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研究

湘潭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研究
姓名:刘拓知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赵文绪
20040501
摘要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
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明确而正
式地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这在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
上尚属首次,是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方式和分配制度的重大调整和
变革,是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由于这一问题
的重要性,本文拟对之作一番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
本文第一章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着手,分析了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然后在批判资
产阶级国民收入分配论的基础上论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生产
要素分配的对象是剩余产品价值。第二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按生
产要素分配的性质,分别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社会制度属性、与
剥削、两极分化、按劳分配的关系。第三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实现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障碍,然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按生
产要素分配的途径。第四章分析了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与
影响。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Abstract
In the 1 5th National Congress report,comrade Jiang Zemin has
pointed out,”insisting on the distributive system which is subject to
1abor and allowing for the coexistence of other kinds of methods of
salary distribution”,”combining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labor with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factors of production;allowing for and
accelerating the lnvolvement in the distributiOil of incolTle of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such as capital,technology,etc.”it is the first
time to propose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factors of production clearly
and officially in the process of newly-built china’S socialist economic
theory development;it is the significant readjustment and reform of
the socialist method of salary distribution of income and distributive
system;it is a great breakthrough of the socialist income distribution
theory.In regard to the importance of this question,this paper intends
to do some more systematic and profound research on it.
In chapter one,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erm“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factors of production”,and analyzes
the theoreticat foundation and realistic basis ofthis sort ofdistributive
system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Then,in the chapter follows
the expounding and prove to the target that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distributes according to factors of production,which is based on the
criticism on the nati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theory of capitalist class.
In chapter two,the natures of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factors of
production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from four aspects;it is the
social system attribute distributed according to factors of production
separately,with the relation that is exploited,producing a polarization,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labor.Chapter three firstly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n the obstacles agains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factors of production,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way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factors of production could be
carried out in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ha chapter four,the functions
and influences brought about by this particular distributive system are
discussed.
Key Words: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Factors of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Labor
引言
一、选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几乎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反映在社会
分配结构中,按劳分配是主要的似乎也是唯一的分配依据和分配形
式。整个社会不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经济激励机制和条件。
这种状况不仅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而且房产、地
产、矿产、金融资产、技术发明等生产要素的“无价格”使用或“低
价格”使用,导致生产要素配置和利用效率低下,也使整个社会经
济活动缺乏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
低且发展不平衡,允许多种所有制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和发展,
使一部分善经营、懂技术、懂管理的社会劳动者(tl不排除通过其
他于段和途径)经过一定时期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使无论投资
个体经济或是投资民营企业的资本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获得非劳动收
入成为事实,以及一部分社会成员长期储蓄的消费资金转化为股票、
债券等资本投资,技术专利的有偿使用,信息资源的有偿使用,对
外开放中为生产要素提供较高的市场价格和收益回报促进国际资
本、技术等向国内流动。可见按生产要素分配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
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
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
劳分配和按乍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
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明确而正式地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这在新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一L尚属首次,是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方
式和分配制度的重大调整和变革,是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一个
重大突破。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
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因此,本选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
理论意义。
二、该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课题所具有的现
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经济理论界对该课题表现出了很大的重视。许
多专家和学者就此发表著述,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
了研讨,形成了一个分配研究高潮。综合国内外在相关课题的研究
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分析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和对象。对于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主要有要素财富论、产权论、规则
论,现实依据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对象则存在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国民收入,
另一种认为是剩余产品价值。
二是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社会制度属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学术
界基本达到了共识,认为它不具有姓“资”姓“社”的社会制度属
性,而是一个中性的分配方式。
三是对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剥削、两极分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有的学者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必然导致剥削和两极分化,有的学者
则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不会产生剥削分配的性质,也不会导致收入
分配差距的扩大并最终造成两极分化。
四是分析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学术界主要有
等同说、涵盖说、对立统一说和转化形式说四种观点。
以上的研究无疑加深了人们对这一课题的认识和理解,但是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和对外开放的实践的发展而提出来的,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目前学
术界对它的研究还很不充分、系统、深入,尚存在很多争议。由于
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本文拟对之作一番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内容安排
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以马克思
列宁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为指导,坚
持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采用了目前经济分析中常用的规范分
析方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牛产要素分配这一课题进行了纯理论
分析。
本文共分为四章,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首先引入了生产要素和按生
产要素分配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并对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对象是剩余产品价值进行了论证。
第二章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性质。首先分析了按生产要素分配
的社会制度属性,然后对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剥削、两极分化以及按
劳分配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第三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现。首先分析
J,我国实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障碍,然后针对这些障碍提出了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途径,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
主要内容。
第四章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与影响。着重阐述了按生产要
素分配的积极作用与影响,文章的最后简要阐述了按生产要素分配
白J‘能会给我们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但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最终是利
火于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提出了按劳分配的“劳”
的新的含义;二是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
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卜实现按生产要素分
配的途径。
第一章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
第一节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一、生产要素的含义及分类
生产要素是指人们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因
