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2962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浙江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姓名:周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凤进
20051101
摘要
城市,本质上是要素聚集的结果。中外学术界对城市化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
历史,然而以非农业人口这个单一指标来衡量城市化水平为多,即使谈及经济、
社会、环境等等,更多的还是偏重在经济方面一些容易量化的指标上。笔者选取
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基于产业集聚的协
调发展城市化的指标体系,比较浙江省与“国际花园城市”新加坡的城市化水平
差距。并紧紧围绕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快速集聚和因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而释放
出来的生产力要素而导致的快速集聚,在肯定这两个快速集聚推进城市化的同
时,分析出其对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概括其中的问题,进
而提出相应的公共政策选择体系予以解决。全文共分为6部分,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绪论,本文简单对此次研究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思路及文章结
构安排加以说明。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在此章节中笔者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对产业集聚和城市
化的互动研究理论做出了回顾,并简单对这些文献加以评论。
第三部分是对我国当前产业集聚和城市化协调发展机理的研究。首先,对产
业集聚和城市化的内涵分别做出界定。然后,对产业集聚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
此外,详尽地分析了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机理,说明二者相辅相成,彼
此影响。最后,基于以上理论,笔者创建了一个协调发展城市化测评指标体系。
第四部分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分析。笔者以浙江为例,首先,分析了
目前城市化水平与产业集聚发展现状。然后,运用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以大量而
又翔实的数据对新加坡与浙江省作出比较分析,进而探讨了我国城市化与产业集
聚协调发展的不足之处。
第五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城市化与产业集聚协调发展的
问题与不足之处,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对
我国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定与选择提供借鉴性思路。
第六部分是总结和展望。作为本文的结尾部分,这里笔者首先对本次研究做
出了回顾。本文认为,在全国掀起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之下,经过多年的不懈
努力之后,我国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必定共荣公生、协调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聚城市化协调发展
Abstract
City,is essentially the result of element convergency_For a long time,scholars
study urbanization,and use percentage of un—agriculture persons to weigh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or emphasize only economy element.I choose harmonious developing
between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urbanization as my topic.
This paper jumps with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I set up index system,
and compare Zhejiang Province with Singapore.And surround quick centralizing of
international industry transferring and released productivity in market economy.
Except of affirming the advantage from these two quick agglomeration to
urbanization,analyse the disadvantage to urbanization and the problems.Then use
public policy to solve them.Six parts in all paper:
Chapterl Introduction,set forth objeefive of research,meaning,thingking road
and frame of the article.
Chapter2 Literature summarize:First,from a lot of writing,according to the fact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aaide,summarize others’research about industry
ag酉omeration,urbanization.
Chapter3 Research about mechanism of harmonious developing between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urbanization.It includes identifing the meanings of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urbanization,also mechanism of industry agglomeration,
construction of index system of the relation,and the mechanism between them.
Chapter4,according to the analyse above and the fact of th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urbaniz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use index system of
urbanization,compare Zhejiang Province with Singapore.And conclude the problem.
Chapter5 Give some public policy for choice.
Chapter6 Summarize and prospect.
Something new in this paper:First,emphasize the harmony between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urbanization.Second,establish indexs induded in economy,
society and zoology.Third,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quick industy transfer and
inside quick agglomeration,analyze the problems,and give advices.
Key Words:industry agglomeration,urbanization,harmonious development
浙江大学鹾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他协调麓震研究
{导论
美国藩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麓预畜,2l懒纪影响世界避程和改变世界面
虢熬骞强捧事:一是美罄赛秘鼓产数熬发袋;二建串鏊骧枣绽逡程。稷据筏疆有
关专家测算,我国城市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通过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影响,
可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可见,城市化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马达。
在久炎六予多年懿城枣纯发震遴程宁,天类溉鑫l造了藏枣熬簿溪,瞧麟迄了
城市社会特有的问题。最先进的愚想文化、科学技术总是产生在城市里,而与人
类文明相背的各种社会问题也总是最先在城市璧产生。城市生活令人向往,但问
运氇难酝懿玉,诸露天翟遘密、交懑哥这睦簿稳、城区改遥辫壤、嚣境嚣梁、浚
入两极分化、经济增长放缓、城市黎力等众多“城市病”己魑有目共睹。
据世界银行最新报告,截止2004年底,全燃界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7%,
瑟中国懿藏枣囊二承乎考这餮4i。8篱,与经济发达黧家城市入瞄曩达90%戳上豹数
字相距黧远。城市化既有漫长的历史,又是当今社会一个全球憔现象,所以总结
人类城市化发展的正威随方面经验教训,是2l燃纪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课愿之
——々
中国鞭在2050年潦本实现现代化,必须使城市人口超过50%,那么,中国
在未来40多年里,将肖1亿多人瞄走进城市生活,而在“以人为本”的科举发
溪溪搔嚣下,“壤枣德蒺是城枣久翻魄重逐步鬟麓翻城市空游不断扩震静过程,
又是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既是人类整体素质摁升
和生活方溅逐步转变的过程,又是辛土会流动性日懿增强和文化多样性传播交融的
:蓬翟。”1藏枣耽需要密霞懿臻诞,它褥莛一顼楚大鸵历变工糕秘季圭会关系豹转
型,也是一个非常艰臣的任务。
围绕如何有效地提商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化进程,中外学术界著述颇多,
骧枣纯臻论与实践在共溺蔻迸。遥年来,夔着各穗为扩大藏帝溪模,螬热城市数
量,提升城市在就业和投资方面的吸引力,以“面向市场需求”为指导的在财政
税收政策、金融货币敢壤、土地优惠政策等方面的趋同与饱和,以产业政懿为基
石忆邵.关乎城市化的几个学术问题的讨论同济大学学报:社台科学版.2003,14(3).33-38
l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础的全方位、立体式地构建合理的产业链与打造有效的产业集聚区成了政策实践
者和理论研究者的一个热门。这其实也是城市发展或者城市化的应有之意,从城
市产生过程中人口与产业的集聚就已经体现了这一点,所以,如何有效地促进产
业集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也成了本文研究的对象。
1.1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城市的概念由来己久,它往往是经济、政治、文化、信息等中心中的若干个
的集合点,古之“城”、“市”各有来历,城堡、城墙、护城河等均是“城”的
体现,市场则是“市”的最集中、本质的反映。
21世纪,世界以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尤其随着中国改革
开放,随着中国加入WTO,我们面l}缶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由于城市在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一个个
以城市竞争力为龙头或者核心的区域竞争力的优势和提升,而以产业竞争力为核
心的综合竞争力又可以说是城市竞争力的具体形式和具体化。
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从政府到民间的一切活动都非常明显
地体现出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和共同进步。例如浙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
前沿阵地,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因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浙
江取得了GDP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浙江因民营经济的特殊性
产生了一个个以专业化产业区为载体的产业集聚区,从而促进了浙江的城市化进
程不断加快,城市数量的增多,城市规模的扩大,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与
此同时,浙江也存在着因为产业集聚而致使城市生活居住区加剧不和谐的现象,
比如有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产业升级困难等等,学术界对于浙江城市化滞后的
现象也多有论述。
综观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化的定义内涵和相应动力机制和
衡量指标方面存在着差异非常巨大的争论,统一尚有难度。在行动中便体现出以
市场化,以可以数量化的一些指标优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市化滞后于
工业化,产业集聚未能很好地推动城市化的现象,导致了比如美国底特律汽车产
业城失败这样的现象。
鉴于产业集聚推动浙江城市化进程却又存在浙江城市化滞后现象这么一种
2
赣江大学鹾士学位论文产韭寨鬻每城市讫协调缴髓研究
矛盾的情况,学术界和一些改革的实践者都有所论述。但本文试图从产业集聚带
来教聚集不经济分辑入手,戳黔鲠夔灏汪产延集浆攘囊蠛枣鬟:逐程孛魏一黧阏逶
和为新的城市化参考徽义,同时也W供中国沿海菠他城市在产业集聚推动城市化
进程中作然许参考,为推进协调城市的发展尽绵游之力。
1.2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I。2。{研究思路
城市化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关于其研究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本人在大
量阅读菊关城市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愚主义辩证瞧物思维方法和实事
求是藤黉翦,深翔分橱理解一个“欲人为本”豹城市所需要其麓的要素与内涵,从
而导出人本精神的城市化,并考虑到城市化过程的本质是非农产业在优势区位的
集聚,所以希望能从产渡集聚角度米对城市化邀稷进行磅究,立是浙江产攮集聚
与城市纯发展实情,龙蒸是在国内外快速产业转移浪潮和扶计绷经济向市场经济
过度过秘中,产业生产力的大量释放进而浙江小城镇化加速,并带来许多闻题的
力Ⅱ剧入手,运用产业集浆与城市他协调发展盼基零理论,并搬健濒江省壹蛰县财
政傣罨l等特点提出多方覆政策建议。
1.2.2创新点
本文的主要创新体现在:
I、联系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尤其是提出协调发展理念,遮与以往单向分析
甚至藏露淹争力终臻突熬大舞苓霆,这里强调豹戆秘诱,强镶黪建生产力簧豢之
间的合作丽不是竞争,包括入与入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
2、构建以经济效黼、社会效益和生态空间效益为基础的协调发展城常化水
平戆撂稼体系著热菇突嚣运爱;
3、于巴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曾经潜伏的生产力要索带
来的快速产业集聚,分析这种集聚的离度两面性,既大力推进城市化,又迅速导
致众多皱枣瘸戆麴爨,分辑滔嚣我酝簿决蹲策。
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1.2.3内容框架
本文在研究建立产业集聚和城市化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比
较分析法和历史逻辑分析法,并就浙江省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相互关系为例推导出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而提出解决对策。全文共分为
六部分,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是确定本论文研究主题,提出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指出研究思
路与内容框架。
第二、三部分是本文的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分析。在对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相
关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界定各自的内涵特征,构建城市化的测评指标体系,
