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新型框架的建构

、,1040792
{棱编目
学日』&∞Ⅱ
福建师范大学
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新型框架的建构
The Rearm of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a New Framework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中请学位级别
谢秀悌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陈少I晖教授
I盘笠堂控熬娅在职攻选顿I:学丝
皓文提变日期
论文评测人:
跄文答辩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
学位授予单位
学位授予日期:
2006年8月
垫堂皇坠旦型
2006年10月29 U
生』L建—立L篮擅型型匝_堂监
垫堂』巳—且u且
中文摘要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
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招生数量、办学规模的扩大,国家对教育
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国有资产总量Et益增大,因此,如何加强和改善高
校国有资产管理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高校发展急需解决的课
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并对研究中涉及到的相关范
畴进行了界定;其次,回顾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深入分
析了现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其存在的问题;再次,运用产权理论和
委托代理理论,结合当前高校资产管理的现状来分析;最后,提出了高校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即改革目前高校国有资产内部管理普遍采
用的“使用部门归口管理,资产管理部门综合管理”的模式,建议科学划
分学校与院系间的资产管理权限,扩大院系对资产的处置权,提高资产使
用效率,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二级管理模式,从而建构出高校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新型框架。在本文研究中,借鉴了国外高校资产管理
经验,以福建师范大学国有资产的管理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强调加强
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提出应在财务上增设无形资产管理科目,机
构中设置无形资产管理部门,充分挖掘无形资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构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important bases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As the enlargement of student numbers,the expansion of school scales,
the state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continues to increase,and the total number of
state—owned asse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growing,therefore,how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te-owned assets has become a mutually concern of society,and an urgent
issue needed to be resolved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paper first explains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and gives definition to the related
category of this research;then,the paper reviews the reform histor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 system,and analy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system;further more,the paper adopting
property ri#ts theory and commission theory,analyses the current assets
management situ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Finally,the paper raises an
idea of reform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
system i.e.the reform of the current commonly used model”sections returning
to people’S management,and the asset management giving comprehensive
control”.The Paper suggests a scientific demarcation of the use of
management fights between schools and faculties,and suggests that faculties
should enjoy more rights of disposing their assets,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the use ofassets.That is the practice ofthe secondary management
model”unified leadership,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thus a new frame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 system is set up.In
this study,the author drew lessons of assets management from foreign countries,
and taking the case of F均ian Normal University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
for example carry on thorough analysis.Stressing the importance of
management of intangible assets,the paper proves that it is needed to create
intangible assets in financial subjects,and establish intangible assets
management depart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O as to make full use of
their potential sod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Key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te—owned assets,
the management system,reform, construction
HI
中文文摘
本文回顾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深入分析了现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体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并建构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体制的新型框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相关范畴界定.
首先,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高校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
的作用,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扩大,高校拥有庞大的国有资产,加强和改善高校国有资产
管理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高校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其次,概述了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产权在经济学界是一个比较混乱的概念,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赋予它不同的含义。即使在现代产权经济学的论著中,其定义也
不尽相同。文中引出了阿尔钦、科斯、德姆塞茨等著名产权经济学家权威的产权定义,
他们分别从内部性和外部性的角度对产权进行定义。虽然上述有关产权定义的表述各不
相同,但是现代产权经济学对产权概念具有许多共识,如:产权不再简单地被看作人与
外界稀缺物之间的关系,而是看作人在使用这一稀缺物时所发生的与他人之间的行为关
系,等等。这些共识是对产权概念基本性质的界定,其他一切分歧主要是源于研究的视
角不同。产权具有排他性、复合性、可分解性、有限性、预期性、外延性等特征。产权
可分为私人产权、社团产权、集体产权、公共产权、国有产权等种类。产权界定是使产
权所反映的行为权利明晰化,确定谁有权做什么,并确定相应的产权规定。
委托和代理实际上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的一种分工的形式,是对经济权利的
重新配置。现代意义的委托代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罗斯提出的:“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
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了。”委托
代理制的发展虽然分别给委托方和代理方后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委托代理制存在信息不
对称、责任不对等、激励不相容、契约不完全等四个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在市场交易
发生的前后分别可能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且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与代理人
之间的利益最大化存在矛盾,经营者有可能为了自己的报酬而背离股东的利益。
再者,对本课题研究涉及的国有资产、经营性国有资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高校
国有资产等相关范畴进行界定。国有资产指的是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力的
总和。国有资产是我国政权的基石,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国有资产具有所有者唯一性、所有权界定法定性、表
现形态多样性等特征。国有资产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国有资产与“国有财产”或
“国家财产”同义,泛指依法归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包括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
国有资产;狭义国有资产指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
经营单位中依法拥有的资本和权益。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不投入生产经营,而由行
政事业单位用于国家公务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国有资产,以及尚未启用的国有资产。
本课题仅限于研究国有公立高校的国有资产。高校国有资产是指高校占有和使用
的、在法律上已经被确认为高校所有并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资产的总和。高校国有资产
是国有资产的组成部分,主要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也有一部分属于经营性国有资产,
1V
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并存是高校国有资产的一个显著特点。高校国有资
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外延资产等类型。
第二部分,回顾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及成效.
自从有了高校,就有高校国有资产。就有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从而存在产权问
题。从我国第一所高校一一京师大学堂1898年成立时算起,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经过100多年的历程,大致可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历程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
段,1988年以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高校国有资产所有权与国家行政管理权高度合一,
一切都属于国家。实行的是计划体制,投资建设实行统一计划,统一管理,资金也实行
统收统支、无偿使用。第二阶段,1988年~2000年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国务院组建国
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把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管理职能与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相分离,高校对
办学所取得的收益有一定自主权、支配权和处置权。第三阶段,2000年以来高校国有资
产管理: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也迅速展开,改
变了后勤部门既是管理者又是使用者的模式,高校国资管理实行“甲方、乙方模式”,
即高校成立后勤管理处(甲方)代表学校与后勤服务集团(乙方)签订后勤服务经营责
任合约,负责对后勤集团的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第三部分,分析了现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其存在问题。
首先,论述了现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框架。现行高校国有资产实行的是“国
家所有,政府各级有关部门共同管理,高校占有、使用”的管理模式,即高校国有资产
归国家所有,各级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共同管理,高校
拥有资产占有权和使用权。而高校内部采用的是“使用部门归口管理,资产管理部门综
合管理”的模式,即资产处负责综合管理,财务处、教务处、后勤处、图书馆、基建处、
产业处、设备处等部门分别归口管理。这种管理体制下,看似谁都在管理,其实谁都难
以负责,而且管理缺乏统一协调性,各部门管理的资产很难流动,资源不能共享,有些
资产在归口管理时交叉较多,比如教学设备,教务处、设备处和资产处都在管,出现问
题则相互推诿、扯皮。分析了现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流动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与
外延资产的管理,并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体制存在的弊端作出分析,指出了高校国
有资产监管不严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
其次,以福建师大为案例,说明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主要职责,介绍了
福建师范大学国有资产管理的举措与特点。
再次,指出并分析了现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现行高校国
资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
完善、普遍存在帐物不符的现象、国有资产闲置浪费、资产流失严重等,而且在非经营
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时未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高校国资管理之所以存在这些问
题的成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转轨期和社会发展阶段造成的,另一方面
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第四部分,提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路与新型框架.
首先,概述了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经验,并由此提出了多方面的借鉴意义:建立科学
规范的高校资产管理机构,分工明确,权责到位;资产管理上要严格把关;加强固定资
V
产的保值增值力度;合理划分学校与院系问国有资产管理的权限。
其次,提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路。即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改革
管理机构,健全管理制度,科学划分学校与院系间国资管理权限,加强无形资产管理,
保护高校知识产权,建立科学的闲置资产调剂制度,加强国资管理队伍建设,完善审计
监督体制等。
