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1362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姓名:邵同尧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西方经济学
指导教师:侯立平
20050401
内容摘要
一、论文的主要内容
收入分配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个现实问题。当前中国,收
入分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焦点,它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建
立和完善,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对当
前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和演变趋势进行实
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收入分配理论与社会学的成果,系统研究了当
前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成因及其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并给出
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论文的第一部分对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综述和评
价。收入分配分为功能收入分配和规模性收入分配,他们是紧密联系
的,一般说,功能收入分配差别越大,规模收入分配差别也越大,反
之则反是。本论文所研究的收入分配主要针对规模性收入分配而言。
收入分配作为一个焦点问题,在经济史上广为讨论,形成了诸多流派。
本文介绍了古典、新古典、马克思、凯恩斯、后凯恩斯与福利经济学
六种重要流派,从理论发展的角度看,古典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是
其它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在~定程度上,其它收入分配理论是对古
典理论的发展。新古典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尤其是它的研究方法和
分析模型,以及对市场经济中分配规律的描述,对我国如何建立和完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借鉴意义。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诞生于资本
主义的大危机,对缓解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矛盾起到了相当的实践成
效,对经济学以后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思从特有的角度继
承发展了古典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关系必然是剥削与被剥
削的关系,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也就必然是不公平的。新福利经
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对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收入分配的格局都产
生了巨大影响,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不同程度地把其吸收进本国的
收入分配政策中,相应也出现了“福利国家”、“福利社会”等新型社
会架构。随后论述了本文所采用测定收入差距的两种基本方法:份额
比例测度法(五等分法或十等分法)、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法。
第二部分采用一套比较全面的指标体系对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
迁进行了分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经历了两个阶段,以改革开
放为转折点。本文所言的改革以前,是指1956年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以后至1978年提出改革以前20多年的时间。接下来分析了当前中国
居民收入分配中的总体状况。研究者对收入差距的描述基本上都采用
基尼系数。因数据来源或计算方法的差异,不同学者的计算结果也不
相同,但研究结果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在扩大。我
国收入差距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城乡居民之间、城乡居民内部、
不同地区居民之间、不同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利用大量的统计
资料,对收入差距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由于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城乡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
总体上呈逐步扩大的趋势,因此由这些差距构成的总体居民收入差距
也将呈逐步扩大的趋势。总体而言,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呈长期扩大
的趋势,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不断扩大;垄断性行业
和新兴行业的职工工资收入增长快于其他行业,收入差距呈扩大趋
势,一些行业职工的工资收入长期居高不下,另一些行业职工的工资
则长期居低不上。从收入差距的构成上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对全国
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明显上升,从1995年的36%提高到2002年
的43%,它意味着在2002年全国总体收入差距的2/5以上来自于城
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这进一步表明了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是非常巨大
的。因此着力改变城乡差异,对改善总的收入差距具有重大影响。
第三部分为国际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为了更好的理解目前我
国收入差距现状,有必要对其他国家进行比较研究。在这里选取两种
类型的国家。一类为经济转轨国家。由于中国还处在转轨时期,因此
和其他经济转轨国家进行比较,有一定的可参照性。本文所讨论的经
济转轨国家是指那些实行市场化改革的欧亚原公有制计划经济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转轨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产业结构等方
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使得这些国家的收入分配发生了显著变化。
分析经济转轨国家的情况我们发现,经济转轨国家在放松和取消经济
管制以后,居民收入差距普遍地迅速地扩大,说明其传统的计划经济
人为地限制了经济中本应存在的收入差距。经济转轨国家在经济转轨
以前居民收入差距的长期稳定和低水平是政府管制的结果。经济转轨
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基于劳动能力与贡献等的差异而应该有的
收入差距得以展现,90年代经济转轨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
“恢复性”,允许这种收入差距的存在将会给经济发展提供正的激励。
同时,在放松、取消经济管制制度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
革的过程中,在各种经济转轨国家都出现了寻租、腐败等问题,少数
人在转型过程中获取了大量的收入或财产。在经济转轨国家,由于所
进行的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的全面改革,制度的缺位(旧制度要摒弃,
新制度又未建立起来)不可避免,各国在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都
存在广泛的缺位,非法收入与财产转移、灰色收入与灰色财产转移由
此大量出现,造成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极少数高收入者收入和财
产的暴增所依靠的就是非法收入与财产转移、灰色收入与灰色财产转
移。因此,解决由转型造成的收入差距应该作为经济转轨国家解决当
前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重点。转型期的收入差距虽然无法避免,但不
能让这种收入差距固化和扩大化。对比的另一类型为发达国家。从纵
向的角度看,中国的现在可能就是发达国家的过去,发达国家的现在
可能就是中国的未来。因此,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有利于我们对未
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在这里,选取美国作为发达国家
的代表来进行分析。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
配差距迅速扩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上
却存在着不同的主张。其中一些人相信库兹涅茨倒u形假说——认为
收入分配差距在经济发展初期是不可避免的,随着经济的增长收入分
配差距会自动地缩小。这导致了一些人对日益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采
取无为而治的态度。但事实却很难证明这种假说的正确性。如果收入
分配差距可以随着经济的增长而缩小,那么从逻辑上说美国的收入分
配差距理应是世界上最小的,但事实是美国的收入差距非常显著。同
时,通过对美国收入分配的研究,我们发现,是政府造就了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可以对收入分配的两极起着缓和作用,从而成为社会稳定的
重要力量。因此,在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上,政府应该有所作为。
最后,论文根据以上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
策取向建议。同时就警戒线标准、收入差距与社会稳定和倒U曲线进
行了专门论述。本文并没有试图解决这几个问题,因为作者认为要形
成一个统一的判断,不仅需要理论上的努力,而且更需要得到实践的
检验。
二、论文所用理论及研究方法
本论文以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与西方主流学派的收入理论的
为基础,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法、份额比例测度法两种测定收
入差距的基本方法来分析我国的收入差距情况。
三、论文的主要贡献
本文对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试图作一些尝试性探索。从总体研
究的思路和框架上看,论文用较大篇幅分别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
西方经济学各主要派别关于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作了较详尽考察,力
图使全文的研究更具理论性。从具体论述上看,本文把改革前后的制
度变迁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各个层面上分析了我国收入差距形成的原
因。同时突出研究了转轨国家和美国的收入分配情况,通过这种比较
研究,得到许多启发性的建议。论文最后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
了自己的政策取向建议。
关键词:收入分配收入差距基尼系数警戒线
ABSTRACT
The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is always an outstanding topic
dur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oday’S China,which could deeply
affec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ic system,the continuanCe
and the growth of national economy,and social stabilization Using the
method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Science,a positive analysis is
done about the personal income difference and pattern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in today’S China in this essay.Then.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studied.
Some suggestions of policy are given.
The essay divides into four chapters.
In the first chapter,a review of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is given.There are two kinds of concepts of income
distribution:Functional Distribution of Income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Income.As a point at issue in the history of economics,the topic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have been argued greatly.In this essay the author
only studies Size Distribution of Income.In term of theories,the author
introduces six schools,such as the theory in classical economics,the
theory in new classical economics,the theory in Keynes economics,the
theory in new Keynes economics,the theory in Marx economics and the
theory in Welfare economics.When we examine these theories,we can
find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theory in classical economics 1aid the
foundation for other theories of income distributl'bn.In some sense,other
theorie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a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theory in classical economics.We can find the income gap
between the residents in urban areas and the residents in the countr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larging the income gap in the country wholly.
In the second chapter,with the history of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s changing,a series of positive analysis are done about the state of
the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the personal income difference between
and inside the urban and rural China.In China,the history of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the two stages are
distinguished according to the reforms.In the essay,the reforms are
meant to begin in 1978 and we studies the history of income distribution
from the centrally—planed economic system was established.Then,the
author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in China.The
income gap has being enlarged since the reforms and the opening to the
outsides.The author elaborately analyses the reality that income'
distribution between and inside the urban and rural China are of great t
difference and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trend that income gap is enlarged
nowadays.
In the third chapter,the author compares Chinese situations with
other countries’.We can find the causes of income difference in China by
comparison.The author choose two kinds of countries.One is economic
transition countries and the other is developed countries.In economic
transition countries,the facts that the stability of income difference in
transition countries before the reforms was the results of the
government’S regulations.After the reforms,the allocation of labor and
capital with the principal of market economy made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efficient.In the society,income distribution was based the
principal of the contributions.As the result,the difference of distribution
became obvious.By studying the fact of income distribution in American,
we can find that it was the government’S policies that promote the
existence of the middle class.It is the middle class that have relaxed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difference in American.The fact of income
distribution indicate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j rlcome djstribution
In the last chapter,Some suggestions of policy were given based on
the Preceding argumentation.To obtain unified conclusion,the author
considers it important to examine the theory in reality.
Key Words:Income distribution,Income difference,Gini Coeffient,
Cordon
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
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
学位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学位论文成果归西南财经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邵同尧
2005年4月20日
导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收入分配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改革开发
以来,居民收入普遍大幅上涨,人们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享受到
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利益。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越
来越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以至于世界银行都认为中国的收入差距
超过了国际警戒线。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不仅可能抑制人们生产积
极性的正常发挥和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可能影响社会秩序稳定和
民族团结。换言之,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政治问题。
因此,对该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是经济学研究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
第二节国外研究现状
作为经济学的基本命题之一,几乎每个经济学派都有自己在收入
分配领域的独特观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
学都有较完整的收入分配学说体系。新剑桥学派在收入差距与经济增
长的关系方面有一整套规范的理论。
福利经济学将如何通过合理收入分配来增进社会经济福利作为
研究的主题。它以一定的伦理价值判断为前提,因而被认为是一种“规
范经济学”,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它有旧福利经济学和新福利经
济学的区分。
旧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庇古。他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用于分
析个人收入分配时,讨论了收入分配的福利含义。在庇古看来,福利
有个人福利与社会福利之分,个人福利是指个人的欲望或需要所得到
的满足和由此感受到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幸福和快乐:社会福利则是个
人福利的总和,它又有经济福利与非经济福利之别。福利经济学主要
是研究经济福利,经济福利是指可直接与间接用货币来衡量的社会福
利。社会经济福利的增减同收入分配活动的合理与否相联系:如果分
配与再分配的结果增进了社会经济福利,那么这种分配就是合理的,
反之就是不合理的。随着货币收入的增加,货币对持仃者的边际效用
是递减的。穷人的货币收入少,一英镑对他来说,边际效用很大;相
反,富人的货币收入很多,货币对他的边际效用较小。因此,转移富
人的货币收入于穷人,会使社会总的经济效用增加,收入分配将趋于
合理。否则,如果收入分配有利于富人财富的积累则是不合理的。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分配理论是建立在基数效用论基础上的,被称
为旧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反对基数效用论,主张序数效用论,
其代表人物有卡尔多、希克斯和萨谬尔森等。新福利经济学对经济福
利的分析是假定收入分配是既定的,企图将分配问题从福利经济学中
剔除。在他们看来,只有资源配置效率才是最大的福利内容,他们公
平理论的基础是“帕累托”最优原理。新福利经济学将“帕累托最优”
视为绝对公平标准,在实践中遇到矛盾是必然的。众所周知,要想提
高资源配置效率,需要对利益关系进行重薪调整与改革。在此过程中,
~些人可能多获益(福利增加)而另一些人可能受损(福利减少),
根据“帕累托最优”原理,这种调整与改革就无法进行。如何解决这
~矛盾?他们提出所谓“假想的补偿原理”。所谓“补偿原理”是指
~些改革措施,如果使一些社会成员经济状况改善,而另一些人的经
济状况恶化,但只要从整个社会来看,社会获利总额超过受损总额,
就是可行的。政府可采取措施向获利者征收特定租税以补偿受损者,
这至少意味着对任何人没有不利而对一些人有利。这种“补偿”之所
以是“假想”的,是因为事实上不~定可行。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
效率提高了,~些人的损失可在长时期内补偿回来。
对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与收入分配状况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是
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库兹涅茨和刘易
斯等人。
库兹涅茨通过对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二战”后收入分配
状况的实证分析,得出经济发展与收入结构不均等的长期变动特征
是:“在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持久收入结构的不均等会不断扩大,
当一个社会从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时候,不均等的扩大会更
迅速,随后出现一个稳定时期,在后一阶段不均等缩小”。即在长期
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个人收入分配不均等的变化趋势,遵循着一种“倒
u”轨迹,这就是著名的“倒U”假说。
以刘易斯为代表的“二元经济论”对经济结构的演进过程与居民
收入差距的变动状况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存在
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两个部门,由于大量过剩劳动力等因素的存在,
农业只是一个“糊口”的部门,农民收入低;而现代工业则是一个盈
利部门,其劳动者收入较高。如果劳动力可自由流动,大量农业剩余
劳动力必然向工业部门转移。这样,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现代
工业部门能在不变的工资水平上获得大量廉价劳动力,从而使其资本
积累不断扩大。现代工业部门的不断扩张,进而导致两部门存在的收
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但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演进,到了工业化后,上
述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会发生逆转,即随着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最
终所有剩余劳动力都将为现代工业部门所吸收,以至于劳动逐渐成为
稀缺要素致使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上升而资本则变为相对宽裕的要素,
导致资本收益下降,于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原来趋于扩大转变为趋
于缩小。
第三节论文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的居民收入差距。其包括
五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理论综述。在这部分对本论文中所涉及的收入分配基
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第二部分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国收
入差距的现状从总体和各个层面上进行了描述分析。
第三部分把我国的情况与其他国家进行了对比。选取了两类国
家,一类为转轨国家,另一类为发达国家,本论文选取美国作为发达
国家的代表。
第四部分为结论部分。根据前面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同时就
几个具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单独论述。
第一部分收入分配理论综述
第一节收入分配的概念
收入分配的概念有两种叫:一是功能收入分配(Functional
Distribution of Income);二是规模收入分配(Size Distribution
of Income)。功能性收入分配(Functional Distribution of
Income),又称要素贡献收入分配。它源于李嘉图,研究的是各种生
产要素所有者的生产要素投入与其所得收入之间的关系,是从收入来
源角度来研究一个国家中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所有者按投
入要素数量和贡献获得相应的收入份额的有关问题。它主要反映的是
生产资料和财产所有者与劳动力所有者等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作为
分配主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差别和对比关系。
规模性收入分配(Size Distribution of Income),又称个人
收入分配。它源于帕累托(V Pareto),研究的是国民收入在一个国
家(或地区>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家庭以及居民个人之间的分配状
况,是从收入分配的最终形态的角度来研究各个阶层及其内部构成所
得的最终收入在社会总收入中所占比重的有关问题。它主要反映的是
收入所有者的规模与其所得收入的规模之间关系。
功能收入分配和规模性收入分配是紧密联系的,一般说,功能收
入分配差别越大,规模收入分配差别也越大,反之则反是。本文所研
究的收入分配为规模性收入分配。
第二节收入分配理论
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主题,在发展的过
程中,由于各自出发点等不同,形成了许多流派。
参址陈宗肚:《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L海二联l列占,1991年版,第14页。
4
一、古典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
古典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采用价值分析方法,研究随着人L|』曾
长、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地主、工人和资本家等各阶级收入份额的
决定及其变化规律,其代表人物是配第、斯密、李嘉图等,其中李嘉
图的学说影响较大。
(一)配第的观点。配第是由重商主义向古典学派过渡时期的经
济学家,其在早期著作中表现出重视商业和对外贸易特别是海外贸
易,并在对外贸易中坚持出超原则,这些观点带有浓厚的重商主义见
解,到晚年才被完全克服。尽管配第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但他在经济理论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最先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
最基本的命题,从而为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在《赋税论》中,配第在分析英国当时财政税收制度问题时提出
了劳动价值论。他对劳动价值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分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自然价格实际上就是商品的伤
值,政治价格是指商品的市场价格。配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自然价格
即价值上,并认为自然价格是观察其它经济现象的基础;
2、商品的价值来源是人的劳动。即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耗
费的劳动决定,商品交换就是以它们所包含的劳动量为依据的,这是
配第在经济学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3、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认为自然价值的高低,决
定于生产自然必需品所需要人手的多少。一百个农民所能作的工作,
如果由二百农民来作的话,农物就会涨价一倍。即认为商品价值量小J
大小以劳动生产率为转移,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社会分工有重大关
系:
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配第进一步分析了工资、地租、利息和货
币等经济范畴。他认为工资决定于工人维护最低生活所必须的生活资
料的价值。他把地租看作是农产品价值中扣除了工资和种子以后的。
额;并对级差地租的两科,形态有所论述。他还从地租出发引伸出驯?
