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3032论我国农业产业化主体的重新构建

咎缝I攀孽
硪童攀壤德囊
论我国农业产业化主体的重新构建
Discuss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tlbjects
of Chinese agricultur甜industrialization
姓名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王希文
政治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江三良
二o o五年九月
摘要
随着我国“三农”问题F1益引起广泛关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日益迫切。
农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的过程。纵观以往的研究,人们通常
着眼于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承包制度是否改革,农业产业化科技化改革,农业功
能的创新等等,而忽视了在农业的转换过程中的最关键因素——人的因素,即农
、岫见代化的关键在于农业主体的转换。基于此,本文抓住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的
主要因素——人,通过多个角度分析,指出在我国适合现代化农业生产尤其是农
业产业化生产的主体是短缺的,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重新构建农业产业化
主体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章共分五个部分,分别从中国农业的变迁过程及存在问题入手,分析了我
国农业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从现代农业的特征及其对主体的要求出发,结合我国
传统农业主体的特征,指出我国农业主体在数量和质量上与产业化主体之间存在
的差距;从农业主体供求角度分析我国适合农业产业化运作主体的短缺性及其原
因,提出重新构建新型农业主体的必要性;并且从人力资本投资,转变政府职能
引导农业产业化主体的重新构建,加快农村环境建设等方面,对如何构建我国现
代农业主体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农业主体,构建,农业产业化,农民素质
ABSTRACT
As China’S“San Nong”problems gradually attract wide concelTiS,it is urgent for
China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qqa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means the changing process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into modern agriculture.
Making a general survey of the past study,people usually focused the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s,the reform of the land contract system,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the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functions etc.,but they neglected the
key element⋯the element of human⋯in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agriculture,that is,
the key poin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is tO change the subjects of
agriculture.Based on this aspe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human element which
plays an influential role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With the
analyses from many perspectives,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disparities of the subjects
which are adapted tO modem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China,especially,tO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Thus,it is very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to
explore the reconstruction ofthe subjects
The whole paper is composed of five chapters.Firstly,the deep—seated
contradictions of agriculture are analyzed from the changing process and present
problems of China’S agriculture.Secondly,the writer points out the disparities in
quantity and quality between the subjects of China’S agriculture and those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m
agriculture and its requirements for the subjects along with the characters of China’S
traditional agriculture.Thirdly,from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the subiects of
agriculture,the writer makes the analyses ofthe shortage ofthe subjects and its causes,
which adopt China’s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and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ies to
reconstruct the new-style subjects of China’s agriculture.Moreover,some specific
measurements are recommended on how to reconstruct the subjects of China’S
modern agriculture from the angles of investing human capital,transforming of
govemment functions,guid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ubject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accelerating the building ofcountryside environment etc.
Key words:agricultural subjects,construction,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the
quality ofpeasants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琶善粉其他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毒支签字日期:山。r年r。月3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彦极大孳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趣多甭数寄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怒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参荡戈导师签名:弦三良
签字日期: 加哆年,。月鲁.日签字日期: 伊r年,’月曾已
学位论女作者毕、止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引言
农业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农业是一国的基础产业部
门,一方面,农业的发展不仅能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要的生活资料,也为国民经
济其他部门提供其发展所需的部分原材料,而且农业的剩余也为其他行业的发展
提供重要的前提基础。另一方面,农业又是绿色资源、自然景观和优美环境的供
给者,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着幽计
民生和国家安全的产业。
农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的过程。所谓传统农业是指以手
工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农民世代使用祖先传下来的生产要素,并不因为长期的
经验积累而有多大改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所谓现代农业是指与传统农业相
对应,以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农业,彻底改变了以手工劳动为主
的生产方式,引入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来替代传统的生产要素,农业劳动生产率大
幅度提高的现代产业。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现代化,是在一定的生
产条件下具有现代素质的农业劳动力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手段,生产出能够满足社
会需求的高品质的农产品。农业现代化包括四个要素,农业生产手段、农业劳动
力、农业产出能力和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在这四个要素中,农业劳动力现代
化是最主导,最活跃的因素。而农业产业化则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产
业化在国外称农业一体化,农业一体化在国际上起步较早,二十世纪50年代在美
国出现,随后在西欧被广泛地推广,六七十年代在日本、韩国、泰国等亚洲国家
和其他发达及发展中国家传播开来,八十年代末我国才开始出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的理论研究(牛若峰等)与实践(山东潍坊)。农业产业化就是按照产业发展规律,
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农业专业化、一体化经营的过程。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生
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企业规模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商品化,流通市场化,
农民职业化。农业产业化是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战略,也是~种全新的农业生产
经营形式,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也是农业由传统的生产部门向现代产
业转变的必然历史过程。
论我国农业产业化主体的重新构建
那么,使传统农业顺利地向现代产业化农业转化的关键点在哪里?在西方经
济文献中有较多的阐释。具有经典意义的理论有(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认
为经济资源由边际生产率低的传统农业部门不断向边际生产率高的现代工业部门
转移的同时,工业部门的先进技术和现代制度又逐渐向农业部门渗透,当两部门
的要素收益率趋同时,农业现代化改造即告完成。(2)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
论。将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途径从农业外部转向农业内部,认为用现代农业生产要
素来替代传统的要素是突破口,这一替代最终使农业部门的投资收益率与其他部
门大体平衡。(3)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的诱导技术变迁理论。着重分析了技
术变迁对农业发展的贡献以及技术进步在农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这些观点对许
多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我想,在我国现阶段,农业
自身的报酬率很低,按照市场原则,要素总是由报酬率低的部门向报酬率高的部
门流动。因此先进的生产技术很难自动向报酬率低的农业部门流动。在这种情况
F,在上述这些要素中,劳动力要素是最关键的。因为它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大
量的劳动力,而且也是农业知识和技术的载体,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
素。所以用现代要素取代传统要素关键点是用现代农业劳动力取代传统农业劳动
力。
目前,我国政府再一次把农业的发展提高到战略高度,正在积极探索农业发
展的新思路。有许多著作都涉及到农业发展的问题。一是围绕农村土地制度是否
变革,提出要实行农业土地制度改革。有主张激进化改革方案,如陈躬林、林章
兵提出重建自耕农所有制,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如周其仁、杨小凯等则主张土地
私有化;有主张在坚持土地公有基础上一方面要赋予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权
(如许经勇,黄焕文,2003年),另一方面又要促进土地流转(蒋永穆,2003年);
也有主张分解土地产权,实行“永佃制”(姚从容、俞敬忠)。二是围绕农业生产
结构变革,提出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行农业产业化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农
业产业化模式的选择,以及排除农业产业结构转化过程中的种种障碍,如资金问
题,农村落后的物流体系问题等。其中不少真知灼见,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
贡献。但如何能真正把农民在农业产业化改革中的主导地位发挥出来,还需要进
一步的思考。
本文运用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观点与方法,通过对我国传统农业主体的
引苦
具体分析和实证研究,结合国际共识和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重新构建农
业产业化主体的必要性及对策。论文抓住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一一人,
通过多个角度分析,指出在我国适合现代化农业生产尤其是产业化生产的主体是
短缺的,需要重新构建。
文章共分五章,第一章从中国农业的变迁过程及存在问题入手,介绍了在it
划经济时期,我国农业在服务并服从于国家工业化的战略下,形成了农业的制度
性落后。而在经济体制改革时期,虽然对工农关系做出了重大调整,农业从短缺
转向自给甚至是过剩,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摆正工农之间的关系,工业仍然从农业
中提取大量的剩余,加上国际环境的变化,农业深层次矛盾浮现出来,如工农差
别、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业自身的报酬率太低,生产规模过小,农业经济增长
的长期推动力尚未形成等等。因而需要重新调整农业发展战略,促使我国农业向
现代化农业转换。
第二章分析现代农业的特征及其对主体的要求。现代农业的特征从技术特征
看,技术对农业的贡献份额越来越大;从结构特征看,现代农业无论是农业总产
值占GDP的份额,还是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份额都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从制
度特征看,现代农业是中间组织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展的阶段,是农业要素
尤其是农业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产业化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
的一般规律。从现代农业的特征可看出,现代农业对主体的要求发生了改变。农
业主体从数量上来说将会越来越少,从质量上看要求农业主体的知识、技术水平
越来越高,组织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第三章从我国传统农业主体的特征论述我国传统农业主体不能适应产业化的
要求。原有的农业主体显著的特征是质量低。存在以下不足:(1)无法进行产业
化改革,促进农业功能创新和农业技术进步;原有的农业主体的小农意识只能兴
起凤阳小岗村那样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改革,而不可能自觉得发动新型的农业产
业化改革;(2)原有的主体质量低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劳动这种
要素无法与资本、土地,技术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来提高全要素生产力:(3)原
有的农业主体无法参与入世后农业的国际竞争。
第四章从供求角度分析适合农业产业化运作的主体是短缺的。这种短缺基于
以下原因:(1)随着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外转移,现有的劳动力特别是中青年劳动
论我国农业产业化主体的重新构建
力供给将会减少。(2)近二十多年的人1:3与计划生育政策对农业人口基数的影响
也会使劳动力供给产生改变;(3)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后,一方面促使更多的农业
人口脱离农村,使原有的农业主体存量减少;另一方面城乡差别的客观现实使毕
业生在就业选择时往往不愿去农村,这使农业中未来潜在的劳动力流出多,流进
少,从而使供给总量减少。农业主体不仅在数量上是短缺的,在质量上与现代农
业对主体的要求也极不相称。因此,原有农业主体的供给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
卜看都不是过剩,雨是短缺,这就需要重新构建新型农业主体。
第五章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主体的措施。首先,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是教
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要将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提高农业主
体的基本质量。其次,转变政府职能,引导农业产业化主体的重新构建。发达国
家政府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对我国很有启发,如青壮年农民培训、劳动力要
素的自由流动、土地的规模经营等。另外,作为一个大的行业,政府需要逐步建
