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Y 982735
分类号:F822.1
密级:
单位代码:
学号:
⑧山东岁,弓
硕士学位论文
10422
0202011 025
Shandong University Master’s ThesiS
论文题目: 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作者姓名
专业
指导教师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王洪伟
政治经济学
秦凤鸣教授
2006年4月7日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
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
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丝崖垡日期:塑±!堡!!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
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
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
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论文文作作者者签签名名::’之乏仁丝塾!查!堑导导师师签签名名’:: 日期:绎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汇率是联系国内外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一条纽带,汇率制度的变动会直接
影响一国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贸易往束以及一国金融体系的完善,主要国家的汇
率制度还会直接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国际金融领域中的
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我国经济走向开放过程中无法绕开的重大课题。
纵观历史上汇率制度的选择理论,汇率制度主要有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
制度以及介于两极汇率制度之间的中间汇率制度。无论哪种汇率制度,我们都不
能笼统地说孰好孰坏,要放在不同国家具体的经济背景中去看是否符合一国国情。
横看世界各国汇率制度的特点比较,各国汇率制度变迁的过程提醒我们,汇
率制度的依存因素非常复杂且在不断变化,因此汇率制度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
的,而是一个漫长、复杂、有序的过程。通过不同时期我国汇率制度变迁的过程
可以看出,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也是因时而异,跟随我国的经济背景和国际地位
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革的。
然而,为完善我国汇率制度,首先要明确汇率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径。总的看
来,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应优先于汇率水平的变动,并且在改革过程中始终重视
汇率稳定。而汇率形成机制又取决于汇率制度,汇率制度的选择才是根本。2005
年7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基本上就是沿着这个路径进行的。我国
的经济背景及国际环境决定了人民币放弃钉住美元的大趋势,但我国还不具备直
接向浮动汇率制度转换的经济条件,因此,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将是明智的选
择。在确定管理浮动汇率制的前提下,以市场化作为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大方向,
并最终将汇率水平调整到适当的水平。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就是要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增
强汇率杠杆对经济的调节,逐步放宽外汇管制,稳步发展外汇市场,保持人民币
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此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我国的基本国
情,受到了国际各方面的好评,并对其他国家的金融及贸易状况产生了一定的影
响。汇率制度改革意义重大,但此次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只是我国汇率制度向市场
化靠拢所迈出的一小步,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还要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
的原则逐步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汇率制度人民币形成机制改革市场化
2 夏渺博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11圮exchange rate iS the tie that connects the product market and finance in the
nation and abroad.If the exchange rote system of a country changed,it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economic,trade and finance of a country.Especially,the exchange rate
system of the nlaiR country in the world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mational economic.nlerefore.the choice of the system of exchange rate is
important f.or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e system,and it is also a hot question that we can’t
avoid when our country are opening to abroad.
If we review the his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rate systems,we Call find
that there are mainly 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 and
mid exchange rate system.No matter which exchange rate system,we call’t say it is
good or bad butjudge it is or not fit for the economic background ofthe country.
Ifwe compare the changes history ofexchange rate system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we can find that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exchange rate systems are very complicated.
and these determinants changed frequently.Therefore,the exchange rate system
reformation is a long and complicated process.Only reviewed the changes history of
exchange rate systems of our country,we can flnd that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exchange rate systems ofour country also changed frequently.
In order tO accomplish the exchange rate system,we should firstly find the train of
thoughts for the reformation.On the whole,the choice of exchange rate system is the
mot,and the formation ofthe exchange rate system should be put on the second station,
and finally we should consider about the level ofthe exchange rate.111e reformation of
the exchange rate system formation in 2005 was basically on this train of thoughts.
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 background ofour country,the managed float exchange rate
system iS the best choice for China.And the exchange rate ofRMB should really reflect
the supply-demand relationship of the market.And then we should have a scientific
method to make sure the level ofexchange rate ofRMB.
There are important meanings in the reformation of exchange rate formation in
2005 for OUr fmance system.But it Was only a little beginning,the accomplishment of
exchange rate system of China should be go-aheadism,controllability,and
inerementality.There is a long way for China tO realize the complete marketization of
the exchange rate ofRMB.
Key words:exchange rate system, reformation ofthe exchange rate formation
of RMB,marketization
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之争
纵观国际金融学说史,汇率制度的选择一直是国际金融领域争论不休的问题。
国际汇率体系的衍变历程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体系。20世纪50年代,伴随
着对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争论,西方学者多注重汇率的稳定性。因此在布雷顿森
林体系建立时,为避免汇率波动,以Kindleberger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极力推崇固
定汇率制。随着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的不断扩大,以Friedman为代
表的另一批经济学家又极力主张采用浮动汇率制。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孰优
孰劣的争论一直相持不下,直到1961年Mundell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理论。70年
代,在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相继提出的背景下,经济学家开始把注意力放到
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上,提出了经济论和依附论。80年代苏东剧变后,又
将焦点转移到转型国家经济制度和产权制度的变革所引发的汇率制度的变迁与选
择上。90年代,新兴市场国家频繁爆发以汇率制度崩溃为主要特征的金融危机,
使长期争论的汇率选择问题荐度成为焦点。
有关汇率制度选择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主要是因为各研究者的理论视角和
侧重点不同,从而导致结论的不同。围绕汇率制度选择的争论,主要分为固定汇
率与浮动汇率的争论,以及两极汇率和中间汇率的争论。
(一)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争论
布累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关于固定和浮动汇率制的优劣的争论就没有停止
过。·归纳起来,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货币政策自主性的争论
浮动汇率制度的倡导者认为,根据有名的。三元悖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自主、稳定的固定汇率政策和丌放经济中完全自由的国际资本流动,这三项彼此
间相互依赖;但是当存在其中一项时,另外两项至少有一项不存在,即不可能三
者兼得。由于货币政策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与汇率固定的矛盾,在固定汇率制
度下,货币当局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就被弱化了。在资本与金融账户完全开放,国
际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表达式分析固定汇率制下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货币政策自主性。
M=k*y—l*i ①
S=h/i ②
(其中:y代表国民收入;S代表当前汇率;I代表本国利率;m代表国内的货
币需求量;k代表货币需求量对收入的反应敏感系数:1代表货币需求量对利率的
反应敏感系数;h代表常量。)
由表达式①可知,当国内经济出现需求不足时,货币当局通过扩张性的货币
政策刺激国内经济,从而使m增加,造成i下降。由表达式②知,在国际资本完
全流动的情况下,利率的降低导致资本外流,这对一国货币造成贬值的压力,使
得s上升。为了维护固定汇率,货币当局不得不在外汇市场购买本国货币投放外
汇,这又使为刺激经济而初始投放的货币被收回。浮动汇率的倡导者认为,正是
由于固定汇率制国家货币当局承担了维护汇率稳定的义务,造成了其货币政策自
主性的失效。浮动汇率制下,均衡汇率水平完全由市场供求所决定,因而不会出
现外汇的超额供给与超额需求问题,外汇资金的利用服从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的原理,不需要政府的干预。再者,他们认为,由于各国不必将本国货币钉住美
元(针对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将本国货币钉住美元而言),也就没有必要持有
一定数额的美元储备,所以各国可以较为自由的确定本国货币状况,受美元的影
响较小.
