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论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在经济扩张中的作用

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在经济扩张中的作用
姓名:汪昌海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曹阳
19990601
内容提要湃31 7986
为遏制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过高,自1993年国家实行“适度从紧”的
宏观调控政策,有效地抑制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率过高的状况,虱1 996年
基本上实现了宏观经济的“软着陆”。但是,此后我国经济的增K率继续下
滑,到1998年中国经济全面进入了总供给过剩的状态,总需求不足成为制约
经济增长的主要方面。为克服总需求不足的矛盾,中国调整了宏观政策,实
行强有力的财政、货币双扩张政策。这是改革以来政策力度最强的一次,然
而,扩张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本文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分析了造
成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造成双扩张政策没有
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冈在于:政策的配台.卜的不一致和政策运用中的挤出效
应,特别是双扩张政策的运用,没有带动居民消费的扩张,没有将储蓄转化
为现实消费,因而造成政府孤掌难鸣的局面。因此,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形
势下,启动经济,首先要启动消费,启动消费应着力于扩大居民的消费。扩
大高校招生规模,足引导居民将储蓄转化为现实消费,带动经济的发展的有
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高等学校,招生,宏观调控
Abstract
From the intemational
dissertation anatyses one of the
and home situation,this
important causes of our
economic growth at slow spced,deficiency of aggreat demand.
In order to enlarge consumption,the chinese gowermment has
carded out some expansionary financial and monetary poliy.
but it hasnk obmined satisfactory results,because of
disanonging policy and”crowding·out effent”.A ecording to
the present economic situaion,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enrolling college students on a lsrge scale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Key words: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Enrolling
Students,Macroeconomic Adjustment
论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在经济扩张中的作用
一、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分析
(一)我国近年来经济运行状况
1988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转折年,在这之前,中国经济保持持续两位数
的高增长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从1988年开始变化。由于需求过旺,价格改
革预期加强,当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国家开始紧缩政策。到1990年
GDP实际增长率只有3.8%,1991年下半年,国家重新启动经济,当年国有企
业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83%,非国有企业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42%,
1992年,国有企业投资增长率为32.79%,非国有企业投资增长率为21.90%,1993
的非国有企业投资增长率竟达72.76%,GDP实际增长率达13.5%。这时又出
现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过高的局面。于是从1993年开始国家又实行“适度
从紧”的货币、财政政策.以降低通货膨胀率,保持经济健康、稳步发展。
有人说1993—1996年,我国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但笔者认为“软着陆”
的目标并未完全实现。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的“软着陆”,必需达到低通胀、
低失业、高增长的经济运行良性循环状态。但随后,1997、1998年,经济增
长率继续下滑,逼近甚至超过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适度区间(8%·lO%)的
下限,1998年的实际国民经济增长率只有7.8%,失业率还在逐年上升,市场
需求不旺。政府虽然采取了货币、财政双扩张的政策,企图拉动经济回升,
但至今经济回升乏力。所以,笔者认为“软着陆”目标尚未完全实现,还需
要进一步加大调控的力度,使经济进入低通胀、低失业、高增长的良好状
态。
(二)造成经济增长率长期下滑的原因
造成经济增长率长期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l、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
1997年7月,震撼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如何应对这场来势凶猛
的金融危机,在这种从未遇到过的异常的国际经济大变动的形势下,各国都
缺乏经验。当时,我们首先面临的任务是防范金融风险,稳定国内经济。
1998年,这场金融危机对整个世界经济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显现,不
仅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超过人们最初的预计,而且国际金融动荡的局面到目
前尚未停止。我国政府抱着对世界经济负责任的态度,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
政策,对国际汇率的稳定,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功不可没。但是,由于东南
亚国家和地区货币贬值幅度很大,对我国的外贸出口影响很大,我国外贸出
口增加的速度明显放慢,影响了我国经济增长率的提高。
2、国内供给过剩,有效需求不足
(1)国内“买方市场”的形成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余年的努力,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总供给能力有了显
著的提高,我们告别了过去长期存在的短缺现象,初步形成了“买方市场”
局面。但是,也应当看到,现在这种“买方市场”的形成,除了有总供给能
力提高的因素之外,还有如下一些特定的条件在起作用:第一、从人均收
入水平来看,当前的“买方市场”是在我国人均GDP尚未超过1000美元,仍
属于世界上低收入国家的情况下出现的。也就是说,这种“买方市场”是在
低收入水平上的“买方市场”。第二、从居民收入的动向来看,当前的“买
方市场”是在几年来执行紧缩方针的宏观调控政策下,居民现期收入的增长
和预期收入的增长均呈下降状态的情况下出现的。第三、从居民支出的动向
来看,当前的“买方市场”是在居民虽有大量储蓄,但主要将用于住房、社
会保险、文化教育等支出的情况下出现的。第四、从供给方面看,当前的
“买方市场”是在过去高速增长中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使一部分生产能力
过剩,另外,供给结构变化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情况下出现的。
(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生产能力相对于消费需求过剩
我国近两年工业资本有机构成在短期内快速提高,导致劳动者的购买力
相对萎缩和资本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工业资本利润
率长期呈下降趋势,而劳动者和人力资本收益率长期趋于上升,结果是逼迫
工业提高其资本有机构成,即减人增效,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也无法抗拒的经
济规律。正常情况下,工业资本利润率下降和工资率上升趋势调节企业自动
地提高资本与劳动力的比率,绝对和相对减少工人。由于工业劳动生产率提
高,供给品增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也提高,消费结构变动对第三产业提出
需求,第三产业实际成为对第二产业劳动力和高收入的一种再分配,从工业
转移出去的劳动者被第三产业的发展所吸收。收入——劳动者消费——资本
产出(供给)之间进行着动态的平衡。
而中国的工业企业长期以来没有遵循上述规律进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
高,反而因子女顶替、知青返城、毕业生安排、军人复转等,造成劳动力越
来越多。目前,国有工业制造业中的资本有机构成是20万元/人。能得到相当
于银行贷款利率的资产盈利水平的资本有机构成为40万元/人,按此计算,仅
国有制造业中就过剩1500万职工。国有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从1952年到
1997年,扣除物价因素,增长881%。近几年出台的职工各类统筹又占到工资
总额的50%以上,而国有工业资金税后利润率从1978年的15.5%下降为1997年
的0.8%,1998年盈亏相抵后,预计没有利润。可以看出,资本有机构成不能
提高,资本利润率长期下降和职工报酬率的持续上升,将整个国有工业推入
了困境。为使国有工业生存下去,资本收益率长期下降和入力收益率长期上
升规律强制性地迫使我们不得不由国家出面干预企业大规模地减人增效。在
短期内快速提高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调整工业生产能力与劳动者的比率,
猛然改变了职工收入——消费流量,即职工因下岗收入会减少,消费需求水
平下降,而资本的产出能力相对过剩。并且,劳动力供给过剩的显性化和市
场化。制约了在岗职工工资的增加。甚至调节其下降。还使在岗职工对是否
会下岗预期不明,收入的未来生活保险性储蓄倾向强化。结果导致资本的产
出对于职工的消费需求发生过剩。
(3)消费结构断档,预期性储蓄倾向强化
一定收入水平阶段上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断档和保险及各种支出体制的
改革,影响到消费需求。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动态变化看,
食品、服装、中高档耐用消费品(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消费已经饱和:
住房消费虽然在消费结构中是一个较大比例的支出项目,但是,收入较高的
居民在过去的福利分房中已经得到住房,而没有住房居民的积蓄还不够购置
住房;小汽车消费主要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住房和小汽车的大规模消费,
还决定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速度。另一方面,虽然利息率一再下调,
