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14792国有金融体制变迁中的信贷配给问题分析——对金融控制和商业化改革的再思考

西南财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国有金融体制变迁中的信贷配给问题分析——对金融控制和商
业化改革的再思考
姓名:古文威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张静琦
20000501
摘要
国有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有二:一是从完善宏观调控的
角度对中央银行的改造;二是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但是,尽管
二十多年来的金融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当前却在很大程度上陷入一
种僵局,如何实现改革的深化并使之富有实效已成为困扰理论界和
实务界的难题。作为本文的主旨,试图从一个方面一一信贷配给
的角度上对金融控制和商业化改革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对构
建我国信贷市场运行机制做出初步的理论探索。
与我们熟悉的信贷规模管理有所不同,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
信贷配给定义为:贷款人不是完全依靠利率机制而往往附加各种
贷款条件,通过配给的方式来实现信贷交易的达成。在这里,根
据配给的不同成因可区分为两种不同的信贷配给形式,一是中央
银行的信贷配给,如规模控制、利率管制等,这是政府出于对经
济的各种管制而推行的;二是商业银行在信贷市场上的配给行为,
产生原因是缘于现实经济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正是由于它定义
所包含的双重内容,因此,对它的分析涉及到国家(中央银行)
一一商业银行一一企业这三层关系,通过从考察我国信贷配给的历
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入手,为审视我国金融控制和商业化改革
的历史和出路提供了线索和思路。
本文的写作思路是以信贷配给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对金融
控制和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进行探索。首先,通过对国有金融体
制变迁的简要描述,说明既往改革成功和当前改革停滞的根源,
从而初步论证了金融改革的下一步取向,说明为什么能通过对信
贷配给的分析为我国金融改革提供思路;然后,分别从中央银行
信贷配给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配给这两条线索出发,对金融控制
和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进行反思和探讨;最后,通过介绍现代西
方信贷配给理论及与金融深化理论的比较,并综合全文各章节的
分析和结论,对构建我国信贷市场运行机制进行理论思考,这也
1
是对全文所论证的金融改革取向的总结。
本文共分四章,各章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
第一章导论:国有金融体制变迁与信贷配给演进
本章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基本理论框架,首先对国有金融体制
变迁原因及其过程进行了简要描述,认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有
金融体制变迁基本上可说是一种政府主导的混合型制度变迁方
式,其变迁过程是与金融利益主体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过程紧
密联系的,从国家的理性假定出发,可以很容易理解改革过程中
国有金融体制的迅速扩张。国有金融体制改革一开始就表现为政
府自上而下的推动,是作为国家财政的制度替代而存在的,这种
制度替代既是以往改革成功的关键,又是当前改革停滞的根源。
由于在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以来逐渐形成的国家、国有企业和国有
银行之间的三重“隐合约”的刚性依赖关系,既使得国家目前不
得不继续支付更大的成本进行金融控制,也使得商业化改革陷入
了公共选择理论中的“一致同意陷阱”。对于国有银行下一步改革
的取向,针对当前流行的观点一一认为要对国有银行进行产权重
新界定,进行股份制改造,笔者认为,产权改革必须调整既有的
利益结构,由于“隐合约”的存在,决定其界定成本业已非常高
昂,回旋余地狭窄,因而难以真正启动。要推进金融改革,必须
突破隐合约制约,其焦点在于重塑银企关系,建立市场关系,将
政府行为间的“交易”转换成产权主体间的交易行为,即通过金
融交易推动金融改制。由于金融交易的核心是信贷交易,因此,
考‘查我国中央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问题,进而重新审
视金融控制和商业化改革的历史和发展,并由此结合我国的实际,
构筑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信贷市场运行机制,具有了
极强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我国中央银行信贷配给分析
本章首先继续在制度经济学框架下,分析了我国中央银行信
贷配给的主要形态一一信贷规模控制的历次演进过程及其特征,
提示了其内涵的金融制度变迁的理论过程。在其基础上,利用博
2
弈论原理,研究了一直在我国宏观调控手段中占主导地位的信贷
规模管理下的国有银行(在地方政府介入下)的行为特征,并进
一步阐述了中央银行信贷配给的效率和损失。作为本章的结论,
对国有银行制度变迁和国家金融控制进行了总结,认为经济改革
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和储蓄投资主体的分离及“弱财政、
强金融”格局的形成这两个因素是既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层原因,
只要在“弱财政”的条件下,国有银行的公有金融产权就难以界
定清晰,从而国家的金融控制就有充分的理由,在金融改革中单
纯考虑国家退出也就过于简单化和片面化。况且理论和实践都说
明了,政府的利益函数一一在政府足以支持该利益函数的时期内
一一是一切制度变迁的最终约束条件。·
第三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配给分析
本章首先阐述了当前业已形成的国家、国有企业及国有银行
之间的三重“隐合约”关系,在此关系下,银企关系发生了扭曲:
国有银行缺乏激励约束机制来保护公有金融产权,同时,也必然
尽可能利用国家提供的平价获取垄断利润,把信贷风险转移到国
家身上,从而出现了国有银行信贷配给中信贷行为的“变异”。但
是,通过对“变异”的进一步分析,却发现从制度绩效的角度上,
这种“变异”却是有一定效率的,因为它意味着一部分金融资源
从体现着计划者主权机制的国有银行体制中转移出来,进行市场
化配置,使得长期困扰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刚性依赖”状态
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因此其中包含着制度创新的因素,有导
出新体制因素的可能性,如果国家对其采取进一步疏导的政策,
宏观调控和商业化改革的环境将得以宽松。作为当前国有银行信
贷配给的重要表现形式的“惜贷”现象,本章从信息不对称角度
出发进行了重点分析,认为其中孕育着新型信贷市场的萌芽,但
必须降低目前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银行能根据信息甄
别选择企业。作为本章的结论,笔者认为,在当前国有银行已蜕
变为各方面的利益补偿中介的情况下,作为整体性制度转换的银
行商业化改革,由于要触及既有的利益结构,必然陷入“状态锁
3
定”,因此国有金融体制的变迁问题最终只能通过市场交易方式来
求得解决。鉴于我国经济主体结构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和非国有经
济贷款的低占比,只要国有银行不“歧视”非国有部门,建立起
以均衡信贷配给为基础的市场原则下的银企融资关系,是商业化
改革的突破口。
第四章建立我国信贷市场运行机制的理论思考
本章首先介绍了西方经济学中的各种信贷配给理论,并与麦
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进行了比较,从而在此基础上对现
代信贷配给理论在我国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麦金农
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在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中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对我国信贷市场运行机制的设计上,必须重视这一理论
的不足及信贷配给理论对其形成的挑战,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
作为全文的总结,结合本文各章节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信贷
市场运行机制的基本框架是:在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
银行体制向商业化转变的过程中,国家仍需要根据我国实际经济
和金融状况,继续保持一定程度的利率控制,同时强化国有银行
的自我约束机制,使金融机构通过信贷配给将信贷资源发放给安
全盈利的企业,从而优化信贷投向、降低信贷风险。这个过程,
实际上是由银企间的资金供给制向贷款硬约束下双向自愿选择的
契约关系的转变。
斯蒂格利兹曾说,转轨国家中所发生的经济现象,已经超越
了传统经济学所能解释的范畴。虽然从研究生入学伊始,本人就
密切注视过渡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动态,并对此进行大量的思索。
但事实上本文的写作难度还是大大超出自己的估计。因为金融作
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
到太多的利益层次,.要理清其脉路谈何容易。而相关理论年轻、
不成熟且争议颇多,也为本文的写作增添了困难。经过慎重思考,
我选择了信贷配给这一不为国内所熟悉却对我国金融深化极具借
鉴作用的理论为主线,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我国国有金融制度
变迁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希望能管中窥豹,以此对我国金
4
融控制和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作一些有益的探讨。在研究方法上,
笔者运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规范与实证
相结合等方法,力求有理有据,力戒述而不作。全文以制度经济
学为基本分析框架,以信息经济学和委托代理理论为主要研究工
具,通过信贷配给这一主线,对我国金融控制和国有银行商业化
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对本论文的写作,本人虽已殚精
竭虑,却不免挂一漏万,甚或有错误疑惑之处,在此恳请各导师
学者不吝赐教。
Abstract
There are two key questions about financial institutional reforms:
the re—construction of central bank’S functions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state—owned banks(SOBs). But,undoubtedly,
both of these kinds of reforms have been in dilemma by now.As the
aim of this paper,the author tries to look for some answers to how to
carrY on reforms of financial control of central bank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SOBR,not from the whole,but from one side:
the credit rationing.
Different from the loan scale administration which is often used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in western economic theories,credit
rationing is divided into two types:first,the loan administration of
central bank.such as scale control,interest rate administration,etc;
second,the loan rationing of commercial banks in loan market,which
is caused by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in real economy.Owing to
these two types of its content,the analyses of Chinese credit rationing
Drovide clues to Chinese financial control and commercial reforms of
SOBs.
This paper is consisted of four chapters as following:
The first chapter is a guide to this paper.At the beginning,the
author gives a brief explanation of the cause and procedure of Chinese
stated.owned financial institutional transfer,pointing out the reason
that led to the dilemma of financial reforms.The author thinks the key
to next step of Chinese financial reforms is to re-constru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owned enterprises(SOEs)and SOBs.which
means China must set up the market transactions between SOEs and
SOB s instead of the transactions by the willingness of government
nowadays.
1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ses the credit rationing of Chinese
central bank.Firstly,the author explains the cause of several stages of
Chinese central bank’S credit rationing.On the basis of that,the
author,using the game theory,studies the SOB’S characteristics under
loan scale administration.The central bank is rationing credit through
the national credit plan,its“leakage”is very huge,SO its effects are
weakened.At the same time,in the“gray’’credit market brought by
this‘‘leakage”,the central bank loses its full effectiveness to loan
scale administration.This provides a chance for China to establish a
new credit rationing mechanism.One key point in that is the legal
environment should be improved. But from another side,because of
the weak national finance and it’S too difficult to make the public
proprieties distinct by now,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to go on
assuming the obligation of controlling finance though its cost is
higher and higher,SO,it is too ideal just to ask the State abandon the
control from financiaI fields.
The third chapter gives analysis of credit rationing of SOB s.
Since Chinese economic reforms,the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State,SOEs and SOBs,which is often called the“explicit
tri.contract relationships”,have come into being gradually,such
results in SOB’S variety which acts through the“gray”financial
market,especially“the gray financial markets within system’’when
SOBs ration the loan.But the author thinks,such variety is effective
somehow from the view of institutional transfer because it maybe lcad
to financial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Owing to the radical change in
Chinese economic structure,the way to carry on SOB’S reform lies in
the transactions between SOBs and non—state owned economic unities
by market rules.
This chapter also emphatically analyses“the unwillingness to
loan of SOBs”一one important part of SOB’S credit rationing nowadays.

2
The author owes it mainly to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which is
very serious in Chinese loan market.SOB’S unwiliingness to loan
makes the credit rationing is of semi—equilibrium that brings about the
leakage of financial effectiveness but also means th'6 possibility of a
new rationing mechanism being establish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equilibrium credit rationing”in credit market.Normalized financial
markets and decreasing the problem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will
bring market transactions mechanism into play.
