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

河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
姓名:刘红林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程长羽
20050601
摘要
摘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劳动
力剩余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在经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经历
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转变。在此背景下,改革二元经济结构,调整就业结
构,加快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转移,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成为我国面临的最大的宏观经济问题之一。
本论文首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分析形成和诱发农村剩余
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原因,以及在转移的具体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和制
约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因素。在古典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中国人口流动的特点,
以主体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阐述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所经历的改革过程,分析其利弊,
从而提出以合作制来改革集体所有制,以工业化来改造小农经济、城镇化转移农村
劳动力来解决农村人口过剩问题。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合作制
Abslract
Abstract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is the only road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various countries.China is a typical workforce。S remaining developing country,China
is going through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ociety to the modem
industrial society,going through the transitions of the economic system reform and
economic structure.Under this background,reform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two
structur,adjust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accelerate workforce’S transformation among
different industries,especially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urplus rural labor force to
non,agricultural industry,become one of the greatest macro—economy problems that our
country faces。
This thesis defines the surplus rural labor force’S concept at first,and then analyse
that forms and brings out the reason that the surplus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 to the
non-agricultural industry,and the characteristic shown while the ones that transfer are
concrete,with restricting relevant factors that the workforce transfer.Analyse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China‘S population flows in classical people flow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model,explain the reform course gone through of China’S rural economic system
with the history method,analyse its pros and COnS,thus propose reforming collective
ownship with cooperation,transform the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urbanization and
transfer the rural laborers and solve the rural overpopulation problem with
industrialization.
Keywords:rural surplus labor;The transfer oflabor;cooperation;
河北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北大学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
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
作者签名: 型!!燮日期:二生年—L月—虹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河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枫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
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
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口,在年——月——日解密后适用本授权声明。
2、不保密叫。
(请在以上相应方格内打“√”)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趣jij红赫虹日期:2翌L年—L月监日
日期:绝£年—名,_月—厶Z二日
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
l。1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0%左右,但我国并非农业强国,农业部
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不仅低于工业部门,而且几乎接近于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已
经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它已经引起党
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焦点。
截止2003年底,全国总人口为12922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2376万人,占总人
El的40.53%;乡村人口76851万人。占总人口的59.47妒;全国15—_64岁之间的人口
数量为9219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71.34铲。由于“超生游击队’:的存在以及农村医疗
卫生落后、生活水平不高等原因,农村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也就是说农村人口在15—64岁之间的比例不会低于全国71.34%的平均水平;又由于九
年义务教育在一些农村地区并不能有效地贯彻执行,加上近年农民收入下降,辍学儿童
增多,他们一般在14—15岁就开始参加农业劳动,甚至外出打工,因此,农村的劳动
总人口应不低于55003万人。如果纯粹按18岁以上的劳动人口计算,应不低于50000
万人(只需扣除农村的在校中学生和中专生即可)。。
2003年农业部课题组运用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法计算出中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
的合理劳动数量约为1.96亿人。按此计算,中国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3.04亿人左
右。随着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的提高,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从事农
业生产,中国种植业只需要4000万人,甚至只需要3000万人。,则中国农村剩余劳动
力将增加到4.6—4.7亿人。而按国家计生委的研究,到2030年,据保守估计中国人口
总数将达到16亿人,在这段时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年净增加1000万人,也即再增
加2.5亿人,那么,到那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5.5亿人或7.2亿人。至2030年,
既使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率保持8%左右的水平,即每年提供就业岗位800--1000万个,那
么我国农村人口比重仍然会维持在70%左右的水平。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21世纪的
①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95页
②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99页
③陈发奎: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性研究[J].农业经济导刊.人大复印资料.2004(3)
④袁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J].农业经济问题.2003(4)
一1一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头20年.中国人均GDP要实现翻两番的伟大目标,与19世纪70年代美国的水平相当,
如果中国农业的就业比重也下降§q美国19世纪70年代10%的水平,那么就必须每年至
少将24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
劳动力就业现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大的宏观经济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又是典型
的二元经济,劳动力就业领域始终存在两大压力:一是每年有1400万左右新生劳动力
需要就业,二是农村有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改革开放阻来头十
几年里,由于经济增长率高,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大,非公有制中小型企业吸收劳动力
的能力强,不仅吸纳了大部分城镇新成员劳动力,而且成功地转移了一亿左右的农村劳
动力,因而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
但是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面临新的环境、新的任务。
在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双重转型的背景下,我国劳动就业领域出现了新情况、新特点。
一是城市化加速,三大产业之间的产值结构与劳动就业结构偏差进一步加大,如何加快
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问的转移,调整就业结构,显得十分紧迫。二是国有企业改革、乡镇
集体企业改制,下岗工人增加,目前农村实际失业率超过25%,城镇实际失业率超过ro%。
三是科技进步加快,加速了技术、资本对劳动的替代。‘
上述因素导致的总体效应是就业需求减少,就业供给增加,劳动力市场的失衡状况
加剧。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剩余劳动力的成因、特点及所面临的困境等所特有的矛盾,
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城乡经济和协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
1.2研究的方法
面对当前及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内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巨大任务,以及我国的特
殊国情,我国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改革措施,才能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平稳、有序,才能
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针‘对中国剩余劳动力的特殊矛盾,本文以
历史唯物主义和主体辩证法,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历史过程来探讨形成当前大量剩
余劳动力的成因、特点,进而以劳动者利益和处境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途径,而非
站在一个超乎劳动者阶级的立场,雌“局外人”的身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仅仅
针对“劳动力转移”而提出转移劳动力朐方针政策。而且面对当前城市中国有企业经营
出现的困难,以及现存的各种不利于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相关政策、法规,劳动力转移又
出现的困难,以及现存的各种不利于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相关政策、法规,劳动力转移又
一2一
第1章绪论
要考虑到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因素,如果没有较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以人为本位
的相关政策,谈劳动力转移只是纸上谈兵。尤其应当注意的是,现实中转移的劳动力主
要是青壮年,这些劳动力的流出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向产业化的过渡,转移带
来的抛荒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状况,使农村经济更加恶化,造成城市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
困难。因此,立足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的大局中,来认识中国农
村剩余劳动力这一矛盾所处的矛盾系统,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促进农村剩余
劳动力协调、有序、合理转移,才能促进农业发展、工业提升,进而整个国民经济结构
的优化。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的界定
2,1剩余劳动力概念及类型
学界普遍认为,剩余劳动力是指随着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形成的,超过
资本需求而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的相对多余的劳动力人口。企业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
保持竞争中的优势,必然要扩大资本积累,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从而使资本有机构成提
高,这就必然出现两种对立的趋势:一方面在资本总额中用于雇佣劳动力的可变资本部
分所占比重日趋下降。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地(有时甚至绝对地)减少:另一方
面劳动力的供给却有扩大的趋势,于是劳动力的供给超过资本的需求,相对多余的劳动
力就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组成产业后备军。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经典论述,
剩余劳动力可分为:相对过剩,磨擦性过剩,绝对过剩等三种形式。
相对过剩。是随着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形成的,它包括流动过剩、潜在
过剩、停滞过剩等三种形式。流动过剩。是指暂时失业的工人,主要存在于城市和工业
中间。由于市场规律的作用和竞争,一些企业生产减缩、倒闭或采用新技术等,势必解
