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3272我国中部地区经济结构改革分析

东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中部地区经济结构改革分析
姓名:张卫宾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金兆怀
20050501
摘要
经过建国五十多年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
瞩目的成就。凭借先发优势,“长三角”与“珠i角”经济圈率先融入全球化经
济人舞台:随着西部大丌发和三峡工程的推进,西三角经济圈又呼之欲出:当“三
极沦”进入宏观决策,东北老工业綦地也丌始踏上复兴之路,与此同时,如何促进
中部地区崛起已经在十届人大■次会议巾『F式列入日程。
中部六省经纬跨度位于北纬25—40,东经108一119之间,地处祖国内陆腹地,
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依靠全国10.7%的土
地,承载全国28.1%的人口,创造全国23.0%的GDP,在全国地域分工中扮演
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中部地区的经济同全国一样,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潜力还
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在目前竞争优势不及东部地区,政策支持又不及西部地区的
背景条件下,中部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如何发展,如何防止“中部塌陷”危机的产
生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从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上看,中部地区的经济在全国所占比重还比较小,人
均水平也远远低丁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居于全国的中间和腹心位置,是全国
区域关联度最强的地方,是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桥梁枢纽,是全国范围生产要素合
理配置的战略支点。因此,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关乎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的
进程,也直接影响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组成
部分。
本文从中部地区发展的现实实际着手,在分析运用增长极理论和梯度推移理
论的基础上,回顾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背景以及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
和优势所在,并结合东西部发展对中部崛起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适合该地
区发展的建议和措施,为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分析基础。
关键词:中部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
Abstract
Through found the state development ofone one year and reform and opening—up
over the past more than 20 years,Chinese modernization made the achievement of
world interest.Is it send advantage first to rely on,”long trigonometry”,and”pearl
trigonometry”economy is it is it incorporate globalization economy heavy stage tO
take the lead in to enclose;With the promo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regions and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s,it is ready to appear that the triangular
economy in the west iS enclosed:Act as”three very much in terms of”enter
macroscopical decision,the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begins to set foot on the way
of Renaissance too,meanwhile.hoW promote middle part iS it 1ist in the schedule
formally ofthe 10th 2 meetings in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to emerge.
The six provinces including Shanxi,Anlaui,Jiangxi,Henan,Hubei,Hunan are
locat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China.between 25 N and 40 N.108 E and 1 197E.
Possessing 10.7 percent ofnational land,28.1 percent ofnational population,these six
inland provinces bring about 23 percent ofnational GDP,and occup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territorial division of labour.Economy of the middle part and the
whole country are the same,has obtained very big achievement,but potentiality is
still far from bringing into play.Not competing for the advantage as in the eastern
area at present,the policy support is not as under the background condition of the
westem region,how as a whole to develop the middle part,how prevent from”
middle pan collapse”production of crisis become of Our country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demanding prompt solution important problem already”.
Looking from total supply and demand and per capita share,the economy of the
middle part is still relatively small in the national proportion,the per capita share is
far lower than the average national level too.Occupying the middle of the whole
country and belly heart position in the middle part,is the related degree of strongest
places ofnational area,it is a bridge pivot ofeconomic cooperation ofthe western and
eastern,is the strategic fulcrum that the nationwide factor of production is disposed
rationally.So,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middle part not merely concerns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middle part,influence paces that our country builds the
well—tO—do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directly too,it is tO structure harmonious
society’S important components
This text sets about from the reality of development of middle pan actually,on
II
the basis of analysing that uses the growth pole theory and gradient lapse theory,have
reviewed the relevant background and potenti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iddle part and advan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iddle part,the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brought emerge to the middle part to and combin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and eastern,put forward suit this area suggestion and measure of
development,analyse the foundation after offering for promoting the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ofmiddle part the theory.
Key words:Middle part;Economic structure;Industrial structure
II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义足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巾特别加以标注和致
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东-1LIJ币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l—j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
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翘堡鬓丌期: 础上,孓。fQ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即:东Jt:lJ币范夫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
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
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
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纽.翌毫指导教师签名:金煎蚜
日期:理监上I口FI 期:塑丛!≤。f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引言
我国的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和湖南六省,资源丰富,人
口众多,交通便利,区位重要。作为连接东西部的桥梁和纽带,中部地区崛起是东曲-互
动、南北合作,使我国经济布局均衡和协调发展的坚实支撑点。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
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
个重大战略问题。
加快中部发展,实现中部崛起,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发挥中部特有的优势,并不
断拓展这种优势,在结构调整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向工业化中期阶段加速推进;同时
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使农业朝着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优势强的
方向发展。中部地区的发展有利于与东部和西部形成联动,选择并培育新的中部发展带,
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投资效率和发展速度,更好地促进并发挥其中部中心城市的
辐射和带动作用,为构建沿京广线的纵向城市群、沿长江的横向城市群营造区域优势,
从而依靠两大城市群的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形成中部新的经济增长带。
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是中部地区加速发展的助推器,中部地区根据自
身经济发展的区位特点、资源环境条件、生产基础、产业发展趋势等各方面优势,适应
国内外经济竞争的要求,从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出发,加强自身实力,从国内国际合作
中获得发展机会,走新型1二业化和综合现代化的道路,在与其他区域经济发展的对接与
互动中实现崛起,为构造我国经济社会持续执调发展的新格局作出巨大贡献。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所做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那样:
“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_丌=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
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
出的整体战略部署。实行符合各地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的区域发
展战略,体现了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既有利于充分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又有利于东
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1
一、经济结构改革的基础理论及启示
(一)梯度推移理论
梯度推移理论认为:无论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内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
衡的,地区问客观上存在着经济技术的梯度;生产力的空间推移,要从梯度的实际出发,
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发展或引进先进技术,然后逐步依次向处于二级梯度、_:二三级梯度
的地区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速度加快,逐步缩小地区问的梯度差距,实现全国
经济发展的相对均衡。
梯度推移理论以工业革命循环论为基础,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在地区间转移的动态
过程。它认为各地区的发展取决于主导部门本身的生命周期,印各主导部门都经历创新、
发展、成熟、衰退四个阶段,创新时期的新产品新部门是技术密集型的,对劳动力素质、
产品技术含量要求高.产品需求弹性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所以,创新时期的新产
品新部门往往集中在高梯度地区。当产品进入发展时期,开始以少量生产转向批量的规
模经营,高梯度地区因地租高、工资成本高,离原材料及燃料产地远等因素逐渐失去竞
争优势,此时,应转移部分生产力,相反,中梯度地区则因离原材料及燃料产地近,工
资成本相对低,别是因批量生产后,产品价格有所下降,为中梯度地区消费水平所接受,
同时,中梯度地区具备批量生产所要求的一定生产条件、技术水平等所有使中梯度地区
具备接受推移的种种条件。最后,当产品进入成熟时期,生产工艺丌始通用化、标准化,
技术要求相对简单,落后地区可凭借更低的地租、工资成本、原材料价格等条件接受成
熟产品生产,并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梯度推移理论还科学地揭示了制约地区生产分布集中和分散的因素是极化效应和
扩散效应。极化与扩散是地区发展过程中两个最基本的侧面,也是区位势能作用机制的
集中表现。极化指经济活动向某个区域优势的地点聚集并逐步成为整个地域内的发展极
核的现象,它一经形成,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能力,可以不断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
造条件,并带动起交通业、商业、金融保险业、“三废”处理业、修理业等行业的一轮
又一轮的、按乘数增大的发展,从而大大促成生产分布的极化,形成高度发达的城市、
城市群带等,结果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在极化效应作用的同时,
随着城市与城市带的发展梯度上升,周围地区的经济在它们的带动下也有不同程度的提
高。”j这种提高具体表现在:极化中心主导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带动周围地区原材料
产品、农副产品及初加工工业的发展,极化中心因资源短缺等自身发展受到限制或产业
结构演化的要求产生“外溢”作用,带动周围地区劳动密集型及资源密集型工业和旅游
观光为主的第三产业等,这就是扩散效应。
(二)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的基础是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增长极理论的基本观点“增长极”概念
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京斯·佩鲁(Francoi s Perroux)1950年在其论文《经济空间:理论
与应用》中首先提出的。其增长极理论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创新,而创新
总倾向于集中在某些特殊的领头产、皿。这些领头产业一般来讲其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产业
是主要的创新源。这种产业最富有活力,佩鲁称之为“活动单元”(actj ve unit)。这
种活动单元(产业)对其他产业具有很强的支配效应、连锁效应和推动效应,称为推进犁
产业(也就是增长极),受增长极影响的其他产业称为被动推动型产业。佩鲁认为,在推
动型产业与被推动型产业之间存在着3种效应;①推动型产、Ik对其他产、№的支配效应;
⑦推动型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的连锁效应;③这种连锁效应产生的乘数效应,通过
乘数效应推动其他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均衡发展,即推动效应。佩鲁把经济空间中在一
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产业)称为增长极。作为经济空间的增长极,它不
是一个空间区位,而是处于经济空间极点上的一个或一组推进型经济部门,它本身具有
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增长能力,并通过外部经济和产业之间的关联乘数效应推动其他产业
增长。因此,作为经济单位的增长极是与主导产业相联系的。”。
以法国经济学家J.R.布戴维尔(J.R.Boudeville)为代表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改造并应用于区域开发,将“经济空间小的增长极”改造成“区域空间上的增长极”,
并把它改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的-It模式,这一地域上的增长极被认为是主导推进型产业
在空间匕的集聚体,甚至进一步完全脱离产业概念。仅从地理角度,把增长极理论视为
某一具有有高创新能力,高增长率,并能促进周边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心区位,即增长中
一山。区域经济文献中对空问增长极有许多解释和定义,如:①增长极是相互关联的主导
产业的空间集聚;②增长极是推进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空间集聚;⑨增长极是一个带
动用边腹地经济增长的城市中心等。这样,增长极的概念就从经济空间转化到地理空间,
从一个产业转化为一个空间单位或城市,地理上的增长极是主导推进型产业与相关产业
的集聚休,以及该集聚体所在的地理位置。“1将增长极理论应用于区域经济开发的限定
条件。①在增长极上配量的产业与当地原有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要具有一定的根植性;
