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3212产业转移与中国区域经济梯度发展

武汉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产业转移与中国区域经济梯度发展
姓名:杨桃珍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曾国安
20050501
中文摘要
产业转移作为国家和地区之间实现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已经引起国际社会
的广泛关注。对我国来说,东部地区凭借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及国家优先发展政策,
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月益扩大,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的
发展,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产业转移与
我国区域经济梯度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先对产业区际转移及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的涵义作了界定,然后就相关理
论作了简单的介绍。接着分析了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
东中西部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当前中西部在承接国内产业转移中应
注意的问题及政府在产业转移中应发挥的作用。
本文分六个部分展开。
第。章导论。这一部分分为-d,节,第一节简要介绍产业转移及区域经济梯
度发展的涵义与特点。第二节介绍了产业转移、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的相关理论。
这些相关理论主要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中心矽h围理论、产品生命周期轮、
梯度转移理论、雁行模式、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第二章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的影响。分别分析了产业转移对发
达地区(移出地)和欠发达地区(移入地)的影响。这种影响对双方来说,既有
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第三章分析了产业转移的规律。这一章分为三节小节,总结了自第二次世界
大战以来,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及变化趋势和国内产
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第四章分析了产业转移与我国区域经济梯度发展。这一章分为两小节,第一
节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区域经济梯度发展,主要从我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
历程及特点,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第二节分析了
我国当前国内产业转移的现状,接着分析了中西部地区在承接国内产业转移中应
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分析了我国产业转移必要性。这一章分为--d,节,第一节分析了我国
国内产业转移的必要性;第二节分析了当前影响我国国内产业转移的因素。
第六章探讨了政府在促进产业转移中的作用。主要对有关产业转移政府干预
的理论性分析、产业转移中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产业转移中政府发挥作用的主
要形式及目前我国国内产业转移中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的分析。
关键词:产业转移区域经济梯度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国内产业转移
lI
Abstract
Being all important way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dustrial migration has aroused abroad attention and study of international social.In
China,in order to haste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idwest,reduce the gap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ween east and widwest,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relation between industrial migr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adual development.
This theory first explains the definition of industrial migr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adual development.After that author introduces some relative theory Then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effects of industrial migration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Finally base on the status in quo of regional economic gradual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The author analyses the problems that the widwes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receiving industrial migration,and analyses the function of our
government in industrial migration.
The paper consists ofsix chapters besides the preface.
Chapter one is leadin.There are two sections in this chapter.The first section
briefly explains the definition of industrial migr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adual
development.The second section introduces some relative theories of industrial
migration.
Chapter two analyses the effect of industrial migration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cluding industry giving regions and industry receiving regions.The
effect includes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 OB both industrial givers and industrial
receivers.
Chapter three sums up the rules of industrial migration.There are three sections
including the general rules of industrial migration,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migration
and domestic industrial migration.
111
Chapter four analyses effect of industrial migration on regional economic gradual
development including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migration and domestic industrial
migration.There are two sections in this part.The first section firstly introduces
the COurSe and characteristic of our country participating in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migration.Then we analyses the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migration on structur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The second section introduces the
status in quo of domestic industrial migration in our country.After that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problems that mid-west shloud pay attention to in receiving industrial
migration.
Chapter fiver analyses the necessary of domestic industrial migration.This part is
departed into two sections.One section analyses the necessary of domestic industrial
migration in our country.The other analyses the reasons that block the domestic
industrial migration 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Chapter six inquires into th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in industrial migration.This
part has four sections including theory analysis of function of government,the territory
and main ways of function of government.Finally,the author gives some advice about
function ofgovernment in OUr country in induslrial migration.
Key Words:industrial migration regional economic gradual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migration domestic industrial migration
IV
郑重声明
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学位论文没有剽窃、抄袭、
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
果和法律责任,特此郑重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孕挑哆
冽S年S月2』日
引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域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国际问的经济及技术交流
日趋紧密。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利益的驱动下,纷纷降低投资及贸易的门槛,从而
推动了资本和技术跨区域流动空前高涨。在此背景下,作为一个包含国际间和区
域间投资和贸易活动的综合体,产业转移逐渐成为国家之问和地区之间实现经济
合作的重要形式。从宏观层面看,这种以寻求更有利的生产经营地点,以及抢占
市场制高点为根本出发点的产业迁移过程,有利于各种产业或生产环节在更广阔
区域内的优化配置:但从中观层面看,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出地的影响并非总是有
益的。
从日本产业转移过程来看,日本通过产业转移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取得极大成
功。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通过产业转移,日本将劳动密集型的工序转移到东
南亚,并使本国与亚洲新兴工业国和地区以及东盟国家和地区之间形成了水平分
工和垂直分工,从而使日本的制造业在20世纪80、90年代一直保持在世界一流
的竞争力。而香港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则是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
重要的例证。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由于面临劳动力和
土地成本上升,发展空间有限等问题,大举北迁,而本地又未能及时建立高附加
值的制造业,致使本地制造业日渐萎缩,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
重从1970年的30.9%,降到目前的5%左右,而且制造业中缺乏高附加值工业,从
而最终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冲击的中国香港经济出现衰退。可见,产业转移将会
对区域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关产业与区域之间关系,波特教授在其《国家竞争力》一书中有过深刻的
描述。他指出,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是通过国家或地区产业的竞争力来表现和实
现的,国家或地区竞争力集中体现在这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上。产业与区域是密
切联系的,产业是区域的产业.区域是产业的区域,产业的组织必须依托特定的
区域,而区域的发展则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因此,正确对待产业转移,对其进行
必要的引导与调节,对保持和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都是非常有
必要的,已经成为各个区域普遍关注的问题。
对于我国而言,研究产业转移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地,按产业转
移涉及的地域范围不同,产业转移可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转移。现阶段,
两种产业转移在我国都表现得比较突出。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交通运输、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等条件逐步变化,中国正成为国际产业资本的重
要指向地:另一方面,我国地域广阔,经过多年的非均衡发展,地区间已存在较
为明显的产业梯度和经济梯度,伴随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国内区际间的产业转移
也将迎来迅速增长期。因此,产业区际转移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现象,需要
进行重点研究。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国际上,迄今为止的大多数有关产业区际转移的著
作中所论及的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国际问的产业转移,如小岛青的“边际产业扩
张理论”(kojima,1978),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论”(R.Vemon,19660),都建立在
对本国产业向外转移的基础之上。而国内对产业转移的相关领域的研究尽管已有
~定基础,但也主要集中在国际产业转移的领域,对于国内地区间的产业转移虽
有所涉及,但总体上存在一定缺陷。一是这些研究主要沿用了国际产业转移的理
论框架,缺乏对国内区际产业转移的特征分析:二是除了极个N#I-,大多数研究
都只停留在一般性的理论阐述,而未对产业转移的内容作实证研究;三是这些研
究都只是单从产业的角度来研究产业转移,没有将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发展结合
来研究,本文将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结合起来研究,对于加快产业区际
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2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产业转移、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的涵义
一、产业的界定
产业是当代经济分析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范畴,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最
初的含义是指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行业,即生产同一类产品的若干相互联系的企
业的集合。随着人类的经济活动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服务业
和各种非生产性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产业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现在,产业不
仅仅指生产性部门,而且还包括那些提供服务的非生产性部门。由此,可将产业
晃定为:所有从事赢利性经营活动并提供同一类产品或劳务的企业群体。
不同的经济分析目的,产业的划分也有所不同。根据本文研究分析的需要,
以生产要素的集约度为标准,将产业从低到高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
术密集型三个梯级,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生产成本中活劳动含量较多的产业。如服
装、纺织、烟草、皮革、饮料、食品、工艺品等。资本密集型产业是那些有机构
成较高,劳动成本较低规模效益比较明显的行业,这类产业包括钢铁、冶金、汽
车、家电、一般机械、化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发达与否是一个国家是否实现了
工业化的标志。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指那些技术的贡献度很高、技术开发费用大、
风险大、利润率也极高的行业,如微电子与计算机、信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
新材料新能源、精密机械、精细化工、激光技术航天技术与空阆资源开发等产业。
这种划分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发展而动态变化的。例如传统农业是劳动密
集型的,但现代的农业就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投入,而当代生物农业则应属于技术
密集型的了。
二、产业转移的涵义及特点
