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探析

福建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探析
姓名:张晏榕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李建平
20070301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姓名)毖星搐学号璺2Q堕盟!专业亟渔经渣堂所呈
交的论文(论文题目: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探析)是我个人在导
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
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研究成果。本人了解福建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的学位论文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
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
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靼指导教师一,, 签名日期W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收入分配是经济社会中一个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长期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对收入分配的关注主要是,在承认既定的
分配文化、分配制度、分配关系的前提下,从居民个人角度出发,在分配实践操作
的层面上,集中地探讨在居民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收入分配的公平及其标准
问题、收入分配的经济效率问题,但是,从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视角出发,系统深
入地分析研究收入分配的文化理念、价值取向、目标原则、理论构建、功能定位、
路径措施、体制机制等方面问题,则比较少。
从政治经济学更加深层次的视角看,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理论、制度政策
及其体现的分配关系等,不但是涉及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也是涉及社
会公平公正闯题,更是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进步问题。随着
以调整利益分配格局为突破口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收入分配在理
论和实践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突出问题,如何发挥作为公共
利益代表的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并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将是理论
界与实践工作者不能回避的问题。笔者甚至认为,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所体
现出来的分配关系本质、分配目的原则是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准。·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明的分配关系与制度将是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
想,借鉴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合理因素,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政府调
控收入分配的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分析,研究提出
了构建我国科学合理的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理论构想和战略举措。本论文认为,现
阶段我国政府调控收入分配在理论上尚未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理论体系、价值取向
和目标原则,政府干预缺位或越位同时并存,收入分配政策经常受制于既得利益集
团影响。当前,必须在理论上深入地研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理论依据、
文化理念、价值取向、目标原贝0、理论构建、功能定位、路径措旌、体制机制等方
面内容,提高其科学、公平、合理的程度。在实践中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提高政
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总体效果,努力构建真正充满效率活力、和谐公正的社会主义国
家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科学体系。
关键词政府调控收入分配公平效率
福建师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is a hotspot and difficult issue concerning the
immediate interests of every social member in the economic society.For a
long time past,a close attention being pald to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by
experts,scholars and even government’s officials at home and abroad is
mainly,under the precondition of acknowledgement of the established
distributiOn culture。distribution system and distribution relation and from
.the resident’S individual point of view,to probe centrally into the issue
of income disparity between individual residents,the issue of the
equitableness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its standard,and the issue of
economic efficiency of income distribution at a practical operation level
of distribution;but issues of the culture concept,theory structure,goal
value,system mechanism,policy rule,realization route,etc.for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have rarely been analyzed and studied systematically and deeply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government’S regulating and controlling of income
distribution.
From a deeper viewpoint of plutonomy,the issues of thought and theory。
system and policy,its embodied distribution relation,etc.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regulated and controlled by the government not only have
involved the issue of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for each social member,but
also involved the issue of social equitableness and justness,and even more
involved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issues of politics,economy,society,
and culture. Along with a deep performance of reformation of the
market—oriented economy system which takes the regulation of an interests
distribution pattern as a breakthrough,a series of prominent problems have
also come into being whiie great achievement has been gained for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of our country in the aspects of theory and practice,which shall
be of important subjects the theory circle and practical workers can not evade.
to perform a systematical and profound analysis and research.
With a guidance of scientific distribution theory of Marxism and reference
of reasonable factors in the Western economic theory,exerting the methods
of standard analysis,demonstration analysis,etc.,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ut a profound analysis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ir reasons in the
II
内容提要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issue of income distribution regulated and
controlled by the government,researched and raised a theory supposition and
strategic move for the government to regulate and control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This paper thinks that our
government has not yet formed comparatively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heory system and goal value orientation on the theory concerning the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in practice while
performing no interference.an unsuit曲le interference and over interference
in parallel:the action policy has often been affected by the vested interests,
on the theory at present a study must be performed deeply for the theory basis,
role,function,system,route,scope,goal,value,orientation,structure,
mechanism,policy,rule,etc.of the governmept’s role in regula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income distribution.with great efforts to improve its
scientific,equitable and reasonable degree,to adopt aiming—at methods in
practice for increasing a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effect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regulated and controlled by the government,and to buiid a real,
vigorous,harmonious,equitable,modern,civilized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regulated and controlled by the government.
Keywords Government’s regulation and control Income distribution Vested
interests
nI
祸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摘要
收入分配是经济社会中的一个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的热点和难点问
题。“分配是连接通过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没有分配,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消费,生
产就失去了意义。“’在我国加快推进市场取向改革时,如何发挥作为公共利益代表
的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不仅是涉及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而
且是涉及社会公平公正问题,更是事关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进步
的核心问题。
长期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对收入分配的关注热点主要是,在
承认既定的分配文化、分配制度、分配关系的前提下,从居民个人角度出发,在分
配实践操作层面上,集中探讨居民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收入分配的公平及其标准、
收入分配的经济效率,然而,从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视角出发,系统深入地分析研
究收入分配的文化理念、理论构建、目标价值、体制机制等方面问题,则比较少。
随着以调整利益分配格局为突破口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收入分配
制度改革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突出问题,对其
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将是理论界与实践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笔者甚至认
为,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所体现出来的分配关系本质、分配目的原则是区别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准。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先进的分配关系与制度将
是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合理因素。运用科
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最新战略思想,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政
府调控收入分配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分析,并提
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理论构想和举措。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
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在理论上尚未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理论体系和目标价值取向,
干预缺位和越位同时并存,收入分配政策经常受制于既得利益集团影响,必须在理
论上深入地研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理论依据、角色功能、价值取向、原
则目标、制度路径、范围目的、体制机制、政策规则等方面内容,进一步提高其科
学、公平、合理的程度,在实践中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提高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总
体实践效果,构建真正充满活力、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科
学体系。各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向、研究的目的意义、相关理论综
述、技术方法、主要创新点等。认为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是决定国民经济
”李建平,学习十五大关于分配方式新论述的思考,经济学动态,1998.6
IV
摘要
甚至科技文化的兴衰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章,对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有关理论依据的进行考察。第一
节介绍了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二至五节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
作家关于收入分配理论进行考察与分析,介绍分析了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收入
分配思想理论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实践中的不断完
善与发展。
第三章,对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及其重要代表人物关于收入分配理论
的考察与分析,主要考察与分析了古典经济学派、福利经济学派等流派各主要代表
人物的收入分配理论,并批判地吸收了其中的一些合理因素。第二节主要结合具体
历史背景,分析探讨资本主义政府分配职能实践及政府分配思想的演变。第三节是
比较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分配思想的主要区别。第四节
分析了长期误导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倒U理论”和刘易斯为代表的“二
元经济论”理论等,并指出其在现代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下的错误所在。
第四章,着重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实践与分配政策进行回顾与分
析。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和深层原因进行分析,
得出若干启示性结论;认为政府调控收入分配不当或缺位是当前收入分配急剧扩大
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五章,对国外一些政府调控收入分配主要政策措施的介绍分析,为我国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调控运用手段等方面提供具体经验借鉴。
第六章,研究我国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价值取向与原则目标。第一节深入地探
讨了收入分配价值关系本质,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
思想,提倡更加关注劳动者生存权与发展权问题、更加关注提高分配的总量与质量
问题、更加关注收入分配机会均等与民生问题和更加关注社会福利最大化实现途径
问题等“四个更加关注”和“五权(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与发展权、劳动收益权、
财产占有权与收益权)并重”的新型收入分配价值取向。第二节对收入分配中公平、
效率以及它们之问的关系协调与选择进行分析,探析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均
衡并重的总体价值取向及其实现途径。第三节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个价值
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调控收入分配必须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
社会与文化等“四位一体”的分配目标。第四节是提出了实现“五个有利于”的具
体原则,即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水平;有利
于增加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和实现就业机会公平,促进社会充满生机活力与持续
和谐稳定;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的高效持续稳定增长,加
快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分配制度规则体现分配机会均等;有利于收入与投
V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入的贡献相适应、收入差距适度和社会保障能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与发展权利。
第七章,对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若干理论与政策创新问题进行探
讨。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四个层面出发,对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
本身的内涵性质、理论依据、分配政策模型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较为深入地分析
了隐含收入分配之后的分配性质、分配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采用了数学模型分析
论证了政府在调控劳动工资收入分配、财政税收与公共支出、教育等政策取向。研
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上的失灵问题、原因和对策,借鉴国内外在克服市场与政府
两个失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要重视克服既得利益集团在政府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不
利影响的必要性及其思路。论证在遵照价值分配规律基础上,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的
综合运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从宏观调控收入分配的角度,再建立一个专门
服务劳动收入分配的市场经济自由分配市场,而这个新的市场并不违背要素市场进
行“帕累托”的优化配置。在财政税收上运用数学模型论证认为,资本税率为0时,
最有利于扩大收入分配总量,要把税收结构主要放在消费上,减少生产性税收:论
证了扩大公共财政支出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质量等。
第八章,针对我国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功能定位、目的范围及其调节重点进行探
讨在分配功能上,研究分析了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所具有分配制度法律强制功能、
分配政策调节功能t文化价值引导与培育的共识功能、信息传递等公共产品监管与
保障功能、利益主体谈判商议协调功能、利益主体意愿表达整合功能等“六大”功
能及其主要作用机制,并提出国民收入初次、二次和三次分配中政府的调节范围与
重点。
第九章主要是为对策部分。着重探讨了分配路径、主要措施、基本政策和国民
收入分配配套分配环境改进等问题,即实行适当的“六个化”即制度化、市场化、
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人性化的改革路径等措施。通过“六个机制创新”的有
力措施改革与完善,增加劳动工资在GDP中比重和扩大公民的就业机会、适当控制
收入分配差距、增加社会保障、应对经济全球化冲击,增进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
扶持社会第三次分配格局形成。通过建立以加强消费税收结构为导向、扩大财政公
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四个”收入分配或再分配政策完善,促使全体居民收入
水平在提高的基础上实现较为公平的分配。从“六个方面”研究提出优化收入分配
的宏观配套环境的基本思路。
第十章是全文的结论和未来研究展望。政府调控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十分敏
感和繁杂的问题,本文的相关理论和措施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希望籍本文能够
有利于推动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VI
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
本章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向、研究的目的意义、技术方法、主要
创新点等。
1.问题提出
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把人和社
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每一个社会的经济
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关系表现出来。”。而经济利益分配关系是其他所有利益分配关
系的基础。政府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基础上,必须对社会利润分配进行必要的有意
识的社会监督和调节。“分配是连接通过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没有分配,生产出来的
产品无法消费,生产就失去了意义。”。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其在调控收入分
配关系中作用问题已经成为事关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的核心
命题。特别是,在我国加快推进市场经济改革时,如何充分发挥作为公共利益代表
的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问题势必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2006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胡锦涛总
书记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不断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努力加强
和改善宏观调控,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切实加大
改革力度,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同时注重提高改革决策
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照顾到各方面权益,
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以利益分配格局调
整为突破口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进行,我国的收入分配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
系列重大成就:确立了“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全
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建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形成了“以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
分配体制:人民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使一个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大国在短短20
(_)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82页·
口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439页·
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fM),北京:人民}}}版社。1995,第573页
呻李建平,学习十五大关于分配方式新论述的思考,经济学动态,1998.6
∞胡锦涛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E讲话【N),人民日报,2006。3.6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多年时间里摆脱贫困,进入小康阶段。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
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对此,江泽民同志曾在庆祝建国四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我国
目前分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有些还相当严重。一方面,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党
政机关中,靠工资收入的职工之间平均主义的分配现象尚未完全克服,在有些地方、
部门和领域中甚至还有兹长,另一方面,又出现了收入过分悬殊的新的分配不
公。⋯⋯这已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和劳动群众的强烈不满。⋯⋯它挫伤了广大职工、
干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助长了消费基金膨胀,特别是以投机倒把、行贿受贿、
贪污盗窃等手段牟取暴利的现象,已经产生扰乱经济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
会安定的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加以解决。””收入分配不公不
仅抑制了人们生产积极性的正常发挥和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可能影响社会秩序
稳定。“社会分配不公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甚至
是文化问题。”。
历史实践证明,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是决定国民经济甚至科技文化的
兴衰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古罗马时期就发明了蒸汽机,但由于当时
落后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作用,蒸汽机作为生产工兵的成本与奴隶的成本相比显得
相当高昂,致使这项科技成果直到18世纪的资本主义分配关系条件下才被重新发明
运用起来。据科学技术史学家李约瑟的考证。,蒸汽机的主要技术“水排+风箱=蒸
汽机”、曲柄、连杆等机械装置、“铜瓮雷鸣”的真空实验、生产内燃机和带有分离
冷凝器等技术在几千前的古代中国就有,古代数学、力学、化学的发明也有很多,
而且水平已经有了足以引起资本主义生产的技术革命条件,但由于当时体现生产关
系的经济收入分配关系及其制度文化环境,是极其丑陋和不合理,致使科技与社会
生产严重分离,文化知识与广大劳动大众脱节,技术与经济形成“两张皮”,造成经
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双输格局,经济社会难以取得应有的进步。古代“技术人员”在
社会生产中地位低下,得不到经济利益的足够激励。因此,有人戏称,中国古代科
技发明在封建王朝里的命运是,火药多用于做鞭炮、指南针多用于做罗盘搞风水、
造纸用于做纸钱⋯
在几千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士,率土之宾莫非王臣”的封建王朝的分配制度
思想文化里,皇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皇族可以随意随时随地剥夺民间的商行、企业
和土地,财产权及其收入得不到稳定的制度保护,经济缺乏稳定发展的产权制度激
励。据考证,我国1000年前就有不少初具规模的民营企业,但没有一个企业在封建
的分配制度文化下真正生存超过100年。即使象“同仁堂”一样以救死扶伤为主的
(_)江泽民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人民河.1989年9月29日
。同上。
。龚唯平:关于科技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再探讨【J),特区经济,2002,5.
2
第l章绪论
医药企业,也在“政府”的不断干涉下难以生存。虽然中国朝代不断更换,但是,
各种要素包括科技成果主要导向是为了满足少数统治阶级的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
聪明才智和生产要素没有持续的热情投入到发展生产上来,经济、科技都得不到应
有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极其缓慢。长期以来,封建王朝基本上都对当时拥有生
产技术的各类手工业者的生产活动进行严格的限制。比如,封建匠籍制度,规定工
匠只能为官府服务,不得私自为民间提供劳动,甚至规定工匠及其家属只能与同类
工匠人群结婚。
在十六世纪前后,资产阶级建设了以国家机器强制性维护的“私人财产权”神
圣不可侵犯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的产权收入分配制度后,在政府“守夜人”的保
护下,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几乎用了100多年的时间创造了人类几千年所创造的生
产力的总和。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政府维护的是按资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不
断两极分化,从19世纪中期开始,作为商品价值唯一源泉的创造者~工入阶级却
贫困不己,社会有效需求不断萎缩,造成资本主义不断发生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发、工人阶级的斗争以及资本主义不断的经济危机的现实威
胁下:资本主义政府也被动做出了~定让步,在收入分配中建立了《反贫困法》、社
会保障等一系列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的收入分配政策,资本主义世界开始有了较大
的发展和改善。
在上世纪20年代,苏联政府试图把“余粮收集制”等军事共产主义的收入分配
政策变成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常规制度,不顾现实生产条件,强行实
施了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的公有制和按劳动分配”的分配办法,结果导
致国民经济严重的破坏。而后,在列宁等的领导下,实施了有利于调动人民积极性
的“新经济政策”,及时恢复了生产。
1949年我国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实施“一大二公”的平均主义收入分配政
策,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新一代领
导集体,开始推广以小岗村为代表的农村生产家庭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农村收入分配
制度改革,实行“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新的收入分配政策,
几乎用了三年时间,解决了30年都解决不了的8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并在其后进行
了一系列涉及国有企业、城市的收入分配改革,中国国民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壮大,
城乡收入差距在一段时期内不断缩小,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政府、社会、企业、
人民以及精神文化都开始充满活力。
然而,经过20多年的经济大发展,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诸如分配不尽公平、
差距过大等一系列新的问题.政府如何科学地调控好收入分配,借鉴世界各国的有
益经验,推动政治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话题。据《北
3
京日报》报道,“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对在中央党校学习的百余名地厅
级领导干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在“第一关注”一栏中,2006年领导干
部最关注的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29.4%),其次是“机构人事改革”(26.6%)、
“政治体制改革”(17.5%)和“医疗体制改革”(10.5%)。第一、二、三关注三项选
择合计的情况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占(70.096)、“机构人事改革”(53.2%)、“医
疗改革”(44.1%)和“政治体制改革”(40.O%)依次排在了前四位,且选中率均在40%
以上,收入分配关注度非常高。”
在我国学术界,对如何从科学的马克思基本观点、理论和方法出发,充分发挥
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科学作用的系统研究则是一个比较新的问题。笔者认为,
在现代的经济社会里,特别是对于从计划经济转型而来并拥有大量政治、经济、社
会和文化资源的我国政府而言,如何充分发挥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问题研
究将是一个十分重要和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
尽管一些持新自由主义观点的专家学者及实践工作者反对政府介入收入分配
领域,认为收入分配是市场调控的事情,政府介入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影响经济效率,
但是,从理论上和历史实践上看,政府科学合理调控收入不但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而且有利于经济长期稳定繁荣发展。比如。当今的瑞典、芬兰不但国内收入差距小,
而且经济竞争力长期保持在世界前列。政府作为具有调节居民收入分配能力的公共
权力机构,与其他组织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享有其他机构所不具有的立法权和
司法权,是唯一具有合法的强制力的机构。政府不但能够对居民收入规则制度进行调
整完善与维护,并且能够保持分配的持续性和公平性,能够控制市场调节收入差距的
偶然性,根据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加大或减轻调节力度。它既能调节资源配置、生产流
通,也能调节消费分配;既能强制地向高收入阶层征税,也能给低收入阶层以财政补
贴,让低收入者接受教育;通过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向低收入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
障。
目前,有关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对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角色、目标、
职能、实现机制与途径等则较少涉及。比如,我国现阶段政府在解决个人收入分配
领域存在的问题中的深层分配思想理论与分配关系,政府政策变化与发展对个人收
入差距的扩大有何影响,其作用机制如何?如何理顺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政府分配制
度和分配政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出现了哪些适应性变化与发展?政府如
何正确解决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差距的内在制约因素及在初次分配中的如何有效地
防止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并形成正确的路径、机制、手段与创造良好的配套环
境等等问题,需要我们做大量的研究探讨。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
(-)h却:llnewst-sohu.com/20060109/n241348676.shlml
4
第l章绪论
治理措施,是垂论界与实践工作者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
2.相关理论综述
收入分配是一个古老而又沉重的话题。中国古代的分配思想非常丰富,散见在
‘论语》、《孟子》、《老子》、《墨子》、《礼记》、《尚书》、《韩非子》、《管子》等诸子
百家经典中,,但未出现专门的理论研究。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有一系列土地利益分配
制度,如井田制度、开阡田、均田制、公田运动。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都有
自己的分配理想和准则。近代也有孙中山等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民生
主义,新“三民主义”。”其中,有直接借鉴意义的收入分配思想理论的则比较少。
西方古代也有不少关于收入分配的论述,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也曾较为
系统地研究收入分配问题。但是,由于历史和认识的局限性等方面的原因,收入分
配理论和政府在其中的作用研究严重不足。直到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运用劳动价
值理论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本质和过程,研究收入分配及
政府在其中的作用问题才真正有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有关分配思想详见
本文第二章)
当代西方经济学对收入合理分配问题研究,大致可概括为六种理论:古典收入分
配理论、福利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平等与效率抉择的分配理论、发展经济学的分配
理论。、凯恩斯分配理论、现代新自由主义分配理论(具体详见本文第三章)。
古典收入分配理论主要是从工资、利润、地租、利息等进行研究。
福利经济学将如何通过合理收入分配来增进社会经济福利作为研究的主题。它
以一定的伦理价值判断为前提,因而被认为是一种“规范经济学”,根据其研究方法
的不同,有旧福利经济学和新福利经济学的区分。旧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庇古.
他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用于分析个人收入分配时,讨论了收入分配的福利含义。在
庇古看来,福利有个人福利与社会福利之分,个人福利是指个人的欲望或需要所得
到的满足和由此感受到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幸福和快乐:社会福利则是个人福利的总
和,它又有经济福利与非经济福利之别。。福利经济学主要是研究经济福利,经济福
利是指可直接与间接用货币来衡量的社会福利。社会经济福利的增减同收入分配活
动的合理与否相联系:如果分配与再分配的结果增进了社会经济福利,那么这种分配
就是合理的,反之就是不合理的。随着货币收入的增加,货币对持有者的边际效用
是递减的。因此,转移富人的货币收入于低收入者,会使社会总的经济效用增加,
H转引自杨她明,转型经济中的宏观收入分配饵j,孛国劳动保障出舨社,2003.
口钱世明、童源轼,公平分配一一理论和战略【Y】,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第8页
∞杨强.中犀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研究【ES/OL】,2002年4月,中国知网.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收入分配将趋于合理。否则,如果收入分配有利于富人财富的积累购是不合理的。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分配理论是建立在基数效用论基础上的,被称为旧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反对基数效用论,主张序数效用论,其代表人物有卡尔多、希克斯和
萨缪尔森等。新福利经济学对经济福利的分析是假定收入分配是既定的,企图将分
配问题从福利经济学中剔除。在他们看来,只有资源配置效率才是最大的福利内容,
他们公平理论的基础是“帕累托”最优原理。新福利经济学将“帕累托最优”视为
绝对公平标准,在实践中遇到矛盾是必然的。众所周知,要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需要对利益关系进行重新调整与改革。在此过程中,一些人可能多获益(福利增加)
而另一些人可能受损(福利减少),根据“帕累托最优”原理,这种调整与改革就无
法进行。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他们提出所谓“假想的补偿原理”。所谓“补偿原理”
是指一些改革措施,如果使一些社会成员经济状况改善,而另一些人的经济状况恶
化,但只要从整个社会来看,社会获利总额超过受损总额,就是可行的。政府可采
取措施向获利者征收特定租税以补偿受损者,这至少意味着对任何人没有不利而对
一些人有利。这种“补偿”之所以是“假想”的,是因为事实上不一定实行。因为
在他们看来,只要效率提高了,一些人的损失可在长时期内补偿回来。
平等与效率抉择的分配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不同,主要围
绕公平与效率交替与抉择问题的争论而展开。根据其主张不同,大致可分为“公平
与效率冲突论”和“公平与效率协调论”两派观点。“公平与效率冲突论”认为,社
会经济活动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涉及到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效率问题。
如何以最小的投入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财富。二是公平问题。这些财富如何在各
社会成员之间恰当地进行分配。但是,二者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不能协调统一,
追求效率,必然以牺牲公平为代价:强调公平,又必然以牺牲效率为成本。因此,
公平与效率不可兼得,只能做相机抉择:要么选择效率,要么选择公平,没有中阃道
路可走。据此,形成“效率优先论”和“公平优先论”二种截然不同的主张。“公平
与效率协调论”则基于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既有优点又有缺陷的认识,不同意将公平
与效率关系对立起来的“冲突论”,主张二者是互为条件、互为促进的和谐关系,试
图寻找一条既能保持市场机制优点,又能消除收入差距扩大的途径,实现公平与效
率的兼顾与协调。“协调论”认为,公平与效率本身具有相统一的涵义,公平并不是
收入分配结果的绝对平均,而是“随着努力上的差异而来的收入上的差异,一般被
认为是公平的”,公平的定义是“如果某一分配既是平等的,又是有效率的,我们就
说它是公平的”。公平与效率各有其重要性,不存在谁绝对优先谁的问题。自由竞争
市场经济具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优点,但也有扩大社会成员贫富差距的缺陷,政
府可以通过采取诸如累进所得税、社会保险、转移支付等于预措施加以平衡与协调,
6
第l章绪论
即“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
对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与收入分配状况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是发展经济学研究
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库兹涅茨和刘易斯等人。库兹涅茨通过对一些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二战”后收入分配状况的实证分析,得出经济发展与收入
结构不均等的长期变动特征是:“在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持久收入结构的不均等会
不断扩大,当一个社会从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时候,不均等的扩大会更迅
速,随后出现一个稳定时期,在后一阶段不均等缩小“1。即在长期的经济增长过程
中,个人收入分配不均等的变化趋势,遵循着一种“倒u”轨迹,这就是著名的“倒
U”假说。该假说提出后;由于统计资料不够系统,技术处理方法存在缺陷,有人对
该假说能否成立持有异议,但后来许多经济学家在占有更详细资料和用更完善的分
析方法后,希望能支持这一假说.以刘易斯为代表的“二元经济论”对经济结构的
演进过程与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状况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存
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两个部门,由于大量过剩劳动力等因素的存在,农业只是一
个“糊口”的部门,农民收入低;而现代工业则是一个盈利部门,其劳动者收入较
高。如果劳动力可自由流动,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向工业部门转移。这样,发
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现代工业部门能在不变的工资水平上获得大量廉价劳动力,
从而使其资本积累不断扩大。现代工业部门的不断扩张,进而导致两部门存在的收
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但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演进,到了工业化后,上述收入差距扩大
的趋势会发生逆转,即随着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最终所有剩余劳动力都将为现代
工业部门所吸收,以至于劳动逐渐成为稀缺要素致使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上升,而资
本则变为相对宽裕的要素导致资本收益下降,于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原来趋于扩
大转变为趋于缩小(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它与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资本有机构
成和人口相对过剩理论相违背)。。其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在为资本主义
丑恶的收入分配制度做辩护的工具。
凯恩斯主要是运用财政货币理论调节社会有效需求,从宏观角度调节社会分配。
现代经济自由义分配理论也是结合经济供给与需求调节,在不损害资产阶级利益的
前提下,为了经济发展,政府被动对收入分配做些理性的调控。到20世纪80年代
开始,随着各国收入分配的差距现再次扩大,国际学术界再次掀起了收入分配理论
研究热潮。总的看来,国外主要是,运用理论假设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收
入分配问题,其主要是在遵循私有财产制度,在资本主义按资本或生产要素分配的
市场经济前提下,探索维护市场经济运行的公共产品建设、扩张性赤字财政、区域
‘.)KuTnets.。F20noa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丑erican Econcaic Review,Voi.45,Ndbrc虬
1955.P.18.
口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财政补偿以及工人的福利与社会保障等涉及收入分配的一些办法。
近几年,我国广大学者研究收入分配问题主要是在承认既定的分配文化、分配
关系条件下,集中讨论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差距等方面的问题。经济学家吴敬琏
教授被认为是重视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代表,在其《正本清源分清是非》”一文里
指出,“这种不平等(收入)和由此造成的贫富差别悬殊,需要通过市场取向的改革
和实现机会的平等来解决。”他认为,中国的基尼系数“涉及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看
法了,学术界的分歧的确存在,但也不宜简单地回答和评价这样的问题,需要进行
深入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而北大的厉以宁教授则被认为是重视效率问题的代表,
认为公平问题讲不清楚,“究竟什么是收入的公平公配?我的观点是:收入分配的公平
是说不清楚的,而且容易导致平均主义分配方式的复归,用“收入分配合理”一词作
为“收入分配公平”的替代语也许更为恰当。”。,其在《厉以宁谈发展形势:收入
分配不能均贫富》”一文中详细地介绍了收入分配差距激励的必要性。其他一些学者
在总结公有制下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经验与教训,开始借鉴和分析市场经济的分配
方式,重心主要是在个人收入差距问题上,即对个人收入差距的表现、成因以及如
何治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认为个人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
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地区居民之问和不同行业、部门职工、居民个人之间,收入差
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从经济发展(或增长)的角度进行解释,提出的对策建议主要是
借鉴国外的经验和立足于如何深化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怎样完善再分配中个人收
入所得税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3.研究视角和方法
1.3.1视角
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作用问题,兼具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属性及
功能。只有从社会发展“四位一体”的层面出发,从阶级立场、经济规律、社会伦
理、文化功能角度加以理解和分析,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自觉树立起科学的马克
思主义收入分配的观点,批判地借鉴资本主义经济学家有关收入分配的有益成份,
从理论上、思想上、行动上坚决反对具有资本主义制度代言人性质的资本主义经济
学家的错误观点理论,及时总结资本主义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得失成败及其对我们
的借鉴意义,最终形成科学的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理论与行为活动。本文尝试从马克
¨HTTP:FINA.SIN^,C伽.CN,2001.7.25. .
臼吴敬琏,解疑贫富差距(E8/OL).央视国际罔站.2004,3,16.
臼厉以宁,收入分配的合理性与协调,社会科学战线,1994/06.
旧HTTP:删.FSI.COM,CN,2003.3.9.
8
第1章绪论
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府规制、法治民主等角度提出科学合理发挥政府在调控收入
分配中作用的理论思路与战略举措。
1.3.2方法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合理因素,运用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演绎分析与归纳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进行了比较系统研究,试图对其中某些
问题作一些尝试性探索。
(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普通联系和变
化发展方面去分析和研究问题。收入分配不公作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突显问题,它
的产生绝不是一种孤立现象,其中既有客观历史因素的影响,又有在新形势下客观
经济条件变化发展综合因素的作用,如对收入分配不公的治理也应从制度完善、政
策法律机制创新和观念转换等方面“多管齐下”,而不能治标不治本。对立统一规律
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矛盾的处理是困扰经济理论
与实践的重大难题。本文通过分析公平与效率矛盾的内涵的界定、理论观点分析,
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选择“效率与公平并重”的正确性。
(2)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收入分配作为生产关系范畴,一方面要受到生产资料
所有制关系性质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最终决定于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本文坚
持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出发,深入地探讨政府在调控经济活动实践中的收入分配思
想的演变与原因,价值取向、目标原则,准确把握各种收入分配理论的前提条件与
精神实质。在研究中国现阶段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相关问题时,始终以社会主义本质
观点为基本出发点,这是保证论文研究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前提和基础。
(3)抽象分析法。“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
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问题是一个涉及到内容丰富、
结构复杂、范围广泛的重大课题,运用抽象分析法,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进行简
化,抽象出主要因素,以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
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系统化”。的目的是非常必要的。为分析方便,本文在使
用抽象分析法时,主要作了如下一些假定:1)收入公平所作的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可
通约性”,即人们对某一收入差距大小、规则合理所作的公平与否的判断是一定社会
中大多数人所认同的。2)从宏观结合微观角度来研究。收入分配有宏观层次和微观
层次,政府必须更加重视宏观上的收入分配,重点研究政府对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
收入分配的原则目标与对策。3)研究时空设定。本文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
n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9页.
∞毛泽东选集,第1卷(H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291页.
9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件下的收入分配问题。
(4)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所谓实证分析,就是按事物的本来面目描述
事物,说明研究对象“是什么”或“怎么样”,它着重刻画经济现象的来龙去脉,概
括出若干可以通过经验证明正确或不正确的基本结论。规范分析所要回答的问题是
“应该是什么”或“应该怎么样”,它要对客观经济现象作出“是好还是不好”的价
值判断。它首先要确定若干准则,然后据此判断研究对象目前所具有的状态是否符
合这些准则,如果存在偏离,应当如何采取措施加以调整。收入的公平分配是一个
价值命题,因此规范分析法在本文中运用也是相当普遍的。
(5)数理模型分析。在论证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的工资政策、财政税收、公共
支出、劳动收入分配、教育作用分配时,采用了数学模型和马克思经济理论相结合
的方式,分析论证揭示了其中的相关关系。
此外,本文还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横向分析与纵向比较分析等方法。
4.论文的基本思路框架、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思路框架
从总体研究的思路和框架上看,论文用较大篇幅介绍政府调控收入分配必须涉
及的基础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西方政府经济职能及其分配思想演变和西
方经济学各主要派别及其代表人物关于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作了较详尽考察,力图
使全文的研究更具理性;从政府调控收入分配角度对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原
因进行研究。在具体论述上,文中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思路。在对马克思主义收入分
配理论考察时,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劳动价值理论和按劳分配学说得以建立的科学理
论进行了系统分析{论证了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步形成为系统的收入分
配理论;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收入分配政策的实证情况: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
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价值取向,必须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与
和诣社会的战略思想要求,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个层面出发,构建社会主
义“四个更加关注”和“五权(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与发展权、劳动收益权、财产
占有权与收益权)并重”的新型收入分配价值取向、“四位~体”的分配目标体系和
“五个有利于”的原则,界定政府在调控国民收入中作用的“六大”功能定位,提
出了政府科学调控收入分配路径的“六个化(制度化、市场化、法制化、科学化、
民主化)”、“六个”机制创新、“四个”有力政策和“六个”配套工程等战略举措。
文中对政府调控收入分配实施的内涵性质、范围条件、分配依据、功能定位、运行
机制进行详细分析。
10
第1章绪论
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向、研究的目的意义、相关理论综
述、技术方法、主要创新点等。认为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是决定国民经济
甚至科技文化的兴衰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章,对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有关理论依据的进行考察。第一
节介绍了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二至五节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
作家关于收入分配理论进行考察与分析,介绍分析了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收入
分配思想理论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实践中的不断完
普与发展。
第三章,对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及其重要代表人物关于收入分配理论
的考察与分析,主要考察与分析了古典经济学派、福利经济学派等流派各主要代表
人物的收入分配理论,并批判地吸收了其中的一些合理因素。第二节主要结合具体
历史背景,分析探讨资本主义政府分配职能实践及政府分配思想的演变。第三节是
比较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分配思想的主要区别。第四节
分析了长期误导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倒u理论”和刘易斯为代表的“二
元经济论”理论等,并指出其在现代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下的错误所在。
第四章,着重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实践与分配政策进行回顾与分
析。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和深层原因进行分析,
得出若干启示性结论;认为政府调控收入分配不当或缺位是当前收入分配急剧扩大
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五章,对国外一些政府调控收入分配主要政策措施的介绍分析,为我国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调控运用手段等方面提供具体经验借鉴。
第六章,研究我国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价值取向与原则目标。第一节深入地探
讨了收入分配价值关系本质,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
思想,提倡更加关注劳动者生存权与发展权问题、更加关注提高分配的总量与质量
问题、更加关注收入分配机会均等与民生问题和更加关注社会福利最大化实现途径
问题等“四个更加关注”和“五权(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与发展权、劳动收益权、
财产占有权与收益权)并重”的新型收入分配价值取向。第二节对收入分配中公平、
效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协调与选择进行分析,探析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均
衡并重的总体价值取向及其实现途径。第三节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个价值
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调控收入分配必须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
社会与文化等“四位一体”的分配目标.第四节是提出了实现“五个有利于”的具
体原则,即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水平;有利
于增加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和实现就业机会公平,促进社会充满生机活力与持续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和谐稳定: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的高效持续稳定增长,加
快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分配制度规则体现分配机会均等;有利于收入与投
入的贡献相适应、收入差距适度和社会保障能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与发展权利。
第七章,对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若干理论与政策创新问题进行探
讨。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四个层面出发,对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
本身的内涵性质、理论依据、分配政策模型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较为深入地分析
了隐含收入分配之后的分配性质、分配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采用了数学模型分析
论证了政府在调控劳动工资收入分配、财政税收与公共支出、教育等政策取向。研
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上的失灵问题、原因和对策,借鉴国内外在克服市场与政府
两个失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要重视克服既得利益集团在政府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不
利影响的必要性及其思路。论证在遵照价值分配规律基础上,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的
综合运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从宏观调控收入分配的角度,再建立一个专门
服务劳动收入分配的市场经济自由分配市场,而这个新的市场并不违背要素市场进
行“帕累托”的优化配置。在财政税收上运用数学模型论证认为,资本税率为0时,
最有利于扩大收入分配总量,要把税收结构主要放在消费上,减少生产性税收;论
证了扩大公共财政支出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质量等。
第八章,针对我国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功能定位、目的范围及其调节重点进行探
讨在分配功能上,研究分析了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所具有分配制度法律强制功能、
分配政策调节功能、文化价值引导与培育的共识功能、信息传递等公共产品监管与
保障功能、利益主体谈判商议协调功能、利益主体意愿表达整合功能等“六大”功
能及其主要作用机制,并提出国民收入初次、二次和三次分配中政府的调节范围与
重点。
第九章主要是为对策部分。着重探讨了分配路径、主要措施、基本政策和国民
收入分配配套分配环境改进等问题,郎实行适当的“六个化”即制度化、市场化、
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人性化的改革路径等措施。通过“六个机制创新”的有
力措施改革与完善,增加劳动工资在GDP中比重和扩大公民的就业机会、适当控制
收入分配差距、增加社会保障、应对经济全球化冲击,增进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
扶持社会第三次分配格局形成。通过建立以加强消费税收结构为导向、扩大财政公
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四个”收入分配或再分配政策完善,促使全体居民收入
水平在提高的基础上实现较为公平的分配。从“六个方面工程”研究提出优化收入
分配的宏观配套环境的基本思路。
第十章是全文的结论和未来研究展望。政府调控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十分敏
感和繁杂的问题,本文的相关理论和措施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希望籍本文能够
12
有利于推动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1.4.2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1、主要创新点。本文是站在政府的角度,以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为指导,采纳
了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最新战略思想,借鉴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合理因
素,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等方法,较为深入地探讨收入分配的思想基础、基本
理论,分配关系、调节导向、作用机制和相关政策政策,对政府调控收入分配问题
的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了系统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构建科学合理
的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理论构想和战略举措。具体说,本文有一定创新意义的主要
有: ,
(1)在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理论架构上,提出了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基本研究框架。
较为深入地探讨了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内涵与思路创新。运用相关理论模型分析工
资、税收、财政支出与价格“四个”政策导向均衡配套闯题。采用了数学模型和马
克思经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论证揭示论证了政府在调控劳动收入分配、财政
税收与公共支出、教育作用分配的相关关系,在遵照经济规律在价值分配上,提出
重构在宏观GDP比重调控下的“两个自由价值分配市场”,即劳动力分配与资本参与
市场分配。其基本思路是政府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的综合运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从调控收入分配(在GDP中)比重的角度,再建立一个专门服务劳动收入分配的市场
经济自由分配市场,而这个新的市场并不违背要素市场进行“帕累托”的优化配置。
在财政税收上运用数学模型论证认为,资本税率为0时,最有利于扩大收入分配总
量,要把税收结构放在消费上,减少生产性税收:论证了扩大公共财政支出有利于
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质量等。分析了长期误导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倒U
理论”和刘易斯为代表的“二元经济论”理论等,并指出其错误所在。研究了政府
在调控收入分配上的失灵表现、原因和矫正对策。论文认为必须在深入地研究分配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基础上,在决策和实践中,要重视探讨既得利益集团在政府调
控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影响、相关理论及其具体操作思路。
(2)在分配价值取向上,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思
想,提倡更加关注劳动者生存权与发展权问题、更加关注提高分配的总量与质量问
题、更加关注收入分配机会均等与民生问题和更加关注社会福利最大化实现途径问
题等“四个更加关注”和“五权并重”的分配思想,充分尊重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
劳动收益权、财产占有权与收益权的“五权”并重的思想。
(3)在分配视角与目标原则上,提出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四个层面”
构建“四位一体”的分配目标体系和“五个有利于”的收入分配原则。提出了政治
上以人为本、经济上公平与效率并重、社会上和谐持续、文化上科学民主的“四位
福建师范大学博j:学位论文
一体”收入分配目标体系:分析了“五个有利于”的收入分配原则,即有利于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劳动特
别是科学劳动∽分配导向,适当提高劳动者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并创造就业机
会均等的市场化用人环境,有利于增加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和实现就业机会公平,
促进社会充满生机活力与持续和谐稳定;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
要素收入分配的平等回报的市场公平竞争规则,实现经济的高效持续稳定增长,加
快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分配制度规则体现的分配机会均等:有利于收入与
投入的贡献相适应、收入差距适度和社会保障能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与发展权利。
(4)在分配功能上,研究了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六大功能”作用机制。主要
具有分配制度法律强制功能、分配政策调节功能、文化价值引导培育的共识功能、
信息传递等公共产品监管与保障功能、利益主体谈判商议协调功能、利益主体意愿
表达整合功能等六大功能及其主要作用机制。
(5)在分配举措上,提出强化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六个化”路径、“六
个机制创新”、“四个”配套政策改善和推进”六个”方面配套环境改进的调节措施。
探讨了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路径、措施、政策、配套环境等。如通过制度化:市场
化、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改革路径。提出使收入分配动态监控系统科学化。要
采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完善有关监测制度,成立高级监控组织。由国内外高级政府
官员、高级学者等组成,分析提出调控收入分配的可行性建议。制定有制于劳动者
特别是科学劳动者的收入分配策略,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社会创造性、
资源优化配置的程度和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研究提出优化收入分配”六个”配
套分配环境改进配套环境的基本思路,即扶持知识经济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借鉴
发达国家经验,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缩减与调整国有企业布局与功能,全面推动
国企市场化经营;精减政府机构,适当减少公职人员的队伍,努力降低行政直接成
本;扶持服务业、培育中小企业和部分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深化
改革农村发展方式,加快给农民“减负”与“剪缚”,消除不公平制度政策束缚。
2、不足。尽管本文在选题立意以及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分析中力求创新与突破,
但由于自己能力有限以及占有资料的不足,还有许多问题尚待作进一步研究。比如,
对形成我国收入分配现实问题中,政府的作用影响在具体数量上到底有多大进行分
析不够深入,对其进行定量分析也未建立具体针对性模型。
“陈征:《<资本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第206页。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9
14
第2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理论依据考察
第2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理论依据考

本文介绍了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几个基本概念,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
予劳动价值理论、按劳分配学说建立的科学理论及其对按劳分配内容的科学规定前
提,分析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收入分配思想理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1.几个基本概念
2.1.1政府作用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
(1)政府职能。职能是指人、事物、机构应有的职责与功能。政府的含义,大
致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政府作为国家和社会代理机构,广义上讲,泛指一切国家
政权机关,如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公共机关。狭义上说,是指
一个国家的中央或地方的行政机关。在古代社会,如封建社会,国家机关分化不明
显,一切都是服从王权的需要,并未真正分化出作为国家和社会代理机构的政府。
可见,政府职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在实施其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活动过
程中担负的职责与功能。政府职能一般可以分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其他社会公
共职能。
(2)政府职能的性质。政府职能是阶级性与公共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政府
职能是国家阶级本质的反映和外在表现,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国家作为阶级社会的
特有现象,它总是代表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任何国家都包含着阶级的规定性,
不含阶级性的国家是不存在的。因而,政府作为国家和社会代理机构,其职能必然
具有阶级性。另一方面,政府职能也是国家履行社会公共管理的有效途径,具有社
会公共性。政府必须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以适应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
化发展的需要。
现代资产阶级政府的职能,虽然标榜着“自由、民主、法治、科学⋯”,大量介
入社会公共事务和经济活动,但其根本目的在于为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而维持“秩
序”、缓和冲突,是资产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维护者。正如马克思说的:“现代的国
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委员会罢了“峨国政府职能,在理论上
讲,一方面具有阶级性,是代表和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
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
n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J。第2,5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桶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是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纯粹意义上的工人阶级已
经不存在,政府的阶级属性也必然有了很大的不同。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政府应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另一方面,政府也必须管理社
会公共事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也具有公共职能的属性。
(3)政府经济职能。政府的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其所代表的阶级的经
济目的,而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规划、协调、服务、监督的职责与功能,是政府干预
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手段的总称。它至少包括以下三层意思:1)履行管理
职能的主体是主要是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也包括其他国家机关,如人大,法院。2)
履行管理职能的客体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既有包括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也包
括微观市场经济活动的监督:既有包括劳动者的经济活动保障,也包括非劳动者的
生活、教育、医疗的基本保障。3)政府经济职能具有阶级性和公共性的二重性,阶
级性是其首要的本质。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般认为,现代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主要
有:公共产品的提供、政府投资与国有企业:经济制度的设计、推动、维护与实证;
经济法律法规与经济政策的制订:宏观经济稳定增长与微观效能活力:社会公平、
区域均衡与城乡协调、经济援助与社会保障;充分就业与人力资源开发:社会技术
进步;国际竞争与产业保护。
(4)政府经济职能的性质。国家的本质决定了作为国家代表的政府职能具有阶
级性与公共性的二重性。马克思认为,“儿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结合过程的形态,而
不是表现为独立生产者的孤立劳动的地方,都必然会产生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不
过它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凡是有许多个人进行协作的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都
必然要表现在一个指挥的意志上,表现在各种与局部无关而与工场全部活动有关的
职能上,就象一个乐队要有一个指挥~样。这是一种生产劳动,是每一种结合的生
产方式必须进行的劳动。另一方面,完全撇开商业部门不说,凡是建立在作为直接
生产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对立上的生产方式中,都必然会产生这种监
督劳动。这种对立越严重,监督劳动所起的作用也就越大。””政府要保证经济生产
过程的正常进行,一方面,必须合理地组织社会生产,把劳动力、劳动手段和劳动
对象结合起来进行社会化生产。另一方面,必须维护有利于实现统治阶级的经济利
益的生产关系。这就是说,政府经济职能具有二重性是通过社会经济管理过程的社
会属性与自然属性表现出来的。
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经济职能是维护资本主义经济秩序,保证资产阶级获得理想
的经济利益。政府尽管也推行福利政策、建立社会保障,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缓和
H马克思.资本论,篇1卷(Ml,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第525—526页
16
第2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理论依据考察
阶级矛盾,维护其生产关系。从1860年开始,英国、美国等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的历史经济政策和当前的主要经济政策看,经济利益集团是其政策出台的主要动因。
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初期,资产阶级都要求政府对本国弱小的产业进行保护。在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由于国内外市场空间巨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都
要求政府不要干预经济,只要充当“守夜人”,维护好经济秩序和搞好公共服务就可
以了。而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开始,经济竞争的白热化和频发的经济危机,各国都纷
纷要求政府积极干预经济活动。反垄断法的出台、各种福利政策出台、工会组织的
成立都是资产阶级强势集团为了缓和阶级矛盾而做出的让步和妥协,在国家和阶级
消亡之前,政府经济职能的阶级性是不会改变的。
2.1.2收入分配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1)收入分配的有关含义。
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仓q造出来的财富,按照一定的制度、
规则和方式,在社会群体或成员之间进行分割的经济活动。通常,收入分配可以区
分为功能分配和规模分配,前者一般又称为要素收入分配,如劳动、资本、土地及
其生产要素应得的合理份额;后者通常叫做个人收入分配或居民收入分配,主要是
个人或家庭等经济单位与其所得额的关系,如职业、性别、城镇、农村等社会属性
与其所得额,这一分配格局更加引人关注。其包括国民收入分配和个人收入分配。
个人收入分配。个人收入分配,又称居民收入分配,反映收入分配的个量关系,
主要以居民可支配收入、工资收入和居民消费额、基尼系数等指标来反映。居民个
人在获得初次收入的基础上,经过缴纳所得税、社会保险金和取得各种社会转移收
入后就是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决定个人收入分配的基础,个
人收入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落脚点。
国民收入分配。国民收入分配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净产值在各种生
产要素之间的分配,主要体现收入分配的总量关系,主要用国民收入总额、投资总
额、消费总额、财政收入与支出等指标来衡量。国民收入分配可以分为在生产过程
的当事人之间的初次分配和在初次分配基础上的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前者如企业
收入、劳动收入、政府收入,后者如所得税、遗产税、社会捐赠等· 。
在我国现有的收入分配关系中,政府、企业和居民是分配关系中的主体。尽管
对要素收入分配的研究有相当长的历史,但现代收入分配理论更关心规模收入分配
中的个人收入分配,而不过多考虑收入由何种要索取得。本文则是从政府在调控商
品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在作用的角度,采用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相结合的方法,
对有关收入分配的相关问题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探讨.
(2)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
l,
锅建师范人学懈{?学位论文
一般来说,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经济
发展水平、劳动者的素质能力和其他。
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影响收入分配中的决定因素,决定收入分配的性质和主
体。我国目前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决定了分配方式
必须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如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分配方式就必然有很
大不同。各国的经济体制不同,分配关系就相应地产生差别。
经济政策。政府以经济政策等方式影响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和形成,调整着不
同的经济利益主体的分配比例,协调社会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政府经济分配政
策主要受统治阶级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影响。
经济增长水平。经济增长状况,不但影响分配总量和分配结构,也影响需求的
总量和需求的结构。
劳动者工资水平与素质。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尝受到历史的、道德的、文化的影
响。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分配与其素质密切相关。
资产与商品等价格变动。在市场经济里,资产与商品价格波动也必然会影响到
社会的收入分配。EB如,2005年一--2006年的中国股市大涨,2000年一--2006年
房价的快速上涨,其实际上是资产价格的上涨,也必然会影响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
资本主义国家也常利用通货膨涨来剥削社会财富。
既得利益阶层。各种既得利益阶层会通过影响政府政策、物价、劳动工资等来
影响社会的分配。
其他。教育、个人禀赋、财产占有、市场机会等。
2.马克思的分配理论与及其关于政府调控分配思想解析
在第一节讨论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几个基本概念中,涉及了马克思对
这些问题的基本观点。这里,将进一步探讨马克思关于政府调控115f入分配的思想,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表述:一是马克思有关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相关基本理论,
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基石。如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二是马克思
在研究总结发现资本主义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理论的论述上,揭示了资产阶级瓜分剩
余价值的原理和过程,既充分了肯定了资本主义市场分配的积极意义,也批判了资
本主义分配对劳动者残酷无情的剥削本质。三是马克思在对科学社会主义国家政府
调控收入分配的设想上,为未来社会主义描绘粗线条的蓝图。这些都是我们研究政
府调控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
第2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理论依据考察
2.2.1马克思有关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基本理论及其理解
(一)基本理论。马克思有关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相关基本理论,是我们研
究分配问题的基础,其中劳动价值理论、价值实现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按劳分配
理论是我们考察的重点。
1、劳动价值理论与劳动力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是剖析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基
础,也是我们创造性地研究在当代中国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条件下政府调控收入分
配问题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具有二重性,可
以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无差别
的人类抽象劳动则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价值论阐述的是商品价值的创造及
价值量的决定,明确了价值的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量
决定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指出: “一切劳动,从一方
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支出: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
商品的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形式上的
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价值量也就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
的劳动量决定,劳动量可以用“在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
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
商品价值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们交换商品,表面
上是物物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和交换各自劳动的关系。商品交换是
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劳动价值论的基本
内容,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劳动力价值理论是分析居民劳动收入分配的基本依据。劳动力作为商品,同其
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
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是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须的费用。具体包括三
个部分:维持劳动者本身所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包括劳动者的衣、食、住、行等
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费用;繁衍后代所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劳动者培训及其后代必
要的教育费用。劳动者生活资料和教育费用的种类、内容和额度,这部分价值不是
一成不变的,是与其所处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关,包含历史的、政
治的和道德的因素。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力商品而不是劳动。
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
化形式而不是劳动的价格或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第∞页.
o马克思,资本论,第l卷(M).中央党校出版牡,1983,第275页
19
福建师范大学博‘I+学位论文
2、价值实现理论。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马
克思指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变成货币是“惊险的一跳”。只有通过
商品交换,让渡了使用价值,商品的价值才会实现。让渡即交换的原则是等价交换,
即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等于或小
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问,其商品价值就可能全部或超额实现。但是,是否能够真正实现,
在于其商品是有用产品,在效用上符合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取决于社会需要该种商品
使用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尽管单个生产者生产该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符合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所有生产该种使用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超过了社会
需要该种商品使用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价值量仍不能实现或不能全部实
现。因为这意味着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供大于求,许多劳动不可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在分析资本流通过程时,马克思对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实现问题,指出作为社会资本
再生产核心问题的社会总产品实现问题,包括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替。社会总资本生产
某种商品使用价值量所使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于社会需要该种商品使用价值量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社会总劳动量中应分配给它的那部分劳动,其价值就能够实
现。否则就不能实现或不能完全实现。这种情况下,生产者所垫付的资本(包括各种
生产要素)和所形成的价值也就得不到全部补偿和实现。商品价值是否能实现,根本
问题是社会再生产能否保持适当比例关系问题,这是价值实现的关键。总之,价值实
现的途径是交换,交换的原则是等价交换,实现的数量界限是形成价值的劳动量是否
等于社会需要的必要劳动量,即供求比例关系问题。
3、价值分配理论。
(1)按劳分配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从政治经济学入手,吸收了古典经济学家
的思想精华,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其他有关按劳分配思想中的合理成分,
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入分析,区分了劳动与劳动力,创立了科学的劳动
价值理论,把社会总产品区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最终使按劳分配理论
从空想和抽象的构想变为科学的理论。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马
克思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消费资料的分配是以劳动者向社会
提供的劳动量为基础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是计量每个劳动者劳动贡献的尺度,等
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以参加劳动作为获取消费资料的
前提条件,不劳动者不得食;劳动者有劳动能力上的差别,在劳动报酬上应体现这种
差别,多劳多得,少劳少得。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思想主要来自两
个方面:
一是批判地吸吸收了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和19世纪60年代
德国工人运动右倾机会主义代表拉萨尔等的分配理论。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者和
第2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理论依据考察
拉萨尔等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尖锐批判后,对未来社会的分配制度也做了某些批
判,认为,有许多合理成分,也有不少互相矛盾的地方。在对拉萨尔在《哥达纲领》
中鼓吹“公平分配劳动所得”,“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
会一切成员””的机会主义观点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指出。拉萨尔等人把社会总产
品作为社会分配给社会成员的对象,显然是不正确的:“如果我们把‘劳动所得’这
个用语首先理解为劳动产品,那么集体的劳动所得就是社会总产品。”按劳分配可
分配的份额不是社会总产品,劳动所得不是不折不扣的,而是应当作必要的扣除。马
克思明确指出:在社会总产品分配给社会成员之前,“从它里面应该扣除:第一,用来
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第三,用来应付不
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剩下来的产品是用来作为消费资料
的,这部分产品在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得从里面扣除:第一,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
般管理费用。第二,用来满足公共需要部分。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
基金。”。只有在做了以上六项扣除之后,剩下来的那部分消费资料,才能在集体中
的个别生产者之间进行分配。这就明确了按劳分配中可分配的份额,纠正了劳动所得
应当不折不扣的错误思想。
二是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规律过程中,对资本主义灭亡和资本
主义赖以存在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代替后,未来社会分
配制度的设想。马克思揭示商品拜物教时指出,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共
同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
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
员消费,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式随着社会生产机体本身的特殊方式
和随着生产者的相应的历史发展程度而改变。仅仅为了同商品生产进行对比,我们假
定,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所得到的份额是由它们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样,劳动
时间就会起双重作用。劳动时间的社会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
要的适当比例。另一方面,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劳动中所占份额的尺
度,因而也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
(2)按资分配理论。马克思运用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分析揭示资本主义按资
分配的实质和过程。具体包括,剩余价值理论、平均利润理论、垄断利润理论和工
资、地租、利息等。
剩余价值理论。它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
H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5页
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8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8~9页
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9411页
2l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上那部分价值,其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
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
值是指在工作日是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延长剩余
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
社会价值,而按社会价值出售,获得更多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工资是资本
家在劳动力市场上购买工人劳动力(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资本主义的生产目
的与动机是为了榨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在
资本总额中不断减少,出现对劳动力减少的现象,而劳动人口供给却因人口增加、
破产农民、中小资本家和手工业者增加而增加,出现了相对过剩人口,工人大量失
业。
平均利润理论。剩余价值被当成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就交成利润。这样工
人的剩余劳动创造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也就变成了利润。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
使社会资本不断转移并引起商品价格的调整,使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于一致,形成
平均利润,等量资本有获得等量利润趋势。这样“生产成本+平均利润=生产价格”,
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商品的生产价格,工人创造的所有剩余价值也就被所有资本家
以平均利润的形式全部占有。资本成为所有参与分配的唯一根据。平均利润可分为
产业资本的利润、商业资本的利润、借贷资本的利润(利息)和大土地所有者的地
租。
垄断利润理论。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发展到了顶点,逐步向垄断
资本主义过渡,并在19世纪末N20世纪初完全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垄断利润是垄
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
济上的实现形式,其来源归根结底是本国和其他国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的一部分。获得垄断利润的具体途径有:一是垄断组织利用他们控制的国家机器或
市场份额,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分配。二是加强对本国或他国劳动
人民的剥削。三是通过垄断价格把非垄断企业剥削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归已有。垄
断价格是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是垄断组织在销售自己商品时高于生
产价格或价值的价格即垄断高价,在购买原材料时低于生产价格或价值的价格即垄
断低价。在按资分配的思想里,工人的劳动力只是被资本家当成生产要素获得工资。
利息理论。职能资本家必须付给一部分平均利润给借贷资本家,作为使用借贷
资本的报酬,就是利息。利息是借贷资本家参与了剩余价值瓜分的部分。借贷资本
实质是作为商品的资本。它的水平主要是取决于社会平均利润水平、借贷资本的供
求状况和法律习惯等因素。
地租理论。大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的所有权也参与了剩余价值的瓜分。资本主
第2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理论依据考察
义地租的实质是,资本家为了取得土地的使用权而上缴给大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
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是由工人创造的,体现着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
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根据土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地租可分为级差地租
和绝对地租。经营劣等土地缴纳的地租为绝对地租。经营较好的土地所获得的,归
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为级差地租,其实质是超额利润。
(二)对马克思价值创造与分配基本理论的理解。
1、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与价值分配是本质不同的三个问题。劳动价值论要阐明
的是商品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即价值的质是抽象劳动,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时问或
劳动量,是说明价值的来源问题。价值实现论阐明的是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条件,价值
实现的数量界限实际是供求比例及相关的各种劳动投入比例是否协调的问题,最终
要解决的是再生产如何持一定比例关系问题,是说明价值的转化与变现问题。价值
分配阐述的是社会总产品价值形成过程中消耗的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如何得到补偿,
并且指出了对增殖的价值按什么原则进行分配的问题。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哥
达纲领批判》中对分配问题的论述中看出生产要素的投入者、经营者、劳动者,都要
得到相应的报酬,在国家存在而且要发展的情况下,对社会总产品必须作各项必要的
扣除.这是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在分析分配问题时,不论是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还是
国民收入的分配,都排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思想。
2、按劳分配是有实现条件范围的。马克思对按劳分配的条件、范围等都作出了
详细的论述,认为,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里,一是经济制度已经
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单一的社会所有制,不存在按资分配问题,
劳动已经成为人们的平均权利,任何人都不可能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二是生产力
还没有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人们屈从社会分工存在,社
会产品还不够丰富;三是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意识上不可
能自觉自愿地劳动。“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
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极大丰富、
人们觉悟达到相当水准、劳动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社会最终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
配。
2.2.2关于马克思研究收入分配内在关系本质方面的理论评析
1、收入分配的制度约束与阶级本质观点。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主要是来源于
古典经济学,特别是斯密和李嘉图的分析框架,但他在制度因素对收入分配影响的分
析上要比斯密和李嘉图等阐释得更为详细、深入。新古典经济学解释收入分配问题,
基本上不考虑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在收入分配格局形成中的作用。马克思研究收入
H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鲫5。第8页
橘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分配问题时注重制度特别是财产所有权制度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市场价值分配关系
本质上是生产关系,认为市场交换实质并不是简单的物的易手而是经济权利或经济
产权的让渡,马克思经济学说把市场视为一系列制度的聚合,把市场背后的一系列
制度归结为经济制度,并在其交换之前的再生产条件的分配环节就事先给定了。号
克思曾说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应,一定的分配关系
只是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马克思把分配的含义分为两个相互关系的层次,
分配首先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控制权和支配权在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分配,然后是不
同阶级支配生产资料权利的相对程度如何通过它们各自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或份额
反映出来的问题。前一种分配关系属于生产关系,它是后一种分配即收入分配的前提
条件。这样就清楚地阐释了古典分配理论中所有权或财产权的分配与收入分配之间
的因果关系。马克思在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剩
余价值分配过程。财产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结构是资本主义社会(或任何一个社会)
从事生产、交换和分配活动的基础,而收入分配取决于财产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对
全部收入索取权的制度安排。
2、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价值分配的观点。
(1)利润分配。马克思经济学说认为,分配方式是取决于生产条件的分配。根
据资本主义财产所有权制度,社会分成三个阶级:资本家、地主和工人,整个社会产品
在这三个阶级之间进行分配,认为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利润、利息、地租、股
息等存在有其必然性,资产阶级获得利润和利息,无产者获得工资是唯一可能的分配
方式。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条件的占有性质决定了其分配的特点是:资本、土地所
有者获得总价值的利润、利息和地租部分,工人凭借自己劳动力所有权获得劳动力价
值即工资。马克思在这里揭示了资本主义分配方式,即按生产要素分配。在总价值
的分配中,首先要补偿其预付的部分,其次是要分配增殖的部分。由于竞争规律,等量
资本都要求获得等量利润,即社会平均利润。在垄断情况下,资本将会获得垄断利
润或超额垄断利润。
(2)劳动工资分配。任何影响工资收入分配的因素,如资本积累、产业后备军
规模、技术条件等,发生变化都要通过影响劳资双方的契约关系这个中间环节才能
去影响收入分配。当工人和资本家签订雇佣契约后,但这个契约并没能规定工作日
的具体长度,资本家就拥有了支配劳动的使用和支配工作日长度的权利。资本家有
索取除工资以外的剩余产品或剩余收入的权利。有监督、使用工人努力程度的权利。
有把劳动力的工作时间尽量延长到工人的身体界限、道德界限、还有法律界限所能
允许的边界的权利。工作日越长,在工资或必要劳动时间给定情况下,剩余劳动时间
H马克恩.资本论。删】。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第994页
第2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理论依据考察
就越多,从而形成的工资以外的剩余价值或利润就越多。由于技术条件的改变,生产
劳动力必要消费价值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相应缩短了,剩余劳动时间延长了。资本
家所获利润随着技术的改变而增加,资本家获得了技术进步的所有好处。工人的工
资在技术进步下仍然保持原来生存所需的必要消费水平,而不发生变化。
影响工资分配的法律与契约。工作日长度的法律规定是工人与资本家签订契约安
排从而确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权利范围的基础。马克思说,英国历史上强制
延长工作目的劳工法和强制缩短工作日的工厂法,是工人阶级同资本家阶级长期斗
争的结果。这意味工人只有通过斗争影响法律规则的改变,才能改善他们同资本家签
订契约关系的环境,才能改善他们的收入分配状况。如果法律规定了正常工作日,并
、且工人能够在签订契约时把工作日长度明确作为契约规定的一部分,并且在技术给
定条件下,这个契约性的制度安排就会影响工资与利润的分配关系。
产业后备军的存在决定了工人是参与价值分配的弱势群体。马克思认为,资本有
机构成的提高,机器不断排挤人,加上人口的自然增长,必定会大量产生剩余劳动
力产业后备军。产业后备军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它使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远远大
于需求,这个较大规模的产业后备军给就业的工人队伍造成了一种竞争性的压力,
正是这种压力使得资本家不仅可以在与工人签订契约时就尽量压低工资,而且还能
在契约签订之后以较低的监督成本保证工人能够生产出资本家所需要的剩余价值
来。
2.2.3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1)剩余人口规律。在资本主义及其隐含背后的收入分配制度作用下,资本通
过外延和内含两种扩大再生产,资本会通过积聚和集中这两种方式持续不断地扩大。
在这过程中,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家用于购买劳
动力的社会总可变资本的数量会不断下降,劳动力一一剩余人口就不断产生,社会
有了越来越多的产业后军。
(2)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劳动阶级一一工人阶级的贫困化规律。“因此,产
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
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正比。最后,
工人阶级中贫困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
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尽管现代社会劳动者阶级也有了一定的
资产,甚至也对一些企业进行投资入股。但劳动仍然是大多数社会成员获得收入分
配的最基本途径。
(3)在一定的条件下,劳动者参与社会分配状况的局部会有缓解的迹象。在工
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J,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第707页.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人的斗争、工人的民主力量的增强、新市场新产业的拓展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
击下资产阶级政府也会做出若干让步,劳动工人的贫困和失业会有所缓解,但是,
工人阶级的贫困与失业趋势在资本积累规律的作用下并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除。
(4)资本积累规律是建立科学的政府调控劳动收入分配必须理解的一个重要理
论根据。资本积累规律是反对西方以经济学中那些企图替资产阶级辩护的错误观点
和建立科学的政府调控劳动收入分配必须理解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它是我们批判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和一帮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替资本主义不断失业和差距进行狡
辩的有利武器。1798年,英国马尔萨斯出版著作《人口论及其对未来社会的进步的
影响》即所谓“人口论”,企图以“人口规律”来为资本主义失业进行辩护。资本积
累规律也是我们反对“哈罗德~多马”、刘易斯两部门模型以及1955年,西蒙·库
兹涅茨收入分配“倒u”理论等错误思想的重要根据。
2.2.4马克思非常重视劳动者素质、科技、教育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一方面是建立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其最大的
优越性就是明显的突出了劳动的作用,它继承和发展了斯密、李嘉图等人承认人类财
富主要来源于劳动的理论,既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共性又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区别;另一
方面是非常重视科技与教育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影响,《资本论》在解释必要社
会劳动时间、资本有机构成、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剩余劳动与剩余价值等基本经
济概念时,非常重视社会生产条件特别是生产技术条件的影响。这也为我们在生产
技术较为发达的今天,结合现代实际建立适合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最广大劳动人
民根本利益的收入分配理论,奠定了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2.2.5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设想H
(1)政府调控按劳分配的基本设想。马克思在批判了萨伊的“三位一体”分配
方式,揭露并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并提出按劳分配理论。即总产值应作五方面的分
配:一是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部分,即补偿消耗掉的C的部分,这是一切社会再生产的
条件;二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部分,其价值表现形式就是积累基金(包括后备基金),
是对剩余价值部分的分配:三是用于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或价值,其具体表现形式就
是社会消费基金,也是对剩余价值的分配:四是社会总产品经过以上各项扣除之后剩
下的部分,是用于个人消费品的产品,是总产值中的一部分:其价值转化形式是个人
消费基金。五是投资者或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分配。一、二、三项首先从社会总产
品中扣除,也就是对总价值中部分的分配,第四项是在劳动者个人之间进行按劳分配
的个人消费品,是对劳动力价值的补偿。
(2)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途径是有组织、有计划地按劳动量领取报酬的分配方
(_)周青,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职能(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20"30
第2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理论依据考察
式。马克思在对未来社会做了大胆而科学的设想,提出了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
费品分配方式的科学命题,并做了系统论述。马克思、恩格斯设想,“一旦社会占有
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自觉统治也随之消除。社会
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
资料归全社会所有,不存在商品关系和货币关系,个人消费的分配规则是等量的劳
动领取等量的报酬方式。新社会的政府要保证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有计划、按比
例发展,既要克服资本主义经济生产分配关系的盲目性和混乱状态,又要避免不按
经济规律的瞎指挥。政府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基础上,对社会利润分配进行“有意
识的社会监督和调节”。。
(3)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性质逐渐过渡为单纯的经济目的和公共服务性。马克
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资本主义逐步
衰亡和社会主义的开始发展壮大,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里,
阶级和阶级差别将逐渐消亡.这个时期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坚持工人阶级专政的前提
下,对敌对分子实行坚决的镇压,对人民群众实行广泛的民主;对生产资料实行社
会主义改造迅速扩大社会主义生产力总量。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性质上的政治职能
性质逐渐消失,更多表现为单纯的管理职能,“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
过程的领导所代替”。,单纯的经济目的和公共服务性特征成为其主要的性质。在社
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以后,必须尽可能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分配方式目的要尽可
能好地调动人们劳动的积极性。共产主义“决不是禁欲,而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
产的能力,因而既是发展消费的能力,又是发展消费的资料”。。
(4)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机制是坚持人民管理和“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赞扬了圣西门的以社会自治为中心的“小政府”
理想,主张建立廉价政府和“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管理模式,使政府更加贴近
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机会行使自己的权力,管理国家大事。“公社的真正秘
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它所采取的某些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
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的发展方向”,“旧的中央集权政府应让位给生产者的自治机
关”,“那么还会留给中央政府的为数不多,但非常重要的职能,则不应该像有人故
意捏造的那样予以废除,而应该交给公社的官吏,即交给那些严格负责的官吏。”。这
也体现了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7.995,第323页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95页
凹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20页
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23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78、382、375页
祸建师范大学博L学位论文
(5)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政府调控收入分配是按需分配的原则。马克思认为,在
社会主义是按劳分配,而在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已经消亡,政
府是公共管理的工具,分配的原则是坚持按社会需要来调节、控制原则。
3.列宁时期的政府分配思想评析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及其布尔什维克政党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设想
的未来社会蓝图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探索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上的职
能。对如何在落后国家里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列宁两次提出不同设想。1917
年“二月革命”到1918春提出“逐步过渡”,1918到1920年春则主张“直接过渡”
的设想。直接过渡就是采取军事社会主义的办法,不经过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
的准备时期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当时的苏维埃政权为了打击富农、奸商的破坏
活动,保证前线的供给,采取了军事共产主义的政策,强行加快国有化进程,甚至
连5个工人以下的小企业也必须收归国有;实行余粮收集制,组织统一的消费公社,
凭卡供应生活必须品。列宁对这些临时性措施以很高的评价,设想通过这些政策直
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直接过渡向共产主义过渡。政府完全取消资本参与
社会分配的资格,社会开始平均分配和按劳分配。
经过多年实践,苏维埃俄国降入了政治和经济的危机,国民经济面临崩溃。在
严重的事实面前,列宁意识到自己和政党犯了严重的错误,做了自我批评:“我们原
来打算(或者更确切些说,我们是没有充分根据地假设)直接用工人阶级的法令,在
.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
们犯了错误。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要经过多年的准备工作),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
义和社会主义一系列过渡阶段。”“这些深刻的教训,使列宁重新思考建设社会主义
的问题。他指出,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新社会仍然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只有经
过~些想建立某种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种各样的尚不完善的具体尝试,这种抽象的东
西才会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经过这一认识后,俄国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经济
模式,采用了“新经济政策”模式,恢复商品、货币,建立了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
企业,实行了广泛的合作制,并在政府调控收入分配问题上形成了两点认识。;
(1)实现共产主义分配方式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不能过早推行共产主义的
目标。列宁在1923年1月2日的日记中指出,在农村没有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之前,决不能过早地给自己提出向农村推行共产主义的目标,政府必须采取逐步战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杜。1995,第571~572页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杜,1995,第546页
∞周青,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职能[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20—30
第2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理论依据考察
胜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而不能采取过激的政策。1921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用
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可以出售自己的粮食:开放城乡市
场,允许自由贸易,用工业品交换农副产品;允许恢复私人和合作社的小型企业。
利用租让制、租借制、合作制和代销制四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迂回地向社会主
义过渡。新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苏维埃的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的生
活得到改善,政权得到巩固。
(2)要注意利用资本主义的分配等办法来建设社会主义。列宁坚决反对把资
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抽象地对立起来的观点,他认为,按照马克思原来的设想,社会
主义是建立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基础上,而俄国社会主义却是建立在落后的
小农生产力基础上,“没有建筑在现代最新成就上的大资本主义技术,没有一个使千
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最严格遵守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社会主义无
从设想。””“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
方法和方式。”。列宁在制定新的经济政策时,大胆地采用了资本主义的分配办法来
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如租让制、租供制、合作制等,并号召共产党员向资本家
学习。
当然,苏联总体上是坚持公有制的收入分配方式,低效率的收入分配方式难以
激励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4.毛泽东时期的政府分配思想评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毛泽东领导的政府对多种经济成分采取了不同的经济
政策。这也体现了当时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一是没收集中在帝国主义和官僚
资产阶级手中的资产,收归国有。国家掌握整个社会的经济命脉,争取国营经济对
私人经济的领导。二是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逐步纳入国家经济计划的轨道,以国家
资本主义的形式,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经济。三是对农业和手工业的个体经济,通
过组织各种合作社的途径,将其逐步引导到集体化的道路上。这种分配思想,比较
适合经济基础落后的中国现实,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但是,从1957
年下半年开始,“左”的错误抬头,政府政治职能被夸大绝对化和经济职能被弱化甚
至被否定,政府在分配问题上采取“一大二公”的平均主义分配调节方式,国民经
济效益极其低下,而后又出现十年“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走向崩溃的边沿。
建国初期,我国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指导思想下实行绝对平均主义政策.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第508页
口‘列宁选集)第4卷(MJ,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第525页
堡丝堡垂查兰些圭兰堡丝圣
分配制度实行统一分配,个人收入在农村是实行“平均主义”的工分制,在城市里是
实行固定的平均主义的八级工资制,这种分配制度充分体现了计划化、集权化和二
元化的分配制度的特征,体现了平均主义的特征。1953年政府颁布了《关于实行粮
食的计划统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政府按相对偏低的垄断价格统一收购和销售农副
产品。在对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的条件下,农民剩余的农副产品,只能按照国家规
定的相对偏低的价格标准统一卖给国有商业部门。政府牢牢地控制住了货币流向农
民家庭“口袋”的闸f-j。1956年第二次工资制度改革之际,政府出台了《国营企业、
事业和机关工资等级制度》亦即八级工资制。政府统一掌管城市职工工资标准、统
一组织城市职工工资调配。在八级工资制度下,不仅城市职工被区分为若干类别,每
一类都由政府规定了相应的工资级别和标准。而且,什么时候涨工资、涨多少工资,
也是由政府说了算的。由此,政府牢牢控制住了货币流向城市居民家庭“口袋”的闸
门。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实施建国后几十年未变的财政统收统支管理体制。
政府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1)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层面,政府拥有了一套可
直接对城乡居民收入实施有效调节的手段。手中有了直接控制农民和城市职工收入
分配的强有力的“权”,政府便可分别在农村和城市,进而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调节
居民收入分配状况。(2)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层面,政府拥有了一大笔可对城乡居民
收入实施再分配、进行第二次调节的资源。手中有了经过多个环节和渠道汇集起来
并转移到政府手中的比较充裕的“钱”,政府便可利用转移支付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
体实行有效的救济和援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差距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的
差距。而城镇居民内部或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是不大的,即使少许的一些差距,
亦多半儿是因工龄的长短、工种的差别或所种养农副产品品种的不同而致。当然,
那时的收入分配不公主要表现在平均主义、社会就业与受教育机会不平等、财政物
资分配不合理以及以实物形态表现出来的不合法或不合理的资源占用。
在这近30年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分配实践中,一方面政府调控收入分配主要是
按照政府官员的主观决策和劳动者的身份工资或工分进行实物与资金的分配,没有
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实施按劳动分配,分配方式教条僵化,并没有充分发挥按
劳分配对经济发展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调节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在排除按资分
配对经济的激励。当新社会的政治热情难以持续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后,国民经
济的低效率使人民生活处于低水平状态,经济社会产生了很多问题和矛盾。
5.邓小平的收入分配思想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政府的分配理
论变迁
第2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理论依据考察
在收入分配问题上,邓小平同志大胆地突破了计划经济的分配体制思想,邓小
平同志针对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以及由此导致的“普遍贫穷”现象,明
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根本目
的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为了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又以一个战略家
的胆识和气魄,提出了“先富”带动“共富”的思想,指出:“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
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
一个义务。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
不可能的。””允许其所领导的政府在社会主义不发达的初级阶段实施多种所有制下
的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存在,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分配体制改革与
承包、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成等,迅速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1)农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随着“大包干”性质的农村生产方式的普及,农村
收入分配不再以生产队为基础,而是以农户为分配主体,在收入分配制度上实行“交
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廿2)工资制度改革:1985年工资制度改
革的最大特点是,在工资制度上,国有企业同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实现脱钩j国有
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和经济效益挂钩,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
容的结构工资制;到1993年进一步发展到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脱钩,行
政机关实行的是职级工资制,事业单位则实行体现其特点的工资制度,即根据事业
单位所处行业,分别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职务岗位工资制、艺术结构工
资制、体育津贴和奖金制、行员等级工资制等。3)国有单位福利制度改革。最早被
重视的是住房制度改革,已经历了公房出售、提租补贴、建立住房公积金、停止福
利分房等阶段。同时,为配合国有企业改革,企业办社会问题也很早就被重视,从
最早实行生产经营和生活服务分开,到大力推动的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4)个人所
得税制度改革。1980年开征个人所得税时,当时纳税的主要对象是来华工作的外籍
人员。1986年和1987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和个人收入调节税,
扩大了纳税范围。1994年,我国实施了统一的个人所得税税法。自1999年11月起,
国家决定恢复征收利息税。5)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目前,企业的社会保险制度框架
已经形成,养老和医疗保险实行统账结合模式。随着企业社会保险制度的逐步建立,
机关事业单位同企业在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上出现了“并轨”趋势。在农村开展的社
会保障项目主要有两个,一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二是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但两者
仍处于试点或局部推行阶段。6)社会救济制度改革。自1997年起,国务院决定在全
国城市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城市家庭实行生活
n转引自石晶莹。邓小平的。先富”带。共富”思想来过时,北京日报,2004,7,26北京日报
口我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六个关键词(N),中国青年报,2006年07月05日
碾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救助。此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在局部地区兴起。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是收入分配体制改
革的起始目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紧扣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配套。区分轻重缓急
和难易、有先有后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推进战略,基本轨迹是:在分配层次上,
先抓好初次分配,然后推动再分配;在分配制度上,以工资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由
点及面逐步从微观向宏观拓展,推动个人所得税制度、保险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
度、社会救济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职能分工更明显,初次分配
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从制度上得以规范,税收和利润已分开。
国有企业、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已脱钩,“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再分配
体制框架已初步确立,政府对低收入者、特定人群的救助手段增多。
2.5.1+一届兰中全会后,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的收入分
配制度创新
20世纪70年代末的农村改革,除了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
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后来又废除了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农民出售农副产品
的渠道市场化了。在1982年宪法中明文规定了我国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
原则。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城市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
扩大企业自主权,其中主要是扩大财权;企业减税让利。在手中拥有了可自主支配的
“权”并且呈上升势头的“钱”之后,企业的一个本能反应就是给职工增加工资。先
是制度外的各种奖金、补贴增加了,继而制度内的工资也增加了。再到后来,随着增
加工资奖金的浪潮扩展至了行政事业单位,八级工资制名存实亡了。这时,政府既失
掉了对货币流向城市职工家庭“口袋”闸门的控制权,又失掉了在城市地区实行低工
资制的凭借。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层面,政府事实上已经失掉了实施调节的手段和
基础;在再分配层面,政府事实上也失掉了实施调节的资源。既没有了可用于调节的
“权”,又缺少了可用于调节的“钱”,政府当然不再能像过去那样有效地控制国民
收入分配的流程,居民收入的分配状况便不再能像过去那样掌握在政府手中了。但是,
基于提高效率或其他别的方面的考虑,政府实际上选择了容忍不平等程度增加。
2.5.2党的十三大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
”这一制度突破了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单一分配形式,各种合法的非按劳
分配收入的劳动收入、资本收入、经营收入等也得到允许和保护。在所有制和分配
上。社会主义社会并不要求纯而又纯,绝对平均。在初级阶段,尤其要在以公有制为主
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在
(_)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5
第2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理论依据考察
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人与人之间在
人力资本含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下使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亦拉开了个人
间的收入差距。从改革初期的价格“双轨制”到20世纪90年代国有资产流转进入
实施过程中,一部分人牟取了大量的“不义之财”,开始并加剧了财富向少数人积聚
的势头。政府单位(部门)用经济的或行政的手段介入分配,把一些包括金融、保险、
电信、电力、烟草、矿产资源以及文化卫生的某些领域等行业纳入了垄断行列。未
处在垄断地位的,则会通过各种合法和非法甚或“打擦边球”的途径争取“创收”。
一些政府机关利用权力的向其管理或服务对象搞摊派、搞集资,或者乱收费、乱罚款。
地方保护主义、地区封锁、“跑部向钱”等有违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现象时有发生。
2.5.3十四大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
与公平
党的十四大延续了十三大的提法,分配思想上坚持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个人
三者利益,理顺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逐步实行利税分流和分税制。
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加快工资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企业、事
业单位和机关各自特点的工资制度与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积极建立待业、养老、
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准备采
取措施调节收入分配。如建立工资增长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
2.5.4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
决定》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合理拉
开差距,,,“国家依法保护法人和居民的一切合法收入和财产,鼓励城乡居民储蓄和
投资;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H在继续坚持以按劳分配为
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安排基础上,一是提出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体现效
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二是提出“国家依法保护法人和居民的一切合法收入和
财产,鼓励城乡居民储蓄和投资,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并使
其合法化。
2.5.5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素参与分配
一是提出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H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忙编【c】.北京;人民出舨社.2 o 0 4
塑鹜塑垄尘耋墼圭兰堡丝圣..
