保监会
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标准保险费率或保险费率浮动的幅度”。从这两条可以
看出,保险费率并不是全由保监会制定,并不得调整的。保险行业协会可以在保
监会的委托下拟定保险费率,各地保险公司也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当地保险
费率,报保监会批准后执行。即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当地保险公司和保险行业协
会都有制定保险费率的一定权限。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一个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保险市场主体迅速增
加,有限的保险标的成为保险公司竞相争夺的目标,降低保险费率成为保险竞争
中最直接有效的竞争手段。但是,保险费率的降低不仅会减少保险同业的保险基
金规模,削弱保险同业的偿付能力,也会影响保险同业的利益和业务经营的稳定。
因此,发挥当地行业协会的作用就十分必要,利用行业协会对此加以管制,通过
协定统一的费率标准,不仅可以防止恶性竞争导致保险公司以过低费率承保业务,
还可以促使保险公司将竞争着眼点从价格竞争转到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上来,开
发新产品,提供优质服务。
(二)统一编制损失统计资料
保险业的经营以大数法则为基础。要让大数法则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拥有大
量足够的有关风险损失的统计资料,保险业所采用的统计资料对保险经营成果有
着极大的影响。在保险市场竞争中,单个保险企业的市场份额有限,风险标的在
众多的保险企业之间分割,不能掌握充分的风险信息和损失资料,仅凭有限的小
范围内的损失资料所得到的损失率,其精确度很难保证,以致影响在此基础上厘
定的保险费率,导致保险公司财务和偿付能力上的不稳定性。通过保险行业协会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二部分保险偿付能力的管理
对大多数甚至全体保险经营者的损失资料进行联合收集和整理所得的数据必定比
单个保险公司收集的损失资料正确、全面,在此基础上进行保险费率的计算和责
任准备金的提存会更加符合将来发生的实际损失情况,从而保证每个会员公司的
财务稳定。
(三)统一保险中介人的佣金标准
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人等中介机构通过提供有关保险服务向保险人索取佣
金,佣金标准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收益。佣金标准过高或过低都会减少
保险企业的盈利:过高则增加保险展业费用从而增加经营成本,减少收益;过低
则会挫伤中介人的积极性,影响保险公司的业务拓展和盈利。保险行业协会通过
制定统一合理的中介人佣金标准,维护保险中介人市场的秩序和保险双方当事人
的利益。此外,保险行业协会通过业务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保险中介人员的素质,
使之行为更加规范。
三、宏观管理——保险监管机关对偿付能力的监管
(一)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必要性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政府干预理论,典型的政府监管主要针对以下几种情况:
管制垄断力量,限制经济租金或暴利,对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或过度竞争进行
补偿。在这些原因中,保险监管主要针对的是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保险具有“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保险人的偿付能力是保证其履行社会稳定
职能的核心能力,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其保险业承担的社会稳定作用就越大,
对保险偿付能力的要求就越高,而一旦这个能力与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不相适应,
轻则损害被保险人的利益,重则会危害整个保险业的经营秩序,威胁到社会经济
的稳定和人民的生活安定,造成极大的社会成本。我国保险业还存在着法律法规
的滞后、各种市场主体尚未确立等现实问题,将使外部不经济更为凸现。因而必
须由国家进行监督管理。
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有保险人与投保人在保险标的的风险及其控制状
况上的信息不对称、保险人与投保人对保险人的财务和偿付能力状况上的信息不
对称以及保监会与保险公司之间对各保险公司资产质量的真实情况以及偿付能力
上的信息不对称。不对称信息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非常明显的,再加
上市场欺诈等风险,因此必须对保险市场进行监管。
1871年,美国纽约州保险监督官G.W.Miller认为,保险监管是“对公众提供
最大可能的保护,同时对保险公司最可能少的打扰和干预,或尽可能减少其成本”。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二部分保险偿付能力的管理
由于保险公司承担着广大被保险人可能发生保险事故而引致的赔付责任,所以保
险公司本身具有足够的偿付能力,才能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因此,保证保险公
司具有充足的偿付能力是金融监管部门对保险业进行监管的首要目标,正是由于
偿付能力的重要性,尽管世界各国对保险监管的侧重点、方式和方法各不相同,
但都普遍将偿付能力作为保险监管的核心。
(二)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主要内容
通常,对保险偿付能力的监管可分为两个层次:正常层次的监管和偿付能力
额度的监管。
正常层次的监管,是从定性的角度来讲的,就是主要对保险经营的各个环节
的经营规则进行监管,如保险费率、承保能力、各项准备金、投资范围等的监管。
从理论上讲,只要监督保险公司厘定适当、公平的保险费率,控制合理的承保风
险,提足各项准备金,使保险基金保值增值,保险公司就有足够的资金应付赔偿
或给付,维持其偿付能力。所以,这一层次的监管是只管过程,结果自然得到保
障的监管方式。
偿付能力额度的监管,是从定量的角度来讲的,具体表现在通过立法的形式
规定保险公司必须保持的法定偿付能力额度。如果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额度
低于法定偿付能力额度,政府就要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这是只
管结果,不管过程的监管方式。
一般,各国保险监管机构都是根据本国保险市场的实际情况,有效地结合上
面两个层次的监管方式,对保险公司进行监管。政府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及其额
度的主要监管内容包括:
1.经营管理的控制。包括对保险公司的资本金、各项准备金及未分配盈余、
费率等的规定。
2.偿付能力额度的规定。对偿付能力额度最直接有效的管理就是规定法定最
低偿付能力额度,以保证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额度在法定偿付能力之上。
3.对保险资金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资金的投资额度和投资比例。
目的在于限制保险公司的资金投向,确保公司具有充足的自由资金,能够及时履
行保单给付责任,保证保险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4.财务会计上的规定。主要是资产和负债在财务会计制度上的相应规定、财
务检查制度及财务会计报表的相应处理要求等等。
5.其他方面的规定。如不同险种偿付能力额度的差异,确保保险从业人员素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二部分保险偿付能力的管理
质的保险从业人员的资格规定等等。
(三)偿付畿力监管的国际模式与方法
经济学家一般从三个角度来看待政府对保险业的监管:经济、安全和信息。
各国偿付能力监管的模式有所不同,监管的严格程度也有所不同。根据监管的侧
重程度和严格程度,可以将主要发达保险市场的偿付能力监管模式分为三种类型。
1.弱势监管。属于这种类型的主要是欧盟国家,主要特点是:保险条款、费
,率由市场调节,政府不直接干预保险公司的承保和资金运用,对保险公司偿付能
力监管的重点在第二个层次,即对偿付能力额度进行监管。如果保险公司实际偿
付能力额度低于法定偿付能力额度,政府将根据其低亏的程度,采取不同的干预
措施,如限期补充资本金、限制签发新保单等。为科学地考评保险公司的实际偿
付能力额度,该监管类型的国家大都通过立法,严格规定资产和负债的评估办法,
即严格规定认可资产和认可负债的认可比例。
2.强式监管。属于这种类型的主要有美国各州、加拿大等,其特点是政府实
旄两个层次全方位的偿付能力监管,政府既管条款、费率等经营管理活动,又监
管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它是对市场行为、偿付能力和信息披露要求都相当严格的
一种监管方式。强调对保险条件和费率的预防性监督,费率、保单利率、红利分
配、一般保险条件等均有明文规定,并在投放市场前受到监管部门严格和系统的
监督。实施限制的原因之一是使消费者对保险产品做到心中有数,以此弥补其信
息劣势。这种监管模式的后果是限制了保险公司的创造力,使保险产品的差异变
小,不利于应付随时可能出现的新风险与保险公司最大化地分散风险。
3.折衷式监管。这是一种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兼及市场行为监管和信息
监管的一种监管方式。其特点是保险监管机构通过立法和公布专门规定的形式对
保险公司应保持足够的偿付能力制定出一系列偿付能力额度考核指标体系,并按
照这些指标体系,要求保险公司按期上报其财务状况和偿付能力状况,进行信息
披露,以保证其正常经营和不损害投保人利益,以此作为监管的核心内容。此外,
对保险条件、险种和费率不作统一的规定,由市场自由调节,但当保险业发展出
现不合理的情况时(例如低价恶性竞争),监管机构可以对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进
行干预,从而保证保险业在偿付能力充足的基础上良性健康的发展。这种方式是
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的一种监管方式,即便是以监管严厉著称的美国也已经开始
向这种监管模式转化。
总的看来,世界各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有强化第二层次,弱化第一层次的趋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二部分保险偿付能力的管理
向,即在加强偿付能力额度监管力度的同时,放开费率和承保方面的竞争.给企
业最大的自由度。因此,偿付能力额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偿付能力监管的核心内
容,尽管形式上有所差异,但本质是一致的。
要注意的是,目前各国的保险监管虽然强调以偿付能力为核心,但均包括了
市场行为监管的内容,在发达国家,市场行为问题之所以不够突出,主要是因为
这些国家法律比较完善,对违规现象处罚严厉,而且保险公司及其从业人员守法
意识强烈,此外,这些国家往往有比较健全的投诉体系,有利于规范保险公司的
经营行为。所以,强调偿付能力监管,并不是忽视或不要市场行为监管。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的实证研究
第三部分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的实证研究
上面分析了保险偿付能力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对保险偿付能力的管理,那
么,中国目前保险偿付能力的状况究竟如何?目前世界权威评级机构公布的评级
结果中尚没有中国保险公司的身影,无法得知中国保险公司的履约能力所处的等
级,而笼统的对这些问题加以解释又缺乏有力的证据。本部分试图以2001年中国
主要内资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为主要依据,设计衡量偿付能力的相关
指标,结合因子分析方法,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中国主要内资保险公司的偿付
能力进行分析。
一、中国保险偿付能力总体评价
中国保险业从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平均以每年36%的速度增长,是
同期GDP年均9%增长率的4倍左右。在保险业高速增长过程中,由于我国保险业资
本金先天不足,加上保险资金运用一直受到限制,整个保险业的偿付能力充足率
一直处在~个下降的通道,尤其是市场份额超过70%的国有保险公司长期以来始终
处于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的状态,加剧了整个保险业偿付能力的恶化,总体上来讲
内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严重不足。“截止至U2002年底,我国保险业整体偿付能力
充足率仅为67.31%,也就是说整个保险业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缺口(偿付能力不足
差额/最低偿付能力标淮)高达32.69%。”o资本充足率是衡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
的一个重要指标,以所有者权益与总资产的比率表示资本充足率,1999年底和2000
