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1622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浙江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
的变化与趋向
姓名:纪云东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西方经济学
指导教师:赵伟
20031201
捅要
一个国家区域开放同时涉及到两个层次:一是对内开放或者称之为区际开
放;另--N是对外开放。我国区域开放主要是由政府来主导的,明显地带有片面
色彩:强调对外开放甚于对内开放,强调国际贸易甚于区际贸易。片面的区域开
放战略与政策促成了我国对外贸易、引进外资的迅速发展;同时导致了国内区际
开放进展缓慢,没有形成应有的地区分工,区际贸易受到抑制。相对于先行工业
化大国,我国这种高度发达的对外开放、对外贸易与封闭的区际关系、狭小的国
内区际贸易并存的现象显然是不合理的,这势必要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但
是,以加入WTO为契机,我国将掀起区际开放的热潮。本文运用了包括新制度
经济学、一体化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等理论和方法,探讨了我国区际开放的必
然性及其可能的路径,进而探讨区际开放后我国主要地区(主要以三大地带为研
究主体)的贸易模式——在此特指国内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的变化与
趋向。本文的逻辑主线是:第一章引言。第二章分别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
进程、西部大开发、对外开放和入世的冲击等四个角度论证了我国区际开放的必
然性,并讨论了区际开放的可能路径:第三章分别讨论了区际开放在宏观层面上
对我国总体的地区产业布局及在微观层面上对同一产业的地区分布的影响。认为
区际开放将导致各地区产业将依据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而发生积聚,缓解我国地区
间严重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促进地区分工。第四章实证地考察了我国三大地带
现存的比较优势,然后依据第三章的理论结论分别从供求两个角度讨论了我国地
区产业格局进而是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本文的结论是:一、入世后,我国对
外贸易要扩张。在外贸的扩张中,经济基础雄厚、外商投资集中的东部地区将处
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中西部地区收益相对要小得多。二、以入世为契机,我国区
际层面的开放逐步展开。伴随我国各地区之间贸易壁垒的削减,各产业将根据各
地区的比较优势发生积聚,地区之间原有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将有所缓解,地区
分工将越来越合理化,从而我国区际贸易将扩张。三、我国区际开放不可能在全
国范围内步调一致地展开,而是走局部地区一体化的路径。从而,在我国国内区
际贸易整体上(比如三大地带之间)扩张的同时,又将以局部地区(实现“区域
经济一体化”和发生了产业积聚的地区)之间贸易的扩张为主要表现形式。
关键词:入世区际开放区域经济格局贸易模式
Abstract
A country’s opening—up simultaneously includes two aspects.One is
inter—regional opening up,the other is international opening up.The
strategy of opening—up in our country has always been dominat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Meanwhile,it is obviously somewhat partial,that is,
it emphasizes internatio丌a1 opening up more than the inter~regional one.
emphasizes international trade more than inter—regional trade.Such
partial opening up strategy and pol icy induc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oreign capital absorbing.At the same time,it
results in the low level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opening up and
inter—regional specialization,therefore the inter—regional trade has
always been restrained.Comparing to the big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it is abnormal that the highly international opening up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oexists with blockaded relations of regions and restrained
inter—regional trade.It must de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es
However,with China’s WTO entrance,it wilI arouse a hot tide of
inter—regional opening up among the regions in our country.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inevitability and path of the inter—regional
opening up,therefore the change and tendency of the trade model among
the main regions,where the trade model particularly refers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regiona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using
the newer theories namely New Economic Geography,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the Integration Trade Theory.The structure goes below.The
first section is the foreword.The second discusses the inevitability and
path of the inter—regional opening up.The third discusses how the WTO’s
entrance and inter—regional opening up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ndustries in our country.It implies that industries will cluster
together some kind,and the phenomenon of similarity of industries among
the regions will be reduced.So the inter—regional trade will expand.The
fourth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 current advantages of the regions,the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former section,we diSCUSS the structure
of the industries of regions,and then the change and tendency of the
pattern of trade.
The results are below. First, after WTO’s entrance,the
international trade wilI expand.Second,with WTO’s entrance,the
inter—regional opening—up will start up.During this course,the trade
obstacle will be cut down,then the industries cluster together according
to the advantages among the different regions,and the phenomenon of
similarity of industries among the regions wiii be reduced.That is,the
inter—regional specification gets more reasonable,the inter—regional
trade therefore expands.Third,the inter—regional opening—up will not
go in step among the whole country,but start with regional integration.
So,whi le the inter—regional trade(for example,the trades among the
Three Belts)expands,the trade expansion among some parts(that is,the
regions actualizing regional integration or agglomeration)will be the
main form.
Key Words:WTO’s entrance Inter—regional Opening up Structure of
Regional Economies Modes of Trade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1引言
1.1研究的意义
相比于先行工业化大国,我国这种相对高度发达的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与封
闭的区际关系和狭小的区际贸易同时并存的现象显然是不合理的,这种格局势必
抑制内需、削弱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这种局面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分权化改
革的历史产物。然而,以我国加入WTO为契机,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的深化、对外开放的深入,这种局面赖以生存的体制背景已经在发生改变,
尤其是刚刚结束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把“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加快建设全
国统一市场”确定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种种迹象
表明我国区际层面的开放热潮即将掀起,我国现存的这种区域经济格局即将发生
革命性的变化。本文就试图在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国内外背景,即经济全球化、我
国加入V/TO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等背景下,从我国对外开放(对外贸易)和
国内区际开放(区际贸易)两个层面来讨论我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本文的讨论是适时的,因而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很多经济现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很难从
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找到现成的解释,因此,研究我国的经济本身就是对经济理论
的一个探索。
现实意义:不管是政府政策的制定、企业战略的规划还是个人投资决策的选
择都必须对现实经济的发展形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文旨在探讨区际开放后我
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就是对目前经济现状的一个认识,而且具有
一定的前瞻性。本文的研究视角及最后的结果可能对现实各个层次的经济主体来
说都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如果把我国区际开放看成是一个全国各个地区一体化的过程,那么,我们就
可以运用一体化的相关理论(主要是一体化贸易理论)来分析我们的问题。有关
一体化的贸易理论文献很多,比如,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一体化贸易理论已经比较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完善,其最新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一些发展。伯利斯(Bliss)
“”1994年将寡头理论与关税同盟理论联系起来,建立了贸易一体化的寡头模
型,分析了寡头条件下关税同盟的市场份额效应,价格效应和利润效应。其结论
认为,当一个市场中所有的卖者处于古诺一纳什均衡时,卖者所占市场份额与其
成本负相关:在寡头条件下,关税同盟的形成使得同盟外部的价格不变,而同盟
内部价格却下降;但是其利润效应则不能确定。刘易斯和罗默(Luis and Romer,
1992)采用内生增长模型来考察一体化的规模收益和经济长期增长率的问题。其
研究表明完全一体化之后的增长率明显高于一体化之前的增长率。易(vi,1996)
研究了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内生形成贸易集团的结构和福利效应。其研究结论是:
贸易集团的形成、扩张增加集团成员国的总福利,同时减少非成员国的福利;贸
易集团的形成和扩张对全球福利的影响是不确定的,除非有最大的贸易集团成
立,最大贸易集团的形成可以增加世界福利;对任何贸易集团来说,大贸易集团
中的成员的福利都大于小贸易集团的成员的福利;如果贸易集团合并成一个更大
的贸易集团,没有加入合并的外部国家的福利将恶化:如果一个国家从原来的贸
易集团退出,加入一个大小大于和等于原集团的贸易集团中,该国的福利将得到
改善。
有关我国一体化进程的研究文献也较多,杨格(Young,2000)采用地区产业
结构相似性来度量我国的市场一体化程度,其研究得出: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
国演化成一个由地方官员控制的、地方保护分割的国内市场体系,也就是说我国
并没有向一体化迈进。庞赛(Poncet,2003)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但徐新鹏等
(Xinpeng Xu,J.P.Voon,2003)利用卡斯特罗(Costello)1993年和斯多克曼
(Stockman)1988年的统计模型对我国区际一体化的进程进行了度量,研究表
明我国从1985年到1993年期间,我国经历的是一个反一体化的过程,而1994
年到1998年期间,我国经历的则是一个一体化的过程,而且一体化水平一直在
提高。
以上关于我国一体化进程是否在向前迈进的研究大多是从实证的角度来考
察的,他们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而且他们仅停留于此,他们没有把我国入世
(国际一体化)和区际开放(国内一体化)结合起来考虑,更没有就这两个层面
⋯1请参阅陈岩著,《国际一体化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4—44页。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一体化对我国贸易模式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既是鉴于前人研究的遗缺,也是出于现实需要的考虑,本文试图探讨我国入
世背景下我国区际开放的必然性及其路径,进而探讨我国入世及区际开放对我国
各地区贸易模式的影响。
1.3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是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本文从理
论上分析入世和区际开放对我国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然后,在实证考察我国各
地区比较优势之后,依据前文的理论结论来推测区际开放以后我国地区产业结构
的变化——其实就是我国地区分工格局的变化,最后得出我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
的变化与趋向。具体的理论工具用到了一体化经济学理论、新经济地理学和新制
度经济学。在讨论我国区际开放的必然性时,本文用到了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
架分析我国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体制的冲击。在讨论我国区际开放的路径时,本
文用到了一体化理论,得出我国区际开放将是以区域一体化为起点,最终形成全
国统一市场的结论。在探讨入世和区际开放对我国地区产业结构布局问题时,同
时用到了新经济地理学和一体化理论,之所以用这两个理论首先是因为新经济地
理学框架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纳入了运输成本、规模经济等因素,从而
使得该理论更符合现实条件、更具解释力;其次是因为我国入世和区际开放本身
就是一个一体化(同时涉及国际一体化和国内一体化)的过程。
1.4论文结构
论文共分五章。本章引言为第一章。第二章分别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
进程、西部大开发、对外开放和入世的冲击等四个角度论证了我国区际开放的必
然性,并讨论了区际开放的路径。第三章分别讨论了入世和区际开放在宏观层面
上对我国总体的地区产业布局及微观层面上对同一产业地区分布的影响,认为入
世和区际开放将导致我国产业在各个地区之间(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发生积聚,
并同时缓解我国地区问严重的产业结构趋同,促进地区分工。第四章考察了我国
三大地带现存的比较优势,然后依据第三章的理论结论讨论了我国地区产业格局
进而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2入世之后我国区际开放的必然性及其路径
如果把一个国家的区域开放划分为国内区际开放和对外开放两个层面的话,
那么纵观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区域开放路径,我们发现至少有两种模式(赵伟,
2001a):一是不列颠模式即先国内地区间的开放后对外开放;二是美利坚模式即
先对外开放后对内开放。同时,赵伟指出,一般的市场经济国家其早期的区域开
放肇始于两个条件:明晰的私有产权和繁荣的地区内贸易。显然,我国开放之初
不具备这两个条件,我国走的是两个层次同时开放的道路。只是我国对外开放严
格受制于中央政府的开放战略,区际开放则更多地受地方政府的掌控。而且,“无
论是中央政府的开放战略还是区域政府的开放战略,在1990年代中后期之前,都
明显地带有某种片面性色彩:强调对外开放甚于对内开放,强调国际贸易(主要
是出口贸易)甚于区际贸易,强调利用外资甚于利用内资。片面的区域开放战略
与政策促成的结果是双重的:一重是促成了中国对外贸易、引进外资的迅速发展,
在短期内将一种半封闭的经济推人开放经济的快车道上,使中国外贸依存度、外
资依存度迅速提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迅速确定:另一重则是国内区际开
放进展缓慢,区际贸易没有导致应有的区域专业化分工。”8“
我国这种片面的区域开放格局有其产生的靠4度背景,即传统的计划经济体
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和个人没有独立的经济决策权力,而政府垄断了几
乎所有的经济干预权力,这种人为主观的干预导致了现在这种扭曲的区域开放格
局。但是,以我国加入WTO为契机,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对外开放的深
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这种片面的区域开放格局将得到扭转,因而,
赵伟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掀起一股区际开放的热潮。本章首先也从这四个角
度柬陈述我国区际开放的必然性,然后探讨一下我国区际开放的路径。
2.1区际开放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必然
正如前面所说,我国现存这种扭曲的区域开放格局形成的体制背景是传统的
计划经济体制,那么要探讨我国区域开放格局的变化首先需要从我国传统计划经
济体制的形成、弊端及其整个改革历程开始说起。
I吲赵伟,《区域开放:中国的独特模式及其未来发展趋向》,浙江学刊,2001年(2),第77页。
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土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探讨我国经济体制及其改革的时间路径的文献很多,他们的分析角度也各不
相同。一般的文献都是试图找到一个普遍性的理论,同时解释中国、东欧及前苏
联的改革,而事实上总是顾此失彼。本文并不想对前苏联和东欧的改革做什么讨
论,而只是为了寻求我国自己的经济改革逻辑。在众多的文献中,林毅夫等在其
著作《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林毅夫等,1994)中“从发展经济
学的角度研究了中国经济改革战略的合理性和中国改革经验的意义。他们从经济
结构入手,选择资源禀赋(它决定一个理想的经济结构)与发展战略(它决定实
际的经济结构)在传统体制下的冲突这个角度理解和解释改革(即缓解这个冲突)
的方式与改革的路径”,林毅夫等“指出了中国改革的增量主义特征对于解释
中国改革绩效的重要性,而且提供了在逻辑上更为简单和优美的理论”,“他们的
理论提供了依靠增量来调整原有结构存量这一改革方式的内在逻辑”8“。这个
逻辑可以用一个图形来概括:
内生的经济体恻缀辩后果
l渊篙卜扭曲的宏疆环境低舸障礁H糊H~献刮
低i亡宰政策
低投入晶价格政麓
襄瑟妒} 低工资宰政策
l霉复醚轳广]劳删励不足慷生活必需晶价格政繁
图2.1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及其后果8 4
林毅夫等认为中国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起点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即
“赶超战略”。这个战略的选择是由当时即建国初国内外形势的决定的。然而,
重工业的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巨大、大量设备需要进口。“重工业这种资本密
集的特征与当时我国的资源禀赋即劳动力丰裕、资本稀缺的状况是相矛盾的,因
此不可能凭借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来推动重工业优先发展,需要由政府出面,人为
耻剐张军著,《“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1978-1992)),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第16,17页。
【州林毅夫、蔡防、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m版社1994年
版,第51页。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压低利率、汇率、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工资和生活必需品价格,以便降低重工业
发展的成本。在这样的扭曲要素和产品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使得我国生产资料和
生活资料严重供不应求,出现了短缺经济。为了实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就必须
由政府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渠道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重工业部门,从而继扭曲的
宏观政策环境之后,在逻辑上便导致了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而为了控
制企业剩余的使用和在农村进行统购统销的需要,又分别实行了工业中的国有化
和农业的人民公社化,形成与宏观政策环境和资源配置制度相配套的微观经营机
制。可见,一经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扭曲的宏观政
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景制度和没有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便相继形
成,这种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是内生的,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8”
正如上图所示,他们把传统经济体制给中国经济增长造成的矛盾归结为两
个:一是经济结构扭曲造成的产业比例失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扩大,城市化水
平低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二是激励机制不足造成经济效率低下,表现为资
源配置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和劳动激励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使生产水平处
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内,增长速度受至0抑制。
传统经济体制缺乏效率的问题早在上世纪60就被察觉了,但真正具有实质
性的改革则始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尽管我国的改革并没有一个事先设
计好的所谓‘一揽子的改革方案’,但是,每次出台的改革措施及其改革强度是
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社会的承受能力确定的,具有‘摸着石头过河’
的基本逻辑,即改革从微观经营机制方面开始,逐步深入到资源配置制度和宏观
政策环境方面,进而为继续解决微观经营机制问题创造条件。
林毅夫等把我国的改革大体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底到
1984年lO月)的重点是改革微观经营机制。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建立经济激励机
制诱发劳动者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提高生长率。具体做法是:在农村,全面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中心,进行综台和专项改革
试点,在改革经营机制上做了一系列文章。第二阶段(1984年10月到1991年
底)的重点是改革资源配置制度。微观经营机制的改革,一方面使企业有了经营
自主权,在此基础上新生出计划外的资源配置体系,另一方面高度集中的资源计
”J同[注4】,第3--4负
6
浙江人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划配置制度对初具活力的微观经营机制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为了解决它们之
间的冲突,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改革深化到资源配置制度方面。在这一阶段,
资源配置制度的改革在物资、外汇、金融等各个领域全面展开并取得了实质性进
展。第三阶段(1992年以来)的重点是改革宏观政策环境。在以压低利率、汇
率、紧缺物资和产品价格为主要内容的宏观政策环境依然如故的情形下放松微观
经营机制和资源配置制度,固然给企业带来了活力,但同时也造成宏观经济运行
的极大混乱。为了解决微观经营机制、资源配置制度和宏观政策环境的冲突,改
革又深化到宏观政策环境方面。宏观政策环境的改革就是要打破地区壁垒,打破
行业垄断,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其实,这个宏观层面的改革本身就是一个区际
开放的过程。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既然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根源是重工业优先发
展战略,即“赶超战略”,那么正如林毅夫等指出的,对传统经济体制改革的关
键是发展战略的转变,即从建国初的“赶超战略”转向为“比较优势战略”。比
较优势战略与赶超战略核心的差异就是不同的宏观政策环境。“赶超战略”需要
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人为干预。这种干预的结果形成了一套扭曲产品和要素的相对
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而比较优势战略是开放的战略,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战
略。它所要求的宏观政策环境是充分竞争的市场体系。林毅夫等认为我国的改革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发展战略转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经济改革或经济调整的对象
就是宏观政策环境的改革。同时认为,以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为目标的经济改革的
核心,就是国内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开放,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和贸易的自
由化。而这本身就是朝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从而,就像计划经济体制有其逻
辑起点——赶超战略一样,他们也找到了市场经济体制的逻辑起点——比较优势
战略。
由赶超战略向比较优势战略转变的逻辑结果必然导致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
制的转变。而市场体制的建立,务必打破原来的地区封闭格局,完善价格体系、
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及商品市场,最后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刚刚
结束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
题的决定》就把“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和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
现代市场体系”确定为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主要任务。区际开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放是我国下一步改革水到渠成的产物。这就为本文所要讨论的主题——区际开放
的必然性找到了体制基础。
2.2区际开放是对外开放进程的必然连续
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的沿海发展战略是整个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
组成部分(刘国光,1988),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其实就是把沿海地区作为“比较
优势战略”实施的突破口。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对外开放要求我国遵循比较优势
规律,按照自身的要素禀赋来进行生产,这反过来就是要求我国从传统的“赶超
战略”向“比较优势战略”转变。因此,改革与开放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它们
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改革为进一步的开放扫除制度障碍: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
体制改革提供外部力量,诱致我国制度变迁,从而深化和加速我国的改革。
一、从知识和制度引进角度来看,国外完善的市场制度安排为我国的经济体
制改革提供现成的模板,这显然会加速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早在上个
世纪70年代末,在分析制度创新的发明时滞的成因时,戴维斯(Davis.L.E.)
