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当代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研究

翻,大
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姓名:侯圈栋
年级:2002级
专业:政治经济学
研究方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理论
论文题目:当代发达国家企业分配
关系演进研究;。ij,
:,店}’
导师:张彤:Ii教授
南开大学经济掌系
.i()0“年心J f{
内容提要
二战后,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日趋复杂,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分
配方式呈现多样化特征,工资、利润、股权、期权、年薪等多种分配方式在发达国
家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二是企业分配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在企业内部,各
个分配主体的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三是企业分配过程呈现复杂化倾向,不仅表现
在企业内部的初次分配方面,而且表现在企业外部的再分配方面,税收再分配、福
利再分配、信用再分配等形式的存在都加剧了企业分配过程的复杂性。可见,当代
发达国家的企业分配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不仅分配主体和分配方式呈现出
多元化的特征,而且分配过程本身也日趋复杂,这些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认为:由主观要素条件和社会条件构成的分配条件的发展,直接引起了当
代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的演进,并使其呈现出社会化的发展趋势。论文以企业分
配条件的变迁为主线,通过分析企业内部动力系统和外部动力系统对企业分配关系
的推动作用,揭示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原因和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企业分配关
系演进的趋势。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结构和理论基础。这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作
为全文的总括,交待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方法和观点等内容,这~章是全文的导
读。第二章归纳总结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这一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对国内
外相关研究的归纳分析,对本篇论文论题的形成和展开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二部分是对二战前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研究。它主要包括第三章、
第四章和第五章。虽然本篇论文的重点放在二战后这一时期,但是作为分配关系演
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战前的历史过程仍然十分重要。
在这一部分,首先,研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动力系统。主要分析推动企业分
1
配关系演进的内外动力系统,这一章主要是讨论分配条件的变化影响分配关系变迁
的机制。其次,研究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第一阶段:资本分配关系的形成
与发展。这一章主要论述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业分配关系的最初形态一资本分
配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在这一章里,论文主要阐述了随着手工工场向工厂制度的转
化,资本分配关系从形成到确立统治地位的过程。最后,分析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
第二阶段:代理分配关系的形成与演化。这一章论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
第二次科技革命和股份制度而发展起来的代理分配关系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
第三部分研究二战后分配条件的演变。它包括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
章。这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主要分析二战以来发达国家社会条件和主观要素条件的
演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各要素所有者分配权力的变迁。
在这一部分,首先,从总体上分析二战后发达国家生产力发展与社会条件演变。
主要分析=战后出现的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力巨大发展。并
具体分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金融刨新等二战后新出现的社会条件。为后几章奠
定基础。其次,探讨资本要素条件以及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变迁。在分析二战后资
本要素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战后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研究资本所有者分配
权力演变。再次,对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扩张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二战后人
力资本生产职能的变化,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扩张及其
受到社会条件的约束。这里的人力资本既包括管理型人力资本,也包括技术型人力
资本。最后,论述劳动者分配权力变迁。这一章首先分析了二战后劳动者劳动方式
的变化,进而分析了劳动者在企业和社会中分配权力的变化。
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是结论。这一部分首先归纳了二战后发达国家有调节的代理
分配关系,然后总结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的总体发展过程,提出企业分配关系的
社会化趋势。最后利用分配条件理论和分配社会化规律,对我国分配制度改革提出
2
两点启示;一是要利用分配制度与分配条件相适应的理论,继续推进我国分配制度
改革;二是要尊重分配关系演化趋势,合理利用现代分配方式。
本文在理论方面的主要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出分配条件概念,分配条件是主观要素条件与社会条件的总和,企业分
配关系的演进是企业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配条件概念的提出为展开研究企
业内外因素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是构造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动力系统。这一系统包括根本动力系统、内部动
力子系统和外部动力予系统。只有说明了动力系统,企业分配关系的演进逻辑才有
可靠的依据。已有的研究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动力系统问题,本文把它作为一个重点,
力求有所突破。
三是划分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历史阶段。包括资本分配关系阶段、代理分配关
系阶段和有调节的代理分配关系阶段。
四是归纳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社会化规律。国内外对企业分配关系演进总体趋
势的研究并不多见,社会化规律既是对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总体趋势的概括,也
是本文在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创新点。
关键词: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社会化
Abstract
Since World War II,the distributed relation of corporate(CDR)in developed
countries has become complication.It was reflected mainly in three sides
Firstly,the style of distribution in corporate became diversification.
Many kinds of distributed styles,including wage,profit—Sharing,
ownership of a share,options,and salary,were applied widely in the
corporate in developed countries.Secondly,the di stributed corpus of the
corporate presented a trend of diversification.The location of each
distributed corpus has changed obviously inside the corporate.Thirdly,the
process of distribution has presented a trend of comlicacy.It was expressed
with not only distribution,but also redistribution.For example,tax
redistribution,welfare redistribution,credit redistribution,and SO on,
a1 l of these the have made the process more compl icated.Therefore.the CDR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s changing deeply.Not only.the corpus and the style
but also the process,are becoming complicated.All of such phenomenon
should cause enough attention.
The main opinion in this dissertation is that,the developing of distributed
condition(DC),which are composed by the factor condition(FC)and the
social condition(SC),causes the evolution of CDR directly in developed
COUnties,and makes it socialization.The main clue in the dissertation is
the evolution of DC.Through the analysis about the function upon CDR by
both motive system inside the corporate and the outside one,we cs/l disclose
5
the reason and process about the evolution of CDR.Base on which,we can
induce the trend about the evolution.The dissertation includes four parts
mainly.
The first part is the structure and theory basic,including chapter l and
chapter 2.In this part,I discuss the main Problem,the method,and the
opinion of the whole dissertation.And then I sul锄arized the theory about
distributio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untry.This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theory base about the whole dissertation.So it is much important
about the thesi S and the theory meaning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evolution of CDR before World War II。consisting
of chapter 3,chapter 4,and chapter 5.Though the point of the period is
post war,the historical process before the war is also very important as
a component of the whole evolutional process
In this part,I discuss the motive system firstly,mainly about the motive
system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rporate.This chapter is about the mechanism,
by which,CDR is influenced by the changing of DC.
And then,I discuss the first step of the evolution of CDR in developed
countries,the capital distributed relation.In this chapter,I discuss the
changing process from the handicraft industrial plant to the factory.During
that,the capita]distributed relation has grown from initial establishment
to the ruled position.
The last of this part,I discuss the second step of the evolution of CDR,
the agent distributed relation.In this chapter,I discuss mainly about the
6
establishment and character of the agent distributed relation,during the
latest 19th to the earl iest 20th,wi 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ond
technology evolution and the joint—stock company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change of DC after World War II,consisting of
chapter 6,chapter 7,chapter 8,chapter 9.This is the key part of the whole
dissertation.I analyze the Fc and the SC in developed countries posV World
War II,base Oil which,I discuss the change about the distributed power owned
by the owner of factor
In this part,I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and the changing
of SC firstly.It’S mainly about the new technology revolution and the great
developing of the productivity.Then I discuss the changing of SC,including
the developing about the national monopoly capital ism,and the financial
innovation,which would make a base for the latter chapters.
After that,I discuss the capital factor condition and the distributed power
of the capital owner’S.I try to disclose the evolution of the power
through the joint analysis about tech—condition,SC,and the capital factor
condition.
In the third component of this part,I discuss the distributed power about
the owner of human capital.In this chapter,I discuss deeply the extending
of the distributed power through the analysis about the changing about the
produced function of human capital.Here,the human capital consists of
managerial human capital and the technical human capital
In the last of this part,I discuss the distributed power of labor.I analyze
7
the labor style firstly.Then discuss the power changing inside the
corporate and outside.
The last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is the conclusion.tn this part,I induce
the agent distributed relation the under regulating.Then make a surⅢnary
ab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CDR evolution.Bring up the opinion that the
CDR is becoming socialization.And then,I disclose two points about our
revolution:The one is that,we should use the theory push our distributed
revolution ahead.The other i s that,we should adopt to the modern
distributed style enough.
In the dissertation'the author contributes the development to present
theory,as follows
First,the author bring up a new concept--distributed condition.It
consists of factor condition and the social condition.The CDR evolution
was affected by factor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rporator.The DC here
make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analysis latter
Second,the author makes up a motive system,which consists of basic motive
system,inside motive system and the outside motive system Only based on
analysis about the system。the process of CDR evolution could be described
clearly.Such study WaS lack.This paper would make a try
Third,the author makes a demarcation about the whole history of the CDR
ev01ution.Those are capital distributed relation,agent distributed
relation,and the agent distributed relation under regulating-
Fourth,the author induces socialization regulation of the CDR evolution·
8
We could nearly find study about the trend of CDR evolution.Socialization
is the summary about the process of CDR evolution.And the same time,it’S
al SO the innovate point of thi S paper
Key Words:Developed country Distributed relation of corporate
Evolution Socialization
9
南开大掌学位论文电子版授权使用协议
(请将此协议书装订于论文首页)
论文《·尚店.舶l圈密名攀∞妒西!己关系争‘纽研知》系本人在
南开大学工作和学习期间创作完成的作品,并己通过论文答辩。
本人系本作品的唯一作者(第一作者),即著作权人。现本人同意将本作品收
录于“南开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本人承诺:已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
版与印刷版论文的内容一致,如因不同而引起学术声誉上的损失由本人自负。
本人完全了解《直珏盍堂国盘焦苤王堡在二僮旦堂焦途童的篷堡盘垫》—。同意
南开大学图书馆在下述范围内免赞使用本人作品的电子版:
本作品呈交当年,在校园网上提供论文目录检索、文摘浏览以及论文全文部分
浏览服务(论文前16页)。公开级学位论文全文电子版于提交1年后,在校园网上允
许读者浏览并下载全文。
注:本出议书对于“非公开学位论文”在保密期限过后同样适用。
院系所名称:{丕-卉学系
作者签名:f灵,目你
学号: 口111,。
日期:2··r年r月,孑曰
第一篇论文结构与理论基础
这一篇包括两章内容;包括导论和分配思想回顾与国内外研究现状两部分。
作为全文的开篇,在“导论”中,论文阐述了文章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
本蕊煮、基本概念、主要创新点、研究方法和逻辑结构安排等内容,这一章是论文
内容的总括。在“分配思想回顾与国内外研究现状”一章中,在回顾分析写克思主
义分配理论恩想和西方主流学派以及非主流学派的分配理论的基础上,归纳分析国
内外对企业分配问题的相关研究。这一章是论文研究的理论起点,论文观点髓提出、
论证的依据,很大~部分依赖于这些优秀的研究成果。
第~章导论
作为全文的导论,本章主要阐明了论文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本观点、基
本概念、主要创新点、研究方法和逻辑结构安排等内容。
一、论题的提出
二战后,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日趋复杂。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分配方式呈现多样化特征。工资、利润、股权、期权、年薪等多种分
配方式在发达国家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股票期权发展速度尤其迅速,
在美国许多大公司经理人员的股票期权收入已经超过了他们总收入的70%;此外,
广泛的利润分享计划、员工持股计划也在大多数企业实行;即使是最基本的工资分
配方式也呈现出复杂化的特征,奖金、津贴、职业福利等附加工资形式与传统的计
时工资、计件工资共同构成了复杂的工资体系。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
国家企业广泛实行利润分享和股权分享等分配方式,据统计,有“60%多的法国上
市公司实行利润分享,50%多的美国上市公司广泛授予职工股票期权,60%一70%的
美国国民持有公司股票,85%的德国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1斯米德从收入来源
角度对美国家庭收入的具体形式进行了分类(见表卜1)。从表卜l可以看出,现
代的收入方式十分复杂,尽管如此,该表还没有把企业员工获得的股票和有价证券
列入其中,这些价值形态具有很强的变现能力,在一定意义上也加剧了分配的复杂
程度。
二是企业分配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在企业内部,各个分配主体的地位发生了
1何传启《分配革命》,经济暂理出版社,2001年
明显变化,资本所有者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已经逐渐淡出了生产经营活动,他们参
与企业生产和分配的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在美国许多大公司的资本所有者已经变成
了单纯的投资人,他们的利益主要是通过股票市场来体现,根本不参与企业利润工
资的分配决策;而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职工则由于控制了企业的资产,他们在事实
上拥有分配的决策权。在企业外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企业的
分配主体,他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分配渠道不同,比如政府通过税收分享利润,而金
融机构则通过信贷和市场获取利息和佣金,等等。
三是企业分配过程呈现复杂化倾向。复杂的分配过程首先表现在企业内部的初
次分配方面,薪股结合是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方式,首先支付基本工资,然后支付与
绩效相关的附加工资,还要配送一部分股权,年终一般都有一定份额的利润分享,
整个过程不仅需要精确的会计核算,而且需要战略性的财务管理。企业分配过程的
复杂化还表现在企业外部的再分配方面,税收再分配、福利再分配、信用再分配等
形式的存在都加剧了企业分配过程的复杂性。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现象描述,当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分配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
的变化。不仅分配主体和分配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而且分配过程本身也日趋
复杂,这些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怎样认识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这种复杂的现象呢?这种复杂分配关系的本
质是什么?它的本源何在?是什么力量推动着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的演进?这
种分配关系演化的社会意义是什么?它的发展趋势怎样?这些问题都需要从理论
和实践方面予以解答。从我国的实践需要来看,如何借鉴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和实
践经验,推进我国的分配制度创颓和企业改革,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不过,借
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不是简单的沿用其运作方法。以分配方式为例,年薪制、
股票期权等现代企业分配方式在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应用,但是,这些分配方式的适
4
用是有一定条件的,从发达国家实践来看,其基础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现代的技
术基础、完备的生产要素市场,以及适应性的制度安排。基于以上的问题和认识,
本文以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为题目,研究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动力
机制,揭示企业分配关系的总体演进趋势和条件,试图构建企业分配关系演迸的理
论构架,并为我国借鉴发达国家企业分配方式提供参考。
表卜1个体收入的具体形式
类别具体内容(举例)
劳动的现金收入工资、薪金、医疗保险、带薪休假、农业和非农业的自
我劳动收入
其它来自市场的现金收入净利息、分红、租金、版税、私人养老金
转移支付的现金社会保障、社会救助
其他固定的货币收入
资本净得与或有的现金收

家庭之间的转移收入抚养费、儿童补助
家庭生产和内部劳动收入主要是用于自己消费的部分
的价值
内部的市场收入边缘收益、公司汽车
内部的转移支付食品补贴、房屋补贴
房租收入
资料来源:Timothy M.Smeeding‘Toward a uniform definition of household
iFiCOme’,2001.3
二、论文的理论意义
从理论方面看,企业分配关系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分配关系演进是社会生产关系变迁的重要内容。分配关系是社会生产关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配关系演进无疑是社会生产关系变迁的重要内容。分配关系
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大环节之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四个环节中,生产劳动
关系是基础,它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同时,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也是
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反作用于生产劳动关系,并在这种作用与反作用的矛盾
运动中,推动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迁。
其次,企业分配关系是整个社会分配关系体系的基础。企业是社会的基本经济
组织,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的经济活动不仅是社会财富的源泉,同时为一切
社会活动提供必须的物质基础。因此,它不仅是各要素所有者的利益所在,而且是
包括政府组织、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在,可以说,企业就是社会各阶层
的利益共同体,揭示企业的分配关系,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
关系,因此说,揭示企业分配关系演进是研究社会分配关系变迁的重要内容。
再次,揭示企业分配关系演进规律是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化的重要途
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化根本上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认识这一过
程的根本途径之一是揭示资本主义财产所有权关系的演进,比如揭示资本所有权的
演进规律。同时也应该看到,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包括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关
系同样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上揭示这些关系不仅有利于全
面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而且有利于加深对财产所有权结构演化的认
识。
最后,企业分配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
象是生产关系,对生产条件和生产过程的研究构成了政治经济学框架的主体。分配
6
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关系的背面,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必
然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财富的分配不过是生产条件的分配。
因此,对分配问题的研究也就是从另一个侧面对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研究。二战
以来,发达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日益丰富,收入分配领域的
矛盾越来越突出,不仅社会贫富差距问题受到政治经济学家的关注,而且企业内部
的收入分配关系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此现象,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在财富日趋
丰富的条件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必然要从生产转向分配。从以上四个方面看,
企业分配关系问题不仅是现代资本主义问题研究的重要论题,而且还是政治经济学
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本篇论文选题的重要理论意义所在。
三、论文的基本观点
本文的核心观点是:由主观要素条件和社会条件构成的分配条件的发展,直接
引起了当代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的演进,并使其呈现出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本文认为,分配条件的变化是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直接原因,伴随着发达国家
分配条件的演化,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呈现出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所谓企业的分
配条件,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主观要素条件和外部的社会条件,其中,企业内部的
主观要素条件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企业的外部条件是次要的,是通过影响企
业内部条件发挥作用的,企业分配条件的演变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结果。企业分配
关系是内部主观要素条件和外部社会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各生产要素生产方
式的变化形成的主观要素条件是推动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直接动力,通过政府调节
等方式形成的社会条件,则从维护特定社会生产关系角度,不断调节新生分配主体
的分配权力,以保持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在主观要素条件与社会条件的共同作
7
用下,企业分配关系在资本主义框架内逐步演化。从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趋
势来看,分配方式日趋突破企业界限,出现许多由市场和社会决定的分配方式,比
如期权、社会福利等;分配主体日趋多元化,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通过各种方式
影响和参与着企业的分配:与分配主体和分配方式相适应,企业收益的分配过程也
突破了企业界限,呈现出企业内部分配过程、市场分配过程和社会分配过程并存的
格局。总而言之,企业分配关系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社会化趋势。
四、论文的基本概念
(一)分配条件、主观要素条件、社会条件
分配条件是主观要素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主观要素条件是由资本、人力资
本和劳动力三个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所形成的生产技术条件,不同的结合方式决定
了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地位,进而直接决定了要素所有者在企业分配关
系中的地位。论文研究这些生产要素变化的目的在于说明其所有者的权力变化,而
不是生产要素本身.因此,本文把这一条件称之为主观要素条件。社会条件是由政
府干预、金融创新、福利制度发展等企业外部社会环境构成的影响因素,社会条件
的发展变化对企业分配关系的演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企业分配关系的社
会化趋势,作用十分突出。
(二)劳动方式的技术结构和社会结构
劳动方式的技术结构就是由生产体内部决定的劳动职能的结合。劳动方式的社
会结构是以技术结构为基础并反应生产关系社会性质的劳动者之间的结合方式。从
形式上看,劳动方式的技术结构集中表现为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技术结合方式,社
会结构则表现为劳动者之间的社会结合方式。在分配条件中,劳动方式的技术结构
8
表现为: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力三个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结合,即主观要素
条件;社会结构则表现为,在社会条件制约下,要素所有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
劳动方式的技术结构具有生产力属性,劳动方式的社会结构具有生产关系属性,技
术结构决定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反作用于技术结构,一定社会生产关系条件下,劳
动方式的技术结构必须要反映社会结构的要求。
(三)企业分配关系、资本分配关系、代理分配关系、有调节的代理分配关系
企业分配关系指的是各个分配主体围绕企业的利润和工资所形成的分配权力
结构。从演进过程来看,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经历了资本分配关系、代理分配关
系和有调节的代理分配关系三个明显的发展阶段。资本分配关系是随着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确立而确立的,它是由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构成的、资本家占据绝对主导地
位的分配权力结构。代理分配关系是随着股份制度深入发展而出现的,由资本所有
者、人力资本所有者(主要是经理阶层)和劳动者三方构成的企业分配权力结构,
人力资本所有者作为代理人代替资本所有者行使管理职能,并因此分享一部分原来
归资本所有者拥有的分配权力。有调节的代理分配关系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社会
条件对企业分配活动的影响日趋深入,尽管代理分配关系仍然是企业分配权力的基
本结构,但是市场和政府的调节功能,已经使企业分配关系在分配对象、分配过程、
分配主体,以及分配方式等方面,突破了企业的范围。本文认为,二战后,企业分
配关系受到广泛的社会调节,并因此出现了社会化的发展趋势,这是企业分配关系
演进的最根本趋势。
(四)分配关系社会化
所谓分配关系社会化指的是分配关系的私有属性向社会属性转变的过程。社会
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首先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社会化。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
从它产生那一天起就被认为是社会化的生产过程,因为它是为社会进行生产,而不
9
是自给自足的小商品生产。不仅如此,生产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分工协作的社会化过
程。不过,也正是社会化的生产过程与资本主义生产组织的私有属性之间的矛盾,
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矛盾。由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具有私有属性的
经济关系,主要存在于资本主义的微观组织——企业。因此,本文所强调的私有属
性向社会属性转变集中指的是,在发达国家企业内部,分配活动从私人属性向社会
属性的演变。企业分配关系的私有属性集中体现在对企业利润工资支配与占有行为
的私人性质;企业分配关系的社会属性则对立于私有属性,它一方面表现为在企业
内部多元主体共享利润以及工资的集体谈判,另~方面表现为外部社会条件对企业
利润和工资的干预,此外还表现为分配对象、分配方式突破企业范围,出现市场化
和社会化的趋势。
(五)人力资本
本文所界定的人力资本指的是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的总称,是企业的生产要
素,这与西方主流人力资本理论所界定的人力资本概念不完全一致,这里为了研究
方便,借用了人力资本这个词汇。另外,从这一概念的范围上,本文的人力资本包
括了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对此,我国现有研究主要有两类划分方法:一是认为人
力资本只包括管理要素,主要是以高级经理人员为载体:二是认为人力资本载体不
仅应该包括高级经理人员,还应该包括企业的全体职工。两种划分源自各自研究的
需要,前者主要研究委托代理关系,后者则着重于员工福利,因此各有侧重。本文
从分配关系出发,提出人力资本概念的目的在于强调其既不同于姿本所有者,又不
同于普通劳动者的分配权力。从这一目的出发,本文认为,现代企业中的技术要素,
具有突出的重要地位,技术对资本的替代作用已经为许多理论研究证实,尽管这种
替代与公司治理理论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并不一样,但是从分配效果上说,二者并没
有差别,都是由于代替了资本所有者的部分权力,而具有了一定的分配权力。由此,
10
本文人力资本界定为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的总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这里区别于
资本所有者和普通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只是指那些高级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
员,这不仅因为他们二者在分配权力上具有一致性,而且因为只有他们的分配权力
区别于前两类分配主体。
五、论文的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出分配条件概念,二是构造企业分
配关系演进的动力系统,三是划分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历史阶段,圆是归纳企业分
配关系演进的社会化规律。
(一)分配条件
本文认为,所谓分配条件就是企业内部主观要素条件与外部社会条件的总和。
主观要素条件从生产力角度推进各分配主体分配权力的变化,社会条件则从既定生
产关系性质出发,维持各分配主体分配权力的结构,二者共同作用,形成特定时期
相对稳定的分配关系。
对于分配的本质规定,马克思有过精辟的论述。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
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
本身的性质。例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就在于:物质的生产条件以资本和地
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的手中,而人民大众则只有人身的生产条件,即劳动力。
既然生产的要素是这样分配的,那么自然而然就要产生消费资料的现在这样分配。
如果物质的生产条件是劳动者自己的集体财产,那末同样要产生一种和现在不同的
消费资料的分配。”2“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3同时,
2《马克思恩格斯垒集》第3卷,第13页
马克思还批判了分配独立于生产的观点,他指出:“照最浅薄的理解,分配表现为
产品的分配,因此它们仿佛离开生产很远,对生产是独立的。但是,在分配是产品
分配之前,它是(1)生产工具的分配,(2)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个
人从属于一定的生产关系)⋯⋯这种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并且决定生产的结
构,产品的分配显然是这种分配的结果。⋯⋯从这里,又一次显出了那些把生产当
成永恒真理来论述而把历史限制在分配范围之内的经济学家多么荒诞无稽。“从马
克思的论述来看,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表现,这是分配关系的本
质。这一规定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马克思时代,企业分配关系比较单纯,分配还
不表现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尤其是还没有形成发达的社会再分配体系,因此。马克
思并没有提及社会条件对分配关系的作用。由此,在当代社会经济中,论证企业分
配关系的演进问题,除了必须坚持生产决定分配的基本立场之外,还必须结合社会
条件进行分析。企业分配条件是一个内外部条件结合的社会化系统,这也是本文提
出“分配条件”概念的主要目的。
(二)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历史阶段
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企业分配关系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从直接参
与企业收益分配的主体构成来看,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的历史演化过程可以划分
为三个主要阶段:一是资本家与雇用工人直接对立阶段,由于这个阶段中,资本家
具有绝对的主导权力,因此我们把这个阶段的企业分配关系概括为资本分配关系;
二是在股份制度发展阶段,委托代理关系的发展使企业形成了由资本所有者、人力
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三方构成的分配关系,由于人力资本所有者代理或者取代资本
所有者,对企业分配关系行使主导权,因此我们把这个阶段的企业分配关系概括为
代理分配关系;三是随着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以及生产要素市场的发
3《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5卷,第997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99页
12
育,企业代理分配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市场调节和国家调控,形成了有调节的代理
分配关系。
第一阶段:资本分配关系。资本分配关系是利润和工资矛盾最直接的表现形态。
资本家占有利润并决定工资,是分配关系的主导者。资本分配关系的内部演化主要
表现在单一资本所有者主导模式向多元资本所有者共享模式的演变。这种类型企业
分配关系主要存在于业主制、合伙制和早期的股份企业中,这是发达国家企业分配
关系的基础层次。这一时期,私有属性是企业分配关系的主要特征。资本家就是企
业主,企业的分配关系就是资本家与雇用工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资本家是企业分配
关系的主导者,在资本家看来,工人工资是企业的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生产经营决
策的内容之一,是资本家自己就能决定的事情,其私有性质十分明确。合伙制和工
业股份制企业的出现,从企业内部打破了单一资本主导型的利益格局,具体表现在
两个方面:一是资本所有权的分散化,多元股东共享企业所有权的形态从所有权的
层面上打破了单一资本主导型分配关系的私有属性,当多元股东发展为股票市场投
资人的时候,企业分配关系在资本所有者层面上已经开始表现出社会化趋势。
第二阶段:代理分配关系。代理分配关系是两权分离条件下形成的企业基本分
配关系。随着股份制度的深入发展,资本所有者与经理阶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得
到迅速发展,资本所有者与雇用工人之间的直接对立关系被割断,形成了资本所有
者、经理阶层和普通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三者的分配权力都有独自的演化
路径,同时又相互影响,因此代理分配关系的内部演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种类
型的企业分配关系主要存在于高度发达的股份制企业中,股权高度分散,所有权与
经营权深度分离,人力资本所有者基本掌握了企业的控制权。在这一过程中,资本
分配关系的私有属性进一步向社会属性转化,这种转化不仅由于资本所有权进一步
分散,而且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深入发展。
在代理分配关系中,经理阶层的分配过程具有二重属性:私人属性和社会属性。
一方面经理阶层取代资本家,或者说作为资本家的代理人与雇用劳动者对立,同时
作为代理人,他还与委托人——资本家对立,在双重对立关系中,经理阶层不仅决
定着工人的工资,而且决定着资本家的利润。经理阶层在企业分配关系中的这两种
分配权力首先是一种企业内部分配行为,是经理人员维护自身利益的理性决策,从
这个意义上讲,经理阶层的分配决策过程具有私人性质。另一方面,经理阶层毕竟
不是资本家,他们的分配决策过程不仅受到所有者的制约,而且受到经理市场的制
约。来自所有者的制约反映出经理阶层的分配结果具有社会属性,而来自经理市场
的制约则直接构成了经理阶层分配过程社会性质的基础,苁这个意义t说,经理阶
层分配活动的私人性质本身就具有社会属性,经理阶层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身份。
在代理分配关系中,技术阶层与经理阶层相似,他们在企业分配关系中的地位
日益突出。特别是一些高级技术人才,他们已经形成了企业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本,
这一阶层或者获得了企业的股权,或者获得了企业的管理权,或者直接控制企业的
关键技术,总而言之,他们在企业分配关系中已经取得了分配主体地位,并直接参
与企业分配的决策过程,这部分主体从维护自身利益角度看具有私人性质,但是他
们参与决策过程本身就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因为他们不仅打破了资本家的私人分
配过程,而且打破了经理阶层的私人分配过程,实现了劳动力要素参与决策的最初
形态。
另外,通过工会组织与雇主集团谈判决定工资的机制在二战后的发达国家企业
分配关系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运用,与技术阶层和经理阶层相比,普通工人在企业
分配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中还不普遍,但是,普通工人以各种
形式参与企业分配的决策过程却在许多企业中有所体现。包括工资的集体谈判机
制、通过工会组织维护工人利益、职工股份制、分享经济,等等形式都是普通工人
14
参与企业分配过程的基本形态。
第三阶段:有调节的代理分配关系。有调节的代理分配关系是二战后发展起来
的。生产力的发展使市场和社会结构作为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社会条件也处于不断
的演化过程中。
对企业分配关系的调节首先来自于政府。政府对企业分配关系的影响经历了
“守夜人”到以宏观调控者身份对利润和工资进行再分配,再到以国有资本所有者
身份直接参加企业初次分配这样一个逐步深入的演进过程。政府以再分配的形式参
与分配过程是企业分配关系社会属性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当政府部门以公共投资的
形式为企业生产提供便利,并以税收的形式调节企业利润和工资矛盾的时候,政府
已经不再是企业的“守夜人”,它已经成为企业的分配主体,有政府参与的分配过
程已经突破了企业组织的局限而成为一个社会过程。
金融市场是另外一个调节手段。金融市场的发育为企业分配关系社会化提供了
工具,早期的信用分配过程还只是表现在银行信贷和金融参与方面,虽然打破了资
本家分配的私人性质,但是分配对棠还没有突破企业利润范畴,其主要意义在于使
单一资本所有权向多元资本所有权转变。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入,股权、期权等金融
工具不仅成为资本所有者的分配依据,而且成为人力资本所有者和普通劳动者的分
配依据,企业利润和工资的矛盾,通过信用再分配,在企业市场价值上取得了外在
的统一。与政府和福利再分配不同的是,信用再分配突破了对企业利润和工资重新
分配的局限,企业市场价值成为各分配主体追逐的对象,尽管企业市场价值与企业
利润密切相关,但是金融市场毕竟是独立于企业之外的,有许多企业外部因素影响
着企业价值的高低,这些影响因素遍布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充满了不确定
性,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信用再分配的社会属性。
社会福利制度从制度层面上调节企业分配关系。社会福利制度则随着市场经济
的发展从无到有,逐步成为今天的福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实质上强化了企业分配
关系的社会属性。从分配主体看,它代表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参与企业收入分配;从
分配过程来看,它独立于企业分配关系,表现为企业外部的社会分配过程。
此外,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在空间层面上扩充了企业分配范围,进一步推进
了企业分配关系的社会化进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扩展使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
系延伸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不仅全球的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力被卷入了跨国公
司的分配体系中来,而且各国的政府和金融机构以跨国公司为纽带,形成了广泛的
利益关系。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托拉斯的发展,跨国公司的企业分配关
系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了“金宇塔”型的层级划分。发达国家掌握金
融资本和高端技术,并因此获得丰厚超额利润和企业价值收益,发展中国家则提供
大量廉价劳动力和物质资本,只能获得平均利润和价值补偿。总的来说,经济全球
化使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社会化趋势更加明显,这不仅表现为企业分配关系空间
范围的扩展,而且表现为影响企业分配关系的社会条件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国家内
部,而要受到国际社会环境的制约,包括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国际市场,等等。
(三)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动力系统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才是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最根本
的决定力量,分配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也必然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飞跃都会引起人类劳动方式的深刻变革,在企业中具体表现为各
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劳动方式的变革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
革新,旧有的权力结构也会随之更新,企业分配关系自然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劳动方式的技术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矛盾运动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规
律的具体实现形式。劳动方式技术结构的变化直接引起各生产要素的分配地位发生
了深刻的改变。首先是资本要素地位发生变化。技术创新以及由此引发的金融创新
和资本市场创新,为包括资本家、投资机构和普通投资者在内的投资人提供广泛投
资机会的同时,也为资本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渠道,在发达国家,资本已经不再是
稀缺资源,只要有项目、有市场,获得创业资本已经不是难题。资本的富足引起贬
值,在企业中以资本为根据的分配权力相对削弱,甚至失去了对企业利润的分配决
策权。其次是人力资本的地位发生变化。对于人力资本所有者来说,技术进步绝对
是一个利好信息,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A..TJ-成为企业的最稀缺资源,企业不仅
要花费高额报酬吸引这些人才,而且还不得不让度企业的控制权。由此,人力资本
所有者正在逐步取代资本所有者而成为分配关系的主导者。再次,知识型劳动者的
地位也在发生变化。受资产专用性的影响,知识型劳动者也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一样,
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在国际劳动力市场相对封闭的条件下,获得技
术性工人的困难要大于获得资本,甚至大于获得技术本身,因此,知识型劳动力在
企业分配关系中的地位有提高的趋势。劳动方式社会结构的变化根源于技术结构,
但是它受到来自企业外部社会条件的制约。这种制约一方面来自于政府的调节,包
括宏观调控和福利制度安排。另一方面来自于市场调节,主要表现在金融市场的创
新与完善,并为企业分配关系的社会化提供新的平台。劳动方式的技术结构具有生
产力的属性,而劳动方式的社会结构则更多的体现一个社会的既定生产关系性质。
二者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动力。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这一根本动力基础上,主观要素条件子系统和社
会条件子系统共同构成了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直接推动力。主观要素条件子系统是
由资本、入力资本和劳动力三个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结合方式形成的子系
统。特定的结合方式直接决定了各要素所有者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并以此决
定了他们在企业分配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因此也决定了企业分配关系。社会条件子
系统则从制度安排上制约着各要素所有者分配权力结构的演变。特定生产关系一经
形成,社会制度安排必然会倾向于维护占据统治地位的要素所有者分配权力。在发
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过程中,社会条件子系统的作用十分明显。当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确立了它的统治地位以后,维护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就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的重要任务。由此,主观要素子系统和社会条件予系统共同发挥作用,形成特定历
史时期的分配条件,进而形成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各生产要素分配要求、又不违
背社会条件所规定的社会性质的企业分配关系。
(四)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社会化趋势
从形式上看,企业分配关系的社会化主要表现在分配主体、分配方式和分配过
程的社会化等三个方面。从演进过程上看,企业分配关系社会化是企业分配矛盾在
企业内部逐渐分解并不断取得外化形式的过程。而从演进的动力上看,分配关系的
社会化实际上就是分配条件的社会化,这包括主观要素条件的社会化,以及社会条
件对企业分配关系的日益深入的影响。
六、论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
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本文研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重要基础和出
发点。本文所研究的分配问题是以企业为中心的。传统的分配理论基本都是建立在
“产业”或者“国家”层面上,很少有以企业为中心的研究,而事实上,企业才是
社会财富的源泉,离开企业基础层面研究收入分配根本无法揭示分配关系形成和演
变的原因。当然,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企业分配关系不仅仅是企业内部各要素所有
者之间的关系,企业是分配的中心,产业、市场、国家、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参与者
都要围绕企业利益进行活动,他们都会以不同方式参与企业分配,并影响企业分配
关系的演迸。因此,本文在架构安排上,突出了企业内外的双层分配结构,并把内
部动力系统和外部动力系统作为推进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主要机制。由此,本文在
研究中始终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根本动力所在,而企业分配关
系的演进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企业分配关系领域对生产力发展做出的适应性调
整,这一调整过程本身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私有属性的扬弃,是私有属性向社会
属性的转变过程。此外,在论述过程中还采取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并运用归纳法总结趋势性规律。
七、论文的逻辑结构
本文以企业分配条件的变迁为主线,通过分析企业内部动力系统和外部动力系
统对企业分配关系的推动作用,揭示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原因和过程,并在此基础
上归纳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趋势。
本篇论文拭有四篇,包括十章内容。
第一篇:论文结构与理论基础。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作为全文的总括,交待
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方法和观点等内容,并归纳总结相关理论研究成果。
第一章:导论。主要包括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观点、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等
内容。
第二章:分配思想回顾与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归纳经典理论的分配思想,归
纳分析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分配问题的研究现状a
第二篇:二战前企业分配关系的演进。主要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共
三章内容。第三章研究分配关系演进的动力系统,为全文展开提供一个框架。第四
章分析企业分配关系的第一个发展阶段——资本分配关系。第五章研究企业分配关
系的第二个演进阶段——代理分配关系。
第三章: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动力系统。主要分析推动企业分配关系演迸的内
外动力系统,这一章主要是讨论分配条件的变化影响分配关系变迁的机制。
第四章:资本分配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章主要论述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
业分配关系的最初形态一资本分配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在这一章里,论文主要阐
述了随着手工工场向工厂制度的转化,资本分配关系从形成到确立统治地位的过
程。
第五章:代理分配关系的形成与演化。这一章论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
着第二次科技革命和股份制度而发展起来的代理分配关系的形成废真主要特征。
第三篇:二战后分配条件的演变。包括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共
四章内容。这一篇是本文的重点。主要分析二战以来发达国家社会条件和主观要素
条件的演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各要素所有者分配权力的变迁。
第六章:二战后发达国家生产力发展与社会条件演变。主要分析二战后出现的
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力巨大发展。并具体分析了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和金融创新等二战后新出现的社会条件。为后几章奠定基础。
第七章: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变迁。在分析二战后资本要素生产方式的基础上,
结合战后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研究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演变。
第八章: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扩张。首先分析了二战后人力资本生产职能
的变化,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扩张及其受到社会条件的
约束。这里的人力资本既包括管理型人力资本,也包括技术型人力资本。
第九章:劳动者分配权力变迁。这一章首先分析了二战后劳动者劳动方式的变
化,进而分析了劳动者在企业和社会中分配权力的变化。
第四篇:结论。由第十章组成。归纳二战以来发达国家的企业分配关系,以及
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历史趋势,并提出两点启示。
第十章: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趋势及其对我国改革的启示。这一章首先
归纳了二战后发达国家有调节的代理分配关系,然后总结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的
总体发展过程,提出企业分配关系的社会化趋势。最后利用分配条件理论和分配社
会化规律,对我国分配制度改革提出两点启示。
第二章分配思想回顾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这~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首先回顾了经典理论中的分配思想,主要回顾分析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思想和西方主流学派以及菲主流学派的分配理论。然后归纳分
析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分配问题的相关研究,在归纳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时,提出
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据此提出本文进一步研究的任务。
第一节分配理论思想回顾
现存的以企业分配关系作为独立专门研究对象的理论成果并不多见,但是在分
配理论研究的广阔视野中,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对企业分配关系问题进
行了一定的考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路和观点,也有一些学者在方法论上提出
独特的见解,这些研究成果为企业分配关系理论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
里仅从六个方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做~简要归纳。
一、马克思主义企业分配理论
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论,为研究发达国
家企业分配关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指导思想。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
马克思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推动这一过程的根本动力
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着社会劳动方式和生产资料所有制,
23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决定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历程。同时,马克思还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是一个自我扬弃的过程,
这种自我扬弃过程包含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当中。马克思的唯
物史观基本思想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为我们研究企业分配关系提
供了方法论基础。此外,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对企业分配问题提出了许多
有意义的理论观点。在马克思看来,分配关系和生产、交换、消费关系共同构成了
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财富的分配过程不过是社会生产条件的分配过程,有什么样
的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必然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对利润的
本质,马克思认为利润就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是卣劳动者创造的并被资本家
无偿占有的价值增值,并不是资本的报酬。在剩余价值的分配上,他深刻地论述了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及剩余价值的各种分配形式,建立
了完整科学的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在工资的论述中,马克思批判了萨伊的工资是劳
动价格的观点,认为工资本质上是对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的补偿,
在资本家那里,工人的工资与贿买机器设备的投入一样,都是生产成本。在对利润
率和工资水平变动的分析中,马克思指出,在技术进步的作用下,随着资本有机构
成的提高,利润率存在下降的趋势。同时,在资本积累规律的作用下,虽然工人的
绝对工资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相对工资水平却相对降低。
20世纪以来,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从现实出发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
义经济理论。斯威齐在《垄断资本》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剩余概念,把企业剩余的
分配看作一个全面的社会过程,而不仅是一个产业过程。在利润运动规律方面,斯
威齐在马克思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包括工会;旨在造
福工人的国家活动,比如,工作日的法定界限、失业保险,保障集体谈判权力的立
法;雇主的组织;资本输出;垄断的形成,其结果可能是一般利润率的提高;旨在
造福资本的国家活动,比如保护关税,具有提高一般利润率的作用。在斯威齐的研
究中,这几点原因都是用来说明利润率变化的,事实上,对于我们今天研究企业分
配关系而言,这几点原因仍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对利润率下降规律问题,吉尔曼
和布劳格认为,技术进步是阻碍利润率下降的重要原因,因为技术进步阻碍了资本
有机构成的提高。布雷弗曼在《劳动与垄断资本》一书中深入探讨了垄断资本主义
条件下劳动过程和生产领域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特别注重分析了新的科学技术所
引发的劳动方式以及资本关系调整,他在分析了资本所有权变化的基础上,着重强
调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管理阶层的重要作用。奥康纳在《国家的财政危机》
一书中,提出了两个关于国家参与社会生产过程的命题:第一,国有产业和国家支
出的发展成为垄断资本发展和整个社会生产增长的基础,而垄断部门的发展又要求
国家支出的增长:第二,国有资本的二重运动是一个矛盾的发展过程,它必然加剧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分析方法为企业分配理
论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在马克思的企业分配思想框架中,企业分配关系是一
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利润与工资相互对立,同时又统一在企业价值增值当中,这种
对立统一的关系构成了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主线。在对利润的分析中,马克思主义
学者突出了利润的本质,并从产业和社会条件的角度阐述了利润率变化的规律,缺
陷在于从企业组织和生产要素演化角度没有做出足够的解释。在工资方面,马克思
主义学者基本上都坚持了工资是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这一观点。需
要指出的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再分配和福利再分配的作用导致工资收入在
劳动者总收入中的比重降低,因此,研究企业分配关系,特别在说明劳动者的收入
水平时,不能把工资等同于收入。此外,马克思认为,利息是借贷资本的收入,这
与新古典的利息理论有较大出入。马克思研究利息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利润盼分割,
新古典的利息理论则在于说明资本收入的合理性。从资本关系的发展来看,马克^
的利息理论的基本原则无疑是正确的,当货币资本与实体资本分离后,不管货币i
本来自银行还是来自金融市场,或者来自单纯的投资人,它从企业获得的收入都点

对利润的分割,而分割的唯一依据是它作为生产要素,是企业利润的形成做出了壶
献,而不是新古典经济学家所说的时问价值。
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企业分配理论
(一)新古典学派的企业分配理论
萨伊的三要素理论是新古典分配理论的基础。萨伊认为,土地、资本和劳动是
gi产过程的三个要素,地租是土地的收入,利息是资本的报酬,工资则是劳动的补
偿,要素所有者凭借要素参与分配,根本不存在谁剥削谁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三
位一体公式。
马歇尔在三位一体公式基础上提出生产过程包括土地、资本、劳动、组织四大
生j“:要素,所谓分配问题就是四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而价格决定的机制就是该
要索的供求均衡。在工资的决定方面,马歇尔认为,工资是劳动的收益,劳动的边
际生产力决定其需求价格,形成劳动要素的成本构成供给价格,工资是供给和需求
均ij!J的结果。在利息的决定方面,马歇尔认为,利息是使用资本的代价,由资本的
供给与需求决定。资本的需求是一切企业主的资本需求总量,它与资本的价格呈反
方向变动。资本的供给是劳动与等待的产物,即储蓄。在利润方面,马歇尔认为利
润是管理者的报酬,在他看来,一般经营能力的来源十分广泛,因此这些要素的供
给量很大而且有弹性;而要靠许多劳动和费用才能获得的突出的经营能力,则必须
给与们£厚的报酬。此外,马歇尔还专门探讨了地租理论。
克拉克也继承了要素价格理论,它的创新在于提出要素价格由它们的边际生产
力决定。他认为,在竞争均衡下,产品的价值决定于劳动、资本的边际生产力,而
工资、利息也由其边际生产力决定。所谓的工资规律就是:边际工人的收入等于自
己的产品,而所有同等能力的工人则与有相同能力的边际工人的收入相等;前者决
定工资的自然标准,后者决定市场标准。对资本要素来说,其利息的确定同工资规
律是一样的。通过以上分析,克拉克得出了生产要索所有者之间根本不存在谁剥削
谁的问题。
杰文斯认为,在“生产物=利润+工资”这个公式的基础上得出利润工资此消彼
长的对立关系缺乏说服力,他认为,上述观点的错误在于,两个未知数却只有一个
方程式。实际上,生产物的量是一个变量,而利润是首先有待决定的部分,利润又
分解为监督的工资、风险的保险费和利息。资本家或企业家作为一个特殊的阶级,
其职能在于,计划和管理生产事业,并估计预期的生产物。刺激它们购买劳动的正
是这个生产物。它们以相同的工资率购买劳动,如果生产物超过平均数,便获得超
额利润。这种情形促使资本家之间开展竞争,导致工资率提高,导致资本只能获得
利息率,而工资的提高使工人取得全部剩余生产物的利益,或者生产物的下跌使消
费者获益,由此,杰文斯认为,工资基金学说看问题太简单,难以令人信服。
维塞尔在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提出,土地、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在国民
收入中的份额应该按照其对生产所做的贡献来决定,这就是他的归属理论。奈特则
从技术创新角度提出企业利润是技术进步中得到的暂时收入。罗勃凯提出了企业主
收入的概念,它等于劳动平均收入加上利润。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配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生的收入分配格局理论。即通过分析人力资本投资、工资和
利率等传导机制的作用,探讨初始财富对收入格局的影响。二是技术推动理论。认
为在新技术爆炸性应用时期对新型人力资本的需求也是爆炸性的,这必然导致组间
工资收入的不平等。同时,不同水平的技术设备必然引起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出现差
异,其收入水平差异也在所难免。三是金融推动理论。收入分配、经济发展和金融
发展是紧密联系在_起的。在金融发展早期,由于收益率的差别,穷人和富人间的
收入差距会扩大,金融得到充分发展后,人们都能获得同样的较高的投资收益,收
入分配水平会比较均等。
新古典分配理论是建立在充分就业假定基础之上的,市场可以自动出清,各要
素的分配份额可以通过市场自动得到平衡,不会出现长期的剥削问题,但是实际上,