雇一部分工人;另一些企业则生产扩大,必须补充新的劳动力,吸收一部分工人,工人
时而被解雇,时而被吸收,于是出现处于流动状态的过剩劳动力。潜在过剩。是指农业
中的过剩。市场经济在农业中的作用,一方匦是使大量的农民破产,被迫出卖劳动力;
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农业雇佣工人的需
要又日益减少。这就在农村中形成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停滞过剩触是指只有极不固定的
职业的劳动者,主要包括在家庭里为业主和包买商千杂活的城乡居民,以及靠打短工过
活的劳动者。
磨擦性失业过剩。是指由于劳动供需的暂时性失调而产生的失业。如劳动者在转业
过程中暂时失去工作,由于原材料缺乏、机器设备故障、行业专业化程度加深,对劳动
力的需求时断时续,工作的季节性、对工作机会的消息不灵而造成的暂时失业等等。
①简明社会科学词典EM].上海辞书出版社.730页
②同上.873页
③同上.1101页
④同上.937页
⑤同上。n10页
—·4——
第2章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的界定
绝对过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首选提出的,他认为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
而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长,因此人口的增长必然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人口的绝对过
剩是一种永恒的自然规律。自愿失业过剩也属于绝对过剩的一种类型。自愿失业过剩是
英国经济学家皮克提出的经济概念,是指工人由于不接受现行的工资或比现行工资稍低
的工资冰平而失业的过剩人口。
2.2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及类型
我国四川大学教授何景熙在《不充分就业: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核心与实质—农
村剩余劳动力定义与计量新探》和《“开流断源”:寻求充分就业的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
化转移理论与模型》两篇文章中,借助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劳动力时间的概念,对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提出了界定,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正常的就业年龄(15-64
岁),农村中所不能充分就业的劳动力,所谓不充分就业就是指每个单位农村劳动力每
年从事经济活动的有效工作时数低于公认的单位农村充分就业劳动力的年度有效工作
时数标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经济学特征是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有效工作
时数”是指农村劳动力在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不存在人为的
资源浪费。对于公认的年度有效工作时数标准,何景熙教授称之为“标准制度工时”,
标准制度工时可以根据全年天数除去国家规定节假日算出。
农业剩余劳动力按其原因和特征可以分为。:供给型剩余、资源短缺型剩余、结构
型剩余、磨擦型剩余、季节型剩余等五种类型。
供给型剩余是指由于劳动力自身增长速度超过农业需求能力而产生的剩余。产生的
原因是在于农业劳动力自身人口数量的增长必然带来从事农业劳动人口增加。如果农业
劳动力短缺,新增劳动力将会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否则,新增的农业劳动力必将成为
农业的负担。农业劳动力的过度增加,如不能及时转移,逐年积累沉淀,剩余数量将愈
来愈多。这种由于劳动力人口自然增长而带来的剩余在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极为常
见。
资源短缺型剩余是指由于农业资源短缺,对劳动力吸纳数量有限而引起的农业劳动
力的剩余。农业资源短缺既是指农业资源的相对短缺又指资源绝对数量减少而引起的资
①简明社会科学词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806页
②胡金波:21世纪初接国充分就业及其实现途径研究ED].博士论文.i03~i04页
——5——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源短缺。
结构型剩余是指劳动力配置结构失调而引起的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结构型剩余主要
包括:城乡结构型剩余、产业结构型剩余、素质结构型剩余。
磨擦型剩余是指农业劳动力异地寻找新的就业岗位过程中而出现的剩余现象。摩擦
剩余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短暂性剩余和盲目性剩余。
季节型剩余也可以称之为周期型剩余。是指由于农业生产自身具有季节性特点而引
起的农业劳动力剩余现象。农忙时劳动力非常紧张,农闲时大量劳动力则无所事事。
基于我国人口存量大这一现实特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类型包含了上述五种情
况,结合上面的论述,我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界定为:超过农业产业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
人口,其实质是许多农民正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的状态。其典型特征是绝对剩余。而这里
的农业产业是指农业生产本身及与农产品相关的产业。
第3章形成和诱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和特征分析
第3章形成和诱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和特征分析
3.1形成和诱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
1.由于建国初人口政策的失误,造成人口的极度过剩,有限耕地日益减少。新中
国在人口政策上曾经走过一段众所周知的弯路。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人口过快增长
所造成的劳动人口大量膨胀,给今天和明天带来了巨大的失业源。其中,明显包括建国
初期“错批一个人,多生三亿人”带来的后遗症。历史上政府在人口政策方面的决策失
误给中国的就业问题埋下了隐患。根据人口模型分析,人口作为一种慢变量,在20世
纪50、60年代出生的“激增人口”要到2030年以后才能逐步消化。
中国从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开始进行控制人口的实践。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目前计划生育由行政推动开始逐步转变
为一个自觉行为,计划生育政策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人
口基数较大,2003年底我们的总人口已由1952年的5.7482亿人猛增至12.9227亿人,
50年翻了一番。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952年的0.187743公顷减少到2003年底的
0.100629公顷,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3%,仅相当于俄罗斯的12.14%,加拿大的6.41%,
美国的14.59%,印度的55.79%。。
2.对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革、调整。以武装暴力方式建立政权以后,根据其特定的
历史原因,我国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道路,这本来是为中国早日实现现代化而
推进工业化的发展道路,按国际常规也应该是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
移,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但由于我们的基础过于薄弱,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产生了二
元结构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落后的农业部门通过“剪刀差”等形式抽取农业部门所生产
的剩余价值,产生积累用以发展工业。当时的国情决定了国家对城乡人口的特殊管理政
策,即把城市和农村分割为两个社会,人口流动,尤其是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受到严格

限制。随着国家宏观政策对二元经济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
的提高,农业中游离出大量剩余劳动力人口。而城市与农村间的福利差异和预期收入差
异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主要动因。
3.消费结构所产生的诱导因素。钱纳里在他的“正常”变动模式中指出,随着经
①中国统计年鉴E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475页
一7一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济的发展,经济结构开始变动,其中包括消费者需求从重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向
要求多样化的制造业产品和劳务消费的方向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消费结构的变化。经济
生活中有一条定律: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例会不断降
低,这条定律即我们常说的恩格尔定律。
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1978年是67.7%,即食品支出占居民总支出的
67.7%。1990年底下降到了58.8%,到了2003年底则下降到45.6%。我国城镇居民的恩
格尔系数1978年是57.5%,1990年底下降到54.2%,到了2003年底则下降到37.1妒。
这表明人们开始把消费重点由生活必需品转向了其他消费品上。像电视机、电冰箱、洗
衣机、电话机、移动电话、摩托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比例有所上升。服务性支出如教
育、卫生、文化娱乐、旅游等开始增多。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或者说需求结构的变化使
得主要以提供食用商品为主的第一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而提供工业品、服务
品的第二、三次产业则有了发展的潜在空间,这就引发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向工业部门、
服务部门。
4.收入因素。收入因素主要包括城乡收入差距和工农收入差距两个方面。劳动力
转移的主要动机就是寻求更高的收入。长期以来,工农产品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剪刀
差”。再加上农产品的附加值低等因素便形成了工农之间的利益级差。很多劳动力脱离
农业并非是因为劳动生产率提高排挤了劳动力,而是因为这种利益级差的存在。它驱使
大量的劳动力由农业转向其他产业。
除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收入差距,而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1978
年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343.3元,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3.6元的2.6倍
。。1990年城镇人均收入1510.2元,是农村人均收入686.3元的2.2倍,到了2003年
底。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则达到8472.2元,而农村居民收入则为2622.2元,
二者差距达到3.23:1@。值得注意的是农民收入中有40%是实物性收入,现金收入只占
到60%左右,雨城镇居民收入是可支配的纯收入。况且城镇居民收入中还有部分未纳入
统计范围,比如住房、教育、卫生等各种福利。由此看来城镇居民收入远远高于农村居
民收入。这种悬殊的收入差距自然成为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基本动力。
①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杜.2004年,357页
②同上
⑨注:城乡收入比例根据《中国统计年箍》2004年357页数据计算得出
一8一
第3章形成和诱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和特征分析
5.其他因素。以上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因,但这
不够全面。因为劳动力转移是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宏观上不仅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还
要受到社会、政治、制度、法律、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微观上,个人的素质、心
理、民族、婚姻、亲情等因素也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人们的精神文化素质的相对提高,人们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和舒适程度,使得人口发
生转移。
3.2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和规模实际上可以说是一个多方利益主体相互博弈的
结果,然而就劳动力本身来讲,劳动力向外地域或非农产业转移具有其自身的特征。
1.劳动力转移的资源性特征。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资料显示:人均占有土地越少,
劳动力转移速度越快。从劳动力转移与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关系看,人均占有耕地面积
越多,则劳动力对土地的依赖性越强,向非农行业转移的步伐越慢。人均耕地面积在1
亩以下的,劳动力转移率高达94.87%,而人均耕地面积在2亩以上的,劳动力转移率只
有20.68妒。因此,在那些地少人多的地区,也是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较为集中的地区。
2.劳动力转移的地域特征。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据国家统计局
农调总队对全国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2002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平原地区当
年转移5.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8个百分点;山区6.4%;丘陵地区7.5%,高出平原
1.9个百分点。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以省内转移为主,在省内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了农村劳动力转
移总量的多半数:1999、2000、2001年分别为56.16%、64.94%、58.95%。同时也显现
出向省外转移的比重在逐步增加,三年分别为33.84%、35.06%、41.05%。2001年农村
劳动力输出大省有:江西输出的劳动力占全国转移劳动力总量的13.85%,四川11.95%,
湖南10.71%,安徽10.48%,湖北9.24%,河南7.52%,重庆6.74%,广西6.68%,贵州
4.80%,江苏4.35%。从2001年转移到省外的输入地来看,到广东的占中国农村劳动力
转移总量的51。61%,其次是浙江占7.71%,上海5.94%,北京5.115%,福建4.32%,江
苏3.47炉。显然,哪里就业机会多、哪里收入高,流向那里的劳动力就多。因此,经济
①国际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杜,2000年
②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
一9一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需求缺口大,是农民流向的首选地区。
3.劳动力转移的季节性特征。这是由于农业生产自身具有季节性特点而引起的农
业劳动力剩余现象。农业生产与工业和商业服务业之间的一个极为显著的差异就是,农
业生产具有农忙与农闲之分,用工数量明显不同。农忙时劳动力甚为紧张,农闲时大量
劳动力则无所事事。因此,季节性转移的显著特征是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返乡务农,
农活、外出两不误,属于“兼业型”转移劳动力,长期性和稳定性较差。而且总体来看,
季节性转移的劳动力多于常年性转移的劳动力。
4.转移劳动力就业结构特征。从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行业特征来看,1999、2000、
2001年,在农业就业的分别为2.11%、4.11%、3.00%,其中主要就业于种植业:在第二
产业就业的占了转移劳动力的大部分,三年分别为53.54%、54.19%、53.46%,工业是吸