最后,建构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新型框架。运用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
结合当前高校实际情况,建构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新型框架,即“统一领导、分
级管理”的二级管理体制。具体而言,成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学校的
资产管理工作,设立资产管理处,作为学校资产管理一级机构,联合财务处、后勤产业
处在校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负责管理全校资产;学校各单位作为资产管理二级机
构,设立各自资产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资产使用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资产处置
权限。资产管理处负责全面管理学校的国有资产,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承担国有资产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于经营性国有资产,由后勤
产业处负责管理,主要是校办产业、公司、后勤集团等单位的资产,同时校办产业、公
司与后勤集团分别设立财务部门管理本单位的财务,接受校财务处的指导、检查。根据
委托代理理论,后勤产业处代表学校与校办产业公司、后勤集团等单位,签订合同契约,
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学校资产管理处下设四个科,分别是:采购与调剂管理科、实验室
与设备管理科、房地产管理科、无形资产与图书资料管理科。
此外,本文认为,建构新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是审计监
督原则,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防止国有资产人为的流失。其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
理还要坚持效率原则和实物管理为主的原则;而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还要坚持效益原
则、实行价值管理原则、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原则及经济责任制原则。j
VI
绪论
随着高校招生数量增加、办学规模扩大,高校拥有庞大的国有资产。我国高等教育
正在快速发展,高校投资体制、资金来源渠道发生变革,以及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
高校国有资产呈现多样化、巨大化、复杂化的特点。目前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已不
能满足高校发展和形势变化的要求。高校在改革发展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这种流失
包括有形流失和无形流失。因此,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机遇,加强和完善高校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高校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方面问题,前人已经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其课题主要包括:
第一,高等学校无形资产及其管理问题研究;第二,我国高校资产管理及其绩效评价研
究;第三,高校后勤社会化及其资产管理模式的探讨;第四,高校国有资产使用与配置
研究;第五,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可持续性研究;第六,我国高校企业产权与治理结构
研究;第七,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八,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探析。
但至今还没有人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思路和建构高校国资管理体制新型
框架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分析了现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
革思路与新型框架的建构。文中指出现行高校国资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国有资产
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国有资产闲置浪费、资产流失严重
等等。文中运用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结合福建师范大学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和
特点来分析,在借鉴部分国外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构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新型
框架。文中提出改变现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二级
管理模式;提出科学划分学校与院系问资产管理权限,扩大院系对资产的处置权,提高
资产使用效率,使资产价值效益最大化;提出应在财务管理上增设无形资产科目,组织
机构中设置无形资产管理部门,充分挖掘无形资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高校国有资产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其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高等教
育的发展,必须正确分析高校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
机制,有效地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使其尽快适应新形势和高校建设的需要,是摆在
我们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因此,开展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工作对我
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改革与完善等方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相关范畴界定
高校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招生数量增加、办学
规模扩大,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国有资产总量日益增大,因此,加强和改
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高校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对高校国有资产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本文运用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等基
本理论知识,对高校国有资产进行研究,但研究范围限定于国有公立高校的国有资产。
(一)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从宏观上讲是合理有效地使用国家资源配置,以便为国家教育
事业服务;从微观上讲就是高校国有资产的科学运营与合理使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
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资金来源渠道的变革,以及后勤社会化的发展,高校国
有资产呈现多样化、速增化特点。因此,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愈显重要。但是,目前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必须强化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管理制
度。
因此,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加强和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对于防止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高校国有资产的合理使用,
提高国有资产使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研究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理论
1、产权理论
(1)产权定义
产权或财产权利(property rights),在经济学界是一个比较混乱的概念,不同的
学者从不同角度赋予它不同的含义。即使在现代产权经济学的论著中,其定义也不尽相
同。下面我们引出几例权威的产权定义。
著名的产权经济学家阿尔钦把产权定义为:“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
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1。在这里,“社会强制”可以是由国家的法律
来实施,也可以是由通行的伦理道德规范或习俗来实施;“经济物品”是指能给人带来
效用或满足的任何东西;如果从狭义上说,财产只是有形的外在稀缺物,而从广义上讲,
它还可以包括一切无形的稀缺物,如商誉,人力资源等;“权利”在这里是复数,不仅
包括人们通常说的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等多种权利,而且在每一类权利中,财产的
所有者在社会强制下还拥有多种可选择的权利,例如转让权,他既有权选择以市场拍卖
的方式转让财产,也有权选择以赠予的方式转让他的财产。
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开山鼻祖科斯,把产权定义为财产所有者的行为权利,即可以
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的权利。他说:“我们说某人拥有土地,并把它当作生产要素,
但土地所有者实际上所拥有的是实施一定行为的权力。土地所有者的权力并不是无限
的。对他来说,通过挖掘将土地移到其他地方也是不可能的,虽然他可能阻止某人利用
他的土地,但在其他方面就未必如此。”“3科斯在这里是从外部性的角度来定义的,以
便说明“行使一种权利(使用一种生产要素)的成本,正是该权利的行使使别人蒙受的
损失一一不能穿越、停车、盖房、观赏风景、享受安谧和呼吸新鲜空气。”所以,在科
斯看来,外部性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产权问题。
另一位产权经济学家德姆塞茨也是从外部性的角度来定义产权的,但是,他更强
调产权的功能和作用。他说:“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来自以下事实:产权帮
助人形成那些当他与他人打交道时能够合理持有的预期。这种预期通过法律、习俗以及
社会道德等等表达出来。”因此,“产权具体规定了如何使人们受益,如何使之受损,
以及为调整人们的行为,谁必须对谁支付费用。”“所以,产权在这里是作为一种制度
安排,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外部性内部化。
2
菲吕博腾和配杰威齐在综述现代产权理论时,对产权下了一个认为能让大多数人
认可的定义,即“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
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
源使用时的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1他们认为,这一定义基本上符合罗马法、普通
法和现行的法律,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对产权的理解。
虽然上述有关产权定义的表述各不相同,但是我们认为,现代产权经济学对产权
概念具有以下共识:
第一,产权不再简单地被看作人与外界稀缺物之问的关系,而是看作人在使用这
一稀缺物时所发生的与他人之间的行为关系。正如德姆塞茨所说:“在鲁滨逊·克卢索
的世界里,产权没有用武之地。”(同上[3])这一认识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所有
制或所有权的生产关系性质是相通的。
第二,产权不只是所有权,而是一组权利束,它不仅包括产权行为主体可以行使
的各种权利,而且还包括不可行使的权利。正如科斯所说:“对个人权力无限制的制度
实际上就是无权力的制度。””
第三,产权作为一种人造的社会工具或制度安排,在协调和规范人们争夺稀缺资
源行为的过程中必须得到社会的强制实施,否则,产权就是“一纸空文”,毫无意义可
言。
我以为,这三点共识是对产权概念基本性质的界定,其他一切分歧主要是源于研
究的视角不同。
西方产权理论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淡化,并迫使所有权超脱产权管理的
实践而成为一种“法定”的形态;中国的产权理论则强调所有权的重要,并因为所有权
对其他诸权的限制而深刻地影响了产权管理的实践。中国对产权的说法大都是,资产拥
有者对他的资产拥有排他的使用权,独享的收益权,自由的转让权。
(2)产权的特征
①排他性。产权的排它性意味着两个人不能同时拥有控制同一事物的权利;
②复合性。产权是一组权利,可分解所有权、使用权、占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
③可分解性。产权的要素是可以分解的,形成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有权与收
益权的相联,处置权与收益权的相联;
④有限性。产权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行为权利的行使是有限的,受到法律、
契约强制的约束和社会道德制约;
⑤预期性。产权行为人在交换中有明显的预期,有助于外部效应内部化;
⑥外延性。产权不仅包含侵权法和合同法,普通法与成文法,而且还包括民法、刑
法和民权。产权客体范围包括某些不能成为所有权内容的权利,如空气、阳光、声音等。
(3)产权的种类
产权在类别上可以分为:第一,私人产权,即对所有权的行使、决策,完全是私人
作出的;第二,社团产权,即社团或俱乐部成员共同享有的产权。它仅对自己的成员提
供分享的社团或俱乐部产品,并按照某种平等或有时一次性纳税规则向社团或俱乐部成
员收取费用,以支付俱乐部产品的成本费用,每个成员可以一定的规则消费社团或俱乐
部的产品。产权具有排它性(俱乐部内部不排斥),不可分割性,转让限制性,消费上
的非对抗性,产权的有效性依赖于很强的假定条件;第三,集体产权,即行使对资源的
各种权利的决定,必须由一个集体做出。股份公司的产权是典型的集体产权,通俗叫“用
脚表决”;第四,公共产权,即社会公众所有,具有不可分和不排他性;第五,国有产
权,即国家所有,表现为所有权唯一性,产权不可分,按等级区域配置,经营权代理性,
使用权排他性,收益权确定性,剩余索取权不可转让。
(4)产权界定
产权界定是使产权所反映的行为权利明晰化,确定谁有权做什么,并确定相应的产
权规定。目的是外部效应内部化,克服资源的属性所造成的“拥挤”或不足,提高和改
善资源配置的效率。
由于市场失灵,国家干预失败,出现“科斯挑战”,提出产权理论,通过产权界定
使外部效应内部化,降低交易费用,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市场失灵的原因是私人利益
和社会利益的矛盾,内部效应与外部效应的矛盾导致社会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由于人的
有限理性及机会主义行为,造成预期不确定,决策失误,产生“搭便车”等追求个人利
益伤害社会利益行为。而国家干预失败的原因是,在税收、补贴、价格等政策的制度过
程中,由于个人和国家的不公正,出现“投票悖论”,造成国家干预失败。
在界定产权过程中必须涉及到的一个重要范畴就是交易费用。科斯认为,交易费
用是企业和市场的运作成本,一般指既要保持正常的交易关系,又要处处设防,避免伤
害而支付的各项费用。产权界定的目的是通过对产权模糊、产权残缺、产权拥挤等现象
的克服,降低交易费用,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产权界定的成本包括技术成本、初次
界定的方法、交易成本。
2、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和代理实际上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的一种分工的形式,是对经济权利的
重新配置。现代意义的委托代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罗斯(Ross.S)于1973年提出的:“如
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
随之产生了。”嘲米尔利斯(Mirrlees,1974、1976)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74、
1975)随后对它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逐步使委托代理理论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
支,其实质是对现代企业契约理论的发展。委托代理理论从不同于传统微观经济学的角
度来分析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它在解释一些组织现象时,优于一般的
微观经济学。
一个代理人就是一个受雇于另一个委托人的人,并为委托人采取某种行动。很多学
者对什么是委托代理关系有不同的看法。斯蒂格利茨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定义为:“委
托人(比如说雇主)如何设计一个补偿系统(一个契约)来驱动另一个人(他的代理人,
比如说雇员)为委托人的利益行动。”m
由于在委托方和代理方之间存在不完全信息,委托人为了防止代理人背离自己的
目标,实现预期效用最大化,则会通过订立合约等形式来监控代理人行为,从而产生代理
成本。正是由于代理成本的存在,委托人必须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既能降低代
理成本,又能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委托代理的核心也就在于一个委
托人如何设计一个契约来驱动另一个人为委托人的利益服务。委托人的最终目的是取得
最大化的代理收益。
到底在什么时候实行委托代理制度比较合适呢?具体的做法是可以把代理成效系
数作为检测的指标。
代理成效系数(8)=代理收益(Q)/代理成本(C)
当代理成效系数s>1时,表明委托代理制有效;当代理成效系数a≤1时,表明委
托代理制无效。
当代理成效系数a≤1(即代理收益≤代理成本)时,意味着委托代理关系存在问