1、产业转移的涵义
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顺应竞争优势的变
化,通过跨区域的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从而
产业表现为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
根据产业转移发生的地域范围不同,产业转移可以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
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一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
区。国际产业转移的典型现象是20世纪下半叶,一些产业的生产从部分发达国家
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并且随着接受产业转移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工
业化进程,部分产业再次转移到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此形成了一个连绵的
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国内产业转移是指一国(尤其是大国)内部不同经济发展水
平的地区之间,某些产业因为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从一个地区转移到
另一个地区。如我国目前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2、产业转移的特点
(1)产业转移具有综合性。即产业转移是跨区域直接投资资本、技术、劳动
力及其它生产要素的集体流动,是生产方式的整体转移,具有单个生产要素流动
所不具有的特征和功能。
(2)产业转移具有阶段性。即产业转移是分层次渐进式进行的。从国内外产
业转移发生发展的现实看,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随着区域产业结构沿着自然资源密集、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和知识密集的
方向升级,产业转移也从普劳动者密集型产业为内容,逐步向着以技术密集、资
本密集、技术和知识密集的方向演化。
(3)产业转移具有梯度性。即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构成了不同的发展
梯度,这种经济梯度是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一般而言,产业转移往往是由经济
梯度较高的发达区域指向梯度较低的欠发达区域。
三、梯度及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的涵义
1、梯度的涵义
梯度一词的本来涵义是指事物在一定方向上呈有规律的递增或递减的现象,
4
是描叙事物在空间内不均匀分布状况的一个概念。在区域经济学中,梯度一般只
需考虑某一方向上的情形,广义的梯度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自然界中物质、能
量等客观事物的梯度分布;二是指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梯度分布;三是
指生态环境优劣程度的梯度分布。可见,世界万物的发展演变都是各种梯度之间
综合使用、梯度分布不断产生、消失的过程。本文所说的梯度发展是指在地区经
济领域中的梯度分布。
2、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的涵义
区域经济梯度发展是指经济在地区之间呈现一袖的不均衡发展状态,随着时间
的推移,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按顺序由高梯度地区转移到低梯度地区推进。由
于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
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一个地区
的主导专业化部门是由处在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组成的地区列为高梯度地区;一
个地区的主导专业部门都是由那些处在成熟阶段后期或衰退部门所组成的区域列
入低梯度地区。就我国来说,根据经济发展程度我国的区域可以分为三大梯度区
域即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包括天津、上海、
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市)区,面
积占全全国的17.2%,是我国人口密集和经济发达地区,形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
第一级: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6省区,面积占全
国总面积的27.8%,经济发展水平介于东部和西部之问,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
二级;西部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
内蒙古、新疆12省市、自治区。国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5.0%,自然资源丰富,
人口密度低,经济发展落后,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级。

第二节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的理论综述
从国际上来看,对产业区际转移理论的研究已经由来己久,主要包括六大理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Arthur Lewis)最早研究有关产业转移机制的问
题。他在《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一书中,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发达
国家将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部分发展中国家进行.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劳
动密集型产品的现象。刘易斯认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导致
非熟练劳动力的不足,引起劳动力成本上升,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逐步
丧失,于是部分发达国家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但是由
于历史的限制,刘易斯没有建立起关于产业转移的完整理论,他对于劳动密集型
产业发生转移的解释也停留在较浅的层次。
二、中心一外围理论
中心一外围理论是发展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他从依附理论的角度分
析了中心一一发大资本主义国家和外围一一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他认为:
由于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低而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弹性高,导致发展中国
家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和巨额贸易逆差,发展中国家被迫实现进口替代战略,试
图通过国内工业化替代进口工业化;为加速工业化进程,发展中国家向跨国公司
打开了大门,跨国公司转让的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生产中起了主导作用,但同时
它们也从那里攫取了巨额利润,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普雷维什关于“中
心”与“外围”之间经济关系的分析部分的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之间产业转移的现实,也较早注意到产业转移带来的消极作用。但是普雷维什
没有认识到是区域间进行产业转移的必然性,同时对产业转移能够加快欠发达区
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认识不足。
三、产品生命周期论
产品生命周期论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他认为,发达国家之所以
向国外转移产业是由于企业为了顺应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回避某些产品生产上
的比较劣势。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其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创新阶段、成熟阶段
和标准化阶段。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生命周期波动,导致产品生产地点的变动,
从而决定了该产品出口国和进口国地位的变化。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将产
6
品及其生产技术的周期和各国的比较优势变化结合起来,从一种动态的角度说明
了发达国家从出口、对外直接投资到进口的发展过程,其所建立的产品生产区位
的转移模式对于产业转移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四、梯度转移理论
区域经济学者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从而建立了梯度转
移理论。梯度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所包括的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
生产管理和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以后随着时闯的转移和产品生命
周期的变化,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根据梯度转移理论,每个国
家和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处在高梯度上的地区,通过发明新产品、
建立新产业,保护区域在地区上的领先地位:处于低梯度上的区域,则通过接受
从高梯度区域转移出来的产业来加速区域经济发展,进而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梯度
向上攀登,最终进入发达区域行列。
五、雁行模式
雁行模式最早是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在对日本棉纺工业发展史研究的基础
上提出的。他认为在这个工业发展过程中,包括国内市场的生产、进口、国内生
产(即进口替代)、出口(出口替代)等几个阶段,将这几个阶段串联起来,就像
雁阵飞翔一样,故而叫“雁行模式”。后来引申用来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国家
国际分工和结构变化的过程,以及表述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依存,相互波及中
依次起飞的历史过程。雁行模式反映了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巨大作
用。
六、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边际产业转移理论是由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最早根据日本对外投资的实践的
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者即将处于比较
劣势的产业亦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以回避产业劣势。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认为,
投资国从具有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而接受投资的国家接受并采角
先行的生产技术,从而使潜在的比较优势显现出来。因此,从边际产业开始进行
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投资国和接受投资的国家都有利。日本在战后曾经历了引进
现代产业部门一~创造比较优势一一失去比较优势的过程,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反
映了日本具有产业转移性质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
第二章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或地区(移出地)和欠发达地区(承接地)都会产生影
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分析这两方面的
影响对于我们充分利用产业转移的积极作用,回避或减少其消极作用具有积极的
意义。
第一节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地区(移入地)的影响
一、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效应
1、要素注入效应
从广义上讲,要素是产业可以获得的,通过对其的利用能生产出对消费者有
用的产品(服务)的有形或无形的统一体。它包括有形要素。如自然资源、劳动
力和资本等,也包括无形要素,如劳动者技能、知识和生产技术等。欠发达地区
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自然资源、资源要素丰富而资本、技术、知识等高等要素短
缺。而产业转移往往伴随大量的资本、技术的转移,也伴随着其他无形要素的进
入,具有综合性。因而能使欠发达地区迅速积累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为区域经
济的起飞创造条件。
2、技术溢出效应
产业转移往往是由经济梯度较高的地区指向梯度较低的欠发达区域,具有梯
度性。这种梯度性决定了欠发达区域移入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一般要高于当地产
业的平均生产技术水平。技术溢出效应是指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转移出去的先进技
术被移入方消化吸收所产生的技术进步,以及技术转让过程所带动的输入方的经
济增长。技术溢出可以是移入产业所包含的技术本身被移入区产业模仿、消化、
吸收,导致移入区产业的技术进步;也可能是有先进技术的移入产业在对移入区
相关产业前后波及作用的过程中,往往会拉动后者的技术进步。无论何种途径,
都将促进移入区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关联带动效应
产业关联是指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密切的联系,包括向后、向前和旁侧的
关联。产业关联带动作用实质就是移入产业关联效应的发挥过程,包括后向关联
效应、前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即移入产业的发展会形成对
各种要素产新的投入需求,从而刺激相关投入品产业的发展;前向关联效应,即
移入产业的活动能通过削减下游产业的投入成本而促进下游产业的发展;旁侧关
联效应,即移入产业的发展会引起它周围的一系列变化,如促进劳动力队伍的建
立、专业服务人员的培训、以及促进建筑业、服务业的发展等。总之,产业的关
联带动作用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功能,它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移入区域整个经济的
发展。
4、优势舟级效应
欠发达区域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资源、劳动密集而技术层次低的传
统产业比重大,先进产业比重少。区域比较优势主要以传统要素为依托,区际分
工中的地位、层次都比较低。外部先进产业的移入,为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的升级
创造了机会。因为先进产业的移入必然带动着资本、技术等稀缺要素的迅速积累,
引起区域要素禀赋的迅速变化,这种变化将有助于区域新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
的形成,从而推动产业比较优势的转移升级,提离欠发达区域在区际分工中的地
位。
5、结构优化效应
产业转移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晌欠发达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一方面,先进
产业的移入本身将使移入区产业结构中采用先进技术部门在数量上和比例上增
加,从而使区域产业结构呈现出高度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先进产业的移入.意
味着新的生产函数的导入,这种蕴涵新技术的新的生产组织方式会作为“扩散源”,
对原有的相对处于较低层次或等级的产业发生“升级转型”运动,逐步提高整个
产业整体的技术集约化程度,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进。
6、竞争引致效应
O
移入产业与当地产业相比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营销手段等方面往往
占据着竞争优势,这种优势一方面使当地产业卷入竞争之中,使移入产业打破欠
发达区域原有的低效垄断局面,改善区域产业的市场结构;另一方面,在竞争压
力下,当地产业要在移入产业的竞争中求生存发展,将不得不采用先进技术,或
技术创新,通过新观念、新工艺、新产品等拓展市场,创造新的消费取向,以提
高产业竞争力。因此,与产业转移相伴随的内外产业间竞争,能提高欠发达区域
经济运行效率。
7、观念更新效应
观念落后是欠发达区域~笔凝重的历史遗产。其传统观念突出表现在因循守
旧、小富则安的思想,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的思想,平均主义和“等靠要”依赖
心理与懒惰思想等。这些都是欠发达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欠缺的重要根据。来自发
达区域的产业移入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态。因为先进产业的移入必然伴随着与市
场经济相适应新文化的传播和扩散,即产业转移带来的不仅是品牌、资金、技术
等有形资源,更有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识和新的管理
方式等无形的资源。这些无形资源将对欠发达区域传统观念起着融合、更新、改
造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持久的精神动力。
二、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l、造成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
近年来,能源危机等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整个国际社会的关注。越来越
多的国家为了保护环境控制减少污染,开始和已经制定越来越严格的环境标准。
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污染密集型产业或产品的使用,其治理污染的外部社会成
本日益增加。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期间,其污染控制费用的比重在企业生产
成本中已非常可观。有的甚至几乎增加到企业全部成本的l/4.1,3。日本已将60%
以上的高污染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和拉美国家,美国也转移39%以上。据统计,1991
年外商在我国设立的生产企业中,污染密集企业占总数的29.12%,占总投资额的36.
