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1342集群与集群式创新:我国中小企业成长动因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Y
770522
税旦大擎
硕士学位论文
学校代码:
学号:
集群与集群式创新:我国中小企业成长动因研究
一一以浙江省为例
院系: 经济学院
专业: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西方经济学
罗翔
尹伯成教授
2005年4月8日
秉经垂壹:导窭商童
勿金定公布‘
10246
022015咆
中文摘要
一般说来,中小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往往难逃被淘汰的命运。但是我们看到,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反而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一些小企
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大企业曾经实现的业绩,后来居
上。现实与理论的冲突,迫使我们去寻找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动力源自何方?中
小企业快速成长仅仅是偶然’隋况,还是带有规律性的现象?中小企业高速成长是
不是意味着落后状态孕育着后发优势?如果中小企业的高速成长确实带有某种
规律性,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找到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源泉。那么这种规律就为
以中小企业集群带动从而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解释和支持。尤其是
在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中国的中小企业如何学习跨国大企业的经验?如何
同跨国企业同台竞争?这是理论界和实物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纵览现当代经济学流派关于中小企业的文献,上述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
答。无论是集群学派的观点,还是研究企业本质的现代企业理论(契约理论),
都没有把中小企业互相学习纳入自己的研究视角。虽然大部分关于中小企业的文
献承认集聚与创新对中小企业成长的贡献。但是,它们的分析往往是把二者割裂
开来,实际上,集聚与集群式创新对中小企业成长的互动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熊彼得开创的创新理论,以及继承了古典劳动分工理论、马歇尔企业进化论
思想的企业能力理论给本文以巨大的启发。因此,本文论述了以下观点:中小企
业的落后状态孕育了后发优势,企业的后发优势来自于集聚与集群式创新(技术
学习)。中小企业技术学习中时间成本的节约就是由此带来的企业成长的根本动
力。
本文选取了浙江省作为案例研究,重点考察了以服装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集
群对浙江省区域经济的影响。分别从地域文化、企业演进两方面分析了浙江省中
小企业集群形成的原因。最后,是一个小计量检验,通过一个简化的线性回归模
型,研究了技术专利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检验的结果表明,专利技术的多少
对区域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比较显著,成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中小企业集聚集群式创新后发优势
中图分类号F016
Abstract
Generally speaking,most small and medium sized firms can not escape
their destinies of being driven out of the market.However,with the
economy development,some small and medium sized firms being able to
survive,dovelop,and even overpass large sized firms in the short period.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ory and reality force us to find out why small
and medium sized firms grow up rapidly?Is that occasional or inevitable?
Are there any backward advan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gap?If it is a law
that small and medium sized firms can surpass large sized firms,in other
words,we can find out the reason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firms growing
up rapidly,it can explain why clusters carl push economy development as
well at the microeconomies level.Especially,on the background of China
having joined in WTO,how can Chinese firm learn from transnational firms?
How to compete with them on the same stage?
Having a survey of the contemporary economic literature,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find that the questions mentioned above have not being
answered yet.Neither the economics who studied clusters,nor the
contemporary firm theory(contractual theory),in which the nature of the
firm is studied,have deep insight of firms’technological learning.
Though most l i terature about smal 1 and medium sized firms show that
elusters and clustering innovation have made contributiOIIS to small and
medium sized firms,they do not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In
fact,both of them play very important roles i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firms’development.
The innovation theory,which is initiated by Schumpeter,and the
capability theory of the firm,with origins in classical theory about
division of labor and Marshall’s evolutionary thought of the firm,shed
intellectual 1ight on this study.So the viewpoints of this paper are:
with development gap,backward advantages root in clusters and clustering
innovation(medium sized firms’technological learning).As a result,
shorter time and 10wer cost in small and meduim firms’techn0109ical
learning is the motivities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firms’development.
The last part of this paper is a case of Zhejiang province analyzing
2
the effect of smal 1 and medium sized firms in fig industry on the Zhejiang
province economic growth.Based on this condition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mating reasons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firms’clusters from
culture and firm’s transition.The last part is a small econometric
examination.This paper uses a sim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patents and region economic growth.The results express
that,the numbers of patent and region economic growth is very obviously
and positively,
Key Words:Small and Medium Sized Firms,Clusters,Clustering
Innovation,Backward Advantage.
CLC number:FOl 6
3
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企业规模并没有新古典预期的那样因规模经济变得越
来越大,反而变得越来越小。不论是OECD国家,亚洲新兴工业国家,还是中国,
这种倒u型变化趋势将会随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交易效率的提高而变得更加明
显。按照斯蒂格里茨的“生存技术”理论,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更具规模优势。
环境、政策等外生因素都无法解释为什么中小企业在克服自身诸多劣势后仍
然出表现强大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国民经
济的发展。这些问题迫使我们去探讨中小企业成长的活力究竟源自何方。
本文认为。中国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源泉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空间上的
集群分布,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序性,企业的空间分布产生了正的外部
效应,从而使其具有正竞争优势:二是集群式创新,技术引进和企业间的相互学
习使我国的中小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后发优势。
可行性分析:以往对我国中小企业成长的研究往往集中于“产业区”研究,
组织形态研究和集群学派研究。并没有将企业的技术学习纳入研究范围。这些理
论确实能够从某些方面来解释中国中小企业的成长动因,但是并不能解释为何中
国的中小企业在这十几年中高速地成长。实际上,技术学习与集群优势的互动影
响对我国中小企业的高速成长的贡献是相当明显的,而中国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
的过程就是技术的引进以及企业间相互学习的过程。
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将结合中小企业集群与集群式创新来解释中国中
小企业高速成长的动因。中小企业的内在有序性和空间上的集群分布使得笔者建
立“干中学”和“互相学习”模型是可行的。
创新点:第一,将单一的技术学习模型拓展为企业间相互学习的模型。以往
对中小企业的学习机制的研究都集中于技术上的引进而忽略了企业间的相互学
习。事实上,“干中学”的学习模式可能是个非常慢的机制。尤其是从事农产品
生产的企业,往往需要~个农业季节才能开始适应,甚至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观
察试验的结果。如果厂商能够使用其周边厂商使用的信息,那么学习的过程会快
许多。
第二,将集群优势与技术学习结合起来分析。对于中小企业成长动因的分析,
以往的研究往往将集群优势和技术学习割裂开来。因此,这些研究成果都无法解
释为什么中国的中小企业在这十几年内获得了如此高速的增长。事实上,企业的
集群优势与学习机制之间的互动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企业空间上的集群分布,使
得企业间的相互学习变得十分方便。
在中小企业的生产中,可以相互学习的企业之间的距离是非常有限的,中小
企业经营规模以及资金等方面的限制,规模经济不足补偿产品运到外地的经济成
本。根据中小企业就近原材料地经营更经济的原则,通常分布在同一地区的中小
企业生产的产品差异性不大。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浙江省的中小企业集群分
布。因此,笔者把浙江省作为一个经典案例用实证的方法来说明中国的中小企业
是如何高速成长的。
因而,本文的结构将会采取以下形式:第一章:有关企业集群优势的理论综
述。包括研究对象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集群优势对中小企业成长的贡献;第
二章:中小企业学习模型的建立。拟建立一个“干中学”以及此模型的拓展形式
“互相学习”的模型具体分析技术引进对中小企业的贡献。第三章:实证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具体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与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互动关系:第四章:
实证研究的结论以及一些建议。
第一章理论综述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有关中小企业集群概念的理论回顾
中小企业集群的概念最早源自于19世纪末马歇尔(Marshall,1890)在
《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外部经济”的概念。马歇尔所指的外部规模经济
概念是指在特定区域的由于某种产业的聚集发展所引起的该区域内生产企
业的整体成本下降,而内部规模经济则是指由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
效率形成的规模经济。通过对英国一些传统工业的小企业集群现象的考察.
马歇尔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中小企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中小企
业集群是基于外部规模经济而形成的。在他看来,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的企
