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3382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擎技●号·_l地!i
学号一旦垫韭!韭田书舟盎导L—一
福建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如““吖勘oo,noRm。ic。s盘菇绪矿胁4“。
引、晓军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申请学位级别
政治经济学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睦堑熬授
竖进芏墟±
论文提交日期—兰盟旦£生j且
论文评阕人
论文答辩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
—垫旦坠生盟;篆嚣;:;:景黯学位授予日期:—兰旦旦£至jL盟
ZOO五年四月
内容提要
Y 768773
改革开放以来,千千万万的农村劳动力离开世代生活的土地,涌入城镇
非农产业就业,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随着进城农民工逐渐
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农村劳动力流动越来越成为支撑中国经济长期快
速发展的源泉。农村劳动力流动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是解决中国经济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
代化的重要条件,是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通过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研究,试图
给社会主义农村劳动力流动下一个比较完接的定义,即,作为公有产权主人
同时又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村劳动力所有者,或农村劳动者,自由支配其劳动
力产权参与市场经济分工以实现更充分就业的过程。本文从这个定义所包含
的几个方面,即劳动力个人产权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关系,农村劳动力所有
者作为市场主体所必须具有的平等权和自由权尤其是自由迁徙权,农村转移
劳动力参与市场经济分工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化
和工业化的关系,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的关系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而系统
的分析,揭示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实质。本文给农村劳动力流动所下的
这个定义,贯串始终的中心思想是农村劳动者的权利问题,而这又是当前农
民工面临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
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的重要保证。这样定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
现实意义,这是笔者所以将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放在这样的框架中进行分析
的基本原因。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动劳动力个人产权自由迁徙权分工就业
Summar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millions of ruraI labors have Ieft the
lands.where their families have lived for generations,to work in
non.agriculture industry in urban areas.Tbis has become an irresistible
trend.As rural labors graduaHy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Chinese industrial
working class.the floating of rnral labors has more and more become the
resource for sustainable quick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eonomy.The
floating of rural labors is the main topic of the development Chines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ry’a key link Ibr solving a series of deep-rooted conflicts j矗
Chinese economy,a key condition to realize SOcialist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and an innegligible aspect deciding efficiency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dopting Marxist methods,the thesis tries to give a comparatively
complete definition of floating of SOeia]ist ruraJ Jabors by the research on
issues of floating of rural labors.The deflnition is it iS a process for rural
labor owners or rural workers to indepcndenay dispose property rights of
labors and participate in market economy as owners of public property
rights and snbject of market.This thesis gives a systematic and intensive
analysis of a few aspect in the def'mition to reveal economic essences of
floating of ruraI labors.The aspens inclu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 property right of labors and right of freedom,especially right of
free migration,which rural labor owners must have as snbject of market,the
objective and snbjective conditions for floating of ruraIlabors to take part in
division of labor,relationship between floating of rural labors and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floating of rural
labors and employment.The definition of floating of rural labor offered by
this thesis has a clue of rights of rnralIabors.The rights of ruraIIabors are
urgent problems for migrant workers at present,the key content to improve
the mechanism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the essential guarantee of
economic efficiency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The defmition has a clear
aim and a practicaI significance.It is also the basic reason Why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floating of rurallabors in this framework.
Key words:floating of rural labors,personal property right of labor,
right of free migration,division of labor and employment.
n
中文摘要
农村劳动力不断地离开土地进入城镇非农产业部门就业,是工业化和现
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成千上万的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和经
济发达地区务工经商,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随着越来越多的农
村劳动力涌入城镇非农产业部门就业,中国工人阶级的构成发生了历史性变
化,农民工越来越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越来越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
量。实践证明,越来越庞大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是支撑中国经济长期
快速发展的源泉。因此,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
重要内容,是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具有极其
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把社会主义农村劳动力流动力流动放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背
景下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研究,给社会主义农村劳
动力流动下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定义,以期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有一个深刻
的科学的理解,揭示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实质。社会主义农村劳动力流
动,即作为公有产权主人同时又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村劳动力所有者,或农村
劳动者,自由支配其劳动力产权参与市场经济分工以实现更充分就业的过
程。这个定义所包含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即劳动力个人产权与重建个人所有
制的关系,市场主体的平等权和自由权尤其是劳动者自由迁徙权,农村劳动
力参与市场经济分工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化和工
业化的关系,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的关系等,对这几个方面的研究构成了
本文的主要内容。笔者从这个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定义的五个方面来安排论文
结构,本文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论,内容主要是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等。
第二章,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有关理论概述,内容主要是对经典作家
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理论和西方发展经济学有关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几个
lH
著名模型进行分析。
第三章,劳动力个人产权与重建个人所有制。笔者根据亚当·斯密的理
论并按照马克思理论的逻辑,提出了一个基本命题,即对自己劳动力的所有
权是劳动者对其他一切财产所有权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这个命
题对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特别是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劳动者对自己劳动力拥有完全的产权,从而自由择业权,并不与马克思
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相矛盾,而是与其相适应的,是社会主义经济效率的重
要源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并没有也不允许剥夺劳动者的劳动力产权。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
制度,更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自由流动成为必然。
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的权利基础。本章主要分
析了作为市场主体的劳动力所有者的平等权和自由权,特别是自由迁徙权。
劳动者之平等权和自由权,是劳动力市场效率的根本保证,是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方面。由农村劳动力流动所暴露出来的农民工权利缺
损,直接导致了中国公民权利意识的普遍觉醒,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是不
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
的要求,及时地改革城乡户籍制度,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实
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
第五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市场经济分工。社会分工的发展是市场扩大
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增加了社会分
工的人身材料,引起和增加新的社会分工。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质上是参与市
场经济分工的过程,是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以形成现实的生产力的
过程。对农村劳动力参与市场经济分工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分析,可以
更好地理解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实质。
第六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化。城镇化是伴随着产业革命农村劳动
力大量流向非农产业而发展起来的,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是工业化。我国城镇
IV
化战略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和特点,充分体现我国城
镇化的农村劳动力主体性特征,走一条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产业
发展迅速、城镇化成本较低的城镇化道路。
第七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寻找就业机会和改
善就业质量过程,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消解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
结构的关键。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把
农村劳动力流动看作是农村劳动者寻找和改善就业的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
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更好地制定政府就业政策。
本文通过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研究,揭示了社会主义农村劳动力流
动的经济实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关于社会主义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概念,即
作为公有产权主人同时又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村劳动力所有者,自由支配其劳
动力产权参与市场经济分工以实现更充分就业的过程。笔者认为这种理论尝
试,对于深化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理论的研究,对于政府制定正确的农村劳动
力流动政策,都是十分必要的。
V
第一幸导论
第一章导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成千上万的农村劳动力纷纷走出世世代代生活的土地,
到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经商,如今已汇集成一个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上亿的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者分布在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的许多行业,
他们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迸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
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央文件中首次采用这样的提法,这是对
农民工的菲常正确的定性。目前,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
非农产业,我国工人阶级队伍构成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
业工人的主体。第二产业就业劳动力中农民工已占57.6%,农民工已占加工
制造业就业劳动力的68.2%,建筑业就业劳动力的79.8%,批发零售和餐饮
业就业劳动力的52.6%。1中央明确地将农民工纳入工人阶级范畴,使农民工
的阶级归属阎题得到了解决,提高了亿万农民工的政治地位,苁而为他们实
现与城市工人阶级平等的权利提供了最权威的理论诠释。在这一政策推动
下,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实践证明,哪个地方的外来农
民工越多,哪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就越快,经济就越繁荣,许多发达地区蓬勃
发展的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实际上是由这些外来农民工支撑起来,越
来越庞大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是支撑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的源泉。
因此,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
中国经济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
重要条件,是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因此,需要将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放在一个更宽广更基本的框架中进行
分析。农村劳动力为什么能够流动?农村劳动力为什么可以流动?农村劳动
力为什么必须流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实质是什么?农村劳动力流动
‘北京晨报'2004年1月20日
苎二主兰塑——
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是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劳动力流
动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有何本质区别?农村劳动
力流动与马克思主义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及其实践有怎样的关系?农村劳
动力流动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系以及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的关系是怎
样的?曾经严重存在并且今天仍大量存在的进城农民工权益损害问题以及
农民工权益保护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等问题,都需要一种彻
底而严整的理论分析和解答。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入,就能掌握群
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所
以,选择这样一种分析框架来研究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有助于深化对农村
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理解,从而能够更深刻地分析和解释农村劳动力流动问
题,以便政府制定正确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
二、主要观点和篇章结构
本文通过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研究,试图给社会主义农村劳动力流
动下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即,作为公有产权主人同时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村
劳动力所有者,自由支配其劳动力产权参与市场经济分工以实现更充分就业
的过程。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凡个方面的内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劳动者,不仅是自己劳动力的所
有者,还同时作为农村集体土地的共同所有者,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过
程,不能象资本主义制度下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质是作为直接生产者的农民被
剥夺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后被迫出卖劳动力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
件下农村劳动力流动并没有也不允许录4夺其作为集体公有产权主人的地位。
现实中一度出现的严熏的剥夺农民的现象是与社会主义制度格格不入的,是
必须严厉禁止的,而近来中国政府大力纠正圈占农村集体土地违法违规行为
以及大幅度调整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就是有力证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和国有经
济占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共同发展,劳动力市场还必然
存在。农村劳动者,作为劳动力所有者,由于实现自己劳动力使用价值即劳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第9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5胃第l版.
2
——————————————————————_—————●_———_—P__-____-墨-_——=—兰_——±——丝—●———————————一一一一——
动的条件的限制,劳动力可以作为商品出卖,因而劳动力所有者作为劳动力
市场的主体,必然要求具有最基本的商品所有者的市场主体的权利,即平等
权和自由权,劳动力所有者的平等权和自由权是完善的市场经济的前提之
一,也是市场经济效率的重要保证。研究农村劳动力所有者作为市场主体的
平等权和自由权,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对农民工就
业的岐视、拖欠农民工工资、侵犯农民工合法权利的现象一度达到了无法容
忍的地步,漠视、无视千千万万农民工权利的市场经济只能是低级的和劣质
的市场经济,必然严重损害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公平和效率。马克思主义并不
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平等和人权,而只是批判资产阶级
掩盖剥削劳动力的虚伪性。尽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公有制经济
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使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和决定机
制以及剩余的占有主体及分配规律与资本主义制度有了很大区别,但是作为
劳动力市场主体的劳动者的平等权和自由权仍然必须给予极大的关注。
(3)劳动者是其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者对其劳动力拥有完全的产权,
劳动者对其劳动力的产权是其平等权和自由权的来源和保证,这一点并不与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相矛盾,而是与其相适应的。马克思指出,“资
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
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
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
就要被剥夺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
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
代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
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3马克思在这里说得非常明白,阻
碍社会化大生产的,最根本的就是所谓的“资本主义外壳”,即资本主义私
有制。因此,所谓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过程,就是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主
义公有制的过程。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践,近一百年的社会主义探索的
最伟大的成果,是中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
济制度的确立,在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
3《资本论》第l卷,第8M-832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l版.
3
墨二兰兰堡一—— 求包括劳动力要素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劳动力自由流动是公有制
经济效率的重要保证。劳动者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产权是其对其他财产所有
权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劳动者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产权是其对其他财
产所有权的必要条件,尽管并不是后者的充分条件。重建个人所有制,即建
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并没有否认劳动者作为自己劳动力所有者的自由人地
位,相反,重建个人所有制,为劳动者个人自由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未来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所谓自由人联
合体,并不是剥夺了劳动者对其劳动力的所有权,没有人身自由,不能自由
支配个人劳动力的人是不可能建立起自由人联合体的,因而也是根本不可能
作为公有产权的主人有效地行使共同产权的。因此,劳动者作为个人劳动力
的所有者拥有自己劳动力的自由产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应有之义。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作为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有可能出现在劳
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流动是劳动者行使劳动力产权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
经济效率的重要源泉。
(4)农村劳动力流动从根本上来说是参与市场经济分工的过程。劳动
者参与市场经济分工有两种形式,一是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利用自己拥有
和掌握的生产资料,向社会提供商品,包括货物和服务,这是参与社会内部
分工的形式;二是作为单纯的劳动力商品的出卖者,为别人所瘴佣,参与企
业的内部的分工。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劳动力所有者同时还是
某种公有产权的主人,这种公有产权有可能成为农村劳动力更好地走出农村
去寻找非农就业机会灼财产保障,例如家庭联产承包制下的农户家庭经营,
在其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及其拥有控制和利用的经济资源越来越多时,可以成
为农村劳动力进城开办某种工业或服务企业的资源保证,可以使农村劳动者
更好地参与商品生产的社会内部分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资本主义国家农村
劳动力被剥夺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被迫到城市出卖劳动力时曾经出现
的严氢的人道主义灾难,减轻社会底层劳动者的伤痛。正是由于中国每个农
民都有一份集体承包土地,可以解决最基本的生活来源,当外出务工人员面
临城镇私营外资企业残酷副削和权利损害时,当农业收入较为改善时,这些
外出农民工可以用“脚”投票,回到自己的承包地上,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
4
墨二兰兰丝
上扼制资本家狼一般的贪欲,使农民在经济发展中少付出一点代价。要使农
村劳动力在参与市场经济分工中得到更多实惠,就必须全面加强对农村劳动
力外出务工经商的支持力度,例如,对外出经商开办企业农村劳动者提供优
惠政策,减免税费,对其提供更好的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对外出农村劳动
力加强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加强劳动力输出的政府服务;加强农村义务
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价值。教育,被公认为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
大武器”,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政府在这方面责无旁贷。
(5)农村劳动力流动是一个寻找和改善就业的过程。就业是民生之本,
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中国有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
最多的国家,解决就业问题任务极其繁重。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多,国民教育
水平较低,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
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
业与失业人口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尤其是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
题,更是中国就业问题长期的关键所在。更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数以亿计的农
村劳动力资源,必须创造和提供相应的就业手段和就业机会,政府必须始终
将促进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确立“劳动者
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千方百计增加就业,
扩大就业规模,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农村劳动力流动
是农村劳动者寻找就业机会和改善就业状况的过程,作为公有产权主人和自
己劳动力所有者的劳动者自主寻找就业机会和实现及改善就业的决策行为,
是扩大就业的根本途径,是改变普遍存在的农村劳动力不得其用现象的关
键。把农村劳动力流动看作是农村劳动者寻找和改善就业的过程,可以更好
地理解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更好地制定政府就业政策。
笔者从上面的劳动力流动的定义的五个方面来安排论文结构。
第一章导论,内容主要是选题依据和意义,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等。
第二章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有关理论概述,内容主要是对经典作家的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理论和西方发展经济学有关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几个著
名模型进行分析。
第三章劳动力产权与重建个人所有制。甄当·斯密说:“劳动所有权是
苎二兰量堕一——
一切其他所有权的主要基础,所以这种所有权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一个穷
人所有的世袭财产,就是他的体力与技巧。不让他以他认为正当的方式,在
不侵害他邻人的条件下,使用他们的体力与技巧,那明显地是侵犯这最神圣
的财产。”4在这里,很明显,斯密并未能把劳动与劳动力区分开,这个任务
是由马克思完成的,但只要把劳动换成劳动力,应该说这句话是蕴含着极为
深刻的理论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雇佣劳动者虽然不拥有生产资料,但
毕竟还是作为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的自由的人,还是作为自己劳动力商品的
所有者,还能够通过出卖劳动力换取工资拥有消费资料,包括食物、衣服和
住房等消费资料。本章主要研究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及其实践,指出,
劳动者对其劳动力拥有完全的产权,从而自由择业权,这一点并不与马克思
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相矛盾,而是与其相适应的,是社会主义经济效率的重
要源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并没有也不允许剥夺劳动者的劳动力产权。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
制度,更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自由流动成为必然。
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的权利基础。本章主要研究
劳动力流动的权利基础。商品所有者之间的平等权是交换的前提,也是市场
经济的前提。买者和卖者作为商品所有者,都拥有对各自商品的任意支配权,
商品所有者对其商品的财产权是商品所有者作为市场交换主体的平等权和
自由权的源泉和保证。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赖于商品所有者产权的有效
保护。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更好地保护交易双方平等交换和公
平竞争的权利,而对劳动力所有者平等权和自由权的关注,是劳动力市场效
率的根本保证。现实中由于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及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造
成了进城农民工普遍的权利损害,如工资拖欠、劳动保护的严重缺乏、职业
工种的严格限制等等。笔者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法律缺损,特别是自由
迁移权的宪法缺失是造成农民工权利缺损的总根源。列宁指出,“社会民主
党人要求人民有迁移和从业的完全自由。?什么是迁移自由呢?这就是说,农
民用不着得到别人的允许,有权到随便什么地方去,搬到随便什么地方去,
住在随便哪一个农村或城市里⋯⋯无论哪个巡官,无论哪个地方宫,都不能
4‘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11S页,商务印书馆.1972年12月第l舨.
6
苎二圭兰笙.————
不许哪一个农民随便找住的地方和做工的地点。”5由农村劳动力流动所暴露
出来的农民工权利缺损,直接导致了中国公民人权意识的普遍觉醒,这是市
场经济的必然,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本章着重分析了我国户籍制度及其
演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的要求,及时地改
革城乡户籍制度,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
就业。
第五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市场经济分工。社会分工的发展是市场扩大和
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增加了社会分工
的人身材料,引起和增加新的社会分工。本章对古代思想家的分工理论和古
典经济学分工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新兴古典
经济学的分工理论进行分析,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参与市场经济分工的两种基
本形式所依赖的条件进行比较研究。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质上是参与市场经济
分工的过程,是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以形成现实的生产力的过程。
对农村劳动力参与市场经济分工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分析,可以使我们
更好地理解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实质。
第六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化。城镇化是伴随着产业革命农村劳动力
大量流向非农产业而发展起来的,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是工业化。不同时代的
工业化有不同的技术内容,因而其对所需要的劳动力的素质有不同的要求。
我国正面临着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双重历史任务,必须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
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特别注意发挥我国农村劳动
力资源素质较高、规模庞大、成本较低的优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
和产业转移中抢占先机。与此相适应,我国城镇化战略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和特点,充分体现我国城镇化的农村劳动力主体性特
征,走一条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产业发展迅速、城镇化成本较低
的城镇化道路。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以及
浙东南和闽东南等地区,正是由于大量吸引外来农民工而在原来的中小城市
和小城镇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体系,以至形成了城市连
绵区。要特别关注城镇化的效率问题。效率改进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是
5‘列宁选集'第1卷,第422页。人民出版牡。1972年10月第2版.
7
苎二兰兰堡——
一个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而逐步改进的过程。英国产业革命时期的许
多工业城市都是从小城镇发展起来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盼许多大中小
城市和发达的城镇,也是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对于城镇化必须从动态的历
史的发展的角度来对待,而不能仅从主观愿望出发。
第七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劳动力只有与生产资料相结台,才能创
造财富。但是劳动力如果不能和生产资料结合在~起,就不能进行生产,不
自&创造任何财富,失业意味着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而处于闲置状态,失
、业意味着劳动力资源的浪费。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
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能
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6要就业
就需要有就业资源或就业手段,但由于城乡之间和各经济主体之间经济资源
分布不平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让劳动力其他生产要素一样自由流动,
才能使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农村劳动力流动
是寻找就业机会和改善就业质量的过程,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消
解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本章回顾了有关的就业理论,分析了我
国积极的就业政策,政府在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经
商环境和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方面的作用及相应的政策措施,并对民工
潮现象和民工荒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三、研究方法和特点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是历史方法和逻
辑方法的统一,是科学的抽象法。研究任何现象,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而
不是从观念出发,不是从概念出发。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
头脑并经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7对于研究来说,概念是非常重要
的,但随着对事物认识的深入,人们关于事物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而且,
人们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到哪里,人们形成的关于该事物的概念也就确定到哪
里。随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以至于无穷,人们
关于该事物的概念也就在不断地更新和深化。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人
6‘资本论)第2卷,第44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
1‘资本论》第1卷,24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
8
第一章导论
们对某一现象的理论研究过程,就是根据人们对该事物的认识的程度而形成
一个更深刻更全面更科学的概念的过程,或者说,也就是对该事物的概念下
一个更深刻更全面更科学更准确的定义的过程,而且,随着事物内在矛盾的
发展,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发展,对该事物的概念的定义也不断地发展。
例如,马克思的经典名著《资本论》,就是这样的一个典范。资本论,亦
即论资本。资本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灵魂和决定因素,资本的运动规律,也就
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资本首先是一种价值,是一种能带来剩余价值
的价值,要理解资本,必须要先理解价值,而要理解价值,必须先理解商品,
没有商品就没有价值。价值是商品的属性,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属性,
而商品的二重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
和价值的矛盾需要用外部对立来解决,因此,商品必须全面转手,即商品与
商品相交换,而商品交换的发展,最终导致货币的产生。货币是资本的最初
表现形式。要研究资本,必须研究货币向资本的转化,研究劳动力成为商品
的条件,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区别,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规律和积累规律。
不但要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还要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研究资本的社会再
生产,还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研究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润率,以及
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规律,还要研究流通资本和生息资本参与剩余价值的分
割,研究资本主义地租等。因此,《资本论》给资本概念下了一个最全面最
深刻最科学的定义,形成了关于资本的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
按照马克思的研究传统,笔者试图通过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研究,
给社会主义农村劳动力流动下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即作为公有产权主人同
时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村劳动力所有者,自由支配其劳动力产权参与市场经济
分工以实现更充分就业的过程。这个定义贯串始终的一个中心思想是农村劳
动者的权利问题,包括自由择业权、自由迁徙权、就业平等权以及作为农村
集体土地产权主人的权利等,而当前农民工面I临的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问
题,恰恰是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这样定义可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
意义。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
家的需要的程度。“因此,试图给农民村劳动力流动下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第10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一版.
9
_—————_—————一●———————————^————————————————苎——————二—_———_—主——————±—————一丝——— 希望以此来深化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这是本文的主要特点。
四、几个相关的概念
l、劳动力流动、劳动力转移、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
劳动力流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2002年:中国就业报
告》对“劳动力流动”概念区分为三种情况:(1)个人在不同在业状态之闻的
流动,也就是由就业状态向失业或下岗状态变换,以及由下岗、失业状态向
再就业的变换;(2)个人在不同工作组织(单位)之间以及在不同的职业和行
业之间的流动:(3)个人在不同地域之间的流动9。实际上,在这里,个人在不
同在业状态之间的流动一般不作为劳动力流动研究考察的内容。其余的两种
情况,包括个人在单位之间的流动,不同职业之间的流动,不同行业之间的
流动,以及劳动力在空间上的迁移则是劳动力流动研究的主要内容。
曹艳红在其硕士论文《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中分别考察了广义和狭义
两种劳动力流动概念。“狭义的劳动力流动除了指劳动者因改变工作单位而
产生的空间移动外,主要是指社会紧急活动中,作为主观因素的劳动者在与
生产资料实现结合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劳动就业岗位以及就业企业、就业行
业、就业地区、就业部门以及就业产业的变换”,而“广义的劳动力流动是
指劳动者为从事劳动获取报酬而在空间上产生的迁移和移动。在这里,劳动
力流动一方面包括劳动者上下班而产生的移动;另~方面还包括劳动者因职
业特点而在空间上产生的移动。例如从事采购、供销职业的劳动者就有很大
的流动性”,10并认为经济理论研究把劳动力流动分成自愿的流动和非自愿的
流动,还把劳动力流动具体划了为单位内部的流动、职业之间的流动、单位
之间的流动、产业之间的流动、地区之间的流动和国际间的流动六种类型。
蔡舫等在《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中,并没有明确的给劳动力流动
下一个定义,但从其叙述中可以看出他是把劳动力流动与劳动力转移、人口
流动和迁移看成大致相同的概念。实际上,在西方发展经济学中,人口流动
(floating),人口迁移(migration)以及劳动力转移(1mnsfer)基本上可以通用。
李静霞在其博士论文《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收入效应和分
9(2002年:中国就业报告》蓝皮书,277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
”曹艳红硕士论文t劳动力流动阃愿研究',北方交通大学,2001年.
10
茎二主±竺一一一.
配效应》中采用的劳动力转移概念是“一种最基本意义上的要素流动概念,
它强调的是转移主体的经济理性和经济目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经济结果a
至于与经济利益因素无关或关系不大的细节”,¨作者则不予强调。国家统计
局农调队使用的劳动力转移概念,农村转移劳动力是指转移出乡外就业6个
月以上或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规定,人口迁移必须向户口登
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而没有办理户口迁出手续的外出人口,作为流动人口
对待。
本文使用的劳动力流动概念,也是最一般意义上的生产要素流动概念,
指劳动力所有者自主决策在不同单位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就
业的过程,决定劳动力流动的根本动机是劳动者经济利益比较。一般来说,
劳动力流动概念可与劳动力转移、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概念通用,尽管它们
在某种情况下可能有一定的差别。
2、农村劳动力与农业劳动力。这两个概念有差别。考虑到目前中国农
村的实际情况,农村居民基本上都拥有一份集体承包土地,都或多或少地参
与家庭承包土地的农业生产劳动,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称为农业劳动力,但
其中有大量劳动力大部分时间从事农村二、三产业,或外出务工经商,考虑
到他们的职业的变换,他们都有可能在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在单位之间、
在城乡和地区之间流动,因而在研究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时,采用农村劳动力
概念更恰当一些,因为今天进城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不在于他原来在农村
是从事农业还是非农产业,而在于他是来自农村的劳动力,来自长期分割的
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农村的劳动力,而且,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需要吸引
越来越多的来自农村的人口。
“李静霞博士论文‘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收入效应和分配效应'第25页,止海财经大
学.2002年s月.
11
g--幸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的有关理论
第二章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的有关理论
第一节马克思的经典论述
一、劳动力的概念
在经济学说史上,马克思第一次给劳动力概念下了一个科学而严格的定
义:“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
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1劳动力是活的人体
中蕴藏的一种劳动能力,与活的人体不可分割,即与劳动者不可分割。在资
本主义条件下,货币要转化为资本,必须在市场上购买到一种特殊商品,这
种特殊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而其使用价值即劳动
却是价值的源泉,可以创造比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可以给它的购买者带
来剩余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是任何一个社会最重要的
经济资源。劳动力包括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在杜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
代,体力和智力在劳动能力中的比重是不同的。在社会发展的很长时期,由
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劳动过程对劳动者的体力要求更多一些,尽管劳动者
的技能和熟练程度也在缓慢地不断积累,劳动者的文化教育水平也有所提
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发展,劳动过程对劳动者的智力
即文化教育水平和技能要求不断提高,最终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劳动力是任
何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但劳动力成为商品却是社会经济发
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者仅仅依靠出卖劳动力过活,
需要存在一系列条件。“商品交换本身除了包含由它自已的性质所产生的从
属关系以外,不包含其他从属关系,在这种前提下,劳动力只有而且只是因
为被自己的所有者即有劳动能力的人当作商品出售或出卖,才能作为商品出
现在市场上。劳动力所有者要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
从而必须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的自由的所有者。”2劳动力成为商品
的第二个基本条件是,“劳动力所有者没有可能出卖有自己的劳动物化在内
1‘资本论j第1卷,第190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
2同上,第190页.
12
苎三主奎塑茎翌生兰茎竺壅竺查苎兰笙
的商晶,而不得不把只存在于他的活的身体中的劳动力本身当作商品出卖。”
3“可见,货币所有者要把货币转化为资本,就必须在商品市场上找到自由的
工人。这里所说的自由,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
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方面,他没有别的东西可以出卖,
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4
同其他一切商品一样,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也具有价值。劳动力的价值
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特殊物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具体说来,劳
动力价值可以归结为维持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教育培
训费用以及劳动者家属子女的生活资料价值。
二、资本主义条件下农村劳动力流动
货币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在市场上相遇,“这种关系既不是自然史上
的关系,也不是一切历史时期所共有的社会关系,它本身显然是已往历史发
展的结果,是许多次经济变革的产物,是一系列陈旧的社会生产形态灭亡的
产物。”5“商品市场的这种两极分化,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资
本关系以劳动者和劳动实现条件的所有权之间的分离为前提。资本主义生产
一旦站稳脚跟,它就不仅保持这种分离,而且以不断扩大的规模再生产这种
分离。因此,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
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
一方面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
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6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首要的因素是“大量
的人突然被强制地同自己的生存资料分离,被当作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抛
向劳动市场。对农业生产者即农民的土地的剥夺,形成全部过程的基础。”『在
英国,对农民的土地的剥夺具有典型的形式。
马克思指出,“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基础的变革的序幕,是在十五
世纪最后三十多年和十六世纪最初几十年演出的。⋯⋯通过把农民从土地
3同上,
4同上,
5同上.
6同上,
1同上,

甜s{s:珏斟页页页弛页●● 3i,7
苎三主查苎茎型查查兰!壅塑宣墨堡垒一——
(农民对土地享有和封建主一样的封建权利)上赶走,夺去他们的公有地的
办法,造成了人数更多得无比的无产阶级。在英国,特别是弗兰德毛纺织工
场手工业的繁荣,以及由此引起的羊毛价格的上涨,对这件事起了真接的推
动作用。⋯⋯把耕地变成牧羊场就成了他们的13号。”8这就是“羊吃人”的
圈地运动。“掠夺教会地产,欺骗性地出让国有土地,盗窃公有地,用剥夺
方法、用残暴的恐怖手段把封建财产和克兰财产变为现代私有财产——这就
是原始积累的各种田园诗式的方法。这些方法为资本主义农业夺得了地盘,
使土地与资本合并,为城市工业造成了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阶级的必要供
给。’’9
因此,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是农民被迫与土地相分离的过程,是农
民被剥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过程。大批农村劳动力被迫离开土地进入劳
动市场,遭受资本家的奴役和剥削。“对农村居民断断续续的、一再重复的
剥夺和驱逐,不断地为城市工业提供大批完全处于行会关系之外的无产者。”
10“一部分农村居民的被剥夺和被驱逐,不仅为工业资本游离出工人及其生
活资料和劳动材料,同时也建立了国内市场。“o这样,资本主义生产站稳了
脚跟,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加,日益扩大直接生产者和他们的生产资料的
分离,为城市工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初,从农村被赶出去
的劳动者,是在血腥的法律强制下,“通过鞭打、烙印、酷刑,被迫习惯于
雇佣劳动制度所必须的纪律。”12“在资本主义生产的进展中,工人阶级日益
发展,他们由于教育、传统、习惯而承认这种生产方式的要求是理所当然的
自然规律。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组织粉碎一切反抗;相对过剩人口的
不断产生把劳动的供求规律,从而把工资限制在与资本增殖需要相适应的轨
道以内;经济关系的无声的强制保证资本家对工人的统治。超经济的直接暴
力固然还在使用,但只是例外的使用。”13
在资主义原始积累完成以后,农村居民离开土地到工业城市寻找就业机
。同上,786页。
9同上。801页。
”间上。813页。
“同上,815.816页.
”同上905页.
1’同上.805.806页.
14
第二幸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的有关理话
会,更多地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农民的小块土地越来越难以维持生计,大批
小生产者被迫加入城镇雇佣工人的队伍。“只有大工业才用机器为资本主义
农业提供了牢固的基础,彻底的剥夺了极大多数农村居民,使农业和农村家
庭手工业完全分离,铲除了农村家庭手工业的根基——纺纱和织布。这样,
它才为工业资本征服了整个国内市场。””
继英国之后,其他一系列先后完成产业革命的国家,经过数十年甚至上
百年的工业发展,农村劳动力不断的流动迁移到城镇非农产业就业,随着工
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转移早已完成。因此,
在这些发达国家,它们面临的早已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而且
城镇劳动力在城镇内部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之间的流动,以及国
际流动。
马克思指出,“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
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的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这样,它也
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
个生产部门投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
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
总之,近代资本主义产生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不断的离开土地到城镇非
农产业就业,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现象。马克思对这个问题作出了
最深刻最科学的理论解释,对研究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具有重大的
理论价值。
第二节西方发展经济学家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理论
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逐渐形成的一
门新兴学科。二战以后,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在政治上纷纷独
立,在经济上各自选择不同的道路和方式谋求发展,从而出现了许多发展中
国家。尽管各个发展中国家情况差异很大,但是发展中国家又有许多共同特
点。例如,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生产高度依赖,
“同上.gf.7页.
‘5同上,533.535页。
苎三圭垒盐蓥茎垄垫苎曼墨竺查兰堡垒一一
高人1:3增长率,劳动生产率低下,生活水平低,存在较严重的劳动力不得其
用现象,在国际关系上处于受支配和依附地位等。发展经济学是随着战后发
展中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它的研究对象就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
发展问题。
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都经历了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过程,西方
发展经济学家对农村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关
乡——城人121流动(mral.urban migration)或农村劳动力转移(ntral labor
transfer)的研究中,有几个著名的人口流动模型: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
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和托达罗模型等,此外,人1:3迁移推拉理论和新劳动
力转移理论也很值得重视。
一、刘易斯无限供给劳动力转移模型
刘易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建立了第一个人口流动模型,这个模型在
发展经济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54年刘易斯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题目是
《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刘易斯指出。这篇论文“是按古典学派的
传统写成的,作为古典学派的假设,并提出古典学派的问题。从斯密到马克
思的古典经济学家都假定,或者说都认为,支付维持生活的最低工资就可以
获得无限的劳动力供给。”16他认为,“劳动力无限供给”这个假设,作为一
个有用的假设,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中一些人口众多劳动力过剩的国家,如印
度、埃及等。在这些国家中,整个经济分为资本主义部门和维持生计的部门,
后者主要是传统的农业部门。维持生计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很低或等于零,
甚至为负数,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经济发展,来源于资本主义部门的资本积
累。资本主义部门的工资水平,取决于维持生计部门的收入,“维持生计部
门的收入决定资本家部门工资的下限;但是,实际上,工资必须高于这一水
平,而且,资本主义工资与维持生存的收入之间的差额通常是30%左右。”"
刘易斯对这个差额的解释是:(1)资本主义部门集中在城镇,房租和交通费用
比较高。(2)劳动者从熟悉的维持生计部门转移到资本主义部门比较都市化
的环境,需要心理费用。(3)为了表明资本主义部门工人们所要求的嗜好与
”刘易斯《=元经济论》第1页,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3月第l版.
7同上.第10页.
16
苎三主查壁茎堂垄堕塑翌壅竺童苎堡笙
社会身份优越于维持生计部门,也需要更高的实际工资的刺激。(4)资本主义
部门的工会力量也可能使工资水平上升。随着资本主义部门资本积累的增
加,不断增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资本主义部门就业不断扩大。由于
“资本形成和技术进步的结果,不是提高工资,而是提高国民收入中利润的
份额”,”因此,资本主义部门就可以按照略高于农村生存收入的不变工资水
平,源源不断地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镇就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刘易
斯把资本主义部门的劳动力供给看成是无限的,新工业的建立或旧工业的扩
大,在现行不变工资下而不受限制。当然,一旦农村以低生产率为特征的剩
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城镇资本主义部门就业,农业劳动生产率由于劳动力减
少而提高了,农民收入也相应地增加了,从而也提高了资本主义部门的工资
水平。这时,劳动力供给再也不是无限的了,而与资本一样成为稀缺资源,
工资水平将随对劳动需求的增加而上升。
刘易斯认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了解资本家剩余的使用。资本主义部门
由于把剩余再投资于创造资本而扩大,并吸收更多的人从维持生计部f-JN资
本主义部门就业。资本形成也越来越大,而且这个过程要一直继续到剩余劳
动力消失为止。”垤
刘易斯的劳动力转移过程可以用下图来描述,
D
D4
D,
Dl
W
A
o L1 b L— L'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第285
“周上,第45页.
”同上.第12页.
苎三主查盟茎塑生型堡壅竺查墨翌堡一一
在上图中,横轴OL代表劳动量,纵轴OD代表劳动的边际产品和工资。
OA表示维持生计部门的收入,而OW代表资本主义部门的工资(实际工资,
而不是名义工资)。在OW这个现行工资水平上,资本主义部门的劳动供给
是无限的,因而劳动供给曲线WS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这里暂不考虑
虚线SS’)。
刘易斯假定资本主义部门只使用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资本是稀缺的,
而劳动是无限的。按照可变化例规律,对于一笔固定的资本额,就对应一条
劳动边际生产率曲线(劳动需求曲线)。假设资本主义部门最初的资本为K1,
与其对应的劳动边际生产率曲线为D1D1(K1),它向右下倾斜,表示在既
定的资本量Kl下,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品递减。
刘易斯认为,资本主义部门不同于维持生计部门的不同的地方之一,就
在于前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劳动边际生产率
等于工资。在上图中,当初始资本为Kl时,劳动边际生产率曲线为DlD,(K1),
资本家应该雇佣OLI的劳动,因为这时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利润量最
大。这时,资本主义部门总产量为OLlFDI,其中WFDl为资本家的利润,
OLlFW为工人的工资。
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可以描述如下。当初始资本为Kl时,资本主义部门
雇佣的劳动为OLl,资本家的利润为WFDl,假设资本家的利润全部转化为
资本进行投资,于是资本量从K1增加到K2,劳动边际生产率曲线即劳动需
求曲线也从DaDl(K1)外移到D2D2(K2),这时资本家雇佣的劳动量为OL2,
由于OL2>OLl,表明资本主义部门就业增加了.增加的数量为L1L2,这时,
资本家的剩余为WGD2,WGD2>WFDI,资本家的利润也增加了。假定资本家
的剩余WGD2继续全部转化为资本进行投资,资本存量又由K2增加到K3,劳
动边际生产率曲线也从D2D2(K2)右移到D3D3(&),这时。资本家雇佣的
劳动量增加到OL3,OL3>OL2,雇佣的劳动增加I也L3,这时资本家的剩余为
WILD3,WILD3>WGD2,资本家的利润增大,假定此时资本家的利润仍全部
转为资本扩大投资,资本存量继续扩大,劳动边际生产率继续提高,劳动力
转移到资主义部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个过程一直进行到维持生计部门的
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资本主义部为止。
18
苎三苎!进茎塑生苎堂!壅竺查苎兰堡
在刘易斯的分析中,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技术进步对经济
发展的作用没有单独作为一个因素。他认为,“对于我们的分析来说,区分
资本主义部门内的资本形成与知识增长是不必要的。资本主义部门之外的技
术知识增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将会提高工资水平,并同时减少资本家的
剩余。但是,在资本主义部门内,知识和资本都是同一方向发生作用,即提
高剩余并增加就业。⋯⋯因此,在我们的分析中,生产资本的增长和技术知
识的增长,都被看作是一种单个现象⋯⋯”20
刘易斯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无限的劳
动力供给阶段,如图中的劳动供给曲线的水平所示部分,在这个阶段,资本
是稀缺的,劳动无限供给,资本家的剩余不断的转化为投资使资本存量持续
扩大,从维持生计部门吸收剩余劳动力,当剩余劳动力消失时,维持生计部
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就会提高,维持生计部门的劳动者收入也会相应地增
加,从而必然会提高资本主义部门的工资水平,这时劳动供给曲线开始上升,
如图中的虚线ss’部分,这时经济发展就进入到第二个阶段,这时,所有的
生产要素都是稀缺的。
刘易斯的劳动力转移模型作为第一个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强调了发展中
国家资本主义部门和传统的维持生计部门即传统农业部门之间的差异,与总
量经济发展模型相比,比较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刘易斯劳动力转移模型
把经济增长和劳动力转移(人口流动)过程有机地结食在一起,与发达国家
历史经验有一致之处,对发展中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
向城镇转移有参考意义。
但是,刘易斯劳动力转移模式也存在许多缺陷。第一,一些西方发展经
济学家指出,刘易靳所说的无限劳动力供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无限
劳动力供给意睐着伪装的失业大量存在。劳动边际生产率在较大范围内是零
或接近于零,因而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以后并不影响农业部门的产出。舒尔
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指出,传统农业部门虽然生产率低,但资源配
置是有效率的,不可能存在零值生产率的剩余劳动或者伪装的失业。第二,
刘易斯模式只强调了城镇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张,而忽视了农业的发展,这一
”同上,第13页.
