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理论研究与应用分析

Y s?‘io‘
分类号——
密级——
单位代码!壁垒2Z
学号2壁Q!!Q12
西北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指导教师鱼峦爱专业技术职务整撞
学科(专业) 丛鲨丝盗堂
答辩日期2鲤互:亟!Q 学位授予日期
二o。六年六月
摘要:
本文属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类论文。所引用到的产业集聚类文献,一
般都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分析范式和新经济地理学分析范式的基础之上;高新技术
产业集聚化发展方面的文献则主要是采用归纳现实和综合前人理论并最终证明
其观点的实证方法。研究方法上采用理论论述与实践归纳相结合,纵向的历史概
括和横向的比较研究相结合,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相结合。在充分占有历史统计数据资料和横向对比统计数据资料的同时,对实际
资料进行剖析,紧紧把握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过程与现状,探讨这一现象出现
的机理和未来产业集聚化发展的正确路径选择。
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九章:第一章为选题背景、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可能的
创新之处。第二章为高新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理论综述,探讨了西方经济学有关
产业集聚的经典理论,并进一步分析了产业集聚理论在现阶段的新发展。第三章
考察了产业集聚形成的基本空间因素、市场需求对产业集聚形成的作用和市场联
系对产业集聚形成的影响。第四章的核心是论述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产生的动因
是知识溢出。与普通制造业的产业集聚不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产生与知识
溢出的空间特性、知识溢出机制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分析了企业层面的知识溢出
形态、知识溢出具体机制,论述了知识溢出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促进。第五章为
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后的效应研究。包括生产效率、创新协同、外部经济等方面
系统分析了空间集聚的效应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义。第六章为高新技术产业
集聚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本文中我们主要采用产业集中度和区位基尼系
数,采用双对数的计量经济模型。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分析发现产业集聚指标基
尼系数与创新投入指标的高技术产业的R&D强度是一种显著的正相关的关系,地
理集中的企业更愿意投入更多的资源到研究开发中去,产业集聚促进了创新与区
域经济的发展。第七章提出了促进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政策支持体系。第八章
为产业集聚理论分析的一个应用,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聚问题为
例,通过现状分析,论证了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促进西
安高新区技术创新的产业集聚支持体系建立确立了方向。第九章为结束语,提出
了本文的基本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文可能的创新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的:第一,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
指出传统产业集聚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巨大差别在于知识的特性与知识溢出,
创新活动倾向于在集聚中心发生,高新技术园区正是具备了这种知识溢出与外部
性才趋向于集聚化发展。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文献基础上,本文对高新技术产业
集聚形成的原因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并且比较分析传统产业集聚与高新技术产
业集聚的区别。
第二,采用双对数计量经济学模型测度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相
关性。在建立产业集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成因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探讨
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经济效应,为实证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计量经济学中
的回归数据分析提供了前提。数据回归的分析部分是要搞清楚:产业集聚能否促
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或者说从统计意义上说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创新和经济
增长?配合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化发展的经验证据,我们发现创新和知识溢
出是趋向于地理集中化的,创新优势是通过产业集聚化的发展来实现的。
第三,提出了促进西安高新区技术创新的产业集聚支持体系。通过计量检验
结果与各高新区数据横向的对比分析,探索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形成的内在规
律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科技创新优势,提出了促进西安
高新区技术创新的产业集聚支持体系建立。这是产业集聚理论与高新技术产业集
聚实践结果的运用,为建设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
理论支持与操作思路。
关键词:产业空间集聚知识溢出与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效应支持体系
应用分析
II
Abstract
The paper belongs to meory a11d demonstralion adjoined research resuIt about
hj曲.伊ade techology indus仃ies.如nhemore,the p印er still emph鲫ize panicularly on
to practicality on the whole.n quote to iIldustry aggregation 1iterature included
neoclassical economics and new genomics research m甜10d,discuss gencral eq【lilibriums
model and symme廿ic stability,whercas literamre of lligh.grade technology砌ustries
ag伊egation ado掣托8listic indllction and syntheses which ult血8tely pr0Ven such
perspective in deIIlons订ation meaIls.me p印er w嬲meory di8cuss and practice
inducⅡon ioimed,forc.and-an historical abs仃acts a11d transverse comparative stlldies
jointed, cInp谢cal research粕d nomative sn王dy jointed, qualitative aIlalysis and
quanmatjve analy8is jointed,as mum诅nalysis problem as possible.at血e s锄e tir∞“
analyses mdustr)r ag伊egation course towards real data proceed analyses wilh hi8torical
statistics e“deIlce姐d transverse direction statistical data contrast,and plcnitllde
argument and amplitude material guarantee systematic ness,demonstration,logicality
of research.
The case of indlIstry agg『egation could break into classicality location t王leo嘞new
classical埘location theory new deVelopcd area potential也eory aIld space economy
tlleory.T}lis article present innoVation activity be印t to ag争egation,lmowledge spillage
and 11igh_grade tcdmology i玎dusmes regional gmwn takes a simlllatiVe pos“ive feedback
circulation.h11loVation effbct generated by hIowledge spill驯ge is import agem of
11i曲一grade techn0109y industries devclopmem.
The p印er discuss hi—tech iIldus扛_y space con日egate’economic benc矗t,which
establish theoredcal foundation for empir主cal髓8lysis髓d fIor econom硎cs regrcssion.
RegrcssiVe anal”es’aim is direct towards if indus扛y aggrega石on be able t0 pmmote
innovation alld econoIllic gm、vth?What si2e of degree it promote imlovation阻d
economic gro砒?Tllmu曲empmc evid肋ce of hi咖gr8de tcchnology in“stries
centralization development inside趾d outside,it occurs to us innovation a11d虹owle起e
印illage is tending to geogr印11ical centralization, irulovation adVantages ”e
accomplished tllrough indust叮ag铲egation.
Through econome戚c model and data analysis,it probe xiI a hi911-野adc tec}lnology
i11dustries aggregation foⅡnatiVe i山1erent law,primal problem and aclvantage of
technolo垂cal innoVation,f01llldation of indus时aggregation supporter.it combined

industry aggregation t11eory h蟾h一盯ade tec}lIlology indus雠es ag伊egation practice,
supply theory suppon and operation clue for cons咖ct列an hi曲-铲ade technology
indus订ies exploita廿on garden a芏1d pmmote area econornic铲own.The papers altogether
are nin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Ilcluded selected topics a11d relational conc印t,dennitIlde special
intension of hj—tech in“stry,mepeby sct fb吼dation for po毗rior如也er咖dies.F妇
chapter also i11clude research ins饥1ment趾d means,basic clue and行ame cons仉lction
amnge as well as t王1is article likely existem innovation.
1k second ch印ter is me theory base of hi-tech indus仃y a9910meration.The p叩er
overview indllstry congregate ideas of MaⅨas well as west economics rclate classical
theory:Mashall’s extemality血eory,web’s industrial loca廿on meoIy and HooVer’
Viewpoint;regional production complex and gmwth pole血eory;Pone,new competitiVe
edgeⅡ1eo珥it analyses indus订y aggre98tion th∞∥s recent adVance,includillg new
indus伍al dismctinvestigatoI‘’s vie、Ⅳpoint,space ag掣egation innoVation me0啊new
econ01Ilics’viewpoint.at tlle same time iIlland scholar formed aggregation fomative
theory and illdusⅡy ag鲈egation policy rcsearch.
The thjrd ch印tds me first part review basic sp砒ial factor tllat impact indus仃y
con伊egatcs:transportatiQn cost economy of scale and ext。mality n锄ely space shortens
柚d special scale reduces brought cost reduction efrect.Second肌d third parts imply
fomative acting t0 indusny ag缈gation盘Dm angle ofmarket demand market contact.
The矗姒rlh chapter’s core is dissen撕on that 1li曲-Fade teclln0109y indus试es1
generatc agent are hlowledge spillage.The gcneration of high-乒ade technology
indus仃ies kibbutz has i11timate tie with sp8tial chafacter knowledge mechallism.T11is
article aIlalyses knowledge spillage 8hape of entelprise stratification planc,k王lowledge
spillage specmc mechanism,pmmotion of knowledge spillagc towards hi-tech indus打y
conFegate.Tail end prcsents knowledge spillage tawards high-grade tcchnology
indus砸es kibbmz from abroad irHloVation alld bowledge spillage cen仃alization’
empirical research cvidence.
The fiflll chapter is con伊egate effect of hi—tech indus埘space congregate.From me
perspectiVe of t11eory analyses and empirical rcsearch,it presented producdon emciency,
iIlnoVation c00peration, and extemal economy aspect of bi-tech indus廿y space
congregate.n relbrs indus订y con口egate power tuITl in fhvor of tcchnology iIl=∞vation
and d强阻se dynamic eluster economy benefits f沁m past infhstruc“【re eeonomy
廿ansportation cost static cluster economy benefits.
This chaptcr is hi曲一铲ade techn0109y indus仃ies aggregation and i11110vation abili缈
emp试cal analysis.we mostly adopt indusmal concen廿ation de铲ee gini coemcient,
adopt double log撕血mic econometric model.Time series data measure analyses found
indus仃y aggrcgation indices Ginj coemcient蛐d i皿ovation input exponential hi—tech
industr)r R&D intcnsity arc a sort of positive corrcl8石on.So geo乒ap址cal concen仃ated
弓n绝Iprise are more wi}ling如plunge扭to farcher rosource to R&D,geo擎ap}如al
conccn把札e pr0瑚ote i肌ovation aIld area economic grown.
the seventh chapter imply that how to promote fomldadon of hi-tech industry space
congregaIlt’s policy supponcr,including market seⅣe system of industry congregate,
techn010百caI development system,region i11110vation ceIIuIar cons仉lct,govemmental
supporter system.It all promotes supponer depar锄ental fbundation in me deVeloping
11i班一鲈ade tecllllology indus砸es ag孕egation.
The ei曲t11 chapter is applicatjon of indust叫ag铲egation theoretjcal analysis,and it
set ex锄ple of xif a hj曲一grade technology indu嘶es dcvelopment district indus仃y
a鹊regation problem.it aboVe aU aIlalysis existing circllnlstance of hi-tech indus时
space con盯egatc;t11rou醢xif all higll—grade tecllllology industries developmeIlt dis喇ct
and inl肌d hj曲new deVeloped area trallsVerse direction contrastive a11alySis;bring about
major fktor iInpacting 1li曲-grade techn0109y industries aggregation, establish
orientation for xif an hi曲new developed are als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 ninth ch印tcr for cnd, set the p印erfs basic conclusion and await灿曲er
sn】dies.
keyword: AggIomeratioⅡ;knowledge spillage and high-grade technology
indus州es;ecOno谢c benefits;supporter system;appHed analysis
V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y 89‘:29‘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g口:研究生在校攻读
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于西北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板。本人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学校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
时,本人保证,毕业后结合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再撰写的文章一律注明作
者单位为西北大学。
保密论文待解密后适用本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塑塑指导教师签名:
加f年(月6日乃口移易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严格指导下进行的研
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加以特别标注和致谢的
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和撰写的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
料。与我一同工作过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出
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感谢。
氰年蓟阳茏,6 印日

者‘




掌位沦
1导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进程的推进,国家竞争和区域竞争日益加剧,
知识、信息、技术等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曰益突出,创新和竞争优势在地理
区位上越来越集中。实践表明,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地理空间在经济发
展中的作用不仅没有削弱,相反区位的选择正在交得前所未有的重要。,产业集
聚成为当今国际竞争中优势产业的一个共同特征,也是提高产业竞争力、形成区
域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
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即能够提高生产率,能够指明创新方向
和提高创新速度,能够促发新企业的诞生,从而扩大和加强集聚本身,有利于提
升竞争优势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集聚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
的集合,是指某一特定产业的企业大量聚集于某~特定地区,形成了一个稳定、
持续、有不寻常的竞争优势集合体@,如意大利北部的纺织业、格拉斯哥的造船
业、匹兹堡的钢铁业、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业。产业集聚是现代产业经济活动在空
间结构上表现出来的一种基本趋势,它不仅存在于许多的传统产业中,更存在于
今天各国经济竞争的关键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中。在这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
区,不仅高技术产业内部的专业化程度高,而且区内企业之问相互协作、学习和
交流知识、技术和信息,企业的生产效率不断增加,导致区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
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成为对世界经济最有影响力的地区
和焦点。。在我国,近年来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推进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
善,按照专一业化原则形成的各种产业集群现象也曰趋明显,如北京中关村电子
产业集群、重庆的摩托车产业集群、浙江的制衣、制鞋和领带集群、广东的家具、
电器产业集群、云南的烟叶加工产业集群等,产业集聚的经济现象也己成为我国
区域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睁。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效应己成为共识,加上硅谷的示范效应,世界各国
纷纷创办各类高科技园区。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虽然己在国内崭露头角,
并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产业升级和集聚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的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硅谷等先进科技园区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处于自身发
育不完善的时期,即企业的创新与知识溢出能力弱,企业之间的关联程度低,没
。安纳利·萨克森宁:硅谷优势[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刘友金、黄鲁成: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优势与我国高新区的发展,中国工业经济【刀,2001年第2期.
。朱华晟:论产业集群内地方联系的影响因素——以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群为例fJ】,经济地理,2002,(7)。
。魏后凯: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关系的考察,经济管理[J】,2003年第6期.