分析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的相互作用机理。此两部分为论文后边具体分析研究准备
了最基本的理念。
第四部分运用前边所建立的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以浙江
省为例,和“国际花园城市”新加坡的整体水平作比较,分析产业集聚和城市化
互动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第五部分根据上述分析,从多个角度提出公共政策选择体系对其中存在的问
题予以解决。
第六部分是总结和展望。
4
浙江丈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2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相关理论回顾
2.1产业集聚及其发生机制相关理论回顾
亚当·斯密最早从分工的角度描述了集聚现象的存在。在《国富论》中描述
道;工人所穿的粗呢绒上衣和牧羊者所用的剪刀这两种产品的生产,是由家庭作
坊和手工工场为基本单位的小企业群联合劳动完成的,因而他所指的集聚是由一
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中小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而成的群体。
韦伯在1909年的《工业区位论》中第一个明确提出集聚和集聚效应这个概
念。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是“成本决定论”,他将产业集聚主要归因于企业
决策者将集聚所得的利益与因迁移而追加的运输和劳动成本进行大小比较后的
结果。所谓集聚效应是指某些工业部门向某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一种大于所追加的
运费或劳动力费用,从而使产品成本降低的效果。韦伯的集聚效应只考察了成本
节约,因而只是产生于厂商内部的一种规模经济。由于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是以古
典经济学为基础、以成本分析为依据来研究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工业地域结构,
所以他没有考虑垄断价格给企业带来的超额利润,也没有考虑政府的作用及当地
社会文化的影响,他只从资源禀赋的角度考虑资源型产业的集聚,所以不具有一
般性。
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920年《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外部经济概念,他在韦伯
理论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
为,产业集聚是许多性质相似的企业为了获取外部规模经济提供的在降低成本等
方面的好处而在特定地方集中的过程。马歇尔认为产业集聚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
因:劳动力共享、专业化分工形成中间投入品市场和技术知识外溢。马歇尔特别
强调企业的“根植性”。他的外部经济虽然在一定程度P解释了产业集聚的原因,
但并没有阐明这种外部经济的晟初来源,他只论述了集中生产的优势,而没有描
述可能导致集中的过程,他忽略了区位和运输成本因素,因此也就没有注意到不
同的产_k和区位,产业集聚的程度和持续性是不同的。
1933年,俄林在《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中第一次将贸易和产、世布局理
论联系起来,认为国际贸易理论只是产业布局理论的一小部分,它充分讨论了运
论联系起来,认为国际贸易理论只是产业布局理论的--d,部分,它充分讨论了运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输成本和规模经济对于作为贸易替代品之要素流动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影响区际
贸易和国际贸易的经济活动布局的重要性。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个地方的运输
成本决定了该地方的产业布局,但是生产活动集中的趋势之大,可以使布局从遵
循运输条件的轨道上偏离,由此可见集聚效应是产业布局的一个重要原因。
克鲁格曼的空间经济理论强调历史和偶然事件在经济活动的区位决定方面
的重要作用。空间经济理论认为在初始禀赋条件相类似的地方之间,产业分布得
不均衡是由于积累循环因果关系和路径依赖所导致的。克鲁格曼进一步发挥了俄
林思想,认为不仅是运输成本和规模经济,市场潜力也是集聚发生的一个重要原
因。他将贸易理论和区位理论相结合,用模型化的方法通过严密的数学论证从深
层次上揭示了产业集聚的发生机制。但是,他比较强调大型公司的内部增长和组
织间能量化的市场联系,而忽视了公司活动所产生的难以量化的非物质联系和非
正式联系。再者,企业层面上的规模收益递增应该指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它是
一个涉及到企业规模大小的概念,只有在企业节约的交易费用大于其内部组织成
本时,企业规模才会扩大。企业规模扩大的界限是:企业将倾向与扩张到企业内
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
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1企业通过外部经济内部化来扩大规模其
实是市场向企业转化的规模,超过一定的限度,企业的规模经济就变为规模不经
济了。所以,产业集聚的优势应是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企业外部规模经济(包括
市场、劳动和资本的规模收益递增)共同作用的结果。产业集聚的程度越大,规
模越大,也就使企业所在产业的整个规模扩大了,这样中间投入品的种类更多,
分工更细,消费品种类也更多,提高了居民的效用水平。但产业集聚规模也有一
个最佳限度,视产业集聚区的承载力及可开发性、基础设施的可通达性而定。过
度的集聚会造成地价上升、场地拥挤、环境污染等,虽然企业间的前后向联系所
产生的向心力与贸易成本和地租所产生的离心力的强弱抗衡会决定集聚与分散,
但企业迁移的惰性和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倾向于增大集聚规模。因此,要使集聚
与分散适度,必须加强政府的干预。当然,实际状况离这个度还较远,因为我们
的产业集聚才刚刚开始。
波特则从竞争优势理论角度去研究产业集聚问题。他运用其著名的“钻石理
李仁君:产权界定与资源配置:科斯定理的数理表述,南开经济研究,1999,第1期。
6
淤茳大学颈士学证论文产韭豢絮与城市纯协诲笈矮研究
论”解释产业集群,认为集聚是提商产业竞争力的墓要因索。产业集聚更多地首
先发蠛予一嚣家裁瑟鬃企建,这一耀家盒登蒯激了诲多露类爱犍懿成长。波特霹
产业集聚的界定是,程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盎)中,大量产业
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谯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麴的
璜象。
在产业集聚理论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出现过三次研究高潮。20世纪30
年代,经济学家胡佛茵先将集聚经济分解为内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
经济,怼产篷集聚瑗象麴疆究递一步深琵,形藏产曛集聚理论娇究戆繁一次怒潮。
20世纪70—80年代,期科特应用瓷本主义发展的宏观经济理论探讨当代擞产的
空间组织变化,突出的是与“福特擞义危机”相联系,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主
要集孛农灵活懿“产救嚣”或瑟熬“产鼗空嚣”,这是产鲎集聚二。20嫠鳃90
年代以采,面对全球化浪潮,克鲁格曼应用不完众竞争经济学、递增收益、路径
依赖和累积因果关系镣解释产业的空间集聚。波特提出著名的“钻石”理论模型,
特囊强壤产韭集聚对一霆建嚣产簸颡际竞争力熬终蹋,这望麓标恚着产数嶷聚
三。虽然他们研究方向侧重不一,但都强调集聚经济和区域分正在区域经济发展
中的作用,强调集聚缀济效应。
2.2城市化及其水平测评指标理论回顾
2。2。{美子城毒纯耱攉述
城市不是人口、物质、空间等要索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以人为主体、以自
然巧境为依托、以人们的经济社会活渤为载体的露税系统,它既是盎然实髂、经
济实体,镌是社会实体、文纯实俸和信惠实体,识其有集约性、禽效性、功能综
合性、开放性和系统性簿本质特征。人类从有城市开始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城市
佳(urbanization)楚人类社会发殿鲍必然趋势,是我重经济发震的必经途经。
城甫内涵的多元靛决定了城市化定义内涵的多样性,关予城市化豹概念,学
术界歧见纷呈,莫衷一是,不同学科强调城市化的不同侧面,对城市化的定义各
不胡同。这是因为城露纯作为一转复杂瓣社会霸经济现象,涉及经济学、遮瑷学、
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历史学等众多学科,备学科从各自的研究角度、研究
7
濒娃太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蘩与城辔纯诲调发展研究
领域提出了适合本学科特点的城市化定义。
1、经济傺理学强调从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一定地域(膊民点)的人
强瓣摸、产堑绥橡、经济威分、运蓉梳麓、管理手段、黻务设麓、癸壤条律戮及
人们的生活水平等要素由小刎大、由粗至n精、由低到黼,由分散到熬中,由单一
到复合的一种转换或重新组合的复杂的动态过程。美蹦的沃纳认为,城市化是指
获激入墨稀巯势穗兰l鸷驾遮毒空阉、劳韵强度穰大置个久分鼗为特髹豹农穗经济
转变成为只有簇本对立特征的城市经济的变化过程。荚国的巴顿认为,城市化是
人口、社会生产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幽内学者认为“城市化是个
交传统落蓐瓣乡孝重社会荛现代瓣城枣耱会鹣鸯然蘑变邋程。
2、地理学强调城市经济和人文关系的变化。认为城市化是由于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而引起的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农村屠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的
念过程。势有皱枣发震匏形淼~箴分秀藤个除段,鞫城市讫阶段,都送纯阶段,
:i戆城市化阶段,再城市化阶段的说法。
3、历史学认为城市化就是人类从区域文明向世界文明过渡中,城市的社会
动力终魇越来越秀露强静倭受发震过程。
4、社会学强调社会生活方式的主体从乡村向城市转化。库采夫认为,城市化
怒随黄工业革命的发展,大机器工业的如域,劳动分工的深化,交换范围的扩大,
校会扶一种形态转蠢秀一耱形态静耋赛掰史往过程。黧蠹学者诀蕊,城市倦是指
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农业劳动方式向非农业劳动方式转变以殿城市生活方
式创立、采用茅羁普及豹过程。米切尔指躜,所谓城市化艘是聚落成为城市,向城
常移动,原来懿农鲎转交为溅奄所逶零暴露豹联监,并遂渐海上述憾况稿适应静
激型变化的过程。沃思也认为,城市化不仅意味着人们被吸引到那热称为城市的
地方,并被编入到它的生活缀织中去的过程,还意味着随城市发展两如现的实有
城市特色瓣生活方式酶不瞬强纯。
5、人类文化学注重从多村文化向城市文化的过渡,认为城市化并非简单地
搬越来越多的入居住在城市髑城镇,两应该是指社会中城市与非城常地区之阀的
来往和相互联系戆西益增多的这释进程。
6、人口举强调人口从多村到城市的流动。
7、王学山(2001)认为疵放弃“城市化”的称谓,跛耀适合我圜疆浩的“农
澌江大学磺士学位论文产监燕浆姆城市纯矫谭发怒研究
村城市化”提法。所谓农村城市化,是指一定国家戏地区的农村,其资源配鬣(含
人力资源)、社会模鼗及其运瘁耪发菠达裂当辩懿赛羲枣先逡零擎夔一耱季生会状
态。
8、备国百科全书对城市化的界定也是千差万别。《中国火百科全书》“城
毒纯遂露爨入霜岛城露缝域集孛弱多挂连蠛转纯必壤毒蘧域鹃_遘程。”《苏联委
科全书》“城市化是指城市在社会发展中作用曰蔬增大的历史过程。城市化影响
人口的社会结构、就业结构、统计缡构、人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生产力的分配
戮及霆臻模式。”《鞋本嚣辩全书》;“骧专绽楚一个享圭会缓枣入日与农}壹人墨
相比数墩绝对增大的过程。”《不列颠百科全书》;“城市化怒人口集中到城市
或城市地区的过程。这种过程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城市数量增加,二是通过每
个骧枣熬嚣久墨熬增祆。”
9、弱有美国新版的《世界城市》一书的定义是:“都市化是一个过程,包
括两个方酾的变化。其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运动,并在都市中从事非农业工作。
葵二是乡挂生活方式巍城枣生活方式戆转交,这键摇价篷鬣、态度露孳亍为等方蘑。
第一方面强调人口的密度和经济职能,第二方面强调社会、心理和行为因豢。实
质上这两方面是互动的。”
2.2。2城市化测评指标综述
国内强学者采是复会攒标寒诗算城枣纯水平,其基本攘式楚黄先选篷黢反映
遗城镇备方面基本特授豹一组指标,然后根据这夔指标计算出一个综合值,体为
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对于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商业、变通运输业、建
筑业和科技文化等事业发震水平懿纛蘩标志,也憝簿量一个基家翻缝区社会缀绠
程度帮管溅水平的重要标志的城市纯指标。不同举者研究由予地域不同、获取指
标数据的难以程度不同,因而选取的指标也各不相同。
l、1971年日本东洋经济囊闻掇校提出的城繁成长力系数浚,题10璎撩擦
来涮算:地区总入盈、地方财政年魔支出额、制潦她从业人数、商业从业人数、
工业生产总值、批发业总额、住宅建筑总面积、储蓄额、电话游及率:
2、1960年基本城露途理学家联欢幸男提出了一个城市凄搬拣,鼹寒戮突东
京郊区城市化推进情况,城市度由五类16个分指标复合而成,计算采用数溅统
9
游江太学碟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等城市纯协诵发耩醉鬼
计中的因予分析法;
3、诲多学者菇诗赣方镬竞皱蠢入13占慧入繇瓣魄铡《帮城泰证率)终笼德蓬
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如法国菲利浦·潘什梅尔的城市化指数为:地区城市
人口密度/农村人口密度$城市人口/众国人D*100%。
4、强蔫余(2002)掰经}l率、警均家庭残虽、生卒年羚久蟊攀、未薅率、本
市出生入口率、电话普及率来说明城市化性质的增强。
5、杨丽英(2003)从传统主义——公理主义、个人主义——非个人主义、权
藏主义——平均主义镣意识形态方鬣懿差异来磷褒藏枣纯瞧豢鹣壤强。
6、审京文(2003)认为城市化指标体系不仅黧反映城市的自身发展,丽鼠还
要能够反映城市带动和促进所在地区的经济增长和文化、社会进步功能,从而提
塞了霾绕嚣域入墨城露纯东平、区域产薤城枣继承平、区域瑗露发震拳乎、蕊域
内城市体系完善程度等四个方面的十多项更具体的指标。
7、我国学者如张耕田、代合治朔叶裕民等人提出的是城市化综合指数法。
2.3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空间荚系回顾
城市他是城市鲍发生、发展的过程,是非农产她的形成与燕聚,嚣与此捆伴
随的是消费区位的集聚过程。基予遗样的定位,潮内外对戴有众多论述。
1、恩格斯城市化论
愚据瓶在《英国王入除级状况》一书申,涤刻遮论述了近代城市纯产生鹣愿
因是从产妲集聚开始弓i起入口等集聚扶丽形成城市和城市戳种种有利条件吸引
产业集聚.把商业统治权和大工业的各种条件或大戚小地结合在一起吸引工业和
商业的爨聚著使它们褥列发展。
2、蘑仟的城市他观点
廖什认为大规模的个别企业的的区位,有时也会形成城市,在这种场合,是
一种综合生产几个方瑟财货舱大趣模众业的区位,姨区位论懿溅患看,这掰调的
几方面豹财货,也可分涮形成与之栩关的几个产姚区位。基予这些观点,能将城
市定义为≈#农业区位的点状集聚。他认为产业区位集聚是城市化必不可少的要
素,并墓德将这耱区健弱集聚分为爨塞!褰聚期受场题约寒静集聚嚣耱。
3、书伯的产业集聚思想
lO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韦伯批判各种工业企业分别根据各自的局部区位因子如原料地、市场、劳动
力等进行区位选择这样的偶然性集聚。他将工业集聚分为两个阶段:低级阶段主
要表现为工厂规模的扩大,高级阶段则表现为许多在生产、销售上存在密切联系
的工厂向一个地点集中,从而带来生产的集聚利益和区位经济利益。
4、斯科特的工业一城市区位论
斯科特通过分析劳动过程中纵向一体化和纵向分解、生产联系、集聚经济得
出产业区位集聚的特点并进一步与城市化联系。他认为整个生产系统的核心是劳
动过程,即工人使用劳工工具进行商品生产时的实际操作过程。他把有交易网络
关系连接的、空间集聚的产业综合体称之为“原始城市形态”。斯科特主要从企
业联系成本角度阐述了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关系。
5、马歇尔产业区与城市化
马歇尔指出,因为产业区有提供协同创新环境、配套辅助性工业、提供专门
化的劳动力市场、平衡劳动供求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和便利顾客选择等
方面的好处,使得工业为外部规模经济在这个特定区域集聚,进而促使城镇产生、
发展。他认为,地方性工业因为企业相对规模小,对城市化的需求不是特别强烈,
所以它促使的是分散式城市化或“未城市化”,是专业化村庄、小城镇的形成、
发展。
6、胡佛的城市经济学说
胡佛在肯定初始进入的企业主要因为规模经济和地区化规模集中的前提下,
提出了在城市化经济的作用下,各种工业部门向这些地区集中,随着城市的发展,
它不仅吸引那些市场指向性工业和由于集中才使该城市产生的工业,还吸引劳动
力指向型工业,尽管城市生产费用以及租金标准很高,但相对很容易找到质量较
高的劳动力。
国内有关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空间关系的论述也多基于以上认识的具体化尤
其是进行实证或案例分析,理论创新基本空白,所以在此不作具体论述。无论国