立并严格农业的从业资格。第三,加快农村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
吸引新兴的人力资源向农村和农业转移。最后,通过农业院校的招生与就业改革,
力争使农业院校的毕业生成为现代农业主体供给的主渠道。
第一章中国农业的变迁及问题
第一章中国农业的变迁及问题
第一节计划经济时期的我国农业
从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这标
志着国家工业化的起步。当时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仅有大约60荚元,
而工业化现行匡I家起步时人均GNP达200.300美元。资金从那罩来?尽管!§耐农
业剩余极其低下,还必须为国家工业化起步提供原始积累、原料和粮食。也就是
说,除了挤压农业,别无其他良策。国家通过三种制度来达到农业服从于国家工
业化的战略目标。一是对农产品实行低价统派购制度,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
差”获得积累,并减少交易费用而使工业获得稳定低价的原材料供应;二是国家
工业化仅限于城市和工矿区实施,农村只能从事农业,限制其发展非农业产,为
限隔资源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实行了严格的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和向城市倾斜
的发展政策:三是对小农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先是实行合作化(实为集体
化)。1958年转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建立起高度集体化的农业体制。通过
这种制度安排,把农民锁定在农村,把农村锁定在农业,把农业锁定为粮食为主,
追求粮食高产,以解决吃饭问题,可以说,这种农业服从于或服务于国家工业化
的战略,是我国三农问题产生并不断恶化的制度根源。
从就业结构看,改革开放前30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推进,在城市集聚和发
展现代生产力的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受到严重抑制的。1949.1978年
我国国民经济中农业份额显著下降.但农业人口的比重却几乎没有变化。见表1
表1 中国农业占工农总产值和就业的比重(%)
年份农业占工农总产值的比重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949 70.0 82.6
1978 25.6 84.2
资料来源:牛若峰李成贵等著:《中国的“三农”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从农业内部结构上看,长期以来,突出“三个为主”,即农业以种植为主,种
植业以粮食为主,粮食生产又以高产粮食作物为主,核心是追求粮食高产。但追
求粮食高产却并没有真正解决吃饭问题,1977年全国人均口粮在150公斤以下,
论我冈农业产业化主体的重新构建
2 5亿人[J生活在温饱线以下⋯。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
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事实宣告了在落后的生产力结构和水平下,通过集体化来
改造小农经济之路的失败。
第二节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农业发展
以十‘届三中全会为契机,中国开始进入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由于计划经济
体制下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发展挤压农业, 使得我国的农业问题发展到几近危险的
地步,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
定(草案)》,对工农关系作出了重大调整,如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降低
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减少农产品统派购品种和数量,进口粮棉以让农民休养生息:
增加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投入、信贷投入和农用工业品投入;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生
产;尊重农民意愿,改革农业体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这些政策措施初步改造了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
生产高速增长。工农业发展速度之比由1952—1978年的4.2:l改善为1979.1984年
的1l:1,在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阶段性的工农协调发展。
从1978-1984年,农村出现了超常规增长。一是农业增长的动力超常规,即它
主要不是依靠舒尔茨所归纳的劳动力素质提高,资本投入增加和科技进步这三大
推动力,而是依靠制度变革在短期内释放出长期积蓄的潜在生产力。二是农业增
长速度超常规,农业年均增长7.3%,粮食年均增长4.9%,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
长13.4%。但从1985.1988年,农村进入常规增长阶段,农业年均增长4.1%,农
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3%(这一阶段全国工业年均增长17.8%)。粮食总量下降,
原因是农村产品和要素市场的开放使农民有可能通过调整生产要素配置结构,将
其可支配的要素投向效益较高的产业或生产效益较高的作物,进而在提高要素报
酬率的基础上实现收入的继续增长o 3。政府为人口持续增长状态下粮食总量徘徊不
前,农民生产粮食的热情下降和农业基础设施出现恶化而焦虑不安。到1989.1990
年由于政府用行政手段严格限制农业劳动力流向城市(镇)非农产业,控制非统
配农产品生产以保障粮食总量增长,致使农民所拥有的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由效
益高的产业或作物回流到效益较低的粮食生产中,虽然达到了粮食增产的预期目
6
第一章中国农业的变迁敷问题
标,但也不可避免的造成农民收入下降或徘徊不前的后果。一方面农业增长回升
‘年均增长5.2%):另一方面出现了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农民增产不增收等情况。
资料表明, 1989年农民人均收入下降了8.4%,1990年仅上升了1 5%,扣除物价
上涨因素后的人均纯收入仍低于1985年的水平。原本逐渐缩小的城乡差距再度拉
开,其中,城乡居民收入由1984年的1.7:1扩大到1990年2,2:1,己与1978年的
2.4:1相近,城乡居民消费比由1984年的2.3:l扩大到1990年的2.8:1,也已与
1978年的2,9:1相近”1。虽然党的十四大确定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但旧的计划体制不仅没有自行退出历史舞台,而且还在顽强地表现自己,发挥作
用。整个90年代国家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进一步加速推进。更多地从农业提取剩
余,致使农民利益受损,农民负担加重,城乡发展差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重新
拉大,贫富分化加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城市
现代繁荣是以牺牲农业发展机会为代价取得的。而农业问题的深层矛盾逐渐浮上
表面。加上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农业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必须
重新调整农业发展战略,提高支持力度,加速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农业主导要
素的升级。除对农民的直接收入支持外,要显著增加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入,提
高农民的文化程度和职业技术素质,提高农民素质培育与科技和市场结合的紧密
程度。这种人力资本积累与投资对农业问题的解决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第三节中国农业发展过程呈现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一、新阶段我国农业呈现的特点
(一)农产品的需求结构和农业发展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进入新世纪,我国农业发展面I临的形势和环境发生了几个前所未有的变化。
一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
生了重大变化。农产品的供给由长期的短缺转到总量基本平衡和结构性、地区性
过剩。在1978--1990年期间,农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6.1%,超过了对应时期
的入口增长率(1.4%)4.7个百分点。从80年代中期中国已经结束了粮食短缺的
历史,变成农产品的净出15国,到90年代中期我国已经成为粮食的净出口国,1998
年的粮食产量超过了5.0亿吨,2001年在全国范围内清查了粮库,发现国家粮食
第’章中国农业的变迁敷问题
标,但也不可避免的造成农民收入下降或徘徊不前的后果。一方面农业增长回升
(年均增长5.2%)::另一方面出现了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农民增产不增收等情况。
资料表明, 1989年农民人均收入下降了8 4%,1990年仅上升了t 5%,扣除物价
上涨因素后的人均纯收入仍低于1985年的水平。原本逐渐缩小的城乡差距再度拉
行,其中,城乡居民收入由1984年的1.7:1扩大到1990年2.2:l,己与1978年I}{_|
2 4:1相近,城乡居民消费比由1984年的2.3:1扩大到1990年的2.8:1,也已与
1978年的2.9:1相近”3。虽然党的十四大确定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但旧的计划体制不仅没有自行退出历史舞台,而且还在顽强地表现自己,发挥作
用。整个90年代国家z'lk化和城市现代化进一步加速推进。更多地从农业提取剩
余,致使农民利益受损,农民负担加重,城乡发展差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重新
控大,贫富分化加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城市
现代繁荣是以牺牲农业发展机会为代价取得的。而农业问题的深层矛盾逐渐浮上
表商。加上加入世贸绡织,我国农业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所甄必须
重新凋整农业发展战略,提高支持力度,加速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农业主导要
素的升级。除对农民的直接收入支持外,要显著增加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入,提
高农民的文化程度和职业技术素质,提高农民素质培育与科技和市场结台的紧密
程度。这种人力资本积累与投资对农业问题的解决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第三节中国农业发展过程呈现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一、新阶段我国农业呈现的特点
(一)农产品的需求结构和农业发展王1:境Jl在发生变化
进入新世纪,我国农业发展面I临的形势和环境发生了几个前所未有的变化。
一是从l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
生了_重大变化。农产品的供给由长期的短缺转到总量基本平衡和结构性、地区性
过剩。在1978-1990年期问,农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6,1%,超过了对应时期
的人口增长寒(1.4%)4.7个百分点。从80年代中期中国已经结束了粮食短缺的
历史,变成农产品的净出口国,到90年代中期我国已经成为粮食的净出口国,1998
年的粮食产量超过了5,0亿吨,2001年在全国范围内清查了粮库,发现国家粮食
年的粮食产量超过了5.0亿吨,2001年在全国范围内清查了粮库,发现国家粮食
论我国农业产业化主体的重瓤构建
蓐荐西—22—000万吨。在农产品供给由短缺转变为有余的同时,人们的消费需求结
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农产品从主要是数量需求转向数量和质量双重需求,
并更加重视营养和安全。农业发展从过去主要受资源约束转向受资源和市场双重
约束,并以市场约束为主。农业必须适应市场需求,进行战略性调整。二二是我国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农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使我国农业面临前所未
有的严峻挑战。入世后,农产品关税较大幅度降低,非关税措施和出口补贴基本
墩消。我国农产品不仅将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而且将在国内市场上与国外农
产品竞争。由于我国农产品总体质量水平不高,农业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
成本高,加上许多农业发达国家还保留高额的农业补贴,我国农业面临的竞争形
势是严峻的。
(二)农业政策目标正在转变
农业发展由追求产量最大化转向追求效益最大化。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
农业的主要矛盾从过去的短缺矛盾转变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和市场约束的矛盾。
在短缺时期,农业生产主要是为了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农业政策的目标是追求
产量的增加,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农民的收入也相应的提高了;但当农产品供求关
系发生重大变化以后,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已不再是提高产量的问题,而是要解
决农业生产“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问题。因而新阶段农业政策的目
标是追求效益最大化。
(三)促进农业增长的投入要素正在改变
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投入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方向转化。在我国传统农业
阶段,农业的增长主要依靠增加传统要素(主要是土地和劳动)的投入,尤其是
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时间的投入来实现。进入新阶段以后,农业中传统投入不断
减少、现代要素投入不断增加。如1999-2000年农户粮食生产中劳动用工量亩均
减少了3.41个标准劳动日: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了4.17倍,
化肥使用量增长了4.67倍。资本和技术对农业增长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四)农业经营形式正在转变
农业经营形式由单纯的原料型生产逐步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
经营转变。过去的农业经营只是向市场提高初级原料和初级产品,加工程度低,
附加值低,也不利于农产品在市场上竞争:新时期农业生产经营向农产品的深加
第一章中国农业的变迁及问题
工、精DNT方向发展,将生产、加工、销售连为一体,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开
发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农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密,一体化经营步伐加快。
(血)农民的收入结构正在改变
农业生产的平均收益低,农民纯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1985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17%来自非农产业,2000年时纯收入中非农产业的贡献率
上升到44%以上,2002年这一比例为47%“1。并且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的收入与
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在继续扩大。如表2:
表2. 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较
年份农民人均可支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二者之比
收入(元)① 入(元)② ①:②
1978 133.6 343.4 1:2.57
1980 191.3 477.6 l:2.49
1985 397.6 739.1 1:1.86
1990 686.3 1510.2 1:2.20
1992 784 2026.6 1:2.58
1994 1225 3496.2 l:2.85
1997 2090.1 5160.3 l:2.47
1999 2210.3 5854 1:2.65
2000 2253 6280 l:2.79
2002 2475 7702 1:3.11
2003 2622 8472 1:3.2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箍(2004年)中国统计Hj版社,北京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城乡之阳J、工农之间、地域之间人们的收入差距就
已经急剧地拉大了。1990--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7.6
%,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仅为4.3%;2003年城镇为13.4%,而农村仅
为4.8%,增长速度的差距十分明显。增长速度的差距直接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加大。
并且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也R益明显。1990年东、中、西部地
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率为1.50:1.17:1,而1995--2002年这一比率大约维持
论我国农业产业化土体的重新构建
在2.O:1.3:l左右[5]。全国的吉尼系数,目前实际已超过0.4的警戒线(见王
闻敏,曹萍《农民增收:从实证分析到理论研究》一文)。分配的不平均使得资源
向报酬率商的产业和地区流动,这对农业和农村的稳定必然带来很大的冲击,特
别是对农业人力资源的冲击。在新的阶段里,农业的各种矛盾与问题都更加突出,
乐再是一个农民收入与负担的问题,而是一个怎样把农业纳入到现代化进程中的
问题,怎样使农民的收入中农业收入占据主要部分,而不是工资收入或兼业收入
占主要部分,即农业自身应如何分享社会的平均利润。
二、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达的工业经济与落后的农村经济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农业的传统发展战略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所制造的历史负债,形成了一
个相对发达的工业经济与极度落后的农村经济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刘易斯为发
展中国家设计了这样一个发展模式,即工业部门不断从农业中吸取廉价、无限供