In the last chapter,the author gives some proposals about how to
desig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Chinese loan market.To establish
the theoretic basis,’the author firstly introduces a kinds of credit
rationing’S theories in western economics,and compares these with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deepening(by Mickinnon and Shaw,1 977).The
author points out,because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deepening has great
influence over Chinese financial institutional reforms,we must take
care of the shortage of this theory and the supplement from the
theories of credit rationing and integrate them with Chinese practice.
As the summary of this paper,the author synthesizes all the analyses
of the former chapters and concludes that by now the State still must
keep interest rate administration somehow which means China can’t
deregulate the loan interest rates system completely and the interest
rates liberalization must be step to step and SOBs must allocate their
loan to enterprises by rationing which is the transfer from loan—supply
relationship between SOEs and SOBs to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 under
the principles of market economy.
3
第一章导论:国有金融体制变迁与信贷配给演进
1.1 国有金融体制变迁:一种简要描述
从理论上说,制度变迁方式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
度变迁两类,其中,“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
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是由个人或一(个)群人,
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与此相反,强制性制
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林毅夫,1989)。从整体
上看,经济改革以来的国有金融体制变迁兼具了政府强制性和需
求诱致性两类特点,而又以政府主导性为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
说上一种政府主导的混合型制度变迁方式。
在改革前的中央集权经济体制下,由于当时特殊的体制安排
和特殊的发展战略,金融体制安排实际上是被剔除掉的。因此国
家直接控制之下的单一银行体制即单一国有金融产权形式是金融
改革面对的初始结构。以l 978年中国人民银行从财政部分离为标
志, 国有金融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这一过程集中表现为“集权
型”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独此一家)向“分权型”银行体制
(各大国有专业银行纷纷成立)的转变。由于各专业银行从一开
始就是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而存在,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并具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形成地方性行政垄断,因此,这一改革
实质上是“行政性地方分权式”改革在金融领域的表现,并未改
变国有银行的产权结构,而是垄断性国有金融产权边界的扩展。
这场变革从整体特征上属于国家主导性的、强制性的制度变
迁。它一开始就是国家依靠其在政治力量和资源配置权力上的优
势地位而成为制度创新的主要推动者,国家的制度供给能力、意
愿成为决定国有金融制度变迁的方向、深度、广度和具体形式的
主导因素。从中央诗划经济背景与国家能力的角度来看,以这样
的方式开始金融体制变迁具有其必然性。不过,国家在改革初期
1
迅速扩展国有垄断金融产权边界的深层原因在于:获取曰趋分散
化的金融资源与金融剩余,以弥补伴随改革而出现的国家财政的
迅速下降(张杰,1 998)。因此,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在动员和配
置金融资源上,金融制度实质上起替代财政制度的功能,在国有
金融体制迅速扩展的背后是国家对金融资源控制范围的扩大和支
配能力的增强,这一扩展过程实际上是国家在原有体制结构发生
变化、财政力不从心的条件下以公共资源作为保证来借用民间资
本反哺国有企业的努力。
中央与地方在经济资源控制权和支配权方面的利益冲突是国
有金融体制改革中的另一重要背景。在分权改革下,由于地方政
府和基层金融机构逐步获得了日益增大的行政权力和经济权力,
使得金融体制改革中出现了多个利益主体共同参与谈判及决策的
格局并且制度化,这便使得制度变迁过程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命
令推进方式逐步向谈判协调方式转变。这时金融领域内大量的制
度创新最初表现为局部地区、局部范围内的需求诱致性变迁,而
后由上级政府认可、推广。尤其是在国有金融产权之外出现了一
大批非国有类型的金融产权形式,依托于地方政府和部门的保护,
这些非国有金融产权形式得到迅速发展,并且稳步地增加着自身
的市场占有份额,到1996年,这一份额已达1/4。随着非国有金
融产权形式的发展与竞争能力的增强,标志着金融改革进入了不
同金融产权形式之间展开相互竞争的新阶段。由于体制变迁本身
就是不同产权主体进行竞争、谈判和重新界定产权边界的过程,
产权之间的竞争与利益冲突是导致体制变迁及形成新的体制结构
的基本动力,因此,多元金融产权之间竞争格局的出现,标志着
我国金融体制结构的变迁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1. 2金融控制与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双重困境
如前所述,国有金融体制变迁基本上可说是一种政府主导的
混合型制度变迁方式,这个变迁过程,与金融利益主体追求自身
2
效用最大化的过程紧密关联。因此,只有从金融主体的效用函数
出发,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国有金融体制变迁过程以及当前业已
形成的双重困境。
国有金融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表现为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
国家作为集体理性的代表,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其目的有
二:一是界定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
二是使全社会总产出最大化,从而增加国家税收(D.诺思,198 1)。
因此,如果基于国家的理性假定,可以很容易理解改革过程中国
有金融体制的迅速扩张。因为在国有经济的其它制度安排尤其是
财政制度安排的作用受到严重削弱的条件下,金融体制安排被纳
入改革后国家的效用函数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且,改革后国民
收入分配向居民大幅度倾斜,国家储蓄份额不断降低造成金融资
源分散化的情形亦为国家通过扩展国有金融产权边界实现自身效
用最大化提供了制度需求。通过建立起一个由国家控制并占垄断
地位的国有金融体系集中金融资源,为国家按照自己的偏好对其
加以利用提供了便利(详细分析见第二章)。同时,为了限制与国
家偏好不一致的利益追求,国家对国有银行推行了严格的信贷规
模控制以及与此相联系的高准备金制度,从而限制国有银行自主
运用资金的权利,强化国家对金融资源的支配能力。从实际来看,
改革后分离出的四大专业银行都是为了对资金实施指令性配置以
完成国家经济计划和实现产业政策而建立的,其政策职能即执行
国家信贷计划是首要的。从这一点来说,作为国有金融体制主体
的国有银行,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不可能采取直接的商业化改革
方式来完成其体制的转变。
但是,金融改革在使国家获取了动员和支配金融资源的巨大
收益的同时,却使得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形成了高度的刚性
依赖状态。由于国有金融体制一开始就是作为国家财政的制度替
代而存在,银行信贷实际上起着替代国家向国有企业注资的作用,
因而形成了国有企业对国有银行的高度依赖。在八十年代资金使
用制度改革以后,国有企业资产大部分是由银行贷款形成的,企
1
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在70%左右甚至更高。而国家在极力扩展国
有金融产权边界的同时,放松了对国有银行的注资,使国有银行
的自有资本维持在极低的水平。据统计,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的自
有资本比率1989年为6.34%,而1994年下降到平均为3.53%(世
界银行,1996)。与此同时,不良资产数额却急剧膨胀。因此,国
有银行在运作上实际是依靠国家信用支撑银行信用,以国家风险
承担信用风险。这样,在国家、国有企业、国有银行之间事实上
形成了三重“隐合约”关系:银行“保证”企业资金,国家“保证”
企业和银行不破产(对“隐合约”的相关分析详见第三章)。在这
种格局下,银行、企业做为现存金融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拥有获
得平价资金的特权,必然产生“变革惰性”,缺乏参与改革的激励。
商业化改革也由此陷入了公共选择理论中所谓的“一致同意陷
阱”。
同时,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国有金融机构中各利益主体的
利益追求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从现实来看,在中央计划经济向
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当所有者与经营人员之间建立在命令与服
从关系之上的委托一一代理(principal--agent)关系崩溃后,由于
新的制衡关系并没有建立起来,于是给予“内部人”一~经营者和
职工获得相当大的一部分剩余控制权的机会,企业就会出现严重
的“内部人控制”(insiders’contr01)现象,内部人的效用最大化
目标取代了国家目标(青木昌彦、钱颖一,1995),这在当前国有
银行是客观存在的现象。而国有金融规模的过度扩张造成国有金
融体系委托一一代理链条的急剧拉长,使得国家监督成本高昂而
导致监督控制能力的相对下降更加剧了这一现象的恶化。特别是,
由于地方政府作用的加强使得许多国有银行(包括中央银行)的
分支机构出现了普遍。的地方隶属现象,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实际成
了地方与中央讨价还价争取金融资源的工具。这样,国有金融机
构在国家利益目标之外追求地方与自身利益的行动开始频繁显
现,许多表面由国有银行控制的金融资源实际上并不能由国家行
使控制权力。这表明,国家对金融资源的控制与使用具有了信息
4
边晁和效用边界。
由于这双重边界的存在,使得国家金融控制成本急剧提高。
从理论上讲,此时国家应当谋求退出策略(事实上,近年来国家
金融改革方向也是如此)。但是,由于前述三重“隐合约”的存在,
如果国家选择退出,其后果必然是各种隐藏的金融风险显性化,
而且伴随而来的必然是金融的无序竞争和各方面对金融资源的过
度使用,这种改革成本是社会难以承受的。因此,国家目前不得
不继续支付更大的成本进行金融控制。
1. 3双重困境的突破与信贷配给:另一个视角
1.3.1对双重困境的进一步思考
对于国有银行下一步改革的取向上,当前流行的观点是认为
国有银行的根本问题在于产权残缺、所有者缺位上,改革的方向
是要对国有银行进行产权重新界定,进行股份制改造,把国有银
行分支机构改造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由总行控股或参股的区域
性商业银行,总行则成为众多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控股公司。
可是,产权界定属于一种整体转换,直接触及既有利益结构,必
须由社会的公共选择决定(盛洪,1997)。由前所述,由于国家、
国有企业、国有银行之间业已形成三重刚性依赖关系,使得商业
化改革陷入了“锁定效应”,要界定国有金融产权,必须调整既有
的利益关系,这决定其界定成本非常高昂,回旋余地狭窄,难以
真正启动(撇开实际操作的可行性问题,如果仅仅是为了扩充资
本,股份制思路或许是可行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国有银行可以就
