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论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对古典二元经济理论的发展与我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道路新探

南开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论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对古典二元经济
理论的发展与我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道路新探
姓名:杨俊青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逄锦聚
20050401
摘要
摘要
一个国家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即该国的工业化过
程,是任何一个国家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必经阶段。但这一必经阶段因不同国家所
选择的转变模式和途径不同直接影响着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因而在研究不同
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探讨自身工业化道路是发
展中国家的主要任务。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实质
是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化。这一转化直接关系到我国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建立、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关系到我国能否由
发展中国家进入中等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
本文研究的就是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的一般理论模
型和中国的转化战略与途径。
对此,已形成完整理论模型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是西方古典二元经济理论
和新古典二元经济理论。近年来,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涉足这~领域,现己
成为理论界、政府和全社会研究探讨的热点,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这些成果大
都是用西方古典和新古典二元经济理论解释和解决我国的问题,还没有形成相对
独立的理论模型。显然,西方古典和新古典二元经济理论并不尽善尽美,也不能
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
假定发展中国家存在无限劳动力供给的古典二元经济学家刘易斯(w.Arthur
Lewis)、费景汗(Fei,Iohn C.H)、拉尼斯(Rains,Gustav)、托达罗(Todaro,M.P.)
的古典二元经济理论的核心是:在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的整个转化过程
中,城市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保持在劳动者仅能维持生存的略高于农业劳动力
30%的不变水平,目的是城市现代部门既能吸纳到农业劳动力,又能通过压低劳动
者工资,进行资本积累,吸纳无限供给的农业劳动力,直到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为
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而新古典二元经济学家乔根森(D.W.Jorgenson)的
新古典二元经济理论则假定包括劳动资源在内的所有资源都是稀缺的。
我国始自1978年的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化已近30
年,农村依然存在无限供给的剩余劳动力(大约1.5亿),但非农产业部门支付
劳动者仅能维持生存的略高于农业收入30%的工资,已不能雇佣到所需劳动力。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年出现的“民工荒”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国出现的这种情况已与古典
二元经济转化理论建立的前提假设——在二元经济转化为现代城市一元经济之
前,工资水平保持不变就能雇佣到企业所需劳动力不相符合;我国至今还存在无
限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事实也与新古典二元经济学家乔根森建立的新古典二元经
济理论的假定———邑括劳动资源在内的所有资源都是稀缺的假设不符。这两种情
况都说明,古典和新古典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理论都不能完全解释和解决我国二元
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化问题。必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二元经
济结构转化理论。
本文第一章对古典与新古典二元经济理论及国内一些代表性学者对我国二
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理论探索进行了评述,第二章阐述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
与危害,第三章对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的二元经济
结构转化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章构建了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
转化模型。
所谓非完全古典假设简单的说是指这一假设既不同于古典假设又不同于新
古典假设。不同于古典假设是指非完全古典假设假定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为现代
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过程中工资应该是上升的(古典假设假定在整个二元经济结构
转化为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过程中工资都保持不变),即非农产业部门在二
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化过程中应不仅注意工资的保障职能.
而且应更加注重工资的激励职能(通过工资的上升激励劳动者积极性):不同于新
古典假设是指非完全古典假设假定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为现代城市的一元
经济结构前,我国劳动力不仅总量过剩,而且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日益突出(新
古典假设假定包括劳动资源在内的所有资源都是稀缺的)。
在明确了非完全古典假设的要义后,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
化模型可以简单的概括为:非农产业部门要支付转向本部门农业劳动力的使农业
劳动力感到实际工资上升的较高货币工资,达到能最大限度的激励转向本部门农
业劳动力积极性的水平,使转向本部门的农业劳动力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创造更多
新价值,更多新价值除了弥补工资的上升外还有剩余增大利润,利润增大就可主兰
行更多资本积累吸纳更多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加快实现农村的工业
化和城市化、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
和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化和劳资双方的和
谐与共赢。具体到我国的转化战略,由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转型时期,城乡市场在市场趋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基本处于隔绝封闭状
态,只有至U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目标后,城乡统一市场的萌芽才逐渐显露。所以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
元经济结构的转化实际采取了两步走的转化战略——1978-1991年我国农业劳动
力主要转向农村的非国有企业(农村的乡镇集体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为我国
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第一步;1992年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完成(经济发展进
入新古典阶段)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第二步。这就是本文第五章在用国内
外公认的我国乡镇企业成功发展的实践对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
化模型进行检验前,提出的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采取两步走的转化战略。根据
我国已进行的两步走转化数据(第一步采用1978-1991年、第二步采用1992—2003
年的数据),第五章紧接着运用回归分析方法从正反两方面完成了对非完全古典
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的回归分析与检验。到此本文构筑了对包括我国
在内的一般发展中国家都适应的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以
后各章主要是以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为基础,对我国二元
经济结构转化特征、问题的实证分析与对策探讨。在我国由于国有企业会伴随“抓
大放小”战略的落实,国有企业将只会在自然垄断、公共产品、国防安全、高新
技术产业发挥主导作用。这些产业大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对
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对劳动力数量需求较少,农村劳力难以进入。所以国有
企业将不会成为吸纳农业劳动力的主渠道。但不论城市的非国有企业(城市集体
企业、个体经济、私营企业、“三资企业”、港澳台企业),还是农村的非国有企
业(乡村的乡镇集体企业、个体经济、私营企业、三资企业、港澳台企业)都由
于与市场经济的天然适应性,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元经济结构转换
中必然会发挥特殊重要作用。所以本文把非国有企业作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
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的主要力量,即非国有企业要支付转向本企业农业劳动
力的使农业劳动力感到实际工资上井的较高货币工资、达到能最大限度的激励劳
动者积极性的水平,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设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创造比不
提高工资或压低劳动者工资时的更多新价值,更多新价值除补偿工资的上升外还
南开大掌博士学位论文
有剩余,剩余部分的资本积累以吸纳更多劳动者到非国有部门就业,直到完成我
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化。所以本文第六章以第五章提出
的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采取两步走的转化战略为基
础,实证分祈了我国农业劳动力在第一步以转向农村非国有企业为主和第二步开
始向城乡非国有企业同时转移的特征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在我国二
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第二步。珠江和长江三角洲等地相继出现了“民工荒”。此时,
是否菲国有企业仍然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元经济结构转化中的主
要推进性组织呢?第七章通过对1992—2002年我国各类非国有企业发展的实证分
析及与国有企业吸纳农业劳动力的对比分析,透视出了非国有企业发展的巨大潜
力,进一步明确了非国有企业仍然是完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
结构第二步转化的推进性组织。但非国有企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城乡经济
结构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农村出现了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并存、在城市出现了
城市传统工商业与现代工商监并存的情况,对此有学者就认为我国已是“三元经
济结构”或“四元经济结构”。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对我国基本国情
的判定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完成。第八章在指出“三元经济结构”
和“四元经济结构”缺陷的基础上,对二者给出了诠释——“三元经济结构”和
“四元经济结构”仅仅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的两步走转
化过程中的中间结构,现我国的基本国情仍然是二元经济结构。在此判定的基础
上,本章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系数对我国近30年来二
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状况进行了测度,并对两步走的二元经
济结构转化效果进行了比较。测度和比较结果显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一步转
化效果比第二步转化效果好,第二步转化甚至有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差距扩大
之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昵?第九章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进行
了定量和定性思考与分析。思考与分析结果显示:除了第五章分析我国一些非国
有企业出现“民工蔑”的原因——农民工工资低、劳动条件差等原因外,主要还
有:我国非国有企业在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第二步选择
了非农村工业化的资本密集化发展模式,使其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就
业人数相应增如。这一非农孛重工业化的资本密集化发展模式与非国有企业自身组
织及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非国有企业产生、生存、发展所面临的恶劣环境、转

摘要
移农业劳动力的自身素质较低不能适应非国有企业的需求和我国长期实行的城
市化偏向政策等共同构成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效果欠佳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些原因,第十章提出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完成的总体思路——
在进一步推进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时必须遵
循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为使这一模型真正在实践中选择
有利于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战略,本文在指出“双层分离式”农村工业化、城
市化战略缺陷基础上,提出了“主体分层式”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战略、提升转
移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和收入、降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交
易费用和生存成本的对策。
总之,本文完成了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
结构转化的理论构建,探索了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
元经济结构的两步走转化战略。这一理论和战略的正确应用与实施,对实现主要
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
践价值。
全文主要的创新之处与结论可简要的概括为:
一、致力构建了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理论模型
若用W、PL£和L分别表示劳动者的货币工资、劳动生产率、企业利润和
企业吸纳的农业劳动力数量。则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理论的中
心思想可表述为下面的联立方程模型:
r PL=f(w)
1£=g(PL)
L
L_h(£)
其中:dPUdW>0,d£/dpi>O,dL/d£>0。
其意义是:在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不论在短期还是长
期内,货币工资都应该上升,且货币工资的上升速度要使劳动者感觉到实际工资
在上升和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水平。能够使劳动者感觉到实际工资
上升的货币工资(w)的提高,会激励劳动者提高劳动生产率(PL):劳动生产
率(PL)提高,厂商的利润(£)会增加;利润(£)增加,企业吸纳农业劳动
V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力的数量(L)会增加。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工资上升可激励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使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能够生产更多新价值,更多新价值除补偿工资的上升外,
还有更多剩余使利润增加,利润的资本化会增大资本积累,吸纳更多劳动力,可
以较好解决一个国家的就业和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二、力图实现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尝试提出建立和谐共赢社会的
思路
众所周知:马克思所认为的工资(V)和利润(M)作为两个对立的经济范畴
存在于一个矛盾体(V+M)中,作为劳动力报酬的工资和作为资本报酬的利润分
别代表着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一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劳动者追求工资收
入最大化,资本所有者追求利润最大化,两者相互对立斗争的结果,使工资只能
约束在与劳动生产率相适应,满足劳动力再生产生存需要的水平上。尽管这一分
析符合当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但这一分析是建立在(V+M)一定的条件
下。而当V的增加能够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单位
时间内能够创造更多使用价值时,尽管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使生产单位使用
价值所花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在出售每件使用价值时是
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出售的,从而可使厂商获得更多(V+M),更多的(V+M)
除补偿V的增加外还有剩余使~l增加(这就是马克思所分析的超额剩余价值),
增加的^l用于再投资就可以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此时V与M、就业人数就存在
着同方向变化的关系,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就成为了利益共同体。厂商为使M增
加而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在劳动力再生产需要的工资水平之上就成为可能和必然,
在此情况下实现劳资双方的和谐与共赢,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资与利润并非只有对立的一面,
若能很好利用工资杠杆的激励职能,可实现工资与利润同方向增长,达到劳资双
方的和谐与共赢,并能解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需求不足和城乡协调发展
问题。
三、致力对。菲利普斯曲线”给出新的解释
为什么从较长时期看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间是一种反方向的变化关系
呢?本文在扬弃传统理论对菲利普斯曲线解释的基础上,认为:单个企业的货币

摘要
工资上升可以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表现在:全身心的投入
劳动、在劳动中为老板进行发明创造、劳动强度加大、劳动熟练程度增强,这些
可能使这个单个企业的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使用了工人的新发明创造——新技
术、新机器),劳动强度加强、劳动熟练程度提高,从而使这个单个企业的个别
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得超额利润。超额利润除弥补劳动者工资上
升外还有更多剩余(比不提高工资时的利润多),更多剩余用于再投资,就可获
得更多工作岗位,更多工作岗位就可吸纳更多劳动者就业,从而失业率下降。根
据马克思的论述:当个别企业使用了先进的机器和技术后,其它企业就会学习和
采用,这样一来全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就会上升;
此时又有企业提高工资到更高的水平以进一步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使这个
企业能够采用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由此推动着就业水平的进一步上升,失业
率下降。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货币工资与物价水平不一定呈同方向变化。若货币工
资水平提高,激励了劳动者积极性,使劳动生产率上升,且劳动生产率上升速度
超过货币工资提高速度,则物价水平可能下降。所以,如果能够很好的使用货币
工资的激励职能,达到激励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地目的,就可实现通
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经济增长快的目标。
四、力图实现对“凯恩斯革命”的革命
建立在劳动和资本都过剩前提假设下的凯恩斯解决就业问题的理论,即所谓
的“凯恩斯革命”,是在古典劳动力市场理论基础上,加了一条货币工资富有刚
性的前提假设。在这一假设下,凯恩斯通过提高价格水平、降低实际工资,从而
降低劳动供给曲线,增大厂商对劳动的需求、解决非自愿失业问题。这种通过降
低实际工资解决非自愿失业问题的方法只能在短期有效。要长期有效的解决就业
问题,可用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思想——通过提高货币工资达
到使劳动者感到实际工资上升和能最大限度激励劳动者积极性的水平,以提高劳
动的边际产出率,增大厂商的资本量。从而通过资本数量的增加提高劳动的需求
曲线,在劳动需求曲线提高大于劳动供给曲线的提高下来解决就业问题。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凯恩斯在劳动者存在“货币幻觉”的假设下,通过提高
价格水平,降低实际工资,从而降低劳动供给曲线解决就业问题,只会短期有效:
VII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理论通过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同时提高,激励劳
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者的边际产出率,从而提升劳动者的需求曲线解决就业和
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则会长期有效。
五、提出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采取两步走的转化战略
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开始的1978年,80%的人
口是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失业人员,城市国有企业人浮于事,
要提高效率、须下岗分流。因此使农业人口直接向城市流动面临诸多困难,再加
上长期存在且在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打破的限制城乡生产要素完全自由流动的体
制、政策和制度,以及新兴产业和传统工业的扩张和改造都必须以技术进步,降
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先决条件}为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增加出口,
取得外汇,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过渡;这些
都使我们可以想象到,无论是从我国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上,
还是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具备的接受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的本身素质上,
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开始要直接实现农业劳动力到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
直接转移都是不可能的。再有鉴于工业化后的国家和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其它发展
中国家的弊端:收入分配不公,失业问题仍十分尖锐及城市病等,本文认为:我
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即我国农村地区工业化的实现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
况,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这就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在农业劳动生
产率提高的前提下,我国农民首先是依靠自我积累,主要是在农村大力兴办非国
有企业——乡镇企业、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第一步:
农业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农村非农产业——非国有企业转移;然后在此基础上,
随着城乡统一市场的形成、农民市场经济意识的增强,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非
国有企业就可通过与城市现代化工业部门(真正实现了现代企业制度或其它具有
发展潜力的组织或治理结构的部门)的联合或非国有企业间的重组——扩大生产
规模,采用现代技术,实现现代化的管理,使非国有企业真正建立起产权清晰、
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或非国有企业直接办在城市,
从而实现或完成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第二步:农业劳动力由传统工业(象现在家
长式管理的乡镇、个体、私营企业)向现代工业(象已经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
企业)转移、由只转向农村非农产业向农村和城市非农产业的同时转移。真正实

摘要
现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大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即实现我国农村地
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当然,提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采取两步走的转化战略,并
不排除我国素质较高的农业劳动力直接由农业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和我国部分
非国有企业在创立时就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一方面非国有企业是我国农村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
的推进性组织,一个地区要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必须使非国有企业充分发展,另
一方面提升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降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交易
费用和生存成本是我国各级政府目前面临的迫切任务。
本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针对古典学派在萨伊的供给会自动创造自己需求的假设
下,仅侧重从商品供给方面,即只从生产费用方面解释价值、价格决定的缺陷,
在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理论构建中不仅考虑了全社会的总供给,而且考
虑了全社会的总需求,使用了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新古典均衡分析,现代经济学
中的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和计量经济学中的回归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交
易费用、制度变迁分析方法和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中的不确定条件下的经济决策
人的决策方法、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与专业化分析方法。
关键词:非完全古典假设;二元经济结构转化;非国有企业
IX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Indus廿ialization course,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to modem industrialized one is indispensable to every country.And the indispensable
course sees difference because di丘brent country may choose difierent transformation
model and approach.So being a main task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probing into the
way of realiz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must be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general
roles of different countries’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mization,and combined With
the own countries’situation.China is a typical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nation and the
nature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s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dual
ecbnomie structure to modem cities’unitary economic structure.Wkther the
transformation is carried out smooth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ll the process that
whether China’s economy can ga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harmonized society can
be built and棚uent society can be realized.even more.whether China carl turn into a
middie developed country or even developed country.
T}lis dissertation researches the general theory model o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o modem city’s unitary economic structure and China’s
transforlnation strategY and approaches.
The mature theory model about this problem is western classical dual economy and
new-classical economy theory,and that had won the Nobcl Prize.Resent years iIl
China,more and more scholars get into this field and it has become a focus for
theoreticians,governments and the whole society to research and discuss.But the
achievements have not become comparative/y independent theory model.At present
western classical and new-classical economic theory are popular used to solye the
problem in China.But they are not也e perfect theory and are not suitable for China’s
situation comple矗ly.
刀圮main viewpoints ofclassical economism ofdual economK including彤Arthen
Lewis,Fei John C.H Rains and Todaro who assumed the supply of work foroe was
unlimited iIl developing countries were that during the processing transformed from
dual economy to modem cities’unitary economy,the wage for labor in cities’modem
department remains the basic level也at can only maintain the existence。which is only
30%highcr than that for the rural labor force.R aims at that cities modem department
can absorb rural labor force,砒the time。can lower the wage level,accumulate capital
and absorb the limited rural labor till realiz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o modem cities’unitary economic structure.But D.W.Jorgenson,the
new-classk:al dual economist.showed his thought in dual economy theory that all
resources including labor force were rare.
It has been allilost three decades since China started her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from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o modem cities’unitary economic structure in 1978.
With still about 150 million rural excessive labors.tlle wagas offered by
non-agrieukural departments only 30%above the a鲥cIlltl瑚】income cannot absorb
摘要
enough labor for the enterprises’needs now
(the RWS is the concept standing for the
The RWS in 2004 showed this clearly.
economic phenomenon that non-stated
owned enterprises could not obtain enough rural workers during the process
transformed from dual economy to unitary economy due to the low wage level).‰f
happened in China confronts the classical dual economic theory.The large number of
excessive rural labors also contradicts也e assumption of Jorgenson that all resources
including labor force were躲.It seems也at neither the classical nor the
new-cla.ssical dual economy can explain and solve the problems in China exactly
during the economic structure trausformation.11把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theory must be built based on China’s own situation.
In Chapter l,both classical and neo-classicai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dual
economic s_tl"ucture transformation theory researcbed by domestic typical scholars are
删iewed.In Chapter 2,for/nation and harms of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in China are
discussed.In chapter 3,positive analysis ofthe industrialization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happened in the new emerging industrialized
nations.In chapter 4,the author establishes a transformation modeI of dual economic
sU'ucRtre on the basis ofnon-perfect classical presume.
nle non-perfect classical presume means it is difierent from both the classical
presume and the new-classical presume.ne di航rence from the classical presume is
that non-perfect presume assumes the wage is rising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o modem cities’unitary economic structure while the
classical presume assumes the wage doesn’t change during the process.111at means
during the process non-agricultural depart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spiration
function of wage despite its safeguard function.皿e wage-rising can inspire the
labor’s enthusiasm.皿e difference from new-elassk;al presume is marked by an
excessive amount of labors and its unbalance structure of demand and supply while
the new-classical presume all rcsolLrces including labor force are rage.
Based on the defined presume一-non-perfect classical presume,the author’s theory
could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A practical higher wage level should be promised
and given by the non-agricultural department to the agricultural immigrant labors,and
the wage level should be hi曲enough to stimulate the rural workers’working
enthusiasm and obtain an oven higher profit during the certain time.New created
value will become surplus profit after compensating the rising wage.nle surplus
profit will help accumulate fund and absorb more labor force from agriculture labor
folees.A1l these will speed the process of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solve the consuming-lack problem during the economy development,realize the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tmnsformation from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o modem city’s unitary economic structtu'e,gain the harmony and win—win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ers and employees.As for China’s transfermation strategy,
because China is on the transferring process from plarming economy to socialist
marketing economy,the combined unity of rural and urban market didn’t start to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appear until Deng Xiao-pmg’s southern trip speech in 1992 and the 14“NPC fu(ed the
aim of socialistie economic system refornl.Before that the two markets wer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due to the socialist planning system.So in the dissertation,
the two—step strategy is.proposed.In the first step(1978·1991),the rural emigrant
workers mainly came into the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he villages.In the
second step(1992 to the transfc)rmation will be completed eventuall”,the rural
emigrant werkers came into tbe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villages and cities.
Ⅲs is what the author indicates in the chapter 5.T11e two—step Irausf01-1nation strategy
wasproposed before the dual ceonornie structure trailsformation model vcas pmved by
the Success practice of the village enterprises that was admitted by both foreign and
domestic experts based on the non-perfect classical presunle.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the two.step practice.the period of 1978.199l for the first step,and 1992.2003 for the
second step.the chapter 5 used the regression method to analyze and test the
1tansformation model of dual economic slrueture under the non-perfect classical
presume from the pros and cons.Here the author buffds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non-perfect classical presume that is suitable for
the general developing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In the following chapters,based on
the model of China's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Due to the policy of focusing on the bigger and
setting free the smaller enterprises,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ill be dominant in the
fields only featuring natural monopoly,public and state—dependence products with
ne哺7 and advanced technologies which carmof easily absorb too many rural labors who
are low-educated because of the needs of highly-qualified labors.However,the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either in urban areas(including collective fjirms,self
operated firms,private firms,joint-venture enterprises,H.K.firms,Macao firms and
Taiwan furas),or in rural aIe觞(including countryside and town firms,self-operated
fu'ms,private firms,joint-veuture euterprises,H.K.fwms,Macao fiITIIS and Taiwall
firms)will be the leading channel for the transformation thanks to natural adaptation
to the market economy.So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should be focnsed on realizing the transfommfion from dualism to unitary structure,
the details being that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by means of offering higher wage
to stimulate the labor preductiv/ty.Thus,obtaining higher working etficieney,which
will not only cover the wage increase but also remain surplus to realize the capital
acculnuladon to pave the way for f-tl础er absorption of remaining rural workem until
the whole transformation is completed in our counl/y.So on the basis ofthe chapter 5.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during the trailsfonnation are analyzed in chapter 6.
But勰mentioned above,in the second-step.there exists a heavy“Rural Worker
Shortage”(RWS)In Zhujiang and Changjiang deltas.11lis leads to the question if the
non=state owned enterprises should still to be the main channel O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dualism to unitary structure in its second step.In chapter 7,the author gives a
definite positive aasw盯that the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ve to go on taking this
摘要
burden in the second step ofthe transformation.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structures of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agriculture and non·-agriculture co·-exist;in
urban areas,traditional and modem commerces co-exist.So lots of scholars advocate
tri.sectioned or quadric-sectioned economic structure which have direct effects ofthe
complete of the缸娜fo皿ation’s second step.In chapter 8.the author deals with this
respect of the transformafion.Shortcomings of the tri—sectioned or quadric—sectioned
economy are discussed.And their definitions are explored in details一-廿1e two
structures only being transitional.皿e conclusion is China’s economic structure is
dualistically.Based on this judgment,the author measures the achievement of the
three decades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from dual economy to unitary economy
with three co-efficiency,that is comparative productivity,dualist comparison
coe伍cient,dualist contrast coe伍tienL It makes a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of the two
steps of the transformation,the results being:the first step is better than the second
one.111e second step even enlarged the gap between the tow dualistic parties.Why
will this kind of situation appear?In chapter 9.the author commits a qualitative and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the second step transformation ofdualistic economic structure
in China.The conclusion turns out to be:apart from也e reason of“Rural Worker
Shortage’’in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 in China in chapter 5⋯一lower wages.poor
working condition.etc。There are some other reasons:non-countryside industrialized
capital..intensive.-mode is chosen in second step from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o
modem city unitary by non-stale-owned enterprise,which does not bring larger
employment along、Ⅳith its bigger scale.This is the main reason why the second step
of the transformation does not turn out to be satisfactory,but makes the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become harder to exist and develop.In chapter 10。the
author gives his own蚰-atc:gic outline of the second step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dual economy to modem urban economy when we realize the
second step ofthe t瑚msfommtion from dual economy to unitary economy,non-perfect
classical presume must bc observed.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f the rural areas.the author puts forth‘'owner-storyed roodc’’to
make up for the limitations of“location-storyed modc,’discussed above.which consist
ofthe counter policies to upgrade the invesUnem and incomes ofthe rural workers and
cut down the transantion and survival cost occurring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workers from agriculture to non-agriculture department.
In conclusion,the theory formation and policy exploration by the author concerning
血e transformation from dual to unitary economy based on non-perfect classical
presume have been finished above.曩拉proper Bsage and practice of this theory and
strategy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in the process of the
rural areas’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China.
The main innovations and conelUsions of this dissertafion COU$ists of:
1.try to build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shift theory model based on non-perfect
classical presumes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The main idea of dual economic slructI玎e shift theory based on the non—perfect
classical presumes Call be explained by the simultaneous equations:
厂PL=f(W)
I
弋£-g(PD
L
L_h(£)
dPtJd、庐O,d£/dpL>O,dIJd£>O
Wmeans money wages,PL means labor productivity,£means profit,L means
the rural workers number absorbed by enterprises.
111e equations mean in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shift model based on the
non-perfect classical presume,the money wages offered by non-agricultural
department should be rising wbether in the short run or long 1"1111.And the rising speed
ofmoney wages must be feIt by the labors and can stimulate the working enthusiasm.
The rising of money wages(W)that Call be felt by the employees will stimulate their
labor productivity口L).And the improvement of labor productivity will create more
profit(£).111e increasing ofprofit will result in the labor number rising absorbed by
enterprises.
A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from the analysis that the rising of money wages Call
stimulate the working enthusiasm and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So labors call create
more new value and the new value will become the surplus profit despite
compensating the rising wages.The increased profit Call enlarge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and absorb more labor force.and can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a country’S job
application and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2.Try to improve the Surplus Value Thcory ofMarx and try to build the framework
ofestablishing the halTnonlzed and win-win society.
As we all know,V and M exist contradictorily in the bedy of(v+M)aS two
independent economic category,V as the pay for work force and M as the pay for
capital represent the different body of economic interest respectively—interest of
work force and ovcner ofcapital.Work force pursue the maximization ofwage and the
owner of capital pursue maximunl of profit,the result of their opposite battle is to
make the wages fit the productivity on the condition of satisfaction of work force
reproduction needs.Although this analysis accords with the fact of the capitalistic
market economy,this analysis was establishment under也e fixed cv+M).If the
augment of V can mobilize the activity of labor,then improve the labor productivity
and create more use value in unit time,although individual labor time lower the social
necessary labor time due to the improvement of labor productivity,the product are
sold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necessary labor time,the manufacturers can inake more
CV。}M),the manufacturers ma:ke mo∞surplus except the o踟卫Da蝎矗|ion of the added
摘要
V,the added M can be used to reinvestment and contain more labor,V and M and
number ofemployees will change in the same direction,labor and the ownerofcapital
become the interest community.It is possible and necessary for the manufacturers to
improve the pay level over the reproduction needs of work force,so it is a strong
building block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monized society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harmony and win-win of labor and capital.111e conclusion the author summarized is
that:pay and profit is not conflict totally,if the function of inspiration utilized
appropriately,the increase ofpay and profit in the same direction can be reached,the
harmony and win-win of labor force and capital can be realized.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demand and un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city and village in an country’s
economic process can be solved.
3,Try to give new explanation about the PKtips Carve
Whymoney wages rising rate and unemployment rate changed in opposite direction
in the long run7 n地dissertation shows the v/ew on basis ofresearch ofthe traditional
theory explanation about the Philips Curve.Money wages rising in one firm can
inspire its employees working enthusiasm,then they will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ir
job,try to invent and create newtechnology and machines during working,strengthen
labor intensity and improve working skills.All these may improve the working
condition,shorten the specific working tilde than the social necessity working time
and gain superprofit in this certain firm.Superprofit will bring more surplus value
after giving higher wages to employees more than before when wages was not rose.
More surplus value will be used to invest that will create more iob opportunities,and
more job opening can absorb more labor force.Then the unemployment rate declines.
According to Marx’s statement,when a specific finn used advanced machines and
technology,other firms will imitate and adopt.So the society necessity working time
will become shorter,the whole social wages level will increase.Some the specific
firm may increase wages to a higher level to inspire labor’s working enthusiasm
further,and then this firm will adopt more advanced technology.These will push the
employment rate to rise,and at the same time,unemployment rate will drop.
4.Attempt to realize the revolution ofRevolution ofKeynes 、
Revolution of Keynes,a theory which solved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surplus of labor and capital,is based on the classical labor market
theory,added a condition of rigidity of monetary Pay,Under this condition,Keynes
lower the labor supply curve,expand the labor demand of manufacture,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involuntary unemployment by improving the product price level and
lower the fact pay.啊1is method is practical in short-term.if we want the solve the
problem effective and chronically,the thought of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non-perfect classical presume is used,improving the money
wages to make the labor take the feeling of the increase of fact pay and inspiring the
level of enthusiasm of labor,to improve the marginal productivity of labor and
augment the capital amount of manufacture.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can be
堕茎查堂苎主堂些丝苎
solved through the greatness oflabor demand curve than labor supply curve.
A conclusion can be dravon-Keynes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improving
the price level,lowering the fact pay and lowering the labor supply cBrve on the
money illusion is existed in labor’s rain出.it is effective in short-term;dual economic
theory under the non.perfect presume which solves the employment problem and
transfer of agricultural labor problem by improving the monetary and fact pay
simultaneously,inspiring the enthusiasm of labor,improving the marginal productivity
upgrading the labor demand curve,will be effective chronically.
5.Put forward the Two Step Strategy for Transforming China’s Dual Economy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Dual Economy to Modem Urban Unitary Economy
began in the year of 1978,when the country was plagued by many problems,such as a
iarge body of agricultural population(about 80 percent of China’s population),hi曲
unemployment rate among non-agricultural population,inefficient state owned
enterprises.Therefore,them were many obstacles that prevent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fxom moving to cities at that time.Added to the problem was the long existing system
that rcstricts the direct flow of population from rural aleas to cities.the low
productivity that had to be improved to reform and expand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to
develop new industries,and the need to make up the gap between China and
Aeveloped rmtious,to earn more foreign exchanges and to upgrade the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s.A1l ofthose problems indicated that it’s impossible for rural populations to
work in modem urban industri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ransformation.11le extra
rural population iust collId not meet the demand of China’s urban industry both in
quantity and quality.Besides,taking into accoanl!are the problems facing industrial
countries and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such as unfair income distribution,high
maemployment rate and all kinds of other problems accompanying urbanization.So it
is held in the PaDer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dual economy,namely,the
,ndustrializadon of rural areas,can only be realized through a way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刃始first step:wi曲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he
improvement ofproductivity,encourage farmers to found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rural areas.By this way,agricultural populations arc gradually flowing to
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Then,with the unified market,improved awareness of
market economy for farmers and the improved skills,it is possible for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establish Modem Enterprise System through也e
combination with modem urban industries or reconstruction.Also.it’s feasible to
directly establish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cities to achieve the goal set for the
Sccond Step of the transformation,which mean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dual
economy to the unitary economy in big modem cities,i.e.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f rural are龉.It is allowed for cases when some of也e 11i9h quailty
f日rmers directly flow from agriculture to modem industries and some of the
li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were established with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at the
vorY b|酒埘血培.
摘要
Here’S the conclusion:on the one hand,the main power that promote the
induslaSallzafion and urbanization ofrural ar燃is the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on
the other hand,the urgent task facing China’S government of different level is to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for rural labors and cut the transaction cost
and surviving cost for rural labors going to flow into 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The Studying Method ofThis IJIissertation
Based on the hypothesis proposcd by Say Jean-Baptiste,a typification of classical
school that supply Can create the demand for itself automaticallv'this dissertation
explains the defect about decision of value and price in terms of product supply,
namely,producing cost only.The dual economic theory based on the non-perfect
classical presume takes in account not only the whole society’S supply,but also the
whole society’S demand.It uses all the following methods.They ale neo.classical
equilibrium analysis、Ⅳith the interaction ofsupply and demand;real example analysis.
standard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in econometrics;property ri曲t,transaction
COst,system variance analysis method,decision method of economic decision persons
under uncertain situation in 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Garne theory;division and
specialization of 1abor analysis method ofnew-classical economics.
Key Words:Non-perfect classical presume,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XVⅡ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电子版授权使用协议
(请将此协议书装订于论文酋页)
论文《论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对古典二元经济理论的发
展与我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道路新探》系本人在南开大学工作和学习期间创作完成
的作品,并已通过论文答辩。
本人系本作品的唯一作者(第一作者),即著作权人。现本人同意将本作品
收录于“南开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本人承诺:已提交的学位论文
电子版与印刷版论文的内容一致,如园不同而引起学术声誉上的损失由本人自负。
本人完全了解《南开大学图书馆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管理办法》。同
意南开大学图书馆在下述范围内免费使用本人作品的电子版:
本作品呈交当年,在校园网上提供论文目录检索、文摘浏览以及论文全文部
分浏览服务(论文前16页)。公开级学位论文全文电子版于提交1年后,在校园网
上允许读者浏览并下载全文。
注:本协议书对于“非公开学位论文”在保密期限过后同样适用。
院系所名称:
作者签名:
学号:
日期:

。终生R 1 8 B
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
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阿瑟.支4易斯等古典二元经济学家的二元经
济理论:发展中国家存在二元经济,在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的整个转化
过程中,城市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保持在劳动者仅能维持生存的略高于农业劳动
力30%的不变水平;目的是城市现代部门既能吸纳到农业劳动力,又能通过压低
劳动者工资,进行资本积累,吸纳无限供给的农业劳动力。而新古典二元经济学
家乔根森的二元经济理论则假定包括劳动资源在内的所有资源都是稀缺的。我国
始自1978年的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已近30年,农村依然
存在无限供给的剩余劳动力,但非农产业部门支付劳动者仅能生存的略高于农业
收入30%的工资,已不能雇佣到所需劳动力。2004年春天出现的“民工荒”就
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国出现的这种情况已与古典二元经济学家的古典二元经济
转化理论建立的前提假设——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为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之
前,维持不变的较低工资水平就能雇佣到企业所需劳动力不相符合;我国至今还
存在无限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事实也与新古典二元经济学家的包括劳动资源在内
的所有资源都是稀缺的假设不符,即古典和新古典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理论都不能
完全解释和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化问题。我们必
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二元经济转化理论,本文拟在对古典与新古典二元经济理
论透视基础上,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二元经
济结构转化的实证分析,结合我国国情,构建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
转化理论。
第一节选题的依据、意义
一个国家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即该国的工业化过
程,是任何一个国家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必经阶段。但这一必经阶段因不同国家所
选择的转变模式和途径不同直接影响着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因而在研究不同
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探讨自身工业化道路是发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展中国家的主要任务。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实质
是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化。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上又指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为困难的
问题是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对此,政府的政策是多予、少取。笔者认为,这不
失为一种较为有效的短期治标之策。从较长时期看,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增加
农民收入的治本之策则是在政府营造良好的市场和社会环境下,实现我国二元经
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换,即实现我国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
化。
如何实现我国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呢?不能不使人们联想到诺贝尔
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一书,在此书的《劳动力无
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他首次提出了“二元经济理论”。其伟大之处
在于:他在新古典经济学己“取代”古典经济学后(1870年前的经济学为古典经济
学,1870年后在经济学界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为新古典经济学),明确提出:“世
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主要在亚洲和东欧)生活在与古典理论假设相符而不与新
古典理论相符的条件下,这些地区的人民从古典分析中得到的东西要比从1870
年以后出版的经济学著作中得到的要多得多,因此,研究古典著作并将其研究成
果转化成现代语言是必要的。”1即在亚洲和东欧大部分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新古典
经济学前提假设不相符合(新古典经济学假设包括劳动资源在内的所有资源都是
稀缺的,而亚洲和东欧许多国家的劳动资源是相对过剩的),用新古典经济学的
理论并不能很好的解释和解决劳动资源相对过剩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因而他在
《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开宗明义的写到:“本文是按古
典学派的传统写成的,作出古典学派的假设。从斯密到马克思的古典经济学家都
假定或者说都认为,支付维持生活的最低工资就可获得无限的劳动力供给。”2由
于当时(1954年)亚洲和东欧许多地区存在无限劳动力供给的实际情况与古典
假设相符,故刘易斯重新启用当时就早已被“冷落”,被认为“过时”的古典理论来
说明劳动力过剩国家经济发展问题,他指出:“研究劳动力过剩问题的学者,在
找到贴切地适合他的问题的分析结构之前,必须完全回过来研究古典经济学
1刘易斯t‘无限的劳动力;进一步的说明).见‘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3月,第47
页.
2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见‘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杜,1989年3月,
第1页.
2
第一章导论
家。”3其基本含义是:发展中国家存在过剩劳动力,现代部门只要支付其略高于
传统部门维持生存的不变工资就可吸纳农村劳动力到工业部门去就业。由于工业
部门支付农村劳动力较低工资,工业部门就可不断获得更多资本积累,从而不断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直到吸收完为止:这一理论由于忽视了农业出现剩余是农业
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的前提而被费景汉和拉尼斯修正,但费和拉的模型象刘的模型
一样在整个二元经济转化过程中都假定工资水平不变,这与我国及其它发展中国
家的实际不符。
我国走出有计划产品经济体制,在27年市场趋向的改革开放中的情况与刘
易斯、费景汉、拉尼斯等古典经济学家的古典经济假设——只要支付劳动者维持
生存的最低工资就可获得无限劳动力供给已很不相同:我国传统农业部门虽仍存
在无限剩余劳动力,但我国现代城市的许多部门如信息产业已面临合适劳动力供
给短缺的约束、又据2004年9月12日经济日报报道:从2004年春节起,在我
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往年难以招架的民工潮相反,突如其来的“民工荒”(出
现了民工短缺的情况),即非农产业部门支付劳动者维持生存的工资已雇佣不到
所需劳动力使当地各方措手不及,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4。同时对其它城市非农
产业部门支付维持生存的最低工资也因最低生活保障工资的影响已无法获取无
限劳动力供给;对农村的非农产业部门由于已存在除了支付劳动力维持生存的最
低工资的部门外的大量愿意支付劳动力高于其维持生存的最低工资的部门,支付
农业劳动力维持生存的最低工资部门也不能获得无限劳动力供给;再由国外发达
国家工业化和新兴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工业化实践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职工平
均工资上升的情况,说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保持工资水平不变的
假设与实际不符。针对此种与刘易斯等古典假设不符的实际和刘易斯采用的古典
学派分析方法的缺陷——即在萨伊的供给会自动创造自己需求假设下,供给在供
求关系中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仅侧重从商品供给方面,即从生产费用方面解释
价值、价格的决定,更谈不上均衡分析及使用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一新制度经
济学、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的方法:而我国经济自1996年起,已出现总需求不
足部门,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中,供求双方共同决定宏观经济运行,这
3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见‘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3月
第2页.
1张建军:r民工荒”为何突袭珠三角?,,‘经济日报》。2004年9月12日第9版.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使得使用均衡分析及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成为必然;再结合我国城市国有经济部
门本身存在的大量“下岗”、失业人员,仅仅依靠刘易斯等的压低转移到城市非
农产业部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工资,实现城市非农部门的资本扩张,以持续吸
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忽视商品销售中的价格提高带来的利润增加,从而提高资本
积累:忽视增加工资对劳动力的激励作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新价
值、增加资本积累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忽视农村
区域自身的资本积累——农村区域自身兴办非国有企业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
纳,实现我国的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转换是不可能的。我国二元经济
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转换走什么道路呢?本文在系统总结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
形成与危害基础上(在刘易斯等的模型中,二元经济结构被视为外生给定的,他
们没有回答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原因),透视了不同学派经济学家的二元经济理
论,凝炼出了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理论,及在此理论下适合我国国情的
两步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战略一第一步是1978.1991年,由于城乡户籍制度的
严格限制,使我国农民中的风险偏好者不得不就地自创就业门路、自办非国有企
业,非国有企业在非完全古典假设下,吸纳农村劳动力,进行二元经济的第一步
转换;这与刘易斯的古典假设下完全依靠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纳传统农业部门劳
动力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显然不同:第二步是从1991年一二元经济转化为
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即我国经济进入新古典假设阶段,此阶段我国二元经济结构
转换应该仍然是在非完全古典假设下,但出现了农业劳动力向农村非国有企业与
城市的部分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同时转移劳动力的情况。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
二元经济理论中的非完全古典假设简单的说是指这一假设既不同于古典假设又
不同于新古典假设。不同于古典假设是指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中工资是上升
的(古典假设在整个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为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中工资都保持不
变),即非农产业部门在--5经济结构的转化中应不仅注意工资的保障职能,而
且应更加注重工资的激励职能。不同于新古典假设是指在我国=元经济转化为现
代城市的一元经济前,我国劳动力不仅总量过剩而且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日益突
出。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理论是指非农产业部门将会通过支付使转向本
部门劳动力感到实际工资上升的较高货币工资,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使其在单
位时闻内刨造更多新价值,更多新价值除了弥补工资的上升外还有剩余增大利
第一章导论
润,利润增大就可进行更多资本积累吸纳更多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
加快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农业劳动力应在这样的假设和环境下转向农村
和城市的非农产业。另外,在我国由于国有企业会伴随“抓大放小”战略的落实只
会在自然垄断、公共产品、国防安全、高新技术产业发挥作用,这些产业大多属
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对劳动力数量要
求较少,农村劳动力难以进入,所以国有企业将不会成为吸纳农业劳动力的主要
企业;而不论城市的非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经济、私营企业、“三资企业”、
港、澳、台经济),还是农村的非国有企业(乡镇集体企业、个体经济、私营企
业、三资企业、港、澳、台企业)都由于与市场经济的天然适应性在我国二元经
济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的两步走转换中都会发挥主导作用。所以本文把非国有
企业作为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转化的主要力量。且在我国经济运行
的宏观环境由过去短缺经济转变为许多行业产品过剩和市场经济的框架已基本
确立后,非国有企业由过去的人们对其不理解已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
组成部分时,非国有企业不需要再戴着红帽子去做事;非国有企业的产权和组织
制度的创新成为必然,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在回答和剖析我国非国有企业的本质、
产生原因、现状、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非国有企业在我国农村地区实现工
业化、城市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对策。
本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在于,把诺贝尔奖得主刘易斯等古典经济学家的古典假
设下没有考察劳动力素质差异即同质农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整个二元经济转换
过程中工资极低且保持不变、没有考虑有效需求下的二元经济理论,拓宽到非完
全古典假设下——考虑劳动力素质差异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与劳动力短缺并存、
在二元经济转化过程中工资上升、考虑有效需求下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二元经济转
换理论。这一理论对菲利普斯曲线给出了新的解释,力图实现对马克思剩余价值
理论的发展和对“凯恩斯革命”的革命。其实际意义在于,构建出的非完全古典
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理论,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进行二元
经济结构转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菲利普斯曲线的新解对于各国政府选择
宏观经济政策,解决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两大难题一失业和通货膨胀具有重要实
践意义;力图实现的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和对“凯恩斯革命”的革命对
于建立劳资双方的和谐、共赢与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总结出的我国二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元经济结构两步走转换战略、对我国理论界的“三元”、“四元”经济结构的诠释、
给出的我国非国有企业组织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对于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
增加农民收入,使我国经济走上劳资协调、城乡协调的发展之路,从而顺利实现
我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在研究方法上,
突破了古典二元经济学家的只注重长期的供给分析,借鉴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
价格分析、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与专业化分析和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
产权理论研究方法。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一、国外研究状况述评
在国外研究二元经济理论的代表性学派可允为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
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刘易斯(W.ArthurLewis)、费景汗(Fei,JohnC.H)、
拉尼颠(Rains,Gustav)、托达罗frodaro,M.P.)。
新古典学派的代表性人物是:乔根森(D.w.Jorgenson)。
(一)古典学派的二元经济理论述评
1、刘易斯理论述评
刘易斯可谓开辟了=元经济理论研究的先河,并在全球产生了重大影响,由
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在1954年发表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
发展》一文中,首次研究和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理论。他指出:
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即城市的现代工业和农村的传统农业并存。
国民经济呈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对此二元经济结构如何实现
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换呢?刘易斯首先提出了他的转换模型的前提假
设:
(1)他的转换模型符合古典学派的支付维持生存的最低工资就可获得无限
劳动力供给的假设;
(2)工资水平不变。刘易斯认为:“扩大的资本主义部门必须支付的工资取
6
第一章导论
抉于人们在这个部门之外所能赚得的收入a¨由于传统的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边
际劳动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的剩余劳动力,所以农业人均收入很低,这一水平决
定了工资下限。只要农业剩余劳动力没有被城市吸纳完,工业部门的工资就会保
持不变,不会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
(3)城市不存在失业人口,且城市工业部门在再生产中资本有机构成不变。
在这样的假设条件下,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可简述为:在发展中
国家的两个经济部门中,只有现代化的城市工业部门是增长的主导部门,农村中
的传统农业部门只是被动的起作用。工业部门增长的动力来自资本积累,资本积
累来自利润的再投资,利润又来自保持不变且仅能维持生存的劳动供给价格~
工资与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差额。这一差额不断转化为资本直到农村剩余劳动力吸
纳完。用图说明如下,如图l-1:WA代表农业部门的平均收入,WC是城市工
W
WF
WE
、7m
Wc

