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擘短吠孽
硕士学位论文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Research on Constructing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 in Eastern Anhui
姓名王成军
学科专业政治经济学
学校代码:10357
学号:
研究方向企业理论与资本市场
指导教师荣兆梓
完成时间2006年5月
摘要
摘要
城市密集区是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产物,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以一个或
多个城市为核心,城市之间或者城市与区域之间发生着紧密的高强度的联系,高
度城市化、城镇密度大、城镇连续性分布的密集城镇地域。它具有城市节点、联
系网络渠道和广大的腹地基质三要素。而且城市密集区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可以根据城市密集区的发育程度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等级。
城市密集区理论和世界各国的城市化经验表明,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
后形成城市密集区,城市密集区形成之初主要以城市密集区的聚集效应为主,此
时城市密集区由于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不足,便以其在区域发
展中的优势,从周边相对落后的城市地区吸引资源来发展壮大自身;当城市密集
区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其聚集效应开始减弱,“扩散效应”逐步增强。我国东部
长江三角洲地区,依据其优越的地理优势和国家的优惠政策,在早期的经济发展
领先于中部及西部地区,在城市化和城市密集区发展的过程中,依据其经济领先
优势,从中西部地区聚集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经济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m琏小完成城市密集区的聚集效应加剧过程,丌始向周边地区辐射扩散。安徽
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紧接东部发达地区,东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的转移,需要
安徽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安徽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一个规模适中的城市密集区来带
动,这同样也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密集区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优化区域的资源配置,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对区域经济的起飞有着强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城市密
集区的形成需要较好的区为地理条件,较发达的经济条件,以及优越的交通运输
条件和科技文化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增长到原来的21-3倍;交通运输业有了长足发展,在科技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
成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安徽地区城市区域化、区域一体化加强,并且安徽人
口和产业集聚呈明显的加快趋势,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成熟程度,交通运输发展
的连接能力,人才科技条件等,都为城市密集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经济发展
相对较好的地区形成城市密集区的条件基本成熟。
尽管安徽形成城市密集区的基础较好,但由于地域广阔,拥有17个地级市,
各地级市发达程度各不相同,城市密集区不能随处普遍形成,只能形成于区域条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件相对较好的城市区域,本文根据选取的17个地级市的各种综合指标进行主成分
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的结果表明,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最为发达,基本具
备协调发展城市密集区的条件要求,巢湖虽然在发达程度上属于落后地区,但由
于其独特地区位置,也应被囊括在城市密集区的范围之内。这样形成的城市密集
区刭’能在经济总量上和发展程度上可以起到带动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皖东城市密集区目前仍然处在雏形阶段,与标准的城市密集区相比还有很多
不足:整体性较差;城市问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机制尚不完备;中间的环巢湖
地区相对落后。因此,我们人为,分割两大城市圈带中间的“洼地”;成立城市密
集区整体发展规划组织;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立城市间更紧密的空间联系;
建立统一的城市密集区市场;加强产业融合度建设。这是目前加强皖东城市密集
区的建设必要措施。
关键词:城市密集区构建研究
2
Abstract
ABSTRACT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CCA)is a city to turn the highly
developed outcome,meaning within the scope of particular region,take one or
several cities as the core,the city is occasionally a contact that takes place the close
and high strength,the high city turn,the town density is high,intensive town
region that the town consecution distribute.It has three main factors of city node,
the contact network outlet and the large stomach foundation qualities also.And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 rCCA)is a development process of dynamic
state,we can according to growth degree of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
(CCA)divide it as different stage grade according to the certain index sign system.
The theories of CCA and the c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ies turn the
experience enunciation,the cities become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
(CCA)after attain a certain degree,at the beginning of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CCA),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CCA)of gathering
effect is lord,at this time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CCA)because of the
funds,technique that oneself needs when developing,talented person etc.shortage,
then it depends on advantage in district develop,draws on the resources from the
peripheral opposite city region that fall behind to develop and strengthen the
oneself;After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CCA)develops the certain level,
it comes together the effect to start die down,”proliferation effect”strengthens
gradually.Three continent.regions in eastern Yangtze River of our country,
according to geography advantage and the special policy of the nations that it is
superiors,in the proces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earlier period lead in
central part and western region,in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urn and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CCA),according to its economy advantage,
from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 the region came together a great deal of funds,
technique,talented person,the economic quickly develop and strengthen,basic
complete the farther process of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CCA)of the
gathering effect,starting spreading toward the radiation in the peripheral region.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Central region of an our country of Anhui,connect the eastern flourishing region
tightly,with the industry transfer in the eastern economy development process,the
demand that Anhui speeds the district economy development,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of the district in Anhui needs the just right a scale of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CCA)to arouse,this is also the request tha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integral whole in districts turn equally..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CCA)has the important function in the
district economy development,it can better the resources of the district to install,is
the body of developing the economy of the district,to the district economic of
take-off have the function to arouse and radiate strongly.The formation of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CCA)needs the better geography condition,
more flourishing economic condition,and superior of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 and
techno-culture condition.Since the reform open Anhui obtained the very big
progress.GDP per person is originally 21300 percent;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contain substantial development.Through several decades of development,the city
of Anhui localization,the integral whole of the district turns to strengthen,and the
population of Anhui and industries gather together to present obvious of quickly
trend,the mature degre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istrict of Anhui,
transportation the COnjunction a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talented pers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dition etc.,all for the formation of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CCA)lay the foundation,in the economy developing better region the
condition of formation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CCA)has been basic
maturity.
Though the condition of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CCA)of
formation city in Anhui is very good,it is vast because of the region of Anhui,
owning 17 Cities,developed degree in the Cities of everyplace is each not same,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CCA)can’t everywhere widespread formation,
can become only is opposite to compare in the condition of the district good of city
district,the result that carry on the main composition analysis and gather an
2
Abstracc
analysis evaluation according to various comprehensive index sign of 17 Cities of
the selection,Hefei,Wuhu,Ma’anshan,Tongling is the most flourishing,basic
have to moderate to develop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CCA)the
condition request of the area,although the Chaohu belongs to fall behind the
region on the developed degree,because of the position of its special region,also
should be bag in the scope of the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CCA).The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CCA)that become thus on the economic total
amount and development degree can rise the function of arous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istrict of Anhui.
The CCA that we set up,go to still be placed in the embryo stage of the first
step formation currently,and 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 CCAS,its whole is
worse,intercity contact mutually,add the mechanism mutually still not complete,
middle of the region around the Chaohu region is opposite to fall behind,is this,we
put forward:The turn that partitions two big city Cities take’’marsh land”of the
middle;Establish the whole development programming organization of Cityand-
town Concentrated Area (CCA);The developing the synthesized
transportation system,building up the city more closely space contact;Establish
unifying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CCA)market;Strengthen a
