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3022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擘缒狄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学校代码:f035 7
学号:
1
O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Anhui Regional Economy
姓名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吴璀平
政治经济学
经济管理
马怀礼
2005年10月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中文摘要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是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约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
立足安徽省情,对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并根据区域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对安徽实施统筹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及可行
政策措施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
全文共分成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分
析介绍,主要包括:区域经济的概念、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国内学者对统
筹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现状、国外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等;第二部分主要从
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指明了安徽目前实施统筹区域经济发
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该部分着重分析了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情况及存
在问题,并明确指出了安徽区域经济差距明显并呈现扩大趋势的客观现实;第三
部分立足国内实践,具体阐述我省实盍匿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第四部分
借助于区域经济的理论研究,分析指出当前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突
破口,即促进优势区域率先发展和加速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均衡发展与
非均衡发展的辩证统一:第五部分立足安徽实际,阐明我省应制定以加快发展为
主要目标的区域经济政策体系,并给出了我省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关键词:区域经济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区域经济政策
Abstract
At present,overall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s a vital and
urgent strategic duty confronted by governments at al l levels.Base on the
condition of Anhui province,the paper has analyzed the history,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it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ic thinking and feasible policies on overall developing Anhui regional
economy have been systematically clarified in terms of the experie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whole paper is to be divided into five parts.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on the theory related to overall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in which concept of regional economy,definition on overall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its current situation researched by
native experts,and experience from foreign countries are made out.Part
two focuses on significance and urgency in overall developing Anhui
regional economy from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aspects,points out its
problems and developing process,and makes conclusions that the gap in
Anhui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evident and has been
widening.In the third part,the researcher elaborates on basic thinking
in achiev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native
experience.Part four examines two important breakthroughs in overall
developing Anhui regional economy by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regional
economy to fulfill dialectical unity 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non-coordinated development.Those areas that have strong economy should
take the lead in development.Regions under poverty should accelerate steps
to achieve prosperity.In the last part,the goals on regional economic
pol icy and measures on overal l development of Anhui regional economy are
indicated.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y;Overall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Growth pole:Regional economic policy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缳2j‰耄或其他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嵌谁印签字日期:∥∥年/p月,一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童f秘太’≥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 Ⅵ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阒.本人授杈兽f弘巧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克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张安谁印导师签名:圭∥之、右U
签字日期:莎砧年,p月,.日签字日期: 狮J^年f。月l,.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去向:
工作单位: 电话:
通讯地址: 邮编: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引言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政府都十分致力于如何促进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地
发展。各级政府在谋划这一问题时,都必须要回答诸如选择何种发展模式、该
区域的成长过程和趋势如何、构建何种类型的产业结构、如何组织区域间的产
业分工与合作等一系列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体制转轨的加速,地
区差异、地区资源利用效率、区域空间布局、各地区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等问
题相互交织,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难度和复杂性。
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作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重要论断。在发展新理念的推动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
空前活跃。从国家层面看,中央政府加大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力度,实施了
西部大开发,启动了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建设,去年又正式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
的战略。从兄弟省市看,各地尤其是发达省区纷纷响应中央号召,把统筹区域
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已经制定或正在制订相关政策举措,初步形成了以统
筹发展为主旨的区域竞争新格局。这充分表明,我国开始进入了统筹区域发展
的新阶段。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安徽如何应对?在全国经济增长格局中,我省总体
上处于人口数量靠前、经济总量居中、人均水平偏后的状态,经济社会发展尤
其是人均水平与全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004年,我省GDP达到4812亿元,
总量居全国第14位;人均GDP为7768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3.7%,居全
国第25位。全省经济发展不足的同时,面临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等发展不平
衡问题也很突出。目前我省人均GDP最大市与最小市两者间的差距达到了18000
元之多:城镇化水平为33.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
入2500元,仅相当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3.2%。可见,无论是从认真贯彻
执行中央方针政策,主动适应新的形势,还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安徽发展中面临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的突出问题,都有必要加大推进统筹的力度和进度,努力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
展的新格局。当然,正是因为安徽是一个发展中省份,在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基
础上实现统筹,面临着一些特殊难题和矛盾,如整体经济实力弱、宏观调控能
力有限、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落后地区范围广、农村人口众多等。研究解决
这些问题,对于安徽实现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笔者多年从事政策研究工作,一直关注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也
曾经参与过有关区域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我越
来越感到,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相比,安徽现有的
区域发展战略、发展重点和政策体系还有很多不适应、不完善的地方,有必要
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同时,社会上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安徽是发展中省
份,财政实力仅能维持基本运转,很难有余力进行统筹,因此现阶段应该实行
非均衡的发展方式,更多地考虑通过提高经济效率加快发展,促进一部分地方
先发展起来。我个人认为,这种认识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理解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上存在一些偏颇,某种程度上有把“统筹”简
单理解为“平均用力”的倾向。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把论文研究的着力点
放在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这个问题上。
本文将采用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数据比较、典型例证等方式,试图从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安徽统筹区域经济
发展的基本思路、主攻方向和政策措施等方面,对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进行较全面较系统的阐述,以进一步澄清疑惑、理清思路,从而更好地领会统
筹区域经济发展的精神实质,增强实践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
2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章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
1.1区域经济的概念及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是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所以这里,我们首先
对区域经济理论作一个概要性的描述。
关于区域经济的概念,学界定义很多。李京文在《中国区域经济教程》中
指出,区域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回。张耀辉等在《区域经济理论
与地区经济发展》中指出,“区域经济要求区域内资源具有近似性,不焉把行政
区划作为考察的限制条件,它的经济性强于政治性、文化性,是相互结合十分
密切条件下的经济协作关系”圆。朱传耿在《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一文中认为,
“区域经济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商品流向、民族文化传统以及
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是特定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的总称”@。无论
是何种定义,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经济形式,区域经济应该具有以下一些主要
属性:一是系统整体性。这是从一个区域内部来讲的,是指由一定区域内各种
经济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具有明确的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在
这点上,区域经济类似于国家经济,表现出综合性、宏观性、目的性和全局性
等特征。它所追求的是通过对所支配的区域内外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从而在整
体上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产生出任何单一经济活动所无法获得的经济
效果。二是差异性。这是指各个区域之间经济活动表现出空间差异性。无论是
区域的要素禀赋还是产业构成、经济规模、经济增长能力等,都会因区域不同
而相异。可以说,在现实中完全相同的区域经济是不存在的。三是互补性。这
。李京文;《中国区域经济教程》第1页,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张耀辉等:《区域经济理论与地区经济发展》第3页,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
。朱传耿:《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光明日报》2004年5月18日。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是从差异性派生出来的。各区域的差异性,导致了各区域问存在商品和要素的
供需关系或发展的互补性,都需要进行协调合作。因此,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将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其他相关区域的影响。四是利益的相对独立性。每个区域
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每个区域都有其自身的经济利益,由此决定了
各区域在经济发展方面上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
对于区域经济中区域的划分,从实践来看,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同质区域。这是根据区内某些重要因素特征上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进行
划分的。譬如说,我国曾根据经济技术水平的相似性,把全国划分为东、中、
西三个经济带。但这种方法所强调的是某种要素的静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因
而它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区域经济活动的联系性和内聚力。也不能很好地反映区
域经济运动的内在规律。
二是极化区域。极化区是由若干异质部分构成的、在功能上联系很紧的区
域。这种区域的划分依据主要是组成极化区各部分(或部门)之间在经济上的
相互依存度,常以大城市为核心,包括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受其影响的农
村地区。在研究区域经济问题时,这种极化区域更具有意义。
三是规划区域。这些区域主要是从政府规划或政策取向来考虑的区域。划
分这类区域时,首先考虑是的客观存在的自然形成的经济区域,其次考虑政府
的政策目标。这种区域的出现或划分主要与政府的特殊的优惠政策有关,强调
的是政府的某种政策性目标。如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等都
属于这种特殊区域。再譬如,我省的皖北经济区、“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区等,
都是自然属性、行政区划加上政策设计的产物。
需要指出的是,“区域经济所研究的对象虽然是一定范围的空间实体,但这
一空间实体往往没有严格的范围和界限。因而,在实际研究中常以行政区域界
线为界线”。。本文也主要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区域经济的概念。
2、相关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
研究统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有必要了解掌握与其相关的一些区域经济发
展和增长理论。
。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第8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4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1)平衡发展理论。以哈罗德一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
起来的,最具代表性的是纳克斯的平衡发展理论。1953年,纳克斯在《不发达
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指出,落后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
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低储蓄——资本供给不足——低生产率)
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
不足——低生产率),要想促成不发达国家突破“贫困恶性循环”,就必须实现
平衡增长,即对相关的不同行业进行大规模投资,通过克服不同产品供求弹性
差异来取消或减弱激励个人投资的障碍,这样就能为其他行业的新企业提供广
阔市场并引诱新的投资,由此扩大市场规模。
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在各产业、各地区
之间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但是一般区域通常不