业或存在着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专门人才、
专门机械、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的
企业所不能达到的,这种高效率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从而促使中小企业集
中在一起,形成了中小企业集群。马歇尔认为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
同样具有产业组织效率,因此是十分重要的。马歇尔强调,外部经济“取决
于产业的一般发展”,而且“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企业集中在特定的
地方一即通常所说的工业地区分布而获得”1。这种“工业分布地区”被后来
的学者称为“马歇尔产业区”(Marshall Jan Industry District)。
针对马歇尔式产业区,巴卡提尼(Bacattini,1978)提出了“新产业
区”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自然地
域形成的社会生产综合体”。2赛伯耳和皮埃尔(Sabel and Piore,1984)把
“第三意大利”现象的实质归结为中小企业在柔性专业化基础上的聚焦。
新制度学派的威廉姆森、索雷利、迪屈奇把介于市场和管理等级制之间
的组织形态称为“中间性体制组织”、“网络”和“半结合”。其中迪屈奇又
将“半结合”细分为三种形式,即合资企业,马歇尔式产业区和分包制,其
中“第二种形式是具有强烈的外部经济的厂商数目十分巨大的市场结构”。
韦伯(Alfred webber,1909)最早较为完整、系统地提出了产业区位理
论。他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企业是否相互靠近取决于群集地
好处与成本地的对比,深入地探讨了产业聚集的因素,量化了聚集形成的规
则。形成的动因。他认为,一个企业规模的增大能给工厂带来利益或节约成
本,而若干个企业集群在一个地点同样也能给各个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或节
省更多的成本,他把集聚带来的好处视为成本的节省和收益的增加,正是成
6
本的节约促使企业产生了集聚的动因。其实,韦伯所谈到的企业集聚所带来
的成本节省和收益增加的好处就是马歇尔所讨论的外部规模经济。
战略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波特教授(Porter,1990)在其《国家竞争优势》
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集群的概念,即“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特别领域,存在着
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迈克尔啵
特认为,决定一国或一个地区产业竞争优势的四个因素是:市场需求、生产
要素条件、相关支持产业以及同行和替代产品竞争者。他认为地理上的集中
可使上述要素产生相互增强的作用,有利于产业、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波
特通过观察发现,国家或区域内成群的企业在同样业务中会做得更好,如德
国的化学工业、瑞士的制药等都是这种企业集群的例子。
交易成本的概念最早是由科斯提出的,它包括了寻找市场交易的搜寻成
本、谈判成本、拟订合同和监督合同执行的成本等。通过引入交易成本,科
斯将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定在外部交易成本与内部管理成本相等的地方,而企
业的扩张与缩小则完全取决于交易成本的节约。威廉姆森等人在科斯交易成
本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资产专用性等观
点,并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逐步形成了交易成本经济学。威廉姆森在其1975
年出版的《市场和等级组织》中认为:在介于纯市场组织和纯层级组织之间,
存在大量的不同品种的中间性组织,而企业选择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是组
织本身从效率的角度内生地决定的,目的是使交易成本最小化。根据交易成
本经济学的理论,中小企业集群这种中间性组织形态的形成就是为了获得一
种交易成本最低的制度安排。
增长极理论也与企业集群的形成紧密相关。增长极概念及其理论,是由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r)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在
分析经济在空间上的非均衡增长时,佩鲁引入了“推动性单位”和“增长极”
的概念。所谓“推动性单位”就是一种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单位,当它增长或
创新时,能诱导其他经济单位增长。推动性单位可能是一个工厂或者是同部
门内的一组工厂,或者是有关共同合同关系的某些工厂的集合。而所谓增长
极是集中了推动性单位的特定区域。
阿尔钦(A.A.Alchian)和德姆塞茨(H.Demsetz)的团队生产理论也可用
于分析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所谓团队生产,是指一群人以任务为中心,互相
合作,每个人都把个人的智慧、能力和力量贡献绘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阿
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企业的实质不是雇主与雇员的长期合约,而是团队生
产。他们在论证了团队生产的高效性后,指出组织就是由合约、协议和内部
各成员之间的默契构成的一个系列关系的总和,组织内团队的各成员必须要
同时受到激励与监控,团队的效率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在克鲁格曼(Krugman,1999)的产业集群模型中,企业和产业一般倾
向于在特定区位空间集中不同群体,不同的相关活动又倾向于集结在不同地
方,空间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与产业专业化相关。对这种同时存在的空间产业
集聚和区域专业化的现象,克鲁格曼把产业集群看作是在城市和区域经济分
析中广泛接受的报酬递增原则的基础。
我国学者罗红波、戎殿新(1991)在《意大利工业化之路》一书中对意
大利中小企业的群集现象做了初步探讨,将其组织形式称为“专业化的中小
企业群”,并对其类别进行了简单的划分。陈介玄对台湾中小企业的互动关
系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弹性化协力企业组织机构”的概念,即
“在技术、管理、资金及行销基础上形成之协力关系,因其弹性化组织原则
而构成诸多协力厂类型总合的一种经济结构现象”。4
仇保兴博士(1999)从制度层面对中小企业集群作了较为准确的定义:
“一群彼此独立自主又相互关联的小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建立起来
的组织,其结构介于纯市场和层次组织之间,比市场稳定,比层次灵活。”5
李新春(2002)从企业网络或企业家网络的角度来研究企业集群,同时
也强调企业家创新精神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王缉慈教授(2001)认为集群是一些地方的相关企业集结成群,从而获
得竞争优势的现象和机制。
石忆邵教授(2001)对“企业群落”的概念这样理解,“按专业化分工
和协作原则形成的既竞争又合作的若干个企业集群在一个较小的地理空间
内,是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6
聂鸣、李俊、骆静(2002)把企业集群定义为一种地缘现象,即某个领
域内相互关联(互补,竞争)的企业与机构在一定的地域内集中连片,形成
上、中、下游结构完整(从原材料供应到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外围支
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性的有机体系集群内企业之间建立了密
切的合作关系。通过深度的专业化分工,促进了每个企业效率的提高。
鉴于以上分析,本文将中小企业集群定义为:一群既竞争又分工协作的
中小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特定空间内聚集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其结构
介于纯市场和层级组织之间,比市场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
第二节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中小企业和中小企业规模的界定
对于中小企业的概念一直缺乏统~明确的界定,要确定中小企业的概
念,有两点需要注意(刘东、杜占元):一是中小企业的实际规模随行业的
不同有很大不同。但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标准,中小企业的实际规模总与行业
差别有关,因此中小企业的规模标准应能充分反映每个行业的特点。二是中
小企业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方面,在时间上是相对的,虽然确定一个企
业的大小规模总可以用诸如就业人数、收入、营业额、产值等一些较为客观
的数据来实现,但用这些数据所确定的企业规模标准会随时间变化而不断变
化;另一方面,一个企业的规模只有与其他企业的规模相比较时(通常是在
同一行业进行比较),才可能确定其真实涵义。
关于中小企业的规模,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大概有两类:一类是以行业
中的相对额指标为标准。我国有学者认为(袁礼斌),中小企业除了按规模
分类外,更重要的分类角度是按企业的市场地位。
美国的《中小企业法》(1983)规定凡是独立所有和经营,并在某事业
领域不占支配地位的企业,均属于中小企业。美国常用的相对份额指标有两
个:一是将每个行业中占90%的较小规模的企业称为“中小企业”;二是将
每一个行业总销售额中占75%的较小规模的企业定义为“中小企业”。另一
类是以企业的一些客观指标为标准,这只要包括:销售额、就业人数、新增
价值、产品数量与价值、利润、总资产、净货币价值、新增资本投资额等。
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就业人数和销售额。美国最常用的“中小企业”指标为就
业人数,资料中经常使用就业人数少于500人和少于100人两个指标来对中
小企业进行分类统计。对中小企业来说,就业人数是一个较好的指标,因而
被多数国家普遍采用。
总的来说,由于对中小企业难以给予一个规范统一和适应所有行业的定
义,各国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也各不相同,而且划分标准也视具体情况而
定(历史时期、行业)。如果按照从业人员标准划分,多数国家把500人以
下的企业视为中小企业,50—100人以下的视为小企业,大致的划分标准和
规模界定可参见表(1—1)。本文把从业人员在500人以下的企业界定为中
小企业。
表1—1:世界部分国家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和规模确定
国家及地区名称及划分标准内容出处
芬兰小企业:雇佣人数i00人未满国家统计基准
中企业:雇佣人数500人未满地方开放法
法国中小企业:制造业服务业中从业人1976年内阁会议
员数11人以上500人未满
手工业:从业人员10人未满1976年国家公告
德国(BRD) 小企业:制造业,服务业中雇佣人
数49人以下,年销售入1百万马中小企业结构政
克以下策纲要(1976年)
中企业:制造业、服务业中雇佣人
数499人以下且年收入1百万马克
以上I亿马克以下
美国中小企业:从业人员500人以下
意大利小企业:从业人员100人未满低开发区企业负
担法(1957)融
中小企业:从业人员数500人以资法(1952)
下,投入资本金15亿里拉以下融资法(1952)
新加坡小企业:生产用固定资产额2百万小工业金融计划
新元以下技能开发基金利
小企业:固定资产500万新元以下息补助制度
中企业:固定资产额500万以上
1000万新元以下
资料来源:锁箭.2001.《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p19—23.
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界定
关于最早、流行最广的对于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的定义,来自
于新古典经济学厂商理论中的规模报酬(或规模收益)分析。根据其解释,规模
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
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厂商规模报酬变化可分为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和
规模报酬递增三种情况。规模报酬递减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
加的比例,即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出的成本随之上升,此时存在规模不
经济;规模报酬不变,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即生
产规模的变动对于生产是否节约的经济性并未产生影响: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
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所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它意味着产出单位成本降
低,也意味着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上的节约性,即规模经济性。
西方经济学家还用内在性和外在性来解释规模经济问题,将规模经济分为内
在经济(Internal Economies)和外在经济(External Economies)。内在经济
是指单个企业在扩大规模时,从自身内部降低成本,从而使收益增加;外在经济
是指将单个企业放到整个行业中来考察,由于行业总体规模的扩大而引起个别企
业成本的下降和收益的增加。钱德勒(Chandler,1990)沿袭了马歇尔“内部经
济”的思想,对规模经济定义为“从事单一产品的生产或者分配的单一经营企业,
由于规模的提高而产生的生产或分配成本的降低”。7
对于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的界定,理论界一直存在着纷争。范
围经济的核心,实际上仍然是规模经济中的平均成本递减概念。钱德勒将其定义
为单一经营企业内部由于生产或分配多种产品而带来的成本的节约。潘扎等人
(Panzar and Willig,1981;Bailey and Friedlaender,1982)认为,只要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有共享投入、可以联合生产并且其余的生产成本为零时,
就出现了范围经济:成本的变化不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是由于企业生
产范围的变化。
国内学者也多将范围经济看作是规模经济的存在形态之一,是更广义的规模
经济。有学者认为,经营多元化“正反馈的最终结果”导致企业规模的扩张,由
此所带来的新的经济效益即为范围经济(林金忠,2002);也有学者按照生产在
企业的集中程度和投入产出量的大小,将规模经济分为单一产品、工厂水平和多
工厂(多产品)水平上的规模经济三个层次;而第三个层次上的含义也就是范围
经济(谷书堂、杨蕙馨,1999)。