然而,一些浮动汇率制度的批评者认为,浮动汇率与其说带来货币政策的自
主性,不如说带来放纵。各国政府一旦没有固定汇率的承诺,很容易造成财政和
货币政策的高度扩张,进而带来难以收拾的通货膨胀。固定汇率制度的维护者认
为,浮动汇率制度的无纪律性极易造成货币的不稳定。更何况汇率的不断剧烈变
化还会给宏观经济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即使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也不
得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平息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冲击,以致于货币政策的自主
性并不像浮动汇率制度的支持者所鼓吹的那么大。
2.关于隔绝外部通货膨胀影响的争论
浮动汇率制度的倡导者认为,各国如果选择浮动汇率制度,就能够选择自己
愿意接受的长期通货膨胀率,而不会被动接受国外的通货膨胀。“McKinnon分析
美国1950-2000年的通货膨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向以反通胀著称的德国在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69年不再愿意保持马克旧的美元平价的原因是不想被传染哪怕是温和的通货膨
胀。”回这是他们反对固定汇率制的一个重要原由。在一个资本流动受到抑制的情
况下,当国外价格水平上升时,如果该国坚持固定汇率,则该国将不能保持国际
收支平衡。而一旦干预外汇市场就会造成本国货币的大量投放,最终将通货膨胀
引入国内。有力的例证就是,20世纪60年代,许多固定汇率制国家发现他们在
引进美国的通货膨胀。
然而,固定汇率制度的支持者认为浮动汇率制虽可隔绝外部通货膨胀,但前
提是对国外通货膨胀有很强的敏感性,往往察觉时为时已晚。倒是浮动汇率制国
家货币当局的扩张政策极易自我造成通货膨胀。此外,浮动汇率制下外汇市场的
剧烈波动使进出口商品价格难以稳定。为扩大出口,这些国家往往采取贬值策略,
出口企业为避免贬值给其带来的损失而将价格抬高,进而引起其他相关产品物价
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通货膨胀。固定汇率制下,汇率的稳定给企业吃了“定
心丸”,不会盲目抬高物价。政府实际上是发出一种可信的反通胀信号,公众会由
此降低通货膨胀预期,从而引发通货膨胀下降。再者,固定汇率维护者认为,由于
汇率风险低于浮动汇率制,其实际货币余额效应。高于浮动汇率制。固定汇率制下,
产生于国外需求的实际货币余额转回国内时可与本币按一定比例兑换,存在企业
和居民重新确定货币余额的调节机制;而浮动汇率制下,货币间兑换具有一定汇
率风险,因而企业、居民实际货币余额调节机制的作用效率较低。而实际货币余
额效应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这便成为固定汇率制维护者对浮动汇率制维护者的
有力回击。
3.关于汇率的稳定性的争论
浮动汇率制受固定汇率制维护者攻击的主要原由是,汇率的不稳定造成的汇
率风险给国际投资及贸易带来了负面影响。然而,浮动汇率维护者却有不同的观
点。Friedman认为,“浮动汇率不必是不稳定的汇率,即使汇率不稳定,也主要是
因为主导国际贸易的经济条件的基础是不稳定的。固定汇率尽管名义上是稳定的,
但它可能使经济中其他因素的不稳定性变得持久和强化。”而且。“汇率不稳定是
基本经济结构不稳定的一种表象,通过官方固定汇率来消除这种表象是无助于治
。刘*华,汇串制度选择问题的理论之争及评析,‘古首大学学报',2004年1月
。所谓实际货币.是指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的数量.即以实物彤态衡量的货币。物价水平下降使消费者感到
史富裕,返会鼓励他们史多地消费,消费支出的增加导致总需求量增加.这种由于价格水平下降导致实际货
币余额上升,进l『IJ带动总需求置增加的埭理破称作实际货币余额效应.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愈任何基础性结构失衡的,并只会使调整变得更加痛苦。”因此,他认为正是由于
汇率的固定,反而有可能孥持汇率确定的错误而无法纠正。当外部经济条件发生
变化时,这种现象就更为严重,这实际上才是真正的汇率不稳定。
固定汇率制维护者则极力强调其“名义锚”对投机者心理的影响作用。他们
认为,汇率的稳定不会造成投机者预期的反向与波动,也就缩小了现实汇率与平
价之间的差距。与之相反,浮动汇率制下投机者心理预期的不稳定,会造成投机
活动的盲目性,扭曲了投机市场的运作机制,导致汇率的剧烈波动。例如,如果
外汇交易商发现一种货币正在贬值,他们可能不关心这种货币的长期发展趋势。
只要这种货币将继续贬值的预期存在,外汇交易商就会出售这种货币,当越来越
多的外汇交易商加入这场抛售潮流时,对该种货币贬值的预期将成为现实.这种
导致不稳定的汇率投机行为将加大汇率围绕其长期价值波动的幅度。
除了以上几点,有关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孰好孰坏的争论还有很多,争
论的焦点也随不同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而不断发生变化。人们越来越争
意识到,笼统判断哪种汇率制度好、哪种汇率制度坏所具有的狭隘性和片面性。
于是便将讨论的重点放在如何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汇率制度,甚至一,
可以考虑选择介于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之间的中间汇率制度,于是便引发了
两极汇率制与中间汇率制的争论。
矿‘
(二)两极汇率制与中间汇率制的争论
在两极汇率制与中间汇率制的争论中,两极汇率制的推崇者明显占上风。20
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在新兴市场国家中广泛爆发。经分析,在这些国家中,感
染金融危机的多为中间汇率制国家,两极汇率制国家大多有效防止了金融危机。
鉴于此,当时经济学家达成了关于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的“新共识”(new
consensus)。:长期而占,唯一可以维持的汇率制度是自由浮动制和具有强硬承
诺机制的固定汇率制;介于两者之间的所谓中『丑j汇率制是不可维持的,它正在消
失或应当消失。这种推崇两极汇率制度而排除“中问地带”的观点受到了较多经
济学家的支持。他们从不同的分析角度为这一观点寻找理论根据,其中较为有力
o 20世纪90年代,国向-学术界对新兴市场同家的汇率安捧达成r四点新共识,其中最后一点经是:在长期,
备国最优的}L率制度选择足浮动{L串制或具自强承诺机制的蒯定.址率制。这也被称为。两极{L率制度论”或
。中间制度消失论”。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理由有:
1.“不可能三角定律”在理论上的支撑
“三元悖论”指出,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金融市场
国际一体化)这三个目标必须放弃其中的一个。由于金融市场一体化由国际和国
内因素同时造成,外生性很大,因此一国政府实际所能做的要么是选择汇率稳定
而放弃货币主权,即选择硬的钉住汇率制,要么放弃汇率稳定而坚持货币独立,
即选择自由浮动汇率制。这种情况类似于运筹学单纯形法中的“端点解”原理。
Sumers(1999)用“不可能的三角定律”(the principle of impossible trinity)
形象地做出了解释,如下图:
汇率的稳定性一体化
三角形的各边分别代表独立的货币政策、汇率的稳定性以及完全的金融一体
化。三角形的任何两边可以进行组合,组合的结果分别由三角形的三个项角表示:
即资本控制,硬的钉住汇率制和完全的浮动汇率制。由于底边的金融市场一体化是
硬约束条件,因此就驱使大多数国家朝着三角形的底边移动。根据运筹学单纯形
法中的“端点解”@原理,如果一国在三角形的底边上,其选择就成为决定汇率灵活
性的问题,或者是完全的浮动汇率,或者是硬的钉住汇率制。
2.中问汇率制具有“软特征”
两极汇率推岽者认为,中问汇率制具有“软特征”。所谓“软特征”,是指中间
汇率制国家人们对汇率风险防范的动机较少,尤其是对货币贬值风险的低估。由
于对货币贬值风险的低估,银行和企业往往存在过多持有未对冲的外币债务的现
象。一旦本币贬值,这些未对冲的外币债务就会使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的本币数额
增加,使银行和企业资不抵债。而两极汇率制就不存在这种“软特征”。固定汇率
制下,汇率硬固定不会造成“软特征”。即使在浮动汇率制下,虽说汇率风险较大,
但人们对冲外汇风险的动机同样较大,也不会出现“软特征”。
。端点解即位于约束条件边界的交点上的最优解。
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中『日J汇率制缺乏公众信誉度保障
中间汇率制缺乏公众信誉度保障的说法是从两个方面得出的结论:第一,中
间汇率制缺乏法律对公众信心的孥定。因为中问汇率制国家,基本上都是在中央
银行的控制下的有限浮动,汇率受到行政部门的控制却没有法律依据。第二,中
间汇率制退出成本没有固定汇率制高。固定汇率制需要经过立法程序,有法律保
障,一旦要放弃它,就需要通过复杂的法律程序、政治程序以及各利益主体的讨
价还价才能完成。因此,固定汇率制具有很高的退出成本。而中间汇率制较易退
出,以致于公信力较低。’
4.两极汇率制具有较好的“可核验性”
以Frankel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试图用“可核验性”为两极汇率制提供理
论依据。“可核验性”即汇率制度的透明度,公众能够通过可以观察到的资料来判
断国家宣称使用的汇率制度是否与实际的汇率制度相符,这对公信力具有很大影
响。Frankel认为两极汇率制比中间汇率制具有更易核实的特点,无论是固定汇
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都可通过核实外汇市场汇率变化和外汇储备来判断其汇率
形成的操作是否违法。而中间汇率制因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如爬行速度、波动幅
度、货币篮子中各种货币权重等参数的不公开),公众很难核实,公信力自然下降。
两极汇率制度论虽受到较多经济学家的推崇,但由于其论据并不充分,也受
到了反对者的诸多质疑:
第一,两极汇率制度论的理论起源——“不可能三角定律”,并不能否认可以
同时实现部分的汇率稳定和部分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即当一国发现对其货币的需
求发生波动时,它可以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一方面通过货币政策进行干预,一
方面通过汇率的变动进行调节。但问题就在于,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如
何对货币政策进行干预,对汇率变动进行怎样的调节才能兼顾汇率制度的风险和
效率,实现汇率制度的最优选择。
第二,中间汇率制具有“软特征”的说法没有现实依据.那种认为在“软汇
率制”下,银行和企业会低估贬值风险而过分持有未对冲外币债务的观点,是建
立在银行和企业非理性的假设上的。这是一种比较弱的分析方法,并没有证据表
明东亚国家的银行和企业不关注外汇风险,而且通过政策选择人为地使外汇风险
增大的做法也未必妥当。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关于中间汇率制缺乏公众信誉度保障和两极瓤率制具有较好的“町核
验性”的说法,都是建立在汇率制度的公信力比较的基础上的,而公众信誉度是
缺乏测量标准的。两极汇率制的反对者认为,投资者的信心并非只源于托率是否
浮动以及浮动程度如何,这只是诸多影响因素的一种,以此作为唯·判断标准有失
偏颇。此外,两极汇率制度的反对者还认为。可核验性”与公信力『日J并无因果关
系,“可核验性”也只是公信力的一个影响因素。事实上,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可
调节钉住汇率制是较易核验的,但它并不具有多少公信力:而德国中央银行宣布的
政策,一般被认为较具有公信力,但外人对其决策过程往往不得其详:美联储联邦
基金利率的确定是通过某种公式计算而成还是参照其他指标,外人是不知道的,但