住房、养老、医疗、教育、减人增效和机构等方面的改革,使人们收入储蓄
比率上升。这就使得总供给中的居民消费收入部分中本来应该被消费掉的部
分,也作为储蓄滞留起来。加重了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矛盾。
(4)二元结构转换滞后,导致农民增收增支缓慢
劳动力转移缓慢,农民不能增加收入,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农村的消费
结构中出现一个差距较大的购买空档区域,而这个消费区域中集中了我国目
前大量的过剩产业。那么,农民增收增支缓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目前看来通过农业产品涨价来提高农民收入的缩小“工农价格剪刀差”
的时代已经过去,因为国内许多农业产品的价格已经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
甚至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水平:通过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农业产业
化等措施提高农民收入,其作用也有限,因为受到土地资源韵约束。
经济发展,一是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二是人口在地
理上向城镇和城市集中,这是一个发展经济学上的定理,还没有一个国家能
违背这个规律。而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的城市化,伴随着人口及职业在空间
上的流动和迁移使劳动力资源不断优化配置,不断提高劳动力的边际生产
率,进而提高他们的收入。另一方面,人IZI流动和迁移,有各方面的需求,
要支付费用,带动交通、住宿、饮食、商品零售等事业的繁荣。一个发展中
国家,在一个二元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型的阶段,人VI流动和迁移频繁,说
明这个国家的劳动力资源进行着优化的重组和配置,交通和市场就繁荣,国
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就迅速;人口流动和迁移不顺畅,说明这个国家农业过剩
的劳动力无法正常地被重组和配置。农业劳动生产率不能提高,农民收入不
能正常增长,交通和市场萧条,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就放慢。
与我国所处的收入水平阶段相比,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
和总人121中农村人口比重比世界一般比重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如果没有城
镇和城市的大发展,无法使大量的农业人口在第三产业中就业。如果农业劳
动力闲置,就没有足够的收入,也就没有较高水平的需求,也不能较好地通
过第三产业大发展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因此,农业——非农业、农村~一
城市二元结构转换滞后,人口流动和迁移受到限制,使过剩劳动力无法优化
配置,劳动生产率不能较快提高,收入增长缓慢,需求支出的增长也就缓
慢。一定收入水平上人口众多,只能保持这个收入水平上所消费商品的市场
容量。但是,要使农民有新的消费,即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先决条件是收入
水平要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
3、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近几年来,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去的片面追求高速度的数量型
外延扩张,开始了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内含式增长的转变。为此,结构调整
的力度不断加大。一方面,从产业面看,主要是压缩第二产业中的一些部门
和行业。二是,从企业面看,不仅国有企业在调整,而且,前些年曾经高速
发展的乡镇企业等也面临着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结构调整的深化,一方
面,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长远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必然影响
到经济增长的速度。
(三)经济增长率长时间下滑的不利影响
我国经济增长率长时间下滑,对于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是十分不利的。
因为,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需要一个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所谓“良好的宏
观经济环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供给面的宏观环境:另一方
面,是需求面的宏观环境。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处在经济增长率波动的
上升期,增长速度往往过高。需求环境较为宽松,而供给环境趋紧,企业正
常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能源、交通运输等的供给都十分紧张,供给方面的
短缺时常制约着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所以,我们在讲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宏
观经济环境时,主要强调的是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供给环境。而现在,在经
济增长率的长时间下滑中,供给环境较为宽松,而需求环境趋紧,市场需求
的制约作用逐渐突出起来。具体地说,经济增长率的长时间下滑会产生六种
不良循环: (1)生产领域的不良循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企业之间和
部门之间具有一定的投入——产出关联效应。一些企业和部门,其生产增长
的长期下滑,会通过这种投入——产出关联效应而扩散,致使整个社会生产
陷于下滑的连锁之中。(2)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不良循环。生产增长的长时
间下滑,影起居民收入增长的下滑。现期和预期的居民收入水平及其增长,
决定着消费需求的增长。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80%左右,占国内总需求的
50%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需求增长的下滑,进一步影响到生产的下
滑。(3)生产、消费与投资之间的不良循环。生产增长与消费增长的下
滑,使生产资料市场和生活资料市场变得狭小,从而使投资和结构调整失去
了方向。同时,随着生产增长的长时间下滑,企业的收益亦下滑,这就影响
到企业自筹经费投资的资金来源。投资增长的下淆,又进一步弓i起生产与消
费增长的下滑。(4)金融领域的不良循环。如果经济增长率长时间地下
滑,生产、消费、投资都陷入了下滑的不良循环之中,那么,企业的经营效
益就难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下滑,通过企业间、企业与金融系统问的债
务关联效应,不仅不会使旧的呆账盘活,而且还会生出新呆账坏账,从而使
资金周转不畅。在一定的货币供给量下,资金周转的不畅进一步使社会总需
求趋紧。(5)经济与财政之间的不良循环。经济增长率的长时间性下滑,
必然影响到财政状况。财政状况不佳,就不能对经济增长率给予有力的支
持。(6)就业的不良循环。经济增长率的长时间下滑,不能提供更多的就
业职位。失业人员和下岗入员的增加,通过收入和支出的关联效应,影响到
市场需求,进而又影响着经济增长。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是难以推进企业
改革和结构调整的。
我们应该努力遏制和扭转经济增长率长时间的下滑趋势,在促进经济增
长率的稳健回升中进一步挤压泡沫、推进改革和调整结构。
二、为启动经济我国政府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一)宏观调垃政策之一般
宏观经济政策,就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目标调节宏观经济变量(总供给
与总需求及国民收入量,货币供应量和财政收支量等)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般包括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
收支平衡等四项。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往往表现为一个宏观
经济政策的体系,它由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等
多方面政策共同构成。
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既定的政治与经济目标,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
动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政策。一般地,政府的财政政策必须有助于达
到其经济目标。如果经济在低于合理地充分利用资源的收入和产量水平上运
行,则适宜的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反之,如果经济运行处在不能充分利用
了资源,而且对价格有强大压力的收入和产量水平上,则适宜的财政政策是
收缩的。即,财政政策要以反周期的方式施行,促进经济活动稳定在较高的
产量和就业水平上。财政政策的其它目标还包括较快的经济增长、公平的收
入分配以及最大的经济“福利”。
国家财政,从支出角度看,包括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生产性支
出包括政府对商品或劳务的购买(如军事定货)和干预再生产过程的支出
(如基建投资贷款、社会经济基础设施拨款、科研拨款及对企业的各种补贴
等):非生产性支出包括社会福利支出,国家行政支出等。从收入角度看,
财政收入主体是税收,包括所得税、商品税和财产税三大类。
对于不同的财政政策目标,有两类可供选择的基本财政政策。如果需要
扩张以摆脱萧条,则可采取的财政政策就是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或二者
兼施。如果与此相反。需要紧缩以控制通货膨胀,则可采取的财政政熊就是
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或者二者兼施。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政府通过中央银行调整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经济发
展的手段。货币政策分担着宏观经济政策的各种总体目标,即充分就业、价
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同时它还有一些特殊目标,包括利率稳
定、防止大规模的银行倒闭和金融恐慌以及在经济紧缩中与其它政策的协调
等。
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实施的。其作用机理是:中央银行通过向整个经
济提供储备资金的能力,通过规定金融机构接受存款的信用扩张,进而控制
整个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主要行之于货币市场。货币供给变化
引起利率变动,从而影响投资、公共资产选择和消费等活动,最终带来GNP
的变化。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一般性政策工具与选择性政策工具。西方市场经济中
地位和作用尤为突出的是一般性政策工具中的“三大武器”。
.8.
