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3462市场化、权力嵌入与竞争秩序——兼论中国市场化的“质”及未来趋势

尚翻大茅
.811771
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始名许秋起
年级:2002级
专业:政治经济学
研究方向:比较制』盅分析
论文题目:市场化、权力嵌入与竞争秩序
——兼论中国市场化的“厩’及来柬趋势
指导教师:何自力教授
完成13期:2005年4月
i,
h
r
· 1
E‘
j
,F,
二零零五年四月
㈣褥戳溺黼

摘要
近年来,中国喜人的经济形势令人们普遍认为,“循序渐进的”市场化改革创造
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为转轨国家提供了实践理性的成功范例。90年代后半期
以来,就我国经济市场化的实际水平,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一些学者
把中国经济成就归结为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大规模制度变迁,并
认为中国经济市场化水平已达相当程度:而另一些学者则较谨慎,他们认为,政府
干预的形式更具灵活性,直接计划的减少可能伴随其他干预形式的跟进。近来,有
关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际辩论重新兴起对中国经济市场化问题的研究“热”以及
对演化理性的渐进改革思路的再审视。另外,对政府主导下“循序渐进”的改革范
式的进一步思考,更主要的是源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诸多经济难题,诸如城
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拉大问题,宏观经济中有效息需求不足问题,经济结构失
衡导致的宏观效率问题,等等。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摸着石头过河”的演化理
性市场化的改革方式在解决存量改革问题、要素市场(金融、劳动力、土地市场等)
秩序、制度实施以及配套问题等方面明显遇到了严峻地挑战。在笔者看来,关于市
场化的真正问题是,目前形成的市场体系是不是同质的?决定市场化水平的关键因
素是什么?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经济市场化的本质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深
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作者认为,关于市场化“量”
的测度有助于考察市场化进程,但关于中国市场化“质”的研究、当前市场结构存
在形态的成因、市场竞争秩序建构的逻辑基础等问题的探讨于完善中国市场经济体
制更为关键。
本文论题的核心是市场竞争秩序的建构问题。作者在导论中评述了芝加哥学派
的竞争理论和可竞争理论;在本文二、三、四章,本文集中考察西方三位著名的秩
序理论学者(欧肯、哈耶克、布坎南)市场竞争秩序建构理论。作者发现三人思想
各有所长,也各有缺陷,尤其在法律秩序、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的互动关系方面。
这项研究困难较大,但笔者意识到可能是一理论创新之所。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
上,笔者洞悉到:竞争秩序制度范式存在三个维度,即经济秩序(竞争性市场的经
济调节方式)、法律秩序(特定的制度范式)与社会秩序。三个维度共存共生、相互
限赖。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秩序构建与演进观:经济秩序的调整过程本
.质上是三个秩序形态协调演进的过程a从制度系统论、竞争秩序制度范式以及竞争
_秩序制度范式三维一体的秩序观思考中国市场化体制转轨的最优路径,作者认为是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基本思路,可能成为本文的理论创新之处。另外,规范自
由主义的秩序观如何与中国民本主义的政治哲学、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的经济思想
相融合,构筑市场竞争秩序的中国模式(把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具体化),可能
漉为本文创新之所a
j’本文论证的重心是探索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规律及未来趋势。因此,关于竞
争秩序制度范式内部诸子制度要索的相互关系、功效特征以及经济秩序演进的规律
探讨成为本文的核心。本文第五章,从社会系统论视野,我们分析了三种秩序的相
童依赖性、整体互动性以及协同演进特征。作者认为,转型国家的市场化进程从外
在上看带有明显的制度菲均衡特征(体现为市场形态盼梯度效应、层次效应),从深
层上来看体现在法律秩序、经济秩序、社会秩序演进晌差异程度上。随着改革的不
断深化,经济体系中深层矛盾的出现,世界经济竞争加剧,可以预见,中国市场化
进程中秩序的建构很可能出现各种秩序协同演变的局面。当然,以本文的研究视角,
作者把社会权力结构的演变看作经济秩序演变的关键变量。在本文第六章,我们提
出,“中国的转轨经济学”本质上应是一种“社会经济动力学”,而社会的性质、社
会的权力结构直接决定“市场经济”的性质,权力结构的变动规律决定了市场化的
方向。在该章,作者对权力嵌入的经济学含义做了全面阐释,旨在探寻一种关于经济
秩序演变闯题的新视角。从本文第七章开始,作者分析重点开始转入我国市场化进
程中竞争秩序的建构问题。一方面用秩序理论解释中国的市场化进程的特征与存在
的问题,另一方面用转轨现实印证我们的秩序理论逻辑模型。本章作者分析了中国
的渐进转轨思路的固有缺陷与当前中国市场形态(秩序)的特征,提出了市场化问
题研究要“质”“量”结合的观点,认为市场化“质”的问题直接决定着改革的初衷
能否实现,而市场化“质”的问题也就是竞争秩序建构的问题。当然,本章的研究
目的还是阐述本文的核心论点,即特定的社会权力结构决定了经济秩序的性质,生
利性竞争秩序的建构离不开环形的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
在本文的收尾章——中国竞争秩序的建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作者提出,
竞争秩序作为一种理想的制度范式,本质上为一种组织社会经济生活的文明形式。
该范式以追求效用最大他的个人为客观假定前提;以由个人组成的平等、自由社会

为立论之基;以“爱你邻人,并且在他不愿接受干扰时,就不要去干扰他”为最低
道德伦理底线;同时,市场行为人相信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人性恶?值氢假说,在
以各种形式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有可能为他的同胞带来大量的外部成套。作者认
为竞争秩序的法治原则(经济制度法的基本原则、约束政府行为人的宪政秩序)的
构建体现为国家理性的伟大政治善举,通过尽可能中性的法律制度的不断改进,该
范式成为协调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桥梁。在笔者看来,竞争秩序的建构应成
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最终目标。
作为收尾章,作者首先从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法律秩序维度,阐述了竞争秩序
制度范式理论对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借鉴意义:其次,从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
经济秩序维度,即竞争秩序制度范式内部诸制度要素的相互依赖、互为因果、共生
共存、系统协调性功效的科学特征,作者提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应牢牢抓
住诸体制要素的整体协调推进、同生同演这一政策工具;最后,从竞争秩序制度范
式的社会秩序维度,我们探讨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谐和与张
力问题以及中国法治文化的模塑问题。作者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竞争秩序这一
良性的社会秩序能否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氛围下扎根与扩散,取决于中西两种文化的
融合、渗透、竞争。一方面,“以人为本”、“天下为公”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几千年
的文化延续绵延中保存了下来,足以说明此种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中
关于社会秩序浓厚的建构思想(~种森严的等级秩序),重德治、礼治、人治,轻法
治,这样的社会秩序必然与一种从上到下垂直的权力结构相融合。中国政治文化中
这两个特征与竞争秩序这一社会文明之间既谐和共生又张力明显。在本章,我们提
出,中国社会要想普遍分享市场经济带来的持久繁荣,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终
极目标,中国文化的大体——政治文化——面l临着向法治文化的变迁。
关键词:市场化权力嵌入竞争秩序
rII
Abstract
Recently,concerning the satisfactory economic situation of China people generally
consider that“sequencing”as all approach to marketization reform has created world—
famous“China phenomenon'’and provided a successful paradigm for the transitional
country.
Since 1997,experts and scholars have been studying fact level of marketization by
different visual angle.Some scholars attributed economy achievement of China to
large—scale system change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and made a
conclusion that marketization level of china economy had reached considerable degree,
however others were cautious to reckon that government’S intervening in economy is even
more flexible,and decreasing direct plan can go with else intervening form.
Lately,a international debate about the status of china market economy has made
economy marketization become a research‘‘hotspot'’and surveyed the approach of
“sequencing”again.
In addition,we more ponder this government’S leading transitional paradigm,as a
good many economic problems have been confronted、vitll.such as income disparity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shortage of efficiency general demand,unbalancing
economic structure,macro—efficiency,etc.With the reform incessantly deepening,the
reform fashion by evolvement reason will barge up against austere challenge in these
aspects,such as settling with deposit reform,facts markets(finance,labour force,land
laws,etc),market order,implement and linkup ofinstitution.
So,author considers that the pivotal issue about marketization is whether presently
forming markets are homogeneous,what key facts of deciding marketization degree are,
and what the essence of markefizafion is by behavior economics.Researching these
problems Can help US understand comprehensively the marketization COurSe in China.
Author think that measuring marketization Can help to review marketization course,but
studying the“qualitative”ofmarketization,the cause ofmarket formation,the logic base
of
constructing market competition order,etc,are more pivotal to perfecting market
economy system of China.
hy this paper,the core thesis is the construction of market competition o礤L In
introducfion,author reviewed competition theory of Chicago school and ap叠i'oving
competitive theory;then author studied three famous economists’(Ouken,Hayek,
Buchanan)competition order paradigm.we discover that each has his strong point and
limimtion,especially consist in the mutual relation among law order,economy order and
society orden This study has great difficulties,however author thinks that it maybe a
theory innovation problem.On the base of formers’studies,author discerns that
competition order system paradigm is being with three kind of dimensions.which are law
order,economy order,and society orden Three dimensions of competition order coexist,
accrete and interdependent,SO we bring forward 0111"theory view of order: adjusting
economy order is a process in which three kind orders havebeen evolving in line.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consists in pondenng the optimal path of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progress of economy marketization in china and perfecting market
economy system by systemic theory of institution,order theory of competition order
paradigm with three kind of dimensions.In addition,how order theory of liberalism
syneretize Chinese pantisocracy,socialism richness in common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tO
building China mode of market competition order.
Reasoning center of this paper is groping for the rule and future trend of the process
of China economy marketizafion.Thus,the barycenter of this paper is studying the
interrelation,efficacy characteristics among various institutions within competition order
paradigm and the mle of evolvement of economy order.In the fifth chapter,by society
system theory author will analyze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orders,such as
interdependent,whole interdiffuse and evolving in line.In transitional country,
non·equilibrium of system is obvious,while three orders are evolving at different
degree。With deepening reform and more contradiction in economy system,author foresees
that the complexion that three order are evolving in line is likely to appear in the progress
of China marketization.Certainly,with our studying angle of view,author think that
evolvement ofeconomy order is dependent ofpowerstructure ofsociety.
V
In the sixth chapter,author advances that Chinese transitional economics ought to be
“society·economic dy-namics',and that societal characteristics,societal power structure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market economy,and the rule of change of power structure
decides the direction of marketization.In this chapter,author comprehensively explain
economic signification of authority embedding,aim to explore a new visual angle
concerning evolvement of economy order.
In the seventh chapter,our analysis emphases shift to building competition order in
marketization course in china.One side,author applys order theory to explai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ssues of china markefizafion,on the other hand,we use transitional
practice to confirm Our order theory.In this chapter,author thinks that‘‘sequencing’’as an
approach to reform exists inhere defect,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rrent market
shape.Author advance a standpoint that we
should.research
marketization from
both”quality”and’’quantity”.Author considers that’'quality’’of marketization is equal to
building of competition order.Certainly,we have this study to expatiate the core issue of
this paper that characteristic ofeconomy order is dependent ofspecial powerstructure.
In ending chapter.author thinks that competition order as a perfect institution
paradigm is essentially a civilization form organizing society economy life.The premise
of this paradigm is’’economical individual”,and is baSed on an au pair and freedom
society.At the same time,market individuals believe in’'human nature evil’’in special
institution condition.Constructing law thought principle ofcompetition order is deemed to
grandeur political almsdeed.Author thinks that building competition order promise to be
finally target ofperfecting market economy system ofchina.
In ending chapteL firs@,from law order dimension of competition order institution
paradigm author expatiates this paradigm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nsummating china
market economy system;secondly,from economy order dimension of the paradigm,
author advance that during the rnarketizition reform of china we ought to firmly seize
the policy instrument of”harmony progress of various system”;finally,from society
order dimension of the paradigm,author discuss harmony and tension between Chinese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and the paradigm and moulding law culture of China.Author
VI
thinks whether competition order as a good society order CaD-take root and proliferate in
atmosphere of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lie on crasis,infiltration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tn this chapter,we consider that ifChinese people promise to
share in the long prosperity of market economy,achieve the ultimate aim(social richness
in common),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cardinal principle of Chinese culture)needs to shift
to iaw culture.
Key words:Marketization AuthorityEmbedding Competition Order
导论
本文为什么选择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竞争秩序的建构这一论题?作者对这~论题
的核心命题、研究角度以及论证路径是什么?这是在导论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
了较好回答、解释和说明这些问题以及相关附带问题,我们决定在本章安排如下四
部分内容:论题提出的时代背景:论题的研究现状、自己的研究视角与前入研究成
果的对接;重点阐释自己的研究视角与核心观点(包括基本假设、研究方法):本文
的篇章结构安排及内在的逻辑理路。
一、论题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一)论题的提出
自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改革开放已历时26年。在此期问,中
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并伴以大多数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003年中国GDP突破lO
万亿大关,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中国喜人的经济形势令人们普遍认为,“渐进
的”市场化改革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为转轨国家提供了实践理性的成功
范例。
90年代后半期以来。就我国经济市场化的实际水平,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
行研究。尽管对市场化的改革取向、经济市场化的涵义、经济市场化的一些基本特
征等问题的看法并无二致,但不同的研究视角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一些学者把中国
经济成就归为经济体制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大规模制度变迁。并认为中国
经济市场化水平已达相当程度1j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的竞争性
不断强化,政府越来越减少对企业的直接干预,而更着重子构建市场经济的竞争秩
序2;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教授又以中俄两国改革经验为例,强
调竞争对于市场经济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经验在于扩大竞争的
范围.而并没有将国企直截了当地私有化;俄罗斯改革失败的主要(根本)原因是
‘详见陈宗胜等著《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他们的测算结果是1997年中国得
市场化水平己达60%;而顾海兵的测度结果为中国市场化水平当时达到50%.10年后有望选到65%.见《中厨
竖济的市场化与非农化》一文,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1期。
。参见金碚‘中国工业的制度创新、组织变迁和政镱调整'一文,载《中国工业经济》|995年第5期.
实行了大规模的私有化,并没有竭力促进竞争,与中国的经验正好相反3。
而另一些学者则较谨慎,他们试为,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干预的形式更其灵活
性,直接计划的减少可能伴随其他干预形式的跟进。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胡家勇等人的测算,截至到1999年底中国政府各种收入(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
非预算收入、铸币收入、资本市场、金融控制转移)尚占当期GNP的30.5%4,如果
把国有资产存量、国有自然资源以及净增发国债考虑进去,分别考察其对当期GNP
的贡献率,政府支配经济资源总量占GNP比例这一指标值将非常之大。而据德姆塞
茨的测算,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政府部门实际支配经济资源规模一般不超过GNP的
45%5。由此可见,中国在市场化进程中,政府支配经济资源的力量还非常强大。这固
然与转轨期发展任务有关,但至少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经济市场化的实际水平。近
来,我国政府在有关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辩论中,市场经济地位得到了一些国家(新
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俄罗斯等)的认可,而西方欧美国家则持有异议。这重
新兴起对中国经济市场化问题的研究“热”与对演化理性的渐进改革思路的再审视。
另外,对“渐进的”、演化理性主导下的改革范式的进一步思考,更主要的是源
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诸多经济难题,诸如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拉大问
题、宏观经济中有效总需求不足问题、经济结构失衡导致的宏观效率问题等等。近
年来。中国基尼系数不断攀升,如果考虑到居民的各种隐性收入、实物收入以及城
市居民事实上的各种补贴,这一指标已达世界之最(李实等,2004),且呈持续扩大
之势。当然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是否有违改革初衷还不能成定论,但足以引
趁了政治家、经济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另一个既定的事实是,随着经济整体实力的
增长,初级市场的运转秩序渐趋成熟,中国演化理性的转轨方式在90年代后半期有
了突变,国有产权私有化的步伐大大加快,有学者称其为中国版“斯托雷平式”改
革(秦晖,2003),加之梯度层级式的市场体系以及政府公共政策运作过程中的制度真
空,令改革造成的社会外部成本飞速提升。这一认识可能提供了解释我国转轨过程
中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问题的新视角。中国市场化改革走向何处?必将伴随经济体系
中的深层问题成为研究2l世纪中国经济转轨的学者们深入思考的主题。
3斯蒂格利茨《促进规制与竞争政策:以网络产业为例》.载张昕竹主编《中国规制与竞争;理论与政策》,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参见罗德明主编《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l版,第18页。应与注意的是·
该羲据可能偏小,铸币收入的估算单位可能有误,详见本文第七章.
4参见德姆塞菠著t竞争的经济、法律和政治维度》,上海三联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89页·
导论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摸着石头过河”的演化理性市场化的改革方式在
解决存量改革问题、要素市场(金融、劳动力、土埯市场等曩秧序、制度实施以及
制度衔接配套问题等方面明显遇到了严竣的挑战。学者们对市场化的定量研究固然
有利于人们了解中国的市场化进程,然而在市场的实际运作中,社会权力关系对市
场活动的嵌入程度(集中体现为形形色色的干预形式)严重影响着市场化的水平。
因此,关于市场化的真正问题是,目前形成的市场体系是不是同质的?决定市场化
水平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经济市场化的本质是什么?对
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作者认为,关于
中国市场化“质”的研究、当前市场结构存在形态的成因、市场竞争秩序建构的逻
辑基础等问题的探讨十分必要。毕竟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在于理论科学的规范意义。
更为紧要的是,中国目前一些重大的经济难题(如上文所述)无一不与中国市场化
进程中多样性的市场调节形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6。笔者认为,中国经济市场化的
过程也是非中性的市场制度安排向中性的市场制度安排变迁的过程。如果说清晰的
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公平竞争则为市场经济的灵魂。市场化“质”的问题即竞
争秩序的构建问题。正是对我国市场化进程中形成的市场体系制度安排非均衡性、
竞争水平的差异性以及经济生活中诸多重大现实问题的长时间的深入思考,加之些
许理论探索的勇气,笔者提出并最终选择了《市场化、权力嵌入与竞争秩序》这一
论题。
(--)论题的研究现状
我们论题的核心是市场竞争秩序的建构问题。为什么提出竞争秩序这一理想的
制度范式?秩序建构的逻辑基础是什么?建构过程的一般规律是什么?带着这些问
题.作者首先考察了中外学者的理论贡献,在梳理、分析的过程中,努力把学者们
的研究成果向前推进一步,实现自己的理论观点与前人研究成果的衔接。
我们首先考察现代竞争的最前沿理论。由于我国已经加入WTO,市场经济运作
要考虑WTO的相关规则以及面临的国际经济竞争环境。我国市场竞争秩序的建构需
要放在国际学术背景中,尤其要考察有关竞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现代经济学对竞争理论的前沿探索是与竞争秩序有关的政府规制理论,目前已
经有较成熟的研究成果。经济学者一般认为,自由放任的市场体制已经成为时代的
‘见笔者《透析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权力嵌入现象》,载《当代财经》2004年第6期。
产物,政府规制正是为了解决大量的市场失灵问题,而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有三个
因素:外勰性、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势力(即经济垄断)。外部性与信息不对称廷瓷漭
生活的常态。一般认为,外部性根源于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利益冲突。人是
社会中的人,人们(包括人们自愿契约组成的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是普遍
联系且相互依赖的,个人行为几乎都存在外部性(正负外部性)。政府要解决的是比
较严重的负外部性,因此处理外部性问题自然成为政府规制的一项内容。按照新旧
福利经济学的分析,政府规制行为降低外部成本,同时也是社会经济福利增进的过
程,并用社会总福利函数来刻划。而集体选择理论则表明,政府规制行为是一种集
体选择的政治行为,在此过程中,受集体决策规则所限,也会产生大量的外部成本。
“在有政治因素卷入的地方,有时管制到头来是为管制行业本身的集团利益服务的”
7信息不对称是经济活动中固有的难题,它对市场交易构成了结构性障碍,直接影响
一个产业(市场)的兴衰。对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市场失灵,非常需要政府规制。市
场势力导致的市场失灵十分复杂,这源于市场势力产生的复杂因素(尤其是在不同
的社会秩序下,既有绩效竞争的因素,又有掠夺性竞争的因素),因此一直是竞争理
论争论的焦点。
经济学对竞争理论的研究成果目前影响较大的是芝加哥学派的竞争理论和可竞
争理论。20世纪60年代后期,信奉经济自由主义的芝加哥学派在批判哈佛学派的理
论观点过程中8,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组织竞争理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旌蒂
格勒(V.Stigier)、德姆塞茨(HDemsetz)、布罗曾(Y.brozen)、波斯纳等著名学者。
作为试图在传统微观经济学基础上根据最大化行为假设解释经济现象的学术研究中
心,芝加哥大学云集多位经济自由思想的经济学家,芝加哥学派也成为美国新自由
经济学的突出代表。其学术的核心思想是坚信市场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他们认为,
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经济绩效三者之间存在更为复杂的内在联系,并非哈佛学派
主张的仅是单向度因果关系, 绩效或行为决定了市场结构,丽不是相反。该学派重
’引自【美】小贾尔斯·伯吉斯著、冯金华译《管墙口和反垄断经济学》.序言,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3
月第1版。
‘哈佛学掘正是基于在20世纪初对自由放任经济学的正式反对而闻名。20世纪30年代哈佛学派经济学家爱德
毕‘张伯伦发表<垄断竞争理论》.这一理论深化了对“不完全”市场(处于垄断与竞争之间的情况)的分析.
张伯伦用结构来划分市场的体系后来成为有关市场理论教科书的基础。而该学派的另一重要经济学家爱德华-梅
舞则发展了经济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产业组织。拇森特别关心衡量市场结构的两个尺度:经济集中和进入障
碍·该理论也对行为和结构之间酌莱种关系感菇是,霹企图利用进入障碍来控制市场鹋战硌行为。哈佛学涯舶劈
罨T意味着,市场并不是一个自我调节的机制,并认为反垄断是医治市场造成的外部成率的药方。
导论
新解释了市场进入壁垒的概念,认为只要不存在政府进入管制,即使市场体系中存
在垄断经济势力和不完全竞争,长期的市场竞争均衡在现实中也是能够成立的。芝
加哥学派的竞争理论是一种动态竞争理论、潜在竞争理论,推崇市场自由竞争,反
对政府管制。这一理论成了美国主流竞争理论,并强烈影响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的
实施,大大减少了对垄断市场结构的干预。
与芝加哥学派的理论相似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由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
(W,J.Baum01)、帕恩查(J.c.1'anzar)等人提出的可竞争理论。可竞争理论不再把垄断
与完全竞争作为对立的两种市场形态,其研究逻辑大大丰富了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
释力。该理论认为,只要存在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市场进出成
本,潜在的竞争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条件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在该理论
看来,政府的竞争政策与其重视市场结构,不如重视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
而确保潜在竞争压力存在的关键是尽可能降低沉没成本。然而,如果接触到20世纪
30、4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瓦尔特·欧肯的经济形态学、竞争秩序理论,可竞争理论
只是其丰富的秩序理论的一小部分而已。
上述两种竞争理论的共同之处是论证政府开放市场是竞争实现的前提条件。但
他们在政策主张上有脱离经济现实的情况。例如,芝加哥学派的竞争理论把国家的
竞争制度仅仅限制在禁止和控制价格协议行为,忽视其他反竞争行为对于市场竞争
体系的存在。笔者认为,竞争行为不仅是一种效率竞争行为,市场本身是人们参与
经济生活的社会组织,市场体系是一个人们行为相互依赖的装置。在经济市场化进
程中,各种社会权力必然嵌入到市场体系中。因此研究转轨期的市场化问题、竞争
秩序的建构问题,现代竞争理论有其借鉴意义,但远远不够。目前,我国学者对我
国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以及产业组织的研究基本上利用两学派的政策主张9,而对我
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秩序建构的深层问题,尤其是市场竞争秩序的决定要素与演变
规律以及秩序的相互依赖理论研究较少,因此也阻碍了理论创新的空间。
市场竞争秩序本质上和一种权力分散、权力制衡的社会秩序相依存。随西方发
达国家社会秩序的不断演化,现代竞争理论已基本建立在比较成熟的社会秩序环境
9铡如.我国学者江小娟认为,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产业政策服务产业存在和发展的理由,但几乎所有
聍投资项目都能找到某种理由。诸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为政府过多的干预经济提供了余地。她提出从可竞争理论
墼思路滴整产业发展。例如对中雷电冰箱行业的分析.见张曙光主编《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上海人民出
j霞健,1996年。
的基础上。因此研究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中竞争秩序的建构问题,必须追述经济竞争
秩序的构建理论以及经济秩序演变的理论。改革碍放以考。西方秩序经济理论不断
传入我国。首先,译界把西方秩序理论大家的著作陆续翻译过来,再就是对西方学
者的秩序思想进行阐释评介性研究,最后是尝试用西方的秩序理论思想考察中国的
现实经济问题。在笔者的视野内,规范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流派的著作传入最多,也
最成体系。以哈耶克、布坎南、欧肯等人为代表,其代表性著作几乎都翻译过来,
为学者们系统研究其自由市场秩序思想扫除了语言障碍。对西方秩序理论阐释评介
性研究,诸如邓正来对哈耶克自由社会秩序理论进行的长期的持续研究;左大培、
沈越、冯兴元等对德国弗莱堡学派秩序理论的研究;韦森对西方秩序思想的两大体
系的比较研究;台湾学者黄春兴、大陆学者汪丁丁、唐寿宁等对布坎南、哈耶克宪
政秩序的研究:德国学者范伯格、何梦笔对欧肯、啥耶克秩序理论的研究;国内比
较经济学学科的奠基者之一张仁德等学者较早对世界上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经济体
制的比较以及对经济机制设计理论的引介性研究,他们对市场这一配置资源的系统
分解为五个子系统,抽象出市场经济的理想范式的基本特征,然后藉此评价国别的
市场经济模式;应用西方秩序理论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有何梦笔、冯兴元等人的研
究课题“区域竞争与要素流动”: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唐寿宁《个人选择
与投资秩序》则从不同的角度引入西方学者秩序思想研究社会、经济投资秩序问题。
然而,学者们对“秩序”的理解差异较大。概而观之,可归为三种。1.行为状态论,
一定规则下社会个人的行为秩序(状态),如哈耶克规则秩序下的行为秩序概念;2.制
度论或青4度系统论,意即各种规则的逻辑体系。如韦伯、哈耶克等学者所谓的法律
秩序”。布坎南的“制度集”的国家含义以及其强调的宪政秩序;3.经济调节方式论
(集中管理的计划调节与个人决策的市场调节),实际经济生活的各种“经济秩序”
形式(调节方式的总和),规范意义上理想的“经济的秩序”、竞争秩序11。综合学者
们的研究,笔者在第一章,提出“秩序是事物存在的一种可识别的可欲状态”。
本文第二、三、四章,作者集中考察了西方三位著名的秩序理论学者(欧肯、
哈耶克、布坎南)秩序建构理论。在对三人比较与综合的基础上,作者发现欧肯、
tG
1见马克斯·韦伯著‘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j,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页。又见柯
甄刚、史漫飞著《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73、]74页.
“见瓦尔特·欧肯著《国民经济学基础》,商务印书馆,]995年版.第305、306、307页。瓦尔特-欧报著《经
济政策的原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舨,第264、265、266页。
布坎南的秩序理论在对历史、现实的秩序运行深入考察后偏于建构理性;哈耶克的
思想比较复骜i既强调秩序的演化理性,又不抛弃建构理性,但反对对社会两签矗
建构。但在研读中,作者发现三人思想各有所长,也各有缺陷,尤其在国家秩序j
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的互动方面。这项研究困难较大,但笔者意识到可能是一理论
创新之所。三人的相同之处是都强调经济宪法的作用,坚持个人主义的方法论。应
该指出的是,哈耶克的自发秩序、耦合秩序、扩展秩序、规则秩序与行动秩序的关
系等强调秩序随社会实践自发演进似乎与其以自由为价值取向的经济宪法构建有向
左之处,“我不知道什么是社会的?”(哈耶克语)。而布坎南把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
假定、个人主义的分析方法引入集体选择领域从理论上批判了美国现行的民主,利
益集团作用下的制度安排的非中性,并受霍布斯、卢梭、斯宾诺莎等人的影响,基
于国家主观理性契约主义的认识理路,把研究中心放在构建宪政秩序上。而欧肯集
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与边际主义的理论演绎的方法于一体,采用特别强调抽象法,
勾勒出历史上存在的有限类型的秩序形态,对制度范式进行比较与综合,提出竞争
秩序这一理想的制度范式,构建了绩效竞争经济制度法的基本原则与调节原则。尽
管深刻地认识到经济秩序、社会秩序、国家秩序的相互依赖性,但遗憾的是,英年
早逝的他对国家秩序、社会秩序进一步研究留下了空白。应该说,三人都是从社会
理性的视野研究充分竞争、绩效竞争的良好秩序,或论证或构造制度框架,只是知
识背景,研究角度不同而已。需要注意的是,三人的思想演绎的前提都是把人类的
自由作为最高价值观,他们为保护个人自由和广泛的个人选择而建构理论,带有较
明显的价值判断偏向。但是,这与社会环境多大程度上和用什么方式来影响个人偏
好的科学解释是相容的。在梳理前人文献的基础上,笔者意识到:从经济理论、经
济实践上来看,规范自由主义的秩序观如何与中国民本主义的政治哲学、社会主义
的共同富裕的经济思想相融合,构筑市场竞争秩序的中国模式(把中国特色的市场
经济理论具体化)可能又是一理论创新之所。
诚如学者们所说,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大规模的制度变迁。中国经济体制走向何
处?是否有违改革的初衷?因之,关于经济秩序演变的理论研究成为本文的重中之
重。关于较成型的秩序演变的理论,有“演化经济学”和“新社会经济学”的社会
结构主义乜。在当代社会问题上运用进化方法的尝试大部分局限于对经济过程的研
2见笔者《经济演化理论的嬗变与融合》,载《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究,特别是厂商之间的竞争(Alchian 1950;Hodgson 1992;Nelson and Winter
1982;Vanberg,1989;Witt,199i>和组织生态学有关的问题(Hannah andFreemanl989):
或者是对于进化过程的一般性理论论述。提到社会进化理论,常使学者们联想到斯
宾塞、帕森斯、哈贝马斯等宏观理论家。进化术语本身则生发出生物竞争决定论、
功能主义论、目的论甚至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一些解释。这些进化学说也许定义为发
展理论甚至是个体发生理论更为合适(Dietz and Bums 1992)。这种分析强调文化与
组织的变迁,而且对变迁的描绘基本上是目的论的。相反很少考虑微观现象和特殊
的行动者,即使个体行动者被看作社会行为的激起者时,也很少对他们进行分析。
制度、文化和其他宏观社会力量往往成为关注的核心。在孔德、斯宾塞、帕森斯、
怀特(White)等人的著作中可以发现这种倾向。哈贝马斯、迪尔凯姆等人的研究也
带有类似特征。例如,哈贝马斯强调产生和更新文化的逻辑过程,更多的是有关发
展的观点丽非演化的理论。
我们认为,社会经济秩序的演化尽管带有自然生物进化的一些特征,但社会中
的人是理性的能动者,既有同质性,又有差异性,与生物的自然选择有本质的不同。
生物进化讲的是适者生存,但留存下来的生物生存权相生相克。而社会经济秩序的
演化意味着规则变异的产生、规则的传递和改造、选择其他有关规则系统的过程。
人的行为受利益与社会关系的影响,制度形成具有明显的建构特征,制度从形式上
来看是一规则集,本质上体现为权力博弈形成的利益格局。因此,社会权力结构主
义的理论观点似乎于理解市场经济秩序的演化意义更大一些,尤其是在社会不成型
的社会状态下。依结构主义学派观点,演化与演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u,世界各国的
经济体制都在演化,但少数国家才演化出较为理想的市场秩序,即所谓的经济演迸
成功。在笔者看来,市场本身是一种社会组织,其良性秩序的出现离不开中性的制
度安排,离不开公平竞争的人文理念,离不开社会权力结构变迁。
在大致可归为社会结构主义学派的学者当中,马克斯·韦伯一方面强调文化、宗
教伦理对市场社会理性形成的影响,论证了一种“理想的”、“精神的”模型;另一
方面韦伯更为重视各种社会共同体之间权力之间的博弈对经济市场化的影响;法国
历史年鉴学派老学者费尔南·布罗代尔强调市场出现的层次关系、市场之间的支持
“见汤姆-伯恩新《结构主义的视野:经济与社会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246、
247页。
与被支持关系以及社会梯级对市场形态的影响;瓦尔特·欧肯的研究重视经济、社
会权力,权办的集中与经济秩序的关系,晟后把阿题核妇魁为一国家法律秩序的规制
力量;奥尔森强调集体行动的逻辑规律,提出利益集团理论,重视压力集团对分配
财富的影响,从而影响市场形式与公共政策,其提出的压力集团理论尽管采用的是
个体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但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结构的动态理论。老制度主义者康
芒斯更重视交易形成的各种参与市场的力量,提出了广义财产的概念,不汉重视财
产的交换功能,而且强调人的相互依赖性以及财产的控制功能。应该说,这些研究
成果相得益彰,对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竞争秩序的建构与经济秩序的演变研究裨益颇
大。然而其思路凌乱,既需要整合更需要创新。
二、论文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论文的内容
本文共分九章。导论这一章主要交代清楚这样几个问题:论题提出的时代背景
及作者的写作背景;论题的研究现状,自己的研究视角与前人研究成果的对接;重
点交代自己的研究视角,包括基本假设与核心概念界定;论文的基本框架;本项研
究得出的一些基本结论。在该章,我们提出,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考察经济市场化
问题的本质,经济市场化的方向以及竞争秩序构建的逻辑基础,是本文的一条主线。
第一章,系统阐述“竞争秩序”这一制度范式的几个理论问题。第一,简要分析
经济机制的择优标准(信息问题、激励问题与社会公正问题);第二,社会经济系统
中的竞争和竞争秩序:第三,探讨竞争与秩序的辨证关系;第四,竞争秩序的研究方
法:制度范式,第五,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三种维度(规则秩序、经济秩序、社会秩
序)。在本章,我们提出“实证的经济秩序和规范的竞争秩序都由特定的社会权力结
构所支撑,正是社会权力结构的演进推动着经济秩序的变迁”这一理论观点。
在本文第二、三、四章,笔者集中研究竞争秩序的建构理论。第二章,我们分
四节阐述瓦尔特·欧肯的经济秩序理论与竞争秩序制度范式。首先考察了欧肯秩序
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随后,研究了欧肯解决经济学研究中的“二律背反”问
题的特别强调抽象法;继之,阐述了欧肯的经济形态学与经济权力思想;最后,作
为实证的秩序与作为规范的竞争秩序,分析了欧肯经济思想的最终政策主张。我们
认为,欧肯把经济秩序的完善问题归到经济政策的高度是对的,经济秩序形态的权
9
力分析法也堪称经典方法,然而,其理论从个人主义的方法论出发,对政府组织的
理性行巍霉设不甚合理,最终没有走出政府这一特定组织在集体理性与国家遵性之
间{{}徊的怪圈。
第三章,哈耶克的经济秩序思想:规范自由主义与文化演进主义的张力与谐和。
笔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哈耶克的秩序思想。首先阐述了哈耶克的规范自由主义中的
建构思想;其次深入研究了哈耶克的文化演进理论;最后分析了哈耶克宪政的政治
经济学。我们认为,哈耶克对经济秩序的分析,是基于他的从知、知之不多到必然
无知的科学知识观。我们研究得出一个确凿的结论:法律秩序,或者更一般地说规
则秩序,与社会模式或那些规则下的行为的秩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哈耶克思想体
系的一个中心论题,也是宪政的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哈耶克规则秩序与行为秩
序关系的研究以及规则系统整体演进的研究,为现代宪政政治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
研究范式。这也是我们把他归为秩序建构的理论六师的最终原因。然而,啥耶克对
竞争秩序的构建问题的考察,也是以规范个人理性的方法论为基础,对人类社会经
济生活中其他理性形式研究不够,例如集团理性、制度理性、社会理性等,尽管哈
耶克与欧肯、布坎南最大的不同是提出了文化演进理论,试图把社会秩序形成中人
的建构理性与演化理性结合起来(这又牢牢的根植于他的从知、知之不多到必然无
知的科学认知理论),但对演化的制度背景、特定的社会权力结构(在哈耶克看来这
似乎是演化的特定结果)对秩序演化方向的因果关系同样认识不够。因此,笔者认
为,其竞争秩序的构建思路有其固有的缺陷。
第四章,布坎南的宪政经济学:主观契约主义与国家秩序重构。我们首先考察
了布坎南经济秩序思想的研究进路;随后分析其公共选择理论的两大基石:交易经
济学与公共选择者“经济人”假定;最后阐述了布坎南的出于社会理性与国家理性
宪政经济学。我们认为,布坎南的经济秩序思想不仅仅是正统理论的拓展,更主要
是经济研究方法论的创新。然而,布坎南的宪政思想无疑也是以西方社会个人为价
值源泉作为理论演绎推理的起点,其对公共选择者的经济人性质的实证分析,只是
作为其宪政秩序的科学论据。尽管他注意到了理论的逻辑模型和实际操作模型之间
的区别,但对操作模型所需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在本章第四小节,作者在比较分析欧肯、哈耶克、布坎南三位经济学家的秩序
思想后,认为竞争秩序这一制度范式暗含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初衷,经济发展与国民
共同富裕的伟大战略构想,暗含城乡统筹的新发展观。并指出这一制度范式分析的
一些假设前提,本质上属集簿选择媳理想镭果。因此,竞争秩序这一制度范式带有
经济学者明显的理性设计性质,笔者以为经济理论的刨新性终其意义在于其科学的
建构性,任何经济理论必带有明显或不明显的价值判断色彩。竞争秩序的建构在笔
者看来,是政治家最大的“善举”,是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降低社会外部成本
的桥梁。
第五章,竞争秩序的结构及其特征。我们首先对法律秩序、经济秩序与社会秩
序等概念做了界定:随后分析竞争秩序制度范式内部子制度的层级结构及其相互依
存特征;最后,我们提出竞争秩序这一理想的经济秩序的三个维度的存在形式,并
解析了三种维度的相互依赖、整体互动与协同演进特征。当然,以本文的研究视角,
社会权力秩序的演变是经济秩序演变的关键变量。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带有明显的制
度非均衡特征,这不仅体现在市场形态的梯度效应、层次效应上,而且体现在经济
秩序、社会秩序、法律秩序转型演变的差异程度上。随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体系
中深层矛盾的出现,世界经济竞争加剧,可以预见,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秩序的建构
很可能出现各种秩序协同演变的局面。这也是本章的重大理论意义所在。
第六章,权力嵌入与竞争秩序的形成。作者分三小节展开论述。第一节,探讨
了权力嵌入的经济学含义;第二节,分析权力嵌入下市场秩序的形态;第三节,研
究权力嵌入下竞争秩序的形成问题。本章的基本分析思路是考察社会权力结构与经
济秩序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动规律,基本观点为竞争秩序的建构离不开对称的社会权
力结构。现有经济秩序是集体选择的结果,而集体选择的决策规则决定着秩序运行
的总成本,社会权力结构的演变决定着市场秩序的演变。
第七章,中国市场化水平的“量”与“质”。第一节简要论述了中国经济市场化
问题的“量”与“质”,提出了市场化问题研究要“质”“量”结合的观点;第二节
分析中国经济市场化的“量”的对立面:市场化进程中政府实际支配资源数量与市
场体系关系。我们应用秩序理论分析经济市场化的首要问题是观察市场与政府各自
支配经济资源的比重。本节是一个实证研究,利用政府各种年鉴数据和公开出版学
术刊物提供的资料以及对各种数据的统计处理,匡算出政府各种收入占当期GNP的
比例。我们认为,政府配置资源与市场配置都是一个集体选择的问题,二者比例在
于集体选择的决策规则。政府的集中决策本质上是少数社会代理入决策,在降低了
决策成本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外部成本(配置性、分配性成本)。政府的收入形式、
j{芟入总量与市场形态有直接的关系,市场本身也是一种毒控制的社会组织,两种社
会组织互动且相得益彰,完全由既定的社会权力结构而定;第三节分析中国市场化
的“质”:非均衡、非同质的市场调节形态与竞争秩序范式的背离问题。首先,我们
阐述了中国市场化进程中权力嵌入下菲同质的市场的特殊表现;进而对中国市场化
进程中权力嵌入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剖析。在本章,本文分析视角转入我国市场化进
程中竞争秩序的建构问题,~方面用秩序理论解释中国的市场化进程的特征与存在
的问题,另一方面用转轨现实印证我们的理论逻辑模型。该章的一个重要结论是,
市场化进程中竞争秩序的建构问题,是一个歧视性制度安排、非中性的制度安排转
向中性的制度安排的问题,即制度演进问题。通过绩效竞争的市场交易愈高,通过
集体选择达成配额交易制度愈具中性,市场化的“质”越好。我们研究的另一个结
论是,经济市场化、竞争秩序的建构问题本质上是一种集体选择的问题,集体选择
决策规则不仅影响政府行为的总成本(决策成本与外部成本),而且也决定市场运行
的外部成本以及市场化的实际水平。建构理性的“竞争秩序”这一制度范式可以等
同于布坎南教授的一致同意决策规则下的市场制度安排。该章总的结论是,我国目
前建立的市场体系是非同质的,下层市场发育渐趋成熟(尤其是一般消费品市场),
而市场体系的上层结构(金融市场中韵资本市场、信贷市场)则处于畸形状态:与
此同时,政府及其附属机构实际支配着相当规模的经济资源,与特定的市场形态之
间形成了高度的互补。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非中性的制度安排大量存在。笔者认为,
市场化“质”的问题直接决定着改革的初衷能否实现。市场化“质”的问题也就是
竞争秩序形成的问题。该章的作用既表明理论的重大现实意义,又在本文中具有承
上启下的作用。
第八章,中国竞争秩序建构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在本文的收尾章,作
者提出,竞争秩序作为一种理想的制度范式,本质上为一种组织社会经济生活的文
明形式。该范式以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个人为客观假定前提:以由个人组成的平等、
自由社会为立论之基;以“爱你邻人,并且在他不愿接受干扰时,就不要去干扰他”
为最低道德伦理底线。同时,市场行为人相信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人性恶”的假
说,在以各种形式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有可能为他的同胞带来大量的外部成本;
竞争秩序的法治思想(经济制度法的基本原则、约束政府行为人的宪政秩序)的构
12
建体现为国家理性的伟大政治善举,并利用尽可能中性的法律制度的不断改进,从
而成为协遇令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桥梁。笔者认为,竞争秩序的建构应菠菊中
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最终目标之~,市场经济的竞争秩序原则应成为中国市场经
济体制完善的指导原则之一。
作为收尾章,首先,作者从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法律秩序维度,阐述了竞争秩
序制度范式理论对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借鉴意义;其次,从竞争秩序制度范式
的经济秩序维度,竞争秩序制度范式内部诸制度要素的相互依赖、互为因果、共生
共存、系统协调性功效的科学特征,提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应牢牢抓住诸
体制要素的协调推进、同生同演这一政策工具:最后,从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社会
秩序维度,探讨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下社会权力结构的特征与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
谐和与张力问题以及中国法治文化的模塑问题。
作者认为,竞争秩序这一良性的社会秩序能否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氛围下扎根与
扩散,取决于中西两种文化的融合、渗透、竞争。一方面,“以人为本”、“天下为公”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几千年的文化绵延中保存了下来,足以说明此种文化的精髓;
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中关于社会秩序浓厚的建构思想(一种森严的等级秩序),重德
治、礼治、人治轻法治,这样的社会秩序必然与~种从上到下垂直的的权力结构相
融合。中国政治文化中这两个特征与竞争秩序这~社会文明之闻既协和共生又张力
盟显。在本章,我们认为,中国社会要想普遍分享市场经济带来的持久繁荣,实现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中国文化的大体——德治政治文化——面临着向法
治文化的变迁。
(二)关于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坚持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从实践中辨识经济现象,发现经济问题,
然后寻求对其科学解释的理论。研究问题时从具体到抽象,而作为研究成果展现时
又从抽象到具体。论文坚持对现有理论的现实批判思维方式,对理论的现实解释能
力高度关注。作者认为对理论的现实批判是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
第二,采用制度、制度范式等制度经济学对经济现象解释的独特分析方法。我
们认为,经济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集体选择的理论。这一思路可为我们提供
~种解释:对于独立的的个人利益,如何通过交易或交换的机制来加以协调。这又
源于经济活动中的个人的相互依赖性以及个体的差异性。市场本质上是一社会组织,
一种特定的审《度安排。个人在市场中的相互依赖性只是与集体行动中的表现形式不
同而已。况且,市场交易规则的形成本身就是一种集体选择。应当怎样构想国家这
一最大的集体选择单位?怎样构想社会?自然成为集体选择理论(集中体现为对制
度的选择)研究的前提。如果把集体看作一种有机体,集体变成一个个体,经济学
家则只需寻找那种激发独立的国家行为的根本价值模式或尺度。“个体”这一术语在
真正的有机体概念中没有多少位置,个人成了更大且更有意义的有机体的组成部分。
此时没有必要关注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建构桥梁的方式。然而在市场经济中,
经济主体个体化,自主决策,更强调个体利益。市场的哲学成了一种社会组织的哲
学,市场秩序是建立在如此经验的现实的基础上的:所有个人都不放弃个人私利,
而且对私剩的追求可能使各种社会组织派上用场。在分析市场化进程中集体季亍动的
决策规则、市场制度安排时,我们不同意有机体的集体概念。集体行动被视为个体
在能动地、理性地选择集体的而非个体的实现目标时,应当认识到个体参与集体行
动的差异性。当然,从规范的方法论来看,本文采取的分析方法是理性主义的,把
国家视为一种人造之物,国家这一制度集是可以改进的。鉴于以上思考,我们采用
规范意义上个人主义方法论与现实意义上“个人理性一集团理性一国家理性”社会
化的经济人假定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第三,探讨制度问题的制度系统论、制度范式的分析方法。例如,关于竞争秩
序制度范式内部诸子制度要素的相互关系、功效特征以及经济秩序演进的规律探讨
成为本文的核心方法。
第四,分析经济秩序及其演变问题的系统思维方法。从社会系统论视野,笔者
分析了竞争秩序的三种维度的相互依赖性、整体互动性以及协同演进特征。应用系
统思维,笔者分析了转型国家的市场化进程从外在上看带有明显的制度非均衡特征
(体现为市场形态的梯度效应、层次效应),从深层上来看体现在法律秩序、经济
秩序、社会秩序演进的差异程度上。随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体系中深层矛盾的出
现,世界经济竞争加剧,可以预见,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秩序的建构很可能出现各种
秩序协同演变的局面这一问题。当然,以本文的研究视角,作者把社会权力秩序的
演变看作经济秩序演变的关键变量,提出了权力嵌入分析方法。
在笔者把竞争秩序制度范式阀题理解为集体选择闫题后,秩序阊题裁不单单是
法理学家认识意义上法律制度的逻辑体系问题,尽管法律秩序于竞争秩序建构十分
重要。法律秩序的建构与实旃论其根本,在于接受一种平等自由的人文理念,“爱你
g&犬,并且在他不愿接受干扰时,就不要去干扰他”应成为最低的道德伦理标准。
追求个人私利是人之天性,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丽是需要作
为一个客观事实来接受。我们坚持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影响个人行为的要素,一
是经济利益,二是依托于各种社会组织的社会关系。从理性个人的效用最大化假定
出发,良好的市场秩序建构必然涉及社会权力结构的变动,随便假设社会结构形态
于竞争秩序建构是不合适的。因此,关于竞争秩序的建构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规范
问题,从实证的角度,应该运用秩序相互依赖理论、秩序演变理论中社会系统论的
整体思维模式,否则这一问题是解释不清的,尽管我们的研究只能是初步的。
三、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有待深入研究之处
(--)论文的创新之处
在作者看来,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首次用制度系统论、制度范式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竞争秩
序的构建问题。作者提出,竞争秩序作为一种理想的制度范式,该范式内部子制度
要素既具有一般法律制度系统的层级特征,同时诸制度要素相互依赖、互为因果、
共存共生、整体协调演进特征。制度的绩效只有放在制度系统内,才能充分发挥出
来。作者基于此种理论认识,提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应牢牢抓住诸体制要
素的协调推进而不是“循序渐进”、同生同演这一政策工具。
第二,引入社会系统论的思维方式,首次阐述了经济秩序存在与演变的三个维度,
即法律秩序、经济秩序、社会秩序。解折了竞争秩序这一理想的经济秩序三个维度
的基本特征。作者从社会系统论视野,分析三种秩序的相互依赖性、整体互动性以
及协f司演进特征。作者的结论是,中国市场化进程从外在上看带有明显的制度非均
衡特征(体现为市场形态的剃度效应、层次效应),从深层上来看体现在法律秩序、
经济秩序、社会秩序演迸的差异程度上。随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体系中深层矛盾
的出现,世界经济竞争加剧,可以预见,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秩序的建构很可能出现
各种秩序协同演变的局面。
第三,论文提出研究市场化问题的“质”“量”结合的观点,认为对市场化“质”
的问题的探讨至关重要。论文最先剖析了市场化“质”的内涵,较为全面地分析了
中国市场化进程中“质”的问题。作者提出市场化的“质”就是竞争秩序的建构问
题,而社会的性质j社会的权力结构直接决定“市场经济”的性质,权力结构的变
动规律决定了市场化的方向。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第一次提出“权力嵌入”的概念,
并对其经济学含义做了全面阐释,旨在探寻研究经济秩序演变问题的新视角。
第四,从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三个维度的理论视角,提出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
完善的基本思路。作者认为,规范自由主义秩序观如何与中国民本主义的政治哲学、
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的经济思想相融合,构筑市场竞争秩序的中国模式可能成为一
项理论创新。
其他一些开创性的观点散见于论文的各章节,不再表述。
(二)论文有待深入研究之处
本文的重心在秩序的构建与演进的理论方面,阐释了一种社会系统论视角的秩序
观。然而,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具体完善(诸如目前问题对多的金融市场、土
地市场、劳动力市场)的深入研究方面开拓不够,尽管本文第七章所做实证分析已
经大略地描述了中国各市场地基本特征。在此.笔者只能提供这样一种思路,这些
特殊市场竞争秩序的研究需要放到制度系统,特别是社会大系统,以及经济秩序的
三个维度的理论下来考察。由于论文写作的时间关系,这些至关重要的现实秩序问
题,只能留待于作者以后的研究工作。
墨二兰茎王塞兰垦壁塑壅蔓塞塑丛尘堡垒塑望
第一章关于竞争秩序制度范式酶几个理论问题
每一个社会都受着两种相对立的危险的威胁:一方
面是过分讲纪律与尊敬传统而产生的僵化,另一方面是由
于个人主义与个人独立性的增长而使得合作成为不可能,
因而造成解体或者对外来征服者的屈服。一般来说,重要
的文明都从一种严格和迷信的体系出发,逐渐的松弛下
来,在一定的阶段就达到了一个天才辉煌的时期;这时,
旧传统中的好东西继续保存着,而在其解体之中所包含着
的那些坏东西则还没有来得及发展。但是随着坏东西的发
展,它就走向无政府主义,从而不可避免的走向~种新的
暴政,同时产生出来一种受到新的教条体系所保证的新的
综合。自由主义的学说就是想要避免这晕中无体止的反复的
一种企图。自由主义的本质就是企图不根据非理性的教条
而获得一种社会秩序,并且除了为保存社会所必须的束缚
以外,不再以更多的束缚来保证社会的安定。
——罗素
市场竞争秩序本质上和一种权力分散、权力制衡的社会秩序相依存。公平竞争、
绩效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思想。然而,市场经济不是“天然”产生并持续存在的
制度,不是先天稳定和谐的制度,恰恰相反,它是一个在历史进程中非常容易支离
破碎的构成物。市场经济的决定性对抗力量是权力(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经济体
系中竞争机制也因此受到失衡的权力结构的影响和破坏,正是权力结构的失衡造成
了社会的不公平和经济的不平等。正是基于对经济现实的这一深刻洞见,竞争作为
~种经济行为,需要制度的约束。“竞争秩序”14这一制度范式是经济学家建构理性
的产物,是协调市场经济中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理想的集体选择装置,暗含一些
重要的逻辑演绎前提,带有明显睢理主义的制度建构性质。然而,经济理论的创新
,二————.——..——————..——————————————.——一
强争秩序由德国经济学家瓦尔特-欧肯在其经典著作中最先提出。在它看来这一“经济的秩序”应成为经济制
度法的基本原则。欧肯采用独特的特别强调抽象分析法。提炼出历史上经济调节的秩序类型,包括决镱权力集中
的集中管理经济(家庭经济与计划经济)和市场交换经济(表现为有限的25种市场形态或经济秩序),各形态反
既盼是经济权力的结构特征。欧肯受德国基督教秩序思想以及德国传统人本主义自由哲学(洪堡、康德哲学)的
孽响-提出竞争秩序这一理想的秩序形态,在笔者看来,这既是一种理想的经济秩序、社会秩序,又是一种建构
苎会理性的制度范式.在德文看来,竞争一词本身就含有公iE、公平之意,与德文秩序(Ordnung)结合起来,
!鲁公正之意自然蕴涵其中。没有公正秩序的竞争在这里已不能称其为竞争了,似乎称剥削、剥夺更合适·竞争
苎为统一公平与效率的重要手段,在该词组中居核心位置,丽秩序的重要性在于提供了竞争的形式t因此竞争秩
,F的实现完全依赖于一整套维持公平竞争的制度,这也就成为欧肯的经济政策的原则。
——一一一——星二里差士塞兰垦!型壁堕苎笪些尘翌丝塑星
性终其意义在于其科学的建构性,任何经济理论必带有明显或不明显的价值判断色
彩15。一、谁笔者看来,这一制度范式暗含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初衷,经济发展姆鼠民共同
富裕盼伟大战略构想,暗含城乡统筹的新发展观。竞争秩序的建构,旨在协调个人
利益与社会利益,自然成为政治家最大的“善举”。在本章,笔者将阐述这一制度范
式的理论支撑、核心概念以及三种维度。
第一节经济机制的择优标准:信息问题、激励问题与社会公
正问题
经济机制设计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正在迅速成长的新领域。简而言之,它
所讨论的问题是:对于给定的~个社会目标,能否并且如何设计一个经济机制以达
到既定的社会目标。一般说来,机制设计需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信息问
题;二个是机制的激励问题(也就是积极性问题),三是社会公正问题。当然,严格
说来,帕累托最优问题有别于社会公正问题。
一般认为,这个理论是赫维茨(Hurwicz)在20多年前创立的。然而,该理论
的产生最初是由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机制可能性的争论引起的。说的更明确一点,
是与制度范式经济合理性的论证分不开的。本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有一场非常
‘p
著名的论战,即所谓的“社会主义”大论战。它由米塞斯的怀疑主义挑起,试图证
明社会主义在理论上行不通。该阵营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米塞斯和哈耶克,他们批评
社会主义,不是针对社会主义的社会目标,而是认为社会主义不可能获得维持经济
运转的信息。论战的另一阵营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兰格和勒纳。他们认为即使在社会
主义条件下人们仍然可以利用市场机制。在数学上可以证明这种机制所导致的分配
是帕累托有效的。他们所建议的是一种分散化的社会主义经济机制,或者说是市场
社会主义经济机制,旨在解决信息问题。但是兰格的这种分散化社会主义机制本身