有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区内企业与大学、
科研机构联系不密切,靠自行研制或引进国外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弱,由于缺乏
良好的合作机制,研发能力强的大学科研机构未能成为高新区内企业创新的重要
来源。;高新区内企业集聚原因主要是各种优惠政策而不是产业关联,缺乏根植
本地的内在动因。;缺乏创新文化环境,没有建立起有利于信息和技术快速扩散
的非正式交流的渠道和网络,区内行为主体处于孤立和隔绝状态,企业间相互作
用少。因而远不及硅谷、剑桥等高科技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辐射与影响。
陕西是科技集聚的大省,西安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国家科技部已
经正式批准在陕西建设国家级关中高新产业开发带和国家级关中星火产业带。近
年来,西安高科技产业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全国其它发达地区发展的状
况相比仍落后。
1.1.2研究意义
本文意义在于西安高新区产业集聚的指导:
第一,本文指出造成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很多,但是高新
技术产业未能充分实现产业集聚化发展是制约西安高科技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目前对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大多数是从风险投资、金融支持等
微观领域,或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方式等宏观领域进行。,从产
业集聚这个中观角度解释这一问题的研究还为数不多,本文提出的观点有利于更
多的学者对这一问题提出更有意义的建议。
第三,西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集聚,但如何利用产业集聚的经
济效应来促进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问
题。这对国内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也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第四,本文的研究对提高西安高新技术产业的水平、对充分利用西安高新技
术产业的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促进区域产业技术水平升级、带动西安传统产业
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1。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研究对象
(1)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它是大量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经济联
系集中在特定的经济地域范围,形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系统的产业群落;这个
群落包括在这个经济区域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
。赵建春等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仇保兴孙企业集群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吴敬琏.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战鸿儒,高新技术产业几点认识:高技术产业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书报资料中心[M】,2002(1)。
2
套的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服务业,即其成员企业包括上游的
原材料、机械设计、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
客户、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中介等相关联企业、
基础设施供应商等。。这种产业群落将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
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有助于形成区域性的产业竞争
优势,并形成一种集群外企业无法拥有的集群竞争力。
集聚除了具有专业化的特征,还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产业关联及其支撑企
业、相应支持机构在空间上集聚,是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往往代表着区域的核
心竞争能力。。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讲,本地企业集群可以带来外部经济。不同企
业分享公共设施和专业技术劳动力资源,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促进了企业之间
的分工和生产灵活性@。本地的企业相互靠近,在相互的交流合作中逐渐建立起
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和保障这种信任关系的社会制度和安排,从而积累社会资
本,降低交易费用④。产业集聚,由于具有节约搜索信息的成本、容易接近客户、
追踪先进的技术、利于内部的专业化分工等特点@。
产业集聚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美国哈佛商学院波特
(Porter)教授所说:“贫困国家由于缺乏发展完善的集群,他们在世界市场上,
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参与竞争。要超越这一阶段,发展功能完善的集群
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那些欲从中等收入转入发达经济行列的国家来说,集群是一
个尤其重要的制约性因素”。@风行世界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园区、创业园
区等形形色色的园区无彳i是产业从集聚获取更高的生产率和持续的竞争优势。
(2)高新技术
高新技术又常委高技术。由于高新技术是一个发展着的相对概念,人们所处
的社会背景和所持的理论框架不尽相同,在认识和使用高新技术概念上也不完全
一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0EcD)为高技术所下的定义为:高技术是指那些需要以
充满活力和持续进步的研究和开发为基础的迅速发展和高度综合的经济部门o。
我国国防科技成果办公室所界定的高技术的涵义是:“高新技术是建立在综合科
学研究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
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新技术群。它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明显的战略性、风险性、
增殖性、渗透性,是知识、人才和投资密集的新技术群。@’’我国高新技术研究
。许庆瑞,毛凯军试论企业集群的形成条件【J】.科研管理,2003,1.
o刘友金,郭新集群式创新形成与演化机理研究,中国软科学[J],2003,3
o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o吴敬琏.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o景俊海,靳辉.赵憬等.科技企业成长与企业孵化器『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o(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rM]华夏出版杜,2002年版。
⋯盖文启,王缉慈.从硅谷的成功看中国高新区的发展.中国工业经济[J1,1999(12)。
o王缉慈,王可,区域创新环境和企业根榱性一兼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区的发展,地理研究[J】,1999(4)
3
计划即“863计划”对高新技术所作的具体认定是:高新技术是指对我国当前和
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电子和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
航天技术和海洋技术”。
(3)高新技术产业
美国商务部和日本通产省将高技术产业定义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智力密
集型产业部门:(1)研究开发经费超过其价值增加额10%以上的产业部门;(2)高
科技人员超过其职工总数10%以上的产业部门。。1雨在英国,高新技术产业被认
为是一组包含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许多位于科学和技术进步前沿的其他技术的
产业群体。在法国,只有当一种新产品使用生产线生产,具有高素质劳动力队伍,
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已经形成新分支产业时,才能称其为高新技术产业。加拿
大学者从两方面来定义高新技术产业8:一是部门方法,认为高新技术产业是一种
技术水平相一对高的生产部门,通过劳动力的技术素质或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
来反映;二是综合方法,高技术产业被定义为在生产前的设计和最终技术调整,
用工业研究与制造业内部工程师和技术员比例来反映。。澳大利亚科学与技术部
将高技术产业定义为投入大量与开发经费,与科学技术人员联系紧密,产生新产
品并有科学或技术背景企业的产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D)提出的高技术产
业的五个特征是:(1)强化研究与实验发展(R&D)工作。(2)对政府具有重要战略意
义。(3)产品与工艺老化快。(4)资本投入风险大、数额高。(5)研究与实验发展
成果的生产及其国际贸易具有高度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性。。
本文对高技术产业的定义主要依据国家“863计划”,是指根据世界科技发
展现状结合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在微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科学和航空
航天技术、光电子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生态科
学和环保技术、地球科学和海洋工程技术、医药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建立
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的科技先导产业。在国家科委从1988年开始实施的“火
炬计划”中,又将“高技术产业”延伸为“高技术、新技术产业”,从此我国高
技术产业的概念就演变为广义的、包括一切新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概念。高
新技术产业是适应我国国情而特定采用的术语,所谓高技术,是指跟踪世界先进
水平的技术;所谓新技术,是指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9。在现阶段,我国发展高
新技术产业就是要用先进的适用技术和高技术来提高我国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本文所研究的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问题,是以国外成功的高科技园区如硅谷
。车维汉论知识经济中企业经营模式和产业集聚的新变化【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腕学报,2000,(6)
。吴敬琏,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8唐中赋,顾培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外科技信息,2003 10
⋯卡斯特尔M,霍尔P李鹏飞等译王缉慈译审。世界高技术园区·21世纪的产业综合体fM],北京理1=大
学出版社,1998.
。邱成利制度创新与产业集聚的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91.
o夏海钧.中国高新区发展之路fMl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4
等作为分析范例,通过研究其形成的基础、原因、产生的效应、获取成功内在及
外在条件,探寻其发展的规律性,目的是为了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
有所启示和借鉴。因此本文中以产业空间集聚来研究的高技术产业,是指关键性
的、起主导作用的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和新材料技术产业。这些产业是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的,在价值链上占据了高附加值的技术创新这一环节,具有
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强、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关联度大、其产品能迅速辐射
全国甚至国际市场等特点。。
1.2.2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文所引用到的产业集聚类文献,一般都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分析范式和新经
济地理学分析范式的基础之上;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方面的文献则主要是采
用归纳现实和综合前人理论并最终证明其观点的实证方法。研究方法上采用理论
论述与实践归纳相结合,纵向的历史概括和横向的比较研究相结合,实证研究和
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在充分占有历史统计数据资料和
横向对比统计数据资料的同时,对实际资料进行割析,紧紧把握产业集聚过程现
状,探讨这一现象出现的机理和未来产业集聚化发展的正确路径选择。研究中尽
可能作到论据充分、正确,资料丰富,研究具有系统性、实证性和逻辑性。
在本文的模型建立和观点的形成过程中,笔者通过比较规范的方式来建立一
个能晟终实现均衡的经济模型来论证本文的观点,然后通过搜集数据来对模型以
及模型所代表的经济观点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过程和实证结果将有力地支持本文
最终所做出的结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系统分析法: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文献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高技术产业
集聚的理论、形成基础、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知识溢出性、集聚效应、政策支持
体系的建立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现状和存在的
主要问题提出发展的对策及建设思路。在研究中将整个高技术产业集聚区看作是
一个创新的系统来理解,指出了区域创新环境在高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形成过程中
的重要性。高技术产业集聚过程本身就是集聚体中各个构成要素一企业、大学科
研机构、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交互创新的过程。
因此,系统分析法是本文的重要研究方法。
对比分析法: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对国内外关于产业集聚研究的己有文献进行
比较、评价与总结,从而发现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理论课题,对高新技术产业
集聚的原因做出了新的理论解释。在借鉴西方产业集聚理论、创新理论和制度经
济学的合理内核并运用其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数据的整理分析,运用实
证研究方法,研究西安国家级高新区的发展方向及存在问题,同时运用国内外高
。吴敬琏.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5
科技园区的相关理论进行证明,进而归纳出西安高新区发展中存在问题与解决办
法。
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实证研究方法在本文的运用主要表现为,从经
济现象的归纳分析中提炼出若干可以接受的前提假设,以数理经济模型为基本工
具,精确说明经济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再进行经验检验。在高技术产业集
聚区的实证分析方面,在计量经济学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比分析
国外高技术产业集聚模式,对成功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从理论与实证的方法验
证了本文提出的观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趋向于集中化的,技术创新和知识
溢出是集聚化发展的。
案例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是制度经济学研究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它通
过提出理论假说并加以检验来实现案例的一般化。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并不是
通过提出理论假说来一般化案例,而是将案例作为验证理论假说真伪的工具。在
大规模样本数据缺乏的情况下,通过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状况的案例研究来检
验数理经济模型的逻辑结论。
本论文文献资料丰富,查阅了大量中外这一研究领域大量文献资料及研究前
沿,使本论文的研究有丰富的理论和素材支撑。
1.3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1.3.1基本思路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产业发展出现了在空间上集聚的现象。
对产业集聚形成原因的理论解释可以分为古典区位理论,新古典区位理论,
新区位理论和空间经济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从成本的角度分析了工厂定位与原
料地市场区位以及运输方式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
为原则发展一套定量的工厂区位分析的方法,奠定了近代产业集聚理论的基石。
新古典区位理论的代表马歇尔提出了产业集聚三个基本因素:劳动力市场共享、
附属产业的成长和技术外溢成为现代产业集聚理论的框架。。新产业区理论以运
输费用理论和空间价格与市场区分布理论丰富了现代产业集聚理论。空间经济理
论的代表人物克鲁格曼通过建立空间经济模型,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纳
入区位分析,扩大了现代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范围8。
在产业集聚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创新活动倾向于在集聚中心发生,知
识溢出与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相互促进的正反馈循环,知识溢出产生的创新效
应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存在的重要动因。研究中心型和技术源极型的集聚中心
。李小建、李庆春:克鲁格曼的主要经济地理学观点分析,Ⅲ地理科学迸展,1999年,第3期。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4年中译本。
。粱琦,《产业集聚论》,[M]商务印书馆,2004年。
6
若存在,均要求内部知识溢出和外部知识溢出同时存在。。即便有些公司在集聚
地的垄断利润为零甚至为负,如果公司能够通过集聚地的外部溢出而学到知识和
技术,并且能通过公司内部溢出而将知识传递到其有垄断力的其他地区,便能增
加它在其他地区的垄断利润。对于一般的生产活动,一般说来价格竞争会减少企
业集聚。企业可能愿意分散定位,以空间距离抵消竞争强度,于是存在一种离心
力。。但创新活动比生产活动本身更加集中,从集聚地创新思想的外部溢出而获
益的愿望能克服这种离心力。。所以,一种观点是,那些存在外部溢出的行业比
其行业的集聚力更大。
在建立产业集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成因的理论基础上,本文通过探讨高
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经济效应:技术创新对生产效率的提高,知识溢出对产业集
群技术创新的双重效应,外部经济效应,协同效应等,为下文的实证分析奠定了
理论基础,为计量经济学中的回归数据分析提供了前提。数据回归的分析部分是
要搞清楚:产业集聚能否促进创新和经济增长?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创新和
经济增长?因此将实证检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与技术创新的相关性、与提高全
员劳动生产率的相关性,即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投入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程
度。技术创新可以由技术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来衡量,全员劳动生产率可反映人
均的投入产出比率和生产效率。通过对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化发展的经验证
据,笔者认为创新和知识溢出是趋向于地理集中化的,创新优势是通过产业集聚
化的发展来实现的。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与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相
关关系,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对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具有较明显的贡献。
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建立与数据检验结果的分析基础上,通过国外发展高技
术产业和高技术园区的经验,国内成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要经验,探索西
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形成的内在规律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影
响科技创新优势发挥的主要因素,从产业集聚理论出发,提出了促进西安高新区
技术创新的产业集聚支持体系建立:促进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加强
科技孵化器建设;发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利用高新技术产业集
聚的极化效应改造西安传统产业;积极开创科技产业集聚的新空间等政策建议,
这是产业集聚理论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实践结果的运用,为建设硒安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园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操作思路。
1.3.2基本框架
本文在对国内外产业集聚理论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从新经济地理学
。西奥多.w·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f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1协e A,siliconⅧley’sNewImmi铲蛆tEn订印feneurs, [M]califbⅡda:PubIic PolicyIns石tIlte of
Califbmh 1998。
。埃尔赫南·赫尔普曼,保罗·克鲁格曼著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M】.尹翔硕,尹翔康译.上海:上海三联{言
店、1993。
7
的角度来探讨产业集聚与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机制;分析了高技术产业
集聚的效应及政策支持体系的建立;最后分析和研究了西安高新区的发展方向和
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共九章。
第一章,选题背景与相关概念的界定。本主要界定在高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
研究中涉及到“产业”、“产业空间集聚”、“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等一些
相关的基本范畴,明确本文所研究的高技术产业的特定内涵,从而为后面的进一
步研究奠定基础。第一章也包括了本文的研究工具与方法、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理论依据。全面综述马克思关于产业集聚的
思想以及西方经济学有关产业集聚的经典理论: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韦伯的工
业区位论与熊彼特、胡佛的观点;地域生产综合体与增长极理论:波特新竞争优
势理论,进一步分析了产业集聚理论在现阶段的新发展,包括了新工业区研究者
们的观点,空间集聚创新理论,新经济地理学者们的观点。同时国内学者对产业
集聚形成的理论、产业集聚政策研究也进行了综述。
第三章,首先分考察影响产业集聚的基本空间因素: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和
马歇尔的外在性。把这三因素作为影响生产要素在空间中集聚的基本要素,即集
聚使距离的缩短和空间范围的缩小产生了成本降低效应,这是空间集中的基本特
征;其次从市场需求对产业集聚形成的作用和市场联系对产业集聚形成的影响的
角度,说明在不完全竞争、贸易成本、产业内和产业间来联系这样的市场机制中,
积聚力和分散力之间存在一种平衡;最后,区位决定取决于消费市场接近、供给
市场接近和要素市场接近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集聚与贸易成本的关系取决于产
业特征和区域禀赋。
第四章,核心是论述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产生的动因是知识溢出。与普通制
造业的产业集聚不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产生与知识溢出的空间特性、知识溢
出机制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分析了企业层面的知识溢出形态、知识溢出具体机制,
论述了知识溢出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促进:知识生产函数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
影响;基于知识溢出与技术创新的产业集聚化发展趋势。从国外创新和知识溢出
集中化的实证研究证据角度,结合上文中的理论叙述,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提出
了知识溢出对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第五章,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效应。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
生产效率、创新协同、外部经济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空间集聚的效应对高新技术产
业发展的意义,产业集聚的动力从过去共享基础设施、节约运输成本等静态的聚
集经济效益转向有利于技术、知识的铋新和扩散等动态的聚集经济效益上来。
第六章,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笔者主要采用产
业集中度和区位基尼系数,采用双对数的计量经济模型。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分
析发现产业集聚指标基尼系数与创新投入指标的高技术产业的R&D强度是一种
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五个高新技术行业的产业积聚度都显著的影响了技术创新的
投入,地理集中的企业更愿意投入更多的资源到研究开发中去,企业的地理集中、
产业集聚促进了创新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七章,促进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政策支持体系的建立。主要从产业集聚
的市场服务体系、产业集聚的技术开发体系、产业集聚的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
产业集聚的政府支持体系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中的
支持体系的建立。
第八章为产业集聚理论分析的一个应用,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
聚问题为例,首先是西安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现状分析;通过西安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与国内高新区横向对比分析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问题研究;根据国
内外高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在分析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一般区位因素的基础
上,论证了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促进西安高新区技术创
新的产业集聚支持体系建立确立了方向。
第九章为结束语,提出了本文的基本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4创新之处
本文在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对传统产业
集聚的成因做出了新的理论解释,并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
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将通过对高科技产业空间集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借鉴国外发展高科技园区的经验,探索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内在规律性,从而为建
设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操作思路,本
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
第一,从传统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出发,采用新经济地理学的观点对高新技
术产业集聚做出了解释,指出传统产业集聚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巨大差别在于
知识的特性与知识溢出,高新技术园区正是具备了这种知识溢出与外部性才趋向
于集聚化发展。尽管国外学者早己涉足硅谷等高科技园区的研究,并有相关文献
的问世,但由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并且基本上处于常
规技术阶段,真正的高技术很少,因而国内学者对产业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传
统产业的集聚,还没有对高技术产业集聚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国内外已
有的研究文献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并
且比较分析传统产业集聚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区别。
第二,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理论渊源、形成基础、集聚效应等方面建立起
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理论分析的基本构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计量经济学的
9
统计回归分析方法,测算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力,
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多大,如何影响经济增长。通过
对中外高科技产业区的比较分析、高科技园区发展成功的经验都验证了创新和知
识溢出是趋向于地理集中化,创新优势是通过产业集聚化的发展来实现。与预期
得到的结论是相符合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与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相
关关系,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对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具有较明显的贡献。
第三,在应用研究部分,将整个西安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看作是一个创新的系
统来理解,从前文中提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产生与知识溢出的空间特性、知
识溢出机制之间密切关系的角度,研究西安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现状与存
在的问题,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支持体系;比较了西高新与国内发达核心区
域的高新区主要产值指标;具体分析制约西安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原因:
最终提出促进西安高新区技术创新支持体系建立的政策建议。
2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理论综述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愈来愈呈现出集聚化发展特征,产业集聚已成为获取区域
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已成为提高区域竞争力主
要来源。为什么会形成产业集聚?企业为什么会加入集群的行列?马歇尔将产业集
聚发生的原因归结为企业为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韦伯将产业集聚归因于企业
决策者将集聚所得的利益与因迁移而追加的运输和劳动成本进行大小比较后的
结果,他只从资源禀赋的角度考虑资源型产业的集聚;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
济地理学则认为,集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产生,当贸易成本在中等水平时
集聚通过规模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的成本降低而产生。英国科学大臣
塞恩斯伯里认为,成功的集聚虽然可以归功于成千上万因素,但如下10个因素
却至关重要o:(1)强大的科学基础:(2)浓厚的创业文化;(3)极强的商业意识;
(4)日益加强的企业基础;(5)吸引关键人才的能力;(6)资金的易获性;(7)房产
和基础设施的便利;(8)有效的商业支持和接近大的公司;(9)充足的熟练劳动
力;(10)支持性的政策环境。因此从纷繁的区域经济大体系中确定产业集聚的
构成要素,分析研究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培育区域创新环境,是通
过产业集聚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
2.1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分工与协作利益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分工与协作利益的论述可看作是产业集聚存在原
因的理论渊源。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认为:一定的产业总是位于一定的区域空
间上,一定的劳动空间必然有一定的产业与之相应。同时,企业内部分工与社会
内部分工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圆。工场手工业的分工要求社会内部的分
工己经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相反地,工场手工业分工又会发生反作用,发展并
增加社会分工。。
分工会导致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协作可带来规模经济效益。马克思还分析了
分工是如何导致生产效率提高的:在分工条件下,每一个工人终生从事某一种简
单操作,从而成为“局部工人”,他花在这一操作上的时间,比循序地进行整个
系列操作的手工业者要少;分工使生产过程具有很强的连续性、计划性、规划性
和劳动强度;分工使局部工人终生从事某种固定操作,有助于操作经验的积累和
劳动方法的完善以及劳动效率的提高。。而协作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则来源于:
Ⅲ张景安、亨利·罗文等.创业精神与创新集群——硅谷的启示’fMl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o我们可以把马克思的主要论点总结如下:马克思用分工的发展分析了资本主义技术发展的阶段,把资本
主义发展划分为工场手工业与机器太工业两个历史时期,工场手工业产生于仍未机械化的产业,而工场
手工业分工导致了机器太工业的诞生。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pp391
喇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的发展看作是一个动态的不均衡过程,不仪以分工概念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技术变迁,
提出了一个内在规模经济导致资本主义不断演进的理论。
协作劳动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集体生产力;协作劳动所引起
的竞争心理与振奋精神可提高个体的工作效率;协作可以缩小生产的空间范围,
从而由于劳动者的集聚、不同劳动过程的靠拢和生产资料的集聚而节约费用。
马克思的上述分析从分工和协作的角度对产业集聚的原因做出了一种解释,
与工场手工业时期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相比,现代形式的劳动分工的最大特点就
是在生产要素和最终产品之间插入了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生产工具、中
间产品、知识或技术的专业化生产。。劳动分工不仪在机器和大工业产生之前是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有力的杠杆,而且,在今天的现代形式的劳动分工中,客观
上己经存在着这样一种“分工——技术进步”互动增进机制,即由分工和专业化
。所带动,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一种内生现象o。其“分工——
技术进步”互动促进机制将使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成为一种良性循环或“正反馈”,
分工和科学技术二者将通过相互促进而共同构成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强有
力的杠杆。
从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来思考分工与市场规模的关系,导致了马克思关于企
业内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区分,这一区分对聚集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熏要意义。垂
直或企业内分工取决于规模报酬递增的技术,而社会分工或水平分工最基本的问
题是最小经济规模问题,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交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并导致产
业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自发演进。。如上所述,马克思强调了分工过程的技术性质,
这是工场手工业转化为资本主义工厂生产的基础,“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
越来越多地转化为资本,这是由工场手工业的技术性质产生的一个规律”@。
2.2现代经济学中产业集聚理论
产业布局理论是产业集聚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布局指的是一个国家
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分布,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发展
运动规律的具体表现。。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不同区位的限制条件存在
差异,导致同类或者关联企业在选址的问题上出现了趋同,从而出现了产业地理
布局的集聚现象。作为产业布局理论的一个特殊分支,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大
致经历了四个部分: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与胡佛的观点;地
域生产综合体与增长极理论、波特新竞争优势理论o。
2.2.1外部性理论
马歇尔提出了产业空间集聚的三个原因:第一,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
。苏东水主编: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其中主要是知识的专业化生产或脑力劳动内部的分工。
o马克思思格蜥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9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杜1979年版。
“付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0期。
。朱英明,产业集聚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2003(3)。
1 2
展;第二,为具有专业化技能的工人提供了集中的市场;第三,使公司从技术溢出
中获益。。集聚经济根植于生产过程,某一地理区域中公司、机构和基础设旌问的
联系引起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一般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专业化技能的集中、地
方供应者和消费者间增加的相互作用、共享的基础设旌以及其他的地方化外部性
等。
集聚经济是在特定区域内由中小企业通过地理集中获得的,而集聚本身也是
将有关产业进行本地化的过程。马歇尔对于产业集聚研究做了两个重要的理论贡
献:~是他将专业知识和企业组织纳入资本范畴,使其与土地、劳动力一道成为
熏要的生产要素。组织的形成和演迸必将强化企业组织间的劳动分工,马歇尔将
这一过程称作“产业分化”。随着交通、通讯手段的进步及商业信用的完善,产
业组织间又会加强彼此的经济联系,出现“产业融合”。二是他认为产业集聚为
集聚区域内的企业带来了具有公共品性质的“外部经济”,对这些特定的、接纳
产业集聚的区域,马歇尔称其为产业区。产业集聚的形成正是出自企业对“外部
经济”的追求,而产业化所获得的外部经济亦被称作“本地的外部经济”甚至“组
织经济”。。产业区外部经济的总体特征是在企业层面规模报酬不变、社会层面规
模报酬递增,其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企业间的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所产生的集
体效率。
马歇尔在研究早期工业的地域分布时,描述了专用机械和专业人才在产业集
聚中具有的高使用效率。。认为在同一种类的生产的总量很大的区域里,高价的
专用机械可以在产业集聚中为许多邻近的企业进行工作,从而使专用机械的使用
率大大提高。。马歇尔据此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内部经济”和“外部经
济”。内部经济是有利于从事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
而外部经济是有赖于这类工业产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马歇尔从劳动分工和生
产专业化角度讨论产业集聚,强调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对集聚经济带来的深刻影
响。劳动分工产生报酬递增效应,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造成企业劳动分工进一步
。付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m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0期。
o吴敬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府能做什么,中国改革叨.2000年第l期.
o王缉慈,王可,区域创新环境和企业根植性一兼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区的发展,地理研究[耵,1999(4).
删对于专业人才,马歇尔断言:“地方性工业因不断地对技能提供市场而得到很大的利益。雇主们往往到他
们会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专业技能的优良工人的地方去;同时,寻找职业的人。自然到有许多雇主需要
他们那样的技能的地方去,因而在那里技能就会有良好的市场:一个孤立的工厂之厂主,即使他能得到
+‘般劳动的大量供给,也往往因缺少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而束手无策。”[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北
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中译本。
9(美)安钠利,萨克森宁著,曹蓬等译,硅谷优势,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这种经济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一即通常所说的工业地区分布而获得”。马歇
尔指出产生集聚的原因在于为了获取外部规模经济而提供的好处、这钟好处包括提供协同创新的环境.
共享辅助性行业的服务和专业化劳动力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平衡劳动需求结构和方便顾客。
细化,生产效率会进一步提高。。逐步扩大的市场范围的意义在于其提供的购买
力可吸收专业生产所产生的大量产出。如果本国资源相对丰裕且国内市场广大会
加速企业专业化程度,其标志是专业机械和标准化的中间品大量出现。在这种情
况下,企业的研发力度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另~方面,运输费用的下
降又使产品生产基地没有必要紧靠产品市场。新技术具有外溢性,因此生产相似
或相互补充产品的企业大多会围绕技术开发中心进行产业集聚。
2.2.2传统工业区位理论
近代区位论是由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创立的。他提出的“杜能环”,解释了不
同类型的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规律,但尚未涉及工业区位分析。19世纪中期以
后,西欧资本主义出现了空前繁荣,出现了资本和劳动力的大规模移动和经济发
展的不平衡现象。韦伯认为这不过是工业区位变动的结果,是由“基于经济力量
区位分布的一般规则”所支配的,不了解这些规则,既不能解释这些现象,更无
法预测未来。。
韦伯首先提出了“区位因素”这一概念。区位因素是决定工业分布于特定地
点的原因、因素,在他看来,这主要是经济因素,而且主要是成本的节约以及由
此形成的对工业企业的吸引力。他将区位因素划分为一般区位因素和特殊区位因
素、区域性区位因素和聚集分散因素、自然技术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他认为,
在这些因素中,只有极少数因素对所有工业的分布有影响,能够构成纯理论研究
的出发点,这就是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聚集分散因素,面原材料
价格的地区差异又可以用运输成本的差异来表示。
韦伯认为工业区位就是由运输成本高低决定的,运输成本会将工业企业吸引
到运输成本最低的地点上去,运输成本最低的地点即为工业的合理区位,称为运
输区位或运输指向的区位。在他看来,假定某一工业企业原料地和产品的消费地
为已知,生产分配的运输成本主要是由运输距离和运输重量决定的。而运输重量
与生产中使用的原料性质有关。企业使用的原料可分为广布原料和地方原料,前
者指各地普遍分布的原料,后者仅限于某地才能获得,运输成本最低点即为工、悭
企业的合理区位9。
除了运输成本之外,劳动力成本的地理差异也影响着工业区位,从而有可能
使由运输成本决定的工业区位结构发生变形。工业企业在什么情况下会迁移到廉
价劳动力区位?韦伯提出的原则是:区位的变化只有在新地点劳动力成本可以产
生的节约大于为此增加的运输成本的情况下才能发生。他引入等运费线和l临界等
运费线对此进行了分析。他还提出劳动系数概念作为衡量工业企业受廉价劳动力
。(美)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90。
。(德)阿尔弗雷·韦伯,工业区位论,李刚剑等译,[M]商务印书馆1997年。pp74.
。(美)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1975年。
14
区位吸引程度的指标,劳动力系数可表示为劳动成本指数与产品区位重之比。劳
动力成本指数是每单位重量产品支付的工资成本,这一指数越高,意昧着工业迁
移到廉价劳动力区位可节约大量劳动力成本,劳动力区位吸引力越大反之越小;
而区位重越大,每吨产品所需运输的重量也越大,工厂迁移增加的运输费用越高,
劳动力区位的吸引力越小,反之越大。。韦伯还研究了工业的环境条件对工业企
业向劳动力区位迁移的影响,其中人口密度和运输条件的影响较大。人口密度低
的地区,劳动力密度也低,这样的区域往往是均质区域,各地工人劳动生产率和
工资差异不大,工资成本对企业迁移影响较小。在运输方面,工业区位相距越近,
运输越发达、运费率越低,企业迁移增加的运费愈低,从而迁移的机会和可能性
也就越大。正如在廉价劳动力区位上工资成本的节约可能导致工业区位的变化一
样,由聚集、分散因素导致的成本节约也可能引起工业区位结构的改变。
工业企业在何种条件下会发生聚集?韦伯指出,只有当聚集节约的成本大于
因偏离原来的区位而增加的运费时,工业企业才有可能发生聚集。马歇尔与韦伯
都关注产业集聚,但两人的研究角度有较大的差另俨。马歇尔是从新古典经济学
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这种生产要素,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
而集聚;韦伯则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企业是否互相靠近取决于集
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马歇尔与韦伯的著述均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凯恩斯宏
观经济理论诞生之前,传统的古典理论仍然占据着上风,政府干预尚不如曰后那
样盛行,因此,自发形成集聚的机制是主流9。
2.2.3强调计划作用的地域生产综合体与增长极理论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是由苏联的一些知名学者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
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由一些具有不同功能的部分组成,包括。:(1)经营类,即体
现地域生产综合体发展方向的专门化企业,是综合体的核心;(2)关联类,即与
专门化企业有前后向联系的企业;(3)依附类,即利用专门化企业的废料进行生
产的企业;(4)基础设施,即为各类企业提供一般性生产条件的多种设施,包括
生产性基础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及结构性设旌。地域生产综合体的组成结构表
明,它是一种典型的产业集聚,集聚的核心是专门化企业,围绕着这一核心的是
关联类企业、依附类企业,企业之间具有生产的投入产出联系,所有企业共同享
用各类基础设施。
从苏联学者对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概念描述中也可体会到综合体的集聚性质,
科洛索夫斯基这样定义地域生产综合体:“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全的地区内,
。(德)阿尔弗雷·韦伯,工业区位论。李刚剑等译,[蛔商务印书馆1997年。ppl57.
。事小建.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及研究特点[J】人文地理.1998,13(4)
。朱英明,产业集聚研究述评,明《经济评论》,2003(3)。
。李小建、李庆春:克鲁格曼的主要经济地理学观点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第3期。
15
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运输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地(有计划地)安置各企业,从
而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这样的一种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相互制约的结合)就称
为生产综合体”:”涅克拉索夫认为地域生产综合体是“在经济区、加盟共和国、
自治区和国、省、边区内,一个或几个专门化部门的高度结合,并基本上共同利
用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
地域综合体战略是原苏联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科学技术科洛
索夫斯基所提出的动力生产循环概念被认为是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初始概念。“地
域生产综合体”一词最早出现于原苏联“一五”期间,50年代开始将它作为重
要的生产地域组织形式。苏联地域生产综合体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
上,具有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只不过综合体所体现的集聚经济
被更显著的政治目的所掩盖。综合体的建设完全是由国家投资完成的,因此,与
增长极理论相比较起来,自上而下形成集聚的特征更加明显。
洛旁苣(August Losch)虽然在1939年最早提出关于区域经济活动具有向发展
极集中的趋势的思想,但未得到系统的阐述。。佩鲁最早提出以“发展极”为标志
并以“不平等动力学”或“支配学”为基础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固。佩鲁从抽象的
经济空间出发,认为经济空间存在着若干中心、力场或极,产生类似“磁极”作用
的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从而产生相互联合的一定范围的“场”,并总是处于非平
衡状况的极化过程之中。在他看来,一国经济是由各种“经济空间”构成,它或者
是“计划内容”或政策运用的经济空间形式,统计学意义的均质的经济空间形式,
或者是作为“势力范围”、“力场”和“增长中心”的经济空间形式。佩鲁着重分
析了最后一种经济空间形式。经济增长是在不同部门、行业或地区,按不同速度
不平衡增长的原因在于:有些主导产业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企业家的创新是
发展进程的主要动因一一在一些地区或城市的集聚和优先发展,从而形成恰似
“磁场极”的多功能的经济活动中心,亦即发展极。它不仅促进自身发展,产生“城
市化趋向”,并且以其吸引和扩散作用进一步推动其它地区的发展,从而形成经济
区域和经济网络。佩鲁把这种吸引和扩散效应归结为技术的创新和扩散,资本的
集中和输出,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经济效益(城市化趋势)。并对发展极的形成条
件作了概括,必须要有~批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必须具有规模经济效益,
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
佩鲁的发展极理论虽然涉及产业和企业的不平衡发展,但虽终归结为城市和
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并且强调聚集和吸引效应,扩散效应以及地理、区位和中心
K Head Agglomeration Bcne丘皓and Location Choice Journ“。f rntemadonal Economics,1995,(38),
Sanjeev KBord010-;wfliiamw Coop盯;Himfumj M叭suo,“Fl既ibil{坼ad印t曲ili吼锄deffjciency in
manu蠡咖血g systems”,Produc吐on船d Operations M曲89ement:Muncie;Summ盱1999;.
杨孝文.约翰·弗里德曼.空间极化发展的一般评价阴经济学动态,1993.
郭熙保,陈澍西方发展经济学中地区不平衡发展理论[J】教学与研究,1998
16
优势。他的理论打上了克里斯塔勒(w.christnller)的“中心地理论”的烙印⋯,
后者指出了关于城市区位的抽象理论和城市布局的具体模式,并根据市场原则、
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研究在均质平原区域内如何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相应的
多级市场区组成的网络体系,强调城市趋向于设置在六边形市场范围的中心,由
此能有效地组织物质和财富的生产和流通,这是增长中心理论的雏形,因而佩鲁
的发展极理论未免失之偏颇,故被称为“地理性发展极”和“增长中心”理论。。
增长极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从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方面对产业集聚现象
进行分析,以说明产业集聚是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作用的机理。它强调主导产
业的巨大作用,一个地区要想取得经济增长,关键是在本地区内建立起一系列主
导产业,而主导产业的建立,则完全依赖于政府的力量,表明了依靠国家政策或
地区政策自觉地建立主导产业的过程。增长极理论在倡导~种通过政府人为干
预,形成集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机制。它将政府在产业集聚形成、发展过程
中的作用放大,认为有了政府对主导产业或专业化企业的投资建设,就会产生围
绕这些关键性产业或企业的集聚.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2.2.3新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认为产业的地理集中是竞争导致的,集聚有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家
竞争力;提升国家竞争里的四项环境因素:生产要素——一个国家在特定产业竞
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表现;需求条件——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的需要
如何;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的相关产业和上游产业是否具有
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和管
理形态,以及国内竞争对手的表现。
波特发展了独特“菱形理论”来阐述具有国家竞争优势产业的形成,并以此
解释产业集聚。实际上,他是将外部经济理论与区位理论有机地结合,从产业空
间布局、外部经济、区域创新等方面对产业集聚进行研究。波特的“菱形结构”
受四个决定因素所支配,分别为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或支撑型产业、企业
的战略、结构和竞争。菱形结构中一个决定因素的实现同时依赖其它因素的增进。
发达国家拥有竞争优势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必定具有的自我加强的结构特征,而
资源依赖型产业尽管获得一、二个决定因素后就有可能取得暂时的竞争优势,但
却很难持久。菱形结构具有系统性。挑剔的、高素质的下游买方的购买行为会促
使上游产品供商不断提竞争力。因此,当某一产业获得竞争力后,就可促进其上
游产业也取得竞争力。同时,上游产业通过提供技术、资金或其它生产要素,甚
至向下游产业进行业务拓展从而直接推动下游产业的发展。这种依照企业间前后
向和水平向经济联系而结成的企业网络的空间表现就是产业在特定区域的集聚。
。赫希曼.经济发展醯略【M】经济科学出版杜1991,
。Gro叭hP01esandRe西onaJPolicies,Edh。dbyA.Kuklinski蚰mPete—U Mouton,1972
17
波特指出,产业集聚是发达国家经济的重要特征:“国家的成功并非依靠某个孤
立的产业,必须依靠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紧密联系的产业集聚”。。
从马歇尔到波特,他们对聚群现象的研究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都是研
究企业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他们研究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强调聚群经济的空间环
境。他们认为聚群的出现可以使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可以降低物质交换
的成本。同时,随着聚群的深化,不仅可以降低各种物质成本,各种非物质的如
信息、服务以及通讯等的交易成本都会降低。集聚经济也不仅仅是降低生产成本,
它在对外竞争中可以形成比较优势。
2.3产业集聚理论的最新发展
2.3.1新工业区理论研究的主要观点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新产业区的研究逐渐成了国际上区域经济研究的一
个重要的前沿课题。新产业区,是指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的中小型企业在一定地
理区域内集聚而成的、以结网和植根性为特征的既竞争又合作的中小型企业的综
合体。。这种新产业区的形成与发展,与科技迅速发展所推动的制造业生产方式的
转变有密切关系。8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也出现了高新技术产业区、经济开发
区、乡镇企业集聚区等一系列产业集聚区。这些产业集聚区是否属于新产业区范
畴至今没有定论。。不管这些产业集聚区属不属于新产业区范畴,如何加快这些产
业集聚区的发展已成了区域经济研究的一大课题。如何加强企业的“本地结网”
与“植根”,不仅是企业本身,而且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o。
新产业区研究揭示了这些产业区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作为动力源的区域社
会经济特性。。这些产业区的中小型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征与马歇尔所描
述的产业区特征,在许多方面相类似,这也是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重新受到重视
的原因。这种企业集聚而形成的区域经济特性与当地社会共同体的功能特性分不
开。这种共同体是指在分享价值和相同行为规范基础上的一种文化共同体。也就
是说在新产业区里,人们虽然在不同的企业里工作,但由于区域的一种氛围,人们
都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新产业区理论认为企业集聚是形成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一种组织形
式。在利益激励机制驱动下,供需双方在空间上的彼此接近以及共享基础设施,
。M E.Poner The Comp时itive Advatltage ofNations.N.V FreePress 1990。
“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批判和理性思考,『J1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4期。
。付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0期.
o权衡:中国区域经济战略理论研究评述,【J]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石耀东等:全球技术进步的总体趋势、产业特征及各国政策走向,『J1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2期。
。姚先国、朱海就:产业区“灵活专业化”的两种不同模式比较,【M]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6期。“由于
这种共同体特征新产业区具有很强的区域一致性、集体企业家、柔性专业化、竞争与合作的其存、信息
的迅速扩散、经济和社会的融合、很强的集团一致性等特征”。
可以降低空间成本和生产成本,同时因社会联系、物质交换、技术溢出、信息某
享等,可以节约交易成本。企业集中又可以创造新的供给和需求,可以改变生产函
数和需求函数。但新产业区理论除了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好处以外更多地强调的是
因企业集聚而形成的一种共同体组织。。这种组织在其内部,通过高度专业化分工
或转包合同结成~种长期的稳定关系。企业之间的依赖和信任关系是这种组织形
成的关键因素。
新产业区理论认为本地结网是新产业区的核心内容。网络是指区域内行为主
体,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机构等,有选择地与其它行为主体进行长期
合作,在此基础上所结成的长期的稳定关系。这种关系包括区内各行为主体之间
通过各种合同而结成的正式合作关系,以及非合同性的、但在长期交往如面对面
谈判、信息交流、新思想的交流等过程中所结成的相对稳定关系。。因此,这种网
络是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制度性手段,它可以活化资源、扩大信息交
流、增强柔性、减少不确定性。在高技术时代,在独立企业之间的这种网络,又是
技术创新的需要。研究表明,任何高明的个人或某个有创新能力的企业,都无法单
独开发重要的新产品。。尤其是高新技术所需的台作创新,市场或等级组织都无能
为力:一方面市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为创新所必需的知识难以交易或交易费用
很高。;另~方面单个企业不能控制全部的创新过程,它必须跨越组织边界。因此,
实现技术创新必须通过众多企业的合作,造成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特殊的文化氛
围。
总之,新产业区理论的核心就是依靠内源力量来发展区域经济。区内各行为
主体通过中介机构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关系,结成一种合作网络,共同造成一种独
特的区域经济环境o。这种环境不但促使企业不断刨新,而且使区域的社会、经济、
技术得到协调的发展。
2.3.2空间集聚创新理论
区域产业集聚理论的新发展——空间聚群创新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
企业空间聚群理论受到了产业组织学、社会学的影响,交易成本、网络等概念相
继被引人,创新与聚群经济的发展被置于了前所未有的地步。。Scott,storptcr,
Harrison等人建立了创新产业空间理论。创新产业空间理论的核心是假定纵向分
化和生产组织的关系是相互的,一方面在某一地区产生经济聚集的网络经济分化
(如硅谷)。另一方面,这些区域生产系统促进了生产的进一步分化和劳动的进一
。李新春. 企业集群化成长的资源能力获取与刨造.学术研究【J],2002.7.
o李小健. 新产业区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地理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7 3.
o程学童等,集群式民营企业成长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SccotA:NcW lndus研a1 Spacc,London:Pion,1988.
o王缉惑:现代工业地理学,f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
o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间秩序一经济财贸与地理间的关系[M].北京: 商务印书局, 1995
步分配。。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可以促进这~过程,新技术的出现特别是柔
性生产技术使企业可实现小批量生产,外部规模经济通过改善企业与当地劳动力
市场和制度间的交流进一步得到促进。。
20世纪洲80年代受区域经济动态理论的影响,再加上区域经济中高新产业
的发展,欧洲创新研究的一些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创新环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过程
中对产业聚群现象提出了新的认识。。这些学者直接分析了创新过程与当地生产
环境的联系,但是他们并未将创新环境看作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源泉,而是认为
创新环境是能够产生协同作用的相互依赖的经济技术空间。。Mallat认为,技术
发明事先假设环境是创新必需的一部分,资源的集成和运用产生新型的生产组
织,企业不再是孤立的,通过与其他企业、公司培训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和
行政当局建立合作关系网络来形成一种良好的创新网络。。
与此同时,一些经济学家还提出并建立了区域创新系统和国家创新系统的理