construction of the industry fusion etc.,a few aspects to strengthen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CCA)the sugges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Key words: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CCA) Construction Studying
3
独创性声明
Y 978 s51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绳姿数烀或其他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曲任何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多域讶签字日期:脚p口4年4月巧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7解姿磁艇}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l≥《i擘争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f月珥日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引言
1、研究的背景
上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
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和城
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城市作为经济区核心构成要素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亦日益深入,创造出了一系列有关城市关系的
新概念,如组合城市(conurbation)、城镇密集E(City and Town Concentrated Areas)、
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s)、城市带(Megalopolis)、城市体系(urban system)、世
界城市(world City)、都市绵延区(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MIR)、城市功
能经济区(City Region)等。
20世纪末期,随着科学技术和交通的发展,使城市(镇)之间形成高密度、高城
市化、高互动结构关系一体化地区。这类地区有着强大的聚合力及经济带动力,
并存在某种特定内部组织结构系统,这种系统学术界称为城市密集区(有的学者
称为城市群)(崔功豪,2003)。城市密集区的存在是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区域化的重
要表现,它作为区域城市化高级阶段性现象,是集聚与扩散共同作用的产物,并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的目光。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提出了城市密集区的
标准,并指出世界上共形成了六个大城市密集区,它们分别是美国东北部大西洋
沿岸城市密集区、欧洲西北部城市密集区、北美五大湖城市密集区、日本太平洋
沿岸城市密集区、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密集区和中国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
角洲城市密集区。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发达国家相比滞后,但到上世纪末,我国城市发展日益呈
现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的态势,城市密集区越来越多地在中国大地涌现。我
国初步形成或正在形成九大城市密集区(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次中一0的长
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以广州和香港(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
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唐城市密集区、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的辽中南城市密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集区、以济南和青岛为中心的山东半岛城市密集区、以福建和厦门为中心的闽东
南沿海城市密集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密集区、以武汉为中心的江汉平原
城市密集区、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城市密集区等。这九大城市密集区,占
全国5.5%的土地面积,拥有全国27.2%的人口,创造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盛
广耀,2005))。新世纪开始以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来研究这些城市
密集区。
本文选取安徽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以下原因:(1)我国现有的城市密
集区都把安徽地区排除在外,很少有学者关注这块江淮沃土。(2)安徽位于我国中
部,历史上发展相对滞后,区域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程度较低,但目前,随着
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区发展的成熟,区域聚集经济开始扩散,安徽地区承接东
部地区的扩散能量,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区域化,区域一体化加强,并且安徽人
口和产业集聚呈明显的加快趋势。f3)新世纪伊始,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这必
将对安徽城市密集区的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4)形成的安徽城市密集区所
产生的辐射带动作用,不仅促进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带动西部地区
促进全国经济发展的桥梁。f51作者划这个区域相对较为熟悉,在安徽工作和在安
徽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问,对安徽地区城市化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做了很多实地
调研和资料的收集工作。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城市密集区的构建为切入点,以构建的必要性、可能性
和区位选择为突破口去研究,力求为安徽城市密集区的形成提供理论参考。
2、研究的意义
总体来讲,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市密集区发展正处于初步成长阶段,在
城市密集区方面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对于城市建设工作者来说,
如果没有城市密集区的理论作为指导,往往会多走弯路,减慢城市密集区发展的
速度,从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安徽地区深处内陆,其研究相对滞后,到目前为
lE几乎空白。本文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试图在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必要性可能性
和区位选择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概括说来,本文的研究具有如下两个方面的意
义。
(1)现实意义:①有利于皖东城市密集区域各中心城市之间的协调管理;②
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③有利于安徽经
引言
济发展极核的培育,为安徽乃至中部经济崛起创造条件,同时深化对外开放;④
能够为其它城市密集区的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价值。
(2)理论意义:通过对皖东城市密集区的个案研究,可以丰富我国城市密集
区的发展理论,为正在形成得城市密集区提供理论借鉴。
(--)研究内容及方法
1、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按照以下思路展开论述:首先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方法和
主要内容,然后对与城市密集区有关基本知识和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归纳和总结,
在列城市密集区形成发展条件、特征、功能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后,接下来分析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最后选择一些指标对安徽17个地级市进
行聚类分析评价,从而得出皖东城市密集区的区位所在和范围大小并进一步分析
现存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具体章节的内容如下:一、关于城市密集区的基本认识。
首先,对城市密集区发展研究相关的概念进行阐述、归纳与总结,进一步阐明本
文所阐述的城市密集区的内涵。然后,通过对城市密集区的特点、功能、类型、
形成理论和形成条件等介绍,对城市密集区形成有个初步认识。二、安徽地区形
成城市密集区的必要性可能性分析j首先,从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国际趋
势方面,从中国城市密集区形成发展的趋势方面,从中部地区各省构建城市密集
区方面,以及从安徽经济发展、缺乏中心城市带动及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
来分析安徽形成城市密集区的必要性。其次,从形成城市密集区经济发展条件、
交通条件、区位条件、科技人才‘条件四个方面,详细讨论安徽形成城市密集区的
可能性。三、选择城市基础实力、城市经济实力、城市管理实力和城市发展竞争
实力四个一级指标,进一步展开成22个二级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
法,对安徽的17个地级市进行聚类分析评价,从而将安徽17个市按照发达情况
进行分类,为城市密集区的区位选择奠定基础。四、依据上一章分析的结果,分
析皖东城市密集区的区位和范围,并进一步分析其现存的不足和解决的对策。结
论部分:对论文研究所得结论进行归纳总结,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并对需要进
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展望。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2、主要研究方法
由于本文是面向城市密集区问题的研究,涉及相关领域多,不但需要与实际
密切结合,而且要运用相关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这给论文写作带来较大的难
度。若采用单一的研究方法难以支持有关内容的研究,鉴于此,在具体运用上,
根据论文各部分的内容、要求及侧重点,选择合理有效的研究方法。总体来说,
研究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调查研究法:对于研究资料的收集,一是到统计局、规划局等部门索取
统计资料、文字资料、图表资料以及典型材料等;二是结合规划实践、深入现场,
进行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三是利用互联N(Internet)进行网上资料查询,收
集资料。
(2)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在城市密集区界定的研究中采用了定量分
析方法,定量研究可以提高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成果的可信度。但是,由于城市
密集区的复杂性和定量指标的选择往往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仅靠定量方法不
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应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
(3)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将安徽首位城市和武汉、南京进行比较分析,说
明安徽在历史上没有可能形成大的都市区。通过将安徽17.市的综合对比研究,从
而将安徽17个地级市分为四类,再根据城市密集区的形成条件,确定皖东城市密
集区的范围。
4
关于城市密集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关于城市密集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城市密集区概念
城市密集区(许多学者称为城市群)是城市化高度发展的结果,是与工业化
过程相伴随而出现的,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世界上最早进入工业化的国家
是英国,最早开始城市化及城市化高度发展从而形成城市密集区最早的国家也是
英国,因此,在国外英国学者们最先提出城市密集区概念。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
泽.霍华德,他在其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采用城市群体(Town Cluster)
的概念来形琢描绘城市密集区。。但是现在英国及许多西欧国家的学者普遍使用的
概念是后来的英国学者格迪斯在1915年提出的,他将这种新的空间形式命名为
“conurbation”。。另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概念,是英国政府使用的,英国政府统
计部门为了统计的方便,从统计的角度将城市密集区定义为“地方行政区域结合
体”(Aggregates ofLocalAuthority Area)。并从人口密度、城市职能以及空间景
删等方面提出限制条件来给以界定。在其它国家,上世纪10.20年代前苏联学者博
龙拉德等人对城市密集区做过详细的研究,并从中心城市人口数、外围地带最低
城镇数、中心城市到集聚区边缘的距离等角度,提出界定城市密集区的具体指标。
1989年加拿大学者麦吉(T.G Mcgee)提出“desakota”这一概念来形象拙绘在同
一地区上同时发生城市性和农村性行为的空间形态。1957年美国地理学家戈特曼
(Gottman)提出了“城市带”(Megalopolis)的概念,并给出界定城市密集区的
五大标准。美国学者J.弗里德曼(J.Friedman)和J.米勒(J.Miller)在1965年提出
“城市地域”(Urban Field)的概念来描述城市密集区,后为美国学者们广泛采用。
另外,还有许多学者及政府部门提出过城市密集区的重要组成概念如:“城市功能
经济区”(City.Region)、“城市通勤区”(Daily Urban Systerml“城市化地区”
(Urbanized Area)(U.S.Census,1950)“标准都市统计区”(ne Standard Metropolitan
。【英】埃比尼泽.霍华德(著),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3.15
。Dickinson R.The City Region in Westem in EuropelM】London:1967,11-12.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Statistical Area,SMSA,U.S.Census,1960)“标准一体化区域”(Census Metropolitan
Area,CMA,Canada)“标准都市就业区域”(Standard Metropolitan Labor Area,
England 1等等。。。
在国内,周一星在1991年提出了“城市连锁区域”(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的概念。。姚士谋认为城市密集区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
的不同性质、类别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
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
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
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侯启章是从城市群和城市带之间的比较的
角度来讨论城市密集区的,他认为城市带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密集区,当城市密集
区逐渐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就演化城市带。。顾朝林认为城市密集区(城市群)
的概念基本上相当于都市区的范畴。囝李迅认为城市密集区是空间的概念。@孙一
飞认为,城镇密集区是社会、经济及城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镇空间不
断扩展,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城镇之间及城镇与区域之间联系逐步加强,城乡一
体化的趋势,是城镇区域化和区域城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o。盛广耀认为城市密集
区是特定地域城市密集发展的空间群体,具有城镇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区域
整体,阽强,结构层次多的特点”。
对以上国内外学者们对城市密集区的基本含义进行归结,可以看出,在城市
密集区中不仅仅在城市间的联系,同时在城乡之间也发生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
系不仅体现在空间、经济方面,而且反映到社会、文化、历史等多方面。并且这
种联系具有时间动态性、空间网络性、内外开放性、联系紧密及高强度性的特点。
因此,我们认为城市密集区可以这样定义,它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以一
个或多个城市为核心,城市之间或者城市与区域之间发生着紧密的高强度的联系,
”’刘增荣.城市密集区及其相关概念研究的回顾与再思考【J】.人文地理,2003.18(3):13-14
。ZhouYX Themetropolitaninterlocking regioninChina:Apreliminary hypothesis·InN·Ginsburg,et al
(ed),op cit.,1991 89·112·
“姚士某,等.中国城市群【M1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70.136
。埙_li=j章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休研究【D】.中山人学硕士学位论文,1993 3-7
