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2842我国产业集群形成路径研究

Y 901,535
单位代码!笾3§
学号S2鲤3Q逝
西南虫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产业集群形成路径研究
论文作者:周丽琼
指导教师:朱泽山教授
学科专业:政治经济学
研究方向:市场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提交论文日期: 2006年4月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06年5月日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中国·重庆
2006年4月
我国产业集群形成路径研究
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周丽琼
指导教师朱泽山教授
摘要
产业集群,是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经济现象,近些年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自马
歇尔晟早提出外部规模经济以来,理论界绝大多数有关产业集群现象的理论或实证研究,都
仅是侧重于聚集经济成因的研究,或是解释整个产业的规模报酬递增时提出的因素和角度相
异之处,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路径方面的研究并不太多。
基于此,本文试图从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形成路径角度来考察产业集群,其中借鉴了
杨小凯的超边际分析模型,来分析自下而上路径中产业集群这种中间组织的出现,并引入主
导产业理论分析自上而下的集群路径形成模型。从理论上对产业集群形成路径进行分析后,
文章还以温州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东莞台资IT产业集群这琵种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为
例.介绍分析两种产业集群形成概况、形成条件。并对两种形成机制进行评析。尽管这两种
类型产业集群的形成路径很大程度上未符合本文产业集群形成路径中所提出的理论观点,但
实际情况中的产业集群与理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至少从产业集群路
径的形成方向上可以这么认为。
研究产业集群的形成路径对我国当前的产业政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产业集群可
带动区域的整体发展,而集群理论和集群实践存在差距,文章最后在理论的基础上,尽量对
比现实经济中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解释分析之余提出针对性的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以
此作为分析产业集群政策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产业集群形成路径形成条件超边际分析模型主导产业的选择
Research on the Forming Way of Industry
Circle in China
Master of Major of Political Economics:Zhou Liqiong
Supervisor:Professor Zhu Zeshan
Abstract
Industty circle is such a common economy phenomena m the world.That it provoked by
internal and external scholars.Since Marshall firstly put forward the out scale economy,most of
theory or concrete empirical study about industry circle phenomena in theory field has only
emphasized the study of cause of circling economy,or explained the difference of the factor and
angle talked in the whole industry scale reward,the study about the forming way ofindustry circle is
not too much.
Bused on it,the thesis attempts to inspect industry circle from above to below and from below
to above about the forming way.It consults Yang Xiaokai's out-limit model to analyze the
appearance of canter organize industry circle in the way from below to above.After analyzing
industry circle forming way in theory,the thesis introduces two industry circle forming general
situation,formed condition,low pressure electrical’industry circle at Liushi town of Wenzhou and
IT induslrial circle at factories invested by Taiwan of Dongguan us a representative example and
discuss these two forming mechanism.The forming way ofthese two industry circles doom’t accord
to the theory point in the formed way of industry circle in this thesis.But in true condition,the
industry circle and the question in the theory course are similar,at least,it can be thought from the
way offorming direction industry,,circle.
The forming way about industry circle have some guide meaning for the present industry policy,
industry circle can drive the whole develop in the area,but circle theory and practice have spatial
difference.At the last of the thesis stands on the theory,contrast as much as the main questions of
industry collect in reality economy,raise objectively the industry collect develop policy after
explaining and analyzing as the theoryjudgment ofanalyzing industry collect.
Key words:Industry Collect Forming Way Forming Condition
Out-limit Analyzing Model Leading Industry Choice
独创性声明
Y 901 535
学位论文题目:趣凰至兰塑猫避堡缒塾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西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谢意。
▲ ~
学位论文作者:惩1__;;r硬、签字日期:砂6年』/月7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
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KI历砑、导师签名:匀研掌山
签字日期:沙6年r月’7日签字日期:五憎多年J、月7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7
通讯地址邮编:
文献综述
一、外部经济理论
第一位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是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他曾在《经济
学原理》(上卷)中论述规模经济,他把经济规模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产业发展
的规模,这和产业的地区性集中有很大关系;第二类是企业发展的规模,这取决
于从事工业的单个企业的资源、它们的组织及管理的效率。马歇尔把第一类的经
济规模称为外部规模经济,把第二类的经济规模称为内在规模经济。他发现了外
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产业集群是由外部规模经济所致。
在对地方性工业的论述中,马歇尔进一步探讨了外部规模经济的来源,他将
地方性工业的利益归结为三个来源:1、地方性行业内知识技能的传播带来的技术
外溢;2、专业化的辅助工业为邻近的产业提供低成本的投入品;3、产业的集中
形成了一个专业技术工人和雇主共享的劳动力市场。马歇尔认为企业的外部规模
经济非常重要,当产业的持续增长,尤其是集中在特定的地区时,会出现熟练劳
工的市场和先进的附属产业,他还用随产业规模扩大而引起知识量的增加和技术
信息的传播来说明产业集群这种现象。所以,后来的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就把劳动
市场共享、专业化附属行业的创造和技术外溢解释为马歇尔关于产业集群理论的
三个关键因素,而这些外部经济要素是以一定的产业规模为前提的。
在马歇尔的理论中,他注意到了有些产业集中在特定的区域,但没有认识到
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是产业的发展,更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克鲁格曼继承了马歇
尔的外部经济理论,他把特定区域某一产业的比较优势看作为产业水平上的行业
规模经济。在马歇尔的理论中还忽略了区位和运输成本因素,因此也就没有注意
到不同的产业和区位,他没有考虑区域内企业的成长和区域间企业的迁入、迁出
等动态因素的变化,也忽视了区域产业组织的外部联接与创新。
二、区位理论
对聚集经济正式的研究始于区位理论,从区位理论开始,经济学家们逐渐意
识到地理经济学在经济研究中的重要性,与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不同,区位经
济学家提出了旨在指导投资区位选择的聚集经济理论,其中产业集群理论是重要
的组成部分,在具有代表性的区位理论中,与聚集经济最相关的主要是阿尔弗雷
德·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韦伯在190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聚
集因素。他认为聚集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仅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引起产
业集中化,这是产业集聚的低级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
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并引发更多的同类企业出现,这时,大规模生产的显著经济
优势就是有效的地方性集聚效应,这是重要的高级聚集阶段,用现代的概念来说
就是形成了产业集群。韦伯把产业集群归结为四方面因素。第一因素是技术设备
的发展,随着技术设备专业化的整体功能加强,技术设备相互依存会促使地方集
中化。第二个因素是劳动力组织的发展,韦伯把一个充分发展的、新颖的、综合
的劳动力组织看作是一定意义上的设备,由于其专业化,因而促进了产业集群化。
第三个因素是市场化因素,韦伯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产业集群可以最大限度
地提高批量购买和出售的规模,得到成本更为低廉的信用,甚至“消灭中间人”。
第四个因素是经常性开支成本。产业集群会引发煤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从而减少经常性开支成本。韦伯还从运输指向和劳动力指向两个不同的途径去分
析产业集群能够达到的最大规模。
韦伯探讨了产业集聚优势的因素,量化了集聚形成的规则,研究成果具有相
当的价值。但是,由于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是以古典经济学为基础、以成本分析为
依据来研究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工业地域结构,所以他没有考虑垄断价格给企业
带来的超额利润,也没有考虑政府的作用、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他只从资源禀
赋的角度考虑资源型产业的集聚,所以不具有一般性。
三、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克鲁格曼通过其新贸易理论,发展了其集聚经济观点,理论基础仍然是收益
递增。他的工业集聚模型假设一个国家有两个区位,有两种生产活动(农业和制
造业),在规模经济、低运输费用和高制造业投入的综合作用下,通过数学模型分
析,证明了工业集聚将导致制造业中心区的形成。另外,他的垄断竞争模型在融
合传统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收益递增、自组织理
论、向心力和离心力的作用,证明了低的运输成本、高制造业比例和规模有利于
区域集聚的形成。
保罗·克鲁格曼是新经济地理学家的代表,也是第一位把产业集聚与国际贸
易因素紧密联系起来的研究的经济学家。他认为,空间问题没有引起主流经济思
想界的真正重视是因为缺少精确范式分析报酬递增假设。克鲁格曼尝试用垄断竞
争方法构建一个空间经济模型,综合了“市场潜力”、“积累循环因果关系”、“中
心地方理论”等思想,对聚集经济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模型,
与此前大多数模型和理论所不同的是,克鲁格曼模型假定规模经济是企业的内生
变量,单个企业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规模报酬递增。此外,该模型分析了