认为货币所有者可将货币购买土地或贷出,既然出租土地可以收J扛㈡}
租,那么,贷放货币也应获得利息。他认为货币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
的,国家改变货币的名义价值或减少铸币的含银量,并不会使国家多
得白银或多得财富。
(二)斯密的观点。英国经济学家斯密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对
国民经济进行了系统分析,形成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他继承
了配第的劳动价值论和社会分工理论,并把它们作为自己分析经济问
题的出发点。
斯密心在研究收入分配问题时,把一国全部居民的收入分为“总
收入”和“纯收入”。在他看来“一个大国全体居民的总收入,包含
他们土地和劳动的全部年产物。在总收入中减去维持固定资本和流动
资本的费用,其余留供居民自由使用的便是纯收入。”斯密将当时的
社会结构分为三大阶级:工人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地主阶级。纯收入
就是在这三大阶级之间进行分配,形成三种收入,即工人得工资,资
本家得利润,地主得地租,由此可见:
1、在斯密那里,工人的工资是纯收入扣除利润和地租以后的余
额,其本身是经济剩余的一部分;
2、纯收入理论是以价值论为基础的。由于其价值论是双重的,
因而其分配理论也是双重的。一方面,他认为价值是由耗费的劳动创
造的,纯收入被视为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实现的价值增值。而工人
作为劳动者所创造的全部价值中扣除了利润和地租后的余额,表明工
人并未获得自己的全部劳动成果。另一方面,斯密认为价值是由购买
到的劳动决定。在人类社会初期,一种商品购买到的劳动与生产该商
品所耗费的劳动相等。而在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权产生后,由于商品
购买到劳动量大于耗费的劳动量,这种购买到的劳动量可分为工资、
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因此“工资、利润和地租,是~切收入和一切
可交换价值的三个源泉”。根据斯密的这一观点,纯收入就不是完全
由劳动创造,利润与地租就不是对劳动所创造价值的扣除而是其本身
也创造了价值。其收益的获得分别是资本和土地应得的“自然报酬”,
:r:资则表现为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址斯密:《国富论》一k-卷,笫262衄。
(三)李嘉图的观点。李嘉图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最终完成
者,他于181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集中反映了
其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李嘉图在经济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坚持和发
展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最成熟的劳动价值论。他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在分配领域中的
经济表现。
李嘉图把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规定为研究财富在社会各阶级
间的分配规律,因此分配问题在李嘉图的整个经济理论中处于中心地
位。李嘉图的分配理论继承了斯密分配理论的合理成份,他也认为社
会产品是在工人、资本家和地主之间进行分配的,工资、利润和地租
分别是工人、资本家和地主的基本收入,因此,李嘉图分配理论的核
心实际上是剩余价值产生及其分割问题。其分配理论主要由工资理
论,利润理论和地租理论构成。与斯密相比,他对三大基本阶级的收
入更注重考察各种收入的决定因素及其数量比例关系如何确定,即更
注重数量问题。李嘉图的分配理论∞概括起来就是:
1、工资是雇佣工人的收入,它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工资水平
的高低决定于为维持工人及其家庭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为进一
步分析工资的决定,他还区分了名义工资(劳动的市场价格)和实际
工资(劳动的自然价格)。劳动的市场价格是根据供求比例的自然作
用实际支付的价格,劳动稀少时,就昂贵,充足时就便宜;而劳动的
自然价格是让劳动者大体上能够生活下去并不增减地延续后代所必
需的价格。工人维持自己及家庭生活能力,不取决于他以工资形式所
获得的货币量,而是取决于一定数量货币所能购得的食物等生活必需
品的量;
2、利润是商品价值超过工资的余额。按照李嘉图的观点,商品
的全部价值只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构成资本利润,另一部分构成劳动
工资。因此,利润的高低与工资的高低成反比,即在剩余价值一定时,
二者呈此消彼长的关系;
3、地租是商品的价值超过工资和利润的余额。李嘉图的地租理
参见李嘉IXI:《歧治经济学及赋秘原理》,商务印l‘馆,1976年版。
7
论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农业领域的级差地租。他考察了级差地租的两
种形态:第一形态是指在面积相等的不同土地上,由于土地肥沃程度
和位置不同,等量投资而劳动生产率不同,其产量也就不同而产生的
地租;第二形态是指连续在同一块土地上追加投资,导致了劳动生产
率的差别而产生的地租。李嘉图认为,由于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
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等量的资本与劳动,产量以递减的比例增
长,这导致了超额利润,形成地租,因此地租总是利用两个等量资本
和劳动所得的产物的差额。由于地租是商品价值中扣除了工资和利润
的余额,李嘉图认为地租与利润同工资与利润一样也是对立的。按他
的分析,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谷物的价格将上涨,地租也必
将不断上涨,货币工资也会上升,利润也因此下降,这不仅对资本家
不利,而且对整个社会不利。因为地租中的大部分被地主非生产性消
费了,而利润下降则会使资本积累减少,社会生产便不能发展。解决
的办法就是废除当时英国限制廉价谷物进口的“谷物法”,进口廉价
谷物,阻止谷物价格上涨。
二、新古典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
新古典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主要是研究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
何依据生产要素对生产的边际贡献来在生产要素之间进行收入分配。
新古典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认为凡是参与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都应
当参与收入分配,都有获得收入的内在要求。其微观收入分配理论部
分主要有以下两个学派:
(一)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
所谓边际生产力,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追加一个单位
生产要素时所增加的产量。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认为在自由竞争条件
下,工资等于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利息等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这
是一种自然规律。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的基本特征如下:
l、从生产领域出发来研究分配问题。克拉克的边际收入分配理
论的基础是认为参与整个生产过程的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财富和
参见兜拉克:《财富的分配》,商务印1 0馆,1983年版。
8
价值的创造。对于分配的全面研究,就等于研究个别的生产,这就是
分析财富创造的功能,寻找协同生产财富的三个生产要素对于它们共
同生产的产品分别所贡献出的份额。每个生产要素参与生产过程中,
都有其独特贡献,也都有相应的报酬——这就是分配的自然规律。
克拉克将社会总收入分为工资、利息和利润三大部分。工资是指
受雇佣的劳动者的收入和企业家从事经营管理工作所获得的平均利
润。利息是指资本的报酬和地租。而利润是指企业所获得的超额利润。
在收入分配的静态分析中,主要讨论工资和利息的决定问题,而利润
是属于动态分析的范畴。总体上讲,工资是利润的剩余。
克拉克的静态收入分配理论假定人口、资本、生产方法、产业组
织形式和消费者欲望都不变,竞争是充分的,而且生产要素在各产业
间可以自由流动的情况下,研究工资、利润和利息标准是如何决定的。
克拉克的动态收入分配理论假定人口、资本、生产方法、产业组织形
式和消费者欲望都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而变动,竞争是充分的,
而且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间可以自由流动的情况下,研究工资、利息和
利润的变化趋势。克拉克认为静态收入分配理论是动态收入分配理论
的前提和基础。静态收入分配理论着眼于社会是否给予每个人应得的
部分,从而判断收入分配是否公平。而动态收入分配理论则是分析每
个人应得部分是否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从而判断社会制度是否合
理。
2、侧重研究功能性收入分配。克拉克的收入分配理论主要是解
决工资、利息和利润的决定问题,而不讨论谁分得这些收入。
(二)马歇尔的均衡价格分配理论哪
马歇尔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生产要素这类特殊商品的
需求和供给。马歇尔认为国民收入是一国投入生产过程的所有生产要
素共同创造的纯产品总量,同时也是支付这些要素收入的唯一源泉。
劳动获得工资,资本获得利息,土地获得地租,管理获得利润。每种
生产要素的收入也就是该生产要素为生产提供的服务的价格,它由需
求和供给共同决定。马歇尔进一步指出,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其边
参址马鼢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l 5馆,1964年版。
际效率,生产要素的供给取决于要生产该要素所需的边际成本。边际
成本等于边际效率时就决定了该生产要素的价格。劳动力的需求取决
于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劳动力的供给取决于养活、训练和维持有效
劳动的成本。劳动力的均衡价格,即一般工资水平,就是劳动力的需
求等于供给是所确定的价格。资本的需求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资本的供给取决于现期消费和未来消费的替代率,当资本的需求等于
供给时就确定了资本的利息率。由于土地的供给是有限的,马歇尔认
为它既没有生产成本,也没有供给价格,所以土地的价格(地租)只
受土地边际生产力的影响。对土地需求的增加,使地租呈上升趋势。
利润是企业家组织和管理生产而获得的收入,马歇尔将其分成正常利
润和超额利润两个部分,前者是企业家的工资,后者是由企业组织和
管理工作的需求与供给决定的额外报酬。
三、凯恩斯学派的分配理论∞
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时的静态均衡只是经济中的特殊情况,而有
效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凯恩斯认为利息是人们放弃流动
性偏好的报酬。投资和储蓄是不同经济主体的不同动机的经济行为,
由于利润存在下降的刚性,所以投资决定储蓄。凯恩斯将工资分成货
币工资和实际工资,同时提出货币工资刚性理论。在此基础上,凯恩
斯认为分配不公是产生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之一,要想实现充分就业
式的均衡,就必须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解决分配不公的办法有两个:
1、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财富集中在资本家的手中不利
于资本积累。必须提高富人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加强对富人直接税的
征收。
2、消灭食利者阶层。凯恩斯认为利息率的降低必然会加大投资
的吸引力。
四、后凯恩斯分配理论@
后凯恩斯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中首推新剑桥学派。与凯恩斯本人
。参见凯思斯:《就!lE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l 0馆t 1983年版。
。参她罗宾逊:《现代经济学导论》,商务印l‘馆,t986年版。
10
未曾专论收入分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新剑桥学派的经济理论基本上
是围绕着收入分配而展开的。后凯恩斯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的中心是
利润的决定,而认为工资是利润的余额。正如琼·罗宾逊所指出的:
“是经济社会的活动决定综合利润率,而不是工资水平。因此工资份
额变成一种剩余。”
新剑桥学派认为古典主义利用边际生产率来确定工资率和利润
率是不恰当的,收入分配理论应从整个商品体系出发,建立在客观的
价值理论基础上。在其所谓“标准体系”中,利润与工资在国民收入
中所占的比重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线性关系。工人工资是劳动收
入,利润是资本家凭借其财产占有权和所有权而得到的非劳动收入,
所以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收入分配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新剑桥学派
还提出了实际工资和货币工资之间的区别。由于两者分别受不同因素
的制约,所以货币工资可以不依赖于实际工资而自动变动。例如货币
工资的增加会推动成本上升、物价上涨,从而导致实际工资下降。
新剑桥学派收入分配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对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
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分析,并侧重于研究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
响。其中以卡尔多模型最具代表性。卡尔多模型假定国民经济中只有
资本家和工人这两个阶层,且全部国民收入可以依据这两个阶层来划
分,即Y=P+W
其中,Y是国民收入,P是利润,W是工资。又设资本家和工人
的储蓄倾向分别为Sp和Sw,储蓄总额为S,并有
O≤Sw<Sp≤l‘
五、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
马克思在对古典经济学进行扬弃的基础上,建立起劳动价值学说
和剩余价值学说。在生产与分配的一般关系上,马克思认为,第一,
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决定收入分配:第二,生产决定分配,不仅生产
出的产品构成了分配的客观对象,而且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
中的结合方式决定了收入分配的特定形式。
参见马克思:《资本i_仑》第:=卷笫七篇。
(一)理论前提。在马克思以前,对于未来社会的收入分配,空
想社会主义者也曾进行过研究,甚至提出过一些有价值的创见而成为
马克思创立按劳分配学说的重要思想渊源之一。但由于他们没有科学
的理论前提,以至于对未来社会的分配设计只能是空想。而马克思所
以能建立科学完善的按劳分配理论是以下列科学理论作为前提的。
l、社会再生产论。马克思扬弃了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
再生产理论,创立了科学的再生产理论。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为了说明这一问题,马克思提出了作为
再生产理论所依据的两个基本前提:第一,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态,
从最终用途上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生产资料进入生产
过程,用于生产消费,消费资料脱离于生产和流通过程,用于个人消
费。与此相适应,整个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生
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第二,社会总产品在
价值形式上由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
三部分构成。在再生产过程中,c要用于补偿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
产资料,v用于工人的个人消费,m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这样,
在社会再生产理论基础上,马克思就对未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总产品
分配和个人消费品分配作出了科学分析:未来社会个人收入分配问
题,不是对社会总产品的分配,而是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即未来社
会个人收入分配,不是对社会总产品不折不扣的分配,而是要进行必
要的社会扣除后,只是对生活消费品的分配。
2、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对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进行了发展。这
个理论解决了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客观依据和如何计量的难题。马克思
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来源,于是在未来社会是否劳动就成为能
否参与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依据;进一步的问题是,创造价值的劳
动存在着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的不
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分,其分配数量的多少如何计量?马克
思认为通过还原的办法,将其它劳动都还原为简单劳动,并用劳动时
间来进行估量。
3、剩余价值论。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通过对雇佣劳动
与资本对立关系的研究,创立了作为政治经济学核心理论的剩余价值
学说。如果说劳动价值论重点在于说明价值是如何创造的,那么剩余
价值理论则重点在于分析剩余价值在资产阶级内部如何进行分配。即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由雇佣工人创造为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
值,最终被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大土地所有者分