80%,主要分布在橡胶塑料(占污染企业和投资额的28.39%年11 21.78%)、化-r(分别占
1 7.60%.}12 13.10%)、化纤、能源等行业。在1995年来华投资的3 2万家企业中,高
污染企业达39%。一方面,发达国家的企业主不能放弃污染产业所带来的利润,
他们追求利润的本性促使他们把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发展中
国家为了加速自身经济发展,往往忽视了环境保护,采取急功近利的行为,也乐
于引进一些高污染产业。这样,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往往导致移入地区的环境污
染和生态失衡。有时甚至发生严重的事故。1984年12月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
度的博帕尔农药厂发生毒气泄漏事故,导致50万人中毒,20万人受到严重伤害,2500
多人死亡。就是污染产业转移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一个典型例证。
2、影响了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民族产业的发展,甚至使其陷入经济依附境地
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一般是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向高附加值的资金、技
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依据比较优势原则进行的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入地而言,其
转移入的产业是偏重于利用价格比较便宜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要素,属于低附加
值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容易造成经济落后地区一味的接受传统产业的转移而缺乏
创新,使得产业结构一直处于低附加值化,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产业升级的时间。
而且,随着外资进入和产业转移的延续,不断地强化这种结构,形成了相当大的
结构刚性使德结构转换升级的代价上升。同时,国外产业的不断进入,可能会对
民族工业形成冲击,造成国民经济对外资的过分依赖,或某些关键产业被外国公
司控制,不利于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地发展。
3、使得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不断卷入世界经济圈内,容易导致经济自主能力的
缺乏
产业转移使得移入地与外界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容易受到世界经济波动冲
击,自主性和稳定性受到影响。随着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各国经济的对外
依赖程度显著增强。同时,一国出现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和改变重要经济政策,也
会给予其他国家或地区程度不同的影响,有时还可能相当严重。例如,美国“9.11
事件”发生后,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出现滑坡,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在一定程
度上受到影响。此外,产业转移可能导致移入地资本过度集中,导致某一产业被
外国投资者所控制,使其经济发展目标受到外国投资者的影响。当移出地产业转
移的目标和移入地的目标相悖对,承接地的政府已经无力做出自主的经济政策,
其经济自由决策已经难以顺利实施。
4、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地区企业的影响
产业转移的发展和外资的进入使得移入地企业难以为继,产生了一些社会问
题。随着外资的进入,国内市场出让也同时增加,不少产品市场已经为外资企业
所控制,造成了移入地企业难以生存。尽管移入企业吸收了相当一部分劳动力,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外资企业的进入也夺去了部分国民的工作。这些都影响了移入
地的安定和团结。
第二节产业区际转移对发达地区(移出地)的影晌
产业转移对发达地区的影响也是两个方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如促进产业结
构升级,也有消极的一面。如可能会导致地区产业空洞化。
一、产业区际转移对发达地区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发达地区所转移出的产业一般都是倾向于劳动密集型和一定程度上的技术、
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这些制造业就发达地区而言是早已到达成熟阶段或将要淘
汰的“夕阳产业”及环境污染型产业,而在欠发达地区则尚处于成长阶段或是急
需的。发达地区把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制造业输出到欠发达地区,而自身则重点
发展信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但是当一个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若其成熟产业
不适时转移出去,就会产生衰退产业与创新产业各方面的冲突,导致产业拥挤。
所以适时的产业转移,可以优化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使其获得自身增长的动力,
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推动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2、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资本积累,随着资本有机构成
提高,资本收益率不断下降。+通过产业区际转移可以将资本要素输入到资本相对
稀缺的国家或地区,从而为发达地区大量的过剩资本找到出路,获得大量的利润
和利息,有助于资本要素收益率的提高。通过产业转移可以缓解资本过剩的矛盾,
提高资本要素的收益率。
3、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中资源稀缺的难题
资源稀缺已经成为制约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增长的瓶颈,造成了经济高
速增长时期所需的资源主要依靠进口。而将产业向外转移,保证了发达地区能顺
利获得原材料,较好地克服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企业交易
成本提高,利润下降等诸多的不利因素。
4、有利于延长技术生命周期和技术的效用
在现代社会中,技术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发达国家将在本国已经处于成熟
阶段的技术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转移到其他还需要这种技术的国家和地区,让这
些技术继续发挥作用,从而延长了依靠该技术获取利润和报酬的期限。同时,这
样做还可以让产业移出地获得更新技术的时间和空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
产业,从而促进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5、有利于缓解国际贸易摩擦,突破或避开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贸易保护主义越演越剧,
经济发达国家争夺国际市场的矛盾和斗争变得更加尖锐化。产业转移则做到了另
辟蹊径,采取迂回战略,由双边的贸易往来转为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直接投资
方式,从而避免了经济摩擦,缓解了国际收支顺差。
二、产业转移对发达地区的消极影响
1、影响发达地区的就业水平
产业的向外转移,尽管到产业承接地工作的只是少数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
员,但仍然造成专业技术人才外流现象;而随着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本土化,
到承接地工作的劳动力会更加减少:与此同时,向外转移的产业有很多是吸纳大
量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新兴的产业多为对劳动力需求较少的资本、技术
密集型产业,这样会造成本土人员就业机会的减少。这些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移出
地就业人口失业或者劳动力过剩。
2、影响发达地区企业技术的提高
产业移出地的企业为了在技术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往往转移一些较低技术
构成的产业或进行低层次的技术转让,使移出地始终保持与承接地之闽的技术差
距,这样容易导致了发达地区企业满足于现状,不再进行大规模、系统的新技术
的研究和开发,则其生产技术再难以有重大创新,会造成发达地区高精尖技术领
域发展的滞后,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世界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比如日本在
14
所谓的“保持技术差距”战略的指导下,带来日本国内技术水平始终领先的假象,
阻碍了日本在海内外进行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造成产业结构和技术的滞后性。
3、导致发达地区产业空洞化
产业空洞化是由于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遵
循市场竞争原则,根据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生产资源最佳配
置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
产业空洞化一般会经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表现为第一、第二产业所
占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趋于上升,整个经济朝着“软性化”方向发展。
虽然“产业结构软化”是现代国家产业发展中具有共性的东西,但它却有可能转
变为产业结构空洞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并为产业结构空洞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
温床。第二个阶段表现为资本受利润的驱使,制造业的生产基地大规模外移,当
积累到一定水平,就容易形成产业空洞化。制造业生产基地的大规模外移导致国
内工业部门减少,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国内或本区域内制造业生产下降,产业
衰退,进而影响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增加,结果国内一些地方
出现“空洞化”现象。为了缓和生产和就业压力,一些企业就不得不放慢向海外
转移的步伐;产业空心化在中国香港也曾出现,由于中国内地改革开放政策的实
施,香港地区利用中国内地的廉价土地与劳动力,将各种制造业生产基地转移到
中国内地,而新的产业又没有及时引进,造成了香港地区有大量的职工失业,经
济发展陷于停滞。
第三章产业转移的规律
第一节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对于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从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历程来看,主要呈现以下规
律:
1、产业转移一般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转移的过程
产业转移一般从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转移,随后逐渐转向钢铁、石化、
冶金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然后是电子、通讯等一些较低层次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
转移。从国际产业转移的历程来看,20世纪60年代,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进行
产业结构调整,将一部分纺织工业、食品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移到一些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
的钢铁、造船、化工等产业逐步失去了在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部分产业也开始
向外转移。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抓住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和产业转移带来的机会,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产业转移主要是由相对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到次发达国家或地区,然后由
次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产业区际转移的历程来看,第一轮国际产业转移
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将一部分产业转移到亚洲
新兴工业化国家,到了20世纪80年到,这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又将产业转移到
东亚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形成一个产业转移的浪潮。从国内来看,我国东部
地区首先接受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转移过来的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
后又将一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及高耗能、高成本产业向中西部低梯度发展地区转移。
3、产业转移一般经历加工装配,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积累过渡到零部
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进而实现产业转移。
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时,是以加工贸易为开端.在发展中国家
设立加工基地,输出装配技术和中间产品,最终将产品销往各地。随着发达国家
的技术、资本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及发展中国家本身在干中学经验累积,发展
中国家的技术水平不断上升,发达国家增加了零部件和原材料等中间产品的采购,
又进一步刺激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
4、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随着国际化大生产的发展,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
大。目前,全球的跨国公司大约有6.5万家。这些跨国公司拥有大约85万家国外
分支机构。2001年这些分支机构的雇员大约有5400万人,而在1990年只有2400
万人。这些公司的销售额大约是19万亿美元,是2001年全球出口额的两倍多。
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目前分别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GDP)的1t10和全球出1:3
总量的1/3。
第二节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1、国际产业转移的层次是由低到高进行的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在经历了20世纪50至60年代的战后恢复以及70
至80年代的快速发展后,为了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巩固并维持
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开始将国内已经或即将陷入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
向其他次发达国家或地区,尤其是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20世纪60年代美国、
日本首先将纺织工业、食品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韩国、台湾、香港、新
加坡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到了70年代,这些国家的钢铁、造船、化工等产业也
逐步失去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部分产业开始向外转移。到了20世纪80年代,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继续发展,这些发达国家又开始将汽车、家用电器等产业的部
分领域的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进行生产。
2、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区位中心随着产业(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转
移模式不同。
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通常可以划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技
术在生命周期中的动态变化使得新型产业(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生
产要素的密集性也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从而导致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进而形成
产业(产品)生产区位的动态转移。一般情况下,在产业的创新阶段,属技术密
集型产业(产品),其生产区位停留在发达的技术创新国;在产业(产品)的成熟
阶段产业(产品)表现为资本密集型,此时创新国开始采取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
进行产业转移,即在国外建立子公司进行生产,移入国一般是那些收入水平与创
新国相似.但劳动力成本略低于创新国的国家和地区,其生产区位中心逐渐转移
到其他发达国家或地区:在产业(产品)的标准化阶段,这一时期产业(产品)
表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移出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等多种形式,将
产业(产品)生产转移到工资最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其生产区位中心也相继
从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3、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逐步实现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
的转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要素的密集性也会发生变化,旧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新
的比较优势将不断产生。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初期,劳动力丰裕而资
