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13042个人信用体系的比较与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个人信用体系的比较与研究
姓名:魏春元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门明
2003.3.1
提要
yj
slQl8s
/信用是社会经济的精神支柱,个人信用是信用体系的基石,因此建立和完善
个人信用体系,是关系到国家经济能否正常运转和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个
人信用体系包括信用主体、信用评分系统、征信机构、信用报告使用者和相关法
律规范。)本文从构成个人信用体系的三个重要方面——个人信用征信机构、相关
法规、信用评分系统,运用比较和研究的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同信用模式下的征
信机构的建立和特征、不同法律渊源下征信相关法律对征信行为的制约和对整个
征信体系的影响、不同模式下信用评分内容和效率等问题。从而,对发展中国家
如何建立本国个人信用体系提出建议。
对于发展中国家建立本国征信系统应该首先考虑公共模式;发展中国家建立
个人信用体系必须制定相关的数据保护法规,相关法律、法规应该与征信行业相
适应;对于信用评分系统,应该考虑总体效用,既评分系统的建立是一个逐步完
善的过程,适当的信息采集和管理可以使效用最大化。以上研究对我国建立个人
信用体系也有借鉴作用。
/本文从选题到定稿经历了半年的时间,期间我的老师和好友都对我的写作给
予了帮助、提出了建议。在此特别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门明教授对本文的指
导,还要感谢王易先生为我撰写论文提供了很多基础性的数据资料,此外,还有
樊春艳女士和刘睿女士,没有他们的全力帮助和热忱支持,我个人是无法在这样
短的时间内完成这篇论文的。)。,2‘、一
臼幻、、≯谊;
摘要
个人信用制度是现代辛{_会nq一个标志,个人信用休系是完善现代社会经济框
架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随着我围经济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适合
巾国经济的个人信用体系,成为了我们这个阶段的一项任务。1999年在国务院
的支持下,中囝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在一I二海成立了中国大陆首家开展个人信用
联合征信的专业资信机构一上海资信,作为搭建中国个人信用体系的试点项目。
2002年巾困启动了闻内个人信用体系框架的搭建工作。因此研究个人信用问题
具有现实意义。
木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研究当今发达国家个人信用体系中的利弊,
探讨适合发展中国家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模式。全文从个人信用体系中非常重要
的三个方面一一征信机构、相关法规和信用评分系统——对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
和发展过程中的普遍问题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在对征信机构的设置和运作模式的探讨巾分别讨沦了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
两种不同的模式。在典型的欧洲模式下,信息共享依赖于公共征信机构,政府深
度介入千i『:信管理,信息交换足强制性的。当然,欧洲国家社会、经济、文化背景
符异,征信机构的设胃情况也棚列复杂,在一些环境下,公共征信机构与私营征
信局共存。这为我们研究公共征信机构和私营征信局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便利。通
过对比欧洲不同国家征信机构的设置和运作情况,发现公共系统和私营系统之间
存在替代效应和挤出效应。美国模式既完善又特殊,美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征信
机构的国家,长期的历史沉淀,使得美国狂信行业分]_十分细致。与征信相关的
机构包括彳i『:倩局、信用分析模型公司及联邦贸易委员会等机构、组织。
分析两种模式在机构设胃和运作方式上的异同:一方面,两种模式在政府介
入的深度、信用信息的收集范围、贷款信息汇报起点、负而信息保存时间等方而
存在差异;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趋同,两种模式也有统一发展的趋势。通
过机构前存在的统计分析,得出“一家私营征信机构的前存在有效地阻止了公共
征信机构的创建。”的结论。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创建公共征信机构一方面可
以弥补私人征信机构的不足,另一方面,公共征信机构已经或部分地补偿了政府
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不力,从而防止了借款中包含的道德风险。
但足,公共机构很难使憋个系统达到19自累托最优状况,不利于社会资源配置,
私营征信局『F有取代公共系统之势。而政府一方面作为个人信用征信机构的所有
者,另一方而又同时充当监管者的角色,很难树立公正的社会形象。当中国政府
建立起全国统-f=t'J个人信用征信机构之后,应引入竞争机制,对国有征信机构进
行股份制改造,使政府部门逐渐淡出,并最终扮演征信系统中的监管者,维护整
个系统的有序运行。
在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方而,法律制度要保证社会征信的正常运转和信息的
快速传递,同11、f也要保证涉及个人信息的棚关人的个人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而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种法律体制,对个人信用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影响也不相
同。在大陆法系下,特别是源于法国民法系‘的国家,基本上不存在私营性质的
征信机构。
各国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一般包括:(1)征信机构立法框架;(2)隐私与
消费者权利保护立法框架;(3)竞争和监管立法框架。个人数据保护和隐私限制
是征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发展中国家建立本国征信相关的法律、法规时应考虑
本国的现存法律渊源、法律体系结构、已存相关法律规定、社会道德取向、社会
经济效率和市场发达程度等问题。
信用评分是对信用风险的度量,通过研究所有授信系统的共同特征,归纳出
建立信用评分系统的七个步骤。并阐释了信用评分系统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从风
险管理上看,信任不足风险和信任过度风险发生的机率与信用信息的完善程度有
关,评分机构收集的资料含盖的内容越多、越全面,评分结果就会越可靠。通过
分析国外个人信用评分系统主要参数,并希望对我国个人信用评分系统的建立有
所裨益。
通过对征信机构、相关法规和信用评分系统等与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相关问题
的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一、发展中国家建立本国征信机构应该以公共系统
为优;二、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必须制定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体系对信用体
系有制约作用:三、信用评分系统的建立应考虑通用性、适用性和前瞻性,信用
信息的收集要考虑效率问题。
既源于拿破仑法典.
Abstract
Individual el edit system is a trademark of modern society.Individual credit system
j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the perfection of modern social and economic framework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it is a cmcial task to set up appropriate Chinese individual credit system.
Under the support of the State Council,People’s Bank of China,together with
departments related,set up the first individuaI united credit information
department⋯一Shanghai Credit.jn the mainland China in 1 999.which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triaI practice of Chinese individual credit system.In 2002 China began
to sel out lhe framework for domestic individuaI credit system.
The present article adopts comparative and analytical methods to study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ndividuaI credit systems in developed countries.and
fnrther explores the mod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set up individual credit systems
The article also discusses some fundamental problems jn tile process of building and
developing individuaI credit systems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credit
information department.relative 1aws and credit rating system.
1n the discussion of setting and exercising of credit inforrnation department.the
present article discusses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modes respectively.In the
typical European mode,information sharing depends largely on the public credit
information arrangements.Government involves in the management of credit
information and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is obligatory.Of course.due to the
diversified social,cnltural,and economic backgrounds,the setting of credit
jnformation departments is complicated in those European countries.In some
circumstances.we find the coexistence of public credit information department and
private credit information bureau.which may provide some clue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ystems.The present comparative study aims to find
out the replacement effect and extrusion effect betwee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ystems
The American mode js perfect and special.America is the earli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to have credit information department.Consequently,the division of American
credit jnformation professions is quite detailed and specified.The departments related
are credit information bureau.credit analyzing mode company.and federal trade
committee and some other department and organizations.
The article also analy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cnccs in the setting of
departments and exercising modes.On one hand,there are difiereIlce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一the extends to which the government may involve.the scope in
which the data may be collected.the starting point of loan jnformation report and the
reservation time ofnegative jnformation.On the other hand.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y’the two modes also llave similar developing tendency.The present
collected data result in the conclusion that“a private credit investigation department
may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setting of public credit information department”.
Therefore,public credit information department set up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may remedy the defect fi’oln pt ivate credit infnrmation bureau.At the same time.it
may compensate the government’s deficiency in protecting the right of creditor,which
may avoid the morality risk in Ioans.
However,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the public department tO make the whole system
achieve Pareto optimal condition and it may do harm tO the attribution of sociaJ
resources.Therefore,there iS a tendency for the private credit bureau tO replace the
public system.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the govemment tO set up its fair sociN image,
being the owner and supervisor of individual credit information department at the
same time.Affe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et up the nation wide individual credit
information department.competitive should be in仃oduced to refotin me state—owned
credit information department.Gradually.the government will change its role to be a
supervisor tO protect the smooth fimctioning of the whole system.
As for the setting up of laWS related.the law system should assure the proper
functioning of social credit information and the quick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Meanwhile.it should also assure the right of those individuals involved.In the
Continental and Anson.US law systems.there are difierences in the sexing up and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credit infon-nation system.Under the Continental Law