又产生了激励问题。该经济机制从理论上产生了帕累托有效的资源配置,最终没有
解决激励问题(也就是积极性问题,它与经济责任制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经济实践
‘j:————————————————一
: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释可参考哈耶克;‘经济学、科学与政治学》一文,《哈耶克论文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
般社.2001年9月第1版,415、416、417页。
18
一一苎=塞茎王墨兰垦生型鏖蔓苎堕些±墨堡塑里
上还是不能成行。
经济机制的信息问题(不考虑谁有权力,掌握什么信息等问题;也不考虑人的
自利行为是否和社会目标一致)ii是指对于某个想要实现的社会目标,人们总想找到
一个既能实现某个给定的社会目标又具有尽可能小的信息空间的机制。赫维茨等人
证明,没有什么经济机制,它有比市场竞争机制更低的信息空间的维数,并且产生
了帕累托有效配置。乔丹(Jordan,1982)也证明了市场竞争机制是难一的利用最少
信息并且产生了帕累托有效配置的机制。
经济机制的激励问题,即在所制定的机制下,个人占优策略的理性选择是否达
到社会理性的帕累托最优(有效)目标。广义的讲,假定主代理者(中央机构)有
一个价值标准,或有一个社会目标(可以是帕累托配置的集合,或是在某种意义下
的公平资源配置集合,或是个人理性配置集合),那么每个参与者(消费者、企业、
家庭、基层机构等)是否有激励按照这个目标去做呢?换句话说,主代理者应指定
什么样的规则才能使社会中每个成员的自利行为的实际结果与给定的社会目标一致
呢?或者说,应设计什么样的机制使得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社会达到了既
定的目标昵?这是机制设计理论的核心问题。
经济机制的社会公正问题一是指普适中性的制度框架下.经济参与机会开放性,
实现公平竞争、效率竞争(即第一层次的社会正义);二是指处于人道主义的社会救
济(第二层次的社会正义)。
笔者认为,从机制设计理论来看,能把三个问题统一考虑的就是竞争秩序制度
范式。竞争是该范式的核心问题,通过充分竞争、公平竞争的机制设计(制度安排)
旨在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社会目标。
第二节社会经济体系中的竞争与竞争秩序制度范式
一、人之认知理性局限性与作为“发现”“创新”过程的竞争
知识问题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构造性问题,是一个与我们相伴随、不可能完全解
决的问题,因为人类在开发、验证和应用知识上只具备有限的能力。人类社会的多
数难题都与知识问题(知识的有限性、知识的分立性、知识资本排外性等)有关,
第一章关于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几个理论问题
如资源的稀缺性问题、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决策信息的不完备导致的
计划失败、度量技术的缺陷引致的财产权不清问题,等等。知识的不足或利用不恳
制约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由被保留在人脑中的符号和关系构成,既可以
书面、口头交流,也可以由“诀窍、技能”等只能默会不可言传的形式保留下来。
人们的绝大部分知识来自与他人的相互交往以及思想和资产的交换。认识论作为哲
学的分支之一,已成为一门探察人类如何获得知识和传递知识的学科,它关注人类
知识的性质、起源、范围和界限。笔者认为很有必要探讨竞争机制与知识之间的关
系饰。
彼得·德鲁克在90年代初就曾指出:知识社会的价值原理将极大不同于传统社
会的价值原理。知识社会将不再强调劳资双方的对立冲突,那里只有“知识者”与
“无知识者”的差别。言外之意是知识在现代社会入的生活中起着举是轻重的{乍用。
应该说,德鲁克的感觉部分是真实的,我们冷静的观察这个新的世界,就不难发现,
事情正在起变化。在知识社会,最为关键的是知识的生产、传播、更新的周而复始
的过程。现代竞争集中体现为技术知识的创新,而技术的创叛背后正是制度的创新,
制度的创新与扩展在很大程度上又离不开制度竞争。笔者认为,最有助于解决知识
问题的手段就是竞争机制。
首先,竞争的本质是知识创新;在经济领域,价格竞争迫使经济主体降低各种
成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导致生产技术、企业管理和交易制度方面的知识创新。
产品性能方面的竞争促使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创新。哈耶克就把竞争看作一
个发现著利用某些事实、知识的过程,认为竞争对子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无可坯疑妁
作用。他正确指出了经济竞争与科学手段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发现与实现
具体且暂时的目的相关的特定事实的方法,而后者则在于发现“一般性事实”的东
西。亦即表现事件之闻常规性的事实,啥耶克不仅将竞争看作一种发现探索的过程,
还将视作发展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经济主体不断寻觅着尚未被人们利用的机会,
并且~旦发现了这些机会,其他人也可以利用这些机会。竞争的这种作用在高度发
达的经济制度中尚且十分重要,对于那些竞争一直处于不活跃状态,尚存在大量的
潞搿攀罴蒸一一耄|}一一一一一爨一篾熬-:l~‰呐一~i慧鼢
——.—— 墨二兰茎王壅兰苎!型塞蔓苎竺丛全墨丝塑里
末为人们所知的机会的低度发达的社会(underdeveloped societies),就更是如此。如
此看来≯一个凰家未加利用的机会越多越广,它得到发展的可能性也可能越大。在;聚
多情形下,高增长率不过是一种证明人们在过去无视或忽视这些机会的证据而已”。
第二,竞争机制:有效运用和协调分立知识的制度安排。我们关注的知识问题
有两个维度,其一是如何运用分散在生活于同一时代无数个人的分立知识这一横向
问题;其二是受惠于先辈的经验这一跨时间的纵向问题。正是在认识到个人所掌握
知识的有限性以及存在形态的分立性,哈耶克才得出了“只有依赖于普适的规则而
非个别的命令,存在于组织中无数分立的个体中的知识,才能得以运用,知识根本
不可能为一个中央当局所收集和拥有。”这一重要结论(Hayek 1964:9)。哈耶克指
出,“摆在一个竞争的社会面前的问题,不是我们如何才能发现懂得最多的人,而是
如何才能把不计其数的懂得特别适合于某一特定工作的专门知识的人,吸引到该特
定工作上去。””恰恰是这样一个自发的竞争过程,才创造了什么是最好的和最经济
的看法,才保障了知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并使之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个体决策者
要在竞争中获胜,他必须充分、有效地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而在另外的经济环境下,
个体没有必要的动力和压力来搜寻有益的知识或者有效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19。
二、社会经济体系中两种形式的竞争
在正统派经济学里,不论是古典自由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都把“自由
竞争”看作一个受法律所束缚的非常人为的概念。所谓的自由是法律下的自由,是
晗耶克所谓的“否定性”自由,决不是生命意义上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意志,因而此
种竞争也带有极强的规范伦理色彩。当然,规范经济主体自由竞争的法律规则是否
可以被有意识地和按对我们有利的原则进行改进,对于如此重要的一个问题,尚无
定论,也很少有人作系统的研究。达尔文主义的学说则讲的是一种全体规模的自由
竞争。在这种竞争中,胜利属于和成功的资本家极相似的动物。在某种意义上,达
尔文的学说是马尔萨斯人口论对全体动植物界的应用。因此,正统经济学家所赞赏
”【英】哈耶克:《作为一种发现过程的竞争》,载《哈耶克论文集》。邓正来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杜.2001
差?月第1版。第456--458页。
::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贾湛译,北京经济学院:-H版杜1991年版,第90页。
”【德r路德维希-艾哈德即认为;“凡没有竞争的地方就没有进步,久而久之就会陷入呆滞状态。使每个人只
番僳持他已有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不想作出更太的努力——而这种努力是促进国民经济繁荣的一个极重要的园
焉·”路德维希·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53页.
一一一墨二苎茎三塞兰垦堡型壅蔓苎塑些全墨堡塑望
的竞争和达尔文宣布为进化原动力的生存竞争有一个重大区别。达尔文学说中的竞
争不是受法律限制的竞争,没有什么限带4蔡庳鄙手段的规则。在竞争中利用社会权
能、尤其是利用国家这一特殊组织违反经济学家心目中公乎竞争的规则,不能排除
在达尔文学说讲的那种竞争以外。事实上,虽然达尔文是一个自由主义者,然而达
尔文的“适者生存”若被人们彻底消化了,会产生一种和尼采的个人权力意志哲学
或工具主义的社会权能哲学极相似的东西。
经济竞争过程中,社会权能的存在以及分布的不均衡,导致了对公平竞争的各
种形式的限制。从整个社会来看,可能消弱了竞争的广度和强度,减少了社会机会,
但从竞争个体来看,又是一种“达尔文式”的竞争手段。从限制的性质来看,竞争
限制手段可归为两类:一是对竞争的私人限制;二是对竞争的政治限制。两种限制
竞争的手段都不同程度上带有分利性质,二者都可归为控制不同的经济主体参与市
场的能力,或j}H用经济权力或利用政治权力。关于竞争的政治跟制较之私人艰制,
情况更为复杂、隐晦。政治代理人集团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谋取私利的团体,通过
管制市场和限制市场进入机会,形成一种凭借社会权能形成的典型的分利性“竞争”。
当然,在一些场合下对市场的干预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这又可理解为中性的制
度安排。然而在多数场合,政府出于各种目的,对市场管制阻碍了潜在的竞争者,
增加了市场参与者的服从成本,限制了契约自由。象市场管制这样的非中性的毒4度
安排,如果只是起到分利的目的,也许并不会成为问题。但这类规则的激增很快就
会使多数企业家的认识能力不堪重负,从而不币4于知识的运用,经济的整体创新能
力将大大下降。
两种限制竞争的手段(达尔文式鲍竞争)常常战略联姻,外在的表现为特定社
会权力秩序下的非中性的制度安排。关税、生产特许权、价格双轨、对私有产权的
备种非中性的干预形式都是如此。以社会理性、知识增长、运用与创新的视角,打
遗竞争系统、维护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理应成为公共政策的核心任务之一。
第三节制度与秩序的辨证关系
如果说经济机制设计理论的核心是在~定社会目标下制度范式的选择,竞争秩
一苎=兰叁三塞兰垦生型壅蔓茎塑些尘望堡塑墨
序本身就作为一种追求的社会目标,该目标的实现需要保障充分竞争的制度范式。
制度、秩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为了较好阐述我们晦观点,,海必要厘清两个概念的
含义。。
一、“制度”概念
制度学派中的“制度”两字,在笔者看来,有双重含义。一是表明它关注的焦
点为制度这一基本研究对象;二是对制度的研究显示出一种与主流经济学根本不同
的研究范式(方法)。
制度学者对“制度”有不同的定义,主要在于不同的研究角度。从形式上看,
制度是指那些人们自愿或被迫接受的、规范人类偏好及选择行为的各种规则和习惯。
规则(显性制度)包括法律、规章以及政府政策等等;而习惯(隐性制度)则多指
文化传统、风俗、禁忌、道德规范等等。相对而言,新制度经济学家更重视“界定、
保护私人或集体财产权利密切相关的种种规则和习惯”(科斯,1980 7德姆塞茨,
1967)。从形成过程看,“制度可视为集体理性选择、变动的结果”。譬如,老制度学
派的创始人凡伯伦给出的定义是“生活习惯、主流的生活方式”,哲学家、社会学家
罗素认为“制度是在传统与创新之间不断变动的信念”。经济学家青木昌彦也主张“制
度可视为经济社会生活中人们多次博弈形成的共有信念”等等。从制度影响、效果
来看,制度体现为权力博弈形成的利益格局。康芒斯把制度理解为“集体行动控制
个人行动”则考察了制度的本质特征,集体理性约束个人理性:布罗姆利(Bromley)
受康芒斯社会经济体系中“三类交易”的影响,将制度视为对人类活动施加影响的
权力与义务的集合。这些权力与义务中的一部分是无条件的和不依赖于任何契约的,
它们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不可剥夺的;其他的权力和义务则是在自愿基础上签定的
协约。马克思、韦伯则把制度理解为界定人们利益格局(生利与分利)的显形或隐
性社会关系。另外,霍奇逊(Hodgson)认为,制度是通过传统、>-3惯或法律约束的
作用力来创造出持久的、规范化行为类型的社会组织。艾尔斯纳(Eisner)则把制度
.理解为一种决策或行为规则,后者控制着多次博弈中的个人选择活动,进而为与决
策有关的预期提供了基础(Eisner,1989)。
一j 应该说,这些定义在某种程度上都有科学之处。然而,不论把制度定义为什么
:?(“人们博弈的规则”,“主流生活方式”、“共有信念”、“界定利益格局的工具”,“集
:謦选择的结果”、“社会组织”),制度都离不开一种社会控制力量。笔者认为,康芒
堕二皇叁!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几个理论问题
斯的理解抓住了制度的本质特征,把制度精确的定义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
一语道破了纬蠊的真谛。制度的成文不成文、显性隐性、适用范围、效率如何、控.
制程度如何等均为其属性。控制自然需要一种社会力量、社会权力。人的行为受仓
人利益与社会关系的双重影响,制度形成具有明显的“精心建构”特征。制度从形
式上来看是一规则集,本质上体现为权力博弈形成的利益格局。
从事物的表象来看,社会经济秩序的演化意味着规则变异的产生、规则的传递
和改造、选择其他有关规则系统的过程。关于这一过程的精彩描述、诸社会制度形
式之间的关系及其转化,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做过较为详细的阐述。韦伯把社
会制度的演进本身看作为一种动态的理性发展过程。具体说来,即把社会制度的演
进理解为从个人的习惯到群体的习俗,从习俗到惯例或习惯法,从惯例到“制度化”
的法律规则这样的一种动态的逻辑发展过程。我国一些学者基于这一认识,认为“只
有把社会制序放在其自身的建构(formation)、驻存(self-persistence)、演进(evolution)、
扩展(extension)和变迁(change)的内在逻辑演进过程中,才能阐释或者说理论再现其
内在构成、机理以及其变迁的路径”(韦森,2001,P.146)。笔者认为,从形态上辨
识出这一制度演化的逻辑过程意义重大,但对演化规律的认识更为重要。要理解这
一点,需要对各种制度形式的共性牢牢把握。在我们看来,老制度主义者康芒斯把
制度定义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堪为经典。见上文笔者对制度概念的评述。
二、秩序:作为事物存在的一种可识别的可欲状态
对秩序概念的理解,秩序经济理论学者尽管有很大差别(分别强调秩序这~人
类生活现象的不同方面),但还是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
第一,行为状态论。从无序到秩序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相对描述,秩序是自然界
或人类存在的一种可欲的良好状态。诸如经济学者出于理论演绎需要假想的“霍布
航丛林”这一人类生存混乱无序状态;作为社会分工良性状态“隐喻”的自然界蚁
巢中井然秩序;斯密“看不见的手”协调的市场交换秩序;哈耶克对秩序的定义及
其他一再表述的一定规则下的行为秩序。“秩序是事物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
纷繁众多的各种因素彼此相互联系,使我们可以从我们所熟悉的部分空间或时间来
得出对于其余部分的正确期望,或者至少使我们有可能得出正确的期望。”20
~。’。’_‘_。,。_-_______.--——_-___。I___●。_。___——一
。参见哈耶克: 《法律、立法和自由》,第105页。
第一章关于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几个理论问题
第二,制度系统论或制度集合存在状态论。诸如马克斯·韦伯法学逻辑推理意
义上的法律秩序定义(逻辑严密规则兼容的法律陈述系统),“法律的着眼点,或更
确切的说,法学教义的着眼点,着重的是法律陈述的正确意义:这些陈述的内容构
成了一种秩序——一种被看作是对特定人群的行为有规约作用的秩序...为此目的,
法理学家在假定了法律陈述之经验有效性的前提下,审视每一个陈述并试图以下述
方式来规定每一陈述之逻辑上正确的意义,即:把所有陈述都看成是可以组合在一
系统中的,这个系统在逻辑上是圆融贯通,不存在内在矛盾的。这种系统就是法学
意义上的‘法律秩序’。””:瓦尔特·欧肯设计竞争秩序得以实现的“经济制度法的
基本原则”这一规则系统;哈耶克以人类自由为普适原则的宪政的规则秩序:布坎
南出于西方个人主义、人本主义伦理价值观设计的宪政秩序等等。从本质上来看,
都属于“应然”规范理性意义上的规则系统。另外,我国学者韦森把西方institutions
翻译为中文“制亭”,认为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制度形式(习惯、
习俗、惯例、惯例法、传统、社会规范、政府制定的法律等)。在我们看来,这一译
法本质上是一定社会状态下“制度的集合”。按照对人的行为约束力量的程度当然可
以排“序”.但调节入行为的各制度形式并不是一个逻辑严密有序的制度系统(详见
上文评述)。
第三,经济调节方式论(集中管理的计划与个人决策的市场)。例如瓦尔特·欧
肯运用特别强调抽象法,抽象出“经济秩序”这一概念。人类历史上多种多样的经
济生活都是在~定的经济秩序下展开,而一定时期一定区域的“经济秩序”即经济
调节方式的总和,“根据经济秩序,即经济调节方式⋯⋯”22欧肯对经济过程的调节
方法橛括为三种:国家中央部门调节、莉益集团调节和竞争调节。历史上存在多种
由集中调节经济过程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秩序,也存在着由许多企业和家庭计划和决
策对调节经济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经济秩序。不是集中管理经济秩序占主导地位,就
是以市场经济的调节方法决定着经济过程的秩序。而市场经济的调节方法要视个别
经济活动是否形成垄断、部分垄断或类似的利益集团而定。在把秩序定义为可识别
的经济调节方式后,欧肯区分了经济秩序和经济的秩序的概念。“经济秩序”这个词
在欧肯看来.是一种个别的、实证的给定的事实。它是实现了的各种调节形式的总
:参见马科斯t韦伯;c经济、诸社会领域及其权力》.第l、2页。
一参见瓦尔特·歇根著;《经济政策的原则》,第194页.
——一苎二兰茎量塞兰垦壁型堡蔓墨塑凸尘堡堕塑星
和。而经济的“秩序”则作为符合人的和事物的本质的“应然”秩序概念;这意味
着那种在其中存在着适度和均衡的秩序——在中世纪形成酶奥尔多(。rdo)秩序观念。
欧肯的秩序概念不仅是用来观察经济主体的行为状态;一更强调状态存在的经济社会
环境的可识别模式。正是这些可识别的经济秩序形式(欧肯所谓的“经济形态学”)
决定了受其调节的入的行为状态。当然,欧肯的经济秩序概念也是一个经济调节方
式“集合”,各种调节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钱形成良好的整体秩序。而对各种经
济秩序分析概括抽象出的竞争秩序在欧肯看来则是一种可欲的经济秩序。在回答何
谓竞争秩序的秩序政策时。欧根写到:“竞争秩序的经济政策目的就是要给市场制订
一些条例,使经济过程的各个部分都能充分纳入其中。每个农民、工业家、手工业
者或工人,也就是每个企业和每个家庭都应当自主地规划,自主的经营。经营者不
是执行指令,而是为他们自己的劳动力、生产资辩和资金寻找他们认为的最佳用途,
也就是说,家庭和企业不是从属若系,而是防作关系。⋯⋯存在消费自由。但没有
随心所欲的决定竞争规则或经济过程运行形式、市场形式和货币体系的自由,这恰
恰是秩序政策的特定领域。””欧肯把经济秩序理解为经济调节方式虽堪称经典,但
笔者以为,领会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立场的经济秩序定义对秩序的相互依赖性会有
更多的启示。
在对秩序的含义做了考察后,我们认为,秩序应作为“事物存在的一种可识别
的可欲状态”来看待。当然这一状态的可欲性既是一个实然的问题,又是一个应然
的问题。
三、制度与秩序的辨证关系
近年来,我国学者韦森把“institution”翻译为“制序”,认为英文“institution”
主要含有“the established order by which a119thing is regulated”的意思,它既有“制度”
(rules and regulations,即有规章、规则和约束)的含义,也有“秩序(order,BP--种
事态“stade ofaffairs”)的含义。他把两个中文词“制度”和“秩序”相加而删去中
同的“度”和“秩”两字,从而组合成“制序”这个词,并认为“制序”这个词的
禽义大致等于中文的“制度”加“秩序”。当然,韦森承认严格说来又不如此。在笔
滞看来,韦森注意到“institutions,,一词的复数形式,但对制度与秩序二者的区别与
琵————————————一}冶见瓦尔特.殴根;《经济政簟的原则》,第204页.
———————————————————————苎二兰—堑墨量垦壁型壅蔓茎塑些尘里堡塑曼
相互联系认识上有模糊之处。在上文中,笔者论述到,韦森的“制序”应理解为“制
度的集合”,当然该集合中各制度元素是有一定的排列顺序的。尽管如此,“制度集i
舍”和“制度系统”的概念尚有很大区别。据笔者理解,西方“秩序(order)”~词
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实然的“秩序”,即事物存在的状态;二是理性规范的“秩序”,
即事物存在理应如此的本质“秩序”。
经由上文对制度和秩序两个概念的剖析,笔者认为,秩序作为同类事物存在的
一种特定状态,自然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可作为对事物研究的一种有效工具。正
是在此种意义上,秩序区别于制度。独立的个人无所谓秩序,特定地域存在的社会
群体才构成一定的社会秩序。单项的制度元素也无所谓秩序,制度集合或制度系统
才形成规则的秩序。
二者在本质属性上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却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社会制度从
存在形态上来看,本身就呈现一种“秩序”(规则秩序或制度系统),该种“秩序”
既可表现为“实然”的秩序(制度集合中各元素的存在状态),又可表现为理性逻辑
下的“本质”的“应然”秩序:~定的社会制度形成一定的行为秩序(行为状态),
特定的行为秩序要求特定的制度安排;而制度作为具有约束力的规则、规范,本身
不能独自存在,而要依托于特定的社会权力秩序(社会权力的结构状态),而一定的
行为秩序(譬如竞争),本身就是权力秩序的一部分。
第四节竞争秩序的研究方法:制度范式
“范式”一词最先由库恩提出24。库恩解释“范式”多与科学共同体联系在一起。
一种范式是,也仅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包括共同体共同拥有的
全部承诺、“一组特定的信念和先入之见”。“共有的研究主体和研究方法”等。而制
度范式,应理解为制度经济学者基于一定的价值观,一定的哲学基础,在特定理性
演绎下制度各元素如何组合的研究模式,强调制度的整体性、系统性。在笔者看来,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与《必要的张力》两部著作中,“范式”成为库思讨论最多的概念。据他解释,一种含
义为综合性的,“科学共同体”成员共同承诺的衷西,·无需证明,就成为指导研究工作的前提。包括理论的认同。
语言工具的认同,研究方法的认同等:另一种含义指“范例”,即共同体成员用相同或相似的范例来验证理论。
————一——一苎二童差王耋呈壁垒型堡堕茎塑丛全墨堡塑里
马克思首创制度范式的研究模式,系统阐述了社会制度的演进规镎;米塞斯、哈耶
克毕生在论证规范自由主义的制度范式;欧肯则具体论证了制度范式内部各制度元
素的相互关系,并从经济政策的高度探讨如何实现特定的制度范式;而布坎南的宪
政经济学更是沿用制度范式的研究模式。当然,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奈把熊镀特、波
拉尼也归为制度菹式的研究大家”。
竞争作为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一种广泛、普适的状态,能否形成一种可欲
韵社会秩序?什么样的秩序才能促进竞争?正是在此种意义上,笔者把竞争秩序理
解为制度范式a竞争秩序的核心在于依托一套中性普适的制度系统(竞争与秩序之
洄的桥梁在于普适性的制度),保障经济实体的充分竞争、公平竞争。一方面,以竞
争的手段达到秩序的目的;另一方面,依靠秩序政策。打造一种制度范式,规范参
。1与竞争的主体a
竞争秩序制度范式暗含一些重要的立论前提。该范式从社会理性的视野研究完
全竞争、绩效竞争的怠好秩序或论证或构造制度框架,制度逻辑演绎的前提都是把
人类的自由作为最高价值观,为保护个人自由和广泛的个人选择而建构理论,带有
较明显的价值判断偏向。但是,这与社会环境多大程度上和用什么方式来影响个人
褊好的科学解释是相容的。
誊掌
竞争秩序作为一种理想的制度范式,终其意义为一种组织社会经济生活的文观
形式。以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个人为客观假定前提:以由个人组成的平等、自由社会
荧立论之基;以“爱你邻入,并且在纯不愿接受干扰对,就不要去干扰他”为最低
道德伦理底线。同时,市场行为人相信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人性恶”的假说,在
豁各种形式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有可能为他的同胞带来大量的外部成本;竞争秩
;|筝的法治思想(经济制度法的基本原则、约束政府行为人的宪政秩序)的构建正是
黔体现国家理性的伟大政治善举,并利用近可能中性的法律制度的不断改进,从
黪为协调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桥梁·本文第二、三、四章,作者将集中考
蓬酉方三位著名的秩序理论学者(欧肯、哈耶克、布坎南)竞争秩序建构的理论。
霹赢最磊丽百面;,第。朋.
——.————————』坠羔堑塞墨鳌壁型塞苎苎塑些尘塑望堡墨
第五节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三种维度
竞争秩序制度范式作为一种集体选择的理想结果,然而一旦把秩序形成理解为
集体选择问题后,秩序问题就不单单是法理学家认识意义上法律制度的逻辑体系问
题,尽管法律秩序于竞争秩序建构十分重要。法律秩序的建构与实旌论其根本,在
于接受一种平等自由的人文理念,“爱你邻人,并且在他不愿接受干扰时,就不要去
干扰他”应成为最低的道德伦理标准。我们坚持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影响个人行
为的要素,一是经济利益,二是依托于各种社会组织的社会关系。从理性个人的效
用最大化假定出发,良好的市场秩序建构必然涉及社会权力结构的变动,随便假设
社会结构形态于竞争秩序建构是不合适的。因此,关于竞争秩序的建构问题不仅是
一个经济规范问题,从实证的角度,应该运用秩序相互依赖理论、秩序演变理论中
社会系统论的整体思维模式,否则这一问题是解释不清的。
从社会系统论的视野,竞争秩序存在三种维度:即经济秩序、规则秩序和社会
秩序。在我们看来,竞争秩序这一理想的秩序形态,从规则秩序的角度来看是一套
中性的制度安排,或一个协调的制度系统;从经济秩序的角度来看,强调经济主体
的充分竞争,价格机制发挥理想的资源配置作用,旨在实现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的
双赢结果,同样是现实经济秩序中经济调节的~种“理想类型”;从社会秩序的角度
来看,它要求相互制衡的社会组织力量以降低社会分利医素的社会权力结构。竞争
秩序制度范式一方面融会了西方冲突对抗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把其界定在一套中
性的制度框架之中,同时带有浓厚集体主义的伦理色彩。这与西方以权力制约权力、
以社会制约权力,充分保障个人权利的法治文化、权力平衡的社会秩序是一体的。
一方面以经济主体的充分竞争保证经济权力的社会平衡,另一方面以民主宪政的政
治秩序、扁平的社会秩序保障中性的经济制度法的基本原则。本文第五章,笔者将
阐述三种秩序的相互依赖性、整体互动性以及经济秩序演进的整个社会秩序共同演
进特征。当然,以本文的研究视角,作者把社会权力结构的演变看作经济秩序演变
的关键变量,在本文第六章详细阐述这一理论。
————————————————』壁—亘查堑:堕堂塑丝壹壁垒里塑兰塞璺墨壁型壅堕塞——————————————————————————————————————————————二_=:二===二==
第二章瓦尔特·欧肯的经济秩序理论与竞争秩序制度
范式
瓦尔特·欧肯是20世纪40年代德国经济学中“弗堡学派”的领袖。该学派为
战后西德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艾哈德实行的社会市场经济提
供了理论依据。今天,在集中管理经济崩溃以后,欧肯的著作在世界范围越来越引
起人们的兴趣,这不是偶然的:欧肯在西欧被视为“社会市场经济”思想之父,1945
年以来,西欧各国政府一再聘任他为“市场经济的权威辩护人”[Ludwig Erhard语】,
国内学者的一般看法是,佛莱堡学派是一个有较严格意义的“教学和研究团体”,专
指30.50年代在弗莱堡大学工作的、并追随欧肯和伯姆的新自由主义学者。而且一度
认为以欧肯为代表的弗菜堡学派是予国家社会主义统治时期在书斋中剑造出来的,
该派学者往往沉湎于自己所崇尚的自由主义的理想“天国”之中,听任思想按经济
学家自己的逻辑自由发挥,因此其自由主义秩序政策主张具有脱离实际的特征“。言
外之意是该派秩序政策理论从总体上讲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在政治上的可行性不大。
在这里,我们必须指出,经济体制理想模式和实际经济体制演化本来就不是一回事。
经济体制的理想模式是出于社会理性的经济学家头脑中逻辑建构的结果,而实际的
经济秩序却是在个人权能以及社会权能博弈的结果。正如欧肯所说,人类历史上的
实际经济秩序尽管形式多样且在不断演变之中,但本质上有其共同的东西。欧肯正
是采用自己独特的“特别强调抽象法”,创立了经济形态学,提出了指导经济实践的
“竞争秩序”这一制度范式,并深刻的认识到这一范式的渐进性与艰巨性。我们认
为,研究欧肯的秩序思想,不要把目光仅仅放在他主张的竞争秩序的建构原则与调
节原则玎,尽管这十分重要,而且要注意他的经济学方法论以及研究经济问题的认识
4见沈越著《德国社会市场经济评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30.31页。
“歇肯在对经济秩序的各种形式以及各种经济政策安排做了全面分析以后,提出了自己理想的制度范式“竞争
秩序”的建立性原则和调节原则.详见欧肯著《经济政蟹的原则》,李道斌译。上海人民出版杜2001年版.第
16、17两章。哈耶克对此给以了高度评价:“如果我盯1不想为那些弊大于利的措始承担责任的话,那么承认这种
知识的限度就极为重要⋯...我们对经济政策措施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只应当以这些措施的一般性特征作为
我们的指导,而不应当以它们对某些人或某些群体产生的特定影响作为我们的依据.......这种态度很可能被一
些论者当作一种恪守僵化原则的教条做法加以批评.然而.这种指责却不应当把我们吓住;相反。我们应当自蠹
舳接受这项指责,因为原则乃是我们能够为解决政镱问题所做的最为重要的贡献..⋯就经济政策而言,原则实
际上是我们必须贡献的全部.”见《哈耶克论文集》中‘经济学、科学与政治学’一文第433-434页,邓正来编
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欧肯的经济制度法的基奉原则弓『用频频
出现,然而也为经济政策实践中实施效果向题而产生了怀疑,笔者认为,殴肯提出韵原则仅作为一套中性的制度
曼刳},实际上是对公共选择问题、宪政秩序的早期尝试的结果,而各种从内部阻断寻租动力的实质性改革仍步厦
】0
——.一——墨三皇曼堡箜:坠堡塑丝蔓壁壁翌堕兰塞兰墨壁型堕堕苎
理路。正是这些使欧肯的秩序学说光芒四射。
第一节欧肯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欧肯在大学学习的时候,历史学派正统治着德国大学中的经济学教学。他早年
学术活动曾按历史学派的方式从事过经济研究。但是,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们在经
济学领域从事研究的目的和方法都不能令他满意。欧肯经济学研究问题意识特别强
烈,不满足于概念体系的逻辑推导,而是直面现实经济问题与经济现象。在这方面
欧肯更多地借助于胡塞尔的哲学思想28。正是由于历史学派成员不能解释第一次世界
大战后德国的通货膨胀这一经济事件的原因,导致他转向经济理论的研究,同时在
一些出版物中批评了这~学派。通过写作和教学,他对复活经济理论的研究兴趣作
出了突出的贡献。欧肯作为弗莱堡学派的领袖,与当代新奥地利学派的两大宗师米
塞斯和哈耶克一起成为二战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著名代表,尽管学理有些差异,
但在经济学理论上他们都是门格尔和庞巴维克的后人,在经济学方法论上都是对奥
地利学派经济思想的扩展。在历史学派与奥地利学派长期的方法论争论过程中,欧
肯集二者之长(历史学派的方法欧肯没有完全抛弃。而是择其菁华,选择了历史上
不同时期经济调节的秩序形式,力图建立一套把历史的研究与经济理论的研究结合
起来的系统的方法)于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方面有了重大突破,提出了特别强调抽象
法,对经济学中理论与历史的关系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说明,从而为二学派方法论之
争作出了公允的结论。
西方传统的个人主义的自由哲学一直是欧肯经济研究的哲学基础,其哲学思想
罐艰,这也是学者们对其进行批判性考察的根本原困。不过欧肯的秩序理论是一个体系,采用的是制度范式的研
咒方法。他的《国民经济学基础》问世于194,0年的德国,出版后立即在德国经济学界引趁轰动,4年之中连续
出了4版。连当时著名的德国经济学家都说,此书使他对经济学的萌自程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我看来主要在
t其经济学的方法论独特魅力——教好解决。二律背反问题”.遗憾的是,X-学说的丰富内容和科学的方法论价
但至今投有传播开来.欧肯的核心著作之一《经济政策的原则》.初版于1952年,尽管在德国己多次再版,却至
?擞有一个英译本。就连制度范式研究的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科尔亲受>-j惯思维的影响,也险些忽视了欧肯的著
作.
n一
啦肯的经济形态学分析工具、经济秩序、经济的秩序诸概念深受胡塞尔哲学观点的影响。胡塞尔“理性的现
幕学”正对应者欧肯的“竞争秩序”,。内容和对象“对应歇肯的经济秩序。读者可参阅胡塞尔著:《纯粹现象学
遇论》,第四编,“理性和现实”.商务印书馆,1996年北京。
3】
—————————————————』生至生j型塑生生型塑童垦生翌堡皇壅兰鏊壁型壅苎塞
避康德、洪堡影响较大。欧肯坚持认为,经济科学产生于经济政策这一事实,因此
经济学家在提出理论时运用了包括着所有的人或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价值判断和捶准!
街表述。他的经济思想中带有强烈的自虫平等民主等伦理色彩。欧肯不仅对经济学
中的意识形态,而且一般地对权力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性分析。他不仅将哲学家尼
襞和海德格尔”,而且也将马丁路德的唯意志论、法国哲学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视为反对自由的非理性的传统。他把古典的、现代的经济学都作为其著作的前提。
藿要的是,欧肯深刻认识到,解决现代工业社会问题的基础必须更加广泛。对他有
堑大影响的学者如罗马的哲学家斯托·阿塞捏卡、法国启蒙哲学家蒙田、孟德斯鸠
和社会学家洛伦茨·冯·施泰因。对他来说,同哲学家埃德蒙·胡塞尔的交往特别
重要。
在欧肯的秩序理论中,他坚决主张并以详尽的方式展开论述:公共政策应该由
增进秩序的承诺来引导,只有协调一致的秩序政策才能较好保障个人自由,整个经
济系统才能良好运转,由于差别待遇而造成的外部成本和寻租活动才可能受到抑制。
这类公共政策聚焦于中性制度培育和制度实施的组织依托。这种方法强调公平竞争
和可靠产权的重要性,极力反对以具体过程和结果为目标的“点式”或“零星式”
的政策。欧肯关注的焦点是竞争——不完全是单个市场中的竞争,而是遍及整个经
济体系的竞争。欧肯构筑竞争秩序,实际上是强调各市场制度安排的中性特征,并
认为充分广泛地竞争是实现制度中性的根本保障,所有的政策手段都不应当消弱竞
争的普遍作用。在欧肯的理论中,竞争与消解经济体系的调节特权是一个问题正反
两方面,人本主义(把每一个人本身当作目的来对待)、自由主义、人权平等等社会
整体理性的主观色彩较浓30。
4尼采的权力意志学说宣扬,意志不但形而上学上居首要位甓,也在伦理学上居第一位。他所景仰的人物全是
军人,最钦佩的人是一些征服者。认为他们有较多的意志力量、较多的勇气、较多的权力冲动。他更多强调个
人之间的差异性,轻视普遍的爱。而海德格尔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就任负弗莱堡大学校长,实行纳粹大学
宪法.开始在科学活动中对青年进行迫害.欧肯对此公开表态.芷如历史学家贝恩特·马丁所指出的.欧肯“成
,苎海德格尔的真正的对手”。
4牲经济思想中的伦理方面欧肯受康德影响较深,康德画像一直摆放在他的书房案头。“我们应当这样行动,即
把每一个人当作本身即是目的来看待”(罗素著《西方哲学史》有关康德部分),这可以看作人权说的一个抽象
,昏式。然而,如果认真对待这条原则,只要两个人的利害一有冲突,便不可能达成凌定。这种困难在政治哲学
中尤其明显,政治由于决策成本问题,在参与人数上需要某个原则,例如半数优先原则,如此以来,某些人的
利益在必要时可以为他人的利益而牺牲。不过,也可能把康德的原则解释成不指每个人是绝对的目的,而是指
在决定那种影响到许多人的行动时.所有人都应当同样算数.而且康德主张否定性的自由概念,如此解释起来r
这原则可以看作为民主政治提出了伦理基础.康德的这一伦理观深深影响了欧肯。
———————————————————舅三兰一』坠蟹燮堂塑丝蔓壁生墨堡兰壅量壁生型些堕茎
第二节经济学研究中静。“二律背反”向题与欧肯的特别强调
抽象法
欧肯经济研究方法的认识路径是:首先,把经济研究的对象确定在真实的经济
实际与经济问题j直面经济现象;其次,研究把握经济现实的分析工具,欧肯重点
强调了对经济形态学(经济秩序的结构)的研究,为经济运行的理论分析提供一个基
础;最后,在经济形态学分析、理论分析后抽象出科学合理的秩序形式及其构筑的
基本原则。欧肯正是用这一科学方法论成功解决了二律背反问题。
应该说,欧肯独特的经济研究方法源于对历史学派和现代经济学方法论的批判
并剥离出合理内核。上文提及,欧肯早期的经济学训练是在历史学派的氛围中完成
的,对历史学派的研究思路有深刻体会。19世纪经济学中的两个重大发展都来自于
更好认识实际经济世晃的努力:这就是历史学派和现代的经济理论体系。门格尔、
瓦尔拉斯、杰文斯等经济学大师建立了经济理论的现代结构,目标所指是重新思考
经济生活的各种基本条件而更好的把握经济实际。历史学派则认为抽象的理论几乎
不能对理解经济实际作出什么贡献,他们排斥理论,致力于广泛地描述特殊的工业
部门、不同国家的社会条件、农业和其他许多东西。这些被塞进了经济发展的各种
“阶段”和“经济风格”之中。经济问题的两个方面导致了通过两种途径来探讨它
们:一种途径是历史的,另一种是理论的。正是经济问题的这一客观实在性,导致
了历史学派与奥地利学派有关经济研究方法论问题长期的争论。这场争论从19世纪
下半叶开始,历史学派的首领是施穆勒,奥地利学派的鼻祖是门格尔,双方各持己
见,似乎都有其有力的论据。历史派学者可以正确的宣称:在任何一定时期,一国
的经济发展都是历史发展的一部分,从而只能放到那个时代的政治、社会和智力的
历史知识的背景之下来理解,因此必须用以历史研究为标志的各种方法来处理。而
肇济理论派则有权利认为,这些方法并不能使我们解释一个经济系统内部的各种相
互关系,即并不能让我们追溯到可观察的经济事实的经济上的原因。然而,尽管两
派都把向经济实际突进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但两派学者的方法能否达到这
■目的还是成问题的。因此这个论争也从来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而且一直延续到
塑三里蔓墨鲎:壁宣塑墨堕壁序理论与竞争秩序制度范式
酝在。接受这一挑战的有两位经济学家:一位是马克斯·韦伯,另一位就是瓦尔特·欧
酝韦值没有成功,他想把经济学和社会学完全融会为历史学,正如历史学一样,
整济学和社会学是道德的或文化的科学,三者可采用同样的逻辑方法r运用的最重
睡的概念工具就是理想类型。但是,赋予理想类型以经济风格、经济体制或经济阶
黢这类名称并没有改变他门的逻辑地位,仍然是历史研究的概念工具,而不是理论
薪究的概念工具。欧肯的研究则沿另一条路径。一方面,欧肯清醒地认识到经济问
陋存在的历史性特征,然而纯粹历史地提出经济问题,并且试图直接的观察解答这
除问题,找到的只是个别的事实,对实际的表面的直接观察不可能从其联系中认识
强个整体。这样,通常的历史学的方法面对经济学认识经济实际这个主要问题就必
定会失灵。另一方面,经济理论模型可能发现了抽象的关联,但是实际却以另外的
方式脱离了理论,因为仅是理论地提出问题将看不副历史的、具体的形式和个贰的
事实的多样性。在经济的世界并不存在像在自然界所具有的那种“不变的总风格”,
经济的世界缺乏自然过程的那种显而易见的同质性。经济似乎具有一个“变动的总
风格”,缺少任何同质性。正是在此透彻分析的基础上,欧肯提出并较好解决了经济
学研究的重大“二律背反”问题。理论的和历史的研究之间表面的妥协或者对他们
的合作的纯方法论的反思没有用处。这个重大的二律背反包含了对立,而且必须从
全部的尖锐性上懂得这种对立:问题的历史性质要求观察、直觉、综合、理解、设
想自己处于个别的生活之中;而一般的理论的性质则要求理性的思维、分析用思想
上的模型来工作。因此二者的对立是现实生活与理性韵对立。怎样解决这种对立?
亦或怎样才能在其全部历史的、个别的多样性和它不断的变化当中把握问题并且迸
一步通过抽象升华把它引向理论研究的一般性?欧肯正是采用自己独特的特别强调
抽象法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
欧肯始终把认清经济实际、解决二律背反问题作为经济研究的第一步。他的方
法论是围绕这一问题对流行的研究方法批判继承的结果。首先,对古典经济学研究
方法的剖析。古典经济学伟大的永久功绩在于发现了经济现象的总关联,并且以全
面的方式发展了经济理论思维的方法。但没有清楚地看到二律背反。众所周知,斯
密作为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关注个别的事实、国家和民族,只是想从每一个经济
的特点当中找到完全理性的和适当的经济结构或者普遍适用的经济规律,完全认清
经济主体的行为,而且在实证的经济秩序的历史多样性中并从道德伦理上渗入它们
r 一——一——j墨三里—亘玺堕二燮竺塑鳖堡翌堡皇塞兰垦壹型堡蔓壅
潦寻一个自然的秩序,最后在竞争秩序中找到了它。历史主义则因把目光完全集中
≮描述令尉的历史形式而无法理解这种对历史的态度。尽管如此,酋典经济学也由
平它的理论解答不了历史生活的多样性而失败。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力量基率兰花费
存一种被视为自然的情况上:在所有的市场上完全竞争的秩序。但是普遍的完全竞
争的情况过去和现在都从来没有实现过。由于古典主义者们在理论分析中没有使制
度的多样性发挥作用,没有充分认识到重大的二律背反的影响,他们就创立了那些
不能完全合乎在历史变化中的经济实际的理论。其次,对概念的经济学家的批判。
通过概念分析推进到经济的本质,在定义中领会这个本质,创立人们称之为理论的
概念体系并由此通过演绎而达到个别的结果,这种研究方法一直在经济研究中流行。
欧肯强烈批判这种很可能以伪公理作为假设前提的演绎方法。欧肯认为,经济学作
为一门经验科学,一旦定义被推到起点,则成为事实上的公理(假公理)。定义(概
念)被认为是明显的并且不需要证明,而实际上它们r却不是明显的,也未经过证明。
这样主观的定义被用做演绎的前提,而结论的正确性则掩盖了这一点:整个推论的
方法都由于任意设定的前提而毫无用处。对于概念的经济学家们来说,“理论”成为
一栋在科学地查明事实之前就建立起来的概念的大厦。这实际上是对理性的滥用,
根本就没有认识到二律背反,这种做法即非历史的也非理论的”。再次,对门格尔“二
元论”批判。在门格尔看来,“可以从两种根本不同着眼点观察现象世界。构成我们
的科学兴趣的对象的,或者是对处于其在空间和时间中的位置上并处于其具体的相
互关系中的那些具体现象的认识,或者是对在这些具体关系的变化反复出现的那些
现象形式的认识。研究的前一个方向是认识个别,后一个方向则是认识各种现象的
~般。”32如此以来,则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方式,从而也有两种科学来适应这种
认识目的。历史的国民经济学的任务成了“认识在个别的联系中的各种具体现象”,
理论的国民经济学的任务则是研究“它们的相继次序的规律”“交换、价格、地租、
供给、需求的一般本质”然而,在经济研究中,只要造成了理论的和历史的国民经
济的分裂,经济问题就得不到解决。欧肯批评许多经济理论家不顾具体问题的刺激
和历史事实的压力,专注于经济理论的数学化工作。尽管它的探讨具有形式上、逻
辑上的正确性,却与实际的经济很少或者没有关系。与此同时,真正的经济理论思
”在大原则上,哲学家康德已经讲清了批判这种做法的一切,主要体现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
“引自门格尔1883年的《社会科学的方法》.
一一——一里三兰一亘塑:堕宣堕璧鳖堡兰堕皇塞兰墨壁墅堡蔓墨。盛不见了。研究收益与理论文献的膨胀为什么不相称,理由之一正在于此。最后,
对历史学派“概括的擂象”拙魁i欧肯认识到,历史主义或经验主义酌工作方法注
常不能认识实际。经验主义试图通过对事实的收集和分类、通过描述各个经济局势
最后达到一个称作理论的总图象,希望以此形成对具体的经济的认识。对历史学派
来说,问题提出并不处于研究的起点。然而。只有提出一定的闷题,牧集资料昶观
察事实才有意义。另外,为了回答好问题,科学的理论工具是重要的。欧肯批评历
电学派对待理论的观点和获取理论的方法。欧肯认为,施穆勒关于科学应该在得到
瑶论之前就根据前因后果来描述各种现象的要求,是完全行不远的,缺乏为此所不
可缺少的工具。而且,历史学派的多数学者(包括施穆勒、桑巴特、韦伯等)都把
理论作为“从日常和历史事件的成千种不同的过程的经验而上升为一般和典型”。在
欧肯看来,如此通过对事实的概括的抽象形成的理论,既包括了众多门类钓事实,
叉体现出一般(郎经济学家划分出的经济阶段或经济风格”)。然而创立的理论没有
认清重大的二律背反,误解真正的理论研究的目的,理论分析的力量终究没有发挥
出来。
欧肯正是在对上述四个学派研究方法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同时受到现象学哲
学家胡塞尔和经济学家屠能的影响,提出了特别强调抽象法。特别强调抽象在于强
调的是个剐现象(例如一个家庭或~个厂家)的各个方面并由此而得到了“理想类
型”。在对现实的或历史上的经济体的解剖钻研中,欧肯强调了真正共性的东西——
每一个经济主体的每一个经济计划和每一个经济行动都总是发生在某个“经济秩序”
的范围内,并且只有在当时的这个秩序的范围内才有意义。历史上给定的、实证的
秩序可能是坏的,但是没有秩序就根本不能进行经济活动。正是经济秩序之间的差
异高度涉及到了经济实际的本质。一国_定时期不同经济领域的局部秩序相互交错,
构成全部秩序的一个环节。一国韵经济秩序存在于当时实现了的各种秩序形式的总
和。秩序的多样性只是在于各种秩序形式的组合每~次都不相同。然而,发现的各
种纯粹的秩序形式的数目是可以全看清的。欧肯形象地用“24个字母可以组合为多
种多样的单词”来比喻经济活动的数目有限的、基本的、纯粹的秩序形式可以构成
”经济阶段和经济风格二者都是经济的历史形成的概要.正如斯庇陶夫所指出。。风格和阶段是在不同的目标设
置下构成的。但在客观上,各种创遗出来的阶段的成果却在最大的程度上服务予构造风格的目的。达到两种目
标的手段本质上同一个:历史的经济生话的概要”欧肯批评了把这些经济风格、经济阶段看作成所谓的“理想
类型“,认为只是各种“现实类型”而己.见歃肯{国民经济学基础》,商务印书馆,1995年’胃版,第62页·
——————————————————j苎三兰L』型型生生燮丝塑垦堡墨丝皇壅兰垦壁型壅蔓茎
无法估量的多种多样的具体的经济秩序a(基本的秩序形式是字母,在此基础上可以
组合出多种多样的具体的经济秩序。)欧肯指出。.麟的任务在于:它必须从其内部
结构上认清各具体的经济秩序a用着重强调抽象法来从事尽可能完备的研究,即必
顿找到所有那些纯粹的、理想类型的经济形式。因为各种具体的经济秩序现在和过
去郡是由它们组成的。
第三节欧肯的经济形态学与经济权力
欧肯对经济学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是,应用特别强调抽象法科学地抽象出了
有限数目的经济秩序形式(经济形态学)。他认为,尽管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秩序结构
在不断发生变动,然而还是在经济秩序的多样性中,可以找到那些不断重复、基本
的形式。在看来只存在着秩序形式多种多样性和区别的地方,科学以特别强调抽象
的形式发现了“不变性”与统一。科学正是通过掌握形态学的装置而进行着非同寻
常的简化,即把数不清的丰富的具体的秩序提炼为数目有限的并且性质简单的纯粹
的形式。由此就不顾历史上秩序形式的多种多样性而使经济过程的理论分析成为可
能。欧肯的经济秩序实际上是各种具体的经济调节形式或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制度
环境亦或参与决策时的状态(有利还是不利)。欧肯首先区分了人类两种类型的经济
体制:集中领导的经济的经济体制和交换经济的经济体制,继而把集中领导的经济
的经济体制分为简单集中领导的经济(自给经济)和中央政府集中管理的经济。并
根据它们与交换经济要素的融合程度,又产生了三种变体:1.完全集中领导的经济;
2.自由交换消费品的集中领导的经济;3.有着自由的消费选择的集中领导的经济。
在集中领导的经济的两种形式中,都存在着经济权力在一个地方的聚集。尤其是在
完全集中管理的经济中,经济权力在经济决策上无限度的表现出来。欧肯最为着力
论述的还是交换经济体制的市场形式以及交换经济中的货币体系的形态问题。他详
细周密地考察了市场上供求双方的两种主要形式:开放的形式和封闭的形式。欧肯
研究市场形式的方法十分特殊,直接考察经济主体获取经济资料的形式。更直接的
说是接受一个价格的具体形式(大垄断者定价、上级供应商定价、官方定价或价格
管制、在匿名的市场上接受价格)。欧肯在描述竞争这种市场形式时,与哈耶克是一
———————————————————羔E曼Lj:!!堡:坠堂竺丝童壁堡翌堕兰壅兰鍪堡型塞堕墨
致的。不能把竞争描述成供需双方的这样一种形式:一个供给者或者需求者通过改
蛮褴的供给或他的需求而将不会在事实上引起有关价格的改变:更忝鼹挺供给上的
竞争描述成个别的卖者的各种产品需求具有完全的弹性(需求曲线与横坐标轴平
行)。他认为,在实际的经济中,重要的是经济计划。如果由于市场规模与个别供给
或个别需求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每个经济主体的行动对价格的各种影响是如此之小,
一至他在他的计划和行动中不注意它们,就是一种竞争的市场形式。欧肯对垄断与
竞争可分的论断更为精彩。根据参与市场的经济主体的计划资料就可以确定供给和
需求的客观给定的形式。分析历史上和现在的具体的个别经济及其计划的塑造就可
以确认,在具体的经济实际中实现交换经济一定的形式:垄断、部分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部分寡头垄断、集体垄断。正是获得这些形式的做法使欧肯的方法论更
多是历史经验主义的。他认为,部分垄断和部分寡头垄断都不是竞争与垄断的某静
混合,而是一种纯粹的类型,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是一种在经济上不能进一步分解
的供给和需求形式。欧肯强调,必须是对事实情况的着重强调的分析,而不是从先
验地规定的前提条件出发的演绎,来决定供需的各种形式的种类和形态。供需的各
种封闭的形式仅仅在一个方面与各种开放的形式相区别:供给或需求被公法的命令、
习惯法或公众的意见封闭了起来。封闭可能来自于国家的、等级的或城市的经济政
策的总的倾向,又或者是已经存在的供需双方的特殊利益集团阻碍了新的市场进入,
或者是二者共同起作用。开放的市场形式更多强调经济个体权能,而封闭的市场形
态加入了社会权能、更多的是国家权能。
在对市场上供需双方的各种形式(竞争、部分寡头垄断、寡头垄断、部分垄断
和垄断)分析后,欧肯科学抽象出25种市场形式(考虑到封闭的和开放的市场的不
同,这个数目要增加到4倍)34。另外欧肯抽象出了交换经济中的各种货币体系”,
从而完成了整个经济形态学分析。这些秩序形式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先验的假定的。
欧肯把这些秩序形式称为真正的理想类型,它们从具体的经济实际中得出来,而且
为认清具体的经济实际服务。欧肯正是从精确地观察具体的历史实际、分析具体的
经济主体的计划资料过程中得到这些数目有限的秩序形态的“原始形式”,并按其在
经济实际中的具体组合形式认清了经济实际。欧肯认为这才是经济研究中的本质的
。:1羊见欧肯著《国民经济学基础》,商务印书馆,1995年1月。第t47页。
■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欧肯在《国民经济学基础》第153--163页,《经济政镶酶原则》第277--285页的详细瓷
逮。
.——————————————————j墨三望—亘垒塑二堕竺丝塑垦塞墨丝兰塞曼壁查型鏖堇壅
东西。找到这些原始的秩序形式,欧肯采用的是特别强调抽象法,分解出经济形态
学。在应用形态学装置分柝整肚的经济运行时,欧肯又采用了“概括的”抽象来工
』}#(这是历史学派的方法)。提出有关实现了的占主导的各种秩序形式的问题,研究
秩序结构并把其结合成一个整体。
更为重要的是,经济秩序的所有形态中的各种理想类建构成了理论地和一般地
提出问题以及理论分析地基础,成为解决经济学中另一个重大问题——认清处于联
系中地经济过程的重要工具。欧肯把自己得出的理想类型看作认清历史和各种联系
所必要的一般的、理论的分析之间牢固的联系环节。欧肯坚信把经济形态学装置与
各种抽象的理论原理结合起来足以认识经济实际。只有凭借各种纯粹的形式的装置
的帮助来透视秩序结构,才使得有可能运用这些纯粹的形式的基础上创造的理论。
而且只有当人们知道过去和现在在一个经济秩序中实现的主要是那些纯粹的秩序形
式,人们才能够决定必须把理论装置的哪些部分投入使用。欧肯正是从市场形式、
货币体系的经济形态学角度为经济问题开药方。利用这种方法他成功探讨了1929—
1932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欧肯把经济秩序的历史多样性归为社会经济主体的权力地位的差异性。“经济上
发生的事情充满了权力博弈,谁不理解这一点,丧失了对权力博奔以及对它的冲击
力和破坏性的知觉,谁就理解不了经济。”上文已经提到,在完全集中领导的经济中,
实行着公共经济权力的最大聚集,而在简单的集中领导的经济中涉及到的是私人的
经济权力。在交换经济秩序主导的经济中,经济权力以另一种形式起作用。在市场
上也能形成极强的权力地位,它们并不罕见地受到公共权力的支持。此外,在市场
经济中形成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经济权力博弈。欧肯正是凭借形态学的思维装置,
清醒地理解了这一切。首先,市场形式越是接近需求和供给的垄断,个别的经济权
力地位就越强。其次,假使其余情况均相同,则个别垄断者具有比集体垄断者更强
的地位;集体内部的对立常常消弱了集体垄断者的权力。第三,在两方面封闭的市
场上,或者在封闭市场的一个方面时,交换经济的权力地位就比在开放的市场上容
易形成的多。第四,权力地位的强度各按市场的重要性而不同。欧肯认为,在市场
经济中,正是市场地位确定了权力地位。即使是拥有经济实力的大厂家也不必然拥
有权力地位,关键是看所处的经济秩序形态。如果一个国家所有市场上都存在着完
全竞争,每个人都将有很小的一份权力。
—————————————————堕三苎—堡垒燮堡堕丝塑垦壁墨塑皇塞!堡生塑壅蔓苎
用形态学刻划具体的经济权力最大意义在于使经济权力现象的核心暴露无遗。
蟊济权力一点也不是非理性的、神秘垂义的耆≤嚣。广丙是拥有实际内容,理性追求的
东西。探索经济权力的现象并且认识经济的和政治的权力(二者通常相互依赖)的
联系,要求一种特殊的做法。即对历史实际的考察必须与运用经济形态学的和理论
的装置结合起来。单单指出哪个社会群体、哪个社会结构拥有权力地位是不够的,
必须以运用市场形式和货币体系来清楚而简要地说明各种个别的权力地位的基础和
作用,确定它们在当时的经济秩序中的位置,解释“各种社会权力的交易”和较大
权力的集结,并指出被剥夺了权力的个别经济的各个领域。筒而言之,通过经济形
态学全面分析权力结构。
第四节作为实证的秩序与作为规范的竞争秩序
在欧肯秩序理论的思维过程的结尾,他终于把对秩序问题的论述上升到建构规
范上来,从而与其人本主义的自由哲学合拍。欧肯在获得了达到科学经验的工具(经
济形态学的和理论的装置)之后,进一步区分了“经济秩序”和“经济的秩序”这
一对重要概念。“经济秩序”这个词在欧肯看来,是一种个别的、实证的给定的事实。
它是实现了的各种调节形式的总和,在这些形式中,日常经济过程具体地运行着。
在人类的历史中,各个经济秩序以无法看清的多种多样性变更着。在各个经济秩序
的这种多样性中发现那些构成他们的简单的基本形式,这被证实为科学的一大任务。
即欧肯用特别强调抽象法建立起来的经济形态学装置。这里要注意的是,经济学的
任务是考察各个实证给定的“经济秩序”,而不是象某些经济学家强调的调整“结构”。
当然,历史上和现在的秩序形式往往是不适当的,日常经济过程在其中常常没有达
到均衡,或者由于它们产生大量的外部成本导致不公平。正是对各种秩序形式的分
析使人认识到,为什么非均衡占统治地位。但是,“秩序”还有另一种含义:作为符
合人的和事物的本质的秩序;这意味着那种在其中存在着适度和均衡的秩序——在
中世纪清楚的形成的奥尔多(ordo)秩序观念。本质秩序的或自然秩序的或奥尔多秩
序通常是在失灵的或者极度不公正秩序的时代赢得巨大的力量。在人类经济发展史
中,各种学说似乎都是在寻找这种合乎人的尊严的秩序形式。
——塑三兰—亘堡矍二瞠堕丝堕堡生墨堡量塞墨壁壁型堡堕塞
秩序的这两个概念——实证的秩序和作为规范的奥尔多秩序——于科学研究来
髫,9郡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两个概念彼_l龟形成强烈的对照,尺_:i『]必缚聋箕币生活的
那些具体的秩序,以及那种适用的和公平的秩序。欧肯用意明显的把。经济秩序”
(W'u'tschaftsordnungen)和对“经济的秩序”(Ordunng derWirtschaft)的追求与建构
分开,认为思想上对“经济的秩序”的建构工作以科学地透视各个具体地“经济秩
序”和它们的形式为前提。我们已经提到,欧肯理想的秩序形式就是符合人尊严伦
理色彩浓烈的竞争秩序。欧肯认为,为了尽最大可能接近这种秩序形式,经济学必
须通过思维工作为整个现代经济创立一种经济宪法。他坚定反对这种秩序观念:虽
然有必要达到并扩大一种法律秩序,但是一种适用的自然的经济秩序是在发展中自
发地形成的。没有必要去塑造一种经济秩序,它是自行产生的。我们知道这正是欧
肯和冶耶克文化演进理论的最大分歧。欧肯坚信竞争秩序制度范式能够实现效率与
公平的双赢结果,并把构筑竞争秩序的经济制度法作为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欧肯实际上是追求一套中性的制度安排。尽管他深
刻地领会到了各种秩序的相互依赖关系,分析了各种社会权力的互变与交织,但英
年早逝的他对制度的非中性特征、经济主体的非同质性、社会权力结构的非平铺性
以及政府作为特殊利益集团的本质认识尚嫌不足。实际上,一旦经济学家在自己的
理论之先预设了价值判断,其理论必然带有规范特征,但这确实是实现人类价值所
需要的东西。
4I
————————————苎三兰—堕里塞塑墨蔓壁生星垄三_塑翌旦堕圭墨皇塞些塑!茔圭墨盟些查量塑
第三章哈耶竟韵经济秩序思想:规范自由主义与文化
演迸主义的张力与谐和
无可质疑,F.A.哈耶克的著作对现代“古典自由主义的重生”具有最全面和最
有影响的贡献(Gray,1982)。因此,哈耶克的思想遗产必定会对古典自由主义思想
的未来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哈耶克与欧肯一样,也是在努力寻求一种理想的经
济秩序形式或理想的制度范式。然而,哈耶克的经济秩序思想更为复杂,囊括了秩
序建构主义和演化主义双重思想要素,而且思想繁复,极难把握。给人的Epg是规
范自由主义与文化演进不可知论之间的张力。出于社会理性的规范自由主义主要体
现在哈耶克的这些著作(尤其是和三卷本《法律、立法和自由》一书中):它们为自
由的秩序提供了理性的论证.阐述自由秩序为什么比其他制度安排更为可取的理由:
以及我们能做什么来建立和保持自由的秩序。文化演进主义不可知论似乎又意味着
有意识的制度变革和建构的任何努力都是无效的,因为一个演进的进程对我们也许
认为是可欲或有益的一切都不会预先注意到。有学者认为,哈耶克的“思想为两种
不可调和的哲学立场所统治”(Chandran Kukathas,1990,206)再如诺曼·巴里
、[Norman Barry]指出:哈耶克的“批判理性主义”和“某种形式的宿命论,意味着我
们必须等待演化来宣布它的裁断”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性(Norman Barry,1994,
160)。是否果真如此?二者能否调和起来?这需要进一步剖析哈耶克对人类理性的深
刻漏见。它要求对哈耶克的一些论证重新进行解释,但却要忠实于哈耶克思想的总
体方向。
第一节哈耶克规范自由秩序中的建构思想
哈耶克的规范自由秩序思想主要是在他的早期著作中表述的,而演进主义的主
题在他后期的著作中(尤其是最后一本主要著作《致命的自负》一书)则有越来越
显著的地位。在这本书中。哈耶克的规范自由秩序思想是最稀少的。一般看来,演
———————————堡曼望I_卫里堕堕竺蔓堡壁星塑二堂宣鱼圭墨兰壅些塑堂圭墨塑些垄皇塑塑
进主义的论证代表了哈耶克自由主义更成熟的视角。不幸的是,这样一种解释,结
‘果使演进主义思想获得了不相称的注意并被凝泠晗耶克思想确定和权威的概括。然
而,象哈耶克晚期的其他著作一样,《致命的自负》在他的自由主义制度范式中只是
加入了一个重要的纬度。笔者以为,仅仅考虑这一个纬度并同哈耶克规范自由主义
恩想相分离,很可能是一种误导。
正如欧肯指出的,古典自由主义的大师们发现了一种可欲的经济秩序形式——
竟争秩序,然而流于自由放任的经济自由思想使这一理想的秩序形式破产。在哈耶
克对古典自由主义哲学提供现代重述的努力中,哈耶克的目的,一如古典的大师们,
也是要勾画出可欲的社会秩序的基本原理,是要提出如何才能建立和维持这一秩序。
正如有学者指出,亚当·斯密和十八世纪古典自由主义的奠基者们,以极大的精力
投入到可称为“立法的科学”中,亦即以一种系统的努力检验社会秩序之基本规则的
工作性质。哈耶克自己。清楚地理解他的事业是这种自由的立法科学的继续。我们
认为把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学说称为“宪政的政治经济学”也许并不为过(在后文我们
还要进一步阐述)。
不同于所谓自由放任(1aissez faire)自由主义,哈耶克努力将注意力放到政府必
须扮演的建设性角色上来,这就是要提供和维持使自由秩序繁荣的规则和制度框架。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哈耶克写道:“不管是经常被滥用和误解的‘自由放任’这个词
_
话,还是比较古老的。保护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提法都没有多少帮助。实际上,
j这两者都倾向于认为我们不过能使事物保持原状而己,这些回答比没有答案也许更
糟,它们没有明确地提出什么是和什么不是政府活动的可欲的或必需的领域。”f哈
鄹克,1948年,笫17页)在1939年的文章《自由和经济制度》和《通向奴役的道
j野》~书中,哈耶克特别指出他对现代计划主义者的批判不是关于“我们是否应该
零智地在不同可能的社会组织方式中进行选择”,而是关于哪一种方式通过计划和理
洪的建设,我们能够合理地期望完善和改进我们的社会秩序。哈耶克争论说,在两
融“社会计划”中,有一个重要的区别,这是“建构理性的法律制度(在其中人们自
曾地追求各自的目的)和特殊命令与禁止的制度之间的区别”(哈耶克,1939, 9)。
醢自由主义否认后一种社会计划是社会进步的合适工具,这同提倡前一种计划并不
霞盾,而且根据哈耶克的理解,我们还必须把前一种计划视为改进我们社会状况的
躜力的工具。众所周知,哈耶克坚信市场竞争的力量。“如果我们想充分利用市场的
苎三塞堕壁曼塑丝堑垦堡星望!塑蔓!宴圭墨皇奎些塑讲主义的张力与谐和
量,那么一种理性的经济政策就应当旨在创建市场得以发挥最大作用所需要的各
装件,面不应当把刻意影响或指导个人活动的做法视作自己韵任务.i·:寓蛴政策的
要任务就在于创建一种制度框架,而在这个框架中,不仅个人能够昏苗地决定他
做的事情,而且这种以个人所拥有的特定知识为基础的决策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
勘于总产出的增加。我们对任何特定政策措施所做的评价也无须以它所取得的特
结果为依凭(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形下,我们无论如何都是无法知道全部这类结果
),而必须以该项政策措施与整个系统的一致性为依凭。”36哈耶克认为这就是欧肯
旱描述成“系统正义”的标准。不过,与欧肯不同,哈耶克正是基于从知、知之不
到必然无知的科学的知识观、理性观,认识到对经济政策措施的评价应以措施的
般性特征为指导,认为原则乃是我们能够为解决决策问题所做的最为重要的贡献。
耶克甚至强调,就经济政策面言,尤其是当把个人自由被我们视作是当然的唯一
政治目标的时候,原则实际上是我们必须贡献的全部。
哈耶克在1947年朝圣山学社的第一次会议上发表的论文《自由企业和竞争秩序》
;(Hayck 1948:107.i08))中强调,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任务在他看来,在于增进和
!
激善“法律框架”。他认为更充分地阐释“自由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是仅提倡国家行动的