4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5-49.
o李迅中国城市区域演进中区域差异及其对策fJ】.城市规划,2000,(7):28-31.
o孙一飞.城镇密集区的界定.以江苏为例【J】.经济地理,1995,15(3):36-39.
。盛广耀中国城市密集区的发展态势及战略构想IJ】.2004年经济学论坛论文集:90
6
关于城市密集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高度城市化、城镇密度大、城镇连续性分布的密集城镇地域。它具有城市节点、
联系网络渠道和广大的腹地基质三要素。而且城市密集区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可以根据城市密集区的发育程度按照一定的指标体系把它划分为不同阶段等级。
(二)城市密集区的基本特征
城市群密集区具有地理和经济双重属性,在这双重属性上它表现为高城镇密
度、高城市化水平、强的整体性和多层次结构等特征。①
1、城市密集区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区域内城镇密集度相对较高。城镇高密度不
仅体现在小城镇的密集上,而且大中城市的密度也较高,而这种密集的城镇是建
立在交通便捷和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的基础上的。
2、城市密集区又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域。城市化水平
不仅体现在城镇人口规模、城镇数量等物质方面,更重要的是人们的就业模式、
生活方式等也表现出较强的城市性。
3、城市密集区是城镇之间及城乡之间发生着紧密联系的有机体,并在经济、
政治、文化及历史等多方面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联系不仅是城市间的联系,
更重要的是城乡一体化,不仅体现在诸物质联系,而且表现在文化、历史及政治
等无形联系上,并且这些联系具有高密度及高强度的特征。城镇间及城乡间各种
设施网络是联系发生的物质载体,其负载的人、财、物及信息等各种“流”是联
系的具体表现。
4、城市密集区是一系统,其结构因规模、水平及各城市的地位等多方面的差
异形成一定的层次性,从而形成连续的序列。最简单的城镇密集区就是一个特大
城市直接吸引范围内的城镇密集区,较高形式的城镇密集区则由多个中心城市及
其直接影响范围相互重叠形成的庞大地域系统。
(三)城市密集区的发展阶段
城市密集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地区生产力的高度集中的结果,开始时形成
若干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点,然后逐步形成城市社会。弗里德曼结合罗斯托
。戴宾.城市群及相关概念辨析【J】.财经科学,2004(6);101-102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Rortow)的发展阶段理论,建立了自己的与城市发展相联系得空间演化模型
他认为区域城市的形成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如图2-1)。
工业化前崩——∈==卜t==卜℃==j卜℃==_卜弋:::卜一,。、、,’’、,’‘、,’’、,’’!
工业化斩j;Ij
工业化阶段一
后工业化阶段—∈量三i;;≥:i薹喜i;三;j:二毒垂三耪、一一、、一/^’“、、.,,’、一一、.√7。‘’’
关于城市密集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域性基础设施以及工业卫星城市发展较快,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科技联系较深
广,密度大负荷重,产生城市相互吸引与反馈作用。
(四)城市密集区界定的原则
界定城镇密集区应遵循以下原则:符合城市密集区的本质特征,即城镇高密
度、城市出高水平、城镇间及城乡间相互作用强烈;必须是一个连续的区域,不
能被非基本地域单元分隔:组成城市密集区的地域应具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若
城市行政区总体水平达不到基本地域单元标准,而其市区与城市密集区地域相连,
则可将其市区并入相应的城市密集区。城市密集区应达到一定的面积、人口、城
市规模,若一个或几个地域相连的基本地域单元达不到城市密集区的规模下限,
也不应列为城市密集区;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如我国人口密度普遍较高,不能
直接搬用西方标准,保持市县级行政单元的完整性,以便于资料搜集和统计分析。
城市密集区范围应包括三部分:①多个万人以上的中心城市,②与中心城市相
连的连片城市化地区;③与各城市相邻,或为连片城市化地区所包围,但尚未达到
城市化地区标准的个别县市。结合我国实际,参照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我国
城市密集区的下限标准应为:地域面积在1万km2以上,总人口在500万人以
上,其中城市人口在150万人以上,城市数量在5座以上,其中应有各等级城市
组合,并依据城市密集区的面积、总人口、城市人口、城市数量、城市规模等级
结构等进一步将城市群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等4等级类型。。
(五)城市密集区功能
1、城市密集区可以优化区域资源配置
城市密集区的整体发展使单个城市的发展更加完善,国际性城市密集区“能
够克服单个国际性城市在资源、+幅员等方面的不足,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调整资
源配置,实现共同增长”@。事实证明,各个城市的发展都不是孤立进行的,它必
。代合治中国城市群的界定及其分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17(2):41
“削玲强睫江三角洲国际性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0-27(2):201·205
9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须与外部发生经济联系。城市密集区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各城市之间关系越来
越密切的过程。城市密集区中发达的交通条件使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动加速,从而
使城市密集区内各城市能够摆脱自身资源的有限和市场不足的弊端从而得以更好
地发展。一个内部经济发展协调的城市密集区可以使地理位置、生产要素和产业
结构不同的各等级的城市承担不同的经济功能,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单个城市无法
达到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益。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确实如此。
2、城市密集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城市密集区作为区域最发达的地区,是先进生产力水平的代表,是区域经济
发展的主力军。从全球看,目前世界上著名的城市密集区都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的地区。如: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和五大湖地区城市群,日本关西地区城市群,英
国中部城市群和德国中部城市密集区等都是带动其本地经济发展的地区。据学者
们研究,我国目前已经形成或正在成长的共有九大城市密集区:长江三角洲(以
下简称“长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京津塘,辽中南,山东半岛,闽东南,中
原地区,江汉平原和成渝地区等。这九大城市密集区,以5.5%的土地面积,养活
了27.2%的人口,创造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其中的长江三角洲是世界第六大城
市密集区,它不但是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的载体,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火
车头。
3、城市密集区具有强烈的辐射带动作用
城市密集区的辐射力包括两个阶段:在城市密集区发展的初期,其辐射力表
现为单个城市的扩散,由市区延伸至郊区,核心是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城
市用地的外延扩展。在城市密集区发展的高级阶段,城市间的各种联系(人、财、
物和信息1加强,形成区域城市群的网状辐射,以交通线为纽带。中心城市的规模
扩大,作用增强,城市群内部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数量增加,城市间的联系密度
增大。①城市密集区内部的城市和地区由于受地理位置、传导机制、接受能力和回
流作用等因素的影响,而接受城市密集区内不同城市不同程度的经济辐射,从而
。徐青梅,等中国城市群几个基本问题的观点评述阴.2002(1):18—20
10
关于城市密集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带动了城市密集区内该城市和区域内其他地区的发展,使区域经济整体都得到了
发展。
(六)城市密集区形成的理论
1、中心地理论
城市密集区实际上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社会生产力的一种高级阶
段的表现形式,掌握其形成的基本规律是城市密集区研究的基础。德国的地理学
家克里斯塔勒(w Christaller)在1933年提出了并论证了著名的中心地学说,是
研究城l『J密集区形成的理论起点。
克氏是早期的城市区位论的代表人物,其代表著是《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原理》
(1933)。在这本著作中,克里斯塔勒在对德国南部城市考察后,在假定地理条件
差异不起作用的条件下,认为对城市等级体系起作用的是行政管理的划分,城市
经济的作用及交通网的出现。经过理论推导,他认为各级规模的城市是各大小地
⋯1勺中心.城市群体的分布存在着某种规律性,认为经济活动是城市密集区形成
发展的主要因素。他不但注意每个城市的具体位置,形成条件,更重要的是对一
个地区的城市总体数量,发展的空间布局尤为关注,提出聚落分布呈三角形,市
场地域呈六边形的空间组织结构,进一步分析了中心地规模等级、职能类型与人
口的关系,以及中心地的空间系统。按照市场最优、交通最优、行政管理最优的
原则,克罩斯塔勒设计出城市群体规模等级结构,他认为:每个高层次城市数为
其低层次城市数的K倍(K为常数,即等级的公比数),K可取3、4或7。由此他
得出结论:A级城市一个,B级城市2个,C级城市6.12个,D级城市42.52个,
E级城市118个。
2、增长极理论
法国主流经济学家——社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佩鲁(F Perroux)在1955年
发表的论文《增长极概念的解释》一文中正式提出“增长极”(growth—pole)的概
念,他在分析经济发展中的不均衡问题时,提出了“增长极”理论。这也是用来
解释城市密集区形成发展的有利工具。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在《20世纪的经济》(1961)一书中,佩鲁充分论述了他的“增长极”理论。
在分析方法上他主张把国民经济分解为部门、行业和工业项目,主张以非总量的
方法安排计划。他认为:从空间上看,增长在不同地区是以不同的速度进行的。
主导产业和有创新力的行业增长速度最快,这些主导产业和有创新力的行业在空
间上集聚,会形成一种中心,这种中心就是指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
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对邻近的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一些地区和区内大城
市中心。通过这些中心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然后再通过
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最终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这就是增长极。佩鲁认为形成
增长极至少需要三方面的条件:①一个地区内存在具有创新力的企业群体和企业
家群体,②具有规模经济效益,③要有适宜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实际上佩鲁所
说的主导部门和具有创新力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实际就是各城市中心的集聚效应。
在20世纪60年代初,罗德文(Rodwin)将增长极理论应用于区域规划中,
提出了增长极的空间效应。60年代中期,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Boudeville)重
新探讨了经济空间的含义,拓展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将其从抽象的空间转换到
地理空间中,强调了增长极的空间特征。布代维尔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括以一
定地理范围相互联系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且也包括经济现象的地域结
构关系。
3、“回浪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
增长极理论主要强调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通过某些地区城市的优先
增长来带动他们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实际情况是在经济增长尚没有到达较大
规模之前,其主要是吸收其他地方的资源,从而削弱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实力,
加大了区域城市问的差距。瑞典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缪尔达尔(G Myrdal)
在对赫尔希曼提出的“涓滴效应”与“极化效应”的城市集聚作用作了进一步的
阐述之后,总结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写成《循环累积因果效应》一书,提出
“扩散效应”及“回浪效应”的理论,它是对“增长极”理论从城市区域发展的
角度的深入分析。该理论对研究城市密集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缪尔达尔认为,某一地区(即城市体系得空间地域)社会因素的变化,会引
起另一个社会因素的变化,而且第二种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加强最初的因素变化,
关于城市密集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变化的方向运动。这就是说最初的变动会导致
具有强化作用的引申变动,并使社会过程按照最初的那个变动方向作进一步发展。
“回浪效应”是指发达地区经济起飞的初期,由于“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会
使得不发达地区因生产要素收益差距的吸引而使资金、技术、熟练劳动、技术人
刁和资源向发达地区转移,从而会加剧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同时经济增长地区由于需求扩张较快,不断拉动投资增长,投资扩大又反过来增
加收益和需求,导致新一轮的投资扩张,如此循环积累。
“扩散效应”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发达地区由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
以及发展成熟再增长受到遏制,将会导致发达地区(城市密集地区)的资本、技
术、劳动力的扩散,从而推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缩小它们之间的发展差距。
4、中心外围理论
又称依附理论,是研究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关系的一种理论。这一
理论同样也适合城市密集区的形成发展,因为不同城市间,发展与欠发展是一个
过程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互为消长。这一理论把经济中的群众消费部门和设
备部门视为社会再生产的中心,是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经济中起决定作用的部门,
出口(为外地生产产品)的部门和奢侈品的部门处于外围地位,是发展中地区城市起
决定作用的部门。发展中城市要依附发达城市,其原因是中心城市具有强大的经
济控制力;中心城市的经济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具有领先地位,而外围地区,则
在市场中占居落后地位。在商品交换中二者地位不平等,中心城市生产产品附加
值高,具有领先性,又是欠发达地区城市所需要的。因此,欠发达地区城市只能
用低附加值的产品去换回急需的高附加值产品,形成了财富向中心城市聚集:中
心城市由于得到了财富的积累,加速科技进步速度,在技术方面更加领先于欠发
达城市,导致欠发达城市在技术上进一步依附发达城市:同时发达城市的资金闲
置,而欠发达城市资金短缺,也增强了欠发达城市对发达城市的依附。从积极的
方面去看城市间的依附关系,也可称为是城市间优势互补,落后城市与发达城市
建立这种互补关系有利于双方发展。如果发达城市对欠发达城市采取扶持的态度
进行平等的贸易,欠发达城市积极改善自己的投资环境,加大技术进步速度,可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阱将依附关系转化为经济伙伴关系,这对发达城市和不发达城市都有利。。
(七)影响城市密集区形成发展的条件
城市密集区的形成条件及功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城市密集区的形
成发展需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区位条件。包括区域位置、地理位置、气候、地
貌及土壤植被等方面。区位条件是城市群形成的基础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
为城市群的形成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广袤的腹地市场:良好的自然条件为陆路
交通和航行(主要对港1:3)提供了便利,也为农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为城
市化的发展准备了区位条件。二是交通通讯条件。交通通讯条件既是城市密集区
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城市密集区发展的必然结果。交通运输和信息产业的高度
发达是城市密集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发达的通讯条件为城市密集区内部
各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城市密集区与全国乃至全球的联系以及资金、信息、物
资和人口等的汇流提供了技术支撑。三是科技人才条件。城市密集区不仅是新技
术、新产业的培养器,同时也是新技术、新产业推动的结果。新产业的产生和主