此形成良好的治理结构,这一点,从我国目前多数上市股份公司
业绩并无实质性提高甚而倒退可得直接证明,而后者恰恰是现代
企业效率的关键)。
回顾金融控制与商业化改革双重困境的形成,一个重要原因
是没有摆顺企业改革与银行改革在总体金融改革中的位置。事实
S
上,如果没有国有企业制度的转变,金融体制的实质性改革也就
无从谈起。着眼于银行进行的金融改革,只能在银行体制的“硬
件”结构上做些技术性改造,这种情况下,银行越是往前“改”(产
权越是分割,权力越是下放),政府越难控制金融运行,金融改革
的阻力也就越大。分析形成双重困境的前述三重隐合约关系。其
焦点就在于银企关系上,着眼于企业而推进的金融改革,其要义
是要建立有效配置金融资源的市场关系和构造全新的金融流程,
这是关系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能否最终成功的关键(当然这并不意
味着只有先进行企业改制然后才能进行银行改制)。
重塑银企关系的核心是确立市场关系,将政府行为间的“交
易”转化为产权主体间的交易。这涉及到金融改革的另一种思路:
通过金融交易推进国有金融转制。从目前来看,要谋求成本相对
低廉的国有金融产权界定路径,这种方法是相对可行的。张杰
(1995、1998)指出:当前国有经济体制内和体制外都存在金融
交易空间。第一,就国有与非国有部门而言,实际上一直存在着
两种截然不同的金融安排(麦金农[Micknnon,1993]将此概括为“金
融二元主义”),相对于受金融控制的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从一
开始就是市场导向,面对竞争性的信贷市场,随着产业与资本结
构的调整以及信用关系的确立,这个部门必然要进入一个金融需
求的迅速上升时期,在此过程中,国有银行的金融资源将得到逐
步转移和重组;第二,在国有经济内部国有银行与盈利企业也存
在达成金融交易的积极性,而一旦双方建立市场金融联系,就意
味着在原有的公共金融产权内部生成出一种全新的产权结构。随
着金融资源中被市场配置的份额逐步扩大,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进
程也会因此而加速。
由于银企金融交易主要是信贷交易关系,因此。如何结合我
国的实际,构筑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贷市场运
行机制,是理论工作的当务之急。从这一点上说,研究我国的信
贷配给问题,具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
与我们所熟悉的信贷规模管理有所不同,在西方经济学理论
6
中,信贷配给(credit rationing)被定义为:贷款人基于风险和利
润的考查不是完全依赖利率机制而往往附加各种贷款条件,通过
配给的方式来实现信贷交易的达成。它表现为两种情况:在对借
款人信用评级基础上,一部分申请人可以得到贷款而另一部分申
请人则被拒绝,即使后者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也得不到贷款;借
款申请人的借款要求只能得到部分的满足。在这里,根据配给的
不同成因可区分两种不同的信贷配给:一是中央银行的信贷配给,
包括各种信贷控制,如利率管制和贷款规模控制等,这是政府出
于对经济的管制而推行的;二是商业银行在信贷市场上的配给行
为,产生原因是缘于金融机构对利润最大化以外目标(如安全、
信誉)的追求,以及与此相关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西方经济学
理论中,这被称为均衡信贷配给(equilibrium rationing)+。事实
上,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信贷配给都是
信贷市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信贷市场不是完全依赖利率机制
而是由配给来实现均衡。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在利率市场化
前提下为什么会出现信贷配给现象,直到7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
(New Keynesian Economics)学者将信息经济学中的不完备(全)
信息引入到金融市场中后,才对商业银行与企业间的信贷配给进
行了成功的解释,并进而重新审视了金融体制中的放松管制与加
强约束的问题,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问题提出了与众不同的
政策建议(相关理论见第四章),这被有的学者认为是目前最值得
我国借鉴的内容(李军,1998)。
正由于信贷配给定义中所包含的双重内容,对它的考查,涉
及到国家(中央银行)一商业银行及商业银行一企业三层关系的
核心,因此,对我国信贷配给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为审视我国金融控制和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提供了线索和思路。
‘这是因为,信贷配给理论证明: 由于信息不完全性和借款者对经济环境
变动的反应的多样性, 信贷市场不一定在信贷供求相等的点上达到均衡
会出现多重均衡利率。即自由的信贷市场有多个均衡点(详见第四章)·
7
1.3.2 国有金融体制变迁中信贷配给的特征及演进
我国的信贷配给首先是由政府推动。建国初期,我国需对工
业体系进行大规模投资,但又存在严重的资金短缺,为了对重工
业的发展给予扶持,最为重要的条件是降低资本价格,维持一个
稳定的低利率水平。同时,为了实现资金配置和发展战略目标,
把有限的资金优先安排到国民经济的计划重点产业和项目中,要
求建立一套有效而集中的资金配置制度,因此对银行实行统收统
支、统存统贷。此时,银行仅起出纳员的作用,毫无自主信贷可
言,或者说“信贷”是完全配给的。
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改革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步展开的。
由“拨改贷”开始,银行资金逐步信贷化,但由于资金价格一一利
率依然受到管制,在贷款利率低于资金的影子价格时,所有企业
都倾向于使用更多的资金,加之经济体制的其它约束,政府(中
央银行)对资金运用实行配给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但是,随着中
央银行体制的演变、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央
行的直接信贷配给逐步缩小,银行和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自主经
营,信贷市场产生并发展,银行与企业问均衡信贷配给的趋势逐
步显现(尽管是不完全的)。在我国以间接金融为主的金融结构下,
央行的信贷配给逐步分化为以专业银行为枢纽的两阶段配给:一
是中央银行对国有银行的信贷规模管理;二是银行对企业的再配
给,两者通过信贷计划联系起来。但在第一阶段中,央行逐步辅
以其它间接调控手段;在第二阶段中,银行也不再是仅仅被动执
行信贷计划,而是逐步自主地运用利率和其它非利率手段对借款
人和借款项目分类鉴别,在此基础上发放贷款;特别是体制内的
灰市贷款,其利率不.受管制,尽管它以“非法”形式出现,却在
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对收益追求的金融制度创新需求,冲击并最终
使中央银行放弃了直接的规模管理手段。但在企业和地方政府还
是“预算软约束”的条件下,利率仍必须受到控制,央行信贷配
给仍是存在的,甚至某种程度的体制复归也不失可能性。因此,
R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信贷配给两者的变化与相互作用,构成我国
信贷配给的主要特征,并决定了它的演化方向。
第二章我国中央银行信贷配给分析
2.1央行信贷配给的演进及其内涵的金融制度变迁过程
2.1.1央行信贷配给的形成及演变
我国中央银行的信贷配给体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1.统存统贷的信贷计划管理体制
在央行信贷管理体制中,统存统贷信贷计划管理制度确立于
1953一一1955年,结束于1979年,它是为了适应整个国民经济的
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而形成的,是传统的高度集中的经济管
理体制在金融领域内的反映。在这一时期,实行的大一统的银行
体制,全国的存贷款业务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银行办理,基
层银行机构吸收的存款全部上交人民银行总行,无论吸收再多存
款,与其贷款业务均毫无相关。而基层银行机构发放贷款所需资
金,由人民银行总行统一核定最高限额,逐级分解下达。如遇特
殊情况贷款指标不够用,再逐级向上申请增拨追加指标。在整个
银行体系的信贷业务活动过程中,决策权限基本上全部集中在总
行,实际上是总行在进行存款的吸收和发放活动,基层银行机构
不过是方便业务活动的开展而设置的派出机构。
这种高度集中的信贷管理体制是与当时不顾资源的约束而推
行的超越发展阶段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相对应的。
由于重工业资本密集度高、要求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如果
让资本价格在市场上自发形成,就会导致重工业的资本形成因利
率很高而发展缓慢的结果。因此,要保证重工业以较低的建设成
本迅速增长,最为首要的条件是降低资本价格,维持一个稳定的
低利率水平(参见林毅夫,1994)。1950年初,人民银行的工业贷
款利率最高达年利144%,到了1950年7月3 1日调低到2%。以
后更逐年降低,到1971年被压低到O.42%的水平。由于利率低于
ln
资金的影子价格,所有企业都倾向于使用更多的资金,面对众多
的贷款申请人,要把有限的资金配置到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
企业和部门,要求有一套有效而集中的资金配套制度,为适应这
个要求,在1949年和1952年间,国家逐步实现了以中国人民银
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和银行业的国有化,并在银行内部辅之以“统
存统贷”的信贷管理体制,通过这种高度集中的金融体系和单一
的融资渠道,把有限的资金优先安排到国民经济的计划重点产业
和项目中,实现了资金配置与发展战略目标和低利率宏观政策环
境的衔接。
2.“存贷差额”控制的信贷管理体制
在1980—1984年间,我国银行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
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资金管理体制,其主要内容是:总行对
基层银行由存贷款总额指标管理改为存贷差额指标管理,不再约
束基层银行的信贷总额,只控制存贷款差额,各级银行在完成存
差计划的前提下,多存可以多贷。
存贷差额控制体制是国家为动员金融资源而赋予基层银行一
定自主权激励的改革尝试,它改变了基层银行过去做为指令性计
划单纯执行者的被动地位,使其拥有了在完成存贷差额计划的前
提下发放贷款的自主权,有助于调动基层银行组织存款用好贷款
的积极性。但是,实行多存多贷,仅仅控制存贷差额,使得基层
银行得以追逐自身利益而偏离国家的效用函数,加之未考虑到存
款的派生效应,未建立起存款准备金制度,使得国家控制金融的
能力大大降低,这是国家难以允许的,这种管理体制也因此难以
为继。
3.“实贷实存”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在人民银行单独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从1985年起,我国银
行开始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信
贷资金管理体制,其主要内容是: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的信贷资
金全部纳入国家综合信贷计划,由中央银行进行综合平衡,中央
银行和专业银行帐户分设,资金分开;专业银行运用自身资金和
11
吸收的资金自主经营,多存可以多贷;建立存款准各金制度;允
许专业银行之间以及和其它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拆借资金,实现资
金的横向流动。
实贷实存体制的背景是在中央银行的成立及各大专业银行恢
复和成立的条件下,使得国家能谚控制金融资源配置和国民经济
运行。首先,通过国家信贷计划,决定专业银行贷款的数量、投
向和时间,使国家银行聚集的金融资源能投入到重点产业部门,
实现国家产业政策;其次,由于实行信贷计划与信贷资金分别管
理,各级人民银行同专业银行划分了资金,人民银行核批给专业
银行的贷款限额实贷实存,使央行再贷款成为调节、控制信贷总
量最强有力的手段;第三,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一方面通过
它抑制派生存款的过度扩张,另~方面,更重要的是作为保证中
央银行在不经营具体的存贷款业务仍能掌握资金分配权力的一种
弥补,使央行能够集中资金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和宏观上的资金调
节需要。
4.“贷款限额”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1988年开始,针对当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严重的现象,人
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采取限额管理的方式。根据国务院
批准的年度信贷计划,分别核定各专业银行和各地区贷款增加额
的最高限额,即每年,人民银行给各国有银行总行,各国有银行
总行又给自己的分、支行分配和下达贷款限额;由专业银行总行
和人民银行分行“双线”控制,并以专业银行为主,实行“全年