一一

市场根本不可能自动出清,也不存在完美的充分就业,因此该理论在假设上就站不
住。不过,尽管新古典理论没有弄清企业收入的根本源泉和收入分配关系的本质,
但是,新古典理论的生产要素价格理论是有一定意义的,这种方法对于确定各种生
产要素在企业分配关系中的地位及其贡献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毕竟在资本主义企业
中每一种生产要素在生产函数中的作用都是不同的,因而其赢得的分配份额也应该
不同,新古典分配理论恰恰从技术角度提供了一种可以近似区分各生产要素贡献的
方法,这是它的积极方面。新古典分配理论缺乏宏观思想,即使是企业分配问题也
离不开外在社会条件的作用,因此.就企业研究企业分配是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对新古典的宏观缺陷做出了重要的补充,斯拉法也从方法论
上提出了均量分析的思路,以替代边际分析对外在条件的疏漏,但是,基本价值论
的错误是无法通过技术手段予以弥合的,这也是新古典分配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分配
理论的根本分歧所在。
(二)凯恩斯学派的分配理论
凯恩斯对于企业利益分配问题的思想蕴于他的有效需求理论当中。凯恩斯理论
的基本前提是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导致非充
分就业均衡。在凯恩斯的理论体系中,利润作为资本的边际收益,在宏观经济中,
只是作为资本家的心理预期发挥作用,问题在于市场本身不可能保持良好的利润率
预期,政府必须进行公共投资,以弥补市场本身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对工
资的认识也采取了宏观的角度。凯恩斯认为,工资率变化不仅会影响到企业成本,
而且会影响到社会有效需求,他认为,如果消费倾向和投资倾向都不足以维持充分
就业时,降低货币工资率并不能恢复充分就业。因为,降低货币工资率会相应地降
低社会总需求,使市场进一步萎缩,使物价下跌,这又会使资本家的债务负担加重,
丧失投资获利的信心。由此,要使货币工资的自Ⅱ减对就业产生积极影响,就必须使
货币工资的下降对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或利息率产生积极的影响。
然而,能不能产生这些影响是很难断定的。此外,削减货币工资会在政治上造成不
良后果,并提高流动性偏好,使利率不能下降。所有产业的货币工资很难同时而又
同等地予以削减,工人们必然进行抵抗,最后,维持货币工资不变而仅仅增加货币
供应量,其对实际工资所产生的影响与维持货币供应量不变而仅仅削减货币工资所
产生的影响完全一样。因此,凯恩斯主张,与其削减货币工资而遭到工人的反抗,
不如实行一种刚性的货币工资政策,在保持货币工资不变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量,
I_
用通货膨胀的办法来降低实际工资、提高资本的边际效率,从而刺激资本家的投资。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对新古典分配理论的修正和补充。凯恩斯继承了马歇
尔的均衡分析方法,并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加入了三个心理倾向,共同决定要素的
价格(预期)。凯恩斯经济理论是革命性的,他的许多基本观点和假设都与新古典
分配理论有本质差异。凯恩斯否定了充分就业假定,认为市场根本不可能自动达到
充分就业,只有在政府公共投资的拉动下才有可能增加有效需求,实现在充分就业
水平上的均衡。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对于企业分配关系而言,不仅意味着对充分就
业假定的突破,更意味着政府对企业分配的干预。对工资问题,凯恩斯理论与新古
典理论也有很大的区别。新古典学派认为,当失业存在时,工资会下降,从而使充
分就业得以恢复。工资率的自由伸缩变化,能使经济社会始终保持充分就业,除非
工会或政府出来干涉,形成刚性工资,并导致长期失业。凯恩斯则从有效需求角度
反对这种观点。凯恩斯仍然继承了新古典的要素价格思想,虽然在宏观上分析了要
素之间的关系,但其微观基础仍然是均衡价格理论和边际分析方法,因而出现了各
要素在宏观层面密切相关,而在微观层面却各自独立的矛盾。
(三)新古典综合派的分配理论
新古典综合派把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和新古典学派的微观经济理论结合起来,
一~一
形成美国混合经济理论体系。在分配方面,他们继承了新古典学派的边际生产力理
论、一般均衡理论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张,其主要代表人物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
济学》中阐述了该派的分配理论。萨缪尔森认为,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地租
等于土地的边际产品,利息等于资本的边际产品,“通过将相互依存的各要素的供
给和需求结合在一起,市场就形成了土地所有者、劳动者和资本的各种收益”5利
润则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隐含收入,包括企业所有者的劳动收入、自然资源的租金
和企业主的工资:二是风险和创新的回报,承担风险和创新者应该获得垄断利润;
三是由专利、特许权等有关垄断的权力带来的收入。从上述微观的内容来看,萨缪
尔森的分配理论与边际分配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相对于马歇尔和克拉克的理论,萨
缪尔森的分配理论在利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此外,萨缪尔森还提出了混合经
济概念,认为现代企业实际上是企业私人资本与国家资本的一种混合,企业与政府
互相依赖。并提出了政府在混合经济中的经济职能,包括:为市场确立法律框架、
影响资源配置以改善经济效率、制定改善收入分配的计划、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稳
定经济,等等。
5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4版,上。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422页
30
三、西方非主流经济学的企业分配理论
(一)新剑桥学派的分配理论
新剑桥学派的理论家认为自己的理论任务之一是根据凯恩斯的基本理论制定
新的收入分配理论。他们接受了卡莱茨基的分析方法,把凯恩斯的收入、储蓄和消
费总量按工人和资本家分解为两个阶级相应的收入、储蓄和消费来进行分析,其基
本结论是;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取决于投资率和资本家的消费倾向。斯拉
法是新剑桥学派的重要理论家,在其著作《用商品生产商品》中,斯拉法认为,在
“标准体系”中,工资率w、平均利润率r和标准比率R之间关系为:r=R(卜w)。
这一公式表明,在标准体系内,工资与利润之间存在着一种线性关系,工资率的变
化引起平均利润率的反方向变化,并且工资增加的数额恰好等于利润减少的数额,
因而国民收入在工资与利润之间的分配份额的变化不会影响标准商品本身的价值。
斯拉法的观点为新剑桥学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琼·罗宾逊在斯拉法理论基础
上提出了一系列收入分配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她认为,在资本家消费倾向不变的
前提下,由于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来自于较高的投资率,而较高的投资率必然伴随着
较多的幂|j{I目收入,所以在一定的货币工资率和一定的投资生产率的条件下,经济增
长率的变化将引起国民收入分配的相对份额的变化,这就是说,经济增长率越大,
国民收入中作为工资收入归于工人的份额越小,作为利润收入归于资本家的份额越
大。因此在新剑桥学派看来,经济增长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润和工资在国民收
入中的份额的差距,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这是资本主
义社会的症结所在。
新剑桥学派的分配理论试图抛弃边际分析方法而另辟蹊径,从其理论观点来
看,正如其理论家所宣扬的那样,‘‘回到李嘉图去”,至少在分配理论方面并没有比
工资基金理论走得更远,不过倒是斯拉法的均量分析方法,打破了边际分析方法的
31
局琨,确实为分配理论发展提供了一套新的分析体系,为分配理论家们到体系之外
寻凌解释因素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框架,因而也成为近年来西方经济学研究分配问题
所遵循的方法论之一。
(二)产权学派对企业分配关系问题的研究思路
产权学派对企业分配问题的研究思路集中在企业所有权、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
的安排方面。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是现代企业权力结
构的基本特征,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都是企业剩余索取权的来源。德姆赛茨在《企
业经济学》对管理者报酬与企业业绩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由于无法区分股
本价值变动的各种来源,因而总经理报酬的企业业绩敏感性的统计工作,就低估了
总经理报酬对于由于总经理所引起的股本价值变动的反映。一种平衡的解决方案是
把总经理报酬确定为固定工资加上股票期权,二者的比例则是董事会的事情了。德
姆赛茨的另外一个有意义的观点是突破了贝利和米恩斯关于控制权来自于企业内
部的观点,他认为控制权的产生超出了企业组织之外,甚至超出了企业筹集资金的
金融市场之外。控制问题的两个来源是一国的财产以及这种财产在其人口中的分
配。第三个来源是一国的立法。德姆赛茨的这一观点使企业问题研究突破了企业本
身的框架。法马和詹森在其论文《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中论述了剩余要求权的
性质和决策程序,他们引进了剩余风险这一概念,认为各分配主体分散剩余风险的
做法必然导致剩余要求权的分散,如果企业的剩余风险完全由代理人承担,则代理
人应该有权力决定企业的全部剩余分配。谢德仁在其博士论文《企业剩余索取权:
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中也从与企业控制权相对应的角度提出了企业剩余索取权的
概念,同时对企业剩余索取权计量问题进行了探讨。
产权学派所谓的剩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
的剩余价值概念,而且包括股票市场上的企业价值增值,甚至还包括企业带来的声
望等无形的价值。宽泛的概念有利于抽象掉分配对象的差异,可咀使问题的分析集
中到权力结构的变迁方面,但是问题也恰除出在这个方面,因为企业中的各项权力
都是与一定的分配对象联系在一起的,各项权力也只有通过具体的分配形式才能予
以体现,因此,对剩余的内容不加任何区分地研究权力安排,等同于认为各项权力
可以覆盖企业剩余的全部内容,这种假设显然与现实不符。产权学派的研究思路是
值得借鉴的,特别是引入产权分析,对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方法都
是一个重要的补充。但是抛开生产条件,单纯地研究财产权力关系,许多问题根本
无法解释清楚。因为许多权力关系都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财产关系
毕竟还只是生产关系范畴,它不可能离开生产力而孤立地运行。另外,产权学派的
分配理论体系—般部把企业是参与者的利益共同体当作其重要的前提假设,这种只
强调利益统一陛,而忽视利益对立性,不利于认识企业分配关系的内部矛盾和本质。
(三)其他学派的一些相关思想
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凡勃伦在《企业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技术制度与
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企业制度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是
用“技术人员委员会”取代企业主制度。在他看来,工程技术人员是社会发展的决
定性动力,他们成为企业主的代理入,并且最终否定企业主制度是必然的。贝利和
米恩斯在《没有财产权的权力》中所倡导的经理革命被誉为是一场真正的收入分配
革命。他们的结论是:大公司的统治意味着私人资本所有制的结束和集体资本家制
度居于支配地位。这种观点是对现代股份公司两权分离的一种概括,所有权与控制
权分离使股东丧失了经营管理权,取而代之的是经理阶层,他们掌握了实际的资本
控制权,并进而掌握了企业分配的决定权。加尔布雷斯在《经济学和公共目标》中
提出了专家组合概念,认为社会经济权力应该由专家组合来控制,因为这些专家掌
握着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以上这些理论家都从不同的角度阐
33
述了企业经济权力的转移,他们共同的观点在于:资本所有者的权力正在被取代。
这一观点对于研究现代企业分配关系演进具有重要的意爻。
第二节国内外企业分配关系问题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的相关研究
国内的许多学者对企业分配关系问题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国内的学者中,张
泽荣、史正富、韩保江、何传启、胡哗、王彬等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分配关系
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中,以企业分配关系作为独立专门研究对
级的成果并不多见,但是有许多学者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涉及到了企业分配问题,有
些学者是从劳资关系角度进行研究的,比如:格罗斯曼对分配争端问题的研究,尼
尔森对二战后美国劳动关系系统破裂问题的研究,多米尼尔对几项与技术和分酉己相
关的指标的动态演进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及尼尔森对战后美国产业工人工资补偿问
题的检验,这些研究都从劳资关系角度探讨了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的演变;还有
一些学者从公司治理角度探讨了企业分配关系问题。比如:赫里戴恩探讨了现代公
司执行官的利益和责任问题,布兰德则从企业激励的角度考察了企业各种收入的决
定机理,这些研究的共同点在于把企业分配问题同企业治理结构的效率联系起来,
认为合理的分配关系是企业效率的来源。
(一)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1、关于分配关系主体的研究
张泽荣教授在《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研究》中重点考察了当代资本主义企业
的分配关系。在他的研究中,不仅运用大量的数据说明了当代资本主义企业工资、
奖金、津贴、福利以及工作时间等状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代资本主义企
业分配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和进程,应该说该书对企业分配关系问题的研究做出了
较大的贡献。在该书的研究中,张泽荣教授归纳了当代发达国家企业内部分配关系
的变化,提出在当代资本主义企业中,分配主体已经由两个演变为三个,即由资本
家和劳动者两主体演变为三个分配主体:“一是范围已经扩大的资产所有者股东,
二是作为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经理,三是包括蓝领工人和白领职员在内的全体雇
员。”并具体论证了各个分配主体的演变。职业经理的分配地位是在所有权与经营
权深度分离以及股权分散化的条件下实现的,“职业经理是通过既不同于资本企业
家那样,又不同于劳方的方式参与分配的。第~,他们不能像独立的资本企业家那
样,能获得企业主收入;第二,他们也不能凭借资本获取资本收入;第三,他们也
不能像工人那样通过劳资协议规定的工资分配形式来获取报酬。职业经理的报酬是
年薪,而年薪是直接由董事会决定的。除年薪外,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职业经理
们往往还可以获得较优厚的奖金和红利。“因此,张泽荣教授认为,职业经理应该
作为一个单独的分配主体而存在。对于资方主体,张泽荣教授认为,随着资本主义
股份经济的发展,资方的概念发生了某些变化。第一个变化是资方变成了投资者或
股东。第二个变化是股东作为资方有自然人,也有法人,而且大股东往往是法人。
第三个变化是资方以股东的形式出现,他们有大资产者,也有一般雇员。当然,尽
管资方的构成发生了变化,但是资方与劳方在经济上的对立却仍然存在,劳方向资
方提供劳动力,资方占有剩余价值,这种关系并没有改变。对劳方主体的变化,主
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工人”向“雇员”转变,“雇员”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蓝
6张泽荣‘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年,116页
7张泽荣《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年,112页
35
领工人和白领工人,而且包括管理层;二是工会组织。劳方—般都通过工会组织来
维护自身的利益,并与资方进行工资福利等问题的谈判,这也是20世纪以来资本
主义劳资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除了分配主体的演化以外,该书还揭示了企业分配关系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
三个方蘸:一是生产力的发展,该书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企业分配关系⋯⋯真正
的变化或者比较大的变化是战后的事情。⋯⋯战后生产力的发展与战前不同,是跨
越式的:核技术、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外层空间技术使生产力发展跨上了一个新
台阶,使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就是在这个基础和背景下发
生变化的。”二是工人的斗争。工人的斗争和劳资集体谈判不仅直接对企业分配关
系产生影响,而且还通过对劳动市场关系的影响而影响企业的收入分配。三是企业
管理思想的变化。从19世纪末开始的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到20世纪20年代梅
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等人主张的人性管理思想,再到二战后,追求人与组织协调的管
理思想,“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是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体制、劳资分配关系发生变
化自々重要背景材料,⋯⋯在重视对人的研究,强调关心职工,强调对职工进行培训
和教育,让职工在企业的决策中有一定的发言权,并考虑职工的利益。第二次世界
大战以来,工人参加企业管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成为~种普遍现象,这种现象
的必然结果是职工财务参与制度的推行,职工在企业财务上有了一定的地位,从而
导致企业分配关系发生了某些变化。”9
张泽荣教授的研究是建立在大量的实证分析基础之上的,对进一步研究企业分
配关系问题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企业分配关系的变化根源在
于生产力的发展,研究分配问题离不开生产,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作用于生产过程
的,各分配主体之间的关系变化首先取决于其在生产中的地位的变化,因此研究分
8张泽荣《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年,n8页
9张泽荣《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 ,122页
36
配关系的变化必须研究各分配主体在生产过程中劳动方式的变化,才能抓住问题的
根本。这也是该书的重要不足。
2、关于分配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
韩保江教授在《西方世界的拯救——现代西方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与贡献》中对
现代西方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该研究运用市场势的概念,
重点分析劳资集体谈判机制对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作用,从产业角度对现代资本主
义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和过程进行了描述。除了“市场势”这一基本范畴
外,该书还具体论述了影响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因素。具体包括:
一是科技革命的作用。科技革命首先作用于社会生产,特别是二战后的第三次
科技革命,使机械化生产向半自动化和自动化转变,不仅出现大量的新材料,而且
提高了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并改变了生产要素的配鼍结构,进而迅速提高了
生产能力:科技革命的另一个作用是提升了“人力资本”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力。韩
保江教授认为,这种影响力的提升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首先,科技革命改
变了就业结构与劳动力队伍的内部组织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劳动者对社会再生产过
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其次,科技革命改变了‘劳动力价值’的构成,进
而影响工资的变动趋势,从而直接影响初次或微观收入分配过程。””此外,科技革
命重新塑造了资本的权力结构。韩保江教授认为,这种重新塑造主要体现在所有制
结构的变迁方面,即国家所有制普遍发展、垄断集团所有制演化以及雇员对企业资
本的参与,这种资本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必然改变资本的权力结构,进而促进资本
权力行使方式的变迁。
二是国家的作用。二战后,发达国家社会职能的强化促进了收入分配的社会化
发展趋势。国家职能的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再分配领域,“国家通过宏观经济调节,
,o韩保江《西方世界的拯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50页
制定各种各样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极大地强化国家财政预算、公债和货币发
行对实现收入再分配的主导作用。⋯1同时,国家职能还表现在初次分配领域,包括
直接投资建立国有企业,间接投资参股、乃至于控股其他企业,此外,还通过最低
工资法等政策措施调节初次分配。国家职能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构建庞大的社会福
利制度。
三是工会的力量。该书归纳了二战后各发达国家工会力量的变化及其对收入分
配的影响。包括:战后工会力量的发展为工人集团的权力奠定基础,近年来科技和
经济的发展导致工会化率下降,雇主侵蚀和国家压制也削弱了工会力量,此外工会
一一‘
缺乏统一意志和内部斗争也削弱了工会力量。通过以上分析,韩保江教授认为决定
收入分配关系的根本因素是劳资两大集团的力量对比,也就是其所提出的“市场势”
概念。
应该承认,韩保江教授对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分析是比较全面的,而且十分深
刻,但是本文认为“市场势”的概念既不符合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也不完全符合
现代发达国家分配关系的现状。从本质看,资本主义是资本雇佣劳动,资本在生产
关系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尽管工人阶级作为一个集团曾经有过各种形式的斗
争,国家也在法律上认为资本家与工人的分配地位是平等的,但是平等的分配地位
并不等于在具体的分配中有平等的分配权力,资本家决定和支配分配关系的本质并
没有根本改变。从现状看,工会力量的削弱是不争的事实,工人群体在分配关系中
的弱势地位是明显的,发达国家政府之所以大量立法保护工人利益,并鼓励发展职
工股份制、分享制等有利于工人的企业组织形式,都说明工人的利益并没有得到工
会的有效保护,因此,把工会组织提高到可以抗衡资本家集团的工人集团的高度,
本文认为并不妥当。
“韩保江《西方世界的拯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62页
38
3、关于分配关系形成基础的研究
史正富教授在《现代企业中的劳动与价值》中分析了企业分配关系。在坚持马
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同时,引入了企业剩余概念,重点剖析了在现代企业中企业的剩
余归谁所有的问题。他认为,在出资、创业、管理三种职能分离的当代大型企业中,
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包含创业者、管理者及专业经营者在内的组合劳动,相应,剩余
价值也由过去的资本独占演变成了由资本与劳动分享。两者的分享比例则受创业必
要资本量和劳动的人力资本特征等变量的影响。至于资本的报酬则是由资本的稀缺
性决定的。该书提出用资本社会化(即资本向社会公众的分散)与劳动资本化(即
劳动转化为资本所有权)两项指标来描述企业净剩余分配的变化规律。并用创业必
要资金规模、经营现金流量特征、信用融资的难易以及创业者的生命周期等四个变
量分析资本社会化程度,用劳动的创新性与劳动成果的可测量性这两个变量分析劳
动资本化的程度。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科学技术渗入产业过程的程度越高,生产社
会化与知识化的水平越发达;生产力水平越高,资本多元化与管理职业化的趋势就
越强;综合起来,企业净剩余的分配就越是走向社会化。
史正富教授提出的企业净剩余分配出现社会化趋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问题在于这一趋势是如何出现的。有更多的人通过拥有资本所有权获得收益是
分配社会化的表现形式,广大劳动者有更多权力参与企业收益的分配也是分配社会
化的表现形式,但是这不等于说劳动因此就转化成资本,反过来资本也不会因此变
为劳动,资本的演变过程和劳动的演交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
而这两个过程虽然有交叉,但在趋势上并不是必然要走向重合。因此,对待劳动者
拥有一定资本所有权的问题应该谨慎。
4、关于分配关系模型的研究
何传启研究员在《分配革命——按贡献分配》中重点探讨了知识经济条件下企
业分配关系模型。他在考察高技术企业生产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般收入分配模
型和纯收入分配模型。
“一般收入分配模型是对总收入的分配,包括劳动报酬、资本利息、税收、纯
利润。纯收入分配是对纯利润、知识资本增值和市场价值增值收益的分配,包括企
业留存、股东红利、职工利润分享、知识资本增值收益分配、股东股票增值收入、
职工股票期权的股票增值收入。“2从他对两个模型的划分来看,一般模型实际上是
对企业利润的分配,而纯收入模型则主要是对企业股票价值的分配。通过对一般收
入分配模型的分析,他认为,知识社会企业一般收入分配的结果是:劳动报酬与劳
动贡献成正比,资本收入与资本贡献成正比,社会收入与社会贡献成正比,纯利润
与知识贡献成正比,由此提出了他的四要素分配模型。同时,他还指出,企业的收
入并不能完全在企业内部得到决定,它必然要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一般而言,
工资、利息和税收的决定,较多受劳资谈判、传统习惯、经济政策(如收入政策、
就业政策、产业政策、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等)和市场供求等外部
因素的影响。虽然四种生产要素的收益与它们的贡献成正比,但其价格的决定受到
企业外部因素的左右。事实上,工资、利率和税率是生产前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
企业一般收入分配是履行经济契约(包括工资、利率和税率契约),根据契约分别
支付劳动报酬、利息和税收。这些支付是刚性的,其数量(除税收外)基本不受企
业总收入变化的影响。所以,企业一般收入分配具有外部决定性。”13与一般收入分
配模型相对,企业的纯收入分配主要是由企业内部决定的。何传启认为,企业纯收
入的分配主体主要有三个:知识所有者、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这三个主体的分配
地位虽然相同,但是并不相等。分配对象也包括三个方面:纯利润、知识资本增值
和市场价值增值。三个部分各有特点:纯利润的分配一般由股东和职工分享,因为
也何传启《分配革命》经济管理出版杜,2001年,176页
n何传启《分配革命》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185页
40
他们是纯利润的刨造者。在量上,纯利润是总收入中扣除劳动报酬、资本利息和税
收后剩余的部分,至于纯利润在股东和职工之间的分配比例则应该由二者的贡献来
定。知识资本增值收益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总收入增加、市场价值增加和知识资本
存量增加,其中最直接的表现是知识资本存量的增加,它可以产生延期经济收益和
精神享受。市场价值增值是企业股票价值增值,他认为,市场价值的变化更多地决
定于企业知识资本的变化,企业一般通过职工持股或股票期权等途径分享市场价值
增值的收益。
何传启研究员的上述分析有些观点是值得借鉴的,比如,他从分配对象角度对
企业分配进行了划分,这种思路是符合现代企业分配关系变化的,特别是重视对企
业市场价值的分析也基本把握住了现代企业分配关系发展的方向。但是本文认为,
该理论分析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首先是对知识要素的界定,把它界定为企业的
第四要素是否妥当?尤其在研究企业分配关系的过程中,分配关系归根到底是人的
关系,那么知识要素的所有者是谁昵?归结起来,还是股东、管理者、技术人员和
一般职工。因此,研究现代企业分配关系,强调知识的重要作用是正确的,但是,
本文认为知识仍然与其他要素结合在一起才能在企业生产中发挥作用,才能参与分
一一
配,因而不能作为独立的分配要素。其次是企业分配关系的决定问题,本文认为企
业外部因素影响甚至决定企业分配关系这一观点是恰当的,但是,本文认为受到影
响的不是“一般收入分配”而是“纯收入分配”,特别是股票价值,越发达的股票
市场,受外部社会条件的影响越大,尤其是那些虚拟程度很高的衍生金融资产,虽
然其根源仍是实体经济,但却很少受实体经济的影响。相反,“一般收入分配”中
的工资、利息等的分配虽然是契约规定的,但是契约本身是受企业影响的,甚至是
由企业决定的。
5、关于分配关系成因的研究
41
胡晔博士在《企业收益分配论》中,从所有权角度研究了企业分配关系问题。
该书重点探讨了物权所有者、劳动力产权所有者以及国家主权拥有企业收益分配权
的原因及其影响。国家的收益分配权来自其提供的公共产品。“国家凭借主权所有,
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实际上成为企业中一个不投票的参股者,既然国家凭借主权所
有可以成为企业参股者,那么在客观上就会对企业收益形成发生影响,这种影响,
是国家通过提供公共产品实现的。“‘物权所有者包括三种形式:债权人权益、股东
权益和法人企业权益。债券人引起投资承担风险而要求回报,股东的权力通过股票
及其获取股息的权力得到体现,企业法人则负有保持法人财产完整并实现增值的任
务,因而也具有收益分配权。劳动力的收益权是劳动力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胡晔
博士认为,“劳动力产权应该包括三太权力:一是自然权力;二是非自然权力;三
是获取收入的权力简称收益权。自然权力是指劳动力的载体,即劳动者与生俱来的
权力。⋯⋯非自然权力是劳动力所有者使用劳动力时所具有的权力。⋯⋯收益权是
劳动力产权中一项重要权力,是前两项权力在经济上的实现。”“作者认为,劳动力
收益权主要来自其产权中的非自然权力,不应该具有分享企业剩余的权力。但是作
者认为,从激励的角度看,应该给予企业经营者以剩余分享权力。该书的一些基本
理论观点是有意义的,但是对劳动力产权的分析并不十分确切,经营者需要激励,
但是生产者也需要激励,为什么生产者不能分享剩余呢?另外,经营管理劳动也是
劳动力的使用,按照上述理论,也是建立在“非自然权力”基础上的,其与普通劳
动者没有本质的差别,仅从激励的角度区分剩余分享权力,缺乏说服力。
6、关于分配关系演化的研究
王彬在《公司的控制权结构》中比较全面地探讨了公司权力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该书的主要结论是:“现代公司中存在三个基本矛盾,即股份分散时股东与经理人
14胡晔《企业收益分配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92页
玷胡跸《企业收益分配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杜,1997年,149-150页
42
的利益矛盾,股份集中时(尤其是机构持股时)控制性股东与被控各层公司的其他
股东的权力矛盾,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它们使公司控制权结构发生与基
本结构的偏离,并构成现代公司控制权结构的根本决定因素。⋯6对于股权分散带来
盼矛盾,作者认为应该通过完善市场予以解决。而对于股权集中带来的矛盾,作者
认为应该构建制度与以制约。围绕上述三对矛盾,作者还阐述了公司控制权的历史
与结构、家族控制、金融控制以及国有股权等问题。该书的相关结论对于进~步研
究企业分配关系有一定意义。
二、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一)从劳资关系角度进行的研究
多米尼尔对劳动生产率、资本劳动比率、劳动力成本和利润率四个具有技术和
分配特征的变量进行了考察,分析了这四个变量在美国自从南北战争以来的历史过
程中的演进趋势,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它们的相互关系。第一阶段(南北战争到20
世纪初):利润率下降、资本劳动比率上升、劳动成本上升。第二阶段(20世纪初
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特征是资本劳动比率提商的趋势减缓了。作
者认为,这一特征既有经济危机的原因、也有政府政策的原因,还有所有权关系演
变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这一趋势引起了两个重要后果:一个是利润率呈现上升趋势
以及由此引起的劳动成本的相应提高;另~个重要的结果是加剧了经济系统的脆弱
性,由此加剧了经济萧条。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今)利润率保持在较高水
平,劳动力成本迅速膨胀,资本劳动力比率恢复到第一阶段的发展状态,利润率开
始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尽管60年代出现了短暂的上升,但是总体上还是呈现下降
16王彬《公司控制权结构》,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10-II页
的趋势。在归纳四个要素历史演进趋势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四点结论:第一,生产
的机械化(资本劳动比率提高,或者说资本深化)决定劳动生产率的演进过程;第
二,适种资本深化是由劳动力成本提高引起的:第三,劳动生产率、资本劳动比率
和劳动力成本决定了利润率;第四,反过来,利润率是劳动力成本演进的条件。”
格罗斯曼认为:分配不公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动荡,而恰当地运用政策则完全可
以避免这种冲突,这是因为:任何社会阶层都不会从社会动荡中获得好处,而冲突
的预期成本远远大于可能得到的经济租,同时两大阶级都必须考虑以后的影响。因
此,作者认为完全可以设计一套自我控制的制度安排,在这套制度安排下,任何阶
层都不会从冲突中得到太多的好处,同时也不会对现有的分配格局作太大的调整。
”从上述的观点看,作者具有明显的调和倾向,而且主张维护现有的分配格局。
尼尔森通过分析二战后美国劳动关系系统的瓦解,深刻地指出:二战后美国失
去国际统治地位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关系的失调,特别是资本劳动关系的失调。失业
成本下降和凯恩斯主义失宠都不是这种失调的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私人资本
的过渡投机行为,事实上,这种投机行为已经影响到了资本积累,进而危害到了整
个资产阶级的利益。在论文中,作者着重论述了工会作用的下降以及雇主集团和保
守党政府对工人利益的侵害。”在另一篇论文中,尼尔森考察了1948年到1995年
美国产业工人获得补偿的趋势。在这一时期,特别是在1977—1995年间,产业工人
的税后小时补偿下降了14%,同时,税前的实际工资和实际收益在这一时期都呈现
下降趋势。据此作者尖锐地指出:与其说70年代以来存在工资挤压的趋势,不如
说工资崩溃更合适。”
”Gerard Domcnil,Domirtique Levy‘The historicsl dynamics oftechnology and distribution:the U.S,eeonomysinee lhe
dvil WSf’,review 0fradical economi∞,199Z 24,t'33-34
18
Herschell.Grossamn rDistributionaldisputeand civil conflict’.nberworldngpaper9794,
http:/Nvww.uber.or彰papers/w9794.
19 EricA.Nillss0一h品bItakddwⅡoftheU.S.postwar system oflabor relation:all econometricstrdy’,Review of
珀dicalpolitical eOOIIOmi器.v01.28。1996.P20.50
20 EficA.Nilssonlbldsin compensationforproductionworkers:1948-1995’,Reviewofrad/calpolitica/economics,
44
上述分析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的现状,但是主要集中在
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上,重点考察的是利润和工资指标。虽然各有侧重
地反映了分配关系的本质,但是都没有反映出战后分配关系的复杂状况。
(二)从公司治理角度进行的研究
布兰德从厂商激励的角度提出了企业中各种收入的决定机制。作者认为,企业
采取计件工资、期权、红利、晋升、利润分享、效率工资、延期支付等分配方式的
惟一目的是为了引导雇员按照雇主的利益工作。但是,不同的雇员对激励性的分配
制度安排的偏好是不同的。有些雇员喜欢明确的效益工资合同,比如销售人员。有
些雇员不愿意进行个体的衡量,而倾向于总体的衡量,这部分雇员更愿意接受利润
分享安排。还有些雇员希望避免明确的合同安排,更愿意接受主观的评价。最后,
有些雇员根本不愿意接受与绩效挂钩的分配安排。由此,作者认为,并不是每一种
与绩效挂钩的分配方式都有作用,必须要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布兰德的这一观点
是有意义的,但是某种分配方式的采用不仅仅取决于企业的需要,其影响因素还包
括要素条件和社会条件。
赫里戴恩从现代股份公司治理结构角度探讨了经理人员的利益取向问题。作者
认为,现代股份公司的经理人员主要是对企业本身负责的,而不是对股东负责,因
为股东只是对企业利益有要求权的主体之一。公司的高级执行官和董事长主要关注
的是集体的利益,他们更愿意把自己看作是企业利益的代表,而不是自身利益或者
股东利益的代表。由此,作者认为现代社会机构(包括大公司)都过分重视自身的
利益,而忽视其成员和相关者的利益,尤其是忽视社会利益。对此,作者认为,公
司以市场为准绳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广大的股东及其政治和法律的代言人是不可
能无视他们的投入莫名其妙地消失的,它们必然要关注公司的行为。因此,作者认
v01.31.1999,P133.163
为公司的执行官和管理者应该更多地关注股票价格。“作者的上述观点是对委托代
理理论的深刻挑战。代理理论的基本前提是企业是股东的企业,其研究的根本问题
是如何保证经理人员为股东利益服务。但是作者的上述观点却认为,股东只是企业
众多利益要求者之一,所谓“代理人”关注的主要目标是企业本身,因此,社会制
度安排的目标不是如何保护股东利益,而是如何引导公司的利益取向,使其与社会
的利益目标一致。这一研究思路与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思路根本不同。
”JamesHemdeen‘Towhom arecorporate executivesaccountable?’ChallengemarchApril 2004
46
第二篇:二战前企业分配关系的演进
对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的演进过程的分析,离不开对历史过程的阐述。这是
本篇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在展开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整个演进过程之前,有
必要提出一个贯穿始终的动力系统,只有在动力系统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加清新
的洞察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内在规律。对动力系统的研究是本篇首先要解
决的问题。
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动力系统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根本动力,即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内部动力子系统,即主观要素条件的演化;外部动力子
系统,即社会条件的演化。作为全文展开的框架,动力系统是论文最重要的创新点
之一,只有揭示了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动力系统,才能科学地描述企业分配关系演
进的历史过程,才能科学的归纳企业分配关系演进趋势与规律。因而是论文的重中
之重。
在阐明动力系统之后,本篇具体分析了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在二战前的两个
发展阶段:第—个发展阶段一资本分配关系,第二个发展阶段——代理分配关系。
这两部分内容是研究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不可忽略的两部分内容,尽管大多是历
史资料的分析和整理,但是正是对这些历史资料的研究,为揭示发达国家企业分配
关系演进规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47
第三章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动力系统
研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其推动力问题。在漫长的历史过程
中,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企业分配关系发展变化?这是说明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
系演进的核心问题之一。企业分配关系是由诸多利益主体共同构成的矛盾运动,这
也决定了影响企业分配关系的因素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些因素不仅包括企业内
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还包括影响企业分配主体的因素和影响分配对象的因素,此外
还包括影响企业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以及分配过程的诸因素。如此纷繁复杂的影响
因素,它们对企业分配关系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有些因素是直接作用于企业分配
关系,有些因素是间接作用于企业分配关系,有些因素对企业分配关系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有些因素则只是起到辅助性作用。由此,有必要从总体上区分各种影响因
素对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影响。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各种影响因素共同构成了企业
分配关系演进的动力系统,各因素在系统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发挥不同的作用。
这一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在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动力系统中,有哪些因
素在发挥作用,这些因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其作用程度又如何。针对这一目的,
本章首先讨论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基本动力系统,这是整个动力系统的基础层次;
其次讨论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内部动力系统,这是整个动力系统的主要部分,是起
主导作用的子系统;最后讨论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外部动力系统,这是整个动力系
统的次要部分,是起辅助作用的子系统。
第一节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根本动力
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根本动力是整个动力系统的基础层次,它直接作用于各个
子系统、并通过子系统最终推动企业分配关系演进。本文认为,作为生产关系重要
组成部分的分配关系,其演进过程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而作为第一生产力
的科学技术创新,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原因,又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内容。由此,
本文认为在科技创新推动下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是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
根本动力。这一节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从总体上概述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盼动力
系统,概括地说明该系统的构成要素和运作机制;二是分析劳动方式在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矛盾运动中的纽带作用i三是导入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劳动方式的构成要素,
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模型,从理论上论述生产力与生产
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一、企业分配关系演进动力系统基本模型
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动力系统是由根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
内部动力子系统(主观要素条件演化)和外部动力子系统(社会条件演变)构成的
开放式循环系统。如图3-1所示。
(一)系统的构成要素
在企业分配关系演进动力系统模型中,共有七个变量:生产力、劳动方式、生
产劳动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主观要素条件、社会条件、分配条件、企业分配
关系。这里首先对这七个变量的内容及其在系统中的地位做出说明。
生产力的发展是包括企业分配关系在内的所有社会经济关系演化的最根本动
力a人类社会一切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最终都可以归因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因此,
图3一l:企业分配关系演进动力系统模型
工工王王
生产力生产要素生产主观1分
发展所有者劳劳动要素一囟卜
(科技动方式演关系条件
刨新) 变演变演化
t t 1L
I企业分配关系演进●I—————————~
在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动力系统中,生产力发展作为所有动力的动力,其基础地位
是毋庸置疑的,本文所要揭示的是生产力根本动力的具体作用方式。在经典理论中
生产力主要包括三个构成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同时,科学技术作
为第一生产力,它既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产力三要素发展变化的喜接
动因。本文假设科技创新是企业分配关系演进动力系统的唯--#1"生变量,其作用直
接体现为生产力三要素的发展变化:它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
活跃、起能动作用的因素,因而是最主要的因素。企业的生产活动是一种有目的、
有意识的活动,劳动者既要支出体力,叉要支出智力,劳动者的素质越高,其作用
自然越大。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劳动工具,劳动工具的发展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

最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测量器。人类经济发展进程表明,每一
次科技革命首先是生产工具的革命,然后才是经济组织变革和社会生产关系演进。
劳动对象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科技创新不仅使人类不断开发和利用
新的自然资源,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对现有资源开发出新的用途,而且能够研制
创造出自然界没有的新物质形态,为生产力发展提供新能源、新材料。除了三要素
以外,许多学者把产业结构也作为生产力的组成部分,认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也是
人类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科学技术创新的作用下,人类原有的产业部分逐渐
发生分解,原来部门内部的某个生产阶段随着生产技术的变化和社会需要丽逐步分
离出来,形成新的产业部门,这种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也可以概括为分工的演进。
劳动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桥梁和纽带。劳动方式是介于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范畴,它首先具有生产力的属性,直接体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
以及劳动者之间的技术结合方式。同时,它还具有生产关系的属性,体现着劳动者
之间的社会关系。正是由于劳动方式的这种特殊地位,才使其成为生产力与生产关
系矛盾运动的纽带和桥梁。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改变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以及劳动
者之间分工协作的技术结合方式,与之相适应,劳动者之间的社会结合方式也会发
生适应性变化,生产关系由此也发生变化。新的生产关系一经形成,必然要求劳动
者之间的社会结合方式完全符合这种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会阻碍或促进劳动者与
生产资料、以及劳动者之间的技术结合方式的变化,从而实现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劳动方式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在本节第二个问题中具体论述)。劳动方式的具体内容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一
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的技术结合方式,主要是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的结合方式,
包括体力劳动方式和脑力劳动方式;二是劳动者之间的技术结合方式,包括独立劳
动方式、简单协作劳动方式和专业分工劳动方式。这两方面都是劳动方式具有生产
52
力性质的表现,也是本文讨论劳动方式时重点关注的方面。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
“劳动者”不仅包括雇佣劳动者,而且包括资本所有者、管理者、技术劳动者等所
有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
生产劳动关系的演变是研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关键因素。从整个系统结构来
看,生产劳动关系处于基础层次的终端,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是企业
内部子系统和外部子系统的发端,主观要素条件的演变直接依据是要素所有者在生
产过程中相互关系的变化,而社会条件的变化也是生产关系变化的直接反映,因此,
生产关系的演变在整个动力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经典理论中,生产关系有
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再生产活动中结成的备种关
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种关系,四种关系中,生产是主要的关系,它
决定着其他三种关系的性质和变化。狭义的生产关系则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形
成的关系,特指广义生产关系中的第一种关系,因此狭义的生产关系也可以称为人
们之间的生产劳动关系。本文论述中使用的是狭义的生产关系概念,即各要素所有
者在直接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文中,资本所有者的
劳动不仅包括其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包括其控制资本和运营资本的
活动。由此,我们可以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划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资本所有者与雇佣劳动者的关系,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基本的、也是最能
反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生产关系,与其相对应的企业分配关系也是我们研究
的起点。二是资本所有者与代理人的关系。股份制度的发展与两权分离的深化使企
业委托代理关系得到了深入发展。资本所有者与其代理人(主要是经理阶层)之间
的关系构成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三是代理人与雇佣劳动者的关
系,这是委托代理关系的另一个侧面。这一关系继承了资本雇佣劳动型生产关系的
本质,同时由于代理人与委托方的目标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行为方式差异,导致代
理人与劳动者之间的生产关系,相对于资本雇佣劳动型生产关系而言,出现了异化。
这种生产关系也是我们研究现代企业分配关系的重要基础。
主观要素条件演化是本文研究企业分配关系动力系统的核心内容。作为动力系
统的核心,主观要素条件是本文核心概念——分配条件的主要构成部分,研究生产
力与生产劳动关系基本矛盾运动的直接目标主要是为了说明这一矛盾运动所带来
的主观要素条件演化,作为分配if,de的另一组成部分——社会条件的演化,除了直
接影响企业分配关系外,其重要的功能是推进主观要素条件的演化。
社会条件是影响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外部环境、条件的总称。总的来看,诸多
社会条件中,对企业分配关系影响最大的有三类:政府干预、金融市场发展和社会
福利制度。社会条件在整个系统中处于次要地位,但是其功能却十分广泛,不仅壹
接作用于企业分配关系,而且还作用于企业内部子系统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
动,甚至对科技创新也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因此,社会条件虽然处于动力系统的次
要地位,但是却不可或缺。
分配条件是主观要素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其中,主观要素条件是分配条件
的主要方面,社会条件是补充。需要指出的是:主观要素条件和社会条件不是简单
的加总,二者是在不断地相互影响条件下的复合,主观要素-ibf牛发挥作用离不开社
会条件,社会条件的功能要体现主观要素条件。从动力系统的构成来看,分配条件
是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最直接原因。
动力系统的最后一个构成要素,也就是本篇论文的研究对象——企业分配关
系。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企业分配关系既是动力系统的终点,又是动力系统循环运
动的起点。从经济运动规律角度看,企业分配关系不仅对生产关系具有重要的反作
用,同时对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创新、劳动方式转变都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正是这
种反作用才使得企业分配关系演进动力系统得以完整的表述。
表3-1企业分配关系演进动力系统构成要素
构生产劳动方式生产劳动关系主观社会分配企业
成力要素条件条件分配
要条件关系

具①劳①体力劳动①资本所有者与劳①资①政①主①资
体动者②脑力劳动动者之间的雇佣关本条府条观要本分
内②劳③独立劳动系件件素条配关
容动资④简单协作②资本所有者与代②人②金件系
料劳动理人的委托代理关力资融市②社②代
③劳⑤专业化劳系本条场条会条理分
动对动⑨代理人与劳动者件件件配关
象的雇佣关系③劳③社系
④科④劳动者之间的关动力会福③有
技创系条件利条调节
新件的代
理分
配关

(二)系统的运动过程以及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
总体上看,整个系统的运动过程可以划分为既相互独立又密切相关的三个过
程:一是生产力与生产劳动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二是主观要素条件的演化过程,
三是社会条件的演化过程。
首先,三个过程都具有相对独立性:生产力与生产劳动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企业具备什么样的分
配关系,也不管国家是否干涉或者是否具备完善的金融市场,生产力都要向前发展,
生产劳动关系都要不断地适应生产力的需要而变革;社会条件演化也具有独立性,
国家权力的发展有其固有的轨迹,金融市场的完善需要遵从特定的规律,福利制度
的运行也有其独立的体系:主观要素条件的演化同样是相对独立的,资本形态演进
有自身的规律,人力资本的出现与权力扩张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体力劳动向脑力劳
动的转化也符合劳动者自身的需要,等等。诸如此类各个过程的相对独立性,形成
了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一个个相对独立的自组织体系。
但是,独立性毕竟是相对的,广泛联系才是绝对的。企业分配关系演进动力系
统的三个相对独立的运动过程是密切相关的。生产力与生产劳动关系的矛盾运动是
社会条件演化和主观要素条件演化的基础,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条件演化和主观
要素条件演化都属于生产关系演化的范畴,因而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条
件与主观要素条件的关系则更加紧密,政府对主观要素条件的作用不仅表现在从宏
观上调节各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且还表现在直接提供生产要素,以及改
善现有生产要素的素质和结构等方面;金融市场则为生产要素数量扩张提供平台;
福利制度的实行则为劳动力要素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等等。反过来,国家的任何制
度安排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对主观要素条件的制度化,是对主观要素条件演化的适
应。
上述三个过程的相关性基本勾勒出整个动力系统的总体运行过程:生产力与生
产劳动关系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条件和主观要素条件的演化,社会条件在演化过
程中,不断地适应主观要素条件的演化而做出调整,以改善主观要素条件,在这种
适应与改善的过程中,主观要素条件与社会条件综合成为分配条件,推动企业分配
关系演进。企业分配关系一经形成,会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生产劳动关系,进一步推
进系统的运行。
(三)系统运动的传导机制和反馈机制
这里首先探讨各个子系统(过程)之间的传导机制和反馈机制。以此为目的,
整个动力系统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本动力(发端)、社会条件子系统、主观要
素条件子系统、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终端)。四个部分所形成的传导机制如图3~2
所示。
图3—2:各子系统(过程)之间的传导机制
图3—2是由发端指向终端的单向传导机制模型。模型显示的传导机制主要是实
现供求均衡的机制。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关性形成了
彼此的供求关系,而供求的均衡过程则构成了各个组成部分互动发展的重要机制。
从图3—2中我们可以看出,生产力与生产劳动关系的矛盾运动所形成的根本动力,
57
一方面要求形成企业组织重新组合经过改进的生产力要素,并形成生产能力,即对
主观要素条件子系统形成组织需求。同时通过工具发明、工艺改良、原材料创新等
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为生产要素的重新组织提供技术供给。相对于来自根本动力的
供给和需求,主观要素条件子系统的演化是适应性的,因而是被动的。另一方面,
生产力与生产劳动关系的矛盾运动对社会条件子系统提出了制度需求,已经发生改
变的生产关系必然要求社会条件予以认可和保护,这也是社会条件子系统的基本功
能之一。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也为社会条件子系统实现功能提供了技术手段,比如
信息化对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改良,等等。社会条件子系统与主观要素条件子系统
之间的传导机制主要是围绕社会制度供求均衡形成的。主观要素条件的改变要求社
会条件做出适应性转变,但是社会条件的演变并不完全是被动的适应过程,社会条
件通过符合整个社会利益的制度安排有意识地改善主观要素条件,尽可能地使其符
合社会整体利益,由此,社会条件予系统与主观要素条件子系统之间的制度供求关
系由于目标的不对称而经常处于不均衡状态,这也是两个子系统持续相互作用的重
要动力。对终端的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影响,社会条件子系统主要是提供制度安排,
在社会层面上实现企业分配。主观要素条件子系统则主要从产权和组织角度为企业
分配关系的存在和演进提供依据。
与传导机制相对,系统的反馈机制则发端于企业分配关系。如图3—3所示。利
益机制是整个系统最重要的反馈机制。既定的企业分配关系意味着一种有效运行的
利益格局。各分配主体的行为方式都会受到既成利益格局的影响,或者因受到激励
而提高效率,或者因利益损失而谋求变革,这种由分配关系带来的影响就是动力系
统的反馈机制。具体来看,企业分配关系首先影响科技创新,超额利润回报是企业
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之一,因此源自科技创新的企业分配关系演进在最初阶段都会
集中反映创新主体的利益要求,并做出鼓励持续创新的制度安排。对生产力发展的
反作用与科技创新相似a对劳动方式和生产劳动关系的反作用主要体现在巩固既得
利益集团的地位,特别是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比如,在资本雇佣劳动的企
业模式中,形成有利于资本的分配关系后,企业自然会做出有利于资本积累的分配
行为,这种行为反过来必然加强生产过程中资本对劳动的主导地位。分配关系对社
图3-3:企业分配关系演进动力系统的反馈机制
会条件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影响社会分配制度安排方面,还体现在社会矛盾积累方
面,任何~种企业分配关系的反面都是一种分配矛盾,有既得利益者,就必然有利
益损失者,因此,一种分配关系的有效运行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潜在矛盾的积累。当
然,这种矛盾可能是企业外部的,它只是在社会层面上才能有所体现。对主观要素
条件的作用类似于对社会条件的影响,所不同的是,分配矛盾的积累主要沉淀在企
59
业内部。
二、劳动方式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劳动关系的纽带
在动力系统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中存在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劳
动方式。在论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之前,我们首先阐述劳动方式的基本属
性及其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纽带的本质规定。“劳动方式作为劳动者在
劳动过程中相互之间的结合方式以及与劳动物质条件的结合方式,它是介于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范畴,它首先是由生产的技术条件决定的,又不可避免地打上生
产关系的烙印,因此它具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赋予的二重属性。”2
劳动方式之所以能成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纽带,首要的原因在于它属于生产
力范畴。从形式上看,劳动方式包括劳动者之间的结合方式以及劳动者与物质资料
之间结合方式。不管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也不管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的专业
劳动,这些具体的结合方式都取决于特定的技术结构,而生产过程的技术结构是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性,其发展规律独立于社会生产关系的演化过程。
“我们把只是由生产技术条件决定的生产体内部劳动职能的构成,称之为劳动方式
的技术结构。”。劳动方式的技术结构是劳动方式与生产力密切相关的关键所在,生
产力水平的提高首先是通过技术结构的变化体现在劳动方式方面。对此问题,马克
思有许多具体的论述。他指出:“产品本身属于任何劳动方式,而不论劳动方式的
社会形式如何。产品只有在它表示一定的、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时才是资
本。”“当劳动方式抽象掉社会生产关系的内涵后,剩下的就是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形
丑张彤玉《社会资本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2页
∞张彤玉《社会资本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2页
纠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173页
式及其与物质资料的技术结合方式。马克思还说,“即使劳动方式不变,同时使用
较多的工人,也会在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上引起革命。”5这里劳动方式也是指劳动
的技术方式。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所有者与直接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t·总
是自然地同劳动方式和劳动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马克思还认为资
本使已有的劳动过程从属于自己,“这种事实本身并不能改变实际劳动过程本身的
性质,并不能改变实际劳动方式的性质。”27从上述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劳动方式首
先是归属于生产力范畴的。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者之间结合的技术条件,以及劳动
者与物质生产资料的结合都使劳动方式具有物质生产方式的属性。劳动者在生产中
始终是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同自然物质发生关系的,生产力本质上是劳动的社会生产
力,劳动者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基础上以一定的劳动方式相互联系或结合起来并作用
于自然物质,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不过劳动者与自然物质的这种结合关系与社
会生产关系反映的内容根本不同。
另一方面,劳动方式还反映着生产关系的性质,这是劳动方式发挥纽带作用的
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原因。劳动方式除了具有上述的“技术结构”外,它还具有“社
会结构”,任何一种劳动方式都是由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劳动者主导的。任何劳
动过程都是在这种由劳动者主导的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这种社会生产关
系要与生产力以及由它决定的劳动方式的发展状况相适应,劳动者之间的社会生产
关系必须与他们在劳动过程中的技术结合方式相适应,否则劳动者就无法占有和利
用现实的生产力。同时劳动者在占有和利用生产力的过程中所形成社会生产关系并
不是完全被动的,它还会反作用于劳动方式,使得劳动方式在不违背其技术规律的
条件下与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相~致,这就产生了劳动方式的社会结构。“所谓劳
岱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60页
衢马克思《马兜思恩格斯全粲》第25卷,第891页
玎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第80页
动方式的社会结构不过是指,以劳动方式技术结构为基础并反映生产关系性质的劳
动者的社会结合方式。””可见,在~定的技术结构条件下,劳动者之间的结合方式
以及劳动者与物质资料的结合方式都存在着可选择的余地,在这两种结合过程中所
体现的劳动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对结合方式本身——劳动方式——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使劳动方式在技术结构所规定的范围内做出符合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
调整。因此,“劳动方式即不是只由生产技术条件决定的,也不是能够由生产过程
的支配者随意调整的,它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作用和相互渗透中形成的。”
8由此可见,劳动方式决定了劳动者之间形成的社会生产关系,同时,社会生产关
系对劳动方式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促进劳动方式做出符合社会性质的改变。
总的来看,劳动方式是处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中间范畴,它一方面由属
于生产力范畴的技术结构决定,并因此具有生产力的属性,另一方面它还受到属于
生产关系范畴的社会结构反作用,因而具有生产关系属性,劳动方式的二重属性决
定了其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纽带的客观必然性。“当我们谈论劳动方式
时,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以一定的社会方式结合起来的关系本身包含着丰富的内
容,它不仅包括生产资料由谁占有,劳动过程由谁支配,产品如何分配和实现的问
题,也包括劳动者的技术结合方式以及它们与物质资料的技术结合方式。但这是两
类不同属性的关系,前者属于社会生产关系范畴,而后者属于物质生产方式范畴。
劳动方式历来包含着二重属性。也正是由于它介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并具有这
二者的属性,劳动方式才成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汇合点,成了二者相互渗透的媒
体。生产力的社会化发展引起劳动方式的变革,要求资本关系的社会化发展,而资
本的社会化发展又促进了劳动方式的变革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生产
28张彤玉《社会资本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2页
29张彤玉《社会资本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2页
62
力、劳动方式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发展的关系。“”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模式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部生产发展的历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始终贯
穿其中。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
最革命的因素。由于社会一刻也不能停止劳动,所以生产力就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
之中,而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一经确定,在一定历史阶段基本上不会发
生大的变化。活跃易交的生产力和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之间就构成了一对矛盾。正
是这一矛盾以及由它决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形态的变革
和发展。在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动力系统中,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基本动力。生
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它同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的矛盾就会逐渐激化,随着生产力
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相应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
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而新的生产关系则使生产力从旧生产关系的束
缚下获得解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模型(见图3—4)。在图3—4中,生产力决
定生产关系以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都经过了劳动方式转变阶段,劳动方式
分解为技术结构和社会结构两个组成部分。四个变量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
总过程分解为五个阶段(如图4所示)。阶段①:生产力的发展首先引起劳动方式
技术结构发生转变;阶段②:与技术结构相适应,劳动方式的社会结构也会发生适
应性转变:阶段③:由此带来社会生产关系的转变;阶段④: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
的基本性质反作用于劳动方式,并直接导致劳动方式社会结构做出一些适应性调
30张彤玉《社会资本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7页
整;阶段⑤:劳动方式的社会结构与技术结构要求的矛盾推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下面分别论述各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和整个过程的运作机制。
首先看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因(前文已述)。
生产力的发展最直接的标志是劳动工具的改进。人类生产工具的发展史基本可以概
括为三个历史阶段:手工工具阶段、机器阶段和智能工具阶段,生产工具发展的三
个阶段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重要依据。生产力发展的第二个标志是劳动
者素质的提高,这不仅包括体力的增强,还包括经验、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而
I兰}

图3—4:生产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基本模型
且后者是主要的。另外,劳动资料的改进也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内容,劳动资料的
改进主要有三个途径:已有劳动资料的改良(包括发现其新用途)、新型劳动资料
的发现、无形劳动资料的运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是生产力三要素各自发展及其相
互促进的过程。生产工具的改进对劳动者技能和劳动资料都提出新的要求,而劳动
者技能、经验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会能动地改进生产工具,并有意识地改进
和发现适用的劳动资料,同时,人类发展历程中,一种新的劳动资料的发现也会引
起劳动工具的改进以及劳动者知识结构的改善。生产力的发展过程直接引起劳动方
式技术结构的转变。
劳动方式技术结构可以分为两种:劳动者与自然物质之间的技术结构和劳动者
之间的技术结构。前者主要受到劳动者与生产工具以及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关系的影
响,后者主要受到劳动者与生产工具之间关系的影响。
首先,使用手工工具的劳动者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各个劳动者直接面对自然
物质,劳动者之间没有、也不需要明显的协作关系,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以相互独立
劳动为主。
其次,大机器的使用使劳动方式技术结构发生明显改变:一是体力劳动由直接
作用于自然物质转变为间接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机器使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在空
间上发生分离,并使劳动付出与劳动实现在时间上发生分离,越是先进的机器就越
是具有这样的功能。二是生产过程中的脑力劳动比重越来越大。机器大工业中最重
要的脑力劳动是管理劳动,复杂的工艺流程和规模庞大的企业组织都使管理工作越
来越重要。三是机器的使用促使劳动者之间形成分工协作,以至于从事专业化生产。
分工协作是机器生产工艺流程的客观要求,专业化生产则是分工协作的高级形态,
与“高级”协作不同的是,专业化生产过程中,有一部分“专业”虽然仍然处于同
一个企业的生产过程当中,但是已经脱离了机器操作本身,因此说,专业化生产是
建立在机器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社会分工,而不仅仅是生产领域的协作。不过,建立
在这种机器大生产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还属于“纵向专业化”,即各“专业”还属
于同一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
再次,智能工具的使用进一步改变了劳动方式技术结构:其一是脑力劳动成为
劳动者主要的劳动方式,劳动者不仅与劳动对象发生分离,而且与直接生产的机器
设备也发生了分离,原来由体力劳动操作的部分流程已经实现自动化,劳动者的直
接劳动对象由物质变成了信息,在此条件下脑力劳动必然代替体力劳动,早在20
世纪50年代,脑体结构已经发生逆转,脑力劳动比重超过了体力劳动。其二是专
业化分工从“纵向分工”向“横向分工”发展,特别是在高技术项目的研发阶段,
一个项目往往需要许多学科的知识,因而以项目为中心的横向组合就成为重要的组
织形式。与此相关,社会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某个组织不可能囊括所有的专业,
而且在比较完善的市场中也没有必要在组织中涵盏更多的专业。上述劳动方式技术
结构的转交必然引起劳动方式社会结构的适应性变迁。
具体到企业范围,劳动方式的社会结构主要包括四个类型:劳动者自己雇佣自
己、资本所有者雇佣劳动者、资本所有者通过委托代理人雇佣劳动者、劳动者雇佣
资本所有者。第一类社会结构与劳动者的独立劳动相对应,无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
劳动,劳动者都是自己使用生产工具为自己或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这一类型是人
类劳动方式社会结构的最基本类型,它在任何一种生产力水平下都存在。资本所有
者雇佣劳动者这一社会结构是与协作生产和专业化生产相对应的,特别是在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下,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太工业生产,资本所有者因为掌握机器设备而
在生产中居于主导地位。通过代理人雇佣劳动者是与大规模生产组织相适应的,特
别是在股份制企业中,资本所有者直接管理企业的困难越来越大,通过代理人管理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显得十分必要。最后一个类型则是现代脑力劳动的~个特例,能
够雇佣资本的劳动者必须是掌握核心生产技术的劳动者,而且这种技术的稀缺性必
须强于资本。在现代高新技术企业中,这种结构是存在的,但还不是普遍现象。
与劳动方式社会结构相对应,资本所有者及其代理人与劳动者之间会形成一定
的社会生产关系。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关系具有特定的本质属性。比
如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下,私人资本雇佣劳动是其生产关系本质的规定。劳动
方式的转变及其对生产关系演变的推动作用都会受到这一本质规定的影响。从上述
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劳动方式技术结构是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劳动者在生
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生产的自主性越来越强,部分劳动环节已经脱离了直接的
生产过程,在社会结构中体现为脱离了资本的雇佣关系。但是这种发展趋势在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下必然要受到制约,其原因在于生产过程中微观主体的组织性强于国
家,这种源于既有生产方式的生产关系模式导致劳动方式社会结构不得不做出倾向
于资本所有者的调整,这种调整既可以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法律等手段保护资本
所有者的利益,也可以在生产过程之外创造新的资本收益源泉,比如发展金融市场。
可以说,在任何一种生产方式下,一种既成的生产关系都会对其所赖以形成的劳动
方式社会结构产生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是其社会性质要求的,往往这种反作用所造
成的劳动方式社会结构的调整与其技术结构的要求背道而驰,这在劳动方式内部形
成一对矛盾——技术结构与社会结构的矛盾,解决这对矛盾的惟一途径是生产力的
继续发展,也就是说,生产方式内部矛盾的激化和积累是解决矛盾的唯一途径。这
也是生产方式反作用于生产力的途径。
第二节内部动力系统——主观要素条件演化
一、内部动力系统的基本模型
企业内部动力系统是由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三个生产要素构成的子系统
67
作为企业的基本生产要素,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对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影响在
于它们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地位的转变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分配权力的变化。正如本文
开篇所述,各要素所有者的分配权力主要是指对利润和工资的支配和占有权力。企
业的三个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方式不同,其社会属性也各有差异,因而各
生产要素的演化路径也各不相同。这里,我们首先给出企业内部动力系统的基本模
型及其基本运动和构成,然后具体分析各生产要素的演化路径及其对企业分配关系
的演进的作用机制。
图3—5:企业内部动力系统模型
如图3—5所示,企业内部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三个部分:资本要素、人力
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三个生产要素对企业分配关系的影响路径在于:生产要素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方式发生变化,要素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发生变化,反
映在分配领域则表现为要素所有者分配权力的相对变化,即企业分配关系发生变
化。如前所述,各个生产要素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地位以及与之相关的分配权力的变
化,根源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的发展使要素所有者的劳动方
式发生转变,与之相适应,要素所有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发生演变,要素所有者在生
产中的地位必然随之转变,分配权力也会在要素所有者之间发生转移。上述影响路
径源于劳动方式的技术结构,在此路径中,要素所有者的分配权力来源于他们在劳
动方式技术结构中的地位,因此要素所有者分配权力的得失是被动的、完全受技术
条件支配的。但是,要素所有者并不等同于生产要素本身,所有者是人,具有社会
属性,因此,其分配权力的得失不仅受制于技术条件,而且还会受到劳动方式社会
结构的影响。在图3—5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生产要素的演化都会直接影响企业分
配关系的演进,同时,各个生产要素之间也相互影响,从分配关系角度看,这种影
响主要来源于要素所有者劳动方式的社会结构,这种体现一定社会性质的劳动方式
社会结构使要素所有者之间分配权力并不完全等同于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地
位。由此可见,主观要素条件演化对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影响路径有两个层次:一
是技术层次,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要素对企业生产过程作用方
式的转变;二是关系层次,取决于社会性质以及由此带来的要素所有者之间的相对
社会地位。这两个层次相互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影响企业分配关系的主观要素条
件。需要指出的是,两个层次的主观要素条件都要受到企业外部社会条件变化的影
响。
二、资本演化路径及其影响
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主体和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上述的“技术层
次”上,资本要素居于主导地位;在“关系层次”上,资本所有者同样居于主导地
位,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我们研究企业分配关系所必须遵
从的前提条件之一。作为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主观要素条件,资本的演化路径主要
有三条线索:一是资本所有权结构的演化,即“分散——集中——高度分散”这样
69
表3—2 资本演化路径及其对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影响
\ 眉经资本所有权结构资本经营范资本运营主体
\ 围

分配\ 分散集中高度企业资本所有代理机构国家
权力分散市场者运人运投资运营
营营者运

资本大小大大小大小大小小小
所有
变动增增减增减增减增减
者分
趋势
配权

一种螺旋式的社会化过程;二是资本运行范围的演化:即从以企业组织为主向以资
本市场为主演化;三是资本运营方式的演化,包括所有者运营、代理人运营、机构
投资者运营和国家运营等四种基本方式。其中,所有者运营是指资本所有者自己经
营资本,其运营范围可以在企业组织内,也可以在资本市场上。代理人运营主要指
在现代股份公司中,经营管理者代理资本所有者经营资本,其运营范围同样可以是
企业,也可以是市场,代理人所代理的资本所有者既可以是私人投资者,也可以是
法人所有者或者是机构投资人,甚至可以是国家。机构投资者运营主要存在于资本
市场。国家运营既可以在企业内,也可以在资本市场上,不同的是,国家运营目标
与其他运营主体并不完全相同。资本通过上述三个渠道不断发展变化,资本所有者
的分配权力也会随之不断变化。其对应关系如表3—2所示。
在表3—2中,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大小是相对于其他分配主体而言的(主要
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变动趋势都是与路径中各个
阶段指标相对的。比如在资本所有权分散阶段,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有增强趋势
这是说,分散的资本所有权结构本身的存在与发展会使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不断
增强。通过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大小的变化,以及增减趋势的变化,我们可以近似
地判断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随着资本要素条件演化丽发生的变化趋势(我们将在第
四章中对这种总体变动趋势作具体分析,这里不再展开)。概括地谎,资本所有权
结构和资本运营范围以及运营方式直接影响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变化,这也是资
本要素条件演化对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作用机制。
三、人力资本演化路径及其作用机制
人力资本的演化路径主要有两条线索:
一是人力资本控制权的变化。人力资本对企业的控制权变化来自于人力资本所
有者劳动方式的演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企业组织制度的演变,人力资本与资
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发生变化,人力资本从一种特殊的劳动力要素逐
渐变为企业不可缺少的管理要素,并且开始具有一定的资本属性。与此相适应,人
力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逐渐发生变化,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企业
资源的控制权力也从无到有,逐渐扩张。特别是相对于资本所有者而言,人力资本
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权力从附属地位逐步转变为主导地位,人力资本所有者自然会
要求与其控制权力相对应的分配权力。
表3—3人力资本演化及其对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影响
\\路径人力资本控制权人力资本运营模式
\ 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业主股份市场
分配权一般劳动资产资本核心企业公司约束
技术力技术型人型人型人
力资力资力资
本本本
人力工资无有有有有无有有
资本决策
所有权
者分利润无无有有有无有有
配权决策
力权
价值无无无有有或无无或有
分享无角

