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3472基于声誉视角的银行道德风险研究


抽要
摘要
政府免费提供的存款保险使得东南亚国家的银行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银行
倾向于发放过多的高风险贷款,造成东南亚国家的高风险投资过度,从而形成资
产价格泡沫,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我国也存在隐含的政府担保,这种国家信用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虽然
保障了国内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但是它同样产生了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我国的
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居高不下,恰恰说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严重的道德风险
问题一方面可能诱发银行危机,另一方面还意味着资源分配的低效率,把宝贵的
国民储蓄拿来滥用,借贷给高风险低收入的项目。
声誉是一种治理不确定环境中道德风险的一种方法,但是该机制的发挥需要
一定的制度安挥来支持。目前我国的银行体系中的上述制度安排都不尽入意,所
以要使声誉机制在我国的银行体系中发挥作用,首先要改善这些制度安排,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声誉有效传递信号、促进银行自我监督的作用,从而最终控制银行
的道德风险问题。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回顾(导论、第一章和第二章),对道德
风险、声誉、和银行道德风险的有关理论,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为治理银行道
德风险的理论框架,从银行声誉的约束机制、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三个纬度来研
究了银行的声誉问题。第三部分为治理我国国有银行道德风险的对策,研究了我
国银行的道德风险问题,并提出了治理我国国有银行道德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机会主义:道德风险;声誉:约束机制:管理机制
摘要
Abstract
The moral hazard of bank arose concerning becau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uffers huge loss from bank crisis.because the government provide deposit insurance
for free,the southeast countries banks occur seriOUS moral hazard,these banks tends
to provide too much high-risk loan,which result in overinvestment with high risk,
then the asset耐ce bubble emerged,and the southeast financial crisis broke out in
1997.
,Secret government assurance also exists in our country,though such station
credit guarantees the stability ofnational bank system in Asia financial crisis in 1997,
which also brought serious moral hazard.Our State—owned banks keep high bad loan
ratio rightly indicates that the problem is serious.On the one hand se.verc moral
hazard would bring out bank crisis,on the other hand it induces low efficiency on
TeS01.h"Ce allocation,and the natioml saving is abused when it was invested on projcot
wi也high risk and low revenue.
Reputation is a system to manage moral hazard in uncertain circumstance,
however such system need the support from other system arrangements.Currently
Our bank system arrangement is not good enough.consequently we should firstly
improve the system arrangement,thus reputation could take the function of
transferring signal and accelerating banks’self-supervise,and then nlanage banks’
moral hazard in the end.
This article has three parts,the fn'st part consist oftheory re自rosplcc“iIl∞duction,
chapter I,and chapter II),it coordinate related theories about moral hazard,reputation
and bank moral hazard);the second part set up theory frame for management ofbank
moral hazarcl,study bank reputation problem from restriction mechanism,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The third part provide
countermeasure for managing moral hazard problem of our State-owned bank
after studying moral hazard problems of OUr country’S bank.
Key words::Opportunism;Moral Hazard;Reputation;Restriction Mechanism;
Management Mechanism.
1I
南开大学掌位论文电子版授权使用协议
(请将此协议书装订于论文首页)
论文t垒}芦耄楠鼢鼢逍楚风断荛*系本人在
南开大学工作和学习期间创作完成的作品,并已通过论文答辩。
本人系本作品的唯一作者(第一作者),即著作权人。现本人同意将本作品收
录于“南开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本人承诺:已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
版与印刷版论文的内容一致,如园不同而引起学术声誉上的损失由本人自负。
本人完全了解《煎殛去堂图萎堕羞王堡盔!焦旦兰垡迨塞敛筻堡壶造≥!同意
南开大学图书馆在下述范围内免费使用本人作品的电子版:
本作品呈交当年,在校园网上提供您文目录检索、文摘浏览咀及论文全文部分
浏览服务(论文前L6页)。公开级学位论文全文电子版于提交1年后,在校园瓢上允
许读者浏览并下载全文。
注:本协议书对于“{F公开学位论文”在保密期限过后同样适用。
院系所名称:复型卉每
作者酶耨
学号: p丑2砑
日期:7阮毒年占月/目■ J 。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自从银行产生以来,银行危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1720年法国的“密西西比
泡沫”和英国“南海泡沫”先后破裂以后,大量的银行倒闭:1873、1893、1907
年美国出现了三次严重的银行危机;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中,日本的银行减
少了接近1000家,占当时日本银行数量的2/3以上,美国则减少了13000家,占美
国当时银行数量的1/2以上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而且各
国普遍对银行业进行严格的管制,所以从1945年到七十年代,银行危机鲜有发生。
七十年代末以后.各国普遍实施金融自由化、放宽管制的政策,又出现了大量的
金融危机(见表1),最初的动荡是1982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同时还有80年代前
半期美国银行接连倒闭的风波,然后是1987年华尔街股市崩溃、90年代初日本泡
沫经济破裂、1992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
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在这些危机中,大量的银行倒闭,严重危害了经
济的发展。1995年以来,我国也先后发生了银行危机现象:海南发展银行、广东
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银行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中国
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等,由于经营风险巨大被行政关闭(见表2)。
危机田家危机次数危机平均时间危机直接损失危机间接损失
(年) (%) (%)
银行危机工业化国家12 4.1 1012 15.2
新兴市场嗣家42 2.8 12.1 14.0
货币与银工业化国家6 5.8 15.6 17.6
行危机新兴市场田家16 2.6 13.6 18.8
间是指发生危机后GDP增长恢复为危机前水平的时间;危机平均直接损失是指危机平均时
间内实际GDP增长与原先无危机时预浏的GDP增长之差额:危机间接损失是指危机平均直
接损失加上可预见的其它损失.
