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3092解释资源诅咒

y
770541
稷旦火擎
硕士学位论文
解释资源诅咒
院系: 经济学院
专业: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政治经济学
赵奉军
石磊教授
2005年5月22日
幕鞠摹勿垒迂西苦14
学校代码:
学号:
10246
022015014
[内容摘要]一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对该国的长期经济发展是福音吗?
经济学家一度认为丰富的自然资源能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瓶颈,吸
引外国投资的增加、加速本国资本积累从而推进本国经济增长。但是
战后的经验研究显示,丰富的自然资源反而成为了经济发展的诅咒而
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的
更慢。以往的经济理论对此问题的解释在过去50年中变化很大,例
如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发展经济学家中的结构主义学派主张从贸易
条件的恶化和收入的变动性来解释、80年代经济学家以荷兰病作为
经典模型来解释,9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又从人力资本等方面来解释
资源诅咒。但是,我们看到在那些具有很高制度质量的国家,丰富的
自然资源并没有成为诅咒。本文因此认为并试图证明,丰富的自然资
源会影响制度的质量和制度演进的路径,而制度的质量会强烈的影响
经济增长速度和水平。
本文并不试图象巴罗那样探讨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这并不是本
文的主旨。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其制度
质量不如人意?在具体论证方面,文中通过南北美洲在长期经济发展
中的不同命运的比较认为,第一,丰富的自然资源影晌了拉美的经济
发展路径和制度质量,资源带来的并不是祝福而是诅咒;第二,与很
多人理解的相反,北美洲的经济发展并不是逃脱了资源诅咒,而是在
其自然资源得以被发现和利用之前其高质量的制度已经建立起来,高
质量的制度正是这些国家包括后来的澳大利亚等国摆脱资源诅咒的
根本原因。
在理论归纳方面,笔者因而认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在以下三个方
面有损制度质量的提高。首先,丰富的自然资源导致的大宗产品出口
收入容易导致一国走向封闭式的发展道路,从而损害观念和先进制度
的进口。其次,丰富的自然资源带来的财政收入使得政府没有动力进
行制度创新。最后,自然资源带来的租金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导
致寻租盛行恶化了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在计量检验方面,笔者
通过81个国家的有关数据来验证本文的基本结论。计量结果表明,
在整体上,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害于一国的经济增长。同时丰富的自然
资源会降低一国的制度质量。总而言之,发展中国家如果希望能避免
资源诅咒必须从制度变革上寻找良方。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源诅咒制度质量
[中图分类号]F08
【Abstract]Are abundant resources economies disadvantaged in the long
time?Many economists once thought that abundant resources will
mitigate capital shortag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absorbin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accelerating capital
accumulation.But empirical studies show,counter to intuition,that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 may be a curse rather than a blessing since
most resource-rich countries grow slower than others.Traditional
economic theory attribute resources curse to the fall of trade term,Dutch
disease or human capital.But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are not curse in
high institution quality country.This paper wants to prove that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may affect institution quality and institutional
evolvement path.As a result,institutional quality will influence economy
performance strongly.
This PaDer is not like Robert.barro to discuss the 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growth.The problem we want to solve is why those abundant
resources countries exist lower institutional quality.According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development path between South and North America,we
argue that abundant resource affect Latin American institutional quality
and development path.On the contrary,North American economic
development didn’t get out of resource curse but they had built higher
quality institution before abundant resources came to light.
We conclude that abundant resource will do harm to institufion quality.
Firstly,abundant resources will make economies closer SO as to impair
idea and institutional import.Secondly,governments have no incentive to
reforln institution because of more fiscal revenues brought by resources.
111irdly.elite contr01 resources rents,which worsen income and wealth
distribution and lead to many people go in for rent—seeking.
Econometric result shows that abundant resources will impai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ower institutional quality.So,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to refornl their institution in order to avoid resource curse.
[Key words】natural resources,resources Curse, institutional quality
[中图分类号]F08
第一章导论
一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经济的长期发展是福还是祸?初看起来,这个问题的
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事。但如果我们环顾今日国内外,会发现一个令人深思的
现象,那就是那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其经济表现远不如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
以石油大国沙特阿拉伯为例,其人均GDP在1965至1997年间平均每年下降3%。
同期间,伊朗人均产值每年下降2%,委内瑞拉每年下降1%,而尼日利亚则自从
1960年独立以来人均收入基本没变。这些都是石油大国,其先天的资源优势是
许多国家都无法攀比的。相比之下,过去30多年中,在自然资源一般的印度尼
西亚、泰国,以及自然资源贫乏的中国香港、新加坡和韩国,其GDP增长率都在
4%以上(扣除通货膨胀率后)。
国际经济学界对这个问题(即自然资源丰富反而拖累国民经济)的研究已成
为近20年发展经济学重要的发现之一。一些经济学家例如Jeffrey D.Sachs、
Auty、6ylfason等人发表了大量论文试图寻找丰富的自然资源与长期经济增长
的传导机制。环顾国内我们同样会发现,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山西、东北、云
南等地其经济绩效远不如自然资源贫乏的浙江、江苏等地。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丰富的自然资源将会有力的促进一国的经济发展,尤其
是对那些资本形成不足的发展中国家。但颇为残酷的事实却一再证明,自然资源
丰富并没有给国家带来好运,反而与一些对经济持续增长极为有害的变量相联
系,例如收入分配极端不平等,腐败和寻租活动盛行,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
内乱频频爆发等等。类似情形在非洲和拉美表现的极为突出。这已经被国际经济
学界赋予了一个专有名词: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为了方便理解,我
们先来看一个并非杜撰的例子。如果你突发横财,你的长期福利水平会受到影响
吗?会变好还是会变坏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一些相关问题。例如,如果
你能合理的投资使用这笔财富,你的长期福利或者说你的未来会一片光明;但是
如果你因为意外之财放弃了你的工作或技能变得只会依赖并挥霍财富,当钱财耗
尽你却苦无一技之长,你将面临极为悲惨的命运。类似的故事我们在电视中已看
得太多,最新的版本是2004年才逝世的被誉为巴西最后一名花花公子若热.金
莱,他的遗言颇具经济学头脑:“成功的人士总是在临死前花完最后一分钱,但
是我算错了时间”。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这个故事,当然问
题远不止这么简单。
几十年来,在解释资源诅咒的问题上,国际学术界形成了若干不同的观点,
其中有将重点放在资源出口国的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上,也有将重点放在自然资
源的出口导致国内经济结构的变化使得国际竞争力下降。还有人认为是由于收入
的不平等和人力资本投资的严重不足。但很少有人从制度质量上来研究。而本文
作者试图论证的是,制度影响经济增长(大前提),资源丰富的国家制度质量低
下(小前提),最终资源丰富的国家难以避免资源诅咒(结论)。读者可以看出,
本文论证过的关键和难点在于第二点,即论证资源丰富的国家为什么会容易诞生
低效率的制度。本文的基本结论是:正是因为发展中国家低质量的制度使得资源
丰富的国家难以逃脱被资源诅咒的命运,而要避免资源诅咒,发展中国家必须从
制度变革上寻找良方。
本文接下来这样安排。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重点探讨国际经济学界在过去几
十年中对资源诅咒的成因的探索。第三章是本文作者的一些发现,试图证明低质
量的制度才是发展中国家被资源诅咒的根本原因。在第三章中,我们将涉及到一
系列的制度质量变量并对作者的基本分析作计量检验。第四章是简短的结论及对
我国的启示
第二章有关文献综述
在这一章,我们将重点探讨近20年来国际学术界在资源诅咒方面的研究进
展。我们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什么是资源诅咒,也就是资源诅咒
的维度,主要研究丰富的自然资源容易导致那些不良的社会经济后果;第二,关
于资源诅咒的解释,为什么丰富的自然资源往往不是福而是祸,也就是研究资源
诅咒的传导机制。第三,关于如何避免资源诅咒,主要是政策建议。
第一节.资源诅咒的维度
我们所说的资源诅咒主要是指丰富的自然资源往往与一系列有害于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长期低下。另
外,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教育水平低下,腐败严重,内乱频繁。
1.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速度。
实际上,经济学家早就发现了这样一个令人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自然资源丰
富的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的经济增长远不如那些资源贫乏的国家。如表一
所示(参见附录),从1960到1990年,资源贫乏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以人均
6DP衡量)比资源丰富的国家高2—3倍。尤其是70年代以来两者之间的差距越
来越大。虽然耕地资源丰富的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要低于资源贫乏但是以制造业
驱动的国家,但是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另外,矿产资源丰
富的国家其经济表现是其中最差的。尽管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足够的人均耕
地,并且大多数人往往认为相比那些资源贫乏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可以
通过矿产资源的出口来积累资本。在另一项被经常引用的研究中,Sachs和
Warner于1997年研究了95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记录,发现了以自然资源
为基础(农产品、矿产品、和燃料能源产品等)的国家其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
在明显的负相关。他们发现在上述国家中只有两个资源丰富的国家(马来西亚、
毛里塔尼亚)从1970到1990年维持了平均2%的年增长率
在对资源诅咒的证据考察中,究竟是那些资源导致了资源诅咒,研究者的依
据不一。但考察资源分类的不同并不影响研究者所观察到的事实,那就是资源丰
富的国家其长期经济绩效确实不如那些资源贫乏的国家。在一些研究者中,有人
采用单一指标。例如对初级产品出口的依赖(Sachs,Warner 1995),人均耕地
面积(Wood,8erge 1997),初级产品部门的劳动力(Gylfason,1999)。还有人
采用多元指标。包括资源出口和人口规模(Syrquin,Chenery 1989)。Auty(2001)
对自然资源作了一项重要的分类,他把自然资源分为“点”资源(point
resources)和“散”资源(diffuse resources)。前者是指那些矿产资源,例
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后者主要是农产品。在研究了1970年以后很多自然资
源丰富的国家的经济崩溃后,Auty认为那些点资源丰富的国家资源诅咒更明显
也更严重。另外,对石油出口国的研究再次为资源诅咒提供了支持(Gelb,1988)。