二是人力资本的运动模式演化。人力资本的运动模式的演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
阶段,即业主企业型人力资本、股份公司型人力资本和市场约束型人力资本。各个
阶段的人力资本在企业生产中的地位各有差异,人力资本所有者控制企业资源的方
式、范围和目标都不尽相同,由此,通过概括人力资本运作模式的三个发展阶段,
可以推导出入力资本所有者控制权力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分配权力演进。由此
我们可以概括出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变化的路径:人力资本控制权增强和人力
资本运作模式的演变是人力资本分配权力变化的直接原因,这也是人力资本要素作
用于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机制。(见表3—3)
在表3—3中,我们把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分解为三个部分:工资决策权、
利润决策权和价值分享权。从表3—3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力资本演化路径的两条
线索对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随着人力资本控制权力的增
强,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也在扩展,运营模式的发展也带来了分配权力同样
变化。
四、劳动力演化路径及其分配效应
在企业内部,劳动者的分配权力是资本有机构成的减函数,是劳动组织化程度
的增函数,是企业激励措施的增函数(与资本和人力资本相比,劳动力所有者的分
配权力更多地受到社会制度的保护,下节具体论述)。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方
式是劳动方式技术结构的基础层次,这种结合方式直接决定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
平。二者结合的程度可以用资本有机构成来表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有机构成
不断提高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力相对于生产资
料(资本)的生产地位不断下降,劳动者的分配权力自然会有所降低。但是,劳动
力的社会属性要求劳动者的人权必须得到根本保障,从企业层次或者产业层次来
看,这种保障的最主要渠道是工会组织。工会组织的发展程度与劳动者分配权力大
小密切相关,单从企业内部而言,工会组织越强大,劳动者分配权力越大,这种增
长的分配权力主要是通过提高工资谈判能力实现的。此外,随着企业管理理念的发
展,激励员工以提高生产效率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这些激励措施的
应用,企业对员工激励的水平逐渐提高,这种激励行为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工资外收
入,更主要的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增强了企业员工的分配权力。比如职工股份制和分
享经济模式的采用都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劳动者参与到企业分配决策中来。综上所
述,单从企业内部来看,劳动力要素条件演化对企业分配关系的影响路径主要有三
条线索:一是生产力发展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二是工会组织的发展;三是
企业激励行为的演变。其对应关系如表3—4所示。
表3—4劳动力演化及其对劳动者分配权力的影响
\孓资本有机构工会组织程度企业激励水
分配权成提高提高平提高
劳动者分配权减弱提高提高

第三节外部动力系统——社会条件演化
一、外部动力系统的基本模型
企业分配关系外部动力系统由三个层次的社会条件构成,如图3-6所示,最里
层是金融市场,企业与市场直接相连,在分配方蔼,企业与金融市场相互交融,本
文认为,金融市场对企业分配关系的影响最直接。
第二层次是政府干预。政府对企业分配关系的影响主要是间接的,政府可以制
定分配政策调节企业分配关系,也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引导企业分配关系,同时还可
74
以通过于预市场活动间接地影响企业分配关系。
最外层次是社会福利制度安排。福利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框架的重要组成部
分,福利制度对企业分配关系的影响不仅需要通过政府政策法律的保证,还需要通
过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
图3—6:企业外部动力系统模型
由此,本文认为,福利制度安排应该处于最外层次。作为外部动力系统,其影
响企业分配关系的基本路径无外乎两条线索:一是直接调节企业分配关系,二是通
过影响主观要素条件作用于企业分配关系。下面具体分析各层次社会条件对企业分
配关系演进的影响路径。
二、金融市场条件的演化路径
金融市场为企业分配活动提供了操作平台。在金融市场不完善的条件下,企业
分配活动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分配方式以利润和工资为主,外延较少;分配过程
也主要是与生产过程相关的初次分配;分配对象以货币和实物为主,弹性较小,各
个分配主体之间的矛盾比较明确,而且很突出。金融市场创新为企业分配活动提供
了一个新的平台:企业分配活动开始在两个层面操作,即企业内部和金融市场;分
配方式也在利润工资基础上实现广泛的外延扩展,出现了股权、期权、年薪等方式;
分配过程也由初次分配发展为初次分配与金融再分配结合,即使是初次分配,也不
再局限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它已经延伸到金融市场中,比如获得股票、期权等金融
资产,这些金融资产的转让收入都属于初次分配:与此相关,分配对象也不仅仅是
利润和工资,还包括股权、期权、股息、红利,等等。作为操作平台,金融市场不
仅可以通过影响要素所有者的分配份额而直接作用于企业分配关系,而且还可以通
过影响要素所有者的劳动方式,从而改变主观要素条件,进而影响企业分配关系。
(一)金融市场对企业分配关系的直接作用主要体现在由于分配方式创新引起
的各分配主体分配份额的改变。
分配方式创新有两条线索:一是企业内部扩展,比如采取奖金津贴等附加工资
形式、与利润挂钩的年薪制、非流通股权,等等,这些方式都是利润和工资的异化
形式,其实现都离不开企业的生产经营收益,这种扩展方式与金融市场关系不大。
二是企业外延扩展,比如可流通股票、期权、与企业价值相关的年薪制,等等,这
些方式虽然也是围绕企业利润工资形成的,但是并不惟一地受利润和工资的制约,
它们主要受金融市场因素的影响。因此,这些分配方式是金融市场直按影响企业分
配关系的有效途径,其作用机制在于:任何一种新的分配方式的采用都是某个(些)
分配主体利益要求的体现,反过来说,采用一种新的分配方式必然有利于某个(些)
76
分配主体,而对其他分配主体没有好处,甚至有害。比如期权,企业采用期权方式
主要是为了规避委托代理过程中的风险,因而期权分配有利于代理人,委托人也会
通过代理人的努力而得到好处,对劳动者来说,期权的行使可能因为企业管理层更
倾向于企业的金融市场价值而忽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从而降低对劳动者生产经营
贡献的认同和激励,劳动者的分配权力会因此减弱。与此相对,分配方式在企业内
部扩展则会有利于劳动者和代理人,而不利于资本所有者,前者会因为所控制的企
业资源增长而提升分配权力,后者则因为部分现实收益转化为企业资源而失去一些
分配权力。具体影响见.表3—5.
表3—5金融市场对企业分配关系的直接作用机制
、、~、、趱与金融市场创新相适应的分配方式扩展途径—、\
分配权企业内部扩展企业外延扩展
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减弱增强
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增强增强
劳动者分配权力

增强⋯ 减弱
(二)金融市场通过影响生产要素演化实现了对企业分配关系的间接调节。
首先金融市场是满足资本逐利性的天然场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使资
本所有权呈现分散化的趋势,资本所有者逐渐淡出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
预。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性质使资本不可能失去主导地位,同时也不可能
减弱其逐利的功能。因此必须有一个场所“补偿”资本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失去的主
导权力和利益,这个场所天然地就是金融市场,金融市场自身带来的收益满足了资
本逐利性的要求。金融市场并不仅仅是一个场所,它还是一种制度安排,它对资本
要素演化是有反作用的。这种反作用一方面体现为它加剧了资本所有权分散化趋
势。金融市场不仅可以容纳产业资本,而且可以容纳金融资本、法人资本、国家资
本、外国资本,以及个人的小额投资,因此通过金融市场形成的企业资本已经不再
是产业资本家和金融资本家的专利,任何货币都可以通过金融市场转化为企业资
本,由此,资本所有权结构实现了空前的分散;另一方面使企业资本的经营范围由
企业内部转向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巨大的融资功能和增值功能,使现代企业的资本
运营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的资本积累,而更多地通过金融市场融资:再一方面资本
经营主体也随着资本来源的空前扩展而迅速发展,个体投资者、法人资本所有者、
金融资本家、机构投资者、国家等都成为具有平等权力的资本运营主体,他们要求
在金融市场上获得收益,同时对企业分配活动施加影响,在一定黻上也要求参与
企业利润的分配。
其次,金融市场为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扩张提供了条件。一方面表现在金
融市场为人力资本所有者控制资本提供了制度条件。金融市场的出现使企业资本所
有者与代理人(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直接的契约关系转变为间接的契约关系,资
本所有者必须通过金融市场间接地约束代理人的行为,代理人控制资本的约束条件
弱化了,这等同于代理人增强了对资本的控制权力。另一方面,资本所有者的利益
目标也从单一的企业利润转变为双重目标,即利润(股息、红利)和股票溢价,这
也淡化了资本所有者关注代理人代理行为的动机,因此,金融市场作为一种制度安
排,强化了人力资本所有者对资本的控制。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了人力
资本运行模式的演化。金融市场的出现是现代股份公司制度生存的制度基础,股份
公司制度则是人力资本摆脱对资本的附属地位,同时人力资本所有者成为企业独立
的分配主体的前提条件。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资本运营市场化的模式导致了
市场约束性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发展,这一阶段的人力资本不仅在生产关系上独立于
资本,而且其行为的约束条件也来自于市场,而不仅仅来自于资本,这一阶段的人
力资本与资本是并立的,二者相互影响.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中,二者的相对地位并
不相同。传统的企业中,资本仍然居于主导地位。而在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中,人力
资本的主导地位更加明显。
表3—6金融市场创新对企业分配关系的间接影响
\露径金融市场创新对生产要素的影响
\ 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分
所有权分经营范围经营主体控制权增运营模式享利润和
分配权散化市场化多元化强发展价值
资本所有减弱减弱减弱减弱减弱减弱
者分配权

人力资本增强增强增强增强增强减弱
所有者分
配权力
劳动者分不确定不确定不确定增强不确定增强
配权力
最后,金融市场为劳动者参与企业分配提供途径。主要表现为劳动者参与企业
利润分享和价值分享两个方面。金融市场的发展缓和了企业内部利润和工资的矛
盾,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利润目标的弱化,使普通劳动者分享企业利润成
为可能;另一方面,为了增强对普通职工的激励,并使激励安排更有弹性,企业向
普通职工配售可上市流通的股票也成为劳动者参与企业分配的重要途径。
从表3-6中可以看出由于金融市场创新造成的主观要素条件演变,由此带来了
企业分配关系的演变。在金融市场创新过程中,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分配权力呈
现出明显的弱化趋势,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则总体上呈现增强趋势。劳动者
的分配权力则难以确定,除了在分享利润和价值时存在明显的增强趋势外,在其他
条件下,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行为取向,如果人力资本所有者倾向于维护
股东利益,则劳动者分配权力会减弱;相反,如果人力资本所有者把企业法人利益
放在首位,则劳动者的分配权力会有所增强。
三、政府干预机制的演化路径
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政府干预企业分配关系的机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保
护、调控和参与。各个阶段的玫府干预行为对企业分配关系的演进起着不同的作用。
保护机制实际上是“不干预机制”,政府保护现有的企业分配关系及其运行方
式,是政府作为“守夜人”的职能体现。但是,国家是有阶级性的,政府的职能必
须反映这种阶级性,因此,政府不干预企业分配关系是对某种(些)要素所有者分
配权力的默认和保护。因此,从分配关系演化角度看,政府保护机制起到了强化现
有分配关系的作用。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分配关系而言,政府的保护机制
强化了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同时弱化了雇佣劳动者的分配权力,客观上起到了
积累矛盾的作用。但是,严格地说,保护机制并不属于政府的分配机制,它只是为
企业分配活动构建一种宏观环境。
调控机制是政府为缓解不断积累的分配矛盾而创造的重要职能。政府调控机制
按照调控对象以及与企业分配关系的密切程度划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调控分配
主体的分配权力,调控生产要素的稀缺性,调控金融市场的有效性。三个层次的调
控机制目标、功能和手段都不尽相同,三者相互配合形成一套完整的调控体系。对
各分配主体分配权力的调控是政府调控企业分配关系最直接的手段,其目标是调节
各分配主体的收入差距,尽可能从分配结果上保持分配关系中各分配主体的公平地
位,运用的主要手段是财政税收政策。对生产要素稀缺性的调控是政府间接作用于
企业分配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政府的角度看,各生产要素之间均衡发展是社会
生产可持续性的根本保证,因此,调控余缺,鼓励稀缺生产要素增长,甚至限制富
于生产要素扩张都是政府调节目标。政府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主要包括经济手段、
政策手段和法律手段,其中经济手段主要是指运用财税、价格、利率、汇率等杠杆
调节生产要素的成本收益,从而实现对其稀缺性的调节;政策手段主要是通过战略
规划引导生产要素的流向,这种手段往往需要与经济手段结合运用;法律手段主要
通过立法保护要素所有者的权力,从而促进该生产要素的增长。对金融市场有效性
的调节则是国家为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而采取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前所述,金融市场
的有效运行对企业分配关系演进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金融市场并非总是有效的,
特别是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剧烈的金融波动给各个市场运行主体带来巨大的金融
一‘
风险,因此,政府必须运用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规对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加以调节,
保证金融市场平稳、有序地运行。从上述调节手段可以看出,政府的调控机制属于
再分配的范畴。
参与机制是政府参与企业初次分配活动的机制。这种参与集中体现在政府由于
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而获得的影响企业分配关系的权力。政府直接参与企
业生产经营过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提供生产要素、提供公共产品和推进技术创
新。提供生产要素包括提供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国家直接投资参股、控股或
直接建立国有企业都是政府提供资本的途径。国有资本虽然也具有资本的本质属
性,但是国有资本还具有社会目标,因此来自政府的资本投入对企业分配关系的影
响不同于其他资本来源。政府实施教育、传播和培训则是提供人力资本和劳动力的
主要途径。对企业来说,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等于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提高企
业盼获利能力。推动技术创新是政府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另一项内容。社会已
有的新技术向企业生产转化的过程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多数企业无法完成这
种转化,针对这种需求,以政府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主
体,政府推动技术创新的活动部分地分担了企业的职能。
表3-7政府干预机制演化及其对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影响
弋保护机调控机制参与机制
制调节分调节生调节市提供生提供公推进技
分配权配权力产要素场有效产要素共产品术创新
稀缺性性
资本所增强减弱不确定减弱减弱减弱减弱
有者分
配权力
人力资不确定减弱不确定增强增强增强减弱
本所有
者分配
权力
劳动者减弱增强不确定不确定增强不确定减弱
分配权

由此可见,政府参与企业初次分配的机制来源予政府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参
与,这种参与或者是提供生产要素,或者是减少生产经营成本,或者是分担部分生
产经营环节。政府对企业初次分配的参与不仅使政府成为企业利润工资的分配主
体,而且对要素所有者的分配权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方
面,政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客观上为保护和提高劳动者分配权力起到了推动作用。
表3—7是政府干预机制演化对企业分配关系的影响,从表3—7中,我们可以看
出,随着政府干预机制的演化,各要素所有者分配权力或增或减,没有明确的规律
性。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对企业分配关系的干预具有“中性”,从结果上看,它并没
有倾向于哪个要素所有者。
四、社会福利制度条件的影晌路径
社会福利制度对企业分配关系的影响途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利润分享、价值
分享和工资补贴。分享企业利润和价值是确保社会福利制度有效运行的最主要收入
渠道,其中分享利润是法定的福利制度安排,企业必须拿出一部分利润作为员工的
福利费上缴福利机构;分享价值则是社会福利基金投资金融市场的收益。工资补贴
是社会福利制度在企业分配层次上显示出的卓越功能,由于社会福利制度的存在,
劳动者的收入渠道得以拓宽,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劳动者通过社会福利再分配,在
事实上分享了企业的部分利润和价值。在此意义上,社会福利制度提高了劳动者的
分配权力。对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影响则不是很清晰。
综上所述,动力系统是研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必须首先解决的难点。只有搞清
楚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企业分配关系演进,我们才能展开分析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
系演进历史。从动力系统构成来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是动力系统的基础
翟次,劳动方式的技术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矛盾运动则是这一基础层次的集中表现,
老文在后面具体分析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的每一个阶段时,都首先分析这一基础
瑟次。内部动力系统——主观要素条件子系统,是直接推动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动
7J,在企业分配关系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上,对主观要素予系统的分析都是重点。外
冠动力系统——社会条件子系统,也是直接推动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动力,在本文
∞分析中,社会条件的变化及其影响,被融入到基础层次和主观要素条件子系统当
【}f,试图在它们的相互影响中,探讨分配条件的形成路径。
第四章资本分配关系的形成与确立
资本分配关系是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的最初形态,也是最基本形态。本章重
点考察发达国家资本分配关系的形成和最终确立的历史过程,并阐释资本分配关系
的基本特征。我们首先考察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分配关系的初步形成;然后考
察第一次产业革命与资本分配关系的最终确立。
第一节资本分配关系的形成
一、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生产力和劳动方式
(一)手工工场的形成
14、15世纪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形成时期,这些最早出现在地中海
沿岸的手工工场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建立的
一是从城市行会手工业中分化出手工工场。这种工场把许多劳动者和生产资料
集聚在一起形成集中式的手工工场,它是作坊内部生产关系发展演变的结果,行东
成为资本家,帮工和学徒转化为雇佣工人。
二是包买商逐步控制农民家庭手工业而形成的手工工场。这类手工工场分散在
农户里,形成分散式的手工工场,它是作坊外部的商人控制生产的结果,商人成了
工场主,小生产者演变为雇佣工人。
三是由采矿业和冶炼业的小生产合伙组织演化而来的。随着这些产业的发展,
小生产者合作组织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技术落后、资金不足、税负沉重、销售困
难,等等,同时,成员之间的收入拉大以及商人的介入,都加剧了成员的分化,“这
是工人开始分化的时期。一个不参加实际劳动的矿工阶层产生了,伴随而来的是另
一个自己劳动但不依附于不劳动阶层的矿工阶层,所以这是和家庭工业制的发展相
似的一种发展。”“
(二)手工工场形成时期的劳动方式
从手工工场的这三个形成途径来看,手工工场与以前的手工作坊的根本差别在
于人数和劳动者之间协作的劳动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是
在同一个资本同时雇用较多的工人,因而劳动过程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并提供较大量
的产品的时候才开始的。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
为了生产同一种产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
主义生产的起点。””虽然手工工场在技术上与手工作坊没有太太差别,但就劳动组
织看,工场和作坊相比,劳动方式还是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许多人集中在~起的简
单协作劳动方式本身就会提高生产力,过去单个劳动者不能完成的生产任务现在可
以实现了,协作与竞争的关系有利于劳动者的技术创新:同时许多人协作的劳动方
式,使得个人生产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资本家从一开始就使用了社会平均的劳动
力,从而在劳动方式上就优越于作坊师傅和个体劳动者,这也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
业能够战胜私人作坊的重要条件。在工场手工业发展中,劳动者发生了分化,“一
家手工作坊,它的性质的变化是从雇工人数突破限额之后开始的。行东这时已经成
为经营者、监督者,他的收入主要来自雇工所获取的利润收入。一般的帮工既然难
以上升为行东,只得受雇于雇主。工匠流动的自由在英国的一些城市中减少了,他
引马克思·韦伯《世界经济通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第157页
3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t975年,第358页
们不能轻易地离开城市往其它地方谋职,尽管这是过去曾经有过的权力’’”这样,
扩大了的手工工场在促进分工的基础上,改变了企业内部的劳动方式和生产劳动关
系。行东们不再靠手艺谋生,他们的主要活动是投入资本、购置工具、雇佣工人,
进而组织生产,并从中获得利润,已经具备了资本家的属性。在规模较大的手工工
场中,工匠们的技术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特别是由于自由流动机会的减少,工
匠以及帮工、学徒对手工工场的依赖性、进而对资本的依赖性逐渐增强。虽然在以
手工劳动作为技术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中,技术工人并没有完全丧失劳动过
程的主动地位,但是,这种依赖性使工匠们的劳动开始从属予资本所有者(行东)
的劳动。由此,手工作坊的劳动方式趋于解体,劳动力为核心的技术结构被以资本
为核心的技术结构所取代,资本要素主导生产过程及其与劳动力所形成的技术关系
构成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主观要素条件。
(三)手工工场的发展与分工协作劳动方式的确立
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是西欧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和成熟时期,在真
正的手工工场中,不仅出现了大量的技术改良,而且实现了生产规模扩张和资本集
中趋势。印刷术的引入促进了新技术的应用。“技术知识借助于印刷术获得了更广⋯
泛的传播,在这个基础上,一批不仅会写、而且会绘制工艺图并能在实践中按图施
工的专业人员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了。其他的人也必须多少懂得一些会计或簿记方面
的知识。采矿公司的监工实际上便是业务负责人,他们不仅要对工人上班进行考勤,
还要监管一个或数个矿井的账目,并向矿主报告经营情况⋯⋯他们所得的报酬也是
优厚的,有些监工还组织了他们自己的同业协会。”“这种推广趋势在资本主义最初
发展起来的纺织业上体现的最为明显。“纺织工业已经显示出一种技术改良的趋势,
一般来说,促进这种改良的动力来自丝织业,也就是说,来自意大利,但是我们很
竹厄歇《英国工业史》,转引自: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商务印书馆,2004年t第170页
34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64页
87
难追溯出这个国家的丝织业的起源。锭翼纺织机出现于十五世纪末,随后,在十七
世纪,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设备,这些新设备使整个工艺得到了改进,使产品更
为标准化。然而,手工操作仍旧占主导地位,在整个纺织过程中,人们只对工序进
行了革新,运用了机器。对工业化具有重大意义的、关键性的革新直到十八世纪三
十年代才出现。””由此可见,手工工场制度确实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根本的路径
在于分工。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工场在内部有组织的分工和劳动
工具专门化的发展,以及由他们所引起的协作规模的扩大,都有力地促进了劳动生
产力的提高。⋯⋯工场内部分工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工场内部分工以社会分工
为前提j1而前者酌发展又促进了后者。随着劳动职能的分解以及由它引起的专门工
具的出现,一些新的生产部门和行业发展起来。⋯⋯‘简单协作大体上没有改变个
人的劳动方式,而工场手工业却使它彻底地发生了革命,从根本上侵袭了个人的劳
动力’。分工协作的劳动方式使得劳动过程具有了明显的社会化性质,整个社会生
产也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而使其社会性得到增强。⋯⋯分工协作的劳动方式以及劳
动工具的专门化都成为机器生产形成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分配条件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手工工场从形式上看只是一个扩大了的手
工作坊,生产技术条件没有多大的突破,劳动者之间也只是简单协作,行东们虽然
具有了资本家的属性,但是大多还具有行东或商人的身份,有些还兼做工匠,因而
还没有成为独立的资本家。然而,封建社会的小私有制已经向大私有制转化,资本
家雇佣剥削方式已经出现,建立在大量资本基础上的工场,其生产率远远高于手工
筘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93页
硝张彤玉《社会资本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2页
88
作坊,组织生产或投入资本的行东已经能够获得剩余价值,特别是16世纪以来分
工协作的劳动方式突破了个人劳动的界限,劳动资料的分工得到发展,许多工人在
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生产。由此,可以说在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
经形成,与之相对应的资本分配关系也已经初步形成。但是,初步形成的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还不足以构成资本分配关系确立其统治地位的充分条件,主要有两个原
因:
一是不具备充分的主观要素条件,资本还没有完全确立起对劳动力的统治地
位。手工工场的发展使资本成为生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生产要素,但是这种主导
地位并没有完全取代劳动者的技术地位。工场手工业仍然是建立在手工劳动基础之
上的,“在手工劳动条件下工人的技能熟练程度仍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资本对工
人劳动的剥削因此受到限制,并且劳动者在手工生产中还没有完全丧失主动地位,
资本还没有在劳动过程中建立起绝对的统治。工场手工业既不能掌握全部社会生
产,也不能从根本上改造社会生产,它的狭隘的技术基础不仅与自身创造的社会需
求相矛盾,也与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不相适应。因此,工场手工业没有也不可能成
为社会生产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形式。工场手工业本身具有许多过渡性特征。在自己
的生产结构上既保留了过去时期的若干要素,同时又在逐步接近资本主义大生产和
大规模剥削雇佣劳动的社会方式,因此它是手工作坊向资本主义工厂制度过渡的一
种形式。随着社会生产力和资本关系的发展,工场手工业产生了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的必然趋势。⋯7
二是还不具备相应的社会条件。工场手工业改变了劳动方式的技术结构,进而
形成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但是这并不等于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事实
上,在工场手工业时期,旧的社会经济制度仍然是社会的主体,其社会性质必然要
"张彤玉《社会资本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4页
求在多7动方式的社会结构中有所体现,劳动方式的技术结构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矛盾
首先台引起社会制度条件的变迁。特别是在14、15世纪,由于客观原因,人口数
量出现了大幅下降,与之相关的主观要素条件和社会条件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
面是棚对要素价格发生变化,劳动力价格相对提高,而地租对劳动价格的相对价格
则咀懿降低,与此相关的是严重依赖于土地地租的封建收入日渐萎缩。另一方面是
政府支出的最低需求相对提高了,社会经济活动日益频繁,政府管理职能逐渐增加,
特别是国际贸易的增长,要求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增强和保护本国的国际竞争地位,
这些开支都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压力。再一方面是利用市场组织经济活动的费用(交
易费用)提高了。生产的扩大使资源越来越难以轻易获得,产品销售也因为竞争加
剧而变得更加困难,许多市场活动不得不转移到企业内部。
与过些变化相适应,这一时期的社会制度开始发生转变,“这些变化了的经济
条件要求在采邑契约制度方面进行调整。⋯⋯在西欧,保有佃农的最有效的途径是
降低地年¨和放松奴隶义务。放松奴隶义务的目的是在租借期限的长度方面做出变
革,这4:久就变成了终生的租借。⋯⋯第二个重要的制度变革是民族国家的兴起,
它与城节J国家展开了竞争并最终使后者趋于消灭。⋯⋯对民族国家的发展影响最甚
的变化足lb于地租的跌减,政府依以为生的最低开支水平的相对提高而造成的封建
制度的衰浩。⋯⋯增加民族国家收入可能的途径之一是从地理上扩大民族国家的影
响和统治。⋯⋯还有~种途径是寻求新的收入来源,⋯⋯新的税赋、债务和对某种
特权的偿愈都是满足金钱需求的可能性的手段。寻求这些新的手段,就对这个阶段
制度和所订权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与此同时,社会制度条件也会迫使劳动方式
技术结构做出适应性调整。最主要的表现是行会对技术进步的限制。“行会在生产
结构中的作用⋯⋯概括地说,生存法则妨碍了人们利用集中化、合理化与新技术这
拙道格拉斯·试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张炳九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09—111页
90
些手段来提高生产。”。行会的生存法则就是维护既得利益,“行会总是竭尽全力地
维护它们的既得利益,保护行会内成员的利益不受外人的侵害,外人包括那些发明
家,他们的新设备与新技术时时威胁着”z-;A.,“wm a。一'.7.1,r一,比。因此,行会是反对技
术进步的。然而,由于行会在社会与国家中发挥了政治作用,所以它们是重要的
一般来说,随着专制主义的增强,行会的重要性就渐渐地被削弱了。君主制的国家
利用行会扩大国家的影响;这些国家在授予现有的行会以各种特权的同时又经常纯
粹出于财政的原因建立起新的享有各种特权的行会。””“企业制度鼓励了分工。有
组织的工人与独立的工人同时被企业所雇用。⋯⋯加入某一生产部门发展成一个出
口行业,那些控制了原料的手工匠人或那些负责整个生产流程的最后加工的手工匠
人往往能使自己也变成企业主。”“由此也可以看出,工场手工业时期,行会制度与
封建君主制并不协调,君主制的国家对城市的取代客观上导致了行会的解体。同时
许多地方大量引入外来的技术发明,开始采用“包含了先进技术设备的大规模生
产。⋯⋯许多生产行业都使用了包括水泵、熔炉和机械之类的技术设各。采矿、冶
炼以及进一步的金属加工业都大量采用了技术设备。在这些行业中,资本成本发挥
了巨大作用。””另外,“新兴的或更多的技术设备的采用对劳动力市场提出了特殊
的要求,即要求提供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q#熟练劳动力一直是供给充裕的。有
时候为了满足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人们不得不达成交换协定,⋯⋯由于国家力量
的增强,由于国家所执行的现实的经济政策,争取熟练劳动力与防止熟练劳动力外
流的工作得到了重视。“3由此可见,以行会制度和君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条件
一方面妨碍着资本主义劳动方式的发展,同时又不得不为具有资本属性的生产要素
船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210页
柏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216页
41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217页
42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218页
43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218页
发展创造条件。
综上两点原因,在工场手工业时期,虽然形成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主观要素
条件,但是这一条件并不充分,而且社会条件也并不成熟,因而在这一时期的分配
条件开始具有了资本主义性质,但是还没有成熟。由此,我们认为,工场手工业时
期是资本分配关系初步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为资本分配关系的最终确立积累了主观
要素条件,并为社会条件的最终改变奠定了基础。即使是从纯粹意义的技术角度来
看,工场手工业也不具备革命性,它还是典型的过渡期。“假如要广泛地评价1500
——1700年这两个世纪中的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必须考虑这两个世纪
所发挥的桥梁作用:它们继承了中世纪中期与后期的革新成果,迎来了工业革命所
产生的剧烈变革。从技术上说,哥白尼、伽利略与牛顿这些大学者所生活的这个时
代并不是一个以科学知识为其特征的时代。最重要的一些革新在前几个世纪中就已
完成,而这两个世纪的任务就是如何将这些革新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真正体现
这个时代的意义的并不是那些辉煌的革新成就,而是那些无数的、微小的技术改革,
以及利用印刷的文字与图画所实现的技术知识的传播和在各个工业部门中对工作
人员进行的技术训练”。“与这种过渡性相适应,工场手工业的技术、生产要素和社
会条件都有许多需要改革和完善的地方。“采矿业与金属加工业取得了最显著的发
展,纺织业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农业与建筑业仍旧落在后面,而在交通运输
方面则存在着明显的对比:航运显得兴旺发达,相比之下,陆路运输却停滞不前。
经济进步造成的经济增长与各项发明所带来的革新是令人兴奋的,但是,我们不能
忽视那许多一再阻挠人们完全采用新技术的障碍。采矿业没有采用、或没有大量采
用新的机械设备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设备成本高昂,相对来说得不偿失。⋯⋯
进一步的障碍就是燃料、尤其是木炭的短缺现象日益严重。⋯··企业得不到进一步
44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235页
92
发展的另~个原因是,有时候暂缓采用新的技术改革反而是上策,因为在特定的时
期内使用旧的工艺更为有利可图。⋯⋯最后,我们还必须看到,引进技术革新还遭
到工人们的反对,这种反对是有着更广泛的社会背景的。采用可以节省人力的技术
革新就会打乱社会的平衡。要恢复这种平衡,就必须向工人们提供新的挣钱的机会,
以便弥补他们收入上的损失;然而,一般来说,在十六与十七世纪,经济政策与社
会政策这些工具还不够敏感,不能够迅速地创造出这种机会。因此,种种个人的需
要使得技术革新遭至《禁止,在有关当局看来,禁止采用技术革新的成果是最妥善的
解决办法。”“可见,工场手工业的技术基础还不足以撼动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社会
经济制度,已经改变了的技术结构与旧有的社会结构之间的矛盾积累只有通过更剧
烈的科技革命才能最终解决。
三、资本分配关系在手工工场中初步形成
(一)资本分配关系在手工工场中的几种主要形成途径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把15至18世纪的全部生产组织划分为四类:
家庭作坊、包买商组织的工场、集中的工场、拥有机器设备的制造厂。这四种生产
组织形式中,第二、三种是典型的手工工场。
包买商组织的工场是由许多家庭作坊构成的、地理位置分散、由包买商从中联
络的“企业”,包买商除了进行协调、联络外,还要提供原料、主持每一道工序的
操作,收回产品付给工钱后,通过销售活动获取利润。在这种手工工场中,包买商
的资本主要用于购买原材料、工资和销售费用,其收入主要以商业利润的形式体现
出来,市场风险基本都由包买商承担,包买商与家庭作坊之间是契约关系,包买商
部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236页
因为控NT原材料和销售渠道,因而掌握了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进而掌握了利润,
但是包买商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却是间接的,他只能通过产品的数量、质量以及产出
的时间来控制生产者,而具体的生产过程则由生产者自己掌握,因此,包买商只是
部分地控制了生产过程,因而也就只拥有一部分工资决定权力。
集中的工场与包买商组织的工场情形差不多,只是“资本家”的权力相对于包
买商来说要大一些,因为它不仅控制了原材料和销售渠道,同时对整个生产过程实
现了监控,但是在简单的协作关系中,“雇佣工人”并没有完全附属于生产工具,
进而没有完全附属于资本,他们的技术和经验仍然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
此在集中酌士场童,“资本家”掌握了全部利润和一部分工资。
可见,在典型的手工工场中,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集中表现在对利润的控制,
而劳动者的分配权力则表现在对工资的部分控制。工场手工业典型的分配关系是围
绕工资所形成的权力结构,在这一结构中,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份额首先取决子
技术水平和工场的组织形式(如前所述),同时还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这也涉及
到其他主体的分配权力。
(二)封建制度对资本分配关系形成的制约
君主制政府的分配权力来自于它们所提供的保护行为,其参与分配的目的在于
维护君主的统治地位,其参与分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征税,二是参股。
单一的税负主要落在了工场主的头上,独立生产的小作坊主也不能幸免,由此,税
收对资本分配关系的作用是两重的:一方面针对资本所有者征税行为弱化了投资的
动机;另一方面对小生产者征税加速了小生产者的破产并向无产阶级转化。参股行
为则是封建性质在手工工场中的体现,地租的减少使许多封建贵族们把手中的货币
投向了工场手工业,他们成了工场的“股东”,在一些工场里,这些贵族股东甚至
成了工场的实际控制者,尽管这种现象在手工工场时期并不很多,但它确实不可忽
视。比如法国的圣戈班手工工场,在1702年时有13个股东,这些股东基本都是贵
族,他们要求定期获得红利。“除了政府外,行会限制行为阻碍了资本分配关系的
形成与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它维护了拥有~定技术劳动者的分配权力。此外,在规
模较大的手工工场中出现了专门从事管理活动的雇佣工人,这些工人的职能是协助
工场主监督、管理生产过程,这些管理者的出现强化了资本所有者对生产过程的控
制,进而扩大了资本所有者对工资的决策权力,因此可以说专业的管理阶层有利于
资本分配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资本分配关系的最终确立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与主观要素条件的转变
(--)资本分配关系的物质基础·—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的确立
资本分配关系是在具有资本主义属性的物质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这个物质基
础就是机器大生产。使用机器生产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就
有零星的手工工场使用机器,但是作为社会主导的生产方式,机器大生产的出现则
是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的事情。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动力
机革命构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的主要内容,但是,产业革命并没有引起迅雷不及掩
耳的巨变,而是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磨合与转变。“随着十九世纪时光的逐渐流逝,
科学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具有革命性质,可是许多工业还是以陈旧方式一步一步前
46(法)罗布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率主义》,第二卷,三联书店,1993年,第356页
进,只有在万不得已又没有其他办法时才祈求于科学。至于就机器而言,到十九世
纪末它几乎进入每一个生产领域,可是情况依旧是典型的发明者一般是工人或业余
技术爱好者,他们努力找寻轮子、滚筒、齿轮和杠杆最合适的排列方案,把它们设
计成仿效手工工匠的动作,只是速度较快同时使用蒸汽动力。””从十八世纪开始的
一个多世纪中,产业革命更像是一场工艺改良运动。包括蒸汽机在内的大量发明和
改良活动都是由工匠完成的,他们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操作中的实际困难,其“革
命”行为缺乏足够的社会属性,而真正具有社会属性的“科学”行为,是在机器大
生产具备一定规模以后才出现的,或者说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主导地位之后
才出现的。正如保尔·芒图所总结的:“从技术观点看,产业革命就在于发明和使
用那些能够加速生产和经常增加产量的方法⋯⋯这些方法都在准备商品的材料或
决定商品的形式;机械化这个术语只能不完全地表达这些方法的丰富的多样
性。⋯⋯第一批发明家们绝不是科学家。他们是工艺匠,由于处在实际问题面前,
他们就运用他们的天然智慧以及它们的工业习惯上的和工业需要上的高深知识来
解决这些问题。⋯⋯科学是以后才介入的,并对已经开始的活动提供听命于自己的
r尢限力量的协助。它同时一下子就把工业中的局部范围的进步统一起来,并把共同
的方向和共同的速度传递给各种工业。””由此,本文认为,是工匠的无意识行为以
及由此引起的机器大生产为资本分配关系的最终确立开辟了道路。而具有社会属性
的科学研究本身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其直接作用在于节约劳动或者是提高资本利
月J率,其社会贡献不仅在于提高生产力,更主要的是巩固了刚刚建立起来的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进而巩固了由资本家主导的资本分配关系,同时,为资本分配关系的
进一步演变奠定基础。
(二)机器大工业进一步改变劳动方式
町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94页
础侏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86页
96
机器大工业的出现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杰作,也是资本分配关系的物质基础。
把机器作为主要生产工具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要贡献在于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力。
主要表现为突破了以个人技能为基础的手工生产模式,进而把劳动力、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甚至是劳动过程本身融入到社会生产总过程之中,“机器生产使资本主
义的物质生产方式全面社会化了⋯⋯大工业的技术基础已经开始社会化,从而告别
了依靠个人经验积累和个人技能发展的狭隘的方式。⋯⋯劳动过程的组织,已不再
像工场手工业中那样纯粹主观地取决于局部工人的结合,而是必须服从于大工业中
体现在机器体系上的完全客观的生产机体。⋯9不仅劳动者和劳动资料成为纷繁复杂
的社会生产过程的某个环节,甚至某个工厂的全部生产也只是社会化生产的一个环
节。系统的生产过程不仅迅速扩大了社会生产规模,同时为提高资源配景效率提供
保障。
机器大生产的另一个贡献在于改变了社会劳动方式,尤其是改变了资本所有者
和雇用劳动者的劳动方式。机器大生产的高效率使工业生产活动首次战胜了商业活
动而成为主要的利润增长点,因而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私人资本投资。在机器大工
业的产业基础上,资本主义私有制迅速发展起来,工业资本家集团迅速壮大起来,
产业资本逐渐在社会经济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当然,准确的说这一时期的工业资本
家还不是专业的“工业”资本家,他们大多数都身兼数职,不仅是企业主,有时还
是银行家,或者是大商人,等等。即使在企业内部他们也几乎都是集所有者和管理
者于一身,‘‘私人资本的所有权和职能是结合在一起的,这是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
义所有制关系的一个基本特征。””这种复杂的身份赋予了工业资本家繁重的社会责
任,“工业资本家特有才能是表现在企业的组织上。首先必须筹集必要的资本·⋯⋯
资本和设备问题一经解决之后,就发生劳动力的问题。⋯⋯对于这种既无经验、未
49张彤玉《社会资本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0页
50张彤玉《社会资本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1页
97
受过集体劳动训练的人员,工厂主必须加以教育和训练,特别是要使之遵守纪律。
可以这样说,工厂主必须把他们改变成为肉体机械,这种机械要同自己成为其助手
的那些木制和铁制的机械在行动上保持一致,在动作上~样准确,在唯一的事业目
的上同样精确地配合起来。小作坊里通常的那种自由放任被极其严格的规则所代
替:工人进厂、出厂和饮食都是在钟声所指示的一定的时间进行的。在工厂内部,
每人都有指定的位置和严格限定的老是一样的任务;个人在工头的监视下必须正确
地、不停地劳动,工头通过罚款或解雇、有时甚至通过一种更加残酷的强制来使之
服从。⋯⋯可是,正是机械化规定了严格的纪律并使之普遍化的。十八世纪的英国
大工业家即使不是纪律的创造人,但却会用非凡的指挥和精力去组织它。⋯⋯最后,
工厂主还看到自己面前摆着一个为其前辈即小制造商们几乎不曾关心的问题:销售
问题。⋯⋯工业家同时是资本家,工厂工作的组织者,最后又是商人和大商人,他
们于是成为实业家的新的完美典型。”1在机器大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业资本家不仅
仅是资本所有者,构成其劳动方式主体的是作为企业主的行为,组织企业、培训工
人、指挥监督生产、开辟销售渠道,等等,丰富的职责赋予工业资本家丰富的权力,
尤其是相对于雇用工人而言,工业资本家实现了全面的控制。与工业资本家相对立,
雇用工人的劳动方式则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而发生根本性转变。在手工工场里,
雇佣工人的经验和技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人也借此拥有一定的谈判地位。而在
机器大工业中,雇佣工人的经验技能变得毫无价值,工人只是机器的附属物,工人
的劳动只是按照正确的程序进行操作,工人之间的差另Ⅱ在于熟练程度,而不在于经
验和技能,由此,雇佣工人完全失去了对生产结果的影响,甚至失去了对生产过程
的影响。简言之,相对于工业资本家而言,雇佣工人在生产中的重要性降低了a
(三)机器大工业改变了生产要素的微观组织
5’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t第30,5—308页
98
机器大生产的再一个重要贡献是实现了手工工场向工厂制度转变。工厂制度与
手工工场的根本区别在于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要素不同。在手工
工场中,具有一定经验技术的手工业者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在工厂中,发挥主导作
用的是机器,而不是人。主导生产要素的转变决定了工厂制度是一种成熟的资本主
义企业制度,这是因为:“首先,机器支配工人是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本质特征。⋯⋯
其次,工厂制度建立了资本的绝对统治。⋯⋯再次,工厂制度发展了资本的权力关
系。在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条件下,由于机器生产需要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
分工管理,因此辅助管理的人员增加了,管理职能开始分解,工厂内部的权力结构
和治理结构也日趋复杂化。””机器支配人是资本绝对统治地位的物质表现形式,而
资本主导的权力关系则是资本绝对统治地位的社会属性。如果说机器大生产为资本
绝对权力的实现奠定了物质基础,并由于社会化大生产而使这一权力取得了社会属
性,那么,工厂制度则为资本权力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证,正是在工厂这一
组织中,工业资本家实现了对雇佣工人的控制。
(四)机器大工业为资本分配关系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充分的主观要素条件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lS世纪丘Q年代到19世纪视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已经得以确立,世界已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机器已经开始成为生产的物质
技术基础;工厂已经是工业生产的主体,其生产过程除了机器上的一些细节问题以
外,同后来的工厂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大工业中心开始形成,工业资本在社
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已经显露,工业大亨已经步入社会统治阶级的行列;无产阶级
也已形成,并且阻各种方式展示了它的力量;旧的行业法规大半已被推翻,并为资
本的自由竞争所代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预示着分配条件的根本转变。
如前所述,通过科技革命建立起来的物质基础根本性地改变了资本所有者的劳动方
牙张彤玉《社会资本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2页
5’张彤玉《社会资本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5页
99
式,工匠们试图优化生产过程的发明创造客观上赋予了资本所有者更多的生产责
任,工匠们为了减轻劳动痛苦而发明的机器却成为资本替代劳动的最佳方式,正是
借助这一天然的途径,资本彻底取代了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并通过劳
动者对机器的附属地位,最终实现了劳动力对资本的完全隶属关系。至此,不仅在
劳动方式的技术结构上,资本实现了对劳动力的绝对主导,而且在劳动方式的社会
结构上,资本所有者作为一个阶级——资产阶级,实现了对雇佣劳动者阶级——无
产阶级的完全控制。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确定资本和劳动力两大生产要素在生产过
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并据此形成这一时期企业分配关系的主观要素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过程中社会条件的演化
资本分配关系的最终确立不仅需要主观要素条件这一物质基础,同时还需要必
要的社会条件。当我们把第一次产业革命作为确立资本分配关系的起点时,我们就
已经确定“产业革命的特点就是资本的集中和大企业的形成,⋯⋯资本集中在本质
上是商业性质的现象。它和商人阶级逐渐控制工业领域是一致的。商业和信贷的扩
张不仅伴随着资本集中,而且还走在它前面。它的存在条件是国内安宁、交通和海
运的发达。”“不管是资本分配关系的确立,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都离不
开资本的形成和社会环境的稳定。在前文中我们已经就商业资本在形成手工工场中
的作用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除此之外,重要的社会条件还体现在为工业提供资本
的银行业的发展,以及创造良好环境的政府行为。
(一)金融环境的发展与成熟
资本要素主体地位的确立从根本上离不开银行业的发展。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银
q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87页
100
行对工业资本的形成做出过无私的奉献,事实上,在工业资本权力扩张阶段,银行
与工业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并不那么融洽。
首先表现在信贷数量方面,银行为工业提供的信贷主要是形成固定资本的短
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其中以短期贷款为主。事实上,在当时即使是短期贷款也很
难获得,这并不是银行业务的问题,“其原因也许更多在于银行的其他业务的竞争,
而不是存在操作上的困难,”8在当时,银行的有限资本更愿意投放到更加稳定的商
业贸易活动中去,或者为政府财政提供融资,因此,与工业资本家日益增长的资本
需求相比,银行信贷的作用远远不足。
其次在于信贷和筹措资本的技术性媒介问题。关于投资问题,银行的支持有赖
于合适的方法。所谓合适的方法就是要既能保证工业家感到投资的稳固可靠,又要
使投资者在需要时能动用其资金。英国早在十八世纪大量使用发行股份的办法,过
了很久才在欧洲大陆流行。采用代表资本的证券必然与股票市场的组织和发展密切
相关,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存款银行的发展,以后又为投资银行和稍后的投资公
司的出现创造条件。货币的历史尚待撰写,但它在这些媒介中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
“由于工业化需要向消息不灵或消息阻塞峻众筹嬲来越多的资金,就迫切需要
设计出一种新的银行结构和银行业务:必须为长期贷款找到来源;不仅要从每一个
居民区吸收储蓄,而且要为公众投资搭好桥梁。
再次,从许多情况看来,银行信誉是为公众所周知和信任的,它必须代替工业
企业默默无闻的信誉。””从银行提供的媒介来看,银行对工业资本的扶持完全是无
心插柳之举。
“最后一方面关于经济态度问题。⋯⋯银行家与工业家的各种关系肯定属于完
舄奇波拉《欧洲{蛄济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211页
拓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214页
101
全不同于金融技术或经济状况的那种范围。””事实上,不仅银行家对工业活动存有
戒心,即使是急需资本的工业资本家不到万不得己也决不会向银行求助,在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形成时期,保持经营的独立性是工业资本家和银行家共同的偏好,因此,
他们之间保持警惕就很容易理解了。但是随着工业资本主导地位的确立,银行的支
持作用也必然随之发展,这是资本逐利性的客观要求。“银行制度~方面大致上随
着工业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而发展。⋯⋯它的演变阶
段,可以看出:1815-1848年是捉摸不定的时期,工业的发展和银行不同程度的停
滞,两者之问的关系日益紧张。1850—1870年动产银行风行一时,这种类型的银行
在法国发挥的作用不如在其他国家那么显著。1870年后商业银行取代动产银行的
地位。””到十九世纪末,大的工业资本家已经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银行。
(二)政府职能的转变
对于政府的作用,现有的研究比较一致的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时期
政府突出的功能是建立自由放任的社会结构。“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个人主义的胜利。
这个结论不仅仅指发明家和企业家具有进取的、追求利润的个人主义特点,而且因
为调节供求和分配资源的机制也取决于私人经济机构的决定。⋯⋯但是,使英国地
位与别国不同的这个市场环境的特点,大部分还是国家行动所造成。⋯⋯国家在工
业革命的最初阶段,的确发挥了虽然间接却很重要的作用。不列颠国家利用它对法
律、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影响,利用它对使人们能自由发挥能力和利用资源的影响
在几代人的时间里致力于建立一种能掀起工业革命的社会结构。”8
与英国政府的成功相比,欧洲大陆各国政府的业绩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事实也
许刚好相反,欧洲大陆的事实似乎表明,政府在形成自由放任的社会结构方面并没
57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2t净208页
58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224页
59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255页
有那么大的作用。“十八世纪各国政府除了把国内资源和需求引向开办新工业企业
外,都向英国的工艺技术求教,以奠定技术革新的基础。大陆参观者成群结队地进
入不列颠进行考察和学习;大陆各国政府雇用英国的技师和企业家以促进自己的制
造业。⋯⋯但是总的来说,国家活动的范围及其对工业生产的作用还很有限。工业
增长还不能达到自给的程度,国家创办的工业部ru-f以乎成为孤立在前工业社会里的
飞地。此种重商主义工业政策相对的失败,一部分是因为新企业的建立和经营缺乏
技术,但更重要也许在于企业的进步性质与推动其发展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完全缺乏
平衡。如普遍缺乏企业经理机能,不愿意相信企业投入有风险的资本,昂贵的运输
费用和地方上的贸易关卡把市场弄得支离破碎,低水平的实际购买力,熟练劳动力
的不足,缺乏资源和辅助技术的流动性——所有这些说明政府的努力对整个经济的
诱发作用极为有限。””
综上所述,产业革命时期的社会条件正在发生着积极的转交,尽管这种转变与
迅速发展起来的资本分配关系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但是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社
会条件比较起来,自由放任的政府职能和更加积极的金融参与,都为资本分配关系
的最终确立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三、资本分配关系的最终确立
在工厂中,资本所有者拥有至高无上的分配权力。这种权力首先表现为对利润
的绝对控制。工业资本家继承了工场主购买原材料和提供工具的做法,不同的是,
他们所提供的工具是大机器,而不是手工工具,这使工业资本家完全掌握了生产资
料成本;工厂的生产过程是集中的大生产,以机器协作为主的工艺流程强化了企业
曲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989年,第253页
103
主监督管理的作用,加上预付工资的方式,工业资本家基本上控制了劳动力成本;
此外,独立开辟销售渠道的职责使工业资本家完全控NT产品的销售价格(相对于
雇佣工人而言)。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工厂能否获得利润以及获得多少
利润,完全取决于资本家的决策和能力,与雇佣工人的关系并不大。除了对利润数
量的控制之外,与商业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不同的是,工业资本家更倾向于把获得
的利润再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从而进~步扩大再生产,这也使工业资本家能够最
终战胜商业资本家而成为社会主宰的重要品质。其次,工业资本家强化了对工资的
决定权力。尽管能够熟练操作机器的雇佣工人并不容易得到,但是这没有成为工业
一一
资本家支付高工资的理由,相反,由于大量手工业者的破产以及农村土地限制的解
除,潜在的雇佣工人队伍事实上数量庞大,只是操作能力还达不到机器大工业的要
求,对此.工业资本家采取了培训的方式,提高工人的操作能力。从这一点上说,
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工业资本不仅创造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和自由放任经
济模式,同时创造了符合自身要求的雇佣劳动者阶级——就像他们创造机器一样。
更重要的是,培训方式的运用提高了工业资本家对工资的决策权力,这不仅因为培
训费用构成了雇佣成本,还因为资本家所进行的有目的的专业培训,使雇佣劳动者
不仅依附于机器,而且已经依附于某个特定的生产环节,除了受这个资本家雇佣之
外,雇佣劳动者几乎没有别的选择(除非他愿意接受再培训1),资本家清楚地知道
这一点,1雇佣劳动者也清楚,这是一个再清楚不过的压低工资的理由。由此可见,
在工资的决策方面,尽管资本家和雇佣工人在法律上处于平等地位,但是由于资本
家在技术上的优势,最终形成了资本家主导型的工资决策机制。
与手工工场主相比,工业资本家的分配权力实现了空前膨胀。除了上述对工厂
内部利润工资实现完全控制以外,随着自由放任的社会结构逐渐形成,封建势力或
者开始r句I,Jk领域转化,或者开始退出历史舞台,总而言之,他们作为一个阶级或
104
阶层已经无法影响工业资本的运动,那些在手工工场时期依靠货币或政治地位分享
手工工场利润的贵族以及这种分享方式本身,逐渐随着工业资本家的强盛而销声匿
迹,即使是盛极一时的行会也随着手工业者的分化而逐渐被各种各样的有利于工业
资本家的协会所取代,这些协会不再限制技术革新、不再干预企业定价,相反它们
主张打破任何限制,主张运用任何能为工业资本家带来利润的新技术。至此,工业
资本家才历史性的拥有了全部利润和工资的分配权力,整个社会也因此形成了由工
业资本家主导的分配关系,我们称之为资本分配关系。
尽管工业资本家全面控制了利润和工资的决策,但这并不等于说其他分配主体
没有作用。劳动者分配权力是工业资本家分配权力的制衡因素之一。尽管与手工工
场时期相比,雇佣劳动者的分配权力越来越少,但是雇佣劳动者仍然通过各种方式
来显示其要求合理分配权力的要求。从早期的破坏机器到后来的罢工,再到后来组
织同盟进行斗争,雇佣劳动者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渐改善着工资、工时和工作条件。
另一个起重要作用的分配主体是国家,第一次产业革命后的政府行为,客观上推动
了资本分配关系的最终确立。除了实施鼓励投资、保护专利、推动创新以及支持劳
动力自由流动等自由放任政策以外,这一时期政府的重要作用在于维护了社会稳
定,比如英国济贫法等方案的实施,客观上为工业资本准备了一支稳定的劳动力大
军,因此,这一时期政府的分配功能是倾向于工业资本家的,它支持了工业资本家
分配权力的膨胀。相对于政府的偏袒,这一时期的银行并没有对工业资本表现太多
的兴趣,资本的稀缺使银行积聚的货币资本有许多选择,因而通过信贷分享工厂利
润的行为并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现象,但是信贷短缺的事实却激发了各种有利于投
资的金融创新,后来出现的各种有价证券都是对信贷不足的补充,以至于取代。当
然,在这些金融工具出现之前,银行活动并没有对企业内部分配关系带来多大实质
性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资本分配关系的最典型特征是资本家全面控制了
分配权力。这种全面控制不仅体现为对企业内部利润工资决羡的全面控制,还体现
在排除各种非生产阶层的分配要求,以及引导政府做出有利于自身的制度安排。这
种由资本所有者完全主导、劳动者完全被动的非均衡分配关系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的确立而逐渐确立,在一定意义上,这种分配关系还具有转型的特征(封建生产
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型),由于缺乏足够的制衡而表现出来的不稳定性,必
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日趋成熟而得到解决.解决的路径也无外乎两条:一是
提高雇佣劳动者的分配权力,二是分散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
总的来说,作为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的最初形态,资本分配关系的形成与确
立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分配关系最终得以确立的根本动
力,在工场手工业向以大机器生产为物质基础的工厂制度转化过程中,主观要素条
件的完善和社会条件的转变,直接推动了资本分配关系从初步形成走向最终确立。
资本分配关系一经形成,就具备资本主义革命性质,因而是符合资本所有者利益的。
资本分配关系的统治地位确立以后,在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两极对立的分配权力结
构中,资本分配关系因为完全倾向于资本家的利益,直接导致这种分配关系缺乏必
要的制衡机制,必然引起雇佣劳动者阶级的反抗,资本分配关系的进一步演进也成
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第五章代理分配关系的形成
资本分配关系并没有朝着提高雇佣劳动者分配权力方向发展,它选择了另一条
道路:分散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代理分配关系就是这一选择的结果。资本分配关
系向代理分配关系演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本章的主要内容在于,说明资本
分配关系向代理分配关系演化的历史必然,以及代理分配关系的基本特征。首先阐
述了第二次科技革命与股份制的发展,这是代理分配关系取代资本分配关系的物质
基础:其次讨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分配条件,这是代理分配关系形成的直接动
力;最后阐述代理分配关系的形成与特征。
第一节第二次科技革命与股份制度的发展
一、第二次科技革命与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进展
如果说第一次产业革命的代表是蒸汽机,那么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标志就是电的
发明与应用。像伏特、安培、欧姆、戴维、亨利和法拉第等科学家都对电进行了研
究,自30年代起,他们的发现就被应用于实践中。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自
激式发电机,1878年又发明了电动机。1870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照明系统,
1880年他又制造出大型发电机。1882年德普勒试验远距离高压输电成功。90年代
中,意大利人马克尼发明了无线电报。在法国,吕米埃兄弟发明了电影,1896年,
世界第一家电影院在巴黎开张。这一时期美国建成世界第一所发电厂,从此开始了
】07
全面电气化时代。尽管在十九世纪电还很少被用于照明,使用电的工厂也极为稀少,
但是作为一种便捷的新能源,电的优越性日益显露出来。“电气化时代的到来使得
生产组织发生了变革。蒸汽时代的工作机只能并列在一起,形成以机器之间的简单
协作或分工协作为特征的工艺流程和工艺组织。电气化时代则按产品加工工艺自身
的需要形成了生产的流水线,以此为基础产生了新的劳动组织形式与管理体系,这
使得直接生产过程进一步科学化和社会化,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由此,电
的革命意义不仅仅在于突破了生产力发展的技术瓶颈,而且在于改变了生产的组织
形式和劳动者的劳动方式,从而为企业分配关系的演进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
新材料酌发明则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人类炼铁的技术很早就
有,但是直到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生产领域才真正开始了对铁的大量需求,尤其
是制造机器设备,不仅需要大量的铁,而且对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炼钢技
术的革新正是这种需要的结果,自从1823年在比利时的列日地区建成世界第一座
高炉开始,世界的机器大工业开始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据统计,从1830年
到1850年间,工业使用蒸汽机的数量从354台增加到2300台。”到十九世纪末
工业生产开始进入了钢铁时代。此外,塑料、人造纤维、合成橡胶、精炼石油、合
成氨等新材料也随着化学领域的发明创造而逐渐出现在工业生产领域。
与此同时,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也是这次科技革命的代表性成就。内燃机技术
的发展是这次运输工具革命的基础。“1860年,法国人勒努瓦成功地用内燃机驱动
车辆。1873年,奥地利人马尔库斯在维也纳博览会上展出一辆汽车,但是制造与
改良汽车的是汽车之父德国人戴姆勒与本茨。1880年以后,许多发明者,如法国
人庞阿尔与莱瓦索,都致力于改进内燃机。⋯3当然,交通工具的突破性进展与工业
61张彤玉《社会资本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7页
砬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海南出版社,2000年,第492页
63德尼兹·加亚尔《欧}f{{史》,海南出版社,2000年,第498页
108
发展带来的巨大需求是密不可分的。工业化形成的大量产出和日益频繁的贸易,都
对交通运输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钢铁、化工
和通讯业的发展为铁路的大规模建设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技术,使其运输能力、安全
和准确性得到了保证。”“在此基础上,各国的交通运输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除了
英国继续保持着雄厚的运输能力外,法国的铁路网在1870已经达到19200公里,
德国的铁路网在1850年时是法国的一倍,而美国1900年铁路运输英里数是1850
年的20倍。19世纪末海上运输开始用钢制轮船代替木制帆船。“
与工业革命相对应的是发达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在1820
年到1870年问,美国、比利时、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略快于其他国家,
分别为134%、144%和126%,同期的德国为109%,法国为85%。从1870年到1913
年间,更多的资本主义国家加入到快速发展行列,在这四十多年中,主要的资本主
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都增长了一倍多,比如,美国增长了182%,德国163%,法
国145%,瑞典146%,英国的速度有所下降,但也达到了101%。“
二、股份制度发展
股份制度企业组织不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早在15世纪的地中海沿岸,为了分
担风险和筹集资金,航运业就已经采取了入股分红的方式;到】6—17世纪,英、法、
荷等发达国家开始出现了比较规范的商业股份公司,这些股票公开发行、可以转让、
但不退股,这一时期被认为是股份制企业的萌芽时期,雨股份制度成为一种重要的
企业组织制度则是在工业化革命以后的事情。
64张彤玉《社会资本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r第166页
酷德尼兹-加亚尔媚k洲史》,海南出版社,2000年,第49铀,96页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0页
工业化革命时期股份制度之所以取得如此令人注目的成就是有其深刻历史原
因的:
首先应该归功于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的资本需求。如前所述,电的发明与应用
以及原材料的革命都激发了工业生产的迅猛增长,不仅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而且企
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蒸汽机时代,工厂是以机器之间的简单协作为工艺特征的,
决定工厂规模的主要还是机器的数量,而不是机器之问的协作关系。随着工业化的
进展,工业生产的工艺流程已经从简单的机器协作发展到流水作业,即使只是为了
完成一件小产品,也必须要经过由多台功能不同的机器组成的流水线。这种工艺的
改变提高了建立企业的门槛,而在此技术条件下形成规模优势则需要更大的劳动资
料投入。与巨额资本需求相关的技术是以铁路建设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修
建铁路是当时耗资最大的项目之一,“美国建造铁路所需的资本太大超过了购置种
植园、纺织厂甚至一个船队所需的资本,因此,单独一个企业家、家族或合伙人的
小集团几乎不可能拥有铁路。⋯7在工业化以前,工业规模的局限并没有给铁路运输
提出太高的要求,除了英国以外,其他发达国家的铁路建设速度相对较慢。但是工
业化带来的生产扩展似乎一夜之间对铁路运输提出了革命性的要求,特别是法、德、
美、比利时等“后发”工业化国家,它们展开国际竞争的重要举措之~是提高对外
贸易的能力,运输能力就成为这一能力的保障,同时,这些国家又都是大陆国家,
广袤的内陆空间更需要铁路联系。种种条件为修建铁路提出要求,在钢铁等原料的
配合下,满足需求的唯一瓶颈就是资本,当时各国解决这一瓶颈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国家投资,二是银行贷款,三是民间筹资。事实上大多数铁路项目投资都是这
三种资本来源的结合,采取更加明确的制度规范投资行为就成为当时最为紧迫的社
会需求,股份制成为工业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们钱德勒《看得见的手》,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97页
110
其次,组织结构的革新也要求实行股份制度,以提高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的运
行效率,并拓展组织的发展空间。从产业组织角度看,规模扩张是工业化的内在要
求之一。“新技术革命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重化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
展,在技术上要求新建企业必须有巨额资本,单个私人资本独立地介入新兴产业受
到了资本数量的限制。原有工业部门在新的技术基础上进行改造所需要的资本量也
大大增加了。这时,组织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销售已成为新技术革命的客观要求,
大企业的规模效益也变得日益突出。”“对规模经济效益的追求迫使工业资本家必须
改变传统的自力更生的资本积聚方式,这种依靠私人企业剩余价值转化的简单积累
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大规模社会化生产的技术要求,同时,企业如果不能迅速扩
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则很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遭到淘汰,竞争的外在压力和追
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导致工业资本家迅速放弃传统的“独立”观念,开始谋求
更广泛的资本来源。
从企业组织的角度看,企业规模的扩张导致了专业管理层的出现。“生产技术
的科学化和工艺组织管理方式的专业化,也都要求企业的实际经营者必须掌握专门
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单个私人资本家只是依靠资本所有权而直接控制和组织企
业活动的困难增加了,于是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受资本所有者委托直接经营管理
企业逐渐成为经济和技术上的客观要求,资本所有权与资本经营权的分离也就成为
一个必然的过程。”。如果说技术革新造成工厂制度向股份制度转化,那么这种转化
所形成的股份制度“迫使”资本所有者放弃企业经营权,两权分离也是股份制度的
一个典型特征。当资本的来源突破企业本身后,工业资本家的职能就不再只是企业
主,他必须充分运用其资本所有权,通过各种信用手段,形成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
即我们现在所谓的资本运营职能。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资本数量越来越多,以
68张彤玉《社会资本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8页
69张彤玉《社会资本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8页
¨I
及资本运营的方式越来越复杂,工业资本家的主要精力逐渐离开了企业生产活动
开始专注于资本运营活动。直到这时,工业资本家才真正脱去了其企业主的外壳
第一次以单纯的资本家的姿态控制企业。与此相关的是在企业中出现了专门从事经
营管理活动的代理人(这些代理人也可能是股东之一,但这并不能否定委托代理关
系),与工头、监工不同的是,这些代理人不是分担企业主的某些职能,而是全面
代理企业主的职能,除了没有所有权之外,他们需要做以前企业主所应该做的一切
事情。当且仅当企业组织发展到这一步的时候,我们才能说,股份制度得以最终确
立。
最后,还有其他一些重要原因导致了股份制度发展和股份分散。正如贝利和米
恩斯所言,股份公司的权力结构发生质变的原因有多方面,除了对资本市场的强烈
需求以外,股份分散化的原因还包括:“公司合并引起股权分散⋯⋯重要大股东或
家族内部原因造成股权分散⋯⋯法律或政治制度的变动引起股权分散。”公司兼并
重组,多个所有者融入到一个公司,股权势必有所分散,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
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实现资本集中已经成为工业资本家最热中的方法之一,若想成为
大公司,“最壮观的方法,是采用联合或兼并的办法。在我们所观察到的各大公司
的成长中,约20%是由于兼并的结果而使财富增加。”7‘家族内部原因主要是指由于
继承带来的股权变动,特别是那些家族企业,由于继承权的作用,其股权结构不断
发生分裂,最后可能会发展为股份公司。此外,各国对公司股票控制权往往有一些
限制性规定,尤其对金融机构持股,各国都有法律明文规定,比如美国在1929年
大危机之后,通过法律限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持股,以避免股份过于集中,这种
政府行为也促进了股份的分散化趋势。另外,当公司用股票吸引更多的资源时,股
份持有情况可能会更加分散,比如,以折股的方式获得新厂房、机器设备,或者以
70王彬《公司的控制权结构》,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6-28页
,1贝利和米恩斯《现代公司与私产》,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81年,第46页
112
一定的股权吸引高级管理人员,等等,当股权被直接用于生产投入的时候,其结构
不可避免地会有所分散。
第二节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达国家分配条件的演进
一、劳动方式演进与主观要素条件的演化
科技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企业组织的革新,包括资本所有者在内的
人的劳动方式必然会在剧烈的变革中发生改变。工业资本家已经不再仅仅是企业主
了,他们拥有了许多新的职能,其劳动方式也因其职能的扩展而有所改变,概括地
说,工业资本家的企业主职能有所减弱,资本所有者职能有所增强。从工业革命开
始,商业服务业作为一个产业逐步发展起来,“随着制造业更加固定在一个地方,
商品生产在地理上和消费市场相分离:随着更多的原料作为商品而生产,原料生产
者也在地理上和制造商相分离:随着生产要经过更多的环节,在原料生产者和成品
最后生产者之间就增加大量中间性和半加工商品的生产。这样,过去经常居住和工
作在一起的原料生产者、制造商和消费者,在工业革命时期他们日益分离,于是产
生必要的市场联系环节以完成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循环流通。””这种商业服务业的
发展,“解放”了企业主繁重的采购和销售责任,同时也失去了一部分职能。在雇
佣工人方面,经过近百年的洗礼,在英、法、德、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形成
了一批熟练的产业工人,资本家再也不用为雇不到适用的工人而发愁,更不用为培
祀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306页
训工人而烦忧,他们要做的只是贴出广告,然后一个一个地品头论足,工作如此简
单以至于资本家根本不愿意自己去做,当然,他们也因此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压低工
资的理由。如果说资本家在企业内部失去的这两个职能主要是由社会发展带来的,
那么,把管理企业生产过程的职能让位于经理人员则更多地出于资本家的“自愿”。
企业规模扩大对管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用专业管理人员比自己直接管理可
能更有效率,这是资本家选择代理人的最有力证据,但是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
工业资本家放弃直接管理还有一个直接动因,即比较收益。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
过资本市场运营资本无疑是一个有利可图的行当,同时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保
障,因此,大多数工业资本家把目光投向资本市场,而把比较规范的管理职能委托
给经理人员,这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工业资本家关注资
本市场的最终目的还是企业生产,其买卖股票的主要动机在于优化企业的生产结构
和利润结构,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从这一点上说,工业资本家并没
有真正离开企业的生产过程。归结上述工业资本家职能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与
工业革命初期相比,资本仍然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甚至可以说对
资本的争夺远比工业革命初期更加激烈。但是,在直接生产过程中,资本要素的重
要性却相对降低了。对资本所有者来说,拥有资本数量多少比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如
何使用资本更有意义。当然,工业资本家并没有因此放弃直接生产过程,但是,他
们更倾向于认为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本要素比直接使用资本要素更有利于企业生产。
由此,在股份制企业的直接生产过程中,资本的重要性部分地被人力资本所取代,
加上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使商业资本重新确立了其在流通领域的地位,这也分散了工
业资本的统治权力。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工业化时期的一个基本的主观要素条件:工
业资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正在降低,其权力一部分被日益兴起的商业资本取代,
另一部分则在企业内部转向了人力资本。
114
二、社会条件的发展
与工业资本作用相对削弱相比,劳动力在生产中的地位则日益提高。除了上文
提到的劳动力技术水平的改进之外,导致劳动力生产地位提高的最直接原因是劳动
力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即工会的作用越来越大。“尽管雇主们强烈反对,工会逐
渐被承认是工人的真正代表。1870年一1900年间(在俄国是1906年),工会得到合
法地位。首先组织起来的是技术工人。”“‘在工厂里,强大的工人组织力图战胜资
本主义。在某些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瑞典、荷兰,工会与工人政党相当有
影响力,以致政府与老板们不能继续置之不理。工会与工人政党主要要求社会保护
与改善劳动条件。一个全欧洲联盟的成立更加强了工人运动。1900年,在布鲁塞
尔成立了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工人国际先后举行大会,表明工人力量决心战胜资本
家。””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工会运动经历了一个黄金时期,尽管许多激烈
的运动都以失败告终,但是,每一次工会运动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劳动者的劳动条
件和福利待遇。工资水平、工作条件、劳动时间等相关法律规范的重大改革几乎都