O L1 L2 L2
图l-I
业部门的工资,WCWDMPI围成的面积代表最初阶段的剩余。因为一部分剩余
用于再生产,所以固定资本量增加了,因此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曲线现在整个提高
到WEMP2的水平。现在从图上可看出,资本主义部门的剩余和工业部门的就业
都增多了,依此再将剩余转化为资本、扩大投资,可把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曲线提
高到WFMP3,只要有剩余劳动,这个过程就能一直继续下去,直到农业剩余劳
动力完全被吸收到工业部门中去,这个过程才停止。此时发展中国家不再存在相
5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曼彻斯特学报)(The Manchester sch加1),英国,曼
彻斯特大学版,第22卷,第2期(1954年),第139-191页.
7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对过剩入口,经济进入新古典阶段,满足新古典假设——工资才开始随劳动的边
际生产率上升而上升。
很明显,刘易斯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取代古典经济理论的情况下,针对亚洲大
部分国家的劳动力过剩的实际提出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理论,建立
了研究劳动力过剩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可谓开辟了二元经济理
论研究的先河,表现了刘易斯不盲从,不追随时尚的实事求是的巨大勇气。但在
他的理论中,对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没有给出明确解释,把发展中国
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当作了给定的外生变量,同时将农业当作一个被动的部门,在
整个=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中,看不见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收入的增长。针
对这些不足,美国耶鲁大学的两位经济学家费景汉,拉尼斯对刘易斯的理论提出
了修正。
2、“刘易斯一费景汉.拉尼斯”二元经济理论述评
1961年,费景汉与拉尼斯在《美国经济评论》上提出了一个新的二元经济
结构转换模型。6该模型的基础仍是刘易斯模型。所以其理论的前提假设与刘易
斯的相同。与刘易斯模型不同的是,他们首次将农业部门的发展结合进来,构成
了包含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同时发展在内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模型。这一模型被
命名为“费景汉——拉尼斯模型”;但由于该模型直接脱胎于刘易斯模型,因此人
们将他们的模型称为“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以强调他们对刘易
斯模型的继承性。
费景汉和拉尼斯对刘易斯模型的最大改进,是将农业部门的发展纳入了分析
框架。在他们看来,农业部门不仅像刘易斯所指出的能够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
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同时农业部门的农产品出现剩余是农业劳动力流向工业部
门的先决条件;否则在农业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工业中新吸收的来自农业的劳
动力就可能没有口粮和其它农产品的供应,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也得不到发
展。费景汉——拉尼斯论述的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的具体转移过程被
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与刘易斯模型基本相同,农业部门存在MPL=O的隐
蔽失业者,此阶段转移的就是农业中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的那部分劳动者;而
第二阶段是将农业中边际劳动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平均收入的那部分劳动力转
6 Fei,C.H.andRains.G,“^TheoryofEconomicVevelom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v,September.1961.
8
第一章导论
移出来;通过这两个阶段,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才能得以消除;第三阶段经济运
行进入新古典阶段,此时经济发展到对农业中边际劳动生产率大于平均收入的劳
动力进行转移。在前两个阶段,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任何实际工资明显上升
的趋势和由此而产生的工农部门问的非正常工资差别,都会由于农业劳动者向工
业部门的流动而受阻”。’只有到了第三阶段,农民的工资才会由市场来决定。
可见‘恻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基本上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
城乡对立统一运动的一些客观规律,大致上符和发展中国家工农业协调发展的要
求。在着重分析结构内部两大部门的相互关系及演变时,考虑到了生产率、技术
等因素。然而,由于“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的基本假设与刘易斯相同,其
理论就不能不存在着许多缺陷。
(1)他们在推理过程中所建立的三个前提假设与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
实不符。首先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有隐蔽失业人口是事实,但现在城市并
非充分就业,不但有公开失业人口,而且也有隐蔽失业人口。因此在发展的开始,
首先要解决的是城市失业问题。其次,即使城市因农村人口流动而失业增加,城
市的工资水平,无论就其绝对量还是与农村比较而言,都在继续上升,而不是一
成不变的(本文就企图探讨非完全古典假设下——工资上升情况下的二元经济结
构转换理论)。此外,城市工业的投资并不是按照同样的构成投入,雨可能是吸
收新技术,逐步投放到节约劳动的生产上,因此资本积累和就业机会不一定会同
步扩大,应分情况进行讨论。
(2)刘易斯片面扩大了城市资本主义部门在维持生存的不变的工资水平下
扩大吸收剩余劳动的作用。他认为: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如果没有其它障碍,
资本主义现代化部门将一直扩大到将剩余劳动吸收完为止。关于此问题刘易斯又
指出;“李嘉图和马尔萨斯并没有按照他们的模型提出这一点,因为他们都过高
估计了人口增长率。”8由此可见,在上述刘易斯的模型中他确实没有考虑技术进
步过程中排挤工人,“减少就业”的这一方面。对此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了《劳
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上述模型首先在此文提出)一文的4年后,
在他的《无限劳动力:进一步说明》一文的技术性失业这一部分中,对技术进步
7费景汉、拉尼斯著:《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经济科学出版杜.1992年.第123页。
8刘易斯:《无限的劳动力t进一步的说明(1959年)》。‘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3
月。
9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是否减少就业才明确提了出来。在此文中他指出:“李嘉图和密尔对技术性失业
问题作了相同的回答。他们表示,尽管短期看,技术变化或许会减少就业;但长
期看发明必定有利于就业。因为技术革新必定会绝对的增加超过工资的过剩,否
则发明将不会被采用。剩余的增加,将是资本积累更快,因此就业也必定增加的
更迅速。因而我们有朝不同方向发展的两种不同力量。资本积累一定会增加就业,
但技术变化有时可能会减少就业。人们不能判断哪一种会处于主导地位。”9他紧
接着又指出:“从事后的认识看,我们可以看到李嘉图是正确的:纵然某些技术
变化会减少就业,但资本增长与增加就业的技术变化结合起来,导致了对劳动力
需求的巨大增长。””这就是说技术的进步从静态分析即在单个企业先进技术首次
使用的这一时点上,可能存在着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但从动态分析即从经济运行
的再生产过程看,技术的进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剩余,更多的剩余可能会转化为更
多的资本积累,更多的资本积累,就会吸收更多的剩余劳动者到非农产业部门中。
即资本积累的同时必然伴随生产规模总量的增长,技术进步不仅仅表现在资本有
机构成的提高上,而且由于技术迸步,生产率提高会生产更多的资本,从而吸收
更多的劳动;同样技术进步,还能创造新的部门和行业从而增加就业机会。但技
术进步如何发生,新发明如何出现,这不仅仅由研发机构产生,更多的要靠实践
中的劳动者;如何激励劳动者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中去创新、去发明?“刘易
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没有涉及这一方面的问题。但使工人们获取仅能
维持生存的不变的工资是不可能激励劳动者发明创造的积极性的,这可能是他们
的模形没有好的实践结果的原因之一。尽管费景汉和拉尼斯对刘易斯模型进行了
修正,饱t"r]-人强调了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作用,提出农业生产率提高而出
现剩余产品是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先决条件:但他tJ't-人也没有认识到或者说
默认-T支LI易斯的片面夸大城市资本主义部门扩大吸收劳动的作用。然而在发展中
匿l家仍然存在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事实。证明他们的通过压低转移到非农产业劳
动力的工资且只依靠城市现代部门的扩张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模型并不能很好的
解决~个国家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问题。这就表明,要真正解决农村剩余劳动
力的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只靠被动、消极、等待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吸收
是不能较好解决问题的。而必须另觅它途,这就是本文的我国农村工业化、城市
i刘易斯t《无限的劳动力t进一步说明(1958年),.<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3月。
“刘品斯:‘无限劳动力;进一步说明(1958年)',(-"TrY.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3月.
10
第一章导论
化道路新探的应有之意。即: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接受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扩张吸收
劳动力的同时,还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自我积累,自办非国有企业、自创
就业门路,自发实现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非农产业还需据宏观经济形势、劳动生
产率的变化及劳动力市场状况及时调整工资水平,而不是保持工资水平不变。
(3)“刘易斯一费景汉—拉尼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中,刘易斯忽视农村
的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农村收入增加的可能性:且他们三人都将城市
工业部门扩张当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唯一出路,必然会造成大城市人口过于
集中的弊病且农村劳动力难以全部就业。
(4)“刘易斯一费景汉一拉尼斯”谈到的仅仅是现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换
和就业问题,而未明确提出或谈到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业劳
动生产率提高将会出现新的剩余劳动力的转化及就业问题。而这一问题是任何一
个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当然这一问题的解决,若追寻“刘
易斯一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型,仍只能通过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来实现,但
这如我们上面所说,这~思路已被实践证明是不能完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
化的,通过作者本文的论述,读者可看到:笔者已把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问题拓
宽到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农村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会不断出现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问题,而这正是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
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及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过渡中,
所必须面临的急迫的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刘一费—拉’馍型中涉及的仅仅是一次
产业向二次产业的转移问题。
(5)此模型回避了城市现代部门扩大过程中,非农产业部门和农业部门间、
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产权转换、产权结构及产业与企业组织形式、分配方式及
同一产业内的企业间、同一企业内的劳资双方、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关系的分析。
(6)高积累、高速度的发展倾向,会造成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之间的矛
盾,扩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甚至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社
会再生产无法进行,更谈不上资本积累吸纳农村劳动力、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
化问题。
(7)整个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中没有考虑服务业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
程中的作用。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8)“刘易斯一费景汉—拉尼斯”的二元经济结构转移过程中没有考虑劳动
力素质的差异。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素质差异巨大,先转移或具有较强转移能
力的恰是素质较好的劳动力,这会影响农业的产出水平。
(9)许多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城市出现的严重
失业现象说明“刘易斯一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型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受到了严峻
挑战。于是产生了托达罗模型。
3、托达罗的二元经济理论述评
(1)托达罗二元经济理论的产生
托达罗的二元经济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
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当时遇到了史料未及的严重城市失业问题(这种失业非经
济周期性变化中经济运行处于萧条时的失业,而是城市劳动力相对于其它生产要
素的劳动力相对过剩)。大批劳动力在城市中找不到工作,同时又有越来越多的
农民正在试图离开农村而进入城市。人口流动不仅未能带来经济发展,反而成为
经济发展的障碍和拖累。这一现象使“刘易斯一费景汉—拉尼斯”的二元经济理论
难以解释。这种与已有二元经济理论相左(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的二元经济
理论没有考虑城市的失业问题)的情况,使得如何解释大量涌现的城市失业与农
业劳动力继续向城市流动并存的情形,成了当时发展经济学家们的一项重要工
作。
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经典性论文“欠
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迁移模式和城市失业问题”“首次阐述了他对当时城市失业与
农村人口向城市涌入两者并存现象的看法。在这篇文章中,托达罗的基本思想已
经成形。第二年,托达罗和哈里斯(Todaro and Harris,1970)在同一杂志上又发
表了另一篇经典文章“人口流动、失业和发展:两部门分析”,该篇文章实际是对托
达罗1969年文章思想的规范和深化。该文的发表,标志着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或二元经济理论的正式创立。
(2)托达罗模型建立的前提假设
托达罗模型建立在如下两个基本假定上:①农村向城市移民的决定因素不是
现行实际收入的差异,而是城乡间预期收入的差异;即农村向城市移民的数量
”Todaro,|L.P.“A Model of Labou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叩loyment in Less 1)eveloped
Countrle$”-American Econmic Review.gareh l嘲.
12
第一章导论
(M)是移民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口)与能在城市工作后的预期工资(w)的乘
积和在农村劳动的平均收入(R)的差的函数;用公式表示就是:M=PW-R;②移
民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是城市工业部门的就业量与城市有就业愿望的劳动力
的比。
(3)托达罗对城市存在失业、农业劳动力仍然涌向城市的解释
在上述假设下,托达罗解释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在
城市出现严重失业问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仍然涌向城市的原因:①对迁移的
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是人口流动或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转化的决
策基础;②城乡预期收益的差异是决定人们迁移决策的关键变量,而影响城乡预
期收益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和就业概率;③现代部门的就业概
率取决于城市传统部门的就业总人数与城市现代部门的新创职位数。城市传统部
门或非正规部门是托达罗入口流动模型或托达罗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中引用
的一个概念:“刘一费一拉”模型假设:人们要么在先进的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就业,
要么在传统的农业部门就业。但托达罗指出,在城市中,与少数先进的现代工业
部门并存的,是广大的小商店和路边小厂。正是这些小行业和小部门,吸纳了大
量的就业人口,构成了现实经济中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由于这些行业和部门
的存在,大多只是去填补被现代工业部门认为无利可图的市场空缺,且其运作和
组织形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易变性,因此托达罗称其为非正规部门。城市中的
非正规部门通常为那些从农村迁徙到城市,试图在城市中的正规部门谋得一份工
作而未果的人提供工作岗位。城市传统部门的就业总人数可理解为适合现代部门
岗位要求的劳动供给者,城市现代部门的新创就业岗位可理解为对劳动力的需求
数量。就业概率的大小能自动调整人们的迁移行为,这对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
转移,从而实现农树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处理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解
释我国经济发展中究竟是城市化滞后还是城市的就业概率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
值;④当城乡收入存在巨大差异时,就业概率对人们迁移决策的影响会减弱,人
口净迁移的速度会超过城市现代部门的就业创造率,而出现严重的城市失业现
象。
(4)托达罗模型的进步意义
从托达罗对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在城市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存在严重失业问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仍然涌向城市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托
达罗模型的进步意义:①就业概率或就业可能性问题构成托达罗模型与“刘易斯
一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的显著区别,“刘一费一拉”模型假定农村移民在城市不
存在任何摩擦,城市工业有充分的资本积累能将其完全吸纳;而托达罗则不然,
他认为农村移民往往要等待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获得稳定的工作,而这种等待必
然会影响移民的迁移决定和行为:⑦据托达罗模型,人们在由农村进入城市的过
程中,往往难以一步进入正规稳定部门就业,而是更多的先被非正规部门吸纳。
这样托达罗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实际是讨论了三个部门(农业部门、城市正
规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的就业。这种三部门模型和在城乡劳动力的流动中没
有明确给出城市劳动力的工资保持不变的假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
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的实际情况;③在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中,他没有把农业部
门当作完全的被动部门,而是注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但由于托达罗模型以解决城市的失业问题为目的,不能不存在一些短期行
为。
(5)托达罗模型的缺陷
托达罗模型的缺陷表现在:①为阻止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动从而减少城市的
就业压力,反对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普遍教育,这尽管减少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
动的数量,但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是为解决城市的就业
问题而以牺牲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代价,在短期内作为一种无奈的选择可考
虑,但长期是不可取的;②尽管托达罗的模型中没有给出工资保持不变的明确假
设,而是强调城市和农村收入的差距不能太大,但在发展中国家农村存在大量剩
余劳动力,这决定了农村劳动力的收入在短期内较低,从而在城乡收入不能拉大
的情况下,城市劳动力收入不会增加,长期看,这同样会陷入“刘一费—拉”模型
保持工资水平不变的缺陷中;③从托达罗把移民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定义为城
市工业部门的就业量与城市有就业愿望的劳动力的比可看出:托达罗在二元经济
结构的转化或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中,也只把城市工业部门看作吸纳农村劳动
力的唯一部门,像“刘一费—拉”模型一样,忽视或没有考虑服务业或城市第三产
业的发展和农业劳动力依靠自身力量就地兴办非国有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
作用。
14
第一章导论
(二)新古典学派——乔根森的二元经济理论述评
1、乔根森二元经济理论的含义
乔根森模型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经济学家乔根森OD.WJor酎xsca,1951)
所提出的一个新的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劳动力转移模型。”
乔根森模型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反刘易斯传统的。它抛弃了刘易斯模型及拉
一费模型中所坚持的农村存在边际产品为零的剩余劳动力和不变工资的基本假
定,转而从农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角度来研究=元经济结构转化与劳动力转移问
题。
乔根森认为,一国经济虽然是由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构成,但农业
部门的发展则是工业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传统农业部门的产品供
给能力的大小,将直接决定和影响工业部门的发展水平以及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程
度。在他看来,农业部门的产品供给,.将首先被用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农产
品的需求。在农业部门的产品供给能力能充分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之前,所有的
劳动力都将被吸纳于农业部门。而只有当这种供给大于人口增长对口粮及其它农
产品的基本需要之后,农业部门才能为工业部门中的就业者提供食物支持。乔根
森称之为“农业剩余”。农业剩余的产生,就意味着总人口中的一部分可以脱离农
业领域而从事工业。这样,便开始发生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这种农业剩余
越大,则工业部门发展越快,农业中的劳动力的转移也就越顺利。这就是乔根森
模型的基本思想。
从乔根森模型可推出,当乔根森所谓的“农业剩余”出现之前,劳动力都从
事农业生产直到农业出现剩余,在农业剩余出现之前劳动的边际产出决不会为
零,而是一个正数。这样,刘易斯关于农业中存在劳动的边际产品为零的剩余劳
动的假设被推翻了。而一旦边际产品为零的剩余劳动的假设被推翻,则不变工资
的假定也就失去了基础。这也就是本文把乔根森模型归结为新古典模型的原因。
在乔根森看来,任何从农业中出去的劳动都有正的边际产出。因此,在这种转移
中,农业部门的总产出一定会受到影响。可见,工业的发展是以牺牲农业产出为
代价。我们如何来评价乔根森模型呢?
2、对乔根森模型的评述
(1)乔根森模型比古典模型的一个很大进步是乔根森模型说明了工业部门
”Jorgenson.D.W.“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Economic 30urnal。November 1961.
15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出现的原因和工业部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一农业剩余的出现和存在:
(2)乔根森所阐述的农业剩余的出现首先是满足农业人口的增长对农产品
的需要,若还有剩余才其次满足工业劳动力的需要符合工业出现前的一般规律。
但乔根森模型否定发展中国家存在劳动的边际产品为零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与
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不符的, 因为:
①发展中国家一般科学技术水平较低、土地的自然条件恶劣,如受日照时间
的限制使农业产出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即使产量达最大仍不能满足劳动者的
需要,即没有“农业剩余”。此时投入劳动力数量增多。其边际产出一定为零。即
不能说农产品没有剩余,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就一定大于零。亦即发展中国家
不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假设与实际不符;
②乔根森模型没有涉及一个部门和另一个部门在需求方面的互补性。没有认
识到农业部门的增长本身会增加对工业品的需求,同时工业部门的增长也会扩大
对农产品的需求及为农业提供先进的生产资料。即农业出现剩余固然是非农产业
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农业出现剩余都是非农产业发展的必要
条件;在农业不很发达的情况下,也可适当发展非农产业,非农产业的发展可改
变农业的生产条件,增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产量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象我国改
革开放之初的非国有企业的产生与发展就是我国农民在依靠农业很难生活和增
加收入的情况下,为提高收入、改善生活;依靠自己力量、就地兴办乡镇、个体
和私营企业的。
③乔根森模型同古典模型一样忽视了服务业在推动经济全面增长和实现二
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转化中的重要作用。
正是由于西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有关二元经济的论述存在这样那样的
缺陷,我们在借鉴他们的理论时必须结合本国国情,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工业化、
城市化、现代化之路。
二、国内研究状况述评
(一)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形成的简单回眸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国,审视我们古老民族工业化、现代化历史进程时,我
们既为100多年来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终于以自己的血肉
之躯争得了进入工业化、现代化的权利而肃然起敬,又为我们民族在数次重要的
16
第一章导论
历史关头屡屡选择失误,丧失了早日加入现代化国家行列的机会而深感惋惜;既
为50多年来全国人民艰苦奋斗,以巨大的代价和牺牲终于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基
础,建成了一个具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国家而由衷自豪,也为我们
人均收入水平和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而深深思索。
回顾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我国在经济领域中真正接受西方的先进工
业技术和工厂组织制度,则要比政治、文化领域里接受西方思想的时间要晚的多。
我国在政治、文化领域接受西方思想的开端发生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我国传
统的政治经济制度在西方列强的军事、经济和文化冲击下,处于分崩离析的解体
时期,从而使一批有识之士把西方现代思想的精粹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形成一套与西方文化相抗衡的政治学说和价值观念。而在工业技术和工厂组织制
度方面,我国在1890年以前除官办的兵工厂外,几乎没有近代大工业存在。1890
年设立了第一个棉纺织厂,1890.1894年建筑了第一条铁路。由此之后,由于第
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中国民族工业才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因此在我国最早研
究农业国工业化问题的学者张培刚先生认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中
国才真正发生大规模的工业化。因为中国自从与列强接触以来,这是它第一次获
得机会(虽然很短),趁着列强忙于战争,来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工业””
然而,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的大规模的持续推进工业化、现代化所必备的最
重要的条件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统一的主权国家;一个强有力的、能够创造稳定
的社会经济环境的中央政府;一套完整的并能保证实施的工业化计划;这些条件
的获得是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标志的。因此,以1949年为分期,在
这之前是我国工业化、现代化早期,是中国人民为争得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权
力,创造工业化、现代化所必备的政治条件而努力奋斗,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取得成功的时期。尽管当时工业化过程已经发生,但它不是,也不可能把中
国工业化、现代化做为这一时期的中心内容。只有到1949年之后,在全国范围
内有计划的大规模推进工业化才成为可能,并为这一时期现代化的中心内容。由
此中国进入了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时期,即:有计划的大规模的持续推进工业化,
建立现代工业体系时期。
吉尔伯特一罗慈曼等人在《中国的现代化》一文中认为,1949年中国实现了
”张培剐著:(农业与工业化c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第204页。
17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空前的政治统一,克服了长期阻碍现代化进程的5个方面:“(1)中国在国际关
系中全面恢复了国家主权,并且表明自己能够很好地使用建国初期在外部(指苏
联)援助下建立的现代企业;(2)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指导着所有部门的社会
变革,并且持续地重组社会,以不断加强中央的协调和控制;(3)重工业以非常
快的速度增长;(4)相对于传统社会而言,很快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社会整合水平,
国家领导人在以往从未达到的规模上,动员了全社会的资源;(5)教育和现代知
识的传播,大体适应了迅速增加工人和管理人员的要求。”“
在建立现代工业体系时,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这种社会主义工
业化道路与早期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工业化初始资本积
累的方式迥然不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思从未想到未来的社会主义
会遇到工业化“原始积累”问题。对马克思来说,社会主义社会是脱胎于资本主义
社会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工业化原始资本积累问题早已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
就解决了。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首先在落后国诞生时,工业化原始资本究竟从
何而来的问题却确确实实地摆在人们的面前。
我们知道,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原始积累的方式,一是靠把农民赶出土地,强
制发展资本主义的手段来实现;二是靠掠夺海外殖民地的手段来实现。这两种血
腥手段社会主义国家都不能用,那么工业化的原始资本积累又从何而来呢?首先
提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来源问题的理论家,是苏联的“托洛茨斯基派”叶·阿·普列
澳布拉任斯基,他认为社会主义原始资本积累是在“国内外市场相对隔离”的条件
下,通过“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的不等价交换”所得到的。这种积累在落后的农业国
中应当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当时普列澳布拉任斯基的理论遭到了斯大林的严
厉批评,他本人也被处死,但他提出的通过不等价交换积累原始资本的方式,在
苏联的工业化过程中实际被采用了。
我们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时,同样面临着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原始积累”
的来源问题。我们选择了类似于苏联的“原始积累”方式—通过“工农业价格剪
刀差”,掠夺农业、发展城市工业;同时在全社会实行低工资,以高积累、低消
费的方式完成我国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原始积累。为了保证这一方式的顺利
实施:在文化上提倡无私奉献;在经济上建立了一整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古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田的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50页.
18
第一章导论
在政治上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并伴随不
断的类似与“斗私批修”的政治运动。
依赖于这种不等价交换的“原始积累”方式和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从
1949—1978年的30年间,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由200多亿迅速积累达到了
5000亿元左右,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的城市现代工
业部门基本形成,城乡差距进一步被拉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被固化。
可见,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形成是在城市工业部门
的工资和农业部门的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都被控制在很低水平的情况下,借助
于工农业间的不等价交换和在全社会实行低消费而进行的“原始积累”。但这造成
农业的损害、农民的贫困,劳动者积极性的挫伤,产业结构的扭曲,全社会经济
效益的低下,城乡非协调发展。因此,这种“原始积累”方式持续的时间和积累的
程度应该有一个阈值,超过这个阈值,其负效益就会大于正效益。我国是从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化时
期,即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建设时期,也可谓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第三
阶段。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述评
以1979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我国经济进入二元经济结构向
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换即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时期。如果
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人有计划推进的
结果;而我国1978年之后,在城乡生产要素还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首先通
过发展农村非国有企业、建设小城镇实现我国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即实现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第一步:待条件成熟时发展
现代工业、建设大城市或向现代工业和现代大城市转移实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
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第二步则是我国亿万农民的自发创举。我国二元经
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化郎农村地区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实质
和核心是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依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方式、
路径,可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化分为以下几个阶
段:
第一阶段是1978.1991年,我国城乡户籍制度还未打破,城乡生产要素的流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动还十分困难。此时,农村居民为解决温饱、增加收入,冲破左的思想束缚,依
靠自己的力量在农村地域办起了非国有企业(那时由于人们对“非国有企业”存在
左的偏见,因而人们都称自己的企业为“乡镇企业”,实际“乡镇企业”当时除
包含真正的乡镇、农村集体企业外,还包括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农村劳动力
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唯一可能渠道就是处于农村地域的乡镇企业,转移的特征是
“离土不离乡”且转移者多是男劳动力,由于转移的目的多是为解决温饱和增加收
入,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收入又多是以较低的农村收入为参照系,工资自然不是很
高。这期间就地转移劳动力约1_2亿,引起了许多政治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
的注意。小平同志称:改革未预料到的最大成果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社会学
家费孝通先生从上世纪30年代起就一直在研究中国农村问题,他作为课题组负
责人,从1980年开始用5年左右的时间对江苏省的192个镇进行了重点调查,
根据调查的结果,出版了3本专著,即《小城镇大问题》(1984)、《小城镇,新
开拓》(1986年)和《小城镇区域分析》(1987年),在这些著作中,作者着眼于
小城镇的发展与乡镇企业的依赖关系,从建设小城镇的角度论述了乡镇企业的发
展及其特点,他认为:农民的“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政策是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
村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有效途径:研究农村问题的著名经济学家陈吉
元同志认为:“乡镇企业吸纳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改变了我国八亿农民
搞饭吃的局面,成功地找到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道路。””同时他还依乡
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如集体经济为主,还是以个体经济、私人经济或者以合营
经济为主),调节机制,产业结构,地域分布、城乡关系等不同特征,将乡镇企
业发展概括为七种模式:“发达农业地区乡镇企业模式一苏南模式”,市场型乡镇
企业模式—锰州模式,不发达农业地区乡镇企业模式一耿车模式,资源开发型乡
镇企业模式一平定模式,外向型乡镇企业模式—珠江模式,侨乡股份经营型乡镇
企业模式——晋江模式,城郊型乡镇企业模式—护郊模式。”“日本大学商学博士
于金认为:“由中国农民自发地创造出的乡镇企业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
支柱,同时使占中国总人口七成以上的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乡镇企业在中国大地上的成功为发展中国家的工
业化、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甚至可以说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开辟了一条
::陈吉元主编t‘乡镇企业模式研究’.中嗣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2月,第2页.
”I睐吉元主编z‘乡镇企业模式研究’.中田社会科学出版杜,1989年2月.第3页.
20
第一章导论
新的道路。””
从中可以看出,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
一农村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实现主要依靠乡镇企业的发展。这一阶段,理论界
的讨论主要集中于乡镇企业的概念、乡镇企业的模式及乡镇企业发展的目的与意
义。而对于依托乡镇企业实现我国农村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独特道路对于发展
经济学的影响与发展研究甚少。
第二阶段是从1992年到1996年,此阶段爆发了“民工潮”,即将农民市民
化也即农民“离土离乡”、转移到城市与“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同时存在。此阶
段异地转移了一亿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时期成为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即农村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道路的高峰期:一种观点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
应就地转移,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异地转移。
就地转移论是出现最早、又是较多入持有的主张。这种主张并不绝对排斥农
民的异地转移,而是认为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十分庞大,而城市中就业
压力也很大,为避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目流动和防止因此而引起的不稳定因
素,所以各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应主动采取“就地消化”、‘‘就地转移”、“就地吸纳”
的途径。因为根据我国国情,在我国特有的制度环境中,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
收能量不大,而以农村工业为主的农村非农产业却对吸收农村劳动力具有决定性
的作用,所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点主要应放在农村工业发展上。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绝大部分只能实行“离士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即在本乡本
土通过大办乡镇企业和各种个体、私营工商业,实现“亦农亦工”或“亦商亦农,,的
兼业式转移。农村小城镇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集散地和乡镇企业规模
经营的基地,也可吸收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因此,应该给予支持,重点发展。”
持异地转移主张的人并非完全否定就地转移,而是认为,由于我国国土辽阔,
各地情况差异很大,就地转移作为一个普通原则是无法实行的。他们认为,要真
正使我国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彻底转移出来,便应按照发达国家已走
过的道路,把农民的大量转移同城市化直接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既完成农
”于金著:《乡镇企业发展深层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0页。
”陈俊生:《关于农村劳动力剩余和基本对策问题》.《人民日报',1995年1月28日;孙安思、潘勇辉:《小
城镶持续发展战略初探》,‘中国农树经济》,1998年第7期:袁亚愚t‘中鼠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0页一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经济研究》.1994年第4期.
2I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业中富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的历史任务,又实现全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
代化。他们认为,“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已明显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束缚;
而发展小城镇之路也不可取,小城镇的发展,使我们本来短缺的耕地资源更加短
缺,农业发展面临更加严酷的挑战,加之小城镇本身固有的边际产出低、聚集效
应差等问题,其结果并未带来高速的人口城市化,反而使农村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限制农民进城似乎避免了“城市病”,却引起了一定程度上说更为严重的“农村
病’乙乡镇工业“乡乡布局,村村开花,户户冒烟,遍地开花”,造成耕地浪费、
环境污染、效益低下。而且,这种做法在“大二元结构”没有打破的情况下,又在
农村内部形成一个“/J、'-元”(农业和农村工业)结构,这样,农村工业化、城市
化的发展不仅不能带动农业的发展,相反还会使农业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还有
人认为,当今世界任何国家的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由于现代社会变迁固
有的经济和社会规律的强制作用,其基本道路都是沿着将“乡下人”转变为“城里
人”的城市化方向发展的,其中包含着三个任何人都无法改变与抗拒的规律:富
余农业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富余农业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富裕
农业劳动力由贫困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们的相反行为只能一时阻挡
这些规律充分的表现自己或使之以变形的方式显示其作用,但这些规律,最终还
是会迫使人们在因违背客观规律而遭遇许多挫折后,不得不依它们行事。19
另有人认为上述两种主张都有局限性,都没有从全面的角度把握问题的实
质。我国所面临的是世界上有史以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宏大的系统工
程,单靠“就地转移”抑或“异地转移”都不能全面加以吸纳。就地转移论的局限性
表现在过高估计了农村非农产业容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看不到农村非国有
企业容量正在日趋缩小的趋势;异地转移论则过高估计了不同经济地区以及城市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纳能力,忽视了农业通过广度开发和深度利用还可以增容
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他们主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应实行全方位开放、
多层次容纳,广开一切就业门路,消除一切障碍,到一切可以转移的场所去就业。
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才能最终实现我国农业的
现代化。还有学者主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分两步走:第一步消除农业隐型失业,
播郭书田z‘对农村工业化、城市经挤与农业现代他的几点思考》,‘中国农辛于经济》,1989年第2期}李勇
!巷展小城镇之路不可取,.‘中国改革,。1996年第4期:袁亚愚:‘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0..172页.
第一章导论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国有企业转移;第二步改变城乡人口分布畸形状
态,逐步增加城镇人口比重。这两个过程虽不能截然分开,但决不能两步并一步
走。目前,我们的基点应放在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门路。”
面对汹涌澎湃的“民工潮”,也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
农民这种无序的、带有盲目性的流动,既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城市
的发展和稳定。首先,具有一定文化基础、智力较高的青年农民大量流动,使农
村劳动力的素质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农业更广泛地使用新科技,不利于农业现
代化的实现;其次,由于流出农民并未放弃承包的耕地,从而耕地撂荒现象大量
出现,不利于有限耕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再次,“民工潮”也给城市的治安、卫生、
交通、物资供应、生活秩序等都带来一系列问题和压力,城市人民安全感普遍降
低;最后,国家的许多政策,如计划生育、卫生防疫、工商税收、义务教育等政
策,在流动的农民中根本无法落实。基于这种看法,许多城市纷纷出台了一系列
限制农民流入的措施。21但是,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民工潮”既是市场经济条件
下劳动力资源优化组合的必然反映,也是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隔离政策隐含矛
盾的反馈和体现,更是中国农民市场经济意识增强并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首先,对于输入地区来说,农民工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填补并解决了
大中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矛盾,给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
了大量必要的劳动积累,促进了大中城市的建设和改造,方便了城市居民生活,
也解决了输入地区工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农业萎缩问题,为输入地区的经济建设和
持续稳定发展增加了后劲。其次,对输出地区来说,它是变剩余劳动力资源优势
为商品优势和市场经济优势的好路子,它不仅仓Ⅱ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农
村中人多地少的矛盾,而且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所谓“出去
一个,脱贫一家”的说法就是据此而来。外出农民将打工收入汇回家中,既增加
了农村消费,又可用于发展生产,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和城市文明的熏陶,开阔了
视野,学到了本领,提高了素质,其中一些人返乡后成为当地发展二、三产业的
骨干,不少成为农民企业家。最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输出大流动,为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商品理论做了实践性探索,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
n邓一鸣:《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利用与转移》,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47.54页:中国劳动力
市场和工资改革政策课题组:《我国体制转型时期“农村病”及其泊理》,《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21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儿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256页.
23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系建设和市场体系完善中最为重要的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建立和发展。它还为我
国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农业走向规模经营、农村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现
代化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因此,不应是限制堵拦,而应因势利导地建立起全国
统一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和有利于人口迁移以及能够促进和保
证城乡结构大变革顺利开展的新秩序,为农村、农业增收和农民就业开辟更为广
阔的发展通道,从而促进我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现代化进程。”
可见,伴随我国市场趋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限制城乡生产要素流动的规章
制度逐渐松动,农村劳动力流动由第一阶段的几乎只转向农村的非国有企业到第
二阶段的转到农村非国有企业与城市工、商、服务业并存。其争论主要围绕就地
转移与异地转移的优劣而展开,但对农村非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如
非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问题并没有过多涉及。
第三阶段是从1997年至今,随着产品市场、要素市场的逐渐完善,国内买
方市场的形成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与经济全
球化的进程加快,作为改革之初人们看好且前两阶段吸纳农村劳动力最多的乡镇
集体企业原有的优势逐步减弱,而长期以来形成的体制性、结构性固有矛盾和问
题逐渐显露出来,乡镇集体企业继续实行量的扩张已十分困难,相当一批乡镇集
体企业纷纷陷入困境。有学者对乡镇集体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从六个方面做
了分析:(1)乡镇集体企业承受着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的双重竞争压力,竞争优
势明显减弱。乡镇集体企业在产生之初,相对国有企业而言具有自主决策、自主
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机制优势,适合了市场的特点和要求。同时,国家
实行鼓励保护其发展的特殊政策,相对于受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的国有企业和尚未
成气候的私营经济,则具有十分明显和强大的竞争优势。但是,这种优势随着市
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
以及党的十五大以后私营经济的迅猛发展而逐渐丧失。可以说,乡镇集体企业、
国有企业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且国有企业在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具有更大的
优势,私营企业则在产权组织形式、内部经营机制、利益机制诸方面更优于乡镇
集体企业,因而其竞争力不断提高,对乡镇集体企业构成了新的有力的竞争。(2)
谶剽劂一勰~‰一瓣瓣㈣锍擀一一~一
第一章导论
国家抓大放小,乡镇集体企业的政策优势弱化。过去乡镇集体企业作为新的经济
增长点,政府在投资、税收等方面给予了国有企业享受不到的优惠政策。而这些
优惠政策随着国家把主要精力放在国有企业的解困盘活上而逐步消失或减少。尤
其是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措施的到位,乡镇集体企业依靠银行筹
资实际已十分困难。税收优惠政策也因财政支出的刚性需求和财政收入增加的压
力而逐步取消或名存实亡,且各地均加大了征管力度,过去凭借减税让利实行资
本累积滚动发展的优势已不复存在。(3)乡镇企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市场竞
争能力弱化。1997年以来,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路!’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
场转变,使依靠小规模、低价格、原材料加工、资源性开发为主的乡镇集体企业
经营十分困难,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以及企业组织结构趋
同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在市场竞争中显得软弱无力。(4)乡镇集体企业作为
农村社区性经济组织,集体资产管理主体缺位形成的政企不分、“二国营”体制,
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与创新。效益较好的企业成为乡镇政府的“小金库”、
“自流地”,经营不善的亏损企业成为乡镇政府的沉重包袱,仍不掉又丢不得。
(5)管理不规范和缺乏开发创新能力,乡镇企业发展后进不足。乡镇集体企业
是由农民创办的“乡土企业”,由于他们受小农意识的束缚,以及缺乏管理现代
企业的知识和经验,也由于利益上的利害关系,在组织管理上出现了以家长制、
家族制为主的管理方式,导致决策的主观性、管理的随意性和用人的排他性,因
而缺乏必要的、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从而导致企业机制不活,开发创新能力不
足,以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6)企业负担名目繁多,自我积累压力加大。不但
举债经营的企业举步维艰,而且乡镇企业缴付各种费用的比例大大超过税负的比
例,而且很多职能部门以服务为名,行收费之实。企业穷于应付,严重阻碍和扰
乱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对此,有人认为造成上述一些困难和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乡镇企业的结构不合
理,因而乡镇企业应该进入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并提出应从产品结构、产业结
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投资结构、技术与智力结构等方面进行
调整的具体对策思路。24还有人认为,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才是增强乡镇企业活
力的着力点,重点是要解决好乡镇集体企业政企不分、二国营的问题。对大中型
∞刘芳震:《浅谈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困难、问题及对策》.《中图农村经济》.1999年第5期。
M丁仕达:《福建省乡镇企业结构现状与调查对策),‘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8期。
25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要实现形
式,实行规范化的公司化改造,以增强企业的发展和竞争能力。对小型企业则采
取股份合作,改造一批、拍卖、租赁放活一批、破产重组重建一批等措施,使企
业内部组织结构得到改善和优化。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建立三权制衡的法人治
理结构,改变现存的家长制、家族制的管理方式。”有人特别强调“以产权制度创
新推动乡镇企业二次创新”的对策思路。26有人指出:为适应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
要求,乡镇企业必须尽快扭转产权关系中的种种模糊化状态,按照现代企业产权
制度要求,‘明确各种财产的归属关系,包括划清国家与集体之间、企业与当地政
府之间、虚拟所有者与实际占有者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等在财产所有、占有和
使用关系上的各种界限,只有这样,乡镇企业才能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并走向成熟
化。”
综上所述,西方古典学派的二元经济理论建立在把工资压低在仅能维持生存
的且保持不变的水平上,新古典学派则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不存在MPL=O的剩
余劳动力,这些都经不起实践的检验;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理论中尽管有人
提出西方经济学家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理论中的工资不变的假设与事实不符,但
到目前为止也尚没有人涉及工资变与不变对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即对我国农村地
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本文就企图弥补这一不足,讨论非完全古典假设
下——工资上升情况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问题。
第三节论文拟实现的创新
一、致力构建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理论
所谓非完全古典假设指此一假设既不同于古典假设,也不同于新古典假设。
不同于古典假设指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工资应是上升的,而不是像古典假
设认为的在整个二元经济转化中工资保持不变;不同于新古典假设指我国农村中
确实存在MPL=O的剩余劳动力,而不是像新古典假设认为的包括劳动资源在内
:刘劳震t《浅谈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困难、问题及对策,。t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5期。
:杨继瑞t‘乡镇企业、扶挣、改革、调整的思考’,‘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期.
“嚣林、高小斯:‘乡镇企业发展的醯略转移),‘经济研究',1994年第4期.
第一章导论
的所有资源都是稀缺的。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理论认为:西方古典假设
下的二元经济理论,在整个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中支付城市工业部门劳动力
维持生存的、不变的、最低工资,直到把农业部门中的劳动边际产品为零(MPL=0)
与劳动边际产品大于零但小于劳动的平平均产品(0<MPL<APL=的农村剩余
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转换模式与我国的实际不符。从而提出了
非完全古典假设下——劳动力工资上升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模式。箕基本思想
是:古典假设下,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不断
资本积累、不断吸纳农村劳动力到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就业来实现发展中国家的二
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的整个转换过程中,资本积累是关键。资
本积累从何而来?古典假设下,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资本积累来自利润,利润通
过压低劳动者的工资来实现。但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理论认为:这种理
论只适用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之初,或发展工业进行工业化的原始资本积累之
时,或农村劳动力为解决生存问题、或对非农产业与城市存有好奇心、或对未来
工业化的发展有一种好的预期时,非农产业部门支付劳动者维持生存的工资可获
得非农产业部门所需劳动力;当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完成后,农业劳动力生存问题
解决了,好奇心消失后,好的预期长时期不能实现时,再支付劳动者维持生存的
不变工资,就不会有无限劳动力供给;此时,只有提高工资才能雇佣到所需劳动
力,这是从劳动供给方面的分析。从劳动需求方面——企业进行分析,工资的提
高,可激励劳动者积极性——劳动者进行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或全身心的投入
进行劳动,这都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创造更多使用价值,这
使得生产单位使用价值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在出售这些使
用价值时是依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出售,这就使得这些提高工资的厂商可以获
得超额剩余,超额剩余除补偿工资的提高外还有剩余,剩余部分的再投资能增大
资本积累,从而加快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
同时新的发明和创造还会创造新的产业、新的部门;新产业、新部门会进一步加
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如图1-2: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在工资水平不变~固定在WCl时,边际劳动生产率曲线依此为MPl、
MP2、MP3,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依此为Ll、L2、L3,但当工资水平上升
为WC2时,由于工资上升的激励作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的边际生产率
曲线会由MP3上升为MP4,此时吸纳农业劳动力的就业人数变为L4,L4>L3。
此外,古典二元经济理论长期支付劳动者保持不变的较低工资必然会挫伤劳
动者的积极性且会造成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社会再生产难以顺利进行,不
断的资本积累就会中断,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换就会停
止。而工资的提高至少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多新价
值,增大资本积累量,更快、更多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二元经济向现代
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化;’
(二)会增加整个社会居民的收入,提高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从而保证整
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同一产业内的个别企业提高工资在市场工资率之上,即这一厂商愿意
支付“效率工资”。支付“效率工资”的厂商会吸引更多的劳动者前来应聘,厂商通
过考试的方式会筛选到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这对于只有依靠人才才能在日益激烈
的竞争中取胜的今天,具有更为重要、更为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Ll £i u u L
图l 一2
o
第一章导论
=、致力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尝试提出建立和谐共赢社会的思路
在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和利润的关系时,马克思着重揭示了二者之间的
对立关系。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资和利润还存在着~种互相联系的统一关系。
马克思所认为的工资(V)和利润(M)作为两个对立的经济范畴存在于一个矛
盾体(V+M)中,作为劳动力报酬的工资和作为资本报酬的利润分别代表着不
同经济利益主体——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劳动者追求工资收入最大化,
资本所有者追求利润最大化,两者相互对立斗争的结果,使工资只能约束在与劳
动生产率相适应,满足劳动力再生产生存需要的水平上。尽管这一分析符合当
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但这一分析是建立在(V+M)一定的条件下。而
当V的增加能够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单位时间内
能够仓U造更多使用价值时;尽管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单位使用价值所花费
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在出售时每件使用价值是按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来出售的,从而可使厂商获得更多(V+M),更多的(v+M)除补偿
V的增加外还有剩余使M增加,这就是马克思所分析的超额剩余价值。此时v
与M就存在着同方向变化的关系,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就成为了利益共同体。
厂商为使M增加而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在劳动力再生产需要的水平之上就成为可
能和必然。通过这种方式,劳资双方都实现了自己收入的增长和和谐相处。这与
今天一些企业实行的经理人股票期权、利润分享具有相同的激励作用。马克思对
此并没有作重点分析。
三、致力对“菲利普斯曲线”给出新的解释
为什么从较长时期看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间是一种反方向的变化关系
呢?本文在扬弃传统理论对菲利普斯曲线解释的基础上,认为:单个企业的货币
工资上升可以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表现在:全身心的投入
劳动、在劳动中为企业主进行发明创造、劳动强度加大、劳动熟练程度增强,这
些可能使这个单个企业的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使用了工人的新发明创造一新技
术、新机器),劳动强度加强、劳动熟练程度提高,从而使这个单个企业的个别
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得超额利润。超额利润除弥补劳动者工资上
升外还有更多剩余(比不提高工资时的利润多),更多剩余用于再投资,就可获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得更多工作岗位,更多工作岗位就可吸纳更多劳动者就业,从而失业率下降。根
据马克思的论述:当个别企业使用了先进的机器和技术后,其它企业就会学习和
采用,这样一来全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就会上升:
此时又有企业提高工资到更高的水平以进一步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使这个
企业能够采用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由此推动着就业水平的进一步上升,失业
率下降。
四、力图实现对“凯恩思革命”的革命
建立在劳动和资本都过剩前提假设下的凯恩斯解决就业问题的理论即所谓
的“凯恩斯革命”是在古典劳动力市场理论基础上,加了一条货币工资富有刚性
的前提假设。在这一假设下,凯恩斯通过提高价格水平、降低实际工资,从而降
低劳动供给曲线,增大厂商对劳动的需求、解决非自愿失业问题。这种通过降低
实际工资解决非自愿失业问题的方法只能在短期有效。要长期有效的解决就业问
题,可用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思想——通过提高货币工资,达
到使劳动者感至Ⅱ实际工资上升、且能最大限度的激励劳动者积极性的水平,以提
高劳动的边际产出率,增大厂商的资本量,由于资本数量的增加从而提高劳动的
需求曲线,且劳动需求曲线提高大于劳动供给曲线的提高来解决就业问题。
五、提出了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两步走转化战略
本文认为:古典学派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模型只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现代工
业部门转移,这被发展中国家失业日趋尖锐的事实说明只依靠城市现代工业部门
扩张,吸纳农村劳动力不能完全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
化,必须另觅它途。这就是本文提出的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模型新探——非完全
古典假设下的两步走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第一步是我国农村实行联产承
包责任制后,农产品出现了剩余,农民有了一定积累后,由于城乡户籍制度的限
制,农民中的风险偏好者只能在农村投资于非农产业,就地兴办非国有企业吸纳
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二步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城乡统一市场的
形成,农业劳动力可转向城市的非农产业或到城市兴办非国有企业或农村非国有
企业通过与城市现代工业的联合或重组,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和城市
非农产业l司时转移。这些非农产业不仅包括第二产业而且包括第三产业。从中可
第一章导论
看出非国有企业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最为主要
的推进性组织。
六、对三元经济、四元经济的评述及对=元经济的坚持
理论界有人把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两步走转化过程
中出现的农村非农产业、城市传统工业与原来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并列,称我
国经济已转化为“三元经济”或“四元经济”。本文运用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
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的两步走转化战略,指出了“三元经济”和“四元
经济”论的不足,坚持认为我国的基本国情仍然是二元经济。只有以此判断为基
础,才能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城市化理论。
七、对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变化关系的薪认识
通过对不同国家劳动生产率与货币工资指数的比较,得出:在一个国家告别
短缺经济或出现了全社会总供给略大于总需求的情况下,货币工资的增长率应略
大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在短缺经济或全社会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货币工资
增长率应慢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但不论哪种情况下,提高满足全社会需要的劳
动生产率都是整个社会进步的基础。劳动生产率如何才能提高?激励劳动者积极
性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如何激励劳动者积极性?措施很多。但在该文中笔者提出:
在对宏观经济状况正确判断的情况下,以劳动生产率为基础适当提高货币工资,
充分发挥货币工资的激励职能是有效措施。
八、研究方法的进步
在研究方法上针对古典学派在萨伊的供给会自动创造自己需求的假设下,仅
侧重从商品供给方面,即只从生产费用方面解释价值、价格决定的缺陷,非完全
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理论不仅考虑了全社会的总供给,而且考虑了全社会的总
需求,使用了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新古典均衡分析,现代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和计量经济学中的回归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交易费用、制度变
迁分析方法和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中的不确定条件下的经济决策人的决策方法、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与专业化分析方法。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危害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等西方古典二元经济学家指出:在
发展中国家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即:城市的现代工业与农村传统农业并存。国民
经济呈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的的共同特征。
我国是比较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有人形象的描述为:现代城市文明与
愚昧落后的穷乡僻壤并存;受到较为良好教育的市民与大量文盲、半文盲并存;
“奔驰”“皇冠”与毛驴拉板车并驾齐驱。
发展中国家及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是怎样形成的呢?古典二元经济学家在
分析问题时只把其当做给定的外生变量,而并没有给出明确解释。只是到以杨小
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出现后,才对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原因作
出了一般解释。本章在概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含义
基础上,阐述新兴古典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形成的一般解释,进一步探
讨我国二元经济的具体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及其所产生的危害。
第一节新兴古典经济学有关二元经济
形成与消亡的一般解释
在评介新兴古典经济学有关二元经济形成与消亡的一般解释前,我们首先给
出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意义。
一、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释义
(一)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是指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和法国经济学,尤以
英国为主。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1723.1796)是公认的奠基人,他的《国
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以其提出的著名“看不见的手”奠定了古典
经济理论的基础。
其理论是在人天生有利E,L,Ilp有生存需要的前提假设下,论述如何能更多、
32
第二章我田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危害
更好满足这种需要?斯密认为:满足这种需要不能靠馈赠,只能靠交换,久而久
之的交换就产生了分工。分工一经完全确立,一个人自己劳动的生产物,便只能
满足自己欲望的极小部分。他的大部分欲望,须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生产
物来满足。于是,一切入都要依靠交换而生活,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一切人
都成商人,而社会本身,严格地说,也成为商业社会。28商业社会离不开市场,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和谐与
统一。他们信奉经济自由主义和只要能生产出来,就不愁销售不出去。他们坚持
国家只需充当为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外部条件的“守夜人”。他们在分析
方法上,就仅侧重从商品的供给方面,即从生产费用方面解释价值、价格的决定。
具体到工资的决定上,认为工资就雇主而言盼望少给,就劳动者而言盼望多
褥,工资最后的确定就决定于供求双方力量对比。但由于雇主人少易团结、经济
力量雄厚能在劳资双方对抗中旷日持久,所以工资最后的确定往往有利于雇主。
工资常常确定在劳动者仅能维持生存的水平上。29
(二)新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英国自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世界市场
上日益受到新兴的美国和德国的工业的剧烈竞争,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工人运动
高涨,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广泛传播。当时无论是英国传统古典经济学,还
是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边际效用论,都难以为英国市场经济制度辩护。正是在
这种情况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创建了一个有较大
影响的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除马歇尔外,还有其门生庇古
(A.C.Pigou)、罗伯随(D.H.Robertson)以及本世纪30年代以前的凯恩斯。由
于他们先后在剑桥大学长期任教,故新古典学派又称“剑桥”学派。
学派创始人马歇尔,继承19世纪70年代前的英国古典经济学传统,兼收并
蓄,在1890年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此书用折衷主义手法把供求论、生
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为一体,建立了一个以“均衡价格
论”为核心的完整新古典经济学体系。
其理论是建立在人是合乎理性的、资源(包括劳动资源在内)是稀缺的、信
息是完全的、企业是已经存在的、市场交易费用是为零的前提假设下。主要内容
8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个人图书馆,1954年,第20页。
“亚当·斯密:《囝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个人图书馆,1954年,第67页.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马歇尔关于古典经济学分工与专业化的洞见,关注的是
古典经济学的经济组织问题:另一部分是关注资源配置问题的价格理论,论证亚
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在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下的有效性。
对于前一部分,当时由于马歇尔不能用一个数学框架将他对分工与专业化问
题的洞见数学化:再加之,从1948年起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并
未对分工和专业化问题足够重视;因此,在萨缪尔森之后,古典经济学关于个人
选择专业化模式和水平的决策分析,以及市场协调分工的职能,在主流经济学里
就彻底的失去了其核心地位。对于后一部分以边际分析为基础的供求分析,马歇
尔进行了得心应手的数学分析。这种数学化的经济学,在形式上更接近一种科学,
是一代代经济学家追求的目标,因而也顺理成章地成了他之后经济学的主流。30
所谓边际分析,就是假定最优决策不可能是角点解,而只可能是内点解。所
谓内点解,则意味着最优决策中所有变量都处于其可能的最小与最大之间。所谓
角点解,意味着最优决策中某个变量取尽可能最大或尽可能最小的值。31证明所
有内点解都不可能是最优解则是由新兴古典经济学完成的。
在研究方法上,马歇尔把古典经济学的仅侧重从商品的供给方面,即从生产
费用方面解释价值、价格的决定与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英国杰文斯和澳地利学
派、洛桑学派侧重从商品的需求方面,即从商品的效用方面解释价值、价格的决
定相综合,形成其“均衡价格论”。认为在短期均衡中需求——_边际效用起重要
作用,而在长期均衡中,供给一生产费用起最终的重要作用,这就被认为是对
“古典经济学”的“捍卫”和“发展”,因而誉之为“新古典经济学”。32
在工资的确定上,认为工资应随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发生变
化。
(三)新兴古典经济学
20世纪50年代,数学家发展了线行规划和非线行规划等方法,为处理古典
经济学的分工与专业化问题涉及的角点解提供了有利武器,从而被新古典经济学
和萨缪尔森遗弃的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分工与专业化促进经济增长与发
展,露出了复兴的曙光。新*古典经济学(New C lassieal Economies)正是
3。杨小凯、张永生著t‘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03年5月,第10页.
”杨小凯、张永生著;‘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5月。第“页.
32{年涤新主编t《政治经济学辞典,(中).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第5次印刷,第495页。
34
第二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危害
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80年代,以罗森(Rosen)、贝克尔(Becket)、杨小凯
(Yang)、博兰(Borland)和黄有光(Ng)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用超边际
分析的方法,重新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精彩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
模型,掀起了一股用现代分析工具复活古典经济学的思潮。他们发现,一旦用超
边际分析方法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然后来分析市场和价格制度如何
决定全社会分工水平,则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的缺点就可以彻底被克服。从而以
超边际分析发展出新兴古典经济学。所谓超边际分析就是首先利用文定理排除
那些不可能是最优的角点解,然后对剩下的每一个角点解用边际分析求解,最后
比较各交点解的局部最大目标函数,产生整体最优解。所谓文定理是指最优决策
从不同时买和卖同种产品,从不同时买和生产同种产品,最多只卖一种产品。
所以所谓新兴古典经济学,就是运用超边际分析(inframarginal analysis)
的方法,将被新古典经济学遗弃的古典经济学的分工与专业化灵魂在一个现代躯
体中复活。它比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更古老,但却比新古典经济学的身躯更年轻。
它是在一个新的框架下,将现代经济理论进行重新组织,去掉新古典微观经济学
中消费者与生产者绝对分离的假定,抛弃规模经济而改用专业化经济的概念,并
考虑各种交易费用的一般均衡意义。解释了新古典经济学不能解释的现象,如经
济发展、贸易、经济制度、宏观经济现象等。”
=、新兴古典经济学对:元经济形成和消亡的一般解释
(一)为什么会出现城市
早在古罗马时期,色若芬(Xenophon)就认识到,分工同城市之间存在着某
种内在联系。17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配第也认为,城市能够降低交易费用,从
而提高分工水平。但是,在新兴古典经济学问世之前,还一直没有能够解释城市
出现和分工之间内在关系的全部均衡模型。
1994年,杨小凯和赖斯建立了第一个新兴古典城市化的一般均衡模型。该
模型显示城市的起源、城乡的分离都是分工演进的结果。在他们的模型中,由于
食物的生产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农业活动不能像工业活动那样集中在一个小区
域内;而工业品的生产由于不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故它们既可以分散布局在广大
’3杨小凯、张永生著:‘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5月,第“页。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地区,也可以集中布局在城市。假定每种商品都专业化生产,且专业化程度越高,
生产效率也越高;但另一方面,专业化生产一般都要进行交换,交换就存在交易
费用。这就使生产者要把交易费用与交易效率进行比较,若交易费用大于交易效
率,生产者就会选择自给自足,此时不会有交换,也就没有市场,也谈不上交易
费用的降低,城市也就不会出现:若交易费用小于交易效率,人们就会选择专业
化生产,分工结构就会逐渐从自给自足跳到局部分工,出现半专业化的农民和半
专业化的工业品生产者。在专业化生产的情况下,由于农业生产要求占用大量土
地,而生产工业品没有这种要求,所以农民只能分散居住,而工业品生产者则选
择离农民最近的地方居住,以降低分工带来的交易费用。伴随专业化生产效率的
进一步提高,则会在工业制造业内出现专门以制衣、修建房屋、制造家具等为职
业的制造业者。由于制造业者既可以分散居住,也可以集中在一起,为了节省由
于不同非农职业之间交易带来的交易费用,从事工业生产的人们居住在一起的地
方便就成为了城市。
因此,由于专业制造者和专业农民,以及不同制造业之间出现了商水平的分
工,才出现了城市以及城乡分离的状况。“
(二)对二元经济形成和消亡的一般解释
在城市出现后,由于城市居民集中居住的交易费用比农村居民要低的多,城
市的分工水平也就由于交易效率的改善而大大提高,城市和农村之间在生产力和
商业化等方面就会出现差距,城里人的专业化水平总是增加得比乡下人快。所以,
从自给自足向高分工水平发展时,不平衡的分工结构——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生
产力和商业化收入的差距月.p--元经济结构就会出现。在这些二元经济结构中,乡
下人由于专业化水平低,生产率也较低,商业化水平和从市场得到的收入水平也
较城里人低。这是经济发展中必经的自然中间状态。并不会有资源分配的扭曲。
只要有城乡迁居的自由,城乡之间的真实收入就会均等化,而且从市场得到的收
入、商品化程度及生产率也会趋于均等化。在分工及城市发展的演进过程中,城
乡之间的自由迁居、人们的择业自由、自由价格以及私有财产制度都是加速经济
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状况的条件。当交易效率持续地提高时,经济将发展到
完全分工的状态。此时二元经济结构将消亡,农村和城市间的生产力水平、商业
’4杨d、凯、张永髓t‘新兴吉曲轾辚学与超边际分帮协社会科学文献出敝出2003年5月.第111.n2页.
36
第二章我目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危害
化程度,以及商业化的收入将趋于一致。
第二节对新兴古典经济学有关二元经济
形成与消亡理论的评析
新兴古典经济学家寻根问底,能够运用现代数学工具对新古典经济学不能解
决的古典经济学核心问题一分工与专业化经济组织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
一派学说——新兴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可谓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被科斯
批判的黑板经济学的缺陷,与实际接近了许多。因而新兴古典经济学家能够运用
其解释新古典经济学不能解释的经济发展问题。表现出了新兴古典经济学家雄厚
的理论功底和探索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巨大理论勇气和科学精神。但仔细阅读新
兴古典经济学觉得有以下几点令人不解:
一、关于理论的前提假设
任何科学理论都应建立在明确的前提假设下.但新兴古典经济理论并没有给
出其明确的前提假设。笔者只能从其用分工与专业化理论解释二元经济形成与消
亡的论述中,可推其理论建立的前提假设为:
(一)人是合乎理性的人。这一点与新古典经济学一样,比古典经济学简单
假定入是天生利己的即要满足自己的生存具有更大的解释力。
(二)资源的稀缺性不是预先给定的,而是通过分工与交易提高劳动生产率
增加社会财富、减少资源的稀缺性。与新古典经济学假定包括劳动资源在内的所
有资源都是稀缺的假定相比,新古典经济学是在资源稀缺给定的前提下,研究稀
缺资源的配置问题;即新兴古典经济学是要减少资源的稀缺性,而新古典经济学
是在资源稀缺给定的假设下,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但二者的共同点是都假
定资源在全社会可自由流动。
(三)市场存在交易费用。这比新古典经济学假定市场不存在交易费用与实
际相符了。
(四)企业不是预先存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解释了企业存在或出现的原因,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这比新古典经济学暗含企业预先存在的假设更有说服力。
(五)经济人的信息是完全的。这一点与新古典经济学相比,没有取得多少
进展。
(六)经济运行完全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不存在政府干预。这与我国二元
经济的形成相距甚远。
二、关于分工与交换的关系
在分工与交换的关系问题上,新兴古典经济学象古典经济学~样陷入了鸡生
蛋、蛋生鸡的循环论中。从古典经济学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论述中使人感到:为
什么出现分工?是由于在人天生利己.—要生存的假设下,为生存需交换;为什
么要交换?是由于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实际上,在分工与专业化的关系问题上用
马克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观点解释其可能更有说服力:那就是生产工具的改
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品出现了剩余,于是有了分工;分工的出现决定了要
进行交换。
三、有关城市出现的原因
在用分工与专业化理论解释城市出现的原因时,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若交
换时交易费用大于交易效率。即交换时交易费用离时就不会有分工、也就不会有
交换,也就不会出现城市即城市出现的原因是由于交换时交易费用低;而没有看
到城市的出现恰是由于没有城市会使交换时交易费用高,而城市出现的原因恰好
正是为了降低交换时的交易费用。即城市出现的原因是由于交换时交易费用高,
为了降低交换时的交易费用才有城市出现;而不是由于交换时交易费用低才有城
市。
四、关于生产效率与交品效率
新兴古典经济学在论述中没有严格区分和界定交易效率与生产效率。例如:
新兴古典经济学在论述城市出现的原因时,有这样一段:“假定生产每种商品都
有专业化经济,即专业化程度越高,生产效率也越高,同时贸易会产生交易费用,
第二章我用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危害
这就会出现一个专业化经济同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冲突。假如交易效率很低,人
们就会选择自给自足,此时没有市场,且城市也不会出现”。”由其中的专业化程
度越高,生产效率也越高可知:专业化经济对应的应是生产效率,可后面紧接着
出现的是交易效率,这就使人产生一种生产效率就等同于交易效率的感觉。其实,
生产效率指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或全要素劳动生产率,而交易效率指交换给交换当
事入带来的效用增量。所以生产者是专业化生产还是自给自足,应是把专业化生
产的生产率与自给自足的生产率及交易时的交易费用与交易效率同时比较,只是
专业化生产的生产率一般高于自给自足的生产率,所以一般就只把交易时的交易
费用与交易效率比较。但我们不能因只把交易费用与交易效率比较就不严格界定
生产效率与交易效率。
总之,新兴古典经济学有关二元经济形成与消失的一般解释完全是建立在完
全市场经济体系的假设下,这与我国二元经济的形成相距甚远。那我国的二元经
济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第三节我国二元经济形成原因、过程与消极效应
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不同于新兴古典经济学所描述的一个国家在分工与专
业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城乡并存的过度状态,而是在解放初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逐步形成,并经过大约30年(1949.1978)的发展逐步强化起来的有中国特色的
经济、社会结构。
一、形成原因及过程
经济史告诉我们,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大都以农业积累作
为工业发展的资本来源。对农业积累向工业领域的转移,基本上有两条途径:一
条是对农业实施重租、重税政策,这是公开的转移;一条是价格剪刀差,即通过
工业品和农产品的人为价格差来转移农村的收入和财富,这是一条隐蔽的形式。
新中国建立之前,我国基本上是采取的第一条途径。新中国成立后,共和国
35杨小凯、张永生著;‘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03年5月,第llI页。
39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面临着抵御外侵,巩固政权、安定民生、尤其是解决城里人的生产和生活问题,
进而实现工业化的艰巨任务(新中国成立时工业生产力代表就是北京的王麻子剪
刀)。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的农民来渡过难关,实现工
业化的原始积累,自然而然的成为我党无奈的选择。从此我国在苏联式的工业化、
集体化道路影响下,中国式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就由此开始形成。
形成过程中有决定意义的几个环节是:
(一)实行工农业产品统购统销和价格剪刀差。即采取农产品和工业品都由
国家定价,从农民手中低价统一收购农产品,又对城市居民和工业企业低价统销,
用以维持工业劳动力的低工资和工业原料的低成本;对农民所需的工业品又以高
价卖给农民;从而使国家能够获得较高利润,并通过财政渠道进一步转化为发展
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资本。
统购统销制度是在城市拿不出更多的商品与农民进行交换的条件下被迫采
用的,用了国家政权的强制手段执行,结果却割断了城乡之间商品的等价交换。
(二)在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农民不愿交售自己的劳动成果,因而国家
弱化农民同劳动成果的直接联系,使生产资料变为集体所有,劳动成果共同占有,
这个时候被国家低价统购走的农产品就很少有人过问,所以属于流通领域的统购
统销政策只有与生产资料的集体化相配套,才能彻底实行下去,这就客观而必然
的产生了与统购统销制度相适应的人民公社制度。在人民公社制度下,任何农民
都被无条件地纳入生产队,生产大队和公社的严格的组织体系内,集体组织几乎
控制了所有的资源及资源的分配权利。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农民的任何社会资源
的占有都只有通过集体组织的分配才能实现,农民丧失了生产的决策权和经营
权,也丧失了追求独立利益的内在冲动,农民被强制地服务于各级集体组织——
最终是服务于政府的生产目标及城市工业化。人民公社的最大作用是消除了统购
统销过程中政府与农民的矛盾,而使之转化为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的矛盾。政府
与农民矛盾的消除使统购统销畅通无阻,消极后果是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普遍下
降,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
(三)城乡户籍制度的建立使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定型化。早在建国之初,
农民就看到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与不平等,他们羡慕市民优越的生活和旱涝保收的
工作,开始向城市流动。而城市微薄的工业基础又难以吸纳,为了社会安定,就
第二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冠害
必须限制这种流动。因而国务院、内务部和中共中央在1956-1957年,先后六次
作出了制止农村人口外流的暗示,采取强制措施,不许农民进入城市,并在1958
年1月公布了《户口登记条理》,划出了城乡两大居住格局。从此农民事实上丧
失了选择居住地的自由和自由迁移的权利,我国进入了以“市民”和“农民”为最大
差别的身份社会。城乡分割体制趋于定向。
(四)劳动就业制度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强化。把公民划分成“城里
人”和“乡下人”,政府基本上只负责“城里人”的就业安排和培训,而不负责
农民的就业和培训。这种出发点在于使人各安其位的小生产的就业观念,取消了
劳动者的公平竞争,造成了劳动职业的终身制,世袭制。企图确保城乡二元经济
结构的世代永久存在。
(五)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分割而派生出来的住宅制度、生活资料供应制度、
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劳动保护制度、婚姻制度、兵役征集和复员安排等,无不
打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烙印,这种烙印又以很强的力量渗透到我国人民的生老
病死、恋爱婚姻、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风土人情等各个角落,经过大约30年
(1949—1978)的强化完善,铸炼成一副坚厚的经济、社会二元经济间架。
二、二元经济的消极效应
实施了30年的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政策出现了以下消极效应:
(一)导致农业的衰落,农民的贫困。改革前的1978年,全国农民人均年
度纯收入折合人民币为133.57元。比1957年增长60.62元,年平均增长率只有
2.9%,36同时全国约有2亿人口不得温饱。农民以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维持简单
再生产,农村社会发展停滞不前,农产品严重短缺;
(二)全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农业的衰落、农民的贫困又反过来延缓了城市
工业化的步伐,使工业经济只能在农业落后和农村市场日益狭小的条件下蹒跚而
行。长期以来的农产品的严重匮乏、农业对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拖后影响,
使政府不得不多次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并注意对农业的投资。1978年前国家
对农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大约保持在投资总额的10%以上。但僵化的管理体制,时
常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的收入环流,破坏了农民起码的劳动积极性,使为数
M《中国统计年鉴(1979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4I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不算少的农业投入难以成为支持农业发展的有效力量,加上人口增加过快等因素
的作用,我国粮食净收购额按城镇人口计,由1953年的人均1000斤降到1978
年的不足500斤,食油则从1953年的21斤下降到1978年的人均12斤,我国从
粮食净出口国变成粮食净进口国。农民的货币购买力不断下降,生活消费的自给
份额不断扩大,城市在剥夺农村的过程中,几乎处于某种“寄生”状态,很少经济
扩张的冲动。因而巨量资源的耗费从不表现出效率的边际增长,全社会经济发展
滞后。
(三)扭曲了我国人民的心灵。首先:它强化了农民的自卑、自贱的消极心
态。为了改变自身的卑微,许多农民把“吃商品粮,做城里人”当作自己的终生梦
想。其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使城市人的心灵发生了扭曲,降低了中园市民的
素质。没有人能准确说清的数十种补贴和照顾,使每个市民不工作也享受着国家
和农民无偿提供的数百元乃至上千元的补助。过分优越的关怀大大削弱了昔日那
种特别能吃苦,能战斗的生存意志和战斗精神,造就了一个心理承受力极端脆弱
的市民阶层,一遇风险,他们就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补贴。这都是城乡二元经
济结构造成的后果,这些后果严重的制约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固然这一=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恶果的出现,有其必然性的一面,但当今世
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迫切需要我们消除城乡二元经
济结构的壁垒,把这个到目前为止农村人口仍占全国人口60%以上的我国建设成
高度民主、文明、富强的现代化强国;这一现代化强国的建立,关键是我们必须
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转化,这一转化如何实现?就成为
我们必须探讨的重要课题。在这方面工业化国家走过的路程对我们不无启示。
第三章前r/kg田裒与地区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证分析及启示
第三章前工业化国家与地区二元经济结构
转换的实证分析及启示
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转换的实质是伴随第二、三产业产值在GDP
中的比重上升,相应的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渐减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
动力人数逐渐增加。可以说一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的方式,就代
表了这一国家实现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式,因而本文把二元
经济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转化过程等同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过程。
本章就以前工业化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方式,说明其工业化过程及这一过程中工
资、劳动生产率、利润、就业人数的变化关系及对我们的启示。
第一节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实证分析
世界银行根据每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大小,把国家和地区分成三
组。按1998年的人均GNP分组:人均GNP低于76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人均
GNP为761—9360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NP大于9361美元的高收入国家。
其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为发展中国家,高收入国家为发达国家。37发达国家
包括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按照这一划分,本节主要对英国、美国、日本的
农业劳动力转移方式即工业化模式做一实证分析。
一、英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实证分析与启示
(一)英国工业化或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的主要特点
英国的工业化或农村劳动力转移始于15世纪末,止于19世纪中叶,经历了
长达4个世纪的时间,其主要特点是:
l、在工业化初期,尽管英国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较高,
但并未象现在发展中国家那样存在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因而英国在实现工业化
的过程中选择了圈地运动式的强制性转移农业劳动力、实现工业化。这就是随着
力何传启:C东方复*:现代化的三条道路》,商务印书馆2003年4月,第2页。
43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英国非农产业的发展,英国出现了一个十分特殊的现象,即从15世纪开始,一
直延续到18世纪,甚至在个别地方延续到19世纪初的用暴力驱赶小农的大规模
圈地运动。在大规模的圈地运动迫使下,大量农业人口不得不背井离乡,受雇于
手工工场,完成了农业劳动力向二、三次产业的转移(如表3.1),解决了当时英
国城市毛纺织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问题。与此同时,在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向毛纺
织业的同时,大批耕地就转化为牧场。可见,英国城镇非农产业所需要的劳动力
是通过暴力的方式把本国农业劳动力强制性地转移到非农产业的。
2、英国工业化或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进程在依赖于国内市场的同
时,得益于出口市场的规模和效率。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因
而,殖民地国家就成为英国农业劳动力的主要流入地之一。据统计,仅19世纪
的100年中,爱尔兰向美州的移民就达500万人,以致美国的爱尔兰人要比在爱
尔兰的爱尔兰人还多。这样,英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为本国工业化提供了前
提条件,也加速了他国的工业化。
表3-1 英国劳动力就业结构演变单位:%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801 35.O 65.O O
1851 22.0 48.3 29.7
1871 15.3 47.1 37.6
1901 9. 1 51.2 39.8
1921 7. 1 47.5 45.4
1951 5. 1 49.2 45.7
1971 2.9 37.9 59.2
资料来源:转引自《世界经济》1978年第5期。
3、英国工业化或农业劳动力转移不是建立在本国农业高速发展的基础上。
从某种意义上,英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英国在工业化过
程中所需要的粮食和作为原料的农产品主要来自国外。18世纪初,英国每年平
均的谷物和面粉出口量为62.23万公斤,至18世纪中期上升到1206.5万公斤。18
世纪60年代,英国生产的粮食可以满足城市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还可以
出口。然而,到19世纪中期,英国的农业生产停止不前,1855年,小麦总产量
第三章前工业化国家与地区二元经济结构转抉的实证分析及启示
302万吨,1870年为307万吨。随着英国工业化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与城镇化的
推进,英国消费的粮食、肉类和农业原料越来越依靠从外国进口。1852—1859年,
英国国内小麦消费量的26.5%是靠进1:2供应的;1868·1875年,进口供应的比重增至
48%以上。到1910年,英国粮食自给率只有35.6%,棉花全部靠进口。”
4、英国农业劳动力在经历了资本积累初期的困苦后,其转移逐步步入正轨,
特别是在20世纪初期以后,农业劳动力持续、缓慢地向工业、第三产业转移。
如表3.1:1901.1971年,英国农业劳动人口在全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由9.1%下
降到2.9%。减少的劳动力在20世纪50年代前主要转入工矿企业和建筑业,50
年代后主要转入第三产业。1955.1978年,农业劳动力减少了42万人,工业劳动
力减少了50万人,而第三产业劳动力增加了360万人,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
动力主要进入了第三产业。
5、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农业劳动力有相当一部分转移到农工综合
体部门。农工综合体部门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农业前导部门,包括制造和提供各
种农业生产资料、技术、信贷、咨询服务等部门;第二类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
部门;第三类是农业后续部门,包括农产品加工、包装、贮运、销售等部门。
(二)英国工业化的启示
通过对英国工业化的实证分析我们可得出如下几点结论及启示:
1、英国在工业化初期,尽管农业劳动力比重较高,但并不存在无限的剩余
劳动力,因而农业劳动力没有转向城市非农产业的内在冲动,因而他们采取了强
制性的圈地运动式的转移:而在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的劳
动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是负数,所以农业剩余劳动力本身存在转向城市非农产业
的内在冲动,我们不需要采取强制性措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反,我们的许
多城市在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农业劳动力直接流向城市。笔者认为:尽管我们不需
要采取强制性措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我们也不能为保护城市居民利益而限
制农业劳动力直接流向城市。阻碍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步伐。
2、英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其殖民主义的优势,将本国的剩余劳动
扎李伯鹅、王春燕:{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中经专隧(Intranet Business Express).
教育版,2004年11月19日。
45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力转向了他的殖民地。这一点对于我国在实现工业化或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
移过程中要注意劳务输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这一劳务输出不可能象英国
那样通过开辟殖民地的方式实现,而只能在国与国之间互利互惠的基础上进行合
作。
3、英国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其具有殖民地,所以他可通过牺牲农业以发展
工业,国内农业的牺牲通过其殖民地的农业发展来加以弥补;在我国农业始终是
国民经济的基础,多少年的经验教训一二再、再=三的告诉我们:非农产业的发
展必须以农业的发展为前提,这一点决不可动摇。
4、英国工业化过程中注意发展第三产业及农工综合体对我们具有重要借鉴
意义。
二、英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菲利酱斯曲线新解与启示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产生、意义与前人的解释
“菲利普斯曲线”是经济学家菲利普斯39(A.W.Philips)为了回击别人对他
的博士论文的批评,于1958年在他发表于英国《经济学》杂志的(1861.1957年
英国的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1958年11月号)一文中首先提出来
的。
在此文中,菲利普斯运用经济计量学方法,根据经济学关于货币工资决定于
劳动的供求关系的理论,列出用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函数关系
的经济计量模型:H~=Bx。(其中Y为工资变动率,x为失业率,A、B、c都是
参数),然后就英国1861.1957年间将近100年的有关统计资料,利用统计学上
的最$--乘法和错试法,估算配合而得出的一条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依
存关系的曲线。如下图3-l所示:图中的横轴表示失业率,左边的纵轴表示物价
上涨率、右边的纵轴表示货币工资上涨率。
34 A.威廉.菲利普斯1914年生于新西兰的一个农民家庭.15岁那年,因生活所迫到淡大利亚的一个金矿里
做工,晚上回家后在灰暗的灯光下自学电机工程.1937年到了英国,二战爆发后投笔从戎,在日本兵的战
俘营里呆过一段艰难岁月.战争结柬后。32岁的他到伦敦经脐学院学习社会学。这时他才到课堂上接触到
经济学,井深深为之吸引.
46
第三章前工业化田家与地区=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证分析及启示