亮底、按季监控、按月考核、适时调节”的管理办法。专业银行
和各地区要严格在限额内发放贷款,不经批准,不得突破。对于
其它金融机构,也由中央银行核定贷款限额,总行和分行分别对
全国性和地区性金融机构进行管理和监控。
贷款限额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体制复归。以放权让利、
引入市场机制乃至打破原有组织和利益结构为基本取向的经济金
融制度变革本身,必定会带来原有经济金融秩序的变化和政府传
统宏观调控能力的削弱,使得在80年代后期(87、88年),金融
l 2
制度进入某种新旧杂陈和相互磨擦的状态,并由此导致了从政府
角度看来的金融秩序混乱,如社会集资、银行储蓄下降、资金体
外循环和物价上涨等,使政府宏观调控和稳定目标均遭到损失和
削弱。当这种情形超出政府效用函数所能允许的程度时,只要政
府能力足以支持该效用函数,那么强化宏观调控和整顿金融秩序
就必然跃居首位。经济金融改革过程于1988年被治理整顿过程所
打断,在金融制度上甚至出现了某种回归计划经济体制的倾向,
贷款限额管理就是其中表现之一。一
但是,只要金融体制是非均衡和低效率的,金融改革就必定
要继续下去。由于紧缩力度过大,从1989年四季度开始,国民经
济发展出现了迅速下滑的势态,经济运行进入低谷。国家不得不
重新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在信贷管理体制改革上,1990年开始执
行“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保证重点,压缩一般,适时调节,提
高效益”的信贷方针;1991年对国有银行试行贷款限额和资产负
债比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1994年,人民银行开始编制和公
布货币供应量,货币中介目标由贷款规模逐步转向综合性间接调
控。之后,人民银行在金融部门逐步推广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信
贷资金规模指标1逐渐淡化。一
5.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体制‘l;
1998年1月.i1日,中国人民银行取消,对国有t独:资滴业银行i
贷款限额的控制,在逐步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
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钧新t
的信;贷管理体制,其主要内容是:人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增;加{量·
不再按年分季下达指令性计划,而是编制基础缝币和社会信用t规i
划,在此基础j止确定商业银行盼年.度贷散增蜘;量{旨导性二计划,供
各商业银行执行自编资金计划时参考;{商业银行以法人为单位对
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自求平衡,并遵守人行所规定韵赣本充足率、
贷款.质量比例、备付金比例等九大比例指标:人行不再以1信贷规
模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而改为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商
业银。行.的资{金头寸;不再依.靠1贷瓿限额;=这_行政手{鼽而:改为镍
11
合运用各种间接货币政策工具。
2.1.2央行信贷配给演变中内涵的金融制度变迁过程
现代制度经济学理论说明,“制度变化的供给主要取决于一个
社会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或力量变化”,由计划经济向市场
经济过渡中的金融制度变革与创新作为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改革的
重要方面之一,其基本的逻辑思路是:相对于集权和相对集中利
羹鳍构的社会缝济铡廑来说,囊革和创新总是意味着樱剩分解,
为此,随着制度变革和创新过程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与基本政治
经济制度相对应的权力和利益结构迟早会发生变化,并进而带来
资源和制度变革行为主体之间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当这种力量
对比关系变化超过一定阀值时,必定会导致制度安排和权利界定
的变化,从而对制度变迁的方向、速度、深度、广度和时间路径
产生深刻影响。对于转轨国家来说,金融制度变革与创新的模型
将体现为政府供给主导型—政府供给与市场需求双轨型—市场需求
引致型的逻辑过程,其中包含着变革主体的位移和变革时速的加
快(王廷科,1995)。自80年代以来我国中央银行信贷配给体制
历次演变的既往过程,验证了这一理论的合理性。
如前所述,80年代以来的经济改革以政府供给主导型为主要
特征,作为权力中心的政府机构提供新的金融制度安排的能力和
意愿是决定金融制度变革与创新的主导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
通过改革要建立市场交易为依托的现代金融制度,首先并不在于
因为它更具有效率性和低成本优势,从而能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
和使用效率,而主要在于它符合国家的效用最大化目标。
但是,随着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各项具体制度变革的不断深
化和进展,金融制度变革过程不再由政府唯一决定,基于已有的
分权改革,金融变革主体逐渐位移,非政府主体(银行、企业、
个人和地雳赎府等》在影响鑫融体制爽革申起着越案越蠢要的作
14
用,分散化、多元化的变革主体必定会以比单一政府主体所控制
的更快的速度推进市场化改革。信贷规模管理被迫取消的主要原
因是它已不能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这种情形的出现,~是贷
款规模管理导致国有银行大量的违规帐外经营,实际上控制不住
银行的实际货款规模;二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迅猛扩张(其
扩张原因是与第一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有银行的违章经营,
尽管在宏观上导致了严重的效率损失,但如果从制度经济学的角
度出发考虑,它却在很大程度上是非政府主体基于对收益追求的
金融制度创新需求的表现,反映了经济市场化和金融深化的内在
需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其制度绩效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它意味着一部分金融资源从体现计划者主权机制的国有银行
体制中转移出来,进行市场化配置,从而导致金融制度结构的变
迁一一信贷管理体制的最终转变。
2.2 央行信贷配给下国有银行的信贷行为:一个博弈论分析
框架
尽管我国已经放弃了信贷规模管理,但事实上各种规模和指
标仍是信贷管理中的常态,而且,我国的过往实际也证明,在“尝
试错误”(trial and error)式的渐进式改革过程中,一旦国家宏观
调控和稳定目的遭到损失和削弱时,那么某种程度的以改革停顿
甚至体制复归为特征的强化宏观调控和整顿金融秩序过程就不可
避免地越居主导性地位(如1989年).因此,研究一直在我国中
央银行调控手段中占主导地位的信贷配给尤其是在配给过程中国
有银行的行为特征,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央行信贷配给最重要的是根据制定的信贷计划确定信贷总规
模,但是,信贷计划有~个自下而上的汇总过程,即各国有商业
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逐级向上提出预计的信贷资金需求,
由中央银行总行汇总作为全国信贷计划的一个依据,而且在现实
中,各经济部门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以后信贷计划的执
1 S
行过程。这样,央行的信贷配给机制就体现为计划制定和执行过
程中各行为主体的动态博弈过程。这个博弈过程,其前提是国有
金融体制下各行为主体(国家、银行、企业、地方政府)利益目
标的不一致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
2.2.1计划制定时的博弈:信贷规模的分配
从央行信贷计划制定方法和程序上看,央行是根据经济发展
需求和货币政策目标,核定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指标,具体做
法上本期计划信贷规模指标与上期的预计实现指标直接相关,一
般是在上期实绩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比例。这样,央行和商业银行
成了一种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即央行实际上委托商业银行确定
适应于经济发展需要的信贷规模,并对其实施监督。在这场博弈
中,商业银行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因为上期的预计实绩并不是一
个给定量,而是可以通过种种“主观努力”加以改变的量,对此
央行由于信息劣势,只能从宏观经济角度作出一定的估计,而难
以实施有效的监督。这就促使商业银行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信
息不对称而采取各种隐藏行为,甚而与企业及地方政府“合谋”
增加年末贷款数额,提高上期的预计信贷实绩,以向上要求扩大
的规模指标。
2.2.2信贷计划执行时的博弈:信贷规模的再配给
信贷计划的执行过程是商业银行对央行信贷配给的一个再配
给过程,即商业银行如何按信贷计划向企业提供相应的资金。在
现实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行向企业分配信贷时,表现出明显
的自身利益目标倾向特征,即在贷款发放时,在政策性目标与商
业性目标的权衡中,银行一般倾向于商业性目标。由于政策性目
标所涵盖的贷款需求是在央行和政府心目中是“硬指标”,必须保
证满足,因而基层银行在信贷再配给的过程中一般会留下一定的
16
“缺口”,而这“缺口”往往是与“硬指标”相对应的“硬缺口”,
使得央行不得不追加信贷规模加以弥补。这实质上是央行与商业
银行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表现。
同样,在国有商业银行基层行、分行以及总行之间,也存在
类似的博弈机制。与西方“分行不担风险”的分行体制不同,我
国的分行体制被称为“超级分行”(super branches)体制,分行在
经营决策上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分行及基层行从自身利益和地方
利益出发,利用信息优势,可能根据各年情况隐瞒、少报或多报
利润,通过以旧还新等手法,向上级行争取贷款规模。
2.2.3 地方政府的介入;博弈的复杂化
改革以来,地方分支银行普遍形成了对地方政府~定程度上
的实际隶属(樊纲、张曙光,1990),这种观点已被人们所接受。
这其中主要原因是:在分权改革后地方政府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替
代了中央政府的作用,公有金融产权被分解为“块状”结构后,
地方政府作为各级公有产权的真正代表,容易支配同属于公有产
权的央行和专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而国有银行按行政区划设置的
组织机构,为地方政府加强对银行部门的控制提供了便利。因此,
信贷管理的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受地方政府部门出于局
部、本位利益干预的可能性。
当前,在我国对地方政府绩效的评价体系中,当地经济发展
情况是主要指标。因此,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地方政府理所当然
地充当了当地经济发展筹集资金的主角,并代表其所辖企业向基
层银行机构施加影响和压力,以争取数量更多、,期限更长的货币
资金。于是,国有银行被要求“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同时,
由于地方政府的介入,也增强了当地基层银行在信贷计划制定过
程中的讨价还价能力,使基层银行能向上级行要求更多的信贷规
模,最终形成国有银行的各地分行倒逼总行,总行再倒逼中央银
行的情况发生。
17
地方政府的介入,改变了信贷博弈的“局中人”和“游戏规
则”。1993年7月以前,中央银行通过各级分支机构层层提供再贷
款,信贷博弈的局中人实际上是地方政府和央行的二级分行;1993
年7月以后,央行收回了各级分支机构的再贷款权,局中人实际
上变为地方政府与上一级政府,最后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信
贷规模的制定和实际执行结果最终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投资行
为的“权力博弈”均衡(参见张维迎[1996,P90】的博弈模型),央
行能否控制信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并不取决于央行自身。
2.3 央行信贷配给的效率与漏损
2.3.1央行信贷配给的依据和效率
中央银行的信贷配给(以贷款规模控制为主要表现形式)作
为一种直接的宏观调控手段,不仅发展中国家普遍使用,而且为
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日本等)所采用,并在特定的时期收到
良好的效果。因为,在任何国家,只要存在金融调控,客观上就
存在一个信贷限额。这一点,可用以下简化形式的货币概览加以
分析。
货币概览
资产负债
净外汇资产广义货币
国内信贷货币
(净值) 准货币
其它净值.