题,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完善激励监督约束机制,调整委托代理关系,以降低代理成本、增
加代理收益。
当代理成效系数a>1(即代理收益>代理成本)时,意味着委托代理关系存在是合
理的。
4
委托代理制的发展虽然分别给委托方和代理方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委托代理制存
在四个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制约着委托代理的成本和收益,导致委托代理风险的产生。
(1)第一个问题是信息不对称。代理人的经理阶层比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更了解
企业生产、收益和成本方面的信息,即拥有更多的“私人信息”。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市
场交易发生的前后分别可能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致使市场机制运行的结果缺乏效
率,甚至有可能造成市场不存在。
(2)第二个问题是责任不对等。在决策失误时,代理人的损失至多是失去了工作
机会,而委托人则可能失去所有交给代理人经营的巨额财产。
(3)第三个问题是激励不相容。即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最大
化存在矛盾。股东的目标是企业财富最大化,经营者则可能追求报酬,增加闲暇时间,甚
至有可能为了自己的目标背离股东的利益,而表现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4)第四个问题是契约不完全。在实际的交易中,由于个人的有限理性,外在世界
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性,契约当事人或契约仲裁者无法证实或观
察一切因素的影响,使得契约的制订和执行往往都是不完全的。明确委托代理关系的契
约的不完全性是指一个契约不能准确地描述与委托代理有关的所有未来可能出现的状
态以及每种状态下契约各方的权力和责任。
委托代理制存在的四大难题,使得代理人既有动机,又有条件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难以保证代理人忠实地为委托人服务,可能增加代理成本、减少代理收益,委托代理制存
在相当大的风险性。代理人有可能背离委托人的利益,这种背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代理人采取私立账户、转移资产、造假账、违反规定报销等手段,挪用公司
资金,贪污企业资产。
(2)代理人在产品定价、销售、原材料和机器设备采购、选择供应商和销售商、
投资和融资等方面损害企业利益,自己收取回扣;出卖公司经济技术情报,收取贿赂。
(3)代理人挥霍公款,过度职务消费。
(4)代理人工作不努力、决策不负责、盲目冒险投机经营、行为短期化,为了个
人收入最大化,不惜运用其掌握的经营决策权力,追求企业短期利润最大化,忽视甚至损
害企业的长远发展。
(5)代理人为了提高社会地位,片面追求企业规模扩张。
由于委托代理关系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因此委托代理理论被用于解决各种问题。
如国有企业中,国家与国企经理、国企经理与雇员、国企所有者与注册会计师,公司股
东与经理,选民与官员,医生与病人,债权人与债务人都是委托代理关系。因此,寻求
激励的影响因素,设计最优的激励机制,委托代理关系将会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社会
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本文研究的相关范畴
1、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指的是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力的总和。国有资产是我国政
权的基石,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物
质基础。国有资产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国有资产”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而以往在法规和政策文件
中只有“国家财产”或“国有财产”的概念。严格地说,“资产”和“财产”不是同一
概念。只有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经营的财产才称为资产,它具有增值功能;而一般意
义的财产则不一定会增值,或者说在财产的含义中,只要表明它是产权客体即可,无需
表明它会增值与否。简言之,资产是一种财产,而财产不一定是资产。但是,目前许多
法规、政策文件和管理实践中,已将“国有资产”和“国家财产”或“国有财产”混用。
5
广义国有资产与“国有财产”或“国家财产”同义,泛指依法归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
包括增值型或经营性国有资产,又包括非增值型或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狭义国有资产,
则仅指增值型或经营性国有资产。“
当前我们常见的“国有资产处置”、“国有资产流失”等概念中,实际上指的
是狭义的国有资产,即国有独资、控股、参股工商业企业中的国有资产。但是,随着国
企改制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从广义上界定国有资产范畴并探讨其监管模式显
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在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模式争论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其他类
型国有资产显然不能置身其外,也必须接受公开的监督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国
有资产的价值得到最合理、最有效、最经济的发挥。广义的国有资产即全民所有的财产,
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投入)及其收益、接受赠予所形成的,或者凭借国家权力取
得的,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种类型的财产和财产权利。
国有资产具有下述一般特征:
(1)其所有者具有唯一性,即现代社会中,唯有国家在法律上是全民的代表,所
以,对全民所有的财产可以在法律上充当所有者的只能是国家;
(2)其所有权界定具有法定性,即国有资产的各种来源方式都直接由法律规定,
并且有的来源方式为国有资产所特有,如凭借国家权力取得,所以,其所有权界定必须
有法定依据;
(3)其表现形态具有多样性,即国有资产表现为多种形态的经济资源,既可以是
财产也可以是财产权利,既可以是人造财产也可以是自然资源,既可以是有形财产也可
以是无形财产。
2、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的分类方法较多,依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形成不同的资产类别。在此,按
照国有资产的可经营性与否,把国有资产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1)经营性国有资产
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经营单位中依法拥有的资本和权益。国有
资产增长迅速,据国资委统计,到2005年底,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额已超过16.7万
亿元。[9]面对如此巨大的资产总量,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
制改革,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围绕着经营性国有资产展开的。
经营性国有资产有下述主要特征:
(1)它作为生产要素用于生产经营。即经营性国有资产直接进入社会再生产过程,
在生产和流通等经济领域构成商品生产和交换所必要的因素和条件。
(2)它具有增值性。即经营性国有资产直接以营利为目的投入经营或使用,在资本
运动中总是作为一定资本形态而存在,要求其占用者追求增值。
(3)它主要由企业占用。即资本的增值性和企业的营利性决定了经营性国有资产只
能由企业作为主要占用者:此外,事业单位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经营性国有资产的
占用者,简言之,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对其占用的资产和某些事业单位对其用于
创收的资产,都应当按企业要求进行经营使用。
(4)它以市场配置为主。即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配置机制,以市场机制为主、计划机
制为辅。也就是说,企业一般通过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吸收投资和贷款,有偿地占用经
营性国有资产;但是,国家的投资计划、金融计划、产业政策、重点扶持等措施,也在
一定程度上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配置起作用。
(5)它具有多种经营方式。即经营性国有资产由于分布范围广泛和各行业、地区、
企业之间存在差别,只可能分别采用相应的经营方式。实践中已形成直接经营、委托经
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
6
(2)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又称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指不投入生产经营,而由国家机
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用于国家公务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国有资产,以及尚未启用的国
有资产。在我国的国有资产中,非经营性资产虽然所占比例较小,但在整个社会系统中
处于关键地位,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国家,国
有资产主要是非经营性资产。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较之经营性国有资产,有下述主要特征:
(1)它用于国家公务和社会公益事业。即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不投入商品生产经营、
而投入公共产品生产,也就是用于国家的管理事务和国防事务以及社会性的教育、文化、
卫生、福利等公益事业。
(2)它具有非增值性。aPtlj经营性国有资产不作为资本来使用,不以盈利增值为目
的,也就是使用中不要求增值,甚至不要求自行保值,而只表现为非生产性消费过程;
但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使用应当追求社会效益,这就要求以有效、合理和节约使用
为原则。
(3)它一般由行政事业单位占用。IlptI!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特定用途和非增值性,决
定了只宜由以服务于社会公众而不具有营利目的为特征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
体占用;但是,我国许多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肩负着本应由国家和社会承担的社会责
任包袱,在其占有的国有资产中,有一部分实际执行着“企业办社会”的职能,理应视
为非经营性资产。
(4)它主要由行政配置。即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主要通过财政拨款和行政划拨的方式
进行配置,由行政事业单位无偿占用;同时,事业单位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通过特定创
收活动而获得非经营性资产,这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市场配置的性质,是对行政配置的补
充。
3、高校国有资产
本文仅限于研究国有公立高校国有资产。
高校国有资产,是指高校占有和使用的、在法律上已经被确认为高校所有并能以货
币计量的各种资产的总和。具体说来,高校国有资产来源包括①国家划拨(投资)给高校
的资产;②高校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以国有资产组织形式收入形成的资产;③接受捐赠和
其它经法律确认为高校所有的资产。
高校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组成部分,主要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也有一部分属于
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并存是高校国有资产的一个显著
特点。非经营性资产是指学校为完成教学、科研及其它任务所占有、使用的资产。经营
性资产是指学校在保证完成正常教学、科研工作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用于
生产、经营活动的资产,尤其是随着预算外资金比例的不断增大,高校的投资项目越来
越多,投资领域也越来越宽,经营性资产总量越来越大。高校国有资产是学校发展的物
质基础,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规模和教学科研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高校国有资产包括如下四类:
(1)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在800元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
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其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价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时
间在一年以上的同类物质,也可作为固定资产。高校固定资产一般可分为如下六类:
①房屋及建筑物:指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房屋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办公
楼、体育场馆、职工生活用房、仓库、食堂用房、锅炉房等:建筑物包括道路、围墙、
水塔、雕塑等;附属设施包括房屋、建筑物内的电梯、通讯线路、输电线路、水气管道
7
等。
②专用设备:指为教学科研所配置的各种具有专门性能和专业用途的设备,包括各
种实验仪器、电教器材、体育设施等。
③一般设备:指办公和事务用的通用设备、通讯工具、交通工具及家具等。
④文物和陈列晶:指古玩、字画、纪念品、装饰品、展品、藏品、标本等。
⑤图书资料:指图书馆(室)、阅览室的图书、资料等。
⑥其他校属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按其属性还可分为不动产与动产两部分。不动产主要是指学校所建的房屋
等,除此之外的其它固定资产均属动产““。
(2)流动资产
高校的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存货、应
收及暂付款、借出款等。它具有变现能力强、周转期短等特点。流动资产是高校资产中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对维持高校的日常运转,起着关键作用。其管理状况的好坏对教
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有直接的影响。加强流动资产管理,提高流动资产使用效率,已成为
高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
(3)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能够被持有者长期占有和使用但不具有实物形态、能在社会经济活动
中持续发挥作用、并能为持有者提供较为稳定和超过同行业一般收益的经济资源,具有
无形性、资源性、高效性、长期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它与固定资产一样,是高校的国
有资产,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种属性。相对固定资产而言,无形资产没有独立实体,
但通常又依托实体,人们只能从观念上感觉它,其生产是创新的、单一的,其价值的存
在形式与有形资产有很大的不同,不能以传统的劳动价值论来评估它的价值。有人曾作
了一个比喻,如若把有形资产看作是一个人的躯体,则无形资产就相当于人的大脑和神
经。这一比喻较形象地说明了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关系和作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
无形资产的突出特点可以带来较高效益,甚至产生巨额效益,是有形资产所无法比拟的。
(4)外延资产
外延资产是指高校以货币、仪器设备等形式,向学校以外地区投入后所转化形成的
财物收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高校办学经费的来源渠道越
来越广,多元化的办学格局正在形成。高校对外延资产的投入与管理,应以投资回报为
目的,紧紧围绕投资项目的直接目标、盈利能力、回收能力、偿还能力来进行,应尽可
能地回收投资、提高效益,用以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及成效
自从有了高校,就有高校国有资产(当然,这里指的是广义的国有资产), 也就产
生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从而存在产权等问题。根据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在不同时
期的不同指导思想和管理办法,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主要历程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988年以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我国最早的高校是创办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
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自从有了高
校,便存有高校资产(或叫财产)。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对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
从此我国高校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当时高校的资产(或叫财产)全部是非经营性国
有资产。