其一,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最初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为政府筹集资
金,现在中央银行通过频繁地出售或购进有价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以
吸收或提供银行头寸,并促使利率浮动,由此公开市场业务已成为一种能够
影响银行可贷资金供求的非常灵活的手段。一般地,若要推进经济增长,中
央银行可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从而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以达
到刺激经济的目的:相反,在公开市场售出公债,则可达到紧缩经济的目
的。其优点在于:能有效地控制银行准备金;可以以较小规模,甚至是非常
小的步骤,进行准确的调整:使得中央银行能够根据资金市场状况及有关影
响准备金的新信息,而不断地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运作成本较低。
其二,再贴现政策。所谓再贴现即是商业银行先向私人部门发放货款,
再以票据向中央银行贴现。这实际上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形
式。一般地,若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则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成本提高,其
贷款需求会缩减,同时,其放款利率也会相应提高,由此信贷量与货币量可
得到一定控制。反之,若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则结果相反。再贴现政策
是介于数景控制与间接控制之间的一种手段,它在数量上或许并不重要,但
是由于再贴现率连带引起利率上下浮动,这就向公众传递了中央银行紧缩或
放松银根的信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人们的预期。
其三,改变法定准备金率。准备金最初是用来确保银行至少拥有的备用
头寸,以应付不时之需和意外情况的一种谨慎手段。现已演化成为一种用来
主动控制国内总信贷和货币量的手段。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一则提高银行准备
金要求,二则缩小货币乘数和信用扩张能力,从而有力地调控货币总量。
3、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与主要调节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不同,它的政策
着力点在于调节社会总供给,因此,产业政策被称之为“供给管理型”政
策。
产业政策的目标通常有三个方面。
括如何选择与形成最有利的结构形态,
其一是实现经济振兴与经济改造。包
通过重点发展带动经济全面繁荣,促
进产业技术改造,提高投资效益,协调社会经济关系等。其二是实现结构调
整与结构变迁。包括完善社会生产保障系统,改善投资环境,组织衰退产业
内的生产力转移,防止产业内部过度竞争,获取国际分工的比较利益。其三
是保持经济领先地位和维持经济增长势头,包括加速技术开发和向技术密集
型的过渡,协调结构转换过程中的社会利益矛盾和国际贸易矛盾,刺激国内
消费,防止出现衰退。
政府通过经济性、法律性、行政性、指导性和服务性手段来贯彻其产业
政策。其产业政策的基本内容包含:
(1)产业扶持政策。即对特定产业予以保护、刺激与鼓励的政策,包
括为特定产业创造有利的投资与发展环境,直接参与特定产业投资等。
(2)产业调整政策。即对结构转换中衰退产业的调整政策,包括衰退
产业的资产转移,劳动力再培训和跨部门就业的保险政策。
(3)产业技术政策。即各产业的技术结构选择和技术发展政策,包括
提高最低技术标准,加速折旧和技术更新,防止技术阻滞,促进节约资源的
高加工技术的发展等。
(4)产业保护政策。即利用关税或其它措施为被保护产业排除竞争威
胁的政策,通常受保护的不仅有重点产业,而且有衰退产业、幼稚产业。
(5)产业组织政策。即通过反垄断与抑制竞争两类政策来控制产业规
模结构的政策,包括鼓励生产集中和企业合并政策,反垄断政策,促进中小
企业发展的资金扶助和投资指导政策等。
4、贸易政策
贸易政策是指直接影响一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一组政策工具。主要可分两
类:第一类是通过关税、配额、对进口或出口的税收与补贴等措施来影响贸
.10.
易;第二类是对外汇市场和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有的政策把汇率放任市场
决定,有的实行订住式浮动汇率,有的则允许汇率随着市场波动,但政府不
时干预调节汇率水平。多数贸易政策对于宏观经济绩效的影响比较间接,但
有时贸易限制的作用十分强大,以至于会引起国内经济失衡、通货膨胀或者
衰退等。
(二)我国政府为启动经济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及成效分析
1、为启动经济,我国政府采用了货币、财政双扩张政策
中豳经济实现“软着陆”以后,为了抑制经济的继续下滑,政府采取了
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刺激经济。这些调控政策运用得最多的是货币政
策和财政政策。1998年政府实行货币、财政双扩张,着力点放在拉动投资
上。扩张的方式有是,第一降低利率、压缩超额准备、扩大货币供给;第
二,发行国债,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加大退税力度,促进出口等;第三,财
政、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用银行信贷配套资金支持财政增加支出,用发行特
别国债弥补银行资本金,提高银行抗风险能力,促进放款增加等等。
2、货币扩张政策运用的成效分析
(1)中央银行多次减息,经济没有明显回升
从1996年5月1日到1998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5次降低存贷款利
率,存款利率平均降低4.23个百分点,货款利率平均降低5.17个百分点,其中,1
年期存款利率从10.98%降到4.77%,减息幅度达56,56%。1998年12月7日在此
基础上再次降低存贷款利率,且这次下调的力度较大,一年期储蓄利率下调0.99
个百分点。此轮减怠次数之多,下调幅度之大,首末间隔时间之长,均是以
往年份所不能比的。但是,在这期间,包括GDP、工业、投资和社会商品零
售额等在内的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不但未转向回升,反而呈持续下降之
势,出口自1997年第二季度达到高峰后逐季下降(见表一)。
表一5次减息期间(1996.5.1-1998.7.1)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率
利息
艇月、日一年期季投资工业零售出口物价Mo
存款
10.98 l 16.2 13.6 23.6 .8.7 7.7 12.4
5.1 9.18 2 22.2 13.1 19.8 .8.0 6.8 9.5
1996
8.23 7.47 3 17.8 11.8 17.4 7.0 5,5 14.1
4 19.7 15.7 18.7 13.O 4.5 11.6
l 13.9 11.0 13.6 25.7 2.6 13.6
2 13.7 12.1 8.9 26.5 1.1 19.0
1997
10.23 5.67 3 11.2 10.1 9,8 20.6 O.2 12。l
4 lO.1 11.2 8.9 14.1 .O.8l 15.6
3.2S S.22 l 10T3 8.2 69 12.8 ,1.5 9.9
7.1 4.77 2 13.8 7.7 6.7 2.4 .2.6 6.6
1998
3 27 2 8.6 7.5 —1.7 .3.4 10.1
注: “投资”为全社会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各季累计比上年同期; “工业”为
工业增加值增长,当月比上秘同期; “零售”为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当月比上年同
期: “物价”为全国零售价格上涨率,当月比上年同期.