苏同华: ‘银行危机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第2s页.
I
导论
银行危机吸引了众多的经济学家对其展开研究。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对银
行危机的解释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种是基本面假说,认为银行危杌与宏观经济
状况的恶化有关;另一种是预期的“自我实现”假说,认为银行危机是由投资者
突发性的预期变化所导致的结果。虽然这两种假说基本能够解释1997年之前发生
的那些银行危机,但是难以解释东南亚金融危机。在危机发生之前,东南亚各国
的财政状况良好,国内通货膨胀温和,经常项目虽出现较大的赤字,但资本项目
下的持续顺差说明国内的经济发展前景依然被国外投资者看到。显然基本面假说
站不住脚。从危机前东南亚各国的情况来看,由于各国经济持续20年的高增长,
同时致府也没有面幅1992年英国所遇到的巨大就业压力,因而“自我实现”假说
不能说明东南亚金融危机。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一些经济学家把注意力转移到
银行体系的微观层面。他们认为,东南亚各国的银行体系缺乏必要的监管和规制,
特别是当银行受到政府显性或隐形的担保时,一方面存款人知道一旦银行倒闭,
他们并不会遭到经济损失,所以就没有动力通过提款来对银行施加约束;另一方
面对银行来说,如果投资成功,银行获利,而一旦投资失败,坏账由政府承担。
因此。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银行倾向于发放过多的高风险贷款,这种道德风险问
题将会导致积聚的金融风险超过了市场所能承受的程度。金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
度,就可能会爆发系统性的银行危机。
1998年,海南发展锻行关闭,中国人民银行提供40亿元的再贷欺
银1998年,郑州城市合作银行出现挤兑,1999年实施全面救援
行1998年,建行恩平支行被撤销,农行恩平支行停业整顿
业1999年,广东商业银行出现全面支付困难,当年11月重组
1999年,光大银行整体收购中冒投资银行,当年财政为此拨备了73.2亿元
1993年,湖北幸福城市信用社因长期遘规高息揽储,不能按期支付储户存款,
引发储户恐慌。湖北大江城市信用社受此影响,引发了严重的挤兑风波
信1997年,海口33家城市信用社被关闭.由海南发展镀行收购并承付债务
用1998年。广西北海城市信用杜被关闭12家
社1998年,河南长葛市城市信用社违规设立,非法经营.被行政关闭
1998年.思平市20家城市信用社被行敢关闭
2002年,浙江迅达城市信用杜发生挤兑风潮,浙江省政府注资4500万元
1995年,中银信托投资公司关闭,广东发展银行承担其全部债权和债务
信t996年,湖北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出现支付危机
托1996年.中田光大信托投资公司不能支付到期债务
投1997年,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因不能支付到期债务被关闭
资1998年,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被关闭,负偾73.69亿元
公1998年,广东信托投资公司破产,广东省政府支付了其境内自然人存款

1999年,广东国民信托投资公司撤销
2902年。套格信托投资公司被关闭,负偾80亿元
导论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选题的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来讲,道德风险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企业理论中,银行道德
风险分析尚属经济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笔者认为,有必要引入声誉理论并应用
于银行道德风险闯题的探讨,从而,充实经济学,特剐是金融理论的发展。
从现实意义上来讲,我国存在隐含的政府担保,这种国家信用在97年亚洲金
融危机时虽然保障了国内银行的稳定性,但是,它同样产生了严重的道德风险问
题。我国的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居高不下,恰恰说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如此
多的不良资产说明我国的国有银行实质上已经没有清偿能力。严重的道德风险问
题一方面可能诱发银行危机,另一方面还意味着资源分配的低效率,把宝贵的国
民储蓄拿来滥用,借贷给高风险低收入的项目。因此,有必要培育和完善我国银
行的声誉机制,从而达到控制我冒银行的道德风险问题。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本文关于银行声誉在银行同其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基于博
弈论、银行脆弱性的微观理论的分析方法;关于银行声誉的约束机制和管理机制
中,则采用了声誉理论、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的方法;关于银行声誉的评价,则
采用了因子分柝法。
(二)声誉问题的研究现状
早些时候的激励理论更多侧重于如何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信息不对
称阃题从而减少代理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使得代理入与委托人的
效用达到最大的一致化.比如耵lson(1969)、Ross(1973)、^lirrless(1974)、