具备平衡发展的条件,欠发达区域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产业同时发展的雄厚资
金,如果少量资金分散投放到所有产业,贝Ij区域内优势产业的投资得不到保证,
不能获得好的效益,其他产业也不可能发展起来。即使发达区域也由于其所处
区位以及拥有的资源、产业基础、技术水平、劳动力等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不
同产业的投资会产生不同的效率,因而也需要优先保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
投资,而不可能兼顾到各个产业的投资。所以平衡发展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缺乏
可操作性。
(2)不平衡发展理论。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
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拉大。为了对这一现实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并为促进
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
一些很有见地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具有代表性的有赫希曼的“核心一
边缘区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循环积累因果理
论、网络开发理论等。
不平衡发展理论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
源优化配置效应。在区域层次上,由于其内部资源禀赋、区域条件、历史基础
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各个区域现代化的启动和推进呈现出非均衡性的特
征。而在各个区域内部,也表现为非均衡发展的态势。非均衡发展理论强调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有重点、有差异地进行,因此在实践上,主张在不同的时期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选准对全局具有支配作用和决定意义的经济变量,把一些区域与产业作为突破
口.重点培育,建立具有创新功能、示范带动和扩散功能的增长极,依赖其空
闯组织作用,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3)增长极理论。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雷于1950年在法
国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的《经济空间:理论的应用》一文中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
经济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总是首先由少数区位条件优越的点发展成
为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它产
业发展。增长极理论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若干条件较好的区
域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它产业发展。这一理论一问世,引起
了许多经济学家对增长极理论进行探讨,并得到了广泛运用,许多国家把增长
极理论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
增长极之所以能在区域经济空间传递中占有重要位置,主要归功于极化效
应和扩散效应的作用。经济增长总是最先发生在那些具有比较优势和区位条件
相对优越的地方,然后由此扩散、逐步推进到其他地方。在区域经济增长的传
递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发达地区比发展中区域的经济增长迅速,在市场机
制和政府的共同作用下,会对发展中地区产生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增长极的
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
表现为生产要素向外围转移。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实践表
现就是增长极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
扩散效应加强,增长极的周边地区开始加速发展。
增长极理论是以地区内不平衡发展为基础建立的。所以它对我国现阶段的
经济发展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第一,该理论是以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
发展模式作为研究对象;第二,增长极理论主张运用政府干预的手段,在资源
不足的情况下,集中有限资源进行重点建设,或给予优惠政策,培养地区增长
极等;第三,增长极理论在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中得到了较好运用。比如改革开
放初几个经济特区的建立就是增长极理论很好的运用。“九五”以来,国家强
调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各省市区在制定地方发展战略时都十分注重运用增长极
理论,集中有限财力,择取有限目标集中突破,形成局部优势。
6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1,2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党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在“五个
统筹”要求中,统筹区域发展占有十分莺要的地位。从历史角度来看,这是建
国以来首次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l、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
对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国内学者有多种理解。胡乃武等人国认为,统
筹区域发展就是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角度,有重点、分阶段地全面解决
各种区域问题,通过政府宏观调控逐步协调区域关系并促进各类区域发展。胡
鞍钢罾认为,统筹区域发展的核心理论是“以人为本”。如果把沿海地区优先发
展战略作为中国第一代发展战略,就可以把统筹区域发展等在内的五大协调战
略称为中国第二代发展战略。第二代发展战略强调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
续发展,倡导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共同富裕。王梦奎@等人认为,统筹区域发
展的实质就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纵向比较,各个地区经济都
有很大发展;横向比较,东部沿海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发展更快,地区差距拉大
了。保持比较发达地区快速发展和扶持落后地区发展,都是国家的既定政策。
潘俐。认为,当今世界各国要搞好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在时间上保持一定的高速、
持续、稳健发展,而且要在空间上统筹兼顾,形成一种各地区相互协调、你推
我拉的弹钢琴式的整体发展。
无论从什么角度理解统筹区域经济发展,都不会影响我们对其本质属性的
判断。从国内外实践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以下共同属性:
(1)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协调好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关系,
实现各区域的共同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区域相对
。胡乃武等:《统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4期。
。胡鞍钢:《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3月22日。
。王梦奎:《研究和实践新的发展观》,《求是》2004年第3期。
。潘俐:《解析发展视角下的“五个统筹”》,《理论前沿》2004年第l期。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独立的经济利益日渐增强,于是各区域纷纷把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产业结构与
布局合理化、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但也正是由
于地方政府强烈的利益冲动,结果造成了区际经济摩擦不断、地域分工体系不
健全、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地方保护下的诸侯经济普遍盛行等。这些发展不协
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从这层意义上讲,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不仅要考虑区内经济的协调,也要处理好区际经济的协调,以利于各区域比较
优势和积极性的发挥,逐步扭转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进步、整体发
展。区内经济发展与区际经济协调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
互为一体的关系,过分强调区内经济发展,或过分强调区际经济协调,均有悖
于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从本质上讲,“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既要促进区内资
源的优化配置与组舍,也要促进区际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既要遵循区内经
济运行规律,也要遵循区际经济运行规律”。。
(2)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既要坚持正确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又要注重
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统筹区域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更加
强调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和统筹功能,运用行政力量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促
进区域协调发展,可以说,它是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各地方政府配合的“宏观
运营系统”。。但同时要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好行政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关系,把
行政干预控制在适度、有限范围内,否则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因
此,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要在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同时,坚持市场化的改革
取向,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
的活力。
(3)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既要遵循区域发展的空间分布规律,也要遵循区域
发展的内在经济规律。由于区位、劳动力、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
导致了区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性、普遍性和永久性。那种不从实际情况出
发,不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规律,盲目地追求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可能还会导致宏观效益的下降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同
。朱传耿:《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光明日报》2004年5月18日。
。刘健:《统筹区域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理论建设》2004年第6期。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时也要认识到,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由于区域发展条件的不
断变化,各个时期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而就存在着明显的发展阶段。
从一般意义上讲,盲目追求“超常规、跳跃式”跨越经济发展阶段的战略是很
不现实的。可见,在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区域发展的内在经济
规律,又必须遵循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布规德,制订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战略,
有序推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1)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
1966年,J·H·汤普森(J·H·Thompson)在《对制造业地理的几点理论思
考》一文中提出了区域生命周期理论(Regional Cycle Theory)。该理论认为,
一旦一个区域步入工业化道路,它就像一个生命有机体一样遵循一个规则的变
化次序而发展,从年青(Youth)到成熟(Maturity)再到老年(Old age)阶段。不
同阶段的区域面临一系列不同的问题,处于不同的竞争地位。
我国学者陈栋生等人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论,与汤普森的区域生命周
期论,有类似之处。他们在《区域经济学》中提出,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渐进
的过程,一般要经过待开发(不发育)、成长、成熟(发达)、转换升级等四个
阶段。在区域发展的待开发(不发育)阶段,区域生产力水平低下,第一产业
比重高,自身积累能力有限。在成长阶段,区域经济增长跨过工业化的起点,
第二产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形成带动经济增长的增长极。当发展至成熟期,
区际竞争开始加剧,工业化达到了较高水平,第三产业也较发达,产业转移及
与之相伴而生的人才流动是成熟期区域经济传播的主要形式。在转换升级阶段,
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原有竞争优势可能出现减弱甚至完全丧失,因此步入这一阶
段的区域有可能陷入膨胀或萧条。当然这一时期的区域也可以通过创新确立起
新的竞争优势,向更高的发展水平迈进。
从上述理论中可以看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一定的发展阶段后,由于
内部各区域展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可能性非常小,因此所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
甚至有一些区域由于出现资源性地区的关键性资源枯竭、带动区域的主导产业
。朱传耿:《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光明日报》2004年5月18日。
9
论安徽统筹I苎:域经济发展
衰退、经济过度聚集产生的不经济等而陷入发展困境,成为“问题区域”。可见,
统筹安排、联动解决不同类型的区域发展问题,不失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现
实选择。
(2)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依据
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揭示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践依据,需要进一步说明我
国国民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看,在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经济
增长方式开始从粗放式向集约型转变,劳动力、土地、资本、科技等生产要素
的配置效率逐步提高。无论是外资企业、私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
场竞争下,按照比较优势原则集约配置资源,跨地兼并企业,或将生产外包,
这些企业以理性的行为,不断地推进区域经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然而,即使
在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阻碍生产
要素自由配置的行政壁垒仍然存在,这些形形色色的行政壁垒越来越成为经济
发展的阻碍因素。另一方面,有瓷料显示,目前东部向中西部大规模产业转移
和扩散的现象开始显现,并不如期望得那样迅猛。相反,中部地区的劳动力大
量转移到东部地区,从而使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始终处于最低水平,出现了
要素的“反向聚集”,产业转移的推力不足。在这样的格局下,若不能统筹区域
经济发展,打破束缚区域经济发展的种种行政壁垒,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
势头将很难得到保证。
从经济发展的趋势看,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
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志着我国走出了低收入国家行列,正在向中等
收入国家迈进。国际经验表明,从人均GDPl000美元上升到3000美元,进入了
一个经济社会结构急剧变动的发展阶段,一个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有许多
风险和困难的发展时期。如,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地区差
距和贫富差距扩大、犯罪率腐败率升高、失业人数增加、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将在我国普遍出现,并呈恶化态势。因此,为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必须要
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0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1.3 国内学者对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状况
近两年来,国内学者围绕如何理解和实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做了深入研
究,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关于对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困难分析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区域差距形成并扩大的原因,由此指出了统筹
区域经济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王小鲁、樊纲。考察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动
趋势,指出导致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因素有: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市场化、
城市化等。这些因素至今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从而为统筹区域发展设置了
障碍。
陆铭等人。认为,改革以来的财政分权膨胀了地方保护主义,地方政府的“独
立自主”倾向必然导致区域经济的分割或“非一体化”。区域经济分割虽然在短
期内有利于落后地区的自我保护,但从长期来看并不利于落后地区的进一步发
展。因此中央政府都力图破解区域分割,办法之一就是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
转移支付。但目前中国的转移支付不完全合理,那么这样的转移支付不仅不能
缩小地区差距,反而会加大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更加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
调发展。
陆文喜、李国平。认为。资本形成差异是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改革开
放以来,中央财政能力逐渐弱化,各地区资本形成转而主要依靠国有银行的信
贷供给。东部地区菲国有经济占据较大比重,在国有金融体制外建立了非国有
经济的融资机制。而西部地区的国有经济占比较高,可以得到更多的国家金融
支持。因而,长期国有依赖的惯性使得西部地区始终没能建立起符合本地区特
支持。因而,长期国有依赖的惯性使得西部地区始终没能建立起符合本地区特
。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a
。陆铭、陈钊、严霁:《收益递增、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分割》,《经济研究》2004年
第7期.