②当地市场的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以及市场的开发能力;③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如
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成长阶段或成熟阶段,区域内各种基础设施比较健全,区域产业链、
城镇体系已基本形成等。s1
(三)对我国中部地区发展的启示
梯度推移理论和增长极理论是指导我国当前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理论。
承东西,联南北,优越的区位条件,居中的地理位置使中部地区成为交通和通讯的枢纽
地带。中国的交通大动脉京广、京九、陇海铁路贯穿本区南北和东西,加之长江、淮河、
黄河的航道以及纵横交错的公路网使中部形成良好的区际空间通达性,使中部在获取高
效率的信息、能量和物流方面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由于距离衰减规律的作用,中部/、一
3
省东可借长江三角洲就近辐射,南可作依托东南沿海地区生产力要素的就近转移,又有
中原全园铁路运输枢纽的优势。因此中部崛起即可起到辐射间边带动全局的作用,可谓
“牵一发而动全身”。独特的区域优势决定了中部地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推
移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重要⋯级的同时,也决定了必将成为我国继“东部丌放”,“西部
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之后的第四个经济增长极而蓬勃发展,为打丌我国绎
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做出巨大贡献。
4
二、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
(一)中部地区的区域概况
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湖北、安徽、山西、江两、湖南六省,上地面积102.86万平
方公里,占全国的10.7%;人口3.63l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8.1%;2003年生产总值26349
亿元,占全国的22.5%。2004年,中部六省地方财政收入为1783.55亿元,占全国内地
31个省(区、市)地方财政总收入的15.3%。2004年,中部六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422元);除江西外,其他五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也都低于全国甲
均水平(2936元)。自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
也一直高于中部。
(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历程
中部地区在我困东中西i大地带的发展中’~直处于“尴尬”的地位。建国以来,我
国区域经济发展重点进行过几次大的调整,但每次都是在东西部地区之间进行选择。
50年代,国家计划安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实际建设lj0个,其中77.3%分布在
东北、华北和醋北地区。60年代开始,国家实施以国防战略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布局,重
点在西部地区进行“三线建设”,国家在西部地区累计投资3500多亿元,形成固定资产
2400多亿元。相对来说,中部地区则失去了一次大规模建设的机遇。80年代以后,国
家按照牛产力梯度转移理论实施沿海开放丌发战略,20世纪70年代末,服务于对外丌
放的需要,我国政府把区位优势明显和经济基础较好的东部地区又作为政策支持的蕈点
地区,东部地区先后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城市,先后建立了一批经济
技术开发区,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东部经济迅速崛起。使东部与中西部地
区的差距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拉大。
20世纪90年代,开发浦东新区战略迅速使浦东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头堡”,
带动了长江i角洲经济的迅猛发展。此时我国经济理论界提出“中部地带拓展战略”,
认为中部地区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对外开放和形势发展变化,全国丌拓的重点要
适时转到中部地带,进一步发挥中部地带的经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的
优势,多方面扩展横向联系,实施“借东进西”的发展战略,发挥中部地带“承东启西”
的战略作用。但这仅是理论探讨,并末获得国家决策部门的首肯和采纳。“1党的十四大
以后,我国开始制定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把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提上战略地位。
中部地区在国家战略棋盘上首次有了粗线条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但是,当时国家提
出的区域发展目标不够明确,区域发展政策不够具体,区域发展措施不够得力。加之随
后的亚洲金融风波和圈内有效需求不足,国家投资方向转向扩大有效需求,区域发展规
划暂时搁置,区域政策相对淡化。
在这期间,东部地区实际继续抢占先机,西部地区也获得了较多投资。中部地区不
仅与东部地区拉大了差距,同时与西部地区缩小了发展差距。“中部塌陷”态势不仅没
有缓解,而且还有扩大和加剧的态势。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GDP的差额比,1990年为
j.1:1,1997年扩大为26.5:1,人均GDP的差额比从4.3:l扩大到22.5:1;从GDP
总量所占份额看,1984年至1998年的18年问,东部地区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53.1%,
上升到58.3%,而中部地区则从3l-8%,F降到27.9%,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明
硅削弱,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明显拉大。‘1。再从西部地区的发展态势看,在东部地区GDP
所占比重提高5.2(从53.1%至1J 58.3%)个百分点的同时,中部与西部分别下降3.9(从
31.8%N 27.9%)和1.3(从15.1%到13.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份额是西部地区的3
倍,说明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已经快于中部地区,中西部发展差距缩小。1998年,西部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2%,比中部地区高16.8个百分点,1999年,西部投资继续高于
中部地区。尤其是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已从90年代初期的探索阶段进入目前的实
施阶段,西部投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已经成为投资增长的“锅底”。
进入新世纪,我国政府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支持的重点又转向西部地区,
国家正式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列入第十个五年计划,决心用5年至10年的时间,使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西部大开发有一个良好的开
局。西部地区可享受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优惠政策,相应
地国家也给予了西部地区更多的财力、物力和政策上的扶持与推进。同时,国家又明确
规定,继续发挥东部沿海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有条件的地方争取率先基
本实现现代化,鼓励和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
步发展外向型经济,着力提高国际竞争力。”1东部地区的自身优势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倾
斜必将使东部地区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从而中部地区再次失去发展先机。
2003年10月,国家正式启动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2004年,国家用于振
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债资金就达141亿元,占当年全国发行国债资金的12.8%。从
这一年)r始,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开始提速。“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跻身国家发
展战略,使东北以一种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姿态站在历史舞台的前沿,使原有包含黑
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的中部九省概念,伴随着借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东风,而
成为中部六省,其经济发展依然处于相对落后的不利地位。”1纵观50多年来我国区域发
展重点的变化,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在协调三大地带发展中,中部地区一直没有受到应
有的重视。随着这种发展趋势,中部地区必将加深“两个落后”现象:在市场经济运作
方面已落后于东部,并有可能面临西部后来者居上的局面;在国家资源配置方面落后于
西部,并将可能进一步落后于东部。中部地区处于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狭缝地带,新世
纪的中部地区确定面临十分严峻的发展局面。在这种竞争优势不及东部地区,政策支持
又不及西部地区的背景条件下,中部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如何发展,如何防止“中部塌陷”
危机的产生不能不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从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别看。2002年居民收入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中部人均叫+支
配收入最低,比令国平均水平低1369元,比西部低183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排名前
10位的省区市中,东部8个,西部2个,而与中部各省无缘。2002年,中部实际利用
外资仅为70.4亿美元,为全国的10.93%;进出口总额为164.5亿美元,比卜-年增长14.9%,
低于全国6.9个卣分点,绝对数仅占全国的4.24%。
1978年一1998年间,中西部与东部地区人均GDP相对差别基本保持不变。20年来两
部地区人均GDP与东部地区人均GDP相比由45.9%扩大到57.2%,净扩大11.8个百分点。
此间,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相对差距由33.1%扩火到44.8%,净扩大1 1.7个百分点。
。1⋯由此可见,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相对差距几乎没有多大变化(见表1)。其中,在
“七五”、“八五”的1984-1994年间GDP的平均增长率,中部地区为18.4%,西部地区
19.7%,西部比中部高出1.3个百分点。同期,中部地区GDP在全国总量中的份额由31.8%
下降到27.2%,净下降4.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则由15.1%下降到14.4%,净下降仅0.7
个百分点(见表2)。相应地这个时期两地GDP在全国总量中所占份额的相对差距由原来
的16.7个百分点降至12.8个卣分点,相对差额缩小3.9个百分点。
表l:三大地带人均GDP及差距变动情况单位:元,%
中部同取部鹾部同尔部
年份氟寿}j地隧巾部地K 两部地Jx
翱对露距翱对筹距
1 978 463 7 3l 0.1 250.8 3 3.1 45.9
l 98n i i 45 6 396 2 3l 3.9 32.2 44.9
1 986 l 683.1 771 3 61 6.8 32。7 46 2
1 987 1 864.1 l 074 7 88l I 36.1 47.7
I 988 l 963 9 I 263.8 967.2 36.7 48 l
t 990 3032 6 1 35 8.2 1 202 9 39.9 46 8
i 992 4081.6 {7l 2 1 i 5I 8.4 43.5 49.9
I 993 5420.8 2206 8 1 886。9 45.9 5 3.8
I 994 677 7 4 289l 4 2391,6 46.7 55.9
】995 677 7.4 3690.7 2945.3 45.7 56.5
l 998 9522 o 5252.o 403I.o 44.8 5 7,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及资料汇编(1949—1998)表上为当年价。说明:表中统计中部地区数据
包括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三省在内,下同。
表2:中国地区问GDP份额变化(1984—1994) 单位:元,%
GDP
平均增长
GDP
增减变化
1984 1994 1984 1994
东部地区358l 26608 21.3 53.1 58.1 +5.3
中部地区230l 12415 18.4 31.8 27.2 —4.6
西部地区109l 6563 19.7 15.1 14.4 —0.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及资料汇编(1949 1998)
从1980年到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50.2%增加到了58.86%,
而中部地区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是下降的。反映在人均6DP水平上,1980年中部地区人
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88%,1990年下降到83%,而到了2003年,中部地区只相当
于全国水平的75%。而西部大,F发使原本落后的投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中部。1998年,
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2%,比中部高16.8个百分点,2001年西部投资增长
20.1%,又比中部高2.5个百分点。从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速度看,西部大开发后,
西部地区投资增幅丌始高于中部,2001年至2003年,两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国
的比重,分别为19.8%、20.3%和21.3%,呈上升趋势;而中部分别为22.3%、22.2%和
21.6%,呈下降态势。中部一直高于西部的经济发展速度在2002年发生逆转,这一年,
西部地区GDP增长率高于中部0.5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尾巴”。
2003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东部最快、西部居中、中部较慢的增长态势:东
部地区一马当先,保持和扩大其领先优势;西部地区积极推进,逐渐步入良性高速发展;
东北地区重振雄风,发挥其老工业基地优势的趋势,而且有继续发展的趋势。而中部地
区在这来势汹涌的发展浪潮中却无法找到自己发展的步调,经济增长缓慢。“中部塌
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正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指出的
那样:“要曜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
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中部崛超”的提法第一次出现在对2005年经济工作六项任务的表述当中,中央对于
中部的重视开始提升,中部的崛起提到新的历史日程上来。
(四)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
中部地区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依靠全国十分之。一的土地,承载着四分之‘人口的发
展重任,其区位优势和资源综合优势十分明显,中部既是东部加快发展的腹地,又是西
部大开发连接东西部的桥梁,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联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
中部南联珠三角,东接长三角,北通京津环渤海湾经济区,西靠广大西部热土。中部地
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中部的崛起要在巩固粮食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探索发展大
农业的路子,建设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农产品商品生产及加工基地。建国以来,中
部地区形成了冶金机械、汽车轻工、水力发电等基础产业。中部地区是重要的能源和原
材料基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禀赋。中部地区崛起是东西互动、南北合作,
使我国经济布局均衡和协调发展的坚实支撑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
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1“
中部地区不是一个单纯的区域性概念,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概念,也不是一个纯粹
的政治概念,它是一个区域、经济与政治融合的综合社会概念。从区域的角度来讲,中
部地区主要是指地处中部腹地的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五省,也包括东北地区
的农业地区,甚至包括东部地区的传统农业地区。从经济的角度来讲,中部地区是人口
高度密集、耕地资源稀缺、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在农业经济时代曾经富足,
在巾^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一定成就但因发展速度过慢而逐渐落伍地区,中部地区现有
贫困县151个,占全国贫困县的25.j%。从政治的角度来讲,中部地区是当代中国“三
农”问题和政治稳定问题相对突出的地区。中部地区的发展和治理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国
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所以中部地区的发展问题是涉及到地区发展差异、经济结构调
整和转型、政治局面稳定的一个综合性发展问题。
加快中部发展,实现中部崛起,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发挥中部特有的优势,并不
断拓展这种优势。中部地区的发展有利于与东部和西部形成联动,选择并培育新的中部
发展带,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投资效率和发展速度,更好的促进并发挥其中部中
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为构建沿京广线的纵向城市群,沿长江的横向城市群营造区
域优势,从而依靠两大城市群的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形成中部新的经济
增长带。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是中部地区加速发展的助推器,中部地
区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区位特点、资源环境条件、生产基础、产业发展趋势等各方面优
势,适应国内外经济竞争的要求,从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出发,加强自身实力,从国内
国际合作中获得发展机会,走新型工业化和综合现代化的道路,在与其他区域经济发展
的对接与互动中实现崛起,为构造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作出巨大贡献。
9
三、东西部及东北振兴发展给中部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中部地区具有的众多优势条件和中部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决定了中部崛起势