很明显,以上关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界定都是从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和
范围经济的角度来考察的。本文认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不仅包括基于生产条
件之上的内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还包括因空间聚集而形成的外部规模经
济和外部范围经济。
三、集群式创新
技术创新的概念最早是由熊彼得(Schumpeter,1912)提出来的,他认为:
“创新”是指企业家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引
入生产系统以获得“超额利润”的过程,并将“创新”的内容概括为五个方面。
(1)引进新产品;(2)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
发现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企业新的组织。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
(E.j.Mansfield)认为一项发明当它首次应用时,可以称之为技术创新。
纵观熊彼得的创新理论,他对创新过程(或实现过程)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
段。在他青年时代,十分强调企业家推动创新,被后人成为熊彼得创新模型I。
这一模型也被成为青年的熊彼得模型。如图(1一1)所示:
图1—1熊彼得创新模型I
这一模型的特点是:第一,存在与科学新发展相关但不能确定的基本发明流,
它们大半处在现有企业和市场结构之外,基本上不受市场需求影响;第二,一群
企业家意识到这些发明的未来潜能,准备发明和创新的风险,这种冒险行动是一
般资本家或经理不敢采取的;第三,一旦成功的做出一项根本性的创新,它将使
现有结构处于不均衡状态,成功的创新者将获得短期地超额垄断利润,但垄断会
因大量模仿者进入而削弱。显然,在青年熊彼得模型中,突出了两个因素:一是
高度重视和十分强调企业家的作用,二是把技术活动看成是外生的经济变量。因
此。对于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机制,这一模型是缺乏分析的。
晚年的熊彼得,则转向强调大企业在创新中的巨大作用,被称为熊彼得创新
模型II。也被称为晚年的熊彼得创新模型,如图(1—2)所示:
图1—2熊彼得创新模型II
熊彼得创新模型II主要特点是:第一,与过去强调企业家的作用不同的是,
熊彼得强调垄断企业在创新中的巨大作用:第二,技术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的创新
部门,技术创新是内在的。
英国科技政策专家弗里曼(c.Freemen)指出,技术创新是第一次引进一个
新产品或工艺中所包含的技术设计、生产、财政、管理和市场诸步骤。澳大利亚
的唐纳德·瓦茨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对发明成果进行开发,最后通过销售而创
造利润的过程。
关于集群式创新,我国学者刘友金(2001)将其定义为:以专业化分工和协
作作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中小企业,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
产生创新聚集效应,从而获得创新优势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这种组织的结构介
于市场和层级两种组织之间,它比市场组织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借助这种特
殊的组织结构,企业之间可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创新协作关系。
它通常有四个特点:(1)互惠共生性。集群中互惠共生的双方尽管分离后能
够独立生存,但双方在某种方式下紧密结合,通过功能互补,可以使得两者都有
更广阔的生存空间;(2)集群中的企业是以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为基础的,类似于
一个生物生态系统,集群是一个有机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社会;(3)资源共
享性。创新资源不足是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关键因
素。众多的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克服单
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缺陷;(4)地方结网性。集群性创新实际上是以产业关联
为基础,以地理靠近为特征,以设施配套、机构完善为支撑条件,以文化融合为
联结纽带的本地化的区域创新网络,地方结网性是其最重要的一个特征。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将中小企业的集群式创新看作是企业间的相互学习的过
程,本文将在第二章拟建立一个动态模型对中小企业的集群是创新定量分析。
第三节集群优势对中小企业成长的贡献
在讨论集群对中小企业的贡献之前,让我们首先来关注一下中小企业面I临的
主要问题,虽然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与大企业相比,
小企业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市场占有能力不强。
由于小企业组织程度还很低(对于大部分的中小企业而言),许多产品的生产和
交换在很大程度上是按部门和地区的行政隶属关系进行组织管理,企业间的专业
化协作程度很低。同时,中小企业若想开发新产品,又缺乏相应的技术、资金和
应变能力:(2)管理水平以及技术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中人员素质不
高。另外,企业文化的相对缺失也使得小企业得生命周期比大企业短得多。下面,
笔者将针对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具体来分析集群优势是如何来促进中小企业的
快速成长的。
一、竞争优势理论
迈克尔·波特在1980年代提出的著名的竞争优势理论可以为中小企业快速
成长的动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他认为仅靠使用现有的资源或组织更多的资源是
不足以保持经济繁荣的,一国(地区)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产业竞争力上,竞争
力是一国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即该国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
能力,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并不是一定要看整个国民经济,而主要看该国
和地区有无独特的产业或产业群体。相对于建立在要素禀赋基础上的比较优势理
论,竞争优势强调的是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体现的是区域经济的内生能力。波特
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集群是培育特色产业竞争优势的有效组织形式,因为
它“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
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重要的是,集群能改善创新的条件,加速生产率的成
长,也更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8
竞争优势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思路:中小企业集群自身优化推动产业升级
和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繁荣反过来加快中小企业的成长。“钻石模型”是
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之一,“钻石理论”模型有效的解释了中小企业集群与
区域经济发展互动的内生机理。
根据该模型,决定产业竞争力或推动产业升级的因素主要有四种(见图l一
3),主要是因为他们影响了产业内的价格、成本和企业所需要的投资,即影响了
投资收益率的诸要素,其中每种因素都是产业结构或作为产业基础的经济特征和
技术特征的一个函数。
由此可见,如果某种产业组织结构的自身优化能对这四种因素发生影响,那
4
么该产业组织所在的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也就成为可能。我们将从以下几个
方面来分析中小企业与产业竞争力提高的一致性。
图1—3中小企业集群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1,需求条件。指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其中
包括:(1)国内市场的性质。多样细分的市场结构容易产生需求优势,本国厂商
追求高质量、精致服务和完美产品造型的压力来源于内行而挑剔的客户;(2)从
国内市场需求转换为国际市场需求的能力:(3)国内市场的大小与成长速度。内
需市场凭借它对规模经济的影响力而提高了效率。中小企业集群在地理空间上集
中程度很高,就某一特定的产业而言,供需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大大下降,买方
可以在众多的竞争者中选择最为合适的对象来供货,对集群内企业来说,产品必
须在某一方面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博取客户的青睐。集群内企业的管理人员与用
户沟通十分真接而频繁,对市场需求有较透彻的了解,所以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
成本的控制上往往有独到之处,再加上技术上的专精,常常使对产品要求非常严
格的大企业愿意将一部分生产转包给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同时,生产工艺的改进
和产品差异化战略很容易扩大原有需求。创造新的需求。为集群获取规模经济提
供更大的市场空间。
2,相关工业支撑。具体作用表现在:(1)相关产业的提升效应,供应商与
企业紧密的合作有助于高效率地克服困难和协同创新,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互补品
的市场需求;(2)自上而下的扩散效应,当上游产业具有竞争优势时,下游产业
就会因此在来源上具备及早反应、快速、有效率、低成本等特点。中小企业集群
本身就是由不同行业的企业组成的,集群中成员企业除了平行关系外,更多的是
上下游的关系,上下游企业之间不仅在生产上通过“转包”等方式保持稳定的协
作关系,而且在创新方面存在着较强的互动关系。
3,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即企业在一个地区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
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中小企业集群创造了良好的创新“产业氛围”:
竞争不仅激励了静态的效率,而且能够提供企业改进和创新的源动力——通过企
业问的良性市场竞争强化本地优势,使地区经济呈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并且这
种竞争优势是其他地区很难模仿的。
集群战略与中小企业成长的互动内生机制还表现在:(1)竞争机制的互动:
集群中众多的同类企业容易满足竞争机制发挥作用所要求的“数目”条件:集群
内显著的聚集经济对群外企业有较强的吸引力,群外同类企业的迁入会进一步促
进群内的竞争;各种各样的行会和中介组织起着非常重要的协调作用,能有效地
阻止良性竞争向恶性竞争的演变;(2)创新氛围地互动:集群内精细的分工有利
于企业在生产工艺上的创新;面对群内外的竞争,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来提高
自身优势;受规模和资金的限制,企业问往往进行协同创新:频繁的非正式交流
加速了创新地扩散,并为企业新的创新积累了大量的“组织知识”和“社会资本”;
在集群内中心企业的示范下,被动的创新行为很容易演变为主动的创新意识和创
新精神;植根于本地文化的创新精神弥漫于产业之中便形成了“产业氛围”。满
足竞争机制发挥作用所要求的“数目”条件:集群内显著的聚集经济对群外企业
有较强的吸引力,群外同类企业的迁入会进一步促进群内的竞争;各种各样的行
会和中介组织起着非常重要的协调作用,能有效地阻止良性竞争向恶性竞争的演
变。
竞争优势的理论内涵可以具体表述为:中小企业集群有利于地区经济的产业
升级;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
二、“中卫式”集群对中小企业成长的贡献
我国学者仇保兴认为“中卫式”的中小企业集群式主要是指的这样一种集群
模式:以大企业为中心(或以塔尖)众多小企业为外围(或以塔座分布)而形成
的。在该集群中大企业处于整个企业集群的支配地位,小企业集群处于外围或下
属,主要为“核心企业”进行特定的专业化加工,或根据要求提供专门化产品,
或迸行限制性销售。“中卫式”集群主要包括三种模式。
l,以销售为中心的合作模式(见图1—4)
图1—4以销售为中心的合作模式
(以紧固件贸易生产和贸易企业为例)
这种模式是指一家贸易性企业为核心企业,专门收购其他专业化分工的小企
业产品并负责专营销售。核心企业自身并不参与产品的加工或组装,他们大多是
专业贸易商或综合出口商。
2,以产品为中心的合作模式(见图1--5)
图1—5以产品为中心的合作模式
(以相机生产为例)
在这种企业集群中,核心企业主要负责产品的最终组装与生产技术难度高、
附加值大、对规模效应反应敏感的配套产品,而小企业大多数生产技术要求低、
批量小、专业性分工度高的各种零部件与半成品等。在这种模式中,集群中的中
小企业往往又有一次承包、二次承包、三次承包甚至更多次承包之分,即把核心
企业委托的生产业务根据专业分工要求分包给其他小企业,从而形成多层次的分
工协作体系(见图l-6)。
图1—6多层次协作分工体系
(以汽车生产为例)
3,以原材料供给为中心的合作模式(见图I一7)
在这种合作模式中,核心企业提供给小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材料,小企业
以投资股份或其他的契约方式取得原材料。这种以提供原材料的企业为核心的合
作模式,被称为向前垂直整合状态。
原材料供应企业
(中心企业)
加工企业群
图l一7以原材料供给为中心的合作模式
(以水晶玻璃工艺品生产为例)
“中卫式”产业集群集群对中小企业成长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方面。中小企业集群不仅通过对要素、需求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来促
进产业升级,而且内部成员的协同发展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有重要的作用,尤以
“中卫式”集群最为典型。
在“中卫式”集群中,由于融资渠道的便捷,中小企业承担了大企业产品结
构调整所需的大量资金和设备,弥补了大企业在产业结构升级时资金不足的劣
势。而且集群中大、中、小企业间的协同合作有助于大企业帮助中小企业进入高
9
层次的产业空间,保持了中小企业经营方向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较高相关性。
最为明显的例子是昆山中小企业集群与上海区域经济的互动。
在“中卫式”结构中,中心企业与卫星企业相互间的交易、组织活动基本上
形成了正向因果关系的价值链,实现了企业间的高度合作与协同。另外,“中卫