年底两大国有保险公司(人傈和国寿)的平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7.62%和7.13%,
太平洋保险和平安保险平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47%和10,94%,其他保险公司的
平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37.55%和35.98%。所以四大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大,偿付数
量也大,资本充足率偏低,偿付能力严重不足。
通过对三家全国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计算可以发现(表2),实际偿付能力
和最低偿付能力(指法定的最低偿付能力)的差距相对较大,其中国有独资的中
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的偿付能力差额最大,2000年达到了一106.2l亿元,远远
超过两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和平安保险公司),但两家股份制保
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也不容乐观,其偿付能力差额2000年均为一31,53亿元。而
且从动态角度看,1996~2000年,三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差额基本上都呈逐年
。“郝演苏:《保险业的风险——偿付能力风险对于中匡擦险业之影响》, 《计算机世界报》2003年第27期。
19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的实证研究
下降的趋势,从合计数量来看,1996~2000年偿付能力差额也是逐年下降。另外,
从2003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书来看,人保财险2002年12月31
日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为59.43亿元,但同日根据保监会计算,人保财险的实际偿
付能力仅达28.02亿元,不足规定额的一半,为此,中国保监会要求人保财险在上
市3年内补足偿付能力。
表2三家全国性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和实际偿付能力比较表
单位:亿元
公司指标1996芷1997年1998芷1999证2000芷
中国人民保最低偿付能力71.12 73.02 83,25 95.87 llO.27
险(集团) 实际偿付能力86.75 50.54 .11.17 18.79 4.06
公司偿付能力差额15.63 .22.48 .94.42 .77.08 .106.21
中国太平洋
最低偿付能力6.41 7_33 10.94 11.33 14.45
实际偿付能力19.5 2l 39 22.44 18.59 -17.08
保险公司
偿付能力差额13.09 14 06 11.50 7.26 .31.53
中国平安保
最低偿付能力6.08 10 09 I 3.65 18.6 24.77
实际偿付能力13.64 23 66 20.77 .24.72 .6.76
险公司
偿付能力差额7.56 13,56 7.12 .43.32 .31.53
晟低偿付能力83.6l 90.44 107.84 125 8 149.49
合计实际偿付能力119.89 95.59 32.04 12.66 -19.78
偿付能力差额36.28 5 15 —75.80 .113.14 .169.27
注;偿付能力与最低偿付能力标准是根据《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
所规定的方法汁算。由于数据来源有限,计算中采用了一定的近似方法。在计算认可资产时,
对三类资产进行了扣除:一、假定我国保险公司的不良资产率为3%,并将不怠资产扣除。二、
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的认可比例为100%。三、固定资产的认可比例为80%。四、其他资产的
认可比例为50%。上述处理对偿付能力的衡量虽然有失精确,但用于若干连续年份的比较,
可以说明偿付能力的变动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7~2001)和《中国保险年鉴》(1998~2001)。。
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一家保险公司因为偿付能力不足而破产或被监管
机构宣布停业整顿,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保险业面临的偿付能力风险
却是客观存在的。但仅限于对偿付能力额度进行分析,虽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
映公司可能面临的偿付风险,但却无从知道偿付能力低下的原因。因此,有必要
对影响偿付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制定风险防范的措施提供依据。
o罗朝晖:《现阶段中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研究》,《上海保险》2003年第l期。
20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的实证研究
二、中国保险偿付能力评价方法的选择——因子分析法∞
按照《管理规定》,偿付能力指标体系包含若干既相关又各具信息的指标,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程度上衡量了公司的偿付能力。在对某一公司的偿付能
力进行评价时,可以通过某~指标的计算值和正常值范围的比较加以评价,但若
要得出偿付能力的总体情况或对不同的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进行比较,过多的测
试指标就给比较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且这种多维的分析难以得到一个综合的结
论。所以,有必要将包含了反映偿付能力信息的各种指标归结为几个综合指标,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可以达到这一要求。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是多元分析中两种重要的降维分析方法,两者的基本
原理极为相似。但主成分分析只是一种中间手段,不能作为一个模型来描述,它
只能作为一般的变量变换,主成分是各个可观测的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而园子
分析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还要构造一个因子模型,对因子模型的参数估计完成
之后,还必须对模型中的公因子进行合理的命名解释。主成分分析主要应用在综
合评估和指数筛选上,因子分析除这两个作用外,还可应用于对样本的分类。可
以把因子分析法作为是主成分分析法的推广或扩充。因此,本部分采用因子分析
对影响我国主要内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 因子分析基本理论与模型
在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往往需要对反映事物的多个变量进行大量的观测,
收集大量数据以便进行分析。多变量大样本无疑会为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信息,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据采集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许多
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使得观测数据所反映的信息有重叠。如果分别分析
每个指标,分析又可能是孤立的而不是综合的。盲目减少指标会损失很多信息,
容易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方法,在减少分析指标的同时,
尽量避免损失原指标包含的信息,以便对所收集的资料作全面的分析。由于各原
始变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有可能用较少的综合指标分别综合存在于各
变量中的各类信息,而各综合指标之间彼此是不相关的。
1.因子分析基本理论
代表原始变量各类信息的综合指标称为因子。因子分析法是一种通过降维以
简化数据分析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通过寻找出一组数目较少的、相互独立的
。关于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可参考宸志发、周静芋主编的《多元统计分析》,科学出版社.2002年
第207--215页。
21 .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中唇保险偿付能力的实证研究
公因子来代替相对较多的、互相关联的原始变量,选取的公因子能集中反映出原
始变量含有的大部分信息。
因子分析的特点为:
I 1)因子变量的数量远少于原始变量的数量,对因子变量的分析能够减少分
析中的计算工作量;
(2)因子变量不是对原始变量的取舍,而是根据原始变量的信息进行重新组
构,它能够反应原始变量大部分的信息:
(3)因子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对变量的分析比较方便;
(4)因子变量具有命名解释性,即该变量是对某些原始变量信息的综合和反
映,可以对因子的实际含义进行解释。
2.因子分析的基本模型
因子分析的出发点是用较少的相互独立的因子变量来代替原始变量大部分的
信息,可以通过下面的数学模型来表示:
r Xl=al tFl+auF2+⋯almFm+alsi
1
,J X2=a21Fl+a22F2+⋯a2mFm+a2e2
Xp=aplFl+ap2F2+⋯apmFm+apeo
写成矩阵形式为:X=AF+E,其中:X=嘶,迄⋯.,K),为原始变量向量;
A为因子载荷矩阵,其元素‰叫因子载荷,它是第i个变量Xi在第j个公因子Fj上的负
荷;F=茁1,F2⋯.,Fm)为公因子向量;E--(£1,82⋯.,£D)为特殊因子向量,
£.为特殊因子,表示了原始变量不能被公因子变量所解释的部分,ai为特殊因子的
载荷。公因子向量F是在各个原观测变量的表达式中都共同出现的因子,是相互独
立的不可直接观测的理论变量,其含义可以根据具体分析的问题而定,其均值向
量E(F)=O,协方差矩阵∞v(F)----1,即公因子之间是相互独立的。E是特殊因子
向量,各特殊因子之间以及特殊因子和公因子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的a
因子分析的几个概念说明如下:
(1)因子载荷
在因子模型中,假定原始数据、各公因子和特殊因子都已标准化,即它们
的均值都为0,方差都为1,在此基础上,因子载荷矩阵A中的元素8u(I 8u l<1),
表示第i个变量x,与公因子F{的相关系数,aij的绝对值越大,说明Xi与Fj的相关程
度越大。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中凰保险偿付能力的实证研究
(2)变量共同度
因子载荷矩阵A中各行元素的平方和:hi2=又i.2,称为变量x。的共同度。

由于xi=ailFl+ai2F2+almFm十8.,计算xi的方差:
DXI=ail2DFl+ai22DF2+⋯aim2DFm+ai2Dej,由于假设原始变量Xi、公因子F。和特
殊因子都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所以有:l=hi2+af2,即变量Xi的方差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共同度hi2,可以看成是全部公因子对变量x。的方差贡献,若hi2接近于1,
则表明变量xj的几乎全部信息都被所选取的公因子说明了。可以通过该值,掌握原
始变量的信息有多少被丢失了,如果大部分变量的共同度都高于0.8,则说明提取
的公因子已经基本反映各原始变量80%以上的信息,因子分析效果较好。第二部分
ai2是特殊因子的方差,反映原始变量方差中无法被公因子表示的部分,仅与变量
Xi本身的变化有关,当不考虑特殊因子时,共同度hi2<1。
(3)公因子Fj的方差贡献

因子载荷矩阵A中各列元素的平方和sj=》u2,表示第j个公因子Fj对x的每一
个分量x所提供的方差贡献的总和,它是衡量公因子相对重要性的指标。S,越大,
表明公因子F。对X的贡献越大。如果将因子载荷矩阵A中的所有SI都计算出来,那么
数值最大的Si对应的就是最有影响的公因子。
3.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
因子分析有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如何构造因子变量;二是如何对因子变量进
行命名解释。因子分析有下面4个基本步骤:
(1)确定待分析的若干原始变量是否适合于因子分析。在SPSS软件中,主要
提供了如下两种统计检验方法来判断变量是否适于作因子分析:巴特利特球形检
验(Bartlett Test of Spheficity)和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
(2)构造因子变量。主要方法有主成分分析法、主轴因子法、极大似然法和
最小二乘法,其中主成分分析法是使用最多的方法。
(3)命名并解释因子变量,必要的时候可以利用旋转使得因子变量更具有解
释性。主要是通过对载荷矩阵A的值进行分析,得到因子变量和原变量的关系,从
而对新的因子变量进行命名解释,以进一步说明影响原始变量系统构成的主要因
素。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的实证研究
(4)计算因子变量的得分。首先用回归法、Bartlett法、Anderson—Rubin法