素或条件。生产要素的具体构成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在原始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是土地和劳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和技术开始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生产要素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管理、信息和品牌等无形资产也成为
曰益重要的生产要素。
马克思认为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是三个基本的生产要
素,并把它们归结为“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明确指出这两
类不同因素在产品形成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作为客观因素(物
的因素)的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作为主
观因素(人的因素)的劳动力“它的运动的每时每刻都形成追加的
价值,形成新价值”⋯。虽然当前的生产要素的范围扩大了,但按
照马克思的划分标准,仍可以把生产要素划分成客观性生产要素和
主观性生产要素。客观性生产要素是与生产中物的因素直接相关,
以不同类型的物质因素为载体,以物质因素使用价值功能的发挥为
内容,在生产过程和劳动产品形成过程中起着特定的生产物质基础
作用的生产要素,例如生产资料、十‘地、资金、信息等。这类生产
要素的特点:一是它与劳动者丰体之间存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
二是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水平决定了它在产品生产
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程度;三是在商晶经济中,它是价值生产的必要
条件,但它只能转移价值,不能创造新价值。主观性生产要素是与
生产中人的因素直接相关,以不同类型的劳动者为载体,以不同形
式的活动支出为内容,在生产过程和劳动产品形成中起决定作用的
生产要素,例如劳动力、经营管理、技术等。它的特点:一是与劳
动者主体存在自然依附的归属关系;二是在生产过程中,其功能的
发挥直接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和主观能动性的自觉发挥程度,间接
受制于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个人收入分配的性质和方式;三是在
商品经济中,它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创造新价值。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定义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定义在经济理论界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余
陶生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凭借对生产要素的产权(包括最终
产权——所有权和法人产权——经营权)按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的生产要素的多少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分配方式“1。朱沁夫认为,
要素分配在⋯般意义上是指按资产、土地等非劳动力要素的所有权
和稀缺性进行分配”1。魏后凯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社会根据
各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服务中投入的比例和贡献的大小给予
相应的报酬“7。董小麟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要素
分配论,认为凡是在人类组织生产力、生产作为社会财富的使用价
值的过程中做出贡献的种种要素,无论现在是否有具体的所有权归
属,都应有权分享一部分社会财富。我们在向自然界索取的同时,
必须在新增财富中拿出一部分分配给自然界,以使被人们损害、污
染了的自然界得以补偿和复原”1。我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
是按照生产要素参与经营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贡献、效率对剩余产品
价值进行分配。生产要素的产权、经营权、稀缺性只是按生产要素
分配的前提条件和客观原因,不是按生产要索分配的标准和尺度,
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本身的内涵,没有必要写到它的定义中去。就
如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但不能说按劳分配就是按
生产资料公有制分配一样。对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定义的表述要尽可
能地简短概括,通俗易懂,个----z日‘tp_,太具体化,因为生产要素的具体内
容很多,不可能也没必要都写进去。此外,这种表述不仅要考虑各
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经营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要考虑它们各自发挥作
用的实际效果,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我建议将它
表述为“按各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经营的数量、质量以及其贡献、效
率进行收益分配。”这样就不容易产生歧义,也有利于在社会实践中
贯彻执行。
第二节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
一、现阶段我国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三种理论依据
1、要素财富论
要素财富论是相对于价值理论而言的,它强调各种生产要素在
社会财富(使用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这种观点认为在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没有否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完备的价值理论,是劳动创造价值的
一元论。它是几千年来人类探索、认识商品经济理论的结晶,是我
们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创造和分配问题的理论基
石。马克思在强调活劳动是价值的最终源泉的同时,十分重视自然
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
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要素。但是,二者
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要素,凡是要进行生产,
就必须使他们结合起来。川““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力和
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身就是使用价值构成的)的
源泉。”⋯他批评“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时指出:“这
句话只是在它包含着劳动具备r相应的对象和资料这层意思的时候
才是正确的。”不应当“对那些唯一使这种说法具有意义的条件避而
不谈。”在地租理论中,他又进一步强调级差地租“首先应该归功于
一种自然力。””’可见,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是资本、土地、技术、
劳动等各种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离开任何一项,物质财富的
创造都是不可能的。既然各种生产要素对物质财富的创造都做出各
自的贡献,那么各种要素所有者自然应当按照各种要素的贡献获得
收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按生产要素分配并没有否认劳动
价值论,相反劳动价值论还为我们现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提供
了理论依据。
2、产权论
这种观点认为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决定价
值创造的因素是劳动,决定价值分配的因素是所有权。生产要素由
不同的所有者占有,决定了生产要素不可能被无偿使用。在生产过
程中使用他人占有的生产要素,就必须支付一定的代价。生产要素
的占有者将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就要享有相应的收益分配
权。收益分配权是产权的组成部分,是产权的最终实现。如果生产
要素的产权不能在分配收益上具有相应的权利,就不能成为现实的
产权,而只能是名义上的和虚假的产权。同时,只有在生产中具有
明确产权的生产要素,才会具有参与收益分配的主体,才有参与收
益分配的要求。无主的没有明确产权的生产要素是人们可以自由取
用的,无主的生产要素缺乏参与收益分配的主体,也不会提出该生
产要素的收益分配权。1。因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产权。
3、规则论
这种观点认为,生产要索对于人类来说总是处于稀缺状态,如
果生产要素不稀缺,任何人都可以随意使用,而且不会造成他人的
侵害,就没有必要用产权来对它们进行界定和保护。因此,按生产
要素分配的依据是因为它的稀缺性,以及由此引起的重要性和不可
缺少性。对生产要素所有者来说,如果别人使用了自己的生产要素
而不给予补偿和报酬,他是不会同意的(这是从经济角度而言,如
果从社会和道德的角度看,无偿赠予和免费使用的情况并不少见);
对于生产要素的使用者来说,使用了别人的生产要素理所当然应该
给予补偿和报酬,因此,相互之间形成了这样一种大家都接受和遵
守的分配规则,从而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否则经济秩序就会被破坏,经济活动就无法进行“01。
总之,以上三种观点都有利于我们扫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认识障碍,让广大的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这
种分配方式,都可以作为现阶段我国实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
据。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现实依据
1、生产要素所有制形式
在我国现阶段,生产要素所有制形式呈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非公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特征。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
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
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那么,我国在分配上必然实行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因此,生产要素所有制
形式是各种分配方式存在的现实依据。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快
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力是压倒一切的大事,为此需要加大资金、技
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而中国现实的国情恰恰是这些要素的
先天不足,非常稀缺,如果再单纯依靠政府和公有制单位对这些要
素的投入,那么与经济建设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实际需要的要素投入
的差距将变得更大,现代化的步伐也将变得缓慢,因此需要调动~
切可以调动的生产要素投入的积极性,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生产要
素所有制形式,特别是非公有制。但这些生产要素都是有主的,其
产权明晰,因此不能无偿使用,必须予以投入要素的回报,分配给
要素所有者与投入相应的报酬,即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这是
生产要素所有权在分配领域的实现,因此生产要素所有制形式存在
的现实性决定了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各种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依靠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它们必然作
为商品形成要素市场价格进入市场交易。在要素市场上,通过买卖
双方,亦即要素使用者和所有者之间的相互竞争来确立各种要素的
价格,这也就测定了各要素在企业总收入中的贡献份额。对要素使
用者来说,是根据市场中的要素价格实施资源的合理配置,使要素
价格和边际产品收益相等,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对要素所有者来
说,则通过市场比较,要求企业按市场价格给予要素报酬。此外,
在产品市场上,通过产品价格的变化来反映企业生产要素的配置状
况,测定生产要素的贡献和收益情况。通过产品价格信号的引导、
竞争机制和利益机制的作用,促进生产要素流向收益最大化的行业、
部门和企业。市场经济通过价格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利益机制来
解决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问题,因而市场经济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在现
实中能够运作的前提。
第三节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对象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在探讨分配问题时,往往按照资产阶
级经济学的逻辑,将国民收入作为分配的对象,认为“通常所说的
分配,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出来的产晶或价值(即国民收
入)的分配。”““从表面上看,国民收入分配理论似乎是合理的。因
为国民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着错综复杂的分配是一个客观存在
的事实,国民收入的分配理论是对这个社会现实进行分析并理论化。
但是,这种分配理论掩盖了剩余价值的存在,从而也掩盖了资本主
义剥削的秘密。按照这种分配理论,劳动者和资本家分别从国民财
富中取得属于自己的一份,只是在所得的谁多谁少上反映出某种程
度的不合理性。在这里剩余价值消失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也随
之消失了。
马克思认为新产品包含三部分价值:。+是在生产中消耗的生产
资料的价值,即/fi变资本(c)的价值,它是由劳动者通过劳动转移
到新产品中去的。二是劳动者本身作为劳动力在这一生产周期内的
价值(V)。在先于生产的交换过程中,资本家手中的可变资本以工
资的形式支付给劳动者。劳动者把它转换成他和家庭在生产期间所
需要的生活资料(为了简化论述,这里将脱离生产过程的消费如子
女的教育费用等置之不论)。这些生活资料作为有使用价值的实物已
经被工人消费掉,但与它的价值相等的价值却被劳动者再生产在新
产品里。这就是由可变资本转化的必要劳动的价值,因为它体现了
劳动者为维持生活和劳动所必须的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三是剩余
价值(m),即产品中扣除原来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后多余
的产品价值。在这三部分价值中,第一、二部分价值是补偿资本家
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资本家要维持再生产,就必须
再把它们换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样,在新产品的价值中,可供
分配的就只有剩余价值。国民收入分配实际上就是工人取得V,资
本家获得m。表面上看是合情合理,实际上v是作为预付可变资本
的补偿回到资本家手中,由资本家用于交换劳动力开始下一个周期
的生产。工人得到的不是上一生产周期的劳动报酬,而是为下一生
产周期做准备的劳动力的新一轮买卖的价格。因此在上一生产周期
的产品价值中进入分配领域的只有剩余价值。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国
民收入分配论就是因为把两个不同生产过程的事物混在~起,才掩