二是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素参与分配.”1999年宪法修正案对十五
大有关分配制度改革的确认,“从根本上确立了我国个人分配制度””。十五大报告
指出,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地区发展差距还明显存在,城乡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
难。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
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取缔非法收入,对侵吞公有财产和用
偷税逃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牟取利益的,坚决依法惩处。整顿不合理收入,对凭
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的,必须纠正。调节过高收入,完善个
人所得税制等新税种。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这时。
尽管政府已经调整原来的政策导向,而采取了一些旨在缓和收入分配差距的措施,但
是,这些措施面对近20年形成的收入分配差距显得极其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有着实
行了近20年的“放任”或“容忍”政策历史,亦不可能一下子掉转航向,丽须有一个
调整期。但事实上,“除了放权,政府几乎没有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方面有任何实质
性的作为”。.
2.5.6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
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十六大在收入分配理论方面进行了重大创新,实现了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又
一次历史性飞跃。十六大党章增写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
度的内容,即: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
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十六大报告
进一步指出,在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上,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初次分配
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
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2003
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
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并明确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
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需要统筹协调发展.
2.5.7十六届五中全会: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为
契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反贫困与减少收入分配差距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文件对于收入分配问题强调更加注重社会
公平,而不再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法,表明了中央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视
(_)黄泰岩。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突破与重构(J】,经济纵横,1998,11
臼赵人伟:收入分配认识的不断深化CN].人民日报t 2003年z月18日
口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4
曲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4
第2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理论依据考察
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心。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主要研究改
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被社会舆论普遍评价为“直面现实、坚
持以人为本、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2006年2月20日,温家宝在中共中央举
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下决心调整国民
收入分配结构,实行城乡统筹,称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认真贯彻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尤其要在“多予”
上下功夫。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力盯强政
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将国家基础设旌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2006年03月14日,
温家宝总理答农民日报记者问强调:“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农村
的小康和农业的现代化,这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步骤。保障农民的民主权
利,特别是土地承包经营的自主权。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强迫命令。让农民得到
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把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贯彻始终,并且作为检验的标准。
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2.5.8十六届六次中全会强调: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
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
定》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
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通过扩大就业、建立农民增收减负长效机制、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工资正常增
长机制、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等举措,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完善劳动、资本、
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健全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
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地区津贴补贴标准,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加快事业
单位改革,实行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企业工资分配调控和指导,
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对工资水平的引导作用。规
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确定管理者与职工收入合理比例。加快垄断行业改革,
调整国家和企业分配关系,完善并严格实行工资总额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国有资本
经营预算制度,保障所有者权益。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
征管和调节.
(-9(EB/OL)新华用,2006年∞月1t
福建师范大学博十学位论文
第3章西方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理论考

本章主要是结合具体历史背景,考察与分析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及其
重要代表人物关于收入分配理论的并批判地吸收了其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分析探讨
西方资本主义政府经济职能及政府分配思想的演变,以期更加清晰客观了解资本主
义国家政府调控收入分配思想的历史渊源,避免抛弃历史条件去简单地理解资本主
义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在以史为鉴中寻找科学的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理
论,比较分析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家的分配思想的主要区别。
1.西方经济学家关于收入分配的主要思想理论
西方经典经济学家关于收入分配的主要思想理论有:古典经济学派收入分配理
论、新古典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凯恩斯及后
凯恩斯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当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等。本
节主要介绍古典经济学派收入分配理论、新古典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福利经
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国外微观经济学中收入分配理论等1。
3.1.1古典经济学家的收入分配理论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分工”产生财富。177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发表其经济学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斯密提出,劳动分工的发展是
国家富起来的原因,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协调和促进分工的有效手段。有了分
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其原因有三:第~,劳动者的技
巧因专于一业而日益熟练;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
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机械的发明,
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
在古典经济学中.工人得到工资.资本家得到利润,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在古
典经济学中,收入在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分配是以财产(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的所有权
制度为基础的。古典经济学将社会的阶级结构划分为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三
大阶级。为了集中地分析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问题,李嘉图把“地租抽象掉了”,
如果我们不考虑地租——假设沃土充裕,那么古典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就主要解释工
资和利润这两个分配变量的决定问题。古典经济学家将商品价格归结为三个组成部
‘’转引自杨灿明.转型经济中的宏观收入分配(M)。中国劳动保障出版杜,2003
第3章西方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理论考察
分,即三分法一劳动获得工资,资本获得利润,土地获得地租。来自于劳动的收
入称为工资,来自于运用资本的收入称为利润。有资本不自用,而转借他人,借以
取得收入,这种收入,称为货币的利息或利益。完全来自土地的收入,称为地租,
属于地主。一切赋税,一切以赋税为来源的收入,一切俸金,归根到底都是来自这
三个根本的收入源泉,都直接或间接从劳动工资、资本利润或土地地租支出。解释
社会剩余的规模如何决定和剩余在各个阶级中进行分配的条件,成为古典经济学理
论的核心。雇佣工人得到工资因为他拥有劳动力的所有权,资本家索取利润因为他拥
有资本的所有权。工人以工资形式所拿走的部分之外,在经济活动中工人的全部年剩
余产品,必须按照资本家在生产中使用资本的数量在个别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李嘉
图试图寻找一个“不变的价值尺度”,但没有成功。后来斯拉法(1960年)对此做出了更
深一步的贡献。在斯拉法的工人仅得到生存工资但整个经济体系具有剩余的模式中,
一量生存工资的数量给定。利润率和相对价格也就决定了。价格决定离不开分配条
件。如果该分配条件是由制度因素决定的话,那么相对价格本身在某种程度上所传
递的是这种制度结构的信息。古典学派的核心是分配变量的决定先于相对价格的决
定,它允许容纳更多的制度因素去影响收入分配,关心的是所有权结构与分配结构之
间的因果关系。
古典经济学家研究分配的理论结构是把实际工资看作是由“最低限度的生活资
料’,所决定的“既定的量”,它是保证劳动者得以传宗接代和社会生产过程得以重复进
行的水平。斯密极力主张要给予劳动者充足的劳动报酬。劳动报酬同工作勤奋之间
的关系。斯密认为,充足的劳动报酬,鼓励普通人民增殖,因而鼓励他们勤勉。劳动
工资,是勤勉的奖励。勤勉像人类其他品质一样,越受奖励越发勤奋。丰富的生活
资料,使劳动者体力增进,面生活改善和晚景优裕的愉快希望,使他们更加努力。
斯密认为,劳动工资因职业本身性质的不同而不同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在五个
方面:第一,劳动工资因业务有难易、有污洁、有尊卑而不相同;第二,劳动工资
因业务学习有难易、学费有多寡而不相同;第三,各种职业的劳动工资因业务安定
不安定而不相同;第四,劳动工资因劳动者所须负担的责任的大小而不相同:第五,
劳动工资随取得资格可能性的大小而不相同。
在土地尚未私有而资本尚未积累的原始社会状态下,劳动的全部生产物属于劳
动者,既无地主也无雇主来同他分享。土地一旦私有,地主就要求劳动者从土地生
产出来或采集到的几乎所有物品中分给他一定份额。首先是因为权力,只是很久以
后才有了地租的。在决定租约条件时,地主都设法使租地人所得的土地生产物份额,
仅足以补偿他用以提供种子、支付工资、购置和维持耕畜与其他农具的农业资本,
并提供当地农业资本家的普通利润。地租是租地人按照土地实际情况所能缴纳的最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高额o
3.1.2新古典经济学的分配理论
在19世纪70年代,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出现了新历史学派和以威廉·斯丹列、
杰文斯、里昂·瓦尔拉和奥地利学派等为代表的边际效用学派。阿弗里德·马歇尔
(1842--192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著名的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
人,在1890年出版主要著作《经济学原理》。马歇尔在这本书中所阐述的经济学说
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称作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直到20世纪30年
代,马歇尔的经济学说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直占据统治地位。30年代后,马歇尔的经
济学说让位子凯思斯主义,但是前者对现代西方经济学仍然有着很大的影响,是现
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马歇尔在“均衡价格”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分配理论。他
继承了西方经济学的传统说法,把生产要素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组织(指资本家
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而言),认为国民收入是这四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与此相适
应,国民收入也分为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它们也就是各生产要素的价格。马
歇尔应用分析均衡价格时采取的方法来分析被他看做各生产要素价格的工资、利息、
地租和利润问题。马歇尔极力宣扬资本家在生产中的作用,并且力图把企业资本家
的高额利润说成是他们具有特异的天赋才能的结果”。
马歇尔认为它是劳动这个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即劳动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
相均衡的价格。劳动需求价格取决于“劳动边际生产率”。在生产资料不变的情况
下,劳动生产率随劳动者数量的增加而递减,最后增加的一个劳动者所提供的生产
率就是“劳动边际生产率”。劳动供给价格是由养活、训练和维持有效劳动的成本
决定的。马歇尔的工资理论认为,工资是劳动的报酬,劳动者取得了工资,就得到
了劳动的全部报酬,因此,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并没有受到剥削。马歇尔认为,
利息是资本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均衡的价格。利息取决于资本的需求和供给两
方面的力量。一部分利润归结为利息,把另一部分利润归结为资本家经营管理企业
的报酬,从而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和它的剥削性质。马歇尔的“土地边际生
产率”理论不过是“土地收益递减律”的变种,他的地租理论实际上不过是以“土
地收益递减律”为基础的级差地租学说。马歇尔认为土地没有生产成本,因而也没
有供给价格。‘抛租是受土地的需求影响而由它的边际生产率决定的。
新古典经济学家更注重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核心是商品价格的决定和生产要
素价格的决定受同一个原则所支配,这个原则是由追求最大化目标的经济行为者的
供给和需求的力量决定的。分配不再成为一个独立的问题,而是从属于资源配置,就
堞引自杨灿明,转型经济中的宏观收入分配(M).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3
口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289页,北京:商务出版杜,1964.
第3章西方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理论考察
是把分配变量的决定看作是生产要素定价的结果。在产品市场上,消费者(或家庭)
对产品边际效用的主观判断影响产品的需求价格和需求数量,而对产品的需求又会
引致生产者对用于生产产品的生产要素的需求。生产要素的需求依赖于要素的边际
产品,而让渡生产要素所付出的代价决定了要素的供给。要素的需求与要素的供给之
间的作用和均衡决定了要素的价格。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以及企业家才
能)都可以通过它们各自市场的竞争状况确定均衡价格。各种要素的均衡价格构成了
生产产品的成本,这个生产成本,就是供给价格,连同消费者边际效用所决定的需求
价格~起,决定了产品市场的均衡价格。由于假设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着替代,产品之
间也存在着替代,两个市场可以处于均衡状态。只要生产要素的价格确定了,收入分
配即工资、利润、利息、地租等变量也就确定了。每个生产要素的报酬是根据它的
边际产品或边际贡献而获得的,根据这个标准所有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之和就应
当等于总产量。威克塞尔(1983年)用数学形式表述了这一思想。如果生产函数是
一次齐次函数或者说收益规模不变,则把每一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与该要素投入量
相乘并加总,正好等于产品总量。产品总量也可以根据边际生产力标准分解为收入份
额。从微观角度看,理解分配变量水平的关键在于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从宏观角度看,
理解相对收入份额确定的关键,在于要素对产出的技术贡献。当价格机制使资源处于
最佳配置状态时,按照技术和效率原则,收入分配关系也处于合理状态。在要素的初
始分配和服务的技术特征给定情况下,收入分配就取决于由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所
决定的要素价格。制度因素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被市场供求力量的作用所取代。也就
是说,价格机制重要,而制度并不重要。”.
3.1.3福利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激化,经
济危机频繁爆发,失业工人日益增加,社会更加动荡不安资本主义制度面临着空前
的挑战.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持垄断资本统治,垄断资产阶级不得不改变策略,
以社会福利来安抚被激怒了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于是,资产阶级“福利经
济学”便应运而生。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霍布森,在20世纪初就明确提出经济学
要以社会福利作为研究中心。他认为,为了保证“最大社会福利”,国家必须干预
经济生活,实行所谓“国家社会主义”,而这种干预不仅包括分配领域?还应包括
生产领域;国家不仅可以通过赋税消除贫富不均,实行免费医疗、老年抚恤金和比
较充分的失业救济等“合理的、健全的社会政策”,而且还应对一些企业实行直接
管制,以便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调和起来,使“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得以实
现.英国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庇古于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一书,对社会
”林红玲.从古典,新古典到马克思:制度安排与收入分配CJ】.当代经济研究,200l,3
福建师范人学博f:学位论文
经济福利这个课题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理论和政策体系,使福利经济学形成为一门
分支科学,并在其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中产生重大影响的。
1、旧的福利经济学。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说是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学说基础之上
的。庇古对福利概念提出了两个命题: “第一,福利的要素是一些意识形态,或者
说是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第二,福利可以置于较大或较小的范畴之下。”“庇古认
为,一个人的福利寓于他自己的满足之中,这种满足可以由于对财物的占有而产生,
也可以由于其他原因而产生;而全部福利则应该包括所有这些满足。但全部福利是
难以研究的,因此他主张,把研究的范围局限于能够计量的那种福利,即与经济生
活有关的福利,或称之为经济福利。庇古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作为理论的依据。庇古
用国民收入来表示全社会的经济福利。庇古认为,可以用单位商品的价格和价格变
动来计算效用的大小和变动,并且用效用的大小和变动来表示个人福利的增减。由
于国民收入被认为是一国国民的个人福利的总和,所以在庇古看来,国民收入总量
愈大,则意昧着国民福利或全社会的福利愈大。影响经济福利的因素庇古认为,影
响经济福利的因素是:第一,国民收入的大小;第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中的分
配情况。“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种情况,即或者使国民收入增加,而不减少低收入
者在其中占有的绝对份额,或者使低收入者占有的绝对份额增加,而不减少国民收
入,都一定会增加经济福利。如果使得其中之一的数量增加,却使另一数量减少,
那么对于经济福利的影响就不明确了。”。庇古的“收入均等化”学说的基本观点。
庇古的“收入均等化”学说的基本观点是:如果把富人收入的一部分转移给低收入
者,社会的福利就会增大。收入转移的途径就是由政府向富人征税,再补贴给低收
入者。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庇古的根据。庇古由此推论,如果政府一方面采取征
收累进所得税、遗产税之类的措施,另一方面采取一些社会福利设施,将货币收入
从富人手中“转移”一些给低收入者,就可以增加货币的边际效用,而使社会满足
总量增加。庇古的转移收入具体措施。一方面讨论收入转移的理论根据,另一方面
又为政府策划如何利用收入转移来缓解社会的资本矛盾。庇古认为,福利措施应当
以不损害资本增殖和资本积累为宗旨,否则就会减少国民收入和社会福利。关于收
入转移的方式问题。庇古认为,从富人那里转移收入,“自愿转移要比‘‘强制转
移”好。所谓自愿转移,是指资本家自愿拿出一小部分收入,对工人阶级施以小恩
小惠,例如举办娱乐、教育、保健等福利事业,或举办一些为资产阶级自身利益服
务的科学和文化机构。但是,庇古也认为,收入的自愿转移往往少于社会所需要的
收入转移的数量,因此需要政府对收入的强制转移。所谓强制转移,主要是指征收
H庇古,福利经济学fM),北京;商务出版社,1964.10页,
∞庇古。福利经济学(M).北京:商务出版社,1964,645页
40
第3章西方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理论考察
累进所得税和遗产税。他把累进税区分为无损于资本积累和有损于资本积累的两种
累进税。他认为,对资本积累征收累进税是有害的,但是,只要不妨碍资本积累,
资本家的收入还是有保障的,特别是,如果劳动者能因福利设施而为资本家提供更
多的剩余价值,那么即使这些福利设施会使资本家的剥削收入受一些损失,但总的
来说,对资本家而言还是锝多于失。庇古还把向低收入者转移收入的办法分为两类:
一类是直接转移,如举办一些社会保险或社会服务设施;另一类是间接转移,如对
低收入者最迫切需要的食品的生产部门和生产单位,政府给予补贴,以促使这些部
门和企业降低这些食品的售价,使低收入者受益。庇古同时认为,不论实行哪一类
收入转移措施,都要防止懒惰和浪费,以便做到投资于福利事业的收益大于投资于
机器的收益,使投资于福利事业的结果能给资产阶级带来更大收益。至于那些有能
力而不工作的人,则不应该得到补贴。
以庇古为代表的旧福利经济学家们认为,社会的经济福利是组成社会的各个人
的福利的总和,而个人福利又是个人满足的总和。这种福利学说,是以基数效用论
和不同个人间效用的可比性为自己的理论基础的,但这种理论的缺陷太多。
2、新福利经济学。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罗宾斯在1932年出版的《论经济科
学的性质和意义》一书中,对庇古的旧福利经济学进行了批判。在旧福利经济学的
基础发生动摇的情形下,所谓新福利经济学出现了。新福利经济学采用序数效用论
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摆脱旧福利经济学难以回答的福利命题;排除旧福利经济学
的收入均等化理论,仅以交换上和生产上的最优条件作为达到最大福利的条件;提
出福利标准以及所谓补偿验证,来代替旧福利经济学关于个人之间的效用的比较;
把资产阶级的道德标准作为理论的前提,以论证社会福利标准。卡尔多认为,经济
政策的改变意味着价格体系的改变,而任何价格体系的改变,都会使一方得利,另
一方受损。如果按照帕累托式最优条件的标准,要求一些社会成员经济地位的改善
不能造成其他社会成员经济地位的恶化,那就会否定改变经济政策以增加社会福利
的说法。但是,尽管改变经济政策以后,可能使一方得利,另一方受损,但如果通
过税收政策或价格政策,使那些得利者补偿受损者而有余,那就不失为正当的经济
政策,也就是说,那就增加了社会福利。希克斯是赞成卡尔多的福利标准的,但他
认为,补偿可以自然而然进行,而不必由受益者来补偿,在长时期的一系列政策改
变之中,政策改变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是必然性的,这次使这些人受益,使另一些
人受损,下次可能使这些人受损而使另一些人受益,结果相互抵消,而使全社会所
有人都受益。西托夫斯基在《略论经济学中的福利命题》一文中,主张对福利的检
验必须是双重的,即必须有两个标准。他写道:“首先,我们必须看看在新的情况
下是否有可能重新分配收入,以至每一个人都比他原来的情况为好。其次,我们必
4I
堡些塑丝叁兰堡兰耋丝竺圣
须看看,从原来的情况来研究,仅仅采用收入再分配的办法,是否可能达到一种对
于每一个人来说又比新情况为好的情况。如果有可能出现第一个检验结果而不可能
出现第二个检验结果,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新情况优于旧情况的结论。如果不可能
出现第一个检验结果而有可能出现第二个检验结果,那么新情况就是较差的。如果
两个检验结果都有可能出现或都不可能出现,我们就不能得出关于福利的命题。””
社会福利函数论。在福利经济学文献中,由美国柏格森于1938年在《福利经济
学一些方面的重新表述》一文中最先提出,后由美国保罗·萨缪尔森加以发展的“社
会福利函数”论,其基本精神是把社会福利(整个社会成员福利之总和)设想为依存
子一些自变量的一种函数式。这些自变量包括每个社会成员购买的各种产品和各自
提供的生产要素,再加上所有影响社会福利的其他因素。至于影响个人福利的收入
分配这个因素,则通过每人购买的商品体现出来。所以“社会福利函数”作为一种
检验社会福利的标准,实际上是把庇古提出的检验社会福利的国民收入的数量及其
分配状况这两个因素,综合在一个理论模型之内。
3.1.4西方微观经济学中收入分配理论
。国外微观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理论可分为收入初次分配理论和再分配理论。收
入初次分配理论是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分配理论为基础,同时吸收了信息经济学研究
的成果,收入再分配理论则以市场失灵论和功利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为基础,
形成了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相统一的理论体系。收入分配理论在不同的微观经济
学论著中的地位也是不相同的。一是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理论融合。在国外微观经
济学中,有的经济学家将要素市场理论与收入分配理论融合一体,即要素市场理论也
就是收入分配理论。认为生产要素价格的确定过程,也就是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
配的过程。保罗·萨缪尔森与威廉·诺德豪斯合著的《经济学》中以“要素市场、
土地、劳动、资本和收入分配”为题,分析了生产要素价格的形成与收入的分配过程。
在劳埃德·雷诺兹著《微观经济学分析和政策》中以“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为题,
分析生产要素价格的确定与收入分配的形成过程。在曼昆《经济学原理》中则以劳
动市场经济学为题,分析了以劳动为主的生产要素价格的形成以及收入分配。二是要
素市场和收入分配理论是不同的。在K·E·凯斯和R·C·费尔合著的《经济学原理》
中,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是分设的,不是在同一个篇章中分析。生产要素价格的形成
是放在厂商对投入市场的需求中来分析的,而收入分配则专门另设一章“收入分配和
贫穷”,用来分析收入分配中的不平等。三是突出收入分配理论。即特别重视收入分
配理论,把生产要素价格的确定,与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全部纳入收入分配理论
H西托夫斯基,略论经济学中的福利命题(J).经济研究评论.1941.86—87
∞转引自彭必源,国外微观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启示,湖:11:---峡学院学报.2000/03
42
第3雍西方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理论考察
‘的范畴,突出收入分配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如在艾伦·格里菲思和斯图尔特·沃
尔主编的《应用经济学》书中以“收入和财富的分配”突出地分析了收入分配的公
平与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理论问题。把生产要素价格的确定纳入了收入分配理
论的范畴,而不是把收入分配理论纳入生产要素价格确定的范畴。四是用要素市场理
论取代收入分配理论。在国外微观经济学中也存在忽视收入分配理论的倾向,把要素
市场理论等同于收入分配理论,或者是用要素市场理论取代收入分配理论。在整个微
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没有分析收入分配理论的专门章节,只是在分析要素市场时,才
涉及到收入分配问题。如在瓦尔特·尼科尔森著的《微观经济理论》中,只是在“厂
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中,才涉及到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问题,尽管在该著作的
“厂商的其他模型”一章中,也涉及到收入分配,但则完全从属于分析生产与供给内
容的需要。在斯蒂格利茨著的《经济学》中,生产要素的价格确定和收入分配,则散
落在有关章节中。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淹没在对市场结构与市场不完全性的分析中。
类似情况在H·范里安著《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曼斯费尔德著《微观经济学》
和平狄克,也同样存在鲁宾费尔德合著《微观经济学》中。
1、收入初次分配理论。
市场分配基础论。认为政府不应直接规定收入分配的具体方式和某种生产要素
分配的具体份额,而应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来实现有效率的分配。认为收入分配通过市
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是保持分配有效率的前提。竞争性定价解决了产品如何分配以
一种有效率的方式生产的问题,合理价格对生产过程中确保投入品的有效选择至关
重要。”通过市场分配产品是市场机制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一个统
一体。中央计划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们在管理经济时把市场上那只看不见的手缚
起来了。
要素分配贡献论。认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的分配是以生产要素在生产产品中的
相对贡献为基础的,收入分配是服从于生产效率的需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的
效率.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是以它们在生产中的贡献为依据。在其供给需求
的分析框架中,收入分配只能取决于要素的相互作用和要素供给之间的关系。在厂商
追求利润最大化条件下,只要一种投入的边际收益产品大于投入的成本,企业就能通
过不断新增加这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使利润最大化,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某种生产要素
的价格就等于该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在存在多种生产要素投入时,当每货币单
位的边际收益产品相等时,利润就达到最大化。
边际生产率论。边际生产率论认为,某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是以该生产要素
的边际物质产品为基础的.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生产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
H(美)保罗·萨缪尔森。威糜·诺德豪斯,萧琛等译,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第16版P213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是递减的,厂商对某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是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由该生产要素的边际
物质产品决定的,不仅不同的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是以边际生产率为基础的,而且
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取的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也是由其边际生产率决定的。
边际生产率论是微观经济学分析收入分配的最重要的理论工具。
供求均衡论。认为各种生产要素价格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各种收入的形成过程。
收入分配也是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市场的供求均衡理论也是收入分配理论的
基础。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所决定的边际收益产品,决定了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
求。由不同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所形成的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也就是生产要素的
所有者所获取的收入。
效率工资理论。效率工资理论则认为,工资不是由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的,
相反,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是由工资水平决定的。如果工资高于均衡水平,企业经营会
效率更高。工资水平与工人的健康有关,工资高的工人吃营养更丰富的饮食,身体会
更健康、更有生产率。支付高于劳动边际生产力的工资可以减少工人的流动率。由
于企业雇佣并培训新工人是有成本的,而且,即使在经过培训后,新雇佣工人的生产
率也不如有经验的工人。企业为了减少工人的流动率而支付给工人高于均衡水平的
工资是有利的;高工资有利于激励工人更努力的工作。高工资会使工人更渴望保住
自己的工作,激励工人尽最大的努力工作;高工资有利于吸引更高素质的工人”。
信号工资论。信号工资论认为教育是对人的一种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投资,教育
代表为了提高未来生产而在某一时点的资源支出。因为受教育程度高的工人有着较
高的边际生产力。企业愿意向教育水平较高的工人支付更高的工资。信号工资论认
为,工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不等于他们的边际生产力越高。受教育的程度只是企业区
分工人能力的一种方法,因为高能力的人比低能力的人更容易得到大学学位,所以,
更多高能力的人得到大学学位。因此,企业把大学学位解释为能力的信号,人力资本
论认为教育提高了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从而提高了所有工人的工资。
相对业绩报酬理论。认为根据工人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来确定工人的工资水平,
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操作的。不但实际计算的困难外,而且也有对工人劳动的监督成
本问题。为了更好地激励工人的劳动,信息经济学认为,可以采用相对业绩工资,即
工资随职位的提高而提高,并在工人中开展竞争,厂商根据工人竞争的相对业绩来确
定工人的职位和工资,从而可以激励工人更努力的工作。。
团队报酬理论。即收入分配不是根据每个工人具体的边际生产力来决定,而是根
据一个生产单位的业绩来确定,在这种情况下,雇员作为某一团队的一部分可能会使
H(美)曼昆.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下册[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208页.
∞(荚)斯蒂格利茨,高鸿业等译,经济学: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第452,453页.
第3章西方周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理论考察
他们工作更有效率,当报酬是按照团队的业绩来确定时,团队的成员便有了相互监督
的激励。通过轮换工作,增加每个入所完成任务的种类使工作变得更有意思,从而可
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委托一代理理论。认为资本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是存在差别的,企业的所
有者与管理者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与代理的关系,企业经理是企业的管理者,但他
并不是企业的所有者,他只是受企业所有者的委托来管理企业。要使管理者努力地经
营企业,就必须对管理者给予相应的激励,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可能建立一种契约,
该契约能给管理者一种激励使其好处经济化,并因此会追求与纯利润最大化相近的
目标。如利润分享的奖金、股票期权计划以及公司支付养老金等种种合同的选择,
所有者可以给管理者一种激励以使其关心其选择准备接受的好处。”
2、收入再分配理论。
市场失灵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能够保证效率,但不能保证收入分配的平等。
由于财富占有的不平等,必然由此产生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同时,由于人们劳动的努
力程度、受教育的程度和运气的不同也必然产生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因此,在市场供
求决定收入分配的情况下,财富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将不可避免,甚至令人难以接
受。为了实现收入分配的平等,政府干预收入分配是十分必要的。
收入再分配的政治哲学基础。“作为一门科学,经济学并不能回答,这是一个只能
由投票箱去回答的政治问题”。。收入再分配理论是以一定的政治哲学为基础的。第
一,功利主义哲学的收入再分配理论。边沁和穆勒是功利主义的奠基人。功利主义认
为,效用是衡量福利的尺度,是所有公共和私人行动的最终目标,政府的正确目标是
使社会每一个人的效用总和最大化。功利主义者主张实行收入再分配是根据边际效
用递减的假设。一个低收入者额外一美元收入给这个人所带来的额外效用大予富人
额外一美元收入带来的效用。政府通过收入再分配,将富人一部分收入转移给低收入
者,就可以增加整个社会的总效用或总福利。第二,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盼收入再分配
理论。罗尔斯是这种主张的典型代表。罗尔斯认为,政府的目标应该是使社会上状况
最差的人的福利最大化。罗尔斯还认为,这就如同购买保险一样,当社会选择向富人
征税以补助低收入者的政策时,我们就为自己成为低收入者家庭成员的可能性进行
了保险。
收入再分配必要论。政府必须对市场机制形成的收入进行再分配。使在竞争性
市场的条件下,也不能保证收入和消费一定由那些最需要或最应当得到的人享有.市
场经济的收入分配和消费所反映的是所继承的才智和财富等初始禀赋,但还有一系
¨(受)瓦尔特·尼科尔森,朱宝宪等译,微观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1 P3∞,
臼(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康·诺德牵斯,萧骤等译.经济学C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第16版P30,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列其他因素,如种族、性别、地点、努力、健康和运气。因此,自由放任的竞争可能
带来普遍的不平等。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对收入分配进行干预。通过精心设计的税
收制度和转移支付项目,能够减少市场经济中的最严重的不平等状况,也不会损害市
场机制有效分配生产要素的能力,从而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促进更为公平的分配。
收入再分配代价论。首先,政府的干预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平等,要实行市场经济
就必须允许某种程度的不平等存在。如果经济要有效率地运行,经济结果存在某些差
别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报酬的差别,就不能保证所有的工作岗位上都具有相应的劳动
者去就业。一味坚持结果的平等会严重阻碍经济机制作用的发挥。其次,实行收入再
分配来达到平等是以一定程度上牺牲效率为代价的。实行收入的再分配,政府必须雇
用税收入员征收用于再分配的收入,必须雇用社会保险会计去分配这些收入,这显然
是缺乏效率的。同时税收所产生的再分配收入的增加,可能会减少人们为年老和健康
问题而储蓄的动力,影响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最后,收入再分配还可能导致政府官员
的腐败和官僚主义。
3.1.5西方分配理论的新动态
”近来西方微观分配理论强调微观基础。1999年,侉准(Quadrin)建立了内生经
济增长模型研究再分配税收、代理人对再分配政策的偏好受到经济增长率的影响,
指出经济增长与税收之间的负向关系是基于经济信息结构之上的~个结果;每当有
创新和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就会更加不平等。其结论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社会最优
再分配政策是较低的税率和较少的再分配。2000年,产生有差异的Rc方法凯斯利
和温图拉(F.Caselli and J.Ventura,2000),该模型是建立在Ramse-Cass-Coopmans
模型和内生经济增长之上,引入有差异代表性消费者,证明了财富分配和收入分配
的收敛(分配差距缩小)或发散(分配差距扩大)的条件,即政府支出与消费税收的增
减满足一定条件时较穷的人会提高他们的相对地位。其他也有许多分配理论,但是,
这些理论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
2.西方国家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实践及其主要思想
近代西方关于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主要思想,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生、
发展而不断变化。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主要思想是随政府经济职能演变而呈现出“干
预~自由~新的干预~新的自由⋯”的规律性变化。政府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主要
是以维持资本通过公平竞争参与社会平均利润分配、防止化解资本主义危机和社会
再分配的被动事后调节为主。本节主要是从历史纵轴的角度来分析资本主义国家政
”转引自周文兴,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M),IX),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
第3章西方目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聒}想理论考察
府在调控收入分配历史实践中的主要思想理论渊源。
3.2.1 15世纪末~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利益分配的
主要思想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才开始的”。”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
中升,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获得空前的发展,特另Ⅱ是地理大发现进一步推动资本主义
的原始积累和海外的掠夺、扩张,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对内,这个阶段的资产阶级经济力量比较弱,资本主义需要政府的保护、扶植,经
济才能更好地发展,要求政府的经济职能相应地表现为对内扶持手工工场行会制度、
商人资本等弱小的资产阶级经济和保护本国工业。对外,随着地理大发现和世界经
济联系的加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分别在不
同时期掌握当时的世界殖民霸权,对外开辟新航线、组织海外殖民地的疯狂掠夺,
大量地对美洲、亚溯、非洲等地的资源和人民征服、掠夺、奴役与残杀。
在这个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而出现的重商主义者,认为政府经济职能非
常重要,强烈主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末,以流通领
域为研究中心,为了达到积累财富的目的,主张重视发展对外贸易,在对外贸易中
遵循多卖少买的原则,以保证货币流入国内的目的,主张政府在国内把货币以贮藏
货币的形式积累起来。
保护贸易理论的早期学说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托马斯·盂(Thomas Mun
1571-1641)在他的代表作《英国得自对夕}贸易的财富》一书中写道:“对外贸易是
增加我们的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它积极主动地追求外贸顺差。
晚期的重商主义者为了鼓励输出,实现出超,主张国家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
扶持和鼓励工场手工业生产出口商品。1720年,英国议会为了保护本国弱小的纺织
业,曾完全禁止印度纺织品和印花布进口,直到18世纪末羽翼渐丰英国纺织业要求
扩大海外市场,1813年,英国议会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压力下,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
印贸易的垄断权。。
3.2.2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要求政府坚持自由
放任主义的分配思想
18世纪中叶开始,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开展和完成了工业革
命,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并开始进入上升时期,国内外市
场空间巨大。资产阶级对内要求自由竞争,充分发展;对外则从早期的强盗式殖民
掠夺转变为把殖民地作为自己的商品出口市场和原料产地的经济剥削,进行新一轮
H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第784页.
口汪尧田,国际贸易(MJ,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217页.
∞耒则行,世界经济史【M),经济科学出版社,1985,第174页.
47
福建师托人学博I:学位论文
“文明”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开始强大的资产阶级要求政府经济职能相应地表现为
自由、平等、竞争为特征的自由放任主义。
在这种背景下,残余的封建制度和流行一时的重商主义的限制政策正阻碍着
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资产阶级为了清除其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迫
切要求一个自由的经济学说体系,为其鸡锣开道。古典经济学家为了反对当时对经
济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的重商主义经济思潮和相关的国家干预主义经济政策,也为
了推动社会生产力彻底摆脱残余的封建主义制度的束缚,提出了经济自由主义的思
想和主张。法国的重农主义者认为,正常的经济秩序建立后,社会可以自行运转,
政府经济职能没有存在必要,没有政府远比政府管理下更好。持有这种相似观点的
主要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萨伊、西尼耳、穆勒、李嘉图、巴纳德·曼德维尔、
约翰·洛克和大卫·休谟等人对于经济自由主义做出了最初的表述。亚当·斯密在
其经典性的巨著《国富论》中系统阐述了以“一只看不见的手”著称的市场调节机
制和秩序的原理,从而为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和经济自由主义运动的推进,提
供了公认的理论基础。在美国,在其开国元勋们的自由主义思想中,也包含了后来
为相当多美国人所推崇和向往的经济自由主义的成分。”
亚当·斯密在1776年3月9日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一书,提出了
自由放任理论和政府不干涉经济事物的政策,把“自由放任”作为他主张经济政策
的基本原则,标志着重商主义的政府干预理论和政策退出历史。这部著作第一次把
科学调查的方法应用在“经济学”上或者第一次把经济学建立成一门完整的科学,
对英国的经济学产生了根本的影响,并为英国政府采纳。乔治三世时任英国首相的
威廉·彼特(William Pitt le Jeune)曾把他的理论应用到与法国签订1786年的
条约和拟定财政预算。这本书取代了法国重商主义和重农学派在经济学上的主导地
位,使他的作者被认为是“经济学之父”。
亚当·斯密研究中心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在市场竞争中,厂商和消费者
都会各自独立地为自己的利益进行决策,只要价格和工资灵活,价格体系就会自动
地实现供求之间的平衡,促进各自独立的决策者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人们通常是在
一种“自然秩序”的状态下,出于“自利”的目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
在他个人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自然地增进了公共利益,客观上造成有利于全
社会利益的效果。。这样,如果给予人们以充分追求私利的自由就会形成具有自我调
节作用的市场一般均衡机制,而政府无需干预经济生活,只要充当一个“守夜人”
”王志伟,经济全球化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fJ),福建论坛,2004,2
o(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商务出版社.1974。第252~253页
45
第3章西方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理论考察
的角色,政府的作用就被“限制在极小的或者防御的职能上”。”亚当·斯密对政府
职能作了限定:“第一,国防的职能。保护社会,使其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
二,司法的职能。尽可能保护社会上每个人,使其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
压迫,这就是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第三,公共服务的职能。建设并维持某些公
共事业及公共设施(其建设与维持绝不是为着任何个人或任何少数人的利益),这种
事业与设施,在由大社会经营时,其利润常能补偿所费而有余,但若由个人或少数
人经营,就决不能补偿所费。第四,维持公共机关的职能。根据政治结构,负责筹
集维护政权的必要开支。”。。亚当·斯密尽管认为政府干预经济或深入经济内部的
直接干预经济活动,势必窒息经济活力,但提倡政府建立公共经济部门处理资源分
配,负责建设好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为经济运行提供秩序环境保护。
法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1766-1832)是亚当·斯密的“伟大
继承者”,极力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提出了“供给自动创造需求”。酶萨伊定律。
他认为,政府没有必要干预经济,因为市场经济具有自我调节的作用,不可能产生
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经济危机;产品本身就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货币仅仅是
流通的媒介,商品买卖不会脱节。政府干预经济,会不计成本,扰乱价格规律,制
造特权垄断,“干涉本身就是坏事”。。萨伊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是:一是保护居民
个人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职能,特别是保证不受专横权力蹂躏的安全。认为这是保证
生产发展和国家繁荣的源泉,“执行法律的公正无私,使英国人最有权势的人也得尊
重最下等的人的权力,保证一切人都能安享自己的劳动果实,从而给予一切种类的
劳动最强大和最有效的激励。”二是公共事业建设的职能。“政府应该通过计划周详、
办理妥当和维护得当的公共土木工程,特别是公路、运河、港口等,强有力刺激私
人生产力。”“三是促进教育和科学发展的职能。政府应该在创办学校、图警馆、博
物馆、科学研究、知识传播和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等方面发挥作用。第四,主张政府
应在节制消费方面发挥导向作用。“这不是因为政府绝对控制国家本身的消费,而且
因为大部分个人消费也以政府的意旨与榜样为准绳。如果政府沉迷豪华和铺张,其
便将成为风气⋯””。无论国家和个人消费,如果需要不存在,消费就是祸害,为消
费而消费就是故意浪费。
穆勒主张限制政府职能、促进个性自由发展。他认为如果政府职能增加就意味
(.)【美】詹姆斯,自由,市场与国家(M),上海三联书店.1993,第37页
口(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商务出版社,1974.第252~263页
臼C法】让·巴蒂斯特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142页
卿(法J让·巴蒂斯特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1997。第154,199页.
∞(法】让·巴蒂新特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1997,第221页
鼬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1997,第220页.
(甘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1997,第220页
福建师范人学博士学位论文
着权力的增加,其间接影响力也增加,不仅增加了团体的负担,而且事情交由政府
去干,结果还不如有利害关系的私人去干。因此,他界定政府的职能是:“一是保护
不能照顾自身利益的儿章和他人。二是当个人对他遥远未来的利益作出不可挽回的
决定时,例如签订永久性契约,政府应当干预。三是只能由代表来执行的事情,如
联合股份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家通常比个人干得好。四是对个人判断有必要
政府实施法律干涉的一些事情,如工厂劳动时间等。””可见,穆勒主张的政府经济
职能的外延更加具体和广阔。经济学家西尼耳认为,政府的义务就是竭尽所能增进
被统治者的福利,对此义务的唯一限制是他的权力。。
李嘉图(1772.4--1823)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提出了比较成本学
说。他认为,一国应当集中力量生产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来参加国际分工,
即“两权相遇择其厚,两害相遇择其轻”。他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
“比较优势论”(或比较利益论)则是市场自由放任主义的又一重要支柱。他于1817
年4月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李嘉图认为:“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
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这种个体利益的追求很
好地和整体的普遍幸福结合在一起。由于鼓励勤勉、奖励智巧并最有效地利用自然
所赋予的各种特殊力量,它使劳动得到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分配;同时,由于增加生
产总额,它使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组带把文明世界各
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正是这一原理,决定葡萄酒应在法国和葡萄牙酿制,
谷物应在美国和波兰种植,金属制品及其他商品则应在英国制造。”。“一个在机器
和技术方面占有极大优势因而能够用远少于邻国的劳动来制造商品的国家,即使土
地较为肥沃、种植谷物所需的劳动也比输出国更少,也仍然可以输出这些商品以输
入本国消费所需的一部分谷物。比方说,如果两人都能制造鞋子和帽予,其中一个
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一些,不过制帽子时只强1/5或20%,而制鞋子时
则强i/3或33%,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子,而那个较差的入专门制帽子,岂
不是对于双方都有利么?”。
许多经济学家和数学家,如马歇尔、约翰·希克斯、瓦拉斯、肯尼思·阿罗、
杰拉德·德布鲁等,通过市场机制和价格体系的深入定量分析和严密的数学推理,
运用用商品的价格、产量、需求曲线、供给曲线、边际效用递减等要素进行分析,
建立和完成了一个比较完整和严格的理论模型,推导出均衡的价格理论和商品市场、
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并建立比较完整和严
B‘篌,璎繇‘.黼,霪骗撼纛‘搿『.警黔躺箍社1974,1974.鬻18217黯。㈢(英】埃德蒙·惠特克,经济思想流派(M).上海人民出版社.第页。
白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七章,引岛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选辑fM)。商务印书馆。1979,P531~
532
唧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七章,引自‘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选辑'.商务印书馆.1979,P533
第3章西方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理论考察
格的理论模型,论证了在对一定的偏好与技术假定下(如完全竞争、没有外部性、公
物品和不存在规模经济)的竞争价格机制,能够使整个社会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
优。”他们认为,均衡的市场调节机制可以导致个人私利与社会利益的和谐,每个生
产者和消费者只要简单地遵循这些均衡价格就可以使个人和社会的福利达到最大化,
进一步论证了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不仅是不合适的,而且是不必要的。“说政府干预是
不合适,是因为它降低了效率,自由企业制度正是因为这种效率而使消费者获益,
市场的力量已经足够引导企业努力满足社会的需要”。。
1830年后,资产经济经济学进入了庸俗经济学阶段。形成了一整套论证如何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微观经济理论和“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19世纪70年代,
杰文斯在英国,门格尔在奥地利,瓦尔拉斯在瑞士,顺次建立了英国学派、奥地利
学派和洛桑学派。虽然这三个学派的学说并不完全一致,但是都具有一个重要的共
同点,即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因此,将它们统称为边际效用学派。西方经济学
家将这一理论的发现及由此边际分析方法的兴起称为“边际革命”。1890年,英国
剑桥大学教授马歇尔将边际效用价值论和当时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些其他说法,如
供求论、节欲论、生产费用论等,构成了一个折衷理论系。以马歇尔的折衷理论体
系为基础,再加上庇古、克拉克、威克斯迪特等人提出的新论点,形成了以马歇尔
和瓦尔拉斯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把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假设为既存的条件,进而
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来分析市场价格,以便解决资源在产品生产上的分配、资源的
报酬等问题。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供求关系的功能,能让所有的商品与劳动力的供
求自动实现瓦尔拉斯均衡,并在均衡中实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自由放任、国
家不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被解释为最好的政策。
这时期,自由放任主义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政府的职能主要
是充当“守夜人”。笔者认为,这种对政府经济职能的思想界定是符合当时资本主义
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同内外市场空间巨大、社会处于卖方市场的和马克思预言的资
本主义危机尚未冲击资本主义制度生存的背景实际的,具有较强的历史时代性。
斯密“看不见的手”的自由竞争和李嘉图的自由贸易主张被称为世界主义。但
是,现实经济活动不可能回避利益分配问题,实际上斯密维护经济活动中的强者利
益,李嘉图维护的是国际经济中的强者利益。从国际角度来说,尽管各国在实行经
济自由主义政策过程中也会获得不同程度的比较经济利益,然而更重要的是,如果
各个国家都实行经济自由主义的政策的话,世界上经济最发达、最先进的国家就可
以通过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的环境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自由竞争的结果,使资本
(-)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帕累托提出的帕累托原则.
0(美J乔治斯蒂纳t‘企业、政府与社会'(中译本),华夏出版社2002年敝。第8页.
5I
捐建师范大学博:{:学位论文
主义国家经济不断地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上半叶,日不落
帝国的自由贸易所到之处,各国手工业纷纷倒闭,一个接一个国家沦为英国的殖民
地、半殖民地,人民生活更加困苦不堪。
3.2.3 19世纪中期~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从对外贸易领域
开始进行大量干预经济利益分配的思想
工业革命后,19世纪开始后,资本主义生产力空前高涨,特别是在19世纪最
后几十年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促使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资本主义经济得
到飞跃式的发展,经济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资本加速在国际范
围内流动,国际分工不断加强,世界市场不断扩大。这阶段,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
开始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中确
立了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的制度性矛盾也开始显现,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出现经济危
机,进而发展为频繁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在不完善的私有制度下,资本家的过
分剥削使广大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萎缩,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经济出现
危机。当时资本主义发展最早最发达的英国在1825年首先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
1837年和1847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国及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再次发生
周期性经济危机。1857年,从英国展开了波及美、德、法等国及欧洲、北美、拉丁
美洲和亚洲的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的发展呈现
出一种缩短的趋势。从19世纪70年代到1914年第~次世界大战的短短40年时问
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经受了1873年、1882年、1907年等5次世界经济危机,
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物价恶性下跌、企业大批破产、资本贬值、失业增加、工
资下降。旷日持久的农业危机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交织并发,使市场问题日益尖锐起
来。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又爆发一场世界性经济危机,西方世界工业生产和国际贸
易分别下降了37%和60%以上,到1933年西方各国失业人口总数达到3000多万人以
上,其中美国的失业率高达百分之二十五,其时间之长、程度之严重,大大超乎人
们的预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取代英国而成为战后世界上经济力量最为强大的国家。
美国“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干预主义成功经验推动下,扭转了传统认识,开创了
经济强大的国家采用国家干预主义理论和政策主张,其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具体表
现便是,通过由美国主宰的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
协定这样一整套国际机构,实施极度扩大了的国家干预主义,借以保证美国的各种
经济和政治利益。这种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完全突破了旧时代国家干预主义的范围和
界限,造就了一种除社会主义国家外、从大多数情况下来看的、由美国主导、美国
干预、美国管理的世界经济格局与秩序。正是由于这种“新的”国家干预主义能够
第3章西方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理论考察
比旧的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给美国带来更多的利益和更大的好处,从根本上促成了第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直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主导的西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经济
指导思想和政策主张方面的转变,造成了国家干预主义长时间占据主流地位和凯恩
斯主义在大多数西方各国的盛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残酷的国内外社会经济危
机现实,开始动摇了人们对自由放任主义的政府经济职能的思想基础。古典自由学
派的理论也随着经济的不断起伏、经济危机层出不穷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这种
背景下,强化政府经济职能的经济思想与学说开始逐渐占上峰。其代表人物主要有:
J·M·凯恩斯、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亚瑟·庇古(Arthur Pigou)、缪尔达尔、劳
伦斯·克莱斯·托宾、詹姆斯·托宾、罗伯特·索洛等。
李斯特“幼稚工业保护论”等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想及其对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
1841年前后,德裔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1789--1846),
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幼稚工业保护论”等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想,出版了《政治经济
学的国民体系》一书。18世纪40年代,在英国已经实现了高度的工业化,竭力提
倡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大量廉价的商品冲击德国市场,而德国工业还处于幼稚状
态,德国各联邦的关税也比较轻微,使德国工业的发展步履维艰。李斯特所提倡的
“政治”经济学与亚当·斯密学派的“世界主义”经济学两者之问实际上划分了清
楚的界线。他竭力拥护“国家”干预政策,反对完全自由的“世界贸易”政策。李
斯特认为,由于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程度有原始未开发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
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的差别;有文明与野蛮国家之分;在利益方面有各国家、
个人和目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个人与团体的不同,这些利益和差别不可能在自
由竞争中自发解决,政府必须干预经济。他认为,“看不见的手”的假设是在没有任
何政府干预、没有战争、没有外国关税限制的条件下进行的,然而在现实中,这些
假设并不存在。“只有当一切国家都象在上述各州各省一样的情况下遵守着自由贸易
原则时,这个理论才有其正确性。””对外,各国政府发展经济应当在不同的时期实
行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对内,要想发展生产力,必须借助国家的力量,而不能听
任经济自发实现其转变和增长。他在承认自由贸易利益的前提下,极力主张以贸易
保护为过渡期,通过禁止进口与征收高关税的办法,扶持有前途的幼稚工业。落后
国家必须采取贸易保护的政策以发展本国工业,直至工业化完成后方可奉行自由贸
易政策。通过实行保护关税促进生产力发展,特别重视发展工业生产力;对不同的
工业实行不同程度的保护。“没有考虑到各个国家的性质以及他们各自的特有利益和
情况”,“两个同样具有高度文化的国家,要在彼此自由竞争下共同有利,只有当两
者在工业发展上处于大体上相等的地位时才能实现”,“在自由竞争下,一个一无保
H[蕾】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固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第109页
福建师范大学博J二学位论文
护的国家要想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已经没有可能。”“保护制度是使落后国家在
文化上取得与那个优势国家同等地位的唯一方法。””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思想为政府干预经济、贸易保护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
了理论基础,对当时德国政府参与工业化和国民经济管理产生重要影响。在弗里德
里希·李斯特为代表的一大批经济学家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纷纷出台一
系列推进经济发展、保护和促进本国的工业化的内外政策。对外实行贸易保护制度、
重视发展出口工业的政策。19世纪后期,政府大量介入对外贸易。19世纪的70、
80年代,除经济优势明显的英国外,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都提高了关税,美
国、德国、法国、俄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和西班牙都不断提高关税,形成新的关
税狂热。美国1861年通过新的关税法案,将本已很高的关税税率再提高47%,1890
年麦金莱法案进一步将关税提高到49%%,1913年美国进口商品平均税率为3296,其
中制造业商品税率高达44%,1891年进口毛织品的从价税高达91%金属品进口税率
高达40~80%。。德国从1879年开始连续提高关税,进口原材料免税,棉布进口则
征收关税为50%,农产品税率提高了5倍。法国从1881年到1892年,对进口制成
品征收的从价税提高到69%。俄国1891年多种商品的进口税都比1868年高100m
300%。。与此相反,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在此期间都极为重视发展出口工业,对一些出
口产品实行津贴政策,积极支持工业企业向国外市场渗透。
资本主义早期关税壁垒政策为的是保护尚在成长的幼稚工业,而这时的高关税
保护主义制度是国家政权同垄断资本结合而制订的政策,为的是保护卡特尔、托拉
斯的制度。恩格斯说:“这种保护关税和旧的保护关税制度的区别特别表现在,它保
护得最多的恰恰是可供出口的物品。”。
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业政策和国有化政策。支持与资助对工业发展所必要的基础
设施、特别是交通运输业,激发私人资本投资公共工程的热情;直接投资扶植一些
工业部门:有的甚至直接采取国有化政策。美、德、俄、日、法等国通过贷款、补
贴、投资的办法以及实行部分企业、行业国有化的办法,实现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
结合,促进经济增长。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拨给铁
路公司的土地总计在21500万英亩以上,并给予大量的财政资助、直接贷款、充当
铁路债券的担保者。法国政府在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采取了“富列辛埃计
划”等推进公共工程的措施,仅在1879~1904年期间用于公共工程的拨款约有50
亿法郎,建了路、桥和港口等大量的公共工程。德国在俾斯麦政府时期对重要工业
(一)[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商务印书馆,1961
∞s·波拉德。和平的征服:1760--1970欧洲的工业化(M),牛津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255~264页
凹布哈林,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M】-人民出版社.1985.第54~55页。
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第137~138页
第3章西方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理论考察
部门采取国有化政策,国有铁路的比重,从1979年的28.5%迅猛增长到1909年的
93.8%。到1914年前,德国的国有经济已涉及到采矿业、制盐业、铁路、邮政、电
信、森林、金融业及其他设施。俄国政府通过军事订货、国家货款、补贴和实行殖
民掠夺来资助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大量实施土地国有化,占有60%以上的森林资
源、大量的矿山、冶金工厂和90%的铁路。从1897~1913年俄国有经济利润增长了
30嘶,占国家预算收入的比重从34%增至60%。日本通过国家投资、兴办国营企业、
高价收购私人企业和廉价转让国营企业给大资本家三井、三菱等办法,来促进垄断
资本增长。日本在1898年大量转让国营企业后国有资本仍相当于私入工矿业与运输
业实缴资本的47%,1906年又实行了重要铁路国有化政策、高价收购32家私营铁路
公司的资产。法国在1870年也大量实行烟草、火柴国有化、1914年实行酒精垄断,
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国家货款、国家投资的政策来促进工业、农业和商业的发展,仅
1879~1904年间政府便投入50亿法郎来兴办公共工程,加速了经济高涨与垄断。
美国政府在19世纪末制定了一些保护国内商业竞争的法律,防止垄断势力的过渡膨
胀。维持有利于工业资本发展的市场秩序。德国政府采取支持卡特尔化,制定法律
规定企业进出、转让的限制与义务,使它的工业更容易打入国外市场以及防御国外
企业的商品渗透。美国国会于1890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宣布由理事会控
制所属成员公司股票的托拉斯组织形式为非法,促使各托拉斯组织纷纷改组为控股
公司。采取投资科技与教育的政策,为工业化培养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劳动力。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时期都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大力培养各种层次的社会人
才。德国特别重视普及基础教育,19世纪中期识字人口率超过英国,是其20世纪
初工业直追英国并超过的一个重要原因。俄国在1890~1907年问识字人口率提高了
1倍。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提出“文明开化”、“富国强兵”的1:3号,把国民接受教育、
纳税、服兵役作为公民三大义务。1895年前后日本青少年就学率在60%以上,1907
年达到97.8%。美国在19世纪后期教育经费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和增长率都超过英
国。大量实行引进政策,引进包括资源、外国资本、发明专利和人员。1914年美国
就接受约67亿美元的欧洲投资。美国在1860~1890年有44万份专利,相当部分是
引进的。日本也大量购买西方专利,吸引外国先进技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不断
派往欧美国家的留学生、参观团,所有重要工业部门都聘用外国专家作指导,为后
进赶先进打下基础。重视和实施农业扶持政策。政府实施有利于直接开发经营的土
地政策,1862年实施宅地法及其一系列法令;出售西部土地、赠予铁路公司土地的
政策,打通通往西部的通道,吸引了广大移民涌往开发西部。大力采取促迸农业技
术发展的各种政策措施,帮助农民改普生产技术、总结生产经验,鼓励引进外国优
良品种;1862年和1887年政府先后颁布了布莫里尔法案和哈奇法案,免费拨地给
福建师范火学博I二学位论文
各州农业高等院校、农业试验站,资助兴办灌溉工程和农地改良工作,大大有利于
农业技术的迅速提高。农业的增长使美国国内市场增长速度超过了其他资本主义国
家的国内市场的增长,并为美国工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德国大幅度提高农
产品进口关税。俄国、日本在19世纪末20世纪进一步农地经营制度。法国曾设立
农业奖励基金,但由于其农村经济商品化和资本主义化过程较为缓慢,城乡交流不
发达,不但农业自身发展难,也严重地限制了法国工业化的进程。
庇古政府干预资源配置的福和J经济学思想。1920年,英国的福利经济学家亚
瑟·庇古《福利经济学》一书明确地提出了政府干预资源配置的经济职能。他已从
生产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分离中看到了“市场失灵”的表现与政府干预的潜在
可能性与合理性。这就为政府矫正“市场失灵”的干预行为(如通过向制造污染的
工厂征税来补偿受损者,简称“庇吉税”)提供了合理化的依据。政府必须采用征税、
补贴等适当的经济政策进行干预,努力消除客观存在的边际私人纯产值与边际社会
纯产值的各种背离现象。福利经济学后来发展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面干预经济
生活的重要政策理论。
凯恩斯学派的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思想。192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J·M·凯
恩斯发表《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一文,公开表明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原则,提出了
政府必须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明智管理的论点,认为通过对调节货币流通和信贷,
可以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的危机与失业。
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批判了古典市场经济理
论关于市场机制能够自行调节经济平衡、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有
效需求和充分就业的原理,系统地阐述了国家有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的理论和政策
主张,成为构筑了近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思想基础的经典著作。他否定了社会市场总
需求恒等于总供给的传统自动均衡教条,认为在自由放任的经济中,由于边际消费
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导致在消费和投资
两方面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即市场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必然导致
经济危机和社会总就业量不足即失业。他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在于,通过财政政策,
增加政府支出增加社会需求,减少失业;通过税收政策来鼓励投资;利用利息的升
降来控制货币供应,间接地影响社会投资与消费,保证生产资源优化配置,从而纠
正私人企业活动中效率不足,减少经济波动维持经济持续增长,使社会总需求增加
到充分就业的水平。
凯恩斯学派认为,传统经济学假定市场机制是完全的,在理论上,完善的市场
机制可以实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和瓦尔拉斯均衡。但完备的市场机制的假设条
件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是不具备或很罕见的。J·M·凯恩斯说:“自由放任主义有两根
第3章西方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理论考察
柱子,这是两个被作为确凿事实的临时性假设,其中,一个假设是不断改善的环境
是由不可阻挡的自然产生的,而另一假设是存在着无限的供私人赚钱牟利的机会,
其效用和必要性激励人们去尽力而为。””这就是说,完善的市场经济必须符合一系
列比较高的要求:一是市场拥有为数众多且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的买卖双方,
信息完全对称,价格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二是所有物
品和劳务具有无限替代性且都可以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三是在技术上不存在规模经
济问题。即完备市场具有普遍完善性、信息对称性和规模效益递减性等特点。然而,
在市场经济的历史实践中,这些假设是很难自发形成的。因为市场完全竞争是的形
成极其困难,边际效益问题是客观存在、并不是所有物品和劳务可以或者必须进行
交易。
凯恩斯学派认为,市场价格调整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市场机制调节并非总是能
够适时地发挥作用。从企业的行为来说,在企业面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时候,企业
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设定的产品价格水平往往高于使市场均衡的价格,而且价格
的调整也有成本,当价格的调整成本大于收益时,产品将维持原有价格。因此,在
市场供求关系波动时,企业倾向于调整产量而不是价格。社会投资并不会自动地等
于储蓄,使劳动力市场难以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由于劳动力工资具有刚性,企业
工资上升的可能性要大于降低的可能性,企业只有更多使用调整劳动力的数量也不
愿意或不能(如受工资法约束)向下调整工资。劳动力市场达不到均衡,也使资本
市场和商品市场难以达到均衡。
凯恩斯主张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一是国家运用有效的财政政策。通过税
收体制来改善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不均的幅度,从而刺激消费的扩大;通
过财政支出来建设非生产部门,以补偿私人投资与私人消费的不足,刺激私人投资
与私人消费的扩大,达到充分就业;通过财政支持扩军备战,推动军火生产和军事
动员来解决危机和失业。二是国家通过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来扩大有效需求.凯恩
斯极力主张在公开市场上向公众出售政府债券或由中央银行认购财政部的政府债券
的方式,来投资事业和弥补其他预算项目的赤字,扩大社会支付能力,增加就业量
和有效需求。
为了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危机和适应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美国在赫伯特瑚
佛总统任期内,更多的却是在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任内,美国以法西斯主义的意
大利和民族社会主义的德国为榜样,按照正宗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实行了一系列“新
政”,即,取消金本位制(禁止私人拥有黄金),再次扩大货币发行量。扩大信贷规模,
由政府控制物价和信贷发行规模,实行关税保护政策,采取充分就业措施,实行平
¨(英】J·14·凯恩斯,预言与劝说,江苏人民出版杜,1997.第309页
57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等的收入再分配调整和社会保障政策,提高税收,发行国债等等,在相当长的一段
时期内推动了经济社会大发展。二战结束以后直至七十年代初期,西方世界有一个
所谓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发达国家作为整体,年均经济增长高达4.4%,是其后二十
年(从七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的年均经济增长率2.2%的两倍。这使经济学界产生
过很多乐观想法,例如劳资矛盾解决了,经济危机被熨平了甚至是消失了,经济将
实现自动和无限的增长。”
新古典综合学派和新剑桥学派。20世纪60年代前后,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分
裂为新古典综合学派和新剑桥学派。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出现严重的“滞胀”问
题,两这些闯题是凯恩斯主义所无法解释和解决不了的。凯恩斯的一个论断就是通
货膨胀与高失业率是不会同时出现的,但是现实无情地粉碎了这一推论。为了解决
和解释这些经济矛盾,于是出现了“新古典综合派”。新古典综合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是保罗·安东尼·萨缪尔森、托宾等。保尔·安东尼·萨缪尔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经
济学家,被推崇为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他的最主要代表作是1948年出版的
《经济学》,是西方最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被译成几十个国家的文字。新古典综合
学派把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和古典的微观经济理论结合起来,认为现代市场经济
是一个由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两部分组成的混合经济制度,私有经济是价格机制发
生作用的部分,公有经济是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发生作用的部分,公有部分的作用可
以改正私有的不足。“私有制度通过市场机制的无形指令发生作用,政府机构的作用
则通过调节性的命令和财政刺激得以实现。”。于是,他们把凯恩斯的收入分析的宏
观经济理论和古典价格分析的微观经济理论结合起来。新古典综合学派认为政府有
效率、平等、稳定三个作用,即“有关效率的政府行为试图矫正垄断一类的市场失
灵;政府促进平等的方案使用诸如收入再分配等工具来反映社会对低收入者和残疾
人的关心;稳定化政策试图削平经济周期的高峰和低谷,减少失业和通货膨胀,并
且促迸经济增长。”。在《经济学》中,萨缪尔森论述了现代经济中政府的四种主要
职能,即确立经济运行的法律体制、决定宏观经济稳定政策、影响资源配置以提高
经济效率、建立影响收入分配的方案。新剑桥学派则认为要解决资本主义的各种社
会问题,必须主要解决不合理收入分配,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对收入分配进行干预:
主张实行没收性遗产税,只给孤儿、寡妇留下适当的终身财产,以便消灭历史所形
成的财产的集中,使食利者阶层逐渐消亡,其所得主要用于公共目标与改善低收入
者的地位上。
¨韩德强,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大萧条(J】.
∞(美】保尔·安东尼·萨缪尔森,经济学,
∞(荧)保尔·安东尼·萨缪尔森,经济学,
国际经济。2003,3,19
第12版上册(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第68页.
第12版上册(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第79页.
第3章西方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理论考察
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以科斯等人为主要代表人物。他们的重要着眼点
是,明晰私人产权,降低交易费用。新制度经济学在西方经济理论界影响较小。但
对我国经济理论、特别是对产权理论和企业理论产生了较大影响。在西方经济学界
存在着两种不尽相同的制度经济学,一种是以罗纳德·科斯、道格拉斯·诺斯等为
代表,沿用新古典理论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既揭示主流经济学的局限性,又拓
展了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在传统的天赋要素、技术和偏好三大基石
的基础上,认为制度至关重要,有了制度,要素才能发挥作用。在1937年,科斯发
表了《社会成本问题》,奠定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从此之后,以科斯的“交
易成本”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学派,就被称为“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
认为,一个国家的制度安排是极其重要的,它决定了国家的经济绩效。这是对新古
典综合派的一个修正,而且其中将“交易成本”这个变量纳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的
视野,使整个的经济学理论发生了革命。传统西方经济学在分析经济问题时,总把
经济制度看成既定的现实,假定市场经济无磨擦交易、信息完备、产权明确,新制
度学派认为这在现实市场经济中是不存在的,指出传统经济学的严重缺陷。另一种
是以凡勃伦、加尔布雷斯、包尔丁和缪尔达尔等为代表的,运用制度分析或结构分
析的方法说明社会的现实与趋势。”
瑞典学派。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林达尔、伦德堡、林德伯克等,他们认为,政府
的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国有化、福利国家、市场经济三者的混和物,政府经济职
能主要是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解决充分就业,运用收入政策调节财富的均衡化。
19世纪在李斯特时代,德国还是欧洲大陆上一个四分五裂的弱小国家,德裔美国经
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面对英国等强国的竞争,提出贸易保护和政府保护幼稚
产业的设想。主要还是针对较为发达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而
提出政府干预经济对本国产业的保护设想。特别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国家
发生了普遍的经济大萧条。经济形势的特殊变化使得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支配地位
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既无法解释,更无法
采取有效的对策去克服严重的经济萧条,人们对它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正是在这
种情况下,人们将目光转向了国家干预主义的方面,经济理论和思潮的主流开始转
向各种形式的国家干预主义理论和政策主张。一时间,苏联的社会主义式的国家干
预主义,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干预主义、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主义,
甚至希特勒的“纳粹主义”的国家干预主义,都成为处于经济危机和困境中的各个
国家寻找出路的“希望”和“救世主”。在这种情况下,“新式的”国家干预主义取
—史晋川,论制度变迁与{崩度变迁方式划分标准【J】,经济学家,2002.1
福建师范大学博。b学位论文
代古典经济自由主义而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西
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无疑是促成凯恩斯发展自己理论体系最重要的动力。大量的商
品、劳动力过剩和需求不足是当时的主要”症状”,但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这种现
象即使存在,也是不会长久的,市场与价格机制的作用在长期内会调整供求数量重
新实现均衡状态,凯恩斯则认为总需求不足在宏观经济中是会长期存在的,是总需
求的水平决定了经济中的产量和就业量,供给自身不会创造同等数量的需求。凯恩
斯的《通论》、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亚瑟·庇古的《福
利经济学》等开辟了经济学一个新的时代;宣告了资本主义经济学的整体诞生,从
此宏观经济学与以新古典均衡框架为基础的微观经济学平起平坐。
3.2.4 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新自由主义
思想
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济普遍陷入“经济滞胀”困境,
这一新出现的问题,无论是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还是凯恩斯主义的理论,都
没有遇至0过。西方国家出现涝胀,即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给新古典综合派以沉重
打击。新古典综合派不仅无法解释滞胀的存在,而且也提不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按照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不可能并存,同时据其理论提出的政策
建议在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时会带来自相矛盾的后果。凯恩斯主义干预经济的主张
和政策显得无能为力,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失灵了,许多西方经济学中的其他
派别纷纷对凯恩斯学派进行抨击和责难,动摇了在很长时间内被西方国家看作有效
的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的主导和主流地位。在思想理论
界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呼声高涨的同时,七十年代美国出台应对竞争力相对衰落和
经济滞胀的三大措施,也意味着新自由主义的崛起。为了灵活地运用美元的贬值和
升值,努力推动资本流动自由化;为了顺利转移生产基地,说服第三世界各国的配
合,努力推动投资自由化;为了加强美国商品的出口,实施贸易自由化。
凯恩斯式的政府干预经济学危机的出现,为新自由主义等其他经济学派的兴起
提供了契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从理论上说,主要是对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原
则的继承,从实践上看,是在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发生失灵,同时经
济全球化又在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形成和兴盛起来,成为当前西方国家经济思潮的主
流的。新自由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虽有联系但有很大的区别,它通过“对
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而著称于世,“华盛顿共识”的形成与推行,是新自由主义从
学术理论嬗变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范式和政治性纲领的主要标志。就当前美
英新自由主义主流学派而言,其主要观点:在经济理论方面主张“自由化”、私有化
和市场化;在政治理论方面强调三个“否定”,即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否定
第3章西方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理论考察
国家干预;在战略和政策方面极力鼓吹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
一体化,即全球资本主义化。狭义的新自由主义主要以哈耶克为代表,也有的学者
认为是美国芝加哥学派。广义的新自由主义,包括现代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
供给学派、新制度学派、公共选择学派、产权经济学派、新剑桥学派、弗莱堡学派、
新奥地利学派、伦敦学派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伦敦学派、现代货币学派和理性
预期学派,伦敦学派是最彻底的自由主义。此外,还有以科斯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
济学派等。现代货币学派。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是现代
货币主义经济学奠基人与代表人物,其基本理论和政策倾向是自由主义,反对凯恩
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主义。从50年代起,弗里德曼就致力于以自由市场经济秩序来反
对和替代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及其政策主张。货币主义认为,私人经
济有其内在的稳定性,政府的各种干预政策破坏了这种稳定性,反而加剧了经济的
不稳定性,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刺激作用是短期的,致府干预在短期内可以降低失业
率,但长期会引起灾难性后果。政府的主要作用不是通过经济政策干预经济活动与
市场机制,而是为经济活动创造良好环境。即创建法制秩序、基础设施、社会保障
和物价稳定。弗莱堡学派主张建立的市场经济是社会市场经济,即需要有许多调节
原则的市场经济。例如,该学派领袖瓦尔特·欧根提出,国家干预经济要遵循“限
制利益集团”、“干预针对经济秩序”和“经济与社会政治系统化”三个原则。这些
原则和主张,与哈耶克的完全自由化和不要国家干预是不同的。弗莱堡学派所主张
的经济秩序和理想类型也与新自由主义的“自然秩序”不同。他们所主张的经济秩
序有多种“理想类型”,不是一般地否定对经济的集中管理,但强调要着重解决好集
中管理过程中的经济计算和资源配置问题。他们既坚持“市场自由竞争原则”,又强
调“政府有限干预原则”,同时也不放弃“社会平衡原则”。供给学派。供给学派形
成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是在80年代推动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另一个有影响的重
要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拉弗、乔治·吉尔德等,主要观点是通过减税鼓励人们
从事生产,促进经济发展,这一政策被里根政府实行。供给学派认为,美国经济中
的滞胀问题主要是由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长期片面实行扩张总需求的政策造成了总
供求的失衡,一方面抬高了物价,造成了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形成了相对的萧条和
经济停滞。解决问题的出路就是增加供给,恢复总供求的均衡,直到总供求恢复平
衡,就应该实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激进的供给学派经济学家主张,主要通过大
规模长期减税来刺激供给,而温和的供给学派主张通过综合的多种手段来增加供给。
公共选择学派。公共选择学派对于新经济自由主义兴盛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公
共选择学派产生于2 0世纪6 0年代。该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是詹姆斯q每
坎南与戈登·塔洛克.他们在芝加哥学派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影响下,在社会经济生
捅建师范大学辫1|=学位论文
活中强调个人自由,鼓吹市场机制,推崇古典学派的经济思想,坚持自由放任,反
对国家干预。公共选择学派把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拓展到以往被经济学家视为外部因
素而传统上由政治学研究的领域;把人类的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作为统一的研究对
象,从实证经济分析的角度出发,以“经济人”作为分析问题的基本假定和前提,
运用微观经济学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分析政府这架生产公共产品的“机器”是
如何组织和构成的,并分析其行为动机和行为方式等;分析国防、法律、税制以及
社会福利等公共产品是怎样生产和分配的。公共选择学派对国家干预主义持反对态
度,而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和自由市场经济基本持肯定态度,只是主张要加以适当
修正和补充而已。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卢卡斯,以经济人理性
和人的行为理性预期假设为前提和立论基础,用货币周期模型论证和说明经济波动
的原因,并得出凯恩斯主义政策无效因而无需政府干预经济的结论。约翰·穆斯
(John Muth)1961年在一篇题为《理性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的文章中,最早提出
了“理性预期”的概念。卢卡斯对理性预期假说进行了深化,并把它作为工具分析
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提出著名的“卢卡斯批判”——在个人和企业进行
理性预期条件下,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无效。这一观点对奉行国家干预政策的凯恩斯
主义给予了沉重的打击,也被称为是理性预期革命。他首创新增长理论,把经济运
行的源泉和动力归结为人力资本的内生积累与增长,认为这种积累和增长不仅能使
人力资本的收益递增,而且可以使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增,从而使经济增长动态
化、长期化。他认为,通过国际贸易会强化国家间的入力资本察赋差异,从而加大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理性预期假设的基础上,卢卡斯对宏观经济学进行了全方位
的颠覆和重建。对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货币、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等重要的
宏观经济概念重新定义。比如在货币理论方面,卢卡斯提出了货币中性理论。按照
其定义,即一切经济活动都是根据理性预期进行的,货币数量的增加和减少,不影
响实际的经济变量。系统的货币活动,仅仅影响诸如价格水平、通货膨胀率等名义
变量。货币的中性,使得政府的货币活动和财政活动失效,实际的经济变量,只由
经济中的实际因素(技术条件、人力资本等)决定。卢卡斯的另一个重要批判是针
对著名的菲利浦斯曲线的。以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浦命名的菲利浦曲线描述了通货膨
胀与就业之间的正向关系。然而,在1970年的研究分析中,卢卡斯运用理性预期的
理论观点和特有的分析方法,否定了菲利清曲线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互替
关系,证明伴随通货膨胀的提高,就业并不会一直上升。上世纪70年代,许多国家
的政府和中央银行为了达到高就业水平,任由通货膨胀上升。结果与卢卡斯预期的
一样,就业并没有持续增长,菲利浦曲线改变了方向。卢卡斯的研究达成了两个重
要的政策结论。第一,高通胀不会给社会带来持续的利益,相反,只会带来持续的
第3章西方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理论考察
恶化;第二,高失业率只能通过扩张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来解决。卢卡斯另一个理论
依据是“中性货币”理论。在卢卡斯1970年完成、1972年发表的《预期和货币中
性》这篇文章中,这个理论得到很好的阐述。这篇文章是他的代表作,货币中性是
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演讲主题之一。该理论认为联邦准备当局的货币行为不能控制实
际利率,也不能从根本上影响实际的经济变量。伦敦学派。伦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
物是哈耶克.他的理论观点是所有新自由主义者的主要思想来源。他不仅明确主张
自由化,强调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而且坚持认为私有制是自由的根本前提.他反
对任何形式的经济计划和社会主义,认为垄断、计划、国家干预始终与无效率相联
系.他认为,即便是货币发行权也应交给私人银行,而不能让政府垄断。
3.西方国家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思想特征及启示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关于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理论的历史演变是和其政府经济职能
的演变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1、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和中期即15世纪末~19世纪中期,政府在调控收入分
配上主要是起维护资本主义产权收益和按资分配的“守夜人”作用.西方在16世纪
后,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比较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的
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几乎不受市场、资源的制约,经济危机还比较少见。资产阶
级政府主要是维护经济稳定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即政府“守夜入”的作用。政府在
调控收入分配上主要是维护仅对资产阶级公平的按资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及有关经
济契约,工人在收入分配中处于无人过问、极其悲惨血腥的地位。
2、19世纪中期一一20世纪20年代。政府从外贸领域开始注意保护本国在贸易
中的损失.19世纪开始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力空前高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
义开始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中
确立了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的制度性矛盾也开始显现,资本主义国家局部开始出现
经济危机,进而发展为频繁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资本家的旷日持久的农业危机
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交织并发,使市场问题日益尖锐起来.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残
酷的国内外社会经济危机现实,开始动摇了资产阶级对政府调控经济利益分配自由
放任主义的思想基础。在工人阶级的斗争下,资产阶级一些经济学家经过研究发现:
(I)在国内,过分剥削使广大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萎缩,导致生产相对过
剩,经济出现危机,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物价恶性下跌、企业在批破产、资本
贬值、失业增加、工资下降,必须在不完善的私有制度下的劳资收入分配格局中做
出一些让步,增加一些工入的工资和福利来缓和阶级矛盾;(2)在对外贸易上必须要
榀建师范人学博士学位论文
保护本国弱势产业,维护本国在外贸上的利益。福利经济学派和制度经济学派开始
在这阶段萌芽(详见本章第四节)。(3)一些发达资产阶级国家政府开始运用货币制
度、所得税、遗产税等高税收入进行社会再分配的调节管理。自1913年来,美国实
行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联邦国家收入所得税,建立了联邦储备金(FED)制度,成立了
中央银行以及确定了国家对货币的垄断地位。1918年,美国个人收入所得税的基本
税率提高到12%,附加税额提高到65%。在公司利润所得税方面,1918年提高到10%.
对所有利润相当于股本15%的部分征收25%的超利润所得税,相当于股本20%至1J 25%
的部分征收35%,相当于股本25%N 35%的部分征收45%'4。20世纪20年代,由于国
民经济较为繁荣稳定,政策又大量采用了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收入分配政策。20世纪
开始,受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发展的影响,西方自由主义主导了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在二十年代,美国经历了一场由联邦银行导演的货币和信贷的规模空前膨胀过程,
最后以“大萧条”而告终。
3、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危机的压力下,政府被迫采用了凯恩斯理论的积极
财政等政策,低收入阶级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再分配好处。t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又爆发一场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的失业率为百分之三,次年就高
达百分之十以上。西方世界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分别下降了37%和60%以上,到1933
年西方各国失业人口总数达到3000多万人以上,其中,美国的失业率高达酉分之二
十五,其时间之长、程度之严重,大超乎人们的预期.
为了克服这次危机,在赫伯特·胡佛总统任期内,更多的却是在富兰克林·罗
斯福总统任内,美国以法西斯主义的意大利和民族社会主义的德国为榜样,按照正
宗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实行了一系列“新政”,即,取消金本位制(禁止私人拥有黄金),
再次扩大货币发行量,扩大信贷规模,由政府控制物价和信贷发行规模,实行关税
保护政策,采取充分就业措施,实行平等的收入再分配调整和社会保障政策,提高
税【盼发行国债等等。尽管这一系列政策并未取得明显成效——到1933年,美国的
失业率已高达百分之二十五,直到美国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失业率也从未
降低到百分之十五以下——但赋予这些政策以科学合法性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及凯恩斯主义在科学上的影响和势力达到了无人企及的程度.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的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模式主要是大政府、小社会、高税收和高福利。
4、20世纪40、50年代后至21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走向繁荣后,又
宣传了政府维护有利于按资分配的自由主义收入分配思想。“倒U理论”等经济学
家认为,工业化和快速增长被认为最终能够消除贫困和缩小收入差距,因而政府没有
不要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加以过多重视,结果导致拉美国家陷入严
¨(荛)德怀特·社裴德著.现代炙国【M】,商务印书馆,1984.第401--402页
第3章西方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理论考察
重的困境。20世纪70年代以来,尼克松、福特政府的新联邦主义政策、卡特政府
的反滞胀经济政策、里根和老布什政府的振兴和稳定发展经济政策,和战后初期至
60年末的历届政府政策不同,逐步形成了新的政策调整经济和收入分配模式。只是
在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资产阶级对增长与平等之间的冲突危害性有了一定的
认识,被迫要求政府通过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来缓和阶级冲突。
而7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社会、小政府、低税收、有限福利的发展趋势。税收
政策以减税为主,偶而局部增税;货币政策和以前的膨胀货币不同,以紧缩货币,
控制膨胀为主;财政政策以控制财政赤字,争取相对平衡预算为主;社会保障政策
以控制社会福利规模和纠正社会福利保障的弊端,强调州和地方发挥作用为主;经
济管理体制政策以放松管制,鼓励民营化为主:工资、物价和生产增长的协调、能
源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和高科技发展政策受到了更多的重视。70年代以来,美国历
届政府在强调国家干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由竞争的功能:强调在联邦政府的主
导作用下,充分兼顾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能动作用;籍以指导政府经济政策的经济
学说,转向了重视现代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并兼顾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或后
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和现代货币学派等其他学派兼顾;在政治思潮方面,则更加重
视共和主义和新保守主义。
5、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开始重视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积极作用.90
年代初,受“东亚奇迹”的启示,在国际上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如果政府能够采取更
加合理、深入和有力的政策措施,快速增长和平等分配无论在短期中还是在长期中都
是可以共存的。这实际上是在要求政府深度干预经济,如改变出口战略(由进口替代
转向出口替代)、调整经济结构、进行土地改革等等。但是,90年代中后期,受拉美
国家改革受挫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对政府干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有效
性的怀疑开始增长,“倒u型曲线”再一次被重视,但刘易斯那种简单化的分析已经
不再适用了,经济学家正试图发现使这一曲线成为“倒u型”的种种因素,以便能够
更合理地指导政府干预的范围与方向,缩短和减弱“倒U型”向上增长的时间与强度.