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部门;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分别占44.35%、41.70%、43.54%,其
中,服务业就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3,其次是商业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业。从就业
的行业特征来看,重新在农业就业的劳动力很少,劳动力需求量大的行业(工业和服务
业)吸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多,其次是工作技术要求低的行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也
较多。
5.劳动力转移的性别、年龄、文化素质等特征。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中,以男性
为主,女性逐年增加。男性劳动力占转移总量的比重1999—2001年分别为67.41%、
67.11%、64.66%。从这三年的情况看,男性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比重逐年减少,女性比
重在上升。从转移劳动力的年龄结构看,青壮年较多。
向外转移的劳动力的文化层次并不高,但转移出的劳动力文化素质呈上升趋势。转
移劳动力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80%以上。初中及以下、高中和中专、大专及以上
文化程度人数之比1999、2000、2001年分别为5.59:1:0.06、5.39:1:0.06、5.53:
1:0.06,转移的100个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还不到1个。,文盲和小学
文化的转移劳动力呈下降趋势,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在增加,受过专业培训的比重在
下降。
①注:以上数据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2)数据接理
一10—
第4章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
第4章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
关于“农”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封建统治都看得很清楚,唐太宗就引用
管子的话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为中国历史上推翻历代封建统治者的主体几
乎都是农民,农民受到的剥削太重时,忍无可忍,只能揭竿而起,而在和平时期,封建
统治者也主要是靠盘剥农民的劳动成果来满足其奢华的生活,但统治者往往只是在开国
之初,采取宽松政策,让农村经济、农民生活有所好转,随后捐税就会越来越多,农民
的反抗也会随之增多,于是改革来了,农民负担暂时有所减缓,但随之而来的又是更多
的苛捐杂税,一个又一个王朝在农民起义反抗的浪潮中覆灭⋯⋯,历史就是这样周而复
始,这就是黄宗羲定律。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
的很大发展,然而,针对当时的特殊的国内、国际环境,国家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
政策,农民创造的剩余价值成了工业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工业体系基本建立之后,
又未能及时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政策,加上错误的人口政策,造成农业人口的增多
和农民的贫困。
解决农民的贫困、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最主要的就是解决当前农村
大量存在的剩余劳动力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拓展
农民的收入渠道,从而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但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转移却
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从历史的发展顺序来看,阻碍农村人口非农化转移的因素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
4.1工业化路径偏差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按照多数国家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应走轻工业一基础工业一重加工业的
有序发展道路。在工业化启动过程中,首先发展的是需要资本投入少而劳动力密集的轻
工业,这与工业化初期以农业为积累资源是相一致的。以后随着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
居民的消费指向发生了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品向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品
的转变,由此诱发了对基础工业的需求,工业化过程相应地进入以资本集约为特征的基
础工业主导发展阶段。当基础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化过程就进入到以资本一技术
集约为主导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向二元经济转变,再由
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换,农业内部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在这~过程中大体完成。这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因为轻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轻工业的发展给劳动力创造了充分的就业空间。
世界上那些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其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基本上都发生
在经济的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变之前。也就是说,在外延型经济增长阶段:工业
规模急剧扩大,需要的劳动力大量增加,为剩余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了就业机会。
当经济增长由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变的时候,社会上的大部分人口已经进入城
市,大部分劳动力已经在工业中就业。1952年,我国农业部f1的国民收入在总的国民收
入中所占的比重达57.7%,这意味着建国初期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正处在以农业为主向
二元经济过渡的起步阶段。按照工业化的一般规律,此时我们应以轻工业发展为重心。
然而,由于当时历史发展处于特殊的环境,不得不采取直接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
不仅超越了发展轻化工业为重心的阶段,也超越了发展基础工业为重心的发展阶段。
1952年一1978年,我国重工业产值增加了28倍,重加工业产值增长40倍,而轻工业
产值仅增长16倍。
在此期间还发生过两次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回流:第一次是在产业结构严重地向重工
业倾斜的情况下,1958年又提出“以钢为纲”、“大炼钢铁”的口号。工业的“大跃进”
超强度地破坏了农业资源,给农业带来了大衰退,1958--1962年,农业总产值以年均
6%的速度递减;从1959年起,农业总产值连续四年、粮食产量连续七年低于1957年的
水平。1960年人均占有粮食由1957年的302公斤下降为108公斤,每人减少194公斤
粮食。由于农业的萎缩,迫使工业也只能大幅度下马,就业结构产生了回流与逆转,劳
动力被强制性返回农村。196l—1963的三年间,总共有2000多万人由城镇返回或下放
农村。第二次是1966一1976年的十年文革时期,再次向重工业倾斜。重工业投资由45.9%
上升到51.1%,农业投资由17.7%下降到10.7%,就业结构转换速度由.7.6%下降到5.8%。
这期间非但农村劳动力得不到转移,城市的就业压力也转向农村,政府动用了大约1700
多万人到农村安家落户。
由于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跨越了发展轻工业、基础工业的阶段,而这两个阶段正
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积聚并逐步完成转移的时期。而重工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
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较高,吸纳能力较弱,再加上一些错误的发展战略,使国民经济陷
于崩溃的边缘,农业劳动力不但得不到转移,反而有所回流。正是由于这种历史积压所
形成的问题,使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显得更加恶化。
第4章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
4.2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城乡分离政策等原因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
结构,使农村劳动力难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计
划经济体制,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的战略方针,轻纺工业和第三产业相对滞后,提供
的就业岗位少,难以满足城乡就业的需求。资金的原始积累采取“以农养工”的方针,
用“剪刀差”等办法,从农村抽走资金,用于城镇化、工业化建设,而对占总人口80%
的农民,采用行政手段,实行严格的城乡隔离政策,形成封闭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
元结构实际上把城市和农村分割为两个“社会”,一个“社会”由城市居民组成,一个
“社会”由农民组成。把农民关在城门之外,在狭窄的土地上,进行低效劳动,致使大
量的劳动力长期封闭在农村,不能流动。同时,又不适当地强调“以粮为纲”的政策,
限制发展多种经营和乡村工业,生产结构单一,因而农村长期处于普遍贫困状态。农村
改革始于1978年,当时中国农村贫困人口21 5亿多,贫困发生率高达33铲。
因为农村的劳动力供给量大于城市的劳动力供给量,而且农村的劳动力与资本的比
例明显高于城市的劳动力与资本的比例,所以农民必定是劳动的净输出者。长期以来实
行的城乡封闭的二元经济衽会制度,严重阻碍城镇化发展水平,也严重阻碍着农村剩余
劳动力的转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8%提高到目前的37.7%,
但与工业化水平相比,仍然落后了lO多个百分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
确立,对农民就业和流动的不少束缚在逐步解除。目前不少地方正在大力推进小城镇户
籍制度改革,个别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也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人
口流动的制约有所弱化。但是,在改革城乡分割制度方面仍然没有迈开实质性步伐,农
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仍存在诸多障碍和歧视,如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受到很多不合
理的限制,一些大中城市为了保证城市居民就业,规定了限制农民进入的行业和工种,
农民外出就业要办理名目繁多的证件,等等。这种二元经济结构所留下来的阻碍劳动力
流动的因素,如果不对之实行彻底的改革,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4.3乡镇企业发展缓慢,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用减弱
从我国农业的具体情况出发,就地发展非农产业是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发展方向,乡
①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CM],2002年版
一13—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镇企业是农村非农产业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迅猛,给农村经济发展注
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
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累计吸纳了1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年均吸纳600
多万人,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
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吸纳劳动力成本的提
高,就业弹性明显下降;加上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经济效益低,因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趋于减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明显减弱,
平均每年仅增加90多万人。
另外,乡镇企业空间布局分散,使农村劳动力在空间上的转移更为滞后。目前,全
国2000多万家乡镇企业,80%以上的企业高度分散在乡村,12%分布在集镇,8%分布在
建制镇,长期与城镇化发展相脱钩。乡镇企业的零散分布难以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第
一,造成了为数众多的”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式的兼业性摆动就业入口,这部分劳
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放弃土地承包权。从事非农产业可以说是临时性的就业,并
没有真正达到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化转移,他们随时可能重新回归土地。据统计,目前
农业转移的劳动力有将近60%是兼业型转移;第二,导致自身产业结构畸轻畸重,第三
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目前乡镇企业中80%以上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很小。第三
产业是就业弹性大、资本密集程度低的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容易进入的产业,也
是发展潜力最大、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由于乡镇企业散布在广大农村,人口没有向
城镇聚集,难以达到第三产业大发展的人口规模,因而无法形成有效的公共需求,从而
导致城镇成长缓慢。同时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又严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第
二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二者互为影响、相互制约;第三,不利于集中有限的财力、物
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因此,如果没有新的举措,今后乡镇企业可能会退出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第一载
体的地位。与此同时,农村个体、私营工商业等其他非农产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
力也在减弱。总之,今后我国农村非农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速度、数量、规模都
将有下降的趋势。
4.4国企改革使城市人口失业率升高,城市化发展滞后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资本和技术提高后对一般性工人
一14—
第4章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
的排斥,我国城市失业率有所提高。目前我国城市大约近2000万人失业(还不包括大
量的隐性失业者)。因而,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为了降低失业率,设置了种种的条件限
制农民进城打工,有的地方甚至强行清退农民工,由于农民进城找不到活干,农民转移
就成了一句空话。即使有的农民在城市里找到工作,但在城市落户的条件使人望尘莫及,
很难在城市真正安家。
又由于我国的小城镇由于人口少(2002年,我国有建制小城镇20312个,每个小城
镇平均人口不到5万人),第三产业难以发展,就业机会非常少,因而无法从根本上吸
引农民。据统计,2002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建制镇的比例为8.7%,比上年下
降了11.3个百分点。大中城市的大门没有对农民真正打开,小城镇又吸引不了农民.