system.especially in those countries whose 1aw resulted from French Law,there iS no
private credit information department.
The laWS involved are:f 1)the legislation frame for credit information department.
(2)the legislation frame for privacy and consumer right protection,(3)the legislation
frame for competition and supervising.While making related laws.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following aspects:t11e origins of present
law,】aw structure.existed laws and regulation.social morality,social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the extend tO which the market iS developed.
Credit rating refers to the measuring of credit risks.Afcer studying the common
features of system,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seven steDs to set up credit rating
system and explains the key issues related to the management of credit rating system.
From the angle of credit management,the potential credit deficiency risk and credit
excess risk are related tO the extend of credit information.The more information
involved in the materials collected.the more reliable the result is.The article hopes
that the setting of individual credit rating system may benefit from the analyzing of
major parameters in foreign individual credit rating system.
Atier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redit information department.1aws related.the
credit rating system,and other problems related to individual credit system,the
present article draws也e following conclusions:(1)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take
the public system as the priority when setting up credit information department;(2)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should be made when setting up individual credit system;
(3)credit rating system should be complimentary,applicable and proacfive.Efficiency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collecting credit data.
第一章导言
诚信是个人立人、企jfk立业、国家立国之本。在现代经济生活q1,“信用”
其有多秘翕义。酋先,馈愆是一种入与入骢关系,是久类个体结成人类社会的一
个必要条件;第二,对信月j一霄z质I!|勺判断没有绝对客观的依据,我们对于一个人未
来的信用状况通常是通过对他过去的了解和一般经验束判断的;第三,信用具有
不确定性,ln于倍_f=|j自身的时问特性,即承诺在先,实践在后,~量无法实现。
即构成信用风险。
一个完整瀚信用体系遂常包括国家信用、企渡信用写个人信用。个入信用体
系是整个f青,rFl体系的基石,个人信用体系完善与否是社会进步的懑要标志。
篇一节个人傣用体系与相关理论
个人信用体系⋯般包括信用事体、信用评分系统、彳i:E信机构、信用报告使用
者秽捆关法律援范。信用主体是臻麓用报告所擐囱昀对象+是具有涎事行为憩力
和一定偿还能力的个人。信用评分系统是对个人过去的信用数据和特定行为进行
谔徐豹系统,系绞通过对过去弱谬判柬预测信用主体未来的藏用风险。镊馈现构
是个人信绡数掘忡淡集者和信用报告的发布者,征信机构利用信用评分系统和其
他|二具对个人信用度进行公正的评价,并出售标准化的个人信用报告和信用分
数。信用报告的使用者包括商业锻行、提供贷款的零售商和其他合法的信用报告
的91勾买兹‘。信用搬钳的使用兹通过购买有关信用主体标准化的个人信用报告,获
褥套ft化盼个人信用评佑臌务,以此作为信用放款的依瓣,蕊遴信膈风险,援高
贷款效琦跫。
一、有效霞j场霰澄与令久信j^}l
开拓个人信用资源的根本目的是要造就一种私人则富合理配臀和提高其利
臻效率熬方式,最有价垂堇瓣令久信用资滔是资产信溺。列’予一个有效率熬令人痿
用市场来说,必须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流动和共事,即有效率的个人信用市场是
建立在煮效枣场锻滋<EMIt)2綦黜上鹳。
这是建立在市场信息对称基础上的模型,放款人能够快速、方便地获得借款
人的信”弱疆告和信用分数,从丽确定合理的借贷绘悠;借款入也可以荻德有关市
场的信息,从而限定了放款人的利润。两方面的约束,使得资源得以合理配胃,
市场实现效率。
有效市场锻浇隐含的前提是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无交易成本和所有信息都
很快被i/y场参与湍领悟并立刻反映到市场价格中。这些情况在现实中很少i.Ij现。
丽我们所熟悉的个久信用市场是被少数巨头税构所垄断翰,信息瀚传播羚嚣总是
对称的,市场规模和完善程度使得交易成本差异很大并且不会零,因此贷款价格
也会出现偏离。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途径包括建立独立、公正的征信机构,政府强制性干
预和法制化管理等。独立的征信机构可以使信用信息的征集程序化和透明化,便
于信用信息的使用者了解信息的含概,方便地进行比较。政府干预可以使得一些
还不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更加规范,在缺乏市场机制约束的环境下,强制性的信
用信息管理手段保证了借贷双方的利益。法律制度也是对市场机制形成约束,保
证了信用信息的质量。尽管以上手段有效保护了信用信息的流动,但是信息的完
全对称难以最终实现,如何达到整个体系的有效运转,还需要用效用来衡量。
二、个人信用体系的效用衡量
在个人信用市场引入各种制约条件后,需要权衡各方面的利益。限制条件越
多,最终的效应就越难以预料。怎样才能达到一种最优的状态呢?为此,在考察
效用时,就不能从某个部门、某个行业的角度出发,而应该全面考察引入个人信
用体系后,社会经济总效应是否达到最大化。
社会经济总效应包括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内部效应指引入个人信用体系
后,为个人信用贷款等行业所带来的利益;外部效应指由于个人信用体系的引入
和发展对整个社会诚信观念、经济秩序的影响和改变,并由此带来的经济利益和
社会文化效用。内部效应比较容易衡量,通过历史数据可以清楚地说明内部效应
的变化。但是,外部效应通常不容易衡量。一方面,外部效应需要长而复杂的传
导链,因此会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延迟期;另一方面,外部效应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既包括经济方面的效应,也包括社会文化方面的效应,衡量经济方面的效应相对
容易,而社会文化方面的效应衡量起来就复杂得多了。
对于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内部效应可以用定量的方法进行测量。最简单的办
法是进行费、效分析,费用方面包括建立系统的成本开支、系统维护的费用支出、
以及由于引入系统后因为业务范围和客户群的变化所减少的收入;收入方面包括
进入系统后业务范围和客户群的增加、呆坏帐损失的减少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
带来的利益。对于外部效应的衡量通常采取定性的方法,只需判断进入系统后带
来社会效应的影响趋势即可。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影响,对收集信用信息的约束变得尤
为重要。个人信用相关政策力度的范围、强弱对系统最终达到的效果有深远影响。
在有效市场假说无法实现的现实社会,缺乏必要的政策性管理的后果不言而喻;
而过多的政策干预必然会引起社会对征信机构独立性的置疑,而且也会影响整个
市场的效率。在两者之间寻求~个可以使引入个人信用体系总体效应达到最大化
豹均衡点,才是解决效用问题的关键。在这个均衡点上,总效应达到最大,个人
信用体系才得以实现最优,既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研究当今发达国家个人信用体系中的利弊,
探列适合发展巾困家建立个人信川体系的模式。全文从个人信用体系巾非常重要
的三个方而—一征信机构、^H关法舰和信用评分系统——对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直
和发展进行了阐述。一些发展中『i,1家成功地建立了木国的个人信用体系,还有一
些是⋯于被迫3。我固目前正7【:建市个人信门J体系,这电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增
长的需要。在众多的外国成功案if,Jrf,,一些是具有共性的,是每个国家在建立个
人信用体系时都会遇到的问题,本文试图在比较中发现这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并希望能对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有所裨益。
第二节我国个人信用与信用体系状况
两方发达同家通过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评估系统和信用管理系统,逐步培育
出了科学、成熟和有效的个人信用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1998年,
美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达到47378.23亿美元:其它巾短期消费信贷期限5年以
内的余额也达到13010.44亿美元。个人信用对推动美固经济迅速发展的作用不
可.f.氐,frIi。
改革丌放以来,随着我囡经济【自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国家为
了维护市场经济所必须的信用秩序,颁布了《企业破产法》、《民事诉讼法》、《公
司法》、《票据法》、《担保法》、《合同法》、《会计法》等经济法规。同时,中国人
民银行总部建立了数据中心,把全国410万户企业所有贷款的信息、还款记录全
部集r}1起来,该数掘rh心每月接待20万人次查询,减轻了银行信贷风险。困家
已经扁动了巾小企业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培育工作,建立了社会查询机构,做到了
市场!l{l管部门对信息资源的共享,对48万个工商企业开始建立了信用记录,具
备了向社会提供标准信用报告的服务功能。截止到2001年,全国已经建立为rIl
小介;LbN务的各种担保机构360多个,覆盖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目前为中
小食业提供了信用担保100多个亿。目前,全国有334个城市建立了企业信用档
案数据库。
上述努力远远达T.N正处于转型期的庞大的中国市场对信用体系的要求。而
m这些法规和试点办法偏重于规范和约束以企业为代表的经营性市场主体,而
对个人为主体的信用规范、法规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忽视个人信用的法制建设,
也对孙Ik信用的制度建设产生了十n当大的负而影响。近两年来,我国信用约束机
制不但没有得到JJ|1强,在很大方而还被弱化了。社会中不讲信用、无视信用、破
坏信用的现象比比皆是,与此有关的经济案件正在逐年增加,为维护市场秩序,
需要政府部门积极作为,更需要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国内企业特别是个人信用体系
的培育丁作。
加入WT0,f{1罔政府做⋯了刘社会经济领域(包括金融领域)采取逐步开放
3
n余融凡暴之后.一此同家⋯:,一,友伞考虑.建口r个人f占用{木系。
8
政策的郑重承诺。为了建立有效的市场经济体系,为了提高国内企业应对全球一
体化竞争的实力,就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逐步培育和完善个人信
用体系。
在个人信用体系建立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也进行了试点。中国建设银
行已先行推出了自己的个人信用评分标准,但其科学性和实用性有待于在实践中
检验。1999年,在国务院的支持下,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在上海成立了
大陆首家开展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的专业资信机构一上海资信,把上海的15家银行
所涉及到的个人信用信息,比如办理银行卡、借贷、还贷、个人缴税、注册、刑
事档案记录甚至个人于家庭缴纳水电费、电话费的情况都纳入了收集之列。截止
到2002年共有240万人进行了信用登记,该系统共接受14万人次的查询(每天
600人次),为全国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探索了一些经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在
上海试点的基础上,启动全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2002年中国启动国内信用体系框架的搭建工作。2002年3月,由中国人民
银行牵头成立了“建立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专题工作小组”,戴相龙行长任组长,
肖钢副行长任副组长,国务院信息办、国家各部委及有关部门、最高人民法院和
各大商业银行参加了专题小组工作。2002年3月8日在九届政协五次会议的第
二次记者招待会上,高尚全委员强调WTO的规则是市场经济的规则,是法制经济
的规则,是信用经济的规则;缺少良好信用的保障,会给引进外资带来困难,给
我国外贸发展设置阻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林毅夫委员认
为制订社会信用体系法是信用建设当务之急。3月12日在全国政协举办的信用
经济座谈会上,来自国家经贸委、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人民银行等有关单位
的领导、专家和委员们达成了许多共识,极力主张启动全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全国范围的个人信息数据库,作为支撑信用经济的网络体系。试点工作已经
在上海开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肖钢认为,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可以依托已初
步建成的企业信用体系,只要全国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和信息编码,两套系
统就可合并在一个查询平台上,共同搭建全国市场信用体系框架的任务就可以完
成。
2002年3月7日,中国银联股份公司创立大会在京召开,舆论的焦点为“银
联要争做中国的VISA”。培育自己的银联组织,在统一标准下搭建跨行联网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为建设中国的个人资信评估系统创造条件。这些情况充分表明,
中国政府正在以更积极的姿态面对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合作与竞争。
第二章征信机构的设置和运作模式
第一节国外征信机构及其运作模式
在征信机构的没胃上一般认为分为两种模式,即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这两
种模式都是在经济发展、繁荣的过程中产,_-17,n逐渐完善的,但是由于社会、经济、
文化背景的差异,两种模式也存在很大差异。
一、欧洲摸式
欧洲银行委员会把公共征信机构定义为:“一个旨在给商业银行、中央银行
和其他银行临管机构捉供有关棚刘于整个银行系统的公司和个人债务状况的信
息系统”4。欧洲的公共征信机构山中央银行管理,进入公共征信机构的权利只
授予经过授权的中火银行职员(主要出于监督原因并根据严格的保密规定)和提
交报告的金融机构5。这种强制{!|j?的信息交换把公哭征信机构区别于私营的征信
局。
欧洲符闻经济发达程度不同,征信机构设罱和运作的情况也相对复杂,在一
些国家,信息共享几乎完全依赖于公共征信机构;在另一些国家,信息的强制交
换-L弓tiE信局丌展的自发交换同时,≮存;还有一些囡家不存在公共征信机构,依靠
私营征信局提供的大量信用信息。
(一)欧洲公共征信机构
1、Tullio Jappetli和Marco Pagano的研究(1999)表明欧洲的公共征信机构
具有~些共同特征:强制性、保密性、隐私权保护、贷款信息汇报起点和高电予
化。
在巾央银行管理下,强制性要求包括财务公司、信用卡公司和保险公司在内
的所有金融机构参加公共信用信息登记系统。规范公共信用信息登记系统的规则