90年代克林顿政府采取的新科学技术革命推动的新经济政策,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和
稳定发展,形成了20世纪美国经济长达110个月左右的新一轮的持续繁荣局面。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上始终是在维护资方的根本利益,
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是的作用很难完全克服资本主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潜在
经济危机因素的积累导致2000年春夏出现了股市大崩盘引发的严重经济衰退。
6、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政府采取有利于本国贸易利益的
对外经济利益分配政策。
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还利用它对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祸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世界贸易组织的控制和影响,在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方面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利益,甚
至利用别国发生经济困难时,强迫那些国家进行新自由主义模式的改革,作为给予
国际救援的先决条件。这种新自由主义模式下的经济全球化,或者说是全球化中的
新自由主义模式,已经使相当多的国家吃尽了苦头,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
乌拉圭、苏丹、摩洛哥、俄罗斯等国都是例子。所以,当前的新自由主义模式的经
济全球化必然充满经济强国和弱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必然是机会不对
等和不公平的秩序。尽管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建立经济自由主义秩序本身的确存
在着一定的提高经济效率的合理性,但是,如果增加了的利益被别人拿走,建立这
种经济自由主义的改革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改革者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和必要
呢?
自由化政策促进市场机制。市场机制进展的效应是双重的,一方面,在经济领
域,市场机制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过,市场机制也有它自身的缺陷。这些缺
陷包括商业周期、危机、失业、贫富差距、污染、环境恶化、种族解体,等等。这
些所谓的市场缺陷就需要国家干预,而国家干预变成了福利国家的基础。正是由于
这个原因,我们并不反对经济全球化。尽管当前新经济自由主义主导下的经济全球
化主要是对经济强国有利,但从现实情况看,经济全球化毕竟是大势所趋,无可避
免。当前这种由强国主宰的新自由主义利益分配模式的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
相当不利,必须建立各国共同协商的、平等、对等的、公正的、真正有利于各国经
济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自由的利益分配机制。
7、政治因素也影响了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对外贸利益分配政策走向。二战
后美国拥有世界50%的生产能力和70%以上的黄金储备,其竞争实力远在欧洲各国和
日本之上。1950年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为英国的3倍,德国的4倍,是日本的
更多倍。美国制成品的生产为西德的6倍,为日本的30倍。美国煤矿的生产率比英
国、西德高3-4倍,是法国的7倍”。因此,战争刚结束时,美国的政策是利用美国
统治的全部优势,为美国资本取得最有利的地位,迫使各国开放市场,接受价廉物
美的美国货,摧毁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的经济,夺取这些国家对殖民
地的统治和影响,从而实现美国独霸西方世界的美梦。美国以防止德、日再次侵略
他国为名,制定了拆毁德国、日本军事工业的计划,从根本消灭这两个新兴工业强
国的竞争能力。如果这一切都成为现实,则美国将成为新的世界工厂,而欧洲和日
本将成为美国的原材料及初级产品加工地,那里的经济需求将无法增长。随着美国
商品大量输入各国,随着拆毁德、日两国军事工业的进程的开始,欧洲和日本国内
失业工人大量增加。然而,随着各国共产党势力迅速壮大,美国统治精英终于发现,
(j黄安年,从周情咨文看布什第二任期的经济政策走向(EB/Ok),人民网。2005.2.21
第3章西方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理论考察
他们的头号敌人是苏联社会主义阵营,而不是欧洲和日本,因此美国对外经济政策
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变消灭竞争对手为扶植竞争对手。主要措施有三,一是
著名的马歇尔计划;二是停止拆毁德国和日本的军事工业;三是允许日元、英镑、
马克等货币贬值,例如日元贬值到l美元兑360日元,从而减少美国货对各国市场
的冲击,并使各国有能力对美出口。
8、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家收入分配观点及其政府收入分配政策的作用,具有很强
的阶级属性。从19世纪中叶开始,每当经济出现危机时,资本主义经济学家就会要
求政府在收入分配上做有利于劳动者的适当倾斜,建立适当的社会保障。而当资本
主义经济较为繁荣稳定时,大量资本主义经济学家就会要求政府在收入分配上做有
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分配和调动自由投资按资分配政策实施。对收入分配问
题认识的日益深入,尽管结论仍然不统_,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在每个阶段都给发展
中国家在处理这一问题上提供了经验。
4.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思想与西方分配理论的比较
西方经济学主流的收入分配理论说到底就是按要素分配,即功能分配。马克思
沿袭李嘉图贯彻的斯密的劳动价值论路线,创建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按劳分配论。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尽管存在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其基本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
的现实指导意义。
3.4.1马克思批判“斯密教条”的价值理论,指出了价值的实质与源泉
按要素分配可溯源到斯密的价值理论,具体说就是后来被称为“斯密教条”的价
值理论。马克思早就对此进行过批判。马克思认为斯密的这个论断的错误主要有三
个方面:一是他混淆了价值源泉和使用价值即财富的源泉;二是他混淆了价值的生产
和已经生产出来的价值的分配;第三,工资+利润+地租=V+M,是新创造的价值而不是
全部价值。全部商品价值中还应包括转移到商品中的旧价值C,“斯密教条”错误的
实质在于用收入决定商品价值,从而颠倒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之间韵关系。马克思
认为,价值并不是因它转化为收入而产生的,它在能够转化为收入,能够取得这种形
式以前,必须已经存在。这三个部分的相对量是由不同的规律决定的,它们和商品价
值本身的联系以及它们受商品价值本身的限制的事实,决不会在表面上显现出来,所
以,颠倒的假象必然更具有迷惑作用。
3.4.2从劳动与物的关系来看,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将劳动与物区别开来,
肯定劳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超越了西方主流庸俗的分配理论
马克思的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斯密、李嘉图等人承认人类财富主要来源于劳动的
搦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理论,既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共性,又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区别。斯密李嘉图等人把劳动
看作是和物没有区别的生产要素,仅仅是生产要素而已。萨伊主要从维护和扩大企业
家利益的角度分析经济问题,虽然表明了财富的生产既需要人的劳动也需要有物质
生产要素的事实,但没有表明在财富的生产中劳动者是主动的因素,物是被动的因素,
人有权参加收入分配,物本身不参加收入分配的事实。这样,在企业家与工人的关系
中,萨伊片面强调了企业家的作用和利益。事实上将工人等同于物,将工资等同于物
质生产成本,将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说成了物之间的分配关系,或人与物之间的分配关
系。他的这种片面性至今仍保留在西方主流收入分配理论之中。
3.4.3马克思的理论注重劳动、科技与教育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倡导
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由于建立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其最大的优越
性就是明显的突出了劳动的作用,它继承和发展了斯密、李嘉图等人承认人类财富主
要来源于劳动的理论,既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共性又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区别,为我们结
合现代实际建立适合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最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收入分配理
论,奠定了最重要的理论基础。马克思非常重视科技与教育对劳动的影响,其在界定
必要社会劳动时间、资本有机构成、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时,非常重视社会生产条
件特别是生产技术条件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认识到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的
解放、保护已经成为新时期最重要的标志,成为世界公认的经济资源中最宝贵、最核
心和最需要开发的部分。从强调物质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转向重视人在经济发
展中的作用,是经济学领域划时代的进步,也是世界经济生产力要素重新布局的结
果。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刨立适合中国实际和需要的收入分配基础理论,
顺乎历史发展潮流,符合经济学现代趋势,适应中国发展要求,是一项具有重要实践
价值的工作。
3.4.4与马克思的价值实现与分配理论相比,西方的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与
现实的差距比较大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从生产关系、分配
制度的深度对价值及整个理论体系进行阐述。而西方的按要素分配理论,本质上是在
将劳动等同于其他要素的前提下,单纯从数量关系、价格关系进行的分析,是脱离了
制度等深层因素的纯粹数量分析、价格分析。
3.4.5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态度和目的不同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府调控收入分配是主动的、目的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特别是
为劳动者服务。而资本主义政府调控收入分配是为了化解经济危机,目的是为资产
阶级服务的,提高广大劳动者收入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西方按要素分配倡
第3章西方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理论考察
导纯粹的市场机制,主张用生产要素(包括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或者说边际贡献作为
收入分配的依据,必然导致两极分化,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中。近年来,
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的新自由主义改革运动中,偏好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在一定程度上
导致了贫富两极分化的加剧。’
5.防止西方错误分配理论在政府调控分配中的不利影响
3.5.1错误地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随经济增长而显“倒U型”变化,弱
化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作用
1955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发表了题为《经济增长与分配不平等》
的论文,提出了分配差距倒U字形曲线假说。这个假说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随
着产业人口结构的变化,分配差距会出现倒u字形变化关系。西蒙·库兹涅茨通过
对英、德、美三个发达国家的不平等状况与印度、斯里兰卡、波多黎各三个不发达
国家的不平等状况的对比发现,各经济体中最富有的20%的人占有收入份额与最贫
穷的60%的人的收入份额之比,发展中国家都大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即欠发达国家
比发达国家有更大程度的不平等。由此归纳出“倒U”假说:收入分配差距在前工业
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尔后是短暂的稳定然后在增长
的后期阶段逐渐缩小。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进程中,基尼系数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当
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基尼系数又趋于缩小。西蒙.库兹涅茨在向美国经济学会所作的
会长演讲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这
两者间的关系,以一个“倒u型”的形式发展。也就是说,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收入
不平等起初也是增长的,这种不平等程度在收入达到中等水平时达到最高点,然后便
开始下降。由于当时缺乏必要的数据与合理的理论模型,导致后来库兹涅茨对其假
说的验证转向了用人均GDP与分配差距的变化关系。他在论述“倒u型”形曲线时
同时也说道,所引用的经验数据只占5%,另95%属于推测或者是猜想。在随后的50
年里,人们对他的假说一直处于怀疑和争论之中。后来的学者沿袭他的思路t虽然
采用了现代计量经济方法做了大量实证工作,但是都没有得到趋于一致性的结论。
W.阿瑟.刘易斯在1954年提出的劳动剩余模型得出的结论与此一致。在这一模
型中存在两个部门,一个是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一个是传统的乡村农业部门。工业
部门生产规模的扩大会不断吸收乡村部门的劳动力,但由于乡村部门有近乎无限的
劳动力供应能力,工资水平将始终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其结果是工业部门规模
越是扩大,利润越是增长,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越是严重。这种情况将一直持续到乡村
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被工业部门完全吸收为止。此后,工业部门若想扩大规模,就必须
福建师范大学博:b学位论文
提高工人的工资水平,相应的,乡村部门的收入水平也将得到提高,这最终会使收入
分配的不平等得到改善。刘易斯据此断言道:“发展问题的理论家们从来都认为增长
是一个不平等的过程。二战以来的理论家们,通过经济中不同部门的行为,以不同的
方式讨论了这一主题,但结论是一致的,发展必然是不平等的,因为经济中的各个部
分不可能同时得到发展。”对于刘易斯与库兹涅茨的理论,后来先后对发展中国家的
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国家一度认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不仅是发展的结
果,而且是发展的前提,政府如果希望尽快在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上达到收入分配
的平等,就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促进经济的高增长上,不要去理会由此产生的收入分
配不平等问题,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时,收入差距自然会得到弥合。罗伯特J.巴
罗(Robert J.BARRO)在2000年根据84个国家面板数据得到了类似于库兹涅茨的
“倒u字型”曲线。”1990年的两本世界性发展报告,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
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报告》,都据此提出了乐观的口号:增长可以减少
贫困,只要是采取了恰当的政策增长甚至可以和平等的分配携手并进。
20世纪的60—70年代,受政府不必干预收入分配理论的错误影响,以巴西为首
的拉美国家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经济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贫富分化
的急剧扩大。这种收入分配上的不平等导致在增长中出现了贫困恶化的问题,使得人
们对整个发展模式产生了怀疑。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的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无论
是16-17世纪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还是20世纪20年代的美英等发达资本主义的,
只要资本主义政府放松税收等对收入分配的调控,收入分配就必然急速扩大。萨谬
尔森指出:象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要小于象印度与斯里兰
片这样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亚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显示出了一条与
倒u型曲线不相符合的路径。从60年代到80年代.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的平
均增长速度达到9.2%,东盟四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平均为6.6%,这种
持续而高速的增长被称为“东亚奇迹”。而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贫富差距总
的来说并没有明显恶化,香港、台湾、菲律宾和马来西亚还有相当程度的改善。我国
台湾省、韩国的收入分配情况甚至一开始就随经济发展而逐步得到改善。许多研究
表明,经济发展中的基尼系数增大化现象并不具有普遍性。资本主义经济学家在无
法解释“倒U型”的时候,只好把问题向后推,假设从长期看,经济增长最终有助于
收入分配的平等化。西方经济学家无法从理论上证实在一国内不平等程度的演变具
有“倒u型”的形式。这表明“倒u型曲线”不是发展的不二法则。即使是某种客
观规律(这种规律到底是什么现在还不清楚)的反映,它也绝不能被简单地用来指导
(-9 Robert J.Barro,(2000)Inequality and Growth in a Panel of Countries。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5。5-32.
第3章西方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理论考察
一国政府如何处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问题。而且,即使在短期中则会对收入的
平等分配造成巨大的伤害,也要求政府对此积极地加以管理,减轻这种伤害造成的不
良后果。
由Volker Grossmann根据Deininger-Squire(1996)和世界银行(1998)提
供的数据,对107个国家的横截面数据做出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分配差距基尼系
数与人均GDP呈现出直线相关关系。另一项根据Gottschalk-Smeeding(1997)提
供的OECDl9个国家数据绘制图形显示,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与人均GDP呈现出“u
字型”形状,与倒u字形假说形成相反的结论”。日本学者Minami(1998)通过对
本国1890年到1930年代的分析,发现在这一阶段持续扩大的分配差距到了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后迅速下降,并随后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但他不认为这是库兹涅
茨倒u字形假说的证明,因为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分配差距并没有保持持续的
下降趋势,分配差距趋予稳定是由于通货膨胀以及政府高税收和福利政策导致的。。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必然导致工人阶级的贫困,导致社会有效需求
严重不足,最后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笔者经过详细考察发现,“倒u型曲线”
的抽样标本不是在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
调控收入分配政策措施、工人阶级的斗争也是影响收入分配关系状况的重要因素。
因此,“倒u型”并没有严密的理论推导,也不具备普遍的实践意义,我们决不要
迷信所谓的“倒u型”理论,必须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
3.5.2错误地认为差距是效率的源泉,否认政府适当调控收入差距的积极
意义
在发展经济学早期,人们普遍认为,收入分配的高度不平等是经济增长的必要
条件,强调公平所带来的储蓄和投资下降,将使整个经济失去做大“蛋糕”的机会。
出于对储蓄和投资问题的担忧,一些资本主义经济学家反对公平发展战略。1936年,
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Roy Harrod)出版的《贸易周期》(The Trade Cycle)和1939
年发表的《一篇研究动态理论的文章》(An Essay in Dynamic Theory),把凯恩
斯比较静态的理论动态化,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的增长理论后来和
美国经济学家多马(Domar,E.D.)的理论一起发展并定型为著名的哈罗德一多马公
式。。1763年,法国的魁奈发表的《经济表》,同样讨论过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过程
中的扩大再生产问题。1998年,英国牛津大学爱克斯特学院(Exeter College)的
“Volker Grossmann:Inequality。Economic Growth。and Technological嘶e.A Springer-Verlq
C唧any.2001.Page 22,23.
o引自Volker Gross∞’n:Inequality.Economic Growtht and Technologlcal Change.^Springer-Yerlag
Company.2001。Page 24.
日朱钟棣,国外学者对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研究,中国哲学同,2006年1月.
福建师范大学博t学位论文
研究员埃尔提斯(Walter Eltis)发表的文章“从魁奈到马克思到哈罗德一多马的
‘哈罗德一多马公式’”(The Harrod—Domar Equation from Quesnay to Marx to
Harrod and Domar)。哈罗德在1936年的著作中考虑的问题是: “储蓄必然意味着
增长,因为资本品数量上的增加意味着生产能力的增加。为了决定均衡的储蓄数量,
有必要明确地去分析这个增长的要素。⋯现在需要问的问题是,多少储蓄将恰好满
足增长的需要?”哈罗德在1939年的文章中回答了自己提出的这个问题:需要的储
蓄率等于经济增长率乘以资本产出率,即哈罗德一多马公式。根据这个公式,埃尔
提斯认为哈罗德的贡献有二。一是提出了稳态增长的均衡路径。哈罗德用有保障的
增长率来表示,等于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储蓄率,除以经济处于长期均衡状
态下的资本产出率。二是认为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经济的实际增长率,等于实际储
蓄率除以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实际资本产出率。埃尔提斯1998年的文章分析了法国重
农学派经济学家魁奈1763年《经济表》中1761年到1770年法国农业资本的扩张情
况。埃尔提斯指出,魁奈的《经济表》中有着一些和哈罗德一多马类似的分析。例
如,他指出,《经济表》中资本产出率是5:l,于是净产出按照农业资本相同的速
度增加,稳定的资本产出率是5,这与哈罗得公式中的意义相同。这些经济学家都
认为储蓄和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收入不平等确保了高收入群体将其收
入一部分用于投资,从而提高储蓄率和投资率,推进经济增长。反之,如果削平收
入不平等,国民收入被“摊薄”之后,储蓄率和投资率下降会导致经济长期增长失
去动力。并且,刘易斯两部门模型揭示,经济增长仰赖现代部门的投资和扩张。政
府应该始终关注长期增长问题,只有长期收益最大化才能提高所有人的生活水平,
而关注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等问题则反而弄巧成拙。有的学者还从收入分配的功能分
配中认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也会使劳动力短缺、工人工资得到自然提高,收入
差距自然减少。然而这些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错误和荒谬的。
一是这个模型的理论推导的假设前提出错。他们认为“储蓄和投资是推动经济
增长的唯一动力”。但实际上,在经济发展初期,储蓄和投资的确可能是推动经济增
长的重要动力,所谓“供给创造需求”,而在经济进入正常发展阶段后,市场有效需
求才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投资、出口、储蓄对经济的作用,最终都必须落实到
市场需求这个中心环节上来,没有市场需求的投资、出口和储蓄也就没有必要转化
为生产。如果在没有市场需求的条件下,强行进行投资供给,其下场必定会因资本
不能进行正常的价值循环而胀死。二是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并不存在直接的替换
关系。拉美国家和尼日利亚等国家的经济差距太大,经济发展效率低下就是一个鲜
明的事例。伴随着经济增长,如果收入不平等程度不降反升,收入分配关系恶化有
可能诱发政治不稳定。和平的经济建设环境被打破之后,社会注意力不再以经济建
第3章西方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理论考察
设为聚焦点,个人、企业和外商也因社会风险而减少投资,或转移投资,这样,长
期经济增长因缺乏社会稳定便失去了依托。三是与低收入者相比,富人特别是发展
中国家的富人,并不一定把他们大部分收入用于储蓄和投资。大量经验研究表明,
发展中国家的低收入群体的储蓄不但不为零,反而为推动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不少省份的农村储蓄比例并不低“。经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
的富人和高收入阶层普遍将其大部分收入用于进口奢侈品和高档消费品等消费,或
者以资本逃逸的方式在海外为其储蓄寻找避风港。这种收入分配不平等结果,没有
诱发富人通过储蓄和投资来增加一国的生产性资源,财富的相对集中反而强化了富
人攫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权力,使得一国经济受制于经济或权力等垄断资本挤压,
长期陷于低水平经济增长的陷阱。大量经验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的低收入群体的
储蓄不但不为零,反而为推动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不
少省份的农村储蓄比例并不低。三是供给与需求是互为社会生产互相依存的两个环
节,公平的收入分配是实现经济长期健康持续增长的根本前提。经济发展到一定阶
段后,市场需求才是社会生产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公平的收入分配是实现经济长期
健康持续增长的根本前提。如果大多数民众长期处于生存收入水平,那么社会生产
部门的产品除非用于自身消费或出口,否则,有效购买力不足,社会生产发展将遭
遇市场需求瓶颈制约,经济增长也就失去动力。经济增长能够改善居民的健康、营
养和受教育状况,加速人力资本积累,提高劳动生产率直接或间接地加速了经济增
长。实施较为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动员广大民众参与社会发展进程,为他们提供
强大的物质和心理激励,从而刺激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反之,严重的收入分配不
公将会对社会经济活动构成强大的物质和心理障碍,甚至促使经济上受挫导致民众
采取过激行为。五是公平不等于绝对平均,并不威胁储蓄和投资的来源。这些资本
主义经济学家在其经济模型的假设中把公平当成绝对平均加以批判,犯了偷换概念
的错误,而事实上在适当范围内的差距也是公平的。六、马克思认为,由于资本有
机构成的不断提高,经济的发展必然造成大量的产业后军,劳动力的短缺是不可能
是经常或必然出现了,劳动入口总是会存在相对过剩,工人的工资很自然提高,相
反,工人经常不能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得到相应的好处。七、全球化条件下,
经济差距过大的地方,会恶化投资环境,造成人才流失,不利于产业升级,不利于
吸收国际资本和技术,反而造成经济效率低下。因此。笔者认为,差距是效率的结
果,但不是原因,相反,过大的差距却会成为效率的制约因素。
”王德文,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战略思考【J),中国社科院院报, 2005.04
。壬德文,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战略思考(J), 中国社科院院报,2005,04
祸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4章我国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现实基础分

本章主要是介绍我国收入分配实践中存在的有关现实问题与原因,为进一步研
究我国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提供有关现实基础。
1.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负面影响分析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国民收入总量和结构已经取得巨大的发展,但是,
收入分配公平与效率还不尽理想、贫富差距扩大不容忽视。
图4—1”是1981年、1990年、2000年、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按人口比例的收
入分布图。从图看到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变化主要从90年代开始,进入2000年
分配差距呈快速扩大变化趋势。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基本反映出了现代产业部门
差异性收入群体状况,但是统计的城镇居民收入不包括外来流动人口。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图4一l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变化雷达图

2l 42 64 83 100
人口比例
—*81年+90年+00年+04年
目前,中国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扩大,并已进入警戒区。按照国家发展经验,基
尼系数超过了0.4就是进入了贫富拉大的黄灯区,而0.5则是红色警戒线,无论是
国家统计局还是世界银行的测算,中国在2004年的基尼系数已超过了0。46,并且
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2005年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5。。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调
查,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比都小于1.6,只有3个国家超过了2,我国就是其中
“中国统计年鉴1981年至2005年;经济预测分析02,国家信息心。2006.I。12
。高尚全,收入分配的制度改革与政策选择,新华文摘,2007.2
第4章我国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现实基础分析
之二-”。
过去15年中,中国居民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但收入差距的扩大,已成为工资
分配中的突出问题。据2005年有关统计资料分析,我国工资收入占GDP中的比重约
仅有10%左右。。近几年,单位商品的劳动成本比重约只有发达国家的1/3一一l/5,
我国沿海企业人平均工资绝对额是美国的1/50、日本的1/30、韩国的1/15。,同样
从事简单体力劳动者(如纺织工人、纱发制作员工等)的平均工资约为欧洲的1/15
—1/20-。根据一般性的估算,在城镇打工的农村流动人口在1亿左右,他们当中的
绝大部分是处于现代产业最低工资水平线上。2006年4月,国务院研究室报告认为,
近10年来,中国农民工(迸城务工入员)月收入大多仅维持在500至800元”。2007
年2月1日,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公布系列收入分配报告显示,平均货币工资收入
最高最低行业之比由1.76:1扩大为4.88:1。2005年城镇最高10%与最低10%收入
户的人均收入之比为9。2倍,比上年扩大了0.3倍。2005年农村高收入户人均纯收
入与低收入户人均纯收入之比为7.3倍,比上年扩大了0.4倍”。13亿中国入里,
10%的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财产总额的比重已经接近50%绀,2%的人将在沫来lO
年垄断20亿美元的奢侈品消费”。
中国大陆150万个家庭占有全国财富的70%,而在发达国家,一般情况下是5
%的家庭占有50%至60%的财富”。2005年,中国台湾地区富有家庭财富总量达到
1471万亿美元,中国大陆以1335万亿美元紧随其后。“这是2005年的数据,据我
估计,2006年的某个时段,中国大陆会超过台湾地区,列亚太地区第一位(日本除
外)。”波士顿咨询公司北京办公室副总裁兼董事邓俊豪对记者表示。报告显示,在
中国大陆,富有家庭的管理资产额2005年比2004年增长18%,0.4%(约150万)
的家庭占有了70%的财富。邓俊豪说,“这个数据只考虑存款、股票等资产,没有
把灰色收入计算在内。”中国90%的富豪是经营企业挣钱,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
几个大城市”.
。7勾新雨刘长杰婷.发改委建言公平分配制度模式酝酿三大干预政策.经济观察报,2007,03,04
臼张晏榕.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低工盗簧略的经济学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3
∞李剑陌,中国工资水平调矗报告【N).北‘京屉报.2005,II,9
俩笔者对福建明溪县旅欧劳务人员的抽样调查
∞国务院研究室发布,中国农民工调查报告,(即/OL),2006,4
∞郭晋晖,收入差距正扩大政府调节收入力度不够(EB/0L),国家发改委官方同站,2007,02。0l
绀高尚全,收入分配的制度改革与政策选择,新华文摘,2007.2
∞中国贫富差距扩大迅速【N】.参考消息,2006.2.16
∞中田财富高度集中150万家庭占有全国70%财富IN). 中国青年报。2006.10.18
m波士顿咨询公司,2006全球财富报告,2006.10,17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1.1在劳动工资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工资总体水平太低,劳动收
入在国民收入比重小且有不断下降趋势,负面影响开始显现
据经济学家钟伟计算,用工企业每年通过压低工资和社会保障而多获得4400亿
的利润,反过来说,这些就是劳动者报酬被剥夺的数量。工资总额的增长是远远慢
于GDP和国民收入的增长,也即在每年全部的国民财富分配中,工资或按劳动报酬
方式分配的财富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在城镇分配的2.5万亿财富中,占城镇居民全
部可支配收入的67%,是通过非工资的方式分配的。而在非工资方式的分配中,有
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不规范的渠道分配掉的。近些年来,居民收入分配上越来越大的
差距,与此是不无关系的。.
2007年02月16日,世行报告显示,工资水平作为衡量居民收入的指标,其在
经济指标中的比重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已经从九年前的53%下降到去年的41.4%,
远远低子美国57%的水平。中国消费长期低迷症结在于工资偏低。”世行发布的最新
报告指出,造成中国消费长期低迷的症结不是老百姓热衷储蓄“不愿花钱”,而是工
资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在投资、出口和消费这三驾拉动经济的“马车”中,中
国消费水平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虽然去年全年13.7%的消费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上
世纪90年代末以来,消费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一直在下降,目前的消费率不仅远远
落后于美国,甚至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相当大的差距。过去许多关于刺激
中国消费的传统看法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中国过高的家庭储蓄上,但实际上,中国
消费的下降可以用工资等收入占经济比重在过去的变化来解释。自1992年以来,企
业与政府总储蓄占国民总储蓄的比例双双攀升,而居民总储蓄占国民总储蓄的比例
却快速下降。刺激消费不能老在居民银行储蓄这一点上打主意,应从调整国民收入
分配结构入手。
4.1.I.1显示当前我国工资偏低的几个主要指标分析
1、工资占6DP的比重不断下降。工资占GDP的比重说明在每年全部的国民财富
分配中,工资或按报酬方式分配的财富所占比重,如果这一比重下降,表明劳动者
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受到更多的不公平,相对于国民财富的工资水平出现下降。扣
除农业收入,职工工资与剔除了农业生产总值的GDP进行比较,可以更直观地反映
出工资总额相对GDP的变动情况。2000年国家财政收入是1.3万亿元。2004年上升
到2.6万亿元。仅4年对间,财政收入就翻了一番。而我国工资占GDP的比重越来
越小,1989年是16%,2003年则下降到12%,2005年约在10%左右。从表一可以看
出,自1992年至2004年,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东南沿海省市劳工工
资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劳工创造价值与其获得工资的差距在不断扩大。
¨世行报告称中国消费长期低迷在于工资偏低(EB/OL),解放两—北京晨报,2007。02,16
第4章我国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现实基础分析
表l:华东五省市工资总额占二、三产业GDP比重
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
1992笠20.1l 16.88 12.52 14.44 15.49
1995钷18.36 15.09 lO.94 12.58 11.70
1998笼14.14 13.01 9.7 10.16 10.54
2001年13.94 11.88 9.69 9.00 lO.44
2004年11.39 11.97 9.75 7.40 9.25

2005 11.35 9。9 9,71 7.43 11.2
资料来源: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2005年统计年鉴
2、企业劳工工资水平严重偏低。据统计”,2004年福建、江苏、浙江、广东、
上海的企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约分别为13766、14461、18267、18752和26934
元;一线的劳工的工资水平则更低,其月工资分别为320--600、360--620、440--
620、500和690元。广东企业普通员工(指管理层之外的员工)月平均工资为964.8
元(含法定工作时间外的各种收入),只相当于其城镇职工月工资的57.9%,东莞
市农民工工资水平仅相当于当地城镇职工的37.1%,不少地区民工的工资lO年来基
本保持不变。。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公布2004年经济数据的新闻发布会
上表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资水平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当前,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进城务工人员,均月工资仅为人民币600元左右。有经济学家认
为,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均GDP已经翻了两番,劳动力价格却几乎没有变
化。而在这期间,在国内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打工者现在的工资与1980年代相比几
乎差不多,在一些地区,农民工的收入只能维系自身的基本生活需要,甚至“只够
一天吃四碗炸酱面”,这些农民工的工资收入确实已低于最低工资。低工资是导致
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也是沿海发达地区农民工短缺的根本
原因,沿海其它地区的情况与珠三角地区大致相同,这是2004年中国就业市场出现
的新现象。
3、最终消费率在GDP中的比重偏低。最终消费率指一定时期内最终消费(总消
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由于高收入者的
消费倾向要远低于低收入者,最终消费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的贫富分化程度
和消费水平.居民消费率过低,居民即期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受到较强的压抑。相
关资料显示,1978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62.1%,“六五”期间平均为66.2%,“七
五”期间为63.4%,“八五”期间为58.7%,“九五”期间为59.4%。2000年至2005
(_)陈宴,张墨榕等,我省企业缺工的态势与对策(J J,2005年福建省委、省政府重点课题调研文稿4l期.
口2005年广东省统计年鉴Ⅱn,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福建师范人学博七学位论文
年我国最终消费率分别为61.1%、59.8%、58.6%、55.5%、53%和52.1%,2005年比
2000年降低了9个百分点”。主要表现。:一是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即居民消费率
不断下降。中国1978--1989年居民消费率平均为51.3%,2005年降到38.2%,
15年下降了11.5个百分点。两在2000年世界居民消费率就达到62%。二是居民消
费占最终消费总额的比重不断下降。1997--2005年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从80
%下降到73.3%,政府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则从20%上升到26.7%。三是居民
消费倾向较弱。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居民消费增长比GDP年均慢1.9个百分点,
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徘徊在O.5—O.6区间,即居民每增加1元收入,只有0.5--O.£
元用于消费。消费在居民总支出的比重从1978年的62。1%下降到1997年的50%,
到2005年这个比重降至39.2%。1997—2005年我国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从
80%下降到73.3%,政府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则从20%上升到26.7%。。2004年,
世界各国最终消费率约在70%--80%之间,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近年的最终
消费率约为83%、77%、72%,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埃及近年的最终消费率约
为78%、80%、88%-。2004年,我国的最终消费率为53.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华东五省市的最终消费率水平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2),说明这些省市低收入
群体的工资收入与其所创造的价值相比,处于较低水平,消费能力有限,同时也说
明由于工资收入低导致了这些地方贫富差距较大。
表2:2004年、2005年华东五省市最终消费率
全国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
2004年最终消
53.6 43.8 54.71 42.1l 42.98 50.54
费率(%)
2005年最终消
48.30 51.56 47.40 41.20 50.17
费率(%)
资料来源:国家、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2005年统计年鉴
4、大宗耐用消费品的价格大大高于家庭可支配收入。以住房为例,从世界各国
看,居民可支配收入用于购房的年限一般为7—8年。而华东主要大中城市居民购房
大多需十几至二十年,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表3)。
表3:家庭可支配收入购房年限
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宁波南京苏州福州厦门
04年居民家庭16683 16884 27596 14565 15882 11602 14451 11436 14443
H房价挤占居民jt他消赞最终消贤牢10年下降lO%(N),中华工商时报,2007.01,10
口当前消费需求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EB/0LJ,中国评论新闻网,2006。12
∞当前消费需求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但B/0L),中国评论新闻网。2006年12月
卿2005年.世界银行数据库(EB/0L】
第4章我国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现实基础分析
人均可支配收
入(元)
三口之家年节
28528 28872 47189 24905 27158 19839 2471I 19556 24698
余(元)
每平米住房均
8627 5660 6037 7210 5900 4960 4460 3368 5156
价(元)
购简约两居室
(70平米)需21.17 13.72 8.96 20.26 15.21 17.50 12.63 12.06 14.61
要年限
资料来源:《个人财富》杂志2005年全国37大城市房价调查报告
5、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工资增长率低于国外相似阶段的增长水平。日前,
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人均GDP基本达到2200美元以上,经济发展从工业化初期逐步
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但是我国近lO年工资实际增长水平不足5%,农民工
资水平则几乎没有增长。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相似阶
段的工资增长率,要高于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较发达地区。韩国经济
快速增长期为1965年到1979年,在这一时期,人均GDP由105美元增至1647美元,
年均GDP增长超过8%,同期的劳工工资收入也有较大幅度提高,1966年韩国制造业
工人年平均工资水平约为240美元,1970年为500美元,1975年达到950美元,由
于韩国国内劳动力在1975年后开始短缺,职工工资收入进一步提高,至1979年,
制造业工人年平均工资水平达到2860美元,1965年至1979年的14年间,年平均
增长率为24舻。
4.1.1.3低工资的负面影响分析
在工资高低与经济发展关系上,经济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都有不同的看法,笔
者认为,应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分对待。
1、在经济发展初期,低工资策略可以在局部地区阶段性地起到高积累和提高发
展竞争力的效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集中有利于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提
高产业发展规模,形成社会专业化分工,从而促进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
低工资制度可能加速了资本的自我积累。我国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基本实现资
本的充足供给,除了大量的国外投资外,低工资制度的成效功不可没。低成本一直
是我国许多地方招商引资的法宝;不少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谋求利润,以牺牲员工
的合法权益为代价,拼命压低成本,其中压低工人工资是最简单、也是最奏效的方
法。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成为中国制造低价的主要支撑。低工资的另一个好处
n胡放之.张艳,韩国经济起飞阶段的工业化模式与工资水平【J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Z004(5).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就是造就了我国廉价劳动力的竞争优势,使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具有明显的成
本优势。但是,这种观点在现在已经严重不符合现实的要求了。
2、从长期发展看,低工资是一个陷阱,弊大于利。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
整,低工资策略的负作用开始显现,总体上说,对今后经济发展的弊大于利。国内
夕卜经验表明,低工资有诸多弊端,而这个问题在我国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1)违反劳动力价值规律,不利于劳动力正常更新和素质提高。“简单劳动的
生产费用就是维持工人生存和延续工人后代的费用。这种维持生存和延续后代的费
用的价格就是工资.这样决定的工资就叫做最低工资””。工资除了要满足维持工人
生存和延续后代这一简单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的费用之外,还要满足对自身以及其后
代进行教育培训的费用。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取决于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具
有更高技能的熟练工人的增加,反映在个体上,就是受教育年限的增长和教育水平
的提高。目前,许多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由于收入限制。不得不减少自身再教育与
培训和缩短子女受教育的人数和年限,转而追求较低层次的技能培训,这种状况不
利于劳动生产力素质的提高。
(2)导致内需不足,容易出现经济通缩或滞胀,阻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长
期看,没有足够的消费需求支撑,生产过剩难以避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
这一时期的许多矛盾,如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等问题都需要通
过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来解决。高工资国家的消费市场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比低工
资国家容量大得多。高工资国家的个人消费能力,相当于一般低工资国家的5至10
倍,甚至几十倍。从国民经济核算情况看,中国居民消费增长率大约每提高1个百
分点,可相当于固定资产投资率提高1.5个百分点。近些年来,市场疲软、内需不
足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顽疾。一个明显的例证是经济增长对进出口的依
赖程度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在加重。原因就在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抑制了社
会购买力的形成,国内市场的狭小,形不成对耐用消费品的足够需求,使得中国进
入耐用消费品时代步履维艰。当前,解决内需不足问题已刻不容缓,而工资是决定
一般消费品需求的主要因素,只有突破运用低工资策略发展经济的狭隘思路,保证
工资水平合理增长,才能振兴我国的消费品市场,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美国在
“一战”和“二战”期间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而美国最终能走出困境的原因之一,
就是工人进行斗争后普遍增加了工资,形成了对一般消费晶与耐用消费品的强大购
买力,从而为其进入新的消费和耐用消费品阶段创造了条件。由于消费不旺,国家
只能采取加大投资和出口的办法来维持经济增长,但也进~步加大了经济增长的不
合理性。尽管短期内,增加投资能够促进本期需求,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投资增
(_)陈征.(资本论),第一卷解说(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6.P356
80
第4章我国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现实基础分析
长会通过资本形成扩大经济的总供给能力,导致产能增大矛盾。2005年以来,各地
为保持经济增长率,大量投资项目建设,经济出现过热现象,中央不得不三令五申
地要求地方控制投资。出口策略虽然可以部分解决内需不足的矛盾,但会对他国就
业水平和经济结构造成影响,从而引发进口抵制和贸易壁垒。我国的贸易出口量由
2001年的4000多亿,增加到2005年的14000亿,5年增加了3倍,贸易摩擦和经
济纠纷越来越多。当国家过度采用扩张的金融货币政策时,经济有可能产生“滞胀”
的问题。
(3)阻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业结构升级,导致优质劳动力资源和外商投
资向外转移,恶化投资环境。
低工资现实不但使劳动力市场充满低技能的劳动者,致使产业升级困难、成本
高昂。同时由于社会消费层次低下,产业升级的市场环境不存在。20世纪,福特汽
车公司提井员工工资并为众多公司效仿的经验表明,提升员工工资是有利于公司、
产业升级的。适度的高工资有利于淘汰落后企业。象中国屡禁不住的高耗低效的小
钢厂、小煤矿、小化工厂等“五小企业”和造假伪劣企业,在高工资国家就难以生
存。而那种靠勒紧裤带,以低工资、低消费实现高增长的想法,已被实践证明只是
小农经济的幻想。
从商品竞争力来看,高工资国家虽然工资成本高,却同时具有人才、效率、开
发创造力的优势,低工资有可能使劳动者降低通过努力工作获得财富的意愿,也影
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发达国家大部分商品、特别是高附加值的中高档商
品,国际竞争力都远超过低工资国家。
从引进外资来看,美国工资比中国高得多,但其每年吸引的外资也比中国高得
多,有资料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共引进外资3400多亿美元,而美国1999年一
年就吸引外资3132亿美元。2000年外商投资中国大陆400亿美元,投资中国香港
则达到640亿美元,当今世界外资总量的五分之四是流向发达国家,可见外资追求
的主要是商机而非单纯为低工资而来。
从改善投资软环境看,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低工资并不总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
至于低工资导致公务员和国企领导人以权力“寻租”捞钱,低工资使大量公职人员
有迫切的寻租欲望,而使政府效率低下,国有企业效益滑坡,也有可能使有些人因
生活困难而走上犯罪道路,导致投资环境恶化。
(4)导致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和社会消费畸形,与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相左。
马克思工资理论说明,工资是商品生产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者所考虑的是,
如何从出卖商品中不但收回预付的资本,而且取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自由的市场经
¨陈征.‘资本论)解说,第一卷(M)。P493,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6.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济必然导致低工资,并最终导致工人阶级的绝对贫困。低工资策略必然会使雇佣方
在利润分配中获得大量的剩余价值,加速了社会的贫富分化,使国民财富分配方式
高度的不规范,并由此加剧了社会不平等。国民财富分配方式的高度不合理,资本
和权力拥有者获得财富的成本过低,致使大量的社会财富用于超水平或不健康的消
费,如购置巨大的豪宅别墅,进行各种极其奢华的超前消费和各种不健康的消费,
从而匝缩了社会正常消费的空间。
(5)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加快城市化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加
快城市化建设是适合我国现阶段的重要经济策略,但由于农民工工资水平过低,其
本人及其子女用于购置住房等向城市转移的必要成本的积累过程将非常缓慢。工资
水平过低,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通过教育培训手段获得向其它产业流动的途径,
大大地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
所以就总体而言,高工资的优势要远大于低工资的优势。低工资所造成的消费
力损失、就业损失、产业发展机会损失、人才与创造力损失以及腐败损失,对一个
国家来说,是其打工所挣的一点血汗钱所无法弥补的。总的来说,低工资策略是一
个“陷阱”,导致经济社会恶性循环:
臣囹低—工资陷阱示—意图
I
j J
“工资太低一内需不足一依赖出口一低价竞销(弓f发国际反倾销调查)一利润低
下一工资增长缓慢一内需不足”的恶性循环。
4.1.2居民分配格局中居民个人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负面影响增强
2006年2月,根据“全国城市居民综合社会调查”提供的数据资料”及国家统
计局提供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分析,可对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的现状做如下
总体性判断:第一,当前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已比较大。以基尼系数值来
判断,尽管不同学者由于使用数据的不同而计算出来的数值有所不同,但总的看,
(_)对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现状的总体判断[EB/OL).发改委网站,2006.02.05
第4章我国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现实基础分析
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达到合理值的上限,在0.4左右;而且这还是
在各种岗位外收入、非正常收入难以准确估计的情况下做出的,如果把后者也算上,
则计算出的真实基尼系数肯定要更大一些。再从用五等分法计算出来的数据看,我
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的集中程度已非常高,数据显示,城市居民最低收入i/5人口
只拥有全部收入的2.75%,仅为最高收入I/5人口拥有收入的4.6%。第二,尽管城
市居民之间由于多种原因在收入分配上存在差别是必然的,但这种差别在特定时期
应当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应将现实的社会承受力等因素加以充分考虑。这种差别
的扩大应当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否则,就会带来不利的后果。据统计,我国城市居
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相当快。第三,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在相当程
度上是不合理的。如不同行业收入差距的迅速扩大,管理层与被管理层收入差距扩
大过快、过大,部分职工岗位外收入、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增长过快、所占比重过大。
就此而言,我们更应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控制,使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构逐步趋向
合理。
4.1.2。1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群体之间差距形成的增速过快
我国各阶层之间收入水平差距过大,分配体系总体结构失衡。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居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地区
之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悬殊。目前,中国内地富有的群体拥有大
约1.44万亿美元的资产。“中国富有人士的资产在未来几年将以13%左右的比例增长。
BCG的调研显示,中国富有群体持有的现金水平很高,大约占他们全部财富的71%,
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4.6%。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富入正交得更加富有。
1、全国居民收入分配总体差距快速扩大。1978年以前,由于我国城市实行的广
泛就业制度与普遍化福利制度,消除了城市中的贫困,使得绝对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
农村地区,到1978年时,数量大约有2.5亿。经济改革首先从农村中兴起,推动了农村
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大提高。但总体看来,随着我国国民收入迅速
增长,收入差距正在不断增大,全国居民收入差距总水平已达到较高程度。我国收入
差距的扩大逐年累计起来就形成了财产差距的不断扩大。2005年,城市居民收入差
距的扩大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
财产的比重将接近50%,收入最低的10%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
仅会维持在1%上下,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将
超过8倍,80%的中等收入的家庭仅占有财产总额的一半,有六成城镇居民的人均可
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30增至
(_)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中国理财市场(髓/OL),2006.3.15.,新浪网.
口2005年社会蓝皮书,中用社会科学院旧B/0Ll,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2006,1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995年的0.455、1998年的0.456、2001年的0.459。H2001年1月,我国国家统计局在
的《中国国情国力》中也提到,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已经接近0.4的国际警戒线,而且是
连续四年处于上升态势中。2005年约为0.45~0.55之间,差距净增速度快,目前居
于世界前列。其中,还不包括城乡、行业和各种隐形的差距。大大超过国家统计局
规定的上限0.35,而且超过了国际警戒线0.40,还超过了引起社会不稳定线0.43。
城镇贫困群体收入呈下降势头。1986—2002年,城镇居民平均收入与100,6最低收入组、
5%困难户组人均收入绝对差额由381.5元和420.7元增至5294元和5745.3元,年均
增307元和333元。三者的差距指数由1:0.539:0.492降至1:0.313:0.254。综合
国内外的数据,可以认为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水平应当已经达到和超过了0.4的警戒
水平。这意味着经济中存在着相当一大批人,由于无法获得足够的收入,不能将他们
的生活需要转化为实际需求。
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不仅相对下降,而且绝对下降。在2006年5月29日,国
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在召开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与法制研讨会”上所称,
到2005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还有2365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
还有4067万人,合计6432万人。还有5000万人是没有稳定解决温饱的低收入人群,
两者合计有7600多万人。。贫困面约为8%,但贫困人口呈上升势头。。2002年,城
镇人均可支配收入7135.74比上年增长了13.4%,最低收入组为2421.51元、困难
户组为1908.41元,人均收入分别下降了14%下降了和21%。农民是我国最大的低收
入群体。1987到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4年低于城镇5%困难户组的收入
水平。我国农村贫困标准过低(国际为l天1美元),按扶贫基金会说法,我国农村
现有贫困人口3000万人,低收入人口6000万人,低收入群体9000万人,占农村
总人口的11%-。如果考虑目前统计的局限,将约1/4生产性部分从纯收入中剔除,
那么,贫困人口将大增。因农村贫困线低,贫困线附近人口多比重大,再加上多重
贫困叠加,即收入贫困、能力贫困、知识贫因、机会贫困、制度贫困相互作用,致
使大量身缚多重贫困的低收入非贫困人口处于贫困边缘,随时可能陷入贫困。中国
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杜晓山在中国产业扶贫开发论坛2005年年会上说,如果
按照低收入现行标准,即人均年收入低于882元,仅相当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水平
的三分之一,目前尚有8517万人口仍属贫困人口。如果按照世界上公认的人均l天
1美元以下就属贫困的标准,中国目前还有2.1亿贫困人口。据国家货币基金组织
和世界银行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为78%-79%。在所统计
(_)冯忠江等.从基尼系数看我国的收入分配{J),经济论坛,2003,14
o刘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与法制研讨会上讲话{e8/0L),人民网一人民日报,2005.12.07.
口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课题组,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与低收入群体问题研究【JJ,‘经济学动态',2003.6
锄李振园,政府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及对策探讨CJ),经济学家,2005,3
第4章我国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现实基础分析
的36个国家中,只有8个国家的消费率低于70%,其他国家的消费率均在70%以上。
而中国的最终消费率从1980年的66%持续下降到1995年的58%,其后缓慢回升,到
2000年才勉强达到61%。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快速扩大。农村消费水平过低,城乡之间消费能力、消费
水平和消费规模的差距越来越大。一是城乡收入水平差距拉大。“1978年中国城乡
居民收入差距为2.57:l,近十几年来差距迅速扩大,2000年至2005年,中国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253.42,、2366.4元、2475.62,、2622.22,、2936.42,和3255
元。城乡收入比2000年为2.78:1,2005年为3.22:l,二者差距逐年扩大。二是城
乡消费水平差距拉大。1978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138元,城乡消费水平
之比是2.9:1,1990年扩大到3.0:1,2000年至2005年连续六年保持在3.6:1左右。
从城乡居民消费构成来看,2000_吨005年,城镇居民消费比重由60%上升到67.1%,
而农民消费比重则由40%下降至,J32.9%,六年下降了7个百分点。三是城乡市场规模
差距拉大。1995年城市与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2376.7亿元和8243.3亿
元,城市是农村的1.5倍,而至[J200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2.04倍。四是城乡居民恩格
尔系数差距拉大。2005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低至1J36.7%,而农村居民的恩
格尔系数为45.5%。城乡工资收入差距拉大。发改委网站公布的《我国的工资分配
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报告说,1990~2005年,得益于农民迸城打工收入增加农
民工资性收入,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从1167.8亿元增2口N8755.2亿元,在农村居
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从20.3%提高到36.1%;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从3471.1亿元增加
至U43831.3亿元,但占城镇居民总收入的比重从77.0%下降至1J74.3妒。从整体上看,
城乡收入差距(反映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比),自从1978
年以来处于一直上升的态势。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2006年度报告》
显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近三年一直保持在3.2倍左右。。从1978年迄今,除1990
年、2004年个别年份,城乡收入差距短期比上年减少外,一直呈上升态势。2005年,
世行估计我国城乡实际差距指数是4。如果考虑农民纯收入中约有l/4为生产性支
出及城乡居民的制度差别带来的收入差距,2005年城乡实际差距指数估计是4~6,
大大高于亚洲低收入国家1.59的水平,也大于中等收入国家2.2的水平。气005年,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3.3:1,前三个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
人均现金收入之比,已经达到3.225=1,而2003年和2004年的数字分别为3.23:1
¨当前消费需求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EB/oL),中国评论新闻舟.2006.12
臼郭晋晖,收入差距正扩大政府调节收入力度不够(邸/0L】,国家发改委官方冈站,2007.02.01
o郭晋晖,收入差距正扩大政府调节收入力度不够【髓/0L】,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2007.02.01
锄陈宗胜等, 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蜢)。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p65:张平,增长与分享同
虬北京l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8)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和3.209:1。如果不采取措施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趋势的话,2020年按照预计城
乡收入差距有可能达至JJ4:1。1978—2003年,1979年~2003年(平均),2002年,2003
年,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2.6%、4.6%、5.9%,分别低于城镇居民1.1、7.9、
4.4个百分点,+}城乡收入绝对差额由182元增至5850元,净增5668元,增加了31.1
倍,年均增227元。差距指数则由2.3,增至3.23,净增0.93,增JJn40%,年均增4%。
。目前农民收入水平仅相当于上世纪1990年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收入和购买力滞后城
镇lO~15年。
3、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快速扩大。东中西三大地带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快速扩
大。1978--2002年,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差额分别由3l元
与35元增至3045元与3350元,年均增138元和126元,东、中、西的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比为1.1:l:1.1变为1.53:1.05:1。东部与中、西部农民人均纯收入绝
对差额分别由12元与23元增至1624元和2125元,年均增67和88元。东、中、西的农
民人均纯收入比由1.09:1:o.91增为1.71:1:o.78。省际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快速
扩大。1981--2002年,全国最高与最低收入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差额
则由267.3元增至7305.7元,年均增335元;两者的差距指数由1.72增至2.23,年均
增2.4%。最高与最低收入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差额由285.4元增至4761.3,年均
增213元;两者差距指数则由2.8增至4.3,年均增7%。发达省市人均收入和人均
财政收入分别是欠发达省区15倍和13倍。lOO个富县的人均财政收入是lOO个穷县的
17.4倍。。
4、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快速扩大。行业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部分传统行业如
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行业的从业者的平均劳
动报酬不断下降,而垄断行业和部分高新技术产业的平均劳动报酬大幅度提高,。目
前排在前十位的高收入行业中,除了计算机服务业以外都是垄断性行业,包括金融
证券业、航空运输业、烟草制品业、电信业、管道运输业、石油业等。2005年的数
据也表明,平均工资排在前十位的行业,工资增长率都超过了Io%。丽同时,平均工
资水平排在后十位的行业,增长率都比较低。。1978年,工资最高行业的工资是最低
行业的1.38倍;2002年,我国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最高已经是最低的6倍多。从全国
宏观数据看,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主要表现为:有些垄断行业收入分
配过分向个人倾斜。当前,我国居民收入继续向垄断行业倾斜,2005年前三季度,
(_)中国经济网,2005.12.1.
∞陈宗胜等, 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5;张平,增长与分享
同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5).
臼王文臣,曹明贵,李振因等.市场{J:会主义与人本社会主义(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牡,2004。162\163
卿郭晋晖,收入差距正扩大政府调节收入力度不够(N),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2007.02.01
第4章我国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现实基础分析
石油天然气开采、烟草制造、铁路、航空和电信等行业企业在各行业企业景气指数
中名列前茅,高于各行业平均水平25%一60%”。1978—2002年,最高与最低行业人均
工资收入绝对差额由458元增至12715元,年均增5ll元。两者差距指数由2.17增至
2.99,年均增3.4%廿。行业差距进一步扩大发改委的报告明确表示,不同经济类型和
不同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别。与垄断行业职工工资快速增长形
成巨大反差的是企业普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由于劳动力市场仍然供过于求,非国
有、集体企业的一般职工和农民工,他们的工资增长缓慢。
5、公职人员的没有按贡献分配且收入差距偏大,国企员工收入差距不尽合理。
在全国10多个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中,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排名处于中下位次,但当
前我国对公职人员的分配还未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与量化的标准,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有无背景不一样,任人唯亲时有发生,分配没有按贡献。2006年1
月《隙望》发表文章拣,从工资收入上看,中国高低级公务员的差距似乎并不大,
而且后几次工资调整与前几次工资调整的差距趋势在逐步缩小,由1985年的10.2倍
缩小到目前的6.6倍。但房改后,高低级公务员的实际收入却在扩大。2003年后国家
公务员没有再统一调整工资,全国公务员的平均工资为15487元,但是实际收入差距
却很大。东部发达地区工资收入较高,西部落后地区收入则较低。收入最高的上海
市与收入最低的陕西省的收入差距比例为2.8:1。目前,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不
规范。1990-2005年。,国有单位职工平均工资除少数几个年份以外,其增长速度均
快于集体单位和其他单位,并在2003年成为平均货币工资收入最高的经济类型。
1990’2002年,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以及电力煤气等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速
度明显高于采掘业、建筑业和农林牧渔业等行业。国有单位增长较快的根本原因是
它们资源分配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国有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垄断行业,垄断行业
利润获得相对容易,所以工资增长也就比较快。发改委的报告称,如果进一步考虑
到高收入行业集中的垄断行业的工资外收入和员工福利大量存在的现状,差距将会
更大。国有企业经营者与职工收入的差距不合理扩大,企业普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
同工不同酬现象以多种形式存在。事业单位工资分类管理的办法不能很好地体现不
同类型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工资中体现岗位和贡献的因素不足,工资外收入缺
乏有效规范。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不到位,公务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没有有效建
立。
以上分析可见,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区域、行业等不同群
体之间。但具体说来,主要人群中的收入分配问题并不像总体数据显示的那样严重,
¨中田社会科学院发布2005年社会蓝皮书.
∞王文臣,曹明贵,李振周等,市场社会主义与人本社会主义(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杜,2004.第162\163页
∞郭晋晖。收入差距正扩大政府调节收入力度不够(N】,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2007,02。Ol
福建师范大学博:L学位论文
造成收入分配状况恶化的主要是这些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就城乡内部看,城市
居民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16上升至U2000年的0.32,农村居民纯收入基
尼系数从1978年的0.21上升N2000年的0.35。目前,群体内收入分配差距尽管有增
长,但仍在分配状况基本合理的范围之内。德克萨斯大学几位研究人员运用泰尔方法
对我国收入分配状况所作的研究表明,省内部收入差距的增长较为平和,而省际间的
收入差距情况对总体收入分配状况的影响则非常明显,尽管我国目前收入差距拉大
的现象非常严重,但并没有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与转轨时期社会
中存在秘种非经济性隔阂有关,具有结构性的特征。因而促使那些将城乡分隔开、地
区分隔开,某些行业与其他行业分隔开的不合理因素得到转变,是当前改善收入分配
状况的经济政策的主要切入点。
4.1.2.2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负面效应增强
适度收入分配差距不会影响经济发展,但差距过大时,则会产生威胁和危险,
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有:
1、影响经济有效需求,造成通货紧缩或膨胀。经济有效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根本
动力,当收入分配不平衡程度过大时,必造成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造成生产相
对过剩,出现造成通货紧缩或膨胀,影响经济持续发展。
2、不利于保持经济效率,造成人才与财富向外流失。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财富效应过于明显,会降低劳动者劳动的积极性,从而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和劳动生
产率。当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引发社会出现不安时,会增加投资者投资的忧虑,恶化
投资环境,必然造成资金、技术向外转移,许多人才因得不到与其贡献相应的报酬
流往国外,低收入群体(如农民和城镇贫民)地位更低、机会更少,其人力资源不
仅得不到应有开发,甚至出现相对和绝对地萎缩。
3、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必然导致城乡公共服务条件差异的扩大,从而严重影
晌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收入的差异决定了农村的公共卫生资源、通讯设
施等落后,这就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并抑制了农村劳动生产效率和农村
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在享有国家公共卫生资源方面的水平远
远落后城市居民,只享有大约全国卫生资源的农村在享有公共通迅服务方面也大大
落后于城市,造成农村在获取知识%传播知识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处于更加不利的地
位。知识差距迸一步拉大,信息受阻和封闭更使农村难以迅速走上现代化道路。
4、不利于社会主义的目标实现,影响社会稳定。因先富者中部分人并非完全靠
劳动致富,且很少帮后富,致使部分民众怀疑“共富”目标,甚至怀疑四项基本原
则,不利于现代化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由于贫富阶层是在改革过程中形成的,
部分农民贫困与下岗失业贫困同非法致富形成巨大反差,致使一些人弱化了对改革
第4章我国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现实基础分析
的信心,产生了“怀旧”心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致使部分民众不满,心理失衡,
社会离心力加大,影响社会安定。
5、不利于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甚至造成社会道德败坏。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富
人更易于用钱买通权力,损害无权者与贫穷者的权利和平等。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诱
导少数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甚至道德败坏,生活腐败。
4.1.3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银行在资源财富分配中
处于强势,但效益低下
我国国有企业成立后,长期实行“统收统支”,即企业将所有利润上缴财政,
然后再从国家财政那里获得投资、亏损所需的全部资金,1994年税制改革后到2006
年的今天,国企的税后利润都归企业所有,由于国企经营效益严重低于其他所有制
企业,生存成本高昂,大量国企也长期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企业不得不靠行政垄
断经营或从财政、银行和资本市场获得大量资金支持以维持生存。1994年以前,在
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和其他个体私营经济的冲击下,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出现严重的
亏损,国企纷纷向国家财政请求补助,让中央和地方财政不甚重负。20世纪80年
代中后期开始,国企在获得自主经营权后,国企开始大量向银行借款,占用了金融
资金,经过一段时间后到2005年的今天,国家又不得不深化国企改革或债转股的名
义来核销大量的贷款形成的呆坏帐。1994年税制改革后,虽然国企的税后利润归企
业所有,但国企还是长期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199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实现
利润仅806.5亿元,1998年减少到525亿元,1999年为1000亿元,2000年在国家
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后利润仅为2300亿左右。1998--2000年,国有企业在境内外上
市共筹资近5000亿元(境外约为270亿美元),财政共核销银行呆坏帐准备金1261
亿元,债转股总额4050亿元,实施债转股后,2000年可减少企业利息支出200亿
元左右。选择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共安排了880个项目,总投资2400
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459亿元,国家给予贴息195亿元”。2001年预计全年核销银
行呆坏帐515亿元。。数据显示,到2005年12月底,169家中央企业资产总额lO.63
万亿,含高额的垄断利润,全年共仅实现利润6276。5亿元,其中7大垄断巨头(中
石油、中国移动、中石化、中国电信、中海油、宝钢、中远集团)所占比重不小。在
2005年上半年,这7家企业占了央企总利润的66%,其中仅中石油一家就占总量的
四分之J。财政部下达的财企[2005]298号文通知,中央财政给予中国石油化工集
团公司一次性补偿人民币100亿元。其中,中石化及其附属公司获得一次性补偿人
(-)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圉务院新闻办公室记者招待会背景材料[c],2001,i,9
口吴邦周全周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扎扎实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提饨
2001,1
臼http://finance.sina。c∞.cn 23:47 21世纪经济报道。2006,02,06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民币94.15亿元,理由是由于2005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升并长期处于高位,境内
成品油价格和原油价格倒挂”但有详细的专业调查表明,中国汽车平均每百公里的费
用比国际上的费用高了近30%,油价偏低只是一种假象。改革开放以来,除垄断企
业外,大多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大多时间内都处于微利或亏损的状态。
1990年,资本市场设立以来,中国设立资本市场的主要目的是给国有企业的改
革提供条件,但是我们看到现在上市的1200家企业当中80%以上是国有企业。15
年来,国企占用了20000亿左右的资本市场的资金,累计分红仅几百亿,几乎没有
给股民以回报。这些国有企业在上市第一年表现还可以,第二年一般,第三年就很
差。一年绩优,二年普通股,三年就成了垃圾股。大量国有企业列入国家计划的破
产项目和银行呆坏帐核销。政府实际上是用银行贷款或者上市作为补贴国有企业的
手段。
金融体系的问题首先表现在四大国有银行呆帐和坏帐的比例特别高。截至2003
年底,中国主要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余额为2.44万亿元,不良贷款的比例仍高达
17.8%。虽然经过前几年的努力,现在呆坏帐比例还是高达所有贷款的19%,这是
比任何发生世界金融危机的国家都要高的。2005年伊始,中国政府从外汇储备中拿
出450亿美元,分别向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注资,以此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推动股份制改造。。美国兰德公司的报告中:。“中国的银行是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上
最糟糕的银行”, “中国建造了垂死企业,导致巨大的生产力过剩,对铁、铝、水
泥和其他原材料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但是“当你看到他们的财政状况的潜在问题时,
你会发现一个黑洞”。。“日本人在90年代陷入了这样一个黑洞,至今还在努力地
爬出来。中国人很多年后仍将会为目前这种无节制地狂热的购买行为感到心痛。”
4.1.4在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中,税费负担总体水平偏高,导向不尽合理,
费挤税问题严重
确定一个合理的税收在GDP中的比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税收在GDP中的比重
不能无限度地不断提高。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2005年
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初步核算,我国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82321亿
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4年增长9.9%。依此计算,我国的宏观税负(税收收
入占GDP的比重)为16.93%。”
表4-1:税收收入与GDP的比较
(_)2005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输血”是为了“造血”。从银行注资看中国金融改革{即/0L},新华罔, 2004。03,11
∞美国兰德公司,2020年中国会非常穷(EB/0L),新浪网,2005,12,3
蛔美国兰德公司,2020年中国会非常穷(髓/oL}r新浪网,2005.12,3
∞靳东升,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税收负担初探[C],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资料,2006年
单位:亿元
GDP增长率(按6DP增长率税收收入占税收收入增长
年度GDP 税收收入
可比价) (按现价) GDP比重蛊
I鲴0 18547.9 3.8% 9.69% 2821.86 15.2l% 3.46%
199l 21617.8 9.2% 16.55% 2990.17 13.83% 5.96%
1992 26638.1 14.2% 23.22% 3296.91 12.38% 10.26%
1993 34634.4 13.5% 30.02% 4255.30 lZ.29% 29.07%
1994 46759.4 12.6% 35.0l% 5126.88 10.97% 20.48%
lg驰58478.1 10.5% 25.06% 6038.04 10.33% 17.77%
1996 67聃4.6 9.6% 16.09% 6909.82 10.18% 14.44%
1997 7“62.6 8.8% 9.∞% 8234.04 11.06% 19.I麟
1998 78345.2 7.8% 5.21% 9262.80 11.82% 12.49%
1999 82067.5 7.1% 4.75% 10682.58 13.02% 15.33%
2000 89468.1 8.0% 9。02% 12581.51 14.06% 17.78%
2001 97314.8 7.5% &77% 15301.38 15.72% 2L62%
2002 105172.3 &3% 8.07% 1763 6.45 16.77% 15.26%
2003 117390.2 9.5% 11.62% 20017.31 17.05% 13.50%
2004 13鹋75.9 9.5% 16.60% 24165.68 17.66% 20.72%
资料来潭:‘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周统计出版社2005年9月第】版.注,税收收入包括关税,不包括香港.
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统计数据.
根据世界银行对国家的分类,我们把纳入研究范围的国家划分为4种类型:低
收入国家、中等低收入国家、中等高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指的是2001
年入均国民收入总值(Gross National Income,以下简称GNI)不超过745美元的
国家;中等低收入国家指的是2001年人均GNI在746至2975美元的国家;中等高
收入国家指的是2001年人均GNI在2976至9205美元的国家;高收入国家指的是
2001年人均GNI在9206美元以上的国家。从25个高收入国家宏观税负的平均值来
看,1990年为34.63%,1995年为36.3踹,1999年为37.29%,平均税负接近405。
91
福建师范大学博:E学位论文
从7个中等高收入国家宏观税负的平均值来看,1990年为29.94%,1995年为30.19%,
1999年为27.30%,平均税负接近30%。从6个中等低收入国家的宏观税负的平均值
来看,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21.75%,中期为21.25%,末期为21.30%。宏观税负基
本上保持稳定在21%左右。从4个低收入国家宏观税负的平均值来看,20世纪90年
代初期为17.07%.中期为16.98%,末期为16.03%,宏观税负基本上保持在17%左右
“。虽然各国在税制改革中不断降低税率,但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的总
体税负仍然不断上升。
2004年的统计显示,宏观税负开始出现转折。2004年7月1日,欧共体统计局
等部门公布了题为“1995—2002税制结构”的报告,内容包括了25个成员国各项税
收指标。报告称,由于各国普遍的税制改革,尤其是降低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
的税率,欧盟总体税负下降。25个成员国税收占GDP平均比重,从2001年的41.5%
降至2002年的40.躺。事实上,自从新世纪开始,这种转变已经开始显现。最新报
道指出,0ECD国家的税负经过近30年增长后于2000年达到颠峰,为37.2%,之后
多数成员国税负呈下降趋势,到2002’2003财年平均降至36.3%。如果不含社会保
障税,根据对2003年24个主要国家的统计,宏观税负约为24.5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认为,税收收入在一般正常时期有一个理论性的合理界
限,一般是指税收占GDP的比重不超过25%。如果任何国家的税收超过这一比重,
将会产生严重的经济后果。但同时专家也认为税收存在绝对极限的说法不完全正确,
世界各国应根据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确定宏观税负的水平。例如,南非法定宏观税
负在25%左右。美国认为税收负担的极限是每个家庭收入的25%。
通过宏观税负的国际比较,对于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应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认
识。既不能经过简单的数字比较,就认为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比较低。考虑到国际
上许多国家政府收费较少,中国的宏观税负具有中国特色,研究中国的宏观税负水
平,不能不考虑中国的各级政府各种收费问题。据报道,2004年全国政府非税收入
约为10523亿元,相当于同期财政收入的39.8%。。从国家统计资料上看,大约各级
各类政府部门的各项收费为国家预算内收入的一半,各项收费占GDP的比重就是7%
左右。。如果按此比例计算,税费合计,2004年中国的宏观政府收入水平至少可达
GDP的3096以上的水平。在我国这种经济发展水平下,中国国民经济中政府收入的水
(_)资料来源:1)新加坡的数据来源于《政府财政统计年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5年版、2001年版)、‘国
际金融统计年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8年版)。2)日本1990年的数据来源于‘国税厅统计年鉴》(大藏
财务协会.1997年版)、《国际金融统计年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8年版)。3)其余国家1990年的数据来
源于‘政府财政统计年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5年版、2001年版)、‘国际金融统计年鉴》(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19粥年版):1995年和1999年的数据来源于‘经济台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收入统计'(2000版).
o中国税务报【N),2005,11,25
∞朱明熙,对税收连年增收的一点隐忧(EB/OL),人民网.2005,06.∞
第4章我国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现实基础分析
平已经处于较高位置。
而且,由于我国税费负担主要是在生产领域,不是以消费税为主,这将会不利
于增加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的总量。考虑到我国税费收入的主要作用是在养人,许多
公共支出仍由民间负担,我国税费总体水平的确太高了。
事实上,随着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政府承担的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经历了
增加和稳定的不同阶段,政府收入的需要也经历了扩张到稳定的不同阶段。政府对
财政收入的需求不应该无限扩张,达到一定规模后就应该稳定并下降。
4.1.5在财政收入分配格局中,财政支出结构不太合理,县(区)在分税制
中处于不利地位
4.1.5.1财政支出结构不太合理,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偏低
随着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但在财政分配领域,效率和公平问题同
样也日益严重。一是行政性开支太大。从1978年到2003年财政支出总额增加22
倍,而行政管理费支出却增加88倍多。我国公务和行政性开支占全国总支出的比例,
是美国的3倍、西欧的6倍、日本的19倍。有人估算,每年公款吃喝、公款出国、
公车消费支出就达9000亿。二是经济建设性投资太多。2005年我国政府对公益性、
基础性和竞争性领域的投资结构,基础性和竞争性投资比例高达84.01%,其中竞争
性投资比例36.25%,超过公益性投资一倍还多。三是公共服务支出太少。如,近几
年我国公共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只有3%左右,而发达国家为6%’7%,发展中国
家也达4.1%。在医疗卫生领域,有统计表明,我国政府医疗保障支出在世界卫生
组织190多个成员中倒数第四“。从1990年至2003年,社会文教费支出占财政支出
比例基本维持在24-26%之间,最高达到28%,2003年又回落到26%。社保、教育、
卫生投入占GDP的比重,2003年德国为34%、法国为30%,俄国、巴西、南非、
伊朗在10-27%,而中国仅为7%。公共卫生投入,政府投入所占比重,发达国家为
70%,发展中国家为55%,中国2003年为17%。有入对中美财政支出作了比较,发
现中国财政支出中最容易膨胀的项目是行政公务支出和经济建设投资,中国占财政
总支出将近50%,而美国只占17%;最不容易膨胀的是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
中国占25%。美国公民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占了财政支出的75%。。
4.1.5.2县(区)在分税制中处于不利地位,严重削弱了基层县(区)经济特别是山区的经
济发展后劲。
目前,在全国大范围的地区,县级财政持续出现严重入不敷出,相当部分县(市)
面临着严重的公共财政问题,特别是山区县财政困难表现得更为突出,严重地压制
¨刘新民,公共产品定价机制不合理价格上撩百姓苦不堪言来源(N).中嗣经济周刊,2007.03.26.
∞专家称中嗣分配改革始终未能破题(N).财经时报,2007年03月03日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了基层发展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次分税制改革是我国财政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
在增加我国财政收入、增强中央财政实力等方厦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分税制对县级特别是山区县的不
利因素日益显现。分税制财政体制对中央与地方财权、财力分配不合理,削弱了县
区级经济发展后劲。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对政府收入划分不尽合理,实行分税制
后,大额、易收的税种被上划或共享,财力向上级集中,留给县级是一些零星税种,
征收难度大,财政增量大部分被上级财政拿走,上划中央税收连年上升,地方财政
收入所占比重下降,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后,又减少地方可用财力。以福建省为
例,从1994年开始县级财政参与分成的;增值税收入的25%:营业税70%(30%上
划省);所得税70%(30%划归省);土地增值税的60%、资源税的85%(40%、15
%上划省):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罚没收入的80%(20%上划省)”。新税制的
设计,划归县级的税种,大多属于那些税基薄弱窄小,税源零星分散、征收难度大,
征管成本高、增收潜力小的税种,而且个别税(如资源税)达不到税法规定的征收
标准。从财力配置来看,省财政一般收入总财力由分税制前的省、地(市)、县(市)
三级配置变为中央、省、市、县四级配置。分税制以来1994—2000年全省县级财政
累计净上缴中央和省市149.1亿元,占县级同期财力总量的47.2%,年净上缴由1994
年的8.7亿元增至2000年的7l亿元,其中7年累计净上缴中央72.6亿元,累计净
上缴省、市76.5亿元。而分税制前的1993年,全省县级地方财政总收入43.8亿元,
除上交省市5.5亿元外,县级拥有财力38.4亿元,占当年地方财政总收入的87.5
%,2000年降至70.5%。“九五”期间全省县级地方财政总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
11.9%;上缴中央年递增29.4%,县级财力平均增长9.5%,县级财力增长落后于
国家规定的总收入增长2.4个百分点“。分税制部分激励政策不到位,影响了县区财
力调节功能,特别是山区县的发展热情。中央对地方上划“两税”增量实行
“l:O.3”返还的激励机制。做为利润的主要创造地,这0.3的分成明显太少,而且
还要在省县之间再次分成返还,有的完全被省级截留,大大弱化财政对县区的激励。
从华东各省情况看,山东全部返还到地县,江苏返还l:O.25,浙江、江西返还1:O.2,
最少的安徽则返还l:O.15到地县,福建省甚至将“l:O.3”返还收入全留省级。增
值税在工业经济中占有很大份额,分税制后县级政府原来重点培育的财源项目收益
增量大部分上划,而地方政府却要承担投资还款及债务风险;着再培育新的工业财
源,增值税的75%仍流向中央及省级,这种大投入、大风险、低回报的机制,削弱
了县级政府发展工业经济的积极性。对于山区县来说,由于受地理的、历史的、主
¨许昆贞.捅建省委调研内参(J】,2005年第5期
口许昆贞.福建省委调研内参【J),2005年第5期
第4章我国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现实基础分析
观的、客观的因素影响,发展滞后。基础较差,经济相对落后,在现行体制激励下
收入的稳定增长并未能从根本上缓解财政困难。此外,山区县由于受地理、信息、
人才、技术等方面因素制约,企业成本较高,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进而影响财
政减收。还有山区县财政收入总量少,比重小,税源结构不尽合理,税基偏小,税
源单一等因素,更是加剧财政收支矛盾。事权与财权不对等,增加了县级财政压力。
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提高了财政收入占GDP、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两
个比重,增强了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但在财权集中的同时,事权却未能上移,
相反却有下移现象,特别是县一级政府,履行的事权与其可用财力高度不对等,我
国目前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决定了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具有绝对权威,而下级政
府对上级政府没有任何约束力,结果在需要共同分担公共责任时,往往上级政府将
公共责任层层下移,如国防、农村义务教育、公共社保等纯公共产品及中央与地方
有交叉的跨地区性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理应由中央或省级政府负担的支出在
下移。目前的财政体制则由上级政府单方面决定,上级政府存在自我扩大财权的便
利,下级政府居于被动地位,事实上县级政府是政策的最终执行者,一方面承担了
庞大的事权,另一方面上级出政策规定用途的地方支出过多,如有关法律和法规规
定地方对于农业、教育、科技、计划生育、扶贫等支出增长,必须达到某个水平。
山区县在承担着上述支出外,还承担着比发达地区更多的公共基础建设、公共社保、
公共教育等历史上由于财力所限而未能承担起的公共支出任务,历史欠帐较多,任
务繁重,矛盾错综复杂。庞大的事权与现行财权和相应的财力极不对等,使县级支
出基数和支出刚性增长,包袱越来越重,县财政困难明显加剧。以福建省为例,从
县级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看,1999年12个发达县市财政收入33.8亿元、7个欠
发达县财政收入5.5亿元,二者相差28.3亿元,差距比1994年(12.2亿元)增加16
亿元,从人均财政收入看,1994年12个发达县(市)人均财政收入190元,7个欠发
达县人均财政收入84元,差距106元;1999年变为424元、184元,差距扩大至
240元。在12个发达县市中,山区县市仅占1个;7个欠发达县中,山区县就占6
个”.