19
苎三主查婪茎堂生鎏量曼塞塑查苎墨丝——————————一
点是刘易斯模型最易遭受指责的地方。第三,刘易斯模式隐含了这样的假定,
资本主义部门的劳动与资本的比例始终是不变的,即资本积累率与就业创造
率同比例增长,资本积累越大,就业增长就越多。有些发展经济学家认为,
这与现实不符。因为随着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大,资本家越来越倾向于采用资
本密集型技术,因而资本主义部门资本积累扩大了,但就业却很少增加。如
图所示。
D
D2
D
W
A
在上图中,初始的劳动边际生产率曲线为DlDl(K1),它与劳动供给曲
线WS相交于E,资本主义部门的就业量为OLl,当资本家增加投资时.资
本存量由KI增加到K2,由于资本家采用资本密集型技术,以节约劳动力使
用,劳动边际生产率曲线没有平行地外移,而是变得更陡了,如D2D2(玛),
资本虽然增加了,但就业并未能增加,还是OLl。
第四、刘易斯劳动力转移模型假定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丽城市不存失
业,这一假定也与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不符。
第五、刘易斯模型把不变工资作为分析的基础,.城市工资水平比维持生
计部门收入高30%左右,而实际上,不但城市存在大量失业人口,而且失业
人口还不断增加.城市工资水平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很多,城乡实际收
苎三主!堕茎黧生i鳖茎翌查塑查墨堡垒一——
入差别一般在2-3倍之间,远远超过了刘易斯估计的30%的差额。
正是由于刘易斯模式存在许多缺陷,后来的发展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进
行了改进和发展。
二、拉尼斯一费模型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美籍华人发展经济学家费景汉在1961年发
表了《经济发展理论》一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劳动力转移模型,被称为拉尼
斯一费景汉模型,这个模型以刘易斯模型为基础,并把它向前大大推进了一
步,人们合称之为刘易斯一拉尼斯一费模型。
刘易斯模型只描述了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张过程,而没有描述农业部门的
发展,对农业生产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重视不够。拉尼斯一费模型与之不同,
它把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之间的发展关系清晰地表示出来。
在刘易斯模型中,劳动边际生产率只取决于资本总量,资本总量的增加
促使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而在拉尼斯一费模型中,劳动边际生产率受资本
积累和工业创新的强度和偏向的影响,当资本存量增加,创新强度增大,劳
动偏向提高时,劳动边际生产率曲线会向右上方移动。劳动供给曲线由两部
分组成,即由水平的部分和上升的部分组成。在刘易斯模型中,并未讨论农
业的增长、人口增长和劳动转移之间的关系,而拉尼斯一费则认为,只有在
农业生产率提高,并且劳动力转移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时,才能实现劳动
供给曲线从水平部分向上升部分的转变。
拉尼斯一费认为,只要农业部门存在剩余劳动力,他们的边际生产率低
于农业人口的平均收入,那么假定农业劳动者的收入等于农业人口的平均产
品就是合理的,并把这个收入水平称为“不变制度工资”,这个工资不是由
市场力量决定而是由习惯和道德决定,并且在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出去以前
始终不会改变。拉尼斯一费把劳动边际生产率低于不变制度工资的农业劳动
力称为“伪装的失业人口”。“伪装的失业”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劳动边际生
产率等于零的劳动力为多余的劳动力,亦即为显性失业人口,显性失业人口
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后,对农业总产出没有影响。这部分农业劳动力构成了
劳动供给曲线的水平部分。另一部分“伪装的失业人口”为隐性失业人口,
苎三主奎茎茎苎塑亟苎盟壅竺查墨堡塑
其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而小于不变制度工资。
拉尼斯一费模型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
村显性失业人口转移阶段,第二阶段是农村隐性失业人IZl转移阶段,这两个
阶段的劳动力转移,是农村伪装的失业人口的转移。第三个阶段是劳动边际
生产率大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部分。在第一、二两个阶段,拉尼斯一费假定,
农业劳动力的收入由非市场因素决定,农业劳动力的工资与工业劳动力的工
资是相等的,都等于不变制度工资,也就是说工业部门以农村不变制度工资
雇佣农业劳动力。在第一、二两个阶段的农业“伪装失业人口”全部转移到
工业部门以后,劳动者的收入就不再等于不变制度工资,而是等于劳动边际
生产率,农业劳动力转移一旦进入第三个阶段,农业部门就完全商业化了,
这时工资水平就由市场力量决定而不再由习惯和道德力量决定。
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农村的
伪装失业人口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在第一阶段,由于农业显性失业人
口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出去以后,不会影响到农业总产
出,农业和工业劳动力工资都等于不变制度工资,不会出现粮食短缺问题。
第二阶段,由于农业隐性失业人1:3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而小于不变制度工
资,这部分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农业总产出会相应地减少,从而会出现粮
食短缺引起粮价和工资上涨,进而影响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
规模和速度。
因此,困难在于第二个阶段,这时只有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才能弥补
由于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而小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隐性失业人口的转移而
造成的农业总产出减少的缺口,这样才能使第二阶段的隐性失业人口顺利的
转移出去并进入到第三个阶段。而且,除了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业劳动生
产率耍与工业劳动生产率均衡增长之外。还必须考虑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
的速度,只有在劳动力转移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从而只有在为实现工业
化的努力的过程中,使资本积累与技术偏好和工农业生产率平衡增长更有利
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才能顺利地实现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第三阶段转折
点的到来和二元经济发展进入到商业化阶段。
总之,拉尼斯一费劳动力转移模型与刘易斯模型一样,把农业剩余劳动
苎三主查塑茎垄生垫型竺壅竺查墨兰堕
力作为分析的基础,并始终假定工资水平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是固定不变
的。拉尼斯一费模型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了刘易斯模型。
第一、与刘易斯模型忽视农业发展不同,拉尼斯一费模型强调农业剩余
对劳动力转移的贡献,因为如果农业剩余不能满足工业部门扩张对农产品的
扩大的需要,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会受到阻碍。这一点被认为是拉尼斯一费模
型的最大贡献,因为忽视农业的发展是刘易斯模型最易遭受攻击的弱点。
第二、拉尼斯一费模型把技术进步与资本积累看作是提高生产率的两个
途径,技术进步或创新被定义为不增加要素投入时的产量增加,而在刘易斯
模型中,资本积累被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不可
分,被看成单一现象。
第三、拉尼斯.费模型强调了技术进步或创新的要素偏向,指出必须考虑
到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才能使资本积累有利于农业劳动力的
转移,而刘易斯模型暗含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与劳动的比例固定不变的假
定,实际上发展中国家引进的先进技术具有很高的资本密集偏向,尽管资本
积累不慢,但就业创造率很低。
第四、拉尼斯-费模型明确地分析了人口增长对劳动力转移的阻碍,并确
定了临界最小努力准则,为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增长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
而刘易斯模型认为人口增长不是一个重要的抑制因素。
不过,拉尼斯.费模型也有一些缺陷。第一,与刘易斯模型一样,假定农
业部门存在剩余劳动力,而工业部门不存在失业,这一假定与发展中国家实
际情况不符,第二、与刘易斯模型一样,把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看成是由农
业部门的收入决定的,假定工业部门工资水平固定不变。事实上,尽管农村
存在剩余劳动力,城市存在失业,城市工资水平还是在上升,第三、拉尼斯
.费模型假定农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不会因农业生产率变化而变化,也与事实
不符。事实上,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地方,农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
三、乔根森模型
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根森提出了一个不同于刘易斯一拉尼斯一费模
型的新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它否认农业有剩余劳动的存在,也不承认农业
23
第二聿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的有关理论
与工业的工资水平固定不变的假定。因此,乔根森认为他的模型属于新古典
经济学传统。
乔根森把发展中国家经济划分为两个部门,即以工业为代表的先进或现
代部门,和以农业为代表的落后或传统部门。假定农业部门没有资本积累,
土地固定不变,农业产出是劳动的函数,工业部门被假定土地不作为一个要
素,工业产出是资本和劳动的函数,假定两个部门生产随时间自动增加,技
术进步是中性的。这样,乔根森建立了他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其基本结构
是:人口增长取决于人均粮食供给,如果粮食供给是充分的,人口增长率将
达到生理最大量,人均粮食供给增长率大于最大人口增长率时,农业剩余产
生,这时,农业劳动力开始向工业部门转移,工业部门开始增长,农业剩余
越大,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规模也就越大。
简丽言之,乔根森模型有以下特点。
第~,农业剩余是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充分而必要条件。没有
农业剩余,就不可能有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业剩余规模决定农业劳动力转
移的规模。乔根森否认农业中存在着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和低于实际收入的
剩余劳动力,而这些伪装失业的剩余劳动力恰恰是刘易斯一拉尼斯一费模型
中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一旦这些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以二
元经济为特征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也就结束了。乔根森认为,即使一个经济陷
入低水平均衡陷阱中,人口增长也伴随着农业产出的增长,假如人口增长快
于农业产出的增长,人口增长便自动放慢下来,最终与农业产出增长相适应。
因此,剩余劳动力不可能是劳动力转移的前提。需要指出的是,乔根森模型
中以最大人口增长率为前提的农业剩余是与拉尼斯——费模型中与农业剩
余劳动力相联系的农业剩余含义完全不同。
第二,在乔根森模型中,由于不承认农业中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因而也
否定了固定不变工资假说。认为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的工资水平因取决于技
术进步率和资本积累率而是上升的。
第三,在乔根森模型中,人口增长决定于经济增长,而且有一个生理最
大量界限,而经济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增长,关键在于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
增长必然会超过人口增长,农业剩余也必然会出现。
苎三主查笪茎望生苎塑竺垄竺查苎兰堕
第四,在乔根森模型中,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意义不在于生产
率的增加,而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在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中,由
于农业中存在着劳动边际生产率极低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从低生产率
的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后会使整个经济总生产率增加,从而促进经济发
展。乔根森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劳动力所以持续地转移到工业部门。
是因为消费需求结构必然会发生变化。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是有限的,而对工
业品的需求是无限的。当人均粮食产出低于临界最低水平时,所有的收入都
用于粮食的消费,这时粮食需求的收入弹性为1,而当人均粮食产出达到和
超过临界最低水平时,人们将把所有增加的收入用于工业品的消费,而没有
增加粮食消费的欲望,即当存在农业剩余时,粮食需求收入弹性为零。当人
均粮食产出超过最大人口增长所需的临界水平时,农业部门的进一步发展便
受到限制,这时,农业人口就转移到工业部门生产工业品,以满足对工业品
的扩大的需求。
乔根森模型强调市场机制在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强调农业发
展和技术进步,否定工资固定不变的假定。但是,乔根森模型也存在明显的
缺陷,如忽视城市失业,尤其是有关粮食需求收入弹性的假定,受到一些学
者的指责。
四、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与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假定城市充分就业不同,托达罗模型建
立在发展中国家城市普遍存在失业这一事实基础上的。托达罗认为一个农业
劳动者是否迁入城市的决策,不仅决定于城乡实际收入差异,而且还决定于
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就业概率。因此,就业概率在农业劳动力的迁移决策中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托达罗模型与传统人口流动模型的差别所在。托
达罗把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理论单独用于分析城市,认为一个国家经济由
“农业部门”、“城市传统部门”、“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构成,农村劳动力进
入城市,并不一定在城市现代部门就业,而可能大量进入城市传统部门。城
市传统部门也就是所谓的非正规部门。托达罗模型与乔根森模型~样,否认
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认为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始终是正数,因而托达罗模
苎三主查苎壁翌生壅型翌垄竺查墨兰塑
型可以说是新古典模型。
托达罗假定农业劳动者迁入城市的动机主要是取决于城乡预期收入差
异,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农业人口越多。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可以概述如下。
第一,托达罗模型假定发展中国家农村部门不存在剩余劳动力,而城市
部门却有大量失业,因而不象其他人口流动模型强调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而是研究如何放慢乡一城人口流动速度,缓和城市
的失业状况。依靠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扩张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城市严霞失业
问题,因为在城市存在大量失业的情况下,人口流动不仅取决于城乡实际收
入差异,而且还取决于城市现代部门就业概率,而就业概率与现代部门的就
业创造率成正比例关系,因而在城乡实际收入差异不变的条件下,就业概率
越大,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越大,从而将诱使远远大于城市工业部门创造的就
业机会数量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因此,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扩张越快,就业
机会创造越多,失业率也越高。
第二,托达罗模型中假定城市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是由政治因素决定
的,因而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上升的。由政治因素决定的这种工资水
平远远地高于农业平均收入,一般会达到2-3倍以上。过高的城乡收入差距
是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主要原因。因此,要降低城市失业率,就
必须缩小城乡实际收入差异,这需要控制城市工资水平的过快增长。也需要
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
第三,托达罗模型特别强调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姓。大力发展农树经济
是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托达罗模型不是把农业作为工业发展的一
个工具,而是把农业本身作为一个发展目标,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在经
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消除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不是依靠
城市工业部门的扩张来吸引农村人口不断地流入城市,而是要依靠提高农业
生产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实际收入差别,最终使二元结构消失。
但是,托达罗模型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假定农村不存在剩余劳动,这是
难以想象的。另外,假定流入城市的劳动者必定在城市寻找工作,也是不切
实际的,因为事实上流入城市未能找到工作的农村人口有的会重新回到农
墨三主垒塑茎塑生垫壁堡垒竺查墨堡垒
村,也有的会在城市挣到钱以后,又回到农村创业。
五、人口迁移推拉理论
19世纪束,E·G-雷文斯坦(E·G·Ravenstein)在《人口迁移规律》
一书中指出,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受岐视、受压迫、沉重的负担、
气候不佳、生活条件不适合等,但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雷文
斯坦的理论被认为是人口迁移推拉理论的渊源。20世纪50年代末期康纳
德·博格(D·J·Bogue)提出了系统的人口迁移“推一拉”理论。该理论
侧重于人口迁移动因的研究,认为人口迁移是农村存在的种种消极因素形成
的“推力”和城镇存在的种种积极因素形成的“拉力”这两种不同的力相互
作用的结果。在人口迁出地,起主导作用的是推力,促使居民迁出去,产生
推力的因素有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过剩导致的失
业和半失业、经济收入水平低等。在迁入地,起主导作用的是拉力,把外地
人口吸引过来,产生拉力的主要因素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工资收入、
较好的生活水平、较好的受教育机会、较完善的文化和交通条件、较好的气
候环境等。必须指出,农村地区并非只有促进人口迁出的推力因素,也有一
些吸引人的拉力因素,比如熟悉的社区环境、长期形成的社会网络以及与家
人的团聚,另外迁入地区存在一些不利于人口迁入的“推力”的因素,比如
迁移可能带来的家庭分离、激烈的竞争、陌生的环境等,只不过在迁出地,
推力比拉力大,推力占主导地位,而在迁入地,拉力比推力大,拉力占主导
地位。21
因此,“椎一拉”理论认为,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可能是由于城镇经
济发展较快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农村经济形势恶化造成的。
六、新劳动力转移理论
20世纪80年代斯达克(Stark)等人提出了新劳动力转移理论。该理论
与以前的人口迁移模型不同,它把分析的基本单位由迁移者本人改为家庭,
分析家庭福利最大化假定下的劳动力转移行为,强调风险的扩散性,考虑到
21李静霞博士论文(中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收入效应和分配效应》,上海财经大学,2002
年5月.
27
墨三主奎型茎茎查垫兰竺壅塑查苎堡垒
是这个家庭的生存能力的表现。转移者与非转移者共同承担转移的成本和收
益就是这种家庭决策行为的证明。新劳动力转移理论用投资组合理论和契约
安排理论来解释这种劳动力转移行为与家庭决策的关系。
按照投资组合理论,农村居民家庭需要对家庭内部的劳动力资源进行重
新配置,以减少家庭总收入的长期波动性。假如家庭有些劳动力能够外出打
工,获得较为稳定的收入,或者即使获得收入不稳定,但只要其收入波动和
农业收入的波动不具有同步性,这都会减少家庭总收入的波动幅度。因此,
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并非完全是为了获得城市中的更高的收入,也是出于回
避农业生产风险的考虑,保持家庭长期收入的稳定性。
按照契约安排理论,转移者与其家庭成员都受制于一个共同的契约安
排、家庭成员先对转移者的转移成本提供投资,但这种投资又是以转移者向
家庭提供汇款的预期收益为前提的,因此汇款就是转移者和他的家庭成员之
间的不断进行着的契约安排,转移者通过汇款与家庭成员保持着密切联系,
而这种联系行为也是基于其可获得预期收益,如对家庭财产的继承等。因此,
通过这种契约安排,转移者与其家庭成员既可以获得各自的利益,又可以使
家庭总收益最大化,从而使以家庭个别成员形式出现的这种劳动力转移彳亍为
不断地继续下去。
不同于20世纪60和70年代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单向的持久的一次性
的转移的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劳动力循环转移问题引起了人们的
注意。新劳动力转移理论指出,距离和交通费用等因素对劳动力的循环转移
具有很大影响,但通过循环转移体现家庭投资策略的多样化,并因此与家庭
成员保持密切的联系,是劳动力循环转移的真正原因。22
22同上,18.19页.
第三章劳动力个人产权与重建个人所有制
第三章劳动力个人产权与重建个人所有制
第一节所有权与劳动力个人产权
一、所有权
所有权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最重要的权利,“以致近代资本主义都
将所有权作为一项天赋的人权而予以绝对的尊重”。h‘但是各国立法上几乎
没有对所有权的内涵和外延作出过全面的界定,多是仅描述其主要内容。垃我
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一条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
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法国民法典》第544条规定:“所
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但法令所禁止的使
用不在此限。”《德国民法典》第903条规定:“物之所有人,在不违反法律
或第三人权利之范围内,得自由处分其物,并得排斥他人对物之一切干涉。”
《日本民法典》第206条规定;“所有入于法令限制的范围内,有自由使用、
收益、及处分所有物的权利。”所有权的概念可以用具体的列举的方式来定
义,即通过具体列举所有权的具体权能或作用来明确所有权的概念,所有权
通常被认为是对物占有、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能的集合。也可以通过规定
所有权的抽象权能或作用来定义所有权,所有权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对物的
任意支配权。马克思就说过,所有权作为社会“普遍意志的结果”,即法律
的确认,法律上的所有权使得所有者“享有占有权衬以及使用和溢用的权
利”,所有权“仅仅是以个人意志,即对物的任意支配为基础的。”3‘‘使用和
滥用自己财物的权利也就是所有权本身”。4
所有权大致有以下几种典型特征。第一,所有权具有完全性或全面性,
是一个人对其所有物所能享有的最完整最充分的权利。在法律规定的限度
内,所有人对于其所有物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全面的任意的支配
1王利明‘民法学》第28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帮一版
2同上,285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0-71页.人民出版社.
‘{-q克思慝格斯全集,第2卷。第56页.人民出版社,1957年12月第一版.
29
苎三主茎塑塑尘仝兰垫皇兰壅尘垒堕查型
权。所有者既能支配其所有物的使用价值,又能支配其交换价值。第二,所
有权具有整体性。作为所有权人,必然拥有对该所有物的所有权能,这些权
能“既可以结合在一起,归~个主体去行使,也可能互相分离、分割”,5由
不同的主体去行使,但是这些具体的权能是所有权人以某种条件出让出去
的。例如,土地所有者可能把土地出租,由其他人使用,借此收取地租。其
他人必须以一定的条件获得所有权人的同意,方能作为某项权能的行使主
体。例如,企业所有者聘请职业经理管理其企业,由支薪经济行使经营权,
但是职业经理并非天然拥有经营权,丽是所有者委托其为企业经营权的执行
主体。因此,严格说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一个不很准确的说法,
其实这不过是所有者与经营权执行主体的分离,执行主体的分离,这只是所
有权实现形式或实现方式的变化。马克思指出,“资本家所以是资本家,并
不是因为他是工业上的领导人,相反,他们以成为工业的司令官,因为他是
资本家。”s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指出,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
是一个误导人的概念。7第三,所有权具有受限制性。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近
代民法确立了“所有权绝对原则”,所有权人对其物具有不受任何限制的绝
对权利,也就是所谓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所
有权绝对原则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的整体利益,
二是危害社会的公芷和经济效率的发挥。医此,从20世纪以来,现代各国
法律都基于公益或私益的考虑,限制所有权的滥用。第四,所有权具有弹力
性,即当所有者的某些权能受到限制后,经过一定期限后所有权又会回复到
完全性状态。第五,所有权具有永久性,指所有权没有预定的期限。8
所有权的权能,也称为所有权的内容或作用。理论界把所有权的权能划
分为积极权能和消极权能。积极权能是所有权入享有的作为的权利。消极权
能是所有权人享有的要求其他人不作为的权利,也就是排除他入干涉的权
利。所有权之为所有权,就在于所有者对某物的排他性的垄断权,排斥其他
人对该物的不当干涉。马克恩说,“土地所有权的前提是。一些人垄断一定
5吴宣恭镩《产权理论比较》第3页,经济科学出版杜,2000年9月第一版.
6‘资本论》第1卷,369页。
7‘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籀159页.
8王利明‘民法学',285-287,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t版.
3B
苎三主茎型垄尘笪坚皇兰苎尘垒堕查型一
量的土地,把它作为排斥其他一切人的、只服从自己个人意志的领域。”9马
克思多次指出,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者对土地的“垄断权”,或“独占”。
正因为所有权的完全性,甚至绝对性,所有权的消极权能成为必然a“单纯
法律上的土地所权,不会为土地所有者创造任何地租。但这种所有权使他有
权不让别人去经营他的土地,直到经济关系能使土地的利用给他提供一个余
额,而不论土地是用于真正的农业还是用于其他生产目的(例如建筑等等)”。
10
上面所讲的所有权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完全所有权”,11完全所有权意
味着所有者可以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任意支配其所有物,可以由所有者独自担
任各项权能的执行主体。例如,农民自己耕种自己的土地,占有土地收获物。
但也可以以一定条件由其他人担任某项权能的主体。例如,所有者以收取地
租形式把土地租给农民耕种,也可以由所有者雇请的代理人或管家负责土地
的经营。这时,所有者就成了单纯的所有者。吴宣恭教授指出,“这种含义
的所有权是与其他权能分离了的所有权,只是狭义的,不同于包括全部四权
的广义的所有权。它的范围比较小。为了便于区别这两种所有权,可以将
Ownership称为归属权或领有权。马克思在许多地方表示过这种狭义的所有
权。”12
黑宣恭教授指出,“产权,即财产权利,也称财产权,这些都是英语
Property right或property rights的汉语译文的不同用法。Property是个多义词,
还有财产、所有权、所有制的多重意思,加上表示权利的rights或right就是
财产权利、所有制权利或财产权,产权是其简称,它是人们(财产主体)围
绕或通过财产(客体)而形成的经济权利”。13各个细分的产权类型,都是完
全所有权中包含的权能,都是从完全所有权或广义所有权中分化、分割、派
生出来的。“产权和广义的所有权是同一个东西”。14吴宣恭教授列举了以下
几个理由:(1)它们都译自同~个外语词property rights:(2)它们的内涵是
9‘资本论》第3卷,695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
”同上,853页.
“同士,900页.
”吴宣恭‘产权理论比较),第6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同上,第2页
“同上.第9页
3】
墨三主茎茎查尘查£坚皇兰垄尘垒竺塑型
相同的,重合的;(3)它们的起源是相同的;(4)它们都有相同的存在形式,
都可以用同样的名称称呼之;(5)它们都有相同功能;(6)它们都有相同的
变化发展规律:(7)它们都有相同的改革方向。”
英国法学家布莱克斯通说,“没有任何事物能像所有权那样,如此广泛
地激发人们的想像力与情怀;也没有任何事物能像所有权那样,让一个人可
以对外在之物提出主张、独断专行的搬以支配,并完全排除其他任何人的权
利。”16因此,弄清楚所有权或产权的涵义是非常重要的。
二、劳动力个人所有权与人和人权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雇佣劳动者虽然不拥有生产资料或劳动条件,“没
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1。7但毕竟是“自己的劳动能力,
自己人身的自由的所有者。”18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劳动者首先仍
被承认为是“所有者”。但是,所有者之所有权。前面谈过,是人类社会文
明发展史上的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而所有权之为所有权,乃是以人为
根本前提的。在历史上,对人的本质认识是从近代以来的宗教批判中发现的。
虽然人类社会已经产生了几百万年,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也有了数千年历史,
但直到近代。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才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历史变革。马克思指出,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
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不是对这
种现实的本质进行了批判,“⋯⋯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
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19因此,
费尔巴哈仅仅是从自然属性上来理解人,来理解人的本质,而不是象马克思
那样,把人的本质理解为随着社会历史不断发展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一
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阶级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也无非如费尔巴哈那样,仅仅从人的自然属性上去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指
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自己
15同上.10-16页
协转引自王刺明‘民法学>,第284页.复且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资本论'第1卷,第193页
”同上,190页
。同上,第18页.
墨三主壁兰查尘垒主垫圭兰垄尘垒堕查型一一一
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
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20因此,制造工具以进行物质生
产,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而资产阶级以自己的阶级实践第一次证明了
人的价值。“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第一次证明
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
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迁移和十字军东征
的远征。”21
因此,正是由于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所起过的这种巨大作用,他们和他们
的思想家,在反对封建统治争取自己阶级的统治地位的过程,在对封建统治
的精神支柱——宗教的批判中,反对神权,提倡人权,“宗教批判使人摆脱
了幻想,使人能够作为摆脱了幻想,具有理性的人来思想,来行动,来建立
自己的现实性;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旋转。”22提出“天赋
人权”,自由、平等、博爱。“自由既是人的一切能力中最崇高的能力,⋯⋯
所有天赋中最宝贵的天赋,”23“自由乃是他们以人的资格从自然方面所获得
的禀赋”,”“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25“--,J,撮人拥有许多剩余的东
西,而大量的饥民则缺乏生活必需品,这显然是违反自然法的,无论人们给
不平等下什么样的定义。”26
因此,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在资
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变成了资产阶级国家立法的最基本原则,明确规定,法
律之前人人平等。无产阶级,作为雇佣劳动者,也因此获得了法律形式上的
平等权,自由权。马克思指出,“货币所有者要把货币转化为资本,就必须
在商品市场上找到自由的工人,⋯··.-1-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
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商品交换本身除了包含由它自己的性质所产生的
从属关系以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从属关系。在这种前提下,劳动力只有而且
”同上.第24.25页.
2‘同上,254页.
22同上.2页
23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135-136,商务印书馆,1962年12月,第l版.
“同上,137页
25同上,149页
26同上,149页
27‘资本论,第1卷,192页
33
苎三主茎堂生尘垒£坚鱼兰垄尘垒堕壹型
只是因为被它自己的所有者即有劳动力的人当作商品出售或出卖,才能作为
商品再现在市场上。劳动力所有者要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
支配它,从而必须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的自由的所有者。劳动力所
有者和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相遇,彼此作为身分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发生关
系,所不同的只是一个是买者,一个是卖者,因此双方是法律上平等的人。”
28
因此,劳动力所有者,其劳动力所有权,或其劳动力产权,是以劳动者
作为人,作为法律上平等的自由的人为前提的,因而劳动者对其劳动力的所
有权,是以其基本的人权为前提的。事实上,任何所有者,包括奴隶主,和
封建主,都是以其作为自由人为前提的,奴隶主和封建主,首先是其自身的
主人,没有人身自由的人,是不可能成为所有者的,既不能成为消费资料所
有者,也不能成为生产资料所有者,所有权只以自由人为前提。马克思指出,
要保持自己劳动力商品所有者的身份,“劳动力所有者就必须始终把劳动力
只出卖一定时间,因为他要是把劳动力一下子全部卖光,他就出卖了自己,
就从自由人变成奴隶。从商品所有者变成商品。他作为人,必须总是把自己
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财产,从而当作自己的商品。而要做至Ⅱ这一点,他必须
始终让买者只是在一定期限内暂时支配他的劳动力,使用他的劳动力,就是
说,他在让渡自己的劳动力时不放弃自己对他的所有权。”29奴隶是不可能作
为商品的所有者,因为他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只是物品,而不是物品的
主人,奴隶没有作为人的人格或资格。“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
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30,这里“特有财产”,
是“古罗马家长能够分给一个自由民或分给一个奴隶经营或管理的一部分财
产。实际上,拥有特有财产并没有使奴隶摆脱对主人的从属关系,特有财产
在法律上仍然归主人所有。例如,拥有特有财产的奴隶可以同第三者交易,
但只能在赢利总额上不足以完全赎身的限度内进行。特别有利的交易和其他
能大大增加特有财产的办法,通常都由家长一手包办。”31马克思指出,“罗
2。‘资本论)第1卷,190页
”‘资本论》第1卷.190.191页
30同上,678页
”同上.873页.注释
苎三主茎垄垄尘垒£垫墨兰垄尘垒堕查型一马法规定奴隶是不能通过交换为自己谋利益的人,这是有道理的。”“因此,
自己劳动力的出卖者,作为自由人,他们本身“不像奴隶、农奴等等那样,
直接属于生产资料之列,”33而生产资料只是作为物,作为所有的对象,而不
能作为所有者。作为所有者的前提,仅仅是自由人,即自己的人身的所有者。
奴隶、农奴,不是自由人,因而不能作为所有者,他们不具备作为任何所有
者的资格,无论是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还是其他财产的所有者。
三、对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是劳动者对其他一切财产所有权
的必要条件
劳动者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产权,或者说劳动力个人所有权,是劳动者
对其他一切财产所有权的前提和基础,换句话说,劳动者对自己劳动力的自
由产权是对其他财产所有权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后者的充分条件。亚当·斯
密说,“劳动所有权是一切其他所有权的主要基础,所以这种所有权是最神
圣不可侵犯的,一个穷人所有的世袭财产,就是他的体力与技巧。不让他以
他认为正当的方式,在不侵害他邻人的条件下,使用他的体力与技巧,那明
显地侵犯这最神圣的财产。显然,那不但侵害这劳动者的正当自由,而且还
侵害劳动雇用者的正当自由。””在这里,很明显,斯密未能把劳动力和劳动
这两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区分开,没有认识到二者的严格差别,这是他的经济
理论的重大缺陷。不能区分劳动力和劳动,也是导致李嘉图学派解体的原因
之一。恩格斯指出,把劳动力与劳动区分开,是“牵涉到全部政治经济学中
一个极重要的问题”。”这个任务是由马克思来完成的。但是,只要把劳动换
成劳动力,那么就会发现这句话里蕴藏着极其巨大的理论价值。作为自由人
的劳动者,即使没有可以实现自己的劳动力的条件,但他毕竟是自己人身、
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因此,他可以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自己作为自
己的劳动力商品的所有者,作为卖者,出售自己的劳动力,为资本家劳动,
与资本家的生产资料相结合,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而自己则取得自己劳
32‘马克思恩格斯垒集》第46卷上,第198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
33‘资本论》第1卷,782页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115页
35‘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341页
35
苎三主壁塑生尘查生坚鱼兰壅尘垒堕查型——
动力的价值,即工资,用工资去购买自己和自己家人所需的生活资料,如食
物、衣着、房屋、各种耐用消费品,甚至包括某些昂贵的消费品,如汽车、
电脑、手机、还可能去旅游、国外度假等等。随着经济的发展,雇佣劳动者
达到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很高的生活水平,可能还拥有很高的薪
水,可以积蓄一定数额的银行存款,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过着当今世界
上令人羡慕的富裕的生活。或者,作为自由的人,因为拥有一定的财产,或
向别人或银行借入~笔钱,或租用别人一块土地,一个店面,一些其他生产
性资产,自己做一个独立的生产者,占有自己劳动的产品及其剩余,甚至有
可能因此经营得很成功,成为一个雇佣其他人为其劳动的资本家,就象比
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当然,在一般情况下,他作为一个自由人,但由
于没有生产资料,自由得一无所有,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遭受资本家
的残酷剥削、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以致于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和其他雇佣
劳动者进行一些反对资本家残酷剥削。争取改善自己处境的斗争。但是,不
管怎么样i作为自由人,作为自己人身,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为拥有其他
财产的所有权,提供了可能,尽管仅仅是可能。也就是说,作为自由人的劳
动力所有权,是他拥有其他一切财产所有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雇
佣工人,作为自由人,作为自己的人身、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相对于奴隶,
相对于农奴等不具有独立人格的劳动者来说,是一个巨大历史进步。正是由
于劳动者作为自己人身、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他才可以自由地支配,自由
地处分自己的劳动力,他才可能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自己作为自己劳
动力商品的出卖者,在形式上,在法律上,作为与货币所有者身分平等的人,
出现在商品市场上。
因此,劳动者对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或自由人的人权,只是劳动者其
他财产权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并非作为自由人就必然拥有其他财
产权,尤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实际上,拥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或者
说,生产资料所有制才是真正实现自由权的关键和实质所在。拥有对自己人
身、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成为一个自由人,仅仅是实现自由的第一步,虽
然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一步。但是,这第一步,实现
劳动者对自己人身、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如果没有
苎三主茎型杰尘垒兰坚量兰塞尘垒竺查型
第二步,即实现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那么这个自由人,虽然能够摆脱他对
某一个人的依附和从属关系,但是却很难摆脱对那个拥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
料的阶级的依附和从属关系。因此,劳动者对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可能使
个别人或某些人能够凭自己的能力、勤奋和幸运,拥有相当的生产资料和财
产,最终摆脱对别人的依附和从属关系,但是,作为一个自由得一无所有的
阶级,无产阶级,却从属于,依附于整个资本家阶级,因而不可能在资本主
义私有制条件下获得真正的自由。马克思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
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
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
格,实际上不过说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
它略微放松一点。⋯⋯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劳动力只有在它会把生产资料当作资本来保存,把自身的价值当作资本再生
产出来,并且以无酬劳动提供追加资本的源泉的情况下,才能够卖出去。所
以,劳动力的出卖条件不管对工人怎样有利,总要使劳动力不断地稃出卖,
使财富不断地作为资本不断地扩大再生产。”36因此,劳动者作为自己劳动力
的自由的所有者,作为个人来说,使他们可以不从属于、不依附于某一个资
本家,但是却不能使整个无产阶级不从属于、不依附于整个资产阶级。
因此,劳动力个人所有权,作为劳动者的一项基本的人权,只是第一步
的最起码的最基本的人权,它只为劳动者拥有其他财产所有权提供可能性,
它只是劳动者其他所有权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但是.资产阶级的
天赋人权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的人权,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是一
个巨大的历史进步,它为反对封建制度和人身依附,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1991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指出,
“享有充分的人权,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从第一次提出‘人权’这
个伟大的名词后,多少世纪以来,各国人民为争取人权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是,就世界范围来说,现代社会还远没有能使人们达
到享有充分的人权这一崇高的目标。这也就是为什么无数仁人志士们矢志不
渝地要为此而努力奋斗的原因。⋯⋯当前,人权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
¨《资本论)第1卷,677-679页
37
苎三主茎垄生尘垒生垫兰兰壅尘垒堕查型一重大问题之一。联合国通过的有关人权的宣言和一些公约,受到许多国家的
拥护和尊重。中国政府对《世界人权宣言》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它作
为第一个人权问题的国际文件,为国际人权领域的实践奠定了基础。⋯⋯中
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维护和发展人权的实践中,也曾发生过种种挫折。现在,
虽然在维护和促进人权上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还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
地方。继续促进人权的崇高目标,仍然是中国人民和政府的一项长期的历史
任务。”
社会主义的人权观,是在资产阶级人权观基础上的又一个更为巨大的历
史进步,社会主义的人权,不仅使劳动者作为自己人身、自己劳动力自由的
所有者,不仅使对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成为劳动者其他财产所有权的必要条
件,还要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即建立社会
主义公有制,从而为劳动者自由个性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更为实质的条件。
第二节劳动力个人产权与重建个人所有制
一、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内涵
马克思指出,“私有制作为公共的、集体的所有制的对立物,只是在劳动
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属于私人的地方才存在,但是私有制的性质,却依这
些私人是劳动者还是非劳动者而有所不同。”3。7最初的所有制是氏族部落所有
制。“个人的所有权则局限于简单的占有。”船“私有制只是随着动产的出现
才出现的。”由于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由家庭就可以进行生产,于是对牲
畜和土地产出物的家庭所有,或家长个人私有制就出现了,当然氏族部落首
领在把氏族部落所有的财产变成个人私有的财产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随着生
产力的发展,劳动者生产的产品在维持自己生存以外逐渐有了一些剩余,于
是最初的奴隶来源,即战俘,被保存下来,奴隶制出现了。随着奴隶制的发
展,奴隶制的矛盾也越来越发展,最后奴隶制逐渐演变为封建地主所有制或
封建领主所有制。劳动者即农民或农奴,在自己的小块土地或租佃的地主的
3’‘资本论'第1卷.82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68页.