在必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
和振兴都为中部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中部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西部大开发给中部地区带来的机遇
1.新的政策空间的机遇
中央“西部大丌发”战略中的“西部”,并非绝对是一个空间地理概念,更是指一
种经济形态,泛指经济欠发达地区,它不仅包括西部,还包括中部、甚至东部欠发达地
区。中央制定的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不仅适用于西部地区,中部、甚至东部欠发达地
区也可以参照执行。比如,对外商投资企业给予三年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
政策,是对中西部19省市的;对利用外资在产业领域、规模要求上的照顾政策,中西
部是同等考虑的:在国家安排国债建设资会、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制定社会保障包括转移
支付政策时,中部也是优先考虑的对象等等。
2.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机遇
西部大开发己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国家将把大量资金投向中西部地区,主要用于跨
省区的铁路、公路、民航、通讯等基础设施、大型水利水电及跨区域的大江大河治理。
由于中部与西部地域上的连同性,这些工程项目大都与中部直接关联,如东西交通干线
的贯通,必须同中部地区配套建设,必然有许多路段布局中部,又如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也必须同中部地区联动,否则,难以有效。这些项目的实施,必然使中部地区的基础设
施和生态环境有一个大的改善。
从水利建设来看,西部大开发要求水资源的合理丌发和有效利用,要求按流域水系
实行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合理调配,做到统筹兼顾,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要求搞好大中型灌区设施的维护、改造和配套完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要求加快在
建大中型水利工程的进度,逐步解决防洪、控制、城市供水等问题。这些都使得中部地
区大受其裨益。如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将起到重大作用。
西部生态环境的治理方面。西部首先要治理好目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否则开发西部
将成为一句空话。西部生态环境如果得到了解决,中部地区许多污染源会自动消除,生
态环境将明显得以改善。这为中部地区许多产业如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
件,投资环境也得以改善,有利于吸引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入。同时西部退耕还
林还草的措施将减少水土流失,许多河流的中下游的调蓄能力也会提高,一方面减少了
因旱涝灾害而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使水利工程发挥其更大的作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
的保护和建设,要采取“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旌。
这为中部地区的大量剩余农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有利于中部地区尽早走出通货紧缩
Tn
的恶性循环。11。
3.产品市场的机遇
随着西部大丌发宏伟工程的正式启动,国家每年将有数千亿元的巨额资金投向于中
西部的铁路、公路、民航等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此外,再加上巨大的区内、区外
资会所投资的其他建设项目,这势必在西部创造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这将为中部地区
的钢材、水泥、建筑陶瓷、运输设备、工程机械、农林机械、食品等产品进入西部市场
创造了机会。此外,西部正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势必增加对外部
粮食的需求,这为中部地区的粮食进入西部市场提供了机遇。””
4.劳务市场的机遇
东部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最成功的地区,至今东部在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上
仍具有绝对优势,中、西部都处于落后状态,但我们看到中部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并
与西部拉丌差距。在全国199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32392341万美元中,东部占92%,中
部仅占5%,西部则只有3%,但中部比西部多569170万美元,高57%;在全国实际外商
直接投资省市合计4528389万美元中,东部占87%,中部仅占10%,西部仍然只有3%,
但中部比西部多304667万美元,是西部的3.22倍(详见表3)外商直接投资不仅说明资
金引进的情况,更有意义的是这一指标还表明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国际市场的接近
情况和市场经济的观念、体制等多方面的差距。
表3: 1998年中部与西部地区对外丌放与利用外资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第591、599、602页。
西部大开发将会有大量的建设工程,同时需要大量的劳务,这为中部建筑工程企业
对外承包工程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
5.投资市场的机遇
为了吸引外部资金参与西部开发,国家正在研究并出台一系列支持西部大丌发的优
惠政策和条件。这势必在西部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再加上参与西部大开发汇聚而
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而产生的大量商机,西部地区必然是~个最“有财可发”的理
想投资地,这无疑给中部的企业开拓西部投资市场创造了机会。
6.产业承接的机遇
目前,东部地区正在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一些相对落后
的产业将向西转移,在产业由东向西转移的过程中,按梯度推进规律,必然是先中后西,
循序推移。这样,在东部产业转移中将带来大量的项目可能在中部落户的机会。
11
7.科技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投资环境的改善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在当今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巾国正全力推进市场经济和加入
WT0的大环境下,西部开发的重点应该是抓好教育和科技,加快西部市场的培育,充分
利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改善西部的投资环境。西部投资环境
的改善,意味着东、中部地区的投资市场进一步扩大,有利于解决目前内需不足的局面;
同时西部投资环境的改善,人才、资金、技术的优化,使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发展,
这意味着东、中、两部的差距将会逐渐缩小,有利于东、中、西部的联合开发,实现中
部和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于中部地区来说,东、中、西部的联合开发,资金、
技术、人才、项目将首先流入条件较好的中部地区,使得中部地区的经济得到长足的发
展。⋯1
(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给中部地区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1.中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构成
中部地区参与全国地域分工的产业主要是能源、原材料工业,但部分制造业也具有
相当的竞争能力,有些产业甚至在全国还具有竞争优势,如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
造业等。从省级行政单位看,大多数省都形成了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如山西
的交通设备制造业、医药工业;安徽的纺织、机械、电气制造、食品、饮料等工业;江
西的医药工业:河南的皮革制品、机械、食品、饮料等工业;湖北的纺织、缝纫、交通
设备制造和烟草工业等。各省既有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构成其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
””但作为整体,中部地区制造业的发展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及由此而产生的产业转移。
2.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势在必行
东部地区在20年的快速经济增长中,已经成长为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制造
业产业带。在经济规模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发生了引人
注目的变化。但同时应该认识到,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
要。从产业结构来看,东部地区的传统制造业仍然在参与国内外分工中占主体地位,如
改革丌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其主要专业化产业仍然是纺织、
服装、皮革制品、文体用品等传统产业。从产品结构看,虽然相当一部分产业在大的,7‘
业分类中属于技术密集产业,如电子工业, 但所生产的部分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在参与跨国公司全球分工中,所承担的生产环节也主要属于劳动密集产品,即使一些传
统优势产业,其产品层次也比较低。这种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既不符合在三大地带分工
中的地位,也难以支撑其自身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势在必行。“81
3.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
目前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基于
本国和本地区参与国际分工比较优势的变化,将把技术水平更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
本密集型产业,甚至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在这次产业转移中,跨国公司占主导地
位。加入w7IO、经济高速增长及巨大的市场和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使得我国成为多数
跨国公司投资的首选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对跨国公司投资仍有较大的吸引
力,也就足说,跨国公司投资将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另外,东部地区在20多年的快
速增长中也成长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和适应市场能力的企业,这
些企业构成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的微观基础。而东部地区在吸引国内外人才、资金、
技术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东部地区产业空间转移带来的新机遇
伴随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东部地区丧失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
产业将向更适合其发展的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地区产业的空间转移,不仅为中西部地
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机会,而且也是自身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东部
地区传统产业的过度扩展,使得区内的劳动力资源难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目前不仅在
大中城市传统产业就业的劳动力主要来自中西部地区,而且在乡镇企业和私人企业就业
的劳动力也主要来自中西部地区。由于外来劳动力不能在当地取得合法地位,这种劳动
力及产生的人口群体给当地公共产品供给带来巨大压力,并产生难以预期的社会问题。
毫无疑问,这些传统产业曾经是东部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起飞”的产业基础和资本积累
的源泉,但目前这些产业已经构成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经济质量的障碍。因此,东部地
区丧失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必须向更适合其发展的地区转移。这部给中部地区的发展带
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给中部地区的启示
原有的中部九省中包括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这三个省份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区域,
他们即属于中部地区,又同时属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该地区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
的自然资源,同其他中部六省一样,是传统体制下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然而随着改
革丌放的逐步深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目渐缓慢。
继2003年lo月国家正式启动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
展出现巨大转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4年东北三省国内生产总
值达到15133.9亿元,同比增长12.3%,增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东北地
区规模以kI业企业共完成增加值48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9.7%,是连续多年来增
长速度最快的一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28亿元,同比增长35.5%。“”
同样是中部地区,同样的资源禀赋发展现状,无论是从制度创新还是理论创新、无
论是从政策利用还是资源重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飞速发展对中部六省都具有极
大的借鉴意义。
(四)中部地区面临的挑战
低层次的生产分工格局,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产业技术水平低、产业关联度低、产
业效率低、产业竞争力弱,经济增长乏力。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至今未能改变农业区
13
和资源粗加工区的经济结构。利用外资程度低,社会问题也相对突出。总的来说这些挑
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低谷效应
过去,国家实施沿海大开放战略,使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了,中西部地区发
展相对滞后。如今,国家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使西部地
区和东北地区必将政策支持下迅速地发展起来,基本形成了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
东北振兴的态势。在这种形势下,中部有可能成为周边地区的发展低谷。如果这种发展
低谷一旦形成,一些难以克服的负面效应将会产生:人才留不住、投资环境难以改善、
就业和财政压力增加,同时又会综合影响到人的精神状态,并陷入一种不良循环当中而
更加“塌陷”。
2.对外开放的压力
我国目前沿海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域,吸引了全国外资的近80%。
虽然中部现在的经济基础、市场化程度、市场容量、区位条件、劳动力素质等方面比西
部优越,投资环境也优于西部,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的基础设施iF在迅
速改善,如果再加上西部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源条件,外资有可能大量进入西部,从而
使中部地区引进外资的难度加大。
3.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
中部地区在产业和产品结构上与西部较为相似,具有一定的替代性,西部大开发将
加速国内市场一体化的形成,西部地区的优势商品将直接进入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面临
的竞争将R益加剧。旧的优势不再,新的优势又尚未形成,这对中部地区的产业、产品
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开发优势不如东部,政策不如两部的发展局面下,中部地
区不可坐以待毙,更不能怨天尤人,中部地区应积极应对,充分发挥自身具有独特的区
位优势,抓住机遇,结合ih身发展和创新,改革进取,迎头赶上。
中部地区有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及自身优势,既可以利用东部的技术和资金优势发展
高加工工业,又可以依托西部地区拓展商品市场,同时也可以充当东西部进行物资和技
术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在机遇挑战中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全面和谐发展。因此,
在“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中部地区其现有优势十分显著。
(一)区位优势
中部与东西部地区毗邻,具有承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已形成联系方便的
交通运输网络,居于周边辐射的良好区位。中部地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重
要的交通要地、客货运输的主要集散地和中转中心,其中境内铁路占全国的46%,公路
和内河航运占35%,货运量和周转量均占三分之一以上。长江黄金水道、多条铁路干线
及国道公路从中部地区穿过。到2002年底,中部六省铁路运营里程、公路里程、高速
公路和内河航道,分别占全国的22.8%、24.4%、23%和25%,比中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
国国土面积的比例均高出一倍多。。2“
中部地区凭借良好的区位和交通条件,既可以依托东部技术优势发展高加工度产
业,又可以依托西部地区拓展商品市场,还可以依托国际市场进行跳跃式发展。这对f
出口导向型产业,以及与母公司形成企业内部分工的产业转移具有较强吸引力。
同时,东部地区向外转移的产业中,相当一部分仍然要参与国际分工,其产品以出
口为主。在劳动力成本和其他投资条件相近的情况下,运输成本就成为产业转移区位选
择的首要影响因素。与两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尤其是与东部地区相毗邻,且有主要
交通f线相连接的地区,将成为这类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区。
另外一类所转移的产业,不是产品的整体转移,而是把不符合本地比较优势的零部
件生产或生产的某种环节向外转移,所转移的产品与母公司在本地生产的产品还需要重
新进行整合,/4‘能为消费者提供最终产品。对于这类产业的转移,如果对所选择区位没
有特殊要求,一股来讲,距母公司越近,越具有吸引力。因此,对于吸引这类产业的转
移,中部地区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资源优势
我国的中部地区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山地高原之间,自然资源优势十分明显,
资源和产品优势突出,水资源量、水库总库容、耕地面积、原煤产量、粮食产量、油料
15
产量和棉花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4.j%、32.9%、23.5%、31.9%。30.6%、41%和35%.
