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13112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东北财经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姓名:姜学军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张贵乐
20030101
绪论Y.610416
绪论
一、选题背景
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
放款。一方面,它收益率高,利润丰厚,具有综合性效益,是现代银行有效运
用资金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从事进出口贸
易活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增强了进出口商在谈判中的优势,使之有可能更大
范围和更大规模上发展国际贸易;同时,它也是国家贸易政策的组成部分,是
鼓励出口的积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调节进出口结构,而且对一国有效地参与
国际经济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随着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及成为WTO的成员国,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
迅速,在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开辟了广
阔的市场。2002年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已达到了6208亿美元,是改革开放初
期的30倍。进出口额的增长、贸易方式及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使传统的国际贸
易方式已不能与之相适应,迫切需要更多、更新的融资方式为之服务。
随外资银行的纷纷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由于国内银行与
外资银行存在许多差距,如果不能在金融创新上取褥实质性的进展,将无可避
免地处于劣势,只有进行融资品种的创新,只有金融与贸易相互配合,经济、
贸易和金融才会有更快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许多银行在尝试和探索如何有效地开展贸易融资业务,取得
了不少成绩,但总的看,该业务发展较慢,国际贸易融资额仅占银行各项贷款
余额的3%,收入在银行的总收入中微乎其微;而国外的一些银行该项业务已
占到收入的四至八成.是什么制约着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只有从理论、
法律和实务上对贸易融资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才能提出科学的、便捷的和可
操作的贸易融资管理体制及办法,从而卓有成效地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以
更好地支持我国的进出口,同时也有助于国内商业银行向国际性商业银行的转
变。
“国际结算”是本人教授的~门专业课,结合教学,我经常到业务部门了解
情况,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总有对此业务介入不深之感,在论文选题之初,就
2 绪论
有意在这个领域作点文章,一来解决点实际问题,二来有助于教挚.通过这一
时期的研究,我发现关于进出口贸易融资的书籍和论文不多,从银行的视角对
它进行研究的更是寥寥。因此,我决定立足银行,从金融、管理及法律等方面
对进出I=1贸易融资进行理论结合实务的研究,但愿在实务上和学术上都能算做
有意义的工作。
二、研究重点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从理论上阐述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的作用。解决一
些阻碍银行开展贸易融资创新的难题,提供适合我国国情的贸易融资管理制度。
本文研究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
l、研究新形势下,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强调创新对银
行、进出口企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意义。
2、分析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与银行其它业务的区别,创新业务与传统业务
的区别,以突出该业务对银行资产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改善和对银行利
润增长的贡献。
3、通过国际比较,探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趋势,解释结构性贸易
融资的优势。
4、研究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时面对的各种风险及控制风险的手段。
5、研究银行与进出口商之间的法律关系,尤其是银行在从事国际贸易融
资时对第三者的法律地位;银行作为权益凭证持有人或票据持有人的法律地位,
以及在涉外纠纷发生时的法律冲突和法律适用,并对一些单项贸易融资的法律
问题进行了分析。
6、研究我国目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课题。分析国际贸易融
资业务的特点和意义,指出新形势下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第二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比较。对传统融资方式和刨新融资方式进行
了比较,指出结构性贸易融资已成为创新的代表;对发达国家的贸易融资进行
了比较,归纳了这些国家贸易融资的特点.阐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决定和影响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因素分析。从金融市场、融资主
绪论3
体、社会环境和融资成本几个方面,研究了决定和影响国际贸易融资及创新主
要因素。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及风险控制。对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特
征加以分析,并对一些具体业务中涉及风险的模糊观点从法律的角度进行澄清
和说明。在此基础上,指出选择诚信客户、落实担保、收取保证金、实施授信
及业务电脑化和成立押汇中心是控制风险的主要手段。还通过一些银行的具体
做法,阐述了风险管理的原则和建立科学内控机制的必要性。
第五章,正确处理国际贸易融资中的国际惯例和法规。分析了国际惯例与
法律及合同的关系,以及法律适用和司法管辖权,总结了禁付令使用中的经验
教训。
第六章,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通过对我国国际贸
易融资现状的分析,得出贸易融资已落后于国际贸易发展的结论,进而探析其
成因,并从防范风险、完善出口信贷体系、开展出口信用保险和发展多种融资
方式等几个方面提出对策。
本文运用规范性的分析方法对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进行了探讨;注重
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实务中的一些现象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归纳和分析,
以揭示其根源所在;注重微观和宏观分析的结合,从个体透视全局,从局部延
伸全体;注重比较分析,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总结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
展的状况和趋势。
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创新风险控制成因与对策
ABSTRACT 1
ABSTRACT
Background of topic selec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is a kind of loan provided by banks to importers and
exporters concerning import and export settlement On one hand,it’s a more ideal
way for modern banks to utilize their capital for high earnings,rich profits and
comprehensive benefits.On the other hand,it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capital shortage of foreign trade companies,strengthens their advantages in
negotiation,enable them to develop international trade in a mole wide scope and
large scale,At the same time,it’S part of a country’s poHc只one of the active means
to encourage export,capable of adjusting the import and export structure and
promote a country to effectively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the enhancing internationalized economy and membership to WTO,our
foreign trade expands rapidly.x·,rV'hile mak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it also opens a broad market for banks’trade finance business.In 2002 our订ade
volume reached$620.8 billion,30 times that($20.6 billion)of the early stage of
reform and opening—up.The traditional ways of仃ade had failed to conform to the
increase in import and export,the change in订ade methods and the import and
export structure.There’s an imperative need for a much more and newer way of
financing.
There exist fierce competitions in China’S financial market as foreign banks
are pouring in.As there’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foreign banks and OUrS,it’S
unavoidable that our domestic banks would be put in a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if
essential progress in financial innovations couldn’t be leached.Innovating the
variety of financing is also the effective way to hold our stand.Only by good
cooperation between finance and trade carl economy,trade and finance have more
fast development.Many domestic companies have gained a lot of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lecent years attempting and exploring ways as tO how to effectively
develop trade finance business.But generally spe.幽g,the development is too
2 ABSTRA(玎
slow that it call hardly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The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takes only 3%of all kinds of bank loans.and the income
can’t be less in the total income of our banks.Whereas some foreign banks’income
from it takes 40%-80%.What'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mance?Scientific,convenient and workabl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s of
trade finance carl only be brought up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d deep study in
terms of theory,law and practice.This way we can develop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effectively so as to support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our country and
promote banks to switch to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s.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is the specialized CotLrxe I teach.I often go to
business departments to learn about the conditions in order to integrate them with
my teaching.I always have the feeling of shallow understanding of it as lack of
practical experience.In the early time of selecting the topic I intended t0 work OUt
something in this field,first,to solve the actual problems,and second,幻help my
teaching.I find OUt during my research that there haven’t been many books and
papers oil foreign trade financing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and study on i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banks is next to nothing.Then I decide to base my study ofit 012
banks from the aspects of finance,management and law,combing theory and
practice.1 wish my work on it woad be of significance practically and
academically.
Key points of study
In my study on this subject I hope to illustrate the function of the featur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solve the problems in management that detain the
development of it,propose management system of trade financing that suits our
country’s situation.Key points of study are as follows:
1.Studying the neccss畸and imperativenes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innovation under current situation.Stressing the significance innovations have ell
banks,import and export companies and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y.
2.Analyzing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and other
ABgnU正T 3
businesses of banks,innovative businesses and traditional businesses so篮to
highlight the contributions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will make to the
improvement of banks’capital liquidity,s蜘income and the increase of profits
of banks.
3.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mance and
explaining the advantages of structural trade financing by making comparisons
internationally.
4.Smdying all kinds of risks banks will encounter ill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and risk control methods.
5,Smdying the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s and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especially the legal statu£_banks pose when carrying out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the legal status of banks as bi//holders and holders of equity receipts,the legal
conflicts when disputes concerning foreign affairs arise and its application,some
analyses on legal problems concerning a single trade fmancing.
6.Studying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op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in our country and making some suggestions of relative policies.
Structure amngem蛆ts and smd#ng methods
Chapter 1.Innov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吨new task lying ahead
of our commercial banks.Analyzing features and significan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pinpointing the imperativeness and necessit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Chapter 2,/nnov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and some compariSOnS.
Comparisons are made between traditional trade finance methods and irmovative
financ4 methods to point out that structural trade financing has been leading
innovations.Comparisons of trade financing among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also
made to summarize wade finance features in these countries,and illustrate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intemational trade finance.
Chapter 3,Analysis on factors that determine and affect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innovation.Study on main factors that determine and affect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pdce from the aspects of financial market,financing subject。social
4 ABSTRACT
environment and financing COSt,
Chapter 4,Risk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innovation and risk contr01.
Analyzing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ing risk,clarifying and
explaining vague opinions concerning risks in actual operation from legal point of
view.Furthermore,pointing out that choosing honest clients,putting guaranme into
effect,collecting deposits,credit granting,business computerization and setting up
discount center all these are the key means to prevent risks.Explaining through
actual operations of some banks,the principles of risk control and the necessity of
setting up intemal control mechanism.
Chapter 5,Properly handling the international practice and regulations
concerning international trade fmancing.Analyses are made on relationships
among international practice,law and contracts,its legal application and
jurisdiction.Summarizing the lessons learned in implementing the payment ban·
Chapter 6,Problems existed in innov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and
countermeasures.A conclusion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is reached that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has fallen
behind international trade.Further probing into its cause.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from the aspects of prevention of risks,perfection of expoa credit system,
the implementation of export credit assu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varied forms of
financing,
The paper probes into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innovations and risks by
applying standardized analytical method.It aRaches importance on integrating
theory with practice,and raises some symptoms coming out of practice to the level
of theory to sum un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roots.It pays attention to combining
micro and macro analysis in order to penetrate through unit to get overall situation,
tO extend the part tO the whole。It also lay stress On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summarize the condition andⅡ℃nd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development by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mparison.
Key Words: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Innovation,Risk Control,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第一章国际贸易融资创奢.-一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课题
第一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课题
第—节国际贸易融资及在银行业务中的地位
一、国际贸易融资的界定
国际贸易融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狭义而言,国际贸易融资是指外汇银
行在为进出口商办理汇款、托收和信用证项下的结算业务时,对进口商和出口
商提供的与结算相关的短期和长期的融资便利。它以该项贸易活动的现金流量
作为进口商或出口商履约的资金来源,以结算中的商业单据或金融单据等权利
凭证作为进口商或出口商履约的一项保证;其基本方式包括出口项下的打包放
款、押汇、票据贴现,进口项下的押汇、信托收据、提货担保等。这是一个特
定范围内的资金融通,首先,它紧紧围绕着进出口而开展,是为对外贸易服务
的,即融资的对象仅限于进口商和出口商。不论进出口商所属的行业是农业还
是工业,所经营的是普通商品还是资本性商品,只要其贸易伙伴是外方,就是
国际贸易融资所服务的潜在对象。其次,此项融资仅指外汇银行的融资活动或
通过银行作为中介的融贤活动,由买卖双方直接进行的诸如赊销、预付等则不
包括在本文所涉及的融资范围内。最后,国际贸易融资活动是在外汇银行的国
际结算业务过程中进行的,国际结算中使用的单据可作为质押标的。所以,非
国际结算环节所发生的融资,如企业申请外汇贷款等,虽然也可能是将贷款资
金用于从国外进El或加工出口后销往国外,但由于没有单据做担保,也不是狭
义国际贸易融资的范畴。
广义的国际贸易融资是指外汇银行对进口商和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
易结算有关的一切融资活动。包括上述狭义的常规贸易融资外,还包括在其基
础上产生的各种创新,如结构贸易融资,这是一种综合性的、运用风险分散和
资本市场的技术,根据国际贸易的特殊要求,创造性的设计、组合国际贸易融
资的方法和条件的统称,在这样的融资安排中,除银行外,还涉及其它中介机
构,代表货权的单据也不一定完全由银行控制。
二、国际赐融资业务的特点
国际贸易融资属于中间业务,因此中问业务所具有的特点,国际贸易融资
2 固际贸易融资创新聂风硷缒铆
也是具备的。以下将在概括中间业务特点的基础上来分析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
(一)银行中间业务的特性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凭借其优越的地位、信誉、资金实力、
技术设备、人力资源、广泛的信息网络和机构网点以及与社会经济联系面广等
优势,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金,为社会提供各种资产负债表以外的金融
服务,并从中收取一定手续费收入的经济行为.
按照国际银行业巴塞尔委员会的划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大致可以分为四
类:第一类是商业银行传统的中同业务,目p利用银行的人力与技术设备等资源
为客户提供中介与服务,主要包括代客户进行现金管理、计算机服务、金融投
资和经济信息咨询服务、信托业务、代理收付、保险箱、物业策划、遗嘱执行
和遗产承办、住房买卖、股票投资的中介服务等等。第二类是对外担保,主要
包括对客户偿还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跟单信用证担保以及对附属机构的
融资支持等。第三类是贷款或投资的承诺业务,此类业务又可分为可撤销的和
不可撤销的两种,前者主要有贷款限额和透支限额等;后者主要有循环贷款承
诺、回售与回购协议、票据发行便利、发行商业票据等。对于不可撤销的承诺,
银行在法律上要承担责任,向客户提供资金或购买证券,一旦协议生效,可能
会引起真实负债出现在平衡表上。第四类是创新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外汇期
汇业务、货币及利率互换、金融期货和期权合约、远期利率协议等。
作为金融服务的中间业务,不同于银行的信用业务(资产和负债业务),
它有着独特的服务对象和服务领域,它既不受资产负债比例的约束,也不受信
贷资金的规模控制。具体来说,中闻业务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中介性。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时,无需运用自己的资金,与客户不构
成债权债务关系,处于中间人的地位。它凭借自己的信用中介地位以及机构、
业务专长和信息等方厩的优势,为客户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从中收取一定的
手续费。
2、服务面广、品种多。中间业务是随市场经济和社会分工发展面发展的,
由于单一的信贷中介作用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生活的需要,从两要求银行提供多
层次、多样化的服务。在西方银行中,中间业务的服务对象几乎涵盖了社会的
各个阶层、各个方面,其业务品种灵活多样,以能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要。
3、成本相对较低,风险相对较小。商业银行由于信誉卓越,加上已有的
信贷、会计和现金业务、现有的人员、机构、设备、信息资料,以及现存的各
方面的经济联系等等都构成其发展中间业务的基础,这样,银行不需要太大的
投入,就可以收取一定的佣金或手续费,从而大大提高了设备、人员的利用率,
降低了成本;又由于中间业务不直接涉及银行资金的运用,也不占用或直接占
用客户的资金,而是以接受客户的委托的方式开展业务并以收取手续费的形式
获得收益,收入比较可靠,所以风险相对较小。
4、透明度不商,自由度大。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大都不反映在资产负债
表上,或者只是间接地在资产负债表内的流动性较大的资产账户和负债方的借
款和资本账户变动上反映出来。所以,对金融监譬当局蔼言,对中间业务的监
管相对于资产负债业务难度要大一些。
(二)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
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对进出口商提供的与国际结算相关的资金融
通,由于是围绕着结算的有关环节进行的,所以与其它中间业务和其它形式的
融资方式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
l、与其它中闻业务的比较
传统的中间业务是以提供服务而收取手续费为典型特征的一种银行业务。
国际贸易融资则不仅仅是服务,还要提供资金的支持。银行除获碍手续费外,
还可获得贷款利息收入。因此,国际贸易融资是结算业务的延伸,它建立在中
间业务——结算业务的基础上,集结算与贷款予一身,同时叉将中间业务与融
资业务融合在一起。由于打破了中间业务不占用资金这一框架,所以在风险、
流动性等方面与传统的中间业务有所不同。
(1)风险不同。传统的中间业务,如结算、代收代付、保管、咨询等,
对银行来说是没有任何风险的。如果有风险也是来自银行内部而非客户,如在
具体办理代收代付时,经办人员由于疏忽而错付漏付,致使客户遭受损失而向
银行提出索赔(即所谓的操作风险)。由于风险很小,人们便将结算等中间业务
视为‘‘无本万利”的业务。只要有足够的业务空间,基本上无需花费太多的成本
和投入,就能得到稳定和丰厚的业务收入。
国际贸易融资贝Ⅱ不然,其风险不仅存在,根据结算方式的不同,风险的高
低也有区别。如客户选择对其风险较小的、建立在银行信用基础上的信用证结
算方式,由于在业务之初存在开证授信,业务过程中涉及议付(如果是议付信
4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殛风险控制
用证.国际商会在UCP500对议付的定义为:被指定授权议付的银行对汇票或
单据付出对价,即Negotiation mealls the百ving of value for Draft(s)and/or
documents by the bank authorized to negotiate)或承兑(如果是承兑信用证),银
行便要承担来自客户的信用风险及其它的如国家风险、汇率风险等。如果在使
用信用证的同时,客户还申请了其它的融资方式,如打包放款、提货担保、信
托收据等,则风险会更多.而跟单托收和汇款这两种结算方式是建立在商业信
用基础上的,只要银行不融资,风险就只是买卖双方的事,与银行无关。
(2)对信用业务的影响程度不同。相对于不动用或不占用银行资金的中
间业务而言,人们常将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统称为信用业务.信用业务
和中闻业务之间存在着互为影响的关系.一方面,中间业务的发展建立在信用
业务的基础上,因客户委托银行办理中间业务一般是以该客户与银行有存款或
贷款关系为前提,在少数隋况下,客户才会不委托与它有关系的银行办理中问
业务而去寻找其它的银行,因此信用业务的发展会引起银行中间业务的增长,
在这方面大银行和有声誉的老银行表现得尤为明显。另一方面,中间业务的发
展又转过来促进了信用业务的发展,一是中间业务可以使银行占用客户的资金,
从而增加了银行的资金来源,如银行办理汇兑业务、代收业务、信用证业务,
都可以占用客户的部分资金作为一项资金的补充来源,用于发放贷款:二是中
间业务又往往和资产业务相交织,从而促进资产业务的扩大,例如,客户办理
汇兑业务,可以从银行贷款获得资金;客户委托银行收款,在款项收妥前如需
要资金,可以从银行获得贷款。
但一般中间业务对信用业务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只是一种可能,并非任何
一笔中间业务都能扩大银行的信用业务,汇兑时如使用电汇、信用证业务中采
用授信而免交保证金,银行就不会有存款的增加;也并不是任何一笔汇兑或托
收都需要银行的融资。而国际贸易融资则不同,它是将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联
系在一起的新业务,只要有国际贸易融资,一定伴随着资产业务。从这个意义
上说,在促进信用业务发展方面,国际贸易融资比传统的中间业务发挥的作用
更为直接.
(3)中间业务是银行最古老的业务,甚至比银行的历史还长.银行业的
前身——铸币兑换业所从事的就是银钱的保管、汇兑等.当铸币兑换商意识到
前来保管钱财的人不会同时要求返还,从而可以放贷获息并这样操作时,真正
第一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商业银行面啦的新课题5
意义的银行才产生.而国际贸易融资是在银行业日臻成熟、完善的过程中,适
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才开发出来的,相对予中间业务,可以说是一项较为年
轻的新业务。由于涉及到不同国家的当事人,它在技术上的要求要高一些,在
操作上也更为复杂。
(4)中间业务是不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因此中间业务的手续费
收入可以在不改变资产负债结构的同时,改善银行的经营状况.而国际贸易融
资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是银行资金占用的一个组成部分,并要为此筹集相应
的资金来源,如果经营不当,会使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恶化,降低银行的信誉
等级。
2、与银行一般贷款的比较
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对进出口商提供的与国际结算相关的资金融
通并围绕着结算的有关环节进行的,不但是中闯业务,还是资产业务,所以与
其它形式的融资方式相比,其特点也是jE常明显的,以下将从与银行贷款的比
较中进行具体分析。
贷款是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是银行通过向借款人提供一定数量的资金由
借款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到期归还本金并支付利息的一种借贷行为.而国
际贸易融资是银行两种业务的融合,其中有的属于金融刨新产品。虽然都是一
种间接的信用活动,并有相应的合同或契约加以约束,但它服务于企业生产经
营的不同阶段,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有所不同。
(1)资金所服务的阶段不同。贷款在企业中的流程是这样的:企业从银
行借入资金,用于购买原材料等,然后进行加工生产成成品,商品销售后,企
业重新获得货币资金,这时,企业将贷款本金加上利息归还给银行,银行的贷
款即完成了一次周转。可见,贷款要始终参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伴随着生产
的全过程。丽国际贸易融资则不同,大多数情况下,出口商在申请融资时,不
仅采购和生产已经结束,而且销售也已基本实现或正在实现.所以,资金并末
进入企业的生产过程,只介入流通环节.对出口商来说,此项融资的意义在于
能提前获得出口外汇;对进口商而言,则解决了其{l缶时性的支付困难.
(2)风险太小有别.首先,由于银行贷款参与了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全过
程,其风险自然来自于生产经营中的所有环节。不论是采购、生产,还是产成
品的保管、销售和款项的收回,其中任何—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使银行
‘ 国际贸拐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的贷款难以收回。贸易项下的融资则避开了漫长、复杂的生产过程,其风险仅
限于销售环节,而销售由于已基本实现,因此其风险主要集中在货款的收回上.
另一方面,作为一笔贷款,到期时借款企业能否归还,排除信用因素,主
要取决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状况,如果企业经营失败,有可能使其现金
净流入量不足,有时即使经营成功,但投入增加,也可能造成企业当前的赢利
能力下降,银行便难以收回贷款。而贸易融资是一种自偿性贷款,与特定的商
品销售相联系,只要特定的贸易能顺利开展,贷款到期之日,就是销售回收货
款之时,跟企业的整体经营所产生的效益无直接的联系,由于出口贸易中,商
品销售收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在时闻和金额上与贸易项下的融资相吻合,保证
了放款的收回;在进口贸易项下,虽然没有与融资本息直接匹配的应收账款,
但进口商国内销售产生的现金流也会改善其整体偿债能力。
第三,银行贷款一旦进入企业的账户,贷款银行便很难控制资金的用途,
尤其当客户在甲银行贷款,而去乙银行结算时,资金的控制几乎不可能,很难
避免客户将资金挪做他用,此时银行能否收回贷款,只能取决于借款人的信誉。
贸易融资则不然,在出口项下,由于贸易融资与贸易结算环环相扣,银行直接
控制着结算项下的资金收回,并依据与客户的协定,可自动扣收融资的本息,
在进口项下,采用信托方式时银行甚至可以向进口内销商品的购买者追索货款
以收回放款本息.
最后,银行掌握的担保不同.国际贸易融资中,贸易项下的单据为银行所
控制。由于单据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中.不仅是出口商履约的证明,也是物
权凭证,因此,控制了单据,就掌握了货权。在这里,单据旋视为银行的质押
标的,构成融资银行的一项担保。一旦客户违约,银行就可处理这些单据;或
凭单提货销售、拍卖:或直接出售单据。在与信用证有关的融资中,除物权担
保外,还有来自国外银行的付款承诺。所以国际贸易融资中,银行融出资金的
安全性相对较高.而在银行的贷款业务中,由于贷款对象不一定在此银行结算,
不存在国际贸易融资中结算和融资的紧密关系,贷款银行无法控制权益凭证,
即使银行经手,由于银行与客户之间没有类似的质押协议,不能对权利凭证主
张质押权和所有权,同时,也很难找到另一家银行的担保,所以,在安全性方
面远远逊色于国际贸易融资。
(3)收益上存在差别。商业银行作为经营性的企业,获取利润是其最终
第一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课题
的目标,也是其生存的必要条件。为获取足够的利润,扩大规模,巩固信誉,
提高竞争能力,避免被对手吞并,在存贷利差越来越小的情况下,谋取中介服
务收入,是银行增加收入来源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国际贸易融资就有这方面的
功能。
我们知道,银行贷款只能使银行获得利差收入,此外再无收益而言。而国
际贸易融资除收取正常的存贷利差外,还可以通过提供结算、处理结算中的单
据,赚取各种手续费,如审单费、议付费、承兑费等。不仅如此,由于对外贸
易中的支付是以外币进行的,进出口商必须在付汇和收汇时,到银行去申请买
汇或卖汇,即我国银行的售汇和结汇业务,买卖之间的差价构成银行的汇兑收
益。有时,进出口商为了避免汇率和利率波动的风险,可能要通过银行做一些
保值性的外汇交易,如套汇、调期、远期和期权、期货等,这时,银行又可获
得佣金收入。由于贸易融资与国际结算是不可分离的,以上各项收入完全被控
制在提供融资的银行中,保证了业务和收益均不会流失。
(4)流动性不同。一般的银行贷款期限在1年或1年以上,有的长达7
年、lO年,等到银行发现企业不能还款时,借款企业早已因经营失败而人去楼
空。而国际贸易融资是针对流通环节的贷款,由于国际贸易每次周转的时问不
长,与其相配套的融资的期限也大多较短。目前国内银行办理的押汇期限一般
在180天以内,实际业务中,大量的融资是针对特定贸易的临时资金融通,期
限在一个月左右,有的甚至几天或十几天,由于期限短,还款期很快就到,如
果客户不能偿还,银行可以很快察觉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由于外贸公司的国
际结算按要求是在融资银行办理,银行可确定还款最近来源,一旦贷款回笼到
帐,银行可立刻扣帐还款,防止企业挪用资金,保证融资款项按期收回。
3、国际贸易融资的管制性较强
国际贸易融资是不同国家的资金持有者之间跨国境的资金融通和转移,是
国际资本流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国际贸易融资当事人所在的国家政府,从本国
政治、经济利益出发,为了平衡本国的国际收支,贯彻执行本国的货币政策,
以及审慎管理本国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金融机构,对其融资行为可能会施加种
种干预和管制。主权国家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管翩一般是授权本国中央银行,对
国际贸易融资的主体、客体和融资条件,实行法律的、行政性的各种限制性措
施。
8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翩
三、国际贸易融资的意义
作为一种商品,其市场存在的一个前提就是有交易的主体,即供给者和需
求者,而且只有供给者和需求者有交易的动机,或者说只有当交易能为其带来
收益时,交易才会发生。那么对国际贸易融资来说,供需双方从中获得的收益
是什么呢?
(一)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有发展潜力的业务之一
l、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有效运用资金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商业银行
是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为主要业务的特殊企业。由于所运用的资金主要靠负
债形成,资本金甚少,所以,在其经营中,必须权衡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
国际贸易融资是与国际贸易结算环节密切相关的一种融资活动,具有风险小、
收效快的特点,符合银行资产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原则,成为国际商业
银行投入比重比较大的一项资产业务。如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银行在
进出口贸易结算和融资方面给香港的进出口商以有利支持,为进出口贸易成为
其支柱行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赢得了大量的收益,国际贸易融资与结算
业务收入往往占银行收入的四成至八成。许多国际性大银行在香港设立的分行,
主要的业务就是贸易结算与融资。
2、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收益率高,利润丰厚。建立在国际结算基础上、
作为国际结算业务延伸的国际贸易融资,由于其业务的前期属中间业务,业务
过程中或后期属资产业务,所以银行可以获得两方面的收入,即手续费和利差。
其中手续费除纯粹的结算费用外,有时还可获得l%—5‰的汇兑收益及外汇交
易费用等。因此,对一家拥有较好市场,内部营运机制健全的银行,从事这项
业务的人员在100人左右,年营业额可达上百亿美元。人均利润在数百万美元
以上。
3、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有利于银行营运能力的提高。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对
银行内部的运行机制是有很高要求的,需要有一套现代的、科学的内部组织体
系运行系统加以支持,惟有此,才能在市场上占有更多的份额,赢得更多的机
会。这就促使银行对内部营运机制进行不断地改善和调整,而这个改善和调整
的过程也就是提高银行营运实力的过程。如,为从制度上化解融资风险,需要
对银行的内部组织加以重新设计,以使整个业务在相互衔接、相互制衡的情况
下高效运转。为方便控制,有利于监督,要设计能覆盖结算、融资及相关会计
第一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商、ll,tl行面临的裁谭题9
业务的电脑软件,以便银行对客户的资金运作、结算情疣、融资余额、过往记
录等有较完整的记录与分析。
另外,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由于需要有关业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
和娴熟的业务操作技能,这就促使银行在这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员工的素
质不断提高,在日常经营中形成良好的服务风范。而这一切反过来又推动了业
务的发展和银行营运能力的提高。
4、通过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开展可以密切银企关系。站在国家的角度,
银行和进出VI商是利益一致的共同体,赢得尽可能多的外汇收入、维护国家的
经济安全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原则,而要作好这一点,银行和进出口商必须密切
配合。但微观地看,银行和进出口商由于性质上都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企业,
又都有各自的利益。银行需要稳定的、信誉良好的客户群;进出口商也决不能
缺少优质的银行为其提供金融服务。因此,密切银企关系是双方的一项重要工
作。提供国际贸易融资,是有一定技术、资金实力的银行才能从事的后续或额
外服务,通过这种服务,银行一方面可以证明自已的实力和资力,提高银行的
可信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更多的业务。在得到满意的服务的前提下,进出
IZl商也会更愿意与这样的银行打交道,使双方的联系紧密起来,为双方今后开
展其它方面的业务、合作奠定了基础。
总之,银行提供国际贸易融资并不是简单的放款行为,而是具有综合效益
的:首先,一定时期风险低、收益高的国际结算量增加;其次,安全好、周转
快的贷款量增加;再次,保证金等自然存款增加;最后,国内人民币结算量增
加。这些会涉及到银行的不同部门,从而能产生全行性的综合效益。
(二)国际贸易融资是进出口商扩张贸易的重要工具
1、解决进出口商资金周转的困难。一个企业要正常运行,其前提是资金
1i宦J顷利地周转。不论在生产环节还是在销售环节,一旦资金不到位或被积压,
就会出现难以为继的状况。由于受支付方式、交通条件、信息等因素的影响,
现代市场条件下,几乎没有一个企业能确保资金在任何时候可以“自给自足”而
不接受“外援”,尤其是现代化的企业更会经常遇到资金方面的问题,所以负债
经营已成为普遍的现象.负债的形式有许多,如解决长期的资金问题,可通过
资本市场,邸发行债券、股票来筹集:如果是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困难,可向
银行申请各种形式的贷款(贴现、抵押、质押、担保),甚至在企业之间也可以
10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以延期付款等方式加以解决。但这些融资方式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每
种融资方式都有一定的条件要求,有的要通过资格审核、要物色中介机构,要
进行市场推介、广告宣传等,资本市场的融资工具大多需如此:有的需提供第
三者的担保或动产不动产为押;需要公证机构、律师事务所的参与.这些过程
最快一般也要耗时半个月左右,难解企业的燃眉之患。所以对企业来说,融资
渠道和融资方式越多,才越有可能在需要时获得融资,单一的、较少的融资方
式很难与企业的各种需求相适应。
国际贸易中的出口商同样很难自负一切生产或采购、装运等的费用;进口
商也不可能总能凭自己的能力来履行对外的偿付义务。例如,某进口商从国外
进口货物,当货物到达目的港时,通常汇票和货运单据已寄到进口地银行.如
属即期信用证交易,开证行应立即付款,进口商也应备款向开证行赎回货运单
据。这时,进口商可能因资金周转关系而无法付款,不付款就不能提货,在这
种情况下,就可要求开证行先行垫款,并将货运单据交给进口商以便提货,在
出售或经加工出售后,再归还银行的垫款。如开证行当初开出的信用证是远期
信用证,进口商虽不须立即付款赎单,但也拿不到货运单据,这时也可要求银
行先交付货运单据提货,待货物出售,汇票到期时再清偿货款。可见,这种针
对性地在进出口的某个环节提供的融资,可以有效的解决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
另一方面,出口商有时仅仅向对方提供商品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那些资
金较为缺乏国家的进口商,还要在贷款支付方面给予优惠,然而支付的灵活性
意昧着风险的增加,同时也会占押资金,两难境地下,出口商很可会退出竞争,
从而失去市场,如果银行提供国际贸易融资,就可消除出口商的后顾之忧,帮
助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并可使进出口商都能得到融资。
2、争取有利的支付方式,增强谈判中的优势。在国际贸易的种种程序中,
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磋商或谈判,进出口商必须就支付方式作出安排。国际
贸易中的具体支付方式有汇款、托收、信用证、保函和保理等。支付方式不同,
款项的授受时间、风险及进出口商的权益相应地也不同。一般来说,双方的贸
易条件和贸易地位是决定具体支付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以下情况是常常要考
虑的:首先,交易对手的资信状况。在首次与对方打交道,不了解其情况时,
贸然使用属于商业信用的支4,-J方式,如汇款和托收,而未加任何其它的措施以
保护,就是不明智的,就很有可能钱货两空.其次,货物畅滞销情况。如果货
第一章国际贸易融资刨静卜—-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课题11
物属于畅销或抢手之类,则如坚持使用对自己有利的支付方式会较容易为对方
所接受,在货源有限的情况下,买方甚至会主动提出某种有利于出Vl商的支付
方式作为吸引成交的砝码;反之,如属大路货、滞销货,出口商仍坚持使用信
用证为支付方式,很可能丧失贸易机会,难以达成交易。再次,销售国家或地
区的商业习惯。商业习惯既非法律,也非约定,而是一种传统的做法,尊重对
方的商业习惯是对外谈判中应注意到的,如有的国家规定,所有进口的商品必
须选择托收作为支付方式,这时如果使用了信用证,则将使货款延迟收到,更
大的可能是双方的合同告吹。最后,交易金额的大小。和国内贸易一样,对那
些交易数量巨、金额大的合同,往往会在支付方式、价格、费用等方面有优惠,
当进口商就这样的合同与出口商谈判时,无疑在讨价还价中就会处于有利地位。
现将国际贸易中三种传统的支付方式分析比较于下表:
\分析约束卖方交单对卖方对买方是费资金\ 手续方式\ 或约束买方付款是否有利否有利用负担


预付货款不能约束交单最有利收货无保证简单很少不平衡

货到付款不能约束付款收款无保证最有利简单很少不平横
DIp以交单收款缺
托收有利稍多稍大不平筏
约束付款乏保证
信用证可以有有利多大平衡
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发现除款项和贷物的安全外,资金负担是否平衡不
仅是支付方式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也是进出口商权衡利弊所考虑的重要因素。
如果资金负担平衡了,或者进出口商能获得外来的融资,刚进出口商都可选择
相对有利的结算方式。在买方市场的大环境下,总体上看,进口商拥有更大的
主动权,在谈判中更能体现自己的意志,能较好地维护自身的权益。如果此时
某一出口商能允许进口商延期付款,即赊购,无疑对进口商的吸引力大增。那
么如何解决赊销的资金来源呢?这时就需要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银行通过议
付、贴现、保理、出口信贷等方式为出口商垫款或贷款,不仅可以使销售顺利
12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铆
实现,而且可以继续下一个循环的生产。进1:3商亦如此,对于那些紧俏的商品,
为抓住货源,最有利的支付方式莫过于由进口商向出口商预付部分或全部货款,
雨预付的资金嗣样可从银行申请获得融资来解决。镊行的融资,使进口商和出
口商的竞争力大为提高,对扩大对外贸易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可以说,进出口商只要能从银行获得融资,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甚至不需
要动用企业自己的资金,就可以将贸易业务完成(当然,企业要支付利息和有
关的费用)。这一点对外贸企业的意义很重要。而且,有时进出日商不是生产企
业,没有大量的厂房设备和固定资产,也没有原料半成品库存。更没有太多的
流动资金,只要上有货源下有买家就可以开展业务,其业务量可做到多大,往
往就取决于从银行获得多大的融资支持。在目前外贸企业普遍感到资金比较紧
张的情况下,银行资金支持的意义更为重要。而银行如果能选择到经营良好的
企业并予以融资,本身亦可得到可观的综合收益。
(三)促进对外贸易的增长
1、国际贸易融资可以调节进出口结构,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衡
量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国际收支任何性质的失衡都将对经济产生不
利的影响,尤其是结构性的失衡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力气去调节。国际
贸易对于平衡国际收支具有重要的作用,丽国际贸易融资将通过对进出口结构
的调节而使国际收支平衡。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经常帐户由四部分组成:货物、服务、收入
和经常转移(单方面转移),其中的货物即通常所说的贸易收支,也称有形贸易
收支,即有形商品的进出口,它是经常帐户,也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
项目,其顺差、逆差与否直接决定一国的国际收支、汇率状况。不仅如此,在
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对外贸易状况还是决定国民收入的高低的因素之一,
并与产出和就业有密切的联系。而产出和就韭又是一国宏观经济所要达到的耳
标,所以对外贸易已毫无疑问地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国家,国
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都是由进出17I贸易实现的(我国是三分之一)。美国经济
学家阿瑟·刘易斯曾经指出:‘‘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
出口增长快于进口,贸易就能够刺激经济增长;相反,如果进口增长快于出口
的话,贸易也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一大障碍。”,因此,“出口是经济增长第一
阶段的发动机,—个国家不可能从自给自足的水平上,依靠仅仅为国内市场而
第一章国际贸易融资创帮卜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课题
生产来启动发展的进程。~。从这一点上讲,贸易具有增长引擎的作用,所以,
促进对外贸易的增长,实现经常项目的平衡、赢余,成为所有开放经济国家共
同追求的目标。国际贸易融资是通过融资对象上的有所侧重或限制,改变进出
口的结构,以改善资源的合理配置,调节进出口数量,有效地扩大出口。
2、国际贸易融资是一个国家贸易政策的组成部分,是国家鼓励出口的手
段。一国鼓励进出121,促进对外贸易的方法有许多,从大政方针到具体的方式
手段。如,根据政策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价格政策工具和数量政策工具。
前者是指通过进出口关税和补贴等来改变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后者是通过进出
口配额等来直接影响进出口商品的数量,从而使国际贸易增加。以上两种工具
中,又可分为关税和非关税障碍两大类。所谓的非关税障碍或壁垒是指除关税
以外所有影响进口和出口的一切措施,如配额、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政府
采购政策、国内税、最低限价、进口押金制、海关估价、技术标准、出口补贴
等。虽然自早期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开始,一直要求只以关税作为唯一的国际
贸易保护手段,但经过成员国的多次谈判,各国关税已被大大削减,关税的保
护作用日益减小,而非关税壁垒因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被越来越多的采用,在其
效果十分明显的影响下,其措施已由70年代的800多种,增加到目前的2500
多种。显然,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在贸易自由化的的大背景下仍然在兴风作浪,
各国以更隐蔽的方式来实现奖出限入。
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既不属于价格也不属予数量工具,只有结构贸易融资
的出口信贷被视为非关税措施。显然,就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来讲,它既达到
了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目的,又避免了受他国指责和遭诸如反倾销等的报复a
即使是出口信贷,由于贷款条件中均附带限制性条款,即只限于购买债权国的
商品,对进出El的两个国家来讲是互利的,贸易摩擦的可能性小。所以,国际
贸易融资基本上是没有尉作用和消极影响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促进一国对外贸
易发展的良方。’
3、促进一国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这种参与即包括商品市场的参与,也
包括金融市场的参与.从前者来看,国际贸易融资通过多种方式向进出口商提
供金融服务,使企业在资金获得融通的同时,能凭借优惠的信贷条件和有竞争
。阿瑟刘易旗:‘发展与计划)·见薛敬孝主编‘世界经济思想文库',吉十从民出版社1992午版·第
30l更.
14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力的支付条件。接受更多的订货,从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打开和占领新的市
场,在世界经济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从后者看,国际贸易融资是国际银行的
业务,需要国际银行之闯的配合,实践表明,随双方配合的深入,业务往来不
再仅限于结算、融资,而是扩大到几乎所有的金融领域,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
市场等,使银行有更多的机会步人国际舞台,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的现状分析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从事进出口的外贸企业也不例外.外贸
企业资金包括自有资金和信贷资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方面,外贸企业的
自有资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划拨,企业利润收入和折旧基金均上缴财政,企业自
我积累很少。另一方面,它所需信贷资金由外经贸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核定
后下划,无偿使用,企业不对资金的盈亏负任何责任。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后,我国外贸企业资金供给制度发生了历史
性的变革。国有外贸企业的流动资金改由人民银行统一供应和管理,原来由财
政拨给企业的流动资金作为外贸企业的“自有流动资金”,不足部分由银行以贷
款形式提供,银行代替财政担当起外贸企业资金供给的主渠道。从外贸企业角
度来说,我国资金供给制度的改革,是要通过融资结构的改革,建立起一套有
效的激励和约柬机制,使企业的管理者真正关心资金的使用效益,避免效率低
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外贸企业的融资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融资渠道
得以拓宽。证券市场的发展,为外贸企业直接融资提供了可能。三资企业、私
营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进入外贸领域,打破了国有外贸企业一统天下
的局面,使融资方式呈出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国有外贸
企业仍然以间接融资方式为主;股份制企业则通过股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进
行筹资;三资企业主要通过利用外资和银行短期融资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其资
金需求;而对于乡镇和私营企业来说,求贷无门是一直困扰其发展的一大难题,
通常他们只能依靠企业自筹资金或通过内源融资满足发展需要。
我国各银行普遍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始于90年代中期以后,随银行业
务国际化和加入WTO的临近而越来越加以重视,并逐步成为银行界竞争的矛
第一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课题15
头所指。这对改善银行的资产质量及转变银行的经营理念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
用;对扩大我国的对外贸易无疑也是利好。但从整体上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的发展还是较为缓慢,难以适应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我国2002年对外贸易总
量已达到了6000亿美元,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60%,面国际贸易融资额
仅占银行贷款余额的3%,收入占银行总收入之比更是微乎其微。以下是我国
目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存在的较突出的几个问题。
一、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单一
当今的国际贸易无论在贸易规模上、贸易方式上都在向更高与更复杂的方
向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是发达国家旧益繁多的贸易融资方式。在我国,就国际
贸易融资方式种类而言,同发达国家差距不大,但在实际应用上,基本上仍然
是以传统的融资方式为主,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品种少,
且功能单一。各家外汇银行的贸易融资方式基本上是千篇一律的形式简单的打
包放款、进出押汇及减免开证保证金等,国际上新兴的保理、福费庭很少有银
行开办。如福费廷业务,它灵活、快捷,很适合我国外贸企业的融资需要。然
而我国不但开办得晚(1995年才开始傲),且始终没有发展起来,业务额极其
有限,金额不过几千万美元,这很难满足那些已国际化了的进出口商的需要,
而对于一些跨国公司而言,由于难以从国内银行获得服务,便很自然地去寻求
外资银行,使国内银行白白丧失了业务机会。2002年传扬一时的“爱立信’’事件
即是一个例证。
爱立信熊猫公司是上市公司熊猫电子和瑞典爱立信公司的合资公司,熊猫
电子拥有45%的权益。在熊猫电子剥离彩电主业后,这家合资公司已成为熊猫
电子最主要的利润来源。近3年来,爱立信熊猫的销售收入以每年30%的幅度
递增,2001年销售收入达到了135亿元人民币,成为爱立信在全球最大、盈利
能力最强的下属机构之~。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其应收帐款也大幅增加。资
料显示,爱立信熊猫的母公司南京熊猫电子的存货和应收帐款高居不下,1997、
1998年巨亏9亿元。对这种需要大量周转资金的大企业来说,必须有多种融资
渠道。但爱立信却从2001年起陆续归还了江苏省内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工
商银行的合计为19.9亿元的贷款,并将基本户进行了转移,并从上海汇丰银行
和渣打银行贷款8.27亿元。引起其‘‘倒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各中资银行无法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殛风险控制
满足其融资业务的需要,即不能提供保理服务(银行的说法是,国内保险公司
无法对银行买断的应收帐款提供债权保险,因而才无法提供),于是,爱立信公
司就转投承诺提供买断服务的外资银行,沸沸扬扬的“爱立信事件’'就此出现。
“避开传统业务,不打阵地战’L—磋立信事件回答了加入世贸组织之初中
资银行的猜测:对手的突破口会选在哪?在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都
比较大,员工少则20多万人,多则60多万人;网点少则六七千,多则两三万
个,而且都具有全国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化的支付清算系统。因此,外资银行
进入中国后,并不容易在这种运作规模上同中国的银行体系竞争;即使他们有
雄厚的资本,也未必会到各个城市去布点。他们要选择更有利的支点和滩头位
置,更多考虑的是资本的使用效益。“爱立信事件”表明,如果外资银行从由于
种种原因中资银行还不能开展的业务上切进,几乎是如入无人之境。此举也从
客观上给中国银行业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因为业务创新始终是我们的“软
肋”。
二、国际贸易融资的资金供给不平衡
目前提供贸易融资的银行一是各商业银行,二为政策性银行。相比较而言,
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雄厚,但出于风险方面的考虑,他们叙做的多为期限短、
流动性强、金额小的贸易融资,因为这类融资除风险tl,5,l-,还有资金收回快、
赢利性强的特点;而资金实力不足的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承担着资
金需求大、对国家对外贸易起着重要作用的大型机电产品、成套设备、高新技
术产品等资本性商品的融资任务。进出口银行的资金来源除财政拨付的少量资
本外,主要依靠向各金融机构发行债券来解决。此金融债券的发行属指令性的
计划分配,利率比同期的商业贷款利率低,由于商业银行没有认购的积极性,
有时就会影响到资金的及时到位,于是进出口银行不得不寻求中央银行的再贷
款以解燃眉之急。可见,国际贸易融资的资金来源出现了结构性不平衡。不解
决这个问题,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将进一步受到影响。
三、缺少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有效防范措施
虽然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涉及的风险种类较为复杂,但它们是可
以预测并加以防范的,然而在实践中科学有效的预测风险的方法和防范措施并
没有得到具体的应用.就国家风险来讲,在我国还没有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
第一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课题17
国家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各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对某国的国家风险的认定,
不是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设计出计量经济模型来描述各经济变量与国家风险
之间的关系,再通过搜集各经济变量来预测国家风险的大小,而是更多的依靠
主观判断,有很大的随意性。同时,我国对国家风险的管理通常是静态的管理,
一国风险额度一旦给定,除非发生重大事件,一般很少调整。常常会遇列多年
前为某国核定的风险额度(假设100万元)小于银行对单笔贷款金额起点的规
定(最小的融资额为200万元),以致于限制了贷款的发放。
同时,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要将银
行相关的部门、分支行高效率、有机地联系起来。而目前我国银行在外汇业务
的处理程序方面较为落后,不同的分支行之间、不同的部门之间业务互相独立
运行,缺少嚼络资源的共享,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无法达到共享资源、
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而对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来说,真正预测其风险,
并利用金融工具进行规避的就更少了。
四、国际贸易融瓷的对象过于集中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无论是计划经济年代还是现
在,都得到了大量的、全面的资金支持。但是还应注意到,目前我国非国有企
业,即三资企业、中小外贸企业、外贸私营企业、科研院所发展得很快,已成
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它们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所占比例
不断提高。三资企业主要集中于加工贸易,到1999年时,出口额已达到886.3
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H总额的45.5%。。但是当年我国国家银行对三资企业的
短期贷款仅为2895亿元,占各项短期贷款总额的5.3%(见下表)。
。(2000年中国对外贸易经挤白皮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年题t 79页。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1995年.2001年国家银行短期信贷情况\孛勿
露骨\\ 1995 199_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工业贷款8789 10782 6529 1782l 17948 17019 18634
商业贷款12163 14417 18356 19752 19890 17868 1856l
建筑业贷款1035 1695 1591 1629 1417 1617 2099
农业贷款192l 2367 3314 4444 4792 488 57ll
u
乡镇企业贷款5035 5580 6161 6060 6413
三资企业贷款900 1217 1891 2487 2985 3049 3263
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34 53 387 472 579 654 918
其它短期贷款8316 8427 10052 14589 1172
合计24842 30531 45437 62237 63842 61344 56771
资料来源:(2002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
这些中小外贸企业大多规模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弱,为拿到定单,
往往需在货款的支付方式、结算手段以及融资方式上向贸易伙伴做出某些让步,
给予对方更多的优惠。这些优惠的给予常常会造成企业自身流动性方面的困难,
财务成本的增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非国有制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更迫
切,更需要银行的融资支持.而外贸私营企业总体上看从事国际贸易的经验少,
人员素质相对较差,他们需要银行在贸易、融资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如果说银行对三资企业还有一些信贷支持的话,那么私营企业就少得微不足道
了.国际贸易融资对象的单一,无助于帮助非国有制外贸企业增强出口竞争力,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五、与国际通行做法存在差距
国际贸易融资是~种传统的融资方式,它经过上百年序争发展,已经逐渐形
成了一套规范的国际惯例做法。然而在我冒。由于从事国际贸易融资的时间相
第一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课题19
对较短,经验不足,致使不遵循国际惯例、违规操作的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影
响了银行的声誉,对企业的保护作用也很有限。
例如,关于议付,在UCP500中规定,只有买单才叫议付,仅审核单据而
未付对价并不构成议付,而我国的各外汇指定银行对内并没有向出口商付出对
价,对外却在寄单通知书或往来函电中声称自己是议付行议付了单据,并要求
开证行偿付。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国际惯例,它反映出传统的外汇银行在权利
与责任、收益与风险关系上的不相匹配。
关于保兑,按照UCP500,保兑是指一家银行承担独立而完整的付款责任,
即使开证行倒闭或以单证不符为由拒绝付款,保兑行也不能对受益人拒付或追
索,显然,保兑行的风险是较大的。每每开证行要求本行加具保兑时,国内银
行总是处于两难的境地,如不加保兑,则有碍于声誉及与对方的关系;如保兑
则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在企业尚未认识到保兑的作用时,国内银行再一次采用
了双重标准,即对内不保而对外声称加保。
六、手续繁杂,融资条件较为苛刻
国际贸易融资与一般贷款不同的是,它是一种自偿性贷款,以该贸易的现
金漉作为还款的来源,银行贷出的资金并不进入企业的产生过程。对出口商来
说,此时出口商不仅已将货物出运,销售实际上也已基本上实现了。因此,银
行是否接受出口商的融资申请,主要是看其以往的资信状况及出口商品的市场
情况,而非普通贷款的“5C'’;进口商亦如此,他们大多是在进口货物抵港时,
由于资金紧张才向银行提出融资。如果不考虑国际贸易融资的这个特点,仅从
银行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必然将进出口商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作为考察
的重点和决策的出发点,使融资申请变得过于复杂和漫长,严重影响进出口商
对此项业务的认可和接受。
在我国商业银行开办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初期,由于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风险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错误地认为贸易融资是一个无风险、一本万利的
业务.因为银行并不需要实际动用资金,只需出借单据或开出信用证就可以从
企业那里赚取手续费和融资利息。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1997年和1998年
大量的信用证垫款。于是自1998年以后,各行又觉得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极大,
操作难度极大。因为业务语言是英语、业务规则是国际惯例、业务付款的承诺
20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殛风险控制
是刚性的,大家谈贸易融资色变,从而导致了近几年贸易融资授信业务的授信
比普通流动资金贷款业务更难、审批时间更长,迫使企业放弃贸易融资改用流
动资金贷款,严重地桎梏了此项业务的发展。以中国银行为例,该行近两年的
贸易融资额就呈下降趋势,在去年2000亿的贷款总额中,贸易融资额仅为60
亿。
同时,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营销队伍薄弱。由于开办外汇业务时间短,除
中国银行外,其它商业银行的外汇业务人才少,到了基层营销层的分支行更是
极度缺乏国际贸易融资的专业人才。而银行有限的国际贸易融资人才资源往往
集中于管理层,缺少与客户直接接触的机会,使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失去了向客
户营销的渠道。
显然,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已严重滞后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迫切需要变革
和创新。
第三节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提出
一、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是金融创新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掀起了一场金融创新的热潮,大量的创
新工具、创新体制的问世,不仅改变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经营理念,而且
极大地推动了金融深化、金融国际化的进程,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
大而深远的影响。
金融创新虽由来已久,但对于金融创新的含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仍存在
很大争议,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解释。美国纽约Barton’s Educational Series
.mc.出版的《银行辞典》(Dictionary ofBanking Terms)将金融创新定义为“支
付制度促进银行及一般金融机构作为资金供求中介作用的减弱或改变”,并指出
金融刨新包括四方面:(1)技术创新;(2)风险转移的创新;(3)产生信用的
创新;(4)产生股权的创新。该定义主要从微观层次,从当代新出现的金融工
具、金融服务的角度,从支付箭度引起金融中介地位变化这个侧面来阐述金融
创新的含义。十国集团中央银行研究小组编写的研究报告《近年来国际银行业
的创新》中认为,金融创新就其最广义的定义而言,包含两种不同的现象,一
是金融工具的创新,二是金融创新的三大趋势,二者相互作用。该报告认为,
第一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课题21
任何金融工具都可以看做若干特性的结合。这些特性有:收益性、流动性、价
格风险、信用风险、期限长短等。在某一金融工具里都有某些不同的特性捆在
一起。金融创新可以看做是通过对这些特征加以解捆和重新配套的过程来创造
新的金融工具。至于金融创新的三大趋势,该报告认为,一是证券化以及使银
行信用和资本市场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的趋势;二是表外业务越来越重要;三
是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从上述观点可知它主要从金融市场出现的新工具和新
趋势来规定金融创新的内涵,前者属于微观市场范畴,后者属于整个金融业的
宏观变化。我国经济学家在金融创新或相关著作中也规范了其含义,例如经济
学家厉以宁在《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创新》一文中,将金融创新界定为:“在金融
领域内存在许多潜在的利润,但在现行体制和现行手段下无法达到,因此在金
融领域内就必须进行改革,包括金融体制方面的改革和金融手段方面的改革,
这就叫金融创新”。
以上各家观点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金融创新的含义,有的侧重微观层
次,有的注重宏观变化。虽备有优长,但难免有失偏颇,笔者认为金融创新的
内涵应从广义的金融创新、狭义的金融创新和最狭义的金融创新三个方面去阐
释。广义的金融创新是历史的范畴,它泛指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出现的一系列
新事物,它伴随金融业发展的全过程。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从60年代初开始,
尤其在70年代西方国家放松金融管制以来,金融领域内的各种要素重新组合和
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最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60年代以来金融工
具的创新,即任何金融工具都可以视为若干要素的结合,金融创新可以视为是
对这些要素进行重新组合来创造新型的金融工具。本文所述及的创新就是指后
者,邸最狭义的金融创新。
显然,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只是银行业务创新的一部分,它仅指银行
在国际业务中,区别于传统国际贸易融资工具并在传统工具的基础上通过组合
和重新设计,借鉴资本市场规避风险的一些技术而发明和推出的新的融资产品。
虽然国际贸易融资最终也涉及到银行的制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但从
形式上看,它只是工具的创新。与形形色色的银行业务相比,国际贸易融资创
新所涉及的客户及业务额等要少一些,但鉴于其在银行中的特殊地位以及新形
势的客观要求,创新已成为摆在我国商业银行面前一项紧迫任务。
22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二、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国际贸易融资是为国际贸易服务的,随国际贸易和银行业务的发展,国际
贸易融资也在不断地创新,适应着新的制度和环境的要求。从国际贸易融资的
演变看,国际贸易融资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不断调整和创新的历史。
虽然银行的产生晚于国际贸易,但银行的结算业务却是与贸易相伴而生。
有了商品交换,就有了结算。雨国际贸易融资是在国际贸易及国际结算产生、
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国际贸易方式、银行业务的不断演进
而趋于复杂、完善。
最早的国际贸易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当时欧洲的~些奴隶制国家在
地中海和黑海沿岸从事贩运,由于交通、通讯等方面的限制,这种国际贸易只
能是局部地区的、偶然的贸易,谈不国际结算,也没有融资。
封建社会下,商品经济有了发展,国际贸易也有了进步,但是国际贸易的
方式简单、落后。当时开展国际贸易的方式主要是易货贸易,使用贵金属和珠
宝作为交换的媒介。例如,中国明代初期,郑和7次下西洋,足迹遍及东南亚
和非洲,他以丝绸、瓷器和铜铁器等交换西非各国的珠宝、象牙、香料和药材.