第三章劳动力个人产权与重楚个人所有制
小块土地上,或在自己的份地上进行着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还有作为独
立生产者的手工业者。在奴隶制度和封建领主制度下,由于奴隶主和封建主
可以役使大量的奴隶或农奴,因而进行的是规模较大的生产。但由于奴隶社
会和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奴隶主和封建领主的经济仍基本上是自
然经济,而不是社会化大生产。
但是,在封建社会的末期,随着商品经济妁发展,逐渐出现了资本主义
的萌芽,一些小手工业者,逐渐地扩大积累,成为资本家,特别是中世纪遗
留下来的两种资本形式,即高利贷资本和商人资本在转化为工业资本过程中
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马克思对资本的分析,始终以货币所有者和劳动力所
有者之阅的对立为前提。“货币和商品,正如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一样,开
始并不是资本。它们需要转化为资本。但是这种转化本身只有在一定的情况
下才能发生,这些情况归结起来就是:两种极不相同的商品所有者必须互相
对立和发生接触;一方面是货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他们要购
买别人的劳动力来增殖自己所占有的价值总额;另一方面是自由劳动者,自
己劳动力的出卖者,也就是劳动的出卖者。”39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封建
领主制经济和劳动者小私有制经济的异质性,它需要随着市场需求变动而随
时可供自由雇佣的劳动者,但又不需要给予雇佣工人以生存保障,资本所有
者只要求有在市场上随时可以雇佣的劳动者,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须摧
毁劳动者的一切稳固的生存保障,因为如果劳动者的一切稳固的生存保障,
因为如果劳动者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家奴在旧封建制度下给予的生存保
障,那么这些劳动者就不会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资本家就无法获得可供自
己剥削的劳动力,其资本就无法增殖。所以。“工业资本家这些新权贵,不
仅要排挤行会的手工业师傅,而且要排挤占有财富源泉的封建主。从这方面
来说,他们的兴起是战胜了封建势力及其令人愤恨的特权的结果,也是战胜
了行会及其对生产的自由发展和人对人的自由剥削所加束缚的结果。”40
因此,对资产阶级来说,它只需要自由得一无所有的工人,只需要劳动
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相分离,这样,一方面使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
”同上,782页.
”固上,783页.
苎三主茎塑生尘垒生垫鱼兰壅尘垒堑查!!
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这个过程就是创
造资本关系的过程,也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因此,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最根本在于对人民群众的小财产的剥夺,即
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靠自己劳动挣得的私有制,即以各个独立劳动者与
其劳动条件相结合为基础的私有制,被资本主义私有制,即以剥削他人的但
形式上是自由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所排挤。””
但是,“一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站稳脚跟,劳动的进一步社会化,土地
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进一步转化为社会使用的即公共的生产资料,从而对私有
者的进一步剥夺,就会采取新的形式。现在要剥夺的已经不再是独立经营的
劳动者,而是剥削许多工人的资本家了。”42随着资本的集中的进行,社会资
本越来越集中在越来越少的资本家手中,社会化太生产越来越发展,“劳动
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4¨‘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
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
程度不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构所训练、联
合和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
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
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
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因此,怎样剥夺剥夺者就成了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高度发达的社会生
产力已经同它的资本主义外壳达到了不能相容的地步,必须炸毁这个资本主
义外壳,必须突破这个资本主义外壳。不炸毁这个外壳,不突破这个外壳,
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就不能解放,就不能进一步发展。因此,只能基于这
个社会化生产力的性质,来研究炸毁资本主义外壳,寻找适应这个社会化生
产力的新的社会形式,即新的外壳。
前面叙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几种形式。用什么所有制来取代资本主义
私有制,才能解放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社会化生产力呢?用奴隶主所有制行
”同上,
42同上,
¨同上,
“同上,
40
昭略站鼬页页页站...2 页
苎三主茎塑塑尘查兰垫童兰垄尘仝竺查塑——
吗?再把全部雇佣劳动者变成奴隶?用封建地主所有制行吗?把雇佣工人
变成只有少量土地或必须租佃地主的土地,社会上大部分土地集中在地方阶
级手中?用封建领主所有制行吗?雇佣工人重新变成农奴?还是采用原子
式的个体农民或手工业者的小私有制?或者还是把这少数资本家寡头的资
本转移到另外少数个人的手里?问题关键就在于这些所有制形式能不能与
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本质要求相适应。
实际上,被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剥夺、否定的所有制不只是“个人的、以
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掠夺教会地产,欺骗性地出让国有土地,盗窃
公有地,用剥夺方法、用残暴的恐怖手段把封建财产和克兰财产变为现代私
有财产——这就是原始积累的各种田园诗式的方法。这些方法为资本主义农
业夺得了地盘,使土地与资本合并,为城市工业造成了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
阶级的必要供给。”45但是,剥夺教会地产,欺骗性地出让国有土地,盗窃公
有地,掠夺克兰财产等财产的主体,是“大封建主”,他们“通过把农民从
土地(农民对土地享有和封建主一样的封建权利)上赶走,夺去他们的公有
地的办法,造成了人数更多得无比的无产阶级。”46“新的封建贵族”,以及
其他一些人,通过圈地运动,把农民的小块土地,把教会的佃户大批地赶走,
合并他们耕种的土地,克兰首领把氏族土地变成个人私有财产。因此,在原
始积累过程中,原来封建制度下的大封建主,新贵族,氏族首领,和其他暴
发户,成了掠夺农民土地、国有土地、教会土地和氏族土地的主体,而绝大
多数的人民群众则成了纯粹的被掠夺者,被迫和他们的生产资料相分离,而
成为不得不出卖自己劳动力的雇佣工人。
因此,一般说来,封建制度下的大土地所有者,以及高利贷资本家、商
业资本家,凭借他们在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过程中在社会上占据的
有利地位,成了掠夺者,成功地转变为资本家阶级,从而依然凭借生产资料
的垄断权继续奴役和剥削广大雇佣劳动者。“劳动者的奴役状态是产生雇佣
工人和资本家的发展过程的起点,这一发展过程就是这种奴役状态的形式变
换,就是封建剥削变成资本主义剥削。”47
“同上,801页。
“同上,786页.
”同上,783.784页.
41
苎三主茎型生尘垒£坚生兰苎尘垒堑查型一——
所以,马克思指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
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
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
否定的否定。”48很明显,这个“否定的否定”,是要剥夺那些在资本主义制
度下数量越来越少的资本家寡头。“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
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
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49
这就是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由来。对于这个“重建个人所
有制”理论,马克思说得非常明白,“以个人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私有
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同事实上已经以社会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
制转化为公有制比较起来,自然是一个长久得多、艰苦得多、困难得多的过
程。前者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后者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50
因此,所谓重建个人所有制,就是公有制,即社会主义公有制,而根本不是
什么私有制,“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以个人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小私
有制,从而小生产,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劳动者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但
它是以“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
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51实际上,这种以个人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小私有
制,与其他以剥削别人的劳动为基础的大私有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特别
是封建社会末期,这些小私有者虽然拥有_些自己的财产,如工具、牲畜、
小块土地和房屋等,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他们不得不向大土地所有制租佃土
地,或服劳役,或借债。所以,马克思说,这种小生产“在奴隶制度、农奴
制度以及其他从属关系中也是存在的。”52“它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造成了
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手段。⋯⋯这种生产方式必然要被消灭,而且已经在消
灭。”53
前面指出,封建剥削转化为资本主义剥削,是原来的封建主和新兴的资
页页页页页页
2
2
2
O
0
同同同上上上上上上昭豁昭鼬蚴豁O 植帕∞iⅡ”
苎三主茎兰垄尘垒生坚兰兰堕尘垒!堕塑——
产阶级暴发户一起剥夺广大人民群众的土地、生活资料和劳动工具,进行资
本原始积累,形成了自由得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的必要供给。因此,马克思
首先指出两种极不相同的私有制的区别,即一种是以生产者自己劳动为基础
的小私有制,一种是以剥削别人的劳动为基础的大私有制,“后者不仅与前
者直接对立,而且只是在前者的坟墓上成长起来的。””
因此,正确地理解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必须从社会化生产
力的本质要求出发,从更进一步地发展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一
一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和能力出发,从社会生产方式前进和发展的历史辩
证法出发,从社会生产方式螺旋上升出发,而不是从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社
会生产方式向从前的已经被消灭的没落的过时的陈旧的社会生产方式简单
的回归,再建立以往旱就被消灭的所有制形式。
二、关于劳动力所有制问题的争论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即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理论,是社会主
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1949年建国后,随着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
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和基本完成,我国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展
开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在对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研究过程中,除了研究生
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以外,还提出了劳动力所有制问题,并形成了几次讨论
高潮。
(一)劳动力所有制问题的提出
1958年艾思奇发表《努力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规律》一文,认为在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人们之间仍然存在着利益矛盾,“因为在这里虽然没有
生产资料的私有,但个人的劳动力在实际上仍被承认为私有”,首次提出了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个人私有的问题。不久,雨田和蒋学模分别在《学术
月刊》1959年第2期和第4期上发表文章,进行争论。雨田认为,在社会主
义条件下,劳动力基本上或一部分还是归个人私有的,只要个人劳动还没有
完全社会化,要完全消灭商品生产是不现实的。55蒋学模则对劳动力个人所
有的观点提出了尖锐批评,因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职工(农民也一样)
“同上,833页.
巧张兴茂‘劳动力产权论》第26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月第1版.
43
苎三主萱翌生尘垒生塾皇兰堕尘垒堕查型
是国家的主人,是自己的企业的主人。职工在属于自己的企业里做工,并不
把他的劳动力出卖给任何人,本来并不发生什么劳动力私有或公有的问题,”
“把自己的劳动技能看作私有财产⋯⋯的这种想法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把
劳动力看做是职工的私有财产,⋯⋯就势必会得出国营企业职工的劳动力仍
然是商品的结论。””
(二)劳动力所有制问题争论的展开
1962年,骆耕漠发表《关于生产关系的几个理论问题的研究》一文,认
为劳动力所有制是一切社会共有的范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属于公
有,“如果社会或社会成员只承认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而不承认劳动力的公有
制,那么这样的生产关系就是半截头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7骆耕漠的文章
很快引起热烈争论。第一种观点认为,根本不存在劳动力所有制问题。李光
远即持此种观点。他认为,劳动者或劳动力是生产的主观条件,而生产资料
是生产的客观条件,正因为劳动力是生产的主观条件,劳动者或他的劳动力
便不能成为所有制关系的对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
劳动者及其劳动力都不是所有权的对象,因为他们既是劳动者,也是所有者,
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根本不存在劳动力所有制问题。58
第二种观点认为,存在劳动力所有制,但又认为它是一个历史范畴。余
长河即持此种观点。他认为,劳动力所有制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它产生
的首要社会经济条件是劳动者作为一个自由入,能够自由支配其劳动力。在
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他们在集体所有的生产
资料上使用他们的劳动力,所以劳动者对其劳动力的生理上的占有关系,没
有必要成为经济上占有关系。”59
第三种观点赞同骆耕漠的劳动力所有制是一切社会共同的范畴和社会
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公有的观点。如蒋家骏等人,认为在任何社会,.作为生产
条件之一的劳动力,同生产资料一样,也有不同的所有关系。社会主义条件
下劳动力公有制是生产社会化的要求,也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然要求。蒋
“嗣上.26页.
57同上,”页.
"同上,27页.
59同上,28页.
第三章劳动力个人产权与重建个人所有制
家骏根据“劳动力所有关系从属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命题,来论证社
会主义劳动力公有制问题。
第四种观点赞同骆耕漠的劳动力所有制是永恒的经济范畴的观点,但又
不同意骆耕漠的社会主义劳动力公有制观点。柯宗瑞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
动力所有制具有双重性质,即劳动力部分地归个人所有,部分地归社会占有,
其根据是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费用是由劳动者和社会共
同承担的。于伍主张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个人私有制,但由于劳动力个人
私有的前提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因而劳动力私有制的
性质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即劳动力失去了商品性质,使劳动者摆脱了
资本主义的剥削。60
(三)劳动力所有制问题研究的深化
薛暮桥在1979年底出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一书,在其中
的第四章,专门提到了劳动力所有制问题。他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虽
然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但是劳动力所有制却具有二重性,即劳动力部分
具有公有性质,部分具有个人所有性质。薛暮桥的观点得到不少人的认同。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劳动力所有制的讨论更加热烈。由于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对是否存在劳动力所有制、社会主义条件下劳
动力是否归个人所有等问题,持肯定态度的人大大增加了,即使原来持否定
态度的人也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也改变了观点。例如,蒋学模在50年代
末的讨论中,曾经坚决反对社会主义劳动力个人所有,根本否认有劳动力所
有制问题,但到了1995年,他则“旗帜鲜明地说,我现在认为,社会主义
条件下,存在劳动力商品。”61
张兴茂对劳动力所有制闯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劳动力所有制
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密切相联
的问题。”62他认为,”SO年代末的‘大跃进’运动,刮起了强劲的‘共产风’,
不仅共了生产资料的‘产’,而且共了劳动力的‘产’,’’63而农村承包制改革,
页页页页
9
2
2
3
2
3
3
同同同同上上上上3
∞¨醯n
苎三主茎量查全垒兰坚墨茎垄尘全塑童塑——
则是“劳动力个人产权复归”64“总之,社会主义革命只是实现了生产资料
的公有制,但并没有也不可能同时实现劳动力的公有制”,”“个人与个人、
个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差别的弥合是劳动力公有制的实现条件。只有在这样的
基础上,才能把许多个人的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的劳动力来使用。显然,这
样的条件在社会主义现阶段还远远不具备。”66并认为“马克思设想的‘社会
劳动力’显然是未来社会的劳动力的公共所有形式。”钾
张兴茂认为,“劳动力所有制是一个独立的经济范畴,其产生、发展和
变化有其自身内在的决定因素,而不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所规定。”祁他认为,
原始共同体内部是“劳动力的集体所有制”,奴隶制度下是“劳动力的奴隶
主所有制”,封建社会是“劳动力部分封建主所有、部分个人所有的所有制
形式”,资本主义制度正是“劳动力的完全的个人所有制”,社会主义制度下
也是“劳动力个人所有”。
(四)对劳动力所有制问题争论的评析
必须指出,在经典作家那里,并未提出过“劳动力所有制”范畴。马克
思指出,“劳动力只有而且只是因为被它自己的所有者即有劳动力的人当作
商品出售或出卖,才能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劳动力所有者要把劳动力当
作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
的自由的所有者。”妒“他作为人,必须总是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财产,
从而当作自己的商品。而要徽到这一点,他必须始终让买者只是在一定期限
内暂时支配他的劳动力,使用他的劳动力,就是说,他在让渡自己的劳动力
时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70而劳动力所有者”要是把劳动力一下予全部
卖光,他就出卖了自已,就从自由人变成奴隶,从商品所有者变成商品。”71
因此,在这里,马克思明确地把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和劳动者作为“人”,
“自由人”、“法律上平等的人”相联系,劳动者对其劳动能力、自己人身的
“同上。第3页.
格周上,45页.
“同上.44页.
盯同上,39页.
n同上,40页.
o‘资本论'第1卷,190页.
”同上,191页.
”同上.191页.
第三章劳动力个人产权与重建个人所有制
所有权,是一个自由人的最根本特征。所有权只是作为人的所有权,作为自
由人的所有权,所有权以人的人格为前提条件,只有人才能成为所有者。才
能把自己的独立意志体现在物里面,否则,他不具有人格,不被看作人,而
只被看作物品,物品是没有人格的,只能成为人所有的对象。因此,奴隶直
接被看作物品,“由人变成奴隶”,是指从自由人、法律上平等的人变成不具
人格的会说话的工具。前面讲过,对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是劳动者对其他一
切财产所有权的必要条件。只有作为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的所有者,
作为人,才有可能拥有其他一切财产所有权。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
资产阶级思想家没有提出“劳动力个人所有制”问题,而是直接了当地提出
“天赋人权”,“自由和平等”的主张,因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天赋
人权,人人生而平等,这样的口号,就足够了。资本主义国家宪法中只有关
于人权的规定,而无劳动力所有制的规定,马克思提出的未来社会“自由人
联合体”理论,强调“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
件。”72
以上各种有关劳动力所有制的观点,基本上不是从自由人的角度,不是
从作为所有者的人的角度,即所有者必须是自由人的角度来看问题的。前面
指出,对自己人身、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是劳动者个人对其他一切财产所有
权的必要条件。马党思重建个人所有制即公有制理论,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公
有制,根本不是劳动力的公有制。作为自由人联合体的共同的主人,劳动者
必须是自由人,必须是自己人身、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者首先只有是
自己人身、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才有可能共同所有、共同支配联合体的财
产。作为自由人的劳动者在联合体的共同劳动,必须有一个指挥管理机构。
这个管理机构,只不过是作为联合体主人的共同意志的执行机关,或代理机
关,丽作为联合体共同主人的自由人,是委托者,委托执行机关或代理机关
——联合体的管理机构,执行联合体共同劳动的管理权和指挥权。因此,无
论如何,作为执行机关或代理机关的联合体管理机构不可能成为联合体主人
的劳动力的所有者。显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必然导
致劳动力的公有制的观点,是把自由人联合体对共同劳动的指挥权和管理权
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73页.
第三章劳动力个人产权与重建个人所有制
当成对劳动力的所有权了。骆耕漠认为,如果只承认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而
不承认劳动力的公有制,那么这样的生产关系就是半截头的社会主义生产关
系。但是,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根本没有涉及劳动力公有的问题。相
反,马克思把自由人作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关键条件。蒋家骏认为,社会主
义条件下劳动力公有制是生产社会化的要求,也是公有制的必然要求。实际
上,生产社会化仅仅以劳动者共同劳动和分工及协作为前提,社会化大生产
完全不以劳动力公有制为前提。蒋家骏认为,劳动力所有关系从属于生产资
料所有制关系。实际上,恰恰相反,不是劳动力所有关系从属于生产资料所
有制关系,而是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必须以劳动者对自己人身、自己
劳动力的所有权为前提或必要条件。至于说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费用由劳动
者和社会共同承担引申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部分归个人所有、部分归社
会所有的观点更是不能成立的。实际上,社会承担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一
部分费用,不过是社会从国民财富中扣除一部分用于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
品,具有再分配性质,这是任何一个社会所共同县有的,这根本不是社会占
有劳动者一部分劳动力的理由。因此,不从作为所有权的前提的自由人出发,
不从劳动者的平等权和自由权出发,不从人权出发,来研究劳动力所有制问
题,说明在我{『】这样一个由资本主义极不发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农
业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后,人权、平等权和自由权还远没有深入人心,还
不能充分理解人的自由尤其是择业自由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张兴茂认为,在原始共同体内,人们不得不共同协作劳动而实现劳动力
的结合,因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归原始共同体所有的。”73但是,协作劳
动是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存在的。马克思指出,“在人类文化初期,在狩猎
民族中,或者例如在印度公社的农业中,我们所看到的那种在劳动过程中占
统治地位的协作,一方面是以生产条件的公有制为基础,另一方面,正像单
个蜜蜂离不开蜂房一样,以个入尚未脱离氏族或公社的脐带这一事实为基础
的。这两点使得这种协作不同于资本主义协作。在古代世界、中世纪和现代
的殖民地偶尔采用的大规模协作,以直接的统治关系和从属关系为基础,大
多数以奴隶制为基础。相反。资本主义的协作形式一开始就以出卖自己的劳
73张兴茂‘劳动力产权论,t 39页·中国经济出版社t 2001年8月第l版.
48
苎三主壁兰垄尘查£垫墨兰蕉尘垒堕查型
动力给资本家的自由雇佣工人为前提。”74因此,原始共同体内部的劳动力的
结合,无论如何也推不出劳动力归共同体所有的结论。实际上,在协作劳动
中,涉及的只是对各个劳动力的指挥权、管理权,只涉及对劳动力的使用权
问题,因此与劳动力的所有权状态没有任何关系。奴隶、农奴可以协作,自
由人也可以协作,协作中形成一个结合的劳动力,结合劳动能够“创造一种
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必然是集体力。”75“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
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
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
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们6至于奴隶,
因为不被看作人,只是被当作“工具”,因而他只是作为物,被奴隶主所有,
奴隶的劳动能力,只是奴隶主拥有的这种工具的效用或使用价值,就像奴隶
主拥有的牛马的力气一样。至于农奴,也属于生产资料之列。尽管他们的处
境较之奴隶稍好一些,也不存在所谓封建社会劳动力部分封建主所有式,部
分个人所有的所有制形式问题。
至于马克思所设想的“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
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77对于
“社会劳动力”,很明显,即物质生产过程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
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旭自由结合的人,也就是联合劳动者,或
总体工人,他们协作劳动,但又不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劳动者仅仅作为自
己劳动力的所有者,生产资料即资本作为资本家的财产。自由人联合体之自
由人,一方面摆脱了任何人身依附关系和从属关系。成为自己人身、自己劳
动力的所有者,另一方面他们不再是自由得一无所有,而是成了高度发达的
社会生产力的主人,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他们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共同劳动,
协同劳动。因此,对于这种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对于协同劳动,只需集中
使用、指挥、管理劳动力即可,只涉及劳动力使用权,而与劳动所有权没有
任何关系。实际上,自由人联合体之所以优越于资本主义生产组织,之所以
"‘资本论'第l卷,371页.
75‘资本论》第l卷,362页.
”同上.367页.
”‘资本论》第1卷,粥页.
”同上,97页.
49
苎三主茎塑生尘垒生竖皇兰垄尘全堕查型
更有效率,就在于生产资料的使用、管理、产品的分配由作为自由人的主人
协商共同决定,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民主的决策机制充分反映作为主人的广大
劳动者的意见和利益。在任何一个社会化生产组织内部,都需要共同劳动、
协作劳动,例如,在今天的企业中,都需要指挥、管理、使用劳动力,这只
涉及劳动力使用权。作为自由人,雇佣劳动者只是因为自己是自己劳动力的
所有者才得以取得劳动力价值而将自己劳动力的使用权由资本家暂时支配。
作为自由人联合体的自由入,同时还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如果这时生产力
条件已经允许,他就可以以联合体的共同的主人身份参与共同劳动,并服从
生产的管理,或者,这时生产力水平还不够发达,人们的道德水平还不够高,
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利益矛盾,那么这个自由人,虽然自己仍然是联合体生产
资料的共同的主人,但是他可能不必参加这个联合体的劳动,而是参加其他
联合体或其他生产组织的劳动,这时它可以凭借自己的劳动在自己劳动的组
织中获得生活资料,而且还可能以生产资料共同主人的身份,获取原来联合
体的资产收益。这样,联合体的所有者,或主人,就与联合体的劳动参加者
产生了差别,联合体的主人不必同时是这些生产资料的使用者,生产资料的
所有权与使用权由不同的主体行使。这种制度选择,具有极其巨大的生产力
意义,具有极大的效率价值。因为,本联合体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可能
十分有限,作为所有者的劳动能力和兴趣选择可能与这个联合体的生产活动
有差异,或者还有其他的历史限制。因此,无论怎样,自由人联合体,只有
在联合体的共同主人是自由入的前提下,共同决定生产资料如何使用,产品
如何分配,才可能使这个共同体维持有效率的状态,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还
不很发达的阶段,共同体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或主人与共同体的劳动者的分离
就是极其重要的了。但是,如果认为联合体或共同体的主人。其劳动力必然
归联合体所有,由联合体任意支配,就不可想象了。必须清楚,不能自由支
配自已人身、自己劳动力的人,不可能是自由人,而且也不可能作为联合体
的主人,维持联合体财产的有效率的使用状态。
因此,自由人联合体的最底线,是允许作为自由人的主人连同自己在联
合体应有的财产一起退出联合体。这种退出权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维持~个生
产组织效率的关键措施,这一方面确保了所有者财产免遭进一步的损失,另
苎三主茎堂垄尘垒£壑鱼羔堕尘垒堕查塑
一方面,也是对其他所有者和管理者一个极大的压力,迫使他们努力提高经
营效率,吸引其他人投入资产和劳动力进入该组织。退而次之,自由人联合
体的主人或所有者,与联合体的劳动者或联合体资产的使用者产生部分或全
部分离,如一部分人到其他组织劳动,但仍保持自己对该联合体资产的主人
身份,享有联合体的资产收益,这也是极其重要的铝6度安排。当然,第一种
情况可能并不是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原意,但是,马克思认为“工人自己
的合作工厂,是在旧形式内对旧形式打开的第~个缺口,虽然它在自己的实
际组织中,当然到处都再生产出并且必然会再生产出现存制度的一切缺点。
但是,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在这种工厂内已经被扬弃,虽然起初只是在下
述形式上被扬弃,即工人作为联合体是他们自己的资本家,也就是说,他们
利用生产资料来使他们自己的劳动增殖。“⋯·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也和合
作工厂一样,应当被看作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
渡形式,只不过在前者那里,对立是消极地扬弃的。而在厉者那里,对立是
积极的扬弃的。”79觉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
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
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
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因此,合作企业和公
有资本控段的股份制,似乎应该可以看成是自由人联合体的初级形式和重要
形式。
但第二种情况在重建个人所有制即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践中有重
要现实根据。自由人联合体的高度发达的状态,是作为自由人的联合体主人
非常完美自由地高效率地共同使用联合体的财产,就像一个人自由地支配自
己个人的身体那样。但是,这种高度发达的自由人联合体,无论如何也不可
能取消作为自由人的劳动者的选择权和流动权。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社
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
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
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
”‘资本论》第3卷,497.498页.
苎兰主茎塑生全垒圭坚兰兰堕尘垒竺查塑一一一.
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因此,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所有制”问题的争论,其实质在于,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作为生产资料主人的劳动者有没有自由择业权、有
没有自由流动权的问题,劳动者的自由择业权和流动权与公有制经济的本质
要求是不是相符合相适应的问题。这场持续了几十年的争论真正意义就在这
里。马克思指出,“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
全面流动性。”81“大工业又通过它的灾难本身使下面这一点成为生死攸关的
问题: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
遍规律,并且使各种关系适应于这个规律的正常实现。大工业还使下面这~
点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用适应于不断变动的劳动需求而可以随意支配的人
员,来代替那些适应于资本的不断变动的剥削需要而处于后备状态的、可供
支配的、大量的贫穷工人人口;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
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工人。”数
承认劳动者的自由择业权和流动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本质要求,对资本主
义来说是这样,对社会主义来说也是这样。因此,无论从逻辑上,还从实践
上,重建个人所有制,即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劳动者的自由择业权和流
动权都是在内_在本质上相适应的。
至于说“大跃避”运动,不仅共了生产资料的“产”,而且共了劳动力
的“产”的说法,很明显是不成立韵,这是把劳动力所有权与在协作劳动过
程中对劳动力的指挥权管理权使用权混淆了。说农村家庭承包制意味着劳动
者劳动力所有权的复归,也是不成立的,这不过是劳动方式和集体土地经营
方式的变化,与劳动力所有权无关。
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践
公有制的状况首先取决于公有制所占有的生产力的性质,取决于公有的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质量,公有制毕竟是对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生产资料
的公有。这种公有制所能赋予劳动者的权利水平,劳动者的权利能够在多大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t 37*38页.
”‘资本论,第l卷,534页。
82同上,535页.
苎三主茎塑垄尘竺坚皇兰壅尘笪生一
程度和多高水平上实现,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这种公有制所占有的生产力的
发展水平。马克思指出,“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
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实践证明,由于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如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那样,在全
部资本主义国家或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爆发,而是按照列宁的新理
论,社会主义革命在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环节的一个或几个国家首先取得胜
利。这时大多数国家尤其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仍处于资本主义阶段,少
数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与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许多资本主义
国家并存,而且发达资本主义在相当长的时间还保持着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
上和科技上的优势地位。在存在大量古代的前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落后的国
家建设社会主义,无疑是一项异常艰难异常复杂的工作。很明显,任何一种
所有制经济形式都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都是发展一定的生产力的有效形
式。在落后的农业国家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小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现
代资本主义经济比重很小,小生产还是这些国家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马
克思指出,“劳动者对他们的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而小生产
又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84再如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作为历史上和现实中发展生产力的一种极其重要的生产方式,在一
定条件下和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作为加快社会主义生
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所继承的旧社会制度下
的经济遗产是极其有限的,例如,严重缺乏资金和设备,缺乏先进技术和管
理经验,由于人口众多,缺乏足够的高质量的生产资料来解决大量劳动力的
就业,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果能够从资本主义国家引进大量资本、
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如果能从国外获得大量的原料和产品,如果能够利
用国外市场和资源迅速扩太本国的生产能力,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条件下一
定程度上利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量解决就业问题,必然能够大大加快社
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迅速增加社会财富,增强公有制经济实力,增强
国家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此,在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2页.
¨‘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
苎三主茎型生尘垒兰坚鱼兰整尘垒堕童型
主义生产力的主体作用,在积极努力探索更有效的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同
时,最充分地利用已有的生产方式,尤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资本主
义经济形式和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个体经济形式,以充分利用本国和国外的
资源,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无疑是最明智的最可靠的选择。
必须强调指出,任何所有制形式,都是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都有其历史必然性,都有其存在的社会经济条件。对所有制形式的分析,必
须具体地研究该所有制经济形式赖以存在的生产力水平和客观条件,不能抽
象的主观的断定不同所有制形式孰优孰劣。例如,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
会化生产力基础上,在恰当的经济体制条件下,社会主义公有制更能适应社
会化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但是如果公有制占有的只是牛拉犁的生产力,只是
简单的手工工具,那么这种生产力无论怎样公有,在一定时间内还是比不上
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
争,是近一百年社会主义实践取得的最重要的经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由
于僵化的经济体制和不合理的所有制结构,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在与
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失败,例如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在经历了种种
挫折和失败之后,终于找到了能有效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并适合本国国情
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国有经济为
主导,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包括外资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在内的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形成,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综
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四、劳动力流动与劳动力市场
前面指出,劳动者自由择业和自由流动,是与重建个人所有制即社会主
义公有制的本质要求相适应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流动一
般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因而劳动力具有商品形式或外观。
首先,由于数量极其巨大的农村劳动力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而越来越成
为剩余劳动力,农业就业资源远远地不能满足大量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需
苎三兰茎塑生尘全圭坚鱼兰壅尘垒丝查皇!
要,从而造成了农村严重的劳动力不得其用现象。由于农业平均产出的有限
和增长速度远远不如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低下并与
城镇非农就业人口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对这些农业剩余劳动力而言,他们的
劳动力是最为宝贵的经济资源,但是没有足够的劳动实现条件,他们的劳动
力就必然得不到有效利用。这时,如果城镇非农产业的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
还很有限,还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可以吸收他们,而有大量的外国资本和本
国非公有资本需要大量劳动力,有巨大的就业潜力,那么农村劳动力以劳动
力商品形式在这些非公有制经济部门实现就业,获得工资收入,以此来有效
地充分地利用个人劳动力资源,实现劳动力的价值,并通过就业发展自己的
能力和个性,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承担自己的家庭和社会义务,无疑是最
现实最正确的选择。就业是民生之本。失业,没有足够的正常的收入水平,
对个人和家庭来说是莫大的不幸和损失,是劳动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在这种
情况下,对这些剩余劳动力来说,就业是比所有制的选择更为重要更为迫切
的问题。试想,当初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被剥夺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
料的直接生产者,农民,在残酷恐怖的法律下,为什么被迫去资本家的工场
里去工作昵?是因为要生存,要活下去,要养家糊口。同样,奴隶制度,农
奴制度下,奴隶和农奴首先要生存,要生活,他们不得不被迫习惯于这种生
产方式对他们的要求。而且,相对于奴隶制、农奴制,资本主义无疑具有巨
大的优越性,况且还是目前世界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对所有制的选择
决不是什么凭空想象的任意主观的事情,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矛盾发展
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农村
劳动者作为集体生产资料的主人,能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收入和
生活水平,但公有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和多快速度上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这要取决于他们所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其他经济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取决
于他们所拥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他们并非一无所有,只不过是现有的生产资
料和其他经济资源还不能使他们的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还不能显著地
提高他们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以劳动力商品形式在资本主义经济部
门实现就业,是客观经济条件的必然结果。
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融合相互
55
苎三主茎型生尘垒£垫兰薹堕尘查堕查型——
渗透,必然出现各部门各企业所有者与劳动者相分离的现象,包括国家和集
体资本控股、参股的企业也是如此。由于劳动力的流动性,由于劳动力市场
的统一性,因而使得在所有经济部门所有企业就业的劳动力,都可能具有劳
动力商品的形式。但是,劳动力作为商品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并不矛盾,也
就是说,劳动力以商品的形式实现就业并没有否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当然
更没有否定一定的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第三,因此,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
制度必然使劳动力价格的形成机制和决定因素与资本主义制度有很大的差
别。公有制企业或以国家、集体资本控股的企业可以主动地提高工资水平,
可以把相当一部分利润以薪酬形式支付给劳动者,同时,作为集体土地和其
他资产的共同所有者,劳动者还可以获得相当数量的公有资产收益。另外社
会主义政权可以通过税收,规定最低工资水平,建立社会保障等办法把非公
有制经济的一部分收入转为社会公共财产,提高劳动者收入和福利水平。国
家还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的价值,从而提
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总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必然使劳动力价格的形成机制和决定因素与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价格的
形成机制和决定因素有很大的差别。
第四,劳动者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对于公有制经济效率的提高具
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资产要保值增值,公
有制企业或公有控股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必须要使各种类型的劳动力在质
量和数量上与生产规模和技术相匹配,形成最佳的生产力内在结构,并能适
应市场竞争和技术的不断变化,而且还必须尽可能地赢利,因为利润是企业
经营水平最综合最有效的衡量标准,利润还是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
和产品创新能力、提高员工收入和福利水平的最重要的资源保障。这都必须
以有竞争力的薪酬吸弓I优秀人才和适用人才,保持合理的员工构成为前提。
因此,劳动力流动对公有制经济效率的提高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外,劳
动力市场的竞争,还使工资水平能够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这对企业控制劳
动力工资成本提高企业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证明,实现劳动力市场就业,
企业自主招聘员工,劳动者自主择业,对提高国有经济效率起了巨大作用。
苎三主茎茎查尘尘£垒量兰壅尘垒堑童!!
最后,劳动者通过劳动力市场就业,对劳动者本人也具有巨大意义。劳
动者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自由择业,自由流动,更好发展自己的专长和兴趣,
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自由个性。通过劳动力市场,劳动者能够发现、寻找更好
的就业岗位,寻找更好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和工资报
酬,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且,通过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对劳动者提高个
人素质的技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对劳动者既是压力,也是动力。通过
劳动力市场盼培育和发展,引发了广大劳动者对教育和培训的巨大需求。市
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对企业是这样,对个
人也是这样。总之,劳动力流动,劳动者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是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公有制经济效率的重要保证,也是劳动者实现
就业和改善就业以及发展自由个性的根本途径。
第三节劳动力流动与公有产权保护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与国有产权保护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农村劳动者既是其所在的农村集体的土地和其他财
产的主人,也是国有资产的共同主人。前面指出,劳动力流动,劳动者自由
择业,是公有制经济效率的重要保证,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相适
应的,因而,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但是农村劳动力集体经济效率的重要保证,
而且也是包括国有经济在内的各种经济成分经济效率的重要保证。国有经济
作为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和关键领域,决
定着国民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动而又不使农村劳
动者丧失公有产权主人身份的关键,在于国有经济能否牢牢地控制着国民经
济命脉和关键领域,在于国有经济能否发挥对国民经济社会主义方向的主导
作用。否则,国有经济失去对国民经济社会主义方向的主导作用,社会主义
经济基础就有瓦解的危险。因此,研究社会主义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必然
要涉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公有产权保护问题。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许多体制上机制上的弊端,在向社会主
第三章劳动力个人产权与重建个人所有制
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原来的国有经济经营管理体制表现出了许多
不适应,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现象,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急待提高。国有企业
改革,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决定着经济
体制改革的成败。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是国有经济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是改革原来的
不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落后的不合理的经营机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
能充分适应市场竞争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营机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前面讲过,所有权拥有最完全最完整的权能,所有者可以凭借自己的所有权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任意支配其财产,采取一切有效的机制、体制和形式,
并且可以变革任何低效的过时的落后的机制、体制和形式,争取一切办法,
确保其财产的安全,确保其保值增值,最大限度地实现所有者的利益。因此,
国有资产,国家可以凭借其所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探索一切有效的、
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趋势的国有资本的实现形式,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比
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股份公司,实现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建立有竞
争力的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制度,建立市场化的经营者和高级人才选拔任用
机制,建立严格的经营者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经营者信托责任;改革企业财
务报销和职务消费制度;规范国有企业与财政部门的关系,建立统一税制;
把分散在多个部门的国有企业管理权集中起来,建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监
督机构,履行国有资本出资者职能,建立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管理
制度;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分流富余员工,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减
轻国企负担,等等,这一切改革无一不是为了实现强化国家作为国有资本的
所有者地位,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根本目标。
因此,国有企业改革,根本不是为了否定国家作为国有资本的所有者地
位,根本不是为了否定国家所有权,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所有权,更好
的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因此,国有
企业改革,是为了探索建立更有效的国有资本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是为
了探索更有效的国家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即国有产权的经营制度和管理制
度。
陈征教授指出,“所有制指的是财产最终归属,即财产归谁有的问题。
苎三兰茎型垄尘垒兰坚童兰堕尘垒塑查型
所有制实现形式,指的是资产运用方式,即资产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公
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资产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一种所有制可以有
多种实现形式。不同的所有制也可以有同一种实现形式。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是由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发展的要求决定的。反过来,又会促进或阻碍生产力
的发展。”85因此,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也就是为了建立更有效的更能促进
生产力发展的国有资本实现形式,而根本不是为了否定国有经济。根本不是
为了否定国有产权。
但是,国内不少人却故意把国有企业改革归结为否定国家所有权的所谓
产权改革,他们要改革的不是国有产权的实现形式,即经营方式或组织方式,
或者如吴宣恭教授所说的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而是国有产权本身,是为了
否定国家所有权,把国家所有权变为私人所有权,仅此而已。
2004年8月以来,由“郎顾之争”引发了一场关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尤
其是关于MBO(Management Buy—out,即管理层收购)的大讨论。通过这场
大讨论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触目惊心。2004年12月13目下午,国务院副总理
黄菊出席2004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年终总结大会时说,“要明确大型企业不
准搞管理层收购,中小企业的管理层收购也要区别情况,要规范。对于管理
层收购,国资委要制定发布专门文件,做到有章可循。”国务院国有资产监
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在随后的发言中透露,“这个决定是今天早上的政
治局会议刚刚定下来的。”国资委副主任李毅中也表示,“管理层收购的结果
是使所有权和经营权趋于舍一,这从理论上看是不符合我们要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的方向的,我们国企改革了20年不能再退回去。”李荣融指出,“管理
层收购无非是两种手段,因为他一定要想办法把价格压低,所以他要不就把
企业做亏,资本评估得很低,要么就把现有的资产切出去一块,转移出去,
然后再评估价格,”“这样子做的民愤大了!”86
实际上,在国外MBO的实践中,管理层用自己的资金而非企业资金在
公开市场购买本企业的部分股份,以防外部人员敌意性兼并,由于价格由公
开竞争形成,根本不会造成任何企业所有者资产流失问题。中国的MBO之
¨陈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纲领研究》第9.10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版.