和诺斯(NORTH.D.C)指出“以完整的形式被借用或以修『F了的形式运作于其他
行业或经济中的相似安排数目愈多,时滞就愈短”“⋯。拉坦(Ruttan.V.W.)在
其经典论文“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一文中提出,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会使制度
供给曲线右移。这些发现为开放与制度转型的联系提供了另一个新的纽带。
二、从制度创新主体(外资企业)的引入来看,新的制度创新主体将推动我
国向市场体制的变迁。首先,正如有的学者(赵伟,2001b)指出,外资企业的
引入对其他非国有企业制度变革产生两个正效应:即“示范效应”和“开路机效
应”。示范效应是指,外资企业的制度模式将成为其他非国有企业效仿的对象,
而开路机效应则是指,由于外商在与中国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谈判中处于较有利的
地位,因而会拓展非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8 73其次,新的制度创新主体
改变制度变革的力量对比。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将改变原来的利益分配方格局,
从而会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既得利益集团是传统体制的受益者,而以外资
企业为代表的新的制度创新主体则是市场体制的倡导者。外资企业的进入将打破
咩“L E.戴维斯、D.C.诺斯,《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见陈昕编,《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J:海:E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18页。
班71赵伟,《区际开放:左右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因素》,《经济学家》2001(5),第45—50页。
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了原来均势,促进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朝着市场经济体制演进。第三,新的制度创
新主体改变区域内市场的竞争格局。区域外经济主体的进入一方面会使市场中的
竞争主体增加和市场进入壁垒的降低,另一方面,因产品相互替代性和差异性的
增加而有利于打破市场的垄断状态。
对外开放从制度层次上促进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无疑是深刻的,而且我国已
经形成沿海、沿江、沿边、沿线、和内陆省会城市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因此
对外开放对我国地区封闭主义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可以说我国区际开放是对外开
放的必然连续。
2.3区际开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必然需要
在传统经济体制下,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我国政府人为地压低原材料和初
级品的价格,抬高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这使得自然资源丰富而制造业落后的中西
部地区长期以来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我国分权化改革之
后,各地区经济利益独立化,经济管理职能也得到强化,为了自身利益,中西部
地区政府限制本地资源的流出,在本地发展加工业,为了避开与东部沿海地区的
竞争,西部地区设置地区壁垒来保护本地的产业发展。然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
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西部地区在我国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利地位:一
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土地、矿产和旅游资源等优势可以
得到充分的发挥,西部地区有能力大力发展自身特色产业,增加自身的供给能力,
这就需要广阔的市场来销售自己的产品:另一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其有效需求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这客观上也需要西部
地区加大与全国其它地区要素和商品的交换。从而,区际开放是西部地区经济发
展的内在需要。
2.4区际开放的外部力量:入世的冲击
为了兑现WTO所要求的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和市场准入等承诺,我国
必须对目前的许多制度(如审批制度、关税制度以及行政管理体制等)进行必要
的改革。这些直接的变革又会通过扩散作用和反馈作用对中国的制度进一步变迁
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加速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进程。正如诺思所说,既有方
浙江_=^:=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r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向(在此体现为对传统经济经济体制的路径依赖)的扭转,往往要借助于外部效
应,引入外生变量或依靠政权。布罗代尔(2002)在对中世纪晚期、近代初期欧洲
民族国家全国性市场形成历史详细考察之后得出结论:对外贸易的繁荣通常是统
一的民族市场最终诞生的前奏。他写道,从地区市场发展到全国市场,把几个范
围不广,几乎独立而且往往颇具个性的经济区联为一体,不是自发完成的。统一
的全国市场既是在政治意志的强制下,也是在资本主义商业扩张尤其是在远程对
外贸易的强制下,才得以形成的。卢现祥分析了加入WTO后我国制度变迁的新趋
势,认为履行WTO承诺将使我国渐进式改革方式终结。加入WTO有利于克服制度
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和打破传统体制下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对我国市场化改革
的阻挠,冲击我国特有的关系经济,消除我国与市场体制国家的差异,极大地推
动我国的市场化进程(卢现祥,2002)。加入WTO是我国区际开放的加速器。
从以上四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入世不仅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
而且入世还冲击我国现有地区壁垒森严的状况,带动我国国内区际层面的开放。
2。5区际开放的路径:区域经济一体化
我们已经讨论了我国区际开放的必然性,然而我国地域广阔,地区差异悬殊,
而且各地区各自为政,因此试图自上而下、步调一致的实现所有地区之间的开放
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尽管我国区际开放有其必然性,但同时也受一些因素的
制约。在这两股力量的夹逼之下,我国区际开放将表现为部分条件成熟的地区先
行的道路,即我国区际开放将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开始,逐步迈向全国
一体化。
(一)我国区际开放的制约因素
首先是体制刚性。我国分权化改革之后,各个地区的经济利益独立化,这种
利益格局到现在也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因此,区际开放究竟以何种形式开放、开
放到何种程度都是各个地区根据区际开放所能带来的利益多少而定的。我国地区
差异悬殊的现状决定了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的开放进程必然是参差不齐的。我国区
际开放只有从局部地区之间开始慢慢突破。
其次是运输成本。我国地域广阔,即使地区之间的贸易壁垒完全消除之后,
运输成本在我国区际经济联系中的负面作用还是非常巨大的。以克鲁格曼为代表
10
浙江大学硕十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开创的新经济地理学就非常强调经济发展中地理因素的重要性。克鲁格曼指出传
统理论对空间的忽略是令人惊讶的,至少对外行来说,“经济地理”确实是真实
世界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克鲁格曼,1991)。他说,必须承认空间确实很重要,
应该努力将地理带回经济分析。也就是说,地理因素影响着两个地区的经济联系。
第三是替代品的存在。不管是生产要素还是最终产品,一般来说都存在近似
的替代品,尤其随着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的发展,核能的开发和人工合成材料能
弥补东都沿海地区自然资源贫乏的不足。再者,现代经济已经从最初的要素驱动
型经济转变为投资驱动型经济,并继续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迈进。要素在经济发展
中的作用日益弱化,因此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在相对
下降,而经济基础较好、劳动力素质高、资本密集、区域创新能力高的东部地区
对中西部地区资源的依赖性在降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两个地区之间的一
体化。
最后是地区差异。我国地区之间的差异表现是多方面的,比如GDP、劳动
力素质、区域工业竞争力、区域创新能力及区域市场化进程等等都存在巨大的差
异。在此,我们只以我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差异为例说明我国地区间的差异(其
它方面第四章有详细说明),吴玉鸣2003年通过构建工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
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工业竞争力进行因子分析评估。评
估结果如表2.1所示:
表2.1我国区域工业竞争力分布格局
省份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天津北京河北辽宁福建湖北
竞争力0.996 0.848 0.658 0.593 0.525 0.508 0.473 0.279 0.275 O.248 0.139
省份河南湖南云南黑龙江安徽广西四川山西内蒙古吉林
竞争力O.128 0.115 0.044 0.034 -o.012 -0.063 —0.097 .0.184 -0.206 .O.210
省份重庆新疆海南甘肃江西陕西贵州宁夏青海西藏
竞争力-0,262 .0.349 .0.364 -o.418 .0.423 .0.492 .0.498 -0.550 .0.734 -1.160
资料来源:吴玉鸣:《中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因子分析及非均衡差异研究》。《华东师范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第113—119页。
从表2.1可以看出,我国省际之间工业竞争力差异相当大,东部地区(除了
广西和海南)都排在了前面,而中西部地区都排在了后面,整个分布格局呈现出
浙江人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从东向西递减的状态。在地区之间差异如此悬殊的条件下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显
然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是非常不利的。我国各个省区又是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
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势必要阻碍这一进程。
(二)我国区际开放的路径
综合我国区际开放的必然性及其制约条件,我们可以得出,我国区际开放势
必要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这些区域必须具有一下特征:
第一,交通运输便利。运输是经济联系的前提条件,一体化必然发生在地理
位置相邻或者有交通枢纽彼此相连的地区之间。
第二,经济状况相近。只有经济状况相近的省份之间实现一体化时,才不至
于厚此薄彼,利益分配不均。因为收入差异过大将导致消费结构的分化(萧灼基
等2003年的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个势头),而消费结构的分化又将导致地区产业结
构的分化,比如高新产业向东部地区积聚,而传统产业向中西部积聚,已有文献
(齐建国、刘青、刘戈平,2003)证明我国地区产业也呈现出了一种积聚趋势。
产业积聚是现代产业分工深化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企业间相互依赖关系,那么显
然,发生产业积聚的地区适合走一体化。而且随着产业分工的细化,产业分工的
链条的拉长,同时分工链条所涉及的产业部门越来越多,熬个产业群落成为一个
巨大的系统,这个系统的运作一旦突破省界的束缚,就要求不同省份之间实现分
工合作,一体化的区域范围将逐渐扩大。此外,随着我国入世,关税水平大幅度
降低、原来垄断性的行业的开放,国内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这种来自
外部的冲击要求他们必须打破地区分割,走“一体化”的道路。但由于我国地区
差异悬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难以实现“一体化”,因此发展水平相近的
地区可以实现“一体化”,从而可以推出我国区际开放将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
径。
(三)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这是从理论上对我国区际开放路径的探讨。其实,我国局部地区的一体化已
经初显端倪,其中“珠三角”、“长三角”及渤海湾三大经济圈的形成就是区际开
放的典型例子。
“珠三角”已经从传统意义上概念突破为“大珠三角”。“大珠三角”从原
来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7个城市基础上把香港和澳门也
1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N/X 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涵盖其中。
由于天然的人脉、地缘优势,改革开放初期,粤港澳经济联系就十分紧密,
形成以“三来一补”企业为主的“前店后厂”生产模式。今年8月第6次粤港联
席会议在香港召开,粤港两地达成“粤主制造、港主服务”的共识,“前店后厂”
被赋予新的含义。
2003年6月29 F1在香港正式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
的安排》(CEPA)。在CEPA框架下,粤港两地交流日益频繁,既包括经贸合作,
也包括民间的活动交流。个人游港澳的实现、港珠澳大桥的兴建,一个个具体政
策措施的落实,体现了粤港澳三地关系越来越紧密,经济走向一体化的趋势越来
越明显。我国加入WTO,国门敞开,香港中转站地位也不如从前,香港商政两界
关于依托珠三角、加强与珠三角融合的呼声日益高涨,香港出台的《珠江三角洲
2022年规划》显示了香港立足珠三角,争做亚洲中心的战略计划。珠三角各城
市共同拥戴香港,以香港为中心,构建港穗深澳复合型国际都会区,建设港穗深
高新技术走廊和大珠三角产业生态圈。前不久董建华表示,随着粤港两地合作的
不断深化,可以预见,一个功能齐全、分工明确和高度开放的大珠三角经济区,
将出现在华南地区。
民主建港联盟透过分析欧盟一体化及长三角的成功经验,再结合“港珠”的
情况,向政府提出建议以促进两地的发展。建议“港珠”合作必须以政府为主导,
同时考虑到将来的合作应包含澳门,应建立由香港、澳门及广东省政府三方首长
参加的高层联席会议及建立由港澳及珠三角主要城市市长参加的协作会议。不
过,与欧盟经济共同体及长三角不同的是,香港与珠三角是“一国两制”下的两
个地区,“一国两制”规定了港澳经济独立,也由此决定了区域经济整合的有限
性。而且,也由于“一国两制”的关系,粤官方至今仍缺乏与香港进行经济整合
的自主权。因此,民主建港联盟建议中央政府应如同在抗击非典一样对广东“松
绑”,让广东有主动与港澳就经济合作与一体化谈判合作的权力。民主建港联盟
还希望在十五至二十年内建立一个由粤港澳三方政府组成的“大珠三角经济一体
化委员会”,专责政策协调及跨境投资合作事项,包括设立三方出资建立旨在支
持经济一体化的大珠三角投资银行。长远还应考虑设立欧盟式的一体化委员会和
法律仲裁机构。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长三角”走在前头。长三角发展经济一体化时,
政府有三个层面的协作机制,包括“江浙沪省(市)长座谈会”、“经济协调会”和
“协作办主任会议”,由政策的制订至具体措施落实,均由政府高层协调统领。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标志有两个:一是有形方面,主要表现为跨行政区划的基础
设施建设、环境治理保护等公共产品的提供上的统筹规划、相互衔接、联合行动,
以构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基本骨架和支撑体系。例如,沿海港口的功能定位和布
局优化、现代物流设施网络体系和信息体系的建设、高速公路和城际快速轨道交
通系统的规划衔接、西气东输和东海油气开发利用区域管网的建设等所进行的区
域联合建设和一体化开发。二是无形方面,主要体现在制度安排和机制建设上。
例如,三省市党政主要领导会晤机制以及专项议事制度的确立、跨省市行政管理
体制的探索、区域信用制度的建设、有关利用外资等经济政策的协调,都已经纳
入了一体化的视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模式。
在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示范下,渤海湾经济区也已经开始启动了。2003年8
月,河北省利用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赠款60万美元起动了“环京津环渤海区
域特色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北京在新的政府工作中,多次表示要突出“京
津冀”联合经济圈的概念;为加大对内开放的力度,北京市已制定了《北京市关
于扩大对内开放促进首都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包括简化设立驻京机构的程序;
扩大设立驻京办事机构范围;对驻京机构在购买办公用房、车辆进京方面给予优
惠以及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建立驻京机构信息网站,及时发布北京市社会、经济、
文化信息,披露经济协作动态,定期介绍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投资环境建设及
重大活动等相关情况。而天津市市长戴相龙也提出“靠近”北京、促进京津地区
一体化的具体建设项目。环渤海经济圈内城市的联合起飞已初显端倪。
此外,还有湖南长、株、潭三市的一体化,成渝双核心城市的发展,陕西关
中地区,广西南(宁)、北(海)、钦(州)、防(城)四市组成的大南宁地区、
黄河中上游城市群,“呼(呼和浩特)包(包头)银(银川)——集(集宁)通
(通辽)线经济带”、“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南贵昆
经济区”等等,都呈现出一体化趋势。
(四)我国区域一体化的趋向
易(Yi,1996)研究了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内生形成贸易集团的结构和福利
1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效应。其研究结论是:贸易集团的形成、扩张增加集团成员国的总福利,同时减
少非成员国的福利;贸易集团的形成和扩张对全球福利的影响是不确定的,除非
有最大的贸易集团成立,最大贸易集团的形成可以增加世界福利;对任何贸易集
团来说,大贸易集团中的成员的福利都大于小贸易集团的成员的福利;如果贸易
集团合并成一个更大的贸易集团,没有加入合并的外部国家的福利将恶化;如果
一个国家从原来的贸易集团退出,加入一个大小大于和等于原集团的贸易集团
中,该国的福利将得到改善。
那么,我们可以推断,类似“大珠三角”、长三角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一体
化将给各自的周边地区产生一股巨大的磁场,吸引周边地区的加入,一体化的规
模将逐步扩张;而且小贸易集团将被大贸易集团吞并,最终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
因此,本文认为在入世背景之下,我国将掀起全国范围内区际开放的同时,
由于运输成本和地区差异的制约,我国区际开放的格局也将呈现出地区之问开放
进程的差异化,即我国区际开放将走“区域经济一体化”之路。