给的劳动力资源以替代资本而实现其发展,并将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再投资使创新
的资本扩张吸收更多的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并使农业部门通过向工业转移剩
余劳动力而逐渐摆脱贫困获得发展,最终实现二元经济向一元同质的现代经济转
换。我国没有遵循刘易斯的发展模式,虽然避开了刘易斯陷阱(如大量农村劳动
力涌向城市,粮食问题不断恶化,城市失业闩趋严重等),但我国这条道路也有渚
多弊端,其中最突出的是限制了劳动力资源的市场竞争和优化配置,削弱了农村
劳动力对城市就业的替代,增强了城市经济的惰性,抑制了城市劳动力成本的下
降和劳动效率的提高,使城乡之间在经济和社会两方面形成双重二元结构。
(二)经济增长的长期推动力尚未形成
前已述及,改革开放后,从1978.1984年,我国农村出现的超常规增长主要
不是依靠舒尔茨所归纳的劳动力素质提高,资本投入增加和科技进步这三大推动
力,丽是依靠制度变革在短期内释放出长期积蓄的潜在生产力。这种依靠制度创
新释放农业潜在劳动生产力对农业增长的推动,只是短时间的,不可能形成经济
增长的长期推动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初期,农民在“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
全是自己的”政策下生产积极性大增,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粮食产量大
幅度上升,农民不仅能够初步解决吃饭问题,收入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但这种增
10
第一章中国农业的变迁及问题
长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由于粮食市场供求关系和供求结构的改变,而农民又没
有根据这种状况及时地调整生产量和生产结构,农业生产出现了增产不增收,与
市场经济下从事非农产业的收益相比农业的收益率更低,农民从事农业劳动的积
极性再度下降。
(二二:)我国种植业的生产规模过小
我国种植业的平均规模每个农户仅仅半公顷左右,而美国在200公顷以上,
欧盟的平均规模也在20公顷以上。这是我国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一家一
户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造成的。即我国是小农的生产方式。而小农生产一是不适
应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要素水平的客观要求。在种子的改是、肥料和农药品质的改
善、大型农业机械的购买和使用等方面,传统的小生产者都显得非常无能为力。
::是不适应农业生产社会化分工的要求。小农生产包办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
各环节,在生产和流通之间也没有专业化的分工,没有分工就无法实现专业化、
标准化、基地化生产,更谈不上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三是小农生产无法
应对同益增加的市场风险。小生产者在获得市场信息方面天然处于劣势,除交易
成本无法降低以外,还面临着所生产的产品不适销对路,从而血本无归的风险。
四是小农生产不利于农业科技进步,由于小农占有的资源和资本都是有限的,农
户没有能力去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而由于推广困难,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的进一
步开发也受到限制,如此恶性循环现代农业的发展将举步维艰。
(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和封闭的市场基础上。生
产力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国家虽多次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但农业结构并没有发生
根本性变化,其不合理处主要表现在:结构单一,多为种植业,缺少二、三产业
的支持:产业化水平低,多为初级产品,缺少精加工、深加工、附加值高的农业
产品)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农产品质量差,加工增值程度低。我国农业品加工
业相对落后,农产品加工程度仅为25%,农产品加工创造的增加值不到农产品的
一倍,(1999年为78.7%)而发达国家加工业创造的增加值是农产品的3—5倍;
产品结构不合理,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地方特色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研发能力
弱,生产规模小,在农业产品中比重低;基础设施脆弱,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家
庭联产承包制虽然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但是,经营方式落后,难以实现规模
论我国农业产业化土体的重新构建
经济效益。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新的结构性矛盾不断出现,如农业的发展与基础
发施落后、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的矛盾。农村市场的发展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
的矛盾.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等。在这些矛盾中最主要的是现代农业对农
民素质的高要求与目前农民低素质之间的矛盾。
(血)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从供给不足到自给自足再到供给过剩的过程
在过去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对粮食产品的需求结构是供不应求,市场属卖方
市场。农业生产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增加粮食产量,且增加粮食产量就能增加收入,
但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国家粮食储备的逐年增加,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后对粮
食的需求下降,粮食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变成买方市场,市场结构是供过于求,
但实际中,粮食生产的目标仍然没变,结果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卖粮难等问题。
农民增收的问题也就成了“三农”中的焦点问题,而这一问题要想解决好,必须
从农业内部和外部同时找答案。现实中农民也从集体承包制逐渐向农业产业化摸
索。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可以说是自发的过程,是在农民大规模向城市转移,
农田抛荒以及农业收益日益下降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大胆尝试,也可以说是农业生
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发出现的结果,所以,农业产业化率先在经济比较发达
的山东、广东、浙江等省份展开。
(六)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体系比较落后
自从取消人民公社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后。我国农民从原来的高度组织化转向
了另一一个极端。我国的小农户生产是分散独立进行的,面对市场时也是独立去面对,
组织化程度很低,农业的市场服务体系落后。原有的农业主体是小农户,只能兴起
风阳小岗村那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而不可能自觉地发动新兴的产业化
改革。小农户的小规模经营无法与现代化的大生产相配。从产前投入看,无论是信
息咨询技术投入、资金投入,小农户都阻碍了这些投入需要达到的规模,作为一个
咨询公司、技术公司、融资公司,都不可能向单独的小农户提供足够的支持,因为
一方面小农户生产的利润极低,因而投资引诱不强,另一方面小农户自身对信息技
术的需求愿望并不强烈;从产中生产看,小农户一家一户生产,农田分散,一般一
个农户的农田都分为5.10块不等,生产品种复杂(至少3.5个品种)这种自给自足
式的生产使单个小农户进行生产从技术无法统一指导,在提高土地利用率方面和运
用机械化耕作方面成本更高;从产后销售看,小农生产的产品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
12
第一章中国农业的变迁及问题
覆有巯_丽了壬蔼标准,因而在与原料加工企业谈判时常常处于劣势。农户在与外部
服务的联系中存在着规模经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单位农产品的交易费用与交易
活动的规模成反比。这就造成我国农业服务业在实际中存在两难的困境。一方面,
农业专业化生产离不开社会化服务,另一方面,社会化服务结构也常常因为亏损而
被迫停业,这里的原因在于社会化服务业的发展是以相当规模的农业专业化生产为
前提的,而分散小规模的农户使服务业无利可赚。
论我闰农业产业化土体的重新构建
第二章现代农业的特征及其对主体的要求
现代农业是以合作制为基础的高度组织化的产业;是以生产、生态、生息为
目标的可持续产业;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是
以高素质的农民和企业家为经营主体的集约型产业。
第一节现代农业的特征
一一、现代农业的技术特征
从最直观的层面看,农业发展表现为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现代化即现代农业
技术对传统农业技术的替代。舒尔茨认为要把传统农业改造为可以对经济增长做
出重要贡献的高生产率的现代产业部门,唯有用现代的要素去替代传统的要素,
而现代要素的新特之处就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技术变化。如果没有农
业技术进步,就不可能打破传统农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均衡,就不可能有传统农
、眦向现代农业的过渡;可以说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农业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产业。
现代农业技术一个突出的方面是替代劳动的农业机械技术,从已经完成农业现代
化改造的发达国家来看,其农业中机械技术的应用水平都很高,农业中劳动生产
率水平也很高。如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机械和能源的投入指数
从39提高到106,而劳动投入指数则从326下降到57。(以1967年的指数为100)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农业技术的现代性具有动态化的特征。现代农业技术也在提
高其知识含量,在发达国家20世纪60—80年代,经济增长50%一87%来自全要
素生产率的贡献(即知识和技术进步的贡献)。在我国,据农业部测算,“九五”
期间科技要素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为45%,分别比“七五”、“八五”提高了17
%和11%“”,说明我国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变。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农业技术
出现了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的新的发展趋势。不仅意味着机械技术、生物化学技
术的进步,而且包括现代高新技术的引入以及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
二、现代农业的结构特征
农业发展即农业经济结构的转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过程即农业结构的
转变过程。现代农业结构分为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外部结构是指农业在国民经
第二章现代农业的特征及站对主体的要求
济三大产业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和比重;又分为农业相对于城市二、三产业的比重
和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结构两个方面。资料表明,无论从当今世界各国农业发展
水jF的横向来看,还是从不同国家农业发展过程的纵向考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
份额的大小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存在着明显的负向关联。即对于不同的国家
来说,农业现代化水平高的国家,农业比重则低;农业现代化水平低的幽家,农
业比重则高。对于同一个国家来说,农业现代化水平低的时期,农业比重则高;当
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后,农业比重则下降。据此,现代农业外部结构的基本特征
可归纳为农业的小部门化。换句话说,在现代农业阶段,无论是在投入方面还是
产出方嚼,农业所占的份额都很小,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很小的部门。丽发
展中国家,尤其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农业份额很高。1978年以来,我国农
业现代化生产要素使用是逐年增加,而农业占GDP的份额在逐渐下降。农业就业
比重也在逐渐下降。如表3,说明我国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变。
表3.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现代要素投入变化和农业外部结构变化
年份农业现代要素投入变化农业份额变化
农业机械总动化肥使用量(万吨) 占GDP份额% 占劳动力份额%
力(亿瓦特)
1978 1175.0 884,0 28.1 70.5
1982 1661.4 1513.4 33.3 68.1
1986 2295.0 1930.6 27.1 60.9
1988 2657.5 2141.S 25.7 59.4
1990 2870.8 2590.3 17.O 60.1
1992 3030.8 2930,2 21.8 58.5
1994 3380.3 3317.9 20.2 54.3
1997 4201.6 3980.7 19.1 49.9
1999 4899.6 4124.3 17.5 50.1
2001 5517.2 4253.8 15,8 50.0
2003 6038.6 4411.6 14.6 49.1
现代农业内部结构的突出特征则表现为现代要素占主导地位的投入结构、高
收入弹性产品占重要比重的生产结构、阻及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出结构等方面。
论我国农业产业化主体的重新构建
从农业投入角度看,区分为以传统要素投入为主和以现代要素投入为主两种类型。
传统要素主要指土地和劳动,而现代要素主要指资本和技术。在舒尔茨看来,传
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就是用现代农业要素取代传统农业要素成为农
业的基本投入。现代农业要素取代传统要素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农业资本对农业
劳动的替代。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单位产出中所使用的资本量不断增加,而
所需劳动量却明显减少。从农业生产结构看,凡是进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的发达
国家,农业内部结构中,高收入弹性产品的份额较大,而低收入弹性产品的比重
则较小。凡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中的发展中国家,农业中高收入弹性产
品的份额相对较小,而低收入弹性产品的比重则较大。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
高,农业内部结构也在发生转变,低收入弹性产品逐渐减少其比重,高收入弹性
产品的比重则趋于不断提高。中国从1978-2001年,种植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
所占的比重由80%下降到55.2%,而畜牧业、渔业产值所占比重分别由18.4%和
1.7%提升到30.4%和10.8%;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在农作物总面积中所占比重由80.3
%下降为73.1%,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由19|3%上升为26.9%”1。现代农业是建
立在发达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产业,成本、利润、价格是调节现代农业运行的
基本经济杠杆。在这些经济杠杆的引导下,现代农业必然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域特
征,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这样就出现同一产品集中连片生产和不同产品不
同地域分布的区域化生产格局。从农业产出结构看:现代农业是企业化、商业化
农业,其生产目的已由传统农业的自给性消费转向利润最大化,现代农业又是具
有较大组织规模(与传统小农相比)和先进技术特征的高生产率农业,因而其产
品的绝大部分甚至一些产品的全部都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生产的,自给性需求
的比重很低。
三、现代农业的制度特征
农业发展从更深层次看表现为农业制度的不断演进与现代化。农业制度可包
括农业产权制度、农业组织制度与农业市场等不同方面。农业现代化过程离不开
这几方面的协同发展。从制度层面看现代农业是商业化农业。农业发展开始于农
产品的商业化,而农业发展的完成则依赖于农业要素特别是农业劳动力的商业化,
这又需要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拉尼斯.费景翰把农业劳动力的流动过程分为三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边际生产力为零的多余劳动力的转移阶段,这部分劳动力流
第二章现代农业的特征及儿对土体的要求
动不影口自总产出;第二阶段是边际产出大于零而小于平均产出的劳动力流动阶段,
这部分劳动力流山将导致农业总产量减少,在农业部门消费水平不变的前提F,
提供给工业部门的粮食不是以按不变制度工资满足工人需要,粮食价格将上涨,
工业工资也随之上升。拉尼斯和费景翰将第一、二阶段的交界处称为短缺点,即
当农业劳动力流出量超过这一点日“J将出现粮食短缺;第三阶段是边际产出入于平
均产出的农业劳动力流向工业部门的阶段”1。这时的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劳动力~+样
成为竞争性的商品。当农业进入到这一阶段就完成了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的转
变。
现代农业也被理解为一种新的生产组织,一种新的生产制度。从传统农业向
现代农业过渡同时也就是现代农业组织取代传统农业组织而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经济组织分为微观组织、中间组织和宏观组织三个层面。在传统农业中绝大部分
经济活动是在微观经济组织内以家庭或农户的组织形式进行的,只有少量的经济
活动是由超家庭的中间组织和更高层次的地域性组织或国家组织进行的。而现代
农业则是中间组织(主要是服务于市场交易的社会化组织)充分发展及其经济活
动比重的大幅度提升。在现代农业中,不仅产前、产后的各种工序被分离出去,
就是产中的部分重要工序也先后独立出来形成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信息
化服务。
第二节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传统的小农经济无论在技术水平、生产规模、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等诸多方