这并不妨碍多数人认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有公信力的。因此,可核验性理论只
是为支持两极汇率制提供一个可能的理论根据,事实上Frankel曾提出的端点解
并不是对所有国家普遍适用的,它只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某些国家适用。
通过上述两极汇率制和中间汇率制的争论,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哪种汇率
制度的支持者所提供的理论或经验教训,都只是为支持自己的观点或证实对方观
点的纰漏而提出的,只是理论视角和侧重点的变换,并没有找到彻底证明对方理
论不正确的可靠依据,结论都不是绝对的。因此,我们不能笼统的说,哪种汇率
制度优于别的汇率制度,要放在不同国家特定的环境中去具体研究。
1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各国汇率制度比较研究及汇率制度依存因素分析
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受到一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的,对于经济
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而言,这些影响因素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每个国家都应该根
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适合自身经济发展的汇率制度。也正是由于各国具有较
大差异的影响因素,也就决定了当今汇率制度选择的多样化并存现象。
国际货币基金将当前各国的汇率制度分为八类国:
1.放弃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制度(Exchange arrangements with no separate
legal tender):一国不发行自己的货币,而是使用他国货币作为本国唯一法定货
币;或者一个货币联盟中,各成员国使用共同的法定货币。
2.货币局制度(Currency board arrangements):货币当局做出明确的、法律
上的承诺,以一固定的汇率在本国(地区)货币与某一指定外币间进行兑换,并且对
货币发行当局确保其法定义务的履行施加限制。
3.通常的固定钉住汇率制度(Conventional fixed peg arrangements):一国
将其货币以一固定的汇率钉住某一外国货币或外国货币篮子,汇率在1%的狭窄区
间内波动。
4.水平波幅内的钉住汇率制度(Pegged exchange rates within horizontal
bands):与第三类的区别在于,波动的幅度宽于1%的区问。比如,丹麦实行的波幅
为2.5%,塞浦路斯为2.25%,埃及为3%,匈牙利则达到15%。
5.爬行钉住汇率制度(Crawling pegs):一国货币当局以固定的、事先宣布的
值,对汇率不时进行小幅调整;或根据多指标对汇率进行小幅调整。
6.爬行波幅汇率制度(Exchange rates within crawling bands):一国货币汇
率保持在围绕中心汇率的波动区间内,但该中心汇率以固定的、事先宣布的值,或
根据多指标,不时地进行调整。如以色列的爬行波幅为22%,白俄罗斯的爬行波幅
为5%。乌拉圭则为3%。
7.不事先宣布汇率轨迹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Managed floating with no pre
announced path for exchange rate):一国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进行积极干预以
。朱耀备,当今备目汇串制度的比较研究及对中国汇率制度改莘的启示,‘改革)2003年4月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影响汇率,但不事先承诺或宣稚汇率的轨迹。
8.独立浮动汇率制度(Independent floating):本国货币汇率由市场决定,货
币当局偶尔进行干预,这种干预旨在缓和汇率的波动,防止不适当的波动,而不是
设定汇率的水平。
其中,实行第2、4、5、6类汇率制度的国家较少。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放弃
独立法定货币制、固定钉住汇率制、管理浮动汇率制和独立浮动汇率制这四种汇
率制度。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185个成员国中,选择这四类主要汇率制度的国
家每类都在40个左右,数目不相上下,但具有规律性(即选择同一种汇率制度的
国家具有一些共同特征)。通过各国对汇率制度的不同选择,我们可以分析出对汇
率制度选择的各种影响因素。。
(一)经济结构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
自从Mundell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之时,就曾提出不能笼统而抽象地谈论汇
率制度的优劣,应当结合某种经济特征来进行汇率制度的选择。随后,经济学家
从不同角度研究对汇率选择具有影响的经济因素。其中,提出较多的影响因素有
一国的经济规模、金融发达程度、经济开放度。
1.经济规模与汇率制度选择
从不同汇率制度国家的平均经济规模(由GDP衡量)比较可以看出,经济规
模越大,越倾向于采用浮动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包括管理浮动制和独立浮动制)
国家的GDP平均规模是固定汇率制国家GDP平均规模的约10倍回。此外,世界Ii{『
20大经济体中,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包括欧元区)有18个(除了阿根廷和
中国外),其中一多半是独立浮动制国家。
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经济规模大的国家,其经济往往比较独立,
青睐于独立的货币政策,根据三元悖论,只能放弃固定汇率制而采取浮动汇率制
(包括管理浮动制和独立浮动制)。相反地,经济规模小的国家,抗风险能力较弱,
保持内外部经济平衡的能力也较弱,因而要求汇率稳定的愿望比较大,所以简单
而有效的办法就是采用固定汇率制。虽然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经济规模越大,
汇率制度越灵活,但从世界静20大经济体的汇率制度来看,基本上的趋势是,经
。数据米源:(Intemationa!Financial StatisticsYearbook'
1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济规模越大越倾向于独立浮动制。
2.金融发达程度与汇率制度选择
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基本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而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规模
不同的是经济发展水平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根据2002年IMF统计的数据显示,
IMF成员国中40个固定汇率制国家的人均GDP为1086.7美元,这与40个独立浮
动汇率制国家13888.7美元的人均GDP比,相差悬殊。而42个管理浮动制国家的
人均GDP较低,只有740.4美元。而欧元区12国的人均GDP为19403.6美元。总
的趋势是,经济和金融越发达的国家越倾向于选择浮动汇率制。
经分析,金融发达的国家,较少实行资本管制,适合于实行浮动汇率制。根
据世界人均收入前20位国家的汇率制度一览表回显示,除了香港实施货币局制度
外只有科威特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这是因为虽然科威特属于高收入国家,但其
财富主要靠石油资源输出获得,经济规模并不大,且石油主要出口美国,所以采
用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此外,在人均收入前20位的浮动汇率制国家中只有新
加坡采取管理浮动汇率制,其他国家都是独立浮动汇率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表
明,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越倾向于独立浮动汇率制。
3.经济开放程度与汇率制度选择
经济开放度与经济规模呈反比例变动关系,因此经济开放度高的国家往往采
取固定汇率制。经济规模小的国家越容易开放,但这样的国家对汇率风险的规避
格外重视,因而固定汇率制是较好的选择。
还是对经济开放度前20位国家的汇率制度进行比较。其中除了三个欧元区国
家和三个实行独立浮动制国家外,5个实行管理浮动制外,其余国家都是固定汇
率制国家(包括严格钉住制7个、水平波幅钉住制和爬行波幅钉住制各一个)。总
的看来,固定汇率制国家占多数。
(二)其他因素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
经济规模、金融发展水平、经济开放程度属于一国经济结构范畴,这三个因
素本身具有相关性。一般来说,经济规模大,金融发展水平高,经济开放度却低。
。资科转引白;朱耀存,各国汇率制度比较研究及对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
5期
1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各国的经济背景差异决定了经济结构的不尽相同。因此,汇
率制度的选择有规律可寻,但不能禁锢于规律。正如日本经济学家青木昌彦所说;
“即使面对相同的技术知识和被相同的市场所联结,制度安排也会因国家而异国”.
不同国家由于其各自存在的具体因素影响,就会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适合的汇率
制度。因而在考虑上述主要影响因素外,还要同时考虑一些其他影响因素:
1.经济冲击与汇率制度选择
Wolf把经济冲击作为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通过模型分析,得到了汇率制
度的选择受实际冲击,货币冲击及央行有无激励创造意外通货膨胀影响的结论o;
在央行没有激励创造意外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若实际冲击太于货币冲击则采取浮
动汇率制;反之,若货币冲击大于实际冲击则采取固定汇率制;若没有经济冲击,
则依据其他因素选择汇率制度。在央行有激励创造意外通货膨胀时,根据实际冲
击与货币冲击的大小比较选择汇率制度的方法同上,只是在不存在经济冲击的情
况下较多采取固定汇率制。
2.贸易格局与汇率制度选择
一国的贸易格局也影响汇率制度的选择。如果一国与某一经济大国或某一地
区的贸易量大、占其GDP的比例高,则这国可能实行钉住这一经济大国或地区货
币的固定汇率制度。如某国的对外贸易主要集中某一大国,则该国较倾向于钉住
其贸易密切国的货币以减少风险。反之,贸易多样化格局的国家,不容易受到外
部冲击的影响,因此越可能倾向于采用浮动汇率制
3.政府信誉与汇率制度选择
在上面介绍两极汇率制度与中『自J汇率制度的争论时,提到了在比较汇率制度
时考虑的此种汇率制度的公信力问题。而政府信誉对公信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
政府信誉直接关系到汇率制度的维持和选择。这一点可在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
机中体现@。
4.政治军事与汇率制度选择
在一国选择固定汇率制后,钉住哪国货币就成为主要问题。特别是一些经济
。青术晶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
。Wolf,H。Exchange Rate Regime Choice and Consequences.”NBER working paper.October 2001
。1994年12月,墨两哥比索存在严荸贬值,但纾济草奉血的岗索似乎并没青产生成有的影响,在出现实际
汇串升值和绎常账户恶化的迹象后,市场却没自对贬值风险做出多大反应.鱼到,与局宣布比索贬值15%后,
市场信心才崩溃.
