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13752论面对国际银行业并购重组我国银行业的结构整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面对国际银行业并购重组我国银行业的结构整合
姓名:贺倩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张晋生
2002.3.1
翟《5351 6
堡亘盟鱼堕墼堑些羞墅蔓塑墼鱼堡堑、业鳆堕堕壁垒
f根据戈德史密斯、肖以及麦金农的理论,各种类型国家的金融发展都是沿
一条道路前进的,只不过不同国家在不同的时间序列上处于不同的阶段,发达
国家的金融结构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走在前面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具有
示范和诱导作用。2001年末,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这不仅意
味着中国将更深地融入全球经济中,今后中国将逐渐接受全球统一的规则,参
与国际竞争。同时,加入WTO也将大大加快发达国家的金融结构向我国的传递
过程。因此,研究第三次购差浪潮中国际银行业的结构重组就对我国银行业的
结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9在延笺;.钟5、.
在第一部分,本文简要回顾了三次全球金融业购并浪潮的产生及其特点。
从三次浪潮的转变中,我们可以看到国际银行业通过购并快速进行自身业务结
构的调整,向全能化发展的脉络。
在第二部分,本文从经济(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以及信息技
术的突破这三个层面出发论述了宏观环境转变对国际银行业结构重组的影响。
在第三部分,本文论述了我国银行业面对上述宏观背景的变化以及国际银
行业的结构重组所应相应进行的结构整合,提出在彻底改造我国国有银行的产
权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全球化的资本运营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实现国有银行业
务结构的综合化转变的发展设想。
关键诃:1国际银行业2.购并重组3全能化4产权制度5金融控股公司
迨叵盈垦睦塑堑些羞堕重组垂垦堡笪、业丝缝塑鳌盒
引言
纵观全球金融业的百年并购历程,每一次并购浪潮都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国际金融业购并浪潮的发展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不仅仅是
为了研究购并行为的本身。更重要的是,购并行为模式的转变实际上反映了国际银行
业通过购并行为实现自身结构调整的发展战略。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的第三次
金融业购并高潮不仅在规模上刷新了以往两次购并浪潮的纪录,更表现出不同以往的
突出特点,并深刻改变了国际银行业的整体格局。
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以三次金融业购并浪潮的发展为结合点,分别研究了导致
国际银行业购并浪潮出现的宏观背景,以及购并浪潮的发展对国际银行业整体格局的
影响。并从中得出结论:由于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以及信息技术和计
算机科学的突破这三大宏观背景的影响,传统银行业在国际金融业的竞争格局中开始
逐步丧失过去的竞争优势。同时,这三大背景的出现也为银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
遇。正是出于这样正反两方面的推动力,从8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银行业开始进行自
身结构的调整,90年代中期出现的第三次金融业购并浪潮正是反映了国际银行业进行
自身结构调整的要求。在此次购并浪潮中极为突出的一点是,国际银行业通过全球范
围内的购并活动实现了业务结构的调整,形成了全能化的发展趋势,并在实际上建立
了金融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游戏规则。
根据戈德史密斯,肖以及麦金农等人的理论,各种类型国家的金融发展都是沿一
条道路向演进的,只不过不同国家在不同的时间序列上处于不同的阶段,发达国家的
金融结构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走在前面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具有示范和诱导作
用。2001年末,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将更深地融
入全球经济中,今后中国银行业将逐渐接受全球统一的规则,参与国际竞争,同时,
加入WTO也将大大加快发达国家的金融结构向我国传递的速度。根据中国政府的承
诺,我国将在加入世贸组织五年内逐步放开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限制,
在五年的过渡期之后,中国银行业将丧失现有的种种保护措旌,直接面对国际银行的
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第三次购并浪潮中国际银行业的结构重组就对我国银行
业的结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从目前我国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以及从外资银行在我国银行业现时的地位来
看,我国银行业所面临的结构调整的压力并不大。但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
的正式成员嗣,根据我国所做出的逐步开放金融服务市场的承诺,可以预见,未来外
资金融机构将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我国银行业将逐步丧失相对封闭
的竞争环境,更深的融入全球金融业的发展浪潮中。这样,本文第二部分中论述的影
响国际金融业竞争格局的三大宏观背景就对我国银行业同样具有现实意义。更为重要
迨叵盟垦匪堡复些羞塑重堑塾垦堡Ⅱ些盟堕翅鳖盒
的是,由这三大因素导致的国际银行业结构的调整已经在客观上形成了参与国际银行
业竞争的新的游戏规则。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所规定的对等开放市场的原则,我国金融
企业也必将接受全球统一的游戏规则,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因此,在我国目前银
行业结构与国际银行业结构存在很大差异的情况下,我国银行业所需面对的就不仅仅
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问题。中国银行业必须利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五年过
渡期之内探索初既适合我国现状,又能形成国际竞争力的银行结构重组之路。
第一部分全球银行业并购浪潮的发展及其特点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全球已经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和三次金
融业并购浪潮。金融业并购与一般企业的并购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它孕育于企
业并购,服务于企业并购并作用于企业并购,但同时,它也超然于企业并购。因此,
金融业的并购高潮与一般企业的并购高潮并不同步,在历次的企业并购高潮中,金融
业所发挥的作用也呈现出明显的有弱到强、由企业并购参与者和推动者逐渐发展到企
业并购行为主角的特点。
一、全球金融业第一次并购高潮的产生及其特点
金融业早在19世纪末期就出现了一定的集中垄断倾向,但其真正形成高潮却是在
20世纪的20年代,其闻横跨了两次企业并购高潮。一方面,金融业在这两次企业并购
浪潮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以美国为例,近1/4的企业并购行为是通过投资银行协
助完成的,约60%的企业并购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企业。另一方面,金融业在并
购中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在19世纪中期,英国一度出现过近400家银行,后经股份
制大银行合并以及城市银行对乡村银行的并购,逐渐实现了银行业的集中垄断。1865
年英国有各类股份制银行约250家,到1915年只剩61家。而经过第一次金融业并购浪
潮后,英国的股份制银行只剩不足20家。在美国,1920年国内银行总数30291家,经
过一系列并购活动gUl929年“大萧条”前夕,银行总数已经下降N25568家。其中,
洛克菲勒、摩根等十家财团控制了全美金融业90%以上的资产和资本。
这一次金融业并购浪潮的主要特点体现为: (1)以银行业并购为主,主要并购
对象为中小银行,涉及银行数量多而规模小: (2)以银行内部纵向并购为主,主要
体现大银行对小银行的并购并由此形成金融业的集中和垄断,达到规模经营、获取高
额利润并控制一国银行业的目的; (3)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相互渗透形成了金融寡
头,如美国的十大财团,英国的五巨头等。
二、全球金融业第二次并购高潮的产生及其特点
鲨亘型垦蛭塑堑些羞墼重堡霆垦堡复些数丝塑墼金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后,美国等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管
制力度,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推迟了企业持续并购的势头。直]lU20世纪50.60年代
:}1:170年代,才分别出现了全球企业的第三次和第四次并购浪潮。企业规模的日渐扩
大,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规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业的并购活动在渡过大萧条
和二战的沉寂后,终于在50年代中后期重新活跃起来,并在80年代形成高潮。
20世纪70-80年代,各国经济金融化的趋势进一步明显,全球金融业的并购活动
逐步进入高潮。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被大银行并购并成为大银行的分支机构,各国银
行业务综合化趋势明显提高,金融业对经济的渗透扩散功能明显加强。仅在1979年,
美国就有217家独立的银行成为大银行的分支机构,银行分支机构的数量达到了36403
家,此数量是1947年的8 8倍、1960年的1.45倍。英国在60年代初期伦敦证券交易所的
证券批发商公司有近100家,到1983年仅剩17家,证券经纪公司也有305家下降为214
家。1984年底,英国四大清算银行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达到了1 100多个,金融业所
拥有的资产从1966年到1982年的16年间猛增了10倍,而同期GDP的增长只有6 9倍;
金融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也有1965年的6.7%上升到1982年的9 6%
这次金融业并购的主要特征是: (1)金融业的并购虽然仍以银行业为主体,但
对证券、保险等行业的渗透已明显增强,并购规模日益扩大。(2)伴随着布雷顿森
林体系的建立与解体,银行业跨国渗透与并购开始出现并初具规模。美国、日本和欧
洲(主要是英国)的银行业相互持股、并购的势头日益明显:从60年代开始,美国
银行大举进军海外,1960年美国银行在境外仅有海外分支机构124个,至1]1973年猛增
到572个。到1979年美国141家大银行控制了779个海外分支机构,其中2/3被美洲银
行、花旗银行和大通银行等少数大银行所拥有。70年代后外国银行在美的分支机构也
迅速增加,到1980年进入美国的外国银行机构达到了342家。60年代中后期欧洲美元
市场和欧洲货币市场迅速发展和扩大,.外国银行再次掀起了在英国伦敦建立分行的热
潮。1966年在英国开设分行等分支机构的外国银行从1950年的53家增加到了100家,
到1975年已经达到335家。
三、全球金融业第三次并购高潮的产生及其特点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及市场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全球经
济结构的调整和竞争加剧,大大加速了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之间的并购与重组。全球
企业掀起了第五次并购高潮,这也是发达国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并购浪潮。这次并购
浪潮规模巨大、强强联手且涉及面广。更为重要的是,金融业在本次并购活动中真正
成为企业并购的主角,银行、保险公司及证券公司等金融行业企业间的并购,占到
了全部收购兼并总额的40%左右,并购规模屡创新高,形成了全球金融业并购的第三
次高潮。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国际银行业合并活动日趋活跃,日趋频繁的大规模
熊重型垦匪堡堑、业羞堕重塑垫里堡堑些笪绫塑壁垒
合并形成了一个又~个世界级的金融巨头,并且表现出了不同以往的突出特点:
(一)强强合并,超级银行浮出水面
以往,金融业的并购通常是由资金实力雄厚的大银行吞并中小银行或经营出现问
题的银行,直至1190年代上半期,中小银行的并购案也还是多于大型银行。至1]90年代下
半期,大型商业银行的并购波澜壮阔地开展了起来,跨行业、跨地区的特大金融并购
案件层出不穷,世界级大银行的排名被不断刷新。
从英国《银行家》杂志推出的2001年度”世界l 0 0 0家大银行”排名的前10名银
行看,全部在此次浪潮中进行了大规模的并购活动。其中,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
并而成的花旗集团以544.98亿美元的~级资本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球领头羊的位置。排
名第二至第十位的分别为:由富士银行、第一劝业银行和日本兴业银行合并组成的瑞
穗金融集团:由费城国民银行与美洲银行合并而成的美洲银行;由大通曼哈顿银行和
JP摩根集团合并组成的摩根大通银行;汇丰控股(吞并了伦敦的米德兰银行和纽约的