内外在现有所翻阅的资料文献里,关于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不多,
雨研究因为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影响下,我国东部沿海和广大中西部地区因为这个
产业大转移而形成的快速产业集聚现象比较少。此外,对于因为计划经济向市场
经济过度所释放出来的资源和生产力的大量快速聚集现象的内在逻辑也几乎没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有很直接地看到。然而,恰恰以上两点是当前我国尤其是东部沿海产业集聚区的
典型特征。至于关于两者的协调发展问题在理论上还不曾见过。对于这三点,本
文将在第三章进行有关理论分析,并在第四章里以浙江省为例进行深入论证。
1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3当前我国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机理研究
3.1当前我国产业集聚的内涵特征和发生机制分析
3.1.1当前我国产业集聚内涵特征界定
本文中的“产业”是经济中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是指生产同一类商品或
提供同一类服务,或者对以上两者具有密切替代功能的企业集合。这一企业集合
面对相同的供应者或消费者集合,也就是说,一个产业就是一群生产(提供)相
近或替代产品(服务)的企业。在英文中,“产业”与“工业”是同一个词(Industry),
在18世纪时,所谓产业就是指工业,到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推进,产业概念
扩大到一切物质生产部门,并进而出现了第三产业甚至有了被称为“第四产业”
的信息产业,可见产业的含义是变化的。
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产生于19世纪末,马歇尔是较早关注产业集聚现象的研
究者。他认为,产业集聚是许多性质相似的企业为了获取外部规模经济提供的好
处而在特定地方集中的过程。1990年,波特在其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明确提
出“产业群”的概念,认为产业群是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
公司、专业化供货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例
如大学、规则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的地理集聚体。
迄今为止,世界上产业集聚区域很多,学术界对于产业集聚这种现象还没有形成
一个统一的定义,因此,在研究中派生出很多相近的概念,比如“区域集群”、
“企业集群”、“区域产业群”、“地方生产系统”、“新产业区”、“产业综
合体”等等。实际上,这些不同的表达形式所反映的经济现象是相同的,即相关
企业集聚在一起获得竞争优势。在对各有关方面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对产业
集聚的定义是指区位论中所说的产业在空间场所上的集聚,所以也叫“产业区位
集聚”(Industry location agglomeration),是指为了获得生产上或市场销售
上的利益,生产或销售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同类型企业,以及为其配套的
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高密度地集中、聚集在
一起。因为这种集聚有如生态群落,所以也有产业集群(Clusters)之说,含义
浙江丈学磺士学位论文产韭集聚与城市纯协调茇糕讲究
大体相同。
3.1。2警前我国产照集聚发生机制分析
集中在一起的企救比单个企业更有效率,会产生经济上腔嶷好盼外部效应。
蔼这些终帮效益酌产象又无聚与念簸竟争力戆掇舞戳及裁益最丈纯疆标鹃实现
相吻合。综合起来,产业集聚区的膨成会有如下几方面:
l、生产成本低。大量相同产业舱企业集中程一起。为了熙存,企业大多会
采取差舅纯战路。不赣避细分市场,键进了舒鼗农区域内酶分工,分工的发展和
演进必然带来生产成举的降低。
2、交易成本低。大量同行业以及不同行业的工业企业集聚在一块,进丽吸
弓|裙关配套第三产业酌形成与集中帮入口静大爨聚集,扶两使褥当地劳动力市场
和相关服务业不断发殿。这样,在窳间上的接近与各相关配套体系的逐渐健全,
那么无论是上下游企、抱之闻的货物岛服务贸易,横向企业之瓣豹霄关物资、人员
调配,遥建企业与劳秘力之闻的互稻选择这个交易成本都会不断得到降彳蕊。
3、创新能力强。众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则以下三者必居其一:低
成本、差异化产晶战略、商效率的管壤镑I度。面这三者都依赖于企选的剑掰枕测。
诸多金照豹集聚,一方瘸存在着竞争,另一方嚣墩存在合作。众业之间的这稀关
系会促进创新机制的形成。
4、熬享基础设施。阕一产业的企业在地理蛉集中,比较褰易地获褥戴套戆
产晶籁服务,并戳较低鹣代价从致麻激及箕纯公装枫构获得公共物品或服务。这
些都使区域内的企业降低了交易成本,能以更高的生产率来生产或服务。各地工
业园区以及园区的基础设麓盼建立都毒利于企业鬃约讫逑使用这些设旌。
5、瓷源流动合理。产焦集聚区域豹进入簿褥低于其拖地区,企监所镒骚韵
设备、技术、投入晶都能在区域内解决,而企业所需景的客户、市场信息也都有。
创业者霹8§在新企业成立之前裁已缀摁套了。由于企业在生产鄹索场嚣方蠢鸵闯
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因丽开办新豹企业要眈谯其他地区容翁得多。由于同类
企业的集聚。也会形成类似素质、技能人才的集聚,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就近物色
据聘到逶髑瓣员工。
6、掇供交流平台。对于集聚所蘩实现的高缴阶段的创新,恧多的是依赖企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他协调发展研究
业之阅的交流(正式与j}纛式)就地解决技术闯题,集群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交流
的平台在美圈硅谷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如果技术上有难题,你就去“马车轮酒吧”。
在碴谷,竞争者之阉静技术交流蜀空,戆惯,这建褐硪硅谷魂区文化的一个主要方
蕊。农硅谷人看来,在一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与其保守技术秘密,不如彼败
交流迅速取得技术创新上的竞争优势。
7、竞争合作关系密切。产娩群孛的中小企业耩互之蔺有竞争有合作,合作
使中小企业发挥出产业集聚经济效应,弥於了巾小众业援模不经游的缺陷,瑟竞
争则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提升了产品质量与产业层次。产业集聚加剧了企业
闻的竞争,落加强了企韭与企韭之闯的台作。在追求差异的竞争者看来,同行姚
之阕爨接匿对面的竞争共不多见,更多熬是攘曩之闼嚣合{售。在不叛出瑗戆技拳
创新过程中,没有一家公闭能够独立完成一件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与竞争的同行
相互交流合作,共阐分享本行韭的知识与信息,不仅跫可能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资源丰富静黯方,获得最大
经济利益
独特静鑫熬爨游
生产的规范经济性
靠近枣场
^力资源供给
当地的投入或设备供给
共享韵纂础设施
较少的交易成本和机会主义的减
,j、
有利予台Ⅱ新的知识网络及企业的
相互箨耀
市场宅《造模式
资本迁移模式
嫩方传统模式
OEM模式
离科援套泣模式
犬金翌繁动模式
图3.1产业集聚模式与成因关蕊图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3.2协调发展城市化的内涵特征及其水平测评指标研究
3.2.1协调发展城市化的内涵特征界定
从以上不同的表述可以看出,城市化作为一个社会过程。它无疑包括人口流
动、地域景现、经济领域、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内涵,而且随着经济、社会、历史
的发展这些内涵也在发生演变。城市化的基本内涵包括:(1)随着工业经济的出
现、发展、壮大,人口聚落发生的快速集聚,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占总人口
的比重不断上升;(2)从表现形态看,它是人口结构的分化,从事非农业的人口
增多,导致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和乡村人口逐步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进而促使原有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设质量提高,又使新城市不断出现和陆续形成;(3)从经
济内涵看,它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部门逐步转移
的过程,亦即国民经济的结构演进和升级的过程,结果是经济结构的多元化,第
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从业人员增多,农业经营方式从传统农业向外向
型、商品化、现代化农业转变,智力劳动在整个社会中所占的比重,地位和作用
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4)
城乡一体化和共同进步,以城市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为标志的城市文明不断向城
市以外地区扩散,带来人的行为模式、交往方式、人际关系的变化,促进了人们
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文化水平和总体素质的提高;(5)城市内部功能完善,城市
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6)城市的城市
化和乡村的城市化及城市化整体运动过程的城市化。
由此可见,城市化表示城市性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从经济角度看,城市性
生活方式可以理解为一种以非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般在城
市里建立的第二、三产业,并以它们作为生活的基础。从空间角度看,城市化是
一种构成这一特有的经济空间的第二、三产业的区位的形成、聚集和发展,以及
伴随着这些而产生的消费区位的形成和聚集的过程。而城市就是第二、三产业的
集合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化是一种空间过程。
因而,我们认为在界定城市化概念时,不仅仅要体现在非农业人口向城市的
集聚,更要体现在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聚。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应该是非农人口和
非农产业的优势空间集聚。而非农产业的集聚又扩大了劳动力市场容景从而引致
1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了人口的集聚。因此,从空间经济学的立场来看,可以说城市化过程的本质是第
二、三产业区位的形成和集聚,而其它因素如人口、生活方式等城市化的要素,
归根结底是由产业区位聚集派生的。因此,对城市化的研究就必需考虑产业的区
位形成、集聚问题,考虑城市的现代化问题。
3.2.2协调发展城市化的水平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虽然关于城市化测评指标的论述很多,各有其道理,在仔细研究各测评体系
的前提下,结合本文从产业集聚角度研究城市化的特点,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
1、指标构建原则
首先,为了解决多指标间信息的重复问题,发挥多指标、多角度衡量的优越
性,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全面综合性,城市化协调发展指标应综合考虑经济、人口、空间、生活
方式、地域景观、生活质量及相应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关联性,能对各因素
关系进行系统、综合描述,但由于它所涉及的面大庞杂难以遍历,所以,我们在
构建指标体系过程中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即可。
(2)层次分布性,考虑一定人口规模和地理空间各要素的分布特点,应合理
确定其在指标体系中的层次和位置。
(3)主导性,指标体系并非越多越好,避免进入“泛而全”的误区,尽量选
择能突出反映城市化协调发展内涵和特征的指标。
(4)科学可操作性,指标是统计理论与时间操作的结合点。指标体系的构建
应该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既要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又要考虑到数据支撑和时间上
的可操作性,选取容易获得的能客观真实反映目标与指标之间的可比性关系,信
息量力求尽量少地重叠和遗漏。
(5)动态性,通过表述过去和现状经济、人口等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未
来的发展趋向。
(6)量化和可比性,指标应易于测度、便于量化,同时便于分析、比较和预
测。
2、城市化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依据上述原则,带着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要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
1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上,秉持科学发展观思想,构建的协调发展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共包括3
大类37项指标。我们定位这样的城市化应该是和谐社会的高度浓缩与深化,也
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细胞。
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是立体的全面发展的城市化,它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
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界的和谐,它是静态的协调,也是动态的协调。所以需要社
会生活相关领域,相关事物的统一协调,那么在指标的选取上既要讲求单个指标
的含义功能,也要讲求指标之间的组合配合功能。
首先,经济自古以来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决定性因素。城市化作为社会发展
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根据指标选取的原则要求,结合客
观实际,本文按经济均量、经济结构、政府经济能力三个方面的标准选取了人均
GDP等8个指标作为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经济系统的支撑。第一,经济均
量上,从人均收支入手,从人均GDP到人均收入水平、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进
行先后顺序式解剖,再到作为支出方面的城镇人均社会消费品总额,这几项反映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第二,经济结构,城市化发展程度很大程度上与第三产业发
展程度相关,而它又是在第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的配套与协调,所以第三产业产
值比重和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两个指标都是需要的,它们反映生产经济构成的相对
不同关系。第三,政府经济能力,一个是财政收入占整个GDP比重是最直接的因
素,而它的具体表现则在财政支出人均受益额这个指标中体现出来。
其次,除上述经济相关指标外,城市化的协调还涉及社会生活的其他众多方
面,在此分为人口就业、人居环境、社会稳定性、科技文教和可持续性等5大要
素。这是产业集聚进而引致人口和相关配套服务集聚的结果。第一,人口就业,
基于讨论城市化和单纯的农村的区别,我们没有选取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等,
而是专门挑选了平均预期寿命这个指标,它通常表示为一个人口群体从出生起到
死亡平均可能存活的年龄,它是人类健康水平、死亡水平的综合反映,既能反映
社会、经济的进步状况和医疗水平的发展状况,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人们的营养
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而非农业人口比重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则从
多角度反映了就业结构,它们是与经济系统里的经济结构比重相伴随的。第二,
人居生活,产业集聚带来人口的集中,城市区域的形成或扩大,势必导致区域人
口密度的增大,因而首先选取了市区人口密度来作为衡量人居环境的指标之一,
浙江大学硕士学证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再就怒衡量城市的艇活水平和城市社会服务水平及城市生法方便程度的指标,其
中就有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城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城乡臌民生活用电、万人拥
有公共汽电率数、万久翱蠢医院床位数、每万入口鏊生数等。第三,柱会稳定狡,
表3.1协调发艘城市亿测度搬标体系及其层次结梅袭
熊型要素指标
经济A均GDP;A均收入水平;
均蠢A均(地方)财政收入;辕镶^坶壮会溥赞最总额;
经经济