这种结算方式是早期商品交换特点的体现。由于易货贸易是交换和结算同时完
成的,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融资也不是这一日于期的产物。
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国际贸易由于美洲大陆的发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
变化: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大到了全世界,对外贸易的商品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
对资金的需求明显上升,由此贸易融资开始出现。但这一时期的贸易融资并非
以银行为中心,而是进口商和出口商相互之同进行的。
真正的以外汇银行为中心的国际贸易结算是在17世纪,特别是18世纪后
期,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国际贸易迅速扩大以及银行性质发生变化后出
现的。新的结算工具——信用证的使用,使银行有可能在为买卖双方结算的同
时,开展押汇业务,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逐步得蓟银行和进出口商的认可和重视,
并被不断丰富内容和拓展范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国际贸易融资的
发展和创新过程。
(一)从买卖双方直接融资封通过银行同接融资
在易贷贸易条件下不需要银行结算,自然不存在围绕国际结算而发生的国
际贸易融资。但要使易贷贸易顺利实现,必须满足两个基木条件,一是交易双
第一章国际贸易融资创帮.-—-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课题
方需求必须相互一致;二是交易双方在时间上必须统一。因此,易货只能在双
方需求和时间一致时才能完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加人交换的商品和人越
来越多,若依然以易货为主,就会使交换过程效率过低,成本过高,特别是在
国际贸易中,其困难程度是不可想象的。所以继易货之后。就出现了以货币为
媒介的现金结算。初级阶段的现金结算是以输送黄金、白银来进行的,一旦货
币作为商品交易的媒介为人们普遍接受,就冲破了物物交换的局限性,使国际
贸易能以比以前更高的效率进行了。但现金结算依然是有局限性的,如果买方
无钱,即使卖方有货也不能成交;反之,如果卖方无钱生产,买方有钱也难以
实现交易。这种不方便在资本主义出现以后表现得尤为明显。
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由于优越的地理位鼍而首先成为欧i}fi的贸易中心。
到15.16世纪,美洲大陆的发现,使大批欧洲商人、冒险家涌人这一地区,他
们用武力、欺骗等手段进行掠夺性贸易,把土著居民的财富、黄金、白银运往
欧洲,迫使当地居民种植甘蔗、烟草、咖啡等,使贸易中心又移动大西洋沿岸.
殖民地的不断开拓使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尔、比利时的安特卫普、
英国的伦敦等先后成为繁华的国际贸易港口,它们的贸易范围远及亚洲、非洲
和美洲。随着贸易的扩大,以运送白银黄金了结债权债务的方式已不能适应贸
易的需要。因运送白银黄金风险大、清点不使,既浪费时向又积压资金,于是
商人们开始使用商业票据来代替金银和各种铸币来支付国际贸易。这种商业汇
票是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一项支付命令,命令债务人按照汇票的要求将一定
的金额付给汇票上的第三者。例如,英国商入A向法国商人B购买相当于IO
万英镑的葡萄酒,另有法国商人C向英国商人D购买假定也是相当于10万英
镑的呢绒。英国商人D在发出货物后,开立一张命令法国商人C付10万英镑
的}亡票。D可以将此汇票出售给英国商人A,从A处收到他应得的10万英镑.
A就可以将此汇票寄给法国人A以支付他购买葡萄酒的货款。法国商人B凭此
汇票向当地商人C收取应得的lO万英镑。这样,以票据进行清算,避免了黄
金白银运输的风险,节省了运费,又缩短了资余周转时间。如果再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祭据的收受实际上是卖方向买方进行了资金融通。出口商
是以赊销的方式销售商品,而进口商则是延期付款,即买卖双方进行了直接的
资金融通,这在当时对国际间的经挤交往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这种商业汇票的使用是需要有托提条件的:一是两个国家进口和出
口交易的金额和付款的时同必须完全相同,否则还须另找一笔交易抵补其差额;
二是国内的进出口商之间须有密切的业务联系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三是在清算
债权债务时,必须有进出口商的任何一方具备垫付资金的能力.两笔交易之间
要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是很困难的。为解决这个问题,产生了货币兑换商
(Money Change),专门进行这种票据业务,它实际上就是外汇银行的前身。
在12世纪时,意大利开始有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并传播到欧溯其它国家。当
时银行的业务有:(1)接受存款;(2)在客户之间做支付的中介人;(3)汇兑
业务;(4)贷款。但此时的银行,属于高利贷性质的,不仅利息高,而且很难
获得,加之银行的放贷对象主要是政府,商人只能利用银行的支付中介和汇兑
业务,即使获得贷款,也会因为高额的利息而无利可图。所以,高利贷性质的
银行的出现,只是使国际结算变得更为安全和快捷,对国际贸易融资而言,其
促进作用并不明显或突出。
对国际贸易融资有深刻影响的是现代资本主义银行的出现和发展。1694年,
在英国政府的倡议和帮助下,成立了英格兰银行,这是一家规模巨大的殷份制
银行,它的正式贴现率一开始就规定在4.5%--6%.新式银行的出现,使银行的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有了产生的可能。
18世纪后期,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使国际贸易融资真正发展起来:一是国际
贸易的迅速发展,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大工业生产代替了
小手工作坊和个体生产方式,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了大批商品,西方资本主义
发展较快的国家的国内市场容纳不了这些商品,就需要不断向国外市场扩张。
同时还要求开辟廉价的国外原料市场,这就为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
要和充分的条件。英国作为当时工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需要出口工业制成
品以换取原料和粮食的进口,于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发展又刺激了
航海运输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的发展。当时的伦敦成为国际贸易、金融、海上
运输和保险业的中心。
二是由科技的发展导致整个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分工迅速向
国际领域扩展,运输业、保险业及银行业纷纷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本来,票
据是由买卖双方直接授受来结算的,现在由于银行信用卓著,使得买卖双方都
愿意通过银行来办理。商人们也不再自己驾船出海,而是委托船东运送货物,
船东们为了减少风险又要求货物出运前必须到保险公司投保.这样,提单、保
第一章圈际贸易融资创新——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课题2s
险单等也相继问世.为了明确买卖双方的责任,票据、提单、保险单逐步定型
化,并成为可转让的流通凭证,与此同时,FOB、CIF等价格术语业已形成并
为许多国家共同遵循。
这种变化首先是给国际贸易的做法带来深刻的影响:买卖双方“凭单付款’’
的合同代替了以往“凭货付款”的合同,新的结算工具——跟单信用证也正是在
这个时期问世的.买方之所以可以凭着单据付款而不是货物,是因为单据代表
了货物,进而银行履行付款义务的依据也变成了单据而菲货物。如在使用信用
证时,只要出口商能提交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单据,银行就必须承担付款的责任,
而不管货物如何;反之,货物符合合同规定而单据与信用证要求不符,银行就
可以拒绝付款.这样的做法,使银行免子介入买卖双方的贸易纠纷,并且使不
熟悉商品专门知识的银行能非常方便地办理国际结算。
由于单据代表着货物,银行就不再仅仅简单地替买卖双方结算,为了给贸
易商融通资金,它可以用单据作为抵押向进出口商进行资金上的融通。如银行
凭相符的单据付款给卖方,再凭单据向买方索取货款归还垫款。贸易结算融资
方式开始出现了,这种以银行信用作为哼介的结算和融资方式的产生大大地促
进了当时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为了获取垄断资本的高额利润,极力扩张
和巩固自己的世界市场,扩大贸易。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
导致国际贸易的混乱,进出口贸易商经常遇到严重的损失,在此情况下,为了
保障进出口贸易中货款的安全,各国贸易商不断减少商业信用性质的跟单托牧
结算方式丽大量地采用跟单信用证方式。这一时期,跟单信用证得到了广泛的
使用。为了统一作法,当时的国际商会于1929年7月在阿姆斯特丹大会上正式
通过了商业跟单信用证统一规则,于1930年以第74号出版物予以公布和实旌。
它的出版和实施,标志着国际结算有了统一的规则。从此以后,各国的同际贸
易结算方式逐步趋向统一,各国商业银行的做法也基本趋同,国际贸易融资随
之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从常规贸易融资銎f结构性贸易融资
经过八‘个世纪的国际贸易实践,—套完整、多样化的贸易融资与结算方法
及系统巳基本形成。但是,贸易融资是一个不断创新、深化的过程.特别是近
十几年来,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全球经济的迅速一体化,信息科技突飞猛进,
26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夏风险控制
以及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卷入全球贸易的潮流,使贸易融资这一
古老、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其传统的、常规性的融资手
段被一再地刷新,凸现出新的方法和体系:国际贸易融资由最初的常规贸易融
资发展到结构性贸易融资(Structured Trade Finance,STF)。
(三)从商业性的国际贸易融资到政策性的国际贸易融资
国际贸易本身的商业性是不言而寓的,为其提供融资的金融服务自然不会
是完全的政府行为。国际贸易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交易,其特点是,交易量较大,
贸易周期较长,涉及的环节众多且复杂,加上国家之间在贸易和外汇管制、币
种、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国际贸易成为一种对进出口商难度大、充
满风险的活动。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国际贸易往往需要有银行居间,起贸易融资、
结算作用。在这里,外汇银行完全可以根据进出口商的信誉、实力及市场情况
和风险的高低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客户的申请,提供相应的结算和融资服务,没
有必须承担此种责任的义务。如果某外汇银行同意为客户融资,它将获得手续
费和利息等收入,这也正是银行融资的目的所在,对于与进出口商同样是企业
性质的银行来说实属天经地义。作为受信者的贸易商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这
部分以货币支付的代价是银贸双方在协商的前提下认可并由贸易商支付的.早
期的国际贸易融资就是这种互利的共同产物,是共逐利润的商业行为。即使在
国际贸易以9%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的今天,商业性也主宰着国际贸易和国际
贸易融资市场,且在今后乃至永远都不会动摇。
但世界市场自19世纪末20世纪枥形成后,世界经济、政治开始发生较大
的变化,不仅参与国际贸易竞争的国家日益增加,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也
日趋多样化。尤其是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的进程更为迅速,
世界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新的贸易形式、融资方式、国际经济合作形式不断
涌现,一国的对外贸易开始在改变国际收支、增强国内就业、刺激经济增长方
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各国扩大出口的战略,各国的对外
贸易政策、法规围绕着增强国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地进行调整。本来关
税是各国贸易保护最重要的政策手段,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仡的发展,
关税政策的应用范围逐渐变小,作用目趋削弱。它虽然强有力地阻止了国外商
品的进口,却无法推动本国商品的出口,从这个角度讲,关税是一种保守的、‘
内向的政策手段,于是,政府开始介入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融资中来,通过政
第一章国际贸易融资御新——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课题27
策性金融来推动本国商品的出口,这已被各国政府~致视为是积极的、进攻性
的、也是可以普遍接受或更隐蔽的政策工具。这样,贸易融资这种纯粹的商业
活动便带上了政府的色彩,在许多国际贸易中,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政府扶持
和政府援助。由于有了政府在政策和资金及风险方面的支持,一国的对外贸易
获得长足发展的可能也就越来越大。
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它是适应国家外贸融资的特殊需耍而
产生的。一般商业银行由于受其自身的经营机制的局限性,不愿意、也无力承
担一些巨额且高风险的融资,于是各国政府出面成立政策性银行来担当此任。
可见,政策性银行从一产生就确定了它在国际贸易融资中的特殊位置:①具有
补充职能,从资金数量上补充商业银行未能满足贸易融资需求的资金缺口,从
地位上补充商业银行因回避风险而不能满足贸易融资的资金供应缺位。②具有
诱导职能,它以直接贷款方式满足出口商的贸易融资需求,或通过承保出口信
用保险方式,强化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使它能够抓住贸易机会,
扩大出口;也可以通过提供出口信贷担保,引导商业银行发放贸易信贷。简言
之,就是矫正商业银行单纯以盈利为目标追逐市场而造成的货币资金资源在外
贸领域投入不足的偏差,调整货币资金流动方向和配置结构,提高货币资金资
源配置的社会合理性。
上述原因决定了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提供的国际贸易融资存在着不同,
其主要差异在于,出于银行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赢利性”的考虑,商
业银行主要提供短期和中期国际贸易融资。但是,在官方出口信贷机构提供出
口信贷担保的情况下,它也会介入长期国际贸易融资。而政策性银行将从其‘‘保
本微利”的经营原则出发,重点承担风脸高、期限长、效益微的长期国际贸易融资。
(四)从国内国际贸易融资到国际性的国际贸易融资
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文森.L戴维思曾根据西方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发展,将
国际贸易融资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服务于国内客户的阶段,其
客户是国内工商企业:第二阶段开始服务于国内和国外的客户;第三阶段是跨
国经营阶段,业务活动的市场是境外和境内两个市场:第四阶段是在全球范围
内经营国际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最基本的国际业务之一的国际贸易融资也是如
此。最初的国际贸易融资仅限于国内市场,外汇银行只受理本国客户的申请,
即只为本国的进出口商提供融资服务。这既与有限的业务范围相适应,也与商
28 国际贸易融资翩新及风险控翩
业银行的经营战略有关。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特别是8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放松金融管制,出现了金融市场一体化,这种新型国际金
融市场不受任何国家规章条例的限制和束缚,成本低,促使国际融资活动大为
发展。与此同时,各国外汇市场也突飞猛进,多年来以美元进行的国际融资被
多元化的英镑、马克、日元和法郎等取代。这一切使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的范
围逐步扩大,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除国内客户外。还包括跨国公司、国际企业、
以及母国、东道国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客户,国际贸易融资成为真正的国际范围
的经济活动。
三、新形势对国犀贸易融资提出了创新的新要求
前一节我们分析了目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开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加
之以下新形势的出现,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愈加凸出.
(一)国际贸易的发展要求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单位:亿美元
年份外贸总额出口额进口额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1952 19.41 8.23 11.18 -0.31
1978 206.38 97A5 108.93 -11.48
1985 696.00 273..50 422.50 —149.00
1989 1116.80 620.90 591.40 石6.00
1990 1154.40 620.90 533.50 87.40
199l t356T30 718.40 637.90 80.50
1992 1655.30 849.40 805.90 43,50
1993 1957。00 917.40 1039.60 .122.20
1994 2366.20 1210.10 1156.10 54.00
1995 2808.60 1487.80 1320.80 167.00
1996 2898.80 1510.50 1388.30 122.20
1997 3250.60 1827.00 1423.60 403.40
1998 3239.50 1837.10 1402.40 434.10
1999 3606.30 1949.30 1657.00 292.30
2000 4742.90 2492.00 2250.90 241.10
2001 5097.60 2661.50 2436.10 225.40
2002 6208 3256 2952 304
资料来源:12002年统计年鉴'.
竺:::竺!:,塞三茎,!墼塑墼曼壁塞型!坠=塞些堡堑墅堕墼塑墨璺竺
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显著扩大。1952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只有19,4亿
美元,1978年达刭206.4亿美元,增长了9.6倍。2001年中国进出El总额为5098
亿美元,是1989年的4.6倍,是1997年的1.57倍,13年来平均增长13.6%,
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6.1%的增长水平,也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9.3%的增速。
中国对外贸易的世界排名,已由1989年第15位、1997年的第lO位,跃居2001
年的第6位。高速发展的对外贸易,使我国逐步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具体情况
见上表。
1、我国进出口贸易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加。1952年我国外贸占GDP只
有9.5%,1978年也只有9.8%,1980年上升为12.6%,这表明我国前30年对外
进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有十分之一左右。改革开放以后,情况迅速
变化,1985年外贸依存度上升为23%,1990年又上升为30%,1995年曾一度
达到40.2%,1999年维持在35.9%,也就是说,根据国际市场和我国的政治经
济情况、特别是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世纪结束,
对外进出口贸易的依存度大约稳定在GDP的三分之一左右。
2、我国商品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从1953年到1980年近30年闯,初级商
品一直占据中国出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1953年的初级商品比重高达80%。尽
管进入70年代以后其比重有所下降,但到了80年代中期才实现了真正的‘‘逆
转”,从而改变了中国的出口贸易长期依靠初级商品的历史。初级产品包括食品
及重要供食用的活动物、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矿物原料及有关原料、动
植物油脂及蜡等,其出口额从1980年的91.14亿美元上升为2002年的284.8
亿美元,增长了3.1倍,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980年的50%下降到8,7%,而
属于工业制成品(包括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
其制品、机械及运输设备等)从1980年的90.05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2970.8
亿美元,增长了33倍,占出口总量的比重由50%上升到91%。充分显示了我
国经济从农业、手工业向工业化、现代化过渡的成果,外贸商品的出口结构由
原料、粗加工、低价向现代工业制成品、深加工、精加工、高附加值的商品转
化。
从进口商品的结构来看,我国进口商品结构中属于初级产品从1980年的
69.5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492.72亿美元,增长了7.1倍;在进口商品总量比
重中初级产品由1980年34%下降为16%,而工业制成品从1980年130.58亿美
30 国际贸易融资创瓤及风险控制
元上升为2002年的2459.3亿美元,增长了18.8倍,工业制成品在进口总量比
重中有1980年66%上升到2002年的83.3%。商品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引
进先进设备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要求。o
3、贸易方式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贸易方式越来越趋于多样化。贸易
方式一般包括:一般贸易、补偿贸易、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贸易、进料加工贸
易、出料加工贸易、易货贸易、保税仓库进出境贸易等。在1990年以前,中国
进出口贸易中一般贸易占主要地位(1990年作为一般贸易的出口和进口的比重
分别为57.1%和49.1%)但随着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一般贸易的比重越来越
缩小,至1997年时加工贸易口和进口比重分别提高了54.7%和51%,而一般贸
易中的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下降了42.7%和2713%。
国际贸易所发生的上述变化,一方面对银行的国际结算方式提出了新的要
求,银行必须结合具体的贸易方式为进出口商提供相应的结算及组合式的结算,
以快速、安全、高效地完成资金的调拨;另一方面对银行的贸易融资方式也有
了新的需求,特别是随工业制成品在进出口贸易中的份额越来越高,除了普通
的融资方式外,适合于中长支付期的福费庭及较为灵活的保理业务都是在贸易
方式发生变化的形势下推出的。目前更有一些企业提出了先进的、有针对性、
量体裁衣式的结构贸易融资的需求,能否适时设计出新的融资方式并应用于贸
易实践中,既是对银行的挑战,也是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银行业加入国际竞争需要大力开发融资的新品种
金融创新是推动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商业银行提升国际竞
争力的根本途径。中国正式成为WTO的成员国,外资银行将纷纷进入中国市
场,这不但会导致中国金融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而且会引发金融市场的竞争
更加激烈,对我国金融业形成一定的冲击。由于人民币业务非外资银行之所长,
他们的切人点将会是我国银行尚未开展的新业务.这些“新”业务很可能已经成
为其母国银行界的传统业务,但对我国来说却是没有进入的领地,如果中国银
行业不进行业务等方面创新,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就很难迎接入世后的挑战·
从实践看,正如预测的那样,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步伐在不断加快,截至
2003年7月末,外资银行在华营业性机构达到184家.其中,外国银行分行151
家,外资法人机构16家:代表处211家。加入WTO以来,我国监管当局新批
。国家统计局‘∞02年嗣禺经济和社舍发展统计公报’
第一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课题31
准37家上海、深圳、天津、大连、广州和青岛的外资锒行经营人民币业务;批
准12家外资银行在华开办网上银行业务;批准5家外资银行分行开办合格境外
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托管业务;近一半的外资银行可以从事对各类客户的
全面外汇业务。据统计,外资银行办理的出口结算业务已经占中国市场份额的
40%左右,每进来一家外资银行,中资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比重就下降一个百
分点。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中资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的优势已丧失。
总之,伴随着外资银行及国内金融机构的增多,国内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
也越来越明显,这些冲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水平差距与管理水平的差距。外资银行结算手段比中资银行先进、
科技水平普遍较高,在电予商务、网络银行等方面已先行一步,并且其遍布全
球的结算网络更非中资银行可比。在管理上,外资银行机制灵活,随时可以调
整变动,具有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模式。
2、对优质客户群的竞争。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将凭借自身的种种优势,
全方位优质的服务,高素质的人才,先进高效的结算手段,灵活的金融创新机
制,科学的管理模式,与我国商业银行竞争优秀客户群,外资银行大多实行混
业经营,这与严格分业管理的中资银行相比,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
务,满足客户多元化的业务要求。
3、金融创新能力的差距。外资银行产生于市场生存于市场,在市场经济
大潮中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经营和管理模式,并且逐步完善起来。他们能凭借灵
敏的市场触觉,随时开发薪的适应市场需要的金融工具。
4、在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方面的差距。外资银行为客户的服务,是着眼
于客户的需求,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为其‘‘量身订做”相应的金融服务品种,
其服务的优越性还体现在能真正从提高服务质量人手,真正为客户提供优质高
效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并且推出一系列的金融品牌来赢得客户:而我国银行
业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5、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的冲击.外资银行的经营完全是商业化的经营,
其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他们完全按市场需求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和资产
结构,而我国商业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在资本构成中,国有资产占有相当大
的比例,这就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在实现自身经营目标的同时,还要肩负起执
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职能,是将追求利润最大化和产业政策结合
32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在一起的。因此制约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以上五方面的差距和冲击是现实存在和紧迫的,如若国内银行业不能冲破
传统业务的樊篱,不能在金融刨新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不能奋起直追,则当
5年加入WTO缓冲过渡期结束的时候,将无可避免地处于竞争的劣势,甚至败
在外资银行手下.国际贸易融资是直接与国际接轨的业务,创新的任务更为艰
巨。简单地将某项业务‘‘拿来”,做不过已熟练运用的外资银行;自己创新,又
面临法律或监管层的制约,且不可预测的各种风险也大。为了在短期内既不失
阵地,又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国际贸易的需要使市场份额增加,探索融资方式的
创新就显得格外重要。
四、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理论依据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70年代的发展,至80年
代形成高潮,丽进入90年代更是如火如荼。初期的金融创新,其主要目的还只
是为了逃避金融管制和转嫁金融风险,创新的内容主要围绕金融新品种、新工
具以及增加服务项目上,出现了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欧洲债券、银团贷款、
可转换债券以及期货交易品种等等。但80年代之后,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步伐
明显加快,此时的金融创新主要是融资方式的创新,它使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
更为灵活、方便,并对整个国际金融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曾被国际
金融界称之为“四大发明”的票据发行便利、互换交易、期权交易和远期利率协
议就产生于这一时期。这~时期金融刨新的另一个重点则是制度创新,各国金
融管理当局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纷纷放松了金融管制。1999
年1 1月12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国会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
止了1933年以来的《银行法》及其相关法律。自此,由美国创立,而后被许多
国家认可与仿效的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时代宣告结束,世界金融业从此
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为商业银行从事各类业务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为了从理论上解释金融仓Ⅱ新的内在动因,西方经济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
见解,主要的理论有以下几种.
(一)西方金融创新理论简介
l、西尔柏的约束诱导型金融刨薪(Constraint-induced Innovation)理论
西尔柏(W-I.,Silber)研究金融刨新时发现了一个有意恩的现象,即寻求
第一章国际贸易融瓷包奢I-一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课题
利润最大化的金融机构创新最积极。从这个现象,西尔柏得出结论;金融创新
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利润最大化,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抑而采取的
“自卫’’行为。西尔柏认为,金融压抑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外部的管制,主要
是政府等监管机构的管制。这种因为外部条件变化而导致的金融创新要付出很
大的代价。这里必须区别两种情况:一是外部条件变化而生产金融压抑,使得
金融机构的效率降低,金融机构必须通过金融创新提高效率来弥补这一部分损
失:另外一种情况是金融压抑使得金融组织所付出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创新
是对金融压抑的反应,其代价与压制所造成的机会成本增加是一致的,因此金
融机构通过逃避压制来尽量地降低其机会成本增加所带来的损失。其二是内部
强加的压抑。为了保障资产具有流动性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偿还率,以避免经
营风险,金融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这些资产负债规章制度
虽然一方面确保了金融企业的营运稳定,但另一方面却形成了内部的金融压抑。
两个方面的金融压制,特别是外部条件变化而产生金融压制时,实行最优化管
理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机构就会从机会成本角度和金融企业管理影子价格
与实际价格的区别来寻求最大程度的金融创新。这就是西尔柏金融创新理论的
主要内容。该理论有被称为‘‘逆境创新理论”。
2、凯恩的规避型金融理论(Circumventive Lrmovation)
“规避”是指对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性措施实行回避,从而获得利润最大化。
凯恩(E.J.Kane)认为,政府管制是有形的手,规避则是无形的手。许多形式
的政府管制与控翩实质上等于隐含的税收,阻碍了金融业从事已有的盈利性活
动和利用管制以外的利润机会。因此金融机构要通过创新来逃避政府的管制。
金融企业对于各种规章制度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因为需求增长必然促进货币
供给。扩大货币供给的过程可以采取许多‘潜代品”(即新金融工具)的形式来
完成。但是,当金融创新危及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不能按照预定目标实施时,
政府和金融当局又会加强金融管制。这样,不同于传统金融工具的“替代品”又
会为规避面不断产生,从而管制又导致新的一轮创新。凯恩的规避理论比西尔
柏的创新理论更加具体,更加重视外部环境对金融刨新的影响,但是该理论对
于制度因索的作用未予考虑。
3、制度学派的金融创新理论
这一理论流派的学者较多。主要以戴维斯(s,Davies)、塞拉(R.Sylla)等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翩
人为代表。该种金融创新理论认为,作为经济制度的—个因素,金融创新应该
是一种与经济制度互为影响、互为因果关系的制度改革。基于此,金融体系的
任何因为制度改革的变动都可以视为金融创新。因此,政府行为的变异会引起
金融制度的变化。如美国政府为了稳定金融体系,于1934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它虽然是金融管制的一部分,但也可以认为是金融创新行为。
对于制度学派的金融刨新理论,人们评价不一.有的人认为这种金融创新
理论实际上是与制度创新紧密联系的,并且是制度创新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的
人认为金融管制本身就是金融刨新的阻力和障碍.因此必须严格区分“金融压
制”和“金融深化”两个名词的概念,主张金融压制的各项规章制度无疑是金融革
命的对象。
4、希克斯和涅汉斯的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创新理论
希克斯(J.R.Hicks)和涅汉斯(J-Niehans)提出的金融创新理论的基本命
题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这个命题包括两个意思:(1)降
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
是否具有实际意义。(2)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
希克斯认为,交易成本是作用于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需求产
生对不同类型金融工具的要求,交易成本降低的发展趋势使货币向更高级的形
式演变和发展,产生新的交换媒介、新的金融工具。不断降低交易成本就会刺
激金融创新,改善金融服务。因此可以说,金融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降低交
易成本的过程。
交易成本理论把金融创新完全归因于金融微观经济结构的变化引起的交
易成本下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忽视了交易成本的降低并非完全是科技进
步引起,竞争和外部经济环境变化也会使交易成本下降。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动匿不能简单地归于上述理论的某一种,丽应是多种
驱动力量互动的结果,如果只使用一种因素解释创新的过程,就会使问题简单
化。实际上,与实体经济中的创新不同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与金融其他创
新类似,贸易融资的创新并没有提供一个全新的产品,而是改变、增加或减少
了现存金融产品的某种特点,它并不是新事物,暗中已经存在了,只是供给量
为零而已。
可以说,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新中,既有‘哟柬诱导”,又有‘.规避’’,“降
. 第一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课题35
低交易成本’’也包括在内.两全球化、技术和竞争作为影响金融创新供给的因素
同样是决定贸易融资创新的主要力量。也许,用辛基(Sinkey)的模型更能解
释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动因,即TRICK+理性的自利(Rational Self-Interest):
金融创新TRICK的五个组成部分为:技术(technology)、监管调整(regulation)、
利率风险(intcrcstoratc risk)、消费者(customers)和资本充足状况(capital
adequacy)。
(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既是主观要求也是客观必然
1、创新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商业银行的任何一项创新都源予社
会经济活动对金融服务的外在需求,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也不例外。国际贸易每
发展一步就会对银行产生新的需求,当原有的融资方式或经营管理不能适应经
济发展要求,银行仅进行简单的数量或规模的调整往往行不通时,就必须进行
创新。经济及国际贸易越发展,创新活动也就越活跃、越高级。
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即具有历史的阶段性,又有差异性。首先,国际贸易
发展的不同阶段对银行创新的需求不一样,我们无法想象在资本主义以前就出
现结构贸易融资的需求和供给.同样,只有在金融关系已经渗透到整个经济生
活、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众多新颖而又复
杂的融资方式才会层出不穷。其次,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与经济、对外贸易的
发展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由此决定了各国银行的创新存在着差异,一国创新
的成功经验不一定适用于另一国银行。因此,根据国情选择适宜的创新方向是
非常重要的,既不能超越现阶段的客观需求人为地追求高、新、尖,更不能无
视经济发展阶段内在或外在要求故意压制必要的创新.
2、创新是银行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考虑,
每一经济行为的主体都具有需求与供给的动机,同时亦具有成本和收益的观念。
如果任一经济行为所得收益超过创新成本并能够满足人们需求时.一种新的创
新就会成为现实。从经济学的均衡理论角度看,当银行的寻求与供给相对平衡,
或商业银行创新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银行的发展处于一种特定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参与交易活动的各种行为主体不具有改变这种行为的动机或力
量。然而,客观上这种特定状态是暂时的,更多的情况是现存的商业银行的发
展结构不是成本最低的,通过必要的创新能增加收益。此时,银行的创新就会
打破膊I有的均衡。银行就是不新地通过创新,从均衡——非:啕衡一均衡这样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反复的运动,在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壮大.
(1)创新增加了有效需求。在持续的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中,各种迎合客
户偏好的新产品的不断上市,使之银行能始终保持对客户的吸引力,从而活跃
了交易、繁荣了市场。同时,银行提供的金融商品总量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后,
即使总效用不便变,由于需求者享受了更多的金融商品,也能使无差异曲线上
移。如下图所示:
金涮瘸晶X
Y盒盈喃品
银行贸易融赘创新前后效应变化图
L1线表示创新前在较少的融资产品组合条件下的无差异曲线,k则表示创
新后在更多贸易融资产品组合条件下的无差异曲线,显然,创新后的L口所代表
的满足程度要高于L1。因此,在一个高效完整的金融市场,银行通过创新既能
提供各种方式、各种额度、各种期限、各种利率的产品,又能使交易双方在市
场上获得满意或比较满意的交易效果。创新越活跃,其社会总效用就越大。
(2)创新促进了银行自身的发展。首先,创新提高了其现代化的经营管
理水平。在金融市场上,信息的不对称会引起交易费用增加,影响银行的运作
效率。贸易融资创新的最大效用就是不断地增加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以提高
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从而达到自身经营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创新的
普遍开展,可以带动银行的经营管理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使银行在经营管
理中更注重经营成果的考核,更强调经营手段电子化、更侧重财务成本控制,
更重视组织机构的合理配置。并以其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其次,贸易融资的
创新改善了银行的经营业绩并使其收入结构趋于合理,增加了非利息收入的来
源.最后,贸易融资的创新不仅给银行带来业务收入的增长和丰厚的收益,还
可以分散或降低肇个银行的风险,只要新业务得到有效的管理.
第二章圄际贸易融资创新硬比较
第二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比较
第一节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方式和内容
在研究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已经深切感受到了贸易融资的发
展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这种创新在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也为银行
自己开辟了生存的空间,并将自身的发展推上了—个新的层次。它是一个普遍
的、动态的过程,具有显著的社会性和行业的特殊性。丽从创新的形式和内容
上看,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又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一、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方法
从创新的方法看,与其他金融创新类似,不外乎有两种,即原刨性创新和
吸纳性创新。
(--)原创性创新
所谓的原创性创新是指在世界范围内被首次创造出来的新事物,其“新”就
在于它是过去所没有的,是银行根据市场上新的需求而开发出来专门满足这种
需求的新的融资方式。
当市场上产生新的需求时,银行通过适时分析自己的经营优势和劣势,掌
握客户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经过广泛的调查和可行性分析,提炼出一个具
体的创新。这种创新具有新生性和质变性的鲜明特点,但其缺点是开发周期长,
准备工作量大,费用高,需要有相当的技术支持。
(二)吸纳性创新
在一个国家内被模仿和推广的新事物以及引进别国的创新成果称作吸纳性
刨新。具体采用的方法是引进、交叉组合或模仿、推广等。
l、引进法。是指在本国第~次引进他国的原创性刨新成果。也有将此法列
为原创性创新,在难度上仅次于原刨性刨新。
2、交叉组合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融资工具加以重新组合或改造,
使两者交叉和联合在—起,形成满足客户某种特殊需要的新的融资品种。这是
一种从融资工具的最终效果出发,立足于某种需要和可能基础上的创新方法,
如结构贸易融资就属之.这种方法只是一种改进或改良,一般不会出现质的变
化,但却能使创造性的创新成果不断改进,并日臻完善。
3、模仿法。这是指以某种融资品种为模式,结合银行自身以及目标市场的
实际情况和条件进行必要的调整、补充。从而开发出新的贸易融资工具。模仿
通常是紧跟着在创造或交叉组合之后,应用创造者的成果,而且在模仿时,所
在市场对新的融资工具接受度低,具有潜在的市场。由于模仿法花费的人力、
物力、资金和时闻较少,成本较低,且简便易行,因而被广泛采用。
4、推广法。这种方法一般在模仿法之后,是指在较大范围内利用创造或引
进的成果。当新的融资工具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以后,市场基本成熟,并出现
大批接受者,此时运用推广法对创新或引进的成果进行大面积、大范围的推广,
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般来说,原创性创新更为艰难,更具创新的意义,而吸纳性创新更具实
际作用和普遍意义。在融资工具的创新中,既不可缺少具有革命性的原创性创
新,也不能投有吸纳性的改良。首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随着后来者的加
入,不可避免地会通过引进、交叉组合、模仿和推广等方法对原有的创新成果
进行改良,使原有的创造性成果不断完善,如福费庭融资中的可变利率和二级
市场就是对早先的福费庭内容的丰富和补充。其次,在创新过程中,若拒绝运
用吸纳法,贸易融资方式的创新将被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使创新成果的
市场需求量过小、创新成本过高,创新者也很难获得全部的潜在收益。
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属原创性的极少,大多是吸纳性的创新。尤以其
中的引进和模仿法屠多,这与我国银行业发展状况和社会环境有关。
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途径
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是对各种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这种重
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有两种基本形式,即个别创新和协作创新。
(一)个别创新
是指银行依靠自己的力量对各种金融要素进行新的组合、创造和引进。这
种创新活动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依靠银行内部的研发部门来进行的,这些部
门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地开发新的融资产品;第二是银行的营销部门通过与
客户接触,了解客户的要求和想法,提出新的设计方案;第三是银行各个层次
的员工通过多年对客户的观察,以及自身工作经验的总结,提出新的产品的构
第二章圈际贸易融资锄新及比较
恩方案.
个别刨新可以使银行在市场竞争中领先~步,抢先占领市场份额,扩大业
务,但开发的成本较高,其产品也易被模仿。
(--)协作创新
是指银行联合起来或专门的研究部门共同开发新的贸易融资工具,或雇佣
社会上专门的研究部门来开发。由于银行的创新易予被模仿,所以许多银行都
倾向于采取协作的形式来进行开发。通过这种形式,既可以将新产品不断创造
出来,也可以节省创新费用。
三、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内容
目前我国银行向进出口商提供的各种融资方式虽然相对于其它国家,是“传
统”的方式,但由于其大多是舶来品,加之是在90年代才开始使用和推广的,
也可算做是创新。即使是以下的创新,对于原创者来说,其早期的做法也已无
‘‘新”意可言,但在我国银行及贸易界,却属创新品种。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既
表现在融资方式上,也表现在组织形式上。
(--)融资方式的创新
1、福费庭。福费庭(FORF∞flTING)即包买票据。这是一种中期的、利率
固定、无追索权的出口贸易融资方式。‘'Forfaifing'’来自法文,是放弃或让出某
种权利的意思,具体地说是指出口商向进口商提供货物或服务后,包买商
(Forf£dter)从出口商那里无追索权地购买已经承兑的,并通常由进口商所在地
银行担保的远期汇票或本票,以此提供融资服务。这里的包买商通常是商业银
行或银行的附属机构。
福费庭业务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东西方贸易。当时整个欧洲物
资极端缺乏,而美国却因为远离战区,本土非但未受到战争的破坏,还通过出
售军火和军用物资成了暴发户。战争结束后,交战各国为重建家园,需要大量
的日用商品和建设物资,美国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供应商。当时东欧各国需要
向美国购买大量的谷物,但又因外汇短缺而需要对方给予资金融通。在这种情
况下,富有长期国际贸易融资经验的苏黎世银行协会以美国向东欧国家出售谷
物为背景率先开创了福费庭这种贸易融资业务.
随后人们发现,尽管福费庭业务起源于消费性物资的交易,但这种贸易融
柏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资方式的特性更适合于资本性物资,于是业务的重点开始转向经销资本性物资
的国际贸易,并有了较快的发展。到了五十年代后期和六十年代,随着各国经
济实力的恢复与发展、出口竞争的加剧及买方市场的形成,买方已不再满足于
传统的不超过180天的融资,往往要求卖方提供越来越长的融资期限。由于这
种日益延长的融资期限大大超出了卖方本身资力所能承受的限度,卖方不得不
向银行提出期限长的融资需求,这种融资要求又进一步促进了包买票据业务的
发展和包买票据市场的形成。
70年代初,苏黎世银行协会在伦敦设立了匈牙利国际银行(HIB),10年
之后,由它产生了伦敦福费庭公司,以后又出现了由米兰银行成立的米兰担保
公司(Midaval)。现在,伦敦的大清算银行均设有福费庭组,作为出口融资部
门的一个组成部分。80年代后,由于第三世界的债务危机以及国家局势的动荡
不安,正常的银行信贷受到抑制,官方支持的出口信贷很难获得。发展中国家
开始寻找新的资金来源支持本国货物的进出口,此时福费庭在国际贸易中的重
要性渐渐显现出来,逐渐由欧洲向亚洲及全世界发展,业务方式也越来越灵活、
交易金额越来越大,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福费庭交易市场。
对出口商来说,使用福费庭有以下几点好处:
(1)出口商在支付了一定的贴现费用之后,将延期支付变成了现金交易,
有效地解决了应收账款的资金占用问题,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周转灵
活了;
(2)因福费庭没有追索权,所以成交后出口商就不再负担此项资产管理和
债款回收的工作及费用,也不必再监督货款的按期偿还;
(3)出口商一旦将手中的远期票据卖断给银行,同时也卖断了一切风险,
即风险都转嫁给了包买商,出口商不再承担利率风险、汇价风险、信用风险及
国家风险等,解除了后顾之忧;
(4)福费庭是固定利率,是在交易的初期就商定了的,便于出口商确定条
件,计算成本,将有关融资费用通过提高商品的价格转嫁给进口商;
(5)因福费庭除使用汇票或本票外,通常并不需要其他的单据和文件,单
据的准备和提交简单易行:加之包买商是否承做业务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作出
答复,所以交易迅速、效率高.
但出口商必须保证其债权凭证满足三个条件,即正当交易、一有效票据、有
第二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比较4l
效担保,才能免除包买商的追索。这就要求出口商要了解进口商国家的有关商
业票据和担保的法律与规定。虽然实务中这个责任大多是由包买商来承担的,
但也不能不说这是对出口商的一个不利之处。另外,出口商不能保证进口商能
找到一个会使包买商满意的担保人。最后,由于包买商承担了所有的风险,所
以费用稍高。
对进口商来说,使用福费庭的优势在于:可获得100%的延期付款融资便利,
同时福费庭的利率是固定的;可自行选择任何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单据简单,
办理迅速。但由于出口商将融资费用计入货价,因此商品的成本稍高,而且进
口商还要向担保人支付担保费用。
对包买商来说,由予福费庭项下交易的单笔金额较大,所以收益较高;可
将所购资产在二级市场上转让流通,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文件简单,办理迅速。
但包买商没有追索权,为降低风险,包买商要调查了解担保人的资信状况及进
口商所在国有关商业票据和保函的法律规定,并承担审核票据和担保的责任.
2、保付代理。简称保理,是为出口商提供的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这种综
合性体现在:对进口商进行资信调查及评估;代收账款;账务管理;风险担保
和贸易融资。
保理业务的真正发展与普及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随贸易方式、运输方式
和融资方式的发展变化及买方市场的形成,特别是通讯设备、电脑和信息处理
系统技术的发展,保理业务才开始有了用武之地。目前,有近40个国家中的
700余家保理公司在开展业务,这些保理公司大都为股份有限公司,一般辖属
于各国开办国际业务的大银行或金融机构。
1968年,国际保理联合会(Factors Chain International,简称FCI在荷兰成
立,总部设在阿姆斯特丹。这个由100家银行所属的保理公司组成的世界性联
合体是最大的国际保理联合会,其目的是为会员提供国际保理服务的统一标准、
程序、法律依据和技术咨询并负责组织协调和技术培训(目前使用的《国际保
理业务惯例规则》是其在1998年6月的最新版本)。20多年来,国际保理联合
会致力于加强其全球网络建设,发展通讯系统,并为跨国经营活动建立了法律
机构,制定了教育规兔f,保理业务的全新概念在国际市场中得以大力推广。
目前,一些国家的保理商为了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贸易需娶,已开始与储
运公司、商检机构、港务局等有关部门联合起来为窖户提供一揽子全面服务,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卖方只要找到了买方,包括包装、贴标签、刷唛头、商检、租船订舱、发运、
保险、仓储、交货、收款、风险担保等在内的一切事宜都可交给保理商办理。
这种做法有可能成为今后保理业务的发展方向。
保理业务中的银行收益与风险。保付代理业务综合利用了银行在信息、账
务管理、债款回收、信用控制、信用担保、贸易融资等多方面的优势,因此能
够向出13商收取较高的佣金和利息,取得可观的收益。但由于银行有条件地放
弃了购买应收账款的追索权,承担了较高的风险,因此出口地银行与进口地银
行之间应签订保付代理协议,将坏账风险转嫁出去,通过进口代保理商更好地
控制风险、追收货款、解决争议,并由进口保理商提供坏账担保。
保理业务中的出口商。保理业务有利于出口商扩大销售。保理业务是为赊
销方式而设计的一种综合性业务,所以出口商可以通过提供最有吸引力的结算
方式来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可为出口商提供综合性的服务,是一种集
融资、财务管理、信用担保于一体的结算方式;有利于出口商加速资金周转,
降低管理费用:可以避免信用证业务中经常发生的迟付款或因进口商倒闭、赖
账而遭受的损失,降低风险;手续简便。但保理业务不是万能的,也存在着缺
陷:保理商只承担信用额度内的风险,对超过的部分不予承担;因货物质量、
数量、交货期不符等违约行为引起的拒付、少付银行不予担保。保理费用主要
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手续费,包括进口商的资信评估方面的花费及账务处理费
用等.费率取决于产品类别、进口国别、金额及信誉、汇价风险大小等,一般
不超过发票的2.5%。二是利息,即保理商从预支货款副贷款收回这段时间的利
息.利率参照市场利率而定,出口商可将这笔费用打入贷价,或经协商由双方
共同承担。出口商必须向保理商出售全部合格的应收账款,没有选择的余地。
保理业务中的进口商.对进口商来说,以赊销方式进口货物,不须垫付资
金,也不必交保证金及办理担保及抵押手续,有利于资金周转,节省了时间;
通过保理业务进口商还可以有效地避免欺诈,因进口商在此业务中既看货有看
单;手续简化,能迅速得到货物:但由于此业务费用较高,有可能使进口商要
支付更高的货价。
3、结构性贸易融资
与传统国际贸易融资不同的是,结构性贸易融资(Structured Trade
Finance)并不是一种具体确定的融资方式,面是一些根据国际贸易的特殊要求,
第二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比较43
创造性的设计和组合、运用传统的融资方式和非传统的融资方式和方法的统称.
它是用量体裁衣的方式,在综合考虑借款人的信誉、银行资金来源:可承担的
融资成本及可承受的风险、政府法规方面的要求等的基础上,为进口商或出口
商专门设计的一个融资方案。
(1)结构贸易融资简介
美国的结构贸易融资按出口程序可分为两大类:“
出口前——为出口商生产出口产品提供融资,以克服生产者流动资本短缺
的障碍。这是一种出口融资。
出口后——为进口方提供融资服务,包括短期(一年内)和中期(一到五
年)。这是一种进口融资,但实际上,这种为进口方提供融资的目的,仍是为了
扩大出口——通过降低进口方违约风险,确保付款,使进口方得以从银行和出
口方获得优惠的付款条件,从而提高出口方成交的机会。例如,美国进出口银
行通过为进口商提供付款担保或保险,来协助商业银行为海外进口商提供融资。
如一位美国出口商用30天结算期记账方式购入一批商品供出口用,进口方却提
出90天付款条件,这家出口商不愿意过久地握有应牧账,但若不接受对方的这
~付款条件,则将失去这一销售机会。该出口商通过从进出口银行获取出口信
贷担保,则可以向自己的贸易融资银行要求由银行出面对进口方提供信用额度。
银行由于有政府出口信贷代理提供的担保,丽愿意对出口商的应收账贴现,在
货物运出后即向出口商付款。这样,在这次贸易活动中的供货商、出口商都可
以即时缛到付款,继续进行生产、贸易循环;丽进口商也由于银行提供信贷,
碍以实现进口购买。
下面通过一个典型案例来说明结构性贸易融资的优势所在。1995年5月和
1996年2月,我国ABC公司分别与国内三个大型造船厂作为共同卖方同马来
西亚DF公司签订了六艘船舶的出口合同,合同总价约为1.7亿美元,六条船
预计交船的最早时间为1997年lO月,最跪时间1999年2月。这六条船的支付
条件都是分5期T/T支付,即签约5%,开工5%,上船台10%,下水10%,
交船70%,其中第二期及第三期进度款(2个lO%)由马来西亚银行开出付款
保函。
由于建造该批出口船舶前期的资金投入量很大,5%的定金及开工的5%的
付款不能满足生产资金需求,因此出口商急需获得贸易融资支持.出_口信贷和
传统的贸易融资方式,很难满足上述项目要求,比如:
——出口信贷。不管是出口卖方信贷还是出口买方信贷,~般是对出口的
延期付款提供融资。本出口项目下,在出口商交付船舶时,他已收到全部货款,
因此,不具备使用出口信贷的条件;
——福费庭融资。在本出口项目中,由于出口商的远期收款权是不确定的,
能否到期获锝每笔应收款项还取决于出口公司能否按时按质履行其在出口合同
项下的义务。而一般来说,不确定的债权是无法被无追索地出售的。此外,由
于船舶还未交货,所以也没有不可撤销的汇票或本票作贴现。因此,在本项目
中,也不具备福费庭融资的条件;
——直接由出口商对外借款,由国内银行提供借款担保。这种方式是一种
利用境外资金支持我国出口的一条途径,但问题是这种方式增加了我国的外债
规模,企业必须事先向国家计委申请外债规模,并须得到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批
准;
——流动资金贷款。由于该项目金额大约1.7亿美元,生产期较长(约为2
年多),因此由国内一家银行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也有很大难度。
鉴于上述情况,此项目必须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借款金额大,二是出
口商没有外债指标。以下是为此项目所作的一种结构安排:
首先,海外项目公司(Special Purp0∞Veiche,SPV公司)作为借款人,从
国外银团获得贷款,然后再作为贷款人转贷给国内出口商,它通过贴现的方式
给国内出口商提供融资。SFV公司在结构贸易融资中的中介作用主要通过一个
协议来实现;
q)sPv公司与国内出口商签订购买协议(Purebase Agreemeat)。在该协议
中,SPV公司以贴现形式给出口商提供资金,而出口商承诺将出口合同项下的
最后一期进度款收款权转让给SPV公司:
②SPV公司与国外银团签署贷款协议(Facility Agreement)。国外银团向SPV
公司提供贷款,并将出口商转让给它的出口合同项下的最后一期进度款的收款
权作为还款保证抵押给国外银团;
⑤牵头银行组织国外银团。由于本项目所需融资金额较大,因此一家银行
很难承担,需组织多家银行共同提供融资;
④由国内银行安排提供借款担保。由于在本项目中,银团所获得的最后一
第二章国际贸易融资仓l新及比较45
期款项的收款权是不确定的。因此,银团提供贷款的风险很大,一般娶求国内
银行提供还款担保.国内银行能否提供还款担保是银团是否提供贷款的一个必
要条件。
在本项目的结构贸易融资中,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借款担保人,向贷款银
团提供借款保函。中国进出1:3银行作为一个主要的或有债务承担者,一方面要
求出口商提供反担保,另一方面将出El商所造的船抵押和保险权益转让给中国
进出口银行。总的看来:
一萄过组织国外银团贷款,一方面利用了境外资金支持我国船舶出口;
另一方面,通过多家银行参与贷款,分散了项目的风险,使融资方案得以实现.
——通过引进海外项目公司(SPV公司)作为借款人,再由其以贴现的方
式支付给出口商,使其得到境外融资。
——由于中国进出口银行充当本结构贸易融资安排中的借款担保人,使海
外项目公司的对外借款的融资成本大大降低。
总之,结构性贸易融资是一种有利于参与各方的方法,特别是对外贸易中
的进出口双方,它往往能形成双赢局面。
——出口方
改善供货厂家和出口商的现金流量,特别是流动性资本的利用;
扩大出口销售,尤其是在出口商的竞争中,以及在进口商提出苛刻的付款
条件时,可以满足进口方的付款要求,而使项目更容易成交;同时又可以消除
因握有外国、特别是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应收账而带来的风险。这就使得出
口方得以在为了扩大出口而接受进口方付款条件的同时,又能将流动性及信贷
风险转由政府部门承担,而不必像在常规贸易融资,如,f,-j-款交单、承兑交单或
记账贸易中那样,为了扩大出口,而由自己去承担很大的风险。’
——进口方则可以利用结构性贸易融资为自己获得优惠的付款条件,一方
面使本不愿意或无能力接受自己付款要求的出口商接受自己的付款条件,另一
方面又可以使本不愿意承担风险的银行可以提供中、长期融资.并且由于这种
融资的成本低予资本市场,进口方也可以得到低成本融资。
结构性贸易融资的优势还体现在:
①从税务方面出发,为借款^筹集资金及贷款。这是运用贷款人和投资者
所在国的税务条例,借款人或投资者可合法地减轻或延迟支付其利息所得税和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殛风险控翩
其他税款,从而能为借款人筹集蓟资金或减轻融资成本.利用税务做融资的,
如飞机租赁。
②从利益出发可分散项目的总体风险。在国际贸易中,有时由于项目金额
很大,融资期限较长,国家风险也较高,这时使用银行传统的、单一的融资方
式往往较难满足融资要求。为了使该项目得以完成,就可以采取多种融资方式
的配合,如组织银团贷款来分散风险,使每家参加银行承担的风险变得可以接
受;通过出口国的出口信贷组织对该项目承保出口信用险,降低银团提供出口
信贷的总体风险.另外,项目的利率风险以及汇率风险也都可以通过货币市场
中的各种金融衍生工具来控制。
③满足不同项目的具体要求。项目的具体要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
面是指项目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指项目的社会环境,主要指法律环境的要
求。结构性贸易融资的工具有多种,如前面介绍过的出口信贷、银团贷款、银
行保函、出151信用保险、福费廷等。这些融资工具既可单独使用,亦可组合使
用,完全是根据具体项目的具体情况定。
总之,结构性贸易融资是一种具有很强的出口导向的业务,它即使是为进
IZl商安排、组织的融资,也是为了让出口商有机会满足进口方的付款条件,从
而在出口竞争中提高成交的机会,扩大出口销售。由于这种融资方法具有很高
的灵活性,对于非常规、非标准、复杂、高风险的贸易个案,有很高的应用价
值。
(2)结构贸易融资的一般应用
在国际贸易中,结构贸易融资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为出口贸易融资开辟
了新的路径。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结构贸易融资安排。
①福费庭加出口买方信贷/出口卖方信贷
根据国际惯例,无论是出口买方信贷还是出口卖方信贷,—般都要求进口
商支付15%的定金,而只对其余85%的合同金额提供出口信贷,但对于一些发
展中国家,15%的现汇定金支付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为了能使项目进行
下去,我们可以引入福费庭融资方式来解决前期15%的定金。也就是安排一家
可接受的进口商银行,开立一张远期票据(如分2年支付)给出口商,同时安
排一家银行买断该票据,出口商便可得到现汇支付的定金,从而满足了.出口卖
方信贷或者出口买方信贷的条件,使项目融资能够继续进行下去。
第二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比较47
在此,应注意的~个问题是,在安排进口商银行给出口商开立远期票据时,
该票据的面值应大于15%的合同金额,因为出口商实际得到的现汇款项是票面
金额减去贴现的利息。但该种结构贸易融资有一定的局限性,即该进口国至少
应为新兴市场国家(Emerging Markets),只有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银行开
出的票据才容易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流通。
②出口卖方信贷加福费庭
这种结构贸易融资的主要构想是,用出口卖方信贷来解决出口商的前期生
产资金,当出口商发货完毕,取得全套债权凭证,便将该全套债权凭证的票据
通过福费庭方式卖断给银行,而将所得款项优先偿还银行的出口卖方信贷。这
种结构贸易融资方式的好处主要表现在:
减轻了企业的债务负担;
消除了企业的远期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收汇风险;
通过企业提前偿还出口卖方信贷,使出口信贷资金加速周转,从而能支持
更多的企业出口。
③出口卖方信贷加出口买方信贷
这种结构贸易融资的主要构想是,用出口卖方信贷解决出口企业前期生产
资金,用出口买方信贷来支持出口项目的延期付款需要。
当出口企业发货后,国外借款银行授权出口银行将贷款支付给出口商,由
于出口商发货前已在出口银行取得卖方信贷,因此,出口商将其收汇优先偿还
出口卖方信贷借款,多余部分支付给出口商。这种结构的主要优点是:
——简化出口商的融资操作手续,可以将出口银行要求的借款担保改为履
约担保,即只要出口商能按时按质交货,他就肯定可以从进出口银行中获得支
付(利用已发放的买方信贷),并用其偿还进出日银行的卖方信贷。
——出口商仅用出口银行的一套资金就可以获得全过程的融资,面且由于
可以降低其卖方信贷的担保要求,即从原先要求的还款担保改变成履约担保,
同样可以降低其融资成本。
4、出口退税贷款
出口退税是指一国政府对出口商品已征收的国内税部分或全部退还给出口
商的一种鼓励出口的措施,它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
‘.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不应对它直接或间接征收的内
48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倒
地税或其它费用”。‘—·缔约国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不得因其免纳相
同产品在原产国或输出国用于消费时所须交纳的税捐或因这种税捐已经退税,
即对它征收反倾销税或反补贴税。砷
出iZl退税措施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避免对跨国流动物
品重复征税,有利于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所以出口退税被
世界各国政府广泛应用,如法国、英国、卢森堡、葡萄牙、瑞典等实行了出口
货物退(免)税制度。世界各国的出口退税一般都坚挣-征多少退多少、不征不
退”的中性原则,退税率随征税率的变动而变动。由于税率的变动需经立法机关
表决,具有公开性和严肃性的特点,因此一般来说出口退税的退税率是比较稳
定的。
出口退税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人提供的已被税务管理当局受理的未
退出口税款的有关资料而发放的短期贷款,它是以出口企业未退出口退税款作
为主要还款来源。
出v1退税款一般分为两种,即出口退税专项担保贷款和出口退税额度担保
贷款。出口退税专项担保贷款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借款人提供的已经税务管理当
局核准,但由于国家退税指标临时不足而形成的未退出口退税额而发放的出口
退税担保贷款。出口退税额度担保贷款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借款人提供的已经向
税务管理当局报审,但尚未核验真实性的未退出口退税,而授予借款人一定贷
款额度的出口退税担保贷款。这两种贷款方式的主要区别如下表:
两种出口退税贷款方式主要区别寰
出口退税专项担保贷款出口退税额度担保贷款
1.原因或用途国家财政资金不足,借款人资金被占用
2.保证程度已被税务管理当局核实未被税务管理当局核实
面临货物无法出关、增值税发票无法完整
3.风险风险较小
获得等风险,风险较大
4.管理办法比照票据贴现管理按流动资金贷款管理
5.操作程序单笔申请单笔发放贷款额度内逐笔审批,额度可以循环使用
。l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第三条,綦六条.