本和技术短缺的要素禀赋状况决定了其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随
着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要素禀赋状况必然发生变化,劳动力这一要
素由于不断地得到利用而短缺,相应的资本和技术这两种生产要素由于不断累积
而日益丰裕,这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优势就由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转
移到资本和技术型产品的生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由比较优势匈竞争优势的转变。
二、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变化趋势
l、将生产环节进行细分,将其中一部分环节的生产转移到别国进行,是当前
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趋势。
一个产业按其价值可分为一系列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各个活动,即产品的研
究开发、生产制造、加工组装、展览营销和营运管理等构成产品的增值活动,其
总和即构成产品的价值链。如果把一个制造企业的价值链分为四个区段的话,研
究开发、展览营销和营运管理是运用大脑的“头脑产业”,而生产制造、加工组装
等则是运用手脚的“躯干产业”。发达国家的企业一般把研究开发等“头脑产业”
留在国内进行,而将制造等“躯干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进行。
2、发达国家或地区将品牌经营和加工制造相分离,是产业转移的新方式。
利用品牌优势,采用生产外包(包括“贴牌制造”)等多种方式进行产业转移,
特别是“贴牌制造”,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制造业国际分工的重要新形式。
生产外包主要是指跨国企业将非核心制造业环节外包给那些具有专业能力的外部
供应商去生产,然后通过外购获得这些产品。“贴牌制造”也称“原始设备制造商”,
是指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负责设
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生产通过签订契约交给别的企业
去做,承接该加工任务的制造商被称为“贴牌制造”厂商,其生产的产品就是“贴
牌制造产品”。采用“贴牌制造”这种外包战略的企业可以没有生产工厂,集中资
源专攻附加值最高的产品设计和营销业务,产品制造则委托给经过严格筛选,生
产成本较低的工厂代为生产。
3、利用生产商的前后联系和市场的关联效应,以支柱产业为龙头带动关联产
业(企业)向移入国或地区集聚并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由一群在地理上集中,由相互关联的企业、专业
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及相关机构构成集群。
产业之间一般通过投入产出结构垂直联系,这种垂直关系使得上游的产品成
为下游产业的中间投入品,下游产业则成为上游产业的市场。上游产业考虑到市
场的易进入性,会向下游产业靠近;同时,下游产业考虑到成本的关系也会向上
游产业所在地靠近。需求的联系和成本的联系一起构成了企业在空间位置的向心
力。运输成本及市场的外在性激励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在位置上相互靠近,最终
形成由相互关联,配套企业集聚的产业群,以此形成综合比较优势,以提高产业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产业集群的产地区,工业化分工将越来越细化,并形
成新的产业集聚平台,促使更多的跨国企业在这些地区集聚。一般地,在一些跨
国公司即“龙头企业”的周边,通常都有大量的配套厂商。
产业集群一般适合那些产业链长、中间产品交易量大的产业,如汽车业、装
备业等。这种由产业集聚而形成的产业转移,首先表现为来料加工再发展到直接
投资,最后发展到将研发总部向集聚区转移。例如,东莞的美能达打印机、复印
机,先只是进行来料加工,后来公司发现在此地生产成本最低,于是总装厂进来,
并带来了更多的配套厂家,美能达在东莞的成本比在日本至少低30%,人工成本
仅为日本的十三分之一。迫于竞争压力,其他的主要竞争对手像佳能也陆续进入
这一地带。
第三节国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产业转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决定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不是政
府的意志,而是利益的诱导。随着经济发展,市场供给、需求以及国际、国内分
工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区域资源结构优势的动态变化。企业为了回
避经营风险及寻求利益最大化,必然进行生产的空阔转换。
国内产业转移有其一般的特点,但也有不同于国际产业转移的特殊性,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国内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特征和发生的原因与国际区域之间发展不平
衡有很大的差异,除了地理环境的因素外,地区发展不平衡进而导致的欠发达问
题,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发展政策的取向所致。
2、国际产业转移在形式上常常表现为企业战略性的对外扩张行为,如持续的
跨国或跨区域的投资和贸易活动。但是,和个别、零散的企业跨区域投资和贸易
行为不同,产业转移一般表现为同属于某一产业或某几个产业的多数企业都有寻
求空间转换的意愿和行为,向区域外发展以寻求利益最大化。国内产业转移的表
现亦如此。随着国内地区间的市场壁垒不断的被打破,要素的流动变得通畅起来,
国内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也越来越多的采取产业转移的方式进行。
3、政府在处理国内产业地区转移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调控作用,避免市场
自发调节的弊端,这是国内产业转移所不同于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之一,政府自
主性更大。例如,美国在开发西南部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可见一斑。第二次世
界大战以后,从罗斯福总统“新政”开始,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了巨大变化。
联邦政府为了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化,从财政支出、信贷、税收、基础
设施、培训1人才等方面对西南地区给予大力的支持。一方面,联邦政府通过各种
渠道,向西部和南部倾注大量财力。通过财政支出,用相当的资金支持西部和南
部的发展。仅1975年,就有308,49亿美元从东北部和中北部流向南部和西部。到
1984年,联邦政府国内6995.28亿美元的财政支出中,南部得到34.5%,西部得到
22.6%,东北部得到21.6%,中北部得到21.3%。另一方面,联邦政府对州和地方
政府的拨款,如社会福利、教育、公路建设经费,也向西部和南部倾斜。在社会
保障津贴方面,由于南部地区过去贫困线以下人口比其他地区高,因此南部地区
得到的社会保障津贴也比其他地区多。此外,为了促进新兴地区的发展,联邦政
府与州政府拟定了税收优惠、多种於贴及信贷优惠政策。为促进劳动力的转移,
还发放迁移费用补贴、住房补贴以及提供培训劳动力的条件等。总之,通过各种
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生产要素向西南流动,带动全国的产业向西南方向移动。
21
第四章产业转移与我国区域经济梯度发展
第一节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区域经济梯度发展
一、我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历程
我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历程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逐步实施,从1979
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1979--1992年的产业转移
我国从1978开始实施对外开放,现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三市设置经济
特区。接着批准成立厦门经济特区。随后,又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海南
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面积3.4万平方公里,属热带季风气候,在经济特区中以
其自然资源丰富而占有优势。1996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一省两地”,
即海南建设成中国新兴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度假休闲胜地。在这期间,我
国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大力吸引外资,我国利
用外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979.1996年,我国利用外资总额共达2 922亿美元,
其中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约1 15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1 772亿美元。开业
的外商投资企业14万多家,就业职工1700多万人。
(二)1993--2000年的产业转移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开发的成功,使得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沿海港口城
市、沿海经济开放区,进而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1994年,中共中央决定进一
步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上海、南通、连云港、宁波、温州、
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这些城市因为获得了经济特区的
部分优惠政策,经济得到快速发展。1985年后,中央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
洲和厦门、漳州、泉州三角洲地区以及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
目前,沿海开放地区已经包含40个省辖市、215个县。沿海经济开放区是中国发
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桥梁和窗口、出口创汇的基地。开放区的目的是吸收国外资金
和技术,借鉴吸收国外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经验,推动地区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域丌始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实现这一具
有战略意义转移的第一大决策,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建立浦东新区的目的是以
该区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
中心之一,并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1993年起,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流量已居发展中国家第一,成为仅次于美国
的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自1980年我国批准第一批3家外商投资企业以
来,到1998年末,已累计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2.4万个,协议外资额5 732.4
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656亿美元。15年来,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年均增速高
达32.9%。利用外资不但补充了我国资金的严重不足,加强了能源、交通、环保等
基础设施建设,拓宽了就业门路;而且有利于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
验,培养和提高适应现代化建设的管理技术人才,优化了产业和产品结构,填补
了很多空白,带动了一大批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工业,开拓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并
为替代进口,扩大出口,保持外贸顺差和国际收支平衡,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三)2l世纪以来的产业转移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市场进一步向外开放,国外产业向我国转移的速度、
规模、领域越来越大,尤其是制造业的转移尤为明显。2002年中国引进外资创记
录,各项外资流入接近60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是FDI达527亿美元。
新一轮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浪潮已开始形成,并将至少持续两三年。此轮产业
转移具有项目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出口产品多、投资领域宽及其投资方式的多
样化等诸多特点,不仅与过去单纯注入资金的外商投资热不同,而且与过去合资
办厂、零部件组装及主要针对我国市场的投资也不尽相同。
之所以在中国能形成这种全球生产转移效应,原因有以下四点:第一,世界经济
不景气特别是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下滑是形成这一效应的国际大环
境;第二,中国良好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国内外对中国经济长期预期改善,是这一
效应形成的关键,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信息技术市场的快速发展更是导致信息
技术产业生向中国集中的直接诱因:第三,大量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进
入I{,幽,充分发挥了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增强了中国的出口竞争力,这是导
致全球生产向中国转移的重要基础:第四,中国采取的优化融资环境、扩大出口
和吸收外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这一效应的形成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我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
1、制造业是我国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
1998—2002年,外商对制造业实际直接投资额占当年全部外商实际直接投资
额的比重均在50%以上,且所占比重逐年增长,至r12002年达到近70%:2002年外商对
制造业实际直接投资额比1998年增长50.3%。可见制造业仍然是发达国转移的主
体,2002年被公认为是中国引进外资创记录的年份,各项外资流入接近600亿美
元,其中绝大部分是外商直接投资(FDI)达527亿美元。
2、东亚、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是向我国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亚洲“四小龙”、只本、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和对中国投资企业的数量一直
处于领先地位,是对中国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据有关资料统计,从
1985—1996年。在实际利用外资2668亿美元中,香港占39.5%,台湾占5.5%,港
澳台投资处于相当优势;其次是日本和美国,分别为15.6%和6.6%,前者主要是
政府贷款,后者主要是企业直接投资。其他外资来源还有新加坡、韩国和英国等。
就直接投资来讲,1991.1996年期间港澳台的投资累计为932亿美元,占同期
外商直接投资的59.8%(表1),更是处于绝对优势。
表1 纯外巍直接资的比例单位:% 泌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加权平均
港澳台直
67。1 70.0 64.9 57.8 53.8 59.7 59.8
接投资比例
纯外商直
32.9 30.O 35.1 42.2 46 2 40.3 40.2
接投资比例
资刳来源:国家统计局:按1991-1996年《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根据相关资料计算。
3、外商投资领域也由最初集中于一般加工业,逐步拓展至金融、保险、电信、
商业等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
外资企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产物,中国首家中外合资企业成立于1980年。九
十年代以来,中国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外商投资领域也由最初集中于一般
加工业,逐步拓展至金融保险、电信、商业等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据调查,2002
年江苏、浙江两省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75.4%和83.7%,广东由于引资基
数较大,虽然只增长26.6%,但实际利用外资的绝对数却达到130多亿美元。且
外资的投向以电子、信息和汽车等产业为主。江苏2002年电子信息产业实际利用
外资30亿美元,占全省引资总额的29%,在外资的强力推动下,形成了从昆山到
南京200公里的信息产业带,成为全国IT产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由于本田、丰
田、尼桑等跨国公司生产基地集聚广州,使广州可能形成一个上千亿元产值的汽
车基地。。
4、国际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由于东部地区拥有好的地理优势,加上各种优惠政策,使得东部地区在利用
外商直接投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都拥有绝对优势。从表2的数据可以说明这
一点。
表2 1996—2000年我国各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单位:亿美元
必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金额% 金额% 金额% 金额% 金额%
东部地区368.4 87.9 385.6 85.9 394.9 87.2 350.5 87.8 357.9 87.9
中部地区39.9 9.5 47.8 10.6 44.3 9.8 37.3 9.3 37.0 9.1
西部地区10.5 2.6 15.6 3.5 13.6 3.0 11.5 2.9 12.2 3.0
全国418.8 100 449 100 452.8 100 399.3 100 407.1 100
注:全国为各省市合计数: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扛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
海南、广西;中部地区包括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山西、内囊、吉林、黑龙江: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
肃、中夏、云南、贵卅I、四川、青海、西藏、新疆.