资料来源: 《经济研究》1 998.1 2
(2)减息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分析
第一、政策工具的配合不协调。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运用主要包括三
个基本内容:一是由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构成
的基础货币:二是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包括存款准备金利率和帖现率)和
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三是以买卖政府债券为主要内容的公开市场业
务。为了使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作用,这三个工具的合理配合非常重要,至
少,它们之间不应该互相矛盾和对立,不应该反向操作。在中央银行掌握的
证券数量很有限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主要表现为基础货币和利率
调整的协调使用。为了刺激经济从衰退转向回升,政策操作中,可以在不同
时期使用不同的货币工具,但不应当在同一时期反向运用货币工具。
从实际情况来看,1996年5月到1998年6月期间,中央银行对前两项政策
采取了反向运用的做法。一方面,大幅度降低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目
的是诱导存款从银行流出资金,并将这些流出的资金用来增加投资和消费;
另一方面,严格控制基础货币,尽管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实际
上从原来的20%降到了8%,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资金减少,商业银行可以独
立运用的资金增多,但是,货币净投放一直很紧,流通中的现金增长速度下
降。在本轮减息过程中,每次减息时中央银行总是强调“减息不能放松银
根”。一再重申连续执行了几年的“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不变。1998年年初
制定的Mo增长率计划数为15%,但是,N6,q末,这个指标的实际值只有6.
6%,不到计划数的一半。所以,中央银行在这期间的货币政策操作是:一只
手放松息口,另一只手将货币发行的闸门扭得很紧。结果,两只手的力量被
抵销了,作为货币政策放松重要手段的减息,失去了它应有的效应。
第二、通货紧缩条件下,真实利率提高,企业和居民对货币的灵活性偏
好提高。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真正影响企业和城乡居民行为的,不是银行的
名义利率,而是市场的真实利率。真实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当通货膨胀为零时,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相等;当通货膨胀率为正时,真实
利率小于名义利率,这时货币所有者的行为特征是,减少储蓄,增加市场购
买,其购买内容或者是商品和服务,或者是债券和股票;当存在通货紧缩
时,真实利率高于名义利率,这时,货币所有者的行为特征是:对货币的灵
活性偏好提高,减少市场购买,增加储蓄。本次银行减息条件下储蓄存款提
高,正是“真实利率规律”作用的结果。
1994年至1998年一年期存款的真实利率的变化如表二所示。
.13.
表二1994—1998-4F-)《-实利率变化情况表
玺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
A .8.99 _8.59 .12.19 .13.49
1994 补贴1.19 2.53 4.60 6.99
B .7.80 .6.06 .7.59 -6.5
A .8.89 .6.22 .1.79 1.71
1995 补贴10.70 12.22 12.88 12.46
B 1.81 6,00 11.09 14.17
A 3.3l 3.18 2.89 2.90
1996 补贴11.14 7.95 4.87 3.79
B 14.45 11.13 7.76 6.69
A 4.84 6.57 7.24 6.60
1997 补贴1.97 0.17 0 0
B 6.87 6.74 7.24 6.60
A 7.18 7.82 7.97
1998 补贴O O O
B 7.18 7.82 7.97
注:表中“补贴”为保值贴补率(年率)是季度内3-个'-月平均值,1994
年的1.19为3月份数据,1997#-的o.17为4月份数据。
真实利率A为不舍保值贴补率,真实利率B为含保值补贴。
资料来源:《(经济研究》1998.12
由表二可知,从1996年5月1日到1998年7月1日,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
(名义的)从10.98%降到4.77%,而同期通货膨胀率从6.8%降到-3.2%,1995年5
月时的真实利率为4.3个百分点,1998年7月时的真实利率接近8个百分点,提高
3.7个百分点。这表明,当通货紧缩率提高的速度大于名义利率下调的速度
时,真实利率水平是提高的,而真实利率提高势必提高货币所有者对货币的
灵活性偏好,降低购买意愿。
第三、居民存款转化为证券投资,未能刺激消费,企业有生产、无市
场。本轮减息过程中,新增储蓄存款增长的速度下降。1995年,居民新增储
蓄存款余额增长29.4%,1996年为8.4%,1997年降为一14.8%。
从银行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出来的资金,可以转化为消费,也可以转化为
投资。如果转化为消费,会通过增加购买激活市场,通过扩大消费需求刺激
企业生产,从而刺激国民经济增长。但是,如前所述,减息期间的社会商品
零售额增长速度是下降的,这说明居民消费增长未因减息而加速。那么,居
民存款分流到哪里去了昵?居民存款不是分流到消费领域,必然是分流到了
投资领域。由于工商注册等方面的限制,进入门槛很高,{亍政性约束很严,
中国现阶段的实业投资基本上是一种“集体行为”,除了“外商投资”外,
主要是“国有”、“集体”以及国家控股下的“股份制”企蝮投资,以家庭
为基础的“个体户”投资占全社会实业投资中的份额较小。个人投资的渠道
很窄,品种很少。到目前为止,家庭和个人投资最容易的领域是证券市场,
是对债券、股票和规模不大的基金的投资,从1995年底到1997年底,深、沪
两市股票流通市值从938亿元增加到5178亿元,增;ON4.52倍,股民由1230万人
增加到3300万人,增加l。68倍。国债投资方面。1995年国债发行只有1550亿
元,1996.1998年共发行近8000亿元,年均发行2660多亿元,年平均国债发行
速度超过了35%。由此可见。减息期间有大量个人资金流向股票和债券市
场,居民对证券的投资显著增加。
在收入增长不变甚至下降的情况下,上述家庭和个人对非实业性证券投
资的增加,有两个效应:一是居民消费减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社会总消
费需求不足;二是企业资金扩张,社会潜在供给增加。第二个效应之所以产
生是因为,居民从银行分流出来的存款资金投向证券市场后,上市公司要将
.1 5.