产业集群动态的内在演进机制,认为产业集群的长期存在可归因于工业集中与市
场规模之间的积累循环演进机制,巨大的当地市场规模首先引起第一轮生产的集
2
中,并吸引其他地区的产业工人,从而扩大当地市场规模,而市场扩张又会反过
来支持第二轮的生产扩张,从而聚集经济得以持续存在和发展。他的模型证明了
工业活动货币于空间集聚的一般性趋势,并阐明由于外在环境的限制,如贸易保
护、地理分割等原因,产业区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特殊的历史事件将
会在产业区形成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现实中的产业区的形成是具有路径
依赖性的,而且产业空间集聚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克鲁格曼
的模型为人为的产业政策扶持提供了理论依据,产业政策有可能成为地方产业集
聚诞生和不断自我强化的促成因素。
克鲁格曼认为,产品的贸易活动实际上间接地起到了生产要素贸易的作用,
无论生产要素最初的分配状态如何,通过贸易活动,总会使某些产品的生产集中
于某些工业区。他不承认马歇尔提出的技术外溢因素的普遍意义,认为这个因素
只会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产业集聚中产生效应。产业集群中的外部规模经济因素
在克鲁格曼的眼里是一种开放经济的状态,是各个国家产业选择和取得优势的决
定性因素,即各国的贸易优势并不来自于国与国的产业区别以及由此引起的比较
优势,而是来自于各国内部的地区产业分工和在此基础上所能达到的规模经济的
程度。他所运用的外部经济概念表示的内涵并不等同于马歇尔所用的外部经济概
念,克鲁格曼更注重一般性的外部经济,而不是特定于某产业的外部经济,其外
部经济的概念是与需求供给关系相联系的,而不是纯粹的技术溢出效应。他将地
理因素重新纳入到经济学的分析中,同时标志着新经济地理理论的产生及区位理
论的进一步发展。他通过一个简单的两区域模型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规
模经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化,从而使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于市场需求大的地点,
反过来大的市场需求又取决于制造业的分布,最终导致所谓的中心一边缘模式,
所以,中心一边缘模式依赖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与国民收入的制造业份额。
克鲁格曼将贸易理论和区位理论相结合,用模型化的方法通过严密的数学论
证从深层次上提示了产业集聚发生的机制,弥补了马歇尔和韦伯观点的不足。但
是,他比较强调大型公司的内部增长和组织间能量化的市场联系,而忽视了公司
活动所产生的难以量化的非物质联系和非正式联系。
四、竞争优势理论
迈克·波特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引入产业集群的概念,他认为产业
集群现象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从而使得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优势趋向集群式分布,呈现由客户到供应商的垂直
关系,或由市场、技术到营销网络的水平关联。波特主要从产业集群的微观层面
分析,透过钻石体系的四个关键要素,提示推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内在竞争
机制,在波特看来,企业间为超越竞争对手而进行的不断改善和持续创新是一个
特定的产业集群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最根本动力,即产业内的竞争条件是维持一
个自我改善和不断提升的产业体系的关键要素。
波特将钻石理论应用于产业集群的分析,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微观分析框架。
“钻石模型”的构架主要由四个基本的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
支持性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构成。在波特的钻石模型中,创新在
理解企业的竞争优势中起到关键作用,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是企业创造新市场或
获得及保持市场份额的核心。他认为,产业集群通过三种形式影响竞争:l、提高
该区域企业的生产率;2、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率;促进新企业的建立,从
而扩大和加强集群本身。
波特在产业集群研究的很多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竞争优势理论
强调竞争是动态的和不断变化的,国家竞争优势的产生,依赖于国内的竞争环境
等问题。但是,他的理论仍然是不完全的,一些学者批评他有意避开一些复杂的
问题,例如技术发展的来源和性质、生产的社会根植性、权力的作用能及网络关
系的复杂性等。他的应用部门也是有限的,如何分析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找到其
平衡点,是十分重要的。
五、交易费用理论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经济组织只有两种类型:竞争性的市场组织和等级
制的企业科层组织。但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表明:还有许多经济组织是介于市场与
企业科层之间的中间性体制组织,产业集群便是其中的一种,如图所示。产业集
群是市场与企业之间存在的一种组织形式。在许多情况下,产业集群是企业垂直
一体化组织形式的替代,虽然垂直一体化组织形式与产业集群相比,它内部各部
门间的关系要比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紧密得多,但在市场变化过快的情况下,垂直
一体化模式会降低企业的效率和灵活性,而产业集群能以非正式联盟的组织形式
提高产业效率,同时产业集群可以实现柔性生产,群内企业保持创新的活力,成
为经验知识的来源。产业集群是一种中间性组织,纯市场组织、企业科层和产业
集群三者之间可以相互替代,在不同情况下,三种组织体制中的一种是最有效率
的,也就是说产业集群的组织效率是有条件的,具有“状态依存”性质,因此其
竞争优势也是相对而言的,这就是产业集群的组织边界内涵。
科斯认为,在企业外部靠市场价格机制协调控制生产,在企业内部,由于交
易被取消,市场交易的复杂过程和结构将由企业内部的管理者来代替控制生产,
这些都是协调生产过程的不同方式,本质上是一样的。科斯提出交易费用理论并
用它来分析组织的界限问题,其目的是说明,企业或其它组织作为一种参与市场
d
交易的单位。其经济作用在于把若干要素所有者组织成一个单位参加市场交换,
这样减少了市场交易者单位数,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有利于降低交易费

在科斯之后,威廉姆森等许多经济学家又进一步对交易费用理论进行了发展
和完善。威廉姆森将交易费用分为事前的交易费用和事后的交易费用。他认为,
事前的交易费用是指由于将来的情况不确定,需要事先规定交易各方的权利、责
任和义务,在明确这些权利、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就要花费成本和代价,而这种
成本和代价与交易各方的产权结构的明晰度有关;事后的交易费用是指交易发生
以后的成本。威廉姆森分析了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他认为,交易费用的影响因
素主要是环境的不确定性、小数目条件、组织或人的机会主义以及信息不对称等。
这些因素构成了市场与企业间的转换关系。威廉姆森并且解释小数目条件与市场
机制的关系,他认为,小数目条件即市场上的角色数目越少,则市场机制就越失
效。在这之后,威廉姆森又建立了基于区域之间动态的交易费用模型。按照科斯
和威廉姆森的观点,产业集群有助于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改变小数目条件、克
服交易中的机会主义和提高信息的对称性,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杨小凯从劳动交易和中间产品交易角度区分了企业和市场,认为企业是以劳
动市场代替中间产品市场,而不是用市场组织替代市场组织。后来,杨小凯又进
一步研究认为企业和市场的边际替代关系取决于劳动力交易效率和中间产品交易
效率的比较。按照科斯和威廉姆森及杨小凯的这些观点,从交易角度看,市场和
企业只不过是两种可选择的交易形式和经济组织形式,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
区别,而且在它们之间,还存在着多种其它中间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就是处于市
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形式。“3
一体化进程
. 专业化分工
图1产业集群的组织边界
1】周兵,冉启秀.产业集群形成的理论及类型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4.8
六、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这个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帕鲁提出的,他认为经济空间是各种关系的
集合,他不同意韦伯等人只注意经济活动在地区表面的区位理论,他指出20世纪
的经济特征是支配效应,各个产业有不同的增长率而非均衡增长。一个产业的增
长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因此他试图寻找一种“推动性单位”,即“增长极”,
通过增长极诱使其它部分的增长。所谓增长极就是“围绕主导的产业部门而组织
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工业”,它不仅本身能够迅速增长,而且能够通过乘数
效应带来其他经济部门的增长。后来保德威尔等人将他的理论又进行了发展,他
们将“增长极”理解为城市里一组不断扩大的产业,它通过影响周边的经济活动
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地理空间上增长是不均匀发生的,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
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个地区之后,将形成集群经济产生增长中心,推动这个区域
经济的发展。根据这个理论一个地区要实现经济的发展,就要在本地区建立推动
性产业,而这种推动性产业的建立可以通过国家或地区政策自上而下完成。
该理论在两个方面受到了质疑:一是如何保证推动性工业的地方化,二是如
何防止它变成飞地(一旦成为飞地,区域增长的乘数效应就发生在区域外,不能
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有的学者指责它会成为“空吸泵”,把周围地区的资
源吸引到中心来,造成更大的贫富差异。目前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学者们
将研发活动作为增长极,这就更加强调了增长极的创新扩散作用。
七、地域生产综合体
40年代苏联的科洛索夫斯基提出了动力生产循环概念,这被认为是地域生产
综合体的初始概念,50年代开始这个战略被原苏联作为重要的地域生产组织形式。
地域生产综合体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产业集群,集群的核心是专门化的企业,围
绕着这个核心有关联类和依附类企业以及所有的企业共享基础设施。这个理论是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产物,其本身是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这种集群的效果往往
被更明显的政治目的所掩盖,同时由于计划经济的刚性和条块分割,国家投资的
白上而下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的目的难以实现。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思想和产业综合
体的模型有些相似之处,在两个综合体内都有一些居于主导低位的专业化的企业,
不同的是产业综合体的形成中,主要依靠的是企业自身对于这种集群带来的好处
的认识和领悟,由于制度的原因政府很难实行强制的措施;而在地域综合体中,
完全是站在国家的角度去考虑区位问题企业自身的利益没有得到重视,最终两种
做法都不会很成功。.
八、小缩
不同时代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集群作了解释。马歇尔将产业集聚
发生的机制归结于企业为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韦伯归之为集聚经济,即如果企
业从产业集聚中得到的好处大于它们因从分散布局地迁往集中地而引起的运输和
劳动费用增加,集聚就会发生;以克鲁格曼则强调规模报酬,他认为集聚并不是
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产生的,当贸易成本在中等水平时,集聚通过规模收益递增、
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波特则主要通过钻石模型的四要素从竞
争经济学方面对产业集群作了研究;制度经济学者们则认为产业集群的出现和形
成只是交易过程中间组织形式的选择问题;增长极理论学者们则认为产业集群的
形成是区域与地区的发展不平衡过程中,各种向心力(如主导产业推动)同时作
用的结果。综合他们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产业集群的命脉在于:l、适应于当
地的资源禀赋,如从早期的能源、锅铁等资源到现代的大学、研究机构等资源;
2、外部规模经济,如基础设施、辅助设施、及服务业等;3、良好的当地人文
环境,如信息的互通、企业间的信任、当地的创业氛围等。
引言
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交通运输便利化的世界,这使我们每一个
人无论身处何地,都有一种天涯若比邻的感觉,世界各地的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
内采购自己需要的生产要素,并将自己的产品运往世界各地,似乎经济的发展可
以不受区域、资源等的约束。但为什么在硅谷找到微电子生物技术相关的企业、
在底特律找到汽车设备及零部件相关的企业、在意大利找到毛纺织相关企业、在
东莞找到与电子产品相关的企业的概率会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呢?