传统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国有资产的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于中央
政府,投资建设实行统一计划,统一管理,资金也实行统收统支、无偿使用;对国有资
产主要采取实物管理方式;高校国有资产所有权与国家行政管理权高度合一,一切都属
于国家,实行的是计划体制;对高校国有资产实行多头管理,没有专门管理机构,凡是
上级部门都有权管理、监督高校的国有资产。
这种管理体制在新中国建国之初,在国家经济技术水平较低、基础较薄弱的条件下,
保证了国家财力、物力的集中使用,有力保障了我国大学早期的发展,奠定了高校的发
展基础。然而,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主要是:国家高度凭行政职权管理高校资产,导致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闲置浪费,
高校间国资分割现象十分严重。
(二)1988年~2000年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巨浪在中国大地卷起,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也进行了深刻改革,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988年1月,国务院组建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把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管理职能与政
府行政管理职能相分离。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负责统一管理全国的国有资产。对于高校
而言,重点是管理国家投入的国有资产,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权、监督管理权。高
校成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一般是高校财务处下设立国有资产管理科,专门负责全校国
有资产的管理,负责重大采购项目计划制定、控办,负责固定资产的验收、登记、入帐、
核查、报废等管理工作。
高校对办学所取得的收益有一定自主权、支配权和处置权。这就使高校办学机制更
灵活,办学规模迅速扩大,高校国有资产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我国人
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
高,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有力保障了高校国有资产安全,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但是,在1995年全国上下开展轰轰烈烈的政府机构改革时,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又
发生了反复,各地分别撤销国有资产管理专门机构;1999年全国高校招生以30%比例大
规模扩招,高校逐步推进学校后勤社会化,这些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都提出新的挑战。
(--)2000年以来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以年度1号文正式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的《关于进一步加快
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号)。该《意见》指出:“高等
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从2000年起,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绝大部分
地区基本实现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符合高等教育特点与需要的新
型高等学校后勤保障体系。”《意见》还指出:“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计划经
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在高等学校后勤领域的具体体现。”同时又指出:“在思想
观念上,必须充分认识高等学校后勤的产业属性,积极借鉴经济领域和其他社会领域改
革的有益经验,摆脱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也迅速展开。2001
年,国务院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的第三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上,提出了高校
国有资产管理实行“甲方、乙方模式”,即高校成立后勤管理处(甲方)代表学校与后
勤服务集团(乙方)签订后勤服务经营责任合约,负责对后勤集团的资产管理,确保国
有资产保值增值。甲方以合同形式向乙方提出经济指标、工作职责、服务规范、奖惩办
法等要求,实行合同契约式管理,并对其履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监督、考核和评估。
于是,在新的指导思想下,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发生了实质性改革。改变原来
那种高校总务处既是管理者又是使用者的模式,实行“甲方、乙方模式”,即合同契约
式管理,其实这就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其中须注意防范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9
三、现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其存在问题
现行高校国有资产实行的是“国家所有,政府各级有关部门共同管理,高校占有、
使用”的管理模式,而高校内部采用的是“使用部门归口管理,资产管理部门综合管理”
的模式。这种管理体制存在大量问题,如: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国有资产闲置浪费、
资产流失严重等,在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时未能实现资产保值增值。高校国资
管理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的成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转轨期和社会发展
阶段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一)现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我国对高校国有资产实行的是“国家所有,政府各级有关部门共同管理,高校占有、
使用”的管理框架,即高校国有资产归国家所有,各级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
部门和主管部门共同管理,高校拥有资产占有权和使用权。
高校内部实际上采用的是“使用部门归口管理,资产管理部门综合管理”的管理框
架,即资产处负责综合管理,财务处、教务处、后勤处、图书馆、基建处、产业处、设
备处等部门分别归口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缺乏统一协调性,各部门管理的资产很难流动,
资源不能共享,有些资产在归口管理时交叉较多,如教学设备,教务处、设备处和资产
处都在管,但出现问题则相互推诿、扯皮。
1、固定资产管理
随着高校学生扩招、规模扩大,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固定资产的总量
日益增长。比如,福建师范大学固定资产价值总额在2000年不超过2亿,而到2005年,
已达8.1亿元人民币,5年期间翻了两翻。“”根据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情况,到2005年
末,教育部直属各高校中吉林大学以313亿元的固定资产总额雄居大陆高校首位,接下
来前五位依次是清华大学214亿元,北京大学195亿元,浙江大学188亿元,中山大学
184亿元。“o于是,管好用好高校的固定资产就显得尤为重要,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更加刻不容缓。但是,长期以来,在高校普遍存在重支出轻回收,重购置轻管理、轻保
养的问题,同时会计核算与固定资产管理衔接不紧,致使固定资产管理混乱,流失现象
也较为严重。现行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相关管理部门不能密切配合,目前,高校
固定资产管理大多采用多部门分头管理,如房产部门管理房屋、家具,设备部门管理设
备,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价值核算,它们分别为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代表学校行
使固定资产管理职责,由于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机构,造成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协
调,导致固定资产帐物不符、帐帐不符、数据失实、多头统计、口径不一等,并且瞒报
漏报问题普遍存在。总体而言,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有以下两种模式:
(1)总账控制模式
规模较大的高校采用总帐控制模式较多。总账控制模式的基木内容是:学校财务部
门设置固定资产总账,只记金额不记数量;管物部门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既记数量又
记金额;财务部门通过总账对明细账的统驭作用来达到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
(2)明细账控制模式
规模较小的高校采用明细账控制模式较多。明细账控制模式的基木内容是:财务部
门设置固定资产总账(只记金额)、明细账(既记金额又记数量);管物部门设置备查账,
并按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卡片进行归口管理。财务部门内部通过总账控制明细账,又通
过固定资产明细账来统驭管物部门的实物管理。“”
2、流动资产管理
流动资产的管理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管理、存货管理、应收及暂付款管理,对高校而
言,其核心是货币资金的管理。高校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可随时
在证券市场上自由转化的国债等。它不仅直接承担着高校在经济活动中所必需的支付职
lO
能,而且可任意转化为其他类别的资产,任何高校均不可能在没有或严重短缺货币资金
的情况下维持正常运转、取得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后劲。高校货币资金的管理由学校财务
处负责,财务处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法规,统一管理
全校的货币资金。同时为提高工作效率,设立科研处财务科、基建处财务科等二级财务
管理机构,接受财务处的指导和检查。目前,高校货币资金等流动资产的管理已比较完
善。
3、无形资产管理
高校既担负着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培养的任务,又是基础科学和边缘科学研究的前沿
阵地,同时还从事适用新型技术研究,是高新产品、新成果的孵化器。高校拥有一大批
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
作权、软件、合同及各类契约、公共关系、人力资本、非专利技术、商誉、土地使用权
及校名等。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知识产权拥有比例是企业占30%一40%,高校和研究
机构占60%一70%。由此可见.我国高校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基地,还是知识产权诞生和成
长的摇篮,拥有大量无形资产。n”
目前,高校无形资产的管理情况是:一方面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专利权、著
作权、商标权和计算机软件开发专用技术等大量无形资产的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是无形
资产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未能及时实现其经济效益,甚至出现无形资产流失现象,我国
高校很多科研成果的转化始终存在着“粳阻”现象,有资料表明科研成果转化率在科研
成果总量中仅占6,卜-8%。“”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在我国目前生产力布局中的
地位尚未得到真正体现,高等学校每年都创造出可观数量的科研成果,但这仅仅是一种
潜在的生产力。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无形资产认识不足,缺乏无形资产的管理制度和
核算方法;另一方面是对无形资产法律保护意识淡薄,至使高校现有的无形资产大量闲
置,有一些科技成果甚至是孤芳自赏,既不积极转化为生产力,又不向社会推销,不能
实现其价值,更不能及时收回投资,所以加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和使用的任务相当迫切。
4、外延资产管理
外延资产管理是对当前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外延资产管理的核心
问题是对外投资的管理。目前,高校对外投资主要是通过设立公司开展市场经济活动或
通过合作办学等形式,其主要目的是获得投资回报,拓宽办学经费的来源渠道,增加学
校资产,提升办学实力。对外延资产的管理主要是由财务处和审计监察部门负责,但实
际上,财务处和审计监察部门很难提出一种有效的监控措施,因此,对外投资存在较大
风险,外延资产流失严重,需要尽快探索出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二)现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基本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在国有资产
管理意识上,对国家投入的国有资产的地位、作用以及管理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对
所属国有资产缺乏产权意识,对国有资产的使用缺乏系统严密而有效的监督机制,短期
行为普遍突出。高校普遍存在重支出轻回收,重购置轻管理、轻保养的问题。国有资产
管理意识淡薄,资产管理工作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2、管理机构不健全
管理部门必须是一个主体,并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的权力机构,多头管理
必定带来管理体制上的混乱。管理中经常出现谁说了都算,结果是谁说了都不算;谁都
可管理,而谁都不负责等现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和行政管理
权三位一体,缺乏或难以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运行机制。
究其原因是由于高校资产的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故资产的管理职能只能分别
由财务、物资管理部门兼任。表面上看国有资产固然涉及到每个单位和每个教职工,但
实际上对国家财物谁都负不了责任。因此,在高校内部并未形成,事实上也较难以形成
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但是,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化,在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的来源和
使用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情况下,高校必须专门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完善的管理
体制,以避免资产管理中混乱现象的延续和加剧。
3、管理制度不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资金来源实行的是财政拨款、计划划拨、部门和单位无偿占用
的事业型机制。这种机制没有科学严格的经济核算,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资产
评估和变动,也就不可能通过自身运作创造的价值及时有效地投人运行。“重钱轻物,
重用轻管”的思想普遍而明显,管理制度中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管理松散,校内单位
间重复购置,随意处置资产现象相当普遍,资产入账手续不严,账外资产数量增加,资
产报废、报损、外调、变价处理等审批手续不健全,资产管理缺乏有效审计监督。
4、国有资产闲置浪费
高校资产相当一部分是来自财政无偿拨款,一些高校不顾现实和可能,相互攀比,
贪大求全,千方百计地多要经费。不少高校存在无计划购置、盲目购置、重复购置的现
象,一些部门宁可让资产闲置,也不允许其他部门使用,出现了一方面资产闲置,另一
方面还要重复购置,再加上日常管理维护不当,造成了大量资产的闲置和浪费。根据世
界银行调查,我国部分高校教室、实验室的使用率仅为6096;另据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统
计,我国高校的仪器设备中有20%处于闲置状态。“”此外,在高校医院、图书馆中,也
普遍存在资产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5、普遍存在帐物不符的现象
一些学校资产帐目登记不及时、不完整,实物资产长期不清点、不核对,资产的购
置往往只列支出帐而无入资帐,一些资产长期被个人或其他单位无偿占有,帐物无法核
对,普遍存在有帐无物或有物无帐的现象。一些仪器设备的占有使用部门已将其淘汰报
废,但因没有履行报废手续,财务和资产管理部门没有及时销帐;建筑物完工后已使用
多年,但因没有办理竣工验收,财务部门迟迟无法入帐,或房屋已拆除,但因同样原因
而无法销帐。高校未实行完全成本核算,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出现了十几年前购买的
设备从帐面上看仍是原值的现象,使一些资产的帐面价值和实际价值严重背离,虚增了
资产,造成会计帐目失真。
6、国有资产流失比较严重
高校国有资产普遍存在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现象,存在许多明显的管理“真空”
与“漏洞”,造成高校国有资产的流失,全国每年有上亿元的资产流失。“”高校国有资
产流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投资不规范造成的流失。高校对投入到校办产业或外单位的资产未进行合法
科学的评估,高校的中上层管理者在代表学校对外投资活动中,为了贪图省事,对高校
投入到校办产业或经营企业的土地、建筑物、设备等资产,不聘请专门的资产评估机构,
甚至有时为了部门或个人私利,人为地压低待评资产的价值,直接造成资产流失。