3入世及区际开放对我国地区产业布局的影响:理论分析
本文的目的是展望我国入世和区际开放之后,我国主要地区的贸易模式的变
化(这里的贸易模式特指我国国内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比重关系)。贸易模式的
变化显然决定于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及需求结构的变化,所以,在讨论贸易模式
变化之前,我们需要探讨一下入世和区际开放对我国地区产业结构及需求结构的
影响。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格局与我国各个时期区域发展战略密切相
关。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带有政府主观意志的影子,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各
地区要素禀赋状况,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正如卢现祥1997年指出我国区域
经济发展存在四大问题:一是我国地区差距不断扩大;二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
的产业结构趋同化:三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四是地方经济发
展政策与中央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矛盾。
的确,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地理、历史、文化及长期以来政府政策的影响,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采取的由沿海逐步向内地梯度推进的发展战略,使得东西部
地区差异扩大化。同时,由于分权化改革,地方政府的利益独立化,其经济管理
的职能的加强,各地区长期以来都是各自为政,自己发展自己的经济,地区之间
相互孤立,地区壁垒森严。法国经济学家庞赛(Poncet,2003)的研究表明,1997
年中国国内省际间贸易商品平均关税为46%,比10年前提高了整整11个百分点。
它相当于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贸易关税,并且超过了同期欧盟成员之间的关税。
同时,她还指出,在1987年,中国消费者购买各自所属省份自制产品的数量是
他省产品的lO倍,但到了1997年却达到了2l倍。森严的地区壁垒是各地区为
了发展价高利大的加工业而设立的,地区壁垒更加重了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
程度。不管庞赛的数据是不是切实地反映了我国的现实,但至少说明了我国地区
壁垒森严、产业结构趋同的确是不可小视的问题。
本章将从理论上探讨入世和区际开放即地区之间壁垒撤除对我国地区产业
结构、进而对我国贸易模式的影响。直观地,地区壁垒撤除后,这种扭曲的区域
经济格局将有所缓解,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布局必然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状况进行
一定的调整,即各地区各产业将发生一定程度的扩张或收缩;而伴随我国入世,
1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男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各地区面对的国外市场更为广阔,同时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因而,某产业处于
比较优势的地区其优势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而处于比较劣势的地区其处境将更
为艰难。入世势必要放大这种扩张或收缩的趋势。这一调整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
内容,一是宏观层面上各个产业在地区间的调整;二是微观层面上同一产业在不
同地区问的调整。本章对这两个调整过程只作理论上的分析,下一章将对我国区
域经济格局作具体的实证考察,并根据本章的理论结论对我国入世和区际开放以
后我国区域经济格局进行预测,然后在这个预测的基础上讨论我国各地区贸易模
式的变化及其趋向。
3.1入世及区际开放对我国各地区总体产业分布的影响
建国初我国迫于国际形势,也出于平衡发展的考虑,实行了产业战略西移,
尤其是“大跃进”时期,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布局;另一方面,
随我国分权化改革,各个省份经济利益独立化,经济干预权力增强,为了维护各
自的利益,地区间设置了森严的贸易壁垒,结果形成了以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
地区分工不合理等为特征的、扭曲的区域经济布局。本节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入世
和区际开放后我国宏观层次上各地区产业的调整方向。
我国各个地区是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我国入世及区际开放其实就是一个一
体化的过程(包括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的一体化)。因此,有关欧盟一体化对欧
盟成员国之间或成员国内部产业分布格局的影响的研究显然对我们具有一定的
启示意义。
Paul Krugman和Anthony J.Venablesl996年对欧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表明:
经济一体化导致产业积聚,而且积聚将损害产业迁出地区的福利,拉大地区之间
的收入差异。国家或地区之间贸易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产业积聚发生的可能性
的大小,高的贸易成本能阻止产业积聚,相反,贸易成本的下降将促使产业积聚
的发生。他们通过对比欧盟与美国的产业积聚状况来例证贸易壁垒对产业积聚的
相关关系。他们指出,尽管欧盟一体化进程在不断加深,但相对美国来说,其成
员国之间的壁垒还是比较高,存在比如关税、语言、文化、劳动缺乏流动性及国
界等等障碍,从而美国国内产业积聚的程度就比欧盟要高。对比情况如表3—1
所示:
1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表3.1同一产业劳动就业份额(%)
美国(1990) 欧洲(1989)
东北部中西部南部西部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
钢铁13.4 51.8 24.5 10.4 18.9 20.2 18.7 15.8
汽车7.9 65.6 23.4 7.O 25.3 34.7 9.5 13.O
纺织14.2 3.2 79.6 3.9 15.8 13.2 17.4 18.6
资料来源:OECD employment statistics。引自Paul.Krugman,Anthony J.Yenables,
“Integration,specialization,andadjustment”,EuropeanEconomic Review 40(1996)
P.960。
Ottaviano and Puga 1998年的研究也认为,在欧盟内部一体化的进程中,
面I际善一个最严峻的问题就是,中心地区在不断地吸纳现代工业部门,而外围地
区则仅仅保留传统的和地方经济。1996年(First Report on Economic and Social
Cohesion))(第24页)指出,欧盟的人均收入差异是美国的两倍,经济活动明显
地积聚于那些城市化最发达的地区。人口密度超过500人每平方公里的地区,只
占欧盟面积的4%,却集中了一半以上的人口。这意味着欧盟总的财富的三分之
二到四分之三在创造于城市地区。随着欧盟内部一体化进程的加深,地区收入差
异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不断拉大已经成了人们公认的事实(Armstrong and
Vickerman,1995;Neven and Goyette,1995;Magrini,1999)。Amitil998年考
察了1968年到1990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时也发现,不仅在欧盟多数成员国内部
存在经济活动空间积聚增强的趋势,而且在整个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绝大多数部
门也在不断积聚。
Philippe Monfort and Rosella Nicolini 2000年就同时考虑到国际一体
化与区域一体化对经济活动地区积聚的影响,认为不同的国际贸易成本下有不同
的均衡状态,国际一体化也增强一个国家内产业积聚的趋势。尽管Puga强调欧
盟一体化不太可能形成像美国那样的高积聚状态(因为相对较低的要素流动性),
但是,他也认为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差异不仅存在而且有增强的趋势。
产业发生积聚的根本动力是规模经济,而规模经济产生于产品与要素的运输
成本的节约、技术扩散和相对集中的大规模市场需求等等。在规模经济的驱使下,
如果给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它比另一个国家或地区有更大规模的制造业和更多的
浙江大学碳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工人,那么前一国家的厂商就可以得到低运输成本的中间投入品,接近相对集中
的劳动力市场和消费者,可以享受到周围企业的技术外溢,而且,厂商越集中越
容易形成专业化分工,总之,它们可以更充分地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但是,
随着厂商的驻进,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这反过来压低“中心”地区的产品价格,
抬高中间投入品的价格,不利于产业积聚。这两个力量的对比决定了产业积聚的
程度。而影响这两个力量对比的变量就是贸易成本(包括所有阻碍贸易的因素,
比如地区壁垒、运输成本等等)。因为高的贸易成本阻碍了“中心”地区的产品
流向“外围”,抑制了“中心”地区厂商获得规模经济,助长了竞争效应。当贸
易成本降低以后,“外围”便失去了保护屏障,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中心”地区
的产品则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涌入“外围”地区,消除了“中心”地区的竞争效应,
从而积聚趋势得到加强。同样,国际一体化可以增加“中心”地区的对外贸易,
使得“中心”地区所面对的市场空间增大,更有利于获得规模经济,消除其所面
临的竞争效应。当然,“外围”地区所面临的市场空间也增大了,只是它始终处
于劣势,国际一体化之后它受到的竞争更为激烈,其处境反而变得更严峻。国际
一体化在此起到了放大的作用,既放大了“中心”地区的比较优势,也放大了“外
围”地区的比较劣势。因此,积聚的趋势更为显著。
随着产业的不断积聚,积聚地区的收入水平要上升,而产业迁出地的收入要
下降,从而会引起我国地区差异的进一步拉大。总而言之,我国入世和国内区际
开放将导致我国产业积聚现象的发生,并拉大我国地区差异。
3.2入世及区际开放对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
上面我们只是讨论了宏观层面上入世及区际开放对产业地区间分布的影响,
至于微观层面入世及区际开放的影响即入世及区际开放对同一产业结构的影响
还没有讨论。接下来我们就探讨一下入世及区际开放对我国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
的影响。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地抑制了我国的区际贸易,已有文献指出(谷克鉴、
吴宏,2003)“在短期均衡条件来看,在中央计划经济和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
地区间经济结构雷同,要求借助对外部门提供海外市场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短期均
衡条件。”我国地区之间产业结构趋同是我国产生外向型贸易转移的一个重要原
1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因。而本文的目的就是探讨入世和区际开放后我国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因此,
我们有必要先探讨入世及区际开放对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
3.2.1我国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及其研究现状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是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一个明显特征。如韩保江1997年
的计算结果所示:
表3.2工业产品的地区分布和趋同度
产品种类昵绒缝纫机自行车手表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纱布
地区分布30 22 24 25 24 24 27 29
趋同度% lOO 73 80 83 80 80 90 97
产品种类钢材玻璃纯碱水泥化肥塑料机床汽车
地区分布29 28 25 30 29 28 28 26
趋同度% 97 93 83 100 97 93 93 87
注;地区分布是指省、市、区的个数;趋同度是指产品分布的省、市、区数占全国省、
市、区(不含台湾)的比重。
资料来源:韩保江:“产业结构‘趋同症’及其根治”.《中国国情园力》,1997年第
i期。
1990年代以来,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不仅未有解决,反而有所加剧。
在各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中,“支柱产业”雷同严重。“九五”期间,30个省
(市、自治区)中,把电子工业列为支柱产业的有24个,把汽车工业列为支柱
产业的有22个,把机械、化IPU为支柱产业的有16个,把冶金列为支柱产业的
有14个。我国中部和东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3.4%,西部和东部工业结构的
相似率为93.5%,西部和中部相似率为97.9%。此外,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
选取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四川和陕西6省市作样本进行的研究表明:1987
—1991年以来,省际之间的消费品流入流出比重呈下降趋势;除陕西省外,其
余5省市的外省依存度,1991年比1990年都有所降低,6省市的平均依存度从
25.1%下降为22.3%。““
国内相关的文献对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形成原因已经做过很多的解释,周耀
东(1998)对此做了一个观点综述,他把前人的观点归结为“体制说”与“非体
制说”。“体制说”认为体制弊端是产生趋同现象的主要的内在根源,表现为:地
m9】数据来源:http://www.ccgov.org.cn/zazhi/2002-5/25.him。
2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方政府干预、价格体系不合理、资产存量配置刚性。“非体制说”认为人1:3规模、
分布的影响,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和运输条件滞后也是造成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因
素。这些观点都是以理性角度来寻找趋同的根源,也有些学者从政府行为目标非
理性角度来考察,认为非理性行为主要源于地方政府部门的“政绩意识”,而非
利益最大化。政绩追求与观念束缚、区域攀比和政府考核机制存在密切的关联,
加剧了地方政府部门的产业选择短期化行为。苏明吾(2001)认为我国产业结构
调整中出现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和低度化,其根本原因是地区利益障碍诱发的政
府间博弈行为造成的。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彻底,制度变迁过程中均衡没有真正
实现又是使地区利益成为结构调整中障碍的终极原因。
尽管人们对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讨论得很多,但是,这里还有一些问题需
要我们讨论。问题一:具有什么样特征的产业才可能形成地区趋同?问题二:具
有什么样特征的两地区才能产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三:能不能找到一个更具解
释力的模型框架来综合这些因素呢?因此,我们认为产业结构趋同产生的机理还
没有讨论清楚,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我国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形成的机理。
这些问题之所以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还是与传统的理论工具存在的缺陷密
切相关的。正如前文已经指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有三个方面的缺陷:一是“无
空间经济”范式;二是传统理论工具不能把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纳入分析;三
是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忽略对政府行为的分析,而新经济地理学在传统理论的基
础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其模型框架更适于解释现实的经济现象,因此,本节将
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框架下,综合比较优势、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运输成
本、地区壁垒等因素,构建一个模型来分析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产生的机理。
在建立模型之前,我们先直观地陈述一下本文的观点:不可否认,一个地区
建立某个产业的基础条件是该地区比较优势状况,但传统的“无空间经济”范式
的逻辑结果必然是地区之间实现完全的专业化分工,从而就不可能发生产业结构
趋同。然而,当我们回到现实的有空间经济条件下,我们就发现贸易成本要抵消
一个地区的部分比较优势,使其产品丧失一定的竞争力,从而处于比较优势地区
的产品不可能占领整个全国市场,而为处于比较劣势的地区发展同种产业留下了
一定的市场空间,只要这个市场空间足以使开办一个企业有利可获,产业结构趋
同就发生了。当然,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可以通过政府的资源再分配行为而得到
2t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提升;再者,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设置进入壁垒来保护本地区的市场,从而为本地
区该产业的发展创造可能,因此,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行为也是地区产业结构
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一个产品的竞争力源自于其生产成本优势,决定生
产成本的因素除了地区的要素禀赋之外,还有产业的规模报酬特征,所以间接地,
产业的规模经济特征也必然影响着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形成,这是为什么本文要
讨论产业规模报酬特征纳入模型的原因。
3.2.2模型的构造
假定两个地区(姑且称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某产品的生产函数为
F=4厶。口,>0,f=1,2,分别代表东西部。成本函数为Cf=Ⅵ厶,w』为要素
价格。为了简化,假定没有固定资本投入(该假定反映规模经济),那么产品的
单位成本: q:士
F了A》
假定该产业自由进入,所以不存在经济利润,即产品的价格等于单位生产成本加
上贸易成本,从而产品销售到距离生产点‘的价格只=q+矶=—害●+矾。
E百爿,百
假定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量为1,且两地区的有消费能力的人口的密度为P(以后
简称为人口密度),为了便于分析,暂时不考虑人口密度差别的影响,那么东西
部各自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斌知,i=1,2,R表示各自的市场半径,且
置+R::S(s为常数)。当供求均衡即Q=E时,有B=——上k+珥。
(研。P)”At亩
现在让我们来讨论均衡时两个市场半径的关系。在两市场的交界处,各自的