导产业的演替、产业结构的转换决定了城市区域经济的自我增长和自我发展能力,
构成了决定城市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而新技术的产生是新产业形成需要有大
批的科技人才来创造,只有拥有了大批科技人才,城市密集区的形成发展才会有
源动力。四是经济发展条件。城市密集区无疑是经济发育较好的地区,城市密集
区的形成,也必须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方,城市密集区一方面能够促进区域经济
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适应其发展的要求,二者是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的。
。李广寿,等我国城市群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1沙洋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t 2004(1):51-52
14
安徽地区形成城市密集区的必要性可能性分析
二、安徽地区形成城市密集区
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分析
(一)安徽地区形成城市密集区的必要性分析
1、从国内外发展趋势上来看
从全球发展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
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这种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必然带来与
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城市化的加深。上世纪中期以来,世界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
城市化水平己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城市密集区正是这种城市化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自从上世纪50年,法国地理
学家戈特曼提出城市带的概念以来,世界上已经形成成熟的城市密集区共有六个,
它们分别是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密集区、欧洲西北部城市密集区、北美五
大湖城市密集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密集区、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密集区
和中国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以连绵城市整体协调发展为特征
的城市密集区成为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流。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学技
术的影lJ向下,城市密集区将成为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模式和组织
形态,这对增强区域的实力和提高竞争力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
作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城市密集区的发展趋势由于其庞大的产业集聚、经济规
模和吸引与辐射能力,以及城市密集区内众多城市功能的发挥,使得城市密集区
的功能进一步提高,成为具有管理、协调、控制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体系。随着全
球化影响的逐渐深入和更加广泛,城市密集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愈加
显著。我们提出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正是适应这种世界经济发展,加快融入全
球经济范围的需要。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在本世纪初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对城市
密集区进行科学的战略定位,对未来发展做出总体判断和长远谋划,既符合国家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战略的需要,又有利于整合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o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进行,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随着振兴东北
老工业基地的提出,我国已经形成五大较成熟的城市密集区,即沪宁杭地区城市
密集区、京滓唐地区城市密集区、四川盆地城市密集区、珠江三角洲区域城市密
集区和辽中南地区城市密集区。正在形成八大城市密集区,即关中城市密集区、
湘中地区城市密集区、中原城市密集区、福厦城市密集区、哈大齐城市地带、武
汉地区城镇群、山东半岛城市发展带、台湾西海岸城市带等。@这些城市密集区已
经或正在成为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城市密集区理论和世界各国的城市化经验
表明,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形成城市密集区,城市密集区形成之初主要
以城市密集区的聚集效应为主,此时城市密集区由于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
术、人刁‘等不足,便以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势,从周边相对落后的城市地区I及引
资源来发展壮大自身:当城市密集区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其聚集效应开始减弱,
“扩散效应”逐步增强。我国东部长江三洲地区,依据其优越的地理优势和国家
的优惠政策,在早期的经济发展领先于中部及西部地区,在城市化和城市密集区
发展的过程中,依据其经济领先优势,从中西部地区聚集了大量的资金、技术、
人才,经济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目前基本完成城市密集区的聚集效应加剧过程,
开始向周边地区辐射扩散。据有关部门统计研究,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
市化水平已经达到j8.2%,由于本地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上升,使得长江三角
洲地区经济发展受到限制,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向周边地区扩散。在周边地区中,
安徽处于中部地区的最东部,与之紧接毗邻,是其经济“辐射”的首位地区。据
统计,2005年1至11月份,安徽全省引进省外资金725亿元,其中,全省300万
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中,长三角地区的资金到位327.0亿元,是资金主要来源地,
其中,浙江在皖投资项目1424个,总投资额716.0亿元,到位资金147.9亿元,
上海到位资金97.7亿元,江苏到位资金81.4亿元。为了适应这一经济发展的客
观规律,国务院最近提出将安徽四个城市(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和江苏
等省的三个城市划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战略构想。一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
济急待向周边的安徽等地区扩张,要求安徽等地区提高其区域经济基础,加快城
。盛广耀.中国城市密集区的发展态势及战略构想【刀.2004年经济学论坛论文集:90-101
。姚士某《中国城市群》【M】.台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安徽地区形成城市密集区的必要性可能性分析
市化发展进程,加速城市密集区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尽快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其
接轨:另~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向周边扩张和辐射作用,必将会加速周边地区的
城市化进程,推动周边地区城市整体发展,从而推动城市密集区的形成,它是长
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扩张的必然结果,也是城市化过程的客观规律要求。
从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崛起来看,城市密集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带动作用。
“MIR是联接国内与海外的枢纽,是国家对外经济技术联系的通道。⋯⋯M瓜是
我国在21世纪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城市经济框架的试验区,是制度创新的源
地。⋯⋯MIR是我国科技发展领先区域,是21世纪中国新兴产业的重要发展基
地。⋯⋯沿海MIR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主导地位说明,它们将起着带动中国整体
走向繁荣的作用,是21世纪中国发展的火车头”⋯京津两个大城市拥有强大的
综合经济实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强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增长极的构
建使中心城市有了支撑点、扩散点”。。“构建大西安经济圈,发挥西安在陕西及
陆桥经济带上中心城市的作用,带动并促进陕西经济发展∽’。在经历了珠三角、
长三角、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之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中部崛起”作为
年度经济工作任务首次提出,中部各省(这里主要指河南、湖北、湖南、江西、
安徽5省)为了抓住机遇,抢占中部的制高点,实现区域经济的腾飞,纷纷推进
“城市群”、“经济圈”、“城市一体化”战略。河南构建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
市群,湖北构建了武汉经济圈,湖南规划出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江西也提出南
昌.九江工业走廊等,安徽地处中部诸省的最东部, “沿江通海,承东启西,连南
接北”,其地理优势是可以顺利与“长三角”无缝对接,成为“长三角”产业梯度
转移的首选地带和第一承接地,安徽是江浙沿海经济向西辐射的最接近区域,在
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处于关键位置。。我们提出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正是实施党
中央中部崛起战略的必然选择。
o赵永革.论中国都市连绵区的形成、发展及意义.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11(1):15-16
。胡建新.津京都市嘲的发展构想【J】中国软件,14学-,1999(3):28·30
。章同兴试论重庆中心城市群网络系统大构建【刀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9,13(1):33-35
“郭诚构建人西安经济嘲加快陕西经济发展.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8(3):65-67
。http:flbbs cnhan.com/dispbbs asp?boardlD=20&ID=88410
17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2、从安徽省的情况来看
在在经济方面,在新中国建国几十年的历程中,安徽经济发展经历了起伏跌
宕的过程,表中1978~2003年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安徽在近几年的经济
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91元增加到2003
年的6197元,,增长到原来的2L3倍,安徽也曾经走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前列,如
1980年和1997年,我省经济增长速度就居于全国第二位,但是由于历史、经济结
构、市场环境和国家的区域政策等原因,安徽经济一直处于全国中下等水平,特
别是改革丌放以来,随着到沿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带的崛起
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展开,各地区城市间协调共进,形成区域一体化的格局,安
徽经济越来越被挤在夹缝中生存,加快安徽经济的发展已经是摆在安徽人面前不
可回避的问题。从上述有关城市密集区的功能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区域经济的
发展离不开城市密集区形成建设。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也是首先从城市密集
区着手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城市中心作用,
逐步形成以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为依托的、不同规模的、开放式、网络型的经
济区”。城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空间存在形式,是由多种
因素组合而成的有机体,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主要标志。城市是区域的
中心,区域是城市成长的基础,两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有机整
体,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就是城市密集区的形成和建设。我们提出构建皖东城市
密集区的构想,正是为了解决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表2一l:
年份1980 1986 1992 1997 2003
人均安徽位次26 21 28 20
GDP 实际值29l 738 1386 4397 6197
全国平均水平460 956 2287 6053 9073
经济发安徽位次22 2 28 2 29
展速度实际值6.1 13.7 5.5 16.6 9.2
全国平均水平7.7 10.4 9.0 10.6 10.3
注:经济发展速度依次为1978—1980、1980—1986、1986—1992、1992—1997、1997—2003年GDP
安徽地区形成城市密集区的必要性可能性分析
可比价平均增长速度。资料来源,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
在中心城市的带动力方面,通过表中安徽17个地市级以上城市2004年的人
口、经济指标对照,可以看出安徽没有现成的形成城市经济圈的中心城市。
表2-2:
赢卜吲茸合肥市淮北市毫'J4、I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滁州市
人口(万人) 155.87 82.8 141.16 141.8 79.49 183.3 142.02 50.3
GDP(亿元) 381.8 96.2 74.8 70.5 109.6 74 127.1 76.3
续上表
^安市马鞍山市巢湖市芜湖市:宣城市铜陵市池州市安庆市黄山市
176.28 57.16 85.9 69.06 8339 39.02 62.57 59.6 41.44
44 9 161.9 70.5 190.7 66.6 86.8 38.4 91.6 48.3
注:资料来源,2005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从上表可以看出,安徽省内从城市人口总数上来衡量,其首位城市当属阜阳
市,然而按照区域经济学中首位城市首位度的要求(对首位城市首位度的下限,
学术界有很大争议,但普遍的观点认为,城市首位度不应小于2,其中首位度是指
最大城市市区人口总数与第二大城市市区人口总数之比值),阜阳市远远不能满足
要求,阜阳市目前的城市首位度指数为1.04,而阜阳经济发展在全省并非走在前
列,全市生产总值在全省居第六位,市区生产总值为74亿,位居全省第九位。这
样的城市如果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首位城市,显然是不可能的。有部分学者
企图通过发展省会城市合肥市,到2010年市区人口达到300万人,经济总量占全
19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省的19%pA上,把合肥打造成为安徽区域经济中心城市,通过合肥经济的辐射带动,
来实现安徽经济的起飞。我们说这个设想是好的,但难以实现,安徽历史的夹在
南京和武汉这两大国家大都市之间,合肥的城市规模相对较小。这一点表中可以
看出。
表2—3:
淡1985拒1989拒
人口面积GDP 人口面积GDP
台肥市88.14 60 45.3 97.73 66 35.19
武汉市339.6 180 175.4 370.67 188 130.04
南京市224 98 121 137.1 246.9 126 108.08
续上表
1994正1999年2003芷
人口而积G13P 人口面积GDP 人口面积GDP
112.66 8】85 9 127.94 120 189.7 155.87 148 381.7
443.61 227 409.7 530.24 204 876.6 781.19 216 1662
261 49 150 360.5 276.36 179 618 489.76 197 1576
注:数据来源200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表中人13单位为万人,面积为平方公里,GDP
为亿元,其中85年的值为工农业总产值。
依据城市化规律,城市的壮大首先要依靠城市化来积聚城市能量,而在城市
化的初始及加速阶段(一般认为初期水平为0到30%,加速期为30%到60%,我
省目前的城市化水平约为3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1%,处于加速初始期),城市
化过程以聚集效应为主,由于城市的聚集能力与城市的规模成正相关关系,小城
市在与大城市争夺市场和资源时势必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存在大城市超先增长规
律。与两大城市相比较,合肥的积聚能力相形见绌,城市缺乏聚集能力,通过“循
环效应”作用,便历史地形成现在合肥城市规模偏小的局面。历史没有给我们留
下可以带动整个江淮大地经济起飞的龙头城市,按照我省目前的城市化的实际进
展,以及2005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对全国各城市发展指数的分析评价结果,我们
认为在短期内也不可能形成大型中心城市。
20
安徽地区形成城市密集区的必要性可能性分析l谲\婴妻合肥市武汉市南京市
l城市综合实力评价结果0.15 0.312 0.298