城市发展滞后。2003年底城镇人口的比例只占总人口的40:53∥,与世界相同经济发展
水平的国家相比,平均低16个百分点,城市化发展滞后,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
重要的是无法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良性循环。
4.5农村劳动力本身素质技能较低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低是制约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
要因素之一。而劳动力的素质技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身体素质、技术素质和科学
文化素质。
据1997年我国第一次农村普查时。,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其以下程度劳动力
比重高达88.3%,其中文盲或半文盲占劳动力总数的8.2%,小学又化程度的占33.9%,
初中文化程度占46.2%,高中以上又化程度的仅占11.7%。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教
育和专业培训的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2%。经过近五年的发展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
技能有所提高,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提高幅度并不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
队的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其
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比重依然高达87.8%。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具
体结构分布是,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7.4%,小学程度占31.1%,初中程度占49.3%,
高中程度占9.7%,中专程度占2%,大专及以上程度占0.5%。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
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的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
①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丰土.一2004年,95页
蓦③蜇国豢家蘸并统蛊计震念局鞋农妻村羹霹社镐会墓恐经装济:调‘挈查国总装轷队雀:芦中筠霍国辈农罂’村Lc住nM户/J调D.查op中年st鉴a国。tuL统MsJ..h计中tm国出.统敝计20出社0版2.社_12..年192002 年版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业层次的提高。另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2001年当
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又化程度占当年转移总量的比重为23.5%,比上年上
升4.7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比重为62.9%,下降2.2个百分点;高中和中专文化
程度的比重为10.2%,下降1.1个百分点;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比重为0.7%;经过专业
培训的劳动力比重为12.7%,下降12.4个百分点。
拥有较低素质技能的人员只能从事较为低级的劳动,因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
业,而且从长远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技能劳动
力的转移领域会越来越窄。
第5章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综述
第5章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综述
5.1配第一克拉克定理
配第一克拉克定理是揭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经验性学说。早在17世
纪,西方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已经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
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1691年,威廉·配第根据当时英国的实际情况明
确指出:工业往往比农业、商业往往比工业的利润多得多,因此劳动力必然由农业生产
转向工业生产,而后再由工业生产转向商业。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的研究
成果之上,计量和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
克拉克认为他的发现只是印证了配第在1691年提出的观点而已,故后人把克拉克的发
现称之为配第一克拉克定理。
5.2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195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刘易斯在《曼彻斯特学报》上发表了《劳动力无
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了发展经济学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第一个理论模式。该
模式有三个假设条件:(1)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即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中心
的现代部门和农村中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传统部门;(2)劳动力无限供给;(3)工业
部门工资水平不变。
它的基本内容是:不发达国家存在两种经济部门,一个是用现代方法进行生产,生
产率高、工资高的现代部门;一个是用传统方法进行生产,生产率低、劳动报酬低的传
统部门,传统部门最大的特点是存在着无限供给的剩余劳动力。由于工农业之问的收入
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只要没有
人为障碍,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她流入城市,城市现代部门在现行固定工资水
平上能够得到它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城市现代部门由于吸收了农业剩余劳动力
而扩大了生产,取得更多的剩余,积累了更多的利润。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下,积
累的利润被转化为资本,从而吸收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再扩大资本,再取得更多的
剩余,积累更多的利润,进一步扩大资本投入⋯⋯,如此循环,直到农业剩余劳动力消
失,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不再是无限为止。在上述循环往复过程中,城市现代部门扩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从而实现了工
业化和城市化。在传统农业部门中,伴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不断流出,劳动边际生产率
将逐渐与工业工资接近,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业部门逐渐进步,从而传统农业部
门得到了改造,二元经济结构的痕迹慢慢消失。
刘易斯的这种二元经济模型强调了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的结构差异,将经济增长过
程与劳动力转移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发展中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很重要的
参考价值。但是作为最早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它也存在不完善之处,从而招致了许多
批评。第一,无限劳动供给的假定不符合实际情况,现实中存在劳动力流动的种种障碍:
第二,农业中劳动边际产出为零的假定也与现实不符。在实际中,传统农业部门生产率
虽低,但仍然为正,减少劳动力就必定要降低农业的产量;第三,忽略了技术进步因素:
第四,该理论主要是一个工业化的理论,农业部门本身的发展未受到重视,这一缺陷成
为许多人批评的焦点。另外该模型还暗含着一个假定,就是城市中失业率为零。二战以
后,二元经济理论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付诸实践,产生了过度损害农业发展而发展工业的
情况。
5.3费景汉(J.Fei)和拉尼斯(G.Ranis)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
在刘易斯两部门结构发展模型的基础上,费景汉和拉尼斯进一步修正和发展了劳动
力转移模型。他们认为刘易斯模型存在两个不足:一是对农业生产在推动工业发展中的
作用重视不够;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应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为此他
们提出了以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核心、重视技术变化的“费一拉尼斯模型”a
在该模型中,他们把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和工农业的发展联系起来,划分出三
个阶段:第一阶段,传统的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显性失业,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生产
率为零。他们认为这一阶段,从农业部门转移出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并不会减少农业生
产总量。在仅能维持农业人口生存下去的、由习惯和道德因素决定的不变的制度工资下z
工业部门不断吸收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而且,当农业劳动者流入到工业部门时,农业
产品剩余便产生了,农业产品和农民消费之差所得到的农业剩余正好可以提供给流入工
业部门的劳动者。第二阶段,由于农业劳动力持续不断地减少,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
产率升高,变为大于零但仍低于不变制度工资。这时显性劳动力失业不复存在,但隐性
劳动力失业仍然存在,劳动力继续流向城镇工业部门。由于这一阶段农业劳动者边际生
一1R一
第5章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综述
产率为正数,因此农业劳动力的流失会引起农业总产量的减少,粮食短缺引起价格上涨,
从而带动工业部门工资水平的上涨,进而决定了工业部门扩张也即吸收农业劳动力的规
模和速度。第三阶段,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朗隐蔽失业者已经吸收殆尽,农业劳动的
工资已不再由习惯和道德力量决定,而是由市场力量来形成。此时,农业已经完全商业
化,工业部门要吸收农业劳动力,必须付出高于不变制度工资的由劳动边际生产率决定
的工资。
费景汉和拉尼斯对刘易斯模型的修正强调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该模
型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它指出了工农业平衡增长在二元经济阶段的重
要性,提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取决于农业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工业资本存量的增长等。
刘易斯模型和费一拉尼斯模型合称为“刘易斯一费~拉尼斯模型”。
5.4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他的论文
阐述了一个人口流动模型。该模型对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进行了修改,它假定:(1)
农业部门存在剩余劳动力但不是无限的;(z)城市工业部门存在大量失业;(3)农村和
城市之间存在收入差距。这三条假定与刘易斯的假定刚好相对,但它更符合现代发展中
国家的现实。
它的基本思想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决定因素是城乡经济结构差异以及迁移
者对迁移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其动力不仅取决于城乡收入差异,还决定于城市的就业率,
即取决于城乡预期收入水平的差异。他把农业人I=1迁入城市就业和城乡劳动力供需因素
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人口流动模型,即
M=f(d)M'O
d=wa—r
式中M为城乡劳动力迁移数量,d为城乡预期收入差,M,>0表示劳动力迁移是预
期收入差的增函数,w为城市实际工资率,r为农村平均收入水平,a为城市就业率。
托达罗认为,依靠工业扩张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城市中普遍存在的严重失业闯题,
解决问题的良策一是取消一切人为的城乡收入差异的政策与措施;二是积极发展农村经
济,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缩小工农业差别与城乡差别,减少劳动力的
19一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城乡迁移。概括起来说就是增加城市就业,扩大工业投资不仅不能解决就业反而会增加
失业,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才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毫无疑问,托达罗模型比刘易斯模型更贴近当时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它纠正了刘易
斯忽视农业发展,只注重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忽视了人口的盲
目流动不仅加剧了城市已有的失业现象,还会造成其它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这些对
发展中国家而言无疑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但是它也有其缺陷,即它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注重强调农业的发展而淡化了工业在带动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重要
作用;强调减少劳动力城乡转移从而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我国的城市化决策和过程可能并没有依据托达罗模型,但我国的户籍管理、计划经
济和行政管制等制度和人口流动实践与托达罗模式极为吻合:用户籍制度限制农村人口
向城市转移;控制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发展;文革十年在农村中发展合作医疗事业,大
搞农田水利建设,建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促进农业发展等等。这些政策与措施的实施,
使我国城市化几十年中没有进展,甚至倒退。1960年城市化水平为19.7%,20年后的
1980年为19.4%。改革开放20多年,城市化进程比前30年有所加快,但是到2002年
城市化水平仍不到30%,每年也只提高不到0.5个百分点。。
5.5评述
以上的几个理论模型都在特定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对于我们来说也确实很
有启发意义。但是,。尽管理论有其普遍性,可各国的国情不同,理论的说服力就会有所
差别。与古典的人口(劳动力)流动的模型所描述的人口流动过程相比,中国的人口流动
显然在其逻辑起点与进行过程及相应的社会经济后果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表现
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中国现实的经济结构远较西方发展经济学家所抽象的二元经济结构复杂。从总
体上看,中国不仅存在城市中发达的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落后的农业。而且在城市中,
现代化水平较高的部门与传统落后的部门也同时并存,在农村,商品化程度低下的农业
生产与商品化程度较高的非农业生产(乡镇企业)并存。二是,从流动者的动机来看,经
典模型是建立在劳动者以经济利益为准则,由制度工资或城乡预期收入差距驱使而流向
(i)胡浩志、端木正: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比较分析及启示[D].25页
一20
第5章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综述
城镇的基础之上的。但在中国,城乡隔离时间长达几十年,整体上看,城镇市民除了在
有形的经济利益上与农民收入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外,也享受着农民所不能享用的隐性
福利和城镇文明。因此,在中国农民流向城镇既受经济动因驱使,又掺杂有非经济的因
素。而且这种非经济的因素又是阻碍当前人口自由流动的主要障碍之一。
当然,中国城乡人口流动的现实与经典模型之间的偏差,并不能抹杀与否认经典模
型对我们认识中国人口流动问题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因为,尽管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
展过程中都具有自己的具体特点,但是作为一种发展趋势,不可能超越经济发展的一般
规律。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任务就是深入分析我国城乡人口流动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
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我们必须要在了解我国农村劳动力供需情况的基础上,
从人口流动模型中寻求理论支持。
同时,之所以中国的农村劳动力人口过剩问题并不能仅仅依靠向非农化转移本身来
解决,因为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农业的巩固和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是国民
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因此,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应立足于以下几个方面才能
更加合理有效。首先,在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的基础上,完善和明确农村土地所
有权和占有使用权,保证现有的技术水平之下的在农业生产上劳动力的充分供给;其次,
要以工业化方针改造农业,发展工农一体化经济,走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延长农业产业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门路;再次,积极推进城