价格达到最大而且相等,即有鼻+=只+,在同质产品的假定下,东部和西部的
产品都没有向对方市场扩张的动力。假定同一产业具有同样的规模经济特征,于
是%:口::口。此时只+:—_?毛一十缓。, 均衡状态为:
(砝。‘P)4 A,i 赢揪t2瓦丽W2可揪z。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立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韵变化与趋向
到此,我们就可以讨论各个因素对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了。
3.2.3模型的讨论
令F:——j},则掣是没有贸易成本条件下的价格(等于产品的生
(ri.Rj2p)1 4寄
产成本),对于给定的产业来说,即a一定时,由于假定东西部人口密度相同,
因此掣的差别来自于地区之间技术系数4。与要素价格wJ的差别,我们可以用这
^
两个系数的函数组合二竺(j耸的倒数)来反映东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姑且称
Wl Aj
之为比较优势系数。那么比较优势系数越大的地区,其掣就越低,从而该地区
的产品就越有竞争力。在后面的图形分析中,我们发现给定贸易成本系数r和
产业的规模报酬特征即口时,_wTl与_WT2的比值决定了模型的均衡解,即Rl与其2
且1“ 以24
的关系。因此,可以说两地区的比较优势差异是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产生的基础条
件。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只讨论东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即导<鲁的
4l言一2;
产业。至于西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最后的结论相反而已。
当均衡时’石(i艘孓1W2p≯)—I‘F一了1上+碣=——亏w芦2p(),—rF一Rz22言‘了+尔:。接下来我们用表格来
描述各种因素对模型均衡的影响。
表3.3各要素对模型均衡的影响“”1
‘“o分别令f(R。)=
W.
(破2p)“o A,o’ 厂(口)=_i‰+rR。。求得(艘,2尸)i4,: m)=丽Wi刁,掣饵半,肥)=南‘掣‘竽矿(巧口)—_一。言口(荆“44 口口
M11-毒2血孚,仰,=订3靠山孕。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R. 口
厂’(咒) ,”(R,) f”@) f 均衡解
厂’@)
'
0<口<三大予0 大于。小于0 大于0 当Rl>R2 ~个解:R1>R2
2
0<口<1 口=一大于0 等于0 小于0 大于0 时,鲁m 一个解:RI>R2
3

三<口<1 犬于0 小于0 小于0 火于0 ~个解:Rl>R2
_dR2>0,即
df
f增大,R2扩~个均衡解:
张,R.收缩, Rz=磊蝉44+r,R1 口=1 r 等于0 小于0 大于0
当r趋于无穷
大时Rl>R2 ,
R1=R2
~个均衡解
r<r卑
(后文将作详细讨论)
小于0 大于0 小于0 大于0 两个均衡解
口>1 f=f●
(后文将作详细讨论)
三个均衡解
r>f●
(后文将作详细讨论)
(一)当0<口<1,即该产业是规模报酬递减的时候,由均衡关系
+rR:和粤<等的假定可知,不管r为何值
Ata A,a
c当然大于等于。,且r=。时,惫=[.等·[刳÷]志>,,,可以得到马<焉。
注意到,此时,只+中前后两项中的置都是与产品价格成正相关的关系,即R越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土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大,生产成本越大,贸易成本也越大,最后均衡价格也越高,该产品的竞争力就
越小,这是由规模报酬递减特征决定的。a:兰是均衡价格曲线的一个转折点,
当0<口<妻时,均衡价格曲线是凹的,即随置的增大,均衡价格的增长速度越
来越快;当孝<口<1时,曲线是凸的,即睫R。的增大,均衡价格的增长速度越
来越慢。以÷<口<1为例,我们可以用图形来描述模型的均衡,如图l所示,给
定导<粤,那么,曲线鼻。比曲线只。平缓,其交点在图的右方;直线rR,与直
4i 42i
线积:始终相交于置+R:(是一个常数s)的中点;只·是只。与rR。叠加而成,
所以只+还是比足+平缓,其交点位于图形的右方,所以均衡解R2<置。
贸易成本对均衡解的影响是:我们求得当f≥0时有岛<马,从而
粤:墨丛<o cnm孕>0,也就是说,f增大,只:扩张,Ri收缩,并且有盯r A 盯r
当f趋于无穷大时,R1=R,。此时,我们可以得到,贸易成本对两地区的影响
是不对等的,它有利于处于比较劣势的地区,而不利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所
以对处于比较劣势的地区来说,增加贸易成本——设置地区壁垒是有激励的。这
是地方保护主义的根源。如果当贸易成本等于零的时候,B不足以使西部地区
生产该产品,那么,随着贸易成本的增加,即地区壁垒的抬高,R,不断地逼近足,
西部地区生产该产品的可能性在增加,也就是说,地区壁垒增加了地区产业结构
趋同的可能性。当地区壁垒增大到禁止性壁垒的时候,R:=R。,产业结构趋同
就彻底发生了。
⋯吣2赢~2(1d-a)R,挚4。赤‘掣矿砌~<l⋯值
大于o;当a>1时,该值不能确定,下文对此进行i,j-i仓。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图3.1当{<口<1时,模型的均衡情况
堕一旦(二)当删咖模报酬不姚即三擎悯,由毋<毒,
显然有蜀>:S,且随f增大,Rl收缩,反过来也就是说R:扩张:当f趋于无穷
大时,也有R,=R2。
(三)当口>1即规模报酬递增时,我们知道厂(丑,)=鼻。=—_上毫I,与
(死R2p)“4;
规模报酬递减的时候不同,现在市场半径与生产成本是负相关的关系,因为市场
半径冠越大,在供求平衡的假定下,也就是企业的产量越大;产量越大,则企业
得自规模经济的好处就越多,所以只。越小,这是由规模报酬递增特征决定。
而P+2石i焉可万+巩,即有贸易成本存在的情况下,只+是由生产成本
P与贸易成本碣相加而得,而后一项贸易成本随市场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它对
产品的竞争力是起削弱作用的。从而,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市场半径R,的
作用是双重而且是相互抵消的。
给定两地区的比较优势以及假定东部地区比较优势更大,那么曲线Eo与曲
线最。也是给定的,而且曲线只。比曲线B。平缓。鼻+是F与哦之和,所以模型
的均衡即鼻+与马·的交点位置由直线嘁来决定,也就是说,当贸易成本系数f
变化时, 模型的均衡点将随之发生变化。由均衡条件赤脚赢+如可以求磅=学~时鲁的符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号不能确定。当o<f<f+m4时,挚>0;当r>r+时孕<0。根据r的不
同取值,我们分别来讨论模型的均衡情况。
1、当删时, 由均衡条(碣。pw而l +绒=丽W2 +rR2A

(蠲。p)74: (矾‘力4,;
墨R1=fL生w]射””儿但此时置不是栖部两躯产肺场扩张的黼而只
是两者在获得同等竞争力时所需要的市场空间。其经济含义是:在规模报酬递增
的条件下,有比较优势的东部地区要获得与西部地区相同的竞争力,只需更小的
市场空间,所以R。<R:;而且此时只有一个均衡点,该均衡点表示东西部达到
均衡时各自所需要的市场规模,而非两者市场扩张的结果。理性的东部地区不会
停留在这个均衡点,它要向西部扩张市场,由于没有另外的均衡点,说明东部地
区的产品将无限扩张自己的市场,所以最后结果是东部地区占领整个全国市场,
西部地区不能发展该种产业,从而产业结构趋同不会产生。
当贸易成本系数f>0且逐渐增大时,只+曲线将逐渐趋近于直线馥,。为了
直观,我们还可以把这些曲线画在同一张图中。同时我们证明到:当r=r·的时
候,只+与只+相切。
⋯%+=筹辟矿+豢矿卜跏黼饿辨脚⋯贸易
成本系数,它是一个解析解,我们可以求得最小的f+,即当R,=
取得晟小值
口一1 S彳
口(矽)7
雨万>昙时,f·
逝:銎一
l
兰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土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2、当o<f<f·时,马<R:且挚>0,这说明此时随贸易成本的增大,东
盯f
部地区需要越来越大的市场空间来发挥其比较优势并获得其规模经济效应,即贸
易成本在抵消东部的比较优势。其均衡情况如图2所示。但是,这个均衡点还是
不稳定的,因为理性的东部地区不会停留在这个均衡点,而是会往西部地区扩张。
同样,因为模型没有别的均衡点,所以最后结果是东部地区占领整个市场。
R2
R。<R:,还是一个不稳定的均衡点,因为处于比较优势的东部地区不会停留在
均衡点是只+与最+的切点, 我们求得f+取最小值时, 弘商净腻粼一一⋯制惋铷'
即此时f再继续增大,尺。就开始收缩,R:开始扩张,其极限状态是r为禁止性壁
垒的时候,东西部平分整个市场,即R。=R:。这种情况是单调的,所以可以断
定—_—二L—i是墨一个极大值a这个均衡点是稳定的,它表示东西部两者
¨陪c纠。“
市场扩张的结果。此时,如果五:=S一马所代表的市场规模(xpR:2)足以使西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土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图3.3当口>1且f=f+时,模型的均衡情况
4、当f>f·时,模型有三个均衡点,左边的蜀<R:是不稳定的,中间的
蜀>如是稳定的,最右边的R,>>R:也是不稳定的,因为,此时东部地区规模
大,其产品的成本主要是贸易成本,而西部地区因为规模小,其产品的成本主要
是生产成本,所以理性的西部厂商,不会把自己的市场空间停留在第三个均衡点
即胄:<<R。,而是把市场扩张到第二个均衡点,所以第二个均衡点才是稳定的均
衡点。
市场。
图3.4当口>1且f>f+时,模型的均衡情况
5、当r为禁止性贸易成本时,蜀=R:。也就是说,东西部平分全国
月2
图3.5当口>1且r为禁止性贸易成本时,模型的均衡情况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3.2.4模型结论
(一)产业规模报酬特征对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
产业规模报酬特征以口值来表示,当0<口s1时,即规模报酬递减或不变,
给定两地区比较优势的条件下,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相对容易形成;当口>1即规
模报酬递增时,产业结构趋同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即贸易成本系数必须足够大。
(二)地区比较优势对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
不管前文讨论的那种情况,只要其它条件给定,均衡解即墨、R:的关系由
两地区初始的比较优势状况即二!£与!!£的大小关系决定的,而且地区f的市场
wl w2
半径R.与本地区初始比较优势状况(导的倒数)是成正相关的关系。由于
彳.a
R。+R:=S(S为常数),因此R,与另一个地区的初始比较优势成负相关的关系。
总之,两地区初始的比较优势状况是两地区能否产生产业结构趋同的基础性条
件。当两个地区之间的比较优势差异越大,产业结构趋同越不容易形成;当两
个地区之间的比较优势越接近,产业结构趋同则越容易形成。
(三)贸易成本对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
贸易成本对不同地区、不同规模报酬特征的产业的影响是不对等的:不管
产业的规模报酬特征如何,贸易成本(主要体现为地区壁垒)总是有利于处于
比较劣势的地区,而不利于处于比较优势的地区。给定两地区初始的比较优势,
对规模报酬递减或不变的产业来说,贸易成本(主要体现为地区壁垒)的影响
的不对等性相对微弱一些;对规模报酬递增的产业来说,这种不对等性就非常
显著,它明显要有利于比较劣势地区而不利于比较优势的地区。其影响机制是:
当贸易成本增大(规模报酬递增时,贸易成本存在一个临界值,在这个临界值
之上不断增大时),处于比较劣势地区的产品所能占领的市场空间在扩张,处于
比较优势地区的产品的市场空间在萎缩,直到最后平分整个市场。我国地域广
阔,交通条件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较差,运输成本较大,这就使得处于比较劣势
的地区发展别的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成为可能,因而,我国地区产业结构
趋同具有其先天性。
3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四)政府行为的影响
政府行为影响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对初始地区比较优
势禀赋的影响来影响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一个地区的原有的产业基础除了本地区
自然禀赋的这个基本条件之外,不管在传统体制下,还是在体制转轨的今天,中
央政府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依然干预很多,从而一个地区比较优势的状况隐含着政
府行为的影子。二是通过对贸易成本,即地区壁垒及本地区交通运输设施的影响
来影响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形成,这里主要是地方政府的用武之地。我们在模型
中已经做了详细的讨论,当地方政府抬高地区壁垒,则产业结构趋间容易产生,
降低壁垒则不容易产生:如果地方政府(也包括中央政府)改善本地区的交通运
输状况,产业结构趋同则不容易形成,反之情况也相反。当然,我们可以直观地
感受到我国目前的政府行为对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是主要的。
3.2.5区际开放对我国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
刚才我们已经对产业结构趋同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贸易成本是地
区间产业布局违背地区比较优势的重要原因,地区壁垒的存在使得处于比较劣势
的地区也有可能发展其他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对地区之间的分工格局
产生了一定的扭曲,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上的损失。因此,当地区壁垒撤除即区
际开放以后,处于比较劣势地区的同种产品所占领市场空间将萎缩,地区产业结
构趋同现象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扭转,地区间的分工将合理化。
3.2.6入世对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
刚才我们讨论的只是封闭条件下,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产生机理,那么
在我国入世即开放条件下,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程度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入
世的影响可以归结两个:一是促使我国各级政府经济行为规范化,从而间接地削
弱我国地区之间的壁垒,从上文的分析可以得出:不管对具有什么样规模报酬特
征的产业,入世可以缓解这些产业发生地区趋同;二是给我国各地区带来更为广
阔的市场空间及更为激烈的竞争,入世起到了放大各个地区比较优势的作用,使
处于比较优势的地区其规模报酬递增的产业获得更多的规模收益、占有更大的市
场空间,使处于比较劣势地区所能占领的市场空间进一步萎缩,从而也缓解产业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的地区趋同。
总之,入世对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是起缓解作用。
3.3入世及区际开放对我国各地区贸易模式的影响:理论判断
通过前两节就入世及区际开放对我国产业分布格局和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影
响的讨论之后,我们可以得出:一、入世和区际开放扩大了地区之间产业的积聚
倾向。。二、入世和区际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趋同,促
进了地区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因而,我们可以从理论上判断:在入世背景下,区
际开放之后,我国地区之间的贸易要扩张。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4我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基于实证的判断
我们已经从理论上就入世和区际开放对我国区域产业格局的影响进行了分
析。本章将根据上一章的结论对我国现存的区域产业格局的变化趋势进行探讨,
然后,根据区域产业格局变化趋势来展望各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
4.1目前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现状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地理区位优势差异也很大,还
有历史、文化、制度、政策、和开放程度等等因素的差异造成了我国各个地区之
间的经济差异,形成目前的区域经济格局。
4.1.1我国各地区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
首先,让我们看看我国各地区自然资源的禀赋状况。自然资源禀赋具有相对
稳定性,因此本文认为刘再兴1993年的数据还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我国各地区
自然资源禀赋状况。由于数据收集较早,没有海南和重庆的数据,为了统一,我
们把海南归入广东,把重庆归入四川。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分析,因为没有改变它
们的三大地带的归属。
表4.1各省市区自然资源丰度排序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人均自然资源
地区地区地区
综合优势度拥有量优势度总丰度
1青1.1609 1藏7.0307 1藏2.7708
2内蒙1.1034 2内蒙3.3244 2青1.9641
3藏1.0920 3青3.3231 3内蒙1.9152
4新1.0805 4新1.9495 4新1.4514
b五1.0345 5晋1.7087 b i 1.2859
6黑0.9540 Oi 1.5984 6晋1.1974
7贵0.9080 7宁1.2663 7黑1.0562
8川0.8966 8贵1.2109 8贵1.0486
9晋0.8391 9黑1.1693 9宁1.009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土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10宁0.8046 10陕1.0408 i0川0.9448
11陕0.7816 1I川0.9956 i1陕0.9019
12甘O.7816 12甘O.7144 12甘0.7472
13桂0.7126 13皖0.5655 13桂0.6056
14吉0.6322 14辽O.5172 14皖0.5925
15赣0.6322 15桂0.5146 15辽0.5666
16皖0.6207 16吉0.4859 16吉0.5542
17辽0.6207 i7湘0.4340 17赣O.5125
18湘0.5977 18赣0.4154 18湘0.5093
19冀0.4943 19冀0.3637 19冀0.4240
20闽0.4943 20豫O.3178 20豫0.3870
21粤0.4713 21闽0.3004 21闽0.3853
22豫0.4713 22鲁0.2868 22鲁0.3445
23鲁0.4138 23鄂.02837 23鄂0.3426
24鄂O.4i38 24京0.2501 24粤0.3132
25京0.2563 25粤0.2081 25京0.2985
26浙0.3103 26津0.i383 26浙0.2033
27津O.2184 27浙0.1332 27津O.1738
28苏0.2069 28苏O.127l 28苏0.1622
29沪0.0460 29沪0.0560 29沪0.0508
资料来源:刘再兴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数量分析与对比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
年版,第iii页。
我们分别把东、中、西部各省的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加总,这就可以粗略地
进行比较,东部是4.3413,中部是6.2644,西部是8.5484,中部比东部高出44.3%,
西部比东部高出96.6%。人均自然资源优势度(先计算每个省的人口比重,比重
乘人均资源优势度求和,再除以各区域人口比重之和),东部是0.254,中部是
0.722,西部是1.150。中部是东部的2.84倍,西部是东部的4.53倍。从表4
一l中可以看出,不管从哪个指标,都大致反映了自然资源的丰裕情况是东部最
为匮乏,中部居中,西部资源最丰富。东部地区除了广西、辽宁排名在中间以外,
浙江大学硕七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东部其它地区独揽了各个指标最后各个名次。中部地区的内蒙排名为第二、第三