米德兰海运银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收购东方汇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控股
香港友联银行);由德意志银行与信孚银行合并而成的德意志银行;由东京银行与三
菱银行合并而成的东京三菱银行和三井银行与太阳神户银行合并成立的樱花银行。
大型银行间的并购一方面造成了全球金融机构数量减少,单个机构的规模相对扩
大,银行业的集中度上升。以美国为例,美国银行的数量从1983年的15000家左右下
降到1998年6月底的8984家,前50家大银行占银行资产总额的2/3。至U2001年,美国
外汇市场的75%市场份额由1998年的20家银行集中到了13家银行手中。其它工业发
达国家少数银行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的特征也同样明显:荷兰3大银行,德国3大银
行,英国6大银行,加拿大5大银行各在本国占绝对优势。另一方面,大型金融机构的
相继问世强化了金融业的竞争。无论在金融产品种类方面还是在金融服务质量方面,
银行数量的减少不仅没有弱化竞争,相反,各大金融机构以全球市场作为一个新的竞
争平台,在高品质的金融商品和服务方面的竞争愈演愈烈。此外,与以往不同的是,
本次银行间进行的这种强强合并,追求规模的扩张并不是其主要目标,实现优势互
补、资源重组才是其主要目的。
(二)合并活动日趋全球化、跨国化
其全球化表现在金融业购并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广,已经从传统的美、日、欧扩
展到东南亚、拉美及北欧等地区。如芬兰商业银行与瑞典北方银行、澳大利亚西太
平洋银行与墨尔本银行之间的合并。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拉美、亚洲地区国家将银行
合并视为化解银行风险、提高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许多中小银行纷纷合
并,如泰国大陆银行与泰国最大的金融公司第一财务公司合并、巴西第四大银行布
拉德斯科银行兼并巴西国家信贷银行。
其跨国化表现在,在此次并购浪潮中各国大银行不仅在本国国内积极寻求购并
逢画盟垦隧堡堑、业羞堕重塑嚣垦堡堑些笪缝鱼鳖金
对象,银行跨国界并购活动也不断增加。如荷兰国际银行收购英巴林银行、德意志
银行收购美信孚银行、荷兰商业银行与比利时布鲁塞尔银行合并等等,跨国的并购
行为成为银行实现其全球化战略性发展目标的有效手段。
(三)跨部门并购成为新热点,大银行全能化经营已是大势所趋
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全能金融企业浮出水面,一个能为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
务的全能金融企业逐渐成为并购重组的真正目的,由此,银行业并购再掀高潮。例
如,瑞士联合银行和瑞士银行公司合并后拥有欧洲最为强大的投资银行业务和全球最
大的资产管理业务:被誉为“世纪合并”的美国花旗银行与行者集团之间的合并更是
三业合并的典型案例,合并后的花旗集团成为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
全方位金融业务于一体的“金融超级市场”。这些案例都是以实现全能化经营所进
行的购并活动。从世界范围看,以美、日等国为代表实行的双重银行体系的阵营开始
解体,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业都已实现了向合业经营的转变,银行、证券、保险
业日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合业经营已经成为参与全球银行业竞争的必要条件。
(四)政府管制不断放松,进~步推动了此次并购浪潮
面对风起云涌的金融并购,各国政府出于本国经济和政治利益,从法律、税收等
方面均采取积极支持的实用主义态度,以形成和巩固本国金融在国际市场上的霸主地
位。当某些金融并购与现行法律和政策产生冲突时,往往重新修订法律条款、修改政
策指引。
英国与日本分别在1986年与1998年进行了“大爆炸”(BigBang)式的金融改革,
允许银行、证券、保险也相互交叉经营,鼓励银行业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进行业务
重组。为了保证本国的金融机构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与欧洲、日本的大型全能银行集
团展开竞争,1999年11月12日,美国正式颁布以“建立准许银行、证券、保险公司和
其他金融服务提供者之间相互联营、管理审慎的金融体系,从而加强金融服务业之间
的竞争”为立法宗旨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废除了《格拉斯⋯一史蒂格尔法案》
中有关禁止混业经营的条款,在放弃分业走上混业的道路上“整合”了美国的金融法
律体系,成为美国金融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文献,进一步推动了美国乃至全
球金融并购重组的进程。
第二部分金融业并购浪潮的宏观背景及其对国际银行业结构的影响
纵观全球百年来金融业并购的三次浪潮,每一次的特征都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
现在并购的动因、目标、规模、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从根本上来讲,
迨匦塑垦堕矍堑些羞堕重塑莛鱼塑堑、业笪绪塑壁鱼
这些变迁体现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深刻背景,体现了全球金融业并购行为的一般发展规
律。从三次全球金融业的购并浪潮的发展中,可以看到购并行为模式发生了如下转
变:即从己大吞d,N强强联合,从国内购并到跨国购并,从部门内购并到跨部门购
并。全球金融业的购并浪潮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并不仅仅是为了研究购并行
为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以研究购并行为模式的转变为连结点,可以看到宏观背景变
化导致的国际金融业竞争格局的改变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国际银行业进行结构调整的清
晰脉络。
企业的并购行为不仅有其内在动力,同时,外部宏观背景的变化也改变着企业
的并购行为。在今天,经济的全球化,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金融的自由化浪潮已经成
为任何一个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所不能忽视或回避的现实。在这一部分中,本文将从
这三个层面出发,探讨宏观背景变化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冲击与机遇以及在国际金融
业竞争格局转变中,国际银行业通过购并所进行的业务结构的调整。由此,国际银行
业形成了全能化发展趋势,并在实际上重树了国际银行业的竞争格局以及各国银行业
参与国际竞争的游戏规则。
一、全球金融业并购浪潮的宏观经济背景及其对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和公司跨国化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始于第二次大战以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相互投资获得巨
大发展,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不断加深,N80年代末,经济全球化
已经初具雏形。进入90年代以后,国际政治经济舞台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大多数
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转行市场经济体制,各国得以在市场经济的共同规则下进行跨国
界的经济活动,完全意义的全球大市场诞生了,这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
的基础。此外,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导致运输和通讯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从
而推动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把世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部分的金融全球化是本次并购浪潮背后的一个重要宏观背
景。国际金融市场融为一体的趋势是在70年代末才真正出现的,在此之前,虽然国
际金融活动的规模和性质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由于绝大多数国家不同程度的存
在着外汇管制措施和各种金融管理条例,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是不充分的。从
80年代开始,伴随着各国放松金融管制,国际金融市场才逐渐趋于一体化,突出表
现为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动、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跨国界按同一规则运作和国际金
融市场的蓬勃发展。金融全球化对于银行业结构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银行业在地理上的扩张
途亘盟垦匪堡堑些羞堕重塑彗笪堡堑些笪缝搀壁盒
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以及各国金融开放程度的增加,银行业务呈现全球一体化
发展的特征,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各种经营业务,调度资金。对美国的
多银行持股公司(MBHCs)的统计数据表明,由于多银行持股公司不断进行跨州和跨国
的并购扩张活动,其最大的银行与其他分支行之间的平均距离从1985年的123.35公里
增加到了1998年的188 91公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政府管制的放松扮演了
重要的角色:在美国,政府从80年代到9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旨在消除跨州和州内设立
多家银行的管制的法规调整,并以《1994跨州设立银行和分支机构效率法案》的通过
为标志,到1997年6月几乎各州全部实现了银行业的跨州经营;在欧盟,被称为“单
一市场计划”的一系列行动扫清了银行跨大陆经营的法律障碍;在拉美以及其他地区
,限制外国银行进入的壁垒也不断的被扫除。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帮助银行实现了
地理的扩张:从理论上讲,由于代理成本的存在,任何行业在地理上进行扩张都会导
致潜在的不经济,而信息技术的进步可以增强总部对于分支机构的控制,从而降低相
关的代理成本。此外,技术的进步还可以提高银行为远程客户提供服务的效率。例如
,数量方法在应用金融领域的应用,包括信贷评级、金融工程等使得银行现在可以在
远距离低成本地评估风险、管理风险。
2.银行业务结构的转变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证券市场得到迅猛发展,国内证券市场与国际证
券市场日益连为一体。对于银行来讲,面对更大的脱媒的压力,这就要求银行的管
理层必须不断审视新的市场形势做出新的经营调整。传统意义上的银行是作为资金
融通的中介存在的,从理论上讲,一个完全的市场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能够使资源
得到最优的配置,根据莫迪利阿尼一一米勒定理,如果金融市场是理想状态的,即信
息对称,没有交易成本,没有金融交易税,那么,公司的财务结构就与公司的运行
效率无关,金融中介是否存在也就不重要了。但是在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够完善的阶
段,银行专业化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降低融资算双方的交易成本(包括搜寻成本、
投资评估和监督成本、代理成本等),特别是信息成本,提高市场的融资效率,因
而在资金融通中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信息传递费用的减少和交易技术的进步,金
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股票,直接筹集资金的市场成本逐渐
下降,银行的公司客户纷纷转向资本市场进行资金融通,而大量的储蓄和投资则转
向养老基金这样的市场。银行业凭借其对客户的了解而评估其信誉的传统优势在获
取资信度的信息成本的大幅降低的时代已显得微不足道。正是因为这样,在80年代
初期,出现了大规模的脱媒现象,而全球证券市场日益紧密的联系则进一步加剧了
这种势头。
一个企业发展战略的成功从本质上讲在于准确地定义自身的比较优势以及寻找
迨重型鱼匿堡堑些羞堕重塑亟璺堡堑、业盟缝塑鳖盒
不同途径开发、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尽管与其客户相比,银行仍然占据信息优势,
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必须以发放贷款的形式来利用这种优势。因此,国际银行业面
对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逐渐将核心竞争力从传统的存贷中介转向证券业务和佣金
业务。银行业的净收入的重心从存贷利差转移到了证券管理,表外业务带来的佣金
和收费上。从资产方面来看,银行业正在充分利用它的天然优势,为家庭、中小企
业提供信贷服务,为大企业提供包括备用协议、承销便利和资产管理服务,以及资
产证券化经营和衍生产品交易。这样,银行业务范围不断扩展,金融创新使得银行
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闻的区别日益模糊,银行业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中介,
而成为在资本市场上提供大量金融产品的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据欧洲中央银行的一
份题为《欧盟银行业的收入结构》的报告显示,非利息收入在欧盟银行业中的重要
性不断增加,从1995年占营业收入的32%增加到1998年的4l%,与此同时,利息收
入的比重却不断下降。这一点可以从以下欧元区银行业的一组统计数字中清晰看