市化进程,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最后,搞好
国有企业及其它相关配套改革,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劳动力人口自由流动机制。形成劳动
力人口在农业自身、农业相关工业产业、第三产业、和城市工业企业中的合理分配,从
而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就业问题。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论文
第6章确立农民主体地位、综合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6.1明确和保障农民作为社会、经济主体的权利
立场决定观点,观点是由立场决定的。社会上无限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实,统称为社
会存在。社会存在中的无限事实并不是无限地向每一个研究者开放的,站在什么立场,
就有什么样的社会事实进入你的视野。
几千年来,在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下,农民一直是任人摆布的动物和工具。在计划
经济体制下,农民也是我国政策实施下的服从者i政策的制定、实施从来没有征求农民
的意见,农民也从没有平等地参与制定与自身利益切身相关的政策措施。半个世纪以来
我国通过二元户籍制度把农民禁锢在农村和农业生产之上,不许农民进城。改革开放20
多年来,我们的学术理论界和政策决策层仍然沿袭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又引入了西方
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来处理农村劳动力问题,从来没有问过也从没有想到要问农民是
愿意到农村还是愿意到城市、愿意到小城镇还是愿意到大中城市生活。
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只要给予和保障农民充分的权利和自由,农民群众就会创造
出惊人的历史奇迹。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是群众主导的,20世纪80年代的中央
一号文件基本的调子都是“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敢闯、敢冒、敢试、敢
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其农村改革鲜明的特点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以民为本。以
民为本的改革,是人民群众主导的改革,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改革,只
有这样的改革才能聚积起无穷无尽的动力,这样的改革才能成功。
但20世纪90年代的农村改革却是“官方主导”。20世纪90年代的农村改革,走的
是精英路线,其鲜明的特点就是专家设计、以官为本,忽略了农民作为社会主体和经济
主体的地位。学术理论界和政策决策层这种“霸道”的“为民作主”、“代民作主”的作
风,根本没有想到“由民作主、让民作主”。
中国地广人多,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不能指望什么人设计出万能的模式和操作范
式,来解决当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重新确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以民为本”改革方针,是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深
入健康发展的关键。
我觉得很多制度的建立、政策的实施不应是我们设计的,而是在实践中间摸索出来
第6章确立农民主体地位、综合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的。我们应站在农民作为权利主体的立场,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找到他们自己的出路,
找到最适合于他们的相应的制度。忽视农民的主体性,仅仅把农村劳动力当作资源来配
置,’无论什么样的制度,都不可能解决农民问题。
作为学术理论界和政策研究者,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地与计划经济思维模式
彻底决裂,牢固树立民本、民权和宪法意识,充分尊重农民作为国家公民的平等权利。
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术理论和政策研究才能走出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为民作主“的
阴影。在脑子里要树立增强法制观念,要在保障公民自由平等权利的基础上,开展探讨
和研究,提出对策和建议,不要再做侵犯农民权利和利益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同时也不能照搬西方的相关理论来套解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西方的国
情是他们有完整的法律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作宏观经济环境条件,而我们中国没有或尚
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以权利为统率来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新路径,换言之,只有充分尊
重、保障和实现农民的各项权利,才能真正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才能够真正确保
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国泰民安,也才能够真正跳出历史周期率。所以,当前农村最需要建
立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及相关法制建设。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严重停
滞,其实质在于对农民自由权利的限制和剥夺。给予农民充分的自由主体权利,我国的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症结也会迎刃而解。
6.2从大局中把握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关于对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也已经有几年的历史了。各个研究机构和学者对农
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微观研究、个案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实证资料,这对于
我们认识当代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素材和基本理解。但是这几
年的讨论也越来越发现,单纯的个案对策性研究,它的弊端是有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
林。因为不少人总喜欢仅仅针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来提出具体的方针政
策,喜欢运用概念来解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外乎是
诸如:改革土地所有制、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要素流动市场等等。可是,这
些办法所产生的正面经济绩效却非常有限。因此必须跳出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本
身论事的局限,从矛盾系统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23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论文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不是靠哪一个人、哪一个政策就能够解决的了的,而
必须应该站在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中心的全局,统筹安排,即如何把农村剩余
劳动力问题放在中国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来理解,把中国放在整个世界背景,
即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来理解,在以把中国农村绝对过剩的劳动力人口转移到非农产业
这一矛盾为核心的矛盾系统之下,认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本质。
那就是首先要明确和强化中国农民作为社会主体和经济主体的各项基本权利;在此
基础之上继续推进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保证农业就业人口数量,加强农业的基础
地位;进而推进以合作制为原则的对集体所有制的改造,发展农业产业链,为农村剩余
劳动力人E1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以工业化发展小农经济,以城镇化转移农村过剩
人口及一系列相关配套改革措施等对一系列矛盾的解决,以此来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
力人口转移问题。
第7章中国农村改革历程及其缺陷
第7章中国农村改革历程及其缺陷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剩
余劳动力的转移应建立在农村稳定、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农村继续深化政治、
经济体制改革,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
从建国至今,在农村进行的改革主要包括了以下二个方面。
7.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后,首选进行的农村经济变革;是土地改革,即在实行土地国家所有
制的前提下,废除旧的土地有权,重新在全体农民中,以村为单位进行按人口的平均分
配。这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全面、也最彻底的一次“均配土田”,由此建立了平等的以
人口为单位的土地占有权,当然这也只能是相对的平等,因为村与村的土地面积、土地
质量都有所不同,就是同一个村里的土地也有质量差别,使全体农民都成为自耕农,耕
种自己的土地。在这个基础上展开了中国农业的合作化,其过程大体经历了这样几个阶
段或环节:生产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这其
中,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典型的合作制,即农民以其劳动力自身、土地使用权、和其
它生产资料所有权加入合作体,进行生产和分配。互助组只是其准备、尝试阶段,而从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始,就向集体制转化,人民公社则是完成了的集体制。集体制的
建立过程,是中国农业公有制演变过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也正是在追求规模和局
部平均主义的思想指导下,导致忽略农民作为所有者的权利,由国家机构以行政方式控
制的“集体所有制”。
农民名为国家的主人,实际上只是工业化原始积累和廉价农产品的提供者,在就
业、。户籍、福利、社会保障各方面一直得不到平等的国民待遇。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
多数,他们的权利却是微弱的、分散的、难以引起重视。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这一政策确实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
力的发展,一些农民可以明显地看到自家收成的增加,而深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投入劳动量增多,精耕细作;二是政府有意减少征收:三是省
去了集体的提留;四是20余年的农田水利建设正值作用期;五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
始的农作物品种改良已出成果,用于生产;六是县社两级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化肥、农药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产量大增,进口化肥增多,充分满足了需要;七是没有大的自然灾害,难得的几年风调
雨顺;八是不再搞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劳动力集中于务农。以上这些原因的综合,形成
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产品产量的增长,过去一些地区衣民的吃饭问题基本解决,20
世纪80年代中期甚至出现农民“卖粮难”的问题。
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当大多数农民的吃饭问题因个人勤劳、农作物品
种改良、化肥和激素的作用、集体制留下的农田水利设施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而基本解决
以后,个体小农经济又束缚了他们继续的发展,特别是农业机械化乃至规模性的工业化。
一部分农民开始外出打工,但同时又受到所分到的小块土地的使用权的限制,他们又不
得不季节性地返乡耕作,更重要的是由于户籍制度对其身份的制约,他们只能以“农民
工”的身份进城,但不能具有城市户口,其性质依然是农民。
7-2农村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农村其突破口是经济体制改革,即用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
体制,但随之也进行了政治体制的改革。
20世纪80年代,农村政治改革开放与经济改革开放是基本同步的。当分田单干把
农民从公社的体制中解放出来时,客观上已经把人民公社的经营职能让渡给了农民。中
央随之在1984年做出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和农村村民
委员会。至此“政社合一”的经济高度集中、政治高度集权的体制消失了。
随着经济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民权利在经济领域的主导地位的确立,客观上要求国
家将乡村社会的公共事务的决策权、管理权让渡给农民。1983年开展了村民自治、直选
村主任的试点工作,乡镇的供销合作社、食品公司等经营部门开始改制,国家给予部门
的经营特权退出。在1986年前后,中央还一度考虑成立农会,直接选举乡镇长和乡镇
自治的改革要求也提了出来。应该说这一时期的总体改革思路是清晰的、符合逻辑的、
朝着总体改革方向前进的。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进
一步扩大了农民的发展空间。但是,农村政治改革开放的步伐停了下来,不仅如此,很
多部门的权力大举渗透到农村,在农村攫取利益。官权大举进入乡村社会,机构和人员
过度膨胀,恶化了农村的发展环境,随着基层吃税费的人越来越多,一个小农经济的农
村社会,要支撑越来越庞大的上层建筑,显然是无法承受的。这就是20世纪gO年代经
一26—
第7章中国农村改革历程及其缺陷
济持续、高速发展而工农、城乡、地区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深层次原因,也就是一直叫
喊减轻农民负担反而负担加重、一直叫喊增加农民收入反而收入减少的深层次原因。可
以说,农村政治改革的滞后和倒退,直接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农村社会的普遍衰落。
如果再任其积累不加解决,就会加剧新旧体制磨擦,加强旧体制的惯性力量,出现“体
制胶着”状态,导致改革旷日持久,拉长转型过程,引起不确实的风险。
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那位含泪上书国务院领导的乡党委书记李昌平,就说过:中央
明明知道,问题虽然出现在乡镇,但根子是在上面,那么为什么不追究根源呢?不管原
因是什么,反正中央不追究;不追究,地方官员的胆子就越来越大,机构和人员就一年
比一年膨胀,农民负担就一年比一年沉重。中央政策对一些人而言,就成了聋子耳朵一
摆设。现代经济学的理论认为,一个社会集团的力量大小,并不取决于它的人数多少,
而取决于它的组织程度。组织的力量是强大的,与政权相接合的组织力量尤为强大。中
国农民尽管人数众多,可是他们过于分散,没有足以抵御压制的组织资源,而乡村干部
却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他们是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合法代理者。如果这个代理者,哪怕只
是其中的少数人,把国家政权的意志抛到一边,凭借政权的组织资源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那必将产生严重危害农民权益的行为。
由于农业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生产效益已经十分低下,据统计o,农民人均
现金收入在平均线以下的已经高达67%,农民现金收入零增长或负增长已达到46%,客
观上难以继续支撑庞大的基层政府。因此改革现在的中央、省、地、县、乡、村这六种
垂直管理,变为中央、省、县三级行政管理。一是把乡改为由县政府开支的乡公所,作
为派出机构;二是取消市管县、镇管村体制,割断城市剥夺农村的体制渠道;三是县级
小城市和一般建制镇实行市和镇的自治,减少制度成本。只有农村根本性的问题解决了,
派生性的问题才‘会合理解决,否则,经济改革的成果就会落后的政治体制所消耗。
因此,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人目过剩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涉及多种利益的闯题,
既涉及到具体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这
一根本制度。因而,需要多方权衡,抓住问题的关键。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展开、
解决。
①李昌平:我向百姓说实话[M].远方出版社.2004年1月版,6页
27—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8章以合作制改革集体所有制经济,解决剩余劳动力人口
8.1集体所有制的形成、发展及其缺陷
中国的集体所有制经历了一个由分到合,再由合到分的历史过程。
新中国刚刚成立,朝鲜战争的暴发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了“经济封
锁”,面对如此内忧外患,当时的中国再不可能做到从容和妥善地走进社会主义。而且,
迫于那种形势,我们这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似乎也就只能选择以优先发展重工业来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种国家工业化的积累,除了让农村和农民做出牺牲外又是
别无选择的。可是要把中国农民的劳动剩余价值转化为城市工业资本的原始积累,如果
没有一种特殊的制度和组织上的安排,任何政府也休想解决从高度分散的4亿多农民手
中获取农业剩余所引起的矛盾,因此,分到土地不久的中国农民,就在中央政府有计划
的组织下,一步步走上了集体化,用毛泽东一句十分形象的话说,“满头乱发没法抓,
编成辫子就好抓”了。于是,服务于国家城市工业化的农村高度集体化的基本制度,逐
渐形成了。在这种高度集中的统治经济体制下,为了不让农村人口拥入城市,在城市的
就业制度方面,一开始实行的劳动用工制度,原则上就只是负责“非农业人口”在城市
的就业安置,不允许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寻找职业。在粮油供应制度方面,自然也就有了
“特别办法”,随着1953年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中国开始实行了粮油计划的供应