在任何国家,中央银行只要确定了广义货币的增长目标(设
定为M+),那么,在净外汇资产(NFA*)~定的条件下,就存在
一个国内信贷限额(D),即AD=AM—ANFA。在市场经济发达
18
国家,央行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影响广义货币,从而限制商业银行
的信贷能力。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则以限额管理为重要手
段来限制商业银行的扩张。长期以来我国国有金融处于垄断地位,
信贷管理高度集中、金融工具品种单一、金融市场不发达,规模
控制是与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相适应的。它对调控货币总量和信用
总量,抑制通货膨胀起到了重要而且十分有效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一起处于资金紧张阶段,由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
因而国有企业的资金需求由依靠财政转向依靠银行,在此背景下,
信贷配给的作用更显突出:由于财政能力的弱化,使得金融部门
不得不承担起平衡地区间经济结构调整的职能,央行通过贷款规
模调剂权的分配和法定存款准备金聚集的资金来源,承担起平衡
地区问资金投入的职能;同时,国有银行取代财政向国有企业注
资,并没有改变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机制,软预算约束使企业
扩张冲动在所难免,从而导致过度投资和投资的低效益。通过信
贷控制,国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过旺的资金需求,调控货币
供应量。
2.3.2 央行信贷配给的效率损失
市场取向的经济金融改革带来经济的多元化,使得带有浓厚
行政色彩的央行信贷配给体制有了新的微观基础,极大在冲击着
央行信贷配给机制,暴露出它与市场经济不适应的弱点。在本章
第一节和第二节已分别从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框架下分析了其变
迁过程,这里从真实经济角度进行进一步分析。
虽然中央银行每年制定信贷规模计划并监督各国有银行贯彻
执行,但实践表明,单纯控制贷款规模实际上已经不能控制住货
币供应量,贷款规模的年增加量与货币供应量M2的年增加量之
间的差额逐年扩大,这可从下表看出:
1983一一1996年我国货币供应量M2年增加额与贷款增加额对
比表
年份M2增加货款增加当年差额差额比重
额额(%)
1983 520 646 一126 —20
1984 1250 1 352 .102 .7.5
1985 765 11 83 .427 .36
1986 l 522 1 845 .323 .1 8
1987 1665 1650 1 5 0.9
l 988 1 711 1 769 58 3.3
l 989 1 856 2011 一l 53 —7.6
1 990 3312 3085 227 7.4
199l 4088 3657 412 11.3
1992 6050 4986 1064 21.3
1993 9478 6620 2858 43.2
1994 12044 7867 41 77 53.1
1995 1 3827 9584 4243 44.3
1996 l 5345 10702 4643 43.4
资料来源:殷孟波等:《取消规模控制后的银行、企业及政
府行为分析》,载《四川t金融》98年第2期;赵海宽、郭田勇:《中
国金融体制改革20年》,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由此可见,央行信贷配给机制的重要性和稳定性已急剧下降,
从而使调控经济的能力严重减弱。根据F显著性检验表明:信贷
总量对工业总产量和物价的预测性(即统计学意义所包含的关于
工业总产值和物价的有效信息)下降,低于M1和M2水平(谢平,
俞乔,1996),这充分说明了中央银行对真实经济的影响力下降。
2.4 本章结束语:国家非得退出吗
有两个基本方面构成了国有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背景:(1)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和储蓄投资主体的分离:(2)“弱财政、
强金融”格局的形成。
经济体制改革使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财政
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而个人收入的比重却大幅度
提高,从国民收入最终分配结构来看,其变化如下:
国民收入最终分配结构(%)

年份政府企业个人
1979 23.50 12.10 64。40
1988 11.70 10.80 77.50
1995 12.00 10.00 78.00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报告:《市场化改革整体推进
条件下的中国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下同。
由于国民收入格局的变化,引起了国内储蓄格局也发生了变
化,伴随着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个人拥有的剩余货币迅速
增加,国内储蓄从以政府和企业为主转向为以个人储蓄为主,国
内储蓄结构变化如下:
国内储蓄结构(%)
年份政府储蓄企业储蓄个人储蓄
1979 42.80 33.65 23.55
1988 8.00. 30.00 62.00
1995 5.OO 25.00 70.00
这两个因素对国有金融体制改革影响至关重要。要把个人部
门的储蓄有效地集中到手中以弥补政府储蓄份额和财政能力的下
降,需要一个由国家控制并占垄断地位的国有金融体系,由此引
起金融体系的迅速扩张。当财政无力支持国有企业的资金需求时,
国有银行的贷款实际上起着替代财政向国有企业注资的作用,并
通过信贷配给方式分配到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和项目中去。事实
证明,这种制度替代既是以往改革成功的关键,又是当前商业化
改革困境的根源。因为根据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原理,制度变迁
一旦走上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
我强化(诺思,1 994),从而最终使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陷入了目
前的“状态锁定”。
只要“弱财政”的状况没有改变,国有商业银行就不得不承
担起政策性职能,其公共金融产权结构就难以改变,因为在缺乏
财政保障的情况下,金融保障事实上已成为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最
后一道防线。以1994年3家政策性银行的成立及其后的运作情况
来看,它并没有彻底解除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政策性或财政性货
款业务,尤其是弥补国有企业损失的流动资金贷款的负担丝毫未
能减轻(课题组,吴晓灵等,1997)。而在国有银行公共金融产权
结构未改变之前,国家的金融控制也就存在充分的理由,否则其
后果必然是金融的无序竞争和各方对金融资源的过度使用,由此
引发的金融风险也将会使社会难以承受。世界银行(1989)对发
展中国家金融发展过程所作的系统考察结果也表明,放松对金融
机构的利率控制或信贷控制,其本身并不能保证金融体系按预期
的要求发展。这充分说明在我国金融改革中单纯考虑国家退出过
于简单化和片面化。况且理论和实践都说明了,政府的利益函数
一一在政府足以支持该利益函数的时期内一一是一切制度变迁的最
终约束条件。,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体制改革以来的国家退出表现的是
中央政府的逐步退出和地方政府的逐步进入,并最终形成地方政
府和银行的“底层合谋”和“中层合谋”机制。因此,转变地方政
府职能,调整对地方政府及行政官员的评价体系,削弱政府和政
,2
府官员为局部利益干预经济正常运作的内部欲望,是商业化改革
的重要前提。
第三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配给分析
3.1 三重隐合约关系下的银企关系
金融改革以来在国家、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逐渐形成了
三重“隐合约”关系,即:(1)国家与国有企业间的隐合约,表
现为双方的一系列承诺(张军,1994)。如:国家用提供工作或就
业保障的承诺,来换取企业职工的忠诚,以保证企业劳动者的努
力程度和对国有资产的关心程度不低于自我劳动时的努力和对自
我资产的关心程度,从而保证企业对国家的许诺一一完成产值和
利润指标的实现。而国家承担的社会责任使其通过行使退出权(如
宣布企业破产等)来惩罚企业的违约行为(低效率)的威胁事实
上不存在的。因为国家一旦中止与企业的合约,将不得不承担大
量企业破产失业增加、社会不稳定等后果。这样国家与企业间的
隐合约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保险:企业可又不破产,负盈不负亏;
(2)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隐合约关系。为实现国家与企业
上述的特殊保险契约,国有银行必须向企业提供各种形式的资金
供给,使破产企业及失业人数控制在社会所能容忍的范围内;(3)
国家与企业及银行与企业间的隐合约关系必然导致国家与国有银
行的隐合约关系:银行向企业提供资金供给,以此换取国家提供
平价资金并承担全部信贷资金风险。
在这三重隐合约关系下,银企关系发生了扭曲:国有银行包
企业的资金供给,缺乏“退出权”,也缺乏激励约束机制来保护公
有金融产权,同时,银行必然利用它与国家及企业与国家的隐合
约,尽可能地把它在商业化经营中所遇到的信贷风险转移到国家
身上,并利用国家提供的平价资金获取垄断利润,从而出现在信
贷配给过程中商业银行的行为变异问题。
3.2信贷配给过程中商业银行行为变异分析
.r3.2.1变异的原因:从委托一一代理关系分析
委托一代理关系,“存在于一切组织、一切合作性活动中,存
在于企业的每一个管理层次上”(詹森和麦克林,1976)。国有银
行的财产在理论上属于全民所有,其初始委托人为全体人民,由
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需要一个代表全体人民意志和利益的社会
中心来管理,因此国家成为初始代理入,统一行使财产所有权。
为了管理庞大的国有资产,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还必须通过国有
银行进行委托管理,即在国有银行实行一级法人制的代理制度,
通过层层授权和转授权向下委托,形成“全体人民一一中央政府一
一总行一一分行一一二级分行~一支行”的多级结构的长链式的委
托一一代理关系。这种多层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是:国有资产在
属性上是公有物品,国家拥有单一剩余索取权并承担无限责任;
作为终极委托人的全体人民身份不明;国有银行各级管理者具有
委托人和代理有的双重身份,但实际上都是代理人。作为人格化
的经济人,银行与国家的行为目标并不存在必然的一致性。作为
银行,其直接目的是利用国有资本谋求本单位利益最大化,扩大
剩余索取权,对国家的盈利任务只是一种约束条件,或者只是因
为银行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收益(收入和升迁等)与利润指标的完
成有关。而管理人员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最直接目的是体现在
收入和升迁机会上,而银行效益的好坏更多是实现其个人效用的
载体。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经济金融改革,为银行私人利益的释
放提供了渠道。
同时,由于地方政府的进入,金融体制结构蜕变为条状分割
结构。在地方政府的干预下,国有银行更大程度上实际隶属于地
方政府,为地方利益服务,从而使银行信贷业务出现地方化趋势,
表现为各级银行分支机构呈现法人化趋势,自主分配划归分支机
构的资金,自主投资派生出法人公司,使更多的信贷资金地方化
25
等,从而出现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合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曾出现三次较大的波动。1984年主
要表现为货币投放过猛,信贷规模失控;1988年主要表现为资金
体外循环、挤提储蓄、银行存款滑坡、信贷收支失衡、信贷资金
的供求矛盾加剧;1993年金融秩序全方位混乱,表现为直接融资
规模失控、银行违章拆借情况严重、市场利率紊乱、部分地区越
权批准成立金融机构或违反规定办理存贷款业务、储蓄存款滑坡、
专业银行资金头寸不足等。这几次金融波动,经过国家宏观调控,
局面虽得以控制,但却无法消除国有银行信贷行为变异的根源。
这种变异,充分反映了中央政府全局利益与地方政府局部利益、
社会收益与银行的私人收益的矛盾和冲突。
3.2.1变异行为的双重表现和性质:从制度绩效考虑
国有银行信贷行为变异,本身具有灰市交易的性质。根据灰
市场理论(樊纲,1988),金融灰市生成的条件是金融资源短缺与
固定利率制,或者说在固定利率制之下发生资金短缺时,金融灰
市交易便从公有制内部生长起来。但是,尽管这种行为以非法形
式出现,我们仍必须从中区分不同的双重表现和性质,从而正确
分析金融体制内部的变异过程。
在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关系”发挥着作用,从而倒致出现
“资金官倒”、“金融腐败”等现象。这里的“关系’是一个统称,
尽管不公开,甚至不为法律所允许,但实际上却存在并起作用。
这其中包括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与银行及其管理人员的关系,企业
经理人员与银行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等。在这里的金融灰市交易
中,真正进入的是个人(比如国有银行的行长、信贷科长或者其
它可以调度资金的人员)而不是单位,交易的真正受益者是个人
而不是银行(银行反而要受损)。这种变异,这里称之为“信贷行
为变异A”。
经济金融改革中政府放权让利、扩大银行经营自主权和利润
26
留成水平,使银行开始追求自身利益,而政府调整金融资源配置
方式及放松金融管制的举措(如开放资金拆借市场及证券市场、
允许设立非银行金融机构等),更大大刺激了国有银行的趋利冲
动。金融机构通过各种渠道(如让附属于自己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将资金投向市场。这里,资金交易价格基本是随行就市,由市场
供求关系决定。这种变异,这里称之为“信贷行为变异B”
“信贷行为变异A”实质上是金融体制的一种内耗过程,
它所起的作用最多也就是加速原有金融体制的萎缩,而不能导致
新的金融制度产生,如果国家不加以查处,大量的金融资源将被
低效乃至无效配置。但是,“信贷行为变异B”则有可能导致体制
创新的结果,因为它意味着一部分金融资源被从体现着计划者主
权机制的国有银行体制中转移出来,通过金融市场进行市场化配
置,从而由此确立一种新型的市场交易关系。尽管的确有一部分
资金在“信贷行为变异B”中被配置到投机市场,但毕竟有相当规
模的资金流向了效益较高的生产部门,其中包括非国有经济部门,
使得长期困扰改革进程的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刚性依赖”状
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因此,国有银行“信贷行为变异B”至
少是“制度有效率的”,如果国家对其采取进一步疏导的政策,宏
观经济改革的环境将会更加有利。
3.2.3 引申分析:放开利率是否适时
这是考查我国金融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由前所述,金融灰
市产生于固定利率制,是对扭曲的金融价格机制一定程度的修正,
那么,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利率的放开是否能够起到刺激储蓄、
提高投资收益率和,“更有效地区分各种投资”(肖,1988,P79)
的作用呢?