△’7P l 菲利营斯曲线
△w 7w
+5年瓷
-惦≮ +3上涨
+5
+4
+3
也+2%
+1 +I
O
1 2 3 4 5\7 8 9
0
.1 失业率% \ -1
.2 .2
图3—1
图中的横轴和右纵轴决定的曲线显示英国1861.1957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
业转移过程中货币工资与失业率之间的反方向变化关系,即货币工资上升,失业
率下降;货币工资下降,失业率上升。当这一研究结果出来后,菲利普斯并没有
进一步寻找理论上的解释。最早给菲利普斯曲线以理论解释的是他的同事理查
德.利普西。利普西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是:失业率与劳动力市场上过度需求
的程度呈负相关的关系(对劳动力的需求越多,就业机会越多,失业率越低),
劳动力市场上过度需求的程度又和名义工资上升率呈正相关的关系,所以,可以
推出失业率和名义工资上升率也呈负相关的关系。可以说,利普西是最早的到目
前也是唯一的严格地从微观的劳动力市场的角度对菲利普斯曲线给出了一种解
释。但真正使菲利普斯曲线一夜之间扬名的,还要算萨缪尔森和索洛1960年在
《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那篇《关于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析》。这两位经济学
家用美国的数据换掉英国的数据,并用物价上涨率代替名义工资增长率,得出了
短期内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反方向变化关系。即由图3-I中的横轴与左纵
轴所决定的坐标系内的曲线显示的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闻的反方向变化关系。菲
利普斯曲线经新古典综合派改变后,新古典综合派就可以方便地开出宏观经济政
策的药方:要降低失业率,不妨提高通货膨胀率,为了治理通货膨胀,难免在失
业上作出牺牲。有了这两位太师的发展,菲利酱斯曲线从此就被绣上了新古典综
合派的旗帜,写迸了新古典综合派的宪章。这也就使得人们在涉及菲利普斯曲线
的有关问题时,注重的仅仅是物价上涨率或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间的关系,而使
菲利普斯曲线的本意——工资上涨率与失业率间的反向变化关系很少有人做更
深入研究,除利普西外也没有人对此做进一步解释。
(二)对“菲利普斯曲线”的新解与启示
为什么从较长时期看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间是一种反方向的变化关系
47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呢?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的解释;单个企业的货币工资上升可以激励劳动者的积极
性,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表现在;全身心的投入劳动、在劳动中为老板进行发明
创造、劳动强度加大、劳动熟练程度增强,这些可能使这个单个企业的生产条件
得到改善(使用了工人的新发明创造——新技术、新机器),劳动强度加强、劳
动熟练程度提高,从而使这个单个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问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获得超额利润。超额利润除弥补劳动者工资上升外还有更多剩余(比不提高工资
时的利润多),更多剩余用于再投资,就可获得更多工作岗位,更多工作岗位就
可吸纳更多劳动者就业,从而失业率下降。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当个别企业使用
了先进的机器和技术后,其它企业就会学习和采用,这样全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
就会缩短,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就会上升;此时又有企业提高工资到更高的水平
以进一步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使这个企业能够采用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
由此推动着就业水平的进一步上升,失业率下降。
从中我们可得出如下启示:l、货币工资的提高可以使更多劳动者就业,即
社会失业率减少;2、在我国的工业化或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利
用工资的激励职能即适当提高货币工资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更快更多的吸纳农
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
三、美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实证分析与启示
(一)美国工业化或农业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过程的主要特点
美国于1776年宣布独立,1789年建立联邦政府。其工业化或农业劳动力转
移的起点大约为1790年,工业化的完成时期大约为1960年。它属于工业化社会
的追赶者,在1763年英国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美国仍然是英国的一个海
外殖民地。建国伊始,美国发生了“工商立国”和“农业立国”的发展道路之争40。
1791年美国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提出《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主张工商立国,但在
国会被否定。美国国务卿杰斐逊等主张农业立国。1800年杰斐逊当选美国总统。
幸运的是这种争论没有严重影响美国工业发展。经过华盛顿、亚当斯和杰斐逊三
届政府,美国最终确立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及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41。农业劳动力
转移或工业化、现代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l、美国工业化中的农业劳动力是自发的转向非农产业。由于其地多人少,
是一个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因而,在其工业化过程中一方面工业的快速增长提高
”张少华著:‘荧田早期现代化的两条道路之争h北京大学出版社.19%年.
“何顺果著·‘美禹史避论’。北京。学林出版社.2001年.

第三章前工业化嗣家与地区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证分析及启示
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解决了人多地少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机械化而分离出来
的部分农业劳动力也被快速的工业化所消化。即以劳动力短缺为前提,以大规模
的工业化为后盾,美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遵循着边产生边转移的自发过程,走出
了一条工业化、城市化和非农化基本同步的道路。如下表3-2是20世纪美国三
次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2、美国在城市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使农业生产率
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实现了农业产品出现剩余是农业劳动力流向非农产
业的前提条件,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得以畅通无阻。具体表现在:(1)从人均
占有粮食看,美国1860年人均占有粮食88公斤,1870年接近1000公斤。到1920
年,由于耕地面积从O.67亿公顷增加到1.6亿公顷,虽然人口增长了2.4倍,人均
粮食占有量仍在1000公斤以上。1920年以后,由于集约使用土地,美国人均粮
食占有量在人口增长的前提下仍保持在1205公斤。(2)由于农业的迅速发展,
美国的农业劳动力在工业化后期大量转向城镇非农产业。(3)这种转移是以农业
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为前提的。比如:1820年,美国1个农民所生产的产品仅
能供4个人消费;1920年,供养人数翻了一番,达到8人;到了1972年,供养
人数高达52人。“这表明:美国工业化和农业劳动力的迅速转移是以农业生产率
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为前提,农业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城市工业
化相辅相成。
表3屯20世纪美国农苴k卫敝服务业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单位:%
年份农业工业服务业
1900 37.6 30 32
1910 31.6 32 37
1920 27.4 34 38
1930 9.4 34 56
1940 6.8 33 60
1950 4.8 37 58
1960 3. 3 34 63
1970 l-9 31 67
1980 1.9 27 71
1990 1.6 22 76
2000 1.7 20 79
资料来源:usBE^2002N{如捌如c衄∞锄d脚垃墙A‘砸Ⅱ由触domesIicⅣ由ctbyh瞻nyd由蜘p:
,如柳z b蕾.doc名∥。U.S.G嘲骂B啪1.199僦&匠s6商越睹act of怔Unli喊l s拄凼出却:
/Avww.gⅡv。
乜李仙娥、王春燕:《图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研究≯,中经专网(InU'anctBusinessExpress),
2004年11月19日。
49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美国交通运输业的充分发展不仅吸纳了大量农业劳动力,而且为本国的
工业化和农业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便利条件,降低了农业劳动力向
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迁移成本。19世纪20世纪初,由联邦政府出面修筑的通往
西部的昆布兰大道,对早期的西部开发起了一定作用。19世纪40年代美国基本
上形成了一个运河网,成为当时世界上运河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对农业劳动力
转移起关键作用的还是铁路的建设。1828年,美国开始修建铁路,最早通车的
是巴尔的摩到俄亥俄之间的一段长2l公里长的铁路。到1887年,全国数以万计
的大小城镇已由铁路网连接起来。铁路运输不仅适应了美国工业化过程中的物流
需要,也促进了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进程。
4、美国工业化或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劳动生产率指数和货
币工资指数都在增加,且货币工资指数明显高于劳动生产率指数。如下表3—3,
反映的是1945.1970年美国劳动生产率指数和货币工资指数的变化情况。
5、货币工资上升,通货膨胀率不一定上升,即新古典综合派代表人物萨缪
尔森将反映货币工资与失业率间反方向变化关系的菲利普斯改变为反映通货膨
胀率与失业率间的反方向变化关系不一定成立。比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
经济出现了二次世界大战后罕见的持续10年之久的高速度增长。即美国经济自
1991年4月份至21世纪初,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4%,货币工资在迅速增加,
而失业率却从6%降到了4%,通货膨胀率也在不断下降。
(二)美国工业化或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货币工资与劳动生产
率指数变化趋势与回归分析
这里采用美国1949年到工业化完成时的1960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数据
如下表3.3。
l、1949.1960年美国货币工资指数与劳动生产率指数变化趋势图
下图3-2中,系列l表示美国1949.1960年间各年的劳动生产率指数变化,
系列2表示美国1949.1960年各年间货币工资指数变化。显然在此其间货币工资
指数与劳动生产率指数都成上升、递增趋势。且货币工资指数大于劳动生产率指
数。
第三章前工业化冒塞与地区=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证分析厦启示
图3.2
衰3-3 1945-1970年美田劳动生产率指数和货币工资指教的变化(1945年为i00)
年份劳动生产率指数货币工资指数
1945 l∞ 100
1946 97.2 110.8
1947 97.2 t24.3
1948 101.0 133.5
1949 104.7· 133.5
1950 113.3 130.3
1951 116.0 135.1
1952 118.1 143.0
1953 123.6 150.8
1954 127.2 157.0
1955 133.2 163.4
1956 133.8 168.6
1957 137.5 176.1
1958 141..4 1%.2
1959 146.0 194.2
1960 148.0 200.0
196l 152.8 205.2
1962 158.7 212.5
1963 164.6’ 218.9
1964 171.6 226.7
1965 177.8 235.3
1966 183.2 244.1
1967 187.3 255.7
1968 193.7 271.4
1969 194.1 291.8
1970 195.7 312.7
鹫蚪来源:根据‘苏联和主要资本主义田束经济历史统计集,.人民出版社出版.第189页和‘储蓄和投资,价格和投盎h中田
对外翻译公司出版.第盯.跖、91页数据稿制.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对1949.1960年美国货币工资指数与劳动生产率指数的回归分析
以1949.1960年间美国的货币工资指数为解释变量、劳动生产率指数为被解
释变量建立一元现行回归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可得如下回归方程:
PL=33.68505+0.581369W
(4.891339)
RZ=0.922658
(12.93337)
F=167.0134
dPL/dw=0.581369·
由R2=O.922658可知:美国在1949-1960年的工业化期问,货币工资指数交
化与劳动生产率指数变化紧密相关,由dPI『dv尸=o.581369>0可知:货币工资指数
变化与劳动生产率指数成同方向变化,且货币工资指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劳动
生产率指数增加O.581369个百分点。给定显著水平0。025,按自由度为10(12-2=10),
查t分布百分位数表,可得查表值为:2.23。显然,t1=4.891339>2.23、t2=12.93337
>2.23,所以美国的货币工资指数与劳动生产率指数整体线性相关。
(三)对美国工业化完成前每个劳动者平均每小时工资与全社会就业人数的
变化趋势及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
这里使用美国1948.1960年工业化完成前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
l、美国1948.1960年工业化完成前每个劳动者平均每小时工资与全社会就
业人数数据如下表34。
表3-4美国1948-1960年工业化完成前劳动者平均每小时工资与全社会就业人数
年份劳动者平均每小时工资(美元) 全衽会就业总量(千人)
1948 I.254 58343
1949 1.382 5765l
1950 1.47 58918
195l 1.59 5996l
1952 1.67 60250
1953 I.77 61179
1954 1.8l 60109
1955 I.88 62170
19% l,95 63799
1957 2.∞ “07l
1958 2.11 63∞6
1959 2.19 64630
1960 2,26 65”8
资料来源;根据‘每月劳工评论’。1977年8月号.第8页和‘盈外经济统计瓷科'(1948-1960)。中国财
政经济出版社。1979年敝.第43、527-535页.
第三章前工业化田家与地区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证分析及启示
2、美国1948·1960年工业化完成前每个劳动者平均每小时工资与全社会就
业人数变化趋势图
(1)如图3-3为1948.1960年美国工业化完成前每个劳动者平均每小时工资
的变化趋势。从图中可看出,1948-1960年美国每个劳动者平均每小时工资是上
升的,而不是固定不变。
图3-3
(2)如图3-4为1948-1960美国工业化完成前全社会就业人数变化趋势。从
图中可看出,1948.1960年美国全社会就业人数是上升的。
图3-4
3、对美国1948·1960年每个劳动者每小时人均工资变化与全社会就业人数
变化的回归分析
以每个劳动者每小时的平均工资(W)做为解释变量、以全社会的就业人数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L)做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可得回归方程为;
L=47357.05+7874.94W
(36.07) (1 0.94)
R2=0.92 F=119.70
由R2:0.92可知:美国工业化完成前1948.1960年货币工资变化与全社会就
业人数变化密切相关,由dL/dw=7374.942>0可知:W与L呈同方向变化,且全
社会每个劳动者的货币工资每小时平均增加1美元,全社会就业人数可增加
7874940人。给定显著水平O.025,按自由度为11(13.2=11),查t分布百分位数
表,可得查表值为:2.20。显然,h=36.07>2.2、t2=10.94>2.2,即美国每小时人均
工资变化与全社会就业人数变化整体相关。
(四)美国工业化过程的启示
1、美国的农业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的转移过程是靠市场作用而自由流动
的,但这一自由转移是建立在美国农业劳动力供给总数短缺的前提条件之上。经
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是:只有当全社会资源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能够自由流动
时,整个社会的福利才能最大。但对于我国来说,目前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全社会
尤其是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条件还不具备:主要是农业劳动力相对于土地资源
和其它生产要素,可说无限供给。在此条件下,让劳动力完全自由流动必然会出
现许多不安定因素。为了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我们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加快资本
积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如何加快资本积累?一直是经济学探讨的重要课题,
但这些课题的研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都存在许多差距。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本
积累方式就构成本文的重要内容。
2、美国在农业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通过城市工业化实现农业机械化从而
实现农业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为美国农业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
的持续、顺利转移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够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
——1790-1870年,美国的GDP就已经赶上和超过英国)提供了重要保证。这使
我们不能不得出;一个国家要顺利、快速的实现工业化就必须使农业与工业相辅
相成、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结论。
3、降低各种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流动的成本是实现工
业化的基础保证。我们今天除了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旖建设外,更要注重通信
第三章前工业化嗣家与地区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证分析及启示
等rr产业的发展——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4、货币工资变化与劳动生产率变化紧密相关,提高货币工资有利于提高劳
动生产率、加速资本积累,加快实现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5、美国在工业化过程中,货币工资保持上升态势而不是保持不变,且货币
工资提高能够增加就业。
三、日本工业化过程中的实证分析与启示
(一)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快速转移的原因
日本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经济大国,是一个与美国人少地多相反的
人多地少的国家,如表3-5。
表3-5 1880.1980年日本入口和耕地变化情况
年份总人口(千人) 可耕地(千公顷) 人均可耕地(公顷)
1880 36560 4749 O. 130
1900 43850 5200 O. 119
1920 55885 5998 0.107
1940 71930 6122 O.08
1960 93420 6071 0.065
1980 116780 5461 0.047
资料来源;K.Ohkawa:《日本经济增长》1973年英文版及Y.Hayami和v.W iRuttan:《农
业的发展》。
日本的工业化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以二战后为主要时期。其工业化或
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之快,是世界上任何其它发达国家所无法比拟的。日本大约
用3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农业劳动力从1950年的大约48.3%下降到1980年的大
约10.8%如表3-6。而其它国家完成农业劳动力份额同~下降幅度,美国用了80
年,法国用了119年,加拿大用了94年,远远超过日本所用的时间。日本农业
劳动力转移速度快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1、日本政府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世纪60
年代,日本政府重点扶持规模较大的自立经营农户,鼓励小农户脱离农业,转向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非农产业。1971年,日本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在政府指导下,促进工业和农
业、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并制定了一项国家和地区相结合的指导性发展计划,
规定从1971.1975年,在城市郊区建立销售总额为90000亿日元的各类工业区,
吸纳100万人就业,其中,60%来自农村。到1975年8月,全国有813个城镇
实施了这项计划,已建成机电、金属加工、运输机械等各类工厂686家,吸纳了
大批劳动力,其中半数左右是农业剩余劳动力。
表3-6 日本农业劳动力就业总数及就业结构的变化单位:千人,%
年份就业人口一次产业就一次产业就二次产业就三次产业就
总数业人口业人口比业人口比业人口比
总数例例例
1940 32483 14392 44.3 26.O 29.O
1950 35625 17208. 48.3 21.9 29.8
1960 43691 14236 32.6 29.2 38.2
1970 52235 10075 19.3 34.1 46.5
1980 55665 6062 10.8 33.5 55.4
资料来源:《日本100年》中的表2-8整理。
2、日本农业劳动力转移走的是一条“兼业化”经营之路,农业劳动力转移
并没有伴随土地的集中。如图:3.5:1950年,日本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
数的48.3%,1960年该比重下降到32.6%,1970年该比重下降到19.3%,1980
年该比重下降到10.8%。但土地向种田能手手中集中却极其缓慢,其集中程度低
于欧美发达国家,农业普遍采取了兼业化经营。
3、日本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一、二、三
次产业产值变化,与一、二、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同步变化创造了条件。
表现在:日本在战前的早期发展中,十分重视节约资本,充分利用劳动力丰富的
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在日本工业吸收的劳动力总数中,由劳动替代资本
的创新吸收的劳动力所占比重为80%,而由资本积累吸收的劳动力所占比重仅为
20%。在1889年,日本工业吸收的19.50万劳动力中,有17.05万是靠劳动替代资
本的创新吸收的,其比重高达87.“%;而且在1880-1930年的整个过程中,日本工
第三覃前工业化固幂与地区=兀经济结构转抉的实证分析及启示
业部门对农业劳动力的吸收率始终大于人口增长率,从而使经济迅速摆脱马尔萨
斯陷阱,实现工业化。
4、日本将教育视为国家优先发展的大事,非常注重对全国劳动者的人力资
本投资。全国劳动者尤其是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为农业劳动力适应工业就业岗
位的要求、实现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顺利转移、为各次产业产值变化与各次产
业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相适应提供了重要保证。
(二)日本农业劳动力快速转移的启示
1、日本农业劳动力快速转移、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得益于国家制定的产业政
策与发展战略。如:日本规定在1971.1975年在城市郊区修建大型工业区,从而
大量吸纳了农村劳动力,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这对我国各地尤其是我国的非国
有企业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与国家的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制定好我国及我国
各地区及本企业的产业与发展战略,使我国的非国有企业实现二次创业,使我国
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日本在城市实现工业化的同时,注重农村的发展。且以立法的形式确保
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如1971年,日本通过了一项法案,要
求在政府指导下,促进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这对实现我国城乡协
调的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熏要借鉴意义。
3、日本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对
我国农村地区实现工业化过程中要特别加强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大力发展
劳动密集型的第二、第三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4、根据专业化和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资本积累,加快劳动力转
移速度的理论,日本的农生廿‘兼业化”经营模式只能是一种过度模式。我国在农村
工业化中,现也出现了这种模式,这种模式是我国农村企业得到一定发展但又发
展不充分(无力确保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将转移风险降低到最小),及社会
保障制度不健全和缺乏信用的情况下的农民的一种理性选择,可谓“从事非农产
业生产和经营有生财之道、从事农业生产有立身生存之本”。但兼业化经营不如
专业化经营更有效率,其专业化方向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兼
业化”经营模式的专业化方向发展有待于非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保障制
度的完善。非国有企业如何进一步发展?社会保障如何迸一步完善?构成我们要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
第二节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元经济
结构转化的实证分析
由古典和新古典二元经济理论可知:只有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才存在二元经
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问题实际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问题。第一节
我们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行了实证分析,本节将对在发展中国家出现的新兴工
业化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或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问题做一实证分析。
一、韩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中的实证分析与启示
韩国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其工业化水平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仍然很低,资本和外汇十分稀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
有100美元左右。但是,韩国的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起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
快速增长,到20世纪80年代,它们又逐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为
了新兴工业化经济,进入或接近发达经济的行列。值得指出的是,韩国经济在高
速增长中还伴随着收入分配的相对均等、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一系列社会福利指
标的不断提高。韩国经济何以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取得如此进展呢?下面对
其做一实证分析。
(一)韩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转化的特点
一个国家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核心是农业劳动力
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下面就主要通过对韩国农业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快速转移
的特点分析,以揭示韩国工业化或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的转化道路。
l、韩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转移速度最快的。如下
表3.7,反应的是韩国1950年到1980年韩国农业、工业、服务业就业结构的变
化情况。
———————筮茎J堑堂璺塞兰垫垦三垂墅堑垫塑茎垫堕壅堡坌堑垦塞至
表3-7 韩国1950-1980年就业结构的演变单位;%
一年份农业工业服务业
1950 74.1 6.4 19.5
1960 66.4 9.3 24.3
1965 58.7 13. 1 28.1
1970 51.0 20.1 28.9
1975 45.8

23.5 30.7
1980 34 29 37
发展报告》第259页有关资料整理
从表3·7可看出:1950·1980年,韩国农业劳动力份额由74%下降到34%,
年均递减2.56%,在此其间韩国农业劳动力向现代城市的非农产业转移速度或工
业化速度之快是发展中国家少有的。到目前为止,韩国农业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
所占比例为20%,与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占三次产业劳动力总数的3%还有很大
距离,所以韩国仍属于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
2、从韩国工业化或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化的模式看,韩国选择了集中
型转移方式,即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转向大城市。
3、从韩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所需资本形成上看,韩国主要靠资本输入。
根据有关资料,1962—1981年,韩国共吸收外国贷款486.5亿美元。1967.1982年,
韩国平均每年新增就业37.5万人,其中有13.5万人(占36绚的就业机会是由外资
诱发的。
4、韩国盔经济起飞铡掘9希了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发弱蝴略。
s、韩国在工业化中一直实行只重视工业而忽视农业的的发展战略,农业生
产始终处于落后状态。韩国主要靠大批进口粮食来支撑农业劳动力转移。根据有
关资料,韩国在经济腾飞的20世纪60-70年代,每年进口的谷物都在1000万吨
左右,占国内需求量的50%以上。与此相应的结果是:韩国的中小城市以及农村
非农产业不发达,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涌向工业发达的大城市,造成了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污染严重等“大城市病”。
(二)韩国工业化或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大城市转移过程中的工资、劳动
生产率、就业的变化及相关关系
1、韩国1970-1999年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大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换中非
农部门平均工资与非农部门平均工资交化趋势图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1970.1999年韩国非农部门平均工资状况
表3-8 1970—1999年韩国非农部门的平均工资单位:千本币
年份平均工资年份平均工资
1970 17.8 1985 324
1971 33.63 1986 355.5
1972 49.46 1987 387
1973 65.29 1988 446
1974 81. 12 1989 541
1975 96.95 1990 642
1976 112.78 1991 755
1977 128.78 1992 869
1978 144.44 1993 975
1979 160.27 1994 1099
1980 176.1 1995 1222.1
198l 205.68 1996 1367.5
1982 235.26 1997 1463.3
1983 264.84 1998 1426.8
1984 294.42 1999 1599.2
资料来源:国际劳工组织《劳工统计年鉴》2001年。
(2)1970.1999年韩国非农部门工资变化趋势
如下图3-5表示的是1970.1999年韩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大城市的一元经
济结构转化中,非农部门工资的变化趋势。从图中可看出:1970。1999年,韩国
非农部门的平均工资呈上升趋势,而不是象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所坚持的在
整个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工资水平保持不变。
60
工资(南朝鲜1970-1999年实现二元经济转化
中平均工资变化趋势)
2000
斌1500
基1000
串500
O
1 4 7 lO 13 16 19 22 25 Z8
‘年份
图3-5
2、韩国1987-1999年全员平均劳动生产率及变化趋势
(1)韩国1987.1999年全员平均劳动生产率
袭3-9 198%1999年韩国全员平均劳动生产率表单位:万元
年份全员平均劳动生产率
1987 425.48
1988 789.18
1989 851.64
1990 995.43
1991 1161.36
1992 1270.5
1993 1382.8
1994 1542.42
1995 1727.32
1996 1877.35
1997 2000.13
1998 2222.5
1999 2380.28
资料来源:国际劳工组织《劳工统计年鉴》2001年。
(2)1987.1999年韩国全员平均劳动生产率变化趋势
从图3-6可看出:1987.1999韩国的全员平均劳动生产率是上升的。
图3-6
6I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1971.1999獬国非农产业就业人数与非农产业就业人数变化趋势
(1)1971.1999年韩国非农产业就业人数
表3.10 韩国1971—1999年韩国城市就业人数表单位:万人
年份就业人数年份就业人数
1971 1006.6 1986 1550.5
1972 1055.9 1987 1635.4
1973 1113.9 1988 1687
1974 1158.6 1989 1751.5
1975 1183 1990 1803.6
1976 1255.6 199l 1857.6
1977 1292.9 1992 1892.1
1978 1349 1993 1920.3
1979 1366.4 1994 1983.7
1980 1370.6 1995 2037.7
1981 1404.8 1996 2076.4
1982 1442.4 1997 2104.8
1983 1451.5 1998 1999.4
1984 1442.9 1999 2028.1
1985 1497.4
资料来源:国际劳工组织《劳工统计年鉴》2001年。
(2)1971.1999年韩国非农产业就业人数变化趋势
图3-7反应的是韩国1971.1999年韩国非农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从图
中可看出:1971-1999年韩国非农产业就业人数是逐年上升的。
图3.7
4、对韩国1987.1999年非农部门人均工资与全员劳动生产率回归分析
第三章前工业化国家与地区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证分析及启示
以韩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的1987-1999年的人均工资(w)与全员劳动生产
率(PL)为样本数据,对非农部门人均工资与全员劳动生产率的相关关系进行回归
分析(以人均工资为解释变量、以全员劳动生产率为被解释变量),可得回归方
程为:PL=41.0823+1.414247w
(o.55959)(20.4395)
R2=o.9743 F=417.772
dPL/dW=1.414247
由R2=0.9743可知:韩国1987.1999年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
中非农部门人均工资与全员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由dPL/dw=1,414247>0可
知:非农部门人均工资(叼与劳动生产率@L)正相关,且非农部门人均工资每增
加一千韩元,人均劳动生产率增加1.414247万韩元即14142.47韩元。给定显著
水平O.025,按自由度11(13-2--11)查t分布百分位数表,得查表值为:2.20。显然,
t2=20.4395>2.2,即韩国非农部门的人均工资与全员劳动生产率整体相关。
5、对韩国1987-1999年非农部门人均工资与非农部门就业人数的回归分析
以韩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大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中的1987.1999年非农
部门人均工资(W)与非农部门就业人数(L)为样本数据,以w为解释变量,
以L为被解释交量进行回归分析,可得回归方程为:
L=1235.085+0.637966W
(36.52997)(13.68389)
R2--0.873978 F=187.25
dL/dW--0.637966
由R2=O,873978知:韩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化中,
非农部门的人均工资与非农部门就业人数密切相关:由dL/dW卸.637966>0知:
韩国=元经济结构转换中,非农部门的人均工资与非农部门的就业人数呈正相
关,且非农部门的人均工资提高1千韩元,非农部门的就业人数增加0.637966
万人即6379.66人。给定显著水平0.025,按自由度11(13.2=11)查t分布百分位数
表,得查表值为:2.20。显然,ti=36.52997>2.2、t2---13.68389>2.2,即韩国非
农部门的人均工资与非农部门就业人数整体相关。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三)韩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大城市一元经济转化的几点启示
1、韩国在=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大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化中特别注重引进
外资进行资本积累,创造就业岗位。这对于我国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引进外资具
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韩国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注重利用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对于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我国具有强的借鉴意义。
3、韩国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非农产业的人均货币工资是上升的,由此
推动了全员劳动生产率的上升、非农产业劳动就业人数的增加,这对于处于二元
经济结构向现代大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我国如何利用工资杠杆激励劳动者
积极性,进行资本积累,创造就业岗位具有强的参考价值。
二、我国台湾地区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中的实证分析与启示
我国台湾地区也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分析其快速转
移的特点,探索其工业化路径,对全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转化具有
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或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
转化的状况与特点
1、转移状况
表3.1l反应了我国台湾地区1952-1990年工业化过程或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
一元经济结构转化中三次产业的就业状况,从中可看出我国台湾地区一次产业农
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劳动力的转移情况。即台湾用大约40年的时间,使农业劳
动力由1952年的56.1%下降到1990年的12.9%,成为了新兴工业化地区,构成了
亚洲“四小龙之一”。同时,也可看出:所谓工业化进程中的劳动力产业间的转
移问题主要就是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问题。
2、转移特点
(1)从转移模式看:我国台湾地区选择了分散化转移方式。即农村剩余劳
动力的转移方向是多元的,既有向大城市流动的,也有向中小城市转移的,同
第三章前工业化嗣家与地区=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证分析及启示
时,还有被农村非农产业吸收的。
(2)从资本来源上看:有关资料表明,进入台湾的外资占岛内所需资金的
份额,1961.1965年为16.8%,1966-1970年为5%,1971.1975年为。3.8%,1976。1980
年为-8.3%,1980-1985年为_40.7%。这说明,自70年代以后,台湾已由资本输
入者变为资本输出者,并从根本上摆脱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
展中遇到的资本短缺的困境。
(3)从我国台湾地区实现农村工业化或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
构转化的产业选择上看:我国台湾地区在经济起飞初期也实行了以劳动密集型
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发展战略。如:20世纪60、70年代,台湾抓住国际市场的
机会,大力发展纺织品、合成板以及电子、成衣、家具、鞋类、塑胶、家电等
一大批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岛内的失业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7%,下降到70
年代末的1.2%,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也由50年代的4%提高到60.70年代的6%。
(4)在处理工、农业的关系上,我国台湾地区是在农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
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化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
台湾通过土地改革,实行农、轻、重有序发展的方针,增加农业投入,使农业
稳定发展,同时,也为非农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资金、原料、劳动力等方面的基
础。
(5)我国台湾地区在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大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
中,由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方向是多元的,因而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
没有出现过度城市化的现象。
(二)我国台湾地区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中非农产
业部门的实际工资与劳动生产率指数的相关分析
以下我们以我国台湾地区1951.1965年的实际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为样本数
据进行分析。
1、我国台湾地区1951.1965年非农业部门的实际工资与劳动生产率指数
如下表:3—12反应的是我国台湾地区1951.1965年非农业部门的实际工资
与劳动生产率指数。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表3—11 我国台湾地区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情况单位:%
年份—移i气[啸瞄嗲}动力比重=矽删I蒯l瞒动力比重三汐卉I嗽l峙}动力比重
1952 56.1 16.9 27.0
1953 55.5 17.7 26.8
1954 54.8 17.7 27.5
1955 53.6 18 28.4
1956 53.2 18.3 28.5
1957 52.3 19 28.7
1958 51.1 19.7 29.2
1959 50.3 20.3 29.4
1960 50.2 20.5 29.3
196l 49.8 20.9 29.3
1962 49.7 2l 29.3
1963 49.4 21.3 29.3
1964 49.5 2l_3 29.2
1965 46.5 22.3 31.2
1966 45,0 22.6 32.4
1967 42.8 24.8 32.4
1968 40.8 25.4 33.8
1969 38.9 26.1 35.O
1970 36.7 28 35.3
1971 35.1 29.9 35.0
1972 33.0 31.8 35.2
1973 30.5 33.7 35.8
1974 30.9 34.3 34.8
1975 30.4 34.9 34.7
1976 29.0 36.4 34.6
1977 26.7 37.5 35.7
1978 24.9 39.3 35.8
1979 21.5 41.8 36.7
1980 19.5 42.4 38.1
1981 18.8 42.2 39.0
1982 18.9 41.2 39.9
1983 18.6 41.1 40.3
1984 17.6 42_3 40.1
1985 17.5 4I.4 41.1
1986 17.0 41.5 41.5
1987 15.3 42.7 42.0
1988 13.7 42.6 43.7
1989 12.9 42.2 44.9
1990 12.9 40.9 46.2
资料来源:Taiwan Wan Statistical Data 1991。
第三章前工业化嗣家与地区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证分析及启示
表3_12我国台湾地区1951-1965年非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与实际工资指数
●_一
年份实际工资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1951 100 100.0
1952 112.9 102.7
1953 117.7 108.9
1954 13l_2 122.2
1955 136.4 120.2
1956 142.5 128.2
1957 147.4 124.9
1958 151.8 128.2
1959 145.2 137.3
1960 141.8 138.5
196l 156_3 145.8
1962 161.8 152.2
1963 164.4 168.O
1964 170.0 183.5
1965 185.8 200.4
资料来源:胡景牝职口经济发展过程中工资上升运动的解释》,《经济研究》1994年3期。
2、我国台湾地区1951.1965年非农业部门实际工资与劳动生产率指数变化
趋势图
下图3.8反应了我国台湾地区1951.1965年非农业部门的实际工资与劳动
生产率指数的变化趋势。从表3—1l和图3—8可以看出:我国台湾地区在
1951.1965年的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化阶段,非农业部
门的实际工资和劳动生产率指数都是上升的,且从整体上看:非农业部门的实际
工资指数增长大于劳动生产率指数增长。而不是象古典二元经济学家所表述的
在整个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工资水平保持不变。
3、对台湾地区1951.1965年非农业部门实际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的回归分析
以台湾1951.1965年非农业部门的实际工资为解释变量、以劳动生产率为
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可得回归方程为:
PL=一33.5985+1.184941W
(一1.80415)(9.288103)
R2=0.869043 F=86.26886
dPI./dW=1.184941
67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瓣钆酬
寨燕/

H


台湾1951-1965年非农业部门的实际工资与劳动生产率
指数
250
200
150
100
50
O
l 3 5 7 9 11 13 15
年份一
图3.8
由上面方程中的R2=0.869043知:台湾地区在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
元经济结构转化中非农业部门的实际工资指数与劳动生产率指数是密切相关的,
由dPL,dw=1.184941>O知:实际工资指数与劳动生产率指数呈同方向变化,且
实际工资指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指数增加118.941%。给定显著水
平O.025,按自由度11(13-2=11)查t分布百分位数表,得查表值为:2.20。显然,
t2=13.68389>2.2,即我国台湾地区在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
化中非农业部门的实际工资指数与劳动生产率指数是整体密切相关的。
(三)我国台湾地区工业化的启示
1、我国台湾地区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大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化中,农业
劳动力采取了多元化转化战略,即农业劳动力向大城市转移的同时,向中小城市
和农村非农产业转移并举,这对农村存在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我国其它省份具
有一定借鉴意义;
2、台湾地区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及很好的处理了工业化中农业与工业
的关系对我国其它地区实现工业化也具有值得学习、研究、实践的重要意义。
3、台湾地区在工业化或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化中,
充分利用了工资的激励职能——使实际工资上升,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
动生产率。进行资本积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从而使台湾农业劳动力在不到
40年的时间里由56.1%下降为12.9%;值得我们借鉴。