是在这一时期出台的,可见,工会在提高劳动者谈判地位方面无疑起到了重大的作
用。
与资本运营和工会运动的波澜壮阔相比,政府的作用仍然显得默默无闻,但是
历史表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各国政府的作用已经不再是配角。“国家在股
份公司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英国及早期的美国,股份公司的设立采取特许制。
18世纪后期,美国革命后,公司和特许状有了新的含义,获得特许状的公司可得
73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海南出版社,2000年,第505页
w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海南出版社-2000年,第519页
115
到诸如免税、实施专卖权等优惠政策。””此外,政府在维护社会稳定,特别是通过
制定社会保障制度,平息工人运动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大多数欧洲国家,
国家开始担负起与贫困斗争的责任。1880年后,德国首先通过社会法案,实行老
年与疾病的义务保险制并且建立老年抚恤金。在英国,1909年设立了退休制,1911
年实行了健康与失业的义务保险制。在大部分西欧国家,越来越多的欧洲人认为政
府有责任关心公民的社会福利。””可见,政府在技术开发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努力构
成了这一时期分配关系发展的重要社会条件,企业内部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的
对立关系已经开始外化,并初步找到了外在的解决方案。
第三节代理分配关系的形成
一、资本分配关系向代理分配关系转化
随着资本职能的分离,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也随之分解。从利润决策来看,
资本所有者首先失去了对原材料和产品销售渠道的控制,因而无法对成本和价格行
使主导权;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两权分离使资本所有者的监控行为间接化,生产过
程的效率直接取决于委托代理人的工作效率。而雇佣劳动者不断提高的技能和组织
化程度也改善了他们对资本所有者的谈判地位,更重要的是,随着两权分离程度的
提高,企业雇佣员工的职能基本上由委托代理人来执行,这使得资本所有者对雇佣
75王彬《公司的控制权结构》,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26页
76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海南出版社,2000年t第507页
116
劳动者的工资控制也出现了间接化的趋势。总而言之,在企业内部,资本所有者不
再拥有对利润的绝对控制权,企业的利润率水平如何?资本所有者究竟能够分配到
多少利润?这些问题都已经超出了资本所有者自身所能决定的范围,在企业外部,
他需要同供应商和经销商讨价还价,在企业内部,他不得不向雇佣劳动者妥协,同
时通过各种授权和让利行为,激励委托代理人努力工作,以实现资本所有者所期望
的利润率水平。
与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减弱相对应的是委托代理人的分配权力出现了扩张的
趋势。这种日益扩张的分配权力首先表现为对利润的重大影响,代理人从最初代替
资本家监督管理直接生产过程到全面受托经营管理企业的一切事物,代理人已经掌
握了企业几乎所有的直接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对供应商和经销商的谈判,以及与雇
佣劳动者的谈判,等等,同时,以经理人员为代表的代理人,他们管理水平如何,
或者说他们的管理能力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过程的效率,因此可以说代
理人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这对利润的决定是至关重要的。代理人对工资水平的
影响也是其分配权力扩张的一个方面,代理人代替资本所有者行使雇佣职能,但是
代理人与委托入的目标并不总是一致的(这里不准备涉及具体的委托代理问题),
仅从两者与雇佣劳动者关系的本质上看,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在本质上是根本对立
的,两者之间的调和只能通过外力的作用,比如法律安排、政府协调等;企业的代
理人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则比较复杂,代理人既执行管理职能,又执行资本的
部分职能。作为管理者的代理人也是雇佣劳动者的成员,虽然工作内容不同,但是
仍然具有雇佣劳动的性质。但是随着股份企业制度的发展,这种关系的本质发生了
一定的变化,代理人虽然还是不同于资本家,但是也完全不同于雇佣劳动者,其在
企业中发挥作用的人力资本要素既具有资本的属性,也具有劳动力的属性,是二者
的结合,这种属性也决定了代理人在对雇佣劳动者的关系上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
作为资本家的代理人与雇佣劳动者直接对立,从成本的角度出发,存在着压低工资
以提高利润的动机;另一方面,作为代理人,他们不愿意承担由阶级矛盾带来的职
业风险,因此在决定工资的具体行为上,代理人比资本家更倾向于妥协,他们更愿
意有一种稳定的职业氛围。为此目的,代理人行为有时甚至会违背资本家的目标,
比如扩大雇员的培训开支、增加一些特殊岗位的津贴、或者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工
资等。由此可见,代理人分配权力的扩张不仅使企业内部分配关系更加复杂一从
两主体的分配关系演化为三主体的分配关系(我们称之为代理分配关系),同时,
由于代理人的二重属性,这种代理分配关系远比资本分配关系复杂的多。
与工业革命初期相比,雇佣劳动者的分配权力有所扩大。如前所述,雇佣劳动
者的分配权力主要来源于其自身技能提高、工会组织斗争以及国家的干预调节。其
主要表现是工作时间减少和就业率提高等几个方面。从工作时间看,1870年以后,
各个国家就业人员的工作小时数都有了明显的减少,英国每个就业人员1870年的
年工作小时数为2984小时,1913年为2624小时:德国分别为2841小时和2584
小时;法国为2945小时和2588小时;美国为2964小时和2605小时。从就业率来
看,1870年以后各国的就业率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英国1870年就业率为41.996,
1913年达到43.6%;德国1870就业率为41.3%,1913年为46.6%;法国1870年为
46.3%,1913年为46.6%;美国1870年为36.6%,1913年为39.896。”从这些数字
可以看出,雇佣劳动者的分配权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综上所述,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生产力迅猛发展,股份制企业组织迅速成长起
来,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发生重大改变,
各要素所有者的劳动方式发生改变,形成了新的劳动方式技术结构。在新的技术结
构中,资本所有者绝对的主导地位被削弱,劳动者对机器、以至于对资本的完全依
77安格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44页、352页
118
附关系得到缓解,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扩张进一步打破了资本分配关系旧有
的技术结构,股份制企业的劳动方式技术结构正在从资本劳动力的非均衡结构向资
本、人力资本、劳动力三要素的均衡结构转化。与劳动方式的技术结构相适应,劳
动方式的社会结构也在稳步地向前推进,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的属性就成为影响一切社会活动的社会性质,企业分配关系也无一例外地
要打上资本主义的烙印。自由放任是古典资本主义豹精髓,工业资本家靠这一法宝
彻底改造了封建的小生产方式,实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但是自由放任不仅
是对资本要素而言的,人力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同样需要自由放任,随着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日趋成熟,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各生产要素必然
会展开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仅会表现在技术、组织等生产领域,而且会表现在
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领域,斗争的结果会使各生产要素的分配权力结
构趋于均衡。当然,所有的协调都有一个最终的底线,即不能触及资本主义的根本
制度,这也是劳动方式社会结构形成的根本依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产业革命
初期所形成的劳动方式的技术结构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资本分配关系并没有完全反
映出劳动方式社会结构所赋予的全部内涵,尤其是没有厦映出皂由放任的全部内
容。因此,反映着资本主义社会性质的劳动方式社会结构从前进的方向上,对劳动
方式技术结构的改进起到了推动作用,因而对资本分配关系向代理分配关系的演变
起到了促进作用。此外,各国政府在技术进步、协调矛盾、鼓励竞争等方面所起的
积极所用,也是分配关系演化的重要动力。
二、代理分配关系的内涵与特征
从前文分析来看,这里所谓的代理分配关系主要是指围绕利润和工资,由资本
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和雇佣劳动者三个分配主体所形成的分配权力结构。相对
于囊本分配关系丽言,代理分配关系有以下几个特点:
·是三方博弈均衡。代理分配关系即是盗本、人力舞本和劳动力三要素所有者
围绕分配权力竞争均簿的结果,也是三要素所有者竞争的框架。资本所有者在博奔
中缸终处于主导地位,入力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也有相机选辑权力,因此,具体的
撙弘结果会困企业而异。
.是企业分配权力市场化。代理分配关系是建立在股份制企业组织基础上的t
因此.资本所有者部分分配权力转向资本市场是形成代理分配关系的一个基本前
提,舡有资本所有权开始在资本市场上流动,我们孵谤的代理分配芜嚣于有存在的
意义。出芷是资本所有粳萄以在资本市场上流动,企业分配权力才有了市场化的可
能,幽此,企业分配权力市场化既是代理分配关系形成的条件,也是其发展的结果。
三足代理人其有二霍属性,这一点前文己述。
期屉资本所有者分配投力间接化。这里所谓的分配权力是就企业的利润和工资
丽言呐,.在工业化时期,资本所有者委托代理人经营管理企业,但是资本所有者并
没有敞,F对企业{Ⅱ润的关注,恰恰相反,资率所有者唯一美注的就是企业的利澜,
因为他们这时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企业利润。但是,资本所有者毕竟不再是企业的
踅接经营管理者。他不再直接彳卜入企业的具体业务,而是以一个总所有者的身份遭
过影响l℃理人、影响政府、资本运营譬途径间接地控锘8着社会哥I润的生产和分配,
从这个惫义上说,资本所有翥的分配权力是抽象的,没有具体的载体,只有明确的
目标一。刊润。
五摇寄动者分配权力柱会化。这有两屡内涵:一是劳动者跨企业的工会组织对
其分配议々太小有重要影响,跨盈=业组织本身就有社会性质:二是冒家透过社会保
障制度安;#为劳动者提供的分配权力,这种投力直接采自社会.因恧具有社会牲·
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旅,代瑗分配关系有了一定的技展。在盎=业
120
内部,突出的发展是由于企业规模的日益壮大,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权力
越来越大,正如贝利和米恩斯所指出的那样,许多股份制大企业已经被经理人员控
制了。在企业外部,20世纪上半部分影响企业分配关系的主要社会条件是政府干
预,特别是1929年大危机后,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国家恢复经济的指导原则,刺
激需求的各项政策使政府成为社会最大的分配主体,战后近二十年里,各国政府一
直奉行这一政策取向,其对企业分配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资本分配关系向代理分配关系转化,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自身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股份制度的发展不仅为委托代理
关系奠定了制度基础,而且为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力三个生产要素的分配权力结
构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形式。同时,广泛的金融参与、蓬勃的工会运动等社会条件使
这一时期的代理分配关系打上了深刻的社会烙印,与之相比,力主自由放任的政府
仍然充当这资本所有者利益保护神的角色。政府的这种政策取向与企业分配关系的
社会化趋势是完全相悖的,也正因为这一时期,发达国家各要素所有者的分配权力
结构没有得到合理的调节,才为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大危机埋下了伏笔。从
分配关系演进过程看,尽管三个生产要素均衡的分配苯系掩局已经取代了资本分配
关系,但是社会条件并没有从制度安排上,对人力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分配权力给
与应有的保障。这要求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进一步演化,尤其要求社会条件的充
分发展。
第三篇:二战后分配条件的演变
这一篇是本文的重点。主要分析二战以来发达国家社会条件和主观要素条件的
演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各要素所有者分配权力的变迁。在这一篇中,论文首先分析
二战后发达国家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条件演变,从总体上阐述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社
会、经济、技术等条件。其次,重点分析资本要素条件发展以及资本所有者分配权
力的变迁。再次,具体分析人力资本要素条件在二战后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力资
本所有者分配权力扩张。最后,讨论劳动力要素条件的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二
战后发达国家劳动者的分配权力状况。
123
第六章二战后发达国家生产力发展
与社会条件演变
本章从总体上阐述二战后发达国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条件演变,重点内容包括
三个部分:一是二战后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力巨大发展;二是分析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及其带来的分配条件变化;三是探讨二战后发达国家金融
改革和创新,并分析由此带来的分配条件发展与完善。本章作为第三篇之首,为后
面三章内容打下基础,后三章将具体展开分析各要素所有者的分配权力变化。
第一节信息技术革命与生产力发展
一、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信息技术革命
世界在80年代后半期,形成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宇航技术、
新材料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继而形成科技群,并出现一批含
有高科技成分的产业群。这次新技术革命的一大特点,是采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装
置,实行生产的全面机械化和自动化,因此,这次科技革命也被誉为信息技术革命。
以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电信等产业为主要内容的信息产业对全球经济发展和结
构转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和电信业两个产业对
GDP的贡献率在21--31%;2LIN。软件产业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OECD2000年信
息技术展望”报告,1997年其成员国仅软件包产值就占世界市场份额的94%,达
1080亿美元,自1990年阻来增长率达到11.296。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软件生产国,
1997年的软件产值为1705.9亿美元,占其当年GDP的2.1%,出口额为155.5亿美
元。其次是日本,1998年软件产值约570亿美元,但出口仅为0.82亿美元。英国
列第三,1999年的软件产值为377.46亿美元,占其GDP的1.2%,出口约为16.2
亿美元。另据美国商务部的一份报告,在新世纪之初的几年中,美国软件产业平均
增长速度是GDP增长速度的3倍,软件从业人员工资水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
其平均就业增长率为13%,IT领域有三分之一劳动力受雇于软件行业。从这些数字
我们不难看出现代信息技术正处于蓬勃的发展时期,其对各国的GDP做出了重要的
贡献。但是这些设备硬软件产业的贡献还只是冰山一角,信息产业之所以成为新一
轮的科技革命,其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其他产业的
改造。与信息产业相关的经济增长、就业和技术进步更多的是体现其他部门,主要
是在私人服务部门。这些部门包括了所有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部门,如金融、保险、
咨询、法律等等,这些部门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三分之二。在这些产业中,信息
技术的作用日益提高,它不仅是生产新产品的手段,同时还是把它们传递给消费者
的途径。由此,广义的信息技术构成了生产过程、仓储、信息传递等方面的技术。
总体上看,二战以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各个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组织
创新,为各个传统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适用性
和迅速传播的特性,许多后进国家的传统产业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缩小与发
达国家的差距,因此信息技术在~定意义上也对发达国家的传统产业发展提出严峻
的挑战。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美国制造业的发展是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的一个成功的案例,也体现了这一技术发展趋势,在美国制造业的新产品和新工艺
的创新有75%要归功于研发投入,制造业也因此实现了劳动生产率的持续快速发展,
比如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制造业保持了年均4.2%的高增长率。当然,新技术
的出现也使制造业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的更大挑战,他们不得不尽快采用新技术,
以提高竞争能力。其中一个严峻的挑战来自日本,日本的汽车制造业率先实行了节
约的生产技术。这些方法主要包括重新设计生产工艺流程和降低废品率,这些技术
改造的结果是迅速降低了产品成本并提高了产品质量,在与采用传统技术的企业竞
争中,获得了明显的优势,日本的成功经验得到了许多欧洲国家的仿效。这种趋势
—度使美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受到剧烈冲击,包括汽车、飞机等传统美国的优势
产业,在八十年代以后,逐步形成了美F-t、美欧分庭抗礼的市场格局。另一个受到
信息技术影响的传统产业是钢铁业。与传统的以电力为基础的钢铁企业相比,被信
息技术改造的钢铁业的生产技术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许多新兴的小型企业能够生产
出许多更便宜的产品,一家小规模的钢铁企业更愿意采用国外先进技术建立规模完
整的薄板生产线,生产技术的改变使小钢铁企业拥有了更多的订单,尤其在为汽车
制造业提供原料方面,它们对大型钢铁企业的竞争力正在迅速提高,20世纪90年
代以来美国中小型钢铁公司的成功经验就是一个很好的_|芷明,他!ic)在市场竞争中获
得了将近40%的市场份额,这在传统的巨型钢铁公司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时代是根本
不可能的事情。此外,制药业是采用先进信息技术的产业之一。传统的制药业主要
是采用成千上万种化合的方法,生产出与众不同的药,并由此获得产权。现代的制
药公司则完全不同,对人类生理学的深入了解使制药公司可以通过不同的分子构
成,甚至针对特殊病例进行必要研发设计,这种产业模式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征集临
床试验的自愿者,为新药的有效性提供更好的依据。
与上述传统产业相类似,现代电信业也是经过信息技术改造而形成的。在所有
的行业中,对信息技术改造投入资金最多的产业之一就是电信业,如表6-l所示a
不同的行业对信息技术的投资数量是不同的,电信企业、非储蓄金融机构、电台和
电视台等企业对信息技术设备的人均投入高达1.5万美元,根据美国商业部1996
年的数据,还有一些行业的企业也对信息技术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比如银行、保险、
运输、铁路等,人均投资额在4000美元到6000美元不等。
表6—1:信息技术密集行业的单位工人信息技术投资额单位:美元
行业1996年单位工人的投资额
电信29236
非储蓄机构18129
管线(天然气除外) 18069
电台电视台17512
电力煤气和卫生服务9728
石油和煤炭8102
房地产7610
化学及其附属产品6049
保险59ll
储蓄金融机构5897
信托机构5739
铁路运输4587
贸易4488
1电影4225
电子及其他设备3511
资料来源:美国商业部,总统经济报告,2000年,第113页
许多学者认为现代电信业本身就属于信息产业领域,因为各种各样的电信媒介
都与信息密不可分。但是从历史发展来看,电信业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已经
出现,而现代电信业则是经过二战后信息技术改造之后形成的。因此电信业首先是
受现代信息技术影响的传统产业。现代电信业是典型的经过信息技术改造的传统产
业,从最开始提供简单的语音服务,到现在能够提供先进的基础和复杂服务。尤其
在商业领域,电信业已经突破了店面经营模式,开始利用网络提供数字化的商业服
务。事实上,这种数字化的商业服务不仅存在于零售商和消费者之间,而且存在于
各类商业公司的经济活动中,这也是包括互联网在内的电信业的重要表现。这里仅
以美国电信业的发展为例。
美国电信产业发展的—个重要表现是通讯设备产业的迅速发展。从1993年到
1998年,美国用于通讯设备制造的投资年均增长13%,从1993年的46亿美元增长
到1998年的86亿美元。这些设备有一部分被用于无线服务系统,到1998年,用
于无线通讯设备的投资已经超过了50亿美元,现在来看,无线通讯业的发展已经
非常普遍,在美国每年大约有近70亿美元的资本投向这个产业。除了无线服务之
外,为了提供语音和高质量数字服务,出现了对新设备和光缆的大量需求,这种需
求也形成了刺激投资的新动力。这些技术的发展直接反映在数据传输和计算能力的
成本下降方面,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通过一千米光缆传输一个单位数据所
需的成本已经下降了三个等级。同时,信息处理成本也随着晶体管半导体的发展而
迅速下降。随着技术的发展,半导体产业的进步已经使计算机微处理能力平均每
18个月翻一倍,半导体的发展及其成本的下降直接导致计算机质量的不断提高和
价格的不断降低,在过去的20年中,计算机的价格平均每年下降2咣—3096左右,
随着这种趋势的继续,信息处理的成本持续下降,信息产业及其市场份额也将越来
越大。这种价格的下降大大鼓舞了对电话网络、电缆、光纤、信号处理,以及线路
装备等的投资,这些设备构成了电信产业的骨架。对快速完备信息的日益增长的需
求正在推动着这些骨架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吸引了巨大的投资,尤其值得~提的是
对传输能力的需求,即对宽带的需求,已经吸引大量投资投入到电信产业,开发高
能光纤线路。现在光纤的数量已经成为衡量电信系统能力的重要指标,按此指标,
美国1997年电信业增长了16%,1998年增长了21%。这些投资维持着互联网业的
发展,这个产业正在成为现代家庭和生活的标准特征。据统计,到1999年,美国
已经有1.18亿人接受了互联网,其中有7400万人积极使用这一新的媒体工具。在
过去几年中,在家里使用电子邮件的人数飞速增长,而且这一发展浪潮已经使美国
成为互联网发展最迅猛的国家之~,其单位资本拥有的互联主机数量已经远远超过
日本、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只有芬兰的数字高于美国。另据OECD组织统计,
美国为单位资本提供的网络电子商务服务遥遥领先于其他OECD国家,这当然要归
因于美国Pc机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进入成本相对较低(见表6-2)
表6—2 OECD国家互联网的进入成本(美元)
国家每40小时的成本
加拿大31.45
美国37.30
臼本54.64
意大利67.91
德国76.78
法国95.73
英国105.61
资料来源:OECD,2000年
从上述美国电信产业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带来电信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两方面:一是新技术的出现,二是有利于形成产业发展的规制环境。20世纪90年
代以来,美国有数百家新公司进入了电信领域,在过去的5年中,公众所有的电信
公司数量几乎翻了一番,这些公司在地方业务、长途业务、无线业务以及设备制造
产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结构调整使一些公司倒闭,但是在过去的5年中,
电话服务以及设备制造产业的就业量仍然净增加了20万个岗位,来自企业的相关
投资也增长了数十亿美元,这些投资反过来提高了网络的服务能力,促进了技术的
发展,并推动了新产品的问世。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公司进入电信行业,主要原因之
一是美国政府对电信产业进行的法律规制。1982年美国反垄断法案宣布将美国电
话和电报公司分割为地方公司和长途公司两个部门,政府的这项政策主要是为了消
除对传统电话服务以及新出现的服务垄断。为了保障无线服务的有效竞争,美国拍
卖了无线发射设施,允许竞争者创办网络公司参与无线电话业务竞争。1996年新
的电信法案,允许经营地方电话业务的新竞争者可以制定跨区的业务协议,这就打
破了地方的业务垄断,为更多的公众公司进入电信行业提供了法律保护。
(二)主要发达国家生产力发展状况
从总体上看,二战后,主要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空前提高,美国由于
没有受到战争的直接破坏,同时作为战胜的大国而在世界经济复苏中扮演了领导者
的角色,其生产力发展状况在战后50多年中几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率。日本、
德国的生产力水平在经历了战后初期的短暂恢复后,出现了高速增长的势头,在将
近30年时间里,日本一直是生产力水平提高最快的国家,德国仅居其后。到20世
纪80年代,美国、日本和德国已经跃居为世界头三位经济体。从GDP指标来看,
1980年世界GDP比1950年增长l倍多,其中美国增长1.7倍,德国增长3.5倍,
日本增长9.2倍;按现价计算,1997年比1980年世界GDP又增长1倍多,其中美
匿I增长1l 8倍,日本增长2.9倍。到上世纪末,世界GDP达到30万亿美元,其中
美国占26.6%,人均3万美元。从数字可以看出,美国的生产力水平经过战后30
年的发展后,并没有停下来,相反其发展速度在20世纪最后20年中出现了新一轮
的加速度。日本的增长速度则开始放缓,德国则由于两德统一带来的沉重负担,其
增长速度已经被许多发展中国家超过。从产业结构角度看,二战后发达国家生产力
发展水平迅速提高的事实也可以得到证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的
产业结构进入了一个大变化和大调整时期,第一产业农业的比重加速下降,第二产
业工业的比重由缓慢上升至0逐渐缩小,第三产业服务业则迅速扩大,产业结构的重
心依次沿着第一、第二、磊三产业的顺序转移,非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部门的比重
越来越高,到8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产业结构又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一是信息产
业一日千里地渗透和辐射着社会各部门和各环节,逐渐成为主导性产业。二是高科
技产业群正在或已经形成。三是原有的产业正在得到深刻的改造,钢铁、化工、机
械等传统工业~部分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一部分用高精尖技术进行改造,追求质的
和综合效益的提高。
从表6—3中可以看出,三个国家的农业比重都处于下降状态。第二产业中,除
了水、电、煤气、建筑等基础设施产业保持基本稳定的比重外,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制造业则处于明显的下降态势。第三产业总体上则处于明显的上升态势,除了
贸易餐饮客房、交通储运等部门保持基本稳定外,金融以及各种服务业都有了较大
的增长。其中美国金融保险等商业服务业在15年中增长了22%,其他服务业增长
了11%;日本商业服务业增长了15%,其他服务业增长了30%:德国的商业服务业
增长了18%,其他服务业增长了39%。由此可以判断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正在朝着
大服务业的方向转化,按照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的这种交化趋势是生产力水平
提高的重要标志。
表6—3:主要发达国家70年代以来的产业结构(%)
美国日本德国
1975 1980 1985 1975 1980 1985 1975 1980 1985
农业3.79 2.92 2.38 5.87 3.94 3.31 3.33 2.48 2.10
采掘业2.97 4.48 3.21 0.89 O.6l 0.41 1.32 1.13 1:16
制造业25.77 24.35 22.25 46.73 31.32 31.83 41.45 39.47 37.95
电力煤3.05 2.85 3.57 3.62 2.93 3.53 3.09 2.97 3.26
气水
建筑5.53 5.83 5.26 10.33 10.04 7.92 7.40 8.“ 6.11
贸易餐20.06 18.90 19.06 15.81 16.41 14.61 12.92 12.99 12.54
饮旅店
交通储7.14 7.20 6.95 6.88 6.60 6.60 7.02 7.O 6.90
运通讯
金融保20.88 22.78 25.55 14.37 15.65 16.5l 1 2.50-. 一12.50 14.69
险房地
产和商
业服务
社区社9.18 9.32 10.16 11.72 12.51 15.28 10.98 13.35 15.29
会和个
人服务
资料来源:National account and detailed statistic 1989
二、信息技术对生产要素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遍及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这里仅从影响分配
关系的角度,探讨信息技术对生产要素的影响。
(一)促进资本要素市场化
信息技术对资本要素的影响主要在于提升资本市场价值,同时提高了相关产品
和服务的价值。20世纪90年代,美国风险资本产业年均融资25亿美元,其中三
分之二集中于信息技术部门,这其中的四分之三用在了互联网公司,在资本市场化
的条件下,美国信息技术硬件趣门增长率从1989年的6%增长为1999年的14%,软
件部们从1989年的2%提高到1999年的9%,互联网部门的股票价值已经达到全部
市值的4%。除了提供全新的交流媒介之外,互联网及其同质的技术迅速提高了劳
动生产率并使企业生产更加富有效率。就像福特公司集中生产这种模式在汽车产业
中所具有广泛的影响一样,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在许多产业中都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影
响,许多公司都积极地投资于这一技术,以改善其对内对外的信息流动,以期望借
此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在过去的20年中,私人部门所拥有的信息技术设备方面的
股票净值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势头,在20世纪的最后5年中,计算机产业的股票净
值甚至出现了飞速增长的趋势。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计算机及其相
关产品的市场净值上涨了约3.5倍,而其他设备制造业的股票净值涨幅总体上不超
过2倍。
除了对信息产业自身股票价值的影响之外,现代信息技术还通过网络的效用影
响其他产品的价值。当新型信息技术把计算机、电话以及其他沟通设施联系在一起
的时候,网络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甚至会直接影响一种产品的成功与失败。那些
不受网络影响的产业,产品的价值只是它对每个使用者价值的总和,总价值的增加
只体现在新增使用者所增加的部分。而对于受网络影响的产业来说,产品总价值的
1’4
增加不仅体现在新增部分,而且体现在所有现存使用者的价值增加方面。以电话网
络为例,每一个人通过电话线路相互连接,网络连接越是广泛,参与者的价值就越
大,这种新型的网络影响可以称之为网络外部性,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该网络,这
个网络对潜在成员就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网络规模自然会越来越大,形成良性循
环。当然,反过来说,网络的这种外部性也可能是负的,如果有人离开网络,也会
对其他参与者产生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也会因为网络的便利性而迅速传递开
来,一个网络也会因此而迅速崩溃,由此建立起来的企业价值也会因此在很短的时
间内迅速消失。这也是网络对产品价值的重要影响。同时,另一个负面影响可能是
网络影响会导致市场结构不稳定,因为市场会向那些拥有更多忠实客户的企业倾
斜,那些赢得市场统治地位的企业会因此拥有产业标准的制定权力,为了获得这种
权力,企业在开始时并不关注产品的生产,甚至根本不进行生产,而是把主要精力
放在技术开发上,一旦企业获得了这种制定标准的权力,其他企业就很难在进入这
一领域,从而形成技术垄断,一般来说,这些企业都会获得一定的垄断利润。
此外,信息技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可以提升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信息技
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广泛使用信息拉术的流通企业能够大幅
度提高存货管理的效率。比如,电子扫描仪在百货商店的交易活动中已经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不过,现代的零售商开始采用更为先进的配置方法,这些方法主要依赖
扫描设备及其提供的数据资料。一般来说,大型的零售商都开始采用信息技术设备
随时监控其商店的即时销售情况,并提供更加有效率的配货决策。这些企业往往直
接向制造商订购大额订单的货物,然后将货物直接存入其仓库,即配货中心。再由
配货中心负责将货物配送给各个零售商店。为了保持良好的收益率,公司还要认真
分析商店的货物摆放格局和销售状况,同时根据这些情况及时调整,以保证货架的
充分利用,当然,这些工作的依据主要还是来自扫描设备所提供的数据。当然,这
些数据还为配货中心做出及时有效的配货决策提供依据,这也避免了由零售商进行
人工盘货的复杂活动。从统计来看,采用信息技术的公司,其运营成本只占其销售
总成本的17.5%,而传统企业的这一指标一般都在22%左右。
(二)提高人力资本自主性
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本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改变管理方式,提高人力资本所有者行
为方式的自主性。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运营组织有很大的影响。如前所述,投资于
计算机硬件设备只是企业信息技术投资的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与此相配套,企业
还必须对员工进行应用培训,包括专业使用人员和系统维护人员,这也是一笔巨额
费用。许多企业的实际费用表明:在服务部n用于系统应用和软件开发所花费的费
用占到了信息技术全部投入的74%,远远超过了对信息技术硬件设备的投入。为了
获取所需的专业技术,许多服务公司都加大了研发的投入,现在在统计资料中我们
已经可以找到总的研发投入数字。据统计,1987年美国非制造企业的研发投入只
占到联邦研发投入总额的8%,到了1995年这个比例达到了25%。这些投资基本上
集中在计算机程序开发、数字传输服务、批发零售、沟通服务、以及研究、发展和
测试服务等方面。因此,在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企业中,企业管理的人性化趋
势越来越明显,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正在逐步取代科学管理的唯机械论的传统方
法,企业更加依靠雇员的智慧和创造力,那些能够积累大量人力资本的企业会得到
更高的市场评价,在股票市场上具体表现在投资者对其市场前景具有良好的预期,
股价上升幅度一般较大。相反,那些通过提高简单劳动提高产出效率的企业,则由
于受到内部成本制约和外部竞争压力而无法获取更高的利润,有许多这样的公司不
得不放弃一部分盈利能力较低的事业部门,转而集中精力开发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
品和服务。从近百年来企业管理的基本模式发展来看,20世纪初创造的以机器为
核心的科学管理方法随着股份公司制度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完善,而逐渐被企业主
所淡化,企业主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资本市场。随着二战以来信息技术的出现
与爆炸似的飞跃发展,对技术人才的竞争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因而企业
的主要管理目标也随之向人才战略转移,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成为
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除了计算机、软件、电信等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外,包括
其他大量使用信息技术的产业,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已经超过了以机器为本的
科学管理理念,这种新思维与现代企业组织的演进和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是相适应
的。
(三)改变企业组织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对企业组织的改变。现代信息技
术的发展对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组织理论提出了许多问题。信息技术的采用明显降低
了获取和传播关于企业和消费者信息的成本,通过各种信息手段,企业可以把产品
的相关信息传递给潜在的消费者,同时获取关于目标市场需求的更为详细的信息,
然后向他们出售更多的产品。但是,究竟这种低成本的沟通是如何影响企业的结构
的呢?当信息技术使沟通成本变得很便宜时,一些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经营多种产
品,扩大其运营范围以取得更大的范围经济。相反,另一些公司则认为。拥有更多
更稳定的顾客,并为他们进行专业化的经营是更加有利可图的事情,因此,它们的
战略是寻求可以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的规模经济。新技术的性质使人很难预测究竟
哪种影响是主要的,随着行业的变化,答案也会不同。
信息技术对企业结构还有一层重要意义在于它改变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
心竞争力。使用新的信息技术,企业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有了更强的适应能力,
一些传统的竞争优势,比如一套完整的分销系统,在有了互联网之后,这些系统已
经显得过时了,取缔了中间人这一销售层次后,企业的服务成本无疑会明显下降a
当然,信息技术这种减少中间人的功能也为其他企业提供更加有效服务,从而参与
竞争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比如拍卖公司,它们用以市场为基础的采购方式取代了内
部的采购方法,也赢得了许多客户。当企业在不断改造自身结构时,它们会发现不
断地增加经济链条的价值是一件十分有利可图的事情
由此,在现代经济活动中,采用了新的信息技术的企业必须对其企业组织构成
进行重新定位。对于一些生产企业来说,信息技术提供了一种纵向兼并的手段,它
们可以借此拉近与供应商之间的距离,即使供应商仍然保持完全独立的法人身份,
他们之间的合作程度也会越来越高。同时,其他各类企业也会发现,在现有技术条
件下,加强相互合作或者采取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方式比市场交易更加节省交易费
用,同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竞争。在零售业,互联网的作用使企业趋于无形化,这
些企业通过网络实现商品买卖,而没有传统零售业所必须的销售场所,只要有一些
推销人员在外面拿到订单,这些企业就完全可以在没有任何基础设施的条件下进行
经营活动。不过当这些公司的规模达到一定水平时,它们会发现通过互联网的形式
进行网络经营并不是最好的形式,这时候,它们大多数会选择一定的基础设施,这
与传统的商业企业没有多大的差别。综合来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现代企业组织结
构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新特征:
一是分布网络化。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给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带来了很大的
冲击。它打破了传统职能部门通过分工协作完成整个工作的惯例,形成了并行工程
的思想。在电子商务的框架里,除了市场部和销售部可以与客户打交道外,企业其
他的职能部门也能够通过电子商务网络与客户频繁接触,从而改变了过去间接接触
的状况。与全球经济~体化趋势相适应,组织结构的信息支撑体系呈现多元化和网
络化的体系结构,运行空间为企业内部网和国际互联网,从而有利于组织对环境变
化的快速响应,增强组织的敏捷性。在电子商务的条件下,原有的工作单元间的界
限被打破,而重新组合形成了一个直接为客户服务的工作组。这个工作组直接与市
138
场接轨,以市场的最终效果衡量自己的生产流程的组织状况,实际上,这已经发展
到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企业间的业务单元不再是封闭式的金字塔式层次结构,而是
网络状的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的结构,这种结构打破了原来业务单元之间的壁垒,
减少内部摩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信息传递的方式由
单向的“一对多式”向双向的“多对多式”转换,在这种多对多式的网络式企业组
织结构中,信息无需经过中间环节就可以达到沟通双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电
子商务构造了企业的内部网、数据库,所有的业务单元可以很快地通过网络直接快
捷地交流,管理人员之间沟通的机会大大增加,组织结构处于网络化状态。
二是组织结构扁平化。信息技术及电子商务使得中层管理人员获得更多的直接
信息,大大提高了他们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作用,从而实现了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主要表现为组织结构的柔性化、中层管理人员的规模缩减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过
去比较剐性的、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式的组织模式已成为历史。中层管理人员的规模
在不断缩小,随着中层管理人员减少,组织的层次也减少了,这意味着上下层之间
的通信节点和环节减少了,上下层之间剩余的每一个通信渠道的信息传递量增加
了,中层管理者对下层的监控范围扩大了。同时,中层管理部门和部门领导之间的
合作与协调加强。另外,组织的整体工作并没有减少,甚至有所增加。因此,组织
机构必须寻找一种能适应这种结构变化要求的新的管理模式和相应的信息系统。
三是组织团队工作。团队工作是近年来组织结构变化的一个比较新颖的特征。
这种概念和变化最初源于制造业的管理工程,过去由若干职工独立完成一部分的一
系列工作,现在由一个组织共同完成,就像一个队组一样行动。这种队组模型形成
于日本和瑞典的汽车生产组装方式,其中具有自我管理机制的队组完成整车的组装
工作。目前,美国雇佣劳动力占总数7096的服务业正在尝试采用基于队组模型的组
装管理方式,以实现队组内部协作,提高整个组织的知识共享、创新和工作效率。
四是由集权制向分权制转换。电子商务的推行,使企业过去高度集中的决策中
心组织改变为分散的多中心决策组织。传统组织结构下单一决策中心的许多缺点,
诸如官僚主义、低效率、结构僵化、沟通壁垒等,在多中心的组织模式下将不复存
在。企业的决策都由跨部门、跨职能的多功能型的组织单元来制定。这种组织单元
共同参与、共担责任、并由共同利益驱动的决策过程使员工的参与感和决策能力大
大提高,充分发挥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决策能力。
五是推动了虚拟企业的出现。在电子商务的模式下,企业的经营活动打破了时
空限制,出现了虚拟企业。虚拟企业可以是企业中间几个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也
可以是不同企业之间的生产要素组合。虚拟企业的管理由原来的相互控制转向相互
支持,由监视转向激励,由命令转向指导。IBM、船、SUN、DELL等公司都有客户
支持系统这一模块,联想集团也已经引入ERP,对企业的管理进行重新定位、重组,
以适应信息时代的管理模式。目前,很多专家正在继续研究组织结构的变化和信息
技术对这种变化的促进作用。有的专家提出了组织的分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组
织的等级层次被面向项目或任务的群组职员之间的正式或非正式的通信网络所取
代。其中,信息技术使得信息可以充分共享,缩短组织成员之间交流和联系的时间
和空间,识别组织成员每个人的专业能力,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即时获取信息的手
段,减轻所有组织成员工作的操作性负担,使得他们可以集中于创造性的工作。
第二节社会条件发展变化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与特征
西方发达国家在战后最突出的社会条件变化是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社
会结构特征。经历了大危机和战争冲击的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加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
的干预a国家可以把生产资料直接掌握在自己手中,建立国有企业;也可以利用经
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对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干预和调节,这就是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不仅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
作用,而且更主要的是国家作为最大资本所有者对宏观经济所起的巨大作用,即国
家以总资本家的身份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分配过程。”作为总资本家首先
必须服从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不过服从的对象是资产阶级的总体。而不是某个资
本家,因此国家与垄断组织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在具体问题或者局部范
围内二者是有矛盾的,各个垄断集团都会通过各种渠道,不惜一切手段对政府施加
压力,力图让政府按照自己的利益要求办事。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政府作为总资本
家,不仅直接占有一部分生产资料,还掌握着大部分国家财政资金,并通过国家银
行等金融机构支配着全社会的资金流动。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社会经济力量参与到社
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已经形成了一种有计划地干预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甚至已经
形成了制度化的经济干预手段。
国家的强大干预使当代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已经远离了传统的自由竞争环境,
78韩保江《珏方世界的拯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r第157页
141
自由市场经济规律不再是唯一左右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则,各个发达国家都在试图运
用强有力的干预手段营造某种统一的经济行为,期望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经济秩
序,事实上,这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走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目的之一。事
实上,各发达国家在战后形成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一种垄断与竞争并存的社会经
济结构,国家作为总资本家垄断社会经济活动,同时国家又通过立法积极反垄断,
试图构造一种和谐竞争的社会经济结构。同时为了向全球扩张,各发达国家都积极
鼓励私人资本的并购活动,以形成更有竞争能力的跨国公司参与全球竞争。90年
代美国发生的第五次兼并浪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次兼并浪潮促使美国经济更
加集中化,造成了更大的规模优势。目前美国钢铁、汽车、电话、百货商店、烟草、
会计、广告、饮料、音乐等行业都被不到5家寡头公司所控制.规模经济的作用更
为明显,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益。可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目的还是要维护
国家的基本利益,在国内市场力主自由竞争,而在国际市场上则采取各种措施维持
本国公司的垄断地位。
从国家角度看,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比,各发达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总
体上具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一是国家所有制经济比较发达,并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调节手段角
色。特别是西欧各国,其重要经济部门中的国家所有制成分大大高于美国、日本。
长期以来,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欧主要发达国家在煤炭、石油、汽车、钢铁、电
力、造船、煤气、铁路、航空、邮政、电讯等11个主要部门中,有许多行业的国
有企业的比重超过了50%。其中,德国和荷兰有7个部门国有企业比熏超过50%,
意大利有8个部门,法国有9个部门,英国则有10个部门。这些国家的国有经济
除了在企业数量上有了重大发展外,在经济结构上也有了重要的突破。二战前这些
国家的国有企业一般局限于邮政、铁路等公用部门和军需部门,很少涉及到~般经
142
营性领域。到了战后,国有经济开始大量介入基础工业和部分新兴尖端工业部门发
展,并且迅速扩大到金融业。现在西欧各国国有金融资产已经在全部金融资产中占
据绝对优势。据估计,德国、法国金融资产中有6096为国有资产,意大利为75%,
奥地利超过8096以上,相对而言,美国和日本的国有比例则较低,美国约为14.7%,
日本为16.2%,但是这-Lt例在一直崇尚自由竞争的美国来说,简直是史无前例的。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各发达国家的国有经济并不是一种长期的经济发展趋势。企业
是采取国有化还是私有化,完全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或者说完全取决于获
利能力的需要。国家对某个部门或企业变成国有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垄断资本获得
高额利润,确保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顺利运转而进行的,而不是为了取代私人垄断资
本所有制。因此,在推行国家所有制经济的实践中,各国总是把国有企业限制在一
定的范围内,并且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变化,对一些部门交替实行国有化和非国有
化。一般而言,对那些夕阳工业部门、基础工业部门、以及经营不善濒临倒闭,但
是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工业部门或新兴技术部门,各国政府总是宣布
实行国有而加以扶持,一旦恢复元气,国家叉往往转卖给私人资本。这在保守势力
占主导地位的英国、法国经济中表现得尤其突出。一一⋯,
二是国家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特别高。战后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下,各发达国家政府长期把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集中在自己手中,特别是为了
尽快恢复战争创伤,政府开始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所有环
节进行广泛全面的干预。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后,西欧各国的财政预算迅速扩张,政
府财政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上升,通常维持在30—4096之间。与
私人垄断阶段的政府职能不同,战后政府的大量财政预算并不是出于行政需要或者
军事需要,有统计表明,战后各发达国家的行政和军事开支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与
此相对,政府用于干预社会经济活动的开支则急剧膨胀。特别是在西欧,国家和各
级政府已经成为最大的投资者、最大的商品或劳务的购买者、消费者和最大的资金
贷放者。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职能与社会条件的改变
从社会经济运行角度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职能主要表现在提高资本回报
率、促进技术创新和维护社会成员基本福利。这也是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试图建
立稳定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1、提高资本回报率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必备的基本职能之一。作为总资本
家,保护和提高资本所有者的收益率是其基本性质决定的职能。从各国政府的制度
安排来看,不断改革资本利得税制度是最重要的政策之一。美国是运用这一手段比
较成功的一个典型。
美国的资本利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同始于1913年.最初税率与个人所得税率相
同,在79卜-77%之间。从1922年到1978年,对长期资本利得实行税率扣除制度,
印按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50%征收资本利得税,基本扣除率为50%,实际有效税率
侄25%一35%。1986年以减税为主的税制改革中,资本利得税率却提高到28%,同
时取消了税率扣除规定,不再与个人所得税率挂钩。1997—1998年又分别对资本利
绀税制进行了修订。目前的资本利得税制主要内容包括:对长期资本利得实行两种
税率,持有5年以上的资产适用18%税率,持有卜5年的资产适用20%税率;持有
刁:足1年的资产,其资本利得税率与普通所得一样,低收入纳税人(税率档为15%),
持有卜4年的资产适用10%税率,5年以上为8%;资本利得税的征收以实现为原则,
直¨粱死亡或捐赠给慈善机构免税;净资本损失超过3000美元的部分,不允许抵补
其他所得但可以单独结转以后年份;资产转让价格高于净资产价格时,不高于累积
折¨1的部分适用普通所得的税率,只有高于购买价格的资本利得部分才适用较低的
资木利得税率;大多数销售房屋的资本利得免税:公司实现的长期资本利得与其他
所得一样按相同税率全额征税。对公司并购与重组业务产生的资本利得给予一定的
优惠,对转让符合条件的某些小企业股票,资本利得适用14%的低税率。
美国现行的资本利得税是继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行高税率后的一次较大幅度
的调节行为。其主要目的:
一是促进资本的形成和投资增长。1980年美国边际税率大幅降低,净吸引外
资5000亿美元,但1986年提高税率后,外资剧减,事实上,美国的竞争对手中,
有的对长期的资本利得并不征税,比如荷兰:有的税率虽然很高,但是实行指数化,
有效税率也比美国低,比如英国;而欧洲大多数国家由于实行公司税与个人税一体
化制度,有效地降低了对公司所得税的重复征税。这一时期美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
竞争压力,为了保持其旺盛的投资态势,美国被迫降低资本利得税,以维持其国际
竞争中的领导地位。
二是鼓励权益融资方式。较高的资本利得税使新投资更倾向于债务,而不是权
益融资。1984—1987年公司权益下降3000亿美元,而公司债务增加了6000亿美元。
这种倾向于债务的融资方式根本不利于提高资本流动性,也不利于风险资本的形
成。特别是8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出现了迅猛发展的趋势,技术创新x十风险
资本产生了巨大需求,传统的债务融资方式已经根本不能适应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要
求,这也是美国政府调节资本利得税的重要考虑之一。从美国的例子可以看出,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整体利益是相一致的,这种利益首先服从于资本所有
者的整体利益,其次服从于资本所有者的长期利益。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另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职能是促进技术创新。尤其在
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一职能表现得更加充分。具体来说,促进技术创新的国家
职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保护专利。尽管保护专利的政策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了,但是二战以来,西
145
方发达国家的专利数量呈现出明显的迅猛增加的趋势,以美国为例,战前专利项目
最多的是30年代中期,每年数量大约为5万项左右,到了战后70年代,专利项目
每年达NT 8万项,到90年代末期更是多达14万项左右。几乎比战前翻了两番。
一般认为,专利项目的迅速增加主要是现代技术发明快速发展的结果,不过,不能
否认的是现代法律政策在维护知识产权方面的作用也是专利浪潮出现的重要原因。
作者著作的知识产权包括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时不被抄袭,在美国,政府管理部门
已经制定了—套管理电子文书的法律文件,用来保护数字环境下的知识产权。
二是支持研发。提高研发能力是维持创新和提供新产品新服务的基础。在过去
的几年中,私营部门贡献了大量的研发投入,不过它们的投入主要是针对市场需求
较好的项目,而那些基础研究和部门应用研究却很少有人问津,因此政府必须填补
这个空白。在鼓励私人部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政府必须承担起对基础研究和应
用研究投资的力度。在支持研发方面,政府的政策目标应该是确信研发计划能够给
经济发展带来潜在的溢出效益,投资于基础和应用研究可以扩大全社会的知识基
础,因而是完成政府研发目标的有效途径。尽管这些基础和应用研究可能带来许多
新技术的发展高峰,但是私人部门是不可能完成这些任务的,企业之所以不愿意投
资这类项目,主要原因在于这类项目所创造的社会效益要大于企业本身通过传统途
径所能获得的收益,比如企业可以通过专利保护或者保护商业机密等方式获取收
益。另外,通过基础研究取得的许多有创新意义的思想并不能很快地转化为商业效
益,这些项目一般都需要~个比较长的成熟期,而大多数公司是不可能等待这么长
时间的,因此政府支持基础研究是知识经济的必要条件,知识经济的发展最终要依
赖于这些基础研究所带来的新思想。
研发的问题在于一般技术项目。一般技术大多有许多用途,但是这些用途能否
实现还要看相关的辅助设施是否完善。比如~台普通的台式电脑可以有许多种用
途,但是所有用途都必须有~个辅助条件,即必须有软件。除非具备了比较完善的
辅助设施,否则一般技术也不会有多大的用处,这些技术的研发人员也不会有多大
的激励去创新和完善这些所谓的一般技术。随着辅助设施创新的发生,一般技术自
身的深入创新也会随之发生,反过来说,如果~般技术能够有所突破,那么相关的
辅助设施也会因而得到发展,实际上这是一个循环。但是启动这个循环却并不容易,
在商业收益还比较低的条件下,政府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只有在政府资金的协
助下,相关的基础研究才能有所进展,才能为这个循环提供一个初始动力。互联网
作为~项一般技术就是在政府投资的推动下实现循环的。尽管现在我们都看到了互
联网技术的辉煌成就和美好的商业前景,但是像其他一般技术~样,最初的互联网
技术并不是从商业项目开始的,而是作为政府交流信息和资料的一种工具出现的。
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的第一个互联网只有四个节点,渐渐的节点越来越多,用
户也越来越多,直到最后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接手这一项目,它才成为互联网。此
后,经过1989年欧洲离子研究中心的推介,以及1993年国家计算机应用中心的大
力推广,互联网业务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它已经从一个只有政府工作人员和学术人
员使用的工具,逐渐演变成为广泛使用的公共沟通媒介,随着用户的增加,商业开
发开始进入这一领域,政府的发起人角色也因此失去意义。从政府支持技术创新的
活动来看,其总资本家的本质显得更加清晰,为了实现社会资本向高新技术产业的
投资,国家承担了私人资本所无法承担的前期投入,实质上是为私人资本投入高新
技术产业垫付前期成本。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再一项职能是通过广泛的福利制度实现社会稳定和提
高公众生活水平。二战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广泛的福利制度,特别在西欧和北欧
各国,普遍拥有相当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开支在政府总支出中的比重通
常达到60%以上,瑞典等国家被誉为福利国家。美国和日本的福利制度在战后也有
147
了比较大的发展。西欧国家社会福利事业的健全和发展,主要是战后经济飞跃以及
在新条件下劳动力再生产要求提高的结果,也是垄断资产阶级推行缓和劳资矛盾,
稳定社会秩序的策略所导致的。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这是广大劳动阶层长期斗争
的结果。
长期以来,西欧的社会福利制度对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危机确实发挥了明
显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停滞,通货膨胀的困扰和政府财政负担的逐渐加
重,西欧各国普遍感到进一步发展福利国家已经难以为继,于是。一些国家开始着
手目Ⅱ减社会福利计划项目。首先是福利国家瑞典面临着严重的效率危机,这一危机
一一~
直接导致执政60多年的瑞典社会民主党下台。另一个高福利国家——德国在两德
统一之后,也出现了效率危机,职工广泛参与的企业经营模式开始影响到其全球竞
争能力,德国的综合国力也因此开始下降。美国自里根上台以后,也开始对福利制
度进行改革,到克林顿时代,美国实现了对福年Ⅱ制度的根本改革,这一改革的着眼
点在于提高劳动参与程度。实际上就是降低福利水平,激励劳动者更多地参与劳动,
并尽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发达国家福利改革的历史来看,国家推行福利制度的
一个前提是必须保证资本收益率不受损害。一旦出现效率损失,在不影响社会稳定
的条件下,国家必然会降低福利开支水平,这完全符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
综上所述,二战后发达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兴起弥补了战前政府对分配关
系调节不力的弊病。一方面国家作为总资本家,继续执行维护资本所有者利益的基
本职能,同时,作为社会利菔的调节者,积极推行社会福利制度,从社会角度寻求
企业分配关系的平衡点。总而言之,相对于自由放任的政府行为方式,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在积极维护资本所有者利益的同时,开始注意企业分配关系的平衡问题,尤
其注意对劳动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调节。
二、金融市场改革与企业投融资环境变迁
包括银行、证券、股票、风险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是企业投融资活动的基
本环境。
(一)发达国家金融体制改革与分配条件改善
二战以来,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经历了深刻的变革过程。特别是在作为世界第
一金融大国的美国,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对其金融市场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
为其企业的投融资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美国一直处于西方世界乃至全球的金融
统治地位,无论在金融创新还是金融产业的兼并重组等方面,美国的金融产业都走
在世界的前列。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的金融制度经历了规制、放松规制和
重新规制三个阶段的变化。30年代的金融改革主要目标是保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为此.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加强管理的法令。此后的近
30多年里,政府的主要制度安排都是为了加强政府对金融市场的规制和监管,其
中对银行业的监管主要是强调安全性,对证券业的监管主要是为了保证公正、公平
与公开交易,以禁止欺诈和操纵行为。直到70年代以前,政府严格的金融监管虽
然强化了金融市场的安全性,但是也束缚了金融企业的灵活性,影响了它们在国内
外金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70年代以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以及美国国
内滞胀局面的压力,要求放松金融监管的经济自由主义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
美国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以放松监管为目的的金融改革。这次改革颁布了一系
列法律。其中,(1980年银行法》主要是取消或修改了对存款机构的某些规制,同
时加强了联邦储备委员会货币管理能力与权限。比如取消对存贷款利率的某些限
制、对所有存款机构实施统一的准备金要求,等等。(1982年银行法》在取消金融
规制、促进存款机构多样化、加强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方面又有了新的进
步。比如授予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处理存款机构倒闭的权力,这实际上是突破了有关
149
跨行业跨地区兼并的禁令,为日后美国银行业的兼并重组创造了条件。
80年代的改革放松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其第一个后果就是金融市场风险加
大了,银行和储蓄机构大量倒闭,股票市场剧烈波动。1985年到1992年间,美国
平均每年破产的银行超过100家,而此前的四十年间平均每年只有6家破产。第二
个后果是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道德风险。金融制度在促进稳定的同时也降低了效
率,或者说存款保险制度破坏了存款人对银行和储蓄机构冒大风险的约束能力。第
三个后果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区别开始模糊。
特别是在计算机技术辅助下,融资机构和私人投资银行有可能把抵押票据证券化,