H01mstrom(1979)、Grossman和Hart(1983)。随着激励理论的深入发展,20世纪
80年代以来,经济学将动态博弈理论引入委托代理关系的研究之中,论证了在多
次重复博弈代理关系的情况下,竞争、声誉等隐性激励机制能够发挥激励代理人
的作用.充实了长期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激励理论。如Kreps和Wilson(1982)、
3
Milgrom和Roberts(1982)、Fama(1980)、Holmstrom(1982)等人则指出:经营者
与所有者之间在重复多次交易的情况下,经营者基于由此而来的长远预期收益,
都非常在意声誉,从而提供更加优质的劳动。在强调隐性激励这一点上,有些文
献着眼于在经营代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指出了在缓解这些问题时职业考虑
所起的作用。在经理人市场上,经营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凭借其过去的工作业绩来
证明自己的能力,经营者会按照股东财富最大化原则行事,这一点Fama(1980)
已作了令人信服的说明。Holmstrom(1982)、Holmstrom和Ricarti.Costa(1986)
指出,在某些情况下,上述说法是正确的,但由于职业考虑的因素,经营者的利
益不会总是与股东的利益一致,企业赢利与经营者获得的报酬或声誉资产之间存
在潜在的分歧,这可能会削弱经营者的动力。
大量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文献研究了声誉问题,这些文献集中分析了大量问
题,其主旨是声誉能够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并能给决策者提供一个做出决策的依
据。表1一l总结了对声誉问题的研究情况。从表l中可以看出,这些研究主要集
中于声誉的产生和影响。具体来说,交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声誉产生的主要前
因(AIlen,1984:Nayyar,1990:Shapiro,1993);另一方面,声誉有还一些
影响,比如,管理学文献研究了声誉对一些战略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进入
威慑(Clark和Montgomery,1998))、兼并(Dranove和Shanley,1995)、联
合投机(Dollinger、Golden和Saxton,1997)、外国市场进A.(Veugelers。1993)、
市场渗透(Robertson和Gatignon,1986)、市场分享(Raj,1985)和新产品介
绍(Montgomey.1975)等。
会计师、营销学者和管理学学者研究了公司声誉。会计师把公司声誉看作能
够产生利润的重要资产,并能帮助公司摆脱困境。会计师总体上运用信号传递理
论来组成其研究框架。该框架认为公司声誉是公众对公司的绩效和财务状况的认
识,公司发布的财务状况能够影响公司声誉。
营销学者把声誉看作品牌战略的重要部分,公司声誉是很有价值的资源,企
业必须管理好该资源,从而最大化其潜在贡献。这一研究角度同会计师的角度比
较相似,不同的是营销学者更为强调公司理念、广告形象和过去的绩效对公司声
誉的影响。
管理学学者通常以基于资源的视角来研究公司声誉。该观点认为声誉是稀缺
的、难以模仿的珍贵资源,它能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这种观点把
声誉看作组织的具体特征的信息(比如质量声誉、创新声誉)。这种具体特征的
4
导论
观点研究了公司的具体的声誉及其对公司市场优势的影响。比如,Keys(1997)
研究了人力资源声誉的优势,Fombrun和ShaMey(1990)发现公司在社会责任和
财务绩效方面的声誉都能够对公众能产生重要影响。
衷1—1声誉问题的研究情况
研究声誉的定义角度
Weigelt和Camerer(1 988) 从公司以前的事情推断出公司的一些属性产生
Allen(1984) 如果公司曾生产嗣低质产品,并广为人知,那么影响
该公司获得坏的声誉
Klein和Leffier(19811 声誉是私人装置,并瞧在缺乏第三方强制条件影响
下,提供保证台约绩效的激励
Dejong、Forsythe、_和良好声誉的代理商收到有质量保证的价格,这种影响
undholm(1985) 价格超过了提供商质量厦务的成本.
Shapiro(1983) 声誉只有在不完全信息世界中才有意义.如栗消产生
费者相信公司的产品是高质量的,邦么该公司具
有良好的声誉.
Rashid(1988) 声誉是能保证质量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手段影响
Bealy和Ritter(1986) 由于同潜在购买者的重复交易,投资银行可以建产生
立一个声誉,并获得声誉租金.
Wan Street.10un'忸t 无论是会计、法律、建筑还是其他领域,如果公影响
司的声誉受到威胁.公司会面临压力,
Nayyar(1990) 声誉执行了一个隐性合约。它是通过卖者对未来影响
需求的关心来实施的。
Rao和Bergen(1992) 声誉好的卖者会比那些声誉差的卖者卖的价格影响
要高.
Hall(1992) 声誉是通过特性化形成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它产生和影响
表现了个人的知识和情感.
资料来源:Debi Prasad Mishra:The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Suppliers’
reputation Display in Asymmetric Marketing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Mm'ket Focused
Management,1998,3,p126.