资料味源: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97—2001年各年份。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占外商直接投资的85%以上,中西部加起来只
占到百分之十几,这种差距说明我国利用外资的分布及其不均,这也导致我国地
区经济发展的不平哼,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日趋扩大的原因。
o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关于加快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调查与建议》载《咨询与决策》,2003-05-20。
三、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区域经济梯度发展格局的形成
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逐步实旌及国际产业向我国的转移,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水平、速度差别,形成由东到西从高到低的梯度经济布
局格局。具体来说:
<一>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地理位置的优势及政府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的政策倾
向,充分吸引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级。
对外开放20多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三大经济地带,
即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地带。
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凭助开放政策的优势和毗邻港澳的区位
优势,依靠引进外资和开展加工贸易,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
展主要源于香港的产业转移,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香港的制造业向珠江三角
洲进行转移,形成香港一一珠江三角洲前店后厂格局,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制造
业基本转移完毕,然后又开始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资本密集型产业。1981年广
东实际利用外资仅2.88亿美元,到1990时已经到达20.23亿美元,十年累计引进
外资120.46亿美元,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也明显领先于全国及北京
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也高予改革推进较快的江浙两省。o
2、1990年国家开始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提出以浦东为开发开放的龙头,进一
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
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自t990年开发开放,浦东新区大量
吸收来是日本、韩国及美国等区转移过来的产业加快,综合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
到2002年实际利用外资2002年达16亿美元:外贸出口由1993年的12亿美元增
加到2002年的t36亿美元。2003年清东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81亿美元,同比增长
58%,占到全市的半壁江山。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达212亿美元、369亿美元,分
别增长56%$D 59%,均创历史新高。
3、以京津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在两次对外开放浪潮中均没享受至4特殊优惠
政策,过去发展速度一度落后于全国。加入WTO后,全国处于统一的起跑线上,
环渤海湾地区凭借雄厚的智力基础、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比较齐
跞宗{ijf、许颖悟、马车湔:《我国沿海地区的梯度发展趋势》载《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
26
全的产业门类、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随着改革的深入
发展这一地区发展也开始加快,到“九五”期间,环渤海四省市的发展速度均高
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环渤海地区的发展势头,预示着政策及环境的变化带来我国
经济发展重心的由东向北西的推移。
<--)中部地区仅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及拥有相对完整的基础设施,一
方面可以吸引来是国外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可以接受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
转移,从而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第二级。
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江西、湖南、安徽、山西、河北六个省。各个省,一方
面,积极地采取措施积极招商引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另一方面,积极地采取措
施吸引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2001年8月,江西省委开始以工业化为核心,
以大开放为主战略,把江西建设成为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基地、优质农
产品供应基地、劳动力输出基地和旅游休闲的后花园。2003年,江西实际利用外
资额达16.64亿美元,引进省外资金700亿元,均居中部六省第一。湖北省狠抓
外商投资环境的改善,狠抓对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通过组团访
欧、访R、访韩以及鄂港经贸洽谈会等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签订了一大批引资
项目。2004年元月至11月,全省吸收外商投资20.6亿美元,同比增长16.8%。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13年打造,建设区达18.3平方公里,引进国内外投
资达300多亿元,聚集外商投资企业200多家,形成了汽车、电子信息、食品饮
料、造纸印刷、电气机械、生物医药六大优势产业群。∞安徽省政府充分利用国外
向我国产业转移和沿海向内地产业转移的两大趋势汇合,使中部正成为承接国内
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热土。引进内资一年达500亿元以上,大都是沿海地区转
移过来的。圆安徽省通过培育了一个奇瑞汽车,结果与此配套的30多户国内外汽
车零部件厂家就落到了芜湖。
2004年以来,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方面,中部地区一些省份取得了不俗的成
绩。江西、湖北实际利用外资进入全国十强;河南民间投资超过600亿元,成倍
增长:安徽利用省外资金(不含外资)526亿元,增长5成。统计表明,投入到中
。《聚焦中部话崛起-反思篇(4)】中部的选择》,载《湖北日报》,2005 01.14。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部在崛起》,载‘人民网》(网址:http:/,'‘I^,ww..people com.c呻,2005.03。01。
部的外来资金中,大部分都来自沿海的民间资本,以及外商在沿海企业的内移。。
<三>由于政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使得西部地区经
济长期发展缓慢,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处于第三级。
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从增长速度看,西
部地区比东部地区至少落后6个百分点以上。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水平
来衡量,1999年,东部GDP达4.8亿元,相当于1994年全国GDP的总量,西部
GDP为1.1亿元,仅相当于1985年全国GDP的总量。东西部的收入差距也逐步
扩大,西部城镇居民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差不多35个百分点。东西部地区经济
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1997年以来政府开始实施
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大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几年时间,西部大开发
起得了积极的成果。国债投资及其带动的投资达7000亿元人民币,五大标志性工程:
生态环境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进展顺利;
各省市区内的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水利、县乡道路、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
旌推进很快;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东部资本、港澳台资本、外国
资本加快了对西进的步伐;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传统产业和商新技术产业都出现可
喜的发展势头,整个经济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超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但是,从总体
上来看,西部地区经济在全国来看,发展明显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仍
然在我国区域经济梯度发展中处于最低阶层。
第二节国内产业转移在我国的发展
一、国内产业转移在我国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东部一些沿海城市,由于新的
产业的引入及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原因,将一些传统产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到中西部地区,形成了我国国内产业转移的雏形,其现状为:
l、转移的地区看,移出地区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三角洲以及环渤海等
o《新华时评:靠什么争夺产业转移的落地权》,来源‘新华嘲》(网址
httpJ/www.XINHUANETcorn.cn,),2005-04-03.
沿海地区,具体来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北京、
天津、青岛、福建等城市。移入地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具体来说
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河南、山西、江西、安徽、重庆、四川、云南、广西、
陕西等省市。我国沿海地区的企业已经奏响了“西进”序曲,行业性和区域性的产
业转移已露头角。从1996年初开始正式实施的纺织业东锭西移已启动7个项目,
共计26万锭,1997年完成24万锭。上海市在1995年就作出了将2000家国有企业
转移到西部的规划,当年就实施了43项。江苏也明确提出,要在产业升级转型中把
闲置的设备转移出去。
2、从转移的方式看,东部向西部进行产业转移的方式主要有通过政府及市场
作用而进行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东部和西部地区合作建厂以及共建科技园等方式。
(1)东西部地区通过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作用,开展广泛的经济交流与会作。具
体来说,北京与内蒙古自治区、天津市与甘肃省、上海市与云南省、广东省与广
西壮族自治区、辽宁省与青海省、福建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大连、青岛、深圳、
宁波与贵州省等建立了广泛的省市合作交流与对口帮扶关系,全国各地支援西藏
和新疆,加快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步伐。民营资本极其丰厚
的浙江省,目前在西部12个省区市参加开发建设的人数达100多万人,投资总额
达900多亿元,实现年营业收入约2000亿元。(2)东部地区利用中西部地区资源
优势,与中西部地区进行合作或者合资建厂。青岛红星化工集团,因为原材料成
本上升、生存空间污染、支柱产品变化等问题,1991年开始亏损。1992年该公司
到陕西安康的平利县,利用当地的重晶矿资源。组建红利矿业公司,随后又与R
本蝶理株式会社在四川建立合资企业。生产碳酸钡,1995年该合资公司到贵州安顺
的镇宁县组建镇宁红蝶钡业公司,因为当地富有重晶矿和煤炭、石灰石等重晶矿产
品加工的配料。(3)东中西部合作共建科技园。东西部合作共建科技园是实现东部
产业西移的又一途径。2003年4月,四川·江苏都江堰科技产业园落户都江堰市,
江苏扬子江药业、双良集团、中金医药包装公司等大型企业已先后入驻。同时,