资金再投向生产。这一笔资金,原来由银行直接提供,现在由证券市场提
供,显然,减息后企业的资金比减息以前要充裕。另外,1997年1月1 Et取消
信贷额度控制,使企业获取信贷资金的环境更为宽松,全社会的资金供给更
为充足。问题是,在资金供给环境比较宽松的情况下,“消费倾向下降”和
“投资倾向提高”这两个效应叠加,得到的结果是,企业有资金、有生产,
但无需求、无市场,以需求不足、供给过剩为特征的供求缺口扩大,资金投
入越多,企业生产越多,过剩越严重,通货紧缩程度提高。
第四、企业预算约束机制加强,投资市场需求不足。本轮减息过程中还
有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出现“资金过剩”,企业感到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市
场,而不是资金不足。1997年1月1日银行取消信贷额度控制后,一方面银行
有钱不愿意放贷,另一方面企业要扩大再生产,但是不愿意从银行贷款,出
现了信贷意愿低迷的情形。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公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企
业的预算约束机制发生了变化,二是走出短缺后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
从公有企业的预算约束机制来看,最近几年,企业和银行改革进程加
快,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有了很大调整。原来,企业从银行获取贷款没有
风险考虑,国有企业老板只管申请贷款,你越是搞信贷额度控制,他越是想
尽各种办法从银行要钱,至于要了钱能否带来利润,能否还本付息,那是以
后的事。所以,贷款没有约束。到了90年代中后期,这些企业发现有问题,
在银行企业化经营以及地方政府无权直接干预银行的信贷行为以后,企业贷
了款,不仅要还本,而且要付息,企业不可以随便用申请破产的方式向银行
赖帐。尤其是那些在经济扩张时期以高利率得到贷款的企业,处境更糟,因
为用贷款搞的项目投产后,其收益不足以支付高额利息。这就给以后的企业
以示范,后来,企业在贷款立项时比以前要谨慎得多。
从经济发展的基本背景来看,利润平均化和资本预期利润率下降,使投
资商更为谨慎。在经济发展背景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16.
后,市场上的暴利机会减少,投资利润平均化,过去那种“只要有项目,有
投资,就会有利润”的情形不那么普遍了。所以,投资商对项目要比较,对
投资方向要选择,再也不敢轻易将资金放出来。
上述两种情形的直接结果是,全社会的投资意愿普遍下降,投资需求增
长速度降低。这样,势必减少对银行资金的需求,最后产生社会性“资金过
剩”现象。
2、财政政策运用的成效及其有限性
(1)实施强力财政扩张,国民经济开始回升
1998年初,有经济学家建议适当放松赤字规模,在经济低潮期可灵活运
用赤字政策刺激经济回升。但是,政府管理层依然坚持“缩减赤字政策”,
在1997年减少100亿元的基础上,1998年再减少100亿元赤字,从550亿元降
到450亿元。直N3月九届人大闭幕时,财政部长还在重申要坚持1993年以来
的“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直至1J1998年6月底,财
政政策并未见明显放松。赤字计划未作调整。
当经济增长持续下滑造成矛盾和困难越来越严重,8%的经济增长目标实
现有困难,企业效益一再下滑,实际失业率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
度快速下降,从而造成税收增速明显下降,有可能同时发生企业、银行和财
政危机时,政府管理层才下决心调整政策操作工具加大刺激经济回升的力
度,从主要放松货币政策转向主要放松财政政策。从7,q份开始,财政政策
的“适度从紧”明显变成放松。
这次放松主要表现在财政部于7月份将公路投资计划由年初定的1200亿
元增加N1800亿元,大幅度增加水利和环保等基础设施方面的财政性资金投
入,而且在给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基础上,于8月份猛然增发
1000亿元用于公共投资的建设性国债,使1998年的赤字规模猛增达至1]960亿
元之多,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赤字之最,在
1999年的财政预算中赤字更高达1500多亿元。由于这一次财政政策放松不是
从增加经济性开支入手,不是一般地增加政府的消费需求,而是从增加财政
性资金投入入手,扩张政府的直接投资需求,所以,对经济的刺激较大。工
业、投资、零售三大指标由衰退转向回升。投资有所增加。到1998年11月
底,有包括农村集体和城乡个体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23.
5%。这主要是政府从年初起采取鼓励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下半年又增发了
1000亿国债,加大了政府投资的规模。但非国有部门的投资,特别是非国有
中小企业的投资还没有增加。消费需求有所回升。1998年1-11月,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的增长幅度的实际值,达到了10.5%左右,城镇居民的
实际纯收入1998年三季度增长6.0%,三季度也只增长了1.O%。由于农村居民
收入的增长,现在主要靠农村各种非农产业的增长,收入增长率下降的情
况,说明目前大批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仍未走出低谷,
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进程和非农就业的增长幅度,仍然十分缓慢。货币供
应量有所增加,但仍处于较低水平。1998年3月以来,货币供应量开始比上
半年有较明显的增加,M2比上年同期增长16.7%,11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
款余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7.1%。但是,与历史上的平均水平相比,1998年在
政府大规模扩大财政性投资并积极鼓励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下,货币供
应量的增长,却仍然没有超出以往的中等水平,甚至还低于1997年的水平。
但是出口,物价指标仍在下滑。我国的出口1998年比上年同期大大下降。1—
1 1月份出口总额比上年只增长0.2%。物价水平继续下降。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仍未上扬。1998年l—11月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下降2.
5%。在投资大幅度增加的背景下,作为宏观经济“先行指数”的生产资料价
格指数,到1998年11月份仍比上年同期下降3.0%。1998年全年的GDP增长率
仍未达N8%的目标,只实现了7.8%的增长率。
(2)财政政策显效不大的原因分析
一1R.
应该说,1998年政府的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的力度是很大的,但对经济
回升的拉动作用有限是为什么呢?
首先,财政政策配合不一致。财政政策包括支出政策和收入政策。从支
出政策看,是一个积极的扩张性政策,国家通过发行国债和适当的财政赤字
以增加财政支出。但从收入政策看,又具有明显的收缩性质,1998年财政实
际收入比上年增长15.%,增收1003.36亿元。从历史角度看,增长速度和增收
数量并不太多,但与当年经济增长相比,则高了不少。财政收入的增加主要
来自税收增加,征税量的增大意味实际税率的提高,它直接降低了财政支出
扩张的政策效应。更为重要的是,税收的增长主要来自较有活力的企业,必
然会降低这些企业的活力,而支出又用于基础设施等长期的低回报项目,配
置效率是比较低的。
政府二元需求未同时发挥作用。中国的政府财政预算实行“复式预
算”,即预算的一块用于维持机构运转的经常性预算,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办
公大楼的建设和维修,办公自动化、职工的工资和福利性开支,用于教育、
国防等国家政务性开支等;另一块用于盈利和非盈利建设性开支。政府需求
带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二元的:~元是经常性需求扩张,另一元是建设性需
求扩张。只有当这二元扩张一致时,政策需求扩张对拉动总需求增长才会有
明显的作用。1998年我国政府的建设需求扩张的力度是十分巨大的,但与此
同时政府的经常性需求扩张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抵
消了建设性需求扩张的效率。最近两年,机关事业单位的集团消费减少,从
而政府的日常性开支减少,这会影响市场购买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这几年
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扩张基本停止,1998年3月以来对政府机构实行
大幅的精简,实际上抑制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收入的增长。表现在财政方面
是经常性预算开支收紧,因此,总需求中的经常性开支增长下降。如果政府
在1998年下半年增加建设性开支的同时,增加教育经费等投入,扩大政府经
常性支出的需求量,则财政政策工具运用的成效将会更大。
其次是项目准备不足,产生了部分挤出效应。财政扩大支出,重点在增
加基础设施投资,一是为了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未来的有效供给:二是为了
通过投资需求拉动,直接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但也存在着挤出效应,主要
是财政扩张支出时,项目准备不足,出现了抢项目的状况,挤出了一部分外
资准备投资的项目和地方政府自筹修建的项目。
再者是这次财政扩大支出,主要是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它的带动链条比
较短,带动效应较小,没有带动地方和私人投资和消费的增加。去年虽然政
府赤字财政政策很有力,但是只是政府一方面在增加投资和消费,私人投资
和居民的消费欲望没有调动起来,居民的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市场物价水平
并没有止迭回升,而是继续在下滑。造成政府孤掌难鸣的局面。
(3)财政政策的有限性
财政扩张政策受到资金的制约。财政扩张的资金,一方面来自税收,税
收增加过多,必然会降低了企业的活力,造成企业的投资减少。一方面来自
赤字融通。赤字融通一般是通过两种融通方式:一种是债务性融通,即通过
财政部向公众借款,发行公债来融通。另一种是货币性融通,即财政部向中
央银行借款,在货币融通过程中,中央银行要购买大量政府公债。这两种融
通方式的区别是,财政部向中央银行售出公债意味着债务的货币化,即中央
银行通过创造“高能货币”来承购债务。财政赤字的债务性融逯导致债务额
不断增大,债务对GDP比例不断上升,使得实际利率抬升,引发了“赤字一
一债务——赤字”的恶性循环,即赤字扩大债务,债务的增大需要政府支付更
多的利息,进而造成更多的赤字。这种恶性循环容易引起经济学上所说的
“挤出效应”的发生。即由于利率上升提高投资成本,同时政府在金融市场
上筹措资金的活动挤占了私人融资渠道,所以政府扩张支出往往以牺牲一部
分私人投资为代价,而私人投资萎缩引起收入下降,至少部分地抵消财政扩
.20.