一些OPEC国家存在明显的石油收入与GDP长期的负相关以及石油收入和投资短
期的负相关(Shams,1989)。相对而言,沙特阿拉伯,墨西哥和委内瑞拉有着更
低的平均增长率(Mikesell,1997),而墨西哥更是成为了一个资源诅咒的样本,
到1982年,墨西哥整个非石油部门几乎都需要贸易保护或政府的补贴。
另外根据世界银行1998年按照新的标准计算的各地区的人均财富③,从表
二中可以看出,自然资本的重要性与人均财富负相关,也就是说,在人均财富越
高的国家,自然资本显得越不重要。
表三和表四(参见附录)是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散点图和拟合曲线,从图
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无论是从自然资源财富占国民财富的比重,还是从初级部门
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来衡量,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速度是负相关的。
在最近的一份世界银行的报告中,作者发现有中等矿业部门的国家(出口收入占
GDP的比例在6-15%),人均GDP在10年中下降了0.7%,而有大的采矿部门(出
口收入占GDP的比值在15—50%)的国家人均GDP平均每年下降了1.1%,有巨大
的矿业部门(出口收入占GDP的比例的国家人均GDP平均每年下降2.3%(world
bank,2002)。
2.资源丰富与收入不平等
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收入的极端不平等分配同样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问
题。从表五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亚洲为例,自然资源丰富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
亚和泰国平均而言最富的20%的人与最穷的20%的人的收入比值为9.9,而资源
9
贫乏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只有6.9。非洲同样如此。非洲资源丰富的国家比值达到
17,而资源贫乏的国家只有11.5。
3.资源丰富与教育的不发达与人力资本
在资源丰富的国家,对教育和人力资本的投资相对要少得多。这是资源诅咒
的第三种表现。Ross 2001年的研究发现了一国的石油和矿产资源出口与该国的
儿童死亡率存在强相关。数据显示,矿产资源出口每增加5%,儿童死亡率增加
12.7%。如果对石油出口的依赖上升5%,婴儿死亡率会增加3.8%。有关数据参见
表七
4.资源丰富与内乱和战争
丰富的自然资源往往给一个国家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富,甚至有可能带来内乱
和战争。人民所熟知的“血腥钻石”往往就是资源诅咒的另一表现。在非洲,冲
突和战乱在20世纪90年代几乎出现在每个国家。例如,塞拉利昂是富含钻石的
国家,但是钻石并没有给他们带来财富,相反在上个世纪90年代,钻石是塞拉
利昂引发和延续冲突、蹂躏人民的主要动力。塞拉利昂驻联合国大使曾表示,“我
们一直维持着冲突的状态,并不是因为意识形态、种族或者是地区性问题,冲突
的根源是钻石、钻石和钻石。”。正是钻石使塞拉利昂处于动荡之中,摧毁了
75000人的性命,50万塞拉利昂人成为难民,以及整个国家的一半人口流离失所。
特别悲惨的是在安哥拉,那里的石油和钻石导致了长达40年的冲突,使得人均
收入从1973年每年下降4.3%。虽然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悲惨和恐慌,但是政府和
反政府武装仍继续利用开采和贩卖自然资源所获得的金钱大量购买武器并钟饱
私囊。过去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所引发的战争,现在已经抛在脑后。对资源的贪
婪和私欲已经成为延续战争的主要动力。钻石和石油的财富已经转变为诅咒。
5.资源诅咒的地区维度
在目前学术界对资源诅咒的研究中,大多数的研究范围局限在研究丰富的自
然资源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很少涉及到对资源所在地的影响。由于丰富的自
然资源带来的财富往往集中于上层或中央,资源所在地并不能获得资源丰富的好
处反而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破坏了环境极大的影响了当地人的福利,这是自然资
源丰富的地区容易爆发内乱或者是战争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其经济增长速度和其他人文指标都处
于非常尴尬的境地。9
第二节.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解释资源诅咒
为什么资源丰富的国家比资源贫乏的国家增长更慢?为什么资源丰富的国
家收入更加不平等,人力资本投资低下甚至内乱和战争频频爆发?解释资源诅咒
10
已经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学里最令人感兴趣的焦点之一。粗看起来,
笔者将目前国际经济学界对资源诅咒的解释分为以下四类:
(1)贸易条件论
在经济解释中,最早提到或者说与资源诅咒有关的经济理论要数上个世纪
50年代末期的发展经济学界中的结构主义学派,例如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普雷
维斯(Prebisch 1950),和辛格(Singer,1950)以及后来的赫希曼(Hirschman 1958)
等人。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大多数的发展经济学家都认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将有
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大多数都是劳动力供给过剩但是资本品
严重不足,丰富的自然资源将能有效地克服这个矛盾,一方面丰富的自然资源能
够出口换汇以换取国家发展紧缺的资本品,另一方面能吸引国外资本。同时自然
资源在国家手中更能缓解政府的财政紧张并给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但是也有少
数经济学家也就是后来被称为发展经济学中的结构主义学派的普雷维斯和辛格
等人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们认为初级商品的出口国将不可避免的遭受贸易条件
恶化的命运,并且这些初级产品基本上都是缺乏收入和需求价格弹性的,这将导
致富有的工业化国家和贫穷的初级产品出口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还有一些经
济学家注意到国际初级产品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将给政府制造难题,出口商品的
价格的剧烈波动往往导致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受影响并进而影响到一国的宏观经
济政策(Nerske,1958:v.Levin,1960)。第三种观点认为资源部门的发展不可能
促进甚至有可能阻碍其他部门的发展,由于自然资源部门大多数掌握在跨国公司
巨头手中,这就使得这些部门类似发达国家的经济飞地,而且自然资源开采部门
基本上不存在“前向联系”“后相联系”。这就使得自然资源部门的发展即使是
一枝独秀但对其他部门却没有什么带动作用,这最终会拖累整个国民经济。
(Hirschman,1958:Baldwin,1966)
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对贸易条件的研究成果并不能完全证实资源诅咒的
假说。一些人认为,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和随后的中东石油危
机都隐含着贸易条件在长期将会得到改善。在OPEC的鼓舞下,一些主要的矿藏
出口国也开始试着建立国际垄断组织已限制供给抬高价格。但从80年代以来,
一些主要的初级产品出口国的贸易条件又开始恶化,原因主要是国际协定的频频
违反和1989年以后前东欧和苏联计划经济的衰落大幅度减少了对初级产品的需
求。根据国际货币经济组织两位经济学家的研究,从1980年到1993年,代表性
矿产资源的价格水平下降了42%,达到了90年间的最低水平。联合国贸易与发
展大会1985年的报告认为,从1980到1984年,南方由于主要出口商品价格的
下跌导致了550亿美元的损失,占南方1980年出口总额的63%。石油价格的经
验研究再次验证了贸易条件的恶化论,考虑从1970年开始5年移动平均的石油
价格,1974年每桶是15.72美元,1983年到达61.5美元的顶峰,1999年下降
到18.5美元。近年来的研究再次确认了至20世纪初期以来初级商品的贸易条件
一直在下降,下降幅度每年平均从0.1%到1.3%不等。同时由Easterly,Barro,
Sala-I—Martin和Mendoza等的研究也证实了贸易条件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变量
之一。
大多数对贸易条件的研究都使用的是初级出口产品价格变动的合成指数或
者是加权指数,近年来的一项新的研究调查了从1900到1983年26种初级产品
价格的变动情况。结果发现,只有5种商品的价格显著下降,另外5种商品存在
价格上升趋势。其他16种商品价格基本不变。在5种价格显著下降的商品中,
有三种(小麦、玉米、皮革)其出口国基本上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可见,尽
管在全球水平上贸易条件的恶化能解释资源诅咒,但很遗憾的是没有经受住案例
的检验。
现在来看第二种观点,即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是否导致这些
商品出口国经济增长的下滑。学者们在此问题上的认识并不统一。一方面,很多
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收入高度集中于初级产品的出口上,但是否这些商品价格的波
动会有害于一国的经济增长呢?自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不同的研究一
致发现出口不稳定导致更高的国内私人投资。原因在于出口商试图以此来缓冲和
抵御国际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结果在1975年,Knudsen和Parnes的著作《出口
不稳定和经济增长》中得出了一个看似难以令人接受的结论:出口的不稳定有助
于一国的经济增长(Knudsen,Parnes,1975)。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其结论也是
非常不统一,有人认为出口的不稳定有害于经济增长(Lutz,1994),还有人认
为根本就没有影响(Fosu,1992)。另外,还有人从不同的路径探讨这个问题,
例如从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上。众所周知,上个世纪70年代,当资源价格上
涨时,很多发展中国家借了大量的外债。但随后价格的下滑使得很多发展中国家
不可避免地陷入债务危机中,对这些国家的随后的经济增长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
响。
第三种观点即资源出口部门与国内其他制造业部门缺乏联系效应,从上个世
纪70年代逐渐少有人提。随着发展中国家在六七十年代纷纷将资源产业收归国
有,以前认为的这些资源出口部门是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飞地的观点开始销
声匿迹。根据Fosu的研究,从1967到1986年,发展中国家资源出口部门的增
长对本国的非出口部门的影响微乎其微。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出口能多样化,也许
就不存在联系效应的争议了。关键是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没有能有效利用资源出口
的收入来成功实旌出口多样化战略。这样思考下去,可能又要落到为什么会存在
政策失败的问题了。
在目前的文献中,贸易条件论者的声音已逐渐变得暗淡。但是,要求资源丰
富的国家改善贸易条件的这种结构主义的观点随后影响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宏
观经济政策。包括缪尔达尔、辛格认为西方的投资和贸易损害了穷国,使得资源
丰富的发展中国家陷入了“依附”的地位,资本主义这一国家“中心”继续剥削
外围的不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这些经济学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是推行
计划经济,强化国家干预,实施进口替代战略。而这些战略受到了战后很多国际
组织的支持。例如,当时的联合国亚洲与远东委员会都支持“只有计划经济的发
展,才有希望实现一个政治上能接受并赢得民众热情支持的经济增长率
(Kitamura,1963)”。缪尔达尔本人尽管认为工业化国家缺少成功的经济干预,
但他认为第三世界更有必要运用干预的政策。他认为“中央对经济的调控一直是
一件难事,在已经作了尝试的国家中,发达国家都未获得较大的成功。目前对那
些存在大量文盲和无动于衷的公民,在政治和行政管理体制脆弱的不发达国家必
须实行超级的计划体制”。但是,东欧前苏联和中国中央计划经济的失败已众所
周知,至于进口替代政策,多数发展经济学家已经承认这一政策阻碍了经济增长,
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如东亚的一些小国恰恰是走出口导向(而这些国家又恰好
是自然资源贫乏的发展中国家),然而,进口替代战略能促进经济上的独立并鼓
励创办国内企业,因而在战后刚刚获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很有市场,尤其是
在那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之间。
(2)荷兰病(Dutch disease)
上个世纪60年代荷兰北海一带发现大量天然气,随着天然气的大量开采和
出口,荷兰盾变得坚挺,非石油出口的竞争力下降了。人们逐步把这种综合病症
称作荷兰病。尽管这种病症一般是与一种自然资源的发现联系在一起,但它可能
因以下任何一种造成外汇大量流入的事件诱发,其中包括自然资源价格的急剧上
升,外国援助和外国直接投资等等。
荷兰病的经典模型是由w.M.Corden和J.Peter Neary在1982年给出的。
两位作者将一国的经济分为三个部门,即可贸易的制造业部门、可贸易的资源出
口部门和不可贸易的部门(主要是一国内部的建筑业零售贸易和服务业部门)。
假设该国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如果突然发现了某种自然资源或者自然资
源的价格意外上涨将导致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劳动和资本转向资源出口部门,则
可贸易的制造业部门现在不得不花费更大的代价来吸引劳动力,制造业劳动力成
本上升首先打击制造业的竞争力。同时,由于出口自然资源带来外汇收入的增加
使得本币升值,再次打击了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这被称为资源转移效应。在资
源转移效应的影响下,制造业和服务业同时衰落下去。二是自然资源出口带来的
收入增加会增加对制造业和不可贸易的部门的产品的需求。但这时对制造业产品
的需求的增加却是通过进口国外同类价格相对更便宜的制成品来满足的(这对本
国的制造业来说又是一个灾难)。不过对不可贸易的部门的产品的需求增加无法
通过进口来满足,我们会发现一段时间后本国的服务业会重新繁荣。这被称为支
出效应。
荷兰病表现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最终使得制造业衰落,服务业繁
荣。国际上最新的研究如Sachs等人已经通过比较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相对价格的
变动来验证这个命题。问题在于,一旦制造业衰落,就长期而言发展中国家实际
上大势已去。因为制造业承担着技术创新和组织变革甚至培养企业家的使命,而
自然资源开采部门缺乏联系效应以及外部性甚至对人力资本的要求也相当低,所