拍搜狐网财经频道2004年12月18日,来源:‘经济观察报).
,9
苎三主茎塑垄尘垒£垫量兰垄尘垒堑查型
所以引起巨大民愤,就在于经营者或管理层自卖自买,严重压低企业资产价
格。严格说来,经营者或管理层出卖国有或集体所有企业资产是非法的,因
为只有作为所有者的国家或集体才有权出卖自己的财产,经营者要购买企业
资产必须由企业所有者在公开市场上竞价出售时才能和其他购买者一样公
开竞争,中国的MBO完全背离了这一基本原则,它早已演变成企业经营者
内外勾结侵吞国有和集体资产的行为。这是中国MBO触犯众怒退化变质的
根本所在。
国内有些人不遗余力地鼓吹私有化,认为私有财产权是自由的唯一保
证,私有制才是我们每个人的、非我莫属的“家”,“当我们无‘家’可归时,
我们的自由确实会面临巨大的威胁”,但是,任何财产权都是我们每个人的、
非我莫属的家“家”吗?产权可以分为三类,人力产权,或劳动力个人产权,
消费资料产权和生产资料产权。一个自由人,即使没有生产资料私有权,但
只要有一双手,只要有劳动能力,就能够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别人所
雇佣,就能够获得收入,购买自己所需要的消费品,包括住房等。近代资本
主义产生以来,随着大多数小生产者生产资料私有权的被剥夺,生产资料私
有权早已不再是雇佣无产者的“家”了,丽成了只是少数剥削者的“家”了,
成了资本家的“家”了。新自由主义者要领我们回“家”,回到生产资料私
有制这个据说是我们每个人的、非我莫属的“家”,说这是我们自由和尊严
的唯一保证,请问,这可能吗?我想,大多数人是回不去的,是回不了这个
“家”的。为什么呢?因为以前已经有人尝试过了。这个人就是西斯蒙第。
有着经济学浪漫主义精神的西斯蒙第“企图恢复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
从而恢复旧的所有制关系和旧的社会,或者是企图重新把现代的生产资料和
交换手段硬塞到已被它们突破而且必然被突破的旧的所有制关系的框子里
去,它在这两种场合都是反动的,同时又是空想的。¨7一句话,西斯蒙第“力
图使历史的车轮倒转”。解
而且,最近的例子,在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俄罗斯人民每人发了
一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试图回“家”。结果怎么样昵?除了造就一批暴发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276页.
“同上.第13页.
苎三主茎塑生尘尘兰竖量兰壁尘垒堕查型
户和寡头以外,十多年来俄罗斯大多数人民又得到了什么昵?他们回到了生
产资料私有制这个“家”了吗?我想,他们是“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
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实际上,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对大多数人来
说,他们所谓的财产所有权,无非是劳动力所有权和出卖劳动力换来的消费
资料所有权。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们共同的“家圆”,
它不再和少数剥削者的“家”那样,不再和资本家的“家”那样,仅凭借生
产资料的私人垄断权而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社会主义根本不否认劳动者的
劳动力个人产权及其消费资料产权。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其劳动力。用双手
创造其个人消费的“家”。因此,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群众的自由和尊严完
全可以保证,一点也不比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自由和尊严的保证少,不
但如此,正是由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我们这个共同的“家园”,使我
们能够更好地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新自由主义者一直要领我们走“回家”的
路。他们已经带领俄罗斯人民“潇洒地走了一回”,我们是不是也要走这条
“回家”的路昵?实际上,新自由主义的“回家”的路,无论从逻辑上,还
是从历史上说,都是行不通的。中国公有制企业的所谓“MBO”实践中,公
有企业资产大量流入少数权势阶层手中,而大量职工下岗失业,生活极其困
难。私有化是不会给绝大多数劳动人民带来什么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它只不
过是权势阶层快速积累财富的手段而已。趼
江泽民同志指出,“如果头脑不清醒,随意地加以处理,比如不加区分、
不加限制地把国有资产大量量化到个人,并最终集中到了少数人手中,那样
我们的国有资产就有被掏空的危险,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就会失去经济基
础。那时,中国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我们靠什么来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靠什么来巩固人民的政权,靠什么来保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我
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切重要成就,我国具有今天这样比较雄
厚的综合国力和重要的国际地位,我国经济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持续稳
步发展,都同国有企业发挥的巨大作用分不开。””
伸‘产权类型、典当与信用——兼论手、家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第38-42页,‘青年思想家》,
2004年第5期.
钟转引自陈征、李建平、郭铁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纲领研究》第75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年7月第1版.
61
苎三主壁兰垄尘垒生垫鱼兰壅尘全堑查型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民集体土地权益保护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到城镇和其他经
济发达地区非农产业就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作为农树集体土地的主人,农民离开土地到非农业产业就业,农民土地使用
权可能转移,但农民作为集体土地的共同主人的地位并没有因而丧失。土地
作为农民集体经济最重要的经济资产,是农民集体经济利益的极其重要的保
障。前面指出,劳动力流动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本质要求相适应的,
是公有制经济效率的重要保证,也是劳动者更好的实现个人利益和发展自由
个性的必要条件。同样,农村劳动力离开集体所有的土地到非农产业就业,
也是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条件,是更好地实现农村劳动者个人经济利益,实
现更好就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决不是因此
剥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剥夺农民作为集体土地主人地位,剥夺农民集体
土地权益的过程。
但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必然意味着相当数量的耕地和其他农业
用地被转为工业、交通和城镇建设用地,但是,对农民集体土地的占用,必
须尊重农民集体土地权益,在等价交换的前提下给予农民集体以合理、足够
的经济补偿,否则,无视农民集体土地权益,非法强占、强征农民土地,仅
仅给予农民极低的补偿,必然严重损害农民权益,造成严重社会问题和灾难
的后果。
2004年5月18日搜狐网新闻频道转载了Cc_Tv-共同关注:失地农民之
痛。指出,据不完全统计,从1996年到2003年底,我国耕地面积已经由19.5
亿亩锐减到19.5l亩,大景耕地被违规违法占用,严重侵害了农民利益,危及
到国家粮食安全,并且由于大量国家征地价差流入到少数人手里,加剧了社
会贫富差距扩大,造成严重的腐败问题,而违规占用、非法占用农民集体土
地,多与设立和扩建各种经济开发区有关。1997年至今,我国开发区规划用
地已经从1.2万平方公里扩张到了3.6万平方公里,已经超过了现有全国城
镇建设用地面积的总和。在大量农民集体土地被违规违法占用的同时,许多
失地农民面临着“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境遇,失地农民及其
今后的生活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个极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九三学社在2003
62
苎三主茎黧垄尘垒兰垫兰兰苎尘仝!堕型
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在目前全国4000多万失地农民中,有60%左右的生活
困难,而有稳定收入没有因失地影响到基本生活的仅只占30%左右。”
2003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进行以开发区清理整顿为重点
的全国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国务院五部委的检查验收表明,截至2004年6
月17日,除内蒙古自治区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清理各类
开发区6741个,规划用地面积3.75万平方公里,超过全国现有城镇建设用
地3.15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撤销各类开发区4735
个,占开发区总数的70。2%,核减开发区规划用地面积2.4l万平方公里,占
原有规划面积的64.4%。2004年上半年,全国发现土地违法案件42297件,
已立案32575件,涉及土地面积216895公顷,其中耕地13341。7公顷。92
2004年上半年,经过清理整顿,北京市开发区的数量由470个减少到
28个,减少94.4%,其中,国务院批准设立的3个全部保留,市政府批准设
立的27个,保留18个,撤销9个,国务院所属部门、市政府所属部门和各
区县政府设立的111个,拟保留7个,撤销、整合104个,经区县以下政府
和区县所属部门批准设立以及擅自设立的329个,全部撤销。”
另外搜狐网财经频道2004年12月17日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
研究所国家社科基金(03BZZ036)课题组和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
(2003DGS38027)课题组联合对当前农村社会形势的专题研究表明,课组
收集的2004年以来130起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有87起因土地而发生的
警农冲突,占总数的66.9%。课题组研究表明,属于征地方面的纠纷是目前
农民反映的主要问题,占总数的60.1%,其中非法征地或强行征地占总数的
33.1%。目前农村土地争议与以前农村税费争议相比,在双方当事人方面有
着较大的变化。第一,从控告方来说,虽然村民联名仍然是最为主要的形式,
但村级组织已经成了重要的控告方,这主要是因为在强行非法征地等争议
中,村级组织与农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因而在村民们的压力下有可能成为抗
争的主体。第二,市县成为被告方的比例较高。而在以前农村税费争议中,
’1《严查“成就”无数富豪的“土地腐败’http://opinion.people.tom.cn/GB/1036/3184156.html.
虹t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让最严格的措施落实再落实》
h却:llwww.people.tom.cn/GBtjingil/1037/2586938.html.
93‘开发区整顿多达九成说明什么?》h郇mlo哪屯peaple.∞m.erdxinweo/article-04-,05-29.3817.html
63
苎三主壁生垄尘查£垫兰兰壅尘垒堕查型.
被告方主要集中在乡村两级组织,其中乡镇政府是最主要的被告,市县很少
成为被告的主体。第三,公司和开发区成了被告方,这是以前农民税费争议
中没有过的。根据对2004年元月以来所发生的87起因土地问题发生的警农
冲突事件的统计,这些事件主要发生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其中,浙江7次,
辽宁7次,江苏6次,河北6次,山东5次,广东5次,甘肃5次。在农村
土地问题的冲突中,与以前农村税费争议中农民多次上访、宣传和阻收作为
最主要抗争方式不同,在农民的土地纠纷中,到县市政府部门门口或至被征
土地上静坐、游行示威甚至高速公路、铁路上静坐。而这些冲突已经变得相
对激烈,警农冲突时有发生。在目前农民土地维权抗争活动中,由于双方利
益差别巨大,双方争议无法协调,地方政府动用规模警力对待失地维权的农
民已是常事。由于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保障,并涉及到巨额土地经济利益,所
以农民土地纠纷均具有重大的社会影响。作为抗争的农民,也经常通过各种
渠道向社会求助。由于知识精英的介入,许多事件就会离开土地争议本身而
成为政治事件。最后,课题组认为,农村土地纠纷已成为目前农民维权抗争
活动的焦点,是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
2004年7月,深圳市政府决定,在2004年底以前,宝安、龙岗两区218
个村27万农民的户口转为城市居民户口,并将260平方公里即39万亩集体
土地收归国有,所谓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有
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
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的规定,因而此次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过程据称是“转
地”的过程而不是“征地”的过程,是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收归国有”。
2004年8月6日,《经济学消息报》头版头条于0登了笔者《深圳市府开了不
好先例》的文章。文章指出,此次深圳市以把全部农村居民户口改为城市居
民户口为由,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收归国有的做法无非是对农民集体土地产
权的公然剥夺,其法律依据适用不当,根本站不住脚。第一,《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
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
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
律规定对士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买
璺三主茎丝生尘垒£坚皇兰竺竺垒曼查!!
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因此,国家要取得农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只能依靠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征收
来实现,只能基于农民集体土地产权进行合理补偿,而决不能仅仅通过改变
农村居民的户口性质无偿取彳导。深圳市依靠仅仅改变一下27万农民的户口
名称就无偿取得260平方公里即39万亩农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这意味着,
深圳市27万农民仅仅因为一个户口名称的改变而被剥夺价值几百亿甚至上
千亿元的260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次空前的残酷的剥夺。宪法第十二条
明文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
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国家的或集体的财产。”
因此,包括地方政府在内,根本无权无偿地变更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第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八条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
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该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
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这里,“城市市区的±地属
于国家所有,”是指己确立国有土地产权的己设市市区的土地,市区扩大时
则通过对农民集体土地产权的征收或征用来实现农民集体土地产权向国有
土地产权的转变,该法根本没有允许地方政府仅仅通过改变全部农村居民户
口名称而将农民集体土地产权无偿收归国有的规定。因此,国务院根据《土
地管理法》制定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条“(五)农村集体经济组
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的规定。不能理解为地方政府仅仅通过宣布改变全部农村集体成员的户口名
称就可以无偿地将农民集体土地产权收归国有,而只能理解为国家为了公共
利益的需要通过征收或征用农村集体土地将全部农村集体成员迁移到城镇
使其成为城镇居民,从而取得原农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仅此而已。因为作
为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性法规,不能与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相抵触。第三,户口
名称和土地集体产权是两个完全不相同的东西。中园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
计划经济的产物,是对公民自由迁徙权的否定,是至今尚未解决的宪法缺失,
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格格不入的。赋予城乡居民平等的权利,尤其是
在公共品占有上的平等权,对建立全国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的统一的劳动力
苎兰主茎塑生尘垒£垫鱼兰垄尘垒堕壹型
市场,促进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农村
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农民经济利益的根本保障,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
重要的内容之一,是确保公有制经济主体的根本条件。因为在所有的经济资
产中,土地资产无疑是最重要的因而比重也最大的资产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少数人财富的迅速积累,与广大农民集体产权
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甚至是严重侵犯农民集体土地权益有极大关系,也造成
了土地征用和拆迁过程中严重的腐败问题。实际上,户口名称的改变只是一
个户籍制度改革的问题,是一个落实公民平等权的问题,而农民集体土地所
有是属于由宪法保障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问题,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
相同的问题,前者的改变决不能导致后者的改变。第四,政府提供社会保障
也不是无偿把农民集体土地产权收归国有的理由。政府建立面向全体社会成
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
会成员平等地占有公共产品,本来就是现代政府的职责。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并没有因为向居民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就把农民的
土地无偿收归国有。中国城镇居民享有比农村居民完善得多的社会保障,恰
恰是长期的计划经济和城乡分割的体制对农民歧视的结果,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恰恰必须要逐步缩小并最终消除这种差距,从而建立城乡统一的
平等的社会保障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必须
强调指出,剥夺广大农民是根本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是社会主义运
动史上的严重教训之一。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明确指出,“当我们
掌握了国家权力的时候,我们决不会用暴力去剥夺小农(不论有无报偿,都
是一样),⋯⋯我们则坚决站在小农方面;我们将竭力设法使他们的命运较
为过得去一些,⋯⋯我们在这方面为了农民的利益而必须牺牲一些社会资
金,⋯⋯我们可以很慷慨地对待农民。”2004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
会议指出,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
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我国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
条重要经验。事实上.建国以来在农村问题上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失误都与不
尊重农民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有关,这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损害了
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深圳市的做法开了一个很坏的先例,它给其他
第三章劳动力个人产权与重建个人所有制
地方政府剥夺农民集体土地产权提供了一条比目前实行的征地拆迁方法更
方便也更加冠冕堂皇的“新经验”。因为即使在目前漏洞百出、民怨沸腾的
征地拆迁中,地方政府还必须为获得农民集体土地产权而多少给予一定的经
济补偿,还不能随便就宣布把几十万农民的数百平方公里的集体土地收归国
有。但是现在,在征地拆迁程序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以堂而皇
之地宣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关于“农村集体经
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属于国家
所有的规定,仅仅通过变更农村居民的户口登记,通过把农村居民改为城镇
居民的所谓城市化运动,不经过征地程序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农民集体土地
产权收归国有了。实际上,目前许多地方都在放开城镇户口,但多数农民根
本不感兴趣。因为仅仅在户口簿上改变一下名称,实在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仅仅据此而将农民集体土地产权收归国有,是对农民集体土地产权的严重侵
犯。深圳市的做法在法律依据上适用不当,在法理上根本不能成立。94
004年12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工作电视
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不得随意大面积、成建制地把农村集体土地转为
国有土地,变为城市建设和工业用地。”2004年12月24日《国务院关于深
化改革严格±地管理的决定》中指出,“禁止擅自通过‘村改居’等方式将
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这也是对深圳市做法的~个结论吧。
总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作为广大农民经济利益
豹根本保障,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严格予以保护,决
不能以任何方式剥夺农民的集体土地产权。
*(潦圳市政府开了不好先例?》‘经济学消息掇》2004年8月6日,第605期,第一版.
67
第四幸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权利基础
第四章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权利基础
第一节市场经济与平等权和自由权
一、马克思对平等权和自由权的论述
平等权和自由权,作为世界人权观念的核心内容和基础。越来越成为当
今世界的普适价值,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珍视和关切。1948年12月10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明确宣布:“人人生而自出,
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又以平等为基石,这是根据唯物史观得出的科学结论”。1马克思
对人类平等思想尤其是近代以来平等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总结,从哲学和经济
学角度揭示了平等思想和自由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首先从哲学层面上揭示了平等的实质。马克思指出,“平等是人
在实践领域中对自身的意识,也就是人意识到别人是和自己平等的人,人把
别人当作和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平等是法国的用语,它表明人的本质的统
一,入的类意识和类行为、人和人的实际的同~,也就是说,它表晴人对人
的社会的关系或人的关系。”2平等观念为人类所特有,也为人类所独有。人
类所以会产生平等观念和平等要求,根本原因在于人区别于动物界的本质一
一劳动,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
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劳动创造了人类高度发达的意识。人在劳动实践中意识
到自己和动物的不同,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的共同之处,从而产生了和其他
人的平等的观念和平等的要求。马克思指出,在奴隶制度下,劳动者在这晕
只是“会说话的工具,牲畜是会发声的工具,无生命的劳动工具是无声的工
具,它们之间的区别只在于此。但劳动者本人却要让牲畜和劳动工具感觉到,
他和它们不一样,他是人。他虐待它们,任意地毁坏它们,以表示自己与它
们有所不同。”3正是由于人在类本质上相同,人的类意识和类行为、人和人
。张奎良‘平等:以人为本的基石).‘光明日报'2004年4月13日.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48页,人民出版社,1957年12月第1版.
3‘资本论’第l卷.222页注。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
68
苎!兰查丛茎兰塑堕翌竺坚!!叁竺
的实际的统一,人才能在实践中意识到别人和自己的平等,才产生了平等观
念和平等要求。因此,即使是在奴隶制度下,广大奴隶也具有最基本的平等
要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进步,人越来越发现了自身的潜能和价
值,人对自身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人不断地认识和肯定了自己的能力和价
值,也不断地认识和肯定别人的能力和价值,从而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越来越
强烈地意识到自身与他人在本质上的同一和等同,意识到别人是和自己平等
的人,把别人当作和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正是由于入在实践中对自身和别
人类本质同一的发现,平等观念和平等要求才为人类所特有,才为人类所独
有,平等观念和平等要求才真正显示了人作为人的价值和意义,随着社会发
展,尤其是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平等观念和平等要求才如此深入人心,追
求平等才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任何不平等的制度都遭到人的厌恶、抨
击和谴责。
马克思指出:“一切人,作为人来说,都有某些共同点,在这些共同点所
及的范围内,他们是平等的,这样的观念自然是非常古老的。但是现代的平
等要求是与此完全不同的;这种平等要求更应当是,从入的这种共同特性中,
从人就他们是入而言的这种平等中,引伸出这样的要求:一切人,或至少是
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
社会地位。要从这种相对平等的原始观念中得出国家和社会中的平等权利的
结论,要使这个结论甚至能够成为某些自然而然的、不言而喻的东西,那就
必须要经过而且确定已经经过了几千年。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的潜能和价值还
没有充分显示出来,人对自身和别人的意识还非常淡薄,这时人们的平等要
求只能在较小范围和较低水平上实现。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几千年来长期处
于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人们的朴素的平等观念和平等要求只是
对社会极端不平等的抗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吾疾天下财富不均,
吾为汝均之,”“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以致于太平天国提出的“有
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口号,都是广大农民本能
的朴素的平等要求,这成了号召农民起义的强大武器,成为改朝换代的强大
力量,但是这种平等意识和平等要求却并不能使人们跟本摆脱封建专制和压
苎!主查盟壁垄塑堕垄竺垫型生壁
迫。每次农民起义之后,社会多少有些进步,社会财富尤其是土地分配多少
有些平均,但封建统治和剥削却基本上完整地保存下来。
实际上,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作为纯粹观念,平等和自由仅仅是交
换价值的交换的一种理想化的表现;作为在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关系上
发展了的东西,平等和自由不过是另一次方的这种基础而已。而这种情况也
已为历史所证实。这种意义上的平等和自由恰好是古代的自由和平等的反
面。古代的自由和平等恰恰不是以发展了的交换价值为基础,相反地是由于
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毁灭。而现代意义上的平等和自由所要求的生产关系,在
古代世界还没有实现,在中世纪也没有实现。”4
马克思指出,“交换按其性质来说是一种契约,这种契约以平等为基础,
也就是说,是在两个相等的价值之间订立的。”5商品所有者作为商品的人格
化,其最重要的权利,就是作为商品所有者与任何其他商品的所有者进行等
价交换的权利,而不管商品所有者之间阶级的、种族的、性别、年龄等等的
差别,因而,平等权利是商品所有者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没有这种等价交
换的权利,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商品交换,因而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经济。
马克思指出,对于商品所有者之间的交换来说,“只要考察的是形式规
定——而且这种形式规定是经济规定,是个人借以互相发生交往关系的规
定,是他们的社会职能或彼此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那么,在这些个
人之间就绝对没有任何差别,每一个主体都是交换者,也就是说,每一个主
体和另一个主体发生的社会关系就是后者和前者发生的社会关系。因此,作
为交换的主体,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在他们之间看不出任何差别,更
看不出对立,甚至连丝毫的差异也没有。”6
平等和自由往往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指出,商品所有者之间的交换关系,
“除了平等的规定以外,还要加上自由的规定。尽管个人A需要个人B的
商品,但他并不是用暴力去占有这个商品,反过来也一样,相反地他们互相
承认对方是所有者,是把自己的意志渗透到商品中去的人。因此,在这晕第
一次出现了人的法律因素以及其中包含的自由的因素。谁都不用暴力占有他
4‘马克心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197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第l版
5列上,18l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笫46卷上.192.193页,1979年7月第J版,人民出版社.
70
第四章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权利基础
人的财产。每个人都是自愿地出让财产。”7‘‘从交换行为本身出发,个人,
每一个人,都自身反映为排他的并占支配地位的(具有决定作用的)交换主
体。因而这就确立了个人的完全自由:自愿的交易;任何一方都不使用暴力;
把自己当作手段,或者说当作提供服务的人,只不过是当作使自己成为自我
目的、使自己占支配地位和主宰地位的手段;最后,是自私利益,并没有更
高的东西要去实现:另一个人也被承认并被理解为同样是实现其自私利益的
人,因此双方都知道,共同利益恰恰只存在于双方、多方以及存在于各方的
独立之中,共同利益就是自私利益的交换,一般利益就是各种自私利益的一
般性。”8因此,交换者之间的关系,“⋯⋯表示他同我平等和他有自由,但他
的自由同样也是我的自由的前提”,也就是说,在交换中,交换者双方所以
是自由的,乃是相互承认对方为各自商品的所有者,各自“作为有自己的意
志体现在这些物中的人彼此发生关系,因此,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
就是说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
有别人的商品。”9商品所有者的这种自由,乃是对商品交换规律的自觉遵循,
因为如果他不尊重不承认对方作为商品所有者,不采取自愿协商~致的行
动,那么他本身作为商品所有者的地位也很难得到保证。因此,商品所有者
的所谓自由。乃是对交换的内在必然性的认识和遵循。“黑格尔第一个正确
的叙述了自由和必然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必然
只是在它没有被了解的时候才是盲目的。’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
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因此,意志自由只是
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那种能力。⋯⋯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
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
物。””事实上,自由作为对必然性的认识,对自然规律是这样,对社会规律
也是这样。
“因此,如果说经济形式,交换,确立了主体之间的全面平等,那么内
容,即促使人们去进行交换的个人材料和物质材料,则确立了自由。可见,
7(--5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195.196页,1979年7月,第1版.
‘同上,196.197页.
9‘资本论)第1卷,102页.
⋯t-%克思慝格斯选集'第3卷。|53,154页.
71
苎!主垒塑茎垫垄垫垫竺垡型苎璺!
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
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现实的基础。”“
因此,马克思说,“当社会日益成为资产阶级社会的时候,国家制度仍
然是封建的。大规模的贸易,特别是国际贸易,尤其是世界贸易,要求有自
由的、在行动上不受限制的商品所有者,他们作为商品所有者来说是有平等
权利的,他们根据对他们来说全都平等的(至少在各该当地是平等的)权利
进行交换。从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的转变,要有一定数量的自由工人⋯⋯为
前提,他们可以和厂主订立契约出租他们的劳动力,因而作为契约的一方是
和厂主权利平等的。最后,所有的人的劳动——因为它们都是人的劳动并且
只就这一点而言——的平等和同等效用,不自觉地但最强烈地表现在现代资
产阶级经济学的价值规律中⋯⋯”12“当经济关系要求自由和平等权利时,
政治制度却每一步都以行会的束缚和特权同它相对立”。“一旦社会的经济进
步把摆脱封建桎梏和通过消除封建不平等来确立权利平等的要求提到同程
上来,这种要求就必定迅速地获得更大的规模。虽然这一要求是为了工业和
商业的利益提出的,可是也必须为广大农民要求同样的平等权利⋯⋯”‘3“同
样地,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也有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伴随着。”14
因此,马克思指出,“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
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
一定的历史关系,而这种历史关系本身又以长期的已往的历史为前提。”b平
等要求所以会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普遍的要求,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经济
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商品交换必然产生商品所有者
的平等观念和平等要求,因而平等和自由必然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普遍的基本
的权利要求,平等观念和自由观念有其深厚的经济根源。
马克思指出,“价值表现的秘密,即一切劳动由于而且只是由于都是一
般人类劳动而具有等同性和同等意义,只有在人类平等概念成为牢固的成见
的时候,才能揭示出来。而这只有在这样的社会里才有可能,在那里,商品
”同上,
2间上.
’’同上。
“㈣上,
。5 I州I二,
197页. 1恤145页。
145页.
146页。
147负.
墨竺!!堕茎兰生鎏垫竺垫型墨苎!!
形式成为劳动产品的一般形式,从而人们彼此作为商品所有者的关系成为占
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1 6‘‘但是,亚里士多德不能从价值形式本身看出,在
商品价值形式中,一切劳动都表现为同等的人类劳动,因而是同等意义的劳
动,这是因为希腊社会是建立在奴隶劳动的基础上的,因而是以人们之间以
及他们的劳动力之恻的不平等为自然基础的。””
国民牢固的平等观念,是劳动价值理论产生的社会前提。没有科学的劳
动价值理论,就不可能有剩余价值理论,就不可能从逻辑上严格证明资本主
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然趋势,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对马克
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劳动价值理论产生的社
会前提的研究。国民牢固的平等观念,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
重要的意义,同样,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完善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平等权和自由权与人权
商品交换关系所必然产生的平等观念和自由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成
了系统的人权理论。“天赋人权”观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具有普遍意义
的“人权”概念,对资产阶级号召人民群众反对封建统治和封建压迫,对资
产阶级的胜利起过巨大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使资产阶级
建立了本阶级的自由平等,也使广大劳动群众摆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获
得了人身自由,使广大劳动群众获得了在法律形式上的平等权和自由权。但
是,“天赋人权”,平等权和自由权,实质上是商品所有者的平等权和自由权,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平等权和自由权更多的表现为资本家的平等权和自出
权。马克思指出,“认为交换价值不会发展成为资本,或者说,生产交换价
值的劳动不会发展成为雇佣劳动,这是一种虔诚而愚蠢的愿望。”18‘‘平等地
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人权。”19“可以表明这种人权的特殊资产阶级性
质的是美国宪法,它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
”‘资本论'第1卷.74.75页.
。’同上.74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202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
”‘资本论》第1卷,324页.
73
苎!主查盐茎塑生垫兰竺坚型墨苎
隶制;阶级特权被置于法律保护之外,种族特权被神圣化了。””因此,资产
阶级的影子,无产阶级,必然从资产阶级的人权观念中引申发展出符合自身
要求的人权内容。马克思指出,“平等的要求在无产阶级口中有双重的意义。
或者它是对极端的社会不平等,对富人和穷人之间、主人和奴隶之间、骄奢
淫逸者和饥饿者之间的对立的自发的反应——特别是在初期,例如在农民战
争中,情况就是这样;这种自发的反应,就其本身而言。,是革命本能的简单
的表现,它在这上面,而且也只有在这上面找到了它成立的理由。或者它从
对资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反应中产生的,它从这种平等要求中吸取了或多或少
正确的、可以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成了用资本家本身的主张发动工人起来反
对资本家的鼓动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它是和资产阶级平等本身共存亡的。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
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归于荒谬。”2‘
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资产阶级“人权”、“权利”观念时,明确
指出,“至于谈到权利,我们和其他许多人都曾强调指出了共产主义对政治
权利、私人权利以及权利的最一般形式即人权所采取的反对立场。请看一下
‘德法年鉴’,那里指出特权、优先权符合于与等级相联系的私有制,而权
利符合于竞争、自由私有制的状态⋯⋯指出人权本身就是特权,而私有制就
是垄断。”“
所以,在经典作家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由于国家、法律、私有制都消
亡了,作为法律的产物的权利观念也消失了,自由人联合体无须用“权利”
法则来调整,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认为,在刚刚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的
公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仍“不可避免”地需要按照“资
产阶级的权利”玎原则来进行消费品的分配。列宁也指出,“如果不愿陷入空
想主义,那就不能认为,在推翻资本主义之后,人们立即就能学会不需要任
何权利准则而为社会劳动。”24因此,在社会主义阶段,还必须存在权利准则。
20‘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145.146页.
”同上.146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228.229页.人民出版杜,1960年12月笫I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305页。1995年版,而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笫3卷,1972年
版第1 l页中“资产阶级的权利”翻译为“资产阶级法权”.
M‘列宁选集》第3卷,196页.1995年版,而在1976年版第3卷中252页中,“权利准则”翻译为
“法权规范”.
74
苎!!垒丝茎塑垄堕型竺塾型墨壁一
实际上,社会主义各国宪法中也都有公民权利的规定,例如我国宪法中也有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但是,从国际关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来看,
社会主义国家都曾长期地把“人权”概念当作资产阶级的东西加以排斥。
新中国成立以后很长时期内,我国宪法和法律中都不使用“人权”概念,
而且在思想理论上还将人权问题视为禁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社会主义
认识的深化,我们党在人权问题的认识上也在不断地发展。1985年6¨6
目,针对国际敌对势力利用人权问题对中国进行的攻击,邓小平指出,“仆
么是人权?首先一条,是多少人的人权?是少数人的人权,还是多数人的人
权,全国人民的人权?西方世界的所谓‘人权’和我们讲的人权,本质上是
两回事,观点不同。”2520世纪80年代米90年代初,苏联东欧发生剧变,
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利用“人权”问题发动反华攻势。为打退国际反华势力的
人权攻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当代中国和世界人权发展的实
践,加强对人权问题的研究,明确提出和回答了社会主义中国要不要高举人
权旗帜的问题。1989年,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明确提出,要从思想上解决
如何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待“民主、自由、人权”问题,要说明我们的民
主是最广泛的人民民主,说明社会主义中国最尊重人权,中国的人权体现在
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党中央明确提出,“要理直气壮地宣
传我国关于人权、民主、自由的观点和维护人权、实行民主的真实情况,把
人权、民主、自由的旗帜掌握在我们手中。”
1991年11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
这是中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以人权为主题的官方文件。白皮书突破了
“左”的传统观念和禁区,指出,“享有充分的人权,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
的理想。从第一次提出‘人权’这个伟大的名词后,多少世纪以来,各国人
民为争取人权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当前,人权已成为
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联合国通过的有关人权的宣言和一些公
约,受到许多国家的拥护和尊重。中国政府对《世界人权宣言》也给予了高
度的评价,认为它“作为第一个人权问题的国际文件,为国际人权领域的实
践奠定了基础。”“继续促进人权的崇高目标,仍然是中国人民和政府的一项
"‘邓小平文j老)第3卷,125页t^民出版杜1993年10月第1_|扳.
75
苎!!查堕茎型生堕苎堕坚!!型
长期的历史任务。”白皮书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正面肯定了人权概念在中
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的地位,理直气壮地举起了人权这面伟大的旗帜,并
将人权的普遍原则和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提出了“生存权是中国人民
长期争取的首要人权”的论断,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人权观。白皮书作为第
一个肯定人权的政府文件,在国内起了巨大的思想解放作用,打破了思想禁
锢,从忌谈人权到高举人权旗帜,促进了中国人权建设由自发走向自觉。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一次写进党的全
国代表大会的正式文件中。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再次将“尊重
和保障人权”确立为新世纪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
正案,首次将“人权”概念写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此次修宪首次将“人权”由一个政治概念提舞为法律概念。由党和政府执政
行政的政治理念和价值上升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政治理念和价值.由党和政
府文件的政策性规定上升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人权概念写入宪
法是党和国家对人权问题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是中国社会主义人权发展的
重大突破,是中国民主宪政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6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平等权和自由迂徙权
恩格斯指出,平等观念,“如果,它——在这种或那种意义上——现在
对广大公众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它像马克思所说的,‘已经成为国民的
牢固的成见’,那么这不是由于它具有公理式的真理性,而是由于十八世纪
的思想的普遍传播和仍然合乎潮流。”27同样,在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中,平等观念所以越来越深入人心,平等权利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尤
其是占全圜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迫切要求,根本原因就在于,在“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121号提出了几百年后,其中许多合理成分仍然合乎
当今时代潮流,还有其存在和发展的极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市场是天生
的平等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基础,在国家
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市场主体的平等
26‘“人权”入宪:中国人权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人民日报》2004年3月15日,第⋯t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47页.1972年5月第1版.
76
要!!!堕茎翌塑兰翌竺竖!!墨竺——
和自由,是市场经济活力的最深厚的源泉。没有市场主体的平等和自由竞争,
市场机制必然是残缺不全的,难以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必然困难重重,积弊丛升。
我国宪法虽然规定了公民的平等权和自由权,但是在现实中,仍然存在
着大量无视甚至严重损害公民基本的平等权和自由权的现象,尤其是社会上
曾经普遍存在的对农民的歧视,最突出的,一是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
割政策,二是城乡居民在公共产品分配上的极端不平等,这已经严重地阻碍
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劳动力自由流动,自由
迁徙,以便与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形成现实的生产力。1948年12
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三条(一)明确规定:“人
人在各国境内有权自由迁徙和居住。”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第十二
条(一)规定:“合法处在一国领土内的每一个人在该领土内有权享受迁徙
自由和选择住所的自由。”1949年9月29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第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思想、言论、出版、
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兆
和国宪法》第九十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的规定。
但1978年宪法则取消了公民自由迁徙权的规定,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
都没有恢复公民自由迁徙权的规定。
列宁在《给农村贫民(向农民讲解社会民主党人要求什么)》一文中指
出,“社会民主党人要求人民迁移和从业的完全自由。什么是迁移自由呢?