4.1.6在全球化财富转移中,民企优质资产与资金不断转移海外;劳工剩
余价值在国际贸易中不断流失,造成国民财富巨额流失
民企为了扩大生产出口或抢占国际市场而对外转移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如果
出于其他经济社会因素而使民企优质资产与资金不断转移海外,则有可能危及国民
H许昆贞,福建省委调研内参(J),2005年第5期
祸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收入分配格局。目前,中国共有管理资产额超过百万美元的家庭25万户,列全球第
六位”,他们中许多人都把不明来源的资产非法转移到国外。
1、我国民企优质资产与资金不断转移海外。。近年来,借道英属维尔京群岛等
国际避税岛设立壳公司,再将境内企业资产注入壳公司,进一步寻求海外上市,已
成为国内民营企业的一种风潮。2005年11月止,百度、富力地产、中国龙工、雨
润食品、海王英特龙、新宇亨得利等国内著名民企,纷纷海外挂牌上市。2004年,
国美电器、蒙牛乳业、盛大网络、慧聪国际、津西钢铁、中天国际、京信通信、51job(前
程无忧网)、天狮国际、银桥乳业等原著名民企,已通过境外壳公司相继在境外成功
间接上市。即民企通过在国际避税岛设立壳公司变身外商企业,实现间接海外上市。
而未被市场公开报道、但已将资产控制权转移出境的民企,更是不计其数。上述“成
功经验”,正是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红筹通道”,俗称“小红筹”。即,民企股东以
个人名义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设立壳公司,再把境内股权或资产注入壳公司;之
后以境外壳公司名义申请在美国、香港、新加坡等地海外上市。据了解,目前正在
进行“外资化”的民企,包括顺驰地产、汇源果汁、中脉科技、富力集团、奥克斯
电器、利君药业、港陆钢铁、汉王科技等数百家国内优质民营企业。根据市场公开
报道初步统计,迄今已有270多家民营企业通过“小红筹”海外上市。“如此大规模、
有序的优质民企资产向海外转移,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是罕见的”。而民企“外
资化”后“返程投资”形成的各种“外资企业”,也就成为由中国企业中的一种独特
类型:境内居民完全控制的“外资企业”。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对民企“外资化”缺
乏有效监管,到底有多少优质民企资产被转移海外,迄今仍无明确统计。不仅如此,
就连中国民企在离岸金融中心设立的壳公司数量,也无明确数据。有调查认为,有
1万家在加勒比海离岸金融中心注册的企业与中国内地相关,这些地区平均每天都
会注册一家中国概念公司。而据香港殷诚国际公司统计,50多万家在英属维尔京群
岛注册的企业中,大约近20万家与中国企业有关。如果国内民营企业资产向海外进
行等价转移,并不构成国民财富的流失,但当转移并不等价时,就构成国民财富的
流失。当前,在我国民企轰轰烈烈外资化运动中,以不等价收购是主要手段,从而
形成国民财富流失的黑洞。民营企业以外资并购的名义汇入部分外汇现金,却将更
大价值的资本控制权转移到境外置换了境外壳公司股权,形成权责发生制意义上的
资本外逃。不少地方现在还沾沾自喜扶持了民营企业的巨大发展,但相当一部分“民
营企业”,不管从主要控制人、还是从法律层面上讲,都已经不是真正的中国民营企
业。“他们在法律上不具备任何民营企业的特征,如总部在离岸金融中心、公司高管
(J波士顿咨询公司,2006全球财富报告,2006.10.17。新华网
∞王小波李圆李兴文,民企“外资化”惊现巨额国民财富流失。黑洞”(N】。经济参考报,2005.10.31
第4章我图政府在调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现实基础分析
在境外拥有永久居留权等等。这些公司的主要资产在境内发展壮大,但最后其所有
权、控制权都已转移到境外了。如果民企“外资化”现象得不到遏制,离岸金融中
心本身高度不透明的特点,很可能使之成为国民财富流失的“黑洞”。
有调查表明,在内地和澳门之间形成了一个秘密的资金通道两地形成秘密资金
通道,上亿元的赌博资金。按照我国有关外汇管理规定,现在出境可以携带的现金
被控制在2万元以内,但这些钱,只是路上正常开销用的。到了澳门后,会有人提供
“筹码”,有了输赢之后,也有人会在内地进行结算。宁波富豪通常最“擅长”的
两种方式是,在澳门通过私人关系拆借外币,在内地以人民币归还,通过澳门的资
金掮客或者地下钱庄。一些大额赌资在两地流通的具体模式:在广州等地,有一些
表面上看起来毫不起限的百货小店,实质上是地下钱庄。赌博者或者中间人可以把
人民币直接打到这些杂货店老板的账户上,然后到澳门取当地货币,如果赢了钱,
只要交给地下钱庄,回内地后取回。正是这样的地下资金链,使得内地富豪的赌资
源源不断地外流。北京大学中国公益彩票事业研究的数据显示,内地每年外流的赌
资高达人民币6000亿元”。
2、在国际贸易中,贸易利益不断损失。由于我国技术水平比较断落后,在国际
贸易中,大多数出口商品不具备比较优势。但国家为了解决主要由低工资。引起的国
内宏观经济供求矛盾或通货紧缩的问题,采取出口战略需要,在以压低国内劳工工
资水平或以掠夺式生产出口策略中使得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主动接受”发达国家的
剥削,这也造成国家收入分配总盘子的损失。
3、一些国内经济的生产与贸易主动权为他国控制,国外资本过多参与瓜分本国
的经济利润。最近调查表明,中国28%的工业产值、21%的就业机会和58%的贸易都
已掌握在外国人手里。。长期以来,我国为了吸引外资,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了外
资以很大的优惠,这一政策在改革开放初期能有效地缓解我国经济发展的资金、技
术与管理等瓶颈问题,但国际经验表明,长期执行这一政策,一方面可能会使本国
经济发展环境处于不公平竞争状态,本国经济利润以很大不公平的形式流入外国企
业和个人手中;另一方面可能会使本国经济发展丧失主动权,甚至危及本国政府调
控国民收入分配上的安全。
2.造成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深层原因分析
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很多,但笔者认为,造成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不合理的
H北京大学中国公益彩票事业研究的数据(N),熏庆晚报.2006,01.03
∞详见本节第一点
∞中国正当的经济髭国主义【NJ,参考消息(N),2006年3月22日l法国回声报2006年3月20日,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差距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4.2.1收入分配的差距和分配不公平程度过大是与政府缺位与越位行为
密切相关的
笔者认为,当前收入分配中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调节收入力度不够。
当前政府对抑制性调节收入分配的体系不完善,机构不规范,机制不灵活,目标不
明确,手段不协调,法制不健全,政策不配套,内容不全面,范围不广泛,步骤不
清晰,行为不强硬,效果不理想。例如,行政垄断性行业收入太高,收入低的工薪
阶层成为交纳所得税的主体,国有资产收益没有让更多“主人”获益,政府财政公
共支出比重太低,有些地方政府时有侵犯公民个人的土地财产权益,对非法收入取
缔打击不力,对过高收入调控不力,对低收入群体扶助保障不力,对中产收入阶层
扩展不力,大量财富快速流入少数人手中,而占人口多数的农民等处于社会最低层,
致使社会结构呈不稳定性很强的金字塔型。2005年,全国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占各项
税收的比例只有7.3%,占居民总收入的比例只有2.5%,同期,在政府财政支出中,
用于抚恤、社会福利救济和社会保障的补助支出的费用占居民总收入的比例只有
3%H。
1、政府分配政策的导向不太得力。从改革之初一直到90年代末期,政府所实行
的有关收入分配的政策,其基本的出发点,无非是以收入分配的差距来换取较快的经
济增长,从经济增长当中自动缓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但是事实上,经济的增长不仅
不能自动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并且收入差距悬殊将会影响经济的增长。
各经济主体享有的政策优惠程度不同造成的收入差距扩大。在一定经济发展时
期,政府会根据需要、对国民经济的一些重点行业或部门,在制定产业政策、就业
政策、税收政策时给予特殊的优惠,这些受惠地区的经济主体,凭借优惠政策可获
取在引资条件、投资环境、特殊经营、财税等方面的优惠,从而带来较大的经济效
益,由于这些优惠政策不是覆盖全部市场主体的,从而造成了收入差距的扩大。由
于政府对制度政策供给的不公平,如城乡制度差异,东部与中西部、经济特区与非
经济特区、垄断与非垄断行业的政策差异,以及“扶城扶工、扶强扶优、部分先富
和效率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等,都起到了反福利最大化的作用。致使农民、农业、
中西部、弱势群体、劣势行业,效率低的企业、后富的居民在初次分配、收入的起
点和过程中处于不公平地位,机会少、竞争力差、科技短缺,必然导致收入的结果
不公平。
2、政府的“角色”扭曲在某些地方、部门较为严重。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政府
部门存在着公权私,谋取不正当收入的行为。一是部门利益收入最大化,公共权力
(-)郭晋晖,收入差距正扩大政府调节收入力度不够(EB/OL),国家发改委官方两站,2007.02,Ol
第4章我国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现实基础分析
市场化,行政部门偏离公共利益导向,追求部门利益,变相实现小集团或少数领导
个人的利益,造成权力衙门化与衙门权力利益化。二是部门利益收入法定化,借法
律规章来巩固谋取部门利益,如通过职权法定、行为法定和程序法定使部门利益法
定化。三是要部门意志、利益国家化,将国家意志、公众歪曲为部门意志,以部门
利益取代国家利益i公众利益。四是利用手中权力影响市场公平竞争,为自己有关
之人谋取利益。五是要打着分配规则与国际接轨、接受国际惯例等旗号,挟洋自重,
巩固谋取部门利益;与境外集团合谋国民商业利益。甚至成为境外利益集团代言人。
由于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政治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权力没有法制化,
难以防止权力形成垄断,垄断的权力资本化,少数拥有特权者利用法律制度缺失的
“黑洞”千方百计地攫取社会财富。这不仅直接扩大收入分配差距,而且严重阻碍
政府对收入分配差距的适度调节。改革开放后,政府部门行为的立脚点或出发点,开
始转向追求本单位、本部门或本地区利益的轨道上来。个别的政府部门行为已经偏
离了公共利益的轨道而异化成了追求公共利益和自身利益为一身的混合体。这样不
仅拉大了收入差距,而且因为牵涉到各方面的利益而增加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难度。
3、体制转轨时期的“制度缺失或真空”状态。制度缺失或不公平导致的初次分
配、收入的起点过程和结果的不公平。在计划经济的体制环境中,在国民收入的初次
分配和再分配层面,我们都曾有过一套非常有效的可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施调节
的机制。改革后,由于既有制度框架中的再分配机制“缺位”以及政府始终未找到
切实有效的调节措施造成的。据有的学者计算,在80年代,通过“价差”导致的国
有资产流失,1987年为2000亿元以上,1988年在3569亿元以上。进入90年代之
后,特别是90年代中期之后,国有资产流失更为严重,一些人利用国有企业改制、
资本运作、行贿受贿和利用“内部人控制”的办法侵占国有企业的市场和技术等形
式将国有资产非法地转移到个人手中。其具体这些数字有多大,是难以统计和计算
的。在1987年到1992年的“开发热”中,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以极低的价格将
土地批给房地产开发商。然后由这些拿到廉价土地的“开发商”在市场上多次转手,
谋取暴利。2004年到2007年2月,我国房地产、医疗、教育价格已经在增长了好
倍,必然造成国民收入的重新分配,其中不公平的成份相当大。
4、财政收支规则缺乏科学民主的决策、使用、监督内容程序。由于我国是计划
经济转轨而来,政府手中拥有极大的财政资源。财政的不合理使用,必然加剧了区
域发展的不平衡,造成财政的社会保障调节功能不健全,而且在财政二次分配中不
断地被有关部门和个人当成唐僧肉以合法和不合法的形式转化为个人所有。据有关
同志透露:目前,向中央和省里跑扶贫方面的项目和资金的成本约需20%一一50%的
回扣,有些财政扶贫资金实际上变成“扶权扶富基金”.现在一些地方的官员或有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关中介人士甚至把向中央省里要项目当成个人发家致富的有效途,“跑部钱进”已
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不良现象。尽管这其中有夸张成份,但是,笔者认为,财政收
支使用的科学合理透明经验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常用并证明有效益的。
4.2.2行政垄断、国有企业和少数既得利益集团影晌了收入分配制度与决
策的科学公正性,获得大量的不合法或不合理的收入
(1)行政垄断严重。2006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代表们反映我国
许多行政性垄断行业的福利腐败严重”,这些垄断行业的员工不仅拿着比一般行业员
工更高的工资福利,而且还在按所谓的“国际惯例”享受内部明文规定中各种免费
用电、用水、用气、乘车等等福利,加剧了企业亏损。日前,江苏省治理“三乱”、
减轻企业负担领导小组透露:公路收费站普通收费员工的月薪达8000元,多的超过
万元,还有平时的福利。领导组成员发出感慨:“我都想去做收费员了!”。社会上有
这样的流行话——“换个单位去上班,工资福利翻几番”。公路、民航、电讯、公用
事业等行业都有垄断的特性。特别是在经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实现公司制改造过
程中,“内部人控制”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他们通过内部控制,把掌握的公有
资产的控制权转化为本部门、本地区、本单位乃至某些人的利益。这些利益分配极
不透明,不仅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还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这种垄断导致诸多
不利的后果,一是收入和财富的多寡因此与人们的努力程度脱钩,一旦人们付出的
努力得不到应有回报的现象普遍发生时,经济效率的降低也就不言而喻了。忽视广
大劳动者公平竞争的收入分配机制,社会经济效率的改进就将失去基础。二是收入
分配不均影响低收入者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进而影响了经济增长的质量。三是不公
平分配很容易导致社会政治动荡,不确定性的增加会影响投资者的长期投资计划。
“为了满足垄断行业的小团体和个人利益而导致整个社会利益受损,这个代价太大
了”。。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了一个新高
潮,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始于80年代的行政性分权改革在推进市场化的
同时,地方政府利用手中的权力任意干预微观经济运行,上下级之间和地区之间一
切都可以讨价还价,使改革明显地背离了“中央计划模式”。。当前,高收入行业大
多具有行政垄断性,许多国有垄断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并非由市场供求自发调节,企
业获得的是垄断利润,不是在自由竞争条件下通过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劳动
生产率、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形成的,而是通过行政手段形成
的。这种由行政主导的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的分割,导致劳动要素价格不能市场
一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行业垄断必然导致收入悬殊(N),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4,09,06
。转引自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第66页.
100
第4章我国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现实基础分析
化,劳动要素间的收益不公平,给收入分配造成不良影响。我国目前的行政垄断在
表现形式上具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1)地方性行政垄断增强,行业性行政垄断减
弱。自从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以来,精简了很多与计划经济相关的部门,将这些
部门转变为国家经贸委下属机构,行业性行政垄断逐渐减弱。与此同时,地方性行
政垄断不仅依然存在,而且保护形式花样翻新,保护内容不断变化,保护手段更加
隐秘,保护范围不断扩大。2)全国性的行业性行政垄断因机构改革减弱后,地方性
行政垄断和行业性行政垄断在地方实现了更紧密的结合。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全国
性的“条”逐渐削弱,由于各省的行政机构改革相对滞后,“条条”在省及以下的地
方不仅没有减弱,反而与“块块”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地方的“条条”和
“块块”之间几乎没有严格的行业限制,每一个地方政府管辖各类企业,各地方政
府都设有对应于中央各部的主管部门;另一方面地方的行业主管部门虽然在业务上
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但在人事关系上主要接受本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业务
上也须与本地其他部门协调。因此,“块块”这个“地头蛇”缴了那些地方中的“条
条”的械,使地方中的“条”与“块”紧密结合在一起。3)行政垄断的主要手段是
有关的法律法规。某些行业既想扛起“改革”、“法制”的大旗、又不想放弃旧体制
下的既得利益,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在立法上做文章,用法制这种新形式与旧的利
益体制对接,为旧的利益体制服务。我国大多数经济立法是由行政主管部门起草,
同时又由它们负责法律的解释和具体实施,于是便出现了利用立法手段为本部门谋
求利益。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市场规则出台的动机有可能不是为了管理好市场,而
是为了本部门好管理制定的;不是为了让所有的市场主体在市场上的行为都有法可
依,而是为了自己的管理有法可依。这样,就在市场管理中出现了一种不正常的现
象:由于法律法规本身存在问题,不依法管理市场会乱,依法管理市场还会乱;不
依法管理会出现不公平和不正当竞争,依法管理可能会导致更大的不公平和不正当
竞争。
从行业收入统计分布看,人均收入排前10位的多是垄断行业,而排名在后的行
业都是竞争较充分的行业。我国垄断行业的高收入,主要不是来自这个行业人力资
本平均水平,也不是来自他们的努力,而是来自于垄断。2005年,央企资产比较集
中的27个主要行业,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差距倍数,从2002年的3.5倍扩大到2004
年的6.4倍,最高的是服务业,平均工资7.2万元,最低的是纺织业,平均工资1.1
万元”。国企收入分配比较突出的矛盾之一是一般员工收入畸高畸低,分配不公问题
比较突出。总体来看,近三年来国企员工平均工资增长是较快的,但“平均数”掩
盖了矛盾,目前主要矛盾集中在“高”、“低”这两头。其中,高收入群体核心闯
¨中央党校课题组,目企一殷员工收入分配不公突出(NJ,第一财经日报,2007,03,02
101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题在于垄断行业。而从低收入群体来讲,突出问题是“两低”。一个“低”是指国
企非正式职工的收入低。非正式职工包括劳务工、农民工,但主要是指农民工。另
一个“低”是指退休职工、下岗职工的收入低。在国企,对农民工不是实行按劳分
配、而是按身份分配的情况比较普遍,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十分严重。一个极端的例
子是,同样是一个电梯工,正式职工每月高的可拿3000元,农民工低的只有600元。
(2)国有企业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特别是一些人在极大的利益诱惑下,
仍然进行了大量类似俄罗斯MBO过程的侵吞国企资产现象的活动。
我国目前的银行、证券、基金和保险公司等垄断色彩浓厚的金融企业,高管人
员薪酬过高,增加过快,问题突出“。以银行业为例,高管人员的年薪待遇高到令人
难以置信的地步,已引起包括学者在内的许多人的质疑。据报载,建行在今年4月
颁布的2005年报显示,该行在2005年支付给行长的薪酬为110.5万元,支付给董
事长的薪酬为85.4万元。交行披露的年报显示,行长2005年的薪酬为106.31万元,
董事长的薪酬为96.031万元。有关部门己于2005年明确把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董
事长的年薪定在120万元。招行行长2005年税后薪酬267.83万元,为境内上市银
行中薪酬最高的行长,其他两位副行长年薪近140万元。中国民生银行行长2005年
税后年薪高达191.61万元,其他几家境内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的年薪也都同
样很高。这些股份制金融企业高管人员的年薪很高却还没有与业绩紧密挂钩,因经
营状况出现问题而减少高管薪酬的案例极为鲜见,甚至出现股东收益下降而高管报
酬大幅度提高的怪事。例如,有家上市银行2003年每股加权平均收益下降27%,高
管人员的薪酬总额却增加了72%。商业银行行长除享用高薪外,还有可供支配的巨
额行长基金,能用于应酬埋单。2007年4月13日,平安集团年报披露,平安董事
长马明哲,总经理张子欣、常务副总经理梁家驹和首席金融业务执行官
RichardJackson税后收入达到了1338万元、1115万、1710万元和1228万元。
在一些违法分子侵吞国企资产的过程中,不但善于伪装自己,而且有不少代言
人,普通百姓是不容易知晓的。在前几年的“郎顾之争”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2004年,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一篇《在“国退民迸”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说,
劈向“侵吞国有资产的顾雏军”的七板斧,极其严厉地反映我国在民营资本严重不
足的情况下MBO的后果。而后,郎咸平教授虽然出于正义,但反被多方非议甚至诽
谤。违法人顾雏军甚至表态:“这是贼喊捉贼!”。直到2005年8月份,中国证监会
完成了对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龙电器”)及顾雏军等人涉嫌严重违
反证券法律法规行为的调查,并将依照法定程序做出行政处罚。,事情的真象才被人
(一)银行行长日薪近万元垄断业高收入引发争议(阻/0L】,2006年∞月29日,新华网
∞财经时报(N),2005,08,06
第4章我国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现实基础分析
们所知。顾雏军曾经这样评价自己:“我做学问,做成科学家:我做企业,做成亿万
富翁。”而在这之前,有关部门和政治高层却不断对顾雏军进行辩护,为顾雏军的资
本冒险大开方便之门,在舆论的一片质疑声中,偏偏是位重权高的人们做出逆向的
判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领导亲自操刀,一篇《科龙20年发展经验与中国
企业改革路径》写得铿锵有力。如今,顾雏军却涉嫌做假账,坐进了牢房。
(3)既得利益集团影响了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决策。国内外经验表明,既得利
益集团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因素,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阻力。这几年,
我国的公车改革虎头蛇尾,房地产在多数低收入者买不起房的同时少数人暴富;一
些国有企业的名义上是公有,实际上完全为少数既得利益集团操控;在光天化日下,
一些地方数千万农民土地“被强抢”,却无法在市场经济中获得一点足以维持生计的
经济法律补偿。少数不法或打着法治外衣的既得利益集团正在不断地蚕食广大劳动
阶层的劳动成果,是造成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和过大的差距的重要因素。中国(海南)
改革发展研究院最近对中国二百余名官员、学者、科研人员作的“2005年中国改革
问卷调查报告”中的调查结果”。当问及“制约中国改革攻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笋”
大约有五成专家认为是既得利益集团的掣肘。既得利益集团在收入分配中的不良影
响主要有:一是既得利益集团制约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攻坚。既得利益集团是改革
开放利益的获得者,少数的有权人和少数的有钱人抢占了社会利益的制高点。二是
既得利益集团的有他们的代言人。一些“主流经济学家”亦公开宣称“经济学家就
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在少数人结成的既得利益集团抢占社会利益制高点、获得利
益的时候,他们的代言人的的确确是在利用他们的“经济学的精英理论”在忠实地
宣扬其政策,希望在改革攻坚能够获取更多的利益,阻止在改革攻坚中失去既得利
益。既得利益集团和代言人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捆绑式的。
(4)各种不合法收入分配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有专家估计,我国非法收入
对基尼系数贡献率在.0.07-o.1之间。,是社会最不满意的丑恶现象之一。体制转轨
过程中的制度磨擦及制度真空,也使各种不正当收入来源成为影响收入分配的一个
主要因素。由于我国改革措施设计中不注意与防治腐败监督措施相结合,在国有企
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中出现了不少腐败问题。
制度磨擦是指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计划体制尚未打破,而市场体制尚未形成的双重
体制并存条件下产生的磨擦及漏洞。制度真空是指在体制转型过程中适应市场经济
新体制的法律和制度条件尚未形成。在上述两种条件都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同时,各
种不合理不正当的收入来源,如灰色收入、隐性收入侵蚀所有者的合法资产等等。
H邵道生,改革的阻力只能是来自既得利益集团【EB/OL】,光明网,2006,01,26
口李振屋,政府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及对策探讨(J),经济学家2005,3
I∞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这种不合理的收入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转型期收入分配的恶化。目前,比较引
人关注的腐败和权力资本化趋势在进一步恶化中国收入分配的格局。腐败以及权力
资本化的实质就是政治权力参与收入分配,这不仅干扰和影响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而且制约和干扰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2006年5月23日,公安部举行的新闻发布
会上公布,中国已缉捕外逃贪官320人涉案金额700多亿元。根据公安机关和有关
部门掌握的外逃的经济犯罪嫌疑人,目前将近有800人左右。经过公安机关的不懈
努力,这些年从境外陆陆续续缉捕到位犯罪嫌疑人320人,涉案直接金额将近700
多亿人民币”。在2001年10月,中国银行进行全行数据信息科技大集中时发现中国
银行开平支行特大贪污挪用公款案的重大违法违规案件。开平支行三任行长许超凡、
余振东、许国俊等人内外勾结,利用当时联行资金汇划系统存在的漏洞,大肆贪污
挪用巨额银行资金达7.5亿美元。,并在案件败露后经香港、加拿大逃往美国。我国
个别地方买官卖官的现象非常严重,不少手握重权的公职人员经常参与和干预市场
经济获取非法利益。这些不合理或非法收入,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扩大了收入分
配的差距。不少人钻法律的空子,少数人通过非法途径,例如权钱交易,非法经营,
偷税漏税等等,获取了大量巨额的收入,形成暴富。
4.2.3劳动工资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劳动者获得就
业机会的竞争机制不健全
1、就业机会不均等,劳动收入地位有待加强。收入分配是一个政治与经济共同
作用的问题,政府引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工资是收入分配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政府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引导极为重要。当前,我国相当部分政府高层对低工资问题
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社会普通工人低工资的生活状况、教育状况的感受不深,低
工资问题难以引起决策管理层的足够重视。再加上我国实行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发展
道路,国家通过压低劳工工资来保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依靠大量出口解决
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掩盖了低工资制度对经济中长期发展的不良影响。国家
虽然出台了一些保护劳工利益的政策措施,如企业要为员工办理养老保险、劳动安
全保障、规定劳动时问和加班补偿等,但在实际中并没有认真的督促实施。地方各
级政府在以经济发展为政绩考察机制约束下,通常也会把招商引资做为主要任务,
而无视劳工基本利益的保障,对克扣、压低、拖欠工人工资没有太多有效的措施和
行动。
2、员工的利益保护机制不健全。当前,我国政府对员工的保护机制和政策措施
也有待进一步改善,社会从下而上的权益诉求机制和社会全方位的保护配套机制尚
(一)胡永平,中国已缉捕外逃贪官320人涉案金额700多亿元【髓/OL),中国网。2006.05,23
口蔡晓,资金汇划系统存在的漏洞【J】,囔望,2005,l。2
104
未建立,员工合法权益维护的激励机制也有待改进,有关员工权益保护办法落实的
民主监督评议机制还未迈出实质性步伐。我国各级工会是由政府主导的半官方组织,
工会职能设计的出发点是维护社会稳定,避免因劳资矛盾激化而影响经济发展,但
我国工会组织没有谈判职能,这-N度设计思路阻碍了工会保护员工利益职能的拓
展。世界各国的工会,都是在国家法律保障下,由劳工自主组织的民间组织,拥有
作为劳方代表与资方进行工资谈判的职能,从而使劳资双方的力量大体均衡,如日
本的“春斗”谈判制度,美英及欧盟的各种工会组织也较好地代表工人的利益。在
这种非完全竞争劳动市场条件下,工资水平的最终形成总是接近资方所期望的最低
报酬。如果工会组织的力量较强,劳资力量较为均衡,则劳力市场形成供需双边垄
断,通过协商确定的工资将接近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工资。2003年全国累计拖欠农
民工工资1000多亿元,其中仅建筑行业就拖欠农民工工资310多亿元;2003年全
国工矿企业工伤死亡人数17315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进城务工人员,而他们的死
亡赔偿往往只有1万元到5万元”。由于我国工会组织力量不强,因此,工资率总是
接近于由雇佣方的期望值,其工资水平是非常低的。
3、分配性市场失灵与法治下的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同时存在。有调查表明,我国
员工就业很少通过劳动力市场中介来完成,其中,农民工通过熟人或亲戚介绍就业
比例为60.37%,通过市场中介介绍就业的仅有14.20旷。劳动力市场极不健全,分
配性市场失灵与法治下的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同时存在。首先,由于工资收入分配具
有公共性、外部性等特征,劳动力这种特殊的生产要素供求状况的不平衡和资源禀
赋不同,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不可能完全实现公平的工资收入分配。在市
场经济效益的作用下,资方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会使工资收入不断地受压
迫,以至资方富者越富、劳方贫者越贫的现象。特别在我国,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
化初期向中期过渡时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劳动力市场上供给远大于需求,企
业处于绝对强势,工人处于绝对弱势。这样,企业可以任意降低工人工资水平,可
以省略法定的社会福利和安全保障措施,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分配性失灵程度。中国
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民收入水平很低,
这种情况客观上使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维持在较低水平上。其次,劳动力市场
不健全是导致工资水平偏低的又一个主要原因。现代法治下的劳动力市场是配置劳
动力资源,体现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基础性制度。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有了一定的
发展,然而受二元经济结构以及长期形成的制度性和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劳动力市
场呈现出断裂和分割的状态.一方面,从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看,市场在决定工资水
一政协委员详说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三大问题(髓/OL).新华用,2004,03,12
口中用农民工调查报告(髓/OL],周务院研究室发布.新华同,2006年4月
105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平方面的作用还受到限制,以至全社会不能形成均衡的工资;另一方面,在普通劳
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劳动力市场里,劳动力供求双方权利和地位并不是完全平等的,
不平等的劳动关系使得普通劳工的工资受到歧视和压制,以至长期处于较低水
平。据估计,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约在1.5亿左右,其中约有1亿人已先后进城务
工。随着农业劳动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今后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还会增加。今后
几年还将有7000多万农民成为富余劳动力。这样,我们就必须再为农民工创造1.2
亿个就业岗位”。我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每年约有数百万只具备简单技能
的农村劳动力要向城市转移,形成了劳动力低端市场的巨大供给,因此,一定意义
上可以认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着需求垄断。当前,我国存在劳动力市场不统一,
人为分隔状况依然存在;价格信号机制不完善,同类劳动力的市场工资率差别过大;
劳动法律系统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社会保险系统不健全,对劳动者的社会保护
机制薄弱等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资水平的提高。当前农民工低工资的
事实,不但农民工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难以为继,而且由于劳动者相互间的就业博弈,
同时也压低了其他行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
4、计划经济时期低工资高积累政策的历史影响。首先,高积累政策是导致工资
水平长期偏低的主要原因。1949年建国后,出于当时政治经济形势的考虑,我国通
过调控商品价格和工资收,使全社会工资处于低水平,从而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和基
础设施建设,政府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为了解决优先发展重工业所需资金,
一方面,在城市,政府实行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基本生活用品的低物价、低工资、低
消费政策以加大积累;另一方面,在农村,国家通过建立城乡分割体制,严格控制
农产品的价格,形成工业品和农业品的巨大“剪刀差’,以从巨大的农业人口获得
的剩余来发展工业。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我国工资,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即使在
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低工资政策仍然没有多大改变。当前我国对计划经济改革的不
彻底性、注重资本积累的惯性思维、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的制度路径依赖性,使
低工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延续。
5、知识经济条件下,低技能劳动者收入偏低的客观存在。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
产业结构快速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出现,传统产业也大量运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
自我完善,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和接受继续教育的能力和机会成为决定工资水平的重
要因素。调查表明,截止2006年3月,我国76.4%农村劳动力没有受过技术培训。。
简单劳动者面临着就业岗位的竞争激烈,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收入水平的提高。由于
我国长期以来教育发展水平偏低,特别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很短,普通高等院校
(-)新华网,政协委员详说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三大问题(EB/0L),2004,03,12
(---)2006年4月.国务院研究室研究室发布调查报告【EB/OL)。新浪网
第4章我国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现实基础分析
和高级职业院校刚刚由精英教育阶段转向普及教育阶段,社会上低技能劳动者大量
存在,客观上制约了劳动者工资总水平的提高。
8、为低工资说话,特别是为农民工代言的渠道还不健全。国内外经验表明,主
流经济学家或阶层代言人在经济分配中的影响很大。资产经济学家维护按资分配的
错误思想,在个别部门、地方领导或决策者心中占了主导地位。劳动特别是科学劳
动对经济的贡献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我国人大、政协代表中企业工人和
农民工的代表很少,导致低工资问题及其长期危害性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4.2.4教育机会不平等,既使贫富差距拉大,也加剧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
教育是关系人们发展权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人们受教育程度成为收入
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的、也是更为持久的影响因素。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
内容,对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具有长期的影响和作用。要缩小教育带来的这种
收入差距,是需要时间的。教育具有代际传递的效应。知识改变命运,人的收入与
其自身,以及上一代人接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农民家庭的子弟考入大学,
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他和他一家的命运就可能发生根本的改变。但如果是相反,
面对高额的学费,很多贫困学生丧失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他们以及他们的下一代
很有可能还会继续重复他们父辈贫穷落后的命运。这样下去,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穷就成为穷的原因,富就成为富的原因。这就陷入了因果循环累积原理的怪圈。在
市场机制作用下,因果循环累积怪圈正有扩大之势,在一部分人已先富起来的情况
下,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已提上议事日程。教育的本质绝对是不同于企业的性质,它
不是营利和赚钱的组织。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担负着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类袢
学和技术进步职能的同时,它更负有社会进步、社会公正和平等,特别是促进社会
和谐发展的使命。目前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都发生了“技工荒”的现象,一个
重要的原因是,技术工人需要培养,我们的人力资本投资渠道不畅。上技术学校的,
通常是个人素质一般、家庭收入低的青年人。家庭收入低,无财力进行投资,学校
采用高额的个人收费制度不现实。技术学校的发展,同样需要大的实验设备和仪器,
需要相当的投资,而企业目前由于劳动力流动加大,大多也不愿对劳动力进行培养
和投资。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和做法,面临技能人才短缺,政府应该投资教育,支持
技术学校的发展,支持技能人才的培训。在劳动力技能水平提升之后,劳动者的人
力资本增加使工资水平上升,收入差距的状况就会得到改善。国家需要加大对教育
的投资,要加大对受教育者的困难资助体系。解决收入差距必须考虑教育的平等化。
人的机会和能力的差距缩小,将对收入差距的缩小发挥重要的作用。当然,目前中
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也是一个问题,也就是说要建立良性的人力资本投资体制。基础
教育和高等教育都面lI缶一个投资效率和效益,也就是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问题。应当
福建师范大学博七学位论文
提高办学的投资效率和效益而已。教育的根本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提高
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最终提高劳动者的报酬。投资得到回报的前提是教育本身提
供好的内容、方法和好的产品。如果基础教育能打破应试教育的陈规,那就能为高
等教育提供一个很好的人才储备。反之,培养出来的还是不会独立思考、不能适应
社会需要、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也就不可能对劳动者的报酬水平产生激励,
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就会严重打击国人对教育投资的信心。当前政府必须下决心加
大对教育进行投资,包括对于向中西部教育投资倾斜,国家不宜倡导教育机构靠自
身办教育的思路,更不能有意或无意地激励教育一心搞营利的所谓“产业化”。要
完善助学贷款制度,解决低收入者的孩子上不起学的问题,把教育作为缩小居民的
收入分配差距,改变大多数人的命运的有力措施。
4.2.5不同的市场主体对市场的接受度、认知度、适应能力不同,造成收
入结果差距过大
改革开放后,在我国分配结构的发生深刻变化,逐步形成了大量带有非公有制
经济色彩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市场经济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形式相结合的分配方法,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市场经济主体直
接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制约,生产经营活动也直接面向市场,从而在发展中取
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员工的收入也相应较高。而传统的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在
改革中起步较晚,而且加之它们还背负着过去遗留下来的企业办社会等沉重的负担,
在经济发展中无法立即摆脱计划经济的痕迹,所以与其它各种经济成分相比效益较
差,而其员工收入报酬也较低。这一深刻的变革,使不同主体特别是生产要素的持
有者按其贡献的大小和稀缺程度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从而扩大了收入差距。
4.2.6经济全球化开始深刻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利益和国内收入分配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中,由于我国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对外贸易利益的保护经验不足
也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收入利润损失。一方面是出口产品的价格偏低,劳动价值流
失严重,被少数的中间商人或被发达国家获得,甚至转化为本国少数人既得集团的
外汇收入。二是高价进口商品,以造成本国财富的损失或以知识产权的形式接受外
国的高额垄断剥削。三是国内不少富人把各种合理或不合理的巨额收入,以民营资
本、外汇或其他形式转移到国外等。这些问题将进一步损失我国国民收入的总量。
四是汇率变化和国际投资也会影响本国商品竞争力、工资水平,甚至利用投机汇率,
如量子对冲基金,影响国民价值分配。
3.我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策略及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108
第4章我国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现实基础分析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上,深刻影响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政策设计主要有三大因
素。一是排斥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体制。二是强制性的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三是
扭曲的按劳分配机制,表现出十分鲜明的政府干预和行政命令的特点。
4.3.1 “以农哺工”发展策略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度政策设计,影晌
了工农两个部门人员和城乡居民收入分配
“中国当前显著的城乡发展差距的形成,除了一般经济规律的作用外,长期实行
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环境是加剧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重要根源。””这个制度对社会
主义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中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却产生了非常深
刻的影响。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工农业价格剪刀差,是将农业部门创造的部
分国民收入转移到工业部门,以促进工业发展,其本质就是通过行政命令方式强制
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这种再分配的结果就是将大量的农业资源转移到工业部门,
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农业生产的低效,也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下降,粮食供给减少。
工农业价格剪刀差,对中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和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中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的特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将人口强制性地分割为两个部
分即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并且严格限制农民城乡之间的流动以及整个劳动力的自
由流动。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背景下,城市居民享有的种种特殊的补贴,如水电煤气、
肉食补贴、价格补贴等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保险以及社会生活保障、医疗、教育和
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福利等,农村居民却没有资格享受。根据2006年3月全国“两会”
期间代表的提供,我国不到30%的大中城市人口,享受了近70%的教育、医疗公共资
源。户籍管理制度的存在,客观上造成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居民收益福利待遇的
巨大差距。国际经验证明,城市化具有很强的经济社会集聚与供给功能,是缩小城
乡差距的重要制度。但我国政府高层由于担心稳定等多种原因,城市化策略无法得
到重视。2005年,中国城市化水平达到约43%,低于我国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平
均水平均达到10个百分点,如果扣除小城镇中的人口则城市化水平将更低。.城市
倾斜和工业化战略的推进加大了城乡二元分配关系原先的差距,城市经济在工业化
推动下发展快于农村。城市居民受教育水平和机会高于农村,从而在市场竞争中,
城市居民市场竞争力就高于农村居民,这样城市居民获得收入就比农村高。在市场
经济体制中,商品市场和技术、资本等要素市场也总是首先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
发展起来,而农村在这一点上就不如城市。从而市场发育就比较迟缓,再加上转型
时期的制度障碍从体制上仍然促使城乡二元结构系统的分离,城乡统一市场的构建
还不具备条件,这就造成城乡差距更加明显。
n林卿.福建省统筹城乡发展思考,东南学术,2005/04
∞李培林,2005年社会发展基本状况(EB/OL),中周农村研究同,2006,2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3.2区域倾斜发展战略,影响区域问收入分配
转型时期,中国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的指导下,实行了内地发展向
沿海优先发展倾斜战略。主要目的是:按梯度开发和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同时内地
做好开发准备,沿海地区借助区位和市场优势首先实行对外开放,以引进外资和国
外的技术经验。应该说这两大战略对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积极意义,
尤其是从整体上提高了经济增长效率,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但是这两大倾斜式
发展战略对收入分配产生了较大影响。沿海优先发展战略的倾斜对东西部地区的发
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沿海优先发展中有许多优惠政策如财政税收优惠,在对外开放
中吸引了大量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使沿海地区
在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政策环境中首先快速发展起来并形成自我良性循环的吸
纳效应,而内地却因为种种原因在同一时期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并在东部地区吸纳
效应的作用下,在一定意义上还为东部地区承担了经济增长的要素供给任务中的大
量的生产要素在市场导向下迅速流到了沿海,包括人、财、物等等,这种流动由于
东西邦地区商品与要素的市场价格体制的不合理而并未使西部地区明显获益。与东
部相反,西部发展走上了一个恶性循环的轨道,致使地区差异日益明显。
4.3.3转型时期,政府税收权力与收入再分配功能的弱化,缺乏一套完整
有效的干预再分配的政策体系和手段,收入不平等进一步恶化
政府缺乏一整套收入分配调节政策,首先表现在缺乏对垄断部门和行业收入分
配的有效调节,造成传统体制中延续下来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强势集团,凭借其曾经
拥有的有利地位,甚至依托政府保护,利用不平等的价格,垄断地位和政府背景,
垄断市场,获得垄断利润。其次,政府缺乏对违法非法收入的严厉打击和取缔,或
者打击力度不够大,致使收入分配差距因为各种非法违法收入而不断恶化。在贫富
分化严重的背景下,“政府又缺乏完善的对弱势群体的强制性社会保障使得低收入者
的基本生活往往不能得到正常保障,整个收入不平等状况在政府的收入再分配能力
不强的情况下进一步恶化”“。一般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干
预主要表现为通过税收调节以及转移支付,进行收入分配再调节,目的在于维持社
会的公平和公正。中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政府与收入分配关系在体制和机制方
面的两个最棘手问题是,收入分配领域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清晰,市场与政府的
分配功能错位比较突出:政府税收体系以及转移支付功能仍然不够完善,特别是作
为体现中央政府权力的税收能力以及转移政府能力严重弱化,制约了政府对收入分
配的再调节作用;政府财政再分配的决策缺乏科学性、程序不透明。财政分配效益
小、成本高,难以起到合理调控国民收入分配的作用。
¨陈东琪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M】,湖南人民l王;版社,2000年舨
第5章国外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实证分析
第5章国外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实证分析
本章主要是介绍有关国家或地区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主要政策及其成效,
为我政府调控收入分配提供借鉴。目前,世界各国有着各自不同的收入分配模式,
不同模式对机会公平和收入分配平等的侧重不同,主要的模式有以美国为代表的自
由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模式,以瑞典、芬兰为代表的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模式,以
德国为代表的合作主义福利国家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互惠式再分配模式。目前世
界各国或地区的收入差距都在扩大,少数人享有大量经济增长的成果。2006年调查
显示9,美国贫富差距正在不断扩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而赤贫人数也攀升到
了近30年的最高点。将近1600万人美国人处于“极度贫困”状态,即一个双子女的
四口之家年收入低于9903美元,相当于联邦贫困线的1/2。猡05年美国总收入增长
了近9%,但增加的收入主要进了收入排名前l%人的口袋,他们的收入人均增长了
约14%。。“从2000年到2005年,美国极度贫困人口增加了26%。工人生产率有了显
著的提高,但工资和就业增长却滞后了。同时流入企业利润的国民收入份额明显高
于流入工资和资金中的份额。”。美国收入排名靠前的30万人总收入是社会底层的1.5
亿人的收入,二者相差将近440倍。。目前,美国收入在前10%的人,他们收入占国
民总收入比重也过到了1928年以来的新高。包括欧盟在内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
资收入和社会福利在国民收入的比重显不断下降趋势。韩国、日本的收入分配差距
在经历20世纪中后期政府调控短期缩小后正在扩大,中产阶层有流失的倾向,少数。
富人的财富增幅很快。BC6同期发布的(2005年全球财富报告》认为,2004年全球管
理资产达N85万亿美元左右,并将在2004年至2009年以实际年均4%左右(按美元计算)
的速度增长。富有投资者群体财富的增长速度更快,有望达到6%左右。。在全球范围
内,百万富翁家庭的数量已经达到720万户,他们掌握的财富占全球财富总量的28.6
%。目前全世界共有700多万百万富翁,其中超过200万在西欧,400万在美国,其余
的富有群体拥有大约1.44万亿美元的资产“。
1.20世纪美国收入分配特点及其政府的作用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2000年其GDP占世界总量的31.54%。不但
(-)美赤贫人数创30年纪录【N),参考消息,2007,2,26
臼美国贫富差距持续拉大【N】。参考消息,2007.3.31
∞2005年美国人口调查屈新数据.麦克拉奇报业集团的分析报告(EB/OL)。2007.3.新浪罔
哟美国贫富差距持续拉大(N】,参考消息,2007.3.31
∞成静卫,刘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与法制研讨会上讲话{N),中国证券报,2005.12.14
神成静卫,2005年全球财富报告【N】,中嗣证券报,2005,12,14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其增长模式被一些后发国家纷纷仿效,而且其分配方式对其他国家也有重要影响。通
过对其20世纪以来的收入分配状况变化分析,发现其长期变化的规律,研究其规律形
成的原因,并对美国收入分配中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表明政府的行为、经济学家的观
念变化、新经济的作用等在其中的影响。
表5一l美国20%最富裕和20%最贫穷的家庭收入
所占收入比重
年份2傩最富裕户20%垣贫穷户年份2傩最富裕户20%最贫穷户
19lO 45 8 1970 44 5
1918 47 7 1972 41 5
1929 5l 5 1977 42 5
1937 49 4 1981 42 5
1947 48 4 1984 43 5
1957 45 4 1989 45 5
1965 44 4 1992 45 4
1995 48.7 3.7
资料来源:1910—1970年数据来自【美)霍华德·J·谢尔曼,《停滞膨胀一激进派的失业和
通货膨胀》(中译本),商务印刷出版社,1984年,第55—56页。1972年一1992年来自(美)哈
维·S·罗森。《财政学》(中译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年,139页。
5.1.1 20世纪20年代美国收入分配的特点与政府政策影响
1、美国收入分配特点”。20世纪20年代,美国重视开展成果应用和科学研究,
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更新生产设备,汽车、电气工业和建筑业等支柱
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本国20年代经济增长和繁荣,人均国民收入从1920年的578.84
美元增加至'J1929年的828.1美元。,出现了所谓的“柯立芝繁荣”(1923年至1929年),
工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国民收入急剧增加。但是,这一时期,少数富有的人占有
的国民收入的比例急剧上升,而下层劳动人民占有的比例则越来越少。家庭收入差
距十分悬殊。当时维持正常的生活标准,起码得2500美元。1929年美国有近1200万
个家庭年收入在1500美元以下,占美国家庭总数的43%强,其中有600万个家庭收入
在1000美元以下,占美国家庭总数的21%强。有近2000万个家庭年收入在2500美元以
下。,大约占美国家庭总数的71%。另一方面,有14816个城市家庭(占美国城市家庭
”许国林,20年代美国收入分配问题初探rJ】,许昌师专学报
∞(美]阿瑟·林克、威廉·卡顿著,900年以来的美国史【M).中国科学出版社。1983,第293--294页
凹(美)阿瑟·林克、威廉·卡顿著,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P297.
第5章国外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数的0.05%强一笔者)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最富有的3.6万个高收入的家庭的年
进款总和大致等于年收入在1500美元以下的1100万个家庭进款总和”。富人占有收入
的绝大部分。经济危机爆发的1929年正好是美国20世纪20年化政府在收入分配作用
被逐渐弱化后、富人所占收入份额最大的一年。至1J1929年,美国国民收入分配失调
的现象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最大利润都集中在少数垄断资本家手中。1926年美
国国内占人口总数的1%的最大资本家所占有的财富高达59$,占人口总数1296的小资
本家占有的财富达33%,而占人口总数87%的广大人口(包括产业工人、小农及小店
主),人数约在1.04亿人以上,却只占有8%的财富。1929年垄断资本家在制造业中的
纯利润比1923年增加了28%。在1923年至1929年期间,这些公司对于投资者付出的利
润,由32.77亿美元增加到49.24亿美元,而公司支付的红利、利息总额达到880亿美
元。。国民收入的巨额资金,以红利和利息的形式分别流入了美国大、中、小资本家
和富裕阶层的腰包。个人收入差异不断扩大,工人与农民收入不断下降。1920年至
1929年,按全国人口平均的可自由支配的纳税后年收入为693美元,约提高9%,占人
口总数1%的最上层人口的平均可自由支配的年收入为13114美元,提高了75%左右,
占全国人口1096的上等阶层约占有全国可支配总收入的40%,而占全国家庭总数10%
的最下层可自由支配的总收入仅占全国的2096。。年收入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富翁达
到4万个,占总人N5%的人垄断了国民收入的26%。。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人获
得的工资占他们所生产商品总价值的17.5%,1929年,反而下降了1%。0 20年代劳
动者的收入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绝大部分处境十分困难。如纺织工业工
人的工资,1928年平均工资较1923年低1%,纺织工人每周的货币工资由1923年的2104
美元降到1971美元,毛纺织业工人的工资则Fh2397美元降到2175美元”。二十年代,
美国农业经营者的收入更是急剧下降。从1923年至1929年,农业年纯收入徘徊于60
亿美元至70亿美元之间。1919年农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16%,1929年只占8.8%”.
1929年,美国农业人口的年平均收入为273美元,而全国的年平均收入为750美元。”。
2、美国收入分配中的政府因素。政府偏袒富人的低税收政策与纵容逃税,使国
民收入分配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3年至1920年,个
人收入所得税和公司利润所得税一般是根据个人收入的多少和公司利润的大小以及
支付能力的原则征收。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不断增加,而在
¨(美)德怀特·L·社蒙德著,现代美国(M】。商务印书馆,1984,第449页.
∞黄绍湘著,美嗣通史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511页
凹(美)吉尔特·c·菲待、吉姆·E·罗斯著。荛国经济史【M),辽宁人民出版杜,1981,P702.
旧樊元、宋则行等著,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验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P161.
∞(美)德怀特·社蒙德著,现代美国(M】,商务印书馆,1984,P“7
街黄绍湘著,美图通史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P502
∞f美)阿瑟·林克、威廉·卡顿著,1900年以来的荧国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P293--294
∞(美)吉尔特·c·菲待、吉姆·E·罗斯著、美国经济史【M)。辽宁人民出版}k1981。第375页.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此期间个人收入所得税和公司利润所得税的税率不断提高。1913年,个人收入所得
税的税率为年收入在3000美元以上的单身汉和年收入在4000美元以上的已婚者,
征收1%的个人收入所得税,所有年收入超过50万美元以上者,再征收最高6%的附
加税。到1916年,个人收入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从1%提高到2%,1917年提高到4%,1918
年提高到12%,在1917年附加税额从6%提高到50%,到1918年提高到65%。在公司
利润所得税方面,1913年美国法律对公司年利润超过5000美元的部分征收1%的利
润所得税,到1917年提高到6%,1918年提高到10%。此外,对所有利润相当于股本
15%的部分征收25%的超利润所得税,相当于股本20%到25%的部分征收35%,相当于
股本25%至U 35%的部分征收45%。仅超额利润所得悦一项,在1917年为国库提供7
16.38748亿美元,1918年为25.05566亿美元”。这种税收政策,一方面增加了国家
的财政收入,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其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在客观上起到了调节
国民收入分配的作用,使下层劳动人民和上层富有者的收入差距相对较小。
但到了1921年至1922年,美国经济开始走向稳定,美国总统及其继任者柯立
芝采取鼓励工商业发展和不干预经济事务的政策,主张降低个人收入所得税和公司
利润所得税以利于投资。大多数企业界的垄断资本家也纷纷出来摇旗呐喊,要求大
幅度降低税率,并要求美国铝业大垄断资本家安得鲁.梅隆任财政部长。梅隆担任财
政部长后,从维护垄断资本家和富裕阶层的经济利益出发,为垄断资本家和富裕阶
层减轻税额寻找理论根据。他认为,经济繁荣是由上向下渗透的,签于此应该减低
对富有者的征税标准,政府更不要干涉经济事务;税赋的负担最好应压在低收入阶
层的身上,向富人征税会阻碍投资,从而延缓经济的发展;富人免税利润的一部分
终将以薪水和工资的形式慢慢流入下等阶层的膜包中。美国共和党执政当局对垄断
资本家和富有者提出的减税要求几乎无不满足,一些新的税法纷纷出台,它们大大
降低了个人收入所得税和公司利润所得税。1921年,梅隆曾敦促国会取消超额利润
所得税,并将对个人收入所征附加锐的最高税率从65%减少到32%,以后再减少为
25%等等。1921年税收法将个人收入附加税的税率从65%降到50妒。1924年,国会
同意将个人收入附加税的税率从50%减到40%。。1926年2月,国会通过新的税收
法,又将个人收入附加税的税率从40%减到20%,1928年的税收法,个人收入所得税
及附加税未变,但削减了公司利润所得税。由于实行减税,结果使美国财政收入受
到严重影响,国家财政从个人收入所得税方面获得的收入从1921年的32.28亿美元
减少到1922年20亿美元。1923年又减少到16.98亿美元。。尤其是在1924年,由
¨(美)德怀特·社蒙德著,现代美国(M),商务印书馆,1984,第401—402页
臼(美)丁·布卢姆等著,,荧国的历程(M),下册,商务印书馆,1988,11,第307--308页
。荚)阿瑟·林克、威廉·卡顿著, 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M),中国科学出版社,1983.第376页,
俩(美)德怀特·社蒙德著.现代美国(M),商务印书馆.1984t I,第402页
114
第5章国外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实证分析
于实行减税,还对大公司退还了共计35亿美元的税款,同年100万美元应交纳的个
人收入所得税从60万美元降为20万美元”。由于实行低税收政策,也使美国工商业
利润之高超出常规,从而使得富有者的收入急剧增加,富有者愈来愈富,导致国民
收入中如此庞大的一部分被一小部分最高收入者占有。
政府纵容逃税使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根据美国联邦参议院
1933年至1934年的调查,确认在20年代的美国逃避所得税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在
这一时期逃税甚至变成了一种“体面”的事情。20年代,无论是个人收入所得税法
还是公司利润所得税法都存有漏洞,然而以梅隆为部长的财政部对这些漏洞视而不
见,美国上层高收入者便利用这些漏洞逃税。财政部长梅隆也加人了逃税者的行列,
把股票转移给他的家庭成员所控制的控股公司,进而制造白己的亏损是他惯用的伎
俩。1931年,联邦政府向捐税上诉委员会提出申诉要他补交当年的308.9万美元的
税款时,他马上运用老方法制造当年的亏损,只交了64.7559万美元的个人所得税,
在此以前所逃避的个人收入所得税更是不计其数。二十年代,美国华旗银行总经理
查尔斯·密切尔把61万股股票亏本280万美元卖给他的妻子,从而逃避了65.7ll露
万美元的所得税。在1927年至1933年之间,美国收入局情报组总共查获1.82亿美
元逃税。。一般逃避所得税者更是司空见惯。由于富有阶层本来就垄断了国民收入的
绝大部分,又经常逃避所得税,这使得国民收入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国民收入分
配的差距越来越大。
3、危害。20世纪二十年代美国贫富两极分化,一方面是资产阶级财富的日益
积累,另一方面是工人阶级相对日益贫困。由于美国下层劳动人民国民收入分配最1
相对日益减少,购买力日益下降而经常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另一方面,美国的富
裕阶层,他们手中集聚了无限的财富。但他们把大量的钱用于投资与投机而很少购
买物品。据估计,在二十年代每年收入不到2500美元的家庭,其进款的十分之九用
在物品和劳务上,每年收入10万美元的家庭花在物品和劳务上的仅占一半,每年收
入50万美元的家庭或收入更多的家庭花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费用不到迸款的十分之
J。由于劳动人民的购买力有限,富裕阶层又很少把他们的钱用于购买物品,从而
导致国内市场迅速萎缩。而二十年代美国政府对经济持不干预的态度,整个资本主
义生产在无政府状态中进行,生产在无限扩大,使产品过剩现象日益严重,资本主
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美国垄断资产阶级面对堆积如山的过剩产品,挖
空心想出一个推销过剩产品的绝妙的高招,这就是分期付款的赊销制度。赊销制一
出台,公众趋之若鹜,需要什么就都用分期付款的办法购得。当时分期付款销售额
(_)(美)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等著,美利坚共和雷的成长(MJ,下卷,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53页
仁X美)德怀特·L·社蒙德著,现代美国【M】,商务印书馆.1984,第459页.
∞(美)德怀特L·社蒙德著,现代美国(M),商务印书馆,1984,第449页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最大的是汽车制造商, 1926年约有70%的小汽车是这样销售的,其他或收录机、电
冰箱、洗衣机、唱机等家用电器也是采用这种销售方法产品的方法“。这把“赊销制”
推到了高峰。由于许多人以未来的收入作抵押,把与消费水平不相称的工资的一大
部分投入分期付款的购置活功,从而使资本家产品的销售量有所增加,加速了资金
的周转和再生产过程,获得了巨额的利润。但因一般劳动人民的收入极低,消费水
平毕竟有限,他们用分期付款所购得的商品也不过是一般生活必需品。这种供、销
方式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暂时的。所以不管垄断资产阶级采取什么样的促销手段,
也不可能缓和、更不可能消除产品过剩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能使盲目扩大生
产与日益缩小的市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产品过剩现象日趋严重,从而使引
起经济危机爆发的因素不断增长。到1929年10月,资本主义历史上一次最深刻、
最尖锐的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期间,在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美国,
千百万人在食物异常充沛的情况下,却濒临予饥饿的边缘,以致于美国人也不得不
发出这样的概叹:这是“站在没膝的麦堆中领取面包的低收入者队伍”,这叫作“在
世界上储有大量必需晶的当中出现的苦难和匾乏的荒唐现象”。廿这就是二十年代美
国国民收入分配失调必然要导致的后果。
5.1。2近50年来收入分配状况的特点与政府的政策影响
1、特点。。50年的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出由大一小一大的正“U”型分析状态。
1947-1973年美国各阶层的收入分配差距是趋于缩小的。最富有的20%家庭占有全国
总收入的比重由1947年的43%下降到1973年的41%,最贫穷的20%家庭收入占全国
总收入的比重由5%上升到6%,贫富差距达到了二战以来的最低水平。1973年以后,
美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开始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从1973—1995年的20多年中,最富有
的20%家庭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1973年的41.O%上升到1995年的48.7%,同期,
最贫穷的20%家庭收入的比重从6.0%下降到3.7%。虽然美国在90年代有一个较长
的繁荣期,贫困率仍反弹到13.8%,随着低收入者收入比率的下降,富人的收入份额却
急剧上升据。2000年最低的20%家庭得到全部收入的3.6%,而最高的20%家庭得到全
部收入的49.7%, 1967-1976年基尼系数处于合理状态。1977年超过警戒线,达到
了0.402,此后的24年问基尼系数缓慢上升到2000年基尼系数达到了0.460,成为
西方国家中收入分配差距最大的国家。80年代以后是美国贫富差距迅速扩大时期,
但中间层的收入差距也处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
最低收入的20%家庭与最高收入的2005家庭在收入上表现为一种此消彼长的替代
关系,而两者与中间层的变化关系并不明显。如最低的20n5家庭占全部收入的比重由
H(英j丹尼尔·斯诺曼著,1920年以来的美周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8,第7.10页
o(美)德怀特L·社蒙德著,现代美国(M】,商务印书馆,1984,第448页
臼董全瑞,美国50年来收入分配变化探析(J),财经科学,2003.5

116
第5章国外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实证分析
1964年的5.1%上升至tJl966年的5.6%,同期,最高的20$家庭占全部收入的比重由41.296
下降到40.5%,最低的20%家庭占全部收入的比重由1994年的4.2%下降蛰J1995年的
3.7%同期,最高2096家庭占全部收入的比重由46.9%上升到48.7%。最高层20%家庭收入
份额上升的同时,最低层2096家庭收入的相对份额下降,尤其是80年代以来下降幅度
越来越大。以美国的贫困线是逐年上升的,一个四口之家的贫困线在1959年为2973
美元,1995年为17603美元,且覆盖面也较大,最高达22.4%,最低也达11.1%.”
2、原因分析。
政府政策是导致收入分配差距变化的主要原因。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不
大而与政府的政策密切有关。纵观美国50年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无论是经济滞涨还
是扩涨时期,都与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1960年代,政府再次承担了干预这个国家社
会事务的明确责任,重申了30年代“新政”计划作出的承诺。政府重点的这种转移反
映在所颁布的“向贫困宣战”、社会“医疗照顾、医疗补助与社区法案”以及扩大
社会保障的利益中。同时,政府用累进所得税加强对高收入家庭的调控,肯尼迪政权
时代最高税率达到了7096,然而到70年代中期,这些努力的热情就已减弱,到1980年钟
摆完全摆了回去。1980年以后的里根及老布什政府实施了有利于富人的税收减免和
不利于低收入者的社会服务预算消减。克林顿政府奉行消减赤字预算的经济政策,
使惠及低收入者的一些政府支出大大减少,因而在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的100个多月里
并未给低收入者和中间阶层带来更多的好处。针对富人的累进税最高税率由里根政
权时5096降至目前的39.65%,所有这些都造成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结果。
政府放纵市场自发力量作用的结果。由于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实施了有利于富人
的税收和不利于低收入者的社会服务预算消减使美国的贫富差距急剧扩大。1984年
最低层20%家庭的税后可支配收入}h1980年下降了7.6%,最富有的200,6家庭收入上升
了8.7%。1977到1989年问,美国最富有的20%家庭税前增加了77%,而最低层20%家庭则
下降了996,进而最富有的1%和5%家庭分别得到了税后总收入增量的600,6和74%,这就说
明是政府代表了富人的利益才使得贫富差距持续扩大。1964年美国只有29%的人认为
美国是个为富人着想的国家,到了1992年这种看法的人多达80%。
政府造就了中产阶级。政府在放纵贫富差距扩大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个中产阶级。
这是在促进效率和稳定的同时,在另一个层面保持平等的有效做法。在收入分配结构
中,造就一个中产阶级是经济学家所津津乐道的理想。其原因在于,一方面中产阶级
的生活方式为美国许多家庭提供了典型和现实的奋斗目标,而到达财富金字塔顶端
成为巨富,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渺茫的;另一方面,中产阶级对收入分配的两极起着缓
和作用,成为社会稳定的力量。通过对美国50年收入分配的研究发现,不是市场而是
H波普诺,社会,;萨缪尔舞。经济学,IO、12、14、16航河:ff:B报2∞1.9.27,第4版
117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政府造就了中产阶级。这从中产阶级的职业构成上可以看出来。构成中产阶级家庭
的除一小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外,其来源绝大部分是政府雇员。政府雇员的数量从1950
年的600万上升N2006年的2100.2万人,在整个劳动力中所占比重由9.5%上升到14%。
政府雇员的收入要高于在私人经济部门就业工人收入大约20%-30%。1980年以后,由
于里根和老布什政府采取了措施,联邦政府雇员的数量有所减少,而州以及州以下地
方政府中工作人员的数量仍在缓慢增长。政府雇员还包括间接雇员。这些雇员在技
术上为私人公司工作,但生产的是政府需要的商品和劳务。从这方面看,私人家具公
司做学校课桌椅的木工,正如由政府支付薪水的教师一样,是政府的雇员。这部分雇
员占劳动力的11%。所以,中产阶级是由政府造就的,而不是由市场产生的。
政府的工资歧视政策是构成美国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因素。从工资收入上看,美
国黑人的平均工资比自人的平均工资低20%左右。女性工人的平均工资比男性的平均
工资低30%左右。从贫困人口的构成看,1995年自入占贫困入口的ll。嬲,黑人占
29.3%。此外,移民也是美国贫困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89-1997年的新增贫困人
口中,移民占75%。1973年的白人家庭平均收入为12595美元,黑人家庭平均收入为
7596美元:贫困人口白人占9.19%,黑人占26.16%。1999年白人中等家庭的收入为
44360美元,而黑人中等家庭的平均收入只有25000美元。可见,对种族、妇女和移民
的歧视是构成美国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因素。
经济学家主导的分配观念和意识形态影响政府决策。美国学者罗伯逊的分析鞭辟
入里,认为美国之所以存在贫困,是由于美国社会是不平等的,并有着不可抵御的政
治压力来保持这种不平等状况。任何想要重新分配财富和收入的尝试都不可避免地
会遭到强大势力的反对。有些人只有在别人相对贫困的情况下才能相对富有,鉴于权
力是集中在有钱人手中,政府的政策就将反映他们的利益。在富人看来。贫困是有其
功能的。它确保那些“脏活儿”有人干,如果没有低收入者去拖地板、倒便盆,要想
让人做这些事就必须付给很高的报酬。贫穷为许多非贫低收入者创造了就业机会,
如警官、福利工作者、典当业的老板和政府官僚。贫困还使有钱的人生活得更舒适,
为他们提供了厨师、园丁和其它干杂活的佣人,从而能使富人自己去从事更加惬意的
活动。贫困还为劣等商品和服务提供了市场,从隔夜的面包和变质的农产品到质量
低劣的衣物和无能的医生及律师提出的建议。贫困使中产阶级的价值标准合法化,
因为低收入者的命运似乎证实了他们所缺少的是节俭、诚实、一夫一妻制和以辛勤
劳动为乐的品质美德。贫困还提供承受由于变革带来损失的人,例如,低收入者承
受着由自动化而带来沉重的失业压力;当需要修筑一条新的高速公路寻找路线时,
拆毁的是低收入者的住房,而不是富人的住房。富人并没有处心积虑阴谋地使低收入
者保持贫困。贫困是美国经济制度的产物,而低收入者在政治上是无力改变这一经济
第5章国外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实证分析
制度的。对经济政策有着重要影响主流经济学家认为,为谁生产问题的答案应由市场
去解决,政府的过多干预会使经济发展失去效率。萨缪尔森就认为:对财产收入和财
富的过高赋税会减弱储蓄的积极性,还可能降低一个国家的资本形成水平。尤其是在
一个边界已经开放的社会里,税赋过高的国家会发现财富会流出其边界,而进入税收
的天堂国度或瑞士的银行账户。瑟罗也表示了类似的看法:运用政治力量减少市场
造成的不平等现象需要有高空走钢丝的平衡本领;如果向那些遵照资本主义规则赚
钱的人征收过高的所得税,并把这部分钱转交给另外一些人,使这种人并非根据自己
在劳动生产中的努力而获得这笔收入,那么资本主义的激励机制就不再起作用,如果
付出和收益二者之间的差距变得过大,工商企业就会搬迁到世界上任何一个不必承
担高社会福利支出的地方,个体职工们也同样会消失,转入地下经济,在那里不用
承担社会福利支出和纳税。库兹涅茨“倒u形”假说有很大的误导作用。经济增长与
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
差距迅速扩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上却存在着不同的
主张。其中一些人相信库兹涅茨倒u形假说认为收入分配差距在经济发展初期是不可
避免的,随着经济的增长收入分配差距会自动地缩小。这导致了一些人对日益扩大的
收入分配差距采取无为而治的态度。其实这是一种乐观而又有害的想法,事实并不是
那么一回事。如果贫富差距可以随着经济的增长而缩小,那么美国的贫富差距理应是
世界上最小的。
新经济与股市等对美国收入分配差距有着重要影响。美国经济持续10年增长得益
于新经济,而新经济也为美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形成的分
配格局并不是双赢,而是胜者全得。新经济使得硅谷的少数人更富有,许多工人却与
硅谷这台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财富机器无缘。1999年,在圣克拉拉县的60多万个家
庭中,至少有13位亿万富翁,他们共拥有450亿美元资产。此外,还有几百个家庭至少
拥有2500万美元资产,有17000个家庭有100万美元以上的流动资产,这还不包括其住
宅的价僮。而硅谷家庭的收入分配差距比全美家庭大得多。最低层20%家庭的收入在
90年代的大部分时期低于消费品价格的增长水平,尽管从1996年N1998年之间,这些
家庭的收入增长了7.6%,但扣除通胀因素后仍比1992年减少近i000美元。新经济只垂
青那些拥有高技能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硅谷软件工人的年均收入为9.6万美元,在
半导体行业工作的工人为8.6万美元。相比之下,在零售业、旅游、饭店和类似的行
业工作的工人年均收入仅为2。3万美元。只要新经济持续下去,收入分配差距就会继
续扩大。在新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不是土地也不是资本,而是技术。技术
一旦获得突破取得专利,被少数人垄断,就会成为发财致富的秘诀。盖茨由于拥有了
电脑操作系统的技术,因而使其能通吃全世界。他的私人财富高达528亿美元,是美国
119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首富。由于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比之具有一般劳动技能的人更稀缺,因此其产生的收入
分配差距更大。这种扩大总有一天会超出美国社会经济制度所能控制的范围和中下
层收入家庭的忍耐,即使不会出现“剥夺剥夺者”的局面,也可能出现像熊彼特所预
言的“创造性毁灭的结果”。
5.1.3美国政府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政策
美国虽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其贫富差别仍十分巨大,只是贫富阶层对立
状况并不明显,社会相对稳定。这是美国重视通过制度化建设来调节社会分配的结
果。美国调节社会分配的制度化建设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美国政府建立了一套
较合理完善的税收制度,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征管,尽量确保社会分配公平;
二是美国政府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力保护了社会弱势群体。即
使是低收入的美国家庭,也可以通过领取社会安全福利和救济而过上比较体面的生
活,免于陷入生活困境。
美国限制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措施有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消费税、个人财产
税、社会保障税和遗产税等。西方发达国家对不同收入阶层的纳税人还征收个人财
产税、个人消费税、社会保障税等实行比例税率,这几个税种的运作具有累进调节
的作用。美国政府规定,所有美国公民,包括在外国定居和工作的。都要交纳个人
所得税和遗产税。个人所得税实行累进税率,收入越高缴费比率越大,从而使税后
收入差距比税前明显缩小。1998年规定遗产税的起征点是超过60万美元,税率为
37%至50%现在已提高到55%除了美国之外”,其他发达国家也都征收遗产税,并且税
率很高(美国算是比较低的)。通过税收制度调节分配差距,体现社会公平。个人所
得税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要征收的一个最普遍税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美国政府一直注重建立一套
较完善的税收制度,采用较合理的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率政策,采取多收入、多交
税,少收入、少交税的原则。目前个人所得税已从一个次要税种成为美联邦财政收
入的最主要来源。近年来,个人所得税一直占美国联邦税收的400,6以上。2003年美
国共征收个人所得税9872多亿美元。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包括联邦税、州税和地方税,
还包括社会安全税和州残疾税,但80%以上的个人所得税归联邦政府所有,对于州
和地方政府来说,个人所得税是辅助税种。按照个人收入多少,美国征收的个人所
得税税率差别很大,从15%至39.9%不等,收入越高,交税越多。此外,有钱人投资
红利还需要交纳资本利得税,继承遗产需要交纳遗产税,购买房屋后每年要按照房
价的1%左右交纳房地产税,而到商店购物还需要交纳销售税。总的来说,富人收入
H张术茂。调节社会收入差距:固外经验的借鉴CJ),发展研究,2005,2
第5章国外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实证分析
多,住房大,开销也大,他们交纳的税款自然也多。
美国有完整的税收配套政策,对低收入的群体规定了许许多多的税收减免政策,
从抚养孩子费用、房租,到购买房屋贷款利息等,都可作为抵税的项目。据统计,
美国占纳税人口2%的富人承担了整个联邦税收的40%。美国的税收法律十分完备,
自1913年联邦税法编成后,经过多次反复修改,日臻完善。美国税法十分复杂,也
非常细致。在征收方面,美国个人税收采取代扣制度,预先由公司从薪金里代扣。
每年4月15日前,个人根据自己一年收入和开支情况填写纳税表格,列明扣减项目,
税务部门核实后会比照代扣税额,多退少补。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实行严格的税收稽
查制度。美国人一出生就获得一个社会安全号码,他一生所有经济活动和个人财务
资料都与此挂钩,美税务部门就利用该号码查证个人的财务收入状况,核实其纳税
情况。在强大的计算机系统支持下,通过这个高效的信息稽核系统,税收部门可以
通过对纳税人的各种信息进行交叉审核,有效打击偷漏税的不法行为,美税务部门
每年还对l亿多张纳税表格进行抽查,比率为2%,重点放在高收入人群。
美国法律还严惩偷漏税的行为。美国内收入总局通常对小的案件不会提出起诉葶
而只是对当事人处以5%至25%的罚款。但对大案,美国内收入总局就会对当事人采
取严厉的惩罚,将他们送上法庭。美国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可基本确保违法者必究,
从而有力地遏制了偷漏税现象的发生。而稳定的税收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国家建“
立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来源,为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政府对
低收入者的转移支付支出一般较大,低收入者享受到的社会保障费用平均高于他们
缴纳的社会保障税。富人缴纳的财产税相对较大,再加上高档消费品加征特别消费1
税,富人的纳税比例提高了许多。
社会保障体系关怀弱势群体提供生活保障除了通过采取累进税率和加强对富人
税收征管的措施外,美政府还通过建立一套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关怀社会弱势
群体,向他们提供基本的收入、医疗、住房等方面的福利,以确保他们也能过上体
面的温饱生活。美国的社会安全福利制度创建于1935年,通过70年的不断修改和完
善,已经建成为一个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三部分组成的完善的社会保
障体系。美国社会保障的涉及范围很广,包括提供医疗服务、残疾保险、住房补贴、
失业救助、社会安全福利金、退休金、低收入家庭子女津贴和学童营养补助等,涉
及生、老、病、死、伤、残、退休、教育、就业等被称作是“从摇篮到坟墓”的保
障。这些福利尤其对退休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了有力的生活保障。美国的社会福
利资金主要来自两项税收:一项是联邦社会安全保险税,另一项是州伤残保险税。
联邦社会安全保险税的税率是个人所得薪水总额的6.56%,个人所属的企业或机关也
相应地报缴6.56%,也就是说联邦政府向个人及其雇主按月收取相当于个人薪金
福建师范大学博l二学位论文
13.12%的社会安全福利税。各州伤残保险税的税率为个人薪金总额的0.6%。美国福
利制度的资金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每个人在有能力工作时缴纳税款,等N65岁
退休,或者万一遭遇伤残时,便可根据自己原来纳税的多少来享受不同额度的社会
安全福利救济。由于目前美国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一代开始集中退休,因此社会安
全福利支出面临很大压力,而联邦政府需要承担社会安全福利支付的差额。现任布
什政府正在考虑改革社会安全福利制度,以减少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但这个改革
面临巨大障碍。联邦保健是美国福利中最受人欢迎的一项分医院保险和医疗保险,
主要目的是帮助65岁以上老人及65岁以下伤残人应付治疗和健康护理的昂贵费用。
医院保险是帮助病人支付住院费用和此后的护理费用;医疗保险则是用来帮助病人
支付医院门诊费用和医生服务费用等。失业保险也是美国的社会保险措施之一,任
何人失业后都可以申请失业救济,通常可确保6个月内生活无忧。1996年,美改革失
业救济政策,鼓励失业者积极参加就业再培训,摆脱对救济的依赖,政府还专门为
此拨款对失业者进行技能培训,以使其能重新就业。美农业部和社会福利部门还向
低收入者发放食品券,有老人、婴儿或孕妇的低收入家庭可领取食品券到各超市换
取各类免费营养食品,如牛奶、婴儿食品、各类食品罐头等,也可换取现金。美学
校还为低收入家庭的学龄儿童提供免费午餐。此外,美国到处可见的教会和其他各
类慈善机构也在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方面起到了对政府救济的补充作用。由于政府通
过税收减免优惠等措施来鼓励富人捐献,因此,美社会慈善事业比较发达,慈善捐
赠非常普遍,对救济贫困人口和稳定社会也起到一定作用。
2.瑞典、芬兰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其政府的作用
5.2.1瑞典、芬兰的居民收入分配状况
惴典、芬兰是位于欧洲北部的两个各具特点的欧盟国家。瑞典是传统的老牌工
业强国,采矿、钢铁、造船、汽车、木材加工等传统产业依然是重要的工业部门;
芬兰是依靠高科技后来居上的新型发达国家,信息通信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
大动力。2005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t04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
报告中,芬兰稳居榜首,这是芬兰在过去四年中第三次排名第一。
作为北欧福利国家的代表,瑞典、芬兰在居民收入分配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不
(一)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课题组,瑞典,芬兰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调节政策考察报告【J),
经济研究参考.2006,32
第5章网外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实证分析
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小,收入的均等化程度高,瑞典为0.250,芬兰为
0.256,均属于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小的国家。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瑞典和芬兰的
基尼系数分别为0.3244和0.3086。两国在积极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同时降
低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了“鱼和熊掌兼得”的良性增长。两国的贫困
发生率很低。如在瑞典,贫困人口仅占3.5%,其中30%是失业者,20%是正在就学的
学生,10%是领取养老金的人。而且在贫困标准的确定上,以中等收入水平的一半来
作为贫困线,这个相对贫困标准将会随着中等收入水牛的提高而相应增加。
5.2.1.1瑞典的居民收入分配主要特点”
I、从不同职业的收入差距看。瑞典职业之间的工资水平如表1所示。其中收入
最高的职业与收入最低的职业的收入比为4倍,收入差距相差3倍。而收入最高的
10个职业中的收入差距仅为0.84倍;最低的10个职业的收入差距仅为0.13倍,
几乎处于同一个收入水平。从事不同职业的工资收入差距很小。从取得劳动报酬的
初次分配层面看,无论是以资本和知识型为主的高收入层还是以体力劳动服务为主
的低收入层内部,工资的相对水平都很接近。这样看来瑞典的收入分配具有较为明,
显的均衡基础。
表1 2004年瑞典收入最高的最低的职业月工资水平克朗
职业工资水平职业工资水平
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65200
餐馆服务员
16300
清洁工
政府高级官员48500 16400
务农人员
职业医生46500 17200
粮食和畜牧业人
专业经理·44500 17400

航空航运机师44500 17600
肉类加工
法律专家43600 17800
特定组织高级官员42600
图书馆职员
17900
精算统计师37100
销售服务员
18200
家庭护理员
物理化学工作者36700 18400
营销人员
普通管理人员35400 18400
邮政人员
(_)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课题组,璜典、芬兰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调节政策考察报告(JJ
经济研究参考,2006,32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从不同部门的收入差距看。瑞典的全部部门共分为五大类,即私人部门、公
共部门、中央政府部门、议会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2004年瑞典五大部门的平均月
工资是23 700克朗,比上年实际增长3%,增速低于同期的经济增长。按照离低顺
序,2004年各部门的月工资分别为:中央政府(25 300克朗),议会(24 900克朗)、
私人部门(24 400克朗)、公共部门(22 200克朗)、地方政府(20 500克朗)。各
部门问最高最低的工资收入相差为0.23倍,绝对差距仅相差4800克朗,表明在各
部门工作的平均工资接近,相差很小。
3、从不同性别的收入差距看。在五大部门中,男女月工资相差0.2倍。如果考
虑男女的工作待遇差别,实际上实现了同工同酬。性别收入差距最大的是在议会部
门,男女月工资相差9400克朗。性别收入差距最小的是在地方政府,男女月工资相
差2100克朗。从男女在各部门的整体工资差距非常小。
4、从不同地区的收入差距看。瑞典是地区间的收入差距相当小。瑞典的高收入
区和中等收入区主要集中在瑞典的西部和东部,低收入区和最低收入区主要集中在
北部和南部。高收入者主要集中在首都斯德哥尔摩市附近等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
高收入区(23 100一26 800克朗)、中等收入区(22 700_一23 099克朗)、低收入区
(1 800—22 699克朗)和最低收入区(21 700_-21 799克朗);高收入区和最低收
入区的收入上限和下限分别是26 800克朗和21 700克朗,相差仅0.24倍。
5.2.1.2芬兰的收入分配主要特点”
l、从不同职业的工资收入差距状况看。2002年芬兰不同职业的平均月工资水
平是2287欧元。主要的职业工资水平中,最高和最低职业,工资差距是2435欧元,
相差1.57倍。收入差距比瑞典要大一些。主要原因是知识经济在芬兰的比重相对较
大,从一定程度上拉开了收入差距。从性别的工资收入差距看,男性和女性的平均
工资差距是495欧元,相差0.24倍。
表2 芬兰2002年主要职业的月工资水平欧元
从业人员
主要职业平均工资男性工资女性工资
(人)
国防部门8853 2779 2803 2107
立法机构、政府官员48 797 3986 4372 3221
教授242 048 2963 ’3250 2666
H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课题组,璃典、芬兰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调节政策考察报告(JJ,
经济研究参考。2006。32
24
第5章国外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实证分析
机师和助教
职员
零售和营销员
高级农艺师
航空服务业
工厂装配工
基础型职业
其他类型
全部
2675
2054
2018
1606
2175
2202
1883
2474
2523
2、从居民收入的分布形态看,芬兰的收入分布呈现较为明显的“梯形”状态,
但是中等收入占多数的“橄榄形”状态尚未真正形成。中低收入者的分布形状较为
接近,而高收入者的分布相对较小。年收入在25 000欧元以下的低收入人数在总人
口中的份额为69.9%,收入所占份额为32.9%,上缴税收所占份额为30.2%;年收入
在25 000---50 000欧元之间的中等收入者的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份额为23.2%,收
入所占份额为38.3%,上缴税收所占份额为41.8%;年收入在50 000欧元以上的高
收入者的人数份额虽然只有7%,但是收入份额和缴税份额分别达到19.7%和28%。
高收入者的收入份额在总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但是缴纳的税收也相对较多:低收
入者的收入份额较低,但缴纳的税收也较少,体现了税收负担均等化的基本原则。
在芬兰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居民收入分布形态并未出现“橄榄形”的理想状
态,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主要是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障和严厉的税收手段发挥作用和
加以调节的。
表3 2003年芬兰居民收入分布状态%
收入区间人数所占份额收入所占份额缴税份额
8499欧元以下24.4 5.4 1.8
8500一16 499欧元24.1 5.4 9.3
16 500_-24 999欧元21.4 22.1 19.1
25 000_-34 999欧元15.3 22.3 22.7
35 ooo_-49 999欧元7.9 16.O 19.1
50 000欧元以上7 19.7 28.0
3、从不同分配主体的分配比例看。根据芬兰的核算账户整理的三者分配比例关
系.表中数据显示,芬兰的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的分配比例关系大致是2:2:6
9
4
O
9
7
9
1
O
B ㈣姒咖伪断啪吼啪
2
1
l
1
I
l
l
1
姗舢姗糊嘶记8薹∞n∞|坫纵挖阻聊盯2
4
6
3
6
9
O
7
5
B 刚跚髻|莹嘞啪蝴渤釜荸
3
2
姒m坝
|呈嵫m
福建师范人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状态。2003年三者的分配比例分别是:17%:21%:62%。而根据我国有关统计部
门的测算,2002年我国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的分配比例分别是21.5%、1 5.5%和
62.8%,大致也是2:2:6的状态。只是政府集中的收入份额相对还要多一些,而企
业的收入份额相对较少一些。
表4 芬兰2003年和2004年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的宏观分配关系
欧元(百万) 比例(%)
2003年2004焦2003笠2004焦
政府20 364 21 395 17.0 17.2
企业24 703 26 873 21.0 21.4
居民73 382 76 922 62.O 61.4
国民收入118 449 125 190 100 100
5.2.2瑞典、芬兰的主要收入分配制度主要特点
5.2.2.1初次分配中的工资决定制度
在工资决定机制背后是相互制衡的三方力量。即:分别来自雇主和雇员方面的
行业协会组织以及作为仲裁方的政府管理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大部分的雇员和雇
主都自愿加入各自的行业组织,形成全国网络化的行业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对
企业工资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两国企业的工资决定机制和管
理制度也具有非常鲜明的两个突出特点:(1)工资协商机制成为基本的工资决定形
式;(2)没有最低工资制度。
企业的工资水平分别在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加以确定。在企业内部,雇主
可以自由在劳动力市场上选择适合企业的雇员,但是,雇主和雇员是在相互协商的
基础上按照合同工资的形式确定工资水平。政府不直接介入企业内部工资水平的确
定。在企业内部,工资的含义很广,不但包括具体的货币工资数量,而且还包括休
假、培训等多项相关福利待遇。雇员在劳动时间,工作环境等许多劳动权益保护方
面享有严格的组织保护措施。雇员在经过试用期后,除非犯有相当严重的错误。雇
主不得以任何理由任意解雇雇员。在遭受劳动争议时,雇员可以通过工会组织与雇
主就劳动纠纷进行交涉,甚至在进行司法手段解决时,工会组织会派出代表为会员
出庭,以争取相应的权益。工会组织在瑞典是非常强硬和有力的。雇主在处理与雇
员的关系上必须要考虑到工会的影响。
在企业外部,确定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相对工资水平时,政府的影响和管理作用
开始发挥出来。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工资水平由政府、雇主协会和雇员协会三方在充
分考虑物价水平等各种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共同谈判确定每年的企业和行业工资水
第5章国外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实证分析
平。工资协商的层次分为全国性的,行业性的和企业的。协商的结果具有很高的约
束力,即使是作为雇员方的个人,在总工会确定了协商结果后,也必须严格遵守和
执行协商结果。尤其是政府具有较强的最后裁定权利,甚至可以对谈判的双方给予
相应的处罚。在三方协商的框架下,不同企业和行业间的工资水平及其增长具有相
当的稳定性。由于这种工资形成机制是在行业和企业之问层层协商的结果,加上不
同行业之间的工资差距不大,因此,最低工资制度在北欧也就没有被劳资双方接受。
配.2.2再分配中的社会保障制度.