第兰产业产燕魄重{第二产炊产埴眈麓:

益结构
玫寤经
财政收入占G辨比重;财政支出人均受益额;
济能力
人口
平均预期寿命;非农业人口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煎;
就业

囊· 人居市区人口密度;城镇人均居住面糨;城市人均日生活用水擞;城乡届民生活用电:

繁。生活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数;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每万人口暇生数;
装蛙裢会
平。

恩格尔系数(农、城);居民长期失业率;
蓥稳定性
科技平均受教育年限;成人识字率{人均周邮电业务量;电话普及率(部/百^);
文教互联瓣普及率;百人辐寿公共辫书镶藏书数;
可持大学生粗入学举;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数;
续性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散;“三倮”覆盖帛;

生态建成区市隧面积诧;建成区绿化覆藏率:城带A均公凝绿地;环境质量;
态室

效空间益城镇密度;非农业产值密度;人均铺装道路面积;
注:从直到右依次为综台评价层一复台系统层一要索屡一指标层。
反映生活水平富裕程度的恩格尔系数(农、城)和社会就业情况的居民长期失业
率等掰令特豫指稼。第圈,科技文教求平,筑初缀虱窿缀,按事翡蹬褒与推进的
先后顺序,先是大碰上的反映科教水平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成人识字率这鼹个毁
1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基本的指标来反映人口素质,再就是反映城市进程中信息化与生活便利度的三个
指标人均周邮电业务量、电话普及率和互联网普及率,还有就是百人拥有公共图
书馆藏书数这一反映产业集聚推进城市化带来的外部规模效应的指标。第五,可
持续发展能力,它以城市化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基本目标,从众多研究中挑选出大
学生粗入学率、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数、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及“三保”
覆盖率。
再次,城市生态空间效益。这一要素从生态和空间两方面着手选取合适指标。
生态方面从建成区市区面积比这个大概念开始逐步推进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及环境质量。在空间方面,则从城镇密度开始,到非农业
产值密度和人均铺装道路面积等来反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的指标。
上述指标体系具体如表3.1所示。
3.3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内在机理分析
3.3.1产业集聚对城市化的作用机理
l、聚集经济机制
产业集群或产业集聚就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
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
起。世界竞争力理论大师——美国的迈克尔·波特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
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
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从国际范围来看,产业集聚是
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
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在工业发达国家产业集群提高
了产业竞争力,并且产业竞争力与城市个性及形象相联系。因此,产业集聚增强
了城市化的经济基础,是城市化中期阶段的重要推动力。
(1)产业集群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呈现出了向特定区域聚集的趋势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
产业集群,波特通过对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得出结论: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集
中体现在这个国家内以集群形态出现的产业上。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为了增加本
20
辨篷大学磁士学位论文产照熊蒙与城素诧协调袋袋研究
国的产业竞争力,都肖意识的在推进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浅国也在许多城市
形成了糕攘幢蕊产数袋嚣,仅逶媸瓣运藏有三卡多令毒型产簸嶷群。一黢议舞,
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原因主隳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产业集群具有规模效应和外部效应。从外部效应来看,第一,产业集群有
羁于搜拳、警瑾弼识翡交滚窝入力澄源夔培养秘嚣惩。毙魏,~家垒受罴臻了瑟
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其他企业易于就近模仿。专渡人才和熟练工人的就地{jic动也
比较方便。第二,产业寨群有利予专业性外部服务业和配套设施的发展。因为产
、篮集辫联形成魏藏模疑漭谴稳建静赧务鼗彝瑟容没莲吴各经济主戆含理魏。并
且,当~个地方形成巢种产业集群丽,政府部门_呶积累了许多该产业的专业知识
和技能。焚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一些单个企业可以通过程地理上的接避性,
镬无法获褥蠹部蔑模缀济鹣攀令中,l、金翌逶过夕}郯舍终获缮瓣壤经济,产照簇群
有利于集群内的企业事蹙到外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范围经济。第一个对工业区倪的
一般理论做出系统阐述的德国经济学家韦伯也指出,集群可以带来额外的利虢或
残本弱繁约,逛霹瑷夷簸运输费震娥,l、区谴或王浚蔽本最繇嚣像孳|力,接遴费与
劳动力定向区位发生第二次变形。如美国硅谷的微电子、风险资本业集群、好莱
坞的影视妮乐业集群、我国台湾新竹工业园电子娥集群和北京中关村电子信息业
集饕,在这些集群串豹金翌瘸,按零、工艺售崽等显缝翔谖帮憋经鲡谈都憝褥妥
迅速的传播与应用,人才在企业间的健康有序流动也保持了产业发展的稳定性,
配套产业的专业化也提商了生产的效率。
②产照集器逶过稀个方瑟疆麓产犍瓣专篷健零平,一霆整个集群专注予一个
产业,有利于把这个产业做出品牌,达到较高的质曩和较低的价格:二是黛群内
企业间出予分工协作的需要而对生产链进行细分。在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基础上,
产堑集辩窍聪予提裹效率。因为在爨不藏垒整缀藏鹃产监集群中,毒场交翁关系
取代了内部管理关系,使得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都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因而每
一个环节的生产和经营都是在根据效率和经济原则而非其他哭系进行广泛的分
工按露,姨焉镬交荔藏本最毒纯。甏疑,集群瘫麴交易费震魄大公司凌部鲶瓣壹
融合更有散率。科斯认为市场与企业两种分工方式之间的交易费用的比较,决定
了企业的边界,他认为,当内部化一项外部交易的成本等于在市场上或另外一个
金韭孛缝绞该矮交易懿戚本嚣,垒效靛麓模藏会狡确定下来。众娩集程这释产整
2l
激汪大学硬士学键论文产鼗集聚与城帮纯接调发展研究
缀织形式,它比纯粹的市场价格机制调熬有着更好的储任机制,倍息的流动也鼹
毙善、对称,谢助于降低交易费用,从丽在企业规模扩大导致内部交易费用上升
≮市场调节熬离交易费臻嚣餐润取霉了一个平餐,健缮产整豹竞争力褥馥疆毫。
③集群不仪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粥,而且改进激励方式,宦Ⅱ遗出信息、专
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重要的是集群可以改替剁新的条件,传播新工艺、
掰搜零瑟愚憨、薪麓念,海锚薪营造蠢遗寰瓣努部环瀵,并能降低秘掰成零,蕊
涟生产率的增嵌,也更有利予新企业的形成。集群已缀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
新思维方式。根据《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提供的资料,产业集群对产业
笈装豹诞逶终溺表瑰在:扩大产翌燕摸(增热产盈的鸯效需求稻供绘)、促进薪金
她的衍生、降低产业的进入髓垒、构建有宽争力的价德链环节、保诚产业的持续
创新、克服产舭衰退等方两,从丽提升产她竞争力1。
(2)产韭祭箨有琴l于提秀城市竞争力、推动骧枣德遴程
产业集聚增强了城市功能:产业集聚进一步优化了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大量
人口的集聚对城市的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簧求。比如住宅区与工业豳区相分离,
鬻照区与往宠嚣翡配套,城帑内枣羼合联缒美懿建筑秘、街遂、公鬻帮城市绿证
游。为适应产舭及人口的大凝集聚,城市炎通运输系统也在不断完游和发展,成
为城市发挥其驹能的大动脉。
产照集嚣霄弱予挺秀城谬竞争力,奎簧表现在:逶过产监集嚣形藏逸方产监
分工,以应对缀济全球化的背景{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创避更好的内生
增长机制;打避区位品牌,吸引更多的资众和技术;基于零地资源熬础,走区域
将惫发展遂路;形成生产翻开发静基破终褥,觚两撬离城泰竞争力。鼗魏,驮总
体上来看,产业集群是我国阏前城市化的燕要途径。产业集群所根械的区域将彤
艘—个经济增长极,不仅可敬全球范围内媛纳资金与搜术,还对周逸地区的增长
麓了箍动裁激鹣作雳,这襻就有稠手谨遂嚣城、城市的缀济发展和竞争力翡捷态。
我国的一些产舭集群发展较好的城市,如宁波、温州、东莞等一些城市,其经济
发展及城市竞争力水平均较辩。
城市竞争力静疆高过程魄楚城市诧瓣攘进过程。一方谣,城蒂发矮是城市健
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也要在竞争中求发展,特别是在经济
1倪鹚飞.中鹫减市觉争力撮告睡砖.jt京:社会科学文献国版柱,2003
2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要参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重新配置过程。只有城市竞争
力的提高,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达到一定的城市规
模之前,这个过程是良性循环的:因此,提高城市竞争力不仅能促进城市的发展,
而且能推动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增长,
而经济增长是城市化的基础,能为城市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福利,从而吸
引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城市是地域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形式。因此,产业集群增强
了产业竞争力,促进了产业发展,扩大了城市化的经济基础,是我国目前城市化
的重要途径。
(3)产业集群对城市化进程中区域结构的影响
从城市化的区域结构来看,产业集群改变了产业在不同地区转移的规律,因
而对区域间城市化进程会产生影响。根据产业经济学原理,产业在地区之间的转
移存在“梯度转移”规律,劳动密集型产业如轻工、纺织等产业随着经济发展会
逐步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优势过去主要是区
位(交通便利)优势和政策(改革开放从此开始)优势,这些优势随着交通条件的改
善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步减弱或丧失。而如今,产业集聚使东南沿海地区形
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后天优势”——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配套条件,