别以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形式共同瓜分。
(二)主要内容。
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分配方式对生产方式有反作用。按
照一般的理解,分配是远离生产的独立活动,它直接表现为产品的分
配。马克思则认为∞“在分配是产品的分配之前,它是(1)生产工具
的分配:(2)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这种分配包含在
生产过程本身并且决定生产的结构,产品的分配显然只是这种分配的
结果。”后来,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又明确指出:“消费资料
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
分配,则表现为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这样,分配关系就包括生产
条件的分配和产品的分配两方面。所谓生产条件的分配,就是生产资
料在社会成员中如何分配,归谁所有,这种生产条件的分配决定了社
会各阶级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也决定了社会产品的分配方式。
个人以什么形式参与生产,就必然以什么形式参与分配“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基础就在于:物质的生产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
劳动者手中,而人民大众则只有人身的生产条件,即劳动力毽”’因此,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以生产条件所有者方式参与生产,他以利润
方式参与分配,工人没有生产条件只能以雇佣劳动形式参与生产以维
持生计,只能以工资形式参与分配。“分配的结构完全取决于生产结
构”产品分配只能是生产条件分配的结果,这不仅是因为分配对象只
能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而且因为分配的形式也决定生产的形式。
马克思也认为分配方式对生产方式具有反作用。他在《<政治经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2卷,人【t山版耕。1972年版,第99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lt山版朴t972年版,第13页。
l 3
济学批判>导言》第一章最后的结论中总结到⋯:“一定的生产决定一
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定关系。当然,生
产就其片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它要素⋯⋯随着分配的变动,例如,
随着资本的集中,随着城乡入口的不同分配等等,生产也就发生变
动⋯⋯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
2、按劳分配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分配方式。马克思认为在生
产力尚未充分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由于实行生产资料的公
有制,它排斥了有人凭借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来剥夺他人劳动的可能
性,每个人能为社会作贡献的唯一方式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同时,
由于该社会“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
(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
迹”,这就说明此时劳动还只是谋生手段而不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它
要求人人都必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劳动是社会运转的轴心,是
个人获得消费品的唯一依据。因此,作为对资本主义分配方式的否定,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社
会主义公有制的客观经济规律。
3、按劳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马克思认为作为公平的按劳
分配,不是对全部劳动成果一社会总产品不折不扣地分配,而要进行
如下必要的社会扣除:第一,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第
二,用来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部分;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
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
4、劳动时间是个人生活资料分配的尺度。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
作为分配尺度的“劳动时间”是指:(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
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
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2)复杂劳动比简单劳
动耗费了更多的劳动时间,即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而劳动
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不同的劳动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
也不相同,因此,在分配个人消费品时,必需考虑其间的差别。
5、实行按劳分配以承认个人能力差异为前提条件。能力差异是
《’I兜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K出版朴1972年版,第102页。
14
造成分配差别的主观因素。按劳分配是按照生产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的
数量和质量(即劳动贡献的大小)多少进行分配,收入分配数量的差
别对应于劳动贡献大小的差别。
六、福利经济学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
福利是福利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它可分为个人福利和社会福
利。个人福利是指个人的欲望或需要所得到的满足和由此感受到的心
理和生理上的幸福和快乐;社会福利则是个人福利的总和,可分为经
济福利和非经济福利。经济福利是指可直接或间接用货币来衡量的社
会福利,如津贴、保险金等;非经济福利是指不能以货币来衡量的社
会福利,如就业权利的平等、工资最小化差别等。根据研究内容和所
处时期不同,可分为旧福利经济学和新福利经济学。
(一)旧福利经济学的分配理论@。旧福利经济学的主要代表是
庇古(A.C.Pigou),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1、福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福利是指社会福利,包括自由、
幸福、正义等,由于它们难以计量,而不好纳入经济学研究框架内;
狭义福利是指经济福利,是能够以货币计量的那部分社会福利,它是
福利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内容。
2、经济福利是由效用构成的,而效用可以通过单位商品的价格
进行计算,因而工人的经济福利也是可以计量的,个人经济福利的总
和等于一国全部经济福利,可用国民收入总量表示,国民收入总量愈
大,福利愈大。
3、检验社会经济福利大小的标准有二个:其一是效率标准或资
源配置标准,其含义是在不减少贫穷者收入和不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
前提下增加国民收入,标志着社会经济福利的增加;其二是公平标准
或收入分配标准,其含义是在不减少国民收入的条件下使财富向贫穷
者转移也标志着社会经济福利的增加。为进一步说明这一问题,庇古
引进了边际私人纯产品和边际社会纯产品两个概念。所渭边际私人纯
产品是指生产者个人从追加一个单位的投资获得的产品数量的净增
参见耻。}a 《荆利经济学》,台:IE银行经济圳孔;,197j年版。
】5
量:所谓边际社会纯产品是投资增量给社会带来产品数量的净增量。
根据上述两个标准,只有当边际私人纯产品等于边际社会纯产品时,
社会资源才能实现最优配置,此时国民收入达到最大值。
4、边际私人纯产品与边际社会纯产品经常不一致,因此国家对
收入分配的干预就显得尤为必要。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国家应以税收
手段加以调节;反之,当前者小于后者,国家应以财政补贴手段进行
平衡。
5、对于任何人来说,由于收入分配中资本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所以将财富从富人手中转移到穷人手中将导致社会经济福利的增加。
庇古认为福利经济学有二个命题:“第一,对于一个人实际收入的任
何增加,会使满足增大;第二,转移富人的货币收入于穷人,会使满
足增大。”福利经济学主张在保证和不损害国民收入总量的前提下,
应通过采用累进所得税、遗产税、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等保障措施来
改善收入分配状况以增进社会福利。
(二)新福利经济学的分配理论。新福利经济学在对庇古的福利
经济学的修改、补充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
勒呐、卡尔多、希克斯、萨缪尔森和米香(Mishan)等。与旧福利经济
学相比,新福利经济学的“新”主要表现在:在分析工具上,用序数
效用论代替基数效用论;在研究内容上,以“帕累托最适度”(Pareto
Optimum)作为研究核心,提出了“假想的补偿原理”(Principle of
Hypothetical Compensation),编制出一个“社会福利函数”(Social
Welfare Function),提出了“福利相对性”(Welfare Relativity)
概念①。
新福利经济学对经济福利的分析是假定收入分配是既定的。帕累
托从这个前提出发,考察最适度条件下的经济福利。所谓最适度是指
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变好,除非至
少使另一个人的处境变坏。这种状况后来被人称之为“帕累托最适
度”,长期以来,新福利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点就在于对帕累托最适
j参见谭崇台:《当代州方经济学说》(r),武汉人学出版社1992年修订版,第:j 40~352
页。
度进行推敲与发展,提出了交换的最适度条件、生产的最适度的条件
以及生产和交换的最适度结合的条件。由此可以看出,新福利经济学
企图将分配问题从福利经济学中易4出来,福利经济学应该研究经济效
率,而不是分配上是否公平,只有经济效率问题才是最大福利的内容。
改革是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在改革中一些人可能多获益(福利
增加)而另一些人不可避免受损(福利减少),根据“帕累托最适度”
定义,这种改革就无法进行。但是不改革整个社会,福利又如何增进
与提高。这就构成了矛盾。希克斯主张采用卡尔多的“假想的补偿原
理”。所谓补偿原理是指一些改革措施和政策,如果使一些社会成员
经济状况改善,而另一些人的经济状况恶化,假如从整个社会来看,
社会得利总额超过受损总额,即有利于增进社会总福利,就是可行的,
只是政府要采取措施向得利人征收特定租税以补偿受损者,这至少意
味着对任何人都没有不利而对一些人有利。这种“补偿”之所以是“假
想”的,是因为事实上不一定可行。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提高效率,
所受损失可在长时期内补偿回来,这就同“帕累托最适度”一样,把
涉及收入(福利)分配问题排除在福利经济学之外。它表面上似乎避
开了个人的价值判断,使福利经济学具有实证科学的基础,但实际上
意味着一个特定的价值判断。因为按照“假想的补偿原理”,如果一
种政策措施,尽管导致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只要它使国民收入总量
有所增加,也可被说成是社会福利的增进。
“补偿原理”似乎解决“帕累托最适度”与通过改革增加社会总
福利的矛盾,但在柏格森和萨缪尔森看来,它既不完美也不科学。因
为,福利作为个人的主观感受,如何进行补偿才算合理恰当,事先并
无法测知;生产与交换条件的最适度也不能一定达到福利最大化,。因
为影响福利的因素是多样化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只解决了经济效率问
题,而社会福利目标应兼顾公平与效率。于是他们认为:经济效率是
福利最大化的条件,合理分配是福利最大化的充分条件,只有同时将
分配因素(这就将分配问题又重新纳入福利经济学的框架中)及其+亡:
一切支配福利的因素都列出,编制一种“社会福利函数”,当这个数
值最大时才算达到了福利最大化。所-N?:L会福利函数是指社会福利是
社会所有个人购买的商品和提供的要素以及其它有关变量的函数,即
社会福利的数值,取决于影响福利的一切变量,如所有家庭或个人消
费的商品数量;所有个人从事的每一种劳动的数量、所有资本投入的
数量等,用公式表示就是:
W----F(Z。,Z。,⋯⋯)
其中w表示社会福利,F表示函数,z.,z:,⋯⋯表示影响福利
的各种因素,当F的数值最大时就达到了福利的最大化。
新福利经济学的上述分析都有一个假定:一个人的福利不受其它
人的福利的影响。1949年,美国的杜生贝里((J.S.Duesenberry)在
论述人们的相对收入对消费倾向的影响时认为,每个人的消费支出,
不仅受自身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周围人的消费行为及其收入和消费关
系的影响。米香(E.J.Mishan)也认为,像美国这样的“丰裕社会”,
人们不仅关心自己的绝对收入水平,而且更关心自己的相对收入水
平,即自己在社会收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他们甚至提出一种极端情
况:一个人宁肯在其它人收入减少10%的前提下,把自己的收入降
低5%,而不愿意大家的收入都增加25%∞。
七、简要评论
从理论发展的角度看,古典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是其它收入分
配理论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其它收入分配理论是对古典理论的发
展。新古典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尤其是它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模型,
以及对市场经济中分配规律的描述,对我国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具有借鉴意义。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诞生于资本主义的大危
机,对缓解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矛盾起到了相当的实践成效,对经济
学以后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思从特有的角度继承发展了古
典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关系必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也就必然是不公平的。新福利经济学的收入
分配理论对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收入分配的格局都产生了巨大影
响,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不同程度地把其吸收进本国的收入分配政
参虻汁涤新:《政汗f经济学辞典》,人吣“:版朴[980年版,第550页。
18
策中,相应也出现了“福利国家”、“福利社会”等新型社会架构。
收入分配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焦点问题,在理论界获得了广泛的关
注,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例如,
威茨曼(M L Weitzman)的分享经济理论、期权理论等等。从总体上讲,
现代收入分配理论越来越多地关心个人的收入状况和福利水平,越来
越多地与非经济因素相结合。如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研究的
贫困问题。这些收入分配理论既是经济学家站在不同角度分析的产
物,同时也与自己所处的历史环境相对应。因此对各种理论应该批判
地对待。既不能全部舍弃,也不应全部照搬。比如古典收入分配理论,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现在把它作为指导我们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肯定不符合实际。而相应的福利经济学,由于
历史条件比较相似,因此对我们现在倡导的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等都
有借鉴意义。
第三节测定收入差距的方法
测定收入差距的方法很多,这里只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规模收
入分配理论中用于描述收入分配差距的最常用的方法是洛伦兹曲线
和基尼系数法、份额比例测度法(五等分法或十等分法)。
一、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①
在对居民(家庭)分组的基础上,分析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通常
做法是构造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先将全体居民按收入从小到大顺
序排列,并将其分为相等的m组,然后计算前n组(n=1,2,3⋯⋯
m)人数占全体居民总人数的百分比(即累积人口百分比),记为X;
再计算相应的前n组(n=1,2,3⋯⋯m)居民收入之和占全体居民
收入之和的百分比(即累积收入百分比),记为y;最后在x—Y坐标
系中将相应的(X,Y)点用一条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这就是洛伦兹
曲线。一般而言,洛伦兹曲线满足下列三个性质:
参见陈宗眦:《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L海i顿|5JI-,1991年版,20~24页,
19
l、过(0,0)和(1,1)两点
2、单调递增即dy/dx>O;
3、向上凹即d2y/dx2>O;
图一:洛伦兹曲线
图~中对角线代表“绝对平均线”,如果洛伦兹曲线与绝对平均
线重合,则意味着所有个人(家庭)的收入都相等,收入分配处于收
入完全平等状态。如果洛伦兹曲线和直角坐标折线重合,则意味着所
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个人(家庭)手中,收入分配处于收入完全不平等
状态。从洛伦兹曲线上可以看出每个收入阶层的收入比重,从曲线的
弯曲度可以观察出每个阶层的收入差别情况,从不同曲线的对比中可
以得到不同地区或国家收入分配差距的程度,或同一地区或国家在不
同时期的收入差距变动情况。洛伦兹曲线离绝对平均分配线越近,表