(2)缺乏市场调查造成的流失。校办产业实行租赁经营或承包经营时,在利润分
配、固定资产折旧费收取方面,缺乏市场调查,只凭感觉做决策,收取的利润和折旧费
明显低于同行企业的年平均利润值,造成了国有资产的隐性流失。
(3)无偿占有使用造成的流失。校办产业在设立时,由于学校管理者忽视校办产
业同学校资产的界限,认为校办产业与高校是“一家子”,不分你我,可以混合使用,
可以不付或少付资产占用费,使校办产业长期无偿占有、使用高校的国有资产,造成了
高校国有资产的流失。
(4)财务收支不严造成的流失。收入流失表现为:部分收费被一些部门截留或挪
作他用或自行分配,甚至被少数人侵吞;公款私借,公款私存;有的款项借出不能收回。
支出造成的流失主要有:财政拨款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各种形式的超标准费用支出;不
必要的固定资产购置和装修;使用假发票报销、冲帐;请客送礼,公款旅游,公款消费,
滥发奖金和实物等。
(5)无形资产管理薄弱造成的流失。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十分薄弱,一些科研成果、
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校誉等无形资产,由于没有明确专门的机构管理或管理措施不
力,被外单位或持有人非法利用和占有,取得的收入全部据为已有,如果对方在使用时
出现了法律责任和经济纠纷却由学校来承担,出现了他人受益、学校受损的不合理现象。
7、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未实现保值增值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为了不断开辟财源,将自身占有的相对闲置或暂不需用的房屋、
设备、资金等非经营性资产改变其原来的用途,投入到生产经营领域,进行各种形式的
创收活动,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为弥补教育经费不足,改善办学
条件,加快教育体制改革,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法律法规缺位,管理手段滞后,
经营性资产仍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重投人,轻管理”的思想仍未根除。高
校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过程中未能实现保值增值,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
(1)高校在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运作过程中不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产权转
移手续。不进行资产价值评估,不确定投资方与受资方责、权、利关系,造成投资不明,
产权关系不清,致使转为经营性的资产有人经营使用,却无人对国有资产经营者进行监
督、约束和追索投资收益。
(2)有的高校将国有资产无偿提供给所办经济实体使用。经营单位不但没有使用
资产要承担保值、增值和上缴资产收益的概念,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承包者的更替,
产权关系和经济关系日益模糊,大部分资产无法收回,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3)在经营中对开办项目没有进行周密科学的调查论证,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进
人市场竞争,基本上是依赖学校生存,将属于经营成本的支出在学校经费中列支,而所
获的收入则归自己。在享受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对学校却不承担任何经济责任,
甚至一旦经营亏损或资不抵债,就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由学校来承担经营
亏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三)高校国有资产的监督体制
高校审计机关肩负着高校国有资产监管的主要职责,广大教职工可通过各渠道共同
监督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资委已经起草制定了30多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法
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今年还将再起草lO多件,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办法、重大
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办法两个文件,也正在紧张起草。所有这些,对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促进国有资产流动和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都能够起到
重要作用。对产权转让场所、转让方式、转让程序等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同时明确规
定国有产权转让必须进场交易,以解决在高校国有产权转让中存在的财务审计不严、资
产评估不实、虚构虚增成本、转移国有资产、产权转让不规范、不透明、低估贱卖国有
资产,甚至内外勾结、违规审批、隐匿转移、侵占私吞国有资产的违法违纪行为等问题,
保证产权交易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从监督的内容和方式以及即将出台
的各种措施、政策、法规和办法看,审计机关对国有资产监督的责任不是轻了,而是重
了;不是要求低了,而是要求高了;不是简单了,而是复杂了。不仅仅是过去单一的财
务收支审计,更多的是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不仅仅是审计单个企业,更多的是要
13
从总体上把握审计的重点和内容。审计活动更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宏观性。审计监督
的基本格局将是:以监督高校资产管理处的绩效为龙头,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中心,以专
项审计清查和审计调查为主要方式,以抽查审计为补充。
高校国资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学校各项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
(二)各单位对所占有国有资产是否登记齐全,账实相符,统计数字是否真实、完整、
准确;(三)对所占有资产是否做到合理、有效、节约使用;(四)资产处置是否按规定
程序办理审批手续;(五)对外投资的资产是否做到保值增值,其收益是否纳入单位预
算管理;(六)学校资产是否遭到侵犯、损害;(-E)其他需要监督的内容。
(四)福建师范大学的国有资产管理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省属重点大学,已形成了文、史、哲、
理、工、教、经、法、管、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综合性办学规模,具有招收学士、硕士
和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设有56个本科专业,116个硕士专业,38个博士专业,教
学、科研及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果,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广泛
影响力。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许多新举措、新思路,制定出台
诸多规章制度,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因此,福建师大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现以福建师大为例说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主要职责
等。
1、机构设置
福建师范大学的国有资产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
的管理体制。
学校成立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的资产管理工作,并对学校资产管理的
重大问题做出决策;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有关部门负责人组
成,下设办公室挂靠资产管理处。资产管理处是在原学校财务处的国资科、教务处的设
备科等科室的基础上于2002年新组建的职能部处,下设三个科,分别是采购供应管理
科、资产综合管理科、实验室及设备管理科。资产管理处作为学校资产的一级管理机构,
负责对各单位占有与使用学校资产实施监督管理,行使学校赋予的各类资产代表权、监
督管理权、投资收益权、资产处置权。财务处、产业处、后勤管理处、教务处、科研处、
图书馆等作为学校资产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相关资产归口管理工作。各学院、中
心、部处、室、馆、后勤服务集团、经济开发总公司是学校资产管理的二级单位,要相
应成立由分管领导、工会委员、资产管理人员等3人以上组成的资产管理工作小组,具
体负责本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中,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此外,学校还设立了校清产核资
工作领导小组、校物资采购招投标领导小组等机构。
2、主要任务与职责
福建师范大学在国有资产管理制定了较为健全的规章制度,明确国资管理的任务与
职责,现介绍如下:
其主要任务是:(1)建立健全学校资产管理制度,明晰产权,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
整;(2)合理配备并有效利用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3)对经营性资产实行监督,
实现其保值增值。
其主要职责是:(1)认真贯彻国家和省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组织制定学
校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2)负责对学校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进行全过程监督
管理,合理配置与盘活学校资产;(3)负责组织学校的资产清查和资产年报统计上报工
作;(4)依法指导、管理和监督全校的物资采购工作;(5)负责学校各类仪器设备的监
督管理工作;(6)负责对学校拟开办的经营项目或非转经、合资入股、资产处置等项目
进行论证与评估的组织工作,并对学校投入经营的资产进行监督管理;(7)负责组织办
14
理学校产权登记与界定以及产权纠纷调处工作;(8)参与学校重大项目的立项论证及基
建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此外,财务处、产业处、后勤管理处、教务处、科研处、图书馆等作为学校资产的
业务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相关资产归口管理工作,具体管理职责为:(1)财务处负责全
校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对外投资的财务管理;(2)产业处代表学校对校办产业占有
与使用学校的各类资产进行监督管理,明晰学校与各企业的产权关系。代表学校对各企
业占有与使用学校的各类资产进行保值增值考核,并行使学校对各类经营资产的收益
权;(3)后勤管理处代表学校对后勤服务集团及下属各单位、经营实体或个人占有与使
用学校的各类资产进行监督管理,明晰学校与各单位或个人的产权关系。代表学校对经
营型实体或个人占有与使用学校的各类资产进行保值增值考核,并行使学校对各类经营
资产的收益权。对委托后勤服务集团管理的房屋及配套设施、生活服务设施、水电设施、
家具、车辆和植物的使用和维护进行监督管理;(4)教务处负责全校教学仪器设备的购
置审批、管理及教室资源的调剂管理工作;(5)科研处负责对科研仪器设备购置审批等
及对全校专利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及其他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和监督;(6)
图书馆负责对本馆、各学院资料室的图书资料及非印刷品、电子出版物等资料进行管理;
(7)各受托管理学校各类会场(馆、室、店面等)单位应负责对学校委托的体育场、
馆、室,店面及相关配套设施与设备的调剂、使用、维护实施管理,确保其安全与完整。
代表学校对委托物业管理的各类资产的使用与维护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对所投入开放经
营的学校资产进行成本与效益测算,制定出合理的收费标准,确保学校利益最大化。各
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必须针对各自业务管理的范围制订相应实施管理条例,报学校资产管
理领导小组审批后实施。
(五)福建师范大学国有资产管理的举措与特点
1、积极开展校名的维权与保护工作
福建师大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省属重点大学,其校名、校誉、老建筑等均
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巨大商誉度。为捍卫学校的校名、校誉等
无形资产,福建师大拿起了法律的武器,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首先,为保护学校校名、
校标等无形资产,福建师大委托法律顾问正式向国家工商局提出对校名、校标进行注册
的申请,注册的保护对象为:“福建师范大学”、“福师大”、“福建协和大学”和“福建
师范大学校标”,国家工商局已于去年5月份正式受理,预计今年内将可注册成功。利
用商标法来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防止他人非法使用学校的校名、校标等。其次,针对
福州中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印发“兰庭新天地”楼盘的有关售楼宣传材料中涉及到福
建师大校名、校史等的侵权行为,积极通过律师向中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交涉,并已
向中望公司送达了校方的律师函,目前该项维权、保护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2、深入开展校区地界指界和房产纠纷工作
为确保学校土地使用权的安全与完整,学校资产管理处正在逐步解决学校部分长期
未决的土地证办理问题。比如,经过长期的努力,现己完成了对学校艺术地区、生物地
区各方四至地界的指界工作,目前已由福建省国土厅进行登报公示,可望近期完成土地
使用权证的办理工作。又如,自2004年4月起,福建师大与福州市教会就仓山区“红
砖楼”产生房产纠纷。在此后一年半的漫长时间中,资产管理处在分管校领导的亲自带
领下,发扬不畏艰难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对该“红砖楼”的历史事实开展了大量资料查
证、谈判协商等工作,并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于2005年10月份,福建师大与教会
房产的纠纷问题终于顺利解决,明确界定了福建师大拥有“红砖楼”的房产。
3、全面开展学校土地房产专项清查工作
自2005年6月份起,由资产管理处牵头组织开展了全校性土地房产专项清查工作。
15
此次专项清查共分三个阶段进行,通过土地房产账与证的核对、证与实物实地检查等途
径,发现我校土地房产还存在很多的历史遗留问题。例如,校内很多建筑物及附属物未
办理房屋产权证,长安山校园和吕振万楼地区被征用的部分土地至今未办理变更登记手
续,校外部分老房屋权属不清。针对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学校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分析总
结,研究制定解决方案。近期内资产管理处将着手对老校区土地房产办理变更登记、房
屋产权登记等工作,逐步解决历史遗留的土地房产权属不清的问题,明晰产权关系,以
确保学校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4、规范有序地开展物资采购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政府采购法》和‘福建省省级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组织相关人员
深入研究、解析政府采购有关文件。学校成立福建师范大学物资采购招投标领导小组,
并组织修订《福建师范大学物资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并对确定委托代理招投标机构及
进出口代理机构、学校采购受理时限、合同会签时限、自行组织科研仪器设备政府采购
项目招标投标方面等作出了规定。从2005年11月开始,资产管理处对采购受理、采购
合同会签开始实行限时办理制度,规定各合同会签单位须在三个工作日内办结。为加大
政府采购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资产管理处组织编印了《资产管理工作指南》,该指南
不仅向全校宣传国家和省有关采购管理的方针、政策,而且还介绍了有关采购方面的知
识及具体操作规程,这些将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大方便。为更好地实现采购招投标的“公
开、公平、公正”,资产管理处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开展对采购招标代理机构的筛选、
认定等工作。
5、通过建章立制推进国有资产的规范管理
为了规范学校资产管理工作,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学校组织制定了比
较健全的规章制度。为加强学校公房的统一管理和合理使用,优化房产资源配置,提高
公房的使用效率,减低学校办学成本,组织制定了<福建师范大学公房使用管理暂行办
法》。该《办法》明确了各单位使用学校公房的责任、权利、义务,对改变公房用途或
进行维修、拆建、改建提出管理规范,对经营用房、产权管理等提出规定要求,以此来
进一步规范学校各类公房的使用管理,明晰各类公房产权及产权管理制度,科学合理配
置学校房产资源,逐步建立学校及各单位对公房使用的管理机制,共同维护学校公房资
产的安全与完整。为改变长期以来学校固定资产账务管理不规范、资产实物账和资产财
务账不符等现象,组织编制了《福建师范大学固定资产账务管理实施细则》。
此外,还制定了《福建师范大学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福建师范大学仪器设备
管理暂行条例》及‘福建师范大学物资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编制了物资采
购、资产增加、资产减少(报废)的操作流程。
四、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思路与新型框架的建构
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既包括职能管理和行政管理,其管理体制也应符合管理内容