而产业配套条件正是如今的投资者选择投资地点时要考虑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集聚效应下,不同厂商、投资者和居民对区位的选址影响着城市空间结构
的形成和变化。一般说来,在城市发展初期,城市产业集聚的基本态势不明朗,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类型单一。随着城市现代产业的进一步集聚,城市集聚经济
效应增强,必将吸引更多的产业和居民向城市空间集聚。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实现
多样化,居住用地、工商业用地、办公管理用地和公共用地的空间布局进一步优
化。这个过程我们可称之为城市建成区的空间结构调整。不仅如此,现代产业在
城市空间的集聚还增强了城市持续演进的自增强动力机制,导致城市地域的外延
与扩展。城市地域外延的不断扩展最终会形成具有网络性特征的城市经济区。这
种城市经济区空间结构形成的途径有二:一是大量现代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
内的集聚。城市系统的开放性以及中心城市经济的溢出效应,使得城市与域外空
间发生广泛的经济贸易联系,并不断加强产业的空间集聚。二是城市内外交通运
输系统影响和改变着城市的空间结构。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2、聚集不经济机制
从产业集聚开始的一系列聚集效应是因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而形成的
聚集经济与聚集不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它本质上是两种力量的作用,一
方面聚集经济作为空间聚集的吸引力推动着城市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聚
集不经济则作为排斥力限制着城市的进一步聚集和规模扩大。
聚集不经济作为城市聚集的排斥力,是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空间集中所
引起的费用增加或收入、效用损失,因而又常常称为聚集成本。聚集不经济产生
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因空间聚集而引起的拥挤成本。这是聚集不经济产生的首要原因。一方
面,聚集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既定空间内的交通、运输等成本必然会增加:另
一方面,厂商、居民的不断聚集,毫无疑问会引起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和城
市环境质量的下降,如:公用设施服务质量的下降、宁静幽雅环境的破坏、生态
环境压力的增大等,从而导致整体利益的损失。
(2)因聚集而产生负的外部性。这是聚集不经济的又一重要根源。厂商、居
民的空间集中和相互接近,虽然可以带来种种便利,产生正的外部性,但也可能
产生负的外部性,从而形成外部损失。诸如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
显然为厂商和居民造成了种种危害,严重时会破坏生态环境,从而造成社会福利
的损失;而低收入阶层靠近高收入阶层时,不仅会导致高收入阶层的福利损失,
而且低收入阶层也可能不堪周围公共设施支出的重负或巨大的生活水平差距而
引起收入或效用的潜在损失。
(3)I司聚集而引起的要素投入成本的上升。类似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要
素边际生产力递减所引起的边际成本递增现象一样,伴随着城市聚集规模的扩
大,城市聚集要素的投入成本将随之上升。如土地开发成本、供水成本、能源输
入成本等在聚集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都将呈上升趋势。需指出的是,生产要
素价格固然与其成本有关,但后者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前者的高低除受后者影
响外,还取决于供求状况。城市要素生产成本的提高属于聚集不经济,但要素价
格的提高却不一定属于聚集不经济。例如,地租的提高虽与其开发成本有关,但
更重要的则是由区位竞争所导致的土地稀缺性增加所造成的。在城市聚集过程
中,在其他条件既定时,土地开发成本因聚集规模扩大而提高属于聚集不经济;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但开发成本既定时,地租的提高则是聚集利益增加所引起的土地稀缺性增加所造
成的,因而属于区位聚集经济利益提高的表现,是聚集利益的资本化。
(4)因聚集而产生的“交易成本”的增加。空间聚集虽可提高市场效率、降
低交易费用,但当达到一定规模时,则有可能会导致相反的结果。如因拥挤而引
起的交通费用的增加,显然会增加交易费用;而聚集所引起的聚集者利益及偏好
的多样化程度的增加显然可能导致城市公共决策的效率降低,从而导致公众交易
成本的增加。
(5)规模不经济。这是产生聚集不经济的又一重要的经济技术根源。聚集规
模的扩大虽可导致规模经济,但超过一定规模则会产厂规模不经济,从而从总体
上削弱城市聚集利益。
(6)产业升级限制。因为产业的集聚,形成产业链甚至产业带,从而产生一
定的路径依赖,产业成链成带的转换成本高,那么在一个城市需要提升产业的时
候,因为成本与代价问题就会难以实现产业升级或者升级带来众多问题,从而影
响业已形成的城市化。
集聚效应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
m3.2 产业集聚对企业、产业、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聚集不经济的存在,显然削弱了城市的聚集经济效果。如果说聚集经济为城
市聚集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吸引力和推动力,那么聚集不经济则构成了空闻集中的
排斥力和约束力。聚集不经济通过削弱聚集经济的力量,降低了空间聚集的整体
经济效果.即削弱聚集利益。从而减弱了聚集利益对厂商、居民的吸引力,进而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影响到城市聚集规模的膨胀。通过对聚集不经济成因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聚集
不经济在城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随聚集规模的扩大而增强,而在最初一定阶
段,由于聚集经济的作用,聚集只会引起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因而不存在明显
的聚集不经济。
综上,产业集聚的提升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化作用机制如图3.2所示。
3.3.2城市发展对产业空间集聚的作用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过去形成的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分布会影响到现期的区位
选址决策。一般而言,产业总是在区位条件比较优越、现有人口和经济活动集聚
状况较好的地方实现空间上的集聚。城市自身的发展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产业
空间上的集聚。
l、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
这里所指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大致包括矿产、能源、水等自然资源和地形、
地貌、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性引起了
城市在发展进程中的不同的开发成本,影响到产业集聚成本的高低。如果自然资
源缺乏和自然条件恶劣,城市进行开发建设的成本会很高,产业集聚就难以实现。
这就提供了我们一个思路,那就是实旌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发展战略首先应该选择
那些区位条件较好,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较好,现有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集聚状况
也较好的城市,以期能够首先形成一个较强大的经济增长极。
2、人力资源
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并不是企业的简单叠加,技术进步及其所形成的技术网
络支持在产业集聚形成的过程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因此,产业集聚需要考
虑到当地人力资源的现有状况及其未来具有的创造性。一般而言,一个城市会因
为具有较高的人口文化素质而吸引到大量的资金和产业并形成高度密集的空间
集聚状态。相反,那些人口文化素质较差的城市往往缺乏对产业集聚的吸引力,
甚至会排斥其他居民和厂商的迁入。因此,城市在发展进程中必须重视对自身人
力资源的培育和提升,形成对产业集聚的强大的人力资本支持网络。
3、相关产业
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会形成一个具有规模经济和关联效应的产业网络。对于
浙江大学硕士学健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他协谴发展研究
某个特定产业来说,它嚣簧与之耀关的横嚏秘纵向盼其他产业的支持。从横融寒
看,觎括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戚其他能够撼供相关技能、技术支持的企业。从
缀囱来看,包括上游企鼗和下游企韭,滗如零部件、梳械设备、产品服务、分销
渠道謦B窖户等。此强,还包括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交易、硬究襁技术支
持的机构,比如大学、质艨标准检测机构等。从这个角度糟,城市应具有一个能
够容纳并支特众多产监捆互合俸、协调发展静系统。任何⋯个子系统发麓不成熟
或不完善,都会影响到产业集聚敕发黢质量鞠未来的发展漤力。
4、公共产品
公共产晶包括其有啻然垄断性质韵供水、供电、公共交通、邋路等城市基磷
设施期治安、消防、教育、城枣鹭理、强境卫生与公园等公共鼹务没莲。公共产
品生产和提供的过程对产业集聚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1)公共产品静供给羹影晌集聚效菔的大小
慰予企犍来落,城市公共产是是众业生产爨镀赖魏熟裁条传窝穆壤技拳保
障,直接影响到企她的生产行为和效率。对于城市来说。公共产品的供给量会影
晌戮该城市对外来企业和外来投资的吸弓|力。对于城市屠鼹来说,公共产品是履
民消费中重要螅组成部分,决定了媛民鲢生活辐剥状嚣亵生活震爨,影鹅至l霪涎
的劳动效率。此外,随着公其产品供给艇的增加,会诱发出一系列的与公共产晶
有关的经济活动,不断增强城市的集聚效益。
(2)公共产燕戆分毒影瞧集聚效益煞分农
对于城市或城市的局部地区来说,城市公共产品的数鬣越多,质量越高,对
城市稻民和众北的吸引力就越强,居民和企业向该地区的集聚会产生巨大的规模
经滚效益。爱之,公共产熬豹供鲶毙力较僬豹城枣或羹鏊区,集聚效薤静彩成裁会
受到很大的限制和约束。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4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分析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
提高,产业集聚现象在各地不断涌现。但是,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一些重
化工、高污染产业使得当地环境急剧恶化,影响了当地的城市化进程,使得二者
不能和谐发展。鉴于国际产业大转移和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时期,浙江省在城市化
进程和产业集聚发展都走在全国前列的事实,现以它为例进行详细分析。在比较
浙江与协调发展的“国际花园城市”新加坡之间存在差距的基础上,得出我国产
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
4.1基于产业集聚的浙江城市化水平分析
根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近年来浙江省高速的经济发展中,城市化进程加速
与产业集聚区的大量建立分不开。
4.1.1浙江省城市化水平现状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陆域面积10.18万平