同类或相近的产业在某一地区的集中式分布,是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经济
现象,也即产业集群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的产业集聚原理对经济发展的
重大意义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关注,用产业集群一词对集群现象的分析,首先出
现于迈克尔·波特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一本。在交通和信息如此发达的社会,
为什么产业集群的研究反倒成为了经济地理学的‘最后前沿’呢?波特教授又指
出:“因为产业集群的范围比产业大,因而能掌握到跨厂商和产业的重要连接点、
互补性、技术的溢出效果、技能、信息、营销和顾客要求,这些联结是竞争力、
生产力、以及新事业形成和创新的方向和速度之基本要求。”
美国的硅谷、台湾新竹的科学工业园、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北京的中关村、
东莞的电脑相关企业集群、东京大田区的机械产业、浙江的块状经济,如:温州
的打火机、诸暨大唐袜业产业区等等都是著名的产业集群。集群对经济发展的促
进作用已被世界各国所认可,譬如在我国,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北京的中关
村、昆山台商投资贸易区、武汉的光谷,都反映了政府对集群的高度重视,同时,
企业也看好了集群的积极作用,因此企业投资也更倾向于与本企业相关的集群区
域。
综上所述,产业集群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青睐,对产业集群的形成路径进行
研究,可以较好地服务宏微观经济的决策需要,所以对产业集群研究具有一定的
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写作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引言和文献综述,第一部分
是对产业集群形成路径一般理论的介绍,
础模型、自上而下路径的主导产业选择;
包括产业集群自下而上路径的超边际基
第二部分基于第一部分以温州柳市低压
电器产业集群和东莞台资IT产业集群为对象从形成条件、形成机制来分析实际情
况中产业集群的形成路径;第三部分是从所举两种集群类型中寻找在实践中其存
在的问题:针对这些不足,第四部分对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政策进行了思考。
一、产业集群形成路径的一般理论
(一)产业集群内涵、分类、特征
1、产业集群内涵
产业集群有时简称集群,波特将此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
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产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
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产业集群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侧面
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产业集群
还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为了获
取新的互补技术,从互补资产和知识联盟中获得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
成本,克服或构筑市场壁垒,取得协作经济效益,分散创新风险,一些相互依赖
性很强的企业、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等)、中介机构、客户就会通过增
值链相互联系,形成网络式的关系,这种网络就是集群。
2、产业集群的分类
(1)根据国家干预在产业集聚过程中作用的强弱程度及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
的互动程度,将产业集群分为三种类型:市场主导型产业集群、政府扶持型产业
集群、计划型产业集群;
(2)根据区域内产业的不同类型可将产业集群划分为:传统产业集群、高新
技术产业集群;
(3)根据企业规模分布状况可将产业集群主要分为:马歇尔式产业集群、轮
轴式产业集群、卫星平台式产业集群、混合式产业集群。
3、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
(1)产业集群的专业化特征
产业集群作为众多企业和机构的一种空间集聚现象,并不是指毫无联系的企
业的单纯的距离靠近,集群具有跨产业的性质,但总有一、两个为主导产业,与
之相辅的其它产业服务于主导产业,故具有专业化性质。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程
度时,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体系日趋完善,一些生产工艺流程逐渐从生产企业中分
离出来,形成一批专门从事某种工艺加工的配套企业。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在一
定的区域,长期的合作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减少企业之间的不确定性,减少了
交易费用,使地区实现了规模生产。如浙江诸暨大唐袜业的产业集群就呈明显的
专业化分工合作,如果没有专业化特征,就不构成产业集群的内涵,只能称其为
空间集聚。
(2)产业集群的网络化特征
这里的网络化指的是集群范围内企业主体因专业化分工而产生的密切的交互
9
作用,这种网络包括正式的合作网络和非正式的合作网络。正式的合作网络表现
为各企业主体间达成的正式的合同式的关系;非正式的合作网络则表现为非合同
式的、在长期交往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受地区文化和制度因素
影响比较大,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基础上,浙江温州的产业集群在这方面就
具典型的代表性,很多当地的企业集群都是亲戚朋友这种非正式的合作网络关系,
从而也大大减少了不信任带来的交易费用。
(3)产业集群的根植性特征
根植性概念来源于经济社会学,其含义是指经济行为深深嵌入于社会关系之
中。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机构不仅在地理上接近,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有很强的
本地联系,一个区域要发展,单靠外力是不够的,还应当与本地的企业建立紧密
的联系,通过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社会背景作为桥梁,如果仅是依
靠外力,那么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比如说土地或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不存在了,
就可能出现区域内的企业“飞走”他地的现象,就像现在国内沿海地区有很多外
商将企业由南向北移的情况。所以说,强调企业的根植性是产业集群的一个很重
要的特点。
(4)产业集群的学习性特征
在前面,我们提到了产业集群所具有的创新网络、根植性等特点,这些都为
群内企业相互学习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企业在相互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互通有
无,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要保持一席之地,这就要求企业和整个区域具有快
速与柔性的反应能力,区域内的企业、政府、相关研究机构及中介部门具有互动
与协同关系,这更强调区域要通过学习来获得上述能力与关系。
(5)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性特征
韦伯在他的《工业区位论》中从成本的角度来解释集聚经济的形成,根据韦
伯传统的工业区位理论,决定工业区位因子有运输成本、劳动力和集聚效应,合
理的工业区位是指向三个总费用最小的地方,这样可能在这些区位形成工业集聚。
尽管现在世界处于全球化和交通通讯发达的时期,但是在世界各地我们还是
能发现大量的相关产业聚集在同一地域附近的企业,这足以说明地理位置在企业
的竞争中仍旧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波特在他的《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中也强调
了这一点。可见,空间集聚性仍作为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特征被各种集群现象所
体现。
10
(二)产业集群形成的驱动因素
1、生产要素
马歇尔在论述地方性工业的起源时就曾提到,工业的地区分布其中一个重要
原因就是自然条件,是由劳动力、土地、天然资源、资本等要素禀赋决定的区位
资源优势。
根据波特的分类方式,生产要素可按两种方式进行细分。第一种分类方法是
将它们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气候、
地理位置、非技术劳动力和半技术劳动力;高级生产要素包括:现代化通讯的基
础设施、高等教育人力以及大学研究所等。第二种分类方式是根据生产要素的专
业化程度将它们分为一般性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前者包括公路等基础设
施、通用型劳动力等,后者则限制在技术型人力、专业化的基础设施、专业知识
领域及其他针对单一产业的因素01。
2、市场需求
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需求条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衡量,
一方面是以传统的需求量来衡量,表现为国内需求市场的大小和成长速度,另一
方面从需求的性质来衡量,表现为需求的结构、客户对品质和技术性能的要求、
需求的类型等“质”的方面。
3、专业化的社会分工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新技术革命加速推进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很多行业的产品(如汽车、电子)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和复
杂化,在很多产业部门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即从福特制(以大
批量、标准化生产和垂直一体化的大企业为特征)向柔性生产方式(以小批量和
多品种生产获得范围经济为特点)的转变,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也成为大势所趋。
按照马克思对专业化分工的区分,专业化分工可以分成两类,一是企业内部
的分工,一是企业之间的分工,亦即社会分工。企业内部的分工是指在同一产权
主体指挥下进行的分工,由于各部分劳动者是作为一个劳动力发挥作用,所以,
他们之间的协作不必通过市场买卖,只需根据事前拟定的计划来进行。而社会分
工则是指,相互独立的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生产分工,他们的协作必须通过市场
交换才能实现。
4、技术创新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指出:“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地分布,
而是相反,它们趋于群集,或者说成簇地发生,这仅仅是因为,在成功的创新之
后,首先是一些,接着是大多数企业会步后尘;其次,创新甚至不是随机地均匀
迈克.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分布于整个经济系统,而是倾向于集中在某些部门及其临近部门。”。1这是由于技
术创新的出现,必将引起技术的扩散,而技术扩散的最终结果就是不可避免地导
致产业在一定区域内的集群。
5、历史偶然因素
克鲁格曼认为,某一特定产业的生产区位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确定的,是由历史
和偶然事件决定的,并以美国多尔顿的地毯制造为例进行说明。这种历史偶然性
的观点认为,一个产业在哪里群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初的公司是在哪里于起
的,如伦敦现在是国际金融中心是因为它过去就是,多尔顿的资源或成本方面并
不比其他地方有优势,其唯一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是它有生产毛绒织物的历史。
(三)自下而上的产业集群形成路径
1、路径刻画和相关理论评析
有关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中外人士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学者认为是自下
而上的,有些则认为是自上而下的,自下而上的集群产生是企业通过对集群利益
的追求自发形成的,如果外在条件不存在或存在阻力很小的阻碍集群形成的因素,
集群就很容易自发地形成,这样集群的发展路径就如下图。我们后面要谈到的温
州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和东莞台资IT产业集群就分别属于自下而上型产业集群
和自上而下型产业集群。
阻力不存在

图2
在马歇尔看来,产业集群的产生是自下而上的,他认为重要的三个内生因素
是:1、地方性行业内知识技能的传播带来的技术外溢:2、专业化的辅助工业为
邻近的产业提供低成本的投入品;3、产业的集中形成了一个专业技术工人和雇主
共享的劳动力市场。他还认为,集聚经济根植于生产过程,某一地理区域中的公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出版,1990年版.
12
司、机构和基础设施间的联系能引起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另外,在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他也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是自下而上的,并认
为集群形成也有四因素:1、技术设备的发展;2劳动力组织的发展;3、市场化因
素;4、经常性开支成本。他认为微观企业由于相互协作、动力、成组分布而在选
址决策中趋向于集聚。他把区位因子分为地方因子和集聚因子,地方因子使工业
固定于一定地点,集聚因子使工业趋于集中或分散。韦伯将产业集聚归因于企业
将集聚所得的利益与因迁移而追加的运输和劳动成本进行大小比较后的结果。
克鲁格曼认为,某一特定产业的生产区位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确定的,是由历
史和偶然性因素决定的,当生产的最初优势确定后,通过前向和后向关联,可产
生累积效应,这种效应引起专业化格局的形成,引起很强的路径依赖。路径依赖
是指一旦某种随机经济事件选择了某一路径,这种路径就可能被“锁定”在这一
道路上,而不会选择更为合适或先进的道路。因此,他认为产业集聚是历史与偶
然因素、累积因果效应和路径依赖共同作用的结果。
2、形成条件
自下而上的产业集群形成方式中,是否一切产业都能形成产业集群,或者哪
一些产业更具有形成集群的优势,可从以下几方面条件进行分析:
(1)企业的根植性
当产业中的企业具有明显的地区文化历史背景依赖性时,与本地的企业建立
紧密的联系,以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社会背景作为桥梁时,企业之
间的联系会因彼此间良好的信誉而紧密,从而有利于企业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
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形式也因此更容易出现。
(2)集群的组织边界性⋯