盖了资本家独占剩余价值、剥削工人的真相。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劳动者创造的V+m中,
能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同样也只有m部分。把国民收入看作按生产要
素分配的对象,其要害是把按劳分配归入按生产要素分配,这就否
定了劳动者整体作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利用生产资料所有权参与m
分配的可能性,也抹杀了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与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
本质区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者有权凭借生产要素的所有
权参与剩余产品价值分配,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被
资本家无偿占有。
在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甚至比其他生产要
素更严格地由国家统一计划调配,劳动力不仅在本质上而且在形式
上都脱弃了商品的一切特性。显而易见,在这种体制下,劳动力不
是商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确立后,劳动力虽然和
其他生产要素一样,通过市场流动,具有了商品的某些特征,但是
这仅仅是表面现象,仍不具备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特定历史条件。这
种特定的历史条件是:一方面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大量积累在少数
人手里;另一方面广大的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一无所有。在社
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是不存在这样的条件的,劳动力不仅仅是生产
的人身要素,他们同时又是生产的物质要素的共同主人,不需要也
小可能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别人。简言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
济中劳动力不是商品。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一个必要前提是劳动
力成为商品。因此,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领域中不存在按劳动力
价值分配,从而,公有制经济领域中所说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包括
以V为对象的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在公有制经济领域,由于生产资
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具有二
重性:一方面,他作为社会生产的一般要素而存在,体现社会生产
的一般性质;另一方面,他又作为社会生产的主人而存在,是他使
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为自己的劳动者整体,当然也为他自己,
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不是作为单纯的
生产要素而存在,而是作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驾驭者和社会生产
的调节者、控制者而存在,体现着社会生产的特殊性质。正因为这
样,所以在收入分配中,一方面劳动者能根据自己向企业或社会提
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参与收入分配,也就是按劳分配,获得v用来
补偿和再生产劳动力;另一方面劳动者可以凭借生产要素的所有权,
当然也包括劳动力的所有权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所以按生产要素
分配的对象就只有m。
根据经典作家的原义,按劳分配主要是指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
则,在这种分配关系中,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从社
会领取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但在这里的按劳分配的“劳”具有
了新的含义,一方面,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是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
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价值是分配剩余产品价值的尺度。按劳分配也
具有了新的含义,即外部按生产要素分配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第二章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性质
第一节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社会制度属性
对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社会屙|生问题,学术界基本达到了共识,
认为它不具有姓“资”姓“社”的社会制度属性,而是一个中性的
分配方式。就如同计划和市场一样都是资源配置方式,不具有筵£“资”
姓“社”的社会制度属性。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与市场经济必然联系
在一起的分配方式,它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fF,与一定的所有制
相联系,才体现一定的社会制度属性。按生产要素分配与资本主义
I节场经济体制相联系,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相联系必然体现资本主义
的社会制度属性。按生产要素分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联系,与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相联系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属性,所以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制度属性。只要有生产要
素的不同所有制,不管你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不能排除这
种分配方式;只要是归不同的主体占有的生产要素,一经投入,是
统统要提出对新价值的一份索取权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中国存在多种所有制,这必然要求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且这种分配
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企业和劳动者根本利益一致前提
下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分配关系。
第二节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剥削
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否必然会
导致剥削,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会产生剥削分配的性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都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两者的性质和结果是有根本区别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从根本上改变了以私有制为基础
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按生产要素分配而必然产生的剥削性质。社
会财富分配的性质是由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所决定的。中国现阶
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这就决定了我
国现阶段的利益分配方式不会是剥削分配的性质“⋯。从实质上看,
是否存在剥削现象,并不取决于分配方式,不在于是否允许按生产
要素分配,而在于分配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所谓剥削和无偿占有他人劳动,归根到底是利益分配不合理,过去
我们不按生产要素分配,并非就不存在这种不合理;现在这种不合
理的存在,也决不是因为实行了按生产要素分配。我们不应该把剥
削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必然联系在一起。
二、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可避免地存在生产要素所有者对劳
动者的剥削关系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总体上消除了雇佣劳动的基础,总体上也
不存在阶级的或者制度的剥削。但就微观而言,在外资企业、私营
企业中,工人被雇佣,一定程度上仍受到资本的剥削。但这种剥削
与资本主义剥削本质上有所区别,因为,私营企业主与职j二已不存
在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契约关系是平等的,雇佣双方
0i带有任何强制性,而且雇工的权益受国家的保护。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否存在剥削需要x,J)F同要素及其收入形
式做具体的分析
在我国,外商投资获得利润,存在剥削,但这是我国为了获得
投资、技术、管理经验等必须支付的“贡赋”;私营经济中,如亿万
富翁的收入,也存在剥削。但是不能笼统地讲一切非劳动收入都是
剥削收入。广大居民存款获得利息,购买股票获得收入,个体劳动
者凭借自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取得收入,都不是剥削收入”⋯。即使
是剥削收入,也会由于不同的使用而发生性质的变化。例如,向国
家、社会机构无偿支出的各种税款、捐款、就不能算剥削。再如,
用于积累的扩大再生产的投资,虽然其资产的所有权没有改变,但
客则上已成为社会财产,可以说其剥削性质实现了积极的扬弃。如
果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发生了产权结构的改变,从纯粹的私营资本
转变为多元化的社会股份资本,包括职工内部持股等,这一财产的
性质还会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总之,国有资本及集体资本这丽类
资本是劳动者物化劳动的凝结,它们所形成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已消除了剥削的性质;私人企业主及外商的投资收入,除去他们参
加劳动获得收入和投资的风险收入外,是具有剥削性质的。
本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存
在剥削收入,存在生产要素所有者对劳动者的剥削关系,但是这彳i
是主流,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会产生剥削分配的
性质。
第三节按生产要素分配与两极分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存在着公有生产要素参与收
入分配外,也存在着非公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比如,劳动者
个人银行存款、购买证券、投资入股所得的利息、债息、股利,私
营企业主所得到的利润的一部分,外资经济中外商所得利润的一部
分等,均属于私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8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
个人财产增长迅猛,且分布极不均匀,“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规模
不断扩大,其收入和财富占有量在整个社会财富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允许私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是否会削弱按劳
分配的主导地位和导致整个社会的两极分化呢?本人认为,按生产
要素分配本身并不是两极分化的根源,它只有同以私有制为基础和
社会财富占有极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结合起来,才会起到两极分化
的催化剂作用,才会加剧收入分配差距和导致两极分化。比如在资
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资料主要是归少数资本家私人占
有和支配,j1‘大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只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这
种社会生产资料占有制度的极其不合理、不平衡,决定了人们参与
市场竞争和社会收入分配的机会必然也是不合理、不平衡的。丧失
了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获得仅仅相当于劳动力价值
14
的工资,资本所有者却可以利用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加强对工人的
剥削,使资本收益按几何级数增长,这必然会形成社会收入分配差
距的悬殊,进一步加剧财产占有的不平衡,加剧社会生产要素向少
数资本家手中集中。这种加剧了的社会财产占有的不平衡,又会造
成新~轮分配中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依此类推,必然会形成一
极是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和一极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或“富的越
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的两极分化。社会主义r再场经济是以公有
制为主体的,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社会生产要素的大多数掌握在代
表人民的国家和集体手中,从根本上保证了社会生产要素占有的基
本平衡性和合理性。在这种条件下,允许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也就叮以从根本上保证公有资产收益在数量上超过私人资产收益,
公有制经济的增长速度超过非公有制经济的增长速度,从而可以持
续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社会财富占有的基本合理性和平衡性。并
且公有制丰体地位也决定了个人消费品分配中按劳分配的主体地
位,这又可以从根本上保证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收入是以按劳分配
收入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为补充,使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和
私人财产及其收益的增长受到根本性的限制。总之,“只要我国经济
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我国目前在一定范
围一定程度上出现的个人收入及其个人资产悬殊现象,并不是由按
生产要素分配本身引起的,而主要是由市场机制不健全、非法经营、
分配秩序紊乱、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侵吞公有资产等不合理因素
造成的。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不仅要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及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和分配机制,而且要及时采取严禁非法谋利的
果断措施,以防止这种不合理收入差距进一步蔓延。否则,如果视
而彳i见,让一些人不断地非法谋取暴利和侵吞匡隋资产,并彳i断地
把这种非法收入转为按私人生产要素分配,获取合法收益,有朝一一
日必然会失去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出现新的资产阶级,
两极分化必然产生。正如邓小平同志告诫的那样:“如果我们的政策
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
我们就真是走J,邪路厂。””刨