。陆文喜、李国平;《资本形成差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金融创新》,《兰州商学院
学报》2003年第12期。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色的资本形成机制,非国有经济遭到资金瓶颈的严重制约,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急剧拉大。目前这一状况依然没有大的改观,这无疑成了制约统筹区域发展的
“瓶颈”因素。
林毅夫、刘培林。认为,当前我国省区市之间发展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
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下形成的生产要素存量配
置结构,与许多省区市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相违背,从而导致大
量的赶超企业不得不选择背离其要素禀赋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使得这些
企业缺乏自生能力,需要政府的保护和补贴;而各种各样的保护措施影响了市
场的正常运转,制约了这些省区市的资本积累速度、技术进步速度和生产率的
提高。相对于东部省区市而言,中西部省区市的发展战略更加接近于违背比较
优势的战略,其经济增长绩效相对就差,这是导致观察到的1978年以来逐渐扩
大的地区差距的重要原因。
2、关于推进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
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科学
发展观指导下的统筹区域发展的总体思路。在这一思路指导下,许多学者从不
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刘福垣圆指出,当务之急是统一国内市场,消除割裂状态。主要措施有:下
大力气解决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的矛盾,加速对内开放的步伐,扫除一切产品
和要素流通的障碍;加速人口城市化进程,扩大以城市生活方式消费的人口:
降低服务业就业门槛,广开第三产业的就业门路;动员人与自然矛盾较大地区
的贫困人口在国家帮助下一步到位迁到城市居住。
朱文晖、张玉斌@认为,国际经验和中国珠江、长江三角洲的实践表明,经
。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3年第3
期。
呶0福垣:《中国发展失衡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财贸经济》2003年第9期。
。朱文晖、张玉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的四次调整及其研判》,《开放导报》
2004年第l期。
论女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济一体化的前提并非要求行政一体化。随着市场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发展水
平的不断提高,区域竞争会逐步由无序走向有序、由恶性走向良性,“双赢”或
“多赢”会逐渐成为区域竞争的主题。长江三角洲的实践即说明了这一点。苏
锡常主动将自己划入上海经济圈;浙江省要求嘉兴行政上属于浙江、经济上属
于上海,尽快融入上海圈。这些都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市场力量
有助于地方政府在地方利益的驱动下主动打破行政区划、谋求经济整合,从而
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
胡乃武等人。指出,未来统筹区域发展的思路应该是:在区域发展战略的指
导下,不断完善区域管理制度,依据合理的区域政策统筹解决各类区域问题,
将落后病、衰退病的治疗和膨胀病、萧条病的防治结合起来,形成相互合作、
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为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在
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中设立区域管理机构;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制定本地区
发展战略及相应的区域政策:促进东部及东北地区的传统产业转移,进一步完
善中西部地区的起飞条件,等。
胡鞍钢圆认为,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战略思维,依
据这一思维落实如下政策将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中央政府的政治支持至关重
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市场是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城
镇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的良方;实现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
开发人力资源是增加国民财富的主要途径,也是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优先战略;
实施知识发展战略。
李卫宁、粟岚。认为,当前西部地区最大的问题仍然是经济发展问题,发展
仍然是第一要务。因此,虽然从全国来看,当前已经进入了统筹区域发展的新
阶段,但是从西部地区自身来说。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仍然是加快推动西部地
区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的战略选择。
。胡乃武等;《统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4期。
。胡鞍钢:《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3月22日。
。李卫宁、粟岚:《统筹区域经济,促进西部地区非均衡协调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2004年第1期。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1.4 国外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
在长期的实践中,许多国家通过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地区
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研究把握国外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经验,
对我们具有十分熏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国外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随着对区域经济发展深层次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国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
展的探索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从原来仅仅表现为贫穷落后地区的问题向既影
响落后地区又影响发达地区的问题转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工业化与城市化急剧发展,人口大量从农村
及落后地区流向城市和发达地区,给这些地区造成很大压力,发达地区的衰退
部门也难以及时向落后地区转移,严重影响了发达地区赖以繁荣的先进的产业
结构。
二是从把地区协调发展仅仅归咎于社会问题向既是社会问题又是经济问题
转变。19世纪殖民地的贫困落后问题,特别是在富裕的宗主国也都存在一些贫
穷落后地区的问题。但当时把这些问题主要归咎于社会问题。区域经济发展问
题真正受到重视是在20世纪20年代。谣方一些本来经济繁荣或比较发达的地
区,几乎同时都陷入了结构性危机之中,出现了经济大萧条。迫于形势,西方
许多国家都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帮助落后地区发展经济,缓和因两极分化给这
些地区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
三是从原来局部的、单项的区域开发向整体的、多目标的综合开发与整治
转变。美国、日本等国政府制定的区域发展规划最初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个城市
或某个地区河流泛滥、资源枯竭等问题,之后发展到推进整体的、兼顾经济与
社会目标的综合开发与整治。
四是从完全依靠“无形的手”向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注重发挥“有形的手”
o张宏斌;《国外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的傲法与经验》。《今日浙江》2003年第22期。
14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的作用转变。60年代后期,英国以伦敦为中心的东南地区,法国以巴黎为中心
的经济繁荣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产业结构恶化的征兆,许多地区提出要重
新调整各类区域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城镇体系结构,
以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最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
2、发达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
(1)美国区域经济均衡政策。。美国区域经济由北部、西部、南部三大区
构成。区域经济的差异,加剧了美国社会的不稳定性,1929~1933年的经济大
危机,影响了全国经济的复苏和社会稳定。美国区域经济均衡政策主要包括制
定区域开发规划,建立健全区域开发法律制度和管理机构,从罗斯福、约翰逊
直到克林顿总统,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提供财政援助,加大对落后地
区的资金投入,主要通过军事拨款,财政补贴农业,兴办公共设施,改善落后
地区投资环境:充分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恰当选择开发重点;制定优惠政策,
引导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等等。
(2)日本以地区发展法律体系为核心。罾日本自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到
60年代末连续10余年经济取得两位数的增长,但在空间上出现了严重的发展不
平衡的问题。为了应对区域问题,日本政府在地区政策方面进行了很多努力。
一是重视地区发展立法。1950年,日本就制定了《国土综合开发法》,作为地区
发展的根本法。根本法与后来陆续制定的一系列关于地区发展的法律一起,构
成了一个完整的地区发展法律体系。二是实行规范和大规模的财政转移支付。
日本的财政转移支付的根本原则,是保证全国任何一个地区的地方政府都能够
向其居民提供一定水准之上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3)加拿大从中央集权向地方分权演变。加拿大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
是:东部地区由于渔业的衰落而发展相对滞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态势相对较
好:以多伦多和蒙特利尔为中心的中部地区,由于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的崛起
而成为加拿大的经济中心。加拿大的地区政策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联邦的财政
转移支付发挥重要作用。加拿大联邦政府财政支出中有2096以上是拨付给地方
。支0建芳:《美国的区域经济政策及其启示》,《东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林家彬:《发达国家如何发展区域经济》,《中国经济快讯》2003年第12期。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省)政府使用的,对于平衡各省的财政能力、保证各地方政府都能为居民提
供一定水平以上的公共服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二是强调联邦、省、社区、私
人企业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4)德国以财政平衡政策为中心。德国的区域经济政策更多迪重视区域经
济的均衡发展和稳定,重视地区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改善,
德国推进区域平衡发展的政策主要应用财政手段,一是横向财政平衡,通过法
人税分配、税款转移和联邦财政特别拨款等平衡各州财力,使各州人均税收平
衡化。二是纵向财政平衡,指州与乡镇之间的财政平衡,做法与横向财政平衡
类似。
16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章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内容和行政计划的重要实施部分。我
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政策规划的推动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根据当时的行政区划,我省提出了“三区一中心”
的战略布局。即两淮经济区、沿江经济带、皖南旅游区和合肥科教中心∞。两淮
经济区位于本省的北部,是以淮南、淮北煤矿为中心的布局区,工业以煤电为
主,农业以麦、畜牧业为主。沿江经济带位于本省长江两岸,工业以冶金、石
化、机械、纺织为主,农业以稻、油、水产为主。皖南旅游区位于本省的南部
山区.以黄山、九华山、齐云山、太平湖等著名旅游区为中心,农业以林茶为
主,工业生产基础较差,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合肥科教中心即利用合肥地区的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把台肥市建设成为我国的科教基地之一。“三区一中心”
对日后我省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省在地改市逐步完成、建成17个省辖市的行政
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点一线”的概念,即利用合肥市、黄山市为两点,
以长江流域为一线。后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和趋势,“两点一线”又逐渐
演化为皖江开发开放、合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和加快“两山一湖”旅游开发等
三个重要区域发展战略。
合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1995年,针对合肥市总体规模小、城市首位度低、
辐射带动作用弱的现状,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快合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重
。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协调发展问题的分析研究》,2004年《统
计信息》。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要决策。在这一战略的带动下,合肥市经济一直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速,经
济实力日益增强。2001-2004年,合肥GDP年均增速为14.1%,居全省17个省
辖市之首。
皖江开发开放。皖江地区包括长江流域的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池
州、巢湖、宣城、滁州八个市。区域内国土面积、人口分别约占全省的40%、37%。
该区紧邻长江三角洲,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化进程快,城镇化水平高,交通基
础设施完善,是全省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995年省委
启动了皖江开发开放战略。这一战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皖江地区尤其是马鞍
山、芜湖、铜陵三市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2001—2004年,马鞍
山、芜湖、铜陵三市GDP的年均增速分别居全省第2、4、3位。
加快“两山一湖”地区旅游开发。以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为重点,包括
黄山市、池州市全部区域和宣城市部分区域,是我省高品位旅游资源最密集的
区域。2000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抓”两山一湖’、促全省旅游、带安徽经济”
的战略部署。从实践效果看,由“两山一湖”带动的全省旅游业正在成为支柱
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趋增强。
——新世纪以来。这一时期,除了巩固和坚持行之效的战略部署外,特别
把加快皖北地区发展摆上了全省的重要位置。皖北地区(包括淮南、蚌埠、淮
北、阜阳、宿州、毫州六市),国土面积占全省三成。人口占四成多。上个世纪
90年代尤其是“九五”后期,皖北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到2000年,皖北六市的
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额分别仅相当于全省的70%、69%、86%,而
且差距还有逐步拉大之势。为尽快改变皖北落后局面,自2001年起,省里对皖
北地区经济发展进行了全方位扶持。这项战略取得了积极成效。2001-2004年,
皖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与全省的差距由“九五”期间的3.9个百分
点缩小为2个百分点。