第二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比较49
出口退税贷款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业银行创新出口退税
贷款旨在支持一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也解决了企业回笼资金困难。一经
推出该项融资,得到企业、银行和政府的普遍欢迎,并迅速地发展起来。
5、库存融资
库存融资这种形式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金属出口企业丽言,亦有一定的适
用性。由于市场需求淡,或价格太低,出口企业惜售等种种原因,造成产品大
量积压,资金周转不畅,影响连续再生产,这时企业可以考虑将产品抵押给银
行(一般银行要求将产品放在—个独立认可的仓库里)。所有权仍属于出口企业,
仓租由企业承担,银行按市场的一定百分比提供贷款,银行为避免价格变动的
风险,所贷出的百分比较低,一般不超过70%.80%。
(二)开展贸易融资的网上机构的出现使贸易融资市场开始形成
1、贸易融资市场的意义.尽管世界上许多金融产品的市场在过去的十年
内有了巨大的发展,但贸易融资资产始终未能形成一个高度透明、流动、有效
和标准化的全球市场,特别是没有—个完整的中长期市场,投资者往往对这种
市场敬而远之,远不如对其它资产那样感兴趣。虽然在金额较小、期限较短的
传统国际贸易融资中,透明和流动性并不显得重要,而对期限长的及新兴的结
构贸易融资等来说,却有不寻常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对贸易金额比较大,还款期限比较长,特别是风险较大的新兴市
场项目的融资中,缺少一个健全的二级市场,投资人缺乏安全感,不会有投资
于这一市场的积极性。
其次,不同于资产抵押融资,贸易融资的投资人缺少具有流动性、确定的
资产保护,特别是结构贸易融资主要不是靠负债人的信誉,而是靠以后的交易
来保护,所以一个透明、流动、完善的二级市场也更为重要。
最后,保理,特别是福费庭等以应收帐商业票据贴现交易为主要内容的融
资方式,更需要有—个高度发达的二极市场,使其证券化,并具有与其它金融
资产同样的流动性、透明度,才可能成为投资者青睐的低风险、高回报资产.
这几年这一状况正在迅速改变,而在这一转变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以全球互
联网为主的信息科技在这一市场中的运用。其中最典型的是德国原德意志银行
组建的“LTP Trade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贸易融资资产f莆鼠、
交易和结算机构,"lg,-tt早的贸易融资二级市场。它旨在运用高拳臌手段使原
50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殛风险控制
本繁杂的贸易文件变得容易理解,使投资者能像对股票、债券那样产生对贸易
融资资产的投资兴趣,以促进贸易融资市场的发育、壮大。此外,还有几家相
似机构,如‘'IT Fex'’,“Digital Trade Station'’,‘'Comm Fin'’等。一个网上贸易融
资市场和经销渠道系统正在逐步形成。
2、功能。这些机构的主要功能有:首先,在网上提供有关贸易融资资产
的实时信息,使投资者可以适时了解贸易及产品信息,掌握贸易参与方的背景,
分析资产质量。
其次,将国际贸易机会与适当的融资来源相匹配,将贸易融资资产出售方
与投资方相匹配,将资产买卖双方在网上联结起来。
第三,所有的成员都可以在网上上市、销售、授标贸易相关资产,通过拍
卖方式为成员提供一个贸易相关资产的平台,实际完成资产交易。资产系列包
括银团贷款在内的短期到中长期融资工具。
3、市场优越性分析。这一网上贸易资产市场体系只是在近一两年刚刚形
成,离一个完善、成熟的贸易融资资产的管理系统与市场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
走.然而,这一市场的雏形已经显示了它的优越性。
首先,它提高了贸易融资市场的透明度和一体化程度一每一系统都有一
个平台,将成千上万的商业银行、政府贸易代理与进出口商联结起来,使这些
机构从一个入口即可以了解世界各地大量的贸易融资信息,从而克服了这一市
场固有的分散、封闭性。并且这一系统既包括了一级市场,即原始贸易融资机
会,也包括了二级市场,即贸易融资提供者将未到期资产在市场上再转手的机
会.
第二,加强了贸易融资资产的市场流动性——投资者可以将商业票据在到
期前投入市场通过拍卖方式流通,从而也减少了投资持有贸易资产的风险性,
增加了这一资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第三,提高了贸易融资资产市场的有效性——更多地买卖方在同一平台相
遇,意味着更公平的价格与竞争,更容易的进入通道和更有效的市场。
第四,降低了贸易融资资产的成本——用信息技术建立数码仓库,为成员
提供资产信息、评级、历史等方面的标准化、综合性信息,从面大大降低了维
系和管理全球各地贸易融资资产组合所需的成本与时间。
第五、这种一体化的贸易融资市场与贸易结算、漪算相结合,在一个系统
中同时完成融资与结算,从而简化了与贸易融资负债相关的清算、结算程序。
第二节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特点
为更好地分析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特点,本文先将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方
式加以简要的介绍,以通过对比使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糕点更为明显。
一、传统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简介
(一)出口融资方式及比较
1、出口融资方式
对出口商来说,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有足够的资金来经营出口业务,特
别是在货物数量多、金额大的情况下,这时就需要某种形式的资金融通,而这
种融资需求无论在货物装运前还是装运后都有可能发生。装运前,出口商可能
需要资金采购备货或完成货物的生产,直到货物装上规定的船只;装运后,若
不是采用即期付款的结算方式,出口商将要等到规定的期限到时才能收到贷款。
在装运前,银行向出口商提供传统的融资方式有:红条款信用证、打包放款;
在装运后,则有贴现、出口押汇等。
(1)红条款信用证。通常的信用证,受益人须在出运货物取得提单并提交
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各种单据后,才能向银行议付领取贷款,从采购或制造到银
行给予议付这一段期间,不能从信用证本身得到资金融通。为了使受益人能在
采购、制造直至装运前从本国通知行获得资金融通,信用证加列了特别条款,
规定受益人在装运货物或提交单据以前,可请求通知行预支一部分资金,在议
付时扣除,这种开证行在信用证上加列条款,授权信用证的通知行或议付行提
前向受益人支付货款的信用证称红条款信用证(Red Clause Credit)。由于银行
预支了部分金额,这种信用证又称预支信用证(Anticipatory Credit),还称打包
放款信用证(Packing Credit),取‘馈物将运至港口,打包运往国外”之意。
(2)打包放款(Packing Credit或Packing Loan)。是出口地银行向本国出
口商提供的一种短期(最长为6个月,一般为3个月)资金融通。出口商凭国
外开来的正本信用证向银行借人资金,用于购买、包装、出蘑信用证内所规定
的货物。因这种放款最初仅向受益人提供包装方面的融资i耐寻名。打包放款的
资金属专项资金,仅限于信用证项下出口商品的备货备运、生产和出运,不得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殛风险控锄
用于其他的用途。
(3)贴现(Discount)。是银行有追索权地买入客户手中未到期的远期票据,
从而为客户提供短期融资服务的一种出口融资方式。
(4)出口押汇。是银行在收到国外付款之前对出口企业提供的一种保留追
索权的资金融通方式,在西方又叫买单(BillPnrchase.d),即出口商将所要出口
的货物装运后,银行买人信用证项下或托收项下的有关单据和汇票,在扣除单
到国外及款项汇回国内的时间利息,即邮程息后,将余额提前结给出口商,然
后再凭汇票和单据向国外的进口地银行收回垫款。也就是说,出口押汇是以单
据为抵押先垫付一笔资金给出口企业,这样就能使出口商在整个业务中的资金
不被占用,在进口商未付款以前就能得到货款:如果单据遭到国外进口地银行
的拒付,押汇银行有权向出口商行使追索权,索回融通的资金及其利息。
银行开展押汇业务,实质上是以出口单据为质押向出口商提供~笔短期流
动资金贷款,归还这笔贷款的来源就是国外银行所付的货款,由于其授信行为
有货权作质押且有追索权,所以银行的风险较小,而且银行还要收取押汇利息,
可增加收益。
2、出口融资方式的比较
从出口商面临的汇率风险来看,押汇、贴现和打包放款,均在~定程度上
消除了汇价风险,但这种消除是有条件的,即货款必须按时收回,否则,一旦
合同未能执行或发生呆帐坏帐,银行使可行使追索权。由于出口商要从资金市
场上购买现汇以偿还,所以汇率风险依然是存在的。
从出口商面临的信用风险来看,即使出口商严格履行了合同,仍要冒进口
商或开证行无力或不愿付款的风险,除非投保了出口信用险,而这又增加了融
资的成本.
从对出口商清偿能力的影响看,在保理业务和福费廷业务中,由于融资机
构是买断,不存在向前手追索的问题,出口商获得融资后即可作为贷款已收回
来对待,从而改变了企业的流动比率,清偿能力也随之提高;而押汇、贴现则
不一样,企业获得融资后,要在资产负债表上傲或有负债批注,对清偿能力的
提高影响不明显。
从其作用的发挥来看,押汇是银行买入出口商单据的业务,所以业务只限
于信用证项下相符的单据和部分D/P的跟单托收;贴现也仅限于已承兑的银行
第二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厦比较53
汇票,作用的范围都较小;而红条款信用证及打包放款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要
么是在特定的交易中使用,要么是在信用证项下使用。
(二)进口融资方式及比较
l、进口融资方式
目翦进口贸易融资的方式主要有开证授信、假远期信用证、信托收据、进
口押汇和提货担保等。
(1)开证授信。开证行根据进口商资信情况为其在开立信用证方面提供一
种信用支持,即为进口商核定一定的金额,作为开立信用证的额度(开证授信
额度)。它是银行给客户核定的减免保证金开证的最高限额,只要客户开立的信
用证的金额不超过这个额度,银行可以免收保证金,这样就使进口商的资金压
力得以减轻。
(2)远期信用证。这种信用证是为进口商融资的信用证,买卖双方以即期
结算方式签定合同,但规定受益人出具远期汇票,经开证行承兑后即可口p期收
汇。对出口商来说,由于能立即收汇所以是即期的;而对进口商来说,要等到
汇票到期时才付款给开证行,所以和远期信用证具有同样的功效。也因此称这
种信用证为假远期信用证(Usance Credit Payable at sight)。
(3)信托收据(Trust Receipt,T/R)。或称信托提单,是指进口商为提前
得到货物,在未付清货款时而出具的文件。在此文件中,进口商表示将货物抵
押给银行,仅以银行受托人的身份提取货物,并在一定的期限内,对银行履行
其付款责任。信托收据的主要功能就是协助进口商从银行获得资金融通,以利
于资金周转。
(4)进口押汇。是贸易融资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是由开证行对进口商提供
的融资,其实质可以理解为银行对进口商的一种短期放款。具体地说,当进口
商应付款赎单或到期支付时,若暂时无力付款,即可向银行融通放单,进口商
提货并销售后,再偿还银行先行垫付的本息。进口押汇业务中有两种方式,一
是凭信托收据放单,因此信托收据也是进口押汇的一种形式;二是凭进口押汇
协议放单,这种协议通常包括类似于信托收据的内容。实务中,有的银行将两
种方式合起来使用,客户申请进口押汇时,要同时签署信托收据和押汇协议两
个文件。
(5)提货担保。是银行向运输公司出具的书面担保,要求凭提货担保对进
54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殛风险控嘲
口商先行放货,保证Et后补交提单,并负责交纳轮船公司应收费用及赔偿有可
能遭受的损失的一种融资方式,实际上也是一种银行保函。当银行收到出II商
通过银行寄来的单据后,可要求进口商赎单,凭提单向船公司换回原提货担保
以注销。
2、进口融资方式的比较
进口融资的受益者是进IZl商,从进口商的角度看,上述融资方式对其资金
状况的改善程度以及风险的高低是不同的,虽然从表面上看,它们无一例外地
都是进口地银行对进口商提供的融资。但深入分析,有以下几点是不同的。
首先,融资的环节和性质不同。开证授信是在业务之初,进口商向银行申
请信用证时获得的减免开证保证金的额度,此时贸易双方只是签定了合同,出
口商还未发货。由于合同中规定了以信用证作为结算方式,进口商才会在规定
的时间内去银行申请。一旦银行接受了进口商的申请,为其核定了授信额度,
就是银行进行了融资。但这种融资更多地体现了银行的信用支持,因为银行并
未实际贷出资金。而信托收据、进口押汇和提货担保是在双方履行合同的最后
阶段发生的,出13商早已开始执行合同并已将货物运抵目的地,只要进口商付
款,便可获得单据去提取货物,使买卖双方的权责最终解除。这时银行的融资,
是真正向进口商提供了资金,而不是仅仅将自己的名誉出借给进口商。假远期
信用证更是一种事先的安排,开证行在开出信用证时就已为进口商的融资进行
了统筹,表面上看,是出口地的银行为出口商的远期汇票做了贴现,实际上是
由于开证行的授权出口地的银行才为之。这样一来,虽然基于的合恩是即期的,
但进口商却可以远期付款,这中间的资金就是开证行垫付的。在出口商的利益
未受损失的同时,进口商的资金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其次,融资方式的应用是有区别的。由于银行在提供进口融资时,面临着
一定的风险,通常都是非常谨慎地加以操作,所以,以上几种融资方式大都是
在信用证项下叙做的。开证授信和红条款信用证自是不言而寓,信托收据、进
口押汇和提货担保也是如此。一般情况下,只有那些与银行保持着长期的合作,
被银行认为信誉良好,并能以其它方式提供足够的反担保,银行才会接受托收
项下的押汇申请及信托收据和担保提货等。其中担保提货又只能在货到单未到
的情况下使用,如果进出口双方距离遥远,货物运输时间远远长于银行处理单
据和单据的在途时间。就没有叙傲此项融资的条停,这种限制无疑使之应用范
第二覃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比较55
围大大缩小。
再次,对进口商的影响不同。一旦开证授信的申请不被银行接受,进口商
还可采用其它的诸如提供抵押、反担保等来满足银行的开证条件;而在其它的
融资方式中,由于所购货物已运到目的地,如进口商的融资申请不被银行所接
受,将直接导致滞港费用增加、甚至货物被拍卖等的严重后果。
最后,从进口商面临的风险来看。获得银行提供的进口融资后,进口商由
于是先提货、后付款,完全是靠银行的资金在营运,不像出口商那样要冒汇率
方面的风险。而商品行情的涨落这种市场风险,是与进口融资毫无关系的。进
口商的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特别是在利用担保提货时,风险更为盼显。本来
信用证的付款是有前提条件的,即出口商提交的单据必须符合信用证条款的要
求,否则,单据将被认为是不合格的,进口商有权拒受。但使用担保提货的条
件恰恰是要求进口商放弃拒付的权利,无论以后收到的单据是否存在不符点,
进口商必须无条件地付款。这对进口商来说,是一大不利之处。进口押汇和信
托收据由于是验单后付款,风险相对小一些。
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特点分析
国际贸易融资是国家利用信贷手段加强和促进对外贸易的一种行之有效的
方式。与一国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发挥的作用有关。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国内
经济发展较快,经济结构先进,对外贸易发展较早,贸易融资开始得早,发展
得快,种类多样,方式先进,值得借鉴。综观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融资方
式上的发展可以发现,它们在传统的贸易融资方式的基础上,为适应国际贸易
发展和外贸企业融资的需要,在国际贸易融资方式上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并呈
现出以下特点。
(一)与传统方式比较,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借鉴了长期资金市场的某些特点
我们可以福费庭业务为例,来分析其资本市场的特征。在福费廷业务的开
展过程中,适应国际贸易变化的需要,其作法和内容被不断地丰富和更新,由
于紧跟市场,愈加显示了其蓬勃的生命力。
1、出现了犹如资本市场的二级市场
包买商买下出口商作为债权凭证的远期票据,也就是做了一笔中短期投资。
由于种种原因,包买商可能不愿意将自己大量的资金束缚在这种投资上,因此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就需要寻找机会将一些远期票据转售给其他包买商.这种包买商之间的交易行
为形成了包买票据的二级市场.在二级市场上,初级包买商可以向二级包买商
出售某笔商品交易的全套远期票据,也可以有选择地出售其中的一期或几期,
因为每期票据都是一份独立的、完整的债权凭证.
目前伦敦包买票据的二级市场最为活跃,这是由于那里业务的迅速增长促
进了市场的发展。初级包买商在二级市场上转售票据时,有时并不实际交割票
据,而仅向二级市场的包买商提供有关交易的必要信息,诸如商品名称、数量、
金额、票据种类、到期Et、出票人和担保人名称等等,其目的主要是应出VI商
的要求为其保守商业秘密。
二级市场交易的起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是受信用额度限制。如果初级
包买商发现他对某个国家或地区核定的信用额度已经用完,而又不想拒绝该业
务,就采用出售持有票据的方法,以调整余额承作新业务,或将新业务直接在
二级市场上转售。
其次,是牟取利润的需要。如果利率下降,二级市场的包买商愿意以更低
的贴现率购买票据时,初级包买商往往出于盈利的目的而转售持有的票据。
再次,是增强清偿能力的要求。当包买商的营运资金不足,或根据利率变
化情况需要相应增强清偿能力时,往往会考虑在二级市场转售持有的票据,以
增加营运资金,改善清偿能力。
最后,是调整投资结构的一种方法。通过转售持有的票据。一将资金投向收
益率更高和风险更小的票据。由于包买商之间对市场预测的差异,出于这种考
虑的交易也相当活跃。
2、辛迪加的组织形式被运用到福费廷业务中
由于包买协议涉及的交易往往金额巨大,并涉及进口国某一银行担保,包
买商出于资力和信用额度的限制或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往往同其他几家包买
商联合起来组成辛迪加,共同对某笔大额交易提供包买票据方式的贸易融资。
这种融资方式类似于辛迪加商业贷款,即银团贷款,
在实务中,这种包买辛迪加的组成相当简单,由一家包买商联系其它几家
包买商共同达成一个包买协议即可。认购的方式有两种,—种是包买商们分别
购买一套分期付款票据中的一张或几张,比如五家包买商组成一个辛迪加包买
一套十张总额为二千万美元的分期付款票据。那么每个包买商应认购两期。有
第二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比较57
时为了便于包买商们分购,在征得卖方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增加票据的份数,
并相应缩短各期票据到期日之间的间隔时间。如原计划出具还款间隔时间为半
年的十期汇票,现改为出具二十期汇票,则还款间隔时间可相应缩短为三个月。
另一种方法是包买商们签订参予协议,确认各自认购的份额,如融资总额的
20%、30%、40%等。后一种方式的不利之处在于辛迪加成员要商订签署参予协
议,这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包买票据业务简便易行的原则,并且否定了这类票
据进入二级市场的可能性,因为票据属辛迪加共有,任何一个成员都无权单独
决定将票据在二级市场出售。
3、二级市场的可变利率融资
为了应付利率且趋剧烈和反复无常的变化,一些包买商开始在包买票据业
务中提供可变利率融资,这也反映出金融界对提供中长期固定利率融资的忧虑。
采用可变利率的包买业务仅限于二级市场,因为如果在初级市场上提供可变利
率融资,就会违背出口商叙作包买票据业务的主要目的,并抹杀业务的主要优
点及特色。
4、多家银行进行风险参与
出于某种考虑,初级包买商邀请当地的一家或几家银行对自己打算叙作的
或已经叙作的包买业务提供风险担保,以清除业务风险,这种作法就叫风险参
予。风险参予银行提供的担保是独立于进口商银行担保之外的完整的法律文件,
对由任何信用风险和国家风险造成的票款迟付或拒付负有不可撤消的和元条件
的赔付责任,风险参予的实质作用相当于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单,初级包买商因
此而享有双重保障。
可见,二级市场上的转售以及类似于银团贷款的辛迪加方式无不带有资本
市场的特征,而利率的可变也突破了传统福费庭利率固定的做法,多家银行进
行的风险参与贝4类似于再保险。
(二)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的管理中采取证券市场的一些做法
随着国际市场证券化的发展,银行开始借鉴证券市场上的经验对贸易融资
进行管理,主要有:
l、由少数专门机构发起
传统证券市场~般由少数专业包销机构发起,再广泛推销给投资者,而贷
款的发起者最终仍然还会持有大量贷款,多贷款持有者往往只是发起者本身。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目前某些巨额贸易融资由少数机构发起的做法日益流行,例如银团贷款的50%
以上仅由数家银行代理包销。据《亚洲风险管理》杂志统计,截至1996年上半
年止,香港市场上银团贷款筹资金额为80.72亿美元,其中57%t!P 46.41亿美
元是由lO家大银行作为安排行的,如汇丰银行、三和银行、住友银行、荷兰银
行、法国兴业银行、大通银行、美狮银行、日本兴业银行、德意志银行等.
2、银行主动管理所持有的贷款
投资者一般定期决定是否继续持有或售出证券,或根据风险因素和市场价
格迅速改变持有量。而银行以往一般将贷款持有至到期日,其管理客户履约能
力和进行贷款重组之事费时费力。目前银行对贷款组合风险的管理日益重视,
已开始运用诸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评估风险,通过地域分散化来降低整体贷
款组合的风险。银行优化贷款组合的方式,包括出售其发起的贷款或将贷款证
券化,购买其他的贷款或证券化资产。为方便贷款组合的主动管理,一些大银
行如高盛、雷曼兄弟、美林等专门建立了贷款交易部,为某些贷款做庄家,将
销售文件和销售活动标准化,以及为贷款取得独立的公共评级,以增强贷款的
市场流动性。虽然到目前为止贷款的流动性仍低于证券,但已获得了较大的改
善,未来几年内有望迅速发展。
3、根据市场基准来衡量贷款的表现
证券价格一般可以通过市场基准即国库券的价格来衡量,而以往贷款收益
只能根据资金成本加利差来计算。现在香港市场上的花旗银行、雷曼兄弟和高
盛推出了流动性杠杆贷款指数,作为基准价格指数,以此为贷款表现提供7客
观的衡量标准。
(三)国际贸易融资与国际贸易结算手段紧密结合
西方发达国家在将结算与融资紧密结合方面做法非常灵活。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1、以排除进出口双方的顾虑为手段,以促成贸易交易为目的的原则。70
年代出现的国际保理业务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这种融资方式的产生是基于
在促进贸易成交的前提下帮助进出口双方规避在办理国际贸易结算时可能遇到
的各种风险,同时给予出口商以融资支持。国际结算中,出口商面临的最主要
的风脸是进口商的信用风险,担心其收到货物后不付款,造成出口商贷、款两
空。这种担心使它不敢轻易地以承兑交单或赊账的优惠条件吸引进口商达成贸
第二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比较
易合同。而国际保理的出现,排除了出口商的后顾之忧。国际保理商承担了100%
买方信用国际担保,只要出口商在其批准的信用销售额度内发运合同货物,便
可避免到期收不回货款的商业信用风险,减少了坏账的损失。同时对进口商而
言,由于进口商得到了以承兑交单和赊账方式的优惠付款条件,使其既免交开
证押金、有关的银行费用和办理开证、改证等手续,避免资金占用,降低了营
运成本,从而降低了进口成本,又得到了资金融通,在收到货物甚至将货物出
售后一定期限再行付款,而在一定期限内不必动用自有资金。更重要的是采用
国际保理可以保证进口商所收到的货物与合同规定相符,免受出口商的欺诈。
正因为此,国际保理在西方国家被普遍接受。
2、以巧妙利用国际贸易结算工具的机制为手段,以获利和融资为目的的原
则。当代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利用可转让信用证、背对背信用证和假远期信用证
进行融资和获利。
(1)可转让信用证。对于可转让信用证,中间商(信用证的受益人)可以
将其在该信用证项下的权利与义务全部或部分地转让给最终供货商或制造商
(第二受益人),以便获得信用证所需货物并赚取差价。授信额度或资金就可以
从另一方获得,这无形中从原证获得了一笔融资。可转让信用证的转让行只是
在收到开证行的偿付款以后付款,在开证行付款以前不承担任何付款责任。此
外,如果需要第一受益人替换发票等部分单据,第二受益人则还要承担因此造
成的延误或单证不符甚至转让行自身的风险。
(2)背对背信用证。背对背信用证涉及同一批货物的两份独立的信用证。
当中间商(主证的受益人)收取最终买方的一张信用证后,为获得货物,向其
往来银行以该信用证为基础,另开一张内容相似以最终供货商为受益人的第二
份信用证,即背对背信用证。此类信用证常见于第一受益人独立开证的信用便
利不够而需要获得货物的交易,需要使用以他自己为受益人的信用证作为第二
张信用证的开证担保。背开证的开证行所承担的责任为—般开证行的责任,与
主证并无关联,不论第一张信用证是否付款,第二张信用证都有付款义务,因
而承担着与一般开证行相同的风险。
(3)假远期信用证。如果出口商不愿意接受远期付款,或者即期付款对买
方更为有利,进口商为了融资方便,要求银行开立所渭的缓远期信用证,即信
用证明确规定:远期汇票、即期付款(议付),最兑费用和贴现利息由申请人承
60 胃际贸易融资创新疑风险控制
担。卖方装运货物后。签发远期汇票,根据信用证条款向指定银行即期收回全
部货款。这样出口商发货后即期收回了货款;而进口商不仅先收到货物,同时,
它的银行还代其垫付了货款,从而使进口商褥瓢了资金融通。
3、借助国际贸易结算工具充分利用发达的票据市场的条件,以融资为目的
的原贝n。这当中最为典型的是票据的贴现。
(四)抵押贷款比例不断上升,信用贷款比例日益下降,抵押品种类多样化
1、以应收账款为抵押品的贸易融资。这是一种以短期为主的融资方式,可
以分为应收账款抵押和应收账款让售两种形式。
(1)应收账款抵押。按照这秘方式,出口商将应收账款作为取得融资的担
保品,银行经过对贸易交易本身的真实性进行核实,通过对进口商的资信的调
查,认为该应收账款确有保障的情况下,以其作为抵押,向出口商提供贸易融
资,以解其短期资金周转之急。融资银行拥有应收账款的受偿权和对出El商的
追索权。追索权是在进口商无力支付货款时,融资银行享有的要求出El商还款
的权利.因此,在应收帐款抵押的融资方式下,出口商需承担应收帐款的违约
风险。
(2)应收帐款让售。应收帐款让售是指出口商将应收帐款卖给银行,因而
将进I:1商不履约的风险转移给贷款人的一种短期融资方式。这种融资方式下,
融资银行不具有对出口商的追索权。出口商需要将“应收帐款的所有权已转移给
贷款人”的事项通知给进口商,让其直接向贷款人付款。应收帐款让售方式使得
出口商兔于承担迸121商的拒4,19t险。
在应收帐款融资中,出121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借助银行的力量完成对进口
商的资信调查,这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相关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银行拥有广布
的分支机构和代理行,信息渠道广而及时、准确,因而适当减少了出口商应收
帐款损失的风险。
应收帐款是西方国家比较普遍的贸易融资方式,它的优点是十分突出的:
首先,融资弹性高。这是指融资可以自动地随企业销售量的变化而增加、减少,
企业可以很方便地将大量应收帐款转为现金。其次,利率较低。由于这种融资
有应收帐款做抵押,其利率比其他同样期限的无担保利率贷款的利率低。最后,
出口商通过应收帐款方式享受银行提供的高质量的信用审核服务,因而降低了
成本。如果一家销售规模很大、销售客户很多的公司,若要依靠企业自己序争力
第二章国慝溲易融资刨新及比较6l
量逐一进行应收帐款的信用审查,需要设置一个庞大的机构,这将是一笔不小
的开支。
当然,由于使用应收帐款融资时银行的信用审核、风险承担费率较高,约
占应收帐款金额的1-3%,并可能依进口商信用度不高而提高,会造成出口商
的融资成本上升。但是,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银行信用审核的
成本会不断降低,这将会进一步促进企业扩大应用该项融资的规模。
2、信托收据.信托收据或称信托提货,是指进口商为提前得到货物,在未
付货款时而出具的文件。在此文件中,进口商将货物抵押给银行,并以受托人
的身份提取货物。进口商在一定的期限内,对银行履行其付款责任,信托收据
的主要功能就是协助进口商从银行获得资金融通,以利于资金周转。
3、担保提货。以海运方式运送货物时,常出现货比单据先到的情形,特别
是在路途较近的情况下。进口商为能及时提货或存仓,可按固定的格式,向船
舶公司做出保证:①只要收到单据,就立即交给船舶公司:②因无单据提货而
造成的损失由进1:3商自负。但这个保证书需由银行向船舶公司提供再行担保方
能生效。银行为避免风险,要充分注意进口商的资信情况,通常在进口商交了
押金后才予担保。当银行收到单据时,应立即通知进口商用单据从船舶公司换
回保证书交银行注销。
4、中期贸易融资。在中期国际贸易融资中,福费廷是近四十多年来在西方
最为流行的融资方式。融资目的在于协助出口商因应进口商中长期授信的要求,
提供出口商中长期融资,并以免除追索的方式,使出口商免于授信的风险。经
营此业务的银行为包买行。由于要承担商业风险、国家风险及通货风险,出口
商银行或国际贸易机构必须提供票据支付的保证,并根据再融资、自己对涉及
特定交易风险的评估确定其收买的额度。
无追索权融资是将应收账款或即期与远期票据卖断给银行(贴现),表现为
资产方的应收账款或以上票据与银行存款之同的转换,从报表反映上和财务实
质上都不表现为负债增加,因此,这种融资方式被称为资产负债表外融资.这
种融资方式不仅能够缓解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加快资金的周转,同时也卖断
了~切风险.这是它所以会流行的主要原因。
(五)融资方式多样化
随着国际贸易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已不8趁适应
62 国际贾易融资创新殛风险控制
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大型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的出口呼唤着更灵活的金融服
务和多层次的融资方式出现。结构贸易融资应运而生。它创造性地运用传统的
融资方式和非传统的融资方式,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以及项目社会环境的具体
要求,将多种融资方式进行最佳组合,使项目的融资得以实现。它的融资工具
很多,如出口信贷、银团贷款、银行保函、出I:I信用保险、福费廷等。这些融
资工具既可单独使用,亦可组合使用,完全是根据具体项目的具体情况定。结
构贸易融资的使用及推广,为出口贸易融资开辟了新的路径。
三、结构贸易融资与传统贸易融资的比较
(一)传统贸易融资的特点.
所谓的传统国际贸易融资是指外汇银行在日常的国际贸易结算中,向进出
口商提供的期限短、金额小、能满足进出口商就普通商品进出口所需要的资金
融通。它的特点可归纳为:
1、周期一般较短。即使是远期信用证项下的融资,期限也是6个月左右,
最长不超过1年。
2、业务较为单一,往往单项融资、结算手段即可以满足某一项国际贸易的
融资需求。如信用证授信、押汇、贴现、打包放款等融资手段,因此这种贸易
融资手段具有单一性,无论是融资的范围,还是涉及的当事人。
3、操作简单、灵活、成本低。对于El常的国际贸易往来,特别是对贸易金
额较小,而且贸易往来双方及国家具有较正常关系的普通商品贸易项目来说,
这种传统的贸易融资结算是最理想的贸易金融服务手段。
但是,这种传统的贸易融资手段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和缺陷。首先,
这种简单的贸易融资无法满足与高风险地区,特别是与贸易融资体制不成熟、
不健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的需要。或者说,对于银行的常规
贸易融资、结算工具,它们本身虽然已经具有防范和减少风险的功能,但风险
只限于正常市场状况下的一般风险,如违约、流动性风险等等.而对由国家主
权、法律、制度不健全等等引起的风险,这些融资工具将束手无策。其次,对
中长期贸易融资需求(1-5年和5年以上),传统的单项融资手段则显得力不从
心。最后,对交易金额较大的大宗商品或资本商品,传统的贸易融资方式也显
得势单力薄。
第二奄国际贸易融瓷创新及比较
(二)结构贸易融资更适合资本商品的进出口
随着国际贸易产品结构的不断变化,国际贸易甥着大宗化、资本化的方向
发展,传统的、单项的传统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的上述缺陷已不能满足国际贸易
发展的需要。从事大型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的进出口商,有些无法或不愿在资
本市场上融资,却又希望能够将融资资产市场化。这些公司形成了结构性贸易
融资的最初的市场。为了满足这一市场需求,也为了促进、扩大出口贸易,给
更多的企业、产业创造更多的出口机会,特另日是为了帮助企业向新兴市场销售
大宗原材料及资本商品,工业发达国家逐渐形成了一种结构性贸易融资方法体
系,作为一般贸易融资方法的补充,在后者无力胜任之时,承担贸易融资结算
作用。与常规的贸易融资相比,结构性贸易融资具有以下典型特征:
首先,结构件贸易融资具有高度综合性,它包括了证券化、风险管理、出
口促进中的最新方法,与传统的贸易信贷及结算手段结合,并集合了各方面力
量,对现有有贸易融资、结算工具重新结构、组合,根据具体案例来专门定制、
设计,为特定的贸易项目提供一个最佳解决方案。因此,在结构性贸易融资中,
参与方比较多,往往包括:制造业,进出口商,银行,政府出口信贷代理(Export
Credit Agencies,ECA),私人保险机构等,其中的政府出口促进部门ECA往往
起着核心作用。
第二,结构性贸易融资对自然资源及基础设施工业的大宗商品和资本商品
的出口特别适用。如美国进出口银行支持的结构性贸易融资项目包括:多国光
导纤维电缆,天然气、石油项目,空中交通控制、电讯、制造业大型设备等。
即结构性贸易融资除了用于短期、普通商品的贸易外,更主要用于金额大、融
资周期长、涉及方面多、环节复杂的贸易项目。
第三,结构性贸易融资主要不是靠债务人信誉,而是靠项目本身的还款来
源、未来的现金流量、未来的交易状况来保障其安全性。
第四,结构性贸易融资的另—个重要特征是,它一般是工业发达同家用于
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加出口的方法体系,往往受到所在国政府贸易促进
部门的支持,成为国家宏观贸易体系的组成部分。
人们现在普遍认为,结构性贸易融资是一个正在兴起,并具有发展潜力的
现代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它对进出口商双方及外汇银行都有重要意义;进口商
从中可以获得优惠的付款条件,加强自已的谈判力量;出口商可从中提供能满
国际贸易融瓷创新及风险控制
足客户要求的安全的销售条件,扩大出口成交机会;银行可以从中扩大业务,
增加收入和利润,并提高在贸易服务领域内的地位,增强竞争力。
第三节从国际比较看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趋势
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实力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加上各
国政府对对外贸易的支持力度不一样,使得国际贸易融资在融资方式和融资手
段上差别很大.但他们各有所长,不能简单地判断孰优孰劣,通过比较加以借
鉴,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体制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国际贸易融资机构的比较。
(一)美国。美国进出口融资活动的主要机构是美国进出口银行。此外,
美国还有其他机构进行出口融资活动,如私人出口基金公司、对外信贷保险协
会、小企业管理部门、海外私人投资公司、国际开发署、贸易与开发机构等。
1、进出口银行。美国进出口银行的融资与其他政府出口融资计划不同,是
根据法律进行的,在出口融资中当缺乏私人融资时,它就出面对出口商提供资
金支持。它的融资业务受政策的约束,主要有四种形式;直接向国外进口商贷
款、间接向国外进口商贷款、对国外进口商的担保和对流动资本的担保。
直接向国外进口商贷款。系美国进出口银行按固定贷款利率直接向国外购
买美国产品的外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同进出口银行所有贷款及担保项目—样,
这种贷款只负担支付美国出口销售总价的85%,而国外进口商须向美国出口商
以现汇支付出口价值15%的预付定金。该贷款一般涉及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
上或支付期限在7年以上的项目。直接贷款的利率在贷款期限内是固定的,最
低利率为经合组织每月公布的CIRR利率。
间接向国外进口商贷款,即中间性的贷款.这种贷款是经过一家商业银行
转贷给国外进口商的,一般是固定利率,中等期限(7年或者更短),贷款金额
为1000万美元以下。同直接贷款那样,获得同接贷款要求提供外国竞争者具有
官方补贴性融资的证明。
对国外进口商的担保。进出口银行对私人部门向购买美国出口产品的有信
誉的进口商提供贷款的出具担保。这种担保同进出口银行的中间贷款相结合,
向进口商提供综合性风险担保。综合性风险担保包括了所有不支付的风险,既
第二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比较
包括商业风险,也包括国家风险。
对流动资金的担保,指向提供流动资金的贷款人提供的担保,保证它的支
付.这种贷款是短期的。
2、私人出口基金公司。私人出口基金公司(PEFCO)系私人公司,由4l
家银行和7家工业公司组成。PEFCO由对外贸易银行家协会连同美国政府组
成.其功能是为购买美国产品和劳务的外国进口商补充资金来源.其融资金额
大、期限长,而且是商业银行不做的项目。所有PEFCO的贷款须有进出口银
行的担保。
3、小企业管理机构(SBA)。负责向进入海外市场的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的
私人贷款机构提供担保,确立出口信贷周转基金担保计划,同进出口银行一样,
作为从事出口的小企业的贸易信贷的担保人,或对一些出口贸易公司进行融资。
4、海外私人投资公司(OPIC).传统上对美国在海外的投资进行担保或融
资,它的重点放在投资而不是销售上,它对美国在海外投资担保广泛的风险,
诸如没收、收入的不可兑换上的风险、国外子公司或合营公司向美国母公司交
回本金及利息时的风险。
5、国际开发署(AID)。管理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发展援
助是以贷款和赠予的形式出现的。虽然不是直接出口援助项目,但是AID发展
援助基金资助的工程,常常涉及购买相当大部分的资本设备及原材料,这些是
当地所缺乏的。国会日益向AID施加压力,促使其基金用资助美国出口产品和
劳务。
6、贸易与开发署(TDA)。致力于帮助美国出口商进入或扩大发展中国家
市场,TDA对可行性研究及其他计划服务进行融资,TDA也可以作为对公司
进行直接出Ill援助,在出1:3项目的计划阶段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它也可以作为
美国出口商的间接资金来源。
(--)日本.日本银行对外汇银行的出口汇票予以再贴现和贷款担保,并
实行比官方基准利率低的优惠利率,由于实行这种制度,外汇银行的买入价以
日本银行的贴现、贷款利率为基础,出口商可得到低于其他商业汇票利率的出
El贷款。日本的贸易融资主要是由日本进出口银行进行。该行仿照美国进出口
银行的样板建立,在贸易融资方面既是政府的主要代表,又是自我积累、自我
发展基础上的自主性的金融组织。该银行的资本和储备由国库一次性的拨款组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成,金额约60亿美元,债务有300亿美元。日本进出口银行与美国进出口银行
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提供出口保险。另外。该行进口信贷规模较大,利用
外贸顺差组织进口。
日本的金融机构提供信贷及担保情况如下:日本进出口银行提供低息贷款,
利率在4%一7%,期限为5—15年。日本进出口银行为技术出口提供80%的贷款,
日本出口公司的商业银行提供20%的贷款,Et本政府为出口提供保险。根据日
本1950年颁布的出口保险法,如果进I:1商不付款,日本通产省对出口公司提供
保险抵偿。日本政府对技术出口实行税收优惠,对企业通过技术出口获取的70%
利润免征税收。
(三)英国。英国官方信贷机构是出口信贷担保局(ECGD),它对英国的
贸易及工业国务秘书和出口担保咨询委员会负责。出口担保咨询委员会由主要
银行家及厂商组成,ECGD在提供一些类型的担保以前须同它协商。ECGD向
出口商提供两种类型的担保:一种是短期的,另一种是特定的。短期的担保是
对所有在180天信贷基础上出售的出a业务。ECGD通常负责这类业务90%的
商业风险损失和90%的政治风险损失。与综合性的短期贷款担保政策不同,
ECGD的特定担保只是对资本货物或项目的单个合同提供,不具有综合性质。
(四)意大利。意大利出口保险部有权确定国家信贷担保的最高限额、保
险费的最低额和最高额、提供国家保险的条件,以及信贷的标准及保险费支付
程序。目前,意大利国家承保的风险已延伸到在国外的直接投资,这种投资与
供应意大利的机器、设备、技术、许可及专利有关,与保证原材料供应有关,
它能够使意大利的企业得到供应商品及劳务的订单。国家担保也包括与租赁机
器设备,与组织展览会及博览会、与建立仓库、贸易及服务网络支出有关的业
务.
意大利的出口信贷分公司信贷和银行信贷。公司信贷系由意大利供货商向
外国进口商直接提供的信贷,国家对公司信贷的担保使供货商从信贷机构得到
资金.提供这种信贷时要考虑外国进日商的义务,或者以这种义务作抵押。提
供银行信贷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政府之间确定合同、信贷额及贷款条件,金
融机构在技术上确定信贷协定的细节,国家承担信贷的风险;另一种情况是可
能的信贷额由意大剥公司和进口商决定,但进行这种业务的出口商须征得外贸
部门的允许.意大利国家也为外国银行向第三国债务人提供信贷担保,条件是
第二章国际殿易融瓷创颓及比较67
这种贷款用于意大利出口产品的融资.
从以上概括可以看出,发达国家都有着完备的国际贸易融资机构,且有严
格的分工,既能满足大型贸易商的融资需求,又考虑到了中小企业的资金需要,
并且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国际贸易融资原刚比较
(一)本国产品出口原则。坚持出口融资用于购买本国的机器设备和其他
商品.原产地制造限制情况依赖于双边或多边协议关于一定的市场所包含成分
的规定,如ECGD可以允许欧盟的分包合同含有30%-40%的非英国成分.意
大利的出口信贷担缳也是服务于本国机械设备出口的,这一点早在1953年就已
以法律的形式做出了规定.美国出口信贷支持的出口产品国产率不年导低于85%。
(--)审贷分离原则。对出口信贷及担保项目严格审查,力求保证贷款的
偿还。美国要求逐笔对贷款进行审查和决定,审查国外进口商的财政状况以及
其资信情况.英国ECGD对所有海外市场工程进行估价;确定担保限额时可以
提出条件,如规定支付的方法和时间。在日本,政府官员详细审查了解项目参
与企业的情况,以保证其清偿能力.一旦贷款被批准,银行密切跟踪,保证对
借款人的执行进行持续监督,在出现拖欠贷款时及时采取行动。
(三)融资资金多元化原则。以国家预算资金为主,多方筹集其他资金。
西方国家出口融资的来源主要是依靠国家预算,此外,也有私人资金和地方资
金。意大利的出口信贷及担保,也是主要靠国家预算基金,资金不足时在国内
外市场发行债券筹集资金。
(四)竞争原则。当代国际信贷市场竞争激烈,西方国家用尽各种手段,
力争占据优势地位。按照经合组织的规定,成员国提供的出口信贷利率不得低
于CIRR水平。然而一些成员国为提高本国出口商的竞争力,向发展中国家提
供混合贷款,以降低利率水平,打擦边球,因为经合组织耒涉及财政援助项目
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信贷问题。
三、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中的作用比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的金融业经过多次的动荡、调整和改革,
逐渐形成了以政策性金融机构为核心,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为骨于的进出
口贸易融资体系。这些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共同合作,负责进出口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贸易融资的管理和业务经营。有力地促进了本国的商品出口。
(一)发达国家政策性银行在支持本国出I:I的国际贸易融资方面发挥着引
导资金投向的作用,并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直接或间接参与融资活动。
政策性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作为保险人,为出口商获得银行融资提供便利。如出口信用保险,它是
在商品出口过程中由官方支持的保险机构向出口商提供的保险,通过承担出口
企业的出口信用风险和政治风险,使出口商顺利获得银行的融资。尤其是在出
口信贷业务中,没有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保险承诺,银行便不会向出口商发放
贷款,而若没有银行的信贷支持,凭出口商自己的力量进行资本性货物的出口
往往是非常困难的,这样,出口信用保险的提供便成为银行提供贷款的前提。
除直接向出口商提供信用保险外,为鼓励银行向出口商提供充足的融资,
避免银行由于进出口商或对方银行违约及进13商国家风险而使银行遭受损失,
帮助银行规避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一些国家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还对银行开
展出口信用融资保险。各国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为银行提供的风险种类有:银
行信用证担保、出运后担保、买方信贷融资担保、卖方信贷融资担保、出口履
约保函担保、出口票据保险等。
2、作为贷款人。这是指由政府机构、中央银行及出口信贷机构所提供的贷
款。贷款的对象一是进出口商,以支持其大宗商品的出口,如美国的进出口银
行就提供这类贷款;二是所谓的再融资,商业银行给出口商融资后可到出口信
贷机构或中央银行办理再贷款,也可以办理票据再贴现。
3、作为担保人。是指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担保人,为商业性金融机构对进
出口商提供的信贷(或担保)提供还款或履约保证的业务,这是发达国家政策
性金融机构的重要业务。
4、制定相关的法律来规范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并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如在
税收及资金运用等方面由财政给予拨款等。
(二)商业银行是国际贸易融资的主要资金供给者
1、政策性银行通过同商业银行提供联合贷款的形式引导商业银行的资金流
向,特别是引导其大胆向海外提供资金贷款。由于世界各国的政策性银行的资
金来源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预算,因此从量上来说无法满足国内对贸易融资的
需求。相对地,商业银行资金充裕,所以必须加以引导,才能使其为国家的贸
第二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比较6'
易政策服务。比较典型的是美国的进出VI银行.如在一个大型的出口项目中,
是否给予贷款的决定权在于美国进出1:3银行,但它占贷款比例只有少部分,如
20%,其余部分由商业银行承担.贷款的信贷条件由进出IZl银行控制,但具体
同进出口商的谈判由商业银行办理.
2、政策性银行通过利息补贴调动商业银行提供出口信贷的积极性.两者之
间的这种关系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出口贸易融资的支持,利用政府资金降低贸易
融资成本,使商业银行有能力提供优惠融资,如在加拿大,商业银行以经合组
织OECD每月公布的商业参考利率CIRR向其出IEI商提供7年甚至长达lo年
的出口信贷。如此长的期限与利率水平比同样期限同样档次的一般商业贷款低,
这种优惠条件是商业银行自身到国际市场筹资所得不到的。在这种情况下,政
策性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利息补贴,以确保其按照CIRR条件发放贷款,又不
会有任何成本损失,于是商业银行的积极性会被极大的调动起来。
3、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出口信贷中偏重长期资金的贷款,而商业性金融机构
偏重短期资金的贷款。从银行资金的“三性”来看,贷款期限越长,风险越大。
过长的期限影响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性,过高的风险影响资金的安全性,而最
终影响资金的盈和性。然而对政策性银行来说,由于它的经营目的在于促进本
国出口,追求的目标在于保本、微利,建行方针不是要成为商业银行的竞争对
手,而是贸易融资渠道中的必要补充。因此,这种风险高,利润小,期限长的
项目一般会由政策性银行承担。这祥,商业银行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短期、
贸易结算方面等优势,在中长期国际贸易融资领域一显身手。可见,发达国家
的商业银行同其政策性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中是一种主辅、互补的关系。二者
在不同的业务层次上具有一定的配合,使一国金融体系整体功能得以完善。
四、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趋势
经过上百年的演变,特别是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融资终于构成
了比较完整的管理和运作体系,形成了自身的发展特征和趋势。
(一)国际银团贷款证券化趋势
据从1975年以来的统计,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规模快速增长的历史中,虽
然国际银行贷款和国际证券融资曾轮值霸主,但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贷款
市场融资地位明显衰落,特别是在国际贸易融资增景中,债券融资占有相对优势。
70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随着融资证券化的发展,商业银行传统的融资业务大量流失,出现了金融
非中介化的趋势.为了加强竞争,商业银行在银团贷款安排中融入某些证券融
资的特征,一些大公司也积极利用贷款与证券融合带来的好处,因而出现了银
团贷款与证券融资融合发展的趋势。在1996年的国际银团贷款中,利差为2.5%
或以上的高杠杆率贷款约占长期贷款的20%,由于竞争激烈,银团贷款以买方
市场为主,因此各贷款安排行别出心裁,竭尽全力满足借款人的需要,并在贷
款中融入某些证券融资的特征,力求与借款人保持长期的关系。这些做法主要
有:
1、安排较长的期限
在几年前,高杠杆率的贷款在市场上很难与7一IO年的债券竞争,而在目
前,银团贷款可以安排较长的期限,例如9—10年,以吸引以往购买私募债券
的保险公司和投资基金介入贷款市场。例如1996年6月,一项对美国某食品和
药品公司lO亿美元的银团贷款安排中,包括了9.25年期1.6亿美元的D档浮
动利率贷款,以满足保险公司和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需要.甚至某些金额
较小的银团贷款也采用长期档次,反I-i缺乏受银行青睐的短期档次。
2、分期偿还计划正在消失
以往的银团贷款~般采用分期偿还本息的方式,雨目前c档次和D档次的
长期贷款在短期档次贷款还清之前已不再要求分期偿还了,从而延长了贷款的
平均期限.1996年以来,国际融资市场上越来越多的银团贷款只安排最低限度
的分期还款计划,或者干脆只要求最后一次性还款。这种安排有助于借款人将
借款用于资本性支出,以及平安渡过业务量随经济周期变化而造成现金流量短
缺的困境.
