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3152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研究——论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均衡

Y 833642

中共中央党校
士学位论文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研究
——论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均衡
张李节
指导教师姓名: 垂堡
工作单位: 主盘主盘囊!毽堑盎生盎
申请学位级别: 挂± 专业名称: 然鲞丝注鲎
论文提交日期: 2Q垒主生§昱论文答辩日期:2垒壁主圭月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生墨主盎童拯叠塞生塞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2005年5月
内容提要
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这种高
速增长的态势会保持多久?这是一个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也是国内外经济
学界、各国政府与企业界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大国,具有典型的
大国经济特征——经济增长不均衡,本文就从中国经济增长不均衡的角度来研
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前面几个章节着重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在哪里,
最后一章主要谈论了应该如何发挥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论文除导论外,共分
为五章。
导论部分主要从论文的选题、研究现状及其评述、论文的研究思路、基本
内容及创新之处阐述了论文的研究价值,并对论文中所涉及的经济增长的概念
作了阐释,对论文的研究方法也作了简要介绍。
研究经济增长,必须了解和掌握当前国内外现有的比较成熟的经济增长理
论。第一章回顾了这些经济增长理论,并对这些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简单地评
述。当前比较有影响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有: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思想;基
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增长模型,它包括了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与新
剑桥模型三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主要有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索洛和肯德里克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新经
济增长理论,它分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新经济增长模型与垄断竞争条件下的新
经济增长模型;与制度有关的经济增长思想,文中着重介绍了诺斯与我国著名
经济学家林毅夫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理论;最后特别从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
理论与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介绍了马克思的经济增长思想。
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先从一般情况研究。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形
成社会的总供给,与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邋过向社会提供生产要素获得收入
形成社会的总需求的相互作用,实现了经济增长。在社会生产中,各种生产要
素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但投入的每种要素都有一个最低额度,并不能完全替代,
这就是要素替代有限性假说。这是论文的第一个创新之处。经济增长速度从长
期变动趋势来看,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缓慢增长阶段、过渡阶段、高速增长
阶段、下降阶段与低速增长阶段,每一个阶段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这是本文的第二个创新之处。再从一般到具体,根据中
国经济增长的特征对中国目前经济增长阶段进行定位。研究认为中国目前经济
增长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处在这一阶段。论文
最后分析了影响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这是论文第二章研
究的主要内容。
既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仍然处在高速增长阶段,那么中国目前经
济增长的现实状况如何,理所当然地成为第三章研究的主要内容。中国经济增
长表现出来的显著特征是经济增长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均衡与地区增长不均
衡,经济增长从不均衡走向均衡是发挥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关键所在。这是论
交创新之三。尽管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仍在,但我们不能忽视中国经济增氏面
{瞒的约束条件,资源和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构成的“双重约束”。这是论文的第
四个创新之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但也有许多成功经验
和失败的教训,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吸取。
第四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详细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所在。中国经
济增长潜力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发挥大国经济优势,利用不平衡发展规律,
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论文系统阐述了大国经济的八大优势:资源优势、
分_T优势、劳动力优势、市场优势、技术发展优势、规模优势、生产力推进优
势、资源整合优势等。这是论文的第五个创新之处。第i,转换二元经济结构,
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中国工业化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从农业经济过渡到工业经济与工业结构向高
加工度化和重化工业化方向发展。这是论文的创新之六。第三,实现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大国经济的不平衡增长特征是密切相关的。第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走向集约型,其关键在于提高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第五章论述了发挥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有效途径。鉴于技术进步在我国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低,推动技术进步是发挥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主要途径。
推动技术进步,要立足于自主开发,学会“两条腿”走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
术的基础上,要注重对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但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时,
要避免步入“后发陷阱”。所谓“后发陷阱”,是指发展中国家在从发达国家引
进先进技术时由于不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能力,导致无法跨越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技术上的“代差”,而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状态。
其原因是因为后来者在使用先进技术时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市场竞争条件与发达
国家当初开发出该项技术时大不一样。这是论文第七个创新之处。而目前的体
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未达到边际递减状态,体制改革的潜力还有待
进一步发挥。因此,必须深化改革以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而深化
改革,首先需要培育新的利益主体,其根本途径在于实现劳动力资本化。这是
论文的第八个创新之处。对外开放,也是实现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我国国民经济通过20多年来的高速增长,面憔的夕}部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因此,必须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从单纯地“引进来”到坚持“引进来”与“走
出去”相结合,鼓励我国企业大踏步地走出去,积极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增
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论文最后一部分是结束语,总结了本人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见解。
[关键词]经济增长:潜力;不均衡:大国优势:二元经济:后发陷阱
Abstract
China having implemented reform and opening-up since 1978,national
economy has been keeping growing at top speed all the time.But how long will
situation of this kind of high growth keep?This is a topic that everybody is
interested in together,and it is the a question which is generally paid cluse
attention to by the economic educational circles,governments of various
countries and business peopl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oo.China iS a big
country,which has typieal economic characteristic of big country--Economic
growth unbalanced.SO this text iS to study poteutiality of China of economic
growth from unbalanced angle of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In the front several
chapters emphatically analyse where potentialities of China of economic growth
Iie in.and the last chapter has mainly talked about how to give play to the
potentiality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altogether besides introduction.
The introduction expounds studying value of the paper from the aspects of
selected title of the paper,research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mmenting,studying
thinking,basic content and innovations of the paper,explains the concepts of
economic growth involved in the paper,and also makes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research approach in the thesis.
To study the economic growth,we must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existing
riper economic growth theor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t present.Chapter l
reviewed the economic growth theories,and has briefly commented them.At
present,the more influential economic growth theory is mainly as follows:
economic growth thought of classical economics,the economic growth model on
the basis of Keynes’doctrine which includes Harrold-Domar’S model.new
classical model and new Cambridge model,factor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growth which mainly involves Kuznets’arialysis on economic growth|hctor'
Solow’and Kendrick’S analvsis on economic growth factor.and Denison’S
analysis on economic growth factor,new economic growth theory which is
divided for the new economic growth mode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perfect
competition and the new economic growth mode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onopolizing and competing,the thoughts of economic growth related to
institutions whieh have emphatieaily introduced the institution-changes and
economic growth theories of North and famous economist Lin Yifu of our
country in the article,especially introduced Marx。S economic growth thought
about Marx’S enlarged reproduction theory and proportionate relationship of
two major categories finally.
To study China’S economic growth potential,We must study the general
situation first.The interaction,between the aggregate supply of the soeiety
formed through the association of varioUS kinds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and the
aggregate demand of society formed throe【gh national income that the different
factor of production owner have obtained by offering factors of production,has
realized the economic growth.In the course of social production,various kinds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can substitute each other,but each kind of key element
invested has a minimum amount.and can not totally substitute.This is the key
element substitution’s limited hypothesis.It is the first innovation of the paper.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can divide into five stages according to changing trend
for a long time一一slowly increasing stage,transitional stage,stage of growing at
top speed,drop stage and increasing stage at a low speed,each of which
corresponds to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s separately,having one’s
own characteristics.This js the second innovation in this text.And then
concretely,the present growth stage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should be
orientated according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characteristic.The research has
suggested the economic growth is at the growing stage at top speed at present in
China.and will also continue being at this stage within future period.The thesis
has finally analysed the favorable factor and restriction factor which can
inflnenee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future.This main content studied by
chapter 2 of thesis.
Since China’s economy is still at the growing stage at top speed within future
period,it naturally becomes the main studying content of chapter 3 that how the
realistic state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is at present.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 that China。s economic growth shows is that the economic growth ls
unbalanced....unbalanc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 and
unbalanced growth among different areas,so that the key point of giving play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potential lies in that the economic growth will move
from unbalance to balance.This is third of innovation of the paper.Though the
potentiality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s still here.we can’t ignore the restraint
conditions,double restraints that resource and demand restrict the economic
growth of our country,China’s economic growth faces.This is the fourth
innovation in a paper.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the achievement of
economic growm of our country is remarkabie.but there are a lot of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nd falied lessons.which are refered and drawn by us.
Chapter 4 is the core of the thesis,which has analysed the potentiality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u detail.China’s economic growth potential behaves io
four aspects as follows:First,give play to big country’s economic advantages,
utilize the uneven rule of development,promote the national economy to increase
continually and steadily.Eight major advantages of big country’s economy are
systematically explained:resource advantage,advantage of dividing the work,
workforce’s advantage,market advantage,advantage of technical development,
scale advantage,advantage of productivity advancing,advantage of integration
of the resources etc。This is the fifth innovation in the paper.Second.change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which are咖曲/e engines of economic growth of our country in
future.China。s industrialized content ineludes two respects:carrying out the
transition from agricultural economy to industrial economy and upgrading of
4
industrial structure toward highly process degree and toward heavy
industrialization and chemical industriaIization.This is sixth of innovation of the
papaL Third,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unbalanced characteristic of big country’S
economy.Fourth,realize changing of the style of economic growth from intensive
style to the extensive style,whose key lies in improving the contribution rate in
the economic growth oftechnological progress.
Chapter 5 expounds the fact that gives play to the effective way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potential.Seeing that the contribution rate in our count吁’S
economic growth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lower,it is a main way to give play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potential to promote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Promotion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should base on developing independently,
learn to walk with two legs,and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igestion,absorption
and innovation to technology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foreign advanced
technology.While introducing foreign advanced technology.we must avoid
stepping into and-then-send-the-trap.What is called and-then-send-the—trap is the
state of lagging behi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forever because developing
countries couldn’t pay attention to the digestion.absorption and innova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y in order that they are unable to CROSS over gap-difference
between developing country and developed country when they introduce
advanced technology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Its reason is that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market competition condition the latecomer is facing while
using advanced technology has a bigger difference than developed country while
developing this technology originally.This is the seventh innovation of the paper.
While present system facilitation to economic gROwth of our countlT has not
reached the decreasing state of margin yet,the potentiality of the system reform
still needs further elaboration.So,reform must be deepened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at top speed continually and steadily.And
promotion of the reform need to cultivate the new profit SUbject,at first,whose
basic Way lies in realizing the workforce’S capitalization.This is the eighth
innovation in the paper.In the meantime,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s an
important faetor to realize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rapidly too.After our
national economy has increased at a top speed for over 20 years.the deep change
has taken place in the outside market enviROnment.SO the level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must be expanded and we must insist on combination together
with introducing and walking out from introducing simply;we should encourage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to walk out in big strides,foster the trans-corporation
of our country actively to strengthen the competitivenes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 last part of the paper is a conclusion that summarizes main achievements
and opinions my study reached on potentiality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he keywordl economic growth;potentiality:unbalanced:big country’S
advantage;duaI economy: and—then-send—the-trap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
经济增长是人类社会演进和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人类社会演进和发展
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从自然界中获取人类自身乃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改荐自身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进而推动=r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过程;同时经济
埔长反过来又加速了人类社会的演进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就
⋯个国家或地区而言,经济增长是反映该国或地区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
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因而成为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非常重视和密切关
注的首要课题。尤其对于~个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经济增长更是全国
上下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成为我国追赶发达国家、缩小
与发达国家差距,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党的十六大报告为我国确
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
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争
取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o这是一个阶段
性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肩下的发展阶段,是第
三步战略目标的具体化。在20年时间内要实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根据计算平
均每年我国GDP增长速度要达到7.2个百分点才能实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已连续保持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平均增速高达9.4个百分点,这在中国乃
至世界经济增长史上都堪称奇迹。这20多年的高速增长是在我国经济增长的基
数比较小、供给短缺的情况下实现的,1978年我国GDP总量仪为3124.1亿元,
较小的基数意味着经济增长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经过20多年的高速
发展,我国的GDP总量大幅跃升,到2000年GDP总量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
即89468.1亿元人民币,人均GDP为7086元,达到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
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么大的基数上再保持20年7.2%的速度增长,难度无疑增大,
尽管增幅比前20年年均9.4低了2.2个百分点,但在世界经济增长史上仍然属于
高速度。根据世界经济增长的经验,~个国家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大限为22年(西
方人士语),那么我国经济在未来20年继续保持7.2%的高速增长是否具有可行
性?如果是可彳亍的,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在哪里?这就是本文选题的主要
原因。
根据经济发展规律,一个国家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以后,其增长
⋯《qJ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笫18、19页。
速度趋于回落的态势。因为资源是稀缺的, 个经济体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
速增长后,加剧了资源的稀缺性,提高了稀缺性资源的价格,增加了产品的,|?
产成本,从而使产品的供给能力趋1:下降;而且生产要素存在着边际效率递减
的规律,使得经济增长的高速度趋于回落在所难免。但问题是我国目前还是‘
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虽然位列世界第六,GDP达到l万亿美,÷,假人均GDI,
刚刚达到800美元,不仪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r发展中国家的、卜均水
平。即使按经济总量来衡量,我国与发达国家也有很大的差距,国土断积与我
国相当、人口规模仅为我国的1/5的美国的GDP总量是我国的近10倍:资源贫
乏、闲土面积仪占我国1./25的日本的GDP总量却是我国的4倍。我国与这些发
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如果我国不能保持较高的经济增艮速度,
根难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的,更谈不上追赶了,能否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
度是我国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前提条件。
事实上,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丰要是依靠改革开放
所释放出来的体制潜力,以及以要素投入量的增加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方
式来实现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推进,原有体制束缚生产力
发展的许多问题和矛盾逐渐得到解决,但有些深层次、结构性的矛盾并没有得
到解决,反而逐步凸显,如国有企业改革举步维艰、投融资体制还不完全符合
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民营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体制上的障碍等:同时新的矛
盾也不断出现,像就业问题、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
不认真加以对待和处理,任其发展下去必将使矛盾不断激化,阻碍着我国国民
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当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一方面,
我国要借鉴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避免重走它们所走过的弯
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实行赶超战略;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我国
的“大国优势”和“比较优势”,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依托经济全球化的
大背景,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与发达国家相比过低的人均收入,巨大的地区差别、城乡差别,意味着我
国经济增长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到2003年底我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
如果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美、曰等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均超过3万美元),
则我国GDP总量达到6.5万亿美元,到那时我国的经济总量又上升了一个非常
大的台阶,成为超过日本、仅次与美国的世晃第二大经济体;如果地区差别消
失,中、西部达到东部的发展水平,中国的经济会怎么样?同样如果城乡差别
消失,农业实现了现代化、农村实现了城镇化,那中国的经济又会怎么样?这
些假设的答案不言而喻。当然这些都是假设,如何将假设变成现实,就需要一
定的条件,这些条件需要我们去发现、创造、利用,才能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增
长的潜力。研究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就是要求我们努力去寻找、创造、利
甩这些条件,树立新的发展观,通过体制创薪和科技进步尽量延缓经济增长速
度下降的趋势或者尽量把这种下降的趋势向后推移,从而保证未来20年我国经
济保持高速增长。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实现我国经济由发展中囝家向发达
国家的转变,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因此,』=业
化和城市化将成为引领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二、经济增长的含义
在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之前,必须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经济增长?即
经济增长的含义。
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人均生产(国内生产总值)或人
均收入(国民收入)的增加;而经济发展的含义则要广泛得多,除了总量产出
增长和人均产出增加外,它还伴随着产出和收入结构、产品和生活质量、社会
政治体制、文化法律,甚至观念、习俗的变革。等等。可见,经济增长的内涵
较窄,是一个侧重于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含数量
又包含质量的概念。。其次,二者的研究对象也不相同,经济增长主要是针对发
达国家而言的,而经济发展则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
尽管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涵不尽相同,外延也有宽窄之分,研究的对
象也不一样,但二者又不是截然分开的。一方面,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和基础,是一切社会进步的首要条件,没有增长是很难有发展的。经济增长为
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而为经济发展准备了条件,如果没有经济增长作
后盾,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
件,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导致经济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过“有增长却无发
展”,或“没有发展的经济增长”的现象。即在经济增长速度很高的情况下,社
会、政治、文化等方面与经济增长并没有同步跟进,经济、社会结构与制度转
变缓慢,经济社会没有取得普遍进步,经济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只有建立在
经济增长基础上的杜会、政治、文化与法律等方面能够与经济增长发生相应的
变革,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
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从两者之间的外延上看,经济增长是从属于经济发展的,也就
是说,经济发展包括了经济增长,并且较之经济增长的内容更广泛,涉及经济、
政治、文化、教育与法律等社会结构的变革和完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也是
互相促进的,经济增长促进了经济发展,反过来说,经济发展又推动了经济增
。陈宗胜:《发展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杠,2000年,14一15页。
3
跃。二者之间又是很难严格区分的。
闻此,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虽然含义有所不同,但却是密切联系的。_E斟
为如此,本文所谈论的经济增长的概念,与经济发展并无严格的区分,主要是
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加,其度量指标采
用罔际卜通用的GDP的年增长率为主。由于经济增长除r涉及到要素投入鼍的
增Dn#b,其它如经济结构的改变、经济体制的变革、政治制度的变迁、文化与
法律制度的演进,等等,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起到决定性的
作用,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是属于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不应该叫经济增
氏,而应该叫经济发展。事实上,我国所研究的长期经济增长问题总是与结构
变化相连的。如果没有投入要素总量、结构和质量的改变,要实现长期增长是
不可能的;而产出总量的增长总是伴随着各产业的兴衰进行的,没有产出结构
的变化,不可能实现长期增长;同样,与人力资本密切相关的教育状况,卫牛
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投入的关键要素劳动力的质量,其状况的改善无疑是实
现长期增长的重要条件i生态环境及其承载能力更是当今人们认为限制增长的
重要因素,等等。所以本文在研究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时,对经济增长与经济
发展就不作严格界定了,因为长期增长问题必然包括广泛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
在内,在本文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同一语。
这一点,在本文的研究之前,必须首先加以说明。
三、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国内外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可谓流派纷呈,纷繁多样(详见本文第一一章),观
点更是多于牛毛,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得出了不
同的结论,这些都丰富了经济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均具有一定的借鉴和
指导意义。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也有诸多研究,如发展经济学强调改革开放以来
资本形成加快、技术进步等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转型经济学从制度变革
的角度阐释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和动力:等等。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我国
经济增长的过去进行总结和概括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得出了相
关研究成果——事后研究,而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前瞻性研究,即未来一段时问
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潜力研究却不甚多,迄今为止,国内外虽有不少学者提
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以下三种:
1.“中国经济崩溃”论。这是一种悲观论者,持这种观点的人只是极少数,
主要来自于国外,往往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有~种意识形态方面的偏见和敌视,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于1994年
在《外交事务》上发表了题为“亚洲奇迹之谜”的文章,对东亚特别是亚洲“四
小龙”以及中国大陆近20年的经济增长提出了以下两个判断:第一,东亚经济
卮奇迹,迄今为止东亚经济增长方式是原苏联式的“外延式”增长;第一,东
诬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不能持续的,一旦遇到要素投入的制约,会重蹈原苏联式
经济衰退的覆辙。这即是“克鲁格曼判断”,也称之为“克鲁格曼质疑”。“’这个
判断在1997年以来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得到,1+泛的证实。于是就有人基于这个判
断褂{“了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的结论。
2.中同经济“增长极限”论。美国有人、认为东_亚经济增长的大限为22年,
然后将步入持续的经济衰退期。其理由有二:一是经验,包括日本、韩团在内
的东亚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都没有超过22年,中国经济在2000年开始步八疲软
正好印证了这一经验;二是依据东亚国家的体制和传统得出的结论。这些国家
的企、Ik大多偏好间接融资,不喜欢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直接融资往往
按照政府的意图,而不是按照效率的原则把最稀缺的资本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率
的部门和企业中去。这样腐败也就容易产生了。当初依靠要素成本低廉增加要
素投入量,扩大规模,带动经济增长的优势,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逐步消失,
再加上缺乏效率,腐败问题又加大。所以说,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最长不会超
过22年,就要进入一个持续衰退期,甚至当面临突发事件时就会有崩溃的伍险。
不论是“中国经济崩溃”论还是中国经济“增长极限”论,都是一种悲观
论。持这两种观点的人都是基于对我国的一种偏见,同时也忽视了中国改革开
放以来经济增长的事实:中国经济增长在改革之初确实主要是依靠要素投入量
的不断增加,但随着改革的推进体制变革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的生产
效率也得到持续不断的提高,并且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其潜力依然巨大。因
此,那种中国经济增长单纯是依靠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没有效率的说法是站不
住脚的。从2003年开始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这一事实,也
有力地反驳了上述两种悲观的论调。
3.中国经济仍然存在着进一步增长的潜力,但增速有所放慢,略低于改革
开放前22年(1978~2000年)9.5%的增长速度。。原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解
三明同志在其编著的《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经济周期研究》~书中,利用生产
函数模型、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十五”及2006~2015年的经济增长潜力和
实际经济增长速度进行了测算,“十五”期间实际GDP增长率在7.5%左右,
2006—2015年实际GDP增长率可达到7%;利用经济周期理论,在季度周期模
型和月度景气分析的基础上,以及在三次产业结构相互协调和三大需求拉动经
济增长分析的基础上,对2006—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趋势预测,并对预
测结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政策建议。
。游宪生:‘经济增长研究》,立信会计出版杜,2000年,第356页。
。李善同、侯永志、翟凡:‘未来5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预测》,载‘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2期
第5l页。
5
作者着重在今后若干年国内外经济运行环境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周期波动划
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影响和发挥,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减少经济
的波动,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同时作者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影响经
济周期波动的丰要原因,这其实是凯恩斯主义在现代中国的运用。作者没有深
入地分析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经济增长的不均衡导
敛的市场容量狭小,深层次原因在于新的发展阶段中资源约束下的有效供给=__卜
充分。作者虽然也谈到了从生产供给因素分析了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但
割裂了经济运行过程中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如果仅仅从需求方随求分
析我国未来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研究,难免有点失之偏颇。
中国社会科学院刘迎秋同志在《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著作中,提出
r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由超高增长阶段转
向次高增长阶段。所谓次高增长阶段,是指经济增长率比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
济超高增长阶段低一个层次、但又不过低那样一个发展阶段,这个增长率以7.s%
左右为轴心,上下波动1.5个百分点,即在6~9%之间波动。作者认为,改革开
放以来以外延式、粗放型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国民经济超高增长阶段向次高
增长阶段转变,是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更是传统体制下
的资源约束让位于市场体制下的需求约束的客观反映。该书通篇围绕次高经济
增长这样一个核心,站在宏观经济运行与管理的高度,探讨我国现阶段宏观经
济运行中发生的一系列基本数量关系,揭示这些数量关系及其与相关政策间的
内在联系,为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政策的明智选择与审慎操作提供必要的
参考。该书全面、完整、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经济进入次高增长阶段必然性以及
相关政策选择,政策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但全文强调的都是“怎么做”的问
题,而没有回答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在哪里。这是本文的美中不足之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同志主编的《快速增长没有终结——中外专家
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一书,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
部于2000年1月15一16日在北京组织召开的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国际研讨
会的研究成果。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就中国经济增长的过去、中国经济增艮
的现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未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与会多数专家认为,在中长期内,中国经济仍然具有快速增长的潜力。2003年
李善同、侯永志、翟凡等人在2003年第2期《经济研究参考》杂志上撰写《未
来5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预测》一文,文章在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进
行核算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未来资本投入、生产率和劳动力供给的变动趋势,
探讨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和前景。作者分别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论证了我国未
来经济增长的潜力,并建立了相应的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进行了
预测。论文观点基本符合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提出的相关政策建议也比较中
肯。但文中没有就当前我囝经济增长的现状一一中阚经济增长的不均衡(地区
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均衡等)这一层面展开论述,从而使论文的分析显得
过丁二肤浅。另外,作者在分析供给和需求对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时过于乐
观,如果忽视二者对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双重”约束,而不能给予足够的重
视,J{{二采取相应的应对之策,我国未来长期经济增长将难以为继。
四、选题的思路、基本内容及创新之处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经济增长的有关理涂,并分别对这些珥论进行了总
体评价,接着论文分析了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论文遵循从~般
到具体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先从~般的角度,根据经济
增长的内在规律与各国经济增长的经验数据得出了经济增长变动的一般规律,
即经济增长的长期变动趋势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缓慢增长阶段、过渡阶段、
高速增长阶段、下降阶段与低速增长阶段;然后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进行阶
段定位,指出我国日前经济增长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潜
力,是为了充分发挥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就是要分析如何尽可能地延长目前
的这种高速增长的时间,或者说如何尽可能地延缓经济增长速度趋于下降。如
果有这个可能,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增长还存在着高速增长的潜力,那么潜力在
哪里以及应该如何去发挥这些潜力?这些问题就成了本文研究的中心内容。论
文从回顾和总结中国经济增长的过去和现状入手,认为中国目前经济增长的主
要特点是增长不均衡——城乡不均衡与地区发展不均衡,进而认为中国经济增
长的潜力发挥过程,就是中国经济从不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同时也指出了制
约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将是资源和需求的“双重约束”。论文接着分析v『未来中
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主要体现在大国经济优势、二元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发展与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四个方面,展后提出了发挥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有效途径
在于:促进技术进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
本文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首次提出了经济增长速度的长期变动趋势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缓
慢增长阶段、过渡阶段、高速增长阶段、下降阶段与低速增长阶段,每一阶段
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
第二,在论述经济增长实现机制时,认为经济增长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作
用的结果,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不同的,它们是
可以互相替代的。但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所投入的每一种
生产要素都有一个最低限度,低于这个限度就不同实现替代。这就是要素替代
有限性假说。
第三,指出了影响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不同于其他发达国家在
绎济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单一的要么是资源约束、要么是需求约束的状况,制
约我|_14经济增长的是资源和需求的“双重约束”。也就是说,在当前产品总量过
剩的买方市场格局下,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增跃的主要因素的
问州,有效供给(高附加值、高加T度、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不足也同样制约
旨我闭未来经济的进一步增长。目前的主流经济学增长理论都是单纯地从供给
或需求上来谈论经济增长问题,不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现实。
第四,论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高度不均衡,表现在地区发展
1i均衡、城乡发展不均衡等,未来我囝经济增长的潜力发挥过程就是经济增}£=
从不均衡向均衡的转变过程。
第五,城市化和工业化将是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两者之间是‘
个相互促进的过程。论文详细阐述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工业化的主要内容,
它包括两个方面:从农业经济过渡到工业经济与工业结构的升级与高度化并存。
工业结构的升级和高度化就是从制造业向重化工业化发展,以及从工业向第三
产业的发展。
第六,在论述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时,系统地阐释了“大国优势”理论。
人园经济优势表现在八个方面:资源优势、分工优势、劳动力优势、市场优势、
技术发展优势、规模优势、生产力推进优势、资源攘合优势等。
第七,在发展中国家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发挥“后发优势”时,提出了“后
发陷阱”的概念。所谓“后发陷阱”,就是指发展中国家在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
技术时由于不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能力,导致无法跨越发展中
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上的“代差”,而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状态。
第八,论文最后谈到“深化改革,需要培育新的利益主体”,吸收了王珏教
授的“劳动力资本化”的思想。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不仅仅作为企
业的劳动者,更应该成为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即企业的股东;不仅仅维持
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仅仅获得工资,还要进行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分享利
润的一部分。这样劳动者才有剩余,才有积累,有利于加快资本形成;同时,
劳动者还可以把剩余的一部分用于劳动者再教育或培训的支出,提高劳动者的
质量,促进入力资本的形成;另外,劳动者剩余增加,意味着收入增加,有助
于扩大内需,从而促进国民经济进一步增长,发挥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五、论文研究方法
本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
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看待当代经济增长问题。论文的
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以实证分析方法为主。在对我图未来
经济增长潜力的研究进行实证分析时,首先考察经济增氏的各要素(劳动、资
本、技术等)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对未来我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制约作用,
并结合这些制约因素与中国国情,来分析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规范分析足以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着重分析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条件
F,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奉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实现“解放牛产力,发展生产力,
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不能偏离这一价值判断标准。
cj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离不开分析闰
民经济的运行,即研究总供给与总需求等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规律。通过
总量分析研究资源约束与有效需求不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发挥与制约,以
及对围民经济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结构分析主要是对产业结构、资源配鬟结
构、生产结构、组织结构、地区结构与生产力布局等经济结构的变动趋势与经
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来研究我国经济增始的潜力发挥与相应的政策选
择。
㈢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相结合。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经
济增长离不开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我国目前经济增长面临着资源与需求的双
重约束:一方面,在进入买方市场情况下,有效需求不足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
一步增长;另一方面,供给总量过剩是在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经济增长
方式粗放、人均收入刚刚达到1000美元的情况下实现的,而深加工、精加工、
高附加值产品则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有效供给不足将成为我国经济进⋯步
增长的制约因素。供给分析就是改善产品的供给结构,增加产品的有效供给,
推动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需求分析则是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分析入二},研
究如何扩大市场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卿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通过历史的考察和理论分析,对迅速实现
工业化的国家、赶超型国家以及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进行抽象分析,
得出了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长期经济增长态势图,根据经济增长速度
划分为五阶段:缓慢增长阶段、上升阶段、高速增长阶段、下降阶段与低速增
长阶段等。结合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状况,将该模型具体运用于对中国经济增
长的阶段定位,在此基础上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国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根本
方法。研究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运用马克恩主义的经济理论,同时借鉴当代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学以致用,分析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找出影响我国
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制约因素以及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
决办法和政策措施,指导人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
放,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第一章经济增长理论回顾
弹论来源于实践,更重要的是指导实践。同样,经济理论也是来源于人们
埘以往经济活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对未来经济活动的一种预测,从而能
够指导人们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研究中崮经济增
氏的潜力,当然首先必须要r解当前的经济增长理论并对这些经济增长理论进
行客观评价,这样才能够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经济增长理论最早产生于西方社会的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思想,起源于
封建社会末期,历经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资本主义和社会t义并存
的社会,不论在什么时间和什么社会,都会有相应的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
襞,以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经济增长理论经过几个世纪的发
展,目前流派众多,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关于经济增长理论流派的划分
育许多方法,有根据年代来划分的,也有根据经济增长理论所代表的观念来划
分的(这也是当今最主要的一种流派划分方法),不一而足。本文研究我国经济
增长潜力,需要研究经济增长的过去、现在与对未来的展望,以便使经济增长
的研究更贴近时代,因为经济增长理论离不开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就
有必要顺着历史的脉络来梳理和把握经济增长理论。同时,由于经济学的阶级
性,我把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单独放在本章的最后一部分,以示与西方经济增
长理论的区别。
第一节关于古典经济学的增长思想及其评述
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思想主要有以托马斯.曼和威廉.配第为代表的重商
{义、魁奈为代表的重农主义、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代表作的经济增长
思想,还有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论、李嘉图的悲观经济增长思想、李斯特
的经济增长理论以及萨伊定理等方面。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有两个基本特征:国民经济的某一部分,并且也只有这
一部分能生产超出成本的、可投资的剩余产品;经济增长取决于剩余产品中的
可投资部分。
重商主义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本质是尽可能多地积累财富,成为重商主
义经济政策的理论前提,重商主义者们把货币与资本等同起来,认为货币是有
生产性的,并由此得出了许多现在被认为是错误的见解。譬如说,贸易需依靠
大量的货币,货币缺少的地方,贸易必然停滞;货币多的地方,贸易必然繁荣。
他们片面地夸大了货币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忽视了货币只是商品交换发展到
第一章经济增长理论回顾
弹论来源于实践,更重要的是指导实践。同样,经济理论也是来源于人俐
埘以往经济活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对未来经济蠕动的一种预测,从而能
够指导人们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研究中崮经济增
长的潜力,、j然首先必须要r解当前的经济增长理论并对这些经济增长珲论进
行客观评价,这样才能够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经济增长理论最早产生于西方社会的占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思想,起源于