1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实力较弱、汇率机制不健全、出口集中度高的国家,在选择钉住哪种货币时就主
要考虑本国的政治军事的衣服关系。如巴拿马、安提瓜、巴知达等国与美国贸易
往来频繁且接受美国的经济援助和贸易保护,因此都采取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而与法国有传统殖民地关系的一些非洲国家,如贝宁、喀麦隆、加蓬等囤,则选
择钉住法郎的汇率制度。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根据各国的经济结构因素以及经济冲击、贸易格局、
政府信誉和政治军事特殊国情等其他因素的不同,各国的汇率制度也呈现百花齐
放的状态。各种形式的汇率制度均有其优劣,没有一种汇率是适用于任何国家。
即使是某种汇率制度暂时适合于一国,也不可能永久适合。如从短期来看,低通
货膨胀和高国际储备的国家较多采取固定汇率制,而高通货膨胀低国际储备的国
家较多采取浮动汇率制;从中期来看,贸易集中度高、贸易产品多样化程度和金
融一体化程度低的国家较多采取固定汇率制,而贸易分布分散化、贸易产品多样
化程度和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高的国家较多采取浮动汇率制;从长期束看,经济
规模小、经济和会融发展水平低、经济开放度高的国家较多采取固定汇率制,而
经济规模大、经济和会融发展水平高、经济开放度低的国家较多采取浮动汇率制。
(三)各种汇率制度久期及进退次数比较
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多样性及这些影响因素本身的差异性,决定了多种
汇率制度形式并存的现状。从中短期来看,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一国的具体情
况,其影响因素是既定的;而从长期来看,汇率制度的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相应
地决定最优汇率制度的动态变迁。而且随着各国经济市场化和资本开放度的不断
演进变化,各种影响因素本身及相互之|’日J的相关性也在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汇
率制度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调整过程。
特定汇率制度的有限可维持性可以通过各种汇率制度的久期(汇率制度的久
期即汇率制度维持的时fBJ长短)及进入和退出的次数体现出来。掘统计。,严格钉
住汇率制的久期最长,单一货币钉住的久期次之,而浮动汇率制的久期最短,这
主要是由于不同汇率制度的退出成本不同造成的。从进入和退出汇率制度的次数
看,固定汇率制度进入的次数远远小于退出的次数,而其他汇率制度进入的次数
。Wolf(2001)选取1975--1999年作为样本期间,研究,fL串制度之间相且转换的数量和久期.
1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都多于退出的次数,可见固定汇率制度的支持者日渐稀少。
总结而论,没有任何汇率制度适用于任何国家的任何时期。在世界货币未统
一之前,个别国家或地区只能根掘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利大于弊的汇率制度。由
此可见,中国在汇率制度进行选择的时候,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也不能总保持
一种汇率制度长期不变,要慎重而应时。我们应当按照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吸
取国际上汇率转型的国家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兼顾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要求选择适
合自己国情的汇率制度。
1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我国的汇率制度变迁过程回顾
· 1949年以来,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因时而异,经过了多次改革,回
顾这些改革过程,对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必要的。依据时间变迁,
一般将人民币汇率史划分为七个阶段,如下表:
人民币汇率改革一览表回
时期汇率政策目标汇率制度汇率水平
扶持出口,兼顾爬行钉住(钉住内外物价之
1949-1952 汇率高频率的调整
进口比)
人民币汇率长
1953-1972 钉住美元汇率不变
期稳定
维持人民币喳
1973—1980 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稳中有升

扶持出口,增加
1981-1984 钉住一篮子货币,双重汇率制汇率持续下跌
外汇储备
从爬行钉住到管理浮动(以钉
1985-1993 平衡国际收支汇率持续下跌
住出口换汇成本为主)
汇率I;i『期稳中有升,
1994-2005 维持汇率稳定钉住美元
后期基本不变
2005年至在浮动区c日J内调整
维持汇率稳定参考一篮子货币
今汇率
1.1949年一1952年
新中国政府逐渐稳定了局势,这4年我国经济处于恢复时期。这时期汇率
制度的特点是,实行爬行钉住汇率制且汇率调整频繁.当时,经济发展速度很
快,年平均经济发展速度约为19%,然而外汇收入短缺,外汇收入主要靠私营
:k真喇.{1949-2000年的人民币礼牢史'.1:海财绎大学出版针
17
山东大学硕士掌位论文
企业和海外汇进的侨汇,其中侨汇约占外汇收入的一半左右。Ij{『期,在私营外
贸和国内物价急剧上升的条件下,为了扩大对外经贸往来,将汇率目标定为扶
持出口。在扩大出口,保证创汇企业赢利的要求下,根据内外物价之比,频繁
下调人民币汇率是合理的。到了后期,面对国内物价稳中有降,而国外物价上
升的变动,人民币汇率开始持续上调。
2.1953年一1972年
之所以截止到1972年,是因为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也就是在存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保证的这20年中,人民币汇率制度在钉住美元的情况下维持
了长期的稳定。在这段时期,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使我国对外依赖
程度很低,国内正实行计划经济,国际上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采取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的政策目标是正确的。然而,当时国内物价稳定,
而美国却出现通货膨胀,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致使人民币出现低估的现象。
3.1973年一1980年
在这八年间,中国的社会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人民币汇率却保持坚
挺。当时国际上有两大重要事件,一个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一个是尼克松
访华。前者使国际上主要货币的固定钉住美元的汇率安排结束了,后者部分打
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际环境。当时,世界主要货币采取浮动汇率制且美元趋于贬
值,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将汇率政策目标定为维持人民币峰挺。然而,随着与
国际的交往同益频繁,对外经贸已经迅速发展,贸易逆差出现并扩大化,此时,
当局应当重视汇率的调节对外贸易作用,而不应当一味寻求人民币的坚挺,造
成人民币的高估。
4.1981年--1984年
这一阶段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一双重汇率阶段,同时也是实行计划经济
以来的首段人民币持续贬值时期。从1981年起,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初始阶
段,在汇率制度安排上,人民币罕见地实行了复汇率制度,在官方公布的汇率
之外,还实行了贸易内部结算价格(官方汇率为l美元兑换1.5人民币,贸易
内部结算汇率为l美元兑换2.8人民币)。实行双重汇率制的目的在于通过扶持
出口、增加外汇储备来解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外汇储备短缺的问题。但是,双
重汇率制的效果并不理想,如采用贸易内部结算价没有起到扩大出口的作用,
lS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非贸易收支也没起到改善的作用。
5.1985年一1993年
基于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的背景,这时期汇率政策目标是平衡国际收支。为
达汇率政策目标,人民币汇率调整主要以出口换汇成本为依据。外汇管理制度
也实行了改革,政府允许企业创汇可以按比例留成,多余外汇可以到官办的外
汇调剂市场交易,因而在官方公布的汇率之外,又产生了人民币调剂汇率。人
民币公布汇率和调剂汇率在这期间都不断地下调。这期间实际上也是复汇率制
度。
6.1994年至2005年
由于国际收支持续出现双顺差,维持汇率稳定便有了坚实的基础。同时,
考虑到国际货币体系是美元本位制,所以采取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1994
年以来,当局始终强调我国实施的是管理浮动制,可是,自1999年IMF采用了
新的汇率制度分类法以后,我国被列入钉住制之类)。
1996年12月1日,我国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实现了人
民币经常项目的完全可兑换。至此,中国正式确立了“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
项目维持一定管理”的外汇管理框架。
从1994年人民币汇率实现并轨以来,人民币相对美元缓慢升值。到1997
年底,1美元可兑换人民币8.2798元,人民币汇率相对美元升值了5.1%。。但
1998年之后,汇率变动就很微小了.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而言是一个转折点.正是这次
危机,使得人民币和日元之外的东南亚国家货币纷纷贬值,从而促使这些国家
先后放弃实施多年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转而实施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但事
隔不久,这些国家的汇率又向钉住美元复归,表现出一种。害怕浮动”的情形。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为东南亚各国迅速走出困境做
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1998年开始,人民币兑美元的基准汇率一直在8.2760
--8.2800之间窄幅波动。
7.2005年至今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关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方
。陈东海人民币汇串制度的昨天今天明天‘周际金融报)2003.8.8第三版纵深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案。其主要内容是:(1)放弃与美元挂钩,引入参考一篮子货币(2)由1美元兑
8.2765元人民币改为1美元兑8.1l元人民币,升值2%(3)银行间一篮子货币兑人
民币的每日收市价,作为翌日买卖中间价,上下波幅0.3%.