位,山西和黑龙江在前九位以外,其它都比较靠后,而且湖北、河南两省的排名
都在二十位之后。西部地区除了甘肃、陕西和四川在十名左右,几乎独占前十位。
4.1.2我国各地区劳动力分布状况
1995年在全国12.1亿多人口中,东部地区人口稠密,为4.9亿,约占全国
总人口的41.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381.9人,且劳动力素质较高,平均受
教育程度10.8年,科技文化水平相对高,科技人才占劳动力的18%。中部地区
为4.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5.8%,人口密度适中,每平方公里为150.7人,
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平均7.6年,科技文化开发潜力大,各大城市教育设施齐备,
科技人才占劳动力的8%。西部2.8亿,占全国的23%,人口稀少,人口密度为
50.9人,劳动力素质较低,平均受教育不足5年,科技人才只占2%,且在不断
流失。””3人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东部地区劳动力相对较高的素质在一定程
度上决定了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4.1.3我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的现状
前面已经考察了我国三大地带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分布状况,接下来我们考
察三大地带的工业格局的现状。
吴玉鸣在2003年第三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一篇
题为《中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因子分析及非均衡差异研究》文章。文章通过构建
工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工业竞
争力进行因子分析评估。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因子主要有工业
经济综合实力与市场化程度、资源组织供给能力、经济绩效与管理能力、科技进
步与技术创新能力、特殊因子——资信与抗风险能力、产品竞争力等6个方面。
根据他的评估、排序的结果,我国大陆31个区域的工业竞争力呈现出四大集团
的非均衡区域差异分布。
文章选取了25个可观测因子变量指标体系,作为中国区域工业竞争力评价
的基本支撑指标基础。这些指标有:1.工业经济实力。包括工业总产值、人均
⋯朝资料来源:徐逢贤等著,《跨世纪难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经济研究文库)》,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2003年,第34炎。
35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总额、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等4项指标。工业经济实力
用来衡量一个地区工业参与竞争的综合经济实力。其中,工业总产值和人均工业
总产值是反映一个地区工业经济实力通常采用的指标;固定资产总额从经济规模
方面反映了地区工业经济实力大小,以及是否达到规模经济;第二产业占GDP
的比重反映了产业结构中工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2.经济绩效。包括工业增加
值率、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资产负债率等4项指标。经济绩效好
坏及获利能力大小是衡量工业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标准之一。前两项指标主要反映
工业企业的生存能力及经济效益,后两项指标则主要衡量企业的资信状况及对经
营风险的抵御能力。这4项指标能从多个方面反映和衡量一个地区工业经济绩效
的好坏和盈利能力的高低。3.政府竞争力。它反映地方政府对工业竞争的作用
及政府重新分配资源的能力,以及地方政府对工业的重视与支持程度,也从某种
程度上反映着地方政府政策创新及地方政府间竞争力的大小。作者选择工业(包
括交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来反映地方政府组织工业资源及配置生产要素,
以增强其所辖区域的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的能力。4。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是工业企业的基础,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现代工业企业的动力、灵魂
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工业竞争力的核心。作者选择科技经费支出总额、专
利批准量占申请量比重等两项指标,用来反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对工业竞争力
的重要性及贡献大小。5.人力资源。它反映一个地区可供使用人力资本的数量
多少和质量高低。这里选用研究开发、情报文献人员占总人口比重、工程技术人
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等两项指标来反映人力资源的素质状况。6。产品竞争
力。产品尤其是名牌产品的竞争力是现代工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内容,产业竞争
力最终要通过产品的竞争力来衡量和检验。作者选择万人汽车生产量、新产品产
值率、一级品率、优等品率、产销率等5项指标来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工业制造业
的水平、产品市场占有率、产品更新换代能力及品牌竞争能力的大小。7.市场
化程度。它反映市场活跃程度,以及市场机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它是现代
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初始条件。作者选择非匿l有企业总产值占
工业总产值比重这项指标,一方面反映该区域工业市场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反
映市场机制的成熟与规范程度对工业竞争力的影响。8.资源组织供给能力。工
业企业的发展需要资源供给的强力支持。这里选择人均产煤、入均发电、人均产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钢等3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对工业资源的组织供给能力及潜在发展能力。9.管
理能力。它衡量一个区域工业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工业来说,企业的经营
管理能力高低至关重要。这里选用全员劳动生产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两项指标
反映工业企业组织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管理能力的强弱。10.环境状况。环境越来
越成为影响并制约工业企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因子之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
工业经济发展在环境方面的要求和限制越来越严格。作者选取工业三废综合利用
产值来反映工业生产环境的承载能力。
具体数据,作者选用1999~2001年各个指标的算术平均值。由于很多变量
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作者把这些高相关性的指标用一‘个主因子来反映,因此,
最终这25个指标通过6个主因子(即工业经济综合实力与市场化程度、资源组
织供给能力、经济绩效与管理能力、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能力、特殊因子——资
信与抗风险能力、产品竞争力)反映各个地区的工业竞争力。
其分析评估的结果是:区域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很强和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区域
有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湖南;较强和较高的有河北、辽宁、河南、福建、
湖北。在31个区域中资源组织供给能力很强的有上海、天滓、山西;较强的有辽
宁、浙江、江苏、北京、广东。经济绩效与管理能力极强的有云南、上海;较强
的有黑龙江、福建、山东、浙江、广东、河北。区域工业科技进步、技术创新能
力很强的区域有北京、上海;较强的是天津。资信及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区域多数
是中西部区域(老工业基地居多),极少数是东南沿海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如广西、
海南),反映出在资信状况、抗风险能力方面东南沿海地区要比中西部地区普遍
要高。产品竞争力很高的区域有上海、广西、吉林、广东、天津:较强的是江苏、
海南、福建、北京。
作者把每个省的这六个主因子加权求和、排序,然后根据各个省的排序情况,
把31个省分为4组即领先型集团、挑战型集团、追赶型集团和后进型集团。其
结果是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天津为领先型集团;北京、河北、辽宁、
福建、湖北、河南、湖南、云南和黑龙江为挑战型集团;安徽、广西、四川、山
西、内蒙古、吉林、重庆、新疆、海南、甘肃、江西和陕西为追赶型集团;贵州、
宁夏、青海和西藏为后进型集团。
从以上结论可以清楚地看到,领先型集团都是东部地区的省份,东部地区的
37
浙江大学硕十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北京、河北、辽宁和福建属于挑战型集团,只有广西和海南是追赶型集团。中部
地区的湖北、河南、湖南和黑龙江属于挑战型集团,它们的工业竞争力较强;安
徽、山西、内蒙古、吉林、江西都属于追赶型集团,工业竞争力较弱。话部地区
除了云南是挑战型集团之外,四川、重庆、新疆、甘肃、陕西属于追赶型集团,
其余的省份像贵州、宁夏、青海和西藏属于后进集团,是我国工业竞争力最差的
地区。总体来说,东部地区的工业竞争力最高,中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最低。
4.1.4我国各地区创新能力状况
波特将世界经济划分为三个类型,一是要素驱动型经济,其竞争优势来自于
要素上的优势,比如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该类型下企业的产品都是
简单的产品,由别的国家设计,技术也来自于引进、模仿,竞争方式主要是价格
竞争。二是投资驱动型经济,此时,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生产效率。产品和服务
越来越复杂,技术主要以技术许可、外围直接投资、合资和模仿等形式而获得。
该经济自身已经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和一定的技术吸收与改进的能力,因此,投资
是该类型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三是创新驱动型经济。在这个阶段,企业有能力设
计和生产创新的、处于全球技术前沿的产品。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其创新产品在
全球的竞争力。该经济存在强有力的创新支持制度和创新激励,产业以集群的形
式存在。这么看来,我国中西部多数地区还处于要素驱动型经济阶段,沿海地区
则普遍处于投资驱动型阶段。虽然我国离真正的创新经济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
无论哪一个阶段,区域创新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
高,其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因此,除了考察我国三大地带地区现有经济发展的比
较优势差异之外,我们还必须了解各地区未来经济发展潜力的差异,本文将通过
三大地带区域创新能力指标来反映它们的经济发展潜力。
中国科学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从2001年开始编写《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他们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考察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第一次全面系统地
对我国各省自治区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在他们的报告中,创新指的是将知
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过程,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
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他们认为构成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要素为:
知识创造能力,即不断提出新知识的能力;知识流动能力,即不断利用全球一个
可用知识的能力,知识在各创新单位之间流动的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新的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即创新的产出能力。其具体的指标框架如下图:
图4.1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指标框架啦“1
每个指标还划分了若干子指标,并通过相应的数据来反映,具体情况请参阅《中国区域
创新能力报告(2001)》。著者以省直辖市为单位(兼顾地区)作为评价对象,因而,其研究
成果能清晰地反映各个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
表4.2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总表
企业技术创新的经
知识创造知识流动创新环境平均得分
创新能力济绩效
东部地区360,03 393.72 511.87 463.54 468.41 45l_33
中部地区162.42 167.23 219.52 231.06 216.71 204.62
西部地区150.44 162.62 190.69 217.87 263.70 199.87
东部地区
平均值
30.00 32.81 42.66 38.63 39.03 37.61
⋯41资料来源: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著,《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中共中
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浙江大学颂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畸趋向
中部地区
平均值
18.05 18.58 24.39 25.67 24.08 22.74
两部地区
平均值
15.04 16.26 19.07 21.79 26.37 19.99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著,《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中共中
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注:著者将广西和内蒙古划为西部地区,而本文为了
与前文保持一致,把广西还原到东部地区,把内蒙古还原为中部地区,因而最后数据与报告
有点差异。
著者根据各个地区创新能力的强弱将全国划分为四个集团:第一集团是上
海、北京和广东。其中上海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知识流动和创新的经济绩效是
最强的;北京的知识创造和创新环境是最强的;广东则主要体现在企业技术创新
能力上。第二集团分别是江苏、山东、辽宁、浙江、天津和福建。第一、第二集
团都是沿海地区。第三集团分别是吉林、陕西、四川、湖北、河北、湖南、重庆、
安徽、黑龙江和河南。该集团主要是中部地区,少数是西部地区。第四集团分别
是海南、山西、新疆、甘肃、广西、云南、江西、内蒙古、宁夏、贵州、西藏和
青海。除广西、海南是东部地区,山西、内蒙古和江西是中部地区,其余都是西
部地区。总体来说,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格局还是从东向西递减。
4.1.5我国市场化进展状况
除了以上四个看得见的因素之外,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因素还应该包括该地
区的市场宏观环境,它主要体现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
市场的发育程度、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等等
方面,这些都是日常经济活动正常运作的基础性环境,它们直接影响经济运行的
效率,因此这些因素也构成一个地区比较优势。樊纲、王小鲁等通过建立一系列
指标,从1999年开始对我国各个地区的市场化进程作了一个量化评估,为我们
提供了一个翔实的数据参考。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表4.3市场化各方面的进展状况
地区1999年2000年变动
1.政府与市场的芙系
全国
6.11 6.05 —0,06
东部
7.08 7.11 0.03
中部
5.59 5.47 —0,11
西部
5.52 5.40 —0.12
2.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全国
4.80 5.34 O.54
东部
6.91 7.58 0,67
中部
4.41 4.65 0.25
西部
2.99 3.60 O 61
3.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
全国
7.23 7.44 0.21
东部
7.94 8.16 0 22
中部
7.70 7.88 0.17
西部
6.16 6.39 0.22
4.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
全国
3.43 3.60 0.17
东部
5.41 5.66 0.25
中部
2.41 2.59 0.17
西部
2.18 2.29 0.11
5.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
环境
5.01 5.26 0.25
全国
6.13 6.43 0.30
东部
4.72 4.92 0.20
中部
4.10 4.34 0.24
西部
资料来源:樊纲、王小鲁主持,朱恒鹏技术分析,《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
4l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相对进程报告(2001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从该表可以看出,除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个指标有很小的下降以外一
一全国总体下降0.06,即下降了0.98%;中部地区下降0.11,即2%;西部地区
下降0.12,即2.2%,其它指标不管是全国还是各地区,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尤其是东部地区各项指标的增幅都是最大的,包括“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个指
标,在其它地区都下降的情况下,仍有0.4%的增加。西部地区除了“政府与市
场的关系”和“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这两项指标较中部地区增幅小之外,其它
指标都比中部地区有更大的改善,但是,西部地区总体的市场化指标是最小的。
下面我国着重关注一下各地区产品市场及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
表4.4 市场化进展: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
地区1999年2000年变动
全国7.23 7.44 0.21
东部7.94 8.16 O.22
中部7.70 7.88 0.17
西部6.16 6.39 0.22
1.价格由市场决定的程度
全国7.47
东部8.48
中部8.00
西部6.08
2.减少商品市场上的地方保护
全国6.97 7.40 0.43