到:
1989 90 91 92 93 94 95
非利息净收23 1 24 2 24 4 25.5 29 7 25 7 28 7
入/总收入%
利息净收入/ 2 20 2.18 2.18 2.13 2.02 2 OO 1 93
资产(年
末)%
非利息净收O.66 O 69 0 70 0 71 0.85 0 68 0.74
入/资产(年
末)% ●
数据来源:OECD bank profitability
期间:1989.1995地区:欧元区加权平均数权重:欧元
(--)信息科技和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电子通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在美
国、西欧等国际主要金融市场上涌现出一股声势浩大的金融创新浪潮,猛烈地冲击着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推行的专业化金融体系。特别是近几年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的
飞跃发展,国际互联网络异军突起。在今天,信息技术正在向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进
行渗透,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与价值观念,包括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储
蓄方式、投资偏好等各个方面,这无疑将使人类的金融活动发生重大变化。同时,互
联网络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成为改造银行业的巨大的潜力:银行业属于服务业,这个
监耍盟鬯匿堡堑、业羞塑重堑煞垦堡Ⅱ些丝焦翅壁盒
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发展所依赖的实际上是种种专业技能,提供银行服务所需的专业
技能会不断地被有关非金融机构所掌握,其他的~些非金融机构尤其是信息产业机构
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银行业务市场。技术的进步,与政府的放松管制一道,促进了新
的竞争者、新的金融市场工具的出现,同时也改变着银行业在金融市场中所扮演的角
色。除了巩固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外,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实际上成为银行竞争力的重
要来源。金融业正在成为集信息产业、通讯技术和金融服务产业于一体的高科技产业
。商业银行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在1960年为1 04亿美元,到1994年已快速增长到lO
O亿美元。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1995年的联储年会上即指出高科技的冲击正在导致
美国银行功能转变。具体来讲,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给传统的银行业既带来了
的冲击也提供了新的机遇。
1.新技术的的应用在给银行的营销、产品设计等方面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
来了新的风险及竞争压力。
(1)对于一个银行来讲,应用互联网技术的银行必须采用新的方法开展业务,而
新的方法可能为银行带来额外的风险.例如在网络信息传递安全、客户认证等方面存
在的风险。
(2)对于整个银行业来讲,互联网技术在给银行业提供服务的方式带来变革的同
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从历史上看,银行的专业优势是其保持竞争地位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专业
优势就是评估信贷风险,因为只有银行有能力承担收集和整理信息的高额成本。但是
现在,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评估信用风险的成本大幅降低,银行不再对相关信息具
有独占地位。银行发现,自己现在必须与自己以前的客户竞争。其竞争压力一方面来
源于客户目前拥有的获得相关金融产品信息的更有力的地位,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地
域的界限不再成为客户获取相关金融产品信息的障碍。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带来的信
息和交易成本的下降造成银行金融中介的价值正在降低,以前一些依靠银行进行融资
的大公司(其中一些甚至拥有tE银行更高的资信评级)现在开始通过发行商业票据的
形式直接向大众融资。
与此同时,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使得银行业降低交易成本的金融中介价值也受到
来自网络银行以及IT产业、传统工商企业等非金融机构的挑战:首先,由于网络银行
的运营成本大为降低,从而有条件提供高利息来吸引客户,传统银行越来越难以吸收
大量资金来形成规模经济,在降低交易成本上的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例如,美国的安
全第一网络银行的货币市场及定期存单的利率高屠美国银行前列,1997年其存款余额
就超过了4亿美元。据测算,美国网络银行的存款额正以每年19%速度递增。而最为
显赫的当数英国保诚保险集团成立的网上银行“Egg”,成立仅3个月即成功吸纳T60
万客户,存款额逾130亿美元,占英国市场的1%;其次,众多的IT企业、工商企业已
经介入金融服务业,借助其知名的品牌、强大的资金与技术实力、深厚的客户基础和
迨画型垦匾堡堑、业羞堕重塑建国堡堡些数缱翘壁垒
丰富的市场竞争经验,以崭新的运作模式挑战传统商业银行,令金融服务市场竞争更
加激烈。例如,英国最大的零售商之一Marks&Spencer早在1993就获得了经营银行
业务的营业执照,获准从事广泛的金融服务业务和出售大量金融产品,甚至还可向客
户提供普通贷款。美国通用、日本索尼等老牌制造商也早已将触角伸向了银行服务领
域。微软也试图通过收购财务软件公司而实现其进军银行业的愿望;第三,芷如前面
提及的,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地域的概念变得不再重要,复杂的网络便利了全球性的交
易,从而也带来了外国银行的有力竞争。从美国市场来看,外国银行占有的工商业贷
款的份额己从1983年的19%上升到1993年的47%,因此,随着进入壁垒的不断降低,传
统银行业的结构在越来越具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下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2.信息技术在给银行业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提供给银行进行自身结构调整的机
遇和动力
(1)信息技术推动了金融创新
激烈的竞争导致银行失去客户,但依靠信息技术,银行现在可以提供新的产品,
向非传统业务领域扩张。资产证券化在银行发展进程中就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篇章。金
融理论认为,将与抵押贷款相关的各种服务分开是一种更为有效率的经营方式,这样
银行就可以专注于他们拥有传统优势的贷款发放业务。通过资产证券化,银行降低了
持有长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的风险,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建立抵押贷款二
级市场的努力从1930年已开始,但直到七八十年代才开始发展起来。尽管,政府放松
管制极大的推动了证券化的发展,但是如果没有一系列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金融经营
创新(例如:信息技术提供各种设备以及软件用于追踪上百亿美元的现金流和证券持
有头寸,并使这种过程标准化)证券化就不可能实现。
此外,高盈利诱使美国银行除了向客户提供传统的金融服务以外,还建立专用信
息网络或通过互联网络从银行的数据库中为客户提供各种信息产品及分析软件,一些
银行甚至着手收购信息公司,他们深信,信息产品将在其盈利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
例。例如,1986年,花旗公司以6.2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作为美国的三大信息机构之
一的Quotron。
(2)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所产生的支付结算需求将给银行业带来无限商机
一个以网络为构架,以银行在线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为依托的全新的
商业模式——电子商务必将成为21世纪商业模式的发展方向。这种发展趋势一方面银
行业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即一些没有权利经营传统货币的非银行机构现在可以创造
电子货币和扩展信用。另一方面,也给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商机:银行的竞争优势
表现在首先,银行具有信息优势:商情沟通是电子商务的第一环节,银行利用自己庞
大的机构和广泛的客户基础,掌握着商品、资金、资信等方面的丰富信息,极大便利
了交易各方的信息沟通;其次,其专业服务仍是其它类型企业难以tE拟的:网上支付
盈重型国隧堡重些羞堕重塑塞里堡煎、业煎堕塑壁盒
的前提是网上帐户和网上存款或网上授信提供可供支付的网上资金。网上支付的实现
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支付手段,如网上现金、网上信用证、网上票据、网上证券等,
只有商业银行才拥有大量相关的成熟经验将这些业务移至网上;第三,商业银行多年
来致力于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建设,其本身现在正在成为一个半电信企业,结合其拥有
的分布广泛的网点、四通八达的结算网络以及传统业务的基础,最有能力实现传统支
付方式与网上支付方式的相互补充。
(3)银行业依靠高科技的支撑不断进行经营方式的创新,一些极端的意见甚至认
为互联网技术将会毁灭旧的银行服务模式
随着新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陆续出现了ATM、超级市场终端、单纯的网上银行
以及家庭银行等新的银行服务形式。自1995年lo月18日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
一网络银行”在美国诞生以来,网上银行很快成为西方银行业着重发展的领域。从19
99年以来的年度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排序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即
一些网上银行已经跻身于世界大银行之列。同时,电子银行也快速地渗透进传统的商
业银行,从1995年开始,WellsFargoBanks、FirstUniortBank、BankofAmerica、Citicorp
等大银行陆续建立了自己的电子银行。据美国恩永公司报道,1998年美国只有40%的
零售银行业务是通过柜台完成的,该公司预测,至rJ2005年,美国网上银行的业务量将
占50%左右。另据艾伦米尔顿国际管理顾问公司的调查预测,]!fJ2003年,网络银行将
瓜分30%的银行业利润。
(4)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进~步推动了银行业全球化与全
能化的发展势头
新技术的应用一方面降低了银行的成本:据美国银行业协会在1996年做出的测算
,一笔网上金融交易的成本约为0.0l美元,通kT_ATM进行交易的成本约0.27美元,电
话交易为0.54美元,与之相比,通过分支机构达成交易的成本却高达1.07美元。另一
方面,拓展了银行的获利空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长足发展,资金流、信息流的全
球化传递不再存在时空的阻隔,电子模块式的业务经营令人工操作难度降到最低,全
球电子商务网络建设的快速推进为国际间资金流动和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提供了更
加方便、快捷、高效的途径,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系统使跨行业、跨国界经营更加
科学、高效。现在,依靠信息技术,银行不仅得以在更广的地理范围内进行经营,打
破了传统金融业的地域局限,还向其他非银行金融服务扩张,实现了“一站式”的金
融服务,从而更好地实现了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例如,我国的中国银行从1994年开
始设计新一代的包容国内外、本外币收付的大收付、大清算系统。过去,一笔从国外
汇入的汇款通常需要5~7天才可解付,现在则缩短为1天。再如,早在80年代,欧美
等西方国家就已经提出了客户综合服务网络的概念并利用电话等通讯手段在各大商业
银行为广大储户提供服务,然而,由于当时的通讯与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制约
堡画盟垦匪堡堑些羞堕重塑亟鱼堡堑、业丝堡塑壁盒
,使得这一服务没有得到广泛认同。现在,科技的进步不仅使一家银行得以在全国、
甚至全球范围内销售其信用卡及其他信贷产品,也使客户通过互联网上的站点获得一
切金融服务成为可能。更为重要的是,科技的进步使得金融产品的制造商和分销商逐
渐分离。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销售商在金融领域成为可能,那些能够利用互联网
作为分销渠道的机构将创造出独立的金融超市。
正因为以上原因,从下图中可以看到从[960年到1994年,所有金融机构在信息技
术方面的投资都达到了每年平均两位数的增长,其中银行业在这方面投资的增长最为
迅速,年均增长率达到14.4%。在经历了80年代银行业盈利下降和破产危机后(这一
阶段银行业在IT方面的投资增幅下降至年均不足10%),进入90年代,这一投资增速
再次提高。到目前为止美国银行业的投资年复合增长率为8.4%。
百万
铭蓄机璃
一一S8.000
非储蓄机掏
-·——————‘ S6.000
证券和商品经纪¨ooo
儡险尘司52,ooo
符股,7投资公司5j
金融业的信息技术投资支出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L ,、/
l , 、,..-
{ , '?