自此,中国开始实行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同时,中国逐步放宽了外
汇使用、需求、兑换以及携带进出境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市场更加能够反映供求
关系。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四、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背景分析
(一)改革之前的汇率制度特点
我国自1994年至2005年7月的汇率制度,是与美元挂钩的钉住汇率制,即货币
当局只是维持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水平稳定,而人民币与其他非美元货币之
间的汇率水平随着美元汇率的升降而升降。具体说来,当时汇率制度的特点是:
1.实行单一汇率
外汇市场改革以来,经过了由调剂业务到调剂市场再到公开调剂市场几个阶
段的发展历程,外汇市场打破了地区分割,走向全国范围的统一,这意味着人民
币向单一汇率迈进。
单一的汇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每日公布的人民币市场汇价适用于外汇指定
银行(中资与外资)进行的所有外汇与人民币的结算与兑换,包括经常项目收
支和资本项目收支,适用于中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收支往来;适用于
居民与非居民的交往活动。总之是适用于所有交易范围的一切外汇与人民币之
间的交易。
2.所谓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人民币汇率有现汇价和现钞价,每天早晨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静一日外汇市
场形成的加权平均汇率,并考虑国际市场变化情况,公布交易中心当日所交易货
币的市场中间价。这一汇价是当日各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以及外汇指定银行与客户
之间进行外汇与人民币买卖的交易基准汇价,各外汇指定银行可在此基础上,在
规定的幅度内自行确定对客户的外汇买卖价,对美元、日元、港元以外的各种可
自由兑换货币,以美元交易基准汇价为依据,根据国际外汇市场自行套算。外汇
指定银行间的外汇买卖可在公布基准汇率上0.3%的幅度之内买卖外汇,对客户的
外汇买卖可在基准汇率上0.3%的浮动幅度内对外挂牌。
3.汇率基本稳定
1994年开始,当局始终强调我国实行的是管理浮动的汇率制度,但浮动的色
彩并不大,基本上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虽然汇率表面上是浮动的(由于交易
21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基准汇价是由中央银行每日公布的,因此人民币汇率自身每天都处于变动中,
加之允许各外汇指定银行在规定浮动范围内自行挂牌,使人民币对外币的交易的
每笔汇率同样处于变动中),但是一旦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度波动时,中国人民
银行便通过实施货币政策影响外汇市场。通过设立中国
外汇交易中心的中央银行操作室来直接入市干预,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
的水平上基本稳定。
4.央行操作行为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形成
通常国外中央银行只在汇率出现突发性的大幅度波动时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
预。但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却是一种经常性的被动行为,并
成为决定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自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
使外汇市场中的外汇供给远大于需求,而外汇指定银行受到持汇周转额度的限制,
对缓解外汇供求矛盾不能发挥有效作用,为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市场的流动
性,中央银行被动大量收购外汇,成为市场最大的买主,对市场上汇率的形成起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央行维持汇率稳定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我国对外贸易
的顺差,但却遭到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责难。如美国曾试图通过美元贬值扩大
对华出口,分别对欧元下跌255,对日元下跌255,但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保持不
变,对欧元和日元的汇率也下跌相应幅度,丝毫没有改变对美贸易状况。
上述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主要形成于90年代中国外汇管理体制的一系列重
大改革,其运行及赖以存在的基础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银行结售制,在此基础
上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二是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
场,汇率开始了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基础。就第一个方面而言,结售汇制度使得
外贸企业无条件地将出口所得外汇卖给外汇银行,外贸企业不能持有外汇账户,
后来,虽然大型外贸企业中可以持有部分外汇,但亦受到严格的限制。1996年,
人民币在结售汇基础上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即在经常项目下,外贸企
业的贸易用汇通过外汇银行的售汇来满足,但在经常项目中的非贸易项目用汇
则受到较严格的外汇审批控制。所以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下,居民与企业均不能
意愿地持有外汇。就银行间外汇市场而言,其结构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外汇指
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结售汇市场,亦称外汇零售市场。在这个市场上,企业的
外汇供求在符合国家规定的政策内均可进行买卖交易,外汇银行则实行会员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其会员资格的获取要经过央行或外管局的审批,具有严格的市场准入规则。二
是通过中国外汇交易系统进行的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市场,主要为银行实行结售
汇的头寸买卖服务,并形成人民币汇率,这是一个批发市场,在这个市场上,
中央银行既以市场会员的身份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又充当市场管理者的角色,
如对外汇银行持有外汇额度作了严格的规定;只允许交易美元、日元、港元三
种外币。
(二)当时的国际环境
从当时的国际环境看,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过去,韩国、泰国等在危机后从钉住
汇率制转向了浮动汇率制。东南亚国家经济开始步入恢复性增长阶段,在这种大环
境下中国实行汇率制度调整,可以说不会引起国际社会震荡。前面谈到的实际情
况也证明了固定汇率制度退出的次数明显高于进入的次数,可见由固定汇率制度
走向浮动汇率制度是原固定汇率制国家汇率制度改革的一致趋势。
此外,金融全球化趋势加快。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而金
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而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金融的全球化。2000年以来,
新经济推动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随着新经济在工业国家的势力
日益强大,信息技术产业逐步成为新的经济支柱和经济增长点,信息产业的全球
化已经出现,与此相关的各种国际风险投资也在迅速增长,新的融资方式不断涌
现。第二,对美国新经济做出重要贡献的纳斯达克市场似呈全球化趋势,即纳斯
达克市场模式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被“翻版”,并有可能呈一体化趋势。第三,随
着新经济的发展,2000年全球的网络会融与银行业飞速发展,技术革命与银行经
营战略变革(如积极发展个性化理财和银行差异性服务等)的有机结合将决定国
际银行业的发展Ii{『景。戴相龙认为,经济和金融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
一把双刃剑。从长期来看,金融全球化大大提高了世界金融市场的效率,对有效
地配置资源、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金融全球化也使
国际资本的流动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运行,导致资本大规模无序流动,蕴藏着引
发金融危机的风险,使一些经济体部分地丧失宏观经济决策的独立性和宏观经济
的控制能力。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深化改革,趋利避害,循序渐进,逐步参与
经济与金融全球化。’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当时人民币汇率在国际上面临的升值压力
自从人民币因钉住美元而跟随其相应贬值之后,人民币汇率就开始遭到国际
上诸多要求其升值的舆论责难。许多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都要求重新对人民币
汇率进行估值,他们认为人民币目前处于一个人为的低估水平,而且正是通过这
种低估中国对国外出口大量廉价的商品,冲击了国际市场使其国内商品失去竞争
能力。从2003年2月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针对中国的汇率政策四处游说发达国
家,逼迫人民币升值的行动之后;到去年5月在G8财长会议上,美国财长斯诺首次
提出人民币升值的问题;进入6月他更多次在公开场合敦促中国政府改变人民币汇
率制度,并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2003年7月中旬,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和摩根士
丹利公司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还就人民币升值问题提出了针锋相对的结
论;继而弧洲的一些国家也提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
抛开人民币是否真的存在低估的现象不谈,单单分析人民币一旦迎合各国要
求进行升值将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在中国,实际有效汇率对实际有效产出的
影响是十分显著的。经估算,我国实际有效汇率贬值10%将使GDP在随后两年内上
升2%,可见升值也相应地将对GDP造成负面影响。虽然中国政府正在采取积极的措
施来缓解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但是中国国内经济正处在关键的转轨时期,人
民币升值将降低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从而使中国不断上涨的失业率雪上加霜,进
而影响到稳定的政治局面。
在我国近年来努力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情况下,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直
呈现良好态势,而外贸环境却日益恶化。2005年5月份,中国外贸单月顺差实现了
90亿美元,而累计顺差则已经突破了300亿美元,创下了新的记录。如此高的外贸
顺差。不仅来自于高速出口的持续,同样来自于进口增速的大幅下滑,而这又正
是汇率低估的典型特征。这样的局面直接导致了外贸环境的不断恶化。中美纺织
品争端、中欧纺织品争端以及欧盟对中国出口的皮鞋、自行车的反倾销调查相继
发生。可见,如果继续维持汇率不变,贸易摩擦将会继续发生,而调整汇率又会
给国内经济带来冲击,究竟何去何从,人民币汇率陷入了两难境地。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五、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特点
(一)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原则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
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改革
必须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主动性,就是主要根据我国自身改革
和发展的需要,决定汇率改革的方式、内容和时机。汇率改革要充分考虑对宏观
经济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可控性,就是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要在宏观管
理上能够控制得住,既要推进改革,又不能失去控制,避免出现金融市场动荡和
经济大的波动。渐进性,就是根据市场变化,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有步
骤地推进改革。
(二)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特点
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存在五大特点:
I.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此次人民币形成机制改革的一大主要特点就是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了。本
次调整一是扩大了汇率浮动的范围,改变了汇率机制,其方向便是市场化。市场
化是汇率改革的正确方向,汇率问题既不应该弄得神神秘秘,更不应该政治化,
而是要与国家的发展相适应,依市场变化适时调整。央行行长助理马德伦在“2005
中国企业高峰会”上指出,中国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机制已经形成,今后不
必再靠行政手段进行调整。
此外,中国还逐步放宽了外汇使用需求、兑换以及携带进出境等方面的限制,
使得市场更加能够反映供求关系。
2.人民币不再单一盯住美元
回顾人民币单一盯住美元的历史,我仍可以发现,从1994年到1997年亚洲
金融危机之前,人民币的名义汇率是柔性盯住美元,并伴有5%左右的温和升值。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出于稳定东亚会融形势的考虑,主动收窄了人民币对
美元的波动区间。此举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汇率政策的公信力,也对东亚经济迅速
走出危机的阴箍大有裨益。通过这次汇率改革后,人民币不再盯住任何单一货币,
因此锚货币国对人民币汇率政策施以过多指责的借口也几乎随之消失。
3.人民币基准汇率的决定将参考一篮子货币
在此次汇率改革中,人民币基准汇率的调整是“参考”而不是“盯住”货币
篮子,因此,这实质上有利于央行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运行形势,密切关注人民
币市场名义汇价与货币篮子综合汇价之间的偏离程度,相机对汇率进行适时适度
的调整。央行公布的一篮子货币以美元、欧元、日元、韩元等主要货币为主。
4.人民币汇率将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在央行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初始汇率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
币,今后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的波动区间并非总是8.11+(一)0.3%,央行会在
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L=I银行问外汇市场美元的收盘价,以此作为下一个工
作日交易的中间价,因此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是没有固定中心汇价的灵活波
动,这一点非常重要。考虑到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量没有美元对人民币的
交易量那么大,因此非美元兑换人民币的即期汇价可以在更宽的幅度内波动。根
据央行关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汇价的有关规定,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
可以在央行规定的中间价上下1.5%的幅度内浮动,因此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同时
也给中国银行业的外汇风险定价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课题。
5.人民币汇率水平有适当升值
此次改革由1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改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升值2%。
从人民币升值幅度看,升值2%是一个试探性的调整,调整的范围比较温和,对国
民经济的影响不会很大,更多地是从上到下让大家逐渐习惯人民币汇率的变动。
上述五个特点表明,通过此次汇率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从刚性盯住美
元,平稳地转换到有管理浮动这个更富有弹性、更市场化的制度选择上来了.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六、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路径的思考及改革评析
人民币汇率曾在国际上遭到的舆论声讨及贸易压制,虽然并不足以说明人民
币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但却在很大程度上提醒我们对现行的汇率制度进行反思。
一时间,国内外诸多学者展开了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缺陷以及今后改革的
模式设计的讨论,似乎大家都坚信并期待着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就像前面
所说的,任何汇率制度不可能永远适用于一个国家,既然事实证明我国的汇率制
度确实存在不足,那么改革就势在必行。但究竟如何改需要深思熟虑。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改革的顺序,是汇率制度的转换
在前,还是汇率形成机制的变革在前,抑或是汇率水平的变化在前。这就取决于
哪个是根本,哪个更为重要。我们或许真的需要让人民币升值,但仅仅是升值就
能解决我国汇率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吗?汇率水平究竟在什么位置上才是妥当的?