这就是说,农民用不着得到别人的允许,有权到随便什么地方去,搬到随便
什么地方去,住在随便哪一个农村或城市去。⋯⋯无论哪个巡官,无论哪个
地方官,都不能不许哪个农民随便找住的地方和做工的地点。”28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建立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人尽
其力的统一的市场体系,使厂商公平竞争,劳动力自由流动,劳动者自由择
业,按照经济原则各种生产要素自由地结合,使市场机制更加充分地发挥作
2。‘列宁选集)第l卷,第422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tO月第2版。
77
苎!兰垒盐鲞塑垄垫苎竺塾型些壁
用。劳动者自由迁徙权是市场经济权利法则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户籍制度改革与自由迁徙权
一、户籍的涵义
“户”,《辞源》解释为:“住户,一家为一户。《易·讼》:‘人三百户,
无眚。’《苟子·议兵》:‘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户籍:簿册。《管子·禁
藏》:‘户籍结田者,所以知贫富不訾也。’注:‘谓每户制籍,每田结其多少,
则贫富不訾限者可知也。⋯29户籍,中国古代又称之为“丁籍(册)”、“黄籍”、
“籍帐”等。国家编制户籍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户口人数和土地财产情况,
作为征收赋税、征兵和调派劳役,以及限制人口迁移流动,加强社会控制。
家庭的出现,是户籍制度产生的社会前提。家庭作为生产和生活的基本
单位,一家为一户,个人主要通过家庭所在的居住区来确立自己的身份,并
根据这一籍贯身份来履行各种政治和社会义务,例如缴纳赋税,服兵役和劳
役等。古代户籍制度,作为国家实施和运用权力的有效手段,是管理社会公
共事务的重要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户籍制度,登记注册的内容主要是三大类;户内关系、人
T数量和田地财产。在中国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户籍制度形式不尽相同,
但它却是所有统治阶级用以加强社会控制,进行行政、经济、军事管理的最
基本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二、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
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经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即所谓“登人”或
“登众”。周王朝实行了乡遂制和大比制度,把全国人口划分为“国人”和
“野人”或“庶人”,加强户籍管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战争的
需要,更加重视人口登记和户籍管理,清查登记人口并限制人口流动,掌握
详尽的人口和财产资料,保证兵役和赋税源源不断地供给。秦国在商鞅变法
之后,推行“户籍相伍”的措施,即“什伍”制,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
"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第66页,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第l版
78
要竺!坠笪茎翌塑塑苎竺!!!!墨竺——
什伍连坐,相互监视,“不告奸者要斩,告好者与斩敌者同赏,匿奸者与降
敌同罚,”30户口编制成为加强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秦灭六国后,在户籍编
制方面,沿袭以往的什伍制,但在组织和实施方面,比以前更加完备和严厉。
秦朝在全国推行户口版籍制度,男女老少都必须登记在户口薄上,登记内容
非常详细,如户主姓名、身份、籍贯、年龄,户内成员姓名、年龄、健康状
况以及家庭田地和财产。
西汉时期,户籍管理备受统治者重视。据史书记载,刘邦攻陷成阳时,
萧何率先抢取户口版籍,以便掌握国家疆土、人口和土地财产情况。西汉承
袭秦朝什伍制的一些做法,又采用编户和乡亭制等措施,加强户籍管理。“编
户齐民”,就是按土地来编制户口,按民数来授田地,让农民安土乐耕,把
农民固着在土地上,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农业生产,确保国家赋税征收。
西汉实行户籍和口赋相结合的算赋和征赋制度,因而,掌握户数和口数非常
必要,进行户口登记和统计成为政治统治的首要任务。
秦汉以来的户籍制度中,被管理者与管理者的权利义务始终处于不对等
状态,人民从制度中获得权益较少,而承担的义务却更多。隋文帝统一中国
后,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推行保闻族里党制,同时增加对户口登记管理的约
束机制。把户籍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科举考试实行配额制,按地域分配名
额,名额十分有限。科举制要求人们在自己的籍地参加考试,户籍和地籍成
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前提条件。“籍”从而延伸出合法性和权利的含义。通过
科举制选拔官员.给下层人民实现向上社会流动创造了一种经常性机制。个
人只有在某地入籍,才能获得某种权利或资格。户籍制度与科举考试相结合,
是历史一大进步。
唐朝时期,户籍制度更加完备。唐朝赋税制度采用租庸调制,必须以
掌握人数、丁数和户数为前提。唐朝为加强户籍管理,制订了相关法律。《唐
律疏议·户婚律》就是关于户口管理和婚姻家庭事务方面的法律,政府要求
各家各户自报户口,违反规定不报户口或漏报户口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与户口管理相应的基层组织方面,唐朝实行保邻里乡制,三家为一保,四家
为一邻。百户为里,五百户为乡,并实行坊村分治的户籍制度,城邑为坊,
蛐陆益龙‘户籍制度——控锚与社会楚剐》,74页
79
苎!主查盐茎茎生堕翌竺竖!!苎苎
乡野为村。坊和村各设官职,掌管其居民户口,并限制人口流动。
宋代采用“五等丁产薄”,“丁帐”、“形势版籍”和户帖等户籍调查登记
和管理方法。“五等丁产簿”作为政府征收赋税的依据,县乡政府根据各户
阳产多少将其分为五等,以丁数作为服徭役的标准,20.60岁之间为丁,60
岁以上可以免徭役。“丁帐”专门登记劳动力人数,作为征徭役的依据。宋
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实行保甲制,十家为一保,选一
人为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选一人为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选一人为
都保正,再选一人为副。保甲法一则便于清查户口,二则维护基层社会治安,
--贝4J作为民兵组织,平时可以自保,战时又能保国,还可以节省财政开支,
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元代户籍制度沿袭宋代,变化不大。元朝实行按田产和人丁多少来定户,
按户来定籍,户分上、中、下三等,每一等又分为上、中、下三甲,作为征
调徭役的依据。
明朝在户政管理方面,推行“户帖”制以及赋役“黄册”。“户帖”相当
于今天的户口簿,“户籍”相当于户口薄的存根,存放在户部,“户帖”发给
每户,各户的籍和帖都加以编号,以便核查,户口薄册登记内容主要包括姓
名、年龄、籍贯、丁口、房屋、田产、每年还要登记人口增减数。“赋役黄
册”是县府征调赋役的依据,内容是各里的户口,田产和赋税的统计数字。
明朝在全国实行里甲制,在农村设置里和甲,以催征钱粮,管理民间事务,
负责户口管理。明朝法律严格限制农民流动,规定“农业者不出一里之间,
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邻里之间相互监视。任何人离乡百里。必须
持所谓“路引”,即一种离乡外出的证明,从而把农民的人身牢牢地束缚在
乡土之上,寸步难行,只能安土乐耕。3l
清朝在户籍管制方面,比明朝要宽松一些,有放松迁移管制的趋势,原
因主要是赋税与入丁没有直接的联系,特别是“摊丁入亩”,“滋生人丁.永
不加赋”的税收政策,赋税和户口之间的关系已被土地取代,人口迁移和流
动不会对征收赋税产生多大影响。相反,人口迁移和流动可以扩大土地开垦,
增加耕地面积,从而增加赋税收入。清朝对民间的控制,在税收方面采用旱
”陆益拢‘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第92页,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第1版。
80
一——一堡!!墨苎茎翌塑堕翌竺竖型型! 一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_。_。。。。。’—1’————”—————一
甲制,在治安方面采用保甲制。清朝朱年,保甲法渐趋衰落。
三、民国时期的户籍制度
1931年和1946年,国民政府重新颁布和修订《户籍法》及其实施细则。
《户籍法》通则规定,户籍行政的主管机关,在中央为内政部,在省为省政
府,在县为县政府,户籍登记以乡镇为辖区,出乡镇长兼任户籍主任,并砹
户籍千事若干人,由乡镇长指定所属自治人员兼任。32国民政府的户籍管理,
主要是为了清查和封锁共产党人,抓壮丁,征赋税。1929年,国民政府内政
部颁布《清查户口暂行办法》.各县成立清乡局,统率区、乡、镇、间、邻
长,随时清查户口。1937年国民政府又颁布《保甲条例》,在全国统一建立
保甲组织,加强对民间社会的控制,限制人口流动,以确保农业生产和军粮
军费,为军队提供后备力量。1946年推行国民身份证制度,1947年又颁布
《户口普查法》,调查和补充各级户政机构和管理人员。但是,国民政府的
所有这些措施,并没有实现社会稳定,内战和外患频仍,人民流离失所,四
处逃亡,各种户籍法规条例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这也说明,户籍制度的控
制与社会稳定并没有直接的联系,靠牺牲个人权利和自由,对个人严加约束
和管制,无视阶级矛盾和贫富分化,很难实现长治久安。"
综观历代户籍管理,大多采用所谓“口系于户、户着于地”的一贯做法。
农民是户籍制度最主要的控制对象,由于在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里,对农民和
农业的控制是国家或王朝统治的基础,为确保农业发展,必须把农民牢牢地
束缚在土地上,使农民与土地这种最主要的生产资料紧密结合,使农业生产4
要素变成现实的生产力.户籍制度通过按土地、地域来登记家户和人口,以
达到“编户齐民”,限制入的自由迁移和流动以及改变职业,确保足够的农
业劳动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土地。因此,历代户籍制度的真正意义不在
于把人口登记在版籍上,而在于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加以登记注册,使农
民祖祖辈辈地维系在一块既定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户籍制度限
制农民的活动范围,强迫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流动性极小。世世代代
难以改变与生俱来的身份。当然,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自给自足,也无
32同上,96页.
33同上.98页.
t1
墨堕塾塑童塑垄叠苎堂!丛
需生产要素大规模地流动,当人们财富主要来源于土地和家庭手工业时,人
们也能安心于农业生产,从而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的户籍制度,是与自给自
足的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这是限制农民自由迁移的户籍制度能够延续数
千年的深厚的经济根源。
中国历代户籍制度,还成为推行等级秩序观念的有力工具。人口髓记以
家为单位。一家之长为一户之长,家庭成员“籍”的确定,以家长的“籍”
为依据。“籍”就是将个人根据地缘和血缘关系登、匠入册,个人地籍和户籍
的确定,也意味着他们要接受地方权威和家长权威。“籍”作为社会资源分
配合法性的真实依据,人们被赋予某种“籍”以后,人们不仅接受了其真实
的社会位置,更接受了一种社会秩序观。以家编户,以祖定籍,从而确定了
人们以先赋或世袭身份、地位为财富和资源分配依据的原则,强化了社会角
色和地位的先赋性,制约了个人努力和社会的发展。M
四、新中国的户籍制度(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户籍制度最先在城市管理中酝酿,然后逐渐形
成比较系统的制度,包括户口登记,以及对人口迁移、居住、获取资源和福
利的权利的规定。1950年8月,公安部制订《关于特种人口管理的暂行办法
(草案)》,主要是为了便于对反革命分子或可疑分子的监视和控制维护社会
治安,为国家行政管理和建设提供人口资料。1950年11月,政府颁布《城
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进~步统一规范城市的户口登记和管理,以建立城
市公菇秩序,为恢复城市经济建设服务。该条例第一条明确规定:“为维护
社会治安,保障人民之安全及居住、迁徙自由,特制定本条例。”尽管当时
迁进迁出城市的人口相当频繁,城市秩序混乱,失业严重,政府财政困难,
但政府并没有采取强制的命令式的控制方法来建立城市公共秩序,而是采取
说服动员方式,并且采取“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政策,在农村分配给他
们土地。在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户籍制度还没有对公民的迁
徙自由实行严格控制,人们仍在较大程度上享有户口变更、迁移、转换的自
由。但是户籍制度已逐渐趋向于以界定和区分户口类别,对人口进行分类集
”同上.107.108页.
堡!!圣笪望翌生竖塑盟垫型垄型一一一
中控制为主要目标。”特别是1953年《中共中央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
规定粮食收购和计划供应的范围,以及1955年《市镇粮食供应暂行办法》
和《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将人口划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13,粮食
供应与户籍制度联系起来,政府必然严格控制户口类型的随意变动和转换。
36这样,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城乡户籍制度逐渐形成。
需要指出,自由迁徙权是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成为社会的普适
价值和权利的,归根到底,自由迁徙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1949年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都明确了自由
迁徙的规定。但是,1958年1月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成为后来各种行政部f-j限制或控制个人迁徙
和居住自由以及接近、占有资源权利的法律依据。这个法规含有与当时的宪
法内容明显低触的条款,但是却在立法机关得以通过,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
件下,宪法精神还没有深入人心。”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其中规定;“公民山农
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
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
续。”第十六条规定:“公民因私事离开常住地外出,暂住的时间超过三个
月的,应当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延长时间或者办理迁移手续,既无理由延长
时间又无迁移条件的,应当返回常住地。”而1955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经常
户13登记制度的指示》对迁移登记有以下规定:“全户或者个人变动常住所
的时候,应由户主或者本人在迁出以前按照下列规定办理:在原乡、镇地区
以内变动常住所的,报告乡、镇人民委员会,只作住所变更登记,不办迁出
手续;迁出原乡、镇地区但不出县境的,应向乡、镇人民委员会领取迁移证,
并由乡、镇人民委员会登入迁出登记册;迁出县境的,应向乡、镇人民委员
会介绍到上一级户口主管机关领取迁移证,并由乡镇人民委员会登入迁出登
记册。外出六个月以上的应办理迁出手续。”因此,1958年《户口登记条例》
改变了以往乡——城户口迁移和变动的程序,也就是说,1958年以前,个人
35同上,122页.
36同上,122.123页.
”同上,123.124页.
兰!兰查堑茎翌生垫塑竺塑!墨壁一一一一
迁徙自由并未受到法律限制,而1958年以后,迁移的决定权已经转移到迁
入地的国家企事业机关或户口主管机关,迁入地不予批准,个人就无法实现
迁移,实际上是剥夺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迁徙的权利。
1958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批示的补充通
知》,1959年1月,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立即停止招收新职工和固定临时
工的通知》,限制乡——城人口流动和迁移。由于大跃进的失败和三年自然
灾害,粮食大幅度减产,城市粮食供应极其紧张,196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
《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油销量的九条办法》,要求三年内必须减
少城镇人口200力.以上,1961年至少减少1000力-人。从1961年起,城镇全
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开始裁减工作人员,大量城市工人被迫返乡。
1963年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调整市镇建制、缩小城市效区的
指示》,提高建制镇的城镇户口标准,对人民公社领导的集镇,不予建镇,
在撤销镇建制的地方,原镇属居民一律为乡村人口。
从1960年起,国家在城镇严格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制度和日用商品凭票
供应制度,粮票和各种票证的发放,以正式登记的户口为依据,城镇户口成
为人们在城镇生活的必要条件。文革期间,国家动员了近4000万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同时,加强户口登记力度,进一步限制“非正
常”的人口流动,严格要求流动人口必须凭证件登记、在城镇旅游住宿必须
出具单位或印有公章的介绍信或证明和个人证件,到城市探亲访友在亲友家
住宿超过三天以上的,亲友必须向所在地派出所报告登记。出省旅行还必须
兑换全国粮票才能在外省旅店或饭店用餐。
总之,1958年以来形成的户籍制度,把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严格地区分
为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制约了城市化的发
展,使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使社会矛盾积压在农村,大量人口
不得不拥塞在农村。对城乡户口人群的区别对待,城镇户口人群享有国家低
价供应的粮食,福利分房以及公费医疗补贴,国家安排就业,社会资源过多
地向城镇倾斜,而乡村人口则没有这些待遇,城乡户口的价值差别巨大,而
这又是出城乡户口与各自相应的资源和利益分配决定的。城乡户口之间巨大
的利益差别,极大地强化了城镇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户口的等级差别,严重地
墨!主垒盐茎塑查垫塑塑坚型查苎
恶化了社会流动性,使户籍身份成为世袭的社会资源,人为地制造了人们之
问的身份等级和差别。因家采用严格限制乡村人口向城镇迁移以及重要农产
品统购统销制度,利用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使农村为城市工业提供资金积
累。实践证明,传统的户籍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相结合。靠严厉控制农村人
口向城镇迁移和粮食统购统销,能在较短时间内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尤其是重工业,但是却严重损害了农村人口的权利和利益,造成了城乡严重
的不平等。虽然在一定时期特别是较短时期内这样做有其必要性,但是这种
状况持续时间越长,农村人口的不满的积累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城乡商品
经济越来越发展的情况下,这种严格限制农村人口迁移的户籍制度必然越来
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五、市场经济与户籍制度改革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
提高,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日益形成。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包括劳动力在内
的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劳动者自由择业,自由迁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
然要求。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变化不大,国家仍把户籍制
度作为控制人口迁移,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有力工具。从1977年起,农村
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同时, 高考制度的恢复,也使大批青年可以通过高考
录取进入城市。1977年11年。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
定》指出,“从农村迂往市、镇(矿、林区),由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
从其他市迁往北京、上海、天津三市的,要严格控制,从镇迁往市,从小市
迁往大市⋯⋯应适当控制。”以后又出台了“农转非”控制指标措施,严格
限定各市镇每年批准迁入市镇和转为非农业户口的人数不得超过浚市镇非
农业人口数的1.5‰,到了80年代,又将以前的“农转非”指标从1.5‰调
高到2‰。因此,改革开放初期户籍制度仍然严格控制人口迁移。
1978年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实施,
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迫切需要在农业以外另谋
苎!兰垒型量苎生堕兰竺坚型奎竺
出路,但是在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户籍制度条件下,广大农民不
德不在农毒寸寻找非农化的途径,于是,一条乡村工业化的道路被创造出来。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使亿万农民在农村范围内实现了非农领域就业,在这种
情况下,国务院在1984年10月13日,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
的通知》,该通知第一条规定:“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
和家属,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集镇企业事业单位长期务工
的,公安部门应准予落常住户口,及时办理入户手续,发给《自理口粮户口
簿》,统计为非农业户口。粮食部门要做好加价粮油供应工作,可发给《加
价粮油供应证》。地方政府要为他们建房、买房、租房提供方便。,,于是,便
出现了一种介于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之间的非农业户口——“自理口粮户”。
1992年5月1日,中国取消了延续几十年的粮票供应制度,从而使城市
户口在获取商品粮供应上的经济价值明显下降,人们可以在城市市场上很容
易地买到粮食,因而,随着城市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
涌入城市,各地对户籍制度进行了许多改革。
从1992年起,各地掀起了以集资为由而公开向社会出售“城镇户口”
这一符号资源的热潮,但是在199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肇决
制止公开出卖非农业户口的错误做法的紧急通知》,这种出卖非农业户口的
做法被叫停。
1984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颁布,是我国户口
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1985年9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
例》颁布实施,该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了证明居民身份,便利公民进行社
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2003年6月
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颁布,2004年1月1日起实行。居
民身份证制度的实施,是我国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必
然结果,也是户口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的表现。居民身份证不仅能有效证明
公民身份,保障公民权利,方便群众,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突破个人身份依
附于户或家庭的世袭性取向,使个人的独立人格和公民权利得以突显和尊
莺。38
”l目.k,153页.
86
墨!兰坠塑雯翌生至翌竺坚型墨苎!! 一一——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我国
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2001年3月30日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
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全面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
革。该意见指出,“通过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引导农村人口向小城镇
有序转移,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同时,为户籍管理
制度的总体改革奠定基础。”“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是县级市
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其他建制镇。凡在上述范围内有合法固定的住所、
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
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已在小城镇办理的蓝印户口、地方城镇居民户ISl、自
理口粮户口等,符合上述条件的,统一登记为城镇常住户口。对批准在小城
镇落户的人员,不再办理粮油供应关系手续;根据本人意愿,可保留其承包
土地的经营权,也允许依法有偿转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执行承包合
同,防止进城农民的耕地撂荒和非法改变用途。对进城农户的宅基地,要适
时置换,防止闲置浪费。”至此,小城镇户口基本上放开。
到2001年10月1日为止,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已经按照《国务院批转公
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精神,全面部署丌展
了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而且,各地逐步调整大中城市户口迁移政
策,放宽在城市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人员的落户限制,子女随父落
户,夫妻投靠及老年人投靠子女落户问题也有新的变化,更加注重人民群众
实际需求和便利。延续多年的“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管理模式已经
突破,新的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开始建立。湖南、湖北、广东、福建、
山东、江苏等省,明确提出,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区别、统一登记
为城乡居民户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户籍制度改革越来越需要从立法上确认公民“自
由迁徙权”的原则。1949年通过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都确定了
公民居住和迁徙自由的原则,但1958年《户口登记条例》却确立了以常住
人口为主,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的原则,公民除了就业、升学、工作调动等可
以迁徙外,一般没有选择居住地的权利。1975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都没有
恢复公民迁徙自由的规定,从而。几十年来,公民迁徙自由权成了我国公民
第四章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权利基础
权利的一大宪法缺失。正是由于在国家根本大法上公民迁徙自由权的缺失,
迁徙自由未能成为国家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遵循的最高法律原则,
许多损害公民权利的法律法规得以通过。
1998年,中国政府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该国际公约
第十二条给出了迁徙自由的范围:合法处在一国领土内的每一个人在浚领上
内享受迁徙自由和选择住所的自由。因此,以中国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
利国际公约》为契机,必须尽快将“公民迁徙自由权”纳入宪法修正案,队
确立公民迁徙自由的宪法原则,与国际接轨,将户口迁移审批制度改为迁徙
登记制度,通过司法审查的方式推动户籍制度改革。
但是,户籍制度改革并不意味着取消户口,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人口迁移
方式,将目前的行政调控为主转变为经济调控为主,形成国家立法规范、社
会经济调控、个人自由选择的人口迁徙调控新格局,以保障公民居住和迁徙
自由权利。依据居住地登记户口,而不是现行的迁移审批制,依据职业来进
行农业人口还是非农业人口的统计,这种人口统计只具有统计意义,这是中
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大方向。正如2002年2月25曰公安部治安局副局长鲍献
遂所说,户籍管理制度作为我国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长期存在,
“户口”现在、将来都不会取消。户籍制度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行的人口管
理办法之一,日本、泰国、瑞典、挪威等东西方国家都实行这种管理制度,
尽管在称谓上有所区别,如有的叫做“户籍管理”,有的叫做“民事登记”,
但实际作用和内容是一致的。户籍管理制度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是明显的,
它一方面可以通过公民身份登记,从而证明身份并确立民事权利和义务,另
一方面可以为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劳动力合理配置等提供摹
础数据和资料。此外,对于公安机关来说,户籍管理是治安管理的基础和重
点,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方面作用巨大。而且,居民身份汪也小
可能完全替代户口簿,虽然它们都是证明公民身份的合法证件,但户口簿除
了身份证具有的证明个人身份的功能外,还具有证明家庭关系甚至血缘关系
的特殊作用,这些功能在目前居民身份证是无法替代的。
第五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市场经济分工
第五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市场经济分工
第一节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市场经济分工扩展
一、市场经济分工的有关理论
l、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
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分工理论的集大成者,亚当·斯密指出,“劳动生
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
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斯密认为,分工使劳动生产力提高,“原因有三:第
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
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
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2因此,“凡能采用
分7-#+ll的工艺,一经采用分工制,变便相应地增进劳动的生产力。各种行业
之所以各个分立,似乎也是由于分工有这样的好处。”3同时,斯密分析了分
工产生的原因。他指出,分工“原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尽管人类智慧预见
到分工会产生普遍富裕并想利用它来实现普遍富裕。它是不以这广大效用为
目标的一种人类倾向所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这种情形就是互通有无,物
物交换,互相交易。”4斯密还进一步分析了分工和市场规模的关系。“分工起
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
受市场广狭的限制。市场要是过小,那就不能鼓励人们终生专务一业。”j
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在分工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评论说,
“斯密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他把分工放在首位,并且把分工片面地(凼而从经
济上来说上正确的)看作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手段。”6但是,斯密的分工理论
‘‘园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5页.
2矧卜,第8页。
3侧上,第7页。
4剐上,第13页.
5删上,第16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315页。
89
—— 苎兰兰垒塑茎堂垄!塑墨!望丝查坌± ..。
也存在一些严重错误。第一,他混淆了社会内部的分工与工场手工业内斋fi的
分工的区别。马克思指出,“社会内部的分工以不同劳动部门的产品的买卖
为媒介;工场手工业内部各局部劳动之间的联系,以不同的劳动力出卖给同
一个资本家,而这个资本家把它们作为一个结合劳动力来使用为媒介。工场
手工业分工以生产资料积聚在一个资本家手中为前提;社会分工则以生产资
料分散在许多互不依赖的商品生产者中间为前提。⋯⋯工场手工业分工以资
本家对人的绝对权威为前提,人只是资本家所占有的总机构的部分:社会分
工则使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互相对立,他们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
的权威,只承认他们互相利益的压力加在他们身上的强制⋯⋯⋯‘整个社会
内部的分工,不论是否以商品交换为媒介,是各种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
而工场手工业分工却完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独特创造。”臻二,亚当·斯
密对分工起因的解释,是完全错误的。斯密把分工的起因归结为人类特有的
交换倾向,即~个基于利己心的交换倾向,实际上。这是一个在分工问题上
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马克思指出,在氏族内部,随后在家庭内部,“由于
性别和年龄的差别,也就是在纯生理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分工。随着
公社的扩大,人口的增长,特别是各氏族间的冲突,一个氏族之征服另一个
氏族,这种分工的材料也扩大了。”“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
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
品,也就各不相同。”“‘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
产品的多样性,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并且通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变
化,促使他们自己的需要、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方式趋于多样化。””‘这
种自然的差别,在公社互相接触时引起了产品的互相交换,从而使这些产品
逐渐变成商品。交换没有造成生产领域之间的差别,而是使不同的生产领域
发生关系,并把它们变成社会总生产的多少互相依赖的部门。”“‘因此,商品
交换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逻辑上,都是分工的结果,而不是相反的。当然,
’《资本论》第l卷,393.398页.
‘‘资本论》第1卷,390页.
9同上,561页。
’。H上.390:!if。
堑墨主查堑茎堂塑堕垫兰!望丝查坌±
当商品交换产生后,又会引起和扩大社会分工,从而使交换和分工互为因果。
亚当·斯密当然也无法跳出这个事实,他在说明分工的缘出时把分工的起因
归结为人类特有的交换倾向,而在说明资本时,又不得不承认交换发生在彻
底实现分工之后,这实际上是一种循环论证。“斯密为了说明分工就假定有
了交换,而为了要有东西可交换又假定有了分工。”“不过,尽管斯密的分工
理论存在这些错误,但仍不失为近代第一个系统的分工理论。
2、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充分地吸收了以往各种分工理论的一切
有价值的合理的成分,同时又摈弃了其中的错误,第~次建立了严整而科学
的社会分工理论。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关
于分工的本质的理论。马克思认为,分工作为社会化劳动的一种形式,是由
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水平决定的,分工从产生发展到最后扬弃,是一个客
观的历史过程。分工产尘的原因首先是物质条件,例如剩余劳动时间的形成、
生产工具的进步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规模扩大和具体劳动种类的发展,人口
的增加和集中商品交换等。第二,关于分工的历史作用。马克思认为,分工
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
展的杠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建立科学的劳动组织有重大意义。另一
方面,分工又是“产生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必须指出,分工作为分工,是
对劳动的划分,即Division of labour或subdivision of labour,并把
不同领域的劳动,或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同部分、不同阶段、不同操作、不同
职能分配给不同的人去承担,因此,不理解劳动,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分工。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
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劳动过程,就我们上面把它描述为它的
简单的抽象的要素来说,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
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
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倒不如说,它是人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
”t资本论》第l卷,401页注.
1’《资本论》第l卷,202页。
墨兰!墨塑墅翌生垫翌量!望竺堑竺三一一.
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如果劳动过程在个人的控制下进行全部活
动,那么,一个人就可以独立完成整个劳动过程,整个劳动过程并没有把其
中的某些部分、某些阶段、某些环节、某些操作分配给不同的人承担,这是
劳动过程并没有分工。可见,劳动并不依分工而存在,相反,分工则必须以
劳动为前提。首先必须有劳动,才能在劳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和一定水平时,
才有可能把劳动的不同领域,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操作、不刷职
能由不同的入来承担。当物质生产过程还主要依靠人的体力,技巧、熟练、
经验,手工劳动还是基础时,劳动者的分工必然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重要手
段。而当生产过程中有了自动化机器体系这样客观的技术基础,使手工劳动
不再成为社会生产的支配原则时,“工人终生固定从事某种局部职能的技术
基础被消除了。”““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
全面流动性”,”从而提出了最终消灭劳动者分工的要求。另外,马克思指出,
“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讲的是同一件事·晴,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
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原来,当分工一出现之后,每个人就有了自己
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
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上活
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因此,离开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可能讵
确地分析作为商品交换前提的社会分工。
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
把社会实践看作人类历史的动力,从人类的基本实践——物质生产活动及其
历史发展,来阐明分工的起源,发展和未来,具有确凿的现实根据和强烈的
历史感。同时,马克思主义把分工看作社会的整体结构,既不局限于某一社
会发展阶段的分工问题,也不局限于分工现象的某一个侧面,而是从历史的
纵线条和每一时代横断面的结合上,提了对社会分工的系统解释。因此,马
4 I-J—I-,208.209页。
5矧上,407页.
6同上,534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37页.
苎兰主查盟茎兰生垫兰量!望竺鲞竺壬
克思主义的分工理论,是人类对分工现象第一次科学的、完整的解释。”⋯
3、列宁的分工理论
列宁在论述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市场问题时对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分
工理论进行了创造性地发挥。列宁指出,“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商
品经济的发展使各个独立的工业部门的数量增加了:这种发展的趋势是:彳i
仅把每一种产品的生产,甚至把产品的每一部分的生产都变成专门的工业部
门:——不仅把产品的生产,甚至把产品制成为消费品的各个工序都变成专
门的工业部门。⋯⋯这种日益发展的社会分工就是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建立过
程中的主要关键。⋯“‘这种专业化的过程,把产品的各种加工过程彼此分离
开来,创立了愈来愈多的工业部门;这种专业化过程也出现在农业中,建立
了农业的日益专业化的区域(和农业经济体系),不仅引起农业品和工业品
之间的交换,而且也引起各种农产品之间的交换。”“可见,社会分工是商品
经济和资本主义全部发展过程的基础。”““‘总之,没有工商业人口的增加农
业人口的减少,资本主义是不能设想的,并且谁都知道,这种现象在一切资
本主义国家中表现得极为明显。”列宁指出,“对市场来说,重要的决不是生
产者的生活水平,而是生产者现有的化币资金;早先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宗法
式农民,他们生活水平的降低与他们手中货币资金的数目的增加完全棚。
致。”列宁指出,根据马克思的实现论,“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因而也就是
国内市场的扩大,与其说是靠消费品,不如说是靠生产资料,换句话说,生
产资料的增长超过消费品的增长。资本主义国内市场的扩大,在某种程度上
并‘不依赖’个人的消费的增长,即更多地靠生产消费。”:‘总而言之,列‘j:
指出,“商品经济出现时,国内市场就出现了:国内市场是由这种商品经济
的发展造成的,社会分工的精细程度决定了它的发展水平⋯⋯国内市场的发
展程度,就是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22
“刘佑成《社会分工论》第20页.
”‘列宁选集》第1卷。第16l页,人民HI版=¨:,1972年10月第2版.
20周上,162页。
2‘同上,176.177贞.
“l目上,186.190负.
93
第五辛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市场经开分工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市场经济分工扩展
马克思指出,“一定量同时使用的工人,是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物质
前提,同样,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是社会内部分工的物质前提。在这里,人
口数量和人口密度代替了工人在同一工场的密集。但是人口密度是一种相划
的东西,人口较少但交通工具发达的国家,比人口较多、但交通工具不发达
的国家有更密集的人口;从这个意义上说,例如,美国北部各州的人口比印
度的人口更加稠密。”23因此,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利劳动力
离开土地到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直接增加了这些地区企业内部分工和
社会内部分工的人身材料,扩大现有的分工规模并引起新的分工,从而扩大
了市场规模,促进经济不断发展。
首先,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他们庞大的生活需求将直接扩大这些
生活消费品和服务的市场销售,扩大这些部门的生产规模和就业人员的增
加。他们的衣、食、住、行等消费需求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而随着他
们收入的增加,他们的需求的种类、数量都在不断地增加。尤其是农村劳动
力在城镇的居住,更使各种房屋的出租市场一样繁荣,房租也不断上升。
其次,农村劳动力主要作为雇员参与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特别是劳动
密集型的企业,更是可以雇佣较多的农村劳动力从事企业的流水线式的分
工。这是劳动力与资本的交换。另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作为雇员,是在各种非
企业性组织就业,如行政机关、事业机关和家庭内部,雇主购买他们的劳动
力,是“为了用它的服务或它的产品来满足买者的个人需求,”“而不是如前
者那样为了增殖买者的资本。因此,这些劳动力是与收入相交换,例如,行
政事业单位雇佣的勤杂人员、后勤人员,家庭雇佣的保姆等。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这种形式的就业会成为进城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就业方式,数量会越
来越庞大。
第三,是农村劳动者直接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拥有自己的
”‘资奉论》第1卷,391负.
“‘资奉论》第l卷.678负.
94
第五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市场经济分工
生产资料或劳动条件,例如拥有一定的资金和劳动工具,独立进行商品生产,
向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这是狭义的创业,即创办自己的企业,包括个体工
商户这样的微型企业。一般来说,农村劳动者到城镇来从事独立经营活动,
需要有一定的经营头脑,或者拥有相当的手艺或技能,例如,从事小商业,
小摊小贩,甚至更大的企业,雇佣少量或更多一些人员,开办小手工业,利
用专门手艺提供各种产品,如食品,服装等等。以这种形式直接作为独专:的
经营者参与社会内部的分工是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种重要方式,而且这
种方式也会使许多人赚到相当数量的钱,使一些人能够有更好的个人发展前
景。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最重要的方式,是作为工
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的主体,从事工业生产劳动,作为雇员参与企业内部的分
工。
改革开放以来,进城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建筑业部门,其次是
传统流通和服务业部门,这是工业化过程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现象。据
《北京晨报》2004年1月20日报道,目前农民工已占到第二产业就业劳动
力的57.6%,占加工制造业就业劳动力的68.2%,占建筑业就业劳动力的
79.8%,占批发零售和餐饮业就业劳动力的52.6%。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
工业和建筑业迅速发展,成为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最重要的部门,其
次是传统流通和服务业部门。
马克思指出,一旦与机器大工业相适应的一般生产条件建立起米,“这
种生产方式就获得了一种弹力,一种突然地跳跃式地扩展的能力,只有原料
和销售市场才是它的限制。””;因此,只有不断地扩展市场才能扩大产品销
售,经济才能够不断地增长。扩展市场,第一是扩展外部新市场,尤其是国
外市场。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首先就是对海外市场的占领,由美洲的发现
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
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对某个企业或行业来说,寻找和开辟新
市场是其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第二是原来自给自足生产的消费资料和生产
25‘资本论》第1卷,494页.
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52页。
墨兰!.垒签茎苎生堕型兰主兰丝至竺三一
资料转变为商品,随着越来越多的自给性产品转变为商品,从市场获得,那
么市场交换的规模越来越大,交换的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从而为生产这些
产品的商品生产者提供足够的市场来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马克思指出,“一
部分农村居民的被剥夺和被驱逐,不仅为工业资本游离出工人及其生活资料
和劳动材料,同时也建立了国内市场。⋯‘以前,农民家庭生产并加工绝大部
分供自己、以后消费的生活资料和原料。现在,这些原料和生活资料变成了
商品。””第三是社会分工的日益扩大是市场扩展的决定因素。列宁指出,“社
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各个独立的工业部门增加
了;这种发展的趋势是:不仅把每一种产品的生产,甚至把产品的每一部分
的生产都变成专门的工业部门;——不仅把产品的生产,甚至把产品制成消
费品的各个工序都变成专门的工业部门。⋯⋯这种日益发展的社会分工就是
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建立过程中的主要关键。”8“由于社会分工,这些商品的
市场日益扩大;生产劳动的分工,使它们各自的产品互相变为商品,互相成
为等价物,使它们互相成为市场。⋯。
因此,不断扩展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繁荣的源泉。扩展市场,
,不但是要扩大市场的规模,而且是要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创造公平
竞争的市场环境。奥尔森提出了一个“市场扩展性政府”的概念,“市场扩
展性政府”(market augmenting goverment),是指一个政府要给自己恰当
定位,努力保护市场主体的权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他认为,“市场扩展性政府”是经济成长的关键,是使政府权力成为促进经
济繁荣而不是导致经济衰退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
济持续快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不断扩展,市场机制不断发育和完善并
在越来越高的程度上发挥调节经济的作用。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日益加深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
使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各个企业之间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紧密联系的
分工网络。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深刻而又直观地揭示了这种联系,下面是
27‘资本论)第1卷815.816页。
2‘‘列宁选集'第1卷,161页.
"‘资本论'第3卷,718页.