封建社会末期,历经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资本主义和社会卡义并存
的社会,不论在什么时间和什么社会,都会有相应的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
殴,以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经济增长理论经过几个世纪的发
程,月前流派众多,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关于经济增长理论流派的划分
何许多方法,有根据年代来划分的,也有根据经济增长理论所代表的观念束划
分的(这也是当今最主要的一种流派划分方法),不一而足。本文研究我国经济
增长潜力,需要研究经济增长的过去、现在与对未来的展望,以便使经济增长
的研究更贴近时代,因为经济增长理论离不开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就
有必要顺着历史的脉络来梳理和把握经济增长理论。I司时,由于经济学的阶级
性,我把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单独放在本章的最后一部分,以示与西方经济增
长理论的区别。
第一节关千古典经济学的增长思想及其评述
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思想主要有以托马斯。曼和威廉。配第为代表的重确
丰义、魁奈为代表的重农主义、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代表作的经济增长
思想,还有马尔萨斯的“人口陷l!I}”论、李嘉图的悲观经济增长思想、李斯特
的经济增长理论以及萨伊定理等方面。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有两个基本特征;国民经济的某一部分,并且也只有这
‘部分能生产超出成本的、可投资的剩余产品;经济增长取决于剩余产品中的
町投资部分。
重商主义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本质是尽可能多地积累财富,成为重商主
义经济政策的理论前提,重商主义者们把货币与资本等同起来,认为货币是有
生产性的,并由此得出了许多现在被认为是错误的见解。譬如说,贸易需依靠
大量的货币,货币缺少的地方,贸易必然停滞;货币多的地方,贸易必然繁荣。
他们片面地夸大了货币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忽视了货币只是商品交换发展到
他们片面地夸大了货币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忽视了货币只是商品交换发展到
‘定阶段的产物,货币流通要受到商品流通的决定和制约。
配第首先提出劳动价值论,他是将劳动与价值结合考虑的第。人。他将商
品价格分为“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并且较早地对生产领域进行了全面的
理论探讨,是生产理论的卓越研究者。但是他是从属于重商主义向古典经济学
过渡时期的经济学家,所以他的著作有时不免带有重商主义色彩。
而按照魁奈的观点,经济增长首先取决]二农业剩余产品的再投资,但也受
农产·%需求量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租的支出)的影响。魁奈的《经济
表》展示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经济部门(或部类)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分
析阉民经济增长或衰退的原因及机制,并为重农主义的经济政簸提供了一个t,f
资利用的理论基础。
斯密的《国富论》将经济剩余的产生同资本积累及经济增长相联系,吸收
了魁奈经济思想的精髓。斯密还找到了一种更明快的表达方式,而不像魁奈的
《经济表》那样复杂难懂。不仅如此,斯密还指出,工商业对剩余产品的字Jn:
也有贡献,而不像魁奈所主张的那样,只要农业劳动才是能够创造剩余产品的
生产性劳动。这种表现更易为斯密的同时代人所接受。
李嘉图在继承了斯密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注重研究收入分配理论,并
将农业报酬递减引入自己的理论体系。他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一著
作中,分析了各种赋税原理中的收入分配效应,描述了导致经济增长或衰退的
基本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工资、利润和地租的相对份额,而工资、利
润及地租的分配格局又如何影响着经济增长的轨迹和前景。
马尔萨斯最著名的理论是人口论。他从“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两性问
的情欲是必然的”这两个规律出发,得出这样的结论:人口以几何级数增加而
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增加。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是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造
成的劳动群众的贫困失业,说成是存在于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普遍的人口
规律作用的结果,然后又反过来用这个所谓人口规律来证明资本主义私有制是
这种永恒的人口规律所形成的最后制度,认为只有这种制度才能使人口的增加
受到自然的限制,才能改善人类的德性,使人类得到最适当的发展。这实际l:
完全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度辩护的。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决定社会发展的不是
人口,而是人们获取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所以马尔萨斯对人口问题的基本观
点是不科学的。
李斯特出生于德国,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国家主义者和贸易保护论者,他接
受了斯密的关于分工能够促进财富增长的观点,并且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
为,分工的原理不仅运用于某一行业,也适用于整个国家。其主要观点,体现
在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主张上。他提出了独具特色的生产力理论,认为财
寓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要重要得多,它不仅可以使原有的价值得到保存,札H
可以使已经消耗掉的价值得到补偿。为了发展德国的生产力,必须实现关税保
护制度。李斯特认为,自由贸易只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相等的两个侧家才
适用,但是由于德国的工业化水平落后于英法国家,因而主张通过关税保护制
度,首先使德国实现工业化,然后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实现自由竞争。尽管李斯
特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只是片面地强调了制造业部门的成长,忽视了其它’卜lk
部门对工业化的作用,但他的通过关税保护以促进一国的工业化的主张对J一大
发展中国家而言仍然具有前瞻性,对发展中国家实施“进口替代”战略以实现
[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里论述_:厂“供给创造需求”这·
经济学中著名的萨伊定理。这一一定理包括四个要点:(1)一种产品的生产给另
种产品创造了需求;(2)货币交换的实质是产品和产品之间的交换;(3)某种产品
过剩是因为另一种产品供给不足,所以造成生产过剩的原因是供给不足;(4)局
部的产品失调可以通过价格来调节。萨伊定理是现代供给学派的理论根源,在
凯恩斯主义以前的宏观经济思想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它强调供给能够自动创造
需求的思想,意昧着只要增加社会的总供给水平就可以实现经济增长,或者说,
一个国家能否实现经济增长取决于社会总供给。这在“短缺经济”时代,萨伊
定理对增加供给,促进生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步入“过剩经济”
时代,若仍然强调供给的决定作用,而忽视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然是违
背现实的,因而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土壤”。虽然如此,在我国目前经济总量
过剩、高加工度、高附加值产品依然供给不足的发展阶段,萨伊定理对促进有
效产品的供给,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二节基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增长模型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世界性的大危机,以1936年凯恩
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沧》发表为标志的凯恩斯革命应运而生,为现代宏
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核心在于他提出了
以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分析方法为中心的需求管理的政镱主张。他认为,有
效需求不足是难以实现充分就业的根本原因,而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边际
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这三大心理规律的影响。因此,
以刺激总需求为目标的需求管理政策就构成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主要
内容。凯恩斯在其宏观经济理论中通过储蓄一投资分析,力图说明短期内国民
收入与就业量的决定。但这种均衡分析方法采用短期的、静态的分析方法,而
不能说明长期的、动态变化趋势。为了将这种静态分析长期化、动态化,在凯
恩斯卡义的基础上就产生了多种经济增长模型。其中主要有哈罗德一多吗模型,
索洛等人提出的新古典模型。以及罗宾逊等人的新剑桥模型,其中又以耨占腆
模型影响最大。F而分别加以介绍:
(j哈罗德一多马模型。该模型的·㈨)思想是:把产量(或收入)增艮率提
高到它所引起的投资恰好能吸收本期的伞部储蓄的程度,乃是实现经济均衡增
长的摹本条件。其模型可由下列的基本方程式米表达:
G:曼
C
式中:G——产出(或收入)增长率:
s——储蓄率,指全社会储蓄量r吁国民收入的比重;
c——资本一产出率,是指每单位的产出量所投入的资本量。
模型的含义是:所需投资量在收入中所占比重恰好等于给定的储蓄率S,这
样就可以保证每年的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使经济得以稳定增长。哈罗德由此
提出了三种经济增长率:实际增长率(G)、有台意的增长率(G。)与自然增长率
(G。)。只有当G=G。=G。,才能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该模型表明:当(1
不变时,要使既定的s下的储蓄量全部被投资者所吸收,就必须保证一定的产
量增长率;要得到一定的产量增长率,就必须保证~定的s,如果这时国内的S
不高,就应考虑引进外资的问题;如果S不变,又无外资引进,就只能降低C,
即提高生产技术,改进生产方法,使每单位资本的产出量增加,或使每单位的
产出量所投入的资本量下降。因此,可以利用该模型简单明了,易于计算的特
点,为国家制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参考依据。
实际上,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是把凯恩斯的储蓄等于投资的均衡公式进
行动态化和长期化得到的结果。正是因为动态的分析方法考虑了时间因素的影
响,才使得他们的理论较之凯恩斯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及应用价值。另一方面,
由于上述三种经济增长率是由各自不同的因素决定,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恰好能满足上述公式条件的情况是极其偶然的,⋯般是难以
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的。这表明了该模型增长路径的艰难性,因而被称为
“刃锋”式的增长路径。
㈢新古典模型。1956年,新古典综合经济学家索洛和斯旺等人将凯恩斯经
济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结合起来,提出了新古典增长模型。该模型首先假定:
第~,生产中只使用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并且这两种要素是互相替代的,即
资本和劳动的组合比例以及资本~产出比率是可以改变的:第二,在任何时候,
劳动和资本这两种要素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可用公式表达如
下:
等=口c等,+∥c≯"
式中:兰生——产量增长率,即国民收入增长率;
r
些——资本增长率:
K
兰兰——劳动增欧率;
L
‘r——技术进步程度;
a,b——分别为资本、劳动的产出弹性。
该模型反映出:经济增长率等于劳动、资本增长率与其产出弹性之积加』:
技术进步程度。其含义是:可以通过市场调节,即通过市场上生产要素价格(利
息率与工资)的变动,来改变劳动和资本的配合比例或资本一产出比率,使经
济增长率趋向于与自然增长率相等,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稳定
增长。这样,可以避免哈罗德一多马增长模型出现的“刃锋”式的增长路径。
新古典模型肯定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技术进步有利于促进
经济增长。这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相一致的。资本主义国家经
济增长史证明: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科技发达,技术进步迅速,技术
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突出。该模型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用计量的方
法来估算劳动增长率、资本增长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等对经济增长所起的贡献
人小。所谓全要素生产率,是指除劳动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对经济增长贡献外
的剩余部分。目前世界各国在估算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时大多采用该模
型来计量。
然而,该模型把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来考虑,独立于经济增
长的模型之外,这是不符合经济增长的事实的。技术进步不可能独立于经济增
长模型之外,它既能从物质资本上体现出来,也能从人力资本上体现出来。实
际上,技术进步是内生于经济增长的。另外,新古典模型对资本主义经济增长
的前景过于乐观。他们认为,经济增长可以很好地解决资本主义经济中诸如收
入分配、资源供给等一般被认为是很不好解决的问题。这其实是资产阶级经济
学家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其目的在于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永
恒性。
o新剑桥模型。以英国经济学家卡尔多、罗宾逊等人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
在经济增长问题上力求将经济增长理论同收入分配结合起来,并将经济增长过
程中收入分配的变动趋势作为研究的重点。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可用下列公式
来表示:
s=可P·Sp+可W·S。
式中:S一叫诺蓄率:
n
二一利润收入I寸国民收入的比重;
j7
II,
!——工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7 s。⋯利润收入者的储蓄倾向;
s。一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f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的出发点仍然是G=兰一,即要达到既定的增长率,可以
L
通过改变储蓄率s和资本一产出的比率c,要提高经济增长率就要提高利润存
国民收入中的份额,从而提高储蓄率,增加投资率。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使
G。=Gn,而在s”s。既定的条件下,就要通过改变鲁和≥来调节s,从而实现
I I
G。=Gn。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通过分析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经济增长率
的变化将引起国民收入分配的相对份额的变化;经济增长率越高,利润收入在
国民收入中所占相对份额越大,工资收入所占相对份额越小,从而加剧了资本
主义社会收入分配的失调;经济增长的结果是有利于资产阶级而不利于无产阶
级: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大病症就在于收入不均等。因此,要消除资本主义社会
的种种弊端,就要将收入均等化政策作为首要的政策目标,因为经济增长的政
策不仅不能消灭贫困,反而会加剧贫困,主张国家应采取措旌改进国民收入的
分配。所以,新剑桥学派又被称为“凯恩斯主义左派”。该模型所揭示出的资本
主义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趋势已被证实,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以
及对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开辟了经济增长研究的新领域,具
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收入分配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改变社会储蓄率,增加资本
形成,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利润收入者的收入比例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储蓄率
的增加和经济增长的结果;另外,该模型假定储蓄都能自动转化为投资,两大
收入阶级的储蓄率不变,资本一产出比率不变等,与现实不符合。其提出的收
入均等化的政簸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确实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但模型并
没有认真分析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反而极
力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试图通过收入均等化的政策措旖来缓和资本主义制度的
内在矛盾,只能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出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改良主义方
案。
第三节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已成为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研究分支。影响经济增
欧的因素很多,正确认识这些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便寻求促进经济增
f!==的路径,对研究我同经济增长的潜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经济增长因素的
分析与研究已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来自美国的四位经济
学家库兹涅茨、索洛与肯德里克、丹尼森等人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一、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是建立在长期对经济资料的汇集、整理和
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技术、制度与结构上说明经济增长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
作用。他强调了科学技术进步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他把经济增长定义
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
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
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他认为,先进技术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
件,制度与思想意识的相应调整是保证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作用的充分条件,提
供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库兹涅茨通过研究发现,在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效率的提高,丽不是要
素投入量的增长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效率的提高主要归功
于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化。库兹涅茨还运用各
个部门的产值和劳动力在国民生产总值和总劳动力中的不同比重来测定产业结
构,说明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特点及其原因。他认为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是:
第一产业在总产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在总产值中的比重逐步
增加。这个趋势在各部门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的变化中明确地反映出来。同
时他认为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均产值的增长通过改
变消费结构、外贸结构与收入分配的变化来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另外,库兹
涅茨通过研究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提出了所谓的“倒u型”假说:“在
经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其后,经历
收入分配暂时无大变化的时期,到达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趋ji平
等。”o
库兹涅茨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对大量的历史统计资料进行纵向的长期趋
势分析和横向比较分析,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常用的方法。他通过
分析研究得出了效率的提高而不是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对现代经济增长发挥着越
”‘方齐云、王皓、李卫兵、王滨:‘增长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0页。
16
泉越蓖要的作用,突破了传统的“唯要素论”(即强调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刘经济
增长的作用)的局限。他对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特点以及原因的分析研究,
为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但库兹涅茨这种分析方法,也
白-它的局限性,即经常受到统计资料的限制,如果统计资料积累少,时蚓短,
运媚这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就很不充分。
二、索洛和肯德里克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索洛对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重要贡献之一在于他的分析方法——一余值法,
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被看作增长率与要素投入量增加所引起的增
长率之差。他认为,知识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像物质投入(劳动、资本)
那样直接衡量,可以采用余值法来估算:在经济增长率中,有一部分是ir以被
⋯种因素明确说明的,而那些无法被这些因素说明的增长率的剩余部分,就被
认定为是知识进步的结果。如美国在1929~1957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2.93%,
其中资本投入因素占O.4%,劳动投入因素占1.51%,资源配置变化为O.34%,
最后的剩余0.59%无法被上述因素所说明,这个因素就归结为知识进步的作用。
虽然余值法使知识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了~个大概的估计,但它还过于笼
统,这就使它的精确性受到了限制。
肯德里克根据美国国民收入统计资料的整理分析从量上来确定技术进步对
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在分析时,他使用了全部要素生产率(指产量与全部要
素投入量之比)这一概念。根据这一概念,他计算出1889一1957年间美国实际
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3.5%,其中由于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的增加所
带来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是平均每年1.7%,而由于全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即
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是平均每年1.8%。在1948一1966年,
实际年平均增长率为5.3%,而全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2.99%。这说明了
全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他还探讨了影响全部
要素生产率的因素。他认为影响全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主要有:
无形投资(对研究与发展、教育、训练等的投资)的增减;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程度及其适应经济变化的速度:技术革新的扩散的速度;生产规模的变动;人
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质量等。但他并没有从量上说明它们各自对全部要素生产
率的提高的影响程度。这一工作由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来进行的。
三、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丹尼森运用并发展了肯德里克的全部要素生产率分析方法,他不仅计算丁
总投入量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且又把总投入量和全
要素生产率分为若干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详尽的定量分析。这种分析在经济
增长理论中有相当大的影响。丹尼森认为,影响增长率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
总投入量(即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以及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Ⅱ口令要素,仁产
牢)。这两大类因素又可进一步细分。丹尼森把劳动分解为四项:就业量、工作
时数、年龄一性别构成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前两项反映了劳动投入数量的变化,
后两项反映了劳动投入质量的变化。这说明了,劳动投入量不仅仪是一个数量
概念,而且也有质量问题。他把资本投入分为存货、非住宅建筑与设备、住宅
和围际资产等四项。在计算出以上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指数,进而推算出各自
的增长率后,丹尼森以它们各自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为权数进行加总,
得出全部要素投入指数,由此推算出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丹尼森把增长率与要素投入量增加引起的增长率之差当作全要素牛产率所
引起的增长率,他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知识进展、资
源配置的改善和规模经济等。丹尼森先估算出资源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
假定了规模经济的贡献,余下的则是知识进展的贡献。
丹尼森在以上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及其相对单位的变化并
对促进美国的经济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特别是强调了加强教育与推动知识进
展的重要性。
丹尼森通过比较要素投入量与全要素生产率在战后美国与西欧各国经济增
长过程中作用的不同,把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扩大到国际范围内,比较这些
因素在各国经济增长中的差异。
丹尼森在定量分析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但
也只是在这方面作出了创造性的初步探索,还有许多研究得不够深入,例如经
济增长因素分类的细化,用知识进展来代替教育、科技、人力资本开发等诸凶
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是过于笼统;对经济增长的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
研究还没有开展等。
第四节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是相对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而言的,新古典经济
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外生力量推动的结果,而新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知识、
技术进步等作为内生因素推动着经济的长期增长。故新经济增长理论又称为“内
生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为多数经济学家共同接
受的基本模型,而只是由一些持相同或类似观点的经济学家提出的各种增长模
趔构成的一个松散集合体。但这些新经济增长模型都包含着共同观点:经济增
长是由经济系统内生变量决定的,是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外生因素作
胡稀宁:(当代西方经济学前沿聚角》,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第124~159页。
18
用的结果;内生的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它们的基本思想都是
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用以说明知识积累、人力资本积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
性因素。同时,它们也都隐含着这样的政策含义:政府的诸如产业政策、贸易
政策,等等,对一国实现持续稳定的经济增k具有卜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大
多数新增长理论模型都着重考察技术进步得以实现的机制,并考察了技术进步
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如:产品品种增长、产品质鼙升级、边T边学、人力资
本积累、知识积累、技术模仿等。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就是以完全竞争为假定条件来说明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条件的初级阶段与以垄断竞争为假定条件并建立了各种
经济增长的模型的发展阶段。
一、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新经济增长模型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新增长模型可以根据各模型关于总量生产函数的不同规
定,分为外部性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和凸性增长模型两种基本模型。
㈢外部性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
该模型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总量生产函数呈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造成
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在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溢出效应。对单个厂商而言,技术
进步表现为一种外在经济,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可以在完全竞争的假定下说
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外在性条件F的内生增长模型包括:罗默的知
识溢出模型、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巴罗的公共产品模型和拥挤模型、
克鲁格曼~卢卡斯一杨边干边学模型、斯托齐的边于边学模型等。其中以罗默
模型和卢卡斯模型最具代表性。
罗默模型假定:知识是追逐利润的厂商进行投资决策的产物,因此知识是
经济系统决定的内生变量;知识具有溢出效应,任何厂商生产的知识都能提高
全社会的生产率。罗默认为,知识溢出的存在造成,一商的私人收益率低于社会
收益率,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条件下,厂商用于生产知识的投资将偏少,从而使
分散经济的竞争性均衡增长率低于社会虽优增长率;知识或技术是私人厂商进
行意愿投资的结果,像物质资本投资一样,私人厂商进行知识投资也将导致知
识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但是知识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足以抵消固定生产要
素存在引起的知识资本边际产品递减的趋势。因此,知识积累过程不会中断,
经济能够实现长期增长。
卢卡斯模型假定全经济范围内的外在性是由人力资本的溢出造成的。卢卡
斯认为,人力资本既具有内部效应,又具有外部效应。人力资本的内部效应足
指个人拥有的人力资本可以给他自己带来收益;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是指个人
的人力资本有助于提高所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但个人并不因此而获益,因此
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就是指人力资本所产生的正的外在性。由于人力资本的外
部效应不能给人力资本拥有者带来收益,所以个人在进行人力资本积累决策和
时间分配决策时不会考虑其对生产率的影响。这一模型的政策含义也就在于:
歧府应当更多地进行人力资本积累方面制定出有效的政策。
㈢1111性增长模型
11性增长模型又称线性增长模型。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在完全竞争条件F,
崩资本积累说明经济的内生增长。IJ、性增长模型主要有琼斯一真野惠里模型、
甫贝洛模型。
琼斯~真野惠里模型假定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不变的,或者说生产技术是
l。、性的。他们认为,凸性生产技术足以保证经济实现内生增长。经济增长的实
现条件是使利率始终高于贴现率的倒数,也可以表示为资本边际产品高于贴现
率的倒数。在该模型中,没有税收时的均衡增长率就是最优增长率,经济将趋
近1二平衡增长路径,经济的稳定增长率既取决于生产技术条件,又取决于消费
者偏好。该模型的政策含义是:政府的经济政策能通过影响储蓄意愿和折旧率
而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率;各国增长率的差异是由各国政府实施不同的经济政
策造成的;政府的税收政策将造成经济的扭曲,使竞争性均衡不再是社会最优,
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政府应实旌减税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
雷贝洛模型考察了经济中存在不可再生要素时各类资本品在经济增长率中
的作用。该模型认为,为了使经济实现内生增长,经济中必须存在一类核心资
本。所谓核心资本是指这样一类资本,不可再生要素对该类资本品的生产不存
在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即使消费品和其他资本品均由不可再生要素生产,
而且经济不存在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增,只要经济中存在核心资本,资本积累过
程就不会中断,内生经济增长就可以持续。经济的稳定增长率取决于核心资本
生产部门的生产技术、消费者的储蓄意骡、折旧率以及经济的工作总时数。雷
贝洛将增长率的国际差异归因于各国实施的不同的经济政策,那些收入税率较
高及产权保护较差的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较低。他还认为,对非核心资本品征
税不会影响经济增长率:而对核心资本品的生产征税,将导致经济增长率降低:
政府应减免核心资本生产税以促进经济增长。
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新经济增长模型
垄断竞争条件下的新增长模型是用技术进步解释经济增长,根据技术进步
表现的形式不同,将垄断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分为三种:一是分工型增长模
型;二是产品品种增加型增长模型;三是产品质量升级型增长模型。
㈠分工型增长模型
亚当·斯密与阿尔文·扬认为,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工意味着经济
的多样化,表现为新行业的出现及生产迂【亘f程度的加深,分工经济是‘种多样
化经济:分工也意味着1二人专业化程度的加深,分工经济是一种专业化经济。
分T取决于市场容量,而市场容量本身又是由分工水平决定的,因此研究经济
增长就归结为研究经济系统中分工的动态变化。罗默等人在斯密和扬的分工的
基础L,明确指出r分一F或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并H从供给角度
考察了限制分工深化的条件。罗默认为,决定分工深化和技术进步速度的不是
市场容量,而是生产上存在的固定成本。
贝克尔和墨菲用分工和专业化的演进说明经济增长。他们认为,分工主要
小足取决于市场容量,而是取决于工人的协调成本和知识存量;分工深化使经
济产。生规模递增的收益,同时使经济的协调成本上升;当知识存量不变时,经
济存在一个最优的分工水平;当经济的知识存量会不断内生地增加,知识积累
降低了经济协调成本,导致分工的不断演进和经济的持续增长。这样,专业化
和经济增长二者便通过知识积累而联系起来;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
增长的根本源泉。
㈢产品品种增加型增长模型
斯蒂格利茨在考察垄断条件下产品多样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时,提出了一
个独特的效用函数:D—s效用函数。该函数假定消费者偏好多样化消费。埃蒂
尔将D—s效用函数重新解释为~种生产函数,认为新产品的引进将提高厂商的
生产率,导致总量生产函数呈现规模收益递增。生产新产品所耗费的固定成本
构成产品多样化的唯一限制,固定成本的存在使产品的无限多样化成为不可能。
罗默最先用D—s效用函数说明垄断条件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该
模型把经济分为中间产品部门和消费品部门。中间产品生产者花费固定成本研
制出新产品并成为该产品的惟一生产者。中间产品厂商具有的市场力量使它的
产品定价超过产品的边际成本,从而私人厂商受到内在的激励去研制和生产新
产品。消费品生产者是价格的接受者,他利用劳动和所有中间产品生产出最终
产品。由于假定消费品部门的生产函数是n—s型的,中闯产品品种的增加提高
r消费品厂商的生产率,因此产品多样化对于消费品厂商而言相当于一种外在
经济。在这一模型中,以产品品种增加为表现形式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内生
增长的惟一源泉。罗默以此解释了斯密的“增长源于分工”的思想。
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考察了消费品品种增加型增长模型。这一模型也分为
两部门:经济中存在研究部门和消费品部门。研究部门研制关于消费品的新设
计,消费品部门购买研究部门的设计并据此生产实际消费品,两个部门具有不
同的生产技术。消费品生产者购买研究部门的新设计后,用收益不变的生产技
术生产出新型消费品。由于每种消费品均由惟一厂商生产,每个厂商拥有实际
的市场力量,它通过使产晶定价高于其边际生产成本以支付购买专利的费用。
这一一模型假定消费者偏好多样化消费,其效用函数是D—S型的。消费品品种增
加带来两种外在性:新设计所体现的知识增加使研究部门的研究成本降低和生
,”率提高;消费多样化使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提高。在知识增加同时产生上述两
种外在性的情况下,经济可以实现内在增长。
㈥产品质量升级型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升i仪表现为产品数量的持续增加,而且表现为产;弛质量的不断提
高。产品质量升级是经济的行为主体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
结果。产品品种增加和产品质量升级是产品创新的两种具体形式。格罗斯曼和
赫尔普曼假定生产函数仍是D—s型的,但是现在产品种类数N不变,每个部门
’}产一种产品,技术进步表现为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质量可以无限上升。在
每一部门内,新的更高质量的产品优于旧产品,因为前者可以提供更多的生产
性服务或效用。
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假定技术具有两种外在性:一是厂商可以利用所有的
创新成果,技术的这种溢出效应将导致分散经济的技术进步率和均衡增长率过
低;二是生产某种产品的新技术的出现使原先生产该产品的厂商损失了全部资
产价值,但创新厂商对此不予考虑,使得创新的私人成本可能小于社会成本,
私人厂商具有较高的从事创新的激励,进而导致研究密度和增长率过高。最终
分散经济的均衡增长率是过高还是过低,取决于上述两种效应哪一种占优势。
新经济增长理论突破了传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研究框架,将技术进步纳
入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范围之内,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有助于我们重视知识、
技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际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发挥出
的越来越重要的决定作用。这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今世界
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科学技术的竞争,一国能否拥有知识和
科技的优势,决定了该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发达国家领先于发
展中国家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拥有了领先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优势。对我国正处
于经济体制转轨的国家来说,新经济理论关于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对我国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由于新经济增
长理论还处在发展过程之中,还不是一套完全成熟的理论,其不足之处在于: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假定条件过于苛刻,有些假定条件不符合经济现实情况,从
而削弱了该理论的适应性和说服力;过分强调了知识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
决定作用,而忽视了知识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因素,只
有在适宜的制度环境下的激励机制才能促进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等。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4页。
22
第五节制度与经济增长
在新制度经济学诞生以前的占主流地位的新占典经济增长理论,是从要素
投入和技术进步的角度来考察经济增长的,把制度作为当作经济增长模型的外
,lj因素被排除在经济增长的分析之外,成为经济增长理论中尚未打开的“黑箱”。
打开制度这只“黑箱”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研究最卓有成效的经济学家主要有
诺斯、科斯、威廉姆斯、舒尔茨,还有中国的林毅夫等人。下面丰要介绍诺斯
关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理论。
诺斯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史。他认为,在技术没有发爿:变化
的情况下,通过制度变迁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起
决定作用的是制度性因素而非技术性因素,技术进步本身就是经济增长而1i是
经济增长的原因。制度的功效就是要通过提供~系列的规则来界定交易主体问
的相互关系,减少环境中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保护产权,增进生产性活动,
使来源于交易活动的潜在收益成为现实。诺斯为了说明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
作用,还研究了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等问题。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生产、
交换与分配的基本的政治、社会与法律规则,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
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规则,而制度本身是“一整套规则,它遵循的要求和合乎
伦理道德的行为规则,用以约束个人的于亍为。””即制度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
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既然各种规则不仅造就了引导和确定经济活动
的激励系统,而且决定了社会福利与收入分配的基础,那么制度结构在静态【:
就决定了一个经济实绩及其知识存量的增长率。
诺斯认为,制度变迁也是一个动态均衡过程,是从均衡到不均衡再到均衡
这样不断变化的过程。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的行为主体都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
大化,只有在预期收益等于预期成本时,才能实现制度均衡;在预期收益大于
预期成本的情况下,行为主体才会推动直至最终实现制度变迁。因此,制度变
迁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对于促进或延缓制度变迁起着关键作用。诺斯因而得出
结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制度及其创新,即“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
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
。而导致制度变化的诱因和动机是产权的界定及变化。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提出了强制性制度变迁理论。他区分了两种类型
的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现行制
度安排的变更和替代,它由个人或一帮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
和实行,它必须由某种在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获利机会引起;而强制性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26页。
。诺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页。
23
制度变迁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是因在不同选民集团之间对现自-收
入进行再分配而发生。林毅夫认为,由于制度安排是公共产品而存在“搭便车”
刚题,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供给会低于最优水平,国家干预可以弥补持续的制度
供给不足,因而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型的主要方面是建立国家的经济模式。I嗣家
的基本功能是提供法律和秩序,保护产权以换取税收,作为垄断者,国家町以
以比竞争性组织低得多的费用提供那种制度性服务。但国家作为一个利益集团,
吐三存在集团的利益最大化问题,因此国家必须提供一整套有效的产权规则、法
律秩序等,用来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实现税收的最大化,并且减少统治者自己
jH于统治国家的交易费用。强制性制度变迁只有在统治集团的预期收益高』二制
度变迁带来的预期费用时才会发生。
制度变迁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能够很好地解释具有资源禀赋相类似的国
家之间增长率的差异,也能够很好地解释那些资源禀赋不足的国家经济增长的
原因,对现实经济增长具有的较强的说服力。对』。L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制度变
迁理论对增加制度供给的制度环境,促进和深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
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但制度变迁理论过于强调制度的决定作用,无法说明在
制度均衡的条件下经济如何增长问题。制度固然很重要,但制度从属于生产关
系范畴。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制度归根结底要受到生产力的决定和
制约,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六节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
马克思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也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马
克思的《资本论》是其一生心血的结晶,是经济学史上的一部宏伟著作。《资本
沦》这部著作包含着马克思丰富的经济增长的思想,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其实
就是扩大再生产理论。在此,仅仅简要介绍一下马克思的一些主要经济增长的
思想。
‘0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货币积累与实际积累必须相等。货币积累是在剩
余价值的基础上,将货币化的、准备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剩余价值积累到足够的
数量。建设一个新企业或扩大一个老企业,都必须要有相应的货币积累过程;
实际积累是将积累起来的货币资本转化为相应的生产要素,转变为现实的生产
能力,实际地进行扩大再生产。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要求货币积累与
实际积累保持平衡。这个平衡有两个含义:一是物质构成上的平衡,即用于货
币积累的资本家准备出卖剩余产品的使用价值,必须符合另一类准备扩大再生
《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75~100,551.-592页。
24
,n的资本家用于实际积累的物质需要;二是价值数量上的平衡,即出卖的准备
用j:货币积累的剩余产品的价值量与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的购买力相等。如果
这种平衡遭到破坏,不仅扩大再生产不能正常实现,连简单再生产也会受到影
响。货币积累与实际积累必须保持平衡,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客观要求。马克
思指出,在资本主义“这种生产的自发形式中,xlz衡本身是一种偶然现象。”吲
州,社会再生产中的商品交换“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呈现出同样多的造成过程
灾常的原因。”
(j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b“理论
’j克思在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时,明确地将商品价值分解为)ii变资本、可
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个部分,将社会生产部门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
类。马克思分析社会再生产的圈式为:
I 4000c+1000v+1000m=6000(生产资料)
II 1500c+750v+750m=3000(生活资料)
实现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必须具有两方面的条件:一要有多余的生
产资料,二要有多余的生活资料,以便为扩大再生产提供增加的生产资料和生
活资料。对于第一部类资本家来说。要扩大本部类的并生产规模,必须为本部
门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追加的生产资料可由自己部门来提供(I△
m),由于本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其追加的生活资料必须与第二部类牛
产的生活资料相交换;而第二部类是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其生产生活资料的
生产资料有赖于与第一部类所生产的生产资料相交换,第二部类不仅向第一部
类提供维持简单再生产的生活资料,而且还必须提供用于扩大再生产所追加的
生活资料。
从图式上可以看出:I(v+m)>llc,这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这个条件
抽掉了I内部c的交换、补偿和追加,若加入这些因素,则I(v+m)>IIc变为Ifc
+v__卜m)>lc+Ilc;第一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是4:1,第二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
是2.-1,说明第一部类比第二部类具有较高的资本有机构成,技术发展水平比
较高。假定第一部类将剩余价值的一半用于积累,即资本家积累500,仍按4:1
的资本有机构成,则第一部类经过积累,产品在价值上重新组合为:
I(4000c+△400c)+(1000v+△100v)+500m=6000(生产资料),即
I 4400c+1100v+500m=6000(生产资料)。
从上式看出第一部类与第二部类用于交换的产品价值I(v+m)=1600,面第
二部类用于交换的Ilc=1500,不能满足第一部类积累的需要,所以也要积累。
从第二部类的m中提出150m,仍然按第二部类资本有机构成2:1,则IIc追加
100,lIv追加s0。这样,经过积累,第二部类产品在价值上重新组合为:
II(1500c+△lOOc)+(750v+△50v)+600m=3000(生活资料),l/IJ
II 1600c十800v+600m=3000(生活资料)。两大部类经过积累,产品重新绷
台,并进行交换,图式变为:
I 4400c+llOOv+500m=6000(生产资料)
lI 1600c十800v+600m=3000(生活资料)
这样,两大部类经过积累和交换,产品总价值仍为9000,但在价值上的纽
合方式发生了变化,I(v+m)=Iic=1600,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得以满足。如果防大
部类的年剩余价值率不变,仍然为100%,则第二年年终产品价值构成为:
l 4400c+1100v+1100m=6600(生产资料)
II 1600c+800v+800m=3200(生活资料)
第二年的产品总价值为9800,比上一年增加800,年增长率为800÷
9000=8.89%。
从上述图式及其变化,我们可以领悟出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平衡条佴+的本质
和内涵,这就是:一定要在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积累;两大部类必须
同时进行积累可扩大再生产;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必须保持平衡;各部门、各
类产品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做到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两大部类互
相提高市场,互为需求,互为实现条件。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对我国国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要求各部门、各
类产品之间保持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这只是一种偶然的非常态现象,不平衡
才是‘种常态现象。为了保持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必须认识政府宏
观调控的重要性,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政府
对同民经济运行的调节,注重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指导各部门协调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第二章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动规律与中国经济增长的
阶段定位
第—章对当前主要的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历史的回顾,并作出了简要的总
体评价,目的是希望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特征和规律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准确
的把握,解读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殊现象,预测对未来我
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从本章开始,论文将切入正题——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潜
力研究,以后的篇幅均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分析。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
25年的高速增长,从1978~2002年我国GDP总量年平均增速高达9.4%,但未
来经济增长形势如何?我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以前的高速增长?不论是从世界
各国经济增长的现实还是从经济增长理论来看,一国经济能够长期持续保持高
速增长的态势是难以为继的,也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在经历了~
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其增速不可避免地将趋于阐落。迄今为止,世界上能够
连续20年保持年均增长率在8%以上的高速增长的国家都集中在东亚地区(见
表2一1),因而被称为“东亚经济增长模式”。我国能否突破这个增长极限,按
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在本世纪初的头20年里实现GDP再翻两番的|==ij
标,即在当前己实现了25年以高达9.4%的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再保持20年以
年平均增速7.2%的高速增长,从而使中国经济到2020年实现长达43年的高速
增长?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表2-1中国、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经济增长率
GDP GDP GDP
国家或地区高速增长前期高速增长期高速增长后期
增长率增长率增长率
中国19S2~1978 6.15 1978~2002 9.52
日本1955~1973 9.22 1973—J2000 2.81
新加坡1960~1965 5.74 1965~1984 9.86 1984—0000 7.18
韩国1953~1962 3.84 1962~1991 8.48 1991—,2000 5.76
中国香港1966~1968 2.6l 1968~1988 8.69 1988—,2000 4.14
中国台湾195l~1962 7.92 1962~1987 9.48 1987---2000 6.59
资料来源;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2004)——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236页,
表9-1。
第一节经济增长的实现机制
研究经济增长首先必须了解经济增长的实现机制。所谓经济增长的实现机
制,是指经济体内影响经济增长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实
现经济增长的方式、方法。经济增长是。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向居民提供产出
和劳务的增加,丽提供产出和劳务需要。‘定的要素投入,这些要素包括劳动、
资本、技术等,从长期来看,制度也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制度从短
期来看具有相对稳定性。各种要素li同的组合方式,构成经济增长的要素组合
机制;各经济主体向社会所提供的产出和劳务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总供给,
总供给能否转化为现实的国民收入,它取决于社会总需求的水平。社会总供给
卡¨总需求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构成国民收入决定机制。
一、要素组合机制
经济增长是一国产出和劳务的增加,是资本积累、劳动增加和技术进步作
用的结果。实际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多种多样,除了投入的有形的生产要
泰外,还包括制度变革所产生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与激励机制促进人的创新
活动,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的结构效益。但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
为一个长期的历史动态变化过程,从短期来看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产业结构的
变化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又是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原因,因此也表现为一定的
长期性。从短期来看,经济增长被认为要素投入量增加的结果,这蝗投入的要
素不外乎是劳动、资本、技术等三个方面。新古典综合经济学家索洛和斯旺等
人提出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了AY=瑾(等)+∥(等)+,, Y 、K。。、L。
即经济增长率等于劳动、资本增长率与其产出弹性之积加上技术进步程度。
其含义是:可以通过市场调节,即通过市场上生产要素价格(利息率与工资)
的变动,来改变劳动和资本的配合比例或资本一产出比率,使经济增长率趋向
于与自然增长率相等,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稳定增长。
经济增长是各种要素结合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当劳动者与生产资
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在两者分离的情况下,只能
算是潜在的生产力,不能向社会提供任何产品和劳务。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
生产过程中阐述了“人类劳动过程的三要素: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
对象和劳动资料。”。这实际上也包含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对经济增长作用
的思想。劳动包含着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物
化的资本,既包括自然资源,又包括物质资本:而劳动资料体现的则是物化的
技术,是人类活劳动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所运用的一切传导手段和条件,而作
为劳动资料的生产工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各种经
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2页。
28
动资料不仪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i足劳动借以进行的生产关系的指
刁i器。’⋯3
劳动、资本、技术等各要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劳
动在任何经济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始终都是第一位的、能动性的。劳动包括劳
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高质量的复杂劳动相当于多倍的简单劳动。任伺
先进的£l:产资料必须依靠掌握着一定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来操作,才能发挥生产
资料的性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否则,再先进的生产资料只能成为’堆废物。
资本一度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资本积累的高低决定着经济增长率的商
低。资本积累来源于储蓄,是国民收入用于消费后的剩余,实现经济增长,必
须要保证有一定的资本积累。如果本国资本积累不够,可采取吸引外资的方式
以增加资本积累。罗斯托认为,实现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是积累率在圈民收入
中的比重保持在10%以上。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和突出,已经替代了资本成为经济增长
的决定性因素。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体现在:一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
经济效益,使在单位成本不变的条件下产出提高,或在产出~定的情况下使成
本降低;二二是产生了新材料、新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组台方式,提高了生产二的社
会化程度,使分工更加细化、协作更加广泛,从而推动了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
化;三是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提高了经济增长的结构效益;四
是推动了管理手段的多样化和管理方式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促进了电子计算机
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递加快,管理手段呈现多样化,管理方式日
趋现代化,使得获取信息的成本和管理成本大为下降,规模经济显著提高。
经济增长是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各生产要素的组
合方式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不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追求利益最
大化的经济主体——企业在向社会提供产品和劳务时,要根据成本一收益比较
选择诸要素的组合方式,即根据各要素的价格和各要素之间的比价关系来确定
的。例如:当劳动的价格(工资)相对于资本的价格(利息)上升时,企业家
倾向于用资本替代劳动;当劳动的价格相对于资本的价格下降时,企业家倾f向
于用劳动替代资本。但这些要素之间并不能完全替代,而只是一种有限替代。
也就是说,企业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投入的每一种生产要素都有一个最低额
度问题,低于这个最低额度,就不能实现替代。譬如,在资本稀缺的条件下,
不能完全用劳动来代替资本,因为缺乏一定量的资本对劳动者来说如同“巧妇
难为无米之炊”。这就是要素替代有限性假说。理解这一点对认识资源对经济增
长的约束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4页。
各要素的组合方式是与当时牛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在工业化初期,农
、瞠!=和轻Dfk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丰导地位,资本相对稀缺,必然大量使用劳动力
瓷源,这时的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废l叫k发展lIi主导地位,这时必然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随着产业结构的高
级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和技术将成为工业资源结构中最重要的资源,产
、lp结构表现为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是与一定的
_一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它们的依次更替又反映着产业结构不断从低级向高
级演迸。
二、国民收入决定机制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国际E通行地衡量一个国家国民收入高低的总量指标
是1词内生产总值(GDP)。一国GDP的高低取决于该国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水平
及其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国民收入决定机制。
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在一个开放性社会里,决定国民收入的是四部门经
济,即居民户、厂商、政府和国外部门。从国民的经济运行角度来看:居民,、
向厂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用取得的收入购买产品和劳务;厂商利用居民户提
供的生产要素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劳务,用出售这些产品和劳务的收入
米支付给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政府通过税收活动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并
为维持政府职能而进行的必要支出;国外部门通过贸易、资本流动与劳动力流
动与国内部门发生联系,即作为国外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向国内提供商品和劳