蔓哩兰斐塞全重墨堡堡!堕三垂丝登苎塑茎垡堡型
第四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
匀结日1构0琴千转≈’化PL乍模砖刍型已
在对西方古典与新古典二元经济理论进行评析和对发达与新兴工业化国家
与地区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化实证分析后,我们开始构建
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关于非完全古典假设
非完全古典假设是在古典假设和新古典假设基础上提出的。在阐述非完全古
典假设的含义之前,我们先对古典假设、新古典假设的含义做一简要的回眸。
一、古典二元经济理论中的古典假设
古典二元经济理论是建立在古典假设的条件下,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迈克·阿瑟·刘易斯在他首次提出发展中国家存在“二元经济”及二元经济向现代
城市一元经济转化模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1954年)一文
中的第一句话就指出的:“本文是按古典学派的传统写成的,作出古典学派的假
设,并提出古典学派的问题。”43紧接着他又精确概括了古典假设的含义,他指出:
“从斯密到马克思的古典经济学家都假定,或者说都认为,支付维持生活的最低
工资就可获得无限劳动力供给’’44:再结合古典二元经济理论的具体转移过程,我
们可进一步透视并概括出古典二元经济理论建立或成立的具体前提假设:
(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分成两个部门。即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现代部
门和农村中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传统部门。
(二)劳动力无限供给。刘易斯指出:“在那些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
人口如此众多,以致于在这种经济的较大部门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或等于
q刘易斯:‘二元经济论》一书中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年3月,第1页.
44刘易斯:《二元经济论)一书中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年3月,第1页.
69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零,甚至为负的国家里,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是存在的。有些作者已注意到农业部
门中这种‘隐蔽’失业的存在,并说明在所有情况下家庭拥有的土地是这样少,以
致如果有些家庭成员找到其它工作,则剩下的成员仍可以耕种好他们所拥有的土
地。"45即由于不发达地区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相比多到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
零,甚至是负数,这说明劳动力相对过剩。但他又指出:“无论边际生产率是不
是零或很小,这对我们的分析并不重要。这些经济里,劳动力的价格是仅够维持
生活的最低工资。因此,只要按这种价格提供的劳动力超过需求,则劳动力的供
给就是无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新工业可以建立,或者旧工业可以扩大,都在现
行工资下而不受限制。或者,说得更确切些,劳动力的短缺不是创立新就业源泉
的限制。如果我们不去问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是不是很小,丽只是去问,假如要建
立新工业,按维持生活的最低工资提供就业,应该从那些部门得到额外的劳动力,
那末答案就可以更加全面一些。"46从中可以看出,刘易斯对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
采取了两种定义方法:或者是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是负数,或者是在
仅够维持生活的最低工资下劳动的供给超过需求。
(三)工资水平不变。刘易斯认为:“扩大的资本主义部门必须支付的工资,
取决于人们在这个部门之外所能赚得的收入。“7由于传统的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
剩余劳动力,农业入均收入很低,这一水平决定了工资下限。只要农业剩余劳动
力没有被城市吸收完,工业部门的工资就会保持不变,不会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而提高,直到“当资本赶上劳动力供给时,经济进入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时古典
经济学不再适用:我们处在新古典经济学时代,在这里所有生产要素都短缺,这
意味着,它们的供给是无弹性的。随着积累的进行,工资不再保持不变;“8即刘
易斯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分为了两个阶段:古典阶段和新古典阶段,在古典阶段
劳动供给充足、资本短缺.为增加资本积累,器压低工资,直到资本供给赶上劳
动;此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进入第二阶段即新古典阶段,此时工资才不再保持不
变,而是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刘易斯认为:新古典理论忽视了经济发展
盯刘易斯:《=元经济论》一书率的《劳动力无限供碧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牡,1989
年3月,第3页.
“刘易斯:(--元经济论》一书中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年3月,第4页.
铷易新:(--元经济论》一书中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北京经济学院出傲社,1989
年3月.第9页.
’铡易斯:‘--元经济论》一书中的(无限的劳动力;进一步的说明)一文,北京经跻学院出版社,1989年
3月,第70页.
70
第四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横型
的第一阶段,而他的理论恰是解决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处于第一阶段经济发展的
理论。
(四)古典二元经济学家保持工资在仅能维持劳动者生存水平不变的目的和
前提假设是基于:他们认为工资和利润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刘易斯在《无限的劳
动力:进一步的说明》一文中指出:“相对于利润的工资增长将妨碍资本利润率
的增长速度“9。
(五)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的交易费用为零,即城乡劳动力流动没有体制
和制度障碍,农村劳动力在比较利益的驱使下在城乡间自由流动。
(六)人是合乎理性的人或经济人,即人是企图用最小的花费取得最大收益
的人。
(七)信息是完全的,即经济运行过程中哪里的价高利大,消费者、厂商和
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是知晓的。
(八)企业是已经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是给定的;即古典二元经济理论没
有回答企业和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原因。
二、新古典二元经济理论中的新古典假设
新古典二元经济理论是建立在新古典假设之下,通过第一章对新古典假设下
乔根森二元经济理论的简评,我们可把新古典假设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由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的农业部门构成。
(--)传统农业部门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即包括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在内的
所有资源都是稀缺的。在新古典二元经济学家乔根森看来:农业出现剩余之前,
劳动力都从事农业生产,这种产出可以用来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要,这就意
味着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决不会为零,雨是一个正数。这样古典二元经济学家认为
的农业中存在劳动边际产出为零的劳动力就被推翻了。
怕刘易新:t二元经济论》一书中的‘无限的劳动力:进一步的说明》一文,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年3月,第64页.
71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三)工资水平伴随劳动生产率的上升而上升,而不是保持不变。新古典二
元经济理论的这一假设的成立是以传统农业部门不存在剩余劳动力为前提,即既
然传统农业部门不存在剩余劳动力,支付不变的维持生存的工资就难以雇用到所
需劳动力,所以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部门要雇用到所需劳动力,劳动力的工资就
应随劳动生产率的上升而上升。
(四)对人、企业、市场、信息的假设与古典假设相同,即也认为:人是合
乎理性的人、企业是已经存在的、包括劳动力市场在内的所有市场的交易费用都
为零。
(五)新古典二元经济理论也没有对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如何形成给出解
释。即也把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视为给定的外生变量。
三、非完全古典二元经济理论中的非完全古典假设
所谓非完全古典假设是指:此一假设既不完全等同于古典假设也不完全等同
于新古典假设,而是在扬弃古典与新古典二元经济理论的前提假设基础上,使其
更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其具体含义是:
(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分成两个部门。即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现代部
门和农村中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传统部门。非完全古典假设的这一条与古典和
新古典二元经济理论假设相同,因为它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尽管伴随发展中
国家经济发展,服务业和信息产业会迅速发展,但他们以工业或制造业为基础(就
我国目前农村经济而言,主要还是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即工业或制造业的聚
集必然要求服务业发展、工业或制造业的现代化必然产生信息化,反过来,服务
业和信息产业的赵好发展必然促进工业或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这就是我国目前所
讨论的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内容: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但
因我国九亿农民转向非农产业的主要就业岗位仍然在工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
运输业和服务行业,而不在信息高科技产业,所以把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定位在
这样的二元经济结构是比较符合我国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尽快使我国最广大的农
村区域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基本国情的。这是我们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者的基
点。
第四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
(二)劳动力无限供给,即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劳动的边际产品为零(MPL=O)、
或劳动的边际产品为负(MPL<O)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剩余劳动力既存在于
农村又存在于城市。这完全不同于认为包括劳动资源在内的所有资源都是稀缺的
新古典假设,也不完全等同于古典假设,古典假设要么认为剩余劳动力仅存在于
农村,要么仅考虑城市的失业问题。非完全古典假设认为:发展中国家无论在城
市还是在农村都存在剩余劳动力。
(三)工资水平不是保持不变而是应当上升。这一点既不同于古典学派,也
不同于新古典学派。不同于古典学派是因为:古典学派认为,在经济发展的第一
阶段即古典阶段,工资水平应保持不变;因为在第一阶段农村存在劳动边际产品
为零、甚至为负的剩余劳动力,这为二元经济转化过程中保持工资在仅能维持生
存的不变水平提供了基础,为通过压低工资进行资本积累的方式提供了前提条
件。不同于新古典学派是因为:尽管新古典学派也认为,工资水平应该上升,但
这一上升是建立在发展中国家不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前提假设之上,而发展中国家
不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假设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完全不符。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
元经济理论之所以做出,即使发展中国家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处于第一阶段,
尽管在此阶段发展中国家存在边际产品为零甚至为负的剩余劳动力,工资水平也
应该上升的假设,是因工资上升有激励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职能。
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使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更多使用价值,从而生产单位使用
价值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这些单位使用价值在市场上仍按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出售,提高工资的厂商就会获得超额剩余,超额剩余除弥补工
资的上升外,还会有比不提高或有意压低劳动力工资或保持劳动力工资在仅能维
持劳动力生存水平的厂商有更多的剩余,这一更多剩余用于再投资可吸纳更多劳
动者就业,更快实现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
化。
(四)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理论做出在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
济转化过程中工资应上升的假设是基于工资和利润可以共生共长,劳资关系并非
古典经济时代的完全对立,而是可以实现劳资双方和谐、共赢。这就要求企业
管理者、所有者在“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管理时代,会使用工资杠杆激励劳动
者积极性。这一点与古典假设完全不同。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五)非完全古典假设认为:发展中国家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市场交易费
用高昂。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市场发育都不完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一般都较多,
企业、劳动者进入和退出某一市场、行业和地域的成本高昂:产品市场、要素市
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条块分割、地方保护严重,因而发展中国家在二元经济结构
转化中的市场交易费用比发达国家更高。
(六)人是合乎理性的人或经济人这一古典假设同样适用于非完全古典假设
下的二元经济理论。只是要进一步明确利用个人理性是手段,激励劳动者积极性,
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企业、为社会做贡献,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增进全社会每个
人盼福利是目的。但在利用个人理性激励劳动者积极性时,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
况:l、劳动者个人利益得到实现时,增进了他人和社会的福利;2、劳动者个人
利益实现时,既没有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损失,也没有给他人、给社会带来益处:
3、劳动者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以损害他人、社会利益为前提。第三种情况的出
现就是利用个人利益激励劳动者积极性的失败。目前,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的二元
经济结构向现代大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化中,大都开始注意利用个人理性,激
励劳动者积极性,但由于没有相对应的约束机制,常常导致一些人在追求个人利
益时,损害了他人和社会利益。所以发展中国家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面临的一
个非常重要的紧迫任务是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约束机制。
(--h)非完全古典假设认为:古典假设认为的经济行为人(厂商、消费者、
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的信息是完全的仅仅是一种理想状态,与现实情况相距甚远。
因而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理论是建立在经济行为人信息非对称假设下
的二元经济理论,在研究企业、消费者、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决策时,考虑到逆向
选择和道德风险。
(八)非完全古典假设认为: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理论把企业当做已经存
在、把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当做给定的外生变量,因而在其整个二元经济结构转
化中没有阐释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原因、没有回答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转移对象或
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吸收者——企业产生原因、企业规模、企业边界及企业组织结
构对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影响等问题。而非完全古典假设不以企业已存在为前
提、不把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当作给定的外生变量。在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
第四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
元经济理论中,要回答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理论没有回答的问题。
(九)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转化模式认为:为了实现我国二元经济
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化,非国有企业在利用工资杠杆激励劳动者积
极性、积累资本的同时要实现劳动就业人数与积累资本同步增长。
第二节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
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是在对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
结构转化模型扬弃基础上形成的,在阐述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
模型前,让我们对古典假设下的=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做一简要回眸。
一、古典假设下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的简要回眸
在古典假设下,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是:在不发达国家经济的两
个部门中,只有现代化的城市工业部门是增长的主导部门,农村中的传统农业部
门只是被动的起作用。工业部门增长的动力来自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来自利润的
再投资,利润又来自保持不变且仅能维持生存的劳动供给价格——工资与劳动边
际生产率的差额。
这样,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开始,由于农业部门存在无限劳动力供给,所
以无论对劳动力的需求怎样扩大,总能在维持生存的不变的工资水平上得到无限
劳动供给。所谓无限劳动供给,是指不熟练劳动,而且不单是从失业人口相对过
剩的角度来说的,因为它还包含者:只要一定工资水平下,提供的劳动超过需求,
劳动的供给就是无限的。在劳动无限供给,资本稀缺的情况下,不应该把资本分
散地用在所有的劳动力上。“用于资本的劳动力,应该仅仅多到能使劳动力的边
际生产率降低到零。但是,实际上在零工资时是得不到劳动力的。因此,资本的
应用只能达到劳动力边际生产率等于现行工资的程度””。如图4-1所示:
知刘易斯:《=元经济论》一书中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年3月.第6.7页。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口口
,、


v
N
W
0 劳动量
幽4一l
横轴代表劳动量,纵轴代表劳动的边际产品。NPR曲线就是劳动的边际生产
力曲线,OW是现行工资,边际产品为零时劳动量为OR。但资本主义部门(城
市工业)要按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现行工资OW支付工资时,只雇佣OM多的
劳动量。
此时资本主义部门的工资为OVVI'M多,wNP是资本家占取的剩余(利润),
而资本主义部门以外的劳动者(也就是M以外)所赚到的只是他们在这种经济
中的农业部门所能赚到的收入。正是在这里刘易斯划分了城市资本主义现代部门
和传统农业部门。这就是刘易斯的所谓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资本越多,就可以将
更多的劳动者从农业部门吸收到城市工业中去。
刘易斯进一步认为:扩大的城市资本主义部门所必须支付的工资,取决于人
们在这个部门以外所能得到的收入水平。在大多数人从事耕种土地的农民经济
中,劳动所得是根据农民的平均产值决定的,当然,城市部门实际的工资水平必
须高于这一水平(按刘易斯的本意:“维持生计部门的收入决定资本家部门工资
的下限;但是,实际上,工资必须高于这一水平,而且,资本主义工资与维持生
存的收入之间的差额通常是30%左右”51),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由农业向工业
的转换。如图4.2所示:和图4.1一样,只是OS代表农业部门的收入,而Ow
代表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
“刘易斯。‘=元经济论,一书中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年3月。第lO页.






N
W
S
L
\\
Q
O 劳动量
图4.2
在此基础上,我们来看古典假设下的古典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式即转化过程:
如下图4—3:OS仍代表农业部门的平均收入,OW是工业部门的工资, WNlQl
代表最初阶段的剩余,因为一部分剩余用于再生产,所以固定资本量增加了,因
此边际劳动生产力曲线现在整个提高了(古典二元经济理论经济学家刘易斯认
为: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同一方向的,二者是密切相关),达到了N2Q2的水平。
现在从图上可看出,城市资本主义部门的剩余和工业部门的就业都增多了,依此
再继续扩大投资,可把边际劳动生产力曲线提高到N3Q3、N4Q4。






—~\
一Q1 Q2 Q3 Q4
o 劳动量
图4—0
只要有剩余劳动,这个过程就能一直继续下去,直到剩余劳动完全被吸收到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工业部门中去,这个过程才停止。此时“二元经济结构”变成了一元经济结构,也
就完成了不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上述分析说明:从劳动人口过剩(失业和隐蔽的失业人口)来看,劳动无限
供给是绝对的;然而,从一定的工资水平看,劳动无限供给是相对的。边际劳动
生产率很小,等于零甚至是负数时,人口即使存在着大量隐蔽失业,零工资仍是
得不到劳动供给,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会转到城市工业部门来,甚至城市工业在和
农业部门收入相等的情况下,城市工业部门也得不到劳动供给。只有城市现代部
门的工资水平高于农村平均收入水平时,才能得到劳动的供给。刘易斯为使城市
现代部门获得高利润,就把现代部门的工资确定在劳动者能维持生存的、仅能雇
用到劳动力的水平。短期内,这可能会增大利润,但长期将劳动者工资确定在这
一不变水平,不但对激励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无任何作用,而且劳动
者还会怠工、偷懒、闹事。资本主义国家屡次爆发大规模的罢工运动,充分说明
在这样的不变的低工资下造成劳资矛盾的尖锐对立。再者,即使劳动者在现代部
门的迫使、在外部劳动力市场巨大竞争的压力下努力工作,但整个社会的宏观经
济运行也会由于工人微薄的工资收入而使总需求不足、社会总供给难以实现,城
市现代部门再生产难以为继、持续的资本积累难实现、农业劳动力到城市现代部
门就业无岗位、二元经济结构转化难完成。
鉴于此,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理论提出了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
经济结构转化模型。
二、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
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与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
转化模型的最大区别在于: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认为:在发展中
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为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之前,或在整个二元经济结
构的转化过程中,非农产业部门的工资水平都应保持不变;而非完全古典假设下
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认为:这种理论只适用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之初,或发
展工业进行工业化的原始资本积累之时,或农村劳动力为解决生存问题、或对非
农产业与城市存有好奇心、或对未来工业化的发展有一种好的预期时,非农产业
部门支付劳动者维持生存的工资可获锝非农产业部门所需劳动力;当工业化的原
第四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
始积累完成后,生存问题解决了,好奇心消失后,好的预期长时期不能实现时,
再支付劳动者维持生存的不变工资,就不会有无限劳动力供给,此时,只有提高
工资才能雇佣到所需劳动力。所以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理论认
为: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中,非农产业部门的货币工资水平应该上升到使劳
动者感到实际工资上升,且能最大限度的激励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
水平。
(一)工资上升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资可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从而会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多使用价值,这使得生产这些单位使用价值的个别劳
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这些单位使用价值又是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
耗费的劳动量来出售。这样由于提高工资面激励了劳动者积极性的厂商会获得更
多新价值,这些新价值除补偿工资的上升外还有更多剩余,这些剩余用于再投资
就可增加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从而更多的吸纳了农业劳动力到非农产业就业,
更快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化;
2、会增加整个社会居民的收入,提高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从而保证整个
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可以吸纳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同一产业内的个别企业提高工资在市场工
资率之上,即这一厂商愿意支付“效率工资”。支付“效率工资”的厂商会吸引
更多的劳动者前来应聘,厂商通过考试的方式会筛选到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这对
于只有依靠人才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今天,具有更为重要、更为深远
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非完全古典假设下工资上升的依据
l、古典二元经济理论对工资问题的进一步阐述
根据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理论,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为城市现代
工业的一元经济结构之前,货币工资水平都应该保持不变。正如刘易斯在1954
年发表了他的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
文后的10多年之后,在《不发达地区的就业政策》一文中所指出的“处理工资
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我所介绍的许多方法的一种来提高生活费用,从而降低实
际工资,并不必采用使货币工资下降的方法。这种做法的目的是增加利润、就业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和收入,不过是以降低工作人员生活标准为代价”52可见,刘易斯一直在主导思
想上秉承古典经济学传统—-通过降低工资的方法增加利润、就业和收入;但值
得庆幸的是:刘易斯在这篇文章中对通过降低实际工资增加利润和就业是否可行
表现出了一定的疑问。在他作出上述论述后,紧接着又指出:“这种方式(降低
实际工资)的政治实践的可行性有多大,我尚不能作出判断。”53“如果你判断对
于工资水平,由于政治原因而无法有所作为,那末并不意味着你必然会陷入就业
水平低下的问题中,而是意味着你必须准备着尽一切努力去更好地改善技术进步
和提高资本资源。无论工资水平如何,如果劳动者更有效率的话,那末就业和产
出水平也将会比较高的”54在这里的“无论工资水平如何”结合上下文理解显然
是指工资水平的上升,即工资上升如果能使劳动着更有效率的话,那末就业和产
出水平也将会比较高。令人遗憾的是,刘易斯并没有沿着这条思路进行深入研究,
只是在这篇文章中用寥寥数语做了简单描述:“工资的增加改善了劳动力生理或
心理状态,因此结果可能使他们去做更多的工作””。尽管刘易斯在这里论述的
是就业问题而不是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闯题,但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二元经济结构
转化问题提供了思路,为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式的正确性提
供了一定程度的佐证。
2、非完全古典假设下工资上升的依据
在工资问题上,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理论认为:在~个国
家告别短缺经济或出现了全社会总供给略大于总需求的情况下,工资的增长率应
略大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在短缺经济或全社会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工资增
长率应略慢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但不论哪种情况下,提高满足全社会需要的劳
动生产率都是整个社会进步的基础。劳动生产率如何才能提高?激励劳动者积极
性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如何激励劳动者积极性?在对宏观经济状况正确判断的情
况下,以劳动生产率为基础适当提高工资,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职能是一种有效
措施。总之,在二元经济转化过程中,在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问题上,非完
北刘易斯:t二元经济论》一书中的‘不发达地区的就业政蘸》.北京经济学院出版杜。1989年3月,第87
页。
"刘易斯:‘二元经济论)一书中的‘不发达地区的就业政策》,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3月,第87.88
页。
H刘易斯:《二元经济论》一书中的‘不发达地区的就业政策'.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3月,第88
页。
”刘晷斯:‘二元经济论'一书中的‘不发达地区的就业政策'一文.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3月,
第34页.
80
全古典假设下的=元经济理论认为:提高工资,激励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生
产率;劳动生产率提高,应进一步提高工资。只要工资杠杆应用得当,工资上升
能够激励劳动者积极性,工资与物价水平就不一定会成同方向变化。而不象古典
二元经济理论,当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完成了,农业劳动力相对于其它生产要素也
稀缺时,工资才能随劳动生产率提高而提高。
(三)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
1、非完全古典假设——工资上升情况下,完全靠企业自身资本积累实现的
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
如图4.4:WA代表农业部门劳动力的平均收入,Wc。、%代表非农产业部门
劳动力的工资。在非农产业部门工资水平不变一固定在wcl时,根据古典假设
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边际劳动生产率曲线会依此为MPl、MP2、MP3,
非农产业部门吸纳农村就业人数依此为L1、L2、L3,但当工资水平上升为wc2
时,由于工资上升的激励作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曲线会由
MP3上升为MP4,此时非农产业部门吸纳农村就业人数变为L4,L4>L3。
O Ll L2 L3 ¨ L
图4-4
可见,在提高工资的情况下,非农产业吸纳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比保持工资不
变下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数量要多。即非完全古典假设下二元经济结构转化速
8l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度比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速度要快。
2、非完全古典假设——工资上升情况下,企业在自身资本积累基础上,还
通过借贷或发行股票、或引进外资融资或借贷、发行股票、引进外资同时进行融
资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
如图4.5:是在图4-4基础上,若非农产业部门还通过借贷、或发行股票、
或引进外资融资,或借贷、发行股票、引进外资同时进行融资下的二元经济结构
转化模型。此时,在工资由wcl上升为wc2的情况下,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曲线
会在MP4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右上方移动至MP5,吸纳农业劳动力就业人数变
为L5,L5>L4。
W
Wc2
WcII
WA
O Ll J上L3 L4 L5 L
图4—5
可见,在工资提高基础上,通过借贷、发行股票和引进外资加速了资本积累,
从而企业或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数量显著增加。
若用W、PL.£和L分别表示劳动者的货币工资、劳动生产率、企业利润和
企业吸纳的农业劳动力数量。则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理论的中
心思想可表述为下面的联立方程模型;
r PI爿(、)l,)
1£=gCPL)
L L=h(£)
其中:dpudw>O,d£/dpL>O,dL/d£>O。
第四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
其意义是:在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不论在短期还是长
期内,货币工资都应该上升,且货币工资的上升速度要使劳动者感觉到实际工资
在上升和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水平。能够使劳动者感觉到实际工资
上升的货币工资(w)的提高,会激励劳动者提高劳动生产率(PL);劳动生产
率(PL)提高,厂商的利润(£)会增加;利润(£)增加,企业吸纳农业劳动
力的数量(L)会增加。

三、非完全古典假设下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发
众所周知:马克思所认为的工资(V)和利润(M)作为两个对立的经济范
畴存在于一个矛盾体(V+M)中,作为劳动力报酬的工资和作为资本报酬的利
润分别代表着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一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劳动者追求工
资收入最大化,资本所有者追求利润最大化,两者相互对立斗争的结果,使工资
只能约束在与劳动生产率相适应,满足劳动力再生产生存需要的水平上。尽管
这一分析符合当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但这一分析是建立在(v+M)一
定的条件下。而当V的增加能够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创造更多使用价值时,尽管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使生产单
位使用价值所花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在出售每件使用价
值时是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出售的,从而可使厂商获得更多(v+M),更多的
(V+M)除补偿V的增加外还有剩余使M增加(这就是马克思所分析的超额剩
余价值),增加的M用于蒋投资就可以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此时V与M、就
业人数就存在着同方向变化的关系,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就成为了利益共同体。
厂商为使M增加而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在劳动力再生产需要的工资水平之上就成
为可能和必然,在此情况下实现劳资双方的和谐与共赢,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打下
坚实基础。
如:一个生产普通茶杯的厂商,在每个工人的工资都是5元时,每个工人每
小时可生产5个茶杯,若每个茶杯售出的市场价格为lO元,则这个厂商每小时
从每个劳动者身上可获得的收入为50元;如果生产5个茶杯的C(不变资本)
的耗费为5元,则这个厂商从每个工人获得的(v斗M)为50.5=45(元);获得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M为45.5=40(元);如果这个厂商给每个工人提高工资到8元,则由于工资水
平的提高激励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使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由每小时生产5
个茶杯提高为每小时生产10个茶杯,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生产率的提
高使生产单位使用价值(茶杯)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下,
但这些茶杯在出售时仍然按单位使用价值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价格(10
元)出售;这样在1小时内每个工人给厂商带来的总收入为:lO×10=100(元),(v+M)
为100.5×2=90(元),厂商获得的M为90,8=82(元)。从中可以看出:厂商给劳动者
提高3元工资,劳动者给厂商带来的M增加82.40=42(元)。
按厂商每小时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为5元,厂商每小时获得的M为40元为
单位计算,若每个劳动者一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按30天计算,则厂商一个胃
从每个劳动者身上可获得的M为40x8x30=9600(元);若这个企业有400名一
线工人,则此厂商每个月可获得的全部M为9600x400=3840000(元),若厂商
一个月的非生产性消费为40000元,则厂商可用于生产性投资资本为
3840000-40000=3800000(元);当厂商支付给每个劳动者的工资提高到8元后,
由于每个劳动者每小时给厂商带来的M为82元,则按一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
30天,企业具有400人计算,厂商可获得的全部利润M为:82xSx30x400=7872000
(元),若厂商的非生产性消费仍为40000元,则厂商可用于生产性投资资本为:
7872000.40000=7832000(元),比支付给每个劳动者工资为5元时,厂商一个月
可靠由于劳动者工资上升而激励了劳动者积极性自我积累增加的生产性资本为:
7832000.3800000=4032000(元)。按每小时支付劳动者工资8元,一天工作8小
时,一月劳动30天计算,一个月支付劳动者工资为1920元,按每小时每个工人
耗费的C(不变资本)为10元计算,一个月每个工人耗费的c为lOx8x30=2400
元,则资本有机构成为:cⅣ-2400/1920;按此资本有机构成,增加的生产性资
本4032000可增加的劳动就业人数或增加转移的农业劳动力人数为:933.33人。
即厂商给每个劳动者工资提高3元,由于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而使厂商的利润
增加,增加的利润可用于生产性投资资本部分可多吸纳农业劳动力或扩大就业人
数约为933人。
可见,厂商通过提高劳动者工资,激励劳动者积极性,从而给厂商带来更多
利润M,达到了劳动者所追求的工资(V)增长和资本所有者所追求的利润(M)
R4
第四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
增加同时实现。劳资双方就通过此种思路实现和谐、共赢的目的。同时更多M
用于再投资又可实现增加就业、转移农业劳动力,即实现一个国家的农村工业化、
城市化、现代化。马克思对此仅分析的是劳资双方矛盾对立的方面,对二者的统
一、和谐、共赢并未分析。
这很可能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多少年来并未象马克思所描述的那样立即
走向灭亡的原因之一。因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对劳动者的管理经历了由过去的纯粹
把劳动者当作与非劳动生产要素没有区别的象生产工具一样的原始管理,到集体
谈判式管理,再到今天的人力资源管理。所谓象生产工具一样的原始管理就是厂
商在把劳动者工资与资本家利润看作完全对立的假设下,对劳动者残酷剥削。劳
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是在劳动条件极其艰苦——劳动者劳动强度超体能、劳动环境
对人体极度有害下劳动后获得的仅能维持生存的与自己支付的巨额体力、脑力耗
费相比较十分微薄的劳动报酬,而且动不动就拳打脚踢。在此情况下,劳动者积
极性难发挥,劳动生产率难提高;而且长此以往招致了工人阶级的反抗,于是,
出现了集体谈判式的劳资关系模式。所谓集体谈判式的劳资关系模式就是以承认
劳动关系双方、特别是劳动者“三权”即“团结权、交涉权、产业行动权”为特征,
确立了工人组织工会的权利、集体交涉的权利和罢工的权利的劳资关系模式。集
体谈判式的工资关系模式保证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得到了很
大改善,工资水平与原始劳资关系模式时期相比有很大提高。但20世纪后期,
西方发达国家先后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由此引起了生产方式和劳
动关系的深刻变化:过去大规模的集中生产出现了生产的小型化和分散化趋势;
劳动者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劳动能力由过去的以体力为主越来越转变为以智
力为主,智力劳动从而知识在生产中越来越起着关键作用,这使得通过对劳动者
劳动过程的控制的管理模式过时了,因为智力劳动是无法用控制型管理模式进行
管理的。相应地,资本支配劳动的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知识在某种程度上
也开始支配资本;劳动与资本的利益共同点越来越突出,等等。所有这些导致了
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关系由过去的集体谈判模式逐步向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建立在雇主与雇员、资本与劳动者利益共同的基础上
的。这种模式将员工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雇主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实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而员工则将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和职业声望的希望寄托在公司的发展和壮大上。劳资双方不需要通过对抗和较量
来达到平衡,而是通过合作来达到双赢。我国目前非国有企业的劳资关系基本停
留在原始劳资关系的发展阶段,这已严重影响了我国非国有企业发展、二元经济
结构的转化。
可见,通过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满足劳动者的需求已成为经济发展和
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必然趋势。
四、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转化模型对“凯恩斯革命”的革命
(一)凯恩斯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
1、古典二元经济学象——刘易斯对凯恩斯理论的评介
刘易斯认为:“当凯恩斯的《通论》发表时,人们起初认为,那是一本解释
劳动力过剩国家问题的书,因为它假定在现行价格水平时,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
的,而且,在该书的最后几页,还略微论述了长期经济扩张问题。但是进一步的
研究表明,凯恩斯的这本书不仅假定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而且更加基本的假
定是,土地和资本的供给也是无限的——尤其基本是指,从短期意义上看,一旦
货币龙头打开,扩张的真正限制就不是物质资源,而是有限的劳动力供给;而且
从长期意义上看,长期扩张也不是受到储蓄短缺的阻碍,而是受到储蓄过多的阻
碍””。从中我们可理解到三层含义:(1)《通论》的基本假设是劳动、资本、土
地都过剩即萧条经济下的经济发展问题(所以王检贵博士的博士论文《劳动与资
本双重过剩下的经济发展》57,是在凯恩斯的《通论》假设下对凯恩斯理论的发
展及对解决我国总需求不足问题的理论阐释);(2)从短期看,首要急迫的是要
解决就业问题:(3)从长期看,是要解决储蓄如何转化为投资的问题。
2、凯恩斯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
凯恩斯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是在对他的理论出现前的传统劳动力市场理论
修正基础上而形成的。
(1)传统劳动力市场理论的含义
传统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都是实际工资的函数,即
Ns=Ns(W/P)、Nd畸%(W/P),且劳动供给(Ns)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劳动
靳刘易斯t‘二元经济论》一书中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年3月,第1页.
钉王检贵著:‘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下的经济发展),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第四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
需求(Nd)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用图象表示如下:
(w/p)f
o Nf
图4—6
N
(2)凯恩斯对传统劳动力市场理论的修正
凯恩斯对传统劳动需求曲线并未提出异议,他反对的是劳动供给曲线。认为
劳动供给量不是实际工资的函数。其理由是:①一定的实际工资决定一定的劳动
供给量的说法就等于说:在货币工资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稍有提高劳动者的
劳动供给量就会减少。凯恩斯认为,这与实际不符:②工会与雇主协议时,他们
所规定的只能是货币工资,至于由此而导致的实际工资的高低还要取决于其他因
素,如价格水平。既然无从确切决定实际工资的高低,也就谈不到劳动供给量取
决于实际工资高低的劳动供给曲线。
基于此,凯恩斯关于劳动供给曲线的观点是:由于劳动者具有“货币幻觉”,
所以劳动的供给量是货币工资的函数,而不是实际工资的函数。这一劳动供给函
数往往被西方学者用如图4.7表示出来58。
拍贝德尔别尔格和麦可多噶尔。‘宏观经济学》第三版.麦可老—希尔公司,纽约1968年,第203页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w/p
o Nl N‘ N
图4--7
图4.7的NSl和Ns曲线即为凯恩斯主义的劳动供给曲线。该曲线表明:当
货币工资为w而价格水平为Po时,在现有的货币工资条件下,劳动者愿意提供
由零到N+之间的任何劳动数量。N·表示的充分就业点之后,只有提高货币工资
才能得到更多的劳动量。当货币工资不变而价格水平上升到Pl时,实际工资
(W/P1)小于原有的实际工资(W/Po)。这时,由于“货币幻觉”,所以劳动者提
供的劳动量和原有的相同。图中的ND曲线为凯恩斯所接受的传统劳动需求曲线。
当货币工资为w而价格水平为Po时,ND与Nsl的交点对应的就业量为Nl之点,
此时的就业量为Nl,非自愿失业量为N*-NI,因为,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劳动供给
曲线,此时愿意接受现有的货币工资(w)而从事劳动的人数为N·,实际就业
人数为Nl。
(3)凯恩斯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
如何解决非自愿失业量(N*-N1)的就业问题呢?按凯恩斯的货币工资富有
刚性的假设:在图4.7中,凯恩斯认为只有提高价格水平到Pl,使实际工资减少
到(W/P1)。这样,ND和下降后的Ns的交点对应的就业量为充分就业点N·,在
该点非自愿失业为零。
可见,凯恩斯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是利用劳动者的“货币幻觉”和货币工资富
有刚性的前提假设,通过提高价格水平而降低实际工资的方法解决非自愿失业问
题。而在凯恩斯之前的传统理论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则是通过降低货币工资、降
低价格水平,由于价格水平的降低慢于货币工资的降低,从而导致实际工资的降

第四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
低以解决就业问题。
由此可知:凯恩斯和他之前的理论解决就业问题思路的相同之处都是通过降
低实际工资:不同之处是凯恩斯降低实际工资的方法是在假定货币工资富有刚性
的前提假设下,通过提高价格水平降低实际工资;而他之前的理论是通过降低货
币工资以降低价格水平。在货币工资的下降速度超过价格水平的下降速度下,降
低实际工资,解决就业问题。凯恩斯在降低实际工资方面假定货币工资富有刚性,
所以所谓的“凯恩斯革命”——只不过是在传统理论基础上加了一个“货币工资”
富有刚性的前提假设。
凯恩斯之前通过降低货币工资的方法降低实际工资的传统理论,解决就业问
题故然难以奏效,但凯恩斯的利用劳动者的货币幻觉,通过提高价格降低实际工
资,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也不会是长久之计。由此笔者提出用非完全古典假设下
——工资上升情况下解决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方法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
(二)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转化模型对“凯恩斯革命”的革命
如下图:4培和4-9。图4.8和4-9是在图4-7的基础上,通过使货币工资上
升,从而导致实际工资上升为Wl/1'2(货币工资上升后,由于价格水平不仅受成
本价格影响,而且受产品市场供求影响,所以价格水平可能上升、可能下降、可
能不变。但不论价格水平如何,货币工资上升的速度须快于价格水平变化的速度,
确保实际工资上升),实际工资上升为wl/】P2后,我们分两种情况讨论就业问题
的解决(这里接受凯恩斯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函数、劳动供给是货币工资的函
数假定):
l、如图4.8:实际工资上升为Wl;P2后,劳动供给曲线上升为NS2,Ns2与
原来的需求曲线hiD相交点对应的实际就业量为N1.但在此实际工资(WI/P2)
下,假定劳动者仍是愿意提供0-N’的任何数量的劳动的情况(这里假定全社会的
劳动者人数就为N+),在此情况下存在非自愿失业的人数为(N‘-N1)。又由于货
币工资和实际工资的上升激励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使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提高,从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而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曲线即劳动的需求曲线会上升为ND!,NDl与Ns2相交点对
应的就业量为N‘,非自愿失业人员消失,就业问题被解决;
o NI No N}
图4.8
2、如图4-9,实际工资上升为wI矗乇后,劳动供给曲线上升为Ns2,Ns2与
原来的需求曲线ND相交对应的实际就业量为NI*但在此实际工资(WdP2)下,
劳动者愿意提供o_—N”的任何数量的劳动的情况(N”>N’,因全社会劳动者的
数量大于N’,实际工资上升后愿意工作人的数量增加),从而存在非自愿失业的
人数为(N”-N1)。但由于此种情况下,很好的使用了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的上
升对劳动者的激励作用,更好的激励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使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提
高更多,从而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曲线即劳动的需求曲线会上升为ND2,ND2与Ns2
相交点对应的就业量为N”,非自愿失业人员消失,就业问题被解决。
90
W1/b
w/po
w/pl
o Nl N0 N. 矿N
图¨
第四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掏转化模型
由此可见,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
与凯恩斯之前的传统理论及所谓的“凯恩斯革命”解决就业问题思路的不同。传统
理论和凯恩斯都是通过降低实际工资解决就业问题,所谓的“凯恩斯革命”只不过
是认为货币工资富有刚性,通过提高价格水平和利用劳动者的“货币幻觉”降低实
际工资,解决就业问题。这种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在短期内有效,在长期内,伴
随劳动者“货币幻觉”的消失,实际工资的下降会使劳动供给数量减少,根据全社
会的总产出是就业人数的函数即Y=F(L,K)可知,全社会的总产出会减少即
整个社会经济增长乏力,难以实现就业与经济增长相协调。而非完全古典假设下
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则是通过提高货币工资达到使劳动者感到实际工资上
升和能最大限度的激励劳动者积极性性、提高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水平,增加资本
积累,从而使劳动需求曲线上移、增大劳动需求以解决就业问题。这一解决就业
问题的思路既适应于短期又适应于长期,同时能实现就业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并
且由于劳动者收入的提高而增大整个社会的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保证社会再
生产的持续运行;避免传统理论和凯恩斯理论降低实际工资的长期实施可能导致
的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社会再生产难以为继情况的发生。所以笔者称非完全古典
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是对“凯恩斯革命”的革命。
五、三种工业化模型的简单比较
(一)工农业价格剪刀差模型
工农业价格剪刀差模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个国家进行工业化原始积累的
有效模式之一。其基本含义是在国家统购统收下工业产品在出售时以高于其价值
的价格出售、农业产品在出售时以低于其价值的价格出售。我国等社会主义国家
在进行工业化的原始积累时采用了工农业价格剪刀差模式。其基本傲法是:在政
府定价的情况下,将所有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压的很低,尤其是将农产品的
价格压低到自身价值之下而被国家低价收购,农民在购买工业品时又是以高于其
价值的价格购买。用这种方式将农民的财富转移到国家财政或银行,国家用通过
这种方式积累起来的资本进行工业化建设时的资本原始积累。如前所述:我国城
市的工业化就是通过这种工农业价格剪刀差模式完成的。这种即压低工资又压低
产品价格的工业化模式,在短期内对于一个国家进行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可能还比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较有效,但长期实行这种工业化模式必然导致农业的衰落、农民的贫困,劳动者
积极性减退,工农业非协调发展和全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最终导致农业成为工
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全社会再生产难以为继。
(二)古典“刘一费—拉”模型
古典“刘一费一拉”模式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模式,其基本含义是
由于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为更快、更多的积累资本,此模式把劳动
力工资压低在劳动者仅能维持生存的不变水平,但产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而自
由变动。这种积累资本实现工业化的方式在短期内可能没有工农业价格剪刀差模
式积累资本的速度快,且由于劳动者工资长期保持在维持生存的较低水平,必然
造成劳资矛盾激化和全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社会再生产无法顺利进行,农业工
业化难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化难完成。
(三)非完全古典模型
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式或工业化模式则是在计划经济
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或市场经济条件下,雇主通过提高工资到能够激励劳动者积
极性的水平,激励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多使用
价值,这使得生产这些单位使用价值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
这些单位使用价值又是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出售。这样由于提
高工资而激励了劳动者积极性的厂商会获得更多新价值,这些新价值除补偿工资
的上升外还有更多剩余,这些剩余用于再投资就可增加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从
而更多的吸纳农业劳动力到非农产业就业,更快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
一元经济结构转化。与前两种模式相比,此模式可实现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克服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有效需求不足的弊端和劳资双方的对立,做到城乡
协调、劳资和谐。
第五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横基检验
第五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
转化模型检验
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是在第一章剖析古典和新古典
二元经济理论及第三章对前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或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
的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的。这一模型对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应具有普
遍适用性。本章在提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两步走转化战略基础上,企图用国际国
内公认的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
的数据为样本,以两步走转化战略所作出的时间划分为回归阶段,对非完全古典
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与检验,以进一步验证其转化模型
的正确性。
第一节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二元经济转化
采取两步走战略
本节在对一般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战略的简单回眸基础上,根据
我国国情,提出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二元经济转化的两步走战略及工业化与二
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关系。
一、一般发展中国家转化战略的简单回眸
由第三章的代表性国家与地区的工业化或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
济结构转化过程的分析可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现在已经认识到的,并且
现在还在实现着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一般都是在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通
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流入城市工业部门来实现的。城市中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
门不断扩张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相配套,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引进城
市现代部门。因此尽管这些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
题,但他们的转化是直接伴随着现代大工业的扩张和直接进入城市的过程。但我
国的国情有所不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采取何种战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略呢?
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两步走战略
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且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
化开始的1978年,80%的人口是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失业
人员,城市国有企业人浮于事,要提高效率、须下岗分流:因此使农业人口直接
向城市流动面临诸多困难,再加上长期存在且在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打破的限制城
乡生产要素完全自由流动的体制、政策和制度,以及新兴产业和传统工业的扩张
和改造都必须以技术进步,降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先决条件;为缩小与世
界发达国家差距,增加出口,取得外汇,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
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过渡:这些都使我们可以想象到,无论是从我国城市现代工业
部门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上,还是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具备的接受城市现代
工业部门吸收的本身素质上,在我国要直接实现农业劳动力到城市现代工业部门
的直接转移都是不可能的;再有鉴于工业化后的国家和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其它发
展中国家的弊端:收入分配不公,失业问题仍十分尖锐及城市病等,本文认为:
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即我国农村地区工业化的实现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
况,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这就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在农业劳动生
产率提高的前提下,我国农民首先是依靠自我积累,主要是在农村大力兴办非国
有企业——乡镇企业、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第一步:
农业劳动力由农业部门主要向农村非农产业——非国有企业转移(我国这一步的
发生主要在1978.1991年);然后在此基础上,随着城乡统一市场的形成、农民
市场经济意识的增强,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非国有企业就可通过与城市现代化
工业部门(真正实现了现代企业制度或其它具有发展潜力的组织或治理结构的部
门)的联合或非国有企业间的重组——扩大生产规模,采用现代技术,实现现代
化的管理。使非国有企业真正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的现代企业制度;或非国有企业直接办在城市,从而实现或完成二元经济结构转
化的第二步:农业劳动力由传统工业(象现在家长式管理的乡镇、个体、私营企
业)向现代工业(象已经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转移、由只转向农村非农
产业向农村和城市非农产业的同时转移(我国第二步的发生主要应在1992年到
94
第五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检验
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完成,即经济发展进入新古典阶段)。从而真正实现我国的二
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大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即实现我国农村地区的工业化
和城市化。当然,提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采取两步走的转化战略,并不排除我国
素质较高的农业劳动力鱼接由农业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和我国部分非国有企业
在创立时就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
三、工业化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
在这里应当注意的一个问题是:笔者在这里所使用的“工业化”一词的内涵
与外延同国外理论界通常的“工业化”的内涵与外延有所不同。国外理论界通常
的“工业化”观念就是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据统治地位。过去大家接受
的一个观点就是:只要一个国家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达到70%以上,这个
匡l家就可以算作实现了工业化。若根据这种传统的工业化含义,可判定我国已经
实现了工业化。因为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值已大大超
过农业产值:1980年,我国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已达到72.8%,农业产
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下降为27.2%。.但是我国现存的占全国总人口60%的农村
地域,还有1.5亿剩余劳动力,许多地域仍使用古老的手工工具种田,这种工具
的样式与功能和m-I-文物所展示的几千年前同类工具差距甚微;村落中炊烟缭绕,
弥漫着燃烧植物根茎的气味;显然,无论从待转移的农业劳动力数量还是从生产
方式、生活方式看,这都不能算实现了工业化。所以笔者在本文中把我国二元经
济结构转化的道路等同于我国工业化的道路。即我国实现或完成二元经济结构向
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化问题就是我国农村地区实现工业化的问题。这一
工业化实现与否的判定指标不仅仅包含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指标、还
应有非农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总人数的比例及失业率指标和城市人口占
全社会总人口的比例等指标。用美国作为参照系,1960年美国实现了工业化,
其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分别是:第一产业占4%,第二产业占37%,第三产业占
59%;其劳动力就业结构分别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3.3%,第二产业从业人员
占3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62.7%;城市人口比例即城市化率达到70%,失业
率5.5%59。而我国2003年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分别是:第一产业占14.7%,第
∞何传启等:‘中国现代化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6、8页.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二产业占53%,第三产业占32.3%;劳动力就业结构分别是:第一产业占49.1%,
第二产业占21.6%,第三产业占29.3%,城市人口比例即城市化率40.53%”。从
中可看出:我国与工业化完成时的美国相比无论在产值结构、就业结构、还是城
市化水平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由
此,笔者把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问题等同于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问题,
把我国农业劳动力彻底转向城市现代部门当作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
的必要条件,进一步探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路径、战略与模型具有强的理论
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我国实现两步走转化战略中的农业发展
在分析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采取两步走转化战略农业发展
应达到的阶段前,我们首先进一步透视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实践中对
农业的再认识。
一、对工业化实践中农业发展的再认识
到20世纪70年代,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几十年的工业化实践
中对“工农业价格剪刀差”工业化模式及古典二元经济理论的创始人——刘易斯
的忽视农业、发展工业的二元经济理论在实践中进行了修正,他们充分认识到:
经济发展长期斗争的成败取决于农业部门。农业和农村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绝
对必要条件。没有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工业部门的扩张毫无意义。忽视农业发展
所造成的损失绝不仅仅影响农村和农业部门本身,农村或农业发展滞后会成为非
农产业和整个社会发展的瓶颈;而且农业减产的损失并不能用其它部门的增长来
弥补。几十年的经验表明,一个健全的农业部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关键
性作用。而对农业课以重税(或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以迫使资源流入工业,
会阻碍农业的增长,减少国内粮食和工业原料的供应,并减少对工业品的需求。
从长期看,这将损害农业和工业的前景。除了少数石油和矿产资源出口国外,农
业增长低的国家,工业增长也低;而农业增长高的国家,工业增长也高。日本从
∞‘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中胃统计出版社.