方公里,为全国的1.06%,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因其特殊的复杂地形,
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虽然地少人多,资源不足,但是凭着浙江天然的
区域优势和浙江人特有的创业精神尤其是近些年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有力地推进
了浙江的城市化进程。具体情况如表4.1所示。
从表4.1的各有关指标可以看出,浙江省城市化水平较全国水平是较高的,
而且与其经济实力基本相称。
4.1.2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分析
1、总体状况
近年来,传统产业集群在浙江省迅速发展,根据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2001
年的调查资料表明,截止到2001年6月,浙江省88个县市区中,已有85个形
成了产业集聚区,共有超亿元的产业集群519个,其中10亿一50亿元的118个,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s§亿一100亿元豹26令,超100亿夔畜3令。这登念选集聚澎藏懿产效区广泛分
布在工业中的175个大小行业,所涉及工业企业23.68万家,麸产生国内生产总
缓5993亿,占当年GDP总量鹣88。溉,提供就鼗遵寝380。l万个,辩垒蛰经济
社会等各方面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浙江产品
的市场占露率和竞争力,有52个区块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肇达到3溅以上,并
表4.1 2004年浙江省和全翻有关数据比较1
项目全国浙江省
∞p(亿元)及
136515,9.5% i1243,14.3%
可比价较去年增长帛
年来蒜九弱(万^> 12鹑88 4719.57
人均GDP(元) 10502 23942
城枣耗宰(%) 41,8 54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15,2:53.0:3L 8 7.7t 52,6:39.7
垒年城镀錾增就业人员(菇太) 980 46
年束城镇登记失业率4.296 4.1%
53950 3645。4
年鞋会消赞晶零售慧额<亿元)及可比徐较去年壤长
10.2% 12.5%
35573 2313
辕枣漕费燕零氆截(亿元)爱哥疆秘增长
14.7% 15.7%
7777 835.0
全年交避运输和邮电运信韭实瑗媾抽佳(亿元)
及较上年增长
14.9% 17.6%
9791 668.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嚣(亿元)飘较上年增长
34.9% 36.2%
霾定电话鸷及辜(部/蕾天) 51 S9.8
移动电话普及率(部/百人) 25.8 49.2
波;囊辩来源,《孛蓬统÷}《罄2005,《鞭汪缓计年罄2005》帮戡麴基!鲨s篷£蔓£彰。
辑茳大学矮士学证论文产盘集囊每城嚣纯协谴发震疆竞
使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浙江经济依托这一增长模式实现快速发展,垒省的
国内臻产总值驮1978年静124亿发黢弱2004年静11243亿,天玛黼蠹生产慧值
从1978年全国的第12位,上升到1999年的第4位,最近几年实际增长遮度一
壹谴骚全餮蘸襄,2004每这劐23942元。在2003年全溺委强昙撵名孛,澎淀占
据26个,数量膀全国之首。
产遭集聚区瓣澎戒窝发震极大她攘魂了鼗注黪城乡王潼纯进程,又爻孬广鲎
大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空阀集聚地域组织模式,并产生良好的规模效应
窥据黢灼入口空阗聚集效皮,遴面促进了农村城镇位和城蠢扩大化发展。也歪是
这一顺应需求导向、内联外引、尽照地方特包(长)的产业集聚醒发展模式,使
得浙泼社会经济褥到全面发展。
2、典型特鬣分析
浙江产业集聚区无论魑其本身述是其形成过程,既有类似于国外产业集聚的
共性,筻有瑟辩麓特臻鹜豢下匏褥魏:
(1)小规模,大市场。整体上看,浙江产业集聚区的产值规模不大,但小商
磊的市场占寿攀帮较嚣,羧大熬产数集聚区哭霄宁渡静溅装产韭繁聚区、漫熊戆
低压电器产业集聚区等几个,并且大多以中小企业为主;集聚区的发展模式主要
由本娥的“内力”驱动,以劳动密集型与技巧产业超结合,企业之闯豹专业分工
与合作关系显著,企业间的交易成本较低,形成“柔性”专业化的本地生产系统,
面向图内外市场。
(2)快速集聚式产业集聚。首先,在改革开放使褥计划经济俸箭向市场经济
体制不断转变的过程中,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长期聪制着的生产力得到充分
释教,就有一静强烈静寻我鑫路豹嚣求,两菜戆特殊的黧闯邃域霞矮在莱鎏方嚣
的特殊性就为这样的需求提供了好搬处,从而使得产业谢别于传统的循序渐进式
集聚,这是滤漫许多产照纂聚区戆褥熹。冀次,隧藿中黧逐渐敦齐瓣国癸资本戆
限制,随着中国加入WT0,随着国际产业大转移的浪潮越来越汹涌,国外大量游
资溪离中国审场,嚣末鬻淤海是基步}游资进掣整个孛星枣场熬缀好戆撬头爨,泼
江也因其区域和体制的吸引力成了囡外游资膏睐的地方,这个过稷也加剧了浙江
产业集聚豹速度。此两秸特殊豹集聚力量推动了浙江城奄纯进程,但同时也圆其
特殊。陡使得许多问题较传统集聚来褥严重。
浙江夫学磺士学谴论文产业集蘩鸯城市纯静调靛展研究
寝4.2浙江省产业集聚区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瑟嚣块
总产德
跌监^ 众簸慧500万元斑墨魄重30%
搿孝\ 1到10 10到50捌100亿
/亿辩
数/万数/万以上企以上企业数/
\ 个数亿50亿100亿12王上人业数/个
抗娴57 40 10 6 l 9犯41。08 1.Sl 2,937 1,039
宁波63 50 10 3 0 585 33.23 1.20 880 1,060
嘉※ 52 34 13 5 0 64,5 44.01 3.54 755 6,260
潮摊41 29 ll l 0 459 22.96 4。29 404 99
绍兴41 18 14 8 1 l,092 63.23 4.15 I,017 554
台州7t 50 20 1 0 680 47.44 4.74 1,407 624
潼嬲90 63 23 3 l 98l S8.0S 3+23 l,866 436
金华S3 37 15 l 0 473 29.98 1.38 754 223
衢卅I 22 22 O 0 0 53 2I.90 0.35 129 17
舟出10 10 0 0 0 23 17。62 0.05 63 64
丽水19 19 0 O 0 39 18.50 0.27 101 300
台计519 372 118 26 3 5,993 380.1 23.68 10,313 lO。276
4.2;ifi江省城市化水平与新加坡的比较
渡漫农终为全重鲍发达省傍,茭魄较懿标准波该是全国足令发达省伶,燹震
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和城市化发展的状况,并结含自身实际情况,通过比较来发
现差距,从而推进浙江省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经过仔鳃霹究,零文选取匡骣技会广泛谈弱黪素骞“慈霆城泰”美称瓣耘熬
坡作为比较的基准,一定程度上作为浙江省协调发展城市化的目标参考。具体收
集整理数据如表4.3所示,现分析如下。
l、经济效蓝方嚣
经济均量上,从入均GDP看,新加坡是浙江省的7倍多,反映出人均生产力
差别之大,进而人均收入也存在着近3倍的差距。个人生产能力和收入水平的差
1注;撮握《矮莲誊统诤年鎏2001}和《濒汪莲斌经蒋发震撮告(2002)}(羲嚣者嚣域经济与柱台发袋研究
会主编)整遵,统计数据截止2001年6月+
糍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韭集聚与城枣纯协调发爰研究
髀,影响到国家层面就是人均财政收入的差别,新加坡人均财政收入为7738美
既,约占其人均GDP的三分之一,而浙泼省即使总人均财政收入也不到新加坡的
÷分之一,久滋遮方黠敢浚入更少,这个差距与耨蠢器竣是孛央缀敬瓣不无关系,
假终究差距很大,显示政府财政能力的麓距。另外新加坡是城市型因家,没有农
村,所以可以用城镇人均社会消费品总额-寒衡量其全翻情况,而浙江则剔除农村
壤嚣,哭拿躐镶圭|亟区来}£较,嚣者瓣差鼷毽是遥6毽。综合菠上簿豢经济藏薤豹
缀济均量各指标,可见浙江城市化水平与图际先进水平比,其经济熬础提升潜力
隧大。
经济结褥上,鏊舔毙遴簸每薪宓l玻足擎都是菲农产渡,第三产簸跑重茏葵突
出,将近占到GDP的三分之=,而相比之下浙江省39%的份额就曼得比较少,当
然浙江总的非农产业比重达刭90%还是不低豹。整体瓣来,浙江非农化程度高,
溅务盈等第三产泣发曩窍符撵蠢。藏麓致浚入占GDP魄霪秘财致支獭A均受益额
两项指标来看,浙江的政府相对经济能力币弱,支出藏距的原因在于经济实力相
对不足所致。
2、幸±会效薤方蠢
人口就业方面,第一个指标是平均预期寿命,这怒一个综合反映生活水平、
嫩活环境等方灏的很好的指标,从近5岁的差距可见浙江省与国际先进水平在社
会经济发震帮灏疗卫生鼹务窟c平静差疆不,l、。纛{}农攮入日窥繁三产照获盈天受
比重则是与各自的产业比蘸相联系的。分析各自的差别,虽然浙江谯蹩体上大不
如新加坡,但棚对于第二产嫩丽言,浙江襁第三产业方灏的人员生产8%力或服务
窳平具有魄较傻势。
人居生活方面,新加坡市区人口密度灾在高,相比浙江的城镇人口密度比较
低,相对丽言比较宽敞,但阉对浙江城镇入均居住面积只有赣加坡的一半不到,
程觜窳方西镄计羞剐不大,健用电上瑟汪舞翦还是酱避麓电承平,这是受全国形
辫影响的。新加坡因为个人厢车多的缘敞,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很少,而浙江
述是普通水乎,这个既反映嫩活水平的羧鞭,但同时蠛减少了~些滔染,具有两
谣链。万天穗脊豢院床使羧釉医生数,瀚汉稽显逊色,差距不大。
社会稳定性,主要有恩格尔系数和居民长期失业率。浙江无论怒农村还是城
镇食物支出还怒占较大比羹,较新加坡麓出10多个百分点,居民长期失业率都
浙茳大学礤士学位论文产韭集蘩岛城市纯协调发最研究
在国际警戚线7%以下。浙江整体上社会稳定,假存在不安定因素爆发的可熊。
枣季教方嚣,第一个疆蹩平鹭受教蛮年陵,激汪省还楚予秘牵教弯承乎,与薪
加坡的麓距是约三年,实现高中普及化是浙江不潺未来的一个煎要目标。成人识
字率总体反映一国居民的文化素质状况,差别不大。为了便于比较实际人均邮电
渣务羹,本文露每蘧帮致帮毫结选务豹佟数来餐鬃,该疆禄鬟襄与毫话警及率结
合来衡量的,因为它们相互之间具裔较高的替代必系。而互联网虽然也是通讯交
流工具,假它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是折射出知识含嫩的。前两个浙江不差,但慝联
薅酱及搴是有麓热玻黪25嚣不羁~患,潜力重大。露天掇有公爨蘑书锫藏书数霜
的是传统内容,但包禽的文化需求不可估量,是产业集聚带来城市化推进进而大
量人口的公基需要的~个重要方面,浙江的46册对新加坡2000年的151本实显
不是。
可持续发展涉及社会生活方方筒面,协调发展城市化自然也不能少。其中大
学生粗入举率是是比上述平均受教肖年限和成人识字率高层次的指标,浙江30%
戆数篷蠢您鬟高。勇终藏是万天穗鸯豹大专戳主学掰人数窝麓蔽久员数反映了浙
江人力资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能转化为生产力的都大大不足。而浙江“三僳”覆
盖率这么低与“养儿防滋”的传统观念分不开,这个反映了新的保障意识有特进
一多攉广,空阗基大。
3、缴态空间效益:
生态上的衡量本文用的主要是市区绿化水平剃环境质量,黼首先要算褥建成
速泰基覆获珑这个遣竣嚣积熬藏索纯率,然磊就麓建残区绿证羧蕊率这个捅辩数
和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这个绝对数。浙江总体上生态一般。
空间土,浙江的城镇密度是0.?个/平方千米,非农产业产俊密度很能反映
遣域空鬻上翡生产戆力,浙江昃嘉凝翔羧戆九分之一左右。蠢人均镰装道路灏积
浙江大大超过新加坡面积。
4、综食分析结论:
(1)浙江省城索健瓣经济基穑较“露际花园城市”发达薪嬲缓差距稷大,这
是未来浙江需要继续努力的,经济发展是物质基础,是浙江城市化协调发展根本;
(2)无论从人员还怒产值上看,浙淀第三产业比例不够离,潜力巨大,藤工
延纯或者第二产遣发蓑簇瑙主静第三魄重煞疆羚怒城市诧承乎的一个重要衡量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因素;
(3)人居生活和科技文教的众多指标综合反映了城市生活的便利程度和居民
整体科技和教育的存量与流量,它们综合代表了城市化在享用外部经济效应方面
的状况和人力资本集聚水平;
表4.3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
类型要素指标新加坡浙江省
人均GDP(美元) 20893 2891
人均收入水平7057@ 1758
经济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地238
经均量7738@
(美元) 总477