示收入分配差距越小。洛伦兹曲线的优点是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收
入分配差距程度,便于进行不同空间或不同时期的收入分配差距比较
分析,其缺点是只能在几何图形上观察,而无法以一个确切的数值来
表示收入差距程度,特别是在不同曲线发生交叉时,直观的观察就很
难判断哪一条曲线所代表的收入分配差距程度更大或更小。
基尼系数是从洛伦兹曲线推导出来的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
一个指标。它以洛伦兹曲线与绝对平均分配线所围成的面积(记为E),
除以绝对平均线与对角线下面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记为F)为基尼
系数数值(G=e/f)。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反之则
越小。基尼系数是反映收入分配差距大小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其计算
也可因资料不同而异,不受样本容量的影响,并且避免了人为的福利
判断标准,因此它是国际经济学界最常用的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
指标。本文正是利用基尼系数来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规
律。
但基尼系数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1、不能反映各个阶层收入分
配变动情况;2、对低收入阶层收入比重的变化不敏感;3、由于存在
多条洛伦兹曲线相交的情况,不同形状的曲线可能产生相同的基尼系
数。即相同的基尼系数可能对应不同的收入分配状况。基于以上考虑,
在计算基尼系数的同时,一般还采用其他指标来辅证收入分配差距状
况,这些其他指标一般直接采用一定百分比人口的收入份额来表示,
比如库兹涅兹比率、阿鲁瓦利亚指数和收入不良指数等。
二、份额比例测度法
份额比例测度法①。又称为库兹涅兹比率。份额比例测度法通常
按人均收入高低,将居民或家庭进行分组(一般为五等份或十等分),
然后计算每种类型人口或家庭比重和相应的收入份额,并将这两种比
重加以对比,以分析规模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合理。份额比例法包括绝
对份额比例和分位点比率测度指数。
绝对份额比例测度指数比较典型的有5分位比例和i0分位比例。
把人口按照收入从低向高排序之后,再将人口5等分或10等分,以
某个5等分或lO等分人口所占有的收入份额X%作为收入分配不公
平程度测度指数。如果X%人口所占比例低于(或高于)收入比例,
参址刘.占伟:《收入分配不公平挂度测嫂力法综述》.《统汁与信息论坛》第18卷第j蝴。
就认为存在收入差距。例如把收入最低的10%人口所占有的收入份额
称为第~个10分位绝对比例数,如果低于10%,则认为收入存在差
距。
分位点比率测度指数也是将收入从低到高排序后,以某高分位点
所对应的个人收入绝对数除以某低分位点的个人收入绝对数所得出
的一个比率测度指数。最常用的就是以第90个百分位点的人的收入
除以第10个百分位点的人的收入得到的一个比值。
该指数可通过样本分组数据甚至部分数据已经残缺的数据得出
来,而无需详细的个人数据,因此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第二部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变迁
及收入差距现状
第一节改革前的收入分配制度
这里所说的改革以前,是1956年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以后至1978
年提出改革以前20多年的时间。
一、农村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农村人民公社简称“人民公社”,它是中国在高级农业合作社基
础上联合组成的生产资料归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随即在农村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公社运动。在短短的三个月时
阀里,我国农村由原有的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组成了26500多
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户有12960多万个,占全国农户总数的
99.1%。到1958年底,全国农村基本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直到1982
年,中国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人民公社的体制才
逐步解体。从1958年到1982年的24年的时间星,是入民公社体制
在中国农村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个
人收入分配制度。
人民公社在生产关系上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一般实行公社、
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所有,而以生产队一级集体所有制为基础。在
三级所有制中,公社和大队所有制只是部分的,占比重最大的是生产
队一级经济,生产队所有制是三级所有制中的基础部分。具体是:生
产队范围内的±地,全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集体所有的大牲畜、农
具,公社与大队不得抽调;公社和生产大队的土地、山林、草原、水
面以及大中型农机具和其它财产,分别属于公社或生产大队范围内全
。参见周勤淑、赵学湍:《要素报酬与神会公正》,中共中央党饺山版社[998年版,笫Ij6~
159页。
23
体社员的集体财产,生产队范围的劳动力,由生产队支配。与三级所
有制相适应,在公社内部实行三级核算,生产队是基本核算单位。生
产队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接受国家计划指导的前提下,有独立经营
的自主权,其经营管理计划要经过群众的充分酝酿讨论并由社员大会
讨论通过。生产队有权支配和运用自己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直接组
织生产和收益分配,自负盈亏。国家和公社对于生产队的所有权、经
营管理权和分配权,予以尊重和保护。
农村人民公社社员的个人收入分配,分为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
口粮是实物形态的主要部分,价值形态主要是在公社建立初期实行工
资制,但工资水平低,占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小,而且在60年代
初的分配方式调整时又恢复采用合作社时期就已推行的通过制定劳
动定额,评工记分,按劳动工分分配的制度。评工记分制的目的是想
把集体劳动中不同工种、不同质的个别劳动,折算成劳动报酬的一种
方法。它根据社员向集体提供的劳动量评记一定的工分,年终决算时,
按照该集体经济单位的每一工分值和各个社员的工分总额,分得一定
的劳动报酬。
二、城镇职工收入分配制度
国务院于1956年7月发布了《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关于工
资改革中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工资实施方案程序的通知》
等文件,开始进行工资制度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取消了国营企业职工实行的“工资分”加物价津贴制度,
全部实行货币工资标准.不同地区的工资标准,按照该地区生产发展
的需要、物价水平的高低和现实工资状况,规定了不同的工资区类别
和货币工资标准。
第二,改进了企业工人工资的等级制度。为了克服分配中的平均
主义,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工人普遍实行等级工资制,并对工资标准j
工资等级表、技术等级标准或者岗位职责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工资
标准是一定时问(小时、日、月)劳动报酬的标准,确定工资标准要
参圯平弁lJi:《我例培lt收入分配问题》.中鹰”I划Ⅲ版社1995年版,第102~103页。
24
考虑生产水平、职工基本生活需要、工农生活水平差距以及不同行业
不同工种的技术繁简、劳动轻重、职责大小等因素;工资等级表由~
定数目的等级以及同这些等级相应的工资及等级系数∞构成,共有八
个等级的工资标准;技术等级标准是考核工人劳动能力并确定每个工
人工资级别的尺度,各行业都要制定自己的技术标准,并规定各个工
资等级应具备的理论知识、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三,改进了企业职员和技术人员的工资制度。对企业职员实行
职务工资制并规定不同类产业和不同类企业的不同职务工资标准。对
企业技术人员,除按照他们职务评定的工资外,对其中技术水平较高
的,加发技术津贴。
第四,调整了各产业、各地区和部门的工资关系。根据产业在国
民经济中的重要程度、技术复杂程度和劳动条件的好坏,安排产业顺
序,制定工资标准:重工业企业职工工资高于轻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
根据不同地区的物价及生活水平差异,将全国划分为十一个工资区,
同一级别的工资数额在不同地区有高有低,重点建设地区和沿海地区
的工资水平一般提高较多;对部分低收入者的工资标准,给予了较大
幅度提高。
第五,推广和改进了计件工资制,改进企业奖励津贴制度。。1952
年国营企业实行计件工资的人数占生产工人的32.5%,而1956年在
煤炭、钢铁、机械、建筑、纺织、食品六个部门中,实行计件工资的
生产工人占到45.4%,与1952年相比提高了十三个百分点。奖金作
为工资的补充,其具体形式较多,在工人中实行超产奖、节约奖、质
量奖、安全奖、新产品设计试制奖等;在企业领导人员和工程技术人
员中,采用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奖等,奖金数量则视企业生产水
平、国家财政收支情况、市场商品可供量以及职工实际收入中工资与
奖金的比例关系等因素而定。至于津贴也规定得较细,共分三类七十
多种,如野外工作津贴、井下工作津贴、医疗卫生津贴、体育津贴等。
一1.资等级系数指备等级标准与最低一级【’资标准之间的比例关系。
。参见刘炳英、牛忠礼:《中国社会主义与统计数据》,中国人【t人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
379~380页。
三、简要评价
改革以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高度平均水平下
存在着一些不平等因素。据资料表明,中国在改革前夕或改革之初,
城镇内部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在0.20以下,处于绝对平均状态;农
村的基尼系数略高,但多数估计都在0.21至0.24之间,处于比较平
均状态。然而,由于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收入差距,用基尼系数衡
量的全国的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并不是很低,大约在0.30左右∞。
改革前我国居民收入均等化程度较高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一是制度上的原因。社会主义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特征,因此
从1949年至1956年逐步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化以后,居民除了少量储
蓄存款的利息收入以外,几乎没有财产收入。二是政策上的原因。决
策者认为,社会主义所追求的目标是社会公平,加上建设初期应该多
积累、少消费,即使是劳动收入也应该是低而平均的。三是中国文化
传统中平均主义观念的束缚。这种观念离开效率来谈公平,不求做大
来讲分配。
第二节改革后的收入分配制度
一、收入分配制度变迁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宏观上讲,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改
革开放至今,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
发展:从微观上讲,企业经营在市场机制中越来越具有活力;居民个
人在改革中得到了实惠,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而中国的改革历程最基
本的特征就是以经济为中心、政府主导下的渐进式改革。因此,在这
里对1978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或中央全会报告中关于收
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措施进行了一个总结(见表1)。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我国居比收入分配趋辨与对策》,人lt
El报.2002年07削09日第9版。
26
表1:1978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或中央全会报告中关于收
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措施
年份界次
十一届三
“不允许无偿调用和·l有生产队的劳力、资金、产品和物资;公社各级
1978 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
中全会
鼙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
十二界二
“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责、权、刹
1984 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职工劳动所得同劳动成果相联
中全会
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
是,以按劳分配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除了按劳分配和个
体劳动所得以外,企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就会出现凭借债权取得利息;
1987 十二人
随着股份经济的产生,就会出现股份分红;企业经营中的收入中,包含
部分风险补偿;私营企业雇用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会给企业主带来部分
非劳动收入。以上这些收入,只要是合法的,就应当允许。”
“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十四界三
“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
1993 得.合理拉开差距”;“国家依法保护法人和居民的一切合法收入和财产,
中全会
鼓励城乡居民储蓄和投资,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
配。”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
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
1997 十五人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
收益分配。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规
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
“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
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
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
2002 十六人配制度”:“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叉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
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甘差距过人的收入”;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屑三中全会《中共中
央关于建立社会士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五大、十,i人报告。
二、简要评价
纵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的改革历程,我国的收
入分配政策从打破平均主义为突破点,逐步深化和完善。对收入分配
的理论认识也在不断得到深化。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第一,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鼓励先富帮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第二,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第三,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第四,坚持建立多层次、
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创建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制度。
第三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分配的特征及其分析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二
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
达到了小康水平。1978到2002年的24年间,GDP平均年增长9.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年均实际增长7.2%。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
收入分配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这主要表现为居民收入
差距逐渐扩大。
一、我国收入差距的总体特征
研究者对收入差距的描述基本上都采用基尼系数。因数据来源或
计算方法的差异,不同学者的计算结果也不相同,但研究结果都说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在扩大。一般认为,20世纪70年代
末80年代初,中国的基尼系数处在0.3以下,80年代中期,基尼系
数超过了0.3,进入90年代,基尼系数继续扩大,1993年约0.40,
1995年达到0.45左右。世界银行和中国社科院认为1995年为0.445,
李强认为1996年为0.458∞。陈宗胜。认为1994年为0.436,1997年
为0.403,中国国家统计局@测算结果认为,1990年全国基尼系数为
O.343,1995年为O.389,1999年时达到0.397,2000年时为O.417。
由于基尼系数并不直接反映不同收入组的具体收入水平,因而用
。参见赵人伟等:《中国居【t收入分配再研究——经济改革平¨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中国财政