产业集群是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的边界如何确定
呢?主要受到交易成本(Tc)、外部化价格(EP)与内部化成本(IC)几因素的影
响。其中交易成本指为使交易发生而产生的信息搜寻、交易谈判成本等;外部化
价格是指企业外包或外购中间环节产品的价格;内部化成本则是指将所有的中间
环节放到企业内部来完成所需的成本。如下图:横坐标为交易量Q,纵坐标为价格
(P)或成本(c)。假设:交易成本(Tc)随交易量的增加而增加;外部化价格(EP)
和内部化成本(IC)随交易量的增加而减少。
①如果企业交易成本(TC。)+外部化成本(EP)>企业内部化成本(IC),那
么企业的生产和交换活动将会整合到企业内部以达成本最小化;
②反之,如果企业交易成本(TC,)+外部化成本(EP)<企业内部化成本(IC),
即曲线TC。+EP在曲线IC以下的部分,交易量处于图中的Q.与Qt之间,那么,企
Il方澜.产业集群的组织边界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7
业会趋于将生产与交换活动外部化,自己致力于最具竞争力的环节,以实现成本
最小化与利益最大化,产业集群即属于这种情况。
P
O Q。Q: 交易量Q
图3产业集群的生存环境
(3)产业具有较长的价值链且产品需多道工序
越是强调专业化分工的产业,其竞争成败越是取决于上下游企业伙伴的合作
绩效;当今的企业竞争越发地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一个核心企业连同其
利益共同企业(如供应商)跟另一核心企业连同其利益共同企业之问的竞争。在
一个相当分散的价值增加体系内,上下游企业不仅要在交易以后、而且要在交易
以前进行沟通协调,半成品、部件的供应不是标准化的而是特别定制的,这时企
业之间的联系必然更为紧密,从而可能诱发形成产业集群。
3、形成机制
产业集群有如下几个特点:产业集群要求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在空间上呈现集
聚状态,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有利于降低企业之间交易费用;集群要求产业链
的不同环节上都有相关企业存在,这体现产业集群实际上是产业不断演进过程中
的一种现实选择:集群要求企业以专业化生产的方式通过市场或契约的形式联接
起来:集群中的企业之间容易形成信息通畅、知识共享的社会网络组织,这有利
于降低人们的学习费用。具备这些特点的产业集群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将借鉴
杨小凯的超边际分析Ⅲ来建立模型说明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企业会选择产业集群这
种组织形态。”。
(1)超边际基础模型
该模型建立的前提是,产业演进过程中有无数个生产者——消费者,产业延
Ⅲ杨小凯.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2l张明林,陈华.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超边际分析理论模型初探[J].企业经济.2005.1
14
伸的链条环节有许多个,为简单起见,我们假设生产z产品的生产需要3个环节,
其中X、Y为中间产品,X为第一个环节的中间产品,Y为第二个环节的中间产品,
1-k,,1-k:.1一k,为X、y、Z三种产品的交易系数。X,Y,z为3种产品的自给量;
xd⋯Y zd为3种产品的购买量;k⋯Y z。为3种产品的出售量。1。1,、l:指3
种产品的专业化生产程度,a.、a。、a3指3种产品生产函数中的相关系数。a为生
产y产品的学习费用。卜s.、卜s:分别为生产x、y两种产品的劳动力交易系数,
N。、N,是用于生产x和y的劳动量。
,“=z+k3白(效用函数)
I:+。:Ib+£。h)8+(y+k2yd)ef“z:。:k.Ⅳ;r+G:Ⅳ,,f“(矿品生产函数)
J z+xs=z。1 (x产品生产函数)
1 y+y,=-··ax缸也一nrz) 驴产品生产函数)
l‘+,,+z:=1(禀赋约束)
Lp,O。一Xd)+p,◇;一Ya)+见(毛一Zd)=0 (预算约束)
(2)超边际结构模式
根据文定理⋯:一个人至多卖一种产品,不买和卖或自给同一种产品,如果他
不自给最终产品或卖最终产品的话,他就不自给中间产品。故可存在三种结构模
式:
①A(xyz)
这种结构只是由(xyz)模式构成,是一种自给自足经济,即生产者——消费
者先生产x、Y产品,然后生产z自行消费,不进行任何交换活动。假定a。=a2=&,
这时x、Y>0,xfxd=y。=yd-z:=za:O
②D(xyz)
这种结构是由(z/xy)模式和(x/z)模式(y/z)模式共同构成。(z/xy)模
式指生产者——消费者通过交换获得X、Y,并用他们生产z产品:(x/z)模式表
示生产者——消费者生产X.用X来换取z产品;(y/z)模式表示生产者——消费
者生产Y,用Y来换取z产品。
③F(xyz)
这一结构表示由(z/1。l,)模式和(1。/z)模式(1,/z)模式共同组成。(z/l。l,)
模式表示,自己生产最终产品z,购买劳动来生产X和Y产品;(1。/z)模式指,
自己出卖劳动生产X产品,并购买最终产品z:(1,/z)模式指,自己被人雇佣生
产y产品,并购买最终产品z。
I”杨小凯经济学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P66+
15
(3)集群式中间组织的选择分析
对该贸易中的边际分析模型分析时,如果卜S、1-k分别代表平均劳动力交易
系数和中问产品的平均交易系数,且可得:
F(xyz)结构中角点均衡效用确=12‘l叫“6船,F(1一∞。6
D(xyz)结构中的角点均衡效用“:=12(11),。bsk,r(1—6)1。6
于是,我们可得两个命题:
①当学习费用a足够大,且使得1,不大于a时,A(xyz)、D(xyz)结构将不
会出现。
②当S=S.=s。,且s>k时,则F(xyz)结构中角点均衡效用比D(xyz)结构
中角点均衡效用要大,反之若s<k时,前者比后者小。
由命题①可知:固定学习费用是制约产业分工进一步深化的重要变量。如果
学习费用大于人们生产Y产品的专业生产水平,在产业分工中不会出现中间环节,
这制约着产业分工的进~步深化,学习费用与同类生产企业的数量、工人的素质、
经验积累、学习氛围、学习条件有很大关系。
由命题②可知:在产业演进过程中,假定两种中间产品交易效率和两种劳动
力交易效率分别相等,是出现F(xyz)还是D(xyz)结构,其关键是看中间产品
效率和劳动力交易效率哪个更大。当前者大时就出现D(xyz)结构,反之就出现
F(xyz)结椅。D(xyz)结构类似于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方式,强调的是产业演
进过程中同类企业或相关企业数量的扩张。F(xyz)结构类似于产业演进过程中
大企业发展方式,强调企业规模的扩张。因此,一个地方或者是某个产业演进发
展主要是以产业内企业数量扩张式发展还是主要以企业规模扩张式发展,取决于
中间产品交易效率与劳动力交易效率孰大孰小。中间产品交易效率的大小取决于
多方面因素。例如,中间产品市场发达程度、中介机构状况、中间产品生产企业
和消费企业的地理积聚程度、中间性产品标准化程度、中间性产品交易双方信用
状况及制度环境状况等。而劳动力交易效率取决于一个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发达程
度和劳动力努力水平的可测程度。标准化作业有利于提高劳动力努力的监控水平,
如果一个产品的各生产环节的工艺流程越容易实施标准化作业,其劳动力努力的
监控水平就越高,劳动力交易效率也就会越高。
综上所述,我们可简单地用图4表示产业集群和大企业的形成机制。无论是产
业集群还是大企业的发展,都是产业规模扩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一个地方在改
进中间产品交易效率上越有优势,就越容易形成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模式:反之在
改进劳动力交易效率方面越有优势,就越容易形成大企业发展模式。
16
图4 自下而上型产业集群的形成路径
(四)自上而下的产业集群形成路径
1、路径刻画和相关理论评析
自上而下的集群形成路径观点认为集群的产生是外生因素导致的,即由国家
投资或政策导向等外生因素引起的。如果外在存在很多集群形成的阻力,那么集
群就必须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而形成,这样集群发展路径就如图:
阻力不存在

自发形成陡动性产业植d自增强发展l知识整d 集群升级
图5
对于那些缺乏集群自发形成的地区,在刚开始政府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政策措
施引领集群的形成,并在引入推动性产业后,集群的自增强机制下进一步发展,
最后政府要鼓励集群成员的知识整合,促使集群升级,同时还要抓住外来机会,
在原有集群的基础上衍生出新的集群。
自上而下型理论中,有增长极理论侧重于主导型产业——集群——经济增长
的研究。保德威尔认为推动性产业能够导致两种类型的增长效应:一是里昂惕夫
乘数效应,他们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发生;一是极化效应,当推动性产业
生产的增加导致区域外其他活动产生时,这种效应就会发生。可见,当政府将某
种推动性产业植入一个地区后,将产生围绕推动性产业的集聚,再通过乘数效应
以及极化效应,就会导致地区经济的增长。增长极理论强调推动性产业的巨大作
用,也强调政府和企业对推动性产业建立的巨大作用,因此,增长极理论中的集
聚不能称为自发型的。这样的产业集聚应该强调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观点,政府
在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另外,自上而下型理论中还有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认为地域生产综合体是苏
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该理论认为,地域生产综合体是为解决国民经济中
大问题而组成的,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可清楚地发现它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产业
集群,集群的核心是专门化企业,围绕着这一核心有关联类和依附类的企业以及
所有企业共同享用的基础设施。由于这种综合体的建设完全是由国家投资完成的,
自上而下形成集群的特征明显,政府在集聚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形成条件
自上而下型产业集群的形成路径可从二战后说起,一些发展中国家受到基础
设施和基础工业薄弱的“瓶颈制约”,仅靠市场机制无法在短期内达到经济发展的
要求,为了实现赶超的目标,这些国家选择了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
阶段理论,为主导产业的选择奠定了基石。
此时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品、规模经济、外部性等领域出现市场失灵的缺陷,
导致这些国家也需要强烈干预的产业政策。
另外,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主导产业产生的条件之一,日本、韩国等是主导
产业政策的成功实践者。
所以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发达、发达国家的市场失灵以及一个国家产业
结构需要调整都构成了自上而下式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3、形成机制
(1)政府规划及其引导作用
主流经济学认为,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手段,但市场不是万能的,
在许多方面市场存在失灵(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特性),这就需要政府对经济
活动进行干预,纠正市场失灵,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国内外
只有少数成功的产业集群开始是政府促成的,主要是通过建立产业区的方式,比
如我国的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就属这种情况。
政府可以设立或鼓励地方政府合理建立工业园、经济开发区、科技园区等产
业区,引导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也可确保规则和条例最大程度地保持适应
市场条件变化的灵活性,促进创新与产业升级;参与那些具有强外部性的产业、
需要较大规模初始投资和建设周期长的项目,为产业集群所需的基础设施条件服
务;在集群的战略发展方向上提供战略信息,等等。从这些方面可以将政府定位
在引路人的这个位置上,引导产业集群的健康良性发展。
政府作为产业集群的行为主体之一,在集群形成过程中应发挥关键性的引导
作用:
①政府作为制度的供给者,可建立合适的软环境在区域内部营造信任的氛围,
维护企业间的良性竞争与协作的局面;
②政府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以促成集群的形成和升级;
③政府可通过资助中介组织达到间接扶持产业集群的目的,这样可减少政府
对经济过多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信号的扭曲;
④从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规律角度来重视产业集群的更替和升级。
(2)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和基准
一般而言,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迅速、有效地吸收最新科技成果,
满足大幅增长的需求而获得持续高增长率,同时能对其他产业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的产业。在相关研究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经济学家W.w.罗斯托的“罗斯
托标准”,他提出了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对主导产业的研究
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认为选择具有扩散性的产业,当发展这类产业时,相关
产业链上的产业的发展也会受到带动和影响。另一位经济学家艾尔伯特.赫希曼提
出了“联系效应理论”和“产业关联度基准理论”,他认为政府应优先扶持发展的
产业和主导性产业,这样有利于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还有日本的一位经济学者
筱原三代平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两基准:“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
有关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很多,在此我们仅谈一下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及指标。
①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a、明确主导产业选择的约束条件,主导产业在资源上的利用应尽量符合地区
的资源要素禀赋,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或人力资源优势等;
b、主导产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含量尽量高,同时能很快地吸收先进技术,这
种选择主导产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争取区域经济动态比较
优势;
C、选择的主导产业具有产业链效应,如前向关联、后向关联、旁侧关联效应,
紧扣主导产业的本质特征,从而让主导产业影响、带动和诱发其它产业的发展;
d、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应当和主导产业的选择一致,而且市场对所选择的产