馘少,而是“一套有意识的政策,采纳竞争、市场、价格为其秩序原理,使用国家保
F—
I
b1。1。。。。。。。。。1。。。。。。。。’’’’’。’’。。。。。。。。’。。‘‘‘‘。。。。。。。。。。。。。。。。。。。。。。‘‘。‘‘’’1一
罗引自哈耶克著,邓正来译《哈耶克论文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杜2001年9月第1版,第431页,哈耶
滴这里的论述极为重要。我个人认为.至此啥耶克实现了自己理论体系的统一:规范自由主义与文化演进不可知
靴的协调。在其早期的著作甚至在《自由秩序原理》一书中并未解挟这个问题。园此这是哈耶克第一次论及具体
:政策的评价和修正的系统标准和制度系统内部批判的问题。这个观点之所以重要,其原因就在于i第一,它为哈
耶克进一步从进化论的角度完善他的“进化论自由主义”奠定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基础;第二.它为晴耶克建构他
的“进化论法律理论”和“否定性正义观”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最为典型的论述,可以参见他在1976年《法
律、立法与自由》第二卷第七章“普遍利益和特定目的”的章节中(第33--35页)所做的如下论述:“由于任何
业已确立的行为规则系统都是以我们只是部分知道的经验为基础的,而且也是一种我们只是部分理解的方式服务
于一种行动秩序的。所以我们不能指望那种完全重构的整体方式对该规则系统进行改进。如果我们想充分利用那
-墅只是以传统规则的形式传递下来的经验.那么为改进某些特定规则而做的批判和努力.就必须在一个给定价值
-田框架内展开。当然。这个给定的价值框架,就人们实现的即时性目的而言,必须棱他们视作是一种无须证明便
矗益接受的东西.这种批判乃是在一个给定的规则系统内部展开的,而且也是根据特定规则在促进建构某种特定
。用行动秩序的过程中与所有其他为人们所承认的规则是否一致或是否相容来判断这些规则的。因此,我们将把这
滞批判称之为‘内在的批判’(immanent criticism).只要我们承认整个现行的行为规则系统与这个规则系统所会
r生的已知且具体的结果之同存在着一种不可化约性.那么上述‘内在的批判’就是我们对道德规则和法律规则
;{旺行批判性检视的唯一基础⋯一切真正的道德问题,都是由规则之间的冲突引发的,而期问最常见的问题则是
j里不同规则之相对重要性方面的不确定性所弓l发的。任何行为规则系统都不是全涉的,因为它不可能为所有的道
净同题都给出一个明确无误的答案··.正是由于人们必须不断地击处理已确立地规则系统井为给出明确答案的那
。篁l刚醒,整个规则系统才得以演进并渐渐变得更为明确了⋯作为传统之产物的规则,不仅应当能够成为批判的
:想象,而且也应当能够成为批判的标准⋯我们并不认为传统本身是神圣的且可以免于批判的,而只是主张.对
鐾甄黔任何一种产物进行批判,其基础必须是该传统的一些其他产物——而这些产物或者是我们不能够或者是我
型小想去质疑的东西:换言之,我们主张.一种文化的特定方面只有在改种文化的框架内才能够批判性的检
,警⋯因此,我们始终只能根据整体来对整体的某个部分进行检视,而这个整体正是我们无力完全重构而且大部
t,冈罂也是我们必须不加检讨便予接受的哪个整体。”
44
——————————皇要里—堕墅塞塑墨童矍堡垦垫塑蔓垒垒圭墨兰奎些塑壁墨塑壅垄皇塑
证实施的法律框架使竞争尽可能有效率和有益(1948:1 10)。在写于1973年论自由主
艾的一篇手册性的文皇孽当电i.辨耶克辟出一章:“自由立法的建设性任务”。在这一
袁中,他称许地引用了某些”新自由主义者”的思路,该思路明确认为法律框架建设
牲内容的问题必须是“使市场机制更令人满意地运作’’(1978:146)。尽管他没有特别指
出他心目中的新自由主义思路是什么,他的描述确实适于德国弗莱堡学派的秩序自
由主义者们的(如瓦尔特·欧根和法兰茨·伯姆)。二人对自由立法之任务的理解,
同哈耶克所说的“自由主义者对社会的态度就象~个园丁”一样为自然生长创造一
个合适的条件,应该说是一致的。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以为,哈耶克自由秩序理论
;中建构思想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节哈耶克的文化演进理论
人们对哈耶克进行他演进主义论证的理论背景是比较熟悉的,在此做一个简要
的概括也许就够了。通过阐明“自发秩序和演进这对孪生的概念”,哈耶克强调他的
演进主义理论同他的自发秩序概念之间的紧密关联。用哈耶克的术语来说,一个自
发的社会秩序产生于追求各自利益的行动者在特定的一般行为规则制约之下的互
动,秩序的性质关键取决于制约人们行为的一般规则的性质。规则秩序的性质将决
定作为结果的行动秩序之弹等性。并不是任何规则秩序都将产生具有可欲结果的彳亍动
秩序。对一个有益的秩序来说,“合适的”或“适当的”的规则是需要的(Hayek 1969,
180)。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我彳fj如何才可能发现“适宣的”规则。正是在这样
的探讨背景之下,哈耶克提出了他的文化演进理论:在自发的演进过程中,不同的
规则被实验着,而通过不断试错的过程,关于何种规则更好何种不好的经验得到了
’积累。至此,一个饶有兴趣问题是哈耶克的文化演进理论是否同上文描述的他的规
煎理性自由主义秩序思想保持逻辑认知上的一致?如果不一致的话是在哪些地方不
~致?如果更为全面细致地检阅啥耶克的著作,就会发现绝不是哈耶克在所有文化
冀进问题上的论证都同他对自由立法的实质性任务的强调不一致。例如,在哈耶克
尊进理论中本来就是事实性的、现存规则的历史起源部分的研究,就不存在所说的
吓~致。宣称“统治现存社会的大部分规则不是我们有意为之的结果⋯⋯倒是演进过
45
——————————』塞三童—堕堡里堕丝蔓壁生星塑!i型圭圭墨皇奎垡堡塑圭墨塑塑垄:篁塑
程的产物”(tlayek 1967:92),或许是非常正确的。然而应该看到,有助益的规则是否
_占经自发地出现这样的事实性问题,同我们应尝剩甩理性的制度分析和有意识的改
革来改善我们的社会状况这样的政治问题,是不伺的。某些可欲的秩序不期而至而
且还可能如此。决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在事先不做任何打算,无论在制度或其他事物
上都是如此。
啥耶克的理性自由主义同他的演进主义思想如果有冲突的话,也只在这样一种
程度上存在,即秩序的演进观意味着:比起有意识的立宪设计来,文化演进的力量
更能有效地促进可欲规则的出现,甚至通过理性的建构性改革来试图影响演进的过
程可能是有害的。为了说明哈耶克的演进主义理论实际上具有上面所说的含义,则
必须找到特定种类的事实性的和规范性的断言。亦即,一方面,在事实上断定文化
演进倾向于选择具有某种可预测特性的制度;另一方面,规范性地断言具备这些特
性的制度是有益的。更简单地说,为了具有上面所说的含义,哈耶克的演进主义论
证本来就必须具备经验的和规范的内容。在经验上,它需告诉我们何种规则和制度
在演进竞争中能被预期获得优势:在规范判断上,它必须告诉我们为什么此种在演
迸竞争中更容易生存的制度和规则是可欲的。因此,我们需要检验哈耶克的文化演
进理论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经验内容和规范内容。
一、哈耶克演进主义中的经验内容
当哈耶克说演进的竞争过程导致“成功者生存”f1960:57),“更有效率的制度的繁
盛”(1979:154),或者“社会的成功调适”(1960:34)时,这些说法似乎含有关于演进过
程的工作性质的实际论断。但是,成功者生存的说法不过是一种同义反复。如果这
种说法要有解释性的内容,那么成功制度的特性必须被解释为在概念上独立于“生存
下来的”。很明显,如果对演进过程的特殊性质不加解释,那么我们不能认识成功制
度的这些特性。举例来说,知道网球比赛的标准规则,我们才能说具备何种技能的
选手具有在比赛中取胜的希望,我们才能作出这样的预测。这样的预测不必完全准
确,因为选手的临时性意向和偶然因素都会在任何特定比赛影响到结果。标准规则
鲜}竞争过程加上了制约,这使得我们得以形成成功选手特性的预期。相反,如果我
们对无论什么样的比赛规则都没有知识,我们很少能作出成功选手可能具备什么特
性的预期。
, 第三章哈耶克的经济秩序思想:规范自由主义与文化演讲主义的张力与谐和-—————一—————————————————一
事实上,区分有条件的和无条件的演进论断可以帮助我们澄清哈耶克思想体系
豹逻辑惘题。无条件的演进论断是关于演进本身的陈述,对在其中演进勰发生的
制约祭件不作任何解释。这样的论断j耐:于何者能被预期生存下来没有提供实质性的
信息。相反,有条件的演进论断是关于在特定约束之下,演进过程的工作特性的陈
述。对演进竞争过程在其中发生的制约条件了解到一定程度(知识与经验的积累),
澍成功者的成功特性就能够独立于所观察到的生存而得到定义,这样就使成功者生
存的概念变成含有经验内容的猜想。
如果哈耶克式的文化演进是一个“不为理性倒为成功所指导”的过程(Hayek 1979:
1661要具备超过同义反复的内容,它必须被解释为是一个有条件的猜想。实际上,
一个清晰的哈耶克式有条件演进理论的重要线索将在他对市场竞争的有关论述中发
现(下文给以具体分析)。
二、哈耶克的文化演进主义的规范内容
我们不仅关心哈耶克演进主义的经验内容,对其规范性内容的讨论也是同等重
要的。在此,需要被检验的问题是哈耶克是否宣称在文化演进中生存下来的就是可
欲的,以及如果他这么宣称了,那么他的可欲性的标准是什么。
哈耶克在演进主题上的一些评论像是他根本没有意图要作出规范性的论断,而
不过是进行纯粹经验性的解释论证。哈耶克这样的意图似乎隐含于《致命的自负》
_书中的陈述:“我不认为集体选择的传统的结果肯定是’好的‘一一我丝毫不打算主
张,在进化过程中长期生存下来的另一些东西,譬如蟑螂,也有道德价值”(1988:27)a
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负》一书的其他部分似乎也表现了没有规范性的意图,他争论
说“要求正义是同自然演进的过程不相宜的——不仅同过去不相宜,同正在进行的演
进也不相宜⋯⋯演进无正义”(哈耶克,1988,74)。
如果哈耶克对文化演进的讨论确实是纯自然主义的论证,也没有宣称文化演迸
倾向于产生有益的制度,哈耶克的论证对理性的制度建构问题就没有什么含义a换
句话说,一个纯自然主义的文化演进理论除非意味着:因为人类的设计不能改变演
进的裁断,所以“自由立法”是无用的。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负》中的一些评论似乎
确实具有上面所说的含义,如他说;“我们也许不喜欢我们的规则⋯⋯但是在现在的
事态下别无选择⋯在任何情况下,我们的愿望(同必为之事>都是不相干的”(1988:
47
——————————』鳖室生』箜堕型墅墼塑型型墅里三』堕宴圭墨兰壅垡塑堂圭墨塑塑查皇塑塑
134)。如此理解文化演迸肯定同哈耶克的规范自由主义相冲突。
尽管哈耶克在文化演卷蠹面的思想存在自然主义的成份,但是他在此方面著作
的一般趋向清楚表明,他的演进主义理论,对我们应如何处理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规
则和制度这样的规范性问题,是有重要含义的。因而,问题是他采用的是什么样的
规范标准?对哈耶克理论的进一步检视,似乎可归结为一个对市场制度优越的财富
创造潜力的论证,以及从市场制度毁灭所能预期的灾难性后果。尽管在这个规范性
闻题上哈耶克不能说是毫不含糊的,但笔者发现,哈耶克所提倡的最主要的标准,
不仅贯穿于他的著作中一次又一次出现,而且也是同他哲学的古典自由主义基础完
全相容的。这个标准就是制度是否有利于及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生活在其中的人。
这个标准似乎清楚地隐含于哈耶克谈到“改善和增进我们制度的建设性任务”时
(hayek,1960:5),为了“产生可欲的、切实可行的结果”,这些努力需要“受到某种关于
可欲的社会秩序的一般性观念的指导,受到某种关于期望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连贯
一致的图式的指导”(kayak,1960:114)。
如哈耶克所说,自己对古典自由原理的重述分享了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
对什么构成了一个可欲的社会秩序的个人主义理解(Hayek,1967:160)。这一点是非常
明显的,例如哈耶克描述可欲的社会秩序是“努力使一个社会在我们希望生活于其间
的意义上更好”(1973:33)以及“一个自由社会共同福利或共同善的概念”是一个提供
“晟好的机会为不特定的成员成功地利用他的知识追求他自己的目标”(hayek,1967:
163)的抽象秩序时,这其孛聪含了同样的可欲性的标准。
三、建构理性与文化演化不可知论的统一:在规则制约当中竞争的市场
规则和制度可欲性的标准,即对生活于其中的个人的可欲性,对哈耶克的演进
理论究竟意味着什么?说演进过程能够选择有益的或可欲的制度意味着宣布文化演
进有助于产生对生活于其间的个人来说是可欲的制度。承认制度可欲的相关标准仅
仅是他们对生活于其中的个人的可欲性。那么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演进易产生可欲
的制度和规则就不是一个规范性断言,而只是事实性的,这等于一个关于演进过程
将产生个体成员视为可欲的制度的猜想。很明显,这个猜想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
如果要肯定地陈述这个猜想,那么它可能是错误的,当然,我们能够想象哈耶克不
会厨意这(演进产生可欲制度成为一个普遍陈述)就是他的意思。如果晗耶克并不
48
———————————羔曼望L』塑堡型塑塑型塑!堕墅皂宴圭墨皇苎垡堡塑圭墨塑竖查:皇塑
认为演进竞争普遍地产生上文意义上的可欲结果,那么我们从他的论证中能得出什
么结论来呢?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存蠢委上文提到的有条件的和无条件的演
迸的区分。如采我们从这个视角看一下哈耶克的市场过程理论的话,这个区分将帮
助我们澄清他的演进主义理论。
如果不考虑社会主义的计算这个问题,哈耶克论证市场竞争好处的主要论据是
市场作为一个发现过程的装置。市场不仅能使广为分散于无数个人的知识得以利用,
而且市场促进了解决问题的知识的增长。市场提供了一个场所,在其中对范围广泛
的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得以试验和竞争性地比较。哈耶克论证到,因为我们事先
不可能知道什么产品和服务消费者将最满意,也不可能知道如何最有效率地生产出
这些产品和服务来,所以我们有很好的理由依赖市场,市场是一个在不断的探究和
学习中多种竞争和创新出现的地方。更一般地说,既然我们不可能在事先知道什么
是我们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法,我们必须保证试验新方法的可能性和激励存在,这些
新方法可能被证明是优越于已有的实践的。当哈耶克说市场安排的上述特征是可欲
的时,他清楚地认为市场的这些特征之所以对生活于其中的人是可欲的,在于市场
“比起任何其他制度,保证了任何一个体成员得到比所有成员都可得到的范围广泛的
机会更好的机会”(1988:85)。但是,这个断言不是无条件的,它不是仅仅关于竞争自
身而不关乎竞争的特殊含义;也不是关于任何种类的自发秩序不管其特殊性质如何。
同古典自由主义传统的前辈们一样,哈耶克对这一事实是很清楚的,为了具有上文
提到的可欲的性质,市场竞争必须被合适的游戏规则所制约,也就是要被一个能使
市场参与者的竞争性努力能产生社会意义上的物质性财富的法律框架所指导。事实
上,哈耶克定义下的市场竞争是法律制约下的竞争,市场也是宪政的市场。正如他
指出的那样,“一个有效市场的前提条件,不仅是暴力和欺诈的防止,也包括特定权
利如产权的保护和契约的实施”(哈耶克,1948, 1lO)。更进一步,哈耶克看待有效
市场这一问题乃是一个持续的挑战,一个我们不能希望最终或彻底得到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要求我们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和我们不断变化的知识的条件下,持续地检
查现存的规则秩序影响行动秩序之特性的方式。
哈耶克提倡竞争性市场是可欲的制度安排很显然是基于市场过程的有益运行依
赖于制约它的规则框架的性质这一论断。在一定范围内,我们能够决定使市场竞争
有益运行的条件和规则约束,这样我们也许可以试图创造或建立这样的条件。在此
49
釜三童堕墅塞塑竺堑垦壁星塑!塑蔓皇由圭墨兰皇垡堕讲主义的张力与谐和
义上,作为一个自发的、演进的过程的市场过程概念同有意识的制度设计的概念,
粒彼此相容,也是相互联系的。制度上的设计不仅不与自发力量鹌惫色相对立,
斋是自发力量有益地工作的前提条件。如果在一定程度上,一个会适的规则框架
能被预期自发地出现,也不能依靠自发的力量单独来维持和不断调整,在制度设
和立法改革上的有意识努力就是一个可行的自由秩序的必然组成部分。虽然哈耶
的演进主义理论有时听起来似乎他相信市场规则的自发、内生的产生,但上述论
清楚地阐述了他出于社会理性的制度安排的重要任务——贯彻“为了使竞争尽可
地有效和有益而使用由国家强制实施的法律框架的政策”(Hayek 1948:110)。
£一旦把哈耶克的演进理论理解为有条件的的演进理论,就可以把他的演进不可

知论与规范自由主义统一起来。一方面,我们需要依靠做为发现程序的竞争演进过
程,因为我们不能事先知道我们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案可能是什么;另一方面,为了
使生活于演进过程中的个入机会更均等、个人利益更好害现,我们需要通过适当的
规则框架规范竞争演进过程。在哈耶克的论述中,一个功能良好的竞争秩序的主要
特征是:它开放了可供选择的和可能更优的问题解决方案进入的门户。这样的竞争
秩序“并不假定经济学中称为‘完全竞争’的理论,而只是假定每一场贸易没有进入的
障碍并且市场在传播有关机会的信息方面充分地发挥了功能”(Hayek 1967:174]。
我们认为,这才是哈耶克从知、知之不多到必然无知的科学理性观的根本体现。
四、关于哈耶克文化演进理论的进一步阐释
哈耶克文化演进理论的丰富含义,必须参照他对市场竞争的论证来进行解释。
也就是说它必须被理解为关于在特定规范内的演进竞争运行性质的一个有条件的论
断。如此,文化演进理论才能成为他的自由主义哲学富有意义和逻辑一致的组成部
分。在市场过程中,有意设计的产品作为试验品相互竞争。而市场过程之所以具有
演进的性质,仅仅与投入市场的实验品要经受竞争性的选择机制以及整个市场环境
对新进入的挑战者是开放的这个事实相关。同样地,哈耶克在文化演进上的观点是
建立在下面的论证之上的,在规则领域我们也要依靠竞争作为发现的程序。(Hayek
1978;149:1979:67)。哈耶克在规则和制度领域对建构理性主义的反对并不是反
对制度的设计本身,而是反对忽视我们知识和理性限制的全盘建构以及与此种努力
相联系的排他性的特权和专断的权力。他支持竞争性的制度安排,提倡利用竞争性
.——————————j童三皇—堕里里盟丝巡垦塑!望堕皂宴圭墨皇奎些塑塑圭墨塑竖垄兰塑塑
韵演进过程来作为我们制度建构的一个重要制衡。然而,哈耶克赞成利用竞争性演
盛的探究潜力的论证专;霹能被用来反对理性分析的使用和在制度改革问题中使用理
牲。他曾清楚地写道?上述诸项结论,无~旨在反对运用理性,所反对的只是对理
●l的滥用,亦即反对各种要求政府拥有强制性的和排他性的权力的主张:上述诸项
话论,并不反对试验或尝试,所反对的乃是一切对一特定领域中的尝试或试验施以
捧他性的和垄断性的控制权一一这种权力不仅不容许任何可供选择的方案的存在,
而且还宣称自己拥有高于一切的智慧,当然,所反对的还有那种最终会排斥较当权
者所信奉的计划为优的种种解决方案的做法。”(Hayek 1960:70)
, 哈耶克喜欢用“演进理性主义”这一术语来称呼自己的思想。他想使用这一标签
来描述一种态度,理性的制度改革可以设计,同时要为替代性的和潜在优越的设计
留出制度竞争的环境。哈耶克并不提倡“理性的放弃”(Hayek 1960:69],但他提
倡对理性的猜想性质的认识和在一个实验和竞争过程的框架内使用理性设计。在笔
者看来,对演进竞争可欲性的论证本身就是一个理性的论证,是对人类知识有限性
的科学洞见,将在理性的基础上引导我们远离排他的、独断性的制度安排而选择竞
争性的制度框架。哈耶克向人们阐释的主要结论是:在人类解决问题的努力中,无
论是通过一般性的市场还是通过政治过程,没有一项是我们事先就能知道什么是最
好的解决方案的,因此只要有可能我们就应依靠竞争性的、探索性的过程。就市场

越程而言,哈耶克对自由立法或秩序政策之任务的认识是很清楚的。在上文我们己
经做了说明。但是,他没有很明白地表达关于为使文化演进过程有益地运行而需要
的规范问题。然而,就哈耶克的文化演进理论关心的镱8度竞争的过程而言,逻辑要
求我们对两种类型的政策作出同样的区分。一种是通过一般规则框架来规范文化演
进过程的政策,另一种是为了保证特殊的、事先决定的结果而使用特殊的方法干预
婆进过程的政策。第一种政策,是文化演进的秩序政策,同演进的过程相客并成为
爨定演进性质的一个主要工具。第二种政策,哈耶克坚决反对,就像反对普通市场
鎏的干预政策一样。我们认为,在文化演进的层次上区分开“系统干预”的秩序政
霪和“零星式”的干预政策,这一认识理路能够清晰地从哈耶克的论证中重构出来,
粤遗憾的是哈耶克本人却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例如,在谈到他描述的文化演
冀的“无视道德的结果”时,哈耶克争论到:“这种对无视道德的结果的怨恨是可以理
群的,这只能说明人们想实现自相矛盾之事,也就是试图对作为试错程序的演进施
———————————童至塑L』塑堡堕鬯塑墨堡星塑三一塑蔓皇皇圭墨兰兰些塑塑圭墨堕坚垄皇塑垫
加控制并想以他们现有的智慧来塑造它”(Hayek 1988:74)。哈耶克这样的评论似乎无
视这种至关重要的区别,一是试图通过游礴熬撄则框架的方法来影响试错过程的~
般性质,二是试图指引这样的过程使之导向一个先前决定的结果。试图抢占对演迸
的控制,确实是明显地与一个演进过程结果开放的性质不相容。对这样一种努力,
啥耶克的评论“演进不能被指导也经常不产生人所要求的结果”(Hayek 1988:74)-k包许
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在通过中性普适的制度安排来指导文化演进。
我们应该认识到,设定标准来衡量制度的可欲性,探讨良性制度的演进特征,
完全不同于宣称事先就能决定演进过程将产生何种特殊结果。上文也曾说明,哈耶
克的著作明显隐含着评价制度的标准,即所谓的规范个人主义(制度是否可欲及在
多大程度上可欲,是由生活于其中的个人成员们进行判断的)。类似论证市场有益运
行的制度前提,文化演迸也需要设定一些规则约束,它们将使得演进过程与规范个
人主义标准保持一致。我们把哈耶克的文化演进理论和自由立法相统一的认识理路
归结为这样一种观点:它赞赏哈耶克的演进理论但不接受不可知论的态度,而后者
正是当前一些对哈耶克文化演进理论阐释的基本特征。它强调在为市场竞争和文化
演进提供合适的制度框架方面自由立法的建设性任务,却不具有哈耶克一贯批评的
建构理性主义的知识狂妄。这种观点既看到理性立法在规范文化演进上的作用,也
看到演进竞争在限制人们有意制度设计的作用。
第三节哈耶克宪政的政治经济学
对哈耶克文化演进理论的一个合理的解释如上文所述,应把它视为关于演进竞
争的有条件的论断。通观哈耶克的著作思想,这个条件应是以人类自由为最高价值、
规范个人主义的普适性的竞争性制度安排。从社会理性来看,正是这一制度标准规
范着文化的演进(制度系统的演变)。然而,公平的竞争是一个社会伦理的范畴,哈
耶克和欧肯一样,把它归为国家法律和立法的范畴。如果普适性、竞争性制度标准
能够通过无条件的文化竞争演进出来,哈耶克也不会费力的论证宪政的政治学和经
挤学。哈耶克的演进主义理论就会成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同义语,必然同他著作
的自由主义精神相背离。在此,我们着重剖析哈耶克有关自由立法或秩序政策的任
——————————盔曼鎏L堕里墨堕竺堑壁堡垦塑三一塑蔓皇皇圭苎遨塑壁圭墨垫坚查皇塑塑
.,也即哈耶克心目中的宪政的政治经济学。对此哈耶克谈到了“自由宪政主义,,
969:199),谈到了提供“为了社会的自由成长的有益框架5钓任箨6般9;-152),谈到
t镯造社会能在其中逐渐丝演迸进步的条件”(1979:I世。他完全国意欧肯对经济政
诸原则的论述以及欧肯“系统正义”的思想。在三卷本《法律、立法和自由》第三
《自由社会的政治秩序》的章节中它还精细设计了“~种理想的宪法模式”一章,
中完全可以体会到哈耶克自由秩序思想的真正归宿。
一、两种秩序与两种规则
哈耶克关于社会秩序的一个重要命题是,所有社会建构的社会秩序不是生成的
是建构的。两种秩序中第一类是“自生自发秩序”(spontaneous order),第二类是“组
’,或“人造的秩序”(amade order),当然,哈耶克也用内生秩序(endogenous order)
。来指“自生自发秩序”,用辨生秩序(exoenous order)来指组织秩序。然而,为了更
确切地指称这两种秩序,哈耶克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著作中开始采用两个希腊
术语以强调它们之间的区别:用cosmos(EP内部秩序)来指称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
其特征是这种秩序不具有一种共同的目的序列,所具有的只是每个个人的目的:那
种以确定或实现具体目的为特征的组织形式,哈耶克则称为taxis(即#t-部秩序)。前者
是由规则统治,而后者则是命令统治。在自发秩序下,个人“仅服从于普遍的正当行
为之规则”,而在组织中,个人则要“屈从于权威的个别的指挥”(1976:85)。不过哈
耶克又补充说,这一定义还需加以限定,因为规则越来越具体L.。面命令却越来越
普适了,所以二者间几乎有点分不清彼此了,而且考虑到适用于自发秩序中的“知识
的运用”这一理由,“在某种程度上,每个组织都需要依靠一些规则而不仅仅只是个
别的命令”(1973:48)。只有依赖于普适的规则而非个别的命令,存在于组织中无数分
立的个体中的知识,才能得以运用,知识根本不可能为一个中央当局所收集和拥有
(I-Iayek,1964,9)。
但是在承认不仅是自发秩序,就是组织也得依靠规则的同时,哈耶克也强调,“两
种秩序所必需的两类规则之间仍存在重大区别”(1973:48)。在《法律、立法与自由》
第~卷“自生自发秩序的规则与组织的规则”一节中,哈耶克是如此解释他所理解的
两种规则的区别的:那些支配一组织内部行动的规则,有着这样一个显著的特征,
即它们必定是履行组织所分派的任务的规则。它们的预设是,每个个人在一个确定
——————墼羔幽型型墅里型堕塑垫墼塑堂垫塑塑皇塑
的结构中的位置乃是由命令所决定的,此外,每个个人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不仅取
擐于他在该结构中愿毒捃的位置,而且也取决于发号施令的权力机构为他所规定的
藉定目的。因此t这些规则所调整的只是政府任命的职能机构或执行机构的行动细
:节。(Hayek 1973:49,又见邓正来中译本,71—72页)在有的地方,哈耶克则说,自发
秩序所依赖的正当行为规则有许多特殊性质,使之“从逻辑上就有别于”组织中的规
献同上:125)。它们是普适的,也就是说“即使不是对全体成员,起码对某一类成员
!一律适用,而并不针对特定个人。它们必须是⋯⋯适用于未知的和不确定的个人和
喜件的规则”(hayek,1973:50)。“它们倾向于禁止某类行为,而非命令从事某类行为,”
在此意义上,它们是“消极的”(hayek,1976:36)。它们“只是限定被允许行为之范
j围”(hayek,1973:127;1976:124),“保障一待确定之空间,个人可在其中按自己的意愿
自由行动”(hayek,1976:36),从而使“众个体可在一可能的社会中和平共
处”(hayek,1973:72)a
比较正当行为规则与组织规则,重要的是澄清组织所“遵从”之规则体现在两个
不同方面。其一,协调组织内部成员的行为的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组织的内部运作,
它们尽其所能地支配作为组织成员的个体行为及其相互关系;其二,组织在作为一
活动单位或法人团体采取“对外行动”时,也需遵从的“行为规则”,从本质上讲,这相
当于个体(自然人)在与他人发生关系时遵从彳亍为规则。只有第一种内部规则才合
乎上列之组织的规则的基本含义,而外部规则完全等同于普适的行为规则。然而,
作为“法人”的组织量作为“自然人”的个体,在某种程度上遵循的“行为规则”有些不
同,如哈耶克所强调指出的,宪政政策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判定,作为法人的组织,
是否和在多大程度上遵从那些不同于适用“普通的”自然入的“行为规贝fj,,。哈耶克曾明
确地批评过关于公司法律地位大讨论中有人提出的这样一种观点,“如果法人资格可
赋予公司,那么,很自然地也可将其赋予任一由自然人所拥有的权力”(哈耶克,1967:
309)。他认为这之间绝没有本质的和明显的逻辑关系。在他看来,那些可被集中于组
织或公司实体的权力,与现有法律所赋予这一“法人”的某种权利——尤其是有限责
任的豁兔权(同上:306)_一必然要求,组织受制于普适的法治的限制,要远严格于法
律对分立的个人行为所必须旌加之限制mayek,1979:90)。
——————————二壁三!二!塑墅型堕墅塑望望墼墅里L塑翌哇韭生兰鉴兰兰兰望苎堂兰兰塑塑!垄皇塑塑
二、政府的规则
在讨论“国家”或“政府”这一特定组鳃对,组织的(内部)规则与组织(对外)“行
衡,,随疑划之间的区别尤其重要。政麝作为一特殊组织,其职责是保障自壶社会所立
基的普适的行为规则框架,同时,它自已作为一个组织,也遵从自己的内部规则。
如啥耶克所指出,这常常使人混淆有关政府的不同类型规则之性质。关于这一点,
淆几个问题需仔细地厘清。首先,应该区别“国家”(或“政府”)与“社会”。哈耶克曾
指出,我们叫做社会的社会秩序是一普适规则下的自生自发秩序(hayek,1976:103),
它是“个人及其所创设的组织之间自发地生成的关系框架”(hayek,1979:140)。与此不
同,国家包括社会与政府这一特定的组织化的机构。哈耶克解释说,自发秩序下的“社
佥”,不仅包容很多组织,也需要一个特殊组织强制人们服从于(并且修改和完簿)
抽象规则体系(一个整体自发秩序所必需的)。国家施加于其成员的影璃,通常体现
为“政府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职能’'(hayek,1973,48),按照哈耶克的分类是“强制的功
能”和“服务的功能”,按照布坎南的分类,则相应地分别叫做“保障性国家”和“生产性
国家”(布坎南,1975, 68)。哈耶克强碉说,政府作为强大的组织被赋予一种特殊
的权力,必须被赋予强制的职能,而不应扩展其服务职能。政府作为“保障性机构”
必须垄断地占有“游戏规则”的仲裁和履行执行人的职责,而作为“生产性机构”,它只
程游戏中的一位参与者而己,为履行其服务性职能,它毋须被赋予垄断性权力。所
有公民都必须遵从政府在履行其“保障性职能”时所实施之规则,而在政府当局履行
其“生产性”职能时,个人则不用服从兵权力。“社会”的自发秩序跟“国家”这一组织之
问的本质区别,又可以体现为两种资源拥有方式,一种是屈从于宪政下政府控制的
所谓“社会资源共享”公共选择阔题,另一种则是,这些资源由分立或透过私人组织
结合起来的个人拥有,在“保障性国家”实施之普适的行为规则范围内可自由地运用,
即所谓“私人选择问题”。
哈耶克关于“两种秩序”的观点意味着,“作为组织的国家和政府所立基之规则与
构成社会自发秩序基础之普适的正当行为规则,具有截然不同的性
质”(hayek,1973:125)。后一类规则本质上蕴涵于私法(包括刑法)之中,而政府的组
织规则即所谓的公法。公法规定了成为“国家”这一组织之成员的条件,规定了作为
公民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也规范“政府机构对于委托给他们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权
;沩'Oaayek。1973:125)。仔细地分析“公法”这一范畴,从狭义上讲,可以被称之为宪政
藉的组织及不同的权力在这一组织的各部分配置的规则’’(haye}c,qi979:j37)。而哀褰窬
秀若涉个入权力配置的规则。因此,宪政规则的两种形式是:、。是涉及“国家,,这一
绸织及其实施机构“政府”的组织(内部运作)的规则;二是限制政府权力的规则,
袍即约束此一组织的行为之规则。政府的组织性规则从根本上决定,政府怎样及以
什么样的方式管理其所控制之资源,比如它们可以决定,面对各种事态,政府进行
决策的程序,议员和政府官员如何选举或任命,决定他们如何“建立~个层级控制系
统”,及“不同的政府机构所应负责之职责及其范围”(hayek,1973:125),等等。与此相
反,政府的限定性规则关涉的是,如何干和干什么?国家作为组织可以干什么,而
并不管它作为一组织如何运作。它们划定政府权力的界限,确定和限制由国家控制
的社会资源共享的范围,约束国家透过其政府机构所能实施之决策和行为的范围和
种类。制定此一限定性规则的最明显的理由,在于解决是第一代理(the
principal—agent)或者说利维坦难题,也就是说,怎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实际掌握政府
权力的人滥用他们的权力。不过,导致哈耶克关注这些限定性规则的,还有更深一
层——或者很少人注意的——理由。在集体决策,特别是在多数投票决策过程中,
根本就不存在单个个人作为决策者所具有的“天然的一致性”和跨时间的同一性
fHayek 1960:1lO,llI;1979:7,18,19)。因此,规则对于经济主体连续性的决策行为必
须是前后一致的,而为了防止给连续1陛决策造成前后不一和不可欲的总体后果,普
适性的限制性规则是必须的。
哈耶克指出,关于政府的组织性规则和限定性规则,与关于政府的两种理念(自
由主义和民主)有关联,尽管这两种理念在历史上耜互纠缠在一起,但也应该当作
不同问题探讨。民主思想主要关心的是政府的组织性规则,而自由主义思想主要关
心的是政府的限定性规则。前者要问的是谁在控制政府权力,而后者要问的是政府
权力如何能被有效地限制和约束——就是要使政府控制的权力分立和独立。哈耶克
认为,现代民主政府在宪政上的失误,症结就在于这一“悲剧性幻觉”——构建现代
民主政权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政府的组织性规则上,而忽视了设计限制政府权力的规
则。哈耶克断言,欲弥补现代民主制在宪政方面的不足,亟需复兴宪政主义者的理
念,即“政府所运用的所有权力都必须处于严密规则的限定下,以使任何人都不可能
为了一已之目的而改变或取消这些规则”Oaayek,1979:129)。