第五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检验
明治维新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资本和劳动力从农业转到非农经济部门是
随着农业生产率提高而发生的。日本的经验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有借鉴意义,因为
劳动生产率提高是由只有小块土地的农民完成的,而且没有实行不利于农业的商
业政策(不是通过降低农产品价格来损害对农业的鼓励,而是通过实行比发展中
国家税赋低的土地税形式进行资本转移)。东亚各国的工业化实践在很大程度上
是遵循以迅速的农业增长推动工业增长的El本模式。在工农业之间相辅相成的认
识下,工农业之间相辅相成的实践,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已取得很大成效:在印度
与工业增长0.5%以及与国民收入增长约0.7%相适应,农业增长l%。农业与工业
之间的联系,通过农业对工业品的消费,农业产量增加提高了家庭和政府收入以
及对消费品的需求表现出来。虽然印度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要比农村高,但农村
制成品的市场的绝对规模却比城镇大,由此产生了对工业品的大量需求,推动着
工业的增长;在菲律宾的纽瓦-西加省,农业收入每增加1%,就使该国的非农业
经济的大多数部门产值增加1%-2%。’又如在马来西亚的露达区,农业产值中每
增加1美元,使农村经济的其余部分产值间接的增加80美分61。
可见,20世纪60或70年代前(不同国家时间不同)曾经实行的压抑农业,
发展工业使农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和20世纪60或70年代后农业
和工业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实践充分说明:要改变国民经济结构,使农业收入
在国民经济收入中的比重相对下降(相对于工业产值的快速增长):使农业劳动
力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降低,即: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转
化,只能通过农业生产率的增长来使农村的资本和劳动力等资源转移,而不能通
过对农业的高度歧视来达到这一目的。
二、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农业发展应达到的阶段
既然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中,已充分认识到农业发
展是工业发展的前提,那农业如何发展?农业发展应经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应
有{可特征?根据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前工业化国家已走过的路程,我们可将
农业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
最初、最早、最原始的阶段是单纯的,生产力低下的,维持生存的自给自足
引参考陶文达著:《发展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6年9月,第218-219页。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农业。第二阶段可以称之为“多种经营”或“混合”的农业,在这个阶段,农产
品的种植一部分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消费,剩余的部分是为了出售,市场经济
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第三阶段是现代化、专业化的农业,这个阶段的农业生产
基本上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高生产率的专业化农业。混合型的、发展中的农业经
济的现代化和市场化,可以看作是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维持生存的农业向专业
化、高生产率的农业渐进和持续发展的过渡。但是这种过渡转变所包含的内容远
比农业经济结构改组或新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丰富的多。下面来看这三个阶段
的具体内容62。
第一阶段:在传统的农业中,生产和消费相等,并且只以一两种主要农作物
(一般是小麦、大麦、高梁、水稻和玉米)作为人们食物的来源,产量和生产率
都很低,使用的生产要素主要是土地和劳动,劳动工具简陋,资本投入极少。由
于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投入在面积日益缩小的土地上,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很明
显。农民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就业不足的状态,只有在农忙季节有可能充分
就业。农民通常只在不用帮工、由自己家人就能照顾的小块土地上耕作,偶然也
有些人雇佣一至两个无地农民帮工。技术的局限、社会制度的僵化、缺乏资金、
城乡间的隔绝等等必然阻碍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然而农民对改革采取保守的态
度,这并非象某些西方人认为的那样,是由于愚昧无知,而是由于在仅能维持生
存的水平线上,前景的不确定性,使他们轻易不愿冒风险。与新古典经济学假设:
所有人都具备有关投入——产出关系的完备知识,都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合理化收
入的情况完全不同,靠天吃饭、产量低的农业风险很大,在农民看来,保证全家
活命比利润最大化更重要。因此他们不肯放弃世世代代熟悉的传统技术和作物品
种去采用产量虽然可能很高,但却要冒很大风险的新技术和新品种。如下图5.1:
X
图5—1
时间
酡参考陶文达著t‘发展经济学’。中田财政经济出版社,1986年9月,第221-225页.
98
第五章非完全古典戗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检验
纵轴表示产出与消费,横轴表示时间,.位置低的直线MI表示维持农民家庭生存,
不致饿死的生理需要的最低限度;最上面的斜直线M代表在影响农村消费标准
的主要文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农民向往的最低消费水平。农民对于风险的态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个参照标准。在时间x处,农民A的产量P1很接近其
家庭的最低限度消费需要M1。由于他只能养家糊口,一般来说他不敢轻易冒有
可能使产量低于M1以下的风险。农民B的产量P超过养家糊口的最低水平很多,
接近于农民由于文化因素所决定的最低向往得到的消费水平M。因此农民B一
般更有可能接受技术创新。由此可看出:向农民推广技术,必须保证农民确能增
加收入。
第二阶段:由传统农业:生产和消费相等,向混合的多种经营农业转化。企
图一下将世世代代沿袭的耕作制度变为高度专业化、商业化的农业耕作制度是不
可能的。脱离实际,可能不加区别地提倡专业化、推广经济作物,往往使农民破
产。由于自然条件的不确定,经济作物市场价格的起伏不定,因此农民认识到种
植经济作物的风险很大。所以多种经营或混合型农业开始出现;这是从传统的自
给自足农业向专业化农业转化的必然过渡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中,由于已经开
始种植一部分经济作物,如水果、蔬菜等,并经营简单的畜牧业,因而农业生产
不再由一种主要产品支配。当遇到一年中季节性“变相失业”时,就可以用新的生
产活动去填补空闲时间,增加收益。这一阶段生产力已得到一定程度发展,简单
的节省劳动力的小型拖拉机开始广泛使用,人们开始注意科学种田,选择优良品
种,合理使用化肥,兴修水利,努力弱化着农业受自然的影响,因而种植作物的
单位产量明显提高,大部分农民有了剩余,并将剩余向市场出售。
第三阶段,从多种经营到专业化,现代化的商品农业。专业化农业代表了市
场经济中土地私人占有制基础上农业发展的最高、最后的阶段。在各工业发达国
家,专业化经营是最通行的类型。这种类型的农业经济是与国民经济其它领域全
面发展相适应,相联系的:城市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国际国内市场的扩大,都
是专业化农业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在这个阶段,农业生产的目的已不再
是仅仅将一些剩余农产品向市场出售了。“利润”多少成了评价经营成败的准则,
对人工资源(如:水利设施、化肥、杀虫剂、杂交粮种等)和自然资源的充分利
用,使单位面积获得最大产量成了农业生产活动的目的。总之,生产完全是为了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满足市场需要。诸如: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储蓄、投资和收益率、生产要素的
最佳组合、高产的各种可能性以及市场价格等这些经济学的概念,在这一阶段都
产生了重要的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意义。对资源的强调重点也不再象前两阶段那
样:往往只集中到土地、水利、和劳动力上,相反,人们普遍认识到:资本的形
成、技术的进步、科学研究的发展在促进产量和生产率的提高方面将发挥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生产力在这一阶段也得到充分发展:高级的节省人力的机械设备
——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飞机喷撒农药,直升飞机放牧等;使得单个农户
就能种植几千公顷土地(如韩丁农场)。专业化农场的共同特点是:在许多情况
下强调使用资本密集型和节省劳动的生产技术,以及注重建立使单位成本降低而
利润最大化的规模经济。从这些方面看:专业化农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从实际
经营上,都与大型工业企业没有区别。只有农业发展到达了这一阶段,发展中国
家才算真正实现了工业化。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处于第二阶段,由第
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不是轻而易举的,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
本国特点的转换道路。
三、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战略与农业发展三个阶段的关系分析
在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提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两步走转化战略并不改变我
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应经历的三个阶段。我国1978.1991年进行的农业
劳动力主要由传统农业向农村非国有企业转移的第一步转化,正是在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农业发展到达了上述农业发展的第二阶段才开始的;与此同
时,前工业化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发展的第三阶段也是伴随我国两步走
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第二步转化实现的农业发展应首先实现的阶段;即:它是伴
随我国两步走的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实现的农业发展的未来前景和我国农
业实现第二步改革的目标。只不过我国农业发展到达上述的第三阶段并不要求土
地的私有化,而是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实现农地使用权向种田能手手中集
中,形成土地的规模经营。这有待于农地使用权市场的形成和非国有企业的充分
发展及转移到非国有企业的农业劳动力彻底转化为产业工人和城市居民。这迸一
步显示了农业与非农产业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农业发展是工业发展的基础,一
方面非农产业发展又会为其自身发展所要求的农业发展所达到的阶段提供巨大
100
第五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堑检验
的拉动作用。
第三节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第一步(1978.1991年):
农业劳动力向农村非国有企业的转移
如前所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可以说:只有到1978年后,才能谈
起。自1978年我国市场趋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首先在农村实行了联产
承包责任制,农业连年取得了好收成。在此基础上,农民具有了一定的经营自主
权,我国农业发展初步达到了我国或发展中国家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农业
发展应达到的第二阶段;人们思想上逐渐突破了“左”的束缚,以农业劳动力向
非农产业转移为核心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才开始(由于我国农业产值在三次产业
产值中所占比例的下降速度快于农业劳动力在三次产业劳动力总额所占比例的
下降速度,所以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
转移)。依我国农业劳动力1978.1991年主要转向农村非国有企业,1991年后向
城市和农村非国有企业同时转移,本章第一节提出了我国非完全古典假设下二元
经济结构转化的两步走战略。本节在阐述非国有企业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我
N-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第一步:农业劳动力向农村非国有企业的转化状况进行分
析。
一、非国有企业的内涵与外延
非国有企业是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的。国有企业包括国家投资办的企业及国
家控股的企业两部分。其中,国家投资办的企业即过去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是指
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
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国家控股的企业是指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企业
中,国有资产(股份)相对于其他所有者中的任何一个所有者占资(股)最多的
企业。
而非国有企业是指除国有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形式,既包含公有制经济中的
10I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城市集体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又包含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个体、私
营企业、外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以及股份合作制企业和国家未控股的股份制
企业。
其中,集体企业指企业资产归集体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
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
私营企业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
经济组织,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
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指以合作制为基础,由企业职工共同出资入股、吸收一定比例
的社会资产投资组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共同劳动、民主管理、按劳分
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一种集体经济组织。
股份制企业主要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有限责任公司指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由两个以上、五十个以
下的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
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股份有限公司指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其全部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
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
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63。
外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是指按照中国有关法律规定,经我国政府批准,
在我国境内举办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的
统称,它是外国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企业或个人以资本、设备、技
术等生产要素投资,同大陆有关单位合资、合作或独资经营的,受我国政府管辖,
依法向我国政府缴纳税收的法人经济实体。
非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民营企业是针对中国转型时期的
经营管理体制而提出来的概念,它相对应的概念是国营企业。也就是说,根据企
业是否由国家经营和管理,我国的企业可以分为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国有企业
可以“国营”,也可以“民营”,所以,根据经营管理体制的不同,国有企业又可以
韶‘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盈统计出版社,2002年.
102
第五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检验
分为国有国营企业和国有民营企业。而非国有企业一般都是民营的,所以,非国
有企业一般都是民营企业。因此,民营企业比非国有企业的外延要更宽一点,既
包括非国有企业,又包括国有民营企业。也就是说,凡不是国有国营的企业,就
都是民营企业。
农村非国有企业主要是指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兴办在农村的乡镇集体企业、
个体、私营企业。城市非国有企业主要是指办在城市的集体企业、个体、私营企
业和外资与港、澳、台投资企业。
本文中的非国有企业主要是指能够吸纳农业劳动力、企业中的员工主要来自
农村的非国有企业,如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部分外资和港、澳、台投
资企业以及股份合作制企业和国家未控股的股份制企业。
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第一步转化中,农业劳动力就主要是转向农村的非国
有企业;在第二步转化中,农业劳动力是向农村非国有企业和城市非国有企业同
时转移。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第一步:农业劳力向农村非国有企业转移状况
1978—1991年: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的14年,我国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
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化第一步的14年。在这14年中,由于“左”的思想残余的
影响,城乡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得农民进城的交易费用十分高昂,我国农业劳动
力不得已只能以转向我国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一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创
办的农村非国有企业为主。
(一)1978·1991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向农村非国有企业的转移状况
用1978.1991年的数据分析:我国1978.1991年,共有9609.11万农业劳动
力转向农村的非国有企业;其中乡镇集体企业吸纳农业劳动力4769.2万人、私
营企业吸纳农业劳动力726.74万人、个体企业吸纳农业劳动力4113.17万人64。
其转移规模达到平均每年转移约521.73万人,年平均转移增长18.46%。其转移
的具体情况如表5-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杜.
103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表5-1 1978-1991年我田农业劳动力向农村非国有企业的车拿移状况单位;万人
年份农村非国有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人数
1978 2826.56
1979 2909.34
1980 2999.67
1981 296争56
1982 31129l
1983 3234.64
1984 5208.1l
1985 6979.03
1986 7937.14
1987 8805.18
1988 9545.45
1989 9366.78
1990 9264.75
1991 9609.II
资科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2)》-中国统计出版社·
与工业化速度或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最快的日本比较:日本农业
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最高的时期是:1950.1970年;其中1950.1960年,
年平均转移速率约为4%,1961.1970年约为4.8%;而我国第一步转移速度为
18.46%,经过这十多年的转化,农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已由
1978年的70.5%下降为1990年的60%。当时就接近世界银行按我国1980—2000
年人均GDP“翻两番”目标方案计算的中国农业就业人数到2000年占全社会就
业人数59%的目标。可见,此一阶段我国农业劳动力向农村非国有企业的转移速
度之快。
(一-)1978.1991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向农村非国有企业转移趋势图
图5.2
第五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检验
从图5.2可看出:1978.1991年我国在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
经济结构转化的第一步中:农业劳动力向农村菲国有企业转移数量总体上呈递增
趋势。
第四节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第一步转化对非完全古典假设
下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检验
本节用1978-1991年,举世公认的我国非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阶段,也是我
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所进行的第一步顺利成功转化阶段的数据为样本,对非
完全古典假设下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进行检验。
一、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全员劳动生产率及其相关分析
(一)如表5.2显示的是1978.1991年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和全
员劳动生产率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问题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2年)》第399页对乡
镇企业概念的解释,乡镇企业除了包括农村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两级集体经济办
的社队企业外,还包括组办、联户办和个体办的企业可知,《中国统计年鉴1992
年》中乡镇企业概念的内含与外延与本文界定的农村非国有企业概念的内含与外
延完全相同,所以这里用农村非国有企业的概念替代了乡镇企业的概念;把《中
国统计年鉴(1992年)》中乡镇企业的数据视为农村非国有企业的数据(下同)。
这样农村非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乡镇企业职工工资总额/乡镇企业职工从业
人数、农村非国有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乡镇企业总产值/乡镇企业职工从业人
数。
表5-2中的农村非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就是根据上述公
式和《中国统计年鉴(1992年)》,第389页的表9-55、第390页的表9—56、第391
页的表9.57计算编制而成。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表5-2 197'8-1991年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与全员劳动生产率单位:元
年份平均工资全员劳动生产率
1978 306.38 1744.4
1979 356.78 1885.0
1980 398.04 2189。9
198l 439.79 2394.2
1982 492.47 2740.4
1983 543.49 3143.6
1984 459.48 3283.1
1985 431.87 3909.4
1986 447.89 4461.1
1987 485.74 5410.8
1988 566.97 6805.0
1989 620.16 7930.6
1990 654.96 9133.2
1991 735.24 12094.5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2年)》,第389、390、391页数据计算编制。
(二)1978.1991年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年均全员劳动生
产率变化趋势图
106
图5.3
第五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检验
图5.4
图5.3表示1978.1991年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变化趋势,图
5-4表示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职工年均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从年均工资和平
均劳动生产率变化趋势上可看出:1978.1991年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
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不是古典经济学家所坚持的在整个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工
资水平保持不变。
(三)1978.1991年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变化
的相关分析
以表5-2中的数据为样本,以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w)为解
释变量,以全员劳动生产率(PL)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由于我国农业劳
动力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第一步,存在“货币幻
觉”和1978—1991年间我国农业收入非常低廉,就业渠道狭窄,再加上农业劳动
力对转入非农产业抱有好奇心和好的预期,所以只要非农产业的货币工资高于农
业收入,就有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方便起见这里就采用了对《中国
统计年鉴(1992年)》给出的统计数据,经笔者计算后的表5.2中的名义工资和名
义劳动生产率数据进行回归,可得回归方程为:
PL=一7221.1+24.24W
(-4.64) (7.927)
R2=O.8397 F=62.939
dPL/dw=24.24
由R2;0.8397知:1978.1991年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与劳动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生产率密切相关,由dPL/dW=24.24>0知: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与
劳动生产率呈同方向变化,且人均工资增长1元,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24.24元:
由回归方程:PL=.7221.1+24.24W知:.只有当人均工资大于297.9元时,企业劳
动生产率才可能为正,这表明:在1978.1991年,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第一
步中,乡镇企业的年工资297.9元为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职工维持生存的工资,
只有当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超过维持生存的最低工资时,劳动生产率才可能大于0,
且支付劳动者工资越高,劳动生产率也越高。给定显著水平O.025,对自由度12,
查t分布百分位数表,可得查表值为2.18。显然,tl=-4.64<一2.18,t2=7.927>2.18,
说明人均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不仅仅是1978.1991年样本值相关,而且整体相关。
证明了第四章提出的通过提高工资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思路确实有效、可
行。
二、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职工的劳动生产率与实现利润状况及其相关分析
(一)如表5.3反应的是1978.1991年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与全员劳
动生产率的情况
表5-3 1978-1991年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与全员劳动生产率
年份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从) 实现利润(亿元)
1978 17“.4 llO.1
1979 1885.0 127.1
1980 2189.9 144.1
1981 2394.2 147.1
1982 2740.4 160.2
1983 3143.6 176.7
1984 3283.1 207.8
1985 3909.4 279.9
1986 4461.1 298.3
1987 5410.8 355.9
1988 6805.0 495.7
1989 7930.6 512.6
1990 9133.2 508.2
199l 12094.5 618.5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2年)》,第389页:表9-55、第390页:表9.56、表
9-57计算编制而成。其中实现利润=纯利润+国家税金,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与表5-2相同。
第五章非完全吉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检验

(二)1978.1991年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与全员劳动生产率变化趋势
图5.5
图5-6
从图5-5和图5-6可以看出:1978.1991年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与
全员劳动生产率总体上都呈上升趋势,且劳动生产率对利润具有拉动作用。
(三)对1978.1991年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与全员劳动生产
率(PL)的相关分析
以表5-3中的数据为样本,以全员劳动生产率为解释变量、以实现的利润为
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37.75+0.053836PL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R2=0.9461 F=210.55
d£/dPL=o.053836
由R2=o.9461知:1978.1991年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与全员
劳动生产率(PL)密切相关,由d£/dPL;0.053836>0知:1978.1991年我国农
村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与全员劳动生产率(PL)正相关,且全员劳动生产
率增加1元,即:人均产值增加1元,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增加O.053836
亿元。给定显著水平0.025,对自由度12,查t分布百分位数表,可得查表值为
2.18,显然t2=14.5103>2.18,说明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与全员劳
动生产率(PL)不仅仅是在1978.1991年样本相关,而且整体相关。即第四章提
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使利润增加具有普遍意义。
三、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与吸纳或转移农村劳动力状况及其相关关
系分析
(一)1978.1991年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与吸纳农村劳动力状况
如表5—4反应了1978—1991年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与吸纳或转移农
村劳动力状况
表5-4 1978-1991年我国农村非目有垒_业实现利润与驳纳或转移农业劳动力状况
年份实现利润(亿元) 农村非国有企业就业人数(万人)
1978 110.1 2826.56
1979 127.1 2909.34
1980 144.1 2999.67
1981 147.1 2969.56
1982 160.2 3112.91
1983 176.7 3234.64
1984 207.8 5208.1l
1985 279.9 6979.03
1986 298.3 7937.14
1987 355.9 8805.18
1988 495.7 9545.45
1989 512.6 9366.78
1990 508.2 9264.75
1991 618.5 9609.1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2年)》,第389页:表9-55,第390页:表9.57。
llO
第五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检验
(二)1978.1991年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与吸纳或转移农业劳动力
变化趋势图
700
600
500
瘿400
熏300
200
lOO
0
1978-1991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变化趋势图
1 2 3 4 5 6 7 8 9 lO ll 12 13 14
年份
图5.7
1978—1991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吸纳或转移农业劳动力变
化趋势图
12000
制lOOOO
答8000
o 6000
器4000
2000
0
l 2 3 4 5 6 7 8 9 10 1l 12 13 14
年份
图5.8
从图5.7和图5-8可以看出:1978.1991年,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与吸纳
转移农业劳动力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三)对1978.1991年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与吸纳或转移农业劳动力的
关分析
以1978.1991年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与吸纳或转移农业劳动力人数为样
以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实现的利润(£)为解释变量、以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吸
我转移的农业劳动力人数(L)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可得回归方程为: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L=1285.825+16.11865£
(2.21 57)(9.4307)
R2印.88 F=88.94
dL/d£=16.“865
由R2=O.88知:1978.1991年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与吸纳或转移
农业劳动力(L)密切相关,由dL/d£=16.11865>0知: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
(£)与吸纳或转移农业劳动力(L)iE相关,且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增
加1个亿,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吸纳或转移农业劳动力1.6.11865万人;给定显著水平
O.025,对自由度12,查t分布百分位数表,可得查表值为2.18。显然,h=2.2157>2.18,
t2=9.4307>2.18,说明我国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与吸纳或转移农业劳动力人数不仅仅
是1978.1991年样本相关,而且整体相关。这又验证了第四章提出的利润增加,就业
人数增加的论断.
到此,我们用国内外公认与注目的1978-1991年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与成功发
展的数据,即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第一步成功顺利转化的数
据证明或验证了第四章提出的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使劳
动者感到实际工资上升的货币工资的上升,会使劳动生产率上升;劳动生产率上升,
引起利润增加:利润增加,吸纳农业劳动力人数增加。
第五节“民工荒”对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
结构转化模型的反证
所谓“民工荒”就是在我国一些地区出现了农民工短缺的情况。这一情况,从2003
年起开始在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出现。进入2004年,“民工荒”更是迸一步蔓延,
广东、浙江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为“民工荒”最严重的地区。进入2004年下
半年,在一些农民工输出大省,也不同程度出现了“民工荒”。江西、山东等地都出
现了企业招工难的现象。本节阐述“民工荒”的现状、产生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从
中透视和进一步反证非完全古典假设下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的正确性。
112
第五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检验
一、“民工荒”现象的企业差异性
据广东省农调队调查,从2003年起我国一些地方出现农民工短缺的情况对
不同企业,状况不尽相同。大型企业由于工资较高,福利较好,农民工供给比较
充足,而中小企业农民工短缺现象较为严重;大型民营企业和欧、美、曰、韩出
资企业也基本不缺劳动力,相反,部分台湾和港资企业出现了招工不足的情况。
二、“民工荒”的主要原因探析
(一)工资水平低
一些企业招不到所需农民工的_个重要原因是这些企业的老板利用我国劳
动力总量几乎无限供给的客观现实,千方百计的降低工人尤其是农民工的工资,
以在短期内掠夺性的快速积累自己的财富。据2004年7月广东省总工会公布的
面对广东全省12市开展的民工基本状况调查显示:民工月收入在800元以下的
占总调查人数的48.2%,1200元以下的占78.7%。而同期广东全省在职职工月平
均收入为1675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所副所长陈淮指出:最近12年
来,珠三角民工月工资仅仅增长了68元,折合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上呈下降趋
势。65又据广东省有关部门调查。全国“个城市新员工平均月工资660元,长三
角6省市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8.5%,深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5.4%,而东莞竟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8%。”
(二)克扣和拖欠工资。克扣和拖欠职工的工资,这已成为近年来一个全社
会关注的问题。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发放的1 10份调查问
卷,有28人回答所在的企业“经常克扣工资”,占总数的1/4;有36人回答“很少
克扣”,约占l/3;只有39人回答“没有克扣”,占35%;另外有7人回答“不清楚”。
在被调查的110人中,有30人回答被拖欠工资,占27.3%,其中拖欠半个月的3
人,拖欠1个月的13人,拖欠2个月的7人,拖欠3个月的4人,拖欠半年、1
年和25个月的分别有1人。拖欠金额60元的有1人,150元的2人,350元的
有5人,700元的有3人,1500元的有2人,3600元的有1人,另外还有1人
回答拖欠了一个月的工资。在他们调查的厦门市,2003年上半年受理的劳动违
“张建军;‘“民工荒”为何突袭珠三角?》,‘经济日报》,2004年9月12日,第9版。
”姜波:r民工荒”的欣慰与忧虑),‘经济日报,。2004年9月15日·第9版.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法和劳动争议案件819件,其中,拖欠克扣工资案件351件,占劳动争议案件的
42.9%,追回拖欠克扣的工资总计635.5万元。据劳动社会保障部评价:厦门市
的劳动监察工作十分出色,是全国劳动监察战线的一面旗帜,维权工作做得比较
好,劳动违法案件应比其他地方少得多。这说明,在那些维权工作搞得相当不错
的地方,情况尚且如此;那些工作不力或一般化的地方的情况可想而知。另外,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2年底对66个城市调查数据,私营企业拖欠职工工资
的比例占7.7%,平均拖欠工资额为1608元:外资、合资企业拖欠工资的比例为
3.O%,平均拖欠额为2087元。
(三)超时加班。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报道:在私营
企业和中小型外资和港澳台企业。每天工作12.13小时的情况很平常,个别企业
甚至更长。民工的工资是真正的‘恤汗工资”。在这些私营企业和中小型外资和港
澳台企业一般都实行计件工资,但定额的制定完全由老板说了算,有的甚至不向
工人公布定额规定,结算工资时才向工人宣布定额规定。一位劳动部门的同志说:
“实际上老板想让工人挣多少钱,心里早就有数,定额是倒着推算的,比如说,
我想给你开800元工资,就将定额定在10件,小时;我想给你开400元工资,就
将定额改为20件/小时”。
又据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和挪威应用社会科学研究所1998年底对北
京、无锡和珠海三市的一项7500份抽样问卷调查(回收7337份),北京约有
10%左右的私营和三资企业的就业者周工作时间超过55小时:无锡有1/4的集体
企业和1/3私营企业的就业者周工作时间超过55小时, (无锡的集体企业工时
长可能与以下情况有关,即大多是乡镇办小企业,并大多由个人承包经营,有的
干脆就是挂着集体企业牌子的私营企业):珠海的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就业者有
一半的周工作时间超过55小时,有2/3的就业者周工作时间在45小时以上。67他
们在进行典型调查的同时,在厦门、南京两市职介所随机发放了llO份调查问卷,
在被调查的110人中(他们大部分在私营、个体和三资企业工作),平均日工作
在10小时以上的有78人,占近71%;而平均日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的有34
人,占近31%。另,在被调查的110人中,有38人每周能有一天的休息日,65
人一周得不到至少一天的休息日;还有7人未回答。
67参见t王奋宁、李路路等蓍I‘中墨城市劳动力流动,.北京出版社,2001年1月版.
114
第五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缩构转化模堑检验
总之,超时加班成为~个危害劳动者身心健康的一个严重问题,其严重程度
甚至大大超过了人的生理极限,工人因过度疲劳而晕倒或猝死在工作场所的事件
屡见于各种媒体报道。据调查组报道: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普遍反映的一个情况是,
由于超强度的劳动,他们的劳动能力只能维持到30多岁,之后他们就会丧失劳
动能力而变为“废人”。
(四)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条件差,工伤事故严重。相当多的私营和三资企
业工作环境恶劣,工人常年在高温、有毒、有害的工作环境中工作,给他们的身
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发放的110份
调查问卷中,有43人回答在企业没有经过必要的安全生产培训,占39%;在回
答“您所在的企业的工人是否有患职业病的”的问题时,有24人回答“有”,占
21.8%;有52人回答“没有”,占47.3%:另有24人回答“不知道”。在回答“您认
为您所在的企业的工作环境是否安全和卫生”的问题时,有l 1人回答“很不安全”,
占10%;有55人回答“基本安全”,占50%:有32人回答“安全”,占29%;另有
20人回答“说不清”。在被调查的110人中,说本企业发生过安全事故的有71人,
占64.5%,其中9人说企业“经常发生事故”,占8.2%,62人说“不经常发生”;回
答“所在企业没有发生过事故”仅有25人,占22.7%:另外有9人回答“不知道”。
经验和感觉告诉我们,私营、个体和三资企业的工伤事故要比官方的统计数
字大得多。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1999年1.3月对深圳的工伤事故发生情况
作了一次调查,他们在深圳7家医院法医室获得的工伤鉴定数据是:1998年深
圳有12189人在当年发生工伤事故后进行了法医鉴定,其中造成终身残疾的有
l 1341人,丧失劳动能力50%以上的有772人,这里还不包括那些发生工伤事故
后没有做法医鉴定的人。
(五)严重侵害工人的其他方面的合法劳工权利乃至人身权利。这包括:拒
绝为工人缴纳社会保险费;拒绝与工人签订劳动合同;不支付或少支付工伤治疗
费,不按有关法律规定支付工伤赔偿费;随意辞退和解雇工人;收取押金;拒绝
执行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的规定;甚至严重侵犯劳工的人身权利,诸如实行限制
工人人身自由的“封闭式管理”,侮辱工人人格的搜身,打骂和体罚工人,对工人
实行野蛮的强制劳动和暴力管理,等等。
具体表现就是把农民工当做随心所欲的劳动工具,没有技术培训,没有“三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险”保障,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订单时,把农民工赶出门外;当订单像雪
片一样飞来时,迫使农民工夜以继日加班,甚至个别企业竟让农民工在一个月里
加班300小时!而且工作条件很差,更有甚者,为防止农民工因劳动强度过大而
离去,竞将门窗用铁栏杆焊死,致使意外发生火灾时,几十名工人无路可逃而活
活闷死。这种“血汗工资制”势必引起广大农民工的反抗,当他们在资本面前呈
现弱势时,只好采取一走了之的消极抗争。68
(六)当地社会不让外来工群体融入当地社会
经济日报记者对“民工荒”调查时发现,除了厦门、宁波等少数城市在探索
让外来务工者参与社区民主管理外,这一群体很少能谈得上行使政治权利,参与
民主生活。公安等部门对农民工的管理还是停留在“不出事就行”。
(七)同工不同酬的歧视待遇
经济日报报道:在沿海一些地方,事实上形成用工上的新“双轨制”,如深
圳市雇佣一名外来工的月薪平均600元,而雇佣同一工种的本地工人,月工资要
在2000元左右。
(八)与中介机构缺乏诚信有一定关系
很多农民工依靠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机构寻找工作上当受骗。上当受骗后变锝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三、“民工荒”的启示
(一)依据传统古典理论——把劳动和资本看作完全对立,通过压低劳动者
工资,增大资本方或企业自身利润的方法不是长久之计。要实现我国非国有企业
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象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那样
——通过提高工资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提升劳动生产率,使劳动者在单位时间
内生产更多使用价值,生产的更多使用价值中的单位使用价值生产所花费的个别
劳动时间尽管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出售,从而提高
工资的厂商会获得更多新价值,更多新价值除补偿工资上升外还会有更多剩余,
更多剩余用于资本积累,吸纳更多剩余劳动力。同时使厂商有能力支付较高工资,
雇佣到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实现劳资双方及人与自
曲姜波:r民工荒”的欣慰与忧虑,,‘经济日报’,"004年9月15日。第9版.
116
第五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检验
然的和谐相处。
正如东莞市长安镇镇长梁荣业所说:“如果长期让农民工保持三五百元的工
资,我们的社会如何全面协调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如何进一步提高?
如何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农民工迸城务工,得到的劳动报酬不能保证他们在城
市生存下来。城市化步伐如何加快?。支训练有素的产业大军又如何形成?中国
的制造业又如何才有竞争力?”
(二)提高农民工工资,改善生产条件方能消除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需求约束,
提高非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从各国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只依靠投资
拉动的经济增长迟早会受到消费的制约,因而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
应由投资拉动型转变为投资、消费共同拉动型。如阿转变昵?提高农民工工资,
将会起动我国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而生产条件的改善,将会推动吸纳我国农民
工的主要载体——非国有企业融入国际市场中,积极应对国际劳动标准、社会责任
标准等一系列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和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方略。
(三)迫使农民工在劳动条件差、.工作不安全的环境中从事超体能、超强度、
超工时的劳动,又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又给其极低工资待遇的管理方
式,实际是一种以“血汗工厂”和“反人性、不人道”为特征的管理方式,这种
管理方式充满了资本对劳动的残酷压榨和剥削,是一部劳动者的苦难史和血泪
史。
长期实行此种管理方式的结果在西方国家激起了工人愈来愈激烈的反抗,而
且这种反抗给资本主义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这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
家乃至资本家认识到:必须改革这种模式,给予工人一定的权利,提高他们的地
位,将劳资关系、管理方式建立在一种更加合理和人道的基础上。与此同时,随
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大工业的建立,使得工人阶级的力量进
一步增强;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民主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以“自由、平等、博
爱”和“人权”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思想和观念也逐步深入人心。所有这些因素的
综合结果,促使西方国家由原始的劳资关系、管理方式逐步走向了集体谈判的劳
资关系和管理模式。这种劳资关系和管理模式以承认劳动关系双方、特别是劳动
者“三权”即“团结权、交涉权、产业行动权”为特征,确立了工人组织工会的
权利、集体交涉的权利和罢工的权利。这种劳资关系模式被称作“投入——产出
模式”,是因为它是基于产业关系的“多元观”的认识基础上的,即认为雇主与
117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雇员之间存在不同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将这种矛盾和冲突看作“投入”或“输
入”:产业关系各方经过协商、谈判和力量的较量,最后达成各方共同遵守的协
议、规则和制度,而这种共同遵守的协议、规则和制度则被看作是“产出”。“投
入——产出”模式是将劳资关系调节看作是一个由冲突开始,经过转化产生出规
则、制度的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这种劳资关系和管理模式成为19世纪末特别是
20世纪以来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的主要模式,它对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的稳
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20世纪后期,西方发达国家先后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由
此引起了劳动方式和劳资关系的深刻变化:过去大规模的集中生产出现了生产的
小型化和分散化趋势;劳动者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劳动能力由过去的以体力为
主越来越转变为以智力为主,智力劳动从两知识在生产中越来越起着关键作用,
这使得通过对劳动者劳动过程的控制的管理模式过时了,因为智力劳动是无法用
控制型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的。相应地,资本支配劳动的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知识在某种程度上也开始支配资本;劳动与资本的利益共同点越来越突出,等等。
所有这些导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关系由过去的“投入.——产出模式”逐步向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建立在雇主与雇员、资本与劳动者
利益共同的基础上的。这种模式将员工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雇主通过
满足员工的需要、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实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而员工则将提
高自己的收入水平和职业声望的希望寄托在公司的发展和壮大上。劳资双方不需
要通过对抗和较量来达到平衡,而是通过合作来达到双赢。由于这种劳资关系模
式显而易见的优点。它大有代替“投入.——产出模式”成为劳资关系调节和企业
管理的主要模式。发达国家工会参与率下降、集体谈判功能的衰退,正是这种趋
势的反映。
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非国有企业实行原始劳资关系管理方式的结
果,导致了我国2004年春季以来的“民工荒”,出现“民工荒”的企业,生产
不能为继。结合西方国家劳资关系和管理模式所走过的路程,处在我国二元经济
结构第二步转化中的企业,尤其是出现“民工荒”的企业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提
高农民工工资、改善农民工工作条件,在企业内部建立集体谈判式劳资关系,逐
步实现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也进一步证明了非完
全古典假设下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的正确性。但这一模型在我国的正确实施,
还首先有待于对我国两步走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特征、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
行实证分析。
llg
第六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两步走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特征与阔最的实证分析
第六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两步走二元经济
结构转化特征与问题的实证分析
以上各章我们主要是构建了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从
本章开始,我们主要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状况、特征与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第一节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一步转化特征
与问题的实证分析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第一步转化是在城乡户籍制度隔离的非完全古典假设
下,农业劳动力不得不转向农村的非国有企业而进行的,这不能不表现出一些特
征和问题。本节企图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一步转化的特征、问题及产生问题的
原因进行实证分析。
一、我国=元经济结构第一步转化的特征
(一)向“准现代部门”转移
如前所述:我国农业劳动力在二元经济结构的第一步转化中主要是转向农村
非国有企业,农村非国有企业并不等同于布局在现代城市、具有现代企业组织管
理制度和现代技术的现代部门,与刘易斯的农业劳动力直接转向城市现代部门相
比,我们把农村非国有企业称之为“准现代部门”。
由于农村大多数非国有企业的组织管理和技术设备很落后,企业规模过小,
专业化程度比较低,有些甚至类似于手工作坊,带有浓厚的小生产性质。一些企
业中的工人和管理人员并不是职业化的,而且具有工人与农民的双重身分,因为
他们还没有完全脱离务农和土地。他们在农村都有自己承包的土地,本人进入企
业后,或由家属种地,或农忙时回去种地,或将土地转包绘别人。所以说:在非
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实现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第一步转化,并不是向现代部门转
移,而主要只是一种向“准现代部门”的转移(这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一步转
化的显著特征之一)。转移到的许多农村非国有企业,低于合理规模,技术设备
119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一般都比较简陋陈旧。由于缺少专业人才和培训,管理水平也比较落后。比如:
1985年和1986年农村工业企业平均每个企业产值分别在16.81和20_80万元,人
均分别是o.5334和o.61万元;平均每个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分别是6.98和8.8
万元。人均分别是0.2214和0.2619万元69。
可见,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第一步——农业劳动力
向农村非国有企业的转移,与刘易斯等人的古典二元经济理论所阐述的农业劳动
力直接向现代工业及其它现代部门的转移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二)非城市化道路
我国通过发展农村非国有企业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第一步转化的另一个重要
特征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多数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在当地农村实现向
非国有企业转移。因此,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迅速发展,并没有伴随着迅速
的城市化进程,这与拉美及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过程大不相同。
尽管1978.1991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向农村非国有企业的转移以每年平均
18.46%的速度增长,但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和城市化水平仍很低,与农业劳动力转
移的高速率很不相称。由1992年《中国统计年鉴》第77页的统计资料计算:
1978.1991年,我国城市人口平均增长速度仅为5.5%,1991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率为26.37%,约等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比一般中等收入国家的48%
低21.63个百分点,比一般市场经济发达工业国的75%更是相距甚远。
可见,在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一步转化走的是一条非城
市化道路,而这种非城市化道路并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主要是政府实行城乡户
籍限制政策的结果。尽管这种非城市化道路,在减少政府直接投资,减少城市失
业,减少国家对城市人口福利支出的财政负担等方面有不少益处,但在很大程度
上还没有形成发展现代工业所要求的规模经济和积聚效应,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带
来不利影响。由于城市的教育、科技和文化传播手段发达,城市化(这里特指农
民进城办企业)有利于提高进城农民的文化教育,有利于破除他们的封建意识以
及其它落后观念。但从另一方面看:非国有企业建在农村,农民离土不离乡的非
城市化道路,却架起了城市和农村沟通的桥梁,农村非国有企业要生存,要发展,
就必须进城与城里的企业打交道,从面向他们学习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先进的
檐资料来源:t中嗣统计年鉴(1986))、‘中嗣统计年鉴(19盯)X中盈统计出版社.
120
第六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嗣两步走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特征与问题的实证分析
科学管理,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这就不可避免的冲击着农村的生活,使他们大
开眼界。如果说直接进城办企业只能提高进城人的科学文化素质,那末这个所谓
的非城市化道路(特指农民离土不离乡)却可以普及和提高整个农村的现代文明,
同时又为今后我国新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基础,这也可以说是非完全古典假设下,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实现第一步转化意义的一部分。
(三)城乡生产要素相对分离条件下的转化
我国的通过农民自我积累发展农村非国有企业的途径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
化的第一步,实际上是在城乡生产要素非流动,相对分离的条件下实现的。创办
农村企业的资本,除30%左右来自农业银行和农业信用社的贷款之外,其余都来
自农村集体和农户集资,极少有来自城市企业或部门的资本;农村企业的劳动力,
绝大多数是来自本乡、本村的农民。职工中只有极少数是从城市聘请来的技术人
员。
在这种城乡生产要素相对分离的非完全古典假设条件下,实现二元经济结构
转化的第一步,固然有国家投资少、见效快,能比较迅速地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
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优点,但也应该看到:这种二元经济结构的第一步转化不是象
古典二元经济结构模式那样由城市现代工业扩张直接带动的,而是相对独立于城
市现代工业扩张而发展的,是通过农村工业在农村中“内生式”成长实现的。这就
使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一步转化的主要载体——农村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不免带
有很大局限与问题。
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一步转化的问蹶
(一)农村非国有企业的生产要素投入来源决定了企业规模偏小。因为资金
主要来自一乡、一村或几家农户的集资,带有很强的狭小地域限制,其规模肯定
有限。因而这种资金来源不能说是一种社会资本,只是一种“社区性”资本。
(二)缺乏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我国的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才绝大
多数集中在城市,城乡人员流动受到限制,无疑使农村非国有企业的技术、管理
水平受到巨大影响。诚然,在第一步转化中转移到农村非国有企业的职工由于自
己学习或接受培训,在经营中锻炼。成为技术人员和企业家,但相对于城市大量
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处于“人浮于事”的状态而言,其社会成本太高了:即城市大
12l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量技术人员闲置、农村非国有企业却又在花钱培训。
(三)农村非国有企业职工主要来自本乡、本村,且亦工亦农的双重身份,
对职工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利影响。因为职工素质的提高与专业化分工、流动与竞
争是紧密相关的。
(四)资源配置中存在着矛盾现象。通过在农村非国有企业就业实现农业剩
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一方面,它使大量闲置劳动力得到利用,有利于资源的
合理配置;但另一方面,这种转移方式导致大量社会资本流向农村非国有企业,
由于农村非国有企业的一些局限性,其内部经济效益和外部社会效益都比较差,
资本的边际收益低于城市工业,资源配置又存在不经济现象。
(五)农村非国有企业建设的分散性对土地的浪费比较严重。农村非国有企
业遍地开花,其厂房占地大大超出工业用地的正常标准。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常
年在非国有企业工作的农民仍然把祖居的村庄看作是自己真正的家,一旦收入允
许,就千方百计的圈大院盖新房,这是我国近年来耕地锐减的两个重要原因。
(六)环境污染难以治理。分布在千千万万个小村镇的农村小工业,由于小
型分散治理代价高昂。甚至就根本无法、无力治理。因此污染日益加剧。“黑水
(污水)、乌龙(废气)到处是,神仙也无法治”,形象地说明了农村工业的污染
状况。诚然,我国污染问题的“大头”在城市工业,并非在农村工业。但在我国二
元经济结构第一步转化其间,许多城市把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纷纷迁往农村,转
变成为农村工业,使农村污染更加严重,治理更加困难。
(七)投资环境太差。第一步转化其间,我国农村工业企业的85%的厂址在
村落,在集镇的只有15%。这种工业布局不符合工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
企业的建立一般应考虑资源就近、通讯、运输等方便)。再加上消灭“白点村”的
号召(即一些地区要求每个村落都要办企业),使得原材料和机器通过坎坷不平
的土路运进远离交通线几百里路的山区小村,然后再把产品运出来。这只是个别
的例子,虽然不能以此概括全部农村工业的布局,但却把这种布局的不合理性真
实的典型化了。普遍的情况是:交通不便,通讯不便,信息闭塞等。不少企业自
己出钱自己铺路自己用,不少企业为应付停电都搞一套柴油发电设备;不少企业
架设供变电线路,铺设供排水管道只为自己一个小企业用。农村工业原材料的高
价轨道,加上企业基础环境设备投资的不经济,使成本大大增大。
第六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田两步走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特征与问题的实证分析
(八)生产要素市场难以建立。工业化需要资本迅速有力的积聚,但我国
农村工业的投资者的走向是乡办企业办在乡,村办企业办在村,户办企业就办在
庄稼院的道路。因此农村企业过于分散,遍地开花,难以形成积聚效应和规模效
益,生产要素市场难以建立。
三、我国=元经济结构第一步转化实现和产生问题的根——农业家庭承包责
任制组织形式的局限及影响
无须多言,正是由于1978年我国农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现,才使第一步
的转化成为可能。但实行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在释放出对农业生产的巨大推动
力后,对农业生产的制约及对农村非国有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在第一步转化中
就开始显示了出来。
(一)“均田分包”把土地分割的十分零碎。据河北省的一份调查报告:在
经营十亩以下的样本户中,平均每户经营耕地9.4块,平均每块仅0.49亩。
(--)“土地契约”与土地非商品化环境的结合,凝固了土地占有的现状,
窒息了土地的流动。造成本该彻底转移出的农村劳动力仍被束缚在土地上。
这些问题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一步转化的完善、第二步转化的实现构成
了隐形障碍:
l、弱化了土地的规模经营,使转向非农产业的农业劳动力难以彻底摆脱土
地的束缚。土地的人均细分,优劣搭配,造成了田块零散难管理、品种布局难安
排,农田基建难配套、农机优势难发挥、先进技术难推广,致使本应进一步释放
出来的农业劳动力继续滞留在土地上,使已转向非农产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难以
彻底摆脱土地的束缚。
2、硬化了兼业经营。“户户包田,人人种地”,难以彻底改变农民对土地和
农业的依附,使他们较多的选择家庭兼业经营方式和户办、联户办的小规模分散
经营。当这种模式凝固化后,就造成了农村非国有企业组织结构的“一盘散沙”。
这种建立在低生产力水平下的超微型企业,由于实力弱,规模小和招工的亲缘、
地缘关系的束缚,劳动力吸纳的容量又十分窄小。
3、阻碍了土地流动。这种小块耕地的经营收入,在农户收入中比重较小,
一般收支刚好抵消,即是农民俗话说:“做一个庄稼,吃一个庄稼。”尤其是非农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收入高的农户,对土地的经营更显得无足轻重,但这部分人又不愿放弃对土地的
经营,因为他们把土地视为一种“社会保险”——“进有生财之道,退有养身之
本”这必然加大了土地流动的难度,阻碍着土地的规模经营和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从而使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第一步完善,第二步的实现加大了困难。
例如:在此阶段进石家庄市务工经商的16万农民,他们百分之百的从事非
农产业,百分之百的享受城市生活设施,百分之百地过城市生活方式,他们拥有
城市的一切,唯独没有“户籍”这个市民阶层的身份证,因而处在一种不平等的条
件下与市民竞争。当粮食的市场价格与房租提高使得他们不能忍受,孩子不能在
城市上学时,就只好离城返乡了。1988年下半年,石家庄市就有150户返回了
农村。进城农民的不安全感主要表现在:几乎没有一个人与土地割断了联系。有
的农忙时返乡,农闲时进城,是一种“归去来兮”人口,他们对土地的经营,也
就漫不经心了。有的把名下的责任田转包给亲戚、邻居,并申明在城里站不住脚
时,还要赖此为生。在这种情况下,接收转包地者就很难有长期打算,舍不得向
土地投资。
由此可见,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既把大量剩余劳动力推向非农产业,同时
又使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彻底(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既产生了大量剩余
劳动力,同时又降低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整体效应,既促进了人口向城镇集中,
同时又以城乡双栖破坏了转移的稳定性、彻底性。
所有这些都有待于我N_-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实现。
第二节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第二步:
农业劳动力向城乡非国有企业同时转移
状况、特征与问题的实证分析
以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标志,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新阶段——市场趋
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更加明确、速度进一步加快,城乡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
逐渐开始,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化由1978.1991年的
124
第六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嗣两步走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特征与问题的实证分析
农业劳动力转向农村非国有企业为主转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和城市非国有
企业的同时转移,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进入了第二步。第二步转化的时间应
是从1992年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为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即我国经济进
入新古典阶段(包括劳动资源在内的所有资源都是稀缺的)为止;本节分析1992
年到2003年的转化状况、特征与问题。70
一、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实现状况
(一)总体状况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
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到2003年末,我国农村共转移劳动力达16950万人(约
1.7亿),比上年增加490万人,增长3*.40。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农村劳
动力约4.8亿)的比重为34.9%。其中1992.2003年共转移农业劳动力约7500万。
(Z)1992.2003年的转化分为两阶段的转移状况
在1992—2003年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中的1997年我国经济第一次
出现了总供给略大于总需求的状况,以1997年为分界线,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
二步转化可分为:1992—1996年和1997年到2003年两个阶段。其中1992.1996
年,平均每年转移农业劳动力超过800万人,年均增长8%;1997-2003年,农
村转移劳动力数量的增长速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转移500万人左右,年均增
长约4%,且2003年仅增加490万人,增长3%,低于近年平均水平。
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步转化的特征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与第一步转化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农业劳动
力外出务工跨区域流动。从流动区域和方向看,表现为: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
区、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为主;从流动半径看:农民跨地区流动就业流动半径长,
有的跨越了大半个中国,但又以就近流动为主,流动分布背后有经济成本在起作
70参考:中国数字月度报告·陆月号(2003-2004年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变化),http://mr,.nmpx.gov
cn/2004年7月8日.
125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用;从进入城市大小看:外出就业的许多农民进入了大中城市,但相当部分是进
入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和乡镇企业;进入大中城市的农民主要是进入大城市的商业
服务业、建筑业,进入工业的比重较低:进入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农
民主要表现在进入东南沿海的苏南、温州、闽南、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这些
地区的加工贸易型的外向形经济发展快、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占重要地位,在这
些地区外来农村劳动力进入工业企业的则占60-70%;从产业流向上看:95%以
上的农村外出劳动力是进入非农产业,仅有不到5%的是异地务农;从进入东、
中、西部地区的比例看:外出农民工进入东、中、西部地区的比例约为6:3:1;
从进入大、中城市、小城镇和在农村转入非农产业的比例看:我国农民工进入大
中城市、小城镇(含县级市)和农村的比例约为4:4:2。
但1997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很多国家的经济增
长,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和非国有企业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我国经济发
展速度放慢,经济结构开始调整,国有企业在释放出有计划产品经济体制下产生
的大量冗员后,又由于总需求不足开始出现大量下岗人员,仅1999年和2000年
就有1800万失业和下岗职工;农产品进入一个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
各种农产品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地持续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负担不
断加重。所有这些新情况、新背景都直接或间接地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产生了
巨大影响,直到2002年末和2003年初我国经济走出通货紧缩,农业劳动力向非
农产业转移的步伐又进一步加快。到2003年,反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
移特征的我国农业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具体转移状况如表6-1:
第六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嗣两步走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特征与问题的实证分析
表6-l 2003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与变化
项目数量与增长百分比
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390万人
其中:农村常住户外出务工劳动力8960万
举家在外务工劳动力2430万
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比上年增长8.8%
农村常住户外出务工劳动力同比增长10.2%
举家在外务工劳动力同比增长3.4%
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重23.2%
比上年增长1.5%
平均务工时间8.1个月
月平均收入690元左右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
7100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见:http://嗍.ccc.gov.cn/show C
ontent.asp?bm=7197@bh=60501。其中:农村常住户指居住在乡镇管辖区域
内的住户;举家在外务工指整户离开居住地所属乡镇行政管辖区域务工。
其中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指转移到县域经济以外的劳动力。从表6-I可以计
算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390万)占农村转移劳动力(16950万)的67.2%。
在第二阶段这一比例增加即转移到县域经济以外的劳动力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近
年来,县域经济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所减弱,表现在:一是近年农村劳
动力转移主要以进城务工为主。在2003年新增的转移劳动力中,靠进城务工实
现转移的劳动力约340万,占新增转移劳动力的70%。二是从县域经济返回农业
的劳动力逐年增多。从返回劳动力情况看,2003年,县域经济吸纳的劳动力返
回农业的人数占全部返回农业劳动力的51.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
从县级市返回农业的劳动力占22.5%,从建制镇返回的劳动力占14.9%,从乡镇
地域内的非农企业返回的劳动力占13.9%。
而到2003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中又有一半是跨省流动,如下表6.2: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表6-2 2003年近半数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跨省流动简况
跨省流动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动力输入地外出劳动力务工输出地
‘ 5620万人东部地区粮食主产区外出务工劳
占外出务工劳动力的。69.9% 动力人数
49.9% 中部地区7500万人
跨省流动劳动力较多的14.9% 占粮食主产区劳动力的
省(区、市) 西部地区25%
安徽广西江西重15.2% 占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
%占外出务工劳动力总动力总量
庆河南四川湖北
65.8%
量的比例
贵州湖南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
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见:http:/Avww.CCC.gov.cn/show C ontent.asp?bm=7197@bh
--60501.
三、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问题
(一)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转移滞后
据中国数字月度报告:到2003年末,东部地区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
重为41.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
力的比重为29.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4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低12.2个百分
点;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6.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4
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低15.2个百分点,比中部地区低3个百分点。
(二)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素质依然较低
尽管转移出的农村劳动力是农村劳动力中的素质较高者,但与城市居民整体
素质及转移到的非国有企业对他们的要求上,依然表现为素质不高。据中国数字
月度报告:从文化素质看,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仅有20%左右具备高中以上文化,
而且这些劳动力中85%以上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具体情况如袁6-3:
(三)我国农业劳动力总体过剩与部分地区出现劳动力不足并存
据中国数字月度报告-陆月号(2003.2004年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变化)
最新报道:目前全国有7.3亿劳动力,其中有4.8亿在农村。在农村劳动力中,有
大约1.7亿在从事乡镇企业和其它非农产业,3.1亿为农业劳动力。农业部副部
长张宝文指出,按照目前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水平测算,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
第六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嗣两步走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特征与问题的实证分析
约为1.6亿。全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实际存在大约1.5亿左右,且每年新增劳动力
也达600多万人。
但另一方面,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当地经济不发达,企业数量少,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方式是以迸城务工为主,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转
移劳动力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在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未满18岁的劳动力
占3.5%,18-40岁的劳动力占8l%,40岁以上的劳动力占15.5%),家庭农业
生产经营劳动力弱。与此同时,在劳动力输入较为集中的东南沿海,另一种劳动
力不足的情况也在近期出现。比如2004年5月中旬,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发布了一季度福建省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报告,报告显示,福州、泉州、莆田等
市劳动力市场均呈现求大于供的状况,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因招不到工人而停产或
开工不足,而这些城市无一例外属于福建省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其中,泉州一地
最严重时缺工就在20万以上。而2004年春节后晋江市大部分企业工人尤其是技
术工人严重短缺,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工业企业开工率只有80.85%,
其中陶瓷行业的开工率不足50%。
表6-3 2003年我国外出务工劳动力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所占比例
文盲1.90%
小学16.7%
初中66.3%
中专及以上4.3%
高中lO.8%
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者所占比例不足15%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
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http://ww.CCC.gov.CN/show ontent.asp?bm=7197@bh
=60501。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出现的上述问题,主要还是由于我国非国有企业的
发展不能满足转移农业劳动力的岗位需求,作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推进性
组织——非国有企业,是否还能担当此重任呢?下一章通过对非国有企业中的私
营、个体、“三资”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实证分析,显示非国有企业仍是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的主要推进性组织。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七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推进性
组织——非国有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如果说1978.1991年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一步转化的实现主要是以非国有企
业中的乡镇企业(在前几章的分析中,由于乡镇企业中包含着个体、私营经济,
所以把乡镇企业当作了农村中的非国有企业来称呼和研究)异军突起为基石,而
1992年至今,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实现,则是在乡镇企业进行产权
和管理制度创新基础上,主要依靠私营、个体、三资企业的快速发展(在第二步
转化中95%以上的乡镇企业已转化为私营和个体经济)。所以本章主要是对
1992-2002年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中的私营企业、个体经济、外商和港
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实证分析,从中窥视出:我国私营企业、个体经济、外商和港
澳台商投资企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完善与进一
步实现还是主要靠它们来完成。
第一节1992-2002年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从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后的十余年里,人们对私营企业的认识逐渐在突破左的束缚,私营企业的发展取
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以党的文件形式真正融入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
程,在与其他经济成分进行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
展:逐步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中发展最快的部分,成为国民经
济增长的新亮点,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一、私营企业户数变化与对比分析
1992-2002年,私营企业的户数从近14万户增加到243.53万户,增长了229.53
万户;而同期国有企业户数由154.72万户减少到117.25万户,减少了37.47万户;
集体企业户数由1992年的415.94万户减少到188.59万户,减少了223.35万户;
外商投资企业由1992年的8.44万户增加到2002年的20.81万户,增长了12.37
第七章我田二元经济结构第--步转化的推进性组织一非固有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万户。可见1992-2002年的10余年中我国私营企业户数增长最快,而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都是负增长,私营企业是各种所有制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在2000
年我国私营企业的户数已超过了国有企业,在2002年超过了集体企业。如表7-1
显示了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在1992.2002年各年
的户数;图7-1、7-2、7.3、7-4用折线圈反应了这四类企业户数在1992-2002年
间的变化趋势。
从折线图中可看出:我国国有企业的数量自1995年后就开始持续下降;集
体企业数量剔除1999年急剩上升点后,总体上也呈下降趋势,但没有国有企业
数量下降那样迅速;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剔除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急剧下
降这一点后,总体变化较为平稳;而只有私营企业户数在1992-2002年间是持续
上升的。
表7-1 1992-2002年各类所有制企业户数变化对比单位:万
年份国有企业户数集体企业户数外商投资企业户数私营企业户数
1992 154.7190 415.9417 8.437l 13.9623
1993 195.1695 515.6519 16.7507 23.7919
1994 216.633l 545.6818 20.6096 43.2240
1995 221.8612 533。7734 23.3564 65.4531
1996 216.3346 501.3416 24.0447 81.9252
1997 207.8348 447.0469 23.568l 96.0726
1998 183.6289 373.6365 2.2807 120.0978
1999 164.9870 3178.2471 21.2436 150.8857
2000 149.2164 262.7061 20.3208 176.1769
2001 131.7822 220.8516 20.2230 202.8548
2002 117.2479 188.5879 20.8100 243.5300
资料来源:《工商行政管理统计忙编(2002)),国家行政管理总局编。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7.1
图7-2
图7.3
第七章我圈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推进性组织——非国有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图74
:、私营企业注册资金变化与对比分析
1992-2002年,私营企业注册资金由221亿元增加到24756.22亿元,增长了
112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0.30%;而同期:国有企业注册资金由17948亿元增
加到47494亿元,增加了29546亿元,但年平均增长速度仅为10.22%:集体企
业注册资金则由8242亿元增加到9945亿元,增加了1703亿元,但年均增长率
仅为1.9%;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金则由1159.87亿美元增加到5521.19亿美元,
增加了4361.32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6.89%。
2002年私营企业注册资金比上年增加6543.99亿元,增长35.93%;而同期国
有企业注册资金增加644亿元,仅增长O.014%;集体企业注册资金2002年仅为
9945亿元,比上年反而减少了862亿元,下降了38%;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
2002年为5521.19亿美元,增长9.16%。
1992—2002年的10年中,私营企业的注册资金平均增长速度比国有企业约高
50个百分点,比集体企业约高58个百分点,比外商投资企业约高43个百分点,
是各种所有制经济中增长幅度最大的,如下表7-2显示了1992.2002年我国国有、
集体、外商投资、私营企业的注册资金;下图7.5、7-6、7.7、7.8反映了这四类
企业注册资金的变化趋势。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表7-2国有、集体、外资、私营企业注册资金对比单位;亿元,%
年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私营企业
1992 17948 8242 1159.87 221
t993 25462 13226 2456.31 68l
1994 28869 15768 3122.75 1448
1995 31664 16231 3991.23 2622
1996 32844 17265 4414.85 3752
1997 36249 162.44 4598.14 5140
1998 34880 15125 4672,87 7198
1999 43510 13162 4635.49 10287
2000 46764 11993 4839.50 13308
2001 46850 10807 5057.92 18212
2002 47494 9945 5521.19 24756
124
资料来源:《工商行政管理统计汇编(2002)),国家行政管理总局编。
‘注;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金单位为亿美元。
图7-5
图7-6
第七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推进性组织——非国有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图7.7
图7-8
从图上可看出:这四类企业在1992-2002年闯的注黯资金徐集体企业在
1997年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外,总体上都呈上升趋势;从国有企业注册资金的变
化趋势图上凸,说明国有企业的注册资金在此期间是以递减速度在增加;从私营
企业注册资金变化趋势图下凸,说明私营企业注册资金不但递增且以递增的速度
在增加;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金变化趋势图是1992-2000年上凸,总体上以递减
的速度在增加;2000年后下凸,开始以递增的速度在增加。
三、私营企业缴税的纵向分析
我国私营企业工商税收由1992年的4.55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945.62亿元,
增长了208倍,年均增长70.52%。这一增长速度高于全唇平均水平,并呈逐年
上升趋势。如表7.3和图7-9。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表7.3 私营企业工商税I挠额单位:亿元
年份私营企业税收额
1992 4.55
1993 10.46
1994 17.52
1995 35.59
1996 60.23
1997 90.49
1998 163
1999 254.96
2000 414.4
2001 917.6
2002 945.6
资料来源:(中国税务年鉴(2002)》,国家税务局编。
图7.9
四、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变化与比较
1992-2002年,我国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从232万猛增到2002年的3409.3万
人,增长近15倍,而同期国有企业从业人员从1992年的10889万下降为7163
万。2002年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比上年同期增加695.44万人,增长25.63%,而国
有企业从业人员则比上年减少477万,下降6.24%。具体情况见下表7-4和图7.10、
7.11。
兰主兰墨里三垂丝竖堕塑墨三生茎些塑生鲎壁塑塑二:j!望宣垒些垄星塑塞堡坌堑
表7-4 1992-2002年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比较单位:万人
年份私营企业国有企业
1992 232 10889
1993 373 10920
1994 ‘648 11214
1995 956 11261
1996 117l 11244
1997 1350 11044
1998 1710 9058
1999 2022 8572
2000 2406 8102
2001 2714 7640
2002 3409 716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工商行政管理统计汇编(2002)}
图7_10
图7.11
137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结论:私营企业在我国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中,将会
成为吸纳劳动力,解决城镇和农村就业闯题、实现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
主要力量之一。
五、私营企业分布与结论
(一)城乡分布
2002年,在全国私营企业总户数中,城镇所占比例高达63.58%,农村所占
的比重为36.42%。城镇63.58%的私营企业所创造的产值为47.19%。农村36.42%
的私营企业所创造产值为52.81%,农村私营企业产值明显高于城镇;但在私营
企业销售总额中,城镇为66.13%,农村为33.87%;在私营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中,城镇为66.56%,农村为33.“%。这表明,虽然农村私营企业产量很大,
但其产品的市场化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农村私营企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明
显低于城镇。71
(二)区域分布
从私营企业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所占比重最大,商达
68.91%,比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总和还多37.8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为17.25%,
西部地区为13.84%,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约3.4个百分点。其中,江苏、广东、
浙江、上海、山东、北京等六个省市的私营企业户数占到了全国私营企业总数的
55.17%。这也就是东部地区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程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
原因72。
由此可得出如下结论:一个地区要快速、顺利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
就必须使私营企业快速发展。
第二节1992-2002年我国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实证分析
国内外的发展表明:许许多多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大富豪都是从个体工商
户做起。个体工商户对一个企业来说可能是其成长的胚胎,对个体工商户老板来
竹张厚义等主编;‘中离私营企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第9页.
“参善张厚义等主螭t‘中胃私营企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04.5.第13页.
138
第七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推进性组织——非围有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说可能是其积累财富、扩大经营,成为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开始。我国的个体
工商户也是我国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桥梁,是真正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和大
商人转化的锻练场。透视1992-2002年我国个体工商户发展,对于非完全古典假
设下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体工商户户数增长态势
从1992-2002年,我国个体工商户户数由1543万户发展到2378万户,年均
增长4.48%。其具体情况见下表7.5和图7.12。
从表7.5可看出:2000年、2001年我国个体工商户户数与1999年比有下降
趋势。主要原因:一是2000年、2001年,工商管理系统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后,
进一步加强了登记、监督和统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对原注册的个体工商户进行
了清理整顿,清除有名无实的“死户”,逐步使登记发放营业执照数量与实际经营
户相吻合:二是城市化改造,使一些个体工商户失去经营场所;三是工商行政管
理机关加强了市场监管力度,取缔了那些非法经营、前置审批不健全的个体工商
户。2002年个体工商户比2001年减少的原因除上述原因外,还有在2002年一
些个体工商户转向公司或合伙企业及个人独资企业发展。
表7-5 1992-2002年我国个体工商户户数单位:万户
年份个体工商户户数
1992 1534
1993 1767
1994 2187
1995 2528
1996 ”04
1997 285l
1998 3120
1999 3160
2000 2671
200l 2433
2002 2377
资料来源:根据张厚义等主编;‘中田私营企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2004年5月。第22-23页的表1整理。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7.12
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变化趋势
1992-2002年我国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由1992年的2468万人增加到4743万
人,年均增长4.75%.详细情况见表7.6,变化趋势见图7.13。
140
表7_6 1992-2002年我国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单位:万人
年份从业人员年份从业人员
1992 2468 1998 6114
1993 2939 1999 6241
1994 3776 2000 5070
1995 4614 200l 4760
1996 5017 2002 4743
1997 5442
资料来源:根据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第22—23
页的表1整理.
图7-13
第七章我田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推进性组织一非国有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从2000年开始,我国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与1999年相比呈下降趋势的主要
原因是由从2000年起我国对个体工商户进行整顿,及一些个体工商户转向公司
或合伙企业及个人独资企业发展而使个体工商户户数减少引起的。
三、我国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日益增长
从1992—2002年,我国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由1992年的601亿元增加到2002
年的3782亿元,年均增长20.19%。在户、人、注册资金三项指标中,注册资金
增长大大快于其他二项指标,说明个体工商户的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注册
资金详细数额见下表7.7,变化趋势见图7.j4。
表7-7 1992-2002年我国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数额单位:亿元
年份注册资金数额
1992 601
1993 855
1994 1319
1995 1813
1996 2165
1997 2573
1998 3120
1999 3439
2000 3315
2001 3436
2∞2 3782
资料来源:根据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4.5.第22.23页的表1整理。
14l
离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7-14
四、个体工商户的地区与城乡分布
(--)地区分布
我国个体工商户的将近一半分布在东部地区,另一半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其
具体分布如下:
表7-8 1993.2002年我国个体工商户户数的地区分稚单位:万户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年份
户数比重(%) 户数比重(%) 户数比重(%)
1993 616 49.25 .55l 31.17 346 19.58
1996 1245 46.04 1015 37.54 444 16.44
1999 1463 46.3l 1145 36.23 552 17.46
2000 1242 48.3l 874 33.97 455 17.71
200l 1162 47,74 804 33.03 468 19.32
2002 1146 48.22 752 31.62 479 20.16
资料来源;根据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
第29页。
(二)城乡分布
第七章我田二元经济结构第=步转化的推进性组织——非田有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1992-2002年,我国个体工商户城乡发展比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镇个体
工商户的比重由1992年的31.100/0增加到2002年的48.89%,农村个体工商户的比
重由68.9%下降到51.11%。此一变化可能表明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城镇对个体工
商户的有效需求增长明显快于农村;二是个体工商户在城市所获得的收入可能要
高于农村;三是与农村的有效需求相比农村的个体工商户太多,过度竞争导致许
多农村个体工商户亏损,无法经营所致。1992-2002年城乡个体工商户户数变化
情况如下表7—9。
表7_9 1992-2002年我国个体工商户的城乡分布单位;万户
个体工商户户数城镇个体工商户农村个体工商户
年份户数同比增长(%) 户数同比增长(%) 比重(%) 户数同比增长(%) 比重(%)
1992 1534 8.3 477 13.84 3I.10 057 5.9l 68.9
1993 1767 15.2 576 20.75 32.58 1191 12.68 57.4
1994 2187 23.8 720 25 ;2.92 1467 23.17 57.08
1995 2528 15.6 S58 19.17 33.94 1671 13.91 66.10
1996 Z704 7.0 935 8.97 34.S8 1768 5.8 55_38
1997 2896 5.4 1024 9.52 35.92 1872 3_34 55.66
1998 ;120 9.4 1177 14.94 37.72 1943 6.35 52.28
1999 3160 1.3 1254 6.54 39.68 1906 .1.9 60.32
2000 2571 .18.64 1125 -10.27 43.76 1446 -24.13 56.24
200l 2433 -5.72 1129 0.13 46.42 1304 -9.8 53.6
2002 2377 .2.26 1162 2.98 48.89 1215 .6.8l 51.11
资料来源: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第31
页。
第三节1992.2002年外商、港、澳、台商投资
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也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
构转化中的又一重要推进性组织,本节对其做一实证分析。
一、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与我国大陆经济的发展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一)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与我国的工业总产值
到2000年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2980.25亿元,港澳台商投资企
业工业总产值为10574.30亿元。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
15.1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12,34%;二者合计工
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7.49%。
到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5373.72亿元,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工业总产值为11487.181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16.11%,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12.04%;二者合计工业总产值
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8.15%。
(二)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与我国批发零售商业的总销售收入
到2001年全国批发零售商业总销售收入30302.8亿元,其中港澳台商销售
收入122.4亿元,占全国批发零售商业总销售收入0.4%,外商投资企业销售收入
623亿元,占全国批发零售商业总销售收入2.1%。
(三)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与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
到2000年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1313.21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
的3.9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1293.05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
的3.93%;二者合计投资2606.26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7.92%。
到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1415.40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
的3.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1583.29,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
4.26%:二者合计投资2998.69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8.06%。
(四)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与我国的进出口
下表7—8显示了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对我国进出口的贡献。下
图7.15、7.16、7.17分别显示了外商与港澳台商进出口、进口、出口在相对应的
全国进出口、进口、出口中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到,外商投资企业和港
澳台商投资企业二者合计的进出口额、进口、出口占我国进出口总额、进口、出
口的比例总体上都在逐年提高。
量主兰塞里三丕丝蔓笪塑苎三塑垡塑堂堂丝堕璺=!!里壹垒些垄垦墼耋堡坌堑
表7-9 1992.2001年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对进出口的贡献单位:亿美元
进出口进口出口
年份
外商与
(2)在外商与港(4)在(1)
外商与
(6)在
全国
港澳台
(1)中全国澳台商企中所占比全国
港澳台
商企业商企业
(1)中所
(1) 所占比(3) 业合计例(5) 占比例
合计合计
(2)
例(%) (4) (%) (%)
(6)
1992 1655.25 437.47 26.43 805.35 263.87 32.74 849.4 1”.6
1993 1957.03 670.7 34.27 1039.59 418.33 40.24 917.44 252.37 20.44
1994 2366.2I 876.47 37.04 1156.15 529.34 45.78 1210.06 347.13 27,51
1995 2808.48 1098.19 39.10 1320.78 629.43 47.66 1487.7 468.76 28.6l
1996 2999.04 1371.1 47.29 1388.38 756.04 54.45 151仉66 615.06 31.51
1997 3250.16 1526.2 46.95 1423.6 777.2 54.59 1827 749.00 40.71
1998 3239.23 1576.79 48.68 1401.66 767.17 54.73 1837.57 809 62 44.66
1999 3606.49 1745.11 48.39 1657.18 858.84 51.83 1949,31 886.28 45 47
2000 4742.9 2250.9 -●● 2492.0
200l 5097.6 2436.1 一2661.5
资料来源: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第47页。
图7-15
145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7.16
图7.17
二、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韭与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力就业人数对比
下表7-8反映了1992-2002年我国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
劳动就业人数的数量。
第七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推进性组织一非国有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表7-8 1.99曩20Q2年外商投资企业.潜澳台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劳动就业人数单位:万人
年份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992 10889 138 83
1993 10920 133 155
1994 11214 195 2ll
1995 1126l 241 272
1996 11244 275 265
1997 11044 300 28l
1998 9058 293 294
1999 8572 306 306
2000 8102 332 310
2001 7640 345 326
2002 7163 391 36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鏊(2003)势,申罔统计出版社.
图7.18、7.19、7.20分别反映了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
业劳动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
图7.18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7.19
图7.20
从图上可看出:国有企业劳动力就业人数在逐渐减少且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企业就业人数在逐渐增加且有继续增加之趋势。
结论: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将会与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
一道成为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完成的主要力量。
三、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与结论
据《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2004)》报道: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
台商投资企业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企业户数、投资
总额、注册资金几乎均在80%以上,处于绝对地位。下表7-9反应的是2000-2002
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区域分布(表中的企业户数、投
第七章我置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推进性组织——非国有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资总额、注册资金均是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之和)。
表7-9 2000-2002年我国外商企业区域分布
年份2000生2001拒2002年
类别企业投资
户数总额
注册资企业户投资总额注册资企业户投资总注册资金
地区金(%) (%) (%) 金(%) 数(%) 额(%) (%)
(%) (%)
东部828 81.64 83.10 83.69 77.08 92.静85.仍84 32 83.8l
中部11.2 9.98 lO.78 lO.18 11.47 11.69 9.07 8.96 7.9l
西部5.98 5.99 3.09 6.13 7.85 2.3 5.9 4.2 5.03
资料来澡张厚义等主编《中圃私营企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篇42页。
从我国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80%以上、私营企业的几乎70%、
个体工商户的50%以上分布在东部地区可得出如下结论:我国东部地区城乡二元
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快于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东部
地区的非国有企业户数多、投资总额和注册资金在全国所占比例高。中西部地区
要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化必须寻找私营企业、个体工
商户、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在本地区发展慢的原因,创造良好的政
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使非国有企业在本地区快速发展,实现本地区的城乡
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元经济结构转化。
第四节国有与非国有企业吸纳就业人数的实证分析
以上三节我们分别对我国非国有企业中的私营、个体、外商和港、澳、台商
投资企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种类型的非国有企业,
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经过=十多年的成长和发展,由小到大,现已成为推动我国
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非完全古典假设下实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
一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推进性组织。本节在上述三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二元
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中国有与非国有企业吸纳就业人数进行一个总的实证分析。
一、实证分析
非国有企业所吸纳的就业人数大大超过了国有企业。2002年底城镇就业人
员总数为24"/80万人,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7163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
例不到30%,各类非国有企业的从业人员已占城镇全部从业人员的70%多。以上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包括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实际上国有企业从业人员
2002年底仅有3381.9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仅为13。65%。2002年底,城
镇各类非公有经济从业人员,包括私营、外商投资、港澳台投资企业和个体经济
共计5187万人,大大超过国有企业的从业人员(3382万人)。由于相当~部分
企业从我国目前的统计上无法区分所有制性质,如联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有
限责任公司,这些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私营企业,或者是“混合型”所有制企业,
这些企业2002年从业人员1666万人。因此,实际上城镇非公有经济中的从业人
员远比上述数字要多。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2年12月对66座城市抽样调
查数据,城镇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2%,所占比例是2002
年底工商统计数据(17.2%)的近两倍,据此推算全国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约
7930万人,比统计年鉴多出3662万人。此外,根据统计年鉴,2002年农村还有
私营企业从业人员141 1万人,个体经济从业人员2474万人。还有13288万乡镇
企业职工。乡镇企业以前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但事实上近年来大部分地区的乡镇
企业都进行了产权制度的改革,变成了私营企业,但统计上仍然按乡镇企业统计。
即从就业人数上看,我国非国有企业的就业人员已大大超过了国有企业和公有部
门,成为我国的就业主体。是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
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推进性组织。表7.10反映了1992.2002年我国国有企业和
非国有企业吸纳劳动力的状况。从图7-21可看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就业
人数的变化及趋势。
表7—10 1992-2002年我国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就业人数对比单位;万人
类别非国有企业