按生产要素分配会使~部分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在
经济收入中先富起来,拉大收入差距,但这是必然的、正常的。不
切实际地要求全体社会成员一起致富,只能是菸同贫穷。就现实而
论,收入差距的急剧拉大主要是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导致的非法收
入造成的,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应该得到社会认可。要消除
两极分化,决不能否定按生产要素分配。
第四节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在我国,长期以来人们把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与资本主义的按
生产要素分配看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分配制度不无道理。因为两种
分配制度的分配尺度、分配对象、所依托的经济体制以及所使用的
经济手段都不尽相同。虽然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之闻存
在差异,但细究两者,也存在很多相同之处,它们都是复杂劳动可
以获得更多的收入,都承认劳动者对劳动力的所有权。因此我们不
仅要考虑两种分配方式的差别,同时也应重视两者之间理论与实践
上的兼容和渗透。这样,才能深入理解在我国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
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才能深
刻认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不仅在理论上是对马克
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在实践上也是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分配模式。
一、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差别
I、两种分配方式背后具有不同的载体
分配方式以所有制和经济体制为载体。从所有制来看,马克思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只是表明
为生产要素的背面。”生产要索占有的格局,决定生产成果分配的格
禺。正面是生产要素的贡献,背面就是对生产成果的分配,各种生
产要素的投入主体凭借其要素所有权必然要求获得一份相应的产品
索取权。在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理论中,个人除了自己的劳动以
外,不能提供任何其他生产要素。社会的每个成员除了个人消费资
料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财产。因而按劳分配以公有制
为基础,按要素分配以私有制为基础。
从经济体制来看,按劳分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生和进行,按
要索分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生和进行。相应地,按劳分配通过计
划手段实现,而按生产要素分配通过市场调节实现。在计划经济体
制下,资源配置由国家计划决定,收入分配也采取高度集中、完全
排斥市场作用的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各部门、各企业的工资水平,
就业量以及个人工资的调整都由计划决定。企业不是收入分配的主
体,没有任何收入分配的自由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量和居
民收入水平主要取决于市场。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可以根据经
营状况自主决定企业的收益分配,因而各种要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的贡献大小及要素供求关系决定其收入的多少Ⅲ1。
2、两者的分配对象不同
在劳动者创造的国民收入中,我们可以分为必要产品分配和剩
余产品分配。必要产品分配是指直接由生产者及其家属用于个人消
费的产品的分配。剩余产品分配是指用来满足~般社会需要的分配。
这两种分配方式都是由所有制性质决定的。现阶段我国的以公有制
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们的必要产品的
分配是按劳分配,又因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者的按劳分配
收入仍然是满足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属消费需要的,又保留着工资这
种收入形式,因此,我们可以把按劳分配的对象归结为劳动者创造
的国民收入V+m中相当于V的部分。而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按生产
要素分配的对象是m。
3、两者的分配尺度不同
按劳分配是以劳动时间作为计量尺度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中,由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科学技术的吸纳程度和应用水平
不同以及由此导致的劳动生产率不同,企业和劳动者生产产品和提
供劳务所需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同,因此在计量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
劳动量时,不能以个别劳动时间为尺度,而应以通过市场竞争形成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尺度。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按生产要素的投
入数量和质量来分配的,多投多得,少投少得,不投不得。在市场
经济条件下,计量的尺度是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共同点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但也具有
若干共同点,不过其共同点一向为理论界所漠视和贬低。然而这些
被贬低的共同之处,在当今对于如何正确理解这两种分配方式,怎
样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却是至关重要的。按劳分配和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共同点是:
1、复杂劳动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
马克思把复杂劳动定义为倍加的简单劳动。联系劳动价值论来
看,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既然劳动是获得收入
的手段,而且为两种分配方式所共有,那么凭借复杂劳动所获褥的
收入,也理应成倍的多于由简单劳动获得的收入。这是从劳动和商
品价值的关系来看的。如果从劳动力价值的形成来看,也会得到相
同的结论。劳动力价值的大小,除决定于劳动者维护家庭的费用外,
还决定于他接受文化教育、科技教育和专业培训时间的长短和耗费,
时间越长,耗费越多,劳动力的价值也越大。因而在劳动者群体中,
提供复杂劳动的,也因此得到更多的报酬。按照西方人力资本理论,
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和创新,都决定于人力资本的投资,而投资是
要求回报的。因此,人力资本投资越多,其回报或收入越多,这些
从不同方面均表明复杂劳动应获得更多的收入,这是两种分配方式
的又一个共同点。
2、承认劳动者对劳动力的所有权
实行按劳分配起因于在公有制条件下,劳动仍然是人们谋生的
手段,这意味着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力具有所有权。否则,他就难
以自主选择职业,就是有就业机会(例如国家分配的),那也难以得
到与自己劳动能力和劳动贡献相当的收入。所以,承认和保障劳动
力的个人所有权是实现按劳分配的客观需要,也就是按劳分配功能
18
得以实现的关键。在私有制社会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既保障财产
的个人所有权,又承认劳动的个人所有权。所以,承认劳动者对自
已劳动力的所有权,是两种分配方式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共同点。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日益融合与渗透
资源配置方式是决定收入分配方式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资源配置方式由
计划转变为市场,利益主体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单一的按劳分配
己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并且除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投入
的数量、质量以及其配置的优化程度,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及生产率
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须承认除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
要素在经济运行中的贡献,并允许它们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因此,
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已成
为与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配模式。同时,宏观调控
及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经营机制的转换等原因使得按劳分配
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之间的差别正在逐步消失。因此,按劳分配
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两种分配方式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是可以并正
在实现着相互渗透和兼容。这是因为两种分配方式所依存的体制差
异已逐步消除。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既是经济运行机制,也是收入
形成机制。因此,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都是通过市场进行的。按
劳分配中的就业量和收入水平都由市场调节,劳动者收入取决于劳
动力的市场价值。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要求传统的按劳分配理论在
新形势下有新的发展,其在现行体制下已不能完全适用。
首先,在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理论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个
人消费品,因为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共同占有,经济剩余归社会集中
使用,个人只能根据自己提供的劳动获得相应的消费品,个人收入
的边际消费倾向为1,边际储蓄倾向为O。可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
论认为生产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其前提条件是:市场过程
消亡,取而代之的是社会统一集中的计划经济;所有除劳动以外的
Iq
资源都归全社会共同占有,从而可完全排除要素占有差别对价值创
造过程的影响。而在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多种经济成分或
所有制并存及其所带来的私人财富的积累使得个人不仅提供劳动而
且可以提供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其次,社会总产品当中
扣除的项目(包括补偿基金和扩大荐生产基金)不再由计划决定,
而是由企业决定。政府不再规定个人消费基金,企业职工收入要取
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政府能够影响的居民收入只有政府部门、事
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需要救济的居民等人的收入。再次,马克思的劳
动价值论一般否认非劳动要索(资本和其它)的价值创造功能,认
为生产劳动是新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诸如资本所有权派生出来的
剩余价值收益权是不合理的。故否认了非劳动要素参与剩余产品分
配的合理性。而在现代社会,随着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经济运行
及生产要素培植过程越来越复杂,各种要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
用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生产劳动的范围发生了重大变化,已不仅
仅局限于提供物质产品的领域,还应包括第三产业中的各种劳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分工进~步细化,生产过程越来越复杂,
因而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增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使
原有的一部分政府职能日益突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经济发展
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作为复杂劳动和创新劳动,提供技术和管理的
人理应获得较高的报酬。可见,我国当前的所有制结构、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方式等条件都与马克思创造劳动价值论时的前提条件不一
致。劳动价值论作为一种科学,需要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发展,
这才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
20
第三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现
第一节我国实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障碍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实现的制度障碍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而出现的社会收入分
配方式,它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一种分配方式。但是,由于目
前我国的改革仍然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过程中,制度
体系还不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完备的社会
主义法律体系还未实现,社会保障制度仅仅处在起步阶段。这表明
按生产要素分配实现的前提条件还不充分,仍需进一步完善。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
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宣布,中国“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日益明显地发
挥基础性作用,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第一次
在党的文件中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不过,
这是就国民经济的总体来说的。从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实现的市场环
境条件而言,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仅仅是搭起了框架,还存在许多
体制的缺陷:
(1)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微观基础不健全。生产要素能够参
与收益分配是与其自身成为商品为前提,也就是以存在这些要素的
所有权为前提,按生产要素分配实质上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在经济
卜-的实王见。因此,进入市场的主体,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产权清