96
第五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市场经济分工
一个简单的投入产出表。
\ 产出中间产品最终产品

总\ 消投
净产
投入\ 部门1 2 ⋯j ⋯
n 出品\ 费资\ 口

部门1 x11 x12⋯xli⋯xln f11 f12 f13 ql


2 x2l x22⋯x2i⋯x2n f21 f22 f23 q2
投i xil xi2⋯xij⋯xin fil fi2 fi3 qi

n xnl xn2⋯xnj···xnn fnl fn2 fn3 qn
增加值yl y2 ⋯yj ⋯
yn
总投入ql q2 ⋯qj ⋯
qn
上表是nXn矩阵。第一象限是中间产品象限,第二象限是最终产品象
限,第三象限是增加值象限,中间产品象限是这个表的最重要的部分,横行
表示该部门生产的产品被其他各部门消耗的情况,该部门供给其他部门使用
的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之和等于该部门的总产品,竖列表示某一部门在生产
中消耗的其他各部f-]t掏产品,每竖列的中间投入与增加值之和为该部门的总
投入。这样,中间产品象限清晰明了地反映各个部门之间相互供给相互消耗
的技术经济联系,这一部分包含了极其丰富的信息。如果国民经济细分为50
个部门,那么中闻产品象限就包括了502即2600个部门间交易数据,反映所
有部门之间相互消耗的技术经济联系。如果把国民经济细分为100个部门,
那么中间产品象限就包括了1002即10000个部门间交易数据。如果国民经济
97
第五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市场经济分工
细分为200个部门,那么中间产品象限就包括2002即40000个部门间交易数
据,这是经济分析的极其重要的统计数据资料。
投入产出表的中间产品象限清楚地反映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相
互消耗的技术经济联系。反过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日益增加的部门之
间、企业之间的社会分工,相互之间就构成了巨大的Et益扩展的市场。在上
表中第一象限的横行,每一个部门被其他部门消耗的中间产品的增加,都可
以使该部门产品的销售市场扩大。在该部门的最终产品中,用于消费,包括
居民消费和公共消费,以及用于投资,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增加,还有
净出口的扩大,都意味着最终产品市场的扩大。因此,扩展市场,要从扩大
最终产品市场和中间产品市场出发,而社会分工的日益加深必然使各部门各
企业之间相互成为市场,大大增加市场交换的规模和交换的商品种类。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中小企业发展
从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转变为一个城
镇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市场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必然有一个大量工场手
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与机器大工业并存发展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分工日益深化的~个必然结果,就是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与少数大企业
并存发展。包括工场手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在内的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
作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体,尤其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发挥着关键
性作用。
大量中小企业和个体商品生产者所以能够产生、生存和不断发展,与生
产资料分散在不同所有者手中有关,与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有关,与产品的
性质、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经济结构的演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政策等多
种因素有关。在马克思时代,以蒸汽机技术为代表,棉纺织等消费品工业为
主要工业部门,对棉花等农产品原料过分依赖,市场竞争激烈,机器大工业
战胜了工场手工业,迫使工场手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向机器大生产过渡。
并在这个过程中消灭了大量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商品生产者,把大量的小资本
家和手工业者抛入雇佣劳动队伍。从19世纪70年代起,由于新式炼钢法、
. 苎兰主垒塑茎兰生堡翌量!兰丝查坌±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燃机的发明、电力的采用等,兴起了一大批新产业,对铁矿、煤矿、石油
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大大提高,产生了一批规模越来越大的垄断性企
业,由于这些垄断性企业仍然是资源、资金密集型的,对原料的控制是其垄
断地位的保证,因而这些垄断企业利用其垄断地位兼并了许多中小企业,迫
使大批中小企业倒闭、破产。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政府越来越认
识到中小企业在促进市场竞争、发展社会生产、促进技术创新、增加社会就
业、提供财政收入、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不可代替的巨大作用,纷纷采取措
施,限制垄断,促进和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
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的科技革命,产生了一大批
崭新的产业,国民经济的信息化、知识化程度越来越高,第一产业和第二产
业就业人数和产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
门。目前美国、曰本、欧盟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和产值都占到百
分之七十以上,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水平已趋于稳定,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幅度
提高。中小企业也被用先进科学技术彻底改造,摆脱了技术和管理落后的状
态,中小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这种背景下,大型企业也纷纷利用社
会分工协作,把许多生产部门、生产环节、生产职能分离出去,转而利用和
众多中小企业的分工协作来谋取新的竞争优势,降低成本。在全球范围内采
购质优价廉的零部件,而自己则专门从事最赚钱的核心业务和核心技术的丌
发。中小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生产,经济效率很高。
众多中小企业的竞争,大大加强了市场社会分工和协作,促进经济不断发展。
正是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的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的认识,2002
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3
年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从资金支持、创
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等方面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作出
了明确规定。对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协作配套,《中小企业促进法》
第十三条第四款规定,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用于扶持中小企业的事项中,
包括“鼓励专业化发展以及与大企业的协作配套”,第二十九条规定“中小
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以及为大企业产品配套的技术改造项目,可以享受贷款贴
99
第五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市场经济分工
息政策,’’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以市场
配置资源为基础的、稳定的原料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等
方面的协作关系,带动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我国
对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正确的判断,这也是现今世界各
国对待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关系的普遍看法。据中国中小企业网中小企业简报
2005年第4期介绍,按照2003年颁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2003
年我国在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360万家,个体工商户2790
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而99%的中小企业是非公有制企业,中小
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GDP的55.6%,提供的出口占62.3%,
上缴税收占46.2%。目前,中小企业解决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2003年,
全国就业人口为7.44亿,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人员3.13亿。从农村
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大多数在中小企业就业。2003年,我国中小企业的从业人
员数比1989年增长了24倍,80.5万家新开企业雇工747.2万人,吸纳安置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65.58万人。目前,我国专利的65%由中小企业发明,75%
以上的技术创新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开发,中小
企业成为技术与机制创新的主体。
第二节农村劳动力参与市场经济分工的主观条件
一、分工与劳动能力
市场经济分工的日益细化,为农村劳动力参与社会分工提供了客观条
件,反过来,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入城镇,又增加了市场经济分工的人
身材料,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除了市场经济分工这个客观条件外,农村
劳动力能否参与既有的社会分工以及参与社会分工的状况如何,还取决于农
村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发展状况这个极其重要的主观条件。
每一种特定的生产活动,或具体劳动,即有用劳动,“是由它的目的、
操作方式、对象、手段和结果决定的。”30各种各样“按照属、种、科、亚种、
∞‘资本论》第l卷,55页.
100
苎墨主垒竺茎翌查堕翌兰!兰丝查坌三——
变种分类的有用劳动的总和”,构成了社会分工。劳动者参与社会分工,必
须能够适应某种具体劳动的“目的、操作方式、对象、手段和结果”,也就
是说,劳动者必须了解和熟悉该种劳动的目的,必须了解和熟练使.E}{|各种劳
动工具,熟悉操作流程和操作方式,必须了解劳动对象的性质和特点以及产
品的质量标准或要求。随着生产单位内部分工的发展可能并不要求劳动者掌
握某一种生产活动过程的全部细节和技能,他可能只需熟悉其中的某些细节
和技能,但是,无论怎样,进行任何一种劳动都需要具备与生产力水平相适
应的劳动能力。马克思指出,“人类劳动力本身必须已有一定的发展,才能
以这种或那种形式耗费。”31劳动力亦即劳动能力,是“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
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2马克
思指出,“就劳动过程是纯粹个人的劳动过程来说,同一劳动者是把后来彼
此分离开来的一切职能结合在一起的。⋯⋯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结合在一起了。后果它们分离开来,直到处于敌对的对立状态。””虽然在一
定条件下,尤其是工场手工业阶段和机器大工业的初期,生产力的发展在某
种程度上是靠牺牲劳动者个人能力的发展为代价,即以工人在个人生产力上
的贫乏为条件,但总的说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特别是教育水平和劳动技能的要
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使初等教育接着是中等教育和高
等教育及职业教育的普及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劳动力素质高低越来越
成为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因此,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面言,农村劳动者能否适应某种技术不断发展
的生产劳动,能否参与社会分工的某一种劳动,以及参与社会分工的状况或
质量如何,关键就取决于农村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发展如何,而在现今社会条
件下,劳动耆的劳动能力从根本上来说,又取决于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状况。
因此,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来说,教育和职业培训是及其重要的。
’1同上,57页.
’2同上,190页.
33同上,555.556页.
10
. .至兰!__.!!!塑量生堕丝皇主望竺查竺三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教育
在工业化初期,由于轻纺工业为主要产业部门,这些部门对大多数劳动
力的教育水平要求不高,因此,尽管那时农村教育非常落后,农村劳动力受
教育程度很低,甚至根本没有受过任何教育,但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可以符合
这些产业部门对劳动力条件的要求。例如,纺织业、煤矿业、制砖业等等,
这些部门所需要的少量技术工人、工程师、管理人员等,需要较高的教育水
平和经验,基本上从城镇受过较多教育的人群中雇佣。但是,随着科学技术
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工业部门对所需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
克思指出,作为大工业必然产物的工厂法,“尽管工厂法的教育条款整个说
来是不足道的,但还是把初等教育宣布为劳动的强制性条件。这一条款的成
就第一次证明了智育和体育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可能性。”““正如我们在罗
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了未来教育的幼芽,
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
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
法。””“大工业又通过它的灾难本身使下面这一点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承
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
并且使各种关系适应于这个规律的实现。”““如果说,工厂法作为从资本那
里争取来的最初的微小让步,只是把初等教育同工厂劳动结合起来,那么毫
无疑问,工人阶级在不可避免地夺取政权之后,将使理论的和实践的工艺教
育在工人学校中占据应有的位置。””
因此。正是大工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使对广大劳动者的教育成为越来越重
要的问题,在马克思逝世以后的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立法形式普
及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各种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确保教育的投入。目前,
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中等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农村劳动力的市场价值,决定了
34‘资本论)第l卷,529页.
”同上,530页.
”同上,534.535页.
37同上。535页.
苎兰兰查盟量型生堕型皇!望兰鲎坌兰
农村劳动者在社会分工中的地位,决定了农村劳动者在社会流动中的个人发
展的前景。前面指出,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领域是工业
和建筑业,以及传统流通和服务部门,素质较高的农村劳动力可能在那些技
术先进、待遇较高的企业中实现就业,或者从事一般企业的待遇较高的工种,
例如许多农村劳动者经过受教育和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成为高级技术工人,
车间、班组、部门、企业管理人员,实现较高的社会地位,许多农村劳动者
也可能在其他多种行业部门实现更好的个人发展。从企业内部分工中不断地
实现劳动者向上流动,在社会内部分工中劳动者更好的实现个人创业和个人
发展,都越来越需要使农村劳动力受到较好的教育和培训。2003年9月19
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大批来
自农村的高级专门人才活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一些人成为
著名的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教授和文学艺术家,他们的成才与他们青少
年时代在农村接受的良好基础教育是分不开的。十六大提出要造就数以亿计
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宏大任
务,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成巨大的人力资源,离开农村教育的发展,根本
无从谈起。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是现
代工业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必然要求,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
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先进适用技术
所以能够大面积推广,乡镇企业所以能够异军突起,农村富余劳动力所以能
够大量向沿海地区和城镇转移并支撑起规模巨大的外向型经济,其中一个根
本原因,就是有数以亿计的受到初等义务教育的素质较好的农村劳动力作为
基础和支撑。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农村劳动力转移越来越需要全
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索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
进,对广大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所以为人,就在于他具有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潜能,要开发人的潜能而
使人能够全面发展,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教育来获得知识和技能,是
实现个人更好地就业、实现向上社会流动和个人发展的根本条件。教育对个
人一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受教育权作为人权的重要内容,受
103
苎兰!墨翌茎苎生垫塑苎!丝竺堡坌兰—— -。_。●。_—‘h_。__。_。。--_____-。_。_。__’—_。。。。。●---___--。●-。。。。。-。_。。。。。’’’—。。’——————
到国际上普遍尊重。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
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
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初级教育应属于义务性质。技术和职业教育应普遍设
立。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而对一切人平等开放。”《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
际公约》第十三条规定,初等义务教育属于义务性质并~律免费:各种形式
的中等教育,包括中等技术和职业教育,应以一切适当方法,普遍设立,并
对一切人开放,特别要逐渐做到免费;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以一切适当方
法,对一切人平等开放,特别要逐渐做到免费。
受教育权尤其是免费教育权所以得到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普遍尊重,尤其
是在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得到尊重,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必
然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指
出,“现在的统治阶级,不管有没有较高尚的动机,也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切
身利益,把一切可以由法律控制的、妨害工人阶级发展的障碍除去。””工厂
法中的教育条款就是证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受教育的权利也在不断地发
展。随着各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从
而使人们关注的受教育权的重心也在逐渐上移,由起初的初等义务教育到中
等义务教育,现在,随着国民经济的知识化和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上
已经开始要求高等教育也逐渐实现免费了。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涨。国际
上把“较高的寿命、体面的生活、良好的教育”并列为三大人文指数。受教
育水平对于个人就业质量、收入高低和社会地位具有重要影响。北京大学教
育经济研究所对北京、浙江、广东、辽宁、湖北、四川、甘肃等省市的六千
多农村劳动力1996年的数据进行了私人教育收益率分析,主要结论是:教
育对收入的影响超过了劳动年限的影响;受教育程度每增加一年,收入增加
5.13%。“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中国农村教育的私
弘‘资本论l第l卷,第ll页。
坤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02年中国民办教育绿皮书》第3页,上海教育Ⅱ;版
社,20∞年4月第1版.
104
第五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市场经济分工
人教育收益有逐步提高的趋势。
虽然我国农村己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而且农村教育对农村劳动力
顺利地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就业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农村劳动
者受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与我囤产业发展尤其是加工制造业的发展还有很多
不适应的地方,农村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加工制造业的
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的需要,远远不能适应我国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转移和
参与国际分工协作和竞争的需要。而且,现有城乡教育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平
衡也拉大了城乡劳动力素质的差距,进而影响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劳动力市
场上的竞争地位,影响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2004年《中国经济周刊》第45期封面文章《农村离免费义务教育有多
远?》指出,中国(内地)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5%,人口素质低下,
2亿中小学生中有1.5亿人在农村。目前,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
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
中,有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农
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构成,78%乡镇负担,9%左右由市财政负担,省政府负担
l 1%,中央政府负担不到2%。2001年5月开始实行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
主”的体制,县级财政承担义务教育投入的大部分,2002年全国教育经费来
源中,中央占10.9"/o,其中绝大部分又投向高等教育。教育投资作为最重要
的基础建设投资。世界许多国家都将初等教育的全部或大部分费用由中央和
地方政府共同负担,尤其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往往承担了更大责任。在日本和
美国,中央政府承担了义务教育经常性投资的50%左右,德国州政府的拨款
占义务教育投资的60%以上,地方政府只占30%左右。1995.1996年,美国
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资占义务教育投资的64%,其中州政府占35.6%,地方
政府占25.1%,联邦政府占8.5%。目前,我国教育投入约占GDP的3%,低
于世界平均5%的水平。“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成为2003年两会关注的热点
问题。《中国青年报》2005年1月13日报道,中央党校专家在《中国农村义
务教育的困境与出路》的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农村教育面临的最主要困难
是教育负担不公平,城市推行义务教育,教育费用基本上由财政拨款承担,
105
第五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市场经湃分工
而农村的九年义务教育,费用绝大部分由农民自己承担。报告建议,应调整
义务教育负担的比例,由县级为主逐步转向以省和中央为主。义务教育经费
工资部分应由中央统筹。还有一些专家还提出义务教育教师纳入公务员序
列。
另据搜狐网文化频道2004年9月22目引用中国社科院学者李春玲博士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报告中指出,2002年中国教育投资5800亿元人民
币,77%用于城市,占人口总数6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占23%。上个世纪90
年代以后,中国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更加严重地扩大,国家在分配公共资源
上的扶强多于扶弱的倾向,更使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村人口失去竞争的机会,
于是身份、职业、权力、户籍以及由此带来的财富都会向下一代传递。
2005年2月14日人民网教育频道教育时评《不要让农村孩子一直输在
起跑线上》,文章指出,2004年被称为“中国农民年”。据新华网消息,近期
公布的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显示,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
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
倍、323倍。教育差距成了中国城乡差距中最主要最显著的差距。巨大的城
乡教育差距反映出中国教育公正状况的严重恶化。教育公正作为实现社会公
平的根本前提,与一个人的就业、收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决定性的影响。
在财富、权力等社会资源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教育机会的均等是唯一可
以让底层人民参与角逐实现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希望所在,教育被视为是实现
社会公正的“最伟大工具”。农民所以成为弱势群体,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
教育水平的低下以及技能的缺乏,从而使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中国城乡教育不公平使教育这一实现社会公正的伟大工具有沦为社会分化
的助推器的危险,城乡教育不公平的罪魁祸首就是“以城市为中一Ii,”的教育
政策,长期以来,壁垒森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包括教育投入在内的一切公共
资源分配方面都不遗余力地向城市倾斜。
另据搜狐网文化频道2005年2月5目引用《中国经济时报》文章《教
育不公平是因为穷吗?》,文章指出,最近两三年来,中央十分关注社会公
平问题,为解决弱势群体的困难争取了许多有力措施。教育,这一被公认为
l(蝻
第五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市场经济分工
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武器”,正成为扩大社会不公平的加速器。城乡
之间教育的巨大差距,入学机会的社会阶层差异,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七个农民供不起一个大学生,农民供孩子上学就象赌博,许多农民家庭因教
育致贫,教育问题让很多国人感到无奈甚至愤怒,教育的不公平剥夺了弱势
群体平等的受教育权。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要求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
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世纪末达到4%,但这个目标从未达到,
1996年还一度跌到2.44%,2003年才达到3.41%,低于世界各国平均水平
5.1%。中国教育总投资中社会和私人投资占到44%,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CED)国家平均水平只有12%。我国2001年已签署的《世界人权宣吉‘》
规定:“人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
如此。”我国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
学费。”“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
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义务教育法》已颁布17年了,但我国政府
还没有做到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和保证实施义务教育的所需事
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农村的义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农民的自办教育。
“穷国办大教育”,成了多年的托辞,2004年中国GDP已达到近一万七千亿
美元,外汇储备6000多亿美元,全国财政收入2万多亿元人民币,可是连
最起码的义务教育都解决不了,这说得过去吗?中国真是穷吗?一年公款吃
喝2000亿元以上,公车消费一年数以千亿元计,公费旅游300亿美元,生
活艰难的人民阻挡不住官员的挥霍浪费。日本在130年前就已经实现了几乎
百分之百的义务教育,二战后,日本天皇只吃两顿饭,但要求日本政府保证
学校的每一个孩子吃饱饭。我们究竟穷在哪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不是
空喊口号就能解决问题的。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培训
根据1996年5月1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我
国实行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
业教育体系。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Il
墨兰兰璺苎墨翌生堡翌皇!兰垒堡竺兰,
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I、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
培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实行学历证书、
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从事技术工种的职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
从事特种作业的职工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根据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的《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用人单
位招用从事技术复杂以及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工种
(职业)即技术工种的劳动者,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
实行就业准入制度。1992年,我国完成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
目录》,目前已正式颁布3200多个工人技术等级标准(职业技能标准)。1999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制定了数千个职业标准。目前,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含有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确定了实行就业
准入的66个职业目录。
职业培训,是对劳动者进行各种工艺和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的实际操作
能力的教育训练,是使劳动者能适应和胜任劳动过程进行正常的工作的必要
条件。先进的生产工具需要有能熟练使用它们的合格的劳动者,这样才能使
先进的机器设备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效能,否则,劳动者不能熟练正确地使用
各种机器设备,必然造成严重的浪费,必然使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而且,
高素质的劳动力能够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各种技术革新,大大提高劳动
生产率,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劳动者的素质对生产力
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对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果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大量受到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的劳动者支撑了乡镇企业低技术的劳动密集
型产业和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那么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进程的加快,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会急剧增加,因而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更
好的教育和培训,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加快提高劳动力素质,
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护消费者利益
等,迫切需要加强的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工作。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经济全
球化的发展,一个国家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
108
第五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市场经济分工
的质量和数量。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培训制度,特别是对技术工种从业
人员实行就业准入的制度,对于促进劳动者提高自身技术业务素质,促进劳
动者就业和再就业能力的提高,对于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者竞争上岗
实现平等就业,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开发和配置,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转
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凡是经过必要的职业培训,具
备劳动力市场需要的相应的职业技能的劳动者,在就业竞争过程中就会处于
优势地位,相反,不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的劳动者,在就业竞争中就会处于
不利地位,即使面临众多就业机会也难以实现更好的就业。因此,加强对劳
动者的职业培训,对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
的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和稳定就业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我国农村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但由于农村教育内容与农
村劳动力就业脱节,大量初中毕业以后没有经过任何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的农
村劳动力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而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加工制造
业等行业所急需的大量中级和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缺乏,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
性矛盾十分突出。2001年,我国乡村劳动力总数为4.8229亿,其中小学学
历的占31.14%,初中学历的占48.89%,高中及中专学历的占9.65%。农村
外出就业劳动力中有三分之二为初中学历。正是由于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职
业培训,劳动技能普遍较低,因而农村转移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建筑业、低技
术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和传统流通服务业,就业层次普遍低下,而企业急
需的大量技术工人尤其是中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缺乏。
2004年12月16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技术工人短缺的调研报告》
指出,目前全国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局面普遍存在,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
短缺。高技能人才短缺,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2004年4月劳动和
社会保障部对全国40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技师和高
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要求的比例是14%以上,供
求缺口很大。在制造业发达地区,对技术工人尤其高技能人才需求巨大。江
苏无锡市2004年第二季度劳动力市场制造企业的用人需求所占比重为40%,
为所有行业的第一位。二季度企业登记需要275名高级技师和技师,但无一
109
第五幸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市场经济分工
人应聘,高级工的需求与应聘人数之比为4:8:1,中级工和初级工的需求与应
聘人数分别为1:5:1和1:7:1。作为中国重工业基地的东三省,技术工人尤其
是高技能人才更是严重短缺,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的比重,
辽宁为8.8%,吉林为7.1%,黑龙江为6.1%,而上海此eB例也只有9.4%。珠
三角也缺乏大量技术工人。目前,我国技术工人中,初级工占61.5%,中级
工占35%,高级工只占3.5%,而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占35%以
上,中级工占50%以上,初级工只占15%。40由于我国产业工人中技术工人
尤其是中高级技术工人的严重缺乏,使我国这个制造业大国面临着许多现实
的难堪,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数据表明,中国企业产品合格
率平均为70%,不良产品造成的损失每年近2000亿元。有数据表明,仅中
国长三角16个城市120多万家制造型企业中,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技工
目前岗位缺口高达68%。41
技术工人是企业的基石。无论怎样先进的技术也需要技术工人来运用,
无论怎样先进的设备也需要有高素质的工人操作才能发挥作用。许多科技成
果就是由技术工人发明的。一个企业没有一支高素质的结构合理的技术工人
队伍,就很难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就不可能有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劳动者
尤其是技术工人的素质低下,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世界制造业的大
国,高级技工严重短缺已严重困扰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为了招聘能够操纵大
型机械的数控技术人才,包括杭州汽轮机厂在内的浙江十余家企业最高丌出
6000元的月薪,但仍然一无所获。作为一种先进制造业技术,数控技术就是
用数字或计算机来操纵机械的技术,自二十世纪中叶出现以来,数控技术给
机电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数控设备已大量进入制造业,如今已成为制造
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技术。制造设备的大规模数控化。
使企业急需大量数控编程、数控设备操作及其维修人员。目前数控人才奇缺
的尴尬现状全国各地十分普遍。昂贵的技术设备,需要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
人员来使用。杭州汽轮机厂的一位负责人说,动辄几百万的设备,谁敢放心
∞‘无人愿上中专、技校我们将来还有工人吗?:》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01/Aug/5281 6.htm
“(2t世纪经济报道,:‘垒球化短缺'
http://www.nanfangdaily,eom.cn/jjl20050310/zlygl/20050309.0062.asp
110
苎墨主查塾茎兰查垫兰量主兰丝查坌三
交给那些只有理论而没有一点实践操作经验的大学生、职高生操作呢?“高
素质的技术人员对制造业产品的高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a众所周知,中
国的火箭技术世界一流。但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有过几次失败,主要原因
不是设计问题而是制造问题,是由于发动机的焊点承受不了火箭上天后的高
压,后来是一位36岁的技师用自己出色的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亿万几乎未经任何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离丌
土地进入工业等非农生产领域,农村转移劳动力逐渐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
体。目前,农民工已占到第二产业就业劳动力的57.6%,占到加工制造业就
业劳动力的68.2%,占到建筑业就业劳动力的79.8%。44特别是在加工制造业
中,由于广大进城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严重缺乏,农民工职业技能普遍较低,
这越来越成为我国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优化升级的障碍,也成为影响我固
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产业转移的不利因素。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业向我国的转
移,不仅取决于中国庞大的市场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也取决于中国劳动力
的素质高低,取决于中国劳动力的素质能否与先进制造业所要求的劳动力的
技能和素质相适应。如果中国劳动力素质低下,无论工资怎样低,也不能吸
引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业,企业所要求的有竞争力的工人工资,是在工人的技
能和素质符合企业技术发展要求前提下的工资,决不是脱离开企业技术发展
要求的低工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认为,不能再片面地强调我国劳
动力低成本优势,应该加大对劳动者培训的投入,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
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反对单方面强调我国劳动力低成本的比较优
势。因为这种优势一定是暂时的。因为但凡产品质量高、附加值高的有国际
竞争力的国家,劳动力成本一定是高的。高盛公司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首席
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只是低附加值和劳动
密集型产品的制造中心,而发达国家是高附加值和资本家集型产品的制造中
心,因为在中国进出口产品中,纺织品和轻工业消费品的出口占很大比重,
n‘月薪6(OO为何招聘不来蓝领技工?》http://www.
southcn,com/ed“zhu柚ti/2zhi)(iao/xwkbl200204170786,hUn
”‘时代潮'2003年9期,hUp:l/www.snweb.eomlgblsdel2003tOgta090l007.htm.
¨‘北京晨报》2004年1月20日.
1ll
堡三羔墨垫茎塑生垫塑量!望丝塑坌苎——一
而机械和生产设备是则是净进口,高科技产品出口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对口产
品的加工和组装的再出口构成。广东省2002年一般贸易出口比重不到3成,
而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占到71.8%。郑功成教授认为,高索质技术工人的短缺,
一方面挡住了许多国外高附加值生产企业向中国的转移,另一方面又使中国
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很难提高。45但是,正是由于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
投入的严重不足,作为中国产业工人主体的亿万农民工劳动技能低下,这不
但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市场价值,农民工的低工资很长时间基本维持不变,
而且更使企业陷入了低工资成本低技术恶性循环的陷阱。2002年广东加工贸
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71_8%,这些加工和组装企业的产品由于受国际贸易条
件的限制,加上国内市场狭小,只能以极低的价格出口。劳动力工资越低,
越难以吸引优秀技术工人,企业也越难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企业技术创
新和产品创新越来越枯竭,企业只能通过在低端产品市场以恶性竞争的价格
战来维持生存。现今国际企业竞争早已不是简单的劳动力低成本的竞争,而
是以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与品牌创造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竞争。
正是由于亿万农村转移劳动力逐渐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农村劳动
者的职业技能不但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增加收入有巨大影晌,而且对我
国产业发展和产业竞争力有着决定性影响,近年来,中央和各地纷纷采取措
施,加强对进城农民工的培训工作。
2003年9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2003—2010年全国
农民工培训规划》(国办发[2003179号),规划指出,目前,我国农村有富余
劳动力1.5亿左右,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
缺乏劳动技能,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在9.1%,而在2001年新转移的农村
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18.6%。规划指出,加强农民工培训
是现今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所在。规划规定2003—2005年,对拟
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1000万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
对其中500万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对己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5000力。
射‘谁说劳动力成本低是中国的优势)幽里;碰她!世D逊n&gQ芏g型g垒nzHQx蛆lj世壁QQ查Q!12:至12Q池i磐米源
中国青年报.
112
第五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市场经济分工
农民工进行岗位培训。2006—2010年,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5000
万农村劳动力进行引导性培训,并对其中3000万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I司
时对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2亿多农民工进行岗位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能
力。规划指出,当前主要是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的地区和贫困地区丌展
培训,重点支持农民工输出地区开展转移就业前培训,以现有教育资源为基
础,发挥多种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进行农民工
培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
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提高农民工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为此,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和建设部
从2004年起,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程目标是,
2004—2005年,共培训I 500万人,年培训250万人,进行短期职业技能培训,
探索培训工作机制,2006—2010年,每年培训600万人,2010年以后,把农
村劳动力培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使农村劳
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总体上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各级阳光工程办公
室领导下,以订单培训形式面向社会招标确定项目实施单位。2004年中央财
政拨出2.5亿元专项资金,对参加培训的农民按人均100元标准进行补助,
培训农村劳动力240万人,转移就业210万,培训劳动力转移输出后,月平
均收入达到700多元,比未接受技能培训的转移人员普遍高出200元左右,
比在家务农高出400多元。在中央财政投入带动下,各地财政纷纷加大对阳
光工程的配套投入,承担示范性培训任务的地方共认定5215个培训基地。
阳光工程新的理念和开放合作的管理机制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充分认可和
肯定。
第六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化
第六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化
第一节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一、城镇化的概念
英文urbanization,通常翻译成“城市化”,或“都市化”,这个词是由
urban派生出来的,urban是rural(农村的、乡村的)的反义词,urban place,
即城镇地区,既包括“city”和“town”,城市(city)又可以分为一般的
城市(city)和大都市(metropolis)。在国外,town的人口一般都很少,
或者根本没有镇的行政建制。因此,国外“urbanization”一般是指人口向
城市(city和metropolis)迁移的过程,所以翻译成“城市化”较为合适。
但在我国,城市有特别的行政上“市”的建制,而镇也有“镇”的建制,特
别是县政府所在地,人口一般都在几万人以上,相当于国外的小城市。在我
国,“urbanization”,与国外不同的是,不但是人口向行政建制的“市”(city)
迁移的过程,还有人口大量地向建制“镇”(town)特别是“县城”迁移的
过程。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县域经济发达的地区,农村人口迅速向县城以及
乡镇驻她迁移,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以致许多地区,撤县建市甚至是撤镇建
市,涌现出许多发达的中小城市。党鳃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
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
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监的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
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
活质量,也有春Ⅱ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有鉴于此, 中国的
“urbanization”的过程,不仅是农村人口向行政建制的市(elty)迁移的
过程,还特别体现在向镶(town)特别是县城迁移的过程。Urbanization,
翻译成“城镇化”,更能准确地反映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城市的出现有很悠久的历史,但是古代的城市是以“城”为主,维持城
市运转的经济资源基本上并不是来自于城市本身的生产性,而是主要来自对
乡村的剥削,来自于对农产品剩余的剥削.因此,古代的城市大多是作为统
114
苎查主查盐茎垄查垫黧量!!!坠
治阶级各级政权的中心或军事重镇,这些城镇是建立在社会分工水平较低的
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城镇中的商品交换和手工业主要是为统治阶段服务的,
城镇市场上交换的商品主要不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而是统治阶级用从
农村剥削来的地租和赋税来购买各种商品,因而主要是以农村剩余产品为基
础的交换。所以,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对农村居民剥削的加强,聚之于
城镇的剩余产品越多.城镇的人口也越多,城镇的商品交换也越发展。因此,
古代城市的繁荣与农村自然经济的发展并不矛盾,而是相适应的。正是由于
古代城镇的发展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城镇人口在全部人口中的比重
几千年来一直维持在极低的水平,增长极其缓慢。在产业革命之前,世界城
市人口一直没有突破10%的水平。相反,自从近代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以来,
尽管许多城市仍然作为政治中心,但是这些城市工业和服务业迅速发展,成
为工商业中心,因而近现代城市发展背后的主要推动力是经济因素。是近现
代社会分工发展和商品交换关系发展的结果。产业革命以后,世界城市人口
迅速增长,世界城市人1:3比重1800年为5.11%,1850年为6.3%,1900年为
13.3%,1950年为29.3%,2000年到达47.5%。1马克思指出,在十九世纪初,
英国除了伦敦以外没有一个10万人口的城市,超过5万人的城市只有5个,
而到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超过5万人的城市达到28个,“一个工业城市或
商业城市的资本积累得越快,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的流入也就越快⋯⋯’“这
种变化的结果,不仅是城市人口大量增加,而且原先人口稠密的小城市现在
也变成了中心,四周建筑起许多房屋,挤得简直没有地方让空气自由流通。”
“‘人口不断地流往城市,农村人13由于租地集中、耕地变成牧场、采用机器
等原因而不断地‘变得过剩’,⋯⋯这种种现象是同时发生的。”4
因此,伴随着产业革命的爆发和发展,世界人口大量地从乡村流往城镇,
大量城镇涌现出来,世界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社会再生产越来越集中在
城镇特别是中心城市。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由英国发端的世界产
业革命爆发大约一百年以后,1867年,也就是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出
1数据来源转引白易中撼博士学位论文‘农村城市化的经济学分析,,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2‘资本论)第l卷。第725页.
3同上,725页.
4同上,758页.
115
第六幸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化
版的这一年,西班牙工程师A·Serda在其《城镇化基本理论》中,首先使
用了urbanization这个概念。在20世纪,这个词语已经风行世界。中国改
革开放以后,这个词语也开始流行起来。5
顾名思义,城镇化,即化成城镇,变成城镇,原来非城镇的人口、生产、
居住和生活方式日益转变成城镇的人口、生产、居住和生产方式。尽管城镇
的最初起源是并不是来自于城镇本身的经济生产,而是来自对农村居民的剥
削,是来自对农业剩余的消费和交换,但是大量农村人口不断地流入和转化
为城镇人口,这种趋势只能更多地是城镇本身经济发展的结果,只能是城乡
经济分工发展的结果,尽管流入城镇的人口必然依赖农业提供的超过农业人
口本身需要的农产品的剩余的供给,但是越来越多的以至于远远超过农村人
口的城镇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只能而且必须依赖于城镇本身的经济生活。因
此,城镇的经济生活必然存在某种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入的规律
性原因,研究城镇经济运动规律对于深刻理解城镇化现象是非常重要的。
二、城镇化与工业化
马克思指出,“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
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6因此,
对于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城镇化的演进,必须从分工角度来理解。城市和乡
村分工实质上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存在形式,它综合了三种性质不同但又密切
联系的分工,即:(1)城乡之间的地域分工,城市与乡村有不同的经济部门,
城市是工商业中心,而农村则是农业活动中心;(2)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之间的分工,城镇最初是防御和镇压设施,作为政治活动和行政管理中心,
并依靠以农村剥削掠夺来的剩余产品来维持城市的运转并发展了各种精神
文化,从而城市成了文明的代表,而农村则成了愚昧和野蛮的代表。“分工
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因为
分工不仅使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各种不同的人
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3)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生产
’引自徐林发博士论文‘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研究》,暨南大学,1998年。
6‘资本论》第l卷390页.
7<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笫l卷,第36页.
8同上.36页.
116
苎查主查苎茎翌查垫兰墨壅垫些
分工。农村典型的产业是农业,是以动植物生命过程为基础的自然再生产和
经济再生产的统一,而城市典型的产业却是非农产业,基本上是经济再生产。
正是由于农业生产有赖于或长或短的动植物生命过程,农业劳动过程必然随
动植物生命过程的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因素和
对广阔土地的依赖,使农业劳动分工受到很大影响,这也是几千年来自然经
济条件下农业劳动和家庭手工业的紧密结合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工业生
产主要是利用生产要素之间的物理化学过程以及微生物作用过程,因而与农
业生产相比工业生产可以在有限的和较为密集的空间连续进行,受自然条件
的影响较小。亚当·斯密说,“农业由于它的性质,不能有象制造业那样细
密的分工,各种工作,不能象制造业那样判然分立。⋯⋯所以,农业上劳动
生产力的增进,总跟不上制造业上生产力的增进的主要原因,也许就是农业
不能采取完全的分工制度。”9
如果城市的发展不再像古代那样,主要是依赖于对农树剩余产品的剥削
和掠夺,那么城市的发展将越来越依靠并且越来越取决于城市自身经济的发
展,即城市各种产业的发展。因此,产业革命以来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镇的
历史,即城镇化的历史,必然首先是城市经济发展史,尤其是城市工业发展
史。研究城镇化的过程,也就是说,研究城镇化的历史运动,必须首先研究
城镇经济发展运动规律,研究城镇人口需要的满足方式以及需要本身的发展
变化。
马克思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1:3、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
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因此.自从
城市产生开始,几千年来城市作为富裕、繁华和文明的代表,对乡村居民产
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但是由于古代城市基本上不是靠本身的经济生产,而主
要是依赖于对农村剩余产品的剥削和掠夺,古代城市的人口主要是剥削阶级
或统治阶级以及为他们服务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等,因而几千年来城市人口的
比重一直维持在极低的水平上,城市发展也十分缓慢。
近代以来,随着世界市场的建立,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取代了封建行会
9‘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7页。商务印书馆,1972年12月第1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
117
第六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镇他
的手工业而发展起来。“工场手工业的初次繁荣(先是在意大利,然后是在
弗兰德)的历史前提,乃是同外国各民族的交往。在其他国家,例如在英国
和法国,工场手工业最初只限于国内市场。除上述前提外,工场手工业的产
生还以人口特别是乡村人口的不断集中和资本的不断积聚为前提。”““织布
业是工场手工业的第一个行业,而且一直是其中最主要的行业。“2织布业多
半是在不受行会组织限制的乡村和小市镇上经营的,这些地方逐渐变为城
市,而且很快就成为每个国家最繁荣的城市。””“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
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
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大工业“建立了
现代化大工业城市(它们象闪电般迅速地成长起来)来代替从前自然成长起
来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
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
由于工场手工业本身狭隘的技术基础,使“工场手工业既不能掌握全部
社会生产,也不能根本改造它。工场手工业作为经济上的艺术品,耸立在城
市手工业和农村家庭工业的广大基础上。””因而从十六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
末叶的两百多年时间里,工场手工业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是很有限的,工
场手工业的发展并未能引起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尽管比漫长的中世纪城镇
人口增长有所加快。相反,正是由于机器大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
力,创造了远远超过以往时代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为社会劳动的更细致
的分工提供了物质基础,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在城市非农领
域的各个部门实现非农就业,“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
口越来越占优势。“8正是由于大工业的技术基础——蒸汽机,“它在工艺上
的应用是普遍的,在地址选择上不太受地点条件的限制。””“它可以使生产
”(-5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第61页.
”I坷.L:,6I页.
”同上,第62页.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第252页.
”同上.67页。
⋯同上,255页.
”‘资本论》第1卷.第407页.
”同上.552页。
”同上,415页.
苎查兰垒签茎兰生垫兰量!塑!兰
集中在城市,不像水车那样使生产分散在农村。””因此,“蒸汽机是工业城
市之母”“
因此,建立在蒸汽生产基础上的大工业的发展是近代城市化发展的根本
原因。另一方面,城市本身作为社会财富和人口集中的产物,其所具有的交
易费用的节约功能又是进一步引起生产要素集中和产业集聚及大量人口城
市化的重要经济原因。恩格斯指出,“⋯⋯城市愈大,搬到里面来就愈有利,
因为这里有铁路,有运河,有公路;可以挑选的熟练工人愈来愈多;由于建
筑业中和机器制造业中的竞争,在这种一切都方便的地方开办新的企
业,⋯⋯花费较少的钱就行了;这里有顾客云集的市场和交易所,这旱跟原
料市场和成品销售市场有直接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大工厂城市惊人迅速地成
长”。”正是由于大工业和城镇化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使城镇经济发展越来越
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使城市“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也就是
说,近代机器大生产使城市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
三、城镇化与产业集聚
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聚集或集聚(a9910meration)马克思指出,“城市
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要求的集中,”21因此,城市本身
是生产要素和产业及消费集聚的结果,或者说是生产要素和产业及消费集聚
的表现形式,因此对城市的这种集聚功能的经济效率机制的研究对城市化的
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出现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诞生之前的德国工业区位论创立者韦伯指
出,单个工厂规模的扩大能给工厂节约成本,带来经济利益,而若干个工厂
集聚在一个地点则可以给各个工厂带来更多的利益,节约更多的成本。集聚
所以能给各个工厂带来经济利益,节约成本,或者是由于可以共享有关的生
产服务,或者是由于专门的劳动力市场向其提供所需要的劳动力和管理人爿
及技术人才,或者是由于生产用中间产品和专用资产的便于获得,或者是基
”同上,414页。
”同上,414页.