————————————皇兰望-_里竺望堕鬯塑!!!!塑塑!塑蔓皇垒圭墨兰奎!!堡∥
然而值得人们深思的是,出于社会理性的这样~个规范性命F
在?这些中佳奄锈酾则如何制定出来?又如何实施?我们认为这才,
开特定的社会权为结构,普适中性的规则是没有根基的。民主与自由是k
达尔的多元主义民主思想本身就是一种自由思想,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不能分弃>
二者既合作又竞争。本质上为一种权力的博弈,规则的制定与实旌则为博弈的结果。
三、规则的秩序与行为的秩序
在论述了规则的分类这一重要论题后,哈耶克进一步区分了社会秩序形成的两
个不同方面,即“那些规范某一群体中单个成员行为的规则体系,和作为整体的群体
在此一规则体系下所出现之行为的秩序或模式”(hayek,1967:66)。在哈耶克看来,仔
细地区分规则的秩序和行为的秩序,是我们理解规则如何影响社会秩序之形成,以
及所采用的规则的不同、演变将如何影响行为的秩序或模式的关键所在。当然,哈
耶克的讨论限于自发秩序。不过很显然,不同的规则如何影响行为秩序的讨论,也
适用于组织类型的秩序。实际上,哈耶克关于“两种秩序”和“两种规则”之间的关系的
论述,可以普遍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社会结构。哈耶克指出,导致自发秩序形成的规
曩lj,与玩游戏中所看到的规则有很多相同之处。游戏需要一套明晰的程序规范,而
每位玩家则遵从共同的规则去追求不同甚至彼此冲突的目标,从而导致整体秩序
}
o{ayek 1988:154)。正是利用这种游戏和自发秩序之间的这种类似之处进行类推.
S ~
羚耶克把市场秩痒描述为catallaxy游戏,交换游戏。在普通的游戏中,我们不仅可
以明晰地区分出游戏的规则与在这些规则下行为之模式,我们也可以系统地分析。
在不同的规则体系下,或规则发生变化后
统地比较,对于所关涉的人来说,
所造成的行为秩序的差异和变化,我们
何种规则体系是可欲的,不同的规则所
为秩序,何种是可欲的。这种分析性观察,不仅适用于市场上的“经济游戏”
型的自发秩序,也适用于被分成私立的和公共的组织等社会体制。
重要问题是,如何知道或找到有益的或适当的规则。哈耶克采用的论证材
理性的范围和限度和人类普适价值目标的预设。然而,普适的价值目标需
中性制度安排,而中性的制度安排显然由于社会权力结构的层级性或非分
有社会根基。笔者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啥耶克对人类理性问题的理孵最大
于对整体理性、演进理性、成长理性的强调,而且似乎预设了人的同质性,
\一、、、澎
一苎三兰堕墅塞箜丝堑垦堡星塑!塑蔓旦宣圭墨兰苎垡塑堂圭墨竺壅垄苎塑塑

匿_人的异质性、差异理性、集团理性、制度理性开掘不够,这就决定了其规则范式
隐现实性不够”。


鏊四、哈耶克的宪政经济学:规则范式
釜哈耶克并没有否定理性分析和有意识地改革我们从中进行裁决的规则框架,他
融调文化演进是要提醒我们提防两件事:其一,我们应该谦逊地和谨慎地对待流传
际来的传统,因为他们蕴涵着无数经验,发挥出我们并不一定意识得到的有益作用。
睡二,我们应该谨记,改进规则框架,不要指望理性地重构整个结构,而应推进那
瓣试验性的、零碎的变革。此种看法完全基于他从知、知之不多到理性不及的认识

狸路a
孽哈耶克的进路并非为了体谅理性和有意识宪政政策,而是为其安捧了系统的职
贵。在哈耶克看来,经济学所关注的应该是宪政分析,即,对各种规则体系中的综
合运作特性进行比较研究,而不是局促于特定政策的具体效果上。通过提供各种供
选择的规则体系所可能产生的行为模式之综合性特性的比较性分析结论,宪政经济
学可为宪政政治学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宪政政治学在对规则修订后,重新指导人
韵经济行为。宪政经济学即研究宪政规则下人的行为取得经济效果如何的学科。据
}哈耶克的看法,唯有依靠这样的宪政政策,我们才可能“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
+也即我们更愿意生活于其中”(哈耶克,1973, 33)。谈及自己的进路,哈耶克“所强
调的是改进我们的制度的积极使命”∈哈耶克,1960:5),他也批评“传统的自由主义理
论”没有充分地注意到这一使命,从而也就~直没有发展出一套足够明晰的理论,
解释如何改进法律框架以维系某种有效的市场秩序”(哈耶克,1978:145)。尤其是在
1939年发表的小册子《自由与经济制度》(Freedom and the Economic System),在为
《通往奴役之路》所撰写的《导言》中,及1947年为朝圣山学社筹备会议上的致辞
(《自由企业与竞争秩序》Free Enterprise and Competitive Order,1948:107.),哈耶克为
宪政政策或Ordnungspolitik确立了很积极的角色,远比他晚期著作更积极。他指出,
反对建构理性主义的社会计划观念,并不是反对社会中任何形式的理性计划,相反,
要为“构造一个普遍的和持久的理性规则框架”留有余地,如此我们就“可以‘计划’一
种普适的规则体系,它将提供一个宪政框架,在此框架内,应该干些什么的决策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参见笔者《经济演化理论的嬗变与融台》,载《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划定什么样的范围和限度的问题,并未引起应有的关注,哈耶克怀疑,这也许可以
薜释为什么古典自由主义招来不少怨恨的原因。在1947年朝圣山学社致辞中,哈耶
旎明显是欲修正此一不足,他强调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应该研究宪政政治学,以致力
孽改进“法律框架”(哈耶克,1948, llo)如此看来,哈耶克心目中的宪政经济学是实
证的,反映信息的,而宪政政治学则是规范的,使制度得以改进的最后力量。但是,
哈耶克强调说,当我们追问在某种具体情况下,这些普适原则应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这些内容应该如何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环境变化包括比如说新技术的发明等),从这
。追问,我们才算触及到“真正的问题”。在回顾自己的学术发展历程时,哈耶克也
说,他所感兴趣的乃是社会协作之规则的功能,这引导他从技术经济学研究转而关
注通常被视为哲学的各类问题,他认为自己的工作是重新系统地探究古典政治经济
学所探讨之核心问题。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确凿的结论:法律秩序,或者更一般地说规则秩序,
与社会模式或那些规则下的行为的秩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哈耶克思想体系的一个
中心论题,也是宪政的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哈耶克规则秩序与行为秩序关系的

研究以及规则系统整体演进的研究,为现代宪政政治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范式。
这也是我们把他归为秩序建构的理论大师的最终原因。
一——~一苎堕童塑竺塑壅垦竺塑堂!圭型茎垫圭墨量曼塞壁堡墨塑
。第四章布坎南宪政经济学:主观契约主义与国家秩序
重构
詹姆斯·M·布坎南是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世界一流经济学家,1986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的获得者”。纵观布坎南经济思想的成长,可大致归为一脉相承
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一个社会主义者转为自由市场的信奉者,倡议经济学研
究向古典经济学的回归;第二个阶段把经济学研究中交易概念、经济人假设运用于
政治领域,创立了公共选择理论;第三阶段,以公共选择作为逻辑基础,把经济学、
政治学与政治经济学统一起来,创立了宪政经济学,倡导立宪改革。布坎南经济思
想深受奈特、魏克赛尔以及霍布斯的影响。一般认为,布坎南在西方经济学界的地
位并不是由于他对于市场所采取的哲理立场,而是在于他创立和发展了所谓公共选择
(PublicChoice)的理论。在主流经济学家占统治地位的西方学术界,布坎南与塔洛
克在公共选择理论中孕育的对主流经济学具有批判拓展意义的观点,没有得到重视,
甚至受到忽略。相反,一再强调公共选择理论中把正统经济理论分析应用到政治决
策领域,似乎公共选择理论只是在主流范式下的应用性发展,而没有对理论范式本
身的发展作出什么贡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布坎南把自己的公共选择理论看作
是观察政治的一种科学视角,只是回归古典经济学研究原则,建立宪政经济学的必
。E .
要准备。正如我们把布坎南的经济思想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在其后期的学术活动
中,布坎南谈论更多的是与立宪经济学有关的问题,在接受诺贝尔奖时的演讲题目是
《经济政策的立宪性》。获诺奖后,他的两本论文集《经济学——介于预测科学与道
德哲学之间》、《立宪经济学探索》都突出了经济立宪色彩。尤其是近几年演讲形成
∞论文集《宪政的经济学与伦理学》,更是旨在从立宪经济学的立场批判主流经济学,

图到斯密、欧肯、哈耶克政治经济学秩序思想的研究传统。然而,研究布坎南的经

劳秩序思想,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重视他的哲学理念(理论基础或个人信条):在制度
莎成上强调人的平等性,强调一致性检验的制度效率观、制度安排的中性特征,毫
布坎南教授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赤字中的民主》(与瓦格纳合著),‘民主进程中的财政》,(同意的计算》
与戈登·塔洛克台著,1962年),《成率与选择》(1979年),(自由的限度》(1975年),《立宪契约中的自由》
1978年),《征税的权力》(与杰弗里·布伦南合著。1980年)《臼由、市场与国家》与《宪政经济学》(与杰
呈’布伦南台著,1980年,1985年),(宪政的经济学与伦理学》,《财产与自由》等。
60
———————————————————』韭塑生』壁望墅!!!丝塑兰!圭婴墨垫圭墨兰曼塞茎堡塑
不怀疑市场交易契约在达成一致上的功能(主观契约主义)。他要讨论的是,什么样
的活动应该归为癞场的选择,而避免集体决策所要带来的复杂与困难。人类针对移譬
同的活动,愿意选择什么样的决策规则。在这样的认识前提下,市场成为达成集体。
决策的规则之一。公开自由的市场交易已经作为既定一致性通过的制度安排,这样,
就忽视了对市场规则本身进行讨论以及如何对市场规则作出改造。尽管布坎南也充
分注意到了生利性公平竞争与分利性竞争之间的张力,把交易经济学、经济人假定
用来分析公共选择者,最后开出约束公共选择者、政府代理人、集体决策者的宪政
秩序药方。但是谁来设计维护这种致力于长期利益、社会理性的宪政规则(包括公
开透明呈中性的交易规则)?强权的政府?又会陷入布坎南反对的权力政治观。权
叻制衡的政府?宪政的政府?这必然把宪政的设计维护权力交给了约束政府的社
会。按照权力来源的组织观点,社会组织力量太弱或者权力结构失衡不足以牵制政
府的权力,中性的制度设计与实施得不到保障。因此离开权力谈宪政、中性的制度
安排只能流于概念性的。布坎南的宪政秩序不仅需要以人为本的公平公正的伦理原
则,而且需要制衡的社会权力结构以及强政权作为冲突平抑中心。我们认为,研究
“公共选择”理论以及借鉴其分析理路,对深入我国的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改革,
竞争秩序制度范式建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种参考价值并不是指布坎南的理论
可以直接应用于中国,而是说中国进行的体制改革,总是涉及到人们经济活动的约
束条件和竞争规则的变动,说到底是一种经济秩序与政治秩序的变革,它客观上需
要理论工作者对改革进程进行制度分析,创立一种秩序经济学,而在创立秩序经济。、
学中,看看布坎南对秩序的分析,会使我们得到某种学术方法论上的启发。
第一节布坎南秩序经济思想的研究理路
~、重树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原则
诚如布坎南自己所说,“在40年代后期的芝加哥大学,受弗兰克·奈特(Frank
H.Knight:1885—1972)教授思想薰陶之后,从原来的一个真诚的社会主义者变为
-个市场经济的坚决拥护者的”。然而,布坎南作为一个从“忠诚的社会主义者”

变为“市场经济的坚定拥护者”的经济学家,但并未使自己成为一个新古典主义者,
6l
——一整堕兰查鉴空查些丝塑堂!圭翌墨垫圭墨兰曼壅垦塞薹塑
衙是沿着斯密、欧肯、哈耶克等人的秩序经济学的研究思路拓展下去,成为一个制
匪经济学、宪政经济学或秩序经济学者。茌希坎南看来,经济学的基础不是数9-形
凌,丙是应用于真正的现实问题的价格理论。对价格制度的科学理解为人们提供了
龟持自由制度的一条最好的道路,通过价格机制运行的经济组织的活动应成为研究
的对蒙。所谓的政治经济学正是这种隐藏在被亚当·斯密称为“法律和制度”的社
会结构之中的东西。
, 布坎南主张经济学研究应该向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原来位置返归。1957年在弗
基尼亚成立旨在恢复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研究原则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1963年
写塔洛克建立了公共选择学会,6年后又建立了公共选择研究中心。布坎南认识到,
耍确保对一个自由社会的基础作出理性分析,对市场过程的理解是一个必要条件,
但不是一个充分条件。可见,布坎南也是咀分开的角度来谈,市场过程与政治过程
两回事,对市场制度竞争秩序理性建构就可以了,不理解这本身就是一政治的过程
或集体选择的过程或权力博弈的过程。事实上,对政治过程的补充理解,能极大地
增强对市场过程的理解。1982年,布坎南进行了一场维护政治经济学的制度背景的
斗争。人们逐渐意识到制度和制度对经济运行约束的重要性。布坎南坚信自己所做
的工作是沿古典经济学家斯密自发市场秩序思想的深化与完美。然而,作为新政治
经济学的公共选择理论总的来说不过是经济分析工具在政治领域的应用和延伸,更
多的是实证研究。布坎南只是把它作为自己心目中秩序经济学研究的逻辑基础。在
布坎南看来,斯密的“无形之手”原理与哈耶克的知识观成为经济学说史上两项最
伟大的发现。就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而言,布坎南坦言,自己丝毫没有超越,更
多的工作是研究方法的创新。
二、对主流经济学家研究方法的批判
布坎南认为,80年代付诸实践的经济学,是--I'7没有最终目标的“科学”,在某
种意义上变成了一门数学“科学”,而不是古典意义上真正的经济科学。它使经济学
家成为使用的技术工具的俘虏,而没能保持技术工具始终处于为它所用的地位。80
年代的经济学家忽视了本门学科中的基本原理,研究兴趣放在他们所研究的模型的
纯学术性质上,似乎能从他们的乌托邦相关的命题的证明发现中获得极大乐趣。然
而,在现代经济学里,被牺牲掉的是对市场过程原理以及对市场过程与人们在其中
第四章布坎南宪政经济学;主观契约主义与国家秩序重购j../———————————————————————————————————————一
};l}行选择的制度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大多数研究生院的教学大纲所称的为掌握现代
轻济学工具所做的研习工作,基本放弃了对带有古典意义的政治泾济学的理解。布
谈南认为,正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的《经济学原理》出版
以后.经济学在方法论方面确实(几乎是悄悄地)发生了革命。“经济问题”成为经
i}F学的研究课题,并且研究思路是寻求在既定的制度、需求、资源和技术约束下的
投大化或最优化解决办法。如此以来经济学研究方法就不知不觉地落入了数学观点
的陷阱。一旦数学观点成立,经济学家甚至能把人定义为效用函数或偏好函数,并
隐含地假定这些函数独立存在于人们实际选择过程之外。这种效用函数工具可以恰
当地用来为已做出的选择作事后重构,但它却错误地引导人们作出假定。通过独立
她假定这种函数,并通过实行资源约束,就可以完全偏离交易当事人中间的自愿契
约过程,至少在概念上可以给资源的“有效”配置下定义。然后,这种形式上的效
率准贝8便允许将市场概念化为可以按它在达到资源利用的期望结果肘的功效,来加
以检验和评价的一种手段和机制。
布坎南主张,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革命必须摆脱抽象一般的数学观点。抛弃新
古典正统学说经济学研究思路。政治经济学研究内容应更为宽广以及研究怎样才能
对正在讨论的经济问题作出贡献。
三、市场过程论而菲结果论
布坎南强调奥地利学派把“市场作为一种过程”的观点,突出个人效用函数的
不同,认为在一种法律、政府制度使所有权与契约得到实掩的环境中,通过各种相
互联系的市场结构,个人的分离的行动可以被协调起来。在这种关于政治经济学的
核心原则的表达式中,并不需要对于个人的效用函数或偏好函数中的变量加以任何
识别,也不需要按某种统一的社会价值来对个人价值给以加总。重要的是,对于个
人来说,根本用不着明确地或隐晦地就资源配置或分配状况达成协议。协议是作为
交易过程的一种结果雨出现的,个人的偏好并不是对最终结局的特征而引出的,而
是由个人各自的价值标准的主观目标而产生的,这种个人价值标准本身只有当交易
发生时才会出现。事实上,市场过程的有效性正在于它使不同的偏好都得到了满足,
然而,市场过程的自发秩序的出现依赖某些明确的前提条件。在这里,布坎南
与欧肯、哈耶克一样,强调市场运行的法律秩序。处于一种法律秩序保护伞下的市
第四章布坎南宪政经跻学t主观契约主义与国家秩序重购,—————————————————————————————————————————————一

弦机构协调各个独立的个人行动,并不需要对效用函数中的变量规定特定的含义。
殛这种协调过程要求把参与市场的个人定义为是初始禀赋、权利、所有权或某种特
缸的集合体。个人或“从事潜在交易的实体”在概念上成为一种合法的结构,正是
骚种合法的结构对个人与实体的行为规定了限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人是一个选
癣行动的单位,他会自愿交易合法的财产、权力与要求。这一论断意味着,在一种
法律、政治秩序所允许的可实旆限度内,包含了某种特定含义的个人之间的权力与
薪有关系的分配状况。由法律、政治秩序所包含的分配关系在逻辑上先于任何一种
有意义的发生于个人相互关系中的市场过程。市场参与的起点、市场的过程与市场
酌结果,从布坎南的观点中体现的非常明确。
四、规范个人主义与制度评价的一致性原则
如上所述,布坎南的经济研究思路从人的经济活动结果转到过程再到影响过程
与结果的制度约束框架上来。布坎南认为经济理论的终极意义应是规范性的(实证
研究的目的则是为了规范研究,布坎南把公共选择理论作为宪政秩序的逻辑基础)。
政治经济学原则的科学规范性在布坎南看来主要取决于两个先决假定。一个是经验
性的,另一个则是伦理上的。经验性的先决假定是指人类存在“自然可分性”这一
基本事实:伦理上的先决假定则认为,“自然人”是最终的价值源泉,即人本主义
的价值观。二者综合在一起,即所谓的“规范个人主义”。如果个入不被看作是价值
的源泉,则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原则就没有仟么规范含义了。如果假定存在着某种外
在的、超个人的价值标准,或者说,如果某些个人的价值是高于另一些人的价值,
那么,在市场均衡中就不会隐含着价值的估价过程。如此看来,布坎南经济学研究
方法论的逻辑起点是西方传统的人本主义的自由价值哲学。这也是其学说带有明显
伦理色彩的终极原因。
即使接受了上述两个先决假定,也会存在着个人之间的权利与所有权的种种分
配形式。描述现状的特定的分配形式,从最基本的意义上来说,是任意给定的。给
定任~种这样的分配形式,市场这种分散的机制或交易秩序就会使个体参与者的价
值得到增进。但是,下列问题仍然是悬而未决的。政治经济学究竟能否为人们之间
的权剃与所有权的分配提供任何一种规范的指导呢?在布坎南看来,科学的政治经
挤学应以制度为视角讨论经济问题,核心在于不是以任何客观的指标来衡量经济活
第四章布坎南宪政经济学t主观契约主义与国家秩序重购
动,而是立足于个人之间的互动来理解经济活动。以制度为视角首先以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作为讨论的出发点,而不是以人与物的关系作为讨论荫+出发点。此种研究视
角坚持所讨论的是不确定的(偏好、效用函数不同)活生生的个人,认为无法以一
个确定的、总量的标准对整个经济活动作出安排。“经济,如果恰当地理解的话,既
没有目的(purpose)、功能(function),也没有意图(intent)。经济是被一个结构、一组规
刚和制度规定的,这些规则和制度约束着人们在一个类似于游戏的互动的相互连接
链中的选择⋯.把经济定义为一个结构、一组约束规则,在这一规则内个人们寻求
获得他们各自确定的目的,这一定义使政策规范的技术倾向变得自相矛盾。”(布坎
南,1991)
在布坎南看来,分配是在不同的独立分散的个人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依赖的
基础规则或体制运转的结果。公共选择,从而改革或变化的潜在目标正是这些规则
或体制。不同的规则肯定会导致出不同的分配方式,但这个过程是一种随机过程。
然而,如果人们对制度的选择如果不是随机的过程,分配方式就不是随机的结果。
要知道,制度本身不单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更是一种凝结利益的显形社会关系。
正由于公共选择的目标在于这些规则(政府集体决策的规则与市场交易的规
刚),所以,与对分配结果达成一致意见相比,人们更容易就规则达成一致。其原因
在于,人们对于在不同的规则下或不同的过程中的各自的地位与状态是事先不能确
定的(无知黑幕)。由于这种天然的不确定性,个人就会根据一种更广义的自身利益
去评价不同的规则。
一。
从一种契约主义的观点来看,人们对于制度安排的一致看法有可能出现,制度
安排的过程包含广义的个人利益之间的转换。布坎南把这种转换不严格地定义为是
再分配。然而,这种“契约主义的再分配”在性质上不同于契约后的“政治再分配”,
^。
政治再分配是不可能按标准意义加以认可的。如此以来,就产生了契约主义再分配
剞度安排规范性问题。布坎南受魏克塞尔公共财政思想的影响,提出制度的规范性
来自于契约主义或规则制定过程的一致性通过原则,而不可能是来自于任何外在的
与超个人的价值标准。
按照契约主义、立宪主义者的观点,政治经济学为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
提供了一个首尾一致的结构(案4度框架)。它使关于市场相互作用的交换模型的分析
得到推广并普遍化了,成为一个包括政治在内的一个体制模型。当分析还限于简单
————一至粤兰塑苎塑壅堕墨塑兰:圭婴墨竺圭墨兰璺窒垦塞堡塑
的市场交换模型时,特定的结果既不能被实证地加以预测,也不可能按规范的意义
加以评估。j当鳍果出现时,评估准则只能用于相互作用的过程。
布坎南一再强调政治经济学的这种分析结构的规范意义,多次指出那些允许、
。纵恿践踏个人价值观的制度安排不可能从契约主义的交换框架中找到合理的依据。
布坎南是一个主观契约主义者,主张制度安排一致性通过原则,不是霍布斯式的而
晨卢梭式的。似乎他一再强调的一致性通过原则就是卢梭的“公意”。但是,根本的
钧题在于:谁是个人?这个问题对于契约主义的操作过程来说是一个外生变量。在
这里,政治经济学与契约理论一样,显然是依靠先前讨论过的两个预先假定来解决
向题的。因此,在我们看来,布坎南经济理论的一些观点基本上运用演绎的方法论,
出于社会理性的制度规范是其学说的最大特色。
第二节公共选择理论:是正统理论的拓展还是经济方法论的
创新
布坎南承认,维克塞尔(Knut WickseU,1851-1926)是近代公共选择理论最早
的先驱者,两他本人和戈登·塔洛克在1962年历写的《同意的计算》一书是推演一种
致治宪制的经济理论的第一次尝试。从60年代初期起,布坎南就不断地发展他薪创,,
的学说,使‘‘公共选择”成为准独立的子学科。严格说来公共选择理论所涉及的并不
完全限于经济问题,维克塞尔就是从“政治作为复杂的交换”的概念出发,进而论证“如
果经济政策需要改革,就要注意经济政策如何决定的规则,注意宪制本身。”布坎南
受魏克塞尔对政治含义的启发,不仅把市场作为一个交易过程来看待,而且把政治
作为一个交易过程来看待;同时把私人选择中的经济人假定引入公共选择的政治领
舅,认为公共选择者也是一个经济人。“公共选择把政治解释为选民和代理人之间在
:帚求增进或表达他们自己利益时的相互作用”(《经济透视期刊》,1987年,暑期号,
鞭29夏)。因此,布坎南的有关集体决策分析的公共选择理论架起了原可两分的经济
毂治两个领域之间的桥梁,使其成为政治和经济理论的一个综合体系。瑞典皇家科
学院宣称:布坎南的这一研究工作填补了传统的经济学中缺少一种独立的政治决策
————一—苎堕兰塑苎塑塞型墨蔓堂!圭塑墼垫圭墨兰里塞量童墨塑
理论这一空白a 20多年来,布坎南为了发展这一新的分析体系,发表了不少著作和
立章。他以这一观点批判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为市场经济的有效性进行了论
征和辩护,特别是把政治决策应用于财政、赋税、公债等具体的经济问题上。不过,
人们对于公共选择理论的贡献的肯定、对公共选择理论的认识,一般只是把它看做
阜一种应用性研究。公共选择理论的贡献大体只是政治学意义上,从总体来看,只
是在新古典主流经济学方法论范围内的一种实际应用,并不能构成对经济理论的拓
醒积刨新。,
众所周知,新古典经济学对于市场中私人选择行为的研究,并不重视私人选择
如何生成大家都要接受的统一信号问题。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几个总量之间的关系,
而不是总量如何由个体合成的问题:微观经济学则把市场交易者作为简单的价格接
受者,然而把统一价格的确定和变化留给一个空洞的完全竞争市场极其供求决定,
无法说明是什么样的个人理性行为通过竞争的市场决定了完全竞争的物品的价格。
范里安就曾指出,在说明“存在什么力量能使价格向一个市场出清的价格移动时,”
最大的问题是竞争的思想和价格调整之间的关系自相矛盾:如果所有经济当事人都
视市场价格为给定的,并处于他们的控制之外,那么价格又怎么可能变动呢?谁来
调整价格”?因此,我们认为,公共选择理论只是在很少一部分与主流经济学发生了
联系(只是借用了经济人假设和成本效益分析法),在分析利益目标各异、效用函数
不同的行为主体如何达成集体决策问题上,在新古典经济学那里是找不到现成的分
析框架的。可以说,公共选择理论实际上是在集体决策、规则选择领域中提出了经
济学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同意的计算》一书中,布坎南和塔洛克把论述的重心放
在决策规则的不同如何影响参与集体选择者的行为上,这与哈耶克对规则秩序与行
为秩序关系的重视如出一辙。布坎南强调,公共选择在其非立宪的研究方面集中于
分析各种政治选择结构及其在这些结构内公共选择者的行为(是一种实证研究),它
是为更一般的立宪研究的一个初步但是必要的阶段规范研究”。而在公共选择理论基
础上形成的宪政经济学,则明确表明了要对经济理论从方法论到整个体系框架全新
鞴展的雄心,也即布坎南所谓的“作为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体系。
。棼阅李绍荣《竞争价格的形成机制》,《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簪地布坎南:《立宪经济学探索》,第6l页。
——一. 墨堕皇塑鉴童窭坚墨塑堂! 圭翌墨丝圭墨兰璺塞蔓堡堡垫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要素之一:交易经济学
布坎南在解释公共选择观点时,一直把它与私失建择做以类比。他指出,公共
选择观点不是一种通常意义上的方法,不是一套工具,也不是使用标准方法对标准
-[具的一种特殊应用。公共选择(谁参与选择,选择的结果是制度、政策以及普通
的公菇产品),是一种对政治的看法,它是在把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扩大应用于集
体的或非市场的决策的过程中产生的。然而要获得这样一种对政治的看法,必须要
求一种特殊的经济学方法,这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找不到的。
公共选择观点中包含了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要素。第一个要素是被概括为交易
经济学(catallactics)的经济学方法。第二个要素是关于个人行为的经济人(homo
economicus)假设。这两个要素,在广义公共选择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具有不同的
份量。
在关于经济方法论的论文集《经济学家应该做什么?》中,布坎南表明了对这
一经济研究中的老问题应持的总体态度:必须把极大化范例从经济学工具中的统治
地位上驱除出去,不应根据稀缺性约束来定义我们的学科或我们的“科学”,必须停
止过分忧虑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应该将研究的焦点放在广义交易的起源、所有权及
制度上。
早在19世纪,某些持同样观点的人就把这种经济学方法称为“交易经济学”,
即关于交易的科学。哈耶克建议改用“catallaxy”这个术语,认为该术语更接近其
正确的希腊语来源。一旦把这种经济学方法作为研究主题。便直接将我们的注意力
引向交易、贸易、协定和契约的前提条件与过程上来。
这种方法论观点同公共选择观点的紧密联系在于对人类经济活动中两种选择
(私人选择与公共选择)过程的契约性质。如果严肃地对待交易经济学的方法论,
挽们就很自然地要对复杂交易和简单交易进行分析。复杂交易被定义为是超出简单
的两个人及简单的两种商品交换环境的契约的协定过程。这样,强调的重点立刻就
矗接转到人们相互之间各种自愿协定过程上来。然而,如前所述,主流经济学转移
r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使作为--j']学科的“经济学”与“政治
经济学”或“政治学”得以自然区分开来。在“经济”和“政治”之间,或在“市
场”和“政府”、“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错误地划出了明确的界线。然
而,~旦把政治视为解决利益冲突的契约过程,经济学家则不必只限于研究市场中
——一—— 墨堕童翌苎曼壅堕丝塑兰!圭翌墨丝圭兰量曼塞垦堡里塑
各个人的行为(例如买卖活动)。通过交易经济学方法的或多或少的自然延伸,经济
举家霉踢根据交易范例来观察政治和政治过程。以主观契约主义的观点,交翁经济
拳则可称为“大经济学”。只要集体行为的模型是以个人决策者为基本单位,并且只
每这种集体行为基本上被认为反映了复杂交易或者一个相关群体的所有成员中间的
协定,那么这样的行为或选择很容易被归入交易经济学的范围。在笔者看来,尽管
把政治过程理解为复杂交易的过程不无新意,但是简单交易与复杂交易有本质的不
同。在“作为交易经济学的经济学”和“政治科学”或“政治学”之间,仍然存在
明确的界线。通常的看法,政治学作为-1"7学科,其研究范围是入们之间的非自愿
关系即那些与权力或强制有关的关系。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人们中间几乎所有被观
撩到的经验关系都夹杂着交易因素和权力因素。传统经济学中把完全竞争市场理想
.化、概念化,部分目的正是为了描绘一种完全没有权力或人强制入的场所。可是,
当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出现实际的或可能的经济租金时,.权力因素和潜在强制因素
就会产生,行为就得由某种与纯交易经济学不同的学科来分析了。把集体选择领域
的政治学复杂交易等同与简单交易是一种失误,在此既有配额交易的因素也有市场
交易的因素,配额交易规范着市场交易。
无论如何,交易经济学的观点及其向人们在其中共同相互作用的制度环境的自
然延伸,为观察政治过程和政府作用提供了一种方法。广义地讲这就是公共选择关
于政治的观点,即一种对政治过程的不同的观察方法,它与把政治看作是权力的观
点有些不同。
应用交易范式构造政治模型的公共选择观点,纯粹租金的因素从而权力因素,
更容易在复杂交易而不是在简单交易、群体关系而不是在两人关系、政治协定而不
是在市场协定中出现,这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从这个意义上,公共选择的政治观点
凳得类似于关于经济权力的市场观点。欧肯更多的注意到了经济权力的市场观点,
丽布坎南更多的注意到了作为复杂交易的公共选择的政治观点。
i 从公共选择学派关于政治的看法中可引伸出重要的规范含义,这种规范含义反
过来会提供一种理解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当人们中间的自愿交易受到肯定评价而强
劓受到否定评价时,要求以前者替代后者的规范含义就会出现。当然,前提是这样
肿替代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花在资源上的成本不是高得令人却步的。这种规范含义
希公共选择经济学家赞成在可行的场合中作出类似市场的安排,以及赞成在适当形
第四章布坎南宪政经济学t主观契约主义与国家秩序重购
势下实现政治权力的分散化这种倾向、提供了一种规范冲力。
: 一旦把交易范式引入政治领域,把公共选择视作复杂交易,便会自然得出立宪
的观点。实际上布坎南也正是这样做的。他指出,要改善政治,必然要改善规则,
政治竞争是在规则结构内进行的。不要以为改善政治得依赖那些为“公共利益”奋
斗的人,似乎那些人道德高尚,可以有权代理民众进行选择。竞争是由竞争规则来
猫绘的,较好的竞争是通过改变规则才产生的。然而,又如何改变规则,规则本身
就是“政治的”集中体现,这就是一个矛盾。看来需要对制度规则做进一步理解:
秩序——规则——权力——利益群体。实际上正是社会权力结构的演变推动着规则
的变迁。而规则的变迁又影响着人的行为秩序,从而决定经济效果。
二、公共选择理论中的要素之二:公共选择者经济人假定
广义公共选择观点的第二个要素,就是公共选择者经济人假定。按照这种假设,
个人是根据他们所受到的约束,为追求效用的极大化而行动的。如果要对所有实际
行为作出分析,就必须对效用函数进行专门论证。个人应被构造为是寻求促进自己
私利的人,这种私利就其狭义而言是由预测或预期的纯财富状况来衡量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18世纪古典经济学的贡献是架起了作为一方的经济人和作
为另一方的社会福利或团体利益之间的桥梁。实际上,曼德维利(Mandeville)、休
谟和斯密等人并没有发明自发追求私利的人的观念。经济人由托马斯·霍布斯
(Thomas Hobbes)在17世纪引进哲学。在霍布斯的契约观以及约翰-洛克有限主
较前提下,18世纪的哲学家们证明,个人的追求私芹g动机可以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
福利。自这些18世纪先人之后,经济学家和经济学一直依靠这种经济人原理来分析
以各种方式参与市场的人们的行为,并由此分析各种市场制度本身的作用。
布坎南的杰出贡献在于把经济人假设延伸至那些以投票人或国家代理人身份参
与政治或公共选择的人们的行为上,引伸出“政治的经济理论”。古典经济学家以及

他们的19世纪继承者没能迈出这一步或许是因为他们隐含地假定,集体活动基本上
是非生产性的,国家的作用应该被限制在极小的或者防御的职能上。20世纪古典经
登学家的继承者新古典经济学家没能提出这种理论,在布坎南看来,是新古典经济
产家研究范式转向了极大化一稀缺一配置一效率。这一范式与古典经济学开创的秩序范