式”结构使产业组织中不同规模企业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保持有序竞争状
态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在日本的的经济发展中,“中卫式”结构减轻了“二
元经济结构”曾给其他国家带来的深重负荷和震荡,如因大量的中小企业难以与
产业升级挂钩发生的失业、严重的两级分化及宏观问题。
2,“中卫式”结构的中小企业集群,能够利用与大企业的互动优势快速成长。
主要原因表现在:(1)“中卫式”集群有利于塑造适应“二重结构”的分层竞
争结构。“中卫式”结构体现了垂直分工大体上界定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间不同
层次的竞争空间,避免了全面的过渡竞争。例如日本的中小企业主要围绕大企业
的订货展开竞争,而大企业按最终产品的竞争价格与中小企业制定承包单价,这
就在避免越界竞争的同时将高层次竞争的一部分压力传递到众多中小企业,促使
它们提高生产率和技术水平。在这种意义上说,“中卫式”集群是使中小企业在
一个适当的度上和高层次竞争发生联系、以充实产业升级动力的产业组织安排:
(2)“中卫式”集群有利于形成不同规模企业间独特的技术传递链。在市场交易
的基础上,中卫式集群中的网络组织行为,使大企业主动地把质量管理、新的生
产方法、工艺流程设计、新产品开发技术等传递到中小企业手中。卫星企业用自
身改进的技术为中心企业生产零部件时,也把自己的技术并入了中心企业的生产
系列之中。这样,中小企业集群在协调产业组织内部关系的同时,塑造不同产权
归属的企业间有目的地传递着技术的超市场行为。
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技术上的互动关系表现的非常突出,中小企业不仅是大
企业的“共通技术基础”,而且也不自觉地发挥了传播新技术的媒介作用,被“零
部件”化的新技术以中小企业为媒介在大企业、中小企业之间广泛传播,产业整
体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力也因此而不断提高。
3,“中卫式”集群有利于形成积累效应和扩散效应。在以往对中小企业集群
的研究中,通常认为中小企业集群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集群的积累效应和扩散效
应微弱。从而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然而,“中卫式”集群却能有效的解
决这个问题。首先,由于中卫式集群内部复杂且强大的企业间联系使得该地区内
某一企业部门(通常是大企业)的增长带动区内相关企业和部门增长。而且随着
集群化规模的增大,其集群效益也在增强,并且对集群之外的企业的吸引力也将
进一步增强。随着投入的不断增加,生产商和供应商不断的加入。这些反过来又
导致新加入者更强的专业化从而形成较强的积累效应并推进集群化的良性循环
20
发展。其次,在集群化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中小企业需要不断从周围地
区就近获得原材料、劳动力等方面的供给。
因此,集群化的深化发展会导致企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空间上的不断拓展
将周围欠发达地区纳入其中。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邻近地区经济的发
展,而区域经济整体实力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以浙江省苍
南县为例,集中于龙港镇的印刷包装业是该县的一大支柱产业。印刷包装业的发
展又推动了与之相关的造纸以及纸制品、油墨、塑料、薄膜等制造企业和相关第
三产业的发展,使该产业群体不断扩大,集群优势日益明显。
三、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产出函数和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率在没有连续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将收敛
为零,如果要使经济增长率不再为零,现代新增长理论即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引入
内生技术进步对持续经济增长作出了合理解释。技术进步来源于技术创新,技术
创新又来源于技术创新体系,对某一特定区域来说,产业集群不仅是构成技术创
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通过产业集群降低了产业集群的平均成本和产业集
群中单个企业的平均成本,使产业集群所在区域无形资产提高,从而促进区域的
经济增长。
假定在一定区域内由两种要素(劳动、资本)和产业集群因素影响产出,不
考虑区域以外的贸易和外资引入。则生产函数一般地可表示为:
r=F(K,L,J) (1)
其中,,代表产业集群指标,对于该函数它满足规模报酬不变和“稻田条件”
有: .OF(K,L,J)≥0.—8F(K—,L,J)≥0 钺砚_02F(K,L,J)<0,!塑茎;墨:塑<0
F(AK,五三,兄,)=AF(K,工,,) (2)
lim—OF——(K——,L——,J—):0.1im—O—F—(—K—,—L—,J—):0
L呻。OL 。f斗∞ OL lira—OF(K—,L,J):o。.1im—OF(K—,L,J):o。
L-.*O OL ’K—o aE 同时,假定:掣>0,即随着产业集群规模的增加,区域产出增长。
⋯山帅⋯一定扣⋯兹一撇攒业
集群降低创新成本,相对地促进技术进步,这样solow中性下的生产函数可以表
K,)=F(‘矿K,上) (3)
其中,t,)表区域t时期的产业集群指标。又据Harrod中性定义,当吾给定时
KdY@=t 要素回报i秽是一定的,则生产函数可以表述为:
,dL
誓。)=F(K,L,4一(4)
其中,4。)代表区域t时期的产业集群指标,结合(3)式和(4)式,可以
把包括产业集群因素生产函数写成:
誓。)=F(‘,)K,4。)上) (5)
假定产业集群对资本和劳动的影响程度不同,设‘,)和』4【,)的变化率为u和V,
并取初始值‘郇=l,4。)=t,生产函数(5)式可变为:
dL/.dK/
因为:—笋=n,即&,)=厶o)e⋯;同时—龛丝.=★·所以有;
誓。)=簟o】e。K‘
孥∥妒(e(n+u-v-rx)t)
^
由(8)式得资本存量增长率
珞=监K删”妒(e(n+U-V-r·:)t)
(6)
(7)
(8)
(9)
粒幻
m

n



=
II

显K
由(9)可知,在均衡时,k为一常数,而不是收敛为零。当★为常数时,
有V=0和n十U—V一唯=0 (10)
由于区域产业的集聚,一方面使产业群的平均成本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技术、
信息的共享、营运成本下降及市场开拓成本的降低等方面的原因使集群中单个企
业的平均成本降低,便形成了产业群无形资产(商誉价值)和产业群企业无形资
产(商誉)。对于某一特定区域来说,产业群形成的无形资产可视作区域资本的
流量,根据solow原理,令区域产业群形成的无形资产总量为G,产业群企业数
量为N,则平均的产业群企业无形资产只=导
通常情况下,产业群形成的无形资产总量G与区域资本存量成正相关关系,
即随着区域资本的存量K的增大,产业群形成的无形资产(商誉价值)G和产业
群企业无形资产也在增大,设产业群形成的无形资产总量G与区域资本的存量的
比例为g,则导=g。另令区域入口增长率为n。则区域广义资本存量可表示为:
兰≥=sY—dK+硝,其中,s为储蓄率,Y为区域产出:K为资本存量;占为有
形资本折旧率。
dK/dK/dL/dL/
由于■≯=_≯一。笋和。笋2玑其中,K为入均资本量。则有:
竺毖K ;—sY—-1dK广+gK一”,即人均资本增长率★:i亳,其中y为人均产
m,l,整理可得:--dK:∥+僖一艿一月)世。
当区域经济处于稳态时有霉:孪:0,假定区域产出满足柯布一道格拉斯
clt df
生产函数,Y=F(K,L)=K4f~,其中0<口<1,由于人均产出Y=÷,人均资
T,
本t=iK,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又可以表示为y=足。。
因此,人均资本变化量为:车=j旷+(g一占一n)k,当经济处于稳定态时,
Tisk8+(g—J一九)七=0。解出稳态时人均资本存量为:k’=(=上)焉。同理
o+仃一卫
可得经济处于稳飙均衡人均产出为一=(剥焉声。
稳态人均资本存量方程刻画了随着区域产业的集聚,无形资产的不断增长,
在d+n>g的情况下,稳态人均资本随着产业群无形资产的增长而增长的情况。
同样,稳态时人均产出方程也刻画了随着产业群无形资产的增长,区域人均产出
也在不断增长的情况。
另外,从图8中,可以看出区域产业群在未形成之前,人均资本为毛’,这
时区域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均产出都较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较低的层次
上。随着区域产业的集聚,区域产业群形成的无形资产总量G与区域资本的存量
的比例g越大时,则人均资本存量k‘和人均产出y+也越来越增大,最终在七,‘达
到新稳态,此时k,‘>k,,区域人均资本存量k’和人均产出Y’都较高,此时,区
域经济发展处于较高的水平上(见图l一8)。
O
kl k2

图l一8稳态时随着区域产业群无形资产的增长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存量的
变化
随着区域产业群形成的无形资产总量G与区域资本的存量的比例为g越大,
则稳态时人均资本存量k‘和人均产出Y+也越来越增大。在一定的产业集聚程度
范围内,区域产业群形成的无形资产大小与产业的集聚规模成正比例。因此。稳
态时人均资本存量k‘和人均产出Y‘也与产业的集聚规模成正比例,即区域产业
的集聚规模大,稳态时人均资本存量k+和人均产出Y’也越高,反之,区域产业
的集聚规模小,稳态时人均资本存量k‘和人均产出Y。也越低。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企业集群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根据竞争优势理论,
区域经济的发展又能够带动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
第二章中小企业学习模型的建立
第一节“于中学”的学习模型
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也是生产过程中使用技术的转化过程。中小企业的技术
创新往往被看作是在那些大企业发明并使用的技术的引进及调整以适合本地使
用的过程。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学习只是起一个相对次要的作用,往往是先选择
好技术,然后从大企业转移代表这种技术的资本品。这种技术变迁的关键的决定
要素是要素和产品的当前价格和预期价格——中小企业很少投入资源于发明过
程。
如果现有中小企业中的技术进步可以用上述技术转让的概念来很好地进行
描述,那么它就能够提供一种被格申克龙(Gerschenkron,1962)所称的后发优
势。小企业可以搭大企业技术投资的便车,而这也就是大小企业之间生产力趋同
发生的机制之一。福斯特和罗森茨韦格(Foster and Rosenzweig,1995)曾经
在印度的“绿色革命”中建立了一个关于技术学习模型,下面我们将给出这个模
型的简化形式来具体分析中小企业的技术学习过程。
假设一项技术的基本形式广泛被人所知,但人们还是不知道一个随即参数
(它被称为“目标”)。生产者的利润随所使用的投入与未知的投入使用目标水平
之间的距离的平方的增加而减少。当使用了投入并实现了产出时,厂商可以推断
出投入的日标水平。因此,每一次应用该项技术都是一次实验,它能够产生关于
未知的随即参数分布的信息。
我们假设产出是由下面的生产函数决定的
%=1-(4一C。)2
其中·以是第i个厂商在时期,所选择的投入水平,C。是投入使用的目标水
平,当选择投入时间时,人们并不知道c。。它是由下面公式所决定的
C。=C。+“。(2)
其中,鳓为独立正态分布、均值为0,方差为吒2。在f时期。单个厂商并不
知道c’r但是知道c’的分布为Ⅳ(C,畦)。在这个模型中,“学习”是获得信.g
的过程,这些信息能够使该个体对c+的实际值做出越来越好的估计。为了简化
分析,我们假设投入是没有成本的,因此,产出等于利润。但是这个假设并不影
响我们对于学习过程本身的讨论。
最大化预期利润意昧着4=巨(e)=C‘,因此
E,<g。)=l—O-。2一口; (3)
随着露.的减少,预期利润会上升,也就是说,随着个人越来越多地了解到
C+的真实值,预期利润会逐渐上升。
单独考察一个厂商f在每一年选择一个投入水平(4),并观察到一个产出
(吼)。因此他能够推断出C,,而且他也使用这个信息来更新关于C’的认识。假
设在时期f一1,他关于C+方差的信念为司。矿那么,当他观察到cj,,并应用贝
叶斯法则来更新其关于C’的信念之后,有:
蠢:——I一(4) 吒.2—r (4)
—广一丁
石0-2+i
将风2考定义为他从自己工厂得到的信息的精确程度,将岛。2砉定义为吒吒。
i关于C’实际值的初始信念的精确程度,于是有:
吒2鬲去(5)
其中,‘一,是从0时期至,一1时期第f个厂商在其自己的企业观察到的新技术
实验次数。因此,我们可以把预期利润写成实验数目的函数气(¨=1一而1一《(6)
使用新技术进行的更多的实验将增加未来的预期利润:
oe,,ti,一¨一岛———————-----忡∞一。(n。+‘一,风)2
(7)
最后,厂商获得越来越多的信息,他就越来越确定C’的的真实值,随着,的
增加,对(6)取极限,我们有:燃畦=o和熙E(qn)=l一口暑。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实验的次数增加,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也就是说。
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学习从而实现快速增长的路径是可实现的。
第二节“互相学习”的学习模型
实际上,边干边学可能是个非常慢的机制,尤其是在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中,
往往需要一个农业季节开能开始适应,甚至还需要等更长的时间观察到实验的结
果。并且这种学习方式对企业集群的扩散效应和积累效应影响非常弱。如果其他
厂商也能使用该厂商的信息,那么学习的过程将会快得多。如果附近得厂商也使
用同样得技术,即当未知的目标投入水平的分布相同时,那么厂商就可以相互学
即中小企业的集群式创新。特别是在中小企业集群中,可以相互学习的厂商之间
的距离是非常有限的。就这个模型而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e的分布在不同
地区有所不同,因此,在一个地点所观察到的情况可能对另一地点G的分布不
能提供信息。但如果只针对一个集群内的企业,这个模型是适用的,对他们而言,
新技术具有相同特点。
假设厂商f能够以一定的误差观察到集群中另一厂商,的投入和产出。因此,
j观察到了g+吩,其中,吩~.Ⅳ(。,《)。定义成2孺1 <岛,所以:
, l ∞=一j?p?q+li‘pq七Nt_、p。
(8)
其中,Ⅳ。是从时期0到时期f一1时期厂商f在其邻近厂商企业里所观察到
新技术实验总数。
现在,我们可以发现,集群式创新所产生的外部效应非常明显。如果一个厂
商使用一项新技术进行生产,那么就会对其他对集群内所有的厂商带来信息,并
增加后者的预期利润。因此,我们有: 堡掣:—_卫_>o (9)
叭一】(只o+t~I岛+M—l风)2
。。
第三节集群与集群式创新对中小企业成长的贡献
假设厂商可以在“传统技术”和“新技术”之间选择,而且厂商确切地了解
传统技术的参数。我们假设从传统技术中得到的回报是没有风险的,且等于R;
而引进新技术所带来的回报是足,并且假设每个厂商独立地学习新技术的参数。
如果厂商在时期哪£用新技术,那么‘=l如果他采用传统技术,那么‘=O。从
时期r到时期r,厂商f未来利润为:
K(¨。腰蹦巨善∥m,’)疋+‘疋(¨】(10)
其中,|=Σ‘,在,时期,我们有
¨(‘一。)=mjxO一‘)兄+‘巨量(‘一。)+J巧+。(‘) (11)
下面我们将来具体分析集群以及集群式创新是如何推动中小企业成长的。从
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两个普遍的结论:第一,由于预期利润是新技术试验的
次数的增函数,那么,一旦厂商转向了新技术,他将一直使用该项技术。也就是