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者研究了个体声誉。社会学家集中于从声誉能
够降低不确定性这一视角来研究个体声誉。经济学家则集中于从博奔论视角研究
个体声誉。与社会学家一样,经济学家把声誉看成对付不确定性的资源。他们认
为通过观察一个人过去的行为可以预见其将来的行为,因此经济学家认为声誉是
个人的决策工具,可以据此预见其合伙人将来的行为。根据这一观点,个人声誉
是通过一系列互动行为建立起来的。
管理学者的方法跟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不同,他们很大程度上集中于研究声
誉的前因,而不是研究其本身的构造。比如,管理学者认为人们从事印象处理的
目的在于在某一特定群体中创建一个好的声誉。
(三)公司声誉的提出和研究情况
2000年6月,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道: “今天的世界,
产品的经济价值越来越体现予无形资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形瓷产,声誉的竞争
已经成为经济前进的驱动力。在商品交易中,事先评价生产商的声誉己逐渐形成
惯例;而对服务商,他们惟一能提供的就是声誉。”2美国福莱公关公司主席兼
首席执行官约翰·格雷厄姆说:“过去,公司声誉常被看作是难以量化的无形资
产,但现在,它已明显成为体现公司价值的重要因素和衡量公司业绩的关键标
准。”3他认为,近期出现的一系列公司丑闻是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004年1月22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公司声誉是比股
市业绩、收益率、投资回报等更重要的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这项调查结果是基
于正在瑞士滑雪胜地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第34届年会的部分代表提交的调
查问卷。世界经济论坛于上个月向将参加年会的1500多位经济界知名人士分发了
衡量公司成功标准的调查表,其中132人作出了答复。报告称,在各种选项中,
“公司声誉”的选择率为24%,仅次于选择率为27%的“产品及服务质量”。“收
益率”占17%,“投资回报”占13%,“可持续性”占6%,“公司的股票行情”
占5%。被调查者中92%的人认为公司声誉对公司的发展战略极为重要,59%的人认
为公司品牌或声誉代表公司总瓷产的40%。4
公司声誉的重要性吸引了大量的研究者。这些研究者从不同的理论角度来分
析声誉,这丰富了对声誉的理解。尤其是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揭示了声誉的信息
内容。Kreps和Wilson(1982)、Milgrom和Roberzs(1982)分析了在面对新的潜在
进入者时,在位者策略的声誉效应;Nelson(1970)、mlgrom和Roberts(1986)
分析了产品质量的声誉;Wilson(1983)、Eichenseher和Shield(1985)、Beatty
和Ritter(1985)则分析了服务质量的声誉。Jensen和Meckling(1976)、Hill
和Jones(1992)从契约的视角继续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这丰富了公司的经济学
分析,这提供了对公司声誉的本质上的认识,即公司声誉是保障合约实施的信号。
声誉不仅说明公司过去行为的信息。而且能对其行为担保。如果公司没有满足其
利益相关者的预期,它将会损失其过去积累的声誉资本。资源持有者之所以与公
司打交道就是因为受到公司声誉的吸引,因为良好的声誉意味着交易成本的节
:谬荣、茅宁r‘公司声誊管理模型探讨,,‘管理现代化).2003年第3期.
:李洁、丁喜刚:‘公司声誉比业绩更重要),‘豉工研究动态),2004年第4期.
’李清、丁喜刚t‘公司声誊比业绩更重蔓'.‘政工研究动态,.2004年第4期.
省。良好的声誉使公司在市场中处于特权地位,使其能够获得较好的资源,从而
能够经营良好。
从合约的视角来看,公司被看作不同资源之间的合约节点。在公司内部,利
益相关者的相对权力的讽整导致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变化。管理则在这种调整
中扮演仲裁人角色,保障每个资源持有者的法定所有权。同时,管理者掌握的私
有信息使其能够在价值分配中占据有莉地位。管理者的机会主义使其他利益相关
者在制定合约时保持警惕。每个利益相关者将评估他们在价值分配中的满足程
度,他们都会关注信息的披露,这是因为信息的完全披露有利于监督管理者的价
值分配,从而减少管理者的机会主义倾向。
公司是不同资源之间的合约节点这一观点促使声誉的定义更丰富、更完整,
笔者认为,声誉是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行为的总体感知。公司对一部分利益相
关者的不诚实行为会导致其他利益相关者质疑公司是否尊重他们的利益。这就意
味着在公司的定义中,必矮包括所有公司的科益楣关者对公司行为酌评估。
信息和不确定性条件是这一理论框架的基本要素。由于信息和不确定性是机
会主义行为的原因,所以对声誉的概念来说,这二者非常重要,因此公司声誉的
定义不仅要考虑公司对其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还要考虑其对其利益相关者发布信
息的透明程度。公司过去对所创造价值的分配行为将会引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未
来行为的预期.管理者共享其掌握的不对称信息会降低管理者的机会主义倾向,
从而增进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和满意,这就是公司声誉。
1997年,在‘企业声誉评论》的创刊号上,Foabrun和Van Rie[在对六个学
科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企业声誉的理论渊源进行了追溯。这六个学科分
别是经济学(主要是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战略管理<含部分产业组织学的内
容)、营销学(主要是品牌策略)、组织学、社会学(主要是社会识别过程)和会计
学。Fombrun等从这些文献中提炼出企业声誉的六个属性:(1)声誉明晰了企业在
组织领域的突出地位;(2)声誉是企业内部识别(如员工对企业社会身份的识别)
的外在反映;(3)声誉源自于企业发展历史及此前的资源配置,并作为行动壁垒
规定企业自身的行为和竞争对手的反应:(4)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标准对企业的