的要求。特别是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后,由谁来代表学校同后勤集团商谈一系列的
服务收费价格,如何对后勤集团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考核、评价等,都应纳入高校国
有资产管理的范畴。面对现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改革,
在此提出改革思路,内容主要包括: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改革管理机构科学划分学
校与院系间管理权限,加强无形资产管理,保护高校知识产权,建立科学的闲置资产调
剂制度,加强国资管理队伍建设等。运用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借鉴国外高校资产
管理的经验,结合当前高校实际情况,建构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新型框架,即“统
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二级管理体制。
(一)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的经验及借鉴
16
1、国外高校管理概述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核心是权力结构,高校的权力结构主要由行政权力和学术权
力组成。行政权力的主体是大学各管理层次中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学术权力的主体是各
学科领域、各专业中的著名学者、教授。从国外许多大学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看,如下
三种权力结构模式较有代表性:①以欧洲大陆的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为典型的学术权
力为主的权力结构;②以美国的一些巨型大学为代表的行政权力为主的权力结构;③以
英国的传统大学最为典型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制衡的权力结构。“”
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大多是董事会(或称理事会)。大学的管理模式
可以概括为“董事会管理模式”。所谓“董事会管理模式”,就是基本上由校内外人士构
成的董事会掌握着管理大学的基本权限:董事会负责选举、任命校长;所聘用的校长以
下的管理职务(副校长、部局长等),根据董事会的决议或者董事会所委任的权限来管
理大学;大学自治的主要执行者是教授会,法律上从属于董事会;教授会设置了一些反
映自己意志的机构,参与着大学的管理。在美国,“董事会管理模式”通常情况是一个
董事会管理一所大学,这是一条原则,但在州立大学,一个董事会管理几所大学,有时
管理州内的所有的大学,这样的董事会也就被“教育委员会”化了,当然即使在这样的
情况下它也仍然是大学的“最高管理机关”。董事会确定的管理目标的实现,做出的决
策的实施,要有一系列执行机关由上而下的贯彻落实,被称为“下向机构”,图示如下:
同时,通过直接反映、座谈会或直接参加董事会或它的委员会的途径,保证由下而
上的得到反映管理中的意见,也就是所谓的在管理上的意见反馈系统。在这里,与前面
的“下向机构”相对应,称为“上向参与”或“上向机构”,图示如下:
这个“上向参与”的扩大越来越实质化,使大学的管理进一步“民主化”。
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实际上是由董事会的财务与资产管理委员会或计划资源委员会
承担。该委员会权限是:①监督大学基金的投资:②管理和监督校外的不动产;③大学
的股票、证券等的买卖、转让及有关这方面权利的执行和代理人的指定;④接受捐赠、
放弃权利等的决定;⑤担任土地及其他不动产的买卖契约等责任。而在实际处理上,则
是在校长监督下由负责财务与资产的副校长负责,重大事宜由董事会最终裁决。
2、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的经验及借鉴
美国的大学尽管财源旺盛,教育投入大,但资产管理上仍严格把关。校园内的电脑,
除图书馆的电脑三分之一可供外人使用上网外,都采用密码(password),这样你在
哪个院系注册,就只能在本院系的电脑上使用。院系的电脑及其它科研设备,均由专人
保管,以旧换新,这样可避免教职工的偷盗或“化公为私”。
美国大学为了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图书馆的大机房必须凭注册证登记配号;任何
图书馆、办公室,使用电话、电传、激光打印、复印,均需登记,超量者需个人付费。
教师的文具,均由秘书按需分配或由教师登记领取。
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科林·坎普贝尔(Colin Camlrbell)教授充分认识到分权在大
学中的重要性。他的经验是:“决策越是放权,就越成功。在构思大学未来和开展对话
17
的时候,我越是更多地容纳教师,效果就越好。”⋯
分权化是大学管理结构的发展趋势,资产管理相应地也是分权化趋势。这种分权化
资产管理,一方面体现学校的重大资产事项由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共同决策管理;另一
方面是纵向的分权,各个层次决策的资产管理事项及职责都规定清楚,各个层次的决策
机构分别履行各自的职责。在学校与院系的资产管理权力划分上,注重向学院和系分权,
加强学院和系的权力,激发广大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我国高校国有
资产管理存在学校过于集权的状况,学院和系的管理权限太小,不利于为教师提供广阔
的工作空间,不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科研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国
有资产管理应在学校与院系的权限划分上,注重向基层分权,即向学院和系分权,加强
学院和系的资产处置权,大力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国外大学管理为我们提供多方面借鉴:①建立科学规范的高校资产管理机构,分工
明确,权责到位;②随着我国大学规模扩大、投入增加,资产管理上要严格把关;③加
强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力度;④合理划分学校与院系间资产管理的权限。
(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1、强化管理意识
强化管理意识,是改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前提。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赖于高校
领导的高度重视,有赖于资产管理人员认识,及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广大师生员工的
积极参与。要抛弃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树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市场经济意识,充分
认识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要广泛宣传树立国有资产全民管理意识,对学校财产的管
理,从校领导到广大教职工,要做到人人关心,人人有责。增强保护学校的国有资产权
益的主动意识,自觉维护学校的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树立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观念,
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学校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政策法规和产权知识的宣传、培训和学习,使全校教职
工和学生都有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杜绝为了小团体或个人利益而侵害
学校利益的情况,在全校师生中树立以爱惜国有资产为荣、以损害国有资产为耻的观念。
学校领导、各级单位负责人要有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识,要保证国家资产的安全、完整,
发挥资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有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和前提下,国有资
产管理工作才会得以顺利进行。对于部分仍认为“学校资产仅仅是财政经费拨款的应用”
的个人,要转变观念,改“经费”为“资产”,树立资产效益的意识,树立资产保值增
值意识。
2、完善管理机构
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就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完善的管理机构,这是改善高校国
有资产管理的关键。这一机构应当超脱任何部门,直接隶属分管校长领导,明确其职能,
赋予其权力,强化其管理力度。为此,应当设立资产管理处,作为高校国有资产的一级
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全校资产的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制定、审批学校资产计划,制定资
产管理内部规章制度及账卡的管理、效益评估;负责资产的调度、清产核资和报废工作
及仪器设备的回收利用工作。资产管理处应下设采购与调剂管理科、实验室与设备管理
科、房地产管理科、无形资产与图书资料管理科等机构齐全的管理科室。同时设置后勤
产业处,分管校办产业、公司、后勤集团等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工作,并代表学校同后勤
集团商谈一系列的服务收费价格,对后勤集团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考核、评价等。
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国有资产的管理是一种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工作,资产管理
处必须做好和财务部门、使用单位的配合与协调,必须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3、加强对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管理
要合理界定、科学评估投入产业的国有资产,明确产权责任及责、权、利关系,实
行有偿使用制度。落实投入资产的管理与监督责任,对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作彻
底的清理,建立其国有资产账目。在国有资产投入经营前进行资产评估,按投资比例取
得投资收益。高校对外投资、联营、出租、出借等形式的非经营性转经营性的国有资产
要进行可行性论证、签订经济合同,并通过相应审计,进行资产价值评估等完整手续,
并经主管部门审批。要加强合资、联营等项目中,投入资产的共同管理和监督工作,维
护高校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国有资产的投资效益。
在认识更新的前提下,已转为经营性资产部分的所有权仍为学校所有,仍应纳入国
有资产管理的范畴。高校为了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将部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
产,这给国有资产管理带来新的要求,即如何提高资产的经济效益,保证资产的安全增
值,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一是要严格论证、规范审批。高校的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
资产是一项严肃而慎重的事情,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在可能的收益和风险
中决择。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要经过学校最高决策层集体研究决定,避免少数领
导和少数人的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难以挽回的损失。对已经决定转化的资产,要按
照规定的程序报请主管部门审核和政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并且还要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进行资产评估。二是要加强监管与考核。高校的非经营性资产一旦转为经营性资产,
经营者很可能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背离学校的目标,即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学校
应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发挥资产所有者(股东、董事或监事)的权利,加强对投资企业
的监督,下达考核任务并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奖惩制度,以确保资产的投入能给学
校带来经济效益。
4、保护高校知识产权
通过加强无形资产管理等工作,切实保护高校知识产权。高校人才云集,是高新科
技的高产区,拥有大量科研成果、知识产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都是国
家投入资金,经过技术人才的研究和实践而形成的,是属于学校的智力成果,也是国有
资产,还有学校的校名、校誉等也是无形资产,因此也一定不容忽视这部分资产的管理。
在财务上要增设无形资产科目,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核算;有机构中设置无形资产管理
科,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力度。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无形资产增长越来越快,比如
全国专利申请授权量1990年是3838项;2000年增至12683项,10年增长了3倍多;
2003年达到182226项,比2000年增长14倍。⋯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建立严格完善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及时做好对无形资产的评
估和审计工作,在人才合理流动时更应该加强无形资产的监控及保密工作,管理人员必
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制止以各种形式出现的有可能导致无形资产流失的事件
发生。
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工作,在全校教职员工中广泛开展无形资产知识的宣传、教育,
将无形资产有关的法律、法规作为高校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树立保护学校无形资产
与有形资产同等重要、同等价值的观念和意识。坚持不懈地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加
强无形资产的管理:①要在科技人才中树立正确的无形资产的价值观念,使他们认识到
无形资产也是学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据为私有,擅自处理;②要建立一种
有利于科研、技术成果的实施、完成、鉴定、验收、推广使用的有效管理机制,为无形
资产的商品化、产业化创造条件;③做好无形资产的使用、保密、专利申请等工作;④
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知识产权,使无形资产不受侵犯;⑤在使用和转让高校无形资产
时,应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取得收益应纳入学校财务;⑥建立完善的无形资产档案。
5、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进步,人都是第一决定因素。只有建立一支思想好、责任心强、
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高素质的国有资产管理队伍,才能适应当前高校发展的需要,
19
提高国资管理水平。
目前,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大部分来自后勤管理、教学仪器管理或财务管理
部门,他们往往会停留在原有的工作思路上,后勤管理和教学仪器管理人员偏重固定资
产的管理,固定资产仅仅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部分,这显然是不够的;而财务部门人员
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倾向于流动资产的管理,这同样不能满足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鉴此,
需要加强对原有管理队伍的培训和岗前培训工作,严把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关,建立一支
具有国有资产管理知识和经验的专业性管理队伍,并不断加强业务培训与学习交流,使
他们能够从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两方面对各类国有资产进行科学管理。
6、建立闲置资产调剂与资源共享制度
(1)妥善处理闲置国有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必须制定闲置资产调剂管理办法,对各单位长期闲置或使用率不
高的固定资产和仪器设备,本着物尽其用原则,进行集中管理、合理调剂,使闲置资产
合理流动,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益。比如,山东大学等高校在公房使用方面采取了卓
有成效的措施,实行“定额配置、超额部分有偿使用”的管理办法,制定学校公房使
用的定额配置标准、计算办法,对各单位和个人超额部分收取“超额占用费”,并在签
署协议的基础上,由资产管理处向使用单位核发“公有房产使用证”。。”同时,各单
位和个人若有闲置公房,要及时报送、退还学校房产管理部门,否则将对其收取“闲置
占有费”。
为解决高校国有资产的闲置问题,国家应加快发展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和建立资产
调剂机构,为闲置的国有资产流动重组和转让,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专业化服务平
台。打破“学校所有,部门所有”的观念,促进高校国有资产跨地区、跨部门流动,对
高校长期闲置和低效运转的国有资产,报经政府国资管理部门批准后,主管部门或资产
使用部门有权调剂使用或有偿转让,对于拒绝处理的,有关部门可以采取对其缓拨或停
拨有关经费等措施。
(2)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高校图书资料共事.