将过去不具有流动性的贷款转变为可交易的商品。证券化过程破坏了存款机构作为
信用专门评佶机构的监督者的经济依据,而由市场履行职责。此外还有一个后果是
金融创新与日俱新。随着技术发展和竞争加剧,包括金融工具创新、中介组织创新
以及经营手段创新等金融创新活动层出不穷。其中,金融工具的创新主要是为了绕
开利率限制,比如自动转账系统、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等:经营手段创新则使银行和
非银行机构的业务出现证券化的趋势,这种资产证券化最大的贡献就是加大了金融
系统中资金的流动性,使资产从卖方机构的账目上转移到投资者手中,降低了金融
机构经营的利率风险。不管是哪种创新,都为企业投融资活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途
径和手段,资本所有者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投资选择。
80年代美国金融改革并不彻底,重要表现之一是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跨州
经营还受到比较严格的限制,这使美国银行也面临不利的国内外环境,对此矛盾,
90年代美国政府推行了新一轮的金融改革。{1991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完
善了现存的存款保险制度,同时改善了对存款机构的监督管理。比如限制存款保险
的范围、强化对资本充足性的管理、允许所有金融机构进行合并或收购,等等。((1991
年加强对外资银行监管法》则加强了政府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比如限制外资银行开
展零售业务、外资银行必须接受联储一年一度的检查,等等。1999年的《金融服
务现代化法》则正式取消了原有限制,允许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合并。这~法规对
刺激竞争、增加消费者选择、降低消费成本起到了促进作用。经过90年代的改革,
原有的单一的银行制度被彻底打破,银行不仅可以跨地区经营,而且金融机构之间
分业经营的壁垒也被打破,形成了全国统一的、灵活高效的金融市场体系。这一体
系的首要功能是激活了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提高了金融系统的资源配鼍效率。
随着利率规制、地域限制和分业经营等规制措施的逐步放松,金融系统内的竞争更
加激烈,各种金融创新也就不断涌现出来。另一个贡献在于提供了充分有效的资金
供给和多种融资渠道,增加了经济中的资源活力,并且分散了投资风险。在信息、
知识迅速传播的前提下,金融创新的速度加快,在美国出现了高效的资本市场和各
种投资基金,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了资本的可获得性。
综上所述,发达国家持续有效的金融改革也在投资者心耳中创造了良好的资本
市场预期。这种良好预期对企业投融资活动是一个难得的利好信息。在国家众多的
经济调控手段中,包括利率调整、机构或业务整合、放松监管等金融领域的措施往
往是最能影响投融资活动的信号,良好的预期加上企业良好的业绩,无疑会成为资
本所有者投资决策的强心剂。
(二)资本市场创新与分配条件发展
除了上述以银行改革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改革外,美国的股票市场和风险资本市
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股票市场从18世纪末初创到20
世纪90年代已经十分发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股票市场价值增加十分迅速。
如果1989年12月投资100美元到股市,到1999年12月将收回500美元,剔除物
价上涨因素,回报率也在25096多。道—琼斯指数在1983年只有1000点左右,到
1995年达到4000点,而仅隔四年时间,1999年就突破l万点大关。“从理论上说,
股票的价格高低与投资者承担的风险有关,高风险必然伴随着高收益,但股市的风
险不足以提供如此高的收益。一种解释认为股票市场在过去处于低估状态,20世
纪∞年代的价格上升只是市场力量促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这种解释的基本依据
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时股票市场曾经剧烈波动,道—琼斯指数在6年里
下降了60%以上。这种将股价推向正常水平的力量有着良好的市场基础:一是基金
的发展能够使投资分散化的成本降低,二是新一代的投资人进入了市场,其风险偏
好高于老一代投资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股份公司的市值与其资产的置换价值
紧密相关,美国企业股票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美国企业积聚了大量的无形资产,比
一‘

如知识产权、组织结构、管理才能,以及研发投资等等,这些无形资产没有在国民
经济账户中体现,但是它们确实能够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在现代信息技术的作
用下,企业的无形资产受到广泛的重视,自然会吸引大量的资本,但是无形资产不
能像有形资产那样稳定,由此可以近似地解释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不管是哪种解
释,美国股票市场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NASDAQ在美国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近些年来,NASDAQ指数开始缩水,但
是许多理性的投资人认为这是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始走上正轨的标志,其成长的潜
力仍然很大。可见,美国股市带给投资入的预期仍然是向好的。
众所周知,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过程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因素
就是技术创新,而风险资本的重要意义恰恰在于对有创意的新公司提供强有力的资
金支持,同时分散了创业风险并因此繁荣了股市。在风险投资的早期,资金主要来
源于富人,他们在满足个人消费之余,还有大量闲置的资金。与购买股票、债券和
自己直接创办企业相比,风险投资显得比较简单,投资人往往不需要自己亲自操作,
虽然风险会大一些,但是收益也更高。此外,在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中,政府也起了
强宋玉华《美国经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51页
152
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种政策支持,吸引了许多包括企业、保险公司、外国资本、捐
赠、养老基金、退休金等机构在内的大投资者投向风险资本。在美国,风险资本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经过仅半个世纪的起起落落,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
得到蓬勃发展。这一时期美国的风险资本年均增长高达35%左右,仅从1998年到
2000年,两年多的时间里美国风险投资总量就从143亿美元猛增到600亿美元,
发展速度非常快。
与其他投资方式相比,风险投资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其投资对象是初创企
业尤其是新兴产业中的初创企业。二是风险投资不仅为初创企业提供资本,而且还
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风险投资的这种参与行
为对那些初创企业来说往往能带来有益的帮助。正是由于风险投资有这些特性,其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从总量上看,美国的风险投资规模并不大,
而且这些投资对企业来说是暂时的,将来它还要退出企业。但是风险投资在近十多
年时间里的迅猛发展足以说明其突出的价值。它具有独特的融资机制与高技术企业
结合所带来的巨大示范效应和对经济预期的影响,它是资本、技术和知识联系起来
的重零纽觏因此成为经济发展的~支重要推动力量。更重要的是风险投资方式是
一种融资制度的重要创新,这种制度创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创新试错机制和风险分
散机制,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有力的革新驱动力。有分析表明,1美元
的风险资本投资产生的发明专利比1美元的研究与开发投资多3到5倍。许多著名
的新技术公司都是通过风险投资起家的,比如美国思科、英特尔、苹果等公司,这
些新技术公司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一是知识技术,二是资本,两者互相作用成
为新经济高速增长的双引擎。因此,新经济比过去更加依赖金融市场。放松金融规
制和共同基金革命把原来僵化的、低效的金融体制改造和重塑为灵活的、高效的现
代金融体制。其核心是灵活、多样化的投资、融资体制,特别是风险资本投资机制,
成为美国持续的技术创新、新办企业蓬勃发展的助燃剂。””
(三)金融技术创新与分配条件改善
除了上述的制度改革以外,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另~个重要发展是引进现代信
息技术,由此带来的金融电子化和网络化。银行电子化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即
电子支付交易和电子信息共享。前者通过hCft(自动清算所)、ATM(自动提款机)、
POS(销售点终端)以及在线转移等硬件软件措旌,用计算机把客户和银行连接起
来,从而可以完成即时存款和异地支付等业务。后者则是通过银行内部以及银行之
间的联网,完成银行内部和银行间的即时信息交流,即时转账、支付和结算等各项
业务。证券市场的电子化最重要的发展是建立电子交易市场。第一家电子交易市场
是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的由路透社机构网络公司INSTINET,它能为一揽予股票
的大额交易指令提供自动进入、自动撮合成交的服务。这些电子交易市场通过全球
的网络连接,能够便利、即时地进行远程的数据交换和证券交易,形成了有形市场
和无形市场互相补充的全球证券交易系统。银行业和证券业的网络化打破了时空和
地域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投资者选择的自由度,增强了资本的流动性、由此提高
了资源配置效率。早在20世纪60年代,在金融领域就开始了计算机代替人工劳动
的技术创新,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成本的支出,金融业实现网络化后,交易的效率和
准确性进一步提高,金融产品的销售和证券的发行工作程序大大简化,节省了资金
流动的各种中间成本,加快了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的速度。
∞宋玉华《美国经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61页
154
第七章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变迁
本章具体分析二战后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变化。这一章从资本要素的生产方
式出发,分析资本形态、资本组织、资本运行,以及资本产权,通过这些方面揭示
战后资本要素生产方式的转变。最后,结合二战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条件演变,综
合分析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变迁。
第一节战后资本要素的生产方式
一、资本形态扩展与资本要素生产职能的分解
在生产过程中,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是以不同的方式与其他各种生产要素相结
合的。资本的这种直接作用于生产过程的形态,我们称之为资本的自然形态。除了
传统生产过程所必需的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以外,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和金融创新都
极大罕富了资本的形态,出现了几种作用十分突出的资本自然形态,包括信息资本、
权益资太、文化资本等形态。
信息黾任何时代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要素,但是直到信息革命以后,信息才真
正成为一种生产资本,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生产实践中,信
息就是人对事务的认识和理解,它包括对事务的描述、再现和预见。信息的产生和
使用是收集、加工,最终使其参与生产并创造价值的过程。信息革命以来,这一过
程逐渐成为企业生产过程必需的组成部分,企业从初创、研发、生产、销售,直到
1 S5
售后服务,整个生产链条都必须建立在充分的信息支持基础上。不仅如此,现代企
业的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都已经融入了信息技术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
化的工艺流程。包括企业管理人员在内的企业员工也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或
者至少懂得一定的信息操作方法。总而言之,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生产过程
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
以权益形态存在的资本要素也不是新鲜事物。自从有了股份公司之后,企业就
有了事实上的权益资本。但是直N--战后,金融创新的巨大发展才使得权益资本在
企业生产中取得了重要的地位。货币、债券、证券、股票以及其他金融产品的经济
意义在于它们都代表了一种权力,随着股份公司在战后的发展,权益资本已经不再
仅仅是为了可怜的股息而存在,有组织的权益资本,比如法人资本、机构投资者所
有的权益资本等,这些权益资本都积极地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干预企业
经理人员的选择,而且还对企业发展战略安排提出意见。权益资本的这种参与生产
过程的行为取向,与资本所有权分散化的社会趋势并存,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性质
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行为的重要内容。信任、相互协调与合作精神是构成企业
的文化基础,也构成了企业组织存在的必备要素。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第王次
并购大潮,以及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活动的许多案例表明,拥有并不断构建企业文
化对企业来说,至关生死。特别是在一些并购案例中,购买方把~种经营模式作为
唯一的投入,与被并购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企业,这是一种文化资本区别于
其他企业重要的非资本要素的典型形态。
资本作为一种历史范畴,不仅其自然形态在不断发展变化,而且其社会形态也
处于不断演化之中。从历史上看,资本作为一种历史范畴,曾采取过私人资本、国
有资本、股份资本、金融资本、私人垄断资本等形态。二战后,资本社会形态最重
耍的两个发展,一个是法人资本的迅猛发展,另一个是国家垄断资本广泛地影响着
发达国家的企业经营活动。
“法人资本是指拥有一定独立资产的法人经济组织,通过购置和持有其他工商
企业的股份所形成的一种资本形态。”8‘经济组织的性质不同,法人资本的具体形式
也不同,按此划分,法人资本可以分为公司法人资本和机构法人资本。公司法人资
本的所有者是具有独立民事权力和责任的企业法人;机构法人资本则是由各种类型
机构投资者投资形成的企业资本,包括信托投资机构、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养老
金等。这两类法人资本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着不同的影响。公司法人资本往往存在
着广泛的相互持股,其所有权关系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其目的也不在于获得
目标公司的股息,而是通过长期相互持有股份,获得企业成长带来的巨大收益,这
种收益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企业股票市场价值,而且包括企业规模收益,研发合
作等等。机构投资者则不同,其对企业的投资基本是单向投资,其目标也比公司法
人显得更加简单,就是为了获得较高的股息回报。从这两种法人资本具体形式来看,
法人资本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因所有者形式不同而有所差异。公司法人资本所有
者更积极地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这种参与同其目标是相适应的,不仅表现为积极
影响目标公司的行为,而且以独立的法人身份积极与目标公司合作,以期目标公司
能够更快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司法人资本的目标与企业自我发展的目标是
一致的。
国家垄断资本则是战后发展起来的资本社会形态。对目标企业而言,国家垄断
资本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宏观形态,即国家作为总资本家,对企业资本的影
响,这种影响是间接的,但也是重要的。国家不仅可以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影响所有
企业资本的形成、运行与收益,而且还会以总资本家的身份对个别企业资本进行针
81张彤玉《杜会资本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84页
对性的管理,以保障资本的总体利益。二是微观形态,主要是指国有资本。国家不
仅在基础设施等部门直接建立国有企业,而且还通过参股的方式,在各产业中形成
国有股份。通过这些存在于不同产业中的国有资本,国家实现了对经济全局的直接
调控。
当然,无论是法人资本形态,还是国家垄断资本形态,资本的社会形态的发展
趋势都意味着资本的终极所有者正在逐渐退出目标公司的直接生产经营行为。出现
了资本纯化现象。在目标公司与资本的终极所有者之间形成了多层的委托代理关
系,代表终极所有者行使资本所有者职能的主要是各种法人或机构,其中,除了上
一一
。一
述公司法人外,主要的代理链条有以下几个:
政府中介代理链条:公有成员——政府一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公司
金融中介代理链条:存款^、——银行一公司(债权关系)
机构中介代理链条:受益人——薹金、信托机构——公司(信托关系)
在上述的双层代理关系中,由于委托代理链条的加长,初始委托人的监督效率
会下降,甚至消失。同时,初始委托代理关系与最终委托代理关系的性质也不一样。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在国有股东代理链条中,成员与政府之间是一种政治关
系,而政府与公司之间则是一种具有股权性质的经济关系。金融机构链条中,存款
人与银行之间是债权债务人的关系,而不是股东关系。只有在信托的链条中,受益
人才具有明确的投资目的,但是~般没有明确的投资目标,因此其资本所有者的实
际权力也委托给了信托机构。由此,留给终极资本所有者的已经仅限于资本最本质
的内在规定:获取收益,这就是所谓的资本纯化。
综上所述,不管是资本自然形态扩展还是社会形态扩展,结果都是使资本职能
发生分解,其中一部分仍然停留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形态发挥作用:另
一部分则离开了直接生产过程,形成虚拟资本。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入,虚拟资本的
158
数额越来越大,虚拟资本与企业直接生产过程的关联度贝Ⅱ越来越低。由此,资本形
态的扩展路径是以资本收益为目标的,而不是仅仅以企业收益为目标,它还包括更
大的资本市场收益。因此,随着资本形态的扩展,资本要素的生产职能必然会出现
萎缩,这种萎缩与其市场化目标是一致的。
二、资本组织更新与资本要素分配范围的扩展
资本组织是资本运行的载体。最初的资本组织只是一个个单一的企业。随着生
产力的发展,资本的组织开始超越企业,即资本开始在企业之间,以至于企业之外
运动。历史上,资本组织经历了单个企业、托拉斯、康采思等形式,生产力的不断
发展使这些资本组织形式不断更替繁衍。二战后,随着专业化和协作组织的发展,
一些大型公司开始兼并多个部门企业,把一些互补关联的部门凑合在—起,进行多
样化生产和劳务,形成一个多部门生产的混合体,这种进行多部门经营的多样化企
业称之为混合联合股份公司。这种混合联合股份公司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的
一种新的资本组织形式。战后出现的计算机、字宙航空、半导体、激光等部门利润
高,发展快,成为资本流入的主要部门,钢铁、纺织、铁路等部门纷纷转移资本,
这样混合联合股份公司就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但是不久,混合联合公司
的消极因素开始暴露出来。大规模混合兼并导致企业规模十分庞大,管理体系复杂,
巨额流通费用和非生产性成本加剧了企业生产的困难,同时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
稳定性也受到影响,双重的不稳定性对整个经济起着消极作用,延缓了经济的发展。
到20世纪70年代,整个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混合联合公司的负作用
是其微观领域的原因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飞跃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
进一步提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市场已经无法满足企业集团扩张的需要,跨国
公司的出现顺应了当代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大趋势,同时解决了资本集团国内投资
场所相对狭小与日益增长的货币资本存量之间的矛盾。在跨国公司组织模式下,资
本集团可以绕开东道国的关税壁垒,不仅可以使各国资源、劳动力和技术得到最有
效的利用,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专业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优势,利于提高技术水
平。此外,跨国公司也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同时也促进了信息技术的传播。从
近20多年的发展来看,跨国公司对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跨国公司的本质在于把资本主义原有的国内矛盾转移到国外,因而其结果必然
一J一1
会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
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各国之间出现了既协作又分工、既联合又争夺、既垄
断又竞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各国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的联系和矛盾,
使各国在生产和金融领域的斗争日益尖锐,各发达国家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壮大其
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能力。第五次兼并浪潮就是这一历史背景的产物。银行业的重
组、飞机公司的合并、汽车产业的跨国联合,等等,通过这些跨国的横向联合,发
达国家的大公司逐渐形成了具有全球垄断能力的国际托拉斯集团。”从资本组织的
整个历史演进过程来看,资本的每一次重新组织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结果,同时,
也都是为了维护资本要素收益的必要措施。这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集中体
现,也是发达国家社会性质维护资本利益的必然选择。
从资本组织的更新过程来看,谋求更多的利润空间是资本逐利性的本质表现。
从工厂发展到股份公司,资本通过企业规模的扩大实现逐利性;托拉斯、康采恩、
混合联合公司等组织形式的发展,则是资本在产业范围上追逐利润的表现;随着经
济全球化的深入,发达国家的资本通过跨国公司,更便捷的延伸到全球各个角落,
盼龚维敬《资本主义是怎样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季刊,2002.4
160
通过与目标国廉价人力资本和劳动力的重新结合,获取超额利润。跨国公司的发展
使资本追逐利润的空间范围得到了空前的扩展。总的来说,资本组织发展的根本目
标在于追逐利润。需要指出的是,资本组织的这一发展趋势,进一步弱化了资本在
其国内企业中的生产职能。
三、资本运行市场化与资本分配渠道创新
取得收益是资本的终极目标,尽管因产权主体不同,收益的内容会有所差异。
任何一种资本从它成为资本那一刻起,它就必须要考虑三件事情:一是资本的使用
要选择在什么领域内实现资本的增值问题。二是资本的使用要选择在什么产品上实
现资本的增值问题。三是资本在使用中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投资的问题。前两个问题
属于资本产权主体自己的事情,影响他们作决策的主要因素是其自身所拥有的资本
实力、他们对所要投资领域的熟悉程度和兴趣,以及在该领域中对资本驾驭的能力,
当然也包括对收益率的预期。第三个问题的决定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采取什么方
式是资本运行的重要环节,不管是哪种产权,产权主体的行为方式主要有两种:一


是交易,二是持有。
产权交易的根本保障是资本流动性。从任何单个投资者角度看,资本流动性对
它们都是有利的,因为它赋予了投资者选择的机会,并降低了他们投资的风险。这
样,相反也会降低公司应该支付给股东的、用以吸引他们来投资的回报。但是,对
单个投资者有利的流动性却未必对整个经济有利。这是因为投资者很少去关心公司
的经营活动,一旦发现公司出现问题,他们会及时的退出来,他们不会选择支持那
些需要时间和资金来解决问题的经理。迈克尔·波特认为,公司内部一直贯穿于公
司的投资资金分配的制度应该对美国公司的竞争力问题和低投资率问题承担责任。
他认为,美国的制度是流动的资本制度,其特征是由短暂的所有者——机构投资者
造成的。他们在众多公司里所拥有的利益是分离的,作为一个投资者,他们更愿意
在每一笔交易中进行投资,而不愿意在维护一种利益关系中进行投资。在决定是否
购买或转让某种特定股票时,他们必须依据可供利用的、大量传递外部人的简单信
息摘要,来从事于预测近期股票价格变动。这些投资行为g-Re成行业投资结构的不
合理状况。相比之下,臼本和德国的资本投资则是一种风险资本制度,在这种制度
中,投资者追求的是长期投资,他们更关注对公司的所有权,而不是单个交易。”可
见,资本产权的流动性程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资本产权主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
权衡结果。
产权持有的根本保障是有效的监督,特别是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有效监督,只有
这样才能保证资本产权实现保值增值。从监督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所有的资本产
权主体化分为两大类:大户和散户。从二者的博弈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资本运行
的另一种方式。假定资本所有者分为两类:大户和散户,公司价值有三个水平,p1、
P2、P3,O<PI<P2<P3,监督总成本为c,大户持股比例为a,散户持股比例为b,
可以假定a>50b。大户监督成本C/a,散户监督成本C/b。
当公司的所有者都是散户时,散户之间的监督博弈矩阵如下(表7一1):



表7—1:散户之间的监督博弈矩阵
散户甲
监督不监督
监督bP3一c/b,bP3-C/b bP2-C/b,bP2
不监督bP2,bP2一C/b bPl。bPl
。MichaelE.Por[cr,‘CompetitiPeStrategy:TechniquesforAnalyzingIndustriesandCon删togs.F№Press.
162
如果散户都监督,则公司价值最大P3,如果散户都不监督则公司价值最小P1,
如果一个监督,另一个不监督,则公司价值居中P2。从散户之间的博弈看,如果
都监督,甲乙的净收益为bP3-C/b,bP3-C/b,由于持股比例小,所以成本较高,收
益不明显,所以比较利益较低;如果甲监督而乙不监督,则乙的收益明显高于甲,
所以散户的最优选择应该是都不监督,虽然公司价值最小,但是各个散PIll:P,较收
益却可能不是最小。
当公司的所有者中有大户时,监督的博弈就在散户与太户之间进行。(见表7吒)


表7-2:散户与大户之间监督博弈矩阵
散户
监督不监督
监督aP3—£f钆bP3_c强aP2-c7a.bP2
不监督aP2,bP2---C/b aPl,bPl
在散户与大户的博弈中,散户的理性选择仍然是不监督。所以,这个博弈矩阵
实际上只是大户自己的理性选择问题。如果大户选择监督,那么其净收益为
aP2--C/a,如果不监督则净收益为aPl。两种选择秀5个更有利可图,要取决于多种
因素。首先是持股比例,持股比例越高,则监督成本越小,选择监督可能更有利。
其次要看公司价值,特别是有监督时的公司价值与没有监督时的公司价值之差的大
小,如果这个差很大,则大户就会有动力监督,如果差别较小,大户当然不会愿意
承担不必要的监督成本。最后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是固定的监督成本,包括监督的
时间、专业管理的才能以及信息收集和处理,甚至包括是否有健全的财务制度等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大户的决策。不过从总体上说,大户由于持股比例大,一般都会
选择进行监督,而且许多散户也会在机构投资者的领先行为带领下,对持股公司进
行一定的监督。在此条件下,大户与散户之间的监督博弈模型有可能演变成为双方
的合作模型。
在众多大户中,近年来机构投资者的监督力度是最大的。80年代后期,一些
已经建立了新的组织的机构投资者,比如美国的公共雇员养老基金和联合养老基
金,已经找到了向目标企业直接表达意见的渠道,而不再完全依靠用脚投票。养老
基金和个别活跃的机构投资者开始尝试以其他方式对公司治理施加影响。他们曾利
1一一
用恐吓论坛一类的公开活动对那些业绩不佳的、或者总经理年薪过高的,或者没有
把投资盈利足额转到养老基金账户上的,或者没有对养老基金给与足够重视的公司
进行惩罚。此外,机构投资者还鼓动公司的董事会,通过私下谈判和公开告诫.在
实际运作中果断地撤换业绩不佳的总经理。90年代初,一些公共养老基金的总裁
们开始同意与被他们认为是低业绩公司的董事长们举行心平气和的会谈。部分公司
也已经开始在一些问题上寻求机构投资者的支持和建议,诸如董事会内应有多少名
独立董事以及哪些人可以担当这一职务等。此外,关联投资的发展也被认为是机构
投资者行为的一个重大发展。关联投资是主要机构投资者在确定无疑地有权发挥作
用时所形成的特征,它是有依据却是有节制的监督者。“关联投资至少由两个作用:
一是它们可以缓解所谓集中的行动或搭便车问题。作为一个有效的监督者或投资
者,即使有些投资者没有付出监督成本,它们也能获得由于有效监督带来的收益。
二是持有巨额股份的大型机构投资者将可能更愿意承担公司治理改革评估的既定
成本,因为这些改革将为其扩展投资服务。
“JohnPound,‘BeyondT'akeoPef's:politicsComestoCorporateContr01.’HarPardB%h∞RePiew,1992a,83-93
164
第二节二战后资本产权的演变
资本的产权关系是诸种资本的权力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基础。到底谁拥有资本产
权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决定了产权组织的确定。在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出
资人直接把货币投入企业,并通过契约形成权力义务关系,资本产权无疑属于出资
人。股份公司出现后,股票投资人直接从股票市场上购买企业股票,事实上也就是
把货币直接投入企业,股票就相当于出资人得到的契约,因此资本产权也应该属于
股票购买人。私人企业的出资人和股票投资人,二者的产权收益实现方式有所不同,
前者只能对公司的收益提出要求,后者不仅可以对公司收益提出要求,而且可以通
过市场交易直接索取产权收益。二者的共同点是出资人都对自己的产权拥有较大的
处置权。二战后,股票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逐渐出现了资本纯化
的现象,出资人的资本产权已经被中介代理人取代,除了保存一定的收益权力外,
出资人已经几乎失去了对资本产权的处置权。由此,我们这里把资本产权界定为拥
有处置和收益功能的资本权力。拥有这两项权力的主体,我们称之为资本产权主体,
而那些只拥有资本所有权,但是却失去了处置权的主体,我们称之为终极所有者。
一、普通投资人产权
众多的资本产权中,最普通的是普通投资人产权。普通投资人指的是那些直接
在市场上购买企业债券的中小投资者,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集中关注债券价格,基本
忽略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其处置权力集中表现为对债券的买卖行为方面,其收益
权力也理所当然地与买卖债券直接相关。一般地说,普通投资人所面对的主要是资
本市场。有效市场假说似乎只承认一种市场,即由众多普通投资人组成的市场,比
如,纽约证券交易所和NSDQ就是著名的“普通投资人市场”。对价值投资而言,其
他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功能以及在决定价值方面的作用与普通投资人市场同样重
要,甚至更为重要。这些市场包括并购市场、杠杆收购市场,还有为控制市场而进
行的竞争。尽管这些市场与普通投资人市场交易的手段一样,但普通股的主要义务、
普通股的主导价格、股息以及采用的交易条件,严格的说都与普通投资人市场不同。
其他影响价值投资的非资本市场包括高级管理报酬市场、私人债券市场、保险市场、
解决股票诉讼的纠纷市场。因此说,普通投资人所面对的市场并非简单划一的股票
⋯‘ 一
或基金市场。尽管它们的产权处置和收益的方式简单,但是所起的作用却并不简单,
而且这种作用不仅能在股票市场上得到体现,而且会在经理人市场、并购市场以及
保险市场等方面有所体现。
二、自然人大股东产权
自然人大股东产权与普通投资人产权的根本区别在于,大股东参与企业的生产
经营活动。拥有选举资格的大股东可以通过投票权直接参与公司的战略和经营管
理。与小股东相比,大股东之所以有能力和动力行使这种权力主要有两个原因:一
是拥有所有权的大股东能够做出影响股份公司运行结果的权力;二是大股东的参与
活动可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净收益。股东的任何干预都要付出成本。一般来说,大
殷东因其较高的持股比例而相信能够稀释干预成本。大股东有动力通过市场活动给
管理者施加压力,提高公司治理的质量。需要指出的是,大股东所追求的收益可能
与一般股东的利益不一致,大股东可能会利用其优先获得的信息,通过交易活动获
利,这些利益其实并不是来自企业的生产经营收益,而是由大小股东信息不对称造
成的股东之间的收益再分配。从这个意义上说,大股东干预企业经营行为的动机并
不完全是为了提高企业治理绩效,其另一个目的是为了获得债券市场的溢价收益。
股份公司的董事会实质上是介于资本企业组织与产权组织之间的一种制度安
排,或者说是二者的结合。因此无论对企业还是对资本终极所有者,董事会的作用
十分关键。董事会主要有两个职能:一是作为专家小组,为总经理提供及时的企业
发展战略建议,这种建议往往具有强制性,一经董事会通过,总经理就必须执行。
二是监督企业管理层的行为,以确保企业管理人员的行为与股东利益相一致,并保
证经理人员不犯错误。难题是采取什么样的董事会人员结构才能保证这些功能的实
现。现代公司治理理论把焦点集中在董事会的人员结构方面,即到底是采用外部人
还是内部人组成的董事会。这要取决于哪种结构更有利于实现对经理人员的激励,
使其行为更加符合广大股东的利益。对经理人员的激励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是来
自经理市场,二是来自福利。经理市场的作用很简单,如果公司的绩效太差,经理
人员就可能失去工作,在美国,这已经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制约机制。一项调查表
明:绩效较差公司的经理人员有34%没有到60岁就离开了,而绩效较好公司的经
理人员在60岁以前离任的只有24%。据统计这些离开的经理人员大多是受到了外
部替代者的挑战,在所有离任的经理人员中,有近50%的经理是被替换的,只有不
到10%的经理是自愿离职的。除了经理市场的压力外,资本所有者对经理人员行为
的另一重要影响是给与充分的激励,确保经理人员在提高公司绩效的同时提升股东
的财富价值,同时如果股东财富遭受损失,经理人员也会有相应的财富损失a股票
期权就是能起到这种作用的激励方法。20世纪90年代,股票期权受到了广泛的关
167
注,这种基于市场评价的福利方案能够激励经理人员努力提高股票的市场价值,作
为一种长期的福利方案,股票期权在提升资本所有者财富价值方面,比传统的利润
指标要好得多,尤其在激励经理人员的创造性方面,激励性的福利安排更有效率。
因此,依靠内部人组成的董事会对经理人员更具有激励效果,而依靠外部人员组成
的董事会则约束功能更强。
四、风险资本产权
风险资本产权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资本产权组织形式。风险资本家
与一般的股东不同,他们不仅要求高额股份,同时他们一般都积极参加公司的经营
管理活动。由于他们持有的大额股份,他们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收益远远大于他们
的成本。风险资本投资者对公司治理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在美国,股票市场非常
发达,风险资本家可以随时卖掉他的股票。当然也会有许多不关心公司日常经营活
动的中小投资者愿意买这些股票,交易不是问题。当然,使用风险资本开始公司的
创业存在很大的风险,成功的几率很低,也正因为这一原因,风险投资一旦成功,
其获得的收益也会极高。尽管如此,风险资本还是不能满足创业的资本需求。现在
看,风险资本确实是一种重要的资本融资途径,特别是对那些前景比较看好,但是
又不具备获得银行贷款的公司来说,选择风险投资是一个很好的解决资本瓶颈的途
径。与其选择迎合那些未来的借款人,公司还不如采取债券抵押的方式吸纳风险资
本,这样也可以稀释外面的债权。
168
表7—3: 限制机构投资者作用的法律规定
机构投资者法律限制
保险公司·不超过一家公司普通股的2%,不超过全部股票的20%
共同基金·一般的战略组合:不超过任何一个发行人股票的5%,基金购买具
有投票权的股份不得超过10%,否则适用税收惩罚条款。
·必须经过证监会同意才能采取联合行动
年金·必须潼l真管理资产,资产必须分散投资。
·必须保证投资的唯一目的是向参加者或受益人提供收益。
·如果持有份额超过发行公司资产的10%,年金就不能再要求更多的
股票或债券。
·不得随意进行交易
银行持股·一般不允许银行直接或间接持有非金融机构的股票。
·即使持有股票,也不能超过公司流通股的5%
·只能从事与银行业务相关的活动
银行信托基,·基金账户中,雇主的资产不超过10%
金·积极的银行管理可能引起受控公司的债务
资料来源:(美)总统经济报告,2003年,第91页
五、机构投资者产权
机构投资形成的资本是二战后企业资本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美国,通
过机构投资所形成的企业资本已经成为最主要的资本形成途径之一。机构投资者,
包括银行和信托机构、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养老基金、投资公司、私人信托机构
和捐赠的基金组织。它们拥有美国的私人企业、公司和公债总资本索取权的40%以
上。其中,金融机构持有公司债券80%以上和一半以上的公司股票索取权。在最大
的和最抢手股票的公司,机构投资者往往是最大的股东,其所拥有的股票会占到这
些公司总发行量的60-70%。“在60年代以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重从来没有超过
总股本的15%,到1971年这一比例一跃上升到3 1%,到2001年则增长到49%。美
国公司几乎一半的股票被机构投资者持有。随着其持股比例的上涨,机构投资者对
公司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80年代,诸如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等机
构投资者都积极地参加公司的治理,以至于这种参与活动已经影响到了企业的长期
经营战略,到90年代,政府开始完善一些法案,以限制机构投资者的干预行为。
表7—3是美国政府对各种机构投资者作用的法律规定。通过表格可以看出,机构投
资者的资本产权被严格地限制了持有比例,并被要求以获取股息为主要收益途径,
不能随意进行交易牟利。
六、战后姿本产权的特征
从上述资本产权状况来看,产权分散是一个明显的特征。这不仅表现为产权主
体多样化,包括普通投资者和大股东拥有的私人资本产权、风险资本产权、机构资
本产权,当然还包括法人资本产权、金融资本产权和国有资本产权等(如前所述):
而且表现为收益途径多样化,包括股息收入、溢价收益、风险收益等等。此外,多
元产权主体的目标也有巨大差异:私人产权、风险资本产权以及机构资本产权的最
主要目标就是获得现金收益,而法人产权则更注重企业的成长,国有资本产权除了
企业目标外,还负有一定的社会目标,等等。总而言之,资本产权分散是一个事实。
85玛格利特-M·布莱尔《所有权与控制》,张荣刚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t第130页
170
这一事实是多元博弈的结果,符合资本所有者和企业双方的共同利益。从证券投资
理论来看,证券投资者最有利的证券组合是对许多企业证券进行分散投资。所以证
券所有者一般对亲自监督任何一个企业的活动细节没有特殊的兴趣。“在管理者劳
动市场评估企业管理者的价值时,企业的证券持有者提供了重要的但是间接的帮
助。一个证券持有者打算购买证券时往往抱有这样的信念,即他支付的价格反映他
正承受的风险,将来证券的作价也使他获得与他承受的风险相适应的回报(或惩
罚)。因此,尽管一个个人证券持有者可能没有浓厚的兴趣直接监督某个特定的企
业的管理者,但他对能有效地给企业证券定价的资本市场的存在抱有浓厚的兴趣。
有效的资本市场提供的有关企业证券价值的信号似乎对管理者劳动市场重新评估
企业管理者是最重要的。“分散的资本产权结构是资本产权主体和企业管理层共同
的选择。这种分散的结构至少能给资本产权主体和企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一是有利于资本积累。由众多小投资者承担的、将股票索取权划分为更小的单
位的方式使积累大规模资本成为可能,并且这种能力大大超过了公司投资者以个人
拥有的有限财产来承担的大股东职能的可能性。事实也表明,二战以来持有公司股
份的终极所有考八数和范围都在不断增加。许多工薪阶层也通过市场等途径获得了
一定的公司股票,尽管每个个体持有股票数量不多,但是主体范围的扩大却迅速扩
大了资本积累途径和数量。
二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资本产权的分散提升了公司经理人员的地位,
公司经理人员不需要十分富有,但是他可以通过支配巨额财富而获得财富效应以及
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地位。
三是分散了资本产权主体的投资风险。当股票的收益被分割为很小的部分并由
众多的投资者所享有时,那么资本的提供者就可以通过在许多不同的公司里分别拥
昕尤金.法马《代理问题与企业理论》t政治经济学杂志,第踞卷第2期,第288页·引自陈郁《所有权、控制
权与激励》,三联书店,1998年,第l“页
17l
有小股份的方式,来使自己的投资多元化,以分解风险。而且经验的可得性和交易
这些股票的活跃市场使这些投资比其他可能的投资方式更具有流动性,并将进一步
减少投资在公司股票上的风险。
此外,更重要的是,资本产权分散并没有减弱资本所有者对公司的有效控制。
资本产权分散以及股份公司的发展,并没使资本权力真正转移,而只是导致了控制
方式的转变。持股比例的减少虽然使资本家对企业的控制减少,但是凭借对企业拥
有有效控制的股票份额,资本家和高级经理们牢牢掌握着企业的控制权,在股权广
为分散的今天,垄断资本只需掌握某公司股票的3—5%,就可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
一、

权。
综上所述,资本所有者是否放弃对企业的监督管理,以及采取什么方式对企业
进行监督,主要的并不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规模,而是取决于市场能否为资本牟
利提供更好的机会。二战后发达国家日趋完善的金融市场,不仅为资本所有者追求
市场价值增值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同时也为资本所有者有效监督企业治理活动提供
了便捷的市场途径。在此条件下,资本所有者的理性选择必然是进行市场化运营,
一方面通过资本运营获取企业价值增值,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手段实现所有者职能。
与资本所有者这种理性选择相对应的是,资本所有者失去了几乎全部的管理企业的
职能。
第三节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变迁
一、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适应性变迁
资本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地位和作用的改变,是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发展变化的
直接基础。特别是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力大发展,为资本所有
者分配权力的演进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资本组织形式的演变则从另一个层面为
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发展变化提供了解释。资本产权则是与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密不
可分的一对权力束,资本产权的分散化趋势,不可避免的会带来资本所有者分配权
力的相应变化。此外,资本运行方式的变化,为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实现提供了
新的路径,也为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总的来说,资本
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组织形态、产权及其运行方式的发展变化,都要求资本所有者
的分配权力做出适应性的变化,这是分配关系适应分配条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一)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变迁来自于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由其带来的生产力
的巨大发展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产业的出现增加了对资本的需求,为资本
所有者更广泛地参与分配提供了新的机会;二是信息技术对资本的替代,降低了企
业生产经营中的资本成本,同时提高了企业资本的使用效率;三是信息技术提高了
资本所有者劳动效率,降低了资本运行成本。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仅创造出一批新兴产业,同时也使一些传统产业
得到改造,并成为资本所有者获取投资收入的新领域。追逐利润是资本的基本属性
之一,不管哪个年代,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都不会因为某个产业的衰退而随之消
亡,新兴的产业总会为资本提供更好的利润平台。二战后,在发达国家里,传统的
汽车制造、纺织等部门的市场份额趋于饱和,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利润率明显下降。
比如美国的汽车行业,从80年代开始,全行业利润额基本处于负增长状态。但是
资本分配权力却并没有因此而衰弱,相反,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新兴产业以及传统
产业的改造,为资本分配权力的转移和扩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渠道。电子设备、新
材料新能源等化学工业、石油产品的深加工及其副产品、生物科技及其庞大的产业
范围,等等,都成为二战后新的、前途广阔的利润增长点,也当然会成为新的资本
洼地。事实上,与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的传统产业获得的新生相比,新兴产业部门还
表7-4:二战后美国各工业部门的公司利润(10亿美元)
\总额装备机器电子汽车其他食品化学石油
制造制造设备及零耐用工业加工
业业制造部件产品业
业制造

1960 23.8 0.8 1.8 1.3 3.O 2.7 2.2 3.1 4.2
1970 27.5 l_1 3.1 1.3 1.3 2.9 3.2 3.9 6.1
1980’ 78.3 4.4 8.O 5.2 —4.3 2.7 6.1 5.7 13.1
1990 113.1 6.O 11.8 8.5 —1.9 15.9 14.3 16.8 21.7
2000 166.3 15.4 16.3 4.7 —1.5 28.2 25.7 16.O 30.7
资料来源:(美)总统经济报告,2004年,第396页
稍显逊色。虽然没有一个很确切的统计资料能够说明,信息技术到底在多大程度上
174
改造了传统产业部门,并使这些传统产业部门的资本分配权力得到扩张。不过,我
们从二战后大量应用信息技术的传统产业的发展上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为资本所有
者带来的绝不仅仅是那些新兴产业部门,资本所有者们会发现,他们投放在电信部
门、装备制造业、机器制造业、甚至是一些普通的耐用产品生产部门的资本,在二
战后都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见表7—4)。这些利润的一个重要的源泉就是二战
以后,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由此,我们不难断定,二战以来,信息技术发展以及
由此带来的广泛的技术创新活动,不仅为资本所有者转移资本从而获得新的分配渠
道提供平台,同时也为资本所有者既有的投资渠道提供了新的利润,从而稳定了资
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
新技术的发展对现代企业组织和工艺流程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信息技术在
企业生产经营的某些环节上的应用,减少了机器设各、厂房等资本投入,从而降低
了企业生产的资本成本,相应提高了企业的资本使用效率。信息技术的应用首先使
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更加精炼。在企业产品的流通方面,从原材料储运到企业生产过
程,包括机器设备的运动速率、各工序之间的衔接、产品质量检验,以至于到销售
过程,包括存货簧堡、渠道管理、售后服务等等,信息技术的使用都在不同程度上
提高了企业生产各个环节的效率。网络和电子商务的运用,大大简化了企业的市场
购销行为,原材料采购、存货管理和销售管理的程序大大简化,不仅可以缩短交易
时间,而且可以在比较精确的合同安排条件下,太量减少场地的占用,这些改进都
会降低企业运营的固定成本。同时,电子化的管理系统无疑会提高雇佣工人的劳动
效率,从而也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成本。在企业的直接生产方面,信息技术
的作用更加直接。一方面是加入电子控制技术的机器设备,大大提高了机器运作的
速度和精确度,而且使工艺各个环节更加紧密,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投入产出率,
而且使产品合格率也迅速提高。不过,这还不是信息技术在直接生产过程中最突出
的作用,二战后新型企业生产过程的突出特点是把企业研发活动密切地结合到生产
过程中来。在传统产业部门中,研发活动一直独立于企业直接生产过程,甚至独立
于企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研发活动与企业的直接生产过程之间的联系越来越
紧密,不仅企业研发人员可以第一时间直接观察到企业生产过程的优点和不足,而
且许多研发成果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被企业采用,并直接用于改进工艺流程,这种
改进活动只有在电子化的生产工艺流程中才有实现的可能,而在传统的大机器生产
中,这种改进是不可想象的,哪个企业家都不会愿意为了使传送带的速度提高~倍
而换掉整个动力机,而在现代电子控制的企业中,企业家则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他