综上可见,根据形势发展和认识的交化,、我省及时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
行了调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但与新形势的要求相比,现有的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1、从全局看,尚未形成一条能够统缆全局、思路清晰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子。
虽说上述区域发展战略涵盖了全省各个地区,表现为处处皆重点,不利于各地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找准自‘己的位置。在这些战略的指导下,全省有限资源的分配主要体现了平均
导向,甚至出现了“撤胡椒面”的情况,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水平不高。同时,
这些区域划分主要是在行政区划基础上形成的。按这样标准划分的区域,有些
区域内部经济联系不是很紧,相互关联性较弱,还不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甚
至各自为战、互相掣肘。同时这样的区域划分易受到人{f]主观认识的影响,存
在很大变数,不利于各地形成一个长期坚持的发展路子。
2、从发展现实和趋势看,四大区域发展战略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
求。皖江开发开放涉及到沿江5个市以及滁州、巢湖、宣城3个市,这8个市
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自区情也有所不同,在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
上就不宜作统一的规定。皖北地区发展战略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淮南、淮北、
蚌埠三个工业市与阜阳、宿州、毫州三个农业市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明显分
化为两大类,因此省里对皖北地区的发展不宣采用统一的尺度和标准。“两山一
湖”旅游开发,目前最大的难题就是各区之间如何联动协调发展、资源如何共
同开发,而在这些问题上一直没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省会合肥也面临着城市产
业如何定位、与周边产业如何分工合作,如何进一步拓宽城市发展空间等一系
列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尤其是合肥被批准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后,如何
利用这一政策资源加快含肥发展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在这些方面,
省里应加大研究力度,进一步调整完善区域发展思路,走出一条适合省情的区
域发展路子。
(3)从政策体系来看,尚未形成有效的激励促进机制。客观上讲,我省促
进区域经济发展政策设计中,更多地关注区域发展的平衡性问题,因此,在配
置资源时,更多运用行政手段,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方面显得力度不够、办法不
多。甚至为了照顾一些地方,在一些资金安排、项目布局上有违经济规律,致
使有些地方越扶越懒,越扶越穷,自主发展能力依然很薄弱。譬如说,由于扶
贫措施不能很好地起到激励促进作用,反而形成了谁穷谁得实惠多的客观事实,
从而造成了大家争戴“扶贫”帽子的发展局面,大大有悖于政策设计的初衷。
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中,各地“等、靠、要”的观念比较浓厚,自力更生、艰苦
创业的发展意识亟待加强。
19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2.2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1、当前我省区域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从近两年增长实绩看,我省各区域发展普遍加快。2004年,有lO个市生产
总值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5个市工业增幅超过20%,16个市消费品零售总
额增幅超过10%。今年上半年继续延续了这一良好势头。不仅如此,我省区域经
济发展还呈现三个重要趋势:
一是优势区域加速形成。我省经济重心正逐步向合肥及长江沿岸城市倾斜。
合肥及马鞍山、芜湖、铜陵四市GDP总量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o。从1990
年到2004年,合肥市GDP占全省比重由9,6%上升到13.1%,马芜铜三市所占比
重由12.c1%上升到16.6%。而皖北六市GDP总量占全省的比重由36.7%降至31.4%。
投资进一步向合肥及沿江城市集中。2004年全省45%的投资投向了合肥及沿江
四市,其投资总量及增幅在全省都处于靠前位置。
二是区域产业特色更趋明显。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各区域产业初具特色。
皖北地区农业比重大,同时在煤炭、电力等能源产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转化方
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合肥及马芜铜四市工业优势明显,家电、交通运输设备制
造、黑色及有色金属冶炼等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合肥及沿江区域。以文化旅游
产品为主的皖南区域,建材、丝绸等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三是农业型区域增长看好。在国家支持“三农”力度加大的新形势下,我
省农业发展出现重要转机,由此拉动宿州、阜阳、毫州、六安等农业主导型地
区打破多年徘徊不前甚至负增长的僵局,四市经济呈现总体向好的发展趋势。
2004年,这四个市在第一产业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同比提高
了13.2、11.9、9。7和6.4个百分点,分居全省第l、2、3和5位。可以预见,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倾向不会改变,我省农业型地
区将面临相当有利的政策环境。
。安徽省统计局综合处:《破结构瓶颈,促经济崛起》,2005年《统计信息》。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2、我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局面尚未形成
由于经济区域各项经济指标获取比较困难,为研究方便起见,这里主要以
行政区域来说明问题。
(1)各区域经济差异性十分明显。我省17个市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
外部环境和区位条件等不尽相同,因而各市经济发展呈现较大的差异性。
表一2004年安徽省17个市经济指标情况。
人均GDP 非农就业人口
三次产业结构类型
(元/人) 比重%
全省19.4:45.1:35.5 7768 35.9
合肥市9,2:50.4:40.4 13327 44.6
马鞍山市6.8:69.3:23.9 21640 60.1
最优地区
芜湖市8.2:58.5:33.3 15649 52.3
铜陵市4.7:63.5:31.8 19394 63.9
淮南市12.3:52.2:35+5 9346 47.3
淮北市14.2:55.0:30.8 8351 35.6 次优地区
黄山市18.8:35.9:45.3 9133 35.0
蚌埠市24.8:41.3:33.8 7906 30.9
巢湖市24.9:41.6:33.4 6836 35.0
宣城市21.3:43.3:35.5 8777 39.9
一般地区
池州市26.4:38.6:34.2 6121 32.9
安庆市22.6:46.6:30.8 6566 39.8
滁州市25.4:40.5:3屯0 8518 34.3
宿州市44.8:24.5:30.7 4837 21.2
阜阳市40.3:26.0:33.7 3089 27.8
困难地区
毫州市39,7:26.4:33.9 4299 20.5
六安市31.6:34。7:33。7 4136 26.7
从上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全省17个省辖市呈现四种不同的发展水平。
发展最优地区: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四市。这类地区处于我省发展
的最上层。2004年,这类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5000元以上,第二产业占GDP
的比重均超过了50%,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城镇化水平较高。
发展次优地区:淮南市、淮北市、黄山市。利用丰富的特色资源,发展特
色经济,是三市共同的经济属性。在新一轮发展中,淮南、淮北将以丰富的煤
炭资源打造全国重要的煤电生产基地。而黄山市高品味、世界级的旅游文化资
源,将为其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发展一般地区:包括安庆市、池州市、巢湖市、蚌埠市、滁州市、宣城市
共六个市。这一地区已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工业、服务业发展不快,农业
。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局(2004年安徽省情》。
2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比重还比较大。
发展困难地区:宿州、毫州、六安、阜阳。这四个市是我省发展最困难的
地区,都是人口大市,第一产业比重都在30%以上,有的地方甚至超过了40%,
属典型的农业市。
(2)区域发展差距呈逐步扩大之势。安徽17个市特色明显,发展不平衡是
必然的。但也要看到这方面的严峻性。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各省
辖市GDP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在4.0左右徘徊;90年代后期以来,差距呈逐
年扩大之势(见表二、表三)。
表= 历年各省辖市GDP最大值与最小值比较
年份最大值(元) 晟小值(元) 极差(元) 最大值与最小值比值
1980盎: 810 180 630 4.5
1985盎: 1585 394 1191 4.o
1990盎: 2831 642 2189 4.4
1995盎: 8257 1884 6373 4.5
1996越9488 2136 7351 4.4
1997虹10637 2428 8209 4.4
1998盎: l0043 2613 7430 3.8
1999越10466 2733 7733 3.8
2000肆: 10623 2282 8341 4.7
200l岛: 11513 2256 9257 5.1
2002盎: 12661 2337 10324 5.4
2003盘: 15513 2399 13115 6.5
2004盘: 21640 3089 1855I 7.o
袭三
20000
15000
10000
5000
极差
1995年一2004年
注:(1)数据来源‘安徽统计年鉴);
(2)“极差”指人均GDP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距。
22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3)困难区域陷入恶性贫困循环。宿州、毫州、阜阳和六安发展中面临的突
出难题就是“工业短腿”。由于工业化水平低,这些地方城镇化和第三产业难以
获得坚实的发展基础,无法大量吸纳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展农村人口生
存和发展空间。由于工业规模不大,新的经济增长点难以得到有效培育和壮大,
整体经济发展缺乏市场活力,受到严重制约。加之这些地方自然灾害频仍,抗
灾害能力不强,经济稳定性较差。以2003年为例,当这些地区农业遭遇特大水
灾和服务业面临“非典”特殊灾害时,就无法依靠工业支撑和带动作用来弥补
损失,因而经济出现了负增长。人口负担沉重、人口素质低下也是影响这些地
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测算,相对于全国
平均水平,这些地区人口超过耕地容量25.4%,超过财力容量2.2倍,超过经济
承载能力近一倍;1990"-'2000年间,全省提高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约为14.1%,而这些地区仅为12.8铲。
(4)缺乏强劲经济增长极。实践证明,通过增长极的培育壮大和辐射带动,
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经验。我
省这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2004年省会合肥GDP为590亿元,分别只有广州、
南京和武汉的14.3%、30.9%、30.1%,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居第18位圆。
就合肥现有规模而言,无论是在吸纳就业还是产业扩张等方面。对周边地区的
辐射带动作用都很有限,甚至还存在集聚大于辐射,抑制了经济要素向周边地
区扩张。这也是合肥所辖三县经济实力弱小的原因之一。安徽增长最快的另一
区域,即由芜湖、马鞍山、铜陵三市组成的区域,虽发展势头较好,但总体实
力还不强,2004年三市GDP总量747亿元,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和辐射力也很
有限。
(5)区域阆分工协作程度低。我省各区域在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积极参与区
域竞争的同时,协调合作的进程还不快。各市经济各自为战,地区封锁和地方
保护严重,区域分工不合理,产业同构问题非常突出。譬如说,在当前煤电油
。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协调发展问题的分析研究》,2004年《统
计信息》。
。根据安徽省统计局《2004年安徽省情》的数据测算。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运普遍趋紧的新形势下,我省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无论有没有资源、有没有
条件,都把争取建电厂、上能源项目放在了重中之重,各个区域在项目布局上
根本不考虑其他区域。企业微观层面的问题也很突出。据统计,我省工业行业
的集中度普遍较低,再加上企业“小而全”、“小而弱”、“小而散”,专业
化分工水平低。2003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大、中、小型企业的平均产值
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4.4%、82.9%和66.7国。另外,在依托专业化分工发展
集群经济、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方面,我省的情况也不乐观。现有的加工制造业
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大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支撑的,国有垄断地位和行政壁垒
的存在使企业之间难以形成产业链上的协作关系。以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例,我
省的汽车整车产销量在国内排名第5位,在零部件产业配套方面应该大有作为,
但现实并非如此,我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很不理想,企业少、品种少、档次
低,研发能力弱,省内配套率低。
从上述的分析中不难看出,我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局面尚未形成,表现为发
展低水平上的不平衡性,且这种不平衡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区域经济发展不
平衡既有长期以来自然历史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也有自身发展等方面的主观因
素,是一种客观现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差距才会有竞争合作,才有
发展的动力。但这种差距扩大到某种程度,超出了人们普遍能承受的范围,就
失去了经济发展所追求的“公平公正”,不仅会影响到区域间的要素相互供需和
整体经济的良性循环,也会造成社会发展的不稳定,累积很大的发展风险。因
此,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高度重视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安徽经济展望》,第112页,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章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相当严峻。从省情看,
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低,财政实力弱,贫困地区范围广,农村人口比重大。而且
省内各区域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尽相同,所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合肥、芜湖、
马鞍山等城市经济处于由成长向成熟阶段迈进的时期,面临如何保持竞争优势
争取更快更好地发展;宿州、阜阳、毫州、六安等地方处于待开发阶段,工业
化水平较低,正在寻求发展的突破口:而淮南、淮北等一些资源性城市,面临
如何延伸能源产业链条、推进产业转型、防止出现衰退的闯题。从发展环境看,
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但也
带来了许多新的难题:资源和环境的强大约束和发展成本的上升,经济结构升
级和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实际困难,在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方面面
临许多的两难选择,以及外部环境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等等。我认为,破
解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难题,必须运用统筹的思路和手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和工业化进程,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引导各地发挥比较优势,构建合理的区域