晰,责权明确是实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最基本的条件。但是,在我
国作为占国民经济主体地位的公有制企业还未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
适应的产权制度。国营企业或乡镇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与现代企业制
度的建立还处于试验阶段,很多是换汤不换药。政治体制改革的滞
后,使政企难以分开,企业对财产的所有、支配、收益和处置的权
力还受到诸多的限制。在政府的干预下,企业内部和外部都缺乏竞
争淘汰机制,公有制企业在分配制度方面的改革举步为艰。
(2)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规则不规范。市场经济是-l'b以市
场为中心来组织社会经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来配置社会资源的经
济,它需要一系列的规则来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例如,开放规则、
竞争规则、公平规则、公开规则、效益规则等等。这些也是按生产
要素分配方式的实行应遵循的规则。而目前,这些规则的规范程度
与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地方保护、行业保护
仍普遍存在,竞争的条件仍不充分,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歧视仍
较严重。市场运行的规则不统一、规范程度低,使按生产要素分配
方式的实行可能会是名不符实,甚至成为不合理、不公平收入获得
的借口。
(3)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要素价格市场化程度不高。与市场
经济活动主体密切联系的,是市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目前,我国
的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等还处在
起步阶段,发育很不完善,要素价格非市场化情况仍很普遍。如劳
动力自由流动还受到诸多限制,土地的开发利用仍是国家计划为主,
以技术入股国家还规定了一定的比例限制等等。而作为重要的生产
要素之一的资本价格——利率,不是取决于市场对资本的供求,而
是由政府统一规定。所有这些,使资源的配置不是由市场而是由政
府主导,因而按生产要素分配难以真正实现。
2、在社会主义法制方面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现离不开法律的支
持与保障。但目前,我国在市场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法制建设方面
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按生产
要素分配在法律上的地位仍不明确。党的十五大提出“以按劳分配
为主体,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党的《十五大计
划建议》指出“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只是
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的实行提供了政策依据,其在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并不明确。从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的发展状况看有滞后的现象,政策上的不足和法律上的空白,无疑
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现是极大的障碍。其二,对私人财产的法律
保护不足。按生产要素分配必然带来个人财产的增加,尤其是私营
企业主、外企高级雇员、优秀的科技管理人员收入增长的幅度将更
大,他们拥有的财产如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势必造成瓷金的外
逃和人才的流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市场经济建立和正常
运行的基础,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列入宪法、将其作为公
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予以保护的。
3、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存在一定的差距是不可
避免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并非是产生剥削的根本原因,但却是扩大
个人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社会主义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是一致的。但是个人收入差距的扩大,总是不利于按要素分配原则
的实现,尤其是过大的差距会使人们对此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削弱
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因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现程度与社会
分配的公平程度息息相关,而社会的公平程度取决于人们对收入差
距的社会承受程度,社会承受程度与社会保障程度又是成正比例变
化的。通过社会保障可以缓解由于市场自发性的特点导致的收入差
距扩大;通过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方式以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
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避免陷入绝对贫困化,将有利于人们对
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的认同。而由于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
立尚处于起步阶段,受国家财力的限制,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窄,也
很不完善,在调节个人收入差距上还缺乏力度。这也是制约我国当
前按生产要素分配实现的一个障碍。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实现的理论认识障碍
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这在社会主义
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可以而且应该实行
市场经济体制,通过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人们的共识。但
是作为与市场经济唯一相适应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行,却在理论
认识上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时难以取得共识,传统的社会观念仍有
相当大的影响力,这也是制约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另一个重要障碍。
首先,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认识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
是用西方经济学理论还是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其次,对按生产
要素分配的社会属性认识上存在差异。学术界一般认为按生产要素
分配是一个中性的分配方式,目前争论焦点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否
存在剥削。再次,对按生产要素分配评价上存在差异。按生产要素
分配一方面解决了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带来了效率;但另一方面
也会不可避免的拉大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收入差距,不同程
度上存在着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对社会经
济发展的双重性使人们在对其评价上存在差异。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实践中存在的障碍
由于『订场经济体制的不成熟、不完善,理论认识上的不统一,
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具体实践中不易操作。最大的问题就是,按生产
要素分配应如何分配。有人认为,按要素分配就是要素收入分配的
市场化,即由市场来决定要素价格。也有人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
在实际操作上要通过按资分配来实现。也有人认为,按生产要素分
配应以生产要素的边际效率作为尺度等等。这些方法都有其各自的
理论依据,但在实际运用上仍存在弊端无法解决,尤其是在目前按
生产要素分配实现的体制不完善,要素分配实现的原则还得不到有
效遵循的情况下,对其可行性方面仍需深入探讨,要真正实现按生
产要素分配仍困难重重。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途径
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而按生产要
素分配的实现,必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
前提条件,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24
1、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积极培育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要求的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是市场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要素市场交易
的对象即生产要素不能没有市场主体自己到市场上进行交易。市场
经济对市场主体的基本要求是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自主决策并承
担其后果。改革开放咀来,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从总体
来看,非公有制企业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市场主
体没有多大的问题,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培育符合市场经济要求
的公有制微观经济主体,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党的十五大指明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要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十六字方
针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使其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
求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在十六字方针中最为重要的是政企分开,
因为若政企不分,则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便无法实现。
而政企不分的根本原因是政资不分。众所周知,我国的政府要I百J r],/
发挥两个方面的经济职能,即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
经济管理职能保证整个宏观经济健康有序进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
能保证国有资产能够保值增值。政府要发挥这两种不同的职能就必
须进行明确的分工,避免相互混淆、相互替代和干扰,做到政资分
开。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不但这两方面的职能没有得到明确
的界定和分解,而且政府的政治、社会职能也与其国有资产所有者
职能没有得到分离,存在严重的政资不分问题。政府把自己的多元
化职能目标传导给企业,造成政企不分。可见,政资不分是政企不
分的根源。
可喜的是,党的十六大提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并且政府
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它专门行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能、
履行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责、负责监督管理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
的保值增值。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建立为改变政资不分的状况提
供,组织机构保证。同时《国有资产管理法》的制定为国有资产管
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当然,这种体制改革是否有效
还需要实践来检验。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按生产要素分配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以生产要素的产权为分配基础的原则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要素所有权的实现,生产要素产权是参与分
配的基础,所以分配中要遵循“谁投入、谁所有、谁收益”和“等
量投入获得等量收益”的原则,不能损害要素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2)坚持分配市场化的原则
要运用价格、利率、税收等市场经济杠杆调节按要素分配,不
能主要采用行政手段去主导按生产要素分配。要遵循价值规律等价
交换的要求,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市场中的价格、供求、竞争三大机
制的作用,由市场评估决定要素价格。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尤其
是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为推行职工持股、期股、期权和年薪制
等要素分配形式创造条件,并形成市场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外在强
制作用,消除要素分配中“内部人控制”和行为短期化等弊端“⋯。
(3)坚持收益分配水平与要素贡献相联系、与企业效益相结
合的原则
以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和生产要素对企业利润的贡献率,作为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尺度。生产要素的稀缺性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重
要依据,由于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和市
场价格(二者成反方向变化),而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仍然要计入生
产成本。如果稀缺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已从较高的要素市场价格中获
得相应的经济收入,并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在利润分配中就应当
作必要的扣除。
(4)坚持“先补偿、后分配”和“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的原则
保持良好的要素收益回报率,才能强化激励机制。但是,按生
产要素分配在强化激励机制的同时,必须强化分配中的约束机制,
决不能违背国家有关法律政策的规定,违反市场分配的一般规则,
脱离企业收益分配的实际可能性,无视国家的利益和企业长远发展
的需要,过度强调分配向个人的倾斜。企业收入必须先补偿各种生
产要素的消耗,剩余收益才能进行分配。剩余收益的分配中,必须
兼顾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确定个人收益在企业利润
中的比例,必须适度合理,留有余地;分配中决不允许侵蚀企业的
法人财产,企业盈利也必须在依法进行纳税和扣除企业各种计提(公
积金、公益金、扩大再生产基金、风险基金)后,剩余部分才能按
企业章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分配。