所要做的可能只是改变一下工艺流程的电脑控制程序,似乎没有比这更容易的生财
之道了。研发活动密切联系企业生产的另一个根据是大量企业一线生产工人本身就
是研发主体。现代的蓝领工人已经不再仅仅依靠出卖劳动力,特别在一些商新技术
企业里面,生产活动本身就是创造,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是一种发明,在这个群体中,
企业直接生产活动与研发活动是合而为一的。研发活动生产化的趋势实际上是在减
少企业的前期投入成本,同时降低了企业的创新风险,毫无疑问,这一趋势提升了
资本投资的成功率。除了生产流通过程外,与工艺流程相适应的是企业生产组织的
合理化。与信息技术相适应的企业生产组织是一种扁平化的结构,企业组织链条明
显缩短,单位规模企业的雇员数量也大幅度减少,企业的日常开支也因此有所降低。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降低了单位规模的资本成本,提高了企业资本的运作效率,更
多的企业资本被用来改进技术和扩大企业规模,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并
尽可能地获得规模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技术革命有利于资本分配权力的扩
大。
信息技术在资本运行过程中的运用,为资本所有者提高资本运行效率提供了有
利的工具。互连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平台为当代资本所有者进行投资、证
176
券交易,阻及监督企业资本运用等行为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工具和途径。股票电子交
易系统是提高投资者交易速度和成功率的有效工具,从第一家专业股票交易机构至
今,投资于证券的资本所有者几乎可以随时在全世界任何一个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
活动。同时,各家股份公司通过电子化的财务系统,可以非常便利的把公开的财务
信息传递给证券市场,为投资者科学决策提供迅捷的参考。一个普通的投资者,完
全不用花费大户室昂贵的费用,而只需要一部电脑,甚至是一部电话,就可以完成
交易行为。这种便利的方式对资本所有者来说就是投资效率,就是成本节约,就是
分配权力。与资本所有者的交易费用节约相比,通过信息工具强化对企业治理活动
的监督,对那些特殊的资本所有者更有意义。特别是那些机构投资者,强化对企业
治理活动的监督是保障其稳定收入和科学投资决策的基础。但是,依照法律规定,
机构投资者必须将其资本进行分散投资,不允许某个机构投资者的资本集中在某一
家企业。因此,机构投资者往往要同时面对多家股份公司,甚至是几十家、上百家。
面对如此之多的投资对象,再大的机构投资者也无法完全依靠人力去完成监督行
为,只有依靠信息工具才能及时地获得丰富的企业情报。可以说,只有在信息技术
革命的支持下,机构投资者才能够广泛地存在,也因为这个原因,他们的投资行为
才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由此,与其说是机构投资者和证券市场使大规模的
资本积累成为可能,不如说是现代信息技术使大规模证券市场和机构投资者的出现
成为可能。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更严密、规模更大的资本组织和资本市场,为资本所
有者更广泛的分配权力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资本组织的发展和演化也为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扩张提供条件
作为资本的微观载体,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变化无疑会影响资本的权力。如同
=战以前出现过的托拉斯和康采恩,不管是横向兼并还是纵向兼并,结果都是形成
了对市场的垄断,从而使投资者获得垄断收益,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实质上是通
过这种企业组织的变化得到提升的。二战以来,发达国家的企业组织仍然在发展变
化,如上文所述,事实上,这种变化在人类经济史过程中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二战
后资本组织的发展来看,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适应性交化主要表现在通过混合联
合公司获取范围收益、通过跨国公司获取全球收益,以及i直过跨国托拉斯获取全球
垄断收益等方面。
资本所有者在混合联合公司中的范围收益主要是通过多元化投资实现的。一些
研究认为混合联合公司的出现是企业规避风险的一种战略选择,不过从二战后混合
联合公司的发展来看,混合联合公司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更应该是资本所有者利润
一⋯
导向的投资行为的结果。战后出现的计算机、宇宙航空、半导体、激光等部门利润
高,发展快,而传统的钢铁、纺织、铁路等部门则出现了停滞状态,但是作为传统
的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部门,其资本退出门槛很高。因此,滞留在这些传统部门的
巨额资本实现逐利本性的最佳途径是进行多元化投资。其结果形成了许多规模庞
大、业务没有多大相关性的混合联合公司。从上述过程来看,混合联合公司只不过
是资本所有者扩大投资范围所形成的~种资本组织,通过这一组织,资本所有者不
仅可以保持传统领域中稳定的分配权力,而且又能够把这种权力延伸到许多新兴的
产业领域中去,从而分享技术创新带来的高额回报。历史的发展表明,这种庞杂的
混合联合公司并不是一种完美的生产组织,并不完全适应提高生产效率的要求。特
别是在70年代滞胀时期,这种混合联合公司管理混乱、非生产性流通费用迅速增
长的问题十分严重,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企业的利润也
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资本所有者多元化投资所获得的回报受到了企业经营利润下
降的抵消,当且仅当资本所有者的切身利益受到严重冲击的时候,混合联合公司这
种资本组织形式才失去了存在价值,追求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才被提到了历史进程上
来。取代混合联合公司的资本组织是跨国公司。
如果说混合联合公司只是从产业跨度上扩大了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范围,那
么跨国公司就是从地理空间上扩大了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范围。如表7-5所示,
在美国的跨国公司的考察样本中,有近6096的公司在国外的销售额在20%一59%之间:
而海外利润额在20%-5996的公司数目约占统计样本的一半,资产和职工人数两项的
企业数目也差不多达到了一半左右。从具体的利润数额来看,早在70年代,美国
通过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获得的利润就已经超过了贸易顺差(1970年分别为35亿美
元和2l亿美元)。近30多年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相继开放,跨国公司的全
球经营规模和范围都在不断扩大,其利润额也在迅速攀升。
表7—5:美国140家跨国公司国外业务百分比(1964年)
国外业务比例公司数目
销售方面利润方面资产方面职工人数
o_9% 11 14 16 14
10-i996 25 25 30 10
20-2996 — 22⋯ 一17 27 14
30-39% 19 9 17 7
40-4996 i0 6 5 4
50-59% 4 5 4 7
总计91 67 99 56
资料来源:特奥托尼奥·托斯桑托斯《帝国主义与依附》,杨衍永等译,社会
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8页
表7_6:几家跨国公司的2001年营业额与利润单位:百万美元
公司所属国家营业额利润额
通用汽车美国177260.0 601.0
英国石油公司英国174218.0 8010.0
丰田汽车日本120814.4 4925.1
安联保险法国85929.2 1453.4
国际商用公司美国85866.0 7723.0
安盛公司德国65579.9 465.7
资料来源:美国《财富》杂志,2002年7月22日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跨国公司这一组织形式为资本所有者扩展分配权力开辟
了全新的领域,不仅解决了混合联合公司带来的诸多问题,而且为资本所有者创造
出许多超额利润。特别是投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产业部门,利用这些在发达国
家已经没有竞争力的技术和资产,结合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资本
所有者获得了类似于新兴产业一样的高额回报。当然,这种垄断利润不可能长期存
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延伸,各个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后起的发展中
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在节节攀升,资本所有者在全球各个角落曾经获得的超额利润正
在消失,甚至出现了生存危机。维护分配权力的本能会促使资本所有者寻找新的资
本组织,由横向跨国兼并形成的跨国托拉斯就是这一需求的结果。
跨国托拉斯是保证资本所有者获得全球垄断收益的重要资本组织形式。20世
纪90年代以来,各发达国家的资本所有者集团发动了一浪高过一浪的企业兼并重
组浪潮,他们通过横向兼并在同一部门、同一市场、同一产品上,在全世界范围内
组建新兴的企业集团,形成全球的垄断资本组织。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这种组
织还将进一步扩大。正如美国《商业周刊》一篇文章所言:为了争夺霸权而竞争,
大些、大些、更大些,美国正在进行新一轮大公司时代,其目的在于扩大规模,控
制市场,迎接内外竞争的挑战。”在此战略目标下,我们看到了许多震动全球经济
的重组案例:空中客车重组,波音与麦道合并,奔驰兼并克莱斯勒,日本银行重组,
美国银行合并,等等,涉案金额动则数千亿美元,目标就是为了控制全球市场。通
过这些国际托拉斯,发达国家资本所有者拥有了全球的财源,源源不断的订单为资
本所有者变现为巨额的企业分红或者股票溢价。这种跨国托拉斯不仅表现在发端于
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比如软件产业、宇宙航天产业、生物产业、海洋产业等,
还表现在传统产业部门,比如汽车制造业。近些年来,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业大规
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与汽车产业长期低谜的状态有关,如前所述,自从20世
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的利润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在跨
国公司展开全球经营的基础上,为了维持汽车产业的全球垄断利润,80年代以来,
全球汽车行业经历了一次丈规模的兼并,到90年代末,全世界规模较大的50多家
汽车公司已经合并为20多家,有人估计到2010年全球可能只剩下lO家左右大的
汽车公司。实际上_丛全球汽车的需求情况来看,不仅20家公司可以达到规模经
济,而且50家公司也能够生存,但是资本所有者对国际垄断利润的追求不可能允
许充分竞争市场结构的存在。因此,横向兼并、形成跨国托拉斯就是行业的选择。
由此可见,不管是生产国际化,还是资本全球化,根本一条就是要i菏足资本所有者
追求更高利益的要求。我们能够看到的跨国公司行为t或者跨国托拉斯的行为,都
是以满足资本所有者能够获得高于国内投资收益的利益为条件的,从这个意义上
说,跨国托拉斯也是一种资本组织,是满足资本所有者扩张分配权力的资本组织。
(三)资本产权分散化趋势对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变迁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B7(美)《商业周刊》,1995年9月11日
一般认为随着企业资本产权主体的多元化,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会有所减
弱。其实这种普遍印象并不很确切。如果说由于企业的资本产权分散,各个资本所
有者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权力减弱,这种说法还说得通。但是正如上文所论述的,
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利润,包括分享企业利润在内的多种分
配渠道,事实上是与资本产权分散化趋势相对应的。资本产权分散化趋势对资本所
有者分配权力的影响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有利于资本所有者规避投资风险,从而提高投资回报的稳定性。股
份公司制度的发展,形成了资本所有者与经理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因此,直
⋯一一,
接投资于企业的资本风险不仅来自于企业经营好坏的客观因素,而且还来自于经理
人员是否努力的主观因素。是否监督以及如何监督经理人员的治理行为,就成为企
业的资本所有者必须权衡的问题。强化监督有利于维护自身利益,减少投资风险,
但是必须付出成本;不监督则没有成本,但是必须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对于大多
数普通投资者而言。并非不愿意监督,而是由于监督成本太高,没有监督的动力。
那么,究竟资本产权分散对投资风险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从企业角度看,资本产权
分散化会使多元的资本所有者形成风险分担的理性预期。每一个投资者都确切地知
道自己所拥有的企业资本的绝对份额,因而也确切地知道如果企业经营失败会给自
己带来的绝对损失。但是多元投资者似乎更愿意从相对份额的角度考虑问题。普通
的投资者总是认为其个人所拥有的资本份额不足以影响全局,更不足以投入费用监
督企业,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监督行为会产生外部性,会有不同程度的搭便车行为。
由此,能让多元资本所有者产生风险降低的心理预期,这样的资本产权结构就是分
散化的结构,而且越分散越好,一个企业的资本产权结构越是分散,单个资本所有
者就越是觉得自己承担的风险小,其获得稳定回报的预期就越高。事实上,单个资
本所有者所承担的风险是与其投资额密切相关的,而不是与投资者数量密切相关。
但是客观上能左右资本市场上投资者行为的往往不是绝对的风险大小,而是对风险
的预期。从资本产权角度看,一笔资本分散地投入到多个企业中,而不把所有的鸡
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本身就是分散风险的最好办法。尽管这种办法可能会失去许
多获得高额投资回报的机会,但是它迎合了~些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的心理,因
而在资本市场上被广泛地使用。
另一方面,分散的资本产权为企业的大股东和机构股东提供了运用双重分配渠
道的机会,包括股息收入和股票溢价收入。企业的自然人大股东和机构股东都是企
业治理行为的积极监督者。监督行为的本身就是获得企业信息的过程,因此,这些
股东总是能够获得一些普通股东不知道的信息,或者能比较早的获得即将公开的信
息。信息的不对称使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在与普通股东的市场交易中占据了有利的
位置。许多研究表明,大股东和机构股东往往愿意进行这种交易,尽管各国都有帽
关的法律禁止这类交易行为,但是不容否认,这种行为仍然存在,而且已经成为进
行监督的股东应有的回报方式。不过从分配权力的角度看,通过这种渠道获得的股
票溢价收入不能从整体t解释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变化。因为获益的一方实质上
是以另一方资本所有孝的损失为祭件的。因此这一分配渠道只能是资本所有者之鲫
的再分配渠道,它对企业分配关系的直接影响并不大。但是这一渠道仍然能够从分
配权力的角度解释积极监督的股东的行为。另一个渠道是获得股息收入。资本所靠
者必须依靠积极的监督行为才能确保这一分配渠道的有效实现。
再一方面是法人股东带来的巨大的资本规模收益。法入股东是极特殊的资本所
有者,虽然不是终极资本所有者,但是也不同于机构投资者等资本中介组织。制,
资本一经形成就具有了完全的产权主体地位,并拥有全部的处置和收益权力。因肛
在探讨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方面,可以把法人股东近似地看作自然人大股东或者悬
机构投资者。需要强调的一个特点是,法人股东投资于企业的直接动机不仅仅局陟
于双重分配渠道,他们更注重通过股权关系构建法人关系网络。这种网络的功能不
仅表现在资本融通方面,而且表现在企业生产经营方面。在资本融通方面,法人之
间相互持股有利于企业获得稳定的投资,以弥补银行贷款的不足和股票市场融资的
不稳定性。一旦形成类似于日本模式的法人相互持股结构,那么全社会就会形成资
本规模优势。尽管社会总的物质资本数量没有增加,但是总的货币资本却被多次投
放,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乘数效应。从这个角度看,法人股东有利于资本的投资效率,
同时有利于各资本所有者比较均衡地获得回报,而不是像自由市场经济体制那样,
通过资本市场自发的调节各资本所有者之间的收入份额。在企业生产方面,法人之
一一一
间的相互持股模式有利于企业之间的生产经营合作,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利润,
间接地有利于法人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提高。
(四)资本市场化运行改变了资本所有者的行为方式,从而扩展了资本所有者
的分配范围
资本所有者通过资本市场间接地向企业投入资本,使资本所有者具有了双重获
利的可能,一方面可能获得企业分红,另一方面可能获得股票溢价收入。从美国
70年代以来普通股的收益情况来看,通过股票溢价获得收入要高于从企业分到的
红利(见表7—7)。
从表7-7的数据看来,资本所有者确实放弃了很大一部分直接参与企业分配的
权办,比如2000年美国的GDP增长率为3.8%,而普通股的分红比率仅为1.15%,
远远低于整体的投入产出率。但是资本所有者在放弃了宜接参与企业的分配权力的
同时,却获得了参与资本市场的分配权力。2000年两个渠道的收益率总和为4.77%,
比GDP增长率高出了将近一个点。由此可见,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并没有I药为代
理关系的发展而有所损失。在代理分配关系中,资本所有者通过监督行为获得的企
业利润分享确实不如通过直接管理行为,但是资本所有者也因此节约了管理成本,
184
并把它转移到了更加有效率的资本市场。
表7—7:美国普通股收益率(%)
年代分红/股价溢价收入/股价
1970 3.83 6.08
1980 5.26 12.66
1990 3.61 6.47
2000 1.15 3.62
资料来源:《美国总统经济报告》,2004年
二、发达国家经济制度对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维护
资本所有者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阶层,其分配权力首先是由资本要素的生
产属性决定的,但是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必然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
来维护资本所有考的分配权力。资本主义国家维护资本所有者利益的行为和措旖在
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反映,从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角度来看,国家的
维护行为主要体现在倾向性的经济制度安排方面。二战以来这种安排又集中表现在
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从总体上维护资本所有者阶层的利
益:二是通过金融改革和支持金融创新活动,为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实现创造平
台。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调整和维护是二战以来资本主义
社会性质对分配关系所发挥的最重要的反作用。这一作用首先表现为维护资本回报
率。如表7-8所示,税收是国家最重要的调节分配关系的手段。从表中可以看出,
美国财政的几项主要的来源中,公司所得税的增长幅度最小,53年间增长了12倍,
而个人所得税则增长了49倍,社会保险和退休金收入增长更快,高达165倍。从
1970年开始,公司所得税就已经成为财政三大收入的最小组成部分。从此项制度
安排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对企业资本投资与积累的倾向。
表7:-8:战后美国财政收入中公司税的份额(10亿美元)
税收总额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和退
休金收入
——

1950 39.4 15.8 10.4 4.3
1960 92.5 40.7 21.5 14.7
1970 192.8 90.4 32.8 44.4
1980 517.1 244.1 64.6 157.8
1990 1032.0 466.9 93.5 380.0
2000 2025.2 1004.5 207.3 652.9
2003 1782.3 793.7 131.8 713.0
资料来源:美国总统经济报告,2004年,第390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进行维护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
国家创新系统促进技术创新,为资本所有者分担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二战后,发
达国家形成了庞大的国家创新系统,运用雄厚的财政资金,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研
究和创新活动,为资本所有者投资与企业创造了便利条件。(第六章已述,此处不
再重复。)国家的这种技术研发和创新行为首先为企业资本投资节约了成本。企业
不仅可以节约研发所需要的大量费用,而且大幅度缩短了产品从研发到投产的时
间。同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瞬息万变,任何研发活动都有较大的失败风险,而且
即使获得成功,也不一定就能顺利地转化为商品。因此,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
并不多,特别在某些根本不能直接形成商品的基础领域,不会有私人投资者进行投
资。如表7—9所示,从60年代开始,美国私人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各种机
器设备制造行业,虽然计算机在二战后就已经出现,但是直到80年代初,这一行
业一直没有吸引多少私人投资。但是从1980年到2000年,这20年间,计算机硬
件产业增长了7倍多,软件产业则更快,增长了17倍。私人投资之所以能在短时
间内有如此飞跃的增长,主要原因是美国自从70年代以来推行的国家科技创新活
动,为私人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表7—9:美国二战后私人固定资产投资单位:10亿美元
计算机及其软件其他信息设工业设备交通运输设
配件备备
1960 2 l 4.6 9.4 8.6
1970 2.7、2.3. n.6 20.3 16.2
1980 12.5 9.8 46.4 60.7 48.4
1990 38.6 47.6 90.9 92.1 70.O
2000 i01.4 176.2 190.0 159.2 160.8
资料来源:《美国总统经济报告》,2004年,第306页
深化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是发达国家二战后维护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另~
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其作用一方面体现在通过金融改革增强资本的国际竞争力;另
一方面体现在通过金融创新,不断完善金融市场,分散投资风险,提升资本的价值。
深化金融改革是80年代以来全球的大趋势,特别是在几次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
家更痛彻地意识到了深化金融改革的必要性。美国经过80年代的改革和90年代的
完善,在降低金融风险的同时,提高了本国金融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也为本国非
金融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更有效率的金融保障。日本和欧盟国家也从80年代
开始进一步改革其金融体系,日本和英国、法国、德国等几个发达国家金融企业一
直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日本和德国,企业融资主要不是通过资
本市场,而是通过银行或银团组织。在日本,几乎所有大企业都有自己固定的贷款
银行,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紧密。随着近20多年来国际竞争的加剧,臼

本德国等国的银企模式也经受着改革的压力,不仅企业受到了融资困难的压力,而
且银行本身也受到了全球竞争的压力。从日本德国的改革取向看,对银行业进行兼
并重组成为首要选择,金融改革并没有直接触及企业融资模式。由此可以看出,不
管是美国的金融改革,还是日本德国的金融改革,一个基本前提是不能损害企业资
本所有者的既得利益,所有改革措施都只能是为企业的资本所有者提供更有效的获
利渠道,而不是削弱获利能力。各发达国家近lO多年来不断推进金融创新以完善
资本市场的众多举措,与其说是为了满足企业融资的需要,不如说是满足资本所有
者扩展分配权力的需要。因为通过这些金融创新,获得最快增长的不是企业利润、
不是劳动者福利、也不是ODP,而是资本所有者的收益。
t综上所述,通过分析二战后的资本形态、资本组织、资本运行以及资本产权,
可以得出战后资本要素在企业中的生产职能出现弱化的趋势。但是从分配份额上
看,二战以来,发达国家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从根本上说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
了增强。这种增强的趋势主要是通过分配权力转移的方式实现的,包括从传统产业
向新兴产业转移,从企业内部向企业外部转移,从一国内部向全球转移。同时,发
达国家资本主义的社会性质进一步强化了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
188
第八章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扩张
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扩张是二战后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重要特征。本章首
先分析人力资本基本形态、人力资本市场运行以及人力资本产权特征,借此说明人
力资本要素的生产属性。然后结合生产力和社会条件,综合分析发达国家人力资本
所有者分配权力的扩张及其受到的制约。
第一节人力资本要素的生产属性
一、人力资本的基本形态
(一)人力资本概念及其发展
人力资本理论是20世纪一60年代兴起的。作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舒尔
茨,以及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卢卡斯等,都对人力资本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论
述。
舒尔茨针对二战后西方社会经济增长的情况,对经济发展的动力做出了全新的
解释。他认为研究经济增长问题,不仅要考虑物质资本的作用,同时还必须考虑人
力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一样具有资本属性,而且人力资本的收益率要
高于物质资本的收益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增加教育
投资,提高人口素质,是一个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
卢卡斯等人提出的新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取决于整个社会平均的人力资本
189
水平,人力资本的增长率与人力资本生产过程的投入产出率以及私人和社会平均的
人力资本在最终产品生产中的产出率均呈正相关。卢卡斯还第一次提出了人力资本
的内在效应和外在效应。内在效应指的是人力资本能给其所有者带来收益,外在效
应指的是人力资本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其所有者并不能因此获得收益,人力资
本的外部效应从一个人扩散到另一个人,—个有高人力资本的个人能影响周围人并
促进他们生产效率的提高。卢卡斯的人力资本理论为人力资本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
定了基础,把人力资本理论从解释宏观经济增长框架引入到分析微观经济问题。
产权学派在企业问题的研究中,突出强调了人力资本的价值。德姆塞茨等人从
企业人力资本特性出发,研究了对人力资本的激励和约束问题。他认为,企业的生
产是一种团队的行为,团队中任何个体的行为都是无法精确度量的,解决的办法就
是必须有人对其进行监督。但是监督人的行为又该由谁来监督呢?解决的办法只有
赋予监督人以企业产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企业内部实现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威
廉姆森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即工作中有些人才具有某种专门技术、工
作技巧或者拥有某些特定信息。专用性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是企业准租金的源
泉。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加强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力,从而影响企业所有权安排
和企业治理结构。威廉姆森的理论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以及企业家人力资本和技
术人力资本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制度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解释。
。从概念来看,对企业人力资本的认识主要有两种:一是认为人力资本是指企业
的高层管理人员,即总经理,这就是所谓的核心人力资本观。二是一般人力资本观,
即不仅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具备人力资本要素,而且包括企业技术人员在内的企业
员工都具备人力资本要素,都是人力资本所有者。两种概念的范围和出发点明显不
同,前者从人力资本的资本特性出发,主要强调人力资本所有者具有物质资本所有
者的职能,因而也应该具有与物质资本所有者一样的分配权能,并由此出发重点探
讨了委托代理问题。后者则从企业生产中的人力资本特性出发,强调现代企业生产
经营活动中,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不管是高级经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还是一
般工作人员,由于其资产的专用性,对企业来说,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人力资
本特性a由此出发,一般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构造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要
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形成强大的企业人力资本,而不仅仅是对企业家人力资
本的激励,由这一理论带来的是企业员工培训,以及企业分配制度和福利制度等问
题。相比而言,核心人力资本观没有包含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特征,而一般人力
资本观又没有区别资本与一般劳动力要素所有者的性质。
本文从研究分配关系角度出发,把人力资本所有者同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一般员
工分开来讨论。正如前面提到的,本文只是借用了“人力资本”这个词语,本文中
人力资本所有者区别于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根本特征在于:代理属性。人力资本
所有者是代替资本所有者行使本来属于资本所有者的部分职能,并因此使人力资本
成为企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这一属性出发,本文所说
的人力资本主要包括企业家人力资本和技术人力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所有者主要
是那些掌握企业管理权力的高层经理^员,技术人力资本所有者主要指那些掌握企
业和新技术的高级技术人员。这两类入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
有时是结合在一起的,有时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但是,尽管二者特性和职能不完全
~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即代替资本所有者行使对企业实际运行过程的控
制。经理人员通过替代管理职能而与资本所有者形成委托代理关系,技术人员的替
代职能则来源于技术要素对资本要素的替代。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替代关系,但是在
分配问题上却能产生相同的效果,即资本所育者必须对他们让度一定的分配权力。
正是这一共同的属性赋予了这两类人力资本所有者特定的分配权力。也正是这一分
配权力的出现才使得现代企业分配关系具有了不同于任何历史阶段的新特征。
(二)战后人力资本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地位的转变
二战后,发达国家企业人力资本的生产地位呈现出逐步提升的状态(如表8-1
所示)。在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刚刚提出时,企业中的人力资本要素还只是一个财
务概念,确切地说,还没有被当作生产要素。企业考虑人力资本问题主要是从成本
出发,进行必要的财务计算,尽可能降低人力资本开支,由此来减少企业费用,以
增加利润。这一时期的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仅限于财务领域。
70年代,信息技术发展和知识的迅速传播,以及以人为本的新兴管理理念的
兴起,都促使企业开始注重人力资本管理活动。人力资本已经不再仅仅是企业的生
产成本,而是企业知识的载体,以及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载体。企业传播知识、
发挥人性化管理的战略措施都必须以人力资本要素为载体才能实现。人力资本要素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在70年代实现了根本性的转折,突破了传统成本范畴,
而成为企业利润的源泉。人力资本概念也突破了财务管理的范畴,出现了独立的人
力资源管理部门,以及越来越重要的研发机构。
到了90年代,企业人力资本要素已经遍及企业各个环节。从财务管理到企业
直接生产工艺流程,从研发活动到维护客户关系,从争取政府政策扶持到获得银行
贷款或者发行债券,等等,各个环节、各个领域,企业的人力资本都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面对这些关系企业竞争能力的任务,争夺大量优秀的人力资本在90年代已
经成为各个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人力资本不仅仅是生产经营必备的生产
要素,而且已经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必备要素。
随着企业人力资本地位的提高,对企业人力资本的衡量指标也越来越复杂。从
最初的财务成本核算,到70年代各部门的业绩核算,再到90年代以来的复杂核算
体系。现在衡量企业人力资本价值的指标体系已经十分复杂,不仅包括企业利润、
工资、福利等硬件指标,还包括企业股票价值、社会效益、利益相关者效益等外部
指标,同时还包括企业长远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长期指标,等等。因企业差异,
衡量人力资本价值的指标体系大小也不同,但是在现代大规模跨国公司里,这些目
标毫无疑问都会对人力资本的评价发挥作用,人力资本的地位也因此有所提升。
表8—1:企业人力资本存在的主要途径:
途径人力资本的财务计人力资本管理战略管理

时间段60年代70年代90年代
特征企业人力资本的财学习和传播知识作财务报告,人力资
务价值为内部的管理战略本内部流程管理,
客户关系
使用方法人力资本财务计学习组织,知识管平衡计分卡
算,人力资本成本理
和财务的计算
报告框架财务报告一非财务报告测量总体表现
从上述分析来看,人力资本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而
且随着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资本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力资本要素的重要
性可能会与日俱增。
(三)人力资本的资本属性
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是企业的必各要素,从企业产生那天起,这些要素就存在,
工头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随着近代企业的发展,分工日益细密,专业的管理人员
和技术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但是直到二战以后,人力资本概
念才被提出来,关键的一点在于:现代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具备
了“资本”的属性。表8—2中列出了人力资本的资本属性,包括预付性、盈利性、
所有权和风险属性。这里仅从人力资本形成的三个渠道分析人力资本的“资本”属
性。
表8—2:人力资本的资本属性
预付性盈利性所有权风险
个体人力资本个人家庭投资未来高收入个人所有投资风险,周
期长
社会人力资本政府和社会组社会效益,经社会所有投资风险
织投资济增长
企业人力资本企业投资,包利润中心所有权与物质双重风险:个
括:教育、实资本结合人人力资本投
践、创新等资风险和企业
要素生产的风

个体的人力资本产权属于个人所有,这类资本的形成首先需要个人或家庭进行
投资,其目的是未来可能获得较高的回报,当然这类人力资本的投资风险也要由个
人来承担,其风险主要表现为投资周期较长,可能无法实现预期的回报。社会人力
资本主要是指那些由政府或社会组织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这类人力资本一般都是
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都是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增长的要素。这类人力资
本被当作社会资源使用,其风险一般由社会承担。企业的人力资本相对复杂一些。
从预付性来看,企业人力资本的形成不仅可以通过教育投资途径,而且还必须经过
必要的企业生产经营实践活动,甚至是创新活动等过程,只有经过这一系列过程的
人力资本才能被认为具有“资本”属性的人力资本。这类人力资本一旦形成,就会
成为企业的利润中心。当然,企业人力资本还必须与物质资本相结合能发挥作用,
这也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双重风险,一是与个体人力资本投资~样的投资
风险,同时还必须承担由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直接风险。承担双重风险是这类人力
资本获得丰厚回报的重要根据。
从人力资本的三个形成途径来看,人力资本的预付性特征十分明显,而且与物
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的预付时间更长,其承担的投资风险会更大。从盈利性来看,
人力资本所有者之所以投入大量时间和货币进行“资本积累”,其目的就是要获得
远远高于~般劳动力价值的回报,这种回报不能用按劳分配原则来解释,而只能是
同按资分配原则具有一样属性的“按要素分配”。此外,从所有权来看,人力资本
的“资本”属性更加明显,进入企业的人力资本所有者虽然像其他劳动者一样,与
物质资本所有者签订了契约,但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却没有因此失去对其人力资本要
素的直接支配权力。事实表明。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本所有者有充分的权力支配自己
的人力资本要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支配着企业的物质资本要素。也正是人力资
本所有者这种与众不同的所有权,才使现代企业不仅是一个生产经营的实体,而且
是一个创新的载体,因而可能成为一个产生超额利润的中心。超额利润的出现进一
步说明了人力资本的“资本”属性。
二、人力姿本市场
人力资本市场实质上是人力资本所有者与资本所有者谈判的机制。由于资本所
有者多元化,针对不同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谈判的目标和地位都有所不同。
表8—3给出了人力资本所有者对几种主要资本所有者的谈判目标和地位。
表8—3:人力资本的谈判目标与地位
国有资银行机构投法人资风险资普通投
本所有资者本所有本所有资人
者者者
人力资优惠政减少银提高机形成广合作与建立良
本所有策与社行的干构投资泛合作退出时好预期
者谈判会效益预的稳定模式机的选
的企业的权衡性择
目的
人力资经济利经济利利润分利润分企业主股票价
本所有盈益配配地位格
者谈判社会地融资渠股票价股票价
的私人位道格格
目标政治地企业网
位络
人力资高低较高较高较低高
本所有
者的谈
判地位
从表8-3可以看到,各种资本所有者除了为企业投入资本这~基本功能以外,
对人力资本所有者来说,他们还分别有特殊的功能。国有资本投资者在投资的同时,
还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优惠政策,对人力资本所有者来说,还会为其带来一定的政
治地位和社会影响。但是一般来说国有资本所有者(或者所有者代表)的监督能力
比较弱,因此,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能力相对很强。对银行来说,人力资本所有
者的谈判能力则很弱,这不仅因为银行稳健的投资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企业人力
资本所有者的较强控制,而且还来自于人力资本所有者为了维护便利的融资渠道,
而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所做出的心理让步。机构投资者是近年来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
疲于应付的资本所有者。因为机构投资者不仅要求稳定的利润分红,而且要求较高
的股票回报。从企业角度看,保持机构投资者的稳定性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毕竟
机构资本的份额越来越大:从私人角度看,机构投资者的要求其实与人力资本所有
者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的,特别是那些已经实行股票期权的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更
需要股票价值的上升。从谈判地位上看,政策的限制以及分散投资行为,减弱了机
构投资者的谈判力,因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地位相对较强。法人资本所有者是
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特殊性就在于为企业资本所有者构造强大的企业网络,这个网
络事实上构成了企业高级经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生存和发展的平台。因此,法人资本
所有者对企业人力资本来说尤其重要。不过作为内部人,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
判地位并不低,尤其在相互持股的情况下,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地位还是比
较高的。对风险资本所有者来说,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地位则较低,这不仅
是由风险资本的高利润、短期性决定,而且受到人力资本所有者谋求企业主地位的
长远目标影响,放弃眼前利益,追求长远目标往往是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对风险资
本所有者谈判的目标选择。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人力资本所要考虑的主要是企业的
效益,尽可能保持普通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不过,信息的严重不对称还是给了企
业人力资本所有者很高的谈判地位。
从上述企业入力资本的谈判目标和地位来看,人力资本市场实际上具有二重属
性:劳动力市场属性和资本市场属性。人力资本市场首先是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
所有者都要追求稳定的个人利益,不管是谋求社会地位、稳定融资渠道、构建企业
网络,还是期望当上企业主,这些都体现了人力资本所有者作为劳动者的追求(也
许这里应该用“经理人员”或者“技术人员”更合适)。同时,人力资本毕竟不同
于劳动力,除了个人的勃勃野心之外,人力资本所有者还具有很强的企业目标,这
种企业目标是与资本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在一定程度上与资本所有者目标—致。这
一, 一
一目标能够比较明显的反映出人力资本市场所具有的资本市场属性。包括风险性、
投资性、积累性以及对剩余价值的追求等。
从另一个角度,也许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出入力资本的谈判地位(见表8—4)。
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三类产业中,通过对比物质资本、技
术人力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以及一般人力资本的稀缺性、贡献、退出成本、风险、
禀赋等条件,直接说明人力资本的谈判地位变化。特别是在技术密集型的企业中。
技术人力资本的各项指标都很高,因而也必然要参与企业收益的分配。从表中统计
可以得出,对各类型企业作用最大的是物质资本,其次是技术人力资本,再次是企
业家人力资本。最后是一般人力资本(本文把一般人力资本看作劳动力)。至于这
种排序是否科学姑且不论,但是对人力资本的强调是没有错误的。
上述人力资本市场实际上是人力资本要素市场,是资本所有者购买人力资本要
素的市场。除了这种生产要素市场外。还存在一种潜在的、对人力资本所有者有重
要影响的市场——接管市场。接管市场不仅是资本所有者之间的产权之争,同时也
是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与潜在竞争者之间的地位之争,特别是企业的高级经理人
员,更容易受到这种冲击。也因为如此,接管市场经常被资本所有者用作监督企业
人力资本所有者行为的有效机制,而面对接管市场,许多大公司的经理人员会采取
保护措施,比如金降落伞等,通过提高兼并成本来抵制兼并行为。通过这种方式,
经理人员能够有效地分散接管带来的风险,从而稳固自己的地位。类似于金降落伞
这样的
表8—4:各产业类型中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谈判力比较
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稀缺要素物质资本技术人力资本,企物质资本,技术人
业家人力资本力资本
贡献大的要素一般人力资本,物物质资本,技术人技术人力资本,物
质资本力资本,企业家人质资本
力资本
退出成本高的要素物质资本物质资本技术人力资本
承担风险大的要素物质资本物质资本,技术人技术人力资本,物
力资本质资本
要素禀赋人力资本专用性增人力资本专用性增技术人力资本专用
强强性大大增强
参与收益分配的要物质资本和极少数物质资本,技术人技术人力资本,物
素人力资本力资本,企业家人质资本
力资本
资料来源:冯子标:《人力资本与企业收益分配》,管理世界,2004.3
保护行为,对证券市场以及股东利益的影响,则很难确定。一般认为,经理人员的
保护措施对股东来说显然是坏消息,因为它阻止了潜在的收购者,因而也降低了证
券市场对经理人员的制约能力。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如果不把这些保护行为看作是
反接管行为,而是看作是经理人员面对接管压力,而采取的与股东利益一致的风险
防范行为时,经理人员的这种保护行为,往往会引起证券市场的积极反映,股东也
会从中受益。
表8_5对日本、美国、德国的经理人员被替换的概率及其原因做了统计。
表8-5:企业最高经营者被更换的比率单位:%
影响因素日本德国美国
业绩正常时,最高经营者更换率14.3 9.9 12.4
绩劣时,最高经营者更换率18.9 18.9 17.4
股东收入下降时,最高经营者更换率25.3 23.6 19.6
销售下降时,最高经营者更换率23.1 lO.4 21。l
资料来源:Steve N.Kaplan: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A Comparison of Germany,Japan and the US,in Donald Chew ed.,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Finance and Governance System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P254
在日本和德国这种具有比较稳定股东的国家里,企业最高经营者最有可能被替
代的原因是企业的经营状况恶化,特别是由于销售不畅造成股东收入下降,这种情
况下,日本企业最高经营者更换率最高,达到25.3%,德国其次,达到23.1%,美
国的资本融通体制虽然与日德不同,但是由于股东收入下降造成的企业高级经理人
员更换率也高达19.6%。相对于股东收入的影响,销售额变化的直接影响则各不相
同,日本、美国的销售额影响较大,特别是美国,对经理人员影响最大的匿素是企
业的销售额。可见,证券市场对企业业绩的反映主要还是根据企业的实际绩效,而
考察高层经理人员的业绩,主要指标还是企业的实际绩效。各国股东或市场对企业
高层经理人员的制约,导致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行为不仅要直接针对产品市场和
资本市场,而且还必须应付接管市场的潜在威胁。这种威胁客观上扩大了企业人力
资本所有者面临的经营风险,并因此提高了对人力资本要素质量的要求。
三、人力资本产权
人力资本产权与资本产权一样,一旦投入企业,就不再是完全属于某个主体的
完整产权,而是由多个主体共同掌握的分散权力束。人力资本一旦投入企业后,人
力资本所有者与企业或者资本所有者签订了契约后,人力资本的全部产权就已经在
事实上分解了。一部分使用权转移给了资本所有者,以委托代理这种形式受资本所
有者支配;一部分所有权和使用权归企业法人占有,这部分权力必须按照企业的基
本规则使用,而不能由人力⋯资本所有者个人随意支配;剩下的一部分才是由人力资一
本所有者自己独立支配的权力,这部分权力主要包括相机处置权力和收益权力。相
机处置权力主要是指人力资本所有者可以依据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客观条件,决定自
己的行为方式和努力程度。通过相机处置权力,入力资本所有者可以有意识的安排
其在企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可以影响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结合程度,同
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承受市场风险的程度,等等,这是直接影响入力资本所
有者主观能动作用的产权。收益权则是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以及其所有者作为
企业生产活动主体的必备权力。人力资本所有者收益权力大小、途径如何、风I硷责
任怎样,等等因素都构成了制约或者激励人力资本所有者行为方式和努力程度的客
201
观因素。由此,影响企业分配关系的人力资本产权主要包括相机处置权力和收益权
力。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以及产权学派的相关研究,都从人力资本产权的源泉及其与
物质资本的比较中,得出了人力资本产权的客观价值。舒尔茨在研究人力资本价值
时重点指出,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收入和权力来源于其巨大的前期投入。如表8—6所
示,世界平均的总和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已经超过了30%,初等教育的回报率更高,
接近50%。即使在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回报率也超过了20%。如此高的回报率已
经证明了人力资本的价值,人力资本所有者因此应该拥有合适的分配权力。
表8-6: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单位:%
个人收益率社会收益率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OECD国家21.7 12.4 12.3 14.4 10.2 8.7
世界平均29.1 18.1 20.3 18.4 13.1 10.9
资料来源:Psacharopoulos(1994)’Return to Invest in Education,A
Global Update’,World Development.Vol 20(9).转引自:舒尔茨《人力资本
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
国内的许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人力资本产权及其相关的分配权力。周其
仁教授认为,尽管企业家人力资本是由国家、家庭和个人共同投资形成,但是由于
人力资本与其载体的天然不可分的特性,制约了人力资本产权结构必须以承载者为
主体,因此,人力资本产权天然归载体所有。对企业家人力资本载体只能激励,而
不能压榨。8方竹兰认为: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物质资本所有者日益成为风险的
规避者,而人力资本所有者因专用性和团队化趋势日益成为风险的真正承担者,人
力资本所有者因为承担风险而要求分享剩余索取权,并获得高额风险收益。。侯风
云的观点是:企业家人力资本报酬结构的特殊性,表面上看是人力资本所有者与财
务资本所有者缔结企业契约时,其谈判实力和谈判技巧的逐渐成熟,是人力资本所
有者主观努力的结果,但实际上是企业家人力资本所有者作为企业财富的真正翻造
者这一本质在企业契约关系上的逐步体现。”谢德仁认为,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
资本所有者共同创造价值,因而两者共同分享剩余索取权。”崔建华指出,企业家
人力资本收益权力源于企业家强大的谈判势力。同时提出影响各要素所有者谈判势
力的几个方面:一是哪种资本越难以替代和难以监督,其谈判势力越强;二是哪种
资本形成付出的代价大、越稀缺、越重要,其具有的谈判势力越大:三是哪种资本
创造的财富越多,贡献越大,具有的谈判势力越强。企业家人力资本强大的谈判势
力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个是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具有特殊性,二是企业家人力资
本产权运营过程特殊,三是企业家人力资本运营绩效特殊。”
上述的这些研究基本都是从厶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结合的角度探讨人力资本产
权的价值,及其参与收益分配的合理性。诚然,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结合,特别
是与企业法人相结合,是发挥人力资本要素功能的重要方面,也是人力资本要素做
出贡献的重要途径。但是,这不足以说明人力资本所有者应该参与分配。人力资本
所有者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或者如产权学派所说,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并不
只是因为人力资本为企业贡献了财富,更主要的原因是人力资本所有者有“权力”
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里资本的特别合约》·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侯风云《中国人力资本形成与现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谢德仁《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捧与剩余计量》,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崔建华《企业家人力资本收益权:特殊性及其本质原因》,经济评论,2003年第4期
参与分配。这种权力是什么昵?前述经济学家把它归纳为谈判势力,这种说法并没
有错,但是没有抓住根本,谈判势力从哪里来昵?还是“权力”,因此,必须找出
人力资本所有者所具有的不同于资本所有者和其他劳动者的权力,不仅不同,而且
还必须是人力资本所有者自己能够完全支配,而不受其他要素所有者左右的权力。
这个权力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相机处置权力(还应该包括收益权力,不过那正是本
论文要研究的,这里不再重复)。从现代企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人力资本所有者的
相机处置权力集中表现在创新层面上,包括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分配
方式创新、资本运营创新,等等。是否创新、如何创新、在多大程度上创新,这些


都是人力资本所有者自己的权力。熊彼特早就说过,企业家的本质就是创新。现代
企业的发展再一次证明了这一命题的科学性。随着信息革命的深入发展,没有创新
的企业根本不可能有竞争力,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也很难生存下去。解决
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尽可能吸引人力资本要素,同时鼓励其创新活动。在企业中,
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谈判的内容并不是创新本身,而是实现创新的条
件,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待遇等。至于在这些条件下,人力资本所有者是否愿意创
新,要取决于他们对条件的满意度。至于能否实现创新,或者这种创新能否给资本
所有者和社会带来预期的收益,则要取决于许多因素,不是任何一个主体能够控制
得了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相机处置权力是人力资本
所有者特有的,完全由人力资本所有者主观把握的权力,只有拥有了这项权力,入
力资本才能真正称得上人力“资本”,其分配权力才能得到切实保证。
204
第二节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扩张
一、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扩张的内容
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扩张主要体现为企业家收入迅猛增长和技术人员收
入水平提高两个方面。
企业家人力资本收益,是固定收入与风险收入的结合,以风险收入为主;是长
期收入与短期收入相结合,以长期收入为主。企业家人力资本收入主要由工资、年
度奖金、股权或期权、福利津贴四部分构成。从各自所占比重来看,股权或期权比
例最大,年奖金次之,基本报酬最小,而且股权或期权收益与年度奖金和基本报酬
之间的差距很大,并呈上升趋势。根据《福布斯》对800家上市公司经理薪酬调套
显示,股票期权收益中位数1985年为4749美元,1997年为88万美元,增长178
倍,而同期工资奖金中位数从73万美元上升到122万美元。《商业周刊》的另一项
调查显示,美国大型上市公司CEO平均收入1998年达到1060万美元,比1997年
增长了36%,比1990年的200万美元增长了近4倍。下面两个表分别是美国CEO
收入前十名的薪水、奖金和长期补偿收入,以及未到期股票期权价值的情况。
表8_7:美国CFD薪水、奖金和长期补偿收入单位:百万美元
CEO 公司工资奖金长期补偿收入总收入
John Keed Citigroup 5.4 287.6 293.0
Sanford Weill Citigroup 19.9 204.9 224.9
Gerald Levin Aol Time 11.2 152.6 163.8
Warner
John Cisco System 1.3 156.0 157.3
Chernbers
Hermy Sil Cendant 7.6 129.1 136.7
Verman
L DenniS Tyco 4.2 121.2 125.9
Kozlowski International
Jzck Weleh General 16.8 105.8 122.6
Electric
David Inktomi O.7 106.9 107.6
Peterschmzdt
Kevin 7DS Uniphase 0.7 i06.2 106.9
Kalkhoven
David CMGI 1.2 102.5 103.7
Wetherell
资料来源:Business Week,Apri l 16,2001
表8—8.美国CEO未执行期权单位:百万美元
CEO 公司未执行期权
Laurance ElIiSOn Oracle 3433.8
Kevin Kalkhoven 9s Uniphase 1278.0
Jozef Straus JDs Uniphase 1130.1
John Chambers Cisco System 1126.0
Scott Mcnealy Sun Microsystems 848.8
Irwin Mark Jacobs Qualcomn 576.2
Stephen Case Aol Time Warner 524.4
Charles Wang Computer Associates 502.9
Richard Farrbank Capital One Financial 500.6
Douglas Berthiaume Waters 371.1
资料来源:Business Week,April 16,2001
比较表8-7和表8-8,不难发现,构成企业家收入主体的已经不是工资奖金等
固定收入形式,股票期权(包括未执行期权)已经远远超过了现金收入,最高的期
权价值已经超过了最高工资奖金收入总和的10倍以上。
除了这些现金收益外,在职消费和离职福利特权也是经理人员收益的重要组成
部分。在职消费如表8-9所示。
如果说在职消费还属于对企业家人力资本贡献的补贴,那么对人力资本离职后
的福利补偿,则完全来自于人力资本权力的巨大作用。离职后的福利特权通常包括
金色降落伞、增补退休福利计划和关键经理人寿保险单。金色价降落伞实质是对企
业家人力资本控制权损失的补偿。它规定,如果本公司被其他公司收购或与其他公
207
司合著或其他原因,使得本公司高级经理人员离职,这些离职的高级经理人员可以
得到数年工资补偿。这种补偿一般非常大。比如美国Revlon公司总裁曾获得3500
万美元补偿,RJR Neblsco总裁约翰逊离职时获得5300万美元补偿:通用电器首
席执行官韦尔奇更是获得了1.2亿美元的巨额补偿。所谓增补退休福利计划是公司
内部达成的给与经理人员高于法律对员工退休福利中的年工资设定最高界限的部
分。而关键经理人员支付的人寿保险是公司为关键经理人员支付的人寿保险单,这
些经理人员在退休时可以一次得到保险单的价值及其增值的部分。名义上是为了保
护经理人员的地位,实质上是为了扩大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分配份额。
表8-9:美国高级经理人员的在职消费
在职消费内容占提供在职消费待遇公司的百分比(%)
使用公车54.5
定期体检36.4
乡村俱乐部34.1
移动电话31.8
财务服务29.5
关键人员保险28.8
公司付费停车位25.8
No.8
资料来源:Survey Identifies TOP Executive Perks.Personnel Journal 75
技术人员的分配权力扩张主要体现在近些年技术股权的盛行方面。在技术股权
中,技术作价出资所拥有的股权是最主要的方面。一般地说,企业技术人力资本股
权主要有四个形成途径:一是公司创立时技术要素入股形成的股权,这是最直接的
技术作价入股途径,与此相关的权力是由这些原始股权带来的转赠股权和配送股
权。二是公司扩股时赠送的股权,公司股东扩大投资,为了保持核心技术人员的分
配权力,直接赠送一部分股权。当然这部分分配权力一般都有一定的限制条件。三
是分红回填技术股权。技术人员在企业建立或扩资时,向其他股东借款入股,然后
分期用红利冲抵借款,未冲抵借款部分只拥有分红权,己冲抵部分拥有完整的股权。
分红回填股权的设立对企业技术人员是一种激励,在企业初建时期,技术人员一般
没有足够的资本购买股权,如果只依靠技术作价入股,其拥有股权的数量可能很有
限,特别是那些掌握公司关键技术的技术人力资本所有者,往往不愿意放弃未来对
公司的控制权,因此,分红回填的方式满足了资本所有者和这类人力资本所有者的
各自要求。最后一种常用的技术股权是技术期权。技术期权是经过股东大会讨论决
定的,专门为技术人员设立的期权。与一般意义上的期权不同的是,技术期权专门
授予公司的技术骨干。而一般期权可授予公司各类员工。在行权条件上,技术期权
将重点约定技术骨干需要达到的目标,这种目标与公司其他员工要达到的目标显然
会有所不同。
二、技术和组织创新对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提升
二战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革命,大大提升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
分配权力。最突出的表现是技术人力资本分配权力的迅速提高。新技术革命不仅创
造出计算机、宇航、生物工程、海洋、宇航等一大批新兴产业,而且对机械制造、
汽车、纺织等几乎所有传统产业都提出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的要求。由此,新
技术为技术人力资本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战后,各个发达国家通过制定优越的
人才政策,包括移民政策,不惜重金网罗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美国、日本、西欧
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人力资本的聚集地,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出现
了人才大量外流的现象。高新技术人力资本的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了技术人力资本
的供需矛盾,人力资本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如前所述,现在购买掌握核心技术
的人力资本,已经不是简单的薪水问题。而是必须赋予一定的股份或期权,必须让
人力资本所有者能够分享企业成长的价值。在那些以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中,比如
软件开发产业,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同时往往是企业主,他们通过风险
融资渠道获得创业资本,并通过企业成长收益回填逐步偿还风险资本,最终成为集
一一’
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于一身的双重分配主体,这类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是最
大的。当然,获得如此巨大分配权力的条件是必须能够承担足够大的风险,特别是
采用风险融资的方式开发新技术产品,风险相当大。美国的实践经验表明,成功的
风险投资还不到总额的30%,其中新技术风险投资的成功率更低,不到2096。同时,
较低的成功率使风险资本投资者都要求非常高的回报率。因此,进行创业的技术人
力资本所有者不仅要承担巨大的经营风险,而且即使成功了,还必须为风险资本支
付巨额的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说,进行创业的技术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双重分配权
力完全符合其“资本”属性。
企业家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也受到了信息技术革命的直接影响。
信息技术革命首先为企业家人力资本所有者扩大分配权力提供了机遇。这种机
遇不仅来自于产业和企业的发展,而且来自于社会环境。从产业来看,新兴产业的
出现以及传统产业的改造不仅为技术人力资本带来新机遇,同时也为企业家人力资
本带来机遇。新兴产业在发展规律、企业管理以及工艺流程等方面都需要创新,现
代的企业家必须面对许多新课题,新任务,这也赋予这些企业家更多的新职能。如
前所述,新的职能使企业家人力资本所有者具有更大的相机处置权力,其谈判势力
210
和分配权力也有可能因此而提升。
其次,信息技术革命还为企业家人力资本所有者实现分配权力提供了物质保
障。只有机遇并不能保证分配权力的实现,有了分配权力还必须有可供分配的东西,
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弥补了这一缺陷。它不仅创造了大量的产业和企业,从而积累
了巨额的物质财富。同时,现代的信息渠道为企业家人力资本无形资产的积累提供
了基础,通过现代信息媒体,企业家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大企业的企业家人力资本
本身就是一个品牌,本身就有价值。这种无形资产只有在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才
能实现,这也是信息革命为企业家实现分配权力创造的重要物质基础。不仅如此,
通过促进金融创新以及完善发达的证券市场,信息技术革命为企业家人力资本所有
者实现分配权力又提供了另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金融资产。如前所述,现代企
业家获得的巨额收入中,金融资产占了绝大多数,事实表明,企业家人力资本所有
者的分配权力之所以得到如此大的提升,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权力在金融领
域得到了广泛的实现。可以说,如果没有E述三方面的物质基础,企业家人力资本
所有者的分配权力不可能如此重要。
三、人力资本生产属性对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提升
(一)与劳动方式相适应的分配权力
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劳动方式在二战后发生了比较明显的改变。不仅表现在前述
的人力资本基本形态及其市场运行方式等方面,而且还表现在管理方式的改变。二
战后,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由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企业组织扁平化趋势,都改变了
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劳动方式。
首先是管理范围的改变。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本所有者不仅要管理企业的日常生
211
产经营活动,同时还必须注重对资本市场和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管理,特别是资本市
场,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而且关系到人力资本所有者自身的巨大利益。
其次是管理内容的改变。传统的企业管理管的是人、财、物,产、供、销。现
代企业管理的内容除了上述六个方面外,还必须管理信息、资本和社会关系。尤其
是信息管理特别重要,包括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等等在内的信息资源直接与企业产
品竞争力相联系。能够掌握及时有效的信息,企业就有可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并生
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如果信息闭塞,企业就可能像聋子、瞎子一样无所适从。社
会关系管理也同样重要,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企业虽然在职能上仍然只是一个经济
一⋯ 一
实体,但是在社会关系中,企业已经被看作整个社会的经济纽带.它关系到方方面
面的经济利益,甚至是社会利益。因此,现代企业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社会关系
的制约,如何能够避免社会关系的负面影响,同时又能把社会关系转化成一种有利
于企业生存发展的“社会资本”,这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再次是管理方式的改变。与管理范围和管理内容相适应,企业管理方式也从以
物为主的管理转向以人和信息管理为主转变,这种管理方式增加了管理劳动的弹性
和不可控性。客观上等同于强化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相机处置权力。从下面关系图
示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传统工业经济中和在现代知识经济中,人力资本所有
者在分享利润方面的权力变化。
212
(1)工业经济时代利润来源于分配图示:
行业平均利润—≯动者,工资福利,不再参加利润分配
超额利润-物质资本所有者—}独占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
(2)知识经济时代利润来源与分配图示:
/物质资本所有者+行业平均利润
行业平均利润、—声通劳动者—+工资福利,不再参加利润分配

超额利润——,人力资本所有者—卜工资福利,加上超额利润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占有了超额利润。原因在于人力资本所有者垄
断了产生超额利润的源泉。在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所有者之所以能够获得并占
有超额利润,是因为他们垄断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信息、
管理、组织等等资源成为超额利润的源泉,而垄断这些资源的恰恰是人力资本所有
者。
(二)与产权相配套的分配权力
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与其相机处置权力是相配套的。这种配套的分配权
力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许多方面都能体现出来。
在资本市场上,企业家首先可以选择投融资渠道,包括证券市场、银行、政府
以及国外投资者在内的资本来源渠道都是企业家自q选择方案,资本市场的竞争越充
分,企业家的选择越灵活,越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来自于资本市场的相
机处置权使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得到充实。他们在融资过程中,不可避
免的会考虑自己的私人利益,在有监督的条件下,最终的融资决策可能是企业家人
力资本私人利益和股东利益以及企业法人利益三者的折衷。
在经理市场上,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相机处置权力表现得也很明显。特别在广泛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企业中,适合的企业家人力资本非常匮乏,企业家人力资本
进入和退出的门槛都非常高,找到一个合适的企业家并不容易。同时,由于人力资
本的难以度量,在经理市场的谈判中,企业家人力资本往往会很主动。对其分配权
力晌条款一般都会比较明确的写在契约中,但是对企业家的义务——特别是企业家
胁恢付出的努力程度,则很难在契约中明确列出。这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相机处置权
』』的一个重要源泉。
在劳动力市场上,企业家的处置权力同样会增强其分配权力。现代企业雇用员
]。的权力基本上都属于企业家人力资本所有者。代表企业真正所有者(姑且认为企
业屉股东的)行使雇用的权力,会给企业家带来巨大的寻租权力,企业的雇员也会
十分重视企业家的态度和意图,他们更愿意与企业家建立一种利益共享的机制,这
种机制有时候是建立在企业效益的基础上,而有的时候则是直接建立在私人利益基
一一l 一
础.1:的.比如,员工把通过企业渠道获取的私人利益与企业家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
等错.。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家的相机处置权力更大,特别是在信息管理和社会关系管
理rh企业家究竟能够掌握多少信息,企业究竟能够对外发布多少信息,这些信息
的氨‘蜒程度如何,等等这些信息管理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家的直接支配。一个
简单n0例子,在影响股票价格的信息管理上,企业家就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企业家完全可能把这类信息管理与社会关系管理结合在一起,并以此为交换条件,
谋求鬯加稳固的社会关系,以期获得长远的私人利益。
确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中,企业家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相机处置权力表现得最为
明显。创新无界,对已有的创新活动可以评价,但是对尚未出现的创新活动则永远
无法}{!{{|l{|是否应该出现,或者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出现。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
都具套这样的特性,企业的所有者和利益相关者永远无从知道企业家人力资本和技
术人力漆本究竟会做出什么样的创新,或者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带来创新,在这方面,
人力资s所有者永远是主动的。因此在进行创新决策时,人力资本所有者毫无疑问
的会把囊己的私人利益摆在第一位。由此出发进行的创新活动自然也会首先增加入
力资本的分配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的科学技术、企业管理以及社会经济组
织的创新活动越是丰富,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就会越大,分配方式及其
分配的所得数量也会越来越丰富。总而言之,与产权,特别是与相机处置权力相适
应,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得到了广泛的扩展。
四、社会‘性质对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调节与限制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从资产阶级整体利益出发,对人力资本要素的形成
和发展起到了臣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为了维护资本所有者的切身利益,各个发达
国家政府都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进行了必要的限制。
国家对人力资本要素形成与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体现在人力资本形成方面。如
前所述,人力资本的形成周期比较长,风险较大。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力资
本的需求,特别是为了满足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力资本巨大的需求,
各个发达国家都从社会角度,积极参与人力资本投资,在垒社会范围内创造人力资
本投资氛围,分担投资风险和投资成本,促进良性的人力资本投资循环路径。表
8-10简单概括了政府在人力资本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职责。从表8一10中可以
看出,政府投资于人力资本不仅有经济方面的考虑,而且还有政治、社会等方方面
面的利益。从政治上看,政府投资于人力资本主要是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制定相
关的雇用政策来实现的。人力资本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同时还具有劳动力
属性,政府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人力资本要素的形成,以减缓社会经济发展对
人力资本的需求压力。从经济角度看,分担投资成本是政府投资最明显的功能,特
别在人力资本形成的初期,较长的投资周期使企业不愿意承担投资成本,而个人在
这一时期的投资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无法保证有效的人力资本形成。因此,如同
新技术的研发一样,政府必须分担人力资本形成的成本,尤其是初级阶段的成本。
从社会角度看,政府应该承担一部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再培训任务。知识经济的出
现加快了知识的更新速率,人力资本的价值更新折J目的速率也在提高,如果不能及
时进行培训,以更新人力资本的价值,那么人力资本的贡献就很难维持。这要求人
力资本个人载体、企业载体和社会载体都应该进行针对知识更新的人力资本再培
训。政府从社会的发展需要出发,更应该对人力资本的更新进行投入。
表8_lO:影响人力资本的社会因素
政治经济社会
政府完普劳动市场分担相关教育实施终生培训
和雇用政策和培训成本
政府为人力资本形成进行投资的行为,无疑会增加社会人力资本禀赋,并在一
定程度上解决人力资本的供求矛盾。但是对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来讲,政
府投资的作用并不总是积极的。政府分担人力资本形成成本带来的好处,实际上并
没有被人力资本所有者独占,如前所述,人力资本对资本的谈判势力强的一个重要
来源是其稀缺性和较高的预付成本,一旦人力资本形成成本被政府承担,人力资本
的谈判势力必然降低。当然,这种情况的前提条件是政府承担成本的行为已经以一
种社会制度形式存在,不仅人力资本所有者遵守它,而且资本所有者和其他主体都
认可它。对此,一个例外的情况就是,一国国家投入形成的人力资本,在与其他国
家的资本所有者谈判中,这种国家分担的情况就不会影响人力资本的谈判势力。由
此,我们可以认定,在前提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政府对人力资本形成的投资,有利
于人力资本形成,但是对人力资本分配权力的影响却很难确定。
216
国家对人力资本分配权力的另一个影响是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的。在资本市场
上,对人力资本分配权力有意义的国家调节行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税收安排,
特别是对股票期权的税收安排,只要期权没有执行,就不需要交税。这样,尽管人
力资本所有者已经得到财富,但是却可以免除税收负担。在发达国家发达的资本市
场条件下,未执行的股票期权同其他有价证券和固定资产一样,可以用来做抵押。
在此条件下,股票期权尽管未执行,但是其财富效应已经得以实现。国家的这种税
收制度安排一方面有利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但是同时更有利于资本的积
累。另一方面的安排是保护股东等资本所有者的权力。近年来,保护股东权力的呼
声越来越高,特别是要求保护中小股东的要求被大量提出来。但是似乎这种呼声并
没有得到国家的足够重视,政府的理由一般是要保证企业的效率。难道资本所有者
的乖J益真的被人力资本所有者取代了吗?当然不是。国家要保障的企业效率实质就
是资本的使用效率,而没有引起国家足够重视的股东实际上都是小股东,都是在证
券市场上进行投资或投机的普通投资者。如上一章所述,这些普通投资者的损失往
往不是由企业人力资本造成的,而是由大股东、机构投资者、法人资本所有者等大
资本所有者造成的。因此说,中小股衣利益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不等于说国家不保
护资本所有者利益,相反,这正是国家保护大资本所有者的重要措施。从这一点上
讲,国家从来都没有放弃对资本所有者的保护,如果把人力资本所有者和资本所有
者的分配权力放在一起衡量,那么国家的天平自然会倾向于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
只能被当作实现资本回报的有力工具。
金融创新对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影响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金融
创新,人力资本所有者实现了参与企业价值分配的权力,不仅分配方式、分配渠道
大大丰富,而且在分配的份额上也有了迅猛的提升。这是二战后金融创新对人力资
本所有者分配权力最大的好处。但是,另一个方面,金融创新活动又给人力资本的
分配权力增加了许多制约因素。
第一个制约因索来自贷款银行。战后金融创新活动使银行传统业务也得到了较
大的拓展,新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这些新的金融工具在为银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
点的同时,也增加了银行的金融风险。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各国银行都加
强了金融风险防范。从银企关系角度看,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是降低金融风险的根本
办法。因此,近10多年来,尽管许多贷款银行并没有兴趣长期掌握企业的股权,
但是为了贷款安全,这些银行普遍强化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管。对企业家人
力资本来说,银行的监管总是能够切中要害,任何有违企业效益的行为都有可能被
银行发现和制止,尽管有研究表明,银行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并不一致,但是也没
有证据表明银行的利益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利益一致,因此,银行监管力度的加强
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终究是个损害。
制约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第二个制约因素来自于大股东(包括机构投资
者和自然人大股东)。在委托代理关系假设成立的条件下,大股东的利益和人力资
本所有者的利益永远不可能一致。大股东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仅可能会通过公
司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对人力资本所有者进行“教育”,而且还可以通过用脚投票的
简单利器“抛弃”人力资本所有者,最严重的方法是在接管市场上把企业控制权直
接卖给那些只知道通过包装赚钱的“垃圾”资本家,这最后的~种方式是极其严厉
的,在此情况下,人力资本所有者往往会丢掉饭碗。因此,人力资本所有者必须考
虑大股东的利益,必要时候必须听命于大股东,而把自己暂时的分配要求放在次要
地位。总的来说,二战后的金融创新为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实现“资本家”一样的
生活带来了希望,但是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更严厉的“婆婆”,如同政府的制
度安排一样,这些婆婆的唯一要求就是:她们的利益必须被放在第一位。
总的来说,二战以来发达国家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确实实现了扩张。人力
资本所有者已经不再像工厂中的工头那样只是拿着比工人多一些的薪水,而是越来
越像资本家那样分享着自己创造的企业价值。人力资本分配权力的扩张是生产力发
展的必然结果,信息技术革命为这种分配权力扩张所做的贡献就是一个有力的证
明。但是,发达国家的社会性质以及为此服务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始终在保持着一
个不变的原则: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始终是第一位的。无论人力资本对社会生产活动
有多么大的贡献,其所有者的分配权力也不能超越资本所有者的权力,即使生产力
的客观事实已经赋予了人力资本所有者某种分配权力,但是如果这一权力与资本所
有者的利益相矛盾,那么,社会制度安排不可能允许这种权力得到实现。
219
第九章劳动者分配权力变迁
本章首先从信息技术革命、工会组织演交、劳动力市场发育以及劳动力产权状
况等方面,分析二战后的劳动力要素条件,然后结合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条件演变,
探讨二战后劳动者分配权力的状况。
第一节二战后劳动力生产方式的转变
一、信息革命对劳动方式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改交了生产工艺流程,使工人的劳动方式出现间接化趋势
传统的生产工艺流程是由发动机、传动机和工具机组成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
需要由劳动力来控制,劳动力质量的好坏直接彩响各类机器的运作效率。在这种工
艺流程中,劳动力对机器的控制是主动的、直接的。抛开生产关系而言,劳动者的
主观能动性直接体现在对劳动资料的控制过程当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生产的工艺流程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原来的
三位一体的工艺流程转变为四位一体的工艺流程。在传统的三类机器的基础上,又
出现了控制机。控制机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劳动力的作用,使部分原来由劳动力控
制的生产过程转化为半自动或全自动的过程。劳动力的劳动方式也从宣接控制工具
机转化为直接控制控制机,然后通过控制机实现对工具机、发动机和电动机等机器
的控制。工艺流程虽然仅仅增加了这么一个环节,但是却使劳动力的劳动方式发生
221
了巨大的改变一由直接控制生产转变为间接控制生产过程。
如果说这种间接化的趋势还不足以在现象上改变劳动力的生产地位,那么在这
种间接化过程中,劳动力劳动方式的属性改变则很能够说明这种间接化的意义。传
统工艺流程中直接控制的劳动方式,给了劳动力极大的自主性,劳动方式的最本质
技术属性是人在揉控机器,而不是相反。而在四位一体的工艺流程体系中,人操控
机器的本质属性被淡化了。劳动力要素的作用由操控生产机器转变为操纵控制机,
众所周知,现代信息技术的控制机一般都是由多部终端电脑构成的监控设备,这些
电脑对发动机、电动机和工具机的控制都是事先编制好了程序,然后让这些机器按