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参见陈宗胜、周云波:《1r法1r正常收入对居【t收入筹*0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群》,《经济研
究》2001年第4期。
9参见朱之鑫:《我国收入分酉己现状、成冈分析及对策建议》,《科学社会主义》2002≈i第4
蝴。
28
份额比例测度法进一步进行分析。①按照收入水平进行分组,最高的
20%人El,中间的60%的人口与及最低的20%的人IZI的人均月收入
水平进行对比。
表2:历年高、中、低三组人群收入分配状况单位:(元/月.人)
年份收入最高的20%人口的月收入居中的60%人口的月收入最低的20%人口的月
平均收入平均收入平均收入
1981 44.13 21 16 11.06
1982 47.8l 25,78 12.1l
1987 99.80 44 22 18.00
i988 119.12 5I.64 21 66
1992 186.33 78 4l 29.33
1993 236 46 96.74 34.34
2000 704,60 268.83 83。30
2001 787.33 289.57 86.58
数据来源:周文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体收入分配燹动趋势与对策》,《经济学家》2004
年第4期。
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不周阶层的收入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提
高,高收入阶层提高的速度最快,中间收入阶层其次,低收入阶层速
度最慢:增长速度的差异,加快了相对贫富分化。高j中、低三组人
群的收入差别比例已经从1981年大约4:2:1变为2001年的9:3:
l。因此从不同角度我们都可以得到我国总体收入差距在扩大的结论。
二、从不同角度看收入差距
我国收入差距的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之间、城乡居民内部、不
同地区居民之间、不同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现状描述。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变化,经历
了缩小、扩大、趋缓的过程。城乡收入差距在1978年至1984年呈逐
1参见阁文兴:《改革开放以米我国总体收入分配变动趋势与对策》,《经济学家》2004年第
四蝴。
29
步缩小趋势,1978年城乡收入差距倍数是2.39,1984年为1.76,六
年间收入差距倍数缩小了26.3696,平均每年缩小4.4个百分点∞。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是从农村开始的,特别是农村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得农村长期以来被抑制的生产力得到了极
大的释放,农村经济获得巨大发展。1985年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在
城镇的逐步展开,城镇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步扩大。1985城
乡收入差距倍数是1.72,1995年扩大至2.47倍,2001年进一步扩
大到2.9倍心。如果考虑城镇居民的各种补贴、福利以及兼职收入、
灰色收入等隐形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会更大。具体来说,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差距的演进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78~1984年。这一时期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
始与深化时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迅速增加,这时城市经济体制改
革尚未全面展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不大,结果城乡
居民收入差距迅速缩小,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由1978年
的2.57倍下降至1984年的1.54倍,年均下降8.18%。
第二阶段为1985~1994年。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却几度陷于停滞,结果城乡收入差距急剧扩大,
由1985年的1.86倍上升至1994年的2.86倍,年均增长4.90%。
第三阶段为1995~1997年。这一时期国家意识到城乡收入差距
过大的严重性,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提高农村收入水平,使得城乡收
入差距有所降低,由1995年的2.71倍下降至1997年的2.47倍,年
均下降4.53%。
第四阶段为1998年至今。这一时期城乡收入差距重新扩大,达
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的最高点,由1998年的2.51倍扩大
到2002年的3.1l倍,年均增长5.50%(见表3所示)。
。参见贺靖雯等:《城乡居民收入著距对我国消费需求的制约及化解对策》,《经济师》2002
年第八期。
。参见贺靖雯等:《城乡居民收入著距对我国消费需求的制约及化解对策》,《经济师》2002
年第八;}c}|。
。参见刘社建、徐艳:《城乡屉Ut收入分配差距形成原闪及对策研究》,。《财经研究》2004年5
爿。
1n
袭3:城乡居氏人均纯收入与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L‘人均纯收入
城乡收入差
年份指数(1978= 指数(1978=
绝对数(元) 绝对数(元) 距
100) 100)
1978 133.6 100.0 343.4 100.0 2 57
1979 160.2 119.2 387.0 112.7 2 42
1980 191.3 139.0 477 6 127.0 2 50
1981 223.4 160.4 491.g 127.6 2.20
1982 270.1 192.3 526.6 133.9 1.95
1983 309 8 219.6 564 0 140.6 1.82
1984 423.8 249 5 651.2 158.1 1 54
1985 397.6 268.9 739.1 160.4 l 86
i986 423 8 277.6 899.6 182.5 2.12
1987 462.6 292.0 1002 2 186.9 2 17
1988 544.9 310.7 1181.4 182.5 2.17
1989 601.5 305.7 1375.7 182.8 2 29
1990 686 3 311.2 1510.2 198.1 2 20
199l 708.6 317.4 · 1700.6 212.4 2 40
1992 .784.0 336.2 2026.6 232.9 2.58
1993 92l 6 346 9 2577,4 255.1 2.80
1994 1221 O 364.4 3496.2 276.8 2.86
1995 1577.7 383.7 4283.6 290.3 2.71
1996 1926.1 418 2 4838.9 301,6 2.5l
1997 2090 l 437 4 5160.3 311 9 2 47
1998 2162 0 456.2 5425 1 329 9 2.51
1999 2210.3 473.5 5854.0 360.6 2.65
2000 2253 4 483.5 6280.O 383 7 2 79
200l 2366.4 503.8 6859 6 416.3 2 90
2002 2475 6 528 0 7702 8 472 l 3.1l
3
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相当高的。按国际劳工组织
公布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
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超过2,中国是其中之一。从近年的具体数
据看,1999--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5854元、6280元、
6859.6和7702.8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2210.3元、2253.4
元、2366.4元和2475.6元。城镇居民收入分别是农村居民收入的2.65
倍、2.79倍、2.90倍和3.11倍。自1997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
长幅度连年下滑,由1996年的9%持续下降到2002年的4.6%,而
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一直保持在7%左右。2002年我国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纯收入的32.1%,比1997年的40.5
%下降了8个百分点。
2、原因分析。
①制度因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
续扩大的主要原因。建国初期,国家实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
通过严格的户籍制度与各种票证制度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直接导致
了城乡居民在获取收入方面的起点的严重不平等。近年来,随着城乡
户籍制度的改革,城乡之间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的体制性分割
状态有所缓解,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但
我国现有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还只是为城镇居民而不为农村
居民提供相应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这种制度扩大了城乡居民实际
收入差距的效应。㈣
②人力资本差异。入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人能力决定收入差距,
而个人能力主要是受教育程度决定的。而我国城乡居民在接受教育方
面的机会实际上是不平等的,这就直接决定了城乡居民在人力资本禀
赋方面存在相当的差异。
③市场发展的结果。与农村相比,城市具备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环
境,制度相对健全,软硬件也更加齐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总
是向收益最高的地方流去。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资源会越来
参址J任亚等:《“倒u假说”与我国转型蝴收入筹距》,《经济学家》2003年第6州。
=参见刘社建等:《城乡居lt收入分配筹距形成原冈及对策研究》,《财经研究》2004年j川。
32
越集中于城市。
(二)城乡居民内部收入差距。
1、现状描述。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收入差距扩大已经到了比
较严重的地步。国际上通常采用基尼系数作为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定
量指标。据世界银行∞测算,在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
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15,这反映当时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中
平均主义盛行。到1994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城镇居
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提高为0.37,这表明改革开放十多年,我国城镇
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经合理拉开。但是近几年,随着下岗和失业等城市
相对贫困人口的增多,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收入差距开始出现过度拉大
的现象。世界银行统计认为,到1998年中国城镇的基尼系数就已经
超过0.4的警戒线(当年为0.415)。城镇基尼系数偏高反映了我国
城镇居民个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
具体看,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收入差距扩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
第一,不同阶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反差日益突出。
@据国家统计局1999年的调查显示,人数不到总人口1%的高收入阶
层(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部分企业承包经营者、有特殊专业技
术或特殊专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少数靠黑色收入致富的人等),人均年
收入一般在20万元以上,年总收入上百万元、千万元甚至亿元的也
大有人在。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城市中存在着大量以企业下岗
职工和失业者为主的贫困人群。
第二,不同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地区收入差距日益
突出。据统计,1997—2000年,上海和北京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
增长幅度,平均每年要比上一年多增加1.57个百分点,而山西和河
南只比上年增加0.25个百分点。1997年上海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山
西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1.69倍,到2000年,这一比值增加为2.48
。参见赵人伟等:《中国居【t收入分配再研究——经济改革年|J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中国财政
经济山版社1999年版。
2参见国家统¨竭网站。
33
倍。。
第三,不同行业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行业收入差距臼益
突出。1990年,收入最高与最低的行业人均收入比为1.29:l,到
1995年达至0 2.23:1,到1999年进一步达到2.55:1。随着收入差
距的拉大,不同行业收入高低的位次也在发生明显变化罾。
第四,不同所有制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分配的所有
制差距日益突出。
接下来看看农村的情况。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对全国
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所属320个市县的2万多个农村家庭
收入及相关调查数据,按家庭人均收入将农户分为5组,其家庭人均
收入水平如下表4。
袭4:人均年收入(元)
年份晟低收入组次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次高收入组最高收入组
1990 298 2 503 45 688.79 948.76 1891.05
1995 691.59 1242.60 1748.59 2474 97 5236.73
2000 691 95 1344.34 1927.54 2801.00 6582.93
数据来源:《农业经薪『司地》2001年第7期。
可以看出,从199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断增
长,无论高收入阶层还是低收入阶层,2000年的收入水平相对于1990
年都获得了巨大增长。但另一方面,农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呈现出不
断扩大的趋势。1990年,最高收入组是最低收入组的6.34倍,到2000
年,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的差距扩大到9.51倍。从绝对收入来
看,1990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的差距为1592.25元,到2000年
时这个差距则增大到5890.98元。因此,不管是相对收入差距还是绝
对收入差距,都在拉大。
2、原因分析。从农村来看,人民公社实行的是一种平均主义分
配制度,实行承包责任制后,这种高度平均化的局面被打破,农民之
问由于生产条件和努力程度等差异,必然导致最终的收入差距。对城
。参见沈伟:《城镇培l‘收入分配著M巨烈重分析与对策选抒》·《学术交流》2004年:3列。
9同上
34
市而言,制度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改革前,计划分配,差距不
可能拉大。改革后,实行市场制度,优胜劣汰,把握机会的人事业不
断壮大,被淘汰的则面临失业和破产。
(三)地区收入差距。
1、现状描述。不同地区的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反映
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的扩大上。1980年,农村居民纯收入
最高的地区(上海)是最低的地区(陕西)的2.79倍,2000年为4.21
倍(最高为上海,最低为西藏)。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最高的省
份(广东)与最低的省份(内蒙古)的人均年收入的绝对差距是1154
元,1995年增至4576元(最高为广东,最低为内蒙古),2000年增
至6994元(最高为上海,·最低为山西),相对差距则由1990年的2
倍,增至1995年的2.6倍,2000年的2.48倍∞。
2、原因分析。改革前实行计划配置,政府为了保持平衡,使得
资源很难集中于少数地区。改革后,政府配置资源的作用减弱,市场
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经济资源流向收益高的地区,如沿海,
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基础、技术条件优于其他地区,同时由于政府实行
的优先发展战略,使得在这些地区进行投资变得有利。
(四)行业收入差距。
l、现状描述。行业职工收入分配差距主要体现为垄断性行业与
非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分配差距。职工平均工资排在前列的是电力、煤
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讯业和房地产业等垄断
性行业或者垄断竞争性行业;排在后列的是农林牧渔业、采掘业、批
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国有垄断程度最高的金融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
职工工资水平增长最快的部门t,与1978年相比,该部门职工平均工
资增长了17.4倍。从1994年起至今,人们关注的电力、煤气及水的
生产和供应业、电信业、金融保险业等部门成为国民经济中工资水平
最高的行业。与1990年相比,2000年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和技术