都是依据法规严格制定,而不象私营征信局那样,山成员问的合同规定。
公共信用信息登记系统一般蜗持为参与机构保密和保护私人隐私的原则,只
有ilj于提供贷款日了查FIff,JA以汇总形式向其他贷款机构提供参与机构的数据。隐
私保密法还规定,借款人有权检查和更正其在公共信用信息登记系统中的档案材
料。
欧洲模式围家都设有贷款信息汇报起点,但各国的贷款信息汇报起点差别很
大,大多数国家规定的贷款信息71;t17.起点都比较高,在一些国家,家庭贷款及小
额工商业贷款都不在报告范阍之内。而家庭贷款的主要提供者是财务公司和信用
卡公司。在凋查巾只有比利时和法国将家庭信用包括在报告范围中,并由一个仅
4摘flIzk;it.f4v“欧,%休再闸q,央竹用洲lt『ft-JLf,',J’’成员闸i11『叶『火讯{r蚕妯会镟行慨督小组蚕员会1992年1 0
门们报告.
5
n·芬兰,1i仅金融H【棚.1『|J门艘公众部”r以使用公共衍JIJ佑.札脊记系统。订:希腑,时1央银行北讧r收
偬人额贷款f青息的数据阡.似这衅衍息jlfn J‘峨管11 n勺,外部尤洲:扶嫩。
10
报告负霹信息豹独立公共信用信慰登记系统完成这部分工作。
目前,欧溯的公共信用信息瀑记系统商度依赖计算机集成技术、高级软件和
煮接的电子链接来管理成员机构垮系统中心的双向信息流,所以系统通常不需要
太多雇员,磁利时公共僚鬻信患登记系统家庭贷款部分10入,公蠲贷款部分30
人;法国公共信用信息登记系统约10人;西班牙约lO人o。
2、敬灏吝善公共信髑信息登逛系统懿主要区弱是贷款售惑汇藩趋点,殴集
信息的类挺和数粥存储体系的设计。
尽管公共售瘸信息登记系统涉及贷款缀秘熬菠围十分广泛,毽它势不楚收集
所有贷款数据,贷款机构只当信息数据超过贷款信息汇报起点后,才向系统报告。
一个极端是,德翻和奥地测的贷款瞎息汇报起点惠得很高,它们实际上只嶷中于
借款大户,证实了他们对借款大户更感兴趣。另一个极端迢葡萄牙,其公共信用
倍息登记系统包括大量的家庭贷款在内。撕比利时和法国由于存在专门用于报告
消费者受债情况魏公共僖餍信息嚣记系统+函垂毫,他们豹贷款信惑汇报怒点也穰
低。
勇~个菱要嚣澍是牧集信患黪类型。程一些潺凝下,覆嚣倍惑籁受纛德怠鹭
需要收集;但在德国和舆地利,它们只收集企业正面信息;而在葡萄牙仅收集负
瑟售惠;黯予翔有家庭壤壤售息登记系统戆晓利时露法国,宅翅只牧集受瑟缮惠。
欧洲各国在系统存储设计方面也呈现出国家特色。在比利时的家庭公接信用
信息登记系统中,信息记泶与借款入行为的不良稷发戚委魄,热逢约记录裁比撬
欠记录在数据库中保存的时间长,这体现了公共信用信息鼗记系统的约束和监督
作用。在任何情、倪下,公共信用信息登记系统最终都会“忘记”,给违约负债人
“第二次梳会”,其原函不仅基予权益考虑,而虽出于经济效率考虑。其霄无限
记忆的公欺信用倍息登记系统将会失去对违约借款人的激励作用;另外,无限记
忆会使入稍害上“蔻芡绥歉”恐镞症,事先就对举债宰滨至极。
袭2。l:歇亳}}|公共信瑗登记系统
l 公舔抟信惩擞簸低汇报或爨枫拇掇彝残员枫构国羽起始时蠲
告数量起始点(USD) 侮的数据的反馈信息
I奥地利1986 1190l(1999) 430700 LG LG
对家庭: 家庭:223 对象庭:DAL 对家纛:DAL
比利时1985
3550000(1997) 企业:27950 对众业:DA 对企她:DA
芬兰{争6l 3500000(1990) O DA DA
家庭:1989 对窳庭:DA 对家旋:DA
法国5400000<1990) 118293(1990)
企韭:1984 黠众娩:己G+ 对企渡:LG÷
6瓣上系统瘊螽太数为1990年数攒。
朱提取贷款米提取贷款
德用】934 1800000 1699800 LG LG
对负而信息:
意人利1964 1400000(1994) DALG DALG
86010
葡萄牙1977 朱知5 DAG DAG
DALG+ 地DALG+ 地
跃住居民:6720
两班牙1983 758000(1997> 区、行业和货区、行业和货
1F长住:336000
币风险币风险
摘I’1((The Eumpean Experience with Credit Information Sharing))
1、向信川信息髓记系统报告的数据包括:违约贷款(D)、拖欠(A)、全部贷款风险(I。)
以及担保(G)。
2、折算美元汇率采川的足1998年9 J_J 1日fl,'J?15率。
(二)私营征信局
山于信贷市场所涉及的是一种逐渐发生的交易,借款人与放款人之问fl:l sl/-:对
称信息会造成反向选择和道德危险问题,使贷款价格或利率无法发挥市场调节功
能。囚此信息在信贷市场上具有重要地位。非对称信息问题在一个信贷市场越严
重,配给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信贷实行配给,使一些潜在的借款人得不到贷款。
山放款人搜集信息存在一个缺点:信息可能被用来从高质量的借款人那里获
得经济收益,如果这些借款人不能把自己与低质量客户区别的话。建立征信局可
以通过向潜在的放款人提供一个借款人的信用历史资料,以减轻非对称信息的程
度。
在欧洲讷:多固家,放款人(银行、财务公司、信用卡公司、零售商、卖方信
贷提供带)一般通过私营征信局实现相关客户资侪信息的共享。这些信息经纪机
构有些是山贷款人之问自发组建的,有些是由第三方以营利为目的独立经营。放
款人向私营征信局提供各自客,1lf青息,征信局将这些信息与从其他来源(法院、
公j∈髓记系统、税务局等)获得的信息进行核对和整理,并为每一借款人设立档
案文件。提供信息的放款人经过向征信局申请“信用报告”,可以获得关于贷款
巾请人的汇总信息。现在,放款人与征信局之问的双向信息交流已经电予化。
放款人与征信局之问Fl愿进行的信息交流,是征信局区别于公共征信机构和
私人调查者的重要特征。如果向征信局提供私人信息的放款人能既及时又准确地
提供数据,他们就可以使用征信局的公共数据库。而列于未能及时提供信息或者
提供了错误信息的放款人将无一例外地受到处罚和制裁。处罚方式从罚款直至取
消成员资格,使其不能继续使用征信局数掘。因此,征信局是建立在互惠原则基
础哪≈,这一点一般在征信局与放款人之问的协议中有明确规定。这一原则也能
使征信局避免遭受潜在利襦冲突的影响——当放款人自身又是征信局的拥有者
的情况下,放款人可能既想使用别人的信息,又不愿意公丌自己掌握的信息,从
而使其他放款人受到伤害——峰持互惠原则,从而保护了所有提供信息的贷款
人。大多数放款人,特别是那些记录中有应收帐款的放款人实际上都能够定期提
供数据。
表2.2:欧洲私营征信局概况
国别起始时间(年3 信息共享类型范围、水平/占人口信用报告、水平/占
百分比(年) 人口百分比(年)
奥地利未知B.W 未知未知
比利时1978 B 0 8/7.9(1998) 10.6/104.8(1998)
丹麦1971 B 0 2/4.7(1996) 2.6/50.3(1996)
芬兰1961 B 0 2/4.3(1990) 3.5/70.2(1990)
法国无B.W
德国1927 B.W 48.0/59.1(1996) 48.0/59.1(1996)
希腊无B,W
爱尔兰1963 B.W 2.8/78.6(1996) 0 8/22.5(1996)
意大利1990 B.W 9.5/16.6(1997) 2.6/4.6(1996)
荷兰1965 B.W 5.0/32.7(1996) 9.8/64.1(1996)
挪威1987 B 未知0.5/12(1990)
葡萄牙1996 B.W 未知未知
西班牙1994 B 未知未知
瑞典19世纪90年代B.W 6 0/68.6(1996) 2.2/26.0(1990)
瑞士1945 B.W 0.5/7.6(1997) 1.7/24 1(1997)
土耳其无
英国20实际60年代B.W 未知60.0/104.8(1989)
摘自《信用信息共享的欧洲经验》
1、起始时间是指最早在该国出现的征信局的时间。报告显示,1998年法国、希腊和士耳其
还没有征信局。
2、“信息共享类型”指的是90年代的资料,负面信息用B(Black)表示,正面信息用W(Whitel
表示。
3、“覆盖范围”是指被调查国家最大的征信局拥有家庭数据的数量,借此近似地测算这个国
家该行业的整个覆盖范围,即假设国内主要征信局的覆盖范围趋于一致。
4、“信用报告”指该国全部征信局发布的信用报告汇总。
(三)公共系统和私营系统的关系
公共征信机构在运转上与私营信贷机构并无差别,都是通过与信贷授予人建
立双向数据流实现的。在欧洲私营征信局的出现要早于公共征信机构。
私营的和公共的信用信息共享机构在征信方面具有替代性。公共信用信息登
记系统的没汁必须考虑私营机构门发兆亨了多少信息。显然,存放款人之问的私
营信息兆事机构尚未建立或不成熟、作用范冈仃限的田家引进公苁信用信息髓记
系统Ii'J'tff况比较多。经验证叫,在私营信用信息jL亭机构已经存在的因家,公共
信用信息登记系统建立的概率要小。而在尚未建立私营信用信息共享机构的国
家,更倾向于设。妒公其信_『1】信息登记系统。在债权人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证的囡家
更是如此。
同样,公共系统会把私营系统“挤出局”。建立公共信用信息登记系统的低
成本优势可以将现有的征信局取代或m碍建立新的征信局。所以,如果公共信用
信息登记系统能有效地界定留给私营征信局的市场份额,那么公共信用信息登记
系统建立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尽可能降低该系统的贷款信息汇报起点。在公共信用
信息登记系统运行有效的国家,征信局倾向于专门从事家庭和小型商业活动贷款
的征信服务,这些贷款的规模通常处于公共登记系统贷款信息汇报起点之下。在
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贷款信息汇报起点越高,私营机构的活动范围就越广。
然而,我们不应夸大公共系统和私营系统之问的替代作用。有时两种信息资
源也可能互为补充。比如,征信局提供的信息会比公共信用信息登记系统更加详
细,并会吸收其他种类的银行记录信息和为客户提供信用评分服务。因此,放款
人会根据对相关的公共征信机构和私营征信局的评估来清晰地评价一个贷款中
请人的还款能力,丽不仅凭某一个信息来源就做Uj判断。
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公共系统和私营系统同样面临着统一的趋势。
合并意味着规模经济,同时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和地方信用市场壁垒的消除都
带来了统一的契机。20 II±纪90年代早期,欧洲的私营征信局就已经丌始{J;现跨
国界的集中化趋势,最大的三家美国跨国征信局(Equifax、Experian和Trans
Union)在欧洲进行广泛的购并,将欧洲一些全国性征信局收归旗下。
而对于公共系统来说,合并的步伐却走得步履艰难。一方面,已经存在公共
系统的国家,各国在覆盖面、贷款信息汇报起点,收集信息的类型、数据存储体
系的设计以及隐私保护条款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从而给它们的融合带来了障
碍:另一方面,对于只有私营系统而不存在公共系统的国家来说,也不愿另行设
立公共系统:加上政府机构的官僚体制,公共系统的运行机制中也缺乏竞争的压
力。『蜀此,从长远来看,各固的公共信用调查机构也许会逐渐被跨国私营征信机
构所取代。
表2.3:欧洲公共信用调查机构的特征
I 【j4刖参、‘j机构参与机构的进入惩罚与费川
金融机构,保险、租援和瑚定时间问隔,)|经巾请比事和刑事处罚
l 奥地利
融资代理公司及其驻外无限制进入不收费
分支
国家信贷机构及其驻外固定时间间隔,并经申请行政和刑事处罚
眈幂j对分支进入有关本瓿构借款入收费
和新信贷申请人的资料
强家信贷礁梅及其驻辩强定时阉添隔,著经孛请行政、蔻事嚣鼎攀娃罚
法国分支,租赁及融资代理公进入有关本机构借款人通过可视图文终端提
霹程赣信贷审谤A的资糕供统诗瓷诲簧要收费
国家信贷机构及其驻外固定时间间隔,并经申请行政、民事和刑事处罚
德国分支,国家保险公司进入有关本机构借款人不收费
和新信贷申请入的资料
国家信贷机构及其驻外固定时间间隔.并经申请行政处罚
戆大利分支,静蔺银行的国内分进入有关本机构借款入对查询新信贷串请入
支和新信贷申请人的资料资料收取费用
滔家信贷撬褐及强国镊霾定时阀淹隔,并经审请雩亍政帮聱j事娃罚
行的国内分支,租赁和融进入有关本机构借款人不收费
葡麴牙
姿饯瑾公司及信蘧+等公襄薮售赞宰请人魏瓷鹤

溪家售贷机构及强国银露定时阁闻隰,势经审请行政处蹋
西班牙行的国内分支,租赁和融进入有关本机构借款人不收费
资代理公司和新信贷申请人的瓷料
摘翻《The European Experience with Credit Information Sharing》
二、美国模式
征信撬梅在美灏已经存在了170多年,院在其豫任蔼鬻家都长。这主要是因
为在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美圈经济社会中缺少既得利菔集团,比如全国统
一瓣疑雩亍系统,或全国裔人联合会,蹶鞋缓容易诱发裁瘦试验7。农美国簦信瓿
构发展的过程中,美国又出现了许多其他羹要的制度,其中包括商法和破产法。
,疰臻援构程大量跨阙爰来试验移适应文纯氛圈戆要求,享±会文证环境篷寿掇会壤
据征信机构的发展作出调整。因此,在征信机构深湃嵌入美国商业文化前,它已
经襁立法、霹法、耨闻以及社会公众经历了一个长期挺互惦调数过程。
在信用信息质鬃和征鬃对象方蕊,美国是一个极端,在遂里只需花一点点钱,
就可以获得几乎所夜人和所有大型商业实体的详细信用信息。信用傣息包括商业
信糟信息牟礴个人信爝信怠两种。
由于长期的历史沉淀,使得美国征信行业分工十分细致。历史悠久的邓臼氏
公蠲(Dun&Bradstreet)2000年瓣牧入总额赢这14亿美元,是擞赛上最大静
商业信用信息提供街之一,占据了荧国商业信用信息市场约90%的市场份额,在
7攫据罗伊娜-嶷利加树的《信用报告机构的历史研究》(2001年).
15
全球范用内也,洚足轻重。邓f’I氏公司报告划象覆盏了大量大公司和国有公司之外
的个、Ik8,同时还足汁多霄方数婀n勺主要来源一一是包括失败机牢在内的统计信
息的一1j要发布抒。公司=|)|j彳丁的商业编码方法(D--U N~S)被联合国、联邦政府和
lU.界I:50多个仃,Ik}ll贸易联合会作为通用的全球标准9。
穆迪“’(MOODY’S)和标准普尔(S&P)公司Lf{于受到美国官方的支持,在
企业信用评级方丽覆盖面极/“,张投资和有价证券市场中的份额高达80%。
而在个人信用信息服务方面,主要存在三大臣头公司:Equifax、Trans Union
和Experjan。
(⋯)美国个人信用}i『:信机构
美国的信用调查报告几乎完全由私人的调查机构提供,20世纪90年代足美
国征信机构的一个合jf时期。从80年代一¨坍以来,独立的征信局的数F1大大减
少,从大约2000家缩减到现在的400家。美国的消费信用报告行业由“三大”
征倩局所主宰:Equifax、Trans Union和Experi Etn。这三个征信局除了直接搜
集信息外,还从其他独立的征信局购买数据。
l、Equifax公司
Equi fax公司1899年成立于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美国南部),目前在全球
拥有13000名员工,是全球500强成员之。公司山五个部分组成:北美信息服
务巾心、支付服务中心、Equi fax欧洲分部、EqM fax拉美分部和知i』{工程系统
部。Equifax是美国消费者信息的最大提供者。在智利、阿根廷、西班牙、葡萄
牙、加拿大、秘鲁、萨尔瓦多等国,其所拥有的消费者和商业信用信息量排名第
一。在巴西、英罔、加拿大、爱尔兰、法国、澳大利皿和新西兰,该公司也是担
保信息查证、核实的领先者,在美国该公司是信用卡公司和信用卡成员银行全套
信用卡服务的最佳合作者。其服务领域涉及金融、零售、信用卡、通信、交通、
信息技术、卫生健康和政府部门。其全球性业务操作包括消费者、商业信用信息
服务、支付服务、分析、咨询以及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服务。
Equi fax可以帮助客户授予信用额度、授权信用卡、检查交易、管理应收帐
款、进行数字证书的颁发与管理、预测消费行为、市场产品和风险管理。公司以
其神;商!世领域30多年的专业经验为银行、信用机构、零售商、零售团体提供支
付办法,包括商户信用卡处理系统、支票服务系统、商业信息服务系统和客户评
分服务系统等四大服务手段。支票处理系统与信用卡支付服务系统的联系,构成
了一个完整的支付处理网络,能为所有的商户提供统一的信息来源:
商户信用F处理系统二【:程为需用信用卡、借记卡和支票的商人设计了一套完
整的支付处理程序,内容包括商户设备、交易授权、汇票、结算、退款处理和对
8仃uo行业,[h J41tl|!J,rtblk.仍然1分分敞。理想得到返牡行、№公rd的完薄财务f奇息1F常困难.挺乍对人的
f弃几1{挺告机构也是fllllll:。
9到麓同。|蚶标准}刊k等级(sic)前,联邦政府一直柚:使用DUN编码系统。
10 2000年9几30 II.D&B的分公司Moody’s独乍“l去.
16
帐单,并为商户所接受的所有非现金交易提供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包括维萨卡、
万事达卡、美国运通卡、大莱卡、ffBC卡和所有美国借记卡网络。支票交易包括
核实和托收。
支票服务系统用于防止坏帐、追踪空头支票、反映包括客户消费形式、客户
何时有不良记录以及近日异常的可能导致不良的消费趋势。
商业信息服务系统。Equifax公司的商业信用报告可上网获取,包含有银行
记录、支付记录、第三方支付以及退票记录等信息,同时还附有信用风险评估分
数,以便更好地进行价值评估。Equifax公司的信用报告网可提供三方面服务:
一是进入Equi fax综合商业信息库,可获取加拿大近200万家企业的商业信用报
告以及有关企业人员的报告,该信息库来自Equifax消费者信息库一加拿大最
大、最齐全的消费者信息来源;二是国际风险报告,Equifax通过其全球网络能
提供世界每个国家大多数企业的商业情况,扫除国际贸易所带来的政策隔阂;三
是美国本土的信用报告。
客户评分模型。Equifax评分模型能客观地预测一个客户或潜在客户的信用
情况。这些模型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设计,以最低限度降低风险,为客户发
展提供良机。
同时,Equifax公司还制定了严密的保密制度,与员工签订保密合同,对进
入客户信息库的信息动态进行严密的监控。
2、Experian公司
Experian公司附属于英国大百货公司PLC(The Great Universal Stores),
后者是一家对国内商业、零售、财产投资、金融及信息服务都有股权的控股公司。
它主要在英国和美国经营。Experian在英国是最大的征信机构,处理的信用查
询约占全国总数的2/3。它的客户主要是银行、金融公司、移动电话供应商、公
用企事业等。在美国,Experian也是最大的信用征信机构。Experian总部分别
设在英国的诺丁汉和美国德克萨斯州(美国北部)的艾伦(AIlell),年销售量分
别达9亿英镑和15亿美元,拥有12000名员工,客户遍布澳大利亚、加拿大、
法国、中国香港、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瑞典、英国和美国等50多个国家
和地区。Experian有一个附属的征信局,称为CBA信息服务公司。CBA从事范围