说,由于取(‘一,)是t一。的严格递增函数。那么,如果‘=1。对所有的J>r.我
们有?、=l。在厂商的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该项技术比其他技术盈利较低时,
就会马上放弃该技术。
另外,根据模型的假设条件,新技术要比旧技术更优越,因此,学习的问题
也就是发现新技术的精确特征的问题。第二,从旧技术向新技术的转向可能会在
旧技术仍然有利可图时发生。考虑一个在0时期的厂商采用新技术的决策。如果
满足下面条件,它将在0时期采用新技术,兄~目(o)s占(巧(1)一K(0))。
如果当前预期利润的损失小于更多新技术实验所带来的未来利润收益(贴现
值),那么厂商就会采用新技术。由于
K(1)一巧(o)
=£0Σ6(R(s)-琊一1)) 2喜芘c志一赤冷。
显然,即使新技术的当前预期利润低于旧技术的相应值,也有可能采用新技
术。
如果厂商可以相互学习新技术,厂商采用新技术的决策将取决于厂商之间的
互动,一个厂商的未来利润价值不仅取决于他自己关于新技术(五)的经验,也取
决于集群内其他厂商的相关经验(Ⅳ,),
K(‘一】,_Ⅳ,一I)=maxO一‘)凡+‘E(‘一。,M—I)+JK“(‘,Ⅳ:) (12)
‘t
我们可以看出,集群内一厂商关于另一厂商使用新技术的预期对自己预期价
值有直接的影响。他关于某一厂商所进行的实验次数越高,预期得到的利润也越
高。而同时,一个预期很多厂商将会采用新技术的厂商可能会推迟自己采取新技
术的行动,因此,当其他的厂商实验的次数越多时,他从自己工厂内得到的信息
价值越低。如果满足
兄一联(o,No)s8W,0,No)一K(o,No)】(13)
厂商将会使用新技术。同理巧(1,Ⅳ0)一K(O,No》0,这反应了O时期采用新
技术的厂商可以获得信息所带来的预期利润增加。但是,等式右边随着Ⅳn的增
加而减少——如果有更多的厂商采用新技术,该厂商自己进行新技术的实验所获
得的信息就越少。
因此,如果在一个集群内,有较多的厂商较早的采用新技术,那么该厂商不
进行实验也可能有较大的好处,至此,我们可以看出,集群内一个厂商使用一项
新技术的决策对集群内所有厂商都有意义。这就是技术扩散所带来的外部效应,
也就是集群与集群式创新推动中小企业高速成长内生原理。
虽然集群与集群式创新都可以加快中小企业的成长,但是“干中学”与“互
相学习”的学习模式对政策和增长的性质确实不相同的。当厂商从他们自己的实
践中学习的时候,实际上他们是在承担可能产生不确定回报的投资。当厂商相互
学习的时候,不仅存有风险的投资,而且这个投资会产生信息方面的溢出效应。
30
第三章案例分析
本章之所以选择浙江省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是因为:第一,浙江省是我国中
小企业集群现象最早,也是企业互相学习最典型的省份;第二,浙江省的中小企
业基本上属于传统产业,与国外相比,我国技术水平较低,真正具有优势的仍是
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对传统产业的集群研究对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更具现实意
义;第三,高技术中小企业集群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可移植性不是很强。作为
我国高技术中小企业集群代表中关村,集群机制并不成熟。
第一节浙江省中小企业概况
改革开放之初,浙江是国家投入最少的省份,人均耕地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48%,自然资源极其匮乏,但是20年后,浙江成了全国经济增长率最快的省份,
GOP从1978年的第12位提升到2000年的第4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
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的位次由第9位、第8位上升到第4位、第3位(见表3
—1)。浙江省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除了得益于自身的比较优势(地理优势,成本
优势)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中小企业的集群与集群式创新。
浙江位于中国沿海地区,大陆海岸线长达2250公里,有岛屿3061个,目前
沿海港口已达40多个,宁波港已跃升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港,吞吐量已超
亿吨,港口的发展为浙江腹地的经济带来了便利。浙江又毗邻上海,上海为浙江的
商品提供了大市场,浙江也充分利用上海有利的市场网络,带动专业化产业区发
展,从而使资本、技术、信息流以及产业在浙江集聚。在产业集群形成之初,浙江
省的中小企业主充分利用了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以劳动密集型、低层次产业为
浙江产业集群的起点,发展纺织、服装、五金等产业。同时由于在改革初期,整个
宏观经济还没走出短缺经济的阴影,全社会对低层次产品需求旺盛,收益相对较
高,于是生产中低层次产品的中小企业不断涌现,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产业集群现
象。
表3—1:浙江省1980—1999年基本经济指标
货物和服务
实际人均人均GDP增长名义GDP(亿实际GDP增的净出口(亿
GDP(元) 率的对数值75) 长率元)
1980 425.3141 O.140265 179.68 0.162 28.35
198l 471.0331 0.1021 204.45 0.115 20.4
1982 520.8926 O.100616 233.41 0.114 23.7
1983 561.1928 0.074521 256,23 O.08 35.15
1984 681.1398 O.193703 322.07 0.217 31.78
1985 827.5534 O.194706 427.5 0.217 30.82
1986 926.3005 0.112725 500.06 0.211 15.58
1987 1029.04l 0.105184 503.7l O.118 10.75
1988 1150.108 0.111228 765.76 0.112 5.23
1989 1130.75 一O.01697 843.72 -0.006 27.5
1990 1173.024 0.036704 897.99 0.039 96.7
199l 1407.966 O.18256l 1081.75 0.178 132.5l
1992 1693.989 0.18494 1365.06 0.19 133.9
1993 1836.783 0.08093 1909.49 0.22 157.3
1994 2189.948 O.175862 2666.86 O.2 307.44
1995 2539.096 O.14793 3524.79 0.167 287.12
1996 2841.75l O.112613 4146.06 O.127 322.58
1997 3141.344 O.10023 4638.24 0,111 384.71
1998 3439.502 0.090676 4987.5 O.10l 321.43
1999 3760.217 0.08915 5364.89 0.1 494.8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到2000年历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全
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1990.中国统计出版
社;《改革开放17年来的中国地区经济》.1997.新疆人民出版社.作者整理汇编。
由于产业集聚有助于强化竞争、聚集人才、促进先进技术扩散和技术创新,
因此,大大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此外,产业聚集还有助于专业市场在本地形成,
成为专业商品(包括最终产品、中间产品、初级产品)及相关产品的交易中心和
集散地,促使商品流通速度加快和流通费用下降,从而使商品价格低廉,市场占
有率提高(见表3—2)。
表3-2: 1980年、2000年部分省(区、市)工业品市场占有率(单位:%)
省区/年份1980缸2000生1980年与2000年市场占有率变

浙江3.76 7.71 3.95
江苏8.65 11.85 3.2
山东6.71 9.58 2.87
广东4.36 14.7l 10.35
浙江省是中国乡镇企业、中小企业最集中的省份,中小企业面广量大是浙江
省的一大特色和优势。1999年浙江省共有单个企业资产在5亿元以下的中小企
业103万多家,约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数的99%;1999年。浙江省中小企业创产
值1118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0590亿元,实现利润527亿元,上交税金269
亿元。2000年中小企业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
均在20%以上。乡镇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增加值、利润总额、上交税金等7
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国第一。此外,浙江的民营企业在与国有大企业集团在争夺
市场份额中表现出来的不俗战绩,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999年末,浙江民
营企业总数达到70余万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8%:就业人数达到1345万人,
占全部就业人数的82%;产值达到9580亿元,占全部总产值的83%。浙江民营企
业在产值和就业比重方面比全国平均比重高出16%~20%。
在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集群化的特征相当明显,并成为浙江经济
快速发展的主流模式之一。在浙江,可以发现不少地区的单个企业规模并不大,
有很多甚至是家庭作坊式企业。但由于大量小企业的空间集聚,使该地区形成的
行业规模却很大。如全国著名的、生产基地型的绍兴轻纺工业聚集区,该区的化
纤和轻纺工业每年的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总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又如产
销联结型的、海宁皮制品和嵊州的领带产销基地等,现在海宁的皮装年销售额达
200多亿元,嵊州的领带年产2.5亿条:还有商品集散型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在
这里聚集了上万种各类小商品,成交额达数百亿元,产品覆盖全国。
除了这些特大型企业集群外,在浙江,几乎每个地区都有数个各具特色的大
中型企业集群,并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性力量。以温台地区为例,现己形
成了以鹿城、瓯海、瑞安、永嘉、温岭为主产地的制鞋工业集群:以乐清、瓯海、
瑞安、鹿城、永嘉、平阳为主产地的服装工业集群:以平阳、瑞安、苍南、黄岩、
天台、三门为主产地的塑料制品工业集群;以鹿城为产地的打火机工业集群;以
鹿城、瓯海、龙湾、瑞安、l临海为主产地的眼镜工业集群;以鹿城、瓯海为主产
地的民用灯具产业集群;以永嘉、瓯海、玉环为主产地的阀门产业集群:以瑞安、
温岭为主产地的汽摩配产业集群;以永嘉为主产地的纽扣产业集群:以龙湾为主
产地的印刷工业集群:以椒江的医药化工和黄岩的精细化工企业集群等。据不完
全统计,近年来浙江特色产值超亿元的企业集群已有306处,涉及生产企业商达
13万家,每个集群的平均规模达8.7亿元,其经济总量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
50%。
以中小企业为依托,浙江省现有产值超亿元的产业特色区519,总产值5993
亿元,约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平均规模为11.5亿元,其中总产值10~
50亿元的区域118个,50~100亿元的区域26个,100亿元以上的区域3个(见
表3—3)。1999年空间聚集型集群经济的销售额约占浙江省工业总销售收入50
%,有的乡镇已达到80%以上。66个县市区中空间聚集型集群经济产值超1亿
元的有306个,总量2664亿元,每个集群区块平均规模达8.7亿元。以中小企
业集群为组织形式的特色产业区对浙江经济的快色发展功不可没。
表3—3:浙江主要中小企业集群概况
企业集所属县生产领域企业数雇员数营业额出口额B/A
群所处巾(交易(个)A (万)B (亿) (亿)
地方品)
柳市乐清低压电器1080 65 10
海宁海宁皮革皮件2030 55 13.8
浙江皮海宁皮革皮件8000 1.2 22.15
革服装

中国轻绍兴化纤布料169.7
纺城
柯桥绍兴纺织印染1180 15 307 127
嵊州嵊州领带生产1050 3 15 29
中国领嵊州领带交易280 12
带城
中国小义乌小商品26000 183
商品城
桥头永加纽扣、拉760

纽扣市刃(加纽扣等25

洪合嘉兴羊毛衫4000
汤浦镇上虞铜管68 17
大陈镇义乌衬衫387 16
中国小永康五金机械6500 108.5
五金城
金乡苍南商标印制1837 16.8
东阳东阳磁性材料280 10 6
尖山磐安塑料管
鹿城温州皮鞋4327
浦江浦江水晶工艺2000 3 3 15
浦江浦江制锁341 0.6 5.3 O.26
注:带十号的为1996年数据,不带丰的为1997年数据。
资料来源:仇保兴.1999.《中小企业集群》.复旦大学出版社.p59
第二节专业化分工和中小企业演进
浙江省的中小企业集群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专业化分工非常明显,企业往
往只生产一种零部件或只进行一道工艺加工。专业化分工的结果是不仅给集群带
来了报酬递增,而且使新企业不断衍生,集群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数量的增加一
方面促进了内部竞争,另一方面也促使分工度进一步提高。分工深化与集群发展
互动关系在浙江省集群发展过程中表现得相当明显。
由于专业化的分工,中小企业集群在产品价格、款式等方面有很强的优势(见
表3—4)。据仇保兴的调查,浙江中小企业集群所产的商品平均价格比国内市场
同类产品价格低50%一70%。
服装制造业是浙江省最具优势的产业之一,浙江省已有各类服装企业15000
余家,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950家,从业人员达23
85万人,2001年浙江省服装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利润和上交税金都大幅增加,行
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表3—4: 浙江的优势产业及其中小企业销售比重
相对优势浙江占全国浙江中小企全国中小企全国中小企
度比重(%) 业比重(%) 业比重(%) 业比重(%)
纺织2.12 O.18 O.57 0.47 0.47
服装2.12 O.18 0.74 0.78 0.78
皮革2.21 0.19 O.85 0.77 O.77
木材1.18 0.10 0.85 0.73 O.73
家具1.17 O.10 O.86 0.84 O.84
造纸1.33 O.11 0.53 O.58 0.58
文教体育用1.55 O.13 0.67 O.77 O.77
医药1.01 0.08 0.42 O.34 O.34
化纤1.67 0.14 0.28 O.24 0.24
橡胶1.06 0.09 O.56 0.46 O.46
塑料1.47 0.12 0.85 0.70 0.70
金属制品1.24 0.10 0.80 0.73 0.73
普通机械1.56 O.13 0.64 O.47 O.47
电气机械1。35 O.1i O。65 O.47 O.47
仪器仪表1.17 0.10 O.47 0.53 O.53
资料来源:2001.《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浙江统计年
鉴》.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整理汇编.