务(进口),作为国内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者,向国内进行购买(出口),另外政
府还要向国外部门收取必要的税收。这些部门向社会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构成社会的总供给,而这些部门为购买社会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和被
称为总需求。国民收入的决定取决于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相互关系,只有总需求
等于总供给,国民收入才能实现。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备经济主体的市场活
动完全根据市场价格信号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引导的,使得市场供求经常出
现背离,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或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供求不平衡成为市场上一
种常态现象,而供求平衡是一种偶然的、非常态现象,但却是一种较理想的状
态。I季民收入决定机制从表面上看仅仅取决于市场上总供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关
系,从深层次看,则要取决于四部门各自的经济活动和相互关系。下面来考察
市场经济活动中供求不平衡的两种常态现象:
¨供给约束型
供给约束型是指在短缺经济情况下,由于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或者受到
严重约束,供给不充分,总供给小于总需求,产品和劳务普遍处于短缺现象,
市场处于卖者占支配地位的卖方市场格局。这种市场格局的特征是:第一,商
品供不应求,消费者持币抢购;第二,市场以牛产者为中心,以产定销,只要
牛产出来的产品都能卖出;第三,卖者在交易价格中处于优势地位。这时,国
民收入(Y)的决定取决于总供给水平(S)的高低,经济增长受到社会总供给
水、F的约束。因此,提高社会的总供给水平,是增加国民收入、实现经济增长
的有效途径。由于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不充分,
,l:产者在市场竞争中I’i据着主导地位,往往能够取得较高的市场利润率。对于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来说,只有不断地增加资源投入,扩大生产规模,才能
生产更多的产品和劳务,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而这又必然导致资源供应紧张,
制约着社会的总供给水平。在开放经济条件F,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资本流动
等措施缓解资源供应紧张状况,增加社会总供给。同时,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措
旌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从而有助于提
高奉{:会的总供给水平,即总供给由sl增加到S2,就能增加国民收入(Y),促进
经济增长。如图2—1所示。
在短缺经济情况下,生产者之间缺乏充分的竞争,创新动力不足,技术含
量不高,资源浪费严重,投入产出率低,虽然增加社会的总供给水平能够增加
国民收入,促进经济增长,但经营比较粗放,经济增长属于典型的粗放型增长
方式。
Y
图2-1供给约束型的国民收入决定圈2-2需求约束型的国民收入决定
㈢需求约束型
需求约束型是指在过剩经济状态下,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市场上产品
和劳务普遍处于过剩状态,由于卖者之间的相互竞争,使买者在市场交易中居
于支配地位的买方市场格局。买方市场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市场上商品供大
于求,消费者选择商品的余地比较大;第二,市场以消费者为中心,以销定产;
第三,由于卖者之间的相互竞争,使买者在与卖者之间的竞争中处于支配地位。
南于市场上产品和劳务的总供给大予总需求,国民收入(Y)的决定取决于社会
总需求(D)的水平,经济增长要受到社会总需求水平的制约。因此,提高社会
的总需求水平是增加国民收入、实现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从社会总需求构成来看,它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与刚外需
求(出口)四部分。扩大社会总需求,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刺激需
求,如:刺激广大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增强投资主体对未来的投资信心以扩大
投资需求、增加政府购买、鼓励出口等,促进经济增长。这嫂政策措施主要以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为主,同时辅以必要的收入政策和对外
贸易政策等,这些经济政策可根据具体情况可单独使用,或同时使用,或交辩
使用,以期获得最大的宏观调控效果。其目的是:通过实施这些政策措施,增
J』f1届民的可支配收入,启动民间消费;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强企业对未来
的投资信心,从而扩大投资需求;扩大政府的财政支出,增加政府购买,加强
基础设施建设,既扩大了社会的投资需求,又为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扩火出【.:]。这样,社会总需求就会由Dl增加到D2,国民收入(Y)也就会隧之
增加。如图2—2所示。
在过剩经济状态下,由于市场上商品供过于求,生产者之间的竞争比较充
分,消费者在与卖者之间的竞争中处于支配地位,外在竞争的压力迫使生产者
努力改进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减少资源消耗,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转变企业的经营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
变,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第二节经济增长速度变动规律
经济增长速度是研究经济增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度量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
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和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有些国家发展得快能够迅速
进入发达国家之列、有些国家发展得比较慢还依然处于发展中国家,其原因就
在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如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
坡、香港与中国台湾)之所以能够迅速实现工业化,就在于它们在实现T业化
的过程中能够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为本国的工业化奠定了雄厚的J:业化
基础。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实行“赶超”的经济发展战略,希望国民经济持
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力图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短时间内迅
速实现工业化。
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客观上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譬如:资源
禀赋状况、技术水平、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对外部经济开放程度
以及经济总量的大小等。从经济增长的长期变化趋势来看,由于上述因素都处
于动态的变化之中,经济增长速度也不断变动。根据各国经济增长的经验数据
与理论分析,经济增长速度的长期变动趋势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缓慢增长阶
段、过渡阶段、高速增长阶段、下降阶段与低速增长阶段,如图2—3所示。每
一阶段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各自4i同的特衙。
第一阶段(A~B):缓慢增长阶段。该阶段对应着前工业化社会的不发达阶
段,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低
『、'收入不高,大都处于绝对贫困状态;与外部经济缺乏联系,基本卜是一种
封闭性内向型经济:社会政局不稳定,内忧外患,战乱频繁,或体制僵化滋q:
蚪自僚的政府机构和腐败的政府官员,国民收入中的积累率较低,创新意识/{i
足,创业热情不高,等等。
圈2—3经轿长期增长态势圈
这一历史阶段的经济发展缓慢而时间又很漫长。具备这一阶段特征的,如:
发达国家工业化以前的社会、当今的一些还比较贫困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改革
开放以前的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B—c):过渡阶段。这是一个从低速缓慢增长向高速增长的过渡
阶段。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经济体也是一样,它从一个缓慢
增长的阶段向一个高速增长阶段转变同样也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瞬间完成这个转变过程,只不过这个过渡时间段相对于其它时间段来说,显得
比较短暂,一般2,-,5年。
这个过渡阶段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①当一个国家处于经济转型或制度变
革时,如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或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等,由f
体制变革或制度更替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出现经济增长加速;②当经济政
策处于大调整时期,如中国的改革开放,引进了外资,增加资本积累,加快了
资本形成,极大地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经济
增长速度相应提高;③当发生重大的技术革新时,如英国的产业革命,彻底改
变了传统的作业方式和分工模式,提高了规模经济水平,也极大地提高了劳动
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使经济增长速度得到显著提高。
由于以上三种情况从准备、决策、到实施、再到最后发挥作用都需要一定
的时间过程,前两种情况是各利益集团在相互“博弈”中达成的结果,第三种
情况需要经历一个创新、模仿、扩散、到普及的过程。这个时间段,主要取决
于各利益集团影响力的相对大小以及技术革新在社会上的传播速度,当主导体
制变革与经济政策大调整的力量占据绝对统治地位、或技术革新在社会上的传
播速度较快时,这个过渡阶段就会很短,图中直线也显得较陡;反之,这个过
渡阶段就很长,图中直线显得较为平缓。但一般来说,这个过渡阶段的时间存
2-5年左右,可能也有例外,当改革不顺利,这个过渡阶段时间可能会更长。
例如:中国处于这一过渡阶段的时间是在1976~1978年。从1976~1978年
各年GDP增长率分别为一1.8、8.8、13.2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卜升的增
氏趋势,具有过渡阶段的鲜明特征。
第三阶段(c—D):高速增长阶段。当经济增氏度过过渡阶段后,经济高速
增长的条件已经具备,经济将会步入持续稳定高速增长阶段,标志着经济开始
进入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产业结构迅速发生改变,第⋯‘
产业比重逐步降低,第二二、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但第二产业比熏上升得更
快,农业社会开始向工业社会转化。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1)具有较高的积累率,当一国或地区面临资金短缺时,可以通过引进外资,
增加资本积累;
(2)体制创新或制度创新导致劳动生产率与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
(3)适宜的经济政策创造了宽松的投资环境,短缺经济条件下的高投资回报
率,激发了企业家的创业热情,也吸引了外资的大量流入;
(4)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源投入的增加,
经济增长方式基本上是粗放型的,但随着教育的普及,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
的作用日益突出,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根据东亚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经验表明:这一阶段大概维持在20年左右。
西方有人士认为,东亚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大限为22年。中国从1978年开始进
入这一阶段,预计还能持续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完全有可能突破这一大限。
第四阶段(D—E):下降阶段。高速增长阶段结束后,人均收入和经济总量
都上升到一定高度,工业化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基本进入发达国家或地
区的行列,已开始步入发达阶段。这时经济增长速度将趋于下降。这是由于经
济总量(GDP)达到一定高度以后,经济增长的基数相对于刚进入高速增长阶
段时大为增加,这意味着在经济增长率保持不变时,基数越大,GDP的增加量
也越大,如假定经济增长率为5%时,分别以l万亿美元与10万亿美元为基数,
GDP增加量分别是500亿美元与5000亿美元,相应地资源投入的增加量也大为
增加,尽管由于技术进步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但远抵不上经济增长所投入
的资源绝对增加量,导致资源的稀缺性加剧,经济增长受到资源的约束也就越
来越大,再加上市场需求的约束与要素成本的上升,经济增长速度趋于下降就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里的各年GDP数据计算而来。
34
n:所难免T。
这‘阶段的主要特征是:①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大,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卜
降,第三产业持续发展,其比重持续提高;②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步让位1二知识
鬻集型产、Ik的发展,知识经济将逐步取代工业经济占据社会的j:导地位。
由于国民经济经过‘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已经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
家的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全面发展,人民的生活水、1,
已年fj当富裕,人民受教育程度达到较高的水平,劳动力质量大幅提升,政治体
制与经济体制已趋于完善,在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州家宏观调控能
力已相当成熟,尽管经济增长率趋于F降,但仍会沿着经济增长的路径缓慢地
趋于下降,而不是陡然下降。因此,该阶段相对于上升阶段来说,直线显得较
为平缓,时间相对较长。
第五阶段(E—F):低速增长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在经过一一个缓慢的下降后
将进入一个低速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人均收入已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上
业化已经完成,已经完全进入发达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①经济结构
合理化,产业结构均质,二元经济结构消失,地区发展均衡;②各项体制都比
较完善;⑨人们的需求层次转向享受型与舒适型,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取代了物
质产品的追求。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率先进入这一阶段,东亚日本也于E世纪90年代迈入
这一阶段。中国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根据“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
预计要到本世纪中叶才能进入这一阶段。
几点说明:
1、经济增长速度从长期变动趋势看划分为五个阶段,并不等同于罗斯托的
经济成长阶段论,因为两者之间划分的依据不同,前者是根据经济增长速度的
变化来划分的,而后者主要是依据经济发展水平、主导部门的更替来划分六个
经济成长阶段。但两者之间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对应的,如:缓慢增长阶段、过
渡阶段、高速增长阶段与低速增长阶段分别对应着罗斯托的传统社会阶段、为
“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起飞”阶段与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这是由于经济
发展水平的高低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为经济发展水平提供相应的
物质基础,每一个经济增长速度变动阶段都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2、本模型排除了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如发生了战争、
国内部出现了像中国“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长期动乱。
3、适用分析对象主要是针对快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赶超型发展的困家或
经济转型国家,而对于一个缓慢、平稳发展的国家则不适用。如有些国家在长
期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高速增长阶段,若能长期保持一个合理的经
济增|:===速度,最后也能进入发达阶段。
4、图中反映的只是长期经济增长变化的态势,用线段表示的每一阶段并不
意味着该阶段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是按线形变化的,反映的只是该阶段的一种、F
均变动趋势。每一阶段可能都会有周期性的经济波动。譬如:在高速增长阶段,
岜iJ能由于某种旺I素的影响而出现短周期的急剧下降;在低速增长阶段可能会
f{{现某一年份的高速增长;等等。某一阶段出现的短期的周期性波动,尽管有
时甚争波动很人,但并不代表着该阶段的经济增长阶段发生变化。
5、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表现在每一阶段上的时间期限、经济增长速
度的高低也不尽相同。
第三节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的经济增长史表明了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出典型
的阶段性特征。研究经济增长速度变动的一般规律,是为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
潜力研究这一具体问题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因此,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阶
段进行准确的定位就成为本文研究的逻辑上的起点。
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取得的成就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改革开放作为
我国的基本国策,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重大历史性转移以来,通过不断调整
和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
和发展。25年来,中国经济总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平均增速高达9.4%,远远
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水平,并且增长势头强劲,活力不减,创造了世界经济
增跃史上的奇迹。回顾这25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进程,
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同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也呈现出不
同于别国的一些经济增长特征。
第+,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从经济总量来看,GDP由1978年的
3624.1亿元增加到2002年104790.6亿元,突破了lO万亿元大关,经济总量增
加了28倍,年平均增速高达9.4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水
平。2003年,GDP突破1l万亿元大关,达到11.58万亿元,增速达8.5%。从
人均GDP来看,1978年为379元,2002年上升8184元,增加了近21倍。人
均GDP水平大幅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初步达到了小康水平。这种
增长速度在世界经济增长史上堪称奇迹。
第二:,经济结构在不断调整中趋于优化。我国经济总量在改革开放以来得
到大幅跃升,人均收入也迅速提高,初步实现了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
转变,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不断趋于下降,带动了居民消费结构的
计级。而消费结构的男级又带动了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走向高级化。从=二一次,“
业的劳动力就业比例来看,1978年为70.5:17.3:12.2,到2002年变为50.0:
21.4:28.6,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人数下降近20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均有
所上升,第三产业}二升最快,达16.4个百分点;再从三次产业所创造的GDP构
成来看,1978年为28.1:48.2:23.7,2002年为15.4:51.1:33.5,第⋯产业F
降了12.7个酉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了2.9、9.8个百分点。从这两个
指标看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就业人数逐渐从第一一产业向第二、第
i产业转移,相应地,第一产业创造GDP所占的份额趋于下降,而第二、第~三
产业创造的GDP份额趋于上升。这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优化和{}=1
级。
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改革前那种“一大二公”的公有制~
统天下的格局,逐步形成了符合当前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剥,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不断完善,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将不断调整,并将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
域,非公有经济,包括个体、私营、外资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将发挥出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所占的比重将有所扩大,国有经济的比重到目前为』L已降到
35%左右,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将会逐步增强。从而形成了多种所有翎经济
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
第三,随着科技进步的加快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得到
显著提高。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我国总体科技水平低下,科技进步缓慢,经
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如引进外资、加大资金或资源供给的数量
来支撑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这种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利用效率
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曰益恶化等不良后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外
开放的扩大,技术引进和创新的步伐加快,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日
益突出。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
型的转变。这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两个指
标的变化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反映。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从1978年903/_12上升到
2002年14211元,工,即每个劳动者年创造的GDP从1978年到2002年提高了
】5倍;丽每万元GDP所消耗的能源由1978年15.8吨减少到2002年1.4吨,能
源的消耗量急剧下降。这两个指标都充分说明了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在不断提
高。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定位
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既需要对过去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进行回顾和总
结,又需要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进行展望和预测。但中国历史悠久,源
远流长,倘若研究的历史跨度过大,既无必要,更缺乏现实针对性,因此水文
研究卡要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I鲴成立时起,到2050年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
现(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为止的整艇一个世纪的跨度。在这个跨度内,
分析·{j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并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所处的阶段进行
定位。
第一阶段(1949~1976年),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
束,为经济缓慢增长阶段,其实1949年以前的经济增长状况也可并入这~阶段。
这一阶段为典型的农业经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不发达,
第二二阶段(1976-1978年),从缓慢增长向高速增长过渡的阶段。1976~1978
年各年GDP增长率分别为一1.8、8.8、13.2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呈现上升的
增长趋势,具有过渡阶段的鲜明特征。在这~阶段,“左”倾错误思想在中国政
坛』:仍然处于统治地位。但对这种错误思想对中国生产力的束缚以及造成的危
害有着清醒认识的有识之士对此进行坚决抵制。关于“实践是否是检验真理的
标准”的大辩论就是这一时期的历史见证。两种势力激烈较量,最终由于改革
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支持和拥护而以改革派的胜利而告终。经济工作逐步走上正
轨。这一时期也称为“拨乱反正”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
中国经济政策的重大转变,改革开放逐渐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
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高速增长阶段。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
策以来,中国经济就保持着一种高速稳定增长的态势,1978~2003年年均GDP
增长率高达9.4%。中国改革总的思路是遵循从“农村到城市、由增量到存量、
由点到面”的原则来逐步推进的。首先从农村承包制入手,绕开了传统计划经
济的核心部门,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获得了巨大丰收,农
业积累和农业剩余大为增加,从而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和资
金支持,为城市经济的改革积累了剩余,扩大了市场。城市改革是从“放权让
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开始的,通过“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由点
到面,由“体制外”到“体制内”,即首先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外培育由市场
调节的非国有经济成分(如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等),然后在计划体制内部逐渐
引入市场调节的因素,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国民经济中计划调
节的因素逐步减少,而市场调节的因素在不断扩大,到“十四大”最终确立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改革的不断深化,不断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
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宏观上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使资源从效益低的
部门向效益高的部门流动,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在微观上
提高了经营者和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效益。通过对外开
放,引进了外资、技术以及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缓解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
状况,提商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J7
与外界的经济联系,拓宽的国际市场,更重要的是在我国传统的经济体制外部
引入了市场调节的成分,使人们普遍认识到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高效率,为我
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现实参考,增强了政府驾驭
市场经济的能力,积累_『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经验,使我国最终
确妒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我闲经济增
长创造了。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使得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得到极大地解放和发
眨。这是我罔国民经济能够连续25年保持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夕}开放的不断扩大,当前乃至今后
相当长的一段时问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将仍处于4;断完善之中,体制改
革弓体制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尚未达到边际递减的程度;要素投入在未来
一段时间内对经济增长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资本来源可
以保证经济增长不会受到要素短缺的约束;人力资本开发还处于初级水平,技
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蕴藏
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对外开放的步伐正在加快,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
中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使中西部地区通过引进外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等,
有望替代东部地区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中心,同时也为我国资本输出和商,锅
出LJ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另外,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东、中、西
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表明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还蕴藏着巨大的空间;等等。这
些因素使我们有理由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形势感到乐观。
当然这些都是潜在因素,如何将这些潜在因素变成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增长
的现实因素,就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需要我们去发现、创造、利用,才
能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研究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就是要求我们
努力去寻找、创造、利用这些条件,树立新的发展观,通过体制创新和科技进
步尽量延缓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趋势或者尽量把这种下降的趋势向后推移,也
就是说,如何尽量延长经济长期增长态势图中c~D段长度,从而保证未来20
年我国国民经济仍然保持高速增长。
三、影晌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不仅大大高于建国后前30
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也高于同期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目前我国经济总
量己迈入世界前列,名列世界第六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与法国,
依据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势头,在近几年内超过法、英、德三国是毋庸置疑的,
从而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
世人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但由于人
j馨数人,人口众多,人均收入依然低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
距。未来20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时期,是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
个阶段性目标,倘若在未来的20年我国仍然能保持高速增长,则我国就能进
。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综合禹力将又能
r一个大的台阶,从而也能为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奠定了雄厚
的物质基础。总结过去的历史经验,展望未来的经济形势,我们发现现在和2I)
影年前经济增长的环境和影响因素都发生了变化,面临的初始条件也大不和同,
蚓:当初要素成本低廉的优势现在已不那么明显r,经济增长由资源约束转变
为现在的资源和需求的双重约束,经济增长的基数与过去相比也不可同日lm语,
等等。这些因素和条件的变化,使我们在研究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时,首
先必须分析和了解影响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对我困
未来经济增长的形势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和把握,才能制定正确的、符合实际的
经济政策。
(_J)有利因素
1.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一个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特别是良好的周边环境。冷
战结束以后,世界由两极走向了多极化,经济竞争取代了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
虽然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地区冲突不断,但总的趋势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依
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这新的世界政治、经济结构和东皿地区长期以来经济
快速增长的国际环境下,对于我国利用国外资源,引进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
验,促进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使其
市场同步扩大,一方面巨大的市场潜力对发达国家的吸引力不断上升,另一方
面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提升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更有利于
我国在引进资金、技术等方面争取到较有利的条件。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
的不断扩大,使我国的国民经济日益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中国已
成为全球分工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发达国家和地区正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把
人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局稳
定,劳动力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投资收益率高,国际资本和技术纷纷
涌向中国。这必然会大大加快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人力资源供应充沛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供应充沛,是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一项有利因
素。尽管我国实行了比较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我国的人口基数巨大,即使
是报低的人口增长率,每年新增加的人口也相当可观。据权威部门预测,未来
一段期间我国的人口总量仍将持续增加,由2,000年间13亿人,增加为2010
年的14亿人,2030年更将高达15亿,2040年间的人口将超过16亿。m j二劳
动力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人力资源充沛确保劳动力供应,将会支撑着我国
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3.高储蓄率和源源不断的外资流入可保持较高的投资率
中国人民历来其有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保持着高储蓄传统习惯,随着届
比收入的持续增加必将带来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对于未来扩大投资促进经济
快速发展的资金需求,将是重要的保障。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投资环境的
彳i断改善,外资流入会不断增加,能够确保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一i会受到资金的
约束。80年代我国国内储蓄率较低,经济发展曾面临资金和外汇短缺等困扰,
通过利用外资,克服了“双重缺口”问题,使经济得以持续发展。随着闰民经
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发生结构性变化,国民储蓄率大幅提升。目前我国国
民总储蓄率高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新加坡。另外,我们M前的外汇储备在2003
年底累积超过4600亿美元,仅次于日本,是世界上外汇储备第二大的国家。持
续的经济增长需要有持续的投资来源。当然充足的资金来源未必能有效地转化
为投资,但我国投融资体制会不断地趋于完善,将会促进我国资本形成的加快。
在来来若干年时间我国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资金弓外汇
的供给相对充足,可以支撑我国保持着较高的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
4。技术进步的潜力巨大
我国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着极大的差距,显示出我
国的传统产业仍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在提高
劳动者素质的同时,还将提高整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对外开放,在继续引
进外资的同时,还将继续带来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作为发展中国家
和技术引进国,可以透过技术引进与自行研发相结合的道路,通过对国外先进
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特别是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核心技术,节约技术研发的经费和时间,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
距。这样通过学习与创新,中国技术进步的潜力巨大,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有望保持或超过过去20多年的绩效,从而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5.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促进经济增长的能量进一步释放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采用渐进式的方式,即先易后难,先从“增量改革”再
到“存量改革”,先从农村经济改革再到城市经济改革,等等,到1992年“十
四大”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朝“市场化”
改革的目标模式正式确定。然而,改革的工程尚未完成,改革有待进~步深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同时,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的
政治体制改革显得还比较滞后,已成为我国当前生产力发展的巨大障碍。这种
渐进式的改革模式除了可保持社会相对稳定,有利于改革的持续,避免像‘,当
I司家遭遇现代化中断的困扰之外,更重要的意义狰于,未来尚有广阔的改革空
间可以发展,而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丰H继推动,使制度上
的束缚逐渐减少,可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巨大动力。
6.大国经济优势
人圈经济发展中具有一系列小国无法比拟的优势。大国经济最主要特点是:
人u多,幅员辽阔,生产力发展呈现不平衡性、多层次性。人口多除了显示劳
动力供应充足之外,也显示庞大的市场规模。由j二我I蚓仍处于发展中围家,相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刚刚起步,人均收入低下,国民收入及购买力水、r.并不
高,但庞大的人口数量可以形成巨大的市场规模,并且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
我国市场尚有极大的空间可以发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地区幅员辽阔,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生产力布局呈现出梯度格局。
多层次的社会需求,是我国经济未来一、二十年内实现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
这是我国经济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小国家和地区相比最大差别所在,也是
我国市场受到世界各国关注的原因。
7.拥有相对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相对有利的国际分工格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于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中央政府在
计划经济体制下,动用有限的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
系和畸形的产业结构。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行以“市场化”为导向
的改革,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和优化。丰富的资源已逐
步得到开发,基础产业如粮、棉、煤、电、石油、电力等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这些使中国经济具备较强的自主发展动力。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倾斜
和投资结构的改善使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运输邮电业等国民经济瓶颈产业
大大得到发展。从而,形成了独立完整、门类比较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
在全球化趋势下,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
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并且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不
断提高、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我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产业分:I=角色将愈
来愈重要,这将有利于我国透过国际贸易获得较高的比较利益,提高以技术换
资源的能力,缓解国内自然资源相对短缺所造成的经济增长限制。
㈢制约因素
虽然我国在未来经济增长中存在着上述许多有利因素,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一
些不利或消极因素阻碍着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构成了制约和挑战。
1.土地和水资源的制约
42
我同虽然号称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的胡j有鞋
捌很低。部份自然资源不足,例如各种矿产品,可以由进口来弥补,问题尚小,
不过,有些自然资源是难以进口的,例如土地和水资源,对未来我同经济长期
持续增长将构成严重的制约。
以上地为例,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但耕地面积少,占世界7%的耕地而积养
活蓿22%的人LJ,人均土地15‘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t/3,而且土地的总体质
量不商。随着T业化的发展,水土流失情况非常严重导致耕地面积又正在日益
减少,相反的人口却仍在口益增长,这种现象长期发展下去,令人忧心的_,iifi只
在子经济是否能持续增长,而更基本的问题是十几亿人口,谁来养活他们。随
着耕地的减少和质量的退化,而人口却持续增加,今后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供给
短缺将困挠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再就水资源来看。中国疆域辽阔,江河湖泊较多,堪称富水之国,总水餐有
34017亿立方米,名列世界第6位。而人均拥水量只有2300多立方米,是世界
人均拥水量的I/4,居世界第110位。联合国正把中国列为13个最缺水国家之⋯·。
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春夏多秋冬少,全国有1/3的地区降水量不到
200毫米。水资源污染严重,大面积的水资源无法利用。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
特别是城镇人口大幅度上升,工农业生产发展,需水量大量增加,而且逐年_J:
升,导致我国缺水日益严重。地下水严重超采,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
2.能源与生态环境制约
我国能源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制约,主要是以煤为主的资源结构和地区分布的
不均,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首先,煤炭产地集中于西北地区,需要经过
长距离运输到达使用地,对交通运输的压力极大;其次,不断增加的煤炭消费
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一些大中城市的环境污染程度已经严重超过标准;
第三,石油资源蕴藏及开采严重不足,而对石油的需求却增长很快。1995年以
来我国已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如果石油资源没有大的突破,我国经济发展对
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将会日益提高。
同时,我国在实行工业化过程中,由于滥采滥挖、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导致空气、水等我们乃以生存的环境遭到大量污染,生态遭到破坏,对我国经
济发展构成巨大挑战。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低
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重发展的速度和数量,轻发展的效益和
质量,对资源保护是重开发轻利用,结果导致了我国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环
境的严重破坏。与国际比较,我国GDP相当于美国的1/8,但每年的水资源消
耗量相当于美国的1.17倍,每天排放的污水量相当于美国的3.3倍,届世界第一
位(1998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15%(1997),煤炭消耗量占世界
总量的29.7%(1999年)。中闲主要的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甲均水
、l,丰|I世界平均水平,同时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随着__L
、№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的问题还会目益严重。能源和生
态环境的制约必然会加大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本,制约未来我圉经济的快速增长。
3.人口和就业压力
巾国虽然实行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簧,但因人口基数大,人口和劳动力每年
增长的绝对数量很大,将长期存在着沉重的就业压力。近儿年城镇实际失业率
量逐年上升趋势。此外在3亿农村劳动力中有1.5 1.6亿剩余劳动力。统计分
析,2l世纪前10年仍是劳动力人口增长的高峰期,预计2005年我国适龄劳动
力人口将由2000年的8.6亿人增加到9.1亿人,农业剩余劳动力将达到2.3亿
人左右。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将使单位投资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对减少。这些都
预示着21世纪初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就业压力也成为制约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
Jt‘级的一个因素。老龄化问题是中国经济的又一个人口负担。80年代以来60岁
以卜-的老年人口平均每年以2%的速废持续增长,到2000年将上升到1.3亿人,
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我国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老龄人口增加,
从宏观的角度看,意味着整个社会的依存比例(dependency ratio)提升,社
会负担加重,家庭可供养老的资源愈来愈少,社会保障的压力不断上升,势将
进一步侵蚀社会储蓄,拖累经济持续增长。目前日本经济正遭受人口老龄化的
困扰,我国若没有较完善的长期人口计划,未来恐难避免步日本之后尘。
4.收入不平等和地区差距日益扩大
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1998年中国基尼系
数为0.40,最高收入的10%人口与最低收入10%人口的收入比为12.7倍,中国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基尼系数提高了35%,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增长最快的
罔家,成为世界收入差距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这几年收入不平等和地区差距0i
仪没有缩小,反而还出现扩大的趋势,已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个突出
因素。收入差距过大,会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一方面,从经济层面,l:
来看,由于边际消费递减倾向,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扩大我国的有效需求,
市场容量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可能诱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不利于社会的稳
定,影响了社会的长治久安,动摇人们群众对改革的信心,不利于改革的深化。
最主要的是,它与我国的改革目标——共同富裕背道而驰,违背了“社会公平”
原则。当然,合理的收入差距是应该的,它有利于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
性,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但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就会起反作用。
5.技术落后和国际竞争的压力
中国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
距,这严重影响着中国工业水,}£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2l世
纪初中国经济将进⋯’步市场化和国际化,加入W'110后国内市场对外开放的领域
进一步扩大,开放程度更高。这一环境变化,对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整体经济
的发腰,既提供新的机遇,但也带来严峻挑战。从产业竞争力方面分析,中围
存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尚可保持较大的竞争优势,但在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
品乃面,则明显处于劣势,而产业升级则要求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到资金
技术密集型的高加工度产业,因此我们将在不具备竞争优势的领域【靠f列更加开
放环境下的国际竞争。现在中国国内市场上的相当一部分高附加值的消费舳市
场已被外国公司f写领。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对外国企业和产品开放中国市场,但
由于巾国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仍处于弱势地位,中国政府和其他发展中国家
政府群,要考虑中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既要加入国际经济体系,继续扩大
开放的程度,又要适度保护高加工度产业处于幼稚期的发展,这就使中国丽临
着复杂的政策选择。
45
第三章中国经济增长的理论与现实思考
在当今世界,人们研究经济增长不可能不谈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一
中国经济连续20多年以高达9.4%的增长率保持了高速增长,被誉为继东亚
“四小龙”之后的“中国奇迹”。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引起了
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为经济增长理论提供了新的素材。研究中国经济增氏的潜
山,必须先要解读中国经济增长这本新的素材。沿着历史的脉络,从理论和现
实两方面来分析和把握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面临的约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t丰|
围经济增长的成功经验与教训。
第一节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均衡
一、经济增长不均衡的含义
在经济学中,非均衡是相对于瓦尔拉均衡而言的。瓦尔拉均衡是假设存在
着完善的市场和灵敏的价格体系条件下所达到的均衡状态;非均衡是指不存在
完善的市场和灵敏的价格体系条件下所达到的均衡状态,因而又被称作非瓦尔
拉均衡。瓦尔拉均衡是一种理想的均衡状态,因为市场是完善的,价格体系是
灵敏的,每一个参与交易的人获取信息的渠道都是畅通的,都能获取足够的信
息,对现在和未来的供求状况都有充分的了解,价格随着供求的变化而随时进
行调整,那么在任何一种条件下,需求总量必然等于供给总量,社会就不会出
现通货膨胀,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失业也不会出现。
非均衡的研究表明:在市场不完善和价格不能起到自行调整供求作用的条
件下,各种经济力量将会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而被调整到彼此相适应的位置上
达到均衡。显然,非均衡所达到的那种均衡,并非市场完善前提下的均衡,而
是市场不完善前提下的均衡;并非与零失业率或零通货膨胀率同时存在的均衡,
而是伴随着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均衡。换言之,非均衡实际上也是一种均衡,只
不过它不是瓦尔拉学说中所论述的那种均衡,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均衡。
这就是经济学中非均衡的含义。
经济增长不均衡,在本文里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速度在地区
之间、城乡之间表现出的一种差异性状态,具体表现为地区差异与城乡差异。
因此,经济增长不均衡可以分为地区增长不均衡与城乡发展不均衡。地区增长
不均衡与城乡增长不均衡是互相重叠的两个概念,地区增长不均衡应该涵盖了
该地区内部的城乡增长不均衡,因为从地域面积上来说,地区的概念就包含了
城乡的范畴;同时,这两类不均衡又不完全一致,前者单纯从地域分布上研究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后者主要是从农村和城市之间看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
异。由于城乡是一个跨地区的概念,所以城乡发展不均衡又包括了地区增长不
均衡的内容。
经济增长不均衡是从瓯尔拉非均衡概念巾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前者是后
昔的一个子系统。但瓦尔拉非均衡是由于市场不完善条件下的非均衡,它着重
强调结果的非均衡;而经济增长不均衡则是由于市场不完善或政策性歧视造成
的不均衡,它着重强调过程的不均衡。过程的不均衡未必能导致结果的非均衡,
.者之问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经济增长不均衡,更大程度上受到经济因素的
影响,同时也受到政治、文化、传统习俗及自然条件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轧
尔拉非均衡是从纯经济因素——市场不完善来考察的。经济增长不均衡很大程
度上要受到瓦尔拉非均衡的决定和制约。因此,解决经济增长不均衡的问题,
首先要解决瓦尔拉非均衡的问题。
二、中国经济增长不均衡的特征
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总量跃
居世界前列,名列世界第六。到2003年底,我国GDP总量达到1.4万亿美元,
人均收入突破1000美元大关。根据国际经验来看,人均收入突破1000美元大关,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关键时期。这时,该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成本上升,人
们的需求层次呈现多样化,消费结构升级,更重要的是经济增长不均衡的现象
加剧,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表现得比较突出。中国经济增长不均衡的主要特征
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j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水平差异显著
人均GDP是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GDP的增长速
度则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前者是一个静态指标,后者是一个动态
指标。静态水平是动态增长的结果,动态增长又以静态水平为基础,两者分别
从静态和动态上反映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在地理
位置、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都迥然不同,无论是历史还
是现实,中国经济都表现出了巨大的地区差异。
按照行政区划,中国目前有31个省、直辖市与自治区,从上世纪80年代开
始,被划分为三类地区,即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习惯上和统计上,东部
地区为沿海的12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西部地区为西南和西北的10个省、商
辖市和自治区,中部地区为上述地区以外的9个省和自治区。在21世纪开始实
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中央政府决定将广珏和内蒙古归入西部地区。这样,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LLj东、广
东和海南等11个省和直辖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
河南、湖北和湖南等8个省:西部地区为上述地区之外的12个省、直辖市和自
治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广西、云南、两藏、陕两、甘肃、青海、宁夏、
新疆和内蒙古等。
一般来说,东部地区靠近沿海,由于区位优越,长期以来代表中国较发达
的地区;西部地区地处内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不发达的状态;而中部地区的
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处于东部和西部之间。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
经济连续25年保持了高速增长,人均收入突破10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j二已达
剑小康水平,但这个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表3-1列出了中国各个地区近年来GDP、人均GDP、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动情况。
1997-2002年人均收入前10位省份中的前9位都集中在东部地区,}{有中
部地区的黑龙江位居第lo。排在最后10位的省份基本上都集中在西部地区,1997
年除r江西处于倒数第9位外,其余都是在西部地区:2002年除了安徽、江西
位于倒数第八、第九外,其余也都位于西部地区。
1997年人均收入最高的省份上海(25750元),是人均收入最低省份贵州省
(2215元)的11.6倍;2002年人均收入最高与最低的地区依然是上海(40646
元)和贵州(3153元),前者是后者的12.9倍。
从东、中、西部地区人均收入的平均水平来看,1997年东部地区(9299元)
是中部地区(4965元)的1.87倍,是西部地区(3940元)的2.36倍,中部地区
是西部地区的1.26倍;2002年东部地区(14160元)是中部地区(6961元)的
2。03倍,是西部地区(5473元)的2.59倍,中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1.27倍。
由此看出,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并没有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有所
减小,反而呈现扩大的趋势。
再从1997~2002年期问GDP年均增长率来看,尽管西藏、青海与内蒙古的
年均经济增长率分别位居第一、第三与第八位,但前7位仍集中在东部地区。从
整体上看,东部地区要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西部地区的年均增长率均低
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表明东部地区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中心。而中、西部地区
的年均增长率比较接近,这是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地区的发展
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由于东、中、西部地区基数差距过于悬殊,地区之间的
差距仍然非常明显。图3.2显示了“九五”期间东、中、西部地区在人【_-l、GDP
相对份额的变动情况。1997年东部地区以11%的土地养活了37%的人口、创造
,55%的GDP,中部地区以17%的土地养活了34%的人口、创造了27%的GDP,
而西部地区占用了72%的土地只养活了29%的人口、创造了18%的GDP;在
2002年东部地区以11%的土地供养着38%的人口、创造了58%的GDP,中部
地区以17%的土地养活了33%的人口、创造了25%的GDP,而西部地区占用
捉3-1 1997~2002年中国各地区GDP、人均GD!,增长变动一览表
面积1997 2002 1997~2002

地区
o| 人口人均人均
GDP
人门人均人均GDP

位平公
GDP
f万GDP GDP Lh GDP GDI’ 年均增
(亿元) (亿元1 序
里1 人) (元/人) 排序人1 f元/人1 排序}乏率1
北京1.68 1810,09 1240 16735 2 3217.7l 1423 28449 2 l 2.2 2
火潍1.13 1240.40 953 13796 3 2051.}6 “J07 22380 3 19.6 5
河北18.77 3953.78 6525 6079 ll 6122.53 6735 9115 11 9.1 12
辽宁14.59 3490.06 4138 8525 8 5458.22 4203 12986 8 9.4 9
自、L海0.63 3360.2I 14S7 25750 1 5408.76 1625 40646 I 10.0 6
郊江苏10.26 6680.34 7148 9344 6 1063 I.75 738l 14391 6 9.7 7
地浙江10 2 4638.24 4435 105lS 4 7796.00 4647 16838 4 10.9 4
区福建12.13 3000.36 3282 9258 7 4682.0l 3466 13497 7 9.3 10
山东1S.38 6650.02 8785 7590 9 10552.06 9082 11645 9 9.7 7
广东18.8 7315.5l 705I 10428 5 11769.73 7859 t5030 5 10.0 6
海南3.4 409.86 743 S698 14 604.13 803 7803 15 8.1 18
106.9 42548.87 45757 9299 l 68294.06 48231 14160 l 9.9 l
lⅡ两15.63 1480.13 3141 4736 16 2017.S4 3294 6146 2l 6.4 25

吉林18.74 1446.9l 2628 5504 15 2246.12 2699 8334 13 9.2 II
黑龙江4,5.4 2708.46 375J 7243 lO 3882.16 3313 10184 10 7.5 23
安散13.97 2669.9S 6127 4390 2l 3S69.10 6338 5817 24(-8) 6.0 27
江西16.7 1715.18 4150 4155 23(-9) 24蜘.48 4222 5829 23(-9) 7.4 24
河南16.7 4079.26 9243 4430 20 6168.73 9613 6436 18 8.6 15
湖北18.59 3450.24 58乃5899 13 4975.63 5988 8319 14 7.6 22
湖南2l,0 2993.00 6465 4643 18 4340.94 6629 6565 17 7.7 2l
166.7 20543.13 41378 4965 2 29650.7 42S96 6961 2 7.6 3
重庆9.0 1350.10 3042 4452 19 197I.30 3107 6347 20 7.9 20
四门I 48.0 3320.Il 8430 4029 26(-6) 4875.12 8673 5766 26(一6) 8.0 19
⋯一
贵州17.6 792.98 3606 2215 31(一n 1185.04 3837 3lS3 31(一1) 8.4 16
广西23.6 2015.20 4633 4356 22(-l叭245S.36 4822 5099 29(-31 4.0 28
云南39.4 1644.23 4094 4042 25f一7) 2232.32 4333 5179 28(-4) 6.3 26
1『【{
西藏122.8 76.98 248 3194 29(-3) 161.42 267 6093 22f-10) 16.0 l

陕西20.S6 1326.04 3570 3707 28(.4) 2035.96 3674 5523 27(-51 9.0 13

甘肃45.43 781.34 2494 3137 30(一2) 1161.43 2593 4493 30(一2、8.3 17

青海72,12 202.05 496 4066 24(-8) 341.1l 529 6426 19 lI.0 3
宁夏6.64 210.92 530 4025 27(-51 329.28 572 5804 25(一7) 9.3 10
新疆166.0 1050.14 1718 5904 12 1598.28 1905 8382 12 8.8 14
内鼙古“8.3 1094.52 2326 4691 17 f734.31 2379 724I 16 9、6 8
689.5 1386t6l 35187 3940 3 2∞80.93 3669l 5473 3 7.7 2