产业分工体系,既保持优势地区的长期竞争优势,又促进落后地区顺利进入较
高的发展阶段,同时防止一些地方出现衰退。努力形成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健康
发展的新格局。
3.1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则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政府作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断,并以这一新发
展新理念为指导,在统筹区域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最突出
的就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四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实施西部
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崛起。同样,兄弟省市其是发达省
区纷纷响应中央号召,把统筹区域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上海市提出,在新
世纪的新发展中,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
为本,促进人口、产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五大要素均衡协调发展,努力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江苏省针对全省形成苏北、苏中、苏南三个经济区域
差异显著的现状,新世纪初提出了区域共同发展的战略决策,实现统筹发展、
共同富裕,并把区域共同发展的重点放在加快苏北地区的发展,加大了对苏北
地区的扶扶力度。广东省为实现不同类型地区优势互补、提升整体竞争力,从
新世纪之初就实施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同时突出强调加快山区的开发与发展,
实行必要的政策倾斜,着力增强山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努力实现山
区经济的跳跃式发展。
从国内各地实践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把握的原则主要有:
1、坚持分类指导。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基础存在着巨大差别,
而这种差别必将对各地的经济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发展程度产生决定性的影
响。因此,必须避免不顾各地区的自身特点、资源禀赋以及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片面地强调各地均衡发展的思路,坚持把分类指导放在重中之重。对于发展较
好的地区,要充分利用本地区市场与制度环境优势,以引导和规划为主,努力
拓宽发展空间,促进要素资源合理、有序配置。对于困难地区,关键要在尽快
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方面下功夫。如,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
力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基础设施、要素市场的建设与完善;减少交易
费用,提高各种要素的边际收益率,等。
2、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区域发展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区域发展模式的不
同。因此,对不同类型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就不能完全用同一把“尺
子”、同一套指标、同样的思路指导,而应实行差异化战略,以发挥比较优势,
实现各个区域的合理分工与合作。发展较快的地区应将主导产业转向资本技术
密集型产业;困难地区应吸纳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转移过来、仍有一定营利空
间又不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发展产业链条的某些环节,
同时注重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促进特色农业的产业化;有些不适宜发展
工农业和建立居住点的山区、圩区,则应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建立生态保护
区,帮助老百姓异地致富。
就我省而言,全省各区域发展基础、资源条件、风土人情各不相同,各有
各的优势。因此,省一级政府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时,必须要坚定不移地贯彻
好这一原则。2005年年初,我省提出的“融入长三角、依靠高科技、开发两流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域、唱响黄‘煤’戏”的区域发展新构想,就是在充分考虑我省与长三角无缝
对接的区位优势、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和沿江加工制造业具备一定的实力和竞争
力、两淮煤炭资源和黄山旅游资源丰富等各区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明确指出
了各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3、坚持非均衡发展与均衡发展的辩证统一。非均衡发展的优点在于,充分
考虑了各经济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以效率为先,充分发挥了各区域的比较
优势,并更多地依靠、利用经济发展规律。均衡发展也有其自身的优点,它强
调平等的重要性,认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区际收入的差距日趋扩大,会引起
社会的振荡,恶化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危害经济发展。而这正是非均衡发展
所容易产生的消极后果。由于二者在功能上的差异和互补,统筹区域发展决不
能把两者对立起来,既不等于搞均衡,也不等于非均衡,必须对二者同时加以
运用,在不同阶段对二者“相机抉择”。也就是说,“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
战略重点和政策倾斜的‘度’,从而以适度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实现区域经济的均
衡、协调发展”。。
3.2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要在正确的目标定位下来进行。“以人为本,提高居
民生活水平,缩小各地区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差距,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
本质”。。从实践看,实现这一本质要求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落后区域的经
济增速要超过其他区域,从而迅速扩大落后区域的经济总量、提升人均收入水
平: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对落后地区实施重点倾斜,通过公共
产品的公平提供来平衡各区域发展,达到缩小区域人均收入水平差距的目的。
应该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基本公共产品的供给是政府
的重要职能之一。只要基本公共产品的提供是相对均等的。对于各个区域的发
展来说就有了较为“平等的机会”,机会的均等就是某种意义的社会公平。钱富
新指出,统筹区域发展绝不是“一平二调”平均主义的复归,平均主义强调“分
。张雷声:《深刻理解统筹区域发展的含义》.《人民日报》2004年08月10日。
。陆立军等:《浙江区域经济将步入协调发展时期》,《浙江经济》2004年第19期。
论安徽!宄筹区域经济发胜
配均等”,而统筹发展强调的是“机会均等”,统筹区域发展是着力于“起点平
等”的崭新理念。。因此,实现机会均等应成为现阶段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
目标。也就是说,在解决区域性贫困、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的基础上,通过
省级政府的调控,逐步实现基本公共产品的相对均等化供给,使教育、基础设
施、医疗等部门的布局相对均衡。
按照“实现机会均等”的目标来制定统筹区域发展方略,在实践中还必须
考虑我省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定位,顾及政府调控手段的可行性和资源的
稀缺性,同时又要紧密结合我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态势。具体来
讲,必须把握好以下三点:
1、正确处理与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和国内其他区域发展的关系。在贯彻
国家统筹区域发展的精神下,应当把省域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纳入国家大盘子。
上海提出的“加快发展自身、主动服务全国”。广东省率先提出要与珠三角流域
各省区构筑“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体系,都是跳出自身、放眼全国的发展新思
路。我省作为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要在争取国家大力支持的同时,加强与先
发地区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着力营造较好的外部环境。今年省里
根据紧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这一区位优势,作出了经济东向发展的战略决策,
要求全省各区域都要突破行政束缚,加速融入长三角,在为长三角提供资源支
撑、形成良性互动中实现自身价值、增强发展实力。
2、充分考虑省域经济的调控能力。省域的调控在手段和方式上。如金融和
税收调节,与国家的调控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必须在省域经济调控力
所能及的范围内制定省域经济调控的方针措施,否则就不具有可操作性。
3、妥善处理好省内不同类型区域间的关系。这是由区域经济的内在属性决
定的。“为提高经济效益。各个区域在相互问的经济交往中就必须要遵循比较利
益的原则,选择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源、要素及其他发展条件,选择具有优势的
产业进行发展。于是,在区域之间就产生了分工,并逐步地发展成为区域经济
专业化”,“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又将导致和增强区域间在商品需求和发展上的相
。钱富新:《怎样才能实现统筹协调》,《人民日报》2004年2月12日。
论安徽统簿区域经济发展
互依赖,进而促使走向合作”∞。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上既存在着分工,也存在
着相互合作的必要。实践证明,不合理的分工合作有可能使部分区域的经济利
益受到相对的损害,甚至引发区域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要积极鼓励和推动
区域之间的积极合作,建立相互联系、关联互动的经济关系,进而形成区域之
间的利益制衡机制,促使各区域相互协调,谋求共同发展和进步。
3.3现阶段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区际间的资本和劳动力要
素流动、人力资本分布的差异、各地的市场化程度、城市化进程、农村工业化
程度等,都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条件。立足于这些因素和条
件,我省未来的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应该包含空间结构、产业结构、人力资
本结构、区域政策以及行政区划调整等多方面内容。
1、突出抓好重点区域的发展。在我省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践中,要坚持两
手抓,既要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又要快速提升困难地区的发展
水平。缺乏具有较强经济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制约我省发展的
重要因素。应依托现有的城镇格局,选择现实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对周
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的地区作为经济增长极加以培育。缩小区域差
距,决不能以牺牲发展较快地区的利益为代价。因此,对毫州、宿州、阜阳、
六安等困难地区坚持促进自身改革和全省重点扶持双管齐下,使四市经济增速
赶上并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人均收入水平与全省的差距明显缩小,这也是统筹
区域发展的另一重要战略支点。
2、优化地区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高低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落后产业结构中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低下,制约了经济的发
展。因此,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我省各区域的产
业结构调整应各有侧重。合肥应积极壮大汽车、工程机械,家电等支柱产业,
。李京文;《中国区域经济教程》第47页,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合肥与巢湖、六安两市的优势互补、合理分工。沿江经济带要发挥芜、马、
铜的核心作用,进行整体规划和开发,提高产业关联度,做大做强钢铁、汽车、
水泥、石化、有色金属、建材等优势产业。两淮地区以煤炭资源利用为突破口,
着力抓好煤炭基地和煤化工盐化工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建设。阜阳、宿州等农业
市要以龙头企业带动,抓好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副食品加工、食品饮料制造
等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
3、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
要通过最大限度地开放经济社会领域,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这方面的重点有:加速转变政府职能,放权于市场主体,
把政府行为控制和规范在有限范围内,提高政府行为的公正性、有效性;尽一
切努力废除造成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的各种不合理的政策和规定,打破行政区
域的界限和束缚,发挥政府、企业、市场三方作用,鼓励资金、技术、人才在
区域内无障碍流动,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
4、加速人力资本形成。人力资本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也是区域差距形成并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人力资本形成不足,在我省尤
其是困难地区显得尤为严重。江苏扶持苏北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加大对苏北
地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劳动力转移的支持力度,促进苏北地区劳动力素质
的提高。我省在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也应借鉴江苏经验,把智力支持
放在统筹区域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增强人力资本投资的同时,重点加大对困难
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努力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素质,为缩
小区域差距提供智力保障。
5、创新区域发展政策。“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已不能像计划经
济时期那样,集中财力、物力发展落后地区经济,这种发展方式也不利于这些
地区形成自身的经济发展体系”。。因此,我省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主要通过政
策进行调节,如健全区域的补偿体系,利用政府的转移支付,对先进地区和落
后地区的利益进行再分配,鼓励落后地区发展的积极性。针对我省合肥、沿江
等优势地区以及沿淮淮北等不发达地区的具体情况,结合各自的经济基础以及
。《辽宁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2004年6月15日。
30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相对优势,制定不同的区域发展政策。加强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政府间的合作,
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调配中的积极作用。加快推进落后地区的所有制改革,减
少国有经济成分的比重,增强经济活力。
6、加强行政区划调整研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和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我省现行行政区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因素越
来越明显,改革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通过行政区划制度的变迁使各地方的资源