能力和潜力进行评价,声誉是这些评价的综台;(5)声誉可以简化企业绩效的构
造,帮助观察者应对市场的复杂性;(6)声誉体现了评价企业效率的弧个维度:
导论
经济绩效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6
一些学者解释了声誉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Fombrun和Shanley(1990)认为,
声誉是公众基于企业在本行业所处的相对位置的信息,其中,公众主要利用能够
显示企业战略性姿态的市场和会计信号以及能够显示企业遵循社会规范的制度
信号。Saxton(1998)认为,声誉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通过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眼瞎
看见或通过他们的想法和语言表达的对组织的印象。Spence(1974)认为,声誉是
企业把他们的主要特征传递给其成员,以使其社会地位最大化的结果。Weigelt
和Camerer(1988)认为,声誉是属于一个企业的与其过去行为有关的一系列特征
的集合。Gotsi和Wilson(2001认为,企业声誉是随着时问的流逝,利益相关者根
据自己的直接经验、有关企业的行为及其主要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对企业作出的
全面评价。
有些学者着重研究企业声誉的某一方面。Fombrun(1996和2000)认为,企业
声誉是依据顾客、投资者,雇员和普通大众对企业的情感反应来表达的。然而,
他们并没有说明为什么是情感反应的表达,而不是认知反应的表达。与之相反,
Gray和BaHmer(1998)认为,企业声誉是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特征的理性评估。他
们则几乎完垒排除了情感的成分。但是,也有狠多学者发现企业声誉是二维的。
Hall(1992)明确指出,企业声誉由认知和情感因素组成,从而把认知和情感两
方面结合在一起。Dozier(1993)指出,声誉既依赖于直接的经验,也依赖于加
工过的沟通信息。Kroeber Riel和Weinberg(2003)指出,企业声誉可看作是一
种态度的结构,态度是指主观感觉、情感和基于思想倾向豹认知。Manfred(2004)
认为企业声誉有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因此,他认为在评估企业声誉时,不仅仅
要评估对企业特征的主观理解(如“成功企业”,“高质量的产品”等),而且要
评估这些特征对人的内在影响(如“企业是不成功的,但我就是喜欢它”等)。
一部分学者对企业声誉的影响和效应进行了研究。但是,研踅的重点和内容
不尽相同。Eidson和Master(2000),Preece(1995)和Nakra(2000)认为,良好的
企业声誉有助于企业吸引人才和培养员工的忠诚感,从而有耐予企业在竞争中获
胜。Stigler(1962)还认为,良好的声誉有助于降低单位生产成本。Fombrun(1998)
以及Lafferty和Goldsmith(1999)发现,在产品和服务市场上,毙好的企业声誉
会增加顾客对产品和服务以及购买决策的信心。企业能够通过培养顾客忠诚
邓硗辉:C企业研究新视角;企业声警理论),‘外宣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6期.
8
(Preece,1995)来提高产品售价和购买率(Mi lgrom和Roberts,1986)。良好的
企业声誉能降低企业的资本机会成本(Beatty和Ritterl,1986)。Roberts和
Dowl ing(2002)还发现,良好的企业声誉有利予企业保持长期的超额利润,企业
利润会随着声誉的改善面增加。他们的哿}究还表明,建立良好的企业声誉能够构
筑市场进入壁垒和抵御进入者,从而巩固企业的竞争地位。总之,大部分的学者
和扶业者都认为,企业声誉是一种稀有、有价值、可持续以及难以模仿的无形资
产,因而是实现战略性竞争优势的有用工具。6
(四)博弈论方法和非合作博弈的均衡溉念
博弈论(game theory),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
镱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是一种簧略选择韵数学理论和方法,也就是,当
一个主体(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
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
来讲,博弈论又可称为‘‘对策论”。
博弈论有两个分支:合作博弈(coopemtlve game)和非合作博弈
(non-cooperative game)。经济学家对博弈论的研究是从合作博弈开始的,合作
博弈与非合作博弈之问的区别主要在于人们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当事人能否达成
~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binding agreement)。如果有就是合作博弈;反之则为
非合作博弈。台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性(collective rationality),强调的是效
率(efficiency)、公正(fairness)、公平(equalily):非合作博弈强调的是个
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无效率的。现在经济
学家所指的博奔论一般是指非合作博奔,很少指合作博弈。
博弈论研究的范式是,给出个人的效用函数及策略空间,然后看当每个人都
选择其最优策略以最大化个人效用函数时将发生什么。这正与经济学效用最大化
方式完全吻合.于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博弈论成为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常客”,
当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开始把注意力由价格制度转向非价格制度时,博弈论逐
渐成为经济学的基石。博弈论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是伴随经济学对信息阃
题的重视而来的。这样,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对信息的研究,特别是信息不对称对
5本节的后面这三段主要参考了徐金发,刘靓:‘企业声誉定义及测量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
年第9媾.