业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都必须大;
e、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方向须符合世界产业经济的发展方向。
②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1
朱要武,朱玉能.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J].上海综合经济.2003.11
19
a、收入弹性基准
主导产业的产品不仅要求当前的社会需求大,而且也应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
国民收入的增加,该产业可以创造出较大的社会需求,即主导产业是高收入弹性
的产业。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基本公式为:
e。=(AQ。/0;)/(ANI/NI)
其中,e;指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Q;指对I产业的需求量,NI指国民收入。
b、生产率上升标准
这一标准是强调主导产业应该具备~定的技术含量才能取得竞争优势,使产
业获得较快的发展。这里的生产率是指“全要素生产率”,而非特定要素的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上升率表达式为:
咋3怯一Jxl00%
其中,R,为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率,P。为报告期全要素生产率,P。为基期全要素
生产率。
c、产业关联度基准
是指各产业间的相关系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基准,之中的指标值越高越代
表选择的主导产业链效应强。产业关联度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指标来反映:
i、直接前向关联效应
k挲,(i_l,2,⋯.’n); ^f
“、直接后向关联效应
, Σ:玛
h(』)2—了一
“,,(j=i,2,⋯,n)。
在i、ii式中,分子是一个产业对其他产业的中间投入或中问需求之和,分
母是该产业的总产出或总投入。
iii、感应度系数
KF(i)=a/A
a为投入产出表中某产业横向逆矩阵系数的平均值;A为投入产出表中全部产
业横向逆矩阵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
iv、影响力系数
KB(j):b/B
b为投入产出表中某产业纵向逆矩阵系数的平均值;B为投入产出表中全部产
业纵向逆矩阵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
d、比较优势基准
主导产业必须建立在比较经济优势的基础上,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中,最重
要的是要素禀赋,行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取决于其是否能有效地利用其要素。
比较经济优势可以取咀下指标:
i、比较生产系数
CP=(x/X)/(y/Y)
cP是比较生产率系数,X是某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x是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
Y是全国该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Y是全国的全要素生产率。
ii、区位商
LQ。J_(eli/e。,)/(Ei。/E呻)。
LQ。为J区域i产业的区位商,e;,为j区域i产业经济水平,e。,为J区域所有
产业的总水平,E。为整个区域i产业的经济水平,E衄为整个区域总的经济水平。
当某一产业的区位商大于l,则说明该产业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生产较为集中、
具有相对规模优势、发展较快,在整个区域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e、经济效益与产业可持续发展基准
一个产业的选择和发展,还要通过对各产业部门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来
确定开发的重点,选择那些投资少、产出多、见效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就会
具有良好的区域经济效益,但是,依据这个基准时,也应当考虑产业的可持续发
展性,不能为了短期经济效益,背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规律。所以,经济效益基
准要与可持续发展基准一致。
(3)资本引入的激励机制
确定好适合地区的主导产业后,政府需引资,首先可引导性地通过财政货币
政策等方式实现,充分地利用税收和利率这两个杠杆的作用,如通过财政贴息、
地方返税、所得税减免、“三项基金”、专项基金等方式引导企业行为。但是,随
着产业集群规模的扩大,仅以低成本、低税率政策吸引资金的方式会随着土地和
人力资本的必然性上升失去优势。
为了使地区产业集群能从长远的角度引入资金投入,保持集群的竞争力,我
们可对企业进入的技术产业政策进行约束,从片面地以低土地价格、低人力资本、
低税收、低利率政策吸引资金注入地区的方式,朝技术政策设计方向发展,或地
方政府提供现成可租让的厂房和配套设施给企业,并在不给企业税收和利率优惠
的条件下要求企业有独立的技术产权才能进入地区等等方式,来吸引地区外的资
金到本地区投资,从低层次的资金引进方式向高层次的加强企业竞争力的方向转
化,从而真正促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
(五)产业集群形成中的网络结构
在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其根植性、本地网络性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学
者研究强调本地嵌入性对于集群创新的重要,还有学者认为集群的创新只有建立
在内部企业与其他经济机构结成网络,并深深扎根于当地社会人文环境的基础上,
才能实现地区持续性发展。其实集群产生的网络效应不仅仅在于可以提供各种信
息及知识,还在于网络的形成过程中,集群内部各主体通过集体学习、高度互动,
从而激发新思想及技术的产生。
1、网络结构涵义
网络是由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连线构成的,节点和连线是网络的两个构成要素。
据产业集群网络节点性质的不同,我们可把产业集群网络分成市场关系网络和社
会关系网络。市场关系网络主要是指以产业集群的市场主体,即以供应商、生产
商、销售商为节点,以它们在市场中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为连线的一种网络。社会
关系网络主要是指以产业集群中的人为节点,基于血缘、亲缘、地缘和工作关系
而形成的一种社会交往关系网络。这两种网络构成了产业集群的复合网络。作为
产业价值链细分的单元,集群内的中小企业通过纵向和横向的竞争与合作,形成
了一个关联性的网状结构。
在产业集群的网络中,由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及公
共部门组成了主要结点,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等公共部门虽然没有或很少直接参
与技术创新活动,但是它们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或专业化的服务,
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
2、网络作用机制
(1)市场关系网络作用机制:垂直联系网络作用机制和水平联系作用机制
④垂直联系网络作用机制
垂直关系是基于供应商、生产商和销售商之间的市场供给和需求关系,形成
了集群内部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的串联状垂直关系,我们称之为产业
链。在产业链的上端表现为供应商和生产商的垂直联系,双方可利用地理接近性
的特点,充分发挥及时制(JIT)生产技术和运输系统的作用,降低彼此的生产成
本。一个产业链节内的任何一个企业,客观上可以选择和上下游产业链节内的任
何一个企业进行交易。如果一个垂直产业链中供应商有N。个,生产商有N。个,销
售商有N3个,那么任何一个供应商就有向N:个生产商提供原材料的选择,任一生
产商就有向M个销售商提供产品的选择。又因生产商企业群是由大量存在相互协
作的小企业组成,可以将其分为零配件生产企业(M。)、部件生产企业(M。)、成品
生产企业(M3)三种,那么零配件生产企业可向M。个半成品企业提供零配件,半成
品企业可向M3个成品企业提供部件,整个产业集群的垂直关系中就存在N,×(M。
×№×盹)X N3种产品生产组合和交易方式,可以称其为“乘数创新机制”,这种创
新机制可产生如下的“创新效应”。
a、快速创新、新产品乘数增加、集体创新效应。产业集群内拥有N。×(M。×
M:×地)XN。种产品生产组合和交易的途径,只要产业链上某个环节发生创新,通
过这种乘数机制就能扩散出来,使与之相关的产品环节都得到创新。
b、低风险、低成本、高成功率创新效应。对于集群外部企业来说,宦4新和研
制新产品是需要较大的投入的,伴随着较高风险,而对于集群内部企业来说,因
为集群内企业存在纵向专业化分工,每个企业都很灵活,且从事产业链某一环节,
创新对象专一,对象简单,从而对于企业的创新来说,就降低了相应的技术要求,
企业只要对其所在环节进行创新即可,且创新总投入被大量的企业分摊,这样每
个企业承受的成本和风险就小了很多,也有助于创新活动的进行。
②水平联系作用机制
产业集群内部各个产业链节是由许多企业组成的,这些企业通过竞争和合作
关系形成了产业集群的水平关系。如果一个产业集群中同一序列各企业间的平行
中有N个企业,那么这些企业之间就存在堕!型±+丛生兰坠二生+..十。+1种竞争
2 6
与合作的方式。这种水平关系可引致以下的创新效应:
a、增强集群内企业的创新动力。在集群网络结构的作用下,企业在集群内部
是在接近完全竞争条件的市场环境下进行竞争,因此,对于同~产业链节内的企
业.竞争战略常由价格战略演变为非价格战略,表现为通过创新,尽量节约生产
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
b、促进集群内企业的合作创新效应。由于集群网络关系的快速传播性,技术
创新的保密性难以持久,产业链内一个企业的创新很容易被链内其他企业所知并
模仿,所以促进了大量企业对同一产品进行不断的创新。这种水平网络机制,不
仅加快了产品创新的速度,而且也促进了产业链节内企业进行宣传和推广集群整
体的品牌。例如我国浙江温州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借助遍布全国各地的
经销网络,几乎不需要建立自己的分销网络。
(2)社会关系网络作用机制
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行为主体包括研究机构、地方政府、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
四部分。他们主要为市场关系网络中企业提供技术、人才、资本及咨询培训等服
务功能,实现知识、信息、资源等从社会关系网向市场关系网的流动和传递。
学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主要表现为不断地为集群网络提供新的知识、技
术及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研究机构为集群提供知识和技术的途径一方面是通过为
企业输送毕业生和对企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另一方面研究机构中的研究技术
人员可成为集群企业的技术骨干或自己直接创办新企业,还有一种方式是研究机
构与企业进行合作研发,针对企业的具体技术问题和实际需要,为企业的技术改
造和升级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如果一个产业集群不处于中心城市,周边没有大学、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的
支持,此时企业、地方政府或中介机构就要积极与外界的研究机构进行联系合作,
通过利用外来的力量,来提高集群的知识、技术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
就要适时地出来发挥其作用了,政府尽量间接干预,同时为集群的发展提供必要
的引导和良好的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制度等硬件和软件环境,提供一种促成集
群网络中企业和其他行为主体之间发生各种联系的机制,以便提高企业间合作的
效率。
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在集群的形成初始期,当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是中
介机构在促成各种合作了。中介机构是促进企业间网络联系、官产学研结合的纽
带,尤其是在扶持中小企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介机构一般包括行业协会、
商会、创业中心、各种服务中心等,具有专业化程度高、业务能力强的特点。
金融机构一般主要包括当地的国有银行、商业银行、各种形式的基金组织以
及借贷资本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金融机构的作用主要是为集群中新企业的
诞生和健康发育与成长提供金融支持。
两种关系网络的互动对于产业集群的健康良好的形成起到了置关重要的作
用,但是必须注意到,网络的开放性也不容忽视,与外部网络的合作可以有效地
防止集群“锁定”现象出现,锁定会造成集群网络发展的僵化。我国经济地理学
者王缉慈研究指出,在一个地方环境中的行为主体,应该和外界信息资源建立系
统的联系,以保证外部重要的信息(市场和新技术)流人,否则该环境会有淤塞
的危险。可见,集群网络与外界网络的联系是很重要的。
二、我国产业集群形成路径的典型分析
——以温州柳市低压电器、东莞台资I T产业集群为例
本部分选取的是温卅I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和东莞IT产业集群为例,这两个
实例具有很大的区别。首先,两个案例选择的形成路径是不同的,温州柳市产业
集群是自下而上由民间企业自发形成的,
府引导外资形成的,下文将以此为线索,
件和机制分析。
东莞台资IT产业集群却是自上而下由政
阐述两种产业集群的形成概况、形成条
(一)自下而上内资推动型的温州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
温州的产业集群是温州经济的一大特色,经过20多年的发展,2001全市形成
了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有代表性的十大轻工产业集群:鞋革、服装、工业电器、
打火机、眼镜、塑编、制笔、剃须刀、锁具、包装印刷,这十大轻工产业的产值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5%,十大产业集群主导了温州市区域经济的发展。柳市镇位
于温州市乐清市,长期以来该镇以专业生产和销售低压电器而闻名,被誉为“低
压电器”之都,2000年集群产量占全国50%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1/3以上,
出口创汇超过3亿美元,位居全国之首;2002年,柳市低压电器产量己占全国半
壁江山,产值达130多亿。
1、温州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的形成概况
温州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的发展大体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70年代初期,低压电器供不应求,柳市人敢为人先,从国企中收购报废但仍
有使用价值的低压电器,经过维修,再以高价卖出,获得利润。期间,温州市县
政府的不作为,其实是对这种私营经济的默许,为集群产业的形成创造了相应的
外部环境。
进入70年代末80年代初,正临改革开放,柳市人借此机会,从低压电器的