等方法将因子变量表示为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即Fj=鼽IXl+[3j2X2+¨.+BpXp
(j=1,2⋯.,m),再将变量的观测值代入上式可以获得各公因子的值,以各公因
子的方差在总方差中的比重对各公因子的得分进行加权平均得出一个综合的评价
指标值。用因子得分对所考察的目标进行衡量和比较。还可以根据因子得分值,
在因子轴所构成的空间中对变量或者样本进行聚类分析。
(二)中国保险偿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分析
用因子分析法衡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时,首先设计影响偿付能力的主要指标,
将这些指标根据共同的性质分类,每一类指标代表了影响偿付能力的一个因素,
将原始数据标准化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公因子和相关指标之间的线性组合。
然后,将公因子综合,以各公因子的方差在总方差中的比重对各公因子的得分进
行加权平均得出偿付能力的综合衡量指标值,同时,利用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分析。
I.分析指标的设计与选择
本文按以下原则设计分析指标:第一、参照美国的IRIS和中国保监会的《管理
规定》中对偿付能力指标体系的规定,选用衡量偿付能力的最基本指标,尽可能
考虑到影响偿付能力的各个方面;第二、利用《中国金融年鉴》、《中国保险年
鉴》和各个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特点,充分考虑指标数据的可得性:
第三、与拟采用的因子分析方法相适应,在指标选择上,对相关程度过高的指标
进行筛选,避免夸大某一方面因素的作用。
从资产结构、盈利性、业务增长规模和综合成本率四个方面设计分析指标,
分析指标的选择如表3所示。
表3 分析指标及其释义
指标指标释义指标属性
xI 保费收入增长率
X2 自留保费增长率业务增长规模
X3 准备金调整与保费收入比率
X4 当年费用率
综合成本率
X5 当年赔付率
X6 资金运用收益率
盈利性
X1 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比率
Xs 现金及投资资产与固定资产比率
资产结构
X9 所有者权益与总资产比率
分析指标的简要说明如下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的实证研究(1)x-——保费收入增长率=查兰堡毪笺蒹;≯×·。。%,该指标是用
来衡量保险公司业务增长规模的,该指标值越大,说明业务增长越快,但过快的
业务增长规模会弱化公司的偿付能力。(2)X2一自留保费增长率=堑笔蒹铲x10。%(自留保费=
保费收入一分出保费收入+分入保费收入),该指标是衡量保险公司自留保费的
增长情况的,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的分保情况。
(3)x3——准备金调整与保费收入比率=查兰墨翌丐耋嘉磊镀癸!里耋堕垒×lo。%,
这一指标反映当年保费收入中进入准备金的比率。这一指标值越高,说明当年准
备金积累越高,偿付能力也越有保障。(4)卜尝婀趟型幽型氆篆篇攀型幽枷慨,
该指标是衡量保险公司的经营费用的,该指标值越大,说明当年费用支出越多,不
利于准备金和盈余的积累,会导致偿付能力减弱。
(5)Ⅺ——当年赔付率=兰塑粤霎嵩高鬟癸!墨丝×1。。%,该指标是衡量保
险公司的赔付情况的,如果保险公司的赔付率相对较低,即赔款支出相对于保费
收入较少,那么这一年度的利润就会增加,偿付能力也相应增强,
(6)xr一资金运用收益率=善萎差;篝!巢簧×,。。%,该指标是衡量公司投
资收益的,该指标值越大,说明投资收益率越高,可以增加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
(7)x广一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辜秦;墨;;器×,。。%,保险的利润来
源于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该指标是衡量公司盈利性的关键指标,该指标值越大,
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偿付能力也越强。
(8)xs——现金及投资资产与固定资产比率=里每曩警警;荔;;嘉竽×-。蚴,
该指标测量现金与投资性资产对固定资产的倍数。该指标值越大,说明流动性弱
的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的眈重越小,发生偿付危机的可能性越小。(9)x9——所有者权益与总资产比率=查妻辜瓣×l。o%,该指标是衡
量保险公司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指标,该指标的数值越大,说明公司的资本越雄厚,
发生偿付危机的可能性越小。该指标的倒数反映公司的财务杠杠的大小。财务杠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的实证研究
杠倍数大,说明公司的自有资本较少,在发生偿付危机时,资本的保障作用有限。
2.指标数值的统计与计算
我国保险业与其他国家保险业一样,包括直接保险业、保险中介业和再保险
业三部分,前者是基础和主体,后两者是促进前者顺利和稳健发展的重要手段和
补充。然而,迄今为止,我国保险中介业和再保险业市场体系发育水平很低,中
介业中主要以代理人为主,经纪人和公估人规模极小,再保险业则只有中国再保
险公司一家“。因此,本部分以真接保险业为主展开分析。截至2001年底,我国直
接保险业市场共有保险公司52家,其中国有独资保险公司5家,股份制保险公司15
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19家,外国保险公司分公司13家。尽管外商独资和中外台
资保险公司数量多于内资保险公司,但由于我国政府对外资保险公司的业务和地
域经营范围的限制较严,所以他们在我国保险市场的份额很有限。在20家内资保
险公司中,2001年主要的12家内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总和为98.4%,具体情况见
表4。
表4 2001年中国主要内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及市场占有率一览表
保费收入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
公司名称
(亿元) (%) 排名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812.36 38.51 l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505 41 23.96 2
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468.02 22.19 3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228.56 10.84 4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7 0.98 5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6.16 O.77 6
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6.35 0-30 7
新疆建设兵团保险公司4.96 0.23 8
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4.00 0.19 9
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3.98 0.18 10
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3.54 0.17 1l
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62 O.08 12
合计2075.66 98.40
资料来源: 《中国保险年鉴》2002年。
由于寿险和产险是两个不同的险种,在经营方式和偿付能力要求上也有不同
的特点,保监会颁布的《管理规定》中对产险和寿险的监管指标也不尽相同,理
应对中国的产险业和寿险业的偿付能力分开进行分析。但由于2001年平安保险公
。姚海明: 《论中国保险业的市场结构》, 《经济评论》2002年第2期。
26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的实证研究
司还未进行寿险和产险的分业经营,只能收集到产、寿险总的经营数据,同时为
了简化分析过程,故将产、寿险公司一并分析,只是在指标选择上尽量选取产险
和寿险公司共同具有的指标进行分析。由于以上12家内资保险公司2001年的市场
占有率总和已达99.4%,故选取这12家保险公司为分析样本,用其资产负债表和损
益表相关数据计算整理得到上述9个指标的具体数值(表5)。
表5 指标计算与统计
X1 X2 X3 Xt X, X6 X, x8 Xo
中国人寿24 78 24 93 52 16 21 69 43.87 4 23 9-39 0.72 3.59
中国人保S.35 6 78 3 83 42 53 5i.8i l 60 3.54 1.51 17名8
平安70 04 7l 03 63 02 24 44 37.19 5.37 17.33 13.16 6.80
太平洋49.90 50.52 45.12 28.17 47.37 5.15 8 55 2.05 lo.07
新华人寿52.59 51.80 34.38 19.3l 27.6l 6 75 5 54 6‘32 24.23
泰康人寿84.67 92.72 69.75 33.22 43.gO 6 83 8.93 7.96 27.82
华泰财产33.88 39.69 16.50 34.78 47.34 4 19 7.10 16 50 29.90
新疆兵保22.98 13.24 11.89 37.71 45.73 4.18 6.65 6 88 41.68
天安财产36.49 37.07 18.81 37.56 38.92 2.74 3 46 19.34 34.38
大众财产16.83 15.20 8.85 27.64 39.74 2.35 4.35 5.31 61.97
华安财产31.16 33 57 17.35 21.83 30.6l 2.08 2.71 1.27 57.75
永安财产92.24 91.64 23.51 31.69 29.43 4.18 4.32 36.47 39.2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金融年鉴》(2002)中各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有关数据
计算。
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处理后,得到9个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如下:
厂I.00 0.99 0.63 .0.19 —0.45 o.68 0.38 0.60 .0.18、
l 1.00 0.64 -0.23 -0.46 0.66 0.38 0.6I 一0.19 l
I I.00 .0.44 .0.06 0.77 0.77 —0.08 —0.6I l
I 1.00 0.62 -0.35 -0.29 0.24 0.08 l
J 1.00 -0.18 O.14 .0.39 —0.35 }
l 1.00 0.57 0.08 .0.46 l
l I.00 .0.05 .0.65 I
I I.00 0.15 l
\ 1.00/
可以发现有的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较高,
有的变量呈负相关,呈现出此消彼涨的现象。
比率衡量不同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综合水平,
断。
说明反应的信息有部分的重叠性:
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分别用9个财务
因此有必要构造综合的指标加以判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的实证研究
3.因子分析结果及其讨论
对上述变量进行KMO(Kaiser·Meyer—Olkin)及Bartlett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KHO and Bartlett‘s Test
Kaiser-Meyer-OHd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 .616
Battlett's Test of Approx.Chi-square 83.757
Spheddty df 36
SJq. .000
KMO检验结果等于0.616,大于0.5,故可认为,本数据可用于作因子分析。一般认
为,此值越接近于l,作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Bartlett检r验值为83.757,相伴概率
为P(sig)=O.000<0.001,因此拒绝Bartlett球型检验的零假设,说明样本量满足要
求且相关系数矩阵为非单位阵,因而适于采用因子模型进行分析。
对变量进行标准化后,用SPSS软件处理得到如下结果:
Total Valance Explained(公因子贡献牢)
In,hal Bgenvalues
Component 1砷I %of Variance Cumulative%
1 4.186 46.5ii 46.S11
2 2.2啤6 24.959 71.471
3 1.440 16.003 87.473
4 .446 4.954 92.啐27
S .324 3.596 96.024
6 .223 2.475 98.499
7 Z明3£·02 .876 99.375
8 5.154E-02 .573 99.947
9 4.750E-03 5.278E-02 100.000
ExtraCdon Method:Prindpal Component Analysis.