全国963.1 769孤61 122322 6291 ll钟2S69 127518 92S6 8.9
注:1.图中数据除了各个省份的GDP、人均GDP与人gl数量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外,其余
(用黑体表示)都是根据这些数据计算而来,计算结果可能与实际数据有出入,但并不影响本文的
分析结果:
2括号中数据为倒数前10位数字。
49
f 72-%的土地只养活了29%的人口、创造了17%的GDP。从中看出,东、中、
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是在扩大的。
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突出
二j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丁业部门
同时并存的现象,也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发展中国家经
济发展过程就是从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一元经济转换的过程。但是,由于
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着“剐性”——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
发展,城市工业部门更加现代化,而传统农业部门发展缓慢、甚至停滞Hi前,
I:、农业部门之间的发展水平的“落差”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从而导致
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缓慢。
袁3-2 1997~2002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国士面积、GDP与人口相对份额的变动情况
F 国土面积
(万km2)
1997正2002拒
绝对
相对数
人口(万人) GDP(亿元) 人口f万人) GDP(亿元1
数绝对数相对数绝对数相对数绝对数相对数绝对数相对数
东部106.9 11.1 45757 37.4 42548.87 55.3 4823l 37.8 68294.06 57.9
中部166.7 17.3 41378 33.8 20543.13 26.7 42596 33.4 29650.7 25.1
西部689.5 71.6 35187 28.8 13864.6l 18.0 3669l 28.8 20080.93 17.0
总和963.1 100 122322 100 76956.6I 100 127518 100 118025.69 100
赞料采镡:‘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改革举措
和政策措旖,如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农民土地承包权的长
期稳定;调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支持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支持
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逐步放开农产品流通和价格,
培育农村商品市场;实施城镇化战略,积极发展小城镇等。这些政策措旌都在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
的转移,冲击了原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但是,由于制约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的诸多体制性因素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我国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还在继续发展,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不断趋于强化。城乡差距扩大表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上,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城乡收
入之比由1978年的2.57:1,1983年一度缩小为1.82:1,此后就不断扩大,2003
年扩大为3.23:1;已超过改革开放初期。如果考虑到城市居民享有的各种福利
和补贴,而农民收入中包括生产经营支出等因素,实际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6:
l。
这种“刚性”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不仅制约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影
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严重阻碍着我国未来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三、中国经济增长不均衡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有s6个民族,遍布3J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是世界第三大国。在这么大的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在地理位置、文化习俗、
资源襄赋、生产力布局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而使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水平也必然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距。
(一)历史原因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的圈民经济是~个极为畸形的结构。
上I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几个主要沿海城市。尽管沿海省份只占11.34%的闭上面
积,但它们却创造了77.6%的工业总产值。而其他省份的工业总产值总共才占
22.4%。西部地区尤为落后,虽然它们的地域面积占了全国的一半多,但工、【k总
产值只占8%。这种畸形的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受到当时党和政府的高度关
注。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详细阐述了沿海和内地的关系。他认
为,将工业布局过于集中在沿海地区,不仅在经济上不合理,而且在政治卜也
是不可接受的,为了加速内地的工业化,应该把更多的工业设施安排在内地。
只有这样,工业的布局才能得到平衡。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资本稀缺的背
景下,中央政府利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和扭曲价格的宏观经济政策,通过jL、
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形式压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把农业“剩余”转
化为重工业发展的资本积累,以及通过人为地压低利率、工资等措施以降低重
一二业发展的成本,把有限的经济资源配置到遍布全国韵重工业领域。这一时期
的投资政策明显偏向于边远和落后地区。同时,利用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把来自
发达地区的财政收入转移到欠发达地区用于基础设旌建设和工业发展。在60年
代中期,出于安全的考虑,又开始建设了大三线。这些政策措施大大促进了这
些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增长,缩小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也为我
国建立了分工发达、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从而为我国工业化建设奠定了雄厚
的物质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忽视了利用地区之间“比较优
势”来加强各地区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协作联系,导致了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低、
缺乏规模效益、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更为突出的是,由于长期实行工、农业产
品价格“剪刀差”的政策与严格的户籍管理政策,最终导致了我国从建国初期
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一元经济”逐步过渡到发达的工业与落后的农业并存的城
乡“二元经济”,并且不断地趋于强化。
㈢现实原因
过去那种以牺牲效益为手段来促进落后地区的迅速发展,其代价是非常高
昂的。经济增长与地区均衡发展虽然都很重要,但有时很难兼顾,甚至是互相
冲突的。经济增长最大化可能加剧地区不平等,而追求地区平等可能会降低全
围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但发展战略不能以牺牲~个目标的代价来实现
另‘个目标的最大化,必须在二者之间找出一个平衡点,既不能通过追求地区
均衡增长而牺牲r经济效益,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又不能过分地强渊经济
增长丽导致地区之间的差距过大。在一直片面追求地区均衡发展而导致我国,乒
,“力水平长期低下的情况下,经济增长无疑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央政府做
出重大战略转变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因为经济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一个
闱家的经济实力基本上反映了该国综合国力的大小。要提高综合围力,必须增
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从1978年开始,中国实行
1r改革开放政策,把重点从均衡增长转移到效益提高上来,从此进入了中陶现
代史匕前所未有的经济高速增长期。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面临的初始条件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者素质不高,
思想观念保守,科技不发达,体制僵化,资金短缺,交通、通讯、邮电等基础
设施薄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突出,等等。因此,我国的改革不同于前苏
联的“激进式改革”方式而是根据“由易到难、由体制外到体制内、由局部到
整体”的原则采取“渐进式改革”模式。改革先从那些改革成本较小、收益较
高的部门开始,阻力小而收益大,很容易取得实际效果。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
村承包制入手,绕开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核心部门,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农业生产获得了巨大丰收,农业积累和农业剩余大为增加,从而为乡镇企
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和资金支持。企业改革首先从放权让利开始,在
阻力很小的情况下引入了市场关系,解决了企业动力不足与激励弱化的问题,
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改革获得了初步成功。与此同时,通过对外开放,在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外部引入了非国有经济成分,如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与合
资企业等。由于非国有经济是在计划体制外部的市场体制环境下发展起来的,
其经营灵活、管理有方、预算约束硬化,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体制
外经济成分的发展为体制内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推动了体制内的改革。
这种从农村到城市、从体制外到体制内局部突破、稳步推进的改革方式,确保
了我国的整体经济体制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由于东部地区是我国率先实行对外
开放的地区,政府制定的政策又明显向东部地区倾斜,再加上它们处于我国沿
海开放的最前沿,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在海外的侨胞很多,
容易吸收海外的大量资金,加快了东部地区的资本积累,而内地又为东部地区
提供了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因此东部地区领先中、西部地区保持高速
增长也是理所当然的。可以说,这时候东、中、蘧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是政府政
策倾斜的结果。
经过10几年的改革开放,到上世纪80年代末,在以沿海开放城市为经济增
k中心的带动下,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顺利地实现r翻番,完成了
“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这时,虽然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较之
改革前明显拉大,伯由于农村改革的成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
构转移,以及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带动,
农利城镇化的发展,尽管中国业已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尚未从根本上
触动,1:El这一时期的城乡差距在缩小。然而,此时农村改革使农业发展的潜力
基本上已释放殆尽,增长势头已明显下降,城乡差距又不断趋于扩大。随着卜
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日益发挥出基础性
作用,生产要素不断地向东部地区集中,配置到高度发达的加工制造业和服务
业等。这是F{_I]二东部沿海地区与城市较之中、西部地区与农村拥有良好的基础
设施和投资环境以及适宜于人民安居乐业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国内外的投资者。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只“看不见的手”把资源配置到发达的东部地区和城
市,而本来就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西北地区和农村资本显得更加稀缺,导致
地区间的差距日益突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断趋于“刚性”化。
四、经济增长从不均衡走向均衡是发挥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关键所在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具有大国经济的显著特征。各地区在地理位置、
资源禀赋、生产力布局和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方面都存在着先天差异,从而
导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均衡。这是大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
而对于一个小国来说,其地区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经济发展基本上呈现出均质
状态,倘若能够保持连续2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其经济增长速度肯定会出现减
速或者停滞。作为一个正处于发展中的一个大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问的经
济增长速度差异显著,经济增长速度由东到西依次呈“阶梯状”递减趋势,发
展落差比较大,而这恰恰成为生产力梯度推进和实现我国经济增长中心转移的
一个重要条件,从而使中国经济具有更长期高速增长的可能。当然,这只是一
种可能,要将可能转化为现实,需要我国把这些可能的因素转变为现实的经济
高速增长条件,才能顺利实现我国经济增长中心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
单纯从理论上来说,在一个开放性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
区之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是趋向“收敛”的,即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趋
于一致的,不会出现太大的差距。这是因为生产要素是流动的,不存在人为的
阻碍,那么市场主体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将会把资源配置到那些
预期能带来较高利润率的部门或地区,而后发展地区的±地、劳动力等生产要
素的价格相对于先发展地区显得比较低廉,就好像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地区
所具有的要素成本优势一样,令投资者能够获得较高收益,从而使欠发达地区
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而发达地区由于要素成本的上升,其经济增长率会趋
J—F降,最后全国总体发展的趋势是走向“收敛”,地区差距逐渐消失,经济增
}{乏由不均衡走向均衡。当然,要素成本低廉只是吸引投资者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0i足全部因素。投资者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该地区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交
通、邮电、通讯等),以及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等。良好的投资环境包括相应法
律、法规的完善和政府执法部门操作的公开化与透明化,使投资者对未来能够
产生良好的预期,减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完善的基础设施能降低运输成本与
获取信息的成本,能够间接地增加投资收益;优良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适宜
于投资者安居乐业,使员工具有更多的业务与技能培训机会,从而提高劳动,{i
产率,同时也使下一代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为下一代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
阗。
经济增长由不均衡走向均衡,必然伴随着经济增长中心由发达地区向欠发
达地区的转移,那么未来20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高速增长才有实
现的可能。实现经济增长中心的转移,使中、西部地区替代东部地区成为我国
新的经济增长中心,将是发挥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的现实途径。一个地区的经济
增长从根本上来说,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要素的投入(如资本、自
然资源、劳动力与技术等),二是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与经济效益。在现阶段我
围中、西部地区除了要素成本低、自然资源丰富外,其它方面如思想观念、人
力资本、投资环境与基础设施等与东部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就需
要加快中、西部地区改革的步伐,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投资环境,利用中央
政府的转移支付政策加大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旌建设,打破地方封锁和市场
分割,制订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并利用该地区的“比较优势”,吸引投资者来
t扣、西部地区创业,从而促进中、西部地区的资本积累,加快资本形成,提高
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效益。这样,才能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高速增长,实
现经济增长中心从东部向中、函部地区的转移。
第三节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双重约束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是经济学家研究和关注的主要
内容,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经济增长既取决于社会总供给的水平,
又受到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从总供给方面来说,经济增长取决于各种生产要素
投入量的大小与经济效率的高低。在效率~定的前提下,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
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投入量越大,经济增长率越高,反之,经济增长率就低。
当然经济学研究的是在资源稀缺条件下如何配置问题,资源不可能是无限的。
资源的稀缺性制约了社会总供给水平,对经济增长构成了“硬约束”。从需求方
面来看,生产者向社会提供的商品和劳务如果不被消费者所购买,则说明生产
者向社会提供的商品和劳务不被社会所认可,或者说其供给超过了社会购买力
水平,其价值就得不到实现,其供给就成为无效供给。这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
构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研究经济增长,首先必须找到影响经济增长的约束测
豢,然后才能“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学自诞生
到现在,面临着一个永恒的矛盾——资源稀缺性与人类需求无限性的矛盾:然
I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学又衍生出另一对矛盾——-资源稀缺与产品过
剩的矛盾,使人类面临着~种无奈和尴尬的现实。前~类矛盾是资源稀缺列经
济增长的约束,后一类矛盾是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约束,这双重约束共同制约着
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制度变革所焕发出的活力与以
粗放性增长方式为主要特征的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连续25年保持了高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增
长的“神话”。这一骄人“奇迹”的创造是在中国当时特定的背景下通过不断地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取得的。建国后,由于长期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指
导思想,中央政府利用计划经济的行政命令手段强制性地把有限的经济资源配
置到重工业上来,重积累、轻消费,重工业与轻工业结构严重失衡,国民收入
分配过于向国家倾斜,居民收入水平低下,市场长期处于短缺状态。我国从1978
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就是在这种短缺经济条件下实行的。我国改革基本上是以“市
场化”为导向的,即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前提下,先是在体制外大力发展非
公有经济成分,在体制内转换经营机制,激发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大大
提高了生产效率,形成了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并存的“双轨制”,再通过体制外
的“示范效应”向体制内逐步渗透市场机制,最后实现体制并轨,确立了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伊始,我们面临的市场格局是供给不足、需求过旺的
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那时几乎是有产品就有市场,是企业就能盈利,市场机
制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每个危落,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十分强劲,社会总供
给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时,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各种生产要
素(包括劳动与资本,尤其是资本)投入量的增加,以及制度变革带来劳动生
产率的提高。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虽然也发挥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
与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比,毕竟还非常有限。可以说,中
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进行外延
式扩大再生产的结果,其中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根据有
关部门对中国经济增长核算的研究认为,1978,-,1997年闽,资本投入对中国经济
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0%,生产率提高的贡献为30%,而劳动力总量扩张的作用
只。1i 12%左右。。尽管对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计算结果会依据模型的/1i
同而有所差异,有的差异还很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不高,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经营方式粗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这
是由于短缺经济条件下产品市场缺乏充分有效的竞争,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对
市场丰体的刺激性不强,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再加上狭小的经济规模总最可
以为保证经济高速增长提供必要的经济资源,丽改革初期较长一段时间内居民
收入增长过快导致社会储蓄率增加以及引进外资可以为资本积累提供r足够的
资金支持,因而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就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主体在追求利
益最大化前提下的~种必然选择,而以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
经济增长就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当然,伴随着我国改
革的_i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突出,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会逐渐实现从租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距离实现集约型经济
增长方式的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特征是:高投入、高产出、高增长和低效
率、低效益、低质量的这样~种“三高三低”的特征。大量的生产要素投入在
制度变革释放出来的活力促使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的条件下,必然形成高产出,
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的高增长。但由于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低下,产品
的加工深度不够,精度不高,附加值低,虽然我国目前已被世人称为世界“制
造中心”,可许多制造业所用的深加工、精加工材料都是从我国出口经人家加工
后再进口过来的,中间生产环节的利润被人家赚走。我国目前市场短缺状况基
本消除,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总量上已步入过剩经济状态。
这时需求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已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从而导致我国外延
式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步减弱,改革之初的那种“有产品就有市场,是企业就能
赢利”的状况已不复存在,资源约束逐步让位于市场需求与资源的双重约束。
其结果是:一方面,我国产品市场上低加工度、低附加值产品已充斥市场,呈
现过剩状态,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已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大,资源约束将构成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
二、过剩经济状态下资源约束与需求约束并存
一般来说,资源约束是短缺经济状态下的~种常态约束,而需求约束则是
过剩经济状态下的一种常态约束。两种不同的约束行为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经济
状态。在短缺经济状态下,由于面临着资源约束,社会总供给不足制约着经济
增长,因此增长社会总供给就能推动经济增长;在过剩经济状态下,由于有效
。数据来源:李善同、侯永志、翟凡:‘未来5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预铡j,载‘经济研究参考》。2003
年第2期。
56
需求不足,社会总供给不能全部实现为国民收入,这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扩
大社会总需求水平,就能促进经济增长。但我国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的转变,
不同于其它市场经济国家,我国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出
现的,这种过剩经济带有明显的“转轨”时期的特征:我们是在人均GDP不到
1000美元时过早地步入过剩经济状态,社会总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在社会供给总量过剩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同时,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日
益凸现,导致我国在步入过剩经济状态时面l临着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并存
的局面。
(j资源约束构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硬约束”
长期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社会总供给能力,总供给能力的大小决定了经济
增长速度的高低,而总供给能力的大小又取决于资源的约束状况。总供给能力
就是全社会的生产能力总和,它是一个持续的“投入一产出”过程。俗话说,“巧
妇难为无米之炊”。实现经济增长,离不开一定的资源投入。因此,在一定的管
理和技术水平条件下,总供给能力取决于资源的投入量,只要有稳定可靠的资
源供应,才能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这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资本资源、技
术资源和自然资源等四种方面。这四种资源中,人力资源丰富是发展中国家的
特有优势,资本资源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对我国经济增长构成明显的约束,这
是因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居民收入也保持快速增加,再加
上我国居民具有较高的储蓄意愿。能够保证国民收入具有较高的储蓄率,以及
随着我国投融资环境的日益完善,外资流入仍将会持续增长,从而可以为我国
经济增长提供可靠的资本来源。然而,技术资源与自然资源这两种经济资源将
会对我国经济增长构成持久的约束,特别是自然资源将构成我国经济增长的
“硬”约束。
虽然国人长久以来一直自我陶醉于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曾经拥有
过光辉灿烂的文化,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但我国不能否认这样~个事实:自
西方产业革命以来,我们被远远地甩在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后面,尽管我国在建
国后奋起直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同西方发达
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有所缩小,但技术“代差”仍然存在,技术进步对我国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人口众多,掩盖不了低素质劳动力大量
存在、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严重缺乏的尴尬现实;地大物博,是指她域辽阔、物
产丰富、矿物品种齐全,但总量上的“地大物博”却被庞大的人口数量所“稀
释”,使得我国的资源总量位于世界前列、而人均资源却大大落后于世界平均水
平。
技术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具体表现为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劳动、资本与资源的大量投入,尽管日前我国已摆脱J,过去
“短缺经济”、步入了“过剩经济”时代,但资源消耗严重,利用率低下,投入
一产出水平不高,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遭到破坏,经济增长的代价巨大。
而且,由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需求信号的反映滞后,在造成大量无效供给的同
l吼社会的有效供给不能满足社会的有效需求,这为我国经济运行带来_,通货
紧缩的风险,也浪费了宝贵的经济资源,进~步加剧了资源的稀缺性。当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对人力
资源投入和开发的力度加大,技术进步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会日盏
提高,从而会缓解技术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但自然资源总量是既定的,
1i可再生的,技术进步只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而不能增加自然资源的总
量。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是“硬性”的。
如果说,我国以前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要素的高投入,包括自然资源的大
量投入,在经济增长基数很小的情况下,自然资源尚不至于构成对我国经济增
长的约束,我国国内资源基本上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少依赖进口,但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总量日益增大,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自然资源的供求缺口不断扩大,对经济增长的约束越来越大。虽然我国目前的
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总量在世界上的比重不大,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
量却比较大,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大,影响了世界原材料市场上的
价格,冲击了世界的原有利益格局,使国际关系发生了莺大变化。去年中国GDP
占世界的比重大约是4%,但消耗占世界总消耗的比重相对较大,石油为7.4%,
原煤为31%,钢铁为27%,氧化铝为25%,水泥为40%,由此带来了煤、电、
油、运的全面紧张和资源约束。。如果要保持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增长势头,需
要付出相当大的艰苦努力才能有充足的能源、原材料和运输能力保证。以钢铁
为例,去年我国的产量已经是美、日产量之和,总消费量达到了2.s亿吨左右,
但是仍然面临着供给不足的状况;去年我国铁矿砂的进口量超过1.5亿吨,已买
进了世界可贸易量的3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善同指出,“现在,一些重要矿产资源的消费
速度已经接近或者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矿产资源消费量的迅速增加使
得供需矛盾目益尖锐,集中体现为储量,特别是探明储量增长赶不上产量增长、
产量增长赶不上消费增长。”@
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城市化和工业
化将成为引领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双引擎”,房地产和汽车产业将成为推动我
。马凯:‘中国夸年7%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低'。‘新华喇》,2004年3月9日。
。胡晓群:‘中国经济发展遭遇资源瓶颈。GDP7%增长难度增大》。载‘新京报》,2004年3月26目。
“’同上。
58
围未来经济增长的两大支柱产业。由此产生的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和
金属等原材料的需求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瓶颈”。从探明的储量看,中
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天然气占O.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
锅土矿不足2%。”以我国目前的开采能力远远满足不r实际需求,必然增加中
国经济对国际能源市场上的依赖程度。以煤为例,我国目前的煤炭储量还有600
多亿吨,有可能开采的只有60多亿吨。但以目前经济发展对煤炭需求的增长情
况看,每年需要增加一个兖州煤矿,这是根本没有可能实现的。石油也是如此。
我罔实际石油生产的最大产量可能仅在2亿吨左有。可是实际需求不断地上升,
预计到2010年,我国石油需求将超过3亿多吨,至2020年将超过4亿多吨。这
样的增长,还是考虑到大量的节约。去年我国石油已经进口了8000多万吨,占
消费的三分之一多。今后石油进口量将要占40%.50%,甚至将要达到消费量的
60%,这样大的进口量,不仅受价格的影响,而且受到安全的制约。。
除了能源和原材料之外,我国人多她少、水少,许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
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耕地0.1公顷,相当于世界水平的42%。我
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为2257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7%。全国大部分城市特
别是北方城市面临严重的资源型缺水和污染型缺水情况。我国是少林国家,现
有森林面积1.59亿公顷,约占世界森林面积的4%;人均森林面积仅为O.12公
顷,人均蓄积量8.9立方米,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0%和12.5%。@
因此,我国资源短缺必然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的“硬约束”。
㈢需求约束构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软约束”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有效需求不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约
束开始慢慢“凸现”,表明了我国经济运行已经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即由长期以
来供给不足条件下的短缺经济运行转变为需求不足条件下的过剩经济运行。具
体表现为:企业产品销售不旺,库存增加,开工率不足,投资需求不振;居民
消费意愿降低,消费需求疲软;出口受阻,增幅下降;市场饱和,物价持续下
跌,出现全面的通货紧缩;经济增长乏力;等等。以前那种“有产品就有市场,
是企业就能赢利”的短缺经济下卖方市场格局已不复存在,而是呈现出供过于
求的过剩经济条件下的买方市场格局。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社会的总供给
大于总需求,商品和生产能力普遍过剩,经济运行表现出一种不同于过去的新
的运行态势。经济增长不再受到社会供给能力的限制,而是受到社会总需求的
制约。因此,只要增加社会总需求,扩大内需,就能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于是,我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包括实施积极的
。胡晓群:‘中国经济发展遭遇资源瓶颈,GDP7%增长难度增大》,载‘新京报》,2004年3月26日。
。李京文:‘资源和国际竞争已成中国经济发展双重增长瓶殒》.载‘中国工商时报》,2004年2月20日。
。数据来源:‘中国发展的忧患之思》,载‘隙望》周刊,2004年2月16日。
59
则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等),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
11的,而且也确实取得了~定的成效。在1998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普遍卜滑的
同时,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依然取得了7.8%的骄人“业绩”。但这只是借助经济体
的外部力量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依赖经济
体的自身力量来实现的。短期内这种做法有效,它可以利用市场外部的力量来
矫正市场“失灵”,解决市场供求失衡;但长期下去,必将破坏经济体内的自我
调节功能,不利于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削弱经济增长的后劲。因此,积
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实旖,应着眼于培痔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机
制为主,而不应该长期化。
然而,我们不应该忽视市场供过于求、商品和生产能力普遍过剩的市场运
行态势对我国经济增长构成的约束,但需求约束相对于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硬
约束”而言,可以通过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措施、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来刺
激消费和投资,扩大需求,有效化解或部分化解有效需求不足对我国经济增长
构成的约束。因而,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约束被称为“软约束”。有效需求不足对
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均衡是市场经济活
动的理想状态,总供求失衡——无论是供给不足还是需求不足——都是一种非
理想状态。供给不足容易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的
局面;需求不足,造成企业生产能力闲置,库存增加,市场萧条,交易不旺,
失业率增加,导致通货紧缩,经济增长率下降等。由于市场经济活动的自发性,
总供求均衡只是一种非常态现象,供求失衡才是一种常态现象。自甄洲“金融
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出现的需求约束下的过剩经济运行态势是中国经济运行过
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它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结果,
并且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需求约束在我国未来的经济运行中将
长期存在。因此,扩大需求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选择。
与西方发达国家过剩经济条件下有效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相比,我
围的需求约束在形成机理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
轨过程中出现的。这种“转轨”时期的需求约束与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
需求约束在形成机理上表现迥异。从供给方面来说,由于长久以来的短缺经济
运行,政府宏观调控主要着眼点在于防止出现通货膨胀,抑制需求为主。在以
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出现了新、旧体制“转轨”期的摩擦和整合。一方面,
新体制下的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大量进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格
局,在传统的计划体制外增加了大量新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国有经济的改
革使其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而卖方市场的短缺意识加剧了生产的盲目性,资本
市场的发育滞后,产权退出机制尚未建立,资产退出渠道不畅,又使这些本已
过剩的生产能力得不到及时转移。这些持续增加的生产能力经过不断积累和沉
淀,导致社会总供给能力大为提高,供求态势易位,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的
转化只是时间早迟问题。从需求方面看,需求自身各个构成部分的变化乃是市
场供求格局转换的内在因素。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国内外宏观经济环
境的变化,企业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税收体制、外贸体制及收入增长体制
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革,企业的风险约束意识增强,长期以来持续扩张的,卜产
能力出现递减倾向,有力地抑制了生产者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势头;居民收
入增长缓慢,消费结构升级受阻,吸纳市场消费品的能力趋于饱和,社会保障
制度没有全面建立,加重了人们谨慎消费心理,导致居民的储蓄倾向上升,消
费倾向下降i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景气,使得我国的出口受阻,出口增幅卜.降。
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持续增加的生产能
力,必然导致我国过剩经济时代的提前到来。从经济运行层面上看,由于“双
轨制”的存在,人们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还不太成熟,缺乏足够的理性,表现
在人们对市场信号的反映上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从对市场信号的反映迟钝到过
分敏感。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就迫不及待地做出决策,从而引发连锁反应。这
从亚洲“金融危机”导致我国的出口骤然受阻后企业家的反映中略窥一斑——
不是去积极开拓替代市场或潜在的国内庞大市场,而是纷纷收缩生产规模,不
敢冒险只求谨慎,导致我国的投资需求不足。一个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必须
具备一定的冒险意识,因为创业本身就包含着一定的风险。这从⋯个侧面说明
了我国企业家承受风险的能力差,抵御风险的能力弱。
由于我国的过剩经济与发达国家在形成机理上的不同,其运行特点、表现
方式也与发达国家不尽相同。我国是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1000美元的水准
上出现了过剩经济,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下,而西方成熟市场经济的发达国
家一般都在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后才步入过剩经济。因此说,我国的过剩经
济实质上是~种结构扭曲的过剩经济,是低层次的过剩经济,它必然促使通货
紧缩时代的提前到来。
㈢双重约束共同制约着我国未来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在单一体制的国家,无论是实行计划经济还是实行市场经济,其经济增长
面临的只是“一元”的约束,要么是资源约束,要么是需求约束。一般而言,
在计划经济国家大多面临资源约束,而在市场经济国家大多面临需求约束。我
国自1978年实行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以来,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目益削
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日益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
架已基本建立起来,但离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有很大的差距。传统
的计划体制残余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还仍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从计划体制向南
场体制的“转轨”任务还未完成,“双轨”体制还将在一定时间内存在下去。这
种“双轨”体制的存在,使我国还面临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的供给约束,
义面临着如其它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一样的需求约束。供给约束,实际上还是一一
种资源约束,因为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看,我们还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
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而需求约束造成的经济过剩,是在我国人均收入不到1000美元时步入了过剩经
济,总量上刚刚达到小康标准,但还是不平衡的、不全面的、低水平的小康水
平,并不是因为产品绝对过剩,而是因为社会总供给超出了广大老百姓的实际
9均买力水平,或供给跟不上消费结构升级成为无效供给。
正是由于转轨时期双重体制的存在,计划体制因素和市场体制因素同时发
生作用,市场需求信号反映滞后,社会总供给结构不能适应总需求结构,造成
供求结构失衡,在向社会提供大量无效供给带来供给过剩导致需求约束的同时,
又加剧了资源稀缺性,有效供给又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造成供给约束和需求约
束并存,从而促使我国过剩经济条件下通货紧缩时代的提前到来。这同西方国
家单纯需求约束下的通货紧缩有所不同。因此,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需求
政策来治理我国的通货紧缩,而是要针对我国转轨型通货紧缩的特点,加速改
革步伐,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消除供给约束和转轨型需求约束;同时,还应
借鉴西方国家长期的历史经验,结合凯恩斯需求理论及供给学派供给理论二者
之长,明确以供给带动需求的思路,既要实现拉动需求的短期目标,又要兼顾
经济增长的长期目标。
在发达国家一般是在工业化完成或达到较高的水平以后,才会出现过剩经
济状态。丽我国是在工业化还未完成,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还处于不断完善之中的条件下步入过剩经济时代的。工业化、城市化和
市场化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我国
未来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可以为我国创造庞大的市场需求的同时,但也面
临着潜在的资源约束,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越来越大,
对资源的需求增量也越来越大,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也越来越强;市场
化推动着我国的改革不断深化,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对外
开放的领域不断扩大,投资环境日趋见好,外资流入会持续增加,市场主体驾
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趋于理性和成熟,市场激励和约束机制进一步强化,技
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益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缓解资源对
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外,也使我国社会总供给能力持续提高,供过于求的买方
市场格局将长期存在。而收入分配在高素质劳动者与低素质劳动者之间的两极
分化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难以消除,从而降低了实际市场购买力,导致需求
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也将长期存在。
当然任何问题都是一分为二的。双重约束也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
式转变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遇。需求约束能强化产品市场上竞争,增强了企业
的风险意识,注重企业加强风险防范,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加快,“业转
换和生产能力的转移,促进产业升级,积极实旌“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开
放水平;资源约束可以强化投资者的成本约束意识,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加快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步伐,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
三、如何应对双重约束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
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问题,短期内的经济波动在所难免。研究经济增长,
我们必须要有一种战略眼光,从长远的角度看问题,而不应仅仅着眼于近期内
诸多因素对经济增长造成的波动和影响。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因素固然应该
关注,但长期影响因素更应受到重视。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社会总
供给能力必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而不断提高,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
格局将会长期存在,这是毋庸置疑的。在过剩经济条件下,需求是拉动经济增
长的主要动力。但由于构成总需求的两个部分——投资需求和出口的波动比较
大,容易受到偶发因素的影响,造成社会总需求的剧烈波动。因此,在短期内
可能会由于需求约束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出现周期性波动,从而影响到我国经济
持续稳定增长。但中国市场需求的潜力巨大,我国有8亿多的农民生活在农村,
他们的消费水平与城市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他们具有非常强的购买意愿,
却缺乏现实的贿买能力。所以,加快我国广大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增加就
业岗位,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把潜在的需求变为现实需求,变需求约束为需
求拉动。从长期来看,需求毕竟是靠供给来满足。如何满足臼益增加的消费需
求,提高社会的总供给水平,优化供给结构,增加社会的总供给,乃是实现我
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而增加社会总供给必然加大对资源的需求,造成资源
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对于资源和需求的双重约束,我们要始终保
持足够清醒地认识,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来缓解资源和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构
成的双重约束。
然而,我们采取应对措旌时,不能孤立地看待资源约束和需求约束对我国
经济增长的制约,而应该把两者统一起来看闯题。否则就好像一个庸医给病人
看病一样,“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花去病人的钱,却没治好病人的病。经济
体也与人体一样,其各个构成部分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总供给与总需求也
不是孤立的,而是统一的,因为供给是为了满足需求,没有需求的供给必然是
无效供给,而总需求构成中的投资需求本身也创造供给。总需求和总供给这种
“唇齿相依”的关系,使我们很难把它们二者完全分割开来,单独地就某一方
面采取应对措施。我们应该从经济运行过程中总供给、总需求与国民收入之间
的关系中入手,针对资源和需求的双重约束采取相应的对策。
第一,理顺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既要坚持市场化的效率分配原则,又要兼
顾公平,防i忙收入分配呈现两极分化。国民收入是连接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中间
环节。国民收入根据其存在形式表现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实物形态,一利r是货
币形态即价值形态,国民收入的两种形态在现实中分别表现为社会总供给与总
需求,即实物形态表现为总供给,价值形态表现为总需求。由于国民收入分配
过程指的是对价值形态的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因而国民收入分配过程就直接涉
及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关关系,即调整实物形态的国民收入与价值形态的闲
民收入的相互关系。如果国民收入超分配,即价值形态的国民收入分配增长速
度远远超过了实物形态的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那么就会出现总需求膨胀;如
果价值形态的国民收入分配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实物形态的国民收入增长速度,
那么就会出现总需求严重不足。只有价值形态的国民收入分配增长速度与实物
形态的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相适应时,总霈求与总供给才会平衡,国民经济才能
持续稳定增长。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就是要完善目前的收入分配体制,既要坚
持市场化的分配原则,使市场能够正确反映各种生产要素的稀缺状况,激发各
种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而不提倡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
挫伤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又要完善二次分配或再分配制度,尽可能地兼
顾到“社会公平”,严防两极分化,因为消费倾向是递减的,收入分配不均或呈
现两极分化,将会导致有钱人缺少消费对象,无钱人消费不起的情况。理顺分
配关系,完善收入分配体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就是
要使收入差距控制在可允许的范围内,有需求意愿的人买得起,舍得买,使中、
低收入者消除后顾之忧,消除谨慎消费心理,敢花钱。这样,从整个社会来说,
消费倾向就会上升,储蓄倾向就会下降,既可以扩大总需求,又可以抑制总供
给,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平衡。
第二,调整和优化供给结构,使供需结构基本适应。。我国前几年出现的通
货紧缩状况,不仅仅是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相当程度上与供给结构不合理
有关,表现在供需结构错位。一方面,无效供给过剩,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和
第二产业消费品领域,产品性能雷同,品种单一,造成低质量、低附加值、低
技术含量、低单位利润的低档产品严重过剩:另一方面,有效供给不足,商质
量、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单位利润的高档产品严熏短缺,特别是第三产
业的消费性服务的规模、种类和质量不能适应社会消费水平提高和需求结构变
。陈端计:‘中国经济增长的新路径——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供给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64
动中物质产品需求比重下降而服务产品需求比重上升的需要。这种“五高五低”
的产品结构说明了我国目前的供给过剩只是一种低水平的生产过剩。其深层原
因是我国体制转型期改革的不到位导致微观经济主体对市场需求信号的反映滞
后,严重制约了生产者根据市场变化提供产品的能力,以及产业集中度过低造
成产业结构不合理。
调整和优化供给结构,解决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过剩,实现我国总供
求结构平衡,关键在于实行优化存量供给和提升增量供给并举,通过存量和增
量的双重调整来推动总量和结构调整。优化存量供给,就是要根据市场需求对
现有过剩的生产能力进行重新布局,淘汰掉落后“五低”的生产能力,压缩长
线生产能力,向“五高”转移,使供给结构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这就要求深
化改革,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特别是产
权市场的发育是优化存量供给的首要条件。提升增量供给,就是要求新增加的
生产能力使得下一期形成的社会总供给结构与社会总需求结构相适应,不能仅
仅着眼于眼前的供给过剩而盲目地扩大投资需求导致将来更大程度的供给过
剩,因为投资需求最终还是由消费需求来实现的。
第三,资源节约与资源开发并举,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充分利用国内、
国外两种资源,缓解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硬约束”。这是从供给方面缓解资
源约束的有效途径。由于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构成的“硬约束”,我们要积极拓
宽多元化的资源供应渠道,特别是对与我国工业化进程生死攸关的战略资源~
一石油,应充分利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有利时
机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在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的同时,大力发展与
那些资源丰富国家的贸易关系,积极引导和调整好与那些国家的贸易结构,发
挥我国的“比较优势”,用技术换资源、用产品换资源、用资金换资源等,为我
国经济增长建立起稳定、可靠、多元化的能源供应渠道。为此,我国应该建立
起战略资源储备制度。在积极拓宽多元化的资源供应渠道的基础上,加大我国
资源开发与开采力度,如我国沙漠、高原、海底等油气田的钻探与开发等。我
国地域辽阔,资源总量丰富,尚未发现或有待发现、开发的资源还有较大的开
发潜力。同时,针对我国资源利用率低下,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不高的现状,促进技术进步,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发展可替代性资源,节约
单位产出的投入量,提高资本一产出水平,提升生产和经营的集约化程度,提
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等等。这些措施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约柬对
我国经济增长的“硬约束”。
第四,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积极扩大内需,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发
展战略。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宏观经济增长态势和市场格局发生了
深刻的变化——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常态,经济发展
的主要障碍也已经从供给领域转移到了需求领域,经济增长越来越取决于市场
需求的“拉动力”。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需求、消费
需求和出口,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尽相同。这几年出口增幅较大,
列我围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显著,但要继续保持以前的增长幅度难度很大,
f们且极易受到国际上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在我国的市场
潜力还远未开发出来。因此,扩大内需必将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目
前,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下,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都还
具有,’阔的扩展余地。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的:[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将会带来
t=1i竭的投资需求,并且开拓出十分旺盛的消费需求。
扩大内需,不仅需要积极扩大我国投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积极扩大我国
的消费需求。因为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社会再生产的屉终
实现,扩大投资需求最终还是要由消费需求来实现,脱离最终消费需求的投资
只会导致更大程度的供过于求。扩大消费需求,除了增加居民收入外,还要积
极引导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升级,既可以扩大我国的消费需求,又可
以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升级既可以自发进行,也可以人为引导。
但消费结构自动升级,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而使消费结
构从低级向高级自然推进,即从温饱塑向小康型、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但
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这种自发演进过程无疑是跟不上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
要积极弓l导我国的消费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升级不仅仪是消费者自己的事,也
是生产者的事,因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生产者进行投资,
在扩大全社会的投资需求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产品和劳务的供给,必须为
消费者所认可和购买,否则就成为无效投瓷和无效供给。为此,就要把握消费
结构的变动趋势,为社会提供购销对路的优质产品和劳务。一方面要善于发现
和挖掘潜在的市场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和市场细分来寻找目标市场,满足居民
多层次、全方位的需求;另~方面,就是要认清供给和消费的辨证关系,虽然
在一定条件下消费可以决定生产,但供给决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可以充分发
挥生产对消费的引导和促进作用的。通过采用新技术改良品种,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产品成本,以至通过开发全新的产品和服务,生产——这一最活跃的因素
完全可以仓4造出新的市场,把消费者潜在的消费欲望有效她激发出来,变成现
实的购买力,不断刺激和拓展消费需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彼得斯曾指
出:“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不要老想分享市场,而要考虑创造市场;不是
取得一份较大的馅饼,丽是要设法烙出一块较大的馅饼,最好是烘烤出一块新
的馅饼”。这样,通过生产者的主动行为来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第三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成功经验与教训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开始的,改革的月标取J句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和创新。实践证
明了中国改革是成功的,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神话”。尽
锊其间也出现过反复、经历过曲折,甚至也有过惨痛的教训,但总的来说我国
通过改革,不论是改革之初确定的战略目标还是改革过程中确定的短期[:{标,
基本上都能够达到,有的甚至提前完成了目标。相比之下,与我国曾经站在同
~起跑线上的前苏联、东欧各国的改革却导致了经济倒退,经济形势恶化,政
局动荡,人民生活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大不如以前。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改
革结果,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和思考。为什么中国的改革获得了成功,而同
是社会主义阵营苏、东各国的改革却失败了?中国经济增长有哪些成功经验可
以借鉴?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没有~个“范例”作为借鉴和参考,只
能根据过去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和惨痛的教训,结合中国的
国情,突破思想上的“桎梏”,解放思想,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充分
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一切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
断地进行制度创新,使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加深r人
们对我国改革的认识,推动着改革理论的不断深化,从而也丰富了社会主义经
济理论。但改革本身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我国在这场伟大的改革实践