9
导论
个人选择及制度安排的影响。正如理性预期使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发生革命一样,
博弈论广泛而深远地改变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
实质上,从现代的观点来看,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特别是人与人之间
行为的相互影响及作用。理性人’在最大化偏好时,需要相互合作(cooperation),
而合作中又存在冲突(conflicts),因此经济学是对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一致、
竞争与合作的研究。而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人们之间的行为是直接影响的,所
以一个人在诀策时必须考虑对方的反应,这就是搏弈论要研究的问题。而在现实
中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一般是不对称的,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理性人往
往会利用一切现行体制下可能的机会,以不惜损害他人或公众利益的办法以实现
个人的利益最大化。所以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必须打探、分析、研究别人行为方式
特征,这也就是信息的重要性所在。而且,当参与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时,任
何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必须满足‘激励相容”(incentive compatible)或“自选择”
(self-selection)条件。
非合作博弈论(Non—cooporative game)之所以能够得到主流经济学家的认
可与青睐,究其原因,则在于它的建模方法与其他领域的经济学理论存在着显著
的不同。在非合作博弈论的视野里,每一个参与人的最优决策依赖于这个参与人
对其竞争对手所选策硌的信念或者是期望,而且,参与人对对手如何行动的信念
不是任意的,相反,对博弈规则的认知程度以及竞争对手为理性的假设应该成为
每一个参与人预测对手如何行动的依据。在现在,非合作博弈论的一些均衡概念
以及建模方法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的标准语言。为了下文阐述的方便,笔者将非
合作博弈论的四个基本分类及与其相对应的均衡概念作一个简练的表述(参见表
3)。
博弈论是在对Nash均衡的逐步改进与精炼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Nash均衡
(Nash,1950、1951)是博弈论的基本概念。所谓Nash均衡是博弈中所有参与人
的最优战略组合。在Nash均衡概念中,“最优”是指:给定其他参与人的战略,
没有任何单个参与人有积极性选择其他战略,从而。没有任何参与人有积极性打
破Nash均衡。
7理艋人是指有一个椴好定义的偏好,在面临蛤定的韵柬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儡好.
10
导论
表3博弈的分类与对应的均衡概念嘉泌静态动态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完全信息Nash均衡子博弃精炼Nash均衡
Nash(1950,1951) Selten(1965)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精炼BayesianNash均衡
不完全信息Bayesian Nash均衡Sclten(1975)
Harsanyi(1967-1968) Kereps与Wilson(1952)
Fudcnberg与Tirole(1991)
资料来源:张维迎,1996。‘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三联出版社,第
13页。
用,表示博奔参与人f之集合,用墨与∥分别表示参与人f的战略空间与支
付函数,这样,三元有序组{‘s,莉就可以成为一个博弈的完全描述。硪j'Nash均
衡,可以定义如下:
Nash均衡
在博弈矗,s,砖中.战略选择s‘为一个纯战略Nash均衡,如采对所有参与人
i∈I以及所有盈∈墨,
7/"‘(s’)≥石。扛。,J:.J
虽然Nash均衡对博弈中参与人的最优战略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但是,这个
概念只适合于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况且,即使在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中,Nash
均衡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许多博弈论专家已经深入探讨TNash均衡的多重性
问题。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每一参与人的行动选择与其博弈对手的行动选择
是不相关的。如果在动态博弈中考察同一个博弈,那么,~个问题便随之而产生
了:参与人对自己目前豹行动选择是如何影响其鞲弈对手的未来决策这一闷鼷应
该持有什么样的信念呢?因为在动态博弈中,参与人的行动有先有后,后行动者
的选择空间依赖于先动者的选择,先行动者在选择自己的战略时不可能不考虑自
己的选择对后行动者选择的影响。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使用Nash均衡的思路来