关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应优先于汇率水平的变动,并且
在改革过程中始终重视汇率稳定,这应当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然
而汇率形成机制又取决于汇率制度,汇率制度的选择才是根本。2005年7月21
日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基本上就是沿着这个路径进行的。
(一)把重归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作为改革的根本
1.运用汇率选择理论分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我国国情
(1)根据不可能三角定律,中国要想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就必须放弃单一
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当一国经济金融融入金融全球化浪潮之后,不可避免地都会面临一个十分棘
手的问题,即实现国内宏观经济目标、选择汇率制度安排和管理资本市场三者之
阃无法兼顾的难题。对一国或地区来说,不可能既选择固定汇率制度以使其经济
活动减少风险,又开放资本市场以吸引国际资本并从中获得要素转移带来的利益,
同时还能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以应付通货膨胀或经济衰退的国内经济问题。我国
改革之前的汇率制度属于追求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坚持固定汇率制度,严格限
制资本自由流动的制度安排。在这一组合中,能够把相对稳定的汇率与某种程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度的货币独立性协调起来,但是却要为严格的资本管制付出巨大的代价。
严格的资本管制要求中央银行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也因此带来了巨大的风
险隐患。在强制性结汇制度中央银行对外汇指定银行外汇头寸实行额度控制的情
况下,银行企业和家庭均不能自主地持有外汇。为了维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中央银行作为外汇市场结售汇顺差的买主,以国家外汇储备的形式持有越来越多
的外汇。这样由汇率变动所引发的汇率风险就不能分散于各经济主体,而是集中
于中央银行,使得中央银行持有的储备资产面临很大的汇率风险。显然过多的外
汇储备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尽管中国实际实行的汇率制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但由于中国实行了严格的资本管制,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因而阻止了资本流出,
隔离了外来游资对汇率制度的冲击,从而幸运地规避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可
能造成的货币危机和汇率制度崩溃。然而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趋势,促使我国外
汇管理制度将完成由准外汇管理向宏观间接外汇管理转变,并逐步实现资本账户
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不可能三角定律,中国要想保持独立
的货币政策,就必须放弃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而转向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
所以人民币汇率制度重新选择势在必行。
(2)中间汇率制度是现阶段的明智选择
关于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的科学性早己遭到许多质疑,许多学者认为
回归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适当的选择。事实上,固定汇率制度对于我国来说,
在实施上确实存在很多缺陷和隐患且缺乏灵活性,但要实行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度,
我国又不具备足够的经济条件及抗风险能力,因而选择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
种处于中间状态的汇率制度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从理论上来看,对于我国较为适用的汇率制度是,既具有固定汇率制度的
某些优点,又能使汇率保持一定的弹性。在实践中,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选
择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或其他类型的弹性汇率制度,这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的结果。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汇率制度的演变来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仍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世界各国对汇率制度的选择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一般
来说,经济金融实力强大的开放经济体更倾向于采取浮动汇率制度:开放度较
高的小国经济体更愿意采取固定汇率制度;与贸易伙伴之间的通货膨胀率差异
较大的国家,愿意采取浮动汇率或爬行固定汇率;贸易伙伴比较集中的国家倾
2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向于采取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维持固定汇率,反之则更愿意采取浮动汇率或钉
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安排。
东南亚国家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有序地放弃钉住汇率
制度。东南亚国家汇率制度较大的变化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即从长期
的钉住汇率制向管理浮动汇率制过渡,再到自由浮动汇率制度。马来西亚和新加
坡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期间将其货币与英镑挂钩,后于20世纪70年代初逐步实行
浮动汇率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马来西亚的林吉特和新加坡元基本上保持
着略有升值的态势。泰国实行固定钉住汇率制的时间最长,长达14年,泰株钉住
的是一篮子货币,其中美元占80%。根据这一汇率安排,泰株与美元的汇率由中
央银行确定,在小幅度内浮动。印度尼西亚在1971--1978年期间曾将卢比与美元
挂钩,由于它的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从而使卢比的币值对美元高估,因此,印
度尼西亚分别于1978年、1983年和1986年3次将卢比贬值51%,38%和45%,尔
后又实行管理浮动,贬值的幅度在每年4%左右,以抵消国内外通货膨胀率的差距。
韩国也试图将其货币钉住美元,但在实行管理浮动的1961-1981年期间不得不进
行两次较大幅度的贬值,20世纪90年代期间,韩元的浮动幅度在前日汇率的12.