照程序运转,在这一过程中,与控制机结合的劳动力要素的功能,实际上从生产者
转化为监督者——不是对人的监督,而是对机器的监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劳
动方式的间接化趋势,根本改变了劳动力与机器的结合方式,因而也根本改变了劳
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职能。
(二)适应信息技术革命,劳动过程出现了知识化趋势
这是一个很明确的趋势。事实上经济发展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一次知
识化趋势。任何一种新机器或者工艺流程的创新都会要求劳动力改进知识以适应新
的生产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说,知识化趋势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传统技能
而言的。不过,信息技术革命与以往历次科技革命相比,知识化过程的意义本身就
有所突破。传统的知识化过程实际上等同于对新技术的模仿和使用,是从一种落后
的体力劳动转变为一种更有效率的体力劳动。而信息革命带来的劳动方式知识化过
程则使劳动力从体力劳动的藩篱中解脱出来,开始了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时代。尽管
这一趋势在广泛的意义上还有待于验证,特别是在传统产业中,蓝领工人的概念并
没有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而消失,更有甚者,有些学者认为电脑作为一种工具实际
上并没有真正使大多数使用者成为脑力劳动者,只不过改变了体力劳动方法,也使
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变。不过,各种指责都没有否定一个事实,那就是知识在生产过
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即使在传统产业中,产品的开发、工艺的改进、甚至销售拓
展和客户服务,等等环节无不需要更高的知识含量。而对电脑这一工具的使用本身
就是知识应用的过程。电脑不同于任何一种机器,电脑真正发挥作用的是软件,而
不是硬件,普通的机器则正好相反。软件是可以随时改进的,这也意味着生产工艺
流程可以随时改变。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改变工艺流程等于重新生产机裂,而在
信息时代,这一活动可以由一个有创意的大脑来完成,这是脑力劳动区别于体力劳
动的重要意义所在,也是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知识化与历史上任何一次知识化过程的
重要区别所在。
(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劳动力的结合注入了网络化特征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应用是现代经济活动的最有效平台。劳动力要素的结合也
不例外,在劳动力要素结合方式的发展过程中,从独立的手工工匠到大机器时代依
赖机器的工人,劳动力的结合方式从独立走向专业化的分工合作。一般认为,信息
技术革命加剧了分工的细化,并且对劳动力的专业化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不过这
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信息技术强化了劳动力要素之间的结合。这种
结合以信息为媒介,以网络为工具,并且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如果说传统的劳动
力对资本的依附直接表现为对机器的依附,那么信息时代这种依附则表现为对信息
的依附。与传统的依附关系不同的是,信息时代劳动力的依附关系更多的来自于劳
动力的自主行为。劳动力并没有在与资本的契约中明确这种依附关系,但是在劳动
力使用过程中,各种技术信息、产品信息、制度信息等等,无处不在的影响着劳动
力作用的发挥。而劳动力也愿意收集和积累各种信息,因为通过积累信息不仅有利
于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而且会直接影响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的谈判势力,可以说
掌握信息的程度如何与劳动者分配权力的大小密切相关。与此同时,与信息技术导
致的更加细密的专业化分工相适应,劳动力的功能发挥也根本离不开信息平台。现
代企业生产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创新都可能要求整个生产工艺流程的变革,因
此,信息技术在促进专业化分工的同时,更加强调企业的整体性,甚至可以说是经
济的整体性——社会信息和市场信息有时也会迫使企业做出适应性改变。在此背景
下,任何环节的劳动力都不可能独立的进行专业化操作,他们必须时时刻刻保持信
息沟通,并且依据信息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劳动方式。劳动方式的这—特征是网络带
来的,并且形成了经济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团队化的劳动方式也是现代企业中劳动力结合的重要特征
‘ 一
如果说通过网络实现的劳动力要素结合是一种虚拟的合作,那么团队化的生产
安排则是实实在在的劳动力结合方式。现代企业的生产活动到处都会有创新,每个
环节的创新必然会引起其他环节的连带反映。企业的专项问题也会因此接踵而至,
而且这些专项问题都是具有连带关系的问题,不是某个环节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
能够独立解决的。由此产生了劳动力之间的团队劳动方式,团队一般是由具有不同
技能的劳动力组成的,是为解决特定问题形成的,随着问题的解决,特定的团队也
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是团队劳动方式的最初形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团队
劳动方式开始在各个领域应用,特别是研发领域,已经形成了一种制度安排。大规
模研发活动的复杂性使任何一个技术专家都无法胜任全部工作,而保持一个庞大的
常规研发队伍也不利于企业的规模经济,因此,团队的研发方式就成为研发成本与
收益平衡的有效方式。这是团队劳动方式的发展形态。从现代企业的运营来看,团
队生产方式的成功已经不再局限于研发活动和解决特定问题,而是开始应用于企业
的各个环节,比如销售环节等。
二、劳动力组织——工会的发展变化
劳动力组织化程度是影响劳动者分配权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工会作为最有效
的劳动力组织,在整个资本主义历史上一直发挥着劳动者分配权力代言人的角色。
工会力量强大时,劳动者的分配权力就会随之提高,比如在19世纪中后期,正是
工会运动的蓬勃发展才为劳动者争取到了越来越好的工作环境和工时待遇。而在工
会运动受到打压的时候,劳动者的分配权力则会随之减弱。二战以后,发达国家的
工会运动曾经一度高涨,具体表现为各国的工会化程度高。美国1945年到1948年
工会领导工人罢工每年平均4000次,1945年工会化率达到33%,。50年代前半期,
美国工人运动又围绕争取提高工资和加强团结两个中心问题展开,罢工场次和人数
都有所增加,劳资冲突更为频繁。结果争得与当时物价上涨大体相当的工资增长水
平,同时为美国集体协商制的广泛推行和社会保障立法提供了基础。瑞典的工会化
程度一直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上,1975年达到75%以上,1987年达到86%。但是自从
70年代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发达国家的工会化率明显下降。美国70年代中
期工会化率已经低于30%,1993年降到15%左右。日本工会化率在战后初期达到55%,
到1985年下降到29%。英国从1979年以来,工会化率从53%下降到43%。法国的
工会化率自从70年代以来大幅下降,到1990年只有约1 096。
除了数字上的变化外,发达国家的工会化程度降低还表现为工会制度安排的不
合理。发达国家工会化率下降事实上也是一种纯粹的制度转变—一工会环境转变以
及大部分工会会员非工会化。70年代以来,永久性的工会会员开始减少,取而代
之的是年度工会会员,这些年度工会会员的出现使工会变成成员流动性很强的组
织,其水平对社会经济环境的依赖性更强烈。经济状况好的时候,失业率较低,工
人的收入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较高,许多会员没有必要参加工会。只有在经济状况
93李琮:《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史略》,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48页
225
较差的时候,工会才会吸引较多的会员。工会的这种客观的制度安排本身弱化了其
应有的职能。从理论上看,工会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谈判工具,其更主要的职能是
一种制衡的制度安排,其存在的价值甚至比其在谈判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当然,导
致工会出现这种弱化趋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雇主的侵蚀以及政府所做出的不
利的法律制度安排。
导致工会化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外部原因是雇主的侵蚀。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发达国家雇主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反对工会。战后的塔夫特法案同时禁止工人和资
本家双方采取过激的行动,如果工人采取静坐罢工或者联合抵制行动,资本家有权
一⋯ 一
力予以制止。但是另一方面,资本家解雇一名前工会成员却不违法,只有在证明这
种解雇完全是因为这个工人曾经是工会会员时,资本家的解雇行为才是违法的,但
是工人要想证明这一点却很困难,往往要花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与此相似,
雇主同样可以拒绝谈判。法案只是规定雇主无理拒绝谈判协议的行为违法,但是雇
主的讨价还价或者消极谈判的行为却没有规定,如果工会向劳动仲裁提起诉讼,那
么同样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等待。由此可见,在法律面前,工会会员和雇主的权力是
不对称的,工会明显处于不利地位,雇主也因此有可能对工会及会员施加压力。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外部原因直接导致工会率下降——保守派政府的控制。只
要工会法一经确定,如何执行就是各届政府的事情了。相比而言,保守派政府比自
由派政府更不利于工人权力的维护。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总统的一般政策必须作为
各执行部门的补充,特别是劳动力部门。二是总统控制国家劳工组织领导成员的任
命。三是可以采取特殊的法案反对工会的活动。保守派政府的这些倾向于资本家的
制度安排使工人无法从工会会员的身份中获得利益,工会化率下降也就是理所当然
的事情了。
表9-1:战后导致工会作用下降的因素
因素解释力(%)
雇主的侵蚀136
工人权力的提升-42
保守派政府的控制ll
其他因素一5
资料来源:Eric A.Nilsson:“The Breakdown.of the U.S.Postwar System
of Labor Relations:An Econometric Study”,The Reviews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V01.28(1)20—50,1996
表9一l给出了各种影响工会发展的因素及其影响权重。各种因素中,影响最大
的是雇主的侵蚀。工人权力的提升则是有利于工会发展的因素,这种权力主要是由
于工人技术水平改善,以及失业率下降等因素带来的。不过,这种权力还是具有明
显的经济形势依赖性。此外一个影响因素是保守派政府的控制,表中虽然只给出了
11%的权重,但是这只是政府的直接作用,并没有包括政府的法律所造成的间接影
响。实际上,来自雇主的诸多权力都是缘于政府的相关制度安排。如表9—2所示。
雇主对工会的侵蚀权力主要来自政府:一是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下降。美国70年代
受日本、德国等的冲击,国际竞争力急剧下降,为了提高效率,国家必须倾向于效
率,因而必须允许雇主和投资者拥有更多的权力,以保护他们的利润,进而保护投
资。二是凯恩斯主义的解体。各国放弃了凯恩斯主义等同于放弃了对需求的管理,
并由此降低了对消费者的补贴。这种由需求向供给管理的变化实际上是向雇主倾斜
的战略转变。三是失业成本的降低,客观上降低了工会的作用。四是攻击机会的增
加,这主要是源于政府的法律安排,如前所述,类似的法律安排为雇主侵蚀工会力
量留下了许多选择空间。因此,雇主机会的增加被认为是其侵蚀权力的重要来源。
表9—2:雇主攻击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
因素解释力%
美国领导权的下降48
凯恩斯主义的解体14
失业成本的降低11
攻击机会的增加32
⋯ 一
错误的攻击0
其他提高雇主拒绝能力的因素-5
资料来源:Eric A.Nilsson:“The Breakdown of the U.S.Postwar System
of Labor Relations:An Econometric Study”,The Reviews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V01.28(1)20—50,1996
三、劳动力市场发育
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是战后劳动力要素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之一。虽然劳
动力市场只是企业生产过程的外部条件,但是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如何则直接决定
了劳动力劳动方式的特征。二战后,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最突出的两个特征是高流
动性和高弹性。
(一)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流动性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在不同职业之间和不同产
业之间的流动性都有所增强
劳动力在不同职业间的流动是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带
来了新经济的一个显著的结构特征。在美国,根据官方口径,就业人员职业结构可
分为九类:管理人员、专业人员、销售人员、办事人员、技工和维修工、机器操作
员和司机、精密生产、制造人员、服务人员和农业人员。通常前4类从事脑力劳动
的人员被称为自领工人,其他人员被称为蓝领工人。
表9-3:1989年和1999年各职业就业情况单位:千人
职业1989 1999 数量变化变化百分比
(1989—1999) (1989-1999)
管理人员11950 16000 4050 33.9
专业人员13408 18693 5285 39.4
销售人员11354 13451 2097 18.5
办事人员17768 17874 106 O.6
技工和维修工35U 4188 677 19.3
机械操作员17399 17514 115 O.7
精密生产人员11906 12474~ 568 4.8
服务人员14410 16829 2419 16.8
农业人员1774 1940 166 9.4
资料来源: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Monthly Labor Review,March,2000.
表9—3给出了劳动力在不同职业的就业状况及其流动状况。从相对比例来看,
各类劳动力中,流动性最大的是专业人员,主要是那些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员,特
别是那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这些劳动力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市场也有
较大的需求,因此有更多的机会变更工作。而流动性最低的是一般的办事人员和机
229
械操作人员,这些人员从事的都是一些程序化的工作,不需要较高技术水平,而经
验和熟练程度却显得很重要。因此,这些人员一旦进入某个企业,就很少流动。从
绝对数来看,1989年各类人员中,数量最多的是办事人员,到1999年,排在第一
位的是专业人员。这一变化也说明了信息技术革命对劳动力职业变化的巨大影响。
表9—4:1989年和1999年按行业分类的就业变化单位:干人
行业1989年就业1999年就人数变化绝对人数变化百分
量业量数比
1989-1999 1989-1999
全部非农业107884 128786 20902 19.4
全部私人部门90105 108616 18511 20.5
产品制造25254 25482 228 O.9
采矿692 535 -157 —22.7
建筑业517l 6404 1233 23.8
制造1939i 18543 —848 —4.4
服务生产82630 103304 20674 25.0
运输和公共设施5614 6826 1212 21.6
批发6187 6924 737 11.9
零售19475 22788 3313 17.0
金融保险和房地产6668 7569 901 13.5
信息服务26907 39027 12120 45.0
政府17779 20170 2391 13.4
资料来源: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Monthly Labor Review.2000.12
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自由流动也是战后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增强的
一个显著特征。在美国农业部门,据估计,一个全新的由计算机器人操作的信息网
络化的现代化大农业将在20年内实现。在工业部门,传统产业开始与信息工业紧
密结合,在生产过程中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先进手段大
量使用,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程序、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系统开始广泛应用于主
要的工业企业。因此,信息技术正在以一种创造性毁灭的过程改造着经济的各个部
门:一方面,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自动化和信息化极大地降低了对劳动力要
素的需求,改变了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另一方面,第三产业的迅速扩张创造了大量
的工作机会,引发了产业间大量的劳动力转移。
表9—4的数据显示,传统产业的就业人数自从90年代以来大幅度下降,制造
业下降了4.4个百分点,采矿业则下降了22.7个百分点,是非农业部门中下降幅
度最大的。而各种服务部门的就业人数则大幅度增长,整个服务部门平均就业增长
了25%,其中信息服务部门就业增长最快,达到45%。即使增长最慢的政府公共服
务部门的就业人数也增加了13.4%。
(二)劳动力市场的弹性
信息技术革命使劳动力的劳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在劳动力市场
的结构上则表现为市场的弹性越来越高。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日趋灵活的工时制度和工作地点安排。现代企业越来越需要富有创意的脑
力劳动,而不是坚守工作岗位的简单劳动。从生产任务安排来看,团队的生产组织
形式使许多生产活动没有固定的生产人员,因此也无法保证固定的生产场所和时
间。企业必须允许这些团队成员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上拥有比较充分的自由度。
从企业组织上看,现代企业组织日趋扁平化,管理人员不可能采用科学管理方法对
每~个雇员进行即时监控,更多的管理方式是以人为本,进行过程管理和最终成果
231
管理。这种企业组织模式和管理理念有利于劳动力自主安排工作进程,并在一定程
度上进行自我管理。由此可以看出,劳动力市场已经不再是传统那种简单的买卖关
系,劳动力虽然与资本订立契约,但是并没有把使用权完全让度,在具体的处置过
程中,劳动力还有一定的自主性。
二是临时帮助服务业的兴起进一步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发达国家的服务
业非常发达,这被认为是战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优化的表现。如果从劳动力市场发
育角度看这个问题,则具有另一层重要意义。统计中的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律
师、医疗、键饮等等,这些服务行业面对的劳动力市场本身具有较大的弹性,劳动
一--一- 一
力的劳动方式、提供服务的时间地点等,都要受购买者需求的影响,因而具有很大
的弹性。与这些“传统”的服务业相比,临时帮助服务业对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影响
更大。临时帮助产业最初是由企业生产的临时工人发展起来的。直到现在,许多企
业还需要大量的l临时工人,以满足季节变换、产品需求等不时之需。战后,这种临
时“工人”开始涉足广大的服务领域,特别是为家庭和个人提供服务的产业发展尤
其迅速,家政服务、子女看护、照顾老人,等等。这些服务工作往往是短时间的,
一般都是按小时收费,一次服务完成,双方的契约关系即告结束。这些特征使临时
帮助行业的劳动力市场具有极大的弹性。随着这一行业的兴起,整个劳动力市场的
弹性也随之提高。
三是国外高素质移民的大量进入,增强了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美国移
民1979年占劳动人口份额7%,1998年达到10%,在20世纪90年代,出生在国外
的美国居民从600万增加到2500万。移民首先提高了美国劳动市场的开放性,其
次为调整劳动力市场结构提供有力工具。美国移民有选择性的,比如1990年移民
政策,倾向于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当年从5.4万技术移民配额提高到45万人,
其中教授研究员4万人,高学位专业人员和特殊教育人才4万人,此外,还为世界
著名运动员、艺术家和科学家设立了特别签证。对于美国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新
移民法免除了有雇主雇用取得工作许可证名的先决条件,极大地简化了技术移民手
续。该移民法的另一个政策偏向是投资和商业移民。它设立了I万个投资移民签证,
其中7000个签发给在城市投资100万美元的移民,3000个签发给在农村和高失业
地区投资50万美元的移民。布什政府在保持移民政策的一贯性基础上,增加了吸
引高科技移民的H1一B签证规则,以促进互联网业发展。移民的增加弥补了某些行
业劳动力短缺的状况,平衡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对劳动力市场刚性是一个有
效的制约。
四、劳动力产权转变
劳动力产权主要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对自身劳动力的自主支配权力。劳动
力产权的关键特征在于自主性。众所周知,在传统产业劳资关系中,劳动力一经出
售,其使用权就归于资本家所有,劳动者对其劳动力几乎失去了所有自主支配权力。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劳动者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有了越来越多的自
主权力。劳动者虽然还不能向人力资本所有者那样具有较大的相机处置权力,但是
技术、组织创新等活动还是为劳动者的独立性创造了条件。上一章已经对类似的独
立权力进行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表9—5对不同发达国家劳动力产权模式作了比较。从表争5的数据中可以看出
两类不同的劳动力产权存在模式:日、德、法的企业模式和英、美的企业模式。80
年代以来,日本、德国和法国管理人员对劳动力的监管较少,德国监管人员比例最
低,每100个工人平均只有4.4个监管人员,法国其次,有5.6个,日本有6.3个,
企业生产中更多的依赖于劳动翥的自觉性。与之相对应的是,这些国家的小时产出
率增长较快,日本和法国都增长了将近3%的水平。同时工人对企业的忠诚度也很
高,日本工人的平均任期超过8年,法国,德国也超过了7年。与日本、德法等国
不同的是英美模式。尤其是美国,对劳动力的监管十分严格,每百名劳动者就由
17.6名监管人员,英国也有15.4名。这种模式的直接后果是劳动力的小时产出率
较低,美国的小时产出率在统计期间只增长了0.66%,还不到日本的四分之一。同
时工人对企业的忠诚度也很低,美国工人的平均任期只有3年,英国也只有4.4年。
不过这并不等于说日本、德国和法国的劳动力管理模式就优于英、美模式。从两类
表9-5:生产率增长、资本劳动比率和劳动关系
国家小时产出率单位工人资工人平均工监管人员对最高1096工
变化, 本额变化, 作任期(年) 工人的比例人收入对最
1979-1994.% 1979—1992。% 低1096工人
收入比
法国2.99 2.21 7.5 0.056 3.27
德国2.45 1.57 7.5 0.044 2.30
日本2.95 5.44 &2 0。063 2.74
英国2.35 2.58 4.4 0.154 3.05
美国1 O.66 2.22 3.O 0.176 5.65
资料来源:Robert Buchele and Jens Christiansen:“Labor Relations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Advanced Capitalist Economies”,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31(1):87一ii0,1999
市场经济体制的差距可以看出,对劳动力不同管理模式与其说是劳动力产权大小的
证据,不如说是劳动力产权不同存在形式的证据。在日本、德国和法国,劳动力产
权主要表现在劳动者在企业中的自主性,直接在生产过程中就能观察到。而在英国
和美国,劳动力产权主要是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的自主选择权力主要用在
了与资本家谈判的环节上。从劳动力对资本的比例来看,各国并没有明显的差距。
而从劳动者的收入差距来看,美国的劳动者收入差距更大,这个证据从反面说明了
美国的劳动力产权模式更有利于劳动者发挥自主性,更能体现劳动力之间的质量差
别。
与劳动力产权模式相适应,劳动力产权存在和运行的社会条件在不同的发达国
家也有不同的表现。从表9-6关于工人权力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法国和德国工人的
集体谈判覆盖率最高,都超过了90{6,与之相适应,企业解雇工人的法律障碍、工
人失业能够得到的补偿水平,以及通知被解雇工人必须提前的时间,还有工人受到
的社会保护,等等方面的数据都表明,在这些欧洲大陆国家工人权力在企业内部得
到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即使在英国这个一直崇尚美国模式的欧洲国家,工人权力也
有较好的制度保障。欧洲国家如此高水平的工人权力保障制度要归功予欧洲高水平
的工人运动历史,以及由此带来的发育比较充分的工会组织,甚至是社会制度(比
如德国)。相对来说,美国的工人似乎看不到权力。集体谈判覆盖率只有不到20%;
解雇几乎随时都可能发生,老板根本不用提前一分钟遂知;法律也几乎没有阻止老
板的解雇权力;失业保险和社会保护都很低,等等。可以说,美国工人在企业内部
的权力几乎不受保护,这是典型的市场模式。日本则是一个例外,它既没有发达的
劳动力市场,也没有欧洲国家成熟的工会。但是它有一套完整的雇用制度——终身
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这两项制度安排成为日本工人权力保护的有效利器,正是借
助这两项制度,日本才获得了与欧美发达国家同样的经济效率。
表9-6:工人权力
国家集体谈判覆提前告知解对免职的法失业保险补社会保护
盖率约时间(月) 律阻碍程度偿的程度lj6
法国92 3.5 2.5 34 27.1
德国91 4.5 2.5 28 24.8
日本23 l’O 1.O 9 11.8
英国56 6.O 0.5 21 22.8
美国19 0.0 O.4 13 14.4
——-

说明:对免职的法律保护程度取值:1=qlid,,2=严重,3=已经形成基础结构。
社会保护主要是国家对卫生和收入保障的公共支出比例
资料来源:Robert Buchele and Jens Christiansen:“Labor Relations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Advanced Capitalist Economies”.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31(1):87一110,1999
从上述分析来看,劳动力产权的存在、运行及其保护,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
模式。但是不管那种模式,根本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最有效的劳动力使用和再生产
的途径,日本把劳动力产权的使用和保护完全放在企业中;法国和德国则把劳动力
产权l构运用放在企业中,并用社会法律制度来保护工人的权力:美国则是另一种模
式,它把劳动力产权的运行和保护都放在企业之外,运行靠市场,保护靠法律。很
难比较各种制度孰优孰劣。
第二节劳动者分配权力的变迁
一、劳动者收入分配权力的变化
(一)劳动者工资水平和劳动时间的变化
劳动者工资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战后各发达国家共有的现象。如表9—7所示,从
1990年到2000年,美国的小时工资提高了33%,日本的月工资提高了2096,英国
的小时工资提高的更多,达到了60%。同时工人工作工时数也有所降低,除了美国
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有所增加以外,其他各个国家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在1990年到
2000年间都不同程度的降低了,降低幅度最大的是日本,周工时减少了7个多小
时,当然这与它原来的工时数太高有关系。但是无论如何,对于劳动者的分配权力
来说,工资水平的提高和工时数的降低都是好消息,它标志着发达国家劳动者绝对
分配权力的提高。
(二)劳动者收入分配权力的结构变化:社会结构和企业结构
收入结构变化直接反映分配权力结构的变化。不同领域的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变
化与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密切关系,根本上是由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生产力水
平提高带来的。战后发达国家劳动者收入分配权力结构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收
入来源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企业工薪收入,而是包括经营收入、财产收入以及社会
福利等转移支付收入在内的各种收入形式。形成了比较复杂的分配权力结构。这里
仅从两个层面考察劳动者分配权力的结构变化:一是从社会结构考察劳动者收入的
总体构成;二是从企业结构考察各行业劳动者的分配权力变化。
23'7
表9—7:发达国家制造业雇员工资及平均每周工时数
国家工资(本币) 工时数(小时)

1990 2000 1990 2000
日本244600 293100 45.7 38.0
美国10.8 14.4 40。8 41.6
法国45.5 38.7 38.6
德国27.8 39.5 37.9
英国6.1 9.7 42.3 41.3
一一一
说明:日本工资为月工资,其他为小时工资。
资料来源:《国际劳工统计年鉴》2001年
1、劳动者分配权力的社会结构
战后,随着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实行以及金融创新的深化,劳动者从企业外获
得收入的途径大大增加了。在工资水平有一定提高的条件下,劳动者通过企业外渠
道获得的收入就成为改善其分配权力的有效途径。表9—8给出了日本、美国、英国
住户的收入构成,可以近似的说明劳动者分配权力的社会结构。住户的各项收入中,
工资薪金仍然是最主要的部分,日本的工薪收入占了全部收入的94%,这一比例说
明日本劳动者的几乎全部收入都是从企事业单位中获得韵,而很少得到来自企业外
渠道的收入。相比之下,非工薪收入水平最高的是英国,来自财政转移收入、来自
金融证券等渠道的财产收入,以及包括小规模经营收入等等,占了其住户全部收入
的三分之一多。从各国对工人的保护来看,英国既有欧洲国家工会的传统,同时也
有美国式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英国家庭收入渠道多样化就不难理解了。美国住户
的收入结构介于日本和英国之间。工资收入占绝对多数,相对来说,转移收入和财
产收入份额比较大,经营收入份额也不低。
表9—8:发达国家住户收入构成%
国家年份工资薪金经营收入财产收入转移收入其他收入
臼本1990 94.O L 0 O.3 3.8 O.8
美国1989 70.8 7.6 8.9 12.6 0.2
英国1989 62.3 10.7 10.1 16.5 0.4
资料来源:日本《世界统计》2002年
从各国住户的收入结构看,发达国家劳动者依靠劳动获得必要生活资料的现实
并没有改变。劳动者并没有因为获得一些股权而成为“资本家”,也没有因为有了
发达的福利制度而获得高额的社会分配权力。劳动者的分配权力依然要依靠劳动力
的转让。劳动力素质如何、价格如何仍然是决定劳动者分配权力的最主要因素。
2、劳动者分配权力的企业结构
企业中劳动者的收入结构与社会结构一棒,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但是多样化
的分配结构并不是适用于每一个劳动者的。随着分工的细化以及信息技术革命的发
展,劳动者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劳动者之间的知识技术水平差距也越来越高,反
映在分配权力的企业结构上,突出的特征就是“两个差距,,.工资水平差距明显,
收入渠道差距明显。
表9—9给出了各类劳动者从企业获得货币收入的形式。现代企业向劳动者支付
货币报酬的主要形式包括小时工资、计件工资、固定薪酬和佣金。总体上看,以获
得固定薪酬和小时工资为主的劳动者占多数,在20个分类中,固定薪酬比例超过
四类收入总额50%的劳动者有9类,小时工资超过50%的劳动者也有9类,而完全
239
依靠劳动成果的收入形式——计件工资所占的比重最高的只有18.75%(精密机械
操作员),以佣金为主的劳动者主要是销售人员,其佣金收入占全部四项收入的近
6096。从人员结构上看,以固定薪酬为主的劳动者主要是企业白领员工,包括技术
人员和管理人员,大多数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以小时工资为主的劳动者主要是蓝领
工人,比如纺织工人、机械修配人员,以及其他体力劳动者等等。这些劳动者的劳
动过程一般是工艺流程的一部分,劳动成果不易衡量,而劳动过程却比较容易监控,
因此一般采用计时工资的形式。采用计件工资一般都是可以独立操作的员工,而且
成果可以直接计量,比如运输工具操作员。采用佣金形式劳动者的收入不仅与成果
挂钩,而且具有一定的风险,其收入是劳动收入和风险收入的结合,除了销售人员
和艺术家之外,采取这种收入的劳动者很少。从劳动者分配权力的企业结构来看,
劳动者更倾向于获得稳定的报酬。同时,企业在安排劳动者报酬形式的时候,充分
考虑到各类劳动者的劳动特征,并结合监督的便利安排报酬形式。可以明确计量劳
动成果的采取计件工资:成果不很明确但是劳动时间可以控制的采取计时工资;成
果和时间都不容易控制,而且需要较强自主性的劳动者,则采取固定薪酬;对成果
比较容易控制,但是成果产生的随机性较大的劳动者,则采用风险结合的佣金形式。
总而言之,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分配权力与劳动力的生产属性密切相关,并服务于企
业对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需要。
表9—9:企业对职工的四种支付方法所占的比例(1977年)%
职业小时工资固定薪酬计件工资佣金
专业技术人员(工程技术豫外) 14.15 83.02 0.94 1.89
工程和科学技术28.57 71.43 o.00 n 00
作家艺术家o.go 77.78 o.Do 22.22
管理人员(农业除外) 8.33 8L 82 2.27 7.58
销售人员2了.27 9.09 4.55 59.09
职员和非技术人员l 27.08 64.58 0.oo 8.33
办公机械操作员30.77 69.23 0.00 0.00
秘书17.65 82.35 0,00 n 00
职员和非技术人员2 46.15 53.85 0.00 o.加
工匠及其家族59,02 34.43 4.92 1.64
机械和修配员工80.65 17.74 0.00 1.61
操作员(精密机械和纺织机械除外) 74.19 22.58 3.船0.00
精密机械攮作员褐.75 — 12.50。一18.75 o.00
纺织工人92.3l 5.13 2.56 o.oo
运输工具操作员63.33 16.67 10.00 10.00
体力劳动者(农民除外) 85.oo 15.oo 0.00 0.oo
清洁工人44,44 “.44 11.U 0。00
食品服务工人80.00 20.oo 0.00 o.00
卫生服务人员55.56 44.44 0.00 o.00
个人服务人员23.08 61.54 7,69 7.69
责科来源:wiche“㈣Br nd John s.Hepood “Paying for PerCoFrmnce”.Me_York:M g Sharpe 20页
241
表9—10:采用某种支付方法或激励方法的雇员占被调查样本的比t(1990年)%
职业小时工资固定薪蹙计件工资佣金红利利润提升
分享
专业技术人员(工程技术除外) 27.94 72.06 0.43 1.99 15.46 35.60 13.76
工程和科学技术42.37 57.63 0.00 5.09 9.32 41.25 18.64
作家艺术家21.84 78.16 2.30 9.20 17.24 3n13 14.94
管理人员(农业除外) 19.98 80.02 o.88 9.84 28.46 45.26 18.9l
销售人员25.07 74.94 0.78 37.蚰25.58 39.29 11.37
职员和非技术人员l 43.18 56.83 1.34 3.12 13.21 44.55 16.23
办公机械操作员43.88 56.12 0.84 1.27 13.50 52.88 14.77
秘书37.20 62.80 1.02 1.37 ll-60 33.40 13.99
职员和非技术人员2 4B.76 51.24 1.99 1.74 10.20 42.9l 14.93
工匠及其家族60.32 39.68 2.67 1.60 10.68 28.12 17.97
机械和修配员工53.16 46.84 4.54 9.56 9.89 24.61 12.16
操作员(精密机械和纺织机械除外) 鹄.93 31.07 8.57 1.79 10.54 30.51 7.32
精密机械操作员60.“ 39.56 36.81 1.10 9.34 37.3l lO.44
纺织工人66.67 33.33 9.76 O.7l 11.43 41.57 10.00
运输工具操作员50.48 49.52 3.38 8.2l 13.53 32.06 10.14
体力劳动者(农民除外) 60.71 39.29 6.02 1.88 10.34 22 22 13.16
清洁工人54.46 45.55 1.49 O.50 7.43 23.35 9.90
食品服务工人52.46 47.55 0.52 1.29 7 49 13.39 11.37
卫生服务人员65.99 34.01 2 03 O.51 8.63 16.05 9.65
242
资料来源:Michelle Brown and John s.Heywood“Paying for Performnce”.Nw York:地E.sharoe,
第2l页
除了上述的薪酬形式外,现代企业为了激励员工,还设计了一整套激励性分配
形式。主要包括红利、利润分享和职务提升等几个方面。表9—10给出了这些激励
方案在各类劳动者中的应用情况。采用红利分配方案最多的管理人员,有28.46%
的管理人员能得到企业的红利,其次是销售人员,有25.58%的销售人员也能得到
红利。而那些从事简单劳动的蘸领工人得到红利的可能性最低,比如清洁工人得到
红利的只有0.5%,卫生服务人员为0.51%,纺织工人也只有0.71%。与红利相比,
能够享受利润分享计划的企业员工却非常多。在20类员工中,能够享受利润分享
最少的食品服务人员的比例也达到了13.39%,而工程和科学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职员、办公机械操作人员等等,他们中能够获得利润分享的比例都超过了40%。可
见,利润分享这种形式在发达国家企业中比较受重视。除了这些货币分配形式外,
职位提升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案。各类职工都有lQ96左右的可能获得升迁机会,
机会最高的管理人员比例为18.91%,机会最少的操作员也有7.3296可能被提拔。与
前两项激励相比,职务提升对大多数劳动者来说比较平等。
结合表9-9和表9-10,劳动者分配权力的企业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各
类劳动者由于技术水平的差距,其分配权力以及分配方式有所不同,技术和知识含
量高的劳动者分配权力较大,分配方式更丰富;技术和知识含量低的劳动者则相反。
同时,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分配权力还受到企业所有者监控管理技能的影响,企业所
有者倾向于根据可以控制程度决定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并由此影响劳动者的分配权
力。
243
(三)劳动者收入分配权力变化两大影响因素:谈判机制和教育
谈判机制是影响劳动者分配权力的重要因素。雇主集团和工会作为谈判双方,
构成了发达国家谈判机制的主体。二战后,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发达国家的
劳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劳
资关系以及劳动力再生产的全面干预,并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制度化的法律体系
和调整机制。这一阶段劳资之间大规模的激烈对抗和冲突相对减少,取而代之的是
日常的、规范化的、有组织的行为,如劳资协议制、集体谈判制度、三方协商等。
三方性原则成为市场经济国家劳资关系的基本格局和主要运行机制。政府所起的作

用是规范劳资双方的行为,相对平衡双方的实力。劳资双方的矛盾和问题更多的是
由当事者双方依法解决。进入这个历史阶段以后,劳资关系的焦点仍然集中在劳动
本身问题上,但与此同时,争取广泛的民主参与权也成为劳资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内
容;劳资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总的趋势是向缓和合作方向发展;国家用以调整
劳资关系的手段趋于完备,立法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水平的提高以
及三方格局的形成等都为劳资关系趋子稳定创造了条件。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的运行
逐渐发展成为~种有序的组织行为,解决劳资矛盾、劳资争端的途径趋于制度化、
法律化。
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是影响其分配权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这一因素随着
知识经济的演化而变得越来越重要。表9—11是对美国教育回报率和经验回报率的
一组对比。从表中可以看出,从1979年到1989年,各行业的教育回报率都有不同
程度的提高,最低的建筑业提高了0.8个百分点,最高的制造业提高了6.4个百分
点。越来越高的回报率与知识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各产业部门对知识性人才的需
求越来越多,提供的报酬也相对较高。表中的另一组对比也说明了教育对劳动者分
配权力的重要性。1989年大学和高中职工工资的差距基本相当于具有30年经验的
职工与没有经验职工的工资差距,而在1979年的时候,大学和高中学历职工之间
的工资差距还远远没有这么大。这一点足以说明教育对劳动者分配权力的重要影
响。
表9一ll:教育和经验对工资的影响(1979—1989美国数据)
产业部门教育回报大学和高中学历职工30年经验和0经验职
的工资差距(对数) 工的工资差距(对数)
1979 1989 1979 1989 1979 1989
建筑0.048 O.056 0.208 0.331 0.567 0.582
金属加工0.051 0.073 0.312 0.551 O.402 0.564
电子设备O.066 O.099 0.393 0.644 0.465 O.534
运输设备0.057 O.088 0.362 0.547 0.411 O.597
制造业O.057 0.1ll 0.368 0.597 0.426 0.492
化学工业0.073 O.104 0.395 0.567 0.423 0.477
石油产业O.067 O.·106 O.365 0.578 O.432 O.477
金融机构0.074 O.104 0.344 0.476 0.483 0.555
商业服务0.094 0.109 O.460 0.629 0.423 O.477
医疗服务0.084 0.112 0.476 0.581 0.336 O.354
教育0.082 0.102 O.478 0.562 O.405 o.五94
资料来源:Steven G.Allen:“Technology and the Wage Structure”,NBER
Working Paper 5534,.
二、劳动者财产分配权力的发展
劳动者财产分配权力是随着西方员工持股理论与实践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所
谓职工股份制是一种使企业职工拥有企业的一部分股份并且参加企业利润分红的
制度。一般认为,发达国家职工股份制之所以能够兴起并得到政府的扶持,主要因
为这一制度能够缓和劳资矛盾,协调企业内部关系。通过使企业员工拥有企业的部
分股权,并且借此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关切度,从而提高劳动
者的劳动积极性,继而提高效率。
表9-12归纳了日本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状况。日本盼员工持股制度从1973年
到1998年,经历了长足的发展过程。实行员工持股制度的上市公司数量在1973年
只有61’%,到了1998年达到了96%,几乎覆盖了全部企业,而且在这些实行员工
持股制度的上市公司中,参与该计划的职工数量也越来越多。1973年有资格参与
持有公司股份的员工只占这些公司员工总数的30%,到1998年达到了4996。从员工
数量和企业数量这两个指标上看,西方的员工持股制度受到了大多数企业的认可和
员工的欢迎,并且其普及的速度非常快。但是从员工持有的股票市场份额来看,员
工持股制度远远没有达到发达的程度。从1973年到1998年,日本员工持有股票的
市场份额几乎没有多大的增长,~直在O.6%到1.4%之间波动。一方面持股的员工
数量不断增加,同时采用员工持股制度的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另~方面,
所有持股的员工总股票市场价值却没有变化。这说明单位员工持有股票份额越来越
小,而且整个员工持股的总份额本来就很小,最高的时候不过L 4%,因此可以说
员工持股份额十分微小,单个员工的持股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辩证地看
待员工持股制度是分析劳动者财产分配权力的基础。从上述员工持股制度的情况来
看,发达国家的员工持股制度更倾向于是~种企业激励制度,而不是一种劳动者的
财产分配制度。至少在大多数企业中,员工所持有的股份还不能称其为“财产”。
246
表9—12:日本上市公司员工持股的状况
年份采用采用采用参与ESOP ESOP ESOP ESOP ESOP 分享每个
ESoP ESOP ESOP ESOP 参与企业所所有份额股票价格参与
企业企业企业员工率(%) 有的股的股的比市场(日者拥
数目占全员工数目票份额票份例(%) 价值兀, 有的
部上数目(千(亿) 额(亿1995 ESoP
市公(千人) (百日年价市场
司企人) 万) 兀, 格) 价
业的1995 格,
比例价(千
(%) 格) 日
兀,
1995
年价
格)
1973 1019 61 3333 991 30 1027 673 O.66
1980 1387 80 4004 1622 4i 1878 2616 1.39 1224 468 720
1990 1942 93 5253 2575 49 3751 3374 0.9 4050 1200 1573
1998 2337 96 5313 2628 49 5085 6900 1.36 3525 5ll 1341
资料来源:Michelle Brown and John S.Heywood“Paying for Performance”
New York:M.E.$harpe.第218页
247
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经济学家对这一新生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做出各种
理论解释。
凯尔索在20世纪50年代从要素贡献角度提出双因素理论。该理论认为,财富
是由劳动和资本两个基本因素共同创造的,而且自工业革命以来,资本的作用日益
增强。在劳动作为生产的首要途径和最大部分投入生产要索的前工业社会里,劳动
价值理论是基本正确的,而在工业革命之后,应让位于劳动和资本并重的双因素理
论。该理论认为,要实现双因素经济或民主资本主义经济,必须采取同时承认人们
成为资本工人和劳动工人的权力的经济政策,做到这一点的途径已经发明,其中最
为人熟知的员工持股计划已为许多公司采用。这是一条有效的使劳动工人同时成为
资本工人的道路。“
威茨曼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分享经济理论。该理论旨在解决资本主
义的滞胀问题。威茨曼认为,滞胀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工资制度。资本主义把工
资制度作为报酬支付的方式,而工资刚性使得厂商对员工的报酬与某种外在的核算
目标联系,而与企业的经营状况无关,员工得到的报酬与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
营目标没有联系,这样会导致工资的固定化。在这种工资制度下,厂商对社会需求
变化做出的反映主要是在产品的数量方面,雨不是价格方面,即当总需求缩减时,
厂商必然选掸维持既定的产品价格,削减产量,以便保持人工成本与劳动所得相等,
否则会因人工成本不变而亏损。然而不幸的是这种决策势必引发普遍的社会失业。
根据这些分析,威茨曼认为,对付滞胀就应从微观入手,建议实行分享经济制度,
使工人的劳动所得由固定的基本工资和利润分享两部分组成。分享制是一种把工人
的工资与某种能够恰当反映厂商经营的指数相联系的制度。在分享制下,工人的收
入被确定为与资本家在企业收入中各占多少比例,而且工人的报酬和工人受雇的数
”L0.Kelso‘'Democracy andEcononlicPower",Cambridge:Ballingcr,1986
248
量呈反比例,人工的边际成本总是低于人工的平均成本。对企业来说,只要增加的
收益大于人工的边际成本,他们就对劳动力有需求,继续招聘员工。当需求受到冲
击时,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利润分享数额或比例来降低价格,扩大产量和就业。”
艾勒曼的民主公司制理论则认为,在混合市场经济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企业应
该是工人拥有的公司,它不同于原来廛用关系为主的资本主义。工人和公司之间的
关系是成员关系,即一个经济版的公民身份,而不是雇用关系。它不同予社会主义
中民主的工人拥有的公司,不同于政府拥有的公司,也不同于由市场经济调节和由
政府提供不同程度宏观经济指导的关联公司。这种经济民主是真正的第三条道路,
其构成上不同于古典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其微观基础就是所谓的民主的公司制
或者以劳动为基础的民主公司。”
布莱尔在其利益相关者理论中指出,员工是一个特殊的人力资本投资主体,他
们由于在同一公司长期工作而积累了重要的特殊技能,这些技能使得他们具有更高
的生产力,对公司来说这些技能也有更高的价值,同时由于这些特殊技能的专用性
使员工承担着更大的风险。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特殊知识和技能在相关产业的财
富创造中越来越重要。.公司的发展必须关注员工的企业特殊性人力资本的投资利
益,否则整个社会将丧失这种人力资本带来的潜在收益。然而要保护和激励人力资
本的投资热情,就必须提供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以便能够清楚地测度人力资
本的贡献,确保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使人力资本的培育和
提高得到鼓励。公司应该通过正式的补偿计划或者其他安排,把公司的大部分股票
置于承担风险的利益相关者的控制之下。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较高比例的员工持股和
参与的公司的生产率更高。”
%马丁L^威菠曼《分享经济》,林青松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年
96大卫P艾勒曼《民主的公司制》,李大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
卿马格丽特M布莱尔《所有权与控制》,张荣刚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上述这些经济学家的分析都从JFN顿,,I面支持了员工持股制度的合理性。并把员
工持股制度看作是发达国家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这些理论无~
例外地把员工持股理论放在符合发达国家企业利益的前提之下,实际上等于在符合
发达国家企业主(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实行员工持股制度。从实践来看,这种构
想根本无法涉及分配权力。因为一旦论及分配权力,那么符合企业主利益这一前提
条件就根本站不住。最终结论有可能是:或者削弱企业主权力,以真正实现劳动者
的财产权力;或者就是员工持股制度行不通。二者必居其一。
发达国家经济理论中还有另外一项支持劳动者已经拥有财产的观点。即认为现