东部7.38 7.83 0.45
中部7.40 7.75 O.36
西部6.25 6.7l 0.46
资料来源:同上,第14页。(注:空白处为资料暂缺或资料不可比,著者。)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表4.5市场化进展: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
地区1999年2000年变动
全国3,43 3.60 O.17
东部5.41 5.66 O.25
中部2,41 2.59 0.17
西部2.18 2.29 O.1l
1.金融业的市场化
全国4.45 4.76 O.31
东部6,28 6.27 —0.02
中部3.68 4.27 0.59
西部3,19 3.61 0.43
2.引进外资的程度
全国2.49 2.08 —0.41
东部5,32 4,47 一O.85
中部1.11 0.91 —0.20
两部0.67 0.54 一O.13
3.劳动力流动性
全国2.78 2.78 0
东部4.17 4.40 0.23
中部1.51 1.34 一O.17
西部2.33 2.2l 一0.13
4.技术市场发育程度
全国3.48 4.12 O.63
东部5.40 6.86 1.46
中部2.69 2.93 O.24
西部2.14 2.24 0.10
资料来源:同上,第15页。
从表4—3和4—4可以看出,我国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较高,要素市场发育
相对滞后得多。产品市场化整体的得分较高,而且2000年的各地区各个指标都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是增大的。要素市场整体得分较低,其中全国及各个地区的“引进外资的程度”
(外资与C-DP的比例)都是下降的,中西部“劳动力流动性”、东部地区的“金
融业的市场化”也有所下降。但总体上,我国要素市场发育方面还是有较大改善
的,其中全国上升5%,东、中、西部分别上升4.7%、7.1%、5%。总而言之,从
我国市场化进程可以反映出我国地区之问的开放程度是在不断深入的。
4.1.6我国各地区国民收入及人均国民收入的状况
如果从供给角度来看,随着我国地区之间分工的合理化,我们就可以_得出我
国地区之间的贸易规模将扩张。但是,我国国内区际贸易扩张与否也受到各个地
区需求结构的影响,而需求结构又主要决定于收入水平。因此,下面我们来看看
各个地区的GDP、人均GDP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情况。
图4.2我国三大地带GDP的比重
数据来源:根据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摧理而得。
由该图可知,东部地区的GDP比重总体上略微有点上升,而中西部地区处于
下降趋势,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异在扩大。尤其是1999年以来,伴随东
部地区的显著增加从1999年的56.8%上升到59.9%,增加3.1个百分点。中部地
区下降也很明显,相应地从28.9下降到26.7%,下降了1.8个百分点。西部地
区相对稳定,只下降了0.9个百分点,从14.3%下降到13.4%。东部与中西部之
间的收入差异在不断拉大。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义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孱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图4.3我国三大地带人均GDP差异
数据来源:根据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而得。
从图4.3可以得知,尽管三大地带的人均6DP都在大幅上升,但三大地带之
间尤其是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均GDP的绝对差异在增大,1978年东部地区
人均6DP为463.7元,中部地区为310.1元,两者的差异是153.6元,前者是后
者的1.5倍;1990年东部地区为1963.9元,中部地区为1263.8,两者差异增大
为700.1元,前者是后者的1.55倍;2002年东部地区13398.1元,而中部地区
为7260.8元,差额为6137.3元,东部地区人均GDP几乎是中部地区的两倍(1.85
倍)。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差异则更大,1978年西部地区人均6DP是250.8元,
东西差异为212.9元,前者是后者的1.85倍,1990年西部地区为1078.1元,
东西部差异是885.8元,前者是后者的1.82倍,2002年西部地区为5628.3元,
两者绝对差异为7769.8元,东部是西部的2.38倍。中部与西部之间的差异相对
稳定,1978年中部是西部的1.24倍,1990年是1.17倍,绝对差异是185.7元,
2002年是1.29倍,绝对差异是1632.5元。总之,不管是从总体的GDP还是从
人均6DP来看,我国三大地带之间差异在拉大。
而如此之大的收入差异必然会引发其消费结构、消费偏好的差异。
表4.6我国三大地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情况单位:亿元,%
地区1996住1997 1998
绝对值速度比重绝对值速度比重绝对值速度比重
全国24085.8 16.81 27298.9 13.34 29813.7 9.21
东部13622.5 16.24 56.56 15386.7 12.95 56.36 16930 10.03 56.7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土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中部6216.9 19.25 25,81 7167.8 15.30 26.26 7810.1 8.96 26.20
l西部4246.4 15.15 17.63 4744.4 11.73 17.38 5073.6 6.94 17.02
地区1999缸2000 2001
绝对值速度比重绝对值速度比重绝对值速度比重
全国32439.4 8.8l 35660.9 9.93 39313.0 10,24
东部18555.9 9.60 57.20 20429.7 10.10 57.29 22562.4 10.44 57.39
中部8429.2 7.93 25.98 9234.0 9.55 25.89 10160.1 10.03 25.84
西部5454.3 7.50 16.81 5997.2 9.95 16.82 6591.4 9.9l 16.77
数据来源:董辅扔名誉主编,萧灼基主编,李成勋、潘爱华、祁燕副主编,《2003经济
金皮书:2003年经济分析展望》,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219页。
与三大地带之间GDP及人均GDP差异相对应,三大地带之间的社会消费品零
售额的差异也是非常显著。从表4.6可以看出,除了在1996年到1997年期间东
部地区比重下降,中西部地区上升以外,其余年份,东部地区的比重都在上升,
中西部地区的比重都是在下降。东部地区的比重从1997年的56.36%上升到2001
年的57.39%,上升1.03个百分点;中部从1997年的26.2%下降到2001年的
25.84%,下降0.36个百分点;西部从17.38%下降到t6。77%,下降0.61个百分
点。从绝对数量上看,东部地区一直保持在是中部地区的两倍多,是西部地区的
三倍多。
4.2我国国内区际贸易的变化趋向及其表现形式
4.2.1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向
我们已经分别考察了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口、工业竞争力、创新能力及市
场化的状况,而且我国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已经反映了我国各地区之间有开放的
势头。从而,我们就可以根据上一章理论分析的结论对我国下一步区域经济格局
(暂时不考虑中央政府政策的影响)作一个推测,然后再探讨我国各地区的贸易
模式的变化和趋向。
《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1年)》已有数据表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明,我国各个地区在逐渐地向市场化迈进,尤其是东中西部三者的产品市场得分
都在增大,“导致平均得分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地区之间贸易壁垒的削弱,因此,
产品市场一体化的程度有所提高”[往”1。那么,根据上一章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
可以推测到,我国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布将发生某种程度的地区积聚。同时,根据
我国各地区自然资源、劳动力素质、工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的分布情况,我们
还可以大致推测产业积聚的方向。因为,各地区自然资源、劳动力、工业竞争力、
创新能力及市场化进程的分布状况反映了我国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随着我国各
地区市场化进程的发展、地区间壁垒的削弱,区域分工必然越来越反映各地区的
比较优势状况。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资源密集型产业将向中西部地区积聚:劳
动、资本、低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向中部地区积聚;资本、知识密集型和高科技产
业将向东部沿海地区积聚。长期以来我国地区之间扭曲的分工格局(主要是没有
反映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将趋于合理化。
当然。由于我国地区辽阔,及长期以来政府区域产业政策的影响,各个地区
之间的比较优势的差异并非是绝对的。再说,外资企业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
地区,他们从事的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对我国地区之间的这种产业梯度
特征无疑会产生一定的扭曲。因此,综合多种因素,我们可以肯定我国地区间产
业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各地区产业积聚只能是总体上的。
经济蓝皮书《200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有一篇题为《中国经济的
区域积聚与政策分析》专题研究““1,其研究结果已经大致反映了我国部分产业
的这种积聚倾向。他们还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策对区域积聚的影响在
减小,市场作用在增大,并非像有些国内学者认为的政策差别主导的。沿海地区
由于自身的区位优势,实现了国内资源跟国际、国内市场的结合,实现了国际资
本跟国内资源、国内市场的结合。在生产体系上,市场不仅是沿海地区成为国内
生长率提高和促进生产方式向集约型转交的重要因素,也对沿海地区参与国际劳
动地域分工,吸引国际投资和国外转包业务,形成柔性专精的生产方式和分工而
成为“世界工厂”起到了核心作用。
作者通过设立区域积聚指数指标,分析了1990~2001年全国各省市产业积
⋯51樊纲、工小鲁主持,朱恒鹏技术分析,《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1年)》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in]6]刘国光、于洛林、李京文主编,经济蓝皮书200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
敝社,第119页;齐建国、刘青、刘戈平,《中国经济的区域积聚与政摊分析》。
4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聚情况。具体的结果是:
表4.7 1990~2001年全国各省市产业积聚情况
积聚省份萎缩省份
福建、安徽、黑龙江、江西、陕西、四川和重
汽车庆、广西、湖南、上海、云南、吉林、浙江、贵州
辽宁、山西、河南、江苏、湖北、北京
上海、云南、福建、甘肃、江苏、浙江、北京、天津、宁夏、辽宁、陕两、
广东、江西、四川广西、安徽、贵州、湖北、
卷烟
新疆、黑龙江、吉林、湖
南、山东、内蒙古、河北
安徽、河南、山东、辽宁、四川、,1一东、黑龙北京、湖北、甘肃、天津
彩电
江、江苏、吉林和陕西
四种电冰山东、河南、安徽、江苏、贵州天津、甘肃、北京、四川、
家用霜浙江、上海、辽宁
电器洗衣陕西、辽宁、北京、天津、
产品机江苏、河南、浙江、吉林、山东、安徽、湖北甘肃、上海、四川
广东、海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安徽、
空调
湖北
河北、江苏、新疆、江西、甘肃、湖南、山东、
钢铁河南、贵州、广东、福建、云南、吉林、由西、
三大广西、天津
传统
水泥
广东、海南、河南、山东、河北、浙江、云南、
材料新疆、江苏、江西、青海、福建
湖北、福建、江西、江苏、陕西、山东、四川
玻璃
和重庆、浙江、河南
微型
微型
200t年,我国微型电子计算机的产量总共是877.65万台。北京:339.69
电子
电子
万台,所占比重是38.7%;广东:228.47万台,所占比熏是26%;福建;
计算
计算
88.79万台,所占比重是10,1%;辽宁:55.77万台,所占比重是6.4%:
上海:47.13万台,所占比重是5.4%;江苏:42.65万台。所占比重是4.9%;
机和

山东:39万台,所占比重是4.4%。七省市占总产量的96%。
高技2001年,我国集成电路板总产量是636288亿块。上海:225315亿块,所
术集
高技
成电
术集
占比重:35.4%;广东:174667亿块,所占比重:27.5%:江苏:129998
成电
亿块,所占比重:20.4%;浙江:37760亿块,所占比重:5.9%;北京:
路20952亿块,所占比重:3.3%:天津:17471亿块,所占比重:2.7%。六

省市占总产量的95%。
资料来源:刘国光、王洛林、李京文主编,经济蓝皮书{200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19页:齐建国、刘青、刘戈平,《中国经济的区域积聚
与政策分析》。
尽管作者已经指出,他们数据没有反映各地区原有的产业规模,而只是描述
了各个地区产业积聚的一种趋势。这正好说明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向前迈进,我
4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国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区域经济格局在进行调整。从以上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
出我国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分布(积聚)趋势大概呈现出东中西部的梯度降低的
特征。随着我国区际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们相信这种梯度特征将越来越显现化,
地区之间的分工也将越来越合理化,从而,我国地区间的贸易即国内贸易规模将
扩张。
4.2.2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变化趋向
由前一章的理论分析,我们已经知推测到,随着我国区际开放,地区问产业
结构趋同现象将得到逐步的缓解。其实,早在“八五”计划就明确提出了“按照
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兼顾,共同富裕,逐步实现生
产力的合理布局”的区域经济发展指导思想。萧灼基等在62003经济金皮书:
2003年经济分析与展望》~书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这种思想的指导
下,通过艰难的调整,大部分省份与全国的结构相似系数都呈下降趋势,地区之
间产业结构趋同程度不断减弱,合理的地区分工格局正在构建之中。
4.2.3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变化的外生因素
(一)政府区域发展战略对我国区际贸易的影响
以上的讨论是基于我国现存的经济格局进行的。然而,我国现存的这种区域
经济格局将受到如政府区域发展战略(尤其是政府投资)和外国投资等因素的影
响,这些因素会改变我国各地区的供给和需求结构。
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与长期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是密切相关
的。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历史阶段,
1949~1978年为一个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为一个阶段。
1949年至1978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为强调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部
门平衡的同时,突出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根据区域发展战略制定的历史背景和
实施的空间分别差别,这个时期区域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以“156项”布
局为代表的着重建设内地的阶段(1949~1957年):“大跃进”追求独立工业体
系及其以后困难时期的调整阶段(1958~1964);向大三线地区实施战略转移的
阶段(1965~1971年):大型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开始东移的阶段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1972~1978年)。
第二阶段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和“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的实施阶
段。可分为:一是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也要搞好建设的阶段
(1979~1991年):二是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同时开始强调要兼顾中西部地
区发展的阶段(1992~1999年);三是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继续发展、有条件的地
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阶段(从
2000年开始)。
我国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实行平衡发展战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紧张的
国际形势所迫,但从t972年开始,一是因为我国外部环境逐渐缓和,二是因为
以前平衡战略尤其是三线建设存在要求过激、投入过多、选厂定点等失误,导致
了严重的浪费和损失,这种背景促使人们重新思考投资效益和区域经济发展问
题。1973年1月,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提出的《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
交流的请示报告》,由此开始了以引进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我国经济建设长
期偏重内地的倾向开始得到扭转,国家大型项目、大笔投资和对外贸易开始转向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及内地的主要工业城镇积聚地区。1979年至1991年,国家在
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总体格局上,对我国生产力布局和地区经济发展政策作了较
大调整,从过去主要强调均衡、平衡发展,转变为强调有快有慢、注重经济整体
发展速度和效益;从过去重视内地发展转变为重视沿海地区发展。
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战略的实施加速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二十多
年来东部地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断拉大与中西部地区的差异,这又反过
来制约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这些年区域不平衡问题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
从1992年开始重新强调兼顾中西部地区发展,进而到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
发战略。从近几年我国三大地带政府投资的比重上我们就可以发现政府在不断加