l城市发展潜力评价结果4.82 10.92 1L63
注:资料来源2005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因此安徽要实现经济起飞,显然不能像“长三角”地区那样首先实现中心城
市的经济壮大,然后通过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本地区其他城市(城镇)发
展,乃至整个地区的经济繁荣。安徽经济的振兴要走一条自己特色城市化之路,
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在皖境内的一批经济较发达城市强强联合,各城市相互补充,
整体协调发展,形成城市密集区来带动整个安徽经济的起飞,这符合城市化规律。
。’这也是我们提出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的必要性又一理由。
另外,在资源互补方面,安徽省共有17个行政地级市,各市自然资源、人力
资源、资金资源等都不尽相同,由资源不同的市组成城市密集区,实行区内统一
管理、形成统一市场,可以使资源能够充分流动起来,有效地配置到效率最大地
区或部门,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城市的资源效率。这也是我们提出构建皖东城市密
集区必要性的理由。
(二)安徽形成城市密集区的可能性分析
上一节我们从全球、全国、中部地区和安徽省自身的发展四个角度,对构建
皖东城市密集区的必要性作了较详尽的说明,那么以安徽现有社会经济条件,能
不能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个城市密集区?这将是本章将要试图说明的问题。从上
面有关城市密集区的形成发展条件的说明中,我们知道形成城市密集区一般应具
备区位地理、交通运输、科技人才和经济发展四个条件。下面我们逐一分析。
1、区位地理条件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内陆地区,东部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中国最著名的河流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安徽南部,是安徽
的出海通道,同时东部又与经济较发达的江苏省、浙江省为邻,西部与人口稠密
“荣兆梓,王成军.皖东城市密集区一安徽经济的龙头【N】.安徽日报,2005t 12
2l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的河南省、湖北省、江西省接壤,是中国东部与中部地区的衔接过渡地带。在中
国发展战略重心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过程中,安徽省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
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周边省份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以安徽为基地,向周边省
份覆盖的人口约5亿,占全国人口的40%,安徽省是中外客商投资与发展最佳选
择之一。
安徽省地理形状与德国相似,东西宽450公里,南北长750公里。安徽北部
地形平坦,人口密集,能源矿产资源丰富,适宜种植麦类、薯类、豆类、麻类等
旱地农作物,养殖业以优质黄牛、山羊著名。中部地区丘陵起伏,人口适度,建
材矿产丰富,适宜种植稻类、油菜、棉花。西南部多为山地,人口较少,拥有丰
富的森林资源和高品位的自然风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位于安徽南部的黄山风
景区是国际最著名的自然风景区之一,风景美丽,环境清洁,发展旅游业及休闲、
娱乐、服务业前景光明。安徽省长江沿岸地区为狭长的平原地形,蕴藏有丰富的
金属、化工、建材矿产资源,是全省原材料、制造业生产基地。
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省大致可分
为五个自然区域: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皖南山区。
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目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60米。长
江流经安徽南部,境内全长416公里,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在境内全长430公里,
新安江为钱塘江正源,境内干流长240公里。长江水系湖泊众多,较大的有巢湖、
龙感湖、南猗湖。其中巢湖面积约800平方公里,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自然资源条件较好。①土地资源:全省耕地面积433万公顷,土地肥沃,适
宜各种农作物生长。②水资源:全省水资源总量约680亿立方米。③动植物资源:
全省林业用地4.1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0%,草地1.66万平方公里,
占12%,全省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木本植物1300余种,草本植物约2100余种,
动物约5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种,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④
矿产资源:在漫长的地质变化过程中,安徽大地曾数次沉陷、数次隆起,形成了
丰富的矿产资源。全省已发现有用矿种13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有75种。其中煤、
铁、铜、硫、明矾石为五大优势矿产,在工业利用上已形成一定规模。煤矿、铁
矿、铜矿、水泥用石灰岩矿、硫铁矿分布集中,便于规模开发。
从以上可以看出,安徽具有良好区位条件,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和丰富的自
安徽地区形成城市密集区的必要性可能性分析
然矿产资源,具有良好的形成城市密集区的区位地理条件。
2、交通通讯条件
安徽交通历史悠久,水路交通早在4000多年前就与中原沟通,秦朝大规模修
筑驰道,汉唐以后陆上驿运已相当发达。近代交通始于二十世纪初叶,由于旧中
国交通发展非常缓慢,到一九四九年安徽交通仅有铁路719公里,低等级公路2088
公里,民用车辆403辆,内河航道基本处于自然状态,运输船舶39.2万吨位,机
场荒废,航空运输停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的交通运输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己构成铁路、
水运、公路、空运立体交通网络,现代化交通四通八达。到1998年底,全省公路
总里程达3926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94公里,一级公路152公里,二级公路5548
公罩,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28.2公里,全省99.8%的乡镇和89.5%的行政村
通了公路。以省会合肥为中心通向16个地市的干线公路为主骨架,以地市县城的
二、三级沥青油面公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纵横交织,并与铁路、水运、空运相
衔接的公路网己基本形成。公路建设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通向畅发展。
1991年建成全省第一条高速公路一一合宁高速公路后,又相继建成合宁高速公路
大龙段、合巢芜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高界段、六叶一级公路、沿江公路、滁
全一级公路、205国道天长段、合铜汽车专用公路、皖南旅游公路等一批高等级公
路。建成皖境长江上第一座大桥一一铜陵长江公路大桥,皖南旅游区太平湖公路
大桥,以及淮河上的五河、凤台、蚌埠、淮南公路或公铁两用大桥。近年来又建
成一批高速公路和大型桥梁:合安高速公路、界阜蚌高速公路、合徐高速公路、
徽杭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安徽段、芜湖长江大桥、淮河南照集大桥等。公路
运输业发展迅速,全省民用汽车已达176043辆,开辟公路客运班线14857条,公、
铁、水路联运站点230多个,全省已建成完善的联运网络,并与全国各大城市建
立了联运关系。
1998年底,全省内河航道里程已达6013公里,其中一米以上水深的航道增加
到3726公里,水运条件居全国第七位。整治了淮河干、支流航道,建成了淠淮航
道沟通工程、南淝河航道改造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全省民用运输船舶达230多
万吨,码头泊位近千个,建成了芜湖朱家桥万吨级码头、铜陵件杂货码头等一批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港口设施,初步形成了太中小配套的港口体系,并开辟了直达韩国、日本、东南
亚及欧洲地区的航班和国际集装箱航线。
全省铁路通车里程已达2326公里,居华东首位。京九铁路皖境段、合九铁路
以及一批大型车站、客货运枢纽中心相继建成,合肥、阜阳、蚌埠、芜湖等城市
成为华东铁路运输中心枢纽和国际集装箱装卸点。
民用航空事业蓬勃发展,先后扩建了合肥、黄山、安庆等一批大型机场,可
适应降落大型飞机。民用航线己达40多条,航线总长度3万余公里。合肥、黄山
己成为国家一类空港口岸。
至2000年底,全省综合交通线路74245公里,综合交通网密度达到53.18公
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公路通车里程65353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到8343公里(高
速公路达到467公里,一级公路达到301公里,二级公路达到7575公里);内河
航道通航罩程6013公里,三级以上航道达到695公里;港口泊位1424个,港口
吞吐能力12837万吨,其中长江主要港口泊位137个,吞吐能力3635万吨;拥有
6个民航机场和联航机场,各类对外开放口岸9个。一个以合肥为中心,高速公路、
干线铁路和长江黄金水道为骨架,二级公路和内河航道为干线的综合交通网布局
『F在形成。
按照省政府的“十一五”高速公路网规划,我省今年将计划开工修建蚌埠一
淮南、阜阳一河南新蔡、铜陵一南陵一宣城以及合肥南环线(大蜀山~陇西立交
段)等8条高速公路。预计在整个“十一五”期间,我省公路部门将投资千亿元,
完成国家高速公路网安徽段的建设任务,实现远景规划“四纵八横”路网中的“三
纵七横”骨架网,到2010年通车总里程达到3500公里以上。到2020年高速公路
平均密度达到4公里/百平方公里。根据布局规划方案论证的结果,到2020年,全
省将形成“四纵八横”的高速公路网,主线约4800公里,联络线约700公里。其
中南北纵线分别为徐州一杭州、徐州一福州、济宁一祁门和商丘一景德镇;东西
横线包括连云港一郑州、淮安一许昌、南京一洛阳、上海一西安等高速路。另外,
在“十一五”期间,我省将在长江上新建马鞍山、芜湖、池州、望东4座高速公
路大桥,相邻长江公路大桥之间的平均间距将不到50公里。淮河上将新建阜周路、
合淮阜路、寿县正阳关、五河4座高速公路大桥,相邻淮河公路大桥之间的平均
间距将缩小到30公里。
安徽地区形成城市密集区的必要性可能性分析
总之,安徽目前的交通状况良好
会有利于各城市之间的连接大大加强
3、科技人才条件
未来的交通规划前景更好,良好的交通将
这将推动城市密集区的形成。
安徽省是中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较为集中的省份之一。全省现有普通高等
院校40多所,在校学生20多万人。国家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2多所,省属自然
科学研究机构50多所,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机构400多所。全省自然科学高
级科研人员总数约3多万人。坐落在合肥市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
理工科的高等院校之一,拥有1000多位高级科研人员,该校每年有2000多位学
士、1000多位硕士、近千名博士毕业。合肥工业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在工程技
术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人才众多。安徽农业大学在农业生产技术开发研究方面拥有
大量人才。中国科学院在合肥设有4个研究所:1、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主要研
究方向为激光及激光应用;2、固体物理研究所,主要从事新材料方面的研究:3、
智能机械研究所,主要从事自动化传感技术方面的研究;4、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主要从事核聚变技术方面的研究。原电子工业部在安徽设有第8、第38、第41等
三个研究所:第8研究所,主要从事光纤光缆传输技术研究;第38研究所,主要
从事雷达方面的研究:第41研究所,主要从事电子测量仪器方面的研究。原机械
工业部通用机械研究所可以承缆各类机械工程方面的设计和施工。
可见安徽的科技人刁‘基础较好,新技术新产业创新的能力较强,这必将为城
市密集区的形成增添新的推动力。
4、经济发展条件
安徽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物产资源,全省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资源依托
特点。安徽省依托资源的产业电力、冶金、建材、纺织、化工原料、食品加工占
有较大比重;汽车、机械制造、家用电器、电子等行业近10年来发展较快,己成
为安徽省新兴的支柱产业。服务业持续增长,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
比重逐年提高。近几年来,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增长在8%以上。一二三
产业及劳动胜率增长都有明显提高,例如200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732亿元,增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1297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1001亿元,增
长10.3%,全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8848元,比上年增长7.1%。进入新世纪以来,
安徽省综合经济实力在迅速增加,经济总量及人均量逐年增长,到2003年底,全
省已经有四个城市(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人均GDP产值在1000美元以
上,接近东部发达地区的水平。这种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将成为城市密集区形
成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三、安徽各城市发达程度分析
由上一章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从经济发展的要求上看,在安徽境内形成一定
规模的城市密集区是十分必要的;从安徽的地理、区位、交通运输和经济发达程
度上看,在安徽境内形成能够带动安徽经济起飞的城市密集区是可能的,而城市
密集区是区域相对发展程度较好的地区。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
在现有的条件下,安徽境内哪个区域的城市基础相对更加发达,更容易形成能够
起到带动安徽经济发展的城市密集区?这将是本章试图要说明的问题。
(一)安徽经济区划的历史回顾
城市密集区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个经济区,它是相对于其他经济区发展水平
较高的经济区,整体性强,能够起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是较大范围内的经济
“增长极”地区。为了构建出合适的安徽城市密集区,我们首先有必要对安徽的
经济区划作一个历史的回顾。
“经济区是指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具有特定区域构成要素的不可无限分
割经济社会综合体,由经济中心,7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构成。”。从某种意义上,
发展的经济区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也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城市密集区。我
省经济区域的划分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始期。根据当时的行政区划,把我省分为四
个经济区,即“三区一中心”。三区是指两淮经济区、沿江经济带、皖南旅游区;
一中心即合肥科教中心。两淮经济区:位于本省的北部,是以淮南、淮北煤矿为
中心的布局区,还包括原阜阳、宿县等地的30个县市。该区工业以煤电为主,农
业以麦、畜牧业为主。沿江经济带:位于本省的长江两岸,以马鞍山、芜湖、安
庆为中心,包括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原安庆市、巢湖地区、安庆地区。
该区工业以冶金、石化、机械、纺织为主,农业以稻、油、水产为主。皖南旅游
区:位于本省的南部山区,以黄山、九华山、齐云山、太平湖等著名旅游区为中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心,包括原徽州地区、原黄山市和青阳县。该区农业以林茶为主,工业生产基础
较差,尚未形成明显的专门化生产部门,但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具有良好的发展
前景。合肥科教中心:是指利用合肥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把合肥市建设
成为我国的科教基地之一。
应当说,“三区一中心”是基于我省省情提出的,对日后我省发展产生了极其
深远的影响。但是这种划分显然是将我省划分为四大空间经济区,且各区都有自
己经济发展中心,四大经济区共同发展,是一种均衡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按照
这种划分,各区域都有自己的经济发展优势,无所谓构建城市密集区,这显然与
现实经济发展不相符。
第二阶段,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省行政区划发生很大变化,地区改市逐步完
成,“地区”作为一级行政机构已不复存在。考虑到与全国东、中、西的区域划分
相适应把安徽划分为皖东、皖中、皖西三大经济区,其包括范围与各市所处的地
理位置fllx于应。后来,根据形势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两点一线”的概念:
利用合肥市、黄山市为两点,以长江流域为一线。主要依托合肥市的高新技术产
业、科技优势和黄山市的旅游资源,利用长江的交通优势,发展安徽区域经济。
两点一线的经济区,就先构造合肥与黄山这两个增长极,然后充分发展其中间
地带,使两点通过一线连接起来,形成大片的经济发展区来带动安徽经济的整体
增长。其实质是构建皖江城市带(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池州)加滁州、
宣城、巢湖、合肥、黄山等组成的城市密集区。这种构造考虑到了城市密集区经