广泛的信息与信用服务,为消费放贷、企业放贷及房地产放贷提供信用信息。
Experian可提供三类重要产品:赊销信息产品、信用证申请书先期调查、欺诈
警戒系统。
Experian公司个人信用评估的特色是零售风险模型。风险评估工具帮助零
售商做出业务上的决定是其充分的信息依据。以统计为基础的风险评估工具专为
零售商设计,可以用来对新客户和现有客户进行评估。虽然该模型与很多风险模
型的功能近似,但使用非本行业专用的模型并不能精确地考虑到零售商的利益。
例如,现在首次拥有贷款额度的顾客增加,他们通常是十几岁的孩子和刚成年的
年轻人,信用记录和信用历史都非常短暂,不能精确的评估他们的信用状况。而
该模型为零俦商们提供一个数值,帮助他们确定顾客的信用,该数值足依据24
个月的消费情况,在经验的基础|二衔:fj n勺。通过分析顾客的整体信用情况,并将
所有资荆总结出一个分数值(1~999,数值越低,风险越高)。零售风险模型的
风险评估只针对零售行业,而那些未限定行业的风险模型对任何类型的行业均可
进行预测评估。零售风险模型可以在众多CI'J资料数据中捕捉到零售商特有的细微
差别。同时,该模型能够降低有风险的J帐户,减少坏I帐可能,增JJ『It,J润收入。
同时Exper Jan公司的零售风险模型还可以与Experian公司的破产临界监测
系统相结合,为客户提供鉴别高破产风险的工具。
3、Trans Union公司
Trans Unj on公司总部设在伊利诺斯州的芝加哥城(美国中西部)。公司成
立30多年以来,一直以为顾客提供最精确、可靠的信用信息为宗旨。同另外两
家征信公司一样,Trans Union收集和整理个人信用记录和消费习惯,为顾客提
供信用报告,同时提供客户的FIC0分数。
在Trans Union提供的个人信用报告中包括四个部分:个人基本信息、信用
历史、公共记录和问询。个人首次中请个人信用报告需填写个人信息和回答一些
干n关问题。为了保证信用报告的准确性,Trans Union提醒客户定期检查自己的
信用报告,一般每年至少检查两次为宜。
公司对外提供两利fJ扳本的信用报告:完全版和商业版。Trans Union完全版
信用报告只提供给客户本人,债权人无法获得完全版信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全
部询问问答in,PLY'管理调查等内容。而商业版是一种简堆版本,可以提供给债权
人和其他法律许可获得个人信用报告的公司和个人。商业版并不包括询问和帐户
管理调查等内容。
Trans Union在安全性和准确性上具有优势,其推出的信用卡安全编码工具
箱,可以防范使用被盗信用|=进行欺诈的行为。
(二)信用分析模型公司
作为一个分工明确的市场,美国的征信机构并不是自己来设计所有的风险评
估模型。因为对于不同的市场通常存在不同的J孔险评估模型,设计所有市场的分
析模型对于一个征信机构来说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经济的。
在商业信用信息市场中,山于邓自氏的垄断地位,也使得PAYDEX打分模
型成为了行业叶l的标准。信用打分是“J于商业债务人愿意与信用报告机构分享它
们的还款记录爿得以实现的,是最近一些年才出现的现象。PAYDEX是一种常
用的分析工具,是一种合成统计数字,通过模型,债权人就可以拿债务人的资料
和近两年内木行业数百名其他债务人的资料进行比较。这些数据是自愿提供给邓
自氏公司的,主要是一些同时也向其他信用报告机构提供数据的大公司。此外,
邓自氏报告员也额外收集一些其他数据。PAYDEX分数从100(既“预期”,就
足欠款能够按预期支付)到20(即债务人曾有过推迟120天还款的经历)不等。
存个人信用信息市场q一,Fair Isaac&Company(FICO)是最著名的信用模
型设计公司,以至于人们习惯称个人信用分数为FICO分数。
Fair Isaac成立于1956年,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的San Rafael。Fair Isaac
以为客户提供预测模型、决策分析系统、智能管理系统和决策控制系统著称于世。
自公司成立以来,Fair Isaac在国际同业市场中一直处于领跑者地位。美国70%
以上的银行都在使用FairIsaac的产品;在北美和欧洲保险行业中,FairIsaac是
最出色的合作伙伴;在全世界85%的信用卡销售商和发卡银行正在使用Fair Isaac
的信用评分、信用监督及相关产品。
FairIsaac的评分模型是各国征信局的首选产品,自从1985年问世以来已经
为消费者提供了100亿人次“以上的科学、可靠的信用评分。该公司的评分模型
已经为FTC(美国联邦贸易调查委员会)认可,并与三大征信局合作,把该模型
植入对象公司系统中,于是就产生了BEACON@(Equifax)、EMPIRICA@(Trans
union)、Expefian/Fair Isaac Risk Model(Expefian)等优秀产品。
在漫长成长岁月中,Fair Isaac一直保持着超然独立的个性,虽然其业务己
遍及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只有少数的一些业内人士才对公司的业务真正
了解。直到1999年,新任CEO Thomas G·Grudnowski执掌权柄后,面对美国经
济的无限风光,也不甘寂寞,终于使Fair Isaac走到了华尔街的前台,也使得FICO
股票扶摇直上。但在受到世人瞩目的同时,一场争论也无法避免,美国金融界人
士强烈要求Fair Isaac公布其信用评分标准及模型。在这样的压力下,1999年7
月在FTC会议上,Fair Isaac公布了部分个人信用评分标准。
目前,Fair Isaac公司已经完成第三代产品的开发,产品利用神经网络等现
代分析技术,可以在不同的人文、经济环境下,实现对信用申请人进行动态管理
和实时追踪等功能。
(三)联邦贸易调查委员会(FTC)
联邦贸易调查委员会在整个系统的运行中充当重要角色。作为政府对经济的
监管部门,FTC对个人数据的采集,信用评分报告出售和个人隐私的保护等方面
进行规定和监督。在征信业和网络信息紧密结合的今天,如何规范网络信息服务、
保护网络信息中个人隐私等问题都直接关系到征信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联邦贸易调查委员会由五位专员组成领导团,他们都是由总统提名并由议会
投票选举产生,并由总统在被选出的五人中指定委员会主席。专员中每个政党所
占席位不能超过3人,每界任期7年。
联邦贸易调查委员会直接受理消费者或公司的投诉,或者根据国会的询问展
开调查。调查可以采用公开方式或非公开方式,一般为了保护投诉者和公司利益,
往往采取非公开方式进行调查。
一旦FTC认为存在违反联邦法律的可能,将试图同被调查公司签署一份自
愿配合调解工作的声明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公司承认自己违反了法律。一旦
数字摘自FairIsaac公司网站http://www,fairisaac corn/。
19
无法达成‘致,n’C将按照1Ii式W序对被啊查公司进行审理,并召丌听证会,一
⋯确认被凋_}111公id造反了法律,则I叮饯处终⋯11侵0i和赔偿掼火。剥裁决刁i服,可
以向卜级委员会巾请复议,也_『以向法院qI请判决。
布:美田,所有信用信息服务机构都是整个信用市场巾的一个环节,它们在整
个信』H市场的运做过程11·发挥着重要的作,r『】,但是它们也相互依靠,互棚依存,
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使整个信用市场失去平衡。由此也可看出美国信用发展与
美国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两种模式的比较及发展中国家建立征信机构的探索
征信机构最先产生于美因,在这艰始终没有⋯现公其征信系统。这说明~方
而征信机构的产生是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在一个市场机制健全的经济
社会r{1私营征信局更能适应市场的要求。但是,美国毕竟是世界经济的实验场,
美围模式的成功并不代表这种模式就可以成功的移植到其他经济环境下。
在欧洲,随着欧洲联盟的推进,是建立联盟公共征信系统;还是任由市场的
发展,tlI私营征信局逐步取代公,∈征信系统,是摆在欧洲联盟各国面前的选择。
对-丁|发展巾国家建立自身的征信机构,选择何种模式,需要根据本国经济和
社会文化背景的具体情况进行决策。
一、两种模式的比较
一利t模式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否定另一种模式的存在,它只是在证明它自身的
tE命力。
(一‘)il:I于征信机构服务于社会的最终日fl',J}ri同,因此,两种模式是相通的。
无论是欧洲摸式还足美国模式,征信机构都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各国政府
都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征信业进行约束。一般包括对个人信用评估的对象、
内容、组织管理、评估程序、评估标准、信用报告、评估的法律责任和报告的使
用责仃等方丽的法律、法规。这种以立法形式对征信业进行规范,不仅促进行业
标准化发展,而且也使得信用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树立了整个社会的诚信观念。
山于美国三大征信局在欧洲的广泛兼并,也使得欧洲私营征信局与美国征信
局愈加趋同。如在英国设有两家跨国征信公司:Experi8n和Equifax。Experi3n
的欧洲总部设在了英国的诺丁汉市,代理欧洲的业务。Equifax收购了英国一家
邮寄公司并丌展了自己的业务。此外,Trans Union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都有
其分支机构。这样,无论是在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方面,还是在信用评价和信用
评分方而,两种模式下的私营征信局已无明显差别。
在应用电予网络技术方而,荇国都广泛采用网络数据传输、数字化信息服务
等于段。存侪息的采集、整理等方而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对客户信息的实时更新、
l{:瑚:存信用评分方而利用汁算机分析技术,可以运用非常繁复的计算方法,如
P,xpellhn公司1999印用_r商业⋯售的信用分析模型包括500多个变量,没有计
算机的帮助,我们将无法完成这样伟大的计算;对于申请信用的客户来说,使用
征信局的网络服务系统可以更方便的了解自己的信用分数和信用报告内容。这样
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大大提高了信用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提高了效
率,节约了成本。
(二)两种模式在许多技术细节方面存在分歧
在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下虽然都有政府机构的介入,但是由于社会背景的不
同,两种模式下,政府介入的深度不同。在欧洲模式下,政府直接控制公共征信
系统,或者采用控股方式对公共征信系统进行控制,并且采取强制手段,直接对
报告数据类型、格式、时间等进行规范。而在美国模式下,政府的直接干预很少,
一般通过行业自律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而联邦贸易调查委员会等政府监
管部门,直接对议会负责,对可能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进
行调查,并赋有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义务。
欧洲模式中公共系统和美国模式下私营系统个人信用信息收集的基本资料
项目是相同的,但是就一些个别项目,私营信用调查机构搜集的信息量大大超过
公共信用调查机构。根据世界银行经济问题专家Margaret Miller 2000年的报
告,公共系统和私营系统的对比情况如下:
表2.4不同系统信息收集对比表
信息类型收集信息的公共系统收集信息的私营系统
借款人姓名和贷款数额90% 90%
报告的金融机构名称97% 87%
个人地址41% 97%
纳税人的身份66% 82%
有关企业股份数据25% 38%
个人财务数据3% 31%
婚姻或就业状况等个人信息16% 56%
纳税信息3% 21%
贷款种类信息50% 36%
附属担保品信息44% 15%
信用等级信息69% 56%
从以上数据来看,私营系统搜集信息的范围比公共系统广范,而公共系统在搜集
贷款附属担保品和信用等级信息等方面超过了私营系统。
在欧洲由于同时存在公共系统和私营系统,所以一般公共系统都设有贷款信
息汇报起点,从而划分了业务范围。而在美国私营征信局的业务范围十分广泛,
不存在人为规定的信息汇报起点。此外,在美国模式下,征信局一般既收集负面
信息也收集正面信息。在欧洲模式下,大多数国家两种信息都收集,但在比利时、
月麦、芬兰等国,钲信系统』{收集负面信息。个人信用报告巾的负丽信息铂:美围
一般被保留7年,硇:欧洲,时问各异。
二、发展巾国家如何建立本困征信机构
人多数发展巾国家个人信丌J数据质量低劣,对债权人、消费者保护措施有限
或缺乏。尢这些国家艰私营征信系统难以生存,因为征信机构本身的声誉会受到
致命的打击。在研究私营征信系统和公共征信系统的关系时我们曾经注意到两种
系统存在替代性和挤Ⅲ效应。因此,如果征信机构不能自发地产生,那么由管理
者建立公共征信机构的理}b就特别充足有力。
(一)发展巾国家建立征信机构的理论分析
为了进一步证实公共系统与私营系统的关系,利用1998年世界银行的调查
数据,对43个国家和地区“的客观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如果1998年该国有公共
征信机构行使职能,则公,E征信机构的前存在为1,否则为0;如果在公共征信
机构建立前至少有一家私人信用调查机构在活动,则私人信用调查机构的前存在
为1,否则为0。并利用拉波尔塔(1998)的研究资料,在概率单位模型(Probit
ModeI)回归·h I习变量足指1998年以前是否有公共征信机构存在;在托比模型
(1’oh{t Model)州!J1I卜’|灭1变聚足指最f,[CIi',J公共征信机构贷款信息汇报起点。
l、关r Tobi L模型检验
微观经济数掘巾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足因变量的审查(censoring)。当因变
量被审查时,某一特定范围内的值全被变换为一个单一值。例如,当我们对在一
家休育场馆的比赛项目的门票需求量感兴趣,而:-Yl£fl'7所仅有的数据是实际卖出的
门票数景。然而,当一场比赛的门票销售空后,我们都知道真实的需求景大于实
际卖⋯的数孱,因siE,当门票需求量变换成获取售¨;的数量时,它便被审查。因
此,这样的研究分析了在一个显著比例观测值叶J都是零的因变量,而传统的回归
方法不能解释受限观测值(即零观测值)$11-:ili受限观测值(即连续的观测值)之
问的定性区别。
再例如,在~个jF态分斫川;,我们假定被审查点是零,即仅仅超出y=O的分
和部分与我们的计算有关。为了使分和的积分为1,我们用未截断总体中观测值
落入我们感兴趣范围的概率来调整它。当数据被1耵查时,适用于样本数据的分布
是离敞分布和连续分嘶埔q混合。为了分析这个分布,我们定义一个从原始随机变
最y{变换柬的新随机变量y为:
y=O,若y}<=O
y=y},蓿y{>O
1
2包括的罔家和地区柯:阿根廷、浪人利弧、奥地利、比利时、巴阿、加枣人、智利、哥伦比弧、丹麦、
埃及、芬兰、法周、德嗣、希腊、叶1同香港、印度、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本、肯尼亚、墨西哥、
倚兰、新两兰、尼||利弧、挪威、秘鲁、qPTIt宾、葡萄牙、,静TDli坡、南仆、韩因、西班牙、斯里兰乍、瑞
典、瑞{:、巾罔台湾、泰同、1:耳JE、英闭、乌拉圭、荚同和津巴布拈。黑体表示的为有公,E征信目l构的
冈家。
22
若y+~Ⅳk,盯2 J,则适用的分布是:
Pr。。◇=。)=Prob(y+≤。)=中(一詈]=·一m(等]
且若有y十>O,y就有y%的密度。因此,这个分布是离散部分与连续部分的混
合,总概率就象要求的那样是l。我们还可以得到该正态变量y的矩(证明从略,
见《经济计量分析》p75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我们把审查范围中的
全部概率指派到审查点(在此处即为零点)。基于以上讨论的回归模型称作被审
查回归模型或Tobit模型。回归通过使前边的均值对应于一个古典回归模型而得
到,一般公式通常以一个指标函数的形式给出:
Y*i2 p xi+ui
Yi=o,若Y*i<=0
Yi=Y*i,若y+i>O
其中ui为随机扰;蜘.页。
2、数据表格及含义
表2.5前存在描述性统计对比表
变量全体样本存在公共征信机构不存在公共征信机构
债权人权利2.14 1.59 2.50
法治7.08 6.67 7.34
私人信用调查机构前存在O.5l O.29 0.65
法律体制源于英国O.38 0.12 0.54
法律体制源于法国0.39 O.71 0.19
法律体制源于德国0.14 O.11 O.15
法律体制源于斯堪的纳维亚0.09 0.06 O.12
观察资料数量43 17 26
摘自:(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NBER Working Paper No.56611(1998)
债权人权利和法治变量分别反映了对债权人权利的保障程度和法治程度(对
法律尊重与否),其变量值越大越说明状况越好。表2.5给出了前存在描述性统
计对比数据。在这43个国家中,17个有公共征信机构,26个没有公共征信机构。
其条件平均数表明,在拥有公共征信机构的国家中,30%已经出现私营征信机构;
而没有公共征信机构的国家有60%存在私营征信机构。公共征信机构往往建立在
债权人权利保护不利(1.59:2.50)而对法律不够尊重(法制变量为6.67:7.34)
的国家。比较特别的是,公共征信机构还容易出现在法律体制源自法国民法典的
冈家(这些国家’j J‘他田家的比二}i为0.71:0.j9)。
表2.6信用调查结果(制札肝为-r统计资荆)
变鼙Probi L同9] l'obit同归(千美元)
(I) (2) (3) (4)
债权人权利一0 16/2.37 —0.07/一0 81 2966.97/2.13 1297.22/0.77
法治一0.0l/一0.11 —0.0】/-0.09 213.79/一0 30 10.09/0 01
私人砌箭肘稍舻行在一0.39/2 24 —0.4I/一2.04 9670.32/2.49 10025.44/2 31
法律体制源丁英国
法什体制源丁法周0.q9/3,35 —9382.】3/一1.78
法律体制源丁德国0.566/1.77 一11689.14/一1.79 滤燃6螈删纳懒F 0 476/1.15 —4923.32/一0.65
观察资料数埘43 43 4l 4l
摘广l:{Journal of PoI i“cal Economy NBER Worki ng Paper No.566l》(1998)