服务业收入增幅最高,分别达到470%、542%和466.8%,农林牧渔
业和采掘业增幅最低,仅为236.4%和206.8%。其他行业增幅在250
参地韩文秀等:《中国居【t收入蔫距研究综述》。《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83划。
35
%一400%之I司。
行业工资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1988年,平均工资最高行业
收入水平是最低行业的1.58倍,行业最高平均工资与行业最低平均
工资的绝对差为745元。1998年,平均工资最高行业收入水平是最
低行业的2.35倍,行业最高平均工资与行业最低平均工资的绝对差
为6105元;2000年,平均工资最高行业收入水平是最低行业的2.63
倍,行业最高平均工资与行业最低平均工资的绝对差为8294元(见
表5)。
2、原因分析。不同行业收入差距变化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是
垄断经济造成了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如电力、电信、烟草、
金融、保险、民航、铁路等行业,职工平均货币收入加实物分配等,
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第二是行业间的收入分配开始向科学技术含量高
的行业和新兴产业倾斜。一些传统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竞争较充
分行业的收入在相对下降,如采掘业1985年职工工资水平排在前列,
但到2000年时候,则排在倒数第三。科技含量高的行业、新兴产业
的职工工资水平增长较快,如金融保险业1978年职工工资水平在各
行业中排名第八,2000年则变为第二。
表5:不同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单位:元)
行业1978 1985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9 2000
农林牧渔业470 878 1280 1541 1828 2819 4050 4832 5184
采掘业676 1324 1964 2718 3209 4679 6482 752l 8340
制造业597 1112 1710 2073 2635 4283 5642 7794 8750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
850 1239 1971 2656 3392 6115. 8816 11513 12830
廊业
建筑业714 1362 1959 2384 3066 4894t 6249 7982 8735
地质勘察、水利管理业708 1406 2025 2465 3222 5450 6581 882l 962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694 1275 1941 2426 3114 5690 7870 10991 12319
批发零售贸易平¨餐饮业55l 1007 1556 1818 2204 3537 4661 6417 7190
金融、保险业6lO 1154 1739 2097 2829 6712 8406 12046 13478
脐地产、世548 1028 17l 5 224:3 3106 6288 8337 11505 12612
社会服务业392 777 1719 2l 70 2844 5026 6778 9263 10339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573 1124 1752 2209 2812 5216 6790 9664 10930
教育文化艺术年¨』一播电影电
545 1166 1747 2117 2715 4923 6114 85lO 9482
视业
科学研究和综台技术服务业659 1272 1931 2403 3115 6162 8048 11601 13620
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
655 1127 1707 2113 2768 4962 6340 8978 10043

其他5213 7184 10068 11098
合计615 1148 t747 2140 2711 4538 62lO 8346 937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年:《中围统计搁要》2001年。
三、简要评价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城乡之间以及地区
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总体上呈逐步扩大的趋势,因此由这些差距构成的
总体居民收入差距也将呈逐步扩大的趋势。总体而言,地区之间的收
入差距呈长期扩大的趋势,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不断
扩大;垄断性行业和新兴行业的职工工资收入增长快于其他行业,收
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一些行业职工的工资收入长期居高不下,另~些
行业职工的工资则长期居低不上。
从收入差距的构成上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对全国总体收入差距
的贡献率明显上升,从1995年的36%提高到2002年的43%叫,它意
味着在2002年全国总体收入差距的2/5以上来自于城乡之间的收入
差距,这进一步表明了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是非常巨大的。因此着力改
变城乡差异,对改善总的收入差距具有重大影响。
参虬李实、雨希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凋商》,《乡镇f=色坛》2004年第8{{lj。
第三部分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有比较才有鉴别,为了更好的理解目前我国收入差距现状,有必
要把我国情况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研究。在这里选取两种类型的国
家。一类为转轨国家。由于中国还处在转轨时期,因此和其他经济转
轨国家进行比较,有一定的可参照性。另一类为发达国家。从纵向的
角度看,中国的现在可能就是发达国家的过去,发达国家的现在可能
就是中国的未来。因此,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有利于我们对未来的
发展趋势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在这里,选取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代
表来进行分析。
第一节与其他经济转轨国家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本文所讨论的经济转轨国家指的是那些实行市场化改革的欧亚
原公有制计划经济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转轨国家的经济
增长方式与及产业结构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使得这些国家的
收入分配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90年代经济转轨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
为了对中国与其他经济转轨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进行比较,
我们首先说明中国以外的其他经济转轨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经
济转轨国家包括了一组具有多方面差异的国家(见表6)。这一点预
示着,经济转轨国家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收入差距将可能呈现
出不同的变化。
人口数量(百国十面积(千平方人均GDP(美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l{l总
国家
万) 公里) 元) 人口的水平)
俄罗斯147 17075 2270 77
保加利弧8 11l 1380 69
捷克共itj

10 79 5060 75
匈牙利10 93 4650 64
波兰39 323 3960 65
斯洛文尼
2 20 9890 4 50

爱沙尼亚1 45 3480 69
吉尔吉斯
' _
共和国
5 199 300 34
立陶宛4 65 2620 68
哈萨克斯
15 2717 1230 56
士}=|
罗马尼亚22 238 1520 56
拉脱维亚2 65 2470 69
鸟克兰50 604 750 68
士库曼斯

5 488 660 45
自俄罗斯lO 208 2630 71
蒙古3 1567 350 63
越南78 332 370 20
中国1250 9597 780 32
低收入国
410 31

中等收入
2000 50
国家
r中等收
1200 43
入国家
上中等收
4900 76
入国家
中低收入
1240 41
国家
高收入国
25730 77

世界4890 46
资料米源: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文版,278--281页,北京,中
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为了便于说明经济转轨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我们列出了表
7和表8。表7列出了各国的基尼系数,同时列出了各国90年代的经
济增长率。
表7:20世纪90年代其他经济转轨国家的经济增K=率与居醚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
1990~1999年G D P年均经济增基尼系数
国家
K率(%) 年份基尼系数值
1989 0.24
俄罗斯一6.1 1993 0.48\0 310
1998 0 487
1987\1988 <0.23
保加利砸一2 7 1993 0.34
1995 0 283
1987\1988 <O.23
捷克共和国0.9 1993 0 266
1996 0.254
1987\1988 <O.22
匈牙利1.O 1993 0 23\0.27
1996 0.308
1987\1988 <O.25
1992 0.272
波兰4.7
i993 0.30
1995 0.329
198711988 <O,24
斯洛文尼亚2 4 1993 0.282
1995 O 268
1989 0.24
爱沙泥亚’ 一1.3 1993 0 395
1995 0.39\0.354
古尔吉斯共
1989 0 24
一7 4 1993 0 353
和国
1997 0.405
1989 O.24
立陶宛一3.9 1993 0.336
1996 0 326
1993 0.327
哈萨克斯坦一5.9
1996 0.354
1992 0 255
罗马尼亚一1.2
1994 0.282
i993 0 270
拉脱维弧一4.8
1998 0 324
1992 O 257
乌克兰一10,8
_ 1996 ()325
40
1993 O.358
土库曼斯坦一3.5
1998 0.408
1993 O.216
白俄罗斯——4.3
1998 O.217
_ f
1989 0.24
蒙古0 7
1995 0.332
1992 0 36
越南8.1 1993 0.357
1998 0.361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6\1997\1999\2000\2001)。
表8:不同地区或组别国家基尼系数的比较
地区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组别1989缸
东欧0.250 0.289 C E E国家. 0 26
高收入国家0.332 0.338 N I S和蒙古0.24
南亚低收入国家(不包括中国和
0 350 0.318 0.46
印度)
东亚和太平洋0.387 0 381 中等收入国家0 45
中东和北非0.405 0.380 O E C D国家0 33
撒哈拉以南非洲0.435 0.470
拉丁美洲和加勒
0.498 0.493
比地区
注:C E E—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N I S—newly independent states
O E 6 D--organization for econ。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Ⅲent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共享增长的收入: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
济出版社,1998,中文版,2页:世界银行《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从计划到市场》,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中文版,2页。
根据以上数据,做出如下推论:
1、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经济转轨国家的普遍特征。在表7所
列17个国家中,在20世纪90年代,有3个国家(保加利亚、捷克、
立陶宛)的基尼系数是下降的,基尼系数基本不变的国家有两个(爱
沙尼亚、白俄罗斯),但同80年代末相比,这5个国家90年代的基
尼系数都上升了,其他国家的基尼系数也都呈上升之势。
2、经济转轨国家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大都较快、幅度大都
较大,但不同国家的差别较大。世界银行1996年年度报告称中东欧
国家1989年的基尼系数为O.26,俄罗斯及其他新独立的前苏联共和
国和蒙古的1989年的基尼系数为0.24,同年低收入国家(不包括中
国和印度)平均为0.46,中等收入国家为0..4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
织国家平均为0.33,经济转轨国家的基尼系数不仅大大低于低收入
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C E E国家比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分别
低20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参见表8)。可以看出,在1989年,
经济转轨国家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要比非计划经济国家低。实际上,
直到90年代中期,经济转轨国家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是世界各类
国家中最小的。但到90年代中期,这些国家的基尼系数多已超过O
E c D国家,有的已经超过低收入国家的平均值,而这只不过经历了
5、6年时间。按90年代最近年份的基尼系数,基尼系数(G)超过
O 4的国家有3个,占表中所列国家数的17.6%,处于0.3~0.4之
间的国家有9个,占表中所列国家数的52.9%,处于0.25--0.3之
间的国家有4个,占表中所列国家数的23.5%,处于0.25以下的国
家有1个,占表中所列国家数的5.9%。
各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过程有所不同。就基尼系数来看,有的
国家基尼系数大幅度快速上升,有的国家基尼系数小幅度慢速上升,
有的国家基尼系数的变化则有波动,即有的年份下降,有的年份上升。
不过从总体上来看,处于大幅快升的国家居多。
3、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小与国家的大小和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等密
切相关。比较表6与表7,基尼系数的大小与国土面积的大小、人口
的多少和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呈现出以下规律性的联系:(1)国家越大,
基尼系数一般越高;反之亦然。即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小与国家面积的
大小呈正相关关系。(2)人口规模越大,基尼系数一般越高;反之则
反是。人口规模的大小与基尼系数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3)城市化
水平越高,基尼系数一般越小:反之则基尼系数一般越大。城市化水
平的高低与基尼系数的大小呈负相关关系。因此,一个国家的面积越
大、人口越多、城市化水平越低,其基尼系数会越大,居民收入差距
越大,反之,居民收入差距越小。(4)人均G N P最低的国家,基尼
系数偏大;人均G N P最高的国家,基尼系数偏小,但其他国家的基
尼系数的大小与人均G N P的高低无关。吉尔吉斯共和国、蒙古、越
南、土库曼斯坦、乌克兰的人均G i"4 P都不到755美元,是表中所列
17个国家中最低的4个国家,而这4个国家的基尼系数则分居第2、
3、5、7位;斯洛文尼亚、捷克共和国、匈牙利人均G N P最高,其
基尼系数分居第15、16、12位,其他国家基尼系数的大4,N无规律
可寻。90年代经济转轨国家所出现的上述现象并不是新的现象,而
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般现象。经济转轨国家在90年代才出现上述现
象,乃是因为市场化改革提供了这一现象表现出来的必要条件。
4、经济转轨国家收入差距扩大的经济增长背景不同,但大多数
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在经济负增长的条件下出现的。
5、大多数国家在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贫困急剧增加。除
越南等少数国家外,大部分经济转轨国家在90年代贫困都急剧地增
加了。据世界银行资料,1987一1998年间,欧洲和中亚的经济转轨
国家日均生活费用不足l美元的穷人数量增加了20倍,1987年,日
均生活费用不足1美元的穷人不过100多万人,1998年增至2400多
万人,日均生活费用不足1美元的穷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也由80年
代末的l%左右增至90年代末的5%左右,其中N I s贫困的加剧尤
为严重,如土库曼斯坦,1993年日均生活费用不足l美元的穷人在
总人口中的比重为20.9%,俄罗斯1998年占到7.1%;日均生活费
用不足2美元的穷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占到59%,乌克兰1996年占
到23.7%,俄罗斯1998年占到25.1%;哈萨克斯坦1996年占到15+3
%,吉尔吉斯坦达49%,塔吉克斯坦高达68%。在这些国家,不仅
贫困加剧了,而且贫困长期化了。一方面,在经济转轨中,“老穷人”
的贫困加剧了,另一方面,又产生了大量的“新穷人”,长期贫困人
口在许多国家所占的比例呈上升之势。
}
二、-几点启示
l、应承认和允许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存在。经济转轨国家在放
松和取消经济管制以后,居民收入差距普遍地迅速地扩大,说明其传
统的计划经济人为地限制了经济中本应存在的收入差距。经济转轨国
家在经济转轨以前居民收入差距的长期稳定和低水平是政府管制的
结果。经济转轨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基于劳动能力与贡献等的差
异而应该有的收入差距得以展现,90年代经济转轨国家居民收入差
距的扩大具有“恢复性”,允许这种收入差距的存在将会给经济发展
提供正的激励。
2、解决由转型造成的收入差距既是经济转轨国家解决当前居民
收入差距问题的重点,也是解决当前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难点。在放
松、取消经济管制制度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