均高于GDP所占的比重。按可能实现的价值计算,中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占全国的40%以
上,在这些资源中,尤以煤炭、铝、铁矿、稀土、钨、珍珠岩、天然碱最为突出。令国
42.4%的粮食,40%左右的肉禽食品,45%左右的淡水产品也来自中部。在考虑了资源丌
发、利用、运输等基本条件和成本因素后,可以说,中部地区的自然资源是我国三个地
带中最丰富的。
我国的中部地区位于我国经济技术梯度的第二梯度,具有很强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潜
力。中部地区的GDP占全国的27.9%,财政收入的25%左右。中部地区一直是我国最强
大的基础原材料生产区,也属于农业重点战略地带。此外,我国绝大多数货物集散地和
货物中转换装中心也都分布在中部地区,这一地区集中了全国约46%的铁路,35%左右的
公路,其货运能力和货物周转量约占全国的35%左右。一大批重点城市如郑州、武汉、
长沙等也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牵制和辐射作用。
若干统计数据表明,中部经济正处在我国最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90年代中期经济
起飞时的水平。未来几年将是中部经济获得高速发展并跃上一个新台阶的新阶段。我们
选取几个最概括的指标对此进行论证(详见表4)。
表4: 中部地区1998年与东南沿海七省市1994年经济发展水平若干指标比较
.崔%紫凡麓。9:敬舢结构1龆:饼嘲=非晰瓮譬嚣I方j f忆儿) I,。j
“ ⋯一(批Jq ’ ’1‘ 艘^f』¨
_嚣姜市区44088 29113 66 m。29:49:8t ⋯”· n 71 2068.23
LLl此3I 72 l 601 Il 5040 I).53.)4 23I 8 49 31。69 I 8s#60
肉薰^ 2345 ll 92 2q 506 8 202 4啦3l ll 36 5^42:5R 1 q 8I 48
占楫2644 j 5 s,1R 59l 6 2R:38:34 1,帖20 ,8:{2 239 3^o
擞J皂¨ j,73 28 32 84 7,44 I^"3l 0 e,88 44 54:46 225 3}0
友教61 84 3$O,45 4 s,6 2^:45;29 3 8 sI 89 25:75 l 86 3 I)6
f『曲419l l 8 5l q8 4484 24 40 36 I^3l}q2 aO:60 2048 00
河裹93I 5 43 56 bO 47l 2 25.46;29 5829 66 28:72 l 864 I)5
湖jE 5907 3 704 2I 6300 20:4T,3 54D4 s5 26:74 2l 72 24
湖南6502 3 211 40 495, 2fi;49:34 4n74 0● 22,8 2064 8s
麓麓七崔市81925 198Z$.20 s一17:“s。37977 05 24;,e 1849.99
}.揖I 3 56 i 9,I 92 I 5204 j:j8:39 42 55 23 42:5s 3436 6{
江嚣,02l 4057.39 5755 1 7:54:29 9#26 sl 20 80 I 83l s 3
浙¨4294 2666 B6 6l 49 I 7:s2:3l ’R28 l 0 I 6 84 2224 64
福建3I 83 I 6 85 34 s)86 22;44 34 247 8 2 3 32 68 1 577 14
i|I 糸#6,l 38,2 l 8 447 3 20:{9:31 8221)03 24:7^ I 3l々7 3
I 自、6689 4240 56 6,_】t80 l 6 5 0=34 7 204 20 22:78 :l 8I 53
海消71I 3 30 95 4820 3j:25:42 Ifi4 75 50 50 l 394 52
资料来源:1、中部地区数据系1998年数据,摘自《中国统计年鉴1999}第63、65、338页,国有
工业比重根据第425、426页计算。2、东南沿海七省市数据系1994年数据,摘自《中国统计年鉴
1995)第60页人口、33页GDP总额、《中国统计年鉴1996》第44、45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i次
产业结构。
16
(三)市场优势
占领市场是企业跨地区投资的主要目的之一。中西部地区都属于欠发达地区,但中
部地区的发展水平略高于西部。2000年,中部人均GDP为5943元;西部为4506元,两
部为中部的75.8%。较高的发展水平,意味着中部地区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2000年,
中西部地区的最终消费分别为14498.25亿元和10860.37亿元,西部为中部的74.9%。
中部地区的市场优势还在于,与西部相比,其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高。2000年,中西部
地区的人口密度分别为248.9人/平方公罩和66.9人/平方公里;经济密度分别为147.9
万元/平方公里和30.19万元/平方公里。较高的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使得在有效的服
务范围内能形成更大的牛产能力,从而获得规模经济。除此以外,西部为少数民族集聚
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具有各自民族特征的饮食、服饰习惯,而这种
需求主要由当地供给。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即恩格尔系数较高的消费水平下,由人均
收入决定的消费市场将进一步缩小。因此,就平均状况而言,中部与西部地区相比,具
有‘定的市场优势。
(四)产业优势
中部地区具有接受东部地区所转移产业的优势条件。在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
转移中,企业跨地区投资起主导作用。东部企业之所以进入中西部地区投资,是因为在
新地区投资能获得更大的利润。虽然从中西部各省市区来看,各有其吸引外来投资的优
势,jl其是西部省区还能得到中央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西部地
区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但就整体而言,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比,对吸引区外投资仍
具有较明显的优势。““中部地区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产业优势。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和输出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和主要初
级产品的生产和输出基地,是开发前景最好的地区。在基础产业方面,中部地区形成了
门类比较齐全、具有比较突出优势的基础产业体系。改革开放以前,中部地区就在“一
五”期间和“三线”建设时期曾得到了国家的大量投资和沿海地区的支持,形成了门类
齐全,具有比较突出优势的基础产业体系。加工业发展势头也很强劲。改革开放以来,
中部地区新兴加工业迅速发展,成为拉动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目前中部地区各省已进
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五)劳动力及人才优势
在东部地区向外转移的产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占很大比重。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
部地区劳动力价格的较大差异是促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发生地区转移的主要原因。虽然中
部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略高于西部地区,这似乎表明西部地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具有
吸引力。但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地区选择中,劳动力供给低价仅仅是构成吸引这种
产业的因素之’;更重要的是劳动力素质。
中部地区科教实力居全国前列,犬专院校集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荟萃。另外,“五
普”统计,中部地区到外省市暂住人口(主要是务工人员)占全国的43.6%。这部分人
长年在外打工或经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又一··人才库”,
尤其是科技教育事业突飞猛进,人口受教育年限1994年平均为5.67年,比西部地区多
1.21年;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等技术产业、科技型企业。“21群众性的技术创新和普
及活动构成了有机统一的科教支持系统,地方经济对科教潜能的吸纳转化能力tb,匹i部
强。中部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智力支持能力总体高于西部地区。
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提供的有关数据计算,现有从业人员中中,西部地区
受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育程度的分别为34.2%、40.j%、40.7%、29.7%和12.9%、
9.3%、3.3%、2.6%;受到初中以上教育的分别为56.3%和41.6%。由此可以看出,中部
地区的劳动力素质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另外,劳动力的流动性意愿也对吸引劳动密集型
产业转移的地区选择构成⋯定影响,从我国目前劳动力跨省区流动的态势看,主要流出
地区,除西部的四川外,基本都位于中部地区。据国家统计局公告,在我国跨省流动人
口中,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五省占全国的42.9%。考虑到劳动密集产业的转
移和出口、开拓当地市场等的密切关系,因此中部地区对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一定
优势。以上分析表明,中部地区在吸引出U导向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以占领
当地市场为目的的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而这些产业在东部地区所转移产业中占主导地
位。”“
(六)综合实力
如果将资源力、经济力和科技教育社会发展力等三因素考虑其中,并分别以25%,
45%,30%为权数统计,根据《经济参考报》的数据信息,可以列出我国中部地区的综合
实力在全国的排序图,表5如下:
表5:中部地区6省区综合实力全国排序
科技教育社
地区资源力经济力综合实力全国排序
会发展力
湖北2.8196 2.72 3.44 2.9609 14
山西5.6803 1.90 2.22 2.941l 16
河南3.5388 2.70 2.73 2.9187 17
湖南2.9175 2.34 2.90 2.6524 19
安徽2.7364 2.10 2.16 2.277l 23
江西2.9165 l-63 1.96 2.0506 25
权数25 45 30 100
资料来源:《经济参考报》2000年12月13日第六版
同时,中部地区环境容量大。环境容量是指某一坏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
最大容纳量。环境容量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中部地区是我国环境
容量最大、净化能力最强、开发前途最好的地区,拥有潜力巨大的发展空间。同西部地
区相比,中部地区生态环境较好,在全国20个牛态赤字省巾,中部地区只有【U西1个
省区,东西两部有8个省区,中部地区生态调节条件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适宜
于全面展开生产力布局。中部地区年降水量比较适中,境内有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河
流和洞庭湖、鄱阳湖、巢湖等内湖,水资源比较充沛,调蓄能力强于西部地区,环境净
化能力比较强。
(七)潜在优势
把握“大开发战略”中部发展的可行性首先就体现在它固有的资源优势上,据原地
矿部的一位专家的评估,我国东中西三个经济带地形资源的潜在价值为l:2:2。中部地
区的资源和西部地区的资源在潜在量上基本持平,但与西部相比,中部地区在资源开发
技术,交通运输和加一I:业有着明显的优势,这使得中部地区的这一优势地位更加明显。
这几年,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产、世结构调整也有明显的进步,加上固有的承
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都为中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西部大开发的
战略对中部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拉动作用,这种拉动既有政策拉动,又有投资拉动,还
有最终消费需求拉动。例如,国家对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其中有许多
跨经中部,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又比如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对中部地区的
环境改善具有标本兼治的重大战略意义。而三峡建设、“南水北调”等大型工程的启动
在为中部地区提供电力和水能资源的同时,也为中部经济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
作用。
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指出:“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
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加强现代农
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快
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拓中部地区大市场,发展大流通。国家要从
政策、资金、重大建设布局等方面给予支持。””41
9
五、中部经济结构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对策
面对机遇和挑战,要加快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促进该地区经济快速协调
健康的发展,必须结合中部地区自身优势,制定出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改革措施和制
度创新,拓展中部地区经济结构改革的新思路和具体对策。
(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中部地区6省多足农业大省,中部地区农村人口高达2.4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的
31.2%,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8.9%。全国8个产粮大省,中部就占了5个,湖南、湖北、
江西、安徽和河南都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粮食安全就是国家的安全,因此,中部的贡献
是巨大的。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棉花种植基地,在中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发
展与稳定直接关系到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全局,而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实现中部农业现代
化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农业发展与保持稳定的必由之路。因此,在新时期如何推动并促
进中部农业产业化进程是中部地区农业发展改革的首要问题。
1.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三大矛盾的存在
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三大矛盾,即千变力.化的市场的
需求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的矛盾,农业生产资料纳入市场体制与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收
购仍实行计划管理的矛盾,农户分散经营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的矛盾。这些矛
盾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深入,也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均为农业大省的中部各省,
这些问题的表现尤为突出。如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农业产业化就难以深入发展。
(2)政府职能的转变明显滞后
在促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各省的各级政府已出台了不少保护农业和农民的政策,
为农业走向市场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相对蓬勃开展的农业产业化热
潮,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一是没有真iF转变职能,仍忙忙碌碌地陷在“文山会海”当中,
用文件传达上级指示,靠会议听取基层汇报。没有真正贴近农民,树立为农民服务思想。
二是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对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缺乏有效的指导,仍习惯于对主
要农产品种植和收购的指令性管理模式,使粮棉等主要农产品流通长期处于垄断状态,