大西部地区的投入: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土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图4.4三大地带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对比(%)
数据来源:陈家海著,《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转变》,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
149页,2000年的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的数据整理补充而得。
从图4.4我们可以发现,1994年西部地区政府投资比重最低,仅为11.7%,
此后一直在增长,到2000年上升为15.5%,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但资源丰
富,随着政府投资的加大、政策的倾斜、西部地区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相信西
部地区的经济马上能有所起色,我国区域经济格局也将随之变化。这种变化对我
国区际贸易的影响有二:一是增大中西部地区的供给能力,从而有利于扩大我国
的区际贸易。中西部地区土地、矿产和旅游资源等优势突出,这为中西部地区发
展自身特色产业奠定了物质基础,增大了与东部沿海地区发生贸易的范围。二是
提高中西部地区的有效需求,从而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区际贸易。收入差异的分化
必然引发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分化,进而抑制中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贸易。
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入民收入水平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人
民的有效需求也就得到提高,从而会增加从东部地区的进口。
(二)、外国投资对我国区际贸易的影响
除了政府区域发展战略之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我国贸易模式,这其中外
商投资的影响尤其显著。外商投资的地区分布及产业分布不仅改变地区的产业格
局也会改变地区的贸易格局。外商投资的产业分布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
业部门,具体数据如表4.8所示: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表4.8截至2002年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情况表
产业名称项目数(个) 比重(%) 合同外资金额(亿美元) 比重(%)
总计424196 100 8280.59 100
第一产业12217 2.88 157.59 1.90
第二产业310279 73.15 5242,86 63.32
第三产业101700 23.97 2880.15 34.78
资料来源:http://vnPw.mofcom.gov.cn/article/200309/20030900127844~1.xml。
外商直接投资除了产业结构分布上的差异之外,其地区分布差异也非常明
显,其具体数据如表4.9所示:
表4.9截至1999年东部、中部、西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亿美元)
地方名称项目数比重(%) 合同外资比重(%) 实际投资比重(%)
总计341538 100 6137.17 100 3076.31 100
东部280517 82.13 5408.67 88.13 2702.28 87.84
中部43913 12.86 491.17 8。OO 275.02 8。94
西部17108 5.01 237.33 3.87 99.0l 3.22
以上数据已经反映,截至1999年我国东部地区累计利用实际外商直接投资
3076.1亿美元,占全国的87.84%,中部地区275.02亿美元,占全国8.94%,而
西部地区只有99.01亿美元,只占3.22%,差异非常悬殊。2000年,东部地区共
引进外商直接投资354.1亿美元,占全国的86.97%.中部地区37亿美元、占
9.09%,西部12.2亿美元,占3%(--大地带总和为99.06%,小于10096,其余部
分不分地区)。外商投资的产业及地区的集中分布格局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无疑是
巨大的,它提升了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这可以从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值上得到反
映。
表4.10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亿元人民币)
年度全国工业总产值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所占比重(%)
1990 19701.04 448.95 2.28
1991 23125.56 1223.32 5.2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固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1992 29149.25 2065.59 7.09
1993 40513.68 3704.35 9.15
1994 76867.25 8649.39 11.26
1995 91963.28 13154.16 14.31
1996 99595.55 15077.53 15.14
1997 56149.70 10427 18.57
1998 58195.23 14162 24
1999 63775.24 17696 27.75
2000 73964.94 23145.59 22.5l
2001 94751.78 26515.66 28.05
2002 101198.73 33771.09 33.37
资料来源:http://ww.mofcom.gov.cn/article/200307/20030700107862—1.xml。
从表4.10我们可以看到,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历年上升,
到了2002年,比重达到33。37%,这使外商投资企业集中的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得
到提升。既然外商投资提升了东部地区的产业地位,无疑它还会提升东部地区国
内贸易的地位:一、在收益递增的驱使下,这必然增加中薅部地区产业向东部地
区的积聚趋势,从而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区际贸易:二、外商投资企业肯定有部分
产品是在国内销售的,这就提升了东部地区在国内贸易中的地区,只是相对于外
商投资对我国东部地区外贸的影响来说,它对东部地区区际贸易的影响要小得多
而已。但我国入世之后,随着我国垄断行业的开放,外资企业增加对我国的直接
投资。对外商企业来说,我国本身就是世界市场的一个部分,它们进入我国本来
就是为了抢占我国的市场,因此,入世之后,外商投资提升其所在地的国内贸易
地位。
4.2.4我国区际贸易变化趋向及其表现形式
(一)我国国内区际贸易总体的变化趋向
我国省际之间没有直接的贸易统计数据,所以,我们不便做直接的实证分析。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预测其变化趋向。我们不仅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也从供给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和需求的角度对我国现存的区域经济格局(以三大地带为视角)进行了分析。也
就是,从供给角度考察了我国各地区资源禀赋、劳动力、工业竞争力、创新能力
和市场化进程现状;从需求角度考察了我国三大地带的GDP、人均GDP及消费状
况。
分析的结果是:供给方面,我国地区之间自然要素的丰裕程度是从东向西梯
度上升,而入口素质、工业竞争力、创新能力和市场化却正好相反,是从东向西
梯度减弱。区际开放即地区之间贸易壁垒的削弱,地区间产业的地域分工将逐渐
深化,逐渐趋于合理化。从而,原来不够合理的地区产业分布将进行一定的调整,
表现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积聚,而资本和高科技产业将向东部沿海地区积
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必将随沿海地区劳动成本的上升而向中西部转移。
三大地带产业分布将大致呈现从西向东逐渐升级的格局,而且我国加入WT0将强
化这一调整趋势,《中国经济的区域积聚与政策分析》的实证研究已经证实这种
趋向。我国地区之间贸易壁垒的撤除,地区分工深化,我国区际贸易将要扩张。
(二)我国区际贸易的扩张形式
区际开放的程度和形式决定了区际贸易扩张的程度和形式。我国总体上区际
开放的展开决定了我国总体上区际贸易的扩张,而区际开放的主要形式是“区域
经济一体化”,那么我国区际贸易扩张的主要形式也将表现为局部地区之间贸易
的扩张。
首先从需求角度上看,我国地区之间的国民收入的差异在扩大。各地区收入
差异扩大将导致各地区消费结构产生分化。消费结构反映该地区的消费偏好的差
异,从而收入差异通过消费偏好影响该地区的产业布局,进而影响该地区的贸易
格局。我国地区差异已经足够大了,地区间消费结构呈现出分化的趋势。萧灼基
等的研究””3已经证实了这个势头。他们发现,我国居民的消费正在向更多层
次的方向变化。发展型、享受型的消费正在兴起,并逐步成为相当一部分中国人
消费的内容。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地区间居民收入的扩大,而收入
的分化又导致了居民购买力和实际消费水平的分化,不同地区居民的消费能力差
别较大,消费热点自然也有所差别。如2002年以来,我国汽车、住房等热点消
费增幅很高,这其中在北京、广东等发达地区表现的更为明显。目前看,在发达
⋯7’董辅扔名誉主编,萧灼基主编,《2003经济舍皮书:20∞年经济分析与展朝》,经济科学m版社,20∞
年3月版。
54
浙江太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地区,科技、教育产品和服务,计算机、住宅及汽车、旅游及文化产品、休闲产
品和休闲服务等正成为其主要的消费热点;而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城市化水平
较低的地区,传统消费仍是主流,新的消费热点并不明显。
地区消费已经呈现出分化势头,那么根据克鲁格曼论证的结论——如果两个
国家对产品的偏好有相当的不同,每个国家都会分工生产在本国有较大市场份额
的那种产品,并且每个国家都会成为这种产品的净出口国。于是,出口模式是由
本国市场决定的,这一命题现在得到非常明确的验证“”1——我们就可以推断,
随着我国区际开放,我国地区之间的产业积聚加剧,我国总体区际贸易扩张的同
时,又由于地区之间收入差异的拉大将导致地区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分化,我
国区际贸易的扩张将呈现出新的特点,即收入相近的地区之间、产业积聚的地区
之间的贸易扩张将是区际贸易扩张的主要形式。
其次从地理位置来看,正如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所强调的,运输成本
也是影响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地域如此广阔,运输成本在我国区际贸易的
地域格局上的影响无疑是非常巨大的。我国区际贸易的地域格局将主要表现为局
部地区之间的贸易增强。
这里的结论是,随着我国区际开放即地区壁垒的削减,我国原有的区域产业
格局将根据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进行逐步的调攘、在规模经济的促进下形成积聚的
势头。而且,我国原有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也将趋于缓解,地区间的分工
合理化,我国区际贸易的规模将扩张。如果我们粗略地把我国区际贸易扩张划分
为两种形式:一是三大地带之间贸易规模的扩张;二是三大地带内部省际之间贸
易的扩张,那么,在运输成本、收入差异、产业积聚等因素的影响下,三大地带
内部省际之间的贸易扩张(比如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地区和发生产业积聚
的地区之间的贸易扩张)将表现为其主要方面。
4.3我国各地区对外贸易的变化趋向
4.3.1我国目前区域的外贸格局
我国目前三大地带的贸易格局是东部地区占绝对比重,2001年东部地区的进
[als]【美】保罗-克鲁格曼著,黄胜强译,《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27页。
55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的92.58%,2002年进一步上升为92.84%,而中部地区由2001
年的4.87%下降到2002年的4.63%,西部地区相对比较稳定,但其基础很低,2001
年只占全国比率的2.55%,2002年为2.5%。
表4.13我国目前三大地带对外贸易格局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占全国比重(%) 同比增长速度
地区
2001 2002 2001 2002 2001 2002
东部4719.23 5763.04 92.58 92.84 7.80 22.85
中部248.35 287.18 4.87 4.63 9.93 16.06
西部130.1l 157.44 2.55 2.54 6.69 24.87
资料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地区经济分析与评价课题组编著,《中
国地区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03)),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71页。
东部沿海地区这种绝对的外贸优势地位来自于多种因素,包括历史的、地理
的、文化的、制度的、政策的还有外商投资等等因素综合的结果。东部地区从来
就是外国资本首选的投资地和本国资本首先滋生的地方。1902年外国对华投资,
上海就占全部投资的21.7%,1914年上升到27.7%。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为代表的洋务派也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1914年,上
海集中了当时全部工业资本的40%以上。当时民族工业资本的其它积聚点也主要
在东部地区,如大连、青岛、广东等地。“外资”、“官资”和“民资”的集中投
入,为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上海为例,1843年人口
仅23万,在全国城市中居第12位,1915年达到200万,1930年达到310万,
1949年达到546万,成为全国第一大城市。据1952年统计,1949年新中国成立
时,东部沿海地区土地面积只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2%,而工业产值却占全国的
75%。当时最大的工业部门——纺织工业的纱锭总数与纺织机总数的85%~90%集
中在沿海。钢铁、煤炭、电力和主要机械工业也有80%以上集中在沿海“”3。尽
管此后曾经一度(“一五”至“四五”时期)我国实行产业西移的平衡发展战略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东部地区的发展,但是,随后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的
转变又给东部地区注入了活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得到
了充分的发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外商投资绝大部分集中于此,其绝
对优势的经济和贸易地位的形成是必然的。
【桂l卵资料来源:李清泉著,《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12版,第28~30负。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立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4.3.2我国外贸格局的变化趋向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我国外贸格局的影响
我国目Ij{f实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意义是巨大的,它将
改善西部地区在我国的经济地位,缓解不断拉大的地区差异,促进西部地区与其
它地区的经济来往。同时,随着中央政策向西部地区的倾斜,西部地区将提高对
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的对外贸易,但是,
由于西部地区本身的区位劣势、薄弱的经济基础及其在我国总体的外贸比重十分
微小,我们可以断定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将主要表现为扩大西部地
区与其它地区的国内区际贸易,对西部地区国际贸易地位的提升将是比较微弱
的。
(二)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外贸格局的影响
前面已经考察了外商投资企业的产业分布和地区分布,我们发现产业分布上
外商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地区分布上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
区。外商投资是发达国家转移其本国产业的一个途径,他们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
的劳动力及物质资源延续本国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然后把产品返销
回国。东部地区占绝对比重的外商投资提高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外贸规模。这可以
从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及其比重上得到反映,如表4.11所示:
表4.11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及其比重(单位:亿美元)
进出口进口出口
年份外商投比重外商投比重外商投比重
全国全国全国
资企业(%) 资企业(%) 资企业(%)
1986 738.46 29.85 4.04 429.04 24.03 5.60 309.42 5.82 1.88
1987 826.53 45.84 5.55 432.16 33:74 7.81 394.37 12.10 3.07
1988 1027.84 83.43 8.12 552.68 58.82 lO.64 475.16 24.61 5.18
1989 1116.78 137.10 12.28 59i.40 87.96 14.87 525.38 49.14 9.35
1990 1154.36 201.15 17.43 533.45 123.02 23.06 620.91 78.13 12.58
1991 1357.Ol 289.55 21.34 637.91 169.08 26.5l 719.10 120.47 16.75
1992 1655.25 437.47 26.43 805.85 263.87 32.74 849.40 173.60 20.44
1993 1957.03 670.7 34.27 1039.59 418.33 40.24 917.44 252.37 27.51
1994 2366.21 876.47 37.04 1156.15 529.34 45.78 1210.1 347.13 28.69
1995 2808.48 1098.19 39.10 1320.78 629.43 47.66 1487.7 468.76 3l_51
1996 2898.8 1371_10 47.29 1388.3 756.04 54.45 1510.5 615.06 40.7l
1997 3250.6 1526.20 46.95 1423.60 777.20 54.59 1827.o 749.oo 41.00
1998 3240.5 1576.79 48.68 1402.4 767.17 54.7 1838.1 809.62 44.O
浙江人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1999 3606.3 1745.11 48.39 1657.0 886.28 53.5 1949.3 858.0 44.O
2000 4742.9 2367.14 49.91 2250.9 1172.73 52.1 2492.0 1194.41 47.93
2001 5097.68 2590.98 50.8 2436.13 1258.63 51.7 2661.55 1332.35 50.1
2002 6207.85 3302.23 53.19 2952.16 1602.86 54.29 3255.69 1699.37 52.29