济发展的领先性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能力,但其范围过大,以安徽现有的经济
实力,很难形成这么大范围的城市密集区,其结果必然会带来密集区内各个城市
单独发展,很难形成整体效应。
第三阶段,21纪以来,随着全国范围的“经济圈”、“经济带”、“增长极”不
断涌现,以及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要求,我省经济区划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一
种观点认为,全省可划分为四个经济区,即:合肥经济中心及其辐射区,包括合
肥市及其周边地区;皖江经济区,包括马.芜.铜等沿江城市:皖南旅游经济区,包
括黄山市及其周边旅游景区;皖北经济区,包括两淮、阜阳等皖北6市;另一种
观点认为,可以形成以合肥、芜湖为两极,合肥向南发展,芜湖向北发展,形成
参考文献
合.巢一芜城市群带动安徽经济发展o。
上述第一种观点类是于“三区一中心”区划,无疑无法形成城市密集区,而第
二种观点构造出的合.巢.芜城市群,以安徽现有的经济发展情况看是可以实现的,
但形成后的城市群经济规模过小,在带动安徽经济发展上力量不够。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以往安徽经济区的规划,要么范围过大,无法
形成城市密集区,要么即使能够形成城市密集区,但范围过小,不能起到带动安
徽经济整体起飞的作用。另外,上述经济区的划分虽然考虑到了自然条件和发展
条件,但其地理边界往往是比较模糊的,而且这样划分的空间区域更易受到人们
认识变化和政策调整的影响。鉴于上述考虑,笔者选取17个省辖市作为构造城市
密集区的基本组成单元,按照形成城市密集区条件的要求,选择多种指标,利用
容易获得的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对这些基本组成单元进行综合分析,从而
确定安徽城市密集区的区位选择。
(二)安徽各城市发达程度主成分聚类分析
l、指标体系的构建
(1)选择指标的原则:①科学性原则:选择的指标要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各
城市发达程度,不能偏于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②可行性原则:选择的指标应
该有利于研究,各指标的可以直接或间接量化,并且可量化的指标可以直接或间
接从公开发表的官方数据中获得数据;③有用原则:我们对各城市进行评价的目
的是为了定位城市密集区服务的,因此各指标的选取,应围绕城市密集区形成条
件展开。
(2)指标体系的建构:根据上述指标选择的原则,我们选取了城市基础实力
(指城市基础设施的优劣程度)、城市经济实力(指城市经济发展程度和产业升级
程度)、城市管理实力(指城市组织生产、利用资金的能力)和经济发展竞争实力
(指城市创新能力及与外界的亲和力)4项指标,然后进一步分成22项二级指标,
具体见下表:
“http://www.wendangku.com/2006.03.14/1142344181d95389.html
29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代码单位
1、人均固定资产投资X11 元从
城市基础实2、人均建成区面积X12 平方公里,人
力3、每平方公里客运量X13 万人,平方公里
(代码:Y1) 4、每平方公里货运量X14 万吨/平方公里
5、年末人均铺路面积X15 平方米
6、人均住宅投资额X16 元,人
1、城市GDP总量X21 亿元

城市经济实2、人均GDP X22 人/元

/J 3、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X23 %

(代码:Y2) 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X24 %

5、非农业人口比重X25 %

1、城市单位面积产值X31 亿元,平方公里

城市管理实2、城市劳动生产率X32 元从
力3、人均财政收入X33 元,人
(代码:Y3) 4、利用外资额/C;DP X34 美元,万元
5、进出口商品总值/GDP X35 美元/万元
1、人均科技经费支出X41 人/元
城市发展竞2、人均教育经费支出X42 人/元
争实力3、每十万人中大专以上人数X43 人/十万
(代码:Y4) 4、每万人中固定电话数量X44 台/万人
5、每万人中移动电话数量X45 部/万人
6、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X46 %
注:(1)本指标体系参考了2005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城市各种指标体系构成,二级
指标参考了南京城市规划设计院编的《城镇体系规划讲义》中乡村城市化和城市乡村化的思
想。(2)该指标体系侧重于安徽等经济不发达省份的情况。
参考文献
2、主成分分析
根据选取的指标,我们利用200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2004年安徽统计年
鉴的统计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得出各二级指标值如下:
表3-1:2003年安徽省17个地级市城市基础实力指标一览表
淤人均同定人均建成每平方公每平方公年末人均人均住宅
资产投资区面积里客运量里货运量铺路面积投资额
台肥市5587.10 1.0l 10.12 7.79 15.72 1424.97
淮北市2511.90 .48 6.10 13.44 6.71 236.47
毫州市1010.20 .36 1.07 .68 3.86 86.08
宿州I市959.90 .48 2.16 1.65 3.68 42.29
蚌埠市2456.20 .85 5 28 5.89 9.89 333.83
阜⋯市826.20 .26 2.52 1.70 4.03 64.38
淮南市2553.30 .63 1.74 3.22 5.10 259.04
滁州I市1520.20 .54 3.54 3.09 6.26 105.80
穴安市987.00 .26 1.94 1.39 2.59 78.47
马鞍山市8605.80 1.09 4.53 6.14 9.80 1092.93
巢湖市2046.50 61 3.06 2.05 4.94 131.66
芜湖市6385.90 1.16 10.73 14.96 8.80 1050.98
宣城市2718.80 .23 L34 .83 2.72 170.78
铜陵市6609.70 86 4.54 6.03 8.51 861.55
池州市2345.80 .21 1.07 1.23 1.92 232.74
安庆市1705.10 .60 12.38 7.84 9.51 134.27
黄山市3594;30 .4,6 .96 .57 4.92 393.51
注: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为元从:人均建成区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从:年末人均铺路
面积单位为平方米/人:人均住宅投资单位为元/人
31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表3—2:2003年安徽省17个地级市城市经济实力指标一览表
\\指标城市GDP 人均第二产业增加第三产业增加非农业人口

鳓矿\ 总量GD P 值占GDP比重值占GDP比重比重
合肥市381.80 10720.00 50.30 41.50 35.08
淮北市96.20 6541.00 53.20 33.90 38.68
毫州I市74.80 3538.00 26.40 35.80 11.43
宿州市70.50 3725.00 23.20 34.印12.11
蚌埠市109.60 6269.00 43.40 36.70 24.72
阜⋯市74.00 2611.00 28.10 36.80 11.28
淮南市127.10 8081.00 51.10 38.50 47.19
滁州市76.30 6935.OO 43.80 35.30 22.56
六安市44.90 3127.00 34.50 34.50 14.68
马鞍山市161.90 15638.OO 64.90 28.00 45.48
巢湖市70.50 5481.00 40.10 34.50 17.92
芜湖市190.70 12786.OO 57.10 34.30 40.60
官城市66.60 7553.00 40.70 37.70 16.73
铜陵市86.80 14921.00 59.10 35.90 53.61
池卅『市38.40 4876.00 38.60 35.40 15.81
安庆市91.60 5299.00 45.20 31.90 15.78
黄d.J市48.30 7380.00 33.60 47.20 20.77
注:城市GDP总量单位为亿元:人均GDP单位为元/人:其余单位为%。
表3-3:2003年安徽省17个地级市城市管理实力指标一览表
泌城市单位城市劳动人均财政利用外资进出口商
面积产值生产率收入额/GDP 品总值/GDP
合肥市.64 19359.70 785.60 19.80 622.37
淮北市.30 13194.20 375.20 13.35 34.79
毫州市.03 6000.30 133.30 8.92 8.36
参考文献
宿州市.02 6924.70 136.70 5.2l 10.42
蚌埠市.24 11361.40 305.80 14.99 99.21
阜阳市.04 4732.10 115.90 .16 32.12
淮南市.12 13805.70 422.70 18.69 31.81
滁州市.05 12837.50 232.60 4.56 55.40
六安市.01 5509.10 155.10 2.55 43.51
马鞍山市54 30511.20 1200.加15.58 414.47
巢湖市.03 8750.00 202.40 9.61 23.18
芜湖市.83 22208.60 774.80 15.49 159.97
宣城市.03 】1901.40 266.60 13.85 61.10
铜陵市.3l 25077.20 779.20 4.15 523.59
池州市.02 7922.90 256.30 12.77 74 66
安庆市.20 8220.40 266.60 4.17 49.78
黄山市.02 12073.50 409.80 12.11 50.77
注:城市单位面积产值单位为元/平方米:城市劳动生产率单位为元/人;城市财政收入
单位为万元,其余单位为%。
表3-4:2003年安徽省1 7个地级市城市发展竞争实力指标一览表
汰人均科技人均教育每十万人每万人中每万人中二三产业
中大专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增加值占
经费支出经费支出上人数数量数量GDP比重
合肥市2.47 164.24 11878.00 2231.64 2685.35 91.80
淮北市1.29 109.77 8419.00 1043.74 904.50 87.10
毫卅I市.46 80.43 4643.00 1047.12 623.94 62.20
宿卅『市.63 98.17 6215.00 1088.99 585.93 57.80
蚌埠市1.1l 128.33 9139.00 1602.56 1278.85 80.10
阜阳市.58 69.40 4972.00 969.36 612.93 64.90
淮南市1.00 113.23 12141.00 1713.47 1508.16 89.60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滁州市1.88 138.88 7040.00 1579.19 1015.50 79.10
六安市1.02 115.90 6433.00 1078.17 644.26 69.00
马鞍山市2.03 140.94 12836.00 2784.60 2230.26 92.90
巢湖市.67 107.12 6213.00 1414.05 889.50 74.60
芜湖市.7l 138.18 11500.00 2480.83 2008.19 91.40
宙城市1.05 152.41 8199.00 1923.77 1402.58 78.40
铜陵市4.52 168.55 14597.00 2418.21 2627.31 95.00
池州市.31 168.28 8212.00 1614.99 1151.38 74.00
安庆市1.16 136.65 7115.00 1622.25 807.02 77.10
黄山市2.02 151.80 9548.00 2110.28 1574.56 80.80
注:人均科技经费支出、人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单位为元/人;每十万人中大专以上人数的
单位为人/十万: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单位为%;其余为台/万人。
在分析的过程中,为了消除各二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根据上表中的数据,
利用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软件先进行主成分分析,由计算
机算得结果可知各城市四个一级指标的第一主成分对方差的贡献率均大于60%,
因此,完全可以采用第一主成分来表达各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解释,同时这样
在分析上也大大减少了指标的数量。
表3-5:各一级指标的第一主成分对方差贡献率:
指标城市基础实力城市经济实力城市管理实力城市发展竞争实力
贡献率74.052% 62.356% 74.288% 79.364%
3、聚类分析
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我们在进行聚类分析时可以采用第一主成分进行聚
类,具体的做法是,利用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软件将上述
的各城市的二级指标值进行标准化(标准化值见附表),消除单位不同的影响,再
利用主成分分析中得出各二级指标的第一主成分因子负荷,计算出各一级指标的
第一主成分得分。
参考文献
表3—6:各二级指标第一主成分因子负荷
X1, X12 X13 X14 X15 X16 X2l X22 X23 X24 x25
o.821 0.933 0.800 0.794 0.907 0.899 0.639 0.939 0.954 .0.210 o.934|
}X3- X32 X33 X34 X35 X41 X42 X43 X44 X45 x46
o.886 0.947 0.972 0.605 0.849 0.781 0.804 0.951 0.920 0.964 o.909
各一级指标主成分得分的计算式为
K=0.821X11+0.933X12+0.800X13+0.794X14+0.907X15+0.899X16
K=0.639X2l+O 939X 12+0.954X23—0.21X!{+0.934X25
y3=O.886X31+O.947X32+O.972X33+0.605X34+0.849X35
y4=O.781X4l+0.804X4:+0.951X43+O.92X“+0.964X45+O.909X46
其中:¨为某城市的第i类各一级指标代码
xi为某城市的第i类一级指标第j个二级指标的标准化值
利用标准化后的二级指标值,再运用上面的计算公司计算出的各城市一级指
标得分值如下表:
表3—7:各城市一级指标主成分得分汇总表泳代码\ Y1 Y2 Y3 Y4
台肥市8.55 3.83 6.74 6.74
淮北市1.19 1.47 .14 .1.67
毫州市.4.18 .3.47 .3.06 .6.80
宿州市.3.54 .3.61 .3.33 .6.00
蚌埠市1.78 -.35 ..06 ..22
阜刚市.4.02 .3.62 -4.03 -6.82
淮南市.1.51 2.23 .26 L52
滁州市.1.81 ..49 .2.02 ..44
35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六安市.4.49 .2.86 .3.62 .4.15
马鞍山市6.12 5.84 7.78 6.40
巢湖市.1.98 .1.44 .2.34 -3.41
芜湖市8.19 4.1l 5.24 3.84
宣城市.4.00 .1.18 .1.17 .64
铜陵市3.88 4.74 4.25 9.97
池州市-4.25 .2.14 .L80 ..76
安庆市2.14 ..91 .2.07 .1.47
黄山市。2.08 .2.16 ..93 2.63
根据计算出的各一级主成分得分值,运用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软件对安徽省17市进行聚类分析计算,结果如图:
参考文献
从聚类分析结果的冰柱图(见附表)和树形图看我们可以把全省17个地级市
分成四类:
第一类:包括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这类城市是经济发达
的综合性地区,陔地区人均生产总值高,2003年人均GDP在10000元以上。城市
基础实力第一主成分得分值最低的为铜陵3.88,最高的为合肥8.55,城市区内的
交通运输发达,固定资产投资、住宅投资等基础设施投资较大,城市基础设施好。
城市的管理较好,城市的单位面积产值和劳动生产率也是位居全省的前四位。城
市的人均科教投资额大,人口文化素质较高,各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均占整
个生产增加值的90%以上,这类城市对外经济联系也较为密切,沿江的三个城市
马鞍LL|、芜湖和铜陵基本形成一个整体,环合肥城市经济区也正在形成,是发展
极其具有潜力的城市地区。我们把这类城市成为发达城市。
第二类:包括淮北市、蚌埠市、安庆市。这类城市经济较发达程度一般,
且发展水平比较平均,2003年各城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5000元到6500元之
间。城市基础实力第一主成分得分值在1.2到2.5之间,城市区内交通运输较为发
达,固定资产投资和住宅等基础设施投资仅次于第一类城市,城市基础设施较好。
各城市之问的管理实力相差较大,城市的发展竞争实力相对不足。我们把这类城
市称为较发达城市。
第三类:包括池州市、滁州市、黄山市、淮南市、宣城市。这类城市经济
发达程度差异较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池州市最低为4876元,淮南市最高为8081
元,是池州市的1.7倍。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额人均较少,但总量较
大,城市现有的基础实力较差。城市的管理实力一般,但城市发展竞争实力较强。
我们把这种城市称为发展中城市。
第四类:包括毫州市、阜阳市、六安市、宿州市、巢湖市。这类城市在2003
年的人均GDP,绝大多数在4000元以下,非农业人口比重较低,第一产业比重较
高,经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较差,交通运输能力较弱。城市管理实力一般,
城市单位面积产值和劳动生率都不高。城市发展竞争力较差且差异大。我们把这
类城市称为发展落后城市。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四、皖东城市密集区的构建
(一)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的区位选择
首先,从城市密集区界定的原则上看(即①符合城市密集区的本质特征,即
城镇高密度、城市发展水平高、城镇问及城乡间相互作用强烈;必须是一个连续
的区域,不能被非基本地域单元分隔;组成城市密集区的地域应具有较高的城市
化水平,城市行政区总体水平达不到基本地域单元标准,而其市区与城市密集区
地域相连,则可将其市区并入相应的城市密集区。②城市密集区应达到一定的面
积、人口、城市规模,若一个或几个地域相连的基本地域单元达不到城市密集区
的规模下限,也不应列为城市密集区。③城市密集区范围应包括三部分:a多个万
人以上的中一15城市,b与中心城市相连的连片城市化地区:c与各城市相邻,或为连
片城市化地区所包围,但尚未达到城市化地区标准的个别县市)。我们认为安徽城
市密集区的位置首先应该考虑放在上述的第一类城市中,因为从单个城市看,只
有第一类城市最符合构建城市密集区的基本要求。其次,从整体性上看。首先上
述的第一类城市中,沿江城市马鞍山、芜湖、铜陵空间距离较近,已经基本形成
一个连续的区域,各城市的非农业人口比重也相对较高,城市化水平较高,目前
以合肥为中心,以肥东、肥西为两翼的合肥城市圈正在形成。再次,从城市密集