以一旦制造业衰落,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外流是必然趋势。Gylfason等人的研究
已经证实自然资源的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倾向低估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的长期价
值,因此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也相对少的多。
但是经验研究似乎并不赞同荷兰病的分析,Gelb的研究发现从1971到1983
年中,在7个石油出口繁荣的国家中只有4个发生了资本和劳动力从制造业和农
业部门转向资源出口部门,其他研究也发现制造业部门并没有受到资源部门出13
繁荣的损害。
仔细的观察荷兰病可以发现荷兰病模型可能并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的资源
诅咒问题。荷兰病模型的假设是在资源出口繁荣之前存在充分就业并且资本是固
定的,这无疑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在发展中国家,典型的存在着劳动
力的绝对过剩和资本的严重不足。按照荷兰病的分析思路,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
力过剩,资源部门的意外繁荣会使得过剩的劳动力转向现在繁荣的资源产业但同
时并不会提升制造业的工资水平。因此资源转移效应中所说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未
必存在。另外如果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中间产品大都需要进口,如果汇率升值,
本国的制造业未必会失去竞争力丽不是像荷兰病模型所说的制造业会一蹶不振。
但是荷兰病的分析思路的价值在于它强调本土的制造业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
中的决定性作用,另外他提出的资源转移效应与后来一些学者认为优秀的人才会
转向租金丰厚的部门导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降低的思路不谋而合。
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由于集中在贸易条件的分析上,所以为了避免日益恶
化的贸易条件,资源丰富的国家在一些结构主义的经济学家的影响下纷纷走上了
进口替代战略。但在荷兰病的分析范式下,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很容易走上进口替
代战略,由于外汇收入的短期大幅度增加,为了保护本国的那些在竞争中失去竞
争力的制造业,资源丰富的国家有可能被本国的制造业集团“俘获”(Capture),
4
通过设置制成品贸易壁垒来限制进口。而财政收入的暂时大幅度上升也使得政府
有能力在短期维持这种限制进口补贴本国制造业部门的进口替代战略。如前所
述,进口替代战略的最终结果实际上是阻碍了本国制造业国际经济力的形成,而
企业家的出现、技术的进步、组织的变革只有在竞争激烈的制造业中才得以大量
涌现。所以,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为了摆脱依附地位改善贸易条件主动
实施进口替代战略还是由于被制造业集团俘获被动实施,都会比其他国家更容易
走上内向式的封闭发展路径,这无疑限制了这些国家的进一步增长。其实,为什
么拉美国家普遍走上了进口替代战略,而东亚国家却走上了相反的道路,与他们
不同的资源禀赋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3)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和收入的不平等
无论国家还是企业层面的研究都提供了足够的证据表明教育应该被视为一
项投资品。经济学家Barro的对经济增长的跨国研究显示:不论对经济增长方程
怎么设定,还是对教育衡量的方式有差异,初始的教育水平对随后的经济增长率
有显著的正的影响,例如,小学和中学的入学率如果超过平均值1/2个标准差意
味着经济增长率将高1.4个百分点。人力资本理论包括内生增长理论预言对教育
投资的差异将导致各国在劳动生产率上的差异。(Becker,1964;Schulz,1961)。
除此以外,对教育的投资还能降低收入的不平等程度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率
(Birdsall,1995)。对妇女教育的投资还会降低生育率和改善子女的健康水平,
这都是有利于一国的长期经济增长。
在第2章中,我们看到资源丰富的国家在人力资本投资的严重不足。近来,
有不少经济学家试图从此角度来解释资源诅咒。即探讨资源丰富的国家为什么对
教育投资缺乏积极性。如上所述,Sachs和Warner还有Oylfason等人已经证明,
资源丰富的国家资源开采部门本身对熟练或者是高素质的劳动力的需求就严重
不足,另夕},资源开采部门本身就属一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技术扩散效应也受
到严重制约。因此试图通过资源部门的大力发展来实现技术进步或者是经济结构
的升级是非常困难的(Gylfason,2000,2001a,2001b:Sachs and Warner,
1999b)。从上述意义上说,这种解释仍然属于结构主义的解释,没有跳出资源部
门的发展对其他部门的影响的框架。
2001年,Birdsall等人重新构造了一个模型试图将收入不平等、人力资本
投资不足和资源丰富放在一个框架内解释。如图所示,如果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
率超过了折现率,穷人将会投资人力资本,导致短期的经济增长。即使是这种短
期的增长也会对人力资本的持续投资产生影响。由此对学校的需求将会上升,人
力资本积累开始。如果其他政策给定,将导致不平等的降低,这既会促进长期经
济增长也使得对学校的需求的进一步上升。在这个良性循环中政府的政策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应该提供教育这种公共产品。其次穷人之所以投资教育
关键是穷人对教育的投资要大于教育的机会成本。政府的发展战略对穷人的选择
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如果经济发展战略强调的是对劳动力技能的需求以增强国际
经济竞争力,这无疑会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使得穷人选择投资教育。问题
在于在资源丰富的国家中,这个良性循环根本就无法出现或者是被打破了。如图
所示,在资源丰富的国家,资源租金往往被少数人和企业拥有。另外在荷兰病模
型中,随着制造业和其他可贸易部门收入的降低。收入也会向资源部门集中。政
府的政策也往往会随之改变,不再将重点放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会采用内
向型的发展战略。由于制造业受到汇率和成本上升的困扰,为了补偿损失,国家
可能对制造业实施贸易保护战略。另外整个社会对劳动力的技能的需求降低,人
力资本投资自然开始下降。甚至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4)从产权到寻租、腐败和内战
由Krugger和Tullock开创的寻租理论也被一些经济学家用来解释资源诅
咒。从上个世纪50年到70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的很多资源部门被收归国有,
但这种国有并不能解决资源部门的产权问题。而发展中国家一个典型的弱点就是
在产权界定方面的无法可依和有法不依。当然我们可以说,资源丰富发展中国家
的经济衰落和资源依赖都是产权问题。当产权的实施面临困境时,制造业的发展
将面临着难以克服的障碍,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但这种产权的困境并
不妨碍资源产业的发展。原因在于,资源产业的短期回报率高到足以吸引投资。
所以即使是象柬埔寨这样高风险的国家,红色高棉照样发展起颇为安全的宝石开
采与销售产业,并且反过来这种投资的回报甚至会要求产权的私人实施。当资源
的租金足够高而产权的国家实施又面临合法性障碍或操作困难时,往往大规模的
寻租活动和内乱不可比避免。Shleifer在其论文《论人才的配置》中曾谈到租
金的存在对优秀人才的人力资本配置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一个社会高水平的人力
资本主要集中在非生产性活动中,自然会阻碍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在近来
一系列关于内战的文献中,经济学家已经开始探讨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内战之间的
关联。例如,在Collier—Hoeffler模型中,两位作者发现内战受到三个因素的
显著影响:人均收入水平、经济增长率、和经济结构(用初级产品的出口依赖来
衡量经济结构)。其中,如果人均收入水平翻一番,内战风险会降低一倍。如果
经济增长率增加一个百分点相应的会降低内战风险一个百分点。而初级产品出口
对内战的影响并不是直线型的。其中,当初级产品出口占6DP的比值达到30%时
内战风险最高。其他的因素如种族和宗教的构成也会影响内战风险。一般认为,
丰富的自然资源之所以会提高一国的内战风险,在于任何内战的产生都是离不开
资金的。尤其是在冷战结束后,分离主义者无法从以前的超级大国那里得到资金
的支持,这就使得他们很容易的把目光转向一些高额租金的自然资源。如前所述,
自然资源的开采和贸易并不需要什么组织和企业家才能,这使得暴力组织和分离
组织很容易的发挥他们在控制自然资源上的比较优势——收保护费。还有一点需
要说明的是,许多自然资源的出口相对来说并不受内战的影响。也就是说,一方
面可能内战在如火如茶,另一方面围绕自然资源的交易却有条不紊。但其他部门
如制造业和服务业(旅游业)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他们往往在内战中遭受毁灭
性的打击却不容易在战后恢复。即使内战停息,双方很快的会发现国计民生比内
战前更依赖自然资源部门。这又为再一次内战埋下了火种。
(5)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
如前所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容易走向进口替代的贸易政策。丰富的自然
资源及由此带来的巨额收入随着价格的剧烈的变动给宏观经济政策制造了难题。
而除此以外,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巨额的资源财富往往会导致政府做出一些
错误的决定。由于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预期,这使得政
府有一种“必须干点事”的冲动和反应。而一般来说,快速的全体一致的决策往
往是错误的或糟糕的决策,而来自自然资源的源源不断的收入使得决策的正确与
否变得不那么重要。加之,自然资源财富的初次分配往往政府有决定权,所以政
府的决策更是无所顾忌(Saffef,Jiwanji,2001)。
除上述主要观点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观点,例如将资源诅咒归结到社会文
化方面,认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人们变得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正如16世纪法
国哲学家Jean Bodin所说: “那些土地肥沃国家的人们往往过于娇气、懒惰和
懦弱;相比之下,那些生活在荒芜国土上的人们则是出于生存的需要而表现得更
为稳健、勤奋和执着。”笔者在后面即将论证到的南北美洲的不同发展道路也证
明由于资源禀赋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的形成并对其发展路径和经济绩
效产生了重要影响。还有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运输技术与能力的进步使自然资源
的运输费用大大降低,其结果是虽然一个国家缺乏自然资源,但只要它有好的加
工与制造技术、好的制度机制,那么它可从资源丰富的国家运来所需原料,加工
制造后再把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以钢铁制造为例,“二战”之前由于运费昂贵,
铁矿石储藏量丰富的德国、英国和美国在钢铁、机械等工业方面占有自然优势,
发展很快。但“二战”期间由于美军同时在欧洲和亚洲参战,到1940年所有海
运轮船全部都投入了军事运输,而且海运船还远远不够。于是罗斯福总统1941
年1月宣布拨款3.5亿美元,要求在3年内制造3000只既经济又有可靠海运性
能的万吨货轮(3000只高吨位货轮相当于二战前世界所有货轮数的一半)。那
次压力促使美国造船业建造出以低成本批量制造万吨货轮的生产线,到“二战”
结束时,共完成制造2742只以“Liberty Ships”命名的万吨货轮。二战之后,
这些货轮都投入民用,更重要的是那种批量造船技术不仅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的万
吨货轮,而且使货轮价格大大降低,海运费用随之下降。
上个世纪60一70年代,缺乏铁矿石等资源的日本和韩国能一跃成为世界一流
的钢铁出口国,也是得益于批量造船技术带来的运输费用的减少,因为日、韩靠
进口铁矿石炼成钢铁后再出口。它们的故事成为“进口一加工制造一再出口”这
一模式的典范。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这一事实也进一步证实该模式的活
力。因此,技术发展促成的运费降低已大大减少资源丰富国家的增长优势,使资
源贫困国家也能快速增长。
可是,基于运输费用的解释还只能说明资源丰富国家的优势被降低了,但那
种自然优势毕竟仍然应是一种优势,因为这些国家毕竟不必像日本、韩国与新加
坡那样去花费运输费用,从别国把资源运过来。另外,即使这些国家将自然资源
出口,它们得到的仍是资源缺乏的国家所无法得到的钱财收入。所以这种解释笔
者认为是没多少说服力的。他最多只能说明资源贫乏的国家其资源劣势不再是经
济发展的瓶颈。
第三节.关于如何避免资源诅咒
在如何避免资源诅咒方面,有两个问题必须加以考虑。一是决定怎样的政策,
二是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政策。在学术界对自然资源诅咒的分析中,也提出了一
些如何避免资源诅咒的政策建议:
1.将自然资源留在地底下(1eave it in the ground)
这种观点看起来比较极端以至于不能被认为是一项严肃的政策建议。其倡议
者牛津饥荒救济委员会(Oxfam)认为,必须对自然资源开采的速度以及由此产
生的社会经济后果仔细权衡。
根据传统的工程或项目经济学的观点,在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开发上强调速度
是符合效率原则的。很明显,资源开发速度的放慢将会降低资源的现值。在资源
价格随时间增长的情况下,所有者可以预期资源作为资本的收益将随之增加。如
果资源资本的收益增长率等于其他财产的利率,所有者就会对将资源保存在地底
下和开采出来这两种选择没有偏好,资源开采将以最优速度消耗。但是考虑到“资
源诅咒”假说,集中在自然资源的出口和开发将使得国民经济将变得更加脆弱。
资源开发项目的放缓能使得一个国家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能力调节伴随而来
的收入流。显而易见的是,缓慢但稳定收入流比快速但巨大的收入流更易于管理。
相应的,由荷兰病所带来的资源转移效应和挤出效应也会变得轻微。在这方面,
英国和挪威的成功实践已经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借鉴
但是问题在于要说服投资者放慢步伐,并且这种放慢是违背常规条件下工程
经济学原理的。但是如果资源产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资源诅咒,则放慢步伐是可
取的。这就要求资源的所有者(政府)与投资和生产者协调。以博茨瓦纳为例,
De beers公司与该国签订的协定使得每年由钻石开采带来的收入变得更加平缓。
更不现实的是,在一个缺乏责任感的政府治理下,臣额的资源租金的存在使得寻
租活动和腐败盛行,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项目经理人都对未来的预期不甚稳定,
获得资源项目开采权的私人怎么可能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考虑放慢资源的开
采速度昵?