农民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三是对如何拓宽产业化思路,推进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
展,没有强有力的引导机制。仍停留在对已经出现的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和鼓励上。四是
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农业保障机制,对农业科技投入、信息网络建设、农村市场体系的
培育、财政支持力度等没有统一规划。
(3)社会化服务体系相当薄弱
促进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
级政府转变职能,还需要社会各涉农部门的密切配合,提供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但作为
20
传统农业大省的中部各省,社会化服务组织还是原来在计划经济条件r建立起来的,已
经远远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的需要。一是社会化服务的组织机构很不完善。设置偏少,
而且分布极不平衡,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二是凶解决不了_T资、医疗、教育等问题,
号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导致有些地方服务机构尚存却不能及时为农户服务。三是服务
部门经费严重短缺,除维持服务人员的工资外,无力开展正常的农业科技推广和便民服
务,有的甚至处在亏损和倒闭的边缘。四是从业人员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质量不高,有
的甚至“唯利是图”,与农,、发生利益纷争。五是服务组织功能失调,政企不分,缺少
市场化的运转机制和管理体制。
(4)中介组织资金短缺,管理粗放
从中部各省已经出现的农业产业化组织运行状况看,处于农业产业化“龙头”地位
的各类型的中介组织,由于处在农业产业化的探索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是规模不大,数量不多,很难胜任农业产业化关键环节的环扣作用。二是资金短缺,
对龙头产品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中介组织和农户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三是管
理半日放,没有纳入现代化管理体系。除了与农户签订的购销协议外缺乏明确而具体的规
章制度。四是信息不畅,经不起市场风险的冲击,在市场价格波动下滑时亏损甚至倒闭。
(5)农户素质偏低,缺乏产业经营和驾驭市场的能力
在农业产业化的链条中,农户处在主体地位。但由于中部地区多年的封闭自守,农
民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部分农民由于文化素质偏低,在对新生事
物认识上思想观念转变较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进行,尚在观望和徘徊。
二是由于中部省区人口密度大,每个农业劳动力所经营的耕地面积少,在双层经营体制
下土地更加分散狭小,农民的生产手段和技术水平又十分落后,所生产的农产品在满足
自给和完成征购任务后所剩无几,商品率很低,农户想闯市场,但心有余而“地”不足。
_二足有些农户面对市场经济的诱惑,凭着致富的欲望而跃跃欲试,但由于缺乏经商闯市
场的经验和产业化经营能力低下,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感觉如履薄冰,渴望得到扶持。
这几种状况都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的需求。。”
2.积极探索加快发展中部农业产业化的对策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同为农业大省的中部6省,
在中央制定的加速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中,责无旁贷地起着示范和排头兵的
作用。因此中部地区各级政府都应把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上主要议事日
程,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推向新阶段。
(1)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特殊作用。
借鉴国外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要促进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各级政府就要转变职能,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农
、出产业化保障体系。这主要包括:一要加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引导农民进行专业化生
产,逐步向专业性生产基地和区域化支柱产业方向转化。二要建立强有力的农业投入保
障机制,推动和支持各类型中介组织的发展,在政策上,对中介组织的工商登配、注册、
税收等方面继续给予优惠、倾斜:在资金上,提供适当的财政支持,注重增强农业的造
血功能;在服务卜,注意协调好政府有关经济技术部I]、社区服务组织和中介组织的关
系。三要加大科教兴农的力度,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民的文化素
质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四要加强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加强涉农信息的搜集、分析、预
测、传递及咨询服务,让农民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减少生产的盲目性。血要注
意培育农村市场体系,搞好农产品的流通和保护,沟通城乡联系,解决农民入市难问题。
六要建立健全农产品价格调控体系,实旋农产品价格保护,建立农业风险基金。”1
(2)进一步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全面铺开,各中介组织和农,、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
高。中部6省各级党和政府对各级涉农部门要理顺关系,明确职责,使之能够担负起为
农业产业化服务这一重任。一要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按照农业产业化的需求,
改造官办机构,倡导创办民办机构,使之形成从上到F的网络系统。二要建立资金保障
制度。从每年增加的支农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支持服务体系各部门的建设和
发展,在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充足的基础上,开展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三要增强从业人
员的、世务能力和服务思想,在掌握为农业服务的专业技术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为农业、
农民服务的意识。四要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功能。规定在服务的利益分配上,尽量让
利于民,真心帮助农民抗御农业的双重风险。五要加强社会化服务领域的法制建设,保
证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贯彻执行。
(3)中介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带动能力。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全面铺开和市场经济的跌宕起伏,中部6省已建立的各类型中介
组织将会不断分化组合,还将有一大批新的中介组织应运而生。但无论怎样,各类型中
介组织要深入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一要
加强规范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如完备的约束和责任制度、严格的财务核算制度等。
二:要加强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既要以各种形式向外发布信息,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和
优势,也要注意筛选国内外信息为己所用,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要调整好同农
户的利益分配关系,在利润分配时既要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积累资金和风险资金,
又要拿出一定比例的资会让利于农户,以增强自身的凝聚力。
(4)农户要转变观念,提高素质,逐渐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
从6省各地农业产业化的运行可以看出,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农民的能力和
素质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效益。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各级党和政府要引导农民清
醒地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当农业产业化
的中曝力量。一要转变老守田园、小富即安的观念,树立强烈的经营意识,自觉地把自
己的生产经营行为置于农业产业化进程当中,在积极参与中获取自己的最大利益。二要
主动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充分认识文盲或半文盲对发展农村经济、对自己求
富奔小康的制约和阻滞。三要自觉学习科学技术,至少掌握一技之长,能够独立参加社
会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生产的经营分工,真正发挥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主体作用。u1
(5)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是农产品经营产业化的关键环节。
该区域市场建设滞后,同国内外大市场脱节,市场信息不灵,生产往往带有很大的
22
肓目性,不时出现“一哄而上”,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因此,该
区域各省应加快市场建设,不但要重视批发市场,更要重视市场软件建设和销售队伍建
设。尽快建立中部地区农产品市场信息中心,广集信息,研究现状,预测未来,采取各
种形式及时发布信息指导生产。要上与国际国内有关信息中心联网,下与区内各省相关
信息部门和农村各有关供销合作社、龙头企业、集团公司、专业农民协会联网。形成全
国统一市场,使生产与区内外、国际市场紧密联系,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使中部6省
区的农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国内走向国际,发挥更高的经济效益,提高在全国农业中的核
心地位,促进农业产业化形成。
(二)加快工业结构调整
工业化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根据中部工业发展的自身特点,积极
推进产业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步伐,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中部工业推向新的发
展阶段。
1.中部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工业增长速度减慢。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
化,能源与原材料市场需求日益趋缓,增长速度开始减慢。因此以基础工业为重心的中
部地区,其发展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大。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990年的24.9%
降低到1996年的23.4%,再降低到2001年的12.3%。年均降幅由1990年一1996年期间
的0.25个百分点扩大到1996—2001年期间的2.22个百分点。这说明90年代中部地区
的工业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呈扩大之势。在传统基础产业的发展日益受
到挑战的同时,中部制造业的发展总体来说呈上升趋势,其产值和实现利润均在大幅度
增长。2001年,中部制造业实现利润282.62亿元,较1999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其
中,实现利润较大的行业分别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黑色金
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等,其产值可占到中部制造业总产值的⋯半以上。
(2)工业化的微观主体活力不足。企业是推动工业化进程最为重要的微观经济主
体。企业是否有活力及其活力的大小即赢利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业化进程能否顺
利推进。然而,当前中部地区这一工业化的微观主体活力堪忧。数据表明,中部地区全
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已由上世纪80年代的20%目前的不足6%中江西、山西、
湖南、安徽均已下降到3%以下。。”尤其不容乐观的是,一直被当作工业化的急先锋和新
生力量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赢利能力近年来也急剧下降,普遍陷入不景气。受此影
响,在40个工业行业中,中部地区“九五”期间持续增长的工业行业只有8个,而全
国平均为11个,东部地区为14个;相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的工业行业,中部地区所
占比重为70%以上。
(3)工业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中部国有经济仍占有绝对支配地位,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滞后。2001年,中部国有及国有控殷企业总产值比例为33.3%,高于全国平均水乎
15.2个百分点;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值共占47.5%,低
于全国平均水平。非国有经济发展不足是中部地区工业发展中面I临的⋯个重要问题。
(4)中部工业企业规模偏小。中部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大型和特大型企业缺乏,
存在着“大而不强,小而不专”的现象。2001年,中部大、中、小型企业所占的数日分
别为4.3%、8.3%、87.4%,而产值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5.5%、】2.8%、41.7%。中部的小
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而且组织分散,专业化程度较低,难以实现规模,缺乏市场竞争力。
中部的大型企业可以占到全国的13.8%,而产值仅占到11.9%。在一些主要行业中,大
余业的规模还不够大,竞争力不强,缺少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对行业发展起到
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或企业群。在当前国际国内竞争形势下,这种状况将难以适应经济
发展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5)地区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技术短缺对工业化推进的制约作用日趋明显。
在体制转轨时期的很长一个时期内,中部地区工业化的技术供给主要来源于简单模仿和
技术引进。在研究和开发上,理念落后,投入力度小,开发能力严重不足,高新技术和
先进适用技术的供给严重短缺。从理念上看,中部地区技术进步基本上还停留在外力推
动型的阶段,还没有把研究与开发上升到工业化发展的根本战略的高度上来,“不搞技
改等死,搞技改找死”等消极无为的落后观念在中部地区的企业界还大有市场。而发达
地区的企业均把研究与开发作为企业赖以生存的主要依托,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企业
核心竞争力赖以建立和巩固的源泉,并把研究与开发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这
样,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中部地区现有的以简单模仿和技术引进为主的技术创新
模式的发展空间日趋狭小,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模式的转换迫在眉睫;而目前中
部地区的技术储备和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还不足以顺利实现这一转换,工业化推进受到
了技术供给的严重制约。
(6)产业结构升级和创造就业机会的两难冲突日趋严峻,成为困扰中部地区工业
化推进的一个世纪性难题。在未来的工业化过程中,中部地区一方面要努力推进产业结
构升级,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重化工业化,另一方面又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日
益庞大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艰巨历史任务。目前,中部地区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总量
8000万以上,而劳动力供给仍在以每年1%以上的速度增加,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在300
万以上。这些剩余劳动力所汇聚的能量,不仅是工业化的动力,也是中国工业化任务十