寻找动态博弈的均衡解,那么不可能找到一条合理的均衡路径。究其原因,则在
于Nash均衡假设参与人的行动选择是互不相关的,参与人选择的一些行动在静态
博弈中是占优的,但在动态博弈中,这些行动的占优性很值得怀疑。换言之,参
与入的一些行动在静态博弈中是合理的,或是可置信的(credible),但在动态
11
博弈中则是不合理的,或不可置信的(not credible),究竟哪一个更为合理,
或更可置信,Nash均衡给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由于Nash均衡的这一严重缺陷,一些博弈论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试
图改进与精炼Nash均衡概念,以期得到更为合理的博弈解。Selten(1965)的子
博弈精炼(subgame perfection)就是对Nash均衡的一个重要改进。为了使参与
人的一个战略成为可置信的,博弈论学者通过在参与人的战略空间中引入一种
“承诺机制(commitment)”以缩小参与人的战略空间,进而改变了参与人的行
为激励,从而达到了这一目的。下面,先给出“子博弈(subgame)”的概念,
然后再定义子博弈精炼Nash均衡。粗浅地说,一个子博弈为原有博弈的一个子集,
满足如下条件:(1)其开始于一个单结信息集;(2)子博弈的初始结之所有后
续结均在这个子博弈中;(3)子博弈的所有信息集为原有博弈的信息集之子集。
关于子博弈精炼Nash均衡,有如下定义:
子博弈精炼Nash均衡
战略组合5‘={s;,s:.)是一个子博弈精炼Nash均衡,如果(1)其为原博弈
的Nash均衡;(2)其在每一个子博弈上给出Nash均衡。
Nash均衡与子博弈精炼Nash均衡仅仅给出了完全信息博弈的均衡结果,但更
为为现实的情况足,博弈参与入并不知道其对手的特征——支付函数,而且其也
观察不到对手的行动。因此,对于不完全信息博弈,需要更加适当的均衡概念对
其进行描述。Harsayni(1967-1958)的BayesianNasb均衡与Selten(1975)等
人的精炼Bayesian Nash均衡即满足了这种需求,这两个概念分剐与不完全信息
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相对应。
由Harsayni,参与人之类型完全包含了参与入之决策的相关信息。更加—般
的,假设参与人之类型为轨)二,t,仨正。为了表述的简单,亦假设耳为有限集。‘
为参与人i之私有信息。绘定类型ti Pi0。p,J表示参与人f关于其对手类型
t.,=(,l,.一,,H,f。,⋯,o)的条件概率。对每一参与人f,设定—个行动集A。0∈A。)
以及一个目标函数Ⅱ,(口I,⋯,%,⋯,,I’.一,‘)。行动空阋4、目标函数n,以及概率
分布p为共同知识。据此,Bayesian Nash均衡的含义为:
导论
Bayesian Nash均衡
一个Bayesian Nash均衡为一个类型依存的战略集禽(,,流,,使得:给定
类型‘,口?“)为参与人i对其他参与人战略的最适反应:
口;(f。)∈a瑁maxΣ.,P。(f一。k)n,Q,(^),⋯,q(f。),⋯,%o。),r。,.一,‘)
由上述定义可知,Bayesi an Nash均衡是Nash均衡概念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
弈上的直接扩展,在其中,每一个博弈参与人均认识到其他参与人选择的战略依
赖于他们各自的类型。
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一个参与人决策的基础是一个信号(signal),
这个信号示意了其他参与人的有关信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这个参与人使用
Bayesian法则对自己关于其他参与人类型的先验信念(prior beliefs)进霉亍更
新(updating),以形成自己的后验信念(posterior beliefs),根据Fudenberg
与Tirole(1991)的表述,适当的均衡橇念应该是精炼Bayesian均衡。在博奔论
中,精练Bayesian均衡一般适用于信号博弈(signalling game)。实际上,多
数不完全信息博弈的经典文献都是有关信号博奔的。
如果作这样的假设:在一个不完全信息信号博弈中。存在两个参与人:1与2:
参与人1是信号发送者(sender),参与人2是信号接收者(receiver)。参与人
l的类型是:r。∈7:,他的类型是私有信息:由自己的所属类型.参与人l选择行
动:口.EA。。参与人2观测到参与人1的行动q,并在行动集A:中选择自己的行
动口:(口,∈A:)。。参与入的支付用n。Q,。Q,瓦)表示。在博弈开始前,关于参与人
l的类别,参与人2有—个先验信念P。“)。因为参与入2在选择自己的行动之前
能够观察到参与人I的行动,他关于参与人1类型f1的先验信念应该可以获得更
新,以形成自己关于参与人1类型的后验信念氟也l口,)。那么,参与人2的关于参
与人1类型的后验信念是如何形成的昵?在Bayesian均衡中,参与人1的行动取决
予他的类型,用4:瓴)表示参与入1的均衡战略。从而,计算出口:(.)并观察口。,
参与人2使用Bayes法则以对他的先验信念P,(.)进行更新,从而形成其关于参与
人1类型的后验信念芦。‘k)。
在一个理性预期的环境中,参与人l应该能够预期到他的行动可以影响参与
‘为了简单化,在这莹我们假设参与入2韵类型为共同知识,
13
导论
人2的行动一通过后验信念。据此,对这个筒单的两人不完全信息动态椁弈,
其精炼Bayesian均衡可以定义如下:
精炼Bayesian均衡
信号博弈的一个精炼Bayesian均衡是一个战略组合:d:(f。)与4;(口。),及
~个后验概率:,霸“}口1),满足:
(只)口池)∈m'gmaxΣ磊¨。)n:h,口:,^);
(B)口:(fI)∈argma)‘nl(口l,口;(口I),f1):
^
(B)蟊kkJ使用Bayes法则从先验信念A(·)、观察到的吼以及最优战略
口j(●得到(在可能的情况下).