国际互联网、中国教育科研网现已遍及各高校,高校应充分利用这种现代传播手段,
建立各高校图书资料信息的公共网站。在高校间,实行高校系统内图书资料信息资源的
一体化,对于本单位没有收集的一些价格昂贵的图书资料和利用率低的一般图书资料则
可借助网络得以共享,减少各高校、各部门的重复收藏。在校内,为了避免高校图书资
料闲置和浪费,满足师生实际需要,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应根据各自馆藏特色,建立各
种专题数据库、综合科研成果数据库、论文数据库、学术期刊数据库等,把分散在图书
馆、资料室的图书资料统一集中到学校局域网上,建立学校局域网实现图书资料的资源
共享,以实现校内乃至校外图书资料的资源共享。
(3)建立校际教学网络中心,实现各高校间教学资源共享。
各高校可以联合建立教学网络中心,将各自优秀的教学资源通过中国教育科研网
和中国卫星教育电视网等形式联结起来,实现课程互送,学分互认,资源共享,联合办
学,让各高校学生通过网上注朋、网络学习、网上答疑、网上作业、网上考试等环节共
享优秀的教学资源。
(43通过实验室与仪器设备共享,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
要通过实验室与仪器设备共享,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避免其闲置和浪费。首先,
要充分论证,合理配置。高校在购置实验设备前,要经过有关部门充分论证,其内容包
括:设备的购入对本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必要性及工作量预测分析,设备的先进性、适
用性,设备工作人员的配备情况,校内外共用和协作方案以及设备的效益预测和风险分
析等。经论证可以购置的设备,还应先通过上网查询,查找在同一地区是否已有所需设
备,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购置,以优化本地区的资源配置。在确需购置时,通过上网
查询该设备在国内外报价或采用招投标办法,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设备,以减少学校
经费开支。其次,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通过仪器设备共享,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各高校可通过网络对外公布本校实验设备的具体使用信息,及时发布每台设备的最新使
用时间安排表,申清使用人可在网上填写预约单,经管理负责人同意后,申请者即可实
现缴费与使用。
(三)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新型框架
运用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结合当前高校实际情况,借鉴国外高校资产管理
经验,建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新型框架,即“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二级管理
体制。具体而言,成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学校的资产管理工作,设立
资产管理处,作为学校资产管理一级机构,由财务处、后勤产业处配合负责管理全校资
产;学校各单位作为资产管理二级机构,设立各自资产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资产
使用管理工作。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二级管理新型框架与目前高校国资管理的主要区别在于:
学校设立资产管理处,作为学校资产管理一级机构;学校各单位作为资产管理二级机构,
设立本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资产处置权限,
如具有资产报废权、收益权、处置权等,以便真正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价值转移工作;
后勤处与产业处等部门合并为后勤产业处;房产管理部门从后勤集团中分离出来,名称
改为房地产管理科,设置为资产管理处下的一个科室等等。此外,“统一领导,分级管
理”的二级管理新型框架能解决国有资产占有不均和闲置问题。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必须
制定闲置资产调剂管理办法,对各单位长期闲置或使用率不高的固定资产和仪器设备,
本着物尽其用原则,进行集中管理、合理调剂,使闲置资产合理流动,充分发挥资产的
使用效益。实行“定额配置、超额部分有偿使用”的管理办法。比如,对于公房管理
工作,学校制定公房使用的定额配置标准、计算办法,对各单位和个人超额部分收取“超
额占用费”,并在签署协议的基础上,由资产管理处向使用单位核发“公有房产使用证”,
同时,各单位和个人若有闲置公房,要及时报送、退还学校房产管理部门,否则将对其
收取“闲置占有费”。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新型框架主要包括一级管理机构及其职责、二级管理机
构及其职责、监督审计机制、管理机制及管理原则。
1、一级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学校成立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指导全校的资产管理工作,并对学校资产管理的
重大问题做出决策。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学校有关部门负责
人组成,下设办公室挂靠资产管理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图如下:
21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图
(1)管理机构设置
学校设立资产管理处,是学校资产管理一级机构,在财务处、后勤产业处配合下负
责管理全校国有资产。资产管理处负责全面管理学校的国有资产,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
产管理规章制度,承担国有资产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于非经营
性国有资产由财务处负责管理现金、支票、有价证券等;对于经营性国有资产,由后勤
产业处负责管理,主要是校办产业、公司、后勤集团等单位的资产,同时校办产业、公
司与后勤集团分别设立财务部门管理本单位的财务,但接受校财务处的指导、监督。根
据委托代理理论,后勤产业处代表学校与校办产业、公司、后勤集团等单位,签订合同
契约,形成委托代理关系。
资产管理处下设四个科,分别是:采购与调剂管理科、实验室与设备管理科、房地
产管理科、无形资产与图书资料管理科(资产管理处内部机构设置图如下)。
资产管理处内部机构设置图
(2)管理机构职责
资产管理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代表学校行使管理权、投资和收益权、资产处置
权,实现对国有资产的全过程管理,促进高校国有资产结构、布局的优化,保证国有资
产的保值增值。
·资产管理处职责
资产管理处对各单位占有与使用的学校资产实施监督管理,行使学校赋予的各类资
产的代表权、监督管理权、投资收益权、资产处置权,其主要职责是:①贯彻执行上级
机关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组织制定学校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②明
晰产权关系,实施产权管理,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流失;③负责组织学校
的资产管理、调剂、清查、评估和年度统计工作,提高资产利用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的最大化;④依法指导、管理和监督全校的物资采购工作;⑤负责学校各类仪器
设备使用处置的监督管理工作;⑥负责对学校拟开办的经营项目、非转经、合资入股、
资产处置等项目进行论证与评估的组织工作,并对学校投入经营的资产进行监督管理,
对经营性资产实行有偿使用并监督其实现保值增值;⑦负责组织办理学校房产产权登记
与学校土地界定以及产权纠纷处理工作;⑧参与学校重大项目的立项论证及基建工程项
目竣工验收工作;⑨对以无形资产投资等重大事项进行管理审查。
资产管理处下设四个科的主要职责:
①采购与调剂管理科主要职责:建立健全学校物资采购管理办法、采购招投标规程
等规章制度;编制学校采购计划、采购预算,指导和检查学校各单位的采购管理工作;
收集并发布仪器设备等物资的市场信息和政府采购信息,提供采购咨询服务:负责国外
进口、受赠仪器设备的海关免税、商检、验收及索赔等工作;负责全校资产合理配置、
清查评估,调剂闲置资源,提高资产利用率;处理采购与调剂中的投诉等事项。
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科主要职责:制定学校实验室与仪器设备的管理规章制度;健
全实验室与仪器设备计算机管理系统;负责全校贵重仪器设备申购论证、开放共享及收
费管理办法的制定与运行,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参与或组织对各单位新购置的仪
器设备进行验收;审定学校实验室仪器与设备建设与管理计划,并对仪器设备提出维护、
维修的指导意见,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完好率的检查与绩效考核工作:配合人事处做好
实验队伍建设,包括实验人员定编、岗位培训、考核、奖惩、晋级及职务评聘工作;与
采购与调剂管理科联合做好闲置设备的调剂、借用与转让,对报废的设备及时进行变价
处理;协助组织指导学校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完成国家计量认证工作,提升学校实验室的
实验测试水平。
③房地产管理科主要职责:制定房产与土地管理规章制度,对学校房产进行分级、
分类管理;收集并掌握学校土地、房屋动态信息,并建立健全档案;参与房屋建设及土
地利用规划论证,负责办理和保管学校土地、房屋产权证书等资料;处理学校土地、房
屋等产权纠纷事宜;参与基建工程的竣工验收,及组织学校危房鉴定;负责学校教室资
源、教学科研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及办公家具的购置、分配与调剂;负责制定学校各类
房产的维修养护计划,认真抓好落实,做好预算、决算、验收等管理工作;负责教职工
住房的管理,办理教职工房改的有关手续,及住房公积金的管理。
④无形资产与图书资料管理科主要职责:建立健全学校无形资产与图书资料的管理
规章制度民掌握无形资产与图书资料拥有、使用情况等信息;负责全校专利权、著作
权、非专利技术及其他知识产权管理和监督;负责学校无形资产管理与开发工作;对以
校名、商誉及人力资源、智力资源等参与的合作项目进行论证、评估、合同订立及投资
收益监督管理等工作;负责对图书馆、各学院资料室的图书资料及非印刷品、电子出版
物等资料进行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职责
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负责召集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会议,并落实会议精神,同时
负责协调资产管理处、财务处、后勤产业处在资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财务处职责
财务处负责全校非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及各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是对现金、
支票等流动资产的管理。财务处对后勤集团和校办产业的财务不直接管理,采取指导与
监督的间接管理办法,后勤集团和校办产业成立各自的二级财务部门,接受校财务处指
导、监督。
·后勤产业处职责
对公立高校而言,其国有资产是全民的,通过法律规定形式,全民委托国务院代理;
国务院再委托教育部代理;教育部再委托省市政府或直属高校代理;省市政府或直属高
校再委托相关职能部门代理;高校再委托后勤产业处代理,这是一条相当长的代理链。
后勤产业处代表学校对校办产业、公司、后勤集团占有与使用的学校各类资产进行
监督管理,明晰学校与各单位的产权关系。其主要职责是:对学校投入校办产业、后勤
集团等经营性单位的房产、土地资源进行调查评估,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确保学校利
益最大化;负责对学校各类出租店面进行管理与监督,定期检查、核实;行使学校对各
类经营资产的收益权;对委托后勤服务集团管理的生活服务设施、水电设施、车辆和植
物的使用和维护进行监督管理;代表学校同后勤集团商谈一系列的服务收费价格;对后
勤集团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考核、评价等。
2、二级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1)管理机构设I
各学院、部处、所、馆、中心、后勤服务集团、公司及学校附属单位是学校资产管
理的二级管理机构,要成立由分管领导、工会委员、资产管理人员等组成的资产管理工
作小组,由各单位分管领导任组长。各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要求,按资产种类设
置若干管理管理员。比如,以学院为例,可设置图书资料管理员、仪器设备管理员和房
产管理员,其机构组成关系图如下:
学院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图
C2)管理机构职责
学校各单位作为国资管理的二级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其主要
职责是:①贯彻执行学校资产管理规章制度;②制定本单位资产管理办法与细则;⑨时
时掌握本单位资产数量与分布情况,提高资产利用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
化;④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的档案,防止高校国有资产流失;⑤负责本单位仪器设备使用
培训与监督管理;⑥负责对本单位仪器设备的的采购论证、维护、报废与变卖;⑦负责
本单位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
3、监督审计机制
(1)国有资产的监督
政府有关部门尤其是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强有力外部监督必不可少。财政部
门要改变重钱轻物、重分配轻管理的思想,加强对支出的延伸管理,将高校国有资产管
理尤其是财务收支管理纳入自己主要职责范围。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建立高校国有资产
档案,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登记、年检和处置等相关制度,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对
于高校国有资产应主要实施好三方面的监督:第一,以校纪委监察部门为主的执法执纪
方面的监督;第二,以财务处为主的财务监督;第三,广大师生员工参与的群众监督。
通过上述监督可以充分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最大
限度地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
(2)国有资产的审计
为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防止人为的流失,保护资产的安全,实现资产的保值,审计
应在国有资产管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审计部门对高校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审计。
审计从性质上可以说是对财务监督的再监督,对资产安全起着双保险的作用。审计应着
重抓好三方面:一是资产存量的审计。通过审计,可掌握该单位的资产管理情况和资产
构成;审查实物资产帐簿对应关系和进行实地盘点;监督是否达到帐帐、帐物相符;盘
活闲置资产,堵塞钱变物后出现的漏洞。二是资产变动的审计。主要审查资产增加或减
少的手续是否齐全,帐簿登记是否清楚,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报废报损、资产变价收入
是否登记入帐。三是资产出租、出借的审计。按照合同或协议,着重审计出租、出借实
物资产是否经有关部门批准并是否按时归还等情祝。
高校审计机关一直承担着对高校资产管理进行审计监督的重任,要增强其工作独立
性,减少来自各方面阻力和约束力,真正使其能认真履行审计职责,防止国有资产人为
的流失,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审计应在国有资产管理中起到非
常重要的作用。
4、管理机制
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健全高校国有资
产管理制度,是改善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保证,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国有资
产处于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之中。
高校国资管理机制应主要包括:完善资产来源登记制度,维护报损制度,财产出租
转让制度,资产评估制度;建立资产损坏、丢失的赔偿制度、学校撤并或人员变动时的
资产移交制度;改善利用学校资产创收的收入分配及管理制度,严令禁止搞“帐外账”、
“小金库”;建立校内经济实体收益上缴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行学校资产
有偿占有使用,所得收益按规定上缴;建立对大额资产购置的招投标制度及专人负责制,
严格招标程序;随着社会各界对高校捐赠的增大,建立接受捐赠资产管理制度,及时登
记入帐,明确使用对象、使用范围、维护制度等;健全资产定期或不定期的核查制度等,
使国有资产的全过程管理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同时,借鉴国外高校经验,科学合理划分学校与院系管理国有资产的权限。高校国
有资产管理应在学校与院系的权限划分上,注重向院系分权,加强院系的资产处置权,
提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程度避免高校国有资产闲置浪费,并充分挖掘专利权、
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的潜力,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5、管理原则
根据产权分类,高校国有资产分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和经营性国有资产。对非经营
性国有资产而言,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合~,都属于国家,资产的占有权与使用权
属于学校,由学校管理、使用,无市场运作;对经营性国有资产而言,资产所有权与经
营权相分离,如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上市公司的资产,这些资
产完全参与市场活动,其产权问题按企业资产产权的运作方式来进行管理。因此,非经
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还应分别坚持以下原则:
(1)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原则
①效率原则。所谓效率原则,就是以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单位的
工作效率为目的来管理国有资产。高校的非经营性资产主要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行
政和公共设施服务.实行无偿占有和使用,这些资产随着培养人才的增加而使其价值转
移到人才培养方面产生的社会效益中去,它的保值增值是很难体现和量化的。因此对于
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其重点和原则是坚持效率原则,即如何对高校的非经营
性国有资产进行充分、合理、高效地利用。提高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既是学
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目的,也是管理中必须执行的一条基木原则。为了提高使用效率和工
作效率,还要制定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使用效率的考核指标,促进使用单位合理占用、高
效使用,这样也有利于做好国有资产的存量调剂工作,达到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
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的目的。
②实物管理为主的原则。学校国有资产的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院、所)都应管理
好实物形式的国有资产,保证其实物与账相符,使用单位在对这部分实物国有资产进行
管理时要派专人管理、维护,维持其使用价值,以利于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学
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也要做好非实物形式资产的管理。
(2)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原则
①效益原则。所谓效益既包括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效益,讲求经济效益是一切
正常的经济活动普遍遵循的一条原则,是保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木条件。但是,
在讲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效益,对那些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影响到国
计民生的校办企业,比如投资于环保产品或环保项目的校办企业和从事医疗服务的高校
附属医院等,应将追求社会效益放在重要地位;而对那些拥有高新技术、发明创造的校
办企业则应将参与市场竞争、追求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对前者的经济效益,学校主要应
以国有资产保值的指标予以考核,而对后者的经济效益,则要以国有资产增值的指标予
以考核。
②实行价值管理的原则。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是一种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的条