利率作为一种资金市场价格信号,其作用力的正常发挥必须
具备两个前提:第一,有一个适宜的“场所”,即金融市场;第二,
资金的供求比方都必须具备独立的金融人格,从而可以对金融资
27
产进行自由选择。而且,前者以后者为基础。在对金融灰市的考
查中,可以看出,非同有经济的发展是其产生的主要背景和原因,
由此形成的(不完全的)市场利率只是反映国有银行与非国有经
济部门这一层次上。而在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由于“隐合
约”的存在,仍基本停留在资金供给关系上,国有企业对利率反
映迟钝。由于国有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垄断性,贷款的大部分(约
占贷款总量的80%)供给了国有企业,这种贷款格局短时间内难
以改变,利率的经济功能也就极其微弱。
更进一步,我国金融市场上以银行中介为主的间接融资居支
配地位,直接融资比重很小,四大国有银行拥有绝大部分信贷资
产,非国有银行信贷市场比重过小,无法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竞
争的局面,所以现行条件下的自由利率不可能是均衡利率,而只
能是垄断利率。有学者指出,现在如果取消利率管制,在虚假资
金需求和国有银行垄断利益驱动下,利率必然畸高,估计可能达
到22%(周天勇,1997)。在这样的条件下完全放开利率,其后果
是大批企业的偿债能力将完全丧失,社会信用链条难以维持,而
国有银行体系凭借利率优势更多地垄断社会资金,这与“金融深
化”的目标(通过利率自由化来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背道而
驰。
3.3惜贷问题:信息不对称下的一个纳什均衡解
3.3.1当前惜贷产生原因:从信息甄别角度分析
惜贷并非我国所特有,任何一国,当国民经济处于低迷时期
时,都是普遍现象(如近期的日本),但我国国有银行惜贷的产生,
除了宏观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因为
风险信息甄别机制不健全而做出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信息经济学上定义“委托一一代理”关系为任何一种涉及非对
称信息的交易,在交易中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而处于
'R
信息劣势的一方为委托人。贷款合同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一一代理
关系,由于信贷市场上企业作为信贷资金的使用者,它在资金的
实际使用方面及项目的风险收益水平等方面掌握着比银行更多的
信息,因此在信贷市场上作为代理人的企业和作为委托人的银行
两者之间的信息必然是不对称的,在监督成本高昂的情况下,企
业就有可能出现两种机会主义:(1)事前机会主义~逆向选择
(adverse selection):代理人在所掌握的私有信息无法为委托人验证
时隐瞒或谎报真实情况,以获取自己的经济利益;(2)事后机会
主义一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代理人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通
过减少自己的要素投入或采取机会主义在为自己最大限度地增加
效用时,做出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利益、降低组织效率的行
为。只要存在这种信息不对称性,银行就无法实现对自己信贷资
产完全的有效控制, 信贷风险也就由此产生
(Stiglitz&Weiss,1981)。在健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有一整
套完善的能使交易双方比较容易地获取对方资信的制度以降低信
息搜寻成本和交易费用,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
唯有如此,社会经济才能有序运行。
但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根本形成,风险机
制和竞争机制不健全,信贷项目要素的信息不充分是普遍存在的,
企业的资信状态不明问题极为突出。在我国,企业无论大小,都
有可能欠债、逃债、废债。或者违反合同所规定的使用用途,随
意使用贷款资金。随着国有银行作为利益主体的地位不断得以强
化,开始以“安全性”作为自身的经营原则,原来淡化的风险问
题就凸现出来了。在信贷市场上,只有经营效益好、还款能力强、
保障程度高的企业才能博取银行的青睐,因此,银行必须从企业
所显示的私人信息及自身所获取的公开信息中判断企业的资信状
况。然而,由于不对称信息的存在,银行进行信息甄别极为困难,
它面对众多的贷款申请人,却难以辨别企业的质量,选择合格的
承贷主体。虽然《贷款通则》明确要求银行贷款必须执行严格的
“三查”制度,但事实上,当众多效益差的企业把自己的质量信
,O
息“隐藏”起来(如提供虚假报表、故意夸大盈利前景等)时,
银行很难从中识辨真伪,而事后的监督成本又极为高昂,往往是
流于形式而难以行之有效,这时,“人为”的风险一一逆向选择和
道德风险就发生了:由于缺乏甄别企业风险状况的充分信息,在
利率自由浮动的情况下,银行要在一般利率上追加“风险补偿费”,
这时资信差、风险大的企业相对更愿意接受贷款,而把资信良好
的企业逐出市场,逆向选择效应或称柠檬原则(the。lemons’
principal)就出现了;当资信差的借款人在获取贷款后,为弥补高
成本必然偏向追逐高收益项目,道德风险也就随之而来,因为风
险和收益总是对称的,高收益伴随的高风险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
降,又进一步造成银行风险的积累,加大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
在我国,由于整个社会存在严重的“信息蒙蔽”和“信息欺诈”现
象,信贷市场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两种“人为产生”的风险
更为突出。由于银行不能完整地通过贷款申请人个别信息(或私
人信息)的调查来判断贷与不贷、贷多贷少和期限长短,在当前
国有企业效益差强人意、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且历史贷款质量低下
的情况下,它只能视之为企业整体发出有着同样经营困难和赖帐
嫌疑的信号。对开始奉行“稳健经营”为原则的国有银行,当它
对交易的收益形成较低的评价时,从事交易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
低,从而减少交易活动的总量,惜贷现象就自然产生了。
3.3.2惜贷中的纳什均衡
为了进一步分析惜贷问题,此处建立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
说明银行与企业之间从各自的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它们之间所
形成的互相提防又不得不互相利用的对立统一的敌对博弈(rivalry
game)关系,其结果为市场失效的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企业向银行融资后面临两种选择:欺诈(赖帐拖欠)或还款。
若经济不景气,归还贷款后再融资困难重重,且对其赖帐行为社
会和银行缺乏有效约束手段,显然采取欺诈策略对企业自身更加
1n
有利;反之,若还贷后再次融资便利且企业行为面临很强的外部
约束,欺诈将受到严厉惩罚,则还款为企业上佳之选;伺样,银
行面对企业的融资要求有两种策咯也融资或不融资,若企业信用
良好,有较强的赢利能力则融资;反之企业缺乏信用,市场前景
悲观,则不融资。这里假设经济不景气,若企业还贷,因无法再
取得贷款将导致营运资金短缺,其经济利益为,l,银行收回货款,
经济利益为十l;若企业欺诈,银行也不融资,各自所得为0;若经
济景气,银企问互利往来,双方所得均为+l;若企业欺诈,企业
所得为+1,银行则因不良资产增加所得为.1。由此可建立以下博
弈结构:
银行战略
不融资融资
欺诈
企业战略
还款
对于银企博弈者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采取主导性战略
(dominant strategy):即无论另~博弈者采取什么战略,该博弈
者的战略总是最好的。如图:1.银行采取融资战略时经济利益为4-1
(企业还款)或.1(企业欺诈),采取不融资战略经济利益为+l或
0,可见不融资战略为其主导性战略;2.企业采取还款战略经济利
益为+l(银行融资)或,l(银行不融资),采取欺诈性战略经济利
益为+l或0,可见欺诈为其主导性战略。因此,当银企双方同时
采取主导性战略时,其结果为(企业欺诈,银行不融资),这是~
个主导性均衡(dominant equilibrium),即纳什均衡。
3.3.3 惜贷纳什均衡的经济涵义
由上分析可知,在当前商业信用低下、通货萎缩的经济环境
下,企业的主导性战略必然是欺诈,银行也只能采取其主导性战
略即不融资来对付,它表明了特定条件下的市场失效。惜贷中形
3l
成的纳什均衡是当前货币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目前商
业银行普遍存在的对企业信用的不信任和对未来经济形势的悲观
预期形成惜货心理,使得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过程中断于商业银行
环节,以利率为主的货币政策归于无效,新增货币发行不能通过
乘数效应刺激投资和消费。从利率调低不能刺激有效需求这一点
来看,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类似于“凯恩斯流动性陷阱”,但银企
间的互不信任和企业行为软约束又使其区别于“凯恩斯流动性陷
阱”而具中国特色。
从本质上说,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均衡(non—cooperative
equilibrium),每一博弈方在选择战略时都无共谋(collusion).只
是选择对自身最有利的战略,而不考虑对方的利益或社会福利如
何,利益最大化是其唯一动机,其前提是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最
终结果却是“个人理性下的集体非理性”。在此情况下,政府介入
成为必要。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信息能力上(参见王信,
1997),通过改善信息传递渠道,促进信息公开传播等减轻银企间
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通过为市场经济法律框架,强化企业外部
约束。
3.4 均衡信贷配给的发育:新型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建立
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新型的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关键
是要理顺银企关系,使它们在信贷市场上“进行双向自愿选择,
把根深蒂固的信贷资金供给制转变为借货制”(王元,1994)。即
银行按“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进行资产负债运用和管
理,在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下追求利润最大化,在发放货款时,
要根据企业的盈利程度和安全程度的判断来选择借款企业,以此
来决定发放与否。这个“选择”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的信
贷配给过程,即商业银行根据企业所显示的私人信息和自身所获
取的公共信息来甄别企业的过程。
我们注意到,随着商业化改革带来银行自身利益的强化,资
1’
产的安全性问题已被日益重视,上节所分析的“惜贷”问题,它
的重要背景就中国有银行拥有了一定的“选”企业的权力,表明
其约束机制的加强。这也说明新型的信贷市场已经开始发育。随
着银行配给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信贷资源将被市场所配
置,新型的银企融资关系也就随之建立。
不过如前指出,由于我国目前还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银行要选择企业困难重重。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由于信息不对
称所造成的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交易成本,减少信贷活动中的不
确定性和风险,是建立新型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关键所在(相关
政策建议见第四章)。
3.5本章结束语:商业化改革在体制内是否有解
考查我国20年来的金融体制改革和银行制度变革轨迹,可见
其始终是以组织分设、中央和地方分权、体制外金融增量的“做
大蛋糕”式演进为主线展开和推进的。具体而言,在体制内,先
是实现银行与财政的分离,让银行在经济运行中发挥更重要的作
用;然后是把各家专业银行逐渐从中央银行中分离,各专业银行
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1994年又从专业银行内部分离成立三
家政策性银行。在体制外,通过审慎地发展民营金融制度成份,
生成了十余家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商业银行以及众多的非银行金融
机构。从而形成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
包括政簧性金融机构、股份制商业银行、合作金融组织、非银行
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但是,金融改革并未改变信用垄
断于国有银行,由国有银行供给国有企业资金需求的基本融资格
局,由于金融制度的本质是金融运行规则特别是资金的配置机制
(王廷科,1995),从这层意义上讲,我国的金融改革更多呈现的
是数量型扩张而非实质性改变,它在使金融总量迅速扩张的同时,
却未使金融结构与金融制度安排发生实质性变化。在国家、国有
企业和国有银行的三重“隐合约”下,国有银行实际上已蜕变为
33
各方面的利益补偿中介,牵扯了众多的利益层次,因此商业化改
革已不能由银行“一家”决定,而取决于有关利益各方的公共选
择结果,这样作为整体性制度转换的银行商业化改革,由于直接
触及既有的利益结构,必然陷于“状态锁定”。
因此,国有金融体制的变迁问题最终只能通过市场交易方式
来求得解决。而事实上,在人们把注意力都集中于商业化改革的
同时,通过市场交易方式而导致的国有金融体制的演进一直在悄
然进行,尽管这种演进部分地带有“非法”性质(张杰,1998)。
在本章第二节的分析指出,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变异”至少是
“制度有效率的”,它有导出新体制因素的可能性,如果国家对“变
异本身采取进一步疏导的政策,改革的环境无疑将趋于宽松,商