(5)国有企业中个人获取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应界定在
主观性生产要素的收益范围内
国有企业的客观性生产要素是国有资产,其收益应归国家和企
业法人所有。个人主要是凭借其投入的劳动力、技术、经营管理等
主观性生产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若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
属于个人所有的客观性生产要素,应按同股同权原则与国有生产要
素享有同等的权益。
3、积极培育统一、开放、充分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
要培育全国统一、开放、充分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通过
生产要素市场运行机制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报酬和优化配置。具
体来说,我们采取以下举措:
(1)打破生产要素的地区和地域垄断,努力改善城乡二元经
济结构
我们要改革城乡户籍制度,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合理流动。我们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促
进生产要素在国内和国际合理流动。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关键是
要改善西部投资环境,引导国内外资本参与西部大开发,使资本等
生产要素投入西部以后能够实现增值。
(2)打破和消除行政垄断
我匡}行政垄断在很大程度上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它阻碍了生
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造成经济垄断部门生产要素收入较高,违背了
市场经济的基本精神,是一种必须早日消除的市场扭曲行为。项目
繁杂的经济行政审批是造成行政垄断的主要来源,也为腐败行为和
权力“寻租”提供了土壤,所以必须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尽快消除
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审批项目。
(3)打破生产要素充分流动的所有制局限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
分。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但目前还存在比较严重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生产要素供给
的歧视(主要表现在资本市场),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壮大。按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时间表,对外开放的形势
逼人,对外开放之前需尽快实现对内开放,这样才有利于我国经济
的稳定发展,提高我们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除上述所列之外,我们还要积极发展生产要素市场中介组织,
尽快制定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法律规则,规范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
等等。
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保证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公民
拥有的私人财产普遍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公民
有了私人的生产资料,群众对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财产有了更加迫切
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上作宪法修正案草案说明时表示,这次修改宪法,将完善中国对私
有财产保护的规定。根据中共十六大关于“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
律制度”的精神,宪法修正案草案将宪法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民
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
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
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
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
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承认合法私
有财产的地位是我们发展市场经济之必然,也是结束对于私有经济
的歧视之必需,同时为我们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提供法律保障。
三、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
配制度
l、确立个人所有制是实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的前提和基础
社会主义劳动者与资本主义劳动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
社会中的劳动者具有双重的所有者身份,即是个人劳动力的承担者
和所有者,又是公共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因此,在个人收入上,具
有双重收益权,其一,维持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收入;其二,作
为公共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收入”⋯。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者,只有
单一的身份,就是单纯劳动力的承担者和所有者,因此,在个人收
入上,只有维持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收入。由此可见,如果把按
劳分配解说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一目了然地混淆两种不同社会
制度中劳动者个人收入的本质区别。这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建立。
当然,就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来说,承认不承认劳动者
个人拥有公共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收入,是~回事;而个人拥有公共
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收入,能实现到何种程度,是另一回事。如果认
为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很低,忽视甚至否认个人拥有公共生产资料
的收入权,无异于宣告:在当代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按劳
分配的经济制度是非理性的。
理性的思路应当是:第一,切实确认劳动者个人拥有公共生产
资料的所有权,其具体表现就是每个人都有“用公共生产资料进行
劳动”的权利,这是按劳分配的劳动的历史内涵所在。第二,从生
产力发展的现实水平出发,必须具体研究个人拥有公共生产资料所
有权及其收益的实现形式。让我们以农村公有土地制度的成功改革
实践作为具体对象进行分析。
首先,所有制改革成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实质上是社会主
义公有资产所有者主体双重性的落实。一方面所有土地的占有权属
于全体劳动者,其主体是经济组织:另一方面所有土地的支配权和
使用权准量化给每个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实质是个人),其丰体是
每一个劳动者。鉴于用实物即土地准量化,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和产
业化发展,有的地方,改用股田制,即把所有土地用价值评估,一
方面,全部土地股份的占有权属全体劳动者,主体是经济组织:另
一方面,全部土地股份准量化给每个家庭(实质是个人)。由于农民
分别以实物或准股权体现对公共土地的所有权,因此,劳动积极陛
空前提高。农村改革之所以成功,根本原因就是公共土地所有制真
正按照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历史规定实行改革。其他的改革,都是在
这个前提和基础上实施的。
其次,是劳动制度改革成功。这就是在确认社会主义公有资产
的所有者具有双重主体综合的前提下,按照实现生产力的要求,进
一步找到劳动者个人拥有双重所有权的具体实现形式。一方面,具
体落实每~个人对公共生产资料所有权,确保人人有一’份稳定的收
益,不管这种收益多与少,哪怕只有几斤米或几元钱。另一方面,
把个人劳动力的具体使用,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完全脱钩。在现阶段,
个人的劳动力不可能全部“用公共生产资料进行劳动”,于是,自然
而然地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各种劳动
途径。这种劳动制度改革称为双重劳动制度。正是这种新的劳动制
度,提高,农业生产率,扩大了经济增长点。
再次,是经营管理制度的改革成功。这就是目前广为流传的双
层经营责任制的建立。实行公有土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夜间空前高涨的最根本原凶,在于他们重新获
得对土地的支配权和使用权,尽管土地占有权仍然是集体的,他们
也认同。而且正是获得公有土地的支配权的前提下,获得科学安排
个人劳动力的使用权,又在这个前提下,对农田实行双层经营,既
服从统一管理,又落实个人的分散管理。进而让剩余劳动力进入劳
动力市场,与其他的资本相结合。中国农村经济在生产力没有实现
机械化和现代化的根本转变的条件下,实现农产品大幅度增产,实
现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并带动国民经济发展,这个事实证明只要按
照真正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对现行公有资产的所有权、劳动制度、
经营管理制度进行彻底改革,社会主义公有制能够实现高效率。
至于公平,仍以公有土地改革为例。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生产
力水平又低,每个人从个人所有制中获得的收入极少。极端的讲,
如果不出卖劳动力,这种所谓的个人收入,有可能连维持生命都极
其困难,奢谈公平是天大的笑话。然而,人们应当记住,只要社会
主义公有制不垮台,伴随生产力发展,个人所有制的收益必然随着
公有资产量的增大而增长。这样,人们就会依次从贫困到脱贫,到
小康到较富裕,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如果没有个人所有权,人们
虽然也可以通过出卖劳动力,实现脱贫到小康,甚至获得较富裕的
生活,然而绝不会有共同富裕的出现。只能如同当代的美国等国家;
劳动者个人的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虽然不断趋向提高,但必定与个
人收入的两极分化并存,从而使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安全性很差
的环境中。
总之,切实落实个人所有制,是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生
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方向的根本
的经济制度保证。
2、建立劳动者个人双重所有权分离运行的双重劳动制度,是
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核心内容
按照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主义劳动者个人的双重
所有权,不可能同时通过与共同生产资料相结合来实现。只能借鉴
农村劳动制度的改革经验,向全社会推广。具体地讲,必须按照劳
动者个人双重所有权分离运行的原则,确立双重劳动制度。一方面,
通过监督劳动权及收益,体现个人对公共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另一
方面把指挥劳动和加工劳动的权利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完全脱钩,使
每一个人仅仅作为单纯劳动力的承担者和所有者,例如劳动力市场,
使全部劳动力分别与公有生产资料和私有生产资料相结合,从而实
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首先,劳动力如何与公有生产资料相结合?从形式上看,是劳
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力卖给自己使用。但是,实质上,这是两个完全
不同的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对劳动力的买卖关系,区别仅仅是,
在这里,是同~个劳动者在同~时间和空间中,分别充当两个不间
的角色:一方面,他作为公共生产资料所有者的主体,提出对劳动
力的需求;另一方面,他作为个人劳动力所有者的主体,保证对劳
动力的供给。总之,从交换双方的所有者权利考察,由同一个人分
别充当两种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主体的角色,和由两个不同的个人,
分别充当两种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主体的角色,本质上是完全相同
的。
其次,劳动力如何同私人生产资料相结合?在这里,从形式到
本质,都是生产资料私有者主体与个人劳动力所有者主体之间,对
劳动力的买卖关系。只要劳动力所有者提供的劳动力,能够在数量
.卜和素质上,满足生产资料私有者的要求,劳动力就可以实现与私
人生产资料的结合,进入生产劳动过程。
以上分析表明,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
合,其中心环节和核心内容,是使每一个劳动者的双重所有者身份
分离运行。仍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为例,尽管一个家庭都能获得⋯
份公有土地,但是由于地少人多,现有的公有土地不能充分吸收所
有的劳动力。于是,每一个农户都会本能地把劳动力一分为二。一
方面按照土地与劳动力的最佳结合比率,留下一部分劳动力从事农
业生产,实现农业收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分流出一些劳动力从事
其他的生产,或者进入新办的乡镇集体企业,与另一部分公有资本
相结合;或者进入私人创办的各类企业,与各种私人资本相结合;
或者进入各种股份制企业,与混合所有制的资本相结合;或者进入
外资企业,与国外的私人资本相结合,等等。
综合以』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代中国,作为劳动者的个
人收入,客观上存在三种不同情况:第一,每一个劳动者,作为公
共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者,不管他的劳动力是否与公共生产资料相
结合,每一个人都能稳定获得作为公共生产资料个人所有者的收益。
即每个人回到家中都有饭吃。第二,由于每一个劳动者,作为单纯
的劳动力承担者和所有者,都把劳动力作为商品,进入全社会统一
的劳动力市场,或者与公有生产资料相结合,或者与私有生产资料
相结合,但是,不管劳动力与什么样的所有制相结合,劳动者只能
32
获得作为劳动力使用的个人收入,性质完全相同,即维持劳动力生
产和再生产的收入。第三,一部分劳动者由于能够自己投资办企业,
所以这一部分人还能获得作为私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收入。
以上三种收入都是在劳动者个人双重所有者身份分离运行的基
础上,通过全部劳动力作为商品,进入劳动力市场,保证劳动力分
别与公有生产资料和私有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结果,正是这种结果,
具体体现了按个人所有制分配和按私人所有制分配的结合。
凶此,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建立和完善
按劳分配为主,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条
件。
3、人才竞争与个人收入激励形式的选择
伴随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争夺优秀人才已经成为各国经
济竞争的核心问题,尤其是具有高智力的人才的聚积和使用,更加
成为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根本性要素。如何聚积和使用优秀人才?