制度。与此同时,户籍制度上的“特别办法”便也随之产生,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
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其中的第十条第二款则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做
出了带有约束性的规定,这一规定标志着我国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
户口迁移制度的形成。
在这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农民的负担是巨大而沉重的,,却又是隐性未发的。
因为,农民负担由“台前”转移到了“幕后”,国家不再跟亿万农民发生直接的经济关
系,国家在农村统购统派的户头,就由原来的1.3亿个农户,变成了700万个互助组;
进而减少成79万个农业社;“大跃进”的1958年,只用了3个月,就在一片锣鼓声中,
又将全国农民一个不漏地组织到52781个人民公社里。中国农民原有的,或土改时被分
到的田地、耕牛、农具、粮食乃至大部分的生活资料,都无一遗漏地被无偿地收归公社
所有。5万多个人民公社就变成国家在农村基层的财政单位,从此可以随时随地、十分
第8章以合作制改革集体所有制经济,解决剩余劳动力人口
!!!=!!!E!!!!E!!!!!!!!!!!!!!!!!!!!!!!!!!!!!!!!!!!±!E!!!!!!!!!!!!!!!E■!!!!E!■■■●■!j!!!!!!!!!!!!!!!!■■■目■E■!曼
方便地通过“一平二调”无偿占有公社范围内的一切资源和劳动力。
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进行,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联产承包责
任制,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承包形式上有两种:(1)包产到户。以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公
有制为前提,以户为单位承包,包工、包产、包费用。按合同规定在限定的生产费用范
围内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实现承包合同指标受奖,达不到承包指标受罚;(2)包干到
户。又称大包干。承包合同中不规定生产费用限额和产量指标,由承包者自行安排生产
活动,产品除向国家交纳农业税、向集体交纳公共提留以外,完全归承包者所有。即“交
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承包内容上也有两种:(1)土地承包。即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
制的前提下,按照农户人口、劳动力数量,将土地分给农户自主经营;(2)专业承包。
即在生产队统一管理下,将集体所有的农、林、牧、副、渔、工、商各业的生产过程承
包到户或承包到组,由户或组自主经营。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调
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挥了小规模经营的长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这种农业用地资源配置方式有明显缺
陷:(1)农户无偿或低偿取得承包农业用地的使用权,使农户缺乏成本观念,导致粗放
经营,忽视农业用地的产出效益。随着兼业农户的增多,农户收入来源多样化,承包农
业用地不再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曰益成为从事非农产业的退守地。土地承担了农
民的社会保障功能;(2)运用行政力量完成的农业用地调整和自发形成的无偿、低偿转
包,不仅无法形成有效、健全、合理的农业用地使用权流转机制,而且直接妨害了农业
用地资源市场机制的形成。农业用地调整使农户的农业用地使用权处于不确定状态,既
影响农户对农业用地投入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农业用地使用权交易
从经济产权的角度讲,市场交易意味着权利的让渡和转移。在我国,农业用地使用
权在性质、内容、取得等方面还不够明确。首先,权利属性尚不明确,迄今为止,在现
有法律中还没有农业用地使用权这一概念。在有关法律中,农民对承包的集体所有的农
业用地所拥有的权利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属性曾有过债
权与物权之争,虽然学术界在这一点上观念渐趋统一,但有关法律对这种权利至今没有
明确规定。其次,在权利取得上,原始取得的主体有无限制、如何限制以及通过抵押等
方式能否取得农业用地使用权等,均无定论。土地承包起初是靠行政手段分配完成的,
后来又通过行政手段调整由于集体成员人数增减而变化了人地关系。
一29—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8.2以合作制原则改革集体所有制
集体制的缺陷,在于以行政集权体制排斥了劳动者的所有权益,对它的改革,也就
在以民主法制确立并保证农民作为社会主体和经济主体的所有权。
当对个体小农经济的改造,与中国工业化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需要工业技
术对农业生产的改造,以及通过发展工业,而使一部分农民转变职业。这在一些中小国
家,比如英国,就以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在迫使农民破产的同时,将其变为工业雇
佣劳动者的方式来完成。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资本主义工业又相当落后,在历史
上就没能展开对小农经济的改造。新中国成立后以工业化加集体化的方式所进行的全面
改造小农经济的运动,也因集体制内在的矛盾,未能收到应有的成效。20世纪80年代
以来,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使数亿农民又回到个体小农经济。这期间,虽有以“农
民工”形式吸收了部分季节性的农民进城镇从事工业,或从事个体工商业,但大多数农
民依然处于个体小农经济中。对他们的工业化改造从近期看,靠发展工业企业来使农民
转业的条件并不成熟,城市中大量失业、待业人口的就业已成大问题,即使容许农民进
城,其就业的门路也不多。因此,必须从制度层面,来解决如此庞大的中国个体小农经
济的改造问题。这就是在农村推行合作制,以农民自行组织起来的方式,壮大其经济实
力,提高素质技能,主动地向工业生产方式转化。
合作制不同于集体制。合作制的“合作”,可以解释为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劳动,但
它不同于~般意义上的劳动协作。合作制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
思在《资本论》中说:“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
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
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
时代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
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合作的首要环节,是劳动者以自身的劳动力所有权为根
据,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意识,自愿将其劳动力所有权联合起来,构成一个“联合体”。
在这个联合体中,每个参加者的劳动力所有权都是平等的,由所有权派生的出的占有权
集合起来由一个共同机构行使。其权利体系可以归纳为:1、劳动力所有权;2、生产资
料所有权;3、对本合作经济体的民主权:4、两个所有权派生并集合的占有权;5、经
①资本论[M].马恩全集第23卷EMJ.人民出版社.1972年9月版,832页
一30—
第8章以合作制改革集体所有制经济,解决剩余劳动力人口
营决策权;6、经营权;7、收益权,归全体参加者个人;8、处置权、对企业财产的处
理权利,包括积累与消费资料比例等;9、监督权:10、按劳动领取生活资料的权利;
11、享受福利及其它社会保险的权利;12、退出权。落实和保障这些合作制的主要权利,
才能充分体现劳动者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劳动者的经济利益。以合作制原则对小农经
济的改造,在理论上说,正是对原集体制的改革,是处于公有制初级阶段的集体制向前
发展的必要形式。
对小农经济的合作制改造,第一步就是将土地占有权从村委会分给农民,村委会不
再拥有“集体经济”的形式,只作为单纯的负责基层行政、治安等的机构。不愿意参加
合作体的农民,可行使其对土地的占有权进行个体生产。而参加合作体的农民,则以其
劳动力自身,土地占有权,以及其他生产资料所有权这三种权利,加入合作体。也就是
说,农业合作实体是集合这三种权利,进行农业、牧业、林业等其他行业经营的经济实
体。
新建的农村合作经济实体,应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从事与自身劳动者素质技能、
资金、地理条件、市场条件等相适应的多种经营,重新组建社队合作社,围绕农业办工
业,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城市工业加工服务,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走农工
商结合的道路。促进农业生产产业化、工业化,进而通过强化本身发展,从而成为解决
依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之一。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9章农业工业化、农村人口城市化
我们常常骄傲地宣称:我们是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1%的人口,我们的
农民为13亿人口提供了足够的粮食。。这不能不是一个世界性的伟大贡献,可是,我们
却往往很少想到,我们是在以占世界上40%的农民才养活了这21%的人口的。我国农业
资源十分丰富,但农业的经济优势并不明显,这只能说明,我们的农业生产方式目前还
相当落后,而其根本就在于传统的小农式的经营方式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一个十分关键的发展时期,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改革,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关键不仅在于农业内部自身的发展,还在于农业与相关产业是否能
形成一体化、市场化和集约化经营。
农业工业化是农业与现代工业技术相结合,使农业产业链得以不断延长的过程,从
而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过程。实际上就是按照发展工
业的思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用发达的装备武装农业,用先进的技术改造农
业,用工业管理的方法管理农业,从根本上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
与农村的一体化经营与发展。因此农业工业化就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过
程、是农业资本利用深化的过程、是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过程。
城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非农产业及
其人口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逐渐聚集到城镇,从而使城镇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日益增大,
城镇人口迅速增长的过程。城镇化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变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
实现城镇化的数量增长:二是城镇文化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念等城镇文明在农村地域的
扩散,生产要素的聚集,经济结构的演进,从而实现城镇化的质量提高。无论是人口的
数量增长,还是人口生活水平的质量提高,都与人口的彻底转移相关,可见,城镇化的
核心是人口城镇化,即实现人口最终由农村转移到城镇。用人口转移而不是劳动力转移,
目的在于明确人口转移的彻底性和城镇化的实质:当然,人口转移与劳动力转移是不可
分割的两个方面,劳动力转移并不代表人口转移的全部,但劳动力的转移可以推动人口
的转移。人口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续阶段,也是人口城镇化的实质阶段。
当前,在所转移的劳动力之中,虽然他们对能长期彻底地转移到城镇的愿望是强烈
的,因为城乡经济社会收入、生活水平的显著差异具有巨大的吸引作用,但影响其实现
这一愿望的困难和因素也是十分复杂和深刻的。对农民来说,巨大的迁移成本,足以抵
一32—
第9章农业工业化、农村人口城市化
消其在城镇中的预期收益。在农村生活,其收入虽然不高,可是有基于口粮供给的基本
生活保障,农村生活的自给自足性足以维持其正常的生活。但城镇的高收入毕竟是明显
的,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居民只有劳动力转移而无人口的长期转移。农村人口城镇化在
城市经济发展的斥力和农村作用力的粘力下,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
因此以工业化改造小农经济、城镇化转移农村劳动力过剩人口问题,要加强和完善
以下几个环节的改革
9.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农村市场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际上是农村现代化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任何一个经济
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离不开城乡的协调发展,城市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向
农村扩展,而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恰好是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的桥梁。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在1999年12月对全国18796
个农户所做的抽样调查和计量分析发现,农村电价每调低一毛钱,对彩色电视机需求的
刺激作用相当于农村人均纯收入提高370元;对电冰箱的需求相当于农村人均纯收入提
高667元;对洗衣机的需求相当于农村人均纯收入提高909元。以上数据表明,不仅仅
是收入水平,基础设旖不足也是限制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实现其消费意愿的原因。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和地区间的发展差
距,为广大农村居民参与经济发展过程,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创造必要条件。农村基础
设施建设将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通过加强与农村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建
设,可以启动农村的消费市场,消化掉城市中过剩的生产能力,使国有工业企业走出困
境,缓解当前城市就业压力,使国民经济恢复健康、快速、持续的增长,这样农村剩余
劳动力才可能有机会不断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就业,进而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剩
余人口的解决。
9.2在农村地区发展农村工业,是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条件
农业工业化的发展,一方面,应围绕有比较优势的特色、支柱产业,发展贸工农一
体化的经济,形成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农户相互依托的组织体系,带动农村相关
产业如包装、贮藏、运输、通讯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非农部门在农村的扩张和发
展,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必要支撑条件,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走农业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但是由于我国地域的广泛性所决定的工农关系具有的不同特征,不同地区农业与农
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
的特点。从农村工农业关系状况以及区域特点的角度,现阶段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
发展的道路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以农为主,推动农村工业。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而非农产品资源缺
乏,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农为主、工业处于萌芽或农业哺育工业、工业刚刚起步。
随着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在农产品总量剩余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调整发展高价值作物
和特产作物开发,迫切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来增加农产品价值、稳定农业和增加农
民收入。通过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促进高产
高效农业的发展。
2.以农为主,农村资源开发的工业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业仍是农村经济
的主体,但当地矿产等非农产品资源丰富,具备资源开发的优势。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
为农业哺育工业、工业NI]N起步或工农互争互利。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资源丰富的优
势逐步显示出来,通过资源开发,在转移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利润回流,对
农业发展产生良好影响;工业的发展也促进农产品,特别是加工产品市场容量的扩大,
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村工业已成为
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工农互争互
利,资金关系的矛盾比较突出。这类地区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地理
位置较好、交通发达,也有发展外贸的优势。通过市场和外贸的拉动,促使农产品加工
的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4.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
所占份额较小。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工补农、农业开始分化。这类地区农业生产条
件较好,但农业劳动力数量不足问题突出,这时农业发展或者通过以工建农,农业实现
规模经营,农村工业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或者农村工业发展不顾农业甚至侵占农业
造成农业萎缩。走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必须在坚持以工补农的同时,对农