25%之问浮动。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转而
采用了浮动汇率制。东南亚诸多国家的汇率制度改革基本显示了汇率制度改革的
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币放弃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也是大势所趋。
但是我们从上述的各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过程可以看出,放弃钉住汇率制度应
有序进行。通常来说,放弃固定钉住汇率制度可以是有序或者无序进行。无序地
放弃钉住汇率制度容易带来金融危机。在无序情况下,一国被迫放弃钉住汇率制
度通常是因为本币受到了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这样的情况通常和汇价大幅度的
波动联系在一起。当一个国家出现较长时问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从而导致较高的
通货膨胀率,实际汇率出现了高估以及出现较大的对外失衡后,投机资本一般容
易攻击该国。扩张性政策和实际有效汇率的高估会刺激进口、抑制出口,虽然在
某一段时问内,可以利用流入的外资和国际储备来弥补经常项目赤字,但是一旦
国际资本流动出现逆向变动,而交易商预计该国汇率将会出现贬值从而卖空本国
货币时,官方剩余的国际储备就很容易被耗竭一空。从东南亚货币危机的实际情
况来看,在官方储备下降到某一危机点之前,即国内经济状况使得官方为保持钉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住汇率制度的成本加大之前,投机资本的冲击就可能出现。若有序地放弃钉住汇
率制度就不会出现上述情况。一些国家在逐步放弃固定汇率制度时,本币并没有
受到投机资本的冲击。这些国家成功的政策和决策都反映出。在市场压力迫使一
国改变其汇率制度安排之Ii{『及时变革汇率制度的重要性。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以色列从“固定钉住汇率制度”过渡到“爬行钉住制度”,再到“爬行的有波动
幅度的汇率制度”,其中波动的幅度定期予以提高,等等。在这些国家中,汇率
制度的有序变革并未带来严重的会融危机或经济倒退,而在泰国,其汇率制度改
革是无序进行,在某种程度上就导致了金融危机,给本国和整个东南亚带来了严
重危害。因此,在市场压力迫使我国汇率制度变革之前,我们主动有过度性地进
行汇率制度改革是很必要的。
2.从汇率制度选择的依存因素分析来看,我国的经济背景给汇率制度的转换
创造了条件
通过各国对汇率制度的不同选择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经济条件对汇
率制度的选择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在这些影响因素中,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有经
济规模、金融发达程度和经济开放度。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初的我国经济
结构特点分析如下:
(1)经济规模
从前面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看来,经济规模对于一国选择何种汇
率制度具有重要影响。从2004年世界各国GDP排名来看,我国居于第七位。世界
十大经济体的排名依次为美国(116675亿美元)、日本(46234亿美元)、德国(27144
亿美元)、英国(21409亿美元)、法国(20026亿美元)、意大利(16723亿美元)、
中国(16493亿美元)、西班牙(9914亿美元)、加拿大(9798亿美元)、印度(6919
亿美元),其中只有中国是固定汇率制。根据经济规模越大越倾向于浮动汇率制的
规律,中国的情况显得有些例外。实际上中国的特例显示,它是经济大国中唯一
的固定汇率制国家,是固定汇率制国家中的唯一经济大国。
(2)金融发达程度
金融发达程度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2004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269美
元,在世界排名109位,相对于经济规模来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弱,但
也高于管理浮动制国家的平均水平。从我国的金融发达程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的金融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金融相关率(即名义货币h12占GDP的比例)
看,我国的金融相关率增长迅速,已经超过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
虽然衡量标准有些偏颇,但也足以说明我国金融深化进程是很快的。但从金融业
产值占GDP的比重、金融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比重、资本市场发达程度来看,
我国金融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还是不高的。
(3)经济开放度
经济开放度综合反映一国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近年来,我国经济开放度不
断提高,与世界经济与贸易的联系不断加强,尤其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越
来越紧密,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获得了很高的信誉。与其他汇率制度国家比
较,我国经济开放度要高于独立浮动制国家的平均水平,但低于管理浮动制国家
的平均水平。
从我国经济结构特点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背景给汇率制度的转换创造
了条件。我国的经济规模已经排在世界十大经济体的行列中,按照经济规模越大
越倾向于浮动汇率制的规律,我国理应实行浮动汇率制。
同时,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国内经济利益格
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现阶段非国有经济已占到GDP的2/3强。这些非国有企业
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很高,从而决定它们迫切要求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
化。由此,它们内在地要求放弃钉住汇率制度,以反映外汇市场资金供求的真实
价格。
但是我国的特殊的经济状况也显示出实行浮动汇率制不能操之过急。我国的
经济总体规模虽很大,但人均GDP还很低,金融发达程度也欠缺,实行浮动汇率
制还存在阻碍性因素。因此,较为明智的举措是,有过度地先重归有管理的浮动
汇率制度,待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再向真正的浮动汇率制度过度。
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放弃了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允许人民币汇
率在一定范围内浮动,使我国的汇率制度走向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从我国目
前的经济结构特点来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的。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在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前提下以市场化作为完善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大方向
汇率形成机制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2005年改革的突破
点,其重心在于市场化的形成机制。2005年人民币形成机制改革扩大了汇率浮
动的范围,改变了汇率机制,放宽了外汇使用需求、兑换以及携带进出境等方面
的限制,其方向便是市场化。市场化是汇率改革的正确方向,汇率问题要与国家
的发展相适应,依市场变化适时调整。
当前人民币汇率应为既非完全意义上的固定汇率制,也非真正意义的浮动
汇率制,而是政府根据市场变动相机抉择的有限浮动的汇率制度,较改革之前
的重大突破在于市场化的推进。原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种种弊端分析如下:
1.人民币汇率形成的非市场化限制
我国外汇交易市场的不健全导致了人民币汇率形成的非市场化缺陷,这是汇
率制度改革的重点。
(1)外汇市场交易品种的限制
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统计,2005年上半年,银行问外汇市场总成交额为
1461亿美元,日均成交不足12亿美元。尽管交易额同比增长了85.8%,但无论是
和东亚周边经济体外汇市场发育水平作横向比较,还是与中国外资外贸规模扩张
速度作纵向比较,都显示我国需要在培育有容量、有效率、有创新交易品种的外
汇交易市场方面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从而使人民币汇率能够相对充分地、同步
地反映市场供求的基本信号。
(2)外汇市场交易对象的限制
中国仅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对资本项目实行严格管理
制,这就把占相当部分的资本性外汇收支排除在外汇供求之外。外汇市场只能反
映经常项目的外汇收支情况,由此形成的人民币汇率并不是全部的外汇供求的反
映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3)外汇市场交易制度的限制
我国外汇市场交易存在很多制度上的限制,致使外汇市场不能反映真正的市
场供求。例如除部分经批准可以保留外汇收入的企业外,绝大部分企业必须在规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定的期限内将外汇收入全部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如果需要用汇则要经审批后向外
汇指定银行购买。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这使强制结汇的实行
造成外汇市场的供给大于需求,但这并不是市场真实情况的反映。此外,中国外
汇交易中心实行会员制对会员资格的严格审批,使得进入这一市场的交易主体只
是市场的一部分,因此不能反映全部市场主体的外汇供求。
以上的诸多限制导致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非市场化,而汇率形成机制的非市
场化必然带来高额的外汇储备,从而也就不可避免的产生巨大的成本和风险。我
国自1994年以来,外汇储备迅猛增长,持有规模巨大的外汇储备,尽管可以看作
是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稳定以及增加市场信心与保障的标志,但巨大的外汇储备
对于经济发展必然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首先,外汇储备的闲置和低资产收益率
会带来巨大的成本;其次,我国外汇储备都集中于中央银行,相应地,汇率风险
也主要由中央银行承担而不能向其他微观经济主体分散。因此我国汇率制度改革
的目标就是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正体现了这
一点。
2.中央银行对汇率调控度过高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的“管理”二字即说明中央银行要对汇率进行适时
适度调控,而并非行政管理。我们承认改革之前央行通过强制结售汇制度调节外
汇市场供求,确实保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但是这种做法也扼杀了外汇交易市
场的灵活性,将人民币汇率制度引上了固定汇率制的道路。
‘2005年人民比汇率形成机智改革扩大了汇率浮动范围,允许人民币汇率在一
定区间内自由浮动,这是完善人民比汇率形成机制的一个重要举措。当然,随着
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这个区间还应当有所放松。
改革汇率的这种形成机制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慎重处理好各种因素
的关系,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确定,使之与金融改革的整体进程相适应,
与利率市场化改革、资本项目管制的放松及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等相配合,综合
考虑世界经济新情况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动等因素。主要判断标准就是维持基本
稳定情况下尽量让市场的作用得以发挥。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科学确定人民币汇率水平
均衡汇率理论决定了人民币升值的长期趋势。关于汇率水平确定的科学性上,
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央行迸行汇率调整的目标是使其达到均衡汇率,而均衡
汇率的确定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均衡汇率是指外汇供求双方在没有过多限制条件下在市场上形成的外汇交易
价格。而中国无论是对外汇交易品种还是交易者都有严格限制,更严重的是货币
当局把外汇交易价格固定在一个稳定水平上。由于以非市场化因素确定汇率水平
的障碍,再加上影响汇率因素的复杂化,导致了均衡汇率的难以确定。然而,人
民币汇率水平的科学性又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的外部收支可持续性,
同时也是国内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一旦我国的实际汇率
持续偏离均衡汇率,就会破坏经济的内部均衡①和外部均衡o,并由此引发一系列
破坏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问题。
2002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汇率受到官
方、媒体和学术界的热切关注,各种争论也热火朝天。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
赞成人民币升值,同时伴随更加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另一种声音则是人民币
汇率应该固定,继续维持当前的固定汇率制度。其实较为科学的分析方法就是看
人民币实际汇率是否偏离均衡汇率,如果偏离了,人民币就要做出调整。
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斌在系统地比较均衡汇率实证模型的基础上,选
择了简约一般均衡下的单方程模型估计了人民币均衡汇率@。通过计算显示出以下
结论:①人民币均衡汇率指数在中长期面临升值趋势。(墓)2002年以后,人民币实
际有效汇率指数低于均衡汇率指数,人民币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2002年以后,
随着美元的持续贬值,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在事实上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
度下也保持了持续下降趋势。
可见,在过去人民币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
很大程度上跟着美元走。因此,在美元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也跟
着下滑。而经过模型分析得出人民币均衡汇率指数在中长期面l临升值压力,这就
。内部均衡指国内的非贸易品市场达到町持续的均衡状态。
。外部均衡指Ij町持续的资奉项日流动相一效的弊常项日余额水平。
。模型详见张斌,‘人民币悬念——人民币iL串的当前处境和未来改革’.中周青年f{I敝社,第100页至117

3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导致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凸显。所以人民币升值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究竟何时
升,怎么升是值得慎重考虑的问题。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采取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措施,可以避免
由于美元和其他对人民币影响程度大的国家货币波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同时