据不完全统计,15000多家服装企业遍布全省各地,区域性生产基地特征明
显,而且形成了西服、衬衫、皮装、童装、丝绸、钮扣、领带等七大专业生产基
地。确立了区域性发展的脉络,脱颖而出众多著名的区域性品牌。宁波、温州、
绍兴、杭州等地形成区域性特色经济及其集群效应推动了浙江服装业的发展。服
装生产基地的形成,产生了众多以生产某种产品为主的区域产业集群及其在此基
础上的企业群体优势,产业集群已成为浙江纺织服装业走集约化、专业化的重要
形式,从而表现出了极强的产业竞争力和活力(见表3—5)。
表3—5: 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服装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工业总工业增年产品年产品利润总利税总每百元每百元
产值加值销售收销售费额(亿额(亿销售收资产实
(亿元) (亿元) 入(亿用(亿兀) 兀) 入实现现利税
兀) 兀) 利税(元)
(元)
1996 220.56 51.38 186.9l 5.06 5.73 11.97 6.40 7.59
1997 235.73 49.76 207.87 6.44 7.32 15.23 7.33 9.34
1998 260.72 56.36 247.46 8.24 10.36 18.90 7.64 10.56
1999 316.10 70.64 300.39 10.75 15.54 25.91 8.68 12.11
2000 377.57 94.10 377.09 14.25 25.16 39.24 lO.43 16.18
200l 505.30 120.38 482.86 15.99 33.31 50.82 10.52 35.78
资料来源:《浙江统计年鉴》(1996--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整理汇编
服装产品也是浙江主要出口大类产品。据海关统计,到2001年在浙江外贸出
口中服装及衣着附件的出口贸易额占浙江外贸出口总额的15 8%,位居全省出口
量第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0年全国服装行业500万销售收入以上的企
业总产量为71 59亿件,浙江省为1l 55亿件,占总产量的16 13%,居全国第二位。
浙江省服装出口在全国服装出口中的地位。2001年浙江省服装出口52 06亿美
元,与上年相比增长2 12%。2001年全国服装出口贸易总额为365 615亿美元,
浙江省占14 24%(见表3—6)。
表3—6: 浙江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情况及在全国服装出口中的地位
年份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l浙江出口金254284 291666 302488 346770 509774 520600
37
额(万美元)
全国出口金2497660 3i75368 3005720 3008500 3607200 3656150
额(万美元)
比重% lO.18 9.18 10.06 11.5 14.03 14.24
资料来源:《浙江统计年鉴》(1997--2001年).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对外
贸易年鉴》(1997--2001年).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整理汇编.
在浙江经济格局中,轻工业一直是占比重最大的产业,也是浙江经济中发展
最为快速的产业。在其轻工业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又是纺织服装业.据海关
统计,2001年在浙江外贸出口中服装及衣着附件的出口贸易额占浙江外贸出口
总额的15 8%,出口连续六年位于首位,其出口创汇率逐年增加,对浙江外贸出口
的贡献度也是逐年提高。90年代以后服装业的发展增速超过了纺织业,已成为浙
江出口创汇的骨干产品之一(见表3—7)
表3—7: 浙江省规模以上的服装企业创汇指标
年度省服装工省出口创纺织服装服装出口占省出口占大纺织
业总产值汇额(亿出口仓0汇创汇额创汇比重出口创汇
(亿元) 美元) 额(亿美(亿美元) % 比重%
兀,
1996 220.86 93.34 32.32 18.43 19.7 57.02
1997 235.73 111.20 38.70 20.40 18.35 52.71
1998 260.72 108.66 42.OO 26.60 24.48 63.33
1999 316.10 128.71 51.01 34.68 26.94 67.99
2000 377.57 177.32 77.47 45.98 25.93 59.35
2001 505.3 229.8 90。26 52。06 22。65 57。68
编。
资料来源:《浙江统计年鉴》(1997--2001年).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整理汇
第三节非正式制度与地域文化
一、非正式制度
几乎所有的有关浙江省企业集群的文献资料都表明,人文环境的制导机制在
浙江省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这种人文环境的
核心是业主之间信任和承诺为主要内容的协作精神。根植于本士文化的信任和承
诺相当于一种稳定的“默契”契约,它有效地抵消了处于分工地提高而造成的资
产专用性的上升,减少了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从而使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本土
文化,特别是家族文化对浙江中小企业集群演进中的经济绩效有着非常重要地影
响。费孝通先生曾指出,中国社会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即社会”关系是逐
渐从一个个人推出去地,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
地网络。”9这种“差序格局”在浙江地中小企业集群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浙江
真正脱离社会网络建立起来得私营企业不是没有,但数量有限。即使企业最初是
由纯经济联系组成,企业要获得发展,也要逐渐发展出一组社会网络,或者两者
同时进行。
“差序格局”决定了一个人在不同场合对待同一个人,或同一场合对待不同
人的关系和态度。因此,它是特殊主义取向的。在历史上,浙江省是一个受宗族
文化影响较深的区域。据周晓虹的研究表明,近代以来现代因素的增长使宗族血
缘关系弱化,从苏南到浙北、再到浙南呈递减状态。浙江私营企业的成长轨迹,
尤其明白地显示出了家族文化的印记。解放前,浙江一带的民营经济是全国最为
发达的,出现了“宁波帮”这样带有区域性质的民营家族企业群。解放初期全省
有民营企业7650家,还有60余万户个体经商户。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文化大革
命,到1978年仍有个体工商户2086户。改革开放后,浙江民营家族企业迅速崛
起,到1999年已达14.64万家,个体工商户160余万户。这些家族企业和家庭经
商户已经成为浙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为浙江经济近20年来的快速发展作出了
巨大贡献。
在历史上,浙江是一个受宗族文化影响较深的区域。在浙江乡镇企业的发展
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由于浙江农村的工业化和西方发达国家原
先的工业化不同,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管理及佣工制度,使大批乡镇企业员工不
是由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构成,而是由具有各种先赋性关系的人群在自己原先生
活的区域中建立起来的。另一方面,在“离土不离乡”的政策背静下,新建的企
业要想突破自我发展的障碍,最好或者说最为经济的方法便是借助血缘或地缘关
系。也就是说象征企业以及其经营者非经济的社会交往和联系往往是企业及其经
营者非经济的社会交往和联系往往是企业与外界沟通信息的桥梁,是获取稀缺资
源和争取经营项目的非正式制度。
仔细观察浙江中小企业发展和组织结构、管理,不难发现,在许多方面都烙
上了家族制度的印汜。比如,在宁波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地利用了宁波与
上海得亲缘网络关系。在宁波服装业的初创时期,与宁波具有血缘关系的上海技
术人员起了重大作用,他们给宁波中小企业带来了技术和信息。另一方面,在乡
镇企业的内部管理组织形式上同样表现出很强的家族化倾向。据王晓毅、朱成堡
在温州苍南的调查,在所调查的企业职工名单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把企业主以
及职工的子女、亲戚作为招工的首选人员。管理中的家族伦理约束简化了企业的
监督和激励机制。在中小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中仍然是一个“互识社会”,家
庭伦理范畴的人情交换往往同经济交换同样重要。
在浙江中小企业中,以亲缘或准亲缘网络为基础的企业比例非常高。在浙江
私营企业中,以亲缘或准亲缘网络为基础地企业比例非常高。从某种程度上说,
浙江尤其是温州台州地多数私营企业是在家庭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地。据统计,
早在1985年,温州家庭工业就已发展到13.3万户,产值11.3亿元,占农村工
业总产值地61%。此后家庭工业不断发展壮大,有的成长为比较大地私营企业。
这充分显示了亲缘网络对温州乃至整个浙江私营企业的渗透以及对企业创建的
作用。在浙江私营企业中,这种亲缘或准亲缘网络型企业又可以大致分为四类:
一是家庭网络型,这种企业属于家族成员共同所有,为家庭成员共通管理:二是
家族网络型,它是由同一宗族不同家庭合作构成的企业。构成企业基础的家庭通
常由一人在企业中作代表,参与对企业的管理和控制;三是姻亲型,这种企业建
立在姻亲的基础上,由具有姻亲关系的家庭共同出资组成:四是准亲缘网络型,
这种企业是由不具有亲缘关系的家庭共同出资组成,它或者是建立在业缘基础
上,或者是建立在朋友的感情基础上。
在浙江真正脱离社会网络建立起来的私营企业不是没有,但数量有限。1997
年全省人均GDP增长速度最快的20个县市中,有2/3以上的县市民营家族企业经
济比重超过50%,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据统计,1998年家族企业的工业总
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的42.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省的67.5箱:新增工业产值
593亿元,占全省新增额的64.46%:新增税收12.4l亿元。
二、地域文化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有着历代相传的商业文化和金融业传统。历史上一些著
名的思想家,大都提出过重要的经济思想和发展经济的主张,形成“一利并存”和
“工商皆本”的精神遗产。南宋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叶适提出“功利与仁义并存”
的新价值观。浙东学派陈亮还明确提出“工商皆本”的观念。这些讲究功利实用
观点,与“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的儒学主流观点直接相悖,不但在当时影响很大,
而且长远影响浙江人的思想和行动,奠定了浙江人重实际、讲实利、求实效的思
想文化基础。“重视工商”的传统文化必然带来金融业的发展。在南宋时,浙江就
有很多业务相当的“贡库”,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当铺。明朝中叶以后,浙江的钱庄
业发展得很快,最兴盛时期,浙江曾有钱庄890多家,宁波就有160家。在鸦片战
争以后,钱庄这一旧式金融机构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向资本主义金融资
本的范畴转化,钱庄的业务经营手段开始资本化了,许多钱业中人向银行家转化。
民国时期的江浙财团就曾因其资金雄厚、实力强大,给予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
以巨大的影响。
历代相传的商业文化和金融业传统,使浙江人具有善于经营工商业的独特优
势,~有机遇就能“造市”,很多事情为全国开了先河。宁波依托“红帮裁缝”的
传统技艺,大力发展服装产业;绍兴借“日出华舍万丈绸”的传统经济,建成了闻
名全国的中国轻纺城;永康利用“百工之乡”的优势,大力发展小五金;温州更
是利用“其货纤靡、其人善贾”的特点,通过十万供销大军在全国各地甚至国外
推销产品或采购原材料,以及在本地建立各种专业市场,以市场为媒介,自己投
资、自己创业,组建遍布农村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作坊式的生产,逐步形成
了皮鞋、低压电器、打火机、眼镜等鲜明的特色产业群。
浙江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传统久远,其“善进取、急图利”和“崇尚柔慧、厚
于滋味”的吴越文化传统,催生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
的浙江精神,支撑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迅速
发展。浙江经济也称“百姓经济”,全省300多万创业者托起了200多万户企业
和个体经济,创业者人数约占全省总人口的6.4%。在一些经济强县,如慈溪、温
岭、诸暨、义乌等,平均每10人就有一人经商办企业。数百万人民的实践和参与,
是浙江中小企业绵延不断的发展动力和永不枯竭的竞争力源泉。
4I
第四节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主体,而中小企业又是浙江省民营经济的主要实体。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够加速自身的高速成长,企业的高速成长又能推进产业结
构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因此,研究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对研究区域经
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浙江经济的特色是专业化产业区量多面广,而在每一
区域中,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知识和技术最密集的企业,往往成为所在区域
技术创新和新知识扩散的“中心”与“源泉”。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必然会带动整个周边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度化,形成专业
化产业区块状经济。而专业化产业区的发展正是带动整个浙江经济增长的主要基
地。浙江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与浙江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可以用图3—1表示。.///i\
图3—1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与浙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浙江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与科技力量向企业集中有很大
关系,在浙江省的各个技术创新源头中,企业在研发实力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
这也是浙江与其他一些省份不同的地方。浙江企业拥有全省77%的科技人员,
70%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而高等院校只拥有全省10%的科技人员,15%的科学
家和工程师。这种科研力量分布情况表明浙江省已经脱离了过去2/3的科技人才
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不合理状况。科技人才的布局渐趋合理,科技人才向企
业集中。提高了浙江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也反映出企业对技术
开发的重视(见表3--8)。
表3—8: 浙江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弱调查(%)
企业创新能技术能力未稍有开展或一般或行业做得较好, 做得很好,
力评价开展或做得做得太少, 平均水平处于行业的达到行业的
太少处于行业中最高水平最高水平
下水平
1999 2.1 20.2 20.2 58.8 8.7
资料来源:陆立军等.2002.《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区域产业竞争力——基于
116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问卷调查及案例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作者整理汇编.