业的结构、规模、技术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且农业调整要以机械化和扩大规模为重点。
5.工农业全面外向发展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高价值经
一34—
第9章农业工业化、农村人口城市化
济作物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工农业产品商品率高,面向市场的比重大。工业生产的
资金和科技含量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高,但农村工业发展往往占用较多的耕地,粮食
生产萎缩的特征十分明显,粮食不能自给。走工农业全面外向型发展的道路,对当地农
村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但这类地区在农业全面外向型发展的同时,应基本稳定粮食
生产,保证口粮自给,解决饲料及工业原料所需粮食,否则,农村工农业很难持续的协
调发展。
9.3加快实现城市化与非农化协调发展
城市化是与工业化相联系的一种社会组织形态,它不仅是现代化大生产方式的要
求,也是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环节,是现代化的必然过程和表现形式。迄今为止,没有
任何一个国家能在排斥城市化的情况下实现现代化。城市化社会不仅仅是人类一种居住
方式的改变,它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农业社会的新的文明层次,是人类发展的必经阶段。
发达国家的经历表明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动力,人口迁移是城市化的途径。
进入转型时期以后中国城市化和非农化的加快推进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过去长时
期停滞不前状态的一种补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人口城市化和非农化趋于滞缓则
又反映了过去积累的能量释放已近底线。新世纪之初,中国必须加快实现新一轮的城市
化与非农化协调再推进。
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矛盾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城市化滞后;进
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推动型经济增长的新阶段。加快实现城市
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再推进,首先就是要在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下积极加快城市化进程,
尽可能减小城市化的滞后程度。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实际上意味着经济发展成
果用于城市化发展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份额偏少。因此必须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
力度,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各国经验表明,基础设施是扩大投资需求的主要部
门,依靠劳动密集型方式发展基础设施,能够促进高就业增长。在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下
加快城市化进程能够提高就业弹性,能够进一步扩大城镇就业容量,既有利于缓解城镇
本身的就业压力,也有利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其次,要以城市化推动新一轮的城乡经济增长。有的学者认为,加速城市化将会成
为今后lO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力Ⅱ速器。农村经济增长必须加快纳入城市化推动型发展轨
道,要以加速城市化为动力,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为,使
一35—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经济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在新世纪中国西部大开发中,特别要注意解决好城市化与
经济同步协调发展的问题,努力避免东部地区过去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而城市化却明显滞
后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后果。
城市化与非农化的协调再推进如前所述,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如果不伴之以城市
化的同步协调推进,当非农化转移推进到一定阶段时,势必将会遇Nl'l槛的障碍。离土
不离乡的非农化转移和乡镇企业发展必须伴以农村城市化的同步推进,这不仅是指乡镇
企业发展必须要与小城镇的建设更加密切地有机结合起来,而且也是指城市辐射带动力
进一步加强向广大农村地区的渗透。推进乡镇工业由分散走向集中,形成其应有的规模
集聚效应,是加快实现农村城市化与非农化协调再推进的重要关键。因为,只有实现农
村工业集中,才有利于城镇发展,才。有利于进~步发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作
用。
城乡劳动力转移的协调再推进转型时期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客观上已经与城
镇劳动力的转移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在3~4千万农村劳动力已经进入各类城
镇开创就业新领域的同时,城里人下乡寻找再就业机会也已不乏其例。无论是城镇劳动
力的转移再就业,还是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再转移,都要加快纳入城乡就业协调发展的
轨道。进城农民工实际上主要是弥补了城市劳动力供需的结构性空缺,也就是说,应大
力提倡已在城里创业的农民工与城里下岗无业人员的优势互补,联手创业,这样才会有
利于增加就业岗位。当前的城市化滞后意味着扩大城市就业容量尚有较大余地,加快城
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就业岗位增加,既应用于吸纳城镇下岗无业人员,也应用于吸纳农村
剩余劳动力,这样才会真正发挥城市化在缓解城乡就业压力,促进城乡就业协调发展中
应该起到的积极作用。
第10章其它相关配套改革措旋
第10章其它相关配套改革措施
10.1大力推动农村教育与经济的结合
教育是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最直接的力量。促进教育与经济结
合,推动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不仅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也是促
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1.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要求人力素质的提高。
首先,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农业现代化道路,而农业现代化本质上是现代科学技
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农村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教兴
农”则成为中国农村发展、农业发展的新的政策与支持力量。农业发展对科技的更深刻
的依赖无疑要求提升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其次,农村非农业经济发
展对农村高素质人力资源同样有着深刻的需求。农村非农业经济发展主要是指农村乡镇
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已加入wT 0的背景下,中国农村非农业
经济的发展也将面临目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种竞争的核心乃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但
现实是,当今农村劳动者素质不高,并成为制约农业经济与农村非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
障碍。因此,全面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己成为发展农村非农
业经济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迫切需要。
2.推进城镇化与实现农村人口转移呼唤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的提高。
推进城镇化要求实现农村人口更大规模的转移,而要顺利实现农村人口的转移,必
须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的流动本质上是劳动力、资
本以及技术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下市场配置的综合反映。“在城乡
劳动力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既定条件下,相对于庞大的仅能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剩余
劳动后备军来说,大中城市为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劳动力提供的就业机会仍是极为有限
的。”而推进城镇化的政策,则包含着应有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就业,或转化
为城镇人口。中国社会发展的这种要求已经同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形成矛盾。只有当庞
大的农村人口群转变成具有较高的素质技能的人力资源时,农村人口才具有进一步拓展
转移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需要通过深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以促
进农村人口转移。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10.2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大力依靠科技进步。当前,正是我国农
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农业结构调整不能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
求,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只有大力依靠科
技进步,发展优质、专业、特色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才
能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优化
升级。
首先,科技进步可以不断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能促使人类不断运用科学知识
创造新的生产工具,从而可以扩大劳动对象的数量和规模。其次,科技进步能有效地促
进劳动者的知识向系统化、综合化方向发展,迫使劳动者接受更多的教育和训练,更加
自觉地注重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第三,科技进步能推动许多新兴产业部门的形成和
发展,它们有可能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地增加就业数量,从而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最后,
科技进步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形成与发展新兴产
业部门的主要推动力,新兴产业部门的出现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从而吸收更多的劳动
者就业。
1 O.3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建立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金融体系,已成为当前统筹城
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由于我国地区差异严重,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因此,我国
农村金融体系中,既应有为个体私营经济、民营企业服务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又要有为
农民、农户服务的农村信用社,以及为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和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
银行。众所周知,国有商业银行基于成本效益考虑,目前正逐步从县域经济撤退。目前。
我国农村信用社已严重异化,这种集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于一身的农村信用社,不
仅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要,而且自身也面临生存与发展困境。因此,
加快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造,已成为重建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农业、
农村和农民提供金融支持的当务之急。
在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由于个体私营经济十分活跃,民营经济发展迅猛,
传统的信用合作社已明显不适应当地经济和金融发展的需要。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
38
第10章其它相关配套改革措施
高,合作金融实力较强,如果把现有的农村信用社重组为农村商业银行,可能对这些地
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更为有利。而且,现行信用社、信用联社两级法人制度也制约了金融
业务的发展,信用社的独立法人地位实际上很难真正落实,对个体私营经济、民营经济
发展的资金需要,也无法形成资金优势,难以参与日益商业化的金融同业竞争。因此,
改革信用合作社组织制度,取消农村信用社法人地位,组建地方商业银行,是经济发达
地区合作金融发展的客观需要。
就一般经济地区而言,推进制度创新,建立股份合作制信用社,并且严格按照“谁
出资、谁管理、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从事运作。股份合作制信用社将股份制与
合作制的特点糅合在一起,既保持了合作制民主管理、提取公共积累、为社员服务的基
本内核,又吸收了股份制考虑投资人利益的优点,产权明晰、主体确定、权责分明、具
有自我约束力,是一种新型的混合经济组织。因此,以股份合作制取代互助合作制,追
求一定盈利和为社员服务并举,对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而言是一种可行选择。只要对服
务农户、农民有利,同时又不会带来不可控制的金融风险,那么任何形式的产权制度改
革都应该被允许进行。尽管我国一直未出现过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但这并非意味着我
国不需要合作金融。事实上只要有农民这个困难群体存在,只要农村经济仍处于基础性
的弱质产业,那么广袤的农村天地就为严格意义的合作金融组织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发
展的空间。合作金融自17、18世纪于德国发源以来,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目前在
许多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合作金融仍然是各国金融业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尽管这些国家有发达的交通、先进的通信,有实力雄厚的大银行和垄断金融集团,但合
作金融也仍然存在。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的第一大问
题。对农村分散而经济实力弱小的农民来说,通过自愿的联合实现资金互助是一种必然
选择。如果农民、农户没有自己的合作金融组织为其服务,则大量县域金融市场的真空,
就可能为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等灰、黑色金融去填补。
事实上,就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而言,商业化的金融形式并非是最好的运作形式。
金融业完全商业化运作的基本前提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居于基
础地位,经济个体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信息共享机制较为完备。在这样的前提下,金
融企业方能完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事各项金融服务。然而,我国农村整体上还不具
备这样的前提条件。假如把完全商业化的金融服务形式引入农村,那么,由于银行资本
一39—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逐利的本性,渴望得到资金的团体和个人将很难得到充分的金融服务。因此保证这些企
业的融资需求应该成为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I]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不含
港、澳、台地区).经济日报.2003.2.28
[2]陈发奎: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性研究[J].农业经济导刊.人大复印资料.2004(3)
[3]袁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中国农村新型工来化[J].农业经济问题.2003(4)
[4]胡金波: 2l世纪初我国充分就业及其实现途径研究[D].博士论文,103~104页
[5]新华社:中国人口与发展的与现状[R].http://www.cpirc.org.cn/popstatus,htm.2002.12.19
[6]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M].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7]朱之鑫:国际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年版
[8]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
[9]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
[10]程方敏:中国农村研究网.http://www.ccrs.org.cn
[II]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M].2003年版
[12]胡浩志、端水正: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比较分析及启示[D]
[i3]资本论[M],《马恩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t972年9月版,832页
[14]刘思华:世界农业改革与发展比较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
[15]周作翰、张英洪:论当代中国农民的政治权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1)