论。尽管他们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但是他们都认为地理位置的l临近促进了创新
的过程。技术创新过程越激烈,知识联络越紧密,知识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空间
相邻就越重要。因此他们得出~个结论:知识需求的程度与空间相邻的重要性呈
正相关关系@。
在聚群理论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学者还提出了关于聚群理论新的核心假设,
即“创新相互依赖假设”。旺1该假设认为创新倾向于通过经济网络的前向和后向联
系聚集到一起;经济条件如网络中供应商和用户的密度等因素都会使得创新因素
在不同的地区发生差异。氍arceau(1997)在对澳大利亚的实证研究中也发现澳
大利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产业关联水平较低,这也意味着许多公司找不到开发
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合作伙伴。这主要是澳大利距缺乏生产网络和创新网络@。这
就造成公司的发展不是植根于国家创新的网络系统的知识基础。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创新的支持,产业聚群理论的研究也在空间聚集和外
部经济性的基础上,又从创新的角度对产业聚群现象进行了研究。刨新理论的提
。AilgelD.Hjgh-technolo甜AgglomerationandtheL如ofMarkct:mecase ofsiljcon vallcy-En“rollment and
Pla】1ningA.f23),1999.
”ScOtt A:New Indus仃ial S口ace。Lodon:P10n I 998
。s“enia|】A sllicon valley’s New Imm谤a11t En奸cprerI“描,Califomia:Pubuc P01icy ln scitute ofcalifom通
1998
掣B洲s F B1uInbo喀,“coope眦ion oon廿acts be钾旧cn锄bedded矗咖C 0卿ization stIIdjes,B耐in,2001
。Maill砒D.:Innovative melieux柚d ncw gerI盯ati叩s ofregional poljcies,En打印reneurship Regional
Developmcnt,1996,(10):1—6
”Angel D High-techn0109y Agglome嘣ion and也e L矗bof M越ket:the铀se ofsilicon valley En慵0nment and
PlallIling九f23),1999.
。A畦筘l】)High-technolo舒Ag出omem垃on and出eLaborMarket:t11e case ofsiliconValley Envimnm雠t8nd
P1anningA(23),1991
4 GHottIlln.:Venmre Capitall髓1 See Gorry S、veeney:Innov娟on PoIi cjes’F珊ce8 Pin把r Publishers Ltd,
1985.
出极大地丰富了聚群理论的内容,也为聚群理论的发展开阔了新的视野。。从原
来注重对企业活动边界的界定、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最佳组合以及对企业内部科层
组织形式的选择等,转向对企业内部或外部能够诱导和实际存在的各种各样交互
作用的网络关系及其构造的研究上,提出了市场与企业是相互联系的和相互渗透
的o。网络是一种既不同于市场形式又在等级组织以外的新的组织形式。它比市
场稳定,却又比等级组织灵活,是一种“有组织的市场”。。在企业所在地结网是
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同时,跨越边界,有选择性的与其他企业和机构结成长期、稳
定、互惠的关系。这种结网的方式可以是正式的契约式的,也可以是大量随时发
生的非正式的交流。~
2.3.3新经济地理学者们的观点
保罗·克鲁格曼是一位知名的国际经济学家,他将新贸易理论与传统的区位
理论结合起来研究集聚经济问题。他认为贸易的功用在于交换生产要素及形成集
聚经济。。为此,他接受了马歇尔有关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划分,将劳动力和
中间投入品的市场供给称为金钱外部性,而将技术创新在企业间的扩散称为技
术外部性。。克鲁格曼特别强调区域尺度上集聚经济的重要性,且认为在这个尺
度上,金钱外部性对集聚所起的作用要大于技术外部性。。
克鲁格曼以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作为其产业集聚理论的
假设前提,在迪克斯特一史蒂格里茨垄断竞争模型基础上,克鲁格曼认为产业
集聚是由企业报酬递增、中等水平的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三大要素相
互作用而产生的o。由于存在报酬递增,企业生产的专业程度加深,企业之间出
现了劳动分工,中间投入品市场也日趋扩大@。为减少运输成本,企业将区位选
择在距离市场需求大的地方,而其它企业也面临着相似的区位选择@。市场需求
大、制造业集中的地区工业品价格指数较低,工人的实际工资较高,从而形成对
劳动力的吸引”。所以,只有实现以劳动力为代表的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
动才可能发生集聚。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产业集聚能否持续的一个关键因素仍旧
是运输成本。。克鲁格曼批判了马歇尔在其外部经济理论中对运输成本的忽视,
指出中等水平的运输成本最有利于集聚发生,且处于中等水平的运输成本会使
。陈佳贵,黄速建.市场经济与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o王缉慈.我国制造业集聚分布现状及其发展特征『丁1.经济地理, 2004, (7).
。B耐s F B1umbcrg,“C00peradon con廿撕s b咖e∞咖bedded胁s”,org蚴ization Stl】djes'B—in,2001.
o皋华灰,丁四保,高斌.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对经济地理学范式的修正娜.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6):1.5.
o李小建、李庆春:克鲁格曼的主要经济地理学观点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第3期。
o埃尔赫南·赫尔普曼,保罗·克鲁格曼著.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M].尹翔硕,尹翔康译上海:上海三联书
店.1993.
o李小建.新产业区与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地理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7,1“3):16~23.
。KRUGMANp Incmasing r栅s锄d economicgcogr印hy[J].Joumal ofPoliticalEconomy’199l,99:183.199
。克鲁格曼.发屉,地理学与经济理论(中译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39.62.
o(美)胡怫,(1975),王翼龙译: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o张文忠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探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3,22(1):94.102.
21
企业间的前后向联系最为紧密,这种经济联系反过来又加强了产业集聚。
对于报酬递增的来源,克鲁格曼认为“技术创新通常是一个不完全竞争产业
中形成报酬递增的过程,且在现实世界中,报酬递增的最主要源泉很可能与动
态的学习经济和研究开发联系在一起”。。在这一点上其理论与罗默的增长理论有
相似性。但克鲁格曼接受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技术创新企业在短时期内可
获得超额垄断利润作为其创新性投资的回报。正是短期技术垄断的存在,市场才
出现了不完全竞争的结构。。同时,外部经济的存在使某些企业不可避免地将其内
部化,结果是企业规模日趋扩大,成为集聚产业的“增长极”。。由此可见,某些
具有行业领导地位的企业在产业集聚的过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所谓
“核心企业”,。克鲁格曼这~有见地的预见在意大利产业区90年代中期以后
的发展、演进中得到了印证。克鲁格曼对于集聚经济研究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在
其产业集聚模型中突出了国内市场对培养有关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意义。他特
别指出,报酬递增的存在造成国际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这正是二战后发达国家
产业间贸易兴起的根本原因。。同时,所有国家都倾向于出口在本国市场占有竞
争优势的产品。在本国层面上,产业集聚的结果是产业地方化,造成区域间经济
发展的不平衡;在国际层面上,产业集聚是区域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为此,
克番格曼认为大尺度的产业积聚甚至要比国家更重要。。
就外部性在集聚中作用而言,Krugman在市场规模效应方面显著地集中在金
钱外部性,他主张劳动力市场供应源和非贸易的中间货物的可得到性是市场规模
效应的例子。。他强调源于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的“金钱”外部性。“即
使规模经济对公司是内部的,但是对于购买中间投入品的公司来说,在中间投入
品生产中的内部经济像外部经济一样表现”。。他认为,地方外部经济不必被假设,
地方外部经济源于市场规模效应或市场指向效应。通过增加公司集中在一个位置
的激励,内部规模经济强化生产的地理集中的趋势。。Krugman认为这种类型的外
部经济与“大推进”工业化模型中想象的外部经济相似,大规模工业化计划可以
利用外部经济和互补性,由此降低投资的风险。他对地方群集的解释也援引某些
。Ku唱a11 On me relationship be时een仃ade t11eory and location meory[刀Review ofIntemalion“Econ口mics,
.1993,1:ll¨122.
。Kn培m锄.Developm∞t,Geogr印h弘and EconomjcTheory[M].c锄b咖ge:Mn’Press,1995
。scorperM,Ⅵ糊k尉R.The Capi“ist h11pe髓dve:硎to吼1h11Ilology and Indus仃ial Gro们虻M】.0xford:Basjl
一B1ad(well,1989.
⋯Krugm锄Devel叩m%t,G∞FaphH蛐d EconomicTheory[M】c锄bddgc:Mr卯ress,1995.
9顾朝林等.“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J]地理学报,2002,(4)
。Mardn Rcnnnmics柚d Sunley P Paul Kmgm锄,G∞g阳phical粕d Its implicadons fbr Regi叽al Dcvelopment
heory:Ac舐cal Asses盯n∞t[J】Economjc Geo脚hy 1996.
。李小建,李庆春.克鲁格曼的主要经济地理学观点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1999.18(2):97—102
”跏gmall,P In肿asmg retllms柚d econo耐c g∞g‘aphy[J】Jo哪a1 ofP01itic“Econom弘1991,99:483q99.
”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2
类型的马歇尔式的外部经济。。“新产业地理学”学派应用的外部经济仅仅是与垂
直分离和交易成本相联系的技术溢出效应。认为大的生产者趋向于采用分散灵活
的组织形式。。Krugman主要应用马歇尔外部经济的理论解释相对小规模的地理
群集、城市专业化的地理群集和城市集聚体9。另外,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方法对
他的外部性的说明也是重要的。。按照他的观点,递增收益的出现意味着,传统的
技术外部性和金钱外部性间的划分毫无意义。只有在不变收益和完全竞争中,这
种类型的区别才是有效的;在递增收益和不完全竞争的世界中,外部经济的范围
是非常的大。特别是有与不同的市场规模效应相联系的真正的外部经济@。总之,
生产中有递增收益,所以市场的规模是重要的,金钱外部经济也有真实的福利意
义。
2.4国内学者关于产业集聚的论述
2 4.1产业集聚形成的理论研究
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持续的繁荣与增长,以集聚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经济
增长引起了诸多经济学家、地理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产业组织学家、管理学家
的关注,国内学者对产业集聚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由来已久。
从实证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产业集聚效应的有唐杰(1998)、王君(2003)
等,他对城市工业集聚的效果续效进行了实证研究,以天津主要工业部门集聚经
济加以度量,提出了内部集聚经济(ISE)、布局集聚经济(LOC)和城市集聚经济
(uBE)。。王君博士的《集群成长与区域发展》(2004)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集聚
现象为研究对象,分为集群类型与演进、集群制度支持与创新、集群成长的地区
与案例研究、集群战略与国际化五个方面,讨论了集群成长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对国内外著名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的主要是王辑慈(2001),
他通过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跨学科的视角综述了企业集群的相关理论,着
重评价了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产业区理论。。魏后凯(2002)从产业集中度理论
的角度,对中国制造业集中与市场结构的关系做了具体实证分析,在产业集中与
经济发展之间的倒“u”型关系理论假设基础上,利用521个制造业的统计数据,
对其产业集中度与利润之间存在的明显正相关进行实证。。
利用空间经济学为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实证分析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现象是
:KnlgInan.Dcvdopment,oe呼aphM atld Economic neory[M】c哪bddge:Mn、Press,1995
。Krugma工1只,History柚d Industry Locati锄:me C硒e ofthe Us M姐ufac咖ring BeIt[J】Amedcan Econor哂c
Re'viewl991:863-889.
。I(nlgrna工l PGeographyaIld Trade【M】.c帅bddge:MrrPress,1991.
⋯Joh邮ton R J Review of P1 Kmgman‘s“Geography蚴d Tr日de.”[J]En讪。姗吼t 8nd PI柚ning A 1998,
9 Ku’gm叽0nthe rclaii伽shipbetween仃adem∞ry们d10c“on廿1∞ry【J]Rcviewof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3.1:110一122
。唐杰:调整产业组织政策,提高经济效率——对天津产业组织政策的实证分析,南开经济评论[J]1998
。蒋瑛构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政策环境【J】,经济体制改革,2003(2)
。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杜,2001年版。
。付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0期。
23
梁琦(2004),她以新的证据解释中国产业集聚的三大基本因素——运输成本、
规模经济和外部性。,在此基础上,继续考察了市场因素,包括地方寻求、产品差异
化、市场关联度和贸易成本对产业集聚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产业集聚中的知识
溢出问题。。
从波特的产品竞争优势理论出发,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比较的实证分析是
刘斌(2004),其成果在于对产业集聚问题的分析理论给予了条理化。。朱英明
(2003)则对国内外的产业集聚理论进行比较系统的综述,采用长江三角洲地区
外商企业空间集群进行回归分析,对结论也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
以地区性特色产业集聚区,例如浙江产业集群现象为背景和研究对象,魏江
(2004)对产业集群的创新系统和技术溢出问题作了系统研究,对集群创新系统
要素、结构和联结模式、技术学习途径机制等做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
盖文启(2004)从新产业区的角度,对区域创新网络进行了理论概述,解析了
网络节点的创新功能。,将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交易成本、竞争优势、创新等产
业集聚理论进行整合,构建了区域创新网络的理论体系。
以上学者对产业集聚理论问题,包括产业集聚形成机制、过程、特征、影响
因素、效应、空间规模等都做了较为完整的研究与论述;但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
发展问题,包括集聚外部性的边界范围研究,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集聚创新范式
与欠发达地区缺乏网络创新的集聚的差异性研究,产业集聚的稳定性与产业转移
的条件等问题都缺乏深入的明确的研究结论。
2。4。2产业集聚政策研究综述
随着产业集聚研究在国内的蓬勃发展,许多学者翻译了国外产业集聚政策和
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国内产业集聚现实对集聚政策进行了理论探讨。主要成果
有:
通过对0ECD国家产业集聚政策分析的介绍,以及对集聚政策的理论基础、集
聚政策的制定、政府的作用、集聚政策的国家战略、集聚政策的发展等做了探讨,
从政策规划视角来思考集聚政策。这方面的工作主要由聂鸣(2002)和蔡铂(2002)
来完成⑦。
李小建、李二玲(2002)从产业集聚发生机制的比较研究,指出我国不能因为
产业集聚的自组织性而忽视政府的作用。。政府应在如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o:(1)
o粱琦,《产业集聚论》,[圳商务印书馆,2004年。
o刘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杜,2004.
”盏文启等:国际典型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启示,中国软科学【J],2004年第2期
。朱英明,产业集聚研究述评,明《经济评论》,2003(3)。
o韩建军:产业集群的经济学分析及政府的作用,华东经济管理Ⅲ,2003年第4期
。盏文启等:国际典型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启示,中国软科学『J1,2004年第2期
。冯德连、王营,国外企业群落理论的演变与启示,fJl财贸研究,2000年第5期。
8蒋清海:中国区域经济研究:回顾和评价(上),[J】开发研究,1994年第1期。
。叶建亮,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经济科学,2001f31.23.29.
24
创造有竞争力的区域环境,努力使其成为赢得第一个企业(先导企业)的区位”;
(2)对现有的产业集聚区要积极扶持;(3)重视发展中小企业:(4)营造区域的
创新环境;(5)引导和培育企业联系的发展。
在介绍国外产业集聚政策以及产业集聚发生机制的基础上,国内产业集聚政
策研究开始完善,研究领域也转向了影响集聚的机制。邱成利(2001)剖析了制
度创新影响产业集聚的机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若干理论分析了国内的产业集
聚现象,并指出为了促进产业集聚,必须加快有利于产业集聚的正式制度和非正
式制度创新,注意弥补制度供给的不足o。母爱英(2003)则把博弈论运用于区域
经济政策的形成,为集聚政策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理论视角。。以上研究成
果分析与国外产业集聚政策研究相比较,从实证研究上看,国内在产业集聚案例
分析基础上探讨集聚政策也有了明显成果。
王缉慈通过理论综述和实例分析,研究了关系到区域和国家竞争优势的公共
政策变化问题,结合区域发展的传统理论,提出了“发展企业集聚,营造区域创新
环境,走多样化的、具有特色的区域发展道路”的政策建议。。
将产业关联纳入到产业集聚分析范畴中来的是由朱华晟(2002),在新时期
的产业集聚中,影响企业地方联系强度的主要因素,注意到了地方政策和社会文
化的之间有关系。。此外,在各地科技发展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也有了一
些产业集聚政策的出现,如J。‘东省科技厅的“专业镇”创新计划、浙江省的特色
工业园区计划等。。
综上所述,随着产业集聚在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
增强,在传统区域政策、产业政策的基础上,综合产业集聚理论、公共政策理论、
系统创新理论,国内学者主要是借鉴国外成功的产业集聚政策经验,开展产业集
聚政策研究,推进政府制定、实施产业集聚政策。。正如王缉慈教授所言“我国集
聚研究的重点应尽早转入公共政策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国家和地区关于集
聚发展的政策的出台,更好地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o李小建,李二玲产业集聚发生机制的比较研究[J]中州学刊’2002,(4)
o邱成利.制度创新与产业集聚的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9).
o李小建新产业区与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地理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7,16(3):16—23
。乇缉慈简评关于新产业区的国际学术讨论【J]地理科学进展,1998,17(3):29~35.
o朱华晟论产业集群内地方联系的影响因素——以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群为例【J】.经济地理,2002,(7)
o蔡铂,吉晓莉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选择[J].决策参考,2002,(7).
。黄花叶,聂鸣,孙理军OEcD国家集聚政镱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J].研究和发展管理,2003
(2)
o王缉慈.简评关于新产业区的国际学术讨论【J】.地理科学进展,1998.17(3):29—35
25
3产业空间集聚的形成原因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普及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发展愈
来愈呈现出区域化特征,产业集聚已成为获取区域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为什么
会形成产业集聚?如何对产业集聚的成因进行新的理论解释?马歇尔将产业集聚
发生的原因归结为企业为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韦伯将产业集聚归因于企业决
策者将集聚所得的利益与因迁移而追加的运输和劳动成本进行大小比较后的结
果,这只从资源禀赋的角度考虑资源型产业的集聚。;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
济地理学则认为,集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产生,当贸易成本在中等水平时
集聚通过规模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的成本降低而产生。。
通过对以上经典理论进行研究与评述,本文从产业集聚形成原因的共性(普
通产业集聚形成原因)和个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形成原因)角度,对普通产业
集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论述。指出普通产业集聚的成
因:空间距离因素形成产业集聚的基础,包括运输成本、收益递增、外在性:市
场需求对产业集聚形成的外部诱导作用,包括地方市场需求,产品差异性:产业
内部关联对产业集聚形成的影响,包括市场关联度、贸易成本。而高新技术产业
集聚中的知识溢出使得集聚区内企业的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对知识溢出机制的分
析可以得出:知识溢出对高技术产业集聚形成、发展、创新优势保持的促进作用
是巨大的,可以说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普通产业集聚的最大区别就是知识溢出。
这也被大多数学者的实证研究所证实:创新和知识溢出是趋于集中化的。
3。1产业集聚形成的基础
本部分考察影响产业集聚的基本因素:运输成本与规模经济导致的外在性,
重点考察空间距离因素如何会对成本与产业集聚产生巨大得影响,把这两点空间
因素作为影响生产要素在空间中集聚的基本要素,即集聚使距离的缩短和空间范
围的缩小产生了成本降低效应,这是空间集中的基本特征。一些生产要素缺乏空
间流动性和可分性,集聚会产生规模经济收益递增以及集聚区内企业互相的外部
性。
3。1.1降低交通运输成本是集聚形成的最初诱因
(1)从韦伯的集聚经济来分析运输成本
在生产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工业或制造业的生产活动。。工业所在的空间位
置由成本因素决定,成本因素可以吸引工业的选址。,所以,区位因素就是经济
活动发生在某个特定点或若干点上而获得的、成本节约的优势,即在这个点上生
。张景安、亨利·罗文等创业精神与刨新集群——硅谷的启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mgmaJl Development,(}eo铲aph弘aIld Economic Theary[M】cambridge:MIT Press,1995
。(德)阿尔弗雷·韦伯,工业区位论,李刚剑等译,【M】商务印书馆1997年。
固魏后凯: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关系的考察,经济管理[J],2003年第6期
26
产一定产品比在其它地方生产的成本都低,在一个地方实现一定工业产品的整个
过程和分配过程比在其它地方更为廉价。。所有的区位因素,无论是影响各种工
业的一般区位原因还是取决于一种工业或~类工业的特定技术与要素禀赋,都可
以依照影响作用分为:区域性分布工业和区域分布中“集聚”与“分散”工业。。
区域性分布是指将工业导向地域内的某些地域,使工业导向某一固定的地
点,从而产生了工业区位的一个基本结构。最先引起区域性分布的一般可变的要
素称为“区域要素”’。一般区域要素主要是成本构成要素,包括以下七大类:地
价与地租;厂房机器设备与其他固定资产成本;原材料、动力和燃料成本;劳动
力成本;运输成本;利率;固定资产折旧率。韦伯最后将一般区域因素归于运输
成本和劳动成本两大类。。
工业是否在一个地方集聚可以看成是集聚力与分散力的制约中达到均衡,集
聚产生了单位产品一定数量的成本节约。不同的集聚规模就产生不同的节约指
数,每~集中阶段的节约指数构成集聚经济函数。。影响集聚经济主要有两大因
素:运输成本和生产密度。。生产密度即单位面积上的生产量,由生产单元的自
然距离和生产量决定。增加生产单元的生产量会提高集聚规模。集聚的每个阶段
中每吨产品所达到的成本节约,称为集聚的绝对节约;从任意给定的集聚阶段开
始,因加入新的生产单元而产生的节约的增加,称为集聚的相对节约,这个相对
节约就是韦伯的集聚经济函数的构成。
(2)运输成本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集聚是第二次引起工业再分布的因素,最先引起工业的区域分布的因素是
“区域因素”,集聚只是区域因素引起的结果;而运输成本是首要的区域因素。
因此就有运输成本——区域因素——集聚这个逻辑关系,运输成本构成集聚的要
素,运输成本通过工业区位而影响集聚。。假如只考虑运输成本而不考虑其他因
素,工业区位将被吸引到何处去?显然,工业企业将被吸引到那些运输成本摄低
的地方去,并且综合考虑消费地与原料产地。运输原料的成本越高,工厂越靠近
原材料和燃料地。如果生产中大多数使用“广布原料”,获得原料的运输差异不
显著,工厂的位置就会靠近消费地9。
。(美)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1975年。
o安虎森,朱妍产业集群理论及其进展.南开经济研究【J1,2003,3。
。【美)西奥多.w·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o梁琦,《产业集聚论》pp72,商务印书馆,2004年。
o埃尔赫南·赫尔普曼,保罗·克鲁格曼著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M】尹翔硕,尹翔康译上海上海三联书
店.1993。
o张景安、亨利·罗文等创业精神与创新集群——硅谷的启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Bess蚰t J and Fr蛐cis D,usi“g leamhg n。tworks to help impfove manufactIlri“g coInpctitivenessjr∞hnovadon.
1 999,19(6-7):373-381.
。根据运输成本是使得区位靠近颁斟的产地还是靠近最终的消费者,后来的学者将产业划分为“以原料为
导向”和“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S蚴iewKB0rdoloj;williamwCoop盯;HirofllmiMat锄o,”Flexibili吼
ad印tabili吼们d c墒ciellcy in rnaIlufac嘶ng systems”,Production柚d 0pera圭ions M∞ageIrlent;Muncie;
27
降低生产成本中的交通运输成本是集聚形成的最初诱因。如果运输成本越高,
相关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程度越高,反之则会削弱企业集聚的程度⋯。产业集聚不
仅使集聚企业获得了降低成本的收益,也有助于衍生新的相关产业和服务业,企
业集聚规模的扩大,会使生产链条上的各个环节获益,并可能形成新的市场,市场
的不断发展反过来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集聚区外那些生产成本高于集聚区
内的企业,出于竞争的需要,可以迁入集聚区内以获得集聚区低成本的优势,也可
以转产而使集聚区内的企业获益。一般而言,生产成本的降低是由单个企业生产
规模的扩大所引起,而产业集聚则是通过众多小企业集聚而获得“整体规模优势”
借此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微观企业由于相直协作、动力使用、成组分布(分工序列化,互相投入一产
出联系)而在选址决策中趋向于集聚。。他把区位因素分为地方因素和集聚因素,
地方因素使工业固定于一定地点(如趋于使运费最小或劳动成本最小的区位),
集聚因素使工业趋于集中或分散(如相互分工协作或地价上涨等)。
3.1.2收益递增条件下产业的集聚力和分散力
(1)规模收益递增与企业规模决定
如果生产的长期平均成本随产出的增加而减少,则此生产过程呈规模收益递
增。一些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和可分性
某些生产要素才能获得最低的成本组合
资产具有专用性,只有使用相当大量的
所以大规模生产到某一临界水平比少量
生产更经济,就出现了规模经济收益递增。。规模经济可以分为技术上的和金融
上的规模经济:如果是技术上的进步导致的产出的增长大于投入的增长,企业就
获得了技术上的规模经济。如果产出增加时,使平均收益上升或平均成本下降,
企业获得了金融上的规模经济@。因此集聚经济可以看成是由横向或纵向的兼并
引起的。横向兼并能实现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张,降低单位产品成本。纵向扩张可
以把生产环节联系起来,从技术上节约成本。
克鲁格曼以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假设前提,在
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认为产业集聚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
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移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他偏重密切的经
Summcr 1999.
”wB Lee;H.cwLau,”Faccory on d锄如d:me sh印i“gof如agil。production nehvork“Intemation龃J011rnal
0fAgiIe MaIlag锄ent Systems;Bradford;1999
。Zieri“g,Bang;Hess,Roberta,”f111t11er note on economic vcrsus gc0舭Phic Diversi丘cation’’R既l Es诅te Fin锄ce;
Bos幻n:Fa¨1995
。韦伯认为合理的工业区位应这样确定:在地方因子决定了工业企业的区位后,相互关联的企业为了节约
运费和交易成本而做趋子集聚的区位调整。因此,产业集聚归因于企业决策者将集聚所得的利益与因迁
移而追加的运输和劳动成本进行大小比较后的结果。
wB.Lee;H.C wLau,”Fact01.y on dcIII锄d:血e sll印ing ofan画le production network“Intemational Journa1
.ofAgile M”agernent systeIlls;B训ford;1999
”K Head:Ag时om酬ion Bcne疗ts雠d Loc鲥叫choice.Joumal ofIn啪姐onal Econo商cs,1995,(38).
。刘友金、黄鲁成: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优势与我国高新区的发展,中国工业经济[J】,2001年第2期
。mgm锄,p Increasi“g ret【lrns柚d e∞nomic geo鲫hy即Jo啪al ofPoli矗cal Bconolny,1991,99:483叫99
28
济联系导致集聚而非比较优势。对于消费者行为;如果喜好多样化的消费,不同
种类的消费品替代弹性越小,种类越多,价格指数就越低,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也
就越高国;对于生产者:由于企业规模报酬递增,面对消费者对产品种类的不同
偏好,每个企业就生产不同的工业品,这样就加深了生产的分工程度。。为实现
足够的规模经济,每个企业都想使自己的产品独占一国的消费市场;为使运输成
本最小化,他便倾向于将区位选择在市场需求大的地方,但大的市场需求又取决
于所有其他企业的区位选择。。
企业规模扩大的界限是有交易成本决定的,企业将倾向子扩张到企业内部组
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
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回。科斯认为市场与企业并存是交易成本最小化
的结果,企业规模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所以,产业集聚产生
的集聚经济应是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企业外部规模经济(包括市场、劳动和资本
的规模收益递增)共同作用的结果@。产业集聚的程度越大,规模越大,也就使
企业所在产业的整个规模扩大了,这样中间投入品的种类更多,分工更细,消费
品种类也更多,提高了居民的效用水平。过度的集聚会造成地价上升、场地拥挤、
环境污染等,虽然企业间的前后向联系所产生的向心力与贸易成本和地租所产生
的离心力的强弱抗衡会决定集聚与分散,但企业迁移的粘性和市场机制的自发作
用倾向于增大集聚规模。因此,要使集聚与分散适度,必须加强政府的干预。
(2)收益递增条件下集聚力和分散力的相互作用
集群内企业从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专业化中间产品市场的规模扩张带来外
部规模经济效应。在产业集聚的地区,产品差异化显著,差异化基础上产品的互补
性和配套性,可以吸引客户大批量采购,并形成区域品牌优势;同行业地理位置的
接近,原材料的大批采购为提高集群内企业的议价能力创造条件,导致交易成本
和库存费用的降低;在集群地区,存在对专业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专业人才的聚集
降低企业吸收人才的搜寻成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了产
品竞争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地提高了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区域内企业的大
量集聚也导致专业化中间产品市场和相关延伸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中
间产品市场和延伸服务市场这些延伸产业包括法律服务、金融、交通运输、技术
服务、展览业、信息咨询业等,而中间产品和专业延伸服务市场的发展导致集群
。Rob州acapeJ20,sp8daI Th】s衙ofKnowJcd薛如hi曲鼬ojogyMj}i翩x:LeanljngV咖scoJ】ecd坩k啪Ing
Process,R画onal studi瑚,V01 33.4pp.353—365.
。Jon H8nssen—B卸%charles c。snow R唧ondi“g to Hypcr.compctit|on:The stnlc雠c姐d Process ofaRegional
k锄iⅡg Ng附ork O增肌iz鲥曲org锄i叫ion Sci∞ce,1996,7
o王缉慈等:刨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杜,2001年版。
o减旭恒等主编:产业经济学,fMl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M P砒ib锄dla,B.Pete陪en.Ible OfTraIl蜘ational Carpo阳dons in tlle Evoludon ofaHigh-1融lndustry:The
C船e OfIndia。s S08ware IndushM W砸ld Developm∞t V01.30,№9 2002-
。蔡国强、李恰娜: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看我国政府的作用,科技进步与对策fJ】,2001年第9期
29
内企业存在明显的收益递增效应。
假定x是集群内某个企业的生产函数,zO表示同质要素的投入,z(国)表示具
有差别产品性质的中间要素和延伸服务投入,P表示对产品性质的中间要素投入
的需求程度,x地区企业的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x=石{.1。【z(∞)】’屯}
~” ,
假定在一个集群中存在两种类型的企业:生产最终产品的企业和中间产品的企业
中间产品生产者为最终产品生产者提供中间产品和延伸服务。。最终产品生产的
生产函数所示,zO表示劳动力而z(∞)表示专业化服务。中间产品z(∞)的生产
由企业的技术水平决定,假定投入只有劳动则生产z(∞)数量中间产品的劳动需
求函数为:上(∞)=厂+口z(∞),f表示劳动力的固定需求,a表示劳动力的边际需
求。集群内企业的总函数表示为:x(Ⅳ)=彳Ⅳfl⋯圳“,这里,N表示集群内的劳动
力,A是模型的设定系数。从上式可以看出,在产业集群中,劳动力对最终产量呈
现明显的收益递增效应,由于中间产品和服务随着N的增加而增加,提高了社会
分工程度,在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作用下,单个企业的规模经济上升为区域层
次上的收益递增。。经济型外部性从成本的降低和收益的递增两方面对产业集群
产生了集聚力。但是,集群内产业过度进入也可能导致集群的衰退。。表现为集群
的迅速扩张产生对生产要素和中间产品需求的迅速增加,造成公共设施的不足和
要素供给紧张。;另外,在进入壁垒低、产品同构化程度高、缺乏上下游分工合作
的行业,一旦出现旺盛的需求,在高利润的示范效应作用下,往往会导致过度进入
的现象,而市场需求萎缩的条件下,则导致企业间存量资源的过度竞争。
3.2产业集聚形成的内外部诱因
3 2.1市场需求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外部推动
(1)地方市场需求的放大效应
假设某一地区内有两类消费者,每类消费者只消费其中一类商品。如果两国
均匀地消费两种商品,用五=1表示这种现象;如果每个国家偏向于消费一类商
品,或者说对某种商品有大量的(高比例的)消费者,用五>1表示这种现象@。
由于存在运输成本导致价格差异,消费者对进口品的需求小于对本地产品的需
⋯粱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pp238
。s咖per M,sc0H A,Patll、Ⅳays to Indus打i aliz撕on and Regional D州elopm衄t[M]Lond册:Rouncdge,1992
。梁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pp235
。stofperM,w砒ker RThe capital.sl Imperalivc:Te—to吼T echno】ogy绷d In“s订ial Gromh【M】.Oxford:
B踮iIBlackwell.1998 ‰g,J.An蛐alysiso如ew-techa职10mefati曲inBeoing:anewindus吐ialdistrictiIlmcnl8king?【J]Envimn-men啪dpla
nningA,1998,30:681—701
。P卸l B廿lnewonh柚d Fiona Whitdlurst(2002):The wicked issues ofcluste啊,clusce血g∞d du砒er policy:
The R吲on“R嘶堋2002/l
30
求,用仃表示进口品消费与本地产品消费之比,则盯<l;两类商品的生产都具
有收益递增特征,且每类商品具有多样性,不同种类的差异产品由且仅由一家企
业生产。。用∥表示每个国家生产的差异产品种类数目。如果两国平均地生产两
类商品,用∥=l表示这种情况;如果每个国家存在主要类型的消费者,则由于
消费者对本地产品的需求大于对进口品的需求,所以每个国家会主要生产一种商
品以满足主要类型消费者的需求,用∥>1表示这种情况。因此,对于不完全专
业化:∥=竺!
l一九仃
如果兄=1,则有∥=1;如果旯>1,则有∥>1。
那么国内市场对某种商品的较高的市场需求能否使该商品的出口增加?如果国
内市场的这种差别化产品的需求能导致出口,意味着这种商品的国内生产增长必
须大于国内需求的增长。。即必须有
丝:上£>1
a^ 1一Zcr
即卜盯2>(1一积)2,亦即(1+仃)(卜盯)>(1+矾)(1一耐)。础
由于O<盯<1,所以(1+盯)>(1+醐),(1一口)>(1一硪)同时成立,故aA>1
成立。也就是说国内市场对这种差别化产品的需求具有一种“放大效应”,能使
该国生产的增长大于该国需求的增长,进而使该国成为这种商品的净出口国。这
就是“国内(本地)市场效果”@。
对这种差别化产品的需求的放大效应是通过集聚效应,使该商品需求实现放
大效应的。该行业及相关行业的集聚使得生产的增长能够大于需求的增长9。如
果一国在一种商品的消费需求上有特别高比例的消费者,则该种商品上具有比较
国内市场需求的优势。@如果把不分商品类型地考虑的市场规模大小称为“绝对
市场规模”,绝对市场规模概念将导引所有的企业想定位于大的市场。。但市场的
竞争使不可避免得。这个市场对不同商品的大小需求会形成一种优先序,或者
是消费需求的路径依赖,它首先吸引和集聚的是那些有相对更大需求的商品的生
产要素。。这种对不同商品的相对需求力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对集聚力,对这个市
。砸lmanAIIenburg(1999):Howt0 PmmotecIusters:PolicyE”p甜∞ces丹0mLatinAm耐ca:wodd
DevelopmeIlt v01 27,NO.9。
o粱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pp96
。梁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ppll6
@Th.J A Roelandt、V A.Gilsing、J.v蚰Sind帆n:New Policies for the New Econ锄y——Clus衙-based
Innovadon Policy:Intcmational Exp耐ences,2000,11.
。Kmgrn锄.Developrll朗t,GeographM柚d Economic髓co『y[M】.c黝bndgc:MI邛ress,1995.
。Edw8rd Fu8s口:The rclevanceofclustersforinnovation po玎cyinLatinAmerica卸dmeC鲥bbeall,2002/4.
。Roel粕dt,工粕dd衄Hcrtog,P(1999)Cluster A11alysis蚴dcluster—B懿edPolicyMakinginOECD
coun打ies:An Introdu撕on to me TheIIle.BoosHng Innov撕on:ne clus衙Appmach,OEcD,蚰d Paris.
场的生产专业化和出口模式起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如果存在集聚效应,一个国
家倾向于出口那些在国内有相对较大需求的商品而不是进口它们。。
(2)产品差异性和消费偏好多样化培育空间集聚
产品明显的差异促使消费者有动力去更远地点的企业购买,只要这家企业能
提供更适合他的消费偏好的商品。如果产品差异性非常强烈,消费者更看重选择
适合他们的特殊商品而减少对运输成本的考虑。。因此,如果产品无差异,消费
者偏好会使得企业竞争的空间范围是全球广布的。
垄断竞争市场最重要的特征是产品差异性,用∥来描述产品差异性、多样化
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当∥很小时,企业主要是和它距离最近的对手竞争;当∥
上升时,企业开始进入了更大空间范围的竞争,市场的地理边界开始模糊,每个
企业都会发现部分对手在蚕食它先前的空间领地。∥越大,竞争的空间范围越大;
当卢上升到充分大时,企业的竞争就是全球性的了。。
企业的空间竞争越大,竞争程度也越激烈,垄断竞争市场的每个企业都会做
出反应。首先,企业的产品价格会做出反应。若市场的地理空间被占据,企业可
以下降价格,从更远的地方吸引新的消费者。。但价格下降就要从降低成本,集
聚能共用设施和商业中心,集聚能降低运输成本等等,于是便有集聚的动机。;
其次,企业的产品“质量”会做出反应。企业会寻求多种途径使自己与其他企业
的产品区别开来形成差别化。消费者评判产品差异时的参照系往往是其他同类企
业的产品,因此,企业既要根据消费者偏好来确定自己产品的特点,又要根据其
他企业的产品比较其差异,集聚能够产生特别是非正式的信息流动,从而有效率
地得到消费者信息以及同行产品的差异竞争力信息。。
企业集聚对消费者也有很大的好处,消费者可以少付成本地在有更多差异产
品的集聚中心寻求更适合消费偏好的商品,节省了消费者搜索市场信息的成本。
只要有集聚中心,消费者倾向于在集聚中心选择购买商品,因为在集聚中心消费
者总能够找到他们喜欢的品种。因此消费者的寻找会鼓励企业集聚起来,以增加
了他们的总需求。在农村有集市场,人们喜欢赶集购物;在城市往往有商业一条
街,或者商业圈之类,人们喜欢在商业集聚区选购。这些都是集聚给消费者带来
剩余的增加。
。粱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pp97
。Paul Benneworth and Fiona whhehllrst(2002):The谢cked issues ofcIu砒盯s,dust“ng and dus缸policy:
nle Regional Rcview2002/l
。Do硎ng pB and D.G删a(1995):Business strat嘟7 and cross—indus廿y cluster,Economic Devel叩ment
QuⅢedy 9:225—37.
。罗良忠、史占中:从美国硅谷小企业集群看上海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当代财经【J],2003年第3期
。RoseIlfeld stLl盯s.A(1997):B^n西ng Business clus缸s into协e Main s仃eam ofEconomic Developmenl
Europeall Plannin窖SnJdies 5(1):3.23。
9 Tilm舭A1t∞bu瑁(1999):How to Promote C1uslcrs:Policy Experi∞ces疳om Lat{n America:World
Devclopr眦nlVbl.27,No.9,1999
32
因此,产品差异性和消费偏好多样化培育空间集聚。一般地,那些一值很小
的商品由地方提供,而那些∥值很大的商品由集聚中心提供。。
3.2.2产业联系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内部联结
(1)市场关联度加强集聚向心力
当生产存在单个企业水平上的规模报酬时,关联效应才发挥作用,此时存在
一种向心力(centripetal forces);而当市场过度膨胀时。企业不愿意集中于
此地,它们宁愿分开以便服务各自的市场,此时存在一种离心力(centrifugal
forces),这可以用以解释为什么企业并不都集中在大城市的原因。。
如果产业是通过投入产出结构垂直联系的,那么上游产业的产品是下游产业
的中间投入品,下游产业形成上游产业的市场。对市场易进入性的考虑就会吸引
上游产业到那些已经有相当多的下游产业企业的所在地。除了垂直关联产业之间
的这种需求联系外,还有一种成本联系。。下游产业的公司如果定位在已经有相
当多的上游产业企业所在地,他们也将有较低的成本,成本的降低源于中间投入
品的易获取性。。需求联系和成本联系两者一起就形成了在单个企业定位活动中
的向心力。只要存在运输成本,那么市场的外在性就激励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
定位互相靠近,下游企业可从中间投入品成本较低而获益,上游企业可因容易进
入市场而获益。
(2)贸易成本降低会促使产业集聚发生
克鲁格曼认为资源的流动可以引起集聚。在Venables等人的研究中,即使
没有劳动的流动也可以引起集聚,产业之间的联系就可以创造集聚力。。我们可
以看到,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创造集聚力,而关联效应又源自贸易成本、规模收
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交互作用。如果上游产业是完全竞争的,那么上游产业的
一部分将总是位于下游产业的地区,下游企业将仅使用当地投入供给,上游产业
将起着与初始要素提供者没什么不同的作用。但不完全竞争改变了这种结构,在
当地价格信赖于当地供给企业数目时,公司越多价格越低。。在同质产品的不完
全竞争中,一个地区的供给者越多,相似产品的竞争越激烈。上游企业越多意味
着投入品价格越低,下游产业的成本就越低,于是导致了下游产业向上游产业的
集聚o。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贸易成本降低,一些产业可能发生集聚,但
。梁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Roscn瑚d.stIlars A(1995):lndus研al sh锄gth s仃吼e西e3:RcgionalBu葫nessclust郴∞dPublicPolicy
Asp衄Ins“缸把
。刘友金、黄鲁成: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优势与我国高新区的发展,中国工业经济川,2001年第2期.
”Tilman AItenbu培(1999):How to Promote clus栅s:Policy Exp耐ences疔om La£in Amcri∞:wond
Developmellt v01 27,No 9,1999
。saxenian Asilicon valle,s New Immigrant En仃印reneurs califom{a:Public P01icy IⅡsntutc ofC81ifomia,
1998.
。Roscnfcld.St嘲.A(1995):Indus“al s廿engtll S舶tegies:RegionalBu耐nessclust哪醐d PubIicPoli哆
Asp胁Insn亡【lte.
。ScOnA:New Indus廿ial Space,L0don:Pion.1998
33
另一些产业可能回应要素价格的差异而分散。。
3.3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中的知识溢出及其机制
知识溢出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产生的动因。企业间人力资本溢出、技术扩散
带来的溢出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带来的收益递增可能导致集聚的产生和扩张。同
时区域内产业的集聚也可能导致成本的提高,竞争的加剧和环境的恶化和集聚经
济的消失。新经济地理分析范式是从“集聚力”和“分散力”的相互作用来研究
集群演化方向。。集聚区内企业通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中其他厂商的信息溢出
中获得技术和知识,以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技术型外部性的集聚经济效
应包括煮接的技术信息传播、技术人员的流动、“干中学”等。在集群内部企业
间知识溢出可以对其他企业产生正的外部效应,称之为集群的溢出效应。。集群溢
出效应的一个前提假设是企业间的信息是不相同的,这导致信息的溢出效应随着
企业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信息的质量随着企业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这样,在同
一个地区,企业集聚的数量越多,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便越大。
3.3.1 R&D活动与知识溢出的分类
产业由许多生产同质产品的企业组成,这一点被传统产业组织理论所接受,
且企业之间在市场中的行为,主要是竞争行为。为了获得垄断竞争优势,获取有
利的市场地位,企业要采取一系列的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策略,创新与R&D活
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价格竞争策略。。
R&D活动与一般的企业生产过程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产品的生产过程,而是
技术知识的生产过程。创新的成果无论是以新产品,还是以新工艺出现,其中都
包含了新的知识。因为R&D活动的主要产品是信息或知识,而信息具有公共物
品的特性。因此企业的创新活动成果,除在本企业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外,还会
对产业内的其他企业或对其他产业的企业发生作用、产生影响,这些作用我们称
之为R&D的溢出效应。。美国学者Mansfield在对专利的研究中就发现,60%
的申请专利的创新在4年之内就被许多企业所模仿了大多数。而Levin通过调
查也得出这样的结论:三年时间内过半的创新产品被模仿。。R&D溢出常常有副
作用的一面,但在许多情况下,溢出也反映了有用知识、信息和诀窍(Know how)
o梁琦,产业集聚论,『M1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o安纳利·萨克森宁著,曹蓬、杨宇光等译.地区优势一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上海:上海远东
出版社,1999。
o魏江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科研管理[J】2003(7):54.60.
⋯钟坚.世界硅谷模式的制度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D)是为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玄
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工作。
。卢丹,黄胜忠产业集群的学习行为及其效应研究,一一“中国名品衬衫之乡”与“中国衬衫之乡”为案
例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f91:150.15L
。Mey*St甜ner J,Padl d印end∞ce in regiona】development:pers{stence神d challge in廿lrce indus订ial clust聃in
S肌诅Catalina,Brazil,W0rldDevclo口ment,1998,26(8):1495.1511.
的传播,具有正面效应。本文中我们遵循Hagedoom等(2000)的定义。。。:研发
溢出(R&D spillover)是指由于知识的非单独占有性,导致知识扩散到其他企
业,竞争者在不花费或较少花费成本的情况下,促进了其技术水平的提高。而知
识溢出(knowledge spillov∞被定义为企业所拥有的知识未经该企业的正式转让
而被本地企业所获得的现象。
从知识形态来分,知识可分为编码知识与非编码知识。。编码知识也称软件、
观念,指可以用文字、符号或其他方式表达出来的知识,可以储存到人脑之外如书
本、光碟、电脑等。非编码知识指不能用文字、符号等方式表达或整理的知识,
只能储存在人的大脑里。编码知识可以通过某种载体传播,不受距离的限制,而非
编码知识只能通过人与人面对面地交流才能传播。正是由于非编码知识的存在,
网络的发展没有代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地理的接近仍然无法被完全替代。
从知识的内涵来分,知识可分为技术知识和制度知识。。技术知识是指关于自
然界及自然规律的客观认识所形成的知识,是科学知识、技术能力和物质手段等
要素相结合系统的知识”。制度知识是与人有关的、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主观认
识所形成的知识,是指与企业利益关系人有关的、关于企业体制与机制的知识,
如企业组织制度、授权分权、激励与约束机制、人力资源管理等,属企业生产关
系的范畴。。技术是与自变量和函数状态有关的知识,制度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
作用和行为规则。技术知识是关于企业产品与服务的知识,又可分为共性技术知
识与专有技术知识。共性技术知识是企业间可互相借鉴、共同使用的技术知识,
如公共技术平台;专有技术知识是一个企业不同于另一个企业的知识,彼此间不
可以借鉴与使用,企业要采取保密措施加以保护@。由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人的
知识也是有限的,企业与企业在一起就象人与人在一起一样,会相互影响、相互启
发,共享知识资源,特别是共享非编码知识,因而相互间会产出知识溢出,共同发
展。。
3.3.2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中的知识溢出机制
(1)企业层面的知识溢出机制加强了“向心力”
国外的学者把公司知识溢出概括为研究中心和技术源极两种类型:第一种指
集聚在一地的公司都从事R&D活动,同一公司既可能是知识溢出者,也可能是接
。M HOsein Fallah,Sherwa“brahim Knowledge Spillovcr aIld Innovation in TechnoIogi∞1 CIusters
4 FMalcrba,M L M柚锄si,F Montobbio.Innovation锄d Knowlcdge spjllover8:E“dence靠om Eqr叩e如Data
h呻:∥wwweco.uninsubriait.
。stofperM,w砒kcrR.The Capi协lis“mperative:1hitoⅨ1铀n0109y and hdus廿ial Grow山[M]Oxford:
B髂ilBlackwcll.1998.
o Stef抽oBresclli.Fr鲫cescoLissom KnowIedge Spillov盯s锄dLoc“hmov砒ion Sysoerns:ACritical
surv吖40ch European Rcgjonal scienceAssociacion Con向℃nce Barcelona,29.2 Scpt蜘1ber 2000.
o尹利军等: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人力资本运行机制研究,闽江学院学报【J】,2003年第5期.
o叶建亮,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经济科学[J】,2001(3),23.29
⋯庸中赋,张建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规律、现状与对镶,长春社会科学阵地Ⅲ,2003.1I.
35
受者,知识流动是双向的⋯,例如硅谷。集聚在一地的公司可以通过外部溢出互
相学习。R&D知识和双向流动有助于提高整体效率,以至于每家公司都能得到比
单独一家公司定位在某地进行创新而获得更大的收益。。第二种为技术源极型的
知识溢出,即知识流动是单向的,从领导者向模仿者流动。。某些公司可以接受
一些来自其他公司的知识溢出来替代公司自身的研究:一家公司并没有投资而获
得了新技术或新工艺,而它们是由同处此地的竞争对手发明的。。
研究中心型和技术源极型的集聚中心如果存在,均要求内部知识溢出和外部
知识溢出同时存在。在每种集聚形式中,至少有些公司在集聚地获得集聚租@。
即便有些公司在集聚地的垄断利润为零甚至为负,如果公司能够通过集聚地的外
部溢出而学到知识和技术,并且能通过公司内部溢出而将知识传递到其有垄断力
的其他地区,便能增加它在其他地区的垄断利润。。
创新活动倾向于在集聚中心发生。没有创新活动支撑的集聚是不强健的,因
为还有联结地学习机会,公司可以搬到联结地,利用联结地的知识溢出;或者说
如果公司不能从集聚中心得到知识的话,便有动力关闭在那里的企业。对于一般
的生产活动,一般说来价格竞争会减少企业集聚。企业可能愿意分散定位,以空
间距离抵消竞争强度,于是存在~种离心力o。
知识溢出主要是通过如下三种机制进行的。:一是企业。通过与本地供应商及
销售渠道的联系,传递关于存货控制、质量标准及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二是企业
培训的员工转到本地企业就职,使得外商企业的组织、生产、市场等方面的知识
被本地企业获得。三是企业有能力进人具有进人壁垒(规模经济、初始巨额资本
投资、技术要求)的行业,打破原有的垄断格局,提高该行业的竞争压力,并且
通过自身的示范效应,促使本地企业主动改进生产方法和管理模式,优化资源配
置以提高自身竞争力。
⋯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的网络式创新能力及其集体学习机制团科研管理[J].2005(7):22.28.
“Cooke P,Uranga MG and Etxebarri8 G Rogionalinnovalion systems:in础tlltional alld orgaIlizadonal
dimensions,Research PoIicy,1997,26:475-491
”Jon Hanssen—Baucr,Char】es C.Snow Re印onding to Hype卜competmon:The strIlctIlre锄d Process ofa
耻gional Le啪ing Net、vork 0rg眦ization.organization science,1996,7.例如Nevcn a11d si0Hs(1995)认为,日
本公司在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进入欧洲和美国就是为了接近竞争对手的“知识源”。所以,在技术
源极型集聚地,有些公司是创新者,而另一些公司等待着溢出。
”wB.Lcq H.c,w bu,”Fact叼7 on d跗砌d:fhe shapjng of afl a倒Je productj伽∞e脚ork mte功a“鲫且l JoumaJ of
Agile Manag锄∞t Sy吼锄s;Bradford;1999.
。zi耐ng,Bang;Hess,Robe啮,”fIl咄盯note on economic vcrsus geo酽aphic Djversi6catioⅡ。’Real Estate Fin柚ce;
BosCon:Fall 1995
9 Grallov甜er M,”Econom{c actjon and sOcial s圩ucture:The Dr曲l锄s Of砌beddedne8s“.Amencan Joumal of
S0ciolo舒91,1995.
。DcBondtR.Spillovcr粕di衄ov埘ve,a activides Imernation al Joumal 0flndus竹ialorg柚iz耐on, 1996, 15
pp l-28但Audretch and Feldman(1996)以美国的案例说明,创新活动比生产活动本身更加集中,从集聚地
创新思想的步}部溢出而获益韵愿望能克服这种离心力。所以,一种观点是,那些存在外部溢出的行业比其
行业的集聚力更大。
”Cooke P,urallga MG柚d Etxebarria q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insdtIltio尬l髓d or鐾锄izational
dimensions,Re8ean’h P01i%1997,26:475-491.
。包括集聚区域外的本国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主要从地域上加以区别。作者注释。
(2)对知识溢出机制的具体分析
前后向联系与知识溢出的相关性。从本地企业角度来看,当本地企业受益于
外商企业独有的生产和管理知识,却没有因此负担额外的成本时,便发生了知识
溢出。外商企业在与供应商的联系中发生知识溢出,被称为后向关联;外商企业
在与客户的联系中发生知识溢出,被称为前向关联。
后向关联。Lall认为后向关联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帮助潜在的供应商
建立生产设施:提供技术支持或者信息以提高供应商产品品质或促进创新;提供
或者帮助购买原材料及中间产品:提供经营管理培训方面的帮助;帮助供应商实
现产品多样化。影响后向关联程度的重要因素是外商企业生产的本地化程度。。
前向关联。只有少数外商企业对本地客户存在前向关联的知识溢出,对本地
企业的销售网络的建立作出贡献”。但Aitken&Harrison认为前向关联的知识
溢出比后向关联的知识溢出效应更重要o。不论是前向关联还是后向关联,其关
联程度都会随时间增加。这是由于随着时间变化,本地企业的技术水平会提高,
新供应商会出现,生产的本地化程度会提高。随着关联程度的提高,知识溢出的
程度也可能随之提高,但相互之间的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确定。
员工流动促进专业化劳动力市场形成。企业的技术体现在设备、专利权和对
员工的培训等方面。如果企业的高级职位通常保留给外地专家,本地管理人员的
比例会随时间而增加。当外地企业的职员转到本地企业就职或设立自己的公司
时,就会使在外地企业培训或管理时所得到的知识发生溢出。这一点在外商企业
投资国内企业、国内产业开发区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发现,随员工流动发生的知识溢出包括管理知识
和生产知识。Gerschenberg研究了肯尾亚外商企业对管理技能的培训和扩散。。
因此,外地先进的企业对本地企业的投资存在明显的伴随人员流动的知识溢出。
大多数外商独资企业对同等技能的本地职员付给更高的薪水,其中原因很可能是
害怕员工流动带来的知识溢出。Katz指出拉美的本地企业的经理通常先在外商
独资企业开始职业生涯和接受培训。。chen在对香港的研究中,强调了通过对操
。Do耐ng.PB andD G丁erkla(1995):Business s删egy鲫d∽ss—indus时clustcr,Econ叽icDeveI叩ment
QuanerIy 9:225—37.
o R舢bef et.a1(1973)在对技展中国家外商企业的研究中,注意到1970年外商企业贿买的产品和劳务总额
中超过113是本地企业提供的,但各企业本地采购的比例有很大差异,取决于该外商企业的市场取向。本
地市场取向的外商企业会比出口市场取向的外商企业购买更多的本地产品。cooke p,UrangaMG锄d
E衄eb跗ia G R吲onaI innovation systcrns:institIldonal柚d org锄iz撕onal dimensions,Rcse神ch PoI咄1997,26:
475.491
。Th。J,A.Roelandt、v‘A.Gils{ng、J,van.S{nde嘲:NewP01iciesformeNew Economy—-Clus钯卜b鼬ed
Innovation P01icy:Intemational Exp耐cnccs,2000,11.
o Ph玎ip R酊ncs:11lc clust盯a坤roach arId me dyn锄ics of僧gional p01icy-malcin窑,2001/9
o根据41个制造企业的72个中高层经理的资料,发现外商独瓷企业提供的培训形式,通常比本地私营企业
多,比外商合资企业和本地公有企业少。在本地私营企业和本地公有企业就职的经理中,大多数曾在外商
独瓷企业接受过培训,而在外商合资企业中就职的经理中,大多数曾在本地公有企业接受培训。
”Storp盯M,SconA,PamwaystoIndus廿ializafion卸dRcgionaIDcvel叩ment[M】山0ndon:RoutIedge,1992
37
作人员的培训所传递的生产知识。。在每四个抽样的产业中,有三个产业的外商
企业存在对员工的培训,而且培训支出比本地企业显著高几倍。因此,外商或外
地企业对本地企业最主要的贡献并非是提供新产品和新技术,而是通过对不同层
次的工人进行培训而带来的生产知识的溢出。
对外地企业员工流动带来的知识溢出的研究表明,在外地企业存在确切的人
力资本技能的积累。当这些技能伴随员工流向本地企业之后,便发生了知识溢出。
众多关于管理技能方面的知识溢出的研究表明管理技能相对技术技能而言更具
有普遍性,更适于应用于不同企业。
示范、竞争效应是知识溢出的体现。当一种新的生产过程或者新的产品在市
场上普及之前,潜在的模仿者对于该产品的成本和收益方面的知识是非常有限
的,因此将该创新与高风险联系在一起。而如果潜在的模仿者与该创新的使用者
接触,就有可能获得关于该产品的成本和收益方面的信息,从而降低该产品投资
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加模仿该创新的可能性。对于东道国企业而言,外商企业的
进人提供了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示范,降低了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不确定性。外商企
业的示范效应,促进本地企业采取新技术。
Riedel认为香港制造出口业在90年代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是外商企业的
水平示范效应。。swan认为外地企业的作用不仅在于扩散自身所使用的特定技
术,更重要的是他们扩展了国际交流渠道,使得跨越国界的示范效应成为可能。。
Langdon对肯尼亚肥皂产业的研究中,发现由于外商企业带来机械化生产,当地
企业无法售出手工制造的肥皂,因此被迫采用机械化生产以维持销量”。在巴西,
外商企业带来合成纤维,对棉产品需求的停滞使得一些本地企业消失,另~些本
地企业则与外商建立合资企业以获得新技术。。
外地企业与本地企业的竞争中也会产生知识溢出。当外地企业的进入提高本
地产业内的企业人数与竞争强度,本地企业的反应不断提高自己管理以适应日益
严重的挑战,有压力才有动力,这会导致生产率比在外地来源地更大的提高。竞
争效应带来的知识溢出程度,取决于本地产业初始的生产率水平和竞争结构,以
及外地的进人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该产业的竞争结构。外地企业的进入促使本地
企业提高生产率和采用新技术,对这一点的认识是统一的。
3.4知识溢出对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促进
”aajreNauwelacsandR∞e晰nDes(1999):sMEpolicy a11d‘cgional di2mension ofinnovation:T0wards anew
p盯adigm for l衄ovadon policy锄d五na】r印on
9warIg’工A瑚呲lysis ofnew techagglomefationin Beqillg:ane州ndustrialdjs打ictinthemaking?[J】Environment and
pIann.ng A,】998,30:681~7们
。S啪.Hbnc.Knowl。dge spiIlover船pects ofco-oper小i曲and coⅡ巾eti廿on.To be discussed at the Intcmali帆a1
Ⅵ,oIksh叩曲Knowled瘩e spillovers and Knowledge Manag嗣ncnt i工l Economic Networks蚰d Indus州a1 Cluste阻
19-2】s印t如ber 2002,Vcrsion 2.
:HarrisonB Indus缸al di州cls:old、ⅣineinncWb嘣Ies?[J]Regionalstud{e%1992’26:469q83.
。Grabh盱G ne Embcdded Fim—一0n the Socioeconomics oflndust—al Nc咐orks[M】.London:Routledge’
】993.