f ’.一⋯’
i ^.。。

。一。| ,, L⋯一..巴三2兰≥乏洛.p m
T" L⋯_t..芒巴~一:.二;·一r?’一、一’1
960 ’96‘ 1 968 {972 1 976 1 980 1 984 1 988 1 992
1 962 1 966 1 970 1 97‘ 1 978 1 982 l 9a6 1 990 1 994
舞社来源: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目前发达国家的银行正在成为一个由科技推动的行业,从贷款到信用卡,大部分
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已经不再通过过去传统的分支机构而是通过电脑与电话来提供,衍
生产品、资产证券化运作就更是银行的技术密集型的功能。通过削减成本和交叉销售
,信息技术将在银行长远的发展中扮演关键性的角色。但是,’信息类基础设施的投资
对于银行来讲是一笔巨大的固定成本。例如投资一个全球资金传输网络的花费为2000
万至Usooo万美元,一项全球信用卡系统所需投资为5000万到l亿美元。同时,银行还
必须考虑设备的贬值,系统安全、客户认证以及欺诈方面的成本。此外,依靠信息技
术在不同市场同时运作还必须考虑由此产生的对管理,系统兼容性等方面的压力。正
因为如此,不同银行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的差异将对未来的市场结构产生重要的影
响,技术也成为推动银行业并购的重要动力:很多银行由于缺乏实力进行信息技术方
面的投资,难以保持在同业问的竞争力,而将购并作为继续生存的手段。而有实力进
行投资的银行也需通过并购实现规模效益,在更大的客户群体商分散其高科技投资的
堡亘过垦睡堡堑、业羞魈塞塑塑垦堡煎些塑壁塑整宣
成本,或者通过整合购并双方在技术方面的投资实现对信息技术设旌的最优利用。90
年代,美国银行间并的最重要原因是高科技的发展。许多合并银行,包括化学银行和
大通银行都声称他们的合并是基于科技的考虑。在ComputerSciencesCorporation与To—
werGfoup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预测,如果按美国银行业在2002年度的信息技术投资
为325亿美元计算,通过各种途径,购并所能带来的信息技术方面的节约可望达到44
亿美元。
(三)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兴起
从历史上看,西方的金融服务业经过了一个从综合经营到分业经营再到综合经营
的发展过程。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金融危机发生之前,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均
采取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合业经营的模式。横扫西方金融业的金融危机过后,各国的
金融及经济受到重创,其间美国共有1 1000多家金融机构宣布破产,信用体系遭到毁
灭性的破坏。而当时的主导意见认为正是由于银行与证券业的合业经营的模式为大量
银行资金流向证券市场提供了便利,从而促成了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因此,为了防
范金融危机的再度发生与蔓延,英美等国着手立法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尤其是对
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进行严格限制。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了旨在分隔商业银
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接着,美国政府又先后颁布了
《1934年证券交易法》、《投资公司法》以及《1968年威廉斯法》等~系列法案,进
~步加强了对银行业和证券业“分业经营”的管制。美国的这一举措为英国、日本等
许多国家纷纷效仿,并形成了以英美的金融体制为代表的分业经营模式,同时,商业
银行的经营也成为政府立法监管的重点。
但是,从本质上来讲,由于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公共的证券市场以及功
能相互交叉的产品,金融服务是一种极具竞争性的业务。特别是过去30年来,金融市
场从总体上逐渐在放松管制,而商业银行却仍是被严格管制的,因此在一个越来越多
样化和不断革新的市场中,商业银行常常感到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机构投资者的兴
起(包括投资基金,保险公司以及养老基金等),使银行系统正逐渐丧失自己原有的
金融中介地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商业银行不断进行
各种金融创颓活动以绕过政府立法对自身发展的束缚,并从单纯的存贷业务向其他金
融服务领域渗透和拓展。一方面,银行开始提供各种表外产品,例如银行债券,存款
凭证等等,另一方面,银行通过建立专门的附属机构或者与其他金融机构达成合作协
议,不断扩展销售保险、共同基金等方面的业务,或将机构投资者纳入银行集团,为
客户提供包括传统存款服务以及投资基金、养老基金服务。此外,将产品的一部分或
全部发包给不同的内部或外部服务商的契约银行也正在兴起。
在美国全面否定全能银行的同时,~些研究显示,混业经营与金融风险之间并不
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德国等一些长期实行金融业合业经营模式国家的实践也证明合业
迨西盟国匪堡堑些羞堕重塑塞垦堡堑些鲤缝塑壁垒
经营可以做到安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联邦德国政府组织的专家组对全能银行制度
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得出了与美国截然不同的结论,认为美国等国家对全能银行导致
银行危机的指责缺乏根据,没有理由对现行的全能银行的综合经营制度进行根本改
变,并建议继续发展这一制度。美国经济学家80年代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三十年代的
11,000家银行的倒闭并非由于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合业经营所引致:美国在1930年
至1934年间先后破产的银行占当时银行总数的26.3%,而其中从事证券业务的银行
中仅有15家破产,比重仅为7.2%,远低于平均水平。而且,这15家银行破产的原因
并非主要由于证券业务,因为它们在证券业务的投资仅占其总资产的很小部分,在1
0%以下。他们对银行倒闭原因进行了重新认识,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联邦储备局当时
采取了错误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减少了1/3。由此可见,历史并未提供关于合业经
营会加大风险的证据。相反,银行通过多样化经营还可以降低风险、提高效率:据美
国白宫的预测,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实施,由于规模经济的实现和成本的
削减,每年可以节约180亿美元。
与上述发展相适应,各国政府逐渐放松了对商业银行的限制。从1986年开始,英
国重新允许商业银行进入投资银行领域;加拿大于1987年取消了银行、证券业务分离
制,1991年认可了银行、信托、保险通过子公司经营信托和保险业务,并允许设立大
型复合金融机构;日本在八十年代中期也开始出现一些银行业和证券业综合经营管理
的情形。1993年4月,日本金融制度改革法出台,银行与证券业综合经营遂成定局,
银行间的专业壁垒被打破。虽然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日本银行业遭到重创,但是
日本并未回复原先的管制,而是实行更彻底的金融改革——“东京大爆炸”,全面放
松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限制;在美国,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相互渗透发展得更为
迅速:随着金融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外资银行大举进入美国的金融市场。英国、
日本一些发达国家的“金融百货公司”以先进的技术手段、良好的经营信誉、优质的
金融服务以及种类繁多的金融产品给美国金融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英国
日本等国金融机构合业经营带来的竞争压力,为了保护本国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
上的竞争地位,20世纪80年代初至i]90年代初期,美国政府逐步放开对金融业合业经营
的限制。1986年11月,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批准日本住友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向高德曼.
萨克斯投资银行投资5亿美元,从而首开了美国战后商业银行涉足投资银行业的先
例。’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美国金融业开始进入完全意义上的“合业经营”时
期。一方面,经过80年代的金融改革,美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经济基础逐步消
失,“分业经营”的制度也已经不断被现实所突破。另~方面,90年代初,国际金融
业并购浪潮席卷全球,跨行业、跨国界的巨型并购大大改变了国际银行业的整体格
局。在这种国际金融环境下,美联储于1997年初修改了《银行持股公司法案》中的个
别条例,实行了更有效率的银行兼并和开展非银行业务的申请和审批程序,取消了许
多对银行从事非银行业务的限制。更为重要的是,美联储扩大了银行持股公司附属机
造垂型垦匿堡笪业羞些室堑塑鱼堡堑些塑缝鱼壁垒
构可以承销和交易证券的范围,并大大减少了可能降低这些业务收益的限制。1999
年,美国联邦众议院银行委员会废止了大萧条时期禁止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混业经营
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并最终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并在其中
涉及银行控股公司组织结构的条款中,创造了“金融控股公司”这一新的法律范
畴。法案规定:允许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所属子公司拥有更广泛的金融业务范围,其中
包括商业银行、保险承销、投资银行等业务;允许银行控股公司收购证券、保险等非
银行业子公司,同样,非银行业的证券、保险控股公司也可以收购商业银行;允许商
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不同的金融机构拥有共同的董事长、管理层及雇员。
该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金融业正式从分业经营走向综合经营。法律的确立为金融机
构综合经营扫清了障碍,至此,全球主要国家的金融业均已过渡到了合业经营的模
式,从而也在客观上建立了各国金融机构参与全球竞争的游戏规则。
二、国际银行业经营模式的转变
从上面对宏观环境变化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全球银行业面对经济全球化,信
息技术浪潮以及金融自由化发展所带来的竞争环境的变化正在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战
略,发生于90年代的本次并购浪潮这种表象实际上反映的正是银行业面对竞争环境的
变化,通过并购这种手段快速实现自身结构调整的发展要求。其中,国际银行业通过
大规模的购并活动完成了经营模式的全能化转变,成为本次银行业结构重整中的一个
亮点。
随着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银行业的全能化发展真正成为世界范
围内大银行的发展方向,Universal Bank、A1lfinanz这些名词正在越来越多的出现
在各种专著中。从总体上说,国际银行业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张直至发展到全能化经营
最初是国际银行业面对竞争压力所做出的被动选择,同时,这也不意味着专业化经营
的银行就失去了全部竞争优势。但是,全能化经营所带来的好处确实将使其成为全球
银行业竞争的热点。全能化经营一个最为直接的好处就是市场的扩大,即合并双方可
以共享双方的客户群体及相关信息,实现规模经济。这也是银行业全能化发展采取的
~种初级形式,即银行与保险、证券等金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互相利用对方的分销网
络,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但是,据有关研究显示,银行与保险业务的合并所带来的成
本节约为5%,带来的收入增加仅为1%至f13%,与之相比,银行、保险部门内合并的带来
的成本节约却可分别达到15%到20%和5%到10%。(Get Ready for the Umversal Bank—
Bob Stein)因此,实现规模经济显然不是全能化经营的主要优势。
首先,全能型银行通过多元化经营,可以减少经营风险,从而提高银行的稳定
性。
其次,全能化经营将客户的全部信息整合在一起,可以更好的了解客户的消费潜
迨画盟垦匾堡堑些羞堕童塑亟垦堡堑选曲堕塑墼盒
力、全部需求,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从而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
第三,实施全能化经营可以整合资源,实现协同效应。以美国大通银行与Jm.Mor
gan的合并为例:大通银行与JP.Morgan都是商业银行背景,但是近20年来,由于证券
市场的发展,银行的利息收入比重不断降低,美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的增长速度几乎
是纯利差收入的2倍。对于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所占的比重,已经成为投资者评估
其价值的重要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开始着手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尽管两者采取
了不同的发展策略,应该说大通和JP.Moragn的转型都比较成功:大通银行意识到在
金融监管放松和市场以迅猛速度发展的情况下,试图依靠自我建设和自我积累的传统
方式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或者并购地区性的投资银行后再寻求向国外扩张已经来不及
了。大通认为提高PE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并购PE值比较高的投资银行。因此,近年来,
大通连续进行了几次具有轰动效应的并购:1995年收购了化学银行,并在接下来几年
建立并发展了自己的投资银行业务:1999年买下了在为美国高科技公司提供服务方面
具有优势的投资银行Hambrecht&Quist;2000年4月,收购了在亚洲市场力量强大的英