[16]葛明珍: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及其实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17、91页
[17]张英红;试论打工仔基本权利的保护[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18]岳悍惟:从国家农民向社会农民的转变看农民人权的发展[M].人权研究(第一卷).山东人
民山版社.2001年版,556~557页
[1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F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94页
[20]张英红:驳陈平的“短视国策”和“洋跃进”论[J].中国改革,2002(7)
[21]张英红:给农民以宪法关怀[M].长征出版社.2003年版,344页
[22]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155页
[23]黄炎培:八十年来[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
[24]王尧:农村问题的根本解决是把农民当公民看一拜访“黄宗羲定律” [R].中国青年
报.2003.3.1i
[25]叶兴庆: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R].中国经济时报.2002.8.4
[26]何玉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及对策[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3)
C27]张亚珂、谭向男:论中国城乡人口迁移[J].财经问题研究.1991(i)
一41—
参考文献
[28]胡鞍纲:中国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1997(3)
[29]韩毅:跨世纪的难题一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J].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30]周振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11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1.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32]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3]周天勇: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1(3)
[34]李晓澜:二元经济理论模型评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2)
[35]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36]于同申:发展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7]吉利斯(美):发展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S]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39]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0]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1]钟水映: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2]国风: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创新分析[M].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31刘巽浩:农产品加工业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战略地位与发展前景[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
(6)
[44]张明亮:试析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年(6)
[45]陈吉元、彭建强、周文斌: 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6]刘国亮:中国乡镇企业增长与效率[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7]罗伟雄、崔国忠:中国农业经济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9]杨公仆、夏大慰:产业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0]李小东、吴根新: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分析[J].商业研究.2004(8.),37~39页
[51]原新:二元经济理论与劳动力转移理论一兼论中国劳动力转移[J]
[52]张玉肖、刘洪: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Jl当代财经.2003(7).总第224期
[53]李昌平:我向百姓说实话[M].远方出版社.2004年1月版
[54]西奥多·w·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55]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56]程长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J].经济论坛.2003(23),73'~74页
[57]郭书田: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研究[M].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
[58]牛文元: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59]甘师俊:可持续发展—跨世纪的抉择[M].广东科苑出版社.1997年版
[60]柯美录:二元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J].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2(10)
一42—
参考文献
[61]中国统计局:各年度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
[62]杨宜勇:城市化创造机会与城市就业空间分析[J].管理世界.2002(2),121~128页
[63]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与劳动力流动[J].管理世界.2002(3),
74~79页
[64]刘永佶:中国经济矛盾论一中国政治经济学大纲[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3月版
[65]黄孟复:2004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R].中华工商时报.2004.12.16
[66]杨俊一:制度变迁与管理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7]张维迎:中国企业在加入WTO以后面临的问题[J].中外管理导报.2002(4),4~8页
[68]Alain de Janvry、Chris Edmonds、Rinku Murgai、etc:Poverty and Rural Labor Marke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http://www.ups.edu
[69]AlanOhnstead:lnducedInnovationInAmericanAgricultureAReconsideration[J].Journalof
Political Economy,1993.v01.101.no.1
[70]Colin Mayer:Corporate Governance Market and Transition Economics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Corporate Governance[J].Shanghai.October
[71]Paul R、Krugman&Maurice Obstreid: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M].Fifth Edition
致谢
致谢
又是一个期待的季节,又是一个分别的夏天。三年前的这个时候,我期待着新
的学习生活的开始,每天经历着和相处了四年的大学学友们的离别前的小聚。三年
后的今天,我们又将要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又面临着即将来临的离别。
本论文是在导师程长羽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三年的学习生活中,程老师
为我全方面的发展投入了很大的关注。本论文的选题、研究的思路和方向、结构的
安排、到论文的撰写与修改,均倾注了程老师大量的心血。同时在学习和生活上导
师也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不仅耐心的开导我们怎么样做学问,也非常细心的
教育学生怎样做人,使人切身的体会了恩师的亲切,倍感荣幸与温暖。值此论文付
梓之际,谨向导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其中还要特别感谢李惠茹老师,作为我们的辅导员老师,在紧张的教学之余还
要考虑我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同时,还要感谢经济学院的其他教授在我三年学习
期间的谆谆教导,他们包括:安建华教授、张华教授、王庆教授、河北大学出版社
社长宫敬才教授和刘秉龙博士。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
作者: 刘红林
学位授予单位: 河北大学
被引用次数: 2次
参考文献(69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不含港、澳、台地区) 2003
2.陈发奎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性研究 2004(03)
3.袁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期刊论文]-农业经济问题 2003(4)
4.胡金波21世纪初我国充分就业及其实现途径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5.新华社中国人口与发展的与现状 2002
6.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 2004
7.朱之鑫国际统计年鉴 2002
8.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 2003
9.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2003
10.程方敏查看详情
11.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2003
12.胡浩志.端木正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13.资本论 1972
14.刘思华世界农业改革与发展比较研究 1999
15.周作翰.张英洪论当代中国农民的政治权利[期刊论文]-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1)
16.葛明珍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及其实施 2003
17.张英红论"打工仔"基本权利的保护[期刊论文]-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4)
18.岳悍惟从国家农民向社会农民的转变看农民人权的发展 2001
1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2002
20.张英红驳陈平的"短视国策"和"洋跃进"论[期刊论文]-中国改革 2002(7)
21.张英红给农民以宪法关怀 2003
22.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 2003
23.黄炎培八十年来 1982
24.王尧农村问题的根本解决是把农民当公民看--拜访"黄宗羲定律" 2003
25.叶兴庆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2002
26.何玉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及对策 1999(03)
27.张亚珂.谭向男论中国城乡人口迁移 1991(01)
28.胡鞍钢中国就业状况分析[期刊论文]-管理世界 1997(3)
29.韩毅跨世纪的难题--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 1994
30.周振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 1995
31.刘易斯二元经济论 1989
32.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 1988
33.周天勇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容量扩张的思路[期刊论文]-经济
研究 2001(3)
34.李晓澜.宋继清二元经济理论模型评述[期刊论文]-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4(1)
35.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 1998
36.于同申发展经济学 2002
37.吉利斯.波金斯.罗默发展经济学 1998
38.谭崇台发展经济学 2000
39.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 1992
40.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 2000
41.钟水映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 2000
42.国风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创新分析 2000
43.刘巽浩农产品加工业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战略地位与发展前景 2003(06)
44.张明亮试析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2003(06)
45.陈吉元.彭建强.周文斌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 2000
46.刘国亮中国乡镇企业增长与效率 2003
47.罗伟雄.崔国忠中国农业经济学教程 1995
48.杨公仆.夏大慰产业经济学 2002
49.李小东.吴根新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分析[期刊论文]-商业研究 2004(8)
50.原新二元经济理论与劳动力转移理论—兼论中国劳动力转移
51.刘洪.张玉肖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期刊论文]-当代财经 2003(7)
52.李昌平我向百姓说实话 2004
53.西奥多·W·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 2000
54.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 2000
55.程长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期刊论文]-经济论坛 2003(23)
56.郭书田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研究 1995
57.牛文元持续发展导论 1994
58.甘师俊可持续发展--跨世纪的抉择 1997
59.柯美录二元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2002
60.中国统计局各年度统计公报
61.杨宜勇城市化创造就业机会与城市就业空间分析[期刊论文]-管理世界 2000(2)
62."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与劳动力流动[期刊论文]-管理世界 2002(3)
63.刘永佶中国经济矛盾论--中国政治经济学大纲 2004
64.黄孟复2004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2004
65.杨俊一制度变迁与管理创新 2000
66.张维迎中国企业在WTO以后面临的问题[期刊论文]-中外管理导报 2002(4)
67.Alan Olmstead Induced Innovation In American Agriculture A Reconsideration 1993(01)
68.Colin Mayer Corporate Governance Market and Transition Economics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Corporate Governance
69.Paul R Krugman.MauriceObstfel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倪飞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初探[学位论文]2005
2. 齐银昌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期刊论文]-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3)
3. 孟祥银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研究[学位论文]2006
4. 李秋红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容量扩张[期刊论文]-贵州社会科学2007,215(11)
5. 俞苗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学位论文]2007
6. 朱永华.付慧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5,33(5)
7. 王万山.WANG Wan-shan 开放经济背景下的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期刊论文]-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1)
8. 董长瑞.韩勇.梁纪尧.Dong Changrui.Han Yong.Liang Jiyao 农村人口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期刊论文
]-山东经济2008,24(3)
9. 乔润茹.崔利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期刊论文]-吉林农业C版2011(3)
10. 晋新焕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生存成本分析[学位论文]2008
引证文献(2条)
1.李之凤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期刊论文]-甘肃农业 2008(7)
2.陈浩静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思考[学位论文]硕士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