经江苏方面推荐、总投资规模10多亿元的8个项目在加紧落实中;张家港开发区
推荐的日本川竹电子株式会社铝箔项目,总投资达60亿元。
3、从转移的行业来看,主要是一些传统处于衰退的行业如纺织、化工、橡胶
等,以及一些低盈利、高物耗和高能耗、劳动力密集产业。20世纪90年代初沿海
地区开始将一些低盈利、高物耗和高能耗、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低成本的地区转
移,以减轻成本压力。例如,沿海的粗纺业,几乎全行业亏损,不得不向西部迁
移。广东的甘蔗种植和蔗糖加工也因企业成本上升而萎缩,蔗糖业向广话和云南
转移。
二、中西部地区在承接国内产业转移中应注意的问题
1、实施差别化策略接受产业转移,拓展中西部经济发展空间
一方面,采取分层次、有重点地接受产业转移策略。西部各地区之间的经济
发展条件和产业基础等差异比较大,因此,必须在搞清楚各地区产业发展的现实
格局和比较优势或潜力的基础上,每个地区按照自己的产业的层次和发展条件的
优劣,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吸引沿海发达地区转
移的产业。另一方面,选择适宜发展的产业,避开竞争激烈的领域。东部地区在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纺
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发展较快,并成
为竞争的热点行业。中西部地区要在一定程度上避开这种竞争,利用东部沿海地
区产业转移所释放出来的传统产业发展空间,结合中西部资源特点主要发展煤炭
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食品制造业、烟草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普通机
械制造业等行业,也可适度发展纺织制造业。
2、构建接受产业转移的通道,全方位承接产业转移
一是要加强线路建设。产业转移通常是沿着由交通线路和信息传递线路组成
的通道进行的,因此要加快中西部地区通往东部发达地区的交通建设,同时,加
快以宽带网、移动通信、光纤通信为主体的现代信息网络建设。规范交通和信息
服务管理,减少收费路卡,构建中西部地区联系东部发达区域的快捷、安全、高
效的现代化交通和信息网络。
二是要加强制度环境建设。内地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的经济梯度,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制度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制度的重新构建是内地
缩小与沿海地区经济梯度、有效承接经济转移的一个关键性环节。目蔚,应进一
30
步深化改革,加快对外开放及市场化步伐,以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及政府管理
方式为中心,缩小中西部地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制度环境的差距。。
3、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发挥政府的服务作用,提高接受产业转移的效率。进
一步深化企业制度改革,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利用国际及我国沿海发达区域产业
转移中的兼并、重组与合作的机会,在全国垂直和水平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以
提升中西部地区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地位。在以企业为主体参与承接国际、国内经
济转移的同时,一方面重构新形势下政府职能,加强政府在提供信息服务与公共
服务方面的职能;另一方面加强宏观调控与微观管制,从提升中西部地区经济竞
争力。
4、发挥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构建接受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现代产业转移
所追逐的是包括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外部交易费用,开辟新市场,占领战略性区
位等多重目标。因此,中西部地区不能简单地从单一资源、劳动力、市场等方面
设想吸纳何种外部产业,而是要把这些单项的有利因素综合起来,充分考虑到要
素和资源的流动性,以及产业发展的综合环境,构建接受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
力争以巨大的市场潜力、相对低廉而又有一定质量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农产品
和特色矿产资源,以及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等,构建接受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竞
争优势。
5、加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文化环境建设。文化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
素,也是中西部承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梯度转移的关键环节。应该在继承优
秀文化传统的同时,着力克服承接经济转移中的文化障碍,抛弃小农经济意识,
解决好传统文化因素中妨碍经济梯度转移的问题。
第五章我国国内产业转移的必要性
第一节当前我国国内产业转移的必要性
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就一直作为全国率先开放的前沿阵地、发展速度遥遥领先,
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抓住了世界性产业调蹩的机会,创造了非凡的业绩:深圳、
珠海这样昔日的渔村小镇奇迹般地变成开放的特区城市。比较灵活的市场机制和
坚实的经济基础,使其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有了一定可能。但是,另一方面,经济增长
方式并没有根本性转变,经济发展大体上还沿着旧的轨道滑行。在经济增长的速度
与效益,总量与结构之间仍然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1、东部地区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严重,工业产业结构趋同
一方面,东部地区受资源的制约,能源和矿产资源贫乏,发展原材料和能源工业
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受市场需求的牵引多年来投资倾向于见效快、回报率高的
加工制造业,从而造成了基础工业的严重不足。由于基础工业的发展滞后,造成了工
业的结构性趋同。全省1996年室内空调厂就有45家,总产量221万台。除了格力、
美的、科龙、华宝四家外,其余4l家根本达不至Ⅱ最低年产量50万台的要求。重复
建设分散了资金,造成了产品销售价格的恶性竞争,降低了分工效益,也导致了工业
生产能力的闲置浪费与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
2、技术层次不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
20世纪80年代初,三资企业在珠江三角洲开始落户。当时香港面临高地价、
高工资、高通胀和劳动力短缺的压力,加工业太部分转移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珠江
三角洲。这些企业绝大多数属非技术密集型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少,技术装备
水平也较低,代表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装备更少。由于东部地区只顾及了量的扩张,
而忽视了质的提高,使原有的相对技术优势也失去了。据1985年和1995年两次工
业普查资料对比,1985年广东工业企业设备中,80年代出厂的占48%,70年代出厂的
占40%,前者比全国平均高9.1个百分点,后者比全国低3.1个百分点。到1995年,90
年代出厂的设备仅占19.5%,80年代出厂的占79.4%,前者比全国低17.8个百分点,
后者比全国高26.1个百分点。很显然,仅仅lO年时阎,珠江三角洲工业设备的技术
状况已由先进变为落后,工业竞争能力下降是必然的。固设备陈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不注重开发研制,开发能力差',J、型企业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开发机构。大中型企业中,
有技术开发机构的只占37.1%,同全国相比,低20个百分点。技术开发人员占职工总
数的比例也低于全国水平。如今珠江三角洲的工业产品的档次,如电视机、电冰箱、
空调器、石油加工,化纤布纺,几乎和全国其他地区处于同~水平。
3、中小型企业构成了产业组织的主体,规模效益得不到发挥
珠江三角洲的企业,一般规模都比较小,据统计,全省1995年底共有乡以上独立
核算的工业企业42680家,固定资产原值4298亿元,平均每家企业1000多万元。其
中,大型企业515家,占企业总数的1.2%,中型企业1263家占3%不到,其余的为小型
企业。外商投资(包括港澳台)创办的企业也大体如此,1995年5092家三资企业注册
登记,平均注册资本仅200余万美元。o规模小的企业虽决策灵活,利于吸纳就业人
员,船小好调头。如今,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商品出现了相对的结构性过剩。
企业规模小,技术素质不高,影响到了产品的质量与档次。比例过大的小型企业的大
量存在,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使产品升级换代和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4、生产力诸要素发生了变化,劳动力价值低廉的优势基本失去
20世纪90年代初东部地区的投资膨胀引发了开发区和房地产热,使得本来无
价或低价的土地价一下子变得十分昂贵。水、电、原材料、燃料运输以及资金等
生产要素价格比全国其他地方都要高出很多。尤其是劳动力,价格上升更快,导致
企业的生产成本、销售成本迅速攀升。据统计,1985年集体企业职工人均年收入,
广东1184,陕西840元,绝对差额344元;1995年,广东增加到6395元,陕西增加到2795
元,差额从344元拉大到3600元,差距拉大了10倍。仅仅由于劳动力的价格变化,
在陕西可以赚钱盈利的项目,在珠江三角洲就可能微利或亏损。资金利润率.全国
7.42%,广东6.13%。这些指标中,广东不仅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有的指标且低于中
。广东省计委研究所:‘关于广东产业转型问题》,广东省经济转型研讨会论文.
。硼眙乡镇企业“西进”个个盈利),载‘每日证券报》,1996.03,29.
西部的河南、陕西、云南等省。。经济效益指标的横向比较,说明广东经济的发展基
数较大,速度虽快,但仍处于粗放阶段。
二、东部地区资本寻求更大利益的需要
在过去十几年中,东部沿海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国家优惠政策,实现了
经济增量跳跃式的增长。在原有政策优势弱化的20世纪90年代末,靠政策的优势
吸引国内外投资的势头在逐渐减弱,而资源的劣势制约却更加显现。对此,不仅理论
界,决策者也己深刻认识到“广东是资源缺乏的省,改革开放使加工业得以快速发展,
但从长远看,这种优势是暂时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租、工资等费用的提高,广东
曾拥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低成本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而与此相反的是,中西部地
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地上地下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加上国
家加快中西部发展政策的落实,国家投资重点在西移,中西部的投资增长已快于东
部。据1996年】.4月份的统计,中西部完成投资量比上年同期增长31.8%,增幅高于
东部地区17.6个百分点。投资于中西部的资本回报率也在上升。据报载,地处沿海
的烟台市,积极实施西进计划,在中西部办的企业无一亏损,扭转了烟台市由于10多
年的发展,劳动力价值高,原材料能源短缺等潜在的矛盾。烟台市委面对变化了的经
济形势,提出了到中西部去创业,“再造烟台的战略”。投资于中西部8.6亿元,办起
了120多家企业,个个盈利。1996年实现产值23亿元,利润2.1亿元。圆据《经济参
考报》报道,“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部分外资企业离开了自己的‘出生地’,
北上西去远走高飞。广东省的澄海市,地处南海之滨,毗邻汕头经济特区,投资条件优
越。然而近年来,确有一些在这里起步发展的外资企业,先后转移到内地投资。”固这
些企业纷纷的将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因为在那里资金可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三、东西部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需要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就要在宏观层次上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生产要素的配置是否优化,对生产要素的
使用有决定性的影响,是一个渐进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时空,可以是合理的,也可以
。广东省计委研究所:‘关于广东产业转型问题),广东省经济转型研讨会论文。
。t烟台乡镇企业“西进”个个盈利》,载‘每日证券报》.1996—0,一29.
o《外企远走高飞以后》。载‘经济参考报》,1997—06—22.