可以看出前3个因子方差之和(累计贡献率)占样本总方差的87.473%>85%,
故选取前3个公因子。因子载荷矩阵见表6。
表6因子载荷矩阵表
FI F2 F3 共同度
X1 0.877 0.387 0.218 0.966
X2 0.878 0.388 0.200 0.962
X, 0.879 .0.37I 一7.662E-02 0.915
Xt .0.452 .9.923E-03 0.863 0.948
X5 .0.354 .0.324 0.532 O.933
X6 0.852 .0.152 -2.564E-02 0.749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的实证研究
(续表)
X, 0 694 .O.129 5.169E.02 0.764
X日O.308 0.713 0_22l 0 875
X9 .0.492 0 687 -0.211 0.759
特征值4 186 2.246 1.440
贡献率46.5ll 24.959 16.003
Exla'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 3 components extracted
各变量的共同度除x6、X7和x9在75%左右,其余的都在85%以上,说明变量
的大部分信息都被所选的公因子说明了。从因子载荷矩阵可知,变量x{(保费收
入增长率)、X2(自留保费增长率)、X3(准备金调整与保费收入比率)、x6(资
金运用收益率)和X7(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比率)在第一个公因子Fi上的载荷都
较大,而这些变量体现了公司的业务增长规模和盈利能力,因此Fl可以看成是规模
和盈利因子,其对总方差的贡献率达到了46.5%,是决定偿付能力水平的最重要的
因子。
第二个公因子F2主要与变量x8(现金及投资资产与固定资产比率)、x9(所
有者权益与总资产比率)相关,变量X8、x9在F2上的载荷分别为0.713、0.687,所
以F2可定义为资产结构因子。
第三个公因子F3主要与变量Ⅺ(当年费用率)、X5(当年赔付率)相关,变
量)(4、x5在F3上的载荷分别为0.863、0.532,所以F3可定义为综合成本I圈子。与公
因子F1和F2不同,公因子F3反映的是由费用率和赔付率组成的保险公司的综合成
本率,该因子与偿付能力是负相关的关系,即该因子得分越高,表示综合成本越
大,偿付能力越弱。
为考察不同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差异,利用因子得分系数矩阵,采用回归方
法将公因子表示为各变量的线性组合,得到如下因子得分函数:
r F1=o.051Xl+o.050X2+0.263x3--0.039X4+0.175X一-0.195X6+O.282X7--0.133)(s—o.300X9
一F2=0.306XI+o.301X2--0.017X3+0.205Ⅺ--0.103Xs+0.062X6--0.050Xr+9.423Xs+O.076X9
1 F3=O.012XI+o.oolX2一o.070Xs+O.572X4+0.454Xs--0.065x6+o.045xr}_o.202X8--0.182X9
将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代入上面因子得分函数,得出每个保险公司三个公因
子的得分,再以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三个公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数进
行加权平均,得出名叶蜾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绢曜婚导j拇,aOF=—(4—6.5—1—1F—I+_24百.9鬲59iF2—--—16—.00—3F3),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的实证研究
这里公因子F3前面取负号是为了说明偿付能力综合得分F与F3(综合成本因子)是
负相关关系,即F3值越大,偿付能力越弱,具体得分及排序情况见表7。
表7 因子得分及排序表
l序号公司名称Fl得分F,名次F2得分F2名次乃得分F3名次F得分F名次
l 1 中国人寿1.038 3 .1.215 12 .0.415 9 0.281 5
l 2 中国人保.0.484 8 .1 023 ¨ 1.717 1 .0.863 12
f 3 平安l,650 1 0.424 4 .0.346 8 1.062 l
I 4 太平洋1.017 4 .0.385 7 0.243 6 O.386 4
l 5 新华人寿0.192 5 O 010 6 .1.706 12 0.417 3
『6 泰康人寿1.186 2 0.902 2 0.247 5 0.843 2
7 华泰财产.O.123 6 O.171 5 0.946 2 —0.190 7
8 新疆兵保.0.398 7 .0.475 8 0.782 3 .0.490 9
9 天安财产-0.827 10 0.486 3 O.691 4 -0,427 8
10 大众财产.1.197 11 .0.740 10 .0.523 10 -O.752 11
【11 华安财产.1.234 12 -0.593 9 -1.571 11 —0.538 10
l 12 永安财产.0.820 9 2.438 1 .0.065 7 0.272 6
由于在进行因子分析时,对原始数据做了标准化处理,把各个评价指标的平
均水平当做零来处理,所以,在表7中某些公司偿付能力综合得分为负时,只表示
该公司的偿付能力在所考察的12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平均值以下,并不表示该
公司的偿付能力的绝对水平为负。
根据因子得分表(表7),结合原始数据表(表5)可以看出,在公因子FI(规
模和盈利因子)上得分较高的保险公司有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和泰康人寿,
说明资产和业务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其规模增长及盈利性总体水平较高,中国人
保在Fl上得分较低主要是因为其2001年的业务规模增长和盈利都比其他保险公司
低。而天安、大众、华安等一些规模较小的保险公司由于市场占有率有限,业务
规模增长和盈利的总体水平要低于市场占有率高的保险公司。
在公因子F2(资产结构因子)上得分较高的保险公司有永安、泰康、天安和平
安,说明这四家保险公司的资产结构好于其他保险公司,即其资本充足率、流动
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率较高。在F2上得分最低的是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说明这两
家国有独资的保险公司的资产结构最不合理,其资本充足率、流动资产与固定资
产的比率均严重偏低.偿付能力危机相对较大。
在公因子F3(综合成本因子)上得分较高的保险公司有中国人保、华泰、新疆
兵保和天安。说明这四家保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较高,这会给他们的偿付能力带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的实证研究
来负面影响。在Fl上得分最低的是新华人寿、大众和华安,说明这三家保险公司的
成本控制较好,赔付率较低,偿付能力相对较强。
最后,考察各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综合得分F,平安保险和泰康人寿两家保险
公司的偿付能力综合得分远高于其他保险公司,表明从总体上来说,这两家保险
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要好于其他保险公司,主要表现在他们的业务增长规模和盈
利情况较好,资产结构较为合理,以及综合成本较低,从而偿付能力最强。
综合得分最低的是中国人保,它在三个因子上的得分都不理想,规模和盈利
因子FI上排名第8,资产结构因子F2上排名第ll,而综合成本因子F3上却排名第1,
说明中国人保的业务增长规模和盈利状况、资产结构状况以及成本控制状况都较
差,导致其偿付能力最弱。
另外,根据各个保险公司2001年偿付能力的因子得分变量的值,还可以迸一
步对因子得分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将在各因子上得分情况相近的保险公司归为一
类,以便对每个保险公司在业务增长规模与盈利、资产结构和综合成本方面进行
进一步的分类分析。将12家保险公司根据市场占有率情况从大到小排序(见表4),
用SPSS软件对上述因子得分情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图3:
t l十十}_H I E R A R C H I C A L C L U S T E R 直N A L T S I S·}}$+
Dendr00r孙using Average Linkage(Betveen Groups)
Rtscaled Distance Clugter CoCaine
C A S E 0 5 10 15 20 25
Label Nut+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图3反应聚类全过程的树型图
从聚类全过程的树型图可以看出,聚为2类、3类、4类时各类中所包含的保险
公司的序号,由于我们选取的公因子是三个,这里我们就以聚为3类的情况进行分
析。从树型图可以看出,在聚为3类的情况下,第一类中包括的保险公司序号为l、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中国f;}险偿付能力的实证研究
2、3、4、6、7、8、9,即第一类中有8家保险公司;第二类中包括的保险公司序
号为5、10、11,即有3家保险公司:第三类中只有序号为12的保险公司一家。以
因子变量F3为纵轴,F2为横轴,结合Fl,将12家样本保险公司按照得分情况分布在
因子轴构成的空间中,见图4。
图4 12家保险公司在因子轴空间的分布
从图4可以看出,在因子轴构成的空间的左下方有序号为5、10、ll的三家
保险公司.即新华人寿、大众财产和华安财产,结合图3,这三家保险公司可以归
为一类,它们在图的左下方,说明他们在公因子F3、F2上的得分均较低,即它们
的综合成本率相对较低,但资产结构相对不是很合理,另外,这三家保险公司在
F.上的得分也较低,说明它们的业务规模和盈利综合水平也较低。
在图的右上方只有序号为12的保险公司一家,单独归为一类,即永安财产,
其在公因子F,、F2上的得分均较高,说明该公司的资产结构较好,但综合成本率
相对居高,它在Fl得分上排名第9,说明它的业务规模和盈利综合水平相对处于
中等。
在图的左上方有序号为1、2、3、4、6、7、8、9的八家保险公司,即中国人
寿、中国人保、平安、太平洋、泰康人寿、华泰财产、新疆兵团保险和天安财产,
这八家保险公司可归为一类,它们在图的左上方,说明它们在公因子F3上的得分
较高,但在F2上的得分较低,即它们的综合成本率相对较高,资产结构也不理想,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的实证研究
但是,这八家保险公司在Fl上的得分排名靠前,说明它们的规模和盈利综合水平
相对较高(这里的“相对”指的是这8家保险公司相对于样本中其他4家保险公
司来说规模和盈利综合水平较高,从下面“中国保险偿付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保险公司总体的盈利能力与保险发达国家相比是偏低的,
主要是由于我国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与保险发达国家相比偏低)。这一类8家保
险公司占了样本12家保险公司的2/3,而且其中包括中国最大的四家保险公司——中
国人寿、中国人保、平安和太平洋,因此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内资保险公司在
规模和盈利水平、资产结构和综合成本方面的基本状况。把我国1998~2002年保
费收入的4企业市场集中度⋯(表8)和美国学者贝恩按照4企业集中度对市场结
构的分类(表9)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的保险业属于垄断程度最高的寡占I型。
表8 1998,-,2002年我国最大四家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市场集中度
l l 1998 l 1999 l 2000 l 2001 l 2002 1
l保费收入CR4(%) 1 97.75 {97.44 l 96.85 l 95.46 l 92.03 l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Ⅵ^vw.drcnet.corn,2001年和2002年太平洋保险公司
分为太平洋财产傈险公司和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但计算市场集中度时为具有
。可比性仍将其数据并在一起计算。
表9 贝恩4企业集中度的市场结构分类
l市场结构寡占I型寡占II型寡占III型寡占IV型寡占V型竞争型|
l CR4(%) 75_<CR4 65雯R4<75 50_<CR4<65 35<CR4<50 30_<CR4<35 CR4<30
如此高的集中度是否产生了高市场绩效呢?关于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绩效之间
的关系,理论界有两种假说:哈佛学派的共谋假说和芝加哥学派的有效结构假说。
哈佛学派的贝恩等人认为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少数高市场占有
率的大企业可以凭借规模优势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大企业具有操纵市场的力量,
容易达成共谋、协调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是产生超额利润,