和利益进行重新分配,有利于改善当前的社会利益结构,也是促迸区域经济协
调发展的的新思路。。目前在不完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待条件成熟时付诸实施。
。周健华、李征:《浅议我国统筹区域发展》,《理论学习》2004年第8期。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章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首要的是妥善处理好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的辩证关系。从
我省来看,处理好这对关系的有效途径,就是把增长极的积极培育和困难地区
的重点帮扶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优势区域率先发展和困难地区改变落后面貌,
形成抓两头、带中间的共同发展格局。
4.1加速培育增长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路,采
取特殊政策,遵循市场规律,使各种有限的生产要素首先集中在经济回报率较
高的东部沿海地区,使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率先取得突破,带动了全国经济
的快速增长。这一成功实践昭示着,自觉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对于提高资源使
用效率、较快地增加区域经济总量是行之有效的。正是充分认识到增长极在区
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目前全国各省区纷纷提出通过加快建设“城市圈”、
“经济带”,来塑造各自的区域增长中心。江苏提出除原有的苏、锡、常城市带
外,又着力培育南京都市圈和宁、镇、扬沿江经济带;湖南提出要引导“一点
一线”地区优先发展,“一点”指长沙、株洲、湘潭经济一体化,“一线”指京
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沿线的岳阳、衡阳、郴州;河南积极建设中原城市群建
设。现阶段我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优势增长区域实力偏小,更应该优先
选择非均衡的发展战略,也就是通过培育增长极,促进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优
先发展,实现由点到面、重点带动一般、先富带后富的非均衡发展。
l、我省有望形成三大区域增长极
作为现代先进生产力载体的区域增长极,可以是点状的中心城市、产业集
聚区,可以是线状的交通经济带,也可以是面状的城市圈和城市密集区。从国
内外实践看,应将可资依托的中心城市、高成长性的产业集群、优越的区位和
交通条件、较强的辐射带动功能等作为选择培育增长极的标准和条件。
基于我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潜力和高增长产业群分布情况,我认为,以合肥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为中心的经济区,以“两淮”为主导的沿淮煤电化经济区,以马芜铜为龙头的
沿江加工制造业产业带,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发展势头和前景都看好,可作
为“增长极地带”加以培育支持,促进率先突破,从而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合肥经济区。这一区域以合肥为中心,包括六安、巢湖等辐射地区。
这一区域汽车与家电制造业、食品工业、高新产业等发展势头良好,并拥有一
批大企业作为支撑。合肥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中心,区位优
势明显,科技实力雄厚,要素聚集力强劲,经济发展迅速。而六安、巢湖两市
农业比重大,工业化水平较低,亟需强劲的外力推动。
合肥应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刨新型试点市以及交通枢纽中心建设的机
遇,积极培育家电、汽车、机械、电子、医药等优势产业,成为全省核心增长
极,并发挥中心城市辐射扩张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六安、巢湖
与合肥紧密相连,目前两市与合肥经济发展落差较大,产业也呈现较大差异。
合肥市提出,到2010年合肥将实现建成区300平方公里、GDP达到千亿元的目
标。在这一蓝图付诸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有自然、劳动力、市场腹地等条件支
撑。而其他两市这方面的资源较为充足,正好可以弥补合肥的不足。合肥应当
充分发挥资金、技本优势,变周边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大产业梯度
转移力度,使六安、巢湖两市成为合肥重要的原材料加工基地、农产品深加工
基地和人力资源基地。
一。沿江产业带。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和安庆沿江五市。皖江
城市密集,基础设旖比较完善,从马鞍山到安庆市区的直线距离约200公里,
且交通比较便捷。面对长三角迅速崛起的新形势,沿江城市带在承接长三角地
区产业转移和推进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一体化方面拥有十分有利的条件。
尤其是,在长三角强劲辐射的推动下,这一区域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市场经
济发育良好,材料、汽车、家电等产业集群已有相当的规模和实力,近年来增
长实绩更令人注目。
这一区域目前的问题是经济关联度不强,各个经济体总量偏小,中心城市
还没有形成。为此应当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照合理分工、利益导向和经济流
向的原则,在钢铁、有色、冶金、建材等行业实现跨区域的联合和重组,实现
产业、经济一体化发展,形成整体性的城市带经济体。尤其要积极引导芜湖一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写瓣丽嚼三面再丽济联系,实现资源尤其是岸线资源的共同开发利用和
产业的有效互补整合,使芜马铜成为长江流域中极具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市群。
——两淮一蚌特色产业带。淮南、淮北、蚌埠三市目前发展基础较好(见
下表),已进入全省经济发展的“第二方阵”,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藿要力
量。淮南、淮北是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煤炭资源最好、储量最大的整装煤田,
已被国家列入13个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和7个煤电基地之一。随着能源需求的
急剧上升,以及国家大力整治小煤矿的深入推进,两淮煤炭产业将在较长时期
内处于利好的环境。我省正在启动建设煤化一盐化一体化等藿大工程,将为两
淮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蚌埠市工业基础较好,科教资源和熟练产业工人优
势较突出,又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加快发展的综合优势。这一地区经
济增长长期受制于淮河水患,但随着今后几年根治淮河工程的推进,淮河水患
和污染问题将得到根本性解决。这些表明,“十一五”两淮一蚌的发展条件和环
境将会发生明显好转,发展潜力相当看好,有望形成全省新的增长高地。
2004年两淮一蚌经济增长情况国
生产总值
地区2001-2004 位人均GDP
位次
产业结构
年均增长(%) 次(元)
全省9.8 7768 19.4:45.1:35.5
淮南lO.8 5 93蛎5 12.3{52.2:35.5
淮北10.1 7 8351 9 14.2:55.0:30.8
蚌埠10.3 6 7906 10 24.9:41.3:33.8
三市小计10.4 8455 17.9:48.5:33.6
两淮一蚌应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做大做强煤炭及其延伸产业。在加快矿
井建设、促进煤电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重点推进煤化一盐化一体化工程,
开发系列下游产品,实现煤化工产业的新突破,力争成为全国重要的煤电化基
地之一。蚌埠市以加工制造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的农产品深加工优势比较明显,
极具发展前景,要在政策、规划和资金上支持以丰原集团为龙头的生物质产业
发展,积极打造全国以生物技术为依托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淮南、蚌埠两市
目前的经济总量480亿元,整体经济实力不强,但两市相距不到50公里,产业
。根据安徽省统计局提供的有关资料测算。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差异性大,经济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较好。要
加强蚌埠和淮南城市间的战略联合,推进淮蚌经济一体化,使之成为我省继合
肥、沿江之外的第三中心城市组团,带动沿淮、淮北地区发展。
2、培育增长极要把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放在首位
区域间的交流合作逐步深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我国
区域经济是在行政区的基础上运行的,随着地方自主权的扩大,地方政府的权
利主体地位开始显现,由此而衍生的地方政府为发展本地经济而采取的地方保
护行为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发展。我省三大经济增长极,涉及到好几个市,都
面临着区域经济要素自由流动与种种行政限制的矛盾。因此,现阶段培育增长
极,必须要加强市际问的交流台作,突破生产力要素的行政性障碍,解决涉及
到跨市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分布等,形成区域
发展的整体优势。
一是制订跨区域发展的统筹规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机制的驱
动,各地都会按照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的原则进行生产和交换。但必须克服由
于市场失灵所导致的低效率、资源浪费以及竞争失序等不良后果。以马芜铜目
前发展而言,各自为政、经济联系松散、产业雷同等问题严重困挠了该区域的
发展。解决好这方面问题,首要的是编制跨行政区域界限的区域发展规划,优
化空间布局,引导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避免不合
理的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建立和发展区域合理分工体系。
二是建立跨区域发展的协商机制。在横向联合中,由于各地区的地位和作
用不同,难免会出现区际利益分配不均,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区域利益协调机
制。对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全局、非一个行政区域所能解决的若干重大经济问
题,应通过地方政府间的相互协商和对话,合理制定政策,统一安排部署,以
协调各方利益,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当前,长三角、珠三
角地区各种形式的区域合作协商机制、城市联盟正在建立和完善中。这些有效
形式在推进区域合作、实现组团式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彰显。我省应也加快这
方面步伐,以培育区域增长极为目标,以完善市场机制为基础,以经济利益为
纽带,加快建立跨区域发展的协商合作机制,从而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
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利益。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三是要组建区域产业集群。在全球资源快速流动的过程中,最大的竞争优
势就是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和全面整合,而整合的最佳手段就是大企业集团通过
市场扩张和资产重组,进行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做大做
强我省马芜铜的加工制造业、两淮的煤电产业等优势产业,都必须进一步深化
国有企业改革,逐步使具有独立经济权益的企业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主体,通
过大企业的跨区域扩张、联合、重组,从微观层次上通过市场诱因而非行政力
量促进资源有效整合,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2重点扶持沿淮淮北四市①
实践和理论都证明,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可能出现一个暂时
性的区域差距扩大的过程。而这种“伴随着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扩大的不平等,
人们无法分享经济增长成果,贫富差距就会变得让人难以接受,政府的道义基
础就会削弱,它的合法性就会遭到怀疑”,“如果只有少数地区、少数人口和少
数阶层能从市场转型和经济增长中获利的话,人们对不平等的忍耐力就会降低,
不满情绪迟早会爆发”,“其他国家的经验表明,没有任何政府能在经济极端不
平等的条件下维持政治稳定。”圆由此可见,地区差距拉大及严重的社会分配不
公会带来严重的社会政治后果,甚至引发地区冲突。
借助外力集中帮扶落后地区,增强其自身的“造血”功能,是一条重要的
经济规律。缪尔达尔在1957年出版的《富国与穷国》一书中提出了“循环积累
因果关系”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困落后,是因为人均收入过低,
资本形成不足,要打破这种困境,必须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实行大规模投资,
使投资水平或投资率大到足以达到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人均收入大
幅度提高的水平,从而产生一个“临界最小努力”。从国内看,兄弟省区为了改
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相继加大了对落后地区的帮扶力度。江苏省采取对口
帮扶等措施,促进苏北地区改变落后面貌,取得了明显成效。山东省从2004年
。包括毫州、宿州、阜阳和六安四市。
。王绍光、胡鞍钢:《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第225、第226页、第8页
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
论安徽统筹选域经济发展
开始。制定了“突破菏泽,带动西部,促进全省发展”的决策,允许和支持菏
泽采取更加开放、灵活的政策。组织经济强市、骨干企业和省直部门实行对口
扶持,现在菏泽的发展势头很好。
从我省省情看,我省地区差距相当悬殊,并且这种地区差距不仅仅表现为
不同地区居民名义收入水平上的差距,还表现为许多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条
件非常落后,一小部分居民处于绝对贫困状态。据省贫困监测调查,2003年,
全省农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625元的特困群众有183万人。因此,统筹区域经
济发展,必须要加大扶贫开放力度,切实帮助困难地区人民增强经济的自我发
展能力,形成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局面。
1、沿淮淮北四市是我省集中连片的困难区域,应予以重点扶持
沿淮淮北四市,是我省目前集中连片的落后区域。2004年是沿淮淮北难得
的风调雨顺年,农业喜获丰收,四市经济恢复性增长,但四市主要经济指标的
增长速度和人均指标仍处于全省后几位(详见表一)。四市所辖17个县市的经
济发展情况也不容乐观,在2004年全省县域经济考核综合指数排序中,没有一
个进入前20名,还有7个排在50名之后(含50名)。沿淮淮北四市发展不仅
关系到这一区域的人民幸福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到安徽奋力崛起和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全局。沿淮淮北四市总人口2740万,占全省的42.4%。如果沿淮淮北
的面貌没有明显改观,不仅这一地区的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也会给全省目标
的实现带来很大压力。根据统计资料测算,2001—2004年四市GDP年均增速为
6.4%,如果能达到全省9.8%的水平,就能拉高全省0.8个百分点。2004年,沿
淮淮北四市人均GDP为3970元,相当于全省的51%,如果达到全省75%的水平,
就能提升全省人均GDP约100美元。
表一沿淮、淮北四市2004年主要经济指标
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匠^妁农民人均
2001至2004 位人均位
产业结构
可支霉收^ 纯收入
人均位实绩位实绩位
年均增长X 次(元) 次(元) 次(元) 次(元) 次
全省9.8 7768 19.4:45.1:35.5 809 7511 2499
毫州5.5 16 4299 15 39.7:26.4:33.9 196 17 7024 13 2229 14
宿州8.2 12 4837 14 44.8:24.5:3 o.7 217 16 7013 14 2130 15
阜阳:--9 1 7 3089 ¨ 40.3:26.0:33.7 245 14 7096 12 1986 17
六安8.0 1 3 41 36 16 31.6:34.7:33.7 245 14 6103 17 2117 16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表二2004年沿淮、淮北四市17个县市县域经济考核情况
人口居全省
县(市) 综合指数位次
(万人) 位次
涡阳县140.2 7 29
蒙城县122.0 12 40
利辛县141.7 6 55
砀山县92.1 20 54
萧县132.4 9 50
灵壁县115.6 15 58
泗县86.1 22 56
临泉县194.9 1 6l
太和县156.1 2 44
阜南县152.3 4 49
颖上县155.6 3 21
界首市74.5 27 52
寿县129.7 10 4l
霍邱县152.3 5 38
舒城县99.1 17 3l
金寨县64.4 32 36
霍山县36.6 51 24