面都已很难达到目前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都到了进行一切彻底变革的时候,试
图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是不可能的,如何从传统农业向现代
农业转变?过去一直沿用的观点都是用对农业实行补助、支援、救济、开发、保
护价收购等简单的输血救人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没能解决农业深层的矛盾。发
达国家的农业发展过程和我国的农业实践证明通过农业产业化来培育农业生产自
身的造血机能是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
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论我国农业产业化主体的重新构建
一、农业产业化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农业结构
调整是通过市场取向的改革,实现农业按市场导向组织生产的动态化过程。农业
结构调整是多层次的,首先是农业内部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之间的比例
关系,其次是在种植业内部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比例关系,再次是在粮食内部
口粮与饲料粮、工业用粮的比例关系。还有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农业
产业化经营对于促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以
市场为导向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业产业化可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力迅速提高,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实现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实行专业化分工、专业化生产。由农产品初加
工向精深加工延伸可实现多次增值,一般来晚,农产品一次加工可增值5%,二二次
加工可增值15%一20%,三次加工增值会更高。1。农业产业化可提高农产品科技
含量,有利于科技推广,有利于引进和吸收新的农业技术,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
高,把农业发展真正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
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克服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遇到的困难。我们知道,目前农村
劳动力转移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城市的吸纳、消化能力不足。通过对现有农村产
业结构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优化组合,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
服务,企业化管理的产业结构,实现向产中深化和产前产后延伸,扩大农村劳动
力就业渠道。目前,美国农村劳动力用于产前的占20%,用于产中的占10%,用
于产后的占70%,其产前产后容纳的劳动力远远高于产中。向产前延伸就是大力
发展农村信息咨询、技术培训和农用生产资料供应等服务以扩大就业;向产中深
化就是运用科技知识对农产品进行系列开发和深加工,实现农产品的多层次增值
和劳动力多渠道就业;向产后延伸就是把农业产业伸向大中城市,把农村工业和
城市工业联系起来,打破城乡壁垒,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优化组合,多
渠道、全方位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总之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带动农业产业
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利用现代
农业发展的新科技成果,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以及城市化的
发展。
第一章现代农业的特祖:驶其对主1奉的要求
:j、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
如何发展农业产业化,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要观点如下:
一是从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与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不协调m发.认
为当煎农业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劳动力比重过高,阻碍了农业的现代化与产业化,
在此基础上提出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如伺转移
剩余劳动力又提出了推行城市化,尤其是推动小城镇建设,发挥城市二二、三产业,
吸纳劳动力的优势来吸收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二是从传统农业中荡e一户的
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出发,认为当前农业主要是要解决这一矛盾,提出在农户
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建立中介组织来连接农户与大市场,尤其是建立社会
化服务体系为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三是从土地超小规模经营的缺陷出
发,认为要促进土地集中,规模化经营,提出要加强土地制度的变革,培养农村
土地市场,加速土地使用权流转。四是从农民负担角度出发,认为农业本身就是
弱质产业,农民负担过重,不利于农业发展,因而提出减免农业税收的变革来促
进农业的发展。五是从农民收入水平的角度出发,认为农民收入较之城市居民来
说太低,导致农民对于农业生产的各种投资极小,提出农业问题最大就是资金问
题,尤其是在农业结构转换的过程中,农村资金的短缺直接影响农村投资和资本
积累,因而认为需要扩大农业的投融资渠道,包括政府投资、余融机构投资、农
户自身的投资和引进外资等。六是从产业化具体的运作角度,提出产业化经营的
各种模式,其中主导的是公司+农户的合同组织模式,强调龙头企业的带动与辐射
作用,强调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还有其他的观点如:农业的信息化建设、基
础设施的投资等。
而作者认为这些方面虽然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且也是急
需解决的,但这些问题都只是从农业产业化的某--01rj面反映出的问题。若单从某
一面入手,很难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全局问题。比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按照市场的规律和农民的理性选择必然出现青壮年农民过分流失的状况。剩余的
农民能否承担起发展产业化农业的重任?许多地方按照前面提出的观点建立了一
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如农业技术推广站、信息咨询公司等,但在具体的运作
中却出现了尴尬的局面。一面农业生产缺乏这些服务,但另一面已有的这些服务
机构常常因没有多少业务而面临困境,原因何在?类似的问题如:农业中一面缺乏
论我同农业产业化土体的重新构建
资金,而另一面银行等信贷机构又不愿意来拓展这样的业务,为什么?关键应该
从农业自身来找原因。农业自身的报酬率低是其直接原因,而其深层次的原l銎还
是因为农业使用的生产要素都是传统的要素,尤其是劳动力这一要素素质很低。
在农业发展的众多矛盾中,我认为“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也是统领全局的要
素,因为其他所有的要素(无论是资本、技术等)都要与这一要素相匹配才能发
挥应有的作用。
农业现代化首先是农业产业现代化。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现代高新科学技术
以及掌握了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高科技的高素质人才是农业产业化必不可少的三
大要素和重要手段。在农业走向产业化过程中,物化在农产品中的科技水平的高
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地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素质
已成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在未来,一个农民如果不懂
电脑,不懂市场经营.不懂基本的农业技术知识,即使土地高度集中,实现了规
模化经营,他根本无法经营。即使有很多的科技成果,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
力。如果不懂起码的外语,它也无法及时了解国际市场的信息或者看不懂进口设
备的说明书。很难把握现代农业的脉博。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现代化农业
要靠现代化农民来实现,正如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本是各种投资中效益最好的投
资”。应当用人力资本去替代农业的传统稀缺资源——土地、劳动和资金。而在我
国不仅需要对现有的农民进行投资以提高他们的素质,更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资
本构建新型的农业主体。
第三节现代农业对农业主体的要求
一、现代农业对主体的数量要求越来越少
从现代农业的外部结构特征和其发展过程来看,现代农业对主体的数量要求
是越来越少的。钱纳里和赛尔昆在《发展的模式:1950-1970))中,通过运用统一
的回归方程,对101个国家约两万个数据的处理,得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用不
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表示)与相应的结构变量之间相互依从关系的逻辑曲线,
从而揭示出经济发展进程中结构变化的标准形式(见表4)。该表表明,经济发展
程度之间的差异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差异是密切相关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农业
第二章现代农业的特征及j‘对主体的要求
现代化水平越高,工业和服务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就越高,而农业的产值份
额和就业份额则相对越低。
表4.产业份额变化的标准形式(t%)
人均GDP(1964 『1iGDP份额r宁总就业人口份额
年美元) 农业T业服务业农业工业服务业
低下100 52 2 12.5 35.3 71.2 7.8 21.0
100 45 2 14.9 39.9 65 8 9.1 25 l
200 32.7 21.5 45.7 55,7 16.4 27.9
300 26.2 25.1 48.2 48 9 20 6 30.4
400 22.8 27.6 49.6 43.8 23.5 32 7
500 20.2 29.4 50.4 39.5 25.8 34.7
800 15.6 33.1 51.4 30.0 303 39.6
1000 13 8 34.7 51.5 25.2 32.5 42.3
高丁1000 12 7 37.9 49 5 15.9 36.8 47.3
资料来源:引自郭剑雄:《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农业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2004年版第42页
当今世界各国的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也表明,已完成农业现代化改造的英美
等发达国家,农业份额很小。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很低。英国为3%,美国
为2.2%,法国为9%,德国为6%。可见现代农业中的农业主体从数量上看是越
来越少的。这种减少与农业的市场份额是相对称的。
二、现代农业对农业主体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现代农业的技术特征和经营方式,决定了它对农业主体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舒尔茨认为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出路是日1进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现代要素的引进
和运用关键在于劳动力素质高低,可以说现代农业是以人力资本投入增长和劳动
者素质提高为条件的,现代农业是和高素质的农业主体相联系的。在美国,农场
主已不再是没有文化的“大老粗”,早在1994年,农场主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占
36.1%,高中文化程度的占44.1%;在25岁以上的农场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
度的占43.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41.7%。在中国台湾地区,早在20世纪70年代
初就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高等综合技术学院、大专制专科学校、中专职业学
校和农工职校都比较发达,培养了职业素质优良的劳动者。高素质的农业主体会
带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论我国农业产业化主体的重新构建
三、现代农业对主体的组织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
从现代农业的制度特征和面临的市场状况看,现代农业对主体的组织化程度
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化分工要求越来越细。现代农业是商业化农业,这表现为
农业中交易关系的不断深化。传统农业中也有交易活动,但交易活动并没有成为
农,lk生产者普遍从事的基本经济活动;用于交易的产品也只是农业生产者自给自
足之后的剩余,农业劳动成果的商品化率不高。现代农业中,商业化因素f=1益提
高而自给自足成分逐渐减少,农产品的商品化率不断提高。另外,农业的产业化
经营使得贸工农一体化,产业链条加长。农业生产不再是封闭式的生产,而是开
放式的经营。加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这就要求农业主体不能单独去面对市
场,而应该加强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分工。在传统农业中,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
经营者、也是管理者。但在现代农业中,农业主体的角色分工应该更加明确。技
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分丌、生产者与销售者分开、即围绕农业生产形成多层次的农
业主体。
第三章我国传统农业主体不能适府产业化要求
第三章我国传统农业主体不能适应产业化要求
第一节我国传统农业主体的特征
我国传统农民的显著特征是农民素质低。农民素质是指农民从事农业譬i产所
具有的文化、科技和经营管理为中心的综合能力。从广义角度讲,包括文化、心
理、品德、科技、劳动技能、身体营养标准等内容,其中文化素质反映农民的基
本素质与整体水平,科技素质反映农民的科技意识、科技掌握水平及掌握和运用
科技的能力,劳动技能素质反映农民对生产工具的操作和使用能力。
一、传统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
农民文化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其自身全面素质形成的基础,也是不断提高
农民生产技能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知识和接受
文化知识的教育程度都比较低下。据统计,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和半
文盲占劳动力总数的7.9%,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1.2%,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4.5%,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9.37%,中专1.78%。大专以上O.44%;初中及其以下
程度的劳动力比重高达83.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6.4%。与发达国家相
比差距更大。在日本农民中大学毕业的占5.9%,高中毕业的占74.8%,初中毕业
的占19.4%。农业管理人员多是大学大专学历。法国7%以上的农民有大学文凭,
60%的青年农民具有中专水平。德国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2001年《中国农
村统计年鉴》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9年,同期城镇劳动力
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2年。发达国家则达到12年以上“⋯。
二、传统农民职业技能和科技水平不高
在农村劳动力中,80%无特别技能,有14%的劳动力掌握了一定的工业、建
筑业和服务业的技能,2.8%的劳动力掌握了驾驶技术,3.2%劳动力掌握了农业技
术。在我国农业劳动者中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仅占20%,德国35岁以下农业劳动
者有70%受过农业职业技术教育。53%的农民受过2—3年的职业培训。发达国家
农村技术推广人员与农业人口之比为1:100,我国为l:1200⋯1,平均一万亩耕地
不到一个农业技术人员。2003年我国农科院校在校生总计24.9万,平均每_‘万农
业人口中只拥有3.2名““,而发达国家90年代初期平均每一万农业人口中拥有农
论我国农业产业化主体的重新构建
业在校生数,美国为200多人,加拿大为100多人“3’。通过上述数字可以看出,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科技水平是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三、传统农民的心理素质和思想观念存在一些缺陷
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农民在心理素质和观念
上存在’些缺陷,极其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在:
第,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他们中大多数人抱着从祖辈传下来的旧思想、旧观
念、旧的生产方式不放,习惯于传统的生产经验,不愿接受新事物,对市场经济、
新兴的农业科技、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产生排斥性、缺乏创新意识;第
二,从众心理严重。从众行为在我国小规模的农户经营中非常普遍,表现在农业
生产劳动中有两种:一是谨慎从众,二是盲目从众。谨慎从众心理是农民思想保
守,缺乏自信,谨小慎微的表现。据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81.3%的
农民群众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态度是“观察别人用的结果再作决定”,这种慎从众