38
3。4.1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知识溢出提高了创新水平
传统产业集聚理论认为,单个企业不能够提供足够大的市场需求使各种各样
的专业化供应商得以生存。,大量的企业地理上集聚在一起就能够形成专业化供
应商网络。这个网络内企业越多,内部竞争越激烈,一些产品和服务越容易获得,
从而是消费者越容易享受到合理的价格和高效率的服务。这使的地理集聚企业比
其他地方企业拥有更低的成本。在彼此靠近的地方聚集能获得规模经济和较低的
运输成本,同时也导致零部件和及其设备使用者和供应商的聚集。。这种集聚在
减少成本的同时还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可确保高度专业化的零部件生产厂商
得到利润。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企业的产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新经济增长
理论,可以将一个企业的要素分为有形和无形两方面,有形的要素包括资金、房
屋、机器设备、原材料等投入;无形的投入则是技术、管理、制度、商标等。根
据生产函数,可将企业的生产函数表示为:y=厂(K,最) (1)
(1)式中:Y为企业的产出;K为知识要素的投入量,即无形要素的投入量;Fd
为有形要素的投入量;厂(K,乃)为产出与要素投入之间的关系。设制度知识为墨
共性技术知识为置,,专有技术知识为足。,则式(1)可写成:
】r=厂(K,艮,K。,日) (2)
将式(2)写成幂函数形式:y=一霹群足:E=E(墨,疋,世,)乃
式中:A为常数:爿群霹量;=E(墨,蜒,足,)为直接投入要素的产出率;n,B,y
∈(O,1),分别表示制度知识、共性技术知识和专有技术知识的产出弹性,且一般
有a≤p≤y,即制度知识的产出弹性不高于技术知识的产出弹性,共性技术的
产出弹性不高于专有技术的产出弹性。
能够提供一个专业技术人才共享的“知识池”。产业区内集聚了许多潜在的
劳动力需求和潜在的劳动力供应。雇主们往往到能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专门技能
的工人;找工作的劳动者,也面对了有巨大劳动力需求的多个厂商。所以这种劳
动力地理集聚既降低了工人的失业概率,这种潜在的供需关系又加强了既有的产
业集聚m。
产业集聚把各种人才吸引到某一区域,集聚经济有助于人员的专业化,有利
于刨造出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如果两家企业处于一个产业区位,生产差异产
品至少在劳动力需求上会出现不同步,即使劳动力市场没有出清,企业也能从劳
动共享中获利。从劳动提供者自身来看,他们的事业风险也会大大减低。因此人
。魏后凯: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关系的考察,经济管理【J],2003年第6期.
o安纳利·萨克森宁:硅谷优势,上海:}海远东出版社,2000。
。u.Kais既Mea叫{ng howledge spillovers in m蚰u矗ct【lring B士ld ser“ces:an。mPirical assessm朋t of
aIe㈣acive approaclles.鼢earch PoIicy 31.2002。
39
员“摩擦性失业”可能性降低。。当人们对他们的技术能确保他们找到工作具有
信心时,他们更愿意呆在产业集聚的区域,这样会提高专业化水平。对于创新而
言,人才的集中和流动就意味着技术、知识等创新要素的集中和流动,有利于企
业的创新活动。
这里的知识包括技术知识、需求信息、供给信息、经营经验、专利、新产品
的技术构成等。一旦被创造出来这些知识,快速的传播会使大多数人掌握,掌握
这样传播知识的人越多,为群体带来的效益就越大。由于马歇尔时代信息的流动
是按距离衰减的,所以知识在当地的传播要比远距离流动更容易@。这样就营造
了一种协同创新的区域环境,知识信息的扩散是创新的源泉,不断的创新使这些
产业区的经济持续增长,更加激励着相关产业的新企业的加盟。
产生知识和资源共享的正外部性。知识的溢出有两条途径,~是正式的扩散,
二是知识的非正式扩散,通过具有专业化知识的个人之间非正式的交流8。产业
集聚企业地理上的邻近使得专业人员之间形成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沉默知
识也可以以R&D溢出的方式扩散开来。对于沉默知识的共享与传播只能在近距
离里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来实现,集群为组织间提供了近距离学习的机会与
条件,从而实现了沉默知识的共享。
当较大的市场需求出现时,知识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外在性是厂商能够充分把
握市场的走向,彼此之间加强了信息沟通。会有更多的人才被吸引到产业区来享
受更好的大的市场环境内的个人发展,个人的事业动机也推动专业化人才流向产
业集聚区,知识的溢出倾向于使专业化人才产生集聚。。许多知识的提供者共同
承担创新风险,相互利用对方的创新特长,互为创新成果的传播者和使用者,高
新技术企业的地理集中是知识溢出的结果。
公司外部知识溢出有时是以研究中心为核心,即集聚在一地的公司都从事研
究与开发活动,同一公司既可能是知识的溢出者,也可能是接受者,知识流动是
双向的@。研究与开发知识的双向流动有助于提高整体效率,所以每一家处在集
聚区的企业都可以获得比单独定位在某地更大的收益@。有时这种知识溢出是通
过集聚区内某一极点进行的,从领导者向模仿者流动,使某些公司可以不用付费
而接受来自其它公司的一些知识溢出来代替公司自身的研究。。即使有些公司在
集聚区的垄断利润为零,如果公司能够通过集聚地的外部溢出而学到知识与技
”Ha”isonB.Indus拓ial dis付jcts:oIdwineinnew bomes?fJ]Region出Studies,1992,26:469~483.
o叶建亮.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经济科学,2001(31。
o韦伯,工业区位论,[M冲译本,李刚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EdwardFusscr:卟e relevance of cldst甜sforinnovati锄policyinLatinAm喇ca柚dtheC缸ibbean,2002,4
o盖文启等:国际典型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启示,中国软科学[J],2004年第2期
8 Ew%petersandNeilhood:lmpl锄e11ting出eClust盯Approach SomeLessons厅om血eSco仕ish
ExD州ence.2000
。claire N卸、velaes and Rene Wintjes(1999):sME policy黜d re酊onal d{2m锄sion ofi蚰ovation:Towards a new
paradigm for innovadon poIicy and nnal repon.
40
术,并且能够通过公司内部溢出将知识传递到其有垄断力的其它地区,便能增加
它在其他地区的垄断利润。。因此创新活动极其容易在集聚中心发生。没有创新
活动支撑的集聚是不强健的。如果公司不能从集聚中心得到知识与技术的话,公
司便有动力用脚投票,离开集聚区域,产业因此会发生转移或者走向另一个集聚
区。
3.4.2知识溢出与产业集聚化发展相互促进
可以说知识溢出是手段与过程,而产生的技术创新是结果与目的。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正是在不断的知识溢出与技术创新中保持了持续的竞争力,知识溢出
与产业集聚是典型的互相促进关系,具有一种良性循环的正反馈效应。
集聚区内企业的互惠共生带来的规模收益递增。如果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企
业都想着搭便车,等待博弈的结果将使得产业集聚区日益萎缩。。但各方在某种
方式下紧密结合,促进知识互补,就可以达到双赢或多赢,获得更广阔的创新发
展空间。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中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就是典型的互惠共生体,
后者为前者提供科研成果、创新信息、中试设备及人才培养,前者则主要进行产
品开发、工艺革新和市场开拓,二者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产生规模收
益递增的原因是某些生产要素缺乏普遍的流动性和可分性,资产具有专用性,只
有使用大于其规模收益不变的临界点时才能获得最低的成本组合。一家企业集团
联合生产若干种产品,要比很多家企业分别生产各自的产品更节约成本。因此技
术上的进步,产出增长大于投入的增长,联合生产把相继的生产环节联系起来,
从技术上节约成本,形成技术上的规模经济或收益递增,规模收益递增要求产业
集聚在地理上集聚。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网络化结构推动产业关联性。集群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技
术创新实际上是以产业关联为基础,以地理靠近为特征,以设施配套、机构完善
为支撑条件,以创新为动力的本地化区域创新网络,地方结网性是其最重要的特
征。主要表现在:企业、政府、创业中心、科研机构等的健全与配套;各机构和
密切联系与依存关系;各主体有着强烈的社区共荣意识。网络效应降低交易成本。
通过地理集中供应商和客户都比较熟悉,网络成为信息流动的渠道,减少了信息
交流的成本,企业之间的运输成本也大大降低。网络促进企业之间相互联系,容
易建立信誉机制,大大降低和约的执行和监督成本。其次网络效应促进了协作,
企业获得额外的收益,企业集聚区域内,其协作方式很多。
3.5创新和知识溢出集中化的实证研究证据
国外经济地理学者大量的研究认为,从以下三方面可以概括出创新和知识溢
。Roelandt,t柚dd∞Hcrcog,P(1999)C1usterAnalysis aIIdClustef—B腿edPolicyMal【inginOECD
C0untries:AII In订oduc吐on to the Th啪e Boos妇g Innov甜oⅡ:The Cjuster Approach,OECD,赫d Paris.
。母爱英.论博弈分析在区域政策中的运用【J].经济地理,2003,(1)
41
出是趋于集中化的:~是专利与创新集群方面的数据;二是有关知识溢出的测量
数据;三是生产函数中研究开发溢出估计的经验数据⋯。
(1)科技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最明显的体现
科技创新用专利申请数量来代表,许多学者通过数据分析对创新的地理集中
问题进行深人研究。。Acs和Feldman于1993年利用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制造业创
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46个州加上哥伦比亚特区是某些创新活动的源泉,创新
活动集中在十一个州产业开发区或集聚区内,大约占4200项创新的81%。。所有
企业的创新产出与该地区私营企业界和大学的研究开发支出正相关,大企业创新
特别受联合研究开发活动的影响,小企业创新特别受大学研究开发活动的影响。,
这意味着小企业通过吸取大学实验室和大企业的研究开发所产生的知识溢出而
产生诱发性的大量的创新。Audretsch和Feldman考察了小企业创新数据库,试
图分析创新活动是否比生产活动更趋于集中o,他们计算创新活动和每个产业的
制造业增值集中度的基尼系数,利用增值集中度,企业、大学研究与开发支出、
产业相关的技术人员数量等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来解释创新的集中度,他们的分析
得出的结论认为,溢出最重要的产业(即与大学研究开发、技术密集型产业紧密
相关的产业)比溢出不那么重要的产业更趋向集群化@。
(2)关于知识溢出速度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研究
Mansfield随机选择100家美国高新技术企业考察其研究开发支出,发现产
业的技术知识传播得越迅速,其创新与高新技术水平越领先,竞争优势越明显。
调查主要有两个方法:一是当企业决定开发一个竞争对手已知的新产品时,竞争
对手获知该企业开发该产品的速度;二是当某企业开发一个新产品时,其竞争对
“coob P’ufanga MG懿d Eheb州ia G,Re画onal innovation syst锄s instjmti曲a1 and organiz砒ional
dimensions,Res鼯rch P01icy,I 997,26:475-491.
刨Jaffe,Tra—jtenberg和Henderson利用美国的专利文献索引比较了专利的地理集中,与先前存在的某
一地区的研究活动集中相比,他们发现引用的国内专利更趋于国内并来自所引用专利的城市地区,他们得
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其。,引文是集中化的;第二,集中化随时间而增加;,第三,没有证据表明某类专
利比其他专利更趋于集中化;第四,40%的引用专利不出自同样的原始专利。这与Jaffe(1989)溢出明显与
接受企业技术区域之外的企业成比例增加的结论相一致。Roelandt,T,and den Henog,P,(1999)cluster
Analysis and C1uster—Based Policy Making in 0ECD Coun竹ies: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me.
Boosting Innovatlon:The C1uster Approach, oECD, and Paris.
。Paul B朗newor山aIld Fiona Whit。hurs£(2002):The wicked issues ofclus衙s,cluste血g atld clu时cr policy:
TheRe萄onal Review2002“
o蔡国强、李怡娜: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看我国政府的作用,科技进步与对策[J】,2001年第9期。
。TiIm明Altenburg(1999):How to Promote Clustcrs·P01icy ExpefIenccs fmm Ladn Amerjca
”B韶sant J and F肿cis D,usj“g learning ne咖rks to help impmve manufactLlmg唧洲veness,1触nova石on,
1999,19(6-7):373-381 1Ⅻtenberg和H∞deison也发现专利的分布比生产企业的分布更加集中化.遗憾的是
他们没有进一步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他们认为没有多少证据表明单个专利比其他专利分类更集中化。
但Audretsch和Feldman发现创新分布比生产企业分布更加集中化,井认为技术密集产业(以公司和大学研
发与销售额的比率和技术人员在产业中的比率为标志),可用于解释不能用生产集中化解释的那部分创新集
中仡。
42
手在多长时间就会了解该企业开发该新产品的信息。。
(3)有关国际研究与开发溢出的估计度量
Crossrnan和Helpman认为一个国家参与国际贸易所获得的最大好处是得到
了贸易国所提供的技术知识,尽管封闭经济中人们可通过阅读专业杂志、与外国
专家交流等来获得信息,但商业交流在知识扩散中起重要作用。,因此鼓励产业
国际问的转移、认为优势产业的集聚化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与转移、提倡全球化给
发展中国家的好处。这是因为,第一,贸易量越大,国内与国外人们问联系交流
量就越大,这些联系会产生信息交换,这些信息交换成为知识溢出的重要前提;
第二,进口产品或技术可获得当地经济中所不可得到的所谓体现的创新,当地的
研究者可从这些创新中得到某些新的创新启发,这是知识溢出的主要载体;第三,
当地的产品出口时,国外采购商会根据其需求提出产品出口国生产过程改进的建
议。随着贸易的增加,发达国家企业间的知识溢出的程度也将随之增加,通过研
究知识溢出对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影响力的计量经济学估计度量,提出高新
技术产业是趋向于集聚化发展的结论,且知识溢出为最主要的中间促进变量。
⋯R0b盯ta cape№sp砒iaI T瑚s衙ofKnoⅥledge inhigh Technology Milieux:k姗ing vems colle砒ive
LeamingProcess,Re百onal咖dies,v01.33.4pp 353-365.调查结果表明,通常一个新产品开发成功12至18个
月内t竞争对手就掌握了该企业的相关决策信息,产品创新工艺的公开传播比产品创新的公开传播略慢。
一旦创新形成,有关信息很快为竟争对手所知。产品创新大约6至12个月.工艺创新大约12至18个月就
为对手所知。这~结粜支持了Matl铲丘eld,chwa血和wagll盯认为的约60%的创新四年内就会被模仿的结论。
。H蜘son B.Jndus缸a1 d{smcts:old wine in new b0仳】e订[J】R%jonal stlldies,1992.26:469~483
43
4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经济效应研究
4 1生产率提高效应
产业集聚是高新技术园区内企业乃至整个园区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机
制,在高技术园区,产业集聚的动力从过去共享基础设施、节约运输成本等静态
的聚集经济效益转向有利于技术、知识的创新和扩散等动态的聚集经济效益上
来。促使集聚区内的企业能以更高的生产率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有利于其获
得相对于集聚体以外的企业更多的竞争优势⋯。
4.1.1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来源分析
高技术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使得厂商能够更稳定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
服务,物色招聘到符合自己意图的员工、迅速得到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比
较容易地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并以较低的代价从政府以及其它公共机构获得
公共物品或服务。。这些,都使集聚体内的企业能以更高的生产率来生产产品或
提供服务,有利于其获得相对于集聚体以外的企业更多的竞争优势。
高技术产业集聚由生产、技术、信息、研究、人才、资金等多方面相互关联
的企业和机构通过紧密的产业关联而构成的,集聚体内部易于形成各种专业性很
高的投入要素@。集聚体内企业可就近获取所需的高度专门化的技术、人才、商
务服务、资金等投入资源,从而节约交易费用9。缺乏有效率的集聚经济,企业
的投入资源只能以较高的成本从外部获得,整个产业区内企业互相无关联、产业
区会产生外部不经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对供应商来说,为各种投入品的供应
商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集聚区内大量的专业化的供应商存在,为高技术产业所需
要的各种投入品的供应带来了便利@。此外,从本地取得投入品的交易成本低,
且存货数量还可大为降低。相互毗邻,供应商定价过高或违约的风险也会相应降
低。地域上的接近还能促进彼此交流,并使得供应商能够提供附件以及安装、排
除故障等服务,集聚体内部存在多个客户而使供应商更容易发现市场机会。
在人力资源方面,产业集聚可谓是高度专门化人才的蓄积库,马歇尔的专业
化“人才池”,这种优势可使企业在短时间内、以较低的费用找到适用的人力资
源。另外,集聚体本身由于可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从而对域外相关
人才产生磁场效应。,带来人才的集聚,企业为此所付出的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
都大为降低。
。余永成高技术产业群的学习机制与模型研究侧,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
o周雪松.产业集群技术学习过程模式研究一咀浙江省为例『P1.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3
。Saxeflian Aand Hsu J Y:ne Siiicon vall舭Hsinchu C彻ne出on:Rchnjcal Commullities and Industna】
Upgr鲥ing,P印。r available疔omtlle鲫1110r,1999.
。0ECD:OECDSdencc∞dTcchn010鲋IIldica研sNo 2.R&D,invcndon柚d compcddveness,P撕s,J蚰1986.。
。李琳.集群知识溢出的竞争力提升效应研究.社科纵横【J].2005(2):38.39
8成江,叶波基于学习代理人的产业集群学习模式.科技进步与对策[J].2003(1):22-24
44
从资金资源来看,高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最重要的是风险投资。。产业集聚
容易使风险投资家及时了解产业的发展动态,判断拟投资企业的发展前景,从而
降低投资风险。同时,集聚降低了风险投资家寻找投资项目的信息成本。因此,
越是产业集聚的地方越容易获得风险投资资金。从技术资源来看,完善而集中的
产业体系强化了对相关产业领域的研究力度以及对新技术的快速反应能力,另一
方面,知识的溢出效应也使得企业更容易获得相关技术。
高新技术企业的地理集中,使得高技术产业获得配套产业的支持以及配套产
品更为便利。由于产业集聚体内相互联系的相关产业的存在,为居于其中的企业
获得投入要素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专业化供应源,这种供应商的存在可以使企业迅
速地获得所需的配置并进行整合。。
由于高技术产业的企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有关市场的、技术的以及其他与竞
争有关的各种信息在区域内大量积累和迅速传递,这对于企业的竞争来说是十分
重要的。。距离上的接近、频繁的直接接触、通过供给形式发生的合作,由各种
渠道相连的地缘关系等诸多因素,促进着集聚体内各成员之间地信息流动,从而
企业对变化着地环境尽早做出有效反应。。
高技术企业的地理集中,能够获得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的投资支持,采用基
础设施等公共物品上降低成本。与集聚体同时产生的一些中介服务性的机构、行
会组织、教育培训机构、检验认证机构,也对企业的生产率的提高带来积极的作
用这也是我们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需要努力改进的方面,要通过加快
中介服务性的机构的发展来提高对产业集聚的支持。
4.1.2技术创新优势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相互关联、高度专业化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企业竞争力的
重要来源,这一点已被大多数实证经济学者所证实。集聚也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
的一个显著的地理特征,而且我国沿海集聚增长较快的区域产业往往是集聚化发
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同时也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选择地域。本文通过
上文分析,认为现代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技术创新优势突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提高了集聚区内企业的生产率。大量的中小企业集聚于一定区域,通
。郭励弘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与风险投赞,[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Maillat D.:Innovative melieux and new generations ofr99ion“policies,En打印rc工leurship Re西onal
Developm∞t,1996,(10):1—6.
9 0·M·Petcr Swall士I,M盯tlla Prevezcrand and David S‰t:The Dynamics ofIndus打黼Clust盯in哥Intcma虹onal
Comp盯isonsinCornputing锄dBiotechnolog弘OxfordUnivers时Press,1998
9 S柚jeev K Bordoloi;williarn W Cooper:H打ofu耐M8tsuo,“Fl耐bili饥adaptabil咄alld e衢ciency in
marIutknlnng systems“,Production and()perations Management;Muncic;s啪m盯1999.在美国硅谷,集聚着
大量的半导体电路、数字技术等新技术公司,跨国公司纷纷在这里设立分支机构甚至将公司总部移到这
里来,一个根重要的因素就是在硅谷能够得到本行业最新的与竞争有关的各种信息。
过区内的分工和协作,彼此之闻产生一种“空间拉力”。,促使企业在地理空间上
集聚,这种空间接近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率;同时,产业集聚区企业能够
互享专业信息、共建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协作开发配套产品和产业、形成专业
化市场,从而使其潜在市场需求增加,提高集聚区内生产效率。经济活动主体的
合作交易往往能够在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上达成共识,这种基于社会网络信
任基础的合作分工,能够提高交易效率。。这种基于相同地域的文化背景、价值
观的根植有利于建立集聚企业之间的社会信用关系。在这一社会网络中企业彼此
信任,经济活动的社会信用程度高,企业可以凭借其良好的社会信用进行信用融
资,拓宽融资渠道,方便地获得资金支持,这种网络成为区域外源性融资的重要手
段,也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第二,对促进新企业的建立,从而扩大和加强集聚本身的影响。高新技术产
业集聚由投入上有相似性的相关产业组成,集聚为供应商进入提供了市场机遇,
其本身产生的外部经济就是外部企业进入的动力,而且集聚的规模经济能够激发
中间产品和辅助产品的需求,为新企业诞生创造更多市场机会。。集聚区域内企
业更愿意合作共担风险,不用担心研究开发给其它区内企业带来的利它的知识溢
出,企业愿意加深之间的关联交易,也企业愿意集体行动而追求共同的目标。因
此这一形态下经济组织可以较好地发挥协调、互补的积极效应,这正好符合了合
作创新的需要。新建立的企业在集聚区创新和发展的风险迸一步降低。由于集聚
区内的生产服务配套条件齐全,专业化分工较强,资金、技能和人力资源容易在内
部解决,再加上有集中的顾客群,企业在集聚区产生、发展的风险就大大降低。新
企业的创新发展也相应地促进了产业集聚本身的壮大,从而提升集聚经济效益与
竞争力。
第三,产业集聚体内知识、技能的产生、传递与扩散能够产生累积效应,能
够持久促进创新的优势。在一些高技术园区,技能知识的研发、知识利用主体的
地理集中,能够加快信息知识的累积,原因在于专业化的投入与研究、巨大的需
求市场、差异化的产品生产,都为企业提供创新的重要来源和所需的物质基础。
现代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本质上是一个创新的、具有正反馈自组织的区域。知识创
新具有较强的地方化特点,这主要是由创新活动赖以为基础的知识属性(可编码
的知识和不可编码的沉默知识)以及知识传递与交流的方法所决定的8。知识信
息本身具有研发成本高,边际使用成本低的特性,加之交通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迅
猛发展,知识能够在更大的地理空间内部交流、使用与传递。
①翟慧娟、张梅青:高科技产业集群问题研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2004年第3期
。区致远、陈杰:高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舞略,经济管理【J],2001年第7期。
。王铮等区域间知识溢出的空间认识.地理学报[J】.2003(9)..
。谢圣赞: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天府新论【J],2004年第5期。
4.2创新效应
创新优势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表现之一,以下部分分析了产业集群的技术
刨新优势具体表现,以及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双重效应。
4.2.1集聚区域内部创新优势的具体表现
技术创新从新的创意或某一创新理念开始,这一创意或理念就是创新的灵
感,来自于决策者对市场、技术变化趋势敏锐的把握。,也来自于科技研究人员
之间的信息、思想等溢出与传递。处于同一产业链的集群内成员,由于他们之间
的上下游关系和重复交易,能够加速信息的反馈,易于发掘技术缺口,产生创新的
灵感。。处于同一产业链位置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获取生产方法的创新
和服务手段的创新的重要信息。集群内具有不同专业特长和知识背景的人员之间
的频繁接触和交流,易于发生知识的碰撞与冲突,正是在这种知识碰撞与冲突当
中,知识溢出与技术创新不断相互促进,使稍纵即逝的创新机会不被疏漏。
市场结构理论告诉我们,创新动力来源于集聚内部的竞争程度@。垄断竞争
的市场结构最有利于技术创新,因为在垄断市场条件下,垄断企业获得了垄断利
润,有充足的资金投资于技术创新。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的同质性决定了企业
缺乏创新动力,企业都因为不能获得垄断利润而资金短缺,无力投资于创新活动,
企业规模一般偏小,缺乏创新资金和研发力量:而在垄断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存在
一定程度的竞争,企业具有强烈的创新冲动和充足的创新动力。
创新资源与集群内部资源的可获性和共享性也是熏要的、影响创新的因素。
创新资源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创新资源包括人才、资金、信息(含技术)
等主要资源,还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制度、政策等环境资源。。集群内部资源的可
获性和共享性是形成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优势的重要因素。
创新范式的转变要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部的更充分的合作。创新理论的不
断发展,使得技术创新的研究与实践经历了从“线性范式”向“网络范式”的转
变,创新研究的视野从单个企业内部转向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与互动。技术创
新研究范式的转变必然引起企业技术创新行为方式的变化,由过去的“单兵作战”
向“兵团作战”转变,创新不再是线性过程,而是不同参与者和机构问复杂的互
动作用的结果。。因此,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很少孤立地创新,相反,
。Majllat D.:Innova虹ve meli∞x卸d new gen盯ations ofregional policles,En打cpr∞即rship RegiOn“
Dcvel印m∞t,1996,(10):l-6.
9 Malecki E:1钳1nology aIld economic devel叩I玎加t the d”锄ics oflo cal r皇gional∞d na吐onal challge Essex:
一Lo“gman
an Sci%师c T。chnical,1995.
9
Stofper M,scon A,P8mways to Indus廿ializ撕0n强d Re垂onal Development[M].L0ndon:Rounedge,1992
1972—1975年间莫尔顿·卡曼和南赛·施瓦茨通过研究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揭示出企业间的竞争
程度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
。张润丽等:试论“武汉·中国光谷”产业集群的发展问题,理论与实践D],2003年第10期.
。罗良忠、史占中:从美国硅谷小企业集群看上海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当代财经[J】,2003年第3期。
47
它们是在生产联系网络中合作创新。。
4.2.2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双重效应
知识溢出是知识的非自愿性扩散,是经济外部性的一种表现。它能够推动产
业集群内部成员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整体的技术升级,使个体及群体的竞
争力都得到提升。在强调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积极影响的同时不能忽视其消极作
用的客观存在。。知识溢出是集群内部的成员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知识的重要来源
之一,对集群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知识溢出对集群内各企业技术
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别,并形成循环累积效应@,正的效应或负面效应都会放大。知
识溢出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双重的,在什么情况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什么情况下又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呢?我们仅考虑企业知识的外溢,暂时不考虑企
业从集群获取共享知识。我们将集群内的企业分为两类,即创新者和竞争者,由于
知识溢出的存在可能会产生以下情况的负面效应:
创新企业在创新成果尚未溢出,或虽已溢出但竞争者尚未跟进之前,创新企
业通过创新垄断收益已收回创新成本④。此时,知识的外溢对创新企业没有造成
明显的利益伤害,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不会产生消极影响,反而会因垄断收益的
驱使和创新成本的及时回收对创新者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要达此目的,关键取
决于知识的溢出速度。。在产业集群内,知识的溢出速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
识本身的性质、知识隐含性、创新者对其保密程度以及接受知识溢出的门槛等。
创新者在尚未收回创新成本之前,知识溢出后导致创新成果已充分扩散,竞
争者已经开始模仿,创新者的垄断收益已经消失,因充分竞争所有企业均获取平
均收益,但竞争者的回报要高于创新者。因为竞争接受知识溢出后生产创新产品
不需要支付创新成本。此时,许多竞争者是在边际成本为零的情况下成为创新成
果的受益者,而创新者获取的平均收益还要补偿尚未收回的创新成本。。在此情况
下,由于知识外溢对创新租金的耗散,使创新者的利益受到明显的侵害,对创新者
的技术创新行为会产生消极影响。但创新者创新后的收益还高于创新前的收益。
知识溢出速度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非常快,竞争者迅速采用新的技术生产
产品;,创新者的垄断收益不仅会消失,而且因竞争激烈使创新者的收益已降低到
创新前的水平,此时还有部分创新成本尚未收回,对创新者的利益伤害更大,使创
”王天霞集群企业的学习机制研究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
9 Cooke P: Regional I衄ovadon Syscem:The Ro】e ofGov锄1柚ce in出e G10balize Wo订d【M]L0ndon:UCL
Pfes窨1996
9 stoIp盯M,w却kcrR The C印jta IistIⅡ1perativc:T洲t0啊Tcchn0109y柏d Indus仃ial Grd叭h肌】0xford:
BasilBlackweU.1989.
”徐飞等上海高新区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联动效应研究。科技与经济Ⅲ,2004年第2期.
。喻小军,杜典初.知识外溢模型在集群学习中的启示统计与决策.2005f6)。
8蔡国强、李怡娜: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看我国政府的作用,科技进步与对策『J1,2001年第9期.
。谢富纪.知识、知识流与知识溢出的经济学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叭(4)
48
新者丧失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实际上,竞争者与创新者相比,不仅不用承担创新
风险,而且还会在吸收创新者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获得后发
优势。集群内部的知识溢出是相互的。
地方化的知识集中,能够激发企业家的集体学习和同行业的非正式交流,干
中学和用中学以及不同公司员工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和聊。创新使区域创新系统产
生高效率,引起产业集聚区域技术进步和扩散速度高于其他地区。原因是大量未
编码知识的存在,丰富了区域知识库,而且产业集聚拥有大量的技术人才、技术
诀窍和技术信息,创新资源丰富,比其它地区有更快的技术创瓶速度。这和产业
集聚的知识中心、创新中心的地位相符。创新的优势还包括区域创新系统信息流
动迅速,技术扩散速度快于其它地区所取得的额外收益。。
4.3外部经济效应
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厂商更有效率,他将这种存在于行业内部而非个别
厂商内部的规模经济效应称为外部性。。传统经济学中的外部经济效应是指经济
人的行为对他人或环境产业的外溢影响,又称外溢效应。实际上外部性现象是社
会经济活动的个体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高技术产业集
聚是多个高技术企业在地理上集中发展的模式。各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一中的联系
也相对紧密,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效应也卜分明显。
4。3.1集聚区外部性的主要来源
知识溢出有利于集群内企业降低创新成本与风险,提升创新效率。集群可以
理解为由相关企业和支撑性机构在长期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网。在
这种社会关系网络中,企业、科研机构和中介结构等由于地理位置的邻近性、信
任关系的维持以及地方社会文化背景的共同性,使群内企业通过非正式渠道分享
知识变得方便。安吉尔(Angel)认为,企业的成长依赖于非正式的渠道的信息沟通
。。这种非正式渠道的沟通主要表现为员工之间的关系网络、集群内部人员的流
动,这种交流是集群外部企业所不能得到的。这种信息沟通渠道的建立,对技术和
市场不确定性环境下集聚成员之间的信息流动和知识溢出,对企业应对快速变迁
的技术和市场的适应能力有巨大的提高作用。因此.集群环境加速了企业间(或大
学、研究机构与企业间)的知识溢出,使集群内企业能低成本地获取溢出知识从而
降低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成本与创新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的创新产品。在知识
密集型产业中,集群内知识密集型企业因知识溢出雨产生低的创新成本是竞争优
势的主要来源。实证统计研究表明知识密集型产业(如半导体、医药、软件业、
。刘友金、黄鲁成: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优势与我国高新区的发展,中国工业经济[J],2001年第2期
。韩建军:产业集群的经济学分折及政府的作用,华东经济管理fj],2003年第4期.
。Harrison B Indus研a1 districts:old¨nc in new bonles?[J】Re旦ional Smd{cs,1992,26:469q83.
⋯Grabher G The EⅡ1bedded Fi咖——0n t11e Socjo econ砌ics ofIndus仃ial Networks【M1.London:
Routledge,1993
计算机等)较一般产业有更明显的地理集聚倾向,产业中知识溢出效应越显著,知
识溢出机制对创新的影响越明显。
知识溢出通过激活集群内部的沉默性知识提高竞争优势。集群内部的沉默性
知识。包括具有成员企业自身特性的沉默性知识和具有集群特性的沉默知识。知
识尤其是企业专有的沉默性知识是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企业只有有效地积累和
激活其沉默知识,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但是,由于企业之间组织结构、知
识溢出的接受载体、组织文化与成长道路方面的差异,使得外部组织对特定企业
内部具有自身特性的沉默性知识难以模仿与吸收8。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由于
成员企业间的交互作用、互惠共生与共同交换利益,不仅使集群内企业间的沉默
性知识溢出变得容易,而且还提高了群内企业对其它企业的沉默性知识的理解与
吸收能力。这样,既激活了特定企业的沉默性知识,又激活了具有整个集群特性的
沉默性知识,从而使集群内企业及集群整体获得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
知识溢出有利于集群整体提高知识积累水平,提升集群创新水平。集群内相
关行为主体间基于交互作用的非正式交流网络的形成,提升了集群内成员企业问
知识的共享水平,使企业在不断溢出知识的同时,又能低成本地获取其它企业的
知识,从而大大增加了集群整体的知识积累水平@。集群知识积累水平的提高,使
集群行为主体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进而加快了知识的创造与新产品的应用时间。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内这种基于知识溢出的知识积累机制的存在,使集群能够创
造出独特的生产性知识、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通过知识溢出机制转化为集
群水平的共享知识,从而不断提高集群整体的知识积累水平。知识积累是创新的
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创新主体的知识积累水平直接影响其技术创新能力。因此,
知识溢出提高了集群的知识积累水平从而提升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
4.3.2外部经济效应的主要表现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企业的生产与科研活动使得其他成员企业不需要付出
报酬就可以获得知识溢出的好处,这就产生了高技术产业集聚由多个高技术企业
在地理上集中的发展模式。各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一中的联系也相对紧密。所产生
的外部经济效应也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投资集聚效应
。王玉灵、张世英技术创新成果溢出的分解研究.中国软科学⋯.2001(8).
o张明龙.产业聚集的溢出效应分析.经济学家[J].2004(3)
o安凡所分1一、溢出效应和收益递增一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理及其启示.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
[J】2004(8)
吲孙兆刚,刘则渊.知识产生溢出效应的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J】2004(3).
聊sanjeev K Bord010i;wjlliam w cooper;Him如mj Ma招uo,”Flexibili吼adapt曲iJi妣and ef6ci%cy in
霉anufac心ing syst锄s”,Production and Operalions Manag锄∞t;Muncie;Summcr 1999.
掣Grabh盯Q The Embedded Fi珊——On血e Socio economics ofIndus缸al Netwofks fM]London:R0utled窑e,
1993.
。马萍,产业集群内的集体学习过程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
50
高技术企业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企业,它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及时、足够的资
金来支持新产品的开发及上市。高技术产业集聚更容易吸引风险投资家的目光,
更容易吸收外商的直接投资,同时也使他们更容易了解行业发展的动向,便于投
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因此集聚区内高技术企业也就更容易获得发展资金,及时推
出新产品,加快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缩短产品生命周期⋯。
(2)知识供出效应
知识具有公共物品性质,一旦被创造出来,就很容易在其可能的范围内扩散。
但其中沉默性知识,如经验积累发展起来的知识难以具体化、系统化,没有人际
间的频繁接触和耳濡目染很难传播或传播很慢罾。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的
外部经济效应就是把许多具有相同专业素质的高科技或管理人员聚集在一起,通
过他们之间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使技术和管理信息在企业间传播、交流。各个企
业都有可能迅速获得行业信息,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科研方向来适应市场。并相
互借助他人的认识,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来为自己探索新的发展之路。
(3)人才市场专业化
高技术企业是智力密集型企业,人才是企业的根本,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形成
了一个高技术人员工作生活的良好氛围,也更容易把高技术人才吸引到一起,这
无形中形成了一个专业化的人才市场,使高技术人才能够很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
企业,同对企业也能够很容易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减少投资成本。。另外,
从事脑力劳动的雇员与雇主间容易在工资的确定问题上出现信息、不对称,产业
集聚为雇员工资水平提供了一个区域比较。避免了因工资过低而造成人才流失,
又不会因工资过高而使雇丰承担不必要的成本,做到物尽其能,人尽其用。硅谷
人才集聚的案例说明,吸引众多的高技术企业原因在于硅谷己成为世界各地技术
专家和管理大师的集聚地。人才的集中加剧了人才间的竞争,加速人才淘汰过程,
迫使人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4)促进竞争与合作
高技术产业集聚加剧了区域内高技术企业间的竞争,也加强了企业与企业之
间的合作,竞争与合作并存。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由于竞争障碍的减少和攀比
心理的作用,公司间的竞争会加剧,在追求差异的竞争者来看,同一产业链段的
企业直接面对面的竞争不多,更多的是相互间的合作。在硅谷,竞争者之间相互
交流非常常见,讨论技术问题的频繁程度非常高,这是构成硅谷地区特别的文化
⋯Kicron Mea曲ef,Mark Rogers Necwork dens时a工ld R&D spillovers Journa1 ofEconomic B曲avior&
O唱anization,V01.53(2004)237—260
4王娟茹等-基于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的知识联盟动态模型.中国管理利,学[j],2005(1)堤出:美国经济学家
阿罗和兰卡斯把这类知识的传播比作传染病的蔓延,认为:人际间接触的面越广、接触的频率越高,这类知
识传播的速度就越快,传播的程度就越彻底。
。吴德贵:知识经济挑战人才开发,中国人才『J1,】999年第5期。
51
惯例。在硅谷人看来,在一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与其保守技术秘密,不如相
互交流迅速取得技术创新上的竞争优势。
总之,产业集聚通过信息的迅速传播,促进竞争与合作,提高生产效率,提
升产业竞争优势。在高技术产业,这一切意味着生产成本下降,顾客需求增加,
产品差异化程度提高。顾客需求增加能导致更多的厂商、供应商及相关企业的进
入,使整个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规模扩大导致更多的知识溢出,更多的创新和
更激烈的竞争,结果是生产率进一步提高,成本进一步下降。
52
5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现代产业集聚体内知识技能的产生、传递与扩散能够产生累积效应。技能知
识的研发、知识利用丰体的地理集中能够加快信息知识的累积,知识信息本身具
有研发成本高,边际使用成本低的特性,加之交通通信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知识能够存更大的地理空间内部交流、使用与传递。地方化的知识集中,能够激
发企业家的集体学习和同行业的非正式交流,也是创新产生的个重要渠道。
产业集聚能否促进创新和经济增长?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创新和经济
增长?因此本章将实证检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与技术创新的相关性、与提高全
员劳动生产率的相关性,即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投入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程
度。技术创新司以由技术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来衡量,全员劳动生产率可反映人
均的投入产出比率和生产效率。通过本章第三部分的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化
发展的经验证据,我们发现创新和知识溢出是趋向于地理集中化的,创新优势是
通过产业集聚化的发展来实现的。我们预期得到的结论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
(用行业集中度与基尼系数来反映)与技术创新能力(用研究开发强度来表示)
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对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具有较明
显的贡献。
5.1衡量指标的选择与计量模型设定
5.1.1衡量指标体系的建立
国内外用来衡量市场集中状况的指标主要有:行业集中度、集中曲线、洛伦
茨曲线和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和熵指数等。本文中我们主要采用产业集中度
和区位基尼系数,行业集中度是指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如销售额、
增加值、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计算公式为⋯:
H ,全部
CR,=Σx?}Σx?
lzl , 扣l
公式中锄。为行集中度;置为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在彳亍业
分析中,一般取n=4或n=8,计算前4家或前8家最大企业的集中度;而在分析
整个工业的市场集中状况时,一般取n=100,n:200,和n=500,计算前100家、
前200家和前500家最大企业的集中度。美国商务部调查局在研究制造业集中状
况时通常计算前20家和前50家最大企业的集中度。
洛伦茨(M.L∽enz)在研究居民收入分配时,发现将居民家庭户数累计百分
比与居民收入累计百分比联系在一起,可以揭示收入分配的均衡性,以后人们称
此为洛伦茨曲线8,但洛伦茨曲线不能精确反映收入分配的均衡程度,达不到精
确测量的要求,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依据洛伦茨曲线,提出了一个计算收入分配
确测量的要求,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依据洛伦茨曲线,提山了一个计算收入分配
。魏守华:集群竞孛力的动力机制以段实证分析,[J】中困丁业经济,2舯2年第lo期。
。金祥荣,叶建亮知识滞出与企业网络组织的聚集效应,[】]数量妊济与技术经跻研究,200I(10h
53
公平程度的指数,称为基尼系数。
Keeble et a1.(1986)将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用于测量行业在地区间的分
配均衡程度。工业的区位基尼系数是一个衡量产业的空间分布均衡性的指标,两
类对应变量值的累计百分比构成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一类百分比是地区j
的产业i占该地区工业的份额,另一类百分比是产业I占全国工业的份额。(可
以用产值也可以用就业人数等指标来衡量这个份额)相应的两个累计百分比之间
的关系构成行业的区位洛伦茨曲线o。
洛伦茨曲线表现为一条下凸的曲线,下凸的程度越小,产业分布越均衡;反
之,下凸的程度越大,产业分布越不均衡。记洛伦茨监线与正方形对角线合成面
积为E,下三角形的其他部分面积为%。其基本方法是:令
f:生,尸:生,