城镇人均社会消费品总额(美元) 10908② 1545

经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64.2% 39%


结构第二产业产值比重35.8% 53.8%

政府经财政收入占GDP比重18.1% 16.1%

济能力财政支出人均受益额(美元) 4701② 272

平均预期寿命(岁) 79.3④ 74.9

人口
非农业人口比重99.7% 54%
市就业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74.2% 30.3%

市区人口密度CA./平方千米) 6747 786
水社
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 30 14
平会
城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升) 228.1
效人居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千瓦时) 1345② 310
益生活
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数(辆) 77② 360
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张) 29② 29
每万人口医生数(人) 22 18
城36.2
社会稳恩格尔系数(农、城) 22.5
农39.5
定性居民长期失业率1.3% 4.1%
资料来源,根掘《国际统计年2004鉴》·《浙江省统计年鉴2005))和httm//www.sinestat.aov,sw'等整理。
34
浙江大学酗士学位论文产韭集浆岛城市纯秘调发麟研究
续寝4.3
警蠕受教育年隈12.6◇ 9。l
成A识字率92.5% 89.5%
科技人均周邮电业务量(件) 8.2 7.1

文教电诿饕及宰(酆/百人》109② 91

互联两莆及率(户/万人) 4829@ 1119

百人拥有公拱图书馆藏书数(册) 151③ 46


文攀生整天学睾43。8强30%

可持万人拥有犬专以上学历人数(个) t210③ 320①
续性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个) 2500 347
茎“三繇”覆盖辜§l。3鞋14,辐

建成区市区面积比100% 17.85%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6% 31.2%
三生
城枣大趣公共绿蟪
悉23.4 B.42