北欧国家引人瞩且的主要特点是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瑞典、芬兰两国居民
在享有福利权利和政府尽力提供社会服务方面的广泛性和综合性的确居于世界前
列。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两国居民及其家庭成员在养老、医疗、教育、居住、子
女抚养、就业援助甚至休假等方面提供的各种保障措施名目繁多,其覆盖范围之广、
服务内容之细和支持力度之大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同时,正是这种高福利的社
会保障对缩小分配差距、缓解社会对立情绪、减少社会不公等方面起到了十分明显
的作用。
根据芬兰社会保障局(kela,芬兰最大的社会保障机构,其提供的社会保障补
助费用占全国全部社会保障支出费用的24%)介绍的情况;在欧盟国家共同遵守1408
/71号法案的前提下,芬兰政府对境内的不同层次的居民提供不同程度的社会保障,
主要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医疗和健康保险、家庭补贴、失业补贴,就业保险和养
老保险。包括32个保障项目,主要是:家庭子女补助、家庭父母补助、休假补贴、
病人护理补助,儿童照料补助、假日护理补助、病人特殊护理补助、儿童残疾补助、
医生的检查、交通和药费补贴、疾病补助、住房补助、住房设施补助、残疾补助、
职业健康护理补助、学生住房补助、政府助学贷款、学校间的交通补助,住房补助,
住房征用补贴、失业补助、劳动力市场补贴、工伤补助、火车交通补助基本养老金、
领取养老金的住房和护理补助,移民援助、长期失业的养老援助等。在这些五花八
门的保障措施的覆盖下,芬兰居民充分享受着从出生到老年整个人生过程中的来自
国家的各种福利待遇和帮助。
虽然,芬兰在高福利项目的压力下,社会保障费用支出的绝对数不断攀升,但
是社会保障占GDP的比重基本稳定。2003年和2004年芬兰社会保障的支出费用总
额分别达到3870亿和4030亿欧元,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7%和26.9%,处于稳中略
降的状况.其中,芬兰两年间的养老金的支出规模达到1670亿和1730亿欧元.而
2004年末,全国社会保险养老金的结余规模仅为2.4亿欧元。
在社会保障资金支付高风险的情况下,合理的社会保障资金供给结构显得非常
重要。2004年,芬兰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来源和供款比例分别是:国家财政占55%、
雇主缴款占22%、参保人缴款和其他渠道各占10',6、地方政府财政占3%、政府的流
动性担保占8%。从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供给结构上看,国家对社会保险的支持责任
举足轻重。雇主和个人的资金供给也很重要,尤其是雇主的缴费义务更大。2005年,
个人对社会保险的缴费水平分别是:医疗保险是个人收入的1.5%;养老保险是工资
收入的4.6%(53岁以下)和5.8%(53岁以上);失业保险是工资收入的0,5%。总
体缴费水平不到7%,而雇主的总缴费水平是雇员工资的24.1%。国家、企业和个人
对社会保险体系的稳定责任随着缴费比例而相应固定下来。
5⋯2 2 3再分配中的税收调节制度
瑞典、芬兰政府在为社会成员提供全面的高度福利的社会保障。采取的主要手
段是税收调节。政府对居民采取了高税收的方式集中资金。从两国整体的税负程度
和个人所得税的比重程度看,瑞典和芬兰都要比欧盟平均水平和其他发达国家要高
一些。其中,瑞典的整体税负相对较高,但芬兰的个人所得税相对较高。如表5所
示。但是,两国的高税收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瑞典和芬兰的社会福利制度在发达国
家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芬兰是世界上高税收国家之一。在各种税收中,个人所得税涉及范围最广。个
人缴纳的所得税不仅是芬兰政府和地方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成为调节
社会成员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的有效手段。较为完善的个人所得税制芬兰的个
人所得税制度比较完善。个人缴纳的所得税包括向国家缴纳的所得税,向地方缴纳
的地方税和向教会缴纳的教堂税。个人所得分为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两部分。个人
劳动所得包括工资收入、养老金收入等。按累进税率向国家缴纳劳动所得税。工资
收入越高,向国家缴纳的所得税越多。根据2004年芬兰政府制定的国家所得税档次,
年收入在1.17万欧元以下者不向国家纳税:年收入在1.17万欧元以上的纳税率从11%
到34%不等。个人劳动所得除了向国家缴纳所得税之外,还需向地方缴纳所得税,即
地方税。芬兰全国各地区地方税的税率略有不同,在16%至20%之间。此外,路德教
或东正教教徒还需向教会缴纳1%至2.25%的教堂税“。个人资本所得,包括利息、红
利、股息、房租收入、森林拥有者出售木材所得收入等,耍向国家缴纳资本所得税,
其税率为29%。雇主一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公司企业是税收的关键环节。作为国家
收入主体的所得税,主要依靠雇主向税务部门申报。由于芬兰拥有完善而严密的会
计、审计制度,加上雇主如实申报与降低雇主自身赋税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从而
确保了所得税申报的准确性。根据税务局的有关规定,雇主必须在每月10日之前为
其雇员缴纳所得税。通常情况下,雇主每月从向其雇员支付的工资收入中扣除应该
缴纳的所得税,并通过银行向税务局缴纳税款。除雇主申报纳税外,还有个人自主
(-9 2005年,芬兰国家统计年鉴(EB/OL)
第5章国外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实证分析
申报纳税。芬兰社会的透明度很高。在芬兰不但不能开匿名账户,税收当局还有权
了解全国所有账户的情况。此外,每个芬兰公民和团体的收入及财产(资产)每年都
要在纳税表上加以公布,任何人都可以到税务局询问和查实某人或团体的收入及财
产情况。如果纳税人不按期纳税,税务局将向纳税人寄一份纳税通知单提醒其及时
纳税。通知单中给纳税人规定了新的纳税期限以及对纳税人拖欠税款的罚款,如果
纳税人过了新的限定日期仍未纳税,税务局将派专人前去强行征缴,并将根据其所
欠税款数额征收手续费和拖欠税款的罚款。芬兰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的所得税税率
差别很大。在20世纪90年代,高收入者的最高税率包括国家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曾
达到6096,目前最高税率仍高达60%。芬兰360万纳税人中的近100万低收入者则无需
向国家缴纳所得税,仅需缴纳地方税。据统计,2002年,在芬兰全国纳税人中j年收入
在1.5万欧元以下者占纳税人的48%,其缴纳的所得税仅为20亿欧元,所占比率还不
到当年所有纳税人缴纳的207亿欧元所得税的10%而年收入在3.5万欧元以上者仅占
纳税人的11%,缴纳的所得税却超过88亿欧元,占当年所有纳税人缴纳的所得税的近
43旷。。
芬兰政府还通过向低收入的个人和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即生活补助和住房
补贴,以及向有予女家庭提供不需纳税的儿童补贴等形式,来进行收入再分配,以缩
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芬兰实行的高收入者高税收的政策,使社会成员的收
入差距趋于合理均衡,在强有力的收入再分配政策下,芬兰形成以中等收入为主体
的稳定的社会结构,社会财富趋向平均化。目前,中等收入者占全国总人口的80%
左右,可谓中间大、两头小,富人和低收入者的比例都很小。
高税收制度的消极影响及其改革。芬兰是个典型的北欧福利国家,完善的社会
福利保障体制为所有公民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然而,推行高福利政策需要大量财
政开支。目前,国家用于社会福利的巨额费用主要来源于各种税收以及企业和个人
缴纳的各种社会保险金。据欧盟统计局2003年8月公布的欧盟国家税收数字显示,
芬兰包括个人所得税在内的各种税收普遍超过欧盟的平均水平。高税收给企业、个
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影响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芬兰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
力。为了鼓励人们的就业积极性,芬兰政府在2004年预算时就提出,在2004年减
少所得税7.75亿欧元。芬兰政府2005-一2007年的3年间,将减少个人劳动所得税
17亿欧元,减税对象重点是低收入者。除了减少对个人劳动所得征收的所得税外,
芬兰政府同时也在减少对企业征收的税收。2004年6月30日,芬兰议会通过了政府对
企业税收改革的方案,将社会团体税即企业税从原先的2996减少到26%,资本税从原
先的29%减少到28%,以此来促进芬兰经济的增长,增强芬兰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和
¨新华社记者,国外调节收入分配政攘辑览[c】,中嗣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3期
福建师范人学博士学位论文
促进芬兰国内的就业。
表5 2001年瑞典、芬兰的税收负担国际比较
个人所锝税占全部税收的比重
国家税收占GDP的比重(%)
(%)
瑞典51.4 70.5
芬兰46.1 74.9
比利时45.6 74.2
澳大利亚45.0 65.6
法国45.4 68.6
歇盟平均水平41.0 67.8
芬兰和瑞典的个人所得税是按照个人为单位而不是以家庭为单位征收。芬兰的
所得税分为国家税和地方税两部分。从课税范围上包括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两类。
对劳动所得实行累进税率,劳动所得包括工资、奖金、补助和养老金等收入项目,
除此之外,劳动者还需要从工资中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这些保险费用也是以所
得税的形式缴纳。一般地,劳动者的各种税收约占个人工资收入的35%,资本所得
的范围是利息、股息、房租收入和资本收益等,实行的是29%的比例税率,虽然芬
兰已经将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税率水平(25%)调高了一些,但是由于对资本所得
的税率明显低于劳动所得特别是高收入区间的税率,开始出现将劳动所得向资本所
得转化进行避税的问题。
瑞典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包括对劳动所得、资本所得和经营所得三类的收入进行
征税。劳动所得的范围包括工资、奖金、养老金以及交通、饮食和住房等各种形式
的补贴。征收分为国家和地方两部分。地方税率按照地区的不同在26%--35%之间,
国家税征收分为两档,即:年收入在25 200一390 400克朗之间的收入征收20%的
所得税,年收入在390 400克朗以上的征25%的所得税。资本所得包括利息、股息、
来自股票、债券和房产等各种形式的资本收益,对于资本所得,不论数量多少,一
律按30%的比例税率。经营所得的范围是指经营公司或企业后得到的收入部分,执
行的是与劳动所得同样的税率。除了经营公司的个人要缴纳所得税外,公司另外还
要缴纳税率为28%的公司所得税。
瑞典调节个人收入差距的税种主要是个人所得税、房产税、财产税、遗产与赠
与税、养老金税和印花税。除了个人所得税外,各税种在2002年的税额分别为房产
第5章国外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实证分析
税(232亿克朗)、财产税(38亿克朗)、遗产与赠与税(2.97亿克朗)、养老金税
(132亿克朗)和印花税(60亿克朗)。值得注意的是,瑞典在2004年已经在配偶
之间废除了遗产税,但是继续保留其他的遗产赠与税税种。
5.2.2.4大力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
由于北欧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人口老龄化和失业率较高的普遍问
题,瑞典和芬兰两国在促进就业方面实施一些保障措施。瑞典设有国家劳动力市场
委员会,下设21个地区性的劳动委员会和分布在各地的325个办公室,近7000人
在委员会中工作。瑞典不断加大对扩大就业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用于就业项目的
资金占GDP比重已经超过1.5%。在对失业人员创办小型企业实行减税优惠政策的同
时,还提供就业补贴。芬兰政府对中小企业雇佣失业人员采取减税4%的优惠措施,
2004年,芬兰政府用于失业和就业培训的各种补贴资金达到28.8亿欧元。
在改进政府对就业的公共服务方面,瑞典和芬兰等北欧国家的主要措施包括:
(1)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尽快适应企业需求和求职者变化:(2)运用现代信息和通
讯技术,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3)对失业人员进行及时而连续的就业服务:(4)
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计划;(5)大力加强就业培训。通过政府购买和对培
训实施补贴等形式,提高了培训效果和就业率。这些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与措施在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失业率过高造成的社会矛盾,为改善社会成员的收入状况捉供了
必要的保证。
5.23若干启示
1、全面认识北欧模式的积极意义。从北欧的实际情况看,北欧国家提倡的社会
公平、和谐稳定的理念不仅仍然具有积极的社会稳定意义,而且对于促进经济增长
开始显现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活力的增强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过去普遍关注的
社会保障支出负担也是稳中有降。均等化的收入格局为现代经济社会的顺利运转提
供了非常重要的稳定基础。正是这种均等化的制度形式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社
会成员遵守规则和发挥创造力的积极性才被充分激发出来,从而促进了工作效率的
提高,降低了社会保险的风险,加速了经济的增长,在制度的社会环境建设和经济
持续增长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目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北欧模式中提倡的均等、和谐观念值得我们在研究政策时系统思考和认
真借鉴,比如:效率和公平的传统话题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是否依然
对立,和谐社会的均等理念在当前的政策制定中是否得到充分落实等问题,都需要
我们继续加强研究和深入实践。
2、政府在初次分配的调节作用和管理定位问题。在北欧等发达国家,初次分配
层面的企业工资是在劳资双方协商谈判基础上自主决定的,政府以裁判者和执法者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角色同时参与到工资的制定过程中来。这种机制保证了企业工资在均衡劳动力供
求关系上的合理增长,也有利于政府对工资分配的宏观管理。政府在初次分配领域
就实现了工资收入相当程度的均等化,为分配结果的公平创造了基础和条件。我们
在研究制定分配政策时不应该忽视这个环节。北欧将政府和立法机构中尤其是中央
政府的管理官员作为收入标杆固定在收入分布区间的上端,以此来平衡和确定各种
职业收入的关系。
3、进一步加强再分配手段的调节力度。北欧国家在推行高福利保障制度的同时,
实施了高额的税收调节手段。严格而强硬的再分配手段,对于缩小收入差距和保持
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税收调节方面,北欧的特点是税制简单,征管严格。
在社会保障方面,芬兰的经验表明,加强科技投入和实施全民教育等人力资源开发
措施会对减轻“北欧病”起到明显效果。特别是北欧政府把体现政府责任的社会补
助体系放在更为重要的地位,重点直接解决处于收入下层人群的收入问题。
4、几个重要宏观分配比例关系的认识问题。北欧国家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很高,
居民收入差距很小,但居民收入分布形态并没有出现中等收入者比重占多数的理想
状态。调节差距的主要手段依然是税收和社会保障,正是在综合运用这些手段“劫
富济贫”的前提下刁‘达到了缩小收入差距的社会政策效果。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三
者的宏观分配bB例关系上,瑞典和芬兰等北欧国家收入分配格局却是大致相近,政
府、企业和个人三者分配比例关系的多少与收入差距的具体状况之间并没有直接的
因果关系。
3.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主要政策
5.3.1英国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主要政策
英国是完成经济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较早的国家,税收制度和社会福利比较完
善,税收杠杆是调整收入差距的有效手段。
个人所得税是控制收入差距的有效手段,英国1799年就正式颁布了所得税法,
1973年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之后,开始实行累进税率,税收制度进一步完善。
年薪在4800多英镑的低收入者不用纳税,超过的部分分三个等级按不同比例纳税,
最高收入的所得税税率为40%,即在政府设定的高收入标准以上的收入必须按照
4096的税率交纳个人所得税,每年这个标准随通货膨胀率不断调整“。
英国税法规定,遗产税和赠与税合并一起征收。为防止富人通过提前转移财产
逃避遗产税税法规定。继承人除了要对死者遗留的财产缴纳遗产税外,还要对死者7
“新华社记者。国外调节收入分配政策辑览[c],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3期
第5章国外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实证分析
年内赠与的财产,根据赠与及死亡的年限,按不同的税率缴纳赠与税,但很多富人
在死亡7年之前就赠送财产,使得这些资产能在家庭内部循环,却永不被征收遗产税.
为堵住这一漏洞,2004年12月,英国财政部在公布2004财年预算报告时,提出了一
个新方案,政府将对那些打算或已经预先将资产赠与出去、之后仍继续享用这些资
产的人,就其部分收益征收一项所得税。
劳动收入在收入分配中比重大,是英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政策的一个突出体现.
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劳动收入在英国所占比例很大,在1860年至U1984年的124年中,
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相比之下,资本要素所占比重
则里下降趋势,这表明,在英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资本要素收入始终占小头,
而劳动收入始终占大头,由此,从普遍意义上避免了收入分配中的严重分化。
英国是一个高福利社会,为了遏止贫富差距,英国很早就实行了福利制度,例
如,1601年就颁布了《济贫法》,19世纪又陆续制定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从
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贫困人口的温饱和居住问题。
目前,英国的福利制度大致可分为7类:儿童和孕妇福利、伤残或疾病福利、退休福
利、寡妇福利、失业福利、低收入福利和社会基金等,这些人根据规定,申请福利
救济与补助。英国从20世纪80年代保守党执政时期开始的大规模私有化进程中,最
大限度地照顾到了工人阶级的利益,使他们的权益得到了比较好的保护和尊重,工
人在收入分配中没受到损害,同时通过一系列私有化政策,确保股东收入的合理性。
而且,英国近些年建立并逐渐完善起来的全国性再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机制,比较
好地解决了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再就业问题。
高度透明和经济金融体制比较完善以及较少腐败现象是确保避免特权阶层凭借
政治权利参与经济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有利武器,这方面,英国的法律机制、反
对党以及舆论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工党政府上台后,更加注重政府部门的服务意
识和提高效率,消除腐败滋生条件,因腐败而发生在收入分配中的不平等现象得到
遏制。
消除传统意义上的城乡差别。英国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入口收入低的闳题,
农业在英国经济中占的比例只有1%。在欧盟共同农业政策下:政府对农民一直实行
补贴,并采取一些税收优惠。因而,荚国由于传统意义上的城乡差别而出现的收入
分配差距早已消除,行业本身因素在收入差距中的反映微乎其微。
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英国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口反而开始向乡
村或郊区转移。上世纪中期以来,人口从中心城市迁移到郊区,从大城市迁移到小
城市和农村地区成为一种社会发展趋势.目前除了大伦敦地区人口继续膨胀之外,
许多历史上规模很大的城市如伯明翰和曼彻斯特等,城市人口分散化的趋势十分明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显毋庸讳言,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控制只是一定程度上限制某些或者某类人收入的过
度聚集,随着整个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英国虽然通过比较完善的福利政策和救济
政策消除了绝对贫困,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近几十年来,相对贫困问题日益突出,
收入差距仍呈逐渐拉大的趋势。
5.3.2德国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主要政策
德国的收入分配调节体系较为完善,基尼系数长年保持在0.3左右, 其调节
手段主要有:税收、保障救济和募捐。这三种手段的综合运用,为缓解德国社会不
同阶层之间的矛盾,保持德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1、税收调节。税收收入是德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一直占财政收入的75%以
上”,其中对国民收入起到直接调节作用的税种主要有:所得税、房地产交易税、房
产土地税、遗产税与赠与税、消费税、团结统一附加税等。所得税分为7种:农林
业所得、工商业所得、独立劳动所得、非独立劳动所得、资产所得、租赁所得及其
他所得,分别按工资税、利息税等4个税种收取。工资税是个人所得税中的主要税
种,计算方法较复杂,其主要特点是:要考虑纳税人是否有家庭以及家庭人口数等
因素。
2、保障救济调节。德国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是经过许多年发展起来的,它的高
效率也得到了国际的公认。现在德国社会福利费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经
超过30%,德国创造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福利法网络,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
医疗保险。几乎所有德国公民都参加了医疗保险,所有投保者都可在被允许开业的
医疗保险医生和牙科医生中自由选择。医疗保险机构支付治疗费用和药费。保险机
构还承担疗养的全部或部分费用。(2)事故保险。在德国所有雇员和农民按法律规定
都参加事故保险,其他的独立工作者可自愿投保。大学生、学生和日托儿童也都被
纳入受保险保护的范围。在发生导致受伤、疾病或死亡的保险事故(工作事故、职业
病)时,投保者可要求支付保险赔偿金。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事故也算作事故保险。养
老金保险。根据法律,所有的工人和职员都参加养老金保险。由雇员和雇主各付一
半保险费。职工养老金保险公司在职工职业能力减弱后支付养老金与社会保险金。
如投保者死亡,其家属得到死者一定百分比的养老金。通常,年满65岁者即可领取
养老金。养老金数额主要视保险期间工作收入多少而定。支付养老金并非养老金保
险的惟一任务,它还为投保者工作能力的保持、提高与恢复(康复)服务。例如,保
证他们的疗养并在他们由于健康原因不得不学一种新的职业时提供资助。许多企业
自愿为其职工支付额外的老年补贴,这种“企业养老金”是对法定的养老金保险的
一个宝贵的补充。(3)失业保险。所有雇员原则上都参加失业保险。失业保险费用由
“新华社记者,国外调节收入分配政策辑览(c],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3期
第5章国外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实证分析
雇员和雇主各承担一半。失业金支付的时间长短视年龄而定。(4)护理保险。这是一
种义务保险,法律规定每个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人在其法定医疗保险机构参加护理
保险或者参加私人保险的人必须参加一项私人护理保险。护理保险的费用由雇员和
雇主各付一半。享有生活费权利的子女和无收入或收入甚微的配偶,在家庭保险的
范围内和法定医疗保险的情况一样一起保免费险。(5)家庭保险费用。1996年起,德
国家庭可以在领取子女补贴或免税数额之间进行选择。此外,从1986年开始德国还
为每个孩子向其父母提供24个月的教育津贴,每月600马克,但这需视收入情况而定。
德国还实行全民免费教育,减轻了家庭的负担。供养战争受害者和健康受损情况下
的社会福利补偿。(6)社会救济金。在德国,无力自助与无法从其他方面获助者可得
到社会救济金。根据社会救济法,德国每一个处于此类困境中的居民,无论德国人,
还是外国人,都可要求提供社会救济,包括生活费用补助、在伤残或疾病等特殊生活
状况中的补助或照应。
3、募捐调节。在德国,政府还通过减税等手段,鼓励富人捐助公益事业,从而
避免财富因世代相传而过度集中。德国遗产税的税率高达5096。富人如果建立自己的
慈善基金或是捐助善款,不仅可以依法将捐赠款抵扣部分所得税,达到依法避税的
目的,而且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改善自己的形象,从捐赠行为中获得合理的
回报,同时也可以用自己的善举回报社会,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的负担。对德
国普通民众来说,量力而为的募捐不仅募捐额可以凭收据在个人所得税中扣除,而
且德国红十字会等公益机构还会为其提供诸如免费急救等相应的优惠服务,捐赠者
可谓名利双收。
5.3.3日本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主要政策
战后,日本政府主要通过征收所得税、赠与税和继承税等税收制度来调整各社
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实施实际上的所得再分配。近年来,日本这三种税赋的税
率虽然经过了多次调整,但基本上都处于国际较高水平,这三种税赋为日本调整分
配结构不合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本的所得税实施累进税制,收入越高税率就越高。日本在战后实施的所得税
最高税率达65%。为了激励社会成员的创业和工作热情,促进经济发展,日本政府在
1999年修改了日本的税收制度,将所得税的最高税率由65%下降到50%H。
日本的个人所得税采取源泉征收制度,就是由支付个人所得的企业或机构在支
付所得时代为扣除。如果收入过低,年收入达不到一定的金额或者需要抚养的人口
较多,到了年底可以按照规定申请退税。
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各社会成员的实际收入相差巨大,仅凭课以高额所得税
¨新华社记者,周外调节收入分配政簸辑览[c】,中目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3期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已经不能够消除社会财富严重不平衡问题。在此情况下,继承税和赠与税应运而生。
1988年以前的日本继承税最高税率达75%。近年来,日本在逐步降低最高税率的同时,
提高继承税的税率起点。1988年以来,日本对税制进行了三次改革,到2003年4月,
继承税的最高税率已经从75%降到了50%。继承税税率起点也从原来的200万日元提高
到现行的1000万日元,并减少了计算税率的档次。从最早的分14档计算税率减少到
现行的6档。超高收入者通过被征收50%的所得税之后,剩下的50%自己可以自由支配
使用,但如果要让自己的子女继承或者赠与他人,还得上缴继承税或者赠与税。赠
与税的最高税率同继承税最高税率相同为5096,但起征点不同,赠与1000万日元财产
以上就必须交纳50%的赠与税,而继承3亿日元以上才需交50%继承税”。
高收入者的资产通过所得税和继承税的两次征收,当初得到的财产到了他们子
女手中只剩下1/4了。一些有巨额遗产者的子女很难交纳起高额的继承税。日本原
首相田中角荣的女儿,前外相圉中真纪子为了支付高额遗产继承税,只好将父亲留
给她的部分不动产出售。因此,高税率的所得税和继承税,有效地调整了社会分配
不公的问题。政府利用从高收入者手中征收的税金,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和
公共福利体系,使广大中低收入者也能够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实施就业政策与“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日本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采取
了巩固终身雇用、年功序列制工资,完善劳动力市场、保护弱势群体。1966年通过
《雇用对策法》,加强技术培训,充实改善雇用状况政策。1977年日本公布了以人
为本的“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由原来的工业优先转向重视人的生活,着力
改善地方城市特别是农村的就业、住宅、教育、文化、医疗等设施条件,很好地治
理人口过疏过密问题。不但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同时使经济从大城市
水资源不足、能源匮乏、地价暴涨中解脱出来,大大减轻经济发展成本。
5.3.4墨西哥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主要政策
墨西哥截至2004年初,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九大经济体,人均年收入超过6300
美元。该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同时突破了0.6,成为拉丁美洲贫富悬殊最大的国家
之一.为此,墨西哥政府初步提出了一个为期十年的发展构想,即加大教育投资力
度,提升劳动者特别是低收入劳动阶层的人力资本附加值。其次,扩大就业,实现
人力资本向收入的转化。最后,降低投资和融资门槛,提供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使
劳动者增加的收入进入赢利更多的领域。以上三个目标将由庞大的政府财政拨款和
社会发展计划支撑, 最终实现更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收入分配机制。
首先,加大低收入阶层的教育投资力度,特别是中高级教育的投资力度。墨西
哥欺府针对农村地区实施了“全国教育计划”,即只要子女完成学校85%的学时,
H新华杜记者,国外调节收入分配政策辑览[c].中国党致干部论坛,20∞年第·3期
第5章国外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实证分析
政府就以现金转移支付的方式,支付其家长因此造成的机会成本,而且这种补偿会
随着子女的升学不断增加。为激励学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政府还推出了名为“机
会青年”的子计划,即只要学生以优异成绩完成初、高级中学教育,政府将为其设
置一定金额的银行账户,资助其完成高等教育。当然,这项计划针对的优先人群是
低收入阶层,并且在扶助对象上有一套完整盼审核标准。该项计划自1997年实施以
来,共扶助了全国31个州350万个家庭。政府年均拨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2%,
为众多社会发展项目之最。对于该项计划取得的成果,世界银行2004年的调查结果
。显示,一个该项计划受益者如完成7年(小学三年级至初中)教育,政府付出的成本
为约合1400美元,未来如果该受益者进入城市工作,预计未来7年其市场评估收入
将为约合10200美元,即为投入成本的7倍,这充分说明该项计划能够有效增加劳动
者收入。在消除收入分配鸿沟上,该计划也能发挥作用。世界银行评估该项计划基
尼指数为一O.93。这意味着计划能够推动收入分配向低收入阶层移动,而该指数在墨
西哥推行的所有社会发展计划中最高,从而说明加大教育投资对调节收入分配上的
有效性高于其它任何直接财政援助。
其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墨西哥政府主要通过疏通、
创造和培训,扩大就业机会。在疏通就业市场信息渠道上,2002年3月,墨西哥
劳工及社会福利部出资开设就业网,网站通过设在全国32个州共139个办事处收集企
业招聘信息,建立动态数据库系统。墨西哥劳工及社会福利部还定期出版(就业咨询)
月刊,通过全国期刊零售系统向公众免费发放。在创造新岗位上,墨西哥政府充分
发挥了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政府为此制定了三项优惠政策:对创造丰富就业机会
的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政府出资按照企业要求对失业者进行定向、定岗培训:协助
中小企业建立批发零售网点。此外,政府还从减轻税费、提供补贴和放宽工资限制
等方面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避免企业裁员。政府还对自主创业者提供优惠贷款和生
活保障津贴,提供宏观政策、管理及财会知识方面的短期创业培训。加强职业技能
培训也成为墨西哥政府实行再就业战略的重要内容。政府专门启动了岗前技能培训
计划,通过同企业及私人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按照企业生产所需技能对失业者进行
培iJ JJ。培训内容由企业制定,培训费用及培训期间失业者的生活保障及社会保险由
政府支付.,结业后,政府将对受训者进行技能评定,并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
第三,降低投资和融资门槛,使普通居民储蓄进入投资领域,并产生更高盈利。
墨西哥政府针对低收入阶层专门设立了国民储蓄和金融服务银行,为墨西哥政府社
会保障机构下属的所有注册劳动者提供存款、基金投资、低利率创业贷款、住房、
医疗和教育贷款及免费侨汇服务等。
墨西哥目前存在两种收入分配形式,即由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等市场要素决定
塑些塑型查兰兰圭竺堡篁兰
的初级收入分配和通过政府税收体制实现的再分配。在再分配环节,一方面,基于
税收体制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对低收入阶层进行直接补偿,实现国家在收入分
配上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利用税收建立完备的社会发展计划,提高低收入阶
层在初级分配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减少在初级分配环节的不平等,两者共同作用
才能最终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合理化。
5.3.5法国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主要政策
法国历届政府采取多种措施限制贫富差距过大,除了征收所得税、遗产税等,
还征收“巨富税””。其政府针对法国人的工资收入差别很大,个人拥有财产的多寡
也十分悬殊的情况,对工资收入最高者,如足球明星、影视明星、私人公司大老板
的月收入在10万法郎以上,将其拥有的财产情况包括房地产、投资股份、艺术收藏
品、存款利息等列入计税范围。税收用于贫困救济等福利事业。财产数额越大,巨
富税的税率越高。
4.尼日利亚失败的政府调控收入分配政策
尼日利亚一向是研究收入分配不公的典型案例。在过去40年里,这个西非大国
从全球最富的50国跌入世界最穷的30国,人均年收入从1000美元降至,J300美元,
社会动荡不定。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尼日利亚目前人口1.3亿,每天平均收
入低于1美元的人占70%,低于每天2美元的占90.8%,属于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
尼日利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非洲第一大产油国,世界第六大原油出口国,
天然气储量达到3.4万亿立方米,居非洲第一、世界第五位,其他矿藏也极其丰富,
而发现石油前,尼日利亚的棉花、花生等许多农产品产量在世界上也居领先地位。
那么,为何尼日利亚经济衰退如此之快。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罪魁祸首应该是
由腐败导致的制度性收入分配不公。他们对尼日利亚的富人阶层进行了分析,发现
尼目前的富人阶层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一是政府合法高工资者。以财政部长奥孔乔.
伊瓦拉为代表,她的年薪高达24万美元,与美国总统不相上下,并且拿到手的是美元.
而不是不断贬值的当地货币奈拉。二是前军人政府高官。其中最著名的是1998年突
然死亡的前国家元首阿巴查。据调查,他掌权期间侵吞的国家财产超过50亿美元,
并在海外】5个国家拥有150多个银行账户。三是政府腐败官员。根据总部设在柏林的
透明国际公布的2004年度报告,尼日利亚腐败程度世界排行第三。最近还有调查称,
尼日利亚石油年收入200亿美元,其中四成流入腐败者腰包。
o张术茂-调节社会收入差距:国外经验的借鉴,发展研究,2005,2
o新华牡记者,国外调节收入分配政策辑览[C],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3期
第5章国外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实证分析
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富人无不手握大权,尼掌权者极易私欲泛滥,从而
产生腐败,并一发不可收拾。在腐败盛行的情况下,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效应极
其明显,最终形成制度性的收入分配不公,导致极少数人掌握社会极大部分财富,
绝大多数人处于赤贫状态。’
经济不平等主要由腐败造成,这很容易引发民众的不满情绪,导致暴力行为增
加、.社会动荡甚至内战,进而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毁灭性打击。反思尼日利亚40
年经济衰退过程,第一罪状当数反腐不力。1999年,民选总统奥巴桑乔上台,宣称
腐败乃尼日利亚之毒瘤,“必须彻底根除之”,并成立了专门的反腐委员会。所有
的迹象都表明奥巴桑乔是这场反腐战争彻底的失败者。反腐不力使得尼政府丧失人
心,政权根基动摇,可以说,腐败不除,尼日利亚难以走出社会动荡不定的泥沼.
除此以外,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某些特权阶层的存在、缺乏合理国家收入分
配方案以及各种政策短视等问题也促使尼日利亚经济加快衰退。
第一,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尼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运作大多缺乏
透明度,这无疑使得不公正行为增多,私人捞取好处的机会大大增加。从今年开始,
尼联邦政府开始公布财政支出情况,并要求州政府仿效。总统奥巴桑乔最近还带头
公布了私产,但这些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尼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的问题,而且
这些措施触动了具有独立意识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官员的私利,遭到他们的一致反
对,尼在决策过程透明方面还没有真正迈出一步。
第二,某些特权阶层的存在。根据1999年宪法,尼总统、副总统以及各州州长
在职期间,具有起诉豁免权。也就是说,王子犯法,做不到与庶民同罪。一出出闹
剧由此上演,比如尼中部高原州州长达里腐败案。奥巴桑乔要求经济犯罪委员会以
挪用870万美元公共财产的罪名起诉达里。但达里明确拒绝出庭受审,别人也拿他
没办法。这些特权阶层,包括总统奥巴桑乔,出国访问的频率和时间也令人咋舌。
奥巴桑乔被人称为“飞行总统”,州长们也不甘落后,据尼一杂志调查,其中一位
曾创纪录地连续48天周游世界。
第三,国家收入分配方案不合理。国家收入是个大蛋糕,尼联邦政府、州政府、
地方政府以及产油区都希望自己的那一块尽可能的大,因此怪招频出,并在媒体上
大肆论战。国家收入分配机构和总统奥巴桑乔曾拿出几个分配方案供讨论,但由于
种种因素都胎死腹中。现在的分配方案,奥巴桑乔一人说了算,无疑搀杂着浓重的
个人色彩,,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方案导致资金用不到点子上。当然,要指望像尼日
利亚这样的穷国设立专门的社会保障资金,就更加不可能了。
第四,政策缺乏长远眼光和可行性。作为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尼日利亚根本
就没有什么百年大计,基本上是靠油吃油,似乎没人关心石油采完了,这个国家将
祸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向何处去。当然,也有一些木薯创汇和农业发展计划,但大多是小打小闹,甚至是
纸上谈兵。这个国家即使出台了一些政策,也经常因为没有调查论证,缺乏可行性,
不得不朝令夕改,乃至有令不行。
尼日利亚值得总结的教训很多,但首要的还是由腐败造成的政府调控收入分配
失控。这也是撒哈拉以南不少非洲国家的通病。当收入分配不公、腐败、暴力和社
会动荡形成恶性循环时,一个国家离崩溃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尼日利亚正处于这种
危险的边缘。
5.主要福利国家的福利政策危机
5.5.1福利政策的实践
常见的福利国家目标包括以下各项”:i)减轻贫穷:预防或帮助人民免于贫穷。
常见的措施有社会保障服务。2)个人发展:发展个人潜能以达自我实现的目标,常
见的措施有教育服务。3)社会整合:促进社会凝聚及团结社会内不同界别,常见的
措施有分担危机的集体性社会保障计划。4)全民就业:保持全民就业,常见的措施
有各项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人员培训及再培训的规划。社会民主主义源于18世纪
在西欧提倡的以政治革命促进平等及民主的运动中,它奠基于人道主义思潮,并以
宗教理念为基础。社会民主主义者认为,市场机制的失败是各类社会问题的成因,
所以市场一定要受控制及改造,国家应该扮演一个主动的角色,来推动及提倡平等、
公义、社会团结、全民就业及资源再分配。社会民主主义者主张以温和的改革,通
过民主程序改革政府及市场,而不是主张以暴力的革命为主。
5.5.2福利政策的危机
近年来,西方国家的福利国家制度受到抨击。。批评者认为,福利国家正面对一
个由财政、道德及政治三方面组成的危机。美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詹姆斯·奥
干纳(James 0’Connor,1973),是早期提出财政危机论者,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
福利国家的两个基本功能,促进资本累积和将资本主义性质的关系合法化存在着必
然的矛盾。奥干纳指出,资本累积是通过“社会投资”及“社会消费”来达成,前
者包括公共计划及服务,例如基础建设计划及借贷担保等,后者则指教育及公共医
疗服务等。而合法化功能则是通过“社会消费”,例如福利服务及治安支出等来达
成,这些消费的基本目的是维持社会稳定。而矛盾的出现,奥干纳认为,在20世纪
70年代而言,是由于政府一方面受到工商界的要求,吸纳及承担更多的“社会成
“扬灿明,转型经济中的宏观收入分配(M1.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扬灿明,转型经济中的宏观收入分配(M),中因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第5章国外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实证分析
本”,另一方面又受到社会团体及劳工阶层的压力,不断增加社会消费。结果是公
共开支增长的速度远远高于收入增长的幅度,这种情况实际上亦存在于其他一些高
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些在经济领域中有垄断地位的利益团体,要求政府增
加支出,但又不愿意同时提高税率。不同国家对财政危机的反应是不同的,这往往
取决于该国所采取的福利模式。依据前述的艾斯平·安德森的分类,一个有强大跨
阶层联盟支持的社会民主式福利国家,会采取提高税率而同时只会采取温和的削减
开支方法,以求取得收支平衡。直到现时为止,北欧的社会民主式福利国家仍支持
高程度的福利开支,正因如此,这些国家成为最有名的、规模最大的西方福利国家。
至于自由主义福利国家,由于它缺乏一个强而有力的阶级力量或精英参与,福利开
支受到较大的削减,就算公共收入有所增加,福利项目的增幅亦未能同步增加,差
距日渐加大,支持福利的声音日弱,批评福利的言论只会更处于强势。其实在这一
财政危机论出现之前,经济学家,例如弗里德曼(Friedman,1962)、皮考克(Peacock,
1954)及基尔达(Gilder,1981)等已对福利国家作出抨击。他们认为,福利增加只会
拖慢经济的增长,降低投资及减低生产力。对于福利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同
的研究有不同的发现,虽然未有一致的意见,评论者仍认为由于国际贸易竞争白热
化,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低工资及低税率的原因,在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所以
就算现时这个论点未能完全确立,在不久的将来亦会得到证明,而刺激经济增长其
中一个方法,就是降低税率,增加投资意欲。另外一个方法就是限制福利,以免影
响工作动力。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北美地区曾掀起有关“工作福利”的讨
论,背后的争论是有工作能力的人应否有资格领取援助,或需符合一定的规定才能
领取,例如参与培训及强迫工作。有些人认为,过多福利会令人选择领取援助,而
不愿接受低薪工作,或由于雇员有这个颇佳条件的援助时,就不再惧怕失业,导致
投入工作的动力减低。虽然有研究指出有可能会产生这些效应,但仍未有明确的结
论,况且廉价劳工并不能保证经济发展,故此有部分福利国家,例如瑞典,宁愿维
持高价劳工政策以鼓励工商界投资新科技及提高生产率。
目前,发达国家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很大。欧盟委员会19日在布鲁塞尔发表(2007
年社会保障问题综合报告》指出”,欧盟成员国中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贫困问题。报
告说,2004年欧盟25个成员国中有16%的国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以每个国家60%
的国民为中等收入计算),他们无法融入社会,成为社会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在瑞
典和捷克,贫困人口比例最低,仅为996和10%,而在立陶宛和波兰却高达20%。儿
童受到贫困的影响更为严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儿童达到19%。报告还指出,2006
年欧盟25国中18岁到59岁的成年人有将近10%生活在没有工作收入的家庭里。这
¨布鲁塞尔。2007年2月1 9日电(El}/OL).新华同t 2007,02,20
141
祸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一数字在塞浦路斯、卢森堡和斯洛文尼亚不到5%,而在波兰和比利时却超过了13%。
H
6.发达国家和地区工业反晡农业的时机选择与政策
5.6.1工业反晡农业的两个阶段
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反哺农业可划分为转折期和大规模反哺期。
工业反哺农业比较典型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
和中国台湾省。从工业化进程的先后来看,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和日本为先行
工业化国家,而韩国和中国台湾省为毅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为资源富
裕型国家的代表,其他则为资源短缺型国家和地区。它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
便开始调整剥夺农业的政策。转折期的始点就是刚跨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时间。以
钱纳里和赛尔昆等设计的标准国家模式为基准,按照从最不发达国家到最发达国家
变化过程,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各国反哺农业以上补农的政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都在不断进行调整,由此可划分为转折期和大规模反哺期。到了工业化后期,工业
反哺农业进入高级阶段,政策目标、手段、力度和范围都将发生质的变化。
1、转折期。从以农哺工到以工哺农的转折期的始点,一般就是刚跨入工业化
中期阶段的时间。这时国民经济结构的“阈值”大约为:人均GDP超过1500美元左
右(相当于1964年200美元);人口城市化率超过30.5%;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
农业低于39%,工业超过21%,服务业超过33%;就业结构:农业低于52%,工业超
过17.5%,服务业超过30%;初级产品出口占GDP比重低予lO.5%,制成品出口占
GDP比重超.5.1妒。政策就逐步由以农补工向以工补农转换。转折期的反哺政策目
标以增加农产品产量为中心,突出粮食安全地位:反哺力度不大、范围较小,形成
点状支持;政策手段的中心为生产领域支持。兼用稳定价格和关税保护。
2、大规模反哺期。人均GDP在欧美先行工业化国家,在5000--7000美元(购
买力平价)之间,而在亚洲先行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则在3500--4500
美元之间。农业GDP比重在欧美国家一般低于10%,而在亚洲国家则低于15%。工农
业的GDP比重一般在3;l左右。农业就业比重在欧美先行工业化国家一般低于27%,
而在亚洲先行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则在30%以上。。人口城市化率一
般在50%以上。亚洲与欧美相比,在主要指标上存在明显差距。亚洲国家和地区的
工业化道路是追随欧美模式的,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强,在较落后条件下提前调整
”扬灿明,转型经济申的宏观收入分配(H),中因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q马晓河。蓝海涛,黄汉权,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政策调整思路【J)。管理世界.2005, 7
。马晓河,蓝海涛。黄汉权,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政策调整思路【J).管理世界,2005。7
第5章国外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实证分析
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同时亚洲国家和地区从先行工业化国家输入资本发展经济,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速度较慢。因此,亚洲国家和地区大规模反哺农业期会
比欧美国家的进程相对提前。大规模反哺期的政策目标以提高长效性的农业生产能
力为主,兼顾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环境:政策种类开始增多、力度加大、范围得到
拓展,形成扇面支持;政策手段以土地等基础设施投入、农用生产资料补贴、信贷
服务和价格支持为主;资源短缺型国家和地区努力提高土地经营规模,资源富裕型
国家开始保护生产能力。
5.6.2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工业反哺农业的经验
1、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反晡农业转折期的政策选择”。(1)美国。1900-1933
年,美国的农业政策旨在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率。1914年美国会通
过了《史密斯一利弗合作推广法》,规定联邦政府向接受该法的州提供资金。1916
年又通过了《联邦农业信贷法》,决定由联邦政府提供部分资金,成立联邦土地银行,
专门为农场主提供长期贷款。在此期间首次对小麦、猪肉两种农产品实行最低保证
价格。这一期间j联邦政府支持农业的政策的重点,主要是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扩大低息农业生产信贷支持,增加农业教育和技术改造投资,实行对关键农产品的
最低保证价格。(2)英国。一战期间,政府为解决谷物自给率低的问题,把草地、
牧场改为耕地,廉价提供农业机械,保证小麦、土豆最低价格。一战后,政府为了
恢复衰落的农业,主要采取重新补贴和保护农业政策,对英帝国自治领地和殖民地
谷物进口之外的其他国家农产品进口,一律征收关税并规定进口限制,同时对大地
主征收庄园税和限制租佃金额。二战期间,政府采取一系列支持谷物和农业生产的
措施,以缓解食品短缺矛盾。(3)日本。二战期间日本为稳定和扩大农业生产,实
现粮食自给自足,主要制定自耕农创设计划,向农民发放低息贷款;收购未开垦土
地:禁止提高地租,减免高额地租;禁止收回耕地,保护佃农耕作权;实行大米奖
售制度等。二战后日本又着手改革农地制度,将征购的地主土地出售给佃农和自耕
农,将实物地租改为货币地租;增加开垦和改良土地的投融资;政府一方面压低关
键农产品价格并统购统销,另一方面又对其他重要农产品采取最低保证价格;在1950
年后,改革全国税制,大幅度减轻农业税负;对统购农产品超产奖励。(4)韩国。
1968—1977年,韩国为增加农产品特别粮食供给,对大米、大麦、小麦、大豆和玉
米先后都实行了高价收购政策,还普及水稻高产新品种。同时,为了改善农村居住
条件、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1970年开始推行大规模的“新农村运动”,政府投入
大量资金,改善农村道路、房屋和自来水设施等。这一时期,政府还支持农协向农
民提供信贷等服务;鼓励多种经营,因地制宜地建立蔬菜、水果和畜产基地;推广
“马晓河,蓝海涛,黄汉权.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我盈的政策调整思路(J),管理世界·2005, 7
祸建师范人学博I:学位论文
农业机械,对农民购买农机具给予补贴;投资农村基础设施,修建水库、防潮堤、
扬水站和引水渠,兴修乡间公路,发展农村电气化。(5)台湾。1968—1974年,台
湾地区逐步调整以农补工的政策,以促进农业发展。主要是降低化肥销售价格,废
除肥料换谷制度;取消“田赋附征教育捐”;放宽农民贷款条件;改善农产品运销制
度:加速农村公共投资;推广综合栽培技术;设立农业生产专业区:加强农业试验
研究和推广;鼓励在农村设立工厂等。
2、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在大规模工业反哺农业期的政策选择。(1)美国。在经历
19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后,以1933年农业调整法为标志,开始大规模地实施工业
反哺农业的政策。主要实行农产品价格补贴和农业生产休耕补贴,提供农产品储存
信贷和农业生产信贷,鼓励农产品出口,救济低收入者,保护农业资源,有节制地
保障农场主收入。(2)英国。二战后开始大范围实施多种多样的反哺农业政策。加
大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和补贴力度:实行最低保证价格,提高进口关税;购买农机具
可得到短期贷款,购买牲畜、土地和农场建筑等可获得中长期贷款:奖励小农场合
并,补助退出农业的农场主,补贴鼓励性农业生产项目和改善生产条件的活动费用;
设立专门机构推动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工作;大力提高农业机械、作物育种、农
用化学、灌溉排水和畜牧品种改良水平等。(3)日本。1961年推出《农业基本法》
后,政府支持农业的力度明显增强,主要措施有两类:一类是价格支持政策,包括
成本与收入补偿、最低保护价、价格稳定带、价格差额补贴和价格平准基金等制度;
另一类是投入补贴,包括水利建设补贴、农地整治补贴、机械设备补贴、基础设施
补贴、农贷利息补贴等。(4)韩国。1980年后,由于粮价补贴高昂,e骨际社会要求
开放农产品市场压力增大,政府调整了反哺农业的政策。主要是完善价格支持手段,
减少农产品补贴,逐步扩大进口;以关税保护农民利益,积极发展农村工业基地、
士特产基地和乡村旅游;向农渔业接班人及专业农民提供资金、技术和信息支持:
整治土地,废除耕地所有上限,放宽土地买卖的商业性技术开发,引导农民科学种
田;大力发展蔬菜、水果一条龙流通机构和粮食综合加工部门,加快农产品批发和
直销市场建设;扶持农产品深加工;拨款支持农村建设现代化生活设施和农业生产
基础设施。(5)台湾。1973-1976年农业政策目标为提高稻米自给率,增加农民收
入。主要是设置粮食平准基金。按保证价收购稻米,向稻农提供无息贷款;继续实
施农地重划,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制订《农业发展条例》,颁布《农产品交易法》,
修订《农会法》。先实施稻谷限量收购,后改为稻田收购;对稻田改种其它产品进行
补贴,并按保证价收购转作产品。1976-1981年继续调整反哺农业政策。主要是限
制农地资源转作它用,新建和扩建果菜、家畜市场,开发大都会区卫星新市镇,扩
展大中型乡村邮电设施,修建渔港、建设渔村社区,新建乡镇简易自来水厂等。
144
第6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原则
第6章我国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原则
研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原则是政府在调控收
入分配中作用的最基础性问题,它决定了收入分配导向决策、收入分配制度规则、
收入分配政策措施等方面的走向,并决定了劳动者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和经济发展
中的命运。从我国的社会主义本质上说,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作用,一方面要
着眼于做大总收入和力求使收入分配相对公平合理,更加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是要从社会生产关系的角度构建科学文明的分配关系与分配文化,要着眼
于人的基本生存权与发展权,使大多数人的社会福利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而持续稳定
提高。本文认为,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目标价值取向必须遵守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立场,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更大视野来考察,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要求,围绕以人为本、持
续和谐、效率公平、科学民主等方面进行研究”。
1.价值取向:“四个更加关注”
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价值取向,主要是由政府的阶级属性决定的,比
如资本主义政府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为全体人民群众服务的,
在实践中,也受既得利益集团和经济发展的实际调控需要的影响。在价值多元化的
民主社会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价值取向,必须是以
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践行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按照科学发
展观与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战略思想要求,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个层面出
发,构建社会主义“五权(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与发展权、劳动收益权、财产占有
与收益权)并重”的新型收入分配价值取向。坚持以分配的公平、高效、差距适当和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目的,建立完善与我国经济社会相协调的社会分
配体系。
6.1.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构建新型收入分配关系,更加关注劳
动者的地位与作用问题
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映,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
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经济利益是所有其他一切利益的基础。收入分配问题
首先是个经济问题,同时也包括政治、社会和文化问题。马克思说,人们的一切活
”张晏榕,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机制创新研究,福建论坛,2006.5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动都是和他的利益密切相关的。马克思认为,市场是一系列维9度的聚合,并把市场
背后的一系列制度归结为经济制度,认为市场交换实质并不是简单的物的易手而是
经济权利或经济产权的让渡,并在其交换之前的“再生产条件的分配”环节就事先
给定了,市场价值分配关系本质上是生产关系。利润、地租、利息收入,实际上是
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因此,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收入分配问题
具有很强的阶级性。这样,收入分配问题就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它包含了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而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政治、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及其他传
统理念。因此,我们在研究构建新型的收入分配目标价值取向时,必须要充分体现
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位一体的思路与方法,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
点,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四个层面,以维护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进行科学地探索与实践。
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人类社会价值分配方式的演变,从本质上说,都是生
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正常产物,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演变。马克思把分配的含
义分为两个相互关系的层次,认为分配首先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控制权和支配权
在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分配,然后是不同阶级支配生产资料权利的相对程度如何通过
它们各自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或份额反映出来的问题:市场交换实质并不是简单的
物的易手而是经济权利或经济产权的让渡,在其交换之前的“再生产条件的分配”
环节就事先给定了,市场价值分配关系本质上是生产关系“。
在野蛮的原始社会的分配文化里,社会尽管没有剩余劳动产品可供分配,但是
强者仍然可以随意占有或抢夺弱者的劳动产品,完全可以占有、奴役甚至吃掉弱者
的肉体,在人与之间的关系是完全的弱肉强食,比如,比如战斗中的胜者经常可以
把弱者当成食物吃掉。
在奴隶社会的分配文化里,社会有了分工和劳动剩余产品,社会强者一一奴隶
主,不但可以完全占有社会弱者一一奴隶的劳动产品,也可以完全占有奴隶的精神
和肉体,奴隶只是奴隶主的财富或生产工具,奴隶主可以随意杀死奴隶或死后选择
奴隶陪葬,但一般不能也不会吃奴隶的肉。
在封建社会的分配文化里,社会强者一一封建社会皇族或地主,可以占有社会
弱者的绝大部分劳动剩余产品,但封建社会皇族或地主一般不能完全占有农奴的精
神和肉体,农奴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的自然地位,封建主一般不能随意杀死农奴,死
后~般也不能要求农奴来陪葬,但农奴完全没有政治社会权力分配或精神上的自由。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文化里,社会强者一一资产阶级倡导私人财产是“神圣
不可侵犯”,积极维护按资分配做为社会的唯一分配原则,资产阶级占有了社会弱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994页
第6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原则
者一一工人阶级的大部分劳动剩余价值,但是资产阶级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自然
属性地位和政治地位在形式上已经基本平等。这种分配文化对于封建社会已经是巨
大进步了,而且在从16世纪开始的相当长资本主义社会时期里,当时由于物质奇缺,
劳动力大大过剩,按资分配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优化配置,大大促进了社
会生产力的进步。但是,这种分配文化没有给予工人阶级的劳动应有重视,工人阶
级很难从社会物质发展积累中受益。这种分配文化的结果是,要么由于社会大多数
社会成员过渡贫穷,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引发经济萧条或经济周期性的危机,要么象
资本主义世界20世纪70年代那样在超前消费一一“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
资产阶级积极市场营销方式中产生滞浸。当然,由于今天科技与管理水平的进步,
资产阶级政府可以通过控制社会供给来维护其剥削制度的存在,但其社会生产必定
会因为没有给劳动特别是“科学劳动”足够的尊重而付出代价,产生经济社会低效
率和低增长,最终被更加先进科学文明社会所超越或替代。尽管完全按资分配,会
对工人阶级产生极大的不公平,但是相对于封建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
滨莫非王臣”的以“皇权”为中心的分配体制来说,按资分配已经是人类的文明进
步分配关系,它曾经而且也将一如既往地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
激励作用。正是在这种分配关系的作用下,资本主义,在短短400来年间,创造了
比之前的人类几千年创造的生产力总和还要多得多。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
级的所有制””。实际上是要废除导致资本积累规律发生作用并使工人阶级不断贫困
的按资分配方式,即把按资分配当成唯一社会生产关系分配方式。马克思甚至还曾
援引并肯定的威廉·配第的名言“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既然分配
对象是社会的物质财富,在创造这些财富即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缺少
作用的各种生产要素,按其投入比例和贡献进行分配也就有了物质前提。在马克思
具体按劳分配的模式设计中,社会产品在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得从里面扣除:第
一。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第二,用来满足公共需要部分。第三,为丧失劳
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如果社会必须把资本获得适当的利息或利润才能调
动其参与社会价值创造的积极性的“用来满足公共需要部分”。因此,笔者认为,
把按生产要素分配当成社会分配中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比较合理。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收入分配问题当成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问题来研究,把
确立收入分配目标原则的主要目光局限在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尽管也有些从社会
学看待公平,但实际上主要是在关注经济公平),而忽视了从政治、经济、社会、科
(_)周上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第57页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8~9页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技文化的全面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坚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关于收入分配基本
观点,就要坚持政府调控收入分配“四位一体”的价值取向,即收入分配问题包括
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一系列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立场,
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价值分配理论,借鉴资本主义收入分配规律的合理成份,
来构建公平的社会主义新型收入分配关系。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剩余劳动力数量大、质量高”。据全国第四次有口普查估计
全国剩余劳动人口有1.5亿到2亿人之间;总人口中劳动年龄占63.2%,“十五”
期间还将上升;1973—1978年人口高峰期出生劳动人员的正好进入劳动大军,这些
人年轻且富人文化知识,有较高觉悟。今天,我们在分配价值取向上充分重视劳动
者的生存权与发展权、调动其劳动积极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与经济意义。
当前为了构建科学公平高效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价值体系,进
一步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总体目标与基本原则的构
建思路,必须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思想观点、理论原则为指导,积极
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积极成份,认真汲取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实践经验教训,
构建效率与公平并重的、科学公正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调控收入分配体系;按照中
央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劳动特别是“科学劳
动”。分配导向,适当提高劳动者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并创造就业机会均等的市
场化用人环境;按照经济运行规律办事,坚持以公平与效率并重为分配原则,创造
要素收入分配平等回报的市场公平竞争规则:按照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战略设想,坚持保护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与发展权、劳动收益权、财产占有与
收益权的制度文化,以科学、民主、法制的途径来实现一一分配的公平、高效、差
距适度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目标,建立完善与我国经济社会相协调
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要坚决反对经济学只是一种工具、没有阶级
性的观点。西方经济学家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西方所谓主流经济学者和中国一些
具有很强西化倾向的经济学者认为,经济学纯粹是一种工具,没有阶级性。在市场
经济中,这种观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因为在资本主义经济学家眼中,资本创造了
利润、土地创造了地租、资金创造了利息、股票创造了股息,一切按资分配:劳动
力只是和机器设备一样的生产要素,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通过公平交易,付给工人
工资并购买了劳动力,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由于资本家在经济社会中是强势阶级,
把经济学简单地说成是一种工具,没有阶级性,这种无阶级的观点正好是可以代表
”张晏榕,劳动力资源是包袱还是财富?求是内部文稿CN 11-|724/D.1999.6
口陈征,<资本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第206页,
48
第6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原则
资产阶级的立场、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因而,其无阶级性和工具性,实质上正好
是资产阶级性。西方社会分配公正理论主要有三派,即功利主义、自由至上主义和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它们都是建立在传统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来论证社会公
平问题,主要也是在维护资方最大利益基础上的社会分配的公正。
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配价值取向的思路上,应该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分配文化,提
倡尊重劳动和按劳分配为主;也借鉴资本主义按资分配的有益经验,允许和鼓励生
产要素参与分配;构建社会主义“五权(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与发展权、劳动收益
权、财产占有与收益权)并重”的新型收入分配价值取向。但是,在实践中,社会分
配不公问题在短期内还不可能解决,我国的分配文化并未成熟,劳动特别是科学劳
动并未真正得到足够的重视,资产阶级“唯一按资分配”的文化价值观,还在理论
上和实践中误导一些同志;社会主义体现分配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科学合理关系的实
现,还有待广大社会成员作艰苦卓越的研究和奋斗。
6.1.2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以人为本的分配体系,更加关注持续提升可
分配“蛋糕”总量与质量问题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
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推动分配制度建设与分配关系
创新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
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是: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
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三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
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
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四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
进入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坚持科学发展
观,构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科学分配体系,必须努力促进
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四个层面”科学地发展,更加关注持续做大可分配总量
“蛋糕”与提升分配质量问题,让全民都能享受国民财富增长的成果。
6.13坚持和谐社会与正义理念,更加关注收入分配机会均等与民生问题
2007年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
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人民日报,2007年3月16日
福建师范人学博士学位论文
答记者提问时说,社会主义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不发达到比较发
达,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当中,我们要实现两大任务,推进两大改
革。这两大任务就是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特别是让
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两大改革是推进以市场化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
革和以发展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我们改革和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
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这就需要解决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涉及人们的衣食
住行,但当前最重要的是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逐步缩
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
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明确地提了出来,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分配领域上也有其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民主法治,就是社会
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
泛调动。这就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分配关系的民主法制化进程。公平
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
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把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党的分配方针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正确兼顾不同部门、
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处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依法
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
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
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这就要求我们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
分配观,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分配关系。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
步的创造愿望在分配上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
果得到肯定。切实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形成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弘扬自力更生、顽
强拼搏、团结协作精神,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环境,最
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
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安
定有序表现在分配领域上,就是社会分配组织机制健全,分配管理完善,社会秩序
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加强分配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
完善分配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分配管理资源,提高社会分配管理水平,推动
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分配功能同市场分配功能互补、
¨怎样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光明日报.2006.11,03
第6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原则
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
全面管理的分配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分配上有利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这就要求我们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分配规律,坚决禁止各种掠夺自然、
破坏自然的做法,着力调整转变经济收入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社会,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当前,收入机会均等,不但有利于提高经济公平与效率,激发社会创造力,而
且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社会的认同感,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同时,
国民财富再分配要注意适当向低收入群体倾斜。也就是说,研究社会主义国家政府
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价值取向的理论与实践要求,必须更加关注收入分配的利
益均沾与收入机会均等与民生等问题。
6.1.4在价值多元化的民主法制社会条件下,必须更加关注社会总体福利
最大化与个人基本福利的实现途径问题
这里,笔者用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和阿马蒂亚·森数学模型做为研究政府
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目标的理论借鉴。
“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说明,民主社会里,单纯从经济效用角度看,政府通
过调控收入分配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无最优解,所以,必须从政治、经济、社会、
科技文化角度来审视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目标价值取向。1950年,阿罗发表的“不
可能性定理”意识到,所谓形成社会福利函数,就是在已知社会所有成员的个人偏
好次序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程序,把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次序归结为单一的社会
偏好次序。阿罗用严密的数学证明,在能被一般人接受的条件下,这是不可能做到
的。
考虑这样一个社会,其中包括三个人,分别用1、2和3代表。这三个人在三种
社会状态A、B和C之间进行选择。假定每一个人在各种社会状态上的偏好都是严格
的,即没有人在任意两个状态之间感到无差异。每个人的偏好都具有“传递性”,即
如果他偏好A甚于B,偏好B又甚于C,那么,他必然会偏好A甚于C。在这里,我
们把某个人的某个特定的偏好次序记为[(4,占,c),i二1,2,3,]表示第i个人偏好
A甚于B、偏好B又甚于C。这意味着下述三个成对的偏好次序,即
(彳,丑),,0,cX,p,cX。一个特定的社会偏好次序则表示为[A,B,c],它意味着社
会偏好A甚于B、偏好B又甚于c,即包括着三个成对的社会偏好次序:{A,B]、[A,
C]、[B,C]。现在假定单个人的偏好次序分别为(A,B,c)、(B,C,A)、(C,A,B),
并按照这些偏好对每一对可能的社会状态进行投票;社会的偏好次序则按“大多数
规则”从这些单个人投票中得出。
首先对A和B两种社会状态进行投票。根据上面假定的单个人偏好次序,票结
榻建师范大学博:E学位论文
果应为:
忸,B)l、(曰,4)2、【A,B)3
按大多数规则,社会的偏好次序就是(一,B)。
其次考虑社会状态B和C。我们有:
怛,c^、(占,c)2、【c,B), ’
社会偏好次序为[B,c]
最后是A和C。各个个人的偏好次序为:
0,c)I、(e一)2、@,4)3社会偏好次序为{c,A}
于是,整个投票结果是:社会偏好A甚于B、偏好B甚于C、偏好C甚于A。显
而易见,这种所谓的“社会偏好次序”包含有内在的矛盾,因为它缺乏次序的基本
要求,即“传递性”。如果具有“传递性”,那么,当社会偏好A甚于B、偏好B又
甚于C时,就应该偏好A甚于C。因此,在上述给定的具有“传递性”的单个人偏
好类型中,按照投票的大多数规则,不能得出合理的社会偏好次序。换句话说,此
时不存在社会福利函数。
上面是就某一种特定的个人偏好类型,即相互冲突的(A,B,C)、(B,C,A)、
(c,A,B),说明投票的大多数规则不能形成社会的偏好次序。这当然不是说,在任
何情况下都不能从个人偏好次序形成社会偏好次序。恰好相反,如果我们重新给定
个人的偏好类型,或者改变大多数规则,则完全有可能形成社会的偏好次序。例如,
如果我们用“独裁”规则代替大多数规则,则独裁者的个人偏好就成为“社会”的
偏好:又例如,如果我们用完全一致的个人偏好类型代替上述相互冲突的类型,例
如,假设个人偏好为{A,B,C},{A,B,C},{A,B,C),则按照大多数规则亦可形成确定的
社会偏好次序{A,B,C}。但是,上述两种情况存在很大局限性。“独裁”规则可以从
任何的个人偏好类型中形成“社会”的偏好次序。但这样形成的“社会”偏好次序
并不能真正地反映社会的偏好;假定个人偏好类型完全一致也是完全不现实的。社
会福利函数应当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个人偏好情况,而不应仅仅适用于完全一致的情
况。但是,就一般情况而言,我们有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在非独裁的情况下,
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
阿马蒂亚·森建议的解决方法是将人物1的选择中a和b的项目互掉如下:3
一c a b,2一b c a,l—b a c。现在b胜过c(人物l和2),c胜过a(人
物2和3),而b也胜过a(人物l和2),投票悖论已告消失,惟有b获得大多数
票而获胜。阿马蒂亚·森在以上的例子中察觉,所有人物均同意a项并非最佳。因
此,理应可将这种论证伸展至符合以下三种条件中任何一种选择模式:(1)所有人物
同意其中一种选择不是最佳,(2)同意某一项不是次佳,或(3)同意某一项不是最差。
第6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原则
至于有四项或四项以上的选择情况时,每个包括三项选择的子集合须符合这三种条
件之一。这就是阿马蒂亚·森著名的价值限制理论,它产生的结果是得大多数票者
获胜的规则总是能达成唯一的决定。而当把顺序再次对调一下,就又有可能出现工
A或C是最佳。但是,这实际上不是真正最佳,因为他忽略了少数人的根本利益问
题,即社会福利仍然无最优解。
这提醒我们,在价值多元化的民主社会条件下,单纯从经济效用角度看,政府
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福利目标不可能有绝对的最大化标准,但这个原理并没否定政
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增加相对的社会福利的职能。也就是说从单纯经济的功能与效
用的角度来确定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作用目标原则,是不可能的,很难得到社
会各个阶层的一致赞同。但是,如果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角度综合看,
收入分配的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可通约性”,即人们对某一收入差距大小、规则合
理所作的公平与否的判断是一定社会中大多数人所认同的,社会福利则有其基本的
价值要求。因此,实现分配目标价值的重要途径是要从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四
位一体中去考察,形成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科学目标原则,
即经济目标,政治目标、社会目标与文化目标等基本价值取向.
2.公平与效率关系选择:必须是二者均衡并重
公平与效率关系是人们在收入分配问题上长期追求的一个总的价值观。从多元
化的社会目标价值出发,公平应该是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个角度来实现社
会整体、绝大多数人、长期的公平,既有结果的相对平等,也必须是机会的均等;
效率应该是在政治上以人为本、在经济上持续均衡、在社会方面基础保障到位、在
文化理念上倡导并践行科学民主分配制度的基本前提下实现的,是长期,持续、健
康、文明的,有利于大多数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的效率,而不是短期的、只维护少
数人生存与发展的效率。笔者认为,在国民收入的初次或者是再次分配中,都必须
坚持公平与效率关系均衡并重的总体价值观。如果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强调效率为主,
不但容易导致初次分配极大不公,而且容易最终导致效率难以持续,甚至发生经济
危机,这早在过去几百年资本主义按资分配的实践中得以证明。而且,企图于再次
分配中实现公平,不但容易延误收入分配公平调节时机、增加公平调节成本,甚至
造成新的不公平。当前,“为顺利进行和谐社会建设,有必要重新审视公平与效率的
关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实现公平与效率互相促进、同向发展。””
+’吴宣恭,实现公平与效率互相促进,经济纵横,2007/01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6.2.1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公平构建
6.2.1.1公平的内涵~收入分配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核心和基础
社会公平的含义。在英文中,公正、公平和正义都是用同一个词,即用Justice
来表达。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共同理想和核心价值,但在实践过程中是有争
议的概念。公平是一个复杂的、极易引起争议的范畴,就其外延讲,它包括经济公
平、规则公正、制度公平、伦理公平和心理平衡等,即它是一个涉及到政治、经济、
伦理和心理的广义概念。但公平如果作为某一门学科中的概念或对某一现实问题进
行探讨时,它就有了特定的外延和具体的内涵。从宪政的意义上讲,社会公平就是
社会赋予公民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能够得到较为充分的实现,它意味
着权力、规则、机会的均等等。经济利益是人们其他所有利益的基础,是生产关系
中人与入的地位的具体体现。经济利益的公平,即收入分配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
的核心和基础。
分配的公平并不仅是经济学概念,也含有伦理学的意义。它首先涉及价值判断
问题,古今中外的学者对分配的公正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只从经济意义来
把握公正,认为能促进效率的提高是公正的本质,反之,即使道德上是进步的,亦
不能算公正;二是收入、分配规则的公正与平等;三是公正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
的度量;四是公正是对人与人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认识、评价等等。如果从收入
分配状况来研究公平问题,那么公平问题是同分配制度相联系的,本文正是从经济
学角度研究这一范畴。
公平可分为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公平分配有起点公平和结果公平。这里代表
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种是注意形式公正,程序公平、规则公平和机会均等,即
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另一种是注意结果公平,包括分配公平、分配平均和交换公
平。前者注意程序公平、机会均等的公平观,会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但由于
人们的财富基础、禀赋、机遇、教育等的不同,也容易产生极大的不公平。注意结
果公平,分配平均的公平观,容易由于失去激励,经济动力匮乏,整个社会缺乏效
率、生气和活力。由此可见,平等分配有形式上平等和事实上平等之别。公平分配
并非都是平等分配,恰恰相反,每一公平分配的实际结果几乎都是不平等的分配。
平等的分配也并非都是公平分配,因为忽视个人禀赋能力差异、强调分配结果均等
有时恰恰是不公平的分配。因此,公平分配并非都是平等分配,公平分配和平等分
配两者相统一只有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才有可能实现。公平分配应是人们在平等的
机会或前提下选择职业,从事经济活动,并按自己的劳动贡献获得收入。个人的收
入差别应维持在社会可以承受的限度内的一种相对平等的分配,也就是在现在的经
第6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原则
济社会条件下,公平分配可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不平等分配。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核心价值。社会公平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
重要标尺,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社会主义运动从诞生到现在,
追求人的平等和社会公正始终是社会主义者所遵循的目标理想。2005年,党中央做
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社会公正,尤其是收入分配的公正问题将是我们
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公平具有阶级性。比如,在资本主义经济中通用的公平尺度是“等量资本获取
等量利润”.“按资分配”相对于资本家而言是公平原则,对于众多丧失生产资料
的劳动者来说,该原则实际上并不公平。当然,在生产力发展不够充分的前提下,
在保障劳动收入分配地位的同时,允许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参与社会分配也是公平的。
6.2.1.2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平的观点及其评判标准.
经济学界关于公平分配的观点有很大不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丁伯根将学
术界关于公平分配的定义概括为三个:一是公平分配是个人所获得的收入与他对国
民生产总值所做的贡献相等;二是由于对个人禀赋及其努力程度的差异进行补偿而
产生的收入差别,是人们可以认可和接受的,即为公平分配;三是坚持公平的收入
分配必须使每个人的福利相等,即通过对付出更多努力的人获得较多的补偿,实际
上意味着每个人都“同等的幸福”。”第一种观点,强调个人收入应与自己的社会贡
献相联系,这是公平分配的应有之义,但它侧重分配结果公平,而对于产生该结果
的原因(或前提)则忽视了,比如个人如果受益于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或因继承大
笔遗产而获得的资本收入等。第二种观点,仍被视为公平。后两种观点是公平分配
容许收入差别,这种视个人努力程度不同进行差别补偿,是社会公众认同的公平原
则。其不足在于默认这种差异总是公平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教
授将社会公平理论归纳为三派:功利主义、自由至上主义和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三
者都是建立在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来实现社会公平问题。其实,在一定社会,
这种差距的合理性只存在一定区间:在一定限度内,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为公众认可,
超过一定限度,则会引起公众的强烈不满。从历史发展过程看,这种极不平等的分
配结果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派生物,有其客观必然性。
对于公平分配的判断标准,西方经济学各流派都以各自的经济理论为基础,提
出了见仁见智的主张。亚当·斯密所代表的古典学派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认为收
入公平分配应以劳动所创造价值的大小为根据。福利学派强调公平分配的标准是看
收入分配能否增进社会总经济福利,而公平效率抉择理论则坚持该标准为机会公平
(-)丁伯根.生产,收入与福利(M】。北京经济出版社.1991,第117-118页.
口杨强,中周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研究(邸/0L).中国知网,2002,4
福建师范人学博士学位论文
和结果均等。边际效用学派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主张收入公平分配应以要素报酬
率是否等于各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为依据。
有的经济学家则认为公平的标准说不清楚。“究竟什么是收入的公平公配?我的观
点是:收入分配的公平是说不清楚的,而且容易导致平均主义分配方式的复归,用
“收入分配合理”一词作为“收入分配公平”的替代语也许更为恰当。””
有的学者认为,“公平分配从来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效率与分配是经济学概念,
属于经济基础;而公平是法权概念,是属于上层建筑,二者没有关系,公平不能决
定分配。。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公平分配也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特别是对经济学意义上的
公平分配与更广义的分配平等、收入平等进行了严格区分。在他们看来,公平分配
首先是相对于平等分配而言,且只有在与平等分配相区别中才能正确把握其内涵的
一个范畴。平等分配是一种包括参与分配的经济主体各方面条件同等、参与分配的
机会均等、分配结果也均等的理想化状态。公平分配就其本质讲是按“同一尺度”
公平地决定参与分配者的份额。。只不过这种分配尺度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具有
完全不同的内容。所以这种形式上的公平分配实施的结果又会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通用的公平分配尺度是“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这种“按资
分配”相对于资本家而言是公平原则,对于众多丧失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来说,该原
则毫无公平意义。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不够充分的前提下,在保障劳
动收入分配地位的同时,允许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参与社会分配也是公平的。
6.2.1.3当前影晌我国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公平实现的现实因素
社会政治制度及其完善程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是影
响收入分配制度政策的公正实现的三个主要因素。在我国,政府作为社会公平的调
节者,影响其在调控收入分配中公正作用的具体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生产力水平低,可用于政府调控分配的总量小。政府很难通过社会保障等手
段来削减城镇与农村的贫困人口。全国还有一部分人群温饱问题没解决,不少人生
存的权力难以得到保障。
2、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劳动者的实际地位低下,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机会与
程序的任务重。市场经济发育水平低,一些人利用信息不对称、市场机会不均等、
收入分配程序不公平大量获取利益,而这部分的调节依据不充分、办法有限、难度
很大。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政治与经济地位还比较低下,健主等高收入阶层
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政治与经济地位常处于强势,收入分配的机会与程序公正难以
¨历以宁,收入分配的合理性与掷调。社会科学艘线,1994/06
。何伟,纠正分配不公要抓住要害,中国经济时报,2005.726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ll-12页
第6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原则
保证。
3、政治制度不完善,民主法制不健全,政府难以有效调控收入分配的“黑色、
灰色、红色、黄色”等不正常收入。民主法制的不健全,影响了政府调控收入分配
决策、规则制度、实施监督的质量。少数贪污腐败的违法分子从买官卖官、地皮买
卖、工程招标、矿产开发、权钱交易等违法活动中获取非法经济利益,形成收入分
配中的大量“黑色”收入。公职人员在职务上获取不少、法律上未明确的工资外的
收入,形成不少“灰色”收入。一些高级公职人员或既得利益集团利用手中的权力,
影响收入分配政策,制定不公正的分配规则,利用自己的影响为自己或他人创造各
种收入机会,形成许多合法但不公平的“红色”收入。一些必须由法律或政策调节
的,但由于法律政策不完善而形成的“黄色”收入,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4、政府对国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不够充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问题还在一定
范围内存在。税收制度、法律不健全,区域、城乡、行业、群体收入分配的调控在
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6.2.1.4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的公平价值取向
在多元化的社会价值中,尽然有差异性很大的各种公平分配标准,但笔者认为,
它们互相之间并不矛盾,只是站位不同而已,相互之间几乎是可以构成一个有机整
体。借鉴人类的一切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文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批
判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因素,站在“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四位一体”
的高度,从最有利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的高度,确定收入分配的公平目标
标准。比如,“政治目标以人为本(如有利于维护社会成员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经
济目标高效均等(如就业机会均等)、社会目标持续和谐(社会成员能享有基本的社
会福利、分配关系公平和谐、收入结果不会过于两极分化)、文化目标科学民主(分
配制度合理、分配决策科学)”四者共同构建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标准体系。
政府公共制度、政策要真正发挥出合理的调节作用,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强
调公共政策的公益性,即强调公共政策的公平性。公共政策研究的出发点,在于维
护和促进公共利益。但实际上,公共政策成了保护政府界定的公共利益的工具。制
度政策制订者本身、各个政府机构、利益集团等特殊利益的存在,都有可能降低公
共政策的公平程度。如果公共政策,仅仅是政策制定团体为了维护自身的特殊利益
而制定的话,那么这种实践中的不公正还有可能导致利益冲突。在设计公共政策时,
要坚持公共利益取向,即设计公共政策必须反映、表达和综合绝大多数利益相关人
的利益,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需要。这是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原则,丧失了这一
原则,就等于丧失了公共政策存在的必要性。因此,评价一项公共政策好坏,首要
的标准是看它在实施后,有没有使价值的分配更加公平、合理。这种公平不仅体现
福建师范人学博:b学位论文
在个人层面,而且还体现在地区的层面上:不仅要求在物质享受方面是公平的,而且
要求在精神、文化的享受方面也是公平的。
收入分配政策是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和控制社会成员的收入分
配秩序的社会公共产品之一。为了调整社会不同成员和群体间的利益分配,规范和
调整全社会的收入分配,保证公平、合理的分配秩序,政府一般是通过制定特定的
收入分配制度政策,并保证这些政策能够得到实施来实现社会的利益分配的。制定
收入分配政策、并执行这些政策就成为任何一个有效、负责、公平的政府的重要工
作内容。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应当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利益的多元化以及社会成员权利意识的普及和提高,利益
的分配也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因此政府的收入分配制度政策也必然是高度复杂、
全面的,必须包括一系列完备、严密的制度、法律和政策,调整整个社会的收入分
配过程,而不能仅仅只涵盖某一环节、某一部分的法律和政策。
6.2.2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效率选择
6.2.2.1与效率相关的几个概念的辨析
1、经济效率。效率(efficiency)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有经济效率、社
会效率、制度效率、工作效率等概念,但如果与经济活动相联系,则主要表现为资
源的配置效率。这样所谓效率从静态看是指一种在资源和技术条件限制下,尽可能
满足人类需要的运行状况;而从动态看,效率则还应包括对于新资源的开发和技术
创新。”经济效率是指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所建立起来的一种投入与产出或所费所
得之间的对比关系,即:经济效率=投入/产出。。在现实经济活动中,除可量化的
投入产出关系外,还存在大量的量化难度较大或基本无法量化的投入产出关系。例
如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量已知,但只知教育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
高有积极作用,但到底能起多大作用,比如在未来这些投入能创造多少国民收入,
对国民收入的贡献率占多少份额则无法准确度量:还比如一些在一定科学技术条件
下投入可以量化,但其产出在变化了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又成为不可度量的了等等。
对于这些无法具体量化的投入产出对比关系但又明显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
活动,人们更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概括。
2、经济效益。所谓经济效益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以一定量的活劳动与
物化劳动的耗费所获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量的多少。构成经济效益的要件至少
有:第一,劳动的投入产出比,能够进行数量比较,否则,究竟投入与产出谁多谁少
都不清楚,经济效益的评价无从谈起。第二,产出指的是合乎市场需要的产出。即
(-)谷书堂、商明华,劳动力经济研究(醅)。经济科学出版杜,1998,第209页.