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301页.1957年12月第1版。
23‘资本论》第l卷,55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56页。
119
第六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化
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的共用,等等。因此,聚集效益是指某些行业在某一地点
集中而带来的成本节约和效率提高,聚集是企业在追求集聚效益的过程中自
发地形成的。
城市的集聚功能使经济要素之间的结合和相互作用有了新的系统性组
织结构,城市经济要素之间的结合和相互作用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和演变。城
市经济系统中各种要素和各种经济活动之问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外部性是
城市各要素组成的系统发展演变的重要机制。外部性又称为外部经济效率或
溢出效应,是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对另外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影
响,但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货币或市场交易反映出来。外部性分外部经济和
外部不经济,外部经济可以降低其他企业的成本,增加效益和福利,从而引
起某些企业、产业和要素的进一步聚集,而外部不经济则会增加其他企业的
成本,减少收益和福利,从而引起某些企业,产业和要素的分散。城市经济
要素的素质、种类和结合的方式、状态,城市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的分靠和
规模,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演进方向,就是由城市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的
聚集和分散所决定的,是由聚集的外部性引起的。
集聚从层次上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企业内部集聚,马克思指
了,“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
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
生产的起点。”25“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
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通过协
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
力。””马克思详细分析了许多人的协作提高生产力的各种情形:“是由于提
高劳动的机械力,是由于扩大这种力量在空间上的作用范围,是由于与生产
规模相比相对地在空间上缩小生产场所,是由于在紧急时期短时间内动用
大量劳动,是由于激发个人的竞争心和集中他们的精力,是由于使许多人的
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和多面性,是由于同时进行不同的操作,是由于共同使
用生产资料而达到节约,是由于使个人劳动具有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
25‘资本论》第1卷,358页.
”同上,362页.
”同上,362页.
120
第六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化
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产生的。”8企业内部集聚是各种生产要素在单个企
业内部不断集中的过程,企业作为各种生产要素的集合体,当企业产量达到
一定规模后,企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引起产品平均成本的不断降低,这被
称为企业的规模经济。
第二个层次的集聚是同一行业内部的企业集聚,主要是指同一行业内企
业或附属配套产业的集聚。由于许多有密切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就会产
生外部经济,如本行业内新产品信息、市场供求信息、专用资产和专门人才
的便于获得、创新思维的分享、技术信息的外溢、因行业集聚产生的宣传广
告效应、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公共产品的麸享、行业内各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
引发的创新等等,都会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增加
效益,进而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要素。
第三个层次许多种行业或产业向城市地区的集聚,因为不同产业之间存
在外部经济,一个产业的发展中通过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及旁侧联系,带动
各个产业发展,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这三个层次的集聚,归根到底是由人类所特有的劳动的社会性质决定
的,换句话说,由于集聚而带来的生产力“都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社会劳
动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产生的。劳动者在有计划地同别人拭
同工作中,摆脱了他的个人局限,并发挥出他的种属能力。””无论是简单协
作,还是更发展的协作即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无论协作和分工的物质技术
基础怎样,无论协作和分工的社会形式特别是所有制形式怎样,由生产要素
和经济活动的集聚而产生的新的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经济根源,出
集聚带来的成本节约。既包括生产成本的节约,也包括交易费用的节约,如
企业与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邻近带来的交易费用的节约。
因此,对城市的集聚尤其是对产业的集聚的深入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产
业集聚(industral clusters),又可译为产业集群.是指同一行业的大量
企业高度集中于特定地区的现象。从世界市场的竞争的发展来看,那些具有
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的同类生产企业,往往高度群集在特定地区,往往在某一
”同上,366页。
∞‘资本论》第1卷.366页.
苎查主!递量苎杰垫型兰塞竺些
地区扎堆,从而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例如意大利科摩的时装业、美国好来
坞的影视业和硅谷的半导体与信息产业、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业、我国台湾
地区的新竹科技园区的集成电路业、我国温州地区的制鞋业等等。这些地区
产业持久的竞争力似乎越来越取决了区域的因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其企业往往是扎堆在一起,产业的竞争优势与同一产业的大量企业在区场内
高度集聚有关。在产业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某一地理空间上高度集中,
各企业之间互相关联、互相竞争与合作,从而同一产业大量企业地理上的高
度集中与协作和竞争,使区域内的企业具有很高成长性和很强的竞争优势,
进而又增强了对区外相关产业的吸引力,进一步强化了集聚,大量企业的聚
集增加了社会分工的材料,引起企业进一步分工和专业化,许多原来企业内
部的业务分离出去,成为社会内部的分工,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
激烈的竞争造就了创新的环境,进一步加强了产业的区位竞争优势。
马歇尔把经济规模划分为两类,一是企业规模,二是产业规模,产业规
模与产业内的大量企业向特定地区的集聚有关,由企业规模带来的利益或成
本节约.称之为内部规模经济,而由产业发展规模带来的利益或成本节约称
之为外部规模经济,产业内大量企业向特定地区的集聚是由外部规模经济造
成的。随着产业持续增长并向特定地区集中,必然会出现可共享的劳动力市
场和专业化附属行业以及知识、信息和技术的外溢现象。
概括来说,产业内大量企业的集聚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了企业和产业的
竞争力。第一,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同一行业的大量企业集聚在一起为
各种投入品的供应商提供了可靠的稳定的市场从而能够吸引大量的专业化
的供应商使企业获得便利的投入品供应和供应商的专门服务,降低企业交易
成本,便于企业获得专门人才。产业集聚强化了信息的积累和扩散,能够使
企业更有效地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降低信息成本,产业集聚地区因集
聚了众多供应商和客户而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专业化市场,从而具有很强的许
多企业可以共享的宣传和广告效应,可以节省企业的广告和宣传开支。由于
大量企业地理上的集中,便于获得政府关注和优惠政策,强化政府对集聚区
在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上的投入,降低企业使用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的丌
支。第二,加强了企业的创新机制。同一行业的大量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本
苎查主垒煎茎塑垄堕型皇堡堕些——
身就是一个创新。集聚区内企业可以迅速而准确地捕捉最新的市场需求信
息,了解客户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方式与策略,推出
新产品。集聚区企业员工各种社会网络的非正式交流所带来的最新信息和思
想、经验等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源泉。集聚在同一地区的大量同类企业之恻的
竞争,促进企业不断地创新。第三,企业大量集聚能够产生更多新企业和新
行业,能够吸引更多域外企业和优质生产要素进来,从而使集聚区有自我强
化的集聚作用。集聚区内市场信息高度集中,能够使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信
息不对称程度大幅度降低,从而节约双方的经济资源,大量企业集聚在一起-
对各种专用投入品供应商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潜在市场,企业相互之间的联系
也使它们互为市场。集聚区内关联企业和机构使专门人才、专用技术、专用
技术、专用资产和设备、部件等要素易形成专业市场。集聚区内的企业和专
用资产的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新企业的不断涌现和集聚区市场的不断扩大
对域外企业和要素有很强的吸引力。最后,集聚加强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
作,迫使企业充分利用社会分工与协作,从事专业化的生产,通过形成大企
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网络组织形式,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总之,产业集聚现象是企业的规模经济和外部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单个
企业的规模经济是在单个企业在某一地点上要素高度密集进行集中生产时
实现的,而正是由于企业外部经济的存在,众多同类企业和相关企业的集聚
使这种外部经济内在化,同时也为企业内部的某些职能和业务分离出去成为
新的行业提供了可能,大大提高某些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的利用效率,如提
高了电力设施和油气管道及交通运输设施的利用率,降低运输成本,使供给
者与需求者更加接近,节约市场交易费用,促进公共部门的发展,等等,从
而实现外部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第二节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
前面指出,近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离开土地而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幽产
业革命所引发的工业化进程所决定的,工业化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国家先后展
123
第六幸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化
开和实现,由于不同时代的产业发展所依赖的科学技术基础和经济环境不
同,因而不同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也就有所不同。因此,研究工业化道路和农
村劳动力流动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十六大报告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
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
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
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中
国共产党总结国内外工业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充分把握我国工业化面临的
国情和时代特征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工业化是指国民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
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表现为农业产出比重的不断降低,工业和其他
非农产业比重不断上升进而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从而使整个社
会结构从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社会彻底转变。近代以来的工业化足在产业革命
发生地——英国首先开始的。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了产业革命,机器
大生产取代手工业生产而占据统治地位,到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在世
界上第一个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以后又有许多国家陆续实现工业化,在200
多年的人类工业化实践中,先后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工业化。现在,
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据世界银行统计,包括七国集团中的美国、日本、
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以及经合组织中的其他十六个国家,
另外包括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共27个国家和地区,
人口大约10亿,不到世界总人口的六分之一。
工业化道路也就是实现工业化的途径,每个国家在工业化时期所面l临的
基本国情不同,资源禀赋不同,所能利用和选择的科学技术基础不同,产业
发展的内容和侧重不同,所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不同,所承受的代价也不相
同,因而,各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的道路也必然有所不同。英国的工业化,是
以纺织业为主要行业带动其他一系列行业迅速发展,当时所能利用和选择的
科学技术基础是很有限的,使它生产的棉纱和棉布要想征服世界必须借助于
残酷的殖民战争和殖民掠夺。英国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在征服中国市场过程
中遇到极大的阻力.不得不利用鸦片和战争来打开中国的市场。19世纪70
苎查主!堕茎垫查垫垫兰壅堕些
年代以后,由于贝西默炼钢法以及电力工业和内燃机等等的出现,一些后发
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带有明显的重工业化倾向,铁矿、煤矿和石油、
橡胶等资源成为实现工业化的关键,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走上殖民扩张,
掠夺殖民地、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道路,最终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苏联的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是从重工业开始的,以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以及机械工
业等为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工业体
系。苏联在三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国家,这为后
来打败希特勒德国提供了物质技术保障。战后,随着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
技术、宇航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科技革命的发展,出现了一
大批新的产业群,一些国家和地区抓住这次科技革命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
机遇,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如韩国、我国台湾,新加坡和香港等。
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过程中有过一些曲折。建国后,从第一
个五年计划起,以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为代表,也是走以重工业为中
心的工业化路线。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
文中,指出,中国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
道路的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同时
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实践证明,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
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备战性质,因为,在落后的农业国
家诞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没有以重工业如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等支撑的强大
的军事工业,就不能有效地抵御列强干涉,保卫社会主义政权。同时,也不
能为农业现代化和国家工业化提供物质技术条件,苏联是这样,中国也是这
样。在一定的时期内,由国家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加强重工业特
别是钢铁工业和机械铝0造业及军事工业等,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同时
也要充分发展农业、手工业和轻工业,因为农业、手工业和轻工业是满足人
民生活需要和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部门。从历史发展看,从农业到手工业和
轻工业,再到重工业,是一个普遍规律,尤其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充分发展
农业、手工业和轻工业,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减轻就业压力,为社会
提供尽可能多的消费品和出口商品,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出口创汇,为国家提供税收,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积累,而且,还可以更
苎查主查芏茎丝生堕垫量些竺!兰一.——
好地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平衡各部门的发展,降低国民经济
波动的风险。相反,如果把重工业发展置于严重失衡的农、轻、重关系基础
上,尤其是农业发展不能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剧烈波动的破
坏性影响就难以避免。我国建国以后的经济建设实践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传统的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不具
有一般性,因而必须与时俱进地调整工业化道路选择。
陈征教授指出,“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从历史和时
代的高度,既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又面向世界,既从现实出发,又面向未
来发展,是发展思路上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
谓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正确处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二是
走出一条和以往工业化不同的新路子。”“我国所以必须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
路,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
第一,我国目前工业化进程所面临的科学技术基础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
化。从工业化历史上看,18世纪末叶到19世纪末叶是机械化时代的工业化,
20世纪初至20世纪涞是电气化时代的工业化,20世纪末以来则开始了信息
化时代的工业化进程。现在世界上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基本上是在前两个阶
段,也就是说,是在信息化出现以前完成工业化的。信息化只是20世纪90
年代以后才开始的。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及移动通信技术等为主要标志的
信息技术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技术变革,其科学技术知识含量以及对人类社
会的深刻影响远远地超过此前的任何科技革命,可以说以前的科技革命主要
是对人类的手的延伸,而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则主要是对人类的脑的延伸,因
而其极大的信息收集、信息加工处理和信息传递能力必然极大地增强人类认
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当前,信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广泛渗透到社会
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
现代通信技术等极大地改交了人类的行为方式和观念,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
用效率。信息技术引起世界各国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等领域的深
刻变革,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信息化即社会经济各领域广泛应用
如陈征等‘致抬经济学)第550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3版.
3’同上,552页.
茎查主查笪壁翌生垫垄量堕壁堡一一——
和普及现代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成为社会最优势盼产业
部门,从而使社会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信息含量极大地提高,信息化最充分
地表明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力量,充分地表明了科学技术的革
命性作用。因此,在人类已进入信息化社会时代。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业
化进程必须最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牢牢地抓住信息化的历史机遇,把
利用最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信息产业置于最优先的地位,利用最先进的
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部门,极大地提高传统产业的科学技术和信息台量,
提高传统产业的效率,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适用技术传统产业共同发展
的产业格局,提高工业化的质量,加快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央提出以信息
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选择,正是准确把握信息时代特
征的正确选择。
第二,我国目前的工业化进程所面临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资源环境以
及国际经济发展潮流已不允许我们继续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首先,冷战以
后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中国的发
展离不开世界,但中国的发展归根到底主要依靠自己国内的资源和国内市
场,中国不能再走发达国家工业化建立在国外资源和国外市场的基础上的传
统道路。其次,我国目前工业化面临的资源压力极其巨大,已不允许我们继
续走那种严重浪费资源,资源利用率低下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不能继续走那
种粗放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中国有13亿人口,比所有的西方工业化国家人
口还要多,但中国人均自然资源却极其有限,从2003年起我国许多地区频
频出现电荒、油荒、煤荒和水荒,甚至连我们一向认为中国最丰富的劳动力
资源也出现了所谓“民工荒”,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日益显现。然而,
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极其低下,如此低下的资源利用效率己难以支撑我国经
济长期的快速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是煤炭、钢铁、
铜等世界第一消费大国。2003年,我国约50%的铁矿石和氧化铝、60%的铜
资源依赖进口,2004年我国GOP约占世界4%。但原煤消耗却占世界的31%,
钢铁占27%,水泥占40%,而我国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
水平的一半。二十多年来快速工业化是以资源的巨大消耗为代价的,我国工
业部门的物质消耗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980年为65%,1990年为72.4%,
第六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化
10年间提高7.4个百分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上升势头得到遏传8,但
仍保持在70%以上的高水平,因此,我国工业增长主要不是依靠资源利用率
的提高,而是靠资源的高强度投入实现的,是典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我国
的人均水资源占在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面积仅占1/3,45种主要
矿产的人均占有水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其中,石油、天然气、铁矿
石、铜和铝等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分别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
4.5%、42%、18%、7.3%。总之,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个重要
特点,即主要能源和初级产品的供求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源对经济发展
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中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资源和环境约束时代。在资源
紧约束的条件下,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已不可能再继续走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
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工业化必须另辟蹊径,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入手,最大
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则必须
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信息化是解决资源约
束的根本途径。再次,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清
洁生产、循环经济、环境保护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和国
际竞争力的源泉,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靠牺牲环境来实
现一时增长的经济增长方式越来越为各国所摒弃,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
环境保护则必然依赖较高的科技禽量,依赖发达的科学和教育体系以及高素
质的劳动力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恰恰是靠发达的科
学技术和教育以及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支撑起来的。美国等发达国家自上个
世纪90年代以来,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水平基本保持稳定甚至还有所
下降.但经济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根本原因就在于依赖发达的科学技术尤
其是信息技术和高素质劳动力发展起一大批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了资
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水平。面对国际科技发展和产
业结构调整的潮流,我们不能再继续走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工业化
道路。
第三,中国庞大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市场化配置已不容许再走计划经济
体制下的以重工业为中心依靠城乡隔离把数亿农村劳动力牢牢地束缚于土
地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农村劳动力大量地离开农村和土地进入城镇非农部
墨查!墨盟墅茎塑苎茎苎!塑些
门就业是一个历史趋势。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正是亿万农村劳动力纷
纷离开土地从事各种非农产业,特别是各种消费品产业,极大地解放了生产
力,使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最终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涌现了一大批
的现代化城镇,并支撑了东南沿海等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支撑了中国经济的
持续快速增长。正是充分地调动了亿万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发挥了我国丰
富的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增强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迅速发展了中
国的生产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相反,改革丌放以
前,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城乡隔离的工业化道路,严重压抑了亿万农村劳动力
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严重地浪费了
农村劳动力资源,农民几十年间一直不能实现温饱。实际上,英国等西方国
家工业化时期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发展纺织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一条
可行的效益比较高的路子。因为工业化初期资本相对缺乏,在市场机制作用
下,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对于重工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使同样数
量的资金能够与更多的劳动力相结合,由于有机构成较低而利润率较高,资
本周转较快,因而能够更快地实现资本积累。因此,在新的世纪,在日益完
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新的工业化道路必须更充分地开发和利
用我们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
因此,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紧紧抓住信息化的历史机遇,抓
住新的科技革命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走一条
“科技含量商、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
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二、国际产监转移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新一轮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方兴
未艾,因而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置于当今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产业
转移的大背景下统筹考虑,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
遇.加快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国外和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极大地扩展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达国家致力
于产业结构调整,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耗能产业资源高消耗型产业及
29
第六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化
污染较严重的重化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亚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抓住国际
产业转移机遇,迅速发展起来,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珠
三角、闽东南、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及时承接了来自香港、台湾及同本、
韩国、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转移,经济迅速发展。进入新世纪
以来,发达国家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
海洋工程技术、空间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并利用信息技
术等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提升,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并且把大量资
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力,产业转移
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抓住新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机遇、积
极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尤其对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制造
业,如信息技术产业、家电、汽车、造船、石化、钢铁、新材料等产业,已
成为中国各级政府优先考虑的重大战略。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经济实力有
了很大增强,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资金严重缺
乏的状况已不复存在。相反,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甚至劳动
力资源的约束越来越明显,2003年以来各地频繁发生电荒、油荒、煤荒和民
工荒,矿产资源全面紧张。因此,对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便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必须适应我国生产要素相对重要地位的变化有重点,有选择地承接国
际产业转移,着重引进国际大公司大企业,引进资金投入强度高、单个项目
投资规模大、技术先进、产品国际竞争能力强、对我国相关产业带动力大的
跨国公司以及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和现代服务业,如商贸、物流、会计、法律、
金融、咨询、技术服务等企业,而不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中小劳动密集型
产业,高污染、高消耗、科技含量低、国内企业已足以满足需要的产业,则
必须严格控制。必须清楚,我国承接国际新一轮产业转移,必须有利于我国
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不能把我国变成国际污染
产业转移的中心。
因此,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为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提供了巨大的历史机
遇,沿海各地区纷纷加大吸引国际先进制造业的力度,提升引进外资的质量
和水平。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为引进国际
苎查主丛茎垄垄垫望鱼堕堡丝一一一
先进技术改造我国传统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这些国际先进
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需要数以百万计的廉价的并具有相当技能的劳动力与
其生产要素相结合。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资金技
术密集型产业的若干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领域。
第三节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我国城镇化模式选择
一、我国城镇化模式的几种观点
目前,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已成为社会共识,加快城镇化对转移农村富
余劳动力、扩大内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但在我国城镇化模
式选择上,还存在不同的观点,主要有大城市重点论、中等城市重点论、小
城镇重点论和多元模式论等几种观点。
i、大城市重点论。这类观点认为,大城市比之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具
有更大的聚集效应,因而有相对更高的规模收益,能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就业,有更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扩散效应。大城市每万元资金的产出比
中小城市要高得多,丽小城镇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城乡隔离的户籍
制度下农民的被迫选择,过度分散的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有
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问题。
2、小城镇和小城市重点论。此类观点认为,小城镇是广大农民自下而
上的自发选择,能有效地迅速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发展农村经济,
繁荣农村市场,是广大农民的伟大创造,是我国基本国情制约下的产物,有
其深厚的社会经济根源和经济合理性。
3、中等城市重点发展论。此类观点认为,中等城市较之于大城市和小
城市及小城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高。美国系统工程专家吉布森证明,
人口在3—5万的小城市经济效益较差,而随着人口规模扩大,经济效益逐
渐上升,当城市人口规模达到25万左右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英、法、德、
日等国学者也倾向于推荐发展15万-45万人口规模的中等城市。
4、城市化多元模式论。此类观点认为,在我国,大城市、中小城市和
小城镇的发展都很必要,我国必须走多元化城镇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每一类
..—— 苎查兰查堑茎塑生堕茎妻苎壁些一—— __-。__●____。_H__。__-_——‘。___。__-_’。。—’————。。_I____。。’。1’‘。‘。。’’。。。1—————’———一
型城市和城镇的积极作用。
二、城镇化的效率问题
城镇化模式选择的争论归根到底是人们对不同城镇化模式的经济效率
认识不同。因此,深入地研究城镇化模式的经济效率问题,对分析各种城镇
化模式的特点和正确选择城镇化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经济效率的改进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效率水平与产业结构有
关,与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增长方式有很大关系,也与生产要素
的所有制状况有很大关系。英国等西方国家产业革命时期以纺织工业等劳动
密集型产业为重点,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低,资本周转快,利润率较高,因而
以机器纺织业为支撑兴起了许多工业城镇,而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资本有
机构成不断提高,特别是新兴起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如钢铁、电力、石
化、汽车、内燃机等行业,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大大提高,利润率较之以前,
有了明显下降,这时涌现的许多城镇,多建立在铁矿、煤矿等矿山基地和铁
路、港口等交通枢纽,吸纳同样数量就业人口所需资本大大增加。我国改革
开放以来,在珠三角地区,承接香港等地区工业的转移,大力发展三来一补
加工贸易,吸引了近两千万省外劳动力,仅东莞和深圳两市吸引外来工各500
万以上,迅速发展成为特大型城市。浙江东南地区,靠个体私营经济的自发
积累,涌现出了大量现代化城镇。
其次,衡量不同规模城镇的经济效率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大中城市发展
论者以不同规模城镇目前工业企业资金产出等少数几个指标来进行简单对
比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即使大中城市每万元工业资金产出效益高于小城镇,
也不足以支持大中城市优先论的观点。因为大中城市每万元工业资金产出之
所阻高于小城镇,乃是此前长期大量投资于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各种公共服
务设施从而使目前大中城市工业企业拥有便利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及相
关配套产业以致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的结果,相反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投
资不足使其企业相关经营成本上升。大中城市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建设无疑
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况且许多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当程度上并不是为了
改革投资环境,而是服务于政治等目的。北京市为举办奥运会要投入数于亿
第六幸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化
元资金,但北京市在吸引农村劳动力就业上贡献却是微不足道的。北京市发
达的完善的基础设施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节约只使北京市在发展金融业和
现代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上带来优势,北京市能成为像东莞、温州和泉州
地区那样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中心吗?因此,忽略目前大中城市企业经
济效益得以产生的大量先期投入,简单地比较大中城市和小城镇每万元工业
企业资金产出等指标是不能说明问题的。更深刻的问题在于,既然大中城市
所谓的经济效益高,那为什么还有数以千计的小城镇的迅速崛起?尽管大中
城市也已基本放开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但吸引和解决农村外出劳动力主体的
却是新崛起的城市和城镇?
再次,城镇的发展是一个由小到大的历史过程,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
成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聚集是要素所
有者进行市场化选择的过程,只要有能够为要素所有者带来边际效率改进并
为要素所有者所能接受的条件存在,就会发生生产要索的流动和聚集,而城
镇化就是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根据自身利益选择进行流动和聚集的结果。效
率改进是关系要素所有者切身利益的问题,因而也是要素所有者积极性的真
正来源。对农村劳动者来说,其自有财产状况如何,其人力资产市场价值如
何,就业市场状况如何,都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就业选择。例如,他们的文
化水平和劳动技能较低,在高级就业市场毫无竞争力,但他们却可以在他们
所能胜任的领域就业,如建筑业、一般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因而他们迅
速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另外。对资本所有者来说,其在大中城市开办
企业所需投资门槛的限制,使他们不得不在小城镇开办各种加工制造业和其
他产业。因此,真正对要素主体的市场化选择起决定性激励作用的,是要素
所有者与其以前相比的效率改进,而不是一般地和其他地区、其他行业其他
主体进行简单的效率比较。马克思指出,“对那些拥有小块土地的农民来说,
一方面,虽然他是小资本家,资本的平均利润却不会表现为经营的界限;另
一方面,虽然他是土地所有者,地租的必要性也不会表现为经营的界限。为
他作为小资本家来说,只有他在扣除实际的成本之后,付给自己的工资爿’是
绝对的界限。””“超过生产者最必要的生活资料(即后来的工资额)的全部
弛‘资本论》第3卷,第908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
133
第六章农村劳动力漉动与城镇化
余额,在这里能够以利息形式被高利贷者所侵吞(这部分后来表现为利润和
地租)。因此,拿这个利息的水平和现代利息率的水平加以对比,是非常荒
谬的,因为除了归国家所有的部分外,高利贷者的利息会占有全部剩余价值,
而现代的利息,至少是正常的利息,只是这个剩余价值的一部分。”3‘因此,
不同的生产要素主体,不同的生产方式,有不同的效率标准和要求,效率具
有鲜明的主体性。忽视效率的主体性质,在不同性质主体间进行简单的效率
对比,没有意义。效率比较必须限于同一类型主体之间,不同性质经济主体
的经济活动,取决于其生产要素制约,因而有不同的效率要求。农村劳动力
和个体私营业主聚集在小城镇里,从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较低的产业,
生产产品或服务提供给市场,获取比较经济利益,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
基于其信息的、资金的、技能的约束条件进行经济选择,因而是有效率的,
实现了他们所拥有的资源的可行的现实的优化配置,促进了经济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索主体在既定的行政的、法律等的约束下,
根据自己的要素的条件,对市场机会进行审慎的权衡,作出现实的可行的经
济决策,实现其经济效率的边际改进。因此,各种经济要素如何聚集在一起,
结合在一起,以及在何种条件下结合在一起,在什么样的地区空间聚集和结
合,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实现各个要素主体的利益,归根到底,是~个
市场选择的过程。市场主体及其所有的要素的条件,显然决定这种聚集和结
合的形式和特点。各地区自然条件不同,社会历史传统与经济技术水平及市
场主体要素状况不同,决定了各地区的要素聚集和产业特征也不同,这是一
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硅谷之所以成为世界著名的高新技术特
别电子信息技术企业聚集地,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于斯坦福大学信息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达和高素质专门人才条件,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创新
的风险投资体制等等。但中国福建省惠安县高度专业化的石雕产业集群,却
有赖于惠安历史上石雕工艺及大批石雕工匠,因而在本地并不产花岗石和大
理石的情况下,却形成了中国有名的石雕之乡,但惠安县搞电子信息高新技
术产业集群怎么样?每个地区必须立足于本地条件搞特色的产业集群,安心
做大做好自己的长项产业,以此为基础,支撑起本地的经济发展,在其他条
”‘资本论》第3器,第673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
134
第六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化
件具备时,再有针对性地摘其他产业集群。因此,市场主体基于审慎的市场
判断作出的决策就是有效率的,而且市场主体根据其变化了的要素条件和市
场状况进行不断地市场选择,不断地改进其边际效率,而不能主观地进行效
率的简单对比。
中国城镇化模式选择归根到底是个市场选择的过程。必须明确指出,这
并不否认城市发展规划的作用。城市的性质不同,其功能定位也不会相同,
城市规划必须根据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着眼于城市在全国或区域中的功能
作用,制定科学的城市布局和发展规划。市场经济要素就是在城市规划的约
束下和引导下实现流动和聚集与结合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城镇发
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城市规划就是根据对城镇发展规律的把握,更好地为城
镇发展创造条件。有的城市,如北京,作为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定位,城
市发展规划必须服务于这个功能定位,市场经济要素的流动和聚集与结合只
能在此大前提下实现。上海市作为长江流域经济中心,其远东金融中心和航
运中心的功能定位,也是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珠三角城市连
绵区、长三角城市连绵区和环渤海城市连锦区的发展,根源仍然是市场经济
力量选择的结果。各地蓬勃发展的小城镇,尤其是经过长期投资建设而成的
县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及人口规模都达到相当水平,基本具
备进一步实现要素聚集和快速发展的条件,在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旨
在加强县级政权在发展县域经济中的作用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时,
这些县城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001年全国县域经济GDP总量达到5,43
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56%,全国县域人口9.3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3%,
我国县域国土面积有896万多平方公里,超过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3%。(中国
县域经济网)随着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未来我国可能还要增加数亿人口。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大城市尤其是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吸纳了大量的农村流动
人口,但是吸引和容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无疑是包括县城在内的小城镇
和中小城市,例如珠三角各级城市和小城镇就吸纳了全国跨省流动人1:3的三
分之一左右,达2000多万人,从而形成了珠三角城市连绵区,仅深圳和东
莞就各吸引500多万外来流动人1:3。长三角城市连绵区吸纳农村人口的主体
也是包括苏州、无锡、常州等在内的一大批原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山东胶
苎查主查塾茎塑生垫苎墨!燮些一一
东半岛也是如此。
因此,基于中国人口众多这样的特殊国情,尽管目前直辖市和省会城市
人口规模还有进一步扩大的潜力,假如四个直辖市市区人口分别能达到2000
万人,除几个省会城市外其他省会城市平均人口都能达到500万到1000万,
那么这些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也不过能容纳两三亿人。因此未来容纳中国绝大
部分农村转移人口的,将主要依靠二三百个地级市和2000多个县城。即使
地级市平均能达到一两百万,大约能容纳到3到5亿人口,以上直辖市和省
会城市及地级市人口相加也不过6-8亿人口,相当于本世纪中期中国人口最
高峰时期的大约16亿人1:3的一半左右。假设本世纪中叶中国城镇化率达到
80%,即城镇人口占到中国人口最高峰时期大约16亿的80%,即13亿左右,
相当于目前中国的人口总量,那么还有大约5亿城镇化人口需要在2000多
个县城安置,如果每个县城人口平均能达到20-30万甚至更大规模,那么县
城有可能成为中国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载体,至少是重要载体。
三、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必须强调指出,国内外工业化的历史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是支撑
城镇工业发展的主体。发达国家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后特别是最近几十年
来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兴起,一大批高新技术产
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国民经济中服务业比重大大提高,美国等发达国家
服务业人口和产值已占到国民经济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
间。但这些变化是以城镇人口为基础实现的,是以发达的国民教育和较高的
劳动力素质为前提的,而不是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基础的。因为在工业化过
程中,由于城乡经济文化的差距,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基本上以加
工制造业和建筑业及一般服务业为主要就业领域,英国等先行工业化的国家
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城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这
些领域,目前中国加工制造业工人的近70%和建筑业工人的近80%是由农民
工构成的。随着城市住房和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城市建筑业对农村劳动力
就业的吸纳作用将趋于下降,而城市现代服务业如研发、会计、咨询、法律、
广告、文化、艺术、教育等,则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不是一般农村劳动力能
第六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乓化
胜任的。目前,我国上个世纪70年代末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以来出生的农村
外出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一般为初中或高中,而上世纪80年代农村外出劳动
力受教育水平则更低。实践证明,只要具备基本的工业生产条件,如能源、
交通运输、供水、原材料供应、人口、市场和生活设施等,一些技术工艺要
求不高的加工制造业甚至有些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些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就
可以进行,而许多小城镇,尤其是县城基本可以满足这些条件,从而可以首
先发展起来。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闽东南地区、浙东南地区、长三角地区
和山东半岛地区等,加工制造业迅速发展.吸纳了亿万农村劳动力,涌现了
大批工业城市和小城镇,以致形成了城市连绵区。
总而言之,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支撑工业化进程的主体,能够吸纳农村劳
动力转移的工业发展地区的城镇化才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城镇化。
137
第七幸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
第七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
第一节有关就业的理论和政策
一、就业的概念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定义,就业是一定年龄段内的劳动者获取
报酬或为赚取利润从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所规定的生产核算范围以内的活
动。因此,按照这个定义,就业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有劳动能力。②从
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所规定的生产核算范围以内的活动。③获得收入。
就业实质上是劳动者参与从事生产某种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
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生产核算范围内的第一、二、三产业,都是劳动者
就业的领域。就物质生产来说,马克思指出,“劳动者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
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
程。”‘因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部门就业,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而
且,第三产业的绝大部分产业部分的就业,也需要劳动者和一定生产条件的
结合。当然,在某些特殊部门,劳动者的人的因素起关键作用,而物质性条
件则显得微不足道,如律师业、咨询业等现代服务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公共部门的就业外,市场化就业主要通过两种
方式实现,一种是劳动者本人作为独立的生产者从事货物或服务产品的生
产,劳动者拥有生产资料,占有生产剩余,另一种是劳动者通过劳动力市场,
与雇主达成劳动协议,在雇主的企业里实现就业,这是主要的就业形式。当
然,劳动者可能在二者之间进行转换。对于这两种就业方式,简单地主观地
进行孰优孰劣的对比没有意义。前者自己作为自己的老板,占有自己劳动的
剩余,经营得好有可能由小做大,但也可能破产倒闭,被迫到别人企业里打
工。也可能因为自己的劳动力条件在劳动力市场上没有优势,难以实现就业
或难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就业,因而自己经营有可能实现基本的适合自己的就
‘资本论)笫1卷.202页。
——一——. 苎主主查笪堂堂塑垫塑量苎些. -______-__---。_。__。H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业。后一种方式就业,尤其是在大型技术先进企业实现就业,有可能获得较
高收入和职业晋升。但也可能不如那些独立生产者。
二、西方有关就业的理论
1、西方古典就业理论
凯恩斯以前的西方传统就业理论的核心是萨伊定律,即认为供给会自动
创造自己的需求,只要市场上有一种供给,就会自动地产生一种相应的需求,
因而社会上的~切产品都能卖掉,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的危机,那么生产要素
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劳动者都能实现充分就业,除了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以外,资本主义永远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以及劳动
力市场,都会由于价格机制的自发作用,自动的调节着市场供求关系,使供
给和需求自动地趋向均衡,而局部的供求失衡则是偶然的、暂时的,因而充
分就业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失业只是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的结果,只要让
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劳动力价格即工资水平可以无限制地向下
调整,就可以使劳动力供给和需求最终达到均衡而消除失业。因此,大规模
的失业是不可能产生的,市场机制会自动地实现充分就业的状态。
但是,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无数企业倒闭,失业人口剧增,
劳动者的实际工资大幅度下降但仍然无法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古典就业理
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凯恩斯的经济就业理论。
2、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这部著作中,凯恩
斯把国民经济产出水平与就业水平联系起来,认为在短期内,即社会的技术
水平和生产资料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的期间内,一个社会的总产量、国民收
入和就业量是等价的,总产量的货币价值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除以社会的
平均工资即为就业量,凯恩斯通过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从理论上说明国民
收入是由哪些变量决定的,从而用国家政策来影响和控制这些变量提高国民
收入。想通过提高国民收入来实现充分就业,以便解决资本主义的失业问题
和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凯恩斯认为,短期内总需求是国民收入和就业水平
的决定因素,总需求分为消费和投资两部分,凯恩斯用边际消费倾向、资本
第七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
边际效率和流动偏好三个基本心理法则来分析消费和投资的决定,认为『F是
由于三大心理法则决定了有效需求的不足。有效需求原理是凯恩斯就业理论
的基础,短期内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萧条状态,产生
了非自愿失业,使就业水平低于充分就业的状态。因此,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主要是通过流通领域对资本主义的失业和经济危机进行分析。既然认为造成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凯恩斯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必然着眼
于流通领域,认为只有提高有效需求水平,才能避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
现充分就业。实际上,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只着眼于流通领域而避丌
生产领域,乃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并不能彻底解决经济危机和失业问
题,因此扩大有效需求保持流通渠道畅通的宏观经济政策只不过是一种治标
之策。
事实上,西方国家推行凯恩斯扩大有效需求的政策在二战以后较长的时
期内促进了经济较为稳定快速的发展,但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后,
西方国家便陷入了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滞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
执行凯恩斯局限于流通领域片面扩大有效需求的政策的后遗症。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积极就业政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因而
作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也必然以市场配置为基础,
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
包括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
而增加就业更是被列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足见就业问题的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取向的改革的进展,尤其是1992年10月党的
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和
发育。1998年6月,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
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步形成。2002年9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会后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迸一步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12号),提出了
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努力改善就业环境,支持劳动
苎圭主查盟茎型生堕塑兰苎些一——
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鼓励企业更多吸纳就业,帮助困难群体就业,把发
挥市场机制在就业和再就业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促进作用有机地结合起
来,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这个重大命题是江泽民同志在2002
年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一次明确,
并把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004年4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
皮书,对中国实行的积极的就业政策进行了全面介绍。
白皮书指出,中国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
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通过发展经济、调整经济结构、深
化改革、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采取多种措施,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以内。
第一,发展经济,调整经济结构,通过发展经济和结构调整来扩大就业。
因此,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保持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调整经
济结构.拉动就业增长。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容量,服务业是扩大就业
的主要方向。发展社区服务业,拓展传统服务业,扩大现代服务业。开发公
益性就业岗位,帮助和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鼓励
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就业容量大的个体私营企业,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发展劳务派遣组织和就业基
地,增加就业途径。
第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
进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
市场,逐步确立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用人主体、劳动者作为供给主体的地
位。发展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发展各类职业介
绍机构。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作用。
第三,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大力开发就业岗位,搞好再就业服务,
强化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培训.增强再就业能力,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
观念,采用税费减免,小额信贷扶持,开发公益性岗位,歼展有针对性的再
就业培训,提供再就业信息等一整套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政策,实现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苎±兰垒苎茎垫查垫垫兰堕些——一第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劳动者就业权利,特别是建立了以国有
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障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内容的三
条保障线制度,促进了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第五,积极发展各类教育与职业培训,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
提高劳动者素质,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
能力。
第六,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大力开发和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
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的论
断,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
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
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就业。加
强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大力清理和取消多种针对
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环境,健全进城务工农
民工劳动合同管理,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加强劳动执法监督检查,加
强安全生产和劳动条件检查管理。开展农民工社会保险工作,切实维护农民
工权益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快城
镇化的重要途径,是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
一、农村劳动力与就业资源
马克思指出,“无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
产的因素。但是,两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
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
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2因此,劳动者要能够使其劳动力作为
2‘资本论'第2卷.第44页.人民出舨社.1975年6月第l敝.