3、放宽合同条件,一些长期贷款允许借款人协商调整贷款条件
例如有的合同中贷款人同意取消负抵押条款,借款人可以不经贷款人批准
自行安排资产抵押,自行安排一些优先于贷款人的债券发行。
4、贷款银团放宽再融资条件。过去想借更多银行贷款的借款人,一般需
要与银行逐笔协商贷款的金额和条件,因此较大工作量的贷款申请与协商提高
了筹资成本.而目前借款人财务主管可以使用现有的贷款协议在日后申请长期
借款,成本为一次性支付o.1%一o.25%的费用,允许现有银团接纳新的投资者,
包括可以接收基金作为银团贷款的投资者。
第二章Iml碌M易融资创薪聂比较7l
5、发行可调节利率的债券,体现贷款评级特点
例如在1996年美国某集装箱制造公司发行一笔优先债券,其利率可随该
公司的信用评级变化而调节,使该债券更接近银行贷款的做法.目前该公司的
信用评级为BI/B+,债券发行时的票面利率为II.875%.如果评级下降,利率
将上升至13.08%:如果评级上升,利率将下降到7.6%;如果该公司在lO年内
获得投资评级,债券将按面值赎回。这种新的债券发行安排刺激了市场需求,
结果该债券发行额从1亿美元追加到1.25亿美元。
6、在取消分期还款计划的同时,银行往往会对借款人提供提前还款的保护
目前C档次和D档次的长期贷款在短期档次贷款还清之前已不再要求借款
人分期偿还了,与此同时银行在长期贷款中对借款人提供还款保护,使贷款更
接近债券。这种做法的好处,一是可吸引机构投资者参加;二是前期杂费较低。
例如前述集装箱制造公司要求银行家信托公司在其现有的长期贷款结构中加入
18个月的提前还款溢价.如果借款人在借款后一年内提前还款须支付1%的溢
价费用,借款后18个月里提前还款,只需支付O.5%的溢价费用,此外另需支
付0.1%的费用用于游说银团同意这种变化。
从公司借款人角度看,一些大公司也积极利用贷款与证券融合发展所带来
的好处,在选择融资方式时不再简单地比较证券或贷款形式的利弊,而是考虑
如何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随着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的相互渗透,借款
人可以通过同一银团安排所有债务结构,满足对不同金融工具的需求。再者,
在现有融资中增加新定期贷款的做法不仅使公司可以筹集新的资金,还可以延
长债务的平均期限。
(二)衍生工具同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相结合的趋势
20世纪70年代初,以固定汇率为主要内容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浮动
汇率制取而代之,汇率开始了频繁的有时是剧烈的波动。汇率的波动,又引发
出利率、股市等一系列相关的因变量处于难以预料的波动之中。这种复杂多变
的经济环境,就为以规避风险为主要目的的衍生工具创新提供了客观基础。同
时,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社会对金融资产流动性(变现金性)和盈利性器求
的加大,企业对低成本、多样化融资方式需求的堰加,为衍生工具的创新提供
了内在动因。
另外,西方发达国家80年代以来实行的“放松管制”又为金融创新提供了良
'72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豆风险控制
好的环境。近些年来金融理论的突破(华尔街的两次革命和金融工程学的产生)、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进展等,又为这种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手段.这一切为衍
生工具的出现创造出r良好的环境与土壤。
近二十多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发生了引人注目的新动向,就是由
金融创新而导致的金融衍生工具数量及交易额的爆发性增长。这种金融创新使
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发生了结构性的变革,对金融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衍生工具通过规避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信息的非对称性和代理成本,使
全球金融系统变得更加有效。
随着衍生工具的迅速发展,它在对金融资产保值方面的重要贡献越来越受
到重视。近些年来,在国际贸易融资市场上出现了将金融衍生工具同融资相结
合的趋势。
以基本金属贸易中的中间商囤货融资为例。所谓基本金属是指铜、铝、铅、
锌、镍、锡等,是工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基本金属贸易具有价格变
化大的特点,所以必须进行有效的套期保值,否则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然
而因其货物价值高,故非常需要融资帮助。
作为中间商,是追求在同时或一段时间内贱买贵卖赚取贸易利润,较传统
的中间商的做法是背对背进行买卖,在买入货物的同时以较高价卖出,缺点在
于:经常受制于其中一方,而且在某一时间市场紧缺时卖方很快提高卖价,市
场淡静时进口商迟迟不确认,或者由于其中一方见利忘义毁约,使中间贸易商
损失惨重.现比较灵活的中间商,充分利用其货币市场和资金市场的结合,发
展了创新灵活的商品实货贸易方式.针对市场对商品需求的周期性变化特点,
在市场上出现实货过剩的时候,它可以较低的溢价买入实贷囤存,同时在期货
市场上抛售保值,在市场出现实贷过剩时,期贷市场往往是处于远期升水状态。
“升水”可以弥补持有实货的利息及仓租,持有实贷的资金可以通过实货抵押从
银行取得,特别是在期贷市场上有空头保值头寸并转到银行名下时,银行方面
是完全不受价格波动的风险影响的。而当消费者库存耗尽后。市场的溢价水平
一定升高,此时,将实物以较高溢价销售,并将期货头寸按实贷作价方式平仓,
赚取溢价价差。具备这种能力的中间商优势在于:可以随时在未找到进口商或
下一手买家之前,接受市场中出现的实货,只要溢价水平可行。反过来当面对
随时出现的进口商或买家询盘时,可根据当时期货市场价格水平及溢价水平立
第--t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比较
即报出卖盘,亦即,不受传统供销双方约束,随时可买可卖。这也就是为什么
某些国际大商行经营可以垄断在市场淡静时剩余的实货,直到下一轮消费热潮
来临时高价销售套利的道理。
(--)贸易融资方式出现灵活化趋势
随着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已不能适
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大型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的出口呼唤着更灵活的金融
服务和多层次的融资方式出现。在这种背景下,结构贸易融资应运丽生.结构
性贸易融资根据每宗贸易业务的特征,例如:交货期、货款缴付的安排和计划
等,结合出口商或进口商的融资需要,可以为它们专门设计出一个最适合的融
资方案,也就是说,银行在综合考虑借款人本身的信贷能力、贷款资金的来源、
可承担的融资成本、可接受的最短贷款年期、可承受的风险程度以及政府法规
方面的要求等,确定一个可照顾上述各方面而又能从银行得到贷款的融资方案。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殛风险控制
第三章决定和影响国际贸易融资创薪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融资主体与国际贸易融资创新
融资主体即借贷双方,借款人的需求及贷款人的资金供给等是影响和决定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重要因素。以下将在概括融资主体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其
对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融资主体
(一)国际贸易融资中的借款入
从国际贸易融资的定义可以看出,其融资对象是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交易双
方。在我国,它包括了国有、三资、私人所有制下的外贸公司、工贸公司、有
进出口经营权的自营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这是短期和中期国际贸易融资项下
的融资对象。但是对于结构性贸易融资或出口信贷而言,由于其具有鲜明的政
府色彩和浓厚的政策性金融的特征,因此,借款人在更多的时候是借款国的银
行、政府机构,或是信誉高、影响力大、经营状况好、还款能力强的大型企业。
(二)国际贸易融资中的贷款人
国际贸易融资是一种传统的银行国际性业务,属于间接融资方式。这就决
定了该项业务的贷款人是银行.这里所言银行,不仅包括国际性商业银行,而
且还包括各国组建的政策性银行,如美国进出口银行、日本输出入银行、中国
进出口银行等。不同的银行由于其业务不同,职能不同,所追求的目标不同,
因此它在贸易融资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
国际贸易融资对商业银行来讲,是一项传统的、盈利性强的国际业务。商
业银行追求在确保其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商
业银行叙傲贸易融资的动力在于可以凭借其广布的银行网络、雄厚的资金优势、
快捷的信息渠道,准确地分析、判断并有效防范融资中的潜在风险,以较低的
成本,换来收入不菲的融资利息收入和结算收入。这是由商业银行追逐利润的
本质决定的。
同商业银行相比,国际贸易融资是政策性银行的核心业务。政策性银行叙
第三章决定和影响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因素分析"/5
傲该硬业务的惟一动力就是用金融手段带动本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
术产品等资本性货物的出口。这是由该行的性质和经营原则决定的.
=、贷款银行与国际贸易融资创新
从供需角度看,没有供给的需求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作为国际贸
易融资供给人的银行,其资金和提供服务的状况直接影响到融资创新的有无及
效率的高低、规模等。
(一)货币政策在影响社会资金总规模的同时,影响国际贸易融资的资金
来源,进而影响创新的物质基础.
货币政策是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
节货币、信用及利率等变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它受制于特定的经济体制和
特定时期的宏观经济形势。以我国为例,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以
扩张和收缩的交替进行为基本特征,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也相应地以松和紧加
以配合。伴随着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货币供应量阶段性地增加和减少.从理
论上讲,在银行的扩张时期,由于银行融入资金的成本低,贷款限翩少,使之
向风险小、周转快的国际贸易融资领域加大投入就有了可能,同时进出口的增
加也回应了这种供给,使国际贸易融资市场出现繁荣,出现创新的供给机遇。
而如果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在银根被抽紧、融入资金成本不断增加的环境下,
银行从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积极性自然就会降低,此时即使推出创新,也很
难有需求与之对应。
(二)银行国际化的程度。
银行国际化从三个方面影响贸易融资创新的供给:
1、商业银行面临各国商业银行的挑战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在外部压力和
内部利益的双重因素作用下,银行必然通过积极主动的创新活动来规避风险,
扩展业务,增加赢利,提高经营效率.这也就源源不断地增加了国际贸易融资
创新的供给。
2、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不但会带来诸多的创新成果,而且也会尽量施
展其创新能力和优势来提高竞争力,这也就有效地扩大了东道国市场上的创新
来源。
3、东道国银行为了尽快与国际银行业接轨,满足国际金融服务的基本条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镧
件和《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在组织结构、金融产品、业务技巧和经营管理方
面必然会积极主动地引进和吸收国际银行业的刨新成果,这些创新成果在国内
的推广运用同时也将扩大东道日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供给。
另外,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家银行只办理本币业务及国内结算(暂且对
其原因不加探讨),谈何国际贸易融资。如果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银行只有
有限的海外银行网络,贸易融资活动也同样会受到影响。因为在全球范围内建
立起资金划转畅通的账户网络是国际结算业务顺利进行的关键和前提条件。若
海外没有业务网点,无论是国际贸易结算还是出口信贷、银团贷款等融资活动,
都将难以开展。
在海外设立银行网络是一项综合性的战略,要根据各银行自身的具体情况
和发展做出正确的选择。总的看,银行网络可通过设立分行、建立代理行和附
属银行等途径形成,但代理行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在数量上它要远远超过海
外分行、附属银行及代表处。从业务控制、活动领域等角度看,应该说设立海
外分行比其他几种形式带来的好处要大一些,但开设分行要受到一系列的限制:
首先是资金方面的限制。在国外开设分行必须由总行拿出一笔可观的资本金,
对资本金数目的规定,各国各不相而,但办公用品和设施,如电脑等肯定需要
一笔不小的开支,而租赁场地等也意味着大笔资金的投入,这样就使得开设分
行的愿望受到扼制。其次是外汇管制方面的限制。在对外汇实行严格管制的国
家,对外国银行开设分支机构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甚至根本不允许;即使外汇
管制较宽松的国家,对外资银行总行的资本额、盈利情况和经营作风、业务及
客户的范围等也都有具体要求,并且要求开设代表处达到一定的年限后才能设
分行.许多国家还对外资分行的业务范围加以限制,如不准兼并、购买东道国
的非银行公司、企业,禁止持有当地公司、企业的殷票,不得经营东道国的本
币业务等。东道国当局只有在充分考虑外国分行对本国金融资源和经济、贸易
发展的影响以及对本国国内银行业竞争的影响、当地公众对外国银行提供金融
服务的需求程度、本国与申请设立分行的外国银行所属国家之间的贸易、金融
合作关系等因素的基础上,才会批准外国银行在本国设立分行。最后是人员方
面的限制.海外分行的主要管理人员是由总行派遣的,东道国对其素质、管理
方法等有严格的要求,达不到标准者可能不被获准。如分行的负责人须熟悉外
汇业务,精通国际结算;了解当地银行法和对外资银行的种种规定,懂得东道
==竺!=竺竺==第竺三=章==决竺定!和=影==响=国I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因素分析77 III!=!====!====!===竺==
国的语言,有五年以上的银行工作经验等。由于上述种种限制,开设海外分行
总的说成本相对高一些.而建立代理行则没有上述限制。在资金方面,几乎不
需要任何投资,利用原行的设备、技术和场所就可获得许多服务;在外汇管制
方面,代理行是当地的银行,对外资银行的种种规定或限制与它无关,且熟悉
当地的法规及习俗;在人员方面,不仅无须配备任何管理人员,而且相反,国
内可派遣人员接受代理行提供的培训。因此,建立海外代理行已成为海外银行
网络最实用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它成为一家银行开展各项国际业务的基础。目
前代理行之间相互代理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大,已从单纯地办理国际贸易和非贸
易结算,发展到资金拆放、外汇买卖等货币市场业务和发行、投资各种证券等
资本市场业务;相互参与银团贷款、签订有关互惠侨议:彼此为对方设立分支
机构提供协助;相互提供信息、咨询;共同举办业务研讨会、培训人员等.所
以,建立海外代理行网络是银行开展国际结算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基本前提。
L三)银行支付和结算效率
支付结算手段的优劣是决定一家商业银行竞争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客
户提供便捷的支付结算工具,不断提高结笪效率已成为各商业银行努力的方向。
在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中,对结算效率的要求更高。
结算效率的高低与银行的管理效率有关,更与现代通讯技术的运用,即银
行的现代化程度有关。在西方许多国家,在所有的行业中,银行的现代化程度
是最高的。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在银行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除几乎酱及的自动
柜员机结算服务、售货网点终端机转帐服务外,网络银行等虚拟机构不断兴起,
使不论是同城、异地的结算,还是国际间的转帐在瞬阊即可完成,电子转帐已
成为银行结算业务中的基本形式。~些发达国家的银行还建立了国际性或全国
性的电讯转帐组织。如swH叩、SHIPS等,不仅使资金的调拨速度快捷了,也
更为安全和节省。以使用SWIFT为例,它每天24小时营业,只要会员行的设
备正常,任何时候都可收发电报,而且速度极快,发出电讯一两分钟内就会有
收电银行的反应。它的保密性能好,可自动编制与核对密押,不会发生丢失.
sTIFr对牧发电讯规定了—套标准化的统一格式,可以避免会员银行之间任何
文字或翻译上的误解和差错.各会员行通过该网络系统进行相互间的业务通讯
往来,必须按照统一规定的电报格式代码发报。各种不同的业务使用不同的发
报格式,如MTl00是客户付款格式,Mr2∞是银行头寸调拨格式;每种格式
78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夏风险控制
里面又规定有不同的代码以区分电文内容。从费用上看,成本低廉是其通讯方
式的另一特点。若往美国发一份约50个单词的电文,使用电报(CABLE)约
为人民币180元;使用电传(TELEX)为人民币21元,而使用SWIFT最贵的
(特急)也只需7.62元,如使用普通的SWIFT所需的费用仅为2.84元.
可见,如果没有现代化的装备,再好的结算秘融资方工具也难对客户产生
吸引力。
(四)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
融资是一种选择的动态过程,也是借贷双方博弈的过程。假定借款人有两
种可能的类型,一种是有还款能力的赢利企业,一种是没有还款能力的亏损企
业,其中只有企业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型,但银行不知道,只链根据借款企
业传递来的信息进行判断。借款企业为了获得融资,将会选择传递对自己有利
的信息,而避免传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当然,企业在自有资金充足的情况下,
可以不融资,也有可能选择了直接融资,现在我们忽略这两种情形,假定企业
选择了间接融资的话,银行的战略选择是要么接受融资申请,要么拒绝,并且
在博弈开始对对申请企业的好坏先行进行判斯.
可见,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企业为提高银行对自己的信任度,必然通
过传递最有利的信息来影响银行的融资决策。如果银行不能获得企业的真实信
息,不能对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正确的处理,很可能使一些原本不够条件的企
业成为银行认为符合融资条件的“好企业'’,从而使真正的“好企业’'得不到融资,
出现所谓的信贷市场中的逆向选择。由于获得融资的企业并不充分考虑自身的
偿还能力,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很可能损害银行的利益,形成银行的不良债权,
即出现所谓的道德风险。
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强的银行,可以有效避免风险,增加收益,得到创新
带来的利益,这样就会刺激银行刨新的积极性:反之由于经常面临损失的困扰,
必然使之对创新望而却步。
银行所能获取及要处理的信息除借款人外。还包括商品市场上有关行情、
需求等的信息,虽然银行本身并不进行商品交易,但这些信息有助于银行了解
借款人的贸易背景,特别是在国际贸易融资中,风云变换的市场出现的对借款
人的任何不利变化,往往是客户不能如期偿还借款的原因。
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当履创新,只有提供独特的符合
第三章决定和影响国际贸晶融资创新的因素分析79
市场需求的产品,才能赢得客户。这里的铷新是基于一国的国情,否贝{f银行要
考虑是否有必要和可能进行这样的工程,因为仓!I新需要成本。在一个金融业尚
不发达、国际贸易融资剐刚起步大环境下的银行,创新的机会应该是很多的j
而且成本也不高。之所以有这样的结论,是因为许多刨新在其它国实践中已有
运用,现在需要的只不过是拿过来加工而已!例如国际保理业务,如果国内某
银行率先开办了,无疑就抢占了先机,这种吸纳型的创新及一家银行是否拥有
创新意识和能力,对银行的业务拓展是有重要影响的。
三、进出口商的综合素质与国际贸易融资创新
作为国际贸易融资的需求方,进出口商的财务状况及风险意识、管理水平
等也会对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生产影响。
l、企业的财务状况。融资需求产生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资金短缺,如果企
业的资金充裕,就可以完全不利用外来资金而自力更生地从事对外贸易。如果
社会上大部分的企业均如此,国际贸易融资就没有产生的土壤,更无创新的必
要。我们并不排除这样的个案,但事实上.对于大多效的企业,其财务状况不
见得很好或一直很好,这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决定的一个变量,一旦出现资
金紧张,依赖银行的融资是大部分企业的首选。实际上,许多企业在财务未出
现窘况时也要申请融资,以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是决定国际贸易融资创新需求的重要因素.国
际贸易融资除可为进出口商解决资金上的问题外,还具有避险的功能。如常规
性的国际贸易融资通过给出口商垫付货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汇率风险:新
兴的福费庭和保理业务财不仅规避了汇率风险,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出口
商不再承担国家风险和信用风险;众多的进口融资方式提供给进口商的还有避
免商品市场价格损失的益处,这些是一般的贷款所不具备的.如果企业的经营
者没有风险意识,或顾及融资成本而甘愿自担风险,很可能放弃对国际贸易融
资的申请,更不会提出创新的强烈需求,从而失去银行提供的集融资和避险于
一身的“特色服务.'.
3、贸易额(量)的多寡.从理论上说,贸易额(量)的多寡与融资需求
成正比。对出口商来说,高的贸易额意味着支付期限的延长.或资金占压时间
的延长,在权衡各种融资方式的利弊时,国际贸易融资是不应该被忽略的:首
国际贸易融资刨帮.爰风险控翩
先,该企业因为大多是银行的授信客户,可免去贷前审核等繁杂的手续,在最
短的时间内获得贷款;其次,可通过满足进口商在支付方式上的要求而增加成
交机会,有利于扩大出13;最后,资金周转并不因支付期限的长短而受到影响,
即解决了燃眉之急,又能很好地维护对外的形象,不会让人产生资金捉襟见肘、
朝不保夕的联想或印象。对进口商来说,他们在任何时候都青睐于货旱到早提、
款晚付迟付,如果出口方(卖方或卖方的银行)能给予融通自然是再好不过的,
如不能,转而求助于本国银行也可达到同样的目的,在后面这种情况下,即使
是小额的交易也有获得贸易融资的可能。
而如果只有很少的贸易额,就不会关注银行在贸易融资方面的种种安排,
也不会提出创新的要求。
第二节社会环境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必须有一定的土壤才能萌芽,除贸易融资主客体的状况
会对其产生影响外,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也构成直接的影响因素,如政策、
社会信用、金融翩度等。
一、贸易规模、结构与国际贸易融资创新
从第一章国际贸易融资的演变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正是国际贸易的不断
扩大,导致对融资的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复杂的需求,使银行的融资得以产生和
不断创新,其结果是二者相互促进,在实现对利益的追求和xC-&会的贡献中共
生共长.
从战后看,国际贸易发展的最大特点是贸易的增长速度,不仅比战前快,
而且比同期的生产增长速度快。战前从1913年一1938年,世界出口贸易量的平
均增长率仅为0.7%,而战后从1948年一1973年世界出1:3贸易量的年增长率为
7.8%。世界同期工业生产的平均增长率为6.1%.20世纪70ff-代以后,贸易增
长率有所放慢,但生产的增长也明显放慢了。从1970年一1980年,世界出口总
值的平均增长率为5.O%,而1980年~1991年的增长率为4.1%,同期世界国内
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分别是3.5%和3.0%,均低于贸易增长。国
。尹翔颈t‘国际贸易教程>,复丹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三窜决定和影响国际贸易融资戗新的因素分析81
战后的国际贸易不仅增长速度快于战鲍的同期的生产增长速度,而且贸易
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超过
了初级产品。在战前,初级产品的贸易约战全部贸易的2,3。到20世纪50年
代,工业制成品的比重略大于初级产品。以后制成品的比重就一直快予初级产
品贸易,其比重不断提高。到20世纪90年代,制产品出口已占了世界总出口
的近3/4。快速增长的工业制成品特别是重型机械与船舶等资本性商品的出口,
需要更为完善的贸易金融体系的支持,发达国家在这个过程中,纷纷开发各种
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在传统的短期融资方式的基础上,由官方参与的出口信贷
逐渐发展起来。
在贸易迅速增长、贸易结构不断变化的同时,国际贸易的形式也越来越多
样化了。除了以货币作为清偿工具的一般贸易外,还有各种类型的易货贸易、
补偿贸易和加工贸易等.这些贸易形式不仅扩大了贸易的范围,增加了贸易的
内容,而且与投资活动结合在一起,更直接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战后国际贸易的另一个特点是跨国公司在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
色。到80年代末,全世界约有跨国公司2万多家,它们在国外的子公司有lo
万余家,分布于144个东道国.跨国公司的蓬勃兴起,使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
置、生产组织形式、经营活动方式以及市场的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它的
推动下,一方面,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国际贸易融资需求快速上升,但在20
世纪60年代末。受国际债务危机的影响,各大银行都不敢放款,各国政府相继
限制了本国银行的对外贷款规模,在这种情况下,国际银厨贷款应运丽生;另
一方面,跨国公司在大规模的扩张过程中,其有限的自有资本不能满足自身的
需求,迫切需要银行的融资,他们纷纷将贸易融资作为跨国经营总体战略中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便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降低融资成本,并把风险控制在
可接受的范围内.跨国公司对融资成本、风险的综合要求,对国际贸易融资方
式又提出了挑战,于是福费庭、国际保理等新型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与风险规
避工具诞生了.
二、社会信用机制与国际贸易融资创新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是以健全的信用关系和信用制度为基础的.在
发达的市场经济下,大量的经济行为都被记录下来,成为信用体系的基础。每
国际贸易融资御新爰风险控镪
个有经济活动的人都有~个终生不变的社会安全号,当人们申请工作、支取工
资、到银行存款、租房、赋税时,均要出示和登记社会安全号。国家设置专门
的机构,记录下当事人的还债、付帐、工资、失业等情况,并以这个信用记录
为依据,建立起了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网络,也促使每个有经济活动能力的人重
视自己的信用状况,维护经济秩序。这种信用体系的建立不仅使市场交易安全,
丙且能增强银行控制风险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金融和商业信用形
式虽然发展迅速,但由于信用观念缺乏,加之信用关系的法律保障制度不健全,
许多企业普遍存在不守信用的情况,这在银行的信贷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拖欠、躲债以及抵赖债务的行为时有发生,造成了资金运转环境恶化,导致银
行系统存在巨额的不良资产。对于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客户,置身
于这样的信用环境下也难以独善其身,如,自银行开办押汇业务以来,经常面
临着进出口商不归还银行资金的情况,本来银行的目的是通过提供融资,帮助
企业扩大对外贸易,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银企应是一致对外的,但其结果却
是二者对簿公堂,最终受损失的还是银行:既损失了资金。又浪费了时间和人
力,甚至还有信誉方面的不良影响。所以,国际贸易融资的大力发展要以健全
的社会信用制度为基础的,否则出于防范风险,很可能采取“慎贷”、“惜贷”,
这也是银行在信用制度不健全约束下的次优选择。
通过研究还发现,社会信用机制比较健全的国家其保理业务也比较发达。
2002年全球保理业务量为7873亿美元,其中欧、美、日的保理业务量之和就
有7234亿美元,约占全球业务量的92%。因为保理业务的基础是转让债权,
如果保理商受让的债权不能顺利固收,保理就失去了发展的土壤.我国的保理
业务距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不健全的社会信用机制就是阻碍其发展的一大瓶颈。
三、金融结构与国际贸易融资创新
金融结构是指各种金融工具的结构及其规模和金融机构的结构及其资金
规模@,也就是金融相关率的变化,即金融工具的规模以及金融机构的资金相对
于社会其他财富增长的比例.如果这个比例高,说明金融发展程度高:反之金
融发展的程度低.金融结构的完善和提升,可以说明金融工具的多样化及其规
模的扩大和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前,金融结构单一化、非市
·(美)冒藏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毒三联书店,I'"年版-
第三章决定和影响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因囊分析
场化,表现为金融抑制。在整个金融结构中,金融品种单一、金融机构单一,
金融资源缺少,银行功能丧失,银行不能充当真正意义上的储蓄者和支付者的
中介。如果从债权结构和资产结构的角度分析,当时甚至没有商业银行广泛运
作的必要。从金融债权来看,由于当时人们的收入水平较低,相应的储蓄规模
也非常小。改革开放前几年,居民平均储蓄余额仅褶当予年国民生产总值的
0.5%。1978年实施改革之际,全部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仅为210.6亿元人民币,
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6%回:从金融资产角度分析,当时的金融资产仅仅
表现为贷款,而且是国有企业的贷款。不仅如此,银行基本上不提供固定资产
贷款,其贷款的用途就是解决部分企业流动资金的需要。为此,金融结构中的
机构特征也相当单一: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名义上有三大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以及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网络。建设银行从1954年
lO月成立起,就是财政部的一个附属机构,为国家经济计划安排的项目提供固
定资产投资,并通过政府预算提供融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基本职能是动员农
村居民存款,仅从事少量的贷款业务;为方便国际结算,实际上附属于中国人
民镊行的中国银行的职能是进行国际支付业务,其国内的人民币业务完全是针
对国有外贸企业。中国人民银行既代表着政府行使着中央银行的职责,又包办
了所有的金融业务,这也是大一统的经济体制在金融领域的反映.
在这样的金融结构下,作为人民银行一个内部机构的中国银行,不可能独
立地从事经营,只能从事简单的国际结算业务,由于外贸的盈亏均由财政承担,
企业根本就没有资金方面的压力,与结算相联系的融资对当时的外贸企业来讲
是闻所未I翮掰事情。国家提供资金,外贸企业组织货源出口成为固定的分工,
银行就是收收{=,-t'f,-J。虽然我们一直大力组织出口,发展对外贸易,但由于国际
环境的限制,我国的对外贸易主要要通过双边结算和易货贸易的方式与当时的
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主要是双边贸易和侨汇收入,其国
际结算也主要的记帐结算和汇兑,其它的结算方式很少使用。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体制逐步趋于复杂化,大量商业银行及银
行金融机构不断出现。这些机构最初仅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与已有的银行竞争,
随着这些新兴机构的发展,竞争在更广的区域以及全国的层面上进行。各银行
首先是打破专业分工,“国际业务”不再是中国银行的专利,许多银行都将国际
。t,9匿垒融年鉴,1999年。第3酾更,‘中目巍}烽鉴'1998年,第55夏.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豆风险控制
结算业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伴随着全方位开放政策的实施,外贸体制发生
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了进出口权,贸易伙伴也不再有限制.这些变化
促使国际结算业务量增加,从结算方式看,记帐结算Et趋减少,基本上都是现
汇结算,结算方式也越来越多,在具体操作上开始标准化并与国际接轨。目前,
银行这方面的业务竞争不仅来自国内,而且外资银行也当仁不让地参与进来,
为了在市场上占有更多的份额,也是适应国际发展趋势,银行自然地将国际结
算和贸易融资结合起来,逐步增加贸易融资的品种,尽可能多地扩大贸易融资
的范围。
从金融机构的结构来看,对于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只有商业银行是远远不
够的,还必须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配合,包括银行和保险公司等。政策性银行
与商业银行的作用不同在于它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国际贸易融资中,
政策性银行是以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本国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
为原则,具有补充和诱导商业银行资金和行为的作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
展中国家,面对激烈竞争的出口市场,若要战胜对手,就要采取措施,鼓励出
口,促进商品输出。世界贸易组织一直反对政府对外贸出口给予直接的财政补
贴,但并不反对各国对出口给予一定的间接支持,所以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设立
了政策性的进出口银行或类似金融机构,为本国商品出口提供优惠的融资、进
行风险担保或保险,以开拓出口市场,在这里政策性进出口银行承担的是商业
性金融机构和普通进出口商不愿和无力承担的风险.保险业务在大多数国家由
保险公司经营,银行等其它金融机构不经营保险业务。惟有出口信贷保险,除
有专门的出口信贷保险机构经营外,进出口银行等金融机构也经营保险业务。
所不同的是,商业性保险机构一般只承保商业风险;而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政
策金融机构依赖政府强大后盾来承担政治风险.显然没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很
难满足进出口商的融资需求。
四、贸易政策与国际贸易融资创新
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是封闭的,实际上封闭的经济也难
以实现快速的发展,这是各国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历史反复说明了的。一个开放
的经济应该在对外交往、特别是贸易往来方面有自己的政策,这个政策是一国
维持或改变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同一产品相对价格的原刚和措施的总和。对外
第三章决定和影响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因素分析
贸易政策中有两个基本方向,一是自由贸易政策,二是贸易保护政策。但是经
过GATr和WTO框架下对各国走向贸易自由化的推动,没有哪个国家公开声
明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因为尽管许多国家仍然采取这样或那样的贸易保护政
策手段,但明确提出本国要采取贸易保护政策的国家已经不多了,绝大数的国
家都表明要走贸易自由化之路,或者表明正在迸行着贸易障碍逐步减少的努力
或正处在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之中,因此在对外贸易政策的选择上,无论哪个国
家,也不论它实施贸易保护的程度如何,都积极表明并希望别国承认它选择的
是贸易自由化的政策。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总的方向也应该是走贸易自由化。为保证经济发展,保
证经济能借助于开放的条件运行,我们应该对对外贸易持积极参与的态度,同
时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采取积极干预的对外贸易政策,并建立~套严密合理的
政策措施,这些措施既要符合我国在国际上所承担的义务,又要积极有效。一
般地,对外贸易政策措施有:关税、非关税壁垒(如自愿出口限制、反倾销、
技术性壁垒)、汇率措施、特殊商品的进口限制措施及出口鼓励措施等。
从奖出限人来看,当一个国家对进口采取有选择的限制政策时,就是对出
口的鼓励,而对出口的明确鼓励则表明一国对出口的明显偏向。但是对一个发
展中国家而言,出口的增长是其经济获得迅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鼓励
很自然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对外贸易的必然选择,但是所采取的措施应当是
当今国际环境下所允许的,至少在表面上同WTO协议一致的。传统的鼓励出
口的措施主要的间接补贴、货币贬值以及鼓励出口的其它措旌。宣接的补贴是
指~国政府对指定产品的出口予以的现金补助。这种手段的问题在于它是一种
明显的不公平行为,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条款相违背,易引起别国的报复,
因此各国基本上放弃了这种显性的出口鼓励手段。隐性的出口资助包括多种形
式,如对企业开发新产品给予资助,对特定企业的新产品生产提前定货,对出
口企业提供贷款等,都属于比较隐蔽的闯接补贴形式,国际贸易融资也属于此。
但是,国际贸易融资的‘鼍苷助”,更多的是由政策性的银行来承担,这也是
由其性质决定的。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追逐利润的本性使其在融资时会更多地
考虑赢利和安全,而较少顾及诸如产业结构等问题.但商业银行也并非无能为
力,在政策性银行的弓f导耨扶持下,商业银行的融资同榉可以体现国家外贸政
策的意图,如由政策性银行给予以低于市场利率提供贷款的银行差价补贴,为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殛风险控制
提供融资的银行提供融资保险等.
显然,在自由贸易的政策下,由于国家对进出口不进行干预,政策性的融
资似无必要,只要在贸易保护政策下,政府在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才不可或缺,
但事实并非如此。那些经济已相当发达的国家,在不完全的市场竞争条件下,
政府也必须为国家利益而奋斗,它们无不借助于干预手段使对外贸易朝有利于
本国的方向发展。虽然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会随着经济实力的变化而调整,但
只要世界还投有变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或类似一个国家、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
家的政府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就有存在的理由.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参与的
国际贸易融资必将长久与国际贸易伴随.
五、其它经营环境与国际贸易融资创新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银行的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当今世界多功能、智能
型的金融产品无一不是现代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结晶,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也
不例外。科学技术在为世界商业银行创新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技术条件的同时
也为银行的创新活动注入了生机。谁率先采用新技术武装自己,就可以抢占先
机地设计出相应的创新成果,占领市场的制高点,这已经成为银行界的共识.
同时,金融是依附于经济的,经济形势好的时候,银行的经营状况就比较
好,经济形势紧张时,银行的经营就相对困难些。在经济复苏和繁荣时期,银
行资金回收快,风险性较小,而在经济衰退会经济危机时,银行资金出现坏帐
的可能增大,风险增加.
2001年发生的震惊世界的9.11恐怖事件,使本来就不景气的欧美经济雪上
加霜,经济更加衰退,以欧美为主要贸易出口国的国内外贸企业出口额大幅度
减少。而今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SAPS。也使众多进出口商遭遇到了订单的大面
积减少.由此一方面对银行贸易融资等需求量不断减少,另一方面企业销售困
难,银行融资的风险也增加。这时,银行就应针对经济不景气或突发事件,调
整融资政策,收缩放款规模,减少风险敞口.
国际贸易争端也是影响企业经营的重要因素。国家间的壁垒战,会导致进
出口业务受阻。至今经常可以见到的事实是,本国某项出口商品受到进口国的
反倾销调查,或被提高关税,本国政府即以其道反敬其身,对从外国进口到本
国的商品也施以限额或提高关税,这种措施一般短期就会生效,令企业防不胜
第三章决定和影响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因素分析87
防.如果银行在此之前以对这些企业融资或授信,很可能收不回来,至少是不
能按期收回。如果贸易制裁时间长,企业的亏损会越来越大,银行面临的损失
也越多。
产业政策的调整是导致风险变化的另一因素。国家对重点扶持的企业和产
品,在财政税收、银行信贷和海关出境等方面予以优惠。对于出口企业和出口
产品来讲,政策作用更为明显,有的是鼓励,有的是限制,而有的是禁止。银
行应趋利弊害,将融资及新产品提供给那些受国家政策保护和支持的企业和产
品上,不冒政策风险。还要对国家的政策变化有敏感性,以及时调整以避免风
险。
第三节利率、汇率与国际贸易融资创新
从事对外经济交往,必然与利率和汇率发生关系,其波动性和决定因素的
复杂性使银行与企业均对之关注有加。金融市场上许多创新工具就是源于避免
利率和汇率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而设计出来的,如远期外汇交易、远期利率协
议、外汇期权和期货等。在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中,二者也可以产生决定性的
影响,如创新产品的利率不适当或创新时汇率变化不利,就有可能影响该创新
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或使创新成果的优势难以发挥。因此,研究国际贸易融资
的创新,不能忽略了利率和汇率。
一、利率是融资成本的主要部分
融资是有成本的,从量上看,即超过融资额的那部分;从内容上看,是进
出口商从银行借款所支付的利息及相关费用的总和(对短期融资而言,成本几
乎就是利息;对中长期融资而言,费用的占比较高,甚至超过利息)。实际上,
利息和费用只是融资的直接成本,它在融资的初期即签订合同的时候就已确定
下来,进出口商可以把这一成本直接算人贸易成本,如在延期付款或远期付款
方式中,出口商的融资成本往往加在出口商品的价格中,以此向进口商转嫁这
部分费用支出。由于金融市场上利率是频繁变动的,利率风险难以避免,这部
分不确定的需要进出1:3商解决的部分,构成国际贸易融资的间接成本,它在签
定合同时可能被考虑到,也可能未予提及(短期融资)。虽然风险的结果有两个,
国际贸易融瓷戗瓤及风险控螂
即损失或获利,我们并不排除因利率变动而给贸易商带来额外好处的可能,但
从研究问题的角度出发,我们更倾向于阐述其另一面,即损失及其预防。这部
分成本难以预计,大多不能转嫁让对方来负担或分担。除此之外,融资获得的
难易程度、所耗用的时间、人力、物力以及寻租方面的支付,均属间接成本。
这些成本似乎更为“无形”,量化复杂,如果与银行交涉的最终结果是未能获得
贷款,这部分成本则无从补偿,只能挤占其它融资项目的利润.间接融资成本
在本节暂不做考虑。如果这样的化,那利率在国际贸易融资的成本比重中就是
绝对的。
(一)利率的选择和确定
在对国际贸易融资方式进行创新设计时,必须正确选择和确定利率。国际
贸易融资的利率一般以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作为计息的基础,加一附加利率
构成。这个附加利率也叫利差(margin),是银行的利润收入。伦敦银行同业拆
放利率俗称LIBOR(取London inter bank offering rate每个字中第一个字母),
是指伦敦大银行向其他银行借入或拆放款项的利率,前者为存款利率(Bid rate)
后者叫贷款利率(Offered Rate),两者差距甚小,约在0.25%一0.5%之同,贸易
融资中所参照的LIBOR是贷款利率。
在伦敦金融市场上经营欧洲货币存贷业务的银行有数百家,但有L/BOB
报价的仅限于30余家大银行,称为主要银行(Main bank)。这些银行的特点是:
本身业务吞吐量大,能替客户吸进资金,又能替客户贷出资金。在通常情况下。
如果借贷金额不大,期限不长,这些主要银行均能满足客户的要求。
由于伦敦有30多家主要银行可以报出自己的LIBOR,究竟以哪一个HBOR
为准呢?贸易融资中采服的LIBOR大都是以三五家主要银行的LIBOR报价为
依据加权平均后的利率。这三五家主要银行称为参考银行(Reference Bank)。
欧洲的主要金融报刊杂志也经常刊登一些做为主要参考银行的LIBOR报价。这
些银行通常是伦敦国民西敏士银行(National Westminster bank PLC.London)、
伦敦标准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 PLC.London)、伦敦巴克莱银行
(Barclays Bank P/_.C London)、伦敦劳合银行(LIoyds Bank PLC.London)、
伦敦米特兰银行(Midtarmd Bank PLC.London)等。
LIBOR按其期限不同,又有隔夜。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
月不同的利率。一般是期限越短,利率相对较低,期限越长、利率相对较高。
第三章决定和影响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因素分析89
但有时也会出现例外情况。贸易融资中采用的利率通常以3个月或6个月期的
LIBOR作为基础。
对于半年以内融资期限的贸易融资业务来说,大多不存在利率变动的情
况,因为贸易商自银行借款时即商定了LIBOR利率的水平。例如通常情况下,
双方约定以支款日前两个工作日伦敦时间上午11时五家参考银行LIBOR的报
价平均数为准。但对于半年以上的贸易融资来说,则存在—个固定利率和浮动
利率的问题。对于中长期的贸易融资,由于金融市场利率变动频繁,人们对市
场利率的变动趋势又难以事先作出准确的预测,贷款银行和借款人双方都想避
免蒙受因利率变动所造成的风险和损失。因此对于中长期的贸易融资大都采用
分期按市场利率变动进行调整的浮动利率。一般是每隔3个月或6个月根据市
场利率变动情况调整一次。例如出口商为增加出口,同意向进口商提供2年期
的远期付款便利,为此向银行取得一笔2年期的贷款。借贷双方商定使用6个
月的LIBOR,每半年调整一次利率,2年期的贷款,分为4个利息期,除第一
次外,利率在整个贷款期间变动3次。
在贸易融资中,除参照LIBOR做为利率基础外,有时也以其他金融中心
和货币清算中心的银行同业拆放利率为基础,例如,在新加坡使用SIBOR,在
香港使用HIBOR,在法兰克福使用FIBOR,在东京使用TIBOR。由于这些金
融市场都受伦敦金融市场的影响,所以它们的水平和变动与LIBOR有密切的联
系。
此外,在对美国的贸易中,贸易融资也经常采用以美国国内商业银行优惠
放款利率(Prime Loan Rate)为基础,加~个附加利率的利率,一般情况下美
国优惠放款利率要高于LIBOR。
附加利率的幅度,则视融资金额的多少、融资期限的长短、市场资金的供
求情况、贷款所用货币的风险,贸易对象国和贸易对象以及借款人自身的资信
高低而不同,高的可达1-2%,甚至更高,低的仅为0.75%一0.25%.在进出口
贸易中,倘若进口商希望通过出口商获得远期付款的融资便利,就需要与出口
商商定这部分附加利率,以此来控制融资成本。当然出口商也需与提供融资的
银行进行协商后,才能确定最后的融资成本。对进口商来说,掌握和了解这部
分附加利率水平在与出口商商讨价格时是有利的。
在贸易融资中,有时进口商与出口商之间会就利率问题进行反复商讨,尤
90 国际贸易融瓷创新及风险控制
其涉及到期限长,金额较大的贸易融资项目时更是此。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
银行可能也会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在多数情况下,在贸易融资中是使用浮动利率的,即前文所述每三个或六
个月根据当时金融市场情况变动一次。然而在有些贸易融资项目中,直接承担
融资费用的贸易商们为了将成本固定在—个水平上,以便对整个贸易进行成本
核算,则希望在整个还款期采取固定利率。这对期限较长的贸易融资总的来说
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在金融市场上没有长期资金的固定利率的报价,这就难以
掌握该融资成本是否真正合理。有的银行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也为了抵
御利率变化的风险,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将浮动利率改为固定利率,这类固定
利率是比较高的。贸易商们有时根据银行提供的这一固定利率报价对整个贸易
项目的利润情况进行核算,当发现仍有可观收益时,仍有可能接受银行所提供
的这一远远高出市场浮动利率水准的固定利率报价。
在实务中,一个对国际金融市场比较熟悉的贸易商往往在市场利率水平较
低的情况下愿意在贸易融资中采用固定利率,而在市场利率水平较高时采用浮
动利率。银行在对产品进行设计时应将此因素考虑进去。
(=)贸易融资中利息的计算
贸易融资中所采用的基础利率经常是LIBOR。倘若在某协议中规定所采用
的利率为支款日前两天6个月美元LIBOB+0.75%,而当时的6个月美元LIBOR
为6.125(息),贝q该协议所采用的利率为6.125%+0.75%=6.875%。
倘若该融资项下资金20万美元使用了45天后还款,则利息应为:I=Pxix
(n/360)=200,000x6.875%x(45/360)=1718.75
此处:I=利息额:P=实际用款额;i=利率;Ⅱ=实际用款天数
若上述融资款项使用期为270天,利率仍确定为半年期L1BOR+0,75%,
每半年浮动一次,贝Ⅱ该款项中涉及到两个和l息期,第—个利息期为180天,第
二个利息期为90天。在第二个利息期所选用的利率应是第二个利息期前两个工
作日银行公布的LIBOR。假设该目公布的6个月美元LIBOR为6.25%,根据
协议,第--4"利息期使用的利率应为6.25%+0.75%----7%,则该款项的全部应
付利息为:
第一个利息期:I=200,000×6.875%x(180/360)=6875
第二个利息期:I--200,0(X)x7%x(90/369)=3500
=====!===!第!三=章=决!定!=和=影!响=国I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因素分析;.‘Ill=!===!91!
到期日应还全部本利和为:200,000+6875+3500=210,375
在欧洲市场上筹资,银行放款采取利息先付的方法,也称为贴现法(Method
ofDiscoum),即借款人借款时邸由贷款银行将利息额从贷款额中扣除,然后将
扣除利息后的余额付给借款人,在贷款到期对,借款人偿还贷款额。例如某贸
易商从银行借款40万美元。期限60天,利率为半年LIBOR+0.5%(半年LIBOR
为7.25%),该银行先从贷款额中扣除利息额:
D=400,000x7.75%x(60/360)=5166.67
然后将扣除利息后的余额付给借款入:
400,000--5166.67=394833.33
贷款到期时,借款应偿还40万美元
其计算公式如下:
D=Sxlx(n/360)
P=S—-D
此处:D=贴现额;9.-=-到期偿还额,即贷款额;1=利率;n=期限;P=
借款人实得额
二、汇率与国际贸易融资创新
汇率是两国货币的比价,是用~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国际贸
易中,由于涉及对外结算,所以汇率成为进出口双方最为关注、也是对双方产
生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汇率的选择是在进出口商签订合同的同时就确定的,
进人贸易融资这个环节,选择的余地就基本不存在了。但前期所选择的货币产
生的影响却始终存在,一直贯穿于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分析汇率对国际贸易
融资的影响,不仅对进出口商十分重要,对提供贸易融资的银行来说也极具意
义,特别是银行在向市场推出新的产品时,要充分考虑这个贸易商非常敏感的
汇率。
(一)汇率与商品价格
汇率变动必然会对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水平产生影响。如果本国货币汇率
下浮,由于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上涨,一方面可使进口减少,但是当进口商品
的价格上涨影响刭非外贸商品的价格时,就会带动国内一般物价的上升,从而
引起一系列负效应:由于本币贬值,使进口商品按本币计价立即上涨,无论迸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口最终产品,还是进口原料、.半成品,其价格都必然上涨。。这将引起使用进口
原料加工的商品价格上升,进而推动与进口商品相类似的国内商品价格上升;
如果进口的是消费品,进口品价格上涨会刺激国内工资水平的提高,间接增加
本国产品生产成本,最导致国内物价水平的提高。本币贬值,引起物价水平上
升,还与该国对外依赖程度有关。进口商品(主要是原料、消费品)占本国国
民经济的比例越大,则汇率变动对这些进口商品和国内有关商品价格变动的程
度就越深,反之,一国对这些进口商品和类似商品依赖程度越低,则影啊该商
品价格变动的程度就越小。
如果本国货币汇率上升,该国进口商品以本国货币计价,价格降低;无论
是进口最终产品,还是进口原料、半成品,其价格都会下降,因而也刺激了进
口。
汇率变动,还会对出口商品国内价格发生影响。如果本币汇率降低,外币
汇率升高,则外币购买力提高,外国进口商就会增加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
如果本国出口商品的增产潜力不大,供应数量不能相应增长,则出口商品的国
内价格必然会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反之,假如出口商品的供应量可以增加,出
口商品因内价格的上涨幅度则较小。如果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则外
币购买力下降,可能引起国外对本国出口商品需求的减少,从而引起出口商品
价格的下降。在初级产品的出口贸易中,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汇率变动对国内其它商品的价格也会产生影响。在经济高涨时期,由于国
内外需求的增加,进口增多,对外汇需求增加,外汇汇率上涨,从而直接导致
进口商品价格提高,闯接导致出口商品价格逐渐跟进,并在这个基础上,影响
其他产品价格的提高,推动整个物价水平的上升。又如当本币升值时,厂商出
口商品的分销价格抬高,就会触发工资和其它成本价格呈现上升。如果不采取
措施,经过一段时间,工资和成本的提高会波及到出口品的价格上,削弱本币
汇率下降带来的竞争好处。
由于汇率对价格的影响因国家不同而表现不同,所以汇率对于升值和贬值
国家的价格影响呈现出不对称性。美国经济学家拉弗(A.B.Laffer)和蒙代尔(R.A
Mundell)提出这种观点,他们认为,根据价值规律,国内价格水平等于外国价
格水平乘以汇率,这种关系至少在不同国家的外贸商品的价格上反映出来。但
汇率变化对于外贸商品的相对价格水平的调整将迅速产生作用,这样,汇率贬
第三章决定和影响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因素分析
值国将承担价格水平调整的主要后果,即货币贬值国的出口商将按汇率贬值的
同一比率提高出国商品的国内价格,以防止其收入的实际购买力的下降。此外,
货币贬值国其他商品甚至工资对汇率的变化也会有所反应。与此对照,汇率升
值国则较少可能使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至汇率升值幅度,升值国其它商品的价格
也将不下跌或下跌很少。这就是忙率变动对于升值国家和贬值国家的价格影响
的不对称性。
(二)汇率与生产成本
本币汇率下浮,既然能够改变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使进口品的本币价
格上升,就会直接影响以进口品为原料或半成品的产业部门的生产成本。首先
是影响原料主要靠进口的企业的生产成本;当进口商品作为资本货物(机器设
备)时,也会引起生产成本的提高,这将导致企业名义工资水平上升。若厂商
把生产成本(原料、半成工资)的增加,转移到生产出来的商品价格上,一方
面影响商品的销量,另一方面会带动其它厂商的产品成本和出厂产品价格的提
高。反之,如果本国货币汇率升值,则会使进口商品的本国货币计价便宜,如
果以这些进口品作为设备和原料进行生产,则会使相关产业部门的产品成本下
降。
本币汇率下浮,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而使国内同类商品价格上涨,使用
国内同类商品作为生产设备和原料的企业,其生产成本就会增加。本国货币对
外贬值后,进口商品的国内售价缓慢增加,当这种增加无法抵销进口成本的提
高时,本国的进口商就会亏本。总之,汇率变动直接影响企业计算考核经营成
本和把握经济效益,使企业有时不得不重新考虑生产成本和收益。企业必定会
精打细算,压缩开支,降低对商品(尤其是进口商品)的需求。
(三)汇率与国际竞争力
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它可以用该国商品
的国际市场价格与国内市场价格的眈率来表示。如果国_内市场价格相对于国际
市场价格下降了,竞争力就加强了。设竞争力为c,P0为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
P为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一国国内商品的单位是:国内货币单位,单位产出:
国际市场上商品的单位是:美元,单位产出:再设R为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
即本国货币单位,美元)。由此,竞争力可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国际市场价格与国
内生产价格的比率表示: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夏风险控制
O=R。P/Po
从上式可知,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取决于三个因素:—是商
品的国际市场价格P,二是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Po,三是汇率R。这三个因素
中,无论哪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引起C值的变动。其中,P我们是左右不了
的,假设它是即定的,我们能控制的是R和P0。在P和P0即定的条件下,本
国汇率下浮导致R的数额增大,而使竞争力提高。这将扩大国际市场对本国商
品的需求,从而使商品在与同类商品相比取得价格上的优势。将上面是公式变
换,可写成:
p=CP0/R
在商品的竞争力C和国内价格P0一定的条件下,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与汇率
数量成反比,即当一国汇率下浮数额增加时,其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降低:反
之,当一国货币汇率上浮数额较大时,其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提高。这说明汇
率的变动将导致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变化。
(四)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
汇率既然影响到成本、价格及国际竞争力,显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巨大
的,有必要对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作一概括。
1、影响汇率变化的长期因素
长期因素是指那些在较长时间内对汇率的变化起作用的因素,它们决定汇
率的基本走势。长期因素主要指:
(1)经常帐户余额。当一国经常帐户盈余时,该国货币有升值趋势;当
一国经常帐户赤字时,该国货币趋于贬值。由于利率、心理预期等短期因素的
干扰,经常帐户余额与汇率之间的这种关系受到干扰,只能在长期内发挥作用。
(2)通货膨胀率差异。当一国发生通货膨胀时,该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
量下降,随之货币贬值。在此,通货膨胀率的相对水平远比绝对水平重要。若
参照国的通货膨胀率比本国更高,则相对参照国货币,本国货币还会升值a
对一国而言,通货膨胀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其汇率。例如,高通货膨
胀率会提高出口商品、劳务的外币价格(在初始汇率水平),削j碍本国商品在国
际市场的竞争力,引起出口减少,从而影响经常帐户余额;通货膨胀率差异还
会通过影响人们对汇率的预期,影响资本流动。如果一国通货膨胀率较高,人
们就会预期该国汇率上升,于是会进行货币替换,即把手中持有的该国货币转
第三章决定和影响国际贸易融赍创新的因素分析
化为其它货币,造成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实际贬值。由于通货膨胀率对汇
率的影响总要通过其它变量才能得到实现,所以这种影响的表现需要较长的时
期。
(3)经济增长率差异。国内外经济增长率差异对汇率变动的作用是多方
面的,对商品、劳务的进出口而言,一方面,当一目经济增长率较高时,意味
着收入增加,从而进口增加;另一方面,高的经济增长率往往伴随劳动生产率
的提高,这会使生产成本降低从而本国产品的竞争能力增强,有利于出口,其
净影响要看两方面作用的力量对比。经济增长率差异也会对资本流动产生影响,
一国经济增长率高时,国内对资本的需求较大,国外投资者也愿意将资本投入
这一有利可图的经济中,于是资金流入。总的来看,长期中,高的经济增长率
会对本国币值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并且这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长。
2、影响汇率变化的短期因素
影响汇率的短期因索主要是一些左右短期资本国际流动的因素,包括:
(1)利率。作为资本的价格,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金融资产的供求。同
通货膨胀率对汇率的影响一样,重要的是利率的相对水平而不是绝对水平。如
果一国的利率水平相对于它国提高,就会刺激国外资金流入增加,本国资金流
出减少,造成本国货币供给减少,货币需求增加,本国货币升值。此外,由利
率引起的资本流动还必须考虑未来汇率的变动,只有当利率的变动抵消了汇率
在未来的不利变动之后,金融资产所有者仍有利可图时,资本的国际流动才会
发生。现在,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大大超过国际贸易额,因而利率差异对汇率变
动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
(2)中央银行干预.各国货币当局为保持汇率稳定,或为操纵汇率的变
动以服务于某种经济政策目的,都会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如在外汇市场买进
或卖出外汇,或发表影响对外汇心理预期的声明等。这些行动虽无法从根本上
改变汇率的长期走势,但对汇率的短期走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80年代以来,
西方各国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的联合干预已成为影响汇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
素。
(3)预期因素.预期因素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索。随着国
际资本流动的规模日益庞大,预期因索对汇率的影响越来越丈。预期因素有变
化快、影响大和自我实现的性质,当人们预期某种贷币将贬值时。市场上很可
国际贸易融赍创新及风险控翩
能立即就出现抛售这种贷币的行为,使市场上这种货币供给大于需求,货币应
声而贬。
三、融资成本的确定
任何一种融资方式都要付出一定代价。站在投资者的立场上,他要为他所
投入的资金谋取报酬,无论这种报酬是以利息表现还是以股利或资本利得到表
现,都是资金利益的具体体现:而站在融资企业的角度,它为筹资而付出的各
种代价,不论是发行费用,支付利息或殷利,甚至是分割权益,尉都是企业为
筹资丙付出的代价。在长期资金筹资方面,付出的代价就是资本成本费用。在
企业中如果同时有多种筹资方式可供选择,那么资本成本费用,一常常是决定应
用何种筹资方式的主要因素。对于同一种类的筹资方式,企业要做出决策选择
是比较容易的。例如某个企业举债筹资,同一种举债筹资方式一家要求的利率
是8%,另一家是9%,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一般总是选择低成本的筹资
途径。但在不同筹资方式的情况下,事情就并不总是那样简单明了,投资者愿
意把资金投入到企业中去,同企业所用的金融工具(或权益)的风险性和资金
收益率的高低有关。对企业来说,也要考虑各种筹资方式对它的利害关系,这
些利害关系正好同投资者的愿望相矛盾。比如,企业发行普通股用股权资本筹
资,从企业方面来看,在财务上是一项风险性较小的筹资方式,而从投资者方
面看,刚好相反,而这些矛盾包括金融资产的风险性、机动性、控制性以及其
市场动态等等都要反映到企业的资本成本费用上来。资本成本费用的高低,同时
也决定了企业资金运用的方向和范围。
从财务报表观察,资产负债表中左方任何一种资产的增加,企业增加固定
资产,就要增加负债或股权,由增加资产所带来的收益能否同增加负债或股权
所花费的代价相抵,这是企业进行长期投资决策的关键所在。各种筹资方式的
成本费用是不相同的,它们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不同,企业综合的资本成本费
用又会有不同表现。在多数情况下,企业长期资金筹资主要是在负债筹资(包
括债券)、优先股筹资和普通股筹资三种类型中做出选择。国际上把这三类资金
来源称为资本因素,与此对应的筹资成本费用称为因素成本。当然,每一种类
型中又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的融资成本又有所差异,这在融资决策中都是
值得进行比较和分析的。为了便于分析,首先将上述各种因素成本的有关定义
第三章决定和影响国际贸易融资刨新的因素分析97
用符号表示如下:
l(d:企业新负债的利率硪前负债的因素成本。
Iq(1-T):税后负债的因素成本,其中T为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在计算
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时要用l【d(I-T)。
K口:优先股的因素成本。
K,:留存收益(保留利润)或内部权益的因素成本。
K:发行新普通股后资本权益的因素成本,相对于K,,也可称为外部权益
因素成本。
K:ke和h增量资金时两者的加权平均成本费用。
勋:综合资本成本,或综合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它是各种资本结构比例在
一定条件下所表现的平均筹资费用,这意味着综合资本成本同资本结构有密切
关系,在考察企业的投资效益时,也要用综合资本成本去比较。
F:筹资费(也称融资费)是指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如向
银行借款而支付的手续费,或委托金融机构代理发行股票、债券而支付的注册
费和代办费等。
D:使用费,使用资金的企业向资金提供者支付的报酬,如股息、红利、
利息、租金等等。
P:筹集的资金总额。
f:筹资费率(即筹资费占筹集资金总额的比率)。
为了使不同数额的融资便于比较,资本成本通常以相对数即资本成本率表
示。资金成本率的一般公式如下:芷2孟≥或K2i南
不同融资方式,其资金成本亦不相同。融资决策之核心在于:在及时充分
地满足企业或公司生产经营所需的前提下,选择最佳的融资途径及资金组合,
以使资本金最低。因此,首先要正确计算资金成本,同时计算资金利润率,只
有后者大于前者,其融资——投资才构成良性循环,给企业带来利润。当考察
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成本时,有两点是需加以区别的:
(1)由于企业筹资的范围跨出国界,筹资渠道的可能性增加了,国际筹
资的激烈竞争有可能降低企业的综合筹资成本费用。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殛风险控翩
2S%
15%
13%
10%一田际筹赍的
瓷本成本曲线
sf/
/ /充分开放市辐
/∥幽嚣成本
咚孽
0 10 20 30 40 50 ∞
资本预算(百万元)
不同资本市场筹资的资本成本曲线
如图所示,S。表示企业在纯国内资本市场筹资时随资本预算额加大而变化
的综合筹资成本费用曲线;Sf表示企业在国际上筹资时的综合资本成本费用曲
线;su表示企业在完全开放的国际资本市场上筹资时的筹资成本费用曲线;
DD’为企业按投资项目内含报酬率高低排列的曲线,投资机会项目排列的次序
愈往后,累计资本预算总额愈大,而项目的投资报酬率也愈低。
三种市场筹资出现三种资本预算状况:①对仅仅在国内资本市场筹资的企
业而言,由于市场的资金来源有限,企业最优资本成本费用必然较高。在本例
中,它的最佳筹资成本为ss与DD’线的交点I(d,即资本成本同投资报酬率相
等时为20%,其资本预算额为4000万元,超过此数的任何投资机会,其投资
报酬率都将低于资本成本。②如企业能转向国际市场筹资,资金来源比在国内
市场多,其筹资成本曲线sf将往右移,同DD’线的交点也将移至Kf。此时的资
本成本变为15%,由此,可以投资的项目也增多,资本预算额可以扩大到5000
万元,即其中约有2000万元可在国际市场以低予15%的资本成本筹资。③企
业如能在充分开放的国际市场上筹资,资金来源更为广泛,其筹资成本线S。
将更低,同DD’线的交点将移至磁,筹资成本同投资报酬率都是13%,即投资
报酬率为13%以上的项目都可以投资,因此,资本预算可扩大到6000万元。
从上述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国际筹资比国内筹资在资本结构最佳选择的幅度
上要宽得多.