业化进程也将由此而加速。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经济主体结构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非
国有经济在改革中得到迅速成长并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
者,但其发展却主要依靠于内源融资和自身积累,并未更多地从
国有银行中获取金融支持。这可从下表中看出:
民营经济贷款情况
城镇集体贷个体工商业农业贷款民营经济占国内
年份款占总体贷贷款占总贷占总贷款经济总产值比重
款比重(%) 款比重(%) 比重(%) (%)
1986 5.5 0.1 7.5 N.A
1987 5.9 0.2 7.6 30.1
1 988 6.0 0.2 7 7 32.5
1989 5.6 O.2 7.2 33.8
1 990 5.4 0.1 6.9 34.4
1 991 5.2 0 l 6,7 36.5
1992 5.3 0、1 6.8 43.3
1 993 5.2 0.1 6.5 47.1
1 994 3.5 O.2 4.8 54.7
1 995 2.7 0.1 4.9 54.8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6)))
34
从上表可以看出,近年来民营经济所创造的产值已占GDP的
50%以上,但其融资比重只占贷款总量的10%左右。因此,相对
于非国有经济巨大的潜在融资需求来说,现行的融资格局是不合
理的。更重要的是,相对于享受资金供给制的国有经济,非国有
经济从一开始就是市场导向的,面对竞争性的信贷市场,是市场
利率的接受者。由于它具有较强的硬预算约束,国有信贷资金一
旦进入该交易过程,其金融产权就在某种意义上得到界定。在此
过程中,国有银行金融资源将逐步得以转移和重组。显然,如果
没有非国有经济的金融参与,在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比例高达
80%以上和国有银行自身不良债权比率达30%左右的情况下,国
家根本无法对金融资源进行内部重组。鉴于当前非国有经济的货
款低占比,只要国有银行不“歧视”非国有企业,使国有企业和
非国有企业两者能平等地面对银行,那么就可建立起以均衡信贷
配给为基础的市场化银企关系。这是国有银行改革的突破口,国
家政策应在此加以考虑。
第四章构建我国信贷市场运行机制的理论思考
4.1 问题的提出
西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都认为,作为生产要素市场之
一的资金市场只要在充分竞争和信息完全的条件下,随着市场上
利率的自由浮动,供求便可达到均衡,此时市场全部出清,资金
配置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正基于此,麦金农和肖(Mckinnon
&Shaw,1973)提出了“金融压制”和“金融深化”理论,建立了
一套比较适合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理论,由此金融自由化便成
为欠发达国家(LDCs)推动本国经济成长的一个有力措施,而根
据麦金农和肖的分析,发展中国家消除金融压制,进行金融深化
的关键是放开对金融市场的严格控制,实现利率自山化(IlJ场化),
以此一方面提高国内金融体系的储蓄动员能力,另一方而提高信
贷资金的配置效率,增强金融系统的竞争力,从而最终形成金融
发展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j 但随着国外经济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信息经济学研
究的飞速发展,70年代以来,新凯恩斯主义+(New Keynesian
Economics)一反传统经济学和原凯恩斯主义(0riginal Keynesian)
关于信贷市场的观点,提出了一科,颇为前沿的信贷市场理论一一
信贷配给论,拓展了西方经济学中信贷市场的理论研究领域,被
认为“或许可与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相提并论”(傅殷才‘,
1993)。与传统信贷理论相比,该理论对信贷风险的产生动因有着
更加微观的分析,阐明了自由信贷市场的无效性,同时也提出了
更加详细和完善的风险策略,并进而提出“金融崩溃”、“金融约
束”的新概念,来重新审视金融体制中的放松管制与加强政府干
’新凯恩斯主义出现于2 0世纪7 0年代, 在英文文字和含义上都不同于也
曾译作新凯恩斯主义的N e口一K e Y n esi a n ec o n omi c s,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
后者或者指托宾、莫迪利安尼、索洛等经济学家. 或指罗宾逊夫人、卡尔
多、斯拉法等经济学家.现在后者都归入原凯恩斯主义者。
36
预的闷题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提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由于金融深化理论在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中有较大的影响,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这一理论存在的不足及有关新理论对其形成的挑
战,充分借鉴各种理论的可取之处,从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构筑
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贷市场运行机制。
4.2现代信贷配给理论综述及评价
4.2.1现代信贷配给理论综述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信贷配给都是信
贷市场存在的一种典型现象,但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信
贷市场上仅仅是利率机制在起作用,利率灵活的变动能够自动地
调节信贷市场的供求关系,使信贷市场趋于均衡,而信贷配给仅
是由于外部振动所引起的一种暂时的非均衡现象,或者是政府干
预的结果(如政府人为地规定利率上限导致需求大于供给)。而新
凯恩斯主义信贷配给理论则认为,在信贷市场中利率机制和配给
机制共同起作用,仅考虑利率机制过于片面和简单化,即使没有
政府的干预,信贷配给也将作为~种长期均衡现象而存在,因此
现实的信贷市场存在着多重均衡。
对此,巴尔坦斯帕格(Battensperger,1974,1978)通过对
美联储和联邦住房信贷银行的信贷市场资料研究表明,借贷需求
和相应的实际支出,与较高水平的非利率条件(如较多的附加要
求)以及较高的贷款利率呈负相关,因此,非利率条件能与利率
一道被平等地看作是决定贷款价格的因素,同时,他首先将信贷
配给从两个层次进行阐述,将以调整利率方式对信贷进行配给称
为“狭义信贷配给”,而以贷款利率之外出现的其它贷款条件的信
贷配给称为“广义信贷配给”。由此,新凯恩斯经济学家从隐性合
同(implicit contract)与不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两
方面对信贷配给进行了分析。
17
1980年,弗雷德和豪威特(Fried&Howit)将隐性合同理论
应用到信贷市场研究中,指明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银行与顾客签订
的隐性合同进行信贷配给对降低风险所起的作用。隐性合同研究
的是不同局限条件下如何以彼此默契的复杂合同的方式来实现劳
动市场的均衡,以解决当事人之间分享投资的价值与效用的不确
定性问题,其基本思想是:在交易中雇主不比工人厌恶风险,因
此雇主和工人事先达成一项包括保险成份在内的就业合同由劳资
双方共同决定产品配置及分担风险和收入,使工人对企业有某种
类型的长期依附关系可能是有利可图的。在弗雷德和豪威特的模
型中,假设贷款利率随存款利率波动,风险中性的银行为保证顾
客免受利率波动之害,同意签订固定利率的隐性合同,使贷款利
率独立于存款利率之外,或同意签订多期的隐性合同,以目前较
低的利率交换未来变动较小的利率,即对未来的利率变动给予保
险。而且,由于新顾客的交易成本高于老顾客很多,两种顾客隐
性合同的内容变不相同,新顾客遭受拒绝的概率显然要大。
均衡信贷配给的核心是委托一一代理问题,对此的研究从未
逃脱出斯蒂格利茨和韦兹(Stiglitz&Wiess)的思路。1981年,
他们在经典论文《不完美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incentive effect)))
中指出,由于信贷市场上借款人在项目的风险收益水平及资金实
际使用方面掌握着比银行更多的信息,因此,信贷市场上的信息
必然是不对称的,信贷风险也就由此产生。信贷配给的出现,与
利率的刺激效应(incentive effect)和逆向效应(adverse effect)
有关。从信息不完全发生的时期看,事前信息不完全是信贷交易
发生前银行缺乏辨别顾客风险状况的充分信息,这时,如果银行
在基础利率上增添‘!风险补偿费”使利率上浮,风险较大的借款
人愿意接受贷款,而不可能拖欠、比较安全的借款人往往放弃借
款申请,这就是“逆向效应”,事后的信息不完全是由于监督成本
高昂使得银行难以获得信贷资金实际使用情况的充分信息,接受
较高利率的顾客在获得贷款后,必然追逐高风险项目,这就是“刺
3R
激效应”(即道德风险效应)。由于利率双重效应的存在,贷款利
率的上升将促使信贷资产风险的增加和配置效率的恶化。因此,
银行应采用非价格手段来配给资金:当信贷市场上出现信贷需求
大予信贷供给时,银行会把利率定在市场均衡利率水平之下,鼓
励那些资信度高、只愿意以低利率借款的顾客借款,限制那些资
信度低、愿意以高利率借款的借款者,以改善银行信贷资金配置
效率。
曼昆(N.Greogory Mankiw,1 981)进一步拓展了信贷配给理
论,他提出了信贷分配和金融崩溃(credit allocation and financial
collapse)理论,除重申非对称信息在信贷配给中所起的作用外,
还阐明了在一个自由的信贷市场中,由于存在多重均衡而不能最
佳地分配贷款,并且当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时,较高的利率会导致
所有的借款申请者因预期原因而退出信贷市场,因此,政府应从
社会福利最大化出发,代表社会和退出贷款市场的投资者的利益
去干预信贷市场,利用信贷补贴、信贷担保等手段去降低市场实
际利率,鼓励借款者投资对社会有益的风险项目,增进社会福利。
对信贷配给理论的最新发展是金融约束(financial restrain)
理论,该理论集中体现在赫尔曼、穆尔多克、斯蒂格利兹
(Hellmann、Murdock&Stiglitz)1997年发表的《金融约束:一
个新的分析框架》一文中。该理论在信贷配给理论的基础上,对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其核心是政府通过存款
监督、限制竞争和资产替代等一整套金融措施,给银行创造“特
许权价值”(franchise value)而获得“租金机会”(rent
opportunities),即将存款利率控制在竞争性均衡水平之下(但要
保证存款利率为正值),使之有动力吸收存款、对贷款企业进行严
密的监督,发挥其信息优势来克服由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引起
的市场失灵。
从现代信贷配给理论的形成和演进来看,该理论得益于70年
代以来信息经济学和委托一一代理理论的发展,从而能够研究“使
得理性的和非强迫的贷款人在连续的基础上维持低于市场均衡水
39
平的贷款利率”的内在因素,将信贷配给归因子信息不对称和代
理成本的存在,其核心是银行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通过非价格手
段对利率的自行控制以实现银行与顾客之间的激励相容(incentive
compatibility),来消除作为信贷风险根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优化信贷资产配置效率。该理论的提出给西方信贷理论开辟了一
个新领域而引人注目,是由于它紧紧扣住了经济活动两个基本的
核心问题一一信息和激励。
4.2。2 信贷配给理论与金融深化理论的简要比较
信贷配给理论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对于不完全信息环境下银
行自愿进行信贷配给的分析并得出利率市场化不充分的结论,以
及由此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改革思路所作的研
究,与其说是对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的挑战,不如说是一
种有益的补充。
在早期的金融深化理论中,利率自由化是核心;而在早期的
信贷配给理论中,信贷市场只能是伴随着利率的自我控制和信贷
配给的均衡。对此,麦金农(1991)对经济市场化次序重新进行
了探讨,认为经济自由化的顺序首先必须是税制改革,建立一个
强政府,在此基础上才能开始市场化,同时,他指出:虽然银行
股东在银行以不正常的高利率进行风险很大的贷款时“可能损失
他们的股本或所有人所拥有的债权,但大多数损失还是要由存款
保险机构承担。因而,风险贷款预期利润可能很高,因为银行的
利润在上述有利结果的情况下是不受限制的。实际上,银行是不
公平地在政府身上押保的受益者,它获得了额外的收益却无须对
风险贷款的异常巨额损失造成的社会成本支付任何东西”。因此,
完全依靠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来实现信贷市场上信贷资源的自行
配置和对信贷风险的控制是不太现实的。
斯蒂格利兹等出注意到这一点,为此,以东亚经济发展为蓝
本,他们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中,其具体政策之
4n
一仍是利率控制,并且是应由政府来实施,以降低银行的道德风
险行为,作为金融约束政策中的主要措施之一去发挥政府在金融
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还强调指出,金融约束政策的必要前提
是“宏观经济环境稳定,通货膨胀率较低并且是可预测的。⋯⋯-更
重要的是,实际利率必须是正的”,这样利率控制和信贷配给才可
充分发挥作用。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信贷配给理论的出现是对金融
深化理论的有益补充。虽然两者在政策主张上有较大分歧,但至
少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金融政策在发展中国家的初级阶段十
分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应转向市场模式。如果说,麦金
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以及麦金农对经济市场化次序的探讨在于
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次序安排的话,那
么,信贷配给理论(尤其是金融约束理论)的提出则为发展中国