行为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风险,但却容易丧失获利机会,盲目从众行为是
农业劳动者在生产中急于求成的结果,造成农产品市场缺乏个性和特色。一哄而
n一哄而起,放大了产品生产过剩或短缺的信号,扭曲了农业生产结构,增加
了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第三,容易满足,小富则安,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由于
农民长期受温饱问题的困扰,决定了农民在解决生存问题上能力较强,甚至远远
超过城市居民。但对发展问题缺少更多的考虑,所以农业中农民对农业的积累投
入小,发展缓慢。有些甚至安贫认命,不求进取,等靠要。第四,浓厚的自给自
足观念与市场经济的商品化之间有很大的矛盾。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农业,从人的
方面看,是绝大多数农民普遍参与市场交易;从物的方面看,是农民的经济活动
以及所生产的产品的大部分乃至绝大部分卷入市场交易。自给自足阻碍了市场化。
第五,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都比较落后。生产方式对人们的思想观念、
生活方式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由于传统农民长期从事于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农
业生产,尤其是家庭承包责任制,相对于工业大生产来说,其经营规模小,分散
经营,生产活动周期性长,组织化程度低。这体现在农民思想意识中小农意识强
烈,自由散漫不容易组织起来,生活的节奏也较慢,这并不是农民天生的素质,
而是与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伴而生的。第六,目光短浅。只与左邻右舍比
高低,缺乏争世界一流的精神。行为短期化,对土地的掠夺性开发,地力不断下
24
第三章我国传统农业主体不能适砸产业化要求
降,对大型农田水利设施只使用不维护,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不注重环保、生态,
也无法面对国际市场竞争。
四、传统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不高,农民角色定位存在缺陷。
我国绝大多数农民因为没有接受过有关经营管理的教育或培训,不了解农业
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农民市场意识淡薄,不懂得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信息接
受和反馈能力差,很难准确把握市场动态。根据市场需求来合理组织、控制生产
的能力较差,缺乏经营观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另外,我国的传统农民作为农业
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往往集投资者、融资者、生产经营决策者、管理者、销售
者等多重角色为一身,但是在现代社会里,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取向、不同
的经营理念、不同的发展方向,任何~种经营形式都要有投资者、生产者、经营
者等多个主体有机结合共同组成,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的社会分工协作体系,才有效率。这种集多角色于一身的角色定位显然不符合社
会化生产对角色多元化、权能分解化、组织层级化的要求,从而难以容纳现代化
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节我国原有的农业主体与产业化改革的矛盾
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劳动力转移、降低农业人口比例、促进农业科技推广
与应用、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行规模经营、发展开放型农业等
部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但原有农业主体的低素质制约着我国的农业产业化
进程。
一、农民素质低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般来说,一个人的教育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是一致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其劳
动生产率水平提高也较快。统计表明,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可使劳动生产率
提高43%,中学文化程度可提高108%,大学文化程度可提高300%ll⋯,可见我国
农民的低素质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地少人
多的国家发展农业产业化是不相宜的。并且,原有的主体素质低,使得劳动这种
要素无法与资本、土地、技术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来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农业
生产中,不是单独依靠某一投入要素,而是靠许多投入要素联合使用来提高全要
论我国农业产业化主体的重新构建
紊生产力。在所有的投入要素中,劳动力要素的素质对其他要素能否充分发挥作
用起着瓶颈制约作用。
二、农民素质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首先,文化素质低影响农民找工作的概率,降低农民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
的可能性。据调查,1998年我国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四类农民中,流向非农产业占同等文化程度类型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分别为4.6%、
16.72%、72%、38 16%、40%,说明较低文化素质的劳动力转移较慢.较高文化
素质的劳动力转移较快。
其次,农民职业技能较低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向外转移。在我国劳动力市场
上,长期存在的~个问题是,一方面,劳动力需求方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的要求越
来越高,而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方职业技能低下且提高缓慢,供需之间存在着
很大的结构性矛盾。据杭州市劳动部门2003年春所做的调查,该市用工企业70
%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71%岗位要求达到初级工以上水平,其中19%要求具有
中级职业资格,93%的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34%要求具有高中
以上文化程度;而广东省在“十五”技能人才规划中则要求:广东省技能人才队
伍构成要从初级职业资格58,9%,中级职业资格的31.3%,高级职业资格及以上
9.8%调整到初级40%,中级40%,高级20%“⋯。如前所述,我国80%的农民没
有受到过任何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79年。在现代
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和乡镇企业对低层次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少,对高层次人
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农民素质低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和城市化最大的
障碍,农业过剩人口转移不出去,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量的比例就不能随着农业
总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的下降而相应的减少。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目标也无
法实现。从而土地相对集中的规模经营更无法实施。
三、农民素质低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进步与技术推广
今天科技已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才能
不断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土地产出效率、劳动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但科技的
研发与应用均离不开具有高素质的劳动者。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业劳动者的
文化素质高低决定了他们采用高新技术能力的高低,农业从业人员科学文化素质
偏低、农业科技人员缺乏直接影响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使大量先进农业科技不能
第三章我国传统农业主体_i能适施产业化要求
发挥应有的产出效应。劳动者素质低不仅不能推动科技进步,而且,即使从国外
或发达地区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也不具备使用能力,不能使其在现实生产中
真正发挥作用。舒尔茨曾假设,在印度农民现有的技能和知识条件下,印度农业
部门一夜之间获得了一套可与美国农业相比的自然资源、设备以及其他现代物质
生产要素,那么,结果怎样?可以肯定由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的巨大不平
衡,使他们不可能做出像美国现代农民那样大的成绩“⋯。
农民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导致了农民对新技术、
新成果反应迟钝,缺乏接纳、消化、吸收能力,造成许多先进的农业技术成果和
机械设备无法推广应用。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取得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但
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而发达国家成果转化率则高达70%-80%。不仅如
此,我国已转化成果的普及率也较低,目前只有30%-40%,这就意味着已转化
的成果中,又有2/3没有应用于生产实践““。我国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
额仅为43%左右,而发达国家己达到70%一80%,以色列高达95%“⋯。另外,由
于农民对一些现代化设施操作不当,对优良品种栽培技术的要点、气候适宜度把
握不准,导致先进技术应用比不用还遭,进一步挫伤了农民采用先进技术的积极
性。许多农业科技不能发挥应用的效益,农业科技投资引诱不强,其根本原因在
于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低,农民对农业科技需求不旺,需求不旺导致农业科技供给
不足,投入不足,农业科技类院校萎缩。形成了农业是科技应用的谷底。只有不
断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意识才能增强农民开发和运用农业新技术、
新成果的能力。
四、农民素质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农业部对中国农民大学函授学员问卷调查368户的抽样证明,高中户比小学
户人均收入多333.5元,高出1.6倍,比文盲、半文盲户多407.4元,高出2.9倍:
初中户比小学户年人均收入多294元,高出1.4倍,比文盲、半文育户多收入367,9
元,高出2.6倍:小学户比文盲、半文盲户多收入73.9元,高出约O.5倍“⋯。从中
我们可以看到农民文化教育水平与经济收入客观上存在着J下相关关系。据分析,
农民受教育程度每增加一年,收入则至少提高15%。不仅如此,农民文化素质越
高,其经济收入的增长速度也越快。我国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低下限制了农民收
入的提高,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论我图农业产业化主你的晕新掏建
五、农民素质低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障碍
农民的低素质已成为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农业种养
结构的优化调整,要求农民把生产要素配置到既能密集利用劳动力和知识技术,
义能获得良好市场效益的农业产业上,使农业生产从土地密集型转向劳动密集型,
增加农业就业深度,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这就要求农业主体不仅要掌握一定的
农业技术,还应具有加工、处理市场信息的能力,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很显然,
农民素质低下无法胜任。所以有必要建立新型的农业主体与产业化改革相适应。
第四章供求失衡.适台农业产业化运作的主体短缺
第四章供求失衡,适合农业产业化运作的主体短缺
第一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负面影响
‘、我国当前农业人口过剩的根本原因
我国农业人口过剩是众所周知的一个问题。2003年我国总人口12.92亿,乡
村人口7.68亿,乡村劳动力4.9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在1.7亿(牛若峰:
中国三农问题),另一利t估计为1.5亿(姜法芹《学习论坛》2004年第4期。)从
相对指标看,2002年世界各国农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中,美国4.48%,
英国2%,F1本10.3%,韩国7.5%,德国2.46%,法国7.5%,而中国2003年
这一比重为49.1%。虽然中国农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从已经1970年的80.8
%逐步下降到2003年的49.1%“”,但与世界各国的同期横向比较来看,这个比
重仍然是太高了。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未能随
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相应调整。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占GDP的份额会逐渐下降,而工
业和服务业占GDP的份额会逐渐上升,尤其是服务业上升比例更大,与此相对应,
农业占总就业人口的份额也应该相应下降,而工业和服务业占总就业人口份额应
相应上升,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就业人口应该相应地转移到城市非农产业
中去,农业中多余的劳动力都需要进行转移才能使城乡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随国
民经济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使经济结构与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相配合。但在
我国,截至2003年底,按当年价格计算,占总量49.1%的农业劳动力仅仅提供了
14.6%的国内生产总值,而另外50.9%的非农就业人口提供了85.4%的国内生产
总值f 2[I。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长期的二元经济和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造成了
农业人口很难向城市转移。
但由农业人口过剩就简单地推理成农业主体“农民”是过剩的,并在此基础
上提出转移过剩人口是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的论点,我认为是比较片面。诚然,
农业劳动力从总量指标上看确实过剩。但若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和现有农
业的耕作主体看,即使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剩下的农业劳动力从数量上
看是满足了现代农业对农民数量的要求。但从结构上看仍然不符合现代农业生产
的螫永。
:.、当fji『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及转移的负而影响
(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年龄特征
扶农刷流向城市的农民人多数都是青壮年劳动力(这些劳动力流向城币刊城
砷经济发展的贡献人,比较容易找剑工作)。1:日这种转移使得农、№}一滞留的多为老
几、妯次和儿章,有人将此情况命名为“803561” 。从全幽来看,农业劳动力
r司讣转移存年龄结构特征_r以J8 30岁的青年人为主,比例超过70%,36 j9
岁的壮年人占23%左右,这意味着外出劳动力的95%左右为青壮年。址表5
表。全国跨地区转移劳动力的年龄及文化状况(%)
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1 7岁以下4 51 3 3l 5()O 1:{9
年龄18 35岁71 43 71 07 74 1 7 71.05
结构36—59岁23 3l 24 79 20 00 2。{68
60岁以上O 75 O 83 0 83 0.88
文盲或半文盲3 76 4]3 3.33 5 3l
文化小学文化31 58 30 j8 31 67 32 71
结构初一I·文化54 1 4 5:j 72 55 83 j3 10
高中及以上文化9 77 ll j7 9.17 8.85
资料来源冯舟发中同农业痔动,』转移的现状、村景及对策,学习’』探索1997年,表
从安徽省来看,根槲本人所作的2004年农村的抽样调查资料(见表6)显示,
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也是以肯壮年农民为主。所渊套的范幽涉及20个县共计20
个样本,包括农村劳动力34418人。其中45岁以下农民外出务工的人数占总务
工人数的比例最高为95.83%,最低为70 91%,平均为86.39%。
表6安徽省部分县、市农、Ik劳动力转移情况
;I;9U章供求失衡,适台农业产业化压竹的土佛州j出
表h.安徽省部分县、前农、眦劳动力转移情况
。世B名称(1)农、It (2)外出务f:{)45岁以F (J1)4,5岁以F务
劳动人u E人㈦总务工人数t人) 正人员I l总务1
总数(八) 数(人) 人数的比例(q。、)
口口溪县229 96 92、95.83
f£【【I县2042 673 608 90:{1
⋯i镇旦56 17 15 88 23
】,‘·汀且1ll 55 39 70.9l
滁州I f盯南瞧区45 2l 19 90●7
:‰泉奠2253 99l 842 84.96
1:0松县239 【03 89 Hn.40
厄为璺姚沟镇2600() 8100 6881 8d.95
£为L!!l高沟180 64 56 87 5fj
滁J』、J1¨良埘剐×’ 647 35l :{26 92.87
滁州沙河15l 20 18 90
抖首『b 647 43l 399 92.57
;i湖旦298 155 142 91 n1
。Lj远共137 113 105 92.q2
,:{-I=盟96 83 61 7 3-49
lI 5南县156 82 70 85.:{6
I寸南i塔1 76 ]09 1 02 g 3.57
濉北市2:{8 104 79 75 96
寿共1 4() 112 92 82 14
霍邱县83 48 4l 85.42
£r城县57 27 2l 77.78
食椒县92 27 25 92.59
嘲11I盟500 65 53 81.53
农=f_:|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文化技术素质特征
衣例剧余劳础力转移是农民从边际劳动生产力低的部门向边际劳动生产力高
的部刘牲移,地A劳动力i|J场初步形成条件r的农民的理性选择。虽然农民整体
义f4素质水、F"小高,但流向城市的农民的史化素质相剥较高。从而导敛本柬就
fH低的农、lk手体的文化素质更低。湖南省农渊队对全省37个县3700户乡村劳动
。门々移睛批的抽样渊盘强,J;,2001年乡利劳r力力转移人数中,小学以J、文化。‘1 7 g