2.多样化(diversification)
解决资源诅咒的另一个方案就是通过减少对资源部门的依赖,也就是产业的
多样化。Auty 1994b认为产业的单一是资源丰富国家经济绩效差的一个重要原
因。尽管多样化几乎被所有经济学家公认为是解决资源诅咒的良方,但是要成功
地实施却不容易。从1970s开始,石油出口国凭借其巨额的石油出口收入投入到
产业多样化的扶持和实践中,但结果令人失望,大量的资金被注入到一些毫无效
率和竞争力的产业中。原因除了前面所述的荷兰病外,还在于政府主导的刻意追
求多样化的努力忽视了市场自发力量的培育,并且这些所谓的多样化往往都是政
府垄断经营,这往往给一些部门寻租套取政府资金提供了大量机会,自然也谈不
上什么效率和竞争力反而限制了充满希望的私人投资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而真正
的有效率的多样化来自私人部门的投资,虽然政府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鼓励多样化要求政府实施开放的贸易政策,很明显,开放的出口导向性的
贸易政策有利于本国私人产业的成长和制造业竞争力的形成。我们在前文中提到
了资源丰富的国家容易走向贸易保护,这自然不利于多样化的实施。
3.收入冻结(revenue sterilization)、稳定化和资源基金
台理的宏观经济政策是解决资源诅咒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财政政策。在
资源出口国家,往往伴随而来的巨额出口收入转化为财政收入的大量增加,政府
被如此“大好形势”冲昏了头脑,匆忙上马一些耗资巨大周期长的项目,这往往
造成了国内总需求的膨胀。一旦资源价格不由自主地回落,政府又迅速的陷入财
政危机,需求的紧缩造成国民经济的大起大落极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成长。这就需
要政府阻止将来自资源出口收入转化为增加的总需求,这可以通过设立资源基金
的形式来完成。
资源基金既可以用于海外投资也可以用于稳定收入。具体的方法是从稳定政
府预算收支的目的出发设立一个资源价格,如果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超过此价格,
则基金收入增加以此来防止增加的收入转为预算支出:如果低于此价格,这基金
的收入的一部分进入到政府预算中以稳定预算支出。在经验研究方面,既出现了
成功资源基金案例例如智利和印尼(Mikesell,1997;Usui,1997),也有失败的国
家例如委内瑞拉(Hausmann,1995)。另外,Devlin和Lewen在2002年研究了
71个国家从1970到2000年的数据,计量结果显示,资源基金能起到降低政府
支出提高投资率的作用。但是也有经济学家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资源基金实际
上有可能恶化财政纪律导致软预算约束(Davis,2001:Fasano,2000),因为这种
设置资源基金的办法实际上是为政府在财政支出压力增大时留了一个后门。
4.政治改革
也有部分经济学家主张应该重视资源丰富国家的政治制度的改革。在政治制
度的改革方面,一部分经济学家主张推进民主制度。但是,战后50年的经济实际
已经证明,如果从纯粹的经济增长目标出发,民主制度体现不出其优越性@,民主
制度并不是经济真正的必要条件。并且问题在于,如果一国收入和财富分化严重,
要使民主制度成功运转是相当困难的。现代社会选择理论已经指出了民主制度的
理论上的缺陷,但这个理论上的缺陷在实践中是靠居于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价
值观来消除的。收入的严重分化往往导致利益的尖锐对立,民主的推行因此使得
政府成为再分配的机器反而不利于经济增长。但是不引入民主,继续维持寡头和
上层精英的统治又会使得资源财富继续集中于少部分人手中,只会继续恶化收入
的不平等。这实在是一个两难选择。另一部分经济学家将政治改革的焦点集中在
清除腐败和寻租行为上,要求政府的支出和有关资源收入项目的透明性,要求有
更多的公众参与到政府的决策中去,以此来防止政府部门和官员滥用资源收入损
害民众利益。例如在2003年透明国际发起一场运动,要求跨国石油公司公布他们
对产油国政府或国家石油公司支付的款项及其用途。透明国际英国分会主席、透
明国际理事会成员库克库勒夫特先生指出:“此举有利于这些产油国家,如尼日利
亚、安哥拉、伊拉克、印尼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人民及其公民社会组织了解他
们国家的收入状况。”⋯⋯“这样,他们就有权利监督他们的政府是否把国家预
算用于增加公共服务及物品,防止这些财富被挥霍在没有任何实效的面子工程或
干脆被转移到政客在海外的银行户头。”
第三章资源诅咒与制度质量
从本章开始,我们将谈到本篇论文试图要揭示的核心问题。前文所述的无论
是贸易条件也好还是荷兰病、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也好并没有解决笔者的疑惑。
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些资源同样非常丰富的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澳大利亚、
加拿大、挪威等。还有些资源非常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例如马来西亚、博茨瓦纳成
功的维持了长期的高水平经济增长。这种局面的确是令人费解的。笔者的回答是,
资源的秉赋对制度的发展路径和制度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制度的发展路径和制
度质量不同会影响长期经济绩效。并且笔者的看法与很多人不大一样,针对一些
发达国家似乎也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笔者认为这些国家尤其是美国在经济发
展的过程中很少注重其自然资源优势,或者更直接的说,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在经
济发展的初期相对拉丁美洲而言面临的是自然资源的劣势。美国之所以后来居上
完全得益于其高质量的制度。我们今天谈论的资源诅咒早在300多年前西班牙殖
民的拉美就已经得到体现。
1.制度与经济增长
在关于制度与经济增长的文献中,我们不能不谈到诺斯。他关于经济增长与
发展理论的核心论点简明扼要,即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是制度因素,一种提供
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的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制度的功效在于通
过一系列的规则来界定交易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减少环境中不确定性和交易费
用,进而保护产权,增进生产性活动,使交易活动中的潜在收益成为现实。
诺斯指出: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生产、交换与分配的基本的政治、社
会、法律规则,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规则,而制
度本身是“一整套规则,它遵循的要求和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用以约束个
人的行为。”也就是说,制度不同于体制,它是一系列被制订出来的规则,守法
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
为。制度框架约束着人们的选择集。既然这些规则不仅造就了引导和确定经济活
动的激励系统,而且决定了社会福利与收入分配的基础,那么,制度结构在静态
上就决定了一个经济实体及其知识技术出路的增长率。诺斯认为:许多经济学家
将创新、规模经济、教育、资本积累和知识进展等等归入经济增长的原因,其实
就是经济增长本身。而引起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是制度的变迁。制度变迁是从均
衡到不均衡又回到均衡的过程。在各种因素使潜在的外部利润在现有的制度安排
下无法实现时,新的制度就有可能建立以降低成本。他认为,除非现行的经济组
织或制度安排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增长不会简单发生。进而,诺斯对制度的
供给与需求进行了分析,当制度的供给与需求相一致时,达到制度均衡。这种制
度均衡的实现条件是制度供给者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据此,
诺斯提出了构建有效率的新制度的基本(理想)标准或原则是使得新机制(制度)
下个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相等或接近。
既然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那么什么是良好的制度呢。Acenoglu认为,
良好的制度有三大特征,第一,为社会重大大部分人提供产权,因此许多人就有
投资和加入经济生活的想法;限制精英、政治家和其他权力组织的行动,使得这
些人无法剥夺其他人的收入和投资;建立平等的游戏规则,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平
的机会,这样个人就能进行投资并参加到生产型经济活动中去。这些良好的制度,
同古往今来的许多国家的法律形成鲜明的对比,在那些国家中,法律往往是选择
性的,产权对社会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存在的。精英们拥有无限制的政治和经济
2i
权力,而只有-d,部分人才有机会接受教育获得储蓄和生产的机会。最新的计量
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发展中国家能改善他们制度的质量,经济结果就会很大的改
善。比如,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各国的制度从他们目前的制度质量提高到亚洲
各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制度质量,即意味着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地区人均收入提
高80%,也就是从目前的800美元提高到1400美元以上。如果制度质量继续改
进提高到世界所有国家的平均水平,那么这一地区的收入水平将上升2.5倍;如
果他们的制度质量加强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收入的增长将会大得多。
最近10年来在关于制度与经济增长的文献中,很多学者逐渐开始从实证的角
度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其中1999年Hall和Jones在一篇文章中,将制度质量作
为其计量经济方程中的变量“社会基础设施”(social infrastructure)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另两个变量是距赤道的距离和欧洲语言。他们的理由是西欧在历史上建立
了高质量的制度,而西欧的殖民者一般会选择与西欧气候近似的地方定居,结果
显示这些制度变量对人均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近来的实证分析中对制度质量的
衡量主要考虑3种相对广义的衡量尺度——治理的质量,包括贪污腐败的尺度、
政治权力、公共部门效率;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以及这些法律执行得如何;以
及对政治领导人的限制。这些衡量尺度本身不是客观的,而是地区专家们的主观
认识或居民们在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调查中所做回答的主观评估。
在关于制度质量的国际衡量中,有五种来源被广泛应用。一种是透明国际组
织每年公布的腐败指数(www.transparency.org)这项国际调查目前已经赢得了国
际声誉,但遗憾的是只有1995年以来的数据。例如根据透明国际2003年度腐败指
数检测133国腐败程度,如果以lO分为清廉,有七成国家得分不足五分,五成发
展中国家得分低于三分。另一项是自由之家每年公布的各国公民政治权利和国内
自由的评分(www.freedomhouse.org)。这项指数以7分为最高分,1位最低分。其
中1代表最自由,7代表最不自由。该指标的数据跨度比较长,从1972年一直到目
前的数据。第三项是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华尔街日报每年公布的各国经济自由指数
(Hedtage Foundation/Wall Street Journal(HER),该指数以5分为最高分,其中1
--1.99为最自由,4—5为最不自由。同样令人遗憾的是这项指数也只有从1995年
以来的数据。在其公布的2005年161个国家的经济自由指数中,涉及的变量包括
贸易政策、政府的财政负担、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货币政策、资本流动和外国投
资、银行和金融、工资和物价、产权、管制和黑市。第四种对制度的度量是世界
银行的Kaufmann等人从1999年开始展开对国际治理(govemance)质量的研究,
他们提出了对制度进行衡量时应予注意的6个方面:(1)发言权和责任制度,公
民选择他们的政府和拥有政治权利、公民自由和独立报纸的范围;(2)政治稳定
和不使用暴力——政府不被违宪和暴力手段推翻的可能性:(3)政府的效能——
履行公务的质量和文职部门的能力与政治独立性;(4)行政管理职责——政府相
对的不控制商品市场、银行系统和国际贸易:(5)法治——保护人身和财产不受
暴力和盗窃的伤害,独立和高效的法官、合同的执行;(6)对腐败的控制——公
共权力不被滥用或谋取私利。这项指标现在也受到很多关注,研究时期从1996
蛩]2004年。第5种有影响的对制度的衡量是政治风险服务(Political Risk Services
(PRS))每年提供的各国的有关政治、经济和金融风险即国际风险指南(ICRG),
共包含22项指标。这项指数的时期跨度从1982年开始。现被广泛用于对制度的
计量和分析中。
2.资源禀赋与制度的不同发展路径
实际上,如果我们不带偏见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制度和历史的演化,今天的世
界大势早在500年前的地理大发现中就已经确定下来,正是因为欧洲的率先崛
起,在欧洲随后的殖民扩张中,欧洲本国的制度随着殖民扩张开始移植到全世界。
如果说制度在经济增长中起决定性作用,那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各殖民
地的制度会有如此大的差别。这是一个大的问题,依我现在的学识是难以全面回
答这个问题的。笔者所能回答的是,各殖民地建立起来的制度,既与殖民者本国
的制度环境有关,也受到殖民地资源禀赋的强烈影响。就后者丽言,笔者想说的
是,那些自然资源丰富的殖民地所建立起来的制度,早在500年就似乎被命中注
定。例如,Acemoglu,Johnson,和Robinson 2001(An)等人近来在制度与经济
增长的实证研究上做出了一系列研究。他们的文章的试图揭示那些低质量的制度
的起源,按照他们的论证,第一,AJR注意到欧洲人采用了不同的殖民策略。一
方面,欧洲的殖民者建立一套制度以保护产权并制约国家的权力,这些殖民地包
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另一方面,在那些欧洲人并没有打算定居下来的
国家殖民者只是想尽可能的攫取财富,他们不但没有建立起一套保护产权的制
度,反而建立起一套制度纵容殖民地的上层或精英攫取金矿、银矿等自然资源财
富。这些国家包括今天的非洲和拉美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例如加纳、布隆迪、
刚果、玻利维亚、秘鲁等国。第二,问题就在于殖民者为什么要建立不同的制度。
AJR认为这还是与殖民地的不同气候和自然环境有关。更准确地说是与疾病环境
有关。在疾病流行和死亡率较高的殖民地欧洲的殖民者自然倾向建立一套攫取的
制度。第三,殖民者在殖民地建立的不同类型的制度在殖民地纷纷独立后被保存
并长期延续。通过上述一连环假说,AJR很自然的得出结论低质量的制度是这些