“货郎”模式升级到“前让后坊”模式。从1977年第一家低压电器门市部的成功
开张,到1981年的300多家,到1984年的1000多家,体现出了低压电器集群的
初具雏形。当时中央政府对私营经济的默许,使温州市政府在客观上并未束缚农
民和国企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他们的创业。
80年代中期,产品质量问题成了发展的一大障碍,迫于压力,柳市低压电器
通过家庭联营合资办厂,整个产业逐步走向正规化,同时各企业引进先进人才、
改进生产设备等等。1984年,求精开关厂的第一种完整产品——热继电器出产标
志着柳市低压电器集群正式进入正规化发展阶段。
Ⅲ赵涤非.产业集群的内在机理和发展模式分析.沈阳农业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90年代初期至中期,因外部市场对低压电器需求多,市场缺乏必要的竞争约
束机制,于是,偷工减料的恶习在柳市低压电器产业中一度盛行。1990年6月国
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对柳市打假。政府在严厉打假的过程,也积极扶持产品质量
较好的企业,帮助他们申领生产许可证,
成为全国低压电器行业持证最多的城镇,
竞争,确立了产品质量的核心地位。
同年24家企业取得65个生产许可证,
这种做法有力地规范了低压电器市场的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股份合作制在柳市普及和规范化,在产品质量和
产权制度的同时作用下,1992年,柳市工业产值比上年同比增长21005,出口交货
值增长18005,1993年突破10亿元,整个城镇的低压电器产业出现一幅欣欣向荣
的气象。
90年代中期,柳市电器产业集群进入了集团化发展阶段,一些品牌的大型企
业,比如:正泰、德力西、天正等,纷纷利用本企业的优势资源进行同类企业的
兼并,组建企业集团。集团化对柳市低压电器业的影响是深刻的,集群在这一时
期主要出现了几方面的特征:集群内企业网络结构趋于合理,出现了金字塔型三
级梯队格局,龙头企业的作用明显;低压电器的大的销售网络也已形成,海内外
纷纷组建了以直销公司、代理商和经销点三级网络为主的销售服务体系;实现了
集群内部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核心技术资源向优势企业、产品和企业家集聚,
发挥出整合效应。另外,还成立了企业家协会和专业技术协会等发挥积极作用的
中介机构。当地政府仍以积极扶持的姿态,为行业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譬如:
税收减免、“三项基金”这些措施来鼓励企业用高新技术来发展和升级低压电器这
一传统产业。
2、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1)本地生产体系内部企业、中介以及其他各类机构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正在从松散走向整合,一个典型的例
子是各种行业协会的兴起及其作用的强化。商会、行业协会是温州区域发展中影
响度最大的经济中介组织,目前,它们承担着行业自律、维权、组团参展、服务、
协调、管理等大量工作,引导和促进着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2)悠久的当地历史文化传统所具有的根植性。温州自古以来就有务工经商
传统,温州文化富含创新与冒险,创业被视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重要途径而得
到人们的普遍鼓励,体现在人们身上的敢于创新和冒险的精神,是温卅l产业集群
发展过程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其他区域难以模仿的优势因素。温州的产
业集群主要是轻工产业集群,历史上温州即以手工业发达而著称,造纸、造船、
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所以温州产业集群的产
业选择都具有很强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特征,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也不例外。
(3)产业集群的宽度不断拓展,产业链不断延伸,以传统产业集群为核心的
地区性生产体系正在逐步融入全球生产体系。柳市低压电器,进入90年代以来,
因为竞争的激烈,一些企业的产品结构不断拓展,逐渐从单一的低压电器产品延
伸到高压电器,从元件电器延伸到高低压成套电器,集输电、变电、配电、工业
控制电器和各种特殊用途电器于一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电器产业链。全球化意
味着影响工业活动的各类市场具有更加紧密的联系,如最终产品市场和原材料、
中间产品、机器、技术等。这种联系带来了许多新变化:贸易、投资、许可经营、
合资企业、企业联盟、营销网络及合同分包等活动的增长。
3、自下而上产业集群形成机制效用评析
柳市人建立在血缘、亲缘与地缘关系之上的一种特殊的网络关系决定了当地
产业集群的根植性基础,信誉与本地网络的发展促成了产业集群的初步形成,并
且带动了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物流运输、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
等中介机构的迅速发展,进而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在中介机
构的发展基础上,柳市低压电器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
着低压电器产品市场的逐渐饱和,企业之间竞争更趋激烈,企业又逐步走向集团
化发展趋势,如正泰、德力西、天正等集团,这些企业推出了各自的品牌,建立
了自己的销售网络,与其它本地的配套企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电器产业链,产品
涉及200个大类5000多种规模型号,在传统的电器产业集群基础上拓展了产业链
的长度和宽度,并将企业的核心环节不断向产业链的高附加值方向移动。
一个地区产业中的企业,如果具有较强的地区根植性,且在开始时只是各自
独立地经营,那么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根植性和本地网络性可很大程度上
降低因信誉问题带来的交易成本,减少企业内部的学习费用,增加中间产品的交
易率,以至于相对高于劳动力交易效率,此时,企业间会有自发形成产业集群的
可能,自下而上型的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产业集群D(xyz)组织结构就会出现,
并不断地形成和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自上而下外资推动型的东莞台资IT产业集群
东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岸,北接广州,南连深圳,地理位置在粤港经
济圈的中心地带,位于香港、深圳、广卅I等地区之间,处于国家认定的珠江三角
洲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区位,有港澳同胞65万,海外侨胞20万,是广东省著名
侨乡。东莞位列中国综合经济实力30强城市行列,全市出口总值在我国大中城市
中连续6年名列第三,成为全球著名的制造业生产基地,东莞的IT生产是美国市
场、台湾接单、东莞制造、香港出货,与世界的产业循环融为一体。目前,全市
外商投资企业13825家,其中跻身1999—2000年度全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
之列的有14家,全球100强企业有12家、500强有30家、跨国公司有124家、
境外上市公司有800家在东莞投资。
东莞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首先归功于改革开放后东莞实行出口导向战略而
成功地吸引外资,通过发展出口加IJk,快速实现工业化,并逐渐形成了配套相
对完整的全球性制造业基地,这种工业化是外向型或客户主导型的,是由外赞驱
动的。那些来自发达国家的企业,它们拥有强大的品牌优势和销售渠道,组织起
跨国的商品流通网络,形成强大的市场需求,通过全球采购和OEM生产,驱动了
东莞IT业的发展。东莞进入国际劳动分工体系,起源于“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其优惠政策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共同作用下,与香港形
成前店后厂的生产网络,该网络属于卫星式网络结构。“三来一补”“1是指来件装
配、来料加工、来样定制和补偿贸易。来件装配是指我方接受外商提供的元件、
零件、部件,按对方要求的规格、款式进行装配,然后交给对方,我方收取工缴
费;来料加工是指外商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料、辅料,由我国工厂按外商要求的质
量、规格、款式加工成成品,交给对方负责出口,我方收取加工费;来样加工指
由外商提供样品款式和规格等要求,国内企业按要求生产,成品交给对方,收取
原材料费及加工费;补偿贸易是进口商在信贷基础上,向出口商购买机器、设备、
技术物质或劳务,约定在规定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用商品或劳务偿还的贸易方式。
从整个东莞市的IT产业集群来看,2003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已达2800
多家,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5.4%,在东莞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产品中,以电脑
产品及配件最为集中,制造电脑整机所需的零部件,95%以上可在东莞配齐。电子
信息设备产品在全球市场也占有相当份额:电脑磁头、电脑机箱及半成品占40%;
敷铜板、电脑驱动器占30%;高级交流电容器、行输出变压器占25%;电脑扫描仪、
微型马达占25%;电脑键盘占16%;电脑主扳占15%。
1、东莞台资IT产业集群的形成概况
东莞市目前已成为国际性电脑资讯制造业生产基地,诺基亚、科泰电子、韩
国三星电机、日本三洋、新科电子、太阳诱电、美国普思电子、台湾台达电子、
东聚电业等一批国际性著名企业都在东莞投资设厂。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东莞台资
IT产业集群的形成阶段:
第一阶段(试探性阶段),1989——1991年。1989年10月,台湾致伸实业股
份有限公司投石问路,在东莞石竭镇办起第一家台资电脑产品企业——东聚电业
有限公司,生产电脑保护插座。此阶段投资具有数量少、规模小、分散的特点,
而且投资主体多是台湾的中小型IT企业。
第二阶段(发展性阶段),1992——1994年。在第一阶段探索之后,东莞良好
【’】日【自中国窗hup://www.enwnc.com/20030724/ea447591.hun.2003/07/04
28
的投资环境已经引起台湾IT企业的注意,投资东莞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多,投资的
方式主要是“三来一补”,所谓“台湾接单、东莞生产、香港出货”的生产模式。
随着对东莞投资活动的拓展,台商逐步转变其短打、取巧式的投资心态,不乏大
型台湾IT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如台达、诚洲、声宝、忆声、光平等大型公司
正是在这个时期进驻东莞的。
大陆市场
进口原料
J —磊习海关转厂.1成品组装厂N∥ \\禽V// 海关
海外市场
图6东莞出口加工贸易制度下上下游工厂之间的联系途径
第三阶段(企业集群形成阶段),1996—1999年。这一阶段最大特点是企业
数量多、行业多元化、大型集中化,技术设备引进比以往新颖、先进,光碟机、
主板、液晶显示器等高档产品的投资也相继出现。大众、微星、鸿友、源兴、致
福、国巨、美格、技嘉等许多著名的企业正是在这一时期进驻东莞的。这一时期
是台湾IT企业投资东莞的高峰期,东莞的IT产业逐渐发展成熟,电脑装配所需
零部件95%以上可以在东莞配齐。东莞形成大、中、小型企业分工合作、上下游联
动、配套完善的IT企业集群。
第四阶段(成熟性阶段),2000年开始至今。东莞配套完善的IT生产网络体
系,吸引着台湾IT企业继续加大对东莞的迁移,如光宝、汉阳等企业把东南亚或
台湾的生产线全部搬到东莞,目前台湾的十大电脑厂商在东莞都有投资,台湾IT
企业在东莞增加投资、扩大规模的同时,逐步把晶片元件等高技术含量的部分转
移过来。如华新公司投资2000万美元生产新型电子元器件(晶片元件及感控元件)。
预期在新一轮的投资热潮中,投资的重点将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产品
发展,东莞的IT产业将出现产业升级的趋势。
2、东莞台资IT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
外资带动型的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集群式迁入,而且东莞发展的
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全球下单,二是本地配套。东莞最初本地配套能力并不显著,
制造业在全市各镇遍地开花,现在己明显形成各种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商圈”,⋯
这种商圈是由大量中小企业组成,围绕某种商品所形成的细密的本地化分工协作
网络。东莞发展的比较优势是低成本的土地和劳动力(包括大量外来廉价劳动力),
以及与外商的联系纽带。将东莞台资IT产业集群的形成中的条件归纳进行可主要
有以下两点:
(1)土地和劳动力的低成本
改革开放后,东莞以优惠的投资政策、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比
较优势和邻近港澳地区、连接广州和深圳的区位优势,成为港台地区理想的投资
区位,并迅速发展成香港和台湾制造业的“加工厂”,加入到它们的国际F包网络
中。且改革开放后,东莞享有许多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特别是引进外资方面,
东莞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较早形成了富有活力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东莞
各级政府积极提高高效、优质的服务,收取的税费低廉,创造了成本低、回报高、
风险小、见效快的投资环境。
随着台资的进入。内地许多欠发达地区的剩余劳动力都涌向这些外资企业,
尽管企业给予员工的待遇不算高,但相比于内地的工资水平还是很有优势的,所
以劳动力的供给还是较为充足。在国外,使用人力资本是很昂贵的,外企把制造
基地设在中国内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力上的费用,这也是吸引其来投资的
重要原因之一。
(2)生产环节处于全球产品链环节
产品链是指为实现产品生产而组成的连接劳动者和生产过程的网络组织,包
括从原料采集、运输、半成品、成品生产,到产品进入分销渠道,直至到达最终
消费者手中的整个过程所涉及的所有生产者和生产活动的组织及利润分配。地方
经济加入全球生产体系时,往往会依据自身竞争优势形成一些专业化的产业群,
依靠特定商品的出口竞争力赢得地区在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中的位置。
东莞作为台湾IT产业的生产网络的子网络,通过台湾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中,
成为价值链的重要环节,从而形成美国市场、台湾接单、东莞制造、香港出货全
球价值链。目前东莞生产的电脑磁头、扫描仪、鼠标、键盘等电脑配件占全球产
量的7 096以上,95%以上的电脑整机、零配件可以在东莞生产,东莞在全球IT行业
中具有重要作用。
东莞IT业的地方生产网络是台湾IT业整体移植的结果,具有柔性生产网络的
特色,台湾与东莞的分工呈现水平分T与垂直分工共存,台湾负责研究开发、管
理和营销,东莞负责生产。完善的生产网络吸引了海内外很多企业进入东莞,使
⋯王缉慈.关于东莞全球性制造业基地的思考[哪.中国经济信息.2002.16.