国投资银行罗伯特·弗莱明集团(Robert.Fleming);5月,大通又购买了Beacom集
团,并逐渐在银团贷款和债券承销方面建立了自己的优势。与大通相比,JP.摩根采
取了不同的转型战略:JP.Morgan是美国老牌贵族银行,该行的强项是资产管理业务
,近年来,JP.Morgan通过内部发展的形式成功转向投资银行业务,特别是在衍生市
场上居于首位。尽管两家银行都进行了比较成功的转型,但是两家银行在市场衡量投
资银行的重要方面证券承销领域却缺乏建树。JP.Morgan尽管从1999年在证券承销方
面已经开始获利,但是,JP.Morgan的客户大多为蓝筹股公司,而证券承销的利润却
绝大部分来源于等级较低的公司。因此,Jm.Morgan的客户基础极大的限制了它的发
展。正因如此,JP.Morgan的董事会决定放弃靠自身发展的形式,寻求合作伙伴。大
通与Jm.Morgan的联姻就是希望结合5P.Morgan在投资银行方面的专业优势与大通的客
户基础,在曰渐由几家大的投资银行掌握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此外,他们也预见
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榨干任何单一产品所能产生的利润,客户关系管理正在逐步运用于
银行业的经营中,银行的一切活动都以客户为中心,未来的利润将产生于银行从风险
管理到购并建议方面所能提供的全面服务。
大通兼并摩根存在的互补效应
迨画塑垦匿堡复、业羞堕重塑耋垦堡堑些煦缝均壁垒
优势劣势
大通众多的分支机构较低的市场价值
丰富的客户源传统的商业银行概念
充足的资本金较低的非利息收入
银团贷款和债券承销市场
摩根极强的国际批发业务分支机构的局限
成熟的投资银行技能客户群结构的局限
广泛的欧洲和亚洲业务
较高的市场价值
第三部分面对国际银行业重组之势,我国银行的结构整合
如前所述,近年来,国际银行业面对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以及信息技术发展
三大因素导致的国际金融业竞争格局的转变进行了自身结构的调整并由此形成了全能
化的发展趋势。我国银行业与国外银行相比,从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来看,面临的竞
争格局的改变并不明显。首先,目前我国的银行业仍是一个有严格市场准入限制的行
业,存、放、汇这三大块银行传统业务仍被银行业所垄断。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在国
内银行业中的垄断地位仍是难以撼动的。其次,受公众对我国改革中众多不确定因素
的预期的影响,以及市场容量和投资工具的限制,尽管近些年国家推行了一系列鼓励
消费、投资的政策,证券、保险市场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仍未对银行
的储蓄存款造成大规模的分流效应。第三,企业的筹资结构并末发生根本的改变,仍
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的比重较低。第四,我国尚不存在单纯的网上银行。因
此,从国内金融市场来看,国有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并不明显。
再从来自国外银行的竞争压力来看,金融改革20年来,我国银行业在对外开放方
面已迈出了很大步伐:到2001年6月底,中国境内己设立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190家,
其中,外国银行分行158家,被批准开办人民币业务的外国银行分行31家,外资保险
公司分公司14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8家,外资金融机构已成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但是,从总体上看,外资银行不论从经营地域、业务范围等方面来看还都
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并未对国有银行形成实际威胁。
综上所述,不论是从目前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来看,还是从外资银行在我国
银行业现时占据的地位来看,我国银行业所面临的结构调整的压力并不大。但是,目
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国,根据我国所做出的逐步开放金融服务市
场的承诺,将逐渐放开对外资银行在上述方面的限制,并根据审慎原则审批外资金融
迨画盟国匪堡堑些羞堕重塑垂垦堡堑些塑鳖塑壁盒
机构的设立。可以预见,未来外资金融机构将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我国银行业逐步丧失相对封闭的竞争环境,更深的融入全球金融业的发展浪潮中。这
样,本文第二部分论述的影响国际金融业竞争格局的三大宏观背景就对我国银行业同
样具有现实意义。更为重要的是,由这三大因素导致的国际银行业结构的调整已经在
客观上形成了参与国际银行业竞争的新的游戏规则。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所规定的对等
开放市场的原则,我国的金融企业也必须接受全球统一的游戏规则,参与全球范围内
的竞争。因此,在我国目前银行业结构与国际银行业结构存在很大差异的情况下,我
国银行业所需面对的就不仅仅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问题,中国银行业必须利
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五年过渡期之内探索初既适合我国现状,又能形成国际竞争力
的银行结构重组之路。在这一部分中,本文提出在彻底改造我国国有银行的产权结构
的基础上,通过全球化的资本运营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实现国有银行业务结构的综合
化转变的发展设想。并从改造我国国有银行的产权结构,通过全球购并建立金融控股
公司的控股结构,健全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三方面论述了实现上述结构转变
的具体步骤。
一、彻底改造我国国有银行的产权制度
(一)我国国有银行的产权结构现状
我国的银行业尽管已经形成了包括政策性银行、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以及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在内的多元主体结构。但是,四大国有银行仍然占据市场份额
的绝大部分,进行我国银行业的结构重组,四大国有银行是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
对国有四大银行进行了包括剥离不良资产、财政注资充实资本金、转换经营机制在内
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综合竞争能力上来讲,四大国有银行
不论在流动性、安全性还是盈利性方面都提升的比较慢,与国外银行仍存在很大差异
。根据产权经济理论,一种经营管理方式和经营机制只有与特定的经济组织结构,特
别是产权结构相适应时才能产生效率。经营管理水平的低下实际上反映了银行治理结
构存在的问题,国有产权的固有弊端及产权结构的单一,才是国有独资银行难于摆脱
困境的根本症结所在。
现代产权制度的核心是产权清晰,产权清晰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财产的归属
关系是清晰的,即财产的所有权是明确的;另一方面,在财产所有权主体明确的前提
下,产权实现过程中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是清晰的。没有这种产权的
清晰界定也就难以谈到权利转让和重新组合的市场交易。目前,我国国有银行在形式
上采用《公司法》中国有独资公司的构造,国有商业银行的终属权在于国家,而在管
理上采用委托的办法,由中央政府委托国有资产管理局对投入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进
行监控,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法人对出资者投入的财产拥有法人财产权,对商业银行进
建亘越屋匿堡赁些差堕重塑塞垦堡缝些鲤缉塑壁垒
行经营管理。从表面上看,国有商业银行财产的归属关系是清晰的,但是对产权界定
不仅要求财产权利明确,还包括财产责任的明确。从这个角度看,国有银行的国有独
资制度只是一种产权抽象的制度假设:首先,国家同时扮演企业所有者和社会公共管
理者的双重角色决定了政企职责难以分开,也就难以将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标准来监
控其代理人的行为。其次,尽管国有企业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国家以出资
额为限承担责任。但是,国有一元产权结构决定了国家难以将对一个企业的所有权与
国家的其它财产权利分开。例如,在国有企业经营出现问题的时候,国家可能以唯一
出资者的身份调拨国有银行的资产,导致国有企业经营风险大量转嫁给国有银行,不
可避免地产生制度性金融风险。第三,国有银行出资者独立于企业法人组织之外,企
业法人没有自己的独立财产去承担经营失败的责任,也就难以对企业的经营者形成有
效的约束和激励。此外,在银行系统内部,实行的是一级法人制度,总行是法人代表
、利益核算者和分配者,其所属机构既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所有者主体,也不是具有法
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使得银行系统内产权利益边界模糊,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
制,普遍存在较高的代理风险、经营管理效率低下。
正因为如此,在不触动国有银行的基本产权制度的情况下,试图靠植入西方商业
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方式来对国有银行进行公司化改造无异于舍本求末。
企业的特定组织结构安排决定了其相应的运行方式,这一症结的根除,只有借助体制
与制度的创新。
(二)引入多元产权主体、改造国有银行一元产权制度
针对上述国有独资产权制度的弊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逐步降低
国有股的份额,引入机构投资者,形成多元化产权结构。首先,只有形成多元股权结
构,形成有效的多元化产权约束机制,作为国有银行股东的国家才能真正以出资额为
限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从而明确了国有产权与公司产权的界限,国有银行的外部产
权关系才是清晰。其次,只有形成多元投资主体,法人组织由全体股东组成,企业法
人才能真正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从而清晰地界定股权与公司法人产权的界限,解
决银行法人产权地位不确定的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经营者缺乏约束和激励的问题。
第三,在根本改变产权制度的前提下实施法入治理结构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
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银行经营效率低下、风险不断累积的问题;最后,通过股份制实现
资本积聚和资产优化,最终实现银行上市,通过市场机制优化股权结构,这样才能进
一步加强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不仅如此,为了实现下文所将论述的将国有银行改造成为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设
想,也要求国有银行必须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在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迅速变化的背
景下,通过企业内部发展、实现业务结构的多样化则需要较长的一个过程,显然已经
难以适应这种快速变革的要求。正因为如此,在国际金融业的第三次购并浪潮中,外
迨画盟垦堕塑堑些羞塑重塑嚣垦堡煎些鲤鳖翅壁全
部购并成为银行快速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而进行外部并购需要满足的首要两个
前提就是:首先,要求完善的产权制度:即产权清晰、并购双方的产权适度自由以及
产权结构的多样化。这样,一方面被购并方的股权有可获得性,另一方面,购并方可
以以股权为纽带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并购,最大限度发挥股权杠杆的作用:其次,要求
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购并行为。应该说,股权交易的完成,仅仅是购并活动的开始。将
不同的金融企业融合在金融控股公司的框架下,使之发挥预期的功能,才是购并活动
的终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求被购并企业的选择(包括收购价格)要通
过市场来确定,形成的新的组织机构的治理也要通过市场来完成。这两个前提都要求
改变我国国有银行现存的封闭式、一元化的股权结构,实现产权的适度自由和股权结
构的多元化,最终实现股权的社会化。
(三)合理配置多元产权结构
产权结构的多元化为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提供了产权制度基础,相对于一元产权
结构,多元产权结构更有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提高。但是,即使同是多元产权结构,
不同的产权结构配置对公司的治理绩效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发达市场经济中公司运作
的历史表明,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有效性之间关系的曲线是倒U形的,股权过
分分散或过度集中都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一方面,如果股权过分分散,
股东的监督成本与收益不成正比,所有股东都怀着“搭便车”的心理,对经理人员的
监督会变得十分软弱无力。另一方面,如果一股独大,控股股东擅权独断,高层经理
人员唯大股东之命是从,也不利于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1996年,世界银行委托
美林对1993—199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东结构和公司绩效作了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
表明:公司绩效与法人股比重呈正相关,与国家股和绝大多数为个人持有的A股比重
呈负相关或非相关。这反映出的仍是国有股主体的虚拟性质的问题,如果国有股东是
谁、谁来代表国家形势股东的权利、承担责任,如何行使股东权利这些问题都不能落
实,国家股东对经营者的监控就无从谈起。而在国有股占绝对控股地位的情况下,法
人也缺乏积极性去监控经理人员。结果就会如上述调查显示的那样:国有股比重越
高,越无人对企业进行监控,企业的绩效也就可能越差。因此,在将我国国有银行的
一元产权结构改造为多元产权结构的基础上,还必须合理产权配置,才能保证公司治