国家长期落后的根本原因。AJR的论证再次证明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两个基本结
论。第一,制度很重要;第二,制度是内生的。笔者对其论证基本上是赞同的,
就像我们到一个外星球一样,如果我们试图永久定居下来,我们一定会建立在地
球上已有的统治方式。当我们如果发现那里不适合居住,则我们只会掠夺那里的
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欧洲白人在新大陆发现后的几百年的殖民统治过程中,
他们在殖民地建立的制度是与殖民地本身的资源禀赋有很大的关系的。
与此同时,Sokoloff和Engerman两人最近几年在不少文章中也探讨了资源
禀赋的不同导致制度的不同发展路径近而决定不同国家的长期绩效的问题。在
《新大陆经济中的不平等制度与不同增长路径》中两人论证到,实际上当时拉丁
美洲的人均收入要超过后来成为美国和加拿大的地区,但差距很快逆转,美加后
来的人均收入要远远超过拉美。由于拉美自然资源丰富,学术界在有关资源诅咒
的案例研究中,对拉美多有涉猎;也有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就是一个成功避免资源
诅咒的国家。而Sokoloff和Engerman两人认为,正是两地不同自然资源禀赋导
致了两地的制度差异,而这种制度差异对其后两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
响。换而言之,美国并不是真得避免了资源诅咒,真实情况是美国当时没有什么
殖民者看得上的资源。从一开始,一些殖民地如加勒比、巴西或北美南部的殖民
地拥有极其适合种植诸如甘蔗、咖啡、稻谷、烟草、棉花等作物的气候和土壤条
件,这些作物市场价值高,可以通过奴隶劳动和大农场进行高效生产,而奴隶占
有极少的物质财富与生产的规模经济共同产生了财富和政治势力相当不平等的
分配,而西班牙殖民者受到本国落后的制度和土族美洲人以前存在的社会组织方
式的影响,将土地所有权、本地的劳动力和富有的矿产资源授予其精英,促进了
土地高度集中和极度的不平等的形成,这对当地的制度和其后的经济绩效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o。相比之下,北美大陆东部的气候状况和自然资源有利于谷物的种
植和家畜的饲养,生产只具有有限的规模经济,同时由于印第安人稀少、原始且
不易于驯服(社会组织化程度低),这使得“英法殖民者不象西班牙,无法希望
靠土著劳动者生活”(斯塔夫尼阿若斯,p171)更重要的是移民北美的大多是具
有新教传统的英国人和爱尔兰人,他们起初在北美大陆和曾经先期到达北美大陆
的西班牙探险者一样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矿产资源,“他们只好依靠农业、捕鱼、
伐木、商业和皮毛贸易养活自己(同前,p171)”。在这一背景下,北美产生了
相对同质的人力资源、更平等的财富分配、更民主的政治制度、多样化的经济和
更广阔的国内市场和更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北美洲需要所能
得到的所有移民者。为此,英属北美殖民地向所有种族、各种语言和不同信仰的
移民开放。而在拉丁美洲,伊比利亚的移民组成永久居留的贵族阶层,统治被征
服的印第安人和从非洲输入的黑人奴隶,由于土著人和黑人奴隶提供了所需的全
部劳动,所以欧洲移民者不再需要从事劳动,因此前往拉美的移民大多是士兵、
牧师、政府官员和少数必须的工匠。结果到1835年,中美和南美仅有480万欧
洲移民,而北美洲却有1380万人。有理由相信,至少在19世纪,更平等的地区
可能更能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
当然我们并不讳言殖民者本国的制度的强烈影响,在AJR的文章中,他们在
这一点上着墨不多,而这种影响同样非常重要。正如斯塔夫在《世界通史——1500
年以后的世界》中所说“欧洲殖民者从一开始起就有不同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
的多种多样起因于母国不同的政治背景,例如西班牙由马德里朝廷实行专制统
治,自然西班牙殖民地也受到的同样方式的统治,派往殖民地的官员实际上拥有
绝对的权力”,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拉美丰富的自然资源导致了这种制度得以继续
维持,导致了今天所称的拉美病。财富的逆转既是资源诅咒,同时也是制度诅咒。
3.自然资源丰富与制度质量
如上所述,拉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殖民者本身的制度共同导致了当地低下的
制度质量并制约了拉美随后的经济发展。就纯理论上言,笔者认为,丰富的自然
资源本身就有可能降低一国的制度质量。其传导机制可能包括如下几个环节。
第一,自然资源丰富会导致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向和封闭。如前所述,拉美国
家之所以走上进口替代战略而东亚国家走上出口导向战略与他们不同的自然资
源禀赋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来自自然资源的巨额收入本身会缓冲补贴的巨大成
本,所以自然资源丰富的拉美有实力补贴。而经济的开放会直接促进质量的提高。
概括而言,开放将在以下三方面改善制度质量。首先,开放和竞争的加剧有利于
减少腐败和寻租活动:其次,随着贸易伙伴的增加,风险和机会也随之增加,这
本身会导致对更好的制度的需求的增加;再次,在开放的经济中,经济人将有机
会接触更好的制度(制度的供给增加);相反一个封闭的国家是很难有制度质量
的改善和提升的。历史学家在比较欧洲和中国的制度演进时大都提到中国的大一
统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欧洲国与国之间的激烈竞争对两地制度演进的强烈影
响。
第二,自然资源丰富使得政府缺乏制度创新的动力。。诺斯在《西方世界的
兴起》中曾将西班牙的衰落原因归结为无效率的制度。而这种无效率的制度的一
个重要原因却是来自美洲自然资源的巨额财富。S.j和h.斯坦在《拉丁美洲的殖
民遗产》中也说“对美洲殖民地、墨西哥和秘鲁的剥削,使调整西班牙半封建的、
以陆地为基地的贵族的经济和社会成为多余之事⋯⋯1600年以后,但欧洲诸维
新国家正在关于特权,专制国家、战斗的教会、公共权力的私人受益享用以及堪
称财富的是金银而非产品的观念和做法表示怀疑时,这些惯例和观念却在西班牙
和西属美洲扎下了新的根。”作为制度创新的关键主体,政府在发展中国家的经
济增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按照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同样作为一个经济人,追求
的可能是预算收入的最大化。在没有财政压力时,政府并没有什么制度创新的压
力。尤其是在非民主国家,这种状况表现得更是明显。亨廷顿在《第三波一世界
范围内的民主化浪潮》中分析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为什么从收入上讲早已超
过了很多民主国家但政治上迟迟没有转向民主时总结道“⋯⋯这意味着重大工业
化过程,已具有广泛基础的经济发展会有助于民主化,但是靠出售石油(或其他
自然资源)则不能产生民主化。石油收入归于国家:这些收入也增加了国家官僚
体制的权力,因为它们可以削减或免除税收,它们也减少了政府向民众摊税、派
税的必要。税收得越少,公众要求代表的理由也就越少。“没有代表不纳税”是
政治要求:“没有纳税不代表”是政治现实。”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总结亨廷顿的
观点:石油阻碍了民主。实际上这已经不仅仅是中东国家是这样,大凡自然资源
丰富的地方,尤其是“点”资源丰富的地方,政府确实没有什么制度创新的动力,
既然钱来得这么容易,又何苦搞什么制度创新昵?。在非洲,我们再次看到同样
的现象,在经过亨廷顿所说的第三波之后,那些依赖资源和资源丰富的国家仍然
停留在威权政府,如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利比亚和喀麦隆及扎伊尔等国。相
反那些资源贫乏的国家例如贝宁、马里己成功地转向了民主制度。另外,在一个
掠夺成性的国家,自然资源本身也不会沿着最优路径开采和使用。腐败的上层由
于对未来的预期的不稳定使他们更看重现在的收入,这无疑会导致自然资源的掠
夺性开采。
第三,丰富的自然资源往往与不平等的收入与财富分配联系在一起。对于这
一点,我们在第二章中已经给出了翔实的数据,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悖论的是,越
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收入越不平等。这中间的机制颇为复杂。在前面我们探
讨南北美洲的资源禀赋与其不同发展路径时,就已经谈到了拉美之所以成为今天
全球收入最不平等的地区是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自然资源
的收益权往往集中于上层精英或中央,这一方面使得腐败蔓延制度败坏另一方面
也使得收入不平等。而且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生产要素集中在资源的开采和使用
上使得人力资本投资不具有吸引性,如果说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投资能降低收
入的不平等,那么自然资源丰富降低了人力资本投资使得收入更加不平等。在一
个收入不平等严重分化的国家,试图建立良好的制度是非常困难的。以民主制度
为例,由于精英害怕由穷人主导的政府实施收入再分配,上层精英无疑会阻止有
利于社会大多数人的政策的实施。由于资源的开发不能有利于占社会大多数的穷
人特别是资源所在地的穷人,结果纷争内乱频繁难以制止并拖累整个国民经济。
以玻利维亚为例,这个国家拥有十分丰富的资源,但却是拉美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被称为“坐在金山上的乞丐”。2003年2月初,桑切斯政府的天然气出口计划
浮出水面,依照该计划,这条天然气管道将经智利将输往美国和墨西哥。根据玻
利维亚政府的估计,出口天然气到美国、墨西哥,可以为玻利维亚这个南美最贫
穷的国家,每年带来15亿美元的收益。但是土著居民却无法从经过自己土地的
天然气管道建设中得到利益,搭上发展的列车,相反,他们还面临着进一步贫困
化和边缘化的危险。这种收入分配不公和政策上的失误促成土著居民联合起来反
对政府,10月14日上午在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市中心的大规模示威活动演变成
警民流血冲突,并造成至少53人死亡、200多人受伤。最终造成了天然气管道
计划的搁置和总统的下台出走迈阿密。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到结论,丰富的自然资源带来的往往是低下的
制度质量,而低质量的制度只会导致坏的政策选择并阻碍了经济增长。但我们能
说这是资源诅咒吗?笔者以为,与其说是资源诅咒还不如说是制度诅咒,那些资
源丰富并且成功的国家无不具有高质量的制度,如前所述的美国在其丰富的自然
资源被发现之前其高质量的制度已经建立起来,甚至美国起初就根本不被视为~
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后来的美国总统本杰明.弗朗克林在1790年曾宣称:“(很不幸)
美国并不生产金银,我们没有任何矿产资源”。当然后来发现的丰富的自然资源
极大的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对于这一点,Gavin Wright和Jesse Czelusta;臣
2003年的~篇论文中{Mineral Resourc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表明,在19
世纪后半期,矿产资源部门的发展对美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并超过英国起了决定性
的作用。可见只要制度高效,丰富的自然资源未必是诅咒。前文所说的玻利维亚
的例子也证明并不是天然气本身的问题,我们将责任归之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只不
过是一个可笑的借口。当然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制度容易滑向低质量却也是事
实,这就如古语所说“胸怀利器,杀心自起”。而要避免所谓地资源诅咒,除了
提高制度的质量还有什么办法呢?虽然我们明明知道对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要
求其改善制度质量比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要难得多。
4.方程的设定和数据的说明及来源
最后,笔者试图通过跨国横截面数据的分析来验证上述结论。首先对笔者所
使用的回归方程说明如下:
方程1:收入水平:。=a+b。}制度质量+b:$初始收入水平+b3丰自然资源+b件开放度+e
方程2:经济增长率=a+b。木制度质量+b。$初始收入水平十b3术自然资源++b。砖殳资率
+e
方程3:制度质量=a十b,*gini+b2%自然资源+e
在方程l中,我们预期的各系数的符号为。bl>O,b2>O,b3<O,b4>O:在方程2
中,我们预期的各系数的符号为bl>O,b2<O,b3<O,b4>O,b5>O:在方程3中,我们
预期bl<O,b2<O。需要说明的是,在方程I和方程2的bl以及方程3的bl和b2
中,符号的预期是以制度质量值的上升意味着制度质量的提高为前提的。如果制
度质量值的上升意味着制度质量的降低,则符号完全相反。
其次,我们就数据作如下说明:
(1)制度质量指标来自于前文所说的政治风险服务(political risk service),
由于政治风险涉及到22项指标,笔者选取法制指数,官僚质量指数,腐败指数
和掠夺指数和政府实施契约指数,指数大小从0到1,其中0代表最低劣的质量,
1代表最高的制度质量。除了引用ICRG的指标外,我们还选取了遗产组织公布
的各国经济自由指数,一般来说,更高的经济自由代表了更好的制度质量。得分
越高代表越不自由。笔者在回归中使用的是各国从1995到2003年的经济自由的
简单平均数。为了更全面地反映制度质量。我们还选取了自由之家公布的全球政
治自由和公民权利指数。时期跨度从1973到2001年。选取方式为两项指数的简
单平均。指数越高代表越不民主。另外,我们单独选取了2004年透明国际公布
的各国清廉指数,指数由低到高表示廉洁度增加。
(2)开放度。我们认为经济的开放将会有助于提高一国的经济水平。在开放度
指标上我们选用Sachs和Warnerl997年的论文中的所提供的数据。Sachs和
Warner根据一系列指标将一国分为开放和不开放。笔者在附录中提供的指数的
时间跨度从1965到1990年。指数的计算方式为开放的年限占总年限的比例。
(3)经济增长率和初始收入水平来自笔者的计算。经济增长率笔者采用人均GDP
的增长来衡量。这一点与一般的衡量方式有区别,实际上用人均GDP的衡量由于
扣除了人口增长的因素比一般的采用总量数据更为可取。计算方式为
G=1/35*LN(GDP2000/GDPl965),原始数据来自Penn World
Table6.1(http://pwt.econ.upenn.edu/php—site/pwt—index.php)。必须说明,
PwT数据是通过购买力平价转换的。
(4)自然资源禀赋通过初级产品出口占GDP的比例来衡量(1970年)。笔者选
取的指标来自Sachs和Warnerl997年论文中使用的数据
(http://www.Cid.harvard.edu/ciddata/ciddata.html)。另外,我们还选取
了世界银行于1998年公布的按照新指标计算的各国人均财富中的人均自然资本
占人均总财富的比例来衡量自然资源的丰裕度。
(5)基尼系数来自2003年世界银行公布的各国经济指标。
(6)投资率: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占GDP的比例,时期跨度从1970到1989年
的平均数
5.回归结果
方程l:被解释变量为2000年各国人均GDP
回归i 回归2 回归3 回归4
初始收入3918 4466 5332 3487
(7.08) (6.86) (7.15) (5.63)
开放度5793 6751 9129 5736
(4.87) (4.75) (6.92) (4.55)
初级产品(自然资源) 一1 1624 -16166 -13959 —1 1466
(一2.93) (一3.4)(-2.88) (-2.8)