分繁重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与此同时,中部地区工业的资本——劳动比率,无论是国
有企业还是集体企业,都出现了持续而显著的上升趋势。目前,在中部地区的工业结构
中,重工业所占比重已经达到63.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高于东部地区
10个百分点。
(7)中部地区产业技术升级缓慢,面临技术“瓶颈”制约。中部地区是我国老工
业基地集中分布地区,重工业和装备制造工业基础雄厚,重工业的比重高达68.94%一.,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7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扮演着东部的能源、原材料
供应基地的角色,加工业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迟缓,老工业基地“结构性衰退”
的趋势明显。中部地区现有生产技术水平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与国际水平,据估计,大
’4
中型企业的技术水平比东部落后3-8年,机械行、lk生产技术水平落后10—15年,石化行
业落后10年。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业比重,1997年全国为7.7%,中部地区仅为
3.4%,远低于美国的14.7%,日本的15.7%,韩国的15.8%。
(8)中部地区生产能力过剩的矛盾十分突出。根据第三次全国I>lk普查对900多
种主要工业品的统计,中部地区生产能力利用率不足60%的达半数以上;有83种主要工
、业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利用率为66%,比1985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1993—2000年,中
部工、lE产成品资会占用年均增长18.6%.,分别高于同期:Ij业总产值和流动资会增幅5.3
和4个百分点;产成品资金占流动资金的比重平均为16.3%,库存可供销售天数平均为
83.8天,明显高于80年代库存水平,甚至比1989 1992年治理整顿期间比较严重的积
压有过之而无不及。就行业而言,中部地区积压最为严重的主要是纺织业、建材行业、
冶金工业以及普通机械、专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机械行业。、2”
2.中部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对策
中部工业结构的调整应针对中部工业发展现状及其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结
合各省实际促进工业化进程。总的来说,中部地区工业结构调整主要集中在两大层面:
制度层面与技术层面。制度层面主要是进行产业组织改革,技术层面主要是进行产业结
构升级。
(1)制度层面的产业组织结构调整: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中部要想抓住机遇,承东启西,加快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为此,可以利用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地展开大讨论,同时要加快政治体
制改革,实现观念创新与体制创新的良性互动。中部要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积极扶持
和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对于外资,政府要积极引
导。为此,可以在政策上给予一定优惠。同时,要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实施企业产权重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斯蒂伯格指出:
“·个企业通过兼并其竞争对手的途径成为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的一个突出现
象”,“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
有‘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实施企业重组是我国中部地区实现经济
发展,特别是提高中部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迫切要求。中部地区工业企业重组,口].循着
三种思路进行:一是企业兼并;二是组建企业集团;三是实施破产退出。
第一、实施企业兼并。企业兼并在我国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主要方式是承担债
务式,包括购买吸收、控股兼并等,直接转让产权是次要方式。企业兼并的主要动机是
为了获得资源和追求规模扩张,打破“大而全”、“小而全”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的格局。
中部地区在实施兼并战略中,首先,要注意加速国有工业资本在竞争领域的退出,转而
巩固其在影响国计民生的某些重要行业的主导地位:其次,减少政府对企业兼并的行政
干预,避免行政性的“撮合”与“拉郎配”,遵循经济规律;再次,扩大兼并主体的自
主性,提高兼并行为的透明度;第四,企业兼并以“做大、做强”为宗旨,切实通过兼
并实现规模经济,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与效益。
第二、组建企业集团。组建企业集团的工作具有战略意义,一直得到从中央到地方
25
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组建企业集团对中部地区的结构性调整、技术进步、市场竞争力
的提高能起到直接推动作用。中部地区组建企业集团,首先,要支持中部的优势产业和
优势企业集团,防止跨省、市联合,坚持“调高、调优、调大”的指导思想,发挥优势
产业和优势企业集团对中部经济发展的拉动与支撑作用;其次,要防止“一哄而上”,
避免为享受某些政策优惠而组建“空壳集团”;再次,要加强以产权为连接纽带的纶业
集团的组建,告别过去以产品配套、技术协作为主要纽带的、浅层次的、初始阶段的企
业联合体;第四,要增强企业集团的经济实力与发展后劲,吸收金融资本与科研院所加
入,提高企业集团的融资能力与科研开发能力,推出名、优、特、新的拳头产品,从而
增强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及国际强手相抗衡的能力。⋯1
第三、实施企业破产。企业破产是通过市场机制调节中部地区资源配置的一种实现
形式,足中部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维护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益、维护中部
地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中部地区企业的消亡式重组,应重点在国有企业中实施,使
国有资本得以优化重组,使各种所有制成份的工业结构调整得以顺利实旌。
(2)技术层面的产业技术结构调整: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否
具有调整和升级能力,是衡量一国或一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据对1978—1999
年间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研究,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
献率为5.9%。在我国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低度化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推动
产业升级,是中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战略任务。
第一、重点扶持、发展优势资源性行业与高新技术行业。中部地区的山西、河南等
省区足能源大省,湖南等省是有色金属之乡,自然资源都较为丰富。因此,要引导社会
资会扶持优势资源性行业,发展石油、天然气和化学工业;发展以有色、稀有金属为重
点的冶金行业,发展电子信息及机电一体化制造业;发展电力能源工业等。值得一提的
是,在信息技术取代机械力成为人类进步主要动力的21世纪,在中部地区大力发展信
息产业,使之成为社会需求及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无疑能够变中部的“经济落后”为
“后发优势”。
第二、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巩固老工业基地。中部作为能源和原材料的生产
基地,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必然面临着产品和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其价格与国外同
类产品相比缺乏竞争力,故表现出了阶段性和结构性的需要不足。因此导致了中部能源
和原材料产品产量增长速度的持续下降。但是能源和原材料产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必
将会存在很大需求。目前,对中部来说要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问题,合理开发和利用
能矿资源,通过提高相关产业的加工深度和调整产品结构来改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
抓住西北大开发的机遇,促进能源、原材料工业“西移”。
第三、大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行业。中部地区拥有较多的老工业基地,技术老化
较为严重,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要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艺,特别是高新技术,
紧密围绕增加品种、改进质量、提高效益和扩大出口,选择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
点产品和重点工艺,对传统产业和老工业基地进行技术改造,使之尽快形成新的竞争能
力和发展后劲。当前,中部地区需要改造和提升的行业主要有:机械制造业、纺织业、
食品工、峨医药工业等。。。。第四、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型加工业。在基础工业
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轻工业,特别是高加工度的轻工业,对中
部来说不失是一个好的战略调整。这也是中部自身比较优势选择的结果。中部』王省安徽、
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具有很好的轻T_,Jk发展基础。2001年,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
比重分别为38.74%、36.89%、36.43%、34.97%平1J 33.77%。从全国总体演变趋势看,发
展轻工业【U’以使中部地区避开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发展重点,避免产业结构雷同。但
中部发展轻工业不能停留在低加工度的轻工业上,低加工度的轻工业竞争最激烈,利润
较低,发展空间也极其有限。n省的轻丁业惟有走高加工度之路,加快新技术的引进,
将自己的综合优势和现代新技术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市场竞争力。
第五、改造和提升装备工业。装备工业具有需求弹性大、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凶
此,改造有一定基础的装备工业,对于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有重要意义。中部一些地区
特别是老]二业基地已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应当通过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关键的装备
工业水平,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地区经济发展步伐。
第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部已经形成了若干各具特色的
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如武汉的光电信息技术,长株潭城市群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
新材料等行业已跨入全国先进行业。应当依托这些城市的科技和人JJ‘资源以及原有的产
业基础,不失时机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中部地区的产业创新中心。
第七、限制或退出已不具备优势的行业及高污染行业。中部地区的某些工业,无论
是资源还是产品都不具有优势,今后在这些领域不宜再建新的企业。对那些已丧失资源
优势、产品无市场、污染严重的企业,要下决心关停并转,从这些行业中部分或整体退
出,如要部分退出棉纺和毛纺业,逐步退出或限制发展木材及竹林采运业、皮革毛皮羽
绒及其制品业、橡胶制品业等。中部6省区还要坚决关闭损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小煤窑、
小水泥等“五小企业”。。”。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有利于增强经济实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且对推动城镇
化进程,增加劳动力就业,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
义。
在中部经济崛起的新时期,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下以金
融旅游及教育高科技产业三个方面分析中部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措施。
l_中部地区的金融业
“余融瓶颈”是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资源聚集功能弱,导致金融资源总量满足不了工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表
现为:①金融对区域内资金的聚集能力较弱。从表6可知,1997年、1998年中部地区在
全国GDP中占比例分别为28.1%、27.9%,而资金来源占比例分别为22.4%和22.3%,区
域内资金来源与其对GDP的贡献不相称,说明金融对区域内资金的聚集功能还没有充分
发挥。②本区域金融对区域外资余的吸引力不强
表6:我国各地区资金来源与运用
} I 99j☆。1994玷{995印i Oq^{k l神'n l 9稍≈
j 恶奇=邬S8 l 3
小部27日:
婀部1 3 96
瓷鲁泉豸=部
潍flf比‘11郜
{自≈, 州郜
赞盘^ 东翔5 52 2
“{|l-比I}l鄯)0 9
I'·l 西郜{d q
抒章泵鄯一3 80 3 41,fl R 71州q ’#奶
蛰辙It舒—2367 1 t19■I.8 .I 706 I 一1n6 2
I亿西部—749 —40I.3 .69^ 48l
—-
几} 仝iq 2246 2 lI 25 6 4695 9 7865 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金融年鉴》(1993--1998)和有关资料分析得出。
其一,从上表可知,1997年、1998年中部地区的存差分别为一1296.2亿元和一1070.1亿
元,说明中部地区对东部地区的资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相对于东部地区同期的9,
843亿元和12,962亿元以及全国同期的7,865.8亿元和l 1,087亿元的存差相比,中
部地区对资金的吸引力有待迸一步增强;其二,1999年,全国A股市场筹资总额为893.6
亿元,中部地区为274.2亿元,比重为30.7%,到1999年底,全国共有上市公司949
家,中部地区有206家,比重为21.7%。因此,中部地区从资本市场筹资能力不强;⑧
吸引外资的能力更弱,1998年,东部地区利用外资额为38,559.1亿元,占比例为85.5%,
中部地区为4,787.7亿元,比重为10.7%。
(2)中部地区市场基础薄弱,金融市场不完善,资产货币化、证券化程度低,金
融尚不能充分发挥通过资金流动来实现生产要素流动的作用。目前中部地区生产要素的
集中主要是靠地方行政手段在省内集中,利用资本市场上资金的流动来实现生产要素跨
省集中的案例很少。
(3)金融服务品种少、层次低、技术含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既影响中部地区
资金的聚集能力,又缺少促使资本流动的金融手段。如前所述,中部地区金融对区域内
和区域外资金的聚集能力都不理想,其关键在于金融服务质量和金融创新能力。就目前
全国的资金状况来看,东部地区拥有大量的存差资金,1998年为12,962亿元,中部地
区工业结构调整,需要大量的增量资金投入来对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资金缺口大。。3’为什么东部地区大量的存差资金没有转移到中部地区?主要
原因在于金融服务水平和金融创新能力。因为民间资金具有趋利性和厌恶风险性,必须
有一定的措施保障其资会运用的安全性和盈利性,才会大规模进入。以目前中部地区工
业现状,对资金的吸引力较弱,但一部分工业是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的,只要能设计出
某种融资安排,将风险分散和保证一定的盈利,其优势产业吸引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是不
成问题的。另外,中部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上市、收购、兼并等资产重组提
供金融服务不够,或者不能提供,或者所提供的服务技术含量刁i高。
(4)风险投资业发展过慢,与该地区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相称,导致大量的科学
技术发明没有在本地区转化为生产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靠本区域高新技术产、Ik
的发展来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换代比较困难。