理机制的有效运行,而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减低国有股的比重。具体采用的方法可以
通过引入国内外的机构投资者。例如,世界银行的国际金融公司(ⅢC)参股上海银
行,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参股平安保险,都是外资进入境内金融机构的典型案例,外资
股虽然不是控股股东,但其公司治理机制已经发生明显改善。这样,当国有股的比重
降低,法人股的比重增加到一定程度,法人进行监督所带来的收益与之付出的成本就
会逐渐成比例,法人对监督和约束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就会提高,从而提高了企业的
经营绩效。
监画型垦匪堡堑些羞堕塞塑亟鱼堡笪些盟堕塑壁盒
而为了能使国有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革之后继续保持国有的地位,可借鉴英国的
经验——发行黄金股,重新设计不同股权的性质,将国有股设计为优先股,法人和社
会公众股设计为普通股。1979年以后英国政府在实施企业民营化时,为了确保国家的
利益,发行由政府或财政部持有的黄金股即特权优先股,并制定了黄金股章程,即使
将国有企业股份的100%公开转让而使其转变成为民营企业,政府仍可通过黄金股和
在实施的章程中规定的权利对企业行使管理控制。黄金股的优越权限可根据具体情况
和需要来制定,例如英国政府在黄金股实施的章程中通常包括的主要权限有:限定特
有个人持有股份;限制有关集团资产的处理:限制有关公司自发性的关闭和解散;限
制发行有表决权的股份;董事的任命条件。显然,发行黄金股对于有效保护国家利益
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四)健全国有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
在彻底改造我国国有银行的产权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权力机构、执行机构、经营
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要求,建立起由股东(大)会、董事会、行长
(经理层)和监事会组成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首先,董事会要由多个股东组成,
并适当引入独立董事,经理层的任免要摆脱过去的行政任命方式,按市场机制进行
择优聘任。其次,明确董事会、监事会、行长(总经理)的职责并形成相互制衡的机
制:董事会的职责是制定银行的目标和政策,挑选和聘任高级管理人员,设立各种委
员会或附属机构,监督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等。监事会的职责是代表股东大会对银行全
部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行长(总经理)的职责是执行董事会的决定,负责组
织、实施、管理、协调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第三,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有效的决策
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二、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实现我国银行业经营模式的转变
(一)我国银行业的经营模式之现状
我国金融业目前实行的分业经营模式始子1993年底,在此之前,我国金融业实行
的是一定程度的合业经营。到1992年下半年,由于社会上出现了房地产热和证券投资
热,银行大量信贷资金通过同业拆借市场进入证券市场,导致了金融秩序的混乱。中
央政府审时度势,决定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大力整顿金融秩序。1993年底,国务院发
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对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和银行业实行
分业经营。”1995年通过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确立了我国银
行、证券、保险业分业经营的框架。其中明确规定: “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
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
迨匦盈垦睡堡耍些莲塑童塑亟垦堡堑、业笪缱塑壁垒
和企业投资。”这些金融法律、法规的实施,完全隔断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
资金联系,是当时以保证金融的稳定为政策导向,针对现实采取的~种“无奈”的选
择。
分业经营的限制使商业银行立足于传统的存贷业务,减少了信用扩张的风险,防
止了过多资金流向证券和房地产等部门助长投机,导致经济紊乱,是由当时证券市场
极不规范,银行商业化程度低、自身抵抗风险能力弱的现实条件决定的。经过几年的
发展,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金融监管当局开始改变过去严
格分割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做法,允许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业务向多样
化方向发展,三个部门之间开始进行多领域的合作:1998年,金融监管当局规定证券
投资基金要由商业银行进行管理:199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颁布了《证券公司
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券商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从事同业
拆借和债券回购业务。同年lO月中国证监会和保监会同意保险基金进入证券市场,进
行投资基金类证券的投资业务。2000年以来又提高了保险基金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的
比率。1999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条例,允许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同
业拆借市场进行融资业务。2000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又联合发布了《证
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以自营的股票和证券投资
基金券作为抵押,向商业银行借款。2001年7月份,人民银行颁布实施《商业银行中
间业务暂行规定》,该规定明确指出各商业银行经过人民银行审查批准后,可以开发
金融衍生业务、代理证券业务、投资基金托管、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在内的投资银
行业务。这一系列制度上的变化已为银行资金进入证券市场打开了通道,向合业经营
迈出了新的一步。
此外,在我国国内,既有金融业的不同部门之间以签署合作协议的形式进行的
合作,又有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和光大集团为代表的金融集团:中国光大集团拥
有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和光大信托等多家金融机构,是申银万国证券公司的第一大股
东,拥有在香港上市的子公司光大控股、光大国际和香港建设公司。光大集团北京总
部和光大集团香港总部各自为独立法人,分别直接、交叉控制着境内外银行、证券、
信托、实业等涉及各行业的上市、非上市公司19家和10家,间接控制的孙子公司几十
家。近年来,光大集团又向保险业迈进,1999年12月,先后与人寿保险公司、加拿大
永明人寿保险公司进行了合作。此举表明这家成立于1983年、拥有2000亿元总资产的
集团公司开始进入全面的金融服务领域;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是一家拥有22家全资
子公司、6家控股公司、5家上市公司、8家港澳和境外子公司、3个境外代表机构,涉
及国内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融资租赁、实业、房地产、旅游以及贸易等行
业,2000年初,中信公司与英国保诫集团在伦敦签署协议,双方各占50%股份,斥资
2亿元人民币,在广州成立合资寿险公司,共同进入中国保险市场。今年二月更有消
息中信己获国务院批准在海外注册总资产超过3000亿人民币的中信金融控股集团。该
金融控股公司成立后,资产将包括中信证券、中信嘉华、中信实业银行,以及信诚人
迨画盟垦匪堡堑些羞墼蓁塑塞国塑堑些趁缝氇壁盒
寿保险公司等,业务横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信息、基础设施、能源、
房地产等领域,中信“金融航母”隐约可见。
第三,我国银行的海外机构一直进行着合业经营的实践:中国银行在香港等地早
己建立了集团化、全能化的网络;中国工商银行与香港东亚银行联手收购英国西敏寺
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并将其改组为专门从事证券业务的工商东亚金融有限公司。
法规方面的改变以及我国银行业在这些领域的实践都说明我国金融业已经开始
对向合业经营方向转变进行探索,尽管如此,无论从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
金融监管当局的立法与监管水平的角度看,我国都不具备实行完全混业的条件:
首先,金融监管当局的风险控制能力仍然较差。目前,我国主要采取的是一种多
元式的监管: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三足鼎立”,而全面的混业需要多元式的
监管向一元式的监管过渡。否则,在全面的混业下由于各金融领域界限的淡化,政府
的监管不可能做到泾渭分明,将很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产生监管的“真
空带”,1993年国内金融秩序的混乱就是前车之鉴。此外,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仍不
完善,市场透明度较低,尤其是证券市场:虽然在这些年来证券市场的整顿与改革已
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政府的干预行为仍比较严重,证券市场的运作缺乏有效的市场
运行机制,不理性气氛较为浓重。一旦全面混业后,监管当局的一元式监管难以很快
跟上,如果商业银行自身风险约束力不强,过度投资于当前尚不完善且承受能力有限
的证券市场,其所承受的风险和代价将是高昂的。
其次,金融机构仍然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目前我国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的
产权问题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产权制度的缺陷表现出来就是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机
制的不完善,在我国不具备完善的外部监控机制的背景下,这种机制的缺乏在全面混
业后将使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委托代理风险大幅度增加。
可见,在我国银行业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条件尚不具备的背景下,实行“~步
到位”的混业经营,将极易诱发和积累金融风险,这种实现混业的方式就目前我国的
现状而言是行不通的。但是,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的改变以及我国加入WTO所承诺
的三到五年放开金融市场的时间表却使我国的银行业必须面对来自国际超级银行的挑
战,这也就不允许我国继续实行从以签署合作协议为代表的初级的混业经营模式自然
过渡到高级的混业经营模式的策略。而是必须在过渡期之内探索出既适合我国银行业
的发展现状又能形成国际竞争力的合业经营模式。
(二)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实现向混业经营模式的转变
综合上述分析,混业经营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问题在于在
我国的目前法律框架下,在我国的银行业内外部控制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如何选择
我国银行全能化发展的具体道路。
从西方国家的发展来看,合业经营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分别以英国和德国为代
篮叵盟垦堕堡堑些羞塑重塑亟笪堡堑、业鳇缝塑整盒
表。英国在传统上是实行分业经营银行制度的国家,1986年,英国实行了”大爆炸”式
的金融改革,形成了目前混合管理、分业经营的模式,即经营银行的控股公司,只从
事商业银行业务,其它的金融业务是通过所控股的机构进行的。这种模式一方面通过
对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非金融子公司的股权控制和对各子公司进行资本
调度,并通过制定各种长期发展规划来实现各子公司间在资金、业务和技术上的合
作,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获得混业经营的正面效应。另
一方面,由于各子公司所从事的金融业务是单一的,如银行子公司经营存贷业务,证
券子公司经营证券业务,而各子公司都是独立法人,有各自的财务报表,从而通过组
织结构的设计从内部给银行业务与非银业务之间设立了一道“防火墙”,从而保证了
混业经营的安全性。从外部监管来看,由于传统的金融监管制度是把金融机构割裂成
不同的业务部门进行监管,各监管机构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和配合,不利于金融集团
的国际竞争及健康发展,因此,为了适应金融机构集团化、综合化、多元化、全能化
发展的需要,英国于1997年lO月对传统的金融监管制度进行了改革,正式建立了“英
国金融服务监管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该机构把原有的对商业银
行、投资银行、证券经纪、资产管理、期货、保险、信托、租赁等各种金融服务监管
机构的功能集于一身,对英国境内所有从事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业公司实行统一的监
管。1998年6月,英国通过了新的《英格兰银行法》,从而使英格兰银行监管银行业
的职能正式移交给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的立法程序得以完成。英格兰银行放弃了其微
观监管的职能,只保留了宏观经济的调控职能。英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从外部保证
了英国金融集团的健康发展。
德国在传统上是一直奉行合业经营制度的国家,其银行既可以直接从事银行和证
券业务,又可以通过所控股的金融机构从事保险、租赁、不动产抵押、资产管理等专
业化的金融业务。根据德国《银行业务法》,合业经营银行的经营范围包括存款、贷