∞扬强,中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研究(EB/OL].中国知网,2002。4
158
第6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原则
能通过市场将私人劳动转换为社会劳动的产出,否则产出越多,意味着“非意愿存
货”越多,生产要素占用也就越多,其经济效益必然低下。
社会福利是指包括社会生产福利(如由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而带来的国民收入
总量的增加等)在内的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健康等)和社会进步(社会稳定和完善的
公共设施等)等能直接和间接得到的实惠。社会效益是指人们的活动是否合乎社会的
利益,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福利的增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一致是指从事经济
活动的人们在获得自己收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促使社会福利的增进。斯密曾描述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条件下,通过价值规律这只无形之手,使得主观为自己却造成
了促进社会利益增进的客观结果。他认为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时,追求的是个人利
益,并未将社会利益放在心上,然而由于“看不见手”的作用却达到了一个他并非
本意的目的,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
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斯密该观点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证明社会利益的增进是人们
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不经意”的结果,实质在于对自由充分的资本主义市场经
济的颂扬,反对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市场经济实践证明,完全的市场竞争只不
过是人们进行理论分析的完美假设,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日益稀缺,
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等矛盾愈发突出的现代经济社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己无根本性冲突,但也
不是斯密所说的个人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能自动协调。在大多数经济活动情况下,
个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不一致的。一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雨有损社会福利:
二是注重社会效益而无经济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不好。保护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社会
效益,但可能使保护所在地的经济效益增长缓慢。。
6.2.2.2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效率评价标准
收入分配的效率评价标准总的来说必须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基本要求来考察。
1、分配制度能否适当保护劳动收入和调动人们劳动的积极性,促进国民收入
长期稳定地增长。这是考察分配制度运行结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一种具有激励
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分配制度,既能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又能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
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我们说它是有效率的;反之,如果其
机制设计不合理,以至于“鞭打快牛”或者“奖劣罚优”,懈怠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无益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我们谓之无效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
件下,如果实行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分配方式必定行不通,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H亚当·斯密,量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 (M),商务印书馆。1972,第27页.
口杨强,中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研究【朗/阢】,中国知同,2002,4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制所实行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分配方式则得到广大农
民的支持与拥护,因而能迅速地推行。
2、分配规则能否做到尊重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
是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评判标准。数理经济学家帕累托对此作出了贡献。他认为,一
种资源配置有效率应看它能否改善社会的福利,是否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
最优是指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以最小的代
价取得最佳收益的状态。在现有状态下,若资源配置的变化在无人受损的状态下使
某些人受益,则这一有利的变化称之为“帕累托改进”。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
称之为“帕累托最优条件”,所谓最优条件,帕累托(Pareto Improvement)的定义是,
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入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
境变好。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帕累托改进是
指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个人变得更好。一方
面,帕累托最优是指没有进行帕累托改进的馀地的状态;另一方面,帕累托改进是
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
6.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与效率关系选择与运用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选择首先作为经济学的问题提出的,由于它涉及到一个社会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调整,关系到人们之间利益分配的实践,还受制于人们既有的世
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是困扰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践问题。
6.2.3.1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主要观点
西方经济理论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主要观点,形成了不同流派。。
1、公平与效率协调论。坚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主要有凯恩斯、萨缪尔森、
布坎南、奥肯和瓦里安。其中,奥肯最具代表性。持这种观点的西方学者主张公平
与效率是互为条件,互为促进的和谐关系。他们基于对市场机制既有优点又有缺陷
的认识,不同意将公平与效率对立起来的“冲突论”,试图找到一条既能保持市场机
制优点,又能消除收入差距扩大的途径,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兼顾与协调。他们的立
论依据主要是:第一,公平本身就包含有与效率相统一的涵义。奥肯认为公平并不
是指收入分配的绝对平均,而是“随着努力上的差异而来的收入上的差异,一般被
认为是公平的”。。这种由于努力上的差异所导致的收入差别会成为人们努力工作,
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动力。而美国经济学家瓦里安也曾给公平定义为:“如果某一分
(-)微观经济学(EB/OL},zhldao.baidu.corn/question/2064139,html
∞于祖尧,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个人收入分配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第37-40页.
。奥肯.平等与效率,华夏出版社(M).1987,第39页.
第6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价值取向与且标原则
配既是平等的,又是有效率的,我们就说它是公平的。””第二,平等与效率各有其
重要性,不存在谁绝对优先谁的问题。奥肯认为,尽管市场机制有拉大社会的贫富
差距等缺陷,但它却有促使生产者为追逐利润最大化而费尽心机地去了解消费者需
要,绞尽脑汁地降低生产成本。这样,既让消费者得到了价廉物美的商品,又大大
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对市场的缺陷不能因噎废食,否认市场经济,舍弃效
率。同时,追求效率并不是否认平等的重要,因为一个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过着无
人格尊严的生活不是一个人道社会。在奥肯看来,均等并不是收入结果的平均化(如
果那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当然收入差异不能过大),而是获取收入机会的
平等。在经济不平等和机会不均等关系中,机会不均等造成的经济不平等,比机会
均等时出现的经济不平等更令人难以接受。既然平等与效率都很重要,“鱼”与“熊
掌”要兼得,社会应该在二者之间进行折衷,即在保留市场经济制度的情况下,增
进平等。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可采取累进所得税、社会保险、转移支付等措施加以限
制和平衡,但得有“分寸”。对市场竞争机制要限制,但不能限制过分:收入均等化
措施必须采用,但也不能过度。这样,公平效率虽有矛盾,但通过政府合理措施,
二者可以协调起来。对此,奥肯总结道:“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性,在效率中注入
一些人道。”廿第三,政府干预是公平与效率协调的必要条件。凯思斯观察到了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分配不公平使得效率下降,认为只有在经济过程之外建立新的
公平机制,在国家范围内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兼顾问题,才能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
萨缪尔森认为,市场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但不能实现分配的平等,只有政府
干预才能弥补市场的这一缺陷,其提出的政策措施与奥肯的主张大同小异。综上所
述,在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西方学者的各派别的看法不尽一致,有人甚至是持
截然不同的观点。公平与效率“冲突论”和“协调论”的分歧不是市场机制的运行
效率会不会产生“不公平”问题,也不是要不要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问题,而是
在资本主义制度既定框架下,公平与效率能否兼顾与协调,以及如何兼顾与协调。
抛开其理论的阶级属性,他们的一些观点特别是“协调论”的一些政策主张,对于
我们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公平与
效率作为一对有争议的矛盾,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具有可协调性;
公平与效率从表层次上看是收入分配问题,但从深层次上看是个发展战略问题;公
平与效率问题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政治、社会、文化问题:在公平与
效率关系协调中,政府应该而且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2、公平与效率冲突论。这种观点几乎很难找到经济发展的典型例子,而且在
“李风圣,公平与效率【M).经济科学出版社Ⅲ),1995.第明页.
。奥肯。平等与效率(MJ,华夏出版社。1987,第105页.
161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理论上存在矛盾对立、逻辑分析也不尽严密。它认为,社会经济活动最终都是为了
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以最小的所费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财
富(效率问题);一是这些财富如何在各社会成员之间恰当地进行分配(公平问题),
二者不可或缺。但是,二者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不能协调统一,追求效率,必然
以牺牲公平为代价:强调公平,又必然以损害效率为成本。因此,公平与效率不能“鱼”
与“熊掌”兼得,只能做相机抉择:要么选择效率,要么选择公平,没有中间道路可
走。据此,持这种观点的人有两种完全相反的主张:效率优先论和公平优先论。
3、效率优先论。效率优先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弗里德曼(Friedman)、哈耶
克(Nayek)科斯(Coase),其中以弗里德曼最为典型。该主张的立论依据主要有:第
一,效率与经济自由密不可分。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是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
要素的自由流动。只有坚持上述经济自由,资源配置才会有效率。而追求公平必然
借助政府干预对已经进行公平分配给各类人的收入又作强制性的再分配,这种人为
的强制性因素的介入必然使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遭到破坏,制约了市场机制激励功
能的发挥,使得人们失去提高努力工作积极性的内在动力,这不仅使公正的经济自
由遭到破坏,而且还损害了效率。公平不能由政府人为干预实现,只能在市场运行
中自发实现。第二,效率本身意味着“公平”。因为,效率来自于个人的努力程度,
反映了个人的勤奋,越是勤奋工作的人,就越应该给予较高报酬:反之,则应受到
报酬上的惩罚,故应该把效率放在首位。这种观点不难从经济自由主义各个流派的
代表人物哈克尔言论中反映出来:“目前有一种流行的看法,以为我们应当基本上利
用市场的调节力量,并且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必须这样做,但是在它们极其不公正的
场合,却应当去‘纠正’其后果。当然,只要特定的个人或集团的收入并非取决于
某种机构的决策,那么就不能把这种特定的收入分配说成是比其他场合下公正些。
如果我们想使它大为公正,我们只能用一种组织代替完全自发的秩序来做到这一点,
因为在组织中,每个人所得到的份数是由某种中央机构所固定的。换句话说,由于
特殊干预行动对自发过程中造成的分配状况的‘纠正’,就一个原则同样地适用于每
一个人而言,从而不可能是公正的。””弗里德曼也说:“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流传着
一种神话,说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即我们所说的机会均等,加深了这种不平等,在
这种制度下富人剥削低收入者。没有比这更荒谬的说法了。凡是容许自由市场起作
用的地方,凡是存在着机会均等的地方,老百姓的生活都能达到过去做梦也不曾想
到的水平。相反,正是在那些不允许自由市场发挥作用的社会里,贫与富之间的鸿
沟不断加宽,富人越来越富,低收入者越来越穷。”。“一个社会把平等~即所谓结
一转引自曾昭宁,公平与效率【M),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一14页.
。转引自曾昭宁,公平与效率(M),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14页.
第6章杜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原则
果均等—放在自由之上,其结果是既得不到平等,也得不到自由,使用强力来达到
平等将毁掉自由,而这种本来用于良好目的的强力,最终将落到那些用它来增进自
身利益的人们的手中。另一方面,一个把自由放在首位的国家,最终作为可喜的副
产品,将得到更大的自由和更大的平等。””第三,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明晰界定产
权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率,至于产权如何界定以及这种界定是否公正并不重要。自
由交易是实现资源配置效率前提,政府不要横插其间,它所要做的工作就是以法律
制度保证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和排它性,以保证产权交易和市场竞争的自由,从而提
高效率。
4、公平优先论。公平优先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勒纳、罗尔斯以及英国
的琼.罗宾逊等。主张公平优先的立论依据主要是:第一,公平是一种“天赋权利”,
它无法用金钱来度量和评价。市场性等价交换原则中的以金钱为媒介的交换,对公
平是失效的。市场竞争所引起的收入分配悬殊,则是对这种“天赋权利”的侵犯。
第二,不公平的收入分配会妨碍人们的工作热情,从而损害效率。主张该论的学者
认为,不公平的收入分配会导致权利与机会的不平等。换言之,分配结果的不平等,
会使起点不平等问题加剧。因为,在“金钱万能”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金钱与
权利可能相互交换。由于收入分配不公,一些人获得更多的金钱又获得了更大的权
力,而权力又能成为迸一步扩大收入和财富的源泉。这样收入和财富增加的速度和
数量,与人们的努力程度不相关或相关不大,必然伤害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弱化人
们努力工作的热情,从而降低社会效率。第三,平等分配是最优的分配方式。勒纳
认为,由于人们的效用偏好不同,其效用满足程度不可比较,不同人的边际效用曲
线高低,只是根据人们主观心理感受而建立的一种理论假定并无客观物质基础,在
实际中其高低根本也就无法衡量,因而也就无法确定哪一种分配方式能使人们获得
最高的满足程度。平等分配是获得最大满足程度的分配方式,这在实践中也易于操
作。第四,公平影响和决定效率。将收入分配作为自己理论研究核心的新剑桥学派
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因素和制度本质的考察后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现存的收入分配
格局是不合理、不公平的。这种收入分配的失调是导致整个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
混乱和资源配置不合理(15低效率)的症结所在。琼·罗宾逊为此用一个模型来说明
长期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及其变化趋势:G=R.Sp,其中R代表资本利润率,
G代表经济增长率,Sp代表资本家的储蓄倾向。该模型表明,经济增长率决定于利
润和资本家的储蓄倾向,这里没有来自工人的工资储蓄倾向,说明资本家与工人的
储蓄倾向不同。(笔者认为,这个模型在经济发展初期有一定道理,但在经济增长进
入比较稳定阶段后,经济增长并不是主要来自储蓄推动,相反是由市场需求、出口
“同上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需求推动造成的,投资需求也必须是因为有了市场需求)因为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结
构的变动是有利于资本家的,由于工资与利润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工人在这种不公
平的分配格局中获得工资,基本上都用于生活必需品消费,储蓄率非常低。因此收
入分配的不同必然会使经济增长率不同。同时,经济增长又会进一步导致国民收入
的份额出现不利于工人阶级的变化。这样,追求效率的结果会造成收入分配愈发不
公平,这会反过来阻碍经济增长并引发资本主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于是他们
得出结论,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途径不是实现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而是要实现
收入分配的均等化。
与经济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不同,新剑桥学派认为,政府不能对此类问题坐视
不管,应该进行干预:一是通过加强福利措施和实行累进税制,以实现收入均等化:
二是对投资实行全面的社会管制,消除盲目追求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以实现
经济的稳定增长”。
6.2.3.2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中国现阶段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要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那么,西方经济学家对公平与效率及其关系的观点主要是基于市场机制运
行结果的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条件下,也就有其必然存在之共性。笔者
认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探讨,需要明确如下几个
观点:
1、公平分配不等于平均分配,公平分配是对经济发展具有激励作用的重要因素。
一是公平的参与分配,不但是劳动者,也是所有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和资本都共同
追求的价值取向。资本主义社会一般用“反垄断法”等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规律、
力争等量资本获得相等报酬。二是公平的分配,比如,增加劳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
比重,可以保持稳定健康的市场有效需求,为经济有效率地发展提供可靠的根本动
力。三是公平分配的结果往往表现为一定“度”内的差异性,而平均分配的结果恰
恰是不公平的,因为那意味着贡献少者不少得,贡献大者不多得,贡献少者的多得
部分是对贡献大者成果的一种不合理侵占。公平分配也是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激励
的因素,如果收入分配严重不公,也会严重地影响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就会失去
对经济发展的激励作用。四是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全球流动,公平的分配标
准有助于改善国内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
2、公平与效率在自由竞争市场机制运行中,只是阶段性、局部性表现出矛盾
的性质。从长期看公平与效率总体上并未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实践中却经常
呈现“正相关”关系。影响公平和效率的因素除了市场因素外,还有相当复杂的非
¨杨强,中嗣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研究(髓/乱).中国知同,2002.4
第6章社会主义周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价值取向与日标原则
市场因素(如社会制度、国家政策、社会道德风尚、人们思想观念等)。因此,在市
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二者关系没法证明呈现此消彼长的反向关系,
但却可能出现“双高”和“双低”的同向关系。如“二战”后的西欧国家经济发展
迅速,效率大为提高。同时,这些国家的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日趋缩小,这说明公平
与效率并非总是对立的。其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以后,政府利用再分配政策
手段,调节收入差距。与此相反,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落后、法制疏漏、腐
败盛行,政府在收入分配中无所作为,结果经济效率低下,个人收入差距悬殊,甚
至出现两极分化,社会极不稳定。
3、非效率不一定能带来公平,相反,不公平却经常制造非效率。我国原来计
划经济体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被证明是非效率的,但这种非效率并未带来公平,多
劳者不多得,少劳者不少得的不公平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抑制了人们生产积极性,
使得经济效率低下。有时效率会产生局部阶段性的不公平,但不能反过来说不公平
必然有效率。正相反,不公平恰恰会损害效率。例如,少数握有权力的行政官员,
通过不公平的非法手段,进行权钱交易,不仅不创造社会财富,而且还化公为私,
侵吞国家财产,这无论是从经济效率,还是从社会效益上(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党
的形象等)来看都是无效率的。”
4、在一定阶段里,公平与效率的确存在局部与阶段性矛盾和冲突,政府可视不
同情形,在特定环境范围内选择或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或者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显
然,“兼顾”一方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优先”的一方,这对协调者的协调艺术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但不管如何协调,无论一定程度上“牺牲”哪一方都必须是公平的,
尤其是出台那些允许“经济不平等”的政策必须是公正的,是增进经济效率的。如
个人所得实行累进税率就符合这一要求,而资金所得的利息实行一档比例税率则似
乎不合乎这一要求。
6.2.3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必须根据经济的发展阶段辩证地加以修正。
实际上,对于经济学来说,这个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并无任何新意。早在19
世纪中叶,西方经济学界就已经陆续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并且被西方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政府采纳实施了100多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相对于既
无效率、也不公平的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实际上是按劳动者身分地位分配)的平
均主义分配原则具有历史性的进步。但国内外经验表明,实践这个原则,劳动者的
收入分配地位并无明显改观。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文件对于收入分
配问题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而不再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法,表明了党
中央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心。目前,一些同志经济理论界和媒体,
}’冯兰磺。平等与效率的辩证关系【J】,特区经济1999.第3期.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由于学习体会中央精神不够,仍在宣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
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在针对平均主义的特定经济转轨初期阶
段是有其合理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个提法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
段时期,不适用于初级阶段整个时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共同决定的并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一项重要分配原
则。其意味着把经济效率放在第一位,把社会公平放在第二位,兼顾一下。在初次
分配环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以实现效率:在再分配环节,加强政府对收
入分配的调节功能以确保公平,借以达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目的。在平均主义极
其严重的情况下,经济效率是我国首要的问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即效率放在第
一位,先把经济搞活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做为政府长期调控收入分配原则在理论
上和实践上值得商榷。长期使用这个分配原则,容易使得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
调控分配原则上采取短期经济行为,把收入差距问题后推,甚至造成政府在调控收
入分配上的缺位。
(1)继续把社会公平放在“兼顾”的位置,与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不符。
按国际公认分配公平指标,2006年,中国基尼系数估计已达0.45以上,超过国际
警戒线;超过发达国家如英、美、法(基尼系数0.3—0.45)和福利国家如挪、瑞
(基尼系数0.2一O。3)”,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仅远大于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是中
国历史上贫富差距空前大的时期。如果再拖下去,把公平放在第二位,如何与“社
会主义国家”的初衷相符。邓小平同志讲“在本世纪末(即2000年)达到小康水平
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贫富差距)问题。”如“公平”放在兼顾即第二
位的地位,就不可能突出地提出和解决社会公平问题。这与小平同志的指示相悖。
现在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社会不公平造成许多矛盾紧张与社会不和谐现象,潜伏隐
患。
(2)初次分配也是需要公平的调节与分配,在初次分配中生产要素也要求公平
参与平均利润分配。初次分配是政府与企业及其经营者、劳动者、要素所有者等市
场主体共同参与下的一种分配,政府的财税政策是否合理和公平不仅影响国家与企
业之间的分配关系。而且影响不同地区、行业与不同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当前,垄
断行业畸高的个人收入;有些部门、企业高管人员与普通职工的畸高畸低收入:一
些外资(内资)工厂,把工人(特别是民工)工资压得那么低,而且多年不怎么涨,
过量剥削剩余价值;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许多不合理、不合法、不规范的黑色收入
H刘国光,把“效率优先”放到该讲的地方去讲【J),科学决策,2 0 0 5,1 2
第6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原则
和灰色收入,这些都是初次分配中产生的问题。初次分配秩序混乱,初次分配中的
社会不公问题需要重视、处理、解决,如果等到财税等再分配杠杆来调节是远远不
够的,是解决不了分配不公问题的。而即使是资本主义国家还出台《反垄断法》来
实现资本要素的公平分配问题。所以,在收入分配领域不要再宣传“效率优先,兼
顾公平”,也不要再提“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3)初次分配还涉及起点公平问题,强调初次分配公平原则有利于整个社会生
产过程综合效率的提高。研究表明,效率与公平之间不单是反比的关系,而且应当
是辩证的矛盾统一的关系。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提高效率。所以就不
存在哪个优先哪个兼顾的问题,要辩证统一地考虑。即各个市场主体或分配主体是
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公平竞争,它是实现整个分配公平的前提。起点公平要求所
有市场主体拥有大体相同的外部条件,如所有企业都面对同样的充分竞争的市场,公
平的税费和信贷关系等,所有劳动者都拥有均等的受教育、流动、择业、致富的机会
等,但我国现实情况是,因市场分割、垄断等大量不平等竞争,使初次分配要求的机
会均等受到破坏。消除不平等竞争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其他力量难以替代的功能,
初次分配需要政府提供良好公平的经济秩序,相反初次分配秩序混乱,如制假售假、
走私贩毒、坑蒙拐骗、偷逃漏税等现象大量存在,必然会破坏正常的分配活动,造成
分配关系扭曲。
(4)这种“先恶化后治理”的调控收入分配思想,可能加重了社会再次分配调节
的压力和成本,甚至造成新的不公平,实践代价大而且效果不好。从16世纪开始,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在政府“守夜人”的思想指导下,任由市场调节收入分配,经
济得到较快发展,但由于传统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到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
收入分配严重两极分化,工人阶级不断贫困,经济危机不断爆发。在19世纪末和
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开始在再次分配上,出台《反贫困法》、扩张性财政政策、
征收所得税、遗产税等社会再分配的调节办法,一定各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经
济矛盾,但在20世纪70年代却产生了严重的“滞胀”问题。如今,美国等资本主
义国家经济正面临着严重的通缩和低增长问题。可以说,资本主义300多年以效率
为主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少数资产者富人天堂和大多数工人阶级地狱的300多年,
而且也付出了不断通缩和通胀的经济危机的惨重代价。社会主义的中国决不能重复
资本主义的老路。
6.2.3.4应把公平与效率并重做为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重要价值取向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
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主义
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社会主义最大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社会主义在生产领域就是效率原则,即从效率出发,选择
公有制还是私有制、股份制还是合伙制,而不是用公有制的多少来衡量。社会主义
在分配领域就要坚持公平原则,既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两极分化。
近年来,笔者为了深入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
了许多关于公平与效率的理论观点与实证模型,从中发现:在经济发展进入正常阶
段(没有战争、也不是经济发展基础极差的情况),并没有严密的理论和模型来揭示
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在实践上也几乎找不到能够证实公平与效率是成反比关系
的典型例子,相反,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收入分配原理却很容易论证一一不公平的
资本主义收入分配制度必然导致经济规律即市场失灵(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报复,
在实践上,也很容易找到经济发展中公平与效率相互促进的典型例子。
在改革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是
既没效率也不公平的分配制度。平均主义貌似公平,实际上割断了人们的劳动贡献
与其劳动报酬的内在联系,出现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甚至出现
“会干的不如不干的,不干的不如捣蛋的”反常现象。这种分配的结果极大挫伤人
们的生产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平均分配的结果不仅没
有共同富裕,反而造成共同贫穷。正如邓小平所说:“过去按平均主义,吃‘大锅饭’,
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
打破‘大锅饭”’。这说明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平均,既损害了效率,也失去
了公平。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注重效率与公平的激励。
1、效率与公平并重的价值取向,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分配领
域存在弊端的反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非公有制经济成份的存在,
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具有不同经营能力和劳动能力以及拥有不同数量和
质量生产要素的个人,在同一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必然产生优胜劣汰,出现收入差
距悬殊的结果,特别是不合理的、非法的收入所引起的收入差距过大具有明显的不
公平,如果任其发展,势必引起社会公平失衡,贻害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市
场机制虽有效率,但易产生不公平,必须注意防范。
2.效率与公平并重的价值取向,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在经济上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生产力水平低,这是制约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
根本性因素。为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社会主义首要
的根本任务。“效率优先”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是~致的。坚持效率优先就是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引进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以利益为激励,鼓励
(_)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P329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155页
第6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原则
人们的奋斗精神,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发展,将“蛋糕”做大,为社会主义制
度的巩固和优越性的发挥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效率优先”不是“只要效率”,
我们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那些在竞争中被淘汰者和其它弱势群体同
样属于人民的范畴,从以人为本出发,同样有获得正常生活的权利,他们中的绝大
多数人并不乏能力和积极性,只是由于其它种种原因(如机会不平等,市场风险不确
定等等)而出局。这些人与“优胜者”一起构成推进中国改革的支持者和不竭的动力
源泉。因此,国家在创造更加公平竞争环境的同时,还要通过再分配形式给予帮助
和救济。’
3、注重效率与公平并重的价值取向,是与社会主义本质相一致的。邓小平明
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肖0,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完整的有机联系整体。如果将“共同富
裕”作为最终目的,那么“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前提和基础”:“消灭贫
穷,消除两极分化”是条件。这样:第一,注重效率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相一致。通
过改革来解除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某些方面和环节的束缚,通过引进利
益激励机制,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为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否则共同
富裕只能是流于形式一句空话。第二,“消灭贫穷,消除两极分化”是公平涵义的
应有内容。分配公平不是低收入水平基础上的分配平均。如果我们说某种分配是公
平的,是对分配状况(性)质的判断,那么公平的分配还应有量的规定性。原始人的
平均分配是公平的分配,但这种平均分配是原始人在极低生产力条件下的一种不得
不如此的无奈选择。两极分化本身就是公平的对立面,因此消灭贫穷和消除两极分
化与实现公平分配的要求是一致的。第三,“共同富裕”是坚持注重效率与公平并重
的必然结果。这是因为:首先,“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体现了“注重效率”
原则。人的自然禀赋有异,各地经济发展条件有别,我们必须承认这些差别,只要
是合法的、正当的就应该让其在市场舞台上尽显其能,尽获其利,率先富裕起来,
而不能人为强制地拉平差距抑制其努力工作、创新和投资的积极性。因此邓小平“先
富论”的着眼点在于通过适当拉开收入差距,优先促进效率的提高。其次,共同富
裕是“公平并重”的结果。前述已说明公平不是分配结果的均等,共同富裕也不是
同步富裕和同等程度的富裕,而是有先后次序的富裕,是有差别程度不同的富裕。
一部分有能力有条件的个人或地区率先富裕起来后,一方面他们的成功经验成为后
富者或地区的榜样,他们还可以通过扶持和帮助的方式,带动后富者或地区,走上
富裕之路:另一方面,条件优越的个人或地区的富裕,意味着国家税源稳定和税收的
增加,增加了国家宏观调节公平的财力,能更有效地兼顾社会公平的目标。因此,
H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373页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效率与公平的兼顾协调的过程也是共同富裕实现的过程。
4、公平与效率并重的价值取向,是符合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有利于人类的生
存与发展。笔者认为,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原则,是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文明,
符合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理论,而且站在“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四位一
体”的高度,从最有利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的高度,确定收入分配的公平
标准,即“政治目标以人为本、经济目标高效均等(机会)、社会目标持续和谐、文
化目标科学民主”四者共同构建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原则标准体系,能够较好地解
决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关系问题。
5、允许在个别时期局部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或“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的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价值取向。比如对一些经济极其落后的地区,效率与公平出
现对抗性矛盾时,一些产业和项目是属于国家优先鼓励发展时,可以采取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当着某一阶段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悬殊,引起社会公众的强烈
不满,分配不公己构成制约效率提高进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时,就必须进行
这种变换。这种变换不是对效率与公平并重原则的否定,恰恰相反,是为了能长期
地更好地坚持这一根本原则。
3.目标体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位一体”
收入分配问题同时还牵涉到政治、社会与分配文化的更加广泛的领域。社会主
义国家政府是公共政府,与资产阶级政府服务对象不同,其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
不仅仅服从于其经济目标,从更广义上讲,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公平与效
率原则还必须服从其政治目标、社会目标与文化目标。
6.3.1经济目标:机会均等、持续高效,劳动收入与生产要素收益均衡
合理,发挥收入分配对经济发展的强大激励作用·
长期以来,各类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关于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目标原
则确定之所以不能取得统一,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从统一的站位来研究公平与效率目
标问题。收入分配问题首先是个经济问题,要考虑经济上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因此,
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经济目标价值取向应该是以马克思的价
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家分配思想的合理成分,按照基本
经济规律,实现分配的经济公平与效率并重均衡,促进劳动收入与资本收入在国民
收入中的长期均衡。
一般来说,市场具有自发的效率机制,是效率的载体,但市场却没有自发实现
170
第6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原则
公平的机制,听任市场的自发作用只会使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维护公平应当是政府
来做的事情。在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人均GDP达1800美元以上,财政
收入也占GDP中的比重在25%左右,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原则,应及时把
效率和公平统一起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增进社会生产力和社
会财富总量。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不能牺牲公平,而应当把效率和公平同时作为追
求的目际,如果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全然不考虑社会公平问题,致使社会大部分人
处于贫困的境地,仅仅给少部分人带来富裕,效率也不可能真正提高,这一结果不
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因此,在制定收入分配政策时,不能把将效率目标凌
驾于公平目标之上,而应当两者兼顾,都不偏废,特别是在我国贫富差距的矛盾较
为突出时,甚至还可以将公平目标放在首位。笔者认为,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原
则的关系必须贯穿收入分配的全过程,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应分主次。效率
与公平并重的原则,对了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坚持机会均等、持续高效.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经济效
率的提高,有效地发挥鼓励劳动致富的作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生产资料
的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与此相适应的分配结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
与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党的十五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这是对社会主义分配方式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是调动劳动者和投资者各方面积极性的需要:是吸引
国内外各种资源并以市场为基础实现合理配置来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当然也是不断
改善人民生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势
必拓宽社会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来源渠道,将对我国收入分配走势产生重大影响。
体现公平,就是要避免收入差别的过分悬殊,特别要避免因非劳动因素所造成的收入
分配悬殊问题。要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在分配格局和分配规模状态的形成中发挥作用,
对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提高的、合理有序的收入差距,应在政策上予以更
多的支持。在我国,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等其他要素稀缺,因此劳动力价格便宜而资
本等其他要素价格昂贵,故一般工薪阶层和其他劳动群众按劳分配收入增长弹性小,
而其他要素所有者按要素分配收入增长幅度大,资本所有者的收入甚至会产生“乘
数效应”、所以在按要素分配中,一是要防止收入悬殊而引起两极分化。从我国社会
的实际情况看,已有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在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拥有百万、千万
甚至上亿元资产的人数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重虽然不大,但绝对数已相当可观。同
时还有数千万人尚未脱贫,在社会成员财富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实行按要素分配,需
要国家运用政策法规手段予以规范,调节过高收入,防止两极分化,以利于最终实
现共同富裕。二是要防止在按要素分配中劳动者的收入减少。在收入分配的具体政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策上,一定要维护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劳动收入要有明显倾斜,对市场分配作
出必要的调节。强调按劳分配为主体,就是强调劳动者的收入应该逐步得到提高。
这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一大特色,也是区别于资本主义按要素分配方
式的关键所在。要通过分配政策营造出一种社会氛围,鼓励人们诚实劳动,敬业爱
业,使劳动者确实能通过劳动富起来。
2、坚持机会均等、持续高效,充分体现按劳动或其他生产要素参加分配的基本
要求,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初次分配中,不管是劳动分配还是其他生产要素
分配,都要求效率和公平做为准则。要为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创造
积极的政策环境,通过对其收益的合法保护,调动资本、技术、知识产权、管理才能
等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这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科技进
步的必然选择。资本、技术、知识、管理才能成为分配的依据,这也是我国在计划经
济体制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面临的观念更新。只有把资本、技术、
知识和管理才能视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的分配,才能全面地贯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条件下的实现资源的“帕累托优化配置”原则,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在劳动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总量调控中,坚持在初次分配领域中强调公平,
会减少再分配领域的公平压力,提高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整体公平化程度。
比如在初次分配中适当增加劳动收入在GDP中比重,不但会增加社会公平,也会使
政府在再次分配中的调节力度可以适当减小。因此,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
分配中作用的经济目标价值取向应该是以马克思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理论为指
导,借鉴西方经济学家分配思想的合理成分,按照基本经济规律,实现分配的经济
公平与效率并重均衡,促进劳动收入与资本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长期均衡。政府应
通过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来扶持社会进步力量,为社会财富创造者的致富创
造条件,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财富创造与财富分配严重脱钩的利益失衡现状,真正实
现长期的效率与公平。
6.3.2政治目标:以人为本,维护人的基本生存权与发展权,构建社会主
义新型的分配体制制度与分配关系
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是以人为本的核心问题。政府调控收入分配要时时把人的
生存问题放在第一位,没有人的生存,所有的公平与效率问题都是骗人的幌子。发
展权也是人的基本权力,入没有发展提高的机会并使人感觉明天更好,社会就不会
进步和希望,所有的发展也不会有真正的公平和效率。
以人为本是古今中外人类追求的共同理想。管仲在《管子·霸言》中说:“夫霸
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追求效
率的结果同时不能以丧失人的平等、践踏人的尊严、危及人的生存与发展机会为代
第6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原则
价。在市场经济中,强调效率的实质是要贯彻谁的劳动能力强、物化生产要素贡献
大,即谁的经济效率高谁的收入就多的原则。但如果不加约束,势必造成社会的不
同群体中,有人腰缠万贯,有人度日艰难:有人颐指气使,有人委曲求全,丧失人格
尊严,这不仅不合乎效率的本义,而且有可能导致社会心理失衡、社会秩序混乱而
走向效率的反面,政府对此应发挥协调平衡职能。当然,政府职能的发挥也应有“度”,
否则抑制了追求效率的动力,使追求效率的目的欲速不达。总之,政府所要做的诚
如奥肯所言:“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科学发展观。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作为目前人类社会最为
高级的社会形态,在确定收入分配的原则价值取向上,应该主动充分地吸收入类社
会的文明成果,创造性地借鉴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有益理论与经验,建立
更加适合入类生存发展的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价值基础。
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以人为本的政治目标表现具体政策上,首先,是要建立人
的生老病死的基本社会保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是经过数百年的经济危
机和劳动工人的艰苦卓越的阶级斗争才有的,是被动建立的缓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更不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属性。上世纪70、80年代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
经开始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和福利。西方大量庸俗的经济学家都在宣传所谓的“经济
学是无阶级的分析工具”观点,正是为粉饰资本主义制度剥削的阶级本质,为维护
资产阶级的剥削现状而出发的,没有“以入为本”的概念,其宣传的所谓“公平与
效率观点”只能在短期发生作用,从长期看,必然会不断发生经济危机或在政府供
给与需求宏观调控下的维护持续的通货紧缩,社会成为只有利于少数富人生存与发
展的社会,经济也不会有真正地实现公平与效率。其次,是真正用“以人为本”的
理念建设和发展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分配关系。当前,应该在社会公民的生存保障
和教育等方面加强政府的调控力度,改善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维护人的基本生存
权与发展权,构建公平的分配体制、分配制度与分配关系,最终实现长期真正的公
平与效率。
6.3.3社会目标:社会持续和谐地发展,构建完善的社会基本保障体系
和谐社会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系统、各个方面利益关系相互协调,社会管理体
制不断创新,社会态势健康、稳定、有序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基
本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在面对经济全球化,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经济社会生活出现多样化的
(-)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权衡(M),王志民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173
捅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背景下,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十分及时和正确的,充分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有重
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当前应该把持续和谐的理念导入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目标之中。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科学理论支撑的理想追求和理论创新。
和谐社会也是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追求的理想,比如,孔子的“和为贵”;太平天
国的“有田同耕,有衣同穿”;1803年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提出在全世界建立
“和谐制度”设想。然而,他们的理想都因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而无法实现。今天
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
基础上,科学地吸取了毛泽东、邓小平等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与经验,
是我党从现阶段中国国情出发,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我们
满足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不应忽视经济增长的成果是如何分配的。从马
克思对社会生产流通规律的分析看,经济增长能够给绝大多数人们带来好处时,它
才能够转化为一种长期持续的发展过程。目前,我国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形
势,影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多方而的,其中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一个
重要的影响因素。我国目前富人的消费已经饱和,大多数人的消费水平还相当低。
当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以后,社会财富向高收入阶层集中,整个社会的低
收入阶层山于在社会财富中所占的份额减少,整个社会的购买力不足。形成合理的
分配关系,建立稳定的收入分配机制是保持经济活力,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
分配不公平、贫富悬殊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不利于全社会提高经济效率,不
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并有逐步上升之势,如果不
加以控制,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仅靠劳动收入过活的多数群众与少数爆发户、
特权户的对立就会尖锐化,如果让此种对立发展到不可调和的程度,社会秩序就会
崩溃。当目前能否在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而有所突
破,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发
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在资本积累规律的作用下,传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断地爆发经济危机,造成
经济社会的巨大损失,严重不利于社会和谐可持续地发展。近几十年来,资本主义
国家,由于政府不断采取先进的科技管理手段与有效的经济政策进行各种宏观的调
控,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缓解了社会有效需求与社会供给的矛盾,本国经济危机有所
缓解,甚至把经济危机转嫁给他国人民。在这过程中,本国劳动者阶级是在经济调
第6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原则
节中有一定的受益。但是在国家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政府的强力调控下,少数富裕
的资产阶级不断地扩大霸占有限的经济社会自然资源份额,世界人民和其本国人民
都不可能有长期的真正的和谐持续的物质文化生活希望。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调控收
入分配的社会且标表现具体政策上,是要促进社会持续和谐地发展,构建完善的社
会基本保障体系。
6.3.4文化目标i以民主与科学的机制,促进科学文明的分配文化价值理
念.
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具有很强的阶级属性,必然会和其社会政治运行机
制一样出现“周期律”问题;也容易出现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几千年的人类
文明或不文明的历史表明,科学与民主是唯一能帮助人类实现真正公平的根本途径。
当前应该借鉴民主与科学的一些有效办法,在政府调控收入分配活动中的依据、规
则、程序、监督等环节中导入科学与民主的文化理念,公平与效率韵政府调控收入
分配的制度政策才有可能得到实现。历史经验表明,实现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公平
与效率关键在于消除既得利益集团的不良影响,建立宣传引导文明的收入价值文化
观念,促进政府调控收入分配文化价值理念现代化。
一是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科学、尊重人才,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观点,努力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分配地位。据世界银行2004年度报告认为,在发达
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70%。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也是劳动者,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陈征教授认为其劳动是“科学劳动”,也是生产劳动,而且是效率
更高的生产劳动。脑体收入“倒挂”,既违背按劳分配原则,毫无公平可言,也最终
有损于体力劳动者的根本利益。
二是埘立科学的公平观,倡导收入机会公平、结果差距适当与分配决策制度、
决策程序科学民主理念。创造起点公平、机会公平和结果有一定差距的公平收入分
配导向。宣传强调起点公平或机会公平是以承认人的能力差异为前提,能激发人的
积极性,为社会做出更大的可供分配的“蛋糕”,奠定收入分配结果公平的物质前提。
结果公平应是相对的,是有适当差距的公平。如果片面强调结果绝对公平,抹杀了
人的自然差别,损害效率,那么社会“蛋糕”会越来越小,甚至无“蛋糕”可分。
公平分配不等于平等分配,形式上的结果公平一般总是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平。把公
平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政策目标,全力加以追求。适度的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促进
竞争、提高效率,过大的差距,则会带来诸如贫困、社会冲突、低收入者得不到发
展与改善自己处境的机会等一系列后果,引发社会动荡,妨碍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发
展。笔者认为,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正确公平观,通俗概括地说是,先富不是同时
富,人人生存发展社会有保护,大家年年收入有进步。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三是维护以人为本、文明合理的社会公民基本生存权与发展权。以人为本是社
会主义重要的价值观。2005年底,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700美元,正处在黄金发
展期、社会转型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如何减少贫富两极分化,正确处理好各方面
的利益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社会发展与保障质量水平,己成为我党
执政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4.基本原则:“五个有利于”
当前,我们必须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基本观点、邓小平同志
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要、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关于贯彻科学发展
观与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要求,合理借鉴资本主义的有益经验,来确定社会主义
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应该解决三个闯题,一是要持
续不断地提高国民可支配的收入总量问题,即把“蛋糕”做大的问题,属于分配中
的“量”的问题;二是要把国民收入科学、合理、公平地分配给各社会主体,即合
理解决“分蛋糕”结构问题,属于分配中的“质”的问题。消灭两极分化,社会成
员达到共同富裕。鼓励一部分社会成员通过诚实劳动优先富裕起来,各社会阶层形
成一定的收入分配差距,但收入分配差距是在合理和可控范围内,社会成员共同享
受社会进步成员,实现共同富裕。三是要引导收入分配文化,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构建科学的分配制度,改善收入分配中人与人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的关系问题,属于
收入分配的基本关系“权力调整”问题。其具体原则应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6.4.1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原则,不断提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水平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具有
反作用。作为生产关系重要内容的分配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
生产力性质时,按照该生产关系内在要求的分配尺度进行分配,能巩固和完善其经
济基础,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如果分配尺度背离了生产关系的内在要求,必将
出现不合理的收入差距,误导人们的经济行为,乃至破坏经济基础,最终阻碍生产
力的发展。在现实社会分配中,如果收入差距过分悬殊,超过了公众承受的临界点,
以致在社会上引起公众的强烈不满,收入分配的正向激励功能丧失,扼制了生产发
展的源泉。当分配关系不再适合生产力性质,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栓桔,无论实际分
配是否符合该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分配尺度,按生产力要求判断都是不科学的收入分
配关系,其出路在于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因此,分配关系和生产力两者是否相适
应的目标是衡量任何社会的收入分配关系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标准。
第6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挖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原则
6.4.2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不断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中的比重和实现就
业机会公平
判断一种新的分配制度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是否促进效
率的提高,是否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的收入水平。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也是
大多数人的主要收入来源。目前,科学技术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约占
70_-8096,“科学劳动是当代劳动的新特点”,”已经成为当代人们劳动的主要形式和
创造价值的主要源泉。“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取决于劳动时间和
已消耗的劳动量,较多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取决于一般的科
技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但是,我国当前劳动者
的劳动收入仅占GDP比重的1096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劳动工资占GDP比重在2096--50%
左右。科学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也处于不利的地位。这种做法也与2006年3月4日,
胡锦涛同志倡导的“要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中,“以劳动为荣⋯尊重科学为荣⋯”
是不相符的。只有增加劳动收入在分配中的比重,社会市场需求才有永恒持久的动
力,经济发展才能持续不断,经济的效率才有存在的物质基础,劳动者的积极性才
会得到最有效的激励,构建和谐社会才有现实的经济基础。
科学地贯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使劳动者就业机会公平,并尽可能按其贡献公
平地参与分配,提高劳动工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分配起点的调控,即对所有
劳动者在进入分配过程的状况进行的调控,其原则是使人们所拥有的劳动要素尽可
能平等地参与分配。具体包括两个要点:分配的差别应体现劳动者的教育程度。因为
决定劳动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是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所以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者。其
劳动报酬应多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同时,政府应通过发展教育和健全教育援助制度,
增加劳动者的受教育机会,提高人均入力资本存量,进而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提高
收入的竞争力。
6.4.3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的
高效持续稳定增长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制度变迁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源配置
发生作用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与资源配置方式密切相关。资源配置方式
是收入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收入分配是以资源配置目标的实现做为必要的前提,是
资源配置带来的利益关系的最终实现,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资源配置方式,就有什
么样的分配方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制度的变迁,使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和收入
分配上发挥了重要的杠杆作用。在这种变迁中,价格根据客观的供求机制引导市场
抖陈征,当代劳动的新特点(N】,光明Il报,2001,?,17
。转引自陈征,当代劳动的新特点(Nf,,光叨日撒,2001.7,17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主体为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自动做出一系列决策,从而使稀缺生产要素在各部
门,各地区间自由流动发挥其效用最大化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
最终收入基本上是由两种价格决定的:一种是由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在市场中的价格
决定的,一种是由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决定的。因此,生产要素在市场中
的价格、生产过程中的贡献和生产后的利润份额共同构成了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总收
入。可以说,分配制度如果不利于引导市场运作,就没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经
济体制的建立就是不完善的。因此,分配制度是否有利于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是量
度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借鉴资本主义的有益经验,促进社会生产与生产力水平和国情相适应的公平竞
争,减少经济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提升国民经济效益,努力使相同的要素得到趋
同的回报率。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前提条件是能保证要素充分流动,要素价格由市场确
定,进而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
6.4.4坚持分配差距与社会保障适当的原则,确保收入差距适度和社会保
障能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与发展权利
1、获得收入的数量差距是否与其为社会提供贡献的质和量相适应。人们获得收
入的根据是生产要素的投入,收入差别是人们要素投入差别的反映,要素投入量决
定收入分配量,收入差距因投入差距而拉开。如果收入量与投入量相背离,即为不
公平的分配。在我国按劳分配成为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形式,其公平分配的要求是
按投入劳动的质与量获取报酬。其它分配方式的公平要求也是在勤劳致富、合法经
营的前提下,按其投入要素的质与量取得个人收入。在实践中,当事者贡献大小将
是决定其收入公平与否的合理内核。
2、差距要在一定范围内。对于差距问题,笔者认同公众承受能力属主观心理因
素,因人而异,很难有一个客观标准。同样的收入差距,收入不同的人,认识不同
的人,感受不一,承受能力量度有别。但是,公平也有基本的客观属性。一是对公
平分配的感受,社会成员对分配的满足是一个社会比较过程,从形式上看属主观心
理范畴,即包括了一个人对自己所做贡献与所获报酬同对他人所做贡献与所获报酬
的社会衡量过程,其背后深藏着诸种客观因素,是对社会制度、自身需要层次满足
程度等客观存在的反映。二是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是否满意,不仅取决于绝对值,
也与他人收入比较的相对值影响,但并不能否认在社会发展某一特定时期,总存在
一个大多数人基本可以接受的差别度。在一定差别度内,人们生产积极性增强,社
会效率提高,生产力发展,反之则星反向运动。
3、要满足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与发展需要。生存权与发展权是人们的
最基本权利,也是从政治社会文明角度出发的社会主义公平观。这既是建立社会保
第6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原则
障体系的基本目标,也是政府调控收入再分配的基本目标价值取向。
4、消灭贫穷,使经济弱者得到合理的补偿和维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的增长。主
要手段包括税收调节、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等。对高收入者通过征收所得税、消费
税、财产税、遗产税等进行调节:对低收入阶层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方式和社会保障
措施来调节。
6.4.5坚持共同富裕原则,分配规则体现的分配机会与社会价值均等公平
分配制度规则体现的分配机会与社会价值均等公平,最终实现社会共同富裕,
社会所提供的收入分配机会是通过公平竞争获得。第一,条件、机会是否均等和公
平,关键不在于最终结果是哪些人获得了这些机会和条件,而在于社会用什么机制
为个人提供获取这些条件和机会的方式。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竞争的条件和机会
的抉择是行政人为的规定,活动主体的能动性受到限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的
条件充分,个入选择的机会较多,即社会为个人收入分配的伟4度安排渐趋公正合理。
第二,公平分配是以承认个人禀赋差异为前提的,在同一机会与前提下竞争,优胜
劣汰是公平竞争的必然结果,这种结果即使是被淘汰者也会认同其公平合理性。第
三,要使社会成员能共同享受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最终趋向共同富裕。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7章我国政府增强调控收入分配作用的若干理论与
政策创新
本章主要是探讨在多种所有制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
观点、方法,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最新战略思想,借鉴西方资本主义
有关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理论中的正确观点,试图从最有益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最广
大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科学合理的政府调控收入分配机制创
新的若干理论与政策问题。
1.内涵、性质及其实现
7.1.1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基本含义
恩格斯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政府在调控
收入分配中作用,本质上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政府在调控收入分
配中作用的内涵,是指政府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宪法法律秩序和行为伦理道德
规范的条件下,根据自己的目标价值取向,凭借其政治权力强制性和资源配置权力
上的优势地位,通过制定分配制度、规则、政策等办法,对社会收入分配进行干预。
1、强制性。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制度、法律、规则、政策也是一种公共物品,
可以利用国家的“暴力潜能”强制地实施其变迁、发展和创新。政府在调控收入分
配中的作用,即政府围绕调控的目标价值取向,制定的分配制度、法律、规则、政
策以及其他有关手段,具有强制性。
2、公益性。出于统治阶级长远利益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总会千方百计地调
整收入分配关系。其中,公共利益“在历史任何时候都是由作为‘私人’的个人造
成的”。, 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政府调控收入分配既出于自己独立的利益,也
出于全社会的利益。在未来的社会构想中,马克思认为,政府“对人的统治将由对
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政府必须试图通过尽可能挖掘和发挥调控
收入分配对充分就业、稳定物价、‘财政收支平衡、经济增长的效应,创新兼顾公平
与效率的分配办法以有利于实现其政治经济目标,即争取民众的好评,并维护统治
阶级利益的生产关系和宏观的经济目标。在民主社会的背景下,政府如果将经济弱
者排除在社会财富分享者之外,贫富悬殊过于严重,必然加大政府政治统治的成本,
加剧社会矛盾和社会不稳定因素,使政府失去道义上的存在根据。
(_)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杜,1995,第537页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75—276页
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ⅡI版社,1995,第320页
第7章增强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若干理论与政策创新研究
3、开放性。政府调控收入分配功能是经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经历了奴
隶社会、封建社会,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功能
也不断扩展。政府的税收及其他分配的功能不但要用于保障国家机器的运转,而且
要维沪劳动者的合理权益,保障失业者和因年老、疾病、残孤丧失劳动能力等无法
参与网次分配的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需要。现代政府变革分配制度的领域,不但包
括经济意义上的收入再分配领域中的制度安排,而且可以介入本来只由企业或雇主
主持确立的初次分配秩序安排。
B、阶级性。政府虽然可以强制改进分配制度,但由于分配制度直接影响各个利
益集团,因此政府主导强制分配制度创新要受到“压力集团”的影响。实际上,从
国家诞生那天起,政府作为特殊的利益集团就通过“捐税”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
以保漳国家机器运转的需要。作为介入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利益集团的代表一政府,
其在创新分配关系主要取决于自己对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的判断、价值观念和理
想目标,能动自觉地供给分配制度政策。比如,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国家不
同的执政党,甚至同一个国家不同的执政党其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的选择都有很大
差异I当然,由于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的差异,政府主体与非政府主体对某一新的
分配制度安排的成本与收益的预期不一致。由政府主体安排的分配制度创新越适应
非政府主体的需求,社会摩擦越小,政府的制度变迁成本越低,制度变迁越顺利。
7.1.2。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基本
性质不同
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下,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其产生的制度文
化基础性质、服务对象、矛盾根本性质以及二者协调机制及效果等方面,是不同的。
1 J制度文化基础性质不同。制度文化理念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核心的东西,从某
种意义止说,不但决定经济基础,也决定了上层建筑。比如,资产阶级打着“民主、
自由、博爱”的文化IZl号,调动了社会大多数人抛弃旧社会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但
是,在资本主义国家里,由于制度文化基础性质的资产阶级私有制生产关系,决定
了它必须以保护占社会成员中人口少数的资产阶级利益为目标,资产阶级政府在制
定经济增长战略时,倾向选择以“先增长,后分配”或“先恶化、后治理”模式,
以收入分配悬殊作为激励手段,在所谓市场公平竞争的幌子下,使财富朝有利于少
数富人方向积聚。而占人口多数的劳动阶级由于处于竞争劣势,结果获得收入的相
对份额甚至绝对份额降低。20世纪,一些生产力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为缓和社会
矛盾而选择的部分“福利国家”模式,但实行一定阶段后,巨额的福利支出已致使
国家财政不堪重负,陷入“福利危机”之中。西方各国开始实施削减社会福利的计
划和对福利政策进行矫正,表明其所谓的公平优先也走向困境。
18l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具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调控收入分
配的性质目的能够不断调整和完善。1978年以前,在较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庞大
劳动人口的约束下,为了保证占人口多数的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在分配方'式上实
行“平均主义”分配,消灭资本要素产权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实行“高就业,低
工资”的劳动就业制度,片面追求生产资料单一公有制,有一定的历史积极塞义。
但是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产生了“低效率、低公平”的矛盾.1978
年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里,必须承
认生产资料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存在,实行“按分配为主体”,“允许和鼓励生产要
素参与分配”,“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政策。这过程中,出
现了一方面经济效率迅速提高,另一方面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矛盾。当然,在
我国公有制的制度文化里,收入分配差距的性质不是对抗性的,相信党中央一定会
解决好。目前,中央已经高度重视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差距问题,在我党十五j弋和十
六大等多次提出了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
2.服务对象不同。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按资分配主的收入分配模式,导致社
会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极其严重,最终出现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危机频繁爆发。
以维护少数人的资产所有权的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经济制度,决定了其基本分配制
度是实行按资分配。由于资本所有权占有关系的不平等,随着经济发展,资j#积累
的放大效应日益明显,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尽管美国经济仍在缓慢增长,但美
国经济的发展并没有惠及全民,而是向富裕阶层倾斜“。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政府通
过一些改良措施虽可以一定程度缓和矛盾但不可能消除二者对抗性冲突。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关系是以按劳分配成为主体的分配方式,尽管多种
经济所有制结构所决定的正当的非劳动收入形式的客观存在,会产生个人收入差距,
但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决定了收入分配差距主要是劳动收入差距,其它要素收入
差距比重较小。中国短期内收入差距拉大,主要不是由劳动或合理的非劳动收入造
成的,而是由不合理和非法收入分配因素所导致。1978年以来,我国以解放和发展
生产力为目的,以利益分配关系调整为突破口,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极
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极大地促进了效率的提高,使得国
民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人民收入水平也大幅提高,提前实现了第二步
战略目标。事实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一系列矛
盾是不属于对抗性矛盾,即使出现冲突,通过政府适度干预,能够达到协调一致。
3.公平机制及协调效果不同。
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调节机制是以马克思为指导的全心
(一)新华社华盛顿专电,共同社(EB/OL),2005,8月29日
第7章增强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若干理论与政策创新研究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调节分配机制,公益性与群众性更明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由于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它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优点。这样,它
对公平的实现,既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政权基础,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协调积极
且效果明显。
2.失灵及其矫正机制创新
随着广义市场失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西方大多数经济学家对政府承担经济职
能的必要性取锝了共识。萨缪尔森说:“讨论市场失灵的情况,是为了将我们对市
场的热情稍稍降温。对看不见的手有所了解之后,我们一定不要过分迷恋于市场机
制的美妙。””在他们看来,管得最好的政府并不是管德最少的政府,而是管碍最合
适的政府。
7.2.1市场的收入分配功能及其表现
市场失灵是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或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自动调节资
源配置、产品供给、市场需求、收入分配等方面失败。狭义上说,市场失灵主要表
现为对外部负经济效果、公共产品的提供困难、垄断生产与经营、信息不对称下的
商品交易和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的无法自觉实现市场调节。广义上说,还包括宏观
经济失衡、经济周期性和全球化市场调节的失败。
1、市场的收入分配功能。在市场中,价格、工资、利率的变动必然会对市场主
体的收入进行重新分配。某种产品价格上涨,会直接提高生产该产品生产者的收益,
同时也会增加使用该产品的消费者的成本而减少其收益;3-资的提高,会增加劳动
者的收入,同时会增加劳动力的成本,减少雇佣者的收入,在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既
定的情况下,社会可变资本总量不变,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场对劳动力数量的需
求,增加失业,影响到另一些劳动者的收入;利率的提高会提高金融资本供方的收
益,相应降低资金供给方的收益。市场价格、工资、利率的变动直接调节着市场主
体的收入分配,构成了市场调节收入分配的基础性功能。
2、市场失灵的表现主要有:一是宏观性失灵。市场供求总量失衡,引起生产相
对过剩、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失业。二是信息性失灵。市场交易双方经常对商品
质量、性能了解不同,出现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必然会造成交易利益分配的不公
平,破坏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三是公共性失灵。公共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公
共产品生产和消费,具有较大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市场无法自由调节。国民教
H(美】萨缨尔森,经济学上册Ⅲ】,中田发展出版社,1992,第87页
l韶
桶矬师范大学博J:学位论文
育、医疗卫生等准公共产品,虽然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但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
这些产品无法通过市场实现最优配置。四是垄断性失灵。垄断是市场经济经常出现
的问题,自由竞争的结果也必然走向垄断,造成分配不公平和市场效率低下(行政
垄断则另外讨论)。五是外部性失灵。市场主体活动常会给外部,包括社会公共或其
他主体带来利益损失,如工厂排放污水给渔民造成损失等。这些很难通过市场调节
来完成。一些产品提供外部性效用时,如林木生产者生产木产品同时还在为社会提
供氧气等外部效用,也很难从市场中得到补偿。六是经济全球化与自由化失灵。在
经济全球化中,由于各国的技术条件和生产条件差别很大,政治经济利益主体不同,
经济自由化和市场自由化调节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如上世纪80年代拉美现象。
3、市场失灵在收入分配上的影响。一是各市场经济主体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
同时,会使收入不均不断扩大,富者越富、穷者越穷,造成经济结果和机会的不平
等,最终产生不经济的,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和经济危机,制约了生产的持续进行。
二是信息的不对称使使一部分经济主体利益严重受损,市场信用低下,交易成本高
昂,正常生产难以为继。三是市场机会的不同和市场主体禀赋的差异,收入差距会
过于扩大,影响部分人的生存。四是公共产品等要素分配状况的不平衡,引起的不
合理收入分配差距。五是存在市场或自然垄断的条件下,价格会严重背离价值,一
部分人会获得不合理的垄断收入。六是全球化中,政府必然会采用适宜的贸易利益
保护政策,确保本国市场经济不受太大的冲击,减少国际垄断组织的剥削,使本国
收入分配在国际贸易中不受过大的损害,这过程中会被动地产生市场失灵。
因此,市场分配功能是有明显缺陷的,收入分配具有较大的外部性和公共性,
很难依靠市场的力量保证其公正性。政府必须从宏观上介入调控收入分配。
7.2.2政府调控收入分配作用失灵的内涵、原因与表现
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派提出用“看不见的手”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同时,资本
主义经济学家,从李嘉图到凯恩斯,再从凯恩斯主义到后凯恩斯主义,都强调了政
府干预的意义,认为市场的作用是有限的。1994年,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一份报告
中指出,市场并是完美无缺的,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最近以
来亚洲经济出现持续繁荣,体现了政府的作用特别是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失灵是指政府对于经济利润分配的缺位或越位,未能有效
克服市场分配失灵,甚至阻碍和限制市场分配功能的正常发挥,引起经济收入分配
关系扭曲。随着政府干预收入分配职能的扩大和加强,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多个
领域,政府为克服市场收入分配失灵所采取的立法、行政管理以及各种经济政策手
段,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最终导致政府干预经济的效率低
下和社会福利损失。这种政府在力图弥补市场收入分配失灵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
第7章增强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若干理论与政策创新研究
地产生另一种缺陷,即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失灵。
1、失灵的突出表现。一是由于行为能力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政府干预经济
的结果不能实现预期的社会公共收入分配目标。政府干预经济中可能导致权力的分
配,社会再分配的好处却被少数有特权的人占有或落入特殊利益集团手中j造成新
的分配不公。二是政府干预收入分配达到预期的目标高,但是成本高昂。由于政府
干预收入分配缺乏降低成本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产生低效率。西方经济学家称
之为“帕金森定律”。”三是政府干预收入分配损害了市场效率或社会公平目标的实
现。比如,政府为了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现象,采取高税收或财政转移支付的时候,
但高税收影响了企业生产积极性,社会总生产明显下降,总税额反而减少,造成新
的社会不公和损失。四是政府收入分配政策失误导致社会福利严重损失。比如我国
农村土地转让后的利益分配政策,造成大量生活困苦的失地农民。五是政府调控收
入分配的力度太大或太小,不能适当地纠正市场收入分配失灵的影响。比如,改革
开放以来,我国对保护劳动收入分配措施太少,造成劳动者工资长期偏低。
2、失灵的原因。一是政府行为且标与社会目标、市场目标存在差异。由于政府
官员本身也是利益主体,也要追求自身利益;政府机构也不是一个超利益的组织,
将社会利益部门化、内在化;政府往往受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很难真正做到完全
代表社会公共利益。政府组织成本和收益是分离的,从整体上讲政府行为不是以盈利
为目标,缺乏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机制。市场组织是通过价格机制把成本和
收益联系起来,不管市场机制如何不完善,市场行为的主体总是通过价格机制来确定
自己的生产行为和交换行为,努力追求利益最大化。然而,政府行为收入和支出是分
离的,政府行为的收入具有非价格来源,而且这些非价格收入与提供这种收入的成本
是分离的。这样,政府在干预市场时可以在不涉及生产成本的情况下进行,政府往往
趋向于使用更多的资源,而不是使用必要的资源。这就造成政府干预成本过高,或者
对市场采取了过分的干预行动。二是政府机构效率低下,导致工作成效低下。“帕
金森定律”和“公共活动递增的瓦格纳定律”都揭示了政府自身具有扩张的本性。
帕金森认为,官僚机构自我繁殖和持续膨胀的内在原因在于:人多了,要打发时间就
得多找事干,官员之间会制造出工作来做:当官的人需要补充的是下属而不是对手,
官员会制造出更多的官员。人多了要找事做,事多了要增人,相互推动,人和事不断增
长,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阻碍着政府经济管理效率的提高。三是政府角色错位,一些
人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四、政府调控收入分配政策具有滞后性。五是信息不完
全性,难以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六是政府会“寻租”。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寻租
活动并不总是被动的,有时甚至是主动的,即“政治创租”或“抽租”,导致政府调
“(荚】帕金森。帕金森定律。1958年提出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控收入分配出现失灵。这种寻租会造成收入转移是非生产性的,并以相关生产者和
消费者,甚至是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损失为代价。
7.2.3矫正失灵的机制选择
一是以科学民主法治化路径、制度设计为突破口,深入改革完善政府在收入分
配中的利益分配机制,大力提高政府公益性程度,努力消除既得利益集团在我国收
入分配机制中的不良影响。当前观念上和理论上,我国政府已经是代表最广大人民
利益的政府,但在具体实践中,人民群众的利益保护问题还是任重道远。
二是正确认识市场与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机制上,具有实现二者互相补充的功
能。政府能够通过立法、设计规则、推行制度和制订政策甚至是行政手段,改善市
场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建立和维持公平竞争的收入分配秩序,创造良好的收入分
配环境。市场调节收入分配力量也可以改善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功能的实现,特
别是在政府控制的公共领域、国有企业等方面的收入分配中引入市场调节收入分配
机制,提高分配的公平和效率。克服“市场分配失灵”和“政府分配失灵”的缺陷,
充分发展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特点,把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很好的结合起来,发
展市场经济。即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两只手”结合起来,调节市场经济。
这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调节收入分配作用和政府调节收入分配作用之间关系要
得出的结论。同时,我们也要深刻的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时代到来,要利用好市场调
节和计划调节这“两只手”,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
好的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入分配调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三是在政府调节收入分配与市场调节收入分配中作出恰当的选择。政府干预收
入分配中是有成本的,必须对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做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分析。比如,
我国计划经济的政府调节收入分配是损失市场效益为代价。
四是合理界定政府调节收入分配机制的有效界限。主要是对市场失灵的问题进
行调节,促进市场分配的公平与效率。对初次分配主要是以法治途径保护劳动者的
合理权益地位,创造公平合理的就业机会;维护相对公平的要素收入市场环境,适
度保护国民经济需要的经济弱者,如中小企业、农业等;再分配的调节主要是确定
合理的税结构、水平与导向,既要解决差距又要鼓励先进,促进效效提高。
五是提高政府调控收入分配决策机制的科学化程度。政府必须根据市场经济的
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建立科学的收入分配决策程序、可行性研究、协调制度和相
对独立的信息、调研、咨询决策服务体系,建立专家咨询与民主评议制度。建立政
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决策评估、反馈机制及时修正决策方案。建立收入分配决策责任
一李风圣,吴云亭,公平与效率一制度分析f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第79页
第7章增强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若干理论与政策创新研究
机制、知识更新机制、绩效激励机制和道德导向约束机制。
六是在政府机构内部引进竞争的效率与效益约束机制。在政府机构内部引进竞
争机制,促使公共服务部门相互竞争,鼓励地方政府正当竞争提高效益、降低收入
分配成本,允许私营更多参与一些政府调控的公共产品的经营:要民主决策和公开
监督政府部门的收入与支出,如税收、行政收费等,减少部门利益在调控收入分配
中的不良影响。
3.调控理论思路创新
国内外收入分配的理论依据众多,但笔者认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科学指
导理论应该是,坚持马克思关于价值创造与分配的基本理论,在实践中有利于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在制度上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促进共同富裕,在发展上促进经济
社会高效持续稳定发展的收入分配理论导向”。
7.3.1科学运用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的基本思想,完善有利
于增加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GDP)中比重的合理机制。
据去年各省份统计年鉴分析,2006年,我国大部分地区甚至是发达地区,工资
收入约占GDP比重的9.5%一12%之间。。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已达0.4以
上(有专家估计实际上在0.5以上),10%的富人掌握社会财富的45%,2%的人将在未
来10年垄断20亿美元的奢侈品消费。。这说明,我国贯彻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
与按劳分配为主收入分配设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不够理想,当前必须从理论上对政
府在调控按劳动分配的作用机制的理论依据做深入探讨。
7.3.1.1科学地运用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的基本思想,提高劳动收入
地位和公平就业机会
1、正确理解实现劳动价值和按劳分配思想的前提条件。分配前提上,政府始终
坚持按劳分配是国民经济分配中的重要但不是唯一的分配形式。科学地运用马克思
关于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将按劳分配置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来认识,而不能仅局限于马克思在阐述按劳分配含义的规定,更不能不考虑马克思
定义的前提条件。由于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是实行的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每个
人“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它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消费资料,没
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嘞。这样,按劳分配就成为覆盖全社会唯一的分
(_)张晏榕,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机制创新研究,福建论坛。2006.5
口笔者据各省2005年统计年鉴分析
凹中国贫富差距正在变大【N),参考消息。2006,2.16
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lI页.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配方式,个人不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可能,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无
从谈起。在马克思看来,按劳分配就是“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
会方面正好领回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所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㈢即按
劳分配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根据每个劳动者(生产者)为社会所提供劳动的质和量来
分配个人消费品,分配结果的差别对应于劳动贡献的差别。以上包含两层次的问题,
一是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制度,决
定了劳动不可能是唯一的收入分配方式。二是劳动创造的价值必须做“各项扣除之
后”,才能进行分配。三是在分配中必须对社会主义生产要素资料进行补偿。
2、科学实践马克思劳动价值与按劳分配理论的具体设想。马克思的
按劳分配的具体模式中,主要是解决分配的思路问题,而在经济管理科学的水平还
比较落后的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具体分配方式只能从宏观角度出发。因此,我国政
府必须坚持宏观为主、微观为辅的劳动收入分配调控方式,用经济、法律、行政等
手段努力提高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按劳分配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根据每个劳
动者(生产者)为社会所提供劳动的质和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分配结果的差别对应
于劳动贡献的差别。
政府调控劳动收入分配必须而且只能从宏观调控出发。按劳分配量是指分配“多
少”。社会主义国家曾一度机械地套用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和按劳动分配的设想,将劳
动时间作为分配的唯一尺度,几乎使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走进死胡同。单一的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衡量劳动报酬量的标准是以全社会范围内单一所有制结构条件下
劳动者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为客观前提,遵循的是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原
则。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等量劳动与等量报酬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因为二者
之间对应关系要受到诸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一是实践中,劳动报酬的大小与劳动者
的劳动时间量并不(直接)相关,劳动时间作为分配尺度是有严格条件的。影响劳动
收入分配受经济发展程度、地区、经济竞争类型、行业部门等极其繁杂因素的影响。
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者较之西部落后地区的劳动者收入高出若干倍,同
是国有企业职工的同样工种上海和内蒙的职工收入也相差几倍,其收入差距产生的
主要原因只能归结为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公有制经济行业(部门)按竞争激烈
程度可分为竞争性行业(部门)和垄断性行业(部门)。一般性竞争行业由于竞争主体
多,竞争激烈,其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与企业效益相联系的劳动收入一般不高:而垄
断性行业则可凭借独占优势通过垄断低价(贿买)和垄断高价(销售)手段获得超额利
润,其职工收入偏高。行业性质不同也是造成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二是劳动时间
计量复杂程度的影响。劳动量由劳动时间作为评价尺度,而劳动有简单劳动与复杂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10-II页.
188
第7章增强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若干理论与政策创新研究
劳动之分,从理论上讲,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但对“倍加”多少的准确
测度,困难实在太大。一般认为,按劳动(时间)取酬只适用于公有企业内部,但不
同企业差异较大,比如在社会化程度较低,易于实行计件工资的企业。对劳动时间
的计量相对简单也较准确,但在社会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由于每个劳动者只构成整
个生产流水线的有机一环,如何准确侧量出其在共同劳动成果(产品)中处于不同环
节的劳动者的劳动凝结并进行转换显得非常困难。即使可以准确量化,也由于成本
过高而在经济上变得不可行。这样,以劳动时间作为报酬评价尺度,只是与马克思
原义的形似,而在实践中是很难操作的。三是劳动成果市场实现程度的影响。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分配尺度的劳动时间首先表现为劳动成果的凝结,其成果多少
仅提供了获取报酬量大小的可能性,实际颁得多少报酬,还要看其劳动成果在市场
上的实现程度,即“有效劳动”量。因为劳动者付出的劳动量与市场认同的劳动量
并不相等(通常小于),特别是在买方市场更是如此。比如,如果产品适销不对路,
就根本无法为市场认可,而变为“库存和积压”:如果该产品供过于求,其“供给
缺口”部分就会滞销。如果是第一种情形就根本不能形成企业收入,企业自然无法
进行分配:如果是第二种情形,分配时只能将市场实现了的部分收入作为分配基础,
等量劳动无法对应于等量报酬。总之,由于受市场承认的有效劳动的影响,按“劳
动量”进行分配是要打“折扣”的。
政府采用多种调控手段,努力提高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重.经过多年的改革
开放,国家对按劳分配实施的调控方式也由过去主要运用计划手段向主要依靠经济
政策、法律规范和必要行政手段方向变化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一规定
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比例关系,全国实行统一的工资标准、工资等级和工资水平,
表现出“按计划分配”的特点。而在市场体制下,国家对分配问题,一是要注意间
接调控。可以在政策指导上作一些原则规定(如工资水平要随着劳动效率和国民收入
的增长而增长,但不能超国民收入增长等),二是运用经济杠杆(如税收等)和法律规
定(如最低工资制、平均工资制度等)加以引导,至于具体操作实施则让位于微观经
济主体。
按劳分配是按劳动贡献的分配方式,在实践中,要力戒走样变成按劳动者身份
分配,使很多人不劳而获,影响社会劳动者劳动积极性。因此,,正确地理解和实践
劳动价值与按劳分配理论,只能是坚持劳动收入是重要而不是唯一的收入分配方式,
从经济宏观或中观角度,努力增加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GDP分配中的比重。
7.3.1.2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理论本质,完善有利于
资源优化配置的要素收入分配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
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基本理论本质,有利于完善
福建师范大学博:E学位论文
资源优化配置的要素收入分配机制,促进各类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不断提高社会生
产效率。
1,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两个不同范畴,不能将要素是否创造价值作为能否参
与价值分配的依据和条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价值是由活劳动创造,价值创
造先于价值分配而存在,只有先有价值创造,然后才涉及价值分配,没有价值创造
无从谈及价值分配。价值分配不同创造价值,可供分配的价值除了新创造的价值外,
还包括转移的价值。价值创造所反映的是价值来源问题,价值分配所反映的是收入
来源问题。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观点,价值是一个商品经济范畴,而要素参与分配
并不是唯一存在于商品社会的经济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的分配比价值的
决定更有实际意义。价值决定的一元论和价值分配的多元论可以并存。””
2、按贡献与所有权参与分配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物质性前提。马克思曾援
引并肯定的威廉·配第的名言“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既然分配对
象是社会的物质财富,在创造这些财富即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缺少作
用的各种生产要素,并按其投入比例和贡献分配。生产要素作为必要的物质资料和
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参与生产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是其参与分配的前提性条件。
西方经济学从效用价值论出发,认为参与使用价值生产的要素同时就是创造价值的
要素,即生产要素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在同一生产过程完成的。马克思主义经济
学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各种生产要素在使用价值(即财富)生产和价值创造中的
作用是不同的。他说:“劳动生产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
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
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即科学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生产过程中的组织
管理、生产资料规模及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生产要素不同情形对财富创造和价值创
造的效率影响是不同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基本上是建立在劳动价
值理论基础上的,不能将要索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混为一谈”。“因此,为了调动生
产要素参与社会生产的积极性,必须重视按贡献分配的必要性。
3,按所有权参与分配是生要素参与分配的社会政治基础条件.按生产要素
分配是以生产要素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不同要素所有者依据所有权参与分配就是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社会(政治)基础条件。马克思在《哥达
纲领批判》的论述:“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
(一)胡培兆,别论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L),社会科学战线,1995/0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 J,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第57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第53页.
嘞陈征,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L),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10.
第7章增强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若干理论与政策创新研究
”其中“生产条件本身”也就是各种要素的所有制关系,而且认为价值创造与价值分
配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问题。我国市场经济基础多种所有制并存是允许生产
要素参与分配的现实要求,必须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报酬”的要求,努力创造
要素参与分配的公平市场条件。
4.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模式的具体设想包括要素分配和社会保障的思想内容.