国有单位集体单位港澳台外商投
合计个体经济私营企业
份城镇乡镇企业商企业资企业
1992 10889 17i67 3621 10625 2469 232 83 138
1993 10920 19339 3393 12345 2940 373 155 133
1994 11214 20132 3285 12017 3776 648 211 195
1995 11261 22092 3147 12862 4614 956 272 24l
1996 11244 21252 1016 13508 5017 1171 265 275
1997 11044 21955 2883 13050 5441 1350 28I 300
1998 9058 229ll 1963 12537 6114 1710 294 293
1999 8572 2329l 1712 12704 6241 2022 306 306
2000 8102 22438 14辨12820 5070 2407 310 332
2001 7“O 22522 1291 13086 4760 2714 326 345
2002 7163 23321 1122 13288 4743 3410 367 39l
资料来源:由《中冒统计年鉴(2003))计算整理。表中的个体、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均是城
镇和农村的个体与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之和。
150
第七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推进性组织——非国有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结论
图7.21
通过图7—21和上述分析,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
步转化开始,非国有企业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自觉不自觉的承担了转
移农业劳动力、吸纳城镇下岗职工、解决大学生和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难问题的重
任,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完成,
非国有企业仍是主要的推进性组织。
但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其自身,还是其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宏观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环境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受非完
全古典假设中的我国城乡市场存在较大交易费用的制约而使我国的非国有企业
分布分散,分别形成农村和城市的新;元经济结构(有学者就此认为:我国的经
济结构已变为“三元经济”或“四元经济”),有些是其自身组织制度、治理结构
的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及在反思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使
其更好的承担起并顺利的完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
的任务。这需要对我国理论界有关“三元经济”和“四元经济”给出解释和对我
国20余年来的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的转化状况做一测度。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八章关于我国的三元、四元经济结构理论
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测度与比较
伴随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一步转化的完成、第二步转化的
开始与进行,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了农村传统农业与农村非国有企业、城市传统非
农产业与城市现代非农产业并存的局面。对此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三元、四元经
济结构的概念。本章主要在分析三元、四元经济理论缺陷基础上。坚持认为我国
的基本国情仍然是二元经济结构。以此判定为基础,利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
对比系数及二元反差系数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第一步、第二步转化状况进行测
度与比较。
第一节关于理论界的三元、四元经济结构
本节在阐述有关三元、四元经济结构的含义和对三元、四元经济结构诠释的
代表性观点基础上,指出了三元、四元论的缺陷与不足。认为;三元、四元经济
结构仅仅是我国两步走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中的中问结构。
一、理论界有关三元、四元经济结构含义的代表性观点
(一)理论界有关三元经济结构含义的代表性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三元经济结构是指由:农业部门经济、农村工业部
门经济及城市部门经济所构成的经济体系。其中,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
业部门。它的体制基础在于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村工业原来是隶属于农业的一个
附属部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经济势力不仅已经大大超过了农业,而且也已
经在很多行业和部门超过了城市工业的份额(如建筑、建材、煤炭、皮革等)。
它的体制特征主要表现为所有制形式多样,非集体化倾向明显,经营活动以市场
为导向。城市部门主要是指城市工业部门,它的体制特点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这一
部门具有比较直接的所有权。尽管城市改革实彦眶以来,这一部门的所有制结构出
第八章关于我国的兰元,四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测度与比较
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但主要部门仍属于鼠家所有制73。
男~种观点认为:自80年代以来,在城乡经济社会体制依然分割的情况下,
中国农村工业兴起,就地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中国农民直接进入工业化流
程,逐渐生成农村工业部门,成为促使二元经济结构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的选择。
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中国农村工业部门,既不同于现代工业部门,又有别于传统
农业部门,成为介于两者之间的新兴部门,从而打破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原有
平衡,使国民经济呈现出了传统产业、农村工业和现代工业三大系统并存的三元
经济结构的新局面74。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公元前4000.1750年)、工
业社会(1750年至现在),正面临着信息化浪潮(1970年至现在)。信息技术推
动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在这一阶段,财富的积累、经济的增长、社会的
进步、个人的发展都要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这必将引起一场巨大的产业革命和
社会革命,再一次改变人类的生活、生存和工作方式。每一个国家和地区向信息
社会转变,是确实可行又刻不容缓的,也是各类国家“共同发展的前景”。问题
是各类型国家政府如何作用?社会的演变决定了新的理论的构建。在二元经济模
型中,强调市场经济的机制可以引导一国在封闭的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
源的流动,使得工业部门获得经济发展所必须的生产要素,并不断实现自身的不
断积累。但是在信息经济的条件下,自由的市场主义开始让位于政府干预主义,
不仅是在发展中国家,即使在美国也出现了这一趋势。对于中国,在以原始传统
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农业经济、以资本为纽带、以规模化生产为基础的工业经济和
以知识为基础、科研教育为先导的信息经济并存的三个部门之间基本可以构成三
元经济75。
(--)理论界关于四元经济结构含义的代表性观点
认为中国经济表现为明显的四元结构的四元论者认为:我国的四元经济是农
村传统部门经济、乡镇企业部门经济、城市传统部门经济、现代部门经济。原则
上,现代部门经济包括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在现阶段,由于现代
农业在我国所占比重还很小。因此现代部门在当前主要包括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
”陈吉元、胡必亮:《中目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研究》,1994年第4期。
"赵勇:《城镇化;中国经济三元结构发展与转换的战略选择,.‘经济研究,,1996年第3期。
"郭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并非城市化率低,。http./Avww.xslx.COin,2004年1月29日.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业,并且它们当前绝大部份集中在城市。目前,现代部门经济主要由产权清晰、
机制灵活、技术先进的外商投资企业和部分经过现代企业制度改造,较好的实施
了体制转变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国有企业组成:城市传统部门经济主要是指尚未摆
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机制不活、效益不高,负担过重的相当数量的国有
企业以及大部分城市集体、私营和个体企业:乡镇企业部门经济主要是指农村乡
(镇)、村(村民小组)、联户(农民合作)、户(个体、私营)等兴办的各类企
业;农村传统部门经济主要是指以传统方式生产和经营的家庭农、林、牧、渔业
等,该部门也包括家庭经营的手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
二、理论界对三元、四元经济结构诠释的代表性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三元化道路,尤其是农村工业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农
村产业结构,使非农产业的产值超过了农业,而且使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
变化,打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的通道。与此同时,还促进了城镇的发
展,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改变了农村居民的居住方式。由二元结构转化为
三元结构并不意味着距离国民经济一元结构的道路更漫长,恰恰是使向一元结构
的转化在中国的条件下成为可能与现实。因为作为第三元结构的农村工业部门是
以转化结构的形式出现的,它的中间性质使其成为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之间的桥
梁。中国农村工业部门的形成,首先是改造了中国农村经济的产值构成;其次是
扭转了就业状况的变化严重滞后于工业产值份额上升的趋势;再次是为中国农村
城市化提供了客观需求和可能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实现中国国民经济结构
的转化,走三元化道路是其必然的选择。7。7。
另一种观点认为,与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相比,我国的三元经济在维持生
计的农业部门与城市现代工业部门之间增加了一元发源于农村但却与城市工业
具有相同性质的新型经济主体,即农村工业经济(主要表现为乡镇企业的发展)。
这样,发展中国家典型的、建立在资本主义工业部门与维持生计的传统农业部门
主题基础上的“二部门模型”,在中国就变成了一种新的“三部门模型”了。进
而,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就不仅仅是消除二元结构的问题,而且要通过现
托徐庆:‘论中田经济的四元结构’,‘经济研究),1996年第ll期·
竹赵勇t‘城镶化·中嗣经济三元结构发晨与转抉的战略壤择',‘经济研究’,1996年第3期.
154
第八章关于我国的三元、四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测度与比较
代经济增长最终消除三元结构,才能实现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78。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信息、工商业、农业三元结构并存状态下的政府作用的
有效发挥与工商业、农业二元结构状态下相比,实质上是一种正式制度创新79。
再有观点认为,以产业类别为基础划分的工农业二元经济结构或者工业、农
村工业、农业三元经济结构、在当今的国际发展环境下,既不能反映发展中国家
经济结构的本质,也模糊了同质化发展的方向钟。
三、三元、四元经济结构的缺陷
三元、四元经济结构论者根据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
化过程中新生成的部门和产业,提出了我国经济结构是三元或四元结构;这故然
反映了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两步走转
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些新部门和新产业,但就此就认为我国经济结构是三元或
四元经济结构就不能不显示出一些不足。
(一)如果说1949-1978年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化和固化时期,那么1978
至今的改革开放20多年可说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结构的
正式转化时期;尽管经过20多年的转化我国经济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城乡
结构、入均国民收入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国的基本国情现今且在较长时期内
仍然主要表现为二元经济结构:至于农村中的乡镇企业、城市中的传统非农产业
都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中的中间或过度结构,如果
据此中间或过度结构就认为我国经济是三元、或四元结构,就必然会模糊我国的
基本国情,使人们思想混乱——把中间过度结构当作基本结构,把中间过度结构
与基本结构相并列,在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中就会混淆起点、中点与终
点,从而使转化缺乏步骤,延误转化时间,加大转化交易费用。
(--)对于一些学者根据在我国目前存在的农业、工业和信息产业,就界定
我国经济是三元经济结构,笔者的回答是:西方国家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
如今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信息经济,要求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工业化促进
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但不能用产业结构的划分来代替我国二元经济结
翘陈吉元、胡必亮:‘中冒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莉余劳动力转移》,‘经济研究》,t994年第4期,
砷郭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并非城市化率低》,hup./twww,xslx.corn,2004年1月29 El。
幻绦庆:‘论中周经济的四元结构,。‘经济研究,,1996年第1l期.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构的基本国情,否则,由发达国家象我国一样存在农业、工业、信息产业而推论
得出发达国家也是三元经济结构的结论即发达国家与我国具有同样的国情,显然
是站不住脚的。
四、三元、四元经济结构——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中的中间结构
由于我国经济是在非完全古典假设中的城乡市场存在巨大交易费用下,尤其
是受户籍制度、转移农业劳动力的住房、孩子入学、社会保险等城乡不平等因素
的限制,使我国经济只能选择两步走的转化战略。即在1978.199i年农业劳动力
向非农产业转移只能主要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自我积累、兴办乡镇企业,实
现“离土不离乡”的转移:伴随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城乡户
籍制度的松动,城乡生产要素开始在城乡之间流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的
部分农业劳动力开始转向城市传统非农产业和城市现代国有企业部门。这样我国
经济就出现了传统农业、农村中的乡镇企业、城市中的传统非农产业与城市现代
非农产业并存的格局。但农村中的乡镇企业、城市中的传统非农产业以及传统农
业最后都要分别过度到城市现代非农产业和现代农业。所以三元、四元经济结构
仅仅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中出现的中间结构,最好
不要称其为三元、四元结构(其理由如上所述)。我们的注意力应放在对我国基
本国情的正确判断情况下,探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
的有中国特色的、主要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上。
第二节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的
测度与两步走转化效果比较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化已历时20余年,其转化
的效果如何?本节企图用国际经济学界使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及
二元反差系数对其作一测度和比较。
第八章关于我国的三元、四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测度与比较
一、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系数81
(一)比较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某一部门的收入比重(或产值比重)同这一部门的劳动力
数量比重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pi=YYLi,式中pi为第i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Yi、Li分别为第i部门的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
由13i=YYLi可知:一个部门的相对收入比重越高,劳动力相对比重越低,比
较劳动生产率就越高;经济中两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越大,二元性就越
大,就越落后。
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表明: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1,非农业
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l;二者变动趋势是,在二元经济结构加剧阶段,农业
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渐降低,非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渐升高:在二元反
差达到最高点后,农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转为逐步升高,从低于l的方向向
l接近,非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则越来越小,从高于1的方向向l接近。
(二)二元对比系数
二元对比系数是二元经济中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RI=B刖pN,其中:RJ为二元对比系数,pA和pN分别代表A部
门和N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二元对比系数越小,就表明两部门的差别越大,即二元性越大,反之则反是。
(三)二元反差系数
二元反差指数是各次产业的收入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差的绝对值之和的算
术平均数。
二元反差指数在理论上的最小值为0,即当二元经济转化为一元经济时,二
元反差指数就变为0,部门收入比重与劳动力比重相等。二元反差指数越大,表
明反差程度越大。但二元反差指数与二元对比系数呈大致的反向对称性变化。
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测度与两步走转化效果比较
(--)1978.2003年我国二元经济转化中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
31参考陈宗胜著:(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1年12月,第326-328页。
157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二元反差系数
下表8.1是笔者计算的1978.2003年我国三次产业与非农产业的比较劳动生
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及二元反差系数。其中备次产业各年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是各
次产业各年的产值比重与就业人数比重的比;各年非农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是
各年二、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之和与各年二、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之和的比:二
元对比系数是一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与非农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之比;二
元反差系数是各年各次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劳动就业比重之差的绝对值之和的算
术平均值。
表8-1:拶78椰年我国三次产业及非农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取二元对比系数及二元反差系数
—饮产业比二次产业比三次产业比非农产业比二元对比系二元反差系
年份较劳动生产较劳动生产较劳动生产较劳动生产数数
蛊蛊蛊蛊(%) (%)
1978 0.4 2.78 1.946 2.437 16.4 28.266
1979 0.45 2.69 1.7 2.279 19.7 25.75
1980 0.“ 2.666 1.633 2.248 19.6 25.74
198l 0.47 2.535 1.605 2. 138 22 24.2l
1982 0.49 2.446 1.62l 2.098 23.4 23.25
1983 0.49 2.384 1.575 2.035 24.1 22.71
1984 O.5 2.176 1.533 1.889 26.5 21.326
1985 0.45 2.074 1.697 1.9l 23.6 22.698
1986 0.445 2.01l 1.676 1.865 23.86 22.54
1987 0,446 1.978 1.647 1.83 24.4 22.14
1988 0.432 1.969 1.6l 1.826 23.66 22.46
1989 O.42 1.993 1.746 1.88 22.34 23.364
1990 0.45 1.944 1.69 1.828 24.6 22.034
1991 0.4097 1.968 1.769 1.874 21.86 23.49
1992 0.3722 2.024 1.733 1.885 19.75 24.48
1993 0.3523 2.118 1.542 1.838 19.17 24.353
1994 O.3725 2.108 1.388 1.746 21.33 22.72
1995 0.3929 2.122 1.238 1.663 23.6 21.13
1996 0.4038 2.107 1.157 1.608 25 20.071
1997 0.3825 2.109 1.17 1.618 23.6 20.54
1998 0.373 2.098 1.203 1.622 23 20.817
1999 0.352 2.149 1.225 1.6506 21.32 21.644
2000 0.3271 2.233 1.215 1.6729 19.55 22.43
200l 0.3046 2.294 1.214 1.695 18 23.18
2002 0.29 2.42 1.179 1.7092 16.97 23.42
2003 0.299 2.454 1.102 1.68 17.8 22.93—,
资料来源:表8.1是笔者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各年的产值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计算所得。
158
第八章关于我田的三元、四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测度与比较
(二)1978-2003年我国二元经济转化中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
二元反差系数变化趋势图
1、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及所说明的问题
下图8-1是笔者计算的1978-2003年我国一次产业与非农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变化趋势对比图。从图上可看出: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两步走
转化战略所实现的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大致与国际比较
所表明的: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1,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l;伴随二
元经济逐渐向一元经济的转化,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渐趋于1的变化趋势。
之所以描述为大致符合是因为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向1逼近较为明显,而
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向1逼近还有较大距离。这表明我国农业产值在GDP中所
占比例下降的同时,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还偏慢,下一阶段转移农
业劳动力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图8.1
图8-2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8-3
2、二元对比系数变化及所说明的问题
比较1978.2003年我国经济的二元对比系数大小及从图8.2二元对比系数的
变化趋势图可知:1978年我国经济的二元对比系数最小,为16.4%;所以我国经济
的二元性在改革开放前是最大的,伴随两步走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战略的实施,与
1978年相比我国经济的二元性缩小了。
3、二元反差系数及所说明的问题
比较1978.2003年我国经济的二元反差系数大小及从图8.3二元反差系数的
变化趋势图可知:1978年我国经济的=元反差系数最大,为28.266%;这同样说
明我国经济的二元性在改革开放前是最大的,伴随两步走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战
略的实施,与1978年相比我国经济的二元性缩小了。
(三)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两步走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中第一步与第二步
转化效果的比较
l、1978.1991年第一步转化与1992.2003年第二步转化的农业比较劳动生产
率变化趋势比较
第八章关于我田的三元、四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测度与比较
图8-4
图8.4中的系列l和系列2分别表示: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我国二元经济向
现代城市一元经济转化中的第一步(1978.1991年)和第二步(1992.2003)的
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显然第一步转化中的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第二步转
化中的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即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的农业比较劳动生
产率看:第一步转化确实使我国二元经济的二元性缩小了,但第--步转化又使
我国二元经济的二元经济性有扩大趋势.因第二步转化的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下降到1978年以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2、1978·1991年第一步转化与1992-2003年第二步转化的二元对比系数比