%,例。¨¨丈化程度L‘】6l%,高c},及以卜文化占2l 2%“。从全吲来说,如表j,
衣利劳z山JJm外转移的文化结构特征:初中文化者居多,占54%,小学史化程度
Ⅳ约,l。{丛6,高巾j[:化程度一1,1()%占一右。这样的流z;lJ会使农民特别足懂技术的}等
扎-r农民大量的流失,造成滞留于农村的现有农民虽然从数最I一看与现代化农、Ik
l*求1I{}』t无几,但若从农、眦产、{k化列农民质量的要求来看榭差A人,共至r可以
酯愀本不能成为现代化农民的供给来源,所以说农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最直接的
_E.粜小是解决丁现代化农业列l一体的嘤求问题,而是造成了符合现代农业隹产的
托w8fJe球结构的巨大矛盾。从需求来说,农、比的产业化现代化刈农民的质量要
求越来越高i从供给来看,农业过剩劳动力转移又使留下来的农民质嚣越水越低。
第二节计划牛育政策对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一、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幽农业人口增K=呈明显的卜l降趋势
戏14门20世纪7()踟年代在城乡实行的计划牛育政策使我田人L|增l:<:!a明显
¨Ⅲ*趋势。如表7:
年份
¨碰J
‘)q(}
qq】
qq’
表7 J 989,m 2003年我国人ll变动情况表
年术总人口增K 乡村总人乡村人口增出生率死丁L
八『_1(,J 速度氏速度(%。) (%o:
几) t%) (力人) (%)
}2704 l 5l 8:3164 21.5S 6 54
111:{:{_{ 1 44 841::18 】1 7 21 06 b 67
115923 l:3() 84620 0 57 19 68 6 70
l】7f 7I 1 I 6 84996 0 44 18 24 6 64
第四章供求失衡,适合班业产业化透作的主体新姥
1993 118517 l 14 85344 O.40 18 09 6.64
1994 119850 1.12 8568l 0.40 17.70 6.49
1995 121】21 1.06 85947 0.30 17 12 6.57
1996 122389 1 04 85085 1 11 16.98 6 56
l 997 123626 1.01 84177 —1.07 16.57 6 5l
1998 124761 0.9l 83153 1.22 15.64 6.50
1999 125786 O 82 82038 l 35 14 64 6 46
2000 126743 0.76 80837 一1.47 14.03 6.45
200l 127627 O.69 79563 —1 58 13.38 6.43
2002 128453 O.64 7824l —1 67 12.86 6.4i
2003 129227 0.60 7685l —1 73 12.41 6.40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H;版社,2004年版资料整理所得
从表中可以看出,全国人口总的增跃速度从1989年1.51%下降到2003年的
0.60%,下降了0.91个百分点;乡村人口增长速度更是在逐年下降,由1989年
的1.1 7%下降到2003年的一l 73%,下降了2 9个百分点。并且从1996年起,乡
村人口为负增长,说明从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农业人口的基数在下降。
二、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人口的老龄化,造成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减少
影响人口年龄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当出生率和死亡率逐步下
降,平均寿命延长,人口的年龄结构就由年轻化逐步变为老龄化。自70年代执行
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出生率从1970年的33.59‰下降到2003年的12.4l‰,
人口死亡率从1970年的7.6‰下降到2003年的6 4‰,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不大,
自然增长率由25.95‰下降到6.01‰。与此同时资料显示,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
所占的比例在逐步上升:65岁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1982年为4.91%,
1990年为5.57%,2000年为6.69%,2003年为8 32%“1。可见死亡率下降对我
国人f]老龄化的影响不是很大,我国近期人口老龄化基本上取决于出生率的变动,
这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着直接的联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出生人口减少,随
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相应下降,使得从事农业活动的
劳动力人口往往呈下降趋势。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
论我国农业产业化主体的重新榴锉
的年龄结构逐渐趋向老化。1j一29岁的年轻劳动力人口和30一44岁的中年劳动力
人口的比重分别从2000年的36.23%、36.35%降至2050年的27.43%和32.13
%”⋯,它的下降趋势是明显的。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减少了我国农业人口基数,
在加上人口老龄化必然会造成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减少。
第三节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对农业后备军的影响
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特别是1992年以来许多高校扩招,高等学校的入学门
槛降低,使高中生八各类高等院校的比例大幅度提高。这一方面促使更多的农业
人口脱离农村,使原有的农业主体存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轻视农业思
想的影响,农村的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往往不再回到农村(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分
配到农村各级中小学除外),尤其是不愿再回到农村直接参加农业生产成为农业的
主体。在我随机抽样的安徽省23个农村乡村单位中,从1992年至今,共计有2579
名高等院校毕业生,毕业后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成为农业劳动力的人数为92人,
即只有3.6%的高校学生选择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见表8)。这使农业中
未来潜在的劳动力流出多,流进少,从而使农业主体潜在的供给总量减少。
表8. 1992—2004年安徽省农村大学生毕业后返乡情况抽样调查表
地区名称①历届大学毕业生②返乡从事农业生⑨从事农业的大
总数产的人数学生占毕业生的
比例%=②÷①
霍山县361 26 7.2
固镇县36 9 25
滁十It南谯区ll 1 9.1
临泉县26 2 7.7
宿松县6 1 16.7
尢为县向阎lO 0 0
无为姚沟1800 1l O.6
滁州琅琊区1I 2 18.2
滁州沙河8 O O
第四章供求失衡,适合农业产业化运作的土体氯z缺
界首13 0 0
芜湖14 O 0
定远6 O O
萧县7 O 0
阜南段郢6 O O
早阐=塔7 3 42.8
淮北8 O 0
寿县7 O O
霍邱7 l 14.3
舒城5 O O
全椒5 0 0
砀LLI 20 5 25.O
天长10 1 10.0
来安195 30 15.4
以上是从封闭经济条件下看我国农业在现代化过程中农业主体的短缺,加入
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农业的发展不可能再是封闭进行的,面对的将是开放的外部
环境,但是适应开放农业条件下的主体更是短缺的。
第四节原有农业主体无法胜任国际竞争的需要
入世意味着农业将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这种竞争实际上就是产品质量
和科技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爿‘的竞争。
现代农业竞争力并非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有利性,在更大程度上是由其所
拥有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决定的。入世以后,我国农业面临新的竞争规则和市
场形式。一是农产品的高质量竞争。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
社会对农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品种质量
问题,还包括对生产该产品的环境质量的要求以及安全质量,从而对生产的方式
论我国农业产业化土体的重新构建
和方法也有要求,另外,对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与加工方式也有质量上的要求,丽
我国在农产品的生产标准上的标准、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方面都很薄弱,其原因
之一即原有的农业主体的阻碍。即使国家有严格标准,在实际的推行中也会因小
农户的素质水平而搁浅。二是服务环节的竞争。中国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中的服
务竞争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主要是中国农产品的储运设施不足,手段比较落后,
缺乏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和中介组织的良好运作,这些之所以缺乏,是因为农业市
场体制不合理,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的经营使市场缺乏供给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中
介组织动力。三是市场价格的竞争:中国农产品在价格方面的传统优势正在丧失,
最主要的原因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提高速度慢。而农业
生产率的差距是由农业科技投入的差距所造成的。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用
于公共部门农业研究经费占农业GDP的比重来看,发达国家为2.23%,欠发达国
家为0.41%,中国仅为0.39%,从每个农业劳动力拥有的研究经营看,18个高收
入国家为213.50美元,92个欠发达国家为3.78美元,而中国是2.24美元。没有
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就不可能拥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低劳动生产率加上传统农
户的超小规模经营会使农产品的单位成本过高。我国1999年底,测算每个农户平
均经营的耕地面积仅为0.4公顷“⋯,这远远低于欧洲农业经营规模最小的标本一
一一德国的巴登(3.6公顷),而日本在193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农田面积在3町5
反(约合3.7公顷)以下,稻作经营是必然要亏本的,他们认为合理的经营规模
必须有5町(约合5.33公顷)。我国这种超小的农户要与经营规模比我们大百倍
甚至更多的欧美大农场去一比高低,类似于大刀长矛比洋枪洋炮,无法在同一水
平上进行竞争。
因此,无论是从国内农业自身的发展要求,还是从开放经济条件下提高我国
农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保持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都要发展
现代化的农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必然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逐
步向工厂和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即使是继续从事农业的劳动者,其社会身份、生
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收入水平等也将发生相应变化。在基本实现现代化,进
入发达国家行列后,农民阶层的身份职业转化基本完成,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消失,
新式农业劳动者数量极少。法国的孟德提斯将这一现象称为“传统农民的终结”。
如劳动力占总人口比重发达国家一般在6%以下,美国只有2%,而我国农业产值
笫四章供求失衡,适台农业产业化运作的主体{Iz缺
占GDP总值为17%左右,但农业劳动力还有4亿多,约占总人口的46%以上。因
此构建新型的农业主体是至关重要的。
论我固农业产业化主体的重新构锉
第五章构建适合产业化运作的农业主体的措施
第一节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
、教育与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理论创立者舒尔茨指出:教育是一项生产性投资,其结果可看作资
本的一种形式。他指出,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
而是人口质量和知识的增进;劳动者所拥有的人力资本一一知识和技能既是经济
增长的结果,又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本形成最重要的途径,
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的形成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连续的作用,教育在人才培养、知识
创新、知识传播及推动知识应用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舒尔茨1961
年在《教育与经济增长》一文中研究美国1929-1957年的经济增长时就认为,美国
整个国民收入增长额中的33%贡献率是通过教育投资获得的。而据丹尼森在1974
年出版的《1929.1969年美国经济增长的核算》一书中,测算美国1929.1969年的
40年问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平均高达23.83%,而对挪威1900.1955年的
统计中也发现了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生产量就会增加0.2%,对劳动者投资
(普通的人力投资)每增加l%,生产量就会增加0.76%,而对教育投资(人力资
源质量的提高)每增加1%,生产增加1.8%。1996年联合国人力资源开发报告指
出依据100多个国家的调查表明:财富资源(指资源的有形资本)占这些国家总
资源的12%,自然资源(指土地矿藏等)占24%,而人力资源与社会资源占64
%。而我国学者孙鸿烈的研究(1996)在1960—1978年近20年中,注重人力资本
密集战略的国家或地区,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4.68%,而实施物
质资本战略的国家或地区则为3.86%。人力资本存量水平高,积累快的国家或地
区,产出和经济增长就快【271。因此,在知识经济下,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竞相进行教育改革,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
量以使劳动者适应经济改革和发展需求,加快经济增长。战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
经济的飞速增长成为教育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成功范例。优先发展教育佼日本经
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在1905.1960年55年间,日本物质资本的投资增长了
6倍,劳动力只增加了0.7倍,国民收入增加了9倍,但教育投入增加了22倍。
塑至翌塑垡望坌兰、业些堡焦竺坐些兰堡堕蕉丝
在1960.1975年问,日本的教育投入又增加了10倍,同期GNP增加了3倍【28j。
可见,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发挥作用有滞后性,说明越在早期增加教育投入,就
越能较早地积累人力资本,也就对经济增长越有利。同时,教育也通过影响劳动
生产力水平来影响个人经济收益的提高,一般来说,劳动生产率决定了一个人的
工资水平,而劳动生产率又与一个人的教育水平一致,大量实例证明一个人所受
的教育年限与他们获得的收入呈正比例变动关系。
二、农村基础教育与农业的关系
著名经济学家舒马赫曾经指出:农村贫困的原因在于农村的教育、组织和纪
律等方面的缺陷,对于农村的援助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对农村的智力援助,也即发
展农村的教育[29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几亿农民站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
的入口,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中国农村的发展必须通过农业现代化和农
村劳动力大转移来实现。这两个趋势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正好与当|j{『农村教育
发展的落后现状形成强烈矛盾。无论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长远大局,还是从解决
当前农村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现实来考虑,农村教育的发展都是解决问题的
一个重要切入点。
教育与农业生产率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银行对低收入国家农民教育与农业
收益(用粮食生产来衡量)关系开展了18项研究,研究报告的结论是:一个受过
四年初等教育的农民比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民平均多生产8.7%(Lockheed et a1.,
1980),从我国1987年l%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看,农业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只
有3.7年,相应的劳动生产率为1474元/人,是五大物质部门中最低的。工业劳动
者受教育年限为8.6年,劳动生产率为14784元/人,约为农业的10倍。建筑业、
交通运输、邮电业的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也都在6.6.8.7年之间,劳动生产率也是农
业3-7倍。作为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方式,农村义务教育是开发庞大农村人力
资源,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基础和前提。搞好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村劳动力
顺利转移的条件,突破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瓶颈。
三、从基础教育改革入手,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
农村基础教育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农村人口和劳动者的基本文化素质,特别是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渠
道,是接受各种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2002年底,全国“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