马克思明确指出:在社会总产品分配给社会成员之前,“从它里面应该扣除:第一,用
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第三,用来应付
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剩下来的产品是用来作为消费资
料的,这部分产品在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得从里面扣除:第一,和生产没有关系的
一般管理费用。第二,用来满足公共需要部分。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的
基金。”。
5、我国市场经济基础多种所有割并存是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现实要求。由于
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是单一的,而
是多层次的,还存在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个人收入分配还不能以实物形式直接
实施,必须借助于货币。作为分配尺度的劳动还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劳动者
对于社会的贡献必须借助于市场并以价值形式来衡量。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公
有制经济为主体,各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制度,二种分配方式的结合应从所有制
关系对分配方式客观要求的层面来理解。从整个社会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
配是作为同时起作用的两个分配方式并存的结合。
7.3.2吸收与借鉴西方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中积极、有益的成份
1、重视政府规制与机会均等理论在政府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政府规制理论
认为,没有科学的政府规制,政府就不可能真正代表公共利益。邓小平同志也认为,
好的制度不但会鼓励人们做好事,而且会限制坏人做干坏事,而不好的制度却会限
制好人做好事。规制政策是政策类型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洛威在《分配,规制,再
分配:政府的功能》深入地探讨了政府规制与调控收入分配的关系。规制是指公共
机构通过一定的规则对个人和企业等经济主体和社会团体的活动进行限制。规制政
策就是对相对人行为进行限制的政策。制定规制政策的主体既有立法机关,也有行
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可以说政府是政府规制的主体。规制不当会导致政府腐败。缪
勒在《公共选择II》一书中将寻租分为三类”:一是通过政府管制的寻租;二是通
过关税和进出口配额的寻租;三是在政府订货中的寻租。实际上这三类寻租都与政
H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第23页.
o马克恳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8~9页。
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9~11页,
。杜钢建。放松规制政策与改革审批制度【髓/OL),http://ww.tszz.co=,/scholar/dgjldgj004.htm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府的规制行为相关。从对公民和企业权利的影响来看,政府规制的本质是对公民基
本权特别是财产权的确定、限制和社会分配。比如最低工资政策是对低收入劳动者
基本生活权的承认,同时也是对企业主经营权的限制。由于政府规制直接影响公民
的基本权和财产权,规制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必然会引起各利益方的关注,甚至产生
矛盾和冲突。政府规制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即理想的经济和社会秩序。但关于
公共利益或理想的经济和社会秩序的认定,在规制者和被规制者中间会有不同的认
识和看法。因此,规制政策的制定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和各方面的广泛参与。
在规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利害关系人以多种形式参与进来。
规制政策可以分为两大类:经济性规制政策和社会性规制政策。经济性规制的目的
主要是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生产者利益。在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为防止垄断企业危
害消费者利益,需要对电力、煤气、自来水、铁路、通讯等垄断性企业的产品和服
务的价格和质量进行规制;为防止一些产业出现超额利润,需要对住宅,土地,石
油和天然气等产业部门实行价格规制等。在保护生产者利益方面,为防止过分竞争
而实行价格规制和准入规制;为促进特定产业的发展而实行进口规制:为防止企业
间不公平竞争而实行反垄断规制等。社会性规制是指为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
社会性规制的目的在于确保国民的生活质量和公民的基本权利,确保社会公平和保
护经济弱者。可以说社会性规制在本质上是以增进国民的社会福利为目的的。从经
济学观点看,社会性规制则是以对付公共性物品,非商品性物品,外部性及信息不
对称存在为目的。由于纯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排除不可能性(排除费用大),相互
竞争性小和外部性大等特点,通常由政府提供此类服务,但需要对其提供方式和利
用方法等进行规制。对于排除费用大而价格形成困难的准公共物品,需要对其提供
方法和利用方法等进行规制。对于那些排除费用小而价格形成并非不可能的准公共
物品,凡由民间提供的,需要对其提供进行规制。在非价值性物品方面的规制有严
禁毒品,取缔枪支和取缔炸药等。在对付外部性方面的规制有以防止公害(大气污
染,水质污染,噪音,震动等),防止产业灾害,劳动灾害和疾病,确保交通安全
等为目的的规制。在对付信息偏在方面的规制有以保护消费者为目的的涉及消费生
活用制品安全,家庭用品质量、食品卫生、分期付款等项目的规制。这些规制的目
的是将信息偏在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划分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
制的主要依据是规制对象的不同。有些规制如消费者规制既有经济性规制的特点,
也有社会性规制的特点。同时,由于在规制者和被规制者中间会有不同的立场、观
点,规制政策的制定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和各方面的广泛参与,最终实现机会均等。
2、吸收福利经济学中部分科学成份,在政府调控收入分配中努力增加全民的福
利。一是承认社会总体福利观点。英国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庇吉认为,凡
第7章增强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若干理论与政策创新研究
能增加国民收入总量而不减少低收入者的绝对份额,或者增加低收入者绝对份额而
不影响国民收入总量的,都意味着社会福利的增进”。二是适当接受边际效用递减理
论。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他们
认为,人对物品的欲望会随其不断被满足而递减;如果说该物品供给无限,该欲望
可以递减到零,即达到欲望上的饱和状态。因此,因收入增加(即可以满足的欲望增
加)而产生的效用具有递减的趋势,即边际收入效用具有递减的倾向。这也是实行累
进所得税、奢侈税、财产税、遗产税等的理论依据之一。三是吸收福利经济学中关
于增进工人和社会福利的观点。
3、在要素分配中坚持市场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原则。洛桑学派代表者之
一的帕累托从收入分配固定不变出发,研究对集合体的效用(或社会福利)达到极大
值的状态,即“帕累托最优”。原则,包括交换的最优条件、生产的最优条件、交换
和生产的最优条件三种。
4、注意运用西方经济学关于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若干重要指标。一是运用基尼
系数从数量上揭示了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基尼系数是用
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具体指标。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测量贫富差距的
程度。基尼系数是介于O~1之间的一个数值。它的数值越小,就越接近收入分配
的平均水平,反之,它的数值越大,则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市场经济国家衡量收入
差距的一般标准为:基尼系数在O.2以下表示绝对平,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
均,0.3-0.4之间表示较为合理,0.4-0.5之间表示差距较大,0.5以上为差距悬殊:而
国际上公认0.4为警戒线。根据各国测量基尼系数的经验,当基尼系数居于0.3-0.4
之间时属于中等不平等程度。洛伦兹曲线是用来衡量一个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
直观图式。它表示一个社会一定人口(或家户)的百分比所对应的收入比重在图上描
出的曲线。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它主要以收入分组法(将社
会成员按收入高低分为若干组)和人口分组法(先将人口按一定比例分组,再按人均
年收入高低排序)为前提,用减法计算出比较组的绝对差距,用除法计算出比较组的
绝相对差距。其计算值与收入差距正相关。此测算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精确,但在操
作中要注意二种方法所测数据方向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而影响分析的质量。该
测量指标将在分析我国个人收入差距悬殊的表现和成因时大量使用。二是以恩格尔
系数,居民消费率、大宗物品价格、居民的可收入年限比等指标检测收入分配的成
效.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国富裕程度和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
的是居民食物支出在消费者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联合国依据该系数划分贫富的档
“政治经济学辞典,中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43页
。政泊经济学辞典,中册【I),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48页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次是: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勉强度日:40-49%为小康:30-39%为富
裕:30%以下为最富裕。该系数对衡量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普遍适用性,
但在运用时必须注意“食物支出”的实质是指维持生活之必需的食物支出。此外还
得注意“食物必需品”的内涵随城市化、工业化和食品结构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恩格尔系数可以将用来分析和验证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差距扩大对居民生活质量的
影响。
7.3.3明确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在政府调节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界限
政府对收入差距调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而不是为了取消
或代替市场调节。政府调节既可为市场调节的正常运作提供良好条件,又必须建立在
市场基础之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这一方式的
最大优点就是实现了最高的经济效率。效率是市场经济的生命源泉,它之所以历经几
百年而不衰并充满活力,根本原因正是它的高效率,这也由此使其成为迄今为止最有
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但市场经济在刺激效率提高的同时,又会导致收入分配不公,正
如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说,有效率的市场制度,可能产生极大的不平等,并形成
收入分配中的“马太效应”。政府调节正是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但不能为了弥补这一
不足,就去取消或代替市场调节。市场经济的高效率是和市场调节连在一起的,消除
了市场调节,市场经济和高效率也将会一并消失。另一方面,政府调节也不能脱离市
场调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决定了收入分配必须建立在市场分配基础
之上,收入分配首先取决于市场运行机理作用的过程,是一系列市场要素及其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关系的总和。市场化分配既为各类资源竞相进入市场,确保资源高效率
配嚣提供了利益导向,又为政府调节提供了舞台、手段和信息等。(1)市场为政府对
收入分配进行调节提供了舞台,政府对经济的宏观间接调节方式是以市场为对象并
在市场上展开的,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同样要立足于市场,政府通过向市场提供与
企业、居民利益紧密相关的经济参数调节市场,再由市场调节微观经济活动和企业、
居民之间的利益分配,完善的市场体系为政府调节提供了载体。(2)政府调节所使用
的经济参数,大多为市场经济特有的经济要素,如货币、工资、利息、价格等,它们成
为政府调节主要的经济手段。(3)充分、真实、及时的信息是政府调节的基本依据,
而政府得到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市场,离开了市场的信息传递功能,政府调节就很难有
的放矢。政府调节既弥补了市场调节的不足,为市场分配创造了良好条件,又必须建
立在市场调节之上,以完善的市场体系为基础,因此必须把两种调节有机结合起来。
7.3.4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的综合利用
政府对收入分配调节是借助于调节手段和政策实现的,调节手段是否科学、各
调节手段之间是否衔接,直接影响调节效果。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发
第7章增强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若干理论与政策创新研究
展的需要,必须构建与之相一致的间接宏观调控体制。在这一体制下,国家不直接管
理微观经济活动,而是以市场作为中间环节,通过利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调
节举措来调节微观经济活动和收入分配关系,但完善有效的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
的间接宏观体制的建设是一项极为复杂系统的工程,有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过
程,在近期内它远远满足不了调节收入分配的要求。必须把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
调节和利用行政手段调节结合起来。从经济和法律手段的实际运用情况看,由于缺乏
有效利用这些手段的经验,使我国采用这些手段从一开始就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如经济和分配政策存在倾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法制不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等,客观上削弱了这些手段的调节作用。重视经济和法律手段的调节作用并把其作为
主要调节手段是对的,但决不能因此忽视和否定行政与其他手段的调节作用。第一,
我国目前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收入分配秩序决定,政府除了采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外,还
须采用行政与其他手段。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市场不健全,市场机制运转不
灵,价格体系不合理等,造成灰色收入、黑色收入等大量滋生。为改变这种情况,既要
利用经济手段规范分配秩序,取缔不合理收入,利用法律手段惩治非法收入,也要利
用行政手段和监督手段等。行政手段具有强制性和强调利益一致性的特点,有助于尽
快纠正经济和分配中的混乱现象:监督手段能通过有效监督和检查,也有利于制止不
合理收入,理顺分配关系。第二,国家机关、教科文卫等事业单位因其性质、功能、
活动方式和目的的特殊性,决定其收入分配不能由市场决定,而必须由政府利用经
济、计划和行政等手段来决定。第三,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某些特殊时期,如出现大的
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严重通货膨胀、战争等时,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可以更有效地
调节经济。如美国在1942-1946、1951-1953、1971-1973等年份曾多次实行工资价格
冻结,虽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工资和价格的过快上涨,但也起到了调节收入分配
的作用。
运用法律手段,建立健全市场规则,使市场运作法制化;健全行政管理和政党
活动法律体系,使权力运作法制化:健全个人财产收入及其调节监控法律体系,使
收入及其调节法制化;建立严惩非法收入的法律体系,使取缔非法收入法制化。运
用经济手段,健全税收调节体系、财政调节体系,对农村和西部减免税和优惠的同
时,加大财政补贴、公共投资、转移支付力度;完善价格杠杆,取消剪刀差;充分
利用利率、工资、价格、汇率等参数进行调节。运用行政手段,对类似官员寻租、
雇主侵权、先富忘义等现象,政府应经常采取劝说型和指导型干预等。运用监督手
段,对收入分配加强法律监督、税务监督、银行监督、财政监督、工商管理、人大
监督、党派监督、单位监督、舆论监督等。
因此,政府在调节收入差距时,必须把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及其他手
榻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段结合起来,既要侧重使用经济、法律、政策。也要根据实际需要适时适当采用行政、
监督等调节手段,把它们配合使用,才能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政
府对收入差距与生活差距的调节作用。
4.工资、税收、公共支出与教育政策的数学模型分析
7.4.1提高劳动工资收入在GDP中比重,加强宏观调控的适度工资政策
选择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作为商品,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是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须的费用。具体包括
三个部分:维持劳动者本身所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包括劳动者的衣、食、住、行
等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费用,这部分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受历史、道德等因素的影
响;繁衍后代所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劳动者培训及其后代必要的教育费用。劳动
者生活资料和教育费用的种类、内容和额度,是与其所处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
发展水平相关,包含历史的、政治的和道德的因素。
这样,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任何劳动力商品(Xj或Z)的价值由其费用
构成任何商品(A,或Bj)成本决定,则有:
X1=Σ∽+E) K=Σ∽+剐
我们假设,劳动力商品处于完全竞争中,以马克思劳动力商品抽象劳动力价值
理论,很容易彳导出,市场存在的简单劳动力、复杂劳动力,体力劳动力、脑力劳动
力,普通劳动力、科学劳动力,并且这些劳动力资源或商品具有的边际替代率且对
所有劳动力商品的生产者、(厂商)消费者、交换者都有效。根据完全竞争的帕累托
的最优条件,则有:
1、交换的最优条件。
假设任何劳动力商品或其他商品具有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消费者(厂商)都相
等,则有: 1.1心=搬s刍
式中,x和Y为任意两个(劳动力)商品或资源;A和B为任意两个(劳动力)任何
商品或其他任何消费者
2、生产的最优条件
任何两种(包括生产劳动力商品的)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生产者(劳动
者)都相等,则有:
1.2 ggrS品=脚s品
第7章增强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若干理论与政策创新研究
式中,L和K为任意两种(包括生产劳动力商品)要素;c和D为任意两个生产者。
3、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
任何两种(包括劳动力)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它们的边际替代率。用公式表示
即是:1·3蛾=MR%
式中,x和Y为任意两种(包括劳动力)商品
当上述三个边际条件均得到满足时,称整个经济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设这一组均衡价格为只,己,..Z,忍,...i式中,只,0⋯分别表示劳动力商品x,Y⋯
的均衡价格;毋,丑⋯分别表示要素L,K⋯的价格。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劳动力
消费者(厂商)和每个(劳动力商品)生产者均是价格的接受者,它们将在既定的价格
条件下来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换句话说,均衡价格体系
只,只,..Z,只,...对所有(劳动力商品)消费者和生产者均是相同的。首先来看消费者
的情况。任意一个消费者例如A在完全竞争经济中的效用最大化条件是对该消费者
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即有:
D 1.4膦刍詈
同样地,其他消费者如B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条件亦是对B而任意
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产品的价格比率,即: 1.5㈣=鲁
由(1.4)式和(LD式即得到:
MRS鲁=MRs‰
这就是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1.1)式。因此,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劳动力商品
的均衡价格实现了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其次来看生产者的情况。在完全竞争经济中,任意一个生产者(劳动力商品本
人),例如C的利润最大化条件之一是对该生产者来说,任意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
代率等于这两种要素的价格比率。即有:
D
1.6 MgTSc=争
同样地,其他生产者如D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条件是对D而言,任
意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这两种要素的价格比率,
D
1.7艘Ts,5=孚
由(1.6)式和(1.7)拭即得到这就是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1.2)式。因此,在完
全竞争经济中,要素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最后来看生产者和消费者综合在一起的情况。现在的问题是要说明完全竞争经
济如何满足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即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的边际转换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率是如何与边际替代率相等的。为此,先对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再作一点解释。我们
知道,X产品对Y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就是:
∽揪%=豳
它表示增加△岩就必须减少△】,,或者,增加AY就必须减少△x。因此,AY
可以看成是x的边际成本(机会成本);另一方面,△X也可以看成是Y的边际成本。
如果用朋C,和MCr分别代表产品x和Y的边际成本,则X产品对y产品的边际转
换的比率:
帕累托最优性质了。在完全竞争中,生产者利
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产品的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于是有:
2.0 B=MCf PY=MCr
2.1 j丝蔓:生
再由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
D 2·2膦刍=等
于是有:
q
D
2·3脚%=等=MRS"
式中,朋兄了。可以表示每一个劳动力商品消费者(厂商)的共同的边际替代率。
(2.3)式即是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因此,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劳动力商品
的均衡价格实现了劳动力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这个模型结合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分析劳动力商品价值或价格即工资的收入分
配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1)模型的实现条件看,只要为劳动力创造完全竞争市场环境,劳动力商品的
均衡价格可以实现生产和交换的最优。当然,由于“人口相对过剩规律”作用”,劳
动力供给具有较大的刚性,在资本积累规律作用下,劳动力商品的均衡价格无法在自
由市场中自然实现,劳动力商品的价格总是低于其均衡价格。
(2)假设劳动力商品价格不变,或者抽出劳动力商品后,并不会影响到其他商
品要素实现市场价格均衡和实现帕累托最优。
(3)假设劳动力商品价格发生变动,政府推动劳动力商品价格向均衡价格(劳动
力商品现实价格总是在资本积累规律作用下偏低)靠拢,由于^织zo=孚=M赂胛
“每一个消费者(包括厂商这个劳动力商品消费者)具有共同的边际替代率”,并不影
响其他商品实现均衡,甚至可以实现更加理想的帕累托均衡。
(4)假设政府从宏观价值分配的角度出发,控制劳动收入在国民总收入(GDP)
(一)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
第7章增强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若干理论与政策创新研究
中的合适比重条件下,建立劳动收入分配自由竞争市场,如就业机会均等,由于“每
一个消费者(包括厂商这个劳动力消费者)具有共同的边际替代率”,简单劳动力、繁
杂劳动力,体力劳动力、“科学劳动力”等各种劳动力要素商品资源可以实现理想的
“帕累托均衡”。
7.4.2一定条件下,政府调控税收结构与公共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效率、
社会保障的关系一最优税收财政再分配结构导向政策选择
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尽量做大可供分配的总量。从根本上来
看,税收格局如果制约经济增长是不利于收入分配对象一一“分配蛋糕”做大,进而
影响分配福利的改善,但如果税收格局不以以经济增长和社会总收入的扩大为目标,
那么,则会伤害低收入者的利益和富裕生产者的利益。建立基于收入最大化的动态
税收模型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也比较容易判明对于收入分配的
影响方向.这里可以用现代动态分析方法,对政府运用税收调控收入分配的效果分
析。
7.4.2.1资本税率为0时,最有利于增加收入总量
借助阿罗和库茨(Arrow and Kurz,1970)、巴罗(Barro,1990)、图尔诺夫斯
基(Turnovsky,1995)、龚六堂(LiutangGong)和邹恒甫(Heng—FuZou,2001)”、周文
兴。等的模型技巧,建立了一个动态经济增长的最优税收分析框架。这里的最优税收
动态模型,有助于我们弄清楚税收结构导向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影响。
假设条件是在财政分权的前提下,区域财政收入的总和即为国家财政总收入;
区域财政收支独立和区际劳动力流动,强调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模型假设
和证明:
假设:
l、假定有A、B..-个省。国家财政收入最大化为A、B..·财政收入最大化之和。
2、i的贴现效用做如下设定:
以=【蚝(c,,毋)e叫4
对于∽(c,,岛)极大化情况下,判断不同税种的平均税率高低。
3、模型各项均代表地方,以脚标i以示区分。其中S为地方政府的支出。
则有:

u=ΣUj,i=l,2
假设:%>o,哆>铳%>o,%>0,%c,<0,%<o,%,<o
u(c,,Z,毛)满足Inada条件
H龚六堂,多级政府框架下的税收理论【J),中国科学基金,2002,5
∞周文兴.中嗣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第犯页,
199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Ii.,m。”*2。,煳甜,2。0’!鳃%2。
您%20,怨”,20,您铲0 ‘f呻∞ ,呻∞’ o_+∞
取生产函数儿=Y,(t,g。,‘),假设各省的人均产出水平与其对应的人口总量有
关,分工与市场规模有关(亚当·斯密),预算约束为:
sI=tcI七t。klkI七tcfyI
根据马雷克Rychlik的Hamiltonian函数原理,可以推导出:
_r2l‘i=(1一r/)y,(kj.丑,‘)一(1+ftel)q一(万+f’I,)毛
a.
以=(1+f。。)A

J口Ari=-2/(I町,)簧-p-g-r,k,)
则在正常情况下有: ‘
(1叫r)y,(ki,s,,It)一(1+f’q)c,一(艿+气。)t=0
T=(1—2"f)鼍}一p一艿一rt。=0
证明结论是:资本税率(T)为零产出最大化。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分析框架下,从规范经济学角度看,最优资本税率为零。2002
年,龚六堂“和邹恒甫在多级政府框架下的税收理论中证明结果是最优资本税率为
零。在国外,也有大量的研究和经验事实表明最优资本税率趋近于零。
这就是说,在实践中,如果厂商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失业率可能上升,经济
有可能处于“低水平均衡陷阱”。
因此,政府在运用税收政策时要在税收结构上,减少生产税,加大消费税,特
别是累进税率。低收入者的消费具有较大的刚性,高收入者多多消费、耗费资源则
要多交税。这样社会财富就会不断积累。
7.4.2.2一定条件下,政府增加消费税或公共支出时,会提高低收入者的相对地位
运用凯斯利、温图拉(F.CaselliandJ.Ventura,2000)“有差异的Rc方法”
。,在Ramsey-Cass--Coopmans模型和内生经济增长方法之上建立模型。引入横截面
上的有差异的代表性消费者(用j表示差异)。思路如下:(1) maxf警叫西c口>。,p>∞

sl ajj=ra_,+mzj-cj|p
公共花费g很自然地进入了效用函数,不但包容了Hongyi Li和Heng-fu Zou模
型(1998)和Barro(1990)模型思想,而且可以用岛来刻画人们对于公共花费的嗜好
H龚六堂,多级政府框架下的税收理论【J),中国科学基金,2002年5月
明文兴,中国收八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第9页,.
第7章增强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若干理论与政策创新研究
(taste)程度差异的影响。p刻画消费税。石.刻画能力,表明模型没有忽视微观基
础。由最优控制方法或变分法,容易得到欧拉方程:
£=王i笋兰(勺+岛曲一岛; 由于可以用。,。,B等代表各种有差姜乙消费
者的平均值,所以有平均状况:
(由(2)得)
口=膨+∞一c/P
口=,口+国一c石(4)
类似地,利用(2)和(3)的微分方程计算结果,还可以得到另一平均状况:
c+詹=∥p+厂c州,p)eXp(--』f砌纠(5)
(4)和(5)刻画了一个消费者具有平均特征时的动态情形。令c,-I,借助于
前述结果,再对c:求导可得:(6)
;;=(兰二j;生一x]詈(岛一够)
c:是单位化以后的c,。求解c: 可以推
导出消费分布的动态性。我们不做详细和进一步的推导。这种分析继承了主流传统,
数理逻辑严谨。无论是中间结果还是最终结论,都有比较好的经济含义。比如,用
(z2占么)代表政府支出的增减,≯2形代表消费税率的增减,可以证明,即使
消费者的嗜好、能力一样,
当g/g<IR(y—p+≯)/口<1
· ,
(其中≯=% )时,消费者之间的消费差距就会出现收敛现象。也就是说,
当政府支出的增减和开征消费税的增减满足一定条件时,较穷的人会提高他们消费
的相对地位。
当然,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复杂,社会存在二元、甚至是三
元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别明显,不可能完全适合运用以上模式,比如,
统一提高消费税率有可能因为降低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税收收入提高后,其用途
也可能不用于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等等。因此该模型在实践中还有待进
一步修正。
201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7.4.3政府的教育策略是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有效政策
政府应重视教育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知识正日益取代有形资源成为物质生产中
的主导因素,被视为一种特殊的无形资源即知识资源。据统计,本世纪初,发达资
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中,知识所占的比重仅为5%一1096:到五六十年
代,比重上丹到50%左右;目前已达70%--80%。预计随着信息高速公路”联通后,
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会上升到90%。”
英国发展研究所(IDS)的AdrianWood提出了一种模型
(Wood,8.North—SouthTrade,EmploymentandInequality:ChangingFortunesinaSkil
卜drivenWorldClaredon,Oxford,(1994),其中包括三种类型的劳动力,分别为没有
受过教育的、受过基本教育的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他假设~国要发展技术含量较低的
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产业,至少需要受过基本教育的劳动力。这种制成品产业的扩大将
会增加这一教育程度的劳动者的收益,这一方面缩小了他们与高等教育接受者的收
入差距,另一方面却扩大了与没有受过教育的劳动者的收入差距。最终的净影响如何,
取决于这三种类型劳动力在人口中的分布。如果一国中受过基本教育的劳动人口比
重非常大,他们所获得的收益的增加就会降低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性,
而如果没有受过教育的劳动人口的比例非常大,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撑起的经济增
长就一定会带来收入差距的扩大。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儒家文化传统的关系,
社会整体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因此受过初级教育的人口比重很大,这就为它们通
过出口替代战略发展经济,缩小收入差距创造了条件。我国的台湾是其中特别突出
的一个例子,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出口大膨胀时期,她的整个劳动人口
几乎都是受过基本教育的。但随着收入水平的整体提高,继续发展技术含量低的劳动
密集型产业已经不再适合了,对这些产业的投资更愿意到那些劳动力价格更加便宜
的地方去,这就迫使她必须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受益最多
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人口,他们与没有受过教育的和仅受过基本教育的劳动人
口间的收入差距不可避免地拉大了。除了国民的整体教育水平提高外几乎没有其他
可以弥合这一差距的方法,但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_)陈雪强,知识羞距是贫富差距的实质(J],理论探讨,1998,6
第9章转轨时期强化社会主义固家政府征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战略举措
第8章我国政府在调控国民收入初次与再次分配中的
功能定位及其重点
本章主要是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收入三次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功能定位、目的范围及其调节重点进行探讨。
1. “六个”主要功能定位及其作用机理
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主要功能及其作用机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国家利
益最大化和全社会人民福利最大化,真正保证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中国而言,这些目标是保障人民生存与发展关键性利益及其密切相关的分配权力。
政府在实现其分配公平性的目标时,必须对其功能有一个合理的构建。市场经济条
件下,政府在国民经济收入分配中的地位、角色、功能发生了全面的变化。
收入分配不单单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也是个伦理学问题。中国由计划经济向
市场经济转型的基本目标和定位,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改革与功能转换的基本逻辑应当是政府有选择的退位和归位,也就是说政府应当退
出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不属于自己控制和干预的收入分配领域,进入现代市场经济
体制下那些应当而且必须由政府进入的收入分配调节领域。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这种模式在收入分配上的反映是:既区别
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分配的模式,也不同于市场经济体制下自由化的分配模
式,而是采取政府调控的市场经济的分配模式。由于目前的收入分配发展格局与政
府干预乃至过度于预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收入分配带有明显的阶层性、地域差别性、
阶层内部层次性与时间阶段不确定性等特点。解决收入分配领域中的种种问题。其
中的关键就是要求对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功能范围进行重新定位和选择,特别是要
针对政府在收入分配领域中的功能界定模糊以及在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的功能错位
等问题进行重新调整。调整的基本方向就是重新界定收入分配领域中的政府与市场
边界关系,基本思路就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理论和方法,根据科学发展观
与经济发展规律要求,实行最有利于社会进步、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促进生产要素
优化配置的原则,逐步规范合理公平调控初次分配领域与二次分配领域,倡导鼓励
社会第三次分配格局的形成。笔者认为,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理类
型至少包括六个方面:
8.1.1具有对收入分配规则进行法律设计及其实施的制度强制功能
研究表明,小偷也反对可以盗窃别人东西的制度。收入分配调节的制度化与法
203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律化程度,是体现政府政府调控收入分配水平与文明的一个重要指标。政府可以有
效地调控市场经济初次分配、二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规则导向,其对收入分配的调
节主要功能及其作用机理首先应该体现在收入分配制度规则法律设计及其实施上。
当前,发挥能动的政府对调控收入分配的制度规则法律的强制性功能。一是要对收
入制度的主要制订者一政府,限制其规模的无限扩张。政府的膨胀必然给社会的经济
发展造成沉重的负担,使正常的经济生活受到严重的妨碍。二是要改造“万能政府”
为有限政府,政府要充分引导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社会性服务、协调、组织等中
介机构在政府调控收入分配体系建设中的重要补充作用。积极发挥工会等社会组织
在政府调控收入分配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保证与提高政府对收入分配调控的有
效性。三是发挥民主法制度的监督作用。民主与法制是防止政府权力走样的有力工
具”。
1、政府对收入分配的法律制度设计必须为自身生存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具
有明显的强制属性。政府必须在收入分配上为军队保卫国家的能力和警察维护社会
秩序的能力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军队和警察必须由国家财政金额供养,否则,
军队保卫国家的能力和警察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就会大大削弱,甚至本身可能变成
不稳定的因素。没有政府的强制功能,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构建根本谈不
上。
2、政府要从制度规则法律上调动和保护劳动力参与社会生产的积极性出发,维
护劳动力在GDP的分配地位和获得公平的就业机会。市场经济中,劳动参与分配是
属于分配领域的市场分配失灵的领域。劳动力不是简单的生产要素,既是生产要素
产权主体,又是社会化的利益分配主体。尽管现代社会劳动者阶级也有了一定的资
产,甚至也对~些企业进行投资入股,但劳动仍然是大多数社会成员获得收入分配
的最基本途径。当然,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劳动者参与政治经济的民主力量增强等
条件下,劳动者参与社会分配关系状况的局部会有改善的迹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也会出现劳动工人的贫困和失业,而且劳动者的失业与贫困在“资本积
累规律”的作用下并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自然消除。因此,公共政府必须从制度规
则法律上调控劳动收入分配。
3、政府要以维护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市场公平竞争规则制度,努力调动各种
生产要素参与社会生产的积极性。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为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提供一个高效的运行平台。在这个平台的建设中,隐含在其中的一个重大
的分配原则是要素具有平等的收入分配权,这也是市场竞争的互相博弈的结果,而
在政府其中调控上必须是以法律方式设计和维护分配规则与制度。比如,建立《反
(一)刘清江,政治制度在资源分配中的角色和功能f朗/0L).中国知同。2003年P15-20
204
第9章转轨时期强化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战略举措
垄断法》。
8.1.2具有对收入分配的平衡性与公共服务供给进行政策调节功能
政府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财政能力,必须为社会提供基本公共物品和公共服
务,充分发挥政治制度的调节功能。政府提高国家动员和调节经济分配的财政能力,
主要体现在对收入分配不平衡的控制性收入分配政策和限制性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
上。所谓限制性政策是指虽然不能绝对缩小和控制收入分配的不平衡,但能够对特
定范围内收入分配不平衡所产生的副作用加以限制。诸如坚持从严控制本区域人口
及其转移的数量,增加教育投入和调整教育投入结构,提高人口质量,降低农业劳
动者比例,实现农业产业化,改善转移支付,加强区域协调,实现地区平衡发展,
调整消费制度,继续加大扶贫力度,从严控制农村的贫富差距,动员民间力量缩小
贫富差距等。它能起到缩小特定范围内的收入分配不平衡的作用,或是将已有的收
入分配不平衡或差距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以内。控制性收入分配政策,如,完善个人
所得税,建立社会保障税,建立遗产税与适当限制“巨富”的成长,加强对企业初
次分配和单位内部经营活动的监管力度,加大对个人收入法律监督和金融监督的力
度等,属于限制性政策。政府具有税收、金融、财政转移支付等规则进行强制性的
调控收入分配手段。政府还能有效地、合理地、均衡地为社会提供基本公共物品和
公共服务。基本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应有质和量的限度,这受制于资源分配
体系的制约,这里不仅涉及收入分配总量的有限性,还涉及到收入分配结构的局限
性。
8.1.3具有对收入分配观念共识进行培育的分配文化价值引导功能
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政府的阶级属性。核心价值观从来都不
是自发形成的,而是由国家有意识地构建和推广的。当前,必须建立在国民对一些
基本价值的共识之上,一是维护人的基本生存权与发展权,对公民权的尊重和保护;
二是要重视调节分配权力配置的科学化与民主化,防止政府调整收入分配中作用的
低效甚至失灵。政府调控收入分配中的文化价值共识功能,在收入分配制度的设计、
安排上,要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共识功能,.实行公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平等,特别
是在我国这种多民族国家,避免实行差别待遇、种族歧视。收入分配既要注意劳动
者之间就业机会均等和按其贡献大小获得收入量大小的相对公平,也要注意创造生
产要素之间收入机会的均等和同等资本量获得同等报酬的市场公平环境,同时,更
要注意劳动收入与要素收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均衡问题。
收入分配也具有国际文化价值共识的功能。在全球化浪潮下,不同的民族、国
家、地区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频繁,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既有民族的、国
家的、地区的认同,也有全球的认同。随着国际移民劳工的增加,边界变得更容易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穿越,关闭边界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我国在构建政府调控收入分配制度理念时,
要从有利于入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出发,增强民族、国家的凝聚力,获得亚洲
地区甚至是其他地区人群的认可。
8.1.4具有对收入分配现状、决策、缺陷等进行信息传递监管与保障功能
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权力不对称问题,也就是收入分
配上的信息不对称性。这种分配的不对称必然牵引政治制度向非均衡、不合理、不
公平的方向设计、安排与构建。因而,政府必须具有对参与收入分配主体在经济活
动中的起点、过程、结果的机会均等公平、全体公民的基本生存与发展权,进行有
针对性的信息传递等公共产品的监管与保障功能。社会主义的政府调控收入分配必
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及时地运用科学合理的理念和途径来正确地监控
收入分配的过程。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资源巨量增长,对政府的监管功能带来了前
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由于信息传递速度、数量和质量的急剧膨胀,公众
接受信息的速度几乎和政府一样快,官僚组织的反映速度在信息时代条件下日益不
适应。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渗透和普及,整个社会文化水平非均衡状态产生
了根本性改观,客观上要求政治制度的设计、安排与构建更多地考虑民意,促使政
府向半政府组织(中介机构)、社会、公民和下级政府下放权力。信息技术对政治制
度的渗透作用,客观上改变了政治制度运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使政治制度的监管功
能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日渐成熟,为政府改善管理及优化自身管理提供了可能。
近几年的“电子政府”的出现。则更是规制了政府“更深的投入、更多的服务”的
服务取向。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单靠政府己无能为力,客观上要求
更完善的政治制度保证广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得到合理的分配和运用。在市场
经济条件下,因为种种原因(如残疾、重病、工伤、失业、年迈),人们的经济生活
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社会生活往往充满不确定性,为了降低经济不安全感和缩小市
场初次分配造成的不平等,国家必须通过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从国民收入中获得
必要的经济信息资源,指导初次分配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再分配,使全体社会成员都
应共同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政治制度的再分配功能是政治制度的一种
核心功能,这是由政治制度的追求公平的本质要求决定的。以政府牵头,依靠市场
孕育大量的社会中介组织实现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信息传递监管与保障功能的合理
趋向。
8.1.5具有对收入分配的各个利益主体意愿科学表达整合功能
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制度必须公正地恰当地反映民众参与的需求,合理地丰富
和构造分配制度表达功能的内容。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信息流动的加大,人们参
与政治的意愿和能力逐渐增强。面对民众参与的需求,政府必须及时构建制度化、
第9章转轨时期强化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战略举措
法制化的正面表达渠道,否则,这种需求可能以非制度化、非和平的方式表达出来。
政府收入分配制度表达功能是追求公平的本质要求的外在体现,如果政府调控收入
分配不能满足人们政治意愿的这种表达需求,过多限制人们在收入分配制度的政治
意愿上的表达,可能会引发严重的政治经济后果,政治制度合法性将发生动摇。
政府调节收入分配作为一种系统,公民的要求一“输入”与公共政策—政治制
度的“反馈输入”,通过内部的各种功能与环境互动一整合,形成反映民意的公共政
策。整合还应注意避免信息的失真,政府调控收入分配自动导向公平的能力将因信
息渠道的不畅通而减弱,甚至丧失,除了使整合失效,还导致公民对好的收入分配
制度产生曲意理解”。因此,要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解除信息的制度瓶颈,必须着
力于民众分配意志进行整合。民意的有效整合都是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上趋向均衡
性、合理性、合法性、公平性的一个基本条件。从整合的角度看问题,需要根据收
入分配的公共政策范围、性质、领域等客观因素以及履行职能的机构、人员等主观
因素,设计出科学的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
8.1.6具有对收入分配的各个利益主体利益进行谈判商议协调功能
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协调功能是全面的,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部门单位之间、
中央与部门地方之间、部门地方之间以及各利益集团之间等各方面的协调。从我国
发展的特殊阶段看,2005年底,我国人均GDP己超过1700美元,正处在黄金发展
期、社会转型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如何更好地解决“三农”闯题,减少贫富两极
分化,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社会发展质量
水平,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已成为我国政府执政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这些问
题的解决归根,一方面是要靠政府引导下,建立各种科学利益协调机制,对收入分
配进行合理及时的协商。其矛盾与冲突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结构,利益结构,体制因
素,机制因素,政策因素。政府在收入分配上的协调功能因统治阶级的不同,其协
调范围、协调目的不一样。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收入分配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上,必
须兼顾各方面利益,保持各方利益渠道的畅通,通过强有力的政府机构和一系列政
策、法律、伦理规范来协调民族国家内部微观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及其他关系,使
政治经济社会得以持续、高效、稳定地发展。另一方面,它通过组建或参与国际组
织、制订国际法规,又形成了国际化利益分配协商谈判制度。全球化阶段,微观主
体的活动范围超越了国家,使国家对微观主体活动鞭长莫及,同时,各自为政的国
家制度又使得各国之间的政策相互抵消,也使得国家对微观主体的控制失去效力.
这样,政府不但要在国内,也要在国外进行各个利益主体进行谈判商议协调。再一
方面,政府协调功能本身也可能带来很多问题。如政府工作人员可能不称职或以权
¨刘清江,政治制度在资源分配中的角色和功能【邸/0L),中国知网,2003年P15020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谋私,中央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可能搞部门主义和地方主义。国家必须建立规范的
公务员制度和廉政制度,确保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廉洁,必须建立其他各种制度确保
各部门、各级政府严格依法行政。
2.初次分配中的调控重点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领域内进行的分配,经过这
次分配得到的收入,也称为原始收入。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分解为职工个人收入、
企业收入及国家收入三部分。当前,我国政府应进一步明确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
调控重点。
8.2.1应进一步重视初次收入起点与机会调节,着眼创造各收入主体之间
的公平市场收入机会
公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理想。2006年6月,财政部楼继伟副部长执笔的课
题指出,“中国收入分配相当不均,更为严重的是起点不公平”。”政府在收入分配领
域不但要注意效率,也要注意公平,其中,初次分配中收入机会的公平与收入起点
的公平将是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重点。由于初次收入起点与机会存在着市场分配失
灵以及政府调节分配失灵等问题,国民初次分配不容易形成公平的收入机会,其收
入起点与机会存在差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政府应该从宏观角度,重
点研究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各收入要素的功能收入与各收入主体单位的规模收入
之间的初次收入起点与机会调节,从分配制度规则角度,着眼创造社会成员之间公
平的市场收入机会,促进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效率。当然,笔者强调初次分配
的规则机会公平的同时,也要十分注重效率,二者不可偏废。
8.2.2运用合理经济政策,及时处理好各种收入单位的宏观分配比例关系
当前,要重点处理好五对宏观分配比例关系。一是劳动收入与其他生产要素收
入的宏观分配比例关系,平衡资本利益与劳动利益的关系,在初次分配中实现公平与
效率的统一,实现国民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提高劳动者尤
其是农民、农民工及城市工薪者的劳动报酬及福利待遇,并适当降低资本所有者过高
的回报比例。二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的总量分配比例关系,提高居民和企
业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例,适当降低政府收入的比重。据统计,我国民居、企业和
政府三者的收入在初次分配比重在1998年为68。6筠:13.9%:17.5%,2003年为61.8%:
15.1%:23.1%,居民收入比重下降了6.8个百分点,政府的比重上升5.6个百分点。。
”没有公平的起点分配才相当不均.中华工商时报,2005.6.26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顶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收入分配改革;一场。静悄悄”的革命【N).中国证券报2006.810
第9章转轨时期强化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战略举措
芬兰等调节收入分配比较成功的国家,2003年,其民居、企业和政府三者收入比重
为62%:21%:17%,比较稳定。由于政府收入太大而且还有大量未列入统计的其他收
入和国有企业收入。政府收入基本上用于养人,收入比重太大不利于初次分配的公
平与效率。当然国情不同,我们不能照搬,但可参考。三是处理好内陆区域与沿海
区域收入水平的宏观分配比例关系,在税收上加大对欠发达地区优惠力度。四是调
节区域城乡之间收入的宏观分配比例关系,重点是适时调整农产品和工业消费品的
价格政策。五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宏观分配比例关系。重点是要加大个人
所得收入税收的征收力度,避免社会成员个人收入出现过大的“M”型分配。
8.2.3制定科学的工资政策体系,努力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
重,适当调节行业、区域、性别等收入主体之间的工资收入差别
在市场收入分配过程中,劳动收入容易处于较为不利地位。相对于要素收入来
说,劳动收入由于其所有者经常是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弱势群体,其就业所有权大
多撑握在雇主手里。按照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人口相对过剩规律的观点,劳动就业
竞争将日趋激烈,劳动收入很难在自由市场竞争中实现公平。近几年,我国工资收
入在GDP中的比重约为9-12%之间,而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资收入甚至在GDP
中的比重约为50%之间”。一是限制垄断行业的不合理的收入以及打击腐败等不合法
收入,二是要提高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等一线工人等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三是要
调整优化不同群体之间的工资收入结构,进行工资制度改革,提高社会成员工资收
入制度的科学合理性。
8.2.4营造公平竞争的生产要素之间收入分配环境,注意调节行业壁垒与
行政垄断产生的垄断性收入
要根据生产力和国情的要求,努力保持市场经济在适当规模下的充分竞争,促
进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让要素价格主要由市场确定,促进要素的优化配置,营造
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要素收入分配环境。行业壁垒与行政垄断产生垄断收入主要是
指生产要素不能在行业间自由流动,从而造成某些行业的垄断收入。在我国目前这
些行业主要集中在水电、烟草、电信、铁路、银行、邮电等国家垄断经营的部门。
据统计,这些部门的职工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其在公益事业、公职人员使用、国
有企业与金融管理等具有很强行政垄断行为的活动中,收入分配具有较强的行政差
异性,政府必须加强对收入分配过程的调节。
8.2.5调整税收收入结构和国有企业利润的分配结构,扩展和改善政府收
入来源
我国税收中结构不尽合理。从范围来讲,我国还有大量用于国民再次分配的税
一目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收入分配改革:一场“静悄悄”的革命【N】,中国证券报2006.810
祸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种未开征,比如,物业税、遗产税等还在争论中。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税、
个人累进所得税、物业税、遗产税与赠与税等占国家总税收的60%以上,而这些税
种我国基本上未开通。生产性税收入过多、过严,消费性税收太少。这些都有待改
善和提高。从数量上讲,高收入阶层在个人所得税中占份额太小,中低收入成为个
人所得税征收的主要对象。而象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10%的高收入者占全部个税
80%以上。从管理讲,税收入征管水平较低,企业、个人“偷、漏、逃、抗税”等
严重。当前要改善税收财政调节,要调整流转税结构,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改革
营业税,提高垄断行业和高消费行业营业税税率,调整资源税定额,加大定额级差。
政府是国有企业的主要股东之一,应进一步研究企业利润分配结构,特别是垄
断行业的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办法,拓展和改善政府收入来源。
8.2.6科学管理公职部门人员的就业、晋升与待遇,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平
收入机制与环境
首先是公职人员的职位升迁其实质上也是影响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
有关方面应该逐步引进科学合理的公平竞争机制和民主监督机制,促使该领域人员
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其次是公职人员待遇终身制泛滥造成社会不公。国家机关、
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依法从事公务的公职人员,虽然从某个领导职务上退
下来,但原来任职时的级别待遇不变。其中不仅仅是工资待遇,还包括福利、保健、
医疗、交通、住房等多方面待遇。《晾望》新闻周刊调查发现”,在我国不少地方,
一些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待遇方面“能上不能下”的情况仍然相当普遍,
享受这种“待遇终身制”的公职人员级别在放低,人数在增加,已渐渐成为一种令
民众与官员疏离的特殊待遇,制造了新的社会不公。
8.2.7适当缩小国家政策调节经济社会时造成新的行业收入差别
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对经济发展所制定的发展战略对地区、行业、企业之间
的收入分一配产生重大影响。比如,我国实施的四个特区政策、十四个沿海经济开
放区政策、浦东开发政策以及对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均导致了这些地区、这些企业较其它地区、其它企业更高的人均收入分配。这种收
入分配是由国家行为而使竞争不充分性、市场不完全性或者说使市场存在垄断所造
成的。例如,地区收入差别、行业收入差别、不同所有制企业收入差别和城乡居民
收入差别,这些收入差别很大程度上是由国家政策造成的。
8.2.8限一些部门凭“行政或准行政权力”获得大量额外收益
在过渡时期之中,道德规范与制度约束往往显得单薄无力,从而产生种种不合
理的收入分配现象,如国家权力部门的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信息创收、受贿、索贿
(_)晾望:公职人员待遇终身制泛滥造成社会不公,WWW.SINA.COM,.新华同,2007.04.23.
210
第9章转轨时期强化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战略举措
而形成的收入等。据统计,2004年我国公款吃喝达3700亿元,公车消费达3986亿
元,公款出境旅游达2400亿元,公款赌资外流2000亿,相当于当年税收的47%(不
含税和农业税)。‘
3.再次分配中的调控重点
“实行社会再分配有利于经济增长,有利于社会稳定””。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
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形成了国家、企业、生产劳动者的原始收入的基础上,在全
社会范围内进一步进行分配的过程。一是国家必须满足文化教育、科研、国家行政
机关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各项业务开支和支付工资的需要。二是为使各部门、各地
区能够协调发展,改善国民经济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必须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提
供资金。三是社会主义社会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的赡养,孤儿的抚养和教育,
劳动者及其家属的生活困难救济,以及举办各种社会福利事业。为了应付突发事故,
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损失,对灾民进行救济,建立各种社会后备基金。社会主义国民
收入再分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1)国家财政机关利用预算支出国家的财政收
入(2)银行信贷收取和支付利息,是银行、企业、居民之间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
形式。银行存放款和发行有价证券等活动,改变这部分国民收入的使用方向。(3)
在商品买卖过程中,价格和价值的背离促成了国民收入在各阶层、各部门之间的再
分配;劳动者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得到的收入,有一部分要用于支付各种劳务费
用,形成各种服务性行业收入.
8.3.1调控再次分配必须重视结果调节,减少分配失灵产生的过大差异,
着眼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既使是“按劳分配也能造成贫富分化”。。收入结果差距因量变会引起质变,造
成人们的基本生存权与发展权的不公,比如,有可能使一部分富人子子孙孙不劳而
获,政府应该运用税收、财政及社会引导等手段,对合理与不合理收入进行调节,
严厉打击不不合法的收入,促进再次收入分配的公平。(1)劳动者的智力差异所造
成合理的收入差别。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取决于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而劳动者的劳
动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劳动者的劳动能力。(2)个人境遇不同也是造成收入
差别的一个原因。一个人如果有幸得到一大笔遗产,他所得到的高收入既是合理的、
也是合法的。财产占有而形成的收入差别只有在私有财产得到法律保证的前提下才
能形成。(3)4受教育程度高低而形成的学历收入差别也应被视为合理的收入差别。
一实行社会再分配有利于社会稳定,中田经济时报,2006.I.10.
口李建平,按劳分配也能造成贫富分化,创造.1999年第4期
21I
祸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财富的集聚具有“马太效应”,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容易使“富者越富、贫者
越贫”,造成政治、社会意义上的不公。(5)违反道德规范与制度约束范围以外的东
西,是不合理的收入,要重视法律调节。
8.3.2完善财政支出调节机制,完善区域、行业、城乡转移支付机制
以民主科学的协商办法,建立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完善转移支付机制,理顺中
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关系,加大区域、行业城乡等群体之间规模收入的转移支付,
消除当前“跑部钱进”等不科学财政分配办法。
8.3.3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加大财政支出在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
领域的投入
重点是加大财政的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建立农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子女教育、
劳动市场服务、劳动技能培训、医疗服务、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基本权益保护、农
树生产生活设麓投入。
8.3.4科学运用银行与民间信贷管理及其他金融手段,引导生产、消费与
积累关系,促进国民收入二次分配的合理使用
我国银行利率市场化程度很低,具体实践金融对国民收入分配的调节不尽理想。
当前应减少对低国企融资支持,充分发挥其对优秀民营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
广大劳动者创业;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加强民间信贷的规范
和引导,促进其在调节国民收入二次分配中起到正面的作用。
8.3.5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建立全覆盖的就业机会与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有1亿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十一五”期间每年将有800.100万的
城镇新增劳动力,政府再分配时要把提高公民就业机会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加
大福利支出和提高对低收入者的补助水平。2006年,我国社会福利支出约占全部财
政支出2%,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占40%以上,北欧国家则有60%以上。发达市场经
济国家一般都在30%以上逐步建立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5年我国农村人
口贫困人口有6000多万。这应优先解决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基本权益保障,比如劳
保、医保等。完菩高收入阶层的个人财产的申报制度。四是建立健全个人收入的社
会联动机制,让所有个人收入公开透明化。
8.3.6利用财政、金融、货币、利息等手段调控重点商品价格,形成稳
定良好的价格体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政府要注意适时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商品实
施控制。比如,住房、土地和其他一些垄断商品、公共产品,政府必须采取科学民
主的决策机制,避免其对国民收入二次分配造成不利的影响。
212
第9章转轨时期强化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战略举措
第9章我国政府强化调控收入分配作用的战略举措
本章主要是介绍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的根本路径、主要措施、政策取向及宏观
配套环境的思路与建议。通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改革税收制度,统筹城乡发展,
重视就业、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制度,建立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为弱势群体提
供利益诉求途径,提高和扩大社会对利益冲突的容纳能力等举措。同时笔者认为,
我国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应该有明确的时间表,力求在2020年前努力做到,分配制度
完善、科学、合理,将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由现在的0.40—0.55降到
0.30—0.39,年均下降0.066~0.04个百分点,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力度,从而确立了
一种新的社会结构。”
1.根本路径:着力推进“六个化”的改革创新
当前,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路径,应该是政府分配调节体系制度化、
分配作用基础市场化、分配管理法治化、分配决策民主化、分配调节监控指标体系
与手段科学化、分配文化价值观念人性化。在实践中,按照由易到难,由急到缓的
顺序分步进行。建立完善调节收入分配的法律、政策、制度,加大调节过高收入力
度;改革工资制度,加速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建立严惩非法收入的法律制度体系,
加大严惩取缔非法收入力度;逐步取消长期束缚农民的不平等制度和政策,实行城
乡平等统一的制度和政策;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9.1.1完善公平与效率并重的收入分配体系,推进分配调节制度化
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制度的作用。经济学家樊纲也认为, “缩小收入差距关键
是根除体制弊端”。,“制度是我国现行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不合理的关键因素”。。
收入分配是事关每一个社会公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必须有一整套完整的科学制度体
系。当前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
观调节,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
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通过扩大就业、建立
农民增收减负长效机制、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社
会保障标准等举措,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
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健全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
H张晏榕,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机制创新研究,福建论坛,2006.5
口柏晶伟,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中国经济时报,2005.8.30
∞苏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屋民经济转型时期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经济研
究2003.49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规范地区津贴补贴标准,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实行符
合事业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企业工资分配调控和指导,发挥工资指导线、
劳动力市场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对工资水平的引导作用。规范国有企业经营管
理者收入,确定管理者与职工收入合理比例。加快垄断行业改革,调整国家和企业
分配关系,完善并严格实行工资总额控SrJ$0度。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保障所有者权益。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征管和调节。以
市场机制为基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建立符合
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平竞争环境,以消除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因素。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是缓解不正常收入差距扩大。打破行业垄断,整顿不合
理的垄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社会成员差距,建立和谐公正的
收入分配环境。重点是加大调节收入分配力度,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鼓励通过
诚实劳动,通过知识等合法致富,坚决打击非法致富途径和人员。
9.1.1.1深化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
(1)以政府宏观调控劳动工资总体收入占GDP比重为前提,建立市场自由调节劳
动工资收入制度。当前,要把工资收入分配占GDP中宏观比重作为贯彻按劳分配原
则的一个重要标准。政府一方面调控劳动工资在国民收入(GDP)的总体比重和结构;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工资的基础性配置作用。由于劳动力市场竞争
激烈,劳动工资经常容易被雇佣方压低,政府必须在劳动工资参与国民分配上有一
个宏观调控的合理比例,并有系统的具体调控措施,而且由于广大普通劳动者直接
参政议政的可能性小,社会政治经济活动能力较弱,比如现在我国真正代表工人、
农民等劳动者的省级以上人大代表还不到0.5%,作为公共权力代表的政府,必须依
法对广大劳动者进行参与社会分配的权力进行适当的保护。比如,政府在调控宏观
总体工资在GDP比重、技术学历工资和区域最低工资的前提下,建立城乡、区域统
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劳资充分协商制度。
(2)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方式,,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与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结合.政府要在强化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的同时,
允许和鼓励各种生产要素按其在生产中的发挥作用取得收入,实现整个社会劳动力
资源与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9.1.1.2贯彻公平与效率均衡并重理念,完善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个人及不同性
质企业与社会成员群体之间分配关系的制度
要用制度的办法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中实现分配的公平原则,并十
分重视效率问题。适当调节国家、企业、个人及不同性质企业与社会成员群体之间
的分配关系比例。个人收入分配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差过分悬殊。
214
第9章转轨时期强化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战略举措
9.1.1.3注意再分配的代价,完善国民收入再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即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单纯地依
靠市场机制并不能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也可能出现过大的收入分配的贫富悬殊。政
府也有必要对收入分配进行干预,通过收入再分配来保证收入分配的平等,实现共同
富裕。通过税收和对低收入者的补贴等收入再分配手段,来达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但是,进行收入的再分配也会带来与此相关的成本。收入再分
配带来效率损失是客观存在的,要使收入再分配既能保证收入分配的平等,又不过分
损害效率。比如,收入再分配容易造成高收入者的劳动积极性的下降,而且福利保障
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人们储蓄倾向以及低收入者的依赖思想等。社会成员的收入保
持一定的差距是保持效率的基础,再分配必须反对平均主义,不能以收入的平均化
为目标,只能以减轻收入分配过分悬殊的状况为目标,保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9.1.1.4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比重,建立完善与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
制度
扩大中等收入比重是保持经济社会稳定,提高社会发展水平的一条重要经验,
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可靠途径。建立完善与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完善社
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
9.1.2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节作用,完善要素市场调节分配与反垄断,促
进分配作用基础市场化
马克思认为自由资本主义必定会走向垄断。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一些市场
主体往往通过联合、合并、兼并的手段,形成对市场的垄断,从而导致对市场竞争
机制的扭曲.使其不能发挥自发而有效的调控功能,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帕累托最
优”即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也就成为纯粹的假设,垄断被视为市场经济的“阿基里
斯之题”。这就需要政府充当公益人,对市场主体的竞争予以适当的引导、限制,如
制定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价格管制、控制垄断程度等。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百
年来的经验教训多有可供我们借鉴之处。这对市场秩序不健全、转轨中的经济体制
还带有某些行政垄断痕迹的我国来说,政府对于促进市场发育和建立市场公平竞争
程序负有更加重大的责任。这突出表现在政府应立足制度创新,尽快建立和完善公
平竞争的规范体系和政策框架,与已经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相配套,加快颁行全国性的反垄断法(近期北京、上海等地已先后制定出一批地方
性的反垄断法规),防止可能发生的并遏止已经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垄断。
9.1.3重视法律调节的作用,促进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法治化
收入分配法制化建设是指用法律制度和规则去规范、约束个人收入分配行为,
而不直接介入分配过程,从而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法律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
福建师范大学博:b学位论文
节具体表现在立法调节和司法调节两个方面。针对目前个人收入分配立法不健全的
问题,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加快立法步伐,以统一的法规来约束和规范全社会秩
序、分配关系及其成员的收入分配行为。比如,立法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主要包
括最低工资立法和各种社会保障立法等;通过出台完善物权法的基本法律规范财产
关系,维护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调
整涉及各方面、各阶层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针对暴利现象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制
订《反暴利法》:针对利用不正当竞争手段,如采取行业垄断、行政垄断、价格垄断
谋取额外收入;制订《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法》;制订《劳动法》,保障有劳动力
的公民获得就业的权利;制订《个人所得税法》,促使公民依法纳税,对逃税行为给
予处罚:制订《工资法》,以保障广大劳动者的的合法收入。法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中是不可缺少的,当然,立法也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建立与完善。
具体思路是:
1、运用法律手段,建立健全市场利润分配规则。国家应尽快为市场进出规则、
竞争规则和交易规则立法,即使市场法制化,由无序转化为有序;市场执法做到有
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充分发挥政府对初次分配,对收入的起
点和过程的调节作用,力求机会公平、竞争公平。政府通过法律制度保证市场有序
运行和失灵得到及时纠正,市场表现政府意志又填补政府失灵。
2,政府应建立起完备的收入分配法律体系,以规范收入主体分配行为。通过深
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健全行政管理和政党活动法律体系,使权力运作
法制化,加强政府廉政建设,防止权力过分介入收入分配领域,以减少权钱交易和寻
租活动空间。完善法律体系,健全个人财产收入及其调节监控法律体系,使收入及
其调节法制化。
3、建立严惩非法收入的法律体系,使取缔非法收入法制化。打击经济犯罪,保
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维护社会秩序,为收入公平分配创造条件。加大取缔杜绝
非法收入力度。现阶段,要依靠法制治理以不正当或非法手段谋取财富的行为,如权
钱交易、不公平竞争等。非法收入是社会最不满意的丑恶现象之一。务必尽快颁布
严法予以严惩,建立新制予以根治。根据中国历史和国外经验,某种犯罪长期蔓延
须出台严法予以严惩的做法,颁布严厉的反腐败法,严惩非法收入不受时间空间限
制、举报非法收入重奖法等法律体系。
9.1.4建立民主化的科学收入分配决策制度和利益协调制度,促进分配决
策民主化、分配文化理念人性化
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的具体政治过程中,各个社会阶层、集团、群体都会通过
各种渠道,以自身利益为本位,最大限度地影响政府决策,力图实现自身利益的最
216
第9章转轨时期强化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战略举措
大化。如果政府调节机制适当,各种渠道充足、通顺、现实,那么社会有关各方都
会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获得相同的地位和发言机会,平等地施加各自的影响力。但如
果政府调节机制不当的话,很多社会阶层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实际被隔离政府
政策的制定过程,从而使牵涉到广泛社会阶层利益的政府政策的制定被小部分社会
阶层所垄断,并最终导致政府政策的极端利益偏向性。如果收入分配政策对强势集
团的偏向,必然同时意味着对社会普通成员利益的忽视甚至损害,使强势集团所占
有的分配份额越来越大,社会普通成员j特别是低收入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加剧
了低收入者在整个分配格局中的不利位置。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的建立,不仅指抽
象的政府所制定的抽象的口号、政策、制度,而且必须是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建立起
各个不同的社会阶层、集团、群体间的利益平衡机制和对政府政策制定过程的平等
参与机会,增加政府收入分配政策制定过程的透明度,建立社会普通成员参与政策
制定过程的法定依据与程序。创造条件为社会普通成员参与政策制定提供便利、现
实的途径。
‘建立民主化的科学收入分配决策制度,努力消除既得利益集团在收入分配中的
不良影响,必须建立规范的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政策流程。由于收入分配政策制定
的目的是制定出关系大家利益的公共政策,那么要输入促使收入分配政策问题形成
的议题信息;在收入分配政策制定系统中处理议题信息时,需要将如何处理议题信
息的决策咨询性辅助信息输入;还有分配政策议题的一般环境信息也需要输入;在
收入分配政策制定过程中处理议题信息时,还会产生一些反馈信息,有些反馈信息
会在内部处理;收入分配政策制定完成后,政策执行和评估过程产生的反馈信息,
需在环境中修正后从新输入收入分配政策制定过程。如下图:
217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o●‘●⋯-●‘‘··,o‘●·o·-·o。.r⋯-‘●,⋯·-·⋯·-。,t⋯···⋯⋯⋯,●“
收入舟甏敢矧定过程的值皇嬲盟
政府调控收入分配政策制定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分配公共
政策制定的主体应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公共权威。2)收入分配政策制定中权力的
划分应该遵循民主原则和社会分工原则,这些权力的行使应民主化、科学化、公开
化、法制化。3)分配政策制定中的权力可以划分成若干项权力,并对其主体和对象
进行限制,达到对其制约和监督的目的。4)收入分配政策制定中的权力分配模式是
由分配政策议题的提议权、分配政策议题的筛选权、分配政策方案的制定权、分配
政策方案的选择权、分配政策制定中的控制权、分配政策制定中的监督权组成,这
六项权力相互支持和制衡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具体讲:
9.1.4.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民主化的科学收入分配决策机制,促进分配规
则和实施的合理化和法治化
由于收入分配调整的对象是人们极其关注的经济利益问题,具有很强的阶级性,
必须在收入分配的导向规则、方式内容、程序细则等以民主、科学、法制的途径加
以解决,便之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文明机制。为了让改革更健康、更理性、更符合
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政府要出面关心和保护改革开放中的利益受损者,让弱势群体
“上得起学、看得起病、买得起房”。同时,要注意引导主流媒体和经济学家积极
为社会弱势群体代言。当前要转变政府职能,杜绝以党代政,以党代法,加强行政
监督,堵塞权钱交易渠道。实行阳光权力制度,使权力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
透明化,严防权力私有化、暗箱化、资本化。实行分权制,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和垄
断。切实建立并真正实行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相关人员的个人财产公示和收入登记
制度。
219
第9章转轨时期强化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战略举措
9⋯1 4.2依法规范政府调控收入分配方面的行为,制约政府部门(单位)利益膨胀,
推进收入分配决策与执行公开民主化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防止有些部门过多从本部门利益收入出发,影响了收
入分配决策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降低行政效率,助长行政腐败,增加经济
运行成本,损害了社会公正和大众利益,增加了国家经济和政治风险。一是要防止
部门利益收入最大化,公共权力市场化,行政部门偏离公共利益导向,追求部门利
益,变相实现小集团或少数领导个人的利益,造成权力衙门化与衙门权力利益化。
二是要防止部门利益收入法定化,借法律规章来巩固谋取部门利益,如通过职权法
定、行为法定和程序法定使部门利益法定化。三是要防止部门意志、利益国家化,
将国家意志、公众歪曲为部门意志,以部门利益取代国家利益、公众利益。四是要
防止打着分配规则与国际接轨、接受国际惯例等旗号,挟洋自重,巩固谋取部门利
益;与境外集团合谋国民商业利益,甚至成为境外利益集团代言人。
近年来某些行政机关通过各种方式,把本应无偿提供的公共服务商品化,实行有
偿服务,以公共权力和资源作为获取部门和个人收入,某些单位凭借所垄断的资源
和方便条件,奇货可居,不等价交换,破坏了正常的收入获取基础。各级各类行政
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的部分收入往往建立在他们所享有和垄断的公共权力和资源基
础上,强行收费的获得的。应通过调整收入政策、端正政府角色和健全决策与执行
程序来解决。所谓调整政策,就是积极地介入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尽快动
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政策手段,将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社会所能认可的范围内。所谓端
正角色,就是坚持以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政府部门的唯一行为动机,采取所有可
以采取的措施,剥离搀杂于政府部门行为中的自身利益因素,使其行为真正走上与其
角色相符的轨道。所谓健全制度,就是建立、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
制,迅速施行各种可以施行的方案,全面清除体制漏洞,规范市场经济分配秩序,铲
除行政权力对资源配置的过度干预。
依法行政,提高政府调控收入分配上的服务质量。政府必须在法律框架下保护产
权,维护市场分配秩序进行宏观调控提供公共物品,政府调控分配行为也要受法律
约束。在法律框架下要提高政府分配行为效率。提高政府效率时,一要以大多数社
会成员需求为中心,了解公众的不同情况,区分不同的公共需求,提供多元化的分
配调控服务。要重视公众在收入分配方面的抱怨、建议和政府对公众的承诺,积极
迅速做出反应,建立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机制,形成新型的诚信合作关系。二要增强
“政府提供分配上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决策程序透明度。在任何一项涉及社会
全体利益的重大分配决策做出之前,应充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广
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增强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实现政府
219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服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三要以公众满意度为服务标准,全面提升分
配公共服务品质。在对分配上的公共需求进行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调控
服务标准和申诉处理办法,提供便捷的服务方式和申诉渠道,改善服务态度,树立
全新的服务形象。
9。1。4。3努力消除既得利益集团在构建收入分配科学的决策中的不良影响,促进社
会各阶层利益分配和谐有序
私人间的利益冲突导致了利益一致的个体结成利益集团。改革开放20多年来,
我国客观上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其中最主要的是既得利益集团和弱势群体。既
得利益集团既希望通过改革攻坚能够获取更多的利益,又害怕在改革攻坚中失去既
得利益,因此他们往往寻找代言人宣扬其政策主张,而弱势群体则对现状不满,却
无能为力。既得利益集团是利益的获得者,在社会成员中占少数的既得阶层导致在
一些具体改革中改革变了形,走了样,少数的有权人和少数的有钱入抢占了社会利
益的制高点。既得利益集团有他们的代言人,而一些主流经济学家亦公开宣称“经
济学家就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少数人结成的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利用他们的
“精英理论”忠实地宣扬其政策。既得利益集团财大气粗,有足够的经济资本去寻
找他们的代言人,某些媒体上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声音是非常强大的。比如,面
对超过居民可支配收入20来倍的平均房价,暴利的既得利益集团还叫喊房价当涨,
必须向暴利开刀的一些政府人员也不停叫着要房价上涨,成为房价上涨的“推手”。
在既得利益集团和代言人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捆绑式的。还比如,近几年来,我
国各地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逐渐增高,部分地区甚至与预算
内税收收入不相上下,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财政”,但由于利益分配决策权主要
是掌握在地方政府手里,利益分配结果是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用于失地农民补偿、
农业土地开发、廉租房建设等公共事业的比例偏低。弱势群体是利益受损者,他们
在收入分配的改革决策中无能为力。当前,必须努力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更健康、
更理性、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要求。
9.1.4.4建立与培育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民主合作型利益协商杌铆,消除政府在调
控收入分配中失灵的不良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总体上还处于只对上负责的体制状态,政府及其部门的权力
较少受到约束,上级有说了算的权力,实行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行政模式,
事实上不仅不能合理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而且还往往人为地造成
许多交叉与重叠,或者出现管理上的真空。政府本身在面临财政限制与事业扩张之间
矛盾时,职能部门强化自身利益与市场秩序建立之间的矛盾凸显出来,必然带来“收
费养人,养人收费”、“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的恶性循环。受部门利益的驱动,近
第9章转轨时期强化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战略举措
几年,一方面取消的行政审批很多,另一方面新增的限制规定又不少。政府管着许多
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情,“小政府、大市场”的管理与利益分配格局很难形成。
建立政府调控国民收入分配的民主合作型利益协商机制,就是努力使各级地方
政府促进经济利益分配的压力和动力既来自上级政府,又来自当地民众:它着眼于在
中央与地方、政治组织与经济组织之间进行适当的分权,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与义
务,从而为合作创造一种必要的条件:它是一种参与各方共享合作收益的体制,中央、
地方和民众之问只有完成各自的分工并相互合作,获得公平的收入分配。政府在公民
就业、财政收入与使用、税收政策及其实施、国有企业资产运营、公共建设项目、
能源资源的分配、土地的流转收入等方面加大民主管理协调力度。
9.1.4.5以规范公职人员职务消费为突破口,促进公职人员自身收入分配的公开合
理化
公职人员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当前,要尽快建立公职人
员收入的公平透明规则。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规范职务消费,加快福利待遇货币化”。
但在实践中进展缓慢,大部分公务员的收入,除了明确记录在工资单上的工资收入,
还有非工资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非工资货币收入方面,与其它行业相比,尽管缺
乏具体的数字,公务员获得的非工资货币收入应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在公务员获
得的实物收入方面,公务员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方面获得的实物收入是相当惊人
的,有一定级别的公务员在这方面获得的实物收入甚至大于其从住房中获得的实物
收入。要把公务员的非工资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转为货币分配。公务员的收入尽管
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货币化,但也要基本货币化。据估计,在目前政府支出水平不变
的前提下,仅压缩减少不必要的办公费用,就可以成倍地增加公务员的工资。将“暗
补”转为“明补”,可相应增加个人的主动性和支配权,同时也有利于节约大量的
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源,并从根本上解决分配不公问题。
例如,规范公车私用等职务消费,有着深远意义。据新华社报道,2000年以来,
各地政府采购汽车的数量每年都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2004年,中国政府采购规
模达2200亿元,其中汽车采购额就高达500亿元。包括司勤人员在内,我国的公车
每年耗用达3000亿元人民币”,占财政支出在1096左右。我国一些地方在当地城市
取消原有公务用车后,对公职人员进行货币化补贴,处级干部能拿到2000多元的车
补。此前还有报道说,北京市公务车改革的试点工作实际上已在一些区县悄然施行,
处级干部每月补贴1300元至1500元。。“公车费用高,财政负担沉重。一辆公务车
¨时寒冰。公车改革为何越改越荒谬(N),上海证券报,2005,3,9,
∞新华时{lf!。当心公车改革成千部。致富”门道(EB/OL),2005。12,14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年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5万元以上,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
的比例在6%至12%2_间,有的地方甚至更高。”“公车私用现象严重。在公车使用
中,有的地方办公事占三分之一,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
三分之一。”“公车使用效率低下,浪费惊人。社会其他运营车辆每万公里运行成
本为8215元,党政机关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使用效率为公车的5倍,而运
营成本仅为公车的13%左右。””国外的许多市长经常坐公交车或地铁上班,纳税人
没有义务为公务员的公车私用行为埋单。事实上,世界上不少国家都视公车私用为违法行为并予以严惩。2002年2月,意大利一位市长就因为私用一次公车⋯尽
管汽油钱是他自己出的,被当地法庭以“侵吞公款”定罪。该市长上诉,最后被意
大利最高法院判处6个月监禁。我国购买公车的资金和使用公车造成的费用,都源
于公共财政,归根结底是纳税人的钱。公车私用更是权力对公共财政的滥用,是利
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的违法行为。
公车改革货币化其实质是,通过支付~定数量的货币,让公务员放弃公车私用
这种违法行为。据此进行货币化改革的结果必然是,为公车打上“福利”的标签,
再以货币的形式转移到公务员手中,从而成为公务员的特权福利。这一使非法行为
合法化的做法,是与我国建设法制化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的。目前公车私用的主体
是政府公务员,而主导公车改革、设计公车改革并实施公车改革的主体,同样是政
府公务员。由这些既得利益者主导的改革,公车改革很容易变成福利改革。其一,
作为公车改革的主体之一,公众被排除在外,既得利益群体主导了公车改革。其二,
法律缺位。解决公车问题的另一个利器是法律。公车私用,从本质上看,是以权谋
私行为,理应依法予以惩处。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
吞、窃取、骟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以贪污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公车私用当属于此列。一些地方的公车改革越来越像一场改革秀,无论其花样如何
翻新,都难以真正触动那些违法者的利益。在我们目前的公共财政支出中,纳税人
是缺位的,这是造成用于公车的财政支出日益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共财政的实
质是民主财政,政府机关只是执行公共决策,而不能越俎代庖,代替公众作出决策。
同时,政府要向公众公布其预算和决算情况,接受公众监督。只要纳税人对财政的
支出有决策权和监督权,公务员不能随意拿财政的钱在公车方面开支,公车私用问
题便不复存在。因而,公车改革,从根源上讲,须从财政收入分配的监督民主决策
与监督机制上改革入手。
9.1.4.6借鉴发达国家收入分配改革的有益经验,创新政府援助下的劳动利益分配
协商机制
(一)李亚杰政协委员直击公务车制度三大弊端(EB/OLI。新华同,2005,3.8
第9章转轨时期强化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战略举措
一般来说,在工人集团与雇主集团力量均势条件下,工人集团与雇主集团通过
多次重复博弈,两大主体总可以寻求到双方比较满意的一种双赢的分配规则,进而
有利于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实现激励相容。但是,当雇主集团力量强大,工人集团
处于从属地位,充分体现雇主利益最大化,雇主可能强制推行“以低工资,高利润”
为分配制度特征的制度安排。当工人集团力量强大,雇主集团处于劣势地位,充分
体现工人利益最大化,以“高工资、低利润”为分配制度特征的制度安排,就可能
由工人集团促使雇主接受。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工人与雇主两大集团力量失衡
而决定的两种不公平交易的分配制度,必然会导致利益冲突。一方面,导致交易双
方利益不经济,挫伤了双方的积极性,从而损害效率。另一方面,交易双方冲突还
会造成第三方,如社会、政府的损害,产生巨大的外部不经济的问题。这时,政府
凭借暴力潜能赋予的公共权力及规模效益,进行制度援助,也就是说政府作为新的
博弈者参与其中,并根据劳资双方的博弈结果及对其影响,采取相应的援助行为,
或政府管制,或界定产权,从而保证政府或社会收益最大化,形成一种劳资力量失
衡条件下政府援助的诱致与强制混合型的收入分配制度创新机制。政府通过对力量
劣势一方的权力或力量援助,使双方力量均衡化,利用双方之间相互制衡的力量,
通过双方多次博弈,实现双方协调一致,形成富有效率的收入分配制度。
9.1.5重视收入分配监控制度体系,促进监管制度、组织与手段系统科学

1、完善收入分配监管制度与手段。当前我国对收入分配的手段不力是收入分配
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比如,政府对医疗市场分配的监管不力,对医院的收支一般很
少干预,任凭医院自由收费和分配。在这种情况下,医院追求利润,医生在利益的
驱动下使不正常高价的医疗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群众的利益受影响。政府职能
部门对医疗服务缺少强有力的监管手段,对医疗机构的规模、大型仪器的购置和新
技术的采用都没有特别“管用”的监督办法,对回扣问题无能为力。许多政府高级
公务员也自觉向医生行贿。还比如,政府规定商品房开发所使用的土地必须挂牌交
易,但是挂牌拍卖的土地依然太少,私下交易的土地仍然占据土地市场的大头。这
种经过数次倒手,在原始成本上增加了诸多中间成本的土地,价格自然会高居不下。
当前,要完善监管制度法律体系,加强对收入分配进行法律与行政监督、税务监督、
银行监督、财政监督、工商管理、人大监督、党派监督、单位监督、舆论监督等,
对类似官员寻租、医疗回扣、雇主侵权、行政垄断、先富忘义等现象,政府应经常
采取行政强制型、指导型或劝说型干预。
2、建立监控收入分配的指标体系合理化。一是有关收入分配差距指标。在国际
上,正确衡量和判断的测度收入差距的度量方法主要有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统
福建师范大学博:L学位论文
计学理论中衡量变量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比如差距、平均差、标准差、方差等;
经济学文献中常采用的泰尔指数、十分位比率、库兹涅茨比率、次数分布图等方法。
二是劳动收入在社会分配中的公平地位指标,主要有: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工资的增长水平。三是从居民消费的规模与质量指标分配收入分配公平指标。如最
终消费率、恩格尔系数、大宗物品消费/居民年可支配收入比;教育负担情况、社
会医疗消费情况。四是国民收入再分配调节充分程度指标。主要是税收(含各种收
费)在GDP中的比重、各种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或GDP比重、扶贫资金占财政中的
比重。
3、成立有关“收入分配高级监测与协调机构组织网络体系”。世界许多发达国
家也都设有同样或类似的机构。收入分配既然这么重要敏感,笔者建议,能否在国
务院、人大等国家级组织中成立“收入分配高级监测与协调组织机构”等有关组织
网络,尽快建立一个能集中统一决策、协调各方面力量、综合使用各种调控手段、
有权威的组织机构。由国内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组成,专门研究和监测国民收入
分配的动态,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先设立非常设的国家工资与收入协调委员会,由一
位副总理挂帅,办公室设在国务院,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集计划、劳动、人事、财政、
银行、审计、工商等单位议事,分析城乡收入分配的形势,研究调节政策和办法,调节
收入分配关系。在条件成熟时,还可考虑将该委员会转为常设机构。
2.主要措施:落实“六个”调节机制创新
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机制创新”,有利于调控劳动收入分配在国民经
济(GDP)中比重和结构,调动生产要素参与社会生产的积极性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
置,推行扩中、保低、调节过高收入三项工作,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通过纳
税、社会捐赠等措施,调节少数人群的过高收入,把调节下来的部分对公众进行二
次分配:建立城乡低保,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增加财政应向贫困地区、农
村倾斜、经济弱势群体的力度。
9.2.1以调整适度工资策略和提高国民就业率为突破口,营造公平的劳动
收入机制,全面调动劳动者劳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政府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的综合运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收入分配角度,再
建立一个调控劳动收入分配总体比重和结构的自由分配市场。市场经济要求社会分
配必须与生产相联系,适应生产的要求,反映生产的规模。这里,一方面,从宏观
看,我国工资增长率长期低于GDP增长率;另一方面,从微观看,企业资本通过低
”张晏榕。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机制创新研究。福建论坛,2006.5
工资已快速积累起来.因此,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社会分配上应相应地提
高工资水平。我国作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决不应该重复资本主义
走过的先恶化后治理的血腥道路.
1、政府应及时调控区域内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平均工资水平和
增长率,进一步完善以最低工资标准为基础的工资保护制度。过低的工资水平降低
了工资在国民财富分配中的比例,导致国民财富分配的高度不规范,并由此加剧了
社会不平等.目前,我国的财政收入已超过C-DP的200,6,加上其它收入后大约可占
到GDP的30%,己具备提高工资水平的经济基础。一是实施积极工资政策是指提高
工资标准。提高国家掌控人员的工资为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树立了标杆,提高国有
部门平均工资水平和管理者绩效薪酬来提高普通生产性劳工与管理劳动者的工资水
准,提高了劳动者对收入的预期,也使各类企业为获得技术工人和各类人才而相应
提高工资水平,调控总体工资在GDP中的比重与增长率。二是把提高最低工资(年工
资、月工资与小时工资)标准做为调控劳动者工资水平的直接手段。按照国际惯例,
一个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大约相当于本地区社会平均工资的50%到60%较为合理,目
前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城市能够达到国际惯例的低限,如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深圳等
9个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只有39%,最低的为23.7矿。调查显示,许多企业
雇佣工人的工资是按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制定,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可有效地缓解劳
资矛盾,保护工人的合法利益,从而保证经济顺利运行。三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建立针对不同的技术等级、学历学位层次的平均工资水平标准。以尊重知识、尊重
科学为导向,调动国民接受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促进劳动力素质的优化升级。四是
建议尽快出台<工资法》,使处理工资问题有法可依。通过提高普通劳工的工资水
平缩减贫富差距,降低基尼系数,从而降低社会治理成本。通过实施积极工资政策,
增加普通劳工收入,促进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2、健全统一的现代劳动力市场,努力提高国民就业率。通过市场作用,重新配
置劳动力资源,使劳动力价格真正得到体现,并以此推动就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
进就业增长,推动经济发展。发展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要素合理流动。要建设全
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以调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关系,满足各层次人员的需求,促
进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正常合理流动。既可以使劳动力通过流动各得其所,不同的人力
资源得到不同的回报,又可以使某些高收入岗位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平衡个人之间
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当前应逐步废除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改革福利制度,并逐步缩
小福利的范围,使福利货币化和透明化;增加居民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城镇和
乡村之间迁移和就业.应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通过就业服务、工作匹配以
¨2005年广东统计年鉴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及咨询服务等方式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打破政府不同部门在劳动力市场监管方面
职能交叉和重叠而形成的劳动力市场分隔,改革产生劳动力就业歧视的户籍管理制
度,建立统一的全国劳动力市场。政府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情况,及时采取有
力措施,不断提高国民的就业水平。(1)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尽快适应企业需求和
求职者变化;(2)运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3)对失业人
员进行及时而连续的就业服务:(4)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计划;(5)大力
加强就业培训。通过政府购买和对培训实施补贴等形式,提高了培训效果和就业率。
3、创新劳资谈判的社会机制。建立由行业协会和企业(单位)讨论确定的工资
制度,实行行业最低工资制度,健全行业工资管理制度。建立劳动者、雇佣者、政
府三方共同参与的工资协调机制,政府可以充当中间人的角色,为劳动者和雇主平
等地进行工资协商创造条件。以法律的形式给予劳工组织进行工资谈判的职能,促
使雇主认同劳工组织合法的谈判地位。政府应鼓励和引导劳资集体谈判制度,由地
区劳工组织或行业劳工组织对本地区、本行业企业的工资水平进行集体谈判,以降
低谈判成本,提高谈判成果的权威性。
4、创新劳动参与分配的有效实现形式。当今社会劳动出现了新的形式和特点,
科学劳动已经成为主要方式,单纯依靠工资、奖金的效果很难评价劳动的效果。国
外经验证明,股权激励是一个有效的办法,而对管理人员与核心的技术人员进行股
权激励,这样做肯定会降低管理的成本,现在直接体现在股价上面。业绩好、股价
好,管理层直接得益。2006年1月,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管理实施
办法,国内首家上市公司开始期权激励计划,政府应给予一定的重视。
5、建立严格的企业用工福利制度和劳工工资评价与监测机制。企业用工福利制
度实际上会关系到劳动者的基本报酬问题。当前应督促各地政府、企业和社会建立
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特别是在企业建立较为完善的工资福利制度和采取有关劳保
措施。中央和各地政府应尽快建立劳工工资的评价论证与决策咨询的健全制度:运
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监控各行业、各地区的劳工工资水平。及时采取相应的策略,
确保工资收入保持在较为合理的水平。
6、实行综合激励政策,鼓励企业提高员工平均工资水平。出于调动劳动者劳动
积极性和实现劳动分配公平的考虑,允许企业把行业员工平均工资额列入各生产环
节的纳税对象抵扣颏。或者国家以“劳动基金”的形式对所有劳动者劳动收入进行
按一定比例的养老保障奖励。
9.2.2创新公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机制,适当缩小收入分配的个人、区域f城
乡)与行业“三大”差距
政府要注意从收入分配的规模收入角度入手,重点处理好五对宏观分配比例关
第9章转轨时期强化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战略举措
系,调控收入分配的差距。即劳动收入与生产要素收入的宏观分配比例关系,国家、
企业、个人的总量分配比例关系,内陆区域与沿海区域收入水平的宏观分配比例关
系,城乡之间收入的宏观分配比例关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宏观分配比例
关系。调节的重点,一是限制垄断行业的不合理的收入以及打击腐败等不合法收入,
二是要提高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工人等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1、加大规范调整居民合法收入分配差距的力度。一是政府帮助企业设立薪酬委
员制约高管人员过高薪酬。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董事会内部,普遍设立
薪酬委员会(Compensationc ommittee),该委员会是一个负责评估包括CEO和其他
执行董事在内的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制定和核定董事会成员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的
一揽子补偿方案的专门机构。薪酬委员会的成员主要由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组成。
利用年薪制对经营者进行激励与约束。国外经营者年薪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
基薪和奖金等短期激励部分,另一部分是股票和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部分。经营者
除了年薪收入外,还有预支退休金、福利津贴和在职消费等。由于发达国家企业管
理模式不尽相同,经营者收入中各部分的权重也有所不同。美国企业经理报酬中股
票期权收入高,日本企业经理报酬总奖金和在职消费数额高,德国企业经理报酬中
几乎没有股票期权。西方国家企业经营者享受优厚的职位消费待遇。这些费用一般
计入成本,属于税前分享部分。职位消费与经营者业绩无关。过去国有企业经营者
的收入水平由政府决定,比如经营者年薪制由经贸委决定。近两年,政府对实行公
司制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完全放开,不再管,由企业董事会决定。但企业经营层与董
事会高度重合,由董事会决定经营者的收入实际上是经营者自己说了算。这是造成
部分企业经营者与职工的不合理收入差距拉大。建议在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董事会
中设立薪酬委员会,其成员主要有独立董事、国资委代表和外部董事组成,负责对
公司经营者和其他高层管理者进行激励和监控。建立规范的薪酬委员会制度,保证
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权威性和专业性。推进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如建立健全企
业家市场,减少政府对企业家的任命制等。给与经营者优惠的职位消费待遇的同时,
明确规定经营者职位消费项目和数额,将经营者的职位消费公开化、透明化和规范
化,形成制约机制。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如果只看“工资条”,在世界上
几乎是最低的,但是如果加上在职消费和各种灰色收入,在世界上几乎是最高的.