面对改革难点,中部地区金融业改革有必要采取的相应策略。从目前中部地区金融
发展水平来看,靠金融来支撑工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本区域会融超常
规的发展,即以超过本区域经济规模的金融资源的聚集和大量的金融服务创新金融支
撑,以价值流引导实物流束不断进行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第一、加快生产要素的
市场化与货币化、证券化。建立和完善中部地区的市场机制,实行较宽松的区域货币政
策,充分发育资本市场,加快中部地区资产货币化和证券化,为生产要素的流动奠定基
础。
首先要加大中部地区的货币投入,并对其资源型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评估和计
价,对未开采的资源实行货币化。然后,部分企业(如冶金、煤炭和重工等竞争性行业
的企业)可进行合资、拍卖等,引导外资和民间资金进入,以增量资金的投入来加快技
术改造,从而提高效率。
其次还要加快国有独资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增加中部地区资产证券化的比重,充分
发展地区金融中心(如郑州和武汉)证券的场外交易市场,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目前,
主要应作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其一,考虑到我国已在东部地区的上海和深圳成立了两
家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可以中部地区成立一家份有限公司中,上市公司毕竟是少数,
如到1999年末,中部地区只有206家。而大量未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虽然其资产已
经完全货币化和证券化,具有自由流动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交易市场,其生产要素的
流动受到限制;其二,在对国有独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时,应注意降低国有股的比例。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国有股比例过大,如1999年,上市
公司中国有股比例为29.4%,从中部地区工业结构的特点来看,国有股的比例会更大。
这样容易造成政府对生产要素流动的干扰,使产权交易的市场化程度降低。
第二、完善资金的聚集和分配。金融对中部地区工业结构调整支撑的力度取决于
金融的资会聚集和分配功能发挥得是否充分。
一是积极稳妥的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弥补全国性金融机构资金聚集和分配在地域空
I叫}:的不足,促进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的调整。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战略
的地域取向为:业务和机构向中心城市收缩,其资金投向为“大城市、大行业、大企业”。
如武汉市企业获得的贷款占湖北省的48.7%,而且占不到获得贷款企业数2%的大型客户
获得了52%的贷款。这样,虽有利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但大量的中小企业(包括高
新技术企业)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调整。””
I司时,现有的100家城市商业银行,中部地区仅占3096左右,且业务局限于其所在的城
区。因此,中部地区的金融要超常规发展,大力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和放宽城市商业银
行业务的经营区域是势在必行。
二是实行金融开放,促进金融竞争目前,我国已加入WT0,中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市
2q
虽有5年的保护期,但在5年时间也十分的短暂,而且也所剩不多。中部地区的金融应
抓紧时机,先向内资开放,即鼓励区域外的金融企业兼并区域内的会融企业和放宽对民
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限制,以吸引东部地区的资金和先进的会融服务手段。
二是中部地区的一些财政收支良好的省市级政府可考虑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以增强
财政政策的乘数作用,同时通过财政资金的合理投向来增强对民间投资的引导作用,加
快工业结构调整的速度。
第三、探索金融创新。中部地区工业结构调整是+个优化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
会融创新才能给予r业结构调整持久的支持。
首先,积极参与和引导工业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上市、改组、收购、兼并等活动,
并提供会融咨询服务。这些业务都属投资银行业务,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业处于起步阶段,
其业务主要集中在证券承销和证券经纪两方面,其他业务如购并、公司理财顾问、项目
融资、风险管理等,很少开展或没有开展。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人才和实力,中部地区的
非银行金融机构更甚。因此,可考虑由国有商业银行利用其人才和实力的优势,在中部
地区合资成立投资银行或允许国有商业银行在中部地区的分支机构从事某些投资银行
业务。
其实一些国有商业银行在东部地区的分支机构早己开展了部分投资银行业务,如建
设银行深圳市分行的商业银行部就从事了一部分投资银行业务。而且2001年6月21日,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实施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明确商业银行在经人民银行
审查批准以后,可开办某些金融衍生业务,以及投资基金管理、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
投资银行业务。
其次,积极探索企业技术改造、收购和兼并中融资方式的创薪。中部地区拥有大量
的资源型企业,由于其产品有市场,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在进行技术改造和企业购并
中,可运用项目融资的方式进行融资。项目融资具有“项目导向”和“风险分担”的特
征,目前已大量应用于国内外的一些大型的、回收周期长、资本密集型的工业、能源、
矿山和基础设旆项目的开发和收购,包括石油工业、采矿业、有色金属工业等项目。而
且项目的融资模式较多,主要包括融资租赁、BOT、ABS模式等。能够通过适当的融资模
式来对融资结构和信息保证结构做出恰当的安排,以满足投资者对收益和风险的要求。
。3“因此,运用项目融资,能有效解决中部地区一些资源型企业,如石油工业、煤炭T业
和有色金属工业的企业,在技术改造和并购中的资金短缺难题。
再次,推动商业银行对传统业务进行创新,努力推进贷款二级市场的建立和贷款证
券化,为商业银行开辟新的资金来源。在中部地区工业结构调攘中,商业银行的金融支
持力度最大。目前由于储蓄存款分流,银行资金来源趋紧,如湖南省2000年金融机构
新增贷存比为84.2%,大大高于规定的不超过75%,大部金融机构感到资金紧张。。371因
此,可考虑在中部地区某些条件好的中心城市开展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试点。
最后,鼓励风险投资。鼓励风险投资基金发展壮大,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创业。中部
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优化思想要求发展高新技术,而且中部地区具有科技优势。但高新
技术产业的投资风险比较大。因此,必须要有专门的风险投资公司进行投资和管理。风
3n
险投资基会的资金来源可考虑吸收企业资会、外资、保险资余等等,以减少高新技术企
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靠。“”
2.旅游业
中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从生态和文化上来讲,中部地
区处j二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名
山大川多,江、河、湖、库星罗模布,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
平。中部地区历史悠久,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丰厚的历史人文的积淀。
这些,都成为中部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崛起”的基础条件。
据统计,该区集中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7个,自然保护区14个,历史文化名城20
个,森林公园102个(其中5个为国家级示范森林公园)和上百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
保护区和旅游度假区(见表7)。对照全国旅游资源普查六类74种资源分类,六大类资
源俱全,74种资源中拥有68种,占全国资源种类的90%以上。具有群体规模、属国家
级或享誉全国的资源种类近30种,其中有以黄山、武陵源、井冈山、三峡、庐山为代
表的山岳景观,以鄱阳湖、洞庭湖、巢湖、武汉东湖为代表的水域景观,以武当LU、九
华山、嵩山、龙虎山、衡山为代表的宗教朝圣景观,以洛阳、开封、毫州、景德镇、商
丘、江陵、赣州为代表的华夏古文化人文景观,以南昌、瑞会、井冈山、红安、韶山为
代表的红色革命史迹景观等,旅游资源在全国旅游资源中占有突出地位。列入199l,
1992,1995,1997年度旅游王牌景点和黄金旅游熟线项目均占全国的l/5强。
表7:中部部分省区国家级旅游资源景区分布表l汰国家级风国家级历史国家级自国家示范
景名胜区文化名城然保护区森林公园
安徽a 4 4 1
江西4 3 1 l
河南5 7 2 1
湖北8 5 3 0
一湖南b 2 4 2
I 合计27 21 14 5
占全国(%) 22.7 20.2 14.1 25.O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经作者整理。
由此可见,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与广泛性具备,自然风光与人文胜迹融为一体,有利
于多目标、多层次综合开发。此外,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环境质量高,回归自然氛围浓
郁。该区中低山地、丘陵覆盖面积大,特别是皖南、赣南、湘西、鄂西及大别山地区是
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分布的主要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比较滞后;
交通相对闭塞,生态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自然环境质量较高。良好的自然环境景
观,加卜当地古朴的民俗文化氛围,具备发展以回归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探险旅游
和休闲度假旅游的良好资源基础。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旅游需求的不断更新改变,影响中
部地区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问题目益呈现出柬。
总的来看,中部地区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横向比较差距较大。旅游业的
产出水平与旅游资源大区的地位不相称。资源开发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也影响
着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主要反映在:
首先,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短缺仍是制约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一是区域快速旅游
交通网络不畅。许多重点旅游景区与其境外客源地之间缺乏直达旅游航线或旅游包机,
区内旅游景区与周边的旅游中转城市亦缺少快捷的直达班车,游客进出不便.制约着景
区开发和客源腹地的拓展。二是风景区内,综合服务设施缺乏,数量少、级别低、设备
简陋,交通通信不畅.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其次,投资力度不够,投资结构不合理,旅游业六大要素发展不平衡。各省普遍反
映,旅游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仍比较突出。以投资水平较高的河南省为例,“八五”期
问全省旅游基础设施累计投入4.6亿元,年均投资o.9亿元,其中国家和省以上的旅游
投资年均合计不足2000万元;从投资结构看,其中约60%以上投资又集中用于重点景点
项目和旅游饭店建设,因而造成其他相关配套设旌投入不足,建设滞后,旅游产业综合
效益难以发挥。例如海外游客人均每天消费水平和滞留天数,除湖北省外,其他4省两
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比沿海旅游大省平均低20%一30%。
再次,省际、省内风景区之间,旅行社之间各自为政,零散经营,缺乏统一规划与
协调,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表现在旅游拳头产品、特色
产品开发缺乏统一的促销氛围,整体促销资金不足,力度不够,难以形成整体的形象与
持续的轰动效应。特别是跨省区旅游项目开发、促销与综合服务网络尚未形成。
最后,重开发、轻保护,旅游资源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旅游管理机构成立晚,行业
管理、监督和协调职能未能有效发挥,阻碍了大旅游格局的形成,并造成景区开发过程
中,乱占乱建、采石毁林、破坏和污染景观事件时有发生。旅游人才缺口较大,旅游职
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服务质量不到位,不能适应新时期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加快人
才引进、人才培养与员工在职培训已成燃眉之急。。“
由上所述,中部地区应有针对性的积极调整旅游业发展的目标策略,充分发挥该区
旅游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以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
迅速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本区第三产业的支柱部门。
中部地区旅游业发展应峰持以国内旅游为基础,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并举,积极拓
展国际旅游市场的方针。在深化观光览胜、寻根祭祖、宗教朝圣旅游的基础上,以回归
大自然为基调,积极开发森林沐浴、山野情趣、漂流探险、文化修学、生态休闲健身等
多种类型的旅游活动,大力发展周末度假旅游、休疗养旅游、购物旅游和会议旅游,将
本区建成包括旅游中心城市、周末休闲度假区、重点旅游风景区和专题旅游热线有机组
合、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多功能的区域旅游网络。
改革措施主要有以F六点:一是突出“科技兴旅”战略,注意开发科技含量较高的
旅游产品.并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区管理、旅游市场促销、旅游咨询服务和旅游行业
答理中,积极采用信息技术、遥感定位技术,较大幅度地提高旅游产业的科技含量。二
是突出大区域、大旅游的整体观。加强省际合作,形成优势互补。通过联合选线.整体
促销,加快区域旅游精品、热线的开发,共同培育新的优势,丌拓新的市场,共享潜在
效益。三是强化产业协调发展意识。围绕着旅游业发展六要素(行、游、住、食、购、
娱),加快旅游购物、旅游娱乐等薄弱环节的丌发,发展旅游贸易,提高旅游综合经济
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四是坚持规模经济、集约化经营方针。遵循市场规律,通过
组建若丁大型旅游集团,提高综合开发、整体促销、规模经营的能力,壮大旅游产业规
模。h是旅游产品开发要以观光型产品为主导,以专项产品为补充,先实施观光型产品
的配套和精加工,再逐步完善观光度假型产品。六是大型旅游风景区丌发,应以规划为
先导,峰持开发、保护与再造新环境的高度亲合。
3.教育及高科技产业
现代经济发展最根本和最短缺的资源就是掌握知识的人才,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
仅要靠投资、靠技术、靠市场,更重要的是靠人才。拥有了人才就掌握了未来。虽然中
部地区虽然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人才资源匮乏。
劳动力资源主要是指服务于粗放经济的发展形式的体力劳动人员,人才资源则指具
有相当知识、技能和管理水平的人员。在中部地区,由于其传统的农业特征,人口数量
较大,人口总数超过了北美地区。由于农业人口占多数,农业可耕地的减少以及城乡收
益分配的巨大反差,中国外出打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这罩劳动力
资源有着巨大潜力,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低成本优势。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表明,仅中
部地区的豫、皖、赣、湘、鄂五省的外出打工人员就占据了全国外出打工人员总数的80%。
此外,中部地区原有的一些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经济管理者以及富有企业家精神的青
年人,大批流向东部地区,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甚至“麻雀东南飞”的现象。这无形
中也加剧了中部地区的人才短缺,减缓了中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而相对于经济振兴与社
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资源却是异常匮乏的,每年通过高考输出了大量的优秀学生人才,