(2)国际筹资的负债成本费用,同国内筹资的负债成本费用在计算方法
一第三章决定和影响国际贸易融盗创新的因素分析99
上不同。国际筹资的负债成本费用还应考虑汇率变化所增加的成本.因此,其
计算公式应为:
负债成本K:i=外国货币筹资利率%×(1+汇率变化增加率)+汇率变化增加%
或,负债成本Ki=【(1+外国货币筹资利率)×(1+汇率变化增加率).1]x100%
例如欧元债券的年利率为8%,预计欧元对美元汇率将递增4.13%,则其负
债成本费用应为:
负债成本费用Ki=(8%x1.0413)+4.13%=12.4616%
在考虑税负节约后,本列所得税率T=46%
负债成本费用=Ki(1--T)=12.4606%(1—46%)=6.7286%
四、融资成本最低化原则
根据西方金融理论,当资本市场有效运转时,对于从事投资的公司股东来
说,项目的价值并不取决于用来为该项目融资的实际方法和策略。不同的融资
方式不会带来融资成本的差异,不同来源的资金风险调整后成本基本保持一致。
然而事实上,资本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各国政府广泛、深入的经
济于预促使统一的国际资本市场细分为众多的差异化市场,不同来源的资本成
本并不只因风险不同而不同,某些来源的资本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而另一些
则要缴纳税收,而且利用不同融资或筹资所筹措的资金所承担的税负也往往不
相同,这就为企业实行全球融资成本最低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企业为了实现融资成本最低化,主要通过避免或减少纳税,尽量利用各种
补贴贷款和争取当地信贷配额等策略原则。
——企业国际融资的一个有利条件就是可以通过适当选择融资形式、融资
货币和融资地点避免或减轻纳税负担。在融资上,支付国外债务的利息都可享
受税收抵免,而红利支付则不能享受同等待遇,因此母公司以债务形式而不是
股本的形式向国外子公司提供资金就具有某种税收优势。
融资货币的选择。国际费雪效应理论认为:不同货币利息率的任何差别都
将为同期货币汇率的变动所完全抵消,即任何货币的利息之差基本上等于两者
的远期升水或贴水。因此从理论上讲,无论选择哪一种货币进行融资,都不会
影喻融资的成本。但事实上,由于国际资本市场并非完全有效运行,国际费雪
效应很难实现,如果再考虑到税收因素以及各国对外汇损益课税规定的差异,
100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不同的融资货币会给企业的融资成本带来很大的不同。
融资地点的选择。为了既能避免过度纳税负担,,又能在欧洲货币市场上处
于较佳的融资地位,一些公司把融资地点(金融子公司)设在一些不征或少征
利息(股息)预提税的国家,再将所筹资金通过内部交易或其他渠道转移到母
公司或其他子公司,以减少公司整体的融资成本和纳税负担。
——尽可能利用优惠补贴贷款。各国政府为了鼓励本国产品出IZl,优化产
品结构,扩大劳动就业等目的,往往提供一些优惠补贴贷款。跨国企业可以利
用其全球经营网络,做出适当的投资与购销安排,以充分利用这些优惠贷款。
——绕过信贷管制,争取当地信贷配额。各国政府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本国
金融市场实施干预。当一国发现资金流出过度时(通常此时当地的利率处于过
低的状态),其政府便可能对外资企业在当地金融市场筹借资金实施信贷配额管
理。因此,如何绕过这些信贷管理措施,并争取尽可能多的配额,是跨国企业
管理人员的一大职责。
总之,融资成本最低化的理论,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强调利用外资企业以
适当的形式、适当的货币和适当的地点进行融资,尽可能降低融资成本,以提
高竞争能力。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及风险控制lol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及风险控制
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中广为存在的现象之~风险,早已为
人们所熟悉,在深深领教风险危害的进程中,人们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观念普遍
地提高。人类对风险现象的最早认识是源于由出口贸易引起的海上运输,因为
海上运输事故发生率高,使地中海沿岸国家在14世纪以前就萌芽了风险的意
识,而在17实际发生于伦敦的一场大火,又使得人们的风险视野从海洋扩展
到城市生活中。显然,国际贸易的风险是自古就有的,作为国际贸易延伸而来
的国际贸易融资,虽然相对于其它融资方式而言,风险要小一些,但风险是存
在的,不仅存在,还较为复杂。对这些风险进行研究,有助于降低可能的损失,
使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在更低的成本下运行。
第一节国际贸易融资及创新风险的特征分析
一、风险的定义及属性
出于不同的角度,人们对风险的理解是有所区别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以
下四种:
(1)风险视为给定条件下各种可能结果中帮种较坏静结果,这种理解经
常出现在保险与风险管理的业务实践中:
(2)风险视为给定条件下各种可能结果中,较坏结果出现的可能性,进
行证券投资及金融市场监控时,往往使用这样的概念;
(3)风险视为给定条件下各种可能结果之间的差异,与前面的理解不同
的是,它既未把坏的结果本身当作风险,也不把它出现的可能性当作风险;两
只是将与好的结果之间的相对差异当作风险;
(4)风险直接视为事情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即如果某项行动其过程和
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则说该顼活动有风险。
以上四种不同表述的风险,可以概括迄今所见到的对风险的种种不同的理
解。第一种勰释与坏的结果对应,而坏的结果往往要折算为经济损失或货币数
量损失,因此在性质上可把按这种意义理解的风l佥称之为数值风险。第二种解
102 国际贸易融资铷新豆风瞻控嘲
释与较坏结果的发生概率相对应,因此我们把这种按照较坏结果发生可能性来
理解的风险,直接称之为概率风险。第三种解释把好坏结果的差异视为风险,
而由于不同结果将被视为某一随机变量的取值,放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可用方差
来刻划,因此这种意义上的风险可称之为方差风险。第四种理解其实是一种笼
统即缺乏具体特征的关予风险的解释,把风险直接说成非确定性,而又未对后
者给出严格定义,因此我们把这种意义上理解的风险称为抽象风险。
数值风险、概率风险、方差风险和抽象风险反映了目前在风险分析、管理
和控制等方面基于不同的目的、要求和认识而对风险问题做出的不同解释,由
于本文所研究的风险并非建立风险理论,只是要满足融资业务中处理风险的需
要,所以上述理解都是正确的。但从风险的属性上看,下述的定义似乎更能揭
示风险的实质。即:人们对在以特定利益为目标的行动过程中,若存在与初衷
利益相悖的可能损失,则由该潜在损失所引致的对行动主体造成危害的事态,
便称作该项行动所面对的风险。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归纳风险的特有属性是:
(1)隶属性。所谓风险的隶属挣,是说凡风险皆有其明确的行为主体,
且必被置于某~目标明确的行动中。可以说没有一种风险不与人的某一行为或
行动相关,即使来自纯自然灾害的风险也不例外。例如,地震对其波及范围内
生活和从事各类活动的人造成伤害,海啸与沿海地区人们的生活与活动相关,
雪崩对于登山者是巨大威胁,等等。而反过来,当地震、海啸、雪崩等发生时,
如果它们的效应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一概不影响到行为人和行动者,那
么它们就不在这类人中构成风险。事实上,如果地震一类事件发生在丝毫不影
响人类生活的那种无人区,这类所谓的自然灾害就不应当再被称作自然灾害,
而只应当被称作自然现象。保险范围的风险尚且如此,其他经济活动范围以至
非经济的活动范围所涉及的风险,其与行为主体的隶属关系,以及与行动过程
的依赖性将更加明显。你不买股票就不承受赔钱的风险,你不做生意就不承担
亏损的风险。总之,所有风险都依赖行为主体而存在,永远没有那种非行为主
体的孤立的风险。
(2)危害性。所谓风险的危害性,是指风险引致的所有可能损失即潜在
损失对行为主体造成的威胁,这种威胁致使行为人焦虑、恐惧,并由此而导致
行动选择的非理性和资源配置的低效性。在这里,危害性的原因来自予潜在损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锄新的风险殛风险控制103
失而非既定损失或已发生的损失。所谓潜在损失是可能发生但不一定发生的损
失;而既定损失是一定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损失。它或者是因为行为人的某种追
求而必须且情愿付出的既定代价,或者是因为预期的可能潜在损失真的变成了
现实。前者损失既定本不存在风险,后者潜在损失变成事实,从而风险已被释
放,其结果,无论那一种情形,均不再构成风险。因此,既定损失或已经发生
的损失,虽然对行为人有损害甚至有严重损害,但却不属于潜在损失即风险对
行为人所造成的那种危害。危害性的另一特定的意思是指风险最终释放之前潜
在损失带来的威胁,其中威胁是否严重或严重程度多大,取决于可能损失的大
小外,还取决于行为入对这种威胁的体验或反应。风险危害性所导致的不良效
应有两种:一是行为人为之焦虑、恐惧而身心受损,严重者甚至神经失常;二
是行为人面对损失威胁时行动选择的非理性和资源配置的低效性。例如殷市暴
跌时在低价位斩仓割肉,一旦反弹变成空仓,心中一慌又在高价位跟进,结果
再次下跌复又斩仓而损失惨重.
(3)并协性。所谓风险的并协链,是说任何存在于某一行动过程而对行
为人造成危害的风险,总与该行动试图实现的目标利益相反相成。换句话说,
行为人之甘愿冒风险,总有其特定利益为背景。股市有风险这是入尽皆知的,
大陆几千万普通股民把用自己血汗挣得的钱尽数投入股市,经常赔钱却仍一往
情深,他们为的是什么?说到底,无非是因为股市存在赚钱甚至赚大钱的机会。
所谓风险与机会并存,风险大则机会多,其道理正在这里。
当然,我们所说的机会是广义的,它等同于可能获取的目标利益。在传统
的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中,灾害一类风险并不对应于企业经营括动中那种投机获
利的机会,也就是说,灾害风险并不与投机机会并存。但如果我们把企业生产
经营活动因灾害风险得以妥善控制和处理从而能以一种良好态势运行也视为
一种赢得的机会,那么,灾害风险的确与这种视会相反相戎。事实上,企业能
在火灾一类灾害风险被妥善处理之后,使生产经营得以正常进行,这正是企业
总体目标中必不可少的分项目标之一。
以上三种属性,即隶属性、危害性和并协性,其所包含的特定内容,便是
风险这一事物区别于他种事物的特有属性。其中危害性在三种属性中是决定性
的,是风险的本质属性.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庭风险控钢
二、国际贸易融资及创新的风险特点
1、风险的行为主体是提供融资的银行或金融机构。银行在向进出口商提
供各种长短期贸易融资时,由于市场、政策等情况的变化,以及来自进出13商
信用方面的原因,有可能使融资款项难以收回,或在处理质押的单据(货物)
时因商品市场的变化遭受损失。显然,如果不提供融资,则银行不会因为市场
的变化而成为风险的主体,Ep银行不会有任何的风险。而一旦发生了融资,银
行就有可能成为进出口商风险的被转嫁者。
另一方面,不提供贸易融资创新的银行其风险要比提供创新者的小,因贸
易融资创新涉及的关系较为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没有形成成熟的市场和发
现规律。
2、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危害性。不能收回或不能按时收回贷款本息是银
行从事放款业务以来所不能杜绝的事情,风险意识在银行界已是根深蒂固。因
此,作为风险行为人的银行面对损失的威胁,不得不进行严格的风险管理,贷
前的审查、贷款使用中的的跟踪无不占用了银行大量的资源,提高了贷款的成
本,降低了收益;而具体经办人为此产生的焦虑、疲惫也构成风险危害之一。
3、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并协性体现在银行对利益(主要指的贷款利息)
的追求上。正因为融资是有偿的信用行为,借款人在到期时有义务归还本金并
支付利息,此利息正是银行所追求的。一般情况下。银行的贷款利率总是高于
存款利率,风险的背后有丰厚的利润的吸引,即使风险存在,银行也是乐此不
彼,并且还不断创新,以求更多的利润。
三、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分类
国际贸易融资是为进出口服务的,缘于进出口的任何风险,都有可能成为
银行的风险。两进口和出口都十分复杂,在进出口的过程中,只要有一个环节
出现疏忽,或发生不可抗力,都可能会酿成潜在的损失。以出口为例,每笔出
口交易都要经过洽谈、签约、包装、检验、装运、运输等各个环节,虽然每个
环节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自然和人为因
素的影响,使进出口贸易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潜在风险,在国际贸易融资时往
往就以借款人拒付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的有以下几种:
1、操作风险(Ope.a-ations Risk).通常被定义为:与银行内部操作方法失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瓷创新的风险及风险控制10'3
误或不当,或与银行工作人员失误等因素相关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操作风险是指银行是否有能力在获利的前提下提供
金融服务的风险,这种能力由银行提供金融产品的能力及银行控制运作成本和
运作风险的能力组成。狭义的操作风险是指银行工作人员在业务操作环节中的
失误或违规操作面引起的风险,口p过失操作风险和违规操作风险。过失操作风
险是由于银行工作人员在业务操作中的疏忽行为即法律意义上的“过失”所导
致的风险,违规操作风险是由于银行工作人员的“敌意”行为给银行造成的风
险.这种风险属于管理风险。
2、当事人的信誉风险
国际贸易融资涉及许多当事人,任何一个当事人发生信誉闻题,都有可能
给银行带来风险:
(1)进出口商的信用风险。如进口商单方面修改或撤销订单以及发生资
金困难,现金流量不足,无力支付合同或信用证项下的款项;出口商无力或不
愿意交货、交货不合格或在撤销合同后不归还预付款等。一旦发生了上述情况,
而银行已为遭受风险的一方提供了融资,很可能会由于进出口商的信用问题而
使融出的资金的安全受到影响。
(2)同业风险。建立广泛的代理行网络是银行开展国际结算业务的基础,
因为一国的银行不可能直接与国外的客户打交道,不同国家之间资金的转移
必须通过银行间的转帐才能完成,如与之进行业务联系的对方银行的信誉有问
题,同样会造成资金的损失。
如在信用证项下的融资业务中,信用证的开证行因破产或丧失偿付能力而
对出口她银行构成的风险就是同业风险。出口商提供相符单据后,能否从开证
行处得到付款,要视开证行是否实力雄厚、经营稳健,具有良好的信用基础。
但在西方一些国家,银行破产时有发生,即使一些历史悠久的大银行也不例外,
因此开证行倒闭的风险是存在的。开证行一旦倒闭,除非出口商能凭合同要求
买方付款或出口商有资金实力愿意归还(但既然叙做了出口融资,大多数情况
下的出口商,其资金是很紧张的),否则。提供融资的银行遭受损失几乎是不
可避免的。
有时开证行并未倒闭,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亏损严重,于是便不顾信誉
千方百计地赖账。有时开征行会根据进口商的要求,无理拒付或对单据严加挑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殛风睑控镧
剔,找出不符点,迫使出口商降价,或协同进口商要求法院冻结信用证项下货
款的支付。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可根据国际惯例据理力争,迫使开证行支付本
想拒付的货款,但实际情况是,能如愿以偿的很少。
(3)诈骗风险。任何时候、任何国家,总有一些投机诈骗分子利用可乘
之机进行诈骗活动。特别是在对外开放领域日益扩大,金融国际化、自由化以
及科技不断进步的当今社会,金融诈骗呈现出隐蔽性强、金额巨大、专业化程
度高等特点,诈骗分子利用先进的技术、高超的手段将诈骗活动掺和在正常贸
易中,另人难分真伪。欺诈也是一种风险,与违约等一般性风险相比,其危害
更大。
什么是欺诈行为?其要害在于其主观存在恶意,它是以不公平或不正当的
途径获取实质上的利益。欺诈活动发生后,不仅会给当事人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而且会使其信誉受到影响。若某家银行在诈骗中上兰j受骗,且损失巨大时,将
使外界产生该银行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内部管理混乱的印象,从而导致人们对
其失去信心。铡如有的银行开出的信用证不为国外银行接受,或者要求对信用
证加具保兑,这都是诈骗活动引起的不良效应。欺诈不仅引起国际商界、银行
界的重视,也使各国政府采取了措施。有些国家通过了专门的防止国际贸易及
金融欺诈的法律(我国的新刑法也有金融诈骗犯罪的规定);有的国家则专门
成立禁止国际贸易和金融欺诈的机构.因此,识别和防止国际贸易和金融欺诈
是值得高度重视的。
(4)法律风险.这里的法律风险一是指适用法律存在的争议风险。在国
际结算业务中,国际惯例被认为是从事该业务的国际语言,它规定了特定的国
际经贸话动中的行为规范,有利地推动了国际经贸活动的发展;又由于国际惯
例不涉及国家主权,用它来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调整经济关系、解
决经济纠纷时,可以避免法律上的冲突。但另一方面,颁布国际惯铡的国际商
会只是一个国际性的民闽经济组织,不具备国际法上的主体资格,因面不具有
在国际上的强制执行权。如果在合同中或信用证中有明文规定,则按规定条款
办理,其效力优先于国际惯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5条规定,
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所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
vCPS00就属予国际惯铡,只在信用证声明适用时才发生效力,有时即使有关信用证依据UCPS00愀是有效的,但如违反对其有约柬力的法律的强制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及风险控制107
:I——————————————————————。————————————————————————i!=!=!
性规定,仍是无效或无法执行的。例如,尽管信用证依据其所选择的UCPS00
有效,但如违反了有关国家的外汇管制法、进出I:l法等,则当事人也不能执行,
特别是对那些外汇管制较严的发展中国家。
二是指在我国特定的环境下,由于法制不健全,在处理当事入的权利和义
务时,有可能没有法律依据,如在信托法未颁布前,信托收据项下的法律纠纷
就很难处理,银行作为信托人,其权利能否得到保障,一直存在许多疑问,由
此产生的法律纠纷不得不防.
以上的风险也是贸易融资创新和运用过程中的风险,如果有不同,那就是
后者的风险更大,一旦失败,还要承担相应的研发和推销的成本。
第二节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基础工具的主要风险分析
金融创新,包括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有一个特点,即“延续性”,任何一个
新的品种都与业已存在的品种有联系,甚至有一些还是通过基础工具的交叉组
合而捏合成的。这样,融资产品的风险意:会有共性,在创造新产品时,其风险
随之被‘‘怠fj造”了出来。分析贸易融资基础产品的风险,有助予在设计和应用创
新产品时,严加防范,将所有显现的和潜在的风险因素都考虑进去.
一、打包放款的风险——受益人不交单
(一)打包放款的性质
打包放款无疑是银行对出口商的贷款,但对其属性的认识,人们还是有争
议的。长期以来,理论界和实务部门都将其视为质押贷款,即以信用证为质押
或抵押的贷款,实际上,它是一种信用贷款。
首先,不可转让的信用证不能作为质抨权物。根据UCPS00,信用证是进口
方银行应进口商的申请向出口商开立的凭规定的单据在一定期限内支付一定金
额的约定或承诺,是一种由银行保证付款的结算方式.出口商作为信用证的受
益人,的确有凭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从开证行处获得贷款的权利.但这种权
益是不能转让的,对于受益人以外的第三者,开证行的付款保证没有任何意义.
丽根据我国的《担保法》,可以质押的权利恰恰必须是可让与的,其第七十五条
所列举的票据、提单、股票、债券以及专利权、著作权等无不具有流通转让性。
108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翩
所以,以信用证为质押物的依据不足。
其次,可转让的信用证能否作为质押权物?按信用证项下的权利是否可以
转让,信用证有转让与不可转让之分。不可转让的信用证不可作为质物,那么,
可转让的信用证呢?所谓的可转让信用证,是指开证行授权出I:Zl地的银行在受
益人的要求下,将信用证的权利(即出运货物、交单取款的权利)全部或蔷簪分
转让给第三者的信用证。这里原证的受益人为第一受益人,受让^为第二受益
人。这种信用证往往是中间商使用的,它先从实际供货人处购进货物,然后向
最终的买主交货。为了保守商业上的秘密,中间商通常并不将信用证直接开给
第二受益人即实际的供货者,而是要求开证行在开出的信用证上加上可转让条
款,使之可将信用证转让给实际的供货人。由于具备了转让性,似乎可以作为
向银行融资的质押物。但是,UCP500对可转让的信用证是有一系列规定的,这
些旨在维护进口商的利益的规定,恰恰又限翩了信用证的质押。其中最有影响
的规定是;信用证只能转让一次(虽然信用证在转让时可转让给两个以上的人,
第二受益人却不能再转让,仍是限制转让)。由于只能转让一次,对于第二受益
人来讲,该信用证实际上是不可转让的;面对于手中元货的中阊商来说,既然
要转让信用证,由第二受益人直接备货出运,也不可能以信用证去申请打包放
款。所以,名义上可转让的信用证同样不能作为质押权物。
最后,信用证不是有价证券,本身不能出售。根据担保法的解释,当债务
清偿期满,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质权人有权以质物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
质物的价款优先获得清偿。一旦出口商获褥融资后,不去装运货物并向银行交
单议付,即出口商违约时,提供贷款的银行由于并不从事国际贸易。也不处理
信用证项下的货物,加之没有物权单据在手(也不可能有),仅凭一份信用证,
既不能转让,又不能拍卖。而且,信用证是一个有条件的银行信用保证,只有
满足了信用证的要求,才能收回贷款。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出口商未能满足信
用证的全部条件和要求,开证行就可以不实现其村款承诺,这时信用证形同自
纸一张.
所以,打包放款实际上是无质押的信用放款,是放款银行在收到开证行合
格信用证的前提下向信用证受益人提供的专项用于出口备货的资金融通。还款
的保证是开证行有条件的付款承诺,即在受益人提交与信用证相符的单证后,
以开证行付款归还打包放载本息。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疑风险控制109
(二)单据质量决定风险程度
既然开证行付款承诺是有条件的,放款银行就面临着风险。因为开证行的
付款是以受益人提交单证相符、单单相符的合格单证为前提,银行可能面临信
用证受益人提交不符点单证遭到开证银行拒付,以至于无法清偿打包放款本息
的风险。更为严重的是受益人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未能在信用证效期内交单.
比如,(1)没有有效组织货源,无法在信用证效期内备货装运;(2)打包放款
挪作他用,根本没有组织备货:(3)开证申请人与受益人合谋,骗取打包放款
资金。总之,在受益人不按期交单的情况下,放款银行就失去了来自开证行的
付款保证,面临着收不回本息的危险。
在香港,银行在从事此项业务时,往往要求出口商提交信托收据或承诺向
银行提交以银行名义存仓的仓单,以取得货物的所有权。如果出口商未能装船
交货,从法律上讲,银行有权处理货物,银行对装运后的货物也有所有权.然
而,由于放款在前,购货在后,银行是很难控制货物的。加之信用证一般都有
可以在任何银行自由议付的条款,出口商凭合格单据可向其他能办理国际结算
业务的银行申请议付,使贷款银行丧失对质押物的控制权。
人们一直认为打包放款是质押放款,有开证行的信用和单据(货物)的双
重保证,风险很小,即使有风险,也是来自进口方面而非受益人,如开证行资
信较差、倒闭或无理拒付;软条款信用证:国家风险及进口商信用不佳等.但
实际上,以上的风险最终是否会转化为损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益人单据的
质量(不包括国家风险)。
二、出口押汇的风险一审单的风险
出口押汇是银行收到出口商交来信用证项下全套单证,经审单认为单单相
符、单证相符后,向出VI商提供的收汇前融资。应该认为,在贸易融资的所有
品种中,出口押汇的安全性相对较高。然而,这种安全性是基于押汇银行能够
审慎地审查单证,全套单证确实没有开证银行可挑剔之处,如果押汇银行审单
疏忽,对单证上存在的不符点视而不见,或对不符点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押汇
银行就失去了来自开证银行的付款保证,不得不面对开证行有可能拒付的事实.
而且,一旦开证行拒付,押汇行虽能控制单证,有权在出口商不归还押汇垫款
的情况下处理单证项下货物,但这对押汇行的保障是相当有限的。开证行以不
110 国际贸易融瓷饲新夏风险控制
符点拒付或者是因为货物本身在当地市场行情看跌,或者是因为货物存在质量
问题,所以押汇银行很难从处理货物中获利.而且,出口商本身对归还垫款取
得单据以处理货物的积极性可胄比不高,致使押汇银行收不回垫款的风险进一
步增加。实务上,一旦单证存在严重不符点被开证行拒付,押汇银行收回押汇
资金的可能性要比其他情况下小得多。
三、提货担保的风险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出口国与进口国地理位置较近或其他原因,货物早于
货运单据抵达目的地,进口商通常要求银行为其出具提货担保函,凭以向船公
司提货,使货物尽早进人生产流通环节。在实务中,尽管银行出具提货担保函
会要求进口商事先存入全额保证金,但还是有提货担保被诈骗犯所利用,导致
银行遭受损失的案例发生。银行出具提货担保函要承担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1、担保方式。根据《担保法》第十九条:当事人未明确约定保证方式的,
保证人应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即银行在提货担保业务中承担了连带保证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船公司的利益受到损害,船公司可以要求进口商赔偿,也
可以直接要求银行承担保证责任,不以对进口商的起诉或仲裁为条件。事实上,
一旦损失发生,船公司都会直接向银行进行索赔,如果卷入纠纷或诈骗案件,
银行很容易成为最终受害人。
2、银行的赔偿责任不限于货物价值本身。尽管在实务中银行要求进口商
事先交纳货物价值的100%作为保证金,备付船公司的索赔。但事实上船公司对
银行的索赔金额往往大于发票上表明的货物价值,因为索赔金额是由船公司对
第三方(一般是正本提单持有人)的赔偿金额决定的,而船公司自身承担的赔
偿一般要大予货物价值。根据《海商法》,承运人的赔偿金额是这样确定的:当
货物灭失时,承运人的赔偿金额是货物装船时的实际价值,即货物装船时的价
值加保险费加运费;当发生共同海损、诉讼时,相关费用也都要由承运人承担。
显然,赔偿金转嫁到银行身上时,常常要大于发票金额。
3、担保期限不确定。提货担保函未规定银行的担保期限。进口商承诺在
收到正本提单后,及时到船公司换回提货担保函,将其退回银行,使银行终止
担保责任。如果进口商始终得不到正本提单,或拿到正本提单后不去船公司换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瓷创新的风险及风险控制III
回担保函,都会使银行的担保责任无限延长。
4、欺诈风险.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当信用证未要求全套正本海运提单
时,如果银行出具了提货担保函,很容易被诈骗份子利用,使银行落人圈套。
当信用证只要求受益人提交2/3提单议付时,如果进口商要求开证行出具
提货担保函提货,拿到2/3正本提单后。又没有列船公司去换回提货担保函,
一旦出现1/3提单持有人向船公司提示要求提货,船公司在赔偿的同时。立即
向银行索赔。在此类案件中,一般都是进口商与出口商串通,进口商凭提货担
保函提货后,又将2/3正本提单扣在手中,使银行的担保责任无法免除,出口
商以1/3正本提单向船公司要求货权。当然也有可能是出口商单方面欺诈,在
银行的提货担保函没有被替换以前,用l/3正本提单向船公司要求货权。
当议付的单据中未要求正本提单时,银行出具提货担保函要冒更大的风
险,国际商会出版物535第8号案例就是一个典型例证。该案中议付行致电开证
行,称受益人为了方便申请人提货,已将提单迳寄申请人,请开证行授权议付。
在征得申请人同意后,开证行接受不符点,授权其议付,并在单蓟后借记申请
人帐户对外付款。其后,申舞筝人称没有收掰受益人寄出的提单雨货已到港,要
求开证行出具提货担保函。开证行~时大意,没有要求进口商另外提供保证金
就为其出具了提货担保函,使进口商颁j}[}提货。后来受益人将提单转卖给另一
出口商,向开证行办理托收,付款人还是信用证申请人。此时进口商却已了无
影踪,开证行意识习受骗,拒绝付款。出口商只好要求开证行退单,同时要求
船公司退货,船公司转而凭提货担保函向开证行索赔,开证行被迫赔款。
四、进口押汇的风险
(一)风险分析
进口押汇,是开证银行以垫款方式对外支付信用证金额以向进121商提供短
期资金融通.在即期信用证情况下,开证行收到了出口方银行寄来的全套相符
单证后,须在七个工作日内对外付款。此时,进口商的货物销售工作尚未展开,
假如自有资金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出现紧张,往往会希望银行押汇,以对外付
款,待货物出售后以销售货款偿付银行放款本息。对于银行愿意免收或减收保
证金开证的客户,若银行资金充裕,应是非常乐意承做此项押汇业务的.
进121押汇的风险来自于两个方面:(1)客户信誉风险;(2)货物滞销风险。
112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开证银行一旦开出信用证,即承担了第一性的付款责任,承受了进口商不付款
的风险。开证银行在开证前已充分评估了开证申请人的资信状况和贸易活动的
真实性及盈利性.因此应将开证业务与融资业务结合起来,在结算手续费、外
汇汇差之外谋取存贷利差。
按现代国际流行的信贷理论,银行回收放款本息的保障,首先来源于借款
人本身的现金流量,其次才是借款人之外的担保。在国内银行界,普遍存在着
免收或减收保证金,开证宽松,叙傲进口押汇趋紧的状况。这除了与国内银行
外汇资金不充裕有关,更与在风险认识上存在误区有关。
国内银行界通常更看重抵押物或质押物,认为有抵押或质押的放款一定比
信用放款风险小。至少对同一客户放款,信用放款比之质押或抵押放款风险要
高。其实,这是以静态的观点看待客户的资信和财务状况,若以动态的观点看
待客户,就会明白,货物销售前后同一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财务状况是不同的.
很显然,在其销售届的财务状况大为改善。若从进口商资金偿付能力来看,货
物销售后因有相应的现金流人,其还款更有保障。因此,叙做进口押汇后的收
款风险比进口开证时的收款风险不是增大而是变小.
为降低进口押汇业务的风险,银行在办理该业务时普遍采取了‘‘人保”和“物
保”的双重担保措旋,其中“物保’嗵过由企业向银行提交《贸易融资总质押书》,
将信用证项下货物抵押给银行以担保可能出现的押汇款损失,丽‘‘人保”的做法
是在开证时由开证申请人落实第三人保证,签署《不可撤销担保书》,承诺对未
来押汇在保证金不足f砖部分提供担保,这样,进日押汇业务似乎有了“双保险”。
但银行在诉讼中却经常发现,原先认为的“双保险”反令自己陷入被动,法律规
定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酃样承认“双保”,而是几乎否定了欲通过此道落实债权的
可行性。《担保法》第:二七八条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和物的担保的,保证人
对物的担保以外的锨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在债权
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赊保证责任.”由此可知.保证人可以秘用这一条款推脱
属于物保范围的责任.而即将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
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规定》讨论稿(下简称《规定》)也对债权人存有较多的
限制,其第5l条规定“i目-一债权既有人的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保证合同中约定
对全部债权提供保证,或者对保证范围没有的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保证人对
担保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物的担保的范围以外的债务承担保证寅任。”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匈新的风险及风险控制113
银行开出信用证后,议付行会将信用证项下单据寄来,经审查如果单证一
致,就会根据押汇申请审批表办理押汇,对外支付(远期信用证的情况下,承
兑信用证项下汇票,俟到期对外支付),同时根据信托收据将提单交由进IZl商办
理提货并委托其销售处理,待货款回笼后交存银行以偿还信用证押汇款。如一
切顺利,自无问题。而一旦市场变化,货价大跌,或者进口商主张逃债,不将
贷款交存开证行,则押汇到期后,经久催末果,必然要追索担保。而此时银行
将发现自己在法律上无从下手。欲处理货物?货物早被销售~空,无处可寻,即
使有迹可寻又如何?善意取得货物的第三人并不能、也没有义务知道银行的抵押
权,即使知道,鉴于银行已通过收取信托收据委托进口商处分货物,第三人将
货款支付给进口商后已取得货物所有权,更何况货物抵押是末办理抵押登记的,
根据担保法此种抵押权不得对抗第三人。总之,银行的抵押权无法落实。
欲追索保证人?保证^举出《担保法》第二十八条来推卸责任,且“有理有
据”,既已设定了货物抵押,那么保证人只对货值以外部分承担责任,但货物系
用信用证全部款项购得,对于拖欠的押汇款来说绰绰有余,只是因为银行通过
信托收据将货物释放才使抵押权无法落实的,而根据法律规定,债权人放弃物
的担保的,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
(二)风险的实质——融资中垫款和贷款
从上述国际贸易融资所面临的风险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融资款项
性质的认识和理解有误。通过研究国外银行贸易融资的做法,我们发现境内外
银行在这方面的认识和做法是不相同的。
贸易融资作为一种贸易项下放款,在境外理解为银行给进出口商的一种通
融,视作银行垫款,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贷款。境外银行通常与客户签订授信
额度合同和总质押书,在客户出具额度使用申请书后,每笔结算项下放款都由
银行主动垫付,主动扣收,不必客户办理借款和还款手续。这样,一方面省去
了繁琐的文件处理,另一方面银行获得了相对有利的法律地位。
首先,在出口项下,银行以垫款方式还是以贷款方式承做打包放款、出口
押汇、出口托收押汇、票据买人和票据贴现业务,会有不同的法律后果。若以
垫款方式对出口商融资,而不是以贷款方式借款给出口商,则银行因对融资项
下票据给付了对价,而成为票据的善意持票人。若以贷款方式借款给出口商,
那么,银行出借的资金是银行与出口商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标的,雨不是银行
114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夏风险控制
购买单据所付出的对价。结算中的单据对贷款银行而言,充其量不过是银行拥
有处分权的质物。
票据持有人与票据质押权人的法律地位是不同的。质押权入的票据权利受
制于质押人的权利,票据善意持有人的权利却不受其前手权利缺陷的制约.在
有些情况下,票据付款人或票据承兑人,可以对抗出票人,却不能对抗善意持
票人。
假若,某银行在出口押汇项下对出口商垫款融资,该银行就成为对押汇项
下单据付出对价的持票人,它能以自己的名义主张票据权利.即使在该项贸易
活动中出口商行为涉嫌诈骗,出票人本身的权利有缺陷,只要持票银行并不知
晓出口商的诈骗行为,持票银行就不受出票人权利缺陷的影响,仍然能以善意
持票人的身份,向票据的承兑银行主张票据权利.若开证行已承兑汇票,贝q必
须对持票人付款。
假若,某银行是以贷款的方式承做出口押汇,那么,押汇项下单据只是贷
款的质押品,贷款银行是票据的质押权人而不是票据持有人。如果出口商作为
出质人亦即出票人本身权利有缺陷,则银行可能丧失票据权利,贷款银行作为
质押权人无法从出质人已丧失票据权利的票据上获得保障。
其次,在进口项下,银行承做进口押汇、进口托收押汇时,若以银行垫款
方式对外支付,而不是以贷款方式借款给进口商对外支付,其法律后果亦有很
大差别。
在银行垫款支付时,是银行对进口项下单据支付了对价。因此,银行取得
了进口融资项下商业单证及其所代表货物的所有权,并成为进口项下金融单据
的持有人,享有金融单据所代表的票据权利。银行一方面可以凭金融单据向付
款人亦即进口商主张票据权利,另一方面可以拥有货物所有权,以信托方式委
托进口商办理货物提取、报关、存仓和销售。万一进口商清盘或破产,银行凭
信托收据,可以对进口项下货物及其销售收入主张权利。精盘人不能将该信托
资产列入出口商的债务清算之中。如果进口商在商品内销时,与内销商品购买
者发生纠纷,银行凭信托收据有权直接向商品购买者追索货款。
在银行以贷款方式借款给进口商对外支付时,是进口商而不是银行对进口
项下单证付出对价.因此,银行对进口项下单证没有所有权,只有质押权。银
行对没有所有权的财产无法作出信托行为。假若银行释放单据,那么,由于失
兰竺兰曼壁墨墨壁鎏墅堑塑竺垦墨坠丝墅:!!
去了对权利凭证或动产的占有,银行的质押权也失去效力。
由以上分析可见,贸易项下融资,因涉及结算中商业单据所代表的货物和
金融单据所代表的票据权利,其放款行为以垫款处理比以贷款操作更能保障放
款银行的利益。境内有些银行将垫款概念定义为不良资产的一种,并以贷款方
式承做贸易项下融资业务.这在理论上是不妥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a当然,
银行在授信额度之外,被迫为客户垫款,是存在较大风险的,应将这种额度外
垫款视同放款逾期加以管理。
五、开证行被迫垫款的风险
银行应进口商的要求,为其开出以出口商为受益人的信用证后,即承担了
第一性的付款责任,只要受益人提交单单相符、单证相符的合格单证,银行就
必须按其约定即期付款或到期付款,面不论此时开证申请人是否能履约付款。
若开证申请人因货物质量原因、商品市场原因、自身财务状况或其他原因不能
付款,开证行只能被迫垫款对外支付,并将垫款作为对开证申请人的债权加以
管理。
货物短装和质量低劣,市场因素和财务状况向负面变化,造成申请人不能
依约付款,尚属于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因此,它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银
行应充分估计到在全部开证金额中必然存在一定比例的被迫垫款,在这些被迫
垫款中,也会有一些坏账。银行应该研究的是,多大比例的被迫垫款在合理的
区间,多少坏账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像按贷款余额提出呆账准备金一样·应
准备一定额度的资金应付被迫垫款,并留出相应的坏账准备金冲错不可避免的
坏账。
由于国内银行界对信用证业务缺乏足够的了解与研究,涉足国际业务的从
业人员在银行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以及所处管理阶层的位置较低等原因,国内
银行界在大力开展信用证业务时,并未估计到被迫垫付在一定比例内有经济上
的合理性.因此,在不受约束开出大量未收保证金信用证的同时,没有预留足
够的资金垫款支付,以至于在不长时间内,就陷入被遍大量垫款进而对外支付
匾准的境地。反过来,将授信开证看得十分可怕,下令停止授信开证业务,致
使正常的授信开证业务也只好中断,加剧了进出口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面临的
困难.
116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因此,被迫垫款是开证银行必须面对的风险,但控制在一定比例、一定金
额内的被迫垫款是合理正常的,至于比铡以多少为宜,应看实际可能形成坏账
的比例究竟多大,才不至于影响银行开展此项业务的合理利澜。垫款总额控制
上限,则应考虑一家银行资金的承受能力及资产的结构安排,类似于发放贷款
的存贷比率控制.
在被迫垫款中更应引起银行高度重视的,是开证申请人和受益人恶意串通
以套取银行资金的诈骗行为.当开证申请人与受益人为母子公司或兄弟公司,
并且,申请人并无经营大宗商品的经历时,谨防开证申请人以开立即期信用证
迫使开证银行垫款方式,经受益人从开证银行套取资金,或以开立远期信用证
方式,以开证行承兑汇票从境外银行套取资金.在这两种情况下,申请人或受
益人以贸易融资为幌子,套取资金挪作他用,使银行面对非正常的不可预测的
极大风险,其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没有真实的贸易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缺乏还款来源:其次,没有交易中的货物及单证,使银行贸易融资失去
了一层重要保护;最后,银行资金去向不明,用途不清,不仅无法确知还款可
能性,而且有可能承担不确定的法律责任.若不对垫款的总额和比例加以事先
计戈Ⅱ和控制,不准备必要的资金,银行可能会面临对外支付危机,进而影响一
家银行的对外形象。若形成大量呆账,将会抵消银行的盈利,使劳而无获的风
险演变为事实。
第三节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防范
对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防范应包括两个环节,其一是创新过程中要进
行可行性分析,做—定的风险度量;其二是在应用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最大程
度地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
一、银行在进行创新时对风险的分析与测试
银行在进行实质性的创新之前,必须对创新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以确定
创新的预期目标。这种预测既涉及潜在市场需求、市场份额、类似产品的销量、
对新客户的吸引力和对老客户的交叉销售能力等,也包括风险大小的度量。
(一)创新产品的市场预测
对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新的市场预测公式为: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硬风睑控制117
S=TPS+IS+】EMS
式中s:新业务的市场预测量
TPS:潜在的市场需求
Is:同业市场占有率
EMS:预期市场份额比倒
潜在市场需求TPS可由下面公式计算出:
TPS=NxE,BxAQ
式中N:目标客户数
EB:预期客户比例
AQ:平均需求量
潜在市场需求可以由本银行相类似或相同的产品而估计出来。平均需求量
的估计有两种方式,一是计算现有客户量,二是通过分析客户信息档案来计算。
同业市场占有率是通过该业务相对于其他竞争者而言,通过同业现有份
额来估计,再依据业务的类型和目标市场来修正数据。预期市场份额比例是由
同业现有市场份额估计出来的,同样也需要进行修正。估计时最好采取最保守、
较大可能、最好状态三套数据,各自定出的权数(和为1),相乘汇总,得出最
后数,以此来计算创新项目的市场预测量.
为了达到创新的预测目标,除了进行市场预测外,还需要进行成本估算与
收益预测。成本包括创新费用、营销费用、人工费用、研究费用,以及因创新
而导致原有收益的流失、其它因创新而产生的费用等.市场预泓和成本估算确
定后,基本上就可以测算出刨新对银行收益的可能贡献。
(二)创新产品的风险预测
如果仅仅对创新产品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简单的描述,还算不上“预测”.
.这里的预测是个计量的概念。而风险计量的前提,是风险作为一个对象应该能
够涣4量。那么,风险是否真的能够测量呢?从逻辑上讲,风险作为一种事态,
作为具有不确定结果的概率分布,就其完整对象意义上讲是不可测量的.传统
意义上讲的风险衡量,实际上是只对其中的损失因素的衡量。在这里,人们不
自觉地接受了把风险与某种潜在损失完全等同起来的习惯,但它否定了风险的
一个很重要的属性,即损失与利益的并协性,它只看到了风险中包含的损失因
素,面否定了其中的利益因素。于是便产生了一个矛盾:一方面,风脸必须得
115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豆风险控制
到计量,’这是风险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风险作为一种概率分布或事态,在完
整对象意义上又不能直接测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实际上我们说一个对象可以计量,是特定地指该对象的某方面性质可以计
量,同理,如果我们不是笼统地说风险,而是特定地指风险作为一种事态的某
一方面性质,例如它给行为人带来的危害性,甚至给行为人提供的可能利益或
机会,那么,风险就这些性质而言,它们是有可能得到计量的,因此所谓风险
的计量是指一种针对风险事态的某些属性就其数值表现所做出的分析与测量。
有效的风险度量是通过一种计量功能,标度出风险相对于其所提供的机会
而言的损失危害性的大小.这一计量功能有两个元素,一为h(z),酃风险损
失危害度量函数,用以标度风险的绝对损失危害性的大小;另一为v(z),即
风险投机价值度量函数,用以标度风险所包含的可能收益郎所提供的机会的价
值大小。h(z)和v(z)按一定方式组合,便产生出从总体性质上用于测量风
险的度量,即风险综合评价度量。
用R(p)表示风险P的综合评价度量,这里风险P总能表示为
P=【q,‘;卢,,w,】
i=l⋯.“;j=-i,..小
其中:a为损失发生的概率,口为获取收益的概率,l为损失货币值,w
为货币收益值。
式中Pl+P2=1。又令
p一=c鲁矗卺砧⋯鲁¨
以及
p+唾州鲁时‘告州
于是有
P=【PI,P一;P2,P+】=PlP’+P2P+
当对P使用损失危害度量即险度函数h时,有
^(p)=P1h(p’)
它表示P的绝对损失危害度量.而对P使用投机价值度量即价值函数v,有
1,(p)=P2v(p+)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甸新的风险豆风险控制119
它表示P的投机价值度量。于是,由_}l(p)和v(p)组合成从总体性质上用于
铡量风险P的度量R(p)若考虑列R(p)主要用于计量风险p相对于其所提供机
会而言的损失危害性大小,则^(p)和v(p)构成R(p)的方式,自然应当是构造
^(p)在h(p)和v(p)--者之和中所占的比饲,这样,定义
R(p⋯):.———璺里2.一
晟(p)4-V(P)

R(⋯p)一一旦塑旦』
plh(p一)4-p2v(p+)
此R(p)便能作为风险旦的综合评价度量,它实际上是风险P的相对损失危
害程度,简称R(p)为P的风险度量。
当然,风险度量要有规范条件等,在此不做细析,以上旨在说明一种思路
或方法。
二、银行在运用剑itti'r具时应采取的防范风险措施
(一)选择诚信客户是成功的一半
国际贸易项下的放款是否能安全收回,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最重要也是银
行能把握的是直接的融资人.因为在国际贸易融资中,按惯例,银行只处理单
证而不管货物,也无审核合同的义务,尤其是在信用证业务中,严格的单证一
致、单单一致的原则给许多心存不良的贸易商以可乘之机.蠡珏之国际贸易本身
涉及的环节多、时空跨度大,处处玄机重重,如何识别及选择客户是开展国际
贸易融资业务的银行始终要面对的一个难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卷入进出
口双方的贸易纠纷中,甚至上当受骗。因此慎重选择客户成为银行防范风险最
重要的环节之一.
首先,诚信守法的实力型客户应是镊行国际贸易融资的重点考虑对象。这
样的客户大都整体素质较高,是在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才与对方签
定合同的,不仅能把握住市场方向,而且有化解和防范风险的措施和能力。他
们会最大程度地避免刚发货尚未收到货款或剐进口还未及销售,市场价格就下
跌的不利局面(这是许多客户违约的主要原因)。他们还会密切注意国际政治经
济形势的变化,、随时掌握汇率等的走势,主动进行一些风险规避或保煎性的外
汇交易.这样的客户也极其注重形象积声誉,—般都会及时履行对银行的付款
120 国际贸易融瓷臼4薪及风险控锚
义务,即使在交易中出现意外,也是积极联系交易对方妥善解决,面不会连累
银行。
相反,资信不好的客户即使是在交易正常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在获得利润
的同时,拒不履约,使银行遭受损失.更有甚者,一些诈骗分子用假单据、合
同伪造贸易背景,有意套取银行资金挪做他用,形成银行贸易融资下的大量坏
帐。
其次,选择有市场根基、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改革开放以后,进出口不再
是少数公司的特权,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对外贸易的大军,打破了专业外贸
公司的垄断格局。但这些公司的基础及发展状况、前景是不一样的.短期内,
其中的一部分可能会有暂时的市场,银行对其提供融资的风险不大,但其行业
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是银行长期支持的重点客户,除非其转产,对这样的公司,
银行要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慎重行事;对那些规模小、生产不稳定的公司,
也要采取同样的态度,一旦公司的财务等状况稍有变化,很可能成为其不履行
付款义务的一个借口.
那么,如何选择客户?这就需要对客户的资信和财务等状况进行分析和审
查,通常的审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客户在银行的授信记录及其信用水准.对于经常到某家银行办理业
务的客户,银行如拟对其提供信用额度,就需要对其每笔业务做必要的授信记
录,以确定其信用水准。对一家注重经营水准和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来说,在银
行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银行是根据其授信记录来确定该企
业的信用水准,并以此来确定是否增加或减少对该企业的信用额度,即是否增
加或减少对该企业的融资总量。在欧美国家,金融界往往对一些信誉卓著的大
公司进行信用评级,而取得较高信用等级称号的公司所发行的股票往往最受人
欢迎;对一些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准则凭银行对其日常业务的考核来确定。倘若
一家企业由于内部原因,不能按期偿付银行贷款,或与银行业务往来中不注重
维护与银行的良好信誉关系,其授信额度则会被银行注销.经济作风不佳也将
在银行的授信记录上留下对其不利的记录.由此可以看出银行在办理相关业务
时授信记录的重要性。
(2)对客户的财务状况、管理水平以及发展前景的分析.银行在经营中,
除与一些老客户打交道外。每天也有许多襄不相识的新客户找上门来t要求办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殛风险控制
理国际贸易结算或提供贸易融资服务。有时.银行为了拓展业务,调整业务发
展战略,也需要寻找一些新的客户。对这些新客户在没有建立信用档案之前,
银行是无法通过授信记录了解其信用情况的。此外,有一些老客户由于经营规
模扩大,对银行提供的结算及融资的需求提高了,往往要求银行增加信用额度
以取得银行更多的融资便利。在这些情况下,银行都需要对客户的基本情况做
进一步审查才能做出决策.
第一、对财务状况的审查:财务状况是一家企业能否顺利地向前发展,并
保证承担对银行履行其债务义务的重要指标之一.对财务状况的审查,主要是
通过分析财务报表来进行。在西方国家,所有企业的财务报表都是经过会计事
务所专门的审计,因此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就为银行分析其财务状
况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对财务状况的审查可视银行为客户提供的融资种类以及在经办的业务中
所付的对价或所承担的风险程度来决定审查的份量.因此这类审查可以分为一
般性审查和特殊性审查。前者只是了解企业的一般利润水平,以及过去几年的
发展历史和今后的发展前景。特殊性审查要通过对财务报表的详细分析来看企
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
第二、对管理水平的审查: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一家企业能否适应激烈的市
场竞争更好地发展,进而能够在与银行交往中确保银行权益的另一关键。管理
水平也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及专业水准等.目前在我国对外
贸易中,有许多企业刚剐涉足国际贸易,对国际市场瞬息万变的特点缺乏了解,
对基本的国际贸易常识也知之甚少,银行对这些企业的业务处理应谨慎一些,
以免使自己陷入与企业之同的纠纷中去。
第三、对企业发展前景的分析:企业发展有无生命力,有赖于各方面的条
件。银行所服务的客户应该是那些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有的企业发展稳健,
前景可观,银行通过支持这类企业可以从服务中获取可观的收益,这样的企业
就具备了从银行获取新的信用额度的重要条件。反之,倘若企业的经营存在一
定的投机性,前景难以预测,银行必然采取谨慎态度.银行对企业发展前景的
分析实际是对企业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综合衡量。
t 3)对财务报表的比率分析
对财务报表的睁宰分析是商业银行对一家企业经营情况进行检验的重要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方法。比率分析法主要是利用对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数字进行比率分析,来确定
企业经营成果的好坏,以下几种是主要比率:
流动比率,这一比率主要用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以检验到期负债
将能产生多少用于还款的现金,其公式为:流动比率(Ctn咒llt ratio)=资产
(Current assets),流动负债(Current liabilities),其中的流动负债主要是指一年
内到期的应付帐款,这一比率因不同行业而有不同的合适水平,但通常为
1.5—2.0,如果这一比率高于3,则意味着这一企业有积压商品或表示应收帐款
难以收回。
速动资产比率,这一比率是用以检查企业不需要处理全部存货&口可偿付借
款的能力,其公式为;流动资产比率<Quick assets)一库存(Stocks),流动负
债(Current liabilities)
这一比率一般确定为0.8-1.2。
应收帐款期限,这一比率可以看出该企业的客户购买其商品后需要多长时
间才能付款,并检验这一赊销期是否长于本行业平均天数,如果这一比率上升
则意味着应收帐款期限延长,商品市场有问题,其公式为:应收帐款期(Debtor
collection Period)=应收帐麴销售总额×365天。但在该公式中应收帐款不应
包括坏帐。
库存期,这一比率主要检验从购进原材料到卖出完成后或购进商品再售出
的库存时间,这一比率的增加。意昧着有意识地增加库存或是产品市场行情不
好,其公式为:库存期(Stockholdingperiod);存货fStocks),销售总额(Sales)
×365天
应付帐款期,这一比率表明了应付帐款的平均期限,如果这个期限过短,
甚至短于应收帐款期,则表明购进原料的市场好于成品市场,或者是债权人由
于自身财务困难而要求该企业尽快付款,其公式为:应付帐款期(Creditor
payment period);应付帐款(Creditors),购进货总额(Purchases)×365天
总负债与总资产比率,从这个比率中可看出所有银行借款、应付帐款和其
他负债在总资产里所占的百分比,如果这个比率升高,则意味着该企业股权资
本的价值下跌,其公式为:总负债(Total fiabifitiesL总资产(Total assets)
借款与总凌产比率,这一比率主要是看借款与资产的比,这个借款包括应
付帐款和其他负偾,其公式为:总借款(Total debt)埔.资产(assets)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及风险控制
如果借款没有抵押品,只参考这个比率是不够的,一般认为这个比率0.3
为较高,0.16为较低.