论我国农业产业化主体的晕新构建
丽砺■初中入学率达90%,基本实现国家规定的目标,但在一些地区的农村里,
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未普及,青壮年文盲仍然存在。青少年失学现象还很严重,全
国3/4以上的文言半文盲集中在西部农村,这种情况与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
和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相差太远。因此,必须继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待遇,仝方
位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促进农村新增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农村贫困地区成为普及教育的最难点,低文化素质劳动力与发展着的现代化
农业形成矛盾。农村的不发达(主要是经济落后),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村教育的
发展,反过来,农村教育的落后又会造就新一代文盲进而又制约和影响农村经济
的发展,形成了教育与贫困的恶性循环。要打破这一循环,扶贫不能仅仅从项目
或资金上去扶贫,而应该从教育上来扶贫。
加强和改革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产业化主体的重新构建
提供必要的基础。如何改革农村基础教育?有些学者主张,对农村基础教育进行
改革,实行与城市基础教育(把升学率作为考核学校与教师的根本标准)不同的
模式,农村基础教育应转移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
在以基础教育为主的同时,增加农业生产技术课程,以加强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
和训练,把基础教育为主的办学方向调到基础教育与农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的方向
上来。农村的小学和初中除设嚣基础课程外,应增设相应的农业技术课程,把为
农村学生掌握将来在农村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知识与技能作为农村教育的首要目
的,把教育目标由提高升学率转变到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适用的高素质人才上来。
同时强化义务教育。
但作者认为这种办法方向未必能达到提高农民素质的目的。首先,把农村基
础教育转移到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服务上来,把为农村学生掌握将来在
农村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知识与技能作为农村教育的首要目的,在农村学校开设农
业生产技术课程。这样的改革看上去似乎很适合农业的实际,但它是在“农村人
就应该从事农业生产,农村人就应该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的假定前提下,是在
原有的户籍制度不变,农村劳动力只能附着在农业上不变,这既不利于农村劳动
力的自由流动,也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开放,是在现有的城乡分割的基础上更加
剧城乡的二元结构。似乎农民的子女就只能一辈子学农,农民子女就自然是农业
第五章构建适合产业化运作的农业主体的措施
后备军。这也与农民的愿望相违背。其次从农民送子女入学的动机来看,大部分
的子女入学都是为了跳出农门,考上大学,以后有更好的出路。所以,在现实中,
只要是学习成绩不太理想,预期无法考入高等学校,大部分的农民家庭都选择初
中毕业后就停学,另谋出路;很少有农民家庭单单是为了提高子女素质而让其上
完高中的。所以,若基础教育是以提高素质和农业技术水平目标,恐怕农民并不
觉悟,也不符合农民的实际需要,从而会导致中途辍学,失学更多。
作者认为,基础教育的改革首先应该解决如何能让农民送子女上学的问题。
一是应浚强化义务教育,对特别贫困的地区可实行强制性的免费义务教育。通过
这种措施来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为进一步提高其他方面的素质打下基础。
二是基础教育可以结合职业技术教育来作为办学方向,增强基础教育对农民的吸
引力,使农民主动让孩予接受教育。这里所说的职业技术教育不仅仅是围绕农业,
更是指其他的职业技能,这些技能可以帮助农村劳动力顺利向外转移。因为初中
生毕业后,一般都不在农村参加农业劳动,绝大多数都流向城市,但在他们流向
城市之前,几乎都没有一技之长。而我国当前的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大多设立在城
市,远离农村,即使农民子女有这样的需求,但往往会因消息闭塞而不知怎样让
子女去参加职业培训。将职业技术教育与基础教育结合,既可以增加农民子女对
基础教育需求的欲望,也可以解决农业劳动转移时对技术的要求,农村劳动力能
顺利地转移出去,会使农业劳动力比重进一步降低。有利于产业化主体的重新构
建。可谓一箭双雕。将基础教育与职业培训结合在一起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纵
向上要健全完善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分成不同的文化程度,分
别有初等职业技术培训、中等职业技术培训和高等职业技术培训。对应于初中、
高中和大学。横向上要广泛适应一、二、三产业的职业需求以及劳动力的转移方
向。这对农民的吸引力会更大。为着考学的目的他们会送子女入学,即使子女考
不取学校,但为了能有一技之长,如电工、焊工等。将来好在城市择业,也会送
子女入学。这样的职业教育还需要配合专门的职业技术院校来提升其办学能力。
从而解决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较低的问题。许多发达国家职教发达,如
荷兰只有27万农民却有1200所初级以上职业技术学校,90%以上农民具有中专
学历,而中国绝大部分农民终身没有接受过职业培训。
论我田农业产业化主体的重新构建
网、大力开展农村成人教育
农制成人教育足农民继续教育的有机组成,承担着农村普及教育(主要为扫
盲)和培养中高级专门人习。的双重任务。其主要对象是农村从业的成人。成人教
育应依据不同层次的受教育群,努力做好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教育与培训,即
对具自‘。一定文化程度的农村中青年进入教育培训(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非学
历教育一般是高层次的短期的知识技能培训『,学历教育一般是长期的系统的规范
的教育如委托培养、定向培养和函授教育)。规范农民从事岗位的技术资格要求,
提高农民的实际操作能力。如我国1990年就丌始试点的“绿色证书”工程应继续
实施。
五、人口迁徙可以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另一种形式
现代农民的素质不仅包括文化知识、职业技能,还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
和生活方式。其中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除了通过教育来改变,更重要的要从农民
的生产方式的转变上来考虑。因为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人们的生活
疗式和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前面已经分析过,由于农村入口长期在一家一
户的小农生产方式下产生了很多与现代化大生产不适应的特点,这些观念不可能
在短时期内改变,但通过提高文化和职业技术素质后,促使人口向外迁移,可以
加快思想观念改变的步伐。因为传统农民在向现代工业集中的城市流动过程中,
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才干,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在现代化大工业中劳动改
变他们身上固有的习性,这种通过大环境的熏陶,通过农民亲身融入现代化生产
来改变农民的素质比在原有环境下通过思想工作说服教育的效果更好,来得更快。
我国农民工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收入,也带动了思想观念的大改变
的现实也证明了这点。
第二节转变政府职能,引导农业产业化主体的构建
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民事事被动,听命于生产队,政府对农业管得太多,如
耕种、种子、收获等各阶段都能见到政府的指挥调度,而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似乎农业和农民问题无需政府操心了,农民的自主性要发挥
到极至。直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乡镇企业的萧条和农民负担的加重,农村矛盾
第五章构建适合产业化运作的农业主仲的措施
激化,很多人不愿意种田,才逐步使农业问题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但在向现代农
业转变的条件下,政府究竟应该怎样来管理农业和农民?
~、发达国家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法国和日本都是由小农经济走上现代化的国家,对我国有着更为现实的参考
价值。法国在大革命时期实行了土改后,一直是小农经济,也曾出现过·阵农业
增长的时期,但不久因地少人多,无法推进现代化措施而使农业徘徊不前。直到
20世纪50年代迫于工农不协调,法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农业现代
化。首先是通过城市化来促进土地的集中经营。一方面采取多种政策措施鼓励农
民离农务工,甚至不惜对中年以上者发放“离农终身补贴”,对留下来的青壮年农
民出政府出钱培训成为合格农民。与此同时,提供低息贷款进行土地整理,鼓励
农民联合经营,这样一来,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力的比重由原来的40%降到了2.2
%。每个农户平均经营耕地达10公顷以上。在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政府便在几个
五年计划中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农民购买机械只须出一半的钱,另一半是政府
给予的补贴和长期低息贷款,而且机器使用与能源实行免税,同时鼓励建立各种
享有政府特许权的销售与服务网路,建立一流的售后服务。仅用了15年法国就实
现了农业机械化。后来为参与国际竞争,政府的支持又转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上。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引导下,全国出现了几万个农业服务合作社、农业供销
合作社和信贷合作社。农民在自主经营自己的农场同时,可自愿同时加入几个合
作社。合作社与农民每年签约,全部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都不用农民操心,
而目+农民还享有合作社的分红与承担风险的权利与义务,农民成为一种独立生产
而又联合经营的新型劳动者。农业的效率大大提高,农民的收入迅速达到城市中
等工资水平。仅用20年的时间,法国农业在政府和市场的有效配合下,全面实现
了现代化⋯。
从法国政府当时对农业的支持与我国现在来比较,我国要顺利实现农业现代
化和产业改革,政府需要在以下方面多引导。
一是法国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为40%,而我国99年农业劳动力占总
劳动力比重50.1%,从比重上看,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难度大些。政府应
加强对劳动力转移的引导和鼓励。
二是法国政府鼓励中年以上农民离农务工对留下来的青壮年农民培训,而我
论我国农业产业化土体的重新构矬
国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农村中离农务工的人员
{三要是青壮年,而留下来的则是中老年人,因而,缺乏高素质的中青年农民作为
以后政策运行的主体。所以政府要在农业主体的流出和流进中把握平衡,保证农
、№主体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能满足产业化的要求。
三是法国推行了农民离农务工政策是以劳动力自由迁移为隐含条件的,而这
一条件在我国目前还不完全具备。我国的户籍制度虽有一定程度的放开,但还是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劳动力向城市的自由转移。因此政府要逐步放松户籍限制直
至全面放丌。还要建立健全劳动力要素市场。
四是法国政府支持农业的政策也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阶段实旌的。首先是
:E地集中经营,在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再推行机械化,再次是推行产业化运作,
而产业化运作是通过社会化合作服务体系的建立来推动的。这几步是有着先后顺
序的,这也是我国政府值得借鉴的地方。对农业的支持也不能急于求成,在我国
应分地区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土地的集中经营。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或劳动力转移
得较快的地区,土地会出现自然集中(若是放开土地产权)。这时需要政府通过政
策来扶持集中经营的农户,包括对大农户的培训和教育。而对于经济不发达或劳
动力转移较慢的地区,可采用政策措施来鼓励农民迁移。
五是法国农民的素质与中国农民的素质具有不可比性。因此我国政府支持中
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二、从无到有,逐渐严格农业的从业资格
从各国农业发展历程来看,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
应用,因而对农民的素质要求较为严格,如:法国、加拿大没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是不能成为农民的,必须经过三年学习并取得实践经验之后再通过考试合格以获
取“农业职业证书”才有资格经营农场,或取得两年制农学院的毕业证书才能享
受国家的安置优待。在日本,80%的青年农民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农村行政管理
人员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在美国,已从基础教育方面着手改革,无论城市还是
乡村,中小学生都要接受农业基础知识教育,并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农业教育课程
网络和人才开发中心。在我国,许多行业都有从业资格的限制,但农业到目前为
【}:,其从业资格上没有任何的限制,也没有技术的要求,只要是有劳动能力的人
都能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种状况导致农业主体的低水平,低素质的恶性循环。
第五章构建适台产业化运作的农业主体的措施
要打破农民低素质,无法高要求,没有高要求,农民的素质更在低素质徘徊的恶
性循环,政府需要在提高教育水平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农业的从业资格限制。
第三节加快农村环境建设,吸引新兴的人力资源向农村转移
一、加快农村硬环境的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
农业自身的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把农村作为创业的首选。农村有良好的空
气,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城市所无法比拟的。但仅仅这些条件不足以吸引城市居
民到农村去创业。必须要配以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首先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利、
土壤、生态建设等,还包括道路交通建设、电力设施建设、供水、通讯等。加强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这是关系农业稳步增长,增强农业发展
后劲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农业抗灾能力明显减弱,
水旱灾害越来越频繁,2003年农业全国性减产,部分地区绝收就是一个例证。因
此,政府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应优先考虑水利建设,加快大江大河的治
理,兴修一批大型水利骨干工程,同时开展以改土、治水、植树造林为重点的农
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进行农村电网改造,这些都要加大农业的投入。
除了资金和物资投入外,更重要的是农业科技投入,即要在农业科研、技术推广、
病虫害防治、信息咨询和农民培训等方面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为新兴劳动力向农
村转移提供创业环境。
其次要加强农村生活设施的建设。如水、电、道路、通信、医疗卫生、学校
等。为新兴劳动力向农村转移提供便捷的生活环境。目前农村基础设旎无论从哪
方面看都很落后。许多地方不通自来水,不仅使居民的生活饮水的安全得不到保
证,也使相关的电器产品如洗衣机无法使用,阻碍了农民的生活向现代化迈进。
对道路建设的忽视,造成现代农村因为现有道路状况不佳而影响其经济活力。通
讯设备落后使农村一直处于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状态。农村的医疗设施也是一‘样,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解体,医疗基础设施投资减少,农
民变成了自费医疗,政府对农村的卫生投入也由1999年的12.5%下降到2003年
45
一. 丝垄望!苎些芏些些圭±圭!塑皇堑塑堡
的6.2%【3”。造成农村居民的健康难以得到保障。这都是由于长期以来忽视农村,
实行城乡有别的二元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形成的。在城市实行的是由政府供给为主
导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在农村实行的是以农民“自我供给”为主导的公共产品
供给制度。在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占财
政总支出的很少一部分,却把绝大部分的投入用于城市公共品的提供。加强农村
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是要改变原有的不合理的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实行由国家财
政负担为主。只要这些基础设施改善了,那么农村地区就会变得更有吸引力,无
论对农村居民来说,还是对那些想在农村进行投资创业的人来说,都是如此。
二、加快农村软环境的建设
要想有足够的吸引力吸引城市高素质的人才到农村创业,除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等硬条件外,软环境的建设尤为重要。其中完善基础教育设施和基础教育水平起
到的作用将更大。农村的基础教育无论是在经费投入、校固环境、图书资料、师
资力量和教学水平上都与城市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可以说远远落后与城市基础
教育。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城市高素质人才向农村转移不再是象过去那样凭一时
的革命热情,无私奉献。而是在权衡利弊得失之后的理性选择。落后的基础教育
(包括幼儿教育)条件加大了他们转移到农村的机会成本。这种转移是以其下一
代放弃良好的受教育机会为代价。而这一种代价往往是城市高素质人才所不愿意
付出的,向农村转移的最大的障碍也在于此。因而,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人口
转移多数都是由农村向城市转移,而很少有城市向农村的转移。农村基础教育的