生(平方米)
态环境质量倪一般
一平
空城镶謇凄
全都城市o.7
间(个/西平方千米)
效非农业产值

益密囊9325 1024。3

(肖5/平方千米)
人均铺装道路面积
5.4l 14。髓
<平方米)
注:1.豫标育ABCD的之外新加坡的都是2002年数据,浙江的都是2004年数精,2.①为根据2000.11.1
第五次人口蒋畿数据计算得到,⑦为2000年数据,③为2003年数据,④为2004单数据。3.“三保”指基
本养老保险、接率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4)辛±会稳定往帮帮持续发震麓力各指标综合代表了蠛枣纯长远豹协调瞧承
平:
(5)把生态空间效殿各指标引入求衡量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是基于城市v开始
予大鸯然瓣认识。
激菠大学颈士学位论文产韭集聚与城帮纯协调发展研究
4.3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中的问题分析
无论是产觳集聚嚣懿发装还莛缄枣纯遴程,濒辽帮走在全国蘩戮,全国虿强
鼹排名和全国城市竞争力排名都很好地擞示了产业集聚对城市发展的内在推动
力。浙江的现夜是全国多数省份(自治区)的未来,因此以上对浙滟省和新加坡
各裙关捂标、蘩素雏分辑鼹褥窭瓣游嚣爨蠢雾;毪意义鞫疆溺意义。莛体懿下:
l、产业集聚区发展层次低,难以提升协调发展城带化水平。棠群发展和本
地的文化、制度、社会关系网络密不可分,具有很强的根植性,但楚和国外大企
渡的联系还不够,磊薅、技本缺乏;蠢缝方袭府戆诗麓凌经济委受会主管,主要
遥停留在以低成本获取竞争优势,本地的学习能力主鞭体现在对技术的模仿上,
而自主创新能力不够。这样的“低端”竞争促使的更多的是小城镇的形成,而难
豁藏更蕤发簿聚集经济效旋瓣城枣形藏等发震。这耱“低臻”竞争之鼹要过渡戮
依靠创新、品牌等获得竞争优势,从而为城市化协调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2、信息菸攀差,竞争合作不足,不利于提升城市功能。因为熨多遗源于企
黢豹叁发瞧,滚于企翌对蠡囊餐润最大稼戆遥逐,在逡邂享受产遂豢凝繁来懿耱
种外部经济效应的同时,企业相互之间嶷有保密技术、保护信息等的动机,使得
栩互封闭。比如义乌出现的一个比较特殊的问题是~蝗企业圈了成酉上千亩地
麓,倭蘑院嚣璐,一家企数伊然成蠢一个瓣蘑静行政大院,各金馥阔逑理距离接
大,企业集聚环境下的信息欺享性大大减少,在可视躐离下得以保特的日常性竞
挚压力大为削弱,不利于众姚的竞争与发展,不利于集聚区整体功髓的发挥,难
潋更好壹|羹挺蠢城枣功髓。
3、集聚可快,文化融合难以迅速跟进。在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下,大量国
鼢资本、国琢产业向中国大隧,向东南溉海快速转移,但文化与观念这些需要长
麓形成豹要素难良逐速融合,戳至舂些鳃资避A零±薅,笼其蔗进入小城镇逢嚣
厩出现在日常擞活与交流中很难磨合的现象。
4、“城市瘸”的产生。伴随着人口和产业的高度祭聚,相当多的城市或多或
少遗窭瑰了入目鞠挤、交遥培塞、嚣境游絷严重、往艨矮缺、贫交窝等被城泰学
窳称之为“城市病”的现象。
5、过度专业化危机。产业集聚提商了区域经济的专业化程度,但是一旦避
发专鲎纯,内予结构风险帮溺赣风险鞠存在,集聚酌产照衰落将会锼整个缝区经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他蜘调发展研究
济都~蹶不振,甚趸使得整个城市瘫痪。例如,在中国面临国际纺织品反倾销的
时段飘,专于纺织的绍兴柯桥就面临着集体豳境,憋个行业,全城危机。
6、快速集聚释致危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交,大缀受压抑的生产
力得到快速释放,毒藿强爨憨集聚嚣求,迅速雄遴缓枣纯,迄熬遽“城素痿”。
比如海宁由平当地生产力的大量迅速释放,使得皮革城很快形成,但与此同时污
染也紧随而歪,较一般传统产业集聚泉得迅遴而猛烈。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5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公共政策选择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城市化,从根本上来说是聚集经济的
结果,产业集聚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政府调控为指导,
通过公共政策的有效搭配,克服因单个企业、行业在经济上的片面性追求所带来
的“城市病”问题和产业集聚带来的外部性不经济的政府失灵问题,实现产业集
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5.1因地制宜,构建具有特色的城市新产业区
产业是城镇经济的支点,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这个城镇能否形成一种有
特色的、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针对我国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产业结构雷同、
特色主导产业不突出等现象,因地制宜地积极构建和培育各地区具有竞争优势的
特色立镇主导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聚集效应,以产业
调整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实现“产业兴镇”。
由于不同区域市场、资源、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区域产业聚集必然呈现各自
的特色。特色就是优势,“个性产业”就是竞争力,要走特色立镇、特色兴镇之
路。因此,各地区的城镇建设,要根据本地区位与资源优势不同、经济与产业的
差异,努力适应市场需求,改造优势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富有特色和竞争
潜力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具有竞争力强、需求潜力和就业容量较大的新
兴服务业。在不发达地区,重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
城镇的主导产业链与主导产业群。实现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围绕其上下游和其它
关联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吸纳本地区劳动力,带动城镇发展。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拥有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圈,可采取乡镇的调整撤并、建立中心镇。中心城镇
是这一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利用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在产业上
形成与核心城市的互补互动效应,充分发挥各中心镇的区位与资源优势,在工业
品加工业、建材业、电子产业、物流业、房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形成有特色的
产业群。
浙江大学硬士学位论文产北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5。2加强对&卷集群的剑凝墙育,键进产韭结构有效舞级
产烫集群戆生命力裁是持续翻薪,懿采程产建集群内密臻按零翻薪捧滞或蠢
技术断层,产业集群就会衰亡。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密切相关,活跃的企业家群体
是企业集群刨新的随要源泉。因此,要培育一批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技术创新熊
力强瓣现钱企鳖群,注意港养产篷集群嚣内裁藉豹文纯氛潮,聚集一懿麓素凄鹣
复合擞人才和企业家,增强企业家创新的自主性,同时建立创新风险投资、技术
共享、信息交流等支撑体系。
灵有坚持仓l薪,才麓傻聚集瀚金逡可持续发震,其有持续的产监关联注、楚
好的分工与协作。因为未来的区域经济竞争,关键怒整个产业链、区域集聚的产
业群的竞争,实践袭明,融关联硷业形成产业集群,耍比由多个关联度较差的企
盈更容易实魏空阉集聚,筵热有潮子集聚久嗣和发袋第三产泣,整能有效魄带辅
一个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如,2001年,浙江省l?个经济强磐(市)中具有糨当规模
和竞争力的备类特色产业群共有33处,涉及近百个行业和几万家众业,特色产业
群占这些甚(帮)工曛经济一睾戳圭,有静芸至离达吾分之七,℃十。通过不断翅薪,
发展“板块经济”、“链祭经济”,打造一批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蓉、协作密
切的中小企业聚集群,构建具有活力的特色产业聚巢“点”、“块”和良性互动
静产簸聚集“链”,形成“一镇一晶、一镇一照”静有特色的区域产韭群,提升
中小企业竞争力,实现产渡有效聚集,媾动人口聚集,推动城镇饯进程。
5。3打破产韭条块分割,建立区域内城市澜静协调棍裁
蠢于我溪长期驻来实施条块分截豹行政体翻,部门分割、地区分割严重,一
些地方的企业秘产业耀关法靓不健全,不剥予产业集聚战豫的摆遴。因藤在雄避
产业集聚战略中,必须首先着眼于良好制度环境的构建,打破条块分割、建立区
域闯、部门阔的协调枕制,完善市场调节杌制,加大开放度,通邋制度创新,键
避企业阕的合理分工程协传,促遴跨部门和跨区域之闯的剑馋与发展,携进彼越
间产业集聚的良性甄动。同时,锫地方政府应清楚地认识产业集聚对政府行政饿
投资的翩约。经验袭明,产韭集聚较成熟静地涎,相关产品的交易和生产成本大
大低予其他她区。如果其饿地区崧这些产晶上攘重复建设,憋会瑟l葭匿大豹风险,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失败的概率会更高。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集聚对政府行政性重复投资是一个有
力的制约因素。
5.4加强制度创新
无论对于市场失灵还是政府失灵,长期而言,在各有关方面都需要进行制度
创新。
(1)广泛吸收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的典型国家与城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
可行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已有工业化、产业集聚成果的保护发展与城市化的推进,
将一些长期检验有效的政策措施视其重要程度等适时地提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
并加以推广与运用。完善失业保障、养老保障和失地农民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
(2)改进一些特殊制度。例如,在浙江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下,县域政府资
源配置能力强,产业集聚的政府引导能力相对就强,从而也产生了浙江这么多的
百强县,所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是浙江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形成与发展的必需。
但是,也正是因为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使得浙江地市级城市政府的财政能力相对
较弱,加之上述所说的行政区域间的各自为政现象,限制了产业集聚区的进一步
发展壮大与城市功能的进一步提升。所以要结合实际情况和需要,建立弹性财政
体制。
5.5加强各级政府与社会投资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
代化,不能有效地推进农村地区的城市化也是一种不全面的城市化,在各级政府
统一协调下,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十分重要。
可以通过投资方式的多样化,中央政府设项目进行财政拨款及贷款,地方政
府除财政拨款外还可以发行地方债券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农村基础
设施改善了,才能更好地加强城市之间、城乡间的联系,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
更大可能,也为农业不再是农村的支配产业打好基础。
4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姓集聚与城市他协调发震研究
5。8坚持人与囱然的“双生态”原则,走胃持续发嶷道路
羹熬入与自然靛共涵秘谐,必矮建立胃褥续发溪傈箨梳桶。
(1)在保证城市和城市化过程经济效率棚生活质量的髓提下,使能源和其他
自然资源的消费和污染最小化。合理利用和保护城市环境资源,觜造城市生态环
境,{呆整纛控毒l葑城泰熬公共空阀。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产业集聚区里势必存人娲的大爨集聚,无论是
工人的专业技能与学习意识的撮高,述是城市居民文化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防
悫予米来靛产鳖缀褐舞缀,都需要酝数教弯与普通教育穗结合,甚至糟荚教育。
此外就是通过多种渠道发展文化事业,培育文化氛躁。
总之,我国已缀进入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建设密切相关的阶段,关于产业聚集
与城帮耗互渤的磷究应该是全享主会关注酶一个重大课题。纰项研究的深化有利予
浙江、有利予我国务地区的和谐发展邀程,城枣化水平提高积促遴我国阑篾经济
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蘸要的现实意义。但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农村人
口数爨庞大,通过产监的集聚,带动农掌于劳动力和入口的转移、掇高城市化水平
不可一蹴而就。要实现全蕊建设小康社会螅奁斗囊拣,震要促使产业集爨与城枣
化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谋求和谐发展的宏图大业。
4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6总结与展望
6.1总结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运用市场与政府两只手,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
好型城市,共同推进城市化进程与和谐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也是本
文的主题。根据协调发展城市化测评指标体系,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需要说明:
1、浙江省虽然是经济强省,但人力资源方面的积累与发展尚是不足的,无
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成为将来发展的瓶颈,需要进一
步提高水平。
2、浙江省虽然资本整体水平不错,但金融控制能力方面尚显欠缺,主要是
上规模金融资本市场发育不足。
3、科技水平开发建设不足,这从产业集聚区虽多,但大规模集聚区不多可
以看出,从而城市化水平也受限,更多的是在城镇化的层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与
县级财政直属省政府有一定联系,强化了县的功能,而地级市财政功能相对薄弱,
从而限制了更大集聚区的形成与发展,需要进一步统筹。
4、经济国际化程度和地区人文水准不如经济强势,文化水准与经济实力不
相称。
5、产业快速集聚的利弊必须认识清楚,把握适度。
6.2展望
无论是产业集聚还是城市化的研究国内外都有很多文献,本文从产业集聚角
度来论证城市化进程,以国际产业快速转移和市场经济对于生产力的释放为切入
点,以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为目标来审视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城市化的协
调发展问题。此研究涉及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甚
至和谐发展理论。在全国掀起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之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
之后,我国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必定共荣共生、协调发展。
本人在此只是作了个初步探讨,必有许多不足与不完善之处,这将鞭策本人
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不断探索。
浙巍大学硕士学纯论文产业集聚姆城索他协调发鼹研究
参考文献
[1]Chris Jensen-Butler.Cities in competition.Urban studies.1999.36,No.56,pp.865-891
【2]Cook,Gary A,S。;Pandit,Naresh R。;Swarm,毯M.Peter。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clustering in British broadcasting.Information Economic and Policy.Sep2001.13,
Issue 3,PP。351·375
[3】Herdert Giersch:“Urban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Newbury Park
Sage,1996
[4]Iain Begg。Cities and Competitiveness.Urban Studies。,1999
[5]Jensen-Bufler C。Competition between cities,urban performance and the role of
urban policy:a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 Jensen-Butler C.Shachar A.and vail
Weesep J.eds.European Cities in Competition Aldershot:Avebury.t997
【6]Jones,Gavin w.。A Guide for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in
Devel6ping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1.76,pp.279-312
【7]Mm'tin Boddy.Geographical Economics and Urban Competitiveness:A Critique。
Urban Studies.1999.36.N05—6,pp.81 1-842
【8]Peter Karl Kresl Balwant Singh.Competitiveness and urban economy:Twenty.four
large US metropolitan areas.Urban studies.1999。36,N05—6,pp.1017—1028
[9]Peter Karl Kresl,The determinants of urban competitiveness:a
survey,in:P.K.Kresl mad G.Gappert(Eds),North American citi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1 995,PP.45-68.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
【10]Porter,M.E.Location,Competition,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s in
aOlobal Economic.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Feb 2000,PP.15-34
[11]R。Coase.“The Nature ofThe Firm”,Economics,Nov。1937(4)
[12][美]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砌。北索:中信出版社,2003
[13】埃得力I·龋镶.区域缀济学等论[溯。≤£裘:亵努印书键,1990
[143陈力勇.中国工业化与城市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理论导刊.2004;(4):15—17
[15】陈晓芳等。城枣诧发疑存在熬闫惩及辩繁磺究.戮鼓遴步与蹲
策.2004:(3):18—2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16]仇保兴.城市定位理论与城市核心竞争力[J].城市规划.2002:26(7):11—13,
53
[17]冯云廷.城市聚集经济[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1
[18]傅允生.专业化产业区建设与农村城市化进程.学术研究.2004:(1):85—89
[19]葛立成.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地域模式——以浙江省为例.中国工业经
济.2004:(1):56—62
[20]郭克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2);44-45
[21](日)国松弥久.城市化过程[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国外城市化译文集
[c].1997
[22J郝寿义.有关城市竞争力研究的几个问题.开放导报.2001:(4):5-7
[23]郝寿义,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以若干城市为案例.经济科
学.1998:(3):50—54
[24]黄祖辉,顾益康,徐加.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J].经济研究.1992:(5):13-17
[25]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
经济研究.2002:(8):74—82
[26]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7]李京文.城市化健康发展的lO个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3:(2):21—25
[28]李树琮.中国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9]刘柯杰、宋夏.产业集聚: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上海经
济:2002:(5):19—21
[30]刘世锦.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改革.2003:(3):64—68
[31]陆立军等.从“鸡毛换糖”到企业集群一再论“义乌模式”[J],财贸经
济,2000,(11)
[32]吕玉印.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33]马敬敏,都增芬.农村城镇化发展思路探析[J].河北经济研究,2003:
(5).14—17
[34]马裕祥.城市化促进经济要素向优势空间聚集[N].浙江学报,2001—11—15
[35]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6]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37]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与文化观念[J].开放导报,2002(9):13—17
[38]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2(5):62—69
[39]倪鹏飞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32—150
[40]宁越敏,唐礼智.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指标体系[J].现代城市研究,
2001(3):19—22
[41]饶会林,郭鸿懋.城市经济理论前沿课题研究[c].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1
[42]沈迟.关于城市化水平计算方法的探讨[J].城市规划,1997,21(1).12—15
[43]史晋川、汪炜、钱滔等.民营经济与制度创新:台州现象研究.浙江大学出版
社.2004
[44]石忆邵,顾萌菁.我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理论与评价方法探析.规划
师,2001(3),16-20
[45]孙中和.中国城市化的基本内涵与动力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卜25
[46]泰勒尔.张维迎总译校.产业组织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7]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48]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49]王维国,于洪平.我国区城城市化水平的测量[J].财经问题研
究,2002(8):16—18
[50]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9):21—23
[51]王学山.人口城镇化水平测定方法的改进[J].经济地理,
2001:21(3):315-318
[52]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3]吴永保.产业集聚是提升城市群竞争力的核心要件.学习与实
践.2002(4):32-35
[54]徐剑锋.城市化:义乌模式及其启示[J].浙江社会科学.2002(6):38—42
[551徐巨洲.有关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问题的若干困惑.城市规
辩菹大学颈士学位论文产业集聚与城赘纯协谖发展研究
划.1999(11):8-11
[56]徐康宁.歼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岛竞争力[J].中国工业缀济.2001;
(11);35—37
[57]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瑕学[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58]杨丽英,杨云娟.乡镇众业和城镇化赢动与发展.乡村经济.2003,(7).26—28
【瀚】应绥霆.城市往逶程中豹产篷集聚效寝——戮{雾}泼餐滠潦审瓷铡。企盈改孳
与管理.2002:(11):26—27
C60]张明之.产业集聚、掰产业区与城市经济空间整合.中国软科
学。2003(7):119-124
[61]张善余.我国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麓异分析[J].人口学
刹.2002:24(5);37—42
[62】张庭穰.簸露竞争力|鬟及城索窳翔靛佟用。城毒簸翔.2000(11):21—24
[63]周千峙.城市化和可持绥发展[J].城市规划.1998(3):8-9
e64]周千峙.城市化与名城绦护[J].城市歼发。2003(:1):4-7
[65】周报牮.城市练会竞争力懿本痰特征:增强综合藏务秘缝.开旋罨
撤.2001:(4):8-10
[黼]朱铁臻.缀济全球化与掇嵩城市竞争力[J].现代缀济探讨.2001:(4):3-5
【67]朱之鑫.菠确把疆域镶传疼涵热捷接遴城镶识步傻[鹅.中莺经济霹
撒.2003:(9):18-21
后记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活弹指一挥。回首往事,感慨万千。
首先感谢母校给了我良好的激人深思、催人上进的校园环境,感i身f导师风进先生
自我上研究生以来一直的关怀及学术上的悉心引导和为人处世中潜移默化的影
响,使得我更加具有宽广的胸怀,感谢邵金菊老师以默默的方式鼓励我上进的良
苦用心和言语中流露出的无尽关怀,感谢林承亮老师那种无微不至的兄长般的关
心和照顾及学术上的开导。
其次,感谢课堂内外众多学院名教授相关课程的精彩讲解和耐心解答,感谢
学院研究生科几位老师和班主任徐晓虹老师幕后默默无闻的辛勤工作所给予的
帮助。
再次,感谢我现在、过去的同学和朋友们及大学多位老师在生活点点滴滴中
给予的行动中和精神上的理解与支持,在此不一一而足,是他们使我坚持下来,
而感谢文献和参考资料的著者和编者又自在情理之中。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和姨妈、姨父一直以来给予我的无尽关爱。
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