破坏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需要对这类产业采取企业分割、禁止兼并等政策,
这就是共谋假说。芝加哥学派的施蒂格勒和德姆塞茨则反对哈佛学派的观点,提
出了有效结构假说,认为有效率的企业具有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从而降
CO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少数几家最大企业所占的份额,其计算公式cRfl=Σ)(j/Σx-.表示产业中规模
i-| ,i=l
最大的前1"1个企业的行业集中度,X表示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数值。n表示排名前n位
的企业个数.通常取4或8.N表示产业内的企业总数。一般来说,cR1.值越高,说明该行业的垄断程度越
高。
33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的实证研究
低了成本,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相应地也占有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回。这两种观点
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高市场集中度与高市场绩效(高利润和低成本)是正相关关
系,只是在对高市场集中度与高市场绩效谁是因谁是果上看法不同。
那么我国保险公司的实际情况怎么样呢?从对上面8家保险公司分析的结果
可以看出,它们的规模和盈利综合水平相对较高,但是综合成本率也相对较高,
资产结构也不理想。即我国保险公司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带来了较高的业务增长规
模和利润水平,但却并没有降低经营成本。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保险
业市场结构的高集中度并不是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而是行政配置资源的结果。
另外,我国保险市场的价格在相当长时期内不是由市场决定的,主要的保险条款
和费率由保险监管机构统一制定,应当说,这种价格管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防
止价格垄断和恶性竞争的积极作用。但也造成了保险价格长期内存在偏高现象。
中国保险业的赔付率多年在50%左右,与其他国家80%左右的赔付率相比过低,
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保险产品价格偏高。政府对保险市场价格的干预势必
会扭曲保险市场的资源配置,导致几家大保险公司尤其是国有保险公司,凭借其
垄断地位采取粗放型经营方式,一直以扩大保费规模为标准,忽略保险公司偿付
能力和成本控制,最终导致了我国保险业在相当长时期内的“高垄断、高费率、
高利润、高成本”现象。所幸的是,这种现象在最近得到了重视,多家保险公司
都在按照上市的要求改善财务状况,严格控制成本。人保财险在2003年1 1月6
日在香港上市后,其董事长唐运祥也明确表示会在增加资金收益的同时严格控制
成本,降低成本费用率。
三、中国保险偿付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从对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的总体评价中可以看出,中国最大的三家保险公司的
实际偿付能力和法定偿付能力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见表2),到2002年底,我国
保险业整体偿付能力充足率仅为67.31%。另外,从美国保险行业平均水平来看,
保险公司的净资产与总资产比率在15%以上,而中国保险公司2002年的净资产占
总资产的比率只有7.45%,资本充足水平与国际行业标准有较大差距。,而资本充
足率是反应偿付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些都说明了中国保险业目前的偿付能力
低下。
通过对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的因子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主
。姚海明:《论中国保险业的市场结构》,《经济评论》2002年第2期。
。Loma{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in Life and Health InsuanccCompanies》a
34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的实证研究
要因素是业务增长规模和盈利能力,其次是保险公司的资产结构,再次是保险公
司的综合成本。那么,中国保险偿付能力总体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也不外乎这几
个方面。
、(一)业务的过快增长,且资产增长远远超过资本增长,导致资本相对不足
追求成长是保险公司的经营目标之一,业务的稳定增长能够促使利润的增加,
但公司的过快成长会给公司的稳定留下隐患。据美国A.M.BEST资信评估公司的
研究报告显示,1969 1998年间,在美国有20%的保险公司由于业务的过快增长
而导致偿付能力不足。。因为随着业务的过快增长,新增保单的大幅增加可能会带
来费用支出的大幅增加,同时若公司的盈余和资本不足以应付超常赔付的需要,
就会发生偿付能力不足。
我国的保险市场与美国成熟的保险市场相比,是~个快速成长的市场,而不
是一个相对饱和的市场。保险市场的快速成长为保险公司的快速成长提供了市场
基础。从理论上讲,保险公司的业务规模与其资本直接相关,高速度的业务增长
需要坚实的资本实力支撑。但我国保险公司在快速成长的同时,资本增加速度明
显落后于公司的成长规模。保险公司的资本金是保险公司抵御风险的重要手段,
若保险公司的资本金比例持续下降,那么必将不断削弱其偿付能力。
表10是中国市场份额最大的三家全国性保险公司1996~2001年的成长情况
表,从中可以看出,这三家保险公司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保费
收入和资产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资本的增长速度,导致“所有者权益/资产”比
率持续下降,而该比率是衡量公司资本充足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指标值持续下
降,说明这三家保险公司随着业务的高速增长,资本充足率却不断下降,从而从
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其偿付能力。
据相关研究模型推测,如果中国保险市场未来5年的年均增长率不低于20%,
与此发展规模相对应的我国保险业资本金的需求量应该是500亿元以上,再加上
由于利差损导致的500亿元的窟窿,我国保险业实际总资本需求量应为1000亿元
以上。由于我国保险业目前的资本金总和仅为300亿元,未来5年的实际资本金
缺口将达到700亿元。这700亿元的差额如果不解决,保险公司是在冒险经营,
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会扼杀成长中的中国保险业@。
①参见Martin Grace,et.a1.Identifying Troubled Life[nsttrers.Journal of Insum∞Regulation.1998,
v01.16.口.249-290。
。郝演苏,《保险业的风险一偿付能力风险对于中屡保险业之影响》,《计算机世界报》2003年第27期。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的实证研究
表10中国主要保险公司1996~2001年成长情况表
单位:亿元
平均
公可指标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l
增速
中国人所有者权益172.12 172.22 144 99 155 92 168.14 173.46 0 16%
民保险资产1172.23 1339 26 1598.99 190l 74 2227.23 2735 59 18.47%
(集团) 保费收入599.58 774 53 1061.62 183845 1260.1l 1320 48 17 09%
公司所有者权益/资产14.68% 12 86% 9.07% 8 20% 7.55% 6.34%
所有者权益30 63 31.16 29.80 31.81 31.73 33.64 1 89%
太平洋
保险公
资产113.24 15912 178.97 238 78 315 06 334 06 24.16%
保费收入87 57 13t 7 124.65 124 92 152.62 228 56 2115%
所有者权益/资产27.05% 19.58% 16.65% 13.32% 11.17% 10 07%
所有者权益22 76 39.63 41.5l 47.22 49 56 64 50 2316%
平安保资产143,04 237.86 325.59 450.36 625.25 948 3l 45 98%
险公司傈费收入97.15 lji.07 1704l 22i.74 273.22 464 57 36.75%
所有者权益,资产15.91% 16.66% 12.75% 10.48% 8.80% 6.80%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7~2002).平均增长速度用几何平均法计算。
(二)资产结构上,现金与银行存款比重偏高,资金运用收益率偏低,导致
盈利能力低下
由于我国《保险法》的限制,多年来我国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仅限于银行存
款、政府债券、金融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回购业务等少数几个领域,并且一直
以来现金和银行存款是保险资金的主要存在形式(见表I 1),这样的确保证了较高
的偿付能力,但是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势必降低,会带来保险公司的总体效益较低
和竞争力较差。而且存款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对寿险公
司来说,当其投资收益率低于保单的预定利率时,就会造成利差损问题。截止到
1999年底,我国保险市场已经累积由于连续8次调低银行存款利率而形成的利差
损达500亿元o。上面已经分析过,过度的利差损将导致保险公司的资本不足从而
恶化其偿付能力。
通过对中国主要保险公司资产结构表(表11)、保险业发达国家的保险资金
运用结构表(表12)中外保险投资状况对比表(表13)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国
保险公司资产中现金与银行存款的比重大大高于保险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这些
国家保险公司的现金与银行存款占总资产的比例一般不会超过10%,而中国达到
。郝演苏:《保险业的风险——偿付能力风险对于中国保险业之影响》,《计算机世界报》2003年第27期。
36 .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的实证研究
7 40%~50%,在2001年、2002年和2003年甚至都超过了50%,达52%多。相
应的,我国保险公司的投资比例较之外国公司就要低得多,外国公司70%~80%
的资产是投资,其投资渠道也很广泛,主要有有价证券、贷款和不动产,而我国
保险资金有20%左右投资于国债,其他金融债、企业债、证券投资基金、回购业
务等加起来也只有20%左右。对固定资产的投资,中国公司也高于外国公司,美
国、日本、加拿大的不动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3.5%、4.7%和4.6%,其中还包
括投资性的不动产,而我国公司这一比例近年在10%左右,且大部分是经营用固
定资产,流动性和盈利性差很多。
表11 中国主要保险公司1996~2001年资产结构表
公司指标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l
中国人民
现金与银行存款(%) 48.42 47.37 42.56 40.12 39.06 42.04
保险(集
投资(%) 19.62 20.12 34.6l 42.32 46 92 37.40
固定资产(%) 17.72 17.44 17.20 13.22 10 99 12.96
团)公司
其他(蛳14.51 15.3l 9.61 6-58 5.26 7.60
现金与银行存款(%) 46.97 44.94 40.31 22.81 24.72 36.22
太平洋保投资(哟22.16 28.52 36.63 48.56 46.89 42.06
险公司固定资产(%) 7.59 6.89 7.5l 8.58 7.40 8.24
其他(%) 23.28 19:64 15.54 20.05 20.99 13.48
现金与银行存款C,∞ 27.87 9.55 25.90 27.33 44.34 56.35
平安保险投资m) 39.90 58.85 47.3l 49.76 30.51 34.03
公司固定资产(%) 10.18 13.07 12.89 9.62 6.97 4.72
其他(%) 22.04 18.53 13.89 13.29 18.18 4.9
资料来源:《中国保险年鉴》(1998~2002年),《中国金融年鉴》(1997年)
表12 主要保险发达冒家保险资金运用结构比较(1997年)
项目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瑞士
银行存款9.4 0.1 10.6 n.a. 1
有价证券5l 66.1 43.7 52.5 44
其中:政府债券15 28.5 n.乱n,a. n.a.