图8-5中的系列l表示第一步转化的二元对比系数,系列2表示第二步转化
的二元对比系数。从图8-5可以看出:从总体上看我国二元经济转化中第一步转
化的二元对比系数要大于第二步转化的对比系数。即我国=元经济转化中第一
步转化的效果比第二步要好。
3、1978-1991年第一步转化与1992-2003年第二步转化的二元反差系数的
比较
图8-6中的系列1表示第一步转化中的二元反差系数,系列2表示第二步转
化的二元反差系数。从图8-6可以看出:我国二元经济第一步转化的二元反差系
数总体上里下降趋势,而第二步转化的二元反差系数总体上有里上升的趋势。
进一步说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一步转化的效果比第二步的效果好。
161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8.5
图8-6
第三节测度的第二步转化效果欠佳的证实
上节通过对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m--元经济结构两步走转化战略中第一步
与第二步转化的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系数比较,得出
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效果欠佳、甚至有使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迸一
步拉大的趋势。这一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呢?本节引用一些学者的观点对其做进一
步证实。
一、农民收入低迷、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有学者指出:过去几年农民收入一直处于十分低迷的状态,农民生产投资和
第八章关于我嗣的三元、四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铡度与比较
生活消费都受到了明显的影响,不少地方的农村经济已不再像改革初期那样充满
活力和生机。200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253元,而且根据全国农村固定
观察点系统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所属32个市县的2万多个农村
家庭的调查(郭建军,2001),低收入组和中低收入组占了54.2%,这部分人是
2l世纪中国的贫下中农:调查还显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也在拉大,1%的最高收
入农户拥有的全部收入是20%的最低收入农户全部收入的1.7倍。同时,城乡居
民收入差距更是显著扩大。2002年二者的差距已经超过l:3。如果考虑到农民
收入的统计数据有一定的水分,.而城市居民还享有农民无法享受到的多种福利,
如福利住房、公费医疗、单位发放的实物收入等,考虑到这些,城乡收入差距将
会更大。世界银行(1998)在一份报告中认为这部分福利应达到城市居民可支配
收入的3/4左右。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估计进行调整,城乡收入真实的差距接近
6:1。这一差距,按照国际标准衡量是巨大的和少见的。在同一报告中世界银行
还指出,“36个国家的数据表明,城乡之间收入比率超过2的极为罕见。在绝大
多数国家,农村收入为城市收入的2/3或更多一些。”中国的情况已经远远超出这
一标准。
二、财政政策对农业支持力度不足
有学者认为;城乡之间的不平等随处可见,且日趋严重。比如,1998年以
来,中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长期国债,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但用
于农业(不包括林业、水利)份额很低。1998-2001年,中央安排国债资金5100
亿元,其中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为56亿元,占I.1%,仅能满足同期农业基
础设箍建设资金的10%左右(农业部,2002)。
三、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天壤之剐
有学者认为;在农村医疗方面,中国曾经有成功的合作医疗体系,然而当
亚洲的一些国家还在效仿中国的合作医疗制度的时候,合作医疗却在中国的绝大
部分农村解体了,解体的后果是婴儿死亡率的上升和地方病、传染病在一些地方
的再度流行。陈锡文(2003)指出,因病去世的农民很少死在医院里,而在城里
则很少死在家里;农村妇女很少在医院生孩子,而城里人基本上没有在家里生孩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子的。现在城市的新居一般都要双卫(两个卫生间),而农村的厕所简直肮脏不
堪。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的《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中国在191个国家的
卫生系统中排名188位。据卫生部基层卫生和妇幼保健司的有关资料,占总人口
70%的农村人口只享有20%的卫生资源配置,87%的农民是完全自费医疗。仅就
2000年5岁前儿童死亡前治疗情况为例,农村56.6%的孩子是死在家里,而城市
91.3%的孩子是死在医院里(张晓山,2003)。
四、城乡教育资源分享严重不平衡
有学者指出:城乡教育资源分享方面也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农村义务教育
投入主体发生了错位,农树教育附加费和教育集资显著加大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成
本和农民负担(李成贵、李人庆,2003;杜育红,2000)。自1985年开始在全
国范围内对农民征收“教育附加费”(征收基准原则上为农民纯收入的1.5%.2.O%)
以来,征收金额是逐年增加的,1998年达到165亿元,而在1985~1999年的15
年间,其总额超过了1100亿元。现在,教育支出已经成为农民开支中仅次于生
活费的第二大项,全国平均而言,每个小学生一年的各种费用在500元左右,初
中生则在1000元左右,这对于人均收入只有2000多元的农民家庭而言,无疑是
很难承受的。如同电影《凤凰琴》、《一个都不能少》所表现的那样,农村教育
条件非常落后,与城市别若天壤。基础教育是一个社会文明存在、延续和进步的
基础,然而“义务教育”对于许多农民和农家子女来说,成了难以享受的“奢侈品”,
这对于一个民族的未来命运而言,无疑是最大的威胁。
五、一些学者的代表性观点
林毅夫2002年6月3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的“三农”问题,和各
个不同的阶段有关系。但现在的城乡差距的确很大,甚至比改革开放初期还大。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增长很快,农民的积极性一
次性释放。但1985年以后,农民收入增长快主要靠劳动力转移。如离士不离乡
的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后来的农民工的出现。但1997年以后,这种现象发生
了逆转,生产力普遍过剩。城市企业开工不定,面临城市产品的普遍过剩,乡镇
企业有很大的竞争压力,很多都破产。
第八章关于我国的三元、四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测度与比较
因此,就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是离土不离乡的劳动力又回流到农业去,同时
造成村、乡(镇)普遍高负债。二是农产品生产很多。农产品太多,价格就会降
低。增产不增收,劳动力转移又不可能。所以,就造成农民收入停滞,城乡差距
扩大的情形“。
甚至有学者指出:简单的说,这几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结果基本是工业的
现代化而非农村的工业化,是城市的现代化而非农村的城市化。经济增长和现代
化是全民族的共同事业,广大农民却没有平等地分享这“共同事业”的成果”。
这些专家、学者的观点迸一步验证了作者据我国统计资料计算的农业比较劳
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及二元反差系数所说明的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
化效果欠佳的结论。为什么会出现我m--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第二步效果欠佳的情
况呢?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转化(农村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
化、现代化)的迫切要求,不能不使我们必须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第二步转化
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82参见李卫玲:‘中国农业不会崩溃“三农”问题路在何方》.http:llwww.A掣i∞.∞/agr-netl02/2.14/bn
Hsn.hun。
”参考李成贵:《中国的二元结构与三农困境》,web@guo XUe.corn web@g∞XUC.tom,2004年4月24日。
165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九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
绩效的深入思考
由上章可知: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中的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总体上
小于第一步转化中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第二步转化中的二元对比系数比第一步
转化也小、第=步转化中的二元反差系数与第一步转化比有上升趋势,说明我国
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转化的第二步转化不如第一步转化效果好。出现这
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的第二步转
化中,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放慢引起。第二步转化中农业劳动力向非
农产业转移速度放慢除了在第五章分析“民工荒”时的非国有企业支付转移农业
劳动力较低工资、劳动条件差等原因外,还有什么原因呢?我们将在本章以下几
节中进行分析。
第一节转移农业劳动力的主要载体
——非国有企业向资本密集化方向发展
本节以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一非国有企业中的乡镇企业(实际
上到目前几乎所有的乡镇企业都已转化为个体、私营企业,但中国统计年鉴仍然
按乡镇企业来统计,即到了我国二元经济转化的第二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所说的
乡镇企业实际指个体、私营企业)为例,说明第二步转化中我国农业劳动力向非
农产业转移速度放慢的主要原因之——一非国有企业向资本密集化方向发展。
一、1978-2002年我国非国有企业平均就业人数与拥有的固定资产
下表9-1是笔者根据统计年鉴计算的1978-2002年其间我国乡镇企业平均就
业人数、每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固定资产、及每个乡镇企业中平均每人推动的固定
资产。
蔓垄! 塞曼三塑蓬苎垫蔓三丛丝丝垫苎坠星耋
表9-1 I.q'/8-2002年我国每个乡镇企业平均就业人甄励皂资产及单位劳动者推动的固定资产
年份每个乡镇企业平均就每个乡镇企业平均拥有乡镇企业单位劳动者推动的
业人数(单位:人) 的固定资产(单位。元) 固定资产(单位;元)
1978 18.54 15063.6 812.49
1979 19.65 18927,32 963.22
1980 21 22904.68 1090.699
1981 22.2 28067.29 12“.29
1982 22.86 31526.77 1379.12
1983 24 35331.25 1474.76
1984 8.59 9480.3l l103.65
1985 5.7 6138.49 1076.93
1986 5.24 6247.6 1192.29
1987 5.07 7008.18 1393.27
1988 5.06 8388.75 1677.75
1989 5.Ol 10278.65 2050.40
1990 5.Ol l 1900.13 2380.03
1991 5.03 13758.33 2751.67
1992 5.08 21703.23 4340.65
1993 5.03 28366.B9 5673.38
1994 4.82 35552.6 7375.93
1995 5.84 58298.47 9984-33
1996 5.78 63879.08 11051.74
1997 6.48 96418.9l 14879.46
1998 6.26 107620.39 17191.76
1999 6.13 133704.45 21811.49
2000 6.15 125795.6 20454.57
200l 6.19 143982.98 23260。45
2002 6.23 167385.32 26867.63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1978-2003年各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到。
167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二、我国二元经济两步走转化中非国有企业平均拥有的国定资产的对比分析
图9-l
在图9-1中,较低的那条线表示1978.1991年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二元经
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第一步转化中的每个农村非国有企业(乡镇企
业)平均拥有的固定资产、较高的那条线表示1992-2002年不符合非完全古典假
设下的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第二步转化中每个农村非国有企业(乡
镇企业)平均拥有的固定资产。
从图9.1中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到: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的两步
走转化中,不符合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第二步转化中的每个乡镇企业平均拥有的
固定资产明显高于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的第一
步转化中每个乡镇企业平均拥有的固定资产;再从表9.1平均每个乡镇企业的就
业人数中可看出,第二步转化中每个乡镇企业吸纳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人数并没有
明显增加。即在第二步转化中每个乡镇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规模明显扩大的同
时,并没有带来就业人数的相应增加——乡镇企业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
市的一元经济结构的第二步转化中向资本密集化方向发展。
168
第九章我田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缋效的深入思考
三、非国有企业向资本密集化方向发展的进一步确定
图9-2
在图9-2中,较低的那条线表示1978.1991年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元经
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第一步转化中的每个农村非国有企业(乡镇企
业)单位劳动者使用的固定资产、较高的那条线表示1992-2002年不符合非完全
古典假设下的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第二步转化中每个农村非国有
企业(乡镇企业)单位劳动者使用的固定资产。
从图9-2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到: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的两步走
转化中,第二步转化中的每个乡镇企业平均每人拥有的固定资产明显高于菲完全
古典假设下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的第一步转化中每个乡
镇企业平均每人拥有的固定资产。这进一步说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
元经济的两步走转化中,第二步转化中的农村非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向资本密
集化方向发展已十分明显。即资本积累的同时并没有出现劳动就业人数的相应增
加。
这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中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放慢、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拉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非国有企业向资本密集化方向发展的原因剖析
从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农村非国有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从最初
的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工业化高潮一出现,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就面对着庞大而先进的城市工业。城市工业虽然在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元
经济第一步转化中出现了从传统轻工业向现代轻工业升级趋势。即:产生了以彩
电、冰箱和洗衣机、空调为代表的新一代家庭耐用消费品的生产。但城市传统轻
工业作为哺育新生产业的主要积累源并没有为农村工业发展轻易让出市场。1992
年,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社会体制方面正在经历引入市场
的深入变化。市场是天生的平等派,并不承认农村工业与城市大工业由于历史原
因所形成的不平等地位,农村工业为了求得与城市大工业在同一水平上竞争的实
力,不得不在工业化初期。就采取以资本替代劳动的增长方式,被迫放慢转移农
业劳动力到非农产业的速度,求得资本增密和提高设备、技术和产品的档次与质
量。另外,国际市场的变动趋势同样不利于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的发展。自90
年代以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将使得中国的相关产
品的出口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接受地的美国及欧盟中市场份额大大缩减所致。
第二节非国有企业发展的自身缺陷
在第五章通过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非国有企业出现“民工荒”
对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进行反证时,透视出了我国非国有
企业自身存在的工资水平低、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劳动条件差、对农民工歧视
等问题;实际上,我国非国有企业除了上述问题外,还存在许多其它影响其自身
发展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的一元
经济转化的第一步还表现的不明显,在转化的第二步就严重制约着自身发展和农
业劳动力转移。这些问题有:
一、“体制弊病”
我国非国有企业“体制病”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是单一的业主制或家族成员共
同投资的合伙制已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表现
在:投资上的封闭性——不利于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难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管理上的家庭式,企业缺少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形成制度化、科学化、民
主化的决策程序,权力高度集中,重大决策往往由“家长”个人说了算;这种家族
第九章我田=元经济结构第=步转化绩效的深入思考
式管理还具有排外性,不利于择贤用能、广罗人才;在财务管理上缺乏健全的制
度和有效的监督机制:在经营上目光短浅,急功近利。
二、经营战略的缺陷
表现在:
(一)不少非国有企业老板表面上为企业制定了五年计划、十年目标、21
世纪战略,实际上心中打的如意算盘却是“捞一把,走人”。他们对市场的理解,
仅为单纯的捞钱。正像一位非国有企业老板所说的:过去是大家围着计划经济这
口大锅饭分吃,现在是争着抢着在市场这个大池中捞油水,谁的劲大,谁的勺把
长,谁就会捷足先登,捞足捞够了,给大家剩下一池亟待治理的污水。
对市场,许多非国有企业不愿培育和保护,促其良性发展,而象历史上割据
称王的军阀那样,采用强盗式的“刮地皮”。瞄准一个地区,便广告围攻与人海战
术般现身说法双管齐下。引导消费者掏腰包。等达到“捞一把”的目的,立即流寇
式地“转战”于另一个地区。
(二)把投机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非国有企业不在少数。许多非国有企业在
短期经营中尝到了甜头,但从长远来看,这种畸形的战略必然导致企业的失败。
其中“骗商”和‘‘邪商”是投机战略的典型模式。“骗商”表现在一些非国有企业在经
营中采取一些完全欺诈的手段,骗取不合法的利益,损害公众利益。这些损害公
众利益的非国有个体、私营企业中,有些是“坑蒙拐骗”的小商小贩,有些是明
显违法经营的商人,有些是隐藏较深、并有着合法组织、从事合法交易、用合法
手段谋取不合法利益的商人。“骗商”更多的意义指后者,它与一般骗子的区别
在于:它们往往有自己独特的商业经营模式,而且独特到现行法律还难以将其治
罪。例如:2000年底被全国各大新闻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ABA”公司就是一
例典型的“骗商”。这家“骗商”有正式合法的营业执照,租用高档写字楼,俨
然一幅大公司的派头,短短几年时间内,先后有1700多家企业上当受骗,被骗
金额数以千万计。其骗术:首先是造势,利用“美国ABA公司”乃“国际大公
司”,实力雄厚、信誉良好、国际业务渠道广泛的概念,博得公众信赖:其次是
寻找目标市场、摸准客户急于拓展国际市场的心理,然后由业务员与客户鉴定协
议,收取不菲的代理费;最后招聘“假外商”与客户谈判,千方百计使交易无法成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交而结束业务流程。根据协议规定,客户只得自白付出代理费而一无所获。
与“骗商”相对的是“邪商”。“邪商”是比“骗商”更为投机的一种经营
模式。“邪商”既搞假冒伪装又注重创造自己的品牌:既偷工减料又注重质量:既
缴税又想尽办法偷税、漏税;既拉关系、想尽办法、削尖脑门走“后门”,又不望
正面呼吁期盼法制。“邪商”练就了寻找市场空隙、法律空隙的本领,奉行“不碰
高压线”、常打擦边球的原则,有缝就钻,碰壁拐弯,用眼花缭乱的招式,频频
换招的套路.自封为“吃第一个螃蟹的入”,打着新潮流“弄潮儿”的晃子,试
图从新概念中为自己所从事的经营活动寻找一种理论依据,用人性化的欺诈给经
营模式套上漂亮的花环。“邪商”的典型性在“传销”中被充分的演绎。
三、管理中的问题
表现在:
(一)缺乏沟通。在这些企业中:l、员-r.ffj不知道其他人在做什么,也无
法了解自己工作的确切性质和他们的工作与其他人工作之间的关系。这造成了企
业的员工和部门都只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对剩余的工作,他们说“这不是我们的
责任”即企业缺乏团队精神。2、员工们缺乏对企业发展方向的了解。工作缺乏自
主性,过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得过且过生活。
(二)家长式作风、权威者心态依然根深蒂固。非国有企业的许多老板旧的
习惯依然没有根除,有的喜欢搞纯粹的“一言堂”,而且事必躬亲,或者把工作交
给言听计从、能力不强的人;有的喜欢“垂帘听政”,重大事项虽然交给部下去办
理和计划,但事事必须请示,步步都要汇报,最终的决定拍板还是控制在老板手
中;有的则将方案、方式全部规划好,只允许部下亦步亦趋,不允许做丝毫变通。
“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名为分权,实则仍是高高在上,大权集于
一身。这种管理方式不利于激励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旦老板有事不在岗时,
下面很可能抓紧分分秒秒争取闲暇、此时有何义务需要完成、有什么责任需要承
担,部下一定会一推了之。
(三)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大多数非国有企业的管理主要依靠:
1、血缘管理(或称亲情化管理)
这种管理是试图通过家族血缘关系的内聚功能来实现对企业的管理。我国许
172
第九章我It--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绩效的深入思考
多非国有企业是从“夫妻店”、“父子店”、“兄弟店”等家族企业建立和发展
起来的,这种血缘关系在非国有企业创业和初步发展时期凝聚了人心、发展了企
业,起到了非血缘关系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伴随非国有企业发展,血缘管理的局
限性愈来愈明显:
①当企业发展壮大后,人员数量越来越多,血缘管理无法继续延伸,因具有
血缘关系的人的数量是有限的;
②非国有企业的老板大都是依据血缘关系在各个管理岗位上安排人的,但
是,这些人未必都有管理能力,未必都能胜任管理工作,他们有可能因管理不善
而使情况变得一团糟;
③正是由于血缘关系的存在,使得管理制度难以有效实行,大家都舍不下面
子,不能真正照规章制度去办事,使这些规章制度反而成为一纸空文,不具有任
何约束力。而且很可能会为一些人提供作弊的空档,使其凭借血缘关系大下其手,
挖企业的墙角,肥自己个人。要知道,在利益的诱惑面前,血缘关系也并不是完
全靠得住的。这正如中国封建社会皇宫家族一样,兄弟姐妹、父子、父女、母子、
母女、夫妻之间为争得权利互相残杀。
2、关系管理(或称友情化管理)‘
关系管理或友情管理就是指以朋友的友情为原则来处理企业中的各种关系
的企业管理。在关系管理下,大家都是哥们儿,在一起办一个企业,有福同享,
有难同当,因为哥们儿之间就是那种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的关系。这种关系管理
同上述血缘管理一样,也是在初创阶段(在我国也就是在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
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第一步)对企业的发展确实是有积极意义,因为在钱少的
时候,也就是在哥们儿为朋友可以而且也愿意两肋插刀的时候,这种模式是很有
内聚力量的,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尤其是企业利润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
哥'fi']JD的友情就淡化了,因而我国非国有企业如果不随着其发展而尽快调整这种
管理模式,那就必然会导致其很快衰落甚至到破产的境地。
3、面予管理
众所周知:面子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很注重的,它甚至渗透到许多非国有企业
的管理中。在许多非国有企业中,上至老板,下至各级主管都很看重自已的面子。
在这种情况下,员工都需要“给老板面子”,因为老板和各级主管衡量员工“优劣”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员工是否给他面子。老板保全自己面子的方式就是“说一不
二”,他们可以把白说成黑或把黑说成白,以随意的口头命令代替成文的规章制
度,可以朝令夕改。当老板这样做时,员工只能唯唯喏喏。如不然,便是不给老
板面子。这种企业管理方式,颇有些像黑社会组织的做法。老板就是“老大”,其
他人就是“小兄弟”。它非常不利于企业的正常发展,与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更是风
马牛不相及。因它不仅压抑、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而且助长了管理者的错误,
使上下离心,面和心不和。企业管理制度被破坏殆尽,所谓“管理”,在这里已
不复存在,而是“奴役”。“
四、产权不清与动力不足
由于政策不公、行业限制,非国有企业中的个体、私营企业戴“红帽子”(戴集
体、乡镇企业帽子)、穿“洋外衣”(假三资企业)现象普遍。据国家工商局抽样调查,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乡镇企业中就已经有93%是私营企业。这造成产权不清。
产权不清,首先表现为外部产权不清。比如当初以集体名义注册的私营企业发展
到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转化的第二步以后,在财产的终极所有权的
归属问题上就出现了纠纷。1992年,类似这样的问题到法院打官司的入越来越
多。其次是内部产权不清,主要是指以个人名义注册的合作企业,后来又加迸了
个人的股份,由于当初没有进行资产评估和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协议及合同,一
旦企业发展了,资本大了,产权纠纷就多了,有的造成分配不公,有的导致散伙。
由此使一些非国有企业发展到~定程度就不愿做大,企业的迸一步发展受到人为
限制。
可见,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的第二步转化中,许多非
国有企业亏损、破产就是由于非国有企业自身存在的产权不清和体制弊病以及缺
乏长久经营战略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所致。非国有企业亏损、破产必然不能
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甚至原来转移出来的农业劳动力又被迫返回农村。这是我
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一
步拉大的又一重要原因。
“参考汤顺利主编;‘私营企业批判’.中嗣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8月.
174
第九章我囝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绩效的深入思考
第三节非国有企业产生、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影响
伴随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人们对非国有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的认识由
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到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
要组成部分和以法律的形式保护私有财产,使非国有企业在政治上与国有企业具
有了同样地位。但非国有企业在实际发展中还面临许多不利于其生存和发展的政
策与体制环境。具体表现在:
一、体箭不顺导致不利于非国有企业发展的“婆婆”太多
目前,非国有企业依然按照所有制、部门及区域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由于
政出多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致使口径不一、管理分散,使地方和企业无所
适从。在项目审批、产品鉴定、职称评定等方面职责不清、多方插手、重复收费,
即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的旧“三乱”现象极为突出,近年来又增加了新“三乱”
即:乱吃、乱拿、乱抢。每年非国有上交的各种杂费要比税金高出2.3倍,对此
他们叫苦不迭。正象一些人所描述的:哪里有冒烟的、哪里就有乱摊牌、乱收费
的;一些机关干部在言谈中称:看哪个企业不听话,看我怎么接治它。加之社会
中介服务体制尚不健全,也造成非国有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在产品开发、
市场定位、资金投向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办理商务出国环节多、效率低,
往往使非国有企业坐失商机。出现这种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一些政府官员的乌
纱帽是花钱买来的,带上乌纱帽后首先是捞回自己买乌纱帽的巨额花费。
二、政策不公使市场无序
近年出台的政策多是按照企业规模和所有制设计操作的,对大企业优待多,
中小企业考虑少:对公有制企业优待多,对非公有制企业考虑少;在税收政策上,
国有企业可先缴后退,非国有企业无此待遇;中小企业特别是个体经济、私营企
业往往是小额纳税人,增值税发票难以抵扣,实际税负增加;个体、私营企业存
在双重纳税等。在士地政策上,国有企业可享受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增值税减免
政策,而非国有企业无此改革成本参与改组;特别是在银行呆坏帐准备金核销上,
国有企业可列入国家计划及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非国有企业无此厚遇。在行业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准入上,非国有企业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还受至Ⅱ诸多限制。比如国务院在1993
年下半年发出的一个通知指出:35种商品一律不准私营和个体户批发,其中包
括涤面布、中长纤维布、短绒、胶鞋、洗衣粉、灯泡、铁锅、元钉、润滑油等等;
另据上海资料透露,开发浦东新区的建设,私营企业被排除在外,外国老板可以
在那里造一幢幢新楼,中国老板却没有资格:甘肃、辽宁等地区反映,在发票、
汽车牌照等方面都打上了“私的烙印”髓。此外,市场交易规则缺乏,市场秩序混
乱,致使菲国有企业正常经营困难重重。
三、融资困难
一是供应不足。我国尚无专门为非国有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加之商业银行
体制改革后权利上收,做为非国有企业主要贷款来源的基层银行自然有责无权,
有心无力: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后,逐级下达“存贷比例”,使本来就少的贷款
数量更为可怜,贷款供应缺口加大。二是保证缺乏。银行只认可土地房产等不动
产作抵押,非国有企业担保机构少,担保品种单一,寻保难。三是资信等级不够。
中小企业贷款难、寻保难与其资信等级不够有关。建立以企业资信档案为基础的
信用制度已迫在眉睫。此外,中小企业借贷成本高,也影响了其融资能力。基于
上述原因,据有关资料报道:一些地方的非国有企业约有52%无力从银行获得
货款,致使21.6%的非国有企业开工率不足50%;73%的小型企业开工率低于
80%。
这些仍是阻碍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顺利转化的重要
原因。
第四节城市偏向政策对农业劳动力彻底转移的制约
前三节是对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主要吸纳者——非国有企业自身发展的问题
和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外部环境对其发展的阻碍的分析。本节和下一节将对农业劳
动力的转移主体——农民,不得已接受的不公正待遇和农民自身素质对非国有企
业需求劳动力的不相适应性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放慢的分析。
”李欣欣t‘中国私营经济发展中的目最及对鬣',‘经济研究',1994年第7期.
176
第九章我周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绩效的深入思考
本节在厘定城市化确切含义基础上,指出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中,对城市化
理解和推进城市化进程存在的误区,阐述我国长期实行歧视农民的城市化偏向政
策导致我国农民不得已接受的不公正待遇使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这严重制
约了我国农业劳动力彻底转向非农产业,是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第
二步转化中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又一重要原因。
一、城市化的确切含义与误区
“城市化”这个词,是从英语Urbanization翻译过来的。它指的是人类生活
方式、社会结构的~种变化,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口逐渐由农村向城市
转移,农业人口逐渐转变成非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城镇居民,城市和城镇的
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的生活方式、居住方式、出行方式不断
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文化不断提升,市民的观念不断更新等等“。
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但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中,对城市化理解和推进城市化进程存在着一些
误区,这些误区阻碍着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的~元经济转化,阻碍着农业劳动
力转移。具体表现在:
(一)目前有些地方和部门将城市化理解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理解为单纯为
现有城市人mg'J造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房子盖的越来越漂亮,马路修的越来
越宽,公园和广场建得越来越多,但这一切并不是为了吸引或满足更多农民进城。
有的甚至是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的既得利益,限制农民进城。
(二)“以规划为龙头”而不以“产业为龙头”推进城市化。强调城市规划
没有错,但城市不是规划出来的,丽是依托产业发展成长起来的,规划必须建立
在产业发展基础上。没有产业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就找不到岗位;就会出现
有城无市的情景。要知道非农企业的发展要求有聚集效应,生产相同或相互替代
产品的厂商的集合形成产业,同一产业内企业的聚集形成产业集群:不同产业集
群的聚集就要求符合生产力布局的现代城市出现;因城市有利于削减交易费用和
提高公共产品的利用率,符合生产力布局的现代城市出现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
展。所以非农产业发展(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对产业化(工业化)
卧严正主编;《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2月,第9页。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又具有推动作用。不能只顾规划城市,不顾城市产业发展。
(三)强调“高、大、全”,而忽视“专、特、精”。包括小城镇在内的各
级城市和城镇都喜欢盖高楼房,建大广场,修宽马路,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形
成完整的城市功能。不少城市或城镇,无论是产业,还是建筑,都是大同小异,
没有什么特色。其实,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大而全”越来
越难以形成国际竞争力。没有国际竞争力就不能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形成持久的拉
力。只有积极参与全球专业化分工,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走“专、特、精”
(专业化、特色化、精辟化)之路,才能真正找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对转
移农业劳动力,对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转化才能有持续拉力。
(四)建开发区是各地推进城市化,建设和发展城市的重要手段。但在开发
区建设过程中,农用土地是转为非农用地了,但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却没有随之
转为产业工人,丽成为失地农民。
二、歧视农民的城市偏向政策
我们知道,农民在我国属于弱势群体。历史和现实都己证明,农民的权利不
容易得到维护,农民的利益容易受到伤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对农民的歧视
常常表现为对农民的种种限制上。这些限制的陈年积淀,似乎使之成了一种习以
为常的事情。
(一)户籍制度的限制
户籍制度是我国对农民限制影响最深远的政策之一。在其它市场经济国家
里,公民普遍享有自由迁徙和自由择业的权利。我国建国后则逐步实行一套严格
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人为地将全体公民划分为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形
成了农村公民和城市公民两种明显相区别的不同公民,使农民不可避免地降为二
等公民。据考察,我国特有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发源于1951年公安部制
定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1958年1月全国入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户口登记条例》最终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这种把农民严格限制在农村的做法,
完全漠视了农民的‘‘住城权”,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计划经济体制
下形成的禁区纷纷得到突破,但关系千家万户的户籍管理制度却一直没有实质性
第九章我田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续效的深入思考
的松动。大量涌入城市的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流血流汗,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却没有取锝应有的城市户口,成为“身处其中、不属其类”的“城市边缘人”。这些
民工年初出门打工年终回家过年,形成了我国又一特有的铁路“春运”高峰现象。
20世纪90年代,伴随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城市人的收入增
长明显快于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相适应。城市各类学校对学生上学的
收费标准、城市商品房价格都明显大幅度提高。农村居民进城后由于没有城市户
口,对其孩子入托、上小学、初中、高中要收额外的数额不小的赞助费;在高额
商品房价格下,农民工购买商品房几乎不可能。面对高额的城市教育、住房费用,
农民工只好选择在家留守。这是20世90年代以来——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
一元经济第二步转化中城乡二元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就业限制
长期以来,城市的就业领域对农民是严格限制的。不管是国家行政机关、事
业单位还是国有企业,招工招于的首要条件是你必须具备城镇户口。这一政策,
至今未见任何改变。如第七章所论:倒是伴随改革开放而蓬勃发展起来的非国
有企业,为转化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提供了比较广阔的空间,
为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转化作出了历史性的重
要贡献。
但近些年来大中城市又纷纷出台种种限制用农民工的政策措施,使人们进一
步看清了对农民的歧视己深深扎根于社会的肌体之中。本来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就
相对较低,与城市居民在平等竞争中也会处于劣势。可我们的城市就是怕农民来
抢自己饭碗,人为地设置了一道又一道的壁垒,实行狭隘的城市保护主义。1995
年劳动部门出台了一项新的政策,要求外出就业的农民必须持有“三证一卡”才能
在城市短期地合法工作和居住,而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得到原居住地和前往工作的
地方政府双重批准,并且在离家之前就要有雇主的雇佣证明。就拿北京来说“1998
年北京市限制使用外地来京务工人员的行业和工种是:金融、保险与邮政行业、
各类管理人员、营销员、会计、出纳、调度员、话务员、核价员、商场营业员、
出租汽车驾驶员、各类售票员、检票员、保育员、电梯工、电子计算机操作人员、
民航乘务员、打字员、各类抄表员、检验工、计量工、调试工、描绘图工、库工、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汽车驾驶员、星级宾馆(饭店)和旅店的服务员及办公人员。”87各大中城市也都
有类似的就业限制,有的更为严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城市里的好事儿,农民
是沾不上边的,剩下给农民的就只有城市人不愿干的脏、累、苦、险的下等差事
了。与此同时,一些已经在城市里找到一份工作的农民工也不能享受到与城市员
工同等的社会地位和福利保障。这种歧视农民的城市偏向政策不仅与我国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格格不入,而且极大地伤害了广大农民的感情和尊严。
(三)迸城农民缺乏社会保障使农民工不能彻底转化为产业工人
人们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地域和职业,这应在市场经济国家是不
言而喻的。而我国农民世世代代被人为地束缚在土地上,潜在的创造力受到了极
大遏制。在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转化中,我国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
力要求离开土地进入城市,但他们在城市找到工作后,由于没有社会保障,只能
把土地作为自己的生存资本,当城市工作失去后,就以迫切的心情迅速返回农村
种地。这样,土地就像风筝一样,飞得再高再远,农村这根“土地”的绳仍牢牢地
系着他们,使他们飞得不可能太高也不可能太远,最终必须归来。由于城镇工作
存在风险、农民工既没有社会保障,又不能彻底转化为产业工人,他们就不愿意
将土地有偿转让、土地也就难以合理流动。致使我国最为宝贵的土地资源利用率
明显下降、~些地方的农田撂荒现象也就不可避免了:而农民工是忙碌地穿梭于
农村与城市之间,成为典型的“两栖人”。可见,进城农民缺乏社会保障,阻碍
了进城农民彻底转化为产业工人和农用土地向种田§2手手中集中。这既延缓了我
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转化,又使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
转化中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在农业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基础上,农
业出现剩余难以持续满足。这一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表现就是转移出
去的农民工在非国有企业出现效益下滑后,大量返回农村;这是20世纪90年代
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第二步转化中城乡二元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又
一重要原因。
(四)城市发展方针的限制
我国现行的城市发展方针是在20世纪70.8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1978年3月国务院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1980年10月又提出
盯张英红l《城市化滞后与农民歧视',http.//ww.xSlx.CO!,2003年2月培日.
180
.——— 蔓垄! 塞曼三墨丝蔓堕垫苎三芝蔓些墼塾箜翌△星妻
“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1990年4月《中华人
民共和国城市化规划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
等城市和小城市”。这些城市发展方针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城市化进程进行限
制的反映。所谓“严格控制”,事实上就是对农民进城的控制,控制农村人口城
市化,这使大中城市的人口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一些人为地限制、歧视农民的政策,如:政府对城镇居
民的转移性支付远高于农民、城乡居民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上的巨大差距等
政策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距,妨碍了我国农业劳动力转
移和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的一元经济转化。
三、导致城市偏向政策的主要原因
我国为什么一再实行城市偏向的政策呢?不同时期主要原因可能不同。从几
十年的农业政策史及其经济后果来看:缺少一个平衡的政治结构,是城市偏向政
策出台的重要原因。如果农民能够直接发出与他们的人口比例相称的声音,就能
使城市偏向政策受到很大限制。比如:在我国,虽然宪法规定每个公民的权利是
平等的,但选举法却实际上规定:农民选举1个人大代表的人数是城里人的4倍,
也就是4个农民的权利相当于1个城里人的权利。这是城市偏向政策出台和实施
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这样的规定,在权利和政治上,8亿农民就变成了2亿农
民。他们就很难和5亿城镇居民抗衡。权利上不平等,经济上就无效率。一个社
会中最大的人群被压缩了权利,经济政策就会出现系统性的偏差。现在一些直接
管理农民的乡镇政府、村委会、村民小组除了收费、收摊派深入农民家庭外,很
少走门串户了解农民的心声;再加上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和农村信息条件所限,他
们不到被迫无奈的境地是不会主动通过正常渠道反映和表达他们的呼声。就拿电
视媒体来说,电视节目中也很少看到农民的镜头,除了一些新闻,从未见过农民
来到演播室谈观点和看法。中央电视台有个“当代工人”的节目,每到星期天上午
黄金时段就播出,但就是没有“当代农民”的节目,电视镜头很少伸到田间地头,
听农民说说话。
因此,还农民以真正平等的权利,是避免我国城市偏向政策的宪法层次的解
决办法。不能因为他们素质低,就不给他们反应意见和提建议的机会;给了他们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提建议与反应意见的机会,我们制定的政策才会合理、公平,农民的积极性才会
提高、收入才会增加。农民收入增加了,会解决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这也
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整个国家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五节农民自身素质对其转移及城乡
二元经济差距扩大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伴随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第二步转化的开始
和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美国的知识经济迅速在包括我国在内的
全球各个国家传播。知识经济的传播,使各种现代化的生产和服务设各越来越多
的被采用:生产和服务设备的现代化,必然对高素质劳动力需求越来越多,社会
和经济发展终究会用高素质劳动力替代低素质劳动力。而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
数量和质量与此远不能适应。表现在:
一、待转移农业劳动力数量多
众所周知:由于我国人口生育工作曾一度失控,人口增长过快,长期以来,
人口基数居世界首位。我国居世界首位人口基数的80%住在农村,总数达9亿多。
另据中国数字月度报告·陆月号(2003.2004年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变化)最
新报道:目前全国有7_3亿劳动力,其中有4.8亿在农村。在农村劳动力中,有大
约1.7亿在从事乡镇企业和其它非农产业,3.1亿为农业劳动力。农业部副部长张
宝文指出,按照目前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水平测算,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约为
1.6亿。全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实际存在大约1.5亿左右,且每年新增劳动力也达
600多万人。
122
二、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且有下降趋势
我国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且有下降趋势的表现是:
(一)文化素质低
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是以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水平为主构成的。据
第九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绩效的深入思考
1999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截至1998年底-全国农民受教育程度为:在100
个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为9.15%,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4.49%,初中文
化程度的占44.99%,高中文化程度的占9.15%,中专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
分别占1.46%和0.37%,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年,在一些贫困地区,指标更
低。加上这几年由于农业劳动力素质低等原因,导致农民收入相对减少、教育费
用又相对增加,九年制义务教育有名无实,由此产生的农村家庭子女小学毕业后
的辍学率大幅度上升:由此再估计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口素质可能会比1999年《中
国农村统计年鉴》统计的我国农业劳动力素质更低。如在2004年“农民培训暨中
国农民大学发展研讨会”上,与会的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坦言:“农村劳
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实际上下降了。上世纪90年代去基层考察时,当时村干部
中有不少是农业院校毕业的。而现在,全国70多万个行政村中,大部分村干部
是初中文化程度,甚至还有文盲、半文盲。””
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低,不能满足城市非国有企业的雇佣要求(城市非国有
企业对雇员的要求一般至少有初中文化),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受阻。
(二)科技素质低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农民,
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所谓初级技术是指这样一个标准:
对种植业农民,应懂得选用良种,会进行播前处理,准确掌握播种期、播种量、
播种方法,科学掌握施肥时间、方法和数量,有效防止病虫害和合理使用农药:
对非国有企业职工应达到三级工以上技术水平,懂得岗位生产规范和生产过程,
掌握必备的生产技术,操作自如。可是,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有技术特长的
仅占10.6%,受过职业技术教育或技术培训的只占3.4%,80%以上的是“科盲”89。
(三)经营管理素质差
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多半停留在传统耕作水平上,生产方式简单,劳动手
段陈旧,经营管理粗放。他们不计劳动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成本,不讲投入产
出效益,不善于合理配置劳动资源。调整生产结构,从事非农产业经营。他们农
业生产商品化意识刚刚建立起来,还不能预测市场变化,适时进行生产经营方向
上的更换,谋求更好的经济效益。从事乡镇企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第二、
锚张保文:‘我圈农民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一http:/向w.jxg&'.COm/n盯s/gnxw
/zoo}12-06/3000019479,html.
∞余永德主编:‘农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145页。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三产业的农民,其经营管理素质优于种植业的农民,但绝大多数人的经营管理
并非自觉意识下的行为,仍是一种凭直觉经验的,带有相当程度盲目性的行为。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非国有企业的产生与发展,延缓了我国农业劳动力向
非农产业的转移速度;再加上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第二步转化对农
业劳动力素质要求与第一步转化相比明显提高,就使得农业劳动力素质不能适应
第二步转化的要求,成为导致20世纪90年代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
第二步转化中,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又一重要原因。
在我们分析和测度了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
经济结构两步走转化的转化状况、第二步转化中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基础
上,须提出进一步完善和实现第二步转化的思路与对策。
第十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凰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完成
第十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二元经济
结构第二步转化的完成
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的第~步转
化使我们看到了我国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曙光,第二步转化使我们看到了城乡
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但由于旧体制的余威和第二步转化中非国有企业非农村
工业化、城市化战略选择的失误,导致了第二步转化效果欠佳。我们有何种思路、
采取何种措施?促使第二步转化持续、快速完成,构成本章要论证的核心问题。
第一节第二步转化完成的总体思路
本节在阐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完成的总体思路基础上,对总体思
路的实现做了概括性描述,并提出了“主体分层式”农村工业化战略。
一、总体思路的内容
通过前面各章的论述我们知道了:由于古典假设把劳动和资本看作完全对立,
因而二元经济转化的完成主要是通过压低劳动者工资、减少成本、增加利润,利
润再投资形成更多资本,吸纳更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
元经济转化,直到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转化到城市现代工业。此时(由古典阶段
转化为新古典阶段),劳动者工资才能随劳动边际生产率提高而提高。但我国二
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转化中,在农村仍然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
就出现了在原有工资和劳动条件下无法雇佣到自己所需劳动力的情况。这就迫使
我们必须结合这个实际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转化
的新思路。
若说1978,1991年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的第一步转化中,
由于劳动者存在“货币幻觉”、或劳动者对非国有企业有一种新鲜感、或劳动者对
非国有企业的未来怀有好的预期、或这三种情况在同一个劳动者身上同时兼各而
使劳动者积极转向非国有企业,并在非国有企业内尚且能努力工作;但伴随转向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非国有企业的劳动者从事非农产业时间的延长,劳动者的“货币幻觉”、劳动者对
非国有企业的新鲜感逐渐消失后、劳动者对非国有企业的未来怀有好的预期较长
时间仍不能得到实现时,非国有企业依靠工业化初期的较低工资、较差的劳动条
件就会雇佣不到非国有企业和社会发展所需劳动力。此时,只有通过实施非完全
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提高农民工工资、改善劳动条件、降低
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国有企业的交易费用和转向非国有企业所在地的生存费用,以
实现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即在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
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总体思路只能是:
非国有企业通过提高劳动者工资、改善劳动条件、降低转移和生存费用激励
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单位使用价值的时间降低到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之下,从而给非国有企业带来超额利润(M),更多M用于再投资,又可
吸纳更多农业劳动力到非农产业就业,直到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转化到非农产
业,实现我国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此一过程也达到了劳动者所追求
的工资(V)增长和资本所有者所追求的利润(M)增加同时实现。即劳资双方
也通过此种思路实现了和谐、共赢的目的。同时也解决了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
化过程中的总需求不足问题。
二、总体思路实现的概括性描述
若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国有企业的数量用公式:L-[P×(R-C).(Y-C‘】×Qt来
表示。其中,公式中L表示农业劳动力向非国有企业转移劳动力的数量;R表示
农业劳动力向非国有企业转移的预期收益:包括预期非国有企业工资水平的高
低、工作岗位的令人尊敬程度、自己从事这一岗位的未来发展机会等:C表示农
业劳动力向非国有企业转移的交易费用(如:了解非国有企业用人信息的费用、
到非国有企业的应聘费用等)和从事非国有企业后在非国有企业所在地的各项支
出(如日程生活费用、买房或租房费用、孩子入学费用等);Y表示在农村从事
农业劳动的实际收入;c‘表示生活在农村的各项成本支出:P表示农业劳动力在
非国有企业找到工作的概率;Qt表示城乡净收入每增加一元可转移的农业劳动
力数量。即:转移到非国有企业的劳动力数量等于农业劳动力在非国有企业找到
工作的可能性与农业劳动力在非国有企业所在地工作的净收入的乘积减去农业
第十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完成
劳动力从事农业产业的净收益的差与城乡净收入每增加一元可转移到非国有企
业的农业劳动力数量的乘积。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完成的总体思路的实现,将围绕上述公式展开
论述。
以下各节就主要进一步分析影响农业劳动力在非国有企业找到工作的概率
(P)、农业劳动力向非国有企业转移的预期收益(R)、农业劳动力向非国有企业
转移的交易费用和从事非国有企业后在非国有企业所在地的各项支出(c)的因
素。其中,影响农业劳动力在非农产业找到工作的概率∞的因素可从劳动供求两
方面加以考虑。劳动需求方面主要有非国有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非国有企业数
量的多少和规模成长快慢,劳动供给方面主要是看要求转移到非国有企业的农业
劳动力素质高低。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对农业劳动力的教育与培训。非
国有企业数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非国有企业诞生和生存的环境,这些环境主要包
括:对非国有企业的思想观念和认识水平,国家政策、法律对非国有企业在市场
准入、资源获得等方面的公正程度和企业家的培养与成长:非国有企业规模成长
快慢除取决于上述环境外,还受企业制度、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影响。经
营管理水平高低的判断主要看劳动者积极性的高低。古典假设下通过压低劳动者
工资、积累资本的方式是不能激励劳动者积极性、进行资本长期积累、维持企业
可持续发展的。要激励劳动者积极性、进行资本长期积累、维持企业可持续长期
规模增长就必须增大R-C。在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第二步转化中,
R-C的增加主要是通过提高R、降低c来实现。如何提高R、降低C?构成本章
第三节、第四节论述的内容。
三、和谐社会的建立与“主体分层式”农村工业化战略的提出
伴随着非国有企业的诞生和生存与发展环境的改善、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
高,R-C的增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彻底转移就会持续快速进行。与之相
适应,农业土地要逐渐向种田能手手中集中,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
产率、增加农业劳动力者的Y-C’收入,走向非农产业与农业产业、资本所有者与
劳动力所有者的和谐、共赢。在和谐、共赢中实现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N--元经
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的第二步转化。这一转化的实现还要求资本的增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长(包括非国有企业数量的增加和同一非国有企业规模扩张)与吸纳农业劳动力
到非国有企业就业的增长同时进行。但正如上章所分析的我国始于1992年的二
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的第二步转化出现了非国有企业资本增长与吸
纳农业劳动力到非国有企业就业非同步的状况,即到非国有企业就业的农业劳动
力增长慢于非国有企业资本增长一非国有企业向资本密集化方向发展。这与我
国现阶段农村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战略不完全吻合。针对此种情况,笔
者提出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第二步转化中“主体分层式”农村工业
化战略。
第二节实现第二步转化的“主体分层式”
农村工业化战略实施
“主体分层式”农村工业化战略是针对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第
二步转化已走过路程中的非国有企业向资本密集化方向发展而提出的。本节主要
论述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主体分层式”农村工业
化战略的实施措施。
一、“双层分离式”工业化战略缺陷与“主体分层式”工业化战略
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第二步转化已走过路程中的非国
有企业向资本密集化方向发展问题,我国理论界已有人涉足。如:国家计委经济
研究所课题组在1993年发表于《经济研究》第7期的(--元结构矛盾与90年代
的经济发展》一文中,在分析了我国二元结构矛盾的历史由来与现状及在二元结
构不断拉大的背景下实现90年代加快发展要求的矛盾后,提出了“双层分离式”
工业化战略的设想和政策选择。其基本含义是针对二元结构矛盾中的核心问题
——城乡经济在城市产业升级前产业层面上的竞争矛盾,通过政府干预行为使之
缓解,以降低农村资本增密压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进而提高农村居民
收入水平,扩展农村消费市场,推动城市化进程。这个核心问题的全力解决,就
会牵一发而动全局,把经济发展中的“恶性循环”关系导向良性循环。他们的具体
188
第十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藐目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完成
设想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和经济政策的引导,形成传统轻工业的生产能力与市
场向农村转移的势头,尽量把城乡工业发展剥离成两个层面。城市层面逐渐走上
高级化道路,农村层面作为工业化的初步阶段,发展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轻纺产业。
这就是他们当时提出的“双层分离式”工业化战略。但笔者认为:这种“双层分离
式”工业化战略,即在城市发展资本密集型非农产业、在农村发展劳动密集型非
农产业,固然有城乡分工、避免竞争的意义。但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是建立在
城乡分割、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分离的前提假设下——农业劳动力只能转向农村的
非农产业。这种假设既不符合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也不
符合缩小城乡二元差距的本意。仅仅适应于笔者提出的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二
元经济的两步走转化战略的第一步—一农业劳动力主要转向农村的非农产业,与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农业劳动力向农村和城市的非农产业同时转移的实际不相
符合。
鉴于此,笔者提出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二元经济第二步转化完成的“主体
分层式”农村工业化战略。这一战略的含义是:国有企业主要应该发展资本密集
型非农产业以实现我国非农产业的现代化,非国有企业主要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
的非农产业以吸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国有企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下岗”失业
人员。非国有企业既可布局于农村,也可布局于城镇。相应的农村劳动力就既可
转向农村也可转向城镇。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互
相流动,在流动中缩小城乡差距。这就是笔者提出的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
元经济第二步转化完成的“主体分层式”农村工业化战略。
二、“主体分层式”农村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主体分层式”农村工业化战略实施的核心是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两个
非农产业层面的分离,能否成功分离就是战略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但分离并不
是市场的要求,在一个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国家,生产要素
应该是自由流动的,生产和经营者的行为应该是自主决定的。要实现分离,就必
须发挥政府的作用。我国强大的二元经济结构是政府在改革前30年用政府的力
量缔造的,用政府力量创造的结构,还须借用用政府的力量来摧毁。当然,强调
政府在解决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中的作用,并不是主张走回传统体制,而是强调在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重大调整这类已证明是市场无能力发挥作用的领域内,发挥
政府作用,弥补市场功能的重要缺陷,这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此
外,战略的核心既然是实施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产业选择的战略性分离,政府
发挥作用的范围就应该局限于此。政府行为的目的,也不应是具体指令国有企业
和非国有企业各自应生产什么产品,而主要是要造成一种使几类传统产业转向非
国有企业的发展环境。近几年来,由于消费品市场需求不足,国有企业所从事的
传统轻纺工业产品积压,亏损严重,大批企业是靠政府保护、发放贷款来维持生
产和发放工资,这种情况自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第二步转化以来一
直没有根本性改变。这就形成了一种国有企业转产升级的外部压力和内部要求,
政府因势利导,就会形成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非国有企业转移的条件。当然更
多的国有企业由于转产中资本、就业、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问题,不能轻易让出
传统市场,这就需要政府的行政干预力量了。政府关于“主体分层式”农村工业化
战略实施,大致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技术档次低,劳动密集度大,且便于非国有企业生产的产业和产品,
应让位于非国有企业。对以农村市场为主的此类产业应先行一步。对以城市市场
为主,但更适宜非国有企业生产和经营的产品,也要彻底向非国有企业转移。
(--)结合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引导上述产业向非国有企业转移,以
包、租、卖的形式彻底向非国有企业让渡。适合非国有企业生产的属于上述产业
的国有企业中的亏损企业应快速转卖。尽快彻底结束国有企业资本闲置、无人处
置、资源浪费的状况。政府对非国有企业购买上述国有企业者,可提供适度的投
资补贴,或设立专项贷款。
(---)对非国有企业,应用税收、利率和补贴政策,鼓励发展能更多吸收劳
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应不鼓励发展资本密集度高、吸收劳动力少的产业。
(四)向非国有企业扩展传统产业,要结合城市化进程,政府应在做好城市
规划的基础上,鼓励非国有企业的聚集以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降低非国有
企业生产、经营的社会成本;同时继续实施农民集资兴建小城镇,并建立小城镇
建设的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允许农民带资金、劳动力进城收购劳动密集
度高的传统产业,并给予城市户口的政策。进城农民要与城市居民在社会保险、
孩子上学、购买住房方面享受完全相同的待遇。实现农民能进城且进得起城。
第十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完成
(五)对国有企业在转产升级中发生的困难,要从政策和利益关系方面妥善
解决。政府为支持国有企业升级转产,应该设立专项贷款,财政应予以贴息优惠,
或在企业转产升级头几年内,给予税收优惠。要配合从事传统产业的国有企业向
非国有企业转移过程中的“关、停、并、转”,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促进
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发育,和由政府兴建一批对转产就业的职工和转向非农产
业农民的培训机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第二步转化中实行“主
体分层式”农村工业化战略并不是目的,今天的分层是为了明天更好的融合,分
层得越彻底,融合期到来的就越快。最后不论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都要走上
劳动生产率高,经济与社会效益好、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企业。
第三节提升转移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
根据本章公式:L=口×(R-C).(Y-C’)】×Qt,可知:要提高农业劳动力转
移到非农产业的数量,需提高要求转移到非农产业农业劳动力在非农产业找到工
作的概率P和转移到非国有企业的农业劳动力的净收入R-C,两P和R-C的提高
受农业劳动力素质的影响。本节在阐述我国转移到非国有企业农业劳动力收入水
平低的原因基础上,主要论述提高农业劳动力收入水平的途径一提升转移农业
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
一、转移的农业劳动力收入水平偏低的原因
伴随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自由度的加强,按照古典经济学家斯密的工资理论: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工资水平应相同。但现实中人们的工资水平存在着差异,
原因是什么?斯密认为:职业本身的性质在五个方面影响工资差别。这五个方面
是:
(一)职业本身有愉快和不愉快之分;
(二)职业学习有难易,学费有多少;
(三)工作有安全的和不安全的i
(四)职业所须负担的责任有重有轻:
19l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五)成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社会必须对那些令人不愉快的、学费高的、不安全的,负担责任重以及成功
可能性比较小的职业支付较高工资,以对这些职业给劳动者带来的负效用加以补
偿。
我国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农业劳动力大多在高温、高寒、危险性大的令人不
愉快的环境下工作,但工资水平却很低。使他们的劳动远远不能得到补偿,究其
原因主要是农业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且无限供给。要提高转移农业劳动力的收入
水平一是提高从事令人不愉快、不安全职业的农业劳动力的收入,以补偿他们过
多的劳动耗费;二是通过提升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转移农业劳动力
素质。
二、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依据
人力资本投资指为了提高劳动者素质,对劳动者所进行的教育、培训、迁移、
医疗方面的投资。本节以农业劳动者所接受的教育为例,说明我国农业劳动力接
受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根据2002年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0个省(区、
市)6万多农户、18多万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城市成年人平均受正规学
校教育9.6年,而农村成年人平均只有5.5年,两者相差4.1年(这一结果与诺
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士-丁·海克曼在《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一文中的研究
结果:“平均而言,中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比城镇劳动力少四年””相同)。样
本农户既有人力资本的存量为:初中及以下程度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7.8%,其中
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7.4%.小学程度的为31.1%,初中程度的
为49.3%;初中以上程度劳动力仅占12.2%,其中高中程度的为9.7%,中专程
度的为2.0%,大专及以上程度的比重为O.5%。在农村劳动力中,近80%的劳
动力没有特别技能,有14%的劳动力掌握了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技能,2.8
%掌握驾驶技术,3.2%掌握农业技术。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与城市劳动者
平均水平相比,农村劳动力的文化和专业技能水平较低是一个不争事实。人力资
本存量少、水平低既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快、后劲不足的主要原因,也成为提高农
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层次、增加转移农村劳动力工资的“瓶颈”。
∞詹姆士·丁·海克曼l‘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簟).复且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82页.
192
第十章非完全古典儇设下我田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完成
三、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原因
我国农业劳动力接受教育年限短、培训机会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主要
原因表现在:
(一)我国政府人力资本投资总额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士·丁·海克曼在《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一文中
指出:“相对而言,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政策更加重视实物投资而忽视
了学校正规教育投资,重视城市人力资本投资雨忽视了农村人力资本投
资。””1995年,我国各级政府在学校正规教育上的投资占当年GDP的2.5%。与
此同时,其实物投资总额却占到了GDP的大约30%。在美国上述的数字分别是
5.4%和17%;在韩国则分别是3.7%和30%。即使与同等国家——印度相比较,我
国对人力资本投资也较低,印度1995年用于正规教育投资占GDP的比例是3.3%。
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始越来越多的直接投资于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规
教育,但与世界用于正规教育的投资占GDP3.1%的平均水平相比,当前用于正规
教育方面的投资比例仍然是相当低的。”
(二)我国压低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使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缺乏激励
我国使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太低,尤其是与实物投资回报相比较,人力资本
的投资回报率实在太低了。据诺奖得主海克曼测算: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力
资本投资回报率只有4%,现在的回报率也只有10%,而实物资本的回报率则高
达20%到30%。海克曼认为,要使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大,首要的任务是要调整提
高其回报率,使人力资本投资回报与实物资本投资回报趋于均衡。海克曼说。
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率实际上是很高的。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其实际
回报率可能会达到30%到40%的水乎。但我国历来的工资政策是向劳动力提供低
回报。海克曼在根据历史数据对我国人口标准教育回报率进行分析后,得出唯一
的结论是对技能投资的激励很小。”
(三)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难落实
表现在:
1、农村中小学生上学困难和辍学等问题依然严重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免费教育。随着农村学杂费上涨,不少
引詹姆士·丁·海克曼;《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6l页.
%詹姆士·丁·海克曼:‘提升人力资本投舞的政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62页,表1。
甜詹姆士·丁-海克曼:‘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77页。
193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贫团地区的农村家庭,因无力支付教育经费无法让自己的子女接受小学教育或者
是继续接受中学教育。到2001年底,在广大西部地区仍有522个县没有实现普
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这意味着贫困地区仍然有大量农村几童面临着上学困难,特
别是近年来不少农村地区为了缓解教育投入对地方财政的压力,将过去村办小学
或乡办中学进行集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中小学学生的上学距离。在边
远的山区这有可能是造成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因素之一。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普及,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不断提高。全国2001年达
到了99.1%,城市高于农村接近1个百分点,见表4。然而由于学龄前儿童基数
庞大全国应上学而未入学的儿童达到114万人;城市只有13万,‘农村商达101
万人。从小学生辍学率来看,全国2001年为0.27%,西部省份小学生辍学率明
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例如西藏自治区的小学生辍学率接近3%,青海、贵州和
甘肃等省的小学生辍学率都在1%以上。
与小学辍学率相比,初中辍学率问题更加突出。1995年以来全国初中学生
辍学率一直维持在3%以上,2001年初中辍学率为3.12%,初中辍学人数大约为
200万人。初中辍学率超过3%的5个省区为西藏、安徽、广西、海南和甘肃,
多数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舛
根据蒋中一和冯赫2002年对195家农户回答的失学原因分析发现:子女不
想上学处于第一位,占48.5%;其次是交不起学费,占32.8%;第三是上不上学
差不多,占9.6%:第四是家里需要帮手,占6.6%:最后是上几年学就够用了,
占2.5%。子女不想上学主要是厌学情绪的表现:一方面子女本人的能力不足跟
不上学习进度,另一方面是不利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两者都是造成子女
不上学的重要因素。农户是理性的,他们会对自己子女的读书时间长短进行选择。
如果孩子学习成绩好、有希望考上中专_;fⅡ高中,就让他进初中;如果没有希望干
脆连初中都不要读,小学毕业就算了。外
2、农村教师素质明显低于城市教师
通过对《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1年)有关教师情况进行比较,发现:
2001年城乡义务教育专任教师学历状况合格率都在96%以上,两者差距不大,
相差不到3个百分点。但城市小学教师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比例大大超出农村比
例,两者相差超过20个百分点。初中教师队伍素质,城乡之间差距就很大:大
城市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超过92%,而农村初中专任教师合格率不到85%;
城市比农村高出将近8个百分点。城市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初中教师的比
¨资料来源: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n994.2001),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
”.蒋中一、冯赫。(2002:农村义务教育中的辍学向曩及其最困研究'。农业部农村经弈研究中心研究报告.
194
第十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藐田: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完成
例是农村的2倍以上。农村教师素质在地区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东部地区在小
学和初中教师的合格率等指标上均好于中西部地区。
由于中西部地区农村教学条件比较艰苦、工资低,吸引专任教师困难;不少
地区只好聘用I临时代课教师来解决日常教学中教师数置不足问题;据统计2001
年全国中小学共聘用代课教师70.5万人。占教师岗位的6.6%。其中农村中小学
代课教师58万人,占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9.6%,占全国代课教师总数的82.3%。
从地区分布看,绝大多数代课教师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例如广西、西藏和陕西的小
学代课教师比例超过20%。山西、湖北、贵州、云南和甘肃的小学代课教师比例
超过10%。96
3、农村每位中小学教师负担学生数量明显高于城市
中小学教师负担学生数量也反应了城乡教育投入差异。从趋势上看,如表
t 0.1:1996年到2001年城乡小学专职教师负担学生数量呈下降趋势,这有助于
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城乡中学专职教师负担学生数量则呈现上升趋势,这可能与
中学学校调整和集中有关。分城乡比较看,农村小学和中学每个专职教师负担的
学生数量均大于城市每个专职教师负担的学生数量。2001年农村小学每个专职
教师负担学生数量比城市多3人,农村中学比城市多2人。
表10.1 1996-2001年中小学每个专职教师负担学生数量城乡比较(单位:人)
小学中学
年份全国城市农村全国城市农村
1996 23.7 21.4 24.9 16.6 15.3 18.0
1997 24.2 21.9 25.4- 16.8 15.3 18.4
1998 24.0 21.8 22.9 17.0 15.6 18.7
1999 23.1 21.2 24.2 17.6 16.2 19.4
2000 22.2 20.7 23.1 18.4 17.0 20.1
200l 21.6 19.7 22.7 18.7 17.9 19.9
资料来源:根据1996.200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编制。
其中;中学教师包括初中和高中学校的专职教师。
4、教育投入结构不尽合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96资料来源;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t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农村义务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我国至少60%以上的人
口住在农村,2001年农村小学在校学生数量占全国小学在校学生数量的68.6%、
农村初中在校学生数量占全国初中在校学生数景的48.5%、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
生人数占全国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的61.8%。农村义务教育理应成为国家教育
投入的主要部分。但近年来教育投入和资源分配不断向高等教育和非义务教育
倾斜。从表10-2可以看出:1996年302001年教育总经费投入从2262亿元上升到
4260亿元,上涨了将近1倍。教育总经费占GDP比重由3.33%提高N4.83%。从教
育经费分配来看,高等教育经费增长显著快于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1996年到
2001年高等教育经费增长3倍以上,而中等教育上涨和初等教育上涨只有1.6倍左
右。三级教育投入的不同增长速度带来了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严重向高等教育倾
斜,1996年多J2001年高等教育投入比重有16.3%提高至1]27.8%,上升了11.5个百分
点。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投入比重不断下降两者分别下降了大约6个百分点左右。
表10-2 1996-200l教育投入及其构成
支出数量(单位:亿元: 支出比例(%)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l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高等
368 436 598 765 983 1184 16.3 17.2 20.3 22.8 25.5 27.8
教育
中等
994 1105 1239 1379 1540 1608 43.9 43.7 42.0 41.2 40.0 37.8
教育
初等
802 878 968 1050 1145 1259 35.4 34.7 32.8 31.3 29.7 29.6
教育
其他
教育
98 113 143 156 18l 208 4.3 4.4 4.9 4.7 4.7 4.9
全国
总计
2262 2532 2949 3349 3849 4260 100.O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义务
1277 1388 1429 1546 1695
1857
教育
100.0 100.0 100.0 100.O 100.O 100.o
农村734 785 812 862 920 1092 57.5 56.6 56.8 55.8 54.3 58.8
城市543 603 617 684 775 765 42.5 43.4 43.2 44.2 45.7 41.2
注;1、高等教育指高等学校:中等教育指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中学、职业中学;
初等教育指小学、特殊教育和幼儿园;2、义务教育经费只包括初级中学和普通小学两项。
资料来源: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人El与社会科技统计司: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
鉴》(1997.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
教育投入向高等教育倾斜带来了义务教育增长缓慢。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又向
城市倾斜,结果造成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增长难以满足其自身发展需要。2000
第十章非完全古典侄设下我田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完成
年义务教育总支出为:1695亿元,其中用于农村义务教育支出比例为54.3%,而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数量比例占全国义务教育学生数量的62%左右,两者不匹配导
致了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事业发展面临着经费短缺。
比较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生均经费:1996年,城市小学,生均经费为466.4元,
是农村小学生均经费的1.6倍:到2001年,城市小学,生均经费上涨至U971.5元;
城市是农村1.7倍,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初中生均经费差距大于城乡小学
生均经费差距,1996年城市初中生均经费为1267.1元,是农村的1.5倍;到2001
年城市初中生均经费上升至0170s.4元,与农村的比例扩大到1.7倍。政府财政预算
对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经费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预算外政府投资和其它渠道对义务
教育的投资扩大了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
农村小学和初中的生均经费在地区之间差距更大,2001年农村小学生均经费
最高的上海为3604元,最低的河南为472元;上海是河南的8.9倍。农村初中生均
经费最高的上海为4047元,最低的贵州为604元,上海是贵州的6.7倍。由于投入
不足和教育达标形成的债务问题,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教师工资发放问题在许
多地区都难以解决。”
5、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负面影响
1994年,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改革。其背景是为了扭转财政包干体制造成的
中央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中央调控能力被弱化的局面。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原
则,分税制改革划分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通过实行两套税收征管体
制来对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分别征收,采取分级预算制度。中央
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等措旌来保障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
分税制改革确实促进了中央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1993年到2001年中央财政
收入,从958亿元上升到s583亿元,年平均递增36.8%,地方财政由同期的3391
亿元上升到7803亿元年平均递增12.6%。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
根本性的变化,分税制改革之前中央财政占全国总财政收入比重1/5,分税制改
革之后中央财政在全国财政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约占1/2左右。如表10.3。
97资料来源:教育部财务司、目家统计局人口与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7-2002.
中图统计出版社,北京。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表10-3 1978-2001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年份绝对数(亿元) 比重(%)
全国中央地方中央地方
1978 1132 176 956 15.5 84.5
1980 1160 284 875 24.5 75.5
1985 2005 770 1235 38.4 61.6
1986 2122 778 1344 36.7 63.3
1990 2937 992 1945 33.8 66.2
1993 4349 958 3391 22.0 78.O
1994 5218 2907 2312 55.7 44.3
1995 6242 3257 2986 52.2 47.8 ·
1998 9876 4892 4984 49.5 50.5
1999 11444 5849 5595 51.1 48.9
2000 13395 6889 6506 52.2 47.8
2001 16386 8583 7803 52.4 47.6
资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
在财政收入向上集中和财政支出分配向城市倾斜的同时,还存在着将教育等
社会负担下放的倾向。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发展义务教育方面承担的责任明显不
够,省级以上财政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支出很少,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基本上是由
乡镇财政和农民负担。如1990.2000年期间,湖北省襄阳县教育经费总额为13.7
亿万元,各级财政预算拨款5.5亿元,占40.58%;其中乡级财政4.7亿元,占34.33%;
县财政0.9亿元,占6.25%:省级以上专款150.5万元,仅占0.1%;农村教育费、附
加教育集资及中小学杂费三者合计占到全部教育经费的40%左右。98
由于教育支出约占县级财政支出的50%左右、在乡镇一级则占75%左右,农
村义务教育投入对乡镇财政压力愈来愈大。乡镇财政己不堪教育经费的重负,多
数乡镇赤字和负债严重。在农村教育经费支出中,教师工资占据近65%左右,”由
于县乡财政困难。很多地方存在拖欠教师工资或通过借款和贷款发工资现象。农
村义务教育经费用于改善教学条件和危房改造方面的支出比例很低。为了节约教
育经费支出,近年来不少地区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中小学进行集中,学校数
量减少,这已造成农村儿童上学困难。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义务教育的经费分担责任集中在乡和村两
98参见:谢扬主笔。‘2002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与投入体制改苹'。圈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
神参见: 《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
第十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田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完成
级。财力薄弱的乡级政府不仅无力发展农村经济而且向农民征收教育经费,加重
了农民的教育负担,农民教育负担过重一度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经济稳定的主要因
素之一。
为了扭转教育投入重心主要在农村两级造成的教育投入不足问题,2001年6
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
理体制,特别是明确县级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要求以县为主
来统筹管理全县的义务教育,实现教育投入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
担,政府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两个重大转变对于解决乡镇财政困
难有较好的作用,但以县为主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问题,
在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不少县财政都是吃饭财政,用于发放工资都存在困难,
更谈不上去解决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四、提升转移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
针对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原因,提出如下提升农业劳动力人力资
本投资的对策建议:
(一)中央和省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投入结构,向初等教育和义务教
育倾斜
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不仅能带来私人收益而且还能产生
社会效益。有关研究表明:对初等教育投资具有更大的社会效益。根据有关资料,
1993年中国初等教育投资的私人回报和社会回报均最高,分别为18.O%和14.4%;
中等教育的社会回报率处于第二位,为11.3%;最后是高等教育,为11.1%:对教
育投资将有助于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双重目标,特别是对初等教育投资将能够提高
农村劳动力素质,为更多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实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
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快速转换,缩小城乡差距创造条件。Psacharopoulos and
Patrinos(2002)的跨国研究也同样支持初等教育的私人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最高
的结论100。从教育的属性看,高等教育利用市场自我创收、自筹经费的可行性远
”资料来源:Shaikh I.Hossain,1996.Making m Equitable and Efficient Education:The Chinese Expcdeoce,
China:SocialSoctorExpenditureReview,WorldSank.GeorgePsacharopoulosandHarryAnthonyPatrinos,2002.
“Returns to Inves蛐哪in Education:A l~zther Update-."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Mng Paper 2881.
September 2002.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远大于初等教育,因此教育投入的优先政策序列应该首先是初等教育和义务教
育,其次是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不重
要,而是要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上做到均衡发展。
从国际经验看,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在19世纪末,推行义
务教育之初,都曾将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责任,全部交给基层地方政府。但这
种低重心的投资体制,导致了地方财政负担沉重,义务教育向前推进困难。此后,
各国适时调整了教育公共投资体制,加大了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投资责任,以便通
过对公共资源的再分配,切实保证一国范围内义务教育的实际需要和均衡发展,
为每个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较为平等的机会。以此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
质。
发达国家的政府教育投入一般占义务教育投资总额的85%.90%左右,这充分
体现了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在筹资方式上,发达国家义务教育公共投
资体制有三种基本模式:一种是教育投入主要来自中央和联邦的集中模式,如法
国、新西兰和葡萄牙等:另一种是教育投入主要来自中央和省的相对集中模式,
如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还有一种是教育投入来自市、镇、
县、乡学区基层地方政府的分散模式,如英国和丹麦等各国将校舍建设和教师工
资等义务教育投入列入中央预算或列入州省预算或各级预算共同分担充分保障
义务教育的投入。”1
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多数乡镇、村财力薄弱的实际,我国可以
0选择相对集中模式的办法来筹措义务教育经费,通过深化改革和发展农村经济
来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1、完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和加强法制建设,保障国家和省财政对农村义务
教育投入。调整国家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结构,确保义
务教育投入的优先政策。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由中央、省、市和县共同负担、由
县统管。减轻乡镇财政负担,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对贫困地
区实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加强教育投入立法工作如制定和颁布教育经费法,
依法保障教育经费支出增长。将政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义务教育总经费的比
重,要由现在的60%提高到90%以上,结合农村税费改革设立一定比例税收专
101高如峰。‘义务教育投资的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教育研究’,2∞1年第5期.
第十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嗣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完成
门用于教育。
2、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效益。通过建立教师聘用
制度和教学质量监督机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的用人制度和教师工资制度。建立
教育投入的绩效考核制度,将义务教育资金使用绩效状况作为任免奖惩校长和教
育主管干部的重要依据。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向艰苦地区流动,解决贫困地区
优质教师数量不足问题。
(--)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使更多家庭、个人自愿进行人力资本投