注:数据来源<关于表彰2004年县域经济考核评价前10名县(市)
的通报》(皖厅[2005126号)。
沿淮淮北四市要尽快改变落后面貌,必须立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
资源优势,优化发展环境,培育支柱产业。但这一区域基础差、底子薄、亮点
少,自我发展能力总体较弱。一是缺乏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点,投资增长
乏力,结构调整缓慢。二是城镇化水平约比全省低lO个百分点,缺乏有一定实
力的中心城市带动。三是传统农业比重大,抵御灾害能力弱。经济稳定性差a
四是人IZl负担过重。沿淮淮北四市县均人口120.3万人,比全省县均人口多44.6
万人。全省共有百万人口大县16个,其中11个在沿淮淮北四市。五是干部群
众的思想观念与素质相对落后,与加快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加快沿淮
淮北四市发展,必须调动内力,同时也要举全省之力给予必要的扶持。
2、集金省之力重点扶持沿淮淮北四市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一方面重点扶持沿淮淮北四市较易形成共识。沿淮淮北四市包括我省大别
山区、革命老区、库区、沿淮行蓄洪区等几个主要的贫困区域,全省现有20个
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区,沿淮淮北占了11个。除此之外,像沿淮淮北四市这样
集中连片且大范围的困难区域省内仅此一处,兄弟省区也不多见。沿淮淮北过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去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牺牲,解放后又作为重要的农副产品和能源原材
料基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库区和沿淮行蓄洪区的人民更是为
保全局、保重点付出了很大代价。这些地方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结构落后、群
众生活困难、地方财政窘迫等问题,仅靠其自身的力量来解决,将会是一个相
当漫长的过程。对于这样全省最为落后的地区进行重点扶持,比较容易形成共
识,其他地方攀比的可能性不大。
另一方面重点扶持沿淮淮北四市的物质基础基本具备。具体表现在三个方
面,一是全省经济综合实力逐步增强。预计我省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
550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600亿元。。这也与江苏2001年提出支持苏北的发展
水平相差不远,充分说明我省重点帮扶沿淮淮北四市的空间已经大为拓宽、能
力大为增强。二是部分地区快速发展。近几年合肥、沿江以及两淮地区的发展
进入稳定、快速阶段,不仅具备了一定的帮扶落后地区的能力,而且在加快工
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及培养引进人才、建设干部队伍、招商引资
等方面都积累了可贵的经验,可供沿淮淮北四市直接借鉴。三是骨干企业加速
崛起。“十五”期间我省一些骨干企业迅速成长,具备一定的帮扶能力,可以为
沿淮淮北四市传授管理经验、谋划发展工业之策以及联合开发资源、提供就业
岗位等,这些又恰恰是沿淮淮北四市今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3、新形势下帮扶沿淮、淮北四市必须要增强其“造血”功能
新形势下推进帮扶必须创新帮扶方式,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尤其是坚持“输
血”和“造血”并举,把着力点放到提高沿淮淮北四市的自身造血功能上。
一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交通、水利、能源、农业、通信等基础
设施建设。尤其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淮河流域综合治理,切实抓好水
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低洼地治理,抓好水利建设和结构调整,变对抗性生产为适
应性生产,变水患为水利,使沿淮人民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二是支持人口素质提高和劳动力转移。加大对这一地区基础教育、职业教
育和职业培训的扶持力度,促进人口包袱转化为发展优势。重点支持这一地区
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劳务输出信息引导、基地及市场建设等,促进劳
。根据《安徽省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推算。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动力转移。
二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指导和帮助这一地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大力扶持以资源加工为主
体的新型加工业。围绕农副产品、煤炭、中药材等优势资源,帮助引导这一地
区上一批牵动力强、带动效应大的骨干项目和骨干工程。加快商贸发展和专业
市场建设,集聚生产要素,带动经济发展。
四是建立对口帮扶机制。支持鼓励我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淮南、
淮北等市以及省级优势大企业与沿淮、淮北四市建立挂钩帮扶关系,在产业互
动、干部交流以及劳动力输出培训等领域进行广泛合作,把优势地区的新思想、
新观念、好经验以及好做法传递到落后地区,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第五章创新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政策是指政府制定和实施的旨在协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
法令;条饲和措施国。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或重大问题,政府运用相应
的区域经济政簸,主要采取诱导、鼓励、限制等方式约束各种经济组织或个体
的经济行为,协调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平衡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利益,从而保障
国民经济系统的良性运转。良好的区域政策是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润滑
剂”和“加速器”。
地方区域经济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重要内
容,一般也只能从已有的国家区域经济的类型及其职能中进行选择,所运用的
调控方式和调控手段都是极其有限的。但在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特别是处在转轨
时期的国家来说,地方政府被授予了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甚至出现了在不同
地区可以实施有区别的地方经济政策的情况。譬如说,我国目前在东部沿海、
东北、西部等地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就赋予了各区域在税收、金融等方面不
同的调控能力。可见,对省级政府而言,在国家政策所允许的框架基础上,研
究制定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区域政策,仍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和选择空间,具
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5.1现阶段安徽应制定以加快发展为目标的区域经济政策
除经济因素外,区域经济政策必须兼顾社会、政治、环境等多方面的需求。
否则,只有单纯经济目标的区域经济政策在现实中将由于其他方面因素的制约
而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因此,区域政策涉及的是多方面目标:‘在制定政策时往
往遇到多个目标冲突的困挠。从根本看,这些冲突可以归结为效率与公平的矛
盾,因而人们一般把区域政策目标分为公平目标和效率目标两大类。所谓效率
。李京文:<中国区域经济教程》第71页,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4l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目标,就是以提高效率为导向进行区域间资源配置,以推动经济发展;所谓公
平目标,就是以社会公平为准则进行区域间资源配置,以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更多地放在促进区域优先发
展方面。如,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
个经济特区,1984年提出开放14个沿海城市,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后,以区域优先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区域政策在整个沿海地区得到了全面的实施
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并成为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进
入新世纪以来,区域政策制定的着眼点有所调整,中央政府开始更多地关注科
学发展观和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更加关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问题,更加关注“三
农”问题和贫困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如,全面免征农业税,对种粮实行直接
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
村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建设投入,等等。在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报告中指出,
2004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共2626亿元,增长22.5%。国家这些新的
政策取向充分反映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央政府已把建立和谐社会、促进
区域协调发展作为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从追求提高经济效率转向了追求社会
公平公正。
从安徽发展现实和发展趋势看,在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时,应当遵循效率优
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加快发展、促进经济效率提高放在首要位置。作出这
一判断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一是安徽发展阶段的需要。目前我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刚迈入工业
化中期,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特别是我省发展较快的地方也仅相当于东
部沿海发达省份的中下游水平。我省宁国市处于全省县域排头兵的位置,但6DP
总量仅相当于安吉、临安等邻省县市的65%、44%,而这两个县在浙江省处于中
等偏下的水平。因此,各区域都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当前最紧要的任务。
二是抓住发展机遇的需要。当前中国已进入了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新阶
段。这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际产业升级
和转移速度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这些因素给改革发展带来难得的
机遇和有利条件。在这样宏观环境总体有利的大背景下,随着促进中部崛起战
略的实施、国家支持“三农”的力度加大,安徽以区位、能源、产业基础以及
42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艘
劳动力等组成的综合比较优势充分显现,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三是加快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九五”以来,我省累计完成上万亿
元投资,加强了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骨干企业的建设;“861”行动计划的深
入实施,使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形成,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
实。更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加快
释放。
5.2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徽区域经济政策的若干重点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坚持正确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政府对区域
经济的调控方式主要包括直接投资和政策调控。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环
境中,政府的直接投资,既受到我省经济实力和财政投资力度不强的限制,也
不利于这些地区形成自身的经济体系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安徽在未来的
发展中,应主要通过政策进行调节诱导,增强各地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现有省情出发,可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政策创新。
1、实施促进激励政策。为了营造竞相发展、争先进位的发展氛围,对于发
展较快较好的地方,采用财政奖励、财政贴息等方式予以激励促进。譬如说,我
省自2000年就实行了县域经济运行考核制度,在相应奖惩机制的促动下,不少
县市呈现较好的发展面貌,特别是像广德、郎溪等贫困县市一改落后,跃入全
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上中游行列。鉴于省级调控手段和调控能力的有限性,现阶
段可采取类似国家设立经济特区的办法和举措,在一些发展势头好、潜力大的
县市或乡镇,进一步在管理上放权、改革上放手、政策上放活,同时加大扶持
力度,着力营造更加宽松、更加有利的环境。通过有效的政策激励和适度的政
策倾斜,促进这些县市或乡镇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培育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
经济强县、经济强镇。
2、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在新形势下加快发展,必须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
度,尤其要大力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
创造性。一方面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国有大企业产权
多元化步伐,推动企业重组和技术改造,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活力和竞争实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另一方面要抓住国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出台支持非
公有制经济发展等新政策的机遇,推动民间投资创业,促进民营企业上规模、
上水平。学习借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政府服务的做法,推
进政府管理创新,改善对民营企业的服务,使民众无障碍地实现自主创业,使
企业无障碍地实现自主发展。进一步降低进入门槛,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尤其
要加快国有资本从一些垄断行业的退出,加快公共事业建设改革,让民间资本
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内参与竞争。
3、完善财政促进机制。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政
府转移支付的实质就是兼顾公平,通过财政手段将资源在不同地区实行再分配,
实现全社会的整体福利极大值,为经济整体运行提供公平稳定的社会环境。陆
铭等人。认为,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
距。因此,财政支出都应投资于基础设施和教育,而不应直接用于生产性投资。
可加大对阜阳、毫州、宿州、六安等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旌建设以及科技、教育、
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保证这一地区的居民能够享受一定水平以上
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二是实施地区差别采购制度。在产品同质或类似的情况下,
重点采购落后地区的产品。落后区域的企业由于在技术水平、市场开拓、管理
水平等方面落后于其他区域,其产品市场大多为区域外企业所占据,发展常受
制于日趋萎缩而狭小的市场空间,企业的自身发展困难重重。增加对落后区域
的政府采购力度,将有利于缓解落后区域企业的产品实现问题,促进这些企业
迅速成长,形成该区域的增长极和产业群,为缩小区域差距提供来自组织的外
部条件。
4、提升产业竞争力。一是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分工。立足安徽实际和区域
发展趋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具有比较竞争