贷款27,4 8.1 27.3 35.4 2
不动产3.5 19.6 4:7 4.6 15
其他8.7 6.1 13.7 7.5 38
合计100 100 100 100 100
资料来源;《上海保险》,1998年第7期。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的实证研究
表13 中外保险投资状况对比(取平均值)
l 项目发达国家中国
f投资方向有价证券一不动产一贷款一存款存款一贷款一债券一不动产
【投瓷证券化程度兰80% >10%
l现金与银行存款0.5%一10% 40%一50%
l资金运用率兰85% 盟5%
l投资收益率兰12% <6%
资料来源:栾存存,《关于我国保险投资业务的新思路》,《财经研究》1998年第10期。
保费收入和资金运用一向被称作推动保险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可眼下在我
国这两个“轮子”转得有些不合拍:保费收入增长迅猛,而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却
逐年下降。据统计,2001年全国保费收入2109.3亿元,同比增长32.2%,资金运
用收益为139.49亿元,资金运用收益率为4.3%; 2002年全国保费收入3053.1亿
元,同比增长44.7%,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但资金运用收益仅为155.85亿
元,资金运用收益率仅为3.14%,为近几年来最低的一年。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狭窄,
限制过多,致使保险投资结构单一,资金运用收益率普遍偏低,导致收益能力及偿
付能力都面临着很大的潜在危机。
(三)保险赔付率不高,但费用率较高,导致综合成本率居高不下
保险赔付率指标反应的是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补偿或给付
的保障程度。保险赔付率既不应该过高也不应该过低。赔付率过高,从保险公司自
身来讲,表明其经营水平低下,所得到的利润就会明显低于赔付率较低的保险公司,
甚至亏损,管理急需改善。赔付率过低,从社会角度讲,社会得不到应有的经济保
障,从而保险费相对过高,增加了投保人的负担,保险公司就不能充分发挥社会保
障作用,也不利于其长远的竞争与发展。
保险费用率是指保险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各项经营管理费用支出的总和占营业
收入的比例,它是检验保险公司费用成本管理水平的重要经济指标。通过这一指标
对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进行考核,有利于提高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降低保险
成本,提高保险公司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表14和表15可以看出,我国的保险赔付率多年来一直在50%左右,与西
方发达国家保险公司80%以I-的赔付率相比偏低。这样过低的保险赔付率对保险
业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会造成理赔不合理,赔付不及时,赔付不充分,使得投保
人参加保险的目的难以实现,严重影响其投保积极性,导致保费收入减少,而为保
持一定的利润水平,保险公司又不得不进一步降低赔付率,如此恶性循环,势必会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的实证研究
影响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从费用率来看,费用偏高是国内保险公司普遍面临的一个
问题。并且随着我国保险公司业务规模的持续迅速扩大,公司的费用成本的降幅比
较缓慢,说明营业收入中相当一部分数量的收入作为费用成本支出了,这对于提高
我国保险公司的利润水平是不利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大多数保险公司在重视核保、
核赔以控制风险和赔付率的同时,还没有对费用成本的增加引起足够的重视,过多
的会议费、差旅费、维修费及办公费用等不合理的费用摊消造成了费用率的居高不
下。
表14 1990~1999年我国国内保险业务赔付率表
1990 199l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I赔付率43.9% 54.5% 58.7% 56.7% 71.3% 54.8% 50.2% 4l 6% 48.6% 33%
资料来源:马鸣家《中国保险市场》,1994年第2章。
表15 1999~2003年我国保险费用率和赔付率简表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费用率48.6% 46.4% 42.1% 39.8% 38.2%
财产险53.8% 51.1% 48.6% 52.0% 54.8%
赔付率
人身险26.4% 22.2% 18.6% 13_3% 12.j%
资料来源:申国保监会网站:www.circ.gov.cn;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站:www.drcnet.com
39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四部分提升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的政策选择
第四部分提升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的政策选择
保险业要的不仅是业务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结构的优化和质量与效益的
提高。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与保险业迅速增长的规模不相适应的弱小的资金
实力和盈利能力是困扰中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在业务增长上对
保险公司进行严格的限制不利于保险公司的发展,那么,降低保险公司经营的风
险,提升其偿付能力的着眼点就应该放在扩充其资本实力和提高其盈利能力上。
另外,从监管的角度,还要加强和完善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要以国有保
险公司股份制改革为重点,大力推进各项市场取向改革,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调
整结构,加强和改善保险监管,防范风险,在保持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
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①。
一、利用各种途径充实资本金,并制定和完善再保险体系以分散风险
(一)扩充资本金
根据中国《保险法》第98条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具有与其业务规模相适应
的最低偿付能力。保险公司的实际资产减去实际负债的差额不得低于保险监督管
理机构规定的数额;低于规定数额的,应当增加资本金,补足差额。”显然,资本
金的规模将限制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
保险公司充实资本金的途径有以下几条:
1.政府注入资本金。政府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增加国有保险公司的资本
金。这种办法政府已经在国有商业银行中有过实践,对国有保险公司也可以尝试。
这种方法可以迅速增加保险公司的资本金,但近年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家
的财政负担很重,资本金不足不是保险业一个行业的问题,国有企业的问题也很
严重。因而,政府对保险业注资的能力很有限。
2.通过增加未分配利润的方式增加所有者权益。这一方式实际上是完全靠保
险公司自身积累充实资本。但是,当前保险经营受到诸多限制,中国保险业的利
润率近年来也呈下降趋势,通过这一途径积累资本金的数量和速度均有限,可能
增加的资本犹如杯水车薪。由于我国保险业目前的资本金总和仅为300亿元左右,
未来5年的实际资本金缺口将达到700亿元。短期来看,靠提高保险公司利润来
。中国保监会主席昊定富在2003年上任后参加的首次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0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匹|部分提升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的政策选择
补充资本金作用非常有限。
3.与外国保险公司合资,引进外资充实资本。外国保险公司的资金实力雄厚,
一般中小型的保险公司资产就可能在1000亿美元以上。中国广阔的保险市场对外
资很有吸引力,因此引进外资不失为一条可以考虑的办法。但引进外资的数量受
到目前保险公司资本规模的限制,当前中国保险业总的资本规模仅为300亿元左
右。按照中国保险市场开放的承诺,外资的比重不超过49%,那么整个保险业靠
引进外资增加的资本金最多不会超过150亿元,同700亿元左右的实际资本金缺
口还差很多。而且,对于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外资的比例应从国家经济和金融安
全的高度加以审视,应该谨慎地让外资持股,所以国有保险公司引入外资数量不
可能很多,且还有相对较长的过程。
4.增加投资主体,募集资本金。保险公司可能的投资主体包括其他金融机构、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各种民间资本,保险公司可以采取定向募集的方式募集资
金。但这种资金由于股权的流动性差,变现能力差,投资回收期长,募集可能会
七匕鞍困难。
6.培育保险公司上市。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就是提供融资渠道和投资渠道,
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一些保险公司一直在努力按证监会及
有关部门制定的规则做上市融资的准备。上市融资不仅可以补充资本金,而且有
利于改善公司治理,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因此,上市筹资是保险公司迅速充实资
本,解决偿付能力不足问题的最佳选择。2003年11月、12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
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分别在香港、美国实现了上市,使保险公司的资
本实力得到明显增强。其中,中国人寿海外上市筹资34.75亿美元,人保财险筹资
62.2亿港元,两家公司筹集资金折合人民币合计为354亿元。保险公司累计所有
者权益比年初增长8.6倍,保险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2004年3月2
日,平安保险集团也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预计平安将于4月接受联交
所聆讯,5月初上市,首次公开募股集资额20亿美元①。
(--)建立和完善再保险体系,在保险系统内分散风险
健全的再保险体系是一国保险业健康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支持,对规范保
险公司的市场行为与经营、控制风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保险法》第100条规定:“保险公司对每一危险单位.即对一次保险事
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所承担的责任,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
o《国际金融报》.2002年2月10日。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叫部分提升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的政策选择
的百分之十;超过的部分,应当办理再保险。”第103条规定:“保险公司需要办
理再保险分出业务的,应当优先向中国境内的保险公司办理。”但目前我国再保
险市场只有中国再保险公司一家专门从事再保险分入业务和转分业务。直接保险
公司之间基本上没有分保业务关系,中国再保险公司回分给各直接保险公司的转
分业务数量也十分有限,除了法定分保部分外,其他分保业务的95%以上流向了
国际再保险市场,不利于我国保险市场的内部积累,并且影响了国家外汇平衡和
国内再保险业务的发展。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国内再保险市场尚未真正建立,
再保险产品的种类过于单一,供给严重不足。随着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所导致
的再保险市场的深度开放,外资再保险公司的相继进入,中国再保险市场的市场
结构、游戏规则和经营机制必将发生彻底的变革。构建完善的再保险市场已成为
中国再保险业积极适应环境变化、勇敢挑战国际竞争的当务之急。
这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对现有的国有再保险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
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将中国再保险公司改造为国有控股、各家
公司和部分非保险企业入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走股份制的路子,
至少可以实现两大突破:一是资本金的突破,放大国有资本的作用。实行股份制,
可以吸收多方面的投资资金,从而实现资金积累的飞跃。二是利益协调的突破,
在国内保险业中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创造“双
赢”的局面,促进保险业和再保险业的共同发展。
2.放宽组建再保险公司的限制,成立商业性专业再保险公司
当前,我国只有唯~的一家再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经营再保险业务。
各保险公司对于自己的分出业务无法选择分入公司进行分保,是一种完全垄断的
市场模式,不利于建立充满活力和有序的再保险市场体系。而且中国再保险公司
只接受各保险公司的人民币分入业务,而不能将人民币业务向国际市场分出。所
有这些,都无法满足国内各保险公司对再保险的需求,严重制约了国内保险业的
规范、健康发展。
因此,我国在入世后的过渡期内,应放宽设立再保险公司的限制.增加再保
险的经营主体,可适当引入专业化的外国再保险公司,允许各保险公司出资建立
商业性的股份制专业再保险公司。逐步形成一个以国家再保险公司为主,民营、
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为辅的再保险市场体系。只有通过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才
能提高保险经营的效率,提升保险服务的质量,促进再保险业的良性发展,更好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四部分提升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的政策选择
地满足市场对再保险的需求。
3,建立国内保险公司之间的互惠分保交换体系,健全风险分散机制,并将经
营同类风险的保险人联合起来,提高保险承保能力,使风险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彻
底地分散,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国内保险市场的保险资源,减少了再保险费的外
流,又有利于推动我国再保险业发展和再保险市场的成熟。
4.改善再保险市场的制度基础,加强监管力度
目前,中国对再保险业的监管方面尚没有任何专门的规章制度,已有的一些
原则性规定,如《保险法》中“同等条件下,优先在境内办理分保”的规定,也
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由于再保险业具有突出的专业性、风险性和社会性
的特点,为保证其规范、稳健发展,应该制定关于准入条件、退出机制和规范运
作的一套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严格监督其贯彻执行情况。可结合我国国情,
制定一部与国际接轨的《再保险法》,需重点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对中
国再保险公司及其他股份制再保险公司、再保险经纪公司的管理、运作规则等加
以具体规定;二是对外资、合资的再保险公司也要做出相应的管理规定;三是分
入业务公司应建立再保险分入准备金制度,做到专款专用,保证有充足的偿付能
力。
二、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收益,降低保险资金运用风险