改善包括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环境的改善,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农村基础
教育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在农村接受基础教育并不代表今后就要在农村就业,为
农村服务。现实情况是现代农民子女通过升学进入城市,不再服务于农业、农村,
农村基本上得不到回报。也就是说,农村承担了城市劳动力的教育成本,这显然
是不合理的。按税收公平原则,农村基础教育是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应该由国家
则政投资,应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教育体制。只有将农村基础教育提高了,才
会减少新兴的人力资本流向农村的后顾之忧。而这种新兴人力资本流向农村又会
带动农村教育观念和教育需求的改变,形成良性循环。
第五章构建适合产业化运作的农业主体的措施
第四节通过农业院校的招生与就业改革,为农业提供
合格的后备军
按照我们习惯的看法,农业主体的供给主渠道应该是广大农村的居民,尤其
是中高考落榜的学子更应是农业的后备大军。但中高考落榜的学子中真正成为农
民的比例并不高,一是他们从心理上对农村的认同度小,虽然落榜但大多数人都
不想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传统的观念中的轻视农业,重视工业和商业使
他们想去外面的世界,尤其是城市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强,所以在流向城市的人口
中,犬部分是中青年劳动力,尤其是以文化程度高的人占的比重更大;二是即使
他们愿意留在农村成为农民,也不太可能成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农民,因为他们
长期在父辈们的传统经营方式影响下,视野狭窄,创造能力差,创新难度大。因
而需要重新考虑什么样的人才是合格的农业后备大军。
答案是农业院校的毕业生。一方面,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大多数都学习了某一
项农业专业知识,对农业的某一领域有理性的认识。只要有合适的机制引导他们
去农村创业,他们就能用所学的专业,改造传统的农业。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很高,可以尽快提高农业主体的知识层次,大学生的
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强,很容易与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相结合,成为产业化经营
的主体。但在现实中,农业院校的毕业生为何没有成为新兴的农业主体?主要有
以下一些原因。
第一、农业的低收益率是阻碍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向农业领域流动的首要原困。
劳动力与资本一样,总是从报酬率低的部门向报酬率高的部门流动。农业院校的
毕业生也是一样,在就业选择时都倾向于报酬率高的行业和部门。农业的产业收
益率低于社会平均的收益率,负担重,选择农业就等于选择贫困。因此他们不选
择农业。第二、我国农村和城市固有的二元结构造成的差距是影响农业院校的毕
业生就业选择的重要原因。在农村和城市名义报酬相嗣的条件下,人们往往会选
择城市放弃农村。原因是城市与农村相比有许多的隐形收益。如便捷的交通、完
善的基础设施、先进的教育、方便的生产生活服务、信息提供,还有医疗、养老、
保险、社会救济等方面。这些既有城市的外溢效应,更多则是二元经济中城市的
优越性。第三、当前我国农业院校专业设置脱离农业实践,农业中的许多专业如
47
论我国农业产业化主体的重新构建
植保、土壤等都近乎农业的研究,即农业院校中高级的专业多,基础性的专业少。
l蚓此即使有农业院校的毕业生愿意去农村创业,但所学的与农村的实际相差甚远,
学非所用,近,L年,农业高校校外毕业实习的难度在加大,效果在下滑。据中园
人民大学会计系的间卷调查(2002年),目前4%的院校没有校外实习,48%的院校
虽有校外实习,但效果不佳。只有48%的院校认为校外实习效果好。
今后农业院校应该根据社会需要来办学。可以学习国外的经验,如将农业院
校分类: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业技术类:为农村发展服务的比较宏观的经济、社
会、政策、人口类;为城乡人们生活质量直接服务的综合类;还可以设⋯些以农
业为主的研究中心,结合非农院校的科研力量来综合研究三农问题。在招生上也
要有所突破。打破只有通过高考才能上大学的思路,使那些致力于农业生产的青
年农民也有机会接受农业的高等教育,提升他们的素质。在就业上,一方面要根
据市场原则引导农业类的毕业生去农村。如用政府支持的办法努力提高农业生产
的收益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在市场规律下自然会使人
才向农村流动;另一方面,也要有一些强制性的措施来达到农业院校毕业生为农
,lkN务的目标。如R本政府就曾规定,农科大学毕业生,必须在基层的农业部门
(如农技服务站)服务两年,合格后才能另谋职业。否则任凭农业人才流向非农
部门也是对农业教育资源的浪费。总之,农业院校在招生就业和教学改革上都要
尽可能地为未来农业主体供给提供后备人才,努力使农业院校成为农业主体供给
的主渠道。
第五章构建适合产业化运作的农业主体的措施
结论
在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换时,关键要构建新型的农业主体。
我主要从四个方面考虑的,首先,现代农业的特征要求农业主体在质量上越来越
高,在数量上越来越少,所以必须要转换农业主体;其次,我国传统农业体制1、
的农民存在许多缺陷,要想在原有主体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现有农民的培训来
达到适应农业产业化对主体的要求,不仅代价大,机会成本高,而且也难以实施;
再次,从农业主体的供求状况看,供求结构性失衡,适合农业产业化运作的主体
的供给是短缺的,而不是一般观点认为我国的农业主体是过剩的;最后,阐明新
型农业主体构建的具体设想。如农村基础教育要更多地结合非农职业技术教育,
而不是结合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农民的从业资格的制定,农业院校要成为培育新
型农民的主渠道等。事实上,对我国当前的形势来说,要构建新型的农业主体不
是短时间能够实现的,因此,必须认识到重新构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尽早在
这方面做准备,突破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的瓶颈制约。此外,改革我国的户
籍制度,放开要素市场尤其是劳动力要素市场,实行土地规模经营,也不失为解
决农业问题的方向。但本文对这些领域尚未进行更深入的分析,这些都有待于做
进一步的研究。
}_}!释
注释:
⋯牛若峰,李成贵等中国的“三农”阿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4
第9页
}2|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第52 53页。
【3]同上,第53页
【41、[5】孔祥智.中国三农前景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第55页
【6]郭剑雄.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第30页。
『71同上,第52页。
[8]同上,第63页。
【9】晋风,韩进锋.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特点及对策研究[J】.现代财经,
2004,(4).
[10】、[111、【13】王怀明,宋怡.我国农民素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人
口与经济,2004,(1).
【12】国家统计局.((2004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4】张强,张欢等.农村义务教育一一税费改革下的政策执行[M】.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第38页。
【】5]张德元,马文彬.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小康建设[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4,(1).
[16】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第133页。
【17】、[18】、【19]王怀明,宋怡.我国农民素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人
口与经济,2004,(1).
[20】牛若峰,李成贵等.中国的“三农”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第103页
【21]国家统计局.{2004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21熊明秀.青年农民流失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J】襄樊学院学报,
沣释
2004,(3)
【23】马义彬,葛云伦.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地农
业生物学报,2003,(3)
[24]国家统计局.《2004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5]李仲生.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卜q.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第273页。
[26】郭剑雄.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第200页。
[27]张强,张欢等.农村义务教育一一税费改革下的政策执行【M].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第35页。
[28]同上,第36页。
[29]同上,第39页。
[30】夏振坤.我国农业新阶段的战略思考[J].经济评论, 2004,(3)
[31】国家统计局.《2004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牛若峰,李成贵,等.中国的“三农”问题f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f2】郭剑雄丌放条件下的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3]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D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孔祥智.中国三农前景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6】孔祥智.聚焦“三农”[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7】王瑞璞,杨魁孚.中国人口问题纲要【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
【8】李仲生.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f9】9李周.21世纪的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p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0】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lI】熊小奇,李晓明,韩先聪.面向21世纪安徽农业改革于发展(M】.合肥:安徽
大学出版社,2000.
【12]谷书堂,高明华.劳动力经济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 3]曹阳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宏观经济结构变动[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
【14]D.盖尔·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4.
f15】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17】张强,张欢,等.农村义务教育一一税费改革下的政策执行[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8】中国历年统计年鉴.
『19】杜润生.中国农村改革漫忆[J]社会科学报,2004,(2).
【20]王冰.小农经济与广东的“三农”问题[J】.南方经济,2003,(11).
[21]杨明飞,李友华。论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的几个关键性转变与对策【J].哈尔滨
商业大学学报,2003,(6).
f22】张原泰.中国农业发展面对的挑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参考文献
2004,(4).
【23】刘颖.中国农业发展的国际化战略选择【J]江汉论坛,2003,(6).
[24】杨建国.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与对策选择[J].兰州大学学报,
2004,(3).
[25]晋风,韩进锋.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特点及对策研究[J】.现代财
经,2004,(4)
【26】章颖,林炳耀.入世后我国农业竞争力浅析[J】.经济地理,2004,(5).
[27]钟甫宁.农民问题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现代经济探讨,2003,(9).
【28】张冬梅,刘国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路径与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3,(6).
【29】张德元.试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3).
[30】许毅,柳文.论三农问题与农业生产方式革命[J】,财经研究,2003,(11).
【31】唐俊祥,王秀峰.贵州农业发展的现实矛盾及对策【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4,(1).
[32】许信胜.经济学对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的批评【J】.西北师大学报,
2004,(5).
[33]张德元.农村劳动力的去留与农村职业教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2).
【34]尹希果,李红梅.发展我国农业高职高专教育的经济学思考【J】.中国高教研
究,2004,(4). 一
[35]张鹤莹.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研究[J】,经济师,2004,(6).
[36】魏一,夏鸣.试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发展的关系[J】.农村经济,
2003,(10).
[37】王怀明,宋恰.我国农民素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
2004,(11.
f38】辽宁省农业产业化考察团.美国农业产业化考察报告[J】.农业经济,1999,(9).
[39】张德元,马文彬.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小康建设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4,(1).
[40】熊明秀.青年农民流失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J].襄樊学院学报,
参考殳献
2004,(3)
[41]--马文彬,葛云伦.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地农
业生物学报,2003,(3)
【42】夏振坤.我国农业新阶段的战略思考[J】.经济评论, 2004,(3)
[43]刘鸿渊.农民收入现状:制度与思路[J】经济体制改革,2003,(5).
阳录:表6和表8中安徽省农村抽样调查的样本
邸溪县的数据取自r郎溪县新发乡北山村东堰头组的样本资糊。
霍LU县的数据取自丁霍【』I县漫水河镇万家山村的样本资利。
固镇县的数据取自丁二同镇县唐南乡人何村小坛组的样本资判。
庐江县的数掘取自丁:庐江具白山镇张守利二组的样本资纠
it@、¨市的数据取自bil霖J、¨市南谯区沙河镇油坊村吴家河队的样本资制
临泉县的数据取自于临泉县韦寨镇韦楼村的样木资料
宿松县的数据取自于宿松县高岭乡社坛村张岭纽的样本资料
无为县的数据取自于无为县高沟乡新沟镇团结组的样本资料
尢为县的数据取自于无为县姚沟镇的样本资料
滁州I市琅琊区的数据取自于滁州市琅琊区清流街道新建社区抽塘组的样本资判
滁州『『f丁沙河镇的数据取自于滁9一I'l市沙河镇白米村塘庄队的样本资判
界苗‘市的数据取自于界首市新马集镇邓卢行政村的样本资料
芜湖县的数据取自于芜湖县六郎镇河东村的样本资料
定远县的数据取自于定远县年家岗镇柿园村小圩队的样本资料
萧县的数据取自于萧县圣泉镇刘娄村第三组的样本资料
阜南县段郢的数据取自于阜南县段郢乡马大村韩庄的样本资料
阜南县。塔的数据取自于阜南县三塔乡刘寨村西组的样本资料
濉溪县的数据耿闫于淮北市濉溪县岳集乡丁庄绢的样本资料
寿县的数据取自于寿县lE阳镇花门村前郢队的样本资料
霍邱县的数据取自于霍邱县乌龙镇支联村老窝村民组的样本资料
舒城县的数据取自于舒城县干人桥镇重阳村韦庄组的样本资料
伞椒县的数据取自于全椒县草庵乡赵店村中杜组的样本资料
砀山县的数据取自于砀山县良梨乡崔赵楼村的样本资料
天长市的数据取自于天长市永丰乡双庙村果园队的样本资判
来安县的数据取自于来安县央埂村的样本资料
致谢
致谢
本人2002年参加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班学习,经过⋯年的脱产学习和一
年的在职进修,本人受益匪浅,不但在专业上系统地学习了研究生课程,丰富了
知识,拓宽了眼界,也从安大厚实的文化底蕴及授课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会了
如何教书育人,更好地服务于以后的教育工作。
在经过集中学习通过学校各门功课考核之后,又通过了国家学位外语和专业
综合谋考试,自2004年12月起转入学习的第二阶段——撰写学位论文阶段。论
文的选题得到导师江三良教授的悉心指导,江教授在百忙之中多次修改论文提纲,
补充诸多细节内容。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导师亦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
扁期论文的修改花费导师颇多时间,不胜感激。在与导师交往中,她渊博的学识
水平,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我
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在此向江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
另外我还要感谢在论文调研过程中给予我大力支持的滁州市统计局周奋宾等
刖友和滁州学院经济管理系的部分同学,他们给我提供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同
时,在论文的选题与写作过程中也得到经济学院熊小奇、戴玲、蒋长流、程根木、
马怀礼等老师的指导与启发,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浅谈假冒伪劣现象的原因及其治理,《滁州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P49 r总
第75期)2004年9月,独著
农民素质的提高与职业技术培训,《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P45
2004年9月,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