区形成发展的条件上看。在地理上,上述的第一类城市地区中,沿江的三个城市
处于沿江平原地带,其地形地貌有利于城市之间连接的形成,合肥虽然处于皖中
丘陵地带,但地势相对也比较平坦,周围并没有大的山脉;在区位上,“皖江城市
带”毗邻全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且沿长江与长江三角洲一气贯通,
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沿江扩张的前锋地,目前这些沿江城市已经汲取了长江三角洲
地区的经济营养,经济增长迅速,其规模经济初步形成,另外,“皖江城市带”地
处安徽偏南位置,“皖江城市带”的经济整体发展,容易使安徽区域内形成南——
北“二元经济”格局,最终将不利于安徽经济的整体发展,而省城合肥,地处安
徽省中部,是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全省的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意
义,依据安徽省的整体战略部署,将把合肥建设成为国内外重要的制造加工业的
基地、国内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基地、国内重要的旅游文化教育产业基
参考文献
地和全省城郊农业示范基地等四大基地,其经济势能可以辐射全省,可以从空间
上熨平南北经济的波动差,实现全省经济一体化;在经济上,不论是经济总量还
是人均量,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均处于全省前四位,是全省经济最为发达
的地区。以马鞍山为例,其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城
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等连续15年居安徽首位,从“九五”末到目前
为止,其GDP总值已经从全省16个地市的13位跃居到全省的前三强,是名副其
实安徽经济排头兵。
(二)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的区域范围界定
从上述关于城市密集区的界定原则和形成发展条件分析中,我们认为安徽城
市密集区应该在第一类城市中构建,但其应该包括的区域范围有待确定。
首先,“皖江城市带”作为成熟的城市经济地带,已经被大多人所承认,有些
学者。也把“皖江城市带”作为一个成熟的城市密集区,从理论上来研究其空间形
态的变化。即使这样,我们说“皖江城市带”的马.芜一铜等地区仍然不能作为带动
安徽经济起飞的城市密集区,因为其规模过小,2003年三市的经济总量之和为
439.4亿元,占安徽省经济的32%;三市的2003年年底的人口总数为414.1,占全
省人口的6.5%;其具有的城市区域面积约为81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城市区域面
积的3.2%。按照上述的城市密集区界定的下限要求,这个地区也不能满足。
其次,合肥不应排除在城市密集区之外,因为它是全省的政治、文化、经济
中心,其经济发达程度,城市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口文化素质和
城市化程度都比较好,其单个城市经济总量最大,2003年年末合肥的经济总量为
381.1亿元,大约占全省30%。合肥的加入可以加大“皖江城市带”的经济总量,
增加城市密集区的影响和带动作用,从而完成带动安徽经济起飞的任务。
再次,巢湖市应该圈入城市密集区的范围,根据城市密集区界定的原则,城
市密集区要完成整体协调发展,必须连续成片,而巢湖天然的夹在合肥和皖江城
市带之间,就像一道天然的“壕沟”,割断了这两大城市圈带的联系,也因此到目
前为止皖东城市密集区没有最终形成。
。朱英明、姚士某.皖江经济带城市空间化态势研究.人文地理,1999,14(4):15.20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值得一提是,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和巢湖市在产业结构上存
在很大的互补性。合肥市的科技产业比较发达,是全国有名的科技文化名城;马
鞍山市拥有全国大型的钢铁公司,钢铁产业具有较大优势:芜湖市的汽车产业发
展后劲较强,芜湖汽车集团生产的奇瑞轿车,是中国第一个以整车出口的轿车,
被誉为中国汽车业的希望:铜陵市被誉为中国的古铜都,其有色金属全国有名;
巢湖虽然没有较发达的工业产业,但是拥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通过良
好的开发,可以形成很好的旅游区。这样五市通过产业互补,互相吸引,互相促
进,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整体。
总之,完整的安徽城市密集区的范围应该包括,省城合肥市、“皖江城市带”
的马鞍山市、芜湖市和铜陵市,再加上其中间地带的巢湖市。该城市密集区土地
总面积为2300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328.72万人,城市人口为446.87万人,包
括五个地级市,13个县级市或县城,还有一大批规模不等的城镇或乡镇,按照上
述城市密集区的界定原则,基本能够满足城市密集区的标准要求。这个城市密集
区地处皖东,因此,我们将它称为皖东城市密集区。
(三)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现存问题
在安徽境内形成皖东城市密集区,从全国范围看其与东部长三角地区紧密连
接,能够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解决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地域限制的瓶颈,
同时也为中西部地区利用东部开放优势走出国门创造了条件。从安徽省的角度看,
它正是迎接中央中部崛起战略,实现安徽经济崛起的必然选择。然而,皖东城市
密集区到目前为止,其发展尚不成熟,若作为一个成熟的城市密集区来承担起带
动安徽经济发展的重任,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决,具体如下:
l、城市密集区仍处于形成阶段,整体性差
沿江的三个第一类城市马.芜.铜基本形成一个经济带,但他们之间以及他们和
落后的巢湖市之间兼容性比较差,同样合肥市和巢湖市的区域兼容性也较差,表
现为各城市之间,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各城市各自为政,自我封闭、自我发展
的现象普遍,城市间经济联系少,缺乏合作,没有一个统一领导的协调机构,在
参考文献
一些相同行业中(如芜湖的奇瑞汽车与合肥的江淮汽车)甚至出现恶性竞争的格
局,由于地方行政壁垒,导致城市间生产要素流动差,要素进入成本高,市场封
锁和条块分割,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2、城市密集区内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不协调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在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过程中伴随城市
化水平的加深,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它们在发展
中必须相谐调一致,城市化滞后会造成大量的人口滞留于农村,使在城市中大量
聚集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收到劳动力的限制。反之,工业化滞后会造成城
市失业、贫困与收入分配不均,造成城市病,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城市化与工业
化之间的这种相关关系,可以通过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和工业
化率(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之间的互动关系来说明,一般认为工
业化率每增加1%,城市化率就对应得增加1.88%。,从表中可以看出皖东城市密集
区内工业化水平最低的巢湖市为40.14%,城市化率最高的为53.6%,可见各城市
的:[业化率与城市化率的比例之问严重失调。加快各城市的城市化进程,是一个
共同面临的问题。另外各城市之问的城市化水平差异也很大,最低的巢湖是只有
17.8%,最高的铜陵市为53.6%,是巢湖市的3.01倍,这也是这个城市密集区功能难
以发挥作用的一个制约因素。
表4一l:2003年皖东城市密集区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汇总表
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巢湖市平均
:r业化率50.25% 57.12% 64.9% 57.97% 40.14% 54.076%
城市化率35% 40.6% 45.5% 53.6% 17.8% 38.5%
注:数据来源于200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加工整理,其中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国民生
产总值,城市化率=城市非农业人口/城市总人口。
3、城市密集区内各城市发展水平不平衡
。卢荣普.《经济发展论》,P280.300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4,7
41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从我们聚类的结果看,皖东城市密集区内的五个城市分别是第一类的发达城
市(为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四市)和第四类的落后城市(为巢湖市)。巢湖
市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化水平较低(目前巢湖的城市化水平只有20%多,而合、
马、芜、铜四市约在40%左右),从表可以看出其2003年的三次产业比重为25.41:
40.14:34.44,尽管产业结构也呈二三一格局,但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高于城市密
集区内的其它城市,就是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也低十几个百分点,可见其工业化
程度相当低,2003年人均GDP仅仅5000多元,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在
安徽省也处于下游水平,是明显的经济落后地区。其它四个城市第二产业比重都
在50%以上,最高的马鞍山市达到64%,2003年人均GDP均在10000元以上,远
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安徽省处于前几位,基本上可以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
是明显的经济发达地区。
表4-2:皖东城市密集区各城市三次产业比重
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巢湖市
8 25 50.25 41.5 8.6 57.1 34.3 7.1 64.9 28 4.93 57.97 37.1 25.4 40.1 34.5
注:数据来源于2004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4、城市密集区的整体发展规划滞后
尽管城市密集区并非一个实体行政区域,但它又是一个整体,其内部的结构
功能的合理分工与否直接影响其功能的发挥,其整体发展的战略定位又直接影响
和制约城市密集区与各行政区之间、城市密集区内部各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到
目前为止各城市官方只是逐步认识到皖东城市密集区的整体地位,但仍没有能够
形成整体的战略发展规划指导意见。。
(四)解决皖东城市密集区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我们所构建的城市密区,到目前仍然处在初步形成的雏形阶段,和标准的城
“’吴传清,李浩关于中国城市群发展问题的探讨们经济展望,2003,1
参考文献
市密集区相比,其整体性较差,城市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机制尚不完备,中
间的环巢湖地区相对落后,对此提出以下的建议:
l、分割两大城市圈带中间的“洼地”,实现整体均衡
皖东城市密集区整体性不强,中间的巢湖地区发展薄弱,从上面的聚类分析
结果可以看出,巢湖市的各种指标主成分得分都比较低,无论是城市基础设施,
还是城市的经济发展,巢湖都制约皖东城市密集区功能的发挥,这种格局的形成,
主要是因为传统的行政区划导致各地区各自发展造成的结果,为了填平这个在合
肥城市圈和皖江经济带之间的“洼地”,需要打破原有的行政区划格局,将巢湖地
区的和县划归马鞍山市,无为县划归芜湖市,庐江县划归合肥市,其余各县按就
近划分原则划分,这样可以合肥、马鞍山、芜湖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带动中部地
区发展,这样构建的皖东城市密集区最终由发展程度相当的四市组成。
2、成立城市密集区整体发展规划组织
“区域规划是协调区域关系的主要法律手段和依据”。,我省应在中央的宏观
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组织下,编织城市密集区总体发展规划,
通过它来引导区域协调发展。在城市密集区的区域规划制定后,应通过人民代表
会以法律大形式确认,这样才能对各级地方政府形成约束力,起到真正协调的作
用。各地方城市应根据总体的城市密集区发展规划,制定自己的城市规划,作为
对整体规划的实施和补充。
3、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立城市间更紧密地空间联系
皖东城市密集区目前整体性不强,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目前我省的交通运输不
够发达,城市密集区形成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区域交通运输的完善j建立
快捷高效的交通运输系统是实现城市密集区空间整合的基础。皖东城市密集区目
前其整体的交通运输不够完善,长江虽然是重要的水运通道,但是同时它也割断
了两岸的连接,成为长江南北两岸的天然屏障,城市密集区的核心部分巢湖交通
。盛广耀.中国城市密集区的发展态势及战略构想.经济学年会论文集,2005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运输更为落后。加强城市密集区内的整体高速公路铁路建设,增加皖江的大桥建
设,是发展皖东城市密集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4、建立统一的城市密集区市场
皖东城市密集区整体性不强,行政割据是其又一原因。这种割据必然导致无
法形成区域内统一的市场,不利于区域内资源的有效合理流动,不能达到有效配
置资源的效果。因此,我省应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全国统一市场
的背景下,构建安徽区域市场一体化的政策,培育和发展统一的消费品市场、生
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人力资源市场、房地产市场和信息资源市场
等,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整合中主导作用。
5、加强产业融合度建设
城市密集区的发展需要在产业上形成关联互补,皖东城市密集区中的马鞍山
以钢铁产业独具特色,芜湖以汽车业为主导,铜陵有色金属在全国有名,合肥是
全国有名的科技文化名城,显然以合肥培育的优秀科技人才、马鞍山和铜陵的钢
铁及有色金属供应芜湖汽车业的发展,无疑能形成良好的产业互补优势。从大的
范围看,皖东城市密集区是长三角成城市密集区的一部分,其和长三角中心城市
也存在产业互补关联关系,目前,马、芜、合、铜和长三角的原有城市之间的产
业关联度不够,没有形成明显的产业互补优势,应该根据长三角原有城市产业转
移规律,加强自身的产业调整建设,强化与长三角基础设施、运行机制、产业发
展、市场体系等方面的对接和合作。在招商引资、行政审批、激励机制等方面,
积极推行与东部地区相似或更加灵活适用的政策。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全省产
业结构升级更好地结合起来,改善投资环境,创新招商方式。把扩大进出口规模
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发展:Oi-r贸易,扩
大服务贸易。扶持出口型生产企业和外贸龙头企业,拓宽外贸进出口渠道,支持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建立境外资源供应、加工基地和营销网络。
参考文献
结论
本文结合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理论,运用定性
分析与定量分析以及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皖东城市密集区形成的可能性、必
要性和所在的区域范围,并就构建的皖东城市密集区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建议。在分析可能性必要性时采取了多角度分析的方法,首先,从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说明皖东城市密集区的形成发展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
从中国目前的城市密集区形成发展浪潮的角度,说明皖东城市密集区的形成是中
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从中部各省争先发展城市密集区的角度说明,皖东城市密集
区的形成是安徽等中部地区省份经济崛起的必然选择:从安徽自身的经济发展、
首位城市带动力以及区域资源优化配置角度,说明皖东城市密集区的形成是安徽
经济崛起的必由之路。然后,从区位、经济、交通、科技等四个城市密集区的形
成条件方面,说明皖东城市密集区形成的可能性。最后运用统计方法和SPSS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软件,对安徽的17个地级市的22个城市
综合指标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得出皖东城市密集区的区位和范围所在,并有针对
性的提出五项建议。在以上的具体分析过程中,笔者进行了一些创新性的尝试,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运用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皖东城市密集区形成的可能
性必要性。
(2)把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合起来,消除指标的相关因素对聚类分析的
影响,同时把这种结合法,运用于对城市发展程度的分析中。
。(3)运用多种指标,对安徽的17个地级市进行全面的分类评价,并将其按
照城市发达程度分为四类。
目前,皖东城市密集区还处于形成时期,其合理的空间布局形式,恰当城市
问合作模式,以及从产业、交通、空间衔接上如何与东部地区形成对接,这将有
待于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索。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参考文献
[1][英]埃比尼泽.霍华德(著),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2]Dickinson R The City Region in Western in Europe[M】_London:1967.