中不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也有许多教训值得我们吸取。历史是⋯面“镜
子”。我们只有不断地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才能在今后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少走
弯路,进一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成功经验
(-)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领导
对于西方自由主义学派来说,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政府除了
界定产权、制定规则以外,不应该管更多的事情,而应该尽量让市场去做。他
们倡导“大市场,小政府”。这对于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来说,情况或是如
此。就市场经济而言,政府规模过大,权力过于集中,容易产生官僚主义,抑
制经济和社会的活力。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通过改革传统的不适应生产力
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不断地推动制度变革和创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
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实现的。在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过程中,通过微观经济主
体的塑造和再生,培育了越来越多的充满经营活力、预算约束硬化、对市场变
化能够做出快速灵敏的反映、多元化的市场利益主体,极大地增强了市场供给
能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表砸上看,市场化的改革是一个从集权
到分权、从集中到分散的转化过程,是对长久以来我国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
根本否定。但是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要削弱中央政府的领
导,而是要强化中央政府这种政治权力“核心”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辐射力、
影响力,以便能够做到政令畅通。中央集权的分散化,只是改变了传统的讨+划
体制F的政治权力运作方式,突出了指导性,减少了指令性,剔除了本0i该属
f‘政府份内的职能,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转变政府职能只是为r使中
Ⅲ的政治体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把中央政府塑造
成一个廉洁、精干、高效、运作有序的政府机构,增强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和影
响力。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在摸索中进行的,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从
增量到存量,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稳步向前推进的。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
的大国,各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参差不务,市场化发育水平也不一样,人们的
思想认识很难统一,表明了中国改革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这决定了中国的
计了场化改革只能在中央政府的整体协调下对改革过程进行组织、规划与协调,
通过分领域、分地区、分部门、分企业等的变化来推进改革的循序渐进。一个
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进程中能够始终控制住大局,把握住
改革的方向。倘若一下削弱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和领导,只能导致各个地方各
自为政,其结果将是一盘散沙,局面将难以收拾。前苏联的改革则给我们提供
了“前车之鉴”。’
再从中央政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定位和作用来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
府在维护市场平衡、培育市场、界定产权、制订规则、在市场失灵的地方替代
r可场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罗斯托在他能经济成长阶段论里也强调了中央
集权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他认为,“从政治上来说,建立一个有效的中央集
权的民族国家是创造前提条件时期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方面。”。实践证明:中
国经济2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而且离不开稳定
的社会环境、有效的宏观调控、明智的战略决策以及强有力的组织和协调。
㈢渐进式的改革方式
对于一个经济转型国家的改革有两种方式: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前
者是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转型经济理论,其核心是“管住货币,放开价格,
全面推行私有化,在短期内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推动经济的稳定
增长。”其实质是在对原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彻底否定的基础上,建立一
罄套全新的制度体系,在新制度与旧制度之间进行彻底的转换,在改革方式上
表现为全面性和彻底性。这种改革方式的结果导致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陷
入了持续的停滞和衰退之中,这无疑是向正统的主流经济学提出了严重置疑和
胡稀宁:‘当代西方经济学概论》(第二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第223页。
68
挑战。相反,中国实行的渐进式改革方式,通过保持原有的制度框架基本稳定
的前提下,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来的利益格局,只是在体制外引进接受市场调
节的增量成分,通过体制外的“示范效应”逐步向体制内渗透,逐步扩大市场
调节的范围和比重来稳步向市场经济过渡,即从“双轨”向“并轨”转换;在
体制内,首先从改革阻力较小的农业部门开始,改革的成本低、收益高,容易
取得实际效果,再推动城市经济改革;在城市改革中,先改革那些容易改的领
域,最后再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攻坚;在培育市场中,先大力发展商品市场,
再重点发展生产要素市场;等等。这种“渐进式”改革方式,培育了大量的利
益主体,使广大老百姓不断地从改革中得到实惠,而利益受损者比较少,从而
减少了改革的阻力,增强了改革的动力。“摸着石头过河”的务实性的改革措施,
使中国政府有足够的机会汲取经验教训,若改革成功就加以推广,失败了则重
新开始。事实证明,从“双转”到“并转”,从“体制外”到“体制内”,从“增
量”到“存量”,从“强制性”变迁到“诱导性”变迁的“渐进式”改革,遵循
的是先易后难、由点到面、由局部突破到整体推进的原则,是一条稳健务实的
道路,有效地避免了“激进式”改革所造成的社会震荡和经济衰退。
“渐进式”改革的突出优点就在于:避免社会震荡过大,在促进经济社会
发展的同时,能够保持社会的稳定;反过来,在保持社会稳定的条件下推进改
革和扩大开放。在我国面临发展、改革、稳定~系列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只有
正确处理三者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社会经济顺利发展,实现经济体制顺
利转轨。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以发展为目的,以改革
为动力,以稳定作保证,并在实践中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的可承
受程度统一起来,才能够顺利推动经济发展和体制转轨,并达到保持社会稳定
的目的。
㈢科学的发展战略
所谓经济发展战略,就是在战略思想指导下,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
分析构成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并决定经济全局
发展的因素,从而做出相应的筹划和部署。经济发展战略一旦制订并付诸实施,
就会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就好象战略对战争的胜败起决定性
作用一样,经济发展战略对经济发展也起到决定性作用。不同的发展战略对经
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截然不同,科学的发展战略能够指导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
发展,顺利实现战略目标,相反,不合理的发展战略则对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
用,甚至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科学的发展战略来源于决策者能够正确地判断
当前形势_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分析和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明确
发展的任务以及可能达到的目标,找出那些制约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制订
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和指导。经济工作中造成的最大失误,莫过于战略决策所造
成的失误。如:我国在1958年提出的“大跃进”的口号,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
战略决策错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只能带来“浮夸风”的兴起和国民经济的
混乱。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以邓小平为核心
的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制定了科学的发展战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对世界局势和周围环境的新观察、
新分析,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应该抓住时机,集中力量发展经
济。在80年代初,他更明确指出:“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
题,一个是南北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
柏全局性、战略性的意义。”。第二年他进一步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闻题,
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
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邓小平同志“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科学论
断,开阔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视野。这个论断,既是对世界脉搏的准确把握,也
是对中国发展机遇的发现和捕捉;既是对全球全人类核心问题的把握,也是对
中国核心问题的准确把握。因为“中国太穷,要发展自己,只有在和平的环境
里才有可能。”@中国要发展,必须认清和参与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这就
决定了现阶段中国主要应该做两件事:对外开放,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
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先进成果,并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
的历史重担:对内搞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自己。正是基于现实的主题和
时代的要求,邓小平同志强调: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不能干扰
和冲击这个中心;对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顽固一点,要始终扭住不放,要“横
卜.心来”,“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地搞现代化建设,“决不允许再分散精力”。
这是邓小平对历史机遇的准确把握和充分利用的生动体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基于对当今世界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清醒认识,高瞻远瞩,提出了“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提出我国经济“三步走”
的发展战略。“我国经济发展要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
个世纪用30年到50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我国经
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和总体上的战略部署,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顺应了
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经过了专家们的充分论证,具有现实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6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t05.106页。
o‘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82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51页。
是指导我国迈进现代化的行动纲领。我围20多年的快速经济增长证明了我嘲经
济发展战略的科学性,提前顺利完成了前两步目标。
在顺利完成前两步目标的基础上,党中央又不失时机地相继提出了西部大开
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
这些发展战略是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区之间差距过大而作出的战略布
坷。要求全面贯彻统筹区域经济西凋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继续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现
代化,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过
程中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是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具体化。十六大报告指
出:“21世纪头,挪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
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lO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
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丽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
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
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国国民经济总量已经迈
八很大的台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大为提高,驾驭市场经
济的本领日趋娴熟,为这些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强
大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完备的技术手段。
二、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应吸取的教训
中国经过2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取得非凡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中国现
代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至上个世
纪末,我国已提前步入总体上的小康水平。与此同时,我们不应该漠视我国在
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存在着政治、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等方面的原因,
导致新、旧体制转换期间“双轨”并存的体制摩擦和冲突,加大了我国经济体
制改革的成本,资源配置效率虽然有所提高,但总体效率还比较低下,增长方
式粗放,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可以说,尽管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但代价
高昂,教训深刻。
㈢国企改革进程缓慢,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有经济发挥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微
观载体。2002年,全国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15.9万户,资产总额18.02万亿元,
产品销售收入8.53万亿元,实现利润3786.3亿元,上交税金6794.1亿元,职工
人数4680.5万人。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
心环节,并且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而稳步推进。公司制改革取得显著进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杜.2002年,第18页。
7l
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逐步推进,经营机制明显转变;国有
经济布局和结构得到改善,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取得积极进展;国有企业整体
素质明显提高,效益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国有企业
改革虽然在弹论和实践中都受到高度重视,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实际操
作过程中的改革进程缓慢,尚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微观上的阔
有企业改革和宏观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并不同步,从而阻碍
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不能有效地发挥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
控制力与带动力,也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些比较好解决的问题和矛盾都基本l二已经解决,但
‘些深层次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而~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又开始凸现,使我国
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难度加大。这些在改革过程中逐步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
丰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离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有不小
的差距。譬如: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者的市场化配置尚未实现,国有企
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尚未到位,平均主义、大锅饭没有得到
很好解决等。
二是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状况浅未根本改变。总的来看,国有经济
布局过宽,结构不尽合理,影响了主导作用的发挥。国有企业广泛分布于市场
化程度比较高、竞争比较激烈的加工工业和一般性服务行业,国有及国有控股
企业的营业收入仍然保持着相当份额;一大批需要破产关闭的企业一时难以退
出市场,成为影响企业和当地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是国有企业的历史包袱沉重。国有企业富余人员过多的问题仍很突出,
企业办社会负担沉重,还遗匿着大量呆坏帐和不良资产,等等。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还处于攻坚破难阶段,必须从全局角度把握重点、难
点,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推动圉企改革攻坚,力争有所突破。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深化投融资体制、财政、社会保障、行政等
体制的改革,一方面这些体制改革的进展影响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另一方面国
企改革的程度也制约着这些体制改革的进展。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完善的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运作,要
求企业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市场化配嚣。这需要营造一个健全的投融资体制、不
受政府支配的独立的银行制度、公共的财政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与高效
的服务型政府等良好的体制环境。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
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依法享有投融资权,这对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
场竞争主体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次,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尽
快建立起一套独立]二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障H雎
能逐步从企业中分离出来,使国有企业职工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再次,帮助
围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国有企业冗员过多,是制约国有企业改革和发
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使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将成为推动国企改革顺利推
进、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最后,还要求国家对国企改革提供必要的政策
支持。国家财政支持国企改革,重点是解决符合破产关闭的国有企业退出市场
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问题。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强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的《我们共同的
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它的含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他
们需要的能力。j其实质是关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如何协调发展的
问题。人类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伴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如何利用稀缺性资源
来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以满足人类丑益增加的多样化需求,必然导致自
然资源被大量掠夺式开采,从而加剧了资源的稀缺性,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
态平衡等,使得经济增长的后劲不足。有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如土地、空气、
水、石油、煤炭等;有些资源是再生的,但再生速度有快、慢之分,有的再生
速度较快,如森林、植被等;有的再生速度比较缓慢,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
再生出来。环境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所谓环境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时间内,
资源环境系统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
小。如果只是片面地追求眼前的经济增长,而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超过了资源
的再生能力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就会影响我们后代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导致
经济增长的后劲不足;而且,还要使我们后代承受因我们前人的掠夺式开采而
带来的惩罚。这就是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或者叫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不强。
我们长期以来实行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建立有了根本改变,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采比较严重,造成了水土流失、
山体滑坡、植被减少、耕地质量下降、气候变暖、生态遭到破坏等现象的出现。
由于不注重环境保护,在工业化过程中造成的水、大气等环境污染现象也比较
严重。这既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又加大了治理环境污染的成本,
阻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而且有些代价可能是人类无法估量的,如工
业化过程中的C02排放量过大,导致全球气温变暖,海平面上升,陆地将被淹
没,将会侵蚀人类的栖身之地。我国虽然号称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很
低,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再加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资源
利用率低下,可开发出来的替代资源不多,尽管我国连续保持了20多年的高速
噌长,但经济增长的代价较大,可持续增长的能力比较差。倘若任其发展F去,
不切实转变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化经营之路,经济增长就会受到资源
的严重约束而难以为继。
因此,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了t个统
筹”的要求,把经济增长、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经济发
腱与臼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持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良性循环,
增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c0政治体制改革滞后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
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o党
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协调发展的伟大事业。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
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
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我
国舀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
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党的执
政能力建设,减少政府干预,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改革干部人
事制度,逐步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发挥地方政权的作用,加强社
会主义法制建设,强调依法行政等方面,成效显著。尽管如此,我国现行的政
治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社会所要求的政治体制尚有很大的差
距。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阻碍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向纵深推进。正如邓小平同志1986年6月28 Et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提出的那
样,“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
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
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
国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表面上看,只是经济体制的转型和资源
配置方式的变化,因此,只要培育市场体系,放开价格,管住货币,就可以达
到目的。其实不然。市场经济是以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市场价格信号来引导资
源的流向和配置资源,其实质是具有独立财产权的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平等竞争
“t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杜,2002年.第30页。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页。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4页。
74
和自由交换关系。倘若没有产权制度的改革,市场价格信号是无法充分发挥作
用的。而产权制度的形成和演进,既是社会分工和协作发展的结果,又要通过
国家的法律加以确定和实施。这就需要调整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关系和意识
形态,建立一个民主和法治的政治制度,才能确保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竞争利
自由交换的顺利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因
此,从计鲻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不仅仅涉及到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和经济体
制的转型,而且还包括社会、政治、法律、文化等各方面整体推进的过程。试
图绕开政治体制,仅仅单纯从经济体制上去改革,是难以成功地过渡到健全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到法律制度都发生了整
体的相互适应的结构性变化,才能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整体性转变。
正是由于我国目前的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它越来越不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阻碍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迸一步深化。这些
丰要表现在: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权力过分集中于少数人,依法行政的意识淡
薄,政府决策缺乏透明度、公民缺乏知情权,行政行为的“越位”、“缺位”、“错
位”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一方面降低了资源配置的
效率,另一方面加剧了政府“寻租”行为,赓败也就在所难免,从两加大丁改
革的成本。本来政府应该作为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主导着改革的方向和进程,
但由于改革触及到某些官僚阶层和官员的既得利益,导致改革的阻力加大。尽
管在理论上对政治体制改革早就取得共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举步维艰,进展
不快。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如何加快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我国的
政治体制走向民主化、法制化,变管制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变官僚社会为公
民社会,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也深刻影响到我国经济增长潜
力的发挥。
第四章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增长就出现了减速的趋势。这足
雷意昧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就已经到了如某些人士所说的22年的大限,经
济高速增长的潜力已经发挥殆尽了昵?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首先,我国是一个
人国,大国经济发展具有小国经济所没有的发展优势,其增长的潜力会随着生
产力梯度推进优势而逐步显现出来:其次,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上了一⋯个很大
的台阶,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但地区差别很大,城乡差别极为显著,二:元结
构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再次,尽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
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方式也得到一定程度
l的转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还相当低下;等等。
这些因素,表明了我国经济增长仍然还有较大的空间。差距所在,就是潜力所
在。
第一节大国经济与我国经济增长潜力
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人们都习惯于从资源禀赋状况、技术水
平、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等方面来加以研究,而忽视了伴随着这些因素一起发
挥作用的国家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事实上,大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同于中
小国家的特征。中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已达到世界第六位,
至2003年底GDP总量达到1.4万亿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
这种小康水平是一种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人均收入不
均衡、地区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均衡。这种不均衡是大国经济的显著特征,
因为一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程度与该国的国家规模存在着正相关性,即国家规
模越大,该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程度越高;反之,国家规模越小,则不均衡程
度越低。对于一个大国经济发展而言,由于地区间的资源禀赋结构不同,人均
资源占有量低,以及区位与政策的差异,往往采取一种不平衡的经济发展战略,
即先发展一部分地区,再通过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其它地区的发展,最后达
到均衡发展的目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就是采取这样一种不均衡的经济发展战
略,即沿海地区及部分东部地区先发展起来,目前东、中、西部的发展呈现出
梯形格局,东部快于中部,中部快于西部。这种地区发展之间呈现出的差异,
意味着中圃的经济增长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大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也是
大国优势所在。充分利用大国经济的优势,实现中国经济的均衡增长,促进各
地区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将是发挥未来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的现实和有效途
径。
一、大国经济的内涵与特点
大国经济,不仅仅是针对经济规模而言的,它主要是从地理覆盖面积和人
【j总量两个方面来阐释的。而经济规模则是仅仅从市场购买力来说的,它涉及
到人口数量与人均收入水平两个指标。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规模是火围经济
的。个特点之一,在内涵上是从属于大国经济范畴的,二者并不等同。经济规
模是形成大国经济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所谓大国经济,是指国
土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个亿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当然,这
样定义并不是按照一个客观的标准来划分的,一个经济体的规模大小只是、‘个
相对概念。当今世界各国的国土面积差距悬殊,大至上千万平方公里(如俄罗
斯),小到一个袖珍小国(仅几平方公里);人口总量也不尽相同,中国目前有
13亿人口位居世界之首,印度也已达10亿,一般都在千万以上。以国土面积100
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个亿为标准,是考虑到只有具备一定的国土面积,资源
禀赋结构才相对合理,才能形成一个完备的国内分工体系;只有具备一定的人
口总量才能具备一定的市场购买力,这样大国经济的优势和特点才能体现出来。
具备这些特征的大国主要有:俄罗斯、美国、中国、巴西、印度等。人口多、
面积大是大国经济的两大显著特点。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呈现层次性是大国经
济的主要特征。这是由于大国地区之间的资源分布、居民的文化素质、交通通
讯状况、基础设施等方面与小国相比表现出更大的先天性差异,导致地区之间
发展不平衡在所难免。
二、大国经济优势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经济体也是一样,
有优势也有劣势。对于大国经济而言,我们在掌握大国经济特点的基础上,认
识大国经济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既要认识到它的劣势也要认识到它的优势,这
样我们才能扬长避短,回避劣势,发挥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说来,大国
经济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资源优势。大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国土面积大,幅员辽嗣,自然
资源丰富。从地理分布上来说,幅员辽阔,既有辽阔的内陆,又有漫长的海岸
线濒临海洋,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适宜于各种经济作物养殖和耕作,农、林、
牧、副、渔业全面发展;从地质构造上看,由于幅员辽阔,横跨东西,地层结
构多样化,从古生代、中生代到新生代等各岩层都比较发育,地下富含的矿物
质品种繁多,资源丰富,相比于一些中小国家而言,地层结构单一,地下矿物
质品种较少。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林、
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剩余和初级产品;品种
繁多的矿物质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材料。虽然这些初级产品和原材料是工
、lk发展所必需的,但它们只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因
为它们可以通过贸易得到,如资源贫乏的韩国和日本通过对外贸易使国民经济
得到迅速发展。但是一国如果拥有自然资源可以为经济发展节约“经济租”一
一即这种天然存在的自然资源,能够为所有者(国家、地区和个人)带来。种
超过寻找和开发这些资源费用的额外价值。一方而,这种额外价值可以提高资
源所有者的即时收入;另一方面,这种增加的收入能否成为经济增长的长期引
擎,又取决于所有者能否把收入转化为有效的资本积累,并且与其他的条件,包
括体制上、人力资本等方面相配合,进入库兹涅茨所谓的现代经济增长轨道。”’
二是分工优势。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生产力发展的主
要原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分工程度原映了该国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
亚当·司密指出了分工在经济学中的基础地位:“劳动生产力最大的增进,以及运
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马克思
也指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速度上。”
分工要受到人口规模和资源禀赋结构的决定和制约。人类社会出现分工的根本
动因在于: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人们的消费需求也随之扩大,这种无限扩大
的消费需求与资源稀缺导致供给能力有限的矛盾臼益加剧,从而迫使人们通过
改变生产函数特别是通过分工来进行专业化生产以提高生产率、扩大产出。地
区之间的分工是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结构来选择对本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分
工结构的。譬如:资源型城市可以选择以资源开发为主的产业,科技型城市可
以选择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城市可以选择资本密集型产
业为主的分工模式。大国经济所具有的分工优势就在于:由于各地区之间存在
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可以形成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
业并存的、完整的社会分工体系,从而形成分工发达、门类齐全的产业结构,
克服中小国家单一型分工模式的弊端,加强地区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可以带来
显著的分工效益。
三是劳动力优势。马克思指出,“劳动力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革命、最活跃
的因素。”任何先进的生产资料都需要一定的劳动力来掌握和使用,离开了人的
因素,再先进的生产资料也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虽然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导致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定量的活劳动可以推动更多的生产资料,但发展中国
家都普遍面临着资本短缺的状况,用劳动来替代资本可以解决发展中国家资本
不足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而劳动力资源丰富正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优势,特别
是处于发展中的大国,因为人口多是大国经济的一个主要特点之一,庞大的人
”蔡螗、林毅夫:《中国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29页。
78
门总量规模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
lE是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所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资纷纷
涌进中国,看中的就是中国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优势。由于资本的趋利性,
总是朝着具有高回报、低风险的地区和行业流动,以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发展
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低廉,单位产品的成本低,具有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厂商
能够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中国所具有的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持续多年的经
济增长,大大改变了世界分工格局,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落户或移资中国,
使中国替代日本成为“世界加工厂”或“世界制造中心”。在未来若干年内,劳
动力优势仍将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四是市场优势。市场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园内市场规模大,
这从市场购买力可以反映出来。所谓市场购买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对市
场,卜商品或劳务的实际购买能力。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有购买意愿,=:是有
购买能力。市场购买力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人口总量与人均收入水平。因为
大国的人口总量规模庞大,即使个人的实际购买能力有限,但其市场规模总量
依然巨大。中国目前人口基数高达13亿,哪怕一个较小的数字乘以13亿都会得
出一个庞大的数字。何况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均收入水平随着我国的经济高
速增长在不断提高,这在客观上决定了中国的市场潜力正在不断地得到发挥。
其次,大国经济的需求层次比较多。这是由大国居民的收入结构决定的。大国
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人均收入呈现阶梯性差异,有低收入阶层、
中等收入阶层、高收入阶层之分,从而使大国内部居民的需求层次呈现出多样
性,有低档需求、中档需求和高档需求,分别对应着相应的收入阶层。由于高
收入阶层的消费往往会对低收入阶层的消费产生较强的导向作用,需求层次多
必然会对大国国内市场递次升级,即逐渐从较低层次过渡到较高层次产生推动
力,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实现持续高速增长。大国的市场优势,具有较强的市场
吸纳能力,差不多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任何类型商品都能在中国创造一定的市场
需求规模,这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五是技术发展优势。大国经济的一个突出优点就是任何一个国家或跨国公
司都很难完全垄断我国庞大的市场。这使得在大国市场中的竞争相对于中小国
家来说显得比较充分。这样可以利用这种有利的市场竞争态势在对外开放中有
选择地从竞争对手那里吸引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和技术,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仅仅依靠价格
的竞争,已无法在东道国取得稳定长久的竞争优势,而通过转让技术或与东道
国开展技术合作的形式,在东道国投资建厂。这样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运输成
本和生产成本,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通过从国外转让过来的先进技术,一一
方面可以节省我国独自进行技术开发所带来的巨大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
我国技术发展的起点,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研
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同时,大国人
I.J众多,能够充分发挥众人的智慧,集思广荔,不断地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
步,使我国的科学技术以更快地速度向前发展。当今园际之间的竞争丰要体现
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需要由人来开发和掌握,所以说科学技术的竞争
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除了为人才创造一个必要
的制度环境外,大国人口众多的特点所带来的激烈的竞争压力无疑为大国的技
术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六是规模经济优势。规模经济是大国经济的一个显著优势。规模经济反映
的是一个企业或部门的生产要素组合情况与企业或部门产量之间的关系。按照
经济学理论,一个企业或部门只有在达到一个最佳规模时,单位产品的平均成
本达到最小化,企业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规模经济水平取决于该国的分
翻翌度、市场容量与市场竞争状况等诸因素。分工能够促进专业化生产和协作,
为规模经济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但分工只是规模经济的~个必要条件,而不
是充分条件。市场容量是决定规模经济的关键因素。市场需求量大,为企业大
规模生产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企业才有动力扩大生产规模,才能产生一定的规
模经济;相反,倘若市场需求量小,企业大规模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企
业就没有动力扩大生产规模,规模经济就无法实现。而市场竞争力的大小,能
够对企业产生足够的压力,迫使企业必须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降低
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而且,
充分的市场竞争导致了企业之间的优胜劣汰,竞争力强的企业可以兼并实力弱
小的企业,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便利条件。对一个大国经济体来说,其
完整、发达的国民经济分工体系,促进了专业化生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能力,
客观上推动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庞大的市场需求,在主观上推动了企业扩
大生产规模;充分的市场竞争,决定了企业只有而且必须实现规模经济。这就
是大国经济的规模经济优势。当然,一个国家的规模与规模经济并不必然呈现
正相关的关系。这主要取决于改革的经济体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但相对于小
国经济丽言,大国经济的规模经济优势显著。
七是生产力梯度推进优势。大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地区之间经济发展
不平衡,生产力布局呈现层次性。这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一种从城市到农村、从
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依次呈梯度降低的生产力分布格局和发展梯度。这种经
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生产力布局的层次性,就如同“水流”从高处流向低处一
样,生产力布局也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梯度推进,实现经济增长中心
的转移。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对一个大国来说,由于各
个地区之间面临的初始条件、资源禀赋状况、地理位置、文化习俗、居民的受
教育程度以及技术进步程度都大不一样,有限的经济资源总是首先会流向初始
条件优越、区位较好的地区,出现生产要素向这些地区不断“集聚”,导致这些
地区经济高速增长,成为带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经济“增长中心”。而其他地
区随着初始条件与区位的不同,而使经济增长速度依据从高到低的态势,使大
f司经济的生产力布局呈梯度分布。当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先发达地区的生产
能力会逐渐趋于“饱和”,同时也会由于要素成本的提高而导致企业利润率降低
等冈素,这些地区过剩的生产能力就会向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出现
生产要素从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逆向流动。这是大围经济生产
力梯度推进的客观必然性。在生产力梯度推进过程中,其推进的速度是一个渐
进的过程。它是根据各地区之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差”的大小,在不断将
发达地区过剩的生产能力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同时,伴随着发达地区的产业结
构不断升级。如:一个大国在其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发达地区资本
密集型产业很发达,其部分生产能力在不断趋于“饱和”, 这时发达地区就会
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将资本密集型产业部分过剩的生产能力向次发达地
区转移;而次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发达,其部分生产能力也不断趋于“饱
和”,而资本密集型产业不发达,就会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将劳动密集型
产业向不发达地区转移。这就是大国经济的生产力梯度推进优势,它能维持大
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增长。
八是资源整合优势。所谓资源整合优势,是指各种生产要素转化为现实的
生产能力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交易成本达到最低,而资源的配最效率达到最高。
由于大国内部的资源品种相对于小国来说,总量大、品种齐全,那么在一个完
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资源的充分流动,就能够在一个国家的内部调剂资源,
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率配置,相对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
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丽导致的不确
定性。这往往需要两国间政府和企业经过多次谈判和协商,无形中带来了额外
的交易成本,加大了经济风险。而且,即使资源需要通过进口,也由于大国的
庞大市场难以被某个国家或企业垄断,存在着比小国较为充分的市场竞争,能
够凭借“消费者主权”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购买所需要的资源,相应地降低了生
产成本,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这就是作为一个大国所具有的资源配置优势。
三、强化大国优势,手q用不平衡发展规律,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中国无论是从国土面积上看,还是从人口规模上来看,都是当之无愧的大
国。中国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人口高达13亿之众,占
世界总人口的近I/4,雄居世界首位,因此是一个理所当然的大国。由于历史和
现实的原因,我国经济发展采取了不平衡的发展战略,即先发展具有区位优势
的东南沿海地区,通过这些地区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心。我困国民经济20多年的高速增长,除了得益于东部沿
海地区的超高速增长的带动作用外,也得益于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带
来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相应提高。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驱动了我
国中、西部地区生产要素向东部地区流动和转移,造成生产要素在我国经济比
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的“积聚”,导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从
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按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生产力布局呈梯度分布。
随着我国东部地区的快速增长,其要素成本的日趋提高,在以市场主体追
逐“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客观上推动了我国生产力布局向我国的中、
西部地区转移。这种生产力梯度推进的优势,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中IE日益
显现出来。从长远来看,我国的发达和较发达地区的高速增长不可能一直保持
下去,事实上发达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逐步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
这种转移过程同时也是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逐渐加速发展并且逐渐替代东
部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的过程。我国辽阔的中、西部地区资源丰
富、劳动力和土地成本都非常低廉,其基础设施建设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
速增长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为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及生
产力梯度推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来看,伴随蓿我国发达地
区和较发达地区的人均GDP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放慢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首先
可能取代东部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心进而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重要动力
的区域将是那些经济增长速度暂时还比不上东部地区但领先其它地区、基础设
施较好、科技实力比较雄厚的中部地区。应该说,我国中部地区目前的初始条
件比起改革开放初期的东部地区要好得多,不论是人的思想观念的解放,还是
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都不可同臼而语。所不同的只是资本和劳动力等主要生产
要素的“积聚”程度不⋯样。东部地区占有先行发展之利,就像一块“磁铁”
一样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资本和人才源源不断地流入,支撑了东部地区连续20多
年的超高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心。实现我国经济增长中心的转移,要
充分发挥我国大国经济的生产力梯度推进优势,把资本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吸
引到中部地区,使中部地区成为推动我国未来经济高速增长的新的经济增长中
心。
但经济增长中心的转移,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能够消除阻碍生产要素流
动的市场壁垒。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市场分
割和地方封锁,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全国统一
火巾|场的形成。同时,还要为产业转移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采取相应的政策
优惠措施引导生产要素向中部地区流动。倘若如此,我国未来20年国民经济在
新的经济增长中心的带动F能够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同理,作为我国新的经济
增长中心中部地区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又会让位于西部地区,使西部
地区替代中部地区成为我阁未来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中心。这种经济增长中心
的转移过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不断推动的
结果。经过这种生产力梯度的依次推进,我国国民经济有望继续保持40~50年
的高速增长。
从社会总需求来看,虽然我国已步入过剩经济时代,需求成为我国经济增
长的主要拉动力量,我国经济的~个显著优势就是市场潜力巨大。我国有13亿
人口,这是一个庞大的足以让任何国家或地区产生足够吸引力的潜在市场。抛
开我国存量人口不说,仅我国每年新增人口就高达近1600万,相当于澳大利亚
全国的总人口。刘伟曾经作了一个估算,这1600万新生人口生下来所增加的需
求能拉动我国经济增长达4个百分点。。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工业
化水平的加快,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我国
的人均收入将会不断增加,所带来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也非常庞大。
从以上分析可知,无论是从社会总供给还是社会总需求来看,我国作为·
个大国具有小国所无法比拟的经济增长优势。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促
进我国未来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第二节二元经济结构与我国经济增长潜力
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普遍现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由于
片面追求重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把有限的经济资源配置到重
工业部门,同时通过对农业产品实行价格“剪刀差”的形式强制性地把农业剩
余剥夺到工业部门,以及通过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
转移等措施,在促进了我国城市工业发展的同时,造成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
长期低一卜-与农村社会的发展滞后,导致了我国出现二元经济结构现象。虽然我
国自1978年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放开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涌现
了“民工潮”和“打工热”等现象,但由于户籍管理制度并没有松动,阻碍了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反
而因为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出现了资本与劳动力等主要生产
要素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在促进城市工业化日益繁荣的同时,农村依然保持着
“、刘伸:《中国经济增长究竟有多大的潜力,.bttp:/1www.sJna.coil].cn‘新浪科技》,2004年OJ月12曰12:22。
83
‘种近乎原始的作业方式。这样,我围的二元经济结构现象并没有随着我国国
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有所缓解,相反,却固化了业已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
经济结构的存在,意味着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还有待加快,也预示着我
国国民经济增长蕴涵着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发挥的过程就
是中国自“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的过程。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
中国从建国后由于坚持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长期奉行计划经
济体制,造就了城乡分割、现代工业和落后农业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厉以宁
同志认为,二元经济结构与国有企业一起构成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两大支柱。通
过这两大支柱,把有限的经济资源和从农业剥夺过来的“剩余”配置到工业部
门,来贯彻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从1952.1986年,国家通过价格“剪刀差”的
形式从农业中隐蔽地抽走了5823.74亿元的巨额资金,加上收缴的农业税1044.38
亿元,34年问国家共从农业抽走了6868.12亿元的资金,而在60年代整个国家
每年的财政收入只有几百亿元。很难想象没有农村的支撑,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会有今天的局面,而农民所直接承受的却是日益强化的二元经济结构。从横向
的角度来看,现行的许多社会经济政策是在维护甚至是在强化二元经济结构。
比如,户籍制度是在维护和强化一种社会身份等级制,而诸如有所区别对待的
就业政策、社会保障等政策则是在维护和强化城乡居民之间的隔离。这些,无
疑人为地助长了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是一种十分典型的不公正现象。。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逐步摒弃了不适合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了
牛产力,使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从根本上动摇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基础。农业
体制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农业剩余,提高了农产品商品
化率,也使农村里农业剩余劳动力分离出来;城市体制改革,调整了过去不合
理的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畸形的产业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劳动密
集型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得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滤动日趋频
繁和活跃。特别是在城乡结合部地带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的迅速兴起和壮大,
成为我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并且相应带动了农村城镇化的建设
和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刚性”。
然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失
业与F岗人员不断增加,阻碍或减缓了城市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而乡
镇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正面临着结构升级阶段,其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
。参见《“贫富差距现状总体合理”的判断有误》。载‘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3月28 FI。
84
力也日趋减弱。同时,农村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促进
农业进一步增长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潜力差不多已释放殆尽。这种以家庭为
承包单位的农业经营制度由于受到经营规模狭小的制约,妨碍了农业现代作业
方式的推广与运用,依然保留着一种近乎原始的、落后的农业作业方式,阻碍
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所以,虽然我国经济增长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但我
国的社会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没有随着我国经
济的高速增长而相应减弱,而是进一步突出了。从第一、二与第三产业的就、Ik
构成j!二来看, 1978年为70.5:17.3:12.2,2002年为50.o:21.4:28.6,第一产
业的就业比重降低了近20个百分点,而第二与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得到相应增
加。再从三次产业的GDP构成来看,1978年与2002年分别为28.1:48.2:23.7
与15.4:51.1:33.5,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了近13个百分点。从下降速度看,第