为了检验这些关系在统计学一卜的重要性,我们估算了公共信用调奁机构是因
变量情况夏的概率雌位(Probi L)回归。结果如表2.6的第一栏和第二栏,表明
公共征信机构山现的可能性与私人征信机构的前存在有着明显的负比例关系。这
种系数显示,一家私人征信机构的前存在(Pre—exi stence)使建立公共征信机构
的可能性减少了40%。如果这种法律起源的模型没有引入Pobi t回归,债权人权
利系数也早明屐负值。当把解释性变量加入到第(2)栏时,债权人权利系数仍
然为负,而法国法律起源模型则为一个大的、正的、在统计上非常显著的正系数。
因此债权人权利与法国法律起源有着突出的负比例关系,即那些法律休制起源于
法网民法典的同家也是那些对债权人权利保护最为不力的国家。
神!第(3)、(4)栏小足对贷款信息汇报起点的Tobit回归分析。在这琨,起
始点与Porbi L回门叫1的同‘套刚归量相关。在没有公共征信机构的国家,也没
有贷款信息汇报起点的规定,我们任意以一个大的正数作为起始点。由于一家私
营征信机构的前存在变量的取值为0或l,当一家私营征信机构的前存在为l时,
意味着因变量的值提高了大约1000万美元(1×私营征信机构的前存在变量前的
参数,表2.6巾9670.32和10025.44干美元),即一家私营征信机构的lj{『存在把
起始点提高了大约1000万元。由于显然没有哪个现存的公共征信机构把起始点
定得这么高,因此可以解释为:一家私营征信机构的前存在有效地阻止了公共征
信机构的创建。
3、为什么要采用Tobi L网p?I而不是0LS回归
表2.6 II·的第三栏和第四栏是对”Tobit”明归的估算,冈变量足指最低的
公哭信用调查机构起始、汀:报点(啦位为干美元)。此处采用Tobi t回归而不是01.S
他算参数的原因是闲为没有公』£信用调查机构的困家也没有规定起始点。冈此,
我们调查的是公共信用调查机构存在的决定因素,当我们以最低的公共信用调查
机构起始汇报点作为因变量,以私人信用调查机构的前存在、债权人权利等变量
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时,对于43个样本国家中不存在公共信用调查机构的26
个国家,因变量的取值是不存在的。所以若仅仅用7个存在公共信用调查机构的
数据子集进行OLS估计,则得到的估计值是有偏的且是非~致的。
因此,公共征信机构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由“替代作用”所推动。而对于发
展中国家创建公共征信机构一方面可以弥补私人征信机构的不足,在市场本身没
有产生信息共享的情况下,政府就感觉到有必要采取行动。另一方面,公共征信
机构已经或部分地补偿了政府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不力,从而防止了借款中包含
的道德风险。
(二)中国建立个人征信机构的的探讨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各种经济制度还不健全。目前中国还没有全国统一的个
人信用征信机构,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尚处在起步阶段。在法律方面,我国法律
体制基本上属于大陆法系,对债权人、消费者保护措旌有限,还没有专门的征信
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只散见于宪法和民法等法律条文中。因此,目前在
中国很难完全按照市场方式发展征信机构。由政府牵头,建立公共征信机构是发
展中国家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建立个人信用征信机构的首选方案。
对于一个远未成熟的征信市场来说,适当的保护是有利的。片面的引进和过
早的开放会给整个中国个人信用体系带来巨大的破坏性冲击。通过经验分析,过
早的引进外国征信公司后,由于挤出效应的存在,建立本国的公共征信机构的难
度就会加大,而建立本国的私营征信机构又还不成熟,整个市场就会被外国征信
机构所垄断。过早的开放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此外,在中国建立个人信用征信机构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与国际
接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直接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方式、方法是发展中国家
发展本国经济的优势所在。但是由于与美国模式下的私营征信机构相比,公共机
构很难使整个系统达到帕累托最优状况,不利于社会资源配置,私营征信局正有
取代公共系统之势。而政府一方面作为个人信用征信机构的所有者,另一方面又
同时充当监管者的角色,很难树立公正的社会形象。当中国政府建立起全国统一
的个人信用征信机构之后,应引入竞争机制,对国有征信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造,
使政府部门逐渐淡出,并最终扮演征信系统中的监管者,以维护整个系统的有序
运行。
第三章相关政策、法规对个人信用体系的影响
政策、法规可能对⋯个同家的征信业是否发达、征信业的发达程度及信用报
告对预测风险的用途有重大影I帆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还推进了整个社会对征
信业的了解,以便使消费者列错误的信息有效地提出异议,行使他们的隐私保护
权和其他权利。
第一节法律体系对个人信用体系的影响
以法律渊源和法典结构等方丽划分,可以把世.界法律体系分为大陆法系和英
荚法系。法律是社会行为的准绳,限定了一个社会的发展方式和方向。在个人信
厂仃体系的建立方而,法律制度要保证社会征信的正常运转和信息的快速传递,同
时也要保证涉及个人信息的相关人的个人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而在两种法律体
制下,对个人信用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影响也不相同。
表3.1成熟市场国家法律体系与征信机构概览
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
法律体系英荚法系英美法系人陆法系大陆法系人陆法系
Experian Experi a“ 信川调查服Schufa 个人信贷信
主要机构Equifax Equifax 务中心Credirefom 息中心
Trans Uuion
管系统类型征信局征信局公兆征信局公共和私营公共征信局

与征信局共存

纵所有权形式营利自l织营利组织法兰阳银行德意志银行隶属铡亍坍会

架营利组织
系统间竞争两巨头争霸三足鼎立独家垄断分业携断独家垄断
会员无明确规定无明确规定无明确规定无明确规定银行业内
数据收集方式按合同规定按合同规定强制性强%0黼I合同强制性
从以上成熟市场国家的信息比较来看,法律体系的差别使得征信机构的管理
模式和组织框架也出现了很大的差别。在英美法系下以营利性的征信局为主要发
展模式:在大陆法系下,一般都存在政府直接干预的公共征信机构{特别是在研
究“征信机构的设置和运作模式”巾已经捉到的源于法国民法系的国家,这些因
家基本j:不存在私营性质的征信机构。
一I l征信机构的’陀质确定了,则其管理模式和组织机构框架也就确定了。在
英美法系一F⋯丁市场的自lj J气氛比较浓郁,因此在系统问普遍存在激烈竞争,对
于个人信用数据的采集也主要通过市场手段获得。政府为规范征信机构的数据采
集行为和保护消费者的个人隐私,制定有完善的法律规则。而在大陆法系下,政
府普遍介入较深,一般由中央银行直接参与监管,并对数据的采集做了强制性规
定。因此一般各国政府都直接规定数据采集行为,只制定个人数据保护法规对涉
及到的个人隐私问题进行规范。
作为营利组织,英美法系下的征信机构在市场中为支付者提供报告,一切都
是商业行为,只要符合法律规定,任何人都可以方便的得到其需要的信用报告。
而在大陆法系下,一些公共征信机构的信用报告的用途是有明文规定的,不能在
系统外使用。即使一些国家未明确规定信用报告的使用范围,但想要获得一份个
人信用报告也不象在美国那样方便。
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是市场中的两个极端,对于市场来说,越接近完全竞争,
则市场就越富有活力。在英美法系下,竞争是市场的主流,因为一切只要是符合
法律要求的都被准许。在美国有几百家个人信用征信机构,保证了美国征信体系
的健康运行。在大陆法系下,由于国家垄断行为,征信业相对死板,这也是欧洲
建立联合征信系统的阻力所在。
表3.2成熟市场国家法律体系与征信信息内容概览
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
法律体系英美法系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大陆法系大陆法系
姓名、住址、姓名、现住(没有查到姓名、现住姓名、现住
邮编等址、出生年相关资料) 址、出生年址、出生年
月、邮编月、社会保月、邮编
身份鉴别险号、配偶
姓名首字
母、雇主姓
名和地址
信贷款合同贷款合同、贷款合同贷款合同贷款合同、
息财务交易贷款规模、贷款金额
内容
偿付记录
逾期数量逾期数量负面信息个人:负面负面信息
正/负面信息
企业:正面
破产所有公开信合法公告法律判决(没有查到
公开信息法律判决息(含法律法院判决相关资料)
判决)
是是是是是
参考信息
放款人意见放款人声明
数据保护法公平信川t报信息、档案联邦数据保(没有卉剑
告法、Ec0A、和个人权利护法相关资}:1)
个人数据保护法规
信息自d1法、法
隐私法
注:保护个人数据的法iIq/E不同的国家订不同的职称,欧洲国家通常称为“数据法”或“数
据保护法”,英语同家则称之为“隐私保护法”。
对于不同法律体系,征信机构所收集和提{LL r(,J个人信用信息内容不尽相同。
对j二市场机制完善、法律制度健全的英美法系国家,系统不仅收集负面信息,而
.rj收集所有交易的支利记录,并报告逾期贷款的金额。对于大陆法系,|』】于法律、
法规不如英美法系下宄藩,}1E信体系分:[瞳没有英美法系下那么明确,过多的信
息资料会使得整个系统过丁繁复。考虑到成本、效率和人员素质等方而的问题,
建2f.桐对简译的数据报告模式,更适合大陆法系国家个人征信机构的发展。
从以J:数据不难看jIj,法律体系对一困信用体系深远的的影响,发展适合本
同的信用体系,必须考虑本固法律形态和政府拥关政策。
第二节个人数据保护对征信的影响
一国关丁.个人数据保护和信用报告的法律列于该围征信业如何发展乃至能
甭发展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一、同际组织数据保护准则
20⋯:纪70年代以来同际组织就已认谚!到对属于个人的数据提供充分法律保
护的煎要性。1980年,1堕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隐私和个人
数据越界流动保护准则》。随后,欧洲委员会于1981年召开个人数据保护会议,
并提出相应标准。1990年,联合固把这些准则的适用范围扩展到更广泛的国际
社会,制定了《个人数掘自动化档案准则》。这些国际组织制定准则的基本目标
是相同的:旨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同时避免数据传输受到过度限制。
这些国际准则制定的个人基本权利包括:(i)个人对数据掌握者占有的本人
的信息具有知情权、获得权和质疑权:(2)对收集、使用和保存个人数据的限制:
(3)数据掌握者有义务中叨i己录数据的目的、保持信息的高质量(精确而且是
最新的)、采取措施控制对数据的不合理使用,并且对所掌握的数据承担责任。
表3.3个人数据保护国际条文与F1标
1980年OF,CI) 1981年欧洲委员会1990年联含国组织
隐私硐J个人数据越界个人数据门动处理巾个人数据自动化档案
同际条史
流动保护准则个人权益保护人会准则
保护隐私、个人f】m √ √ √
和个人数据越界流动
l、客户查阅和修改√ 吖√
2、申明目的√ √ √
3、限制收集√ √ √
4、限制使用√ √ √
5、限制保留数据√ √ √
6、数据质量√ √ √
7、安全措施√ √ √
8、法律制裁和补偿√ √ √
9、数据掌握者的责任√
lO、公开性√
1l、例外条款√ √
摘自《个人数据保护和信用报告公司管理》(2001年)
注:OECD准则规定成员国应该确保个人数据越界流动是连续且安全的。其目标之一是避免
对个人数据越界流动造成阻碍。
表3.3对三种国际准则进行了比较,其中涉及到个人数据的收集、传播、使
用和储存等问题,这些准则一致同意对个人数据的保护。三种准则中都强调客户
享有查阅自己个人数据和要求修改不正确数据的权利。同时还指出,信息收集仅
限于和声明的建立数据库目的有关的部分,而建立数据库的目的应该在收集数据
之前声明。此外,国际标准还限制了可能涉及敏感问题的数据:如种族、宗教、
政治派别等。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建立本国信用体系,都直接借鉴了这些国际
标准。
二、各国数据保护法规
关于个人数据保护,各国的法律~般涉及三种基本权利:个人隐私保护;个
人查阅本人数据的权利,包括提出信息有误的权利;数据出现问题时要求迅速纠
正的权利。这些权利是针对个人而言的。
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征信业由来已久,数据保护和信用报告的法律体系是由分
散的法律、法规拼凑起来的。如美国,没有独立完整的数据保护法,它的隐私保
护和个人数据收集与传播的法律基础是在多年法庭判决中发展完善的,已经被收
录在关于政府和私人机构数据库的几部法律中。《信息自由法》(FOIA)规定个人
有查阅政府部门收集的本人信息的权利。《公平信用报告法》为涉及个人信息收
集与传播的私人企业行为提供了法律规范,其中明确了信用报告公司。根据法律
规定,尽管个人不具有查阅第三方收集的所有本人数据的权利,但收集信息的公
司如果以出售信息为目的,则其本人有权查阅并修正数据报告公司收集的本人数
据。其他新近制定的特殊法律,特别是金融领域的法律,也进一步完善了美国在
隐私和数据保护力‘而的法律体系。’。
而在英国,111 1:征信业的发展和欧盟标准的渗透,其存原有法律上不断修改,
引入新的标准,除了《消费揣信用法》和一些仍然沿用的判例,还制定了《1998
年数据保护法》,同时废.1I:了《1984年数据保护法》。在该法律巾落实了95/46/EC
号《欧盟指示》。为配合新法律的执行,还颁柏j了《通知于册》和《拒绝贷款条
款》等补充法规。
表3.4部分国家个人数据保护法规对照表
奖国英国法国比利时
彳『关法规公平信川报告Tournier判例、信息、档案和个皇家法令、个人
法、信息自由法、数据保护法、消人权利法隐私保护法
隐私法、信JI】修费者信用法、通
复机构法、平等主¨手册、拒绝贷
ffi JlJ机会法款条款
消费者信川报告银行对客户负有所有银行都必须报告义务是强制
的川途:信川告总体保密责任; 提供征信所要求施加的。
准确性争议诉讼按照数据保护法的类型的信息
保密/隐私条款
程序;向报告机任命注册监管官
构提供信息的责进行监管:例外
任等。条款等。
明确客户有权了就消费者对信川依据信息、档案消费者有“检查”
解所lI殳集的本人报告信息提山质和个人权利法的和“纠JE”权。
的信息的性质、询的步骤作了规规定。
借款人权利内窬和来源,有
权要求对不实的
信息重新进行调
布。
从以}:备国的情况来看,各围一般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消费者隐私和借
款人权利进行保护。不过,冈为信用信息市场化程度不同,保护的程度也不同。
总体看束信用信息市场化高的国家,对隐私保护和贷款人权利的法律规定更加详
细、具体。而欧洲国家也正在进行征信制度上的改革,更多的国家丌始参考国际
标准或欧盟标准束制定和修订本国的数据保护法规。
I 3《格扭姆·李奇·却利利浊案》(1999)和《余融信息隐私保护法》(2000)刎定了存个人和盒融机构、
讯行、保险公”J和jE他金NIllll务j『Ej』【=行交易时的个人数据保护问题.这阿部法律都赋F客户查阅jf修犷水
Lf.息的权利,舭定rn:某然情况FFSl f1权反对余^2|!机构公升小人1r公开数据.并对个人消费横』℃的f青
息流,;IJ进}r J’限制。会融射L构被蛭求n觉i盐、1’这牡法件.必须f坩确白已关‘州}:公开客厂一信息传播的条款扑
向钵J、II,哪{,仃则盒融机}}J将受到处罚。
三、隐私保护与效率问题
隐私保护必然涉及个人数据方面的限制,这些限制客观地反映了社会上有关
隐私的判断、公正性及社会义务等方面的价值观念。作为公民权利的核心内容,
使用国家法律进行保护,是政治和社会的需要。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些限制
条件可能影响到征信的效率,从而影响到信贷市场的效率,但是其效果和程度可
能有所不同。
隐私限制可能来自法律对收集和使用资料的限制,法律对借款人不利资料储
存的时间限制,以及由于使用者担心使用某些资料可能给公共关系造成不良后果
而施加的限制条款三个方面。在美国前两类限制条件是通过成文法得以确立的,
反映了法律上所规定的一系列隐私限制。第三类情况从本质上与前两类不同,因
为它包括了那些没有法律基础的限制条件。
平等信用机会法(ECOA)是最重要的一个包含隐私限制内容的成文法,限制
了在做出是否发放贷款时可以使用哪些资料。平等信用机会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建立了一系列被称作“基本禁止条件”,贷款人一般不能用这些条件来评估申请
人的信用情况。基本禁止条件最初仅限于性别和婚姻状况,1976年国会昕证会
后对原法案进行修正,增加了种族、肤色、宗教、来源国和年龄作为基本禁止条
件。法律明确了违反平等信用机会法的三种情况:明显的歧视、不同的对待和不
同的影响。虽然基本禁止条件能够限制明显的歧视和不同的对待两种违法情况,
但不同的影响总是存在的。如信用评分模型可能包括~些可能与基本禁止条件有
关联的预测性信用资料,因此会改变这些个体的相对得分。所以即使是完全同等
的对待,也可能带来不同的影响,而且这些做法往往是出于效率上的考虑“。
平等信用报告法是确立消费者信用报告行业管理结构的主要成文法。该法律
管理着征信机构的活动,规定信用报告使用者在公开资料时应遵守的义务,并确
保贷款人将有关贷款资料公平、及时、准确地报告给征信机构。平等信用报告法
第605款中确定了哪些资料是征信机构禁止向消费者的信用报告使用者提供的
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发生在10年前的破产事实,或者任何民事指控、民事判决、
被捕记录、已付征税留置权、临时或己注销的帐户、其他发生在7年前定罪事实
之外的不利资料”。制定这些限制条件的动机是人们认为,经过一段时间之后,
对某个人不利的资料就不应该继续保留了。其基础是认为应该给予人们~次机
会,弥补以往的过失,重建信誉和社会地位。这种做法不是永远把一些人列在黑
名单之内,从而扩大的贷款的范围,提高了贷款的效率。
H如关于信用评分模型对于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如穷人或未受良好教育的人)获得贷款的影响:而
对于自由职业者和那些在不稳定行业里工作的人,他们的得分可能比其他人低.