人民币汇率也进行了适度升值(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关于人民币汇率形
成机制的改革方案时,人民币升值2%).随后,人民币又渐进地进行了升值,据
有关权威研究机构的数据,自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欧元和日元已经升值了10%,
而如果按贸易权重计算,欧元和日元在一篮子货币中大概占到了35%,因此人民
币相对于一篮子货币已经有了3%的升值。
以上种种分析表明,此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在重归有管理的浮动汇
率制度的前提下,以市场化作为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大方向,力求科学的确定人
民币汇率水平。改革充分分析了我国原有汇率制度的诸多弊端,并在此基础上找
出汇率制度改革的根本着眼点和轻重缓急,使得我国汇率制度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七、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任重道远
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
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符合我国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有利于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此
次的人民币形成机制改革只是我国汇率制度迈向市场化、成熟化的一个开始,并
不表明汇率制度改革已经基本到位,反而意味着改革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
场改革将延续自主,可控、渐进的轨迹,不断深化市场取向,并最终给中国经济
的持续均衡发展注入新活力。
目前看来,我国汇率制度和金融环境需要完善的还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将是今后改革的方向
此种办法是我国汇率改革和汇率调整比较好的模式。但是实行逐步扩大汇率
浮动区『日J需要我国外汇市场比较完善和发达。汇率浮动区问的大小显示了我国对
外汇市场管制的强弱,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市场化的趋势下,我国自然应
放松管制。因此,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将是今后改革的方向,但这需要我国外汇市
场的完善作为前提,它将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参考一篮子货币不是长久之计
我国虽宣称是参考一篮子货币,但参考和钉住的本质区别并不大。中国社会
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姚枝仲认为,中国作为独立货币政策的一
个大国,长期钉住一篮子货币是不合适的。就算是小国,比如新加坡和以色列,
也没有长期钉住一篮子货币。新加坡曾经公布过一篮子货币,但现在也是暗箱操
作;以色列过去曾经公布一篮子货币,现在已是自由浮动汇率制度。钉住一篮子
的固有缺陷(比如不能规避技术、生产力、石油价格等非汇率因素对国际收支带
来的影响)将成为汇率制度完善的一个障碍。因此,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参考一篮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子货币将不是长久之计,应向更加灵活的方向转换。
(三)汇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还需具体落实
此次改革之后,“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后续改革还需努力。要使更富有弹
性的汇率机制从制度设计层面落实到实际操作层面,就需要改革现有的中国外汇
交易市场,使其脱离交易模式、交易品种、交易主体单一化的局面,这是有管理
的浮动汇率得以实施的市场基础。这些改革需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推动交易
模式的多样化。具体为推动市场从集中有形交易模式,向更为灵活的无形分散交
易与集中有形交易相辅相成的模式转变;二是推动市场交易品种的多样化。给银
行和企业提供市场化的避险工具,其中尤其值得期待的是,能否在今年年底或者
明年年初推出人民币兑换美元的远期品种,毕竟央行调控远期市场比调控即期市
场更容易奏效,对即期汇率的影响也更灵活;三是推动市场交易主体的多样化。
增加外汇交易市场的准入主体,尤其是非金融机构的介入等等。只有当中国具有
一个有效率、有流动性、有可靠的清结算体系、与国际主要汇市保持基本同步的
外汇市场时,这次汇率制度改革才能最终落到实处。
(四)进一步完善做市商制度
外管局已经向各商业银行下发了有关完善做市商制度的相关文件,迸一步将
外汇市场的自主定价权下放给商业银行。由于做市商都是商业性银行,他们在指
定买入卖出价格的时候都需要考虑其外汇头寸、资金成本等多方面因素,更多的
市场化因素将写进人民币兑美元市场,因此做市商制度将提高商业银行和其他外
汇交易商的外汇需求,减少人民银行的外汇持有量,有助于降低人民币升值和基
础货币供应的压力。
(五)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有待加强
随着我国汇率市场化的进程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也相应提高,
因此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急待加强。此次改革之后,商业银行必须具有更强的
风险定价能力和更强的风险管理体系。将眼光盯在人民币对美元和非美元即期汇
3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率的波动区问上是远远不够的。商业银行必须对不同币种的小额和大额的现钞、
现汇等具有差别定价能力,必须对来自居民、企业和同业的外汇供求有差别化的
定价能力,必须对流动性较好的人民币兑美元等即期品种和其他流动性相对较弱
的非美元品种具有差别定价能力。商业银行这种审时度势的差别化定价,较之央
行为外汇交易市场确定的波动区间要灵活得多。如果商业银行忽视了汇率改革带
来的风险定价的挑战,其贸易融资的信用风险、结售汇净头寸的汇率风险以及外
汇代客理财业务等都会面l临一些影响。
(六)宏观调控应少使用行政手段
宏观调控应该多用汇率等价格手段,尽量少使用行政手段。任何改革都要冒
风险,汇率调整也可能需要付出很大代价,但如果不调整,而是继续采用行政手
段调控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阻碍可能更大。对于政府而言,需要强调的则是一定要
淡化汇率管理的政治色彩,而更多地考虑汇率改革的一般性的市场意义。此次人
民币汇率调整,长期来说对经济是一个向下的力量。在汇率升值后,非价格宏观
紧缩手段应该放松,如银监会在信贷投放的管理上应该有所放松,政府对于某些
投资如房地产等行业的打压也要有所放松。
总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目前适宜的汇率制度选择,而市场化是汇率
制度改革的大方向,央行需要做的就是本着渐进性、主动性、可控性的既定九字
方针稳步推进汇率制度改革。’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I、姜波克主编,《国际金融》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Keynes J.M.。Alfred Marshall(1842—1924)The Economic Journal.
September,34:135,PP.31卜72.
3、宋海,《金融全球化下的汇率制度选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3
4、Wolf,H“Exchange Rate Regime Choice and Consequences.”NBER
working paper,October 2001
5、冯用富,《汇率制度:理论架构与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中的选择》,西南财
经大学出版社2001
6、朱耀春,当今各国汇率制度的比较研究及对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改
革》2003年4月
7、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
8、郭建泉,汇率制度的演变趋势和我国的选择,《管理世界》2001年第3
期P125
9、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一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
三联书店1996.P274—395
10、诺斯和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新经济史》,华夏出版社,1999。
11、Vernon W Ruttan。Induced Instiutional Change”In Binswanger and
Vernon W Ruttaneds,Induced Innovation Baltimore:Johns Hopkings
University Press 1978 P327—357
12、载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6 P394-395
13、沈国兵、史晋川,入世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国际贸易问题》2003
年第5期
14,Poirson,H. “How do Countries Choose Their Exchange Rate
Regime”[R].IMF Working Paper No.46,Apri l 2001。PP.卜30
15.Bstfeld.^L and RogofL K.“The Mirage of Fixed Exchange Rates”
[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9(4):81-8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6,方琢,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再认识,《国际金融研究》杂志2002第lO

17、克鲁格曼P.Krugman,《汇率的不稳定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
18、Dornbusch,R 1976,“expectations and exchange rate dynamics”.
Journal of Pol itical Economy 84(6):1 161~76
19、王学武,汇率制度改革:真的要‘舍中间,取两级’吗?,《国际经济
合作》2000年第7期
20、伍海华,《西方货币金融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6
21、易纲,汇率制度的选择,《金融研究》2000,9
22、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见
《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3、沈国兵、史晋川,入世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国际贸易问题》2003
年第5期
24、裴平/黄瑞玲,论汇率的内外稳定机制及其协调一以发展中国家的钉住
汇率制为视角,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4
25、陈东海,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昨天今天明天,《国际金融报》2003.8.8
第三版
26、俞洁芳、何嗣江,论人民币现行汇率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完善策略,《生
产力研究》2002.5
27、宋海,《金融全球化下的汇率制度选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03
28、[美]保务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29、史晋川、沈囤兵.汇率制度的选择:一个多变量标准及其实证应用2001
年中国经济学年会入选论文,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2001.1.10.
30,李静萍,论国际汇率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及启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1
31、Mishkin,F.S.,1999.’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with Different
Monetary Policy Regime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
43,No.3,579—605.
4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2、IMF,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Washington DE,Sep.1998,p16,
pp89—91
33、俞乔,论我国汇率政策与国内经济目标的冲突及协调,《经济研究》
1999,(7)
34、刘兴华,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的理论之争及评析,《吉首大学学报》,2004
年1月
35、许少强,朱真丽,{1949-2000年的人民币汇率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36,张斌,《人民币悬念——人民币汇率的当前处境和未来改革》,中国青年
出版社
37、史恩义,发达国家汇率制度给我们的启示,北方经贸,2004年7月
38、李功豪,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问题,上海综合经济,2004.3
39、孔繁荣,关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思考,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3


40、陈文燕、王光宇,论开放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路径,金融问题
研究,2004年7月,
41、王元龙,人民币形成机制的完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3
42、高一波,2005年上半年金融市场分析,运行分析,2005年第13期
43、刘瑛,人民币钉住美元的利与弊,经济论坛,2005.6 ‘
44、曾先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取向—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科技情报开
发与经济,2005年第8期
45、刘刚,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过度,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第l期
41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谢
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秦风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文章开题、大纲确
定,特别是论文初稿完成以后,秦老师在百忙之中,多次仔细地进行阅读,详细
地帮我进行修改。值此论文完成之际,我谨向秦老师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
谢。
感谢家人对我的理解和支持。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论文:《绩效考评方法及应用》发表在2005年3月《现代企业教育杂志》
2005年第3期60一61页独著
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作者: 王洪伟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被引用次数: 1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1条)
1. 钟昌元 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兼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学位论文]2005
引证文献(1条)
1.谢非.陈利军.秦建成中日两国汇率发展历程及启示[期刊论文]-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