毛利润率,它反映了销售总额扣除销售成本后的销售收^情况与销售成本
(包括所有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从这个比率的升高或降低中,可以检查管
理费用或直接成本的变化,然而不同的行业在计算销售成本时,所包含的内容
有所不同,这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其公式为:毛利润率(Cross margin)=销售
总额(sales)一销售成本(Cost ofsales)/销售总额(sales)×100%。
利息偿还率,这个比率可衡量利润是利息的多少倍,并能看出在利率提高,
利息增加时,利润能否承担,其公式为:利息偿还率=税前利润/应付利息
x100%
还款期限,还款能力是通过资金的注入量看借款能够用几年来还清,一般
认为还款期为6~10年是合适的,其公式为:还款期限(Repayment period)=
全部借款(total debt)/留利(retaineA profit)
对财务报表的比率分析是西方公司财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广泛地应用
在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业务或商人银行为企业发行证券以及对企业的收购和
兼并、企业的财务顾问中,通过这一比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检测并协助企
业更新或制定新的经营策略。
我国会计报表制度改革以后,这种比率分析对我国内企业是有一定借鉴作
用的,目前的困难是难以找到同行业可以依据的比率,而仅凭一个企业的财务
报表计算出来的比率是难以说鼹问题的。因此,必须与同行业相同规模的企业
比较,才能看出企业的优劣。其次从该企业连续几年财务报表的比率也能发现
问题,例如利润率是否上升或下降。因此,掌握这一比率,对了解一个企业的
财务状况是有帮助的,尤其是在银行放款时,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有益的。
(4)对现金流量的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8年引入西方国家对贷款五级分类的办法,将贷款分
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以区别对待并分类管理,使银行管理阶
层能清楚地了解其资产风险的分布。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在亚洲金融风暴肆
虐、金融形势十分严峻的1998年,引入五级分类的理念对中国银行界有很大帮
助,使中国银行界开始认识企业现金流量的重要。财政部开始要求企业编制现
金流量表,银行发放贷款及检查贷款安全时开始使用现金流量的概念。在此之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前,国内银行中的信贷部门往往仅以企业盈和、总资产、净资产、负债率、流
动比、速动比来评估贷款偿还的可能性,却从不分析现金流量,一些深套房地
产之中的公司,可能总资产、净资产、负债率甚至流动比率很好看。却根本没
有正的净现金流量,曾被戏称为拥资过亿却无钱“买单”。理论和实践应使国内
银行界清醒地认识到,企业是否具备债务偿还能力,主要看其经营活动中能否
产生正的现金流量,这才是偿债资金的第一来源。
贸易融资业务与特定的贸易活动相联系,是一种自偿性放款,它是以贸易
活动本身产生的现金流人偿还融资项下放款,因此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放款。也
正如此,敖款银行不能只关心是否有其他银行的付款保证,只处理单证,而忽
视单证所代表的真实交易。不然,对滞销商品的供货商莫名其妙地获得进口商
青睐,以银行信用证申请叙做打包放款或出口押汇,银行毫无警觉,很可能会
跌进他人设计的圈套,亏损放款本息。曾经有境内外商人相互串通,以境内企
业向境外企业支付高额佣金的方式,换取境外企业开出受益人不能执行的银行
信用证,其舀韵只有一个,就是骗取银行资金。
(二)严格落实担保——风险管理的常规手段
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以担保为手段防范风险是国际银行界的普遍做
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均为担保
的方式,以下对上述各种形式在国际贸易融资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i、保证。保证是以第三方作为保证人和银行约定,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债
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经营再好的企业也有失误的可
能,更何况国际商品市场变幻奠测,为了放款资金的安全,银行往往要求在放
款企业之外能有第三方担保,以保证在放款企业无力或无心还款时,能向第三
方追索,收回放款本息。银行在接受客户提供的担保时,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保
证人豹资格。
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能作为保证人的必须是具有代为清偿债务的法
人、其它组织。而清偿能力主要表现在其应拥有足以承担保证责任的财产,并
且所拥有的财产应大于担保债务的数额。因此,银行必须对保证人的资格进行
从严审查:首先,法律禁止其作为保证人的,其财产自然不能用于承担保证责
任。如:国家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不缛为保
证人,企业法人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除非有书面授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及风险控制
权,否则也不得为保证人。其次,保证人的财产必须属于本人所有或者有权处
分;再次,保证人的财产必须能代为履行债务,或者能通过变现偿还债务。如
果法人的财产小于所担保的债务,就不胄瞽认为法人具有清偿能力。
在保证的方式上,最好选择连带责任保证。保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一
般保证,另一种为连带责任保证,保证^在订立合同时,可以对这两种保证方
式进行选择,但对于作为债权人的银行来讲,连带责任的保证方式较为有利,
更有助于债权的保障。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的主要区别在于:一般保证的
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保证人只有在主合同纠纷经审判或仲裁,并就债务人
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后,才承担保证责任。所以,在一般保证的
法律关系中,债务人是债务履行的第一顺序人,债务人首先应当对债务承担责
任;保证人则对债务处于第二顺序,保证人在债务人不能或不完全承担责任时,
对债务承担补充责任。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人没有先诉抗辩权,只要债务人在
债务清偿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债权人即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而无
须过问债务人是否有清偿债务的能力。所以保证人选择连带责任保证,所负担
的保证责任相对于一般保证来说较重。根据担保法第十条规定,没有约定保证
方式或者对保证方式约定不明的,保证人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债权实现的费
用。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的或
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当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
银行还要注意的是,当其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时,一定要取得保证人
的书面同意,否则,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也就是说,银行不能擅自变更
保证人所保证的主合同的内容,对债务人任何形式的通融行为都可能带来风险,
例如增加放款金额,延长借款期限等。
保证期间由保证人与提供融资的银行共同约定,没有约定的,保证期问为
主债务履行期满之日六个月内。超过保证期,保证人不再承担责任,但诉讼时
效中断的除外。保证人与银行没有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人可以随时书面通知
债权人终止保证合同,但此通知前发生的债权,保证人应承担保证责任。
同时,放款银行还应注意到,担保法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
保的,保证人只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责任。因此,在设定多重担保时,
应权衡设定保证加物的担保是否合适。也就是说,同一个偾权在有保证人作担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保以外,如果还有抵押权、质权或留置权等物的担保的,无论物权担保是担保
主债权的全部还是部分,在主债务履行期间主债权未受清偿时,都要首先实现
物权担保来满足债权。如果担保物权实现的结果满足了全部债权,保证人也就
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了。如果担保物权实现的结果只满足了部分债权,那么,保
证人只对担保物权未满足的那部分债权承担保证责任.例如,债权人甲向债务
人乙提供乙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总标的款额为300万元。双方约定了具体的交
货与付款日j胡。合同生效前,债权人甲要求乙向其提供抵押担保,乙将其一套
价值250万元的工艺流水线设备设定了抵押,并与甲签订了抵押合同。之后,
甲又要求乙找第三人为其债权作保证,丙同意作保证人。丙与甲约定,如乙不
履行债务,丙在交款日届满起一年内代乙偿还货款。在此例中,如果债务人乙
到期没有履行债务人的付款义务,那么债权人甲要实现其债权,就要首先就实
现乙所提供的抵押物所得的价款受偿。假定最后以拍卖的方式实现抵押权,乙
抵押的工艺流水线设备拍卖所得为220万元,那么,保证人丙就应在主债权未
受清偿的80万元原材料价款及利息等从属债权的限度内承担其保证责任。债权
人甲不能首先要求保证人在总债权额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所以,假若可资抵
押的标的难以变现,对其设定物的担保要十分慎重,避免因此使保证人免责,
造成两不着实。
由于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为权利质押,非物的
抵押,因此,不在物的担保范围,放款银行在其上设最质押,应不能免除保证
人对放款银行债权的保证责任。
2、抵押。银行在向客户放款时,为了保障债权,有时会要求借款人或第
三人提供物的抵押或质押。一般认为,物的抵押或质押,其对债权的保障,比
之保证方式对债权人的保证更大。其实,这种流行的看法是有些偏颇的。保证
或抵押或质押,究竟何种方式能使债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偿债义务时更好地保
护自己的利益,不在于其保证形式,而在于保证人是否确有实力并有诚意履行
保证责任,抵押物或质押物是否确实价有所值,并易于拍卖或变现或折价使债
权人得以清偿。那种认为保证人的担保加上物的担保更为安全可靠的看法,更
是走进了误区。假如抵押物价值大于债权,却又不易变现,银行将面临既无法
从物的担保中受偿,又本能向保证人追索的两难境地。因此,在实务操作中,
采取何种担保方式需要事实求是,个案处理。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睑及风险控制12"/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某一特定财产的占有,而将该财产作
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以该财产或者
以拍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抵押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抵押,抵
押标的物既可以是不动产,也可以是动产。狭义的抵押,抵押标的物仅指不动
产。我国担保法所规定的抵押为广义抵押。
(1)抵押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抵押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为抵押人和抵押权
人,客体为抵押物。抵押人指为担保债的履行而提供抵押物的债务人或者第三
人,抵押权人指接受担保的债权人。抵押物为抵押人提供的,用于担保债务履
行的特定的财产。比如,甲向乙借款200万元人民币,为保证按时偿还借款,
以自己的房屋抵押给乙。在这个法律关系中,甲既是债务人,又是抵押人;乙
既是债权人,又是抵押权人;房屋是抵押物。有时,提供抵押物的人并非债务
人,而是合同之外的第三人,该第三人就是抵押人。比如甲向乙借款,丙将自
己的某一特定物抵押给乙。作为甲向乙履行债务的担保;该种情况,丙为抵押
人;乙为抵押权人。
(2)抵押和保证的区别。抵押和保证都是债的担保方式,同是《担保法》
约束的范畴,但二者是有区别的:
首先,权利性质不同。抵押权是物权,它以特定的财产保证债务的履行;
保证是债权,它以保证人的资产和信誉保证债务的履行。
其次,生效不同。抵押合同一般需经登记才产生法律效力;保证合同经双
方当事人签名、盖章后即产生法律效力。
再次,担保主体不尽相同。抵押权的担保主体可能是债务人,也可能是第
三人;保证合同的主体只能是主合同之外的第三人。
最后,效力不同。抵押权有优于其它债权优先得到偿还的效力;保证只具
有一般债权的效力。
(3)银行在接受抵押为担保融资时的注意事项
①可以以动产为抵押物.不动产指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就会改变性质或者
降低价值的物,如房屋、土地、林木。动产指能够移动而不改变性质和不降低
价值的物,如飞机、车辆、机器设备。传统的民法学理论认为,作为抵押权客
体的物只能是不动产,而动产只能作为质权的标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深地感到,作为担保物权的某些动产,不转移占有技:转移占有更有
利于经济活动的进行。比如运输车辆,如果不转移占有,在抵押担保期间,不
仅所有权人仍然可以利用车辆创造价值,而且还免去了债权人对车辆的保管义
务。因此,一些国家立法,规定了动产的抵押担保。比如,美国制定了动产抵
押法,我国台湾制定了动产担保交易法。该法规定:动产担保交易,指就动产
设定抵押。机器、设备、工具、原料、半制品、成品、车辆、农林渔牧产品、
牲畜及总吨位未满二十吨之动力船舶或末满五十吨之非动力船舶,均得为动产
担保交易之标的物。
②抵押权是不转移标的物占有的物权。抵押权设定后,抵押人不必将抵押
物转移于抵押权人,抵押权人仍享有对抵押物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比
如,债务人甲以自已所有的房屋作为担保财产抵押给乙,在抵押期间,甲仍可
在该房屋内居住:或者将该房屋出租给他人使用并收取租金。抵押权人有权就
抵押物卖得价金优先受偿,即当债务人有多个债权人,其财产不足清偿全部债
权时,有抵押权的债权人,可以优先于其他债权人而受到清偿。需要指出的是,
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只有在债务清偿期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才享有;清
偿期未满,抵押权人无权拍卖抵钾物优先受偿。
⑧不得抵押的财产。并不是所有的财产都可用于抵押,有些财产在法律上
是禁止作为抵押物的。如土地所有权、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
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
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所有权、使用权不弱或者
有争议的财产;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以及其它依法不得抵押的财产。
④办理登记与否的法律效力不同。银行在决定是否接受该物抵押担保之
前,对有些抵押物,如土地使用权;房屋或者乡(镇)企业的厂房建筑物:林
木;航空器、船舶、车辆;企业的设备和其他财产等必须要求抵押人办理抵押
物的登记手续,这样不仅可以使银行了解抵抨物的权属关系以及曾否抵押过,
还可以使实现抵押权的顺序清楚、明确,防止纠纷的发生。如果未经抵押登记,
抵押合同是不生效力的。但如果债务入以其他财产抵押,如以不动产或运帛翕工
具、企业的动产等,按担保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自愿办理登记。但考虑蓟银
行的权益,最好还是要求债务人进行登记。因为办理登记与否的法律后果是不
同的,未办理抵押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i爵所谓不得对抗第三人有两方面
的含义,一方面是,合同签定后,如果抵押人将抵押锈转移,对予善意取得该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及风险控制129
物的第三人,抵押权人无权追偿;另一方面是,抵押合同签定后,如果抵押人
以该抵押物再次设定抵押,而后位抵押权人进行了抵押物登记,那么,在实现
抵押权时,后位抵押权人可以优于前位未进行抵押物登记的抵押人受偿。自愿
办理抵押物登记的,抵押权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也就是说,抵押物登
记后,无论抵押物转移到谁手中,只要债务期届满债务人没有履行债务,银行
都可以就该抵押物实现抵押权,同时还有优先于未登记的抵押权^受偿的权利。
抵押担保的范围主要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窖赂偿金和实现抵押
权的费用,若抵押合同另有规定,则按规定办理。
在整个抵押期问,银行应经常检查抵押物,若抵押人的行为足以使抵押物
减少的,债权人有权要求抵押人停止其行为。当抵押物价值减少时,债权人有
权要求抵押人恢复抵押物的价值,或者提供与减少的价值相当的担保。但抵押
人对抵押物减少没有过错的,银行只能在抵押人因损害而要求的赔偿范围内要
求提供担保。因此,银行应要求抵押人对抵押物投保,并将保险权益质押给银
行,以免抵押物灭失或价值损失。
签订抵押合同时,应包括被担保的主债权的种类、数额,债务入履行债务
的期限,抵押物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所在地、所有权权属或者使用权
权属,抵押担保的范围等.经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协议,可以在最高债权额限度
内,以抵押物对一定期间内连续发生的债权作担保。
3、质押。质押是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凭证移交债权人占有,
将该动产或权利凭证作为债权的担保的一种担保方式,它是经办贸易融资业务
的银行最经常采用的保障债权的担保形式。对于作为抵押权人的银行而言,有
动产质押,更重要的是以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保
险单等出质的权利质押。
抵押和质押的区别在于:对物的占有不同——抵押权设定后抵押物仍由抵押人占有、使用,而质权设定后,质物需移交质权人占有。生效不同—氐捧
权一般需经过登记,才产生法律效力,对于不办理登记的,抵押合同自签订之
目起生效;质权不需登记,质杈合同自质物移交子质权入占有时生效。法律关
系的客体——标的物不尽相同,抵押权的标的主要为不动产,也可以是特定的动产,质权的标的只能是动产或是财产权利.权_莘!I的实现不同—氐押权实现
可以由当事人双方协议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抵押物所得的价教受偿,协议不
国际贸县融资创新及风险控镧
成的,抵押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质物的实现,在协议不成的情况下,可
由质权人直接依法拍卖.
(1)动产质押。动产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
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动产折
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动产是指不动产之外的物,凡是
能够移动而不改变其性质和不降低其价值的皆为不动产,可以是靠自己的力量
移动。例如猪、牛等,也可以是靠他人移动,如靠人力移动的商品,还可以是
靠动力移动,如汽车、火车、轮船等。如果银行接受进出口商以质押为担保,
则银行成为占有质物的债权人,即质权人,质权人依照质押合同有权占有质物,
但法律赋予其权利的同时,也规定其承担相应的义务,即债权人负有妥善保管
质物的义务。质物虽归作为质投入的银行占有,但其所有权还是出质人的,在
质权人占有质物期间,因质权人未尽妥善保管义务致使质物灭失或毁损的(包
括因质权人保管不善,由于第三人造成质物灭失或者毁损的),是对出质人的质
物所有权的侵害,质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民事责任包括恢复原状、赔偿损
失等。质权人虽然对出质人享有质权,但不妨碍出质人向质权人请求承担质物
保管不善的民事责任,该请求权是基于所有权保护而产生的。
如果作为质权人的银行不能妥善保管质物可能致使其灭失或者毁损的,出
质入得知后,可以要求质权人将质物提存,或者要求提前清偿债权而返还质物,
这里提存或者提前清偿债权而退还质物,仅需要质权人不能妥善保管质物,有
致使质物灭失或者毁损的可能即可,而不是质物已经灭失或者毁损;这种可能
性是否产生,也不能仅凭出质人的一面之词,出质人应当到法院举证这种可能
确已产生。
可见,动产质押以移交质物的占有为质押合同生效的前提,而且,质权人
负有妥善保管质物的义务,银行不在迫不得已时,不应以动产质押作为债权的
担保方式。
(2)权利质钾
权利质押的标的为权利。所谓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
围或者实施一定行为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包括三方面:权利人
直接享有某种利益,或着实施一定行为的可能性;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
一定行为,以保证其享有或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权利受到侵犯时,请求国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及风险控制131
家相关机构保护的可能性。
但并不是所有的民事权利都可以质押,作为权利质押标的的权利必须满足
三项条件:
①必须是除财产所有权以外的财产权利,至于人身权(如姓名权、肖像权、
名誉权、荣誉权)和专属权(如发明专利的发明入的身份权、著作中作者的著
名权等)均不得成为权利质押的标的:
②标的权利必须具有可转让性,质权是~种变价权,它的标的物应有变价
的可能,如果虽为财产权而无让与性的,不得为权利质押的标的;
③质权的标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在法定权利以外的权利上设定质权的,
为无效质押。权利质抨是从事贸易融资业务的银行使用较多的一种担保方式。
银行通常与其客户签订总质押书,以和客户结算往来中的全部单证为质押,保
障其放款的债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以汇票、
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出质的,应当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将
权利凭证交付质权人,质押合同自权利凭证交付之日起生效。因此,在结算与
融资中,银行只有占有权利凭证才能主张质权,不论以何种方式,失去对权利
凭证的控制,都使质押失去效力。
在贸易融资实务中。银行常以信托收据的方式释放单据给客户,在操作中
务必弄清银行的法律地位,避免出现法律上的纠纷:
第一、在银行承做贸易项下贷款,并与借款人成立债权债务关系的情况下,
结算中单证的所有权已转移至借款人,当这些凭证在银行控制之下时,依据银
行与客户之间的总质押协议,结算中单证成为该融资项下债务人出质的权利凭
证。放款银行只是占有该权利凭证,并不具有该项权利凭证的所有权,因此,
银行没有权利将自己并无所有权的权利凭证以信托的方法将该凭证法律上的所
有权交与受托人。因此,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托关系不能成立,同时,因权利
凭证的释放,银行又失去了实现质权的依据。
第二、银行可能以保留追索权的方式,垫款购买单证,对出口商融资,然
后向境外开证行或进口商收汇,也可能先行垫款对外支付取得单证的所有权,
然后以信托方式将单证交给进口商以对其融资。在这两种情况下,融资银行与
获得资金融通的客户之间并无债权债务关系,因此。也不存在质权^与质押人
之间的关系,银行拥有单证的所有权,而不是质押权。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殛风险控制
那么,银行对进出口商的融资究竟是垫款还是放款呢?以进口结算为例,银
行是垫款对外支付还是借款给进13商对外支付,取决于银行对外支付前,是与
进VI商办理贷款手续还是不办理贷款手续。办理贷款手续的,为借款,不办理
贷款手续的,为垫款。
(-->收取开证保证金是防范银行整体开证风险的得力措施
银行在应申请人的要求对外开立信用证时,若申请人没有足够的授信额
度,通常会要求申请人交纳一定比例或全额保证金,以免信用证对外付款时.
申请人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以支付,使银行被迫垫款。因此,对于实力有限或进
出口经验不丰富的客户,在开立信用证时收取部分或全部金额的保证金,对于
保证银行的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需要讨论的是,保证金的法律性质如何?保证金是否是《担保法》中作为债
权担保方式之一的定金?
我们知道,定金是债的一种担保方式,当事人可以依据法律的规定,约定
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的担保。收受定金的一方按照合向履行债务后,给
付定金的一方应当收回定金,或者将定金抵作价款;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
务的,应当将双倍的定金返还给付定金的一方。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
则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定金作为担保的一种方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定金
合同的成立不仅需要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而且还必须有交付定金的行
为;第二,定金担保的主合同,一般是支付金钱债务的合同。那么,在银行向
客户收取全额或部分保证金时,银行与开证申请人的关系怎样?是否受《担保法》
的约束?
银行应申请人的要求开立信用证,是以第一付款人的身份为申请人向信用
证受益人提供履约保证。开证后,开证行和受益人,开证行和开证申请^成立
或有债权债务关系。开证保证金并不是开证申请人为履行与开证行之间的合同
的担保,也不是对或有债权债务关系的担保,面是开证申请人届时对外付款资
金的一部分。该保证金是开证申请人在不改变保证金所有权性质的情况下,交
存银行,作为支付开证项下货款的专项存款。因开证申请人与受益人之同不存
在债权债务关系,开证银行与开证申请人之间就信用证的开立而言,也不存在
债权债务关系,所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关于定金的定义,开证保
证金并非定金.作为定金,应有定金罚则,起到对债权担保的作用,给付定金
第四窜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及风险控制133
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
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在开证银行收受开证保证金的情况下,虽然开证银行与申请人存在或有债
权债务关系,但在开证银行为申请人开证收取保证金之时,并不存在债权债务
关系。在开证行被迫就保证金差额垫款或贷款时,所交保证金已对银行和开证
申请人之外的第三人即信用证受益人支付,不再有保证金存在。同样,从开证
申请人与受益人看,在受益人交单之前,开证申请人与受益人没有债权债务关
系,在受益人交单之时,保证金已作价款支付,不再成为保证金,故开证保证
金不具备定金性质.
因此,开证行收取保证金的比例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九十一
条关于定金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百分之二十的规定的约柬。在开证行收
取申请人开证保证金后,若因故没有开立信用证,只需退还客户保证金,没有
双倍返还的理由.仔细研究保证金的性质,可以认为它是信托资金。在银行开
立不可撤销信用证后,信用证受益人随时可以凭与信用证条款完全相符的单证
要求开证行付款。开证银行承担了第一性的付款责任,开证行不必经开证申请
人同意,有权动用开证保证金对外支付。当然,信用证金额与开证保证金的差
额,开证申请人或开证行必须补足。因此,开证保证金虽然以开证申请人的名
义交存,但在信用证有效期内,具有信托的性质。银行是该项保证金的受托人,
享有法律上的所有权,拥有处分权,开证申请人为委托人,信用证受益人为该
信托资金的有条件的受益入.所以,司法部门不能因开证申请人与其他债务人
的法律纠纷,冻结开证申请人在银行的开证保证金。
(三)建立授信制度
1、建立授信制度的意义
进出口贸易结算与融资,因其与瞬息万变的国际商品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相联系,时效性很强.它要求银行能高效地处理结算与放款业务,在尽可能短
的时间内完成银行作业,以降低进出口企业和银行面对的市场风险,但风险是
无法避免的。在银行处理的大量结算与融资业务中,总有个案会因经济形势变
化,或者战争影响,或消费者习性的改变,或交易对方出现财务危机而不能如
期完成。为了在放款资金失去第一来源时,能向进出口商追索,或处分结算中
的单证,需要事先对融资人的诚信程度、财务状况、管理水平、经营能力、过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往记录进行深入的调查和认真评估,在资格认定后,与之签定有关法律合同。
当需要第三方保证或提供抵押或质押担保时,银行还需对保证人、抵押物和质
押物进行评估认定,并办妥担保和抵押、质押合同及登记手续。这些工作须经
过银行内部相互制约部门及不同层次的机构,整个流程无法简化,需要花很长
的时间。为了兼顾高效与安全,解决时效性与续密性的矛盾,银行办理进出口
贸易融资,尤其需要建立对企业的授信制度。
所谓授信制度,即授予进出口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一定限额下,可以多次
循环使用的信用额度。这一信用额度,常称为授信额度。
以授信额度方式建立银行与企业的信用关系,有如下好处:
(1)安全.授信额度一次签订,一年(或一段时间)内循环使用,给银
企双方留出了大量的时问和空间,而且不受某一特定业务紧追感的时间压力,
能使银行有足够的时间深入调查、认真评估企业的信用并随时关注企业的经营
活动、财务状况,作出客观的判断。在资格认定后,双方有充裕的时间签署各
项法律文件,完成各项法定手续。
(2)方便。银行不必为每次放款提供信用担保、调查、审查企业的资信。
企业的财务状况、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等在一段相对长的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
变动,银行只需关注本次放款所基于的贸易活动,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并节约
了工作时间。企业不必因每次借款,报请董事会批准,并寻找债务保证人和提
交抵押物、质押物。双方不必每次签署大量法律文件,跑到法定登记和公证机
关办理一系列的手续。
(3)快捷。企业在授信额度下办理结算与融资业务,只需提交申请,即
可获得授信或放款,不需逐笔接受授信审查,免去了银行逐笔审批签字,赢得
了大量时间。
(4)有利于银行与企业之间密切合作。一旦银行与企业之间签定了授信
额度协议,除非银行所提供额度无法满足其经营活动需要,企业会将其全部结
算与放款业务转移到这家银行办理,从而提高银行的市场占有率,增加银行的
相关收益。
(5)授信额度协议签定后,在一定时间内,企业所能使用的最大资金融
通金额就确定了。企业获得了银行提供资金支持的书面承诺,对银行可以提供
多大授信,可以提供多少放瓤b中有数。这增强了其从事贸易活动的侮厶,便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及风:险控制
于客户更有计划、有效率地安排进出口贸易活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随着进
出口企业贸易活动的增加,银行相关业务的收益也会增大.
2、信用额度及分类
为防范信用风险,银行通常为客户核定一个在一定时期内有效的信用额
度.在该限额内,银行为其提供限定的一种或多种信用或融资便利。额度可以
循环使用,但以未偿债务与或有债务之和不突破限额为条件.通常,信用限额
有内部掌握,也有公开授予.授信额度就是银行公开授予客户的信用限额。在
公开授予的情况下,授信人与被授信人要签订合同,以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在额度授予前与授予后,授信人要对额度加以管理.公开授信,便于客户结合
自己的资金实力与银行能提供的信用限额,合理安排经营活动,便于银行将客
户的最大风险锁定,并约束自己的信用总额,能使银行和客户在日常往来中,
减少许多手续,提高效率,节省时间,有利于银行与客户关系的稳定和持续发
展,为银行和客户双方带来安全、效率和盈利。
本文所讨论的授信额度,是银行对进出口企业的公开授信。在该授信下,
银行为企业提供进出口贸易项下的一种或多种信用与融资便利。除按用途分类
外,授信额度还可以有以下几种分类。
按风险分类:按被授信人使用额度时授信人承担风险的大小划分,进出口
贸易授信额度的风险可分为一类风险和二类风险。具体划分如下:
一类风险额度包括:信托额度、进口押汇额度、进口托收押汇额度、出口
托收押汇额度、打包放款额度、票据买入额度和票据贴现额度。
二类风险额度包括:信用证开证额度、出口押汇额度。
按性质分类:按额度包含的信用与融资品种多寡与额度持续时间长短划
分,进出口贸易授信额度可以分为两类:
综合额度。综合额度由一种以上不同用途的子额度组成,授信期一般为一
年.在有效期内,在各子额度限额以下,被授信人可以循环利用额度,使用银
行提供的信用或融资工具.若确因业务需要,需突破授信总额或改变子额度用
途,需追加授信或转换授信。
(1)追加授信。银行对一段时间内运作正常、资信良好的综合授信客户,
根据其业务发展需要核准增加额度,是为追加授信。追加额度的有效期与原综
合额度到期日相同.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2)转换授信。在综合授信额度总额不变的情况下,为改变子额度的用
途,核准由某一额度转变为另一额度,即为转换授信。
临时额度。临时额度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循环使用。通常它仅包括一项用
途的额度,在以下两种情形发生:(1)新客户尚在试做阶段,针对其单笔业务
核准的额度;(2)综合授信客户因为某笔业务超出原综合额度上限,而针对其
超出部分核准的临时增加额度。
按保证方式分类:授信额度按有无担保分为担保授信和信用授信两种,其
中担保授信额度采用的担保种类有保证、抵押、质押、保证加质押、抵押加质
押、保证加抵押等多种形式。
信用授信。信用授信是指通过对被授信人的资金实力、经济效益、经营管
理以及偿债能力的评估,确认其信用优良、能按期履约偿债,无须任何担保的
一种授信方式。
信用授信的对象仅限于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偿债
能力、有经常性净现金流量、资本充足、资信良好、信用等级优良的客户。
保证授信。保证授信是指第三人对授信额度项下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一种
授信。在被授信人不能履约偿债时,授信人有权要求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代
为清偿。保证人必须是具有法人资格并有代偿能力的经济实体。
抵押授信。抵押授信是指以被授信人或第三人(统称抵押人)可以抵抨的
财产作为抵押物的担保授信。被授信人不能按期清偿债务时,授信入有权按《中
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处分抵押物并优先受偿。
质押授信。质押授信是指以被授信人或第三人(统称质押人)可以质押的
动产或权利担保的授信。被授信人不能按期清偿债务时,授信人有权按《中华
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处分质押品并优先受偿。
3、授信原则
(1)合法性原则。所有的授信必须遵循国家法肇、行政法规和中国人民
银行的有关规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
法》和《贷款通则》的要求。
(2)安全性原则。授信项下放款应能按时收回本息。
<3)流动性躁烈。全部授信的结构安排,应体现银行对资产流动性的要
求。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及风险控制
(4)盈利性原则.授信业务应当为银行带来一定的收益。
(5)保证原贝Ij。除非被授信人资信十分良好,银行所有授信应有来自被
授信人之外的第三人保证,或者由被授信人或第三人提供的财产抵押或质押或
权利质押担保。
(6)偿还性原则和计收利息原则。偿还性原则和计收利息原则是授信的
基本特征和要求。《贷款通则》规定,除国务院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决定停
息、减息、缓息和免息.
(7)结构合理原则。对每一个被授信人授予的授信额度,应低于被授信
人上年实际进出口额或当年计划进出口额的50%,不超过被授信人净资产的2
倍,其中一类风险额度一般不应超过其授信总额的80%,对单一被授信人的授
信额度不应超出授信银行的贸易授信总额的10%。贸易授信总额应控制在全行
当年计划新增本外币流动资金贷款总额的30%以内。
4、中资银行的统一授信
(1)统一授信的定义。为规范银行的授信业务,健全客户信用风险防范
机制,改善授信资产质量,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暂
行办法》、《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等法律法规,各银行据此建立了
客户统一授信的制度。
客户统一授信是指将银行作为一个整体,统一对客户(指除金融机构和自
然人以外的企业法人客户)授信并控制客户信用风险的管理制度。
客户统一授信包括三方面基本内容:一是授信主体的统一,即银行作为一
个整体,由一个职能部门统一向客户提供授信,防止多头授信风险业务的发生;
二是授信对象信用风险评价标准的统一,即将客户作为一个整体,按照统一的
标准识别、评价客户整体信用风险。客户整体信用风险指标包括:客户信用等
级、授信风险限额;三是授信业务管理的统一,即统一管理、控制客户整体信
用风险和具体授信业务风险。主要是核定银行对客户授信的风险值,原则上要
求对客户全部授信业务的风险值之和不超过其风险限额。
客户统一授信管理涵盖贷款、开立信用证、进出口押汇、开立银行承兑汇
票、开立保函、保理等各类本、外币授信业务等。
(2)统一授信的运作机制.一般地,各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是银行对客
户统一授信的管理部门,其职能包括:风险管理政策督导的职船;客户统一授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殛风险控制
信的职能;授信业务授权管理的职能;组织尽职调查、风险评审工作的职能;
资产质量监控和评价的职能。未经风险管理部门批准,公司其他业务部门不得
向客户提供授信。
公司业务、资产保全部门是集中、统一向客户授信的部门,也是客户统一
授信的执行、监控部门,其职能包括调查、评估客户整体信用风险和具体授信
业务风险,按规定收集、核实有关客户信用风险状况以及具体授信业务审查的
材料和数据报送风险管理部门,统一落实授信担保条件,按照授信业务有关规
定办理具体授信业务,以便各有关业务操作部门分配、执行、监控、掌握对客
户的授信。
结算业务、营业部门是具体业务操作部门,不具有对客户融资授信的职权,
其职能是对具体业务操作的合规性、技术性进行审核、办理具体业务手续。
(3)客户整体信用风险的评价。对于企业法人客户,应按照规定的程序
和方法核定客户在一定期间内对银行授信的最高承受能力,此最高承受能力的
量化指标为银行对该客户授信的风险限额。授信风险限额属于银行内部掌握的
风险控制指标,并不意味银行有义务向客户提供授信或提供达到风险限额的授
信。
对企业法人客户核定银行授信风险限额的主要依据是客户所有者权益、客
户信用等级等因素。信风险限额的核定方法为:
Q=CxRxS
其中:Q:有关年度对客户授信的风险限额
C:上年度末客户的所有者权益
R:信用系数o
s:授信份额系妻垆
v该系数由对客户评定的信用等级决定,见。信用系数表’
。该系数反映慕银行在全部金融机构对谈客户授信业务中的市插份额。最高不得超过“授信份额系数表”
中各类信用辱缓所对应的数值.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翎新的风险殛风险控制
“信用系数裹”(R)和‘经信份额系数裹竹。(s)
客P信甩等级信用系数(R) 授信份额系数(s)
AAA 3.O
AA 2.8 ≤90%
A 2.6
BBB 2.5
BB 2.3

≤70%
B 2.1
CCC 2.0
CC 1.8
≤50%
C 1.5
D 1.0 ≤30%
在计算银行对客户授信的风险限额时,应对客户所有者权益的构成、资产
状况进行分析,将其中的无效资产(如以国家划拨的公共基础设施所形成的资
产、无形资产中国家划拨的土地使用权,部分无效的专利权和商标权、递延资
产、已构成坏帐的应收帐款资产等)数额,相应从所有者权益数额中减除,作
为计算风险限额的所有者权益基数。
如果客户主要管理人员涉嫌重大贪污、受贿、舞弊或违法经营案件;未经
银行同意,’实施或着手实施企业转制等有可能影响银行债权安全的行为;发生
或涉入重大诉讼或仲裁案件;出现重大经营困难或财务困难;投资项目出现严
重超概算或工期拖延等情况;未按银行的合理要求提供真实的财务报表和其它
反映客户生产经营情况的材料:拖欠到期应还本息;与其他任何债权人的合同
项下发生重大违约事件等,应及时下调其授信风险限额。
公司业务、资产保全部门在有关具体业务操作部门的协助下统一调查客户
资信情况,收集、核实有关材料和数据,初步测算有关客户整体信用风险指标
140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殛风险控制
(包括客户信用等级、授信风险限额),将全套统一授信材料报经同级风险管理
部门核准a对于客户整体信用风险指标的核定超本行权限的,由分支行报请上
级行风险管理部门核准。
有关客户整体信用风险指标一年核定一次,其有效期为一年。在有效期内,
如果客户资信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业务部门应及时报经风险管理部门审
查、批准,调整有关客户整体信用风险指标。
(4)客户整体信用风险的控制。向客户提供的授信,应按照规定的程序
和方法核定其风险值,向客户提供的各类授信的风险值之和原则上不得超过对
该客户授信的风险限额。单笔授信业务的风险值可采用下面的计算公式:
U=-LxGxK
其中:渊i笔授信的风险值
L=该笔授信的余额
G=担保方式调节系数
K=特定保函调节系数
所有单笔授信业务的风险值之和即为对客户的全部授信风险值。担保调节系数
参见下表
担保方式担保方式调节系数
一、保证担保
(一)国外机构或企业O.05
1、经合组织国家和她区的中央政府
2、经合组织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公共机构0.2
3、非经合组织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公共机构0.5
4、国际性金融机构0.05
5、A级以上(含A级)的银行或菲银行金融机构0.2
6、B级以上(含B级)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0.5
7、A级以上(含A级)的国际集团或跨国公司0.6
8、B级以上(含B级)的国际集匿或跨国公司O.8
9、其它国外机构或企业0.8—1.0
(二)国内机构或企业
1、国家机关(限于‘担保法》第八条0.5
2、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疑行0.5
3、国内其它银行O.7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赍创新的风险豆风险控翻141
4、外资或中外合资银行0.3
5、省级非银行金融机构o.9
6、外资或中外合资非银行金融机构0.5
7、A级客户O.8
8、B级客户O.9
9、B级以下客户1.O
10、其它国内机构或企业0.g_1.0
二、抵押担保
1、城市地带土地使用权、房屋或其它建筑物O.6
2、非城市地带土地使用权、房屋或其它建筑物O.8
3、交通运输工具O.7
4、通用机器设备O.8
5、专用机器设备O.9
6、其它抵押物0.8一1.0
三、质押担保
1、本行定期存单O.1
2、他行定期存单O.5
3、经合组织国家和地区中央政府债券O.05
4、非经合组织国家和地区中央政府债券0.5
5、中国政府债券0.05
6、国内金融债券O.5—n9
7、国家或银行担保的企业债券o.6
8、国内非银行金融机构担保的债券0.8
9、国外A级以上债券O.6
10、国外B级以上债券O.7
1l、国外上市公司股票0.7
12、国外非上市公司股权O.9
13、国内上市公司哥流通股票O.7
14、国内非上市公司可转让歧权O.9
15、银行承兑汇票O,2∞.5
16、银行信用证O.2加.5
17、进口货物提单O.8
18、出口货物提单0.9
19、其它质抨物o.8-1.0
2D、信用担保1.0
1.42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疑风殓控制
5、综合授信实际上也是一种创新
综合授信是模仿西方银行周转信用额度的做法,在国外,它是银行根据自
己的资金能力,为其客户提供在未来一定时同,按照一定利率,给予一定额度
贷款的承诺。包括普通限额贷款、备用贷款承诺、周转信用额度和透支贷款额
度等。但综合授信具有表外化、不确定因素多,风险大等特点,需要较高的管
理水平才能掌握客户资金的使用量和控制风险,加之我国银行重实质性贷款、
轻承诺性贷款.重利息收入、轻非利息收入,重银行自身管理、轻客户需求,
所以统一授信中大多仅仅提供一种融资便利而非多种融资安排。
(四)业务电脑化可以有效避免国际贸易融资风险
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电脑化,对于防范结算与融资风险,有相当重要
的作用。
1、压缩时间风险
风险是时问的正相关函数,时间愈长,不确定性就愈多,所承担的风险就
愈大。由于国际市场瞬息万变,在进出口贸易融资活动中,时间的计量单位越
来越小,或许一时的耽搁,对其他工作影响不大,但对处在多变的国际市场中
的当事人却能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国际业务从业人员,省时高效
显得非常重要。紧迫感始终伴随着从事押汇业务的银行从业人员,限时工作成
为其工作的惯例。即使在电子化程度较高的香港银行,超时加班一族中,走得
最晚、留人最多的大多是银行的押汇部门。电脑化操作,可以压缩作业时间,
提高处理效率,使押汇业务在短时间内得以处理完毕,一定程度上满足时限的
要求。所以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尽可能争取盈利,避免损失,赢得宝贵的时间,
引入电脑化作业是十分必要的。
2、减少文件错误
贸易结算与融资,是典型的单证业务,国际通行的惯例是银行只管单证交
易,而不问实际交易。规范信用证业务的国际商会500号出版物,规范托收业
务的国际商会第322号出版物,对银行义务和责任划分皆以单证为依据,对处
理单证的要求极高。所以银行出具的所有文件必须严密规范,单证不得出现瑕
疵。文件和单证上的任何错误,哪怕是拼写错误,都可能影响正常收汇,甚至
导致无法收汇。银行作业电脑化可以存储大营标准化文件单证,通过程式化操
作及自动校对系统,极大地减少了出现常规性差错的可盼,有效地避免因此而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瓷饲新的风险及风险控制143
产生的收汇风险。
3、便于额度控管
为防范融资风险,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就是对进出口贸易项下融资业务实行
额度管理。对额度有效控管的最重要手段,则是业务电脑化操作。引入电脑化
作业后,可以通过电脑程序设置,将客户的各项业务括动,纳入其额度控管之
内。任何超过限额的业务处理,为非授权处理,无法通过电脑把守的大门,进
入结算和融资业务系统,更无法进入会计出账系统或银行专用的通讯系统。这
样,能有效地防止非授权机构或非授权人员逃避额度控管,擅自对外开出信用
证、办理贸易结算与融资业务,避免因内部管理失控,下属机构越权而造成的
结算与融资风险。
4、有利于统计分析
对企业进行评估,最可信的依据应是该企业在银行的所有交易及资金往来
记录。如果没有电脑化作业,银行与客户交往的记录散落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内,难以集中归类,不便于系统研究,使银行失去了利用客户最直接的原始资
料的机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恰恰最关心客户每年的业务情况以及过往交易的
成败。银行电脑化作业能将客户与银行的资金往来、客户与他人的资金往来完
整地记录下来,并通过电脑联网处理,方便地将不同时段、不同部门及机构的
交往记录迅速集中起来,按内设程序分析研究,给出客观的判断,为银行调整
对客户授信与及时处理放款逾期提供帮助。
(五)建立押汇中心是防范风险的组织保障
我国内各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和运作模式在近几
年的金融体改过程中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作,
其组织机构和运作模式仍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使之在向
市场经济过渡,与国际金融接轨方面有许多不相适应的方面。尤其是在开展国
际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方面,由于传统的分工使国际结算业务和信贷业务
相互分离,客户到银行办理一笔业务要经过几个部门,从而使贸易融资业务的
发展受到影响。近年来,国内国有商业银行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正
在着手这方面的改革。随着外资银行的进人,国内各银行内部机制改革的迫切
性更加突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建立押汇中心。
境外银行煦押汇中心,是银行专门处理进出口贸易项下单证业务的操作部
国际贸易融瓷舒新殛风险控铷
门,它既不办理本外币存款,也不经营管理外汇资金,更不负责市场拓展与客
户授信,专营贸易项下结算与放款。客户在银行分支机构开设本外币账户,通
过这些机构办理存汇业务,提出授信申请,经银行授信部门调查评估、审查认
定后,获得授信额度,通过该行的押汇中心承办贸易项下结算与放款业务的单
证处理。”该押汇中心可能负责一个城市甚至更大区域内所有分支机构受理的贸
易项下结算与放款业务,银行的其他部门或者区域内分支机构只能受理,不能
处理押汇业务中的单证操作。美洲银行设在香港的区域性押汇中心宛如工厂的
一个大车间,几百名员工在电脑前处理该行设在香港、日本和亚洲其他地区分
支机构受理的贸易项下结算与融资业务。
国内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大都没有押汇中心的概念。就其组织结构而言,
多是在总、分、支行设置国际业务部,由国际业务部集中经营和管理全部外汇
业务。这与境外银行建立押汇中心模式有很大差别。
几乎多数国际业务部经营全部外汇业务品种,有的还从事人民币存放款及
结算业务,成为典型的行中之行。96't,汇业务的经营到管理,从市场拓展到授
信放款,都由该部门独立承办,使该部的经营活动相对独立于银行的整个管理
和监督之外,也难以得到银行其他部门的配合支持。银行的经营计划、管理控
制、电脑软件、信贷投放、会计核算、资金清算甚至通讯传递多是本外币分离,
各行其是。前两年,中央银行注意到各行国际业务部游离在各行的控制之外,
给中央银行监管带来了困难,下令各行不得以国际业务部名义对外经营。但执
行下来,不少银行不过是将国际业务部的牌子从门外摘下来挂在了门内,门外
翻牌为XX银行XX支行,其内部结构、运作方式、经营范围则没有大的变化。
可见,国际业务部是本外币分离的结果,押汇中心是专业分工的安排。前
已叙及,进出口贸易结算与融资独立于该行计划管理之外,不利于银行业务拓
展及本外币的配合支持,甚至可能使银行面f|缶支付风险。
此外,各级分支机构均设国际业务部,各国际业务部均处理结算与融资中
的单证,给银行经营进出口贸易融资业务留下了很大的风险。
l、有经验的外汇从业人员,尤其是擅长处理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的
6Jl业人员,在Ittl垂1银行界相当有限,属于稀缺的人才资源。应从纵向相对集中
于分行一级机构,从横向相对分散于银行资金财务部门、信贷经营与管理部门、
国际结算与融资部门,方有利于从宏观上管理外汇业务,从微观上处理外汇业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夏风险控制
务。不然,进出口贸易融资业务或许总量失控,或许操作不当,均容易导致融
资风险的产生。
2、以现有人员素质看,我国银行界除中国银行以外,管理阶层中懂得外
汇业务的人员有限,能够审阅英文函电、处理英文单证的更不多。层层设立国
际业务部均允许其办理结算与贸易融资项下单证的处理,实际上,是将结算与
融资业务的最后控制权交给了各级国际业务部负责人。这一方面使国际业务部
负责人权利和责任不对称,另一方面,使外行干预内行工作成为普遍现象。因
此,为防范风险,必须设立押汇中心,处理进出口贸易结算和融资中的单证业
务。
3、分支行国际业务部均可处理结算与融资业务,增加了分行对国际业务
监管的难度。国际业务部既为分行的一个管理职能部门,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
的业务操作部门,而且,在本外币分开管理的情况下,分行多数部门只负责本
币管理,而将相应的管理职能集中于国际业务部。这使国际业务部在管理范围
上几乎覆盖所有银行业务,只是限于外汇而已,任务之重,其他部门难以想像,
这样是不符合专业分工原则的。本币业务毕竟是各行的传统业务,银行从业入
员与管理人员在财务、会4-I-、计划、出纳、信贷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以
本币相关部门为基础,吸收部分懂外汇业务的人才,统一管理本外币相关业务,
有利于银行在财务、会计j出纳、计划、信贷方面的专业人士结合本外币特点,
发挥专业特长,管好本外币业务。国内外汇业务由于发展历史不长,从业人员
较新,其经验学识毕竟有限,负全面管理职责,勉为其难。在此状况下,分行
国际业务部负责对支行国际业务的全面指导与监管,难免管理不到位,出现监
控死角,留下风险与隐患,给银行内部人员滥用职权,甚至犯罪作案以可乘之
机,平添了许多原本可以避免的放款风险。
4、电脑化作业使同城或更大区域内的单证处理成为可能,电脑联网,
swift传递信息,使空厨变小,使速度加快。快捷方便已不再是宣传的口号和
理想的目标。因此,完全有可能在同一城市或更大区域内将单证业务集中于一
个专门的中心处理。
5、单证业务集中于分行或区域押汇中心,使所属机构逃避监管,在贸易
项下擅自结算与放款没有可能。从组织结构上保证授权适当,避免授信失控。
同时,押汇中心能够集中足够的专业^士从事单诞处理,又减少了出现操作风
国际贸易融瓷包新及风险控制
险的可能。
6、国际业务部为押汇中心,形成全行本外币一体化经营。将所有本外币
均有的业务划归相应的同一经营与管理部门。例如,计划、资金、统计、会计、
出纳、信贷、评估、稽核、审计,绝无按本外币分设两个机构的必要。只将押
汇中心专设。至于外汇政策管理,可以单设部门负责,也可以按专业分工交相
关部门负责。当然,总行一级有境外机构、代理行、账户行往来管理、外汇政
策管理、外事管理、境外业务管理,应由国际业务部专司其责。
第四节借鉴国际经验建立风险控制机制
创新不仅可以为银行带来业务的快速增长和丰厚的收益,而且可以有效地
降低经营成本,但在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滋长出了严重的风险,为降低损失
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风险。实际上,银行业的发展历史,就是不断抵御
风险和不断完善风险防范措施的过程。西方国家创薪的历史早,已根据自己的
实际情况建立了不同的风险控制机制,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下面以标准渣打银行和香港银行为例,来说明国际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
资及创新方面的风险控制。
一、中银集团的授权授信管理
经验表明,贸易融资方面发生的案件,有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银行内部管
理的问题,即内部控制出现了漏洞,让人有机可乘。香港的中银集团在融资方
面的管理框架是一个审贷分离的管理模式,操作起来有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
是业务发展部,专门负责推广发展银行业务;第二个部分是信贷部,是银行授
信专业管理部门;第三个部分是放审批核小组,分级进行授信审批。
(一)各部门的职责
业务发展部的主要任务是:(1)发展各类客户。联系本地、国内及海外各
类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推展全面性银行业务;对授信对象资信进行调查
分析;为客户办理授信申请;复查授信户的授信情况,输入授信续期申请或对
融资项目作定期检查;处理授信户的资信、资料及成立档案,并进行管理;注
意有关授信户的资料情况及额度使用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游蜃§及配合有
关业务部门,共i司催理呆滞账户;协助进行查仓工作;填报本部门授信户各类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甸新的风险及风险控制
授信情况的报表,以便有关单位汇总上报。(2)业务发展活动。联系工商界及
有关团体,宣传推广银行业务;参加与国内业务有关的各类型业务性洽谈会及
展览会等;注意市场动态,并及时向总经理室或有关部门反映。
上述内容与内地银行的信贷员职责相似,信贷员要与客户联系,搞好关系,
发展市场。比如,在香港有一个客户要申请贷款,他要找的不是银行的信贷部、
营业部、结算部(香港称为押汇部)而是业务发展部。
信贷部的主要任务负责各类授信申请的分析、审核及授信户的管理。
放款部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办理授信文件及限额键人的具体操作。
授信及风险监控部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对已发生的超额、逾期放款的监控及
呆滞账户的催理。
(二)授信审核制度
授信审核制度的大致框架如下:
1、授信的审批
香港银行各部(即业务发展部、企业放款部、私人放款部、资金部、代理
行部及营业部)均没有审批权,所有放审须个案提交信贷部审批:
支行权限之内可自行审批但须报信贷部备案;
支行权限之外须报信贷部审批;
超出信贷部门权限须提交总经理室放审组审批;
超出总经理室放审组权限须由港澳管理处(中银集团港处)审批;
若超出港处权限,则由港处报中国银行总行审批。
2、三级放审制度
在总经理领导下,实行三级放款审核制度:
总经理室放审组——实行集体负责制
信贷部放审组——实程个人负责制
支行放审组——实行经理负责制
总经理室放审组是银行的最高授信决策小组,组长及组员由总经理指定,
秘书由信贷部主任担任.其职能是:定期检讨银行授信政策,审核超越信贷部
权限的授信申请。总经理室放审组放审的形式是以讨论的形式进行审批,每次
会议最少应有三人参加,会议决定记录须全体组夏传阕签章硫认,’共厨负责(集
体负责制).
148 冒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信贷部放审组须严格遵守业务发展与审贷分离及互相制衡的精神。组长由
主管信贷部的副总担任,组员由主管授信业务的授信业务的副理、经理、高级
经理及助总组成。其职能是检讨银行授信工作情况和问题;各成员根据总经理
室的授权审批权限内的授信申请放审;若超越信贷部副总权限,须送总经理室
放审组审批。其形式是:实行各级主管负责制(个人负责制);所有授信申请均
须进行初审、复审,然后才作最后决定。
支行放审组为支行最高的授信决策小组。组长由支行主管担任,组员由负
责信贷、会计及外勤人员担任。职能:按照规定的政策和原则,并根据所在地
区的客户特点,制定相应的拓展授信业务的具体措施并积极推行。组长根据总
经理室的授权,对所有授信申请作出决定,权限之内,报信贷部备案;权限之
外,报信贷部审批。其形式是:实行经理负责制;以会议民主讨论的形式审核
所有授信申请,组长作最后决定,如有不同意见者,须列入会议记录供上级放
审组参考。
管理架构见下图:
三级授信审批制管理架构图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及风险控制149
(一)授信管理的流程
如果客户来申请一个透支额度,假设客户申请流动资金贷款100万,以支
票形式透支额度。
客户与业务发展部联系,业务发展部接受客户的申请,调查客户的背景。
通常客户要提供以下资料给银行:公司经营的方向、公司的管理,在哪些银行
建立账户,最重要的是最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客户提交的财务报表有时很难判
断是真是假,但在香港基本上所有公司都是有限责任公司,财务报表要经外部
会计师(Accouting)审核,对其年报或有关项目进行批注。会计师要以自己的
名义负责所审核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所以,银行对企业提交的财务报表基本
都会相信。
业务发展部根据企业情况会评估和审查客户是否有透支的需要,主要审查
以下方面的情况:
A.流动资金。通常要进行现金流量表的测试(Cash Flow Forecast),看其
流动资金的需要量到底是否为100万港元,申请的额度是太多还是太少。
B.业务发展部审核后,如无问题,即签发一个放审书,放审书是银行标
准的格式,列具很多项目,业务发展部要填写其对客户的了解情况,比如说行
业的风险、贸易对手、经营的状况、董事的情况,非常详细;然后业务发展部
要将放审书提交信贷部。同时,业务发展部还耍将企业连续三年财务报告交信
贷部进行财务分析。
因此这里有两方面的工作,业务发展部对客户进行—个整体的分析,信贷
部以企业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傲一个财务分析(Financial analysis),分析盈利状
况、流动性状况。
C.信贷部要审核企业的财务报表,还要审核业务发展部提交的放审书。
对各类授信申请的分析、审核,对授信户进行管理。
D.银行有三级审批制度。第一级是分支行:第二级是信贷部;第三级是
总经理室。
如果透支额度在支行的权限之内,支行可以决定;如果超出支行的权限,
交总经理室;超出总经理室,交给中银集团在香港的港澳管理处;超出港管理
处的限额,交由中国银行总行审批。三级放审箭度就是这样的架构。
总经理室将放审的权限下放到支行,支行的放审执行经理负责制,支行的
国酥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经理有权批准信贷额度,业务发展部或外勤无权,只有经理有权.经理的权限
不固定,要看其业务的发展状况。再上一级是信贷部,信贷部总经理或副总是
个人负责制,到总经理室实行集体负责制。权限最大的还是总经理。
E.经审核如果客户符合条件,支行就开一个放审组会议,按照规定的政
策和原则,并根据所在地区的客户特点,采取民主的方式,几个人共同讨论,
决定发放给客户的授信额度。对于一笔贷款,可能每个人的看法会有所不同,
业务发展部认为客户很好,应当争取,但支行经理可能不同意贷款,业务发展
部可以将意见写下,记入放审记录,作为备案,以表明业务的错失他不承担责
任。组长根据总经理室的授权,对所有授信申请作出最后决定。如果贷款最后
变成呆账,由支行主管负责.