”如果消费耆信用报告被用于在下列领域做出发放贷款的决定时,我们就不能使用限制条件.这些领域包
括:展期信用证本金额度达到或有理由可能达到15万美元以上时:人寿保险包销额度达到或有理由可能达
到15万美元以上;任何个人就业时年薪达到或者有理由可能达到75000美元以上.此外有些不利资料的报
告期限也可以延长,如有关美国政府担保或者提供保证的学生贷款.或者有关国家直接学生贷款.
除了法jlJ:舰定的数抓使用限制外,使JlJ{JI吖斋机构提供的数据的个人使用仃
可能要按照11己的判断力,决定门己应该使用哪些数据项|三|。例如,几乎所有的
信用评分模型都不包龠地区经济预测和其他可能能够预测申请人信用情况的地
理因素。但是,根据埃佛里、惭斯蒂克、卡朗和坎纳的研究(2000年)表明,
信用得分可能常常受到地区经济以及更深层次的地区状况的影响。这种地理因素
对丁评价信用情况可能很有帮助,因此,在信用评分模型巾加入这些冈素可能有
助于提高模型的性能,最终提高贷款分配的效率。但是这种做法可能导致不利于
公共关系的严重问题。例如,某人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地区,另一人生活在密西两
比地区,很明显在过去的5年里加利福尼弧地区的经济要比密西两比地区强得
多。如果在信用评分模型巾包含了地理因素,即使在两人以往信用历史完全相同
的情况下,得分也会不同。掘此决定贷款的发放可能对于公众来说就无法解释了。
因此,即使法律上没有对此做出禁止,但几乎所有机构都认为不值得为这种可能
性冒险。
这种隐私限制和经济效率之问可能存在的矛盾问题.已经在一些具体案例中
被验证”。在平衡隐私和效率这两个有时会产生矛盾的目标时,我们必须权衡经
济效率所带来nq{=-t会效益与权利和公平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这就决定了一国在制
定征信相关法律、法规时,必须进行成本一效益分析,判断实施某一隐私限制所
带来的边际效益是否大于由此产生的边际成本。
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立法与建立个人信用系统
发展巾国家在建立公共征信机构的同时,需要制定征信相关的法律、法规。
当然,作为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很难一蹴而就。法律本身也是社会现状的反映,
过刚和超前都会对征信体系的建立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发展巾国家在建立本
困的征信相关的法律、法规时应考虑本国的现存法律渊源、法律体系结构、已存
相关法律规定、社会道德取向、礼会经济效率和市场发达程度等问题。
符围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一般包括:(I)征信机构立法框架;(2)隐私与
消费存权利保护立法框架;(3)竞争和监臀立法框架。
我田从法律体系上看属]二大陆法系,以制定成文法为主。因此在我国现阶段,
设立公共征信机构的同时应该加强立法建设。从我国的立法习惯来看,可以先制
定部门舰章和行业规则,确保征信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等到条件成熟,再fh人大
立法,以法律的形式力¨以规范和完善。
16蛐f:拉蜚尔·M斯蒂克和f鬟雩·卡朗(1999年)的{iJ『究成果采『W,神:某一给定的信用得讣范m内,女性
偿还贷款比‘}7高F玛忡。
第四章个人信用评分
对于建立个人信用体系而言,信用评分系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消费信贷领域,信用评分制度也有广泛的应用,信用评分给使用者带来了诸多便
利。信贷提供者可以在授信的时候就对所有信贷的总体风险程度心知肚明,而不
是到了信贷交易成了坏帐的时候才仓促应付。因此,信贷管理者可以将风险程度
控制在自己能够接受的范围里——即通过明晰、简便的量化标准来评估自己的信
贷政策,建立连贯、稳重的信贷政策,从而避免个体主观判断上的失误。
消费信贷管理者无论使用哪种信用评分系统,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特性,因为
所有此类系统都基于一些普遍的假设和因素。
第一节信用评分系统的理论框架
一、提供消费者信贷的金融机构建立或使用信用评分系统是基于所有的授信
系统所共有的四个共同特征:
首先,所有的授信系统,都建立在一个假设的基础上:未来(至少是短期)
的情况总是与最近一段时间内的情况相仿。如果否认这条假设,信贷行为以及几
乎所有的人类行为都将没有立足点。
其次,所有授信系统的目的在于,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尽可能地扩大信贷
规模,也就是说,信贷总数的扩大有利于信贷提供者的利益,至少不会损害贷款
提供者的利益。
第三,所有的授信系统都认为,人们的贷款行为(人类的其他行为其实也是
一样)无法用一个固定的因果关系模型来衡量。我们不可能预料到谁会如约清偿
债务,谁会违约,就象我们猜不出哪个婴儿将来会成为总理一样。因此,所有的
信贷提供者都只能将正在经手的具体客户与自己以前的经验进行对照分析。面对
每一个客户,信贷提供者都会问自己,面前的这位申请者与以前经手的成功业务
和失败业务是否相似。使用这种判断程序,主要是以自己的业务经验和个人好恶
为依据。因此,结论只能有两种,准许或拒绝。除了特别极端的例子外,这种方
法不能得出每个信贷申请者的具体风险程度。而使用信用评分制度其实也是根据
同样的问题进行判断,所不同的是,它根据的是所有相关信贷机构的整体经验,
而不是个别业务人员的一己之见,避免了不必要的个人因素的干扰。信用评分制
能直观地表示出消费信贷申请人的风险等级,从而更好地评判信贷的效率。
第四,在所有授信系统中,申请人风险程度的确定过程与消费信贷机构可接
受风险程度的确定过程是彼此分开的。
二、信用评分系统建立的七个步骤
各国征信业建立适合本国个人信用评估使用的信用评分系统,都是一个十分
复杂的过程,但足从苻罔建立的只体程序上看,都存在一些:』|:常相似,并且是必
要的步骤。
(一)选择具体的客户群
信用提供商必须决定这个信用评分系统针剥的是所有信贷顾客群巾的哪个
部分。一些小型的信贷机构由于只提供一种信贷,它们制定的信用评估系统就是
钊测其所有顾客的。而那些提供多种信贷服务的大型信贷机构在建立信用评分系
统时则会依据地理等因素将不同的客户群区别开。
(二)定义『F面行为和负面行为
信用评分系统的使用者必须决定什么样的信用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什么样
的行为足不能被接受的。例如,我们可以将“正面行为”定义为开户11个月以上,
拖欠债务不超过一个月,并且已经发生了一定数额的信贷业务。至于“负面行为”
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扪当数额的信贷帐务被注销以及连续三个月(不管什么时
候)拖欠债务(即使历来能够如数清偿)。具有负而行为的帐户被称作“不良帐
户”,具有正而行为的帐广l被称为“良好帐户”,还有一些帐户,因为丌户时问短
而从未拖欠债务的帐户,仍有待进一步考察。
(三)获取数据抽样
IlI于信用评分系统只能建立在使用机构的经验基础上,因此,所需的所有数
据都必须来自这个机构的历史记录。尽管拙样的方法各种各样,但通常情况我们
一般取出1500份良好帐户记录和另外1500份不良帐户记录。这个数量足以建立
一个完善的信用评估系统,同时,在抽样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耗费过多的财力和人
,3,
抽样数据必须包括顾客自首次申请以来的所有申请记录,还必须包括每次信
贷业务的结果,即是良好帐户还是不良帐户。每次的申请信息必须包括申请项目、
注明事项、信贷机构所了解的申请人个人资料。7以及另外的一些报告博。
(四)将数据转化为电子格式
所有的文什数据都必须转化为可以由计算机处理的格式,不同的信息类型也
必须分别列项。根据客户的特征(如年龄、居住时问、职业等)列项、分类后,
我们就可以输入具体客户的特征“属性”了,例如,年龄的特征“属性”可以定
义为“35岁”。有些特征比较复杂,例如职业,种类极多,使用者必须将其分为
若干个有限的类型。当各种特征被分别列项并定义各自的“属性”后,就可以根
据每个中请人的相关资料将数据转化为统一的电子数据格式。
(:匠)数据分析
接下来就是看一下良好帐户和不良帐户在各个特征项目上的属性区别。在这
个过程巾,我们可以检验一下在抽样和数据转化过程中是否存在无意中造成的重
7}|{请人竹:此前齐类f占贷活动巾的表现。
8竹几1记录机构和j0他调卉机构提"I的一此资料。
大纰漏,但更重要的是要找出那些良好帐户和不良帐户区别最大的特征项目。例
如,如果有同比例的良好帐户和不良帐户的客户拥有住宅,有同比例的良好帐户
和不良帐户的客户租用房屋,那么,弄清房子的产权拥有与否对我们确定什么样
的客户将会是良好帐户或者不良帐户就没有多少意义。良好帐户与不良帐户之间
属性的差异越大,这个特征项目对客户未来行为的预测力就越强。
(六)推导被拒客户的行为
如果一个信用评分系统只是建立在被接受客户的信息上,这样的系统是不完
整的,因为它无法获知那些被拒客户当初如果被接受后的行为是怎样的。就象那
些被接受的客户可能会变为不令人满意的客户一样。因此,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那
些被拒客户也许会有良好的表现。我们有很多种办法推导那些被拒客户如果被接
受后可能会出现的行为。“起源学”称这一过程为“扩充”。当客户群由于将被拒
客户包括在内,即“扩充”后,数据抽样所反映的更多的就是整个客户群总体的
情况。
(七)属性分类及分值加权计算
为了便于管理,信用分数的计算必须包括合理数量的特征项,如8~12项,
每个项目下包含不超过5~6个属性。如果特征项目下包含的原始属性过多,我
们就必须将其数量缩减。例如,假设抽样的良好帐户和不良帐户的客户囊括了从
18岁至78岁的所有年龄,“年龄”这个特征项目下就至少有60个原始属性,为
了简化,一般按年龄段作为属性的划分。不同的评分机构的属性归类方法也不尽
相同,但这种区别很小。当所有的特征项目的属性都已被仔细地分类,每个评分
机构就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方式计算这些分值”。不管采取何种措施,最主要的
分析结果有两个:分值抽样表和分布表”。
三、信用评分系统的运作和管理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信用评分系统都可以分为三种简单的运作方式。首先,
审核人根据分值抽样表确立每位客户的分值,进而确定其成为良好帐户的可能
性;然后,管理层根据分布表决定本机构可以接受的风险程度;最后是评分系统
的总体管理,包括监管分值抽样表的使用,跟踪评分系统的运作以随时掌握客户
群的变化及由此造成的评分系统能力的弱化,更重要的是,严格控制超越评分系
统的违规操作。
只有有效地管理好信用评分系统,才能真正的为个人信贷服务。为此,必须
建立行之有效的操作原则,并切实遵守,妥善地记录、处理各种信息。
(一)对取舍点的例外处理
如果信用评分的结果来自于客户资料表格上的数据,申请人的信用分值如果
恰好等于取舍点分值或低于这个分值,这位客户的申请必须被拒绝。这是必须严
‘9如多元回归法或线形分析等方法.
20表示客户出现良好表现的可能性.
格执行的一条硬。队原则。f【【足很多信用管理人员似乎并不情愿曝持这个原则,一
个非常特别的例了足,可能对]。一个刚刚破产的客户,他的信用分数完全符合申
请的标准。于是,很多似是嘶_||=『内叶l请都打着符种幌了绕过了这条原则。
臀理人员必须矿视这个问题,弄清楚存什么条什下爿能忽略信用分位,必须
清醒地认谚{到:一个信用系统有效与否在于NJ,biY,’J多少。从经验数据得⋯,任何
基于特殊情况的超越f青JTl评分系统的操作都不应该超过所有业务数量的1%~
2%。更危险的情况足审查人员以个人经验代替信用评分系统。许多审查人员的
这种做法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并且造成了很多损失。
纠正这些违反原则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信用评分与偿还贷款事实的吻合度
来说明依据评分结果进行授信的科学性。从而避免人为因素的过度干扰造成的信
任过度或信任不足的风险。
(二)信用信息的维护
锊理人员必须保证数据席的完整性和数掘的联系性,剥于每个帐户数据库叶1
都有一‘个唯一的信用评分档案与之相对应。数掘应该定期更新,以保证记录的及
时性。要求申请人定期检查自己的信用记录和信用分数,一旦Ⅲ现不符,应该及
时通知征信机构,要求予以更正,保证数掘的准确性。如果某个记录是超越评分
系统fl',Jf列J'b事件,则必须详细记录申请人的身份及评分相关的详细内容,以便未
来丌展业务。
(三)跟踪观察信用评分系统的有效性
在信用评分系统运作的始终,管理人员都要密切跟踪观察其性能。评分系统
的预测能力仅限于信贷机I,',JIN客户群大体保持不变的情况。然而,所有fl,'Jf青贷机
构及其客户群或多或少都在不断的变化中。信贷供应商增加分支机构、提供新的
信贷种类、改变信贷周期的I圭短、执行营销策略以及从事其他商务活动,外部环
境的变化都会造成其客户群体的变化。尽快察觉已知或未知的环境变化并对此作
出适时的调整,对于一个信用评分系统乃至整个信用体系的良好运作至关重要。
(阴)分值不良报告和动态不良报告
分值不良报告通过分值的差异,显示在制定评分系统时所有抽样中的良好帐
厂,.与不良帐户的数i=f,以及在这个报告所反映的时问点上,所有客户群巾良好帐
户和不良帐户的数日。分值不良报告的重要作用在于:当总体评分提高的时候,
坏l|II∈足否随之减少?如果是这样的,说明这个信用评分系统是有效的,至少在某
种程度j:是有效的。反之则说明这个系统有瑕疵。
如果做更仃细的研究,就可以看到系统运作后各个时段所造成的不良帐户的
数n与系统制定之初所估计的数日之问的差异,通常,系统运作的时间越长这种
莠异就越小。这足测评一个信用评分系统有效与甭最直观的办法,如果测评结果
与当初预见n0吻合,就说明这个系统如原先预汁的那样有效。但即使一个系统一
直表现良好,在实1$Ti'i',s不良帐广的数日与预期不良帐户数日的差异方而,它始终
不足完个订效的。实际的不良11JK,、的分mj情况‘j预期的分川i情况之问的差别表现
在各种方面。其中一种情况是,两种不良帐户分布情况十分相似,但两者在信用
评分上的差异却十分显著。对于这种错误我们可以通过更改取舍点或改变评分加
权的权重系数来更正。
造成不良帐户分布差异的最常见的原因是,大量的案例没有通过信用评分系
统的所有程序。只有减少越权行为,这种现象才能得到遏止,否则就无法知悉这
一评分系统的有效性。
分值不良报告有一个缺点,它将所有的良好帐户和不良帐户混在一起,而不
论这些帐户已经存在多少时间。因此,在每个时间点,不良帐户数目都被低估了。
因为那些刚刚注册的新帐户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证明是良好帐户还是不良帐户。
当然,良好帐户的计算也存在这个问题。这个缺点只有通过动态不良报告来弥补。
动态不良报告将时间相同的两组帐户的表现进行比较。第一组数据是开户后
第一个季度末的不良帐户率,第二组数据是开户后第二个季度末的不良帐户率,
具体分组可以以次类推。从这个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两种特殊情况:一是“横向
效应”,即同一时期的帐户出现反常现象。对于这种同一特定时间登记的帐户出
现的反常,必须通过研究申请人的详细信息以及当时的公司营销策略才能得出结
论。另一个特殊情况是“纵向效应”,即所有帐户都出现反常现象。这种情况大
多是由超出信贷机构控制的外部因素造成的。例如,经济的减速造成的恐慌会导
致一定时期内不良帐户比例的提高,并且这种现象会持续到公众心理好转。
(五)客户群稳定性报告和特征分析报告
信用评分系统初建时,抽样帐户的评分分布状况是可知的。客户群稳定性报
告是将一个月后或一个季度后客户的分值分布与原始的分布情况作比较。如果现
在提出申请的客户群与最初的客户群特征类似,则两者的分值分布也将趋同。客
户群稳定性报告的主要价值在于,它在新帐户被记录的时候分析信贷机构所面临
的整体风险是否有变化,从而使信贷机构为应付这种变化作好准备,并通过改变
取舍点,将信贷风险保持在适当的水平。
由于信贷公司的促销活动,客户群稳定性报告可能会表现出与原始数据的巨
大差异,这是可以预见的,并不需要采取什么行动。而当这种变化没有原因,并
有持续发展的趋势时,就必须考虑改变评分系统的运作方式或建立新的系统来替
代旧的系统。而特征分析报告是作出此类决定前必经的程序。
与客户群稳定性报告类似,特征分析报告也是对比后来某一时点的客户群与
信用评分系统建立之初的客户群。不同的是,特征分析报告侧重于目前客户群与
原始客户群之间个体特征属性和出现不良帐户可能性的比较。通过这个报告,信
贷机构几乎可以了解到客户群变化的所有原因。
第二节信用评分与信用风险
信用评分是根据统计资料和科学计算方法,利用评分系统,对消费者个人的
信用状况进行的评tl。征信机构的消费者信用报告一般附带信用分数,信用分数
的高低预示了消费行未来的信用状况。从某种含义l-.iJf,信用分数足信用风险的
数字化表示“。
放款人根据消费者的信用报告和信用分数决定是否提供贷款和提供的服务
种类。如果放款人决定贷款,那么接下来他所要考虑的就是他所而临的风险问题。
影响放款人贷款质量的风险主要包括信任过度风险和信任不足风险。信任过度风
险是由于放款人过高的估计了借款人的信用度,而导致拖欠I}长款和发生坏帐的可
能;信任不足风险恰恰相反,是由于放款人低估借款人信用度,从而限制了借款
人的借贷行为而使放款人收入相对降低的可能。
传统的信用评分足以线性关系为基础,而线性范式的基本假设是所有消费者
以线性方式列信息作出反应。即消费者在接受信息时作出反应,而不是以积累的
方式对一个事件作出反应。但现实却几乎从不象我们描述的那样。首先,正是因
为信息的不对称性,才引发了风险的产生。其次,某一事件的发生往往带有连续
影响,并且越是典型事件,影响越是久远。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使得我们发现仅
仅依靠线性关系,很难解决信用评分中的风险问题。于是很多模型公司丌始探索
一些更适合的方法,包括模糊逻辑、行为金融学、神经网络、小波理论等,以解
决信用风险问题。
一、信息变量的选取
模型变量的选取,决定了信用评分的可靠程度。因为信息共享程度决定了放
款人所而临的风险程度。一些围家的评分系统只使用负而资料,而另外一个极端
的例予是美冈,美围是所有国家里对其消费者信用资料收集率最高且最全面的国
家。这样就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以选择的刻度,利用美国消费者的信用样
本资料进行选择,应用到其他有数据限制的系统中,并与原评分模型结果做比较
进行分析。
在澳大利亚,只有负而信息和征信信息才能用来决定信用评分。不能使用诸
如所丌设帐户数最、帐户的期限、余额和贷款限额等变量数据22。因此用“仅有
负而信息”这一表达方式来模拟采取这种体系的效果。如果某一新帐户在两年之
i=“现90天以上逾期未还贷行为时,以次记录因变量;否则因变量为零。在每一
种情况下,都使用概率币.位模型来估汁从观察时段起样品23中逾期未还贷的概
率。
“信用分数哼信用风险并不完会等坷,闲为一方面信用分数订;知期内不会经常变化,而侑用风险是动态的:
另一方而.即使信用分数完伞相同的两人.也会}II现不同的行为,阕此在具体到每个消费者时,信用分数
’j信用风险,f不一定对称。怛对于消费肯总件而言,两前幕奉相,鼍.