制度质量l 18114
[CRG评分(6.75)
制度质量2 -4445
经济自由评分(一4.02)
制度质量3 一589
自由之家评分(一1.38){
制度质量4 1787
透明国际评分(6.46)
N 81 80 80 77
Adi R2 O.9l O.87 O.86 O.91
说明:没有公布常数项。括号内为t值,所有数据除回归3的自由之家评分得t
值没有通过显著水平检验外,所有数值都通过1%显著水平检验。
方程2:被解释变量为经济增长率
回归1 回归2 回归3 回归4 画归5
常数项9.58 lO.7 18.7 15 12.2
(7.76) (8.38) (8.04) (7.37) (8.85)
初始收入-0.847 一1.15 —1.47 —1.4 一1.4
(-4.14)(-4.94 (一6.36)(-5.5)(-5.63)
投资率0.1508 0.134 0.1211 0.125 0.1409
(5.97) (3.94) (5.13) (5.04) (5.61)
人均自然资源比例(世界银一8.19 —8.77 —7.33 —7.98 —7.99
行) (一4.95) (一5.46) (一4.9) (一5.14) (一5.28)
制度质量1(ICRG) 2.609
(2.47)}
制度质量2(HEO评分) 一1.53
(一4.42)
制度质量3 一0.49
自由之家评分(FH) (-3.31)
制度质量4 0.2569
透明国际评分(TI) (2.678)
N 74 74 73 74 70
Adi R2 l 0.53 0.56 0.625 0.59 0.62
说明,爿c表示在5%的水平显著,其他皆在1%的水平显著。笔者在此回归分析中资
源禀赋使用的是世界银行的人均自然资源占人均财富的比例。当然我们还可以使
用初级产品出口占GDP的比例,限于篇幅,笔者在这里不做分析。还需说明的是,
制度质量2和制度质量3的符号为负,原因在于美国传统基金会和自由之家的评
分是越低代表的制度质量越高。
方程3:被解释变量为制度质量
回归1 回归2 回归3 回归4
(ICRG) (HO) (FH)(TI)
常数项1.09 10.114 0.421 1.729
(10.87) (9.58) (0.598)} (6.699)
基尼系数一0.0107 —0.1J5 0.0538 0.02252
(一4.444) (一4.52) (3.1 77) (:{.619)
自然资源(资源禀赋2,世界一O.371 —5.79 4.86 2.079
银行) (一1.514)$ (一2.24)半$ (2.82) (3.295)
N 72 69 72 71
Adj R2 O.27 O.32 0.25 0.315
说明.+袭不没有通过5%的显著水平检验,”表示通过了5%的显著水平检验但没有通过I%
的显并水平检验。其他所有系数通过了1%的显著水平检验。⋯~————————————一一~一———————一一一——一~ 从上述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所有的系数符号与我们预期的完全相同.并且绝
大多数在统计上是高度显著的。其中制度质量无论是对收入水平还是对经济进展
速度都存在重要的影响。以回归表2为例,在资源禀赋不变的情况下。制度质量
的边际改善将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上升2.6个百分点。@在回归表3中正如我们所
分析的那样,制度质量受到资源禀赋的强烈影响,丰富的自然资源倾向降低制度
质量,而不平等程度的提高也会使得皋l度质量降低。
第四章结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关于资源诅咒,目前的研究并为穷尽所有的解释,实际上,在近来Sachs和
Rodrik.Acemolgu等人的争论中,前者主张地理环境极大的影响了制度及技术的
选择最终影响了经济绩效,而后者却是纯粹的制度决定论基本上不认同地理环境
的影响。。本文的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赞同Sachs的观点的。如前所述,丰富
的自然资源会影响制度的质量和制度演进的路径,而制度的质量会强烈的影响经
济增长速度和水平。而那些建立的高质量的制度的国家却基本上避免了资源诅
咒,无法避免资源诅咒的基本上都是那些制度质量低劣的国家。就发展中国家而
言,泰国、马来西亚、智利、博茨瓦纳被认为避免了资源诅咒,这些国家的制度
质量的评分要远远高于另外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例如委内瑞拉、赞比亚、尼日利
亚、厄瓜多尔等。就发达国家而言,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等国之所
以能成功地避免了资源诅咒,是因为在这些国家的丰富的自然资源被发现之前其
己建立起高质量的制度,而很多自然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就不是那么幸运了。
如果我们把发展中国家的目标分成两个层次,其第一层是非殖民化和政治独立、
创造自己国家自主发展的基本条件,这层目标的实现即主权国家的形成,主要内
容并不是社会内部结构的演变和进步。第二层目标是独立后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
的几大发展任务,如经济增长、社会公平、政治民主等。这层目标的成功取决于
发展中国家社会内部的深层变革与进步,相对来说就困难复杂得多,也不可能使
用直接、激烈的组织手段通过政治运动和社会革命来实现,而需要相当长期的有
序的制度变革。实际上,我们提倡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变革并不仅仅是一个消除资
源诅咒的问题,制度的变革将解决很多国家政府的合法性、增加政府政策的透明
性和提高公众对公共决策的参与性。如果不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发展中国家尤
其是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是没有前途的。沙特的石油部长在一次会见记者时
说:“一代时间就使得我们从骑着骆驼到开卡迪拉克,但我们在浪费金钱,我担
心在下一代我们又得重新骑骆驼”。。但是谈到制度变革往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
问题,即使我们已经认识到所谓的资源诅咒根源在于制度的不合理,但是制度存
在惯性,在某一制度下的既得利益集团会拼死的维护制度而广大群众陷入了集体
行动的困境中。
回到中国,其实在前面的分析包括在计量分析中,我们一直把中国当作一个
资源贫乏的国家,则无疑是符合中国的具体情况的。中国人多地少,自然资源虽
然门类齐全,但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就整体而言,中国不存在资源
诅咒的问题,本来在学术界研究资源诅咒都是具体到一个国家,基本上不存在对
一个国家某些资源丰富的地区的研究,但这并不表明我国某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地
区就不存在类似资源诅咒的现象。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据《中萤经济躅秘》报道。重庆秀山苗族壮族自治县函为其“世界第一锰都”
的发现而彻寐改变其命运,记者的采访结论是锰矿的发现并没赢绘这个县带来什
么好运气.相反.锰矿却或7当地百姓眼中的“锰祸”:。矿主野蛮开采.矿渣、
污水直接渤入洞流.现在.我们的宅基地断裂、水源桔竭。蔬菜、果树、粮食都
变黑7。久的受获也变或7黑色.飘亲戏家吃滔!都不好意思把手伸出来.怕人
笑话”(环境污染);“我们是秀山娶膏母乡余家沟的村民。我钠这里遣下有丰
富豹锰矿.但私开乱开并没套绘我们带来财富.复丽带来7灾难,⋯春节后叉发
生了械4.多名提民被打伤⋯⋯“。‘从2∞3年下半年起.秀山就函为锰矿开
采、运输等问题频繁发生槭4,当地老百姓晕就习以为常7,“(内乱)褥7解.
正是锰矿的开发。秀山财富迅速增加,产生7一援千万元乃至亿万元的富豪,丽
褪租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当遮人并投奄成为锰赠的受益者,(收入不平等)一位瓠
企老扳对《中国经济商黾》ig,去年有人开价100万绘他一个山头开矿.但条件
是必须给当地的两个政府宜员各4%的于段(瘸败)
上述报道是笔者摘录的,括号后的内容为笔者所加。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个
“世界筹一磊磊扩’已经完全具有资源诅咒的各关键特征。类似的案例举不胜举。
即使我们将范围扩大,我们也能找到类似的案例,例如山西。山西是我国煤矿的
主产地,但是这么多年来山西的经济一直差强人意。笔者所接触的材料例如《中
国经营报》2004年4月19日头版头条报道山西的煤矿主大量在京津沪购买房产,
每年资本流出超过百亿。另据《2003年中国经济年鉴》对山西经济存在的问题
的描述:“一是结构调整中受原材料市场好转带来的短期利益驱使出现产业复归
的倾向;二是环境污染的潜在压力巨大;三是优秀企业家不足:四是投资环境与
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等等。另有一些消息说太原的服务业畸形繁荣。
《经济学消息报》2004年第591期《阻碍山西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中也探
讨山西经济难以起飞的原因,文中声称山西这么多年来留不住人才,官僚思想观
念落后腐败严重,贫困和收入不平等加剧。以上种种不正是资源诅咒的中国版本
吗?联想到现在的西部开发和振兴东北中还有入主张大力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笔
者觉得实在有必要给那些自然资源优势论者泼泼冷水——如果没有好的制度,自
然资源只会成为资源诅咒。我们所说的制度是一个宏观上的广义的上的制度概
念,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收入的分配使用问题。就后者而言,由
于自然资源归国家所有,国家所有必然转化为政府所有,政府所有意味着政府官
员有控制权,如果没有自下而上的压力,这种控制权只会转化为张维迎在论述国
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中的廉价投票权,这种所谓的廉价并不真的廉价,资源租
金的巨大诱惑使得官员和经营者合谋瓜分租金。寻租的盛行扭曲了资本和人才的
配置,直接受损的是资源所在地的人民,而间接受损的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因此,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的制度变革刻不容缓。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全
局性的制度变革的压力由资源丰富的地区独自承担实际上是不可行的。什么是好
的制度,并不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那些制度质量高的国家已经替我们节省了
很多试错成本,如果没有真实的制度模仿,我国那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是很难
跳出资源诅咒的陷阱的。
注释
w资源诅咒这个专有名词第一次出现在1993年Auty的一篇文献中。见Auty,R(1993)sustainingdevelopment
in mineral economies:the reSOHi'CC CUFSC thesis Routledge London
。需要说明,这种经验研究在对时期的选择上有点敏感,例如,在1970年之前,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
源缺乏的国家增长更快(Anty,2001a).另外,油价的波动也会扭曲结果。例如,从1985到1997年这段时
期,实际石油价格(1999年美元)从42.7下降到20 04.因此,在那些石油收入占GDP比重很高的国家,
GDP增速的回落是显而易见的。
。在世界银行1998年的报告中,两位作者根据新的指标重新计算了各国的财富,每一个国家的财富由三部
分组成,分别是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自然资源包括草地、可耕地、木材和非木村森林资源、
保护区和地下资源。文中的Gylfason有关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图示的原始数据以及笔者在第三部分所用
的资源禀赋的数据皆来自这份报告
。战争化资源为诅咒载‘广州日报》2002年12月11日
http'.//www.dayoo.com/gb/content/2002-12/1 1/contenc_878392.hun
o需要指出,也有部分经济学家不认同自然资源丰富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他们在研究方法和结论
两方面都对资源诅咒提出了质疑.例如,Wright和Czelusta在2002年的一篇文章中谈到跨国的横截面数据
回归分析大都存在着典型的选择性偏误(selection bias)的问题,作者特意指出美国就是成功的避免了资源
诅咒(笔者对此并不赞同,分析见正文).同时,他们认为当前的世界有更低的运输成本和全球经济一体化,
这导致资源丰富的国家并没有更大的优势。在结论方面,Maloney2002年也指出,“没有多少长期的证据显
示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经济表现更差,相反.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早期的成功地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中扮演
了重要的作用”。作者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不大可能在20世纪最后20年通过横截面数
据分析就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关于民主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相当复杂.初步看来,没有多少确凿的证据支持民主有利于经济增长说.
但经济增长有利于民主的实现和成功地运转这一Lipset假说却得到了许多数据的支持.但是民主作为一种
基本的“善”(good)’理应得到推行.
o实际上,西班牙对美洲的殖民统治和来自美洲的掠夺而来的金银财富最终对本国的经济产生了不良影响.
斯塔夫尼阿若斯在《全球通史一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说道。似乎有悖常理的是,一个原因在于大批金银
珠宝源源不断的流入国内.引起了急剧的通货膨胀.西班牙的物价上涨为北欧的两倍,而西班牙的工资仅
略微落后于剧增的物价,而欧洲的其余的地区的工资却控制得很低.这使得西班牙工业处于严重的不利地
位.因为其产品过于昂贵,无法在国际市场竞争.”
。实际上,由财政压力导致的制度变迁已被我国经济学者何帆和张宇燕归纳为熊彼特一希克斯命题.笔者
在这里只是将自然资源丰富与政府的财政压力联系起来.但是如果存在资源诅咒,即使在短期政府因为资
源丰富缺乏财政压力,但在长期,由于经济增长的下滑将会使得政府的合法性和财政趋于紧张,因此。一
概认为资源丰富政府就没有制度创新的压力是难以令人相信的,也与本文的逻辑不一致。但是至少在短期
资源丰富使得政府的制度创新动力不足,如果制度具有惯性也就是存在制度的路径依赖,那么那些低质量
的制度有可能长期存在下去并且难班改变。
。在网上流传的这样一个笑话.有人问为什么美国人这么富裕,答日:美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能不富吗?
又问为什么日本也这么富呢?答日:日本国小人多,土地贫瘠,不富行吗?笑话归笑话,但背后的原理实
在值得我们思考。
。毋庸讳言,笔者的回归仍然是有缺陷的。首先在回归方法上,恰当的方法可以使用面板数据分析通过固
定效应方法。但面板数据面临着工作量太大且数据不易获得的问题.其次,关于制度质量笔者使用的是大
理变量.究竟适用什么样的代理变量与个人的偏好有关.幸运的是,四个代理变量在回归分析中都是高度
显著的。另外,关于数据的质量问题,有个别变量的时期跨度于整个方程的时期跨度不一致,例如经济增
长的跨度是35年.但投资率的跨度和开放度的跨度为25年.不过由于我们的重点是确认制度质量和资源
丰裕度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水平的影响,时期的不一致应该不会影响我们的分析.