保险资金运用是现代保险经营的核心。哪国的保险资金运用得好,则该国的
保险业就发达,保险业的偿付能力就高,保险经营的稳定性也就高,反之,该国
的保险业就会停滞。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于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在竞争日益激
烈的环境下,承保利润日渐萎缩,甚至出现亏损。以保险业较为发达的美、日、
德、法、英、瑞士6国为例,在1975~1992年间,6国的财产保险公司承保业务
几乎都是亏损,完全是由于投资业务的盈利才推动了公司的发展(具体情况见表
16)。因此,投资收益成为现代保险公司经营的主要利润来源。西方国家保险投资
渠道多样,一般涉及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基金、股票、抵押贷款、傈单贷款、
不动产等,各类资产都规定了比例限制,保险企业可进行灵活有效的投资组合,
都允许涉足资本市场。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务快速增长,可运用资金也不断增加,2002年实现保费收
入3054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5799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44,6%和56.6%,
而资金运用收益率却由2001年的4.3%下降到2002年的3.14%。保费收入快速增
长和资金运用收益偏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保险投资渠道狭窄,保险公司提高盈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四部分提升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的政策选择
利水平有心无力,这些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经营的稳定性,关系到
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积极探索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提高
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和收益率。
表16 1975~1992年六国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状况
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瑞士
承保利润率(承保盈亏,保费) 一8.20 O.33 O.5l —11.62 —8.72 —8.48
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保费) 14.44 8.48 8.72 13.01 13.29 11.55
综合盈利率(总收益/保费) 5.80 4.56 4.99 1.38 4.57 3.07
资料来源:《现代保险》,1995年6月1日SwissRe发行的Sigma对美、日、德、法、英、瑞
士六国财产保险公司8年经营绩效的调查。
从国际范围来看,放松对保险投资的管制,是现代保险投资发展的基本趋势,
我国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也在逐步拓宽,如允许保险公司进入全国银行业同业
拆借市场,从事债券买卖业务,可申请购买信用评级在AA级以上的中央企业债券,
可参加沪、深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可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等,
但与国外的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仍待进
一步拓宽。
在充分考虑到投资安全性的基础上,要提高保险投资的赢利性,可以从以下几
个角度着手:
(一)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有效提高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
1.允许保险资金直接入市。
虽然现阶段中国资本市场还不规范、不完善,但是资本市场只有在发展中才能
得到规范和完善。中国保险业也不能坐等资本市场规范和完善以后再发展,必须与
资本市场同步发展、规范和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完善需要一大批理
性的机构投资者,需要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保险业就是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保险
业资金长期稳定的特性决定了其进入证券市场将给市场带来长期稳定的资金,对证
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中保险资金(含养老金)的地位
和作用非常重要。根据美联储的统计,1999年美国保险资金达12万亿美元,占美
国货币及资本市场资产总额的34.7%,美国保险业是资本市场中最大的机构投资
者。
原先我国保险公司只能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股票市场,需要付管理
费用和托管费用,实际成本很高,而且保险公司的投资额已经占基金市场的30%
左右,再增加投资,风险将会过于集中。新修订的《保险法》允许保险资金进入资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四部分提升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的政策选择
本市场,但需要国务院批准,投资比例由保监会制定。2004年2月1日,国务院
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表示:“支持保
险资金以多种方式直接投资资本市场。使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
者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目前中国保监会正在制定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具体
实施方案。
截止到2003年年底,保险业的总资产已经达到9122.8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
额达8739亿元,同比增长51.4%。如果允许5%的保险资金直接入市,2004年保
险资金直接入市的金额至少450亿元。保险资金的直接入市在增加保险资金配置品
种的同时,对改善保险公司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都有重要作用。资金运用方式的扩
大也可以使保险公司开发出更多样化的产品。另外,成本支出一定程度上也被节约。
据测算,仅就投资效率而言,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通过投资基金间接入市的成本要
低一个百分点①。
2.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于更宽范围的企业债券。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债券融资
是股票市场融资的十几分之一,企业债券市场与整个债券市场或者股票市场相比都
显得微不足道。2000年,我国包括国债在内的证券市场融资达6400多亿元,而企
业债券融资仅73亿元。沪深股市交易中的股票已逾千只,而交易中的企业债券只
有13只@。可见,中国的企业债券,包括可转债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将
为保险资金的运用提供更大的市场。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2003年出台了《保险
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办法》,扩大了保险资金投资企业债券的范围,由只允
许投资三峡、铁路、电力、移动通信等中央企业债券,扩大到自主选择购买经主管
部门批准发行,且经监管部门认可的信用评级在AA级以上的企业债券,投资比例
由不得超过总资产的100/o提高到20%。
3.不动产投资。可以允许保险资金特别是寿险资金投资于资金需求量大、占
用时间长、风险较小而收益较高的基础设施,如参与高速公路、铁路、大型桥梁、
港湾、机场、隧道、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既有利于保证保险公司投资与负债期限
的匹配,又有利于加快城市公用事业建设。保险公司投资于不动产可以采取银保联
合贷款形式和保险公司联合贷款形式,以便弥补各公司资金实力的不足,实现分散
投资,并提高在基础设施项目贷款业务上与商业银行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o赵皖平:《保险资金的有效管理与运用》,《中国保险》2003年第9期a
。夏有林:《企业债券市场的架构安排和制度创新》,《上市公司》2001年第9期。
45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四部分提升我霉保险偿付能力的政策选择
4.外币资产投资。对现有外币资金除了可以开展结构性存款外,还可允许从
事B股交易;允许购买中国政府及企业在海外发行的债券;允许购买信用等级高
的外国政府债券、金融机构证券等。可以根据保险的需求和实际投资管理能力,按
总资产的规模核定一定比例允许人民币自由转换成外汇资金,投资于海外资本市
场。尽管存在一定的汇率和投资风险,但从长远看,这对于保脸公司合理匹配投资
组合.完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投资收益和分散风险是大有裨益的。
(二)建立合理的保险资金运用模式,加强对保险资金运用的专业化管理
国外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模式一般分为以下三种:即外部委托投资、公司内设投
资部门和设立专业化保险投资管理公司。规模较小的保险公司一般通过设置保险投
资部进行投资管理,或者,除自行管理部分资产外,还将主要资产委托给其他专业
投资机构进行管理。而大型保险公司通常设有专业投资管理公司,作为受母公司委
托专门进行投资的公司,独立进行资产运营和管理。这三种模式均对资金运用实行
统一、集中管理,实行包括投资决策、投资风险评估、资产管理和投资行为监督的
投资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公司可运用的资金规模迅速扩大,部分保险公司
的可运用资金规模,从数十亿元到上千亿元不等。原先内设投资部门的管理模式已
不能适应保险资金规模日益扩大、投资业务量和投资品种快速增长的需要,应以有
效规避风险及获得最大投资收益为原则,鼓励保险公司采取国际流行的资金运用模
式,规范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体系。
1.允许有条件的保险公司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专门负责保险
资金的运用,积极谨慎地参与资本市场运作。2003年下半年,中国人保和中国人
寿相继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为今后保险资金的专业化运作打下了基础。
2.允许部分保险资金委托给其他专业化投资机构管理,这种方式既符合国际
惯例,又有以下优点:一是充分利用专业机构人才优势;而是能节约成本;三是可
以规避风险,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严格的投资比例限制,确保资金的安全。
(三)强化保险投资的风险控制
当前在我国开办业务的外资保险公司,都有着比内资公司更为广泛的投资渠
道。对外开放,首先应当对内开放,允许所有内资保险公司拥有广泛的投资渠道。
但是在放开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保险投资的风险管理。根据美国
保险业1996~2000年的测算,保险公司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如图5”。
o赵皖平.保险资金的有效管理与运用.《中国保险》2003年第9期。
46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四部分提升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的政策选择
图5 保险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构成
从图5可以看出,投资风险是保险公司最大的风险,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保险
资金运用的风险控制,强化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意识。
1.加强保险公司财务指标的风险监控。根据国内保险公司经营的实际情况,
充分加强财务指标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定相关的投资策略,谋求资产、负债在期
限与结构上的匹配性,达到控制风险、获得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同时,可借鉴国
外的动态财务分析法,分析评估不同时期、不同投资策略下的保险资金运用过程,
找出风险与盈利的最佳平衡点。通过对宏观经济和利率、保险公司资产负债、保
险公司动态财务指标的全面分析,全面反应保险资金的运用情况和效果,加强对
投资活动的风险管理。
2.健全保险资金风险投资组合,规避市场风险,可将保险资金按一定比例组
合投入多个领域:稳定但收益一般的存款和债券领域;有一定风险但收益较高的
抵押贷款领域;有较高风险但收益可能很高的股票和不动产投资领域。为最大限
度的防范风险,可以按照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我国目前也在实行的总量结合比例
管理办法,将保险公司投在不同类别上的资金根据其风险程度进行区分,实施不
同的总量和比例限定,以在增加收益的同时,用风险的不同组合来规避可能的投
资风险。
47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四部分提升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的政策选择
三、保险公司、行业协会和监管机构三管齐下,加强对保险偿付能力的管理
我国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模式是属于“强式监管型”的,政府实施的是
两个层次全方位的偿付能力监管,既监管条款、费率,又监管最低偿付能力额度。
正常层次的监管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资本金要求、费率和险种设计、准备金提
存、再保险规定、资金运用方式和规模的规定以及保险监管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能
的规定。在偿付能力额度监管方面,主要是规定了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不得
低于法定偿付能力,另外对产险公司和寿险公司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计算做了
规定。
2003年3月24日,中国保监会发布的《管理规定》参照国际惯例完善了偿付
能力预警指标体系和偿付能力报告制度,提出了对偿付能力不足公司“分类指导”
的监管原则。这意味着我国政府对于保险业偿付能力风险的监管框架初步形成。
中国保监会开始构筑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状况监测的两道防线:第一道是通过预
警指标体系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监测。第二道是强制性的
偿付能力额度监管,对偿付能力充足率小于100%的保险公司,保监会将把它列为
重点监管对象,根据其严重程度分别采取责令提出整改方案、责令拍卖不良资产、
责令停止新业务和依法接管等措施。同时将保险公司的产品、业务范围、增设分
支机构、资金运用渠道等审批事项与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挂钩,将偿付能力是否
充足作为一项基本条件。因此,我国已经在制度上建立了监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
风险的防火墙。今后主要是要认真落实和执行《管理规定》,切实做好偿付能力监
管工作,以此为基础,还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保险公司自身要加强对偿付能力、资产负债和成本的管理
1.保险公司自身要十分重视保证偿付能力。保险的基本职能是对保险合同责