“这扑4i足说澳人利弧的债权人才:使用这此竹息。他们{l往神.贷款中请文件中可以要求从借款人那‘H僻到
这衅情息,但足舀:确l认这些信息足甭准确无误时会带来成木的增力¨和时间的延误。
”随机抽取样本312484份。
表4.1在不同批准率的情况下采取仅有负面信息的信用评分模型对违约率的影响
违约率预期样本违约率总体样本
仅有负面仅有负面
目标批准率
仅有负面信息的模仅有负面信息的模
完整模型信息的模型中违约完整模型信息的模型中违约
型率增加百型率增加百
分比分比
40% 1.08% 2.92% 170.4% 1.15% 2.9l% 153.0%
60% 1.90% 3.35% 76.3% 1.95% 3.36% 72.3%
75% 3.04% 4.07% 33.9% 3.09% 4.10% 32.7%
100% 9.31% 9.3l% 0 0% 9.38% 938% O.0%
表4.2在不同违约率情况下采取仅有负面信息的信用评分模型对贷款数量的影响
得到贷款的消费者百分比预测样本得到贷款的消费者百分比总体样本
仅有负面仅有负面
信息的模信息的模
目标违约率
仅有负面型中得到仅有负面型中得到
完整模型信息的模贷款的消完整模型信息的模贷款的消
型费者数量型费者数量
增加的酉增加的百
分比分比
3% 74.8% 39.8% 46.8% 74.3% 39.o% 47.5%
“ 83.2% 73 7% 11.4% 82.9% 73.7% 11.1%
5% 88.9% 84.6% 4.8% 88.9% 84.2% 5.3%
6% 93.1% 90.8% 2.5% 92.8% 90.6% 2.唾%
7% 95.5% 95.0% O.5% 95.6% 94.6% 1.0%
平均100.0% 100.0% O.0% 100.O% 100.o% 0.0%
对于~个模型来说,首先根据模型给出的“信用得分”来对个人进行排序。
然后,选择一个特定的“批准率”,比如说60%,最后比较完整模型和有限模型
中的违约率。在实验中,“违约”一词是指新帐户中借款人已经过期90天以上的
未还款。选取一个给定的违约率,可以得出如果只使用有限模型,得到贷款的个
人人数减少了多少。表4.1和表4.2列出了比较的结果,其中一栏是用来在信用
评分模型中进行估计的随机样本结果,一栏是总体样本。
表4·l说明在目标批准率为60%f19情况下,根据仅有负面信息的模型所有被
批准的申请者rp}f:现了3.35%|l勺违约率,丽相比之下完蹩模型巾违约率只有
】.9%。即使用仅有负面信息船模警违约率院使用完整模型的要商76.3%。表《.2
对比了两种模型列j:向那然应给予贷款的借款人提供贷款时的影响。假设根掘放
款A经薷辫经济舔瀑凌定了最佳豹违约李为《%,在完整穰溪下,83+2菇豹潞赞嚣
获得了贷款,而仅有负面信息的模型只批准了73.d%的消费者的贷漱申请,在贷
款发放方露减少了li。《篱。帮杰违约率为4%熬壤况下,魏聚采建汉鸯受瑟绥患蕊
棋趔,每10万躬Fn请者巾就有11400名消赞者得不到贷款。以上结果表明,要
么限到搜集秘搜用个人债朋记录,溪么以合理的馀摄期消费者提供贷款,二者之
问骥达到一利t甲衡。
表^.3在前:同批礁率的情况下采取仪有负瓶信息的信用评分模餮对信任不足和
储任过度误差的影响
信任不足贷款风险低但没有得到贷款的预测样本贷款风险低但没有得到赞款的总体样本
议存受器茬{趸蠢受谣
n标批准
仅有负面信息的模仅有负预信息的模

竞赘摸鼙信惑熬摸爨中误筹完整梭疆绥惑}l冬模型巾误差
玎9 增加百分测增加百分
沈比
40% 56.1% 57.O% 1.6% 56.1% 56.9% I.4%
60% 34。8% 35.8% 2.9% 34.7% 35,8% 3.2%
75% 19.5% 20.5% 5.1% 19.5% 20.4% 4.6%
lOo% O.O% O,o% 0.O% 0,O% 0,0% O,0%
倍任过度贷款风险高僵衙到贷款的预测样本贷款风险商馥得到贷款的总体洋本
仅有负颇仅有负面
『=|标=}【e准
仅钉负雨僖患简校饺有负谣信惑的模
,啦
完整模硎信息朐模刹中误差完整摸删信息舶模型中误差
疆增加酉努爨壤薪l百癸
比比
40% 4.穗12.6% 168。l篷4.9篱12。5强155.1篱
60% 12.3% 21.7% 76.4% 12.5% 21.6% 72.8%
7S篱24.蕊32.9篙33.7麓24.896 32。鲻32。褥
100% 100.0% 100.O% O.O% 100.O% 100.0% 0.o%
表4.3从痿经不是纂j信任过疫涎类误夔发生的援率来番,在莰蠢受覆黎息兹
有限模型小都有所增加。分析资料j二显示了信任过度情况下,误差增加的幅度比
信旺不足憾况下更为突出。
以上}仨较结桑袋明,有关借款人过去还款配录的详细信息,以殿有关借款人
债务和贷款限额等当前信息是评价客户风险的重要参数。信用评分系统所选取的
变量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重要作用。评分机构收集的资料含盖的内容越
多、越全面,评分结果就会越可靠。并且这种全面的信用报告系统给整个个人信
用体系带来一系列巨大的好处。一方面,贷款迅速向处于社会经济结构底层的群
体渗透,使得处于各收入阶层的人们都能获得相适合的消费贷款;此外,债权人
可以更有效的对当前帐户的监管、贷款限额的调整、透支迹象的发现等采取早期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包括联络顾客、提供预算咨询服务、作出适当让步以防破产
等方式:第三,使得应收消费贷款的安全化成为可能,从而降低了提供贷款的成
本,增加了消费信贷市场的资金容量;第四,信用记录的传递降低了个人流动的
社会成本,使得消费者作为社会劳动者的流动性加强了。这样一个完整的信用报
告、评分系统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贡献就凸现在我们面前了。
二、FIC0评分系统的成功经验
Fair Isaac模型已经为FTC(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所承认,并成为全美三
大征信局的首选模型。众多金融机构均信赖并依靠该系统对个人客户的申请进行
评判。根据Fair Isaac的报告表明,FICO模型主要依靠五个方面的因素对客户
进行评判。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客户偿付信用的历史记录。本项主要参考客户在过
去一段时间内其他信用帐户的支付情况。包括其他已申请的信用卡的支付情况,
并参考生活消费的支付情况、分期付款的支付情况(如分期付款购买汽车等)、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的支付情况以及抵押贷款的支付情况等。从对个人信用
历史记录的分析来评价客户的偿付能力和支付意愿。在使用这一因素对客户进行
评判时,需要考虑时间因素,一项最近一个月内发生的逾期项目要比一项一年之
前发生的逾期项目重要,相应的对客户分数的影响要严重。
其次,是客户已拥有的循环信用帐户的数目。相关数据表明如果客户已经拥
有过多的循环信用帐户,预示着该客户可能已存在较大数额的贷方余额,在评价
客户信用度的时候,往往需要加总所有循环信用帐户的贷方余额,以作为一项重
要的评价因素,因此简单的取消一些帐户,把余额转结到其他帐户,并不能提高
客户的信用分数。在考虑此因素对客户信用分数的影响时,一般还要结合客户的
收入情况和所要申请的信用额度等具体情况来评价。
第三,客户建立信用记录时间的长短。通常,拥有较长的信用历史会提高客
户的信用分数,因为在统计资料中表明信用历史长的客户要比信用历史短的客户
发生坏帐的风险要小。但是在考虑信用历史时间长短的同时还要结合其他的参考
因素,如客户以往的信用状况、已使用的信用额度以及客户申请的信用种类等。
因此,虽然一些客户的信用历史并不长,但是由于其信用申请报告中的其他资料
足以证明其拥有良好的信用状况,因此同样可以获得较高的信用分数。在评价这
一因素时可以使用历史最久的信用帐户作为参考,也可以使用平均信用帐户年限
作为评价依据。
第阳,其他1I银行信用使用状况。主要是指客广在发卡银行发放的信用以外
的消费信用、分期付款方式的借贷项目、其他财务公司借款以及抵押贷款等其他
信用的使用情况。如果F}l请信用f|{J客户其他舴银行信用状况良好,则可为银行发
放信用提供左证,说明该客户有能力并且愿意偿还其使用的锻彳『信用:如果客户
其他非银行信用状况恶化,那么该客户不能偿还银行债务的风险将大大提高;而
如果客户在其他见;j务公司存在贷方余额,那么这将会影响他的信用分数。
第五,在最近一段时问是否已申请了过多的信用帐户。客户在短时期内申请
了过多的信用帐户,一方面说明客户在未来可能会有较大的负债消费,另一方而,
参考客户的收入状况和信用历史,以确定客户是否有恶意透支的倾向。
在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的应用r{l,除以上五个主要方面的因素外,还要参考其
他相关因素。表4.1为1999年7月在FT0会议上Fair Isaac所公布的部分个人
信用评价标准”,可以作为了解Fair Isaac评分系统的一个参照。
表4.4 Fair Isaac个人信用评分模型
自仃租住其他无信息
自有髓Ⅱ住
25 15 10 17
6 5-10.4
<.5 .5.2.49 2.5—6.49 >10.49 无信息
居住年限9
12 10 15 19 23 13
业内专专业人管理人
职员监领退休其他无信息
职业家贝
50 44 31 28 25 31 22 27
5.5—1 2.4
<.5 .5.1.49 1 5.2.49 2.5—5.49 12.5 退休无信息
工作年限9
2 8 19 25 30 39 43 20
拥有D S信Maj信同时拥没有反
无无信息
D.S/MaJ 用} 川# 有馈
信用卡O 11 16 27 10 12
现金存储莆存同时拥
其他无信息
银行证明款款1=j
5 10 20 11 g
<15 15.25 26—35 36.49 50+ 无信息
负债率
22 15 12 5 O 13
21 n1 j-商业燎㈨,无沈得到Fair Isaac完枇的计分模型。
42
无记
l已拥有信0 1 2 3 4 5—9
l用卡数量
习《
3 11 3 ,7 .7 —20 0
(.5 1.2 3—4 5—7 8+
存挡年限
0 5 15 30 40
大额分期0 1.2 3.5 6+
付款项数5 12 8 -4
可用信用0.15% 16—30% 31—40% 41.50% >50%
额度15 5 .3 .10 —18
信用中信用良信用优
不良信用没有有有延期
记录
好秀
0 .29 .14 17 24 29
摘自1999年7月Fro会议报告
统计资料表明,大部分美国人的信用分数在300~850分之间,分数越高,
消费者的信用风险就越小。商业银行和零售商通过征信局提供的信用报告和信用
分数综合评价消费者信用度,以决定是否贷款和信贷额度。
第三节发展中国家个人信用评分系统的建立
各国在建立个人信用评分系统的方法和步骤基本相似,但仍要考虑相关法律
规定的影响,即国家法律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和对信息流动的限制等法规的影响。
对于一个新的评分系统来说,起步阶段不宜过于繁复。一方面,是由于相关法律、
法规的限制。评分系统和相关法律是在信用体系发展过程中一起成长的,滞后和
超前都会阻碍整个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信用评分是一个与现实经济社会密切
相关的系统,所有参数都需要还原到现时中进行论证。第三,硬件设备和工作人
员素质也是制约发展中国家建立个人信用评分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采取
渐进发展的模式是明智之举。
但是,发展中国家必须有建立完善信用评分系统的紧迫感。我们必须看到,
在缺少全面信用报告体系的国家里,如果人们难以得到消费贷款,将抑制消费支
出的增长和耐用消费品行业的发展。而且,法律对存储过去信用记录的限制越多,
发展其他类型还款方法的迫切性就将越大。由于担心侵犯个人隐私权而对发展更
全面的信用报告体系犹豫不决的国家应该牢记一点,即其他方法也许比还贷记录
这种方法更多地侵犯个人隐私和更不客观。
而在标榜严格管理和制度化控制的国家,给报告信用记录施加更多限制的条
款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也许可以通过规定更严格的托收补偿和限制获得个人破产
信息的管理体制来减轻,这样就能够使贷款减少量达到最少。但其所带来的外部
效应超出我们的想象,因此从总体效应角度评价,报告更全面的信用记录的做法
4-3
更优jJ.这些做法。
第四节中国个人信用评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一、我国个人信用评分发展现状
我国的个人信用起步较晚,如果把中国银行于--)D)L五年L¨珠海分行在广东
发行的“rfl银卡””作为一个标志性时点的话,至今还不到20年。对于中国的商业
银行来说,在这}。几年问,个人信用贷款业务Lli无到有,信用卡发放从借记卡扩
展到贷记},个人信用管理从事后追透逐步转变为事前风险防范管理。而对一个
新兴而庞大的个人信用市场,金融管理机构和各大商!世银行都在积极探索,试图
有所突破。
(~)务商业银行积累的经验
]j商银行门前使用Visionplus系统巾的CDM(Credit Decision Model)评估
模型,对个人客户的资料进行综合评分。系统收集客户身份证明、职业状况、房
产情况等信息,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后,输入到评估系统中,由系统执行逻辑判断、
交叉枪查、信用评估、作出同意或拒绝申请的判断、推荐产品、推荐信用额度等
动作。同时,工商银行建立了南、北两个数据巾心,汇总客户详细资料和全国黑
名单,通过汇总各分行收集的黑名单,防止黑名单用户再成功申请信用额度。通
过数据汇总和分析,把客户按照利润率与风险度的比例做细致的划分,分为一般
客户和重点客户,比如将职业稳定和不稳定的客户划分在不同的层次上。这样充
分利用自动评分系统,加强内部管理,实行流程控制,使工作重点逐步转向事前
的风险防范。
建设银行是国内较早将个人信用进行量化管理的商业银行之一。2000年10
月,建设银行率先向全国推出“个人信用评分标准”。从个人的自然情况、职业
情况、家庭情况、与建行的关系四大方面共计19个项目,细分为72档分值进行
逐项逐档打分。由于这个系统的建立是基于当时本行发卡的需要,并没有考虑到
整个金融业信用体系的建立要求,而是脱离其他商业银行独立建立的。数据无法
在整个金融系统中流动和共享,缺乏兼容性和通用性,无法在更大的范围内应用。
但是这些工作为建立个人信用评分系统做了良好准备。
农业银行也采用国际通用的VisionPlus系统,汇集客户个人信用信息。但是
山于长期以来各分行的信息格式不统一,数据要素不完备,造成在本系统内也形
成较大差异。就地区来讲,浙江、福州1、上海等地比较重视个人信用数据的收集
与掌握,系统相对完善,个人消费信贷和准贷记卡业务开展也是最快的。目前,
农业银行所面临的任务是对个人信用数据的收集方式和数据要素做深入研究后,