资料来源:赵晋平编著,《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艮》,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
页,及http://vnr..mofcom,gov.cn/waimaotongji.shtml。
从表4.1l可以看出,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占我国进出口的比重逐年上升,
1986年才4.04%,到近几年接近并从2001年开始超过一半,2002年达53.19%。
其进口比例的比重则更大,出口比例稍微小一点,但近两年也是超过50%。
而且,如表4.12所示,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商品结构上工业制成品的占有
绝对比重,除1996和1997年以外,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比重都超过90%,
明显大于我国整体工业制成品的进出13比重。显然,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在东部沿
海地区集中分布、较高的进出口比率及工业制成品进出13比重使得东部地区的进
出口贸易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
表4.12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制成品进出口占我国工业制成品进出口的比重
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比重(%) 工业制成品占进口的比重(%)
年份
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全国外商投资企业
1991 77.67 93.4 83.07 93.2
1992 79.98 93.9 83.5 92.8
1993 81.86 92.7 86.33 93.9
1994 83.72 92.4 85.73 92.3
1995 85.55 93.6 8l_53 90.4
1996 85.50 80.8 81.70 76.97
1997 86.87 80.95 79.90 73.19
1998 88.79 94.18 83.59 90.70
1999 89.77 94.10 83.80 91_05
资料来源:赵晋平,《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6页。
(三)入世对我国外贸格局的影响
入世对我国贸易格局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入世会促进我国的外
贸扩张。入世后我国的关税水平大幅下降,同时我国出口所面临的关税壁垒也将
下降,入世也为我国提供了一个与其他国家解决贸易争端的平台,这不仅增大国
外对我国的进口,同时也增大我国对国外的出口,因此,我国的贸易规模势必要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扩张。另一方面,入世后,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肯定大幅度提高。因为,随着我
国入世承诺的兑现,我国政府必须开放许多垄断性的行业,外资企业可以平等地
与国内企业进行竞争。对他们来说,我国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国际的市场,在我
国国内投资、生产、销售可以直接替代对我国的出口贸易,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促
使我国区际贸易的扩张。但是同时,外商投资企业本身是其跨国经营的一个部分,
其产品不仅要在本地销售,而且还要符合整个跨国公司的资源配置,跨国流动还
是占绝对比重,如表4.12所示,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比重都超过90%。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我国入世将促使我国外贸的扩张。扩张的地区显然主要还是经济
基础雄厚、外商投资集中的东部地区。
4.4我国总体区域贸易格局的变化与趋向
到此,我们可以总结我国总体区域贸易格局的变化与趋向了:
一、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要扩张。在外贸的扩张中,经济基础雄厚、外商
投资集中的东部地区将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中诬部地区收益相对要小得多。
二、以入世为契机,我国区际层面的开放逐步展开。伴随我国各地区之间贸
易壁垒的削减,各产业将根据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发生积聚,地区之间原有的产业
结构趋同现象将有所缓解,地区分工将越来越合理化,从而我国区际贸易将扩张。
三、我国区际开放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步调一致地展开,而是走局部地区一
体化的路径。从而,在我国国内区际贸易整体上(比如三大地带之间)扩张的同
时,又将以局部地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发生了产业积聚的地区)之间
贸易的扩张为主要表现形式。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5结论
本文第一章分别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对外开放的“倒逼”效应、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效应、我国加入WTO的冲击等角度出发,在经济一体化理
论视野下分析了我国区际开放的必然性,认为以入世为契机,我国不管是中央政
府还是地区政府其经济管理行为将规范化、合理化,长期以来森严的地区封闭主
义将逐渐地被冲破,我国区际层面的开放势在必行;而且证明我国区际开放将走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第二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入世及区际开放对我国
区域经济格局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区域产业布局及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
认为区际开放后,我国区域产业分布格局将发生一定程度的调整,地区产业结构
趋同现象将得到缓解。我国地区间产业调整将体现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状况,资
源密集型产业积聚中西部地区,高科技、知识密集型产业积聚东部沿海地区,我
国三大地带从西向东将呈现梯度递进的产业分布格局,地区之间的分工将明晰
化,从而,我国长期以来狭小的区际贸易将得到扩张。第三章从我国现存的区域
经济格局出发,依据第二章的理论分析的结论推测我国区际开放以后我国区域经
济格局的变化趋向,并以此推测我国各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认为我国加
入WTO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扩大的同时,伴随我国区际层面开放的展开,我国
国内区际贸易规模将持续扩张,尽管有~定的时滞性,却是我国贸易模式变化的
主导力量,因此,从长期来看,我国外贸的比重将下降,而国内区际贸易的比重
将逐渐上升,区际贸易将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对外贸易。
此外,本文认为,我国区际开放将走“区域经济一体化”道路,因而,在我
国国内区际贸易整体上扩张的同时,又将以局部地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和发生产业积聚的地区)之间贸易的扩张为主要表现形式。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参考文献
[1]Alniti,W.,New trade theory and industrial location in the EU:a survey
of evidence.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14(1998):45—53.
[2]Armstong,H.W.,Vi ckerman,R.W.,Convergence and Di vergence Among
European Regions.Pion,London.1995.
[3]Bond,Eric,Constantinos Syropoulos.The Size of Trading Blocs:Market
Power and World Welfare Effec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0.no.3/4(May 1996):41卜437.
[4]D.Puga,The rise and the fall of regional inequalities,European
Economic Review,43(1999):303—335.
[5]European Commission,First Report On Economic and Social Cohesion.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Luxembourg.
1996.
[6]Gianmarco I.P.Ottaviano,Jacques—Francois Thisse.Integration,
agglomeration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ics of factor mobility.Jouranl of
Public Economics 83(2002):429—456.
[7]Magrini,S.,The evolution of income disparities among the regions of
the European Union.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9(1999):257—281.
[8] Neven,D.,Goyette,C., Regional convergence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 33(1995):47—65.
[9]Ottaviano,G.I.P.,Puga,D.,Agglomeration in the global economy:a
survey of the‘new economic geography’.World Economy 21(1998):707—731.
[10]Paul.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P.E.
v01.99.no.3(1991):483—499.
[11]Paul.Krugman,Anthony J.Venables,Integration,specialization and
adjustment,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0(1996):959—967.
[12]Philippe Monfort and Rosella Nicolini.Regional Convergence and
61
浙江人学硕上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48(2000):286—306.
[13]Rivera—Batiz,Luis,A.and Paul M.Romer,Econmic Integration and
Endogenous Growth.妯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6(1992):531—555.
[14]Sandra PONCET.Measuring Chines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China Economic Review 14(2003):1—21.
[153 Xinpeng Xu,J.P.Voon,Regional integration in China:a statistical
model.Economics Letters 79(2003):35—42.
[16]Yi,sang—seung.Endogenous Formation of Customs Unions under
Imperfect Competition:Open Regionalism Is Good.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1,no.卜2(August 1996):153—177.
[17]Young,A.,The razor’s edge: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CXV(4)(November 2000):1091-1135.
[18][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顾良、施康强译.《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
经济和资本主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19][美]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译本.
[20][美]保罗·克鲁格曼著.黄胜强译.《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21] L.E.戴维斯、D.C.诺斯.《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见:陈
昕.《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22]V.W.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见:陈听编.《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23]陈家海著.《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转变》.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年.
[24]陈岩著.《国际一体化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253董辅扔名誉主编.萧灼基主编.李成勋、潘爱华、祁燕副主编.{2003经济
金皮书:2003年经济分析展望》.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26]樊纲、王小鲁主持.朱恒鹏技术分析.《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
相对进程报告(2001年)》.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27]谷克鉴、吴宏.《外向型贸易转移:中国外贸发展模式的理论验证与预期应
用》.《管理世界》.2003(4):9-16.
[2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地区经济分析与评价课题组编著.《中
国地区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03)).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29]李清泉著.《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30]林毅夫、蔡防、李周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31]刘国光、高尚全、顾明、张磐、李岚清等主讲.《中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
发展战略》.《世界经济》编辑部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刘国
光.《关于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
[32]刘国光、王洛林、李京文主编.经济蓝皮书:(200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19页:齐建国、刘青、刘
戈平.《中国经济的区域积聚与政策分析》.
[33]刘再兴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数量分析与对比研究》.北京:中国物价出
版社.1993年.
[34]卢现祥.《加入WTO的我国制度变迁的新趋势》.《当代财经》.2002
年.(10):3-7.
[35]盛洪著.《分工与交易——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非专业化问题的应
用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36]苏明吾. 《产业结构趋同成因的博弈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年.(9):46-49.
[37]魏后凯、刘楷、周民良、杨大利、胡武贤著.《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增长、
制度变迁与地区差异》.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
[38]徐逢贤等著.《跨世纪难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经济研究文库)》.北
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39]张军著.《“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1978—1992)》.上海:上
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40]赵晋平著.《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41]赵伟.《区域开放:中国的独特模式及其未来发展趋向》.《浙江学
浙江火学硕士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应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刊》.2001a(2):76—80.
[42]赵伟.《区际开放:左右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因素》.《经济学
家》.2001b(5):45—50.
[43]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著.《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
[44]周耀东.《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观点综述》.《经济学动
态》.1998(11):45—47.
浙江大学硕十学位论文另一种贸易效成分析: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主要地区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
后记
记得本科时候,我的老师常说,他们的很多科研成果之所以只能保存在实验
室,没能转化成产品,是因为他们缺乏经济学知识。从那时候起我就对经济学充
满了神秘感,我就梦想有一天我能来学习经济学,能帮助搭建实验室通向市场的
桥梁,搭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
硕士论文写好了,我学习生涯又告了一个段落。我这个门外汉现在总算向经
济学殿堂迈出了这艰难的第一步,在此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赵伟教授,他学识
渊博、治学严谨、视野开阔,他不仅传授我们文章选题、构思、写作等方面的方
法和技巧,也组织研讨会为我们提供交流的平台,他总是教导我们要踏踏实实做
人,这都是我一生受益匪浅的财富;在此也感谢师母对我日常生活的关心;也感
谢给我授过课的每一位老师,是他们帮助我提高对经济学的认识,开拓了我的视
野;我还要感谢我同门的兄弟姐妹们,记得我偶尔萌发一个想法的时候,总是没
有勇气给它写出来,我就跟黄上国、管汉晖、秦政强等等同门师兄讨论,感谢他
们的鼓励和指导;我的师兄吕盛行、严浩昆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在为人处事上都给
了很多的帮助和指点,也感谢何元庆、杨会臣、陈勇、周飞燕、单妙霞、萧颖琳、
张晓昆、陈光特、陈文忠、吴欣等平时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走出浙大校门就意味着我人生历程步入一个新的起点,“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纪云东
2003年12月16日
于浙江大学玉泉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