q。

g
这里,勖表示地区j的行业I的产值,g,=Σ的是地区j的工业总产值,吼=Σ劬
是行业i的全国总产值,g=ΣΣ的是全崮工业总产值。91
洛伦茨曲线下凸的程度越小,基尼系数的值就越接近0,说明产业i的空间
分布与整个工业的空阎分布是相匹配的:反之,洛伦茨曲线下凸的程度越大,基
尼系数的值就越接近l,说明产业i的空间分布与整个工业的空间分布不一致,
G:—殳:2s..o≤G≤1
S^+S 8

产业i可能集中在某一个或几个地区.在其他地区则分布较少,产业i的集中度
较高。
产业i的基尼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业的集聚水平越高。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膨,=Σ,』,Q『=Σ弓,掰。=Q=!
。掣I ,“
G=Σt#+2Σ(1一Q)一1
i=l #l
H 目一l
=Σ(丝一M。)(Q—Q一。)+2Σ(M—M一。)(1一Q)一l
‘41 l=j
=ΣMQf+ΣM Qf一ΣMQ+,一ΣM+.Q+2Σ(M—M一。)+2Σ鸠一,Q~2ΣM Q;一1
』=1 』=1 f=l r=l J2】,,I f21
月一I H—l H一,
=肘,Q—l一ΣMQ+。一ΣM+,Q;+2Σ膨Q+。+2坂一。
l=I 净l 滓I
n一2 n一1
=2%一.g一鸠一.Q+ΣMQ;圹Σ蚝。Q
l=l ,=1
月一l
=Σ∽Q厂鸠+,Q)
。粱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5 1.2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模型假定
我们设生产函数为:r 2,(x1,。2,工3,.⋯。t,爿)并且假设从1995到2004年的
诸要素边际产出不变,假定规模报酬不定,A为初始的产业发展状况。对函数式
求全微分:
两边同除以Yt,
盟:羞+垫.塑+塑磐..
I I Z Ⅳ1 Z z2
由上式可得产业集聚衡量指标中第i项因素对创新产品增长的弹性为
笪.r
”等艄篆一.
赋上式可变为:等2‰均等+也等⋯··地等等价于
茜(1nr)咄+61丢∞矿⋯“以丢∽t)
因此我们采用c—D生产函数作为分析的基本模型,则1r。4x·’X:⋯⋯而式中
v J 铀02 ‰
Yt表示产出,X为各种影响因素,A为常数,6r为各种要素的产出弹性值。由于
在此模型中要素之间并不是完全替代的,所以各要素对产出的弹性之和不等于
1。即岛+62+63+⋯⋯·6。芎1对上式进行处理得到计量模型:
1nZ=6n+611n五十6,1nx,⋯⋯6tln石E+占
5.2数据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5.2.1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指经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旨在促进
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的特定区域(在国际上称为科学技术工业园区)①。
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的产业集中度(1995年)如表5—1所示,
。它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推进科技产业化进程.形成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的主要基地。目前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53个。新建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
集中连片建设的部分。区外高新技术企业:指位于新建区外、但经认定按规定享受高新区优惠政策的企业。
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指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机构(包括各类创业报务中心、留学园和大学
同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数据由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提供。
毒了五一堕‘
本文选取航天航空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
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为例进行分析。借助区位基足系
数来度量产业集中度,从1995年~2004年分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的变化可以看
出高新技术行业的集中度是否在提高。表5—2的R&D强度按R&D经费占工业增加
值的百分比计算,强度越高说明科研投入的越多。用图5一l和表5~2的数据做回
归分析是要检验产业越集中的行业科研经费投入更多,R&D强度越大。
表5一l 高技术制造业区位基尼系数(三位数代码行业,1995年)
行业名称区位基尼主要分布地区
系数
医药制造业O.392 广东江苏浙江上海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0.616 陕西江西辽宁贵州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O.222 广东北京江苏上海
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0.266 广东北京江苏福建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O.474 江苏上海浙江广东
国高技术产业的统计范围包括航天航空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
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除特别注明外,中国高技
术产业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等编《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2年;其他国家的数据
来自0EcD《结构分析数据库2 003》和《企业R&D分析数据库2 002》。
2、根据科技部和外经贸部确定翡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统计目录,高新技术产品包括计算机与
通讯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光电技术、生
物技术、材料技术等产品,详细目录参见《海关统计》2002年2月号附录2。
分行业基尼系数变化
0.7

j i j
0.6
O.5 。—。*_———啤

.—o——“
0.4-
O.3’

, 个’?