款、贴现、信托、证券、投资、担保、保险、汇兑、财务代理、金融租赁等所有的金
融业务。但是,德国银行业所具有的一整套完善的外部监管合内部控制机制是保证德
国的这种完全的合业经营模式安全、高效运行的保证。从1997年6月开始的东南亚金
融危机以及随后而来的全球性金融动荡,波及面大,连美国这样的金融霸主也受到很
大影响,但德国金融业却能相对稳定,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德国当局的金融监管能
力。而这样的条件却是我国所不具备的。
结合西方国家实行混业经营模式的经验以及我国的现实情况,以金融控股公司的
形式实施英国式的混业管理、分业经营的全能型模式应该是我国在目前的现实选择。
首先,从外部监管来看,与完全的混业经营相比,各监管部门可以更清楚、更明
确地对各个子公司进行微观监管。政府只需另外设立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对金融控
股公司的整体进行宏观监管即可。对应金融控股公司这种混业经营模式,美国目前实
行的就是这种分业监管和合业监管相结合的模式:美联储被赋予伞型监管者职能,成
为金融控股公司的基本监管者,并且与财政部一起认定哪些业务属于允许金融控股公
迨重型国匿堡堑业羞塑重塑亟国堡煎些笪箜塑墼宣
司经营的金融业务。在伞型监管模式下,金融控股公司的银行类分支机构和非银行分
支机构仍分别保持原有的监管模式,即前者仍接受原有银行监管者的监管,而后者中
的证券部分仍由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监管,保险部分仍由州保险监管署(SIC)监管,
SEC和SIC被统称为功能监管者。可以说,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开了
政府一直以来不敢实行混业经营的心结:由于监管当局不能有效的进行一元监管而引
起的金融秩序混乱。
其次,从内部控制来看,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内部高级管理人员
的委托代理风险。因为,在政府缺乏混业监管经验和资本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银行
的高级管理人员常常会利用银行资金时滞性这一特点,在证券市场上谋取私利。金融
控股公司的建立就相当于在传统的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中设置了一道“防火墙”,从
而加大公司管理人员从事此类交易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委托代理的风险。
确定了我国银行业的经营模式的发展方向后,关键问题就在于如何有效地将这种
模式植入我国现有的银行体系中。金融控股公司的中心就是以资本为纽带进行集团式
运作,通过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实现我国银行的全能型发展首先就必须涉及我国银行
的产权制度问题。彻底改造我国国有银行的产权制度,才能实现适度自由的产权交易
制度,保证银行可以通过现金收购、股权置换等多种形式进行资本运作,实现金融控
股公司的控股结构。在进行产权制度的根本改革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和实旖公司治理结
构,完善内控机制,才能保证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安全、高效运行。
(三)着眼全球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控股结构
与银行经营的全能化一样,国际化是当前全球银行业发展的另一大潮流。事实上
,从四个多世纪以前银行业的跨国发展的第二次浪潮开端到现在,几乎世界上所有的
大银行都已经实现了跨国经营,并且在不断扩张。例如,在1996年底,美国银行在海
外分支机构的资产已超过了ll亿美元,与92年相比增长了两倍以上。在经过一系列改
革措施后,我国银行业资产实力不断提高,从英国《银行家》杂志推出的2001年度“
世界i000家大银行”排名来看,2001年度中国内地共有14家银行进入世界i000家大银
行之列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进入全球25家大银行之列,合
计一级资本总额为558.49亿美元,中国工商银行以227.92亿美元的一级资本居于全球
第7大银行,比去年跨越了3位。资本实力为我国银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因此,在国内立法、监管条件尚未成熟的条件下,可以结合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为
我国银行业的全能化发展积累经验。
1.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造,全面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各项经营指标,在条
件成熟时进行海外上市
海外上市,一方面解决了我国股市容量不足的问题,防止国有银行上市对证券市
迨画越鱼匪堡堑些差塑重塑墨垦堡堑些蝗缝塑整盒
场造成的扩容压力: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在海外发达的资本市场上市,必然要同
时接受多元监督,当地较为完善的监督与运作机制必然会推进国有银行法人治理结构
与经营管理的进一步完善。中行纽约分行受罚事件就说明,如果商业银行在海外上市
,外部力量(东道国)的合法介入有助于让国有商业银行回归本位。第三方面,金融
控股公司的组织特点就是以股权为纽带形成的控股结构。因此,金融控公司的形成往
往涉及大量的资本运营行为,包括通过二级市场进行的收购兼并。从花旗集团和汇丰
集团的发展历程可知,并购是它们发展的主要手段,其业务的扩大和深入,其经营区
域的扩大,从银行业向整个金融业的扩展,基本上都是通过并购实现的。并购对象可
以是上市公司,也可以是非上市公司。并购某国的上市公司,实际上就成了在该国“
借壳”上市,并且可以获得大量的融资,降低并购引发的流动性不足问题。因此在对
我国国有银行进行多元化产权结构改造的前提下,实现我国国有银行的直接或间接海
外上市,既可以为现金收购提供资金支持,又可以实现以股权为纽带,通过股权置换
等多种形式购并各类金融机构,从而通过购并实现业务类型的多样化。
2.在法律、监管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先行在海外注册金融控股公司
目前,我国立法尚未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金融监管当局对于“集团管
理、分业经营”的模式业尚未表明态度。尽管在现实中已经存在象光大集团这样,集
团下设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组织形式。但是他们的运行机制以及不同业务之间的
整合程度还是与金融控股公司有一定的差别的、金融监管当局也缺乏对这种形式的监
管机制。近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已获国务院批准在海外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
注册。即将成立的中信金融控股公司将把中信所有的金融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
、信托还有期货等等,都放在金融控股的框架下。资产将包括中信证券、中信嘉华、
中信实业银行以及信诚人寿保险公司等,业务横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等
领域。这种“曲线救国”的道路,一方面突破了我国法律尚未承认金融控股公司主体
地位的障碍,另一方面,也转移了部分监管责任。从而在我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
、监管机制缺失的情况下,实现了金融经营机构、监管机构对合业经营形式的探索与
经验积累。
3.通过全球购并实现全能化经营
如前所述,我国银行的全能化经营既是一种必然发展趋势,又是在面对外部压力
,突破自然演变过程的人为选择。当前,提出我国金融机构的全能化经营,是在我国
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机制等方面尚
未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提出的,其着眼点是在加入WTO、开放市场所带来来自全球银行
业的竞争压力下,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我国银行业全能化战略就没
有必要,而且也不能图于我国本土范围内,而是应该以全球为着眼点,以全球作为一
个完整的大市场来进行我国银行业的全能化运作。我国《商业银行法》中明确规定:
逢重型鱼匪堡堑些羞堕蔓堡垫垦堡堑些曲缱塑墼金
“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
不动产: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因此,目前在我国禁止银行投资于证
券、保险等部门的法律框架一时难以松动的情况下,可以向海外市场寻求实现全能化
的途径。例如,在跨国银行发展的第二次浪潮中,美国银行向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很大
程度上就是为了绕过国内Q条例的限制。
此外,通过内部发展实现我国的银行业的全能化转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难以应对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的迅速发展变化。而通过收购当地的金融机构则有以
下几方面好处。首先,业务范围不受限制:一般来讲,收购一家当地银行后不仅可以
保留原有业务,随着资本金的增加,原先不能开展的业务也能顺利开展,还可以利用
愿意该银行原有的客户资源开展业务,这比新建客户网络要省时省力的多。其次,可
以节省初期的开办费以及人员培训成本。第三,可以利用原有机构已经形成的一套适
合当地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第四,可以与被收购方形成协同效应
。在我国,国内银行也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实践:中国银行在香港等地早已建立了集团
化、全能化的网络,中国工商银行与香港东亚银行联手收购英国西敏寺银行亚洲有限
公司,将其改组为专门从事证券业务的工商东贬金融有限公司。这些实践部为我国银
行在法律放开后进行全能化经营积累了经验。
4.依托信息技术,以多种形式实现全能化经营
尽管技术的进步已经使金融控股公司这种经营形式成为可能,但是不同的金融机
构仍需考虑如何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的方式去面对银行业的跨部门合并浪潮。实
现跨部门的合并,方式之一就是象花旗集团那样购并从事不同业务的金融企业,集金
融产品的生产者和产品的分销者为一身。方式之二就是成为一家金融超级市场,负责
分销所有最佳金融产品。据预测,在未来的国际业竞争中,将只有10到15家顶尖银行
能够成为花旗集团那样的金融集团。因为,一方面资本实力较小的银行难以承担进行
大规模并购的巨额成本,另一方面,金融产品种类的日益增多,消费者获取金融产品
信息的更有利地位使得一家银行提供全部最好产品成为不可能。其他的金融机构的选
择将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一个能够销售其他机构提供的各种金融产品的分销网
络。因此,在由银行全能化发展趋势引发的购并浪潮中,分销方面的竞争将成为热点
。一方面,银行必须有能力支持一个包括传统的分支机构、呼叫中心、综合语音服务
系统、ATM以及网络银行等在内的愈来愈大的分销网络。另一方面,银行所能提供的
产品越多,就意味着银行必须整合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客户不仅希望通过一种渠道
得到多样化的服务,而且希望这些服务可以整合在不同的销售渠道。因此,高科技特
别是客户关系管理,账户资源共享和中间件三大核心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关键。而这也
成为我国银行缩小与国际大银行差距的机遇。英特尔公司前总裁Grove曾经指出, “
国际互联网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迅速拉近不同社会之间的距离。在全球网络中发展中国
家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势将缩小,而决不会拉大”。
迨匦盟国匿堡堑些羞塑塞塑嚣垦堡笪些煎鳖翘壁盒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在积极推进电子化进程,在网络化建设上也取得了初步成
果。银行业的IT应用经过了单机应用、替代手工、办公自动化和业务管理等单项和局
部应用阶段。由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信息资源的开发
得到重视,银行业的IT应用系统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银行业开始全面应用
信息技术,对各局部IT应用进行整合。实现我国银行业的全能化发展,必须整合不同
金融机构之间的技术资源,将以产品为核心的的商业模式以及据此建立起来的软硬件
技术设施向以客户为核心转变。
三、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
(一)金融控股公司组织结构的风险
与一般金融企业相比,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模式可以实现集团化经营带来的种种
好处。但同时,这种组织机构也必将带来耨的风险。2000年4月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
报告指出,从监管的角度看,金融集团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集团内部的风险传播风险传播
即,某一集团成员发生的经营事故可能引发另一个成员的流动性困难,或大幅度
地影响后者的业务量。当一个集团成员陷入财务困难时,可能由于已有的资金往来而
使其他集团成员被迫救助,从而发生新的资金往来。风险传播的基础是集团的内部交
易,这种交易可能是明显的,比如贷款和投资;也可能是隐含的,比如集团内部的担
保和转移定价。
(2)公开信息与真实情况可能发生较大出入
透明度问题既与个别集团成员的财务状况有关,也与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有关,
同时也与集团的法人结构和管理结构有关。集团内部法人主体之间的交易可能会夸大
一个集团成员的报告利润和资本水平,因为集团的净资本(外部资本)可能大大低于
所有集团成员的资本之和。因此,公开信息的准确性将大打折扣。集团结构和内部交
易的复杂性将使监管当局和投资人、债权人难以了解集团内部各个成员之间的授权关
系和管理责任,从而无法准确判断和区分一个集团成员所面对的真实风险。
(3)集团成员的决策自主权
如果一个被监管的金融机构由一个控股公司控股,该机构是否能够独立地、有效
地行使管理就是一个问题。监管当局和股东、债权人需要知道,该机构的董事会和管
理层是否可以按照监管当局和法规的要求,实旅有效的管理。这样的担心来源于,该
机构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可能缺乏必要的自主权,他们在经营和财务决策方面受到很多
限制,作出客观判断的能力将大打折扣。
应当说,金融控股模式只是部分地排除了全能银行的风险,虽然控股公司只对子