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比第一产业所创造的GDP比重下降得快,这表明了我国的二
元经济结构特征有所缓和的趋势。但从城乡人口构成来看,1978年,城市与农
村人口的绝对数分别为17245万人、79014万人,相对数为17.9:82.1;到2002
年,绝对数分别为50212万人、78241万人,相对数为39.1:60.9。从绝对数字
上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城市化规模有所扩大,即城市容纳的人口总量由1978年
的17245万人上升到2002年的50212万人,但农村的人口规模总量并没有得到
相应缩小,仅由1978年的79014万人降低到2002年的78241万人。@这说明我
圈农树城市化进程基本上还是在原地踏步。
以上数字也说明了,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虽然在20多年的经济增长和社会
发展中有所弱化,但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依然比较突出。
二、二元经济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普遍状况。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程度及速
度关系到该国能否从不发达状态转换到发达状态以及转换的快慢。二元经济结
构的存在,对该国经济增长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㈠二元经济结构限制了市场容量
二元经济结构意味着我国农村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非常低下,仍然滞留着大量
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一方面,导致了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农村购买力较小:另
一方面,农业商品化率不高,即用于交换的农产品占全部农产品的比例比较低。
农丰j较低的购买力与较小的农产品商品化率,使得农村市场过于狭小,不能有
效地放大农村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功能。另外,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城乡分割
的市场体系。从商品市场看,农民由于组织化程度低,一般只能进入城市集贸
市场进行零星的、小规模的现货交易,基本上没有进入批发市场,更难以参与
。’L}J华人民共车u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
85
大宗远期合约和期货交易,粮、油等大宗农产品批发贸易基本上仍由国有流通
企、『p垄断经营。从要素市场看,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因农业平均利润率偏低和
受利益驱动,主要面向城市经济,城市相对充裕的资金没有进入农村,农民进
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条件和渠道都十分有限;农村土地转化为工业和城市
建设用地还不能直接市场化,必须通过国家征用转化为国有土地后才能进入市
场,一级市场由国家控制,二级市场农民很难进入,农民在土地交易中处于弱
势地位,难以分享农地向非农地转化过程中形成的巨额增值收益。市场经济是
交换经济。市场交易越活跃、越频繁,市场容量就越大。如果市场分割,则生
,“要素流动不顺畅,市场交易不活跃,市场容量就越小。对于一个健全的市场
经济国家来说,市场体系应该是完整的、统一的,这样才能实现市场主体之间
的充分竞争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更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高效配置。
㈢延缓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和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化是伴箍着经
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农业比重的下降和工业比重的上升。这种转
化的结果是一个国家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家。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
要阶段,也是一国经济由不发达状态转化为发达状态的必由之路。城市化是工
业化过程中伴随着大量过剩的农村人口持续不断她向城市转移和集聚的过程。
城市化和工业化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工业化的发展是推动城市化的--一个主
罂因素,而城市化的发展又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现实可能性。
这是因为工业化的发展,是以一定规模的工业产业群的存在为前提。这将带来
各种生产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高度集聚,使大规模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会由于市
场、交通、信息等方面的原因而出现生产和流通方面的困难。由于产业关联效
应,必将促进相应的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反过来又吸引了农村剩余劳动
力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从而导致城市化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的发展,
能够为工业化提供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又进一步促进了工
业化的发展。
然而,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人为地将城乡市场分割开来,阻碍了劳动
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农民相对低下的收入水平和农村
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限制了农村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阻碍
了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农村工业化进程的缓慢,还影响到与工业产业有紧密关
联的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减弱了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导致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步伐缓慢,又延缓了农村城市化的发展。
㈢影响了“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
目前中国的“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一个非
常突出的问题,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从表面
卜看,无非是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增加农民收入是
核心,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是手段。只有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才能提
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分离出农业剩余劳动力: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为
这些分离出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达
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但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是转换二元经
济结构的核心内容。所以,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不能局限于“三农”问
题本身来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而应该跳出“三农”的圈子,因为农
业本身是容纳不下这么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只有改变目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
构,实现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即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变,把大量农
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去,从事非农产业,才能使农民的收入水平有较大
幅度的提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奋斗目标。
三、统筹城乡发展,转换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源”
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
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
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统筹城乡发展,带动我国的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消除我国的二元经济结
构现象。因此说,统筹城乡发展,转换二元经济结构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大
“动力源”。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中国经济进入了世界上比
较公认的一个“增长加速”时期。。增长的加速器表现在两大引擎上,即工业化
和城市化将成为我国未来20年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㈢以重化工业为先导.加快工业化进程,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强大“引擎”
自建国以来工业化始终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一条主线,其目标是将我国从⋯
个农业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国家。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以优先
发展重工业为战略指导思想,为我国建立了庞大的门类齐全的国民经济工业体
系,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在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日益发挥出
基础性调节作用。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资本、劳动力等资源
日益配置到工业部门中去。这些源源不断的资本流入与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在工
。《巾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2—23页。
”增长加速时期是指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出现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现象,即进入“增
长加速”时期。详见钱纳里等著(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第320页,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
。经济增长前沿谋题组:《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与资本形成》,载《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87
业部门相结合,这决定了我国实施工业化的成本低(这包括劳动力成本与土地
价格都很低),从另一方面也确定了我国工业发展的竞争优势,从而推动r我国
,[业化的快速发展。至2002年底,我国第一、二、三次产业在GDP中构成为
15.4:51.1:33.5,其中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熏占15.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
占51.1个百分点。单从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份额来看,我国工业化的程度
L二经干日当高r,不仅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也高于一般的发达国家。但我国也
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的第三产业不发达(如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在GDP中的
比重高达70%以上),工业化素质不高(突出表现为工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
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过高。这说明我国的工业化的任务还比较艰巨。今后我国工
业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农村工业化
的发展,持续降低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同时,促进工业内部结构的升级,
推动.1=业结构的高级化,使其向重化工业化发展,从而也能相应带动第三产业
的成长。因此,工业化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的一只“引擎”。
随着国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社会的消费结构朝着发展型与享受型方
向演进,即从吃、穿、用逐步向住、行转变,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使房地
产、汽车等产业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的高增长产业。这些新的高增长产
业的关联效应显著,产业链较长,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尤其是对钢铁、
机械、化工、电力、建材等重化工业产生较大需求,从而推动了我国重化工业
近年来的加速发展。
重化工业化是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一个
重要标志。我国国民经济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成为促进
我国重化工业发展的一个主观刺激因素,而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的快速发展,逐步解决了构成重化工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客观It.推动
r我国重化工业时代的来临。这与我国经济目前的发展阶段特征是相吻合的,
也是符合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和工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的。根据资料显示,
自1999年开始我国重工业发展高于轻工业一个百分点以来,重工业快于轻工业
发展的领先趋势越来越明显,2000年领先3.5个百分点,到2003年达到4个百
分点。从工业结构的演进规律来看,工业内部结构由轻工业占优势向重化】:业
占优势的方向发展趋势,被称为“重化工业化”。因此,可以基本判定中国经济
增氏已经进入“重化工业化”时代。
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认为:按1982年的美元汇率计算,人均收入水平达
到728~1456美元进入工业化初级阶段——轻工业阶段,人均收入水平达到
1456-2912美元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一一重工业化阶段,人均收入水平达到
2912-5460美元进入工业化成熟阶段。我国在2003年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
按照钱纳里理论,我国应该还处在轻工业化阶段,但是考虑到我国的二元经济
结构和城乡收入的巨大差别,以及购买力平价等因素,我国经济的主体部分一
一城市的人均收入水平早在几年前就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即重工业化阶段。
由于重化工业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产业链长、投资规模大等特点,同
时,对设各制造业、装备工业和基础产业的引致需求也比较大,对整个国民经
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此外,从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史经验来看,重
化工业还具有较长的成长周期,可以为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为中国
经济发展提高强大的产业支持,这一发展过程一般持续15'-'20年。因此,重化
工业的发展将成为引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推动未来20年我
闰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
口城市化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又一强大“引擎”
城市化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社会发展的结果。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
乎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2002年底,我国城乡人口比例为39.1:60.9,即城市人
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9.1%(包括了小城镇);而同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为5¨。这说明我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城市化比工业
化的发展要低大约12个百分点左右。与国际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处于相
当低的水平。以城市入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2001
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与国际上其他国家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见表4-1。从表中可
以看出,2001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仅仅高于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低于印
尼,更远低于发达国家。这说明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表4-1 2001年城市化水平的国际比较(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中国印度印尼韩国日本巴西美国法国德国英国}俄罗斯
37.7 27.9 42 82.4 78.9 81.7 77.4 75.5 87.7 89.5}72.9
萎f科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编:‘国际统计年鉴'(2帅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
从城市化的纵向发展比较来看,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
长与城市化水平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参见表4-1(1978"-'2003年中国城市化水
平比较》)。而且从表中也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化水平呈逐年加快的趋势。从
1978-1980两年期间城市化水平提高1.5个百分点,每年仅提高O.75个百分点;
从1980-02000年每隔5年城市化水平分别提高4.3、2.7、2.6、7.2个百分点,平
均每年分别提高0.86、0.54、0.52、1.44个百分点;从2000-2003年每年分别提
高1.5、1.4、1.4个百分点。从1995年以后,我国城市化水平明显加快,每年提
高1.4个百分点左右,这与世界其它城市的发展趋势是基本吻合的。世界城市发
展经验表明,城市化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起步阶段、加速发展阶段
与成熟阶段,其中城市化水平在30~70%的增长过程是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
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0%,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根据有关部
门测算,我同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1.5个百分点,就可以拉动投资增长3巧个百
分点。
表4-2 1978---2003年中国城市化水平比较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l 2001 2002 2003
『17.9{19.4 23.7 26.4 29.0 36.2 37.7 39.1}40.5『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编:‘国际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
推动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就必须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
力转移的步伐。在推动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因为
第三产业是一个国家吸纳劳动力的最主要渠道,它可以为我国劳动力创造并提
供大量的就业岗位。经验表明:劳动力从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转
移,将导致资源整体配置效率的提高,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从社
会总供给的角度来看,城市化能够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提高农产品
的商品化率,增强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增进城乡之间的合理分工,提高规模
经济水平,同时也能够提高整个人力资本的水平和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能够提
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的总供给能力。譬如,城市化导致人口大规模地向城
r狞集r}1而相应提高了土地的集约化水平,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有利于土地
的规模经营。从社会总需求的角度来看,城市与农村可以看作是两个不同层次
的消费需求集团,城市是比较高层次的消费需求集团,农村则是一。个较低层次
的消费需求集团。城市化的过程正是将较低需求层次向高消费需求层次转化的
过程。首先,城市化能够带来交通运输、通讯、文化、卫生、体育等大规模的
基础设旋建设,投资需求将非常旺盛;其次,城市化带来的消费需求也非常巨
大。据有关人士测算,在发展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
直接消费就可拉动GDP增加1.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不论是从社会总供给,
还是从社会总需求来看,城市化将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又一“引擎”。
㈢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转换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举措
统筹城乡发展,要在继续推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更要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步
伐。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逐步消除城乡
一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工业化特别是
重化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了产业支撑,因为重化工业的产业链较长,对其它产
、№的带动作用比较强,能够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可以在有限的地域内吸聚众
多的城市人口,带来城市的扩容和城市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化为工业化
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支撑。这是由于城市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发达,
黄泰岩、杨万东:《经济热点问题研究进展撤告,(第一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57页。
90
通讯便利,人口集中,市场容量大,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为工业
化提供较好的聚集效益与规模经济。如果说,工业化是现代生产方式发展的表
现,那么城市化则是体现着现代生产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使城市经济
和城市生活在现代全部经济社会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目前工业化尚未完成,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工业化与城市化
庀疑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第三节区域经济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潜力
我国幅员辽阔,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了56个不同的民族,遍布
于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区位特征、基础设施、
科技水平,以及文化习俗等都不尽相同。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呈现出较大的
差异。不论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市场化程度,还是经济增长速度、人均收
入水平等方面,各地所表现出来的差异都比较显著。前者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表现出来的差异,后者是经济发展结果的差异。差异所在,意味着我国经济增
欧还有巨大的空间,蕴涵着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如果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的差
异消失,全国各个地方都实现了象北京、上海一样的现代化,那我国的GDP总
量与现在相比将不可同日而语。2002年底,北京、上海两地的人均GDP分别为
28449、40646元人民币,如果全国人均GDP都达到这个水平,就以30000元计,
13亿人口的中国GDP总量将达到40万亿元人民币,将近5万亿美元。但人均
GDP还达不到4000美元,也才刚刚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对于这样。‘个目
标,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能够实现。这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来说,是一个非常
巨大的潜力。如果将这个潜力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将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与然,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实现共同富裕,将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任务
是非常艰巨的。
一、不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选择
迄今为止,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纷繁复杂,流派纷呈。但按照地区经济发展程
度的差异不外乎两种:平衡增长理论与不平衡增长理论。平衡增长理论强调各
地区应该保持同步发展,通过生产力的均衡布局,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其优点在于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维护社会稳定,有利
f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i其缺点忽视了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牺牲了效率。
平衡增长理论还隐含着一个前提,就是各地区发展面临的初始条件大致相同,
不至于相差过大,否则就难以实现平衡增长。这种理论对一个小国家来说,应
该比较适合。不平衡增长理论,突出了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强调重点发展区
位优势独特、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通过优先发展这些地区来带动其他地区的
发艘,主张效率优先。其优点是可以集中有限的经济资源促进某些地区的快速
发展,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其缺点是难以兼顾社会公平,往往导
致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过大,影响到社会稳定。不平衡发展理论,对于各地
区发展面临的初始条件存在着巨大差异的一个大国来说,比较适用。我国自改
一牡开放之初,各地区发展面临的初始条件大不一样,不仅存在着区位优势的差
别,而且各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资源禀赋状况、生产力发展水平等相差悬殊。
因此,在不平衡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选择了不均衡的发展
战略。也就是说,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无奈而现
实的选择。这是因为:
第一,“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式,决定了我国只能采取不均衡的区域经
济发展战略。从现在的视角来看我国20多年的改革历程,基本上是以“市场化”
为目标取向的改革方式。但改革之初,我国改革的出发点主要是消除束缚生产
力发展的体制弊端,激发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活力,提高企业的生产
效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从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强调“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破除姓“资”姓“社”之争,主张“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
獬”,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采取“边试验、边推广”的循序渐进的方
法,要求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豹智慧和创造力。因为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更没有现成的道
路可走,只能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式。先试验,成功了就推广;失
败了,从头来。通过这样不断的积累改革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把我圜
的改革大业不断推向深入。这种改革方式,决定了我国各地的改革进程有快有
慢。改革较快的地区,生产力发展就比较快;改革慢的地区,生产力发展就比
较慢。从改革的方式来看,我国只能选择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第二,对外开放的需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地域辽阔,
区位各异,各地区对外开放的进程、速度、领域也大不相同。东部沿海地区由
于区位优势独特,毗邻海洋,交通便利,同海外华侨的联系比较密切,能够更
好的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等,实现经济的较快增长。其对外开放的广度和
深度,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所无法比拟的。它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发展外向型
经济的“前哨”。各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不一样,使我国无法实施均衡的区域经
济发展战略。
第三,资金短缺制约着我们难以实施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改革之初,
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我们不可能把有限的资金均匀配置到全国
各地,搞“遍地开花”,只能集中力量,重点发展区位优势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
以牺牲暂时的公平为代价,追求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促进我国国民经济
的快速发展。通过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来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壤后实现
共同寓裕。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性转变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在当时条件下的
种无奈而又现实的选择。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
长,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它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由于
东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发挥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桥梁”作用,在不断地吸弓{
外资、先进技术以及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借鉴和利用国外发达国家组
织资源的配置方式等方面为我所用,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不断地用于中国
的改革实践中去。东部地区凭借它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初始条件成为我国改革
开放的先行者,再加上国家对东部地区实行的政策优惠,使全国的优势资源不
断地向东部地区集中,从而使东部地区逐步形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成为我国的经济增长中心,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随着东部地区的
快速增长,其制度层面也在不断地趋于完善,不论是包括资源配置方式在内的
经济体制方面,还是政府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都在不断推进和深化。而东部
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许多宝贵的改革经验耜教训,以及发展模式,可
以为中、西部地区改革和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避免他们走弯路,推动
中、飚部地区加快改革的步伐,扩大开放的进程,从而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创造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和外部环境。
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施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只是一个权宜之
计,通过牺牲暂时的公平换来了效率,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那么说,
在我国国民经济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东部地区的高速增长面临着要素成
本上升导致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有所减弱,对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带动作
用也逐渐减小。从长期看,东部地区不可能一直都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伴
随着各地区比较优势相继发生变化,东部地区作为全国经济增长中心的地位将
会让位于中部地区,使中部地区成为带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新的经济增长中
心。倘若延续实施了20年之久的以优先发展东部地区为目标的不均衡的区域经
济发展战略,除了继续强化我国地区之间的不平等,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导
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外,当初通过牺牲公平换来的效率到现在已经呈现
F降的趋势。我国目前经济总量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到2003年底,中国GDP
总量为1.4万亿美元,我国国民经济保持进一步高速增长的难度无疑加大。因此,
适时调整和转变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
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顺应时代的需要,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
史性转变。自本世纪开始,中央政府相继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
基地、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就是统筹地区发展、实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
具体体现。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高速增长的关键
中国无论从国土面积还是从人口规模上看,都是一个大国。大国经济增长的
个显著特征就是经济增长的不均衡性,即地区之间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详
址表3-1与表3—2)。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东、中、西部生产力布局呈阶
梯状分布。不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从人均收入来看,都是东部地区高习二中部地
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从表3.2中可以看出,2002年东、中、西部地区
分别以11%、17%、72%的土地供养着38%、33%、29%的人口,创造了58%、
25%、17%的GDP。从变动趋势来看,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呈现扩大
之势。这是大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区域经济不
均衡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倘若任其发展下去,不仅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
。步增长,还将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稳定与民族和谐。在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
内,由于东部地区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比较大,弗且在我国的改革开
放中占有发展的“先机”,东部地区将仍然是带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决定力量,
但它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随着中、西部地区的上升而有所下降。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
假设某年全国GDP总量为GDP(0,东、中、西部地区GDP相应为GDPI(t)、
GDP2(t)与GDPs(t),则
GDP(t)=GDPI(t)+GDP2(t)+GDP3(t)=yGDP,(,)
(i=l,2,3分别代表中国东、中、西部地区)
该年全国经济增长率为:
。一GDP(t)一GDP(t一1)
6
GDP(t—l、
COP,(f)+GDP2(f)十(iDP3(f)一C,DP,(t一1)一GOB,_(t—1)一ODP,(f—I)
Σ(G础(f)一OD只(t—1))
GDP(t一1)
3
由于Σ(G础(,)一GDP,(t
,1
GDP(t一1)
3
1))=Σ(g.·GDP,(t—1))
忙1
(片,为该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某‘地区的经济增长率)
所以g=窑(”面cDP,(而t-1)J,
令。,:竺望墨竺二!!表示该年中国东、中、
GDP(t一1、
的份额,因而
g=Σ珊,g,=∞19l+∞292+∞393
西部地区GDP在全国GDP中所占
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增长率等于东、中、西部地区三大地带经济增长率g,的
加权之和,其中权数为各地区GDP在全国GDP中所占的份额国.。那么,三大
地带经济增长拉动全国经济增长g。个百分点,
g,’=∞,g, (i_l,2,3)
则:三大地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E,)为
E.:鳖(i=l,2,3) (3) ‘
g
从以上三个公式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增长率(g)不仅取决于东、中、西部
地区的经济增长率(g.),还取决于各个地区在全国GDP中所占份额的大小
(∞,)。各地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小(E.)则取决于该地区的经济增长
率(g.)与该地区在全国GDP中所占份额的大小(∞.),经济增长率越高,所
.号的份额越大,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越高,对全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也就越大。
㈢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趋势
表4.3列出了自1996~2001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图4-1
是根据表4-3得出的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经济增长速度的对比态势图。从
中可以看出,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呈现出依次递减
的态势,但全距差除了1997~1999年有所扩大外,其它年份呈现不断缩小的趋
势。从各个地区与上一年的经济增长幅度来看,自1999~2002年东部地区历年
的增幅分别为0.55、.0.4、1.2个百分点,平均增幅为0.45个百分点;而同期中
部地区增幅为0.96、0.2、0.70个百分点,平均0.6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为1.47、
O.1、1.0个百分点,平均0.86个百分点,即三大地带每年平均增幅从东向西依次
}:列,分别为o.45、O.62、O.86个百分点。这说明了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尽管
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其平均每年增幅均低于中、西部地区。也就是说,在中
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中,西部地区增长得最快,中部次之,东部增长幅度
相对较小。
表4-3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比较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全国9.60 8.80 7.80 7.10 8.00 7.50 8.00
东部11188 11.26 10.26 9.65 10.20 9.80 11.00
中部12.94 11.08 8.99 7.84 8.80 9.00 9.70
西部9.69 9.86 8.63 7.13 8.60 8.70 9.70
全距差3.25 1.40 L63 2.52 1.60 1.10 1.30
资料来源;1996-.2003年<中国经济年鉴'。
表4-4是根据上述(1)、(2)、(3)----个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它显示了中国东、
中、西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小与对全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996~1999年东部地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较快,分别为57.9%、
59.2%、
圉4—1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拼增长速度比较态势髓
66.1%,3年时间上升了8.2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分别为5.56、5.21、4.68
个白^分点;中部地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表现为下降趋势,从1996年的
30.6%F降到1997年28.3%,到1998年进一步下降到23.2%,3年时间共F降
r 7.4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分别为2.94、2.49、1.8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对
t{,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变化不明显,只有小幅波动,分别为11.5%、12.s%、
l(1.7%,拉动经济增长1.10、1.10、0.60个百分点。到1999年,东部地区对中国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最高点66.1%,此后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到2002年下
降到63。9%,3年时间下降了2.2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分别为4.68、5.15、
4.90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缓慢上升的态势,从
1999~2002年3年时间内分别上升了0.9与1.9个百分点,其中中部地区拉动经
济增长1.82、1.91、1.75、1.8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拉动经济增长0.60、0.94、
0.85、1.25个百分点。
表4-4三大地带经济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拉动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经济增长的拉动
地Ei
1996 1997 1999 2000 2001 2002 1996 1997 1999 2000 2001 2002
东部57.9 59.2 66.1 64.2 64.4 63.9 5.56 5.21 4.68 5.15 4.70 4.90
rl,部30.6 28.3 23.2 23.9 24.0 24.1 2.94 2.49 1.82 1.9l 1.75 1.85
两部11-5 12.5 10.7 11.8 11.7 12.6 1.10 1.10 O.60 0.94 0.85 1.25
资料来源:1996..-2001年数据来自叶E文著‘要黍投入与中国经拼增长》第295页表4—28.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4年:2002年数据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计算得出。
总的说来,中国三大地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尽管出现小幅变动,但
从最近几年的变动趋势来看,三大地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趋于稳定,东
部地区最高,在64%左右;中部次之,大约24%;西部最低,在12%左右。
鉴于中国东部地区经济总量巨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占绝对支配地
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然十分突出,在今后20年内,若要保持我国国
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东部地区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显得至关重要。尽管随着
我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中部的桐起,东部地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将不可避免地趋于下降,但可在预见的将来,在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
深、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入、地区分工更加合理、协作更加紧密、产业
转移与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的情况下,通过转移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
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程度较高的重化工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那
么东部地区仍然能够保持一个比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地区发展”,就是强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所在,也是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
增长的关键。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调整和改变我国目前的不均衡发展
战略,积极贯彻和落实中央提出的“蘸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
既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又要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把东部地区的发
展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利用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极
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以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
发支持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东、中、西地区之间经济的高度融合和协调
发展。
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在东部地区的发展和带动下,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
条件都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和发展。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活力不减,中部地区蓄
势待发。这些都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准备了完备的物质条件和体制
基础。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相应调整地区之间的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
构。调整生产力布局,就是使生产要素在东、中、西部之间的配置要合理,在
97
坚持效率原则的基础上,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保持东部地区持续高速
增长的同时,实现中、西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就是要按照比
较优势原则,根据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资源禀赋结构的不同,选择各地区
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促进各地区之间的合理分工,避免产业结构雷
盹塑造新的地区分工格局。
东部地区要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提高产业素质,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东部地区要着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等资本密集型和
技术密集型产业,加速改造和转移传统产业,提高产业的结构效益与规模经济
效益等。鼓励和促进劳动密集、消耗高、运量大、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和项目向
中西部地区转移。提供各种适用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和支援中西部地区的产
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要继续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要动力,充分利用世界
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以便在
更高层次上、更广范围内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经过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东
部地区应当而且能够率先走上科技先导、资源节约、运行高效的集约式增长轨
道。中、西部地区要善于利用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以及东部地
区产业转移的机会,形成与东部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同时,
)c1|}中西部应该采取适当的政策优惠措施,鼓励和引导人才和资本向中西部地区
流动,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吸引东部地区和境外的资本及技术,开发本
地的资源和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促进我
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四、共同富裕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1986年9月2日邓小平同志在回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时说,“社会主义
的致富是全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
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蜜
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
决定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邓小平同志曾于1992年南巡讲话作了精辟的
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
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改荸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基本原
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也就是说,我们社
会#义国家的富裕,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富裕起来,大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人民出版杜,1993年,172页。
人民出版杜,1993年,373页。
人民出版社,1993年,142页。
98
多数人和大多数地区都很穷。“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
社会丰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
问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
子。⋯”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不可能使我国各个
地方同时都很快地发展起来,只能有选择地、侧重发展。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
H口“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
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经济总
量也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地区差距越来越突出,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
表3-1可以看出,2002年,我国人均GDP为9256元,而最高的城市上海与人
均GDP最低的省份贵州分别为40646元、3153元,前者是后者的12.9倍,相
差极为悬殊。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分别为14160元、6961元、5473元,
东部是中部的2倍,是鹾部的2.6倍,地区之间的差距也很大。我国经济发展的
现实与我国共同富裕的目标产生一定程度上的背离。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统筹
地区发展、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也预示着我国
实施共同富裕这一战略目标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然选择,对于实现我国国民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区域经济协
调发展应该按照“鼓励先富,带动后富,东西联动,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和
“因地制宜,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
赋结构的差异,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之间分
_:|=的合理化。在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级化,保证东部地区继续发
键的基础上,加快东部地区过剩生产能力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带动中西部
地区的发展。同时,中央政府采取适当的面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政策措掩,如:
税收优惠、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
的形成,鼓励劳动力、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实现中西部
地区的加速发展,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
第四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我国经济增长潜力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就是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
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丽
效益不高,投入一产出率低下,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高产出和低效率、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364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42页。
99
低效益、低质量的这样一种“三高三低”的特征;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
指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带来效益的增加和投入一产出水平的
提商,在既定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表现为: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和低消耗
的这样一种“三高一低”的特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四大确立了
什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Ij益提高,经
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日趋提高,但与世界上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
相当大的差距。尽管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但经济增长
的粗放型特征还比较突出。因此,发挥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还有赖于我国经
济增氏方式的转变,即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
党中央早在十二大上,就提出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
心的轨道上来”,十三大又明确提出,要“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
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提出,“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
增长中所占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走出一条既
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尽管党中央对转变经济增长方
式的指导思想和要求非常明确,始终给予高度关注。十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
各个方面也做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还
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究其原因,有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其中对经济增长方
式转变的内涵缺乏正确认识,应该说是最重要豹原因之一。
经济增长方式基本上是根据经济增长的源泉差异来区分的。经济增长来源于
两个方面:一是要素投入量的增加,二是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若经济增长主
要依赖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来推动的,就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若经济增长主
要依赖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则称之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就是从单纯依赖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转变为依赖要素效率的提高来推动国民经济
的高速增长。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包括资源配簧效率的提高、技术进步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的提高、生产要素本身使用质量的提高等几个方面。要素使用
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用全要素生产率(TEP)来表示。全要素
乍产率的含义,是经济增长率减去劳动和资本等诸要素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
贞献率的“余值”。该“余值”的大小反映了该国经济增长集约化程度的高低。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既是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也是
全要素生产率这个“余值”的不断上升过程。
然而,由于人们对经济增长方式概念的认识还存在着“歧义”,将经济增长
方式的粗放型与集约型,等同于外延式与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认为经济增长方
式转变就是从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转变为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把经济增长的速度
00
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简单地对立起来。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使人们误认为经
济增长方式转变就是只要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而不注重速度和数量上
的增长。这对一个实行“赶超”战略的我国来说,有些经济主管部门对经济增
氏方式转变采取一种漠视、甚至抵制的态度也就在所难免,因为只有保证一定
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也是衡量各地经济发展的
个关键指标。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不是简单地将粗放型与集约型对应于外延式与内涵
式,尽管它们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有
关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中论述,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是指在劳动的技术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大生产的场所而实现的扩大再
牛产;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实现的扩大再生产。从这两对概念中可以看出,它们的含义
屉很接近,但外延是不一样的。外延式与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反映了经济增长
亏式的客观存在,是与一定的技术水平相适应的。而粗放型与集约型经济增长
方式,则除了包含外延式与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含义外,也反映了经营上的主
观差别。不论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都有可能同时
含有外延式和内涵式两种类型的扩大再生产。同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并不
意味着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对立,而是统⋯的。强调的是在保持一定的
经济增长速度的条件下,能够尽可能地减少要素的投入量,提高经济效益;或
者说,在向社会提供一定数量的产品和劳务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产出的质量。
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出现了煤、电、油、
运的目趋紧张、环境的日益恶化等状况,是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长期累计
F来的一些问题的集中体现。现在已经到了非鹪决不可的程度了。若不着手加
以解决,不仅会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还会影响到我们人类乃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因此,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
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客观上的必要性和
现实的紧迫性。
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以部分缓解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硬约束”。
经济增长离不开一定的资源投入,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对资源的消耗量是不
同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依赖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来实现经济增长。这
种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高产出和低效率、低效益、低质量的
“三高三低”的特征。这种低效益、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了经济增长薅夏
越高,资源的投入量就越高、消耗就越严重。因而,在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
式条件下经济增长率越高,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硬约束”就越来越强。这是蹦
为资源总量是既定的,是不可再生的,或者说是其再生的速度非常缓慢,其再