在各种经济转轨国家都出现了寻租、腐败等问题,少数人在转型过程
中获取了大量的收入或财产。在经济转轨国家,由于所进行的是经济
体制的根本性的全面改革,制度的缺位(旧制度要摒弃,新制度又未
建立起来)不可避免,各国在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都存在广泛的
缺位,非法收入与财产转移、灰色收入与灰色财产转移由此大量出现,
造成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极少数高收入者收入和财产的暴增所依
靠的就是非法收入与财产转移、灰色收入与灰色财产转移。因此,解
决由转型造成的收入差距应该作为经济转轨国家解决当前居民收入
差距问题的重点。转型期的收入差距虽然无法避免,但不能让这种收
入差距固化和扩大化。
第二节美国收入分配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美国收入分配的特点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其增长模式和分配方式都
是很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借鉴的。为了说明美国收入分配状况及变化
趋势,搜集了美国自1947年以来统一口径的统计资料(见表9)和美
国1967~2000年反映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基尼系数(见表10),从
这两个表可以清楚地看出美国50年来收入分配状况的特点:
(一)50年的收入分配差距里现出由大一小一大的正u型分布。
1947~1973年美国各阶层的收入分配差距是趋于缩小的。最富有的
20%家庭占有全国总收入的比重由1947年的43%下降到1973年的
41%;同一时期,最贫穷的20%家庭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由5
%上升到6%,贫富差距达到了二战以来的最低水平。1973年以后,
美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开始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从1973~1995年的20
多年中,最富有的20%家庭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1973年的4l
%上升到1995年的48.7%;同期,最贫穷的20%家庭收入的比重从
6%下降到3.7%。虽然美国在90年代有一个较长的繁荣期,贫困率
仍反弹到13.8%。随着穷人收入比率的下降,富人的收入份额却急
剧上升。据世界银行数据,2000年最低的20%家庭得到全部收入的
3.6%,而最高的20%家庭得到全部收入的49.7%。
另一方面,表示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也表明了这样的趋
势。1967~1976年基尼系数处于合理状态。1977年达到了0.402,
超过警戒线。此后的24年间基尼系数缓慢上升,到2000年基尼系数
达到了0.460,成为西方国家中收入分配差距最大的国家。
(二)中间层的收入份额比较稳定。第二个20%家庭所占份额
在9.1%~12.5%之间,变动的最大幅度为3.4%;第三个20%家庭
所占份额在15.2%~18%之间,变动的最大幅度为2.8%;第四个
20%家庭所占份额在23.1%~25%之间,变动的最大幅度为1.8%。
可见,最稳定的是第四个20%的家庭,其次是第三个20%家庭,再
次是第二个20%家庭。虽然80年代以后是美国贫富差距迅速扩大时
期,但中间层的收入差距却处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
表9:1947~1995年美国家庭的货币收入分配
年份最低的20% 第二个20% 第三个20% 第四个20% 晟高的20%
1947 5.O 11.9 17 O 23.1 43.0
1951 5.O 12.4 17.6 23.4 41.6
1956 5 0 12.5 17.9 23.7 41.0
1958 5.0 12.5 18.O 23 9 40.6
1960 4.8 12 2 17.8 24.0 41.3
196l 4.7 lI.9 17.5 23.8 42 2
1962 5.0 12.1 17.6 24 0 41 3
1964 5.1 12.O 17.7 24.0 41.2
1966 5.6 12 4 17.8 23.8 40 5
1968 5 6 12.4 17 7 23.7 40 5
1970 5 5 12.2 17 6 23 8 40.9
197】5 5 12 0 17 6 23.8 41 0
1972 5.4 ll 9 17.5 23 9 41 4
1973 6 0 12.O 17 0 24.0 41.O
1974 5.4 12,O 17.6 24.9 4l 0
1976 5 5 11.8 17.6 24 1 41.1
1977 5.2 11.6 17.5 24.2 4l 5
1978 5.2 11.6 17.5 24 l 41.5
1980 5.2 11.5 17 5 24.3 41.5
198l 5 1 11.3 17.4 24.4 41.8
1982 4.7 11.2 17.1 24 3 42.7
1985 4.7 11.O 17.4 25.0 41.9
1986 4.6 10.8 16 8 24 0 43.7
1987 4 6 lO.8 16.8 24.0 43.8
1988 4.6 10.7 16.7 24.0 44.0
1989 4 6 10 6 16.5 23.7 44.6
1990 4.6 10.8 16 6 23.8 44 3
1994 4.2 10.O 15.7 23.3 46.9
1995 3 7 9.1 15.2 23.3 48.7
资料来源:US Census Bureau
表i0:1967~2000年美国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
年份基尼系数年份基尼系数年份基尼系数年份基尼系数
1967 O.399 1976 0.398 1985 0.419 1994 0.456
1968 0 388 1977 0.402 1986 O.425 1995 0.450
1969 O 391 1978 0 402 1987 0.426 1996 0 455
1970 0.394 1979 0.404 1988 0 427 1997 0.459
1971 0.396 1980 0.403 1989 0.43I 1998 0.456
1972 0.40l 1981 0.406 1990 0.428 1999 O.457
1973 0.397 1982 0.412 199l 0.428 2000 0.460
1974 0 395 1983 O.414 1992 0.434
1975 0 397 1984 O.415 1993 0 454
资料米游:!!!:!£!]§女§:耻!:bb!§:.也业业.山纠!型!业:1967~2000
(三)最低收入的20%家庭与最高收入的20%家庭在收入上表
现为一种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而两者与中间层的变化关系并不明
显。如最低的20%家庭占全部收入的比重由1964年的5.1%上升到
1966年的5.6%,同期最高的20%家庭占全部收入的比重由41.2%
下降到40.5%。最低的20%家庭占全部收入的比重由1994年的4.2
%下降到1995年的3.7%,同期最高20%家庭占全部收入的比重由
46.9%上升到48.7%;而第四个20%家庭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保持不
变。
(四)马太效应不明显。“富者愈亩“的f司时,未见“贫者怂贫⋯
现象发生。最高层20%家庭收入份额上升的同时,最低层20%家庭
收入的相对份额下降,尤其是80年代以来下降幅度越来越大,但其
绝对收入是上升的。以美国的贫困人口而言,其贫困线是逐年上升的。
一个四口之家的贫困线在1959年为2973美元,1995年为17603美
元。且覆盖面也较大。最高达22.4%,最低也达11.1%(见表11)。
表11:美国四口之家的贫困线
年份贫困率% 贫困线(美元) 年份贫困率% 贫困线(美元)
1959 22.4 2973 1989 12,8 12675
1965 17.3 3223。1990 13.5 13359
1973 11.1 4540 1991 14.2 13924
1978 7000 1993 15.1 14763
1979 11.6 7412 1995 13.8 17603
1987 13.5 11611

_
资料来源:波普诺《社会学》:萨缪尔森《经济学》16版。
二、几点启示
1、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在经济全球化
形势下,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差距迅速扩大已经是不争的事
实,但在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上却存在着不同的主张。其中一些
人相信库兹涅茨倒u形假说——认为收入分配差距在经济发展初期
是不可避免的,随着经济的增长收入分配差距会自动地缩小。这导致
了一些人对日益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采取无为而治的态度。但事实却
是不确定的。如果收入分配差距可以随着经济的增长而缩小,那么美
国的收入分配差距理应是世界上最小的。这种不确定性给后发国家根
据本国实际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提供了选择的机
会。
2、中产阶级的扩大与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中产阶级可以对收
入分配的两极起着缓和作用,从而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通过对
美国收入分配的研究,容易发现,是政府造就了中产阶级。这从美国
中产阶级的职业构成上可以看出来。构成中产阶级家庭的除一小部分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外,其来源绝大部分是政府雇员。政府雇员的数量
从1950年的600万上升到1996年的1950万人,在整个劳动力中所
占比重由9.5%上升到14.7%。政府雇员的收入要高于在私人经济部
门就业工人收入大约20%~30%。此外,政府雇员还包括间接雇员。
这些雇员在技术上为私人公司工作,但生产的是政府需要的商品和劳
务。从这方面看,私人家具公司做学校课桌椅的木工,正如由政府支
付薪水的教师一样,是政府的雇员。这部分雇员占劳动力的11%。
第四部分结论及需进一步解释的问题
第一节结语
综合以上情况,做出以下判断:
一、中国的收入差距在逐渐拉大。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的收入增
长很快,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但与此同时,中国的收入差距也呈
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拉大趋势,主要表现在城乡差别,城乡内部差别及
地区差别等。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增长速度
和幅度都居于前列。
二、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难以确定,因此需要政府进
行干预。倒U形假说认为收入分配差距会经历一个先扩大后缩小的过
程。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收入差距趋于扩大,当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
时,收入差距则会缓和。但现实却很难证明这种假说的正确性,例如
美国经济发达但收入差距却异常大。实证分析也表明,这种结果具有
很多不确定性。因此,要缩小收入差距,不能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
也需要政府加强干预。
三、政府政策选择。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1、促进经济增长,扩大中产阶层。中产阶层对收入分配的两极
起着缓和作用,从而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一般认为如果社会呈
现出一种橄榄形的结构,即两头小,中间大,则这个社会就会处于一
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2、建立对低收入者的保护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
低收入群体问题,增加就业、扩大就业是首先要采取的措施。目前的
城镇低收入群体中,下岗失业人员占有相当多的比例。只有实现了就
业,低收入者才能有持续获得收入的能力。在具体的思路上,一是要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推进结构优化;二是促
进和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努力提高就业容量;三是完
善劳动力市场机制,缓解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就业压力。
~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缓解收入差距的扩大起着重要的作
用。在现阶段,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要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要
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目前还有一个问题是,对在职职工的保障改
革解决起来相对容易些,对那些贫困阶层,却常常由于其没有资金来
源而游离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新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医疗保险制
度改革都强调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分别承担社会保障资金的一部
分,对贫困者来说,很难再拿出钱来加入社会保障基金.应考虑寻求
特殊的政策予以解决。
3、通过税收政策进行收入分配调节。税收作为一种收入再分配,
如果应用得当将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这里我们参照德国情况。德国
政府十分重视财富分配,缩小收入差距问题,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成
绩,值得借鉴。其税种主要包括工资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及馈赠
税等。
(1)提高工资所得税的起征点和降低最高税率的起征点。工资
是收入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因此对其进行调节是一个很重要的途
径。工资所得税是德国税源最大的税种(约占德国税收总额的43%),
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差距、兼顾公平的主要税种。在德国,工资所得税
是根据收入多少按照累进税率征收的。∞现行的德国税法规定,个人
年工资所得税的起征点(即基本免税额)为14093马克,收入低于此
数者免税;收入在14093—120041马克之间者,按线性累进税率缴纳
19.9%(最低税率)至48;5%(最高税率)的所得税;收入超过120041
马克的,按48.5%的最高税率缴纳。这种累进税率制对于缩小实际
收入差距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特别是从90年代开始,德国大幅度提
高工资所得税的起征点;从1986年的4213马克,1996年的12096
马克,逐步提高到2001年的120041马克。同时,最高税率的起征点
则由1986年的130000马克降低到2001年的120041马克。这种提高
所得税的起征点和降低最高税率的起征点的做法显然是向低收入阶
层倾斜,有助于缩小收入差别,促进社会公平。
(2)计征财产税。收入差距的形成,不仅表现为工资差异,财
参地周荣美:《德国是如fol缩小收入蓐jI![c的》,《当代世界》2002年5月。
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德国,税法明文规定,对住所或经常居
留地或经营所在地在德国的自然人和法人征收财产税。计税的财产包
括农林业财产、房地产、经营资产和其他资产。上述四项财产总额扣
除债务,再扣除自然人的个人财产基本免税额7万马克和老年或无就
业能力免税额(1—5万马克不等)所剩的财产净值便是应纳税财产。
自然人的财产税税率为0.5%,法人为6%∞。按上述办法征收财产税,
对普通劳动者而言实际上是微不足道的,而对少数资本家或富人说来
则是~个可观的数字。
(3)遗产税和馈赠税。随着中国经济几十年的发展,遗产和馈
赠变得越来越普遍,有必要对其进行规范。在德国,凡是自然人或法
人作为继承人从被继承人的遗产中获得的一切财产都须交纳遗产税。
为了防止通过生者之间的赠予逃避遗产税,德国规定对财产赠予征
税。在德国,这两种税收的税率在3--70%之间圆。被转让财产的价
值越高和亲属的亲密程度越低,税率就越高。通过征收遗产税和馈赠
税在~定程度上缩小了各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
4、打击违法活动,加快经济体制各领域的改革。据陈宗胜的研
究@,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发生是导致居民收入差别非正常扩大的根本
原因,即考虑到包括非法非正常收入在内的总收入差别近几年的确过
大,值得警惕。非法非正常收入大量产生的条件是体制转轨时期出现
的制度缺陷,例如新旧体制并存@,体制缺位@,体制错位@,体制虚设
田等情况,这是租金设置的根本原因。同时,就人们的心态而言,对
正常途径带来的差距还是可以接受的,相反,通过一些非法手段,借
助于权力或者垄断力来获取个人私利的行为,即使数量上对收入差距
影响不大,但是它在人们心理上产生的不满效应却可能是巨大的。因
。参见周荣美:《德国是如何缩小收入著距的》,《当代情界》2002年5月。
盘同上
。参见陈宗胜、周云波:《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眦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经济研
究》200 L年第4期。
。新旧体制并存指敬重体制同时运行,如戏重汇率制度。
。体制缺位指1R体制已被破除但新体制义没有建立起米,如国有企业内过去对领导层的监督
机制已经消亡,却没有代之以新的。
“体制错位指新体制的并个部分不配套等,如资金管理与项目审批制度不衔接造成渊洞笛。
?体制虚殴指名存而实无,比如对党政官员的同级监察,眵同虚设。
51
此,有必要对各种违法活动进行更深力度的打击,加快经济体制各个
领域的配套协调改革,消除双重或多重制度并存,弥合设租的体制缝
隙。
第二节警戒线的标准
依据国际通行的看法,基尼系数在0.2以下为绝对平均,在0.2
~O.3之间为比较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在0.4一O.5
之间为差距较大,O.5以上为差距悬殊叫。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罾,在全国范围内作了一次严格
的PPS抽样,从入户调查问卷的数据做出的计算,中国城乡家庭人均
收入的基尼系数(高低收入差之比)为0.434,同时按城乡家庭收入
分组计算基尼系数为0.445。另据世界银行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
查,认为1995年的基尼系数为0.445,国家统计局缈则认为1990年
的基尼系数为0.343,2000年为0.417。陈宗胜@的分析结果为1994
年基尼系数是0.436,1997年为0.403。这些数据虽然有差异,但均
表明,中国的贫富差距已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基尼系数正常的安全
线。现在的问题是,这个警戒线标准能否推广到我国的情况呢?