如果支行的信用贷款额度为100万港元,经支行放审小组开会讨论决定,
可以发放给客户100万港元的额度.以后客户在额度之内申请放款,不需要再
逐笔提交单独的抵押,但在申请银行额度时,客户要一次性提交一定比例的抵
押。贷款决定后,交给信贷部作为备案,记录在册。这是支行审批贷款额度的
作法。
F.信贷部按照授信限额的要求,对支行报来的授信方案进行复核,注意
是否一些客户的授信值得调整,确认支行是否在权限之内操作。如果支行超过
权限,信贷部的审核就会严格一些,他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审查贷款情况,如
支行是否与客户有密切关系,所以给予客户的贷款额度过高,风险过大;从这
一意义上说,信贷部有监督控制的功能。
信贷部要对银行的授信方面的管理进行检查。有些银行还建立了信贷管理
部,它与信贷部有所不同,信贷管理部比信贷部还要高—个层次。它具体负责
具体信贷政策的制定、实施,每年或定期向总经理室报告银行的信贷状况和风
险。而一般信贷部的工作是审批授权权限内的工作.
从形式上来讲,信贷额度的审批是逐级个人负责制。额度申请要经过初事、
复审,逐级审批,最后决定权在信贷部.
G.如果超出信贷部的限额,再向上报到总经理室.总经理室的放审形式
是固定的,以讨论的形式进行审批,每次会议最少应有三人参加,会议决定记
录须全体组员传阅签章确认,实行共同负责,又称集体负责制.每个组员在授
信审批书上都要签字.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锄新的风险硬风险控翩151
授信审批的情况就是这样。客户与业务发展部关系最好,放审书可能写得
天花乱坠,但审批的过程是相对独立的,由另外一个部门,另外一些人进行,
虽然在支行的范围内,业务发展部参与审批小组,但小组不是一个入,并且还
要向信贷部报告备案。所以审贷分离最重要的环节是:与客户联络、代申请授
信额度的是一个部门,但审批额度的是另外一个部门,要相互独立。
H.银行同意贷款后.给客户一个授信函(Facility Letter),授信函中告诉
客户有100万港元的透支额度,贷款的条件可以包括任何与贷款有关的内容,
如抵押品的种类及最高成数,或收取存款的金额。要求客户定期提交每Z4"月
的财务报表等等。
如果客户同意,就签认授信函,借款人要在授信函上签字,表示个人向银
行担保,明确承担的责任.
授信函签订以后,银行和客户之问就达成一种契约,即贷款合约。所以在
授信中最重要的是Facility Letter.贷款契约关系一旦建立,以后银行将按契约
中规定的贷款条件为客户发放信贷。当然,客户也可以拒绝贷款的条件而去向
其他银行重新申请授信额度。
在此例中,签订授信函后,客户要按授信函规定向银行先存款110万港元,
银行给予100万港元的透支额度。100万港元的额度是一个循环额,相当于银
行提供绘客户的流动资金贷款,客户不可能只使用一次,一次用完,可以在限
额内循环使用,所以在香港又称银行的授信额度为银行便利额度。客户有了银
行的便利额度,就可以很方便地在限额内从银行取得贷款,不须逐笔申请和审
批。超出额度,必须在额度偿还以后才能使用.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贷款方式。
r.授信函签订以后,客户按贷款要求将押品或存款交给银行的放款部。放
款部的职责是按合约的规定,收取和管理客户提交的存款或择品,如客户是以
房地产作为抵押品,放款部还负责办理抵押契约,处理抵押品。
所有手续办好后,由放款豁将授信额度输入银行的电脑系统,授信文件及
限额键入的具体操作只有放款部有权进行,其他部门如业务发展部、信贷部都
没有权力.放款部相对独立子业务发展部翻信贷部,不直接接触客户,只根据
自己的职责来办事。
J.额度授权以后,客户每次就可持支票到银行,银行在授信额度内替客户
付款。至于支票的收款入是谁,何种用途,内容是什么,银行都不监督。只要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是金额在100万港元限额以内,银行就付款。客户以支票付款给自己也是可以
的。银行不负责支票的内容和具体用途。通常透支利息很高,一般优惠利率P
十3(最优惠利率加上三个百分点)。
K.对额度审批和使用的监控有两个部门,一是稽核部,二是信贷部。每
年都在要检查贷款的情况,进行贷后检查。一
二、渣打集团内部对风险的监控
标准渣打银行在48个国家有分支机构,是一个跨国集团。作为—个大集
团,他们十分重视内部操作的风险管理,对此有—套完整的政策。这套政策的
三个要点是:Reaffirmation of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Policy developments和
Currentissue,即:(1)职责分明,也就是明确每一个员工在集团中所扮演的角
色和他应负的职责;(2)贯彻政策,即如何使政策在集团中得到贯彻和实现;
(3)关注当前的风险事件,即对发生的事件及时进行风险控制。
(一)监控政策
下图展示了渣打集团内部对风险的监控政策。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及风险控制
IvYmmR芷klsscs
O呛a曲gd盘羽惯旧弛罄
D凼mp0日颤l慨
m叫dD“印n叫Risk删
PI池∞虹蛞Ⅲ目孵c
PI呻试瞄mdkim
Fom女lprocessfordsk
站∞尉k如
Rm吐托po岫口g珥ooe辐
revlcw
I、目标
(t)最小的损失,即使每一个风险对集团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
(2)培养风险意识,使每一个员工都能意识到风险对标准渣打银行的影
响,以及这些风险是如何造成信誉和资金损失的。
(3)界定职责。明确告诉员工什么是你必须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而
且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如此要求他们,使他们认识职责,担负起职责.
(4)贯彻政策。要让世界各地的员工都明白他们的职责。
(5)评估风险。有一套系统分析和测量风险,以判断在每一个部门风险
是多大,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和能收回多少,以及在多大的范围是值得去弥补的·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殛风险控制
(6)提供技术支持。即对风险的监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管理人员可
以及时将风险监控时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报,以获得技术支持.
2、原则
(1)每个业务都分配有风险管理的范围。使每一个人和部门都髓明白自
己的职责,因为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职责。每一个人都有相应的完整的规则。
(2)规定必须做的工作。在每一个人的年初指标中都规定什么是今年必
须做的,这些必须做的工作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脱。
(3)设定最低的工作标准。要求每个人必须完成的最少任务。
(4)自我评估。要求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自己的评估,让他们清
楚工作的正确目标。
(5)各司其职。每个部门和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工作,不能随便移交。
银行有许多业务,如个人金融业务、公司金融业务、资金交易、代理行业务等,
这些业务都有自己的内控体制、自己的操作程序和自己的风险管理方法,因而
各个部门必须各司其职。,
(6)审计检查,包括内部的审计。每个分行平均每一年有一次内控审计,
以保证能及时发现问题,以经受得住外部的审计。
(7)整个集团内部风险监控方法的一致性。这样当某人从一个分行调到
另一国家的另一个分行时,仍能知道风险控制程序。因为他们用的是同一套风
险监控体系。
3、架构,即用什么样的架构来实现上述目标
(1)提供工具箱。所谓工具箱是指所有的风险监控的要求都用文件的形
式列出来,员工只要按照要求在空白的地方填上结果就可以。让每一个人清楚
地了解他们应该做什么非常重要。这个工具箱就是提供给员工—套表格,让他
们按照要求填入。
(2)风险识别的程序。任何人根据工具箱中的这套操作规程都可以进行
风险确认。
(3)正规的报告程序。任何人都有责任按照正规的报告程序上报工作情
况.
(4)定翘检查.每个星期、每个月或每半年都有不同形式的检查,检查
风险的各个方面,以确保没有存在风险的可能性。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及风险控制155
4、报告
控制风险的操作的最后程序是监控报告。对报告内容的要求是:
(1)不要人为制造奇迹。不要指望自己一个人将问题解决,应该及时告
诉专家,因为这样能保证问题及早解决。
(2)及早报警。及时报告发现的问题,不要拖延,及时解决它。
(3)及时发现重要的问题。每天都可能出现一些风险,必须及时确认哪
些是重要的,以便能集中精力解决重要问题。
(4)热点问题。有一些问题是经常出现的,必须搞清楚为什么它们会经
常发生,以求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5)汲取经验教训。从问题中学习经验教训,然后告诉所有的同事从出
现的失误中学到了什么,而并不是要追究是谁犯的错误。重要的是让每个人知
道错误是怎样发生的,以及如何阻止它们的发生。
(二)风险管理工具箱
前面已经提过,渣打集团为风险管理提供一种管理工具箱,以便管理者能
够根据这些工具比较容易地管理风险。工具箱中共有五种管理工具。
1、操作风险自我.i,e-f-di(Operational Risk Self Assessment)。这个工作每三
个月做一次。大约10页纸,有50个左右的问题。这个工具用来提醒管理者对
本部门的风险管理进行一次检查,以使他们记住他们的职责。
2、关键的风险指标(KeyRiskIndicators)。这个工作每一个月做一次。主
要是查找比较重要的事和主要的方面是否存在风险。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加班
指标。如果你发现近来加班突然增多,这可能意味着业务有了发展,这是好事。
但也可能意味着员工的积极性降低,而这就是坏事。因此,管理^员应该理解
在对这些可能发生的关键风险指标进行监管的意义。
3、主要监控标准(Key Control Standars)。绝大部分韭务都有其操作规程。
主要监控标准为每一个业务提供了一种相应的关键因素监控指标,从而使员工
清楚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如何对风险进行监控,使风险防范跟着业务走。我们
将在本部分结束时,以信用证开证业务为例详细论述这个工具的内容。
4、危急扳机点(CridadTriggerPoints)。对外部有影响力的因素(如经济
状况、劳动力市场情况等)进行估计,分析其对内鼹业务的可能的影响力.
5、工作计划(Action plan).通过以上四种工具所发现的问题以及为此提
固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出的解决问题的计划,应及时汇总到工作计划中,每三个月核查一次。
(三)标准渣打银行信用证业务的内控机制
1、客户经理对客户以及交易对手的了解调查。在办理信用证业务过程中,
不同的部门、不同的职员有着不同的职责。一个希望在渣打银行开立信用证的
客户,应向银行提供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银行客户经理负责市场营销,他们
负责寻找合适的客户,对客户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对该公司的经营状况进
行分析。他们在对客户进行分析时不仅要对直接客户的情况进行了解,还要对
该客户的客户进行了解。
2、双人负责制。即由市场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发展客户。另由有经验的专
家专门负责分析客户的资产负债表和其他信息,并提供额度建议。过去,该行
对信用证审批实行的是市场营销经理一人负责额度的制度,即市场营销经理在
发展客户的同时还有权为其提供额度。现在他们实施了客户管理程序制度,即
CMP制度(CUSTOMERMANAGEMENTPROCESS),将一线员工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市场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发展客户;另一部分为有经验的专家,专门
负责分析客户的资产负债表和其他信息,以决定是否给予客户信用证额度。这
种双人控制制度可以避免过去单人决定可能出现的失误、徇私枉法等弊端。
3、独立审批制度。一旦市场营销人员发展到客户,向银行推荐该客户后,
对客户申请开证额度的批准就必须由至少两个有关人员独立进行确定。这样在
客户的授信额度审批文件上,将至少看到三个入的签字。这样就避免了一个人
说了算所存在的风险,三个完全独立操作的人员可以有效地控制信用证风险。
例如全球账户经理(GAM,Global Account Manager)负责跨国大企业总部的授
信额度,比如福特汽车公司;地区账户经理FAM(Field Account Manager)负
责这些跨国大企业在其他地区的分支机构的授信额度,GAM对福特全球额度
进行管理,而FAM对地区分支机构的额度要及时汇总到GAM处,由其控制对
福特集团的总额度不超过某一个标准。
4、银行内部的计算机控制体系
经审批同意的额度由计算机系统控制。这套系统被称之为D鼢mmLS。
这些已批额度由信用操作组即COT(CREDIT OPERATIONSTEAM)单独输入。
在中国区,由上海分行负责进行。如果没有额度,其他同事没法进行业务操作。
一旦计算机系统设立了额度后。如果其他信用证业务或交易导致额度超过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及风险控制157
规定,计算机系统将不会让该笔业务通过。这时必须由原来的额度审批管理人
员(Oricnal F扯ility Approver)进行审批后,操作人员才能继续该笔业务,因
为他最了解这个客户的情况。
超过额度的交易只有在得到符合规定的审批同意后方能进行下去。
5、报表的生成和上报
计算机在第二个工作日生成前一日的报表,以便让有关高层领导了解业务
情况,以对业务进行确认和验证。在高级管理人员认为没有任何问题时,将在
报告上签字后送回业务发生的分行,然后分行进行存档。这些材料用来向有关
审计部门证明业务操作的规范。
超过额度的业务同时将受到信贷操作工作组和高级信贷管理员的独立监
控,他们从客观、独立的角度对信用证操作进行风险监控。个别的额度是由在
第一线的员工直接审批的,根据他们能力的不同,其审批权限也不同。所有的
额度一年至少进行一次审核,到期如果有些额度要延期,最长不能超过90天.
一个季度要将全地区所有客户的重要资料送到总部,包括客户的授信额度、贷
款余额、跨国集团的额度余额等。
三、建立科学的内控机制是现代银行防范风险的基本制度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的结论是,建立科学的内控机制是现代银行防范风
险的基本制度,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防范也如此。
(一)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的共同原则
通过对各国风险管理的研究,我们发现虽然各国的银行体制不同,但在对
贸易融资刨新及应用时风险的管理原则上是基本一致的。
1、回避原则
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要完全加以避免的方式就是拒绝。这是一种
最简单、最彻底的防范风险的办法,但其结果是银行丧失获利的机会,不提供
融资旃没有收入。但有时涉及到国内外各种约束、规则、禁令等,必须采用此
策。但多数情况下,对于风险,不能一推了之,而应采取措施加以规避。如对
较高风险的融资做出国别、地区、行业或企业等的限制,只有在满足政策规定
的条件下,才能融资,这样即在事前将风险压低到银行可控和可承受的范围内。
2、分散原则
国际贸易融资戗新豆风险控制
风险分散就是以资产结构、融资方式等的多样化来分散发生风险损失的可
能性,以达到资产保值或减少损失,增加盈利的目的。这一原则的理论基础是
资产选择理论,即‘‘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就是说要将资金投资于不
同的对象。同时,马尔维茨模型告诉我们,应选取不相关或者负相关的资产形
成的资产组合,才能有效地分散风险,也就是说要注意合理搭配,如融资短、
中、长期限的搭配,币种的搭配,融资地区的搭配,融资方式的搭配等。
3、抑制和转移原则
风险抑制就是要加强对风险因素的监控,及时发现不利倾向的信号,在风
险形成之前采取措施防止风险的发生,以及尽量减少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抑
制风险关键在于及时掌握风险产生的前据。该原则不适用于对汇率、利率风险
的防范。因为市场变化很快,若等得到预警信号出现再采取措施,风险可能已
经转变为损失的事实了。
风险转移是指对将来可能产生的风险通过担保和其他金融交易的方式转
移给第三者。就国际贸易融资中所面Il岛的汇率和利率风险而言,转移风险的最
佳方式是通过衍生工具进行保值处理,倒如进行远期交易、期权交易、互换交
易等。
4、保险与补偿原则
风险保险是指银行向保险公司投保,以确保其贷出的资金资产在发生风险
后可以从保险公司处得到补偿,出IZl融资信用保险就是一种风险的保险。它是
在商品出口或相关经济活动中发生的,由保险人与向进出口商提供融资的银行
签定协议,银行作为被保险人交纳保险费,保险人赔偿保险协议范围内的被保
险人因贷出资金后因买方信用而等因素而引起的经济损失,这样就解除了银行
在融资过程中的后顾之忧。
风险补偿是指贸易融资中的贷款方,B阴l行以保证金或拍卖抵抨品等获得
的资金,补偿其在某项资产上的损失。对于风险度高的融资,还可在国家政策
允许的范围内,对借款人计收较高的利息或加收罚息,以增加借款人的负担而
促使其加紧还款。建立国际贸易融资的损失准备金,也可使银行减轻压力。
(二)建立和完善内控机制
内部控制机制是指公司的内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运行制约关系;内
部控制制度是指公司为防范金融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促进各项经营
第四章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及风险控制
活动的有效实施而制定的各种业务操作程序、管理方法与控制措施的总称。习
惯上,内部控制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并称为内部控制或直接简称为内部控制制
度。内部控制的概念,最初是一个会计或审计意义上的术语。1949年,美国会
计师协会在发表的一份专门报告中指出:内部控制是公司出于保护资产、核查
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促使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丽采取
的方法和措施。1958年,美国CPA在第29号审计程序公报中将内部控制分为
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类。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
在第55号审计准则公报中,引入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在区分内部会计控制和
内部管理控制的基础上,第一次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将内部控制引申为一种结
构和环境,认为内部控制的实质,在于合理地评价控制风险,因此,内部控制
又称为风险导向型的内部控制。
银行的内控是一种自律行为,也是营销防范风险的关键,它从一个侧面衡
量了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
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整体业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其风险的控制不能脱离
银行总的风险管理。或者说,银行的内控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决定了国际贸易
融资风险的控制水平。内控机制的建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严密有效的组织
结构,最高管理层向下的逐级授权、相互独立的业务部门和明确的职责分工;
严格完善的审批制度和会计控制体系;合理有序的内部稽核检查制度等等,这
些内容是银行开展国际融资业务时避免风险的有效保证。
(三)我国银行业完善内控机制的要点
一是领导要重视内控建设,应始终坚持以业务为中心,以内控为保证,一
手抓业务开拓,一手抓内控监督。要提高思想认识,把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当作
大事来抓,逐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第一责任人制度,实
行‘罐主管,谁负责,一把手总负责”的防范工作要求。
二是要健全内控机制,进一步整章建制,使管理制度逐步系统化、规范化、
科学化。建立岗位职责,根据自身业务开展情况,严格岗位分工,因事设岗,
因岗定人,明确各岗位或员工在具体业务操作中的责权划分以及应承担的责任,
使每一项业务环节都纳入控制过程。建立规章翩度,坚持实行制度在先、学习
紧随其后、业务最后开办的模式,根据“授权有跟、相互牵制”的原则,按照全
面、具体、精炼、有针对性、便于操作的要求,不断完善制度.建立管理流程,
160 国际贸易融资包新琵风险I垒箭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突出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稳重点
部位,以推动银行经营管理的明晰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是要实行内部制约制度,杜绝任何个人包办贸易融资业务处理的全部环
节,以达到相互监督,确保银行资金安全,并要建立全方位的双人复核制度。
四是要强化督查。内控检查职能部门应转变监督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强
化事前监督,不仅需耍检查贸易融资业务的操作是否合规,更重要的是防患于
未然,将稽核的关口前移,从查弊到防范的转移,对业务中有苗头性、倾向性
的问题及时做出分析、判断,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和建议。
第五章国际贸易融资中的目际惯例和法规16l
第五章国际贸易融资中的国际惯例和法规
第一节国际惯例与法律及合同的关系
无论是贸易还是融资,开展国际业务必须使用国际上的‘哄同语言”,以提
高效率、减少纠纷,这个共同的语言即为国际惯例。它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约定
俗成的、开展国际业务的行为模式、规则、原则或通则等,对当事人的权利和
义务关系有明确的规范。虽然国际惯例并非法律,但实务中稍有疏忽,即会产
生不利的影响,甚至造成损失。那么,在国际惯例与法律条文发生冲突时,应
以谁为准?国际惯饲在解释法律和合同条款时具有仟么样的作用?搞清这些同
题,不仅对正确把握和使用法律,解决纠纷是很有意义的,而且对开展创新及
应用创新产品也非常重要。
一、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国际惯例的适用
首先,国际惯例不具备法律的效力,即使是有些惯例在实践中被广泛运用,
甚至被国际商界和金融界视为“习惯法”,但也不能与法律等同。当国家制定的
某些法律条文与某~惯例内容一致时,人们会产生一些模糊的概念,似乎这一
惯例就是法律。这是不正确的。当法律将某项惯例的全部内容吸收,制成法律
或国际公约时,就割定该项法律的那个国家和参加该项国际条约的国家而言,
这项国际惯例就不复存在了,它已被国家机关采用,转化为法律或国际性公约。
而对于未制定这项法律和未加入这项国际条约的国家而言,该国际惯例还是客
观存在的事实,但却不是法律。
其次,国际惯例的法律地位取决与法律的规定。虽然国际惯例不能直接地
产生法律效力,也不具备法律地位,但一定条件下,它也可获得法律地位。这
个条件即是国家法律明示或默示认可。现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样的方
式来承认某项或某些国际惯例的法律效力。
再次,国际惯例可以填补法律的空缺和不足。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代表,是
规范人们行为和调节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但法律条文很难面面俱到,在法律未
作规定或规定不全时,如果使用国际惯例,不仅可以补缺拾遗,而且可以平衡
国际贸易融瓷创新殛风险控翩
当事人双方之间的利益。许多国家对于国际惯例明示承认,并运用于法律实践。
如《瑞士民法典》总则第一条规定:“如本法无相应规定时,法官应依据惯例。”
日本也有类似规定“民事之审判,有成文法者依成文法,无成文法者依习惯”。
联合国大会决议通过的《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中,也要求仲裁不仅应按照合
同条款作出决定,并应考虑到适用于该项交易的国际惯例。可见,国际惯例对
补充法律的缺陷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我国对国际惯例的承认,采用的也是明示态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通则》第142条第三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
加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使用国际惯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回法》
第5条第3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未作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
我国海商法也有同样的规定。可见,我国的基本法律到涉外的商事,都采取了
明示的态度承认国际惯例。但是我国从法律上承认惯例,并未将惯例等同于法
律,而是让其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在法律未作规定时才适用。
综上,只要国际惯例与我国法律及我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不相抵触,不
违背我国社会公共和益,在我国是可以适用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依据
国际惯例对案件进行调节、仲裁和判决,可以判定国际惯例对有关当事人具有
约束力。
二、国际惯例与合同条款的互为解释和补充
合同是交易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约定双方权利义务的证件。从事国际贸易
的双方,通常都要通过谈判建立合同关系,以便依据合同行使双方的权利。在
一项具体交易中,一般情况下,双方尽可能把一些重要事项在合同中作相应的
规定。但交易的双方不可能把所有的事项都清楚地写进合同中,这是因为一方
面许多细节难以写进合同,只能依据一定的习惯去做,如果希望全部写进去,
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也不一定写得详尽;另一方面,一些事先难以想到和估计
不到或预料不准确的问题也难以写进合同,如果过于注重一些细节,有可能失
去交易机会,因为市场的变化是瞬息万变的。加之现代办公和通讯条件的发展,
使越来越多的交易双方通常不是以面谈的形式成交,而是以往来函电、传真等
成交,没有时间和条件进行详尽的磋商,这样一来,对于合同中未作规定的内
容都有可能用惯例来补充。因此,国际惯例和合同之间存在着‘惯例可以用于解
第五章国际贸易融资中的国际惯例和法规163
释和补充合同、合同可以被惯例解释和补充”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能否成立,
取决于国际惯例的法律效力和对当事人的约束力。关于惯例对当事人的约束力,
国际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如果无相反规定,合同当事人受惯
例约束,例如,集中体现了西方发达国家对惯例与合同关系的意愿的1964年海
牙《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中规定,除非当事人另有规定,当事人应受与
当事人处于相同情况下的惯例约束.也就是说只要未在合同中作相反规定,合
同当事人应遵守相应的国际惯例。
另一种观点认为,只有在双方明示或默示同意的情况下,国际惯例才对双
方当事人有约束力.例如,集中体现发展中国家对惯例与合同关系的意愿的维
也纳《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则从相反角度规定,认为双方当事人‘飞№
已同意”的任何惯例和他们之间确立的习惯做法,对当事人有约束力。这里的“业
已同意”包括了书面同意和口头同意.可见这种观点坚持首先要有规定,才有适
用国际惯例。
这两种观点并无大异之处,综合其共同点,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惯例可以
约束当事人;合同可以排除惯例的约束;国际惯例只能解释和补充合同条款。
第二节国际贸易融资中的法律适用和司法管辖权
在国际贸易结算及贸易融资业务中一旦发生纠纷,有可能涉及到两个国家
的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法律诉讼。由于主体、客体、权利义务的履行以及法
律事实的发生等因素涉及不同的国家,各国又都认为含有本国因素的问题属本
国管辖的范围,而各国对同一问题的规定可能有所不同,以致在法律的适用方
面出现互相抵触的情况,即出现法律冲突,这个问题应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准据法舶适用原则
在国际贸易结算及融资业务中,在有关贸易合同或银行的支付工具方面有
时对所适用的法律做出了明确规定,但也有时在银行的支付工具里除表明以国
际商会统一惯例做为处理业务的依据外并未作其他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产生
纠纷时就有可能出现法律冲突。
在国际经贸关系中,根据国际公约或条约规定,在处理涉外民事、经济、
贸易争议而有关国家的法律互相抵触时,该项争议有—个应适用哪一国法雄的
国际贸易融瓷创颓殛风险控制
问题,亦称适用规则(也叫适用原则),常用的适用原则有:
(~)当事人有约定时依据当事人约定
在国际贸易融资中,为了解决因各种涉外因素而造成的法律冲突,当事人
可以在订立有关协议或出具担保时,对适用何种法律作出规定,即在争议发生
之前订明有关的依据法。此外,也可以在双方出现争议后,由当事人双方达成
协议,对适用法律作出选择。
(二)在当事人没有约定情况下,准据法的适用原则
从国际私法的理论与实践看,在当事人未作法律选择,而法院所在国的冲
突法又未规定可以直接适用的法律时,以下几种推定可以被采用而确认为准据
法。
1、缔约地法。当契约的订立与履行在同一国家之内时,这种推定是有力
的。但一般又认为,如果仅仅根据契约或合同在哪里缔结,而并无其他联系指
引缔约地(如当事人一方的营业所、住所地在哪里,在哪里付出对价,商品在
哪里生产或供应,以及其他具有实质意义的合同义务要在哪里履行等),便推定
适用缔约地法,其根据是不足的。
2、履行地法。德国和瑞士的笋Ⅱ例采取这种方式。1971年,美国《冲突法
重述》认为,当合同履行地和合同谈判地相一致的时候,该州的实体法通常应
适用于此合同所发生的一切问题。有人还认为,100余年来国际私法都是依据
一系列表现于外部的因素,也就是空间上的连结点,来确定法律关系的场所,
从而决定应适用的法律。就合同而言,除所表现的缔约行为外,使各种合同特
定化起来的最具有重要性的行为无过于有关履行的行为。因而在当事人未作明
确选择时应适用履行地法。他们还认为,适用履行地法,较适用缔约地法还有
其它许多合理的地方:如缔约地往往带有偶然性,而且在交通、通讯十分发达
的情况下,隔地合同越来越多,缔约地有时很不好确定,适用履行地法则可以
避免这些缺陷。但也必须看到,当履行她有好几个(如双务合同)时,也同样
不好确定可适用的法律。
3、法院地法或仲裁地法。当事人虽未约定应适用的法律,但在契约或合
同中规定了一旦发生争议,交由某国法院或仲裁机关管辖时,一般均可据此推
定当事入意图适用该国的法律。’
4、标的物所在地法。本来关于标的物的取得方式、内容及效力等,应一
第五牵国际贸易融资中的国际惯倒和法规l‘5
溉依标的物所在地法,无当事人“意思自治”可言。但在以契约或合同取得物权
时,同时也刨设了债权。因而,凡属于合同的成立有关的形式或要件及所产生
的债权(如买卖的价格、价金返还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等),应适用债法原
则,可由当事人选定适用的法律。在这种情况下,债权可由物权派生出来,故
在缺乏当事人明示的选择时,可首先推定适用标的物所在地法。
5、船旗国法。凡船长出于航行的必要而订立的合同,尤其是在以船只作
抵押以及在扣押港口出卖船只的合同,在未作法律选择时,应接定适用船旗国
法。
6、当事人或者至少债务人的居所地、住所地或营业所所在地法。
7、当事人的共同本国法。这也是推定契约或合同的准据法时经常利用的
重要依据。意大利民法典明确地规定在当事人未作法律选择时,适用他们的共
同本国法。
8、最密切联系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法官或仲裁员可以根据自己对
法律的解释和对客观事实的分析判断而确定适合该契约或合同的准据法.最密
切联系原则提供了一个可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契约或合同、解决契约或合同相关
的所有问题的准则。在其指导下确定的法律更接近契约或合同的本法与中心目
的,且方法较灵活,可避免呆板地和机械地适用法律所规定的客观标志,而且
它作为意思自治原则的补充可起辅助性作用,因而它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立法
所接受。
1985年,我国颁布的《涉外经济合同法》和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
也确定了这一原则: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适用
与合同有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9、一笔贸易融资业务与其它合同有某种从属关系时,只要无相反规定,
当事入未选择法律时,可推定适用主合用或原始合同的准据法。
10、根据“与其使之无效,不如使之有效”这个解释合同与遗嘱的原则,西
方某些学者认为,如果当事人未选择法律,而所涉数国的法律规定又相互抵触,
依某国法律合同为有效,而依他过法律合同为无效,则应推定适用使合同有效
的那一国家的法律。但这不能适用于暑5些显失公平的合同。
国际贸易融资包新及风险控飘
二、司法管辖权原则
国际贸易结算与贸易融资中一旦出现法律纠纷,涉及到由哪一国法院审理
有关的民事案件,即涉外民事案件管辖权的问题。涉外民事案件管辖权的确定
是受理某一涉外民事案件首先要鳃决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审理案件的结局,
直接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同时行使涉外民事案件管辖权也是一国主权的
体现。因此,各国的国内立法对其均有原则规定,这种原则规定主要有以下几
种:
l、属人管辖原则。它以涉外民事案件当事人的国籍为标准来确定管辖权,
即当事人的国籍国法院有管辖权!这一原则符合国家主权原则,但它有时会使
外国人处于不利的地位,显失公平。采用这一原则的国家,主要有法国、卢森
堡、意大利、土耳其、墨西哥、荷兰等。
2、属地管辖原则。即对涉外民事案件依某种地域标准确定其司法管辖权。
确定属地管辖的标志大体有以下三种:a.“原告就被告原则”中被告的住所、居
所、临时所在地标志;b.诉讼标的物所在地和被告财产所在地标志;c.行为
地标志。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用属地管辖的原则。
3、协议管理原则。它是由契约或合同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以前或争议
发生之后所达成的以确定司法管辖权的协议。这一原则,主要适用于经济、贸
易、民事案件。
4、专属管辖原则。即一国法院规定其法院对某项涉外民事案件拥有独立
的、排他的管辖权,不承认其他国家的法院对此类案件的管辖权。这类案件主
要包括:有关不动产物权的诉讼;有关商标专利和版权的诉讼;有关婚姻、家
庭继承方面的诉讼;在本国境内发生的重大侵权行为、以及有关法人成立、解
散、破产的诉讼.解决涉外民事案件司法管辖权的法律冲突问题。一般通过各
国之间相互签订双边或多边国际条约的方法来解决。此类有代表性的国际条约
主要有两个:
1、1928年的巴斯塔曼特法典。该法典规宗,破产案件由债务人住所地法
院管辖;不动产物权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动产物权诉讼由财产所在
地法院管辖,如原告不知财产所在地,则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如无住所地,
则由居所地法院管辖;遗嘱检验与法定继承案件,由死者最后住所她法院管辖。
2、1968年9胃欧溯共同俸国签订的《关于国际管辖校和执行法院判决的
第五窜国际贸易融资中的固爵嗵铡和法规
公约》.该公约规定,以双方当事人的住所地作为确定管辖权的基本原则,同时
就合同、赡养费、损害赔偿、法人分支机构活动等特殊案件的管辖权作了规定。
依据国家主权和我国及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对涉外民事案件的管辖权问题,
我国确立了以下原则:
(1)被告住所地原则。
(2)诉讼标的物位于我国境内的,由我国法院管辖;不动产诉讼标的物
在我国境内的,我国法院行使专属管辖权。
(3)我国境内的原告,对居所在香港、澳门以及国外的被告,提出有关
离婚、亲属关系、继承事业的诉讼,我国法院有权管辖。
(4)在对外经济贸易和运输中,我国允许当事人协议选择管辖法院。
(5)在我国境内发生的损害赔偿案件,我国法院有管辖权。
(6)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专属管辖案件,只能由我国法院管辖。
(7)我国参加或同意的国际条约中,对涉外民事案件管辖权有规定的,
应首先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第三节法院禁付令在解决业务纠纷中的作用
一、禁付令释义
禁付令(IIljunction)是英美法系中一种特殊的救济方法。在民事诉讼中,
法庭往往发出要求一方当事人作或不作某一行为的命令,禁止作某一行为的即
为禁止令。对不服从命令,可以蔑视法庭罪处以监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禁
止令则是由法庭出具的用来禁止银行履行其在信用证或保函项下付款义务的命
令,因此有人又称为止付令或禁付令。
禁付令可以分为永久性禁彳寸令(permanent injunction)和诉间禁付令
(interlocutory injunction)两种.永久性禁付令的特点在予其效力是无限的(ad
infinitum),而诉间禁令的目的只有一个,即保持争议发生时的现状(status quo),
这决定了它的期限是有限制的。信用证诉讼中最常用的禁令是诉同禁令。诉问
禁令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临时禁令(cx parte injunction或tempemry injunction)
另一种是初步禁令(perliminary injunction)。其区别是;“)发布的程序不同.
就临时禁付令而言,经申诉人请求,如果存在对申诉人不可挽回的损失会损害
168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疑风险控制
的充分证据,可无须书面或口头通知相对人Bp可发布之,丽初步禁付令在发布
之前需有一个简单的或非正式的听审(summary or informal hearing)。(2)期
限不同。临时禁付令通常只在一个固定的时期内有效,原则上不超过几天(根
据美国法律,原则是不超过十天);初步禁付令则没有这种死板的限制,在案件
全面审理之前一直有效。但无论哪一种诉间禁令,其发布都应不同程度地满足
以下几个要求:第一,对申诉人具有无法挽回的损害的证据,从而有保持现状
的必要性;第二,对相对人不存在可以平衡的损害;第三,申诉人在诉讼中占
有优势,极有可能胜诉;最后,为保证弥补相对人因禁付令所受的损害,可能
要求申诉人为此提供抵押.
二、使用禁付令的经验教训
1、确认欺诈成立
一般认为,法院发布禁令禁止银行付款,情况必须确属严重,已达到欺诈
成立的程度。否则,法院不应该干涉信用证的运行.但在一些国家,只根据初
步证据(prima facie evidence)即可采取诉间禁令性救济措藏,到了诉讼最后分
清是非曲直的阶段,举证责任就远远超出提供初步证据的限度。根据‘擞诈除外”
的要求,即使在诉讼闻也必须存在成立的诈骗,否则法院不能随意干涉开证行
对受益人根据信用证进行的付款。在这方面有一个著名的判例:
1974的5月17日,原告要求第一被告开立一份以法国一家公司为受益人
的不可撤消信用证,面第二被告则是通知行。开证行申请人用现金支付了所要
求开立的信用证的全部金额。
原告于6月16日收到货物,但发现这些货物并非是他们所订购的。一些
箱子上的数字已被改成与订购单相符,而其他一些箱子不是空空如也就是塞满
了垃圾。原告指控那家法国公司犯有欺诈罪,并指示第一被告停止对有关的信
用证付款。该银行于6月4日回复道:鉴于该信用证系经保兑和不可撤消的,
看来无法不作出付款,并拒绝作出不付款的保证。
原告为此要求美国大法官法庭颁布暂时禁令,以限制第一、第二被告在判
决或法院命令前作出任何付款.
该法庭认为:
(1)欺诈尚未成立,仅仅是指控而已;
第五章国际贸易融资中的国际馕铡和法规
(2)此案例不适合颁发禁付令,缺少法院颁发禁令进行干预的确切理由。
法院还认为,除非有充分的、至关重要的理由,否则法院不能对以后的不
可撤消信用证进行干预,更不能对国际银行业务进行干预,因为法庭的干预如
太随便和太频繁,将极大地削弱人们对信用证的依赖。
我国也经常发生使用禁付令不当的问题。例如:1994年6月,国内某企业
从韩国进口货物,通过国内一家银行开立以韩国某企业为受益人的信用证,金
额为23万美元。信用证规定可分批装运。9月,国内银行收到韩国银行寄来的
该信用证项下第一批货物的单据,经审核,单证相符。应开证申请人请求,银
行为其办理了进口押汇,将货款9万余美元付给韩国议付银行。在进口企业对
货物检验时发现,货物质量有问题,此时第二批货物的单据又寄到开证行。开
证银行审核后单证相符,要求进口企业办理付款手续,进口企业以前批货物质
量不符要求,外方有欺诈行为为由,申请当地法庭向银行发出禁止令,禁止银
行对外承付信用证项下款项。在此情况下,开证银行只好向韩国银行讲明情况,
暂时不能对外付款。
在此贸易中,韩国出口商在得到中方开立的信用证时,已到银行办理了打
包放款。中方开证行拒付,必然影响到韩方银行的资金安全。在此情况下,韩
方银行多次致函中方开证银行,并以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500号
条款为依据,要求中方银行履行付款义务。
中方银行在收到当地法院禁止令后,为了维护自己的信誉,多次振员至法
院做解释工作,说明信用证业务的基本原则,以及做为国家银行维护自身信誉
的重要性。经多方努力,法院终于在11月将蔡止令撤销.中方开证银行遂先行
垫付资金对外付款,并通过其他途径根据与开证申请人签订的有关契约向其进
行追索.
此案的关键在于,开证申请人在收到货物后发现货物质量有问题,遂认为
出口商有欺诈行为,通过法院下达禁止令以保护自身的和益。这里涉及到的也
同样是对欺诈的认定.根据一般的法律通则,欺诈的关键在于:主观存在恶意、
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其目的在使对方产生误解,骗取财产,不付对价。它同
一般的违约有本质的不同.由此可以看出,在此案中,出口商实际上已付了对
价,所提供的货物质量有问题,应该被认为是违约性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
法院下达蘩止令拒付信用证项下的贷款,:羌助于同题的解决.
170 国际贸易融瓷创新殛风险控制
其次,根据信用证业务的国际惯例,银行的责任是十分明确的,即在单证
相符的条件下承担付款义务,这一付款义务不应因买卖双方的纠纷而受到影响。
。第三.根据国际法通则,禁止令的签发不应损害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即便
是真的发生了欺诈,韩国银行可以被认定为善意第三者,法院的禁止令显然将
损害他的利益,这与有关国际法通则的精神是相违背的.
由此看出,在此案中,开证申请人申请法院签发禁止令是不适宜的。开证
申请人最大的失误是对出口商资信未做详细调查,对开证银行来说所应吸取的
教训也在于此。
2、构成无法挽回的损害
禁付令的颁布必须有保持现状的必要性,否则将失去其本来的目的。因此
如果申诉人不能举出将对其构成无法挽回的损害的事实,法院就可凭此拒发禁
令。当然,是否存在无法挽回的损害不能仅凭一个一般的原则予以确定,每一
案件的具体情况是重要的决定因素。例如受益人的财务状况表明它将无力补偿
申请人,这一事实就足已构成无法挽回的损害。申诉人所声称的欺诈或伪造的
严重程度与损害的不可挽回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因为如果受益人有意骗取货
款,那么对信用证的支付本身就足以构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3、颁布禁令的时间限制
只有在开证行实际支付之前才存在向受益人付款的可能性,因此就存在一
个颁布禁付令的最迟时间问题。在1977年,曾有个代表性的案例,即Tranary C.A
诉Babca commerciale Italiana案中,被告银行已将开给受益人的支票汇交往来
银行,但受益人还未支取,开证行与往来银行问也未结清,纽约最高法院认为,
开证行已认为受益人满足了信用证规定的条件并且开立了支票,此时法院不能
再颁禁令。其根据是《美国统一商法典》第四篇关于终结性结算的规定。可以
认为,在开证行与受益人之间进行终结侄结算之前,法院就可以颁布禁付令禁
止开证行付款。
如果信用证规定开立远期汇票,那么在开证行已承兑了汇票,但受益人还
未提示请求付款时,是否可以颁发禁令呢?这要取决于该汇票是否已被议付而
转入正式付款人手中,下面是发生在我国的典型案例。
1996年3月27日,国内某银行(以下简称开证行)应B公司的申请开立
了以韩国某公司为受益人(以下简称L公司)的提单后3∞天付款的远期信用
第五章国际贸易融资中的国际惯倒和法规171
证。5月,开证行相继收到国外议付行五套证下来单,总计USD9,374,640.00。
开证行分别于6月3日、5日、14日对外承兑,付款到期日分别为97年4月
27日、29日、4月18日、5月11日、5月14日。汉城分行凭我行承兑叙做了
押汇。付款将到期时,B公司来函称:“根据其国内用户与乙公司所签的协议,
上述信用证项下付款延长360天支付,请我开证行与国外议付行联系上述延期
付款事宜。延期利息由B公司承坦,并于原付款到期日时付给汉城分行。”我
行经汉城分行同意后即展期弼98年5月,在付款耍汹日之前,河北省高级人民
法院下达了“协助执行通知书”,冻结上述三个信用证项下的款项。
经多次向河北高院和B公司了解该案的进展情况,得知由于国内用户与韩
国L公司对一批货物通过B公司以信用证的结算方式办理了进口买断业务,同
时国内用户与乙公司之间还签定了一份租赁合同,另交单据,单据所载货物相
同,但金额少了一半,国内用户在信用证付款到期后一直未向B公司支付,故
B公司状告国内用户侵权欺诈,要求他们赔偿一切损失。
综上所述,本案的贸易背景及涉案情况错综复杂,解决难度相对较大,可
能还涉及到走私,但针对本案的情况,有以下几点启发:
(1)根据UCP500第三条的规定,就性质而盲信用证与可能作为其依据的
销售合同或其它合同是相对独立的交易。即使信用证中提及该合同,银行亦与
该合同完全无关,且不受其约束。因此一家银行作出付款、承兑并支付汇票或
议付或履行信用证项下其它义务的承诺,不受申请人与开证行或受益人之间在
已有关系下产生索偿或抗辨的制约。因此,合同的纠纷及海关扣押贷物不应影
响银行在单证相符的情况下付款义务的履行,更不能影响开证行在承兑汇票后
独立与信用证以外的票据上的无条件付款责任。另外,从票据法的角度来看,
票据是一种流通的证券,是独立于基础合同之外的无因证券,本案下的票据已
进人流通,持票人通过付给对价得到该汇票,他们对出票人在贸易上的欺诈并
不知情,因此是正式持票人。当其向开证行提示付款时,如遭承兑^、的拒付,
则将成为无辜受损的第三者。在上述信用证项下,开证行已承兑国外远期汇票,
即开证行承担无条件到期付款责任。因B公司与L公司及国内客户合同纠纷或
其它原因冻结银行信用证项下已承兑款项,致使银行无法履行到期无条件付款
责任,无疑极大地损害了银行的对外信誉.
(2)在开证行承兑了远期汇票,厨且此汇票已被议付的情况下,法院下
圈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达了止付令是不恰当的。近年来,信用证下的款项被止付的案例时常发生,其
目的是为了阻止开证行按照信用证条款付款。以免开证申请人(进口公司)发
生损失,然而结果却与初衷相背。止付后,国外议付行起诉我国开证行胜诉率
很高,最后不仅开证行要悉数付出信用证项下款项,迟付利息和诉讼费用也要
一并支付。而且,银行信誉所受到的损失同样是不可估量的。止付令不矢为反
欺诈的一种手段,但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在国际结算业务
及融资中,法院作为司法机关,更应谨慎行使其权利。
(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全国沿海地区涉外、港澳台经济审判工
作座谈会纪要》的有关规定:在远期信用证的情况下,如中国银行已承兑了汇
票,中国银行在信用证上的责任已变为票据上的无条件付款责任人,人民法院
就不应加以冻结。在本案中,开证行已承兑了汇票,而籍以申请冻结的基础是
合同纠纷或其它原因,不应影响开证行的无条件付款责任的履行。河北省高级
人民法院冻结开证行信用证项下已承兑款项无疑是与最高人民法院座谈会纪要
精神不符。
(4)在国外议付行已凭我行承兑信用证顶下单据叙做贴现,即受益人已
获付款,议付行已付出对价成为票据的善意持票人,在这种情况下,开证行所
面对的是议付行的付款请求,如开证行无法到期付款,则无疑会导致国外议付
行对开证行的追索。
总之,如果汇票经承兑并被议付而转到了正式持票人手中,此时一旦法院
下达禁付令,必然使无辜的第三者的利益受掰损害,医此,法院在发禁令时要
非常慎重。
第六章我国国际贸易融瓷创新中的问题殛对策173
第六章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中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障碍
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始予改革开放后的90年代。在此之前,国内各商业
银行只对进出口商提供国际结算,并不提供贸易融资,并且结算方式仅限于汇
款、托收和信用证。对于出口一律收妥结汇;进口则是付款交单。随着国际贸
易的快速增长及银行竞争的加剧,借鉴国外银行的做法,中国银行率先开办了
围绕信用证结算方式的一系列贸易融资。’从这个意义上讲,业界开展的各种融
资方式都是引进、创新的结果,从不到10年的时同看也算是新的业务。虽然时
间不长,但国际贸易融资为我国的外贸事业做出的贡献却是有目共睹的,特别
是作为融资主体的国有商业银行,在推动贸易发展、促进贸易成交、盘活企业
资金、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融资成本、规避国际贸易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增加
企业经济效益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保理业务为例,就可以说明贸易融
资在我国的快速发展:2000年以前,我国的保理业务每年基本在几千万美元徘
徊,开办保理业务的仅有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到2000年,保理业务量达到2
亿美元,2001年,达到11亿美元,开办银行为1l家,2002年时则一举突破
20亿美元,开办银行达到了lO家以上。
不容否认的另一面是,与我国高速发展的国际贸易及与发达国家相比照,
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从第一章的分析中,
我们已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面发达国家所运用的许多融资方式在我国还是一个潜力很大、尚未开发的新市
场,创新国际贸易融资方式非常迫切,这已成为银行、贸易界的共识。那么,
是什么在阻碍、影响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进程呢?原因来自多方面,绝非是单
一因素作用的结果.
将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放人整个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总进程和大背
景下加以观察,特别是考虑既定的社会利益结构状况,不难发现,我国国际贸
易融资劬新与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制约条件或障碍,·我国是一个生产力不够发达
且人口众多的大国,社会稳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立足点之一,加之受传统抱残
174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守缺的心理意识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往往只能做一些业务变种的浅层次创新,
不能进行适应国际经济金融发展趋势的深层次创新。这导致来自市场需求的创
新不多,国际贸易融资领域的创新几乎100%都是“拿来’’方式的创新。即使是在
国内市场,85%以上的创新都不是独创的。其次。由于市场发育不健康,市场
机制不健全,导致商业银行创新步履艰难,许多金融商品仍处于西方国家上世
纪60年代的水平。第三,资产结构单一、质量低下对商业银行贸易融资创新构
成了强大的压力;金融产品功能单一、技术含量不高、流动性差、灵活性小,
这是我国商业银行贸易融资创新落后的典型表现。除此之外,以下因素也是影
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原因。
一、技术因素
要进行金融创新,就必然要依托高科技手段,在金融信息化的基础上进行
’创新。而我国的银行业目前只能说基本完成了金融电子化建设的阶段,金融信
息化在有些银行只是剐冈g起步。银行各顷业务的有美资辩无法形成可供再次加
工利用、分析决策的有用信息,在这种状况下如何能对市场、对客户进行细分,
制定各自的发展战略,进行有的放矢的金融创新呢?
而国外已经开始在网上建立贸易融资资产市场和经销渠道。通过这种方
式,银行可以扩大其分销渠道,更低成本地涉入新的客户群,并可以更容易、
更及时地掌握企业及其交易的背景,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贸易项目、评估融资资
产的风险及质量,同时也可以利用二级市场来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并且更有效地
管理融资资产。例如银行在结构性贸易融资的实践中已认识刭,不能过于依赖
企业的财务报告来决定贷款,更关键的是要了解资金的用途以及还款来源。而
网上融资市场则正是提供了这些适时信息的来源。
二、法律冲突及法律缺失
国内贸易融资与国际贸易融资的一个区别就是法律环境不同。由于至少涉
及到两个国家的当事人,因此至少面临两种法律体系的冲突,如果使用第三国
法律,就会出现三种可能的冲突。如关于合同的要约、承诺与要式,不同合同
法的规定不尽相同;关于外汇收支,不同的外汇管理条例会起到不同的壁垒效
应。除各国的法律外,还涉及到国际惯例。国际惯例的约束力有赖于兰j事人的
自主选择与自聪遵守.不具有强制性,于是当事人利用本国法律对抗国际惯例
第六章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中的问舣对策175
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是国际贸易融资及创新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比较棘手的
问题。如何既能避开国内的管制,又符合对方国家的法律或习惯,成为众多创
新能否被实施或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在我国,一些专门的法律有缺失的阔题。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涉及到国
际金融票据、货权、货物的质押、抵押、担保、信托等等行为,要求法律上对
各种行为的权利与责任有具体的法律界定。但是我国的立法明显滞后于业务的
发展。有些国际贸易融资常用的术语和做法在我国法律上却没有相应的规范。
例如,押汇业务中银行对单据与货物的权利如何、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债务关系
如何等;进口押汇业务中常用的信托收据是否有效;远期信用证业务中银行已
经承兑的汇票是否可以由法院止付;等等。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有关于保理业
务的专门法律规定,《饿罗斯联邦民法典》、《澳门商法典》等都有对保理的专门
条款规定,英美法中也有不少保理方面的判例。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保理业
务并无专门的法律规定或司法解释,也基本没有任何判例。当然,保理的债权
转让系合同权利的转让,我国1999年颁布的《合同法》总贝Ⅱ第五章对合同权利
转让有了比较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是比较宽泛的,对一
些保理业务中具体问题,如隐蔽型保理是否合法等,并未作出明晰的规定。在
这样的法律环境下,大大增加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及创新的风险.
三、银行对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我国的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是国内金融业中最早与国际惯例开始接轨的
业务之一,也是最有可能走向国际化的领域的业务,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已
经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但我们的观念、认识和做法与国外同业尚有差距。从总
体上看,我国银行界对发展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是不够
明确和充分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对国际
贸易融资业务缺乏了解,也无经验,以致不重视此项业务的发展。楣关部门又
由于缺乏了解,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和管理难于进行有效的配合和支持.
二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是本币业务,国际业务的比重相对较小、在机构、人
才、客户等方面均不占优势,以致大部分人认为与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
力去发展或创新国际贸易融资,还不如集中精力抓好本币业务.三是对国际贸
易融资业务在改善银行的盈利能力、优化信贷资产质量等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
176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硬风险控制
认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整个信贷资产中的数量少,作用不大.四是对开办国
际贸易融资创新业务的紧迫性认识不够,没有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国际化,
此项业务正在成为国内外银行竞争的焦点.
四、银行及外贸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一)银行缺乏创造和应用刨新产品的高素质人员
银行从业人员根据对金融创新的不同作用,可分为决策人员、一般业务人
员和开发人员。
决策人员的作用是对提出的一项创新建议进行立项与否的决定。这就要求
决策人员具有战略眼光和科学分析能力,以判断该项创新建议有无市场前景和
盈利可能。
一般业务人员的作用是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现有的产品和服务的缺陷,针
对问题提出建议。这就要求一般业务人员要有较高的素质,了解各项金融政策,
知识全面,思维活跃,熟悉国内外金融产品,有对日常工作中迸发的灵感加工
为项目可行性分析的能力。也就是说,金融创新的任务不是集中在少量研发人
员身上,而是大多数业务人员都要承担的责任。
开发人员的作用是对创新建议进行技术开发,形成方便可用的市场产品.