企业用较少的资金和人力,获取了较为先进的技术,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物
力。据余浩(2001)调查,浙江省的中小企业使用国际20世纪60年代及以前技
术水平占4.38%;国际20世纪70年代技术水平占19.63%;国际20世纪80
年代技术水平占38.50%:国际20世纪90年代技术水平占36.63%。
表3—9不同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对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
城区处于行业处于行业处于行业处于行业处于行业加权值
底层中小水平平均水平中上水平最高水平
杭州32.70 53.10 10.20 3.62
宁波1.10 4.30 29.80 56.40 8.50 3.67
绍兴3.10 10.40 17.70 58.30 8.30 3.52
嘉兴2.60 4.40 24.60 55.30 5.30 3.33
湖卅I 37.50 45.80 16.70 3.79
舟山12.OO 28.00 56.00 3.32
温州2.40 19.50 65.90 9.80 3.76
台卅I 1.30 l_30 18.40 63.20 lO.50 3.64
金华1.90 16.70 31.50 42.60 5.60 3.28
衢州6.50 13.00 39.10 38.OO 2.20 3.13
丽水6.40 5.80 38.00 41.50 4.70 3.22
资料来源:陆立军等.2002.《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区域产业竞争力——基于
116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问卷调查及案例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作者整理汇编.
同时,企业创新程度的不同(见表3—9)也导致了浙江各地区经济增加的
差异(见表3—10)。
表3一10浙江各地市1991年、2001年平均经济增长率(%)
城区1991年GDP(亿元) 2001年GDP(亿元) 1991--2001年平
均经济增长率
(%)
杭州208.5 1568.0 22.5
宁波169.8 1312.7 22.68
绍兴91.2 604.2 23.69
嘉兴60.5 385.0 20.80
湖州98.1 822.5 20.32
舟山28.9 126.7 15.86
温州92.9 932.1 25.93
台州77.1 597.3 23.92
金华40.2 176.3 22.70
衢州28.8 158.9 15.92
丽水87.5 747.5 18.61
资料来源:1991.《中国统计年鉴》:2001.《浙江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
社.作者整理汇编。
对各地区过去11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和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权平均
值进行回归,用最小二乘法可以得到回归方程:Y=9.597x一12.231,其中】,为各
地区过去11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X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权平均值。检验
结果显示f值2.828>to。(9)=2.262。
这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各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同理回归得
F=7.999>ro。;(1,9)=5.12。所以回归方程与回归方程中的各个偏回归系数都是
显著的,即上述回归方程通过了各种检验。
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另一项指标是专利的数量和构成。企业的技术专利
和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也有密切的相关关系(见表3—11)。这里把专利分
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和国外申请专利。分别给予不同的权重值。
然后对专利技术与经济增加进行回归,对比二者得互动关系。
表3~11浙江省各地区企业拥有专利技术构成(%)
城区无专利发明专实用新型外观专利国外申请专加权值
利利
杭州O.53 O.20 0.10 O.08 0.00 1.67
宁波O.55 0.13 0.26 O.05 O.00 1.82
绍兴O.62 O.13 O.15 0.06 O.01 1.46
嘉兴0.78 0.04 O.09 O.03 0.01 O.66
湖州O.75 0.17 0.08 O.00 0.00 1.17
舟山O.76 O.08 0.04 O.08 O.OO O.80
温州O.54 O.05 0.29 0.07 0.00 1.64
台卅l 0.46 O.18 O.22 0.07 0.00 2.0l
金华0.52 0.1l O.17 0.09 0.04 1.72
衢卅l 0.77 O.09 O.13 O.00 O.00 0.96
丽水0.52 0.1l O。26 0.04 O.OO l。68
资料来源:陆立军等.2002.《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区域产业竞争力——基于1 162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问卷调查及案例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作者整理汇编.
我们对各地区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和各地区的专利水平作回归分析。可以得到
回归方程:
Y=4.787x一14.381,在这个式子中j,为各地区过去11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x为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权平均值,检验结果显示t值2.654>to。(9)=2.262。这
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各地区经济增长有重要的影响。同理
F=7.043>Po。,(1,9)=5.12。这也说明回归方程与回归方程中的各个偏回归系数
都是显著的,回归方程经过各种检验是合格的。
第四章理论与实证分析总结
从文中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小企业高速成长的动因源
于企业集群与集群式创新(技术学习与引进)。而这两大因素有较强的外部效应,
即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的促动作用:因此,通过培育中小企业集群来发展地方
特色产业、提高区域竞争优势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完善中间产品体系,改进交易方式,培育专业市场,提高交易效率,
鼓励公平竞争,促进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推动中小企业集群的演进。交易方式的
改进可以降低中间产品市场(包括最终产品市场)的交易费用,从而推动集群内
分工的发展及其市场范围的扩大。在交易方式的改进过程中,不仅交易主体的主
管努力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政府也起着重要作用。竞争是保障集群效率、促进
创新溢出的重要机制。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制定政策,一方面限
制垄断、鼓励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制止恶性竞争以避免中小企业集群过早地“退
化”。集群化的一个负面效应是企业的集聚使相互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生
存困难的企业可能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如低质量低价格经营、偷税漏税等。
此外,在全行业出现衰退时,因其生产设备难以转移,企业主往往为减少损失而继
续维持企业的经营,或为争夺极为有限的市场,偷工减料极力降低成本,使市场上
的产品质量不断下降。同时,企业之间建立在信任与承诺基础之上的网络关系也
会随之瓦解,并最终将可能导致集群化的毁灭。因此,在集群化过程中既要避免不
正当的或过度的市场竞争,同时又要保证行业的竞争优势,并不断洞察行业的发
展动态,在出现衰退迹象时,积极引导企业的转型。
此外,中小企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特定关系中本身就隐含着专业化分工
与协作,它是集群化的基础条件。专业化形式不同,出现不同的中小企业组织模
式,专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集群能否正常运营和良性发展。地区
专业化不仅能给各个中小企业之间协作提供空间上的便利,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形
成一种专业氛围,有利于企业和地区文化的发育成熟。在知识经济时代,专业化
与分工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意义更为重大。
随着信息传递日益加快,交通运输越来越便利,地区间的贸易障碍进一步减
少,贸易竞争会愈加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更多的则是智力资源的
较量。在这种情况下,地方产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能力上。专业化与分
工的一个间接效应便是推动技术不断进步,可以提高集群内部各企业的技术水平
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集群的竞争优势。
第二,依托本地文化,建立企业网络,发展各种中介组织,维护业主间的“信
任与承诺”,强化集群的制度性优势。中小企业集群在本质上是植根于当地文化
的网络性组织,业主间的信任、承诺、长期合作关系相当于高效的非文字契约,
极大地降低了集群内地交易费用。但由于企业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个别业主的不
道德行为也会危及整个集群的运行。为此,地方政府应采取间接手段支持集群内
各种中介组织的发展,强化集群原有的非正式关系,进一步提高败德行为的代价,
保证契约的“绩效性”。
中小企业集群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区域产业群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良好的产
业文化推动了企业间各种正式和非正式交流与合作的建立并维持,避免了企业间
不正当的竞争、相互排挤甚至拆台,也减少企业间经济纠纷的发生。
第三,营造创新环境,培育“产业氛围”,健全技术创新支持体系,建立中
小企业集群与大企业间的协作体系,实现集群内外的协同创新。“产业氛围”和
企业间的合作精神是中小企业集群创新优势的源泉,而大中小企业间的协同创新
可以实现“行为优势”与“规模优势”的有机结合,加速创新步伐。地方当局在
培育集群时,不应只局限于工业园区、交通运输等方面的硬件建设,而更应注重
集群内企业间的互动关系的促进及创新环境的营造。
第四,改善融资体制,完善社会化服务系统。集群经济是中小企业集群内在
优势的外在表现形式,但它是以企业的不断分化繁殖未前提的。社会化服务系统
是中小企业实现高度专业化生产、通过企业间协作获得外部经济(外部规模经济
和外部范围经济)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实质上是各部门、各行业、各
企业之间的社会分工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协作。完善的社会化服务系统保证中小企
业群内部结构不断优化,集群健康、稳定发展。
47
注释
1[英]马歇尔.1997.《经济学原理》冲译本.商务印书馆.P280.