。奇怪的是,在AJR的文章中,他们实际上证明了地理环境对制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正因为殖民
地的疾病环境的差异使得殖民者在殖民地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制度。
。转引自Thorvaldur Gylfason:natural i℃source and economic growth:what is the connection?
参考文献
【I]Afan Heston,Roberf Summers and Bettina Aten.Penn World Table Version 6.1。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clcuP),October 2002
【2]Acemoglu D.Johnson S,and Robinson J(2001)The colonial origins of comparaUve
development:an empidcal investig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1(5)
f3]Auty,R.(1 993).。Sustaining Development in Mineral Economies:The Resource Curse
Thesis”,Routledge.London.
[4]Auty,R.f1 994a).“Industrial policy reform in six newly industdalizing countries:the
resource curse thesis”,Wodd Development,Vol 22.No 1.
【5]Auty,R.(1 994b).。The resource curse thesis:minerals in Bolivian
development,1970—90”Singapore JoumalofTropical Geography,Vol 15.No.2.
【6]Auty,R.(1 995)“Industrial policy,sectoral maturation and post-war economic growth in
Brazil:the resource curse thesis“.Econom『c Geography,V01.71,No.3.
[7]Auty,R.(1 998).“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resource-rich countries”,The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Wodd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Economics,Helsinki
Auty,R,(2001a).(Ed.)“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Auty,R.(2001 b).州hy resource endowments can underm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cepts and case studies”,Paper Prepared for the BP-Amoco Seminar,Lincoln College
Oxford University,November 28-29.
f9]Auty,R(2001d).“Transition reform in the mineral·rich Caspian region countries’,
Resource Policy,27(1).
【10]Baland,J,M.and Francois.P(2000).“Rent-seeking and resource boom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01.61.
【11]Collier P&Hoeffler A(2000)Greed and governance in civil war.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2355。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World Bank,Washington DC
【12]Davis,J.,Ossowski,R.。Daniel,J.,and Barnett,S.(2001)Stabilization and savings
funds for non—renewable resources.Occasional paper 205.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Washington DC.
【13]Daniel Kaufmann,Aart KraayMassimo MastruzzJ,Governance Matfers 111:
Governance Indicators for 1 996—2002 The World Bank
【14]Easterly,W.and Levine,R.(1997).“Africa’s growth tragedy:policies and ethnic
divisions”.Qua疗efly Joumal ofEconomics.Vol 1 1 2.
35
【1 5]Fasano,U.(2000)Review of the experience with oil stabilization and savings funds
in selected countries.IMF Working Paper WP/00/112.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ashington DC.
【16]Gelb,A.H.and Associates.(1988)."Windfall gains:blessing or curse?’,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7]Gylfason,T(2001)Nature,power and growth.The 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 48 No 5.November.
[18]Gylfason,T.Herbertson,TT and Zoega,G.(1997).“A mixed blessing: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nomic growth”.Discussion Paper No.1668,CEPR.London.
【19]Gylfason.T,Herbertson,TT and Zoega.G.(1999).。A mixed blessing: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nomic growth”.Macroeconomic Dynamics,V01.3
【20]Hall,Robert E.and Charles L.Jones(1 999).’Why Do Some Countdes Produce So
Much More Output per Worker than Other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4(1):
83-"6.
【2I]Maloney,W F(2002)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resource rich countries.Central
Bank of Chile Working Papers No 148,February.Cent阳l Bank of Chile
[22]Mikesell,R.(1 997).“Explaining the resource curse,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mineral-exporting countdes.”Resources Policy,V01.23,No.4.
【23]Ross,M.(1 999).“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resource curse”.Wo#d Politics.Vol 51,
No.2.
【24]Ross M(2001) Extractive Sectors and the Pooh Oxfam America.
www.oxfamamerica.org/eirexport/index.html.
[25]Sachs.J.D.and Wamer,A.M.(1995a).。Economic convergence and economic policy”,
Working Paper,No.5039.NaU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Cambridge MA.
【26]Sachs,J.D.and Wamer,A.M.(1 995b).“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growth”.NBER Working Paper,No.5398.
[27]Sachs.J.D.andWamer,A.M.(1997).“Natural resour08 abundance and economicgrowth。.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HaNard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Harva州University.Cambddge MA.
[28]Sachs,J.D.and Warner,A.M.(1 998).。The big push.natural resource booms and
growth”.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01.59-1 999.43_.76
[29]Sachs,J.D.and Warner,A.M.(1999a).
growth”,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30]Sachs,J.D.and Warner,A.M.(1999b)
。The big push,natural resource booms and
Vol 59.
“Natural resource intensity and economic
growth”,in MeyeE J.,Chambers,B.and Farooq,A.(Eds),Development Policies加
Na{ural Resource Econom『es,Cheltenham.Edward Elgar.
【31]Shamsul A B(1997)The economic dimension of Malay nationalism:The
socio-historical roots of the New Economic Policy and its contemporary implications.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Vol XXXV No 3.
[32]Syrquin.M.and Chenery,H.B(1989),。Pat【erns of development,1950 to 1983。.
World Discussion Paper,41.Washington D.C:Wodd Bank.
[33]Torvik,R(2001).“Learning by doing and the Dutch disease”.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01.45,
f34]Torvik,R.(2002).“Natural resources,rent seeking and weffare'’.Joum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01.67
【35]Kunle.Arundhati。Kirk Hamilton,John Dixon and Michael Clemens(1 998),“Estimating
national wealth:Methodology and results.”World Bank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Series Paper No.57.
【36]Usui,N.(1997).“Dutch disease and policy adjustmenls to the oil boom:a comparaUve
study of Indonesia and Mexico”.Resources Policy,Vol 23,No.4.
【37】wright.G.and Czelutsa,J.(2002).“Resource-based economic growth,past and present".
Stanford University.
[38]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2003) wodd bank
【39]Edward E.Learner a,b.Hugo Maul a,Sergio Rodriguez
N0]Does 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increase Latin Amedcan income inequality?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01.59—1999 3-42
M1]薛晓源等《全球化与新制度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天然气管道阻断总统路谁给桑切斯亮红牌
hEp://www.hebei.com.cnlnode21node641node7571userobjectlail61216.htmI
【42】世界银行:增长的质量【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3
【40】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现代化研究第二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3】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杜,2002,10
【44】汉斯范登.德尔等,民主与福利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0
【45】斯塔夫尼阿若斯在《全球通史一1500年以后的世界》【M]I-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9,5
【46】帕特立克.敦利维,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政治科学的经济学解释【M】北京:中
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
【47】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7月
37
【48泞廷顿:第三波——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浪潮【M】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49】科斯等,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社,2003年1月
[50]施莱佛,掠夺之手【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51]乔.b.斯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9,12
[52】v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9月
[53】诺斯等,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
【54]杰拉尔德.m.梅尔等,经济发展的前沿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7
【55]詹姆斯.a道等,发展经济学的革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
【56]丹尼尔.j.布尔斯汀,美国人的殖民地历程f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3
【57]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58]赵奉军:转轨经济中的掠夺之手[M】《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59]赵奉军:资源诅咒、荷兰病与山西经济《经济学消息报》[N]2004年7月8日
附录:表格与回归原始数据
表一: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
GDP(197 人均人均GDP增长人均GDP增长
国家数人均耕O) GDP 速度速度
资源禀赋目地lO亿美(1960—1990) (1970-1993
兀J
资大国7 0.15 21.05 196 3.5 3.7
源小国13 0.16 1.94 343 2.5 2.1


大国10 O.56 22.99 574 1.6 工_3
非3l O.57 1.4l 250 l_1 O.7

资产
源矿16 O.66 l_23 304 O.8 一O.2
丰小产
昌国石8 O.44 2.Ol 83l 0.7 O.8




总85 O.48 5.67 362 1.6 1.1

资料来源:Auty(1997)
表二:按照新指标计算的人均财富
地区总财富人力资源(%) 生产资本(%) 自然资本(%)
北美326000 76 19 5
OECD 302000 68 30 2
西欧237000 74 23 2
中东150000 43 18 39
39
南美95000 74 17 9
北非55000 69 26 5
中美洲52000 79 15 6
加勒比海48000 69 21 ll
东亚47000 77 15 8
东非和南非30000 66 25 lO
西非22000 60 18 2l
南亚22000 65 19 16
资料来源:Kunte,Arundhati,Kirk Hamilton,John Dixon and Michael Clemens
(1998),“Estimating national wealth:Methodology and results,”World
Bank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Series Paper No.57.
表三: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1965—1998)

.中国
轧瓣:,◆,卅尼南30。4。0 5。0 6 ◆7厂》:搽.弩◆
◆ ◆’’、:、、-三:::●◆ 1、
自然资源在国象财富中的}七例1994
6
4
2
O
2
4
6
人均∞惹月长率8
4
2
O
-2
_4
禽前
霎乏
一12
表四: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1 965-1 998
初级部门劳动力比例t蚓s-901%1
资料来源:Gyfatson(1999,2001)
表五:亚洲、拉美、非洲撒哈拉地区的自然资源与收入分配
国家收入分配状况中学入人均GDP增长
最穷的最富学率率(1965—1997)
20% 的比值1980
20%
亚洲孟加拉国9.4 37.9 4.0 18 1.4
资源中国5.5 47.5 8.6 46 6.8
贫乏香港5.4 47 8.7 64 5.7
的国菲律宾5.9 49.6 8.4 64 O.9
家和新加坡6.5 49.2 7.6 58 6.3
地区韩国5.7 45.3 7.9 78 6.7
斯虽兰卡8.9 39.3 4.4 55 3
台湾7.1 39.6 5.6 80 8.5
平均值6.8 44.4 6.9 58 4.9
资源印尼6.6 49.4 7.4 29 4.8
丰富马来西亚3.5 56.1 16 48 4.1
的国泰国5.6 49.8 8.9 29 5.1
家平均值5.2 51_7 9.9 35 4.6
拉美资源哥伦比亚3.1 6l_5 19.8 39 2.1
贫乏的国萨尔瓦多3.7 54.4 14.7 24 —0.5
家海地14 一O.7
平均值3.4 58 17.3 26 0.3
阿根廷4.4 50.3 11.4 22 O.3
玻利维亚5.6 48.2 8.7 37 —0.5
巴西2.O 66.6 33.3 33 2.3
智利4.2 60.4 12.2 53 1.7
拉美资源哥斯达黎4.O 51.8 13.O 48 1.1
丰富的国加
家墨西哥2.9 57.7 19.9 49 1.5
秘鲁1.9 61 32.1 59 一O.4
委内瑞拉3.0 54 18 2l —O.9
平均值3.5 56.3 16.1 40 O.6
非洲资源肯尼亚5.0 50.2 i0 20 1.3
贫乏的国坦桑尼亚6.8 45.5 6.7 3
家平均值5.9 47.9 8.4 11.5
科特迪瓦6.8 44.1 6.5 19 一O.9
加纳7.9 42.2 5.3 41 一O.9
几内亚3 50.2 16.7 17
马达加斯5.8 50 8.6 一1.9

非洲资源尼日利亚4 49.4 12.4 15 0
丰富的国塞内加尔3.5 58.6 16.7 1l 一0.5
家南非3.3 63.3 19.2 O.1
乌干达6.8 48.8 7.2 5
赞比亚3.9 54.5 14 16 —2
津巴布韦4 62.2 15.6 8 O.5
平均值4.9 52.3 12.2 17 O.7
42
资料来源:World bank 1999
表六:教育与资源禀赋
中学入学率成年人识字率
1975 平均数中位数平均数中位数
资源贫乏28.5 26 56.4 61.3
资源富裕25.3 19.5 52.2 53.2
差距2.8 6.5 4.2 8.1
控制差距5.7 6.2
1985 资源贫乏39.5 40.5 64.7 72.5
资源富裕35.7 34 60.8 63.4
差距3.8 6。5 3.9 9。l
控制差距7.4 5.9
控制差距是考虑到收入对中学入学率和识字率的影响后得出的。
资料来源:Nancy Birdsall etc.natural resource,haman capital,and
growth.2001
9
8
O
表七:教育支出与自然资源
T
●● ◆.
· ·t·,’

◆..● ●
o漆.◆吣..··~.
◆≮·◆◆—≯、+. 一
I◆二·≯·T.·■—>、.’