142
苎主主查塑茎塑垄堕塑兰些兰——
生产要素发挥作用,即进行劳动,实现就业,必须以某种方式实现与生产资
料相结合,从事实际的生产活动。
劳动力与就业资源的相互结合,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上的结合,与一
定的产业、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和一定的产品结构相联系的。因此,劳动力
对就业资源的要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在以手工劳动和
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情况下,土地等生产资料是最重要的就业资源,农业以及
家庭手工业是最主要的就业领域。在工业化时代,资本、技术等成为最重要
的就业资源,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以及建筑业成为最重要的就业领域,不断
发展的工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非农物质产品。在工业化完成以后,特别是农
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领域转移完成,传统自给自足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
市场化大农业以后,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第一、二产业就业基本稳定,从
长期来看还将继续下降,而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越来越成为社会就业
的最重要的领域,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已超过全部就业70%,
知识、信息等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就业资源。
劳动者可以使用的就业资源的多寡,一方面表明了劳动生产力的高低,
另一方面也是劳动者收入高低的重要原因。这里的就业资源,是一个综合的
概念,即劳动者可以使用或支配的全部经济资源,既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
资本、技术、信息、知识等。假如地广人稀的地方,劳动者可以开垦和耕种
的土地很多,但若只使用千百年来一贯使用的手工工具和传统技术,其劳动
生产力可能很低,收入也不高,但广阔的土地使劳动者和就业资源之间的矛
盾不至于过分尖锐,就业问题可能较为易于解决。假如土地广阔,生产技术
先进,大量投入资本,使用大规模机械化,劳动生产率很高,劳动者收入也
较高,但就业人口很少,会造成大量剩余劳动力。假如人均土地十分有限,
资本又不足,劳动者素质又较低,在通常情况下这有限的土地还是使劳动力
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劳动生产率低下,劳动者收入低下且增长缓慢。再
如,虽然人均土地十分有限,但劳动者素质较高,拥有较多的资本和技术及
知识信息,在这有限的土地上集约经营,尤其是生产有市场需求的较高附加
值的产品,劳动生产率很高,收入自然也较高。另外,面对较大的市场需求,
即使劳动者个人拥有的资本有限,但劳动者充分利用这种市场机会.如斯密
苎主主查苎茎塑垄堕堂皇些些——
和色诺芬指出的那样,致力于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专业化生产,使自己的劳动
力得到充分利用,也会获得可观的收入来源。总而言之,农业部门随着生产
力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农用土地会越来越少地成为农
村劳动力的就业手段。
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
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
移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中国农村分布的就业资源以及公共服务的
极其有限,使大量农村劳动力面临着极大的就业压力。2004年10月6 Fl新
华社一则报道说,据中央财经领导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介绍,出于大量耕地
被转为非农业用途,2002年中国可耕地面积已由原来的大约17亿亩减少到
14.9亿亩。2005年初中国人口总量已达13亿。这表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
只有1.1亩左右,一些省市人均耕地面积已低于世界粮农组织确定的O.8亩
的警戒线。
据1997年中国第一次农业普查,1996年底,中国农村住户有213827500
户,农村住户平均每户人口4.086人,平均每户从业人员2.638人,每个农
村住户平均耕地面积约9亩左右,这就是中国农村的基本情况。中国耕地
的人口承载压力之大可与美国等国家作一比较。美国一半以上的国土是大平
原,农业可以利用土地面积大,全国共拥有农田28亿亩,人均占有耕地10
亩以上,每个农业劳动人口负担可耕地面积800多亩,但这数字仍然低于澳
大利亚和加拿大。美国农业现代化程度很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居世界首位。
美国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左右。美国家庭农场中,占全部家
庭农场总数72%的小农场收入只占全部农场收入lO%左右,占全部农场总数
25%的中型农场收入占全部农场收入的40%左右,而占农场总数约4%的大
农场收入占全部农场收入近50%。再如,英国,人均耕地与中国相当,但农
业劳动力只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1.3%,平均每12个农业劳动人口占有lO
台拖拉机,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可提供lOO多人的食品需求3。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是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
3‘英美概况',1994年6月第1版。
144
苎主主查笪茎塑垄垫堂皇塾些
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
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要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取消对
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统筹城乡就业,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
度,促进包括劳动力要素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建立
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
要目标。中国所以出现严重扩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滞后的城镇化进程,
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严格
限制。实际上,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以没有形成像
目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严重的差距,根本原因在于它们的城乡生产要素的
自由流动,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
动,形成了劳动力市场比较充分的竞争,促进了收入的均等化,避免了城乡
居民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分割最明显的障碍一
一户籍管理制度一直受到学术理论界的抨击。2001年,可能是因为世贸协定
的附属条款中有关‘自由迁徙权利’条款的促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出
台了一系列针对户籍制度的改革措旌。”4例如,2001年3月,国务院批转公
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全面放开小城镇户1:3.
一些省市陆续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全面放开城市户口。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中央及各地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善进城农民工务
工环境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下岗失业问
题的逐步解决,农民工流动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2年9
月12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就业问题的焦
点集中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上,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带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
经济和社会问题,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是当前党和国家工作一项
重大而紧迫的当务之急。吴邦国同志也指出,将下岗失业人员作为当前解决
就业问题的重点,并非不重视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和农民进城打工的问
题,而是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解决当前最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因为
不解决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改革调整就深入不下去,企业和社会难
4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办公宜编‘政府在就业工作中的职能定位》第45页,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4年2月第1版.
145
第七章衣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
以稳定,社保基金也难以支撑。随着“三条保障线”(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
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
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大力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程,国有企业下岗失业
问题得到很大缓解,这为进城农民工就业和权益维护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创造
了很好的社会环境。
农村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就业的压力会在很长的时期内保持
下去。目前,中国人口己达13亿,到2030年将达到16亿人,农村人均就
业资源的严重不足,迫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寻找就业机
会。1979年到1988年,农村家庭承包改革使农村大量边际生产率为零的过
剩劳动力由隐性状态变为显性状态,这一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转向乡
镇企业为主,大体年均转移约850万人,其中向城镇转移只占16%,向农村
非农产业转移占80%以上。由于乡镇企业80%分散在村落,12%分布在集镇,
8%在建制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离土不离乡,到1988年,有近7000
多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但是从1989年开始,数以千万计农村劳
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被称为“民工潮”。2004年4月26目国务院新闻办公
室发表的《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指出,2003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到
乡以外地方流动就业人口已超过9800万人,是1990年1500万人的6倍以
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农民离乡外出就业每年平均以500万人左右的
规模迅速增加,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
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镇就业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提
高了农村劳动力的整体利用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抽
样调查显示,2003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每月平均收入均690元,比上
年提高7.8%,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平均务工8.1个月,平均每个农村外
出务工人员收入5589元。外出务工收入越来越成为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来
源。
2004年中央~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
策的意见》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中央文件中首次采用这样的提法,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民工的定性是非常
准确的。根据《北京晨报》2004年1月20目的报道指出,目前已有超过三
第七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
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工人队伍构成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
民工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第二产业就业劳动力中农民工已占57.6%,
农民工已占加工制造业就业劳动力的68.2%,建筑业就业劳动力的79.8%,
批发零售和餐饮业就业劳动力的52.6%。2005年2月17日《人民同报》第
五版刊载《农民工:城镇化过程中的主流群体》一文,文章指出,农民工逐
渐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体部分,最重要的标志是在第五次全国人口
普查中,各地已把农民工列入城市人口的范畴,在建筑、纺织、采掘、劳动
密集型制造业和一般服务业中,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劳动者的主体。
总之,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就业,不但大大提高了几亿农村劳
动力资源的利用率,改善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加快促进了全国统一劳
动力市场的形成步伐,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力量,而且
也使传统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的严重弊端充分而深刻地暴露在人
们面前。同样,也使广大农民工面临的严重权益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
焦点,从而使中国人权领域的重大进步面临着巨大的历史机遇。
第三节从民工潮到民工荒
一、民工潮的兴起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千千万万的中国农民纷纷离开世世代代耕种
的土地,象潮水一样涌向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他们兄弟相伴、姐妹相携、
父子相依,他们邻里相约、同宗相结、同乡相随,成群结队地走来了,来势
之猛烈,谁也不曾预料到。”5特别是每年春节前后,大批农民工回家过年和
外出,给全国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运输造成了极大压力,城市和交通枢
组的火车站、汽车站、码头等农民工人山人海,势如潮水,不可阻挡。“民
工潮”成为电视、报纸等媒体关注的热点。从20世纪80年代末首次出现民
工潮开始,农村劳动力外出和流动就业,就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
面。随着外出农村劳动力规模的不断扩大,以致于农民工最终成为中国产业
工人的主体,亿万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到城镇非农产业领域就业,成为中国
5朱力‘中国民工潮,第71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t47
第七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
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决定性力量,成为解决中国社会经济深层次矛盾的关
键因素。
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严格限
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再加上农村
经济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影响了农村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的发挥,农村劳动力
资源浪费严重,利用效率极其低下。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
革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农
业生产率迅速提高,农村生产力迅速发展,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农民收
入迅速增加。从1980年到1984年,我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15.1%,远远超
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农村家庭承包制改革大大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利
用效率。这时,由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未启动,加上大批从农村返城的知
识青年迫切需要就业安置,城市经济市场化程度还很低,尤其是包括个体、
私营和外资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力量还极其弱小,城市还未形成对农村
劳动力的大规模需求,在城市户籍制度和用工制度限制下,农村劳动力外出
转移极其有限,广大农民选择了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的道路。
从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共吸纳离土不离乡的农
村劳动力1亿多人。
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农村家庭承包制这一体制改革因
素对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的能量逐渐释放完毕,特别是1985年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逐渐下降,由1980—84年年均增长
15.1%下降到1985.88年的4%,1989.1991年更降至O.7%。随着乡镇企业资
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尤其是乡镇企业过分分散,难以形成和扩大企业之间的
分工与协作,乡镇企业发展速度不断下降,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速度不断降低,
由于1989-91年三年治理整顿严重抑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民来自土地和
乡镇企业的收入增长不断下降,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
下,广大农民要增加收入,只能越来越多地依靠农业和乡镇企业以外的收入
渠道,只能越来越多地到城镇寻找就业机会。于是,大量农村劳动力纷纷离
开农村,涌向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到1987年约有1000多万农村劳动力转
148
苎主主垒盟茎兰塑垫垫兰些些——一——
移到城镇非农产业领域就业。6
1989年初春,中国民工潮首次爆发,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
例如g日J,l、安徽、湖南、江西、河南等省,大批农民工集中外出给铁路、公
路等交通部门造成巨大压力,媒体集中进行了大量报道,引起全社会的普遍
关注,“民工潮”一词从此频频出现在媒体上。1989年以后,外出农民工迅
速增加,1989—1993年每年增长25%左右,1994-1995年每年增长13%左右,
1995年农村外出劳动力达到8000万左右。7
20世纪80年代末,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广东省,外资大量涌
入,香港更是陆续将其加工制造业的大部分转移到毗邻的珠三角地区,外资
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大量劳动密集型加工
制造业尤其是“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需要大批劳动力。“东西南北中,打
工到广东”的说法不胫而走。1989年初春的民工潮“第一个浪头拍打的就是
广东省”。8大批农民工如潮水般从中西部省份涌向广东。由于每年春节前后
大批农民工回家过年和外出给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运输工作造成巨大的
压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务院每年都要布置春运工作,应对巨大的民
工潮对交通运输的压力。1995年7月8日,全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会议召丌,
对民工潮的管理工作,开始走上标本兼治的道路。
1997年7月2日甄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出口
增长速度下滑,城市国有企业亏损严重,下岗失业人员大量增加,特别是中
央提出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目标以后,大批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压力大增,各地纷纷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农民工流动就
业。因此,从1996年起,一直到1999年外出农民工数量增长缓慢。随着国
有企业三年脱困昏际的基本完成和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逐步实现再就业,
尤其是2002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以后,下岗
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进展加快。随着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的逐
步解决,随着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新一轮增长
周期上升阶段的到来,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重新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中心问
6同上,82页.
7同上.9l页.
‘同上,410页.
第七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托业
题,农村劳动力流动越来越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2003年4月26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
白皮书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离乡外出就业平均每年以500力
人左右的规模增加,从1990年的1500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9800万人以上,
农村劳动力离乡外出流动就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
二、从民工潮到民工荒
2003年初春,媒体首次报道福建省泉州市缺工20万人的消息.东南沿
海地区招工难问题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但随之而来的一场严重的“非典”
危机使部分地区的缺工问题被掩盖起来。但是从2004年初春开始,“民工荒”
一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媒体上。2004年珠三角地区“民工荒”最为严重,
大量企业招工难,继而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活动。搜狐网财经频道2004年8
月3日转载《南方都市报》文章,题目是《珠三角民工短缺劳动力无限供给
神话破灭?》,文章指出,珠三角2004年缺工200万左右,往年拥挤在东莞
的民工潮不见了,很多企业招不够工人,2004年春节以后东莞缺工问题引起
媒体关注。尽管各方提供的缺工的具体数字有差异,但较普遍的看法是珠三
角企业缺工率约为lO%,即200万左右,东莞一地缺工就达100万以上。地
方政府有关部门出于各种考虑,尽量回避承认民工荒的存在,例如东莞市劳
动部门2004年2月份做过一次调查,显示当时缺工23万,而在7月8同东
莞市劳动局局长莫海明称东莞缺工远没有媒体此前报道的那么严重,称东莞
缺工只有20万,但是有关部门对这个说法表示怀疑,认为缺工20万这个数
字不过是“冰山一角”。如果缺工真的在100万以上,那么这对东莞经济发
展将是一个危险信号。东莞理工学院易宏举教授认为,如果民工短缺的情况
~直持续下去,那么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不得不面临两个选择:关门或者搬迁
到劳动力资源更丰富的地区去。
2004年8月中央电视台《央视论坛》曾专门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
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先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
英先生评论“民工荒”问题,指出,近一段时间以来,民工潮这个词突然被
另外一个词代替了——民工荒。在珠三角及东南沿海其他地区普遍出现了缺
苎主主查塑茎塑垄堕型兰些些一一
工现象,而且缺口非常大。2004年8月24日《参考消息》第16版以《中国
惊现“民工荒”的启示》为题转发了香港和部分国外媒体对中国部分地区出
现的“民工荒”的看法。
进入2005年,“民工荒”现象迅速漫延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就连西部地
区企业也出现了招工难问题。
鉴于2004年广东“民工荒”问题,广东有关部门取消了春节以后一个
月内企业不准招收外地民工的规定,但是截至2005年2月15日,通过铁路
到达广东的外来工比2004年同期减少7.6%,不升反降。2005年2月21日
中国农业信息网转载《第一财经日报》文章,指出福建今年缺工近百万,据
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透露,福建省不仅沿海地区,连部分内陆山区出现
了“缺工”现象。
长三角地区由于用工环境优于珠三角和闽东南,大批中西部省市农民工
弃珠三角和闽东南而选长三角,长三角“民工荒”问题相对后二者而言不那
么严重。2005年1月17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载文指出,根据有关
部门调查统计,山东烟台的“民工荒”缺口多达10万人。总之,“民工荒”
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
三、“民工荒”的成因
“民工荒”作为一个市场现象,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供给与对农村转移
劳动力的需求发生变化的结果,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结果,因此,
“民工荒”现象既是此前二十多年来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产物,又是国民经
济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对当前和今后国民经济尤其是部分地区产业结
构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挑战,因而正确地分析“民工荒”的成因,采取有
效的措旌积极应对这~客观现实,从而将“民工荒”转化为社会经济进步的
机遇,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一。从劳动力需求方面来看,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以前,出
于珠三角地区在全国率先开放,大力吸引外资,承接香港等地区产业转移,
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需要大批劳动力,而其他
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江西、湖南、四川、贵州、安徽、河南、湖北等
苎主主查盐茎垄垄垫壁量些些——
省份,由于经济市场化程度较低,非公有制经济不发达,大批农村剩余劳动
力需要转移,由于这一时期农村外出劳动力可选择的地区非常有限,大量中
西部地区农村外出劳动力涌入珠三角地区和闽东南和浙东南等地区,而广东
省则成为20世纪80年代末“民工潮”拍打的第一个省份。但是,从20世
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发展,全方位对外丌
放的格局逐渐形成,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尤其是国企三年脱困的基本完
成,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引进外资持续增加,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和
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先后实施,中西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为农村外
出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而且2003年以来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以及
农业税减免和农业直接补贴制度与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等政策的实施,农民来
自务农收入增加较快,部分外出劳动力返乡务农。20世纪80年代“东西南
北中,打-rN广东”的格局已不复存在,原来流向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
等地区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出现大规模的分流,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的地
区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二,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供给方面来看,正如深圳关注劳工问题的专
家、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博士指出的,由于人口出生高峰期已过,
每年可供给的新增劳动力呈逐年下降之势。他指出,如果以18岁为劳动力
进入市场的最低年龄,以28岁为劳动力进入市场的最大年龄,那么,
1992—2002年适龄的劳动力的上限是1964年,下限是1984年,这里面包含
了我国人121出生率最高的10年,而在未来的10年里,进入市场的劳动力年
龄上限是1974年,下限的是1994年,如果我们将1964.1984年的适龄劳动
力与1974-1994年的适龄劳动力作一比较,就可以清楚地发现,前者比后者
要多得多。1975年为人口出生率的转折点,1964.1974年出生的全部人13为
2亿7414万,百1975-1985年出生总人口不过为2亿1830万,两者竟然相
差有5584万人之多。并且一直到1990年,任何一个年度的出生人口,均要
少于1964—1974年。因此,20世纪劳动力“无限供给”的表象背后,有很大
程度上是因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高峰期人121急速增长的结果,而这不
可能顺理成章地推延到下一个10年乃至20年。9还有,从1999年开始的高
’‘劳工用脚投票深圳落选劳动力无限供给神话破灭企业何去何从?J
152
苎主主垒塑茎塑塑堕堂量苎兰
校扩招,短短几年时间,高校招生增加了几百万,这直接减少了农村中学毕
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数量,减少了素质较低的农民工的市场供给。这样,
由于出生率的下降导致的新增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和由于高校扩招使进入劳
动力市场的农村中学毕业生减少这两个主要因素,使每年新增适龄农村劳动
力的数量减少,直接影响了农村新增适龄外出劳动力的供给。在全国各地经
济发展对农村外出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农村新增适龄外出劳动
力供给的下降,是导致局部地区进而全国大多数地区出现农民工短缺现象的
重要原因。
第三,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方面,即全国各地对农村外出劳动力需求的大
幅度增加和新增适龄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减少。各地农民工工资的差异就成了
这些地区能否吸引和留住农民工的决定性因素。珠三角、闽东南等地区之所
以首先遭遇“民工荒”的打击,就在于这些地区的民工工资待遇过于低下,
失去了吸引力和竞争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9月份发布的有关农民
工短缺的调查报告显示,工资待遇长期低不平徘徊等是造成局部地区“民工
荒”的重要原因。珠三角地区12年来农民工月工资只提高了68元,佛山不
少企业外来农民工月工资10年前就已经达到600.1000元,但目前仍维持这
个水平。考虑到十几年来物价上涨,广东、福建等省实际工资水平甚至还有
所下降。目前广东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水平比江苏低160多元,这样低的工
资除维持自身生活外所剩无几,因此农民工“用脚投票”弃珠三角而奔长三
角等地根本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0
第四,除了工资待遇过低以外,珠三角、闽东南等地区用工不规范,长
期加班加点,劳动环境恶劣,农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等也是这些地区失
去用工竞争力,对农民工缺乏吸引力从而首先导致“民工荒”的重要原因。
党国英博士指出,从典型调查来看,农民工每天的工作时间一般在lO小时
以上,而且没有双休曰,农民工的劳动条件、生活条件、工资支付状况等,
要比其在农业生产领域差很多。¨这些地区那些民工工资过低、劳动时间过
hrp://www.nemfang‘:laily,com.cn/southncws(iwxy/200408250943mp.
”‘民工短缺:市场与厂商的博奕2)hnp://business..sohu,com/20041118/n223045167,shtm J “‘民工荒: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契机)hBp:Hwww.础corn.cn/GB/gu蚰diBrdl035/2683279 hlml
米源:南方都市报.
153
第七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
长、劳动环境恶劣、曾经亏待过民工的许多企业在这场“民工荒”中遭受打
击最沉重,以至于农民工无人问津这些企业。
第五,新生代农村外出劳动力与上一代农村外出劳动力有很大不同,他
们主要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旖以来出生的,基本上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初中
或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毕业以后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基本上没有从事农业
的经历,他们与城镇同样情况的青年几乎没有什么两样,他们基本上没有上
一代农民工那样的家庭经济负担,个人文化程度较高,对自己能力个性的发
展以及对维护自身权益的要求远远地超过上一代农民工。珠三角、闽东南等
地区许多企业、民工工资过低,随意加班加点、拖欠工资,劳动条件恶劣,
甚至采用一些打骂侮辱民工人格的管理方式,这些企业对这些新生代农村外
出劳动力来说毫无吸引力。
第六,珠三角等地区对农民工的掠夺性开发也是这些地区“民工荒”的
重要原因。许多企业招收农民工只限于18-25岁这个年龄段,而且更偏向于
使用女工,这个年龄段的农民工身体最好,最灵活,而且企业几乎不需承担
农民工任何医疗负担和养老负担。大量农民工年龄一大就被迫离开回到农
村。2005年两会期间,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参加湖南代表团的审议时大发
感慨,“农民工真不容易!”他说,矿井中下矿的80%是农民工。1 8岁的小姑
娘眼睛最好的时候到工厂干,干了几年眼睛就不行了,“怎么承认他们,怎
么给予他们合理的报酬?我们得带着感情看他们,善待他们。”12实际上,这
些私营和外资企业,是用最低的代价无耻地滥用和掠夺性开发利用了中国农
村劳动力中最精华部分的最宝贵的年龄段。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整天叫嚷
“技工”或“熟练工人”的缺乏,可是,技术工人或熟练工人是培养出来的,
锻炼出来的,尽管在这方面政府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是企业无疑也要承担
起培训员工的责任,把生手培养成熟手,把初级工培养成中级工和高级工。
因此,企业雇佣员工,有培训员工的责任,而仅仅使用18.25岁的劳动力,
不想承担任何培训费用,很难形成稳定的结构合理的优秀的员工队伍。滥用
和掠夺性开发农村劳动力最精华的部分,这是珠三角和闽东南等地区“民工
12‘中华工商时报:民工荒映射出了什么?’hRp:
/1www,people.eom.cn/GB/newr,/37454/37462/3235758.html.来源t中华工商时报.
苎主主垒苎茎塑生堕型兰些兰一——
荒,,的重要原因。实际上,企业如果雇佣年轻劳动力并把他们培训成技术工
人,企业与员工订立长期的而不是现在一年一签的合同,那么这些地区,不
会出现普遍的大规模的缺工现象。
第七,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造成大批农民工在不同地区之间摆动从而
使部分地区农民工大量流失产生“民工荒”的重要根源。发达国家工业化时
期,农村劳动力基本上是就近转移,迁居城市,而中国城市有一半左右的劳
动力,即农民工不是居住在就业点附近,而是不稳定地在很大的地域范围内
流动,真是世所罕见。一旦某些重大事件发生,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会给企业
发展带来巨大风险,也不利于建立公正的稳定的劳资关系,不利于劳动力素
质的提高。”
总而言之,“民工荒”的出现,是二十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
新阶段的反映,是我国各种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发生变化从而生产要素相
对价格发生变化的结果。由改革开放初期严重缺乏资本、劳动力严重过剩、
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迫切需要转移而外出转移地区选择相对较少,转变为资
本相对过剩、劳动力供给相对减少、各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对农村转移劳动力
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从而农村外出劳动力地区选择多样化,而这时的城乡户籍
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又;liil居4了农村外出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结构失衡。显
然,在农村外出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情况下,那些能够
创造相对较好的用工环境具有较高的用工竞争力的地区,便能够更好地吸引
和稳定农村转移劳动力。有竞争力的用工环境,包括较高的工资水平、八小
时工作制、改善劳动条件和生产安全状况、较好的生活条件、对员工的培训
和晋升、更好地解决外来工的居住和子女上学从而使农村转移劳动力能在城
镇长期居住下来、建立社会保险、切实维护外来工的权益等等。劳动者是生
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劳动者的积极性是企业经济效率的源泉。无论
什么企业,当绝大多数员工的切身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时,当他'f1]的积极性受
到严重影响时,企业的效率便无从谈起,突然的大规模的员工流失必然使企
业生产经营活动陷于混乱甚至中断,必然给企业造成沉重打击。珠三角地区
”‘民工荒: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契机》ht【p;/1www,pcople.COrn cn/OB/guan dian/1035/2683279.html.
来源:南方都市报
155
第七章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
等之所以最先受“民工荒”的沉重打击,就在于这些地区十几年工资水平几
乎不变、劳动时间过长、劳动条件恶劣、拖欠民工工资、损害民工权益等现
象的普遍存在,因而与其他地区相比,这些地区的用土环境越来越失去竞争
力,越来越对农民工失去吸引力,造成农民工的大量流失。
四、“民工荒”的影响
“民工荒”首先是一个市场现象,是农村外出劳动力的供给和对农村外
出劳动力的需求总量和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结果,是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
变化的结果。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的变化,必然引起要素价格的变化,要
素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便会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倾向产生决定性影响,
因而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企业劳动替代的技术创新倾向就会越来越明
显。但是,由于产品性质不同,市场需求不同,不同产业的企业在技术创新
的要素倾向上要受到许多限制,例如,生产鞋子,尽管已经采用了最先进的
设备,但是这种产业仍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
不能像大炼油、大钢铁等产业那样采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只使用很少
量的工人。如果产业技术进步短期内很难有根本性的突破,那么企业要想进
行正常的生产,只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劳动力要素价格,提高工人工资水平,
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员工培训,而不能再象以前那样掠夺性使用18—25岁
这个年龄段的劳动力精华部分,或者产业实行转移,转移到劳动力更便宜的
地方去。
就珠江三角洲地区来说,大量缺工的直接原因是珠三角地区外来农民工
工资水平十几年基本不变,劳动时间过长,劳动条件恶劣,工份事故频繁,
工资拖欠,外来农民工权益得不到切实维护有关。因此,珠三角地区应对“民
工荒”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工资水平,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加强劳动执法
监察,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取消各种歧视、限制外来工的不合理规定,加强
劳动力培训,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针对两千多万外来工的长期就业、居住、
生活问题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等等。同时,不失时机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珠
三角民工工资十多年基本不变,除了以上所说的各种原因外。更深层的原因
是珠三角过分依赖“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占广东外贸出口的近
苎主主垒塑茎塑查堕塑兰些些
70%。由于珠三角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实际上只不过是香港等地区的企业的
加工车间,品牌、研发和销售环节等高附加值环节为香港等地区控制,珠三
角许多企业仅仅赚取一点加工费,绝大部分利润流到香港等地厂商手中。因
而,在外部市场状况发生变化时,珠三角许多企业要想赚钱只能依靠压低工
资成本和恶劣的劳动条件来实现,以致珠三角许多企业上调工资水平的空间
也非常有限。因此,创立自己的品牌,加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能力,提
高产品附加值,更多地占有产品增值部分,是珠三角许多企业摆脱过去鄢种
仅仅依靠低工资和恶劣的劳动条件来提高竞争力的模式的关键。当然,在“民
工荒”的打击下,珠三角等地区企业将被迫提高工资水平,改善劳动条件,
缩短劳动时间.改善用工环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企业将会倒闭,
一些企业将不得不外迁,这都是很正常的。不失时机地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
调整,是珠三角等地区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从发达国家工业化历史来看,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工业化进程的主体,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城镇非农部门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
不断发生变化,但农村转移劳动力基本上没有成为工业化的障碍。同样,我
国在工业化过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
的转移,支撑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在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的时候,
竟然在出现了“民工荒”,这种现象只能解释为农民工对珠三角等地区十几
年来工资基本不变,劳动条件恶劣、劳动时间过长、掠夺使用农村劳动力中
最精华部分、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等的反应。实际上,越来越少的农村
劳动力能够接受这种恶劣的用工环境,正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表
现。如果一些黑心的私营业主也为此大叫“民工荒”,那实在是一件好事。
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愈发展,它就愈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
征的那些琐细的哄骗和欺诈手段。”“这些狡猾的手腕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
了,那里时间就是金钱,那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水平,其所以如此,
并不是出于伦理的热狂,而纯粹是为了不自费时间和劳动。在英国,在工厂
主对待工人的关系上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工厂主靠着对工人进行琐细偷
窃的办法来互相竞争已经不合算了。事业的发展已经不允许再使用这些低劣
的谋取金钱的手段;拥资百万的工厂主有比在这些小算盘上浪费时间更为重
箜±主垒塑茎量查垫塑兰些兰
要的东西要做,这些小算盘只对那些为了免于在竞争中毁灭而必须抓住每一
文钱的急需钱财的小生意人还有用处。“‘此外,企业规模越大,雇佣的工人
愈多,每次同工人发生冲突时所遭受的损失和困难也就愈多。”14在2004年
大规模爆发的“民工荒”中,那些亏待过农民工造成农民工严重流失而损失
数百万元订单的企业主,可能已经明白这个道理了吧。
总而言之,“民工荒”现象的出现是我国各种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发
生变化的结果,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反映。“民工
荒”现象的出现,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对国民
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对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等等,
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272-273页,人民出版杜,1972年5月第1版.
158
参考文献
1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12月第1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12月第1版.
【41《马克思恐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 979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
[6]《马兜思恩格斯选集》筇3卷,人屺山版社,1972年5)-J第1版.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l《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
【9】9《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l版.
[101《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l版.
【111《资本论》第3卷,人民山版杜,1975年6月第1版.
【121《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第2版.
[13】《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l版.
【141《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第2版.
【15】‘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6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lO月第】版.
【17】噩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12月第1版,
【18】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修订第3版.
【19】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62年12月第l版.
[20】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1月第l版.
【21]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人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l版.
[22】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杜,2004年
10月第1版.
【23]詹姆斯.布坎南《财产与自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24]1hJ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
【25]史蒂芬.霍尔姆斯凯斯.R.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一一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毕党悦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26】陈征李建平郭铁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纲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7月第l版.
【27]陈征等《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28】陈征李建平郭铁民主编《<资本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运用和发展》,福建
教育出版社。1998年lO月第l版.
[29]吴宜恭等《产权理论比较》,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159
[3 l】张兴茂《劳动力产权论》。中国经济山版社,2001年8月第l版.
[32]蔡畴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2爿第l
版.
『3313:利明《民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34]朱力《中国民工潮》,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351杨雪《欧盟共同就业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2004年7月二。-版.
[36]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办公室编《政府在就业工作中的职能定位》,中国工人出
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37]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和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第1版.
『38]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版.
[39]杨宜勇《中国转轨时期的就业问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
版.
[40]李培林《农民工⋯⋯一中园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山版社,2003
年4月第1版.
[4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编《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国劳动社会山版社,2003年1月第
1版.
[4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2002年:中国就业报告》,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
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43]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
【44】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5
月第1版.
[45]易宪容《扩展市场:经济繁荣的泉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46】《英美概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47]iJJ佑成《社会分工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第l版.
[48]徐向新主编《国民经济核算》,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4月第1版.
【49]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50]任剑涛《权利的召唤》,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5l】齐延年《人权与法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l版.
[52】复旦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编‘复旦人权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53】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编(2002年中国民办教育绿皮书》,上
海教育山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54】李静霞博士论文‘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的收入效应和分配效应》,上海财
经大学,2002年5月.
[55]曹艳红硕士论文《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北方交通大学,2001年.
[56】易中懿博士论文《农村城市化的经济学分析》,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57]徐林发搏士论文《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研究》,暨南大学,1998年.
【58]孙晓军《产权类型.典当与信用⋯⋯一兼论手、家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青年
思想家》,2004年第5划.
[59】孙晓军《深圳市府开了不好先例?》,《经济学消息报》,2004年8月6日第605期,
第一版.
【60]张奎良《平等:以人为本的基石》,《光明日报》,2004年4月13日.
【61]《人权入宪:中国人权发展规律的重要里程{iIi!》,《人民13报》,2004年3月15日,第
十版.
[62]《中国惊现民工荒的启示》,《参考消息》,2004年8月24日第16版.
【63】《土地问题已成农民维权抗争焦点》
http://business.sohu.com/2004121 7/n223529043.shtml.
【64】《开发区整治多达九成说明了什么?》
http://house.people.tom.cn/xinwen/article-04-05-029.3817.html.
【65】《无人愿上中专.技校我们将来还有工人吗?》
http://www.ehina.org.cn/Chinese/2001/Aug/52816.htm.
[661《全球化短缺》http://www.nanfangdaily.com.cr蝴/200503 10/zly91.200503090062.asp.
[67J《时代潮》,2003年第9期.http://www.snweb.com/gb/sdc/2003/09/a0901007.htm
[68】《劳工用脚投票深圳落选劳动力无限供给神话破灭企业何去何从?》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jwxy/200408250943.asp
[69】《民工短缺:市场与厂商的博弈?》.
hap:l/business.sohu.eom/20041118In223045167.shtml
[70】《民工荒: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契机》
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1035/2683679 html
[,l】《教育不公真是因为穷吗79.http://eul.com/20050205/n224254782.shtml
【72】《中华工商时报:民工荒映射出了什么》.
http://www.people.COIYI.cn/GB/news/37454/37462/3235758.html
173】《文汇报:农民工问题三议》
http://www.people.coin.cn/GB/newst37454/37461/3235646.html
【74】《李荣融:中央已经明确大型国企不搞管理层收购》《人民日报》2005年01月14曰
第6版.人民网经济频道.
【75】《长三角抢了珠三角的劳力资源?》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063/3248940.html
【76】《民工荒未退农民工加薪》,《人民日报》2005年03月24日第6版,人民网
[77】《民工的待遇企业的机遇》,《人民日报》2005年03月24日第6版.
htlp://politics.people.tom.en/GB/30178/3266288.html
16l
【78]《谁说劳动力成本低是中国的优势》
http://www.nmpx.gov.cn/gongzuoyanjiu/t20040712-21709.htm.来源:中国青年报.
【79]《广东产业升级能否抓住缺工机遇》
http:l/society.people.tom.cn/GB/1063/3251821,html
[80】《山东烟台:民工荒依然存在》.http://www.agri.giv.cn/llzy/t20050225-324596.htm
【8l】《招聘会部分行业招工难有技能的农民工更受欢迎》
http://agri.gov.1lzy/t20050228-325378.htm
【82】《广东东莞:应对节后民工荒企业火车站设摊抢工人》
http://www.agri.gov.cn/llzy/t20050303—328598.htm
[83】《月薪6000为何聘不来蓝领技工?》
http://www.southen.com/edu/zhixiao/xwkb/2002041 70786.htm
[84】《去年我国1.1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
htlp:l/www.people.tom.cn/OB/shizheng/1027,2499818.html
[85】《中青报:迁徙自由:户籍立法的终极目标》
http://www.people.com.cn/GB/news/37454/37450/3210240.html
[86】《李荣融: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问题在管理层收购》
http://opinion.people.eom.cn/OB/35560/3166226.html.来源:央视<<新闻会客厅>>
[87】《全总:1.2亿农民工遭遇不道德双重劳动标准》
http://www.people.oom.cn/GB/jingji/1037/3047537.html
【88】《农民工:产业工人新成员》.http:/1www.agri.gov.cn/llzy/t20040426-198455.h仃n.
来源:2004.3.30.1版《中国改革报》.
[89】《与时俱进的概括与判断》.http:/1www.farmer.eom.en/y-z/lldh/200410250449,htm.
来源:农民日报
[90]《信息时报:民工荒宣告劳力超廉时代结束》
http://news.163.com,05/0219/01,1CTU7KMA0001120U.htm
[9I]《入粤民工不增反减中国经济陷入低技术陷阱》
http://news.163.cOm,05,0219/05/1CU938LG000l 124T.html
【92】《超过1/3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工成产业工人主体》
http://www.chinagateway.eom.cn/Chinesetnews/8429.htm
【93]《华南观察:正视外来工流动中的新动向》,《人民日报华南新闻》2005年02月22
日第一舨.http://soeiety.people,corn.cn/GB/1063/3 191969.html
【94】《严查成就无数富豪的土地腐败》.http://opinion.people.com.en/GB/103673184159,html
[95】《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让最严格的措施落实再落实》
httr':/1www.people.COIII.cn/GB/jing]i/1037/2586938.html
后记
十几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流着眼泪读麦天枢《西部在移民》中的贫困素
描,农村,农民,一直是我多少年来的心中的痛。大学毕业论文是《论农村
经济与农民发展权》,硕士论文是《农户小额信贷担保机制研究》,现在博士
论文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有人说,现在的学者是在空
调房里制造各种无关社会底层的理论。我想,其实并非每一个读书人都是这
样的。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提出要研究“穷人的经济学”,中国大多
数的人口是农村入口,可以说,涉农的经济学是中国标准的“穷人经济学”。
马克思的经济学是人民的经济学,具有天然的亲人民性,是劳动阶级的“圣
经”。我很幸运地遇到了中国研究《资本论》久负盛名的陈征教授,几年来,
陈老师对我耳提面命,言传身教,使我在对《资本论》的理解和把握上大有
长进。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陈老师给我的教益难以言表,在此对陈老师几
年来的教诲表示深深的感谢。此外,还要感谢我的硕士导师、福建社会科学
院院长严正教授,以及李建平校长、郭铁民教授、李建建教授、黄家骅教授、
经济学院党总支杨立英书记。博士同学,廖小军先生、刘义圣先生、冯潮华
先生、游劝荣先生、程国栋先生、高一鹏先生、黄绍臻先生、阎晓东先生、
石淑华女士,相处融洽,感情深厚,拜幸运所赐,使我们成为同窗好友。最
属还要感谢我的年迈的母亲和家人,没有他们的支持,我的求学之路是很
难想象的。
163
2005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