是不合理的。80年代初,海外和港澳地区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
区,在当时珠江三角洲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地、税收减免等要素的优化组合下,
经济飞速发展。但是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东部地区许多优势已经失去,而这
些优势在西部地区依然存在,只有通过把那些已难产生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尽
快向中西部转移,实现东西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再创经济的飞速发展。
第二节目前影响我国国内产业转移的因素
根据产业转移理论,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但是现实中东西部差距确逐步扩大,产业转移不能顺利
进行,产业转移在我国不能顺利迸行,其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发达地区初始投资地的人缘地缘关系延缓梯度推移的过程
据统计,我国的企业或商家,其80%的销售额是由20%的固定客户带来的,这个
2:8的倒挂比例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很多时候,销售只与“特定对象”有关。
那么,对于长期存在于发达地区的产业而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条件下,转移产业
就意味着可能丢失大批客户。依据其对产业转移进行的博弈分析,如果大家都不出
去,由于生产相对过剩,每家企业都只能在当地获得较少的利润。但是对于最先转
移出去的产业,一方面会面临失去原有客户的风险,另一方面,又难以迅速在新区
域获得新的客户。同时,没有转移的企业却会因为获得先前企业的客户丽导致市
场份额的扩大。结果导致这些产业都不愿意先转移出去。这种人缘地缘的不可移
植性会延缓梯度推移的过程。
二、企业沉没成本问题削弱7产业转移的动机
如果一个产业的固定成本或沉没成本很高,就会形成进入门槛,对于发达地区
的高固定资本的产业来说,骑虎难下的投资项目比比皆是,是继续在本地投资还是
决定转移至低梯度地区,总令投资决策者左右为难。一般~项用于某一特定交易的
耐用性投资往往具有专用性的特征,突然进行转移,则先前的交易极有可能会中止,
因而所投入的资产将可能完全或很大部分会收不回,从而产生“沉没成本”。在这种
情况下,即使在发达地区处于过度竞争的企业也会慎重考虑其到底是“去”还是“留”,
进而削弱了产业转移的动机。
兰、已建立的生产协作网络阻碍了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在我国东部地区,已经建立了许多具有特色的工业园区,在这些工业园区里是
一些中小企业集群,这些中小企业之间己经发展了高效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形成专
业化的生产协作网络,例如在宁波,有很多区域都是由中小企业集聚形成,企业之问
既竞争又合作,其相互合作不仅有正式的战略联盟、经济合同、投入产出联系.还包
括非正式的交流、沟通、接触、面对面的对话,使得中小企业不完全依赖大企业,而
是在平等竞争的同时又共同面对国内外市场。恰恰是这种有效的合作网络产生了
一种内力,使当地经济迅速增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新产业区。而处于低梯度的
西部地区,尚未形成这种模式,如果将这些产业转移到西部低梯度地区,就会失去已
经建成的生产协作网络,且难以在短时间里建成这样的协作网络。
四、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薄弱箭约区域外资金的流入
近年来,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级、服务水平的显著提高或改善,但
仍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西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主要是用于
偿还欠账、解决设施极度短缺的燃眉之急。就整体水平而言,西部地区城市设施
水平大体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700/o-85%;东部地区的设施水平则是全国平均值的
110%一125%;中部地区城市设施水平大体处于全国平均线上。总体来说,西部地区
基础设施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整体发展水平落后,还不能有效支撑整个西部,尤其是
重点地区和城市的快速增长;第二,没有形成一个高效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体制,投
融资能力不强,投资的效率不高;第三,基础设施综合优势没有形成,还不能为西部地
区的产业群的形成起到应有的作用;第四,社会公益性的基础设施更为落后,投资少,
发展缓慢。以上的缺陷直接制约着区域外资金的流入。
五、低梯度地区的市场容量狭小爱市场化程度低不利于外地产韭的移入
西部低梯度地区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在全球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难以形成有
效的需求动力。此外,由于西部低梯度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收入不高、
流动人口少也会导致的购买力低。西部地区作为我国低梯度地区,其市场化程度与
东部高梯度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的存在加剧了东西部地区的市场容量
的差距。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低也是限制高梯度地区众多行业向其转移的又一因
素。
六、低梯度地区政府工作效率低下也是阻碍产业转移的一大因素
低梯度地区经济落后,政府工作效率也相对低下,主要表现在:第一、政府管得
过多、过细,经常是“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许多本该由企业、
市场和社会自己承担的事情,全由政府包揽下来。第二、在政府公共行政管理中,长
期以推诿扯皮、手续繁琐的惯例,往往在审批过程中出现了层层卡拿,个别工作人员
利用职权之便,大肆敛财。第三、没能够做到真正意思上的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转变
滞缓。尽管西部地区投资大的环境和政策已经具备,但尚缺乏有效的细化可行的权
益保障机制。在一份调查中,普遍反映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行政干预、执法不
公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投资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第四、地方
保护主义在低梯度地区尤为盛行。广西中部的一个县出现了一件事:世界500强企
业之一的某外国公司,看中了这个县盛产甘蔗的优势,五年前便提出与该县糖厂合
资经营。外方开出的条件很诱人,包括投入巨资进行技术改造,并由外方负责偿还糖
厂过去拖欠蔗农的几千万元甘蔗款,对于以制糖业为支柱产业的这个县来说,这项
合资计划不仅能提高糖厂的竞争力,而且将大大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然而,县政府
却担心合资后,糖厂被外商控股,县里失去主要财源,迟迟下不了决心与外方合作。可
见,落后的思想阻碍市场机制和社会自律机制作用的发挥,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不相适应,严重影响梯度推移。
七、投资信息传导机制不灵导致发达地区产业不愿意向中西部转移
梯度推移所面临的投资信息传导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高梯度的产业无
法获得在低梯度地区投资区位的信息,难以掌握当地的价格、市场行情等信息;二
是一旦高梯度地区的产业已经在低梯度地区进行投资,当地基础设施薄弱,通讯、网
络难以满足该产业产品产、供、销迅速流转的需要。众所周知,正常的生产和运行
需要一个完善和开放的市场环境。而市场体系的完善则意味着各类主要市场,如商
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己发育齐全,形成了一个
有机联系的市场体系。只有这样,高梯度的产业才能够利用市场机制获得较为充分
的信息。
第六章政府在促进产业转移中的作用
第一节政府对产业移进行干预的理论性分析
一、产业转移中政府干预的理论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12年(1945—1957年)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时
期。当时普遍认为一个国家要保持经济发展的势头,在普遍的繁荣中,通过资本
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市场机制可以调节区域间的不平衡问题。但是实践证明这
种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调节在带来发达地区的经济高涨的同时,却导致了发达地区
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差距的进一步拉大。面对这种情况,西方学者根据凯恩斯主义
的国家干预政策提出了解决地区之间不平衡发展问题的措施。其中关于政府干预
的理论分析主要有:
l、缪尔达尔的“循环和累积因果”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1957年提出了循环和累积因果理论。他指出,市场
力的作用倾向于扩大差距而不是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一旦差距出现,则发达地
区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为自己累积有利于发展的因素,从
而遏制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使落后地区不利于发展的因素越累积越多,落后地
区的处境也就日益恶化。他认为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一些地区的繁荣是以另一些地
区的贫困为代价得来的。
2、赫希曼的“涓流效应”与“极化效应”
赫希曼在1958年的《经济发展》一书中也提出了和缪尔达尔类似的观点。他
认为,增长的区际不均衡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区的发展会通过“涓流效应”
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外围地区的发展。与此同时,劳动力与资本从外围地区迅速流
入核心区,加强核心区的发展,又起着扩大地区差异的作用。虽然“涓流效应”
与极化效应同时起作用,但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极化效应起支配作用。要改变这
种情况,缩小区际差异,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加强国家干预,采取各种可行的经济
政策来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
从以上的理论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市场单独作用不能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
衡的问题,在产业地区转移的过程中必须要引入政府的干预机制。
二、政府进行产业转移于预的实践
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证明了市场机制的单
独作用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正确性。20世纪6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济繁荣
期结束,进入长波周期的低潮阶段,普遍出现了高失业率。随着高速增长而出现
的发展差距的扩大,不仅使欠发达地区逐渐丧失购买力,甚至债台高筑,无法偿
还,而发达地区也因这种购买力的下降而导致商品外销日益萎缩,金融业受到重
大损失。这种情况同时也诱发了人口从欠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发达地区的夕
阳产业也无法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众多朝夕产业挤在一起,严重影响发达地区赖
以发展的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例如在英国以伦敦为中心的东南地区,法国以巴黎为中心的中央地区都不同
程度地出现国产业结构恶化的征兆。而其他地区,特别是边缘地区,经济萧条同
趋严重。这种情况迫使许多国家的政府认识到国家干预的重要性,纷纷采取相应
措施。多数国家成立了专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机构,开展区域规划,制定
区域经济政策,设立专门基金和区域开发银行等,从金融、财政等方面支援欠发
达地区的发展。
第二节产业转移中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
一、弥补市场失灵
由于公共产品、外部性、规模经济等“市场失灵”领域的存在,如果单纯依
靠市场机制,无法避免垄断、不正当竞争、基础设施投资不足、过度竞争、环境
污染、重复建设等现象的发生和蔓延。这些现象在产业转移过程经常出现,只有
通过政府作用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二、促进区域经济超常规发展
欠发达地区经济相对滞后,仅靠市场机制和区域自身的力量,实现经济高速
发展需要很长的时间。通过政府作用积极承接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将会收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日本及亚洲、拉美新兴工业国家经济的“起飞”无不与其强政府
的作用直接相关。韩国效仿日本的做法,以产业政策为手段,实施出口导向战略,
运用政府的力量积极吸引外资,承接产业转移,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实践证
明,通过政府作用促进产业转移承按,是欠发达区域(国家)实现超常规发展、
缩短时间的重要手段。
三、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
市场机制是产业转移中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但市场的力量往往是盲目
的,其作用也具有滞后性,容易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甚至可能导致经济危机。
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实现事先调节,避免不必要的资源闲置与浪费。通过制定和
实施产业政策,可以有效地支持和引导产业转移向区域未来的主导产业与支柱产
业进行,从而加速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维护区域的经济安全
欠发达区域实施产业转移承接,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但有时也会带来负面
影响。因此,政府在产业转移承接中承担者维护区域经济安全的重要职责。产业
转移承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一是对当地产业造成冲击,导致工人大面积
的失业,从而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二是污染型产业转移的承接,可能会带来经
济的一时发展,但对当地生态与环境却带来长期的危害:三是对一个国家而言,
大量引进国外企业还可能会导致宏观经济失控,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第三节产业转移中政府作用的主要方式
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一般包括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两种方式,前者包括直
接投资和行政干预,后者包括政策诱导和法律规范。
41
一、直接投资
主要是指政府通过直接在经营领域与非经营领域的投资,对产业转移活动产
生影响的行为。主要包括兴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的成长是拉美
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国家拥有主要的钢铁企业、公共设施、大部分矿山
及矿山产品加工企业,并垄断石油开采、精炼及石化部门。政府的这种直接投资,
一方面,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很强的拉动作;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在非
经营性领域的投资对于改善区域产业转移承接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行政干预
指政府以审批制、配额制、许可证制等方式直接干预产业转移和区际贸易,
并对产业转移产生的影响。目前,我国政府对外资企业、民营企业进入一些重要
行业和领域仍然保持着严格的限制。如我国的电信业业。前些年,一些地方政府
通过行政干预的方式,制定歧视性政策,对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进行严格限制,
严重制约了国内统一市场形成的进程。此外,国内一些城市实行了“退二进三”
的政策,一般性的第二产业已经很难在城区发展。行政干预对各种经济活动的限
制,与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政府行政干预会产生正负两个方
面的效果,从积极的方面来讲,欠发达区域(国家)的相关产业在政府的保护下
不至于受到来自于外界的大的冲击;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延缓了区域的市场化进
程,企业在政府的保护下成为“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
三、政策诱导
主要是指政府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通过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提供相应的
行政指导、信息服务、税收减免、融资支持、财政补贴、出口退税等方式,诱导
企业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自觉按照政府的目标进行有序的产业转移。比如,为吸
引外来投资,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土地出让金、税收减免等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
对高科技企业和外向型企业,我国还实施了出口退税政策。这些政策的实行,对
于吸引国外资本、提高区域产业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
来,我国每年实际利用外资数量都在400亿美元以上,连续多年吸引国际直接投
资排名第2位。而且外资投资领域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层次高、知识
含量高、产业化程度高、资本密集度高的行业。
四、法律规范