张效应。
再来看一看货币性融资的经济效应。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发达的资本市
场和国外借款,其财政赤字往往全部或者部分地由中央银行筹资弥补,即采
取货币性融资,或称通货膨胀资金筹措。这季中作法由于增发货币,会导致物
价总水平提高,币值下降,造成弗里德曼和贝利所说的通货膨胀征税。
根据著名公共财政经济学家维托·坦齐(w.Tanzi)对税收收入的弹性和
税款征收时滞的研究,由于赋税征收上存在时滞,政府实行货币性融资的收
益很可能比一般认为的要少。若时滞长且初始税负较重,则收入损失巨大,
甚至会抵消任何得自中央银行货币性融资的收益。
综上所述,赤字的两种融资方式的经济效应都是复杂的。尽管在经济发
展中,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财政赤字作为刺激经济发展的手段,可
以在适当的时期,适当的范围内实施,但是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否则有可能
得不偿失,挫伤经济增长动力。
三、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在经济扩张中的作用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面对持续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局面,用降低存
贷款利率的货币政策和利用扩大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的成效是不足的。第
一,降低利率没有引致民间投资的增加;第二,国有承诺汇率不贬值,没有
出口效应;第三,降低利率,本应抑制储蓄,扩大耐用消费品的支出,但刺
激消费的作用不大,耐用消费品的支出也较平稳。因此必需找出刺激经济的
新的突破口,找到一个真实的消费热点。
目前我国潜在的消费热点在哪里呢?从目前我国居民储蓄的心理分析,
目前我国的人均GDP数量不高,居民的收入有限,大家储蓄的主要目的不是
投资,而是为了购房、养老和子女上学等积蓄资金。购房从目前的收入来
看,有钱的人大多在以前的福利分房中分到了住房,没有住房的,一时还拿
不出大量的资金购买商品房:养老金是远期消费,一时也不会成为消费热
点;而只有为子女上学准备的资金,只要社会为其提供可能,这部分资金很
快可以转化为现实消费,所以,目前可以启动的消费热点在子女的上学消
费。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可以直接刺激国内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加,促
进GDP韵迅速增长,国时还可以缓解目前就业高峰期的就业压力。
(一)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可以促进.GDP增长
过去我们往往把教育看作福利事业,对教育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
教育推动GDP增长的贡献估计过低。总认为办教育就是花钱,是与发展经济
相矛盾的。所以有人说,教育很重要,但是现在我们的重点是发展经济,等
到经济发展上去了,我们有了钱才能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有这种思想的人
不是少数,要不然,为什么有钱修宾馆、饭店,有钱重复引进冰箱生产线、
彩电生产线,就无钱投入教育呢?为什么《教育法》规定的教育事业费的增
长速度不低于GNP的增长速度得不到执行呢?在中国除了父母对于子女外,
“父母官”们很少真正地觉得在教育上的花费是一项最佳的投资。其实教育
不仅仅是福利事业,教育是产业,教育是先导性的基础产业,是生产最重要
的生产要素——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劳动者的产业。教育上的花费是一项
最佳投资,这项投资会有深远的价值和优厚的收益回报。据美国ABC新闻报
道,从前大学生的薪俸比高中生多l,3左右,现在这个距离越拉越大,其差距
已达2/3以上。在美国,政府对每位在校大学生每年的投资大约是2.5万美
元,4年共lO万美元。若以每人在大学毕业后工作40年计算,则每位大学毕
业生40年所缴的税收,要比这10万元存在银行里再加上利息的本利高10倍。
在我国,据统计,若以小学程度的收入为基数100,初中程度则是127,高中
程度以上是164。因而,可以说教育无论是对受教育者,还是对国家来说都
是最好的投资。
以上是从收入的角度看教育的投资回报率。现在从产出来看。大家知
.22.
道,美国1个农民生产的粮食可以养活70个人,而中国1个农民生产的粮食还
难以养活3个人,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这与农民所受的教育水平有着
十分密切的关系。在美国平均每万名农业人口中,有农科大学生210人,而
中国仅有1人。科技在农业生产上的贡献,在发达的国家占60%-80%,恧在
中国则仅占30%。据统计,中国劳动生产率还不到日本的1/10,其差距主要
源于入的素质和所受到的教育。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就菲常注重教育,舍
得花钱。战后,日本从1950年至1]1972年的22年间,教育经费增加-f25倍,而
其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9倍,其中出于科技的贡献达一半以上。我国国
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到1997年20年增加y21倍多,但教育经费从1980年到
1995年的16年里,只增加了3倍。
因此,教育是最好的投资。它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一般应在3%以上
(在发达国家可以达至1]60/0---7%),一个国家,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每
增加一年,就会增加国民生产总值90/0。
(二)扩大高校招生人数.可以刺激国内消费需求的增加
前面已经论述教育也是一种产业,是产业那么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必然要
扩大教育投资。扩大教育的投资不同于政府为了带动消费扩大基础设施建设
的投资。扩大基础建设的投资资金都要政府拿钱,政府出资要么增发国债,
要么增加赤字。国债发行太多增加政府的债务负担,赤字太大容易产生通货
膨胀,都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扩大教育投资资金可以主要来自社会,因
为高等教育的“产品”兼有公共品和私人品双重特性。公共品的成本支付由
政府或社会负担,私人品的成本支出应有学生及其家庭负担,可以把居民手
中的储蓄转化为现时消费。扩大教育投资不但不会引起通货膨胀,政府还可
以增加税收收入,增强财政实力。
扩大高校招生,增加的教育投资主要来自居民的教育消费,扩大高校招
生所带动的消费增加不仅仅是教育消费本身的增加值。教育消费的增加,必
然引起与之相关的单位收入的增加,从而引起相应的消费的增加,从而达到
消费的增加为原来教育消费增加值的若干倍。
我国1999年高等院校共将招生200万人(含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如
果从现在起每年增加高校招生50万人,
大一倍,四年中其增加招生400万人。
四年内使招生人数在现有的基础上扩
如果按1997年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
业费支出6522.91元计算,教育投入共需增$11260多亿元人民币,加上受教育
者本人的其它支出,教育的投入远比这个数字大得多。设目前我国的消费函
数为C=a+0.75Y,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教育消费增加A a=260亿元,根
据乘数原理,则国民收入的增加为△Y=I/(1一O.75)X Aa;4×260亿元=1040
亿元。增加消费共计为0.75×1040=780亿元。如果再适当增加中等学校的招
生规模,则刺激的消费增加额将更大,每年增加的消费需求至少在1000亿元
以上,这对缓解我国目前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矛盾,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三)扩大高校招生可以缓解失业的压力
目前我国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下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全社会共有大
约一千多万人下岗,加上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全国失业率大约
在4%以上,失业对社会的造成压力很大。我国每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100多
万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150多万人,如果将招生规模在3·4年内扩大一倍,
那就会推迟几百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和年龄,从而减轻目前失业高峰
期的劳动力市场的压力。当大学以上毕业生供给增加后,竞争会更加激烈,
就业的价码也会降低,人才也会自动流向乡镇企业和一般服务业等领域,从
而使整体的劳动力素质得到更快提高。
另一方面,通过高等院校的培养,一大批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才进入劳
动力市场,由于本身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可以胜任一些更加复杂
的工作,从而扩展了就业渠道,增加了就业机会,对减少目前知识型、结构
.24.