二是规范公职人员的收入分配秩序开始,适当控制调整公职人员的收入分配差距。
由于公务员的非工资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比重较大,因而计算清楚这些收入尤为重
要。分配制度改革要考虑量的因素,公职人员的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工资外收入
比重到底有多大,从而决定对高收入者将采用多大税率来调节。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把非工资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货币化,这样才有助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承认现阶段公务员的收入并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同时,中国的公务员工资确实过
低。但是,解决的办法不仅仅是直接给公务员加薪,要使公务员收入分配科学合理,
必须从根本上改革现行工资制度,对国家机关的福利性收入分配应作出明确而具体
的规定,把各种各样的“暗补”改为“明补”。以便于操作和监督,消除滋生腐败
现象的“土壤”与“温床”,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体制。把公职人员
工资外的收入透明、规范,纳入工资分配的管理范围,着手改革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
制度,对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对于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应遵循市场机制,调节
分配职工收入。三是加大政府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从发达国家对个人收入高低
悬殊的调节经验来看,大多采用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其他税种为补充的总体调节,
效果非常显著。我国应及早建立和完善相关税种,积极开征社会保障税。健全个人
收入所得税制度,设立巨富税、遗产税税种,对部分需要特殊调节的商品和高档消
费品开征特别消费税。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层次的个人消费需要,又合理地调节了高
收入。根据我国仍存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只能在城镇开征,协调不同地区社会保
障水平的差异。社会保障税作为财政专项收入,又有专营部门负责保值增值,财政
监督,鼓励用于专项的社会保障支出:改革地方税,建立以财产税为主体的税制体系。
同时建立健全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发挥其对个人存量财产的调节作用。
2.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消除行政垄断,努力减少行业收入差距。当前我国所面
对的主要垄断形式其根源大都不在企业,而在政府,是所谓的行政性或法定性垄断,
其主要表现形式为行业垄断与地区垄断。要削弱我国经济中存在的垄断力量,也必须
从这两方面着手。从近些年的情况看,我国政府向垄断行业中引入竞争机制的努力始
终没有停止过,消除由地区垄断所造成的所谓“诸侯经济”的不良影响也一直是政府
工作的重要内容,但从总体情况看,取得的成绩仍然有限。我国垄断现象不能得到有
效治理的原因,在于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没有得到规范化和法制化,在某些企业中有政
府的预算外、制度外利益存在,从而促使政府在正常的税费征收、市场管理之外,还
要行使额外的保护性行政行为来维护和增加这些企业的利润,从而达封保护自身利
益的目的。垄断行业高收入突出表现在扩大收入差距、引发社会不公平两个方面,
进而使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垄断行业的高收入,根源在于垄断经营体制本身以及其不合理的内部收入分配
制度。要治理垄断,一方面要规范各级政府与部门的收入机制,削减预算外、制度外
收入的规模,减少它们从扶持垄断中能够得到的利益:另一方面要在合理界定事权范
围的基础上,为各级政府与部门履行其职责提供足够的财力保障,消除它们千方百计
从其他渠道获取收入的客观动机。要尽快依据法律制度,将垄断收入收归国有:严
格监管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公司的工资收入:尽快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对非垄断
228
第9章转轨时期强化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战略举措
不可的行业实行比照工资制:彻底改革福利工资制,实现收入工资化、工资货币化、
信用化;根除行业内、单位内的平均主义,实现按贡献分配,促进社会公平。重点
要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将垄断收益大部分收归国家财政,对某些自然
垄断行业实行高于一般行业的税率,对垄断行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应通过举行听
证会定价。对于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政府应该制订工资指导线,按照国际上通行
的做法,垄断行业职工工资保持在全社会平均工资中等偏上的水平,以社会平均利
润率作为企业的平均利润率。要继续推荐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要从直接提高公共服务、直接干预企业经营转变为制定
规则、政策引导、依法监督等方面。
3、积极推进欠发达地区大开发战略,平衡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从硬件上看,
西部地区土地资源质量较低;人力资源也较匮乏,人口数量和受教育程度都不如东部,
且高素质人口向东部流失的趋势还在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也嫌不足。从软件上
看,我国自1979年以来对外开放的重点一直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不仅给予东部对
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同时还给予了东部地区在税收、信贷、投资及进口贸易等方面的
优惠政策,引导着境内外资金持续流向东部地区,进一步加大了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西部地区目前的情况,使其陷入了发展经济学所谓的“因为穷,所以穷”的尴尬局面
中,也就是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使得自我积累能力薄弱,并且无法吸引足够的外资流
入,因而摆脱不了落后的面貌。改变这种情况,需要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财政的有力
介入。作为第一推动力将欠发达地区从落后的死循环中解放出来,简单地说来有这样
几个方面:一是要用于基础性资本投入的财政资金中,优先考虑满足欠发达地区的需
要;二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地区国企改革的深入进行,积极培育民营企业,提高资源性
企业获取收入的能力;三是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确保欠发达地区地区财力不足
的状况得到稳步改善。
4、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通过增加农民收入,为缩小城乡差距创造条
件。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一度发展迅速,农民收入增长也很快,但社会保障、医疗、
教育、基础设施等使农村区别于城市的制度的经济的因素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有效的
改善。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这些因素在制约农村经济增长方面不断发挥着消极
的作用,其后果也越来越明显,城乡间的差距终于发展到了令人无法不正视的地步。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农业本身的弱质性以外,也与农村经济发展在政策上长期
遭受歧视有很大的关系。经初步核算,我国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82321
亿元”,按“钱纳里”的阶段理论,处于工业化中期,外资流入规模不断增加,财政占
GDP约20%2E右,可以开展工业反哺农业,在政策待遇上对乡村有所倾斜。我国有效需
¨田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嗣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EB/OL】.2006年1月25日
祸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求不足,要求缩小城乡差距,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与此有关的政策包括,
提高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政府投资水平,保证财政支农资金加速增长,推广农业科技,
调整农产品结构,缓解加入WTO后农业将遭受的外部冲击。针对许多地区县乡级财政
无力负担教育投入的现实,在改革财政分配制度的同时,强化中央和省对下级政府的
基础教育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建立适应农村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农村医疗卫生
条件。清理农村税费关系,减轻农民负担。把农民就业问题作为当今政府的要务,想
办法增加特别是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投入力度,通过就业
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切实做到减轻农民负担,对农村实行费改税政策,按照十六大提
出的改征现行的对土地征税为对进入商品市场的农产品征税,对农民的生产所得收
入征税,对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者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当前,找准项目,加大对农民
生产、流通和生活的补贴力度。
5、打击取缔各种非法收入。从国家立法的战略高度,加快反腐败立法进程,切
实解决目前反腐败法规制度中党内文件比较多,国家立法偏少的现象。要重视研究
和解决中国反腐败体制设计中的问题,理顺关系,形成反腐败协调机关、维护党纪
机关、维护政纪机关和反腐败预防机关、反腐败侦查机关相互协调配合、各司其职
的体制。探索如何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拍卖、对外投资以及社会保障、中
介机构等方面新兴领域开展反腐败斗争。要打击公职人员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查
处政府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参与或干预企业事业单位经营活动,谋取非法利益、索贿
受贿行为,把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作为反腐重点。近年来,商业贿赂在一些行业
和领域蔓延,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已成为收入
分配中的一大公害。重点在治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教育乱收费、医
药购销、政府采购、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以及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领域的商业贿赂
行为,加快建立防治商业贿赂的有效机制。继续清理和纠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
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问题。
9.2.3完善合理的生产要素收入机制,高效地促进各种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一是充分尊重要素的收入功能分配。承认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中的贡献,在保证
劳动者收入的前提下,允许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自由参与市场收入分配。收
入功能分配是按照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技术)等来分解国民收入。一般
而言,要素价格、使用程度和要素所有权决定了对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回报,
生产要素在人口中的分布状况和所有权集中状况则决定了个人的最终收入分配。要
素市场扭曲程度越大,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程度也就越大。二是对经济体制和政治体
制进行必要的改革,打破少数人对资本的控制和垄断权力,特别是当权力资本和金
融资本联姻。确实保护好人们的要素使用权,防止人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通过
第9章转轨时期强化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战略举措
产权改革调整、收入转移政策和税收政策调节的收入规模分配;通过要素市场改革、
公共投资政策改善增进要素的收入功能分配。三是通过立法,促进资本公平竞争,
努力推动社会资本利润平均化。
9.2.4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机制,着力解决社保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1、创新社会保障的工作机制。一是尽快制定社会保障法,推动保障对象社会化。
要使社会保障的实施组织与管理、费用筹措使用及管理、保障对象的确认等重大问
题有法可依,进而促使社会保障事业纳入法制化轨道。当前以城市靠就业或农民靠
农地的全民“就业式保障”,即只要获得了就业机会就获得了社会保障的权利。我国
就业式、福利式社会保障将农村居民和大量无业者排斥在保障体系之外,加上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出于自利动机,无视职工权益拒绝参保。这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
优化配置和劳动力资源的价值的物化,造成了就业不公平和社会保障费用的巨大缺
口。一方面不利于保障基金的扩张,另一方面也造成社会不稳定的隐患。实行保障
对象社会化就是要不论城乡居民还是不同所有制经济形式的企业都纳入保障范围,
对拒入者予以法律强制,不论何种社会成员都有参保、投保的机会与权利。二是建
立以国家财政、企业保障基金为主和个人承担为辅的资金预筹机制。我国社会保障
费用原来主要由国家和企业包榄,个人参与份额很少甚至没有。建立三者共担的费
用筹措机制,可部分缓解社会保障基金不足的矛盾。为此,(1)政府务必安排更多的
资金支持社会保障发展领域,通过动态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
产和财富增量部分,向经济弱者倾斜,为经济弱者获得均等的收入创造机会提供必
要条件。(2)借鉴国外经验,开征社会保障税以获得较为充足和稳定的保障资金的来
源。目前应加紧研究开征社会保障税和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
加强基金管理,保证基金营运安全、节约和高效原则,防止挪作他用,杜绝挥霍浪
费。国家还可制定保护基金的有关规定和优惠政策,如基金不论期限长短均享受保
值储蓄利率,保证基金的保值、增殖,滚动链式发展。三是根据社会财力水平,有
步骤、有重点、分阶段推动保障体系改革。社会保障具有向上刚性的特征,其起点
和内容一经确立只会升不会降,只能多,不能少。我国地域辽阔,各部门、行业差
距较大,承受能力不同,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起步较晚,发展不平衡,资金不足,问
题复杂,企求一步到位,有违国情。因此,可考虑制定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如以略
低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的百分比,以达到不周地区和部门的不同劳动者都能承受的
筹措原则。
2、明确社会保障的工作重点。一是拓展社会保障内容与范围,建立具有高覆盖
率的公民基本生活保障“安全网”。政府应该加快公民基本生活(含吃、住、行,生、
老、病、死)、医疗、养老、失业保障和教育体系等社会保障改革。扩大城乡社会保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障覆盖面;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保障;广开社会保障费用渠道;改革社会保障
管理方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之法制化。建立具有高覆盖率的公民基本生活保障
“安全网”,使那些无工作能力、失业人员或其他没有生活能力的社会成员能有基本
的生活保障,甚至也过上较为体在面的生活。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
医疗保险基金、救济基金等,以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努力使社会保障社会化,增
强社会保障政策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力度;建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镇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救济。高度重视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近年来,
城市贫困问题并没有因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而有所减轻,相反表现出明显地加重,
并出现新的特点。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的城市贫困群体,主要是无劳动能力、无经
济来源、无法定的赡养人和抚养人的“三无”人员,而新出现的城市贫困群体中,大
部分人有工作能力并且愿意工作,但没有工作机会。国有企业改革和调整导致失业
的群体;在资源枯竭型城市里大量具有正常劳动能力的城市居民;退休较早、仅依
赖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流入城市、成为城市新贫困阶层的大量农村人口。同时,
社会保险、教育培训、医疗保障等制度上的缺位与失效,也在随时随地制造和产生
着新的城市贫困。以2004年为例,专家们估计的数据是,城镇人口贫困发生率为
6%至8%,高于同期农村。当前,政府应积极探索内外资结合的外资扶贫机制与模
式,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与扶贫开发的机制。
二是改革完善社会医疗服务保障体系。(1)要加大医疗服务投入。我国对医疗财政投
入严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卫生支出曾经一度占到政
府总支出的6%,而到2002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4%。在今年3万多亿元的财
政预算中,仅有1200多亿元用在医疗领域。这个比率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
也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政府投入更少,每年的拨款仅占医院总收入的7%~
8N,其余90%以上都是医院靠自己组织医疗服务得来。政府投入的缺失造成了公
共卫生领域和百姓的基本医疗得不到有效保障。实际上,中国医疗事业大部分的贡
献来自老百姓缴税以后再次掏自己的腰包。2004年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已经占到
GDP的5.5%,但是政府支出仅占比例为16%强,而老百姓的支出则占到55%。(2)
要适当调整医疗资源布局。目前,医疗资源结构失衡。全国的医疗资源80%在城市,
20%在农村;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大城市大
医院。老百姓得了病在当地得不到有效治疗或者不相信当地医疗机构,只奔大城市
大医院,从而让这些医院陷入门诊的海洋中。医疗保险发展缓慢。据统计,2005年,
医疗保险覆盖的城镇职工数为1.3亿,再加上5000万享受公费医疗的公务员和事
业单位职工,只有不到两亿的城镇居民有医疗保障。在农村地区,参加新型合作医
疗的人口达到1.7亿,不到8亿农民的四分之一,而且保障能力非常有限,每个人
第9章转轨时期强化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战略举措
只有30元钱。”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应就诊而未就诊的比例由1993年的36.4%
上升到48.9%;患者应住院而没有住院的比例高达29.6%;在住院患者中,主动
提出提前出院的比例为43.3%,其中六成以上是因为支付不起相关费用而提前出院
的;农民应住院而没有住院的比例更是从1998年的63.7%上升到75.4%;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的农民占全部贫困农民的比例上升到33.4%;在西部地区农村,62%的患
者因为经济困难应治疗而没有治疗,75.1%的患者还没有治愈就要求提前出院。。(3)
要加强医务商业腐败行为治理。对医疗回扣要惩处。同时,治理药品流通秩序,减
少公立医院逐利性,加强医疗市场监管。三是抛弃“照搬国外80%公民买不起房子”
的观点,以完善经济适用房政策为契机,建立低收入阶层的住房保障体系。依靠市
场经济必然会使一部分人及其后代都住不起房子。我国东部地区商品房均价已达到
4000元左右,而我国2005年城市户均收入只有i.5万元至1.7万元,在我国城镇
居民中,至少有7096没有购买商品房的能力。。在市场经济中,正如华远集团总裁任
志强说的那样:“我没有责任替低收入者盖房子,房地产开发商只替富人建房”。。
1919年,英国政府开始建立现代住房制度,其基本思想是:建立一个政府支持(含政
策支持和经济支持)与居民合理的住房消费相结合的住房制度。主要措施是:出租房
屋的房租由当地政府或议会确定,出租房屋的房主无权自定房租价格;不能随意买
卖二手房,多余的房屋只能卖给政府或租住该房的居民等。政府对住房市场积极干
预,设法解决占人口大多数的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这不仅是英国的经验,也
是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共同经验。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并不成熟,这几年房地
产一直处在一种高度亢奋之中,为数众多的低收入者难以实现居者有其屋。当前,
要借鉴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的经验,政府出面调控房价,以完善经济适用房政策为
契机,保证低收入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四是尽快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
失地农民是我国转轨时期的特殊经济社会现象。我国每年失地农民数量超过100万;
征收土地的收益分配,农民仅获5%.10%。《中国改革》杂志农村版2004年引用一
项调查表明,被征土地的收益分配大致是:地方政府占20%~30%,企业占40%~
50%,村级组织占25%~30%∞,而农民仅占极少部分。土地成本价和出让价之间
的巨额增值收益,大部分被开发商和地方政府获取。当前要尽快出台有关措施,解
决好征地问题。首先,依法征地,促进征地程序合法化。一些地方往往只强调农民
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而忽视农民对征地依法获得补偿安置的权利。其次,是建立征
H董伟.卫生部长称六大问题长期积累造成看病贵看病难(N),中国青年报,2006,02,19
∞2003年卫生部进行了第三次全周卫生医疗调查(EB/OL),新华网.2004,04,12
∞中国房地产金融安全评估报告,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髓/0L),新华网,2006年04月
蛳中国企业领袖年会(髓/乱J,新浪财经,2004 12月12日
∞新京报两会访谈:保障失地农民权益亟待新法【髓/OL】,2006,3月9日.
http://nevs.sohu.cam/20060309/n24219鹊51.shtml(髓/oL】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地价值补偿市场化,提高补偿标准。根据土地的条件来分级,确定区片综合价,随
着经济发展,土地要增值,每三、五年还要进行调整。第三,征地利益分配公开民
主化。包括保证农民知情权,告知征地原因、地点、面积等。减少失地农民对土地
增值收益分配方式的不满。第四,是建立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政府、村
里、个人按需分(比如各为30%、40%、30%的)比例出资。这样农民到了60岁一
般多的能拿400元,少的也有200元,吃饭基本不存在问题。对年纪轻的农民进行
劳动技能培训,创造就业条件。实行留地政策,将征地的一定比例(如lO%)留给
农民,让他们发展二三产业。五是重视研究退休人员养老收入保障缺口与差距问题。
要采用市场机制的方式促进保障公平,鼓励做实个人社会化养老保障帐户。据统计,
我国仅养老保险一项,老年人口的比重在2000年就达到了国际老龄化标准——与5
岁及以上人口占7%,2003年已上升至8.5%。我国老龄化的增速快于世界,1990~
2000年,世界老龄化人口的平均增速为2.5%,同期我国为3.3%,并且,今后十几
年里,我国老龄化增速还会加快。到2020年,老龄人口可能达到4亿人“。到2020
年,中国人口老龄化会使工作人口与不工作人口的比率成为世界上最糟糕的,比日
本更甚。如果没有特效的新政策的话,中国的经济在那个时期就会出现问题。采用
新老划断的办法,结合在职人员收入报酬改革,建立公职人员等养老收入保障的公
平机制。目前,我国退休人员的收入差距很大,党政机关和事业退休人员的退休金
是其他公职人员的退休金的几倍,2006年国有企业的退休人员退休金才500元左右,
低职级的公职人员退休收入也明显偏低,这些也引起社会很大的不满。当前,应该
积极探讨退休人员收入保障的合理性问题。在理论上说,退休人员己经不在工作岗
位上为社会作贡献,其养老等收入理应趋向一致。在实践中,必须结合实际,科学
合理地研究解决。
9.2.5在经济全球化中,强化本国参与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保护机制,防
范或减少国际经济对本国收入分配的过大冲击
马克思认为,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
高额垄断利润,其来源归根结底是本国和其他国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
一部分。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始实行对外贸易利益保护政策,以防本国
经济利润流失和弱势产业受冲击。。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对国民收入分配产生重大的影
响,我们要根据实践的需要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避免本国利润在全球化交换中,
被技术条件优越的发达国家资本家以相对剩余价值形式瓜分了。
当前,我们要坚决防止经济完全自由化等连发达国家都在抵制的思想和做法,
(.)仲大军,2020年中国将成穷国银行世界最糟糕(朗/olA。北京大学经济观察中心,2005--08-25
口详见第一章第三节.
第9章转轨时期强化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战略举措
根据实践的需要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一是在进出口商品中要制订合理的价格水平、
调整合理的商品结构和数量,为本国经济发展形成有益补充,避免进出口对本国经
济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和在全球化收入分配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二是加强本国对
外货币资本流通管理,对本国货币进行适当的币值调控,避免本国在全球金融活动
中利益受损。三以提高本国商品技术水平为突破口,降低本国商品的生产成本,增
强本国在全球化贸易中的利益分配主动权。四要根据国情合理地应对国际知识产权
垄断与保护知识产权的辩证关系,在保护和提升知识的作用同时,力求减少国际技
术垄断的不利影响。五要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减少国际金融风险的冲击。如1997年
亚洲金融风险中,我国成功地抵制了金融危机。
9.2.6重视社会慈善发展机制,加快推进形成第三次分配格局
通过建立制度平台,运用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建立的社会慈善公益事业,鼓励
富人财产直接或间接转移给穷人是对社会收入分配调节的重要补充。2005年,美国
每年捐赠慈善公益事业资金约占GDP的9%。一些国家慈善事业等第三次分配总量占
到GDP的3-5%,而我国只有C,DP的0.1%”。政府通过建立制度平台,运用多种途径
和多种方式建立的社会慈善公益事业,鼓励富人财产直接或间接转移给低收入者是
对社会收入分配调节的重要补充。(1)注重慈善公益事业的宣传、引导和培育,特
别是引导青少年成为慈善“生力军”。慈善公益事业应当成为全民的事业,每一个公
民都有献出爱心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文明标志。
要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慈善意识、传播慈善文化,通过开展生动活泼、
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和志愿活动。当前要做
的,就是唤醒、激发民众的爱心。着力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慈善事业的社会氛
围。(2)加快慈善事业立法和制度建设步伐,尽快改革慈善公益事业的准入制度,
健全慈善公益财产管理制度、慈善公益机构分类分级监管制度、行业评估制度和信
息统计制度,使行业组织的进入和运行有法可依,在政府之外独立发展。(3)在税
收及财政政策上,通过对慈善公益捐赠减免税收,实现对公益事业参与者的税收照
顾和优惠,从而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此项事业。(4)提升慈善事业组织规模与运作效
率,加强慈善事业监管,提高慈善事业自身发展生存能力。要加强慈善组织的能力
建设,提高慈善机构的知名度、公信度,创新募捐方式,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和加
强慈善公益组织的行业自律、能力建设及专业化发展步伐,迅速提高慈善公益组织
的整体素质。包括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慈善公益理念,严格自律(自我管理、
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与他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诚实守信,不断提高社
“成思危,十一五要全力构建合理的分配制度.2l世纪经济报道,2005.10.17
福建师范大学博七学位论文
会公信度和自身效率,增强对公众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吸引力”。(5)要动员政府公
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成为捐助活动的表率带头作用。(6)鼓励企业家回报社会,
弥合社会隔阂。
3.基本政策:加强完善“四个”基本调节政策
政府调节居民收入,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作为主要依靠力量,要充分发挥政府
的调节职能,综合运用调节手段,全方位整合调节力度,加强政府对收入差距的宏
观调控,利用税收和财政转移等手段调控分配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并调动市场力量
和第三种力量如慈善组织等的调节作用,以弥补政府职能的不足,建立起以政府力量
为主导,第三种力量和市场力量等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居民收入调控体系。
9.3.1健全以消费税种为主、科学高效的税收调节体系
财政部研究员孙钢认为,当前我国“税收入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不说是无效的,
但至少也是低效的。税收调节舞台有限,很难发挥预期作用”。。在市场经济的框
架内,财政税收天然地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各种有利条件,具有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
和再分配的功能。政府既可通过税收大规模地介入GDP的分配过程,如征收累进的所
得税、高额的消费税,把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集中到政府手中,也可通过转移支付
将从高收入者那里征集的收入,再分配给那些需要救济的低收入者。政府充分地利用
财政税收手段,深入地挖掘财政税收“潜能”,完善税制改革,运用税收手段调节过高
收入,在收入的初次分配鼓励效率、体现公平,在再分配层面解决收入差距问题是政
府在税收上的基本目标。
1、完善消费倾向的税收结构,特别是对在国民平均实际消费水平之上的消费征
税,制定合理的税率,实行累进税率。研究表明,税收的作用也有两面刃的效果,
税收结构的导向对生产不宜征收入太重税收,而应重点放在限制高消费、抑制个人
高收入上,这样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积极性、扩大收入总量。统计显示2005年,
经初步核算,按可比价格计算,我国的宏观税负(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6.93%,
比上一年度提高约一个百分点。,加上其他收入费约在25%左右。这种税负水平并不
高,但是,由于我国尚未开征不动产税、遗产税等以富人为纳税对象的税种,也未
形成以消费税种为导向的税收体系,税收导向既不利于经济增长和做大国民收入总
量“,也不利于缩小差距。因此,税收结构调整要对于财产性收入和高收入者,在居
(一)刘小力,统筹社会资源三次分配发展中国慈善公益事业,长江论坛,2006.6
o张东生,社会再分配:超越理念之争,2l世纪经济报道,2005.12.19
凹2006年1月25日。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CCINl·
俩理由详见本文第六章第三节
第9章转轨时期强化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枉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战略举措
民平均消费之上的消费对象要征收入累进税,如征收所得税、遗产税、不动产税(房
产征税要以平均拥有平均面积为主并考虑其区位因素)、奢侈税、消费税(现金征税
要慎重)。要制定合理的税率,实行累进税率。现行的银行征收20%的利息税率,这
种利息税是比例税率,公民税前收入差距的比例和税后没有变化,达不到缩小差距
的目的,只能为缓解通货紧缩,刺激消费带来一定的影响,不是累进税率,无法起
到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
2、营造公平合理的企业税收环境,适当降低生产性税费负担水平,激发社会创
业活力。当前,我国存在的主要税收问题是:税收政策不完善,政策不公平,生产性
税费负担较重,税收的品种不全、税收的征收监管不力,非国有企业及高收入个人
的偷漏税现象十分严重,致使国家的税收不能有效发挥收入再分配的职能。改革开
放以来,为了鼓励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的发展,国家对这些企业采取了比
较优惠的税收政策,不同的企业实行了不同所得税,从而使这些企业获得了比较迅
速的发展。但是,这一政策造成了不平等的环境。为了营造税收合理、公平竞争的
市场经济环境,国家必须逐步采取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改变政策所造成的企业
收入不平等并由此造成的个人收入不平等,并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增加开征的
税收种类,完善税收品种,加强税收征管力度。国家已经在2008年计划内外资统一
25%的税率,但完善各类企业税收入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
3、建立覆盖个人收入全过程的税收调节体系。建立健全个人收入实现环节的所
得税、利息税、遗产税、财产税、不动产税、消费税和社会保障税等调节体系。在
我国目前的税收结构中,来自个人的直接税的比重比较低,仅占税收总额的20%左右,
大部分是来自企业的间接税。这种税收结构。不利于扩大生产并增加国民收入总量和
缩小收入差距。为了有效地调节居民的过高收入,应完善个人所得税镱9度,适当提高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开征遗产税、赠予税、特别消费税、财产税,建立个人收入积聚
环节的财产税、不动产税,个人收入转让环节的遗产税和赠与税等,提高起征点,
实行累进税率,加强税收征管。
国外的不动产都要征收不动产税。不动产税改革将保证个人居住的基本需求,
家庭基本的住宅用地税率有可能为零,而对于别墅、低密度住宅,税率肯定要高,
基本住宅之外多出来的那一部分住宅,即拥有多套住房的,税率也要高。所谓不动
产税,在香港称之为“物业税”。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不动产税一般是地方政
府的财政支柱,所占比重高可达60%至70%,低的也不低于40%。不动产税和所
得税、增值税一起被称为国际通行的三大主力税种。美国物业税的税率大概是按照
每年缴纳房价的0.8%-1.2%计算,例如,一座10万美元的房子一年要缴纳i000美
元的物业税。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审批制度下,老百姓在购买房屋时,房价中已经包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含了几乎全部的税费。政府的土地批租收入中已经包含了公民“一次性”缴纳的包
括“不动产税”在内的所有税费。据估算,在目前的房价构成中,税费及房产商利
润占到60%,建筑成本只占40%。购房者买一套房子的钱中,有30%-40%是缴了各种
税费。不动产税征收办法一旦出台,那些买别墅、低密度住宅或多买几套房的富人
就得考虑合适不合适了。如果改用许多国家采用的逐年缴纳的办法,以财产税的形
式分期支付地租和税费,现在的开发成本就可以大幅下降,房价也会跟着大幅度下
降。不动产税代表了“细水长流”的土地管理体制和相应的税费制度。即:将开发
商建房时缴纳的一部分税,改由购房者在购买房屋以后按年缴纳。从理论上说,在
购买新房这一环节上,消费者可以因此降低10%到20%的购房成本。据某地产研究
机构分析,由于地价和相关税费分70年交,也就意味着占住宅成本50%多的地价和
相关税费在销售时只需先缴纳l/70,其余在剩余的69年中分别缴纳,下降了-70-I
/70=98.57%,表现在房价中,成本就下降了50%×98.57%----49.29%。考虑到需求
提高导致发展商在经营中的其他因素,将其中的10%份额据为己有,也有39%以上的
降低幅度。显然,不动产税在理论上可以保证大多数公民购自住房。
4、建立健全个人收入透明的核算体系(设立个人收入账户、实行储蓄实名制、
个人信用实码制和计算机联网查询系统等)。必须增加个人收入的透明度。由于个
人收入透明度差,存在隐性收入、福利收入和实物收入,影响了对个人所得税征管和
对过高收入的调节。提高收入的透明度,必须做到使收入工资化和货币化,加强实行
储蓄存款实名制度,建立和推行个人收入申报制度。这也是税收作用发挥的最基本
条件。
9.3.2改革完善公共产品与财政支出调节体系
财政政策是政府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政府通过财政收入的不同投向来
调节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改革开放以来,为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抛弃了统收统支
的政策,实行利改税,并且对经济特区、东南沿海经济开放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实
行了优惠的税收政策,从而使国家财政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不断下降,使
国家财政用于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有所减弱,相应地也削弱了财政用于调节个入收
入分配的能力。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当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也有利于增强政府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需要。
当前,政府应适应市场经济,下决心大量精简党政机构及其富余人员,减少财政支
出中的行政管理费等不必要开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运用财政支出政策调节过低收
入财政支出政策的调节重点就是社会公共服务、低收入者(区域、农村、产业和个
人)和重点项目建设。具体地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财政调控体系:
1、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完善国家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238
第9章转轨时期强化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战略举措
财政应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准参与社会资源的配置,政府公共支出范围必须以
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准来界定和规范。社会公共需要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只有政
府出面组织和实施才能实现的事务;二是只有政府举办才能有效协调各方面利益的
事务;三是企业和个人不愿意举办而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须的事务。凡属于社
会公共需要的领域和事务,财政才能提供资金支持;凡不属于这个范围的领域和事
务应逐步推向市场,由市场机制去调节。按照这一标准,政府公共支出的范围界定
如下:(1)消耗性支出。一般是指资源置于政府直接配置,直接消耗的支出。主要
包括:国防支出,对外事务支出、各级政府、人大、政协、检察院、法院支出、基
础教育、基础科研、卫生保健等公益性事业支出。(2)转移性支出。一般是指政府
不直接消耗,而是通过再分配转移出去由社会消耗的支出。主要包括价格补贴等补
助。(3)公共工程支出。一般是指用于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支出。
由于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价格中的公共部分支出不足,进一步提高由个人
负担的比重,导致公共产品价格快速上涨,直接造成民众负担变重。2006年初,中
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表明,在物价上涨不多的情况下,85.3的人感觉自己生
活负担变重”。当前,①是加大教育、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支出。目前,面向民众的
公共服务行业却失去或得不到足够的政府财政支持,不得不采取提高收费的方式来
维持运营,而民众却已经无钱支付这样高昂的费用。2005年,中国财政收入突破3
万亿大关,占到GDP的20%左右。其中,经常性项目支出占不到13%,而公共支出占
经常性项目支出更是微乎其微,不到3%。财政公共支出严重不足导致中国高储蓄。
中国目前的储蓄率高达46%,居民储蓄存款达14万亿元,企业存款10万亿元。。政
府加大公共投资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力度,关系到启动消费、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
进步。②是加大对广大城乡低收入者的转移支付力度。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绝对
数还是太多,而且还有许多返贫现象。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中应提高增加低收入者
的实际收入,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财政要加大
支持设置养老基金、扶贫开发基金、失业救济金、低收入者家庭补助基金等发展运
作,引导企业和个人交纳社会保障费用。③是加强地区之间的转移支付,扶持农业
农村开发。地区之间的转移支付,主要是向西部或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由于我国
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政府要对欠发达地区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援助。应抓住开发
欠发达地区的有利时机,通过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扩大就业,提高劳动者技能。
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逐步缩小地区差距。④是优化政府补贴
的结构与规模。世界银行就指出,中国由于补贴虽然在减少但仍然数额巨大,城市
“孙立忠,公共品匮乏与分配不公双重挤压,中厨经济时报,2006.3.21
∞中新社北京=月八日电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生活水准比官方的人均收入数据所表明的水平高得多。如包括实物性福利,就会使
1990年城市居民收入增加78%,1995年收入增加72旷。至今,我国政府提供的各种
收入补贴种类日益繁多。政府必须使补贴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坚定缩小收入差距,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完善补贴结构。⑤是加强引导社会对政治、经济、社会、科技
文化中的重点项目建设的投入。财政要加大对一些关系到社会公共发展的重点项目
扶持力度,采用市场机制的办法,引导民营经济的投入。⑥是加强国家财政收入与
支出的科学决策与监督。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公共财政的收入与支出的管理经验,以
专家决策和民主监督相结合,努力提高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综合效益。
2、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大力压缩行政经费。保证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是财政支
出的范围,但是,也必须注意到,行政机构的数量与规模,行政经费供给的数量也
必须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适应。供给规模过小,不能满足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
需要;供给规模过大,在财政收入一定的情况下,阻碍其它事业的发展,导致财政
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和财政收支矛盾的恶化。深化机构改革,精简多余人员,关键是
要通过调整结构、发展经济,为精简出来的公务人员找到新的就业出路,否则,精
简难以成功。县、乡两级机关的富余人员,可以循着农业产业经营的路子,组织他
们去搞各种形式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这既可以为千家万户的农民提供服务,
引导他们走向市场经济的大市场,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又可
以为县、乡两级公务员开辟更为广阔的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途径和生活出路,还可
以从中选出一些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年去充实农村基层组织。
3、进一步完善基层县区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和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县级作为我
国基层一级政权,在国家政权体系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自
1994年实行财税体制改革以来,在总体财政形势好转的背景下,县级财政功能却不
断弱化,扭曲了财政的收分配调节功能。当前,一是要深化和完善县区分税制财政
体制收入划分办法。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目标,是规范各级政府的财力分配关系,合
理调节并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和财力差距,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地区共
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目标。对于县级财政来说,财政体制的稳定尤为重
要,财政体制一确定应通过法律形式保持长期稳定,上级政府不得随意调整,或集
中财力或转给下级政府负担。二是按法定原则划分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合理界定地
方财政支出范围,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在合理界定政府的财政支出范围
和财政支出责任的基础上,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调整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并以
部门预算的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等财政管理改革为配套举措,改革
支出供给方式,合理确定支出定额,规范财政性资金分配秩序,逐步建立公共财政
H 1996年世界银行报告
第9章转孰时期强化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战略举措
支出体制,逐步解决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越位“和”缺位”现象,合理推进地
方财政体制改革的大思路。三是逐步建立规范化县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
的最终目标就是统一市场下的社会成员不论是在什么地方,都能享受大体均等的公
共服务,这也就是公共财政体制下的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既要调剂地区间财
政能力差异,尽可能横向均衡,又要区别具体情况,提高地方政府提供某种或某几
种公共产品的能力,力争以尽可能小的成本向欠发达和次发达地区提供财政支持。
因此,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应以均等化转移支付为主体,专项拨款为辅助,适当向山
区县倾斜。
4、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体制。(1)推进部门预算改革。这既是优化支出结构的
需要,又是实现依法理财的客观需要。目前,部门预算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标
准周期预算制度(30个月),解决预算编制时间的不合理现象;采用科学的预算编
制方法,即采用(标准收入测算)、(零基预算)、(缋效预算)等先进科学的预算编
制方法,以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科学地划分政府收支,实行预算内、外资金
的统管,为综合预算创造有利条件。(2)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可以避
免公共资金使用者与最终商品和劳务提供者“合谋”,是国库单一账户核心功能得
以充分发挥的配套措施,是加大预算执行监控力度的重要手段。(3)推行国库集中
收付制度(会计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按照国际惯例,公正、公开、公平
和优化政府收支行为,提高其效率。美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把政府公共会计
核算作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重要部分,以保障和促进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的有效运
作和取得最大效益。其中政府公共会计核算实行统一与分散核算相结合的模式。建
立和健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会计集中核算和监督功能将融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中,完全能够有效她对行政事业部门的财政性收支进行规范的控制、管理、核算和
监督。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作为独立的财政会计制度将完成其历史使命。
5、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制度。财政支出绩效监督作为提高财政支出绩效
的有效手段。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监督,是为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和社
会效益,使财政资金真正用于维持公共需要并取得预期效果。作为财政监督的重要
组成部分,财政支出绩效监督是指财政部门以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与使用效益为目的,
在有效开展财政支出合规性监督的基础上,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监督方法,按照
绩效的内在原则,对照部门预算要求,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客观、公
正地制约和反馈。其目的是促进国家财政资金配置与使用效率的提高。财政支出过
程可以划分为若干个运行环节,具体可分为财政支出资金的分配环节、财政支出资
金的拨付环节、财政支出资金的使用显效环节。只有对这些资金运行全过程都需要
进行有效性的监督,加强对涉及到财政支出活动的四个方面即成本、投入、产出、
24l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效果,要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中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情
况进行综合考察、分析,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9.3.3采用适宜的区域发展策略与积极的产业政策
政府应该通过主动的经济政策的调整,来达到逐步缩小差距的目的,通过产业
结构转换的政策为缩小收入差距做贡献,如,通过科学技术帮助农民增加农产品单
位面积产量来增加收入;通过产业结构转换,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努力推动劳
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尤其是第三产业的转移等,达到提高收入的根本目的,最
终改善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缪尔达尔曾提出过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
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
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
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
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差距。实践证明,实施不同的地区发展政策对地区经济
发展的快慢程度具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策略是梯度开发、分层推
进的策略。这是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人均收入水平扩大的重要原
因。国家对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采取了重点开发的策略,从而使
这些地区在八十年代及“八五”时期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且有扩
大的趋势。为了缩小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从“九五”计划开始,国家投资重点逐
渐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东部发达地区的大企业也采取与中、西部地区联姻的方式扶
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这是国家“梯度开发、分层推进”策略的具体体现。从目前
来看,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国家应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比重应适当高于东部沿
海地区,鼓励国外资本和技术流向中西部地区并提供除税收以外的其它政策优惠,
国家财政单独给予在中西部地区的科技人员、教育工作者高于东部地区的同类人员
的工资福利待遇,设立国家扶贫开发基金,全部用于中、西部地区的扶贫开发,鼓
励东部大企业向中西部地区发展。’
9.3.4以完善调节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商品价格和公共产品定价机制为
重点,采取合理的价格政策
实际上价格的调整,本身也是财富再分配的过程。比如,近几年商品房价格的
大幅涨价以后,促进了有房者与无房者之间收入财富的重新分配;资产价格,如股
市的大幅波动也影响了股民之间的财富分配,当股市大幅上涨后,对没有参与股投
资者是一种财富的减少。近几年中,中国医疗、教育、住房的费用大幅度提高,每
年医疗费用的上涨幅度达14%,医疗费用的大幅度上涨,大大加重了贫困群体的经
济负担;在过去十几年时间里,我国大学收取的费用几乎上涨了几十倍。2004--2006
年,各地住房价格也在不断上涨,房价与居民收入比已大大高于国际上7-8倍的标
第9章转轨时期强化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战略举措
准。入们将医疗、教育、住房称之为新的“三座大山”。当前,政府要密切关注事
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价格的变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商品价值的反映,也是商品供求关系的反映。价格
的收入分配效应在于:当某种商品价格达到均衡价格时,出售该种商品获得平均利润
当某种商品价格远高于其均衡价格之上时,出售该种商品获得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
超额利润:当某种商品价格远低于其均衡价格时,出售该种商品其利润小于平均利润
甚至亏损。因此,价格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
均由市场根据产品自身的价值和供求关系决定。相对灵活的价格体系已初步建立。
但是,政府对价格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仍实施约束与监管。在实际经济工作中,国
家正是不断通过调控价格达到调节各阶层收入分配的目的。比如,在80年代初,通
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调整工农产品价格的比价关系,从而大幅度地增
加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在这一阶段中,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总体看有所缩小。后来,
随着工业品价格的上涨,使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又有所扩大。
进一步完善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商品和公共产品定价机制。探索采取多种定价
方式:政府可以把公共产品的价格区分为竞争价格和垄断价格。对于竞争价格,要
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增加竞争主体;对于垄断产品价格,可以采取最高限价模型定
价方法,为垄断产品设置价格上限,并进行定期调整,以激励经营者提高效率、降
低成本。建立成本约束机制。明确定价成本构成、审核标准和方法,并向社会公布,
逐步建立定调价监审和定期监审相结合的成本监审制度,避免过分依赖企业单方提
供的成本资料,增强价格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完善价格听证制度。价
格听证的主体是听证主持人、听证代表和社会中介组织。听证代表主要由经营者代
表和消费者代表两部分组成,消费者代表包括专家、学者代表和一般消费者代表。
要合理确定经营者代表和消费者代表的比例,特别要注意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发言
权。支持社会中介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和咨询顾问机构等按照规定的程序参与价
格听证会。在听证会举行前。要把有关听证事项及相关资料全部公开,同时公开听
证代表的通讯地址和联络方式,以便听证代表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在听证会
举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和电视等传媒进行直播,避免暗箱操作,提高听证会
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政府要从公共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采纳听证结论,
不予采纳的意见建议要由有关部门及时给出合理解释,确保听证会不走过场。完善
价格监管方式。抓紧研究制定规范公共产品定价的专项法规或部门规章,形成以‘价
格法》为核心、门类齐全、操作性强的价格监管法律体系,使价格监管有法可依。
同时建立统一执法队伍,改革行业主管部门执法体制,统一执法标准,从根本上扭
转多头执法的现状,保证执法效果。在条件成熟时可考虑整合不同行业的监管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成立公用事业监管委员会,将价格监管机构与市场准入、运行监督等监管机构合并,
实现价格审批与成本监控一体化,以打破部门利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深化公用
事业改革。将生产性、经营性公用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改制,实现政、事、监、企
相互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将其承担的市场管理和监督等行政职能全部
划归政府管理部门。坚决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灵活采取整体改制、引资改制、
切块改制、国有股出让、租赁委托经营等多种方式引入社会资本,促进公用事业快
速发展。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引导各行业尤其是在社会功能上有相互替代性的行
业均衡发展,促进行业之问的有效竞争,增加消费者的选择权。政府要加大对公用
事业的投入,把生产投资型财政转变为公共服务型财政,将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公
共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确保城市公用事业投入与城
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同步。另外,要对低收入者等给予补贴”。进一步完善
价格杠杆,充分利用利率、税收、工资、价格、汇率等参数对价格进行调节。
4.宏观配套环境改善:系统推进”六个”方面配套环境改善
9.4.1扶持知识经济发展,加大教育投入
1、扶持知识经济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变得越
来越重要。科技是经济发展的最初动力,科技发达的地区也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国
民的收入水平较高:而科技比较落后的地区亦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国民的收入水
平就比较低。因此,国家的科技政策对经济发展与国民收入的提高至关重要。改革
开放以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这些技术从军事领域到民用领域涵
盖了各个方面,从而使国民的生活水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力地促进了国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总体来看,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政策取得了极大成功。但
是,由于技术所能带来的经济收益事先是不知道的,对尚处于试验时期的技术通常
不具备大规模的经济效益性,技术先进地区向技术落后地区的技术传递往往不是自
发的,通常需要政府与社会示范加以引导。从90年代以来,中国的R&D/GDP不仅水
平低,而且降趋势:1991年为o.72%;1992年为o.71%:1993年为o.62%:1994年为
0.5%:1996年也仪有0.5%,创历史最低,这一比重即使在发展中国家(如巴西1%)也
嫌低,离实现国家规定的2000年R&D占GDP的1.5%目标也有很大差距。。2005年,
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国家投入科研开发的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R&D/GDP)平均
已达2.3%。我国的科研成果主要来自于有限的政府财政开支约为0.5%,企业所占份
¨刘新民,公共产品定价机制不合理价格上涨百姓苦不堪言,中国经济周刊,2007.3.26.
∞陈雪强,知识差距是贫富差距的实质(J),理论探讨,1998.6
第9章转轨时期强化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战略举措
额太小(发达国家的经费主要来自企业)。我国企业对科研成果的利用率极低,据统
计,我国每年取得3万多项科研成果,约有80%成果进不了企业,成为无效发明,
形成产业的仅有5矿。
2、加大教育投入,发展技能培训。国内外经验表明,加大教育投入和发展技能
培训不但是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有利于促进社会技术进步,提
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与效益。现代经济学认为,通过教育和训练而把资本投资于
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投资于厂房设备一样的。中外统计已经表明,学历形成的收
入差别是明显的,这是因为投资大小是不相同,因而作为报酬的学历收入差别是正
常的,合理的。目前,我国的学历收入差别表现是:在私营企业、科技型企业中,学
厉高低与其收入成正比,在国有企业中,一般高学历者也获得比较高的收入,但在
机关、事业单位中学历形成的收入差别是不明显的。在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之间,
学历与收入之间往往不具可比性,甚至错位,形成“脑体倒挂”。不过,就全社会劳
动者的平均收入而言与其受教育程度呈正比。所以,为了提高全民的收入水平,应
当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但是现在我国的教育渠道仍然单一,表现为教育主要由各级
政府来办,这必然极大地限制我国教育事业的更进一步发展。因此,从尽快提高国
民素质的角度看,除了政府办学外,还应提倡、鼓励社会与个人办学。
3、建立完备的公共与民营教育体系。我国面向民众的公共服务行业却失去或得
不到足够的政府财政支持,不得不采取提高收费的方式来维持运营,而民众却已经
无钱支付这样高昂的费用。近年来,子女教育费用在居民总消费中被排在第一位,
超过养老和住房,中国城乡居民教育费用的持续攀升大大强化了居民储蓄意愿,影
响了城乡居民家庭消费倾向。目前,中国的发展进入人均GDP为1000至3000美元
的转型关键时期,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消费比重太少而且有所下降的,特别是教
育的费用有所下降。教育从幼儿园起就开始交各种赞助费、择校费、择班费,大学
生的学费、生活费超出了居民家庭可承受的正常水平,从而导致居民家庭削减当前
消费开支,增强储蓄力度。政府方面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投入,引导和促进居民扩大
教育消费,提升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居民个人发展水平。
9.4.2扶持服务业、培育中小企业和部分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劳动密集型
产业,努力扩大公民就业规模
报务业、中小企业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行业和部门。到2005年底,我国的服务
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仅为32%,而美国为75%、日本为65%、韩国为55%臼。政府应
加大扶持服务业、培育中小企业和部分符社会发展方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无公
”张晏榕,营造良好的知识经济发展环境,福建通讯,2005.5.
臼参考消息【N),2006年2月15日
福建师范大学博}学位论文
害蔬菜种植),努力减少产业后备军,既可充分物化社会劳动力资源,又可为增加劳
动收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9.4.3缩减与调整国有企业布局与功能,全面推动国企收入方式改革创新
改革开放的经验证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多元化。国内外的历史实践证明,
国有企业做为市场竞争主体不但资源浪费严重、效益低下,而且会引发社会分配不
公。我国应在满足政府调控国民经济与实现国家职能的前提下,注意大力减少国有
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必须存在的国有企业,政府必须尽快推动其经营机制与
用人机制创新,形成科学合理的国企收入分配调整机制,努力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
效率与效益。
9.4.4精减政府机构,适当减少公职人员的队伍,努力降低行政直接成本
“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改革是与政治经济等深层的收入分配改革相配套的,
不能简单从事。政府运行成本的改革上,如果由政府自己主导,让官员自己决定花
多少钱,成本必然会趋向无穷大。目前,我国存在着数量过于庞大的既非从事直接
的生产劳动,又非从事专门的经营管理活动的党群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我国财政供
养人员占总人口的“官民比例”有1比26,财政供养人员与GDP之比看,我国为39
人/百万美元,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目前美国为2.31人/百万美元,日本为1.38人/
百万美元。我国公务员“超标”近20倍。“我们不少党政机关用钱上大手大脚和铺
张浪费的现象非常严重。我国行政管理经费增长之快,行政成本之高,已经达到世
界少有的地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
用已增长87倍。2003年行政管理费用同2000年相比,三年内增长1923亿元,平
均每年增长23%。。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仅为4.71%,到
2003年上升到19.03%,这个比重,比日本的2.38%、英国的4.19%、韩国的
5.06%、法国的6.5%、加拿大的7.1%、美国的9.9%均高出很多。而且近年
来行政管理费用增长还在大跨度上升,平均每年增长23%。。一方面,由于许多地
方的财政供养人口过于庞大,“官民之比”居高不下,使一些地方财政不堪重负,
甚至捉襟见肘:另一方面,文山会海、“餐桌腐败”、“车轮腐败”、公款旅游等,
也在大规模地侵吞有限的财政资金。此外,一些地方财政供养人口中,还混有不少
“吃空饷”的“蛀虫”。最近,仅四川省就清理出3.7万多。“吃空饷”人员,每
年冒领经费达6400多万元。河南也清理出2万多“吃空饷”人员,涉及资金I.53
亿元。这无疑暴露出一些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漏洞。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P396,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
∞近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疯涨[N),京华时报,2006,03,13.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提交提案中的一组数据(EB/OL),news.sohu.com/20060307,2006,3,7
第9章转轨时期强化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战略举措
9.4.5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消除“二元”经济政策束缚,加快给农民“减
负”与“剪缚”,
一是以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社会化、市场化、
产业化、知识化进程,努力提高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发展效益加大对农村的教育
科技投资,多渠道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二是通过农村城镇化,打破城乡隔离的二元经
济和社会结构,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经济社会体制、制度和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市
场体系,消除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体制和制度障碍。加大对农民、农业、农村
的扶持力度,尽快减免农民的苛费杂税,精简乡村机构,大大减少农民供养的人员。
加快取消束缚农民多年的户籍、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不公平制度和剪刀
差政策等,实行平等的统一的城乡制度和政策。帮助农民成立各种群众组织以适应
市场和维权。三要加大财政支出中的支农比重,重点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科技及农
村教育的投入,增强农业经济的发展后劲。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农业劳
动生产率。力求为农村发展创造机会公平、竞争公平,收入的起点、过程、结果都
力求比较公平。四要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健全农村融资渠道,防止农村资金大量
外流.五要改善农产品贸易条件,以市场为基础调整工农业产品比价,消除工农业产
品价格剪刀差。五要加大对农村贫困户的救济力度,逐步把农村贫困户纳入最低生活
保障制度中来,在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和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合的农村社会保
障体系同时。
9.4.6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快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
城市化是提高国民经济效益与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状况、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的必由之路。从长期来看,我国要想从根木上解决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增长缓慢的
状况,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改革初期,国
家采取的是工业化而不是城市化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实施后果就是城市化滞
后于工业化几十个百分点。中国的工业产值已占GDP的比重一半多,但中国目前的
城市化比率为38%左右,离800,6的基本城市化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城市化滞后在
两方面对最终消费需求产生制约。在我国“十五”期间的城镇化战略中,乡镇企业
一般布局比较分散,农村工业化的结果没有带来相应的人口集中,农业剩余劳动力
“就地转移”的方式使我国规模城市供给不足,难以产生城市人口集聚的对第二产
业消费需求的推动作用。城市化滞后对城市公共建设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延缓了中
国经济打破二元经济结构、走向经济的一体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10章结论
前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出政府调
控收入分配的理论架构和政策措施。本章将重点对本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具
体指出论文的主要创新内容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收入分配是经济社会中的一个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我国加快推进市场经济改革时,如何发挥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在调控收入分
配中作用问题,不但涉及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也涉及社会公平公正问
题,更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进步问题,已经成为事关我中政
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的核心命题。长期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甚至政府
官员,对收入分配的关注主要是,在承认既定的分配文化、分配制度、分配关系的
前提下,从居民个人角度出发,在分配实践操作的层面上,集中地探讨在居民个人
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收入分配的公平及其标准问题、收入分配的经济效率问题,
而很少从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视角出发,系统深入地分析研究收入分配的文化价值
理念、理论构建、目标原则、分配关系、体制机制等方面问题。为此,本研究坚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按照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站在
政府的角度,针对收入分配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分析,展开对政府调
控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系统研究,较为深入地探讨收入分
配的思想基础、基本理论、调节导向、作用机制和相关政策政策。并得出以下主要
结论:
10.1.1在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理论架构上,提出了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基
本研究框架
较为深入地探讨了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内涵与思路创新。运用相关理论模型分析
工资、税收、财政支出与价格“四个”政策导向均衡配套问题。采用了数学模型和
马克思经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论证揭示论证了政府在调控劳动收入分配、财
政税收与公共支出、教育作用分配的相关关系,在遵照经济规律在价值分配上,提
出重构在宏观GDP比重调控下的“两个自由价值分配市场”,即劳动力分配与资本参
与市场分配。其基本思路是政府通过法律锖0度政策的综合运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从调控收入分配(在GDP中)比重的角度,再建立一个专门服务劳动收入分配的市场
经济自由分配市场,而这个新的市场并不违背要素市场进行“帕累托”的优化配置。
在财政税收上运用数学模型论证认为,资本税率为0时,最有利于扩大收入分配总
量,要把税收结构放在消费上,减少生产性税收;论证了扩大公共财政支出有利于
第10章结论
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质量等。分析了长期误导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倒U
理论”和刘易斯为代表的“二元经济论”理论等,并指出其错误所在。研究了政府
在调控收入分配上的失灵表现、原因和矫正对策。论文认为必须在深入地研究分配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基础上,在决策和实践中,要重视探讨既得利益集团在政府调
控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影响、相关理论及其具体操作思路。
10.1.2在分配价值取向上,提出“四个更加关注”和“五权并重”的
分配思想
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思想,提倡更加关注劳动者
生存权与发展权问题、更加关注提高分配的总量与质量问题、更加关注收入分配机
会均等与民生问题和更加关注社会福利最大化实现途径问题等“四个更加关注”和
“五权并重”的分配思想,充分尊重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劳动收益权、财产占有
权与收益权的“五权”并重的思想。
10.1.3在分配视角与目标原则上,从“四个层面”提出构建“四位一体”
的分配目标体系和“五个有利于”的收入分配原则、
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四个层面”提出了政治上以人为本、经济上公平
与效率并重、社会上和谐持续、文化上科学民主的“四位一体”收入分配目标体系;
分析了“五个有利于”的收入分配原则,即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升生
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劳动特别是科学劳动(一)分配导向,
适当提高劳动者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并创造就业机会均等的市场化用人环境,
有利于增加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和实现就业机会公平,促进社会充满生机活力与
持续和谐稳定;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要素收入分配的平等回报
的市场公平竞争规则,实现经济的高效持续稳定增长,加快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分配制度规则体现的分配机会均等;有利于收入与投入的贡献相适应、收入
差距适度和社会保障能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与发展权利。
10.1.4在分配功能上,研究了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六大功能”作用
机制
主要具有分配制度法律强制功能、分配政策调节功能、文化价值引导培育的共识
功能、信息传递等公共产品监管与保障功能、利益主体谈判商议协调功能、利益主
体意愿表达整合功能等六大功能及其主要作用机制。
”陈征:《<资本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第206页。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9.
祸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0.1.5在分配举措上.提出强化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六个化”
路径、“六个”机制创新、“四个”配套政策和推进”六个”方面
配套环境改进的调节措施
探讨了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路径、措施、政策、配套环境等。如通过制度化、市
场化、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改革路径。提出使收入分配动态监控系统科学化。
要采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完善有关监测制度,成立高级监控组织。由国内外高级政
府官员、高级学者等组成,分析提出调控收入分配的可行性建议。制定有制于劳动
者特别是科学劳动者的收入分配策略,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社会创造性、
资源优化配置的程度和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研究提出优化收入分配”六个”配
套分配环境改进配套环境的基本思路,即扶持知识经济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借鉴
发达国家经验,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缩减与调整国有企业布局与功能,全面推动
国企市场化经营;耪减政府机构,适当减少公职人员的队伍,努力降低行政直接成
本;扶持服务业、培育中小企业和部分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深化
改革农村发展方式,加快给农民“减负”与“剪缚”,消除不公平制度政策束缚。
2.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与现实意义
10.2.1揭示了研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收入分配是经济社会中的一个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我国加快推进市场经济改革时,如何发挥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在调控收入分
配中作用问题,不但涉及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也涉及社会公平公正问
题,更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进步问题,已经成为事关人类政
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的核心命题。
10.2.2填补了国内外在系统深入研究政府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作用上一些
空白
当前,国内外在研究居民收入分配上,开展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但是,
较为系统地从分配前提、体制、价值取向、目标原则等视角深入地研究政府在调控
收入分配中作用的问题则比较少,主要是散见于研究收入分配差距或居民收入分配
公平与效率问题中提到。国外有关政府经济职能研究中,也很少专门提到政府在调
控居民收入分配中作用问题,特别是在强调按资分配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
经济学家都会有意或不自觉在弱化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上的作用。笔者在检索了国
内近10年的20多万硕士与博士论文发现,没有专门以研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
的作用为题的论文。在全国主要学术论文期刊上达,系统深入地从政府角度上研究
第10章结论
其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文章也比较少。
10.2.3形成了系统研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基本框架
在理论上,深入地研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理论依据、角色功能、制
度路径、范围目的、价值取向、原则目标、体制机制、政策规则等方面内容,提高
其科学、公平、合理程度,在实践中,借鉴国外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政策实践经验,
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提高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总体实践效果,努力构建真正充满
活力、和谐公正的现代文明政府调控收入分配体系。
10.2.4拓展了研究政府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视野
论文强调,构建科学公正的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理论体系,必须是在分配目标
上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四位一体”的角度着手,才能较好地摆脱长期
单纯从经济角度出发而导致难以解决的公平与效率矛盾之争,形成较为科学公平的
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目标思路。在分配原则上,提出实现“五个有利于”的原则,即
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水平;有利于增加广大
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和实现就业机会公平, 促进社会充满生机活力与持续和谐稳定;
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的高效持续稳定增长,加快推进我国
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分配制度规则体现的分配机会与社会价值均等公平;有利于收
入与投入的贡献相适应、收入差距适度和社会保障能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与发展权
利。
10.2.5创新了研究政府调控收入分配政策模型的一些数学方法
运用数学模型论证说明,政府调控劳动收入不会影响市场资源的“帕累托”原
则,必须大力使用工资政策调控;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税收结构要以消费为主,生
产性税收结构尽可能低些,扩大公共财政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质量;发展教
育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差距和公平程度等问题。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1、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马克思,‘资本论》第1、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杜1991年第2版
4、列宁,‘列宁选集》第l-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
6、陈征、李建平、郭铁民,《资本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运用和发展,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7、陈征、李建平、郭铁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纲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杜2000年版.
8、陈征,‘资本论》解说(卜3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6月(第2版)出版.
9、陈征,‘资本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10、陈征,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12期.
11、陈征,当代劳动的新特点,光明日报,2001年7月17日.
12、陈征,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10.
13、李建平,《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4、李建平,二十年分配改革的回眸与思考,福建论坛,1998年11期.
15、李建平,关于扩大消费需求的几点认识,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
16、李建平,学习十五大关于分配方式新论述的思考,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6期.
17、李建平,按劳分配也能造成贫富分化,创造,1999年第4期.
18、吴宜恭等,产权理论比较一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代产权学派,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吴宣恭,实现公平与效率互相促进,经济纵横,2007/01
20、吴宣恭,论法人财产权,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21、吴宣恭,根据凝固形态的劳动实现按劳分配的几个问题,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3/05.
22,吴宣恭,关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理论,当代经济研究,2003/12.
23、吴宣恭,产权、价值与分配的关系,高校理论战线,2002/02.
24、胡培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今解。‘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7期.
25,胡培兆,社会主义国有资本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
26、胡培兆,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今日观,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4/09.
27、胡培兆,按劳分配的两条曲线。社会科学研究,1982/04.
28、胡培兆, ‘资本论》中的工资不属分配范畴,学术月刊,1984/05.
29、胡培兆,别论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社会科学战线,1995/05.
30、胡培兆,市场经济中的公有制与按劳分配,经济研究,1993/04.
31、胡培兆,只有按劳分配,没有劳动力商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8/02.
32、郭铁民,关于“蛋糕”做大与收入差距扩大的思考,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
33、郭铁民,福建省个人收入分配体制中期改革研究,东南学术,199I/03
34、林卿,福建省统筹城乡发展思考,东南学术,2005/04
35、李建建,当前福建农民收入问题探讨,发展研究,1999/12
36、严正,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再认识,‘东南学术》,2001年第6期。
37、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
38、吴敬琏,在央视国际网站上做了<吴敬琏解疑贫富差距》的讲话,2004.3.16.
39、吴敬琏,按生产要素分配最合理,领导决策信息,1998/15,
40、厉以宁,厉以宁谈发展形势:收入分配不能均贫富,HTTP:w聊.FSI.COM.CN,2003.3.9
41、厉以宁,收入分配的合理性与协调,社会科学战线,1994/06
42、厉以宁,按劳分配与第一类按资分配相结合,中国改革,1998/01
4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44、大卫.李嘉图(1821),‘政治经济学赋税原理》,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45、(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萧琛等译第1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
46、阿瑟·刘易斯,(--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47、(英)庇古,‘福利经济学》,商务出版社,1972年版。
48,[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舨。
49、{英)J·M·凯恩斯:‘预言与劝说》(中译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0、(美)保尔·安东尼·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2版上册,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
51、(美)乔治·吉尔德;<财富与贫困》,上海译文出版社,1 9 8 5年中文版。
52、(美)德怀特·社蒙德著‘现代美国》,商务印书馆1984年.
5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出版社,1964。
54、庇古,福利经济学,10页,北京商务出版社,1964.
55、阿罗,‘社会选择和个人价值≥,北京商务出版社,1965年版.
56、科斯,‘牡会成本问题》,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57、薛伯英,‘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8、威克塞尔,‘国民经济学讲义',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59、[荧]詹姆斯;自由、市场与国家(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
60、让·巴蒂斯特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6l、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62、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63、丁伯根:‘生产、收入与福利>,北京经济出版杜1991年版.
福建师范大学博七学位论文
64、科斯、阿尔钦、诺思:《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杜1994年版.
65、奥肯:<平等与效率》,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66、斯拉法, 《用商品生产商品》,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67、‘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选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68、邹恒甫.财政、经济增长和动态经济分析,2000年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9、谷书堂、高明华:《劳动力经济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0、扬灿明, 《转型经济中的宏观收入分配》,中国9}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7l、周文兴, ‘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
72、周青,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职能》,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3、曹燕,‘论收入分配政策的价值基础:公正》,中国知网,2005年10月版。
74、杨强,《中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研究》,中国知网,2002年版。
75、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6、中国教育部高教司编,《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7、《中国统计年鉴》(1990-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
78、石良平等著,‘中国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9、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0、迟福林主编,《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职工持股》,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8I、王春正主编,《我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年版。
82、扬宜勇等著,《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攻坚》,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版。
83、翁天真主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评价与决策》,中国劳动出版社,1993年版。
84、胡国成编,《塑造美国现代经济制度之路》,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85、蒋学模主编,《政治经济学教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86、魏红征,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权力分配模式探析,中国知网,2004年5月
87、李风圣、吴云亭:‘公平与效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88、杨葆馄、范先佐,《教育经济学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89、李炯:《中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差距分析》,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90、赖德胜:‘先富等共富?一中国转型期的收入分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1、陈建,怎样看待社会公正, ‘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12期
92、刘晓路, 《论政府在改善收入分配状况中的作用》, ‘财贸经济》,2003年第8期)
93、支林飞、叶书宏、刘桂山。国外调节收入分配政策辑览,内部资料
94、林小春,不公平对经济的不良影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3期
95、杨云善,对完善政府收入分配调节体系的思考. ‘经济师》.2003年第1l期
96、权衡,中国收入差距的政府因素分析,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9期
97、张风琴,政府行为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2月
98、彭必源,国外微观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启示,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0第22
卷第3期
99、刘宏凯,郑克蛉:政府在居民收入差距中的职能定位。‘理论探讨》,2005年第4期
100、张叶,转型时期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政府行为,《经济科学,,1997年第3期
101、许国林,20年代美国国民收入分配问题初探,‘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l

102、毛雁。政府在收入再分配中所起的作用,‘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2年第5期
103、壬德文.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战略思考。‘中国社科院院报》,2005年04月13日,
104、朱钟棣, 国外学者对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研究,‘中国哲学网》,2006年1月。
105、萱伟,卫生部长称六大问题长期积累造成看病贵看病难,‘中国青年报》,2006.02.19.
106、李振国,政府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及对策探讨, ‘经济学家》, 2005.3
107、陈雪强,知识差距是贫富差距的实质,‘理论探讨》,1998年第6期
108、张银: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在当代我国的运用与发展,‘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
4期)
109、林红玲,从古典、新古典到马克思~制度安排与收入分配,《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3期.
110、黄泰严,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突破与重构,‘经济纵横》,1998年1l期
Ill、赵人伟:收入分配认识的不断深化,‘人民日报》,2003年2月18日.
112,王志伟:经济全球化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13、韩德强:<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大萧条》,‘国际经济》2003年3月19日.
114、史晋川:‘论制度变迁与制度变迁方式划分标准》,‘经济学家》2002年第l期。
115、黄安年:‘从国情咨文看布什第二任期的经济政策走向》,人民网2005.2.2.
116、李宝金:‘公平与效率矛盾论》,载‘齐鲁学刊》1997年第5期
117、‘中国农民工调查报告》,2006年-4月,国务院研究室发布。
118、钱世明、童源轼:‘公平分配一一理论和战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119,刘清江。‘政治制度在资源分配中的角色和功能》,中国知网,2003年年版。
120、宋则行;‘世界经济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21、汪尧田:‘国际贸易》,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22、许紫耀:‘对“生产要素”混同于“劳动要素”的质疑'。‘中国经济年鉴’,经济管理出版
1993年版.
123、魏意:‘关于按要素分配的理论思考’,《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6期.
124、何勇:‘再论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客观必然性》,‘甘肃社会科学',1998.4.
125、昆明理工大学课题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合的思路》,‘工资研究通讯)),1998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年第6期。
126、卢嘉瑞:《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4期。
127、冯兰瑞:‘平等与效率的辩证关系》,‘特区经济》.1999年第3期.
128、李宝金:(公平与效率矛盾论》,《齐鲁学刊》.1997年第5期。
129、牛飞亮:《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国际比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2期。
130、陈庆基:《论收入分配不公的表现、原因及对策》,‘复旦学报》,1991年第6期.
131、李朝林:《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当代经济研究》,2000
年第11期.
132、王知桂、杨强:《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不公的成因分析》,‘北方论坛》,1998年,4。
133、胡鞍钢:第二次转型:以制度建设为中心,<体制改革》2002年9月。
134、隆远勇:论全球化的功能性发展与制度性发展,《学术研究》,2002年1月.
135、高申鹏:制度供给的关键性作用,《学术研究》,2003年4月。
136、顾海: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历史回顾与制度转型分析,《学术研究》2002年第9期.
137、钱伯海:《论两大要素范畴及其区分的理论价值》,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
论第十四次会议论文,20004年9月。
138、吴玉鸣: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2004年4月,中国知网。
139、徐显明、齐延平:制度文明施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2期。
140、勾新雨等,发改委建言公平分配制度模式酝酿三大干预政策,2007,03,04,经济观察报
141、卫兴华,《关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理论问题》,《特区理论与实践》,1999.3.
142、刘国光,把“效率优先”放到该讲的地方去讲,《科学决策》。2005年12期
143、西托夫斯基,略论经济学中的福利命题,经济研究评论,1941年
144、张晏榕:建设海峡经济区必须建设良好的知识经济发展环境,《海峡通迅》2005第年5期.
145、张晏榕,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沿海较发达地区低工资策略的经济学分析,福建师大学
报,2006,3
146、张晏榕,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机制创新研究(‘福建论坛》,CN35一1033F。ISSNl000--
8780,2006,5
英文部分
I.Ying.L.G.2000.Measuring the Spillover Effeets:Some Chinese Evidence.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79:75—89.
2.Ying,L.G.2003.Understanding China’S Recent Growth Experience:A spatial
Econometric Perspective.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37),613-628.
3.Ying.L.G.Getis>A.2004.Spatial Regressiong Filiter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chinese Regional Economic Study.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informatics&
Geographical Systems Modeling and Fifth Beijing International Workshop in GIS.
2nd-4th,April 2004,日eijingj PR,China.
4.Young。A.200pm Gold into Base Metals: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NBER working papers。August。
No.7856.
6.Young,JL 2000b.11Ie Razor’S Edge: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 QIlarte心Journal of Economics. VoLc)(v。
Nov.1091—1135.
6.Zhang,z.Y.,Liu)九Y.1 Yao}S.J.2001.Convergence of China’S regional incomes
1952-1997.China EConomic Review 12:243-258
8.Todaro,M.P.’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Longman, 1985.
9.Kuznets,’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01.45,No.1,March,1955.
10.Lewis,霄.九,’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Manchester
School,V01.22,May,1954.
11.Lewis,矾A.,’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in Cairncross and Puri(eds.),
1975.S.Pigou A)C,4The Economics of Welfare’.London:Macmillan.1920.
12.Tsui,K.Y.1991,China'S Regional Inequality>1952—1985.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5(1),卜2L
13.Tsui,l(.Y. 1993.Decomposition of China'S Regional Inequalitie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7),600—627。
14.Upton,G.,Fingleton,B.1985.Spatial Data Analysis by Example,V01.1,Wiley,New
YOrk.
15.-8l z,U.1996.Transport Costs,Intermediate Goods and Localized Growth,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6(6),671—695.
16.Weeks,址,Yan>J.Y.D.2003.Provincial Conditional Income Convergence in China.
1953—1997:A Panel Data Approach,Econometric Reviews,22(1),59—77.
17.Williamso珥1.G.1965.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Description of Pattern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V01.
VIII.No.4,Part II,3—45.
18.Wilson,^-G.1974.Urban and Regional Hodels in Geography and Planning.John Wiley.
New York.NY.
堡塞堡堡奎兰堡圭兰堡篓兰
19.Wooldridge J.虹2002.Econametric Analysis of Cross Section and PaneI Data.
Cambridge,Mass.MIT Press.
20.Wu,Y.R 1995.Productivity Growth,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 in China: A Three-Sector Analysi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V01.21(2), 207—229.
21.Wu.Y.R.1999.Income Disparity and Convergence in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Discussion Paper,No.9915.
22.xu,L X.,Zou。H.F.2000.Explaining the change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Ii),149—170.
23.Yao,S.J.,Zhang,Z.2001.On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Diverging Clubs:A Case Study
9f Contemporary China.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9,466-484.
24.Yao, S.J.,1999.On the Decomposition of Gini Coefficients by Population Class
and Income Source:A Spreadsheet Approach and Appl ication.Applied Economics,
(31),1249-1264.
25.Ying,L.G.,1999.China’S Changing Regional Disparities during the Reform Reriod.
Economic Geography 75(1),59—70.
26.Quah.D.T.1996c.Twin Peaks:Growth and Convergence in Models of Distribution
Dynamics,The Economic Jourrlal,106,1045—1055,
27.Quah,D.T.1997.Empirics for Growth and Distribution:Stratifidation,Polarization。
and Convergence Clubs.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27-59.
28.Raiser,|I.1998.Subsidising Inequality:Economic Reforms。Fiscal Transfers and
Convergence across Chinese Province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34(3)。l-26.
29.Ramdey, E.1928.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Saving.Journal of 38,543—559.
30.Ray,S.J.。Montouri,B.瑰1999.US Regional Income Convergence:A Spatial
Econometric Perspective.Regional Studies.33(2),143—156.
31.Rey,S.J.2003.Specification Searches in Spatial Econometrics:the Relevance
of Hendry’S Methodolny,RegionaLScience and Urt)an Economics,33,557—579.
32.Romer。p.M.1986.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October 94(5),1002—1037.
33.Romer,P.M.1990,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XVCVIII.71—103.
34.Saavedra L.A.2003:Tests for Spatial Lag Dependence Based on Method of Moments
Estimation.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33,27—58.
35.Sala—I-Martin,x.1996&弛e Classical Approach to Convergence Analysis.The
Economic Journal,July,106,1019—1035.
36.Sala-l-Martin.X.1996b.Regional Cohesion:Evidence and Theories of Regional
Growth and Convergence.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June,40,1325—1352.
37.Siegel,P. B,Johnson盹Alwang J. 1995.Regional Economic Diversity and
Diversification: Seeking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Growth Change,
26(2),261-284.38.Sims,c 1980.Macroeconomics and Reality.Econometrics.
48(1),1-48.
39.Solow R.JL 1956.^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0uarte,Journal
of Economics,70,65~94.
40.Summers。lL,Hestom A.1991.11le Penn World Table(Mark 5.O>:^Il Expanded Set of
International Comparision,1950—1988. Qllarte即Journal of Economics.106(2):
327—36&
41.Swan T.飘1956.Economic Growth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Economic Record
32,334-361.
42.Temple,J.,1999.nle New Growth Evidence.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XX】(1,II,
112—156
43.LuCaS,R.,1988.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s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2,3.q2.
“.Lucas,R.2002,Life Earnings and Rural—Orban Migration.Working paper,http:
//home.uchicago.edu/-sogrodow/homepage/life earnings.
45.Mankiw,N.,Romer。D.,Weir D.1992.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叽11.QIlarte即Journal of Economics, 107。407—38.
46.Martin,P.。Ottaviano.G—I.P-1996.Growth and Location.cE豫Discussion Paper
Series
47.Martia P,Ottaviano。G.LP.1999.Growing LOcations:Industry Location in a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European EConomic Review,43,281—302.
48.Martin,R.1999.The New Geographical Turn in Economics:Some Critical Reflections
Journal of Econemics.23,65-91.
49.McconIl,-P..Shefer.D.2004.Location,Agglomeration and Infrastructure.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83,177-196
50.Ord,J.I【.,Getis,九1995.Loc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Statistics:Distributional
垫堡塑丝奎兰堡::兰堡篁三
Issues and an Application.Geographical Analysis>27(4),286—305
51.Palivos T.,Wang,P.1993.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Endogenous Growth。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6,645—669.Pedre,P:,Yao,J.Y.D.2002.Are
China’s Post—reform Provincial Income Levels Divergin酊IMF}Working Paper.
52.Porter,M.E.1990.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acmillan。New York.
63.Porter>M.E.1996.Competitive Advantage.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Regional
Policy.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19(1/2).85—90.
54。Porter,M.E.1998.On Competition.A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Book.Cambridge姒.
55.Puga。D.t Venables.A.J.1996.The Spread of Industry,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10(4),
440—464.
56.Ramsey, F.1928.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Saving.Economic Journal.December.
38, 543—549.
57.Quah.D.T.1993a.Empirical Cross Section Dynamics in Economic Growth,European
Economic Review,37,426—434.
58.Quah D.T.1993d.Galton’s Fallacy and Tests of the Convergence Hypothesis.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95;427—443.
59.Qu8h,D.T.。1996a.Empirics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Convergence.European Economic
Review,40,1353—1375。.
60.Quah·D.T.1996b.Regional Convergence Clusters across Europe·European
61.Barro,R.1993.Government Spending in a Simple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Journal ofPolitical Economy.October,partII,98(5),5103-s125.
62.Barro。R.J.1997.Determents.of Economic Growth:A Cross-Country Empirical Study.
Cambridge,MA,MIT Press.
63.Barro, R.J.2001.Human Capital and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y,
91(2):12-17.
64.Barro,R.,Lee,J.W.1993.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32(3),363—394.
65.Barro。R.。Lee,】.Ⅷ.1996.International Measures of Schooling Years and Schooling
QIla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6(2),218—223.
66.8arro。R.,Lee.J.W. 2000. International Data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Updates
and Implications,NBER.Working Paper,No.7911.
67.Barro IL J.。Sala-I-Martin,X.1991.Convergence across States and Regions,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107—182.
68.Barro R.J.,Sala-l-Martin.X.1992a.Converge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April,100(2)。223-251.
69.BRITO,R.J.,Sala—11Iartin,】L,1992b.Regional Growth and Migration:A Japan-United
States Comparison.Journal of曲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y,December,
6“)。312—346.
70.B81"T0,R..Sala-I-Martin,X.,2002.Economic Growth.(Second edition),
McGraw-Hill,Inc.
71.Baum01.鼠J.1985.Productivity Growth.Convergence and Welfare:并llat the Long
Run Data Show.^merican Economic Review,76,1072—1085.
72.Baumont,C,Ertur.c.,Le 6allo,J.2003.Spatial Convergence Clubs and the
European Regional Growth Process,1980—1995.In:Fingleton,8.Eds.European
regional growth.Springer,Berlin Heidelberg,New York.
73.Ben-David。D.1998.Convergence Clubs and Subsistence Economie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55。155-171.
74.Bernard,A.,Durlauf,S.1999.Interpreting Tests of Convergence Hypothesis.Journal
of Econometrics,March.71(2),101—173.
30.Bernard.丸,Jones,C 1996.Technology and Convergence.The Economic Journal,
106,1037—1044.
75.Bourguignon,F..Morrisson,C.2002.Inequality Among World Citizens:1820—1992.
Amarcian Economic Review,92(4)。727—744.
76.Breusch T,Pagan.丸1979.A Simple Test for Heterosckedasticity and Random
Coefficient Variation。Econometrics,47,1287—1294.
77.Erun,J.F.,Combes.J.L,Renard。lL F.2002. Are There Spillovar Effects Between
Coastal and Noncoastal Regions in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13,161—169.
26l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1、课题研究:
(1)参与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 ,
(2)参与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海峡西岸工业反哺农业的体制、机制与政策研究;
(3)参与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基本思路研究;
(4)参与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完善闽台发展机制研究;
(5)参与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福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
(6)参与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增强党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问题研究;
(7)参与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
(8)参与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解决企业缺工问题研究;
(9)参与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福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10)参与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培育知识经济研究。
以上成果均发表在福建省委主办的《调研文稿》、《研究动态》、《送阅件》等刊物上。
2、公开发表研究论文:
(1)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机制创新研究(<福建论坛》,CN35一1033F,ISSNl000—8780,2006
年第5期)
(2)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沿海较发达地区低工资策略的经济学分析(《福建师大学报》。
2006年第3期)
(3)缩股流通制度一一解决股权分置的一种有效途径(《发展研究》,CN35--1024,ISSNl003
--0670,2004年第12期)
(4)营造海峡西岸经济区良好的知识经济发展环境,(‘福建通讯》,cN35—1144D,ISSNl005
--5598,2005年第5期)
(5)应把医药产业作为福建支柱产业来培育(‘发展研究》,CN35--1024,ISSNl003--0670,
2004年5月)
(6)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区域经济新增长极》IS蹦7—80597—485—3,
参与课题执笔,2004年12月)
(7)创新发展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区域经济新增长极》ISBN7—80597—485—3,
参与课题执笔,2004年12月)
(8)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本思路研究(‘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ISBN7-211—04732一l,
论文执笔,2005年0月)
(9)福建地方党委优化执政格局集聚执政合力的调查(<福建增强党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
的调查与思考》ISBN,参与课题执笔。2005年3月)
个人简历
致谢
完成论文的今天,掩卷沉思,唯有借这小小的“致谢”来倾诉我的感受。
首先,要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校长李建平教授。感谢恩师给我
机会,使我能够在福建师范大学这个知识的殿堂中汲取更多养料,每当想起,心中
充满感激.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学问执着追求的精神,开明的为
人风范,使学生受益匪浅,也是让学生满怀敬意。从师四年,给了我许多鼓励、关
爱、鞭策与悉心指导。过去四年中,我聆听了老师高屋建瓴的学术思想,感受了老
师平易近人的处事风格。学生珍惜与老师的每一次交流,深深感激老师的每一次教
诲。我的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关怀,在论文的研究和写作中,从选题方
向的确立、论文框架的构建、观点的提炼把握、材料的组织、文字修改到最后成稿,
都渗透着老师的心血,浸润着老师的智慧。对于恩师的恩情,仅仅表达由衷的感激
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才不会辜负老师的教导和希冀。这里,
也深深感激师母綦正芳教授在学习期间对学生的多次热情的关心和帮助。
其次,要感谢陈征教授、郭铁民教授、林卿教授、李建建教授、严正教授和中
共福建省委编办陈海基主任、中共福建省委陆开锦副秘书长、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
中心杨益生副主任、山西省经贸委副主任潘贤掌博士、中共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黄
树清处长、中共福建省委《调研内参》编辑部潘圣平副主编、卢高松同志、中共福
建省委政策研究室谭亚川副处长、谢章澍博士、林朝阳同志等等,都给予我学业上
的教诲和对我论文的帮助。非常感激时任中共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现福建省
人大法制委主任阮荣祥副秘书长,在我报考博士期间给予的鼓励和帮助。感谢福建
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黄恒旺等老师在学业上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同时,十分感谢本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谢庆绵教授,在学习期间给予的关心和帮助。
再次,我要感谢李闽榕、周新迁、李利民、谢如良、崔占峰、张著名等师兄弟
和我的家人以及其他亲朋好友在学业上给予我的启发和在论文完成上给予我的关
照。
张晏榕
2007年3月5日于屏山
个人简历
张晏榕,男,汉族,1972年1月生,福建明溪人。1994年毕业于福建林学院(现
更名为福建农林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4年9月一1997年7月攻读江西师
范大学政法学院全日制外国哲学专业,西方管理哲学方向,导师谢庆绵教授。2003
年起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资
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师李建平教授。
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探析
作者: 张晏榕
学位授予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