2
Bacattini,G,1978,The Development ofLight Industry in Tuscany:An interpretation,
Economic Notes.Vol 3,P55.
3【美]迈克尔·波特.2002.《国家竞争优势》.中译本.华夏出版社.P2.
4陈介玄.1994.《协力网络与生活结构——台湾中小企业的社会经济分析》.台湾
联经事业出版社.P19—43.
5仇保兴.1999.《中小企业集群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P45
6石忆邵.2001.《企业群落理论及在中国的实践》.同济大学学报.vol 4.P43.
7
Chandler,Jr.,1990,Scale and Scope:The Dynamics ofIndustrial,Harvard University
Press,P1.
8同1
9费孝通.1985.《乡土社会》.三联书店.P28
参考文献
[1][德]阿尔弗雷德·韦伯.1997.《工业区位论》.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2][日]植草益.2000.《日本的产业组织》.中译本.经济管理出版社
[3]陈介玄.1994.4、陈立旭.2001.论家族文化与浙江企业组织.《经济评论》
第五期.
[5]程恩富.伍山林.2001.《企业学说与企业变革》.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6][美]多西等编.1992.《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
[7]董景荣.2000.《技术创新过程管N--N论、方法及实践》.重庆出版社
[8]费孝通.1985.《乡土社会》.三联书店
[9]傅汉清.2000.《荚国小企业研究》.中国财政科学出版社
[10]傅家骥.姜彦福.雷家啸.1992.《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发展之路》.企业管
理出版社.
[11]顾朝林.赵令勋.1998.《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与园区》.中信出版社
[12]金祥容等.1998.《组织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杭州大学出版社
[13]景芝英.徐雪梅.1998.试论聚集经济的本质.《财经问题研究》.第十一期
[14]鞠晓峰.张帅.2000.小企业集群化发展模式的理论分心及其启示
《数量经济技术研究》.第六期.
[15][英]K.J.巴顿.1984.《城市经济理论与政策》.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16]李平.1999.《技术扩散理论及实证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
49
[17]李永刚.祝青.2000.浙江小企业群落发展初探.《工业经济》.第十一期
[18]李子和.陈省平.郭汝丽.1999.高新区高技术群落的优化效应.《科学研究》
第三期.
[19]刘东.杜占元.1998.《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刘乃全.2000.外部性、递增收益与区域经济发展.《外国经济与管理》.第十
期.
[21]刘友金.2001.《企业技术创新论》.中国经济出版杜.
[22]陆德明.1999.《中国经济发展动因分析》.山西经济出版社。
[23]陆立军等.2002.《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区域产业竞争力——基于1 162家科技
型中小企业问卷调查及案例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
[24][美]罗纳德-科斯.1994.《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
[25][英]马歇尔。1997.《经济学原理》。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26][美]迈克尔·迪屈奇.1999.《交易成本经济学——关于公司的新的意义》
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
[27][美]迈克尔·波特.2002.《国家竞争优势》.中译本.华夏出版社.
[28]宁钟.2001.国外创新与空问集群理论评述.《经济学动态》.第三期
[29][美]诺斯.1994.《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
[30][英]P·斯通曼.1989.《技术变革的经济分析》.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31]仇保兴.1999.《小企业集群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32]石忆邵.2001.企业群落理论及在中国实践.《同济大学学报》.第四期
[33]尚勇.朱传柏.1999.《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
[34]锁箭.2001.《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5]王缉慈
第六期
[36]王缉慈
1998.关于我国区域研究中的若干新概念的讨论.《北京大学学报》
1999.知识创新和区域创新环境《地理经济》.第一期.
[37]王晓毅.朱成堡.1996.《中国乡村的民营企业与家族经济》.山西经济出版社
[38]王永生.1999.《技术进步及其组织——日本经验与中国时间》.中国发展出
版社.
[39][奥]熊彼得.1990.《经济发展理论》.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40]熊军.2001.群的概念、假设、理论及其启示.《外国经济管理》.第四期
[41]袁礼斌.2001.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经济学动态》.第
一期.
[42]张金锁.康凯.1999.《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43]周伟林.严冀等.2004.《城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44]周文.1999.产业空间集聚机制理论的发展.《经济科学》.第六期
[45]周晓虹.1998.《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里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
三联书店.
[46]朱潋.2003.服装产业集群与宁波区域经济发展.《浙江学刊》.第5期
[47]Aghion,P.;Harris,C.;Howitt,P.;Vickers,J.,2001,Competition,Imitati
On and Growth with Step—by—step Innovation,forthcoming in the Review
of Economi C Studi es.
[48]A1chian,A.A.,Demsetz,H.,1972,Production,Information Costs,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01.62,No.5,
p777—795.
[49]Alex Hoen,1997.Three Variations on Identifying Cluster,Paper
Prensented at the OECD——Work Shop on Cluster AnalysiS and Cluter——based
Pol icy,Amsterdam,Vol 10,Oct.
[50]Alla,S.,Carrie,2000,From Integrated Enterpreses to Regional
Clusters:the Changing Basis of Competition,Computers in Industry
Vol 42.p289—298.
[51]Andrea Fosfuri,2000,Patent Protection,Imitation and the Mode of
Technology Transfer,International 70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Amsterdam,V01.18,Oct,p1129.
[52]Arrow.K.J.,1974,The Limits of Organization,New York:Norton
[53]Arrow.K.J.1962,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01.29,p155一173.
[54]B.,S.,Tether,1998,Small and Large Firms:Sources of unequal
Innovation,Rearch Policy,V0127,p725—745.
[55]Bacattini,G.,1978,The Development of Light Industry in Tuscany
An interpretation,Economic Notes,Vol 3,p55.
[56]Baldwin,w.and Scott,J.,1987,Market Structure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Harwood AcademiC Puhlisher.
[57]Barney J.,1991,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of Management,Vol 17,p99—120.
[58]Barney,J.B.,1986.Organization Culture:Can it Be a Source of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1
p656—665.
[59]Becker,G.S.,1964.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60]Boisot,Max H.,1995,IS Your Firm a Creative Destroyer?Competitive
Learning and Knowledge Flows in the Technological Strategies of
Firms,Research,Policy,V01.24,p489—506.
[61]C.,de,Bresson,1999,An Entrepreneur Cannot Innovate Alone:Network of
Enterprises Are Required,Presentato Alia DRUID Conference on
systems of Innovation,Aalborg,Denmark,Giugno.
[62]C.,Edquist,1997,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in Systems of
Innovation:The State of the Art,Working Paper,Sweden,Linkoping
University.
[63]Chandler,Jr.,1990,Scale and Scope: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4]Coase,R.,1937,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s,Vol 4,p386—405
[65]Cristiano Antonelli,2000,Collective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and
Innovation:The Evidence of Techn0109ical Districts,Regional
Studies,Vol 34,No 6.
[66]Edward,J.,Feser:Edward,M.,Bergman,2000,National Industry Cluster
Templates:AFramework for Applied Regional Cluster AnalysiS,Reginoal
Studies,2000,Vol 34,No 1,pl一19.
[67]E.,J.,Feser,1998,Old and New Theories of Industry Clusters
In:Clusters and Regional Specialization,Loden:Pion Limited,p18—40
[68]Foster,R.,1986,Innovation:The Attacker’s Advantage,Summit Books,
New York.
[69]Freeman,C.,1982,The Economics of Industial Innovation,The MIT Press
[70]Hove,N.,Van Den:Theo,J.,A.,:Roelandt,T.,Grosfeld,1998,Cluster
Innovation Styles,Technology Analysis&Strategic Management,Vol
8,No 4.
[71]J.,A.,Schumper,1939,Business Cycles:A Theoretical,Historical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apitalist Process,New York:
McGrew-Hill.
[72]J.,A.,Theo Roelandt:Pimden Hertog,1998,Cluster Analsis
&Cluster—Based Policy in OECD—Countries,OECD Report.
[73]J.,Schmookler,1996,Invention and Economic growth,Havard University
Press.
[74]K.,Head et ol,1995,Agglomeration Benefits and Location Choice,Jou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 38.
[75]Mansfield,E.,1968,Industrial Research and Techn0109ical Innovation,
New York:W.W.Norton
[76]Markusen,A.,1996,Sticky Places in Slippey Space:A Typology of
Industrial Districts,Economic Geography,Vol 4,p293—313
[77]Michael,E.,Porter,1998,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 i i,p77—92.
[78]Michael,E.,Porter,1990,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New
York:The Free Press.
[79]Michael Maccoby,1997,Learning to Partner and Partnering to Learn,
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Vol 5,p58—57
[803N.,Resenberg,1982,Inside the Black Box:Technology and Economics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Vol 3,No 24,p106.
[81]Piroe,M.:Sabel,C.,1984,The second Industrial Divide:Possibil ities
for Prosperity,New York:Bsic Books.
[82]Panzar,John,C.:Robert,D.Willing,1981,Economics of Scop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2,p268—270.
[83]Peter Swann:Martha Prevazer:David Stout,1998,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Cluster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4]Rui Baptista,2001,Geographical Clusters and Innovation Diffusion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Vol 66,p3卜46.
[85]Rui Baptista:Peter Swan,1998,Do Firms in Clusters Innovate More
Research Policy,Vol 27,p525—541.
[86]Sharad Chari,2000,The Agrarian Origins of the Knitwear Industrial
Cluster in Tiruppur,India World Development,Vol 3,p570—599.
[87]Thorelli,H.B.,1986,Networks:Between Markets and Hierach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 7,p37—51.
[88]Wernerfelt,B.,1991,A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Impiications for Strategy Formalation,Califomia
Management Review,Vol 33,pl 14—135.
[89]Willjam,J.,Abernathy and James,M.,Vtterback,1978,Pattern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Technology Review,Vol 80,No 7.
[90]Williamson,0.E.,1985,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
Firms,Markets,and Relational Contracting,New York:The Free
Press,p163.
[91]Young,A.,1928,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The Economic
Journal.
后记
三年前,当我背负行囊,走迸南方这个美丽的校园时,我知道我将度过我人
生中最为壮丽的一页。复旦给予我的不仅是更深奥的学识,更为重要的是,复旦
给予了我更广阔的视野,而这视野在未来当我无论面对多么困难的选择时,都会
以更为成熟的姿态来面对。
在复旦,引我走入学术之门的是我的老师,尹伯成教授。一位真正善良正直
的学者。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尹老师对我关怀备至,不仅给予我学业上的指导,
更教给我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正直的人生哲学,使我受益匪浅。本文是在尹老师的
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选题、研究框架、开题论证,到逐字逐句对我的初稿
修改、最终定稿,无不渗透着导师的心血。在此,向尹老师表示最真挚地感谢!
在论文的选题和开题中,李慧中教授和李洁明教授对论文的题目、结构和研
究思路都提出了许多很好建议,使我深受启发,为我能顺利完成论文的保证。
此外,复旦大学出版社王联合副教授、李华博士和我的同学张吉鹏。他们对
论文早期的框架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这也极大开阔了论文的视野和写作思
路。
尽管以上提到的许多人都对本文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我郑重声明,由
于我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本文难免有错误和缺陷,所有这些都由我自己
负责。在这里,恳请各位老师和读者批评指正。
罗翔
2005年4月8日
于复旦园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
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
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煦一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复旦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韶分内
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比
规定。
碘日期:磕L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