家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如何实施政府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
框架。
4.2.3现代信贷配给理论对构建我国信贷市场运行机制的启

现代信贷配给理论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完全竞争信贷市场的分
析而提出的。这些国家金融机构发展良好,有较强的自我约束机
制,丽且金融制度成熟,金融监管措施较为.完善,因此,金融机
构可以通过自行的利率控制和非价格手段来实现信贷资金的优化
配置。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当前国有银行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强
化:产权残缺、所有者缺位问题悬而未决,加上地方政府的行政
干预仍普遍存在,因此,谣方信贷配给理论在我国的运用有较大
的局限性。但是,该理论所提出的一整套既考虑银行利益又兼顾
顾客利益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对我国信贷运行机制的设计仍有较
强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1.现代信贷配给理论强调利率控制在信贷市场中的地位的观
4I
点,对我国正进行的利率自由化改革有重要启示。
信贷配给理论说明,自由的信贷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贷款资源,
利率的自由波动并不能实现供需双方的均衡,只有在银行控制下
的非出清市场的实际利率才具有辨别作用和激励作用,使信贷
资源得以合理配置。这也是新凯恩斯主义批评麦金农和肖的金融
深化理论的要旨所在。金融深化的关键是放开对金融市场的利率
控制,实现利率自由化。但从现实情况看,发展中国家在金融自
由化的过程中所犯的主要错误之一正是改革的注意力过于集中在
利率自由化上,高估了利率自由化对资本形成及经济增长的意义,
以致于政府急于放松乃至完全取消必要的信贷配给,听任金融机
构根据借款人对贷款出价的高低来分配信贷资金,致使众多的贷
款资源被用于非生产项目和高风险项目,从而导致严重的道德风
险问题,而现代化的、竞争性的金融机构仍未形成。因此,我国
的利率改革应循序渐进,遵循这样的顺序:先使企业和银行转变
为真正成为能够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具有内在自我激励机制和
约束机制的现代企业和现代商业银行,然后再在此基础上推行利
率的市场化。而且无论是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或是实现市场化之
后,政府都必须对利率进行必要的管制,以诱使金融机构强化自
身的风险约束机制,而不是片面通过提高利率来追求更高的预期
利润。
2.现代信贷配给理论主张政府干预,强调政府对信贷市场上
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我国信贷运行机制主体构建中政府
的定位不无启迪。
现代信贷配给理论禀承了原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干预的观
念,认为政府对信贷市场的干预能提高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降
低市场风险,稳定金融,从而使社会福利最大化。从我国实际来
看,政企分开是当前银行商业化改革的重点所在,但并不能因此
而完全排斥政府的作用,关键是政府应如何定位。应该看到,政
府在稳定金融、克服市场失灵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
在信贷市场运行机制的设计上,政府不应直接干涉金融机构的具
42
体运作,但应根据公开、透明的规则制订政策和法律并严格执行,
为金融机构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解决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
并扶持对社会有益的风险项目,增进社会福利。
3.现代信贷配给理论所提示的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及风险防范
措施,对我国信贷市场的信息公开性要求及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制
度的建立有重要借鉴。
现代信贷配给理论针对信息不对称下信贷风险的成因,认为
要控制信贷风险的关键是贷款人在利率之外必须掌握一种额外的
独立手段,以对付各种规模的贷款风险,从而消除作为贷款风险
根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提出进行信贷配给的具体措施如
人为的利率控制、附加要求的非价格条件、提供借款人将其风险
性作为契约选择的一个函数变量的借贷契约等。当前我国市场经
济机制尚未根本形成,信贷项目要素的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
信贷市场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极为突出,因此,在信贷市
场的设计上必须改善信息传递渠道,促进信息的公开传播,通过
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能使交易双方容易获取对方资信的制度,以降
低信息搜寻成本和交易费用,减少信贷交易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和
风险。同时,金融机构在具体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上,可借鉴信
贷配给理论所提供的思路和措施,通过信贷配给来优化信贷投向,
降低信贷风险。
4.3构建我国信贷市场运行机制基本框架的思考
根据以上各章节的分析,结合金融深化和信贷配给的相关理
论,并联系我国实际金融运行状态,本人认为,我国信贷市场运
行机制的基本框架是:在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使银彳亍体
制向商业化转变的过程中,国家仍然需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金
融运行状态,继续保持一定程度的利率控制,同时强化金融机构
的自我约束机制,使金融机构通过信贷配给来优化信贷投放、降
低信贷风险。
·43
1.当前情况下,政府在稳步推进利率自由化改革的同时应继
续保持一定的利率控制。
在第三章的分析中,已指出了我国当前实行利率管制政策的
必要性,利率完全放开并非适时。此处将运用信息经济学的观点
进行进一步补充说明。
在政府一一国有银行这一层次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中,政府是
对国有银行信贷活动信息掌握不完全的一方,是委托人,国有银
行则是代理人。作为委托人的政府担负着维护金融运行安全和金
融秩序稳定的责任,它要求国有银行不仅要追求其预期收入最大
化,更要不断优化信贷结构以提高信贷资产的安全性,从而有利
于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但是,由于当前国有银行自我约束机制
较弱,往往有较强的放贷冲动和片面追求盈利性倾向,而其风险损
失仍最终由国家承担。在国有银行未根本转制之间,这种道德风
险难以避免。由于国家难以对国有银行提高信贷资产安全性的努
力程度进行考核,决定它无法根据国有银行所付出安全性努力的
大小进行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其完成安全性任务。因此政府必然要
对贷款利率进行控制,使金融机构无法通过任意的自行提高利率
的方式来片面追求期望异常损失由政府承担的高预期利润,从而
诱使国有银行兼顾信贷资产的盈利性和安全性。
2.国有银行通过信贷配给来优化信贷投放、降低信贷风险,
以最大限度地削弱信贷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影响。
在国有银行一一国有企业这一层次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中,国
有银行由于是对企业资金使用及风险收益水平的信息掌握不完全
的一方,是委托人,而企业是代理入。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信
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所难免,因此,银行必须
通过信贷配给的形式来决定贷款人的选择,从而优化信贷资产的
配置,降低信贷风险。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由银企间的资金供给
制关系向贷款硬约束下双方自愿选择的契约关系的转变。
不过,如第三章所指出,我国目前还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问题,并由此出现普遍的“惜贷”现象,因此,要建立银企问的
44
信贷配给关系,关键是要改善信息传递渠道,降低信贷项目的信
息搜寻成本和交易费用,从而减少信贷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从目前来看,其具体措施主要有:
(1).培养信息中间人或信息分配者,发展信息市场
当前银企之间的交易基本上还停留在面对面的直接交易层
次,信息中介人一一各种信用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
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且不规范,还没
有出现权威性的信息中介机构。要克服广泛的信息扭曲现象,当
前一是要整顿、规范已有的住处中介机构,增强其可信度;二是
要建立权威性的资信评级机构;三是要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
计和咨询服务功能,建立国有企业常年的会计报表制度。
(2I完善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公开企业的一些必要的财务信
息,以强化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
f3).进一步完善司法制度,提高司法机构解决贷款合同纠纷中
的效率,使贷款合同发生问题后能及时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曾康霖主编:《货币银行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
2. 赵海宽、郭田勇:《中国金融体制改革20年》,中州古籍出
版社,1998年版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三联书店, 1996年版
4. 王元主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
年版
5.李军:《中国货币政策的金融传导》,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6. 王健:《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

7。易宪容:《现代合约经济学导论》,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版
8.盛洪主编:《中国的过渡经济学》,三联书店, 1996年版
9. 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三联书
店, 1996年版
10.张杰:《中国国有金融体制变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
1 998年版
11.张杰:《中国金融成长的经济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年版
12.王廷科:《现代金融制度与中国金融转轨》中国经济出版
社,1997年版
13.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报告:《市场化改革整体进条件下的
中国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995年版
14.《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一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年中译本,P778一一P780
1 5. R.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三联书店,1980
46
年中译本
16. 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三联书店,1988
年中译本
17.D.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三联书店,
1991年中译本
l 8. 赫尔曼、穆尔多克、斯蒂格利兹:《金融约束:一个新的
分析框架》,《经济导刊》,1997.No.4
19.课题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跟踪研究》,吴晓灵主持,《改
革》,1997.No.5
20. 殷孟波等:《取消规模控制后的银行、企业及政府行为分
析》,《四川金融》,1998。No.2
21. 张杰:《中国金融改革的检讨与进一步改革的途径》,《经
济研究》,1995.No.5
22.樊纲:《灰市场理论》,《经济研究》t988。No.8
23. 王信:《政府、银行的信息与激励:金融约束政策评价》,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No.5
24. Stiglitz and 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 98 1.3
25.Bester.H:Screen verse rationing in credit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4
后记
本文从开题、写作、修改到最终定稿,无不凝聚着我的导
师~一张静琦副教授的心血。没有她的辛勤指导,很难想象本
文能够如期完成。不仅如此,在三年的研究生求学生涯中,张
静琦老师更在生活中如慈母般关怀我的成长,能有这样一位导
师是我的幸运。拳拳师恩,此生难忘,唯有在以后的工作和学
习中努力奋进,以不负她的悉心栽培。
此外,在本论文开题时,金融学院的陈野华、曹廷贵等老
师给予了大力指导,为论文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在论文写作过
程中,学友陈标金、粟建国、赵勇等给予了很多帮助和支持,
在与他们的共同探讨及争论中使我获益颇多,在此一并感谢。
时光如白驹过隙,来日自当更加努力。
古文威
2000年5月于光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