, :
』.6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l+M&P—._p—A&s—*一E&T—*一c&o—*一M&M』
图5—1高新技术产品行业基尼系数变化
数据来源:1、《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 995一一2 005年各期按行业产值整理计算
2、total表示高技术产业high—tech industrles。M&P表示医药制造业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product s。A&s表示航空航天器制造业Ai rcraft and spacecraft。E&T
表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Electronic and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c&0表示电
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computers and office equipment s。M删表示医疗设备及仪器
仪表制造业Medical equipment s and meters。
表5—2 国家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R&D强度
year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l 2002 2003 2004
t。t。1 4.5 4.68 4.68 4.7 4.87 4.9 4.95 5.0 5.2l 5.22
M&P 2.14 22 2.21 2.3 245 2.5 2.54 2.6 2.65 2.67
A&S 12.7 12.9 12.9 13.58 14.2 14.1 14.25 15.0 15.8 16.8
E&T 5.3 5.32 5.32 5.2 5.4 5.6 5.65 5.8 5.9 6.1
C&O 3.7 3.7 3.79 3.85 3.95 3.9 3.98 4.1 4.12 4.2
M&M 2.23 2.21 2.2 2.26 2.29 2.3l 2.3 2.5 2.78 2.78
数据来自0EcD《结构分析数据库2004》。
China Stati stics Yearbook on High
Database.2 004
Source:NatiDnal Bureau of Stati stics et 81.
Technology Indu st ry (2003); 0ECD, STAN
R&D强度按R&D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百分比计算。
Notes:R&D intensity i s calcul ated as R&D expenditure as a percent89e of value added.
函数的估计式: LOG(M&P R&D)=C(1)+C(2)+LOG(G—M&P)+et
M&P回归方程: LOG(M&P R&D)=2.03456+1.310066 LoG(G.M&P)
t.Statistic: (12.28413) (6.96555)
Std.ErrDr: (O.165625) (O.188078)
Prob. (O.0000) (O.0001)
R.squarcd:0_858454 Durbin.Watson stat:O.612340
函数的估计式: LOG(A&s R&D)=c(1)+c(2)+LOG G-A&s)+et
A&S回归方程: 10甙A&S R&D)=-O.761360+O.110847log(G-A&S)
t—Statistic: (.17.56843) (6.784452)
Std.Error: (O.165625) (O.016338)
Prob. (O.0000) (0.00012)
R—squared:O.851931 Durbin.W破son stat:2.112671
函数的估计式:
E&T回归方程
t_Statis石c:
Std.Error:
LOG(E&T R&D)=C(1)+c(2)幸LOG(G—E&T)+et
log(E&T R&D)=O.3568+O.2548109(G—E&T)
(10.2221) (20.315)
(O.03644) (0.016338)
57
Prob.
R-squ∞蚵:O.86381
函数的估计式:
c&0回归方程
t.Statistic:
Std.Error:
Prob.
(O.0001) (O.0000)
Durbin一Ⅵ址son stat:2.3 157
LOG(C&O R&D)=C(1)+C(2)+LOG(G—C&O)+et
109(C&O R&D)=O.5641+Or3451109(G—C&O)
R—squared:0.855624
函数的估计式:
M&M回归方程
t.S切listic:
Std.Error:
Prob.
(103257) (16-3289)
(O.0547) (O.0i5329)
(0.0001) (O.0001)
Durbin.W矾son stat: 1.9724
LOG(M&M R&D)=c(1)+C(2)+LOG(G—M&M)+et
log(M&M R&D)一3.224358+3.256970log(G—M&:M)
R-squared:O.931667
(14.26938)
(0-225963)
(O.OOOO)
Durbin.ⅥInson stat:
(10.44383)
(O.311856)
(O.0000)
2.840779
M&P回归方程结果发现医药制造业基尼系数的回归系数为1.310066,也就
是医药制造业基尼系数的弹性,相对于高技术产业的R&D强度的增长率来说,
基尼系数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变化会使高技术产业的R&D强度的增加1.310066个
单位。系数的T值(6.96555)大于在1%的显著性水平、自由度为9的t的取值
2.00279,且显著性水平非常高。R的值为o.858454,说明因变量的变异的86%可
由自变量的变异来解释。因此医药制造业基尼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是显著
的异于零。产业集聚指标基尼系数与创新投入指标的高技术产业的R&D强度是一
种显著的正相关的关系。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A证craft and spacecraft由A&S来代表,其基尼系数的回
归系数为o.110847,弹性相对较小,部分原因是我们国家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属于
军事产业,行业集聚程度本身相对较高,创新投入较为固定,基尼系数的变化率
相对于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R&D强度变化率弹性较小,标准差为o.016338,航空
航天器制造业基尼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是显著的异于零,Durbin—watson
值为2.”2671,排除序列自相关的可能性。
E&T: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C&O:表示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M&M:
表示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以上三个行业的回归结果与前面分析相似,行
业基尼系数的回归系数为0.2548,O.345l,3.25697,且在统计意义上是显著的
异于0,系数测度了行业基尼系数相对于创新强度的弹性,说明五个高新技术行
业的产业积聚度都显著的影响了技术创新的投入,地理集中的企业更愿意投入更
多的资源到研究开发中去,企业的地理集中、产业集聚促进了创新。
原因在于通过企业在本地的扎根和结网所形成的地方集聚,可以使产业集聚
区建立起交流和合作的系统,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和竞争力。产业集聚对微观经
济主体的激励作用,主要是通过竞争刺激与成本约束因素进行:
第一,促进企业竞争机制的形成。许多科技企业规模小,资源与投入品一般
来自本地,或者距离较近的地区,其产品一般也是为了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
因此,经营相同产业的中小企业集聚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的接近,经过彼此之
间激烈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留下来的企业将是在各方面都有相当竞争力的企
业,整个集聚区企业的竞争力也就得到提高。
第二,促进企业间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形成分工与协作体系。产业集聚为企
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提供了一种地理上的便利。企业彼此间相互接近,可
以长期地密切接触,有助于建立信任感和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
第三,有利于企业创新机制的形成。产业集聚是培养企业学习能力的温床。
在聚集区里,由于企业彼此邻近,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只有不断的创新,
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否则将被淘汰。。这迫使企业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管理
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集聚区空间的接近性,为人际间频繁接触和交往提供了
便利。而人际间频繁的接触和交流,使知识、信息传播加快,企业之间模仿和学
习很方便,学习成本低。且在集聚区,专业人员和技术人才的汇集产生强大的溢
出效应:最新技术和专业知识及诀窍的流动。这种效应累积起来会触发一种机制,
使多个相关行业的交流导致思想与技术的融合与集成,这正是技术创新的源泉④。
第四,降低企业空间交易成本。空间交易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寻
找成本以及和约的谈判成本与执行成本。一是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地理邻近,容
易建立信誉机制和相互信赖的关系,从而大大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二是区内专业
化的人才库,能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来工作,这就减少了在雇佣专业人才方面的交
易成本。三是集聚区内有大量的专业信息、个人关系及种种社区联系,使信息流
动很快,这样则减少了企业的信息成本。四是重要投入品大多可以从集聚区内其
他企业就近获得,可以节省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还能享受供应商的辅助服务。
另外,小企业还可通过联合采购、组织运输的方式分享大批购迸原材料的好处。
。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m版杜,1999
“U.I(ajset MeasullIlg l【110wledge spillovcrs in m明u住cmnng锄d services:an锄pi订cal assessmerIt of
.alt啪a6vc app∞aches Rcse∽h Poji。y 3I,2002 pp.125·144
。M Palibandla,B Peters锄.R01e of Traflsnational C唧orations in lhe Ev01unon ofaHi曲.1Kh Industry Thc
CaseofInd耐s So件wareIndust阱WorldDevel叩m印tV01 30,No 9 2002pp 1561.1577
。李军晓,黄文馨.嵌入全球竞争的学习型企业集群闭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明,2005,U).
59
从微观经济的角度,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竞争与成本上。
5.2.2高额技术产业集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产业集聚提高了全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同时,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的企业更倾向于选址在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地,两者是一种互相循环
的加强的正反馈回路,具有自组织效应。本文以下的部分就是要通过实证分析来
验证以上提出的假设。
表5—3 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开发经费支出(1995—2004) 单位;亿元
year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Total 34.6 41.3 52.6 70.8 94.4 117.8 134.5 169.O 198.2 215.9
搬P 5.26 6.6 7.7 7.6 10.0 14.8 14.1 19.0 26.3 30.2
A&S 11.0 11.5 9.9 11.5 12.4 11.4 10.4 19.5 19.5 20.6
E&T 15.6 17.3 23.3 42.2 51.4 73.7 88.1 101.1 112.3 126.9
c&o 2.6 2.6 6.9 5.2 15.5 13.3 16.5 23.3 23.6 26.5
【Ms蛳3.15 3.3 4.8 4.3 5.2 4.6 5.4 6.1 6.2 6.21
局等编《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5年;其他国家的数据来自OBcD《结构分析数据库
2005》和《企业R&D分析数据库2005》。
表5—4 全部高技术产业经费支出
行业R&D经费支出(亿元) 占增加值的比重(%)
全部高技术行业222.4 4.42
医药制造业22.3 15.80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25.7 2.52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138.5 5.39
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8.3 3.01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27.7 2.70
资料来源:中国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等编,《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3年。
图5—2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n±!P;』』婴型:!!!!!:g业:!!』分行业统计信息。
表5—5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按地区分布(2000~2002) (单位:亿元)
地区2000年2001年20D2年地区2000 200l 2002
北京246.68 236.24 241.85 上海235.28 287.56 274.78
天津171.35 205.68 274.44 江苏302.00 357.79 468.92
河北53.06 66.55 74.72 浙江132.06 145.16 191.68
山西13.88 14.50 17.98 安徽19.95 24.80 29.43
内蒙古7.26 11.17 21.07 福建127.82 124.94 180.32
辽宁88.40 95.23 113.67 江西37.54 37.24 47.07
吉林45.81 51.55 55.6l 山东106.47 132.13 176.76
黑龙江45.37 46.59 52.98 河南51.20 45.93 51.39
湖北70.40 99.54 92.97 云南13.31 15.56 21_30
湖南29.61 31.46 38.63 西藏1.38 1.79 1.98
广东677.77 759.79 998.68 陕西80.53 94.72 105.42
广西19.11 22.33 24.70 甘肃14.43 11.5l 12.11
海南6.03 7.42 9.02 青海0.77 1.20 1.90
重庆17.68 22.27 23.99 宁夏2.42 2.73 3.57
四川112.98 111.43 126.64 新疆1.79 1.54 1_55
贵州26.40 28.49 33.4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等编,《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3年。
6
图5—3 高新技术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kjs.mofcom.gov.cn/sta“c/c。1um/bn,bs.html/t
全员劳动生产率指人均增加值。
函数的估计式: LoG(GLP)=c(1)+C(2)}LoG(G—total)+e t
Coefficient Std.Em)r t-Statisljc Prob
C(1) .1 0.1 5050 1.603548 -6.330026 0.0002
C(2) 16.57891 2.240844 7.398513 O.0001
R.squared 0.872486 Mean dependent var 1.704389
Adiusted R.squared O.856546 S.D.dependent var 0.520821
S.E.Of regresslon 0.1 97262 Akaike inf0 crite r.On 一0.231 708
Sum sauared resjd O.311299 Schwarz cr.terion -0.171191
LOg Iikel.hOOd 3.1 58540 Durbin.WatsOn stat O.826659
资料来源:软件eviews4.O运算结果。GLP:高技术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G—total为高技术
产业基尼系数的加权平均值。
采用双对数模型,用总的基尼系数对高技术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进行回归,
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高技术产业基尼系数的相关性在统计
上是显著的(t值为7.398513)。16.5789l为弹性系数,说明基尼系数的变化会
引起劳动生产率的较大的变化,这一系数的不显著性的可能性只有O.o001。
Adjusted R—squared值达到O.856546,可以推断整个回归方程在是显著的,通
过了联合检验。因此,反映高技术产业集聚指标的基尼系数的提高,促进了高技
术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原因在于集聚区内企业的生产率提高了。大量的中小企业集聚于一定区域,
通过区内的分工和协作,彼此之间产生一种“空间拉力”,促使企业在地理空间上
集聚,这种空间接近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率:同时,产业集聚下,企业能
够互享专业信息、共建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协作开发配套产品和产业、形成专
业化市场,从而使其潜在市场需求增加,提高集聚区内生产效率。
在现代产业集聚体内,经济活动主体的合作交易往往能够在社会文化背景和
价值观念上达成共识,这种基于社会网络信任基础的合作分工,能够提高交易效
率。这种基于相同地域的文化背景、价值观的根植有利于建立集聚企业之间的社
会信用关系。在这一社会网络中企业彼此信任,经济生活的社会信用程度高,企业
可以凭借其良好的社会信用进行信用融资,拓宽融资渠道,方便地获得资金支持,
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A.萨克森宁提出,创新产生的高效益对于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尤为重要,创新带来的垄断收益和提高了的生产率是产业集聚
效益和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滞后2期格兰杰因果检验表
Pain^,ise Granger CausalIty Tests
Sample:1 995 2004 Lags:2
Nu¨HypOthesis: Obs F-Statistic ProbabIIily
X dOes not Granger Cause Y 8 8.19179 0.01598
Y does noI Granger Cause X 7.58984 O.03825
葛兰杰因果的目的是想搞清楚高技术产业基尼系数和高技术产业全员劳动
生产率谁是谁的葛兰杰原因。因为在回归分析中我们只考虑一个变量的变异依赖
于另一个变量的变异,但这不一‘定意味着因果关系。当两个变量在时间上有先导
滞后关系,葛兰杰因果从统计上侦破起因果。取5%的显著性水平,滞后期为2,
表格两行都是显著的,查分子自由度为1,分母自由度为8的F分布(5%的置
信水平的值为5.32)表可得。X与Y有双向因果关系,它们互为葛兰杰因果,x
代表高技术产业基尼系数,Y代表全员劳动生产率。产业集聚提高了全员劳动生
产率,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同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企业更倾向于选
址在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地,两者是一种互相循环的加强的正反馈回路,具有自组
织效应。这样的结论与本文在前几章理论分析的结论是相吻合的。
5.3 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经验的对比分析
5.3.1国外产业集聚与创新集群的趋势
(1)美国
美国的集聚现象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在美国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产业的集
聚,拥有不同的优势产业。如加利福尼亚计算机行业占据了41.7%的份额,再加
上马萨诸塞州近lO%的份额,两者之和己超过50%。无线电及电视通讯设备则主
要集中在加利福尼亚(31%)与纽约(“.8%):医药业主要集中在新泽西(39.40%)
与纽约(14。2%)。。
美国的半导体制造商主要集中在加州的硅谷,硅谷内集中了数千家公司,其
中包括半导体、电脑系统软件、电子通讯设备、医疗电子、军事和航天设备等。
硅谷内的大多数公司是小企业。。这些小企业在诞生后,在其存在和发展的过程
中都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和协作。在协作与竞争的过程中,推动着硅谷的不断创
新与区域竞争力和生产力的获得。也正像英特尔的创始人诺克((Noyce)所说,“企
业的普遍存在性是确保区域生产系统稳定的最有效方法”。。
图5—4 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④
资料来源: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指标》2002年。高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指人均增
加值的比率。value 8dded per cap“8,
从科学技术部的统计可以看出,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我国的
差距。目前,硅谷内有6000多名博士,占加州博士总数的1/6。著名的斯坦辐
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和众多智力人才在硅谷集
中,对硅谷地区的经济发展作用不可估量@。硅谷发展初期大部分的企业是在斯
坦福工业园周围集聚的基础上发展的。而在发展过程中,大学与企业密切合作,
⋯AIlgel D.Hi曲-techn0109yA9910me咖on a11dtheLaborM盯I(ct:t11ec懿eofsilicon valley Env打。珊entmd
Pl柚ningA.(23),1991
。SaxenianA蛳dH卯J Y=The SiliconVallev_Hs{nchuCo曲ection:TechnicalC0mmunitiesandIndus耐a1
Upgrading,P印ef ava{1able丘om吐le aut}lor, 1999.
。Kamlc∞M B;serIhardt卸d D ch甜es Galunie:coev01ving At last,a way to Make s”e哂cs work,Harvard
Bu西ness Revicw JulL-Feb 2000.
o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指标》2002年。高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指人均增加值的比率。value added
。p目唧1t扎9 K Head:A鹤lomeration Bene行ts arId Location Choice Joum al ofInt盯natjonal Economics,1995,(38).
64
大学不仅为小企业提供重要的技术成果、高科技人才,并且帮助其培养和培训人
才,以应付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据统计,硅谷目前一半的销售收入来自斯坦
福大学的衍生公司。斯坦福大学不但对高度复杂的产业和创新活动感兴趣,更热
衷于高科技企业的诞生和参与本地产业合作的论坛,促进区域内小企业之间的合
作。斯坦福大学与本地产业之间建立一种合作关系,斯坦福大学通过制定产业联
盟计划,来促进个别研究人员、院系之间以及大学与外部公司之间合作,从而进
一步拓展了大学在区域中所发挥的作用圆。
硅谷的风险投资家经常参与到公司的计划和策略上,地理上的集聚又促进了
风险投资家可以经常会见,交流潜在的业务信息和对新企业的合作@。
硅谷的成功与其拥有的智力、技术、人才、资金等大量生产要素的集聚有很
大关系,但硅谷的成功发展并不是区内生产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生产要素
在市场的配置而实现有效地组合,使硅谷一这一高科技产业集聚区内交易费用和
边际的社会成本不断下降,进而获得与其它地区明显不同的竞争优势固。
(2)意大利
意大利的时装闻名世界,生产主要集中在米兰,鞋类生产集中在马尔凯。珠
宝业是意大利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其出日占世界的一半,其数百家公司都集中在
阿雷佐和瓦伦扎·波这两个小城市o。
瓷砖业是意大利的优势产业,100多家瓷砖厂,几百家相关公司全集中在意
大利北部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镇萨索尔洛及其周围地区。截至200年底,全意大利
有陶瓷企业315家,其中291家系瓷砖工业化生产企业,拥有279间工厂,约
850座窑炉,整个陶瓷行业从业人数近3.2万人,总产量达6亿多平方米,其中
85%以上出口到世界各地。。意大利陶瓷业发展是一个高度地方化的过程。生产瓷
砖以及制造模具等相关设备的企业、生产釉料的企业和生产包装材料的企业、运
输企业、与瓷砖工业有关的设计、后勤、商业广告、财务等的专业性咨询公司形
成了密切的网络。萨斯索罗的工程师、经理人员、设计人员等专业人员在本地的
流动性很大,可以随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这些企业还建有瓷砖产业联合会,
为企业共同关心的国外市场研究等提供服务。以波多格纳大学为基础的陶瓷研究
中心与小企业之间有稳定的合作关系。这样的新产业区的特点可以简要归纳为4
点:企业之间既有高度的劳动分工,义有密切的投入产出联系;生产和知识积累
的高度专业化;企业以主人公的态度积极参加网络的集体活动;有效的信息传递
盖文启:创新网络一一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蒋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动力机制初探[J】,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2).
安纳利·萨克森宁:硅谷优势,[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安纳利·萨克森宁:硅谷优势,[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加O。
梁琦,《产业集聚论》,[M】商务印书馆,2004年。
sanjeeV K Bordo】oi;william w Cooper;H打ofIImi Mat蚰o,”Flexibili魄adapt曲ili现and曲jdency in m锄uf蜘ri“g syst∞s”,Production a11d Operations M粕agettl肌乜Muncie;sulnm盯1999
65
系统,密切的面对面接触。
(3)印度
九十年代以来,一直比较落后的印度信息软件产业的异军突起。印度1999
年软件产业总产值己超过40亿美元。据世界著名咨询公司的调查预计,“到2008
年,印度软件业的产值将达到870亿美元左右,其中出口占500亿美元”。⋯国际
观察家甚至预言:“今后10年内’,印度将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软件研究中心”。。
而支撑印度软件业发展的最大的软件城,就是在十年前还默默无闻的印度南部城
市——班加罗尔。班加罗尔从一个人口500万普通城市,现发展成为印度软件产
业集聚地,世界知名的软件中心,从而使印度在不到十年的时间,从经济发展中
国家能够跻身于全球软件技术的领先地位。。
印度软件产业的迅速崛起,在短短20多年中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软件产业
国,其在软件产业上的巨大成就被称为“南亚奇迹”。班加罗尔之所以能够成为
印度软件产业的中心,根本原因是他们紧紧抓住了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大量
的信息软件人才”。软件产业是“头脑产业”,能否快速发展,首先取决于有数量
充足的合格人才@。这是传统产业的最大区别之处。班加罗尔就有90多所专门的
计算机技术学院。印度软件产业的奇迹证明,在知识经济时代,落后地区可以将
有限的资本集中到某一领域人才的培养下,依靠密集的高素质人才实现跨越式发
展。
许多自然资源禀赋与我国其它地区和世界范围内其他区域相比并无明显优
势可一言的地区,却发展成为全球信息技术制造中心或某种产品生产中心,主要
得益于这个地区产业集聚区域内专业化分工优势、创新制度和本地网络的形成。
5 3.2国内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的经验证据
(1)中关村
中关村高新技术区域的经验对于其它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关利
的IT产业同硅谷等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技术区域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对我
过IT产业的萌芽和壮大起了关键的作用@。
中关村主要有两大优势。一是人才优势。在这里集聚着清华、北大等73所
高校,拥有以中科院所属的研究所等232家各级科研机构,另有280多个博士点,
700多个硕士点,6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二是市场优势。吸
“Zi曲岛B8ng;Hess,R0bena,胁her note on e∞nomic v哪u8 geo掣印hic Diversi丘c撕on Real Esta【e Fin肌ce;
Boston:Fa玎1995
。魏江:《产业集群一一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M]科学出版杜,2003年11月。
:storp盯M,scottA,PaIhwaystoIndus晡aIiz疵m锄dRegionalmvclopm∞t[M].L0ndon:Routl酣gc,1992
”M HOsein FallaIl,Sherwa“brah眦.Kno州edge Spillov盯and Innovation in Tcchnol0毋caI Clust啪.
。F Malerb如M.L Mancusi,F M0ntobbjo 111110vahon柚d Knowledgc spillov盯s:Evidence fmm Europe舭Dab 鱼蛔型&璺璺堡垡丛也纽曼!j垃血
。黄小斌试论我国高技术开发区布局D】,经济地理,2000,(6).
o叶建亮.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J】.经济科学,20叭,(3)
66
引和集聚的是那些有相对更大需求的商品的生产要素。对不同商品的相对需求力
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对集聚力,对这个市场的生产专业化和出口模式起决定性作用
为数众多的科技人员带来了对高技术产品的先期需求,使它成为我国最大的电子
产品集散地。由此,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数目迅速增长,1998年增至4500家,
2000年增至6000多家,同时有上万家电脑配件销售公司集聚于此。。
从中关村20年的发展历史来看,政策己经明显成为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根
据政策的变化,中关村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改革开放后的十年,“电子一条街”
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尤其是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1988—1992年,海淀实验区的初创阶段。1988年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
成立,北京市颁布了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暂行条例》:
1993—1999年,海淀实验区发展阶段。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次年国家科委、
国家体改委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1999年6
月至今,中关村科技园区形成阶段。1999年4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北
京市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同年6月5日,国务院批复北
京市政府和科学技术部《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
在中关村发展的第四阶段,政策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政府加大了对中关村
的扶持力度。具体表现在。:政府通过统筹规划,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使中关村的
环境发生了巨变;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招商引资力度加强:海归人员和国内
年轻技术管理人才成为创业的主体;企业制度改革力度加大,逐步形成现代企业
制度。因此说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与政府大力的政策支持分不开
的。
(2)台湾新竹
台湾地区新竹科技园,在世界上己确立了其电子信息技术和产品的领先制造
者的形象。新竹科技园走的是一条“引进一消化一出口”型的高技术出口导向型
发展道路。。1980年12月,台湾地区“国科会”以台湾地区“清华大学”、交通
大学为依托,设立新竹科技园,使新产业在台湾地区快速生根发展,成为台湾地
区近年来经济转型的凭借。。其间,台湾地区当局以各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延
揽了大批台湾地区在海外的留学生和海外华人科学家到新竹创业,为新竹科技园
的起飞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1995年,美国麦肯锡顾问公司受台湾地
区经建会委托,提出了“发展台湾地区成为区域营运中心”的构想,建议台湾地
区积极建立智慧型工业园区网络,于是工业园区成为台湾地区当局推动“亚太制
盖文启.产业柔性集聚与区域竞争力[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叭,(10)
石忆邵,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4期。
翟慧娟、张梅青:高科技产业集群问题研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棚,2004年第3期
翟慧娟、张梅青:高科技产业集群问题研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2004年第3期.
吴敬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府能做什么,中国改革[J】,2000年第1期.
67
造中心”的主要手段之一,借此带动台湾地区产业升级,进而使台湾地区发展成
为一个科技岛。同年,台湾地区工业局首次针对智慧型工业园区的开发提出设置
原则。1996年,新竹科技园200多家厂商的总产值达到约3200亿元新台币,从
业人员5.4万余人,涵盖集成电路、计算机及外设、通信、光电、精密机械和生
物技术等六大产业。。预计到2006年,新竹科技园的厂商及就业人数将增长一倍,
产值与研发经费更将分别增长5倍,达到15000亿和660亿元新台币。。目前,
台湾地区当局规划在未来lO年内,在全岛建设20至30个工业园区,每个园区
最终要有200家以上的高科技企业,年营业额要超过4000亿元新台币。新竹科
技工业园区的成功说明政府的作用可以是多样的,积极引导、合理规划对于产业
的加快产业集聚的形成和成熟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推动作用。
。sf畦mo B坞schi,Francesco Lissom Knowledge spillov盯s and Local lnno惯d叽sy鞋锄s:A cddcal
Surv斜40t11 Europe锄Regi蚰al ScicnceAssocia6蚰Confbr%ce Barcelona,29—2 S印t啪ber 2000.
。朱华晟论产业集群内地方联系的影响因素——以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群为例[J】.经济地理,2002,(7)
68
6、促进技术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支持体系
6.1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市场服务体系
在许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初期,民营企业实力弱小、产业区域未能成
为FDI首要的目标选择的情况下,“社会自主型”的中介服务组织由于种种原因
可能难以出现⋯。而高新技术产业是对我国当前和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
术、电子和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技术和海洋技术。结合高
新技术产业的特性,如果单单靠诱致性制度变迁,通过政府制度的确立来等待市
场中介服务组织自发出现,由于其渐进性的特点,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过程,并
不一定是最优的发展模式选择。因此,应采取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
相结合的方式,将自上而下的促进与自下而上的诱导相结合,也就是说,地方政
府除了鼓励中介机构的自发成立外,更重要的任务还在于应发挥自身的资源、信
息和组织优势,建立起“政府主导型”的专业化中介服务组织,并做好协调与促
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形成的工作。
6.1.1中介服务组织的培育
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政府对市场中介组织的扶持是多方面的,如统一规
划、制定法规、进行宏观指导和调控、培训人才,实行优惠信贷和减免税、承担
和分散风险、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等。各地应根据本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际加
以选择。从全国来看就是要先着手建立综合性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协会和高新技
术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二要注意经验积累,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面上推开。三
是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广泛组织社会资源,加快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提供服
务的市场中介组织。另外,政府部门还要加强与完善市场中介组织经营管理人员
的人才培训工作。市场化运作就是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贯彻市场经济原则,把
市场中介组织办成真正的民间性组织,实行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当
前要避免市场中介组织行政化的倾向和行政部门对市场中介组织内部事务的干
预,要突出中介组织的“非政府性”特别,放手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罾。
健全对市场中介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体系。在市场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只靠市
场中介组织的自律机制来保证其合理运行和发展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部门及
社会的管理和监督。一是要完善法规,将市场中介组织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
道。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各种市场中介组织的管理法规和条例,对各种市
场中介组织的主体资格、活动范围、酬金标准、权利与义务、违法处理等问题做
出明确的规定。。二是依法对市场中介组织登记、注册与审核。凡是具有一定专
。吴敬琏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卡斯特尔M,霍尔P李鹏飞等译王缉慈译审。世界高技术园区:2l世纪的产业综合体[M】,北京理工大
学出版社,1998.
。曾群,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J].2002.09,第36卷第3期
69
业知识和中介服务经验、愿意从事中介服务活动的人员,必须经过政府有关部门
的培训,合格者发给资格证书,方可申请开办市场中介组织和从事中介服务活动
。。三是完善对市场中介人员的资格考试制度。对市场中介人员的考核是一种对
其工作能力的鉴定制度,这项制度对保证市场中介服务的客观性、公平性、准确
性、权威性。四是加强综合管理和社会监督。工商、税务、物价、银行、财政等
各种职能部门的综合管理,与人民群众的参与互相支持。
6.1.2中间品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高新技术企业之间集聚的出现,实际上是一种以中间产品市场代替劳动力市
场的制度安排。。因此降低中间产品市场交易的单位费用,就可以扩大该市场的
范围,从而促进企业集群化发展。而单位交易费用的下降,主要依赖交易方式的
不断创新,一方面是市场交易及其功能本身趋向于利用分工和专业化的形式。另
一方面是集群成员企业内部产权结构的合理配置和政府职能的完善。
维护平等竞争,积极培育专业市场。兴办专业市场可以实现制造业小企业、
商贸小企业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使它们共享销售网络所带来的外
部经济性,降低中间品交易的不确定性风险。地方政府可以选择有利区位建设专
业市场,吸引本地及外地的商贸企业落户专业市场,促进销售商、生产商和研究
开发型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和自我升级@。
建立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内小企业与大企业间的多样化的协作方式。小企业
集群与大企业的协作方式多种多样,可以以产品为中心分工协作,可以以销售为
中心分工协作,可以以原材料供给为中心协作,可以是以承包服务为中心的协作,
还可以以新型零部件为中心与大企业协作。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过分强
调大企业在分工协作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大企业大而全生产的旧习惯仍在延续,
生产中间产品的小企业要进入大中型企业的产业链,门槛较高。。这要求地方政
府破除市场分割保护的旧观念,引导大中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张,将核心竞
争力放在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上,围绕其自身的核心资源来制定企业微观战略,而
将一般的零部件及半成品生产通过小企业集群的专业化协作网层层扩散到小企
业中去,形成大中小企业的协作生产体系@。
培育生产资料交易、租赁市场。生产设备作为一种产权,其可交换性和交易
成本不仅关系到小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融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涉及到小企业在该
行业的进入和退出门槛的高低。地方政府应为集聚区科技中小企业提供比较全
面、及时的信息,从而有效地降低集聚区中间品市场的交易成本,优化集聚区的
毛汉英,粤东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与投资环境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吴敬琏,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杜,2002
石耀东等:全球技术进步的总体趋势、产业特征及各国政策走向,[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2期。
蔡宁,杨旭,桂昭君.协作与竞争行为和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理[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2).
李永刚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明.中国工业经济,2004,(12).
70
交易环境、人文环境。
6.1.3物流服务体系的建全
在产业集聚的发展过程中,建立合理的现代物流系统将对降低运输成本起到
基础性作用。。物流服务体系的建全可毗降低集聚区企业的流通成本与风险,促
进集聚区域内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多样化,促进集聚区域内企业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与效率,能为企业提供有关市场、技术、和专门化信息,从而使这些中小企业可
以快速、低成本地利用利用这些信息来提高生产效率,由于集聚区域内企业地理
位置的接近可以加速信息流在企业中的流动,增加分享知识溢出的可能性。。为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提供流动性保证的物流服务体系的建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
手:
首先,解决协调机制问题,也就是解决物流各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问题。现
代物流产业的复合性,决定了其发展必须是建立在各个相关部门的良好沟通和协
调的基础上。因此,政府要建立物流发展综合协调机构,弱化部门利益,改变行
业管理的政策理念。
其次,规范物流市场经济秩序。信用和法制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市场
正常动作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要尽快健全我国目前尚不完
善的信用制度,在全社会倡导“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
”等信用理念,并辅之以建立信用记录,加大对失信者的惩罚力度,构建能促
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信用体系,以减少交易成本,降低交易风险。
第三建立区域性物流中心,这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它是物流企业、
物流设施、物流活动高度集中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
结点。。它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的原则组织物流活动,将众多的物流企业集中在
一起,共享相关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有利于发挥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实
现物流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6.2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技术开发体系
企业作为集群创新网络的主要节点,是创新的主体,在创新过程中发挥着最
为重要的作用,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的最本质特征。但是从以前的研究
来看,群内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未能很好融入到集群创新网络中,因此无法充分
利用集群创新网络的整体优势,整合集群内的创新资源,导致创新绩效不高,集
群的网络化创新也趋于一般水平。那么企业应该如何融入到集群创新网络中,实
现网络化创新呢?本文认为,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李小建,李二玲.产业集聚发生机制的比较研究[J】.中州学刊,2002,(4).
。黄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发展中的若干关系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5
。季永刚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4,(12).
。区致远、陈杰:高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经济管理[J】,2001年第7期。
71
6.2.1培育企业竞争合作理念与集聚区网络化刨新
从全国大部分地区和西安高新区产业集聚现状来看,企业都认为竞争主要来
自集群内部,很少企业认为来自集群外部和国际竞争的压力。集群内无序竞争的
现象还比较突出,这必然影响集群内部企业的合作。。
随着集群规模的扩张而导致产品供给市场的集中与扩大,竞争的当地化难以
避免曾,虽然竞争本身对于保持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力也是极有必要的,但集群企
业若过于强调彼此间的竞争而缺乏合作的意识,将会给高新技术集聚化的发展带
来很多障碍,尤其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彼此合作是网络化创新的基础。。只有通
过和各网络结点的紧密互动,如和供应商、客户的合作,和同行企业的合作等,
充分利用集聚区网络资源,在合作中交流各自的意见、想法和技术,才能更好地
实现网络化创新。
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要尽量避免那些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断绝与其
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的同行之间的合作现象,避免知识外溢渠道被~种不信任
的理念所堵塞。。要实现群内企业的网络化创新,使企业更好地融入创新网络,
集群企业形成一种竞争合作的理念对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具有基础型作用,
这样分工合作的良性循环体制才可能培养得起来,网络化创新效应才能出现。
竞争合作理念更应该体现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中上下游企业闻的互动上,
即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也需要树立竞争合作意识,这是集聚区网络化创新
的内在的、必然的要求。实现集聚区内企业的网络化创新,对于这些集聚区中的
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而言,应该形成一种竞争合作理念来指导它的供应链管
理,在与当地供应商单纯的交易联系之上引入学习合作的内容。,彼此通过有意
识地协调互动强化知识技术共享,从而引致一种“双赢”的局面,使企业都充分
融入到集群创新网络中,最终实现网络化创新。
6.2.2创业服务中心承担创新成果转化的载体
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孵化器)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有效
途径,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加速离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经验,也是建设国家创新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代表的综合性孵化器,是我国
最早的孵化器组织形式。。在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加强
专业孵化器和适应不同创业者的孵化器的建设。
o李国平等,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过程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03.6。
o成德宁.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2l世纪的城市发展[c]新经济与高技术产业高层研讨会文集,2002,(4)。
o张华晟.王缉慈: 论柔性生产与产业集聚【J】世界地理研究,2001,(10)。
4 wB.Lee;Hc.w Lau,”Fac栅ry on d锄a11d:che shaping of舳a垂l。produccion net’vork InterIl砒ional Joum al of
A西le ManagcrTl锄t Sy甜erns;Bradford:1999.
o S柚ieev KB0rdoIoi;wflli锄w coopcr。Hiro如mj M如uo,·-F1exibili札adaptabili饥粕d商cl∞cy in
TIlanufacmdng systcms”,productionandoperadonsManagement;Muncie:SumIn靠1999.
o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fMl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o金加林,李玲,刘喜华,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模式的比较选择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4,6。
72
积极推进专业型孵化器建设。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中一个较为棘手的
问题就是企业规模实力有限,真正具有较高的研发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
业比重不大.要解决企业“难以成长”的问题就必须依赖于高科技企业的专业技
术孵化器集聚的建立。。
专业型孵化器集聚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围绕某种核心竞争力的相对独立的专
业技术型孵化器个体。,专业型孵化器集聚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地理位置和产业领
域相对集中;有各级政府的强力支持;有一大批有水平、有经验、有较高领悟能
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一批高校提供人才和可以供本地科技企业产品化的科研成
果;专业化的支持性服务,如专门服务于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科技型中小企业
密集领域的律师、会计师和高层次科技经纪人等;足够规模的风险投资或其它形
式的投资@。
这种孵化器可以针对目前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部分企业规模实力有
限这一现状,促进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与实力的不
断提高。如信息技术企业孵化器、生物医药企业孵化器、光机电一体化企业孵化
器、环保新材料企业孵化器等。这样专业技术性孵化器可以起到分别帮助这部分
规模偏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实力的作用@。通过专业型孵化器集聚来提
高不同类型产业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的自我组织、自我
适应和自我增强能力,扩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规模,解
决因企业规模过小而产生的没有行业集聚规模经济效应的问题。西安市政府和开
发区管委会在制定孵化器的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专业技术孵化器集聚的建立与
规划,充分利用西安科技优势,建立适应不同类型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的专业孵
化器。
积极促进面向特定创业对象的孵化器建设。根据不同创业者群体的服务要
求,大力推进为特定创业者服务的孵化器建设。科技部关于“十五”期间将针对
不同创业者的需求,重点推进以下几类孵化器建设@:一是与教育部及有关地方政
府联合,继续依托高等学校,大力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二是继续与人事部、教
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及地方政府合作,推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进一步吸引
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三是继续选择少量大型国有企业,联合社会科技力量进
行国有企业内部孵化器建设试点,探索促进国有企业改革、转型和发展的新路。。
这两类孵化器的建设将有力的推动西安各类型孵化器的集聚,从而为科技型
2005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全国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报告。2005年国家高新区综合发展报
黄小斌试论我国高技术开发区布局D】,经济地理,2000,(6)
蒋瑛高技术产品率先行动决策的竞争效应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3,(2)
西安科技网htIp:∥u^v砒xainfo.gov∞;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2年发展情况年度报告。
西安科技网ht啦:肌rw砒xainfb.gov cnl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2年发展情况年度报告。
张鸿.我国高新区的政策环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3).
73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加便利、良好的发展环境。
6.2.3集聚人才是创新和创业的基础
根据区域知识溢出理论和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特征可以看出,一方面,区域科
技人力资源流动导致的知识溢出效应会大大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另一
方面,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是区域产业集聚的内动力。,非竞争协议导致区
域创新水平下降,从而减缓区域产业的集聚o。
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制订相应的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和法规,提高科技人力资源
的流动和区域创新水平。根据第4章分析,本文提出应该深入考察产业特征,制
订科技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对于我国高新科技产业来说,企业强制员工签订非竞
争协议,会引起该行业内部人员流动率降低,从而导致区域创新水平下降,进而
减缓区域内部相关产业的集聚,而产业集聚正是充分发挥产业内部以及相关产业
之间的知识溢出效应最有效的途径。
高新区管理机构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该正确引导高新区内产业间科技人
力资源的正常流动,确保行业保持较高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强劲的区域科技创新能
力。在对园区产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推行差异化的科技人力资源政策。
正视人力资源流动,最大效率地开发现有人力资源。高新区科技企业应该正
视人力资源流动,制订适合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规划,最大效率地开发现有员工
资源,提高企业自身创新水平,从而在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保持企业竞争优势。
高新区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视科技人力资源流动导致的区域知
识溢出效应,正视园区科技人力资源流动,引导企业最大效率地开发现有员工资
源,制订差异化的产业科技人力资源政策回。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合理控制园区科
技企业人力资源流动,保持高新区企业创新优势。
6.3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区域创新网络
产业集聚的发展过程是外部经济向内部经济动态转化的过程,而企业创新网
络的发展过程是创新要素交换扩大化、创新要素集成过程和社会根植过程@。对
于有效的产业集聚和企业创新网络而言,各种创新要素,尤其是技术创新要素的
融合,资源、信用、文化的共享,充分利用社会网络的沟通功能与碰撞与融合,
集成其他行为主体溢出知识,可以激发大量的创新活动,加速企业创新知识存量
的增加,是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条件下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在整个区域创
新网络和企业创新系统的演变过程中,企业创新网络的产生、发展、维护过程与
匡致远论高新区的产业聚群导向发展[J],学术研究,2000,(10).
梁琦,产业集聚论,[M1商务印书馆,2加4年。
魏守华.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及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8)。
林强,姜彦福.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笈展及新趋势[J】,科学学研究,2002,2。
辜胜阻.新经济的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
王缉慈等,北京中关村高额技术企业的集聚与扩散,fJl地理学报,1996.6。
74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发展和壮大有着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6.3.j促进区域创新网络行为主体的互动
大学与研究机构进入到高新区内,可以创造新知识与新技术,还可以通过教
育、培训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产业集群中知识、信息、技术等
的扩散,为产业集群实现激进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企业之间频繁的交
流与合作,导致技术创新不断产生;政府对共同技术研究的支持,会导致产业集
群内的科技创新较容易发生。正是通过这些行为主体的共同作用,产业集群内比
较容易实现区域网络的创新。
大学和科研机构通过与企业的结合,将它们的科研成果经过中试阶段,转化
成现实的生产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获得应有经济利益的水平,补充办学和科
研经费,培养更适于市场竞争和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科研院所和大学作为企
业创新的主要知识来源,其知识储备向企业流动,并形成良好的反馈回路,是区
域创新网络中一种重要的知识流动。这种流动主要体现在企业作为技术需求方,
科研院所或大学作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包括联合研究、共享专利、合作出
版以及其他非正式交流。
建立面向企业的知识和技术扩散机制,促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技术扩散。
这些扩散包括产业新技术的应用以及通过机器与设备的技术扩散。由于集群环境
不同和企业的特征各异,各部门的技术采用率存在极大差异。因此企业的创新绩
效越来越依赖于消化和吸收外来的创新与产品。有关的技术知识可能来自客户、
供应商、竞争对手或公共研究机构。对于几乎不从事R&D和创新活动的传统制造
业和服务业而言,技术扩散尤为重要。技术扩散会对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
影响,技术扩散与R&D投入对创新活动同样重要。。
6.3.2促进知识流动、溢出与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
产业集聚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运行方式就是集群企业间的技术创新过程,实
际上技术创新过程,也就是各种涉及到创新的知识的流动,我们可以认为产业集
聚区技术创新网络运行的实质也就是知识的流动圆。具体来说,促进知识流动、
溢出与区域创新网络建设的政策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为产业集聚区技术创新网络提供主体性支持。产
业集聚区中技术创新网络最重要的知识流动是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及其相互之间
的非正式交流。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共享技术资源,实现规模经济,并从人力资源
和技术财富的互补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溢出收益;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提高
新产鼎在企业销售额中的比例;企业要互相明确各自的比较优势,通过合作研究
@魏守华,赵雅沁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撵究,财经问题研究(J],2002(5).
。王自文.高新区: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经济与管理研究【J],2002(2)
75
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技能,为企业创新能力带来积极影响,这些创新能力包括联系
能力、识别和采用适用技术的能力等;重视企业间的非正式交流,包括用户和生
产者之间的联系以及竞争者作为创新源泉和动力,使知识和技术诀窍非正式交流
与转移成为网络创新能力的提高主要载体。。
第二,促进人员流动,为产业集聚区技术创新网络提供支持动力。人员是隐
含经验类知识的载体,人员的流动以及由此导致的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流动是产业
集群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主要流动形式圆。加快人与人之间正式或非正式交流,
用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大学或科研院所之间知识转移这一有效重要渠道来提高知
识溢出水平;通过高新区管委会定期举办的交流会来提高研究者和其他所有人员
发现和识别信息的能力、获得技术网络信息的能力。建立高级人才市场与中介机
构来加快高水平人员的流动,提高劳动力的憨体技能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创
新活动。所以,加快人员的流动也就是加快知识溢出,促进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
第三,加快区域间知识流动,促进创新知识在创新网络中的流动。首先要创
造区域间相互营造的技术创新氛围。在强调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同时,必须重视
更大区域内知识流动的作用。除了与国内相关集群区域之间的知识流动以外,也
还包括国际化的知识流动。高新区管委会增加中外贸易洽谈会与成果转化交流
会,或者是定期的最新成果报告会等,使集群区域技术创新网络与外部更大的技
术创新网络连接起来。在经济的全球化和企业活动的国际化的背景下,努力营造
与多种形式国际知识流动有关的区域创新网络。各种创新知识通过上面几种方式
在整个产业集群区域技术创新网络中流动,促成了各项技术创新的产生。
6.4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政府支持体系
无论普通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兴起,还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方政府都起着
相当关键的作用。这是因为产业集群的兴起有赖于一个有利于人才和企业集聚的
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它包括良好的基础设施、优秀的生产要素、健全的市场体
系、良好的竞争环境、丰富的社会资本、高效的制度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
育体系、产学研联合的网络关系和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地方文化等,而这些都
需要政府来完成固。政府是站在宏观的层面上,掌握的信息更充分,了解的情况
更全面,因此在工商行政管理、资金流向的配置、提供信息服务等方面对企业进
行引导仍是十分必要的。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整顿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
劣商品,净化生产环境,确保产品质量和企业声誉,为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
供技术支撑,所有这些都有赖于政府的支持。
6.4.1提供合理的产业引导
。赵修卫关于发展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探讨,中国软科学川,2001,【10)
@张敦富,孙久文,等.知识经济与区域经济[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王缉慧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
政府要加强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科学规划论证,准确把握产业区定位和产
业发展力向。在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政府对
产业集聚发展的引导和扶持是必要的。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分析可利用的区位、
资源、交通等比较优势,在专家论证,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产业开发区
的定位,明确产业的发展力向。在进入产业集聚区企业的选择中,可通过政策杠
杆限制那些与集聚区内企业关联度较小的企业进入,避免国内许多产业开发区出
现的群丽不聚的现象。。
政府应该制订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提出明确的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模
标准、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关键产品国产化进度要求。坚持看的见的原则,即扶持
于鼓励那些已经出现了的产业集聚,这些区域的发展在市场中初步通过了检验。
在提出明确的发展规划前,对区域内产业能否成长为集聚的潜力进行评估。政府
通过区域优惠政策、良好的基础设施、一流的信誉吸引外地外资企业进入产业集
聚区,使产业集聚区快速达到临界规模。,促进区域组织正反馈机制作用下发展
成为一个能够自我循环生长的集聚区。
产业政策的制定应注重引导作用,通过有关政策和政策的制定,引导企业行
为有利于促进集群和良性竞争互动的环境。应遵循产业发展的经济规律,制定出
相应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在城市内建立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对新产业布局要
以分工协作、本地结网形成产业集群来安排项目,对己有产业发展要重视相关产
业之网络体系的建立,形成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健全产
业集群的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规范各种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引导企业实现产
业集群。。实旖开放型产业政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创造竞争优势迎接经
济全球化与中国“入世”挑战的战略,应当是国家的整体战略下的各产业发展与
调整战略,而不应当只是各产业、企业的各自的生存战略。减少无谓的生存竞争,
及时地把资源引导到具有比较优势或动态优势的产业中去。’
结合本地实际,发挥产业政策、产业规划的导向作用,在引导企业集聚形成
方面发挥作用。要根据市场形势和本地资源的具体状况,在注重产业关联发展的
基础上对于某些可优先发展的产业予以政策优惠。注意合理调整本地的产业结
构。根据新技术条件,鼓励集聚企业走产业融合的发展道路。对某些条件允许的
产业,政府可以进一步降低进入门槛,鼓励不同所有制性质、不同区域、不同要
素形式的资本投资创办小企业,形成宽松的小企业市场准入机制。尤其是要鼓励、
推进科技成果参与投资,允许人力资本、智力成果作为注册资本。
6.4.2促进更有效率市场秩序
。付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0期。
。冯德连、王蕾,国外企业群落理论的演变与启示,[J】财贸研究,2000年第5期。
。李永刚:浙’扛民营企业的独特发展模式分析,【J]乡镇企业、民营经济,1999年2期。
77
政府作为社会中规模最大的非市场组织,使其自身在提供秩序的服务方面更
有效率。如财产权利的有效保护、契约责任的有效履行、市场本身竞争性的切实
维护等,就需要政府在相关法律的订立和司法服务等方面提供更有效率的监管,
提供更科学的产业政策。
特别是在产业集聚区形成的初期阶段,要通过法律和行政的手段防止企业之
间的恶性竞争,如通过立法建立一系列的市场竞争条例,通过资格认证的手段把
一些与企业关联无关的甚至破坏关联的企业,如一些替代品的生产企业,排除在
产业聚集区之外等。以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分析为基础,通过延长产业链
和扩张企业的办法达到企业关联的目的。如通过优惠政策吸引相关产业的生产
商,鼓励集聚区内的企业把他们的合作伙伴招引过来并给予相当优惠的税收条
件,鼓励企业扩张等。将传统产业的区域集中和产业的关联性结合起来,就是要
使产业之间有需求——成本联系或后向——前向联系。。
消除产业集群的负外部性。产业集群的吸聚效应、协同效应、激烈的竞争和
紧密的合作都可以认为是产业集群正的外部性。但产业集群也存在负的外部性,
如产业集群内一家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就可能会导致整个产业集群受到影响,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温州的制鞋业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使温州鞋业这个产
业集群受到很大的打击。产业集群内的机会主义行为可以由产业集群内的机制来
消除,但产业集群外的机会主义行为往往需要政府行为来消除。政府应该引导产
业集群内的企业建立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协会,从内部消除这种机会主义行为。
传统的产业政策是建立在大的寡头垄断企业行为分析基础上的,政策的核心
一是管制,目的是防止大企业垄断市场对消费者带来的损失;第二是政府选择特
定的目标企业进行扶持,以保护幼小产业的发展。这种干预市场的手段都是以大
企业为对象。产业集聚是一种地方化的产业组织形式,集聚中既有大企业又有数
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即使是产业集聚区域相对于全国来说市场份额或产值份额超
过了50%,出现了产业集聚区的垄断。但产业集聚区的垄断是建立在内部激烈的
竞争基础上,提供多样化、高质量、更加市场化的价格的产品,这对消费者的福
利没有损害。因此政府的政策不是要管制限制,而是应该鼓励广大中小企业的创
业与创新,扶持和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家创业、中小企业生存和成长的环境。
地区政府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管理经济,政企分开,政府的政策和执行要
透明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第一,打破区域封锁、行业垄断、部门垄断、行政性
进入壁垒,实现资源在各地区、部门和行业之间的合理流动。要加强市场管理,
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经济规则和市场竞争秩序。培育和完善要素市场,建立完善
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资源的自由流动,减少不合理的产业进入和退出壁垒,为
。石忆邵,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同济大学学报杜科版,2001年第4期。
78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造良好环境。第二,改进政府宏观调控
方式,建立适应市场开放的宏观调控体系,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和过多管
制。政府部门要综合运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支持有关产业部门的
顺利发展。第三,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必须加快服务职能的确立和服务功能的完善,
其服务职能主要包括经济政策和经济信息咨询服务、经济决策和经济规划服务、
综合协调服务、技术服务和员工培训服务、公共事务服务、监督服务等,从而改
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政府职能转变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我国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由于政府在搜集、处理和提供一些有关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信息方面
有明显的优势,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通过免费提供公共信息
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成长。
6.4。3产业集聚区内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产业集聚的形成与地方政府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密不可分的。产业集聚中需
要的基本环境包括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通讯、配套的生产服务设施等。
政府在完善交通设旋,建设信息网络,管理与培训外来劳动力,树立区域品牌形
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构建服务于产业集聚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包括信息
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技术信息、政策信息和人才信息;培训服务,
为集聚区内企业提供技术培训;企业管理和经营的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进行信息、
资金管理;中介服务,为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经济协作及
企业的产品出口沟通。
产业集聚区内企业的社会网络和中间组织。建立在时常化或外部化基础上的
社会网络是产业集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曳持和鼓励产业集聚区内的信息
服务组织和网络的建设,介绍企业单独搜寻信息造成的成本浪费和信息的不完全
性。加强有利于生产者和市场互动的公共机构和交流手段的建设,鼓励企业和大
学、科学研究所合作,支持建立为生产者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的
本地公共机构。信息咨询服务的建设也很重要,要建立多层次的公共信息平台;
发挥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培育各种各样的社会化的中介组织。
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还要支持那些在产业集聚区内缺乏自我升级的能力的广
大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的地层次性导致很多区内企业还没有实现正反馈的自我良
性发展模式,产业集聚有较高的脆弱性。因此政府要积极鼓励中小企业集群式创
新,引导鼓励产业集聚区的产品、技术科技含量,通过成立创业服务中心,或通
过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引导和协调科研机构与产业集聚区的
联系,推动多个企业共同合作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从广义上
讲,基础设施一般可分为经济、社会和行政基础设施三种类型。
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是世界各国取得市场优势的根本竞争手段,基础设施的
公用性和经济外部性特征,使得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仍要以政府公共投资为主。经
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所在区域的地方政府应该承担起基础设
施建设的责任,对区域内的交通、通讯、网络、水电等设施进行持续投资和改造,
为企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硬件环境。
80
7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聚实证研究
西安商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首批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1994年以来,西安高新区的综合指标一直位居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
前列,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并于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率先加入了APEc
科技工业园区组织网络。2001年,西安高新区被科技部列为“十五”期间重点
建设的五个国家示范高新区之一,并被西安市民以高票推选为“二十世纪西安十
大历史事件”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西安高新区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
人气最旺、环境最优、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并被誉为“关中第九景”。西安高
新区己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好、市场化程度高、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一个
区域,成为陕西、西安新的、最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成为
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西安高新区按照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宗旨,凭借西安的
综合科技优势和基础工业优势,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通过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有效突出了本地的科技资源优势,形成了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资源聚集能力。
西安高新区已成为基础配套设施完善、运行机制先进高效、技术创新成果显著、
生产力要素市场活跃、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区,成为陕西省建设“一
线两带”的创业先锋、西安最大的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通过制定政策、营造环境、改善服务、创造条件,加速了
西安科技智力资源向具有市场导向的科研成果的转化。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在高新
区的快速成长,培植和增强了西安高新区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了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三大支柱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趋势。
7.1西安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现状分析
7.1.1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化发展趋势
2004年西安高新区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有l家,过20亿元的有7家,
过10亿元企业15家,过1亿元企业10l家。。2004年,西安高新区实现营业收
入800.94亿元,同比增长31.25%;生产总值208亿元,同比增长31.1%,占全
市GDP的19.1%,比上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165.19亿元,同比
增长30.53%,占全市的“.8%,比上年提高8.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90亿
元,同比增长60.7%,占全市的14.1%;合同外资3.099亿美元(含划转区县2120.7
万美元),按可比口径较去年增长51%,占全市的39%,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
点;实际引进外资1.43亿美元(含划转相关区县及商贸委1308万美元),同比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政务网h却:,/vrww xdz.90v锄。
陕西统计局.1998-2005年陕西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西安科技网h婶:ⅣⅥ^帆xainfo,goⅥcn: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情况年度报告。
@李东升,《跨入2l世纪的西安高新区》,http//xdz.coⅢ,cn创新论坛。
增长41.5%,占全市的41%,比上年提高了1.3个酉分点;合同引进内资112亿
元,实际引进内资47.2亿元,实际引资占全市的37%;实现全口径出口刨汇3.5
亿美元,其中海关小口径2.1亿美元,同比增长40%,占全市的34%:企业实缴税
金总额28.21亿元,同比增长21.2%。二次创业以来,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
两年保持了30%以上的高速增长,在全国高新区的排名也由2002年的第20位上
升至2004年8月国家科技部公布的全国第五位。
电子信息产业是西安高新区经济增长的第一大主导产业。西安高新区己成为
全国高新区中依靠本地科技资源创办创新型中小科技企业数量最多的高新区。大
唐电信(产值11.89亿元)的程控交换机,富士通通信(产值0.34亿元)的sPH、
PDH数字微波通信设备,NEC无线(产值O.51亿元)的传输设备,瑞吉通讯的程
控交换机用户电路板测试系统,航天恒星的微波通讯储备,等都具有世界先进水
平国。
计算机产业。海星科技股份年产30万台系列微机,长岭——圣方系列微机,
长安信息股份(产值1.32亿元)的系列微机。(3)计算机软件。核心企业有协
同软件(产值O.62亿元)、金叶西工大(产值O.33亿元)、思维软件、未来国际
(产值0.5亿元)、博通资讯等。思维房地产软件已占领国内90%的市场,爱瑞
POsMIS系统用户分布全国20多个省市,通视数据的绿色出版系统,已成为国家
的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博通资讯的EI@资源制造系统已开始向国外销售,
金叶西工大已与日本NEc、美国微软公司等签认了长期的软件开发合同o。
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主要有兄弟标准(产值4.23亿元)的高速平缝机,联
合汽车电子(产值1.97亿元)的电动燃油泵、控制阀,扬子电器(产值0.44亿
元)的新型半铁芯干式空芯电抗器已被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工程,产品已
广泛应用于三峡、黄河小浪底等国家重点工程;同维公司的磁光电流互感器技术
含量高,居世界领先产品,爱德华的三维坐标测量机已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推
进项目。
生物医药产业。东盛药业(产值1.62亿元)的主导产品“唯奥欣”:步长药
业(产值7.53亿元)的“脑心通”,亨通光华(产值1_3亿元)的“泰乐菌素”,绿
谷制药(产值1.17亿元)的中华灵芝宝,力邦公司的双异丙酚,千禾药业(产
值O.52亿元)的卡帕痛可贴@。
新材料产业。代表有西飞(产值10.8亿元)的铝型材,麦斯克(产值0.54
。2005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全国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报告。2005年国家高新区综合发展报。国家
统计局网站:h盟罂:丛鲤班£选§:戳£型高新区数据统计。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西安高新区发展
报告2002-2005: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05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指南。
。景俊海,风险投资与科技工业园发展,http,/xdz.com.∞创新论坛。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政务网^ttp:,/ⅥnⅣw xdz.窑oV cn/
陕西统计局.1998-2005年陕西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82
亿元)的单晶硅,康鸿的汽摩垫片,高科彩钢等。
高效节能、新能源产业。大金庆安(产值2.88亿元)的涡旋式空调压缩机;
庆安股份(产值4.43亿元)的转子式空调压缩机;通锐新能源的金属——空气
电源;高科远东的无氟冰箱压缩机。
7.1.2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支持体系发展状况
(1)高新区技术创新体系
到2004年底,高新区总孵化面积达40万平方米,培育中的科技企业及留学
人员企业450多家,累计转化科技成果1000多项,孵化中小科技企业800多家,
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际企业孵化器。。高新区创业服务
中心充分发挥本地的科技资源优势,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使大量的科研成
果入区孵化并实现商品化、产业化。西安高新区创业中心已成为全国规模较大、
功能较全、孵化器企业成活率较高的国家级创业中心和国际企业孵化器,2004
年又一次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先进创业服务奖”。
国家级软件产业园。国家级软件产业园作为高新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
基地,现已有软件开发企业495家,协同软件股份公司、交大博通公司、新生代
公司、金叶西工大软件公司、未来国际公司、思维计算机公司等企业都形成了相
当的规模,产品在国内市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留学人员创业园。在西安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己渐成气候,到2004年年
底,有600位留学人员在高新区发展,创办留学人员企业364家。留学人员和留
学人员企业正在成为提升西安高新区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和市场空间的一支重要
力量。同时,西安高新区出台政策,鼓励社会民间力量建设企业孵化器,把科技
创业服务功能扩大到全社会。
大学科技产业园。国家级西安交通大学科技产业园和已规划、开工建设的西
北工业大学科技产业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技产业园和以西北大学为核心的大
学生物医药园,为加快西安地区的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发展奠定了基
础。
(2)高新区投融资支持体系
高新区科技投资服务中心已为150多个优秀项目提供了贷款担保。通过制定
鼓励政策,区内已相继成立风险投资公司190多家。高新区财政还设立了青年科
技人才创业基金、留学人员创业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作为扶持科技人员创业的
“种子资金”和支持高科技企业发展的扶持资金。高新区按照“管理就是服务”的宗
旨,建立了企业经营发展服务体系。组织企业申报国家各类产业计划达500多项,
在总数上居全国高新区前列,其中列入国家计委高技术示范项目、科技部中小科
。西安科技网h却:Ⅳwww xaillfo.gov cn{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情况年度报告。
83
技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数量均居全国高新区之首,为企业获得了8亿多元的支助。
在西安市所承担的火炬计划项目中,有90%以上是在高新区内实施的。这些年来,
高新区通过构建投融资体系,使园区市场化的产业发展环境和技术创新平台日趋
完善。
西安高新区雄厚的科技实力、技术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内陆城市对外技术合作
的热点。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香港、台湾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集
团公司和厂商纷纷来这里投资,西安高新区在不断接近其“研发中心聚集地”的目
标。
(3)社区中介服务体系
主要功能是帮助企业配置要素,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提供生产经营
服务和社区生活服务,主要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提供IS09000认证咨询、
管理咨询、法律顾问、产权交易、专业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将工商、税务、企
业代码、企业证和银行收费等服务集中在一起,实现了一厅式办公。数字化园区
发展中心:建设、维护高新区的电子政务系统,向企业提供政务信息,开展网上
办公,并负责推进数字化园区建设。人才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人事托管、人才
招聘、农民工就业、人才交流、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服务。社会保障中心,为企业
员工办理养老统筹,医疗统筹等服务。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维护和美化园区环境,
为企业提供水、电、气以及子女上学等方面的服务。
西安高新区地理位置紧l晦西安市南郊科教文化区,已建成为一个基础设施不
断优化、配套功能日益宪善、软硬环境优良的高科技产业园,也是我国中西部地
区最具集聚化发展的区域。。
(4)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
到2005年年底,西安高新区累计转化科技成果5000多项,其中列入国家级
各类计划846项(次),一直在全国高新区中名列前茅;列入地方各类计划2118
项(次)。14年来,西安高新区营业收入平均增速为60.4%,形成了电子信息、
软件、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等几大主导产业及一批具有创新实力的高新技术
企业集群和主导产品。截至2003年年底,区内累计成立企业6063家,其中股份
制企业128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894家,累计成立外资企业6lO家。留学
人员创业在西安高新区渐成气候,现有留学人员企业299家。
2003年,西安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615.56亿元,按快报排,居全国53个国
家级高新区第七位,排名比2002年度提前了2位;实现生产总值161.26亿元,
同比增长33.79%,全年新增生产总值占全市新增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了1/3,拉
。西安科技网http:,/、vⅥ吼xainfo gov cn;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2年发展情况年度报告。西安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政务网h卸:∥www xdz.gou c“。陕西统计局.1998·2005年陕西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
版社。
84
动全市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128.99亿元,同比增长
33.53%,其中新增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新增工业增加值的64%;实缴税金27.Ol亿
元,同比增长49.06%。实现出口3.3亿美元,累计出口创汇11.43亿美元。园区
建设与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7.2国内高新区对比分析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7.2.1各地区高新区与全国的高额区加总指标比较
(1)形成了产业集聚化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2004年,全国高新区内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入区企业比上年又增加5708
家。营业收入达到loo亿元以上的企业31家,50亿元以上51家,30亿元以
上60家,10亿元以上302家。特别是收入在亿元以上的企业已经达到了2844
家,占到高新区总量的8%。但创造的营业收入却占到总量的87.7%o。各个高新
区在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和发挥企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视,为企业在高新区内创新
创业创造了非常好的环境和条件,不少在孵化器毕业的企业纷纷投入到高新区来
发展。。如图所示,第一列为全国高新区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等指标的加总,
第二列为西部地区的加总值,第三列为除西部高新区外其他高新区数据加总,依
此类推,反映出西部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产值的加总中的横向的比例关系。每个
图标又可以分为2003年的数据与2004年度数据的纵向对比。
图7.1 西部地区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2 005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全国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报告。2005年国家
商新区综合发展报。http://wWw.st s.org.cn/tjbg/zhqk/document s/2004/03kjndbg.htm。
o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政务网.http:/^棚,w xdz.gov cIl,
陕西统计局1998.2005年陕西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o 2005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全国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报告。2005年国家高新区综台发展报。国家
统计局网站:丛p;丛5B逊s±§照gQ旦型高新区数据统计。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西安高新区发展
报告2002-2005;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05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指南。
o 2005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全国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报告。2005年国家高新区综合发展报。
h印://vⅢwsts.org.cnqbg协qk,docume呲s/2003/03埒ndbg.h曲。
85
图7.2 长三角地区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2 005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全国高斯区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报告。20 05年国家
高新区综合发展报。http://Ww.sts.org.cn/tjbg/zhqk/document s/2 003/03kjndbg.htm。
具有规模优势的上市企业在高新区的发展中作用明显。2004年高新区产品销
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有l0085家,占到高新区企业总量的26.2%。
这些企业实现的营业总收入已达到22591.5亿元,占到高新区总量的82.3%;工业
总产值21182亿元,占到总量的93.6%;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0224.1亿元;实现的
利润达1149.3亿元,占总量的80.8%;上缴税额1032亿元,占总量的83.3%;出
口创汇794.9亿美元,占总量的96.5%。
2004年统计年报显示,在38565家企业中,已有上市企业534家。占高新区
企业总数的1.4%。占到全国上市企业总量(全国上市公司1378家)的38。8%。
图7.3 珠三角地区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同上。
这些企业实现的营业总收入已达到4063.4亿元,占总量的14.8%;工业总产值
3562.2亿元,占总量的15.7%;实现的利润达275.6亿元,占总量的19.4%;上
缴税额233.2亿元,占总量的18.8%:出口刨汇49.2亿美元,占总量的6%。这
批企业是在高新区中成长的,也是由于高新区优越的环境得到更快的发展,为高
新区经济稳固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2)高新区专业技术人才优势明显
据2004年统计数据显示,高新区就业人员已达448.4万人,是高新区建区
初期的32倍,高出2003年就业人数54万人,增长14%。在营业总收入超亿元
的企业中,实现就业人员数285.4万人,占从业人员数的63.6%;外资企业(含港
澳台企业)实现就业人数127.5万人,占从业人员数的28.4%。
在人才资源方面,目前西安高新区从业人员已经达到15万人(具体见图8.5
和图8.6),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各类人才6.9万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0000
多人,归国留学生400多人,留学生创业者281人,留学生企业220多家。
图7_4西安高新区从业人员学历结构
图7—5西安高新区从业人员职称结构
资料来源:2005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全国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报告。2 005年国家
。2005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全国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报告。2005年国家高新区综合发展报。国家
统计局网站:塾地;些婴盟££出:数监型高新区数据统计。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西安高新区发展
报告2002-2005: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05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指南。
87
高新区综合发展报。国家统计局网站:!!!垡』』!!型:!!B!!:艘!:!!』高新区数据统计。西安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西安高新区发展报告2002—2005;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管委会,2005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指南。
(3)创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明显
2004年高新区企业的科技经费支出总额为999亿元,比上年增长216亿元;
其中R&D经费支出为574.2亿元,占到高新区营业总收入的2.1%,占到产品销
售收入的2.5%。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已达到72.5万人,比2003年多12.5万人。
我国约有近2/5的R&D活动资金投入到了国家高新区企业的创新项目上,区内
企业非常重视研发经费的投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创新的项目加大资金的投入,
R&D投入超过上年50%的企业就有3600多家,其中最为明显韵企业如:浪潮集
团有限公司增加了3个亿,杭州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增加3个亿,广东科龙
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增加2个亿,天津海泰控股集团公司增加5个亿。。
2004年高新区内经认定的25824家高新技术企业中,R&D活动经费投入达
529.8亿元,占营业总收入比例达2.45%;占高新区全部R&D活动经费投入的
92_3%。
图7.6 2003.2004年高新区科研经费投入状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2005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全国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报告。
(4)高新区各类高技术产品市场需求优势显著
2004年商新区企业在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的发展情况是,电子信息领域
继续领先,产品销售收入大大高于其他领域达到7589.1亿元,占全部产品销售
收入的41.6%,处于主导地位;新材料领域发展也较快,比去年增加了987.6亿,
达到2471.3亿元,占到13.6%。;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紧随其后1893亿元,占
lO.4%;生物技术领域为1286亿元,占7.1%。其主要产品销售收入总量排序依
次是环境保护技术620.1亿元,航空航天技术首次超过光机电一体化达到270亿
。2005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全国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报告。2005年国家高新区综合发展报。国家
统计局网站:h逝;必璺盟s照生:g啦型高新区数据统计。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西安高新区发展
报告2002—2005;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05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指南。
。国家统计局网站:h逝;出!巡§熊呈g唑£世高新区数据统计。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西安高新
区发展报告2002—2005;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05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指南。
元,比上年增加227.4亿元,光机电一体化1043亿元,地球,空间,海洋工程
30.1亿元,核应用技术5.6亿元。
图7.7 2004年高新区企业主要产品销售收入按技术领域分布
资料来源:2005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全国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报告。2005年国家
高新区综合发展报。
7.2.2西安高新区与周边高新区的主要指标比较
为了便于统筹规划,还要考虑到周边高新区,诸如武汉高新区、成都高新区
和重庆高新区的这些产业的发展情况,从而综合分析西安高新区这些产业是否真
正具有竞争力。
表7.1 2003年西安高新区各产业多指标比较优势分析一览表
科技人固定资产净值总产值营业收入