7E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消耗的速度。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卜要是依赖要素效率的提高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它相对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来说,在保持同样的经济增长率的条件下所消耗的资源量远低于后者。就拿中
国与日本在石油消耗量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
还相当低,跟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2003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
L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而中国的GDP总量却只有日本的1/4,像其他的生产要
素如‘{二地、地下矿产资源、水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利用率低下、浪费严重
等问题。因此,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
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硬约束”。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
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树立科学
的发展观,就是要求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动我国的改革和发展,
抓住和利用好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国民经济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
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主要任务。统筹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其实
质就是要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也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人口增加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
系,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除_r资
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下等问题外,还会导致水、大气等环境的污染,水上流
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破坏了生态平衡,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
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能够提高资源
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从而相应减少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的发生,防止生
念遭到破坏,保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所以说,转变经济增
长方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第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自1998年伴随着亚洲金融危机,我国经济运行发生了重大变化,由长期以
来的短缺经济运行向过剩经济运行转变,供过于求成为市场运行过程中的常态
现象。相应地,市场运行格局也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在这种
买方市场格局条件下,消费者在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由于市场上商品呈现
全面的供过于求状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相对于卖方市场显得更为充分。这时,
。’《中』Etp央关于完善杜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10月14口中国托产党第卜夕、届
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今体会议通过),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102
q产者不仅需要向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优质商品和劳务,还需要提供多样化
和差别性的需求,以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如果仅仅依靠具有成本优势
的价格竞争,对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来说,已难以为继。只有通过不
断的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行集约化经营,才能
顺虑时代的要求。
同时,我国当前的国际经济技术环境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提出了迫
切的要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目益扩大,这顺应了全球经济’体化
的大趋势,也加深了我国对全球经济的依赖。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我国传统
的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随着我国经济多年的高速增长会逐步削弱,
这会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物耗,
提高产出效率,增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在现实经济运行中,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是建立在一定的微观基础之上
的,它们不能脱离一定的微观基础而孤立地发挥作用。微观基础性质是由一定
的产权规则所制约的企业经营机制以及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动所采取的特有的反
映方式所决定的。现实的微观基础性质既受到特定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
济体制的制约,又通过产权规则和微观主体的行为机制规定着经济增长的特殊
方式。而经济体制的变革则会通过产权规则的修订与资源配羲方式的改变,深
刻影响着微观基础的企业经营机制,从而相应推动着宏观上的经济增长方式的
转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市场
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市场微观主体的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驱动下,
存在着很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击败对手,扩大市场
占有率,只有通过不断地推动技术进步,在经营中努力降低消耗,提高产品的
质量,增进效益,扩大产出,才能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强标。否则,只能招
致失败,丧失市场份额,甚至被淘汰出局。这样的微观基础规定着我国经济增
长只能采取集约型方式。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
三、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赖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促进经济增长不外乎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增加要素投入量,一是提高要
素的使用效率。如果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增加要素投入量来实现的,就属于粗
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反之,如果经济增长主要是遥过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
现的,则是属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长期以来中国
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长来推动的,因而是一
种典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在中国特定阶段与当
时牛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即在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生产力水平
还相当落后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的一种必然选择。尽管从1978年实行的改革
丌放政策是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但这种改革是采取“渐进式”的方式,再加上
体制的惯性,我国国民经济在经过2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还摆脱不了粗放型的增
K方式。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在这20多年的时间内,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
速增长,社会、经济、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发展也非常
迅速,体制改革在逐步深化,对外开放在不断扩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技术
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逐年上升,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譬
如,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从1978年的903元/人上升到2002年的14211元/人,同
期每万元GDP消耗的能源由15.8吨下降到1.4吨,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由
1997年的2.35%增加到2002年的5.62%。。这些都表明了:我国目前虽然经济
增艮方式还比较粗放,但集约化程度在逐年上升。
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我国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
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可以从全要素生产率(TEP)这一指标中看出。世界银
行的研究结果表明,1960—1987年,一些发达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分别为:美国为50%、德国为87%、英圈和法国为78%、日本为59%。
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根据世界银行估计,在1985—1994年年均增长超过3%。
它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的1/3是由于效率的提高,即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率达30%多。。而胡鞍钢同志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测算后提出,在1978
—1995年间,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大约是55%,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大
约是5.4%,劳动力的贡献率大约是9.s%,而TEP的贡献率大约是29.4%。@对
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计算,有关学者的统计结果都不完全
一致,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发达国
家相比还比较低下,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胡鞍钢指出:中国未来经济
增长取决于TEP。也就是说,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有赖于经济增
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是要使经济增长建立在如下基础上:要
素配置效率的增进,规模经济,要素质量的提高,技术进步及其在生产上的应
用。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状况。产业结构不合理
导致要素配嚣效率的低下,具体表现为: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乱铺摊子,乱上
项目等,造成各地产业结构雷同;规模不经济,企业经营“小而全”,效益低在
所难免;要素质量不高,一方面导致投入量大,消耗高,产出效率低,另一方
面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低劣;而技术进步既可以通过影响要素的质量,提高要
《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第37—38页。
“田春生、李涛:<经济增长方式研究》,扫: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23-324页。
。胡鞍钢:《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仰赖体制改革》.载‘财经时报k 2003年3月2日。
104
素的使用效率,还可以培育新兴产业的产生和成长,引导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
化演进,提商经济增长的结构效益。
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必须切实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
集约型。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条件下,经济效益较差、资源利用率低下、质
精不高,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必须要求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这必然
会加大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导致经济增长缺乏后劲,难以为继;而且,容
易引起通货膨胀,造成国民经济“大起大落”的情况发生,加剧经济的波动,
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更重要的是,由于资源的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产生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影响人类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使经济增长的成
,摹高昂。只有实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才能节约大量资源,防止资源浪费,
缓解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防止国民经济出现“大起
大落”,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还可以减
少环境污染,保护我们乃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现定量计算一下,假如年经济增长率为7.5%保持不变,只有劳动和资本两
种牛产要素投入,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不会构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其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假定为1个百分点保持不变,TE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率由目前的1/3增加到60%,同时也假定资本的产出弹性不变,则可以根据新
占典增长模型推算出:前者的资本积累率是后者的2.67倍,后者的资本积累率
是前者的O.375倍。也就是说,如果保持年均7.5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率,现在
资本积累率为40%,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条件下全要素生产率(TEP)对经
济增K的贡献率达1/3,一旦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TEP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率上升到60%,则资本积累率只有现在的0.375,即14%的资本积累率就可以
维持同样的经济增长率7.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我国经
济增长的潜力非常巨大。
第五章发挥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存在着经济增长不均
衡的显著特点。这种经济增长不均衡的特点意味着中国经济蕴涵着巨大的增长
潜力,具体体现为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两个方面。实现二元经
济向+元经济过渡,从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将是中圈经济增
长的潜力发挥所在。同时,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
变,也是发挥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关键因素。但这些潜力只是说明了中国经济
增长存在着这样一种潜在条件,或者说存在着这样一种现实的可能性——它研
究的是“潜力在哪里”的问题。将这些潜在条件或现实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条件
或现实的必然性,则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去促进这种转化——它研究
的是“潜力如何发挥”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不仅需要我们去研究
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在哪里”,即它的潜在条件或现实可能性,还需要我们进
‘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如何发挥”问题,即发挥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的
有效途径。
第一节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不竭之源
经济增长不外乎有两个方面的源泉:一是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二是生产
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在生产要素投入量为既定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主要依赖
于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而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得益于制度的变革和技术进
步。制度的变革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渐进的过程,在短期内具有相对稳定
性。因而,技术进步就成了提高要素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技术进步通过改变
投入要素的性能质量、要素的组合比例和组合方式、改变生产工艺流程和牛产
过程中的资源组织方式等各种途径改变从投入到产出的全过程及其这一过程的
各个方面,从而改变了资源的消耗强度,提高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能够用
更少的投入生产更多的产出。也就是说,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进步提高了要素
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在现有的既定的资源条件下扩大了生产可能性边界,
提高了潜在的产出水平,推动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技术本身作为经济增长的
,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日益发挥出越来越突出的作用,成为
经济增长的不竭之源。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由
低级向高级演进,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牛产力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科学技术
作为人类智力劳动的结晶,分为两种形式:物化形式与抽象形式。科学技术的
物化形式表现为实体产品形式的存在,如:新发明、新创造、新工艺等;科学
技术的抽象形式表现为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不论哪种形式,其在社会生产中
的地位和作用都是第一位的。从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来看,包括劳动者、劳动
对蒙和劳动资料三部分。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
,扛产过程中的主体,他规定着生产过程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离开了劳动者
这一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再先进的生产资料都发挥不了任何作用,成为一
堆废物。而掌握着科学技术的劳动者,能够高效地利用生产资料,优化资源配
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生产资料的效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生产力系统中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特别是作为科学技术物化形式的劳动资
料,在生产力发展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说,“各个经济时代的区别,不
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仪是人类
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生产关系的指示器。”∞不同的劳
动资料反映了某个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个重要标志,
电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个重要标志。自从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每当出现技
术革命或重大的技术突破,人类生产力都会出现一次巨大飞跃。从蒸汽机、电
力,到电子计算机,再到最近的信息技术的出现,无不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
产和生活方式,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向前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巨大的作用。这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率中可见一斑。产业革命以前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乎为零,现
在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上升到70%,有的达到80%以上。
二、技术进步通过生产力系统诸要素的变革与相互关系推动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离不开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这些要素包括劳动、资本、自然资源
等。在既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要索的组合比例保持不变,经济增长的快慢完
全取决于要素投入增加量的多少,跟要素投入增加量成正比,主要取决于资本
增加的规模和速度。但这种经济增长方式要受到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限制,使
得经济增长难以为继。而技术进步可以阻止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的倾向,使资本
的边际报酬递增,从而推动经济增长。①技术进步可以进一步加深社会分工与
坍作,提高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经济水平,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使
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降低了单位产品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减少了产品的价值。同时,生产的专业化使产品生
产日趋标准化,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能够提高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使在要素
投入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产出量,或者在维持产出量不变的前提F能够降低要
《资本论》笫~卷,第204页。
07
豢的投入量,从而提高投入一产出效率。②技术进步不仅提高了劳动对象的利
J;}{率,而H.还提供了许多新的原材料,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劳动对象不仅
包括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自然资源,还包括经过人类劳动加工和合成的原材料。
随着技术进步,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不断
j.升,开发范围越来越大,从陆地到海洋、从地下到宇宙,范围不断拓展,开
发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就地下矿产资源的开发来说,起初由于人们对地质条件
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勘察手段比较落后、开采水平不高,一般只开发距离地表
较浅、地质赋存条件较好的区域,但技术进步使人们的认识逐步加深、勘察手
段td益先进、开采水平也日趋提高,推动着人们把矿产资源的开发范围逐步扩
眨到那些距离地表较深、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区域,从而满足了经济增长对自
然资源日益增加的需求。同时,技术进步还开发出人工合成材料,替代那些成
本高昂、稀缺的生产要素或原材料,从而不断扩大和丰富了劳动对象,推动了
经济增长。③技术进步还带来生产簧素组合比例的变化,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
从牛产过程来说,各生产要素劳动、资本与技术之间存在着一个合适的比例关
系,这主要取决于他们之间的相对价格。在既定的比例关系条件下,由于技术
进步降低了某种要素的价格水平,或者提高了某种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企业
在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必然会相应调整生产要素的既定比例关系,提高
该生产要素的比重,实现生产成本最小化。④技术进步可以带来管理水平的提
高。电子、通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时空上
的距离,使人们在信息收集、分析、处理与反馈等方面的进程加快,减少了信
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与扭曲现象。从而降低了信息成本;同时由于技术手段的
不断先进和完善,管理层次大为减少,减少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管
理效率。
三、技术进步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梅推动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的:一是由于技术进
步提高了部门内部的劳动生产率,使该部门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将这些剩余劳
动力从该部门分离出来,配置到其它产业,促使了其它产业的成长和发育,带
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如将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或
将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这样客观上就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使
资源配置在三次产业之间趋于合理。因为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品附加值是递
增的,在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将资源配置到附加值高的产业,也就是说,
,f{_|同样的生产要素从生产附加值比较低的产品转移到附加值比较高的产品,即
使要素不增加,同样也能促进经济增长。这是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提高了经济
效益,促进了经济增长。二是技术进步创造出新的产品,形成了新的产业部门,
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新兴主导产业的兴起和成长的过程,就是
技术创新和扩散的过程。当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出现时,由于采用了先进技术,
具有较高的生产率,较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扩大了产品的
市场占有率,增加了企业的盈利和积累能力,促使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其它生产部门纷纷把资源转移到该部门,从事该产品
的生产,导致市场上该类产品供给增加。并且带动了对其它具有关联效应产业
的产品需求,形成了新的产业群体,带动了地区的经济增长。这是一个技术扩
散的过程。当这种技术扩散到各部门和各地区后,也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
展。当市场上该类产品出现供过于求的时候,价格就会下迭,利润就会逐渐降
低直至消失。这时就会有新的先进技术和新的主导部门取而代之,从而带动了
规模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是对市场上平均利润的经济均
衡状态的打破,出现不均衡状态,而随着技术扩散,先进技术从~个部门和地
区扩散到其它部门和地区,这种不均衡状态又会转向均衡状态。技术进步与技
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从均衡——不均衡——均衡的转变过
程,并且伴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趋于高级化。
四、技术进步通过改变生产方式,降低交弱成本推动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能够通过改善劳动质量、改良劳动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经
济增长。劳动生产率从本质上来说,是生产效率,而经济效率不仅包括生产效
率,还包括交换效率。因此,促进经济增长。不仅应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
应该提高交换效率。在经济活动中,交换效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节约交易费用
来实现的。所谓交易费用,是指商议和履行经济合约所需要的费用,包括当事
入双方获取信息的费用以及商议、谈判、签订合约与监督、强制合约履行所发
生的一切费用等。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几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技术革命,每
次技术革命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这不仅体现在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提高,还体现在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交易费用
大幅下降。从第一次以“蒸汽机”的应用为标志的产业革命开辟了机器大工业
时代的到来开始,相继经历了电力时代、机械化时代、自动化时代与智能化时
代,每一个时代都标志着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
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推动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发展。特别是伴随着电力、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向机械化、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方向迈进。在社会生活中,交通更加便利,交通
工具高度发达,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大大缩短了时空上的距离,运输
费用大为下降;通讯业与信息网络技术的巨大发展,在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闻的
联系与往来的同时,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的
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国际分工与国际协作得到空前加强,这些都得益于技术进
步带来的先进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方法。通过计算机与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与普
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越来越多、方法越来越先进,对信息的传输、处理、
加工与信息的反馈也越来越便捷及时,更加真实可靠。人们坐在家里,只要拥
仃一台电脑和一部电话,立即可以通过网络查看到自己所需要的任何信息,运
[;{=j鼠标和键盘把指令发送到指定的用户。这样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对信息的传输、处理、加工与反馈的时间也大为缩短。这种由于技术进步带来
的运输费用与信息费用的急剧降低,减少了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交易费用,从
而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
五、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引起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
关注和高度重视。目前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0~80%,而
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达30%多一一点,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非常悬
殊。实际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实力的差距,其实就是科技水
平的差距。因此,大力发展科教事业,实旌科技兴国战略,促进技术进步,加
快技术创新的步伐,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
务。
㈠推动技术创新,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但应避免步入“后发陷阱”
促进技术进步,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主要有两种途径或者方式:一是自主
开发,二是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具体采取哪一种途径,主要取决于两者之间
的成本大小,也取决于该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以及与他国之间的国际政治经济
关系。对一个对外开放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来说,由于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幽外竞争者为了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往往放松对技术出口的管制,有利于该国
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同样,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
技术引进。因此,引进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必须为我国创造一个良
好的国际环境,按照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韬光养酶”的策略,积极发展同其
他国家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搞好与那些具有先进技术研发能力的国家之间的关
系犹为重要。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大国市场上的竞争力
量,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因为技术的引进,也是需要花费成本的。我们根
据技术引进成本与自主开发成本的大小,进行权衡比较来决定采取哪种技术创
新的方式。但不管哪种方式,都是目前我国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我们要学会
“两条腿”走路,不能偏颇,应该把自主开发与技术引进有机地结合起来,有
选择地引进国外一些先进技术为我所用,它可以节省我国的技术研发成本,丽
』=_=L u』‘以通过消化与吸收,提高我国技术创新的起点,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
O
术差距。
然而,完全依靠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来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艮,
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在从
陶外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更要立足于国内自主开发。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是为了避免重复走别人走过的老路,节约不必要的技术研发资金,缩短lj发达
国家在技术上的“代差”,提高我国技术创新的起点。在将引进的先进技术进行
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开发出我国自己的新的先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
缩小与他国的技术差距,甚至宥可能实现技术上的“赶超”。日本“二战”以后
的技术发展经历就是很好地例证。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发
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所谓“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在实施现代化发
展战略时可以借鉴和吸收国外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以较低的代价使用他国在付
出巨大代价才能获得的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科技成果,这样就可以跳
过某些技术发展阶段或者缩短某些技术发展阶段的时间,直接采用新技术,从
而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发挥技术的“后发优势”,关键在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提高自己的
技术创新能力。如果我们只注重对技术的引迸,而忽视了对先进技术的消化、
吸收与创新,不能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的先进和适应技术,那我们在
技术上就会永远落后于人家,陷入“后发陷阱”。所谓“后发陷阱”,就是指发
展中国家在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时由于不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
创新能力,导致无法跨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上的“代差”,而永远
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状态。这是因为后来者在使用弓l进技术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与发达国家当初开发出该项技术的外部环境大不一样。当初发达国家对该技术
的使用是处于市场“独占”状态,外部资源的约束较小,因而具有较高的利润
率。而现在发展中国家再使用该项技术,将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技术的边
际效益也呈现递减趋势,因而收益就比较小。这样,即使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
术,与国外的差距依然存在,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还有可能扩大,将会永远处
f落后的状态。避免“后发陷阱”的根本举措,就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时,
更要注重对技术的消化和吸收,走自主创新之路。
o技术创新要立足于自主开发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归根结底是技术之间的竞争。每个国家
向他国转让技术,即使是对于盟国而言,一般是不可能毫无保留地转让本国当
前最先进技术的,只是转让一些即将“过时”的技术,目的是为了强占科技制
高点。对于我国这个一个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国,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必须把自主开发作为立足点。
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
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国际问的激烈竞争表现为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竞争,实
际L是科技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因为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人
才的培养归根结底是依赖于教育。科教兴国,关键在于振兴我国的教育事业。
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都处于逐步完善之中,但不
可忽视的是,我国11前教育界和科技界普遍存在着一种浮躁的学术气氛。这种
学术氛围的存在,不仅阻碍着我国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的改革,而且还构成了
我国技术创新的桎梏,主要表现在人们只重应用方面的研究、轻视基础理论的
研究这样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和“官本位”思想。轻视基础理论支撑的应t}{.|方
碰的研究是缺乏后劲,难以为继的,从长远来说,不可能促进技术的长足进步。
这从科研经费的投入比例可以看出。官本位的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如某人在
某项研究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为了以示对他本人和知
识的尊重,各种政治头衔纷纷“加冕”,使他整天沉溺于各种“文山会海”之中
而不能自拔。这既影晌到他的潜力发挥,无形中又激励着人们的短视行为,不
利于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的社会氛围。教育与科技投入比较低,
也制约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因此,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除了加大资金投入外,政府要积极引导、培育、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的社会氛围,政府应率先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破除“官本位”
的思想,变“管制型”为“服务型”政府,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第二,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微观单
元,是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是劳动力乃以发挥作
用的重要载体。企业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将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等等各
种生产要素组织在一起,向社会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产品和劳务,以满足人民
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企业创造社会财富的能
力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企业应该理所当然地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
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首先必须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这样企业
才会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与外在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就需要根据市场需求
状况从市场上组织各种生产要素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和劳务,企业必须为自
已的决策和经营后果承担完全责任。这时企业只有不断地依靠技术进步,提高
劳动生产率和要素的利用效率,可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能够取得相对竞争优势,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或者利用技术创新开发出新产品,
强占市场制高点,以尽可能地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由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丰要
立足市场、面向市场,技术创新的成果能够很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减少了技术
转化成本,从而有助于缩短技术创新的周期,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
第三,建立一个高效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尽管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
这劳1i意味着忽视技术创新其他主体的存在和作用。事实上,除了企业外,科
研机构与个人也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创新主体,同时政府在技术创新中也扮演着
重要的角色。个人作为一个具有较高智商的高级动物,往往在不依附任何机构
和部门的条件下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独立从事一些技术创新活动,开发出新产品、
新工艺等,这些创新活动有时会对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个人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性。科研机构具有雄厚科研力量,
号门从事技术创新活动,虽然其技术创新成果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见效慢,
但它作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承担着基础研究、
或投资大且风险高的、或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性的重大课题,它们对国家的经
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另外,政府在技术创新中也发挥着
导向作用和风险分散作用。由于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要经济职能是对国
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掌握的信息完整、可靠,具有其他机构所没有的信息优
势,可以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积极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和个人朝
着有利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同时,由_卜
『司家相对于企业来说拥有雄厚的财力,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强,可以为企业的
技术创新承担一定的风险,避免风险过于集中于企业、减弱企业技术创新的动
机,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个人、部门(企业与科研机构)
与国家是“三位一体”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国家可以创造一个适宜和宽松的
技术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个人、企业与科
研机构的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使个人、企业与科研机构相互合作,加快科技成
果的转化。
第二节深化改革,进一步释放促进经济增长的体制潜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具有反作用。
改革就是为了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经济体制
和政治体制能够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体制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体
现在:明确行为主体对未来的预期,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强
化企业和个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从而促进经济
增长和社会进步。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在以“市场化”为敬
向的改革中,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且随着改革的深化
和认识水平的提高,我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不断趋于完善之中。虽然体
制变革对我国25来的经济高速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但我国目前的体制对经济增
长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没有达到边际递减的状态,这是因为我国目前的经
济体制与健全的社会丰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较大差距。这就是我国体制改革的
潜力所在。
~、深化改革需要培育新的利益主体
(_|)改革是由强势利益集团主导的制度变迁过程
改革实质上是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以及由生产关系所决
定的上层建筑,是⋯个高效率制度替代低效率制度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过程。
当一个既定制度给经济主体带来的边际收益小于该制度所带来的边际成本时,
制度创新活动便会发生。由于各个利益集团在既定制度下所从事的经济活动与
所追求的目标都有所不同,他们的收益和成本幽数也不一样,不同的利益集团
对某一既定制度的偏好也大不相同,甚至相悖导致发生巨大的利益冲突和矛盾,
加剧社会各利益集团之间的摩擦,加大交易成本,降低经济活动的效率。这说
明该制度是低效率的,社会对新的高效率的制度需求就会推动着人们的制度创
新活动。制度创新的动力来自于社会经济活动中各个利益集团追逐权利和利益
最大化的“逐利”行为,由于改革必然伴随着各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力和利益关
系的重新分配和再调整,任何一个利益集团在推动制度创新活动时都要进行预
期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较,若预期收益小于预期成本时,就会力求维护原有制
度,阻止制度创新活动和制度变迁;反之,当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才有动
力去进行制度创新活动,推动制度变迁。制度变迁取决于各个利益集团在相互
交易过程中的“博弈”行为,制度变迁的方向则取决于“博弈”的结果。一般
来说,社会中强势利益集团往往主导着制度变迁的方向。所谓强势利益集团,
是指在既定制度下占社会支配地位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目标追求的利益共同体。
强势利益集团往往占据着政治、经济、文化、舆论导向等大多数的社会资源,
具有强大的动员社会舆论的能力,因而他们对改革利益得失的评估也就决定着
改革的成败和改革的走向。所以说,社会中强势利益集团往往主导着制度变迁
的方向。
我国自1978年开始从农村向城市推进的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主要就
在1二通过改革培育了大量的利益主体——农民和城市职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产量大量提高,收入也随之增加,因
而对改革衷心拥护;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活力,
qj产效率也不断提高,企业和职工收入都显著增加。农民和城市职工从改革r扣
获得的巨大利益使他们成为改革的真实拥护者、积极参与者和坚定的推动者。
由于改革使社会各阶层基本上都普遍受益,没有出现大量的利益受损者,因而
改革动力巨大,阻力较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使得改革进展顺利。
(一)深化改革需要培育新的利益主体
然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经过2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改革的逐步推进,原
何体制中各种深层次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矛盾也开始呈现,如收入差距日趋
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加剧、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强化、社会就业压力加
大等,同时社会阶层分化H趋明显,改革由刚开始的普遍受益变成目前部分人
受益、部分人利益受损的状况,这自然增加r改革的阻力。改革是为了解放生
产力,发展生产力,而牛产力的发展最终要体现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上,
也就是说,改革要体现为人民的物质利益不断增进;否则改革就会由于缺乏广
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而难以推动。因此,深化改革的当务之急,是要积极培育
新的改革利益主体,形成推动改革的强势利益集团,将改革向纵深推进。
改革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势不可挡;同时又不
可避免地触动某些人或集团的既得利益,从而增加了改革的阻力。培育新的改
革利益主体,可以为推动和深化改革积蓄力量,使改革的推动力超过改革的阻
力,推动改革的深化。具体措施有两方匦:
’是使老百姓从改革中直接受益。这主要是针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如广
大农民和城市的下岗职工或失业人员,这些人一般受教育程度不高,大都分布
在』“大农村地区和城市的某一角落,他们与世无争,对改革的期望值不高,只
要求得到最起码的生存权和教育权足矣。如果增加他们在改革中的收益,哪怕
。点,他们都会心存感激,自然就会支持和拥护改革,成为改革的不可忽视的
‘枝推动力量。对这类弱势群体主要采取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大财政转移
支付的力度,使他们能够分享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果,做到生活有着落、医疗有
保障、义务教育能普及,等等。
二是增加对改革的预期收益。这丰要是针对那些旧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他
们不愿意放弃现有的既得利益,担心自己的既得利益受到破坏,因而对深化改
革采取抵制的态度。对这类群体需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
增强对改革的认识,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原有体制的弊端,增加对深化改革的预
期收益和长远利益,而不仪仪着眼于眼前的短期利益。但单纯依靠教育还是.:i_fi
够的,同时还必须对当前的政策重点进行适时调整,由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
地区先富起来,转变到带动大家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本质要求。我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这方面的物质基础
和条件。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
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的“五
个统筹”等,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走向共同富裕在政策上定了基调。
只要认真贯彻和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路线、方针、政策,就一定能够实现
接同富裕的目标。
上述两方面的措施都是为了培育新的改革利益主体,不论是增加改革的即
刚收益还是预期收益,目的是增强人们对深化改革的认识。培育新的改革利益
丰体也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使改革的各项举措能够真正做到“情为民
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把改革推向深入。
㈢培育新的利益主体的根本途径——实现劳动力资本化
劳动力资本化是中央党校王珏教授提出的著名观点。所谓劳动力资本化,
是指劳动力不仅是商品,同时还应该是资本,这样劳动者就不仅是劳动力商品
的所有者,而且还是劳动力资木的所有者。劳动者把劳动力作为商品卖出去,
得到工资,它只是劳动力的价值,体现的是等价交换关系,主要用于维持劳动
力简单再生产的;而劳动力作为资本转让出去,不仅要得到工资,还要实现劳
动力的价值增值。从而实现劳动力资本化。
劳动力资本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扬弃的关键性
过渡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只能是商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
劳动力商品化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的可变资本的全过程,揭示出商品所有权规
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过程,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劳
动制度。这一制度使劳动者把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家,造就出永恒的无
产者⋯一无产阶级。这种制度强化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
的关系。
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
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根本任务。如果劳动力只拿工资,用于全部消费,只能再生产出同样素质劳动
力,假如劳动者节约消费,那就不能再生产出同素质的劳动力,劳动力再生产
就会不断地萎缩,劳动者最终会被排挤出生产领域。从理论上讲,劳动力的价
值(即工资)是不能节约和积累的,都应该消费,而且还应该不断提高工资来
维持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使劳动力的素质不断提高,才能符合社会主义生产
力的发展要求。实现劳动力资本化,使劳动者不仅是劳动力商品的所有者,获
得工资,还是劳动力资本的所有者,应分享利润,实现劳动力的价值增值,使
劳动者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无产者变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有产者。这样,在社
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作为劳动者个人所有的财产权得到恢复和实现,而不像
存资本主义制度那样,被资本家剥夺了。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
本质区别。劳动力资本化,是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因为共同富
裕只有依靠劳动者分享利润、不断积累才能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改革的
刹益丰体,培育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坚强的工人阶级
队伍,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繁荣的社会主义强国。
二、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提高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效率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发挥调节经济的前提
自十四大确立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以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益
发挥着基础性调节作用。我们知道,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如
何将有限稀缺的经济资源合理有效地配嚣到各生产部门和各个环节中去.是判
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体制优越的标志。市场配置资源是通过市场机制这只“看
小』jI!‘的手”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其实质就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和各
企业之间正确地分配人、财、物等各种经济资源,形成合理的生产力布局、产
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消费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
明,市场经济优越于传统的计划经济,原因就在于市场配置资源的高效率。
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的发挥,需要有健全的市场体系。这是市场经济发挥调
节作用的前提条件。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场所和载体。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
置功能就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过程。而价值规律发挥作用是通过竞争来实现
的。通过部门内部的竞争,使同类商品的无数个别价值平均化为一个相同的市
场价值。很市场价值形成的结果,是不同生产部门具有不同的利润率。但由。l二
资本的“社会权力”,等量资本必须获得等量利润。这种部门闻利润率的差别与
资本追求平等利润率的矛盾决定了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势必要展开竞争,使不同
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从而使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在这个竞争过程中,
伴随着生产要素的转移和流动。马克思指出,利润率平均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资本有更大的灵活性,更容易从一个部门和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一个部门和地
点;(2)劳动力有更大的灵活性,能随时根据资本的需要迅速地从一个部门和地
点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和地点。也就是说,必须形成发达的生产要素市场,使资
源能够充分流动。因此,市场经济运行不仅需要建立发达的商品市场,更重要
的是要建立在资本、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发达的生产要素市场在内的完整的
市场结构基础之上。同时,各种经济资源(包括商品和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
合理配置是通过资源的流动来实现的。这就必须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对市场的分
割和垄断。
现代市场体系本身如同人体一样,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统一体。一方面,市
场体系中每一类市场都有其相对独立性和特殊作用,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另
一方而,各个市场之间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如果某一市场发育滞后,
势必影响到其它市场的发育和功能的发挥。市场体系的发育程度是市场经济形
成和发展的基础之一,决定着市场经济的成熟状况。在成熟发达的市场经济q,,
市场体系比较完整,竞争比较充分,价格比较灵敏,统一的市场代替了区域市
场。而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中,市场体系不全,竞争不充分,价格扭曲,
I订场分割,因而市场经济作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建立统一、开放、竞争、
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
㈢大力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已得到很大的发展,并处在不
断完善之中,但离健全的现代市场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市场发展很不平衡。
突出表现在:
1.生产要素市场发育滞后。市场经济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高度发达的
商品经济,其本质是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最主要的是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化。
这是市场经济的强著特征。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发
展水平的高低。当前要素市场发育滞后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顽:
产权市场。由于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价格是市场的灵魂。发
展市场经济从表面上看,只要放开价格,稳住货币就行了。价格是以价值为基
础,而价值又反映了具有独立财产权的经济主体之间自由交换关系。因此,没
有-产权市场的发展,价格就不会充分发挥作用的。所谓产权市场,就是以产权
为交易对象的场所。通过产权市场的交易,产权的各项权能在不同经济丰体之
间重新组合和重新构造,实现产权重组。目前,我国的产权市场还很不完善,
需要大力发展和扶持。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交易的场所,它参与交易的对象都是期限
在1年以上的政府中长期债券、公司债券和股票等。资本市场透过资本的流动,
带动整个社会资源的流动。资本流入的行业和部门,必定是劳动力、生产资料
等生产要素流入的行业和部门。通过资本市场把资源从剩余向短缺、从低效向
高效转移,带动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调整生产力
布局。同时,资本市场也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了场所。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宏观
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货币政策的运用和实
施,需要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公开市场业务作为货币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就是通过资本市场来发挥其对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的。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
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这几年资本市场的发
展比较快,直接融资增长迅速,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尚有很大距离。
第‘,资本市场容量狭小,证券化程度低。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股票市值与
GDP的比重大都达到70%以上,有的甚至更高。而我国的股票市值与GDP的
比重却远远低于这一水平。第二,对外开放度不够。开放资本市场,可以吸收
外资入股,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有利于企业股权分散化和多元化,深化国有企