这就要求开发人员既要有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又要有较多的金融知识,才能较
好的将这二者结合,开发出方便可用的创新产品。
只要这其中一类人员力量薄弱,都会影响到金融创新的进行.而从目前我
国银行业从业人员状况看,各级经营者大多过分偏重传统业务和传统市场,在
金融创新上畏首畏尾,缺乏长远的战略性眼光,缺乏对市场的洞察力;一般员
工知识结构老化,业务单一,工作中墨守成规没有创造力,块乏将银行发展与
自身利益相结合的主人翁精神;开发人员基本为计算机专业人员,不熟悉银行
业务,不具有开发创新产品的复合型知识。高索质人员的缺乏,阻碍了我国银
行业金融刨新的步伐。
另一方面,针对已被创新出来的贸易融资产品,还必须有人科学地加以操
作。当今世界,无论是银行还是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不断扩展,银行处于获利目的而进行的主动性操作越来越
多,此类活动所提供的收入在银行全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此类业务
=竺=====!=量茎耋釜塞皇!!!!塑壁鎏型堑皇塑鲤望垦翌苎.!::
活动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它的成败与否、收益高低,主要由操作人员的
经验、能力、智慧等决定,因此人员素质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目前在
我国的银行界。普遍缺少专业人才。一些银行人员对银行的各种金融工具、融
资手段的用途、利弊一知半解,更谈不上对风险的准确判断与把握。一旦不恰
当的选择和使用了融资方式,非但不能化解融资风险,反而会使风险增加.另
外,银行人员水平不高也造成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在综合运用方面明显滞
后于发达国家。例如,目前发达国家正在推广的结构性贸易融资方式,对解决
我国外贸企业在生产全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有很好的借鉴价值和使用价值,它既
满足了外贸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又可防范风险。然而,由于受人才的限制,
影响了该业务的开展。这是造成我国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单一的又一个原因。
(二)外贸企业的业务素质和风险意识有待提高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虽然我国的外贸企业,特另Ⅱ是国有外贸企业在国际
贸易实践中不断探索,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如一些企业与银行签订了类似
于打包性质的一揽子协议,既降低了风险,又得到了价格上的优惠。中国银行
与东方航空公司签署的银企协议就是一种典型的多种选择贷款方式,中国银行
提供给予东方航空公司多品种、多币别、多形式的贷款选择权,使企业得到了
风险控制范围内的各项金融服务。
但是必须看到,从总体来看,我国的外贸水平和人员素质,距发达国家还
存在相当的差距。当代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国际贸易方式也已从过去的单一的
商品贸易发展到技术贸易、服务贸易三者并存的局面。贸易融资方式千变万化,
目新月异,已从简单、传统的结算与融资的结合,发展到多种融资手段的复杂
结合。面对这些变化,我国的外贸人员所掌握的知识已明显跟不上形势。特别
是对于初入外贸领域的企业,对复杂的国际贸易风险缺乏应有的估计,对一些
国际贸易术语缺乏起码的知识,对如何灵活运用融资手段吸引进口商,从而做
成交易,更是知之甚少。因此常常被贸易对手牵着鼻子走,甚至陷人其设下的
圈套。
例如,就贸易术语的使用来说,这是外贸人员谈判商务合同时的重要内容,
对各种贸易术语的含义、利弊、适用范围的了解是他们的基本功.然而,遗憾
的是,我们的外贸人员的知识更新明显滞后于形势。特别是那些中小外贸企业,
他们仅限于了解传统的FOB、CIF等贸易术语.当贸易对方提出使用DEQ时
178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我方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含义,至于该术语的适用范围、利弊和风险就更不清楚
了。为了拿到订单,轻率地接受了国外进IZl商建议的使用DEQ术语,却不了
解自己承担了多大的潜在风险,更不会利用银行的贸易融资来避免风险。
我国外贸企业普遍还存在着成本意识差酌现象,突出表现在对资金强劲需
求而不顾成本上。为了拿到项目,先是不顾一切地压价竞争,并以提供优惠的
信贷条件和支付条件向贸易伙伴许诺;拿到项目后,再寻找贷款,不管与自己
的资本结构、财务状况是否匹配,不管成本多高,不管什么形式的贷款,只要
银行同意、批准就行。至于得到贷款后如何还款、何时还款、用什么还款都不
在考虑之列,“车到山前必有路’’。这一现象的存在主要是长期以来的资金大锅
饭造成的。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外贸企业的资金实行国家无偿供给制,企业没有营运
资金的自主权。国家资金的供给是按照投资计划发放,与企业创造利润的多少
无关。企业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只求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另外,
由于投资计划、产品的销售、市场份额、市场价格都是上级部门给定的,所以
企业元参与决策权,也不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类成本也由
国家规定,一旦亏损,由国家追加资金进行补贴,无需担心破产。可见,在计
划经济体制下,外贸企业只是政府机构的附属品,无任何主动性,只是被动接
受。由于企业缺乏主体意识,缺少明确的目标,其融资过程是被动的,不利于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供需双方都不存在效益和利益的挂钩)。企业既没有
强化资金营运的经济动力,也没有压力。长期在这种内无动力,外无压力的环
境中,外贸企业逐渐习惯了粗放营运。它只注重追求经济总量的扩张,为增大
产出可以不计投入。尽管我国已基本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
资金供给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强化资金供给的有效性,优化资金配置,银
行信贷已取代了财政包揽的资金供给制,企业无偿使用资金的局面已不复存在,
但是必须看到,资金供给制度的变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外贸企业的经营观念
的转变还需要时间。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资金成本的忽视t必然造
成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严重影响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从而威胁
着银行贸易融资资金的安全。
企业的成本意识淡漠往往是同其缺乏风险意识相伴而行的。目前,大多数
外贸企业还沿用多年来形成的传统交易方式,对出口风险的认识还停留在控制
第六章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中的问题及对策
非信用证业务的层次上。而在西方企业里,都设有与财务楣结合的专门风险经
理,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和充分利用外部的保险机构.全面防范出口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外贸企业逐步建立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机制,出于自
身经济利益的需要以及经历的沉痛教训,一些企业在建立出口风险机制、利用
外部的出口信用风险保障措施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如
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等建立了客户分类管理制度,
加强对客户资信的监管;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与美国邓自氏公司建立了合
作关系,购买邓白氏公司提供的客户信息,避免交易风险。一些企业针对东南
亚金融危机给我国出口带来的风险,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化解,不仅保住了原有
市场,有的还抓住市场的空白点,反而扩大了对东南亚和目、韩的出口。但就
总体而言,我国目前大多数外经贸企业的风险意识依然淡薄,进出口风险管理
机制尚不健全,这是企业管理上的很大漏洞.从1992年6月至1996年底,中
国人民保险公司仅为近800家国内企业承保了出口收汇风险,只占外贸企业总
数的2.7%。而与此同时,又有不少企业出口后出现逾期未收货款,使大量外汇
滞留损失在外.据统计,1991年至1995年7月,我国涉外企业逾期未收汇达
数十亿美元。拖欠l~3年以上约占40%;其中中央部属企业占两成,地方企业
占五成,三资企业占两成,据分析,有意欺诈的拖欠款占60%.外贸企业之所
以没有很好地利用出口信用保险,除了缺乏风险意识,没有风险管理之外,还
因为:(1)以国有企业自居,习惯于在国家优惠政策的庇护下开展经营活动,
盈利皆大欢喜,亏损挂在账上,企业出口牧不回货款,最后都算在国家账上,
两生意照做;(2)思想保守,认为投保信用险不合算,额外增加成本;(3)过
分信任外国商人及其过去的交易经历,把感情与生意混为~谈,并丧失了做买
卖时所应具有的基本理性.(4)对国内外的出口信用保险及具体做法缺少了解.
由于存在巨大的应收外汇帐款,一些企业潜亏严重,不少企业往往是名盈实亏.
目前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量仅相当于年出口的l%,绝大多数企业、绝大
多数出El业务都未投保.
我国外贸企业的财务状况也是制约其进行贸易融资的障碍.外贸企业资产
负债率普遍较高.对于国有外贸企业资产负债率高的问题t应该有一个历史的、
全面的认识.国有外贸企业历史上从未有过真正意义的自有资本,20世纪50
年代初,我国的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是苏联和东歇国家,:采用的是记账结算、实
1∞ 国际贸易融资售j新及风险控制
物折抵的贸易方式,那时的国有外贸企业的全都资金都由国家无偿供给。80年
代资金供给变成‘梭改贷’’,使外贸企业资金严重依赖银行,加上当时筹资渠道
单一,银行贷款具有剐性,企业负债包袱沉重。随着外贸企业业务量的逐年扩
大,经营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企业的债务包袱越滚越大;另~方面,高负债
必然带来高利息支出,在企业利润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使用银行信贷资金的利
息负担越来越重。企业居高不下的资产负债率,恶化了其财务状况,影响了自
身的融资能力,同时也加大了银行的风险。
总之,外贸企业存在的上述问题直接威胁着银行贷款的回收,加大了国际
贸易融资的风险,阻碍了创新产品的应用。另外,上面提到的人员素质问题也
制约着它采用新的、技术性高的融资手段,这是造成融资方式使用单一的又一
个原因。
第二节进~步创额我国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的对策
一、创新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的战璐选择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史,以及创新的发展趋势,为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创新提供了示范和样板,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有
自身的历史根源和发展轨迹,为迎接加入WTO的挑战,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
是非常重要的。
(一)学习与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创新成果,并赋予其新的内涵
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全面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同时也给我国商业银行
的贸易融资创新提供了一些机遇,一方面他们在国际贸易融资上的新做法将对
我们的贸易融资刨新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推动我国银行业加快技术更新,提
高刨新能力: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在与外资银行同台竞技时,必然会利用
本士优势,因地制宜地有选择地引进、吸纳和推广各国商业银行的创新成果,
从而扬长避短,增强创新的推动力。
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跟踪世界最新发展动态及学习时,应结合我国的实际
情况加以改良,使之更适合我国的国情;同时要把握其核心或实质,不能将国
内传统的做法硬与之相匹配,既不能发挥刨新产品的优势,又会产生一些副作
用,增加推广的难度和效益的发挥.如,国外的保理商密保理授信E采用了不
第六章我固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中的问题及对策18l
同于银行一般授信的标准.它们对客户授信一般以资金占用限额(funds u∞
limit)来表示,根据对客户授信的历史销售记录以及以往业务高峰期最高资金
缺口的计算,辅以对客户未来资金需求的预测,确定对客户的资金占用限额,
该限额的确定与是否保留追索权基本没有关系。对买方的授信,主要参考其财
务报表及历史付款记录,如是有追索权保理,则确定买方应付帐款的实际价值,
设立一个虚拟的信用额度,仅供保理商内部掌揖,无须通知客户;如是无追索
权保理,则必须为买方设立一个信用额度,并告知客户。此外,国外保理商一
般还采用与客户签署全额转让协议的方式来降低自身的授信风险。全额转让协
议规定,客户必须将其信用销售所产生的全部应收帐款转让给保理商.全额转
让协议有助予保理商利益的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保理商控制授信风
险,国内银行在开展保理业务时,完全沿用传统的银行授信机制。在受让客户
应收帐款时,一般不考虑应收帐款作为押品的价值。为保证银行保理融资的资
金安全,银行一般都要求客户提供物的抵押或人的担保。对买方的授信,更是
完全建筑在买方提供抵押担保的基础上。纯粹的信月j授信只有信誉卓越的买方
才可能获得。这一切,导致无追索权保理业务在内地发展举步维艰。国内银行
也不同客户签署全额转让协议,究其原因,一是国内银行的保理客户主要为大
型企业,大型企业~般不可能将其全部的应收帐款转让给保理商;另一方面,
国内银行千篇一律的授信政策实际也不需要通过全额转让来降低风险。
(二)创新的起点要高,走‘‘后发优势”的捷径
在世界商业银行的创新历史上,并非所有的创新都必须经过初始阶段,更
多的创新是以引进吸收为主,通过‘‘拿来主义”而达到应用新产品、新技术的目
的。美国商业银行在世界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就与其长期采取走出去和请进
来的策略有关。这样可以保持在高起点上起步,缩短差距,甚而后来居上.
我们还应倡导商业银行之间的协作和联合开发,科学地应用发明与创新的
成果,以降低创新成本。尤其要借助电子计算机、远程通讯和一系列信息技术
对银行创新的擢动力,使银行的创新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保持创新的
时代感和先进性。
二、大力进行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创新的基础建设
(一)防范风险是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核心任务
182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疑风睑控制
国际贸易融资与国内贸易融资相比,银行不仅要承担借款人到期无力偿还
或不愿偿还的信用风险,还要面对国家风险、汇率和利率风险等国际贸易所特
有的风险。此外,由于国际贸易融资与国际结算的紧密联系,结算过程中的交
单风险、欺诈风险等也同样给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如何对潜
在的风险进行预测、防范、化解,是此项业务能否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1、运用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计量方法
将于2004年实施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将产生重
大影响,也将较大程度地影响我国银行业发展。新协议核心内容包括:规定最
低资本要求并提供计量风险及其资本要求的方法,强调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和
风险评估、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以及市场纪律,鼓励银行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
平.
新协议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方面计算资本充足率。对信用
风险提出标准法、初级内部评级法和高级内部评级法三种方法体系。对市场风
险、操作风险分别提出标准法、模型法和基本指标法、标准化法、内部测量法
等计量方法。
计量信用风险所建议的标准法是对1988年协议所提方法的修改,主要根
据符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标准的信用评级机构对借款人的外部评估结果,确定
银行信用风险的权重,并将信用风险转换为风险加权资产进行计量,权重等级
分为0、20%、50%、100%、150%等五级。对不同债务主体,银行对国家及央
行的债权风险,不再按照是否为经合组织成员掰分,而采甩外部出口信月i评级
结果核定。对银行、金融机构债权风险,既可按照实际外部评级结果,也可采
用简便方法处理。出现两项外部评级结果时,风险权重采用最高值,存在多项
评级时取中值。
内部评级法则是银行满足一定条件后自己进行信用风险评估的方法,所要
求的最低条件包括:银行必须有一套详细的评级系统,能够对借款人风险和交
易风险进行独立评估,并在贷款前对借款人评级;评级体系应该包括评级方法、
过程、控制、数据收集和信息技术系统;银行应该严格区分等级标准,评估每
一等级的违约概率(使用数据的观察期不少于5年);正常借款入等级应在6曲
个以上,不良借款入等级应在2个以上;银行风险头寸在各等级之阎合理分布
且任何一个等级中不能超过总的风险头寸的30%;连续采用厨一{乎诘标准,并
第六章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中的问题硬对策
满足信息披露要求。
内部评级法根据违约概率、给定违约概率下的损失率、违约的总敞口头寸
及期限等因素决定一笔授信的风险权重,风险要素既包括借款人又考虑到借款
工具。在初级内部评级法中,银行可以通过内部估算模型来确定违约概率,同
时采用相对监督的、标准化的定值方法确定其他因素。在高级内部评级法中,
银行需要对计算风险权重的每一个因素都采取内部模型来确定。新协议允许在
内部评级法中,银行可以给定一个连续的风险函效,这一变化与标准法要求的
不同评级及其风险权重相对应比较是一大进展。
1997年4月初,荚国J.P,摩根财团与其他几个国际银行——德意志摩根
建富、美国银行、瑞士银行以及著名信用风险分析机构KMV等共同研究,推
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评估银行信贷风险的组合模型。该模型以信用评级为基础,
计算某项贷款或某组贷款违约的概率,然后计算上述贷款同时转变为坏账的概
率。该模型通过计算风险价值(VAR)数值,力图反映出银行某个或整个信贷
组合一旦面临信用级别变化或违约风险时所应准备的资本金数值.
信贷风险组合模型覆盖了几乎所有的信贷产品,包括传统的商业贷款,信
用证和承付书,固定收入证券,商业合同如贸易信贷和应收账款,以及由市场
驱动的信贷产品如掉期合同、期货合同和其他衍生产品等。
具体计算步骤是,首先对信贷组合中的每个产品确定敞E1分布;其次,计
算出每项产品由信用等级上升、下降或违约引起的价值变动率;再次将单项信
贷产品的变动率汇总得出一个信贷组合的变动率值;最终,在假定各类资产相
互独立的情况下,每类资产信用风险组合的风险值等于该类资产的敞口分布与
其信用等级变动或拖欠的变动率的乘积(即等于信用等级变动或拖欠变动率乘
以贷款额)。
但以上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并不髓直接适用于我国。首先,对于标准法,
由于市场准入和保密的考虑,我国非上市商业银行不可能将自己的资产数据、
客户数据全部交由国外评级机构进行外部评级和信用风险资产计量和转换,换
言之,就是目前得不到外部评级结果,标准法无法使用。其次,对于内部法,
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符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要求的内部评级体系,不能满
足对信用风险进行内部评级的需要,面对风险头寸也无法按照主权、银行、企
业、零售、项目融资和权益分类。再次,对于组合模型,虽然J.P.摩根公开
国际贸易融赍创新及风险控制
了自己的模型,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得到该运算程序,但是由于我国商业
银行基础数据与模型要求、使用条件无法接轨,再加上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选择
约束和其他因素影响,目前也无法将其直接运用于实践。
但是,研究上述几种信用风险计量方法,我{仃可以发现信用风险管理一条
新的思路——VAR模型。VAR是Value at risk的缩写,中文简称为风险价值,
其含义就是在未来给定的一段时间内(如I天、14天、1月或1年),在给定
的发生概率(如95%、99%)条件下,投资组合的最大可能损失价值。
传统意义上VAR是用来量化市场风险的。它通常衡量的是价格可以市场体
现的可流通证券的价格变动程度,而一般的贸易融资是不可以在市流通转让的,
所以将这一思想运用到银行贸易融资方面会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第一,当前
市价即P,不可能观察得出,因为绝大多数贸易融资都是不可交易的,所以没
有市价可言。第二,因为P的不可观察性,便没有关子P的序列,价格波动程
度6也就无法计算。第三,一般假设可流通有价证券价格波动呈正态分布,但
是对于银行贸易融资而言,这种假设变得更加不符合实际。因为考虑到对于提
供融资的银行而言,一笔贷款具有上方有限收益与下方无限损失(类似于出售
看跌期权而承担的风险,负值收益代表银行由此产生的流动性不足、挤兑等的
负面影响)。所以在考虑银行贷款时要将贷款收益分数的这种不对称性考虑进
来。
但是,随着国际贸易融资的不断创新,尤其是融资市场的出现,这一问题
是可以解决的.对商业银行丽言,风险价值法的最大优点就是用褥单易懂的数
字反映一家银行或一种信贷资产组合面临的信用风险,使得银行行长、高级管
理者、股东可非常方便地利用这一工具进行决策和评价,因此VAR很可能成为
普遍接受的标准。
2、国家风险的分析方法
国家风险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清单分析法,另一种为计量分析
法.
清单分析法是将有关的各方面指标和变量,通过列表系统地排列成清单,
各个项目还可根据其重要性加以权数,然后进行比较分析、评定分数。清单内
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二是增长率;三是国际清偿能力。这种
分析法在分柝过程中,直接或阅接地赋予各种因泵以不周的投数,带有很大程
第六章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中的问题殛对策
度的主观性,因此它不能捕捉到高度具体的风险来源,只能作为一种粗略的预
备性方法。
计量分析法是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设计出经济计量模型,以描述各经济
变量与国家风险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搜集到的关于各经济变量的数据资料,
来预测国家风险的大小。计量分析发最早始于1971年,一般有两种分析方法,
即多重差异分析和逻辑分析。
多重差异分析是利用该国的经济变量进行分析。首先假定存在两种类型的
事件,一种是发生债务重新安排(P1),另一种是不发生债务重新安排(P2),
令z为线性显著性函数。
Z=alxl+口2x2+⋯+d^‘

或Z=≥:4f算i (f11,2,⋯,n)

式中,X为独立解释变量,皿是第f个解释变量的系数,表明其所说明的经
济变量在总量中的相对重要性,即权数。
假定zt是重新安排发生的临界值,此值是反复地使成本函数最小化而获得
的,则当嬲+时,则发生重新安排事件(P1),而z一汐时,则发生非重新安
排事件(P2)。
弗兰克和克莱因在1971年用多重差异得出三个具有统计意义的指标:一是
偿债率;二是进121与国际储备比率;三是分期还款与债务的比率。格里诺斯比
率在1976年采用多重差异分析和离散分析得出五个具有统计意义的变量指标:
一是债务偿付额与国际储备的比率:二是已偿还的外债与债务支付额的比率;
三是债务支付额与进口的比率;四是外债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五是外债与
出口的比率。萨更运用多重差异分析法得出通货膨胀率和已安排的债务支付额
与出口的比率是两个最具有统计意义的解释变量指标。阿巴西和托夫勒在1984
年用多重差异分析得出四个指标:一是各资本的新贷款率;二是外债与出口值
的比率;三是通货膨胀率;四是国内信贷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至此可以看
出,不论是弗兰克和克莱因、格里诺斯、萨更还是阿巴西和托夫勒,他们得出
的结论中都有偿债率这个指标,因此偿债率可视为一国外债偿还能力的一个最
重要的指标。
逻辑分析。假定某一经济变量依据其综合效应确定一国所处的某种状态: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重新安排状态和非重新安排状态。逻辑分析所要处理的就是多重贝努里试验,
确立一国是否会发生重新安排其外债事件。因此一国债务状况(y)发生非重
新安排事件可以定为Fi--0,发生重新安排事件定为M=1,所需要的是求出发生
重新安排的概率,并估计模型中的系数。
—苎_
E=只∞(E=1)=1/[1+exp(-a一Σ口』工F)】
iffil
式中,洳是解释变量,唧是待估系数,卢1,2⋯.,l"l
假定进行了rR次观察,则下面似然函数可以被最大化:
L(Y,应)=1-I置誓(1一霉)1。”
}司
由一式最小化同样也可得到:
F=-2ΣI‘tnP,+(1一K)。觑(1~只)
f鼻1
这样,通过最大似然估计就可得出系数值,_,是解释变量的个数,^是观察
次数。
克莱因在1984年依据逻辑模型对国家风险进行了分析。根据其分析采用十个指标,需求方面的指标有:偿债率(D.s脚),相对子进口的储蓄水平(腓),
国内经济增长率(G-),资本收入水平(F),经常账户赤字与商品和劳务的出
口比率。供给方面的变量有:偿债率(D豫+),净债务与商品和劳务出口的比
率(抛I聃)、(PD/X-)(P表示世界通胀状况,D是总外债,j即为出口),分
期率(A.)、国民l{鱼:入(一)、国内储蓄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孓),近期的出
口增长率(G以二)和全球信用充裕程度(厶)。正负表示此变量对重新安排事
件的影响方式,负影响或正影响,由此可得出下列方程式:
互=aiDSR,.1+a2RSMf.I+码Gr+d.j:
+n5似锹)2-lm。争) Ar-1
+Ⅱ7At—l+口8sf_l+agGEXf+Alo‘
五是表明t年重新安排状况的变量,【h(cAx)。2。】表示此方程是非线性的,
因为经常账户赤字有时不影响重新安排而有时却有极大影响。t指当年的资料,
而f-l即为前一年的资料,即重新安排的概率P为:
P=P/[I+P。1
第六章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中的问题及对策
设P+为临界值坝IJ当:
A巾+时,预测列将会发生重新安排事件:
^于+时,此国信誉较强,即不会发生偿还困难。
以上两种分析只涉及到经济变量和经济因素,但政治因素对国家风险的影
响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西特尤和尼科尔斯伯格在1981年的研究中把政治不稳定
作为一个重要的变量因素考模型中去。
假定政策目标函数为Ⅵ,,国内支出(G)和债务支付(D)为其的两个变
量,即:
W三W(G,D)
假定政府为了保持其在将来的借款能力,可能会重新偿付其债务,那么,
w就是两个自变量的增函数,并假定政府面临下面的预算约束:
尸G+ED=P(X~M)+TPY+E△R
这里,E是汇率,P为国内物价水平,x是出口,肘为进口,r为收入税率,
R为国际储备水平,另外,再假设政府也进一步借款以及由于国内通胀几乎没
有能力从发行货币上得到收入。IMF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在W=W(G,D)
式中增加一个变量矾他们对于政府行为的假定是边际福利函数对于上式中的
G、D依赖于政府稳定性水平(z),因而,可以把该式重写成:
H,_W(G,D,,r)
露值的范畴Bp政治不稳定性指数,它使上式最大化,鄙关于G和D的较次
解答法。对于较高的玎值,即不稳定性条件,最大化后所得结果是对外国信贷
者的支付将少于或等于D,从而发生债务重新安排事件。
采用以上办法对国家风险进行分析后,要将分析转化为结果,即通过风险
分析确定国家风险的级别.
(二)尽快完善我国的出口信贷体系
出口信贷是由出口国官方出口信贷机构,如各国进出日银行行、出口信贷
担保局等,或商业银行向本国出口商、外贸企业或进口国的银行、政府机构、
进口商提供的,旨在支持和扩大本国资本货物,如大型机电产品、成套设备、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一种中长期国际贸易融资方式。按
照贷款对象的不同,它可以分为出口卖方信贷和出口买方信贷。翦者是指由出
口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外贸企业提供的中长期贷款,以便企业能够在大型资
188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本及货物贸易合同中向进El商提供延期付款融资。后者是指由出口国银行向进
I=l国银行、政府、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贸易融资。旨在鼓励进口国购买本国资
本货物,同时确保出口商在贸易合同中能够即期收汇.
出口信贷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随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国际贸易
的扩大,工业机械设备出I=I的增加,发达国家为摆脱国内市场狭窄的状况,纷
纷将注意力集中于海外市场.国际贸易的突飞猛进,使各国越来越认识到大型
机电产品、船舶等出口给一国经济带来的积极作用和巨大的推动力。资本货物
的出口引起对国际贸易融资需求的迅猛增长,由于这类出口产品所固有的,同
一般贸易相比金额大、期限长、风险高、资金占压时间长的特点,使得商业银
行提供的融资无法满足贸易需要。于是,各国政府出面,用财政资金加大对贸
易支持力度,建立专门的官方出I=I信贷机构,为本国的资本货物出口提供融资
的出口信贷出现了。
出口信贷发展初期,出口卖方信贷占有绝对优势。一方面,当时资本主义
生产已较发达,资本性货物出口不断增加,出口商需要长期、大额的融资来缓
解其资金压力。另一方面,西方国家经济危机频繁发生,这也迫使出口商千方
百计扩大出VI,以减轻危机带给他们的影响。于是,各国政府纷纷在补贴的基
础上,通过本国银行向出口商提供优惠的贷款,以使其能在商务合同中为进口
商提供延期付款的便利,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达到扩大出口的目的。随着
经济的不断发展,贸易方式的日益改变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出口买方信贷逐渐
发展并壮大起来。特别是二战结束以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先后摆脱了殖民统
治,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迫切需要外部资金以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利用出
I=l买方信贷成为一种重要的外部资金来源。在欢美各发达国家,出口买方信贷
曾占其整个出口信贷的95%以上,在促进各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I、出口信贷是广义的贸易融资
出口信贷是国际贸易中借贷资本运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新兴国际贸易融
资方式。它的产生与发展对国际贸易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二战后,随
着大型成套设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迅速发展,出口信贷方式不断更薪,具
有了鲜明的特征。
(1)以支持资本性货物,如大型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及相关技术服务的
第六章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中的问题及对策
出口作为它的贷款范围。成套设备和机电产品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和机电工业的实力。它是市场容量大、发展速度快的一类商品。扩大该产品的
出El不仅可以振兴本国的机电工业,改善外贸出[Zl商器结构,提高出口的经济
效益。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技术、物资、劳务等的出151,增加
外汇收入。
(2)以出口信贷保险为基础,将银行融资与保险紧密融合在一起。进出
口商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环境不同,贸易环境复杂多变,因此,在交易中存在
着许多潜在的风险.对出口商来讲,风险主要集中在货物发出后无法按期收回
货款,即拒付风险上;对贷款银行来讲,风险主要集中在进口国的国家风险、
外汇风险和利率风险上。出于经营目的考虑,私人保险公司一般不愿为这种贸
易活动提供保险,商业银行也不愿提供信贷。于是需要官方出口信贷机构来弥
补私人保险市场的不足,为贷款银行和出口商承担国家风险和商业风险。也只
有将出El信贷与国家的信贷保险相结合,才能真正地加强本国出口商在国外市
场的竞争能力,促进资本货物的出口。
(3)出口信贷是带有强大政府背景的促进本国外贸出口的政策性金融支
持手段。在出日信贷的运行中,政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出口信贷
的最终承保人,又是出口信贷的实际贷款人,同时它还是出口信贷的利率补贴
人。换句话说,出口信贷就是政府通过官方出口信贷机构利用金融手段具体实
施其外贸金融政策的工具。
(4)出口信贷与一般的贸易融资相比,具有的明显优势是:贷款金额大,
只有最低起点,没有最高限额;期限长,一般在2年以上,通常为5-10年,
甚至更长。
(5)出口信贷同商业贷款相比的主要差异在于,出口信贷因其目的在于
促送本国资本货物的出口,所以它限制贷款的用途,必须专款专用,而且信贷
资金流动不出出口国国境:而商业贷款目的在于弥补企业资金不足,故对贷款
甩途没有规定,且信贷资金可以自由流动。
(6)出口信贷的贷款比例一般不超过贸易合同总价的85%。换言之,进
口商须以现汇先行支付贸易合同总价15%的预付金。对于船舶出口合同,预付
定金比飒不得低于2。%。
(7)出口信贷为达到促进本国资本货物出口的目的,对出口商品的国产
190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筋
化率有明确规定。
2、出口信贷是发达国家对外贸易支持体系的核心内容
为促进公平竞争与贸易自由化,世界贸易组织认为各国应避免采取不公正
的贸易支持手段发展对外贸易,尤其是不能以倾销和补贴的方式进行竞争。世
贸组织对许多只有利于单方面出口的补贴措施是严格禁止的,包括得到官方支
持的优惠利率出口信贷。但与此同时,世贸组织又对符合一定规范的出13信贷
挣惆开一面”的态度。根据世贸组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附件《出口补
贴解释细则》的K条款,如果出口信贷提供方是某官方出口信贷国际协定的成
员(该国际协定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实际上是指OECD的《官方支持的出口信
贷指导原贝Ⅱ协定》),或其使用的出VI信贷利率符合该协定规定的,则其提供的
出口信贷不属禁止之列。因此,各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构建完善的出口信贷体
系,视其为对外贸易支持体系的核心部分,并把出口信贷作为政府外贸发展战
略的重要内容。
近20年来,世界资本货物(主要指机械和生产设备)出口的增长速度高
于世界货物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如1990--1997年期间,世界商品出口的年平
均增长率是6.7%,其中机械设备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5%。在世界资本
货物出口中,西方发达国家占了75%以上。发达国家占有资本货物市场的大部
分份额,除了其拥有高新技术,产品质量优越等原因外,其出口信贷体系的支
持和保障作用不容忽视。据“信贷及投资保险国际联盟”(伯尼尔联盟)统计,
1982~1997年间,联盟成员国出口信贷机构共支持了约55000亿美元的货物出
口,平均每年3500亿美元.近年来,该联盟成员国的出口占世界出口总值的
75%以上,而这些出口中约有10%得到了出口信贷的支持.
在发达国家,通常由专门的出口信贷机构提供出口融资、信贷保险和担保
业务,支持本国货物的出口.国家政府都不同程度的参与或予预出口信贷体系
的构建和运作,并通过财政拨款支持出口信贷机构开展业务.在不同国家,政
府与专门机构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取决于所有权结构,一般分为三种类型:(1)
国家所有制。代表国家政府、甚至作为政府的一个独立部门提供各种出口信贷
业务,由国家财政提供营运资金。如:美国和日本的进出I:l银行、英国出口信
贷担保局等.(2)合股所有制。是政府和私人企业共同持股的合股公司.既经
营自己的业务,又根据国家授权.提供l丛国家信誉作担保的出口信贷业务,如
第六章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中的问题及对策191
德国和西班牙等。(3)私有制。是私人全资所有的公司,但通过合约形式接受
政府委托,成为政府的代理机构,代表国家提供指定范围的出口信贷业务.总
之,发达国家政府根据全球和本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和完善出口信贷
体系。但不管是那一种所有制为基础的出口信贷体系,政府都十分重视监管专
门机构的运作和业务,以立法或合约的形式督促他们根据国家利益支持本国货
物的出口。
另外,政府有关部门还十分注意推动出口信贷专门机构进行业务创新,拓
宽业务范围,增加业务品种,以更有效支持本国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上获取商业
机会。从新品种的业务内容看,出口信贷只能用于支持资本货物出口的旧框框
已被突破,新业务还能用于支持本国劳务、技术、资本的出口。
虽然在1994年我国已成立了专门的出口信贷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
以政策性金融手段支持产品出口,推动我国外经贸事业的发展。但是从目前情
况看,中国进出12银行及以其为基础的出口信贷发展过程仍存在一些问题,严
重制约着我国出口信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主要有:(1)中国进出口
银行的定位缺乏立法保证。虽然从设立的初衷和目前情况看,进出口银行发挥
着我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的作用,但至今国家没有立法确立中国进出口银行的
地位.因此,中国进出12银行定位模糊不清,并导致出口信贷体系发展模式不
明确、政策性金融资源配置分散、对出口支持力度不足等一系列问题。(2)出
H信贷体系不完善。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以官方出口信贷机构为主导,其他商业
性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出口信贷体系。(3)出口信贷多头经营,分工不合理。
目前,中国进出口银行经营出口信贷融资业务和担保业务,中国出口信用保险
公司经营出12信用保险业务,中国银行及工商银行等经营出口信贷融资业务.
几家机构各自为政,业务设置重叠,造成不必要的竞争。(4)缺乏业务创新。
政府有关部门及出口信贷机构对发达国家业务及发展趋向没有深入的研究,出
口信贷业务只能用于支持资本货物出口的旧观念还没有改变,使出口信贷支持
外贸发展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
3、完善我国出口信贷体系的思考
在新世纪,我国外贸事业要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实现从夕t-贸大国到外贸强
国的提升,其中重要的一步是必须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尤其是增加机电产品和
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项目—般金额大.支付周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期长,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特别需要得到融资支持和信贷风险保障。因此,
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探讨我国出口信贷体系的发展模式已刻不容缓。
(1)通过立法形式明确中国进出口银行为官方出口信用机构。目前,中
国出口信贷体系问题受制于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定位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出口信
贷体系,必须尽快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中国进出口银行为我国官方出口信贷机构,
并让其成为出口信贷体系的核心。出口信贷属特殊的范畴,既不能用一般商业
银行的法律来约束,也不适用于商业保险公司法。世界上发达国家都制定专门
法规约束出1:1信贷机构的行为,规范其职能、经营方式、业务范围、资金来源、
组织结构及与国家政府的关系等等。
(2)构建以官方出口信贷机构为主导,商业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出口信
贷体系。发达国家的出口信贷体系各有特点,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①国家设
立唯一的官方出口信贷机构,只提供出I:1信贷保险和担保业务,出口融资业务
由商业性银行提供,官方不给与利率支持,如英国等:②官方出口信贷机构经
营出口信贷保险和担保业务,不经营直接贷款业务,但通过利息平衡机制向商
业银行提供利息补贴,支持商业银行提供符合规范的固定利率出口信贷,如荷
兰等;③国家设立两个官方出口信贷机构,一个经营融资业务,另一个经营保
险与担保业务,分工很明确,如德国等;④国家设立唯一的官方出口信贷机构,
同时提供出口融资、出口信贷保险和担保,并得到政府资金支持,如美国等。
不管是政府全面介入的第四类还是政府部分介入的第一类,官方出口信贷
机构在出口信贷体系中都起着主导作用,因为这些机构可利用自己所处的特殊
地位,把政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利率杠杆效应,以少量
财政资金,调动大量的私人资金流入出口信贷市场,实现政府的外经贸战略目
标.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在
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相对要较大,以弥补市场机锅的缺失。
所以,中国进出口银行应在我国出口信贷中起主导作用,其政策目标应随着我
国经济发展战略、外贸发展战略而调整,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搬B.
(3)实现出口信贷、出口信贷保险和担保的协调设置。为了使我国出口
信贷体系规范、有效运作,必须尽解决机构各自为政,业务设置重叠的问题。
应注意的是我们在借鉴发达国家业务设置模式时,决不能忽视其发展过程.概
括来说,这是—个由集中经营列适度分散的过程.研究表明,早期的官方出口
第六章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中的问题及对策
信贷机构既从事直接贷款业务,又从事出121信贷保险和担保业务。在贷款业务
中,既提供短期贷款又提供中、长期贷款,而在保险和担保业务中不但兼傲短
期和中长期业务,还同时承保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发
展、金融市场的完善和私人金融与保险机构的壮大,大部分国家逐渐把多种出
口信贷业务商业化,如短期业务、直接贷款业务、出口信贷商业风险的保险业
务等。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比较合适的近期模式是:中国进出口银
行集中经营中长期的直接贷款、出口信贷担保业务,业务的资金来源是政府财
政拨款及业务收入。短期的出口融资由中国银行经营,政府不给予财政拨款,
但可以由中国进出口银行对符合条件的重要出口项目提供再融资。出口信贷保
险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我们认为采用这一近期模式,可在较短时问
内解决我国出口信贷存在的关键问题,有利于集中国家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更
有力地抵御“人世”后的前期冲击,同时可以降低调整成本。
(4)加强对有关出1:3信贷的国际组织与国际协定的研究。OECD的《官方
支持的出121信贷指导原则协定》在世界出121信贷领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职能近似世贸组织的部分职能,如为成员提供处理各协定和有关事务的谈判
场所,准备框架草案,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实现各项协定、协议的目标等等.为
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该协定在协调各国出口信贷政策和业务规范、消除
无序竞争等方面做了许多有效的工作,如:在制定官方出口信贷最低利率限制
中,以商业参考利率为基础,取代原来的以SDR利率为基础的做法,突出了市
场决定利率的作用;确定以风险为基础索I定出口信贷保险费率的原则,消除了
不合理降低保费的无序竞争。世贸组织充分肯定了这两点做法,并在其《出口
补贴解释细则》中指出凡在利率和保险费方面符合该协定的出口信贷不属世贸
禁止的补贴范围。可以认为,该协定的规范是世贸组织关于官方出口信贷“游戏
规则”的具体体现和补充。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官方支持的出口信贷指导原则
协定》等有关国际协定,才能在‘‘人世,'后发展规范的出口信贷业务.
(三)大力开展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是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保障
1、出口信用保险有利于银行融资业务的开展
出口信用保险是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降低收汇风险,由保险机构向出口
商提供的一种政策性保险业务。作为国际通行的贸易促销手段,出口信用保险
业务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目前已有75个国家成立了出口信用保险的专门机构,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承保市场几乎覆盖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逐步成为各国政府调控经济、开拓
国际市场和增进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从承保额看,已占到整个市场份额的12%
以上,承保险种已发展到十几种。法国、英国和荷兰的承保出口额占出口总额
的比重更是达到了40%、37%和25%,
出口信用保险之所以受到各国政府和出E1商的青睐,主要原因就在于它能
使出口商用进口商最欢迎的支4,-UJ式成交的同时,降低出口商的风险。随国际
贸易的发展,出口贸易的增长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国际收支、就业、物价稳定
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因素,各国政府普遍地把扩大出口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
战略,旨在鼓励出口的出口信用保险也因此受到重视。特别是在买方市场的条
件下,出口信用保险更加显示出了其优越性。因为买方市场中,进口商在交易
谈判中的优势地位往往迫使出口商采用对迸口商有利的结算方式或支付方式,
如付款交单、承兑交单、赊帐等,这样做,虽然减少了市场份额缩小的损失,
但却增加了收汇方面的风险。因为这些结算方式建立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银
行只是转手交单的代理人,没有作出任何信用承诺,风险完全由出口商自担。
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建立正好解除了出口商这方面的后顾之忧,出口信用保险
机构经审核予以承保后,当发生进口商无力支付或不能支付等信用风险和国家
风险时,只要在保险公司承保的范围内,就有义务向出口商进行赔付,使出口
商的收汇风险降到最低。不仅如此,出口信用保险机构还向出口商提供调查进
口商资信方面等的信息服务,它们有专职的调研人员,与世界各国的信息、资
信评估机构联网,可及时提供各种信息,并在此基础上为出口商核定保险限额,
使出口商可针对进口商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经营策略.国内许多出口企业已
尝到了出口信用保险的甜头,如中化辽宁进出口公司就因很好地利用了出口信
用保险,免除了总计1850万元的损失.中化辽宁进出口公司在2000年底与古
巴化工进出口公司签订了lo万吨尿素的出口合同,总合同金额为1944万美元,
支付条件为LC360天。中化辽宁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申请投保,获得批准
后,于2000年12月19日至2001年3月22日期间,按照合同的约定分7船出
运了9.6万吨尿素,货值1874万美元。古巴对中化辽宁装运的尿索的质量、数
量、包装等各方面的履约都很满意,并全部投入使用.但是2001年,受种种因
素影响,古巴的对外支付蘧临严重的困难.至忿合同的最终付款期2002年3
月,中化辽宁实际收汇1624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收到中化辽宁索赔申
第六章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中的问题及对策
请后,在一周的工作时问内,进行了索赔文件的审核和案情的核实.鉴于拖欠
款的责任已认定,该公司决定立即进行赔付,履行公司保单项下的赔偿责任,
赔偿金额为224万美元,合计1850万元人民币。赔偿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
司将行使代位追偿权,向古巴买方追讨欠款,以减少国家的外汇损失。
同时,迎接加入WTO的挑战也需要出口信用保险的配合.在WTO所确
定的基本原则中,首要的就是贸易自由化,要求各成员国取消贸易壁垒及贸易
歧视,扩大本国市场的准入程度,这样我国以往贸易战略中,作为奖出限入所
使用的一些措施,如关税壁垒等将难以为继。特别是在“限入”方面受到的限制
将更多,我国近几年不断降低关税、缩减及取消配额就是很好的证明。因此明
智的做法是加大鼓励出口的力度。我国近年来不断提高出口退税比例,实施贷
款方面的倾斜等,都是“奖出”方面的具体安排。但出口信用保险这一国际公认
的手段却未予应有的重视,许多企业并不熟悉,没有意识到通过该项业务可以
保证自己的利益,而保险机构宣传乏力、服务效率低也影响了部分企业的积极
性。
增强出口竞争力需要出口信用保险^勺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
的竞争力在不断提高,出口商品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机电产品出口的
tE重已高于初级产品。但我国的出口对象大部分在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这些
国家#I-_}E长期短缺,社会稳定性差,无论是商业风险还是政治风险都很大。并
且,从整体水平上看,我们的许多的产品仍是靠价格取胜面非技术、质量.要
占领市场,拓展销售渠道,除了在技术、质量上下工夫外,政策上的支持也是
必不可少的,这其中就包括出口信用保险。
更重要的是,出口信用保险有利于出口企业获得融资便利,积极参与国际
竞争,开拓国际市场。制约企业出口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金不足,尤其是
中长期项目,往往合同金额大,执行期限长,国别风险高,出口企业仅依靠定
金或自有资金通常难以满足项目资金需求,近年来,大量公司开始将出口信用
保险作为筹集营运资金尤其是出口融资的渠道。银行熟悉国内贸易债务价值,
而对国外债务价值的安全性颇感茫然,从而使得出口商就国外应收帐款进行融
资十分不易。但是,已接受出口信用保险的应收帐款却相对较为容易得到融资,
因为银行通常接受信用保险保单作为到抵押。过去由于牧汇风险没有保障,我
国的成套设备在融资条件上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竞争,即使在技术、价格等方
国际贸易融资訇新及风险控制
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只能眼看着发达国家的产品占领世界市场.如今,在政
策性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贴有“中国制造”标签的成套设备及高技
术产品已经走出国门。例如,在以中兴通讯为首的民族通讯业开拓海外市场中,
结合出口信贷、信用证打包、贴现等多种贸易融资方式,出口信用保险对与帮
助企业加速出口收汇,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乃至最终取得订单起到
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又如,在1998年6月至1999年8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
公司和大连造船新厂联合投标建造伊朗国家油轮公司5艘30万吨超大型油轮项
目中,中国进出口银行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支持的作用,通过出口信用保险和
出口信贷的全面配合,帮助企业成功中标。这一成果即是我国造船水平和造船
能力均已跨人世界先进行列的显著标志,也是我国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相互配
合的成功典范。
2、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是在1989年开办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接受国家的
委托成立了出口信用保险部,率先在国内为机电产品出口承办短期保险业务。
后来,中国进出口银行、东方保理咨询服务中心等也相继提供了这方面的服务。
2002年12月18日,我国成立了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成为开办出口信用保险的
唯一机构。虽然十多年来,此业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承保的金额增加了200
多倍,但以往该业务没有引起各方面的足够重视,业务始终没有大范围开展起
来。到目前为止,投保企业仅占外贸出口企业的8%左右,出口信用保险额仅
占同期出口总额比值的l%。在1989年一2001年的12年时间里,出口信用保险
仅为180亿美元的出口提供了服务。
近几年,我国外贸企业应收外汇账款总量扩大,不少外贸企业应收账款占
资产比重达到50%甚至79%,已充分印证了国际金融领域的不稳定性给出口企
业带来的风险。以出口信用保险的大力推广来增加我国出口商品的抗风险能力、
保障收汇安全,不仅关系到外贸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成为提供出口融资银行
改善资产质量的关键。为达到以上要求,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还有很长的一
段路要走。
(1)承保能力有限。出口信用保险作为政策性保险,需要有财政资金做
后盾。我国现有的l亿美元出日信用保险风险准备金是按】:22的此绕『来支持
出口的,这与每年近3000亿美元的出口年珏总量逾100亿美元的对外投资相比,
第六章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中的问题硬对策197
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许多企业不得不面临放弃商业机会或自己承担风险的两难
抉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建立时,风险准备金提高到了4亿美元.随此项
业务的不断发展,出VI信用保险业务还需要有一定的融资渠道,政府应通过贷
款、贴现等方式向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注入资金,保证其支付能力
(2)承保条件有限.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出口和投资多集
中在国外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望而却步的第三世界国家,有限的承保经验和有限
的风险控翩手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高风险市场的开发。
(3)承保品种有限。出口信用保险作为政策性的保险,受国家外交、外
贸和产业政策等的制约,与市场联系不够紧密,对于一些新兴的产业、新的贸
易形式还没有量身定做的保单支持。
(4)法律不足.由于出口信用保险不属于商业保险的范畴,各国的出口
信用保险都有专门的法律指导,用来规范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理顺出口信用保
险机构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预定的政策目标。我国的出口信用
系目前还处于无法可依的局匿。
2、发展出口信用保险的对策
(t、加大财政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力度,实现增加出口和扩大财政收
入的良性循环。我国的出111信用保险还处于发展初期,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至关
重要.一方面财政的大力支持可扩大保险基金规模,拓宽对出口额的承保面,
增强信用保险的风险控制职能;另~方面针对我国大型成套设备和机电产品出
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风险性高、偿付能力有限、防范风险
和促进企业开拓市场之间存在矛盾,财政的大力支持能鼓励出口信用保险机构
积极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出口方面开展业务,提高我国在更高等级商品上
的竞争力.出口信用保险是一种良性补偿机制,保险机构的稳妥经营在财政大
力扶持的初期能实现收支平衡,不会形成较大的财政风险和负担,出口信用保
险形成的出口总量增加又可以解决积极财政政策所需的投资资金,更有助于发
挥财政的宏观调控功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
(2)加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宣传力度,增强外贸企业的投保意识。在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未成立以前,费率高曾是大家普遍认为的影响出口信用
保险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从2002年6月,出f】信用保险公司已将费率在原来
O.8%~1%的基础上又降低了10%,不能再认为这样的费率是高的。实际上,费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殛风险控制
率高并不是障碍,风险意识差才是真正的原因。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出口
企业的保险观念还相当淡薄,很多企业尚未树立起保险意识,甚至不知道有该
项业务存在。经调查了解到,我国企业规避风险的一般做法是,委托中介机构
对客户进行调查,选择那些信用好、没有不良记录的客户进行交易,而长期从
事出El贸易的企业,对自己的老客户信赖程度高,认为出口收汇的风险非常小,
不愿在“到手的收益中”再扣去百分之几的保费。出口企业中另一种典型的观念
是出口规模小、金额小的交易不必投保,尤其在大公司中这种观点很突出。中
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就是只有在遇到交费时间长、需要融资的大型项目中,
才投保出口信用险。1995年该公司做一个1亿多的向伊朗出口船舶的项目,当
时的费率在5%左右,保费交了500多万,这个项目的成败对公司的影响很大,
所以公司愿意花臣资投保,而金额小的项目一般不投保。至于中小出口企业,
普遍认为小额交易风险小.这种粗放的保险观念是不科学的,小额交易次数多
了,积累起来就与大额交易一样,收汇风险并不因为交易规模小而就会变小。
这个例子说明,只要企业有风险意识,保费费率并不是投保的障碍。
我们应当在加强宣传中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必要性和
具体业务的操作过程,提高外贸企业的投保率,使出口信用保险实现经常化和
制度化。
(3)加强出口信用保险体系的国际协调,尽快实现与国际接轨.在全球
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出口信用保险客观上存在着如何顺利实现与国际接轨
的实际问题。由于发达国家出口信用保险体系比较完善,保险险种设计全面合
理,风险评估和控制技术比较系统,与出口信贷的协调也很科学,加强与之联
系,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积极参与出口信用保险的国际协调和磋商,
可以缩短与他们的差距,也有利于我们的出口信用保险体系能在较高的起点上
向前发展。
(4)保险公司与银行的合作
为扩大国内企业的出口,解决已投保短期出口信用险的企业资金周转困
难,近期国内各行陆续推出了短期出口信用险项下贸易融资业务,以满足出口
企业的资金需求,从而促进国际结算业务和贸易融资业务的共同发展。
短期出口信用险项下贸易融资业务是指为露决已投保短期出口信用险企
业的短期资金周转困难.银行凭出口企业提供的出口单据及投保短期出口信用
第六章我国翟际贸易融资创新中的翘题及对策199
险的有关凭证,按一定比例向出1:3企业提供短期资金支持的~种贸易融资业务。
它是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近期合作推出的一项贸易融资业务新品种,
它集保险与融资于一体,投保企业既可得到付款的保证,又可得到融资的便利。
出口商在向银行申请办理贸易融资业务之前投保了短期出El信用险,无疑
是给融资银行提供了多一层保障,但由于存在超出了融资银行的控制范围的各
项免责条款,短期出口信用险项下贸易融资业务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①保单的有效性。有效保单是银行受理短期出口信用险项下贸易融资业务
的基础与前提,而在实务中融资银行往往无法控制和保证出口信用险保单的有
效性。解除保单往往有两方面的可能性,一是被保险人单方面解除保单;二是
被保险人如存在欺诈和拖欠保费2个月以上等情况,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有权解
除保单。即便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出口商和融资银行三方在此前已经签署了《赔
款权益转让授权书》,在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出具的保单和买方信用限额审批表的
有效期内,如发生承保范围内的损失,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应将赔款直接支付至
融资银行指定账户。但如果此时保单失效,则融资银行在保单下的权益就得不
到有效保护。相应的对策是,银行在办理短期出口信用险项下贸易融资业务时,
应加强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联系与沟通,尽可能选择那些经营稳健、信誉良
好的出口商办理贸易融资业务,主要目的是为了杜绝投保企业自行解除保单.
②投保企业是否全部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担买方信用限额责任的前
提之一是被保险人是否全部投保(即申报和交费)。如果所涉及的保单是统保保
单,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要求投保企业全部非信用证业务统保和全额申报,如果
投保企业漏报,即便融资业务项下的出口已经申报,也会影响列出口信用保险
公司对该笔融资业务项下出口的责任承担;如果保单是票保保单,而投保企业
并末将整个合同的出口申报,也会影响到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融资业务项下出
口的责任承担。相应的对策是: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全部签发票保保单。投保企
业在申请办理融资业务前向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预付整个合同的保险费,这样做
的目的在于杜绝投保企业的恶意漏报或疏忽漏报行为。
③投保企业是否按时申报可损或在规定时限内索赔.如果投保企业擅自超
过时限申报可能损失,则可能影响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涉及损失的赔偿.如果
投保企业擅自超过规定时限索赔,则其索赔的损失可能得不到相应的赔偿。相
应的对策为:融资银行应跟踪每笔融资业务项下的出口收汇情况,设定投保企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业应报可损时间和索赔时限,并督促投保企业申报可损义务和行使索赔权。
④纠纷处理。投保企业没有严格履行与进口商签订的商业合同,进口商提
出争议,引发双方在合同项下的纠纷。只有当争议仲裁或法院判决投保企业胜
诉,而进口商仍无理拒付时,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才承担相应的赔付责任。所以
融资银行应认真查看投保企业以往履行商务合同的有关记录。
另外为了保障融资银行的优先赔偿权,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出口商和融资
银行三方联合签署的《赔款权益转让授权书》中应明确规定:如发生出口信用
保险公司承保范围内的损失,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应将所有赔付款项首先支付给
融资银行。此外,融资银行在办理业务时应注意:给予客户的融资金额不得超
过出IZl信用保险公司核定的买方信用限额及赔付率,一般来说,融资金额原则
上不得超过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核定的买方信用限额的80%,每笔融资金额原则
上不得超过出口商业发票金额的80%。
总之,开办短期出口信用险项下贸易融资业务将极大丰富国内各银行目前
现有的贸易融资业务品种,增强各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并带动国际
结算业务和贸易融资业务的共同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出
13信用保险公司的介入,只是提升了贸易融资业务的担保质量,并没有规避融
资银行可能面临的各种授信风险,在叙做过程中有许多银行无法完全把握的因
素,各行在开展此项业务时一定要对短期出口信用险条款及操作过程进行认真
研究,加强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信息交流与联系沟通、积极稳妥地开展
此项业务,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具体操作办法。
参考文献201
参考文献
1、孙建林,((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3年1月版。
2、尹翔硕,《国际贸易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
3、孙礼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扭保法释义》,法律出版社,1995年8月第
1版.
4、菲利苷莫利纽克斯,《金融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第1版。
5、金哲松,《国际贸易结构与流向》,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6、王立军,《国际贸易结算与贸易融资*,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6月
第1版。
7、张耀麟,《银行进出口贸易融资*,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第1版。
8、佟家栋,《贸易自由化、贸易保护与经济利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年5月第1版。
9、姜青舫,《风险度量原理》,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lO、邹小燕,《结构贸易融资》,中信出版社,1997年版。
1I、左晓东,《信用证法律研究与实物》,誓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2、《信用证业务监管》,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13、Recent Innovatiotts in httemational Banking,A Study ofthe Central Banks
ofthe Group ofTen Countries,1986
14、Case Studies on Documentary Credits Under UCP500,ICC,1996
15、OpiniousoftheICCBankingCommission 1995—1996,ICC,1998
16、Prillle Bank Instrument Frauds,ICC,1998
17、ICC Of虹cial Rules for Interpretation ofTrade Terms。2000
1 8、I(:C Uniform Customs and Praetice for Documental了Credits 500,1993
19、Watson,Farley and Williams,A Guide to Trade Finance,London,1994
18、单建保,《保村代理扣包买票据》,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
19、姚新超,《国际贸易保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硬风险控制
第l版。
20、杨学进,Ⅸ出口信用保险规范与运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年3月第1版。
21、张之骥,Ⅸ最新荚国金融体系啬q析》,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5月
第1版。
22、张书,《新加坡金融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1月版。
23、张晓轩等‘‘韩国金融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24、汪祥春,《西方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年3月版。
25、托马斯.梅耶,《货币、ggS"与经济》,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5月版。
26、易纲,《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
27、易刚,{(国际金融》,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
28、张贵乐,《金融制度国---际J:t较》,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9、李东荣,Ⅸ进出口与资金流动》,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30、刘字飞,{{Igt际金融监管的祈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4月版。
31、((2000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白皮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2、陈湛匀,《金融创新实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3、江曙霞,《银行监督管理与资本充疋|生管制*,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年版。
34、青木昌彦,《日本主银行帝j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
35、杨如海,Ⅸ涉外保函业务指南》,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年3月版。
36、《国际贸易结算案例汇编*,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年2月版.
37、杨宜良,《信用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38、杨永华,《利用外资与雏护国家经济安全》,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年2月版.
39、白钦先,((各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体制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年5月版。
40、吕耀明,《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版.
4l、杨卫红,《商业银行监管比较》,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8年版.
42、雷蒙德_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写金融监管》,上海三麟书店,1994
年版.
参考文献
43、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一2092年.
44,((中国金融年鉴》.
45、((中国统计年鉴".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殛风险控制
后记
论文是在博士研究生课程结束不久就开始酝酿的,由于此项业务在我国银
行界是新的业务,基本上属于刚开垦的处女地,理论上的探讨也乏见,这无疑
增加了写作的难度。但考虑自己从事国际金融理论和实务的教学工作,进行更
深入的探讨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对业务的进一步了解,对实践环
节也有积极的意义。鉴于此,在获得导师的同意后,即开始了较为艰辛的研究
过程,中间几度欲放弃,但最终还是交出了这份答卷。
值此论文完稿之际,丝毫未感些许的轻松或解脱,我深知仅仅依靠教学实
践和疏浅的学识是很难将国际贸易融资这个颜新的问题研究到位的,诚恐错漏
多出。论文的姑且就绪实际上是新的研究的开始,我将始终保持研究期间的这
种压力,继续对相关课题进行研究,以期获得更多的成果,以报答母校无私的
培养和导j}=_付出的大量心血。
感谢导师张贵乐教授对我的鼓励争支持。他不仅是我的博士生导师,从学
士到硕士我一直在其门下,对其学识的渊博、治学的严谨、思维的敏捷等有深
刻的了解,我敬仰他在我国金融领域中的业绩和贡献,更敬佩其为人师表的风
范。没有张老师的帮助指导、检查督促,我的论文可能还要再拖时日.山高水
长,恩师不忘,我只有以更勤勉的工作和更丰硕的科研成果,方能不愧对老师,
这也将是我今后工作和学习的动力。
感谢金融学院的领导在我攻读学位期间给予的理解和帮助,感谢各位同事
的鼓励和支持。
姜学军
二00三年九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