任范围内的经济损失和人身损害给予经济补偿和给付,这就要求保险企业必须具
有足够的偿付能力。新《保险法》实施后,保险企业必须十分重视保证偿付能力,
严格遵守保险法规对于偿付能力的各项规定,经常检查和分析监管指标的执行情
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要重视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由于过去我国保险企业资金运用渠道狭窄,投
资方式单一,因而对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没有注意。今后资金运用渠道有所拓宽,
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问题应该引起重视。这方面问题包括资产负债在持有时间上的
匹配、在实现收益和保证利率上的匹配以及在计价基础上的匹配等。这些问题对
于保证偿付能力十分重要,今后应该吸取国外经验,加强管理。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四部分提升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的政策选择
3.加强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降低保险公司成本。实行预算管理是保险公司
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径。保险公司的预算管理可以将公司的费用支出控制在一个可
预测的区间内。保险公司可以按期将预算费用和实际运营费用进行对比,如果实
际发生的费用超出预算,则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若实际费用不及预算,则需要预算编制部门找到预算编制偏差的原因,推广节约
成本的方法。修订今后的成本预算。从而保证费用支出的科学合理,降低保险公
司的成本。
(二)保险行业协会要进一步发挥监管辅助作用
1.重视行业自律,起到监管辅助作用。行业自律在国际上十分重视,是保险
监管的辅助力量,在起到市场主体间联络、信息、技术咨询和共享服务等作用的
同时,其最重要的角色是在某种程度上独立充当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和行业经营行
为的仲裁者。当前我国保险行业协会已经成立,但自律机制还不健全,应该通过
适当途径,极力扶植此类半官方的行业组织的出现和成熟,更好发挥他们的自律
作用。要通过制定行业规章、互相检查、经验交流、人员培训等方式,建立行业
内部相互激励和约束机制,更好起到行业自律的监管辅助作用。
2.开展保险信用评级,提供保险信息服务。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十分重视信
用评级。信用评级不仅可以为投保人决策提供客观依据,而且有助于保险公司规
范经营行为,并可为监管当局提供大量有关偿付能力方面的信息。在这方面,我
国过去没有重视,从今后发展看,应该开展此项工作。评级的方式可以采用自愿
的有偿评级,也可采用非自愿的无偿评级。对于评级机构,可以引进国际上著名
的评级公司,也可邀请国内评级机构或行业协会。通过信用评级,可以起到早期
预警系统的作用。
(三)保险监管机构要进一步完善偿付能力监管
1.既要重视偿付能力监管,又不能放松市场行为监管。从近年来我国公布的
保险法规来看,偿付能力监管的内容有所增加,最近新《保险法》又强调了要对
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实施监控:而对条款费率、资金运用和财险再保险比例等
的监管有所放宽,以支持保险业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条款费率,只规定关系社会
公众利益的保险险种、实行强制保险的险种和新开发的人寿保险险种等的保险条
款和费率要报监管机构审批,其他险种只报备案。对于保险资金的运用,取消了
不得用于向企业投资的规定,改为“不得用于设立保险业以外的企业”。对于财险
再保险比例,改为要按“有关规定办理再保险”,取消了原规定的20%再保险比例。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第四部分提升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的政簧选择
因此,新《保险法》实施以后,我们既要重视偿付能力监管,又不能放松市场行
为监管,目前应该是两者并重。
2.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管理规定》
对最低偿付能力的计算,借鉴了英国的监管额度办法:对实际资产和负债的认可
标准有了新的规定;对监管指标也根据新的情况比过去作了较大调整,基本上符
合我国现行监管的要求。但从长远看,这些指标都属于静态监管,反映的都是过
去的经营业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保险监管提供分析依据,如果一旦公司经营
环境发生意外的变化,就会失效。
总之,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保险监管是一个国家保险市场健康发展的重
要因素,对正在逐步发育成熟的我国保险业来说,只有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监管
体制和科学的监管技术手段,结合我国市场特点,才能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科学、
有效、合理、适度的保险监管体制。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结语
结语
通过对主要中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我国保险业总体偿
付能力低下已是客观事实。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条:一是业务的过快增长,且资产
增长远远超过资本增长,导致资本相对不足;二是资产结构上,现金与银行存款
比重偏高,资金运用收益率偏低,导致盈利能力低下;三是保险赔付率不高,但
费用率较高,导致综合成本率居高不下。
针对引起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可行的对策措施主要
有:
一、通过政府注资、增加未分配利润、引进外资、引入民营资本和改制上市
等方式充实保险公司的资本实力。其中改制上市是保险公司尤其是国有保险公司
迅速充实资本、解决偿付能力不足问题的最佳选择。
二、通过对现有的国有再保险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商业性专业再保险
公司、建立国内保险公司之间的互惠分保交换体系等措施建立和完善再保险体系,
在保险系统内分散风险。
三、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包括允许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允许保险
资金投资于更宽范围的企业债券、不动产投资和外币资产投资,同时,建立合理
的保险资金运用模式,加强对保险资金运用的专业化管理,强化保险投资的风险
控制。
四、从保险公司、行业协会、监管机构三方面加强对保险偿付能力的管理。
主要是保险公司要重视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降低保险
公司成本;行业协会要重视行业自律,起到监管辅助作用,还可开展保险信用评
级,提供保险信息服务:监管机构在重视偿付能力监管的同时不能放松市场行为
监管,同时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
另外,限于篇幅和分析重点,以下问题本文仅有涉及,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一是我国寿险业存在的利差损问题,包括其成因、现状和改善措施等等。
二是我国保监会颁布实施的《管理规定》是参照英、美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
体系制定的,由于各国保险业的实际情况不同,这些监管指标、指标值的正常范
围以及各项资产的认可比例是否适用于我国保险业,还值得研究。
三是由于数据采集上存在困难,本文在对中国保险偿付能力总体评价时仅用
了三家最大的保险公司各自的偿付能力及其变化为代表,另外仅对2001年主要内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结语
资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影响因素与偿付能力因子得分情况做了分析,仅用一年的
数据可能会使分析结果具有偶然性,若能有近几年中国保险业总体偿付能力的数
据,可通过考察其变化情况和原因而使分析更为客观、深入。
四是允许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后,在目前证券市场不规范、风险较大的情况下,
保险公司是否会将大量原本存于银行的资金投入股市,因为投入股市不一定带来
较高的收益,也可能要承受较大的亏损。另外,由于目前基金市场不景气,投资
收益率较低甚至亏损,如果保险公司将投资于基金的资金而不是银行存款转投于
股市,将使不景气的基金市场雪上加霜。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特瑞斯-普雷切特,琼·丝米特等著,孙祈祥等译:《风险管理与保险》,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卡尔‘H·博尔奇:《保险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9。
[3]Mark S.Dorfrnan:《当代风险管理与保险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魏华林等:《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及其监管》,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5]魏巧琴:Ⅸ保险企业风险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5】魏巧琴:《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6】封进:《中国寿险经营的风险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7】粟芳:《申国非寿险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8]于洪彦,徐莉静:《保险统计分析概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9]袁志发,周静芋:《多元统计分析》,科学出版社,2002。
[10】雷钦礼:《经济管理多元统计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11]洪南:((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12】张宜华主编:《精通sPss>),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3]乔桂明:Ⅸ中国保险业发展战略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4]江生忠:《中国保险产业组织优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5]邹平,刘虹:Ⅸ中国保险改革发展启示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6】马明哲:《中国保险市场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17】张喜坤主编:《保险统计理论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18】裴光:Ⅸ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19]孟昭亿:《中国保险监管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0】张响贤:《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加快保险业发展》,《保险研究》,2003
年第2期
【21】王安然:《论我国保险中介业》,《保险研究》,2002年第6期
【22】田吉生,金伟飞:《论以客户为中心的保险服务创新》,《保险研究》,2003
年第2期
【23】庹国柱:《垄断结构一中国保险业的必然选择》,《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2年第6期
[24】李爱东:Ⅸ保险业信息不对称与诚信体系构建》,《保险研究》,2003年第1期。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参考文献
[25]姚海明:《论中国保险业的市场结构》,《经济评论》,2002年第2期。
[26]彭雪梅:Ⅸ论我国保险监管模式的选择方向》,《金融研究》,2000年第1期。
[27]隆武华:《国外保险资金与股票市场》,《保险研究》,2000年第2期。
[28]孙建:《保险投资基金市场相关问题分析》,《保险研究》,2000年第4期。
【29]胡炳志,王兵:《我国保险公司的最佳经济规模分析》,《保险研究》,2000
年第10期。
【30】刘茂山:《保险发展研究》,《保险研究》2000年第11期。
[31】江生忠、宋一乔:《现阶段我国保险产业地经济分析》,《保险研究》2000年
第3期。
[32】石印:《推进中资产寿险公司资本化经营的战略思考》,《上海保险》2001年
第7期。
[33]王斌:《中国保险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分析》,《上海金融》2002年第10期。
[34】彭雪梅:《中国保险业的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分析》,《华南金融研究》2002
年第2期。
[35]王新涛,陈政:《我国加入WTO后完善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应对》,《甘肃金
融》2003年第1期。
【36】王绪瑾:《中国保险市场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1期。
[37]朴智管理咨询公司:《中国保险路径选择和隐忧*,2001年。
[381罗朝晖:《现阶段中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研究》,《上海保险》2003年第
l期。
[391沈锡飞,昊航:《我国保险市场的统计指标设计以及相关分析》,《上海统计》
2000年第3期。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课题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课题
1、《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国际化程度比较分析》
发表于《江苏统计》,2002年第10期
2、《江苏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
发表于《江苏统计》,2003年第6期
3、《苏锡常地区和苏中、苏北地区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江苏省2002年重点软科学研究课题
4、《中国保险业发展战略研究》
江苏省教育厅2002年人文社科课题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实证研究后记
后记
卷阴荏苒,在硕士论文定稿之际,三载的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二十多年的
求学历程也即将告一段落。多年来,我品尝了求学的艰辛,但令我感受曼深的是
师长的教诲,同学的关怀。。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乔桂明副教授,乔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
度将让我终身受益。乔老师正直友善,为人师表,在学习、生活上都给了我无微
不至的关心,我将铭记在心。乔老师花费大量时间,付出艰辛劳动帮我修改论文,
并提出很多有益的意见,令我感动终身难忘。
同时,我还要感谢万解秋、贝政新、王光伟、王志明、徐镇南、姚海明等多
住老师给我的授课与指导。我深深知道三年来我知识的积累和心智的日趋成熟郝
离不开他们辛勤的努力。
此外,我要向我的师兄师弟和同学们,特别是詹宇波、r亚、刘瑞花、姜乐
表杀由衷的感谢;向所有在三年的求学历程中关心务帮助过我的朋友们致意!
最后,我还要向我的家人表示深深的敬意并口感谢,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无所不
在。
秦少杰
2004年3月于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