全而统~各行的数据系统,整理个人消费贷款资料,并尽快添加到统一的信用信
25中恨}JI:IH^IIt R,没有透史JJJ能,!:,',sill:id4:-类。
息系统中。
从三家商业银行建立本行个人信用评分系统的进程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问
题基本相似。首先,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希望能够尽快建立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
出台统一的个人信用评分系统,规范个人信用数据格式。其次,各行信用信息基
本是在本行内使用,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一方面,形成重复建设的浪费,
另一方面,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无法共享,使信贷风险增大,一些恶意透支客
户可以在多家银行开设帐户,骗取银行信用。第三,各行的信用数据主要以个人
基本数据为主,缺乏详细的交易记录和个人资信状况说明。第四、数据的收集基
本是客户首次申请银行卡时登记的,基本没有后续变更和更新等数据管理工作,
准确性难以保证。第五、地区差异显著,经济发达的地区个人信用工作相应发展
较快。
(二)个人信用评分系统试点及推广
199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扩大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性意见》,
要求各商业银行有计划地扩大个人消费贷款的发放力度。但是由于我国缺乏统一
的个人信用评分系统,没有一体化的个人信用信息平台,商行间信息无法实现共
享,这些都制约了个人信用贷款和信用消费的发展。为了突破这种“信用瓶颈”,
1999年7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和上海市信息办共同
牵头组建了全国首家征信机构一上海资信有限公司。2000年1月上海资信与全
国15家商业银行共同组建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数据中心理事会,并与澳大
利亚Trans Union合作,于同年7月初步建成联合征信数据库。2001年3月,上
海资信与上海市公安部门在个人身份信息的查询和校验领域首度合作,大大改善
了系统内个人身份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了个人征信系统报告查得率。
2001年5月,上海移动通讯公司、中国联通上海分公司、上海市农村信用联社
等三家单位加盟,将业务模式向社会联合征信方向推进。同年6月上海市个人信
用联合征信系统参照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推出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系统。至2001
年底,联合征信系统接受查询请求19.4万份,提供个人信用报告14.5万份。至
2002年2月,已有汇丰、渣打、东亚、恒生四家外资银行被正式批准成为上海
个人征信理事会成员。到2002年底,上海个人信用体系的覆盖人群已经达到293
万,并考虑在2003年内与公积金中心合作,将上海市400多万有过公积金贷款
的个人数据纳入系统,届时该系统覆益人群将达到600万。
从以上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个人信用评分系统的建立才刚刚开始,同时进
行试点的还有北京、广州等地。从上海市的模式来看,在系统方面采用了Tram
Union的分析技术,因此从数据库建立到评分模型的选取,基本上是参照美国模
式来建立的。在这一点上从其他一些细节上也可看出,如该系统不仅收集负面信
息,而且还包括正面信息,负面信息保留时限也与美国相同,为7年。该系统模
型设计预计包括个人信用评分及利润评分、破产评分、风险评分、催收评分、客
户流失评分、反馈评分、预警评分、新产品评分等子系统,并将陆续添加和完善。
~:、我同个人信川评分系统建立和发展rI,的问题与思考
从各商业i诞行和}:海、北京、』。州等地的试点工作来看,目前建立个人信用
评分系统的工作主要集巾在个人信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而,并在此基础.【:着手
建立评分模型。
(一)统一甲台与多元化服务的矛盾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显著,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已经达到
发达国家水平,也有一些地区经济明前落后。要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环
境下,建立一套全围通行的个人信用评分体系难度可想而知。而单就各商业银行
和消费信贷机构而言,由于各商行及消费信贷机构业务范围不同,服务对象不同,
如何利用统一的个人信用评分系统丌展多元化服务,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上海资信的试点情况看,评分系统基本参照美国体系。美国本土分为三个
区域,分别IJ{三大征信机构为中请人提供信用报告服务。三大征信机构统一使用
Fair Isaac的评分技术,并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特点,为客户提供信用
报告和个人信用分数。如果一位巾请人同时在三个征信局分别申请信用分数,其
信用评分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分数相差不会很大,信用等级基本一致。但是
我国建立的征信机构足公共征信系统,运{4-矛rl管理与美国模式有很大差异。统一
的信用评分系统必须具有全国通用性。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评分系统的同时,各商业
银行及消费信贷机构应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及本单位业务特点,在统一的
数据格式的基础上丌发二级子系统,满足多元化服务的需要。在管理上,全国系
统优予二级系统,每个中请人的资料必须通过全国系统才能得到公允的信用报告
和信用分数。各商业银行及消费信贷机构必须按时更新客户数据,基础数据应以
全国系统为准。各商业银行及消费信贷机构从公共征信机构购买信用报告和信用
分数,并以次作为提供服务的主要依据,并参考本系统的二级评估模型,为客户
提供多元化服务。
(二)数据收集与数据挖掘
建立信用评分模型和评分系统需要大量的客户信用数据。从各商业银行的情
况看,各行都建立有自己的客户基本数据库和本行业务记录数据库。但是个人信
用评分系统分析数据库的要求更为严格和广泛,是从社会征信的角度出发,汇集
全面且足够的个人信用数据。上海的试点工作在这方面起了示范作用。
对于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信用评分系统来说,通常需要的是1500份良好帐
户i已录和1500份不良帐,1记录”。这个数字对于我们已经收集到的数据来说并
不算多,但是从信息质量上考虑,我们所收集的数据还相当不够。一方面,还需
要对已有数据资料进行核实,确保已有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另一方而,需要
对客广数掘进行长期跟踪整理,推演出影响客广I信用状况发生变动的决定因素。
26见小市第一节。
此外还需要汇集各方面相关数据资料。把好数据质量关是我国建立个人信用评分
系统的一个关键点,因此,在进行数据收集的同时,扩大数据挖掘工作将大大推
进系统的建立工作。
(三)系统管理与风险的相关探讨
个人信用评分系统的公正性和公允性还取决于管理的规范性。有法可依、有
法必依,是系统管理的基本要求。一旦统一的个人信用评分系统建立起来,就必
须制定相关法规进行规范,这也是减少系统风险的必要措施。相关法规应涉及个
人数据的收集、传播、使用和储存等方面。
另一个控制系统风险可行的办法是利用系统数据管理中的四种报告:分值不
良报告、动态不良报告、客户群稳定性报告和特征分析报告。分值不良报告和动
态不良报告一般应用于征信机构一层的风险管理,而客户群稳定性报告和特征分
析报告还可以应用于商业银行和消费信贷机构一参层的信用数据管理上。
此外,随着金融电子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一些机构已经开始对客户信用进行
实时控制管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跟踪客户信用行为及信用数据,模拟现场数
据分析,实现远程授信和对突发风险防范。
(四)相关法律规范与行业准则的要求
个人信用评分机构应确保所出具的个人信用报告和信用分数的真实性和公
允性。因此,从个人信用数据的采集、储存、整理、评价、打分到出具信用报告
都应该有行业准则进行规范,只有依照准则的要求,才能确保参与工作的每位工
作人员的工作都是符合标准的,都是真实和公允的。
个人信用征信准则应包括个人数据采集准则、数据储存准则、评分准则、报
告准则及报告使用准则,以明确申请人、报告使用者、征信机构等方面的权利、
义务。一切行为以准则为依据,超越了准则要求,而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承担
相应经济责任和其他法律责任。
第五章结论
从以上各章的分析来看,征信机构是社会小介性组织,连接消费者和放款人,
是个人信用的桥梁。信用评分系统足整个个人信用体系的大脑,对所有收集的信
息进行处理,并反馈标准信息,最终使的零散的个别信息变成直观的可用信息。
而相关法律系统是个人信用体系的无形的准绳,对征信行为进行规范,净化信用
环境。三者再加上消费者群体和信用需求群体,就构成了一个初步的个人信用体
系。
发展q1同家建立木国的个人信用体系,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而:
一、立法是建立个人信用体系中的关键环节
1、法律体制决定了征信机构的特点,也就决定了个人信用体系的构成。
法律体系足一个社会经济发展历程的投影,它不仅反映了经济发达程度,,f
又#4 c,rlj于经济发展。通过法律的制约,可以限制征信的范围和用途,影响信用信
息的流动和应用,最终决定了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越是经济
发达、法制健全的同家。征信机构就越受到重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许多国
家的经济和法制仍待发展,因此在这些国家里,公共征信机构就比私营征信机构
显得更加合适了。
2、征信相关法律系统与征信效率
法律一方而起到约束和保护作用,从而保证了整个行业的有序性。另一方而,
,{:非所有严密的法律条款都有促进作用,个人信用相关法律的制定还要考虑效率
问题,既法律要和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要能够有效保护相关主客体的权益,又
不能对经济进‘步发展形成阻碍。因此这就要求法制与经济效率之问的权衡。从
这一点fi;发,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存制定本国的个人征信相关法规时,还是在建立
本网的征信机构时都要本着适宜原则。因此说,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是一个长期的
过程。
二、个人信用信息是个人信用的基础
1、完整的个人信用信息是信用报告准确性的保证
个人信用信息是信用评分系统的基础,所有的评分模型和信用报告都是以信
用信息为基础的。信用信息的完整性和信用评分的准确性呈现正相关。对于发展
巾国家建立个人信用评分系统来说,还要考虑信息成本问题。进行费用、效益分
析,对信用资料进行取舍,使得个人信用评分的社会效益最大化,是发展中国家
建立个人信用评分系统成功的标准。
2、信用信息收集和使用的渠道
信用信息收集的渠道很多,可以山申请贷款的个人提供,由放款人提供,还
可以山其他征倩机构提供等。但是对信息渠道起直接影响的征信机构。大多数设
立公其ff『=信机构的田家,商业银行和其他盒融机构有义务定期向公共征信机构汇
报信用信息;而在没有设立公共征信机构的国家里,信用信息的流动往往是由市
场行为控制的。而对于信息的使用,一方面受到法律方面的限制;此外,~些国
家还规定了其他的一些限制,如个人可以对自身的一些信用信息进行限制性规
定,以保护个人权益。对于打算设立公共征信系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限定信息
的收集渠道和使用方式,可以简化征信程序,提高效率,节约开支,从而更适合
信用体系的发展。
3、数字化数据和信用信息的格式
数字化存储与传输是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随着高科技在征信行业的应用,
信息数字化成为推动个人信用体系发展的又一动力,并使得信用信息传播的速度
成几何级数增长。随着效率的提高,为维护系统正常运转所需的人员大大缩减,
而信用评分模型的算法更趋复杂,信用信息更加准确、及时,并为跨区域信用信
息的共享提供了渠道。
发展中国家在建立本国的信用体系时,可以直接应用当前最先进的征信系统
和平台,在这一点上,后来者具有明显优势。在建立信用体系时,应建立开放式
系统;在数据格式上,可以采用国际标准或兼容格式。这样的体系将更具活力。
三、公共征信系统与监管
由于私营征信机构具有挤出效应,因此发展中国家建立本国个人信用体系的
普遍选择是建立公共征信机构。公共征信机构一般由政府部门、中央银行或商业
银行同业联盟负责组建,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信用数据,并为商业银
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合法的信用信息需求者提供服务。征信机构一方面受到法律
的约束,另一方面还受同业联盟或中央银行的监管。监管的范围广泛,涉及征信
机构资格审查、业务质量控制、职业道德监督和职业人员素质培养等方面。
社会监督是保证个人信用体系得以健康发展的另一重要力量。培养社会监督
力量,就是要在社会中提倡信用,推广信用,培养全民的信用意识。一个信用的
社会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
参考文献
张r11秀《个人信川指南》中华‘I:商联合出版社2002年
胁Ⅸ小fl M Cmjarati(Basic Econometrics》中国人比人学㈣扳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