在中央和省财政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投入结构,向初等教育和义务教育
投资倾斜的同时,全社会尤其是非国有企业要有意识提高文化程度较高和有一技
之长的转移农业劳动力的工资,即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使更多家庭、个
人自愿主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形成人力资本投资有较高的回报率、较高的回报
率激励劳动者经常愿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良性循环。正如诺奖得主海克曼所
说:“如果人们能得到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30%-40%,他们会情愿支付学校教育
盼成本””2。为了使这一良性循环的局面能够出现,我们须建立和完善更加灵活、
敏捷、开放、自由、高效的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灵活、敏捷、开放、自由、
高效自g劳动力市场可使各种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准确评判,从而鼓励劳动者接
受教育、培训。开放的资本市场会资助教育,为学校正规教育支付学费,因为教
育会带来高收入。
(三)拓宽办学渠道、允许更多非国有组织办学和参与学校建设
诺奖得主海克曼通过对美国、欧洲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最近许多研究得出的经
验是:允许学校在提高教育机构办学质量上竞争是很有价值的。103我国应允许更
多的民营组织办学,如私立托儿所、私立幼儿园、私立小学、私立初中、私立高
中和私立技术学校、私立职业高中及私立专科和本科院校。以创建有效率的教育
结构,促进我国人力资本的形成。此外,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和大学之间的联系与
合作。这种联系与合作有助于大学直接面对实际问题,从而帮助企业解决伴随技
术引进和发展带来的问题。这既会提高企业的效率,又会为教育机构带来一种资
金来源。根据海克曼的研究,在美国不同质量水平的学校都与公司有着紧密而成
m詹姆士-丁·海克曼:‘提升入力资本投资的政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79页.
”3)窨姆士·丁·海克曼:《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复且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8l页.
20l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功的联系。这不仅仅是指著名大学和高科技计算机公司的联系。许多小学校已经
和需要进行员工培训的公司建立有价值并紧密合作的伙伴关系。通过加大激励个
人和非国有组织介入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市场并确定具体价格,教育基础结构将
会在减少政府支出的情况下而获得改善。同时鼓励公司培训工人,激励个人在工
作场地训练自己成为好农民、好工人和好经理。
(四)进一步完善、发展和拓宽各种学生接受教育的信用市场——允许各类
学生借贷
目前在我国仅仅允许部分大学生贷款交学费。由于这种市场的不完善,使
得在我国只有有钱家庭的学生能够支付学费,因为学费高达目前农村地区平均收
入的30%--40%。如果只有富人才能送小孩读书,家庭与家庭之间、人与人间的
差距将永远难以缩小。进一步完善、发展和拓宽各种学生接受教育的信用市场
——允许所有上不起学的学生上学贷款是普遍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实现我国国
民至少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又一重要举措。
第四节降低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国有企业
的交易和生存成本
根据公式:1.J=-Wx(R-C)-(Y_ct)】xQt,上一节我们论述了为提高转移
农业劳动力到非国有企业的数量,而须提升转移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和收入对
策。本节进一步论述,提高转移农业劳动力到非国有企业数量的另一影响因素一
一降低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国有企业的交易成本和转移到非国有企业所在地的生
存成本(C)的对策。
一、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国有企业的交易和生存成本分析
(一)农业劳动力转移成本构成与含义
农业劳动力转移成本与一般成本的相同之处是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
不同之处是:由于劳动力的特殊性,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国有企业的转移成本还应
包括农业劳动力转向外地后对周围环境陌生和对亲人思念的心理成本以及为了
第十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团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完成
提高劳动生产力而支出的人力资本投资。但伴随农业劳动力彻底转向非国有企
业、在非国有企业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后,彻底转向非国有企业的农业劳动力就会
逐渐将自己的亲人和亲朋好友带到自己工作所在地,从而逐渐消除转向外地非国
有企业的农业劳动力对周围环境陌生和思念亲人的心理成本。所以心理成本可通
过对未来好的预期和心理的忍耐力而加以克服,再加上心理成本的难以量化,在
此不加以讨论。有关转移中的人力资本投资在上一节已经涉及,它是加快农业劳
动力转向非国有企业和提高农业劳动力收入的必不可少的投入。目前,只能加大
而不能降低,只是各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在投资时要提高投资效益。所以本节的降
低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国有企业的交易和生存成本,实际就是降低农业劳动力转
移到非国有企业就业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
1、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国有企业就业的直接成本
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国有企业就业的直接成本,具体由转移费用和生存费
用两部分构成。在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假定下,转移费用(转移成本)指异地转
移形成的交通费、职业介绍信息费或报名参加考试和面试的费用和变卖旧房屋、
购置新住宅带来的损失费用等。当然,在二元经济条件下,政府基于实现政府的
政策目标,还可能考虑强行收取“入门费”(进城费或在城市的落户费用或在城市
务工的办证1费和管理费用)等,自然也记入直接成本之列。在本节,我们把转
移过程中的直接成本(转移过程中的交易费用)记为Cl。生存费用指维持劳动
力再生产所必需的费用。不过,它并非外出者(进城者)在转入地再生产劳动力
必须的全部费用,而是新旧环境中再生产同质量劳动力两种必要费用之间的差
额,我们把这一部分成本记为(22。扣除一部分费用的原因在于,即使劳动力不
转移出农村,而是在原地工作、生活,同样需要消费,也必须花费一定生活费用。
把新旧环境中再生产同质量劳动力两种必要费用之间的差额计算为农民异地就
业的成本,是因为这种消费差额不仅真实地发生了,而且是由他在异地工作而引
起的。本节的降低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国有企业的交易和生存成本,实质就是降
低(CI+C2)。
2、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
按照机会成本的定义,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是指由于异地就业而放弃
的在原就业地能够获得的最高收入。但是,农民在原就业地或者家乡放弃的收入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具体指哪些收入,如何计算?目前,社会各界的理解很不相同。不少学者提出,
由于我国农业劳动力严重过剩,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等于或者接近于0,所以
即使农民工不外出,在家也无法就业,就没有收入,因此,其异地就业的机会成
本等于0,或者说接近于0。
但正向许多学者分析的那样:尽管农业劳动力总体过剩,但是进一步考察转
移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可发现,转移的劳动力恰好是农业劳动力中最具有生产性的
劳动力,从其接受的教育来看。转移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水平高于农业劳动力的
总体受教育水平,从其所处的年龄阶段来看,转移的农业劳动力处于最具有生产
性的青壮年时期的比例也远远高于整体农业劳动力在这一年龄阶段所占的比重。
因而转移的农业劳动力大都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生产力最急需的劳动力,而非过剩
的部分。他们之所以转移,不是因为他们无法加入农村劳动力队伍,挣得与家人
或其他务农者同样多的收入,而是因为他的加入会使家人或者其他人成为过剩劳
动力,更重要的是,即使挣得这样的收入,他也不满意。换言之,他是不满意在
家乡的收入,他对自己抱有更大的收入预期,他认为如果自己外出将会获得更高
的收入。从而也就说明了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不是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的农村
富余劳动力,因而我们在计算他们转移的机会成本时,就必须考虑其在农村务农
以及在当地从事非农产业所获收入。
另外,关于机会成本还有一项内容经常被入们忽视,即直接成本有关费用的
利息收入。从理论上讲,这部分收入之所以应算入机会成本,是因为如果该劳动
力不转移,他就不必支出直接成本有关费用,而一且转移,就在开支这部分成本
的同时,又放弃了这部分货币资本的利息收入(隐性收入)。不过,由于利息收
入数额很小,所以具体计算时可以不予考虑。Ⅲ
至此,如果用TC代表某个农民工外出就业的总成本,则TC可表达为:
TC=(C1+C2)+CJ
其中(c1+C2)表示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国有企业的直接成本,cJ表示农业
劳动力转向非国有企业的机会成本。
(二)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国有企业的交易和生存成本高
科李德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分析),I"lWo j jxj.咖.cn,2004年12月13日.
204
第十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完成
根据2003年,河南省农调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在郑州市务工的
新密市、濮阳县、邓州县、泌阳县、西平县、舞阳县、唐河县等七个县市韵农村
转移劳动力的家属调查,得到70个在郑卅l务工的农业劳动力在2002年的成本支
出和收入情况,如下表10.4。
表lo_4在郑州务工的农业劳动力在2002年的成本支出和收入情况单位(元)
收支项目工资收入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成本总额务工净收
(C1) (C2) (CJ) 合计人
金额6451.2 429 2718.1 2431.98 5579.08 872.1
成本构成7.0% 48.O% 43.oc%
资料来源:河南省农调队2002年调查资料。
从上表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农业劳动力转移总成本较高。包括机会成本在内,每个劳动力要想顺利
实现转移,就必须承担5579.08元的总成本。扣除转移的总成本后,平均每个转
移的农村劳动力实现的纯收入仅为872.1元。尽管说,这种收入水平已经大大超
出了转移者在家务农而获得的收入水平,但是与城市职工的收入水平相比仍然有
很大的差距,另外考虑到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者所从事的工作条件和劳动负荷,
农村转移劳动力应该获得更高的收入,更为重要的是有很多成本支出本不应该由
转移者承担而因转移者支付了才降低了转移者的纯收入。
2、直接成本C2所占比例较大。在两类直接成本中,直接成本c2即务工地的
生活消费支出与家乡的生活消费支出之差为2718.1元,占直接成本的86.4%,说
明转移者在城市务工所获收入的很大部分都被转移者消费掉了,从而能够带回家
的收入就较少了。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寻找工作机会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家庭
收入,即是为了能够带回家里更多的钱。从这个角度来看,直接成本C2的数额越
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就会越弱。
3、机会成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成本中所占份额也较大。机会成本越大,
说明了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务农或者从事非农生产所获收入越高。如果由于农村劳
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过高而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收入不能够超过总成本时,
甚至也不能超过机会成本时,那么农村劳动力不转移则是一种符合经济理性的选
择。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直接成本c1绝对数额大。从直接成本cl在总成本中所占份额看,直接成
本C1并不占重要份额,但直接成本c1的支付时间不同于其他成本,它是在农业
劳动力在城市没有获得务工机会以前就已经支付过去的成本。若农业劳动力不能
获得务工机会,那么这部分成本就不能得到补偿,也就成了农业劳动力一笔负担。
因而这部分成本对农业劳动力来说成为首先考虑的问题。若转移成本c1没有或很
低的话,那么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动力及能力会大大增强。在上表10-4中,转
移费用或直接成本为429元,但这是对于在省内转移;若跨省转移,这部分转移
成本会更高。这直接影响或制约着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5、政府要求进城务工劳动力交纳的各种办证费、管理费用高。如果把办证
费和管理费在全年收入中平摊,也许不算高,但是我们应该考虑到办证费和管理
费是直接成本(C1)的一部分,政府一般要求转移者在进城找工作时就要交纳,
这对于处于低收入阶层的农民来说一百多元的办证和管理费用(经笔者了解目前
在我国农民进城务工的办证费用在120元左右)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农村劳
动力转移后不能够找到工作返乡,这就成了他们的沉重负担。况且向转移者收取
名目繁多的办证费和管理费本身就不是一种政府的合理行为。
以上讨论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成本没有考虑转移的农业劳动力子女入学、购买
房屋等方面比城市居民的额外多支出的费用;若考虑这些费用,农业劳动力的转
移成本会进一步加大。
二、降低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国有企业的交易和生存成本的对策
在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国有企业的总成本目OTC=CI+C2+CJ+CF(其中Cl、C2、
cJ与前面论述一样分别表示农业劳动力自身转向非国有企业时的交易费用、转移
到非国有企业所在地比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时多支付的生活费用、在非国有企业
工作后的机会成本,CF表示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国有企业后自己的子女入学、买房
等比城市居民多支付的费用)中,直接成本C2与机会成本cJ一般主要受城市生活
水平和农村农业劳动力收入影响,所以本节降低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国有企业的交
易和生存成本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降低转移时的交易费用c1和农业劳动力转向非
国有企业后自己子女入学、买房等比城市居民多支付的费用CJ。
(一)降低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国有企业时的交易费用
第十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田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完成
降低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国有企业时的交易费用,关键是在政府主导下,加强
农村社区的公共基础设施——交通、通讯、电力、信息网络建设。以降低农业劳
动力转向非国有企业搜寻信息的成本、避免信息传递的失真,做到农业劳动力快
速、准确、及时、高效率的到达非国有企业所需求的工作岗位。具体对策是:
l、中央、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县、乡的转移支付。
推动中西部地区信息等公共基础设旌建设(东部发达地区可依靠自身县、乡财政
加大农村地区信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在我国最广大的农村地区尽快建成
面向世界、中央、省、市、县、乡、村相互贯通的信息化平台,把城市和农村、
农村和农村网络在一起。特别是闭路电视的免费使用和intemet的普及,将有助
于农村居民了解和掌握用工信息、缩小城乡文化、教育、科技、医疗等方面的差
距,从而推进城乡统筹社会信息化进程、降低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国有企业的交易
费用。
2、在中央、省级财政加大对农村地区信息等基础设旌建设投资的同时,要
积极鼓励高科技公司、社会中介组织、个人等参与帮助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
掌握信息技术。各级电视台、互联网要多为农业劳动力提供转移和销售农产品的
信息服务。在市场准入、业务资费、互联互通、资源分配、服务标准等方面完善
市场竞争政策和机制,坚决打破垄断,逐步建立起公平、公正、开放、合理竞争
和有序的市场体系。并与国际接轨。这要求允许非政府部门竞争性的参与信息网
络、数据库等方面的建设与管理,通过市场机制和招投标的办法选择竞争力最强
的企业建设网络和网站;即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农树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
降低收费标准到农业劳动力可接受的程度;既要为政府加大对农村信息等基础设
施的投入减轻压力,又要与政府为农业劳动力提供的信息等基础设施服务展开竞
争。
3、各级政府要坚决取缔对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的各种“准入”限制,为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提供平等、公平、合理竞争的各种就业岗位和生存环境。比如
对农民工实行的“暂住证”制度.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对流动人口进行登记的目的,
是通过登记掌握流动人员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公共政策,更好地为流动人员
服务,而不是要在流动人员和本地居民间画一个身份上的尊卑界线。但目前大多
数地方对农民工实行的“暂住证”制度,使农民工在租房、购房、就业、求学等方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面都和“暂住证”挂钩,使得流动人员和本地居民间人为的出现了“鸿沟”。
(二)减少或取消转移到非国有企业农民工比城市居民生存多支付的额外费

伴随我国市场趋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阻碍农业劳动力彻底转变为
产业工人或市民的最大障碍已经不是传统有计划产品经济体制下的不允许农民
进城,郎不是进不了城;而是门槛过高,即农民工进不起城。通俗地说,现在农
民工进城基本处于“进得了,却进不起”的状况105。
应该认识到:目前,阻碍农业劳动力转化为产业工人或市民的经济障碍对制
度障碍的替代是一种进步。但是,目前的经济障碍往往又以新的歧视农民工的制
度形式出现,现行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住房制度无不与一定的
对农民工多收费的经济标准相联系。传统的对农业劳动力禁止进入城市的制度门
槛已经转变为新的对农民工在城市生存多收费的新的经济性制度门槛。新的经济
性制度门槛,对农民工而言同样是难以逾越的。
正是因为对农民工在城市生存多收费的新的经济性制度门槛,使农业劳动力
即使进了城,也得不到生存和制度保障,使农民工难以解除后顾之忧。面对现实
的大量农民工才不得不过一种侯鸟式的生活。自己在城市赚了钱,供在农村的子
女上学和家属生活:由于自己在城市工作、收入的不确定和无保障,农民工只能
亦工亦农、亦城亦乡的长期延续,这不仅不利于农民工本人利益最大化,也阻碍
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道路的实现。我们必须逐渐减少、最终取消转移到非国有
企业的农民工比城市居民多支付的额外费用。这须做到:
1、逐渐改变城市居民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各种特殊优惠政策,使转移到城
市非国有企业的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子女入学、住房购买、手机入网、就业、社
会保障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即取消农民工在城市生存比城市居民多交的各种额
外费用。户籍只承担人口统计和管理职能,只限于登记个人身份,但又不能把个
人身份固定化。户口类别将随着人口地点、时间与职业变动而变动。这就需进一
步明确和执行城乡间、不同城市间户口的差异只是居住地的差异,他们的公民身
份、人格地位,在接受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面前,在市场经济运作机制
中是平等的、无差异的。
埘卢海元著·‘走进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经济管理出版社,2D咐年1月.
加8
第十章非完全古典但设下我嗣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完成
2、在推进城乡平等制度的同时,加速实现我国已转移农业劳动力的城市化。
在现实中,很多农民工已经以流动人口和城市暂住人口的方式,在城镇从事各种
经济活动,他们有职业,有生活来源,子女已在城镇入学就业,他们已经是目前
户籍制度不承认的、事实上的城镇常住人口。对这样一批事实上的城镇常住人口,
应当名正言顺地变成城镇常住人口,分期分批地在城镇或城市落户。如当前实行
的控制人口,但不控制人才,就是一个实例;实行“蓝印户口”就是一种将自然优
选和自主优选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对那些符合落户要求,应当落户(包括落户
特大城市)的人员,不能以任何借口拒绝落户,要充分认识到:这是我国农村地
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要求。谁阻碍他们落户谁就是在阻碍我国经济发展、阻
碍我国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阻碍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的步伐。
3、在转移的农业劳动力在城市或城镇落户后,应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转移到城市或城镇或在城市或城镇落户的农民,要退
出自己在农村的承包地,使土地的使用权向种田能手手中集中,形成土地的规模
经营,为高级的节省人力的机械设备: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飞机喷洒农药,
直升飞机放牧,即为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我国二元经济第二步转化完成所需的农
业经济发展优先达到的第三阶段做好准备。
第五节优化非国有企业产生、生存与发展环境
前几节我们根据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的数量kfPx(R-C).(Y.c·)IxQt,
论述了为提高L:提升转移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R)、降低农业
劳动力转向非国有企业的交易和生存成本(C)的对策及为转移农业劳动力增加
就业岗位的“主体分层式”工业化战略(其核心是吸纳农业劳动力的主要载体一
非国有企业在我国农村地区工业化完成前主要要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本节进一步阐述如何为吸纳农业劳动力的主要载体一非国有企业的产生、生存
与发展优化环境,从而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一、非国有企业产生、生存与发展环境的代表性观点
涉及到非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张维迎把其归纳为三大类:第一类是
209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商业环境,第二类是政治环境,第三类是舆论环境后,认为:二十多年以来,商
业环境,有比原来变得更好的一面,但是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世界上没有任何
一个国家的企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就被抛向了~
个激烈竞争的国际舞台。政治环境,这二十年以来可以肯定地说变得越来越好了,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
也明确提出保护私有财产。“三个代表”提出之后,企业家变得理直气壮了。但舆
论环境是1992年以来最不好的,在去年以及更早一些时候,有人就提出了民营企
业家的原罪问题,最近在社会上、舆论界又兴起了一股妖魔化、丑化整个中国民
营企业家队伍的言论。很多人将民营企业的发展看作是民营企业家盗窃国有资产
的过程”6。
针对非国有企业目前的生存环境,笔者提出优化非国有企业产生、生存与发
展环境的对策:
二、优化非国有企业产生、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深化对非国有企业的再认识
各级政府和各级政府所辖区域的城乡居民都应该认识到:非国有企业的产
生、生存与发展是我国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增加财政和农民收入的迫切需
要,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即我国农村地区实现工业
化、现代化的最佳选择,是解决我国市场趋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矛盾聚
焦点——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实践已经证明:在我国哪个省、哪个地区非国有
企业发展的多、发展的好,哪个省、哪个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就发展的快、哪个省、
哪个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程度就高。因而各级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各级政
府要站在发展不发展非国有企业是关乎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能否实现的高度来引
领非国有企业的产生、生存与发展;城乡居民要克服仇富心理,尽最大努力支持
其发展;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家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其发展鼓与呼、
法学家要为其产生、生存与发展制定好法律制度。
(二)突破传统“禁区”,改善准入环境
根据世贸组织标准:行业的准入标准应当是行业要求的技术、生态、卫生、
m张维迎:‘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与经济学家的社会责人',business.sohu.嗍,2004年9月14日。
210
第十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嗣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完成
福利和国家安全条件,而不应该是所有制的“国有”和“非国有’,和资本的“内”和
“外”属性,这是保证市场主体机会均等的前提。更是执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所
要求的政府行政管理的“透明度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时必须遵循的。结合
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国二元经济第二步转换的“主体分层式”发展战略的实际,
我们在原则上坚持这一发展战略的前提下,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准入标准和条
件,对满足条件的非国有企业开放原来只为国有企业开放的诸如基础设施、基础
教育、生态农业、金融、保险、电信、铁路航空运输等行业,打破行业垄断,提
供公平均等的竞争机会,让非国有企业在平等竞争环境下能够进入更宽乏的经营
领域,实现非国有企业自我发展与我国二元经济转化的和谐与共赢。
(三)给予非国有企业在工商税负上与国有企业平等待遇
改变过去那种非国有企业在支付了高于国有企业各种报批费用后,还要支付
各级地方政府出于地方利益考虑的各种形式的隐形收费和随机收费的做法。从政
策源头上减轻非国有企业的负担,切实保证非国有企业在工商登记、收费及审批
办证等方面能够享受到“国民待遇”。
(四)完善各种要素市场,实现要素配置上的公平竞争
目前,非国有企业在选聘高级人才、有偿获得土地使用权及筹集资金等方面
明显处于受“排挤”地位。为了实现要素配置的均等机会,应该建立和完善包括土
地使用、人才聘用、市场开发、资本融通及其他资源在内的各种要素市场,用市
场机制配置各种要素,真正实现遇到问题找“市场”而不找“市长”。
(五)转变政府职能,为非国有企业产生、生存与发展做好规划与服务
首先,公开办事制度,将非国有企业的登记注册、收费标准、项目审批、人
事代理等凡不涉及国家机密的项目内容全部向社会公开,并要进一步简化非国有
企业的办事程序、为非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提供公平竞争、资源共享的软硬环境,
同时要保护好非国有企业的企业家。
其次,针对我国非国有企业尤其是农村非国有企业选址分散、遍地开花、村
村冒烟使环境污染难治理、生产要素市场难建立、公共物品利用率低的实际,规
划好所辖区域内非国有企业的布局。使非国有企业在旧厂翻新、新厂重建时,进
行集聚,形成产业集群,降低物流成本,搞好环境治理,提高公共物品利用率。
再次,为非国有企业建立健全信用担保、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管理咨询服
2tt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务体系。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为非国有企业定期举办项目推介会,召开银企座
谈会,组织非国有企业参与经贸洽谈会、展销会、产品订货会。还可以利用政府
驻外办事机构帮助企业推销产品、为非国有企业开拓市场、抵御风险及安全发展
提供投资、融资、产品开发及销售等各种信息服务。
最后,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应进一步完善市场交易规则,规范市场竞争秩
序,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估机制,依法对各种经济实体进行监管,积极引导
非国有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推进非国有企业快速、有序、健康
发展。
第六节非国有企业自身组织与治理结构的改革与发展
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中,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对工业化具有
反作用。我国城市化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劳动力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岗位缺乏。
为了给农业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上节我们论述了优化非国有企业产生、生
存与发展环境的思路与对策。本节论述非国有企业自身组织与治理结构的改革与
发展,以期使非国有企业能长久可持续发展,使农业劳动力在非国有企业长期拥
有稳定、安全、可靠的就业岗位,从而使转向非国有企业的农业劳动力摘掉“农
民工”的帽子,彻底转化为产业工人和城市居民,以加快我国农村地区工业化、
城市化步伐。
一、非国有企业的主要组织与治理结构——家族企业
(一)到我国二元经济转化的第二步,非国有企业主要采取了家族经营方式
如前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
转化的主要载体——乡镇集体企业的93%己转变为私营、个体企业,私营、个体
企业的90%采取了家族经营方式。即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
的主要载体一非国有企业到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转化的第二步,
主要采取了家族企业的组织与治理结构。
(二)家族企业的含义
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认为;家族企业是指企业创始者及其最亲密的合
212
第十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田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他的完成
伙人(家族)一直掌有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
留高阶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阶层人员的
选拔方面。107这一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家族企业定义有高度概括性,但对我国现
实中存在的家族企业来说还没有更直接的反映我国现存家族企业的本质内涵。国
内学者对我国家族企业的一般定义是:家族企业是以婚缘和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
成的经济组织,企业资本的来源和积累或企业的经营建立在家族的背景之上。108
(三)家族化经营的必然性与优势
非国有企业的家族化经营就像我国农户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固然有其产生
的历史必然性和优势,表现在:1、非国有企业是由家族成员共同创建:2、市场
环境多变,企业家与市场环境在博弈,-企业家为避免职业经理人状告自己的情况
出现,选择亲朋好友或自己亲自经营;3、职业经理人阶层和良好信用环境的缺
乏而被迫选择家族经营方式;4、家族式管理模式不仅有利于企业创业初期降低
生产成本,而且从最初创业的意义上来说,家族化经营的协调成本也相对较低;
5、家族企业有家族观念的约束,信任度一开始就能达到一定水平,又处在同一
个利益共同体,基本不存在内耗,从而家族管理成为我国非国有企业采取的主要
经营方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非国有企业的家族化经营出现了很多问题。
(四)家族企业的局限与问题
l、难以长远发展
据调查显示,全世界家族经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在刻雪也有人做过统
计,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家族企业,但同时每年又破产、倒闭10万多家;家族企
业有60%在5年内破产,有85%将在10年内破产、倒闭。从世界范围看,家族经营
企业中有30%能够经营到第二代,只有10%能够经营到第三代,淘汰率相等高109。
几乎所有的家族经营企业都面临着一个如何长远发展的问题。
2、裙带关系严重,领导者任人唯亲
在家族企业里,往往是家族逻辑超越了利润至上的商业原则。常常照顾了家
族成员的利益雨不惜牺牲全局利益,这使非家族成员处在不公正的地位,打击了
这部分人的积极性,加深了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之间的对立情绪。同时家族企
”7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 ‘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8于立、马丽波、孙亚锋z‘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三环模式》。载‘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年,第2期.
瑚参见卢福财、胡大力主编:《2l世纪民营企业发展方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Iz月,第125页.
213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业领导者往往独裁倾向和专制作风严重,实行家长式管理,一人独大,使没有能
力的唯命是从的人得到重用。
3、组织机构混乱,权利界限和工作职能划分不清
在家族企业里,往往是董事长管总经理该管的事,总经理又管董事长该管的
事。一方面造成了工作的混乱;另一方面又使企业的决策体系缺乏科学性和规范
性。
4、封闭保守
家族企业一方面在加强对本企业相关信息的控制,另一方面又不注意及时收
集外部信息,也就难以应对外部瞬息万变的环境:对企业以资本为纽带的股份制
改造、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常常受企业血缘、亲缘关系的羁绊。导致家族企业做
不大、做不久。
5、资本结构单一、对子女产权界定不清
不少家族企业创始人对企业资本生前未曾给每个子女明确界定,在创始人去
世后,创始人的子女、亲友为争夺企业资产常常闹得不可开交,一个很好的企业
很可能就因此而分崩离析。
6、企业分配中很少考虑人力资本的作用
如在由两个以上出资人所组成的家族企业中,其原有资本是清晰的,但由于
这些出资人同时也是经营者,其职位、能力、贡献均有所不同,而在企业增量的
分割上只考虑原有资本金的比例,很少考虑人力资本的作用,不利于决策者、经
营者和劳动者能力的充分发挥。
针对这些问题须逐渐变革非国有企业的组织与治理结构已成必然。
二、家族企业自身组织与治理结构的变迁
通过上面论述可知,家族企业作为企业初建或创业时的经营方式是其他形式
无法替代的。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逐步完善以及家族式企业的不断扩张,部分
家族企业必然要相应突破自身界限,以家族资本去有效融合社会资本和外部的人
力资本,这就涉及家族企业在新的环境下的社会化问题,即由家族企业根据各自
需要逐渐有效转化为“准现代企业”、再到“现代企业”。
家族企业、“准现代企业”、“现代企业”的差别在于:家族企业不仅资本
214
第十章非完全古典假设下我田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完成
完全来自家族内部,而且企业管理层、决策层基本上都是来自同一个家族内部;
“准现代企业”是指虽然企业经营资本主要来自家族,但其经营管理却是由聘请
的职业经理人负责:这里的“现代企业”就是指现代企业制度,此时企业资本的社
会化程度已较高,超越了企业资本主要来自某一个家族的界限,企业组织结构、
治理机制符合公司制的内在要求。但家族企业、“准现代企业”、“现代企业”
不存在哪个先进哪个落后的问题,不应要求家族企业强求升级,须知企业由所有
权与经营权合一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根据我国家族
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认识水平,在家族企业组织与治理结构需要变迁的企业中
可选择以下路径。
(一)家族企业向“准现代企业”的转变
家族企业向“准现代企业”转变的核心是在家族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在我国
非国有企业家队伍中,专制独裁、强人政治人物为数不少。在经营环境不稳定的
情况下,或在企业初创时期,这种领导风格还具有一定优势,它可以降低企业内
部的交易成本,提供做出大刀阔斧经营决策的环境,为企业尽早积累原始资本。
但当企业进入成长、成熟期后,管理层就特别需要依靠懂得现代管理科学的专家
来从事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目标管理。但是,我国绝大多数家族企业创始人的素质、
管理经验、知识结构无法满足家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引入职业经理人是家
族企业摆脱创业时期的原始、简单、粗放式管理色彩的必然要求,是家族企业实
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设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企业的需要。引入职业经理
人,可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层的知识结构,可以充分利用职业经理人的专业知识
和职业判断,突破原有创业者决策的局限。
但我国目前的职业经理人缺乏及职业经理人的诚信缺失,原因何在?笔者认
为:有多方面原因。这既与教育制度有关,又与家族企业老板和职业经理本人有
关。与教育制度的关系是培养职业经理人的教育或者说对职业经理人的人力资源
开发目标定位不够确切、开发师资水平不高;与家族企业老板的关系是家族企业
老板没有给职业经理人创造能够发挥其才能的环境:表现在对职业经理人有戒备
防范心理、没有对职业经理人实行以人为本的满足其需求的管理;与职业经理人
自身的关系是职业经理人没有体谅和理解老板的知识层次和综合素质。
实质上,家族企业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关系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如何激
励职业经理人象是给自己家甚至比给自己家工作更卖力?需要政府、学校、非国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有企业老板、职业经理人共同努力。政府要培育好职业经理人市场和为培养职业
经理人的专业、学校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培养职业经理人的专业、学校要根据
需要适时调整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为非国有企业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企业家和
职业经理入;家族企业老板对职业经理入要实施“入本管理”:职业经理人要体
谅和理解家族企业老板的知识层次和综合素质,要记住:如果老板素质比自己高、
经营管理水平比自己好,老板还雇佣自己干什么?所以职业经理人要诚实、守信,
充分发挥自己的经营管理才智,为家族企业老板经营好企业。
(二)“准现代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
伴随我国加入“WTO”后的各项规章制度与国际接轨,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
烈,家族企业除了提高工资,激励劳动者积极性、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多使用价
值,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快速资本积累,·从而继续扩大生产和经营以吸纳更多劳动
力外,在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第二步一定要转变观念,
在引入职业经理人的基础上。积极注入社会资本,以实现“准现代企业”向“现代
企业”的转变。这里的社会资本,不仅包括商业银行贷款,还包括社会上其它企
业和个人所支配的资金,如引入其他企业对本企业实施增资扩股、上市发行股票
筹集社会资本、向国内外风险投资资本争取投资等。一旦家族企业资本多元化和
社会化,就自然会对家族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形成激励与约束:董事长不努力
科学决策,家族企业就会更姓换名、总经理不全心全意经营企业,就随时会面临
被辞退的风险。以此来促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快速发展,在快速
发展中积累更多资本、吸纳更多农业劳动力,实现我国二元经济向现代城市一元
经济结构转化的第二步,从而解决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的“三农问题”、就业问
题,使我国尽快转变为工业化、现代化强国。
让我们在正确实施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
经济结构第二步转化的各项对策中,去迎接我国最广大的农村地区工业化、城市
化、现代化的明天!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2.贝德尔别尔格和麦可多噶尔:《宏观经济学》第三版,麦可老—希尔公司,
纽约1968年版。
3.蔡叻、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12月版。
4.陈吉元:《乡镇企业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2月版。
5.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年12月
版。
6.陈宗胜:《新发展经济学:回顾与展望》,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
7.丁栋虹:《中国企业家的兴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1月
版。
8.戴园晨、陈东琪:《劳动过剩经济的就业与收入》,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年版。
9.邓一鸣:《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利用与转移》,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1991
年版。
lO.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版。
11.符钢战:《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经济分析——从微观到宏观》,上海
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2.费景汉、拉尼斯:《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3.谷书堂、逢锦聚等:《经济和谐论》,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14.何传启:《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商务印书馆2003年4月版。
15.何传启等:《中国现代化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16.吉尔伯特一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7.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18.何顺果:《美国史通论》,北京:学林出版杜2001年版。
19.黄泰岩、杨万东:《国外经济熟点前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
217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版。
20.【美]杰拉尔多·M.梅尔詹姆斯·E.劳赫:《经济发展的前沿问题》,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l版。
21.科尔奈:《短缺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2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23.科斯:《企业的性质》,《企业、市场与法律》,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24.卢福财、胡大力:《21世纪民营企业发展方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年12月版。
25.卢海元著:《走进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1月版。
26.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27.林毅夫:《中国经济学(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
版。
28.厉以宁、吴世泰:《谣方就业理论的演变》,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29.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3月版。
30.马克思:《资本论》第l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31.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3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33.茅于轼:《中国经济学(200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
版。
34.逢锦聚:《政治经济学热点难点争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第
1版。
35.逢锦聚等;《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36.R.科斯、A年可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
年版。
37.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t-、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
第l版。
38.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9.王检贵:《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下的经济发展》,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l版。
参考文献
40.汤顺利:《私营企业批判》,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8月版。
41.陶文达:《发展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6年9月版。
42.王奋宁、李路路:《中国城市劳动力流动》,北京出版社2001年1月版。
43.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一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
印书馆1987年版。
44.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上)》,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第5次印刷。
45.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中)》,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第5次印刷。
46.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下)》,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第5次Ell J$1J。
47.袁亚愚:《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回顾与展望》,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
48.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
年版。
49.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1974
年版。
50.于金著:《乡镇企业发展深层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2
月版。
51.杨俊青:《劳动经济理论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3月版。
52.杨俊青:《西方经济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版。
53.杨俊青:《工资管理学》,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年8月版。
54.袁乐平、周浩明:《失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55.杨瑞龙;《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1版。
56.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3年5月版。
57.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
次印刷。
58.余永德:《农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
59.严正:《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2月版。
60.张厚义等:《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5
月版。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61.詹姆士·丁侮克曼:《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12月版。
62.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4年版。
63.周其仁:《财产与制度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次印
刷。
64.周天勇:《劳动与经济增长》,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65.张少华:《美国早期现代化的两条道路之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版。
66.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7.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68.陈俊生:《关于农村劳动力剩余和基本对策问题》,《人民日报》1995
年1月28日。
69.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
济研究》1994年第4期。
70.丁仕达:《福建省乡镇企业结构现状与调查对策》,《中国农村经济》1999
年第8期。
71.高如峰:《义务教育投资的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教育研究》2001年
第5期。
72.郭书田:《对农村工业化、城市经济与农业现代化的几点思考》,《中国
农村经济》1989年第2期。
73.江林、高小斯:《乡镇企业发展的战略转移》,《经济研究》1994年第4
期。
74.姜波:《“民工荒”的欣慰与忧虑》,《经济日报》2004年9月15日第9
版。
75.刘芳震:《浅谈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困难、问题及对策》,《中国农村经
济》1999年第5期。
76.李实:《中国经济转轨中劳动力流动模型》,《经济研究》1997年1月。
77.李欣欣:《中国私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经济研究》1994年第
7期。
参考文献
78.李勇:《发展小城镇之路不可取》,《中国改革》1996年第4期。
79.逢锦聚:《“九五”国民经济宏观运行的典型与非典型特证》,《南开经济
研究》2000年第6期。
80。孙安恩、潘勇辉:《小城镇持续发展战略初探》,《中国农村经济》1998
年第7期。
81.吴易风:《关于非国有化、民营化和私有化》,《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
第10期。
82.徐庆:《论中国经济的四元结构》,《经济研究》1996年第11期。
83.许友军:《关于“民工潮”的理性思考》,《光明日报》1994年3月23日。
84.杨继瑞:《乡镇企业、扶持、改革、调整的思考》,《中国农村经济》1999
年第5期。
85.于立、马丽波、孙亚锋:《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三环模式》,《经济管理.新
管理》2003年第2期。
86.袁志刚:《失业理论与中国失业问题》,《经济研究》1994年第9期。
87。中国劳动力市场和工资改革政策课题组:《我国体制转型时期“农村病”
及其治理》,《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88.张建军:《“民工荒”为何突袭珠三角?》,《经济El报》2004年9月12
日第9版。
89.周其仁:《市场里的一个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
《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90.赵勇:《城镇化:中国经济三元结构发展与转换的战略选择》,《经济研
究》1996年第3期
91.郭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并非城市化率低》,http.
//www。xslx.COFfl.,2004年1月29日。
92.李成贵:《中国的二元结构与三农困境》,web@guoXU@.tomweb@guo
XUO.corl&,2004年4月24日。
93.李德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分析》,www-jjxj.corn.cn。
94.李卫玲:《中国农业不会崩溃“三农”问题路在何方》,http://www.Agri.ac.
cn/agr-net/02/2-14/ha//sn.htm·
95.李仙鹅、王春燕:《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中经专网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hatranetBusinessExpress)教育版。2004年11月19日。
96.中国数字月度报告·陆月号(2003-2004年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变化),
http://www.nmpx.govcn/2004年7月8日。
97.张维迎:《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与经济学家的社会责任》,
business.sohu.com,2004年9月14日。
98.张英红:《城市化滞后与农民歧视》,http.//www.xslx.com,2003年2月
18日。
99.Fei。C.H.and Rains,g 4叠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eptember,1961.
100.Todaro.M..P.“A Model ofLabour Migration and Urban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rch 1969.
t01.Jorgenson,D.W,“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Economic
Journal,November 1961.
102.Akerlof,GerorgeA.,2002.‘'Behavioral Mac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
Behavior'’,American F_,eonomie Review,v01.92,issue 3.
103.Akerlof,Gerorge A.,Janet L.Yellen.1985.“A New-Ration Model of the
Business Cycle,With wage and Prise Inertia'’,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01.100,Supplement.
104.Akerlof,Gerorge A.,William T.Dickens,and George L.Perry.2000.‘'New-
Ration Wage and Price Setting and the Optimal Rates of Inflation and
Unemploment'’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05.Akerlof,Gerorge A.,William T.Dickens,and George L.Perry.1996."The
Macroeconomics ofLow lflatiOn’’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06.Ball Laurence,Robert Moffitt.2001."Productivity Growth and the Phillips
Curve'’’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107.Fortin,Pierre and K.Dumont.2001."The Shape of the Long-Run Phillips
Curve:Evidence舫m Canadian Macmdata,1956-1997",Working paper,
Department des science economiques,Universite du Quebec a Montreal,June
2001.
1 08.Linde,Jesper.2002."Estimating new-Keynesian Phillips Curves:A full
Information Saxilnuln Likelihood Approach'’,Sverige Riksbank Working
Papers Series No.129.
参考文献
109.Mankiw,N.Gregory,Ricardo Reis.2002."Stick information versus Sdcky
Pricer:Apoposal to Replace the New-Keynesian Phillips curve)’,The
Qua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VbI.117,No.4,Nov.
110.Bjorlund,Anders,and Mottitt,Robert.'蚀Estimation of Wager Gains and
Welfare Gains in Self-Selection Models."Rev.Econ.and Staffs.69(February
1987).
111.Blundell,Richard;Reed’Howard;and Stoker,Thomas.“Interpreting
Movements in Aggregate Wages:The Role of labour Market Participation.”
Manuscript.Berkeley:Univ.Califomia,Center Labor Econ.,1999.
1 12.Brown,Charles."Black-、jVllite Earnings Ratios since the Civil Right Act of
1964:The Impotance ofLabour Market Dropouts,”Q.J.E.99(February 1984).
113.Browning,Martin J.;Deaton,Angus;and Irish,Margaret.“A Profitable
Approach to Labour Supply and Commodity Demands over the Life—
Cycle.''Econometrica 53(May 1985).
1 14.Chandra,Amitabh."Labour-Market Dropouts and the Racial Wage Gap:
1940—1990.',A.E.R。Papers and Proc。90(May 2000)。
115.Davidson,Carl,and Woodbuy,StephenA.'‘1rtlc Displacement Effect of
l 1 6.Ecl(stein,Zvi,and Wblpin,Kenneth I."Why Youth Drop Out of High
School:The Impact of Preferences,Preferences,Opportunities,and
Abilities.''Econometrica 67(November 1999).
1 1 7.Flinn,Clmstopher J.,and Heckmandames J.‘'New Methods for Analyzmg
Structural Modelsof Labour Force Dynamics.''J.Econometrics 18(January
1982).
1 1 8.C_rronau,Reuben."Wage Comparisons—a Selectivity Bias.”J.P.E.82
(November,December 1974).
119.Hausmen,Jerry A.“The Efiect ofWages,Taxes,and Fixed Costs Oil Women’S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J.Public Econ.14(October 1980).
120.Hausman,Jerry A.“Taxes and Labour Supply.”In Handbook of Public
Economics)VOl 1,edited by Alan J.Auerbach and Martin Feldstein.New
York:North-Holland,1985.
121.Heckman,James J.‘‘Life Cycle Consumption and Labor Supply:An
Explanation of the Reladonship between Income and Consumption over the
Life Cycle.”A.E.R。64(IV[arch 1974).
122.Heckman,James J.“Shadow Prices,Market Wages,and Labor Supply.”
223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Economertrica 42(July 1974).
123.Heckman。Iarnes J.“A Life·Cycle Modle of Earnings,Learning,and
Consumption.”J.P.E.84,no.4,pt.2(August 1976).
124.Heckman,James J.“A Partial Survey of Recent Research on the Labor
Supply ofWomen.’’A.E.R.Papers and Proc.68(May 1978).
125.Heekman.James J.“Sample Selection Bias as a Specification Error晰tIl an
Application to the Estimation of Labor Supply Function.’’In Female Labor
Supply:Theory and Estimation edited by James P.Smith.Princeton,N.
J.:Princeton UIIiV.Press,1980.(b).
126.Lancaster,Tony,and Nickell,Stephen J.‘'The Analysis of Reemployment
Probabilities for the Unemployed.”J.Royal Statissoc.,ser.A,143,pt.2
(1980).
127.P.Bardhan.‘‘The New-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Theory.”World Development,1989,No.5。
128.Michael P.Todaro."Economic Development."5也edition,New York:Langman
Group Limited.1994.
129.Schultz,T.W.“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merican Econon'de Review,
1961.3.
130.Meier,G.M,ed."Leading Issu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131.Coase.R.“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60.10.
132.Meier,G;.M."Pioneers in Develop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133.Becker,Gary S."HumanCapital.''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75.
134.Rdgnar Nurkse:‘'Problems of Capital Formation in Underdevelopment
Countries.''NewYork,3ed.。1995.
1 35.A.EThirwall."Growth and Development: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Developing Economies,"5th editi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94.
136.Newbery and J.Stiglitz(1979)Sharecropping.'‘砒sk Sharing and the Imperfect
Information,in Risk,Uncertainty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ed.by J.
Roumasset,J.m.Boussard,and IJ.Singh,New York: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uncil.
t37.Rajesh Chandr扎“Industri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111i】m World.”
NewYork:Roufledge,1992
后记
后记
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直到参加高考考上大学才开
始对城市有所了解。20多年来,城乡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反差,常常引起我
深深思考;城乡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使自己的思想更加深刻。由对城市
工业和商业文明的抵触到对它们代表着社会发展方向的肯定,由对农村居民艰辛
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同情到默默寻求他们出路的探索。呈现给我的各位恩师尤其是
我的导师逢锦聚教授的博士论文一《论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
化》就是学生对这一问题探索的结果。这一结果完全是在逢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
三年前的九月,自己踏进了梦寐以求的南开大学的门槛,拜著名经济学家逢
锦聚教授为师,在开学第一周的座谈中逢老师就给我们深刻阐述了做人、做事、
做学问的关系。三年中,我深深体会到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各位恩师严谨的治学
风格,他们身体力行着“智圆行方”的院训。三年中对我支持、关心和帮助最大
的当数我尊敬的导师——逢老师。逢老师不仅学识渊博、领悟力极强,对他苦苦
探求的深奥理论常常用通俗的语言给我们加以概括、阐述,而且他做人、做事都
十分严谨,常常使我们觉得他既和蔼可亲,又不怒自威。逢老师平日里在百忙之
中对自己论文、书稿的一次次一字一句一个标点也不放过的修改、他躺在病床上
对我们博士论文选题的精心指导,都使我们终生受益和难忘!当自己准备选择二
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研究方向时,逢老师给了我充分肯定,使我心里十分踏实;在
开题前向逢老师汇报论文中心思想和写作大纲时,逢老师的:“你要用什么理论
解决什么问题”?的指导使我豁然开朗;对我论文写作大纲的大师教诲,为我论
文写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论文初稿写完后,逢老师又认真审阅,提出了许多具体
修改意见。
在此对我尊敬的恩师—垂老师以及给我们上过课的谷书堂老师、柳欣老
师、周立群老师、陈宗胜老师、周冰老师、张晓峒老师、薛琛老师、周云波老师、
罗润东老师的教诲、对管理我们的江森老师的辛劳、对孙国强博士、朱建平博士
为我论文撰写提出的建议和我的妻子为我论文撰写承担的家务劳动、对我的同事
工作上的支持,一并表示衷心感谢_和致敬!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使我终生都不能懈怠,恩师的
至理名言使我深刻牢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论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对古典二元经
济理论的发展与我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道路新探
作者: 杨俊青
学位授予单位: 南开大学
参考文献(137条)
1.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 1995
2.贝德尔别尔格.麦可多噶尔宏观经济学 1968
3.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 2003
4.陈吉元乡镇企业模式研究 1989
5.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 1991
6.陈宗胜新发展经济学:回顾与展望 1996
7.丁栋虹中国企业家的兴起 2003
8.戴园晨.陈东琪劳动过剩经济的就业与收入 1996
9.邓一鸣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利用与转移 1991
10.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 1994
11.符钢战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经济分析--从微观到宏观 1992
12.费景汉.拉尼斯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 1992
13.谷书堂.逄锦聚经济和谐论 1993
14.何传启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 2003
15.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 2004
16.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1989
17.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 1998
18.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2001
19.黄泰岩.杨万东国外经济热点前沿 2004
20.杰拉尔多·州 梅尔.詹姆斯·E 劳赫经济发展的前沿问题 2004
21.科尔奈短缺经济学 1986
22.凯恩斯.高鸿业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963
23.科斯企业的性质 1994
24.卢福财.胡大力21世纪民营企业发展方略 2003
25.卢海元走进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2004
26.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 2004
27.林毅夫中国经济学(1999年) 2000
28.厉以宁.吴世泰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 1988
29.刘易斯二元经济论 1989
30.马克思资本论 1975
31.马克思资本论 1975
32.马克思资本论 1975
33.茅于轼中国经济学(2001年) 2002
34.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热点难点争鸣 2004
35.逄锦聚政治经济学 2002
36.R 科斯.A 阿尔钦.D 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1994
37.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下卷) 2003
38.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 1988
39.王检贵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下的经济发展 2002
40.汤顺利私营企业批判 2003
41.陶文达发展经济学 1986
42.王奋宁.李路路中国城市劳动力流动 2001
43.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 1987
44.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 1985
45.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 1985
46.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 1985
47.袁亚愚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1996
48.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972
49.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974
50.于金乡镇企业发展深层问题研究 2001
51.杨俊青劳动经济理论研究 1998
52.杨俊青西方经济学 2002
53.杨俊青工资管理学 2003
54.袁乐平.周浩明失业经济学 2003
55.杨瑞龙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经济学分析 2001
56.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 2003
57.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 2004
58.余永德农村教育论 2000
59.严正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 2004
60.张厚义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 2004
61.詹姆士·丁·海克曼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 2003
62.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 1984
63.周其仁财产与制度变迁 2004
64.周天勇劳动与经济增长 1994
65.张少华美国早期现代化的两条道路之争 1996
66.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 1999
67.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1996
68.陈俊生关于农村劳动力剩余和基本对策问题 1995
69.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994(04)
70.丁仕达福建省乡镇企业结构现状与调整对策[期刊论文]-中国农村经济 1999(8)
71.高如峰义务教育投资的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期刊论文]-教育研究 2001(5)
72.郭书田对农村工业化、城市经济与农业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1989(02)
73.江林.高小斯乡镇企业发展的战略转移 1994(04)
74.姜波"民工荒"的欣慰与忧虑 2004
75.刘芳震浅谈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困难、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中国农村经济 1999(5)
76.李安中国经济转轨中劳动力流动模型[期刊论文]-经济研究 1997(1)
77.李欣欣中国私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1994(07)
78.李勇发展小城镇之路不可取 1996(04)
79.逄锦聚"九五"国民经济宏观运行的典型与非典型特证 2000(06)
80.张安忠小城镇持续发展战略初探[期刊论文]-中国农村经济 1998(7)
81.吴易风关于非国有化、民营化和私有化 1999(10)
82.徐庆论中国经济的四元结构[期刊论文]-经济研究 1996(11)
83.许友军关于"民工潮"的理性思考 1994
84.杨继瑞乡镇企业:扶持、改革、调整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国农村经济 1999(5)
85.于立.马丽波.孙亚锋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三环模式[期刊论文]-经济管理 2003(2)
86.袁志刚失业理论与中国失业问题[期刊论文]-经济研究 1994(9)
87.陆文我国体制转型时期"农村病"及其治理[期刊论文]-经济研究 1995(4)
88.张建军"民工荒"为何突袭珠三角 2004
89.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期刊论文]-经济研究 1996(6)
90.赵勇城镇化:中国经济三元结构发展与转换的战略选择 1996(03)
91.郭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并非城市化率低 2004
92.李成贵中国的二元结构与三农困境 2004
93.李德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分析
94.李卫玲中国农业不会崩溃"三农"问题路在何方
95.李仙鹅.王春燕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 2004
96.中国数字月度报告·陆月号(2003-2004年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变化) 2004
97.张维迎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与经济学家的社会责任 2004
98.张英红城市化滞后与农民歧视 2003
99.Fei C H.Rains G 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ment 1961
100.Todaro M P A Model of Labou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1969
101.Jorgenson D W 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 1961
102.Akerlof GerorgeA Behavioral Mac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 Behavior 2002(03)
103.Akerlof Gerorge A.Janet L Yellen A New-Ration Model of the Business Cycle,With wage and Prise
Inertia 1985(zk)
104.Akerlof Gerorge A.William T Dickens.George L Perry New Ration Wage and Price Setting and the
Optimal Rates of Inflation and Unemploment 2000
105.Akerlof Gerorge A.william T Dickens.George L Perry The Macroeconomics of Low Iflation 1996
106.Ball Laurence.Robert Moffitt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the Phillips Curve 2001
107.Fortin Pierre.K Dumont The Shape of the Long-Run Phillips Curve:Evidence from Canadian
Macrodata,1956-1997 2001
108.Linde Jesper Estimating new-Keynesian Phillips Curves:A full Information Maximum Likelihood
Approach 2002
109.Mankiw N Gregory.Ricardo Reis Stick information versus Sticky Pricer:Apoposal to Replace the
New-Keynesian Phillips curve 2002(04)
110.Bjorlund Anders.Moffitt Robert Ther Estimation of Wager Gains and Welfare Gains in Self-
Selection Models 1987
111.Blundell Richard.Reed Howard.Stoker Thomas Interpreting Movements in Aggregate Wages:The Role of
labour Market Participation 1999
112.Brown Charles Black-White Earnings Ratios since the Civil Right Act of1964:The Impotance of
Labour Market Dropouts 1984
113.Browning Martin J.Deaton Angus.Irish Margaret A Profitable Approach to Labour Supply and
Commodity Demands over the Life Cycle 1985
114.Chandra Amitabh Labour-Market Dropouts and the Racial Wage Gap:1940- 1990 2000
115.Davidson Carl.Woodbuy Stephen A The Displacement Effect of
116.Eckstein Zvi.Wolpin Kenneth I Why Youth Drop Out of High School:The Impact of
Preferences,Preferences,Opportunities,and Abilities 1999
117.Flinn Christopher J.Heckman James J New Methods for Analyzing Structural Modelsof Labour Force
Dynamics 1982
118.Gronau Reuben Wage Comparisons-a Selectivity Bias 1974
119.Hausman Jerry A The Effect of Wages,Taxes,and Fixed Costs on Women's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1980
120.Hausman Jerry A Taxes and Labour Supply 1985
121.Heckman James J Life Cycle Consumption and Labor Supply:An Expla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and Consumption over the Life Cycle 1974
122.Heckman James J Shadow Prices,Market Wages,and Labor Supply 1974
123.Heckman James J A Life-Cycle Modle of Earnings,Learning,and Consumption 1976(04)
124.Heckman James J A Partial Survey of Recent Research on the Labor Supply of Women 1978
125.Heckman James J Sample Selection Bias as a Specification Error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Estimation of Labor Supply Function 1980
126.Lancaster Tony.Nickell Stephen J The Analysis of Reemployment Probabilities for the Unemployed
1980(02)
127.P Bardhan The New-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Theory 1989(05)
128.Michael P Todaro Economic Development 1994
129.Schultz T W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1961(03)
130.Meier G M ed Leading Issu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1984
131.Coase R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1960(10)
132.Meier G M Pioneers in Development 1987
133.Becker Gary S Human Capital 1975
134.Rdgnar Nurkse Problems of Capital Formation in Underdevelopment Countries 1995
135.A P Thirwall Growth and Development: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Developing Economies 1994
136.Newbery J Stiglitz Sharecropping."Risk Sharing and the Imperfect Information" 1979
137.Rajesh Chandra Industri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