优势的产业结构。二是促进产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我省工业粗放式增长严重,
竞争力不强,且存在大企业不大、小企业又偏小的状况。解决这一问题,必须
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着力推进经济的集约式增长。要以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
。陆铭、陈钊、严冀:《收益递增、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分割》,《经济研究》2004
年第7期。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为抓手,推进兼并重组,推进规模化经营。以优惠政策为引导,以开发区、工
业园区、工业功能区为载体,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业聚集效应。要更加注重
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和更新改造投资,鼓励支持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大创新
型和经营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努力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
新体系。
5、推动经济东向发展。安徽作为长三角的纵深腹地,在地理上与长三角
地区无缝对接。把区位优势转化经济优势,必须要树立大开放的意识,以更加
开明开放的态度,根据经济规律和经济流向来谋划经济发展,与长三角地区实
现全方位对接,加速实现经济一体化。当前的重点有: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对接。
要进一步根据区域经济流向的要求,调整完善基础设施规划,做好与长三角交
通规划的衔接,尽快构建与东部相连的比较完善的公路交通、轨道交通、航运、
航空等综合交通网络体系。要抓住国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契机,促进县、
乡道路与苏浙相邻地区更好地对接,迸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融合度。二是产业
互补。瞄准长三角地区市场需求,按照“产业互补、合理分工、实现双赢”的
原则,找准产业定位,实现产业对接。强化产业关联意识,积极参与长三角地
区的产业分工体系,努力打造与长三角地区互动发展的工业品配套基地、农产
品生产加工基地、旅游休闲基地、技能型人才输出基地。三是市场互动。长三
角不仅具有产业优势,也具有强大的消费能力,市场空间巨大。要坚持引进来
与走出去,积极开拓长三角地区的能源市场、工业品市场、农产品消费市场、
劳务市场以及旅游市场,加快与东部地区市场体系的对接,共同建设区域大市
场。四是建立合作交流机制。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互动双赢原贝Ij,与苏浙沪
地区建立广泛的多层次的对话合作机制,营造“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主
体”的全方位合作氛围。当前要重点围绕交通基础设施靓划建设、市场体系对
接、旅游和劳务合作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健全长效合
作机制。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结语
在中央重视和加强统筹区域发展的强力推动下,近年来统筹区域发展的研
究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作为省级区域经济而言,由于资源禀赋、
发展基础、区位条件、发展阶段的不同,因而在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不可
能照搬照抄兄弟省市的思路和模式,必须要加强对现有省情和未来经济走势的
研究,走出一条适合省情、符合经济规律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子。
本文从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和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入手,阐
明了安徽实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必要性,以及实践中需要把握的原则、
目标、重点和主要政策措施。主要观点以及创新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是安徽加快发展、实现奋力崛起的战略选择。在新的
形势下,国家及兄弟省市在统筹区域经济方面的实践正在拉开。实现奋力崛起
的宏伟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徽应当把统筹区域发展作为重大战略加以
付诸实施。这是因为,一方面,安徽各区域发展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不平衡
性。任由这种区域差距扩大,必将导致区域资源的低效配置,将引发更大的社
会不公,影响安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的实践
中,我省逐渐形成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这些战略虽在一定
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就全省大局而言,还不足以解决我省所有区域
发展面临的问题,必须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尽快调整、完善。
2、非均衡发展是安徽实现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针对安徽在发
展低水平阶段出现区域差距扩大这一特殊省情,着眼于当前和“十一五”时期,
我省在实现统筹区域发展方面上应强调坚持“非均衡发展”,集中力量发展优势
产业和优势区域,形成快速增长区域和增长地带。根据现有的发展基础、资源
分布、产业条件,我省应该大力培育合肥经济区、沿江经济带、两淮一蚌特色
产业带等三大“增长极”,带动全省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区域形象的提升。
3、集全省之力对困难地区进行重点帮扶是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借助外力集中帮扶落后地区,增强其自身的“造血”功能,不仅是一条重要的
经济规律,也是兄弟省市的重要实践经验。毫州、宿州、阜阳和六安等沿淮淮
北四市是全省集中连片的困难区域,人口尤其是农业人口多,农业比重大,工
业化水平低,自然灾害频繁,经济自我发展的能力比较弱。加快沿淮淮北四市
发展,必须调动内力,同时也要举全省之力给予必要的扶持。
4、安徽应制定以加快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区域经济政策体系。加快发展是解
决安徽所有区域发展问题的关键。因此,我省区域政策设计的目标就是要形成
有利于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如,建立完善区域发展的激励促进机制,营造各
区域竞相发展、争先进位的发展氛围;加大国有企业、投融资体制、政府管理
体制等关键领域的改革力度,努力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让一
切创业的活力竟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采取诱导、鼓励、
限制等方式,促进各区域经济结构合理化、集约化和规模化,提升各区域的经
济结构,增强各区域经济的竞争力;立足安徽紧邻长三角这一得天独厚的区位
优势,积极实施区域经济东向发展决策,在东向开放中获取发展要素、拓宽发
展空间。
当然,本文的研究还很肤浅,有些问题自己考虑得很不成熟。如,对我省
在未来一段时期区域发展的总体框架研究得还不够系统、完整,各个经济区域
的发展定位和方向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在我省区域增长极的培育中,如何建立
有效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如何提高对贫困地区的帮扶成效;如何科学有序地
推进全省行政区域调整:在提升产业结构水平、培育市场主体等方面,应提出
什么样的政策,等等。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京文:《中国区域经济教程》,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2、张耀辉等:《区域经济理论与地区经济发展》,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
3、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4、胡乃武、张可云:《统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
理》2004年第4期。
5、胡鞍钢:《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3月22
日。
6、王梦奎:《研究和实践新的发展观》,《求是》2004年第3期。
7、潘俐:《解析发展视角下的“五个统筹”》,《理论前沿》2004年第1期。
8、朱传耿:《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光明日报》2004年5月18日。
9、刘健:《统筹区域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理论建设》2004年第6期。
10、陈栋生:《区域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1l、谢晓波:《区域经济理论十大流派及其评价》,《浙江经济》2003年第
23期。
12、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
2004年第1期。
13、陆铭、陈钊、严冀:《收益递增、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分割》,《经济
研究》2004年第7期。
14、陆文喜、李国平:《资本形成差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金融创新》,
《兰卅I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12期。
15、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
2003年第3期。
16、刘福垣;《中国发展失衡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财贸经济》2003
年第9期。
17、朱文晖、张玉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的四次调整及其研判》,
《开放导报》2004年第1期。
48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18、李卫宁、粟岚:《统筹区域经济.促进西部地区非均衡协调发展》,《科
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1期。
19、谢健:《经济结构变动与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3
年第11期。
20、戈银庆:《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1
期。
21、李善同等:《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江淮》2005年第5期。
22、张宏斌:《国外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的做法与经验》,《今日浙江》2003
年第22期。
23、刘建芳:《美国的区域经济政策及其启示》,《东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
1期。
24、林家彬:《发达国家如何发展区域经济》,《中园经济快讯》2003年第
12期。
25、洪银兴:《允许部分地区先富和统筹区域发展的衔接》,《经济学家》2004
年第6期。
26、李辉山:《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开发研究》2004年第2
期。
27、张泽荣、李晓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财政政策对策》,《经济与
管理研究》2004年第4期。
28、《我国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问题》,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2004年
6月8日。
29、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协调发展问题的分析研究》,
2004年《统计信息》。
30、安徽省统计局综合处:《破结构瓶颈,促经济崛起》, 2005年《统计信
息》。
3l、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安徽经济展望》,安徽省人民出版社
2004年。
32、《攻坚克难抓机遇,借风扬帆谋发展》,安徽省统计信息网2004年。
33、张雷声:《深刻理解统筹区域发展的含义》,《人民日报》2004年06月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10日。
34、陆立军等:《浙江区域经济将步入协调发展时期》,《浙江经济》2004
年第19期。
35、钱富新:《怎样才能实现统筹协调》,《人民日报》2004年2月12日。
36、郭占恒:《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浙江经济》2004年第7
期。
37、丁宁宁:《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态势》,《经济日报》2004年7月27日。
38、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区域经济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
《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第12期。
39、《辽宁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2004年6
月15日。
40、周健华、李征:《浅议我国统筹区域发展》,《理论学习》2004年第8期。
41、王绍光、胡鞍钢:《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
社1999年出版。
42、王东祥、金敬撑:《以“五统筹”推进浙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浙江
经济》2004年第1期。
43、《培育安徽三大“增长极地带”构想》,http://肿.ah.gov.cn。
44、王傲兰:《构筑安徽省区经济主体框架设想》,http://ww..ah.gov.cn。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后记
从去年年底确定论文选题到目前为止,历经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在繁忙的工
作之余,能够坚持把论文做完,应感谢许多入给予我的鼓励、支持和帮助。
本文是在导师马怀礼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篇章结构、观点
形成到论证方式、用语形式等都凝聚了老师大量的心血和智慧。老师渊博的学
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忘我的工作精神以及对学生耐心慈祥的态度,给我留下
了深刻印象。值此论文脱稿之际,谨向马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敬
意!
在研究生课程进修和论文写作过程中,经济学院的老师们给予了各自不同
的帮助和指导,为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工作所在的单位以及单位
领导对我的学习给予了大力支持,并根据学习情况在工作安排上作了适当调整,
为我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时间保证;我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也提供了大量帮助。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先生,没有他的“唠叨”督促和
精神后援,我的在职学习很有可能有始无终。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论文虽经反复修改,但由于水平有限、理论功底不足,
论述中肯定还存在一些不够准确甚至错误的地方,恳请各位专家不吝赐教和斧
正。
吴璀平
2005年9月20日
论安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发表论文清单
(2002年--2005年)
1、《改进作风,从调查研究做起》,《安徽工作》2002年第2-3期。
2、《强化区域合作,加速融入长江三角洲》,《理论建设》2003年第l期,
P.2—6。
3、《塑造综合环境优势》,安徽日报2003年9月26日。
4、《积极效应显现,冲击不可忽视》,《理论建设》2003年第4期,P.30
—33(第二作者)。
5、《抢占竞争制高点,实现安徽中部崛起》,《安徽工作》2003年第11期,
P.25--26。
6、《深化农村改革的两个切入口》,《安徽日报》2004年2月24日。
7、{2005年安徽经济走势展望》,《江淮》2005年第1期。
8、《在向东融入中抢占先机》,《安徽日报》2005年4月11日。
9、《沿江:加速领跑》,《江淮》2005年第5期,P.15—17(第二作者)。
10、《关于建设一批经济强县的调研报告》,编入{2002--2003安徽改革与发展研
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二作者)。
1l、《新思路发展,全方位融入》,编入{2002--2003安徽改革与发展研究》,安徽
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二作者)。
12、《推进开发区功能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编入{1999--2001安徽改革
与发展研究》,南方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