个人收入的激励机制是一个关键条件。目前世界各国通行的办法,
就是让优秀人才分享私人资本的剩余索取权。具体讲,用私人所有
制的财产形式,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
中国怎么办?多数人倾向采用世界通行的办法。首先,在资本
丰义所有制占优势的国际环境中,用私人资本所有权收益分享的办
法,对吸引优秀人才相当有效。其次,更加理性的考察,同样应当
肯定,这不是唯一的激励形式,而且对中国来说,很可能小构成最
主要的激励形式。因此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中国选择个人收入激励形式,有两个重要国情:第一,中国人
口多,生产力水平低。中国的人121是美国的4倍多,而国内生产总
值只有美国的八分之一。可见,主要采用分享私人所有权收益的激
励形式,中国很难与美国竞争。因此,用分享私人财产,如实行股
权或期权制,是一种重要的激励形式,但不宜成为主要的激励形式。
第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运用
个人所有制的激励形式吸引优秀人才,是一个更应当深入而具体探
讨的重要思路和途径。个人所有制收益与私人所有制收益相比较,
有两大优势:一是稳定;二是不断增大。不少的实证研究表明,高
智力的优秀人才,并不追求私人财产的高收入,他们更需要能充分
展示个人能力的工作环境和相对稳定的个人收入。因此,运用个人
所有制的收益,对吸引优秀人才应当更有优势。
第四章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与影响
第一节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积极作用与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能为我们带来
许多积极的作用与影响,现归纳如下:
一、有利于要素市场的培育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
用效率
如果没有按生产要素分配,市场对资源配置不可能起基础性调
节作用,因而也就没有市场经济本身。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生产
力的发展、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能从根本上杜绝不计成本、
不讲效益的资源浪费现象,提高全社会的资源使用效率;能动员一
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节约一切可以节约的资源,以最少的投入获得
最大的产出,促进经济的集约增长;能抑制资源过度消耗,缓解我
国经济发展目标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o。按生产要素分配,可以
鼓励人们把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活跃经济生活,促进社会财富
总量增加;还会使要素在市场上通过供求机制作用形成要素价格,
以价格形式确定各种生产要素的分配比例和分配数额,使生产要素
供给和需求的双方,在市场上作为等价交换的对应主体相互作用,
形成要素均衡价格,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奠定基
础;由于要素可带来收益,那种粗放型、破坏式的要素利用形式可
得到改变,有利于资源的节约。
二、激励要素投入者和使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劳动者潜能的
发挥
从利益索取角度说,承认各种生产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利益索
取权,既可激励要素投入者投入的积极性,又可激励要素使用者节
约的积极性。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按劳动力这个要素的分配,而由
于劳动贡献既是劳动过程的结果,也是市场过程的结果,是在巾场
上得到认可的劳动成果,而不是直接的劳动成果,这要求劳动者不
1E
仅要努力工作,发挥自己的生产能力,而且要关注劳动力资源的配
置,发挥自己的企业家才能。
三、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体现,是
对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在分配上的确立
和巩固。因为分配是所有权在经济上的体现,要素分配使公有制实
现形式多样化,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扩大,主体地位增强,而非公
有制经济也得到发展。所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使我们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更为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能够协调不同
所有制经济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能
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四、有利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当今世界处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时代。科学技术已
成为第一生产力。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
中,要提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就必须把加速科技进
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充分重视新技术的运用。在工业
化的同时,加强对科技知识投入的激励机制,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
展,实现知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新机制,
使科技投入的贡献率与回报率相适应,必然有力地促进高科技研究
以及高科技产业化的进程”“。
五、有利于深化对外开放
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与组合的加速,以及由此导致
的世界经济结构不断向高级转化,是人类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经济发
展的重要条件,为了日益紧密与世界经济联为一体,我们必须更加
主动地参与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要素流
动的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对外开放的要求,也会
促进对外开放的程度。
六、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按生产要素分配首先可以促进国民自主意识的形成和民主意识
的增强。要素投入经济运行并获得收益,使社会成员成为经济活动
的主体和责任者,热情地关心和积极参与经济活动,培养自主和责
任意识。也正因为这种主体意识,使其更加关心政治生活等,从而
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其次,促进国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
高。由于可以通过生产要素投入及合理经营获利,能引导公民积极
向上,培养其通过诚实劳动追求幸福生活的良好素质,同时为适应
社会需要,实现自己目标追求,人们要自觉通过接受教育,参与竞
争等途径,提高自身素质,发现和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特长。
七、提高人们对资本使用效益和资本积累的关切度,从而促进
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积累、资本积累与科学技术的应用相结合,铸成了工业社
会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强大的利剑。“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
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
力还要多,还要大。”。”资本确实呼唤出了比农业社会高得多的社会
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工
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而资本的相对稀缺又是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基本国情,这就需要充分重视资本积累及其
有效利用。但长期以来在人们思想上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却阻碍着
这一进程。人们习惯于从价值生产的视角看问题:活劳动创造价值,
物化劳动只转移价值;因而,劳动受到尊重,资本的作用则往往被
忽视。但换一个角度,从使用价值生产的视角看问题,就可以看到
资本的巨大作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
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落后在哪里?最根
本的是落后在资本品的质和量上,明确按生产要素对使用价值生产
的贡献率进行分配,可以突出资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的功能,极
大地提高人们对资本使用效率和资本积累的关切度,从而极大地促
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解决。
第二节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消极作用与影响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会拉大收入差距,可能造成两极分化
由于一些人掌握较多的资本、土地和较高的技术,他们在分配
中就会得到生产成果中较大的份额,从而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出
现分配不公,在一定条件下还有可能会出现两极分化,在一定意义
上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可能加剧社会矛盾,破坏国民经济
实现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可能使社会分层复杂化并:Di]JN社会矛
盾;对国家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将
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是破坏性作用。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可能引发恢复按劳分配的社会思潮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会产生近期劳动收入相对减少,社会贫
富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的负面效应,从而可能会引起劳动者对近期
收入减少现象的不满情绪,进而会否定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改革,引
发要求恢复按劳分配的社会思潮。⋯。
四、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可能会产生剥削现象
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来说,按生产要素分配必然存在非劳动要
素所有者对劳动者的无偿占有,出现剥削收入。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虽然有可能会产
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带来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是主要的。在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
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
总结与展望
正如文章引言部分所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
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
意义。本文试图将自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
问题的认识比较系统i全面、深入地呈现出来。
但是,由于论文写作阶段时间仓促,加之本人知识水平有限,
本文难免存在一些错误、疏漏之处。同时,有一些问题限于篇幅,
未作充分的展开说明。例如,每一种生产要素在企业中具体是怎样
参与剩余产品价值分配的以及怎样缩小由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产生的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要做进一步的深入考察和研
究,同时可以考虑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建立一些模型。
对文章中存在的一些错误、疏漏之处,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我将在进一步的相关课题研究中进行修正和填补。
本文在写作过程当中,吸取了许多同志的研究成果,参考、引
用了一些书籍和期刊的有关研究资料,在此谨致诚挚的谢意。
注释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34页。
[2]余陶生,《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经济学动态》,2000
年第6期。
[3]朱沁夫,《分配方式的目的与效率》,《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6期。
[4]魏后凯,《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中国工业经
济》,1998年第5期。
[5]董小麟,《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前提与基本立足点》,《南方
经济》,1999年。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44页。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5页。
[8]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24页。
[9]彭必源,《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前提、依据和存在条件》,《探求》,
2002年第2期,第51页。
[10]刘解龙,《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分析》,《学术月刊》,2002年
第7期,第27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13页。
[12]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词典》,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7
页。
[13]蒋学毛,《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按劳分配的有效实现形式》,