型失业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创造新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知识的服务行业,教育需要大批教师
活劳动的投入,还有相关管理人员、辅导人员活劳动的投入,还可以为全社
会提供占从业人员总量3%.4%的就业机会。
四、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可行性及其实施
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可以促进GDP的增长,可以刺激内需,可以缓解目前
失业的压力。那么,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是否可行呢?
(一)从需求方面来看,社会需求巨大
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我国基本上告别了过去的短缺经济,社会商
品的总供给基本上都超过了总需求。但唯有教育的供给相对于需求远远不
足,社会的需求缺口很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的
升级换代,高层次的人才需求十分强烈。国际比较研究表明,以知识经济为
主导韵社会,劳动人口的文化程度以高中文化为趋点,受过高等教育程度的
比例至少要达到人口数的25%,本科以上的比例不少于15%。美国18至22岁的
人中,有50%上大学。在日本,也有一半适龄的人进入大学,亚洲四小龙也
都迈向1/3的水平。而目前我目前适龄青年可以上大学的比例到1997年也只
有7.8%(含成人高校)(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与实施对
策)。国际上按高校在校生数占同龄人的比例,把高等教育划分为三个阶
段:英才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以下;大众化教育阶段,入学率在10%至
40%之间;普及化阶段,入学率在40%以上。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
尚处于英才教育阶段。远远落后于世界教育发展水平,更不能适应我国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
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20年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更加迫切。现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已
趋白热化,甚至漫延到小学、幼儿园里,为了能上大学,在孩子还不懂事的
时候,家长就逼着他们学习,学习,为今后上大学作准备。高考升学率一直
成了人们心目中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给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开展产生很大压
力,防碍了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开展。由于高校招生人数有限,大量优秀青年
被关闭在大学校门之外,为了子女上大学,家长走门路,托关系,请客送
礼。
社会有扩大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社会是否有承担起增加的教育消费费
用呢?接受高等教育也是国民的一种高档的文化消费。现在许多家庭储蓄的
目的就是为子女上大学积蓄资金,很多家庭为了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不惜一掷
千金。目前全国银行的储蓄存款余额达4万多亿元,如果如前所说,招生规
模扩大一倍,需扩大教育投资260亿元,对于目前的储蓄余额仍是一个小
数。对于部分家庭实在困难的学生,政府可以设立贷学金。澳大利亚等国都
实行教育贷学金制度,对高等学校学生进行资助。现在我国为扩大内需对购
买汽车、住房等实行消费信贷,促进消费,为什么不能扩大贷学金数额,促
进教育消费的增加呢。
(--)从供给方面来看,社会具备供给的能力
从市场角度来看,有需求就有相应的供给。社会有效需求的扩大,社会
供给也应相应地扩大。而我国的教育却是个例外,社会需求很大,而社会供
给严重不足。社会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高校招生计划控制得过
死,从普通高校的招生,到成人高校的招生都由国家计划严格控制.各高校
不能越霄池半步。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社会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而在高
等教育领域至今仍沿用计划经济的一套基本未变。造成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
展不快的主要原因是国家财力有限。从目前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大包大揽的
实际来看,我们的国力的确有限,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改革开放以后,
伴随着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
断扩大,中国政府的确没有能力承担整个高等教育的全部费用。因为相对于
计划经济体制而言,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与社会的羌系是小政府与大社会的
关系。随着体制的转变,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比例在下降,
近年来财政赤字高达几百亿元,甚至于亿元,政府几番出台的教育拨款政
策,如教育经费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达4%.教育拨款做到“三个增
-26.