30
其成为全球著名的制造基地。
3、自上而下产业集群形成机制效用评析
东莞大量引进台资,“三来一补”,便在东莞迅速地遍地开花,使东莞逐步地
从“三来一补”向IT产业发展。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政策这一特定要素是未来IT
产业集聚的诱因,它和地理区位优势结合吸引了小规模外资的进入,这也是政策
诱致条件下累积因果效应引发的区位选择的路径依赖的结果,但在政策风险较大
的中国改革开放早期,这种进入对其他投资者所起到的示范效应是十分明显的,
东莞投资环境的相关信息通过这些投资者传播开去,这就大大降低了未来的投资
者关于投资地区投资环境、利润回报政策风险、市场状况等信息的搜索成本,从
而降低了投资风险和区位选择成本,引发其他外商企业的大规模进入。同时,东
莞IT业所形成的产业集聚相关的产业链与东道国的产业和企业没有很强的前后向
的联系。
在对外资引入的区位选择中首先是市场选择过程,政府能起的作用是很微小
的,只是在投资环境信息传递和投资环境建设方面提供一些辅助性的诱致作用,
这种引资战略的实施有很强的外部约束条件,不可能具有普遍性。
一个地区要取得经济增长,关键是在本地区内建立起一系列的推动性产业,
通过产业的集群,推动经济增长,这种推动性产业的建立可以依靠国家政策或地
区自上而下地完成。一般情况下,政府可从战略层面选择适合地区的通过一定的
产业、财政、技术等政策,吸引外来资金和本地资金投资,引导企业之间形成产
业关联,并促使企业本地化,这样形成的产业集群相对来说更加稳定和具备可持
续发展性。
三、我国产业集群形成路径中的主要问题剖析
本文第一部分是介绍产业集群的两种形成路径,即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形
成路径,第二部分简单地介绍了温州柳市低压电器、东莞台资IT产业集群的形成
概况、形成条件和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在第一、二部分的论述基础上对比温州、
东莞两个产业集群的范例与产业集群形成路径理论上的差异,从中找出我国产业
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所在。
(一)自下而上产业集群形成路径中存在的问题
自下而上型产业集群一般都是民间自发形成,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等背景联
系紧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甚为紧密,在产业演进过程中,是出现F(xyz)
还是D(xyz)结构,关键是看中间产品效率和劳动力交易效率哪个更大,前者大
时就可能会出现自下而上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反之,则出现大企业的这种组织
形式。
对温州柳市低压电器集群这个典型的产业集群进行了解和分析后,我们可知
当地的中介机构和中间产品市场发展较为充分,企业之间的诚信度高,企业的地
理集聚程度也高,这些方面温州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固
定的学习费用和企业间的交易费用,促成中间产品效率的提高,使温州柳市低压
电器产业向集群方向发展而非大企业的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来看,温州的产
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机制也符合了自下而上型产业集群的形成规律。由于温州产业
集群受当地历史文化等背景影响,集群的根植性强,企业之间的联系也紧密,形
成了低成本的产业集群竞争力。在自下而上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
下问题。
1、形成条件不完备
自下而上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中,形成的条件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大多数集群
是企业追求利益形成的结果,由于没有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地区经济可能仅限
于农村经济,而且一些地区的产业集群在何处形成是不确定的,一个地方最终会
形成何种产品的产业集群也是不确定的,资源的配置不能达到合理化而具有盲目
性。
2、融资难
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本地区出现了融资困难,外资难以引进,内资往外流等
问题。随着低成本优势的丧失,这个问题在目前温州经济投资中也已突出,不少
本地的民营资本正在往外流,比如向西部或其他地区资源丰富,土地和劳动力价
格相对低廉的地区迁移,温州本市因为地价高,地理位置偏等因素,投资仅停留
在以前的规模上,并未有实质性的增加。资源的问题以及民营资本与外资引入的
抵触,使得外资在温州经济中占的比重极小,外资的不能进入,势必造成新技术
和先进管理理念的学习受阻等等问题,因而出现企业“走出去”,在国内外直接投
资办厂,带动纺织、服装等集群产业的外迁的现象。
3、技术水平较低
集群的竞争力主要依靠低素质劳动力、低工资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以传统
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目前最大的总是缺乏创新、设计人才、设备落
后,产品仍走不出仿制、组装的怪圈,产品的质量、专业功能或服务等方面表现
出来的“差异型竞争优势”则明显缺乏。
4、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位置较低
在产业链中,只有占据了核心地位才能有竞争实力,如果处在产业链附加值
低的位置,就很容易被替代和淘汰,我国自下而上型产业集群中普遍存在这样的
问题,劳动密集度大,产品附加值低。有的产业集群所形成的产业链比较长,但
是技术含量不高,或只是传统密集型产业,在国际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较低,形
成不了强有力的产业竞争力。
产业升级是产业结构提升的核心。传统产业经济学认为,区域产业结构从农
业向轻纺工业,继而向重化工业、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演进,这也是被许
多人认可的产业升级路径。位于不同层次的产业,其竞争力也不同,一般而言,
高端产业的竞争力比低端产业的竞争力要强。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通常从事资
源类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
“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低端产品;
如服装、鞋帽等等,这些产品大都属于
而发达国家则主要生产以“高附加值、
高技术含量”为标志的高端产品,如机械、电子等。
随着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传统国际分工格局正在发生
革命性变化,以产业垂直分工为核心的国际分工格局正在向以价值链为核心的国
际分工格局转换,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竞争优势不再以某个特定产业或某项特定产
品为标志,而是体现在产业链条中所占据的环节或工序上。比如说,技术密集型
产业有它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它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环节,东莞
台资IT产业集群的劳动密集性就属前者,温州的很多鞋业、服装业的设计环节就
属于后者。显然,与供给链上高附加值的上游部分(研发、设计和核心零部件生
产)和下游部分(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相比,中游的组装加工环节处于低附加值
状态,而且,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下,这一差距越来越明显。
图7
70年代
在这种多层次的产业分工格局下,将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到资
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仅仅是产业升级的一条途径,而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逐渐
向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及售后服务转变,成为更多企业所选择的产业升
级途径。
在突破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上,我们可看出一些趋势.即传统产业集群宽度
在不断拓展,产业链在不断延伸,不断与全球产业链接轨,并且在产业链环节上
从附加值低的位置向附加值高的位置发展。
(二)自上而下产业集群形成路径中存在的问题
文中在前面的论述中对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是从政府对主导产业的选择角度
来阐述,在我国有很多地区政府都在选择适合地区资源环境发展的产业,我们文
中举出的东莞台资IT产业集群的发展也是源自于政府的政策导向,在引进外资的
过程中,确立了地区的产业,但是,这之中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比如说:台资
企业进入东莞后,带动了其产业链中的其他企业一起到该地区发展,这些企业之
间相互紧密联系,而与东莞本地企业的联系甚少,并且这些IT企业进入后,并未
将其核心的技术带入东莞,他们只是将东莞当成一个大的制造加工基地,在东莞
的台资企业并未有其真正独立的知识技术产权,企业的生产只是位于全球商品链
的附加值最低的环节,这也是政府制定政策后确立的地区产业被动性产生的重要
原因。同时,由于外资进入地区后并未真正本地化,其根植性、网络性都很差,
以至于产生飞地效应,严重危及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在东莞的台资IT企业中,
中级管理人员是大陆人,高层都是台湾人,高层负责培训中层,而且这些企业几
乎都是台湾的外包型协力厂,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完全拷贝台湾厂,与台湾总部
保持着复杂交织的密切联系,形成了一张弹性化的协力网络。总的说来,自上而
下型产业集群主要问题存在于以下几方面。
1、规划不切实际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建立产业集群刻意扶持本地的产业,却如同拔苗助长未起
到任何推动作用,而某些未受到政府关注的地方反而形成了产业集群,并逐步发
展壮大。现在有的城市千篇一律地追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忽视了地区个
性化产业发展,政府在确定主导产业时应当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寻找适合本地区
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以形成产业关联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才是佳径。
2、政策不配套
有些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符合了当地的资源环境状况,但是政府在作为产业
集群形成的主体时,制定的配套政策有的却不符合集群的整体发展。比如,在相
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政府不能辅助企业提供配套服务;或者在集群的不断成长
与扩大过程中,政府应逐渐偏重于取消扼制创新的障碍与限制,鼓励竞争,不断
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力,以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升级。
在政府管理职能上也没有完成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对经济社会的直
接干预过度,影响市场体系建设,制约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东莞,一个
例子就是海关问题,甚至被当地许多IT厂商称为限制发展的瓶颈,东莞海关转厂
较慢,办事效率较低,随着东莞IT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这一问题日趋严重。
3、集群中企业缺乏其独立的核心技术
自上而下式产业集群的产品有的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也以出口为主,
譬如东莞这类产业集群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产品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商手中,这
些产业集群承担的只是“一个区域性生产者角色,在外国跨国公司的严格控制下
提供服务”,而不是真正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自主生产者角色,正是
这个原因,以至于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东莞电子信息企业有1800多家,年产值超
过500亿,电脑整机所需零部件95%可在东莞配齐,然而境外企业在东莞设立的
R&D机构却几乎没有,核心技术产品需要境外来提供,长远来看,这是非常不利于
一个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的。
4、缺乏根植性
一些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企业“一窝蜂”的相继在有些地区投资办厂,以
维持原来的生产联系,这样“群居链”被复制过来,与当地的交流便少了,因为
他们可以不依赖当地供应商的网络,这种“群居链”又可以到处流动,有很多东
莞的外资企业只能选择自己圈子里的企业提供相关配套,从而形成上下游交易合