、『p改革,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三,对资本市场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tp困加入WTO后,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是对我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考验。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以劳动力为交易对象的场所。建立劳动力市场,
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近几年我国劳动力市场
发展活跃,它对促进就业,改革现有的劳动人事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侗也
而临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①劳动力结构不合理,一方面缺乏高素质劳动力,
另疗面,低素质劳动力却大量存在:②劳动力呈单向流动,农村中有‘技之
长的劳动者都跑到城市去打工,而城市却很少有人愿意到农村去创业。幽0二农
村缺乏高素质劳动力,使得农业作业方式依然处于落后状态,长期得不到提高,
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长此下去,将会动摇我国国民经济基
础地位;③由于行政壁垒的存在,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这主要表现为地
区壁垒、城乡壁垒和部门壁垒等。现有的户籍制度是地区壁垒和城乡壁垒存在
的根本原因,而部门壁垒主要以国有企业为最。一些国有企业处于狭隘的部门
保护主义,通过卡档案等手段极力阻挠优秀人才外流。
2.现货市场发展很快,期货市场发展迟缓。市场配置资源不仅叫。以在空间
上进行,而且还可以在时间结构上来配置,即把资源从过剩时期向短缺时期转
移,实现资源在时间结构上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市场体
系根据时问结构可划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所谓期货市场,是指在交易所
内进行期货合同买卖的场所。期货交易是“成交在前,交割在后”,存时间结构
k表现为“延期式交易”。期货市场具有独特的功能,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可
以通过期货市场来锁定原材料的价格,稳定生产和利润,提高经济效益。从宏
观上看,期货市场对于平抑物价,调节供求,稳定经济,促进流通具有重要作
用。但也应注意到,期货市场是一种投机性很强的高层次金融活动,它要求高
度的规范化,有严密的法规和组织制度。因此,发展我国期货市场的当务之急,
是要加强宏观规划和管理,在规范化的基础上求得稳步发展。
3.城市市场统领天下,农村市场的发展举步维艰。农村市场发展缓慢的原
因在于农村农产品商品化率低,农民收入不高,农户分散经营,规模效益差,
刚于交换的农产品数量少,使得农村市场的容量过于狭小,制约了农丰寸市场的
发展。要想发展农村市场,必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规模效益和农产品
|{;;i品化率。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势必又分离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既增加
r社会的就业压力,又使剩余劳动力失去收入来源,导致农村市场需求不足,
制约了农村市场的发展。这就使得发展农村市场处于两难境地。而农利中存在
的低素质劳动力和低下的劳动生产率,导致农产品商品化率低和农民收入低下,
使农村市场的发展显得“先天不足”。
o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促进我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建市健全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丰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项重
要内容。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离不开健全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越
完善,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功能越充分。市场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自然的、漫
K的历史发展过程,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起步较晚,倘若任其自然发展,无疑跟不上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步伐。这
就需爱政府在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过程中要引导、培育和发展。
第‘,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职能,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
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起步晚,市场发育滞后,市场
规则不健全,如果完全依靠市场的自发发育和自然形成,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历
史过程。而在政府有意识的帮助和引导下,消除和防止有碍于竞争的行为,促
进市场发育,设定一系列规则和秩序,市场化进程就会大大加快,市场规则就
能尽快形成。
第二,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人们到农村去创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
业机会,吸纳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化率,扩大农村市场容量,大力发展农村市
场。
第三,完善与市场经济有关的法律法规。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通
过建立与市场经济有关的法律法规,如:促使《反垄断法》尽快出台,规范市
场主体的行为,防止不正当竞争,消除市场分割和地方封锁等有碍于建设全国
统一大市场的行为,培育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
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三、在推动经济体制整体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打好国企改革的“攻坚战”
我国国有企业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支柱,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
大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有企业面临着市
场经济体制下的微观基础重塑问题,即重新塑造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财产权的市
场丰体,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因为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而
发展起来的一些非国有企业,从一开始就是接受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天然就
是这些非国有企业的体制运行基础。因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仅着眼于改革
经济体制本身,还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微观基础——即国有企业
的微观基础再造。这决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任务应该包括:在宏观层
瞳上需要改革经济体制本身,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金融体制、
划政体制、流通体制、宏观经济调节体制与社会保障体制等多方面,在微观层
f翻上需要改革企业的产权制度、管理方式、分配方式、劳动人事制度等内容。
这两个层面上的改革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经济体制一旦确定,
就会规定着企业的运行方式和经营机制,而企业的运行方式与经营机制又会通
过企、Ik对外部环境变动所采取的特有的反映方式体现着经济体制的本质属性。
如果试图绕开宏观上经济体制的相应变革,而单纯地强调国有企业的改革,是
难以取得完全成功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已证明r这一点。国有企业在20多
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已取得一定的成效,许多问题和矛盾都得到了很好地解决,
但有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且在改革过程中还伴随
着一些新问题和新矛盾的出现,加大了国企改革的难度,使国企改革成为‘块
“难啃的硬骨头”。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国企改革的核心内容和任务,国企改革已
进入“攻坚战”。
打好国企改革的“攻坚战”,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更重
要的是它能够有助于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虽已建立,但还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国企改革的停滞不前,使国家作
为国有资产的出资人,一方面要求国有企业实现保值增殖以追求利润最大化,
另一’方面还要兼顾社会稳定,以防国企由于冗员过多而裁减人员导致社会失业
人员大量增加带来社会的波动。这两者是很难同时兼顾的。政府为了协调两者
的矛盾,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市场手段或倾向性的政策将政府的意图或偏好输入
到企业的目标函数,从而达到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如鼓励银行贷
款优先面向国有企业等。这种做法限制了银行向其它所有制企业贷款的能力,
也是一种对非国有企业的歧视行为,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竞争的市
场环境的形成,也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从而制约了我国
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反过来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为国企改
革“攻坚”创造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因此,国企改革不能仅仅限于国企改革
本身,而应该着眼于从宏观经济体制改革与微观主体——企业改革之间的相瓦
促进的关系上入手。
㈢完善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
是密不可分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明确国有资产出资人,为实现国企出
资人到位,使企业产权明晰化,界定国家、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责、权、利关系,
创造必要条件。如果国有资产改革不到位,只是片面地强调国企改革,建立“产
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则只能是一句空
话。目前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把过去集中于政府的“国有资产所有人”职能分
离出来,实现了“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的统一,结束了“多头管理”带来的
J2权不清晰、权责不明确、政企不分的混乱状况,对国企改革来说无疑是一个
巨大进步。但国有资产出资人不同于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他不是国企真正意
义卜的出资人,只是接受国家的委托代理国家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能。这
义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存在着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增加了代理成本,造成信
息传递失真或扭曲,加重了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问的信息不对称;二是国有资产
出资人由于不是真正意义t的出资人,不是国有企业最终风险的承担者,与政
府之问的关系也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因而同样存在着道德风险问题,如监
督不力、与国企经理人“合谋”侵吞国有资产等现象。如何解决这两个¨题,
施是1j前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迫切要求。
㈡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步伐。社会保障制度
改单滞后也制约着我国国企改革的进程。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劳动
力资源实行市场化配置。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有企业的职工在计划经济时
期对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本身没有什么积累,其牛老病死只有依靠企业,企
业也无法将他们全部推向社会,只能独自承担蓑社会职能,从而加重了企业的
负担。这在客观上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使社会上高素质人才对国企
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企业对已进入的人才又不愿意放走。这就造成
了国有企业想走的人走不了,不想走的人又大多是一些“老弱病残”的人。这
种阻碍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配置机制,必然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劳动生
产率难以得到切实提高。究其原因,就在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滞后,社会保
障体制不完善,保障水平低卜-。具体表现为:一是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渠道单一
企业承担着主要的社会保障责任,社会统筹比重相对较低,导致企业负担过重
.一是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主要面向城镇居民,把广大的农村人口排斥在外;三
是社会保障层次和社会化程度都比较低,保障层次单一,个人储蓄保险和商业
保险还未能发挥有效作用,社会化程度低导致地区差别、行业差别、所有制差
别与城乡差别等,难以建立起完整、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社会保障基金
的营运能力差,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殖能力褥不到有效保障。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使国企冗员问题难以得到彻底地解决。这制约
着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不利于企业经营效
益的提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为国企改革分离富余人员提供制度,卜的保
诅:。
㈢建立一个独立于政府的中央银行体系,乃是我国国有企业投融资体制改
革的前提条件,也是强化国企预算约束的重要途径。一+个受政府干预的银行体
系不能根据市场风险和盈利状况独立地对贷款流向和资金流量做出决策,必须
按照政府的意图来进行。而政府与国企之间存在的天然关系,客观上又要求政
府通过干预银行的决策为国有企业融资提供便利。这就造成了融资歧视现象一
⋯一银行贷款不是根据项强的风险和盈利状况,而是根据所有制来选择贷款对象
即困有企业具有从银行贷款的优先权,而一些发展前景较好的又急需银行提供
贷款支持的巾小企业或非国有企业则出现了贷款难的问题。这不利于创造一一个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制约着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也不利j二国企改革的深化。
银行优先面向同企贷款,一方面加重了国有企业对政府的依赖,使国企预算约
束软化,另一方面也为银行增加了呆坏帐的风险,不利于银行自身的改革。凼
此,建立一个独立的中央银行体系,能够加快我国国有企业投融资体制改革,
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
国企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方面,既有宏观体制方面的,
电包括国企本身。在本文里只是针对当前比较突出的几个方面加以说明,至于
如何改革以及采取那些措施,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总之,国企改革的过程是
个宏观体制与企业制度的整合过程,也是一个各方面相互适应性过程。探讨国
企改革不能仅局限于国企本身,而必须相应地推进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才能取
得预期的改革效果。
四、以转变政府职熊为突破口,不失时机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邓小平在1986年说过,“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
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
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
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经济与政治是不可分的。经济基础决
定上层建筑,而以政治体制为主要内容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
如果说,在改革之初我国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保持政治上的稳定性和权
力的相对集中,有助于把握改革的方向和进程,减少改革的风险,避免出现巨
大的社会震荡而导致改革失败,因而具有客观上的必要性,那么说现在政治体
制改革的滞后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桎梏。
不可否认,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在稳步推进,譬如:实现
了政企分开,政府职能也得到相应转变,依法行政在逐步落实等,但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相比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一:要表现为:权力过于集中,官僚主义严重,贪污腐败现象猖獗,民主和法制
还不健全,等等。这会导致权力的“寻秘”现象,加大市场经济的交易成本,
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削弱人们的创业热情,不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增
加。所以,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
果。它可以减少政治与经济体制之间的“摩擦”,增强两者之间的适应性,为我
国经济进一步增长创造~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随着政府职能的切实转变,政府的角色将逐步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
政府转换。以此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我围政治体制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76页。
123
改苷的目标应该是:在坚持中国其产党领导下,建立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制——实现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使
官员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变官僚社会为公民社会;培育公民社会,使人民具
有广泛的参政议政权、知情权与监督权,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建轰健
全法律法规,使宪法确立的公民权利得到全面落实;实现权力运作的规范化和
透明化,使官僚权力受到严格的监督和限制。
第三节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
外开放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式,在更大范围、更广领
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今后20年要继续维
持经济高速增长,就必须紧紧抓住今后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提高对外
开放水平,不仅要高质量地“引进来”,还要大踏步地“走出去”。
一、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
随着上世纪末世界信息技术的迅速推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
囤际交换与合作也日益频繁,各国的经济活动都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纳入到全
球经济体系中去。各个国家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程度加深了,一国
的经济活动势必影响到他国甚至全球经济活动。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市
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在国际范围内的表现,
它必然要求各国政府实行开放政策,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鼓励企
业在全球范围组织资源,进行生产和销售活动。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中国加入WTO,使得各个国家在复杂激烈的市场经
济活动中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机会,特别是中国20多年来的高速增长使中国
作为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打破了原有的经济格局,新
的经济格局重新形成。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凭借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发展壮
大起来的经济实力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争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确立自
己相对有利的地位。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调楚自身的发展战略,大踏步地“走出
去”,加快海外投资的步伐,实施国际化经营。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与国
外市场融为一体,国内市场不再是中国企业的避风港,外资企业已大举进入中
凼,Ⅱ口使中国企业不走出国门同样也面悔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国际市场也
对中同企业敞开大门。与其在家被动地接受挑战,不如主动走出去,开展闱际
《-1J1]jjE产党筇}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版杜,2002年,第28页。
124
化经营,积极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是我国企业拓
展生存空间和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一种积极的求生之路。只有让食业
走出去,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发展壮大,实施“走出去”
l钱略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第,可以提高资本的边际效益。我国目前“走出去”的行业大多足生产
匀较发达、市场竞争性比较强、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行业。在这些行业,资本
的边际效益递减,新增投资的预期利润率比较低,如果把预期利润率较低的资
本和社会上闲散的资本转移到资本短缺或投资机会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利用圜
外的原材料和国外市场,降低原材料成本和运输成本,就能够提高资奉使用的
边际效益,增加资本的总收益,为我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第二,可以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对外投资,不只是简单地货币资本流动,
而是包括货币资本、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等在内的生产要素的总体转移。因此,
对外投资有助于扩大资本输出国的出口规模,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第三,有助于克服贸易保护主义壁垒。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国际贸
易磨擦增多,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严重威胁着许多国家,特
别是对出口依从度较高的国家。由于中国出口的产品大多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
品,在国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一些发达国家近年来针对中国产品
的“反倾销”指控明显增多。而实行对外直接投资,是跨越贸易保护主义壁垒,
减少这些国家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指控,维护和扩大海外市场份额的有效
途径。
第四,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越
来越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影响力。向国外投资,一方面可以增强我国
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又可直接影响资本输入国的政治、经济,甚至整个社会
牛活,从而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是我国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积极
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举措。I司时,
也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扭转我国过度依赖外资经济的格局。
¨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推动产业结构战略调整
。个国家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合理与否,是衡量该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
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能否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经过几卜
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
素质整体上得到提高,产业结构趋向协调、合理。第一产业基础增强,在国民
经济的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产业发展迅猛,其比重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据半蹙江
h其,|-产能力趋于过剩,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第三产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
的发展。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突出体现在:农业生产
山‘式落后,同高速增长的工业化水平成为巨大反差;第二产业孤军突进;第三
,“业相对滞后。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加入w’r0所带来的机遇,以经济全球
化背景为依托,通过高质量地“引进来”、大踏步地“走出去”,推动我周产业
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大踏步地“起出去”,可以转移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减轻结构调整的负面
影响。日前,我国国内传统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普遍存在产品积压,供大
卜求,技术设备闲置等现象。企业迫切需要起出去,向国外转移部分过剩的生
产。能力,缓解国内市场上的过度竞争,避免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企
业起出去,可以扩大企业产品销售范围,突破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对企业发展的
限制,拓展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当前在我国工业中,中低档制造业产品比
r嚣较大,而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比重较小,产业结构水平较低,传统产j№
的生产能力大量过剩,而这些过剩的生产能力相当一部分并不落后,技术水平
和产品质量符合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因此,通过对外投
资,在全球化范围内重新配置这些生产能力,是发挥资产作用,促进国内结构
调整的重要途径。另外,通过转移那些过剩的生产能力腾出资源,发展我国的
核心产品或培育更有竞争性的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实施“引进来”与“起出去”战略有助于扭转我国过分依赖外资经济格

我国自开放以来,基于现实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的对外开放,实
际上丰要是单向地、被动地对外资开放,而不是双向地、互动式对外开放,只
讲单纯地“引进来”,而忽视了企业“走出去”。企业走出去,既缺乏实力,也
没有走出去的主动性。以致长期以来,人们误认为“对外开放”就是“引进来”,
导致我国对外经济开放过程中形成了过度依附“三资”企业的被动局面。我国
的海外市场大多为“三资”企业所控制,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程度远
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明显不足。为了扭转这种被
动局面,我们必须及时调整管理体制和政策取向,推动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
r饯略,鼓励他们大踏步“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对外部经济的
参与程度和影响程度,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大力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增强企业“走出去”的实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分工与合作发展迅速猛,生产社会化程度
{1益提高,使得经济发展突破国界和地域的限制,促使公司企、Ik实行跨罔经营,
拒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流通活动,从而推动_『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反过来,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动力
和丰导力量。因此,我们要“走出去”,必须要组建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积极
参与国际分_T与合作,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上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获
得最火化的利益。
()跨国公司在国际生产中的作用
跨国公司作为全球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力量,在世界范围内迅猛成长起来,
对世界经济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跨国公司作为一种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组织
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它们凭借资本、技术信息、营销战略等垄
断优势,再加上其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选择最佳投资场所,从事国际化经
营,在全球战略基础上进行生产和销售活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使
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又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
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得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的一大浪
潮。由于跨国公司资金雄厚,具有发达的研发机构,灵活的创新体制,因此其
实力十分庞大,远非中小企业可比。其战略目标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在世界
范围内以最低的代价获取合适的生产要素,以最有效的方式组织生产经营,以
最便利的手段推销产品,以最小的风险展开竞争,从而实现公司全球利润最大
化;其营运机制以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活动舞台,把营运过程的所有阶段都部
分地或全部地放在海外进行;在地理分布上,跨国公司在海内外建立起庞大的
牛产经营网络,它们不仅在国内拥有生产经营实体,而且在国外也设立了大最
的、由自己直接控制的子公司和附属机构,地理分布十分广阔。如美国波音飞
机制造公司在海外125个国家进行飞机零部件的生产,然后到美国组装,把飞
机出售给其他国家。这种专业化分工和广泛的协作机制,便于跨国公司进行大
规模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其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同时,跨国公司由于投资
于东道国,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因而可以突破东道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壁垒,
实现壁垒进入效应。
由于跨国公司实力雄厚,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都比较强,在国民
经济生活中和对外经济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国企业要想“走
出去”,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必须组建中国的跨国公司,在
闰外开展国际化经营活动。
(j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积极利用外资的同时,也尝试着开展境外直接投资,
荠Ⅱ逐年递增。发展速度比较迅速,海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区域遍及全
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也从初期集中在贸易方面,发展到资源开发、
工业生产加工、交通运输、工程承包、旅游餐饮业、咨询服务、农业及农产r诮
综合开发等诸多领域。境外投资主体进一步优化。以前,我国对外投资主要是
以政府为主导的国有企业为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企业作为市场
二卜体地位的落实,一些大型生产企业集团和一些名牌企业纷纷走出去,成为跨
国经营的主力军,实现了境外生产、销售。同时,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如
远大集团、新希望集团等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成为跨国经营的新生力量。投
资方式日趋多样化。在跨国经营初期,我国企业大多采用新建合资合作企业的
/。试进入国际市场,这种方式以单纯的资金入股为主,技术、商标、许可证等
无形资,“入股则应用较少。随着跨国经营经验的丰富及相关知识的不断获取,
‘些现代化的资本运作方式如兼并、收购等逐渐被采纳,多种渠道解决r我国
企业投资资金不足的问题。迄今为止,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活动中不乏成功的
例子。我国的海尔集团生产的电器,畅销全球,其生产和销售网络也遍布世界
各地。海尔集团凭借先进的技术、一流的产品、良好的信誉、完善的服务,在
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为中国企业竖立了响亮的品牌。美国纽约市由于海尔集
团的突出贡献,特在市区某街道以海尔命名。这是中国企业成功走出去的辉煌
标志,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树立了榜样。
然而,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活动中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尚有较大
的差距。突出表现在:
1.我国海外投资企业主体结构仍欠合理。虽然投资行业多元化,但随贸易
避行的“窗u式”对外投资即在海外建立外销产品经营部门的较多,而生产型、
资源开发型境外企业较少。另外,我国在海外跨国经营的企业主体中,占主导
地位的仍然是国有企业,而民营企业所占比重较少。
2.投资规模较小,缺乏规模经济,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抵御风险的能力差。
我国境外投资金额仅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金额的0.15%;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的
比例为l:0.09,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1:1.14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
水平1:1.11,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1:0.13的水平,显示我国资本流入与资本
流出的严重失衡;与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相比,我国的境外直接投资相对比
例更低,二者存在巨大差距。这与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增长的大国地位与作
用极不相称。
3.境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不合理,缺乏战略发展的层次和方向。在投资
地区分布上,尽管投资地区比较广,但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区,对发达国家特别
魁欧美闰家的投资也占一定比重,而对广‘大发展中闽家和地区的投资比重却很
低。
4.投资方式较单一,主要采取投资新建方式。这种方式尽管有其优点,但
其耗时K,难以快捷地进入市场。而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跨国并购这种符合市场
经济运作规律的投资方式比较少。
5.我国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而:(1)对外投资宏观管理体制严重滞后,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缺乏统一
j1透明的政策;(2)境外投资项目审批程序比较繁琐。由政府部门对每个投资项
目的可行性进行审批,环节多,时间长,使企业丧失了良好的市场机会,也影
响企业境外投资的积极性;(3)政策引导协调不力。迄今为止,我国尚:疋海外投
资的整体战略和行业规划,也没有明确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导向等,以致于各郏
门各地区各企业之间各自为政,对外投资随意性大,造成海外重复投资,恶性
竞争,严重影响了我国境外投资的整体效益。
(习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鼓励企业“走出去”从事国际化经营
组建我国的跨国公司,不是单纯地追求过去那种企业“大而全”的形式,
而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一种举措,在国内市场,
能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抗衡:在国际市场能与他国公司一较高低。这就要求我们
在组建和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时,要以市场为指向,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
竞争,形成其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
业集团,不应依靠政府的强制命令来要求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强行“拉郎配”,
不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规律性,不考虑企业集团内部的分工济作和
管理上的协调配合,造成集团内部混乱,各自为政。这样的企业集团只能是
团散沙,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生活中将越来越需要
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实力雄厚、市场竞争性强、在同行业中占主导地位、
对产业发展能起导向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
要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集团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
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跨国公司的经营效益,充分发挥自
己的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旌促进企
、fk跨国经营健康发展。这些措施应包括:
1.加快海外投资法规的建立与完善,尽早建立与国际法、国际惯例相符合
的“海外投资法”、“海外财税法规”以及相关的海外投资保障法规等。
2.简化政府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近几年,政府在这方面已经作丁,I:
作,但幅度彳;大,政府要尽量削减一些不必要的繁琐手续,以免企业贻误商机。
3.在宏观上,国家必须加强对海外投资的战略总体规划和协调,避免盲翻
投资和重复建设。政府可设立一个由计划、财政、外贸、银行等有关机构共同
组成的对外投资委员会,作为常设性的综合权威调控机构,统一管理和协调对
外投资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4.建立风险分担机制。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不同,企业跨国经
营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投资风险问题。因此政府应与外围政府签订双边和多边
的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等,同时开展并加强对外投资的保险ej担
保』:作,为企业提供完善的投资风险保障体系。
结束语
我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关注,可以追溯着上博士以前。那时,我就经常与同
事或朋友在一起探讨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问题。一一方面,我陶醉于中国20多年
来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惊人成就感到自豪;另一
方面,我又很想知道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还能保持多长时间,也就是中I瑚
经济增长的潜力如何。正是这种刨根问底的心态,驱动了我对研究中国经济增
长的强烈兴趣。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因素非常多,如果对论文题目0i加
限定,则显得太大,鉴于本人的时间有限,我只从中国经济增长不均衡的视角
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论文本着从一般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先从一般开始研究经济转型国家或赶
超型发展国家的经济增长的长期变动趋势,把经济增长划分为五个阶段:缓慢
增长阶段、过渡阶段、高速增长阶段、下降阶段与低速增长阶段,每一个阶段
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接着根据中国经济
增长的特征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阶段定位,认为中国目前经济增长正处于高速
增长阶段,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处在这一阶段。在此基础上,研究中
㈥经济增长的潜力问题。
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就必须从中国目前经济增长的现实情况入手。中
嗣经济增长不均衡的特征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城乡发展不均衡与地区发展不
均衡,中围经济增长从不均衡向均衡转交,则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跃的
关键所在。论文进而分柝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指出了制约未来我
国经济增长的是资源和需求的“双重约束”。基于这种现实状况,论文从两个层
面来研究,⋯是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在哪里:二是研究如何发挥中国经济
增长的潜力。研究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具有显著的大国经济优势,它体
现在:资源优势、分工优势、劳动力优势、市场优势、技术发展优势、规模优
势、qi产力推进优势、资源整合优势等八个方面。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就蕴涵]一
此。第,发挥中国的大国优势:第二,转换二元经济结构,推动工业化和城
『盯化的发展,城市化和工、I业化足我圈未来经济增长的双“引擎”。文中详细阐述
j’中【鲴工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从农qk经济过渡到工业经济与:r业结
构的升级(向高加工度化和重化工业化方向发展);第三,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
鼹;第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从粗放型走向集约型。
既然叶i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依然存在,但潜力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如何
将这种潜在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条件,也就是如何发挥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沦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由j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蓿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推动技术进步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不竭之源。推动技术进步,
丰要有两条途径:⋯’是自主开发,二是从国外引进。采取哪种方式,主要取决
于两者之间的成本大小。但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时,要避免步入“后发陷阱”。
所谓“后发陷阱”,是指发展中国家在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时由于不注重对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能力,导致无法跨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
存技术上的“代差”,而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状态。其原因足因为后来者在使
用先进技术时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市场竞争条件与发达国家当初开发出该项技术
时大不一样。所以促进技术创新,要立足于自主开发,学会“两条腿”走路,
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要注重对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
中国经济多年来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通过改革确立了以“市场化”为
目标取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但目
前的体制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未达到边际递减状态,体制改革
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发挥。因此,必须深化改革以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
增长。而深化改革,首先需要培育新的利益主体,其根本途径在于实现劳动力
资本化;其次,健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提高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效率;再次,
在推动经济体制整体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打好国企改革的“攻坚战”;最后,以
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不失时机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也是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我国国民经济通过
20多年来的高速增长,已经形成了较大的经济规模,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而面I临的外部市场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实现国民经济进一步高速增
长,必须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从单纯地“引进来”到坚持“引进来”与“走出
去”相结合,鼓励我国企业大踏步地走出去,积极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增强
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从经济增长不均衡的视角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主要是针对中国的大潮
经济而言的,因为不均衡是大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撇开不均衡的角度,当
然也可以从其它许多视角,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中国20多年的持续高速
增长,创造_『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令世人瞩目,它既不同于日本在“战
后”时期的高速增长所走过的道路,也不同于东亚“圆小龙”的旺洲奇迹的创
造,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产物。解读中嗣经济增K.,需
要深入了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传统等多方面知识,这些因素是柏
q:整合和丰H互促进的过程。中国经济增长所取得的成就固然令人自豪,但中围
经济增长的潜力更值得令人关注。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中国经济增氏
的潜力问题。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一起为我围
【蚓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出谋划策,但愿我这篇博士论文能为大家起到一个抛砖
引玉的作用。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论文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人家批
评指正。
尽管论文即将付梓,但我仍然有一种如哽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觉,还有许
多东两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我将会一如既往地就这个问题继续研究。正如屈
蟓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3.游宪生:《经济增长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
4.黄景贵:《发展经济学研究——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5.李坤望:《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
6.国风:《发展的潜力——体制结构就业》,红旗出版社,2003年。
7.朱勇、徐广军:《现代增长理论与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8.陈宗胜:《发展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9.杨瑞龙、陈秀山、张宇:《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朱泽:《中国经济改革20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11.方齐云、王皓等著:《增长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2.胡稀宁:《当代西方经济学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
13.胡稀宁:《当代西方经济学前沿聚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
t4.梁小民著:《高级宏观经济学教程》(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ls.刘伟:《中国经济增长究竟有多大的潜力》,新浪科技嘲:http://www.sina.com.cn,2004
年01月12日。
16.李善同:《快速增长没有终结——中外专家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社,2001年。
17.李善同、侯永志、翟凡:《未来5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预测》,载《经济研究参考》
2003年第2期。
18.刘迎秋:《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9.解三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经济周期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
20.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21.刘炳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22.高长:《二十一世纪大陆经济趋势》,载《廿一世纪的中国研讨会》论文集:
http://Ⅲ.future~china.org/csipf/activity/19991106/mt991 1 04 htm。
23.杨瑞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24.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年。
25.}.绍光、胡鞍钢:《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囊:。
26.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4)⋯一进
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
27.蔡畸、林毅夫:《中国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28陈端计:《中国经济增长的新路径——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供给问题研究》,经济科学⋯
版社,2004年。
29.刘诗阻《中国转型期有效需求不足及其治理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h
廖存、杨来科:《论转轨型通货紧缩》,载《岭南学刊》,2000年第4期。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
林其屏:《改革理论的突破与创新》,红旗出版社,2004年。
王振中:《中国转型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
张卓元:《改革开放经验的经济学思考》,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
张东向、刘福军:《浅谈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载《理论辅导》1999年6』j。
钟颉:《指导中国发展的大战略》,载《人民日报》,1997年2月25日。
李荣融: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报告会,中共中央党校大礼
堂,2003年9月26日。
£梦奎:《改革攻坚30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年。
王珏;《迈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改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
王珏:《改革攻坚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王珏:《市场经济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
《r|i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10月14日中国
共产党第16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出版社.2003年。
周成名:《经济增长论——当代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和方式探讨》,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年。
44.刘伟:《中国经济增长究竟有多大的潜力》,http://www.sina.corn.cn《新浪科技》,2004
年01月12日。
45。《“贫富差距现状总体合理”的判断有误》,载《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3月28|;;=I。
46.李京文:《资源和国际竞争己成中国经济发展双重增长瓶颈》,载《中国工商时报》,2004
年2月20日。
47.《中国发展的忧患之思》,载《嘹望》周刊,2004年2月16日。
48,马凯:《中国今年7%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低》,《新华嘲》,2004年3月9日。
49.胡晓群;《中国经济发展遭遇资源瓶颈,GDP7%增长难度增大》,载《新京报》,2004
年3月26日。
50.林善炜:《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I.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与资本形成》,载《经济研究》,
2003年第8期。
s2.曹新:《社会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53.千一鸣、高峰:《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性因素和改革对策》,载《中国经济时报》,2004
年9月2口。
5J.张卓元:《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55.黄泰岩、杨万东:《经济热点问题研究进展报告》(第⋯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5“.朱厚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5·.李风瑞、李滢:《中国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政策设想》,
鲫M船孙¨”弘卯

弧”蛐驵啦

http://www.hebdx.com/ldzy/h200202/15.htm。
58.洪银兴:《全要素生产率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载《教学与研究》,1997年1
月20日。
59,洪银兴、沈坤荣、何旭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60.富孟谦:《资本运行论析——<资本论>与市场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61.刘国光、李京文:《中国经济大转变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研究》(上、下),东
人民出版社。2001年。
62.李贺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63。胡鞍钢:《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仰赖体制改革》,载《财经时报》,2003年3月2目。
64.陈华山:《科技、体制与经济增长》,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
65.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经济学研究》(第一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66.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67.李亚莉:《中国进入重化工时代》,载《未来与选择:参阅文稿》No.2004~21,北京惠泰
国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2004年6月lo日。
68.高辉清:《把脉中国经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69.张东辉:《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70.【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等译:《经济学》(第十六版),华夏出
版社,2002年。
71.【英】阿瑟·刘易思,周师铭等译:《经济增长理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
书馆,2002年。
72.德布拉吉·瑞著,陶然等译:《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73.M.Abramvits:Thinking about Growt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74..1ang·Sup Shin:The Economics of The Latecomers:Catching-up,Technology Thansfer
and Institutions in Germany'Japan and South Korea,Routledge,1996.
75.Kuznets.S.:Moden 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Rate.Structure and Speed.Yale
University Press,1966.
76.Kuznets.S.: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Total Output and Production Structure.
tt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77.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2001.
78.World Bank:Globalization,Growth and Poverty:Building an Inclusive World Economy.
79.Stiglitz,Joseph:Distribution,Efficiency and Voice:Designing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Reform,World Bank Speech.Washington,D.C.
80.Hofkers.M.W,Modell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 Economy-ecology Integrated
Model,Economic Modelling,1996.
后记
我的博士论文从选题到成稿,历经两年时间。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不论
是论文中的创新之处,还是引用别人的观点,我都力求在观点上能够经得起逻
辑上的推敲和实践上的检验,在方法上侧重于实证分析,遵循“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原则,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真正对我国经济和社会
发展有所贡献,哪怕是微小一点,于愿足矣。在此,我没有任何成功的喜悦,
也没有丝毫的成就感,有的只是更深的感触和思考——我领悟到经济学的博大
精深和无穷魅力。我是工科出身,在上博士以前一直从事工程工作,尽管对经
济学非常看兴趣,阅读了大量的经济学著作,但都是基于对经济学的学习和理
解性质的,缺乏对经济学的系统学习和独立思考,没有在脑海里形成一整套属
于“A己”的经济学思想体系。只是在2002年考上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博士生
以后,才有机会系统地学习和研究这门学科。我发现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
与自然科学相比,在研究方法上,虽然同样遵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
决问题”的思路,但二者之间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自然科学侧重于逻辑思维
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其结果很容易得到实践的检验;而社会科学侧重于抽象能
力的运用,研究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只是一种规律性的认识和大致的预
测,与实际情况很难完全吻合。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给经济学带来了无穷魅力。
存写作时,对每一个问题的思考往往都会有新的思想火花喷涌而出,让人一发
不可收拾,但鉴于论文的篇幅有限,只好忍痛割爱。对于经济学的研究,我是
半路出家,但我体会到运用理工科的逻辑恩维能力来弥补社会科学单纯的抽象
思维能力的不足,有助于增强经济学研究时推理的缜密性,增加说服力,有利
j二经济学的建设和发展。我的这篇博士论文之所以能力顺利完成,我认为,在
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我的跨学科的专业背景。
论文成稿后,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王珏教授。论文从选题、构思、材料的
收集,到写作,以及到最后的成稿,无不倾注着他老人家的许多心j衄,甚至连
史rp的错别字都替我一一指出。他严谨的学术态度,不断进取、与时俱进的学
术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使我不敢有任何懈怠。他在指导我们博士生时,时常以
“i多”来要求我们,即多读、多写、多思考。他认为,只有多读,多写,才
能多思考,才能有新思想,有创新。诚哉,斯言!
蒜了口:“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三年来,导师的言传身教对我产
t r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仪使我侄学术水平。l:得到了很大的提高,l面且也以他
,;≈尚的人品和人格的巨大力量深刻地感染了我们。王老师不仪是⋯‘代师表,也
是一代经济学大家!土珏教授足我国经济学界享誉盛名的经济学家,今年已近
80高龄,但他的思想永远年轻,思维非常活跃,永远站在时代的“潮头”,而对
在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一般都会有新的研
究成果出现,并且富有时代的感召力。今年5月4曰是王老师的80寿辰,正值
我的}^文付梓之际,在此我谨祝王老师健康跃寿!
我也要诚挚地感谢我的师母宋志兰老师,她与王老师相濡以沫,王老师对我
的学、【k给予了悉心指导,而师母则在生活上给予了我深切的关怀。
我也要感谢陈文通教授与张大军教授对我的论文开题报告提出了许多宅贵
意见,使我在论文构思和写作时受到了很多肩发。
我还要感谢我的师兄王金柱老师,对我的论文开题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
帮助。
在中央党校三年的学习中,研究生院领导和许多老师对我在政治上二的进步
和学业的顺利完成,都非常关心。尤其是我的班主任管培月老师,她以她伟大
的母爱,三年来,不仅在政治和学习方面关心我们进步,在生活上也始终给予
_:厂无微不至地关爱。在此,我向管老师和研究生院的其他领导、老师表示衷心
的感谢。
在紧张的学习中,我和我的同学共同度过了三年短暂而又宝贵的时光。我
们跨越不同的地域,来到了中央党校,陪伴我度过了‘千多个日日夜夜,或湖
边漫步,或把酒言欢,或灯下对弈,或笑谈天下事,或叱咤于球场⋯⋯。我要
感谢他们带给我生活上的快乐,给我学习以启发和生活上以帮助,也预祝他们
在即将奔赴的工作岗位上工作愉快!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和我的姐姐、妹妹。白小父母对我的谆谆教诲,
对幸福生活的执著追求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以及在逆境时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
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让我刻骨铭心,让我学会了自强、自立;我的姐姐与
妹妹为了家庭过早地辍学,为父母分忧解难,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使我顺利
地读完了高中、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在我上博士之前,我的父亲就因病突
然去世,给我的心灵留下永远的疼痛。但父亲永远活在我的心中!他的优秀品
质永远激励着我。谨以此文献给长眠于九泉之下的父亲!
张李节
2005年5月1日
于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公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