件下,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应从实物形态的管理转向价值形态的管理。对于经营单位
所占有和使用的国有资产,多少用于固定资产,多少用于流动资产,应由企业根据生产
经营的实际需要自主决定,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只从价值形态实行总量控制,至于国有资
产的实物形态则交由企业管理,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给予企业充分的经营自
主权。采取价值形态的管理方式,不仅能保证国有资产价值的完整和增值,而且能真正
做到企业对资产的自主经营,有利于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
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是国家,学校是所有者的代表,
学校按其投入企业的资木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
权利。学校对企业的债务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而占有和使用学校国有资产的
经营实体(校办产业、后勤集团)则拥有学校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
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对学校承
担保值增值的责任。
④经济责任制原则。经济责任制,是国有资产管理、经营经济责任制的简称,指国
有资产的管理者、经营者在任期内的目标责任制度。具体而言: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者、
经营者在任期内的资产利润率、资产保值率、资产负债率、行业排名率、技术创新率、
全员工资绩效率等管理和经营指标进行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对国有资产管理者、经营
者实行奖励或经济制裁的目标责任制度。经济责任制可以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
经济责任合同、聘用协议书的约定等方式予以落实。高校资产管理领导小组需组织制定
经济责任制的具体的考核指标和计算方法,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经济责任制的内容主
要包括:考核指标科学化、计算方法公式化、监督检查规范化和考核结果公开化等。
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既包括职能管理和行政管理,其管理体制要适应管理内容的要
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只有通过改革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实现
高校国有资产社会效益最大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主要目的是
要深刻认识高校国有资产价值,充分有效地利用高校的有限财产资源,为进一步促进高
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结论
本文通过对现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入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以福建师
范大学国有资产的管理为案例进行研究,同时借鉴了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经验,再运用产
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结合当前高校实际情况,提出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思
路和新型框架。这对于加强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提出改革目前高校国
有资产内部管理普遍采用的“使用部门归口管理,资产管理部门综合管理”的模式,建
议科学划分学校与院系间的资产管理权限,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实行“统一领导,分级
管理”的二级管理模式,建构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新型框架。但遗憾的是,本文
仅仅探讨了国有公立高校国有资产,还未研究私立高校和民办高校的资产管理体制问
题,因此,想以本文为新的开始,在导师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进一步深入研究下去。
注释
[1]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中译本,第l101页
[2]科斯,现代产权理论[M],1960,中译本,第123页
[3]德姆塞茨,论产权理论[M],1988,中译本,第129页
“]菲吕博腾、配杰威齐,现代产权理论[M],1972,中译本。第204页
[5]科斯,现代产权理论[M],1960,中译本,第204页
[6]粱疆、冯昊,委托代理理论综述[J],中国经济评论,2005年7月
[73 胡峰、任征,委托代理理论与国有烟草企业改革路径的思考[J],
http://news.16888.coil cn/think/200259142742 2.htm
[8]邵秉仁,创建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2月,P17一一19
[9]李荣融(国资委主任),在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1月23日,国资同
址虫;』盘墼璺篁坠墅§虫垄堕生丝婴坠墼塑堕堡!l墅些Q婴照堕垫
[10]黄祥林.关于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科技·人才·市场,2003(1);32.
[11]福建师范大学资产管理处,‘2006年末,福建师范大学部分资产设备情况报告》
[12]国家审计署,教育部直属各高校固定资产前十位,http://m.rank98.eom/bbs/bbs/read.php?tid=167
[13]秦中甫,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J],郑州航空下业管理学院学报,第23卷第2期,2005年8月
[14]谢传钢,关于加强高校无形瓷产管理的思考[J],交通高教研究,2004年第4期
[15]孙新卫、乔传萍,浅议高校无形资产管理[J],华北工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16]张兰芳,邓尚华.论高校教育成本管理[J],事业会计,2003,O)
[17]吴万忠,江世英.李守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思考[J],河南教育科研同,
http:{|’n.hnedur.ccm/list.asp?id=2024
[18]石小明,Hanagement of the Foreign Universities,21世纪话题
[19]科林·坎普贝尔,‘如何做出结构和运作上的安捧,以平衡大学内学术、行政和市场的力量》,中国校长协会
同。http://啊nr.zgxz.COL en/Article—Shc_2.asp?^rticleID=2184&ArticlePage=2
[20]中国国家统计局编的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21--40
[21]山东大学公有房产管理条例(暂行),山大资字【2001)4号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著,《资本论》(卜3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陈征著,《<资本论>解说》【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
【3】陈征李建平郭铁民著,《(资本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运用》M,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4】陈少晖,国有资产分级所有体制的建构依据与划分标准【J1,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5】陈少晖,建立双层出资结构的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J】,中国财政信息资料,2003年第5期
【61陈少晖,分级所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J】,Journal of Yunnan Finance&
Economics U niversity,第18卷第5期,2003年
【7】陈少晖,国有资本营运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J】,当代经济研究,1997年第5期
【8】陈少晖,国有资本营运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原因及防治【J】,福建学刊,1997年第1期
【9】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10】都东跃,试论高等院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构架【J】,罴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第4期
【11】方彤,战后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政策【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6年第5期
【12】郭励弘,正确认识“国资”的产权归属[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23期
【1 3】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办公室编,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经济科学
出版社,1991年10月
【14】黄洪敏陈少晖,国有资产“分级所有”体制的重构【J】,财经科学,2005/2,总209期
【15】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16】黄少安,国有资产管理概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
[17】蒋洪,财政学教程【M】,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18】廖明会,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fJ】,决策参考,2005年第9期
【19】刘玉平等,国有资产管理新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2 0】刘远航,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模式选择【J】,经济学家,2003年第2期
【2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2月
【22】罗亚明等,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研究【J】,株洲工学院学报第19卷第5期,2005年9月
【23】罗正月陈少晖,试论国有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
年第4期
【24】毛程连,国有资产管理新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51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生
[26】彭晓东陈西东,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32卷第5期,2004年9月
【27】尚文芳,国有资产管理概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28】邵秉仁,创建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2月
[29】童小平,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资产管理,2005年第8期
【30】汪成楚,高校应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2.19(4)
【31】魏锋,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及其启示【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年9月
【32】魏杰郭东风,沈莹,国有产权中的利益主体问题【J】,国有资产管理,1997年第10期
【33】魏杰.沈莹,当前国有经济改革中利益主体分析【J】,国有资产管理,1997年第7期
【34】魏杰、赵俊超,必须构建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J】,改革,2002年第6期
【35】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8版
【36】吴小奇,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选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 19(2)
【37】谢世荣秦玉珍主编,社会主义国有资产管理既论【M 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1996
【38】徐松林,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流失状况堪忧【J】,中国高等教育,2003,23
【39】许晓峰,资产评估理论与实务【M】,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40】严廷军,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路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23卷第4期,2004年7月
【41】
【42】
【43】
【44】
f45】
【46]
马俊涛,对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思考【J】,科技·人才·市场,2002年
严章瑜、陈少晖,国有资本财政收入制度的重建——基本原则与模式选择【J】,国有资产管
理,2004年第3期
杨淑琴,试论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J】,经济师,2005年第10期
袁晓通,合并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初探【J】,图书情报工作回顾与展望,2001
张宝泉,美国大学的管理机构及管理机能【J】,外国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张小卫,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事业财会,2004年1月
【47】张卓元,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六大问题及深化改革设想【J】,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0

[48】郑礼,日本大学的管理及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3月
【49】周旭芳,浅谈高校无形资产的流失及对策【J】,纺织教育,2004年1月
[50】王小兰,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特征与价值实现【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51】王竹芹,国有资产分类管理研究[J】,经济师,2004年第12期
【52】江文清,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对策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总25
卷第3期,2004年3月
【53】钱明星,物权法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4】程启智,现代产权理论及其对会计学的启示【J】,中华财会网,2004—04—06,
!±!匹』』!!!:£丝!:£QQ』£l唑』!M鲤£!』!Q!盟!』Q!!§!!!i 1 2:!!墨
【55】周寿民,高校流动资产管理初探(J1,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12月
【56】范分社.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研究【J】,http:
//www.cupl.edu.on/jj/yjyd/02.htm.
【57】覃芳耀.控制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失的思考【J】.事业会计,2004.(1).
【58】陈玉美等,试析国外国有资本营运模式[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1期(总第69期)
【59】曹世华等,地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研究【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60】戴木博,张法棍,外国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第7版
[61】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一一契约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31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姓名) 进歪递学号盟鲣Q量2
专业弦治经进堂所呈交的论文(论文题目:高校国有资
产管理体制改革与新型框架的建构)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人了解福建师范大
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的学位论文并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学校可以
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谚每纾
签名日期矽彻Z拿≯扩
指导教师签名
致谢
本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陈少晖教授、博导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
谨细致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他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
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从选题到论文的最终完成,陈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
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三年来,陈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
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虽历时仅三载,却给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对陈老师的
感激之情是我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在此谨向陈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和最崇高的敬意!
同时对师母给予的关心也表示真诚的感谢!
感谢郭铁民老师、李建建老师、张华荣老师、吴有根老师、严正老师、黄家骅老师
与黄恒旺老师等对我的教育培养和热心帮助,正是他们的精心教导和热忱鼓励使我得以
完成学业。在此,我要向诸位老师表示最真心的感激和谢忱!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研究生生活的同学们,正是由于他们的帮助和
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在论文即将定稿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研究生入学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
敬的领导、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热诚的谢意!
最后,向我的父亲、母亲、岳父、岳母、夫人致谢,感谢你们对我学习、工作和生
活的关心、理解与支持!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新型框架的建构
作者: 谢秀俤
学位授予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
本文读者也读过(6条)
1. 陈刚 新时期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学位论文]2009
2. 接志波 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学位论文]2008
3. 李兴国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学位论文]2005
4. 刘小玲 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2008
5. 钟亮锋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学位论文]2008
6. 邓志远 高校资产管理模式研究[学位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