《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5期。
[14]卫兴华,《关于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理论问题》,《特
区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3期。
[15][1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149,ul页。
[17]闻潜,《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异同和走向》,《经济经
纬》,2002第1期,第ll页。
[18]陈思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础理论研究》,《江淮论坛》,2002
年第2期,第2l页。
[19]胡炳麟,《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历史内涵及其实
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l期,第44页。
[20]马宏伟,《简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益分配制度》,《经济学动
态》,1998年第5期。
[21]吴涌汶,《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与实践》,1998年第12期,第165页。
[2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6页。
[23]蔡思复,《收入分配市场化改革的科学选择》,《中南财经大学学
报》,1998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周玉梅,刘海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问题新论》,
《北华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2]刘解龙,燃分配的本质剖析》,《财经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2期。
[3]克拉克,《财富与分配》,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4]卞彬,《劳动与劳动价值理论研究述评》,《经济评论》,2003年
第2期。[5]何伟,《如何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後筠蝴态》,1998年第4期。
[6]张作云,《生产要素收入分配论》,《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8
期。
[7]卫兴华,《关于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理论问题》,《特
区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3期。
[8]胡淑珍主编,《中国经济热点研究报告l》,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北京,2000年12月。
[9]刘解龙,《我国分配方式的变革与选择》,《经济体制改革》,1997
年第6期。
[10]郭继严,《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几点认识》,《光明日报》,1998
年4月17日。
[11]宋海燕,《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之我见》,《特区理
论与实践》,2002年第4期。
[12]闻潜,《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异同和走向》,《经济经
纬》,2002年1期。
[13]陈思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础理论研究》,《江淮论坛》,2002
年第2期。
[14]胡炳麟,《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历史内涵及其实
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l期。
[15]马宏伟,《简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益分配制度》,《经济学动
态》,1998年第5期。
[16]赵广Ih《试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经济评论》,1998年
第6期。
[17]刘凤歧,《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分配机制》,《延安
大学学报》,1998年底3期。
[18]刘解龙,王虎林,彭满爱,《按劳分配与按有效劳动分配》,《长
沙电力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19]邓于君,《略论按要素所有权分配》,《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
第4期。
[20]张剑,《从按劳分配到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南开经济研究》,
1995年5月。
[21]杨明洪,《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深层思考》,《福
建论坛》,2000年第4期。
[22]卢嘉瑞,《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河北经贸火
学学报》,2000年第l期。
[23]杨国宝,《要素分配研究概述》,《社会科学动态》,2000年第2期。
[24]郑亚伟,《试析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问题上的四大
误区》,《河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25]赵茂林,《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社会主
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7期。
[26]梁玉秋,《按生产要素分配小注》,《宁夏党校学报》,2002年第l期。
[27]厉以宁主编,《中国经济跨世纪的主题和难题》,经济科学出版
社,北京,1999年4月。
[28]厉无畏,郭时征,《深化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改革我国收入分配制
度》,《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
[29]黄忠芳,《试析我国当前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实现的障碍》,《岭
南学刊》,2002年第3期。
[30]田秋生,《论按生产要素分酉己)),《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31]耿伍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若干理论问题》,《河北师范大学学
报》,2001年第4期。
[32]熊永兰,《‘按生产要素分配’探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
年第2期。
[33]简新华,《社会主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财经
科学》,2000年第4期。
[34]沈时伯,《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两点思考》,《税务与经济》,
2001年第2期。
[35]吴光炳,《劳动价值理论深化和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南
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36]汤在新,《公平分配需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中国改革报》,2002
年5月20日。
[37]周振华,《我国收入分配变动的内涵、结构及趋势分析》,《社会
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8期。
[38]郭飞,《按生产要素分配若干观点辨析》,《经济学动态》,2001
年第l期。
[39]权衡,《收入分配差距的增长效应分析:转型期中国经验》,《管
理世界》,2002年第8期。
[40]吴宣恭,《产权、价值与分配的关系》,《当代经济研究》,2002
年第2期。
[41]任太增,《市场分配论》,《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6期。
[42]苏东斌,《要素所有权——当代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2期。
[43]武建奇,李维华,《论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河北经贸
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44]尹匾,龚六堂,邹恒甫,《当代收入分配理论的新发展》,《经济
研究》,2002年第8期。
[45]简新华,马迪军,《论社会主义资本理论的几个难题》,《当代经
济研究》,2003年第4期。
[46]邱国栋,《产业资本、智力资本与剩余分配》,《社会主义经济理
论与实践》,2003年第2期。
[47]卫兴华,陈享光,邱海平,((2002年理论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经济评论》,2003年第6期。
[d8]孟根,刘彦平,《关于剥削问题的研究综述》,《前线》,2002年
第5期。
[49]段忠桥,《马恩是如何看待剥削的“历史正当性”的》, 社会
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l期。
[50]潘光情,《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问题研究综述》,
《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6期。
[51]许崇正,《论推进分配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当代经济研究》,
2002年第6期。
[52]蒋宏宾,王建润,《价值创造、资本收入与收入分配》,《社会主
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9期。
[53]董栓成,赵海江,《全国分配理论收入差距问题研讨会观点综
述》,《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7期。
[54]王守安,《按投入要素分配论》,《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3
期。
[55]Bowles,S., Ginitis,H.,198l,”Structure andPracticeintheLabor
Theory ofValue.”,Review of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12(winter).
[56]Dobb,M.,1973,"Theories of Value and Distribu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7]Meek,R.L.,1956,"Studies in the Labor Theory of Value”,1st ed.
London:Lawrence and Kegan Paul.
158j Roemer,J.,1 982,”A General Theory of Exploitation and Clas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9]Carval,T.andThomas,Reds,1 995,”Radical Choice Marxism”,
Macmillan Press Ltd.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1]《欧元汇率波动与中国的选择》,《新世纪新起点新思路》,湖南
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01页。
[2]《国有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实证分析》,《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
报》,2003年第2期,第32页。
致谢
本文是在我的导师赵文绪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
选题,资料的搜集整理,拟定提纲、撰写,到修改定稿,无不浸透
着恩师的心血。恩师严谨的治学风范和清正的人格力量给予了我莫
大的影响。三年研究生学习期间,恩师和师母在学习和牛活上给予
了我耐心的教诲和细致的关怀,才使我能够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
学业。“感激”二字已不足以表达我真诚的谢意。
湘潭大学商学院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亦对我的学习及论文写作
给予J,激励和鞭策。同窗学友的帮助也使我受益良多。在此一并表
示感谢。
在此永远地、忠心的感谢一切帮助过我的人们。
刘拓知
2004年3月于湘潭大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研究
作者: 刘拓知
学位授予单位: 湘潭大学
被引用次数: 1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罗雪中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学位论文]2004
2. 徐树林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思考[学位论文]2005
3. 杨进汴 当前我国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学位论文]2011
4. 叶祥松 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期刊论文]-经济学家2004(2)
5. 朱冬英 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期刊论文]-社会科学2004(8)
6. 黄英姿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路径探析[期刊论文]-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4)
7. 李晓蓉.Li Xiaorong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期刊论文]-生产力研究2005(1)
8. 李如鹏 居民收入差距与两种分配方式[期刊论文]-理论前沿2001(9)
9. 姜奕波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初探[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2004(6)
10. 白书祥.Bai Shuxiang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收入公平分配的关联分析及其对策[期刊论文]-中州学刊2007(1)
引证文献(1条)
1.徐树林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思考[学位论文]硕士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