摹完全不同,它使人们的注意力从交易契约中的个人行为上转移出来,转向某种假
甭四苹布坎南宪政经济学;主观契约主义与国家秩序蟹购
定是客观的并在概念上是独立存在于个人选择之外的配置准则。到本世纪60年代,
经济理论已演变为一f1应用数学学科,丽不是交易经济学。正是在经济理论的这种
觋代范例中,兰格一勒讷(Langer--Lerner)理想市场社会主义模型才可能受到实践
经济学家们的重视:然而,到哪里去寻找这种操纵该体制的经济监视人呢?布坎南
认为只有在关于人们行为的经济人假设同交易政治范例结合起来时,政治的经济学
理论才从绝望中出现。当人们的政治行为被认为一如他们其他方面行为一样是追求
私利之时,宪制上的挑战就成为这样一种挑战:构造和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限制以
裁削方式追求个人利益(分利行为),并引导个人利益去促进整个社会利益的制度和
规章。
在《同意的计算》一书中,布坎南把这两个关键因素结合起来并予以同等重视。
布坎南宣称,在霍布斯主观契约主义以及维克塞尔的公共财政学著作的重大影响下,
自己工作的侧重点是构造交易政治;相比之下,戈登t塔洛克的侧重点则在于构造
具有明确个人利益的各种公共选择者(投票人、政治家、官僚)。60、70以及80年
代初的广义公共选择理论方面的各种新贡献分剐受到这两个中心要素的不同影响。
关于官僚政治和官僚行为理论以及关于管制理论的著作,主要受经济人假设的影响,
实证意义更浓。而关于立宪分析的著作,则更多地源于交易政治。布坎南后期的研
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宪政秩序上,规范意义更浓。
基于以上对布坎南建立公共选择理论两大基石的分析,公共选择理论和主流经
济学是两大分析体系,,其深远意义不仅是对公共选择者的自利行为的剖析,更重要
的是为布坎南沿古典思路的新致治经济学开通了渠道,
第三节布坎南的宪政经济学:出于社会理性与国家理性的秩
序重构
一般看来,宪政经济学的基础是制度经济学,它认为“制度是重要的”,即制度
(包括规则、程序和组织)不同则效率不同。然而布坎南的制度效率观不同于新制
度经济学的制度效率观,前者重视制度的形成过程,雨后者重视现存制度的运行结
帮四覃布坎南宪政经济学t主观契约主义与国家秩序重购
果一交易成本的高低。制度经济学关于程序的观念与法学中的程序主义范式非常
辖议。法学从公正出发,经济学从效率出发,二者其实是一个问题莳荫个方面。然
而与一般制度经济学不同的是,宪政经济学并不把制度看成是简单的制度安排,也
不仅是这些制度安排之间形成的互补关系,而是视制度为一金字塔式的立体结构,
或受元规则统领的制度系统。结构的顶端就是宪法,宪政是制度中的重中之重,是
约束制度的制度,规则的规则。在布坎南看来,宪政经济学是经济学研究的最高层
次。不同于哈耶克(他心目中的宪政原则是知识精英从历史传统中提炼出来的),布
坎南则致力于给出形成或改进宪法的程序标准:一致同意原则。制度安排的一致同
意原则意味着没有人受损,这不仅适合二人的契约过程,也适合多数人的情境。在
制度安排的过程中,布坎南非常重视外部社会成本这一概念,在《同意的计算》一
书中,布坎南在多处论证不同的集体决策规则产生不同的外部成本,强调“只有全
体一致规则占主导地位时,亦即只有当群体的所有成员都必须在采取行动之前先达
成一致时.个人所预期的来自集体行动的外部成本才表明已被最小化了。””“一致
同意原则”作为布坎南理论贯穿始终的逻辑,成为判断一个公共选择是否有效率的
标准程序。他认为这一规则是帕雷托最优的“政治对应物”。然而,一致同意原则在
降低集体(包括二人契约)决策的外部成本的同时,可能大大提高决策成本。布坎
南认为,外部成本与决策成本之和达到最小应是组织决策的最优标准。“多数决策原
则”可能降低了决策成本,但可能导致所谓的“多数人的暴政”,产生大量的外部成
本,其结果对全社会都不利。解决这一悖论的方法之一,就是对多数决策规则加以
更高层规则的限定。布坎南解决决策成本问题的愚路是,把集体决策化为多个层次。
越是属于人类基本价值观的层次(如保证个人自由的基本人权和产权等),越需要征
得社会大多数的同意,甚至全体社会主体的一致同意。最高层次就是宪政层次。这
~层次的规则制约着下一层次的规则并承担着对规则进行选择的任务,选择的程序
耍遵从系统兼容原理以及欧肯所说的“系统正义”。如此以来,较低层次的决策规则
尽管为节约决策成本考虑采用“非一致同意原则”,但有了“一致性同意原则”的合
j去性基础。因此,在布坎南看来,对于社会来说,宪政规则的选择要比下属规则的
堂择重要的多。如果元规则的选择出了问题,被制定出来的下属规则就更可能出问
:题,进而整个规则系统秩序紊乱失去效率。如果说单项具体的制度出现错误,可能
::‘‘--——-..................................................一
璺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第93页.
第四章布坎南宪政经济学;主观契约主义与国家秩序重购
基系统性的错误,宪政(元规则)的错误则是全局性的错误。一致同意的宪政改革,
在布坎南看来是有效率的。如此以来,经济政治连在一起了。另外,布坎南也认识
到,如果考虑到代际关系、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一致同意原则也可能导致无效率
的结果。此时的宪法元规则更显重要,不仅是规则的规则,而且是居于所有人之上
的难以更改的规则,因此可以限制立法机构。
布坎南的宪政经济学深受瑞典经济学家魏克塞尔(Wicksell,1896)主观契约主义
一致同意原则制度效率观的影响.他在大部分著作中都谈到了魏克塞尔的思想。他信
奉魏克塞尔关于在重大立宪选择层面奉行全体一致同意原则。鉴于实际操作难度大,
决策成本高,宪法改革之路应该涉及将多数裁定原则向更多数裁定原则改进。他倾
向于提出推行一种超过简单多数的法定多数裁定规则。可见布坎南是多么重视立宪
过程中参与人数这一变量。布坎南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两部著作《征税权》与
《规则的理由》中的论证理论基本上还是魏克塞尔式的。.然而,随时间的推移,布
坎南于1998年慕尼黑辩论会上不得不承认:民众把多数裁决规则与“民主”等同,这
已成为民主的标准,一致于朝着更多数裁定规则的目标改革的方向可能走入死胡同
(布坎南/马斯格雷夫,2000)。他被迫接受这一事实,放弃了以魏克塞尔式的途径进
行宪政改革的思想进路,转入了折中的办法,寻求以制度对多数裁定规则进行约束。
这是布坎南有关宪政秩序思想所持立场的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他靠近了啥耶
克,试图恢复哈耶克自由宪章中的思想传统,把哈耶克涉及普适性原则的法治下的
自由思想与自己长期坚持的普通民主政治需要宪政限制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哈耶克
‘继治下的自由”观的基本思想是,只有一项原则能够维系真正自由的社会,这项原
则就是实施适用于每个人的普遍性的抽象规则,严格阻止一切强制性权力的运用(哈
耶克,2000:英文版Hayek,1960)。按此,布坎南的意思应该是,把大多数政治决策,
包括税收和政府支出的政治决策普遍(中性无歧视)的适用于政治社会中所有的阶
层和团体。
布坎南的宪政秩序思想无非是想表明,普适中性的制度安排从经济学家出于社
会理性的认知角度,是可欲的,也是应努力争取的。他先求助子一致同意规剐,后
又求助于出于伦理考虑的普适性规则的逻辑约束。想必他会更清楚,美国的宪政是
,“吵”出来的,是一定权力结构下妥协的结果。在现实世界中,离开权力结构相互
制衡的市民社会,没有哪个国家出现真正意义上(尤其在制度实施上)的宪政。因
73
一一苎璺量塑垫塞垄堕丝堕兰!圭婴墨竺圭兰皇望墨垦生塑
此解决问题的根本,在笔者看来,一方面在于经济学家的这种逻辑推导,另一方面
宪政应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强政权。,
第四节三派秩序建构思想的比较与综合
在本文第二、三及本章,我们分别阐述了欧肯、啥耶克和布坎南三位经济学家
的的秩序经济思想。笔者以为,三人都是沿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开创的经济学研
究范式,在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理路下,对斯密传统的进一步开掘和完美。三人
都是秩序经济学家。
欧肯信奉经济自由思想,高度肯定了斯密“看不见的手”自发秩序原理,但认
为这只是理想秩序的典型。欧肯是一个现实问题专家,认为这一理想的秩序形式解
决不了“二律背反问题”。他把目光投向历史上丰富多彩的秩序调节形式,创立了“经
济形态学”,作为理论研究的基本工具。欧肯在区分出实证的经济秩序和规范的经济
秩序(在他看来就是竞争秩序)后,从经济政策的价值取向角度,设计了竞争秩序
的建构原则和调节原则,成为一名秩序经济学家。应该说,从“宪政”(欧肯称其为
经济制度法的基本原则)的视角研究经济问题,并非从哈耶克、布坎南等人为发端。
对这种理论最早作出系统阐述的,应是佛莱堡学派的两位领袖:欧肯和伯姆。欧肯
把国民经济描述为一个各部分有着结构性关系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如果选择了产
权和竞争为基础的经济,那么有关经济运行的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即欧肯所说的
秩序政策)需要与之形成适当配合。欧肯当时主要探讨的是经济宪法。对政治宪法
尽管也有涉及,但英年早逝的他终究没有作出开创性的贡献。关于欧肯秩序经济思
想的哲学基础,除了受到康德洪堡自由思想、哲学家胡塞尔“现象学”理论影响外,
更多地受到德国思维传统中“社会有机体论”的影响。该理论强调政治经济生活的
强体性。在一些重要闯题上,堪称哈耶克、布坎南宪政秩序的先驱。欧肯从法律实
证主义的立场出发,主张所谓的“经济宪法”就是一种针对政府经济行为界限的“全
面决定”。欧肯强调经济学研究的终极意义应是科学规范性的,努力把古典经济学的
语言转化为法律语言,其所说豹经济政策原则就是他提出的有关竞争秩序的“经济
制度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另外,欧肯的研究方法更多的受到历史主义的影响。不
第四章布坎南宪政经济学:主观契约主义与国家秩序重购
仅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经济调节的秩序形式,而且在检讨魏玛政体与纳粹主义崛起
的关系时,深刻的认识到,作为立法来源的政治系统如粟被强大的私人利益所左右,
它便堕落为这些利益的工具。欧肯学说的一个重要结论是经济调节的秩序形式与社
会的权力结构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认为各种社会、经济权力相互交织与博弈,
甚至相互转化。应该说,这与斯密、马克斯·韦伯、罗素对经济科学的看法已很接
近“。
与弗莱堡学派这种法律实证主义的倾向相对应,布坎南则有选择地接受了霍布
斯一脉的契约主义。然而他一再称自己的工作属于广义定义的契约理论。一方面,
他接受了契约主义分析方法上的个人主义”。布坎南坦言自己的立宪选择理论在方法
论上是个体主义的。“研究政治秩序的契约理论家们的首要目标之一,似乎就是将集
体组织的逻辑化约为个体计算的逻辑,就是要从个体选择情境推倒出一种集体选择
以及如康德所说的理念。”“另一方面,他将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与作为一个社会组
织规范的个入主义区别开来。关于这一点,布坎南高度评价了克里斯蒂安·沃尔夫
(Christian Wolff)富耶、利昂迪吉等人的著作中有关社会组织合作、规范性质的
集体主义方法论部分,最终对契约理论探究方法进行了“边际”解释。布坎南认为,
“如果不认为政治制度要接受理性地选择的修正和改变,那么,去尝试解释不可控
制的变化就是浪费精力⋯政治社会是可以完善的,政治制度容易受到设计出来的
改进,那么对各种可能的替代变迁的分析以及对各种可据以评判实际变化或潜在变
化的标准的选择,就成了极为重要的任务⋯讨论必须集中于政治制度变迁的边际,
丽不是集中于这样的制度的总体。”“。布坎南随后提出了政治制度边际改进的“一
致同意原则”,认为这一标准反映了广义的个体主义伦理。他还提到了有关制度改进
嚣嘶密认为.“道德哲学包括了后来社
甍~部分,又包扩了当时的政治经济
黄伯在弗莱堡大学就职演讲时,明确
霞是~门政治科学”。参加马科斯-}
壁看法见其《权力论》中表达的经济j
黜京.
黪作为分析方法的个人主义仅仅意啉
酚种考虑.不管个人在实际的社会j
融他的选择问题和他解决这个问题的
基性规则有关的特殊含义.关于对方;
墨·
黔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j
75
第四章布坎南宪政经济学:主观契约主义与国家秩序重购
准都要引入一个比契约理论所蕴含的个体主义标准更强的道德假设以及建立在该假
设上的集体意志(带4度约束)。毽把制度改进的边际分析与福利改进的嵇累托分析给
以类似推理分析。把现有的政治规则集定义为反映了人们的一致意见,仅仅意味着,
不存在任何具体的全体成员一致同意的改变。与包含有无数个点的帕累托最优面相
类似,现有的政治规则集反映了一致意见这一事实,但无论如何也不意味着,就是
这个规则集且只有这一规则集,是唯一最优或有效的政府。必定还存在着数量无穷
的其他制度安排,同样体现了意见一致。在现有的制度集并未反映一致意见这个意
义上,把它定义为非最优的制度集,其准确的含义应该是,社会所有成员都能表示
同意的改变是可能存在的。正是在此意义上,布坎南称自己的方法为主观契约主义,
并把自己的秩序建构理论归入契约主义传统范围。
另外,如上文所述,在对集体选择迸行分析时,布坎南深受魏克塞尔的影响,
用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为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补充。布坎南更多地强调民
主政府中的“有代表性的个人”或集体决策者的经济人性质,而不提及有关政治责
任或义务的个入伦理学问题。正是基于对特殊的集体决策规则下公共选择者行为的
观察与分析,布坎南才注意到集体决策者的经济人性质。按契约主义的假定,在社
会形成之初,人类为形成一个共同体而和平生存,不得不把一些权利让渡,借以逃
离霍布斯所谓的“丛林法则”。然而,个入的权利让渡应是有限的。如果把越来越多
的社会福利责任转受给政府,一种“恋父情节”根深蒂固,过分强调君主、官僚、
政客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行善动机,而忽视其利维坦怪兽的秉性,于社会而言是
十分危险的。因此,布坎南才反复引用霍布斯的一段话,作为宪政酌必要理由;“虽
然恶人在数量上少于正派人,但是由于我们无法区分他们,于是便有怀疑、提防、
抑制和自卫的必要,即使这偶尔会针对最诚实最公正的人。”其实,早在2000多年
前我国的《商君书》中就有这样的思想:“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入仁,义者,能
爨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当然,“仁义”的价值意义
在这里并没有被否定,它只是在制度建设的层面被悬置了。
哈耶克对经济学研究的最大贡献将因他《经济学与知识》一文中的知识分散与
尊播应用的观点以及后来有关知识的论文而载入史册。如果说布坎南用主观契约论
尊造了斯密传统,哈耶克的秩序思想则更接近斯密自然秩序观点。哈耶克一生都在
尊自己心目中人类最高的价值——自由进行论证和辩护,自由精神始终如一地贯穿
76
————鱼塑童翌鉴堕塞堕叁蔓堂!圭婴墨垫圭兰兰里塞整堡塑
千他的著作中。布坎南对宪政秩序的论证以人类基本的道德伦理作为预设,而哈耶
直更进一步,即引入了知识存在;传播、利用的客观特点作为自由市场、社会自发
秩序的有力论据。哈耶克整个秩序学说是以一种在哲学上站得住脚的有关理性之范
围和限度的的认识论为基础,很难受到批判。在秩序的建构方面,他与欧肯、布坎
南很少有公开向左之处。他多次肯定欧肯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研究方法和有关经济
政策的主张,尤其是从欧肯那里接受了规则体系演进的“系统正义”标准。哈耶克
与布坎南相似之处甚多:二人都是坚定的经济自由主义者,都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
主,都对政府规模扩张戒慎戒恐,都严格地以自己建立或秉承的学说为基础提出修
宪的基本方向。二人的不同主要在学理渊源上:哈耶克诚挚的继承了斯密与奥地利
学派所建立的行为选择学说的思想传统,在哲学认识论上深受大卫休谟的影响;而
布坎南则将社会契约理论加以拓展并试图以此改造行为选择传统。布坎南在《自由
的极限》、《规则的理由》与《自由市场与国家》等著作必及许多文章中,一再指名
批评哈耶克的文化演进理论(虽然词旬中仍然流露着对这位前辈的尊敬和仰止):而
哈耶克却几乎没有在其文中点名批评布坎南的观点,只是对整个的社会契约论加以
反驳。由于思想渊源不同,尽管两人都主张宪政秩序,但在宪法的基本方向与宪政
改革的态度上有明显的差异:哈耶克重视宪法中政府及各议会的分权与制衡的分工
设计(这可表明哈耶克最鲜明的建构思想,并不象有些学者所误解的“按哈耶克的
文化演进理论,只要接受现实就够了,哈耶克不知什么是社会的”),并严格按照分
散知识观主张知识精英也只能扮演宪政改革的劝服者;布坎南则要求在宪法中明确
限制政府及各议会的权力范围,并积极倡导人们应努力推动宪政改革。
经由以上分析,欧肯秩序理论的重心放在了围绕价格机制起作用的经济秩序,
从规范个人主义价值观出发,以经济学者的社会理性精心设计经济运行的制度环境。
在政治秩序上,他只是从实证上看到政府权力泛滥的危险,从规范上只是接受了威
廉·冯·洪堡在《尝试界定国家作用的范围的几种想法》一书的国家观念:集体行
动的唯一合法的范围,就是给个人提供抵抗外部冲击和防止其同伴侵犯其权利的安
全保障。国家的角色就是要消除或减少私人行动的外部成本。欧肯的秩序理论成为
战后联邦德国艾哈德政府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为当年西德的经济复兴作出了巨大
贡献。布坎南尽管也是~个坚定的经济自由主义者,但他更关注立基于竞争秩序经
挤制度法之上的政治秩序问题,把交易、经济人假定引入政治领域,展现了建立太
第四章布坎南宪政经济学:主观契约主义与国家秩序重购
经济学的雄心。关于政治制度的改进标准,他先是主张采用魏克塞尔的一致同意原
虬后来的认识理路不得以靠近了哈耶克的普适规则,转向了人类的价值伦理问题。
欧膏把竞争秩序耵构建看作一个过程,他认识到各种秩序(经济秩序、社会秩序、
法律秩序等)的协调问题,他理想中的社会秩序就是没有特权的自由竞争社会,理
论的建构色彩浓厚。布坎南的宪政思想中无疑也是以西方社会个人为价值源泉作为
理论演绎推理的起点,其对公共选择者的经济人性质的实证分析,只是作为其宪政
秩序的科学论据。尽管他注意到了理论的逻辑模型和实际操作模型之间的区别,但
对操作模型所需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哈耶克与二人最大的不同是提出了
文化演进理论,试图把社会秩序形成中人的建构理性与演化理性结合起来(这又牢
牢的根植于他的从知、知之不多到必然无知的科学认知理论),但对演化的制度背景、
特定的社会权力结构(在哈耶克看来这似乎是演化的特定结果)对秩序演化方向的
因果关系同样认识不够。
第五章竞争秩序的结构及其特征
第五章竞争秩序的结构及其特征
无秩序的地方充满混乱。
帕斯欧里(1335——1520年?)
《复式簿记方法》,1494年
现代经济政策的核心问题只有通过使有效的完全
竞争价格体系的建立成为每项经济政策的根本准
则这一途径来实现。这是经济制度法的基本原贝fj。
瓦尔特·欧根
《经济政策的原则》.1952年
本文第二、三、四章,我们分别从理性规范和实证角度探讨了竞争秩序这一制
度范式的建构理论(规则秩序的人类理性设计)。本章将探讨竞争秩序存在的三种维
度(法律秩序、经济秩序与社会秩序)及其相互倚赖、共生演进关系。第一节阐述
法律秩序、经济秩序与社会秩序的概念含义;第二节分析竞争秩序制度范式内部子
制度要素的层级结构及其相互依存特征;第三节从社会系统论视野阐述三种秩序的
糨互依赖性、整体互动性以及协同演迸特征。
第一节法律秩序、经济秩序与社会秩序的概念界定
一、法律秩序
(一)规范意义上的法律秩序:法律规则之间的逻辑系统
本文第一章引用的韦伯法律秩序概念其实就是一个特殊的规则系统——一套逻
辑上正确无误的规范。它关心的是“什么构成法律自身的内在正确性?”这一问题。
逸就是说,在正确的逻辑下,一个具有法律陈述形式的字面表达应该具有仟么样的
第五荦竞争秩殍的结构及其特征I,————————————————————————————————————————————一
套义或说什么样的规范意义。学者们不倦地对法律这一制度形式进行实验和理性设
斗.一般是出于哈耶克规则秩序与行为秩序的逻辑关系,即可欲的法律秩序产生良
好的行为秩序a
在把规范意义上的法律秩序看成一逻辑系统后,我们将着重阐释法律规则之间
锣缉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即法律规烈系统的层级结构。
一般而言,如果各种规则系统形成一个从普适的规则到具体规则的层级结构
(Kerarchy),在规范人们的行为方面就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具有一般性的普适规则
往往是抽象的,它们可以由内在化的社会道德规范构成,或者由权利法案或“基本
法”中正式制定的一般性外在制度构成。在较具体的制度出现矛盾时,普适规则常
常可以对它们进行协调。具体规则则可以解释许多问题,例如,在一个社会中,它
可以解释什么样的行为属于偷盗。这样的规则往往包含于具体的成文法或细则之中。
在这里,昔适规则为较低层次具体规则创建了一个框架,这种规则系统的层级特征
在法律这一显性制度中表现的特别明显。
法律制度的层级结构本质上由三层规则构成:即顶层的宪法、中层的成文法和
底层的政府条例。这一层级结构规定着什么样的合约是合法的,以及出现疑问时如
何解释这样的合约。这一法律系统的生成路径如下:首先,通过立宪选择程序制定
宪法规则,或基于啥耶克意义上人类自由的普适伦理价值标准,或基于布坎南意义
上“一致同意原则”的立宪程序,或基于其他的普适性价值形态。随后,部分宪法
规则在普适原则的逻辑规制下,由集体性决策来完成或由知识精英的理性设计来完
成。这一过程建立起法律和政府条例。最后,法律和政府条例又控制着私人的缔约
过程。一旦人们对较低层次的具体规则的合法性产生疑问,规则系统就会遵循从具
体规则到普适规则的路径受到评估。
j 在现代法律制度的层级结构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到各种规则的相互联系。
最高层次的宪法规则往往包含在权利法案、基本法或成文宪法的序言当中,它们统
率_眷其他规则。而这些高层次制度(元制度)仍须与自然法兼容。所谓自然法,是
■种根植于人的心目中,在人类共同体内得到广泛认可的原则和价值标准。这些原
则和价值标准保护着每个人不可被剥夺的权利。众所周知,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一概
盒在古代欧洲就已存在,在现代早些时候被写入关于基本自由权的法典,现在,它
}|『]反映在《美国权利法案》、《欧洲基本权利宪章》和《联合国权利公约》之中。仅
————一苎至塞墨竺垦堡塑堕垫墨苎鲎垄
次于自然法和基本法的是另一些宪法规则,它们内容上更为具体。这些元规则常常
祝含程序性的公法规则,决定规刚如何被采纳和应用;_沿导各级政府机构的行为。
沿法律制度的层级结构下行,立法者的层次也相应下降,从靠简单多数制定成文法
的议会,直到基于授权法指定具体细则和政府条例的行政机构。当这些低层次的规
则引起争议时,要经受对其合法性的修正和检验。规则层级结构有助于在不同规则
之间建立起一种秩序,并使它随时间的推移保持一致。相反,如果一些权威机构发
布大量的裁定、政令、赦令甚至“圣旨”,那么这些随意性的规则必然导致规则之间
撞车,一个稳定的规则系统被破坏了,如此以来,规则系统不仅不稳定且不能被领
会,反而误导人们的行为并造成无序。规则的无序激增会使人们生出死气沉沉的顺
从以及掩饰个人真实思想和真实动机等行为。在这种状态下,思想的交锋,对新思
想、新试验的评判根本不存在。因此,它不会导向有效的协调和创新,从而也不会
导向繁荣和自由。
(二)社会学“实然”意义上的法律秩序
上文我们探讨的法律秩序是一个应然的概念,该法学理论上的法律秩序与实际
经济行为的世界并无必然的逻辑关系,因为二者处于不同的层面上。如果我们从社
会学的角度来理解法律秩序(即把它看成是经验上有效的秩序)时,“法律秩序”指
涉的并不是逻辑上正确无误的规范,而是指关于入类行为的各种现实规约因素的一
个“集合”。而国家的法律只是集合中的一个元素。如此的“法律秩序”既不是一套
逻辑严密的规则系统,也不是一套中性的制度安排。,其不同的“元素”只不过是一
定群体某种形式集体选择的结果。正如韦伯所说,“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一套强制
性机构将会强制实行对这些规范的服从,那么,我们就必须把这些规范看作是‘法
律’⋯对一个规范的有效性具有决定意义的不在于这个规范如何“成功”,而在于
某一行动“趋向”于这一规范⋯‘法律’,按照我们的理解,只是一套‘秩序’一
~一套具有某种特定保障措施从而有可能在经济上有效实施的‘秩序”’46。对法经
济学家而言,法律规范(意识形态上)的有效性在概念上是“先验”的。并非直接
由法律制约的行为是“法律”允许的行为,因而同样是受法律秩序影响的。与此相
反,在社会经济学家看来,行为的法律准则——尤其是那些理性制定的法律准则一
‘宅经验上仅仅是诱导社会行动的因素之一。韦伯就把制定越来越多的规范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一
。马科斯.韦伯:《经济、诸社会领域及其权力》第4页。
——————苎至皇羔兰!!生堕堕燮堑堑
看作是理性化进程与联合的因素之一,把理性化进程与联合对所有社会行动的渗透
逡溯蠹最棂本、最活跃韵发展因素”。
二、经济秩序与经济的秩序(竞争秩序)
经济秩序即经济调节方式。经济研究意义上的经济秩序这一概念是从人类历史
上多种多样的经济生活特别强调抽象出来的,即把数不清的丰富的具体的调节方式
提炼为数目有限的并且性质简单的纯粹的形式。由此就不顾历史上经济秩序形式的
多种多样性而使经济过程的理论分析成为可能。大凡经济生活都要在一定的经济秩
序下展开,而一定时期一定区域的“经济秩序”即经济调节方式的总和。经济过程
的调节方式可概括为三种:国家中央部门调节、利益集团调节和竞争性的个人调节。
历史上存在多种由集中调节经济过程占主导遗位的经济秩序,也存在着由许多企业
和家庭计划和决策对调节经济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经济秩序。不是集中管理经济秩序
占主导地位,就是以市场经济的调节方法决定着经济过程的秩序。而市场经济的调
节方法要视个别经济活动是否形成垄断、部分垄断或类似的利益集团而定,在把经
济秩序定义为可识别的经济调节方式后,可以区分了经济秩序和经济的秩序的概念。
“经济秩序”是一种个别的、实证的给定的事实。它是实现了的各种调节形式的总
和。雨经济钓“秩序”粥作为符合入的和事杨的本质的“应然”秩序概念;这意味
着那种在其中存在着适度和均衡的秩序——在中世纪形成的奥尔多(ordo)秩序观念。
本质秩序的或自然秩序的或奥尔多秩序通常是在失灵的或者极度不公正秩序的时代
Ic得巨大的力量。在入类经济发展史中,各种学说似乎都是在寻找这种合乎入的尊
严的秩序形式。经济秩序这一概念不仅用来观察经济主体的行为状态,更强调状态
存在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识别模式。正是这些可识别的经济秩序形式决定了受其调
节的人的行为状态。当然,经济秩序概念也是一个经济调节方式“集合”,各种调节
~●
筘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能形成良好的整体秩序。而对各种经济秩序分析概括抽象
姐的竞争秩序则是一种可欲的经济秩序。竞争秩序需要特定的秩序政策,“竞争秩序
∞经济政策目的就是要给市场制订一些规则,使经济过程的各个部分都能充分纳入
‘其中。每个农民、工业家、手工业者或工人,也就是每个企业和每个家庭都应当自
莲地规划,自主的经营。经营者不是执行指令,而是为他们自己的劳动力、生产资i、—.—————一—— £马科斯.韦伯,(经济、诸社会领域及其权力》弟34页。
————一. 一———————墨!i兰塞兰塑塑竺塑墨基簦堡
辩和资金寻找也们认为的最佳用途,也就是说,家庭和企业不是从属关系,面是协
作关系。⋯⋯存在消费自由1。:但没有随心所欲的决定竞争规则或经济过程运行形式、
市场形式和货币体系的自由,这恰恰是秩序政策的特定领域。”48
经济秩序的这两个概念——实证的秩序和作为规范的奥尔多秩序——于经济研
究来看,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两个概念彼此形成强烈的对照,一个是人们必须在
其中生活的那些具体的秩序,另一个是那种适用的和公平的秩序。对“经济的秩序”
的建构工作以科学地透视各个具体地“经济秩序”为前提。关于经济秩序概念更详
细的阐述见本文第二章第三、四两节。
把经济秩序理解为经济调节方式虽堪称经典,但笔者以为,领会马克斯·韦伯
社会学立场的经济秩序定义对三种秩序的相互依赖性会有更多的启示。正如把经济
秩序定义为一定历史条件、一定社会形态下实际存在的经济调节方式,韦伯的“经
济秩序”也是一个社会学立场的对经济生活的事实的客观描述。他强调的是对经济
产品和设施的实际支配权。韦伯社会学立场的经济学把现实的人类活动看成是受到
必须考虑经济生活的事实这种必然性所制约的活动。他用“经济秩序”这一术语来
指称对各种产品和设施的实际支配权的分配状况,这种分配状况在每中情况下都来
自于社会实际承认的权衡利益的特殊方式:他也用这一术语用来指称这些产品和设
施通过哪些支配的权力而确实被使用的方式。
三、社会秩序
社会秩序指特定的人类群体生活交往中内在的一种可识别的状态。一方面.现
代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协调的整体,哈耶克所谓的“法治国”正在于型塑
这一“有机体”。另一方面。大社会又存在于张力与冲突之中,社会利益主体之间的
分化是导致张力的重要原因,社会不同群体、不同阶层在联系密切的社会生活中可
:能形成不同地域。阶层范围的习惯、习俗、惯例等“隐形规则”常与政府强力保障
∞法律制度相互作用。社会秩序呈现为各种形式的社会等级制度。为了分析的方便,
蔗会可抽象为“集合的集合”。包含于社会这一大集合中的是经济、社会梯级或社会
举架、政治和文化这些子集台。这些集合又分成若干集合,依次类推。各个集合(各
给部门或各个集团)相互为邻,又相互渗透。它们在社会梯级的位置始终在演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毒参见瓦尔特.欧根:‘经济政策的原脚》,第204页。
第五章霓争秩序的结构及其特征
当然,以本文的研究角度,把其定义为社会权力秩序,即各种社会权力形成的权力
结构。在本文第六章,我们把权力理解为广义的财产概念一突出嵌入经济体系,成
为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力形式。如此看来,社会权力秩序概念的外延已经涵盖了社会
学意义上的“经济秩序”概念。而竞争秩序又成为社会学意义上实然的经济秩序的
典范,同时也成为实然意义上社会秩序的典范。
第二节竞争秩序制度范式内部子制度要素的层级结构及其相
互依存特征
在我们看来,竞争秩序这一理想的秩序形态,从法律秩序的角度来看是一套中
性的制度安排,或一个协调的制度系统;从经济秩序的角度来看,指的是各市场充
分竞争的经济调节形式,价格机制发挥理想的资源配置作用,旨在实现经济效率与
社会公正的双赢结果,同样是现实经济秩序中经济调节形式的一种“理想类型”;从
社会秩序的角度来看,它要求相互制衡的社会组织力量以降低社会分利因素的特定
社会权力结构。因此,成为“应然”的本质秩序。一方面,充分公平的竞争成为理
想的经济秩序、社会秩序的手段;另一方面,经济运行中协调的制度系统、特定的
社会权力结构又成为良性竞争的保障。竞争秩序成为一辨证统一体。~
按照哈耶克规则秩序与行为秩序的分析理路,竞争秩序自然需要~套独特的制
度范式。欧肯对经济制度法的基本原则的理性设计,目标所指在于实现或靠近理想
的竞争秩序。在众多的经济秩序形式中抽象出这一经济的秩序形式后,瓦尔特·欧
肯经济研究的重点从“实然”的领域转入“应然”的领域,着手打造与这一经济秩
序形式的“制度范式”(笔者有时把竞争秩序等同于一种理想的“制度范式”)。竞争
秩序制度范式把充分竞争作为一种能够使效率、社会公平和经济增长相伴而生的经
挤调节形式,把建立充分竞争的、功能正常的价格机制作为各种经济政策措施的主
要标准。因此竞争思想也就成为经济宪法的基本原则,处在经济制度系统层级结构
的的顶层。其他一切经济制度、具体规则都受其规制。为了保证这一基本原则的实
现,必须有作为经济制度系统的若干具体原则,而且这些具体原则不是从来就有的,
————一一蔓至兰塞璺壁查垫丝塑垦苎堑堡
需要以积极的理性态度去设计。例如,优先保证货币制度的稳定性、市场准入的制
蘑囊排、糕育财产制度、对契约自由的制度限制j风险责任制度、稳定一致鸯氮经济
政策都应作为经济制度子系统。各种制度安排协同共生、相互依赖,以打造竞争环
境为核心,制度系统的整体功效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在此,我们以优先保证货币制度的稳定性为例,来说明这一次级原则的贯彻对
基本原则的保证作用。在以价格机制调节为主的市场经济中,只要币值的稳定性得
不到保障,一切为实现价格机制灵活调节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因此,货币政策对经
济秩序来说是占优先地位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审视一下通货膨胀和通
货紧缩时的价格调节情况。在发生通货膨胀时,价格调节机制失去了充分指导经济
过程的能力。物价上涨不均衡,例如房租或某些原材料价格没有变动,而其他价格
却上涨很快,必然导致企业的成本核算出现偏差。因为价格关系不再反映物资短缺
的情况。退一步说,即使所有价格都按比例上涨,同样会产生扭曲现象。这是因为
在产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时,企业的长期债务却依然如旧。资产负债表上的资
产部分增多了,而债务部分却没有变化。这样以来就出现了不是经由经济过程的适
当调节取得的盈利。这种盈利是通过通货膨胀得到的。在正确的经济核算中需要限
产或停产的生产活动还会继续进行下去。在所谓“结存的通货膨胀”(即扩大货币
供应量的同时,冻结物价),价格体制也会很快失去效力。与此同时出现黑市,还会
出现实物交换。经济核算的统一性不复存在。通货紧缩同样扭曲价格结构。有些物
价相对呆滞,另一些则急剧变动。在这种情况下,成本核算也没有意义。一部分物
价下降的幅度比另一部分大,所以才会出现亏损。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出现萎缩,
而债务却不变。
在竞争秩序制度范式中,单项制度要想有效,必须和其他制度有效的协调。譬
如,私有财产制度是市场经济发挥有效调节作用的前提之一,然而由于市场形式不
同。经济秩序不同,私有产权的性质将大不一样,其功能也将随之变化。在垄断的
市场形式下,私有制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企业所有者或私人康采恩、辛迪加
和雇主联合会凭借私有制下的垄断地位,对工人、消费者和竞争对手旌加影响。其
影响力之大有时就连法治国家都无力加以限制。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形式下,产权
拥有者之间就会展开公平的竞争,从而与契约自由、风险责任等制度一起构成一个
相互兼容的制度系统。单项制度的完善是重要的,但其意义只有在一个和谐的制度
———————————————————————————————!塞!堡壅!竖塑竺塑墨苎壁笙
系统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出于社会理性的规范的法律秩序或制度之间的逻辑系
统就成为市场竞争秩序得以建构的必要条件。制度系统不同于制度集合,其特点是
系统内要素的和谐共存以及规则之间规制和被规制的逻辑关系。事实上,只有在这
样的制度系统下,才可能规范人们的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在竞争秩序制度范式中,这些经济制度的基本原则又规制评判着更为具体的经
济政策、经济法规等。例如,在市场公开化原则下,为了遏止现代国家和私人以及
半官方势力集团利用花样繁多的手段限制供给和需求,政府必须制定反不正当竞争
法、反垄断法等。建立公开竞争的市场,国家不应局限于批准个人从事经济活动,
取消投资和市场准入禁令以及废除特权,建立经营自由和迁徙自由。简言之,避免
国家限制措施,以便让完全竞争的市场秩序来决定优胜劣汰过程。更重要的是,国
家也应该禁止私人势力集团限制市场。如果由于权力集团的所作所为,事实上取消
了经营自由,那么,国家法律规定的经营自由则名存实亡。
总之,竞争秩序制度范式不仅具有一般意义上法律规则系统的层级特征,而且
其各子制度要素相互支撑、相互依赖。它由确保人类价值褥以实现的基本原则、次
级原则(经济制度法)、具体的经济法律(反垄断法、投资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以及调节措施构成。离开整个系统环境,同一规则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第三节竞争秩序建构与其三种维度的相互依赖性、整体互动
性以及协同演进特征
实际上,任何一种经济秩序都体现为三个维度,即经济调节形式(在一定约束
下可识别的经济行为模式)、法律秩序和社会权力秩序。竞争秩序制度范式作为一种
社会文明形式,一方面把其界定在一套中性的制度框架之中,同时带有浓厚集体主
义的伦理色彩:另一方面,这与西方以权力制约权力、以社会制约权力,充分保障
个人权利的法治文化、权力平衡的社会秩序是一体的。一方面以经济主体的充分竞
争、价格机制的灵活调节保证经济权力的社会平衡,另一方面以民主宪政的政治秩
序、扁平的社会秩序保障中性的经济制度法的基本原则。
—— 苎至兰壅竺堡堡塑丝塑墨茎堑笙
从可识别状态上来看,经济秩序是具体调节日常经济过程形式的总体。然而,
在解决经济调节闻题之前,必须弄清复杂的相互联嚣∞经济过程和经济秩序同法像
秩序和社会秩序之闫密切联系。首先,经济调节形式国社会秩序密切联系。经济秩
序不同,社会的领导阶层的类型和层次也不同。一个集中管理经济型的领导阶层不
同于竞争型经济秩序中的领导阶层。在前一种情况下,集中管理实体的领导在领导
阶层中起权威性作用,经济管理权非常集中,往往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高度统一。
社会秩序呈现一个从上到下的垂直权力体系;在后一种情况下,没有对经济具体调
节的绝对的集中管理实体,经济管理权,决策权是相对分散的,社会秩序呈现~种
扁平状态,各种社会权力包括经济权力相互博弈与制衡。社会秩序以及建立的方式
(由下而上还是由上而下),在很大程度上与经济秩序相互依赖。一方面,经济秩序
是对经济调节方式(如何调节)的刻画,但谁来调节(社会个人、利益集团、社会
组织、政府官员)是一个社会经济实际支配权力分配莳问题;另一方面,社会秩序
中社会权力结构与配置情况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或间接体现为对经济的实际支配权。
上文提及的韦伯社会学立场上的经济秩序定义准确体现了两种秩序的相互依赖性
性。另一方面,社会秩序的构成要素——组织机构的性质取决于经济秩序。例如农
业合作社这一社会经济组织,在计划调节为主的经济秩序中是贯彻中央农业生产计
划的手段,成为集中管理经济的工具;而在市场调节的经济秩序中,同样是农业合
作社,它们是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提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产物。
法制国家的法律秩序同其经济秩序能协调到儡种程度?哪些基本权利能得到保
证?我们在此提出这两个问题,是想说明法律秩序的有效性离不开经济秩序与社会
秩序。众所周知,在集牵管理经济秩序中,迁徒自由、经营富由按废止了。在其毽
主要交换经济型经济秩序中,私人经济权力集团对法制有深远的影响。私人权力集
团的自主权,比如在工业、银行、保险公司的通用商务条件中,排挤国家的法定权
利。“经济自色Ⅱ法律”就是这样产生的。回避这些问题,而明确的谈论实现法制国家
是不现实的。
如果我们把“法律秩序”看作社会学意义上的法律秩序,则经济秩序、法律秩
序、社会秩序的相互依赖关系更为明显。“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制度扭曲”都是
~定社会权力结构的表现,经济调节方式、对经济的实际支配权力本身就是各种社
会力量博弈的结果;而一定的经济秩序又是维系一定社会秩序重要方面。我们认为,
—— 苎至兰塞!坠壁塑苎塑墨茎塑堡
对三种秩序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的准确把握认识是对各种问题(包括体制改革的最佳
船径、法律秩序的实施效果)正确理解的前提。我们认为,研究竞争秩序的建构或
其要求的制度范式问题,必须集中到秩序的相互依赖性这个问题上来。当然i‘这并
不是说,一切人类秩序和人的问题只要通过经济秩序政策就能解决。但这个原则大
概是适用的:如果不能在适当的经济秩序中成功地调节经济过程,则任何政治思想、
宗教、或政治运动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从静态上来看,竞争秩序需要一套逻辑严密的中性制度范式;取消各种形式的
分利特权,权力分散与相互制衡的社会秩序成为竞争秩序及其中性的制度范式(法
律秩序)的必要条件;竞争秩序的核心是全体社会主体的充分竞争,价格机制的灵
活调节。三者构成相互倚赖、共生共存的关系。从动态上来看,三种秩序又形成一
个互为因果的环状逻辑链条。当然,以本文的研究视角,我们认为,社会权力结构
的演变是经济秩序演变的关键变量。.
在本章,我们从社会系统秩序相互依赖的理论视角,简要剖析三种秩序(规则
秩序、经济秩序与社会秩序)的相互依赖性、整体互动性及其协同演进特征,旨在
把其作为研究市场化进程、制度变迁的核心理论。在笔者看来,中国的市场化进程
带有明显的制度非均衡特征,这不仅体现在市场形态的梯度效应、层次效应上,而
且体现在经济秩序、社会秩序、法律秩序转型演变的差异程度上。随改革的不断深
化,经济体系中深层矛盾的出现,世界经济竞争加剧,可以预见,中国市场化进程
中秩序的建构很可能出现各种秩序协同演变的局面。这也是本章的重大理论意义所
在。
———— 苎奎兰壑垄堂垒兰塞兰垦童垄鏖
第六章:、权力嵌入与竞争秩序形成
人们已经渐渐认识到,最有力的研究领域
是学科间的“无人地带”。有~个经济学家或社
会学家可能一直模糊不清的概念,即“经济学”
或“社会学”的概念;这一概念从来不能作为
理性推理的先决条件。在现安条件下,存在的
只有理论上或实践上有待解决的问题,着手解
决问题的理性方法就是运用最合适解决每个实
际问题的方法。
——冈纳·缪尔达尔
在本文第五章,我们从社会系统论的视角探讨了支撑竞争秩序的三个维度。指
出秩序建构的逻辑模型与实际操作模型是不同层次的问题。即“应然”与“实然”
之别。在本章我们从经济秩序权力嵌入的角度、权力秩序的动态演化特征集中探讨
竞争秩序的形成问题。主要尝试回答的几个问题是:什么决定经济秩序的性质以及
秩序演变的方向?其演变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我们认为这些在我国大规模的制度变
迁、竞争秩序建构过程中是更为关键的问题,我们认为,一方面,现代社会在“某
种程度上”是一个协调的整体,哈耶克所谓的“法治国”正在于型塑这一“有机体”。
另一方面,大社会又存在于张力与冲突之中。社会利益主体之间的分化是导致张力的
重要原因,社会不同群体、不同阶层在联系密切的社会生活中可能形成不同地域、阶
层范围的习惯、习俗、惯例等“隐性规则”常与政府强力保障的制度安排相互作用”。
。关于社会现象(包括经济现象)的性质,不同派别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对其的讨论已经回溯到一些认识论
的论题上.哲学家康德、胡塞尔都认为,现象不是构成的,就是构造的(康德常常用限定的一词来袭示厉者).
构成的瑶未有其“万物率质”的内在秩序,虽然它们可能很难辨别,比如他学中的元索周期表季盯物质中的分子结
构-而构造性的现象却有社会的界定.新古典经济学秉们的做法让人以为经济现象是由现实构成的.例如萨缪尔
舞分析市场现象仿效自然科学的模型——物理学中的场论,实证论者米尔顿·弗里得曼认为经济现象确实就是这
样,比如他有关货币数量论的论述.新古典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学科,它有一整套以演绎的方式组织起来
帕独立的概念和一个基本的逻辑,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式.有学者称其为纯经济学,这与经济学研究思路从
,道德经济学‘向’政治经济学”再向“经济学”转向直接相关.由于与制度、社会权力等问题分离,经济学在
粟中程度上遵循古典机械论模式.不去涉及其体的经济实体,而是击研究经济变量以及期间的方程式.然后在应
用早具体的经济实体.然而这里的真正问题是,如何才能连同这一整套独立的假设体系(稳定偏好、完全理性的
行为人)从模型返回,并把它运用于现实世界?实际上.我们把新古典理论当作一种假设,~种个人理性行为的
埋想类型,当作一种检验社会主体实际行为的“标准”似乎更合适.但人们的经济行为变化多端,人们要使其行
为更适应社会环境,在现{亍制度下按多种堪称“理想”鲍方式行事。社会现实确实不完全是丰哿造蕺,但有很多约
京豫制了我们行动的范围.一笔者注.
第六章权力嵌入与竞争获序形成
我们一直有这样的看法:权力的运用,不仅是对经济物品的支配,还是对人的
竟配,至少在权力的拥有者看来,是完全符合个体理性或团体理性的:与实现入们
利益的经济活动相联的社会权力结构决定了经济秩序形式。各种权力可能到集中于
市场进行支配。这样市场可能成为财力扩张的装置,也可能成为利益“分配”的装
置,更多的是二者的结合。这要视一定的社会权力结构而定。
一般而言,人类历史上任何时代的政治、经济制度、哲学和艺术,都是那个时
代生产方式的结果。生产力的进步决定着社会的演进。笔者相信这一社会演进理论
含有极重要的真理成分,不过必须加以考虑的是,社会情况有经济的一面,同样也
有政治、社会梯级、文化诸方面,这些情况同权力有关,而财富只是权力来源的一
个形式。与利益相连的各种权力相互博弈、相互转化。新的权力结构又形成了新的
经济秩序形式。在我们看来,现代市场制度不仅仅是一种规范机制,理性地管理和
规范市场,行动者在市场关系的情形下,为了建立维护或改变社会关系,可能利用
市场装置从事一种相互的权力之间的交换。市场关系部分地由合法的供需双方、价
格机制、管理组织和规则代理机构所决定。一种用于市场秩序分析的社会经济学思
路可通过调查市场的秩序形式和市场过程的构建与重构而将权力分析与交换分析联
系在一起。我们称这一方法为“权力嵌入分析法”如。在本章第一节,我们集中阐述
权力嵌入这一概念的经济学含义。在第二节,分析权力嵌入下市场秩序形态;第三
节,研究权力嵌入下竞争秩序的形成问题。
第一节权力嵌入的经济学含义
一、权力嵌入的市场中介:广义的财产概念
权力关系、权力结构是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现象,却成为新古典经济学一贯
回避的主题,制度经济学家爱伦·斯密德就曾批评新古典经济学在政策变量考虑方
面的选择性,只是强调生产函数方面的知识,把这种知识作为外生变量,以至忽视
i
了不少权力方面的问题(Perroux,1969;Rothschild,1971)。传统经济学把焦点集中于“消