员(人) (亿元) (亿元) (亿元)
西安西安全国比西安全国比西安全国比

高新高新高新重高新高新重高新高新重
陕区I× % 忧悦% 忧区%
化工
567 4.12 294.48 1.4 lO.43 869.19 1.2 10.44 614。85 1.7
制造
医药
制造/ 2252 22.98 478。62 4.8 72.22 1570.05 4.6 67.37 1224.14 5。5
生物
电子
4667 45.82 833.37 5。5 98.38 1696,83 5.8 142.33 2541.46 5.6
制造
光机
电一1745 17.53 357.21 5.0 59.98 1142.25 4.4 51.23 1138.24 4.5
体化
机械
制造/ 4643 18.27 676.29 2.7 67.36 2928.64 2.3 61.09 2262.71 2.7
汽车
仪器
1524 5.38 158.02 3.4 15.6l 459.17 3.4 16.62 437.24 3|8
仪表
食品/
包装/ 263 6.15 279.81 2.2 16.82 622.66 2.7 16.68 1112.1l 1.5
印刷
建筑/
324 8.97 320.33 2.8 11.09 426.57 2.6 10.34 413.4l 2.5
安装
商业
551 7.63 246.16 3.1 88.05 2379.47 3.7 110.85 3822.26 2.9
贸易
服务
业/软2207 22.87 879.36 2.6 61.22 1913_34 3.2 62.43 1387.78 4.5

航空
4087 49.02 765.57 6.4 78.22 1564.12 5.0 87.82 1688.33 5.2
航天
资料来源:国家统十局网站:httD://ww.stat s.gov。cn/高新区数:皓统计。西安高新技术产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指南。
根据图7-8,自1994年至2003年这10年间,西安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和
周边的武汉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和重庆高新区的该产业都在高速发展,并且西安
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在周边高新区中仅次于武汉高新区,比西部地
区的成都和重庆高新区要高很多,因而西安高新区在电子信息方面可谓是西部最
佳。而且电子信息产业始终是高新区最重要的主导产业。西安高新区的电子信息
产业在通讯、计算机软硬件、电子元器件和网络产品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图7-8 西安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工业产值与周边高新区比较分析
资料来源: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委会,西安高新区发展报告。
图7-9 西安高新区的光电一体化产业工业产值与周边高新区比较分析
资料来源: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西安高斯区发展报告。
根据图7—9,西安高新区在光电一体化产业方面,虽比不上重庆(重庆摩托
车、汽车工业很发达),但比武汉高新区和成都高新区在这方面的生产实力要强
得多。
图7.10 西安高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工业产值与周边高新区比较分析
资料来源: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西安高新区发展报告。
根据图7—10,西安高新区在在生物医药方面仅次于成都高新区,比武汉高新
区,尤其是重庆高新区该产业要发展得更快,更有发展潜力。
7.2,3基于产业集聚的外商直接投资区位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有力的吸引了FDI的流
入与投资,FDI的区位选择与高新区的高技术产业集聚密切相关,西安高新区外
商投资企业产业领域分布与该产业的集聚发展密切相关。
到2004年年底,已有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28
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西安高新区创办外商投资企业660家,有40多家世界500
强企业和著名跨国公司进入高新区独资或合资设立企业或研发机构。
表7.2 西安高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国别和地区分布(199l-2004)
国家或貉:资比例% 国家或拱:资比例1
地区1991— 2003 2004 地区1991— 2003 2004
2002 2002
香港34.71 53.95 25.73 德国1.4 0.0l O.184
美国23.96 23.22 17.15 意大利1.2 0.05
台湾9.24 O.86 4.32 芬兰O.46
英国8.7 O.05 1.94 新西兰0.23 0.027
日本5.9 3.05 9.3 俄罗斯0.23
新加坡4.76 9.2 9.21 两班牙0.23
加拿大O.57 0.087 韩国0.23 2.47
澳大利亚1.9 1.78 0.078 澳门0.23
比利时1.5 O.88 _ 法国0.14 1.3997
资料来源: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西安高新区发展报告2002—2005;西安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 005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指南。
在西高新投资的主要是香港地区、美国、日本、新加坡、台湾地区。他们投
资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屯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以及新材料领域。有美
国的Hone、mreU、Eaton、Baxter、Intel、Ⅱt; 日本NEc、Fu儿Tsu、TOSHIBA、
DAⅨIN、Bmther、古河电工等企业相继在电子信息领域和光机电一体化领域投
资。NEc、FuJITsu、Infineon、Intel等先后在西安高新区建立研发中心,华为、
中兴通讯等国内著名企业也纷纷加入。
2004年,西安高新区完成合同外资额3.099亿美元,实际外资到位额1.43
亿美元。新登记注册各类企业1067户,其中内资1011户、外资56户。截至到
2005年3月底,外商投资企业113户,注册资本17.79亿美元。。科技型企业仍
居主导地位,各类研究开发机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
在今年一季度新登记的307户企业中,研发机构企业达65户,占21.2%。;
注册资金达2.56亿元,占27.56%。外商投资企业90%以上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
且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领域、生物医药领域、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吸引外资的来
源主要是港台地区以及美国和英国。
自2003年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已连续两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在全
国高新区的排名也由2002年的第20位上升至2004年8月国家科技部公布的全
国第五位。虽然西安高新区在全国已有一定的美誉度和实力,是在激烈的国际、
国内竞争的背景下,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西安高新区的位次、提高西安高
新区在全国高新区的综合竞争力,就必须紧密依靠自己的区位和产业集聚优势,
进一步调整产业政策,吸引更多的FDI流入,促进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正反
馈强化的良性循环锄。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西安高新区发展报告2005:2005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指南。
竺西安高新区发展报告2005;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指南。
叫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05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指南。
。景俊海、陈坚《构建西安高新区投融资体系》载《开发区导报》(西安),2000年7月16日。
93
图7.1l 西安高新区外商投资企业产业领域分布(2004年)
资料来源: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2005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指南。
7.2.4高新区产业集聚化发展在陕西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西安高新区是以智力资源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为目标,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特区,
1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表明,西安高新区对于推动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以及经济
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西安高新区成为陕西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新区将现代经济的重要生产
要素诸如技术、人才、资本、市场等有效地聚集在一定的、有适当政策和社会环
境的空间之内,实现优化组合,从而形成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成为区域经
济增长的加速器。高新区通过不断完善区内的软硬环境,创造了科技创新和产业
化发展的良好条件,聚集了一大批特色鲜明、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其次,西安高新区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的重要基地。高新区己成
为我国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医药、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的重要基地,如电子信
息产业、程控交换机、光纤光缆、计算机及外设器件,软件、网络等产品,约有
50%一80%的份额出自高新区的企业,有力地支持了国家信息化进程。近年来,
有近6000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在国家高新区内实现了产业化,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和企业自有技术的高新技术产品占区内产品总额的80%以上。。
第三,西安高新区已成为改造和提升关中地区传统产业的辐射源。高新区充
分发挥了技术、机制、人才“辐射源”的影响力,利用高新技术和民营机制激活、
。李健,我给高新区三点建议载【N]开发区导报(西安),2001年6月14日第五版。
94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力地促进了“提升老企业、培育新产业、塑造大企业”
目标的实现。高新区内企业采用承包、租赁、股份制改造及兼并等方式,对传统
企业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重组,注入技术、资金和新的管理机制,使一大批高新
技术成果在传统产业推广应用,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推动了地区产业结
构的优化。
第四,高新区已成为吸引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西安高新区通过制定一系
列吸引和使用人才的专门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创新创业者的权益,形
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大胆选拔和使用优秀人才、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
局面。高新区内由大学、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创办的企业近2000家,在251万从
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l/3,具有中高级职称人员35万人,还有硕士生
3万多人。博士生4千余人,吸引留学归国人员近5千人o。
第五,高新区己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所需的交通、通讯、动力等基础设施,
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提供必需的硬件条件。
7.3影响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因素分析
要形成合理有效的科技产业的产业集聚,哪些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为什么科
技产业集聚选择在这里?企业集聚在一起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这些问题对于研
究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7.3.1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
什么西安有着雄厚的科研教育基础,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相对缓慢?在这里
笔者对影响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下主要影响因
素:
第一,产业区位条件相对于地区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滞后性。区位条件除了包
括比较传统的地理位置是否靠近原料产地、销售地、劳动力密集地和产品销售地
区这些要素外,还应该包括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状况@。相比
较而言,西安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但是,区位因素
对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有利程度并不很高。西安在今后发展中还应当
继续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投资环境是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外部因素。投资环境包括一系列
因素,如市场信息、政策、法律、税收、风险投资机制、企业行为的规范性、市
场及消费者的成熟度等。。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中小企业集聚快速发展的关键。投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珏安高新区发展报告2002.2005,
。郏海龙、吴启芳、巢剑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
第2期。
。徐飞等:上海高新区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联动效应研究,科技与经济[J】,2004年第2期.
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参与产业集聚企业的数量和有实力的高科技企业的加
盟,即直接影响企业的进入决策。
第三,政府效率的高低是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一个地区
的投资环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政府,当地政府是当地投资环境的创造者与维
护者,廉洁、高效的地方政府、政府官员的作风、行政机构的高效率以及在地方
政府的维持下的良好社会治安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社会保障。政府效率对西安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重要度较高。政府效率在企业集聚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相对
宽松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企业进入的政策、对从事高科技面临高风险的中小型企
业的扶植,会使这些企业迅速成长。
第四,比较优势是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成功的关键。影响西安高新技术产
业集聚的比较优势因素主要包括科技人员数量、科研院所的密集程度、发达的信
息网络、敏感的市场意识、人才资源的易获得性等。。比较优势对科技产业集聚
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其重要度很高。科研院所云集、高校林立,科技实力
雄厚,高技术的人力资源密集是西安比较优势的特点罾。在这些优势的带动下,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发展较为迅速。
第五,思想观念是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意识保障。主要包括创业精神、
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开拓进取精神、从事高风险的意愿等。。相对闭塞的地理
位置造成了西安人相对保守、安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的社会心理和
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不利于西安高薪技术产业的创新,不利于企业之间的协
作、分工的形成,是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不利因素。与其它城市相比较,西
安这个因素的有利度最低。
第六,相关产业的影响是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形成的引致因素。相关产业
的影响:包括改造传统设备对产业集聚外部经济效应的需求、区域技术升级及其
它影响等,它反映了该产业集聚潜在的市场需求和潜在的经济效益水平。相关产
业的影响对于科技产业集聚的影响起到了引致作用。这些行业的相关需求促进产
业集聚的不断发展,促进产业集聚的地区外部经济的深化o。
7.3.2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第一,未形成有效的集聚规模经济。西安部分企业规模实力有限,没有形成
集聚规模经济效应,产业集聚创新实力有限。例如西安集聚了500多家软件企业,
但是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研发能力的也不足百家。在科技产业的发展中,单
个企业无法实现类似大企业那样的规模经济效应,但是如果企业规模过小、研发
∞nI,J.丸Roeiandt、VA。Gilsing、J van,Smderen:N州P01ic{es白ftheNewEc。n锄y——Clus噼-based
IIlIIovalion PoIi。y:InⅫl撕onal Exp口iences,2000川.
。王玉东: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取的与投资的探讨,技术经济圆,2003年第6期.
。Philip Ra洒es:ne clustcr approach蚰d也e dyIlamics ofregional policy.mal【in舀2001,9.
。西安科技网htIp:∥unv砒xainfo_goV cn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2年发展情况年度报告.
96
能力不足,企业实力有限,则对于整个行业集聚效应的发挥有很大的制约。西安
目前高新技术产业的行业规模经济还没有充分发挥。
第二,开发区内企业缺乏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西安高新技术企业组织
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分工、技术交流与合作,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加强和产业
集聚整体水平的提高。科技产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区域内互动的网络关系,
是影响产业集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在西安高新技术产业相对集中的高新
区,交流与合作是非常少的。出于保护知识产权及商业秘密的考虑,受忠诚企业
等观念的影响,企业员工的信息来源,更多地来自企业内部而非外部,非正式的
交流更是不多见回。在植根于本地区,与本地企业结成网络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
距,这对竞争优势的产生是十分有害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区内企业合作研究开
发不足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第三,产业集聚溢出效应不明显。西安高新技术产业行业规模较大,但行业
溢出效应不明显,不利于集聚企业技术进步。西安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大都有相当
的研发能力,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邻近的科研机构大都没有较好地成为
产业集聚创新的重要的外溢来源,不利于中小企业集聚创新能力的发挥及整体工
艺技术的提高。西安高新技术产业由于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多,没有形成专业化分
工与协作。而科技产业离开了这种效应,仅仅是科技产业的集中,而不是产业集
聚。
第四,忽视了利用地区比较优势改造传统产业,商新区企业的溢出效应不明
显。在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发展规划中,忽视了利用地区比较优势改造西安
传统产业,没有完全起到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的作用。西安作为中国传统的工
业、科研和教育基地,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应重视和遵循产业比较优
势的原则,要结合西安传统制造产业的优势,这样才有可能培育中国在高新技术
产业领域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否则将陷入西安传统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不均衡发
展的二元经济格局。
7.4促进西安高新区技术创新的产业集聚支持体系建立
7.4.1加强高新区内各行为主体的分工合作
产业集聚由于区域内行为主休的地理位置邻近,提高了高新区内各行为主体
分工合作水平,促进了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
(1)促进西高新各行为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首先,在西安高新区内,大学或研究机构作为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提供者,直
接参加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为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提
供了相互交流的界面,企业直接对大学和研究机构提出技术需求和提供必要的科
。战鸿儒,高新技术产业几点认识:高技术产业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书报资料中心[M],2002(1)
97
研经费,大学和研究机构根据企业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双向互补的需求,使网络
交流结点频繁出现,创新资源流量加大,创新机会大大增加。
第二,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由于区内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了企业灵
活的生产制造网络。不但能低成本,高效益地实现多种小批量生产,满足多样化
的市场需求,同时还能不断加强企业间联系,形成一条无形的创新链。依托创新
链,企业间平等互惠地进行技术、制度、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将大大降低
每个企业担负的技术创新风险与投资成本。
第三,政府作为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建设主体,为其提供外生变量,
是高新区的组织、建设和维护者。在创新活动中,政府通过法律、经济和组织管
理手段在制度、环境和政策层面,引导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保护创新成
果和协调创新主体间的矛盾,使多个相关创新主体发生协同效应。作为主要结点
的中介机构在服务于技术创新方面发挥沟通、协调和粘结作用。。就是要先着手
建立综合性的中小企业协会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面上
推开;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广泛组织社会资源。另外,政府部门还要搞好市场中
介组织经营管理人员的人才培训工作。市场化运作就是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贯
彻市场经济原则,把市场中介组织办成真正的民间性组织,实行自主经营、自我
管理、自我发展。。科技孵化器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产业的有效途径,
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代表的综合性孵化器,是我国最早的孵化器组织形
式。孵化器集聚形成之后,便会产生结构效应,分别地提高不同类型产业的西安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的自我组织、自我适应和自我增强能力:
扩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小企业的规模。西安市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在制
定孵化器的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专业技术孵化器集聚的建立与规划,充分利用
西安科技优势,建立适应不同类型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的专业孵化器。
(2)加强区内分工合作与信任承诺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合作。企业地理位置的靠近,导
致了区内企业之间的交流十分频繁,促进了各种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的形成。。
正式关系主要是指企业与其他企业或行为主体之间形成的长期稳定的关系,通过
区域内产业链条上下游环节之间的价值创造活动来实现;非正式关系主要包括基
于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上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关系。如企业家网络,在一定
意义上,以企业家个人的关系网络为基础的地方性企业群体,其带动作用是非常
。唐中赋,顾培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外科技信息,2003 10
。黄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发展中的若干关系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5
8罗良忠,史占中企业内部创业型分立与科技固区互动研究[3】.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9).
⋯Roel8ndt,t ailddenHerfog,p(1999)C1啪tcrAmal驴is andcluster—BasedPolicyM越ngin
OECD Coun砸es:A11 hl廿o“cd曲to血e neme.B00stiIl窖Innov撕on:The C1uster Approach,
OECD.柚dParis.
98
重要的。
企业的分工与合作以及各种关系建立的基础是信任和承诺,人与人之间的共
同经历或社会文化背景在这里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第一,由于地区特有的地缘、
亲缘关系网络的存在,要促进人们之间的可信任度的提高,形成在相互信任基础
上的共同行为准则,减少了机会主义的行动;第二,通过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非
正式关系网络来促进合作,使得信息和资源在企业中能够共享;第三,企业与政
府、大学、公共研究机构和中介组织等之间存在着知识、技术、信息、人力资本
等方面的交换,要使它们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形成互补性的协
调发展机制;第四,区内的行动者拥有大量的社会资本,努力减少合作中的协调
与摩擦成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减少不正当行为,促使承诺的形成和共享隐
性信息的传播。
7.4.2发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
(1)有效发挥产业溢出效应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表现不足,没有发挥它自身的巨大潜力。
西安应充分利用科技人才优势,促进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即“官
产学研”的联合,发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溢出效应表现不足有
其经济原因。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解释,科技产业在创新的过程中,如果存在溢
出效应,必然会导致创新及技术活动的投资减少。。因为如果技术创新活动的投
资者不能得到其投资的全部回报,或者投资使他人或其它企业受益,而其它企业
却无需为此支付报酬,从而使投资者自身的受益减少,即社会收益大于企业收益,
社会成本小于企业成本,这必将导致投资创新的动机减弱圆。
要保证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中的溢出效应的加大,政府必须针对不同部门
的创新给予大力的扶持和资助。政府通过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科研开发能力,以
提高其竞争力,不仅符合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也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化国
家普遍采用的方式。科技产业自身财力有限,而技术创新活动所带来的风险又使
他们很难通过一般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资金不足是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最主要
的制约因素之一。如何为高新技术产业扩大资金来源,拓宽融资渠道,是政府的
一项重要任务。政府对于创新溢出效应非常大的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
政府应该给予投资、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同时给予这些部门一定的溢出效应的补
贴,以保证创新带来的溢出效应的持续作用。对于产学研之间进行的各种溢出效
应非常大的分工、合作与交流予以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加强“官产学研”不同
部门之间的人员的正常交流,允许各类型科技人员的正常流动,用更加灵活的制
。马萍,产业集群内的集体学习过程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
。PaulB锄ew0埘1如d Fionam抽d11lrst(2002):nle谢cl刚issues of clust啪,dustedng卸d clusterpolicy
ne Re西。删Rc“ew 2002,L
。刘立.管理研究与管理咨询的互动提升咨询业竞争力.科技咨询导报[N】.2005(2)
99
度保证溢出效应的发挥。
(2)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有很强的溢出效应,就容易使愿意提供这种产品与技
术的机构的数量不断减少,并且非常容易受到自有知识产权的侵害。在实际研究
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这类企业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的保护。科技产业知识产权
的管理,一方面,要切实保护自己应有的创新收益,提高专利意识,一旦自己有
创新成果,必须及时申请、登记专利;另一方面,企业开始在某一领域进行技术
创新时,应先对这方面已有的成果要清楚,应该充分并且要善于利用已有的专利,
使之成为研究开发的基础。。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既可以使中小企业在充分
利用有限的资源,又可以避免重复投资开发,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和分工的发展,
对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顾虑作用。
(3)发挥西安的科技比较优势
培育和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充分利用地区比较优势的科技产业集聚是西安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方向。应按照市场、资源、科技人才等比较优势,
大力发展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集聚,通过地域特色形成的产业集聚,更好地带
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这才是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西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林立,利用好这些比较优势成为科技产业集聚发展
的关键。科技产业集聚的形成离不开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而目前对开办高新技
术企业过于繁琐的审批制度。对科技人才创业中技术所占股份比例限制等制度方
面的因素,不利于高科技企业的创立,阻碍了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的集聚和优
化配置@。因此,可以将一批科研院所通过改制转为科技产业。鼓励各类各级科
研院所通过控股、参股、联合等多种形式创办科技产业。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创
办一批科技产业。在国有科研机构调整结构、分流人才的改革背景下,引导和支
持科技人员创办科技产业。国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在不损害本单位
利益的前提下,既可以在科技产业兼职从事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也可
以兼职或离岗创办科技产业。允许高等院校学生创办、领办科技产业。
要利用好西安的科技比较优势,留住人才、引进人才,是西安高新技术产业
集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西安地处内陆,发展以制造业出口为主的
项目不占优势。而软件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西安是我国重要的科
研、教育基地,不但已经拥有大量的软件人才,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地培养大批软
件人才。大力吸引国内外企业到西安建研发中心,推动外向型软件企业的发展,
大力吸引留学生归国创业是发展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另一有效途径。
。Tilm柏AItenburg(1999):HowtoPromotcclusters:PoticyExp耐ences丘劬LatinAmerica:w盯1d
Develop㈣t v01.27,N0.9,pp.1693-1713,1999.
。周雪松.产业集群技术学习过程模式研究一以浙江省为侧[P】新江大学硕士论文.2003
t00
(4)确立高新技术企业合作新机制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世界性的加工制造业集聚,
并且随着这种国际产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其科技含量很
高的高端产品的生产和研发机构直接放在中国,使中国这个“世界工厂”逐步呈
现向高科技中心转变的趋势曾。陕西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科研集聚地区,
更应该抓住这个发展的难得机会,与东部发达地区建立技术、研发、生产的联系,
利用对外开放带来的大量资金、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甚至全球营销与研发网络
等,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发展为契机,带动“一线两带”建设的飞速发展,
将关中地区逐步发展成为国内新兴的高科技产业生产与技术研发基地,带动全省
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陕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要发挥西安的科技优势,就离不开合作机制的建立,尤其是大中小企业之间
的合作、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的合作。科技产业往往在市场竞争中由于自
身实力有限,而与大规模、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各类型的
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应该仅局限在竞争关系上,合作是企业之间关系的另一方面。
这种合作关系既表现在企业之间的分工,如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又表
现在企业与各类型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具体表现为将处于科技开
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和目标市场消费者等各阶段的不同利益主体
结合起来,为获得共同利益相互合作,这种合作大多是在市场联系的基础上自发
的、非强制下形成的一种合作关系,处于合作中的各个主体仍然保持着自身原有
的独立性。
7.4.3利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极化效应改造西安传统产业
(1)促进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增长极的形成
所谓增长极是“给定环境中的一个推进型单元”,即一种优势经济单元,它
自身的增长与创新会诱导其它经济单元的增长。。佩鲁认为整个行业体系包含某
些有活力的部门或推进型的产业,而产业间的相互作用常常会打破平衡状态,所
以,要理解经济增长与变化就必须把重点放在推进型产业上。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产生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实际上是引起了经济的非
均衡增长@。这个非均衡的经济空间,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
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最终对整个
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9。增长极是在通过对区域内比较优势的优化配置而得到发
。余永成.高技术产业群的学习机制与模型研究侧,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
。魏江,刘锦.基于协同技术学习的组织技术能力提升机理研究闭.管理工程学报【司,2005(1). 。Do盯in吕P.B锄dD.G僦la(1995):Busimss谢a魄;y锄d cross血dug时clust盯,EconomicDevelopm曲t
Qumerly 9:225—37
o安纳利·萨克森宁著,曹蓬、杨宇光等译地区优势一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上海:上海远东
出版社,】999.
101
展,从而使整个产业得到扩张,使这一地区变得对投资更有吸引力,形成地区产
业的累积增长。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可以与科技产业建立技术、资金、
人员等方面的支持与联系,处于上下游的不同阶段的大、中小企业间由于需求联
系和成本联系会最终促进集聚的发展。企业的集聚会引起竞争激烈,降低了投入
品的成本,吸引了更多企业(上下游企业)的进入,最终降低了生产成本,大企业
与中小企业之间互相提供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的合理流动,互相促进和发展