政府制定稳定、成熟的产业政策,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严格规范企业行为、政
策措施等,对产业转移承接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在实践中,这些法律规范还将成
为政府行政干预和政策诱导的共同依据。
第四节当前我国国内产业转移中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一、对中西部实施政策倾向
加大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大对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即加
大对交通运输、水利、通讯等方面的投资,尤其是高效率的交通网络,只有这样
才能加强区域问的联系,为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二、实行政企分开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市场的替代,导致了大政府、小市场;对企业家的
替代,导致了强政府、弱企业,极大地降低了资源蓖己置的效率。当前,国内欠发
达区域转变政府职能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实行政企分开,通过建立法人治理
结构,形成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将企业培育成真正的
市场主体。同时,要放外资和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支持和鼓励他们通过参股、
控股或并购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降低欠发达区域国有经济比重,使国有企
业尽快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来。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有效改善对外来投资企业的管理和服务,规范和简化对外来投资的审批程序,
提高办事效率,对于国家鼓励的投资项目应尽快改审批制为登记制或备案制。集
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
法律法规体系,坚决杜绝对外来投资企业的乱收费、乱检查和乱摊派现象,营造
良好的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
四、采用多种方式招商引资
中央对西部的政策倾向已明确,2000年已有十大工程在西部开工。但中央的
财力有限,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责任重大。从长远来看,西部大开发将更多的
依赖民间资本的引入和激活。采取多种方式招商引资包括各种债券、BOT、直接
税收优惠、产业投资基金等。一般情况下,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受地区增长
极的“集聚效应”的吸引,资金多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当地区经济发展
到地区增长的“扩散效应”逐步占主导地位时,资金则会由发达地区流向不发达
地区。目前,我国区域经济正处在由集聚效应向扩散效应转变的阶段。这种转变
集中反映在区域资金的流向的变化上。近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呈现“贷差”,而
东部则出现“存差”,这种资金总量和结构上的差异表明东部资金已出现了需要向
西部扩散的必要和可能。
五、因地制宜循序渐实施经济转型与产业转移
由于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础不同,在资金、人才等方面处于劣势的地区,即便
是投资开发高科技产品,也不一定能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站住脚。经济转型各
地不能齐步走,不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势的地区,应更多的通过技术、人才的交
流与联合,吸引外地资产与本地资源的组合,对本地区的相对优势产业进行技术改
造,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同时,应该及时抓住机遇,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加快
向市场经济迈进的步伐,使东部转移来的产业有~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宽松的市
场经济条件下早出效益。优势的互补,资源的重新配置,必然推动中西部的发展,同时
也使东部的企业在沿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轻装上阵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步
伐,用高新技术引导现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组建集团型的大字号企业。重点办好
一批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不断地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点。选择一批重点企
业,用高新技术装备,进行全面技术改造,使之成为科技先导企业,早日形成一批高新
技术产业群。
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法律政策环境太差,产业转移中政策法规不适应。结果导
致产业转移在实际操作中遇到诸多障碍:如产权交易程序、资产处理、国家殷转
让、金融信贷的申请与批复、土地使用权参与入股作价等问题普遍感到无法可依、
政策不明。无疑为日后可能出现的产权纠纷、利益分配埋下了隐患。因此,加强
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已迫在眉睫。一方面,要让产业转移中各个行为主体在实施产
业转移过程中有法可依,依靠相关法律法规来维护各自的利益。另一方面,要依
靠法律法规来约束各个行为主体的行为,维护公平、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
七、加快人才的培养和贮备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要重视西部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
力资本的投入。要跟进接替沿海产业内移,必须要有较高素质的人才,要做好西
部地区人才的培养、使用。加速培训一批懂技术、精管理的管理人员,使之能成
为内移企业的得力管理者:培养一批懂市场的营销人员,使之能成为内移企业的
销售骨干;培训~批较高素质并守纪律的职工队伍。
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书目
1.冯天瑜等:《中华开放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
2.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3.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4.张耀辉:《区域经济理论与地区经济发展》,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
5.陈建军:《产业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理论与实例分析》,北京,中华书局,2002
年。
6.刘云峰:《区域经济学与区域发展》,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7.王述英:《现代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年。
8.陆国庆:《衰退产业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9.蒋选:《面向新世纪地我国产业结构政策.》,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年。
lO.黄继忠:《区域内经济不平衡增长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
1 1.陈计旺:《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
12.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3.史忠良:《产业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
14.苏东水:《产业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15.汪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应用分
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6.李清均:《后发优势: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转型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
社,2000年。
17.陆大道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2)》,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18.张耀辉:《区域经济理论与地区经济发展》,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
19.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联系》,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
20.桑百川、郑建明等:《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与对策》,北京,对外经济贸易
大学出版社,2002年。
21.程中原等:《1976~1981年的中国》,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22。周兴维:《战略重心的西移》,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23.金其祯主:《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十年概览》,科学出版社1992年。
中文参考论文
1.李国平、许扬:《梯度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载《ECONOMIST},2002(4)。
2.蔡志刚:《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载《青海社会科学》,
200I(5)。
3.陈刚、张解放:《区际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及相应政策建议》,载《华东经济管
理》,2001(4)。
4.陈计旺:《区际产业转移与要素流动的比较研究》,载《生产力研究》,1999(3)。
5.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
季刊》,1994(4)。
6.聂华林、赵超:《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产业发展的影响》,载《兰州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0(5)。
7.陆德明、王必达:《我国西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困境与对策分析》,在《经
济地理》,2002(5)。
8.赵晋平:《日本对华产业转移趋势及中日经济贸易关系研究》,载《区域经济研
究》,2000(6)。
9.徐建平:《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与湘南经济发展》,载《衡阳师专薛宝(社会科
学)》1998(10)。
10.李国平、杨开忠:《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空间与转移机制的研究》,载《地
理科学》。2000(4)。
1 1.吴晓军、赵海东:《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载《当代财经》,2004(6)。
12.吴强:《试论东部经济转型与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载,《经济评论》,1998(4)。
13.高志刚:《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演变及研究前沿》,载《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2(18)。
47
14.陈刚、陈红儿:《区域产业转移理论探微》,载《贵州社会科学》,2001‘(4)。
15.任太增:《比较优势理论与梯级产业转移》,载《当代经济研究》,2001(1】)。
16.苏华:《产业转移理论与实践认识的两个误区》,载e-x-_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1(29)。
1 7.庞娟:《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载《理论与改革》,2000(30J。
18.刘辉煌、杨胜刚、张亚斌、熊正德:《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向与中国产业结构
的调整》,载《求索》,1999(1)。
1 9l谭介辉:《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论国际产业转移中我国产业发展战略的
转变》,载《世界经济研究》,1998(6)。
20.马义新:《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初探》,载《理论与现代化》,1996(5)。
英文参考文献
l,Raymond Vernon.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m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Qua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May 1966.
2.LouisT.Wells,Jr..A Product Life Cycle for International Trade.Journal of Marketing
V01.32,July 1 968.
3.Kyle Bagweil and RobertWStaiger.Shifting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Accession in the WTO.Yale Department ofEconomics,July 2001,
4.Nick Crafts and Anthony J,Venables.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the Atlantic
Economy,1 870—1913.London School ofEconomics and CEPR,November 2000.
5.Paul Krugman.The fall and ris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a 1994 essay about
models and methods from Rodwin and Schon,Rethinking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6.Donald R.Davis.Understanding Intemmional Trade Patterns:Advances ofthe
1990s.Department ofEconomics Columbia University,January 2000.
7.Peter K.Schott.Moving Up and Moving Out:US Product-Level Expofls and
Competition from Low Wage Countries.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NBER,
March 2002.
8,Michael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Nations.The Free Press,1990:
9.Robert Rowthorn and Ramana Ramaswamy.Growth,Trade,and
Deindustrialization.IMF Staff Papers,V01.46,No.1,March 1999.
10.Robert Rowthorn and Ramana Ramaswamy’Deindustrialization:Causes and
Implications.IMF Staff Papers,1997.
后记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的硕士毕业论文《产业转移与中国区域经济梯度发
展》终于完稿了。国内目前对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的理论研究还远远
不够。对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的影晌等方面都有进行深入研究的必
要,由于时间的有限,以及本人能力的有限,本文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其
中的纰漏也不可避免,我将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这一问题的研究。
本文是在我的导师曾国安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从选题、拟定提
纲到斟酌内容均受益于曾老师的悉心指点,尤其是在论文完稿的最后阶段,曾
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我的论文作了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推敲与修改,
论文中到处可见曾老师思想的闪光点。曾老师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的风范将不
断鼓舞我在以后的求学路上前进。在此我对曾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由衷的敬
意。同时还要感谢曾老师及师母在三年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与我的热情的关怀和
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在此,我也要感谢张秀生、邱立生、谭仁杰等商学院老师,在我读研期间,
他们给给与我大力支持和帮助得以顺利完成学业,感谢他们的传道授业解惑!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对我学业的支持,感学许多同学和朋友对
我的关心和帮助,这篇文章同时借鉴了大量国内外学者的著作,在此对他们一
并表示感谢!
杨桃珍
2005年5月18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