:。。--·--..—....。————.....................—————,.————一
,见笔者:《透析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得权力现象》,载‘当代财经》,2004"年第6期。
第六章权力嵌入与竞争秩序形成
稽者,关注在资源、技术和消费者需要给定条件下.经济系统能否有效满足消费者
的需要”(Dori”KaneI,1974,P.832),把由此而产生的权力变量看成是由预算约束和
竞争市场控制的。需要指出的是,资源所有和竞争约束体现的仅仅是相互依赖的一
个方面,进而体现的仅仅是影响消费者、生产者利益的一部分权力源泉,人们在经
济中的参与能力,并不象通常定义的那样仅仅取决于竞争市场和生产要素所有制以
及货币的收入。尽管马歇尔一庇古流派福利经济学充分认识到边际报酬的递减性以及
由此所隐含的趋向公平运动的合理性,对一定约束条件下的社会总福利改善问题作
出了贡献,但是,现代福利理论家们对诸如甲的利益建立在乙的利益之上这样的问
题态度暖昧,回避权力方面的问题,只是承认要素所有的一定分配,然后来检验分
配的变化是否改善福利。在“新制度经济学”中,更多的是谈产权和交易费用.基
本上还是闭口不谈权力,查尔斯·佩罗在《复杂的组织》一书中提出,“权力”在许
多情况下可以更好地解释用交易成本分析方法解释的东西。而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
姆森的解释是,权力现象确实重要,但权力分析不具可操作性。“权力定义最接近于
可操作性的所谓‘资源依赖’,而资源依赖又非常接近于我所说的‘资产专用性~
(Williamson,1985,P.52.56)。然而,“权力”一直是政治学或社会学中的核心概念。
可喜的是,制度学者(尤其是凡伯伦和康芒斯开创的老制度经济学流派)思想中一
个共同的主题是关注“经济生活中的诸如冲突、强制以及权力的作用这些非主流问
题” (K。William Kapp,1968,P.17),使经济解释的现实性更浓。遗憾的是,经济学者
至今基本上还是把经济系统的运行仅看成是物质性财产力量作用的结果。分析运行
结果,揭示其比例关系、方程关系就是了。
经济学者认识到了权力问题的重要性,但还是苦于找不到作用于经济系统的内
在机理。笔者以为,该悖论与经济学者固守自己学科领地、严肃划清学科分野不无
关系,最重要的还是经济研究方法论的封闭性,排斥科学的批判本质。
首先我们区分一下“权力”与“权利”。权力是一个社会学概念,体现在不同的
社会共同体中个人与个人、组织与组织以及个入与组织之间的支配与被支配的社会
事实上认可的力量。从本质上讲,权力体现为对人对物的控制力;从方向上来看,
极力既可以是双向的对称的,也可以是单向的非对称的;属“实然”的范畴。而“权
利”则是一个法学概念,指的是主观理性下的“应获得的权益”.“个人利益的一种
社会理性界定”,是一个“应然”的范畴。诸如“个人权利”“国家权利”“财产权利”
———— 一墨查兰壑垄壁垒兰塞兰篓堡垩壁
“自由权利”等。
笔者以为,反西权力的经济含爻i一需要把其作为“广义的财产,,来看待。科尔
曼在其《社会理论的基础》一书中正是凭借“控制”和“利益”这两个核心概念建
立了一套新社会理论——理性选择社会学,重新阐释了社会学中的某些核心概念,
如权力、权威和社会运动等。其实他的体系非常简单,在这一体系中只考虑两个因
素:一个是行为人,另~个是“资源”或称“货品”的东西(他解释为任何人感兴
趣的东西)。笔者以为,“广义财产”意思更明确、更丰富。连接这两者的就是“利
益”(也即人们常说的“好处”)和“控制”力,更形象的说此二者是一枚硬币的两
个方面。在笔者看来,人与人之间的效用是可以比较的。从规范模型来看,这种比
较体现为宪法规定的分配权最终给出了不同私人利益的权重,实际上就是所谓的权
利;从实然的角度,不同私人利益的权重是权力的另一种说法。笔者认为,如果利
益的实现不仅仅涉及经济学意义上的物质资源,还涉及控制物质资源的资源(包括
与集体行动相关的事情),“权力”、“利益”的说法要优于经济学意义上的“财富”
概念。用“权力⋯‘利益”概念取代经济学上的“财富”概念,有助于考察理性作用
的其他形式以及社会科学中理性应用的程度。
事实上,老制度主义者康芒斯正是通过对市场经济中交易的类型、“财产”的丰
富内涵的研究,论证了市场深化中各种力量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与新制度经济学
的交易概念不同51,康芒斯的交易概念强调与物质性财产转移相依存的诸多隐含性具
体权力的转移。他定义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交易(买卖交易、管理性交易、限额交易),
不同层面的交易在社会关系中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康芒斯倡导研究者应该以整
个社会权力结构为背景对经济系统给以分析。从公司这一运行中的机构来看,限额
交易通过公司经理会议协商而不通过与下属的协商来完成,管理交易使生产任务得
以执行,而市场交易完全依赖于上层合法监督者作出的配置性交易安排。配置性(或
限额性)交易与管理交易中的制度安排决定了每个人的位置。财富~经创造出来,
个人所得完全根据与利益相关者所处的位置、拥有的权力来定。从国家这一运行中
的机构来看,限额交易的各种程序或结果带有集体行动在规定个人在财富的生产和
“薪制度主义者把交易作为单纯的物质性财产市场交换的过程,倒重考察整个交易过程产生的费用。科斯认为企
业的出现在于企业内部的组织成本低于市场化运作的交易成本。把企业看成一十科层组织,实辱上正是康芒新所
说的。管瑾性”交易,张五常错误理解科新的意思,把企业理解为市场的延伸,只是要最市场契约代替产品契约,
世有看到两种契约的本质不同.
—— 堡查主堡垄壁垒兰壅兰堡!垄堡
分配中所有管理交易和买卖交易必须遵守的规则方面的特征。课税的权力与税收的
数额,在经济上是限额交易的一种特殊情况,通过民主的蟹种特殊利益集团合作的
制度,或者通过独裁政治或者占优势的集团的同样合佟活动,支配营买卖和管理的
两种交易。就其本质来看,限额交易可以说是争取权力的斗争。当把交易作为一个
经济分析单位时,康芒斯实际上把其置于三种不同水平交易主体之间不可分割的相
互作用之中。
更为精彩的是,康芒斯进一步论证了权力分析工具在市场秩序分析中必不可少。
他把“财产”不仅看作是交易的对象,而且看作是控制交易的重要力量,从而把市
场经济中财产概念的外延大大遗拓宽了。当时康芒斯只是洞察到了物质性财产的占
有(过去累积或现在占有)为财产的一般属性,财产未来参与、控制市场的力量或
交换价值才是财产的本质。而韦伯、科尔曼等人从社会学角度考察了特定社会关系
的“财产”功能。这一独特舶研究视角臻确了权力嵌入经济体系的经济学意义。“财
产的一个含义是指占有的东西,另一个含义是指东西的可预期交换价值”(康芒斯,
中译本,2003)。
在我们看来,财产、价值、资本、资产、自由和权力意志已经变成一回事了,
即统一为与各种形式的“财产”相关的市场力量。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也就成了各种
形式的“财产”表现出来的经济力量此消彼涨的过程。
二、权力嵌入的来源:利益集团的组织力量
“⋯人口稠密的社会全都呈现阶梯状发展,从不横向呈水平面发展。”“没有
骨架,没有结构,便没有社会”。“国家、贵族、资产阶级、资本主义鞍文亿都不真
正起作用,除非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控制社会的制高点。管理、行政、司法、宣传、
财富积累乃至思想都被上层所垄断:杰出的文化也在上层社会加工和制造。””老
学者布罗代尔的意思是极少数入的统治已经成为一条始终起作用的规律。然雨,永
恒的“梯级制”这一“社会之谜”如何解释?亦或权力嵌入的来源是什么?马克斯·韦
伯对这一“社会之谜”的看法是:人是非同质的,尤其在政治素质方面。他强调“新
兴统治阶级政治素质”的重要。这样说也许并不错。可是这种“政治素质”又如何
表现出来?何以能表现出来?保证社会秩序稳定的各种社会梯级的重要作用。在笔
~、、......—...........——......、...———.........。...一
h布罗代尔《】5至Js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胃2卷,第504,509页。
第六章权力嵌入与竞争秩序形成
者看来,一是保证了社会有一个权力中心;二是对社会起到重要的分化作用。这种
分化大概蹙社会稳定的本质所在。这就是社会秩序与自然秩序的根本区别一1稳定的
自然秩夸的“权力”(生物维持生存髓量)结构是一个环形,不存在绝对的“权力”,
“权力”循环;稳定的、人口众多的社会经济秩序的权力结构是一个“金字塔”形,
金字塔的顶端(最可能的是一个小集团)是社会权力的中心,围绕四条达到顶端的
棱线的组成部分即所谓不同的社会梯级(经济、政治、文化等)。从金字塔的横剖面
来看,这一四棱形正是社会分化的张力装置。金字塔的底端则为直接夯实社会物质
基础的广大人口。当然,这一金字塔的社会结构上下层之间权力关系也常常带有双
向特征,具体情况十分复杂,要看梯级层次中人员的变动规则,是由下向上民主选
出,还是从上到下逐层命令确定,性质是不同的。
我们认为,“权力”的单向性、权力源泉、权力嵌入经济体系的内涵,从根本上
还是由社会群体的分化以及群体的不同组织程度和经济力量而定。美国著名经济学
家奥尔森通过对分利集团与国家兴衰的因果关系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这一
问题。奥尔森的核心观点是,一个国家相对繁荣或相对贫穷的主要原因在于该国的
政策或制度的质量。关于“是什么促生了好的制度和好的政策?亦或是什么促生了
坏的制度和坏的政策?”这一关键问题,奥尔森认为答案在于社会稳定进程中逐渐
积累的组织对从事再分配斗争的集体行动的影响。在一个国家中,这种活动的逐渐
累积晟终意味着,国家的精力很大程度上浪费在分配斗争上,而不是用于生产或双
方利益的互换。顺其“集体行动的逻辑”研究思路(集体行动中个人理性的羔搭便
车”,致使一些集体行动不可能),奥尔森论证了社会中大小集团组织集体行动的能
力不同的重要结论。应该指出,在论证集体行动的逻辑髓,奥尔森所用个人理性概
念属新古典意义,有一定局限性(见上文笔者的分析)。这些群体组织就是奥尔森所
称的“压力集团”,或者归为生利集团,或者归为分利集团,或二者间而有之。奥尔
森最杰出的贡献在于他首次从经济学的角度令人信服地解释了权力嵌入经济体系的
重要方式(压力集团的组织力量),透彻分析了国家中分利集团与生利集团对制度和
政策制定的影响。在我们看来,奥尔森的利益集团理论实际上是一种权力结构动态
演变的社会理论。沿其思路,良性制度、政策的建立离不开政府这一特殊的组织对
社会分利集团的取缔,然而,随社会的稳定发展,一些社会分利集团无不是在政府
强“保护伞”下生存的,这就是悖论。在政治家中,卢梭就深刻地认识到政府行政
第六覃权力嵌入与竞争秩序形成
部门必然是一个有自己的利益和总意志的团体,这种利益和总意志多半会和社会的
剁益和“公意”矛盾。政府的一个成员具有三种意志:他的个人意志、政府的意志
及社会的总意志。这三者应当台成crescendo(渐强音),但事实上通常合成
diminuendo(减弱音)。卢梭显然领会到社会利益团体存在的客观事实,取缔一切社会
团体实现他的公意(与众意有别)根本办不到。因此他写下了一句补充自己“公意”
理论的话:“假如下级社团非有不可,那么就愈多愈好,以便彼此中和”53。卢梭的
这一社会权力相互制衡思想成为美国利益集团政治、社会制约权力理论的较早表达
方式,深刻影响了托克维尔、达尔等人的多元主义经济民主理论。罗素的权力节制
理论中工会等职业组织以及行业组织的社会中间层理论更是对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发
挥。
三、权力嵌入的表现形式:利益集团博弈下非中性的制度安排
在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中,一个具体的市场,可能服从一种由市场参加者自愿达
成契约的制度,或者服从一种由各种不同的利益集团所强加的制度,尤其是政治的
或宗教的团体强加的制度。上文我们指出,利益集团的经济组织力量是权力的重要
来源。在此我们进一步观察权力嵌入的另一重要表现形式:非中性的制度安排。阐
明利益集团及制度非中性形成和发挥影响的机理。
(一)利益集团的定义
一般而言,对利益集团权威性的解释是:利益集团无非是指那些致力于影响国
家政策方向的、但是其本身并不图谋组织政府的组织(《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
书》,1987年,第362页)。很显然,这一权威性的利益集团定义,把政府这一特殊
组织不视为利益集团。然而,在实际运作上,利益集团的集体行动目的只有通过政
府的支持或默许才能实现。我国学者张宇燕把这一定义外延扩展,把利益集团定义
为“是由一群拥有共同利益的,在社会中占少数的人组成的团体,其目的在于力求
通过对国家立法或政府政策的形成与执行施加于己有利的影响;如果可能的话,他
们还一定会图谋组织政府或垄断立法机构,以期最便捷地实现自身的利益”(张宇燕,
1994)。如此看来,社会中带有组织力量的任何团体都可能结成不同形式的利益集团。
9箩素《西方哲学史》,下卷,第24l页.商务印书馆,北京2003年7月。
第六章权力嵌入与竞争秩序形成
(--)制度非中性的概念
而制度非中性是指,同一制度对不同人意味着不同酶事情。:在同--N度下不同
的人或人群所获得的往往是各异的东西。关于“中性”“非中性”概念的讨论最早见
于经济学家对增加货币发行量的看法。其实增加货币量本身就是一种广义的制度安
排。那些已经从既定制度中、或可能从未来某中制度中获得益处的个人或集团,无
疑会竭力去维护或争取之。这便是有关利益集团和制度非中性理论的精神实质。显
然这里的制度则成了个人理性、集团理性下实现利益的工具手段。制度中性和非中
性只是就制度的利益机会获得的普适程度而言,取决于制度这一集体选择集体理性
形成过程的参与人数。
(三)研究“制度非中性问题”的经济学方法论
关于制度这一由个人理性转化为集体理性的分析,笔者认为应采用一种建立在
个人选择基础上的方法论的集体主义。集体行动应该按下述方式来理解:它不过是
多位个人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共同制定、并承诺要一道遵守特定制度安排的一种合作
选择。所谓方法论的个人主义,是指最恰当或最有效的社会科学之认识,来自于对
个体现象或过程的研究;而方法论的集体主义是指,最恰当或最科学之认识,来自
对于群体现象或群体过程的研究(萨缪尔森,1977)。一方面,鉴于制度是针对群体
而言,是一种集体选择下众人遵守的习惯和规则;同时,利益集团(本身所包含“集
体利益”的味道)联合行动无疑属于集体行动之列:故利益集团理论和制度非中性
说在方法论上,大体上属”集体主义“的范畴。个人利益与个人选择被淹没于集体
行动、集团博弈或民族利益、共谋集团等现象之中了。另一方面,用方法论集体主
义来考察利益集团和制度非中性虽说触及到了问题的实质内容,但它遗漏了“究竟
是什么使独立的个人走到一起”这样的基本问题。“鉴于集体行动只能发生于人与人
之间,鉴于集体永远无法被具体化”(米塞斯,1949,第47—48页),即使是“利益集
团”,其基础恐怕还在于个人利益。当个人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认识到了采取集体行
动的潜在或预期收益时,分散的个人行动才有可能汇聚成为集体行动。分析像利益
集团和制度非中性这样的问题,上述两种分析方法,既对立又相辅相成。重要的是,
如果个人所做的选择是关于是否(基于其自身利益)参与集体行动的话,那么众多
个人的选择之结果——在此笔者关心的是对规则的选择,就不仅仅将关系到他自己
的利益,而且也将波及他人。这种随个入选择而来的“溢出”效应,又常常是通过
第六章权力嵌入与竞争秩序形成
集体行动及其结果——即制度——加以体现的。
(四沁关于利益集团、集体行动与制度非中性、中性的两种分析理路
一种分析采用实证解释的思路,以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条件为代表。奥尔森
认为,个人之间存在有共同利益仅仅是形成集体行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人们之间尽管存在明显的、潜在的、对大家均有好处的共同利益,但却由于种种阻
碍合作的因素存在,从而无法实现。这就是在公共选择理论中被称之为“集体行动
难题”现象(奥尔森,1965)。对所谓集体行动的逻辑的解释,大体思路如下:从个
人行动过度到集体行动,这一过程是要花费成本的(如组织与监督耗费等)。这就面
对成本如何分担的问题。奥尔森认为,拥有潜在共同利益的个人便受到了一种强烈
的“搭便车”刺激,具有一种“坐享其成”的心理。因此集体行动的逻辑可能导致
集体行动的困惑。在此基础上,他分析了一些集涔行动产生的条件:(1)“有选择的
袅l激”。在拥有潜在共同利益的人们之间,逐步形成了一袭行之有效的赏罚规则。(2)
拥有一致潜在利益的人数必须足够的少.从而一方面可相对地增大个人参与集体行
动的预期收益(拒绝参与便要承受机会损失),另一方面可降低花在减弱或是消除外
部性等方面的组织与监督费用。(3)拥有潜在共同利益的个人之间的多次博弈。(4)
必须拥有领袖,其勇气与“献身精神”是唤起人们的共同潜在利益之意识,成为激
发人们参与集体行动热情的重要条件。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直接的经济含义
是社会中出现的集体行动必然成为一种稀有的组织力量,从而导致社会中的组织力
量呈不均衡分布,制度安排带有明显的非中性、非均衡特征。
另一种分析思路是,利益集团的出现是社会竞争的自然结果以及竞争的重要手
段。奥尔森的研究只具有部分真理性,因为他对人类理性的存在形式认识有缺陷。
正如上文所陈, “在形成集体行动的过程中,人的差异理性、非同质性、社会关系
理性、实践理性均会不同程度的发挥作用。一个经济组织在发起时可能很小(组织
成本因之也很小甚至为零),但组织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发起者和加入者实践理性
的推动,组织成本有可能大大降低;与此同时,组织内部会形成分明的等级关系。
另外,人的行为不仅受现时利益的影响,也受社会关系凝结的长远利益的影响。搭
便车的心理可能因人们的制度理性而淡化。利益集团的规模不仅受到组织成本的影
响,更是受到利益分配的影响。集团人数相对于利润幅度增加时,内部人便会限制
97
第六章极力嵌入与竞争秩序形成
成员加入(韦伯,1998)”54。随着竞争程度的加剧,利益的分化,集体行动的组织
成本会大大降低。如此以来,i利益阻体豹大量涌现以及集团之间的权力博弈,使社
会的组织力量走向均衡分布,制度安排的中性特征呈现出来。
笔者认为,奥尔森“压力集团”(或归为生利集团、或归为分力集团、或二者
兼而有之)理论的本质在于社会中的组织能力、组织结构的非均衡分布,提出了一
种界于个人理性与国家理性之间的团体理性概念,并阐述了团体理性的分利行为对
体现国家理性的制度安排和公共政策的影响。从经济解释的角度,奥尔森的集体行
动理论必然发展成韦伯传统的“经济社会学”或罗素对经济学的社会性看法相类似
的“新社会经济学”;从整体理性规范的角度,可能走向布坎南的宪政经济学或达
尔的多元主义经济民主思想。
第二节权力嵌入下市场秩序形态
一、权力嵌入下非同质的市场调节形态
在本文第二章,我们探讨了欧肯的秩序建构理论,并从社会秩序、社会权力的
角度对其理论精髓作了简单剖析。欧肯作为德国弗莱堡学派的创始人,对市场经济
的本质、经济调节合理体系问题的研究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笔者看来,其著作
的核心是自由经济宪法构想和经济调节的权力分析方法。目前研究者对他的政策主
张评述较多,而对其权力分析法开掘不够。在欧肯看来,能保证最大自由和最小经
济权力的制度,同时也是经济效益与防止所有公民贫困结合最好的制度。他从历史
上不同时期经济秩序的形态多样性碍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市场经济不是天然产生
并持续存在的制度,更不是“先天稳定和谐”的制度,而是~个在历史进程中极易
支离破碎的构成物。市场经济中决定性的对抗力量是权力(经济和政治权力)。正是
权力的非社会理性、不均衡分布,造就了社会的不公正与经济参与的不公平。
我们认为,对经济秩序的考察应是社会性的,而对社会秩序的考察又是基于对
社会体系内部“张力”的透视。从利益角度来看社会体系内部“张力”,又体现为出
刊又见笔者《经济演化理论的嬗变与融合》,载‘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一墨查兰壑塑堂垒兰墨兰墨堡垄堕
于团体理性、阶层理性对资源“分配性”的权力争夺,各种社会力量在某种程度上
登然是发散的”。因此,消除经济体系中各种形式的经济特权、谙育公平竞争的市场
环境自然成为经济政策最重要的内容。值得重视的是,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各种权
力(包括经济权力、政治权力及社会权力)博弈的结果体现为形形色色的市场形式,
而社会权力结构也必然以各种形式的经济调节形式表现出来。从需求、供给双方开
放竞争程度的角度,可以组合出25种市场形式,连同一国的货币秩序形式,构成经
济分析的基础。整个市场体系的确达到了某种“均衡”,然而市场结构是何等的不同
质。欧肯洞察到经济体系中权力嵌入现象后,遗憾的是没有对社会权力结构及其变
动规律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只是出于一个学者的智识,从国家理性的高度,为市场
经济的运行构筑了经济制度法的基本原则。欧肯的秩序理论从传统的规范个人主义
的方法论出发,把制度的建构与实施一味求助于理性行为的政府这一社会组织,最
终因对政府代理人行为假设不甚合理,没能走出政府行为在集团理性与国家理性中
间徘徊这一怪圈。然而,我们认为,从经济秩序形态学角度观察社会权力结构应该
成为研究竞争秩序建构的重要步骤。
二、权力嵌入下纵向分层的市场形态
权力嵌入经济体系不仅从经济秩序的横向共存状态上表现出来,而且市场体系
从纵向上呈现金字塔式的层次关系。法国历史年鉴学派著名学者费尔南·布罗代尔
以经济史学家的深邃眼光,辨识出西方国家市场深化过程中各类市场的层级结构特
点。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书第二卷中,布罗代尔分析
了从原始的物物交换直到最精致的资本主义在内的全部交换形式,从而区分出两种
形式的所谓“市场经济”。他把没有投机性因素、“透明的”惯常交换形式归为第一
种“市场经济”,属市场交换的基本内容,居于市场经济的底层。随交换的升级,高
”社会内部的“张力”是一个不易把握的概念.Sutton(1956,PP.307-308)等人认为,社会内部的张力与意识形态有
关:“意识形态是对社会角色定型的张力的模式化反应.”而按照Geertz(1973,PP.207-210)的理解,这种社会内部
的“张力”.“既是指个人的紧张状态,又是指杜会的错位状况”“张力理论的出发点是一个明确和清晰的理念:
即长期的社会不鬼整合。”他进一步指出,“没有哪种社会安排能完全成功地应付其必须面对的功能问题。它们都
破一系列的=律背反所捆扰:自由与政治秩序、稳定与变迁、效率与人道、精确性与灵活性,如此等等”。不难
看出,这些学者所说的社会内部的“张力”,大致是指在人们解决种种社会功能问题煎其是制度变迁中的一种牵
制力量、分解力量。或者反过来理解,杜会内部的张力是从各自定位于一种无形的社会网络结构中的人们在其行
辱、应付各种社会功能问题时的“无可奈何”“身不由己”和“无能为力”中表现出来。说到底,可能是出于从
众的社会心理,个人权能迷失于社会之中。如果我们把剥蓝争夺理论与社会张力理论结舍起来,也许能更为清晰
聍]辞释当前中国经济改革和制度变迁的现实格局.
第六苹权力嵌入与竞争秩序形成
层的市场——第二种形式的“市场经济”出现了。布罗代尔注意到,高层交易中,
市场经流中竞争规律不见了,而且上层市场支配着下层市场。市场的上层组缎的建
立包含着垄断、风险、投机以及巨大的利润,但同时需要下层组织的依托。与此同
时,在分层的市场体系中,惯常的交换经济(用十八世纪的话说,自然秩序;或哈
耶克所说的自发的市场秩序)与高级、精致的经济(人为设计的)之间形成一种张
力。布罗代尔认为,所谓的“资本主义”的根子就扎在第二种形式的“市场经济”
中,因为“资本主义”是潜在积累的力量,它不仅根据相互需要,而且在同等乃至
更大程度上根据力量对比控制及支配短缺物品来进行交换。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是
一种凭借某种社会、经济力量得以实现分利的装置。
没有市场的上层构造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市场经济(高层市场的
出现并走向规范化,是扩大整体市场交易规模的保证),而市场良好的上层组织并不
是在任何国家都会出现的。笔者认为,这正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的关键和努力方向。
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一旦放在各种社会等级制度(包括经济、政治、
文化、社会等)之间的互动中来考察,那么经济体系中以利益为导向的权力嵌入现
象则是市场化的常态。包含于社会这一大集合中的是经济、社会梯级或社会框架、
政治和文化这些子集合。这些集合又分成若干集合,依次类推。我们所称的“经济”
又可分成物质生活、竞争性市场经济与各种权力嵌入下的市场交换活动形式三个层
次。只有与社会中其他集合联系起来,渗透到其他集合之中并且向其他集合敞开大
门的情况下,经济这一块才能被理解。
分析权力嵌入下的市场形态,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从市场体系的横向联系来看,
竞争秩序是一理想市场体系存在形态。正是因为各个市场供需双方对参与经济活动
的机会和能力的控制力量不同,导致社会权力结构的失衡,市场秩序形态扭曲,价
格机制失灵。经济市场化进程中,从市场体系的纵向依托和规制关系来看,高层市
场是权力嵌入的对象。市场化的层次性、梯级性成为维持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手段。
然而,也成为市场力量进一步扩散的难题,因为下层市场发育越完善,带来的社会
剩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支撑起上层市场,从其自身来看,其市场化的改革动力已经
不大。
我们探讨不成型社会中权力嵌入下的市场秩序形态,旨在提出“市场这一制度
安排既是生利的装置,又是分利的装置”这一重要观点,而竞争秩序的形成所要求
100
第六章权力嵌入与竞争秩序形成
的中性制度安排依托于扁平的社会权力秩序。在经济市场化(纯经济因素占居主导
地位)的过程中,竞争秩序麴形成决非易事。从某种意义上讲,过去500年西方国
家市场化的历史乃是此种市场秩序屡屡失败的历史。难怪欧肯深信“市场经济不是
天然产生并持续存在的制度,更不是“先天稳定和谐”的制度,而是一个在历史进
程中极易支离破碎的构成物”。因此经济秩序的转型、竞争秩序的形成问题,实则是
社会权力结构的变迁问题,非中性的制度安排走向中性的制度安排问题。
第三节权力嵌入下竞争秩序形成
笔者认为,在社会的组织力量高度不均衡的情况下,新兴利益团体的出现是制
度安排趋于中性竞争秩序形成的必要条件。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利益集团的活
动必定会损害社会效率、降低经济增长率、扩大政治分歧、限制竞争、延缓新技术
的推广和使用,不仅如此,它还必须为70年代以来出现的所谓经济“滞胀”现象负
主要责任(奥尔森,1982)。就相当多的情况而言这种判断基本正确。然而,在我们
看来,利益集团的集体行动导致非中性的制度安排,用非中性的制度安排来排挤打
击竞争者、特别是将其他潜在的竞争者拒之门外,使社会分利因素增加的同时,利
益团体的大量出现有可能使中性的制度安排成为可能(见上文第二种分析思路)。尤
其是在一个正处于由非市场经济(如集中计划经济)向市场导向经济过渡的、或市
场经济极端不发达的国家中(经济权力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甚至合~),情况可能就会
有所(甚至会迥然)不同。在“官商”或是“政治企业”尚紧密结合、且一切都是
被“计划”好了的国度内,是没有竞争者的影子的。微观经济学告诉我们,多一个
竞争者,经济就会多一份活力,效率就会提高一分。在进行市场导向式的经济改革
的国家里,虽说其基本目标之一在于最大限度地促进竞争以求享受那“来自竞争的
繁荣”(艾哈德,1958),但对势单力薄的个人而言这又谈何容易!其缘由就在于官
僚本身往往就自成利益集团,而更重要的是,他们清楚的意识到其现实的及潜在的
获利机会将随着市场的充分发育和竞争的日趋激烈而受到损害。这批利益受到威胁
的人通过人为设置进入市场之障碍、通过抓紧干预权力来阻止、更多的是延缓市场
化进程,便是顺理成章的了。为了尽早地进入因竞争性弱而预期收益颇高的市场,
第六章权力嵌入与竞争秩序形成,√——————————一————————————————————————————————————~~
分散的个人的一个选择便是贿赂官员。这种情况在第三世界国家如此之普遍,~致
予经济学家专门为它起了一个名字:“加速钱”(speed memcy),即稻入买通官员以求
加快审批手续所付出的费用(缪尔达尔,1968)。”
更为重要的是,为了更加“经济”地获取进入市场的机会,同时也为了使已经
得到的私人利益更加安全,仅仅依靠分散且有限的个人能力终究是不够的。合作将
带来比较利益与规模效益。在经过多次博弈后的个人或群体之间、尤其是在那些最
可能成功地解决“搭便车”难题的人群(例如在工会等不同的职业群体中或不同的
行业群体)中,伴随集体行动而来的比较利益与规模效益也就最可能实现。毫无疑
问,随竞争的加剧,当分散的个人发现组成利益集团并用集体行动来铲除进入障碍
或降低进入成本更有利可图时,他们是不会放弃这种机会的。此刻我们便不难想象
在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导向型经济过渡中的、或市场欠发达的国家中,会产生一
些新兴的利益集团。在维护个人利益集团利益的同时,荚积极参与有助于市场化改
革的法律制订、或鼓动舆论来支持取消进入障碍等,在无意中带来了一种“溢出效
益”,即在使自己方便地进入市场的同时,也为其他潜在的竞争者创造了参与市场竞
争的条件。由此,市场的进入壁垒开始松动了,阻碍市场导向式经济改革的官僚利
益集团也开始了瓦解过程,社会繁荣的步伐亦开始迈出了。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
社会权力秩序的扁平化成为竞争秩序形成的助推器。笔者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一门
“经济学、社会学与政治学”相互渗透下的“新社会经济学”正在崛起。“中国的转
轨经济学”本质上应是一种“社会经济动力学”,而社会的性质、社会的权力结构直
接决定“市场经济”的性质,权力结构的变动规律决定了市场化的方向”。
本章分析至此,可以得到如下几点结论:
第一,竞争秩序的形成依托于中性的制度安排,而推动非中性的制度安排向中
性制度安排演进的是社会权力结构的变迁。
第二,制度作为集体理性的产物,需要特定的社会力量来支撑,而社会力量更
多的体现为组织的力量,利益团体的力量。
第三,在市场导向的经济中,利益集团的集体行动对整个国民经济可能起到一
些负面影响,产生社会分利因素和社会外部成本,但考虑到政府这一特殊的利益集
团及其附着在其身的诸多利益团体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仅考虑到强调政府的强政权,
i、———........................................一
,参见笔者《经济演化理论的嬗变与融合',载‘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第六苹权力嵌入与竞争秩序形成
拆散社会中分利性的利益团体的分析理路可能是一个“悖论”或“无解的谜团”。
‘第四,利益集团的数量增多且相互制衡尤其是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可能成
为保证制度中性的必要条件。尤其在一个由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导向经济过渡的国
家中,或是在一个市场不甚发达的经济中,新兴利益集团带来的常常是正面效应,
这是社会权力结构动态化、分散化,社会权力相互制横,中性制度产生的根本途径。
最后,有关利益集团与制度安排的两种分析思路都强调政府强政权的规约力量。
不同的是,奥尔森、欧肯、米尔达尔的强政权思路是革新;卢梭、罗素,达尔等人
的思路是制衡与协调。总之,利益集团对竞争秩序、制度的作用与演变的影响是一
个令人着迷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社会权力分布的问题。一方面,可能导致权力的
非均衡分布,产生非中性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应该认识到利益集团的出现是必
然的,政府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社会利益集团数量的增多(甚至在政府
斡指导下主动培育一些利益组织),组织力量就越分散,使社会分利因素彼此达到中
和,制度的中性特征就会表现出来。这是竞争秩序这一中性制度范式得以实现的重
要社会前提。
103
第七章中田市场化水平的。量4与4质4
第七章、中国市场化水平的“量”与“质"
从本章开始,笔者分析视角开始转入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竞争秩序的建构问题。
一方面用秩序理论解释中国的市场化进程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用转轨现
实印证我们的理论逻辑模型。本章分析中围的渐进转轨思路的固有缺陷与当前中围
市场形态(秩序)的特征。提出了市场化问题研究要“质~‘量”结合的观点,市场
化“质”的问题直接决定着改革的初衷能否实现。市场化“质”的问题也就是竞争
秩序建构的问题。该章的作用既表明理论的重大现实意义,又在本文中具有承上启
下的作用。
第一节“经济市场化”问题的“量”与“质”
经过了历时20余年的市场化改革,中国经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由计划经济转向
了Il丁场经济。市场化进程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改革期间,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
增长,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目前,大多数经
济学家把经济市场化描述为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进行体制转轨的动态过
程。”,认为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一项规章制度的变化,而是一系列经济、社会、
法律乃至政治体制的变革。”(樊纲,2000)“体制改革是涉及经济社会政治诸领域的
一场革命”。(吴敬琏,1999)把经济市场化定性为一整套的体制变革固然抓住了经
济调节模式或经济秩序变化的主要特征,但我们认为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或日经
济运行的规则秩序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市场化进程表明:这一过程呈现出明显阶段
特征,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方面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比重
减少、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加大等等一度成为体制改革进程的主
要方面;而在未来的某些阶段上,法治化进程、政府职能的转换、金融市场的发展、
国际化程度提高等等,可能成为体制转轨的更为重要的内容和更重要的标志a我们
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的“市场经济”能把所有这些阶段的特征融为一体?经济【1亍
场化或韦伯所说的“市场社会化”的本质是什么?笔者以为,只有把这些问题解释
———————————————————————————苎主兰生里空些些查!塑:兰:!:璺:
滴楚,对“市场化”这一动态过程的性质、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未来走向才能全面把握。
近年来,关于出国市场化程度的定量磅褒bE较多。这些成果有利于人们了解中
国的市场化进程。在同类研究中,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陈宗胜等人的成果颇具原创
性。除了对市场化的科学含义进行了定性描述外,他们提出了一套测度市场化的指
标,并采用了五种测度方法,第一次全面、定量地得出同一个结论:中国的总体市
场化程度已经达到60%以上57(西方发达国家在85%左右),认为中国改革的道路
走了一半多。形象的讲,这一研究可比喻为“一个行路人离自己的目的地尚有多远”。
然而引人深思的一个问题是:对中国市场化测度采用的“社会总产值流量构成加权”、
“投入要素价格几何加权”、“三次产业构成加权”、“GNP构成综合加权”和“市场
参数简单平均”五种方法,均假定市场是同质的(只有同质才可相加,尽管按市场
调节的程度不同,分别赋以权数)。经研究有关市场化的相关成果。’,同样存在类似
的问题59。而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樊纲、王小鲁等学者参照世界上目前所有的类似指
数,如“竞争力指数~‘经济自由度指数”等,都是这种横向比较的“相对指数”,
而不是一种纵向比较的“程度指数”,认为在理论和方法上不能计算出一种具有严格
的科学意义的“离纯粹的市场经济还有多远”,或“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市场经济”
那样~种指数60。他们设计的“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分为方面指数和
总指数)不是表明“各地区本身离纯粹的市场经济还有多远,而只是在比较各地区
在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进程中谁的市场化改革程度相对更高一些,谁相对更低一些,
原因是什么,等等”他们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的发
育程度、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以及市场终结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五方面(每
个方面又设计若干指标,共19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设定指标权重评价各省
市区的市场化相对程度。他们的研究前提是中国各地市场化的进展程度(主要体现
为区域、产业部门、不同的市场等)很不平衡。把市场化指数作为特殊的统计指标,
以此来衡量各地的相对市场化水平。实际上,指数只是“指明状态的一个数”,在测
算的过程中必然以“100%的市场经济”或“理想的市场经济”中的一些基本原作为
合成指标及指数的标准。作者形象地比喻为“我们的这个指数,衡量的是在一条道
”参见陈宗胜等著‘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参见顾海兵:‘中固经济的市场化与非农化,,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1.他测度的结果是中国市场
化水平当时达到50%.10年后有望达到65%.
“参见类纲、王小鲁主编《中国市场化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一. 苎主皇±曼重堑些查!塑:苎:皇:璺:
路上行进着的人们之间的相对距离,而不是某个人离“目的地”的绝对距离。”因
此。尽管他们也构筑了中国市场化测度的指标体系(五大方面、19介指标),但是他
们的研究重点是对我国不同地区市场化改革进程进行了“横向”比较,而不是说明
各个地区或中国整体“离纯粹的市场经济还有多远”,更不是说明中国经济市场化这
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内在规律与本质特征。另外,在测度中,学者们往往认为,经济
调节不外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政府直接干预经济范围的缩小意味着市场化程度的
提高。然而,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干预的形式更具灵活性,直接计划的减少可能伴
随其他干预形式的跟迸。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胡家勇等人的测算,截至到
1999年底中国政府各种收入(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非预算收入、铸币收入、
资本市场、金融控制转移)尚占当期GNP的30、5%“,如果把国有资产存量、国
有自然资源以及净增发国债考虑进去,分别考察其对当期GNP的贡献率,政府支配
经济资源总量占GNP比例这一指标值将非常之大。而据德姆塞茨的测算,西方发达
国家现代政府部门实际支配经济资源规模一般不超过GNP的45%“。由此可见,中
国在市场化进程中,政府支配经济资源的力量还非常强大。这固然与转轨期发展任
务有关,但至少表明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的实际水平。
笔者认为,只有在同质的市场上,市场调节的比重越大,市场化程度才越高。
在市场的实际运作中,社会权力关系对市场活动的嵌入程度(集中体现为形形色色
的干预形式)严重影响着市场化的水平。因此,关于市场化的真正问题是,市场体
系是不是同质的?决定市场化水平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
于我们更全面的认识中国的市场化进程。
在不同质的市场(一是体现为各市场的竞争程度,二是体现为各市场在经济体
系中的重要程度)上,放开并不等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因此,关于中国市场化“质”
的研究、当前市场结构存在形态的成因的探讨十分必要。更为紧要的是,中国目前
~些重大经济难题,诸如有效需求不足,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等无一不与中国市场化
“质”的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章应用第一、二、三章阐述的秩序建构和第
五、六两章阐述的秩序相互依赖理论、秩序演迸理论解析中国市场体系构建中的制
度安排非中性现象及其成因。我们的研究表明,市场体系不是同质的。市场化的过
程是以利益为枢机,各种社会权力相互博弈的过程。
‘1参见罗德明主编{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第t8页。
。参见德姆塞茨著《竞争的经济、法律和政治维度》。上海三联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89页.
第七章中国市场化水平的“量”与“质“
一、政府以国有资产存量形式支配的资源总量
国有资产存量大部分沉滞在国有部门,尤其是国有企业中,馒家统计局的统计
数据显示,1978—1996年,中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值的年增长率均在7。鼢
以上。80年代中期以后,二者的增长明显加速,1986年开始增速超过10%,1993
年跃过20%,1995年达到29%以上。1996年中国经济实行双紧政策,开始软着路,
但增速仍在18%以上。遗憾的是我们的观察年份只能到此,自1999年统计年鉴不再
设此部分内容。1978—1996年,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值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14.4%、14.2%左右(见表7一l中各年数据并重新计算得到)。国有企业固定资产
的高速增长,说明在以GNP所代表的经济资源流量中,有相当一部分形成了国有资
产或政府实际控制的资产。
表7--1 1978--1996年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存量及其增长率
年份原值(亿元> 增长率(%) 净值(亿元) 增长率(%)
1978 4488.2 lO.7 3201.4 10.8
1979 4892.5 9,0 3448.5 7.7
1980 5311.1 8.6 3701.7 7 3
198l 5769.2 8.6 3984.3 7.6
1982 6258.8 8.5 4299.9 7.9
1982 6833.3 9.2 4694.5 9.2
1984 7370.5 7.7 5069.8 8.0
1985 8004.9 8,6 5457.9 7.7
1986 9041.8 13.0 6224.5 14.0
1987 10200.5 12.8 7067.3 13.5
1988 11787.I 15.6 8237.7 】6.6
1989 13394.7 13,6 9339。4 13.4
1990 15352.2 14,6 10835.9 16.0
199l 17856.0 16.3 12647.8 16.7
1992 20545.6 15.I 14513.0 14.7
1993 25146.4 22,4 17704.4 22.0
1994 33006.0 31.5 22754.7 28.5
1995 42595.4 29.1 29504.8 29.1
1996 50428.2 18.4 34995.9 18.6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8》。第35页,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e
国有资产存量除了包括国有企业中经营性国有资产以外,还包括沉淀在国家机
第七章中国市场化水平的“量”与“质4
关和事业单位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表7--2列出中国国有资产的总量数据。从表中
可以看出,进入勺&年代以后,国有资产总量仍维持高增长,除个别年份以外,增长,
率均在8%以上,尤其是1998年以前均维持在13%以上,平均增长率为15.8%左右。
绝大多数国有自然资源并没有包括在表7—2中,如果把这一部分考虑进去,国有资
产的数量会更大一些。国有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城市土地、各种可发掘矿藏、森林资
源、水资源等,它们将是国有资产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另外,农村中集体所有的土
地也会因产权的模糊性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国有性质,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它们在
国有资产结构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自然资源的产权国有性质通过经济过程进
入GDP成为政府部门代理者分配GNP收入流量重要手段。
表7—2 1990--2000年国有资产总量及增长率
年份1990 199l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亿元22713 26846 30697 34950 42929 5710I 65894 72242 82211 90964 98859
环比
增%
30.9 18.2 14.3 13.9 22.8 33.0 15.4 9.6 13.8 10.6 8.7
资料来源:‘中国财政年鉴2001}。
国有资产存量除数量大和增长率高以外,在社会总资产存量中所占的比例也是
很高的。以工业领域为例,1993年,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资本金共计20397.5
亿元,其中国有工业企业有12617.89亿元,占61.85%: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
定资产净值共计18427.1亿元,其中国有企业有13304.37亿元,占72.20%。1996
年,这两个比例有所下降,分别为47.43%和64.19%,但若考虑到股份制经济和其
他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二者估计不会低于55%和70%。目前还没有全社会总资
产存量的精确数据,因此,无法准确计算出国有资产存量在社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
铡,但据初步估算,该比例不会低于65N。目前这一庞大的存量资产在产权清晰化
{浪潮下经由特定的“资本市场”转换已经有所消肿,政府通过国有股的形式、资本
沛场、信贷市场的特定制度安排实现对经济的实际控制。
国有资产存量之所以高速增长,重要原因是,改革以来,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
.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1980年,国有经济投
0,
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1。89%,以后虽逐年下降,但截至到2000年,一直保
10
第七章中国市场化水平的“量”与“质”
持在50%以上的水平,见表7--3。也就是说,在新增社会资产存量中,至少有50%
以上是国有资产或处于政府直接控制下的资产,只是逛年来该比例稍有降低。
这里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出一个矛盾的存在:一方面,众所周知,改革以来,政
府财政收入占GNP比重到1995年一直在下降(最低年份1995年为10.7%,以后年
份虽出现稳定趋升态势,但其净增长额远不能跟上国有资产总量的净增长额,财政
收支差额一直为负且逐年攀升,更为详细的数据见《中国统计年鉴2003>),第281页。),
国有资产的形成能力理应相应减弱;但另一方面,国有资产存量却高速增长。之所
以出现这种矛盾的局面,基本原因是,本来可用于市场力量扩张的民间非国有资源
通过各种形式的转移(单方面的转移或所谓“市场”运作),形成了相当数量的国有
资产。从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二、政府以收入形式支配的经济资源量
在货币经济中,可以用政府取得的各种收入来测度它在社会经济资源流量中所
支配的数量和份额。经济体制改革以前,中国政府取得收入基本只有财政预算收入
这一条渠道,且主要是财政预算内收入。改革以来,中国各级政府收入来源呈现多
元化、复杂化的格局。而且,政府层次越低,这种现象越突出。大致看来,目前中
国政府收入来源有四大渠道:财政预算内收入、财政预算外收入、非预算收入和中
央政府铸币收入。本小节对这四条收入渠道的收入流量进行分析。
(一)财政预算内收入
政府的预算内财政收入由各项税收、税收附加、基金、专项收入、规费收入等
组成,其中税收是最主要部分,目前占财政预算内总收入的90%以上。改革开放以
来,中国预算内收入的增长速度是很快的.1978--2002年财政预算内收入中主体部
分税收增加了32.96倍,平均每年增长15.8%。但预算内收入的增长速度12.44%低
于同期GNP的增长速度(1978--2002年名义GN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99%),
一从而使得预算内收入在GNP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下降。1978年预算内收入占GNP的
。例为31.2%,2002年下降为18.O%,1995、1996年下降至历史最低点,为10%左
右,下降速度是相当快的。这大体上反映了市场化在经济资源分配方面带来的变化。
市场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政府分配资源的程度也相对较低,说明由市场化分配
资源的比重相对较高,在一定情况下反映了较高的市场化程度。但应注意的是,预
第七章中国市场化水平的。置”与。质”
算内财政收入作为一种典型的配额交易。与GNP比例的变化,并不能说明其他形式
醪‘哩露额交易”的减少,如果只是某种形式的转换,并不能说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政府支配经济资源的手段是多维的,不同形式的市场秩序可以成为其实际支配资源
的重要手段。另外,如果政府收支比重低到了不能维持其必要的公共只能(包括公
共基础设旌建设、社会保障、教育、国防、执行和维护法律等),市场体系的正常运
转当然也会受到影响。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或许存在着“过低”的可能。
但是,给定政府还掌握不少“非预算收入”(税外的收费)的事实,一些研究表明这
种非预算收入往往与预算收入存在着l:1的关系(樊刚,1995),在人均GDP在
800—1000美元的阶段上,政府收入总量应该说仍是高的。
表7—3 1980--2002年国有经济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单位:亿元
全社会固定国有经济所古比例国有投资
年份
资产投资总额投资额(%) 增长率(%)
1980 910.9 745,9 81.89 .10.5
1985 2543.2 1680.5 66.08 41,8
1986 3120.6 2079.4 66.63 23.7
1987 3791.7 2448.8 64.58 17.8
1988 4753.8 3020.0 63.53 23.3
1989 4410.4 2808.1 63.67 -7.0
1990 4517.0 2986.3 66.11 6.3
1991 5594.5 3713.8 66.38 24.4
1992 8080.1 5498.7 68.05 48.1
1993 13072.3 7925.9 60.63 44。l
1994 17042.1 9615.O 56.42 21.3
1995 20019.3 10898.2 54.44 13.3
1996 22913.5 12006.2 52.40 10.6
1997 24941.1 13091.7 52.49 9.0
1998 28406.2 15369.3 54.11 17.4
1999 29854.7 15947.8 53.42 3.8
2000 32917.7 16504.4 50.14 3.5
2001 37213.5 17607.0 47.3l 6.7
2002 43499.9 18877.4 43.40 7.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第186页。
与政府的其他收入形式相比,预算内收入具有高度法制化、规范化和可预见性
第七章中国市场化水平的“量”与“质4
特点(贾康,白景明,1998),其征收范围、增长速度和调整时间都具有比较明确的
制度边界,致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想入为地压缩和扩张蓣算内收入都会遇到较大地制
度约束。相反,由于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对经济活动的审查力度不够,信息的不对
称分布,经济主体的偷漏税行为常常使预算内收入偏低。这无形中又助长了市场的
扩张力量。
(二)预算外收入
预算外收入的迅速膨胀是改革以来中国政府支配资源的一个重要特点。关于预
算外收入的含义、范围及统计口径,政府有关部门曾作过三次大的调整。1986年,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通知》,其中对预算外收入的定义是:预
算外收入是由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自行提取、自行使用、
不纳入国家预算的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各项附加、国有企业及其主管部门
掌握的专项资金、预算外国有企业的收入等。1993年,。政府对预算外收入进行了重
新定义,明确规定国有企业留利和专项资金不再算作预算外资金,并将80余项行政
性收费项目纳入财政预算管理。1996年,国务院再一次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
外资金管理的规定》,把预算外收入重新定义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
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
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和附
加费,而带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所取得的经营性收入则被排除在预算
外收入之外,养路费、电力建设基金等13项数额较大的政府性基金(收费)则纳入
预算管理,中央政府对预算外资金定义的三次1:3径调整表明,预算外资金被逐步归
结到政府实际支配资源这一实质性含义上来。
预算外收入在改革前就已存在,但规模很小。改革以来,政府预算外收入快速
增长,增长速度不仅明显高于预算内收入,而且明显高于名义GNP。由于1993年对
预算外收入的统计口径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以下我们分时段观察一下预算外收入
的大致增长情况,见表7--4。1980年,中国政府预算外收入为557、4亿元,t992
年增至3854、92亿元,12年时间增加了5.9倍,平均每年递增17.5%,而同期预算
内收入仅增加了2.0倍,平均年递增9.6%,名义GNP增加了4.9倍,平均每年递增
15.9%:调整统计口径的1993年,预算外收入为1432.54亿元,1996年增至3893.34
—— 蔓主童!里壹堑些垄!塑:墨:皇:堡:
亿元,3年增加了1.7倍,平均每年递增39.6%,同期预算内收入仅增加了O.7倍,
平均年递增19.4%,名义GNP增加了0.934倍,年平均增长率24.6%;再一次调整
口径后的1997年预算外收入达至Ⅱ2826.00亿元,2000年升至3826.43亿元,3年时
间增加了0.35倍,平均每年递增10.63%,而同期预算内收入增加了O.55倍,平均年
递增15.69%;名义GNP增加了0.2倍,平均每年递增6.46%。预算外收入中的行政
事业性收费的增长率大大超过税收增长率。比如,1996年,中国税收增长率为14.4%,
而以行政事业性收费为主的行政事业预算外收入的增长率高达52%,近年来有所下降
仍维持在13%左右。预算外收入占预算内收入的比例,1978年为30%左右,之后逐
年上升,1991、1992两年预算外收入超过预算内收入,之后逐年下降,目前维持在
30%左右。
表7—4 1978--2000年中国政府预算内、预算外收入
预算外收入行政事业性预算内收入各项税收收入
年份
(亿元) 收费(亿元) (亿元) (亿元)
1978 347.11 63.41 1132.26 519.28
1980 557.40 74.44 1159.93 571.70
1985 1530.03 233_22 2004.82 2040.79
1989 2658.83 500.66 2664.90 2727.40
1990 2708.64 576.95 2937.10 2821.86
1991 3243.30 697.00 3149.48 2990.17
1992 3854.92 885.45 3483.37 3296.9l
1993 1432.54 1317.83 4348.95 4255.30
1994 1862.53 1722.50 5218.10 5126.88
1995 2406.50 2234.85 6242.20 6038.04
1996 3893.34 3395.75 7407。99 6909.82
1997 2826.00 2414.32 8651.14 8234.04
1998 3082.29 1981.92 9875.95 9262.80
1999 3385.17 2354.28 11444.08 10682.58
2000 3826.43 2654.54 13395.23 12581.5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第282、288页。
与规范的预算内收入相比,中国预算外收入有以下明显特点:首先,结构复杂。
中国预算外资金名目繁多,除10种左右税收附加、几十种政府性基金之外,各级政
府、各个部门的收费项目已愈千种。据《经济日报》1998年6月10日报道,湖北省
利川市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竟多大2200多项,这种情况在全国颇具代表性。而且,名
114
第七章中国市场化水平的。量5与“质”
目繁多的收费项目的征收权分散在众多的政府职能部门中(中国政府重纵向的职能
分权,而不重横向的监督性分权,这由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决定);其次,随意性大,
没有十分确切的制度约束。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都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随意增设预
算外收费项目。更为重要的是,预算外收入的多寡与作为征收主体的政府部门的自
身利益密切相关(这些利益既包括本部门的政绩,又包括其中工作人员的个人收入
和办公条件等),由于缺乏制度约束,加之利益驱动,各级政府部门都有扩大预算外
收入的强烈冲动,导致预算外收入急剧膨胀;最后,预算外收入通常是在专款专用
的名义下征收的,但专款专用这一规定又没有得到严格遵守,造成预算外收入的滥
用和流失,绝大部分转化为政府名义下个人支配性的资源。
(三)非预算收入
政府非预算收入又称非规范收入,指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凭借行政权力,采取各
种非税收入形式收取的、完全没有纳入预算内、外管理的各项收入,它是改革以来
出现的一个新的政府收入渠道。对于政府的非预算收入,已有学者(贾康,自景明,
1998;卢洪友,1998;胡家勇,1998)作了初步研究,本文概括他们的分析,把中
国非预算收入分成以下几大部分。
第一,没有纳入预算内、外管理的各种基金
8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开始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设立了养老、失业、医疗
等多项社会统筹基金。这些基金分散在劳动、人事、民政、卫生等政府部门,有些
行业还单独搞了行业统筹。长期以来。这些基金被视为非财政基金,游离于政府的
财政管理之外又被政府牢牢掌握。1999--2002年,中国人寿保险收入由878。9531亿
元上升为2274亿,年均增长37.28%。而四年的支出额波动很小,分别为228.3191:
990.218:264:304亿元。1989--2002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由153.6亿元增至4048.7
亿元,年均增长28.6%,而1989,2000,2001,2002年支出额分别为
120.9:1339.2;2748.0;3471.5亿元。近年来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增速更快。
除了社会保险基金外,政府还支配着数量庞大的房改基金,包括从职工工资中扣除
的住房公积金和出售公房所得到的房款。房改基金是政府对GNP流量的一种扣除,
数量随房改深化而增大。
养老、失业、医疗社会统筹基金和房改基金还是比较规范的基金,只是没有纳
第七章中国市场化水平的。量”与。质”
入财政管理。大量存在的是各级政府部门征收的各种违规基金。资料表明,1990年
以来各地政府设立的基金多大翳9颓,其中只有37项符合条例规定(即经过了中央
一级政府部门的审批),其他482项属于越权审批的违规基金,占总数的93%(马凯,
1997)违规基金的征收数目目前尚没有精确的统计数字,但可以从以下一个数据推
测萁大小:1998年6月,财政部等6部门公布取消了147项基金,仅此就可以为企
业减轻负担120亿元(经济日报,1998,6,11)。
第二,各种政府集资、摊派
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及其所属的一些部门和单位,在修桥筑路、江河湖
治理、兴办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及其他公益设旖时,采取行政命令强制性地向企
业、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集资、摊派取得收入。据调查,早在1990年,我国的集资
摊派项目就已经达到1.9万个,保守估计,目前各级政府部门的集资摊派收入在1000
亿元左右。
第三,滥收费和滥罚款
一些政府部门和依托政府部门的团体,凭借手中的权力,巧立名目,擅自扩大
收费范围,随意提高收费标准:有的行政机关转移政府职能,变职能服务为有偿服
务。滥收费项目不胜其数。t990年以来被财政部和国家计委等部委取消的滥收费项
目就多达306项(依托正常行政工作,如开办的土地证、房产证、资格证等随意收
取的工本费、手续费等无处不在)。工商、物价、公路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司法执
法部门的滥罚款现象比较普遍。它们在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以外擅自扩大罚没范围
和提高罚没标准,取得不上缴预算内、外管理的各种罚款。
第四,由制度内收入转换而成的非预算收入
一些本应纳入财政预算内、外管理的资金却被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转抉成菲预
算收入。据贾康等(1998 7的估计,目前中国没有进入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占全部预
算外资金的30%。应该进入财政预算内或预算外收入的国有土地收益(出让金与租
金)、国有资产变卖收入等,也往往进入了政府部门的菲预算帐户。随着产权弱晰化、
国有股减持进入具体操作阶段以及城市扩冗速度加快,这两笔收入数额巨大。
第五,政府部门“创收”形成的“小金库”
包括政府机构办实体收取的“管理费”,私立收费项目获取的收入、私自罚款形
第七苹中圈市场化水平的“量”与。质”
成的收入等。自1985年开展税收财务大检查以来,每年查处的小金库都不少于几十
亿元,而通过私立收费项目和基金项目获取的资金估讦程饺20年间已累计达数千亿
元。
第六,乡镇政府自筹资金
全国该项资金1986—1995年增长近10倍,有不少乡镇自筹资金比预算内资金
高出100--200%。自1996年以来该项收入归入了预算外管理,2000年该项收入为
403。34亿元。
与预算外收入相比,非预算收入更不规范,透明度更低。正由于非预算收入征
收的透明度低,甚至是在隐蔽的情况下征收的,我们无法取得完整的统计数据,但
已有一些学者依据案例调查推算出非预算收入的整体规模。在中国,有些地方政府
的非预算收入已占到其预算收入的70%以上,甚至高达90%以上,从全国平均水平
来看,地方政府的非预算收入相当于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的30%(樊刚,1995):而据
贾康和白景明的判断,在中国的政府收入体系中,预算内收入约占50%左右,预算
外收入和非预算收入约各占25%左右(贾康、白景明,1998)。
(四)政府的铸币收入
铸币收入指的是政府通过发行货币而获得的收入。货币史上,金本位制下,金
属被容许送到铸币厂铸成等值的金币,但是需要向享有铸币特许权的人交纳小额的
税,称为铸币税。现代政府用纸币代替足值硬币,由于大大节约了货币产生的成本,
产生了巨大的“铸币税”,即铸币收入或货币发行收入。从理论上讲铸币收入可以用
真实货币需求量扣除印钞成本来度量,由于印钞成本相当于货币需求来讲微不足道,
铸币收入往往指的是真实货币需求余额的增加。现实中则用经济中真实货币供给余
额的变动来衡量。鉴于本节考察的是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能得到多少铸币收
入,我们用基础货币来测算政府的铸币收入。铸币收入等于基础货币的增长额。而
基础货币包括发行的货币和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储备。
铸币收入分为名义铸币收入和真实铸币收入。名义铸币收入指的是没有剔除通
货膨胀的影响,真实铸币收入则剔除了通货膨胀影响。一般所说的铸币收入应该是
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的。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政府得到的铸币收入数量庞大,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转轨时期,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很快,1978--2002年名义GNP
第七章中国市蛹化水平的。量”与“质”
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4.99%,为此需要发行大量的基础货币以利增量GNP的周转;二
是市场交易的广度和深度日盐护矮,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不断深入,为此也需要发行
大量的基础货币。1990年,中国流通中的现金(M。)为2644.4亿元,2002年增至
17278.0亿元,年均增长16.93%,比同期GNP增长15%高出近2个百分点。高出部分
由货币深化所致。1985—1996年我们采用基础货币计算铸币收入,1997--2002年我
们采用货币(M1)。通货膨胀率姑且采用历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测算结果见表7—5。
表7—5 1986--2002年中国政府所得铸币收入及其占GDP的比重

基础货
基础货币增长额
通货膨胀
真实铸真实铸币收
币余额率(商品零通货
年份货币(MI)增长额币收入GDP 入占GDP的
或货币售物价指膨胀税
即名义铸币收入比例
(M1) 数)%
1984 4.89 7171 08
1985 2286 10.14 8964.4
1986 2827 541 4 6 24 89 516.1l 10202.2 5.1%
1987 3223 396 5.07 20 08 375 92 11962.5 3 I%
1988 4055 832 1212 100.84 73116 14928.3 4.9%
1989 5017 962 17.8 i71.2 790.8 169092 4 7%
1990 6572 1555 2.1 32.65 1522.35 18547.9 82%
1991 8252 1680 2.9 48 72 1631.28 21617.8 7 5%
1992 9711 1489 5.4 80.4 1408 6 26638.1 5.3%
1993 13147 3436 13.2 453.55 298245 34634.4 8.6%
1994 17217.8 4070.8 21_7 602.5 3468.3 46759.4 7 4%
1995 20759.8 3542 14.8 524,2 30i7.8 58478.1 5 2%
1996 26888.5 6128.7 6.1 373.85 5754.85 67884,6 8.5%
1997 34826.3 6311.5 0.8 50 49 6261 74462.6 8.4%
1998 38953.7 4127.4 -2.6 -107.3 4234.7 78345 2 5 4%
1999 45837 2 6883.5 .3 0 -206,5 7090 82067.5 8.6%
2000 53147.2 7310 .1.5 .109.65 7419.65 89468i 8.3%
200I 5937l 6 67244 .0.8 .53.8 6778.2 97314.8 7.O%
2002 70881.8 11010.2 -J.3 -143.13 lll53.33 104790.6 10.6%
注:通货膨胀率指标1984—1988年用的是GDP缩减指数,1989--2002年用的是商品零售
物价指数。名义铸币收入测算基础1985--1996年用的是基础货币,1997--2002年用的是货币
(M1)。
资料来源:1990年以前基础货币数据来自Ehfish锄Adlnad,1995.”Refom.mg China’s Public
FinaIlce”,edited,IM畔其余来自人民银行统计事报,1997--2002年货币(M1)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2003》,第704页。
第七章中国市场化水平的。量”与“质”
综合以上对政府各种收入形式的分析,我们现在从总量上估算一下转轨时期我
舀政府遗过各种所谓合法的收入形式实际支配的资源量。在估算之前,现有统计赞?
料需要给以修正。(1)在中国目前的财政收入统计中,政府冲掉了用于补贴国有企
业亏损部分,但从政府运用收入或实际支配资源的角度看,这一做法没有道理。因
为,补贴亏损也是政府运用资源的一种方式,政府对企业软预算约束的一种重要形
式,特定体制安排下的~种政治成本。因此,用于补贴国有企业亏损的那一部分政
府收入应作为一项政府实际支配的资源。(2)中国政府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的预算内
收入,预算外收入中,只有地方财政预算外收入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收入计入了
财政收入,而企业主管部门的预算外收入则没有计入,但从政府实际支配资源的角
度看,此部分也应计入,只是这一数据在目前的统计资料中尚未独立出来。因此,
当我们用财政收入来计量预算内、预算外收入中政府实际支配的资源量时,所得到
的结果要比实际数字小。(3)对于非预算收入的总体规模,我们把非预算收入按预
算内收入的50%计算。
表7—6是依据以上原则进行估算的结果。从表7—6可以看出,改革以来,中
国政府以“合法”收入形式支配的资源里如下三个特点。(I)从总量上看,政府以收
入形式支配的资源在GNP中所占的比例先降后升,呈U型,不管是总收入还是非铸
币收入都带有这一特点。改革初期,该比例在30%以上,甚至达到40%。1996年下
降到18%(不包括铸币收入),平均每年下降近0.7个百分点,这说明经济资源流量
一直在向民间分散。(2)如果不考虑非预算收入和铸币收入,政府通过规范的财政
收入形式支配的资源流量下降的更厉害。1978年,政府以财政收入形式支配的资源
量占GNP的比例为31.2%,1998年为12.8%,平均每年下降0.9个百分点以上。应
该说,政府财政收入占GNP比例的下降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是吻合的,只是
下降的幅度过大、速度过快而已。(3)政府总收入包括非铸币收入占GNP的比重在经
历了90年代的低谷后上升趋势随后显现出来,2002年又回到了改革初期的水平,且
绝对水平空前膨胀。应该说,这与国有投资与国有资产存量长期不断高增长这一客
观事实相吻合。另外,政府以财政收入支配资源能力的下降和经济市场化水平并不
能完全划等号。政府通过控制上层市场形式(债券市场、土地市场、信贷市场、证
券市场等),使经济增长率一直据高不下,国有资产存量不断膨胀。(4)转轨时期.
非预算收入是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获取、支配资源流量的~个重要途径,涉及
殖方利益的许多公共品(如学校、道路)就是通道短收菲预算收入提供酶,政府系
统的运转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外福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靠非预算收入支持的。但
是,非预算收入因为其“非规范性”而常常遭到企业等经济利益主体的强烈反对,
而且容易失控,也是政企不分和地方政府官员腐败的一个温床。因此,从理论上来
看,政府以非预算收入形式来获取资源流量的做法不仅不当而且难以持久。但是,
在中国目前社会权力结构下,政府代理人通过权力嵌入市场运行的各个环节,采用
各种变相“交易”和单方面的强力收入转移的非预算收入形式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表7—6 1978--2002年中国政府以收入形式支配的资源量
单位;亿元