可能不应一概而论。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背景,
处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不同阶段,处在不同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
下,相同程度的居民收入差距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所造成的影响并
不相同。例如,美国作为最发达的国家,其基尼系数也早已超过警戒
线,但其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并未出现不良趋势。而相比较来说,许
多发展中国家,基尼系数虽然很小,但其经济发展却很不理想,社会
。参见龚红娥:《基尼系数及其实际应用》,《研究参考》2001年第91期。
4参见王时杰:《调。¨收入分配,缩小贫富著距》,《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4期。
’参见赵人伟等:《中国居K收入分配再研究——经济改革平¨发展中的收入分再己》,中国财政
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参见朱之鑫:《我国收入分配现状、成冈分析及对策建议》,《科学社会主义》2002年第4
_}!j』。
、参见际宗胜、周云波:《lh法1I正常收入对厝K收入筹圳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群》,《经济研
究》2001年第4划。
S2
也表现的很不安定。因此,要在世界范围内确定出一个普遍适用的居
民收入差距的国际警戒线是很困难的。不同的国家或同一个国家在不
同的时期,收入差距的“警戒”是不同的,不存在绝对的分界线。
第三节收入差距与社会稳定
社会心理承受力关系到社会稳定。对于社会心理承受力的内涵社
会学界还没有达成共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是这样的:社会心理承
受能力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刺激和已有心理基础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心理能力结构,它表现为人们对社会生活(广义的)变化的理解、适应、
应激、耐受和平衡等方面的能力∞。具体来看,以下问题显得比较重
要学:(一)社会风险。指社会成员为了满足自己不同层次的需要,所
承担的风险性有多大。(二)社会信任。指社会成员对不同层次需要的
预期社会回报的信心。(三)社会公平。指社会成员在获得利益过程中
所具有的相对剥夺感程度。(四)社会满足。指社会成员对社会提供的
各种生活服务及其质量的满意度。
收入差距与社会公平相联系。据郑杭生等人做的调查@,关于“您
认为我国目前贫富差距问题如何”一题,回答“很严重”的占26.1%,
回答“比较严重”的占46.7%,回答“一般”的占12.6%,回答“不
太严重”的占6.1%,回答“不严重”的占0.9%。翟学伟∞做的调查
显示,当问到“您认为无论何种原因,贫富差距拉大是可以接受的
吗?”回答“可以接受”的占38.1%,“不可以接受”的占34.5%,
“说不清”的占27.4%。可见许多人在心理上都不太接受贫富差距
拉得太大。这些调查表明,人们的相对剥夺感比较强烈,说明人们认
为社会的不公平程度较高。
一.参见张人均:《关_]i_=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前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参见翟学伟:《社会心理承受力与社会价值选择——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
2000年第2期。
1参见郑杭生等:《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利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群的社会学
研究》,首都师范人学山版社1996年版。
。参址翟学伟:《丰十会心理承受力与社会价值选抒——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
2000年第2}|;『|。
53
但是社会现象非常复杂,各种影响因素之间又相互影响,所以对
它的测量不可能像自然科学试验那样精确。李强∞认为,社会稳定与
否,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失业率。如果大批人没有工作,
甚至达到了很高的比例,社会就会出问题。有关专家认为,如果失业
率超过10%就会引发许多问题,但欧洲一些国家就曾经达到过这样
的水平,而社会却并没有出大问题。根据李强教授抽样的全国调研数
据,1998年我国城市失业就达到过这样的水平。如果把那些因国企
改革而下岗的人员,失业率肯定超过了lO%,但当时并未出现什么
影响全社会的重大事件。第二个因素是通货膨胀率。80年代末期我
国社会表现出来的不稳定就与当时的高通货膨胀有密切关系。通货膨
胀从某种角度看,是社会的一种再分配,这种分配就肯定会损害一部
分人的利益,例如它使得货币贬值,从而损害了社会中几乎每~个成
员的购买力。由于中国人有储蓄的习惯,所以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
的波及面非常广泛,社会成员对它的容忍度不是很高。第三个因素是
贫富差距。贫富差距对于社会稳定的影响情况更为复杂。它与人们的
心理承受力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对于贫富差距的承
受力并不一样。像南美洲、非洲一些国家,贫富差距历来很高,有时
失业率、通货膨胀也很高,但是大众心理上的承受力表现的也很高。
贫富差距已经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但是,从目前
的整体情况而言,中国社会还是比较稳定的。有人曾经作过一个全国
调查固,并把调查结果与俄国、东欧的数据进行了一个对比。结果显
示,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认为自己的生活水平比十年前是上升了,而俄
国、东欧的数据恰恰相反,多数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水平下降了。
第四节倒U曲线
一、概念。库兹涅兹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趋势可以假
设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
。。参见李强:《社会学研究平¨我国的贫富萍距问题》,《河北学刊》2003年5月。
!同E
54
尔后是短暂的稳定,然后在增长的后期阶段逐渐缩小。∽’也就是说,
一国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会随着早期经济发展而恶化,达到最高点后,
又随着后期经济发展而改善。在收入差距随国民收入增长而变化的图
上,这种规律直观地表现为曲线呈现“倒u”形状。库兹涅兹还总结
说:人均国民收入在300--500美元之间,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达到
最高顶点。其顶点在这~收入分配的“倒u曲线”上,成为“拐点”。
由此,“拐点”出现时的人均收入水平(300—500美元)就成为人们判
断收入差距适度性的又一种尺度。
二、实证检验。库兹涅茨本人即是在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提出这一
理论的。库兹涅茨对美国、英国、德国、荷兰、丹麦、挪威、瑞士等
国家的、跨越百年的零散资料进行了分析,还对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的20世纪50年代前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状况作了剖面
资料的比较。当然,由于资料的不足,也没有较为详细的理论分析做
基础。
库兹涅茨“倒U曲线”理论提出后影响较大,对其是否成立一直
存在争论。首先是∞I.Adeiman和c.T.MorriS对43个发展中国家资
料分析证实了“倒U曲线”的存在。随后,F.Paukert对56个国家
的资料,H.Chenery和M.Syrquinl对53个国家的资料,M.S.Ahluwalia
对60个国家的资料等的研究工作都证实了“倒U曲线”的存在@。
可是,G.S.Fields。对F.Paukert所用数据和方法进行再检验时,
发现“倒u曲线”的特征并不显著;G.S.Fields又在对香港、韩国、
新加坡、台湾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中发现,在其经济发展中,收
入差距不仅没有恶化,反而有所改善。
三、中国情况
就我国情况而言,也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陈宗胜教授根据
。参见Kuznets:“Economi 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lty”,American Economi c Review
V01.45,No.1,March,1955,P。18。
4参见安纳德:《经济发展与不平等》,《发展经济学的耨格局》,经济科学出版社】987年版
249--250页。
‘参见陈宗肚:《经济发展巾的收八分l!i己》,上海二蛞芰lI膳1991年版。
参见G.S.Feiled:Porefly,ine[iualjty andDevelopme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pp60—67。
55
收集的数据证明了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中存在着“倒U曲线”。
但①赵人伟、李实和A.L.卡恩对中国的抽样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却很
难显示出“倒U曲线”的特征。因此,“倒u曲线”的存在与否,以
及是否符合中国的具体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参她p恩、赵人伟等:《中国詹It户的收入及其分配》,载赵人伟等主编《中国居【t收入分
配{i『|=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j99 I j{!版。
56
参考文献
1、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2、斯密:《国富论》上卷,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4、克拉克:《财富的分配》,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5、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6、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罗宾逊:《现代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8、马克思:《资本论》第二、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谭崇台:《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年修订版。
10、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ll、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版。
12、刘志伟:《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测度方法综述》,《统计与信
息论坛》第18卷第5期。
13、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我国居民收
入分配趋势与对策》,人民日报,2002年07月09日第9版。
14、周勤淑、赵学清:《要素报酬与社会公正》,中共中央党校出
版社1998年版。
15、王春正:《我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年版。
16、刘炳英、牛志礼:《中国社会主义与统计数据》,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1991年版。
17、周文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体收入分配变动趋势与对策》,
《经济学家》2004年第4期。
18、贺靖雯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我国消费需求的制约及化
解对策》,《经济师》2002年第八期。
19、刘社建、徐艳:《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形成原因及对策研
究》,《财经研究》2004年5月。
20、赵人伟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经济改革和发展
中的收入分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2l、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1997年、《中国统计摘
要》2001年。
22、沈伟:《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双重分析与对策选择》,《学
术交流》2004年3月。
23、韩文秀等:《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综述》,《经济研究参考》
2003年第83期。
24、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
版社2001年版。
25、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6\1997\1999\2000\2001)。
26、世界银行《共享增长的收入: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中
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27、世界银行《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从计划到市场》,中国财
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28、US Census Bureau
29、!!监!:£!!!!!:gQΣ』垒ig!』i旦£Q盟!』!.!!g!!垫.!i!Y:1967 to 2000。
30、波普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1、萨缪尔森:《经济学》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32、周荣美:《德国是如何缩小收入差距的》,《当代世界》2002
年5月。
33、陈宗胜、同云波:《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
及其经济学解释77,《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34、龚红娥:《基尼系数及其实际应用》,《研究参考》2001年第
9l期。
35、王时杰:《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重庆邮电学院
学报(社会科学皈)77 2003年第4期。
36、赵人伟等:《中国居固改入分配再研究——经济【发革:㈣友t蠢
qj的收入分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37、朱之鑫:《我国收入分配现状、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科
学社会主义》2002年第4期。
38、张大均:《关于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西
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39、翟学伟:《社会心理承受力与社会价值选择——理论探讨与
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2期。
40、郑杭生等:《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社会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l、庇古:《福利经济学》,台北银行经济研究室1971年版。
42、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届三
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十五大、十六大报告。
43、丁任重等:《“倒u假说”与我国转型期收入差距》,《经济学
家》2003年第6期。
44、刘社建等:《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
《财经研究》2004年5月。
45、李实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0年版。
46、阿塔纳修斯.阿西马科普洛斯:《收入分配理论》,商务印书
馆1995年版。
47、Kuznets:“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01.45,No.1,March,1955,p.i8。
48、安纳德:《经济发展与不平等》,《发展经济学的新格局》,经
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49、G.S.Feiled:Poverty,Inequality and Develop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pp60—67。
50、号恩、赵人伟等:《中国居民户的收入及其分配》,载赵人伟
等.#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51、李实、岳希明:《中国城乡收入调查》,《乡镇论坛》2004年
第8期。
52、李强:《社会学研究和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河北学刊》
2003年5月。
53、胡小平等:《经济学的历史轨迹》,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
后记
论文得到了导师的肯定,心里终于有了一丝淡淡的喜悦。很长一
段时间,为论文烦恼,找不到所需的资料,有时候又不知道该如何写
下去,这个时候会做点其他的事情,但心里却总也放不下。可以说,
这是一篇写得很痛苦的论文,从去年四月份开始选题,开题,中间经
历了两个月的悠闲,暑假便正式进入了论文写作。
坦白说,自己在专业领域一无所长,选择收入差距作为研究的题
目,主要是有感于中国这些年收入差距的急剧扩大,使得其越来越成
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另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选择这个题目
也是检视自己三年来甚至是七年来学习经济学学习效果的一次机会。
无须讳言,此种检视的功效是显著的。如果说此前内心还抱有种种侥
幸的话,那么在写作开始之后,便知道自己距离一个真正的经济学研
究生的水准尚有一段距离。多年来不经意的放纵使自己养成了懒散、
浮躁的习惯,这是做学问的大忌,蜻蜒点水般的浅尝辄止更使得自己
无法领会经济学研究路径的精妙与愉悦。然而,这一切皆不可推倒重
来!回想七年前以懵懂少年的眼光闯入经济学这一领域,偶尔几次成
功的尝试,也给自己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此种乐趣乃是以后不断支持
和推动我内心追求知识的莫大动力。在过去的七年间,曾经不断的徘
徊过,犹豫过,思考自己是否适合学习这个学科。虽然直到今天,自
己依然无法确认,但是对经济学的喜爱却是不可否认的。
既有知识的严重缺乏使得写作显得异常痛苦,但是作为生活的一
部分,论文的写作又是使我体验到另一种幸福和快乐的时机。论文得
以现在这样在形式上尚可一观的面目出现,不得不归功于我的导师侯
立平老师。论文几易其稿,从论文选题,论文框架和细节内容都倾注
了侯老师许多汗水,每次上交论文后,侯老师总会在第一时间来阅读
我的长文,并以最快速度给出修改意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侯
老师的指点和鼓励,这份论文可能今天依然仅仅停留在一个提纲的水
平之上。
2005年4月5日于博学一舍105室
致谢
值此论文完稿之际,心中百感交集。三年漫漫求学路,有如白驹
过隙,往事依然历历在目。首要一桩,当谢我的导师——侯立平老师。
侯老师治学严谨,对学生极其负责和关爱。如果没有侯老师在这近三
年来的不断督促和严格要求,自己懒散的个性恐怕不会去看那么多学
术书籍。每次和侯老师的交流,他提到的种种想法,总是让我感受到
他独到的眼光与深厚的学术积累。侯老师为人亦温和谦逊,洒脱不拘
泥于俗礼,在过去三年中一起相处的日子里,在作为导师的同时,不
管侯老师承认与否,在我眼里,我更愿意把侯老师当作一个朋友。如
此良师益友,无论我的论文是否能够达到他对我的期望值,我都应该
在这里向他致以深深的谢意。
感谢李萍老师,吴开超老师,张树民老师,曾志远老师,任治君
老师,刘灿老师等众多给我传授知识的各位尊敬的老师,是你们引领
我跨入经济学的圣殿。谢谢你们!
还要感谢丁任重老师,是你的关于“倒U曲线”的讲座,给了我
论文的灵感。
感谢竹俊师兄在我论文写作过程当中提供的帮助和鼓励,还有平
时对我生活和情感的关心,在此一并谢过。
感谢陈屹立同学,作为我的七年同窗,他的刻苦精神与理论涵养
为我钦佩。他即将去他乡参加博士考试,祝他成功。感谢表妹张帆,
曾经给予我众多极其价值的建议,她即将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祝愿
她能顺利通过。
感谢姚宗建,李俭国,岳龙华,张斌,赵彬彬,满孝国,卢兴杰,
刘伟,钟茗,梁霞,孙建雄等以及那些我无法一一报出姓名的同学和
朋友们,时间的流逝,你们早已成为我生活的一个部分,因为有你们,
我的财大生活才会有无尽美好的回忆。
感谢生育和培养我的父亲和母亲,他们的开明和对儿子无私的
爱,让我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