[3]刘增荣.城市密集区及其相关概念研究的回顾与再思考[J].人文地理,2003.18.
[4]Zhou Y X.The 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in China:A preliminary hypothesis.In N
Ginsburg,et al(ed),op.cit.,1991
[5]姚士某,等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6]候启章.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体研究[D] 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3.
[7]顺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m].北京:商务印二I 5馆,1999
[8]李迅中国城市区域演进中区域差异及其对策[J].城市规划,2000.
[9]孙一飞.城镇密集区的界定一以江苏为例[J].经济地理,1995,15.
[10]戴宾.城市群及相关概念辨析[J] 财经科学,2004(6).
[¨]代合治中国城市群的界定及其分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17(2).
[12]周玲强长江三角洲国际性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0,27(2)
[13]徐青梅,等中国城市群儿个基本问题的观点评述[J].2002(1).
[14]李广春,等我国城市群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沙洋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
[15]盛广耀.中国城市密集区的发展态势及战略构想[C].2004年经济学论坛论文集
[t6]姚士某《中国城市群》[M] 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山版社,2000.
[I 7]荣兆梓,王成军.皖东城市密集区一安徽经济的龙头[N].安徽日报,2005,12.
[18]赵永革.论中国都市连绵区的形成、发展及意义.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11(1)
[19]胡建新.津京都市圈的发展构想[J].中国软件科学,1999(3).
[20]章国兴.试论重庆中心城市群网络系统大构建[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9,13
[21]郭诚构建人两安经济罔加快陕西经济发展.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28(3)
[22]http://bbs.cnhan.com/dispbbs.asp?boardID=20&ID=884如
[23]http://www.ahjq.cn/in7—3.htm
[24]http://www.wendangku.com/2006—03.14/1142344181d95389.html
参考文献
[25]朱英明、姚士某.皖江经济带城市空间化态势研究.人文地理,1999,14(4).
[26]卢荣善.《经济发展论》,P280—300.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4,7.
[27]吴传清,李浩.关于中国城市群发展问题的探讨[J].经济展望,2003,t.
[28]米红,张文璋.《实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及SPSS应用》[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4.5.
[39]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
[30]黎鹏《区域经协同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10.
[3I]朱荣林.《走向L女_--角——都市圈经济宏观形势与体制改革视角》[M],上海:学林出版
朴,2003,12.
【32]K.J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与政策【M】.上海:商务印二体馆,1984.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附录
续表:主成分分析中各指标标准化值
表3-1数据标准化后值
合肥市1.08127 1.36767 1.61634 .72322 2.60615 2.39261
淮北市..24700 ..37530 .50000 2.01186 .08414 ..36586
毫州市..89563 ..77443 ..89573 ..89754 ..71361 ..71492
宿卅』市..91736 ..37745 ..59462 一.67570 ..76400 ..81655
蚌埠市..27106 .85250 .27170 .28955 .97426 ..13990
阜刚市..97511 .1.07979 ..49391 -.66466 ..66603 ..76527
淮南市.22912 .12678 ..71157 ..31906 ..36652 ..31347
滁州市..67535 .17827 ..20976 ..34900 ..04182 ..66913
六安市..90565 .1.08652 ..65417 ..73709 .1.06910 ..73258
马鞍山市2.385】4 1.62448 .06351 .34816 .94907 1.62196
巢湖市..44802 .05079 ..34308 ..58651 ..41131 ..60912
芜湖市1.42630 1.86747 1.78578 2.35982 .66916 1.52458
宜城市一.15764 .1.20235 ..82080 ..86486 .1.03271 ..51833
铜陵市1.52296 .87503 .06657 .32209 .58798 1.08493
池卅l市..31875 .1.26370 ..89730 ..77190 .1.25664 ..37452
安庆市..59548 .00678 2.24347 .73511 .86789 ..60306
黄山市.22052 ..43368 ..92645 ..92347 ..41691 ..00139
-
附录
表3-2数据标准化后值
合肥市3.38146 .84253 .60429 1.35341 .63222
淮北市-.12614 ..21203 .84889 ..52681 .88689
毫州市..38896 ..96983 .L41150 ..05676 .1.04082
宿州市..44177 ..92265 -1.68140 ..35363 ..99271
蚌埠市.03843 ..28067 .02233 .16590 ..10066
阜阳市..39879 -1.20376 .1.26812 .19064 .L05143
淮南市.25336 .17658 .67177 .61122 1.48890
滁州市..37054 ..11261 .05606 ..18045 ..25346
六安市..75618 .1.07355 ..72832 -.37837 ..81091
马鞍山市.68076 2 08358 1.83570 .1.98645 1.36793
巢湖市..44177 ..47952 ..25601 ..37837 ..58170
芜湖市1.03447 1.36388 1.17782 ..42785 1.02271
宣城市..48967 .04334 。.20540 .41330 ..66589
铜陵市..24158 1.90265 1.34651 -.03202 1.94306
池州市..83601 —63219 一.38252 ..15571 ..73097
安庆市..18263 ..52545 .17414 .1.02160 ..73309
黄山市.71442 .00031 ..80423 2.76357 ..38009
表3-3数据标准化后值
合肥市1.75759 .87223 1.26089 1.58566 2.55514
淮北市.37399 .03138 ..08495 .50332 ..52556
毫州市..67315 ..94972 ..87823 ..24006 ..66414
宿卅I市..70928 ..82365 ..86708 ..86262 ..65333
蚌埠市.15477 ..21858 ..31254 .77852 -.18781
阜阳市..64272 .1.12268 ..93529 .1.71004 ..53956
淮南市..34119 .11478 .07081 1.39940 ..54119
49
'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滁州市..59009 ..01727 ..55259 -.97169 ..41750
六安市..75753 .1.01671 ..80674 .1.30898 ..47984
马鞍山市1.34621 2.39306 2.62050 .87752 1.46511
巢湖市..66871 ..57472 ..65162 ..12427 ..58643
芜湖市2.51255 1.26076 1.22547 .86242 .13076
宣城市..70596 ..14493 ..44109 .58722 ..38762
铜陵市.43369 1.65197 1.23990 .1.04049 2.03723
池州市..74448 -.68752 ..47487 .40599 -.31652
安庆市..02056 ..64694 ..44109 .1.03714 ..44697
黄山市..72513 ..12146 .02851 .29524 ..44178
表3.4数据标准化后值
合肥市1.09950 1.21610 2685.35 .96281 1.95809 1.12242
i'lt--IUb ..05952 一.63047 904.50 .1.14722 一.60806 .70491
毫卅l市..86324 。1.62517 623.94 ,1.14121 .1.01234 .1.50701
宿=¨_I市一.69972 .1.02389 585.93 .1.06684 .1.06711 .1.89787
蚌埠市..23523 ..00144 1278.85 ..15460 一.06864 .08308
阜|j|!I市..75254 —1.99888 612.93 .1.27933 .1.02821 .1.26716
淮南市..34034 ..51317 1508.16 .04240 .26179 .92699
滁州市.51774 .35637 1015.50 ..19612 ..44812 ..00575
六安市..32351 ..42257 644.26 .1.08606 ..98307 ..90295
马鞍山市.66642 .42617 2230.26 1.94500 1.30232 1.22013
巢湖市..66030 ..72024 889.50 ..48945 ..62969 ..40549
芜湖市..62028 .33262 2008.19 1.40542 .98232 1.08688
宣城市..28851 .81505 1402.58 .41595 .10965 ..06793
安庆市..18334 .28061 807.02 ..11964 ..74853 ..18341
黄山市.65730 .79415 1574.56 .74723 .35747 .14527
50
丑迥若辖求棘唾求援州l拣任翳舞七£靶州。丑
1 ×X X X×××××××××X××
×××××××××
12 ××××××××××××××X×
××××××X
10。××××××××××××××××
14 ××X×××××××××××××
×
2 ×××××××××××××父××
X××××××××××××
5 ××××××××××××××××
××××××X××××
16 ××X×××××××××××X×
×××
7 ×××××X××X X X×××××
器8 ××××××××××××X××× 8
×××X××××××X×
13 ××××××××××ב×××××
××××××××××××××
15 ××××××××××××××××
××××××××
17 X×××××××××××××××
3 ×××××××××××××X××
×X×××X×××××X××××
6 ×X××××××××X××××X
×××××X×××××××××
4 ××××××××××××××X×
××××××××××
9 ×××××××X××××××××
11 ××××××××××××××××



b
§Z
—N n寸∞心卜、∞∞2=裂譬=譬=
∞口弓H一幛芏七∞>


附录
致谢
斗转星移,光阴似箭,转眼间三年的研究生生活转瞬即逝。三年来,在我的导
师荣兆梓先生和安徽大学经济学院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我系统学习了经济学的知
识。我的导师那种治学严谨的态度,宽厚待人的品格,使我从中学到了许多为人、
处事、求学的道理,这将使我终身受益,对他们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一篇毕业论文是我三年来的辛勤和汗水的结晶,但在论文的材料收集、整理和
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同学和老师帮助和指导,尤其是在论文的选题、谋篇布
局、观点斟酌、语句推敲等方面得到了我的导师荣兆梓教授的悉心指导,可以说,
我的毕业论文同时电浸透我的导师的心血。在此,请让我向我的导师表达衷心的
敬意和诚挚的谢意,并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同学和老师致以深深的祝
福。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著述,他们的智慧是本文得以
完成的基础,在此,我也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忱。另外,本文在写作校对的过程
中得到我的女友大力帮助。
最后,感谢我的母校安徽大学三年来对我的培养,今后,我将会更加努力的学
习和工作,以实际行动来报答母校。
王成军
二00六年四月三十日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王成军.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问题探讨.哈尔滨学院学报,
2、于成军.中航油崛起和覆灭的神话.资源产业,2006,4.
3、王成军·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点思考.安徽大学学报,
52


5
5

毫}
2
2
构建皖东城市密集区研究
作者: 王成军
学位授予单位: 安徽大学
被引用次数: 1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周超.沈正平.刘宁宁.Zhou Chao.Shen Zhengping.Liu Ningning 论长三角产业联动模式对江苏联动开发的启示
[期刊论文]-江南论坛2007(3)
2. 姜莘.Jiang Shen 合肥城镇密集区范围内商业功能区布局分析[期刊论文]-安徽建筑2009,16(4)
3. 朱全胜 "招新引优"打造文创产业密集区[期刊论文]-杭州2010(7)
4. 潘军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期刊论文]-管理学家2009(12)
5. 王荣荣.杨效忠.王庆斌.叶舒娟.WANG Rong-rong.YANG Xiao-zhong.WANG Qin-bin.YE Shu-juan 基于省会经济圈
框架下的泛巢湖旅游合作空间模式[期刊论文]-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11)
6. 韩松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人才战略研究[学位论文]2010
7. 胡昱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出特征[期刊论文]-传承2011(7)
8. 杜启明.Du Qiming 安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
9. 罗竞哲 城镇密集地区的区域协调之道[期刊论文]-规划师2006,22(z1)
10. 余志文 安徽省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模式研究[期刊论文]-商情2009(19)
引证文献(1条)
1.苗丽娜巢湖融入皖江经济带的可能性分析[期刊论文]-甘肃农业 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