非铸币收总收入占
补贴企业债务收入(扣非预算
年份财政收入铸币收入总收入入占GNF GNP的比例
亏损收入除还本付息) 收入
的比例(%>
1978 1132.26 0.00 0 00 0 OOa na. 1132.3 31.2 31.2
1986 2i22 01 324.78 92 36 1061.0 516.11 4116 3 35 3 40 4
1987 2199 35 376.43 170 32 1099 7 375.92 4221.7 32 2 35 3
1988 2357.24 446.46 209.04 1178.6 73l-16 4922.5 28.1 33.00
1989 2664.90 598.88 335.57 1332。5 790.8 5722.7 29.2 33.8
1990 2937.10 578 88 185.38 1468 6 1522 35 6692.3 27.8 36 00
1991 3149.48 510.24 214.60 1574 7 163l 28 7080.3 25.1 32.7
1992 3483.37 444.96 231.1l 1741.7 1408.6 7309.7 22 1 274
1993 4348.95 411.29 403 00 2174 5 2982.45 10320.2 21.2 29 9
1994 S218.1Q 366 22 675,89 26∞.【3468.3 t2337 6 19,0 26.4
1995 6242.20 327 77 66矗S 3】21.】3017 2 13375.7 18.O 23.3
1996 7407.99 337.40 612” 3704 0 5754.85 17816.5 18.0 26 7
1997 8651.14 368,49 558.45 4325 6 6261 20164.7 19.0 27.6
1998 9875.95 333.49 958.01 493B.0 4234.7 20340.2 20.9 26.4
1999 11444 08 290.03 1804.5 5722 0 7090 26350.6 23.9 32.7
2000 13395.23 278.78 2600.28 6697.6 7419.65 30391.5 26.0 344
2001 16386.04 300.04 2596.27 8193.0 6778.2 34253.5 28.7 35.8
2002 18903 64 259.60 3115.87 945l 8 11153.33 42884.2 32.3 41.4
作者注:a:假定1978年前后的若干年份不存在非预算收入。
na.:没有获取资料。
资料来源:《中图统计年鉴2003}。第55、282、283,287、313、704页,中国统计出版社.陈玉宇:‘政府可
得镩币收入与中央银行的利润估算》,‘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第5期.铸币收入的具体测算见表7--5.
第七章中国市场化水平的“量”与“质”
三、政府以行政手段控制各种市场形式支配的非国有资源
上文我们探讨了政府支配的国有资产存量和政府事实上合法的支配的资源流量·
(表面表面上为经济流量的单方面转移,本质上为政府的服务性劳动间接生产形式
换回的资源支配权),在这里我们尝试探讨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实际支配的非国有资源
总量。在政府实际支配的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国有资源。从所有权的角度看,
这一部分资源属于企业、居民或其他经济主体,而不属于政府,但其配黄却受到政
府的直接控制,从而成为政府实际支配的资源。
政府支配菲国有资源的方式尽管多种多样,但都体现为对社会经济活动诸环节
的控制。如投资项目审批、经营许可证审批、股票、债券发行审批、上市公司审批、
设置行政性市场进入障碍、国有银行信贷资金配给、外汇配给,等等。这些行政手
段的运用使非国有资源的流动偏离了市场机制所诱导的方向,过多地流向了政府管
理部门和国有经济领域。政府通过特定的制度安排控制经济调节(经济秩序)的具
体形式,不仅满足了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而且对非国有资源进行了“再分配”。
首先,转轨时期,政府支配非国有资源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是对金融机构的行
政性管制和对信贷资金的行政性配给,这是信贷软约束和政企不分的一个重要根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收入迅速增长,消费余额迅速上升。但由于可供选择
的投资工具较少,绝大部分消费剩余都进入到银行系统。表7—7列出了全国城乡储
蓄存款余额及其增长率。其年均增长率远高于GDP增长率。而进入到银行等金融机
构的消费剩余,其配置方式取决予金融制度的现状。在中国,恰恰金融制度改革严
重滞后于其他改革,各级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银行,仍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存
贷利率、信贷范围和方向仍严格控制在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手中。结果,
进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那一部分居民消费剩余,其支配权实际上掌握在政府手中。
各级政府依据自己的政策意图来分配来自居民的信贷资源,其中大部分进入了效益
低下的国有企业。1995、1996两年,在国家银行的各类贷款中,城镇集体企业、个
体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贷款只占5、l%和7、0%,而国有企业的贷款则高达80%
以上,其中1/5形成不良贷款,更多的是形成不良资产。以银行的短期贷款来看,1998
~2002年,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所占比重分别为:14.09%、
15t2%、14.8%、15.7%和14,2%。尽管所占比例有所提高,但仍然是80%以上的贷
款流向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这无异于特定制度安排下宝贵经济资源的再分配,
不良贷款、不怠资产甩给社会,货币则通过各种经济活动或非经济活动流向了社会
12l
第七章中国市场化水平的“量一与“质一
冲的部分群体。如果按照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市场原则发放贷款,进入到国
有企业的贷款肯定不会占如此赢的比例。国有银行长期为国有企业输送贷款,呆坏
帐大量积累,然而目前尚未产生严重的信用风险,有学者指出,谜团在于银行系统
获得了丰厚的铸币收入(陈玉宇,1997),见上文测算结果。
现在我们可以来具体估算一下政府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操纵下的信贷市场所支
配的非国有资源数量。由于国有企业贷款占银行贷款的80%以上,我们据此可以认
为,在居民储蓄存款中,政府控制的比例至少为70%。1998--2002年,中国城乡居
民储蓄存款增量分别为7127.7、6214.3、4710.6、9430、13148.2亿元,如果70%为
政府实际控制.那么,政府通过金融体系所控制的非国有资源量分别达到4989.4、
4350、3297.4、6601、9203.7亿元,约占当年GNP的6.48%、5.40%、3.74%、6.90%、
8,89%。如果把企业等经济主体的存款也考虑进来,政府通过金融体系所支配的非国
有资源数量更大。
其次,政府通过国债市场实际支配的非国有资源总量近年来也成了政府支配非
国有资源的重要途径。中国财政收入中没有计入政府通过债券市场获得的收入资源
(发行国库券、财政债券等筹措的收八)这一项。理由是政府债务收入所对应的那
一部分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居民或企业,而不属于政府,债务到期政府必须偿还。但
是在债务到期以前,这部分资源的实际支配权掌握在政府手中,因此发行债券与偿
还债券之差应视为政府实际支配的资源。上文我们已经把此部分收入估算出来,见
表7—6。
最后,通过特定的资本市场支配的经济资源。目前上市公司中,90%以上为国有
企业,仅有3%是民营企业。据官方统计,到2003年10月31日为止中国股市己融
资9188.41亿元,这9188.41亿元的资金80%流入了国有企业。股票市场这一市场体
系的上层结构在政府特定的制度安排下成为调动社会非国有经济资源的重要方式。
在非中性的制度安排下,终于演化成化私为公再化公为私的独特装置。产权形式上
的明晰化并未成为权责对称的保证,对资源的实际支配权仍归政府或其指定的代理
人。股民的权限圈在了二手短线市场上,发放红利的要求权也得不到保证。对股票
融资实际控制权的具体体现详见本章第三节。
第七章中国市场化水平的4量”与。质”
表7—7 1978--2002年全国城乡储蓄存款余额与GDP及其增长率
年份全国城乡储年增长率GDP 。增长率
蓄存款余额‘(%) (%)
1978 210.6 3624.1
1979 28l 0 33.4 4038 2 11.4
1980 399,5 42,2 45【7.8 11.9
198I 523.7 31.I 4862.4 7,6
1982 675 4 28.9 52947 8.9
1983 892.5 32.I 5934.5 12.1
1984 1214.7 36.1 7171.0 20.8
1985 1622.6 33.6 8964 4 25.0
1886 2238.5 37.9 10202.2 13.8
1987 3081.4 37.6 11962 5 17.2
1988 3822.2 24.0 14928.3 24.8
1989 5196.4 35,9 16909.2 13,3
1990 7119 8 37.0 18547.9 9.7
199l 9241 6 29.8 21617.89 16.5
1992 11759.4 272 26638l 23 2
1993 15203 5 29.3 34634.4 30.0
1994 21518 8 4l 5 46759.4 35 D
1995 29662.3 37 8 58478.I 25.1
1996 38520.8 29.8 67884.6 16.1
1997 46279,8 201 74462.6 9.7
1998 53407.5 15.4 7s348.2 5.2
1999 5962I.8 11.6 82067.5 4.8
2000 64332.4 7.9 894581 90
2001 73762.4 ,i4.6 97314.8 8.8
2002 8691065 17,8 104790 6 7 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1.第55页;《中国金融年鉴2003》,第460页。
四、本节结论
在做了以上的分析后,我们有必要总结一下在GNP中政府实际支配的资源共计
多少。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政府以各种收入形式支配的资源流量,这在本
节第--d'节作了定量分析:另一部分是政府通过金融机构支配的资源流量,本节第
三小节对此作了定量分析。表7--8是综合以上分析得出的总量结果。
从表7—8不难看出,政府通过收入形式支配的资源量与通过金融机构支配的资
源量存在互补性。以1995年为例,收入形式支配的资源比重最低为23.3%,而通过金
融机构支配资源的比重也达到顶峰接近1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从200i年开始,
———— 苎羔主!望堕垄些查兰塑:墨:兰:堡:
双管齐下,双胀局面出现了。政府支配的资源流量占GNP的比例年平均在38.6%左右。
2002年首次超过了50%。如果把国有资产存量和国有自然资源考虑进去,我们可以
得出这样的结论:从总量上看,政府实际支配的资源量过大,超过政府履行自身功
能(主要是提供公共品)所需要的数量,也超出了政府的管理能力。
从规范的角度来看,我国政府应该把多少GNP交给政府支配?对这个问题的认
识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把目前的财政收入比例与改革之前相比,认为太低,应加以
提高;再就是把中国目前的财政收入比例同发达国家相比,认为太低,应加以提高。
应该说,这两个参考点的选择都是不准确的。首先,与改革前相比,改革后政府职
能缩小了,市场被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政府支配资源所占的比例也应该减少。
因此,改革以来政府收入流量的减少是符合改革的逻辑的。其次,把发达国家选为
参考点则忽视了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按照罗斯托的标准,中国且前正处于经济起
飞时期,政府不可能象发达国家那样进行大勰模的收人再分配,其主要职能应集中
在提供基本公共品上(尤其是中性的制度安排),其他大部分经济活动应交给私人部
门。再次,中国政府机构运作尚待完善,不具备有效运用公共资源的激励和监督机
制。在这种情况下,贸然把过多的资源交给政府是不明智的。最后,当前中国政府
支配经济资源的形式多样且混乱,总量上仍存在扩张的趋势。资本市场、信贷市场、
±地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没有形成,基本上在政府及其附属机构的控制之下。
笔者认为.把目前发达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的数据作为中国的参考数据是比较
合适的。在这一时期,西方国家政府的财政收入占GNP的比例为8—15%,考虑到中
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且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政府要承担促进工业化、提供基础
设施、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缓解贫困的重任,还要偿还大量历史欠帐(如政
府对老职工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障金的隐形债务),中国财政收入的比例要比发达国家
当初的水平略高一些,以16一18%为宜。
以16—18%作为标准来判断中国政府以收入形式支配的资源量的多少,可以得
出结论:中国政府通过预算内、预算外、非预算和铸币收入四大渠道所得到的总收
入虽然经历了持续的下降,但仍超出了合理限度,即使不考虑铸币收入,也超出了
合理限度。但是,如果从政府预算内收入这一角度看问题,则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政府以财政收入(规范收入)形式支配的资源量尚不足以完成政府所应履行的基本
职能。进入90年代,政府财政收入占GNP的比例下降到15%以下。一些学者正是从
第七章中国市场化水平的“量”与。质n
这一角度来看,认为中央政府应提高政府的财政汲取能力,加强宏观调控和调整经
济的整体布局(胡鞍钢,2001)。这一认识应是没错鲍b但是,从政府实际支配的收
入总量或国有非国有资源总量来看,中国经济的大体还是政府型的,一方面庞大的
经济资源汲取上来:另一方面这些资源以货币或非货币的资产形式分散下去(即资
源的流向),因庞大的政府机构及其严重的代理问题,此部分资源中一大部分用于国
有资本积累,而其中的另一部分在社会经济体系中被沉滞下来,成为所谓的私有资
产。80%城乡存款的社会归属以及大量货币资本的外逃足以说明这一问题。大量的
货币淡出实体经济领域,可用居民储蓄与GDP比例来反映,而市场的力量的扩张靠
的就是货币这一“社会之水”,这可谓市场化实际水平的另一重要反映。而出现“货
币过剩”现象的根源又在于获取货币的非中性制度安排和失去控制的社会权力结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清楚中国经济市场化以及其成熟标志竞争秩序建构的真正病灶
所在。
表7—8资源流量中政府实际支配的份额估算
年份政府通过各种收入形式支配政府通过金融机构支配的资政府支配的资源(流量)占
的资源占GNP的比例(%) 源占GNP的比例(%) GNP的比例(%)
1986 40.4 4.20 446
1987 35.3 4,97 40.27
1988 33,00 3.50 36.50
1989 33,8 5.67 3947
1990 36.00 7.2l 43,2l
1991 32 7 6.86 39.56
1992 27.4 6.58 33,98
1993 29.9 6.93 36.83
1994 26.4 945 35.85
1995 23.3 9.94 33.24
1996 26.7 9 24 35 94
1997 276 7.42 35.02
1998 26,4 6.48 32.88
1999 32.7 5.40 38.10
2000 34.4 3.74 38.14
2001 35.8 6,90 42.70
2002 41.4 8.89 50.29
第七章中国市场化水平的。量”与。质一
第至节中国市场化的“质”:非均衡、非同质的市坊调节形
态与竞争秩序范式的背离
市场化定量研究的学者一般都主张,中国的市场化与西方国家市场化过程不同。
首先在于西方的市场化没有塑造真正的经济利益主体问题,而中国的市场化涉及市
场经济与公有制的结合问题;其次,中国的市场化面临从计划体制的转轨问题。因
此所用测度方法也应不同,不能照搬美国“经济自由化指数”的研究方法63。然而,
我们认为并不能因此而低估西方市场化过程研究对中国的启示意义。两者在这一过
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是相同的,尤其是对市场化过程本质——各种社会权力交织博
弈的过程——的认识并无二致。实际上,许多西方著名学者对市场化进程中的社会
权力嵌入现象都做过精辟的论述(见本文第六章欧肯、布罗代尔、康芒斯、奥尔森、
韦伯等经济学家对经济市场化的阐述)。上述学者对西方市场经济的深刻洞见至少为
市场化的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两条思路:一、在市场化的过程中,虽不能定量研究权
力嵌入,它却会以各种或明或暗的形式表现出来。最常见的形式就是非同质的市场
与制度安排的非中性特征以及与此相关的分配格局。二、市场化的“质”依赖于一
个酱遍性强制机构对所有“合法的”的强制性权力实行垄断和规约。实际上,中国市
场化的起点与西方颇为不同,这就决定了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各种社会权力交织作用
不仅具有西方学者揭示的许多特征,同时又具有特殊性,从而呈现多样的秩序形态。
一、中国市场化进程中非均衡、非同质的市场调节形态
(--)非统一的城乡税制
近年来,中国经济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问题是农民负担过重、增收缓慢,以致
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从表面上看,农民负担过重是乡镇政府乱收费侵犯了公民的合
法权益,而更深刻的社会根源却在于政府实行城市偏向的歧视农业和农民的国民收
入分配政策。农民增收缓慢不单单是市场参与机会问题(这一问题十分重要,这里
暂不分析),更重要的是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城乡之间的利益分配问
。参见陈宗胜等著《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上海人民出版杜。1999年版。
第七苹中国市场化水平的“量”与“质”
题。从制度上讲,即非统一的二元城乡税制。在市场化过程中,中国一直采用城乡
二元税制:以城市现行工商税制为一元,.以农村传统税收制度(农业税收、粮食订
购制度与收费制三足鼎立)为另—元。尽管二元税制的长期存在与政府总体的发展
战略有关(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始终是中国的一项迫切任务,政府以及理论界一直认
为工业是经济迅速增长的引擎,提取农业剩余支持工业是绝对必要的),然而,城乡
居民作为两个利益群体对政府制定政策的不同影响力同样不能忽视。正如康芒斯所
指出,税制或税额是一种典型的限额交易,规则的制定显然是社会各利益集团博弈
的结果。而奥尔森对利益集团的形成过程的研究则表明,在社会经过长期的稳定后,
分利集团的出现似乎成为规律性的社会现象。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正
从同质的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整个社会利益结构发
生了分化与重组。原有的社会利益格局被打破,新的利益群体和利益阶层逐步形成。
组织程度不一的利益集团出现并不同程度的对地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是极可能的。
中国偏向城市居民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不可能不受社会结构以及社会权力重心的影
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作为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民,利益分散,组织能力很低,只
能称其为一个大群体,而不能称其为一个利益集团。而组织能力不一的其他“特殊
利益集团”,多居于城市。从社会各集团权力博弈的角度来看,非统一税制长期存在
只不过是市场化过程中一个特殊表现而已。
(二)被市场边缘化的农民:身份歧视与产权清晰化浪潮中的制度非中性
“大城市建设得俨如皇都气象,中小城市建设也是一年一个样”,可谓中国经济
长期增长最明显表征了。难怪有人戏言,“再穷困在城市也比农村强”。中国“农民
真苦,农村真穷”的原因固然有“市场困境”、“全球化困境”的问题,但不可思议
的是就连大量农民迸城打工压低工资这样表面的市场均衡现象的背后,也有“强势
群体”对农民的身份歧视“。在全国劳动力市场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已不算新鲜。
更为突出的是农民如今仍在承担身份性贡赋和加派,而不是对所有公民一视同仁的
所得税。在市场化过程中,中国农民的财产权、契约权乃至人身权利实际保障程度
很低。据媒体报道,有些地方挖煤农民工工伤赔偿费极低,即便是事故中宝贵的生
命换回的只不过5000元而已。近几年来,农民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结成临时性的
利益团体集体上访的事件日益增多,然而一些地区竟然发动了制止农民“非法上访”
“见秦晖‘农民流动、城市化、劳工权益与西部开发——当代中国的市场经济与公民权问题》,t浙江学刊》,2002/2-
127
第七章中国市场化水平的“量”与。质”
的“专项治理”。从制度实施非中性的意义上讲,说农民不能与其他群体一样享受“国
民待遇”并不为过。j。:
在市场经济中,农业为天生的弱势产业。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康芒斯所定义的
“财产”内容,农民好多都不具备。有学者指出,要组织培育农村新型合作社,发
展农民中介组织,以加强参与市场的力量”。尽管思路清晰并据有实际操作性,然而
考虑到通过合作销售控制供给提高集体议价能力的集体行动的组织成本过高,政府
又不允许出现大型的农会,加之大规模的农业经济人口与农业科技进步,农产品市
场供给方竞争激烈的格局不会有大的改变。从长远来看,“农民问题”仍属一个悬而
末决问题。农民除了自身自由经营受限于“市场困境”外,谋生的基本物质资料土
地(严格的说是土地的使用权)的支配方式也大大受限。在某些地方,政府主导下
的城建扩容支付的补偿金大大低于市场价值,把农民尽有的土地使用权也剥夺了。
对此,笔者素有想法:城市国有资产可以股份化(产权清晰化)、民营化,农民目前
耕种的土地为何不能产权清晰化(实现制度的真正中性)?如此以来,既可以增多
参与市场的机会,又可以更好保护农民的权益。
(三)从“价格双轨制”、“二元金融体制”到“特色”股市
在市场化进程中,除了农民作为社会权力博弈的一个受损群体外,中国市场化不
同阶段的制度安排也明显带有非中性特征。
1.“价格双轨制”。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中国推行了“价格双轨制”的市场
化改革,主要是商品、生产资料及外汇等领域的市场化。有学者指出,“双轨制”是
一个创举,它提供了一个有效率的帕累托改进型改革的实施机制:在实施自由化的
同时没有产生受损者,因而在政治上是可以接受的;在一些条件下,又实现了效率
增进(Lau,QianandRoland,1997,1999)。然而,据国内学者测算,这些东西的双轨价
格差价占当时国民收入的40%左右66,所以当时的官倒、私倒现象很严重。农产品流
通体制改革(尤其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一拖再拖,统销统购制度一直维持到90年
代末,严重伤害的农民的利益。“双轨制”初期也许真的没有产生受损者,但无疑产
生了既得利益者。随着体制实施时段的拖长,“双轨制”终于演化为各种社会权力博
莽下非公正的利益转移机制。
“详见张晓山《中国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探析》,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另见《深圳商报》记者对他的专访
2003/12/3.
“参见卢现样:《论中国市场化的“质”》+载《财贸经济》,2001/10。
第七章中国市场化水平的。量”与“质一
2.“二元金融体制”。到了90年代初期。当时的房地产、金融成为权力涉足的
领域a 1992年后,仅有∞。万入口的海口市,就撼有I万家房地产开发商,到1999
年海南全省房地产积压资金474亿元,最后甩给银行,成为一笔呆帐。直到现在,
中国金融领域一直在政府的高度垄断下,实施所谓“二元金融体制”
(McKinnon,1993)。从表面上来看,“二元金融体制”涉及金融领域贷款的制度安排
非中性:非国有企业仅仅获得少量贷款并具有较强的硬预算约束,而国有企业从银
行获得大量贷款却具有软预算约束。在非农贷款总量中流向乡镇企业的贷款仅占
8%,而流向国有企业的贷款则占到86%(A1mRrlac of China’S Finance and
Banking,1993)。在当时,这些社会资源不是用于生产,而是为职工提供教育、住房、
医疗、养老和失业补助等社会服务。但问题的根本却在于“二元金融体制”服务于
政府的金融耳标:创造经济收益。政府作为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在市场化过程牢
一些制度安排有时很有意思。众所周知,中国政府要求国有企业通过国有银行进行
交易,以便能够对其监察并对之相应收税。而非国有部门通过现金从事交易,因而
政府很难对其监管和征税。由于这些差异,政府具有向国有部门提供贷款的偏好,
因为对国有企业信贷量的下降将意味着潜在税收收入的下降。还有,在“二元金融
体制”下,长期推行金融抑制政策(资本项目管制、利率管制、阻止其他金融机构
的进入),政府将从这一金融体系中大大受益。研究表明,从1986--1994年,政府
从银行部门汲取的准财政收入约占GDP的9%,超过预算收入的一半(Bai,1999)。
3.“特色”股市。9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现在,权力嵌入现象转到生产要素市场
上,尤其是股票市场成为权力嵌入的重要领域。这些领域都为市场经济的上层结构,
其市场化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正如老学者布罗代尔所言“并不是每个国
家都能建立市场经济的上层结构”。结合中国当前的改革实践,资本市场的构建对契
约、法律的要求较之产品市场要高的多,已成为信用危机最甚的领域。除此之外,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培育中最大问题是制度安排严重的非中性。市场由于缺乏竞争,
透明度极低。有学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式股市开创了一种同时具备化公为私
与化私为公两种功能的机制,推动中国的原始积累从单纯“挖国库”的阶段走向“通
过国库这个中介挖民间”的阶段(秦晖,2003)。在为国有企业解困的思想指导下,
国企的融资来源由国有银行转向了民间。然而,中国股市具有先天缺陷。虽然形式
上股市是自由交易场所,但中国股市的供方是高度垄断的。上市公司中,90%以上为
第七章中国市场化水平的。量”与。质”
国有企业,仅有3%是民营企业。据官方统计,到2003年10月31日为止中国股市
已融资9188,41亿元,这9188.41亿元的资金80%流入l了国有企业67。而中国式的股
民不同子常规市场下的股东,其对国企的权利几乎等于零。如果说股权分散、企业
治理两权分离为股份制一般现象不为中国所特有,但中国股民不能定期分红则为中
国股市所独有。据统计,1999年不分红的上市公司达60%,上市以来从未分红的公
司占20%68。许多企业甚至把圈来的钱存到银行供“内部人”吃利息而根本不加经
营。因此大量的民间资本重新“国有化”。国企自己产权主体问题本已令人头疼,又
不许民企上市。是认识不够?还是不愿为之?中国股市制度安排非中性特征的确是
发人深思的一个问题。
(四)社会权力嵌入的隐性形式:关系经济
关系经济的一大特点是经济信息在社会局部(关系网络)流动,在关系之外具有
极强的封闭性。通常的情况是,一个竞争者群体找出另_个(现实的或潜在的)竞
争者群体某些易于辨认的外部特征(种族、语言、宗教、地域、血缘宗亲或特殊的
共同社会经历等)作为试图将其排除的理由。因此,经济机会在社会的分布是不均
衡的。一般而言,关系为本的制度只须要很低廉的维护成本,但这种制度却包含了
昂贵的边际成本。而在契约经济里,制度维护的成本比较高(如法官、律师、会计、
审计和各种中介结构的费用开支),但做生意的边际成本比较低,经济主体没有必要
为每笔生意去耗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去找关系,只要讲信用、守合同就行了。关系
经济在市场化初期可能有其优势,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其成本会越来越高。
另外,靠特有的社会关系接成的利益群体,还存在向社会寻租、耗租的问题。
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不断推进,市场调节的比重在不断增加。但问题是中国
目前的许多市场交易活动建立在广泛的关系经济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公平、公开、
公正的自由契约基础上。从人的社会成长理性来看,关系经济虽属社会的常态。但
于建立开放型经济极为不利。从目前中国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市场交易范围的扩大
与信用短缺的矛盾越来越明显。这主要表现在:第一,随着市场半径的扩大和交易
成本的上升,许多潜在的交易无法进行了,从而不利于社会总交易量的增加。第二,
信用或契约的短缺导致市场的上层组织难以建立起来,交易活动只能在低水平上扩
”参见,望凸§盟坳亟&鲢然:幽的中国统计数据库资料·
4参见杨帆;‘股市黑幕——深层次问题大暴露》(和讯舟一财经报道,2002,'2/22).
第七章中国市场化水平的。量。与“质”
二,———————————————————————————————————————————————————————————————————————————————————一
张。第三,关系经济体现在劳动力市场上非常明显,使社会机会、经济机会在不同
经济主体之阔的分配极为不合理j这也是串国就业形势目趋严竣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集团伦理”下的特殊行业垄断
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另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各种资源市场的开放度相差悬殊。从
需求角度来看,各市场的开放程度也许差异不是很大,市场的开放度主要体现在供
给方面,市场进入壁垒森严。除了金融领域的高度垄断外,在电信、邮电、铁路、
教育等服务领域,政府垄断的程度仍非常之高。众所周知,上述领域需求面向全国
开放,利润丰厚。由于这些领域改革滞后,加之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事实上产生
了一些实际处于“政府保护下”的特殊利益集团。目前,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非常
重要的改革措施,诸如反垄断立法,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督,分业竞争等。但实施
机制始终是一个问题,嘎显存在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所谓“软政权”现象69。在
“软政权”中,制度、法律、规范、条例等都是一种软约束。马克斯·韦伯曾经深
刻剖析过这一现象,他写到“从纯理论的着眼点出发,对一个市场的完全垄断,在
技术上有助于法律对经济中特定部分的控制。如果竟然并来在事实上不断增加这种
控制机会的话,这种结果或者是由于集团伦理下的法律特殊主义(它导源于互相竞
争的政治联合体的存在),或者是由于那些有义务服从垄断性控制的私人利益颇为强
大,因而抵制法律的实趋。””
二、中国市场化过程中权力嵌入现象的成因剖析
市场化过程是以利益为枢机,各种社会权力福互博弈的过程。西方的理论家各
自从不同的视角科学地剖析了这一过程,中国市场化进程中不论是正式的制度安排
还是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充分再现了市场化的本质。所不同的是,中国经济在非中性
的制度框架中运行,制度选择的空间更狭隘,成因更特殊。
首先,中国的市场化是从庞大的计划体制下开始启动的,体制的转换要求经济
权力的转移。庞大的计划体制对经济的调节靠的是森严的等级制(包括政治等级、
文化等级和社会等级)。实际上,正是这种本身决定了利益的等级制维护了一种社会
秩序。等级制的破坏过程也是经济权力再调整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等级制的破
曲参见缨尔迭尔著《世界贫墨豹拂蒎一世界反贫困大绢≥,北京经济学院出版杜,1991年版,第184蛊·
阳参见马克斯·韦伯著‘经济、诸社会颁域及权力j.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38贝·
第七章中国市场化水平的“量”与“质”
坏并不意昧着出现权力真空,而是以各种形式嵌入经济体系之中。我们认为,这正
是中国市场结构非同质,制度安择菲中性的深亥B鞋会背景。’
其次,改革中后期强大的既得利益团体出现了。有学者指出,改革的政治经济
学分析所涉及的问题是在产生受损者和收益者的过程中,改革如何才能发动并推进
下去(Qian,1999),即一个利益平衡河题。在改革初期可能的确如此,没有出现受损
者,抑或出现“受损者”(等级权力的破坏)也会以其他方式得到补偿。但随改革向
纵深推进,市场力量爆发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租金有可能支撑起市场经济的上层结
构,既得利益者集团出现了,受损者(更多时候是相对受损者)同时得不到补偿。
中国目前的情况正是如此。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增量式
改革似乎并未导致局部改革的陷阱。这主要应归为:初期改革(农村改革、地方分
权、菲国有经济的堀起)营造了~个竞争性环境,改革的收益被相对平均地加戳分
配,没有造成很多受损者,也没有产生获益巨大的集团。非国有经济力量的分散并
未形成既得利益集团,没有形成改革的阻碍力量。问题是,增量改革推进到一定程
度,存量改革的主导力量并未允其享受制度中性的国民待遇。原因就在于“依托”
存量的组织力量太强大,改革初期“分而治之”的渐进方案尽管仍在推行,但速度
明显慢了下来。国企、国有银行与政府三位一体,结成最稳固的联盟,构成了市场
经济的“上层结构”。
第三.中西市场化的起点晟为不同的是产权结构。在西方,没有产权不清问题,
没有重塑经济利益的主体问题。而中国则不同,要从庞大的公有制财产中重新塑造
莉益主体,这是权力渗透到经济体系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竞争机制不能全
面引入、制度安排非中性的载体之一。奥尔森曾提出“不可分性”理论,指出某些
“不可分性”模糊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解释了公有产权的模糊性与政府官
员行为偏好之间的关系。从经济学上讲,产权与市场竞争结合就会形成寻利的社会,
产权与政府及官员结合就极可能形成寻租的社会。
第四,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大~统国家,文化源远流长。一方面,文化精髓非常
突出,诸如“天下为公”、“天人合一”、“中庸之道”、“民本哲学”等。另一方面,
文化糟粕(尤其是对经济发展不利的因素)也同样不少,诸如不正当与人竞争行为、
团伙意识、不崇尚法治、崇尚权力等。。这些于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来说最为不利。
特有的文化氛围与入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追求个人利益、团
第七章中国市场化水平的“量”与4质一
体利益而无视社会整体利益。中国目前的关系经济似乎应受开放型文化的洗礼。
最后,有关政府的符为问题。市场化质的问题(充分竞争、消除经济特权),需
要强有力的政府以及伟大的政治文化。现实中的政府,作为一个独特利益团体,既
代表本团体利益,又代表整个国家民族的利益。这就决定了政府决策总是在国家理
性与团体理性之间徘徊,即所谓的“诺斯悖论”。政府的目标总是介于国家利益最大
化与政府本身利益最大化之间。另外,政府是~个层层代理的庞大组织。就中国来
看,中央政府下,有31个省、160个地市、2500个县、近10万个城镇、100多万个
村,从下到上分为七级政府。信息在如此庞大的管理层中传递时很容易遗失。中央
政府的国家理性行为与整个政府体系的运行绩效是不同的范畴。
理论分析与中国市场化的丰富实践均表明:中国目前形成的市场体系并非一个
同质的市场体系。在市场形成的过程中,权力嵌入、隶4度安排非中性现象非常突出。
在某种程度上,这保证了中国市场化逐步推进所须的社会稳定环境(社会各阶层利
益矛盾不会过快激化)。然而,市场化“质”的问题正日益显现出来。中国社会科学
院经济研究所近来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收入分配差距最大的
国家(李实等,2004)。围绕“中国基尼系数到底有多大”的争论算告一段落。经济
发展不应单单是一个经济总量的问题,更是一个相对量的问题,因为相对量的问题
(有效需求问题)直接关系经济总量的下一轮增长。20多年来,与中国经济持续增
长相伴的是,现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呈现为城乡居民之间的经济社会结构矛
盾,主要体现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性以及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性。
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史表明,市场化,也即市场力量永恒扩张的过程,既是一
个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的包括经济权力、政治权力在内权力斗争的过程,同时也是
权力归为普遍性强制机构的过程——所有特殊主义的、由等级规约或其他类型的强
制性机构的解体过程。市场化程度并不是简单的量化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制度创新
推动的市场化“质”的变化问题。中国市场化进一步制度创新的力量源泉在哪里?
一般而言,制度创新来自微观力量的自发竞争。然而,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既
得利益阶层出现了,市场力量的进一步社会化阻力重重,制度创新主要在于秉承“西
柏坡”精神又掌握国家强大力量的政府。近几年来中央政府的反腐败力度不能说小,
但势头并未得到遏止。最值得注意的是,产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还不少。下力量改
革完善政治体制,切实贯彻“依法治国,对权力实行监督和制约”是闯题的一个方
第七章中国市场化水平的“量”与“质”
面,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坚决破除市场化过程中制度安排非中性问题,认真对待市
场化“质”的问题。我们认为,中国市场化“质”的阅题较之“量”的测度更为关
键,它不单单是一个效率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公正的问题。市场化需要强政权来
平衡非均衡的各种社会力量,同时也需要不失时机的启动民主程序,使利益集团之
间的力量博弈达到均衡,从而最大程度实现社会理性的中性制度安排。
第八章中国竞争秩序建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第八章中国竞争秩序建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在限制任何政府系统、确定宪政的约束和
控制手段时,当把人人设想为恶棍,其行为除
私利外概无其他目的。
——大卫休谟:“论议会的独立性“,载
《道德、政治和文学论集》,第117
—118页。
政府不是一个最充分反映人性的东西又
能是什么昵?人若皆为天使,也就无需政府。
如果天使统治着人,也就不必对政府做出外在
或内在的控制。在建立由人来管制人的政府
时,巨大的难题在于:你必须首先让政府能够
控制被统治者:然后是迫使它管住自己。
——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第51篇。
正如本文第七章所论,我国目前建立的市场体系是非同质的,下层市场发育渐
趋成熟(尤其是一般消费品市场),而市场体系的上层结构(金融市场中的资本市场、
信贷市场)则处于畸形状态;与此同时,政府及其附属机构实际支配着相当规模的
经济资源,与特定的市场形态之间形成了高度的互补。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非中性
的制度安排大量存在。笔者认为,这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中西合璧”、“非中非西”
的特有现象,表象上混乱的经济秩序(或经济调节形式)本质上为社会特定权力结
构所支撑。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成为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本章共设四小节内容:第一节,简要阐述中国竞争秩序的构建原则以及社会目
标;随后三节分别从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三种维度(法律秩序、经济秩序、社会秩
序)阐述完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思路与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中国竞争秩序建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第一节中国竞争秩序构建的基本原则和要实现的社会目标
一、中国竞争秩序构建的几个指导原则
(一)中国竞争秩序构建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原则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转轨的目标;邓小平同志对“什
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早就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
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实际上是一个我们的改革最终要达到一种什么样
的理想社会的问题。在笔者看来,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需要社会的全面正
义,即第一层次的社会正义和第二层次的社会正义。第一层次的社会正义是指充分
发挥市场充分竞争机制的效率机制,培育充分竞争公平竞争的中性制度环境,第二
层次的社会正义是,在不伤害第一层次的社会正义的基础上,对没有参与经济能力
的社会弱势群体给一人道上的转移支付。笔者以为,共同富裕的这一根本原则涵盖
了市场机制的效率原则与市场竞争的秩序原则以及适度的收入调节原则。
(二)市场的效率原则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比较准确和全面地理解为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把私人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写入宪法。这些改革
举措使“市场经济”一词深入人心,主要是强调其资源配置的效率原则,这当然是
对的。没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就不会有激发社会的巨大生产力,不会富裕,
更不会共同富裕。大多数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把“共同富裕”的概念具体化为“社
会公正+市场经济”。似乎效率问题是市场机制的结果,社会公正是政府调节的结果。
然而,在笔者看来,对“共同富裕”的这种“矛盾统一体”式的阐释并不十分科学。
市场机制本身不单单是效率原则的保障,在更大程度上是实现社会公正的保障。其
前提条件是保持市场竞争的秩序。一方面,公正普世的中性制度保障了充分竞争,
另一方面,充分地竞争又促成了公正的社会秩序。”
(三)竞争秩序原则
市场机制把效率和公正统一起来,实现双赢的社会结果,关键在于建立市场竞
争秩序的重要指导原则。市场经济的核心原则是公平竞争。然而社会经济体系中的
第八章中国竞争秩序建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竞争是复杂的,其导致的结果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有效率(暂以经济增长看)而
不公正;二是无效率又不公正:三是公正但无效率;四是既有效率又实现社会公正。
可见,效率和公正并不一定矛盾,关键要看竞争的性质。一、
作为一种理想的制度范式,竞争秩序本质上为一种组织社会经济生活的文明形
式。以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个人为客观假定前提;以由个人组成的平等、自由社会为
立论之基:以“爱你邻人,并且在他不愿接受干扰时,就不要去干扰他”为最低道
德伦理底线。同时,市场行为人相信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人性恶”的假说,在以
各种形式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有可能为他的同胞带来大量的外部成本;竞争秩序
的法律秩序维度(经济系统的基本制度、约束政府行为人的宪政秩序)的构建体现
为国家理性的伟大政治善举。尽可能中性的法律制度的不断改进,成为协调个人利
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桥梁。从理论上讲,竞争秩序制度范式旨在实现经济效率和社
会公正的双赢目标。秩序政策的核心在于理性设计特定的制度系统,创造充分竞争
公平竞争下价格机制灵活运作的社会经济环境。从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三种维度来
看,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经济市场化进程应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竞争秩序制
度范式各子制度要素的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关系来看,“渐进转轨⋯‘局部突破”的
市场化思路应逐渐转变到各“体制的整体协调推进”上来。我们认为,这两点应成
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指导原则
二、竞争秩序构建渴望实现的社会目标
(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目标
党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中,城乡统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重
要举措。在笔者看来,这一全局发展观不仅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的调节方向上,比如
加强财政支农力度,教育投资向农村基础教育倾斜等等宏观措施,更重要的是培育
城乡经济主体的公平竞争环境,使农村居民参与经济竞争的机会增多,取消城乡之
间历史上形成的非中性甚至歧视性的制度安排,保障其“国民待遇”。笔者以为竞争
秩序的构建能够更好的实现城乡统筹的发展目标。
(二)实现个人利益、集团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协调目标
在本文第一章,笔者提出经济机制的择优标准问题,即信息问题、激励问题、
社会公正问题,并认为竞争秩序这一理想的经济调节方式可以把上述三个问题整合
第八章中国竞争秩序建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起来。一方面,依托于制度范式中各子制度要素,竞争作为知识(信息)发现创新
的过程,解决了经济运行中信息成本、激励机制的问题;另一方面,秩序下的充分
竞争又解决了经济运行中外部成本、分利因素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社会公
正。考虑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指导原则和最终社会目标(普遍分享
市场经济带来的持久繁荣,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竞争秩序制度范式
于实现个人利益、集团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协调目标,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具
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三)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党中央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
的思路,在笔者看来,是一种有机的、协调的、系统的发展模式,理论的核心在于
自我约束,并在自我约束下谋求创新,以实现内生性的经济增长、社会的协调发展。
然而,这样的发展模式需要特定的制度约束,要知道个人理性转化为社会理性的过
程是曲折的。奥尔森“经济学第二定律”就是对此问题的最好描述。笔者以为,最
好的制度约束就是竞争秩序的构建。一方面,通过充分的竞争、公平的竞争,把经
济主体的行为推到技术创新上来,以技术上的创新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
建立公平竞争的理念,启动社会力量对“非法竞争”“资源的毁灭性开采”实施监督。
最后,启动灵活调节的价格机制,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定价(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从而约束经济主体的行为,促其走上内生创新、可持续发
展的路子。
第二节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法律秩序维度与我国市场经济体
制完善
一、竞争秩序建构理论对我国市场竞争秩序成长的指导意义
在本文第二、三、四章,我们探讨的欧肯、哈耶克、布坎南的秩序建构理论,
其理论的核心在于论证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法律秩序维度,并不在于把它们放在~
起研究可概览秩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更主要的是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本质上是
第八章中国竞争秩序建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普
规则的调整、制度约束集的大规模变迁。当然,这不是说把他们的秩序理论直接运
用于中国韵经济实践,但其分析经济问题的独特视角—一制度范式,则可为我国的
市场化改革提供宝贵的借鉴意义。
首先,籍此反思我国市场化改革中制度(经济政策)效率标准问题。有关制度
的效率标准问题,因评判人的认知理性的不同而不同,必然涉及价值伦理问题。行
为人的选择必然发生在一定的制度框架约束下,对既定制度的看法形成了一种制度
的效率标准,对制度下行为人的选择结果的评判则形成了又一种效率标准。很显然,
三位秩序学者的制度效率观是制度普适论或制度中性论。欧肯的“经济制度法的基
本原则”是经济法律精英理性设计的结果,其制度中性特征在于消除经济体系中的
经济特权。哈耶克在立宪层次上,持精英设计并说服大众的立宪态度,理性设计的
逻辑起点是人类普适的自由价值。布坎南的制度效率观则放在制度形成的参与主体
人数上(一致同意原则),强调非一致同意通过的制度到_致通过的制度是制度效率
的改进。笔者以为,这对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制度安排的合理性问题,颇具
指导意义。
自我国70年代末经济改革以来,制度演进的步伐从未停止,制度经济学亦成为
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范式之一。然而这--f日lJ度变迁的渐进过程的基本动力大多不是来
自宪法层面指导下的中性制度安排的思考,而是沿着一条从上到下行政主导的“问
题引导”路径运行,这与竞争秩序制度范式对制度安排的系统正义标准的诉求,强
调制度系统予制度要素的层级性、相互依赖性有着重太差别。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
验层面看,在创造经济奇迹方面,此种形式的制度安排较之通过宪政方式建立起来
的制度,其绩效未必输给后者,甚至可能避免讨价还价节省了大量的决策成本,但
制度安排与制度实施的非中性特征会明显增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人们对社会公正
程度的怀疑以及收入分配将因大量外部成本的存在日益拉大。中国经济发展中不断
暴露出的深层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表现为社会矛盾,更集中体现为制度的普适性问题。
在很大意义上,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然而有法律的经济并不就是法治经济,真
正的法治经济应该是宪政的市场经济。
其次,澄清“规则下选择”与“规则间选择”之间的区别。这于中国竞争秩序
的建构意义重大。没有规则的选择其实是只受自然法则支配的选择,属霍布斯的丛
林状态。人们更多混淆的是规则下的选择与规则间的选择。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
139
————————————————————————-———苎丛!岫塞!壁生堕垫皇叟堑丝堕竺墅笪塞量
在经济利益的引导下,政府部门尤其是行政机关经常会因为~个技术性或所谓的“公
益性质”而改变规则'往往I虱经济合理性而不顾法律上的正当程序。这显然成为随
塞性很大的规则闯的选撂。诸如为了所谓的城市扩容的公益目的,断然剥夺市郊农
民的土地承包权,而只是给其单向性的“契约性”安置,在“经济效盔”增进的同
时,违背了帕累托有效原则。在规则之间撞车时,不是求助于上级规则或元规则,
不是启动民主程序,讨价还价协商出新的契约,而是以公益为招牌,单方面指定新
契约的内容和结构。一些部门打着改革、增进效率的旗号,权威或小团体自主选择
规则,使市场参与机会和直接的收入分配集发生急剧变化。这和欧肯、哈耶克、布
坎南等人规则选择的标准(~致同意、趋向中性)耜去甚远。
最后,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竞争秩序建构问题需要宪政的市场经济的分析思路。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经济主体自主决策的经济形式,离开了宪政对社会权力结构的规
范,良好公正的竞争秩序形式不可能出现。事实表蹰在缺乏宪政的社会中,由于社
会权力结构的失衡,不可能进行一致同意的制度安排,往往强势集团(如政府行政
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反过来自行决定宪政结构。在市场化进程中,我国
行政部门具有诸多的实际立法权,宪法没有对行政部门权限的明确界定。这导致行
政部门经常利用一些特殊事件设定行政法规,自我授权设立审批项目,以政策的名
义歪曲了宪政下的中性制度。例如,这两年我国推行了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清理不
合理的审批项目,但是由于这一改革是由行政部门内部进行的,情况难说有根本的
改变。事实上,许多行政部门只是废除了一些“没有油水”的项目,或者通过合并
审批项目以给人精简审批项目的印象。或者把大项目化约成小项目逐个审批过关。
另外,不少入误以为推行宪政就是确立立法机关的最高权力地位,从而忽视了立法
机构权力过大带来的损害。我国已经有不少立法违宪的事例。例如一些城市的立法
机构居然通过了保护地方利益限制外地人在本地就业的法规。
尽管如此。在国家理性与团体理性之间徘徊的政府,还是有能力把一些普适的
规则写入宪法的,我国的修宪把“保护产权”和“经济自由”等普适规则写入宪法
即是明证。这只是为市场经济的竞争秩序设定了必要条件,远非充分条件。今后宪
政变革的方向可能是更为着重宪法作为元规则的层次,从而把对政府行政部门和立
法部门的权限明确写成宪法条文,“上海市委重大决策未听取人大政府政协意见不予
蔓垒兰生曼塞兰墨壁蔓垫皇塑堡墨i壁塑墅!塞!
表决””就是对今后宪政改革的初步尝试a竞争秩序构建的宪政框架。直接决定着中一
国市场竞争秩序成蕊的方:f向n
二、从法律秩序的层级角度看制度绩效及规则调整
法律系统中法律制度的层级特征对我国市场化进程中规则调整与制度绩效问题
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法治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孰的核心问
题是制度的重构。一般而言,法律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是稳定的。前提条件是各种规
则符合“系统兼容原理”。然而,要使复杂的制度系统保持内在的相容性和严密性,
即维持制度的秩序,并非易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人们掌握的自然、社会知识是有
限度的,认识过程永无止境。而法律是人们依靠仅有的知识制定的。这就决定了随
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人们认识范围的扩大,规则的调整是必然的。例如,私人契约
一般都有时闫跨度,契约内容也不可能含盖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因此,私人契约
世界是不断演化的,而相应的法律系统的一个关键功能就是支持系统中具体规则的
演进。高级规则决定着低级规则的内容,保证着规则系统的内在一致性,并控制着
规则请整的程序。而程序规则(元规则)指导着那些操纵外在规则系统的人,还会
为修改具体的规则而颁布公开的程序。因此,高级规则提供了一个框架,它规定可
以进行什么样的变革,以及如何就这些变革做决策。这对于法律系统在不同时期合
乎预期的发挥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当具体的、较低层次的规则必须进行调整以适应
新环境时,高级的、具有宪法属性的规则使整个局面保持可预见性。没有制度系统
的这种规制作用,具体规则的变化就会使人无所适应。应该说,在经济市场化进程
中,法律系统的稳定性于解决劳资双方签定静雇佣契约的不完全性闽题,解决劳资
冲突意义重大。稳定的法律系统为雇主和雇员提供了更强的信心,同时还使雇佣契
约的制订与实施过程节约交易成本。应该说,这对规范我国劳动力市场秩序、解决
冲突纠纷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在我国的社会经济转型期,法律应该尽量简单明了,以降低传播成本。简明的
法律会使法院之外的冲突更容易调解,这在尚缺乏法律人力基础时很重要。如果这
一步能够实现。法律准则就会在发生争执对被引用来作为论据,从而迟早内化到人
们的行为中去。如果法律很烦琐,内部又相互撞车,法律的有效性反而会适得其反。
”详见《中图青年报》,2005年3月27日.
第八章中国竞争秩序建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普
三、法律秩序的绩效需要衡平的社会秩序
除了法律秩序本身的问题外,意识形态狙社会秩序等也会成为法律绩效不好的
重要原因。中国竞争秩序构建的法律秩序维度需要衡平的社会秩序来支撑。主观地
认为相互“冲突”的秩序形式能够同时实现是不现实的。权力相对集中的政治、社
会秩序与自由的市场秩序融合会使法律制度的实旋落入困局。在此,我们仅举2004
年我国政府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中的一小例,来管窥一
下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整体秩序变迁的非均衡性带来的制度实施的交易成本和社
会外部成本问题。重庆开县人民法院丰乐法庭的法官赵丕仁,为了给开县200余名
民工讨回拖欠长达三年之久的355万元欠薪,两上北京,并上书总理。最后在国务
院信访局的限时督办下,工程承包方总算兑付了民工们应得的工资。从法经济学家
的理论上说,赵可以依国家劳动法通过一纸判决书来解决这个问题,但他这么做了
仍然不能解决问题,最终还是选择了上访,依靠“权力”的对话解决了问题,带来
的“副产品”是损害了司法权威。而目前对司法权威的萎缩原因剖析时,很多人注
意了司法腐败这一因素,即经济权力对行政权力的侵蚀,这当然是对的。但也有一
个很重要的因素却被人忽略了,那就是诉讼双方的组织力量不对等。试想如果建立
了瑞典等国的“司法特派员”制度(由国家信访局向各地派驻“司法特派员”,然后
再由“司法特派员”雇请律师,参与上访的民众在各地方法院提起的诉讼)或者农
民工在政府的指导下成立了工会组织,法律实施肯定是另一种结果。从理论上说,
无论哪种情况,都是社会秩序、社会权力结构的调整。经济竞争秩序固然离不开法
理意义的法律秩序,但更为重要的是,法律秩序的效力问题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实
然”的范畴。法律尽管在专家学者的社会理性、逻辑推理下制定出来。但缺少权力
监督与衡平的社会秩序,制度的实施难免陷入困局。事实上,我国整体秩序演进的
非均衡特征的负面影响正日益显现出来。
第三节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经济秩序维度与我国市场经济体
制的完善
从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经济秩序维度考察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有两重重
142
第八章中圈竞争秩序建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要含义。一是从市场供求双方竞争程度、开放程度观察市场体系的形态,抽象出基
^本结构,确定制约市场体系整体绩效的瓶颈,作为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鹩突破口;二
是基于竞争秩序秩序范式内部诸子制度要素相互依赖性、互为因果性、‘整体协调性
的基本特征,考察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最优路径问题。
以中国的市场化进程来看,目前在经济面临的一个主要瓶颈是金融体制。金融
部门已经成为经济领域问题最多、最大的部门,包括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关于应
用市场形态学,确定体制改革的瓶颈问题,在本文第五章、第七章,笔者做了详细
的阐述。在此不再冗述。本节主要考察竞争秩序制度范式诸体制相互“协调”或相
互“兼容”独特的系统特征(它不仅具有一般法律规则系统的层级特征)对中国市
场经济体制完善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循序渐进”思路有违市场竞争秩序渚制度要素发挥功效的“依存’’‘‘协调”
“共生共演”特征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专家学者针对“金融市场过早自由化”问题展开了热烈
的讨论,一度认为“循序渐进”的改革思路对于纠正市场化进程中的许多重大谬误,
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意义。“不谈任何前提条件地鼓吹发展中国家或转轨经济要全
面、迅速地开放,是荒谬的”,成为一种共识。
该改革思路的基本内容是:市场经济体制中各子制度(如产权、市场准入、企
业的风险责任制度,契约制度等基本制度以及特定经济领域的体制安排)可以循序、
逐项完成,认为诸制度之阕有一种规副关系,一项制度的改革有其前提条件。但是,
。循序渐进”的改革思路并未科学理解市场经济体制诸子制度要素的相互依存关系。
诸体制的绩效是以制度系统内备子制度的协调共生为前提的,任何一项子制度的绩
效(不仅在于自身的性质),依存于其他子制度要素的功效,其与系统内其他制度完
全是一种互为因果、共生共存关系”。可具体解释为:在制度系统中,如果甲制度没
有形成,乙制度就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与此同时,如果乙制度不能建立与发展起来,
甲制度也不可能有效动作和发展。诸制度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相互依存、互为因
果,而不是单向的依存关系。
以竞争秩序制度范式中有机系统思维角度看问题。中国市场化各体制安排之间
他见第五章笔者对竞争秩序(一种理想的经济秩序)制度范式基本特征的考察。
43
—— 墨△兰±曼塞兰壁生堡塑量壹堑竺堑苎型堕塞苎
的逻辑关系就会清晰可见。比如,没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不可能充分改革;与此
同时,没有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企业改革也难于充分发展。没有产权改革。“所
有权约束”难以发挥作用,竞争机制就很难形成,法律秩序就不篚完善;同时反向
的逻辑关系同样存在。
正是基于制度安排之间逻辑关系的这种科学认识,我们认为,“渐进”“层级”
式的市场化思路,可能导致体制间的撞车,不协调成本飞速提升,使制度变革与制
度实施陷入困局。在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过程中,部分因为缺乏明确
的体制转轨目标,部分因为既得利益集团的势力太大,导致各制度不能整体协调推
进,制度体系的整体功效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二、中圈的市场化进程需要各体制要素的协调推进
上文对“渐进”转轨思路和产生的体制问不协调的分析,表明各方面体制改革
互为条件的性质和相互协调的必要性。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需要更全面更科学
理解体制之间关系的政策工具。笔者以为,应该用制度系统的思维方式理解市场化
进程中各项制度改革问题,把各制度安排的“整体协调推进”作为基本的转轨思路。
这一转轨思路的体制改革含义是:
(一)鉴于制度系统内各子制度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协同共生,并非两两线
性关系,因此经济体系的诸制度要素的改革最好同时协调推进,不应改好一个,在
改下一个。否则,那一项制度都发挥不出应有的绩效,最终使改革的整体速度十分
缓慢。
(二)因各项制度安排的复杂性不同,牵涉的经济利益关系不同,可以想象,
其改革的速度也不一样。各领域的制度完善是渐次推进的。
(三)努力避免某一方面制度调整严重滞后从面形成制度瓶颈,或某一制度改
革超前而造成整个经济体系的紊乱与动荡。
实际上,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都是在各体制内渐次展开的。诸如,在企业改
革领域,采取外围扶植战略,首先发展非国有企业,壮大民营经济。非国有企业占
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最初的1%,1992年超过50%,再到2001年的78%:随着随
非国有经济的不断壮大,改革国有企业的条件不断成熟,中央及时的提出“抓大放
小”战略,到2001年,县市级的小型国有企业已有80%左右实现了改制或推出。在
第八章中国竞争秩序建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价格改革领域,也是从部分放开农贸市场,随后“价格双轨制”,到1992年市场价
格基本放开,作后逐步放开要素价格,如利率市场化方面在一定区域内自由浮动制
度等。在资本市场方面,最初只是允许国有企业上市(部分带有解困性质)。规定只
有30%的股份可以交易并由私人持有,随后逐步加大非国有企业的上市数目,最后
“国有股减持”,私人持股的比重提高了:如此等等。
“协调推进”指的是上述这些经济领域的制度改革沿市场化的方向同时展开,
尽可能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阻碍,以求降低制度之间的协调成本。
在经济改革现实中,没有价格改革、资本市场改革和对外开放,就不存在非国有经
济的发展和国企改革的环境;同时,没有企业改革和企业行为的转变,没有金融市
场的发展,价格信号可能失真,不完全反映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样,没有企业改革
和对外开放的逐步展开,金融的市场化不可能取得进展,等等。
总之,经济系统各领域制度的变革是一个共生共演的过程,而不能按顺序逐次
展开。
三、培育竞争环境,去除瓶颈,释放出制度系统的整体绩效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改革来看,金融领域的制度变革速度最为缓慢,已构成
整个经济体系协调推进的瓶颈。基本的问题是,没有象其他经济领域一样,及时地
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培育竞争环境。结果,时至今日,中国整个金融部门依旧是国
有部门垄断,市场竞争严重不足,占制造业产值70%地非国有企业只享用了不到30
%的金融资源。最终导致:一方面,非国有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发展后劲不足:另
一方面,金融资源一部分流向国有企业积累出大量的坏账,大量的居民储蓄无法转
化成投资,整体经济效率大大下降。整个体制转轨的过程也因之放慢。
中国金融体制没能象其他经济领域的改革一样,及时跟进,成为经济进一步市
场化的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在笔者看来,除了专家学者对中国金融业存在状态(例
如体系内部的竞争程度)看法不一外,原因在于金融市场在整个市场体系的独特位
置以及身负的多重功能(企业融资、信贷资金的再分配、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货币政
策的承担者等)。德国经济学家瓦尔特·欧肯在论述竞争秩序的建构原则时,除了高
度强调市场准入制度、私有产权、风险责任制度、契约制度、经济政策的一致性等
与充分竞争相互依赖,协调共生外,把货币政策(金融制度)的稳定性提到突出的
第八章中国竞争秩序建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位置,为公平竞争创造经济环境。从某种程度上,这一制度安排能够给我们以启示。
中国经济领域内各层次的制度变革,都是在政府指导下逐步推迸的,金融体制
改革更不能例外。笔者认为,研究中国金融的现状以及市场化的可能路径离不开对
政府约束行为的研究,把其放入政治环境、社会秩序下来考察,寻求与整个体制系
统的协调共演途径,也许是一个较好的思路。其实,当今中国制约经济发展和经济
体制改革的许多问题(诸如政府审批过多的问题,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公司治理
结构难以改善的问题,产权保护不足的问题,腐败问题等等),都与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秩序转型的滞后有一定关系。
第四节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社会秩序维度与我国市场经济体
制的完善
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社会秩序维度指的的一种与公平竞争、充分竞争相一致的
社会权力秩序。社会权力之间相互制衡,构成一种扁平的社会形态,这是竞争秩序
制度范式制度安排得以中性的根本保障,也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解决制度实
施与配套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本节,我们有必要探讨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与
竞争秩序制度范式之间的关系及其创造性转化等问题。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谐和与张力
(一)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几点看法
在文化的组成部分中,政治文化成为一国文化的大体,不仅仅是政治文化代表
了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价值观趋向,而且其在很大方面决定了社会权力结构。
第一点看法是,西方是经济决定政治,中国是政治决定经济。这正说出了中西
政治文化的根本差别,从而也点出了中国政治文化在整个文化体系的统领地位。中
国四千年以来的社会(虽经历了历代王朝的更迭),可以说绵延不衰的政治文化始终
在追求一人道、人心、人本的社会。修明此道以为社会之领导重心者,自孔子以下
第八章中国竞争秩序建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职责全在历朝历代的士阶层。孔子臼:“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7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以及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本质论之所以在当代中
国广泛传播,应该说和历朝历代中国士阶层理想道统是一脉相承的。
第二点看法是,德治与仁政。中国《大学》一书上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即人生意义一层一层扩大,-.层一层的生长,一层一层的圆成,最后融合
而化,此身与家、国、天下融为一体。这就是中国人的人生观。古代、近代如此,
现代人的人生理想莫不如此。人生诸境界以道贯之,即孔子所谓的“义”。其内心之
德,即孑L子所谓“仁”。仁心外见则为“礼”。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国政治文化自
古即主以仁道平天下,即梁任公所谓的“礼治”。西方政治文化则尚法治。从文字学
上来看,“治”本义为“水流之平”。法治的精髓在于制衡权力,保障权利,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从儒家学说来看,人之有礼,源于仁心,也有宾主平等之义。
第三点看法,中国人讲政治,重职责而不重主权,没有西方之主权在民思想。《论
语》记载,季康子问政,孔子对日:“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说:“苟
子之不正,虽赏之不窃。”所谓“公生明,偏生暗、廉生威”更是中国传统从政箴言。
这里所提出的.并不是政治上的主权应该归谁的问题,而是政治上的责任应该谁负
的问题。社会上一切不正,照政治责任论,全由行政者之不正所导致,所以应该由
行政者负完全责任。此番理论由孟子发挥的更加透彻。孟子说:“君仁莫不仁,君义
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这是典型的君职论,决不是一种君权论。在儒家文化的深刻
影响下,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与政治理论,自始即偏重在政府的职分与责任,而不注
重在政府之权利上。随之,中国政治于选贤与能的理论与制度设计上颇下功夫。礼
部(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考试制度都是历代社会关注的焦点,择优录用,组成士
人政府(全国各地知识分子即读书人组成的政府)。正是这--N度安排,使政权带有
“民主”、“中性”特征,成为政府和民间沟通的渠道。西方政治观念侧重在主权上,
其政治重心始终脱离不了强力与财富。而中国传统政治观念则注重在政治之职能上,
因此也始终脱离不了知识与学养。然而,管理和监察此种责任者又是谁?在中国历
史上据说交由了宰相下设的御史大夫和御史大夫下设的御史中丞。这里的问题是垂
直下设的监督机制能否胜任监督职能实现权力的循环?监督机关是否有独立的地
位?这成了传统中国政治文化的病灶。首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太注重于职权分配
n参见孔子《论语》.转引自钱穆《置史新论》,第63页.
147
第八章中国竞争秩序建构与市场经挤体制的完善
之细密化。每一职能部门有它的独立性与相互间的平衡性,因此造成政治上长期稳
定。缺点在于政事不能活泼推进,易于体顿和麻痹化。况且此种职能部门的“条条”
特征极易造成部门专权,甚至部门联手专权。西方横向上以权制权、以社会制约权
力的权力结构安排的优点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是找不到的。其次,中国历史上历
次政治改革的积弊,多是从纸面文字上用力,一切要求制度化,认为制度可以移植,
不必从活的人事上栽根。终其结果成为一种敷衍文饰虚伪与腐化,始终没有把社会
人心要求变化的内在活力,引上正路。最后,中国人心理,较偏重于从政以后如何
称职胜任的内在条件,而不注重于如何去争取与获得之外的活动。与此相承,中国
社会民众对政府常抱一种信托与期待的态度,面菲对立与监视的态度。如果说西方
政权是洛克契约式的,则中国政权则是单向信托式的。契约式政权,时时带有监督
性。而信托政权则是放任和期待。
本应该有一个超政府的外在力量来监视而控制它,而实际上则并无此种力量。
尤其在市场经济引入,物质需求不断膨胀的今天,权力过分集中于政府,官员腐败
成为体制运行的结果。如果说政府主导,节约交易成本,利于集中力量搞建设促进
经济增长的话,恰恰在官员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同时缺乏民主监督的时代背景下,官
员的腐败“力度”也水涨船高,造成了沉重的社会外部成本。政府官员集国家整体
利益、部门集团利益与个人利益于一身,在不受监督与权力制衡的情况下,三者往
往形成渐强音。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精义与竞争秩序范式的谐和
物质文明要发展,而且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要大力发展。但仅把其作为实现
人生理想的手段。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为公的民本思想,代代士人的人生理想社
会无不是大同的和谐社会,诸如近现代孙中山首倡的民生主义,毛泽东的“为人民
服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在中国社
会转型的关键时刻,中国政府领导人又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在笔者看来,
和谐社会的建立过程也是中国政治文化“温故”与“纳薪”的过程,竞争秩序制度
范式社会秩序维度培育的过程。
历史上的中国民本思想具体反映在政局稳定时期实行的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政策
上。西汉思想家、政治家董仲舒曾提出有名的“均产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大富则
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圣者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
第八章中国竞争秩序建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匀之。”这一均产思想,有两点应特别
注意。第二二’点是,所谓均产,并不要绝对平均,不许稍有差异;也不是共产、公产,
其本质上在于通产。中国传统的“均产论”只在有宽度的平面上求均。宽度髓均产
中间,仍须要有差异。第二点是,在此有宽度的均产中间,不仅穷人应有他最低的
界限,而且富人也应有他最高的限度,因此中国传统经济政策,不仅要扶贫,而且
要抑富。中国人认为,大贫大富~样对于人生无益,而且一样有害。因此贫富各应
有它的限度。当然,这两种限度,完全根据人的生活及心理,要看其影响个人行为
和社会秩序而定。至唐代,汉人的“均产”思想又有些许变化,在扶贫的同时抑富
放宽了条件,因此唐代社会较汉代更显活力。
“均产论”秉承的是中华文化的另一精髓“中庸”谐和思想。而“中庸”理念
和竞争秩序建构的理念异曲同工。在笔者看来,这是竞争秩序这一中性制度范式在
中国扎根的文化土壤。中国在有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候,没有走这条路,根
本原因就在于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及经济思想亦或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精神使然。
德国经济学家欧肯在提出竞争秩序这一理想社会秩序形态时,也是试图平抑社会经
济自由权力漫无边际的扩张。应该说,欧肯的经济思想是深邃的,在着力构建竞争
秩序这一中性制度范式后(这可以看作第一层次的社会正义与平等),他又提出再分
配性的调节政策(这可以看作第二层次的社会正义与平等,即所谓的“实质正义”),
以实现社会的全面正义。在外来文化尤其是欧美物质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人的心理
世界变化是很大,尤其是求富求强的心理倾向很盛,但追求共同富裕的信念始终未
变。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中国的社会转型从文化变迁的角度来看,只能是一个
渐进演化的过程,不可能把西方早期的市场经济文化精神完全领会并付诸实践,因
其是和西方的文化体系一脉相承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传统的市场经济竞争
对抗文化也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自由经济法治范式和福利国家法治范式融合
的基础上,探索第三条道路,更为强调民本理念与竞争富强文化的融合。
(三)中华儒家文化的“变体”与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张力
西方文化本质上为广竞争对抗文化。竞争秩序范式一方面融会了这一西方文化
的精髓,另一方面把其界定在一套中性的制度框架之中。同时带有浓厚集体主义的
伦理色彩。这与西方以权力制约权力、以社会制约权力,充分保障个人权利的法治
文化、权力平衡的社会秩序是一体的。一方面以经济主体的充分竞争保证经济权力
149
第八章中园竞争秩序建构与市场经济体利的完善
的社会平衡,另一方面队民主宪政的政治秩序、扁平的社会秩序保障中性的经济制
度法的基本原则。如上文所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重礼治、德治(入的内心自治)
而不重法治,社会也没有民主监督政府的意识。尽管有政府内部监督的一些制度安
排。在政治实践上,礼治思想导致了森严的等级制为特征的人治,形成了垂直的社
会权力秩序。尽管有考试制度选拔官员以图公正施治,但终因社会权力结构的失衡,
人本、人心、人道的政治原则得不到实现,谐和的社会只能成为一种理想。在笔者
看来,德治只是善治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以市场竞争为导向的经济利益
社会,不确定因素增多,德治的动力略现不足。况且,中国政治社会,官吏只是这
一制度体系中的一颗棋子,调动频繁,官不过三代,以学识修养取胜,且永远向社
会开放。在缺乏权力监督的情形下,这就加大了在任官员滥用职权的可能性。
二、中国新型社会秩序的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随着社会权力秩序的不断演变,西方国家政府赋予了法治文化新的人文关怀和
人本主义的伦理色彩。现存的“自由法律范式”和“福利国家法律范式”都已表露
出明显的缺陷。一方面,“自由法律范式”主张法律主体应理性的追求其人生目标,
自主的构设“私法社会”,期望只要充分保障个人自由领域即可实现社会正义。应该
说,这与欧肯倡导的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着力打造为最好的社会政策思路是一致的。
笔者称其为“第一层次的社会正义”。可是。它忽略了法律能力的社会非均衡分布。
因而.一方面,私法的现有规则必须作实质性的详细说明:另一方面,必须引入基
本的社会权零j,这些权利主张更公正地分配社会财富,以及更有效地防止社会导致
的威胁。在笔者看来,这为“第二层次的社会正义”。在批判“自由法律范式”不足
的基础上产生的“福利国家范式”,在过分强调第二层次的社会正义时,则出现了福
利温情主义,努力补救实际生活条件和权力位势的差异,导致了类似政府的“标准
化”干预,很可能伤害第一层次的社会正义,从而打破社会应有的和谐。为此,旨
在实现社会全面正义的程序主义法律秩序范式成为西方国家法律秩序范式的新发
展。应该说,西方社会秩序、法律秩序的调整对培育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社会
秩序维度有一定借鉴意义。
重要的问题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如何革新?既不伤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
(中国信托政权权能分职的整体和谐政治思想),又和西方竞争秩序的理想市场秩序
第八章中国竞争秩序建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范式对接,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时代呼唤解决的重大课题。从本质上来
看,竞争秩序的社会文明范式是与西方传统法治文化、权力制衡的政治理念以及尽
可能达到中庸和谐状态的社会权力结构一脉相承的。中国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重大
社会变革,必然伴随着为实践导航的巨大思想解放和理论突破运动。随着当代世界
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大变革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和社会、权力和权利、普
遍利益与特殊利益的矛盾关系比以前更为复杂和突显,在此大环境下,市民社会理
论也日渐成为一股世界性的理论潮流。应该说,党的领导人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
略构想正是对这一时代理论的回应。重构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社会权力秩序的
调整,在笔者看来,是和谐社会形成的根本性问题。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竞
争秩序的构建问题,必然伴以社会秩序的调整,德治文化向法治文化的变迁。
中国德治文化的精髓在于“民本主义”“天下为公”“天人合一”的系统思维以
及浓厚的中庸谐和思想,这是中华政治文化的瑰宝。中国政治文化的创新,社会秩
序的培育应牢牢抓住这些精神实质,并迎合时代要求,赋予其新的内容。在哪些方
面温故、在哪些方面纳新决定着中国社会权力结构的调整、法治文化的模塑以及中
国经济市场化的未来趋势。一方面,“温故”是“纳新”的前提条件,是法治文化成
功本土化的“根”;另一方面,“纳新”是为了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更好的放
出异彩。中华文化自上而下的建构特征,政治制度体系内的官僚的制度依托性、开
放性都是应予深刻挖掘的东西。缺少的是政府本身诸部门的权力监督制衡机制以及
中央政府主管的宣传机构、监督机构与民间团体与社会个人的对话监督机制。笔者
以为,除了努力培育法治文化的社会根基,打造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第三空间外,社
会交往与对话机制的形成,是中国法治文化模塑的重要条件。中央政府应充分利用
宣传的权力,努力培育权力既集中同时又分散的社会秩序形态,实现社会的全面正
义。这是竞争秩序制度范式得以建立与实施、政策实施代理成本下降的根本保障。
在此,我们对中国竞争秩序构建的社会秩序维度的培育问题,中国“德治”文化的
纳新思路谈三点看法。
(一)中国政治文化体系内部的矛盾与“士阶层”思想的“交锋”
在民主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由于社会权力秩序失衡,法律秩序的实效就不能
靠人们的自发意识,也即“从下面”得到保障。结果只能是靠权力‘从上面’强行
地控制,这难免会导致一种权力规则秩序。而且,中国法治模式在其本土资源、法
观念、人与制度的关系等方面有自己的特征,在中国社会中合作与团体意识的价值
第八章中国竞争秩序建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高于竞争本身的价值,法律秩序的最后形成往往依靠合作的价值得到实现,以个人
主义为本位的竞争原理不像西方社会那样拥有广泛的市场。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形成
的关系经济、依托于政府的小集团意识就是政治文化大制度下滋生的中国特色的“竞
争对抗文化”。此种社会价值观的扩散,同时形成特定的利益结构,反而不利于法治
文化的传播。这就是中国当前社会权力秩序与竞争秩序制度范式的矛盾所在。笔者
在~篇文章中,曾论述过中国依托政府这一垂直权力体系而广泛存在的关系经济”。
依靠社会关系维系的利益团体、各种社会权力的交织与互动造成了中国社会权力结
构的严重不平衡。使参与市场的经济机会高度垄断。中国基尼系数不断攀升的分配
现状,正是特定社会权力结构的外在表现。甚至在特定的权力结构下,弱势群体应
得的法定利益都得不到保障。在政府的指导下,弱势利益群体的自身组织,建立专
门研究其存在问题的机构或组织,树立代言人,这一方面可改变社会权力秩序形态,
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底层社会与中央政府的对话机制。这无疑需要中国传统“士阶层”
的分化,使其成为政府决策的“柬言人”而不仅仅是“代言人”。这就要求政府赋予
“士人”阶层以思想学术的自由。“士阶层”思想的交锋于中国法治文化的形成至关
重要。宣传权力的分散制衡与社会组织权力的分散与制衡应是一脉相承的。
(二)挖掘“天下为公”文化精义的本质所在
马克思指出,“经济权保持为君主的或寡头的权力,仅凭政治是不可能实现真正
的权力平等的。由此得出:经济权必须由国家掌握,而这个国家又必须是民主的。”
75该理论观点的本质是一种节制权力问题的天才构想,节制权力的两个核心条件是相
互依赖的,缺一不可。仅仅是政治上的权力制衡或经济上的平抑权力,和谐的社会
秩序问题是不可能得到解决的。我国的经济改革实践表明,经济权力的问题不能仅
仅通过国有土地和国有资本的办法获得完全解决。
在此,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财产“所有权”和“管理权”并不是一回事”。在笔
7t见笔者《透析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权力嵌入现象,,载《当代财经》,2004年第6期。
75罗索:‘权力论》。第203页。
佰贝利和米思斯在《现代公司和私有财产》一书中指出:在大多数的美国大公司中,全体董事的股份台起来通常
也不过占全部股份的1%或2%,但事实上他们掌握全部管理权:“在选举董事会的过程中,股东通常只有在下
列三种办法中择一而行。他可以放弃投票权l他也可以出席年会并按照他的股权亲自投票;他还可以签署一张
委托书将他的投票权委托给公司董事会选派的某些人即代理委员会行使·一个股东除非保有大量的股票.否则
他亲自参加投票在大会上只起极小的作用或者根本不起作用;事实既是这样,他就只剩两个办法可供选择,一
是根本不投票,另一是把他的投票权让给他无权加以管理也未曾参与其选派的人。无论选择上面所说的哪种办
法,他都不能行使任何程度的管理权.说得更恰当些,管理权往往操之于选派代理委员会的那般人手里⋯⋯既
然代理委员会是本届董事会任命豹,因此董事会在实际上能支配绝们自己的继任人。”贝利、米恩{孽i:{现代公
司和私有财产》,86—87页。
第八章中国竞争秩序建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者看来,无论产权形式上“公有”、“国有”还是“私人所有”,重要的是,当今的经
济权力问题是“管理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的问题。而不单单是“所有权”的
问题,也即经济调节问题。重要的人是掌握经济管理权的人,而不是享有一点所有
权名义的人。掌握经济管理权的人尽管没有任何所有权,却能最大限度地支配财产。
要使国家对于经济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在某种程度上有益于一般公民,那么经济
民主就不仅是必须的,而且还须是有实效的。权力集中与权力滥用往往是不可分的。
针对美国公司治理中恶意收购事件频频发生,霍姆斯特姆指出,委托代理理论中,
委托方同样有败德问题,最后形成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笔者曾试着对“霍
姆斯特姆定理”做了进一步推广”,其理论的精髓正是权力的非均衡、权力监督问题。
当国家取公司地位而代之的时候,情形也没有什么根本不同之处,一般公民对于国
家这一更大的组织更显无可奈何了。把一切大型工业和金融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归
于公众所有,虽然是节制权力的一种必要条件,但远不是充分条件。
在权力集中于一个组织的情况下,如果避免产生极端专制的流弊,就必须对组
织权力实藏监督。温家宝总理把“社会主义”比喻为“大海”,“海纳百川,有容忍
之大器”。在笔者看来,这抓住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天下为公”“中庸”和谐理念
的真义。所谓“天下为公”,应赋予其新的时代含义,即在各社会层次上尤其是可竞
争领域,充分竞争、公平竞争、全面启动民主机制,以期培育一个法律秩序中性制
度下扁平和谐的社会秩序。这正是“中庸”文化精神于我国竞争秩序建构的根本体
现。
(三)开展广泛韵民主合作、形成社会监督之鼹
综而观之,中国法治文化的形成与竞争秩序的建构问题,很重要的方面,就是
以市民社会为目标来构建多元社会,衡平“东方文化价值”和“西方文化价值””。
事实上,正是市民社会与国家互动发展关系的变化,决定着法治的走向和模式。在
“参见笔者:《经济演化理论嬗变与融合》,载《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1在近代中国,能巨跟先瞩,了解中国传统政治,而求能把它逐渐衔接上世界新潮流的,算只有孙中山先生一
人。他的三民主义。实际是采纳世界政抬新潮流的各种趋势,雨使其会归一致。民族主义,有德蠹纳粹与法西
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弊病.民权主义,把英美政党代
议制度之理钮,释回增美。政治上德权能分职,蜃能汲取中国传统政治信托政权的内在精神.而发挥出它的真
意义.在西方所侣三权分立的理论下,再加添中国传统考试监察两权,使政府内部.有一套能为社会自动负贡
的法制,而一面又减轻了近代西方政治的对立性与外倾性,以符合中国自己的国情。在他的理想中,权甜分职
的五权政府.实不与社会相对立.而与社会为一体.依然是一种信托政权。而酌取了西方契约政权之长处来补
镥教弊。此一理想,自然并不是完满无缺,仍须学者研究与修改,但他的大体意见,则不失为己给中雷将来糯
政治秩序演变指出了丈方向.参见饯穆:‘国史新论》-第116--119页.
第八章中国竞争秩序建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普
科技飞速发展、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当今时代,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不可能
再泾渭分明,也不可能再呈现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对抗”斗争,更多的是二者豹对
话、市民社会内部组织团体的对话、组织团体内部的民主对话以及国家组织体系各
职能部门的民主对话。中国改革20多年来,市民社会虽己初露端倪,但利益组织、
利益团体、社会关系网络基本上是围绕政府这一特殊的体系展开的,在某种程度上
形成了刚性的利益结构。社会中间组织的发育自主性较差、自发性、不稳定性强79。
考虑到中国社会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以及以农为主的人口构成,笔者以为,政府与
市民社会开展广泛的民主合作、形成社会监督之网,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所需要
的社会组织成本要低一些,可能更符合中国的现实。另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重
视职能分权以及信托式政府模式,于法治与竞争秩序尚有许多可挖掘的东西。而且,
投力顶峰的稳定性与中间官僚阶层的制度依托性、非独立性本身就是法治的前提条
件。正是基于这些考虑,笔者展望,培育我国“信托”式政府指导下谐和的社会秩
字,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根本保障。
伸程浩、黄卫平、汪永成:‘中国社会利益集团研究》.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外国学者论著
1. 【美】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证据》,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正
2. 【德】瓦尔特·欧肯著《国民经济学基础》,商务印书馆,1995年
3. 【德】瓦尔特·欧根著《经济政策的原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4. 【德】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5.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资本主义的动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6, 【美】康芒斯著《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重印本
7. 【美】康芒斯著《资本主义的法律基础》,商务印书馆,2003年
8。【美】凡伯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9. 【美】奥尔森著《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0. 【美】奥尔森著《国家兴衰探源》.商务印书馆,2001年
11.【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生活·读二伟·新知三联二}5店,1998年
12.热诺尔·罗兰:《转型与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13.【法l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3卷,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5北京第1版
14. 【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98年北京
15.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年版
16.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17。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阳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8.马克斯·韦伯:《文明的历史脚步——韦伯文集》.黄宪起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8年
19. 【美】A·艾伦·斯密德著《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20. 【德】柯武刚、史漫飞著《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
21. 【美】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商务印书馆,1996
参考文献
年北京
22. 【英】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23. 【德】何梦笔主编《德国秩序政策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24.【德】何梦笔主编《秩序自由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25. 【英】斯密,亚当《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4年
26. 【英】斯密,亚当《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北京
27.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卷,三联书店,1997年版
28.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29.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30.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上下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l版
31.哈耶克《哈耶克论文集》,邓正来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32.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3. 【美】布坎南、瓦格纳著《赤字中的民主》,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34.布坎南《民主财政论:财政制度和个人选择》,商务印书馆。1993年
35.布坎南《财产与自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36.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
37.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38.【美】杰佛瑞·布伦南、詹姆斯M.布坎南;《宪政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月第1版
39. 【德】路德维希,米塞斯,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40. 【瑞典】理查德·斯威德伯格《经济学与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
41.【美】乔B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l版
42.【英】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北京
43.【美】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 【美】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革》,商务印书馆,1992
45.【美】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2年
46.【美】查尔斯·林德布罗姆著《政治与市场》,王逸舟译,1994年11月第l版
47. 【冰岛】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北京
48.【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参考文献
49. 【瑞典】汤姆·伯恩斯《结构主义的视野:经济与社会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北京
50. 【美】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二砖店,1999年1月北京
51. 【美】塞缪尔·鲍尔斯、赫伯特·金蒂斯:《民主和资本主义》,商务印书馆,2003年
52. 【美】张五常《经济解释》,商务印书馆,2000年北京
53. 【美】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
54. 【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第l版
55. 【美】科斯、诺思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6. 【瑞典】缪尔达尔著《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i
年版
57. 【瑞典】冈纳·缪尔达尔著《亚渊的戏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
58. 【法】勒帕日·亨利《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北京大学出龌社,1985年
59. 【荚】哈罗德·德姆塞茨著《竞争的经济、法律和政治维度》,陈郁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1992年7月第1版
60.【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61.美洲开发银行:《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lo月第1版
62. 【英】马克·布劳格等著:《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