长”,均难以兑现(国家预算内教育经费与经济发展关系,国家预算内教育
经费与财政支出关系,国家财政收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关系如下表所
示)。这说明政府的确是难以单独承担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
表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单位:亿元
国民生产国内生产财政性教财政性教育经费财政性教育经费
年份
总值总值育经费占GNP}g例占0DP比例
1990 1s598.4 1s547、9 563,99 3.03 3,04
199l 21662.5 21617.8 617.83 2.85 2.86
1992 2665l_9 26638.1 728.76 2、73 2.74
i993 34560.5 34634.4 867.76 2.5 J 2,5】
1994 46670.0 46759.4 1174 74 2.52 2.5l
1995 57494.9 58478.1 141l,52 2.46 2.4l
1996 66850 5 67884,6 1671.70 2.50 2.46
1997 73452.5 74772.4 1862 55 2.54 2.49
资料来泺:《中国教育经费统计摘要》,《教育发展研究》1 999.3
表四国家预算内教育经费与财政收支关系单位:亿元
财政收入教育拨款预算内教财政支出中
年份增长速度增长速度财政支出育经费支教育支出比
金额金额
r%1 (%1 出例(%)
1990 2937.10 lO.21 426.14 7.15 3083.5 444.02 14.40
199l 3149。48 7.23 459.73 7,88 3386.62 482。18 14,24
i992 3483.37 l 0.60 538.74 17,19 3742.20 564.94 15、10
1993 4248.95 24.85 644.39 19,61 4642.30 676.6l 14.57
1994 5218.10 19.99 883.98 37.18 5792.62 931.13 16.07
1995 6242.20 19。63 1028,39 16,34 6823、72 1092.94 16.02
1996 7407.99 18.68 1211.9l 17.85 7937.55 1288.08 16.23
1997 8651.14 16.78 1357.73 12.03 9233.56 1441.27 15.61
.27.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经费统计摘要》,《教育发展研究》1 999,3
表五我国90年代财政收入占6NP比例(%)
1 年份1991 1992 1993 199译1995 1996
I 比例14.5 3.1 12.6 11.2 10.9 11.1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1997》
如果能打破计划经济的局限,优化配置全社会教育资源优势,中国高等
教育实现迅速地、超常规的发展也是完全有可能的。首先目前我国高校现有
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中国大学生与高校
教师(不包括职员)的比例为7:1,而韩国的比例为33:1。如果能将我国
的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扩大到韩国的水平,现有的教师力量,可以胜任招生人
数扩大四倍的需要,如果再采取适当地增加博士生与硕士生的留校人数、延
长老教授的退休年龄等措施,师资不会成为问题。从经费方面来看,1997年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为2.54%,而1995年世界各国公共教育支出
占GNP的比例低收入国家为3.6%,中低收入国家占4.6%,中等收入国家占5.2%。
高收入国家占5.5%,世界平均占5.2%(资料来源: 《1998 WorId
Development Indieator s》),由此可见,我国的教育支出占GNP的比重比低
收入国家还要低很多,所以,把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提高到4%,只要全社会
重视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如果能达到这一水平,按1997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计
算,国家每年可以增加教育经费1000亿元以上。社会上教育投资的潜力也是
很大的。以上海市为例。据1997年国家用统计局公布的资料,上海城镇居民
支出构成中,教育消费仅占家庭收入的4%和家庭日常支出的4.5%,其中学杂
费仅占家庭日常支出的2.7%,而上海城镇居民的金融资产已超过4000亿元,扩
大优质教育和高层次教育的供给,鼓励居民调整消费结构,为子女作更多的教
育投入,大有可为。目前世界上中等发达国家城市居民的教育消费占收入的
8%左右,上海市仅相当于国际平均水平的一半,这方面的潜力很大。从全国来
看,其基本情况也大致相差不多。国家可以通过扩大计划内学生的个人学费
.28.
分担比重,扩大计划外高校招生入数的办法,刺激居民的教育消费,提高教
育消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解决教育经济严重不足的问鼹。其实民办高等教
育的积极很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虽
然国家只承认了20多所,但民办高校仍然在逐年增加,已达1230余所(谢作
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与实施对策),从数量上来看已超过公立
高等院校总数。这说明社会需要这些高等教育机构,而且也有力量兴办和维
持。另一个问题就是高等院校的容量问题。我国现行的高校学生的住、食都
由学校承担,如果向西方一些国家一样,学校承担教学活动,学生的住、食
等生活方面交由社会去解决。在社会扩大对教育的投入的基础上,学校的基
建投资只用于教学设施的扩建,学校的教学设施可以很快得以扩大。加上社
会上民办高等教育的分流,学校容量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三)扩大高等学校招生人数的实施
要实现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必需解放思想,多管齐下,改变目前高
校活力不足。经济短缺的状况。
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改变目前国家对高等教育统得过死的局
面。综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是走从社会某些力量办学向整个社会各种
力量共同办学的方向发展的道路,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不能例外。中国政
府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继续包揽整个高等教育的全部事务和费用。应放
松高等学校招生中的种种不合理的限制,合理想配置全社会的教育资源,优
化教育结构,提高办学效益,促进高等教育迅速地、超常规地发展。
其次,要树立教育是产业的观点,以产业化来支撑高等教育的发展。高
等教育领域蕴藏着大量的物质资本存量,但缺少大量的启动资金。如果能用
发展产业的方式来配置这部分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将有很大的潜力。
第三,要改革办学体制。国家除投资保证重点大学和长远发展需要的专
业外,应将一部分高校从国有公办改为“国有、民办、公助”高校,民办大
学的招收自费生,同未改制的高校招收公费生一样,均列入国家招生计划。
自费生的分数线可略低于公费生,民办大学的经费主要由办学者自理自筹,
国家对每个自费生资助20%左右。
一29.
第四,要改变“严进宽出”的管理方式。目前,学生进高等学校往往
考试成绩卡得很严,进了高校后不管成绩好坏都可以毕业。这样的“严进宽
出”不利于扩大招生规模和提高毕业生质量。应变“严进宽出”为“宽进严
出”,即对考生的入学成绩可适当放宽一些,让更多的学生进入高等院校深
造,但入学后要严格学业学籍管理,对未能完成学分达不到毕业条件的学生
不给毕业,从而保证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毕业生的水平不降低,保证人才
的培养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l、赵锡斌,邹薇,庄子银: 《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一一理论与政
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美】保罗·A。萨缪尔森: 《经济学》上、下册,中国发展出版社第
12版。
3、【美】约翰·G·格利,爱得华-s t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上
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荚】亚当·新密: Ⅸ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
1979年版。
5、【荚】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6、宋承先: 《现代西方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宋光茂等: Ⅸ中国经济大论战》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8、杨德广,王一鸣: 《世界教育兴邦与教育改革》,同济大学出版
社,1990牟版。
9、杨葆昆: K教育经济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钟朋荣: Ⅸ十年经济改革一一历程-现状·问题·出路》,河南人
民出版社,1990年版。
11、曹阳,张绍焱,田贵庚: Ⅸ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华中师范大
学出版社,1994年版。
12、营阳:《历史的选择一一市场经济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3年版。
13、孙冶方等:((1978—1998中国经济学家代表作精选》,中国发展出版
社,1998年版。
14、高尚全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20年基本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
版社,1998年版。
.31.
15、《关键时刻一一当代中国亟待解决的27个问题》,今日中国出版
社,1997年版。
16、文振奕,刘小怡: 《西方经济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
版。
17、陆丁: 《看得见的手: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3年版。
18、赵石宝,杨敏: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论》,人民出版社,1994年
版。
19、刘树成: 《论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格局》, 《经济研究》,1998年
第10期。
20、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货币政策乎?财政政策乎?
一一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评析及建议》, 《经济研究》,1998年第lo期。
2l、陈东琪: 《对近两牟宏观经济政策操作的思考》, Ⅸ经济研究》,
1998年第12期。
22、樊纲: Ⅸ克服信贷萎缩与银行体系改革一一1998年宏观经济形势分
析与1999#-)是望》,《经济研究》,1999年第1期。
23、周天勇: 《总需求萎缩的深层梗阻及其扩张途径》, 《经济研
究》,1999年第l期。
24、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课题组: 《投资、周期波动与制度性紧缩效
应一一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经济研究》,1999年第3期。
25、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中国货币政策分析)),《经济研
究》,1999年第3期。
26、黎婧: 《我国教育投资规模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教育发展研
究》,1999年第3期。
27、《中国教育经费统计摘要(1990.1997)》,《教育发展研究*,
1999年第3期。
28、Ⅸ韩国国民教育统计资料摘要》, 《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3
期。
29、《迎接知识经济挑战,高校必须多多育人》, 《科学时报》,1999
年1月14日。
30、《教育是产业》, 《南方周末》,1999年4月2日。
31、Ⅸ需要重新全面认识教育对GDP增长的贡献》, 《文汇报》,1998
年12fl 25日。
.33.
论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在经济扩张中的作用
作者: 汪昌海
学位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