● ● ’ ’ ~
● ●●
O 10 20 30 40 50
自然资源占国家财富中的比例1994(%)
60
7
6
5
4
3
2
1
.0,)
8
用于辨聋再的公苯畜持i坞90%
140
120
100
80
60
由40
荚20
耋0
1980-20
1997-40
表八教育与自然资源
荷兰
-●●◆ 挪威
●f▲·●. 钳澳焉亚◆

◆. t●
、◆吨矾簟.◆:◆.垡南
f■1◆.?孓.譬加斯加o:一气:P\≮了◆ ◆
} 1‘0 2。0、~5D\高\j6j6
自然资源占国家财富中的比值1994(%)
资料来源:Gyfalson(1999,2001)
表九:与自然资源有关的内战
国家持续时间资源
阿富汗1978-2001 宝石、鸦片
安格拉1975-2002 石油
缅甸1949- 木材、锑、宝石、鸦片
柬埔寨1978-1997 木材、宝石
哥伦比亚1984一石油、金矿、可可
刚果1996一石油、铜、砖石、金矿
印度尼西亚1969一天然气、铜、金矿
利比里亚1989-1996 木材,钻石,铁、金矿
摩洛哥1975一石油、磷矿
秘鲁1 980—1995 可可
塞拉里昂199l-2000 钻石
苏丹1983一石油
资料来源:Michael Ross,What Do We Know About Natural Resources and Civil
War?*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表十:良性循环中的政府的积极影响
表十一:自然资源丰富对良性循环的影响
透明
制度资源经济2000 FH平
投资资源1965 基尼经济国际
国家质量禀赋开放经济增长LNl965 均评
童禀赋2 GDP 系数自由腐败
l 度GDP 分
评分
玻利维亚0.23 0.18 0.77 15.34 0.17 2933 656 44.7 0.042789 6.48616l 2.64 3.1l 2.2
海地0.26 0.08 0 6.64 0.07 236fi 443 44.6 0.047856 6.09357 4.32 5.87 1.5
萨尔瓦多0.26 0 16 0.04 8.19 0.03 4622 928 50.8 0.045873 6.833032 2.45 3.24 4.2
孟加拉国0 27 O.01 0 3.13 0.14 1 772 266 31.8 0.054182 5.583496 3.88 4 1.5
危地马拉0.28 0.1l 0.12 9.19 0.03 4334 695 59.9 0.052295 6.543912 3 3.88 2.2
菲律宾0.3 0.13 0.12 16.5 0.06 4064 526 46.1 0.058418 6.26530l 3.13 3.6 2.6
乌干达0.3 0.27 0.12 2.52 0.15 1029 138 37.4 0.057403 4.927254 2.93 5.33 2.6
尼加拉瓜0.3 0.19 0 12.19 0.14 1947 1042 60.3 0.017861 6.948897 3.39 4.16 2.7
马里0.3 O.08 O.12 5.89 0.4l 995 186 50.5 0.047914 5.225747 3.29 4.91 3.2
蛰鲁0.32 0.15 0.12 17.49 0.08 4799 1018 46.2 0.044302 6.925595 2.96 3.83 3.5
洪部拉斯0.34 0.23 0 13.4 0.1 2164 443 59 0.045318 6.09357 3.5 3.24 2.3
印尼0.37 0.1l O 81 21.57 O.12 4035 170 30.3 0.090485 5.135798 3.32 5.1 2
刚果0 37 0.08 O 9.24 0 14 281 22l 0.006863 5.398163 4.34 6.38 2.3
加纳0.37 0.2l 0.23 5.05 0.07 1375 398 39.6 0.035422 5.986452 3.43 4.74 3.6
约旦0.4l 0.09 l 16.8 0.02 4282 59l 36.4 0.056582 6.381816 2.9 5.05 5.3
巴基斯坦0.41 0.03 0 9.57 0.06 2157 258 33 0.060672 5.55296 3.32 4.76 2.1
赞比亚0.4l 0.54 0 15.98 O.38 840 622 52.6 0.008585 6.43294 3.11 4.61 2.6
阿根廷0.43 0.05 0 16.87 0.07 11729 2083 55 0.049379 7.641564 2.57 2.92 2.5
摩洛哥0.43 0.1l 0.23 11.22 0.04 4299 469 39.5 0.063301 6.150603 2.99 4.61 3.2
魍兰卡0.43 0.15 0.23 10.93 0.07 3840 346 34.4 0.068765 5.846439 2.89 3.44 3.5
T
多哥0.44 0.19 0 18.35 O.15 926 302 0.032013 5.710427 3.99 5.92
埃及0.44 0.07 0 5.13 0.05 4406 487 34.4 0.062927 6.188264 3.47 5.23 3.2
巴拉圭0.44 0.1 O.08 15.53 0.12 4801 541 57.7 0.062376 6.293419 3.14 4.31 1.9
津巴布韦0.44 0.17 0 14.87 O.08 2607 506 56.8 0.04684l 6.226537 4,l 5.1 2.3
马拉维0.45 0.21 0 11.29 0.12 807 137 50.3 0.050667 4.919981 3.77 5.32 2.8
多米尼加0.45 0.1 3 0 17.75 0.12 5653 444 47.4 0.072689 6.095825 3.25 1.54 2.9
突尼斯0.46 0.1 O.08 14.54 O.08 7130 663 41.7 O.067855 6.496775 2.93 5.32 5
锻尼亚0.46 0.17 0 11.6 0.27 490 140 38.2 0.035793 4.941642 3.43 5.44 2.8
马选加斯
0 47 0 12 0 L 39 0.42 875 344 46 0.0267(]6 5.840642 3 39 4 31 3 I

牙买加0.47 0.14 0.38 18.85 0.07 3464 664 37.9 0.047197 6.498282 2 9】2.21 3 3
噻内加尔0 48 0 14 0 5.11 0.1 7 1680 477 41.3 0.035972 6.167516 3.41 4 3
布基纳法
O 48 0 04 0 g 49 0.1 7 985 158 48 2 0.052287 5.062595 3 62 4 79

乌拉圭0 5l 0.09 0.04 14 34 0.12 10284 1424 44.8 0.056489 7.261225 2.B 2.94 6 2
土耳其0.53 0.04 0.08 22.52 0.05 7414 757 40 0.0651.93 6.629353 2.95 3.65 3.2
哥伦比亚0 63 0 09 0.19 1 5.66 0.07 5795 906 57.1 0.05302 6.809039 3.09 3.02 3.8
墨西哥0.54 0.02 O.19 】7.09 0.06 6710 1209 51.9 0.048966 7,097549 3.15 3.52 3.6
塞拉利昂0.54 0.09 0 1.37 0.28 733 360 62.9 0.02031.5 5.886104 3.78 5.13 2.3
厄瓜多尔0 54 0 11 0 69 22.91 0.17 3719 554 43.7 O.05440l 6.3l 7165 3.33 3.06 2.4
哥斯达黎
0.55 O.19 0 15 17.26 0,08 5872 906 45 9 0.053397 6 809039 2.9l l 18

希腊0 55 0 04 l 24.57 0.04 15557 1467 35 4 0.067465 7.290975 2.85 2.1 4.3
委内瑞拉0.56 0.24 0 08 22.16 0.19 7232 1170 49 l 0 052043 7.(364759 3.57 2.27 2 3
肯尼业0.56 O.18 0 L2 14 52 0.09 1316 226 44 5 0.050338 5 420535 3.24 5.24 2.1
冈比亚0.56 0 36 0【9 6.05 0.12 1329 379 47.8 0.035847 5.937536 3.5 2.8
喀麦隆0.57 O.18 0 10.59 0.2【2300 430 47.7 O.0479ll 6.063785 3.7l 5.87 2.1
中国0.57 0.02 0 20.48 0.07 3843 186 40.3 0.086522 5.225747 3.63 6.55 3.4
印度0 58 O 02 0 14.19 0.2 2683 232 37.8 0.069942 5.446737 3.83 2.76 2.8
尼日尔0 58 0 05 0 9.37 O.54 902 403 50.5 0.023019 5.998937 3.93 5.65 2.2
多巴哥O 6l 0 08 0 13 1 0 09 13720 1104 40.3 0.071998 7.006695 2.58 1.7l
鑫蟊0.63 O.09 l 17 56 0.06 6715 365 43.2 0.083206 5.899897 2.74 3.53 3.6
智利O.63 0.15 O.58 【8.18 0.1 10388 1056 57.5 0.055319 6.962243 2.18 3.74 7.4
巴西0.64 0.05 0 19.72 0.08 7744 711 59.1 0.068229 6.566672 3.29 3.23 3.9
韩国0 64 0.02 0.88 26.97 0.02 14936 434 31.6 0.1011 6.073045 2.44 3.53 4.5
马来西亚0 69 0.37 l 26.16 0 09 942l 623 49.2 0.077604 6.434547 2.82 4.08 5
南非0,69 0.17 0 18.53 0 05 8016 1303 59.3 0 051908 7.172425 2.97 3.94 4.6
博茨融纳0.7 0.05 0.42 24 6l 0 06 7(]27 243 63 0.096127 5.493061 2 93 2 24 6
西班牙0.78 0.03 l 25.05 0 03 19036 1699 32.5 0.059037 7.437795 2 74 2.06 7.1
蔼黼牙0.77 0.05 l 22.99 0.02 17088 1078 38.5 0.07895l 6.982863 2.51 1.79 6.3
意大利0.82 0.02 l 25.9 0.0l 22876 2t36 36 0 067747 7.66669 2.35 1 4 4.8
爱尔兰0 83 O 16 0 96 25.94 0 08 27197 149l 35.9 0.082962 7.307202 1.g 1_1 7.5
法国0.93 0 03 】26.72 0 03 23613 2468 32.7 0.064525 7.811163 2.46 l 45 7.1
英国0.93 0 03 1 18.12 0.02 24252 2702 36 0.0627 7.901748 1.84 1.2 8.7
嗣本0 94 0 01 J 34 36 0.0l 25924 1770 24.9 0.076691 7.4"/8735 2.16 1.37 6.9
澳大利亚0 94 0 1 1 27 44 0.12 27193 3104 35.2 0.062008 8.040447 L_98 1 8 8
奥地利0.95 0.04 1 25.89 0.03 ')4835 2220 30.5 0.068993 7.705262 2.05 1 8.4
德国0 96 0 02 1 26 7l 0.0l 2391.7 3748 38.2 0.061779 8.228978 2.18 1 42 8.2
挪成0.96 0 l l 32.5 0 l 32057 271l 25.8 0.070577 7 905073 2.48 l 8.9
瑞典0.97 0.05 l 22.38 0.06 24628 3215 25 0.058173 8.075583 2.4 1.02 g.2
新西兰0.97 0【8 0.19 23 79 0.18 20008 3411 36.2 0.050546 8.134761 1.77 l 9.6
加拿大0.97 0.1 l 24 26 O.1 L 28730 3013 31.5 0.064429 8.010692 2.04 l 9
丹麦0.97 0 t l 24.42 0.04 28538 3387 24.7 0.0613894 8.1277 2.03 l 9.5
芬兰0 97 0.07 1 33 81 0.07 244/6 23,13 25.6 0.066966 7.759187 2.08 1 48 9.7
骘利时0.97 0.“ 1 22 26 0.0l 25008 2420 25 0.066727 7.791523 2.08 1.1 7.5
美国O 98 0 0l l 22 83 0.04 35618 3679 40.8 0.0648S3 8.210396 1.88 1 7.5
荷兰0.98 0.15 l 23.32 0.02 25758 2725 32.6 0.064179 7.910224 1.98 l 9
瑞士1 0 02 1 28 88 0.01 28208 4244 33.1 0.054117 8.353261 2.04 1 g.1
叙利亚0.31 0.08 0.04 15.31 4337 438 0.065506 6.082219 3.82 6 65 3.4
尼日利亚O.31 0.14 0 15.1 826 21l 0.038992 5.351858 3.6 4.84 1.6
阿尔及利
0.44 0 19 0 27.1 6106 727 0.060803 6.588926 3,5 5.8l 2.7

加蓬0.54 0 33 0 28.2 7779 1308 0 05(3941 7.176255 3.26 5 24 3.3
以色列0.6l 0.04 0.23 24.5 19148 1759 0.068213 7.472501 2.66 2.06 6.4
磷O.8 O.03 1 20.8 27892 12ll 0 089626 7.099202 1 44 8
——
新加坡O.86 0.03 l 36 28643 754 0.103922 6.625392 】.63 4.72 9.3
48
致谢
当这篇论文写到这里时,意味着我三年在复旦的硕士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
回首过去三年,究竟是什么原因支撑着我一路走到今天?罗素曾说他一生受到三
种情感的支配,那就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
我没有他那么滥情,但我还是得说,如果没有家人、老师、同学的帮助,我不可
能写完此篇论文更不可能顺利完成学业。
我只不过是每年从复旦毕业的上千个研究生中的最普通的一员,但我还是得
像一个获胜的冠军一样在这里说:
首先,我得感谢我的妻子,如果没有她的帮助和支持,我根本就无法跨进复
旦的校门;其次,得感谢我在复旦的老师们,包括陆德明教授、石磊教授等人辛
勤的教导:再次,我必须感谢我在19号楼702室老友们,包括张威、杜国庆、
谢添、詹翔、徐冰等人的无私帮助。
谢谢你们。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
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己在论文巾作了明确的声明
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复旦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舰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
规定。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一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