63. 【奥】路德维希·冯·米塞斯著:《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64. 【美】劳伦筋·A·博兰;《批判的经济学方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65. 【美】约翰·肯尼恩·加尔布雷恩:《权力的分析》,陶远华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

66. 【美1彼得·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非等译,华夏出版挂1988年舨
67. 【英】伯特兰·罗素:《权力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6月北京
68. 【英】伯兰特·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2年北京
69. 【德1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北京
70.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71. 【美】J.范伯格:《自由、权利和社会正义——现代社会哲学》,王守昌等译,贵州人民出版
社t998年舨
参考文献
72. 【德】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3。【德】啥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搏树泽,重庆出版社,1989年
74. 【美】丹尼尔‘贝尔等编《经济理论的危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75. 【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l版
76.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l版
二、国内学者论著
陈宗胜等著《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版
崔新生著《制度简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
崔之元著《“看不见的手”范式的悖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邴正来:《自由与秩序:啥释克社会理论研究》,南昌,江酉教育出版社,1998
邓正来著《法律与立法的二元观》,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10月第l版
邓正来著《自由主义社会理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樊纲、王小倍:《中国市场化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樊纲:《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连书店,1995年
何自力等著《比较制度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扳
何自力著《法人资本所有制与公司治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第l版
金雁、秦晖:《经济转轨与社会公正》,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
景维民著《过渡经济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李强著《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舨社,1998舨
李实等著《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9月第l版
林毅夫著《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卢现祥著《西方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
罗德明主编《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马长山著《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2年2月第1版
毛寿龙、李梅著《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出舨,2000年8月第1版
平新乔:《财政原理与比较财政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连书店,1995年
钱穆著《国史新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6月第1版
钱穆著《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4年6月修订版,2001年Io月北京第
L



i


&

m
¨


M
b
M




::

参考文献
5次印刷
23.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盛洪主编《中国的过渡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5.石元康著《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7月第1版
26.汤敏、茅于轼主编:《现代经济学前言专题》,第1、2、3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2004

27王绍光、胡鞍钢著《中国:不平衡发展德政治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

28.韦森著《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1月第l版
29.魏杰著《现代产权制度辨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
30.魏墁主编《现代经济学论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版
31.杨春学著《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32.袁祝杰著《竞争秩序的建构——行政性限制竞争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3张仁德《比较经济体制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修订版
34张仁德等著《新比较经济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35.张曙光:《制度、主体、行为》,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36.张曙光:《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37张维迎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连书店,1999年12月版
三、中文论文
1。[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载《经济导刊》(京),1997、6、1—
8
2. 奥尔森:《独裁、民主与发展》,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北京大学出版杜,
2003芷
3. 奥尔森:《经济学第二定理》。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 布坎南:《立宪经济学》,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北京大学一出版社,2003

5. 蔡肪:《收入分配与制度变迁的l临界点》,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参考文献
6 陈玉字:《政府可得铸币收入与中央银行的利润估算》。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第
5期
7. 陈宗胜、周云波:《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载《经济研究》,
2001年第4期
8. 程浩黄卫平汪永成《中国社会利益集团研究》,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
9. 丹尼尔·贝尔:《经济论述中的模型与现实》,载丹尼尔·贝尔、欧文·克里斯托尔遍:《经济理
论的危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3月第1版
10.党国英:《通过组织创新帮助农民走向市场》。载《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
1I.党国英:《制度分析中的城乡关系》,摘自htrp://wvcw.ccrs.org.cn
12.道赤·童:《中国改革的“三大战役”》.载胡鞍钢主编《中国走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年1月第1舨
13道格拉斯·诺思、巴里·温加斯特:《宪政与承诺:17世纪募国公共选择治理制度的变迁》,
载吴敬琏主编《比较》,第6辑
14.樊纲、胡永泰:《“循序渐进”还是“平行推进”——论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
戟《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15.樊纲:《论公共支出的新规范》,《经济研究》,1995年第6期
16.樊纲:《论体制转轨的动态过程》,载《经济研究》,2000年第l期
17.高培勇:《规范政府行为:解决中国当前收入分配问题的关键》,载《财贸经济》,2002年第
1期
18.顾海兵:《中国经济的市场化与非农纯》,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1,
19.哈耶克:“法制国家中的经济政策”.载何梦笔主编:《德国秩序政策理论与实践文集》,庞健.
冯兴元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0.胡家勇:《我国政府实际支配的资源》,《管理世界》,1998年第2期
2I.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现代流派和创造性综合,载《学术月刊》2002,12期
22.贾康、白景明;《中国政府收入来源及对策研究》。载《经济研究》1998年第6期
23.鞠建东:《社会价值、市场效率与收入分配》t载《经济学(季刊)》,2003年4月
24.康晓光:《中国特殊论——对中国大陆25年改革经验的反思》。载《战略与反思》2003年第
4期
25.科尔奈:《制度范式》,载吴敬琏主编《比较》,第1辑
一——一——一塑壅蹩
26.科斯:《社会成本问题》,载《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27.克里斯蒂安·瓦特林;《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王晓晔译,载《外国法评译》,1995年
第3期
28.拉古·拉迈·拉詹路易·吉津加·莱斯:《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载《比较》第10集
29.李稻葵:《官僚体制的改革理论》,载《比较》,第7辑
30.李实、魏众等:《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分配》,载《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31.刘尚西:《公共支出范围:分析与界定》,载《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32.刘书明:《统一城乡税制与调整分配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新论》,载《经济研究》2001年第2

33.刘树、许秋起:《关于EDP核算思路的若干思考》,载《统计研究》,2002年第9期
34.刘伟:《转轨时期市场经济秩序建设的历史特殊性》,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1年第5

35.卢洪友:《非财政收入研究》,《经济研究》,1998年第6期
36.卢现祥:《论我国市场化的“质”——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制度经济学思考》,载《财贸经济》
2001年第l 0j明
37.陆学艺:《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目光须在农村之外》,《南方周末》2000年10月12日
38.曼库尔·奥尔森:《为什么有的国家穷有的国家富》,载《比较》,第7集
39.美列昂纳德·波里什丘克:《转轨经济中德制度需求演进》,载《比较》第9集
40.钱颖一:《中国市场化过渡的制度基础》,载胡鞍钢主编《中国走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年1月第l版
41.钱颖一:法治与市场,载李剑阁主编《站在市场化改革前沿》,上海: 2001
42.秦晖《农民流动、城市化、劳工权益与西部开发——当代中国的市场经济与公民权问题》,
《浙江学刊》,2002/2。
43.秦晖:《中国转轨之路的前景》,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1期
44.秦晖:经济转轨和社会公正,载李剑阁主编《站在市场化改革前沿》,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45.热诺尔·罗兰:《转型与经济学——政治、市场与企业》,载《比较》第3期
46.盛明宇:《腐败的经济学分析》,载《经济研究》,2000年第5期
47.孙广振、张宇燕:《利益集团与“贾谊定理”: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载《经济研究》,1997
年第6期
16l
参考文献
48.唐寿宁:《均衡的实现与制度规则的贯彻》。载《经济研究》,1993第3期.
49.汪丁丁:哈耶克“扩展秩序”思想初论(上篇),摘自:http:/lhayek.126.com/
50.王小鲁:《我国当前农村居民收入问题》,载《比较》,第3集
51.吴敬琏:建立政治文明下的法治市场经济,载《比较》第十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52.许秋起:《经济演化理论的嬗变与融合》,载《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53.许秋起:《透析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权力嵌入现象——市场化”质”的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思
考》,载《当代财经》,2004年第6期
54.杨小凯:《新政治经济学与交易费用经济学》,摘自:经济学阶梯教室网站2002年lo月1 1

55.伊斯雷尔·M·柯兹纳尔:《“奥地利学派”对危机地看法》,载丹尼尔·贝尔、欧文·克里斯托
尔遍:《经济理论的危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3月第1版
56.银温泉、才婉茹:《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囡和治理》,载《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
57.于忸尧:《求解难题:中国经济忧患之成因》,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期
58.张仁德:《比较经济学的困境与创新》,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6期
59.周冰:《有限理性和过渡性镥8度安排》,载《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60.朱国林、范建勇、严燕:《中国的消费不振与收入分配:理论与数据》,载《经济研究》,2002
年第5期
四、外文文献
1. Albert,H.(1979)”The Economic Tradition.Economies∞a Research Programme for Theoretical
Social Science.”In Bmrmer,K.(ed.)Economics and SociM Institutions,1-27,Boston:Martinus
NUhoff.
2. Andrew G.Walder,‘'Income Determination and Market Opportunity in Rural China,1978-1996”,
Journal ofComparative Economics。30。354-375(2002)
3. Andrew G.Walder,‘"Markets and income tnequality in Rural China:Political advantage in an
Expanding Economy.''Amer.Soc.Rev.65,2.23 1-253,Apr.2002
4. B.Holmstrom,"Moral Hazard in teams",Bell Journal ofEconom}cs,V01.13,1982,p.324-400.
5. Barry,N.P.(1994)”The Road to Freedom-一Hayek's SociM and Economic Philosophy.”In Bimer,
J.,and zijp,R.vail(e出.)Hayek,Co-Ordination and Evolution.His Legacy in Philosophy,Politics,
Economics and the History ofIdeas,141-63.London:Routiedge.
6. Bian,Yan]ie,and Logan,John.,“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PerSistonee of Power:The Changing
stratification System in Urban China.’'Amer.SOC,rev.61,5:739-758,OcLl996
参考文献
7.Buchanan,J.M.(1977)Freedom in Constitutional Contact-一Perspectives of a Political Economist.
College Station: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
8.Buchanan。J.&Vanberg,V.”The Market as A Creative Process”.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7.1991.
9. Cao Yang,and Nee,Victor G.,“Comment:Controversies and Evidence in the Market Transition
Debate。”Amer.J.Soo。105,4:1175一1189,Jan.2000.
10.Charles J.Whalen,editor:Political economy for the 21“century:contemporary views on the trend
ofeconomics/Armonk.NY:M.E.Sharp,c1996.
I 1。Geoffrey M.Hodgson:‘'The Approach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March,1998.
12.Gray,J.N.(1982)”F.A.Hayek and the Rebirth ofClassical Liberalism.”Literature ofLiberty 4:
19.66.
13.Hayek,F.A.(1939)Freedom and the Economic System.In Gideonse,H D.(ed.)Public Policy
Pamphlet,No.29.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4,Hayek,F.A.(1960)The Constitution ofLiberty.Chicago: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
15.Hayek,F.A.(1967)Studies in PhilosophY,Politics and Economic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6.Hayek,F,A.(1978)New Studies in Philosophy,Politics,Economics and the History of Ideas.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7.Hayek,F.A.(1979a)Wissenschaft and Sozialismus.Walter Eucken Institut,Vonrage and
Aufsatze 71.Tubingen:J.C.B.Mohr伊aul Siebeck).
18.Hayek,F,A.(1988)The Fatal Conceit.The Collected Works ofFriedrich August Hayek,V01.f.
Chicago: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
19.Hayek,F.A.,1967,!’'Notes on the Evolution ofsystem ofRules ofConduct”,in F.A.Hayek,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conomics,London:goutiedge and Kegan Paul,66-81.
20.James.M.Buchanan· 1987:Economics—Between Predictive Science and MorM Philosophy.
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
21.James.M.Buchanan, 1991:The Economics and the Ethics of ConstitutionaI Order.The
University ofMichigan Press.
22.James.M.Buchanan,1989:Explorations into Constitutional Economics.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
23.Nelson,R.R and W'mter,S.G,1982,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Cambd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4.Oi,Jean C.,Rural China takes Off: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Berkeley,
CA:Univ.ofCalifomia,1999
25.Olson,Mailcnr‘'Foreword,幻Todd Sandler’s Collective Action:Theory and Application'’4llII
Arbor,The University ofMichigan Press,1992
163
—~~.———j塑塞墼:;IL
26 Olson,Mancur-1968·“Economics,sociology,and the Best of a11 Dossible worlds.”Puhlic
Interest(Summer):96—1 18.
27 OI、on,Man。“’1969。·竹rhe Relationship bet、veen Ee‰mics aild the olher soc湖Sci【ences.'ln 刚吣8”d th。so。i8I Sciences,。dited by S.M.1Iipset,1 37。162.New Y0rk:Oxfbrd University
press
28 P”i3h,williron L·,a11d Michelson,Ethan,~Potitics And Markets:DuraI Transf。m叫ion.,,
36
37
Peng,Yusheng,"Wage determination in Rural and Urban China:A Comparis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Industrial Sectors.”Amcr Soc.Rev 57,2:198—21 3,Apr.1992
Romer,Thomas.”On James Buchanan。S Contributions to Public Economics”.JoIlrll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Fall 1 988.
Sandmo,Agmar‘’Buchanan Oil Political Economy:A Review Article”.Journal of Economi。
Literature.iV【arch.1990.
Simon,H.A..1955.“A Behavior Model of Rational Choic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nmics.
12f31,373—397
Vanberg,V(1 986)”Spontaneous Market I)rdcr and Social Rules“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2:
75一】00
Vanbelg,V(1 992)Review of ORI)O,Vols.40 and 4 I Constitu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2:
397一Ll()2.
Vanberg,V(1 994a)”Cultural Evolution,Collective Learning,and Constitutional Design.”In
Reisman,D(ed)Economic Thought alld Political Theory Boston,171—204 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jShers
Vanberg,V(1994b)Rules and Choice in Economics London:RoutIedge.
Vanberg,V.,and Kerber,W(1 994)’Institutional Competition Among Jurisdictimas:An
Evolutionary Approach.”Constitutional Po itical Economy 5:193—219
Vanberg,V&Buchanan,j/'Constitutional Choice,Rational Ignorance and the Limits of Reason”
Jahrbuch fur Ncue Politische Okonomie l 0.】99 1.
Vanberg,Viktor,l 997:“Institutional Evolulion thrmIgh Purposeful Selection:The constitutional
Economics ofJohn R.Commons”Constitu!:ional Political Economy.8 105—122
五、数据来源
1 996--2003中国统计年鉴、财政年鉴、金融年鉴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年鉴
公开出版各种报刊杂志、数据网页
,——~.二二.—————旦.鲺
后记
当本文完成之时,也就意味着我在南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生涯即蒋结束。
回忆我剐接到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时,高兴的心情难以言表;但当我
即将毕业离开南开大学时,惆怅的心情又难以言传。真是“想见时难别亦难”l
成为何自力老师的学生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幸。记得刚踏入南开大学校门之初,
我有幸接到老师设计的一章书稿的写作任务,从此与经济秩序理论研究结下难解之
缘,这一想法得到了老师的鼓励与肯定。在我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从题目最终确定,
论文整体框架的设计与调整,章节结构的推敲,观点的表达方式,一直到文字细致
的润色工作,老师都付出了极大的辛劳。老师为人忠厚、待人和蔼、学识渊博。每
次见到老师,倾听他的教诲与点拨,总能使我受益匪浅。在学术上,老师治学严谨,
精益求精,只是学生天生资质愚钝,可能无法做到令老师非常满意的程度,故此,
每每把论文交给老师审阅之时,心里总会感到惴愦不安。师母也是一位有成就的学
者,在学业、生活的交往中,最深的感受是她的仁慈与善良。可以这样说,我学业
上的成绩,与老师和师母的指导、帮助与关怀是分不开的。
在论文开题时,我得到了魏墁先生、张仁德先生、刘骏民先生、贾根良先生的
具体指导。他们提出的中肯意见对我以后的写作帮助很大,在此,我表示真诚的谢
意!如今,敬爱的魏坝先生已去世。每每忆起先生的音容笑貌,心中好生地惆怅与
酸楚。在专业学习期间,与张仁德先生学术交往较多,和张先生学到的不仅是丰富
的经济学知识、治学的思路,更是先生诲人不倦、诚恳认真的态度。先生盛德自不
必说。
在南开学习期间,我还有幸聆听了其他一些著名学者的教诲,比如谷书堂先生、
朱光华先生、柳欣先生、陈宗胜先生、蒋殿春先生、张晓峒先生,等等。他们严谨
治学、诲人不倦的形象将使我终生难忘。
当然,我学业的顺利完成也离不开朋友、同学的支持和帮助。我的同室好友吕
明元、孙文远、李斌与我相交的时间虽然不很长,但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与好友
魏风春、赵海波,无所不谈,在论文开题之初,他们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我相信,
与他们的分别并不意味着我,ff32_间情谊的终结,而且随时间的推移.这份友谊也各
越酿越浓。另外,我要感谢同窗好友王海东、朱全景、王强、姜磊、项后军、蔡声
霞、冯晓琦、李俊、张继东、李海伟、王玉海、商晨、刘辉、王国忠、王群勇等同
学;也不会忘记和同门师弟刘宪、张军、孙云奋、吕震宇,师妹李颖等的友谊。从
他们那里,我得到了许多无私的帮助,学到了许多东西。
最后,我要感谢我亲人的理解与支持。我身体行动不便的父亲、年纪己大还要
独自操持经营的母亲生活在农村,感谢弟弟为我承担了我应尽的义务,他们总是鼓
励我勇敢前行;我妻子刘春梅在自己繁重的学业中,还帮我理清思路,整理材料;
岳父、岳母年事已高,身体不太好,还给我及我的亲人许多帮助,为我创造安心读
r, J
书的环境。每想到此,我总是深感内疚,但愿今后我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好好报
答他们。
许秋起
2005年4月22 F1于南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