作关系。东莞集群与国际产业体系的联系,严重依赖台商和港商为纽带,无论是
大企业或与之相配套的中小企业均是外资主导的,订单、资金、技术、生产运筹
均在外,仅~个加工环节在本地,这种“松脚型”集群本地根植性不强,企业容
易发生区位转移,产业“空洞化”风险正在加剧。因此,当一个大型企业选择外
迁,往往带走许多相关小企业。
四、促进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
以上我们探讨了两种产业集群的形成路径方式,自下而上型集群来源于民间
企业的自发意识,带有很强的网络联系性和根植性,自上而下型产业集群的形成
与发展源自于政府对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选择产业过程中存在政府的被动性与
主动性,如果处于被动的状态时,产业集群缺乏根植性和网络性,如东莞台资IT
产业集群中的外资企业难以本地化,外企与本地企业之间的关联性不大,出现整
个台资IT产业集群向长三角地区整体迁移的“飞地”现象,很大程度上减缓了东
莞地区的IT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
从根本上来讲,集群的根植性、网络性和高技术性是保证产业集群良好发展
的重要条件。自下而上的产业集群在结构升级上因产业技术含量不高或处于产业
附加值低的环节不能拥有优势竞争力,自上而下的产业集群也会因企业不能根植
于本地并产生紧密的联系而出现产业集群的整体迁移不良现象。
针对文中第三部分所提拙的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可有以下促进我国产
业集群发展的思路。
(一)合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对于市场不完善引起的产业集群形成条件不完备,政府应当定位好其角色,
运用直接和间接的宏观调控方式来影响产业集群的形成。
1、当出现市场失灵或要发展基础薄弱产业时,政府可通过直接调控方式来选
择主导产业,加大扶持龙头企业和产业的力度,为主导性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性
的基础设施,制定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来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
2、建立区域服务体系来间接影响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加快发展行业协会、
个体劳动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民间组织,重视发挥工商联的作用,促进形成政
府管理与行业自律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管理新局面。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
作的方式,大力发展服务型的出口代理商、生产力中心、技术信息中心、质量检
测控制中心、开放性行业技术中,二等集群发展机构。
(二)提高企业技术含量
针对两种路径的产业集群方式中技术含量偏低的情况,可有以下政府对策:
1、部分地区政策可从“吸引外资政策”到“技术扩散政策”方向转变
有的地区为了吸引外资一味地降低土地和人力成本,从长远来看,这不是可取
的,应当不断地从产业升级角度考虑,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让企业能拥有技术
产权,从而将政策的侧重点放在引进外资又能将产业置于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
才是最佳的。
2、建立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机制
包括政府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完善信息交流手段,提供技术经济情报,
建立行业协会等;促进产学研合作,设立技术中心,促进大学技术转移机构的生
成。
(三)促使企业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的高端环节
政府除了协助企业拥有技术知识产权并加强技术创新外,还可以通过引导企业
建立自己的国际品牌和国内外销售网络等方式让产业集群整体与全球产业链相连
接,并处于全球链的高附加值环节,从而保持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四)增强企业的根植性
对于自上而下式产业集群可通过加强企业人才的根植性来提高本地生产要素
的水平。外源型产业集群的根植性问题的实质是人才的根植性,只有当高素质的
人才以当地为家,以产业集群区域为发展半径时,外源型产业集群才能实现真正
的根植。所以,为了增强外源型产业集群的根植性,当地不但要培养和引进高素
质的人才,而且要珍惜,使高素质人才能够与外资相关企业的产业链相一致。
(五)合理选择地区主导产业
自上而下式产业集群形成路径中,政府应当适时适地通过定量、定性的方式来
选择主导产业,不能盲目地追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选择了地区主导产业之后,
就可制定相应的财政、技术、产业政策来满足产业集群的发展。
(六)采取灵活多样的政策吸引外资
吸引投资方面,可通过低土地价格、低人力资本价格、低税率、低利率等方式
来吸引地区内外的投资,当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可从更高层次来吸引投
资,比如给企业提供厂房和相应的配套设旌而同时要求企业必须拥有独立的技术
产权,等等,以此解决部分的融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3.
[5]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商务印书馆.1997.
[6]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7]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
[8]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9]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0]小阿尔弗雷德·D·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1.
[11]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2]李小建.经济地理学[哪.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3]李小建,李二玲.产业集聚发生机制的比较研究[J].中州学刊.2002.7.
[14】陈剑锋.产业集群中社会资本价值模型及其影响[J].学术研究.2003.2.
[15]符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10.
[16]陈剑锋,唐振鹏.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8.
[17]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3.
[18]方澜.产业集群的组织边界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J].科技进步与对
策.2005.7.
[19]吴德进.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属性与内涵[J].中国工业经济.2004.7.
[20]谭力文,李文秀.基于集群形成机理的产业集群理论评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
报.2004.1.
[21]陈继海,唐翌.中国产业集聚模式的动态考察[J].当代财经.2003.10.
[22]陈继海.世界各国产业集聚模式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2003.6.
[23]邢志俊.影响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分析[J].北方经贸.2005.5.
[24]姜岩.基于经济学视角的产业集群形成机理考察[J].湖北经济学院学
报.2004.6.
[25]李小建,李庆春.克鲁格曼的主要经济地理学观点分析[J].地理科学进
展.1999.18.
[261王传英.对产业集聚,运行机制的探讨[J].经济纵横.2004.4.
[27]李晨阳,欧国立.产业集群的网络特性及其发展中的政府导向作用[J].洛阳大
学学报.2005.3.
[28]吴利学,魏后凯.产业集群研究的最新进展及理论前沿[J].上海行政学学
报.2004.5.
[29]石培哲.产业集聚形成原因探析[J].经济师.2000.3.
[30]曹洪军,王乙伊.国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及其启示[J].宏观经济研
究.2004.10.
[31]陈雪梅,张毅.产业集群形成的产业条件及其地方产业集群的政策选择[J].南
方经济.2005.2.
[32]陈雪梅,陈鹏宇.广东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其发展与升级[J].宏观经济研
究.2004.10.
[33]朱华晟,王缉慈.论产业群内地方联系的影响因素——以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群
为例[J].经济地理.2002.7,
。D4].张明林,陈华.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超边际分析理论模型初探[J].企业经
济.2005.1.
[35]张毅,陈雪梅.分工演进,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对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机理的一个解释[J].当代经济科学.2005.3.
[36]朱要武,朱玉能.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J].上海综合经济.2003.11.
[37]陈刚.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含义,原则与基准[J].理论探索.2004.2.
[38]朱方伟,高畅,王国红.产业集群的核心要素演进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
管理.2004.2.
[39]杨静文,朱宪辰.冀豫浙中小企业集群中的刨业机制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与
开发.2005.2.
[40]杨静文.企业集群发育形成过程中的创业机制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4.5.
[41]林竞君.嵌入性,社会网络与产业集群——一个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J].经济
经纬.2004.5.
[42]王缉慈,罗家德,童昕.东莞和苏州台商Pc产业群的比较分析[J].中国地质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433雷如桥,陈继祥,刘芹.产业集群网络作用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
理.2004.12.
[44]黄中伟.基于网络结构的产业集群创新机制和绩效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2004.3.
[453孙洛平,徐勇.传统产业集群形成的市场条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2.
[46]童听,王缉慈.东莞PC相关制造业地方产业群的发展演变[J].地理学
报.2001.6.
F47]王缉慈.关于东莞全球性制造业基地的思考[N].中国经济信息.2002.16.
[48]周兵,冉启秀.产业集群形成的理论及类型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4.8.
[49]杨小凯.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0]中国窗http://删F.cnwnc.com/20030724/ca447591.htm.[w]2003/07/04
40
后记
当论文完稿的时候,短暂的研究生学习生活也即告结束了。
感谢恩师朱泽山教授在我论文完成过程中给予的悉心指导,无论是从论文的
选题,还是构思,还是到最后的反复修改,无不凝聚着导师的心血。导师学识渊
博、为人正直宽厚深深影响和感动着我,师恩如海,永荡心间!
在这里,我还要衷心地感谢祝志勇、欧文福两位教授,两位老师平易近人、
治学严谨,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使我受益匪浅。此外,我
还要感谢三年中在学习、生活上给予我关心和教导的唐晓嘉师母以及刘斌、唐宁、
沈冰、赖亚兰、张和碧、钟敏等老师。
同时也非常感谢我的各位同班同学欧阳华、王晓芳、杜小伟、王飞、吴俊芳、
张薇平、潘静毅、董晓琳、范华岭、苏莉、刘燕、梁武、吴垠,感谢师兄尹红伟、
师妹李光晓、杨菊花、杨小平,感谢竺杏月、林桂娟、段宏立、湛琴等朋友在我
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众多帮助,千言万语也无以表达我对他们的感激,我只能
将此铭记于心。
最后,要感谢我含辛茹苦的父母以及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没有他们长期默
默无闻的支持,就没有我的现在,至此,我只想说一句:谢谢所有关心和支持着
我的每一个人!
路虽坎坷,却很庆幸能在众人相助之下始终如一地走下来,难忘西大一泥一
草一木,深爱杏园之晴之阴之雨。
4
周丽琼
2006年5月于西南大学杏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