西安的增长极所配置的是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科技产业,这些产业所诱导
的增长又包含在高新区之中,那么区域的产业布局就将围绕高技术产业来进行,
而区域经济就主要通过高技术产业的扩张而增长。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发展
可以起到区域增长极的作用,尤其是利用西安的高科技企业、高科技技术改造本
地区具有优势的传统工业,主要包括制造业信息化和利用高科技生物技术改造西
安传统制药产业。
(2)积极利用增长极效应改造西安传统工业
西安传统的制造业不仅实力雄厚,具有先天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他将给西安
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提供强大的需求动力,二者应该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西安的
信息和生物医药两个产业的发展,应该结合西安的传统工业现代化改造的实际情
况进行。西安高新区应该积极利用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业集聚的强大优势,
进行制造业信息化改造。制造业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实行信息化
带动工业化的突破口。制造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
制造技术相结合,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
间协作关心的创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
能化、制造装备的数字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建立一批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的示
范企业和示范区域,并通过溢出效应、扩散效应,提升西安整个制造业的核心竞
争力。
利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不仅是西安高新技术产业自身及其产业集聚的二
次创业,更是西安规模庞大的传统工业群的一场革命。通过对高科技的尤其是信
息技术的利用,不仅促进了计算机、集成电路、通信设备等新兴的电子新信息产
品制造业的发展,而且通过渗透和辐射,使机械制造、国防科技工业、化工、纺
织等传统制造产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从西安生物医药科技产业集聚的发展看,西安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
工程方面都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并在其中一些领域居国内先进水平。发展生物制
药业必须加强科技与产业结合,在产业化方面要各级政府和企业进一步加大投入
。孙兆刚等.企业对知识溢出吸收能力的测度科学技术与工程加.2005(2)
102
力度。西安高新区内的医药业的企业,必须结合高科技生物技术提高产品技术含
量和档次利用西安的生物医药高科技产业,积极建立与全国唯一的农业高新区一
~杨凌农业高新区的联系,改造传统中医药技术,大力发展生物制造业,加强中
医药技术产品的产业化建设,把西安的生物医药技术全面的推向国内外市场。
7,4.4积极开创科技产业集聚的新空间
创新是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西安高
新技术产业带来了更加强大的国外竞争者。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发展必须有创新,
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根本动力,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必须形成持续
的创新能力。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产品和技术更新明显加快,以科技为主导
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如果仅仅满足和依赖于一项创新成果,将很快在市场竞争
中落伍。一批科技产业在历经了初创时期的繁荣之后,有的垮台,有的不得不调
整方向,不再从事科技行业,这是没有形成持续创新机制的后果,所以企业必须
形成持续创新的机制。同时,企业在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时,一定要与市场
需求、自身优势相结合,集中有限资源重点突破,形成自己的产品优势,使其保
持鲜明的科技特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产业集聚。在利用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改造传统产业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到世界高科技产业发展中的一个新趋势:科技服务产业。
技术服务产业作为研究开发产业的一种类型,非常适合科技产业的发展。这类产
业类似于咨询产业,所出售的是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人的技术能力。
在西安利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中,困难之处在于如何将这些高科技
产品用于传统产业。西安传统产业的发展与全国相比比较落后,因而在利用高科
技的过程中,离不开高科技产品的服务。目前,全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由于处于低
谷,国际知名的高科技企业开始把信息服务当作企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处于信息产品价值链下游的国内信息企业,纷纷准备由生产制造企业向应用服务
企业转变。高新技术产业应该利用高科技创新,积极发展针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所急需的新型的科技服务产品。
信息咨询业是智力密集企业,人力智力资源是发展咨询业的先决条件和基
础。陕西省作为重要的科研和高等教育基地,科研技术力量雄厚,咨询资源丰富。
技术服务的产业化可以形成知识工厂,以人力资本培育为主的高科技教育培训中
心,对促进研究开发与生产结合,技术产业化具有积极作用。
103
8、结论
8.1主要结论
本文在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回顾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
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高科技产业
空间集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借鉴国外发展高科技园区的经验,探索高技术产业
集聚的内在规律性,从而为建设西安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提供理论支持与操作思路。
第一,从传统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出发,采用新经济地理学的观点对高新技
术产业集聚做出了解释,指出传统产业集聚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巨大差别在于
知识的特性与知识溢出,高新技术园区正是具备了这种知识溢出与外部性才趋向
于集聚化发展。考察了影响产业集聚的基本空间因素: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和马
歇尔的外在性。把这三因素作为影响生产要素在空间中集聚的基本要素,即集聚
使距离的缩短和空间范围的缩小产生了成本降低效应,这是空间集中的基本特
征。然后从市场需求对产业集聚形成的作用和市场联系对产业集聚形成的影响的
角度,说明在不完全竞争、贸易成本、产业内和产业间联系这样的市场机制中,
积聚力和分散力之间存在一种平衡。区位决定取决于消费市场接近、供给市场接
近和要素市场接近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集聚与贸易成本的关系取决于产业特征
和区域禀赋。
第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产生的动因是知识溢出。与普通制造业的产业集
聚不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产生与知识溢出的空间特性、知识溢出机制有密切
的关系,本文分析了企业层面的知识溢出形态、知识溢出具体机制,论述了知识
溢出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促进:知识生产函数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与基于
知识溢出与技术创新的产业集聚化发展趋势。从国外创新和知识溢出集中化的实
证研究证据角度,提出知识溢出对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第三,从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理论、形成基础、集聚效应等方面建立起高技术
产业空间集聚的理论分析的基本构架,在此基础上通过计量经济学的统计回归分
析方法,测算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力,以及高新技
术产业集聚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如何影响经济增长。通过对中外高科技产业
区的比较分析、高科技园区发展成功的经验都验证了创新和知识溢出是趋向于地
理集中化的,创新优势是通过产业集聚化的发展来实现的。与预期得到的结论是
相符合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与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行业
的区位基尼系数对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具有较明显的贡献。
第四,在研究了影响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不同因素后,根据西安高新技
术产业集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和有利因素,结合最有利于产业集聚发
展的产业排序以及产业分工、合作竞争机制,提出了促进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
发展的策略:大力推行政府创新,加强专业技术型孵化器集聚,创造西安高新技
术产业集聚的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加强“官产学研”的交流合作,积极发挥西
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最大限度的利用西安的比较优势,发展科技产
业集聚;利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增长极效应,大力扩展产业链条,改造西安传统
产业;走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传统领域,积极发展科技产业集聚新空间。
8.2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鉴于笔者的学术水平,文章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望各位专家、学者多提出宝
贵的意见和建议。本文认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本文是对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尝试。由于中国高
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国内学者对产业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传
统产业的集聚,因此对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如何保持高新技术产业集
聚区的持续创新优势等问题需要更为深入的探讨。
第二,本文仅仅是利用产业集聚理论对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作了一些基
本的、概括性的研究,受资料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对优化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还略显单薄,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深入。
第三,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实证分析中获取的样本范围比较小,数据的
选择上不够具有代表性,在论证过程中难免缺乏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实证分析的
广度和深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对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相关性及其影
响力,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多大,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论述。
第四,通过定量分析方法来准确探讨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技术创新效应,需要
更好的工具和更新的方法。在陕西省的产业集聚发展中存在着许多个案,经济增
长模式、产权制度、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等对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以及一
切影响西安产业集聚区形成并使其保持创新核心稳定性的因素,都需要进一步的
研究与探讨。
上述存在的、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正是下一步后续研究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美]保罗一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2](美)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1年版。
[3】(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中译本。
[4]安虎森,朱妍-产业集群理论及其进展.南开经济研究[J】’2003,3。
[5][美】马萨诸塞,坎布里奇.区位与空间经济学'[M]麻省里工学院出版社,
1956年版。
【6](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7](美)胡佛(1975),王翼龙译: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年版。
【8]马克思恳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9](美]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社会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10】埃尔赫南·赫尔普曼,保罗·克鲁格曼著.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M].尹翔硕,尹
翔康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n】克鲁格曼、奥伯斯法丁尔德:国际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12]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13][美]西奥多.w·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版。
【14](美)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中译本,
1990。
[15](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16](奥地利)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7】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李京文、郑友敬主编.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选择,[M]经济科学出版
社,1989年版。
[19】盖文启等:国际典型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启示,[J]中国软
科学,2004年第2期。
[20]罗良忠,史占中.从美国硅谷小企业集群看上海高科技园区的发展,【J]当代
财经,2003(3).
[21]盛洪:分工与交易: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非专业化问题的应用分析,[M】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2]盖文启等:国际典型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启示,中国软科学
[J],2004年第2期。
[23]孙兆刚等.知识溢出效应及其经济学解释.[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
理.2005(1)。
[24】安纳利·萨克森宁:硅谷优势,[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年。
[25】王缉慈:现代工业地理学,[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
[26】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27]吴敬琏.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
[28]夏海钧.中国高新区发展之路[M】.jb京:中信出版社,2001。
[29]赵建春等.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2。
[30】钟坚.世界硅谷模式的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2.张景安、亨利·罗文等.创业精神与创新集群——硅谷的启示,[M]上海:复旦大
学出版。
[3l】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0年版。
[32】减旭恒等主编:产业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3】王子龙,谭清美.区域创新网络知识溢出效应研究.【J】科学管理研
究.2004(1 0).
[34】陈雨军、徐强:过渡经济的本质与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性质一与科尔奈和
萨克斯教授的讨论,【J】改革,2002年第4期
[35】冯德连、王蕾,国外企业群落理论的演变与启示,[J]财贸研究,2000年
第5期。
[36】付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
第10期。
[37】蒋清海:中国区域经济研究:回顾和评价(上),[J]开发研究,1994年第l
期。
[38]路币祥,区域经济科学的历史与未来,[N]光明日报,1998—03.31。
[39】王天霞.集群企业的学习机制研究,[P】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
文,.2004。
[40】李小建、李庆春:克鲁格曼的主要经济地理学观点分析,[J】地理科学进
展,1999年,第3期。
[41】喻小军,杜典初.知识外溢模型在集群学习中的启示,[J]统计与决策.2005
(6).
[42]李军晓,黄文馨:嵌入全球竞争的学习型企业集群,[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
管理,2005,(5)。
【43]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批判和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
2002年第4期。
[44】权,衡:中国区域经济战略理论研究评述,[J]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6
期。
[45]石忆邵,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1年第4期。
【46]石耀东等:全球技术进步的总体趋势、产业特征及各国政策走向,[J]中国
工业经济,2002年第2期。
[47】吴宣恭:培育企业集群创建地区聚集经济优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年8月。
[48]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
期。
[49]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诱因,【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期
[50】魏守华: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以及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
第10期。
[51】徐强:试论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体系和研究方法,[J]江汉论坛,2003年第
1期。
[52】姚先国、朱海就:产业区“灵活专业化”的两种不同模式比较,[M】中国工业
经济,2002年第6期。
[53]张炳中,中小企业群集、城市化与就业扩张,【J]经济学动态,2000年。
[54]赵蓓,集群产业发展对农村工业化和区域城市化的影响:福建晋江的案例
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55J叶波.面向整体技术能力演迸的企业集群技术学习机制研究[P],浙江大学硕
士论文,2002.
【56]王旭章,区域性的主导产业市场选择、集聚和扩散[J】,铁道师院学报,
2000,(5)。
[57J魏江_,J、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科研管理[J】.2003(7).
[58]张智元.产业集聚、竞争优势与西部开发[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
科版),2001,(3).
[59】盖文启,王缉慈.论区域创新网络对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
fJ]中国软科学,1999,(9).
【60]石培哲.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探析,[J】经济师,2000,(3).
[6l】车维汉.论知识经济中企业经营模式和产业集聚的新变化,【J】中国社会科
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6).
[62】梁小萌.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及区域协调,[J]改革与战略,2000,(5).
[63】吴永红,保建云.论企业集聚、扩张的区域效应,【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
社版),2001,(3).
【64]夏大慰著.产业组织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M】,1994第一版。
【65]王铮等.区域间知识溢出的空间认识.地理学报【J】.2003(9).
[66】汪炜,史晋川,孙福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影响与集聚效应分析,[J]数量经济
技术研究,2001,(5).
[67】李小建.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及研究特点.[J]人文地理.1998,(4).
[68】孙兆刚等.企业对知识溢出吸收能力的测度。f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2).
[69】卡斯特尔M,霍尔P.李鹏飞等译.王缉慈译审。世界高技术园区:21世纪
的产业综合体,[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70】李小建.新产业区与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地理研究.【J]地理科学进
展,1997,16(3)。
[71]王缉慈.简评关于新产业区的国际学术讨论.[J】地理科学进展,1998,17(3)。
[72]邱成利.制度创新与产业集聚的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9).
[73】母爱英.论博弈分析在区域政策中的运用.[J】经济地理,2003,(1)。
[74】蔡铂,吉晓莉.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选择.[J】决策参考,2002,(7).
[75】王缉慈.创新的区域——企业集聚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2001.
[76】朱华晟.论产业集群内地方联系的影响因素——以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群为
例.[J】经济地理,2002,(7).
[77】黄花叶,聂鸣,孙理军.OEcD国家集聚政策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
示.Ⅲ研究和发展管理,2003,(2).
[78]李小建,李二玲.产业集聚发生机制的比较研究.[J]中州学刊,2002,(4).
[79】魏江,刘锦.基于协同技术学习的组织技术能力提升机理研究闭.管理工程
学报[J],2005(1).
[80】王玉东: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取的与投资的探讨,[J]技术经济,2003年
第6期.
[81】埃尔赫南.赫尔普曼,保罗·克鲁格曼著.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M].尹翔硕,尹
翔康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82]葛朝阳,魏江.试论产业集群中的几个技术创新特征.[J】科研管理,2003,24(3)
[83】蔡宁,杨旭,桂昭君.协作与竞争行为和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理.[J]经济
管理.新管理,2003,(2).
[84]陆立军,盛世豪等.科技型中小企业:环境与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
社,2002.
[85]李永刚.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4,(12).
【86】丘海雄,徐建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的地方政府行为.【J]管理世
界,2004,(1 o).
[87]朱允卫.企业规模、集群结构与技术创新优势.【J]经济地理,2004,24(2).
[88】叶建亮.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J】.经济科学,2001,(3).
【89】罗良忠、史占中:从美国硅谷小企业集群看上海高科技园区的发展,[J】当
代财经,2003年第3期.
[90】尹利军等: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人力资本运行机制研究,吲闽江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
【91】蔡剑英、赵玉林.我国高新区的发展模式分析,【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
2000,(8).
[92]谢圣赞: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J】天府新论,2004年第5期。
[93】陈汉欣.中国高技术开发区的类型与建设布局研究,[J]经济地理,1999,(1).
[94】代帆.我国高新区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1,(4).
[95】唐中赋,顾培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M】北京
中外科技信息,2003.10.
【96]盖文启.产业柔性集聚与区域竞争力,[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10).
[97]金加林,李玲,刘喜华,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模式的比较选择研究。【J】科学管理研
究,2004(6)。
【98]郭鸿、金瑞龄.高新技术产业化园区形成机制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1998,(4).
[99】黄小斌.试论我国高技术开发区布局,[J】经济地理,2000,(6).
[100】贾亚男.关于区域创新环境的理论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3).
[101]匡致远.论高新区的产业聚群导向发展,【J】学术研究,2000,(10).
[102]李远.创新环境及其政策出发点[J]经济地理,1999,(3).
[103】李冬梅.高新区创新文化探析,【J]中国科技产业,2001,(4).
[104]李忱.企业竞争优势中的协同效应分析,[J]中外管理导报,2002,(2)
[105】李玉涛.新产业区的区域创新环境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
(2).
[107]林汉川.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长环境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1995,(3).
[108]蒲淳.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的政府行为,[J】科学学研究,1997,(1).
[109]王兆华.高新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协作动力机制,【J]经济理论与管理,
2001,(6).
fllo]张鸿戒国高新区的政策环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3),
【111]蒋瑛、李文星.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J】经济理论与经
济管理,2001,(7).
f112】蒋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动力机制初探,Ⅲ四川大学学报(哲社
版),2003,(2).
【113]蒋瑛.构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政策环境,[J]经济体制改革,2003(2)
[114】蒋瑛.高技术产品率先行动决策的竞争效应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3,
(2).
[115]侯汉平,王烷尘.R&D知识溢出效应模型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16]艾凤义等,完全信息下基于知识溢出合作彳亍为的博弈分析明.【J】北京理
工大学学报,2004(9).
[117]王娟茹等.基于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的知识联盟动态模型.中[J】国管
理,2005(1).
[118]罗炜.企业合作创新理论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M].2002年第一版.
f119】王子龙,谭清美.区域街新网络知识溢出效应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4
(10).
【120]金祥荣,叶建亮.知识溢出与企业网络组织的聚集效应,[J]数量经济与技
术经济研究,200J(1 o)。
[121]王天霞.集群企业的学习机制研究.[P]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
[122]喻小军,杜典初.知识外溢模型在集群学习中的启示.[J】统计与决
策,2005(6).
[123】骆品亮,向盛斌.R&D的外部性及其内部化机制研究.[J】科研管
理.2001(9).
[124]李军晓,黄文馨.嵌入全球竞争的学习型企业集群闭.【J】科学学与科学技
术管理,2005,(5),
[125]叶波.面向整体技术能力演进的企业集群技术学习机制研究fP】,浙江大学
硕士论文,2002. 。
【126]刘慧.集群创新网络内的企业学习研究网.[P]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3.
[127】王铮等.区域间知识溢出的空间认识.地理学报【J】.2003(9)..
[128】杜江波.中小企业集群的本地网络与外部知识.经济论坛[J】.2004(19):41.42
[129]魏江,叶波.企业集群中的技术学习分工和知识流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
管理..2002(9).
【130]成江,叶波.基于学习代理人的产业集群学习模式.科技进步与对策
[J】.2003(1):22—24.
[131】李琳.集群知识溢出的竞争力提升效应研究.社科纵横.2005(2):38.39.
[132]余永成.高技术产业群的学习机制与模型研究侧,[P]哈尔滨工业大学硕
士论文.2003.
【133]周雪松.产业集群技术学习过程模式研究一以浙江省为例.【P】浙江大学硕
士论文.2003.
[134]魏江,叶波.文化视野内的小企业集群技术学习研究.【J]科学学研
究.2001(4).
【135]王雷.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增长机理的路径依赖,[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4(4).
[136]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的网络式创新能力及其集体学习机制团.【J】科研管
理.2005(7).
【137】孙兆刚等,企业对知识溢出吸收能力的测度.[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2).
【138】魏江.刘锦.基于协同技术学习的组织技术能力提升机理研究闭.[J】管理工
程学报,2005(1).
[139]卢丹.黄胜忠.产业集群的学习行为及其效应研究,——“中国名品衬衫
之乡”与“中国衬衫之乡”为案例.[M】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9).
[140】安纳利·萨克森宁著,曹蓬、杨字光等译.地区优势一硅谷和128公路地
区的文化与竞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141]钟坚.世界硅谷模式的制度分析.[MHE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外文文献:
[1】G‘M‘Pcter Swann,Manlla Prcvezcrand and David stout:The Dyll锄ics of
mdustrial Clust鲥ng-Intemational Comparisons in Computing and Biotechn0109y,
0xford Universitv Press.1998.
[2】K.Head:Agglomcration Benefits a11d Location Choice.Jo啪a1 of Intemational
Economics,1995,(38).
[3]KathIeen M.Eisenhardt and D.Charles Galunie:coevolving At last,a way to
Make SyIlergies wbrk,Harvard Business Review’Jun..Feb.2000.
[4]Richard Danallia aIld P比G Frcd甜ckson:On nle fonnation of indus缸v Lobbv
112
Groups,Joumal ofEconomic Behavior Orgallization,、,01. 41,2000.
[5]Sa】【enjan A Silicon Vdley’s New Immi伊aIlt Entrepreneurs,Califomia:Public
Policy hlstitllte of Califomia,1 998.
[6]Saxenian A aIld Hsu J Y:The Silicon Valley_Hsinchu Connection:Technical
Communities and hldus仃iaI Upgrading,Paper availabIe丘Dm the autllor’ 1999.
【7】Scott A:New Indu矧al Space,Lodon:Pion.1 998.
【8】oECD:OECD Science and Techn0109y Indicators No 2-R&D,invention and
competitiVeness,P扪s,Jall.1 986.
[9]Maillat D.:I蚰ovative melieux and new gcnerations of regional policies,
En觚:p撒leurship Regional Development,1996,(10):l·6.
[10】Malecki E.:Technolo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dyn锄ics oflocal
regional吼d national change.Essex:Longman an Sdent璩c Technical,1995.
[11]Angel.D.Hi曲一techn0109y A9910mcration aIld the Labor Market:the case of
Silicon 1V甜ley:Enviroment and Pl锄1ingA.(23), 1991.
【12】cooke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The R01e of Govemance in me
Globalize Wbdd[M】.London:UCL Press 1996.
[13】G.Hottuin.:V曲ture Capitalism see Gerry sweeney:I衄ovation Policies,
Frances Pinter Pubiish锅Ltd., 1 985.
[14】B0ris F B1啪be唱, “Cooperation con弧cts bet、Ⅳeen cmbedded 最r芏ns”,
OrgaIlization Studies,Bcrlin,2001.
【15】l汛gnlan PGc0舯phy a11d Trade[M].cambridge:MITPress,1991.
[16】K1lrg瑚a11.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cn扛ade theory and 10cation也eory[J].
Review ofIntelll撕onal Economics,1993,1:110~122.
[17]Knlgrnan.Developmem,Geography,aIld Economic Theory[M].c锄bridge:
MIT Press.1995.
【18】KnlgmaIl,P Increasing fetum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mal ofPolitical
Economy,199l,99:483~499.
(1 9JParson,MarI(1lsen A.GeneraIizing new industriaI districts:theoretical agenda
and an印plication行om anon-westenl economy【J].Environmcnt and Pl籼ing A,
1995.27:8l~104.
[20]Sto印erM,WAll(erR.The c印ita 1isthperative:Tc盯itoⅨTedmolog)r and
111dustrial GmwtlI[M].0xford:BasilBlackwell,1989.
[21]wan酉.Ananalysis ofncW-tech agglomeration in Beijing:a new industrial
districtillmemaking?[J】EnvironmelltandPlanningA,1998,30:681~701.
113
[22]Harrison B.hldustrial districts:01d wine in new bottles?[J】Re百onal studies,
1992.26:469~483.
[23]Grabhcr G The Embedded Fim——On the socio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Nelworks[M】.London:Routledge,1 993.
[24]sanjeeV K Bord010i;Willi锄W Cooper;Himfumi Matsuo,”Flcxibility,
adaptability,and e位ciency in manufacturing systenls”,Production a11d 0perations
Management;Muncie;Summer 1999.
[25J wB.Lee;HC.w Lau,”Factory on demaIld:the sh印ing ofan agiie pmduction
network Intcmational Joumal ofA百le Management systems;Bradfbrd;1999.
[26】ziering,Bang;Hess,Robena, ”mrmer note on economic versus geo黟aphic
Diversification”Real Estate Financc:Boston:Fall 1 995.
[27] Granovettc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nllctllre:The nmblems of
embeddedlless”,American Jo啪al ofSociology91:481—510,1985.
[28】storper M, scott A, Pa如ways to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叩mellt[M].London:Routledge,1992.
[29]StorperM,walkerR.ThecapitalistInlperative:TerritoⅨTechIlologyandhldu矧a1G
rowtll【M].oxfbrd:BasilBlackwell,1 998.
[30]wang,J.AnaIlalysisofhewtecha9910merationjllBeijing:anewindustrialdi8trictinthe
m出ng?ⅢEnviron—mentan删anningA,1998,30:681~701.
[3 1】Harnson B. Industrial districts: old wine in new bottles?
【J]Re百onalStudies,1 992,26:469~483.
[32]Grabhcr G The Embedded Fiml———0n也e Socioeconomics of Industrial
Networks【M].London:Routle电e,1993.
[33】Th.J.A.Roelandt、V A.Gilsing、J.van.sinderen:New P01icies for the
N州Economy——Clustcr_based hlnovatiOn P01icy:Intemational Experiences,
2000/1l+
[34]Philip Rmes:ne clustcr appmach and me dyn锄ics of regional p01icy—
mahng,2001/9.
[35]Edward Fusser:111e relevance of clustcrs for i皿ovation p01icy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2002/4.
[36]BⅣcn peters and Neil hood:Implementing the C1uster Approach Some Lessons
行om the Scottish Experience,2000.
[37]Claire Nauwelaes and Rene wintjes(1999) :SME policy and regional
di2mension of i蛐oVation:Towards a new paradigm for innovation p01icy and final
114
report-
[38】RoelaIldt,T.and den He咖g,P.(1999)C1uster Analysis aIld C1ustcr—Based
P01icy Making in OECD Countries:An Introduction to me Theme.Boosting
Innovation:The Cluster Appmach,OEcD,and Paris.
【39]Paul Benneworth aIld Fiona whitehurst(2002):The wickcd issues of clusters,
clustering alld cluster policy:The Re西onal Revicw2002/1.
【40】Tilma士1 A1tenbu唱(1999):How to Pr01note Clusters:Policy Exp谢ences舶m
LatinAmerica:WorldDevel叩mentVbl.27,No.9,pp.1693土1713,1999.
[41]Doering.P‘B and D.G:Tbrkla(1995):Business s仕ategy and cross—
industry clustcr,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crly 9:225-37.
[42】Rosenfeld.Stuars.A(1 995):Industrial Strength Sm址e画es:Regional Business
C1usters aIld Public Policy’Aspen Institute.
[43】Rosenfeld.stIlars.A(1997):Brin垂ng Business clusters into the Main stre锄
ofEconomic Devclopment.Europeall Plallning Studies 5(1):3-23.
[44】P锄ela丁.sm№Do Knowledge SpilloV盯s contribute to u.S.State 0utput
越d Gmwm7.Joumal ofUrban Economics 45, 1999 pp.331-353.
[45]J.w.Kim,H.K.Lcc.Embodied and disembodied int咖ational spilloVers of
R&D in DECD Mallufact谢ilg industries.TcchIlovation 24,2004 pp.359—368.
[46]H Gersbacha,A schmeltz cr.ExtcrIlal印illov盯s,internal spillovers姐d the
geography of production and innovation.Re百onal science a11d Urban Economics
29,1 999 pp.679—696.
【47]M Fritsch,G Fhnke,Innovation,regional laloWlcdgc spilloVers and R&D
cooperation.Research Policy 33,2004 pp.245—255.
【48]G steurs.Int昏indus竹R&D spillovcrs:what di脑eIlce do they make7.
Intemational Joumal ofIIldustrial Organization 13,1995 pp.249—276.
[49】J I.Bemstein,P.Mollncn.hltema廿衄al R&D spillovers be铆een U.S.aIld
J印allese R&D intensivc sectors.Joumal of Intemational Economics“,1998 pp.
315.338.
[50】L Anselin,A.V邺a,z.Acs.Local Geographic spillovers bctween UniVersity
Research a11d Hi曲Tecllll0109y I工lnovations.JOURNAL OE URBAN ECONOMICS
42,1 997 pp.422—448.
【5 1]U.Kais cr.Measuring kIlowlcdge spillovers in mallufact嘶ng and se九rices:an
empi打cal assessment of altemative approaches.Research Policy 3 1, 2002 pp.125-
144
115
f52] M. Patibandla,B. Pctersen.Role of 1Y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t11e
Evolution of a Hi曲.Tcch Industry:The case of IIldia’s Software Indust研world
Development v01.30,No。9 2002 pp.1561一1577
[53]De B0ndt R.Spillover aIld innovative,a acti们ties.htemational Joum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 996, 1 5 pp。1—28
[54]M.Hosein Fallall,ShcnⅣat Ibrahim.K且owledge SpilloVer and IIlnoVation in
Tec}1110Iogical Clusters.
f551F.Malerba,M.L. Mancusi,F.Montobbio.Innovation姐d Knowledgc
Spillovers:Evidence丘Dm EuropeanData http://www.eco.uninsubriait
[56】Stefho Breschi, Frallcesco “ssom.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Local
IIlIlovation Systems:A Critical Survey'40th European Regional Scicnce Association
Conf.嚣ence Barcelona,29—2 Sept钮lber 2000.
【57】cooke P' U啪ga MG alld Etxebarria G,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stimtional and orgallizational dimensions,Research Policy,1997,26:475—491.
【58]Jon Hanssen-Bauer’Ch砌es c.snow.Responding to Hyper-compctition:The
st九lctIlre aIld Process of a Rcgional Le棚ing Network O唱allization.orgallization
Science,1996,7.
[59]Meyer—stamer J,Path d印endence in Ie醇onal development:pefsistence吼d
change in three indus埘al ciusters in SaIIta Catalina,Bmzil,Wbrld Developm髓t,
1998,26(8):1495-1511.
Kecble,W ilk inson.C01lective leaming process and know 1edge deVeIopment in me
evo 1ut ion regional clustef of hi曲tcchn0109y SM Es in Europe[J】.Re舀onal
Stlldies,1999,33(4):295 303.
[60]R0bena c印ello,spatial Trans断of Kmawle趣e in hi曲Techn0109y Mili咄:
Le姗ing ve扎s CollectiveLeanling Process,Regional stlldies,v01.33.4pp.353—365.
[61】Bessa芏lt J a11d Francis D, using 1eaming nctworks to help impr0Ve
mallufactllring comp鲥tiveness,TccllIlovation,1999,19(6—7):373—381.
致谢
忠心感谢在百忙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
写完本论文,我更加兴奋,我的学术研究才刚刚迈出了第一步,以后的路更
需要辛勤。在我的学业和论文的研究工作中无不倾注着导师辛勤的汗水和心血。
这三年来,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我学业上的激励,宽容大度的为人风格是我做
人上的榜样,淡薄名利的胸襟是我一生学习的财富。在两年多的学习期间,从阅
读方向、课程选择到课题研究、导师在很多方面给予了作者思路上的提示和具体
方法上的指导,还通过言传身教,让作者懂得该如何对待做学问、对待生活和如
何做人,导师对我的指导不仅是学业上的,更是日常生活中的,这笔无形的财富
可以让作者终生享用。
这三年来,经济管理的带课老师给了我巨大的压力和巨大的启发与思考,此
时,我发自内心地感谢给我授课的老师们,因为我深深地体会到有压力,才会有
动力,才会推动我达到自身的极限。在此,我对我的带课老师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和深深的敬意。
我还要感谢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和工作人员给予我的关怀和帮助;感谢给予我
极大方便和帮助的图书馆、院资料室的老师们;感谢我的师兄妹和同学们,感谢
我们彼此所给予的激励。
最后,我要深深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他们给予我的关爱、支持和鼓励。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理论研究与应用分析
作者: 靳辉
学位授予单位: 西北大学
参考文献(204条)
1.参考文献
2.保罗·克鲁格曼.张兆杰地理和贸易 2000
3.保罗·克鲁格曼.黄胜强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 2001
4.马歇尔.朱志泰.陈良壁经济学原理 1964
5.安虎森.朱妍产业集群理论及其进展[期刊论文]-南开经济研究 2003(3)
6.马萨诸塞 坎布里奇区位与空间经济学 1956
7.迈克尔·波特.李明轩.邱如美国家竞争优势 2002
8.胡佛.王翼龙区域经济学导论 1990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979
10.青木昌彦.周黎安比较制度分析 2001
11.埃尔赫南·赫尔普曼.保罗·克鲁格曼.尹翔硕.尹翔康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 1993
12.克鲁格曼.奥伯斯法丁尔德国际经济学 1998
13.赫希曼.曹征海.潘照东经济发展战略 1991
14.西奥多 W·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 2001
15.埃德加 M 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 1990
16.迈克尔·波特.陈小悦竞争优势 1997
17.熊彼特.何畏经济发展理论 2000
18.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 1999
19.李京文.郑友敬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选择 1989
20.盖文启.张辉.吕文栋国际典型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启示[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 2004(2)
21.罗良忠.史占中从美国硅谷小企业集群看上海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期刊论文]-当代财经 2003(3)
22.盛洪分工与交易: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非专业化问题的应用分析 1994
23.盖文启.张辉.吕文栋国际典型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启示[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 2004(2)
24.孙兆刚.徐雨森.刘则渊知识溢出效应及其经济学解释[期刊论文]-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1)
25.安纳利·萨克森宁.曹篷硅谷优势 2000
26.王缉慈现代工业地理学 1994
27.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2001
28.吴敬琏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 2002
29.夏海钧中国高新区发展之路 2001
30.赵建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 2002
31.钟坚世界硅谷模式的制度分析 2001
32.张景安.亨利·罗文创业精神与创新集群--硅谷的启示
33.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 2000
34.减旭恒产业经济学 2002
35.王子龙.谭清美区域创新网络知识溢出效应研究[期刊论文]-科学管理研究 2004(5)
36.陈甬军.徐强过渡经济的本质与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性质--与科尔奈和萨克斯教授的讨论[期刊论文]-改革
2002(4)
37.冯德连国外企业群落理论的演变与启示[期刊论文]-财贸研究 2000(5)
38.符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 2002(10)
39.蒋清海中国区域经济研究:回顾和评价(上) 1994(01)
40.路币祥区域经济科学的历史与未来 1998
41.王天霞集群企业的学习机制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4
42.李小建.李庆春克鲁格曼的主要经济地理学观点分析[期刊论文]-地理科学进展 1999(2)
43.喻小军.杜典初知识外溢模型在集群学习中的启示[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 2005(12)
44.李军晓.黄文馨嵌入全球竞争的学习型企业集群[期刊论文]-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5)
45.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 2002(4)
46.权衡中国区域经济战略理论研究评述 1997(06)
47.石忆邵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期刊论文]-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4)
48.石耀东全球技术进步的总体趋势、产业特征及各国政策走向 2002(02)
49.吴宣恭培育企业集群创建地区聚集经济优势 2002
50.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 2002(1)
51.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 2002(1)
52.魏守华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以及实证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 2002(10)
53.徐强试论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体系和研究方法[期刊论文]-江汉论坛 2003(1)
54.姚先国.朱海就产业区“灵话专业化”的两种不同模式比较——兼论“特质交易”观点[期刊论文]-中国工业
经济 2002(6)
55.张炳申中小企业群集、城市化与就业扩张[期刊论文]-经济学动态 2002(12)
56.赵蓓集群产业发展对农村工业化和区域城市化的影响:福建晋江的案例分析 1999
57.叶波面向整体技术能力演进的企业集群技术学习机制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2
58.王旭章区域性的主导产业市场选择、集聚和扩散 2000(05)
59.魏江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期刊论文]-科研管理 2003(4)
60.张元智产业集聚、竞争优势与西部开发[期刊论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1)
61.盖文启.王缉慈论区域创新网络对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 1999(9)
62.石培哲产业集聚形成原因探析[期刊论文]-经济师 2000(3)
63.车维汉论知识经济中企业经营模式和产业集聚的新变化 2000(06)
64.梁小萌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及区域协调--入世后我国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期刊论文]-改革与战略 2000(5)
65.吴永红.保建云论企业集聚、扩张的区域效应[期刊论文]-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3)
66.夏大慰产业组织学 1994
67.王铮.马翠芳.王莹.翁桂兰区域间知识溢出的空间认识[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2003(5)
68.汪炜.史晋川.孙福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影响与集聚效应分析[期刊论文]-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1(5)
69.李小建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及研究特点 1998(04)
70.孙兆刚.刘则渊.孟丽菊企业对知识溢出吸收能力的测度[期刊论文]-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4)
71.卡斯特尔M 霍尔P.李鹏飞.王缉慈世界高技术园区:21世纪的产业综合体 1998
72.李小建新产业区与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地理研究[期刊论文]-地理科学进展 1997(3)
73.王缉慈简评关于新产业区的国际学术讨论[期刊论文]-地理科学进展 1998(3)
74.邱成利制度创新与产业集聚的关系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 2001(9)
75.母爱英论博弈分析在区域政策中的运用[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2003(1)
76.蔡铂.吉晓莉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选择 2002(07)
77.王缉慈创新的区域--企业集聚与区域发展 2001
78.朱华晟.王缉慈论产业群内地方联系的影响因素--以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群为例[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2002(4)
79.黄花叶.聂鸣.孙理军OECD国家集群政策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期刊论文]-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3(2)
80.李小建.李二玲产业集聚发生机制的比较研究[期刊论文]-中州学刊 2002(4)
81.魏江.刘锦基于协同技术学习的组织技术能力提升机理研究[期刊论文]-管理工程学报 2005(1)
82.王玉冬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取得与投资的探讨[期刊论文]-技术经济 2003(6)
83.埃尔赫南·赫尔普曼.保罗·克鲁格曼.尹翔硕.尹翔康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 1993
84.葛朝阳.魏江试论产业集群中的几个技术创新特征[期刊论文]-科研管理 2003(3)
85.蔡宁.杨旭.桂昭君协作与竞争行为和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理[期刊论文]-经济管理 2002(18)
86.陆立军.盛世豪科技型中小企业:环境与对策 2002
87.李永刚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 2004(12)
88.丘海雄.徐建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的地方政府行为[期刊论文]-管理世界 2004(10)
89.朱允卫企业规模、集群结构与技术创新优势[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2004(2)
90.叶建亮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期刊论文]-经济科学 2001(3)
91.罗良忠.史占中从美国硅谷小企业集群看上海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期刊论文]-当代财经 2003(3)
92.尹利军.吴兴南.邓启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人力资本运行机制研究[期刊论文]-闽江学院学报 2003(5)
93.蔡剑英.赵玉林我国高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分析[期刊论文]-武汉工业大学学报 2000(4)
94.谢圣赞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期刊论文]-天府新论 2004(5)
95.陈汉欣中国高技术开发区的类型与建设布局研究[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1999(1)
96.代帆我国高新区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2001(04)
97.唐中赋.顾培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 2003(10)
98.盖文启.朱华晟产业的柔性集聚及其区域竞争力[期刊论文]-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1(10)
99.金加林.李玲.刘喜华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模式的比较选择研究[期刊论文]-科学管理研究 2004(3)
100.郭鸿高新技术产业化园区形成机制研究[期刊论文]-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1998(4)
101.黄小斌试论我国高技术开发区布局[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2000(6)
102.贾亚男关于区域创新环境的理论初探[期刊论文]-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1(1)
103.匡致远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产业聚群导向发展[期刊论文]-学术研究 2000(10)
104.李远创新环境及其政策的出发点:兼论增强区域的全球化竞争力[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1999(3)
105.李冬梅高新区创新文化探析[期刊论文]-中国科技产业 2001(4)
106.李忱.李颖明企业竞争优势中的协同效应分析[期刊论文]-中外管理导报 2002(2)
107.李玉涛新产业区的区域创新环境分析[期刊论文]-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1)
108.林汉川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长环境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科技论坛 1995(3)
109.蒲淳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的政府行为[期刊论文]-科学学研究 1997(1)
110.王兆华.尹建华.武春友高新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协作动力机制[期刊论文]-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1(6)
111.张鸿我国高新区的政策环境研究[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1)
112.蒋瑛.李文星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期刊论文]-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1(7)
113.蒋瑛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动力机制初探[期刊论文]-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2)
114.蒋瑛构建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期刊论文]-经济体制改革 2003(2)
115.蒋瑛高技术产品率先行动决策的竞争效益分析[期刊论文]-生产力研究 2003(2)
116.侯汉平.王烷尘R&D知识溢出效应模型分析
117.艾凤义.韩伯棠.张平淡完全信息下基于知识溢出合作行为的博弈分析[期刊论文]-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4(9)
118.王娟茹基于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的知识联盟动态模型 2005(01)
119.罗炜企业合作创新理论研究 2002
120.王子龙.谭清美区域创新网络知识溢出效应研究[期刊论文]-科学管理研究 2004(5)
121.金祥荣.叶建亮知识溢出与企业网络组织的集聚效应[期刊论文]-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1(10)
122.王天霞集群企业的学习机制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4
123.喻小军.杜典初知识外溢模型在集群学习中的启示[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 2005(12)
124.骆品亮.向盛斌R&D的外部性及其内部化机制研究[期刊论文]-科研管理 2001(5)
125.李军晓.黄文馨嵌入全球竞争的学习型企业集群[期刊论文]-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5)
126.叶波面向整体技术能力演进的企业集群技术学习机制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2
127.刘慧集群创新网络内的企业学习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3
128.王铮.马翠芳.王莹.翁桂兰区域间知识溢出的空间认识[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2003(5)
129.杜江波中小企业集群的本地网络与外部知识[期刊论文]-经济论坛 2004(19)
130.魏江.叶波企业集群中的技术学习分工和知识流动[期刊论文]-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9)
131.魏江.叶波基于学习代理人的产业集群学习模式[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1)
132.李琳集群知识溢出的竞争力提升效应研究[期刊论文]-社科纵横 2005(1)
133.佘永成高技术产业群的学习机制与模型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3
134.周雪松产业集群技术学习过程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学位论文]硕士 2003
135.魏江.叶波文化视野内的小企业集群技术学习研究[期刊论文]-科学学研究 2001(4)
136.王雷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增长机理的路径依赖[期刊论文]-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
137.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的网络式创新能力及其集体学习机制[期刊论文]-科研管理 2005(4)
138.孙兆刚.刘则渊.孟丽菊企业对知识溢出吸收能力的测度[期刊论文]-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4)
139.魏江.刘锦基于协同技术学习的组织技术能力提升机理研究[期刊论文]-管理工程学报 2005(1)
140.卢丹.黄胜忠产业集群的学习行为及其效应研究--以"中国名品衬衫之乡"与"中国衬衫之乡"为案例[期刊论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9)
141.安纳利·萨克森宁.曹蓬.杨宇光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 1999
142.钟坚世界硅谷模式的制度分析 2001
143.G·M·Peter Swann.Martha Prevezerand.David Stout 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Clustering-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in Computing and Biotechnology 1998
144.K Head Agglomeration Benefits and Location Choice 1995
145.Kathleen M Eisenhardt.D Charles Galunie Coevolving At last,a way to Make Synergies Work 2000
146.Richard Danania.Per G Frederickson On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y Lobby Groups 2000
147.Saxenian A Silicon Valley's New Immigrant Entrepreneurs 1998
148.Saxenian A.Hsu J Y The Silicon Valley-Hsinchu Connection:Technical Communities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Paper available from the author 1999
149.Scott A New Industrial Space 1998
150.OECD OEC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 No 2-R&D,inven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1986
151.Maillat D Innovative melieux and new generations of regional policies 1996(10)
152.Maleeki E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dynamics of loc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change 1995
153.Angel D High-technology Agglomeration and the Labor Market:the case of Silicon Valley 1991
154.Cooke P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The Role of Governance in the Globalize World 1996
155.G Hottuin Venture Capitalism See Gerry Sweeney:Innovation Policies 1985
156.Boris F Blumberg Cooperation contracts between embedded firms 2001
157.Krugman P Geography and Trade 1991
158.Kurgma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e theory and location theory 1993
159.Krugman Development,Geography,and Economic Theory 1995
160.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1991
161.Parson Markusen A Generalizing new industrial districts:theoretical agenda and an application
from anon-western economy 1995
162.StorperM.WalkerR The Capita listImperative:Territory,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Growth 1989
163.WangJ Ananalysis of new-tech agglomeration in Beijing:a new industrial district in the making?
1998
164.Harrison B Industrial districts:old wine in new bottles? 1992
165.Grabher G The Embedded Firm--On the Socio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Networks 1993
166.Sanjeev K Bordoloi.William W Cooper.Hirofumi Matsuo Flexibility,adaptability,and efficiency in
manufacturing systems,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1999
167.W B Lee.H C W Lau Factory on demand:the shaping of an agile production network 1999
168.Ziering Bang.Hess Roberta further note on economic versus geographic Diversification Real
Estate Finance 1995
169.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s of embeddedness 1985
170.Storper M.Scott A Pathways to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1992
171.StorperM.WalkerR TheCapitalistImperative:Territory,TechnologyandIndustrialG rowth 1998
172.Wang J AnanalysisofnewtechagglomerationinBeijing:anewindustrialdistrictinthe making? 1998
173.Harrison B Industrial districts:old wine in new bottles? 1992
174.Grabher G The Embedded Firm--On the Socioeconomics of Industrial Networks 1993
175.Th J A.Roelandt V A.Gilsing J van Sinderen:New Policies for the New Economy--Cluster - based
Innovation Policy: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2000
176.Philip Raines The cluster approach and the dynamics of regional policy making 2001
177.Edward Fusser The relevance of clusters for innovation policy 2002
178.Ewen peters.Neil hood Implementing the Cluster Approach Some Lessons from the Scottish
Experience 2000
179.Claire Nauwelaes.Rene Wintjes SME policy and regional di2mension of innovation:Towards a new
paradigm for innovation policy and final report 1999
180.Roelandt T.den Hertog P Cluster Analysis and Cluster -Based Policy Making in OECD Countries: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me 1999
181.Paul Benneworth.Fiona Whitehurst The wicked issues of clusters,clustering and cluster policy
2002
182.Tilman Altenburg How to Promote Clusters:Policy Experiences from Latin America 1999(09)
183.Doering P B.D G Terkla Business strategy and cross industry cluster 1995(09)
184.Rosenfeld Stuars A Industrial Strength Strategies:Regional Business Clusters and Public Policy
1995
185.Rosenfeld Stuars A Bringing Business Clusters into the Main strea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1997(01)
186.Pamela J Smith Do Knowledge Spillovers Contribute to U.S.State Output and Growth? 1999
187.J W Kim.H K Lee Embodied and disembodied international spillovers of R&D in DECD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2004
188.H Gersbacha.A Schmeltzer External spillovers,internal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production and innovation 1999
189.M Fritsch.G Franke Innovation,regional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R&D cooperation 2004
190.G Steurs Inter-industry R&D spillovers:What difference do they make? 1995(13)
191.J I Bernstein.P Mohnen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between U.S.and Japanese R&D intensive
sectors 1998
192.L Anselin.A Varga.Z Acs Local Geographic Spillovers between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High
Technology Innovations 1997
193.U Kaiser Measuring knowledge spillovers in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alternative approaches 2002
194.M Patibandla.B Petersen Role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the Evolution of a High-Tech
Industry:The Case of India's Software Industry 2002(09)
195.De Bondt R Spillover and innovative,a activities 1996(15)
196.M Hosein Fallah.Sherwat Ibrahim Knowledge Spillover and Innovation in Technological Clusters
197.F Malerba.M L Mancusi.F Montobbio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Spillovers:Evidence from
EuropeanData
198.Stefano Breschi.Francesco Lissom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Local Innovation Systems:A Critical
Survey 2000
199.Cooke P.Uranga MG.Etxebarria G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institu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dimensions 1997
200.Jon Hanssen-Bauer.Charles C Snow Responding to Hyper-competition:The structure and Process of a
Regional Learning Network Organization 1996(07)
201.Meyer-Stamer J Path dependence in regional development:persistence and change in three
industrial clusters in Santa Catalina 1998(08)
202.Keeble W ilk inson Collective learning process and know ledge development in the evo lut ion
regional cluster of high technology SM Es in Europe 1999(04)
203.Roberta Capello Spatial 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high Technology Milieux:Learning Verus
CollectiveLearning Process
204.Bessant J.Francis D Using learning networks to help improve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1999(6-7)
本文读者也读过(2条)
1. 张菁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学位论文]2009
2. 姚敏.许红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及实证[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