而等他们毕、Ik之后回流的却很少。而在读的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也是东部沿海地区,次
选两部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城市。从现状看,中部地区人才资源呈危机状态。人才匮乏是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也是未来中部地区振兴的最棘手的难题。
为解决人才缺乏的困境,中部地区应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发挥自身的科技
和教育优势,对其科技教育体制和人才机制进行改革,主要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加大人力资源投资规模。据美国科学家预算,1900年到1957年,物质资本
投资增加4.5倍,利润只增加了3.55倍,而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5倍,利润却增加了
17.55倍,后者是前者的5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所取得的收益远远大于对物质资本的
投资收益;
二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投资多渠道、管理多样化,以国
家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多元化办学模式;
三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机制,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多种形式的合作、联合,
使科技真J下成为生产要素,发挥应有的作用。
33
四是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不断探索实旌素质教育的新机制、新办法。进一步加强教
育与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促使教育在中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劳动者素质的创新,本质上也应陔是教育体制和模式上的创新,这种创新应从基础
教育入手,努力提高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大力发展本科和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专业
技术人才,逐步加快硕士、博士等研究生教育;培养经济建设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实
拖终身教育,不断提高入的学习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各级教育的质量;加强
对学科带头人和科技骨干的培养,同时建立完善的科研人才奖励制度;加强企业家队伍
的培养和建设,通过市场机制造就驾驭市场的竞争精英。
同时,积极开发高科技产业,以创新推动高科技产业的振兴和发展。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
达的不竭动力。”中部地区具有丰富的人彳‘资源和良好的科技教育基础。但是,由于体
制和客观条件等因素,这些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新的
历史机遇,中部地区要牢固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经济的观念,突出
以人为本,突出创新能力,切实把科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要打破旧体制约束,
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以促进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
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是人才,二是资金,实质是全面创新问题,而项目开发
的具体实施,则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技术创新应该成为中部欠发达地区大开发中的一个
永恒的主题。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开发思路选择的出发点,应是风险小、成功率高的发展
对策选择。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技术创新上作大文章。比如有的省份虽有能源、矿产
资源优势,但有效利用程度差。有资源而无市场竞争优势,并不会有市场需求,也不会
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矿产资源低水平地开采和加工,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
会带来环境的破坏,产生严重后果。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必将大
大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大力发展高科投,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早已成为解决中部
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紧迫要求,成为贯彻落实科教兴省(区)战略,迎
接挑战,加快发展的战略抉择。
首先,中部欠发达地区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更需
要环境的优化。国际研究表明,当代的创新发生在通过协同作用而形成的环境之中。在
鼓励知识流通的体制里,不同组织的人们互相联系,形成网络,发生协同作用,才能出
现创新。创新环境可以定义为有效发挥协同作用而持续产生创新的环境。实践说明,密
集的智力、风险资本、基础设施、信息服务等因素并不与创新过程发生必然联系。因此,
通过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而建构创新环境,是中部地区建设的核心。
其次,必须走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之路,把科研、产业、企业紧紧地连在一
起。中部欠发达地区落后的原因之一,就是科技开发链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科学研究与
开发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一个很大的鸿沟,科研与开发大多游离于企业。高等院
校、科研院所远离企业,远离市场,研究的许多项目目标不明确,有些甚至不附台市场
需要;企业缺乏强有力的研究开发机制。不少企业的进步基本上是靠引进成果,不是靠
企、眦的技术创新。靠引进推动科技产业的发展,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就促使我们
34
‘定要继续深化科研院所的改革,要摸索更多的方式,大力推进企业的进步、技术创新,
推进产业化的发展。着力将开发应用类科研机构转变成科技企业。企业本身研究机构的
建立和发展,要依赖于体制的改变,依赖于企业家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企、』k能自立于市
场,企业的经营观念就会随之改变,就会自觉地将企业的存在与发展和能否不断地开展
新的技术创新活动联系在一起,和科研机构联系在一起。
再次,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要和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紧密相连。科技创新人/j‘有两
种类型:一种足在科学研究最前沿全神贯注忘我地进行科学研究和知识积累,不断地突
破,不断地获得重大的成果,对国家、对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一种是具有丰富经验
的学术领导人和组织者,他们能够根据当前国内的需要和积累,根据表现出来的国际动
向,预测出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然后进行判断,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社会需要,考虑向
那些最前沿的方向发展,同时又具备组织团结一批人的能力。对于这两种人,我们都应
该着力加以培养。全国现有一千多名两院院士,、卜-海占132位,而中部欠发达地区某些
省份t牛土长的院士竞‘名也没有。沿海一些发达地区如浙江引进院士17名,“借脑”
发展自己。中部欠发达地区也应打破旧观念,在发挥好现有人/j。作用的基础上,在条件
允许的情况下,制定优惠政策,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的发展为动力源,建立引进院十制
度,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最后,我们要以产品开发为重点,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科技创新的目的是提高综合
竞争力。而产品是综合竞争力物化表现重要形式之一,是科技链与产业链的结合点。中
部欠发达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应以发展潜力产品为切入点,通过大力扶持优势产业、优势
企业和优势产品为主攻方向,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落后、科技与经济严重脱
节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科技创新水平低,缺乏有竞争实力的产品,造成资源优势难以
形成真汇的经济优势。我们应将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作为科技创新中的重点,加
快推进科技产业化。要准确把握省情,以创新计划为载体,以产品开发为核心,围绕新
产品开发,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推进科技产业化。重点支持一批技术创新项目,促进
一批重人技术装备国产化;支持⋯批对行业发展和产业升级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技术和高
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支持‘批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带动行业技术升级及效益好的
项目。
结束语
随着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完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和
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卜-,中部六省切实贯彻并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规划,妥
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中部崛起一定能够实现。中
部地区的崛起必将成为我国继“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之后
的第四个经济增长极而蓬勃发展,必将为打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全
面达到小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温家宝.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人会第一:次会议政府T+作报告[N].人民日报2004—3—17(1)
[2]埃德加·M·胡佛.1z域经济学导论[M].中国人民人学池版社,1990.
[3]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M].商务出版社,1962.
[4]Douglas A..Regional Long Waves,Uneven Growth And Cooppermive Alternative,New York.1987.
[j]张会锁.区域经济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6]孙建中,唐青蔚,赵令勋.中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整治研究[M].1997.
[7]Tsui,Kai Yuen.Decomposition of China’S Regional Inequalitie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Studies,1993
[8]吴文丽.东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因素对曲部的启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4):5-8
[9] 陶秉礼.中部地区走出“中间凹陷被应”的对策思考[J].天中学刊,2001(6):28—29
[10]段远鸿.中部地区经济非平衡发展战略[J].发展研究,2004(1):45—47
[1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2]贾志杰,王忍之.面向21世纪的中部发展战略[M].1998.
[13] Friedman. J.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
[】4]
[15]
[16]
[17]
[18]
[19]
[20]
f21]
[221
[23]
[243
[25]
[26]
[27]
Cambfi吨e,Mass.I.T.Press,1996
宋育英.浅议两部大开发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及其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0(8):4-5
刘新同李玉贡.中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J].经济论坛,2004(3):32—33
邹彦林.中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定位[J].宏观经济研究,2000(8):35—37
陈计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J].山西师人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l一46
黄速建,魏后凯主编.西部大开发与东中部地区发展[M].200I.
新华网.http://data.acmr.com.cn/freesource/zixunshow asp?id=1321
下承舜.中部谁能崛起[J].金融经济,2004(2):23—25
郑秀峰.中部地睡产业发展定位研究[J].中州学刊.2003(5):36—38
杨云彦,朱金生.经济全球化、就业替代与中部地区的“边缘化”[J].中南财经政法人学学
报,2003(5):90—96
张文尝等著.中国中部区21世纪持续发展[M].2000.
温家宝.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05 3 15(1)
李志.中部地区[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0(1):39
杏方伟,肖兵.加快中部地区发展的儿点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3(7):39—40
宋再钦.我国中部地区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与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1):38—42
37
[28]吕政,周维富.中部地区r业化的阻因与对策[J].决策咨询,2002(9):36 37
[29]乔海曙.中部地区r业结构调整:现状与路径[J].当代财经,2002(2):49 j2
[30]侃坦.加快中部地区发展要有新思路【II].企业活力,2003(12):1
[31]尹瑛,蔡静.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对策研究[J].求索,2003(3):55—56
[32]覃成林.中部地区经济崛起战略研究[J].中州学刊,2002(6):34—38
f33j约翰·G·格利与爱德华·S·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Ⅵ].上海三联书店,1988.
[34]周鸿甲.金融先行:中部地区工、Jk结构调整的新思维[J].现代情报,2003(5):175—177
i35]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二海二联fS店,1990.
[36]Chen C.H..Regional;Determinan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Mainland Chin&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1 996,23(2)
『37l Broadman H.G.,Sun X..The Di StributiOn of Foreign Direc L Investment in China.World
Bank,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ar:1720,1970
[38]周绍森等.论中国中部崛起[M].2003.
[39]侯景新.落后地区开发通论[M].中国轻T业出版社,1999.
后记
论文付梓意味着三年硕十研究生学习生涯告一段落,不知不觉已在东北师大经历了
七度春暖花丌,敬爱的母校培育了我丰富的知识和崇高的理想,富饶的黑土地留卜J了我
一生最宝贵的青春时光。毕业了,带走的是对师大无限的思念,留下的是对师生永久的
回忆。
感谢恩师余兆怀教授多年来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孜孜不倦的教导,勤奋严谨的
学术风格,为人师表的品质追求令我受益匪浅,裨益终生,师从金老师是我一生的荣幸!
感谢我的同学给予我真挚的友情,伴我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我会想念你们的!
感谢东北师大造就了我,我将无愧于东北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