熊画盟国匾堡堑、业羞塑塞塑嚣里堡堑些笪缝塑鳖盒
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但由于金融集团内部复杂的持股关系和资金往来,单个机
构的安全并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并且面临着新的风险。在金融控股架构之下,面临
的最大问题就是金融集团的内部交易问题。所谓内部交易是指集团成员之间发生的资
产和负债。比如,集团成员之间的交叉持股,集团成员之间的交易往来,集中管理集
团成员的流动性,集团成员之间的贷款、担保和承诺,集团内部的转移定价,集团成
员提供的服务和管理(比如统一的退休金管理和统一的“后台”服务)等。金融集团
的内部交易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内部交易可以为集团带来协同效应,降低经营成本
,增加利润,改进风险管理的效率,更有效地管理资本和债务。之所以有金融集团,
除了概念和品牌上的意义之外,就是要有内部交易。否则各种业务以法人形式独立经
营便可,不必组成集团。否定了内部交易就是否定了可以得到的、潜在的效率,从而
等于否定了金融集团。另一方面,内部交易可能导致风险传递,使得经营中发生的困
难更加复杂化,随着集团组织结构的复杂化,内部交易可能变得规模庞大。不仅监管
当局难以了解其风险,就连集团总部也可能并不掌握其总体效果。因此,实行金融控
股公司的模式,除了金融当局有效的外部监管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从内部组织结构
的设计上解决集团内部交易问题。
(二)建全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
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国际保险监管协会发起成立的多
样化金融集团公司联合论坛对所下定义“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
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大规模地提供服务的金融
集团公司”。
首先,从最具代表性的花旗银行的发展来看,花旗银行成立于1 8 l 2年,于
l 9 6 8年在美国特拉华州成立了单一银行控股公司,以其作为花旗银行的母公司,
下设1 3个子公司,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证券业务、投资管理、信托
服务、保险业务、融资租赁、商业结算等。1 9 9 8年,花旗公司并入旅行者集团,
组成花旗集团,开始形成全资控股下属三大子公司和三大业务:花旗银行有限公司(
商业银行)、所罗门.邦尼控股国际有限公司(投资银行)、旅行者保险集团国际有
限公司(保险)。其组织特点是: (1)集团内实行分级管理:集团的主要职能是监
督管理,不搞经营,但有投资功能,主要负责收购、兼并、转让和子公司的股权结构
变动,协调内部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及新领域投资等;三个下属子公司是一级法人单位
,独立经营、独立核算,集团不干预其日常经营活动,只负责派往子公司的董事和提
名的总经理等人事、财务、收益、重大投资和内审、风险监督等管理事项和政策业务
指导工作; (2)三个子公司之间“分业经营”,独立开展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
险业务,但是,不同产品之间可以通过包括花旗银行分支机构、旅行者保险代理、所

迨亘过垦匪堡堑、业羞蝮重塑亟星堡堑些的缱塑壁盒
罗门.邦尼咨询代表在内的多种渠道交叉销售。从而,保证客户到任何一个花旗集团
的营业点都可以得到储蓄、信贷、证券、保险、信托、基金、财务咨询、资产管理等
“一条龙”式的金融服务。
其次,巴塞尔委员会关于内控制度的框架性文件中谈到,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
控制应当实现以下3个目标: (1)实现集团的协同效应,实现效率目标: (2)提高
集团的透明度,保证对内对外的信息是及时的、可靠的和恰当的; (3)保证整个集
团的经营活动符合监管要求和法律,符合公司制定的政策和程序。
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意义就在于既可以实现协同效应,又可以防止风险在不同金
融部门之间的传递。因此,不论从花旗银行的实践,还是从巴塞尔委员会的文件来
看,他们都强调了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保证“一分一合”的实
现。也就是,既要保证集团化经营协同效应的实现,又要防止子公司之间风险传递所
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在上述世界银行的报告中,世行从监管的角度出发,强调了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控
制所需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一风险的控制。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金融控股公司
必须有一个完善的组织结构,包括决策层、执行层和监督层。决策层由公司的董事会
、行长或总经理组成;执行层由各业务、管理和支持部门组成,其负责执行决策层的
决定;监督层对执行层进行监督,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同时,执行层中的管理部门对
业务和支持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形成“双重监督”系统。其次,母公司必须充分转
化职能,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良好的战略决策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实现部门职能
的有效分工及参谋职能制,提高效率。如果母公司职能的转化不充分,或者监督管理
机制流于形式,有可能给整个公司带来较大的风险。第三,母公司必须恰当地注意产
权结构链条加长给整个公司带来的风险。实际上,产权的链条的长短应该与管理的能
力成正比:管理能力越强,产权的链条也可越长:管理能力越差,产权的链条越应该
有所限制。类似地,从事的业务范围也与管理能力成正比:管理能力越强,混业经营
和金融创新范围就越广;管理能力越差,混业经营和金融创新范围就应越小。第三,
母公司必须充分关注混业经营、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为此,一方面要建立一个“
两级”的审计稽核管理机制。第一级是在金融控股公司总部设立审计稽核委员会,作
为金融控股公司稽核系统的最高组织,直接对公司的董事会负责;第二级是在各子公
司建立审计稽核组织,直接对总部的稽核委员会负责。这些审计稽核部门都独立运作
于其他所有部门之外,它们将独立开展工作,银行领导(包括董事长)不得以手中权
力和其影响力来干预稽核部门对稽核项目的选择和审查。分布在各子公司的审计稽核
组织中的人员和总部审计稽核委员会的人员均由金融控股公司总部直接聘用和管理;
子公司审计稽核人员的晋升由总部稽核部门独立考核,董事会批准,从而保证整个稽
核系统运作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对职责不相容的部门、岗位之间实行责任分离制度
,不同业务或同一业务的不同环节由不同的人员负责办理,以确保相互之间的牵制与
监督。
造画盟星堕堡重、业羞嫂重塑塞鱼堡堑、业盟绫翅墅盒
另一方面需要关注的问题在于:如何保证集团内部资源的整合、信息的有效利
用,从而实现金融控股公司所能带来的协同效应。西方国家的研究表明,大而全的金
融机构并不一定比小而专的金融机构享有更高的盈利率。目前在兼并领域中非常活跃
的商业银行,在渗透投资银行业务时,遭受挫折的不在少数,例如英国西敏寺、荷兰
商业银行集团等最终都缩小或放弃了设立投资银行业务部的做法。因此,金融控股公
司必须注意集团化经营所带来以下问题:首先,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实现是以集团
以及每一子公司的适宜规模为前提的,机构过于庞大反而会使效率下降;其次,整合
不同的风险管理体系、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所带来的经营风险;第三,工作方式、企
业文化难于融合;第四,组织结构和内部交易的复杂化使管理层控制的难度加大;第
五,集团的声誉可能会由于某一分支的失误而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整体的稳定性。
结论
本文以回顾三次全球金融业购并浪潮的转变为出发点,分析了80年代以来经济
(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突破这三个层面因素的变化给传
统银行业带来的冲击。金融业竞争格局的转变,使得银行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所处
的竞争地位,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与此同时,这些因素的出现也为银行业涉足其他
金融业务领域,进行结构调接提供了条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银行业在90年
代通过大规模的购并活动实现了自身经营模式的快速调整,并由此形成了全能化的发
展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金融服务业也必将越来越深地融入全球金融业的
发展中,为了迎接正在到来的国际银行的竞争,在我国现有的银行业结构与国际上存
在很大差距的情况下,顺应国际发展进行我国银行业的结构调整已是必然之势。加入
、ⅣTO,我国金融业在面临巨大冲击的同时,也获得了以全球为背景进行发展的机遇
。因此,本文提出在彻底改造我国国有银行的产权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全球化的资本
运营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实现国有银行业务结构的综合化转变的发展设想:在内部治
理、外部法律、监管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先行在国外试点,利用国外成熟的资本
市场的监督机制提高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治理水平、积累经验,在各方面条件相对成
熟的时候,再在国内放开银行业经营模式的调整。
迨匦型鱼隧堡复些羞堕重塑冀垦塑壁些笪缱塑壁盒
参考文献
1 Structural Change in the U S Commercial Banking Industry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andra D Cooke www eaa doc gov
2 Bantling Merger 2000 Ll Chen Rossi G Marinina vcww handels.gu se
3 U S Financial Services Modernization:Legislation+Technology 3 Convergence www CSC-fS corn
4中国银行业rr应用年度分析计算机世界报2002年第46期
5美国金融业的“全能化经营”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国证券业协会信息技术应用委员会网站
6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若干思考张小松《金融与保险》2002年第3期
丁治理结构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李良英《南方金融》2001年第10期
8提高固有独资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政策建议仇高皓姜雪涛《济南金融》2001年第8期
9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宗良朱汉江‘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第04期
lO英国金融集团及其与德国金融集团的比较舒志军‘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第11期
1 1百年全球金融业并购:历程、变迁及其效应白钦先薛誉华《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第07期
12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控股公司化研究方明陈中曼‘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第11期
13国际银行业的转型黄宪《金融研究》2001年第10期
14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研究候合心‘金融研究》2001年第04期
15从花旗和汇丰集团透视国际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徐有轲中国企业报
16全能银行比较研究——兼论混业与分业经营叶辅靖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17现代产权制度辨析魏杰著首都经济贸易丈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浴火重生;入世后中冒金融的结构变革干杳娣徐明棋等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19迎接全球银行购并浪潮孔永新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本文有感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球金融业掀起的波澜壮阔的购并浪潮
而写。在这次购并浪潮中,世界级大银行的排名被不断刷新,银行业逐渐摆脱
了传统的借贷中介的形象,以全能型的金融百货公司的崭新形象出现在世人面
前。加入WTO,将使我国银行业更近距离地感受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信
息技术三大浪潮,以及由此引致的国际银行业格局的剧烈改变。在承受冲击的
同时,我国银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以其他国家开放金融市场的成功
案例为鉴,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中国银行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所
处的竞争地位,着眼于全球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积极迎接即将到来的全球性
的竞争。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金融系、研究生处各位老师的热情帮助,特别是
我的导师张晋生老师给本文的构思、写作等方面提出了大量宝贵意见,并多次
给予修改。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
二零零二年三月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