代金融创新使广大劳动者都有机会成为资本所有者。事实也确实出现了经济学家们
所说的现象,在发达国家中,特别是在美国,发达的证券市场使广大普通居民可以
随时拥有某个上市公司的股权,股权的分散程度是史无前例的。但是,大多数普通
投资者并没有因此享受到“资本所有者”的待遇,除了用脚投票之外,他们没有任
何其他的权力,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被称作“股民”,而不是“股东”。如果把视线
从企业权力转移到分配领域,金融创新的无比优越性似乎并不总是那么可信。随着
金融创新的深化,各阶层劳动者占有各类资产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一项统计表明,
1999年拥有金融资产最多的1 096人口与最少的10%人口所拥有的金融资产额相比,
差距是50倍,而在40年前,这一差距才16倍。这40年被认为是西方发达国家金
融创新迅速发展的阶段,因此有理由相信金融资产分配差距的扩大与金融创新密切
相关。
从上述员工持股制度和金融创新带来的劳动者财产分配效应来看,劳动者的财
产分配权力并没有像经济理论预期的那样得到较大的扩展。相对于企业效率提高而
言,职工股份制度只是一种有效率的企业激励制度。而相对于社会资本积累效应来
看,发达国家的金融创新以及由此带来的分散化的股份制度,在实现资本所有权社
会化的同时,也实现了资本融资渠道的社会化,后者更符合金融创新的本意。
三、劳动者福利分配权力变化
二战之后,发达匡I家普遍形成了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劳动者福利分配权力也
得到了广泛的提高。这种福利安排不仅来自于社会保障支出,而且还来自手企业提
供的职务福利。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展,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普遍受到了挑战,特别是实行高福利制度的德国、瑞典等欧洲
国家,其福利制度遇到了许多困难。与此相对应,各国都在酝酿着福利制度改革。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福利制度改革就是一个典型。表9一13给出了几个发达国
家的社会福利水平及其发展趋势。
表9~13: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和福利
国家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占6DP比重(%)
1970-i975 1980-i985 1994—2000
美国7.5 6.8 5.4
法国14.5 16.5
德国12.7 13.1 16.9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002年
与欧洲国家相比,美国的社会福利水平占其GDP的比例是最低的,而且自从
7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下降态势,由70年的7.5%下降到2000年的5.4%。相对来说,
德国的福利水平则一直很高,70年为12.7%,2000年达到16.9%。但是近些年来德
25l
国的福利制度却受到了许多挑战。不仅其GDP增长速度开始放慢,而且其企业的国
际竞争力也大幅度下滑。面对如此沉重的问题,许多学者认为是其福利制度已经成
为企业效率的沉重包袱,必须进行改革。
发达国家今天的福利制度安排与其最初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只是在民主政治
推动下的一个产物。最初的福利制度安排是作为发达国家解决资本主义根本矛盾的
重要机制。这种机制有两个理论渊源。一是马克思的经济理论。马克思指出:“工
人作为商品购买者,对于市场是重要的。但是,作为他们自己的商品(劳动力)的
出卖者,资本主义社会却有一种要把他们的价格限制到最低限度的趋势。””既然资
本家或企业主的理性选择是尽可能降低劳动者的收^水平,但是广大劳动者作为商
品购买者,其购买力又是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只有通过非企业途
径增加劳动者的购买力,这个非企业途径就是福利安排。二是凯恩斯经济观点。凯
恩斯认为,通过增加有效需求,资本主义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他认为,节约对财
富的增长没有好处,相反,应该积极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国家应该作为一种平衡
力量,弥补私人资本家行为的不足,通过直接投资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以及增加
福利支出等措施,刺激私人消费和投资需求。”凯恩斯经济理论在西方的统治时期
正是发达国家福利制度发展完善的时期。因此,现代的福利制度基本上是凯恩斯理
论的产物。从福利资金的来源和运行看,国家的作用一直贯穿始终。
表9-14是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福利资金来源的结构,几种主要的来源中,除了
日本之外,保险者个人、雇主和国家各自负担一部分,平均水平是各占三分之一。
福利资金的问题并不在于分摊比例,而在于资金的运转。为了保证社会福利真正能
够起到补充劳动者收入的作用,发达国家必须保证其福利水平不受通货膨胀的影
响,并且能够与GDP增长保持一致。为此目的,1977年,美国国会采用了哈佛大
%《列宁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8页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318页
252
学威廉‘肖教授提出的通过指数化将养老保障金和工资指数挂钩的建议。这项提案
带了巨大的连带反映。选择和工资指数挂钩的做法大大加快了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
速度,因为工资增长率的根据是物价上涨和劳动生产率增长两种因素,所以社会保
障金支付根据工资增长指数计算要比根据物价指数计算增长的快,而且养老金领取
者在劳动生产率增长方面并不起作用。此后美国国会又通过了增加社会保障税率的
决议,以防止社会保障机制的破产。根据预测,如果美国整个社会保障的整个体制
不做根本调整和改革,美国人的社会保障税率需要直线上升,到2005年,美国人
工资的25.17%将用于缴纳社会保障税,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保障制度不破产。如此
大的数字肯定会造成福利资金运转困难,而且会对劳动者消费能力产生挤出效应,
违背了刺激消费的初衷。由此,由国家主导的福利制度安排必然进行改革,否贝Ⅱ根
本维持不下去。
表9-14: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比较%
国家保险者雇主国家其他
美国25.41 33.72 28.71 一12.16
日本23.06 26.65 20.54 29.75
德国36.66 34.11 25.98 3.25
英国18.12 24.90 52.93 4.05
法国71.72 18.82 9.46
说明:数据取值为1989年,德国为联邦德国,法国保险者数值为“保险者加
上雇主”。资料来源:The Cost of Social Security,Fourteenth International
Inquiry,1987—1989,Basic Tables,ILO,1995
美国是发达国家中较早进行福利制度改革的国家。从1996年克林顿政府开始
的新的福利制度,改变了过去保障社会弱势成员基本消费能力的思路,转而重点扶
持那些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通过福利支出的方式鼓励他们就业,以此提高就业率,
并增加劳动者总体的劳动投入。在此改革思路下,美国各州的社会保障收益水平整
体出现下降趋势,而且政府福利开支的投向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表9—15给出了
按照收入水平三分法分类的美国各州的社会保障收益水平变化,从1995年到2000
年,不管是收入水平低的州,还是收入水平高的州,各州的社会保障收益水平都出
现了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平均达到20%。这么大的下降幅度是美国自从二战以来
最大的调整。
表9—15:美国各州社会保障收益水平及变化单位:美元(2000年不变价)
三分法分类1990笠1995正2000燕变化率1995-2000
(%)
最低20%收入的州358 319 288 -19.60
中等收入的州480 428 379 -21.00
最高20%收入的州680 607 546 -19.70
资料来源:Rebecca M.Blank:“Evaluating Welfare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01.XL(December 2002),
PP.1 105—1166
与社会保障水平下降同时进行的改革是福利资金投入方向的转变。在20世纪
90年代早期,美国各州针对工作的福利安排主要是增加工作岗位和培训。到90年
代后期,福利安排主要集中在“工作第一”目标上来,尽可能把开支直接转化为工
作,因此更多的计划都用在直接适用的工作技能培训和找工作的相关补贴方面,这
些工作计划对提高工作意识有激励作用。除了这些必要的福利安排以外,美国针对
工作的福利制度安排还包括~系列“惩罚”措施。其一是制裁,为了推动失业人员
积极找工作以及提高技能,美国政府对那些不愿意找工作的劳动者制定了许多惩罚
措施,最主要的是降低福利水平,美国各州有权力决定福利水平刚氐多少、什么时
间降1氐等等。其二是时间限制,美国联邦规定的福利最长期限是60个月,但是各
州可以自己调整期限,1996年福利改革之后,一般的都会减少这一期限。其三是
工作替代,许多地方都创造一些临时工作岗位给那些需要工作的人,以此来代替直
接的货币福利支出。其四是针对就业的补贴,这种补贴直接用于找工作的开支。比
如子女抚养津贴,美国政府这项开支从1993年的9.5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18
亿美元,7年间增长了89%。此外类似的还有交通补贴、工资补贴、对工作家庭的
货币支付等等。这些项目无疑会激励工作的积极性。
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状况及其改革取向,首先必须肯定的是发达国家
的福利制度安排确实在总体上提高了劳动者的分配权力。但是近些年来发达国家福
利制度改革的实践,却再一次证明了,发达国家政府作为资本所存者代表的实质。
与其创造福利制度的初衷相对应,福利制度的水平以不危及资本所有者的根本利益
为上限,一旦危及这一限度,劳动者福利分配权力必然会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二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劳动力要素更加充分的发挥其功能据供
了便利的条件,劳动者因此具有了更加自主的劳动产权,这有利于劳动者分配权力
的改进。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决定了各种制度安排必须倾向于资本
所有者,包括对工会组织的打压,对雇主侵蚀行为的默许,以及对福利制度的改革,
等等。诸多制度安排表明,发达国家劳动者的分配权力并没有与其劳动力要素的功
能完全匹配,其部分权力受到了社会制度的制约而不能完全实现。
第四篇:结论
本篇作为全文的结论,只有一章内容—一第十章。首先归纳二战后有调节代理
分配关系的演进,然后归结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的总体演进趋势,最后提出两点
启示。
257
第十章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趋势
及其对我国改革的启示
第一节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趋势
一、二战后发达国家分配条件的演化
分配条件的演化直接决定了企业分配关系的演进。二战后,信息技术革命以及
由此引起的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兰要素形成的新的生产
要素组合,以及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金融创新等内容构成的社会条件。这三个大
方面共同构成了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分配条件。
(一)技术与生产力条件
二战以来出现的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构成
了分配条件的基础层次。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发达国家形成了以微电子
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兴科技领域,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一批含有高科技
成分的产业群。这一批新技术群的出现不仅对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巨大
份额,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概括来说,信息技术的经济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1、增加国内生产总值
2、提高各生产要素的劳动生产率
3、提高传统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4、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5、增加企业价值
6、增加产品和服务价值
7、推进企业组织创新
8、改变资本运行方式
9、改变管理方式
10、改变劳动方式
作为分配条件的基础,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分配对象,增加了分配手段,扩展
了分配主体,提高了分配效率。
从分配对象上看,信息技术革命从总体上提高了社会财富总额。生产决定分配
的关键意义在于,通过生产可以做大“蛋糕”,各个分配主体都会从中获益,即使
分配制度缺乏公平性,这种收益也会有所增加。现代的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第一个
效应就是做大了“蛋糕”。因此,不管是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还是普通
劳动者,企业的各个分配主体都从这场革命中得到了实惠。
从分配手段来看,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传统企业,改变了单纯通过利润和工资
渠道进行分配的惯例,提供了全新的分配方式,比如股票期权等。发达国家的实践
表明,正是这些新的分配手段的出现,企业分配关系问题才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意
义。
从分配主体来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体能够参与到企
业利润和价值的分配活动中来。参与主体的增加不仅得益于信息技术提供的准确快
捷信息渠道,而且得益于更加简便的操作方法。如果没有如此便捷的信息技术手段,
对企业一无所知的投资者根本不可能把资金放心的交给企业家们管理。当然也就不
会育今天这么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结构,关心企业分配的主体也就无从产生。
从分配效率来看,信息技术的作用更加明显。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最本质的
作用在于提高效率,包括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金融证券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通
过电子金融网络把分配主体与企业以及证券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分配主体的
投资行为可以瞬间操作,而且交割结算行为也是非常简便。更重要的是,这种便利
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国家范围,而是已经形成了遍及全球的互联网络,效率的提
高十分可观。
(二)主观要素条件
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力三个生产要素的生产方式及其组合构成了企业分配关
系演进的主观要素条件。
1、资本要素条件
资本要素生产方式的变化,是通过资本形态、组织、运行以及产权等方面反映
出来的。
表10一l:资本要素生产方式变化
资本形态新的自然形态:信息资本权益资本文化资本
新的社会形态:法人资本机构资本国家垄断资本
资本组织60年代:混合联合公司
80年代:跨国公司
90年代:跨国托拉斯
资本运行市场化:流动性与溢价收益,监督与股息收益
资本产权普通投资人自然人大股东董事会风险资本机构资
本法人资本
261
通过表10—1的归纳,资本要素生产方式基本特征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多元化。
资本自然形态多元化显示出,在现代企业中,资本的载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厂
房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等生产资料范畴,能够产生资本增值的载体越来越多,文化、
信息等在知识经济模式下已经成为资本的新载体,并且这些新载体已经被证明能够
为资本带来巨大的价值增值。
资本社会形态的多元化意味着资本来源渠道的扩展,私人资本的统治地位已经
让位于有组织的资本,并因此获得了资本投资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三种新出现
的资本组织形态——混合联合公司、跨国公司和跨国托拉斯,充分表现出为了获取
超额弄Ⅱ润的资本在产业范围和地理空间上的扩展,尤其是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
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投资已经形成了全球的资本运行模式。
市场化运行被认为是资本企业运行的补充,但是随着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日趋
完善.各类资本所有者更注重资本市场的收益,对企业成长性的要求甚至超过了对
利润分配的期望。在此条件下,资本流动性大幅提高,资本所有者对企业的影响从
参与治理逐步转向间接控制,资本所有者这一行为转变被认为是二战后公司治理结
构的最大变化。
资本产权的多元化则是与资本形态、组织和运行密切相关的变化。资本产权主
体的多元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资本收益目标,不同类型的资本所有者对企业行为的
影响也因为目标差异而有所不同。这种多样性反过来又会带来资本运行的多样化。
由此可见,多元化的资本生产方式导致资本所有者越来越忽视对企业治理活动
的参与,而更加重视资本市场运行、跨产业运行以及跨国运行。在企业治理中不可
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的所有权真空,即使所有权组织仍然存在,但是由于多层代理关
系作用,现代企业中的所有权己经不可能成为真正完整的权力束,其权能的实现也
必然受到制约,这种由于所有权缺位造成的企业权力真空必须得到补充,这就是今
天所谓的委托代理关系。实际上就是有人力资本产权补充资本所有权真空所形成的
代理关系。因此说,委托代理关系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本所有者代替资本所有者行使
一部分资本所有权能。人力资本所有者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一代理地位,这与其生产
方式密切相关,反过来,入力资本所有者代理地位的形成进一步强化了人力资本要
素的生产职能。
2、人力资本要素条件
二战后发达国家人力资本的生产职能经历了三个明显的发展变化:60年代的
成本要素,70年代的管理要素,90年代的战略要素。人力资本要素在与各类资本
要素的合作博弈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人力资本市场运行机制,这是人力资本脱离
劳动力而独立成为—种生产要素的重要标志。人力资本所有者通过与资本所有者的
合作,获得了部分资本所有权的代理权能,结合人力资本自身具有的相机处置权能,
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企业实际的“所有者”。
人力资本的生产职能是生产力发展必然的结果。企业规模的扩大,新技术带来生产
工艺流程的改变,以及资本的市场化运营,等等都在客观上要求人力资本要素在企
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劳动力要素条件
相对于资本要素和人力资本要素来说,新技术革命为劳动力要素的发展注入了
新的活力。信息化的生产模式使劳动力要素具有更大的独立性,减弱了劳动力对机
器的依赖性,从而减弱了劳动力对资本的依附性。但是随着劳动力组织的弱化以及
劳动力流动性和弹性的增强,劳动力要素的自主性并没有改善劳动力在生产中的地
位。劳动力对物质资本的依附性随着资本所有者逐渐远离生产过程,而直接表现为
对其代理^、——人力资本的依附,同时受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现代劳动力的生产
职能与信息网络平台紧密相联系,并表现出一定的技术依附性。因此说,尽管战后
263
劳动力的生产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劳动力的
地位。劳动力在企业生产中仍然处于受支配的地位。
4、三要素生产方式变迁与战后的劳动方式技术结构
企业的任何一项生产职能都不能被闲置。当资本所有者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资
本市场或国际市场上的时候,他们在企业中传统的生产职能已经开始被取代了。在
传统的业主制企业中,资本所有者—般都是企业主,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统一,资
本所有者的生产职能即包括作为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的直接对立,也包括作为资本
经营者与其他资本家的对立,同时还包括作为企业管理者与企业直接生产过程的对
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要素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多元化的特征和
市场化的运行模式加剧了两权分离的程度,资本所有者首先失去了在劳动力市场上
与劳动者直接对立的职能,同时失去了与企业直接生产过程直接对立的职能。在传
统的三大职能中,仅保留了作为资本所有者与其他资本家对立的职能,但是这项职
能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那就是作为资本所有者的对立面已经不仅仅是其他资本
家,还包括无数的投资人、股民等。与此同时,与资本所有者尚存的部分所有权相
适应的是,资本所有者新增了一项职能,即监督企业的治理活动,实际上就是监督
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行为。从上述资本所有者生产职能的变化中,可以理出一条
以资本所有者为纽带的劳动方式技术结构。
资本所有者-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市场/
其他资本所有者
图10—1:战后劳动方式技术结构——以资本为纽带
▲|_I◆
在图10一I中,与资本所有者相对立的主体主要是其他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
所有者a各种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博弈都是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的,资本所有者的这类
劳动不一定与企业直接相关。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技术结构发生较
大的变化,即形成了双渠道技术结构。一种结构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资本
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形成委托代理关系,资本所有者的主要劳动是监督,人力
资本所有者与之相对应的劳动是代替资本所有者管理企业生产过程和劳动力。另一
种结构是在人力资本市场上形成的,无论是经理市场还是技术人才市场,在发达国
家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市场结构,资本所有者选择代理人主要是通过这些人力
资本市场实现的。在人力资本市场上,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形成的是
契约关系,资本所有者在契约形成之前的主要劳动是选择和谈判,在契约形成之后
主要劳动是发掘潜在的替代者,对现有的人力资本所有者构成压力。从上述分析来
看,资本所有者的劳动主要集中在两个市场上:资本市场和人力资本市场,在企业
中,资本所有者倾向于更完善的委托代理关系,尽可能地让人力资本所有者分担更
多的企业职能。
资本所有者.|_一企业+一人力资本所有者—,企业—斗劳动者
\ / \ /
人力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图lO一2:战后劳动方式技术结构——以人力资本为纽带
在图10—2中,人力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的技术结构也是通过两个渠道实
现的。一是在企业中形成的管理与被管理的结构,二是在劳动力市场形成的雇用与
被雇用的结构。在与劳动力的直接对立中,人力资本完全代替了资本的作用。不仅
如此,现代企业中,部分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一定程度上介入到资本市场的运行当中,
成为资本和人力资本要素兼备的主体。由此,三要素的技术结构可以概括为企业内
外的双层模式,人力资本所有者成为双层模式的核心纽带,如图10-3所示,在企
业层面上,人力资本所有者与资本所有者形成代理关系,并与劳动者形成管理与被
管理的关系。在市场层面上,人力资本所有者与资本所有者形成契约关系,并与劳
动者形成了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由此可见,战后劳动方式技术结构的关键在于形
成了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三要素生产职能的变化,
以及各要素所有者行为方式及场所的变化都与这—代理关系密切相关。因此,战后
发达国家企业劳动方式技术结构变迁的直接原因在于委托代理关系的深入发展,劳
动方式技术结构的根本特征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发挥核心作用。

(三)社会条件
图10-3:战后劳动方式的技术结构

l、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结构
二战后发达国家最突出的社会条件变化是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结构。
发达国家政府在战后普遍加强了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a各国政府不仅通过制定经
济政策、完善相关法律,以及运用传统的利率、价格、汇率等宏观调控工具对整个
经济活动进行调节,而且还通过直接建立国有企业,以及通过对股份公司参股控股
等资本投资方式,直接参与企业的微观运营活动,从而在微观层面上影响社会经济
的运行。与战前私人垄断结构相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更注重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
利益,其最突出的特征:一是国家所有制经济比较发达;二是政府支出在国内生产
总值中的比重明显上升。总体来说,战后发达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的
主要影响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资本回报率,维护资本所有者的利益。
2、推进技术创新,特别是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分担企业创新成本。
3、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稳定社会秩序。
4、促进人力资本形成,平衡生产要素供求矛盾。
5、参与劳资关系调节,形成兰方机制。
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来看,二战后发达国家的分配条件也已经具各了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具体表现为:
第一,资本所有者的整体利益受到国家维护。尽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力资
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是发达国家的社会性质不可能允许资本
所有者的整体利益受到侵害。因此,在企业分配关系演进中,.圜家垄断资本主义的
社会结构构成了重要的分配条件,它为企业分配关系的演进预制了一个约束框架,
任何可能突破这~框架的社会现象都会受到国家有意识的制度或法律调节。
第二,国家从总体上分担企业运营成本。这主要体现为国家创新体系对企业研
发投入成本的分摊。发达国家普遍具有庞大的国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机构,这些
机构构成了发达国家稳定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通过对创新体系的财政开支形成大
量具有商业化前景的新技术、新发明,从而为资本投向新兴技术产业奠定基础。
第三,国家全面承担人力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索的培育。信息技术革命以及
90年代以来出现的知识经济趋势,在发达国家形成了对人力资本要素和高素质劳
动力要素的大量需求,人力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也因此拥有了更高的分配权力。发
达匡I家有意识的提高人力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培育投入,增加生产要素供给量,进而
平抑了要素价格上涨的趋势。
第四,改革国家福利制度。直到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还是以
“公平分配”为主要特征,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高福利制度严重影响了资本所有
者的获利能力,“分配型”的福利制度开始受到资本所有者的广泛责难。以美国为
代表的福利制度改革,把福利制度从“分配型”转向“生产型”,以福利促生产。
福利制度的改革取向,根本改变了这一制度一贯拥有的向劳动者倾斜的好名声。这
一制度本身开始具有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属性。
2、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
除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外,二战后社会条件改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广泛的
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作为分配条件,无处不在的金融创新全面影响着企业分配关
系的演进。一方面金融创新为资本所有者提供了更广泛的投资渠道和更加便捷的投
资工具,为资本市场化运行以及资本所有权分散化提供了可能。对分配问题的大量
研究都有一个重要的基石,即发达国家资本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弱,由
此认为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在下降。但是,如果把金融创新看作分配关系演化的
一个条件,那么断言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下降的说法就显得过于狭隘。正如资本所
有权出现分散化一样,在金融创新的社会条件下,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也出现了
分散化的趋势。这种分散化的趋势不仅仅是资本所有者主体范围的分散。更主要的
是资本所有者收益范围的分散,即资本所有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了更多的获利途
径,毫无疑问,这要归功于金融创新。另一方面,金融创新为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
权力的实现提供了工具。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早就为社会所认可,但是人力资本所有
者真正获得巨额收入则是近十几年的事情,主要是在股票期权出现以后。根本原因
268
在于股票期权这种形式满足了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在此条件下,股票期权才能作为
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权力的实现形式,在现代企业中广泛地发挥作用。
3、社会条件制约与战后的劳动方式社会结构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性质意味着资本要素决不会放弃社会生产的主
导地位。在劳动方式社会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仍然是资本所有者。尽管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使人力资本获得了更大的生产职能,并有可能进一步取代资本所有权能
在企业中的作用。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框架下,人力资本完全取代资本主导地
位的趋势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资本所有者的经营权能和部分所有权能从企业直接
生产过程退出,但是并没有退出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只是改变了运营领域,运营方
式以及收益途径等。从国家维护资本所有者收益的各项制度安排中可以看出,资本
所有者逐渐退出个别企业的直接生产过程,确实导致了资本所有者在企业内部的部
分权能损失,但是这种损失通过资本市场化运行的收益以及国家的维护得到了弥补
和增加。从国家角度看,资本所有权的分散化,从而实现资本社会化和市场化,有
利于社会生产过程的整体运行。但是资本必须在收益能得到有效保证的条件下才能
改变其传统的运营方式。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国家从制度安排角度为资本所有者
提供收益保障。从而在社会生产过程的总体上继续维护资本的主导地位。
在各个企业中,人力资本的代理地位为他们提供了更大的权力,股权越分散,
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权力越大,甚至已经占据统治地位。各个企业中人力资本所有
者统治权力的总和,必然与社会生产过程整体上的资本主导地位相矛盾。国家从维
护资本主导地位这一目标出发,采取各项制度安排,完善资本所有者对企业治理活
动的监督,或者是限制人力资本权能的随意发挥,或者是引导人力资本生产职能与
资本所有者的利益相一致。由此可见,即使在各个企业中,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核心
地位也是受到限制的,其部分核心职能必须受到资本所有者的委托才能实现,因而
也必然受到资本所有者的有力监督。而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者仍
然被限制在代理人的定位上,基本社会制度不允许其地位超过资本所有者。
此外,国家对生产要素市场的调控使劳动方式社会结构仍以企业模式为主。国
家对三个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同调控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对资本所有者主导地位的维
护。在资本市场上,国家主要调控目标是拓宽资本投资渠道、降低投资风险,由此
带来的全部收益由资本所有者独自获得。在人力资本市场上,国家调节手段只发挥
间接作用。一方面国家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增加人力资本供给,降低人力资本价格,
这一安排使人力资本和资本所有者都获得收益。另一项安排是完善经理市场和并购
市场,为资本所有者实施有效监督提供途径。在劳动力市场上,国家则通过直接参
与劳动力市场谈判,以及开放国际劳动力市场等方式,进一步降低劳动力的谈判势
力,从而平抑由于劳动力生产职能增加带来的冲击。至于金融创新以及金融市场完
善的影响,则是更加明确的有利于资本所有者,金融市场带来的绝大部分收益都被
资本所有者获得,这是最有力的证据。
社会条件的制约,使发达国家劳动方式社会结构形成了塔型结构。如图9—4所
示。
国家垄断资本所有者
素市场
图10_4:劳动方式社会结构
比较上述劳动方式技术结构与社会结构,二者的根本矛盾在于生产要素的楱凸
作用冲突。人力资本要素在企业层次拥有绝对的权威,而在整个社会再生产层面上,
资本要素的主导地位受到国家的维护。与这~新矛盾同时并存的是传统的劳资矛
盾,战后的劳资矛盾不仅没有消除,一而且随着劳动力生产职能的转交;-劳动者的要
求随之提高,发达国家经济体系中存在一系列潜在的劳资冲突。在劳动方式技术结
构和社会结构的冲突中,技术结构作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结果,永远起着主导作用,
但是社会结构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作用不容忽视。发达国家解决这两大类社会矛盾的
基本思路是:在维护资本要素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基础上,通过调整分
配关系,特别通过分配方式创新,满足新兴生产要素以及由其新兴职能带来的对利
益的需求。发达国家股份制企业中出现的代理分配关系,及其在二战后得到的广泛
发展,都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实现的。
综上所述,影响企业分配关系的分配条件是技术条件、主观要素条件和社会条
件的复合。在复台关系中信息技术条件是主观要素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基础,社会条
件和主观要素条件相互影响,主观要素条件构成分配条件的主要方面,直接影响企
业分配关系,社会条件构成分配条件的次要方面,对企业分配关系起到制约作用。
这种复合关系及其运行机制集中表现在三要素劳动方式技术结构与社会结构的矛
盾运动当中。
二、二战后发达国家的企业分配关系——有调节的代理分配关系
代理分配关系在二战前就已经出现了,这种分配关系是随着股份制度的出现而
发展起来的。代理分配关系的初级形态是人力资本所有者代替资本所有者,对企业
的利润工资行使分配权力。二战后,分配条件的演化进一步推动了代理分配关系的
深入发展,代理分配关系受到资本市场、人力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影响,
同时受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调整。因此,二战后的代理分配关系是在社会条件制
约下形成的,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等主体围绕利润、工资和企业
价值所形成的一种有调节的分配关系。
(一)有调节的代理分配关系的基本形态
有调节的代理分配关系包括三个层次:企业层次、市场层次、社会层次。
在企业层次上,有调节的代理分配关系主要由两组关系构成:一是资本所有者
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围绕企业利润所形成的分配关系;二是人力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
围绕工资所形成的分配关系。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层次代理分配关系的纽带,利
润和工资成为各分配主体争夺的焦点。
在市场层次上,有调节的代理分配关系主要由三组关系构成:一是在资本市场
上,各类资本所有者围绕企业价值所形成的分配关系;二是在人力资本市场上,资
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围绕企业价值所形成的分配关系;三是在劳动力市场
上,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围绕企业价值所形成的分配关系。企业价值成为各分配主
体在市场层次上关注的焦点。
在社会层次上,有调节的代理分配关系主要是围绕国家制度安排和公共投资,
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闻形成的分配关系。这一层次的分配关系
即包括初次分配,也包括再分配。
(二)有调节的代理分配关系的权力结构
与有调节的代理分配关系三个层次相一致,其权力结构主要由三个权力柬构
成:企业分配权力,包括利润分配权力和工资分配权力。市场分配权力,主要是对
企业价值成长的分配权力。社会分配权力,主要包括对政府公共投资的分享份额以
及对社会福利的分配权力。三个权力束同时并存,各分配主体对权力束的追求各有
侧重。
资本所有者追求的重点是市场分配权力,企业价值成长的好坏、股票价值的高
低对资本所有者的影响最大。但是随着资本所有权主体多元化,不同资本所有者的
目标并不完全一致,有些资本所有者更关注来自利润分享的股息,比如机构资本所
有者。银行资本所有者也有类似的权力倾向,以信贷形式投入资本的银行金融机构,
主要收益是以利息的形式分享利润。资本所有者对社会分配权力的追求主要表现
在:有利的资本利得税安排、降低资本市场风险、分担资本运行成本、开拓资本投
资渠道等与资本市场运行密切相关的方面。
人力资本所有者追求的重点正在从企业转向市场。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
经历了三个明显的演化过程:工资、分享利润、分享市场价值。工资分配权力是人
力资本所有者最基本的分配权力,分享利润在现代企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
获得了全部的企业分配权力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目标开始转向市场价值。人力资
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束扩张在一些大公司中已经对资本所有者构成威胁。
劳动者的分配权力主要是工资。在强调绩效管理的企业,劳动者也能获得一部
分企业利润,甚至可以获得一部分公司股票。但是从数量上看,劳动者获得利润和
市场价值非常少,不足以对资本所有者构成威胁。劳动者分配权力的另一个主要来
源是社会福利,这部分分配权力曾经一度获得了迅猛发展,但是当福利制度严重影
响企业效率和资本报酬的时候,社会福利制度受到冲击,福利水平开始下滑,劳动
者的福利分配权力也因此受到损失。
有调节的代理分配关系的权力结构主要的冲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资本所有者
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围绕企业市场价值的权力冲突;二是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围绕社
会福利分配权力形成的权力冲突。前者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股票期权,结果是人力资
本所有者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分配权力,资本所有者也从中获得了股票增值的好处;
后者的解决方案是福利制度改革,结果是劳动者失去了一部分社会福利分配权力,
并以此满足了资本的效率。
(三)有调节的代理分配关系的运行机制
有调节的权力博弈是二战后代理分配关系运行机制的主要特征。企业层次上的
代理分配关系以人力资本所有者为纽带,在围绕利润工资的权力博弈中,人力资本
所有者处于主导地位,其对劳动者,甚至资本所有者获得的利润工资份额具有决定
性影响。但是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决定性权力是有约束的,包括国家倾向于资本所有
者的制度安排,国家保护劳动者的制度安排,以及接管市场的压力等等,都对人力
资本所有者运用其企业分配权力形成调节。在资本市场上,资本所有者拥有绝对主
导的分配权力,人力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能否获得股票权力,都是由资本所有者决
定的。但是资本市场价值规律自发的调节作用,以及国家倾向性的税制安排都会有
力的影响资本所有者的权力。而在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分配权力的配置方面,国家
的宏观调控政策和福利制度安排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由此可见,二战后,各要素所
有者的分配权力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要素所有者之间配置分配权力的主要机制
是有调节的市场机制,在各类生产要素市场上,各类生产要素的生产职能决定了其
主体的分配权力,在充分的讨价还价之后,形成了博弈均衡的企业分配关系。随着
生产要素生产职能的不断变化,以及社会调节取向的不断变化,企业分配关系始终
处于动态均衡状态。
三、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总体演进趋势
(一)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历史过程
发达国家的企业分配关系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时
期,工场手工业中的工场主、工匠、帮工和学徒构成了简单的企业分配关系。帮工
和学徒是企业分配关系的最底层,他们几乎没有多大的分配权力,有些学徒除了获
得必要的生活资料虬外,没有任何劳动报酬。因此,手工工场中的分配关系主要是
工场主和工匠之间的关系。独立的操作过程和简单的工具使工匠具有较太的劳动自
主权,他们也因此拥有较大的分配权力。这一时期,尽管资本还没有建立起来对劳
动力的绝对统治地位,但是,毕竟建立起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因此,资本
主义分配关系也在这一肘期得以初步形成。
第一次产业革命根本改变了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对等地位。蒸汽机的发
明摧毁了工场手工业陈旧的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方式,劳动力对
机器的依附导致了最终对资本的依附。资本所有者在企业分配关系中树立了绝对的
权威,劳动者的分配权力则完全处于从属地位。资本家和劳动者构成的这种一元决
定的分配关系,我们称之为资本分配关系。在资本分配关系中,资本所有者占有全
部利润,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资的水平。
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及股份公司制度的出现,改变了资本分配关系的一元特征。
专业的管理阶层分担了资本所有者的经营权力,并因此分享了资本所有者的部分分
配权力。在二战前,专业的管理阶层所分享的分配权力主要是对劳动者工资的决定,
以及对部分利润的分配权力。虽然在二战前专业的管理阶层还没有在企业内部完全
取代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但是,他们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代理关系已经成型,
一元决定的资本分配关系在股份公司中已经被这种代理分配关系取代。随着战前股
份制度的发展,企业代理分配关系由于股份公司经济份额的迅速提高,而逐渐成为
一1’
在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分配关系模式。
二战后,信息技术革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金融创新以及由此带来的资
本市场发育,为代理分配关系深入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专业管
理阶层地位不断提高,他们与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生
产要素一人力资本。资本市场的发育以及由此引起的资本运营方式的变化,为人
力资本所有者控制企业分配权力提供机会,在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力三要素分配
权力的博弈中,人力资本取得了对企业利润工资的决定权,并在企业中取代了资本
所有者的地位。但是,在企业中倾向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代理分配关系,受到了来
自外部市场和国家的有力调节,资本市场、人力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对人
力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都形成制约,更重要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倾向于资本所
有者利益的干预行为,使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力受到法律制度的限制。因此,
二战后人力资本所有者代替资本所有者行使分配权力的代理分配关系的本质并没
有根本改变。但是这种代理分配关系与二战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它是在市场和国家
的积极调解下形成的,因此,我们把二战后的代理分配关系称为有调节的代理分配
关系。
(二)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的演进趋势
从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历史过程来看,企业分配关系呈现出社会化的
大趋势。所谓分配关系社会化主要是指企业分配关系的私人属性向社会属性的转化
过程。企业分配关系社会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配主体社会化
从古典资本主义时期两主体分配模式发展到二战前三主体分配模式,再至0二战
后多元分配主体并存的结构,发达国家的分配主体出现了社会化的趋势。二战后,
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分配主体至少存在于三个层面:一是企业层面,包括资本所有
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二是市场层面,主要包括各类资本所有者,包括普
通投资者、机构投资者、银行金融机构、法人资本所有者、国家等等,也包括一部
分人力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这些资本所有者因为拥有企业的股权而参与企业的价
值分配,并分享企业的利润;三是国家层面,国家参与企业分配的主体可以视国家
开支情况而有不同理解。如果国家从企业中获得的收益用于政府日常开支或者对企
业、公共设施等的投资,那么国家主体就可以理解为政府主体,是政府在参与企业
分配。如果国家从企业获得的收益用于社会福利开支,则国家只是代表福利受众参
与企业分配,这时候参与企业分配的不是政府,而是所有享受福利待遇的公民。当
然,不管是政府还是公民,国家参与企业收益分配都使企业分配关系具有更明显的
社会属性。
2、分配方式社会化
二战以来分配方式的变化十分丰富。在传统的呆板的利润和工资形式基础上,
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的分配方式,同利润、工资一起构成了复杂的分配方式体系。归
纳起来,分配方式可以分为四个体系:
一是工资体系,比如工资、奖金、津贴、职务福利、佣金,再比如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小时工资、周工资、月工资、年薪,等等。工资体系的丰富多彩是与劳
动者不同工作性质及其衡量方法相适应的。对于那些工作性质简单、结果容易计量、
而且易于监督的工作,一般采取与劳动时间或劳动结果明确挂钩的工资形式,比如
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等。对那些工作结果难以衡量,但是工作过程比较容易监督的
工作,一般采取固定工资、津贴、奖金等形式。而对那些结果容易计量,但是过程
难以监督的工作,一般采取佣金等风险工资形式。而对那些过程和结果都不好计量
的工作,比如高级管理工作,则一般采用年薪制,工资与利润挂钩。
二是利润体系,比如分红、利润分享、股息、利息、年薪、等等。有资格分享
利润的主体有两类:一类是资本所有者,以各种形式分享企业利润是他们的基本分
配权力。另一类是与公司绩效直接相关的其他主体,包括管理者、技术人员和重要
的劳动者,这些人员的常规工作内容不足以获得企业利润,但是他们不规则的创新
活动却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回报,对这种创新活动,仅仅依靠工资体系是不可能
做出恰当评价的。因此,对这部分主体必须把工资体系和利润体系结合使用,才能
发挥激励相容的功能。
三是价值体系,包括股权、期权等与企业股票相关的分配方式是现代公司比较
行之有效的分配方式。价值分配方式主要是为那些对企业生存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人
力资本与劳动力设计的。当然,资本所有者也理所当然的要依靠殷权参与公司价值
分配,这也是他们的基本分配权力。
四是福利体系。严格意义上说,福利分配已经超出了企业分配范畴,但是从福
利资金的来源,及其对劳动者的分配权力影响来看,福利分配也应该属于企业的分
配方式。
从上述战后分配方式四个体系来看,各个分配主体参与企业分配的内容和渠道
已经远远超出了利润工资范畴,两个明显的突破是对企业价值和社会福利的分配。
对企业价值的分配主要在资本市场上实现,这种分配方式与企业绩效密切相关,但
是受到社会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此价值分配方式具有外在于企业的社会
属性。福利分配方式则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即使是传统的工资、利润分配方式也
在一定意义上受到了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最低工资制度的法律规定,利息率的法
律限制等等,都使传统的利润工资不再由企业内部单独决定,而是成为有一定社会
属性的分配方式。
3、分配过程社会化
由于生产要素市场和政府的作用,现代企业的各个分配主体参与分配的过程越
来越复杂,很多分配环节已经超出企业范围,形成由内到外,一直延伸到全社会范
围的社会化分配过程。具体来说,基本的分配过程仍然表现为企业内部的财务过程,
包括利润和工资两大体系的决策过程。这一过程虽然受到企业外部一些利益相关者
的影响,但是总体上还是由企业内部人控制,企业的董事会成员、人力资本所有者
对企业内部分配过程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基本分配过程的基础上,市场分配过程
是分配过程社会化的初步表现。通过资本市场、人力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企业
的分配对象、分配份额以及分配方式会以契约的形式被确定下来。与此周肘,、各分
配主体对企业价值的分配主要是在资本市场上实现的,因此说生产要素市场不仅是
确定各生产要素主体分配框架的场所和机制,同时也是直接分配企业利益的过程,
与企业内部财务过程不同的是,企业分配的市场过程涉及到的参与者更多,受到企
业外部因素的影响更大,整个市场分配过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参与和社会决定特
征。因而具有一定的社会化性质。与市场过程相比,由政府主导的社会福利再分配
则使企业分配过程具有了明显的社会化特征。
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呈现社会化的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企业分
配关系的每一次转变都与技术革命和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密切相关。进入新世纪以
来,发达国家新技术革命成果的应用方兴未艾,新产业部门层出不穷,传统产业部
门经过新技术改造之后,也显示出勃勃生机,企业组织也因信息技术的作用正经历
着前所未有的革新,掌握了越来越多的经验技术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对企业
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等等,诸多因素都会进一步影响代理分配关系的演
化。代理分配关系中,人力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参与市场分配的份额会越来越大,
其分享社会公共投资和福利开支的份额也会有所增加,企业分配关系将朝着三要素
主体共享企业和社会成果的方向发展。
第二节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趋势的启示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经历了不断深化改革的过
程,对社会财富创造做出贡献的各个要素所有者的分配权力正在逐步得到国家基本
经济制度的认可。持续的分配制度创新为我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供了巨大
的物质动力,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等各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被不同程度的调动
起来,社会分配关系和企业分配关系正朝着日趋协调的方向发展,符合市场经济体
制要求的分配制度也在逐步得到完善。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过程,以及隐
藏在其中的基本规律,为我国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这里仅
拾其要点,结合我国分配制度改革中出现的热点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分配制度与分配条件的适应性
分配条件的改变是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的决定因素。任何一个社会在特
定时期的分配制度必须与当对的分配条件相适应。决定分配制度的基本分配条件是
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由此决定的生产力水平;直接影响分配制的分配条件是各要素在
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由此决定的各要素对社会财富的贡献率;此外,—个社会
的社会性质、要素市场的完善程度则从另一个删面制约基本分配制度的变革与实
现。
我国是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水平与发达国家
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虽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但是大量比较落后的
传统产业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大量的比重,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的快速发展。与此基本分配条件相适应,激励各要素所有者增加投入,尽快提高经
济效率,应该是现阶段分配制度安排的主要目标。在此目标下,主观要素条件和社
会条件就应该成为决定具体分配制度安排的分配条件。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
富,资本存量不足,科技创新能力和现代管理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具体分配制
一一‘⋯
度安排中,应该充分考虑资源配置的平衡发展要求。应该把分配的利益导向向资本、
技术和管理要素倾斜。十六大以来国家基本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把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与按劳分配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上,这在我国的分配制度改革历史上是一次重大的理论突破,具有重大深远的现实
意义。但是这一制度安排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我国现有的生产要素结构和生产要素供
求矛盾,因此对解决现有生产要素矛盾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需要进~步
的分配制度创新。一般认为,在我国实行以按要素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是比较恰
当的,也是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现实,并且能够比较充分反映我国现有的生产要
素结构及其供求矛盾,必将对解决我国资本瓶颈、技术短缺和管理落后的局面起到
2Rf
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的基本分配制
度要尽可能地保障绝大多数人的基本利益。尽可能让最大多数人享受到社会进步带
来的实惠。实际上,这与上述决定于主观要素条件的具体分配制度安排并不矛盾。
正如本论文所分析的那样,主观要素条件是决定分配关系的直接原因,但是一个国
家的基本社会条件一主要是社会制度——也会对基本分配制度安排产生重要影
响。只不过社会条件的影响不是通过基本分配制度本身来体现的,它是通过一系列
其他的制度和法律安排来实现的。比如在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权
力,政府会做出不利于工会作用的制度安排,也会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来平抑人
力资本要素的供求,同时还通过不断完善各类生产要素市场保护资本所有者对人力
资本和劳动力的控制权力,通过这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虽然没有改变国家的基本分
配制度,但是却在客观上实现了对分配效果的影响。以此为鉴,我国的基本分配制
度的制定和运行也应该辅之以各项相关的制度安排。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本身应该
以反映社会生产要素结构和解决生产要素供求矛盾为根本任务,社会条件对分配制
度的影响应该通过其他配套制度安排来实现。从我国现实出发,增强工会的职能和
适度地推行职工持股制度是两个比较有效的维护广大劳动者分配权力,并在分配领
域体现社会制度条件的制度安排。
工会力量的强弱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劳动者分配权力的影响非常大。我国长期
以来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广大劳动者作为国家主人翁,并不需要工会组织进行
必要的保护。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劳取酬的分配机制取代了平均主义的习惯
方式,在劳动力充分富余的条件下,劳动者的分配权力受到了市场的巨大制约。尽
管国家一再强调要切实保护好劳动者的劳动权力,维护好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但是
在微观领域,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相比,其谈判势力仍然明显处
于不利地位。因此,有必要从法律制度上强化工会的合理功能,发挥其保护劳动者
合法权力的作用。
推行职工持股制度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一项制度安排。我国国有经济
比重一直很大,尽管近些年来国家推行“抓大放小”、“国退民进”等许多调整所有
者结构的重大战略举措,但是自从建国以来我国的工业化框架基本上是建立在国有
经济基础之上的,国有经济的退出决非易事。而国有企业的职工作为国家的主人,
却对国有企业的资产和收益没有充分的产权,这被认为是国企职工对国有资产缺乏
关切度的重要原因,也被用来解释国企效率低下的主要工具。员工持股制度最本质
的职能是提高职工的关切度,在此基础上,通过股权分配方案也能对职工产生巨大
的激励作用。但是,从员工持股制度的实践来看,职工持股份额不宣过多,否则会
混淆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界限,使企业运行失去一个重要的制衡机制,劳动
效率也会因为职工持股过多而降低。我国曾经实行国有职工股份制企业就曾出现过
这些问题。因此,推行职工持股制度应该立足于分配目标,而不是立足于生产目标,
更不是立足于产权目标。只有在维护劳动者分配权力的目标下,才能适度的确定劳
动者应得的股票份额。
二、分配关系演化趋势与现代分配方式的合理利用
分配关系的社会化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发达国家,随着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出现社会化趋势,资本所有权也出现
分散化和社会化趋势。与这些趋势相适应,发达国家社会分配关系也出现了社会化
趋势,不仅表现为分配主体社会化、分配方式社会化,而且分配过程也出现了社会
化。
283
在我国的社会经济改革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社会经济结
构和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各类分配主体并存于社会经济活动当中,即包括国家、银
行金融机构、机构股东、法人资本所有者、普通投资者等多元的资本所有者,也包
括管理人员、知识技术人员等人力资本所有者。劳动者的范围则更加宽泛,国有企
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集体企业等等,各类劳动者所在企业的性
质不同,其适用的分配方式也有所差异。因此,从分配主体上看,我国已经出现了
社会化的分配主体结构。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这些分配主体的分配权力,应该借鉴
发达国家成功经验,适时推进分配方式和分配过程的社会化。首先应该结合我国国
情,在有条件的企业或地区推广新型分配方式,包括股权、期权、利润分享等分配
方式。在微观损域应该受到鼓励。在分配过程的发展方面,则应该尽快完善各类生
产要素市场,尤其应该尽快完善和规范资本市场。发达国家的许多分配方式都是借
助于发达的资本市场实现的,而人力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则为资本市场与
企业行为密切衔接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因此,必须完善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只有在
此条件下,分配方式的创新才有可能实现。此外,作为社会条件发挥作用的根本保
证,构建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和增加对稀缺生产要素的投资应该成为我国公共资源
配置的重要方向。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福利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仅仅能够满足城镇
危困群体的生存保障,因此,现在要求我国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是不现实的,这需要
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通过调整公共资源配置,增加稀缺生产要素供给,则是完全
可行的战略举措。在现实中,国家增加高等教育投入,分担人力资本和劳动力成本,
是解决现存生产要素矛盾的重要途径。同时尽快完善资本市场,规范各项制度安排,
以降低资本投资风险,并适度分担资本运行成本,类似的资源调整也将有利于资本
瓶颈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巴西)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帝国主义与依附》,杨衍水等译,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2、(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
2001定
3、(德)鲁道夫·希法亭《金融资本——资本主义最新发展的研究》,福民等
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
4、(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一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陈希
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
5、(法)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李燕生译,北京大学出版
社,1985年
6、(法)罗布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二卷,
三联书店,1993年
7、(法)米歇尔·阿尔贝尔《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杨祖功译,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1999年


8、(美)H·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费方域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9、(美)J·A·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韩宏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0、(美)W·E·哈拉尔《新资本主义》冯韵文,黄育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1999年
ll、(美)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费方域段毅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2、(美)保罗·巴兰保罗、斯威齐《垄断资本》,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译,商
务印书馆,1977年
13、(美)大卫·A·鲍德温《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肖环容译,浙江人
民出版社,2001年

14、(美)啥德罗·德姆塞茨《企业经济学》梁小民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5、(美)哈罗德’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段
毅才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16、(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17、(美)克拉克《财富的分配》,陈福生陈振骅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18、(美)马丁·L·威茨《分享经济一用分享制代替工资制》,林青松何家成华
生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年
19、(美)玛格丽特·M-布莱尔《所有权与控制——面向21世纪的公司治理
探索》.张荣刚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20、(美)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徐海洛,季海宏意,江
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21、(美)诺思,托玛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张炳久译,北京大学出版,1988年
22、(美)斯蒂芬·D·克莱斯勒《结构冲突:第三世界对抗全球自由主义》,
李小华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23、(美)托马斯·B·威尔逊《薪酬》,张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4、(美)西奥多·Ⅳ·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吴珠华等译,北京经济学院
出版社,1990年
25、(美)亚厉克斯·卡利尼科斯《平等》,徐朝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6、(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庞卓恒等译,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0年
27、(日)啼目木俊诏《日本的贫富差距——从收入与资产进行分析》,丁红卫译,
商务印书馆,2003年
28、(意)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商务印书官,1988年
29、(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伍晓鹰许宪春叶燕斐越发启
译,北京大学出版,2003年
30、(英)加文·凯利,多米尼克·凯利,安德鲁·甘尔布《利害相关者资本
主义》,欧阳英译,重庆出版社,2001年
31、(英)理查德·琼斯《论财富的分配和赋税的来源》,于树生译,商务印书
馆。1999年
32、(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新趋势》张大宝等译,经济科学出版一
社,2000年
33、(英)希克斯《价值与资本》,薛蕃康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34、(英)约翰·基恩《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马音等译,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1999年
35、陈听《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2年
36、陈郁《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87
37、戴敏华《股份’分享’证券一国外经济学家论股份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社,2988年
38、厄歇《英国工业史》,转引自: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商务印书馆,
2004年
39、高峰《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和运行特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40、何传启《分配革命——按贡献分配》,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
41、胡晔《企业收益分配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
42、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43、厉以宁《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44、厉以宁《资本主义起源一比较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
45、林岗,张宇《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46、马克思《资本论》,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
出版社,1975年
47、马克思·韦伯《世界经济通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48、马克瑶《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1985年
49、穆怀中《国民财富与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3芷
50、史正富《现代企业中的劳动与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51、宋新宁,陈岳《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52、汤敏,茅于轼《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商务印书馆,2000年
53、王彬《公司控制权结构》,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54、王恒军,孙晓娜《复合价值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
55、王健《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
2明

56、王淑敏,申瑞涛,杨小勇《金融深化创新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
57、谢德仁《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58、张培刚《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59、张彤玉,李元亨,张俊山《资本论》导读,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60、张彤玉《社会资本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6l、张泽荣《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年
62、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钜
63、朱羿锟《公司控制权配置论—制度与效率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64、A.C.Pigou“Income Revisited”,Macmilfan Co.Ltd,1955.
65、A.C.Pigou“Income--An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s”,Macmillan
Co.Ltd,1948. .
66、Brank Milanovic,Shlomo Yitzhaki “Decomposing World Income
Distribution:Does the World have A Middle Class?”,World Bank,2001.
67、C.T.Sandford“Taxing Personal Wealth:An Analysis of Capital
Tax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Histry,Present structure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geoge Allen,1971
68、Carlo Panico,Neri Salvadin“Post—Keynesian Theory of Growth and
Distribution”,Aldershot Hants,England,1993.
69、Christopher Baldry“Computers,Jobs,and Skills--the Industrial
Relation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Plenum Press,New York and London,
1988.
70、D.G.Champenowne“Economic Inequality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71、David M.Darst。’The Art of Asset Allocation—-Asset Allocation
Principles and Investment Strategies for Any Marker’,McGraw—Hill,New
York,2003
72、Edward P.Lazear。Robert T.Michael“Allocation of Income within
the Household”,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8
73、Eileen Appelbaum“Labor Market Adjustments to structural Change
and Technological Progrss”,Praeger,New York,1990.
74、Eric A.Nillson‘The Breakdown of the U.S.Postwar System of Labor
Relation:an Econometric Study’,Reviews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V01.28,1996.P20-50
75、Eric A.Nilsson‘Trends in Compensation for Production Workers:
1948—1995’,Reviews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V01.31,1999,
P133-163
76、Ernest Helmstadter and Mark Derlman “Behavioral Norms,
Technological Progress,and Economic Dynamics--Studies in Schumpeterian
Economies”,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6.
77、Gerard Domenil,Dominique Levy ‘The Historical Dynamics of
Technology and Distribution:the U.S.Economy since the Civil War’,Reviews
of Radical Economics,1992.
78、H.L.Gantt“Work,Wages,and Profits”,Easton Hive Publishing
company,1974.
79、Hans Ulrich Buhh“A Neo—classical Theory of Distribution and
Wealth”,Springer—Verlag,New York,1986.
80、Heinz D.Kurz“Capital,Distribution and Effective Demand:Studies
in the Classical Approach to Economic Theory”,Cambridge,UK:Polity Press,
1990.
81、Herschel I.Grossman‘Distributional Dispute and Civil Conflict”,NBER
Working Paper 9794,http://踟.nber.org/papers/w9794·
82、Herve Moufin,‘FAIR DIVISION AND COLLECTIVE WELFARE’,The MIT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London,England
2003
83、Israel M.Kirzner“Discovery,Capitalism,and Distributive
Justice”,Basil Blackwell,1989·
84、J锄es Heredeen‘To Whom Are Corporate Executives Accountable?’
Challenge/t^arch-April 2004-
85、Jan Tinbergm“Income Distribution--Analysis and Policies”,
North-Holland,1976.
86、Janice Mclanghlin,Paul Rosen,David Skinner and Andre”Webster
“valuing Technology--Organisations,
Culture and Change”, Routledge,
London,1999.
87、John C0rnwall and Wendy Cornwall“Capitalist Developmen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88、John de Lamothe,Gilles Paquet“Information Innovation and
Impact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9-
89、John Hicks“Wealth and Welfare”,HatVard University P。888,1981.
90、Klaus Deininger,Pedro Olint。“Asset Distributien Inequality,and
’日1
Growth”,World Bank,2000
91、Loyde G.Reynolds “Readings i n Labor Economics and Labor
Relations”,Prentice—hall,Inc,1982.
1991.
92、Massimo Pivetti“An Essay on Money and Distribution”,Macmillan,
93、Maurice Estabrooks“Progranmed Capitalism”,M.E.Sharpe Ine
New York,1988
94、Kauro Baramzim“A Theory of Wealth Distribution and Accumulation”
Oxford:Clarendon Press,1990.
95、Michael Sattinger “Capital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Labor
Earnings”,North—Holland,1980
96、Michelle Brownie and John S.Heywood’PAYING FOR PERFORMANCE: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地E.Sharpe Armonk London.England 2002
97、Nanak Kakwam“Analyzing Redistribution Policy__A Study Using
Austral ian Dat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98、OECD“technology and the Economy-the Key Relationship”,1992.
99、Peter Cottschalk“Changing Pattern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Welfare:An International Perstectiv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100、Peter J.Lambert’,The distribution and redistribution of
income’,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Manchester and New York,2001
101、Richard Disney’Pension Systems and Retirement Incomes across
OECD Countries’.Edward Elgar Cheltenham,UK.Northampton,MA,USA 2001
102、Rory 0’Donnell“Adam Smith Theory of Value and Distribution
A Reappraisal”,The Macmillan Press,1990
103、Stan Davis,Christopher Meyer,’Future Wealth’,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Boston,Massachusetts,2000
104、Thomas乩Shapiro and Edward Edward N.Wolff’Assets fir the
poor--The Benefits of Spreading Asset Ownership’,Tussell‘Sage
Foundation,New York, 2001
105、Vinod Thomas“Addressing the Education Puzzle:the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 and Economic Reforms”,World Bank,1998.
106、WallyBock。JeffSenne“Net Income”,VanNostrandReinhold,1997.
后记
十年一个轮回。十年前,南开园中那个不识愁滋味的青年,已经随着世纪的钟
声渐去渐远。十年后,当我完成博士毕业论文写作的那一瞬间,心中少了许多激动,
却多了些许惆怅。比起已经逝去的拚搏岁月,叠放在眼前的纸张和文字显得很
轻⋯⋯。文章并不完美,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无论从理论深度,
还是论证的严谨性等方面,还确实有许多值得加强的地方。不过,它毕竟是自己三
年心血的结晶,因而,尽管不够华美,但仍然让我为之自豪。至于其中的瑕疵,相
信会随着自身学术造诣的提高,在未来的岁月中与以完善。
回想起过去三年的南开岁月,有许多恩师和朋友为我的进步付出了无私的帮助
和关爱。首先应该感谢我的导师,张彤玉老师。张剖币治学严谨,学风朴实,待入
谦逊。在过去的三年中,张老师即是我学术上的授业恩师,又是我生活中的真挚朋
友。不仅无私的传授我科学知识。而且教会我许多做人的道理,这将让我终身受益。
同时应该感谢李玉峰老师,李老师在我读本科时就是我的老师,这位像大哥哥一样
的老师,总是在我困难的时候提供无私的帮助,这种帮助让我终身难忘。另外,还
要感谢经济系的何自力老师、张仁德老师、刘俊民老师、贾根良老师,感谢他们在
论文开题中给我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帮助。
最后,应该把我的成果与我的夫人一起分享,感谢她为我们的家庭所付出的辛
酸。
侯国栋
2005年4月
当代发达国家企业分配关系演进研究
作者: 侯国栋
学位授予单位: 南开大学
参考文献(106条)
1.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杨衍水帝国主义与依附 1999
2.柯武刚.史漫飞.韩朝华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 2001
3.鲁道夫·希法亭.福民金融资本--资本主义最新发展的研究 1994
4.保尔·芒图.陈希秦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1983
5.亨利·勒帕日.李燕生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1985
6.罗布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1993
7.米歇尔·阿尔贝尔.杨祖功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 1999
8.H·范里安.费方域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2000
9.J·A·熊彼特.韩宏从马克思到凯恩斯 2003
10.W·E·哈拉尔.冯韵文.黄育馥新资本主义 1999
11.Y·巴泽尔.费方域.段毅才产权的经济分析 1997
12.保罗·巴兰.保罗 斯威齐.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系垄断资本 1977
13.大卫·A·鲍德温.肖欢容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2001
14.哈罗德·德姆塞茨.梁小民企业经济学 1999
15.哈德罗·德姆塞茨.段毅才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 1999
16.康芒斯.于树生制度经济学 1981
17.克拉克.陈福生.陈振骅财富的分配 1997
18.马丁·L·威茨.林青松.何家.成华生分享经济—用分享制代替工资制 1986
19.玛格丽特·M·布莱尔.张荣刚所有权与控制--面向21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 1999
20.诺姆·乔姆斯基.徐海洛.季海宏意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 2001
21.诺思 托玛斯.张炳久西方世界的兴起 1988
22.斯蒂芬·D·克莱斯勒.李小华结构冲突:第三世界对抗全球自由主义 2001
23.托马斯·B·威尔逊.张敏薪酬 2004
24.西奥多·W·舒尔茨.吴珠华论人力资本投资 1990
25.亚厉克斯·卡利尼科斯.徐朝友平等 2003
26.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尤来寅.路爱国现代世界体系 2000
27.橘木俊诏.丁红卫日本的贫富差距--从收入与资产进行分析 2003
28.卡洛·M·奇波拉.吴良健欧洲经济史 1988
29.安格斯·麦迪森.伍晓鹰.许宪春.叶燕斐.施发启世界经济千年史 2003
30.加文·凯利.多米尼克·凯利.安德鲁·甘尔布.欧阳英利害相关者资本主义 2001
31.理查德·琼斯.于树生论财富的分配和赋税的来源 1999
32.马克·布劳格.张大宝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 2000
33.希克斯.薛蕃康价值与资本 1982
34.约翰·基恩.马音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 1999
35.R 科斯.A 阿尔钦.D 诺思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 2002
36.陈郁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 1998
37.戴敏华股份分享证券—国外经济学家论股份制 1988
38.厄歇英国工业史 2004
39.高峰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和运行特征 2000
40.何传启分配革命--按贡献分配 2001
41.胡晔企业收益分配论 1997
42.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2002
43.厉以宁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997
44.厉以宁资本主义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 2004
45.林岗.张宇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分析 2001
46.马克思.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资本论 1975
47.马克思·韦伯世界经济通史 1981
48.马克瑶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1985
49.穆怀中国民财富与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 2003
50.史正富现代企业中的劳动与价值 2002
51.宋新宁.陈岳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 1999
52.汤敏茅.于轼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 2000
53.王彬公司控制权结构 1999
54.王恒君.孙晓娜复合价值论 1999
55.王健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997
56.王淑敏.申瑞涛.杨小勇金融深化创新论 2003
57.谢德仁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 2001
58.张培刚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997
59.张彤玉.李元亨.张俊山《资本论》导读 2003
60.张彤玉社会资本论 1998
61.张泽荣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研究 1994
62.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 2002
63.朱羿锟公司控制权配置论—制度与效率分析 2001
64.A C Pigou Income Revisited 1955
65.A C Pigou Income-An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s 1948
66.Brank Milanovic.Shlomo Yitzhaki Decomposing World Income Distribution: Does the World have A Middle
Class 2001
67.C T Sandford Taxing Personal Wealth: An Analysis of Capital Tax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Histry,
Present structure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 1971
68.Carlo Panico.Neri Salvadin Post-Keynesian Theory of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1993
69.Christopher Baldry Computers, Jobs, and Skills-the Industrial Relation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1988
70.D G Champenowne Economic Inequality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1998
71.David M Darst The Art of Asset Allocation-Asset Allocation Principles and Investment Strategies for
Any Marker 2003
72.Edward P Lazear.Robert T Michael Allocation of Income within the Household 1988
73.Eileen Appelbaum Labor Market Adjustments to structural Change and Technological Progrss 1990
74.Eric A Nillson The Breakdown of the U.S. Postwar System of Labor Relation: an Econometric Study
1996
75.Eric A Nilsson Trends in Compensation for Production Workers:1948-1995 1999
76.Ernest Helmstadter.Mark Derlman Behavioral Norm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Dynamics-
Studies in Schumpeterian Economics 1996
77.Gerard Domenil.Dominique Levy The Historical Dynamics of Technology and Distribution:the U.S.
Economy since the Civil War 1992
78.H L Gantt Work, Wages, and Profits 1974
79.Hans Ulrich Buhh A Neo-classical Theory of Distribution and Wealth 1986
80.Heinz D Kurz Capital, Distribution and Effective Demand: Studies in the Classical Approach to
Economic Theory 1990
81.Herschel I Grossman Distributional Dispute andCivil Conflict
82.Herve Moulin FAIR DIVISION AND COLLECTIVE WELFARE 2003
83.Israel M Kirzner Discovery, Capitalism, and Distributive Justice 1989
84.James Heredeen To Whom Are Corporate Executives Accountable?[外文期刊] 2004
85.Jan Tinbergm Income Distribution-Analysis and Policies 1976
86.Janice Mclanghlin.Paul Rosen.David Skinner.Andrew Webster Valuing Technology-Organisations, Culture
and Change 1999
87.John Cornwall.Wendy Cornwall Capitalist Developmen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2001
88.John de Lamothe.Gilles Paquet Information Innovation and Impacts 1999
89.John Hicks Wealth and Welfare 1981
90.Klaus Deininger.Pedro Olinto Asset Distribution Inequality, and Growth 2000
91.Loyde G Reynolds Readings in Labor Economics and Labor Relations 1982
92.Massimo Pivetti An Essay on Money and Distribution 1991
93.Maurice Estabrooks Programmed Capitalism 1988
94.Mauro Baramzim ATheory of Wealth Distribution and Accumulation 1990
95.Michael Sattinger Capital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Labor Earnings 1980
96.Michelle Brownie.John S Heywood PAYING FOR PERFORMANCE: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2002
97.Nanak Kakwam Analyzing Redistribution Policy-A Study Using Australian Data 1986
98.OECD technology and the Economy-the Key Relationship 1992
99.Peter Cottschalk Changing Pattern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Welfare: An International
Perstective 1997
100.Peter J Lambert The distribution and redistribution of income 2001
101.Richard Disney Pension Systems and Retirement Incomes across OECD Countries 2001
102.Rory O' Donnell Adam Smith Theory of Value and Distribution: A Reappraisal 1990
103.Stan Davis.Christopher Meyer Future Wealth 2000
104.Thomas M Shapiro.Edward Edward N Wolff Assets fir the poor-The Benefits of Spreading Asset
Ownership 2001
105.Vinod Thomas Addressing the Education Puzzle: the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 and Economic Reforms
1998
106.Wally Bock.Jeff Senne Net Income 1997
本文读者也读过(4条)
1. 邓路 基于技术能力的企业内收入分配改革研究[学位论文]2007
2. 史慧康 既要讲究效率同时必须兼顾公平——关于企业分配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期刊论文]-上海商业2010(7)
3. 孙乐强 "第二届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期刊论文]-国外理论动态2008(2)
4. 吴耘.Wu Yun 关于人力资本投资及参与企业分配的思考[期刊论文]-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