在上述定义中, (只)与(P2)是耩炼条件(perfectness conditions)。
(只)意味着,给定他关于参与人1类型的后验信念,参与入2对参与人1的行动
作出最适反应:(只)说的是参与人1符合序贯理性(sequential rationality)
9的要求,他的行动是最优的;(B)对应的是Bayes法则则的运用”。修饰语“在
可能的情况下(when applicable)”来自于这样的事实:对参与人1的某些类型,
如果q不是参与人l的最优战略的组成部分,参与人2观察到q则是个零概率事
件,应用Bayes法则以对先验信念进行修正是不可能的,在这种的情况下,任何
后验信念五Ch)都是可以接受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精炼Bayesian均衡概念
的精炼目的在于对某些后验信念施加一些限制。
由精炼Bayesian均衡的定义可以看出,这个均衡概念是子博弈精炼均衡与
Bayesian均衡的结合。信号博弈的所有可能的精炼,Bayesian均衡可以划分成三
类,即分离均衡(separating equilibrium)、混同均衡(pooling equilibrium)
以及准分离均衡(semi—separating equilibrium)。下面对它们分别定义:
分离均街
不同类型的发送者以1的概率选择不同的信号,或者说,没有任何类型选择
与其他类型相同的信号。在分离均衡下,信号准确地揭示出参与人之类型。
:.序贯理性意昧着,在这两个人的动态博弃中.参与人I在选择自己的行动已经考虑他的行动对参与人2
的影响.
10在多阶段博弈中.对馆客的更新辑涉及劐Bay螂法划的重复运用.
14
导论
混同均衡
不同类型的发送者选择相同的信号,或者说,没有任何类型选择与其他类型
不同的信号.因此,发送者的选择不包含任何信息内容,接收者不可能对先验信
念进行修正。
准分离均衡
一些类型的发送者随机地选择信号,另一些类型发送者选择特定的信号,接
收者根据接收的信号对发送者的类型进行修正。
(五)信息经济学挹关概念
20世纪70年代,信息(information)的概念以一种{#常基本的形式进入了
主流经济学家的视野里,并成为经济学理论讨论的热门话题“。显而易见的是,
信息的概念之所以受到主流经济学家的高度重视,—个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性质
与个人的最优行动选择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关联。信息的性质是什么?谁拥有
信息?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对于理解个人的理性选择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
信息一词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要想对其作出一个—般的定义是非常困难
的。至今,在主流经济学理论耻还没有一个关于信息的一般定义。有时,信息是
个存量概念。它意味着知识——关于世界的数据资辩的积累体:有时,信息还可
能是一个增量,意味着知识存量的增加量,以消息(message)或新闻(news)
的形式出现(Hirshleifer与Riley,1995)。对信息的这种理解强调了信息客观
性的一面。但在另~方面,信息又是—个非常主观的东西。著名经济学家Arrow
认为,所谓信息就是根据条件橇率原则,能有效地改变后验概率的任何可观察结
果”。Arrow对信息的定义,考虑到了主观的信念在客观的知识之间的主观联系。
对我们而言可以理解的是,客观知识的增量能够导致理性的个人修正他们的主观
信念。归根到底,主观的信念是个人理性选择的依据。
个人想要作出自己的理性选择与其获得的信息量有关。这就涉及到信息的传
播与交流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闻关于信息的交流可以有许多类型,比
如,有意的交流与无意的交流,不准确的交流与欺骗性的交流。在有意的交流下,
“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在信息经济学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三位经济学家~—烛nof、Spcncc和
Stiglitz,显示了主流经济学对信息问题的高度重视,
“K,Arrow:‘信息经济学',北赢经济掌院出敝社,1989,第38.贞.
15
一个人很可能可以获取较为确切的信息,并据此作出理性的选择。在欺骗性的交
流下,一个人获取确切信息的概率是非常小的,更不用说据此作出理性的选择了。
但是除了有意的交流之外,还有无意的交流。比如,你获取了一则信息,也许你
是偶然昕到的,亦或是你有目的地拦截的。就研究目的而言,在信息经济学中,
主流经济学家更为关注的是一种无意的交流。在具体的理论模型中,尤其是在金
融经济学中,经济学家更加侧重信息的客观性的一面。从Black(1986)对“噪
声交易(noise trading)””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在入与入之间的信息传播中还
存在着大量的噪音。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某一具体的信息,信息的接受者受到的
只能是这一信息的状态集合,而不能确切知道到底是哪一个状态出现了。
信息内涵的复杂性,高阶信息的存在,信息传播的偏差——可能由于信息交
流方式的多样性,也可能由于噪声的存在,所有这些因素都表明,在选择行动时,
个人的信息集是十分局限的,用博弈论的语言来说,个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
(incomplete),甚或是不完美的(imperfect)。完全且完美的信息的情形只
能是一个期待中的“理想国”,信息的不完全与不完美才是现实的实在。
接受不完全的现实,我们就会在理论分析中考虑到人与入之间存在着的信息
的非对称性(information asymmetry)。换言之,信息在进行交易的个人之间
具有“信息偏在”的特征:一方拥有对他个人而言的私有信息——我们可以称之
为知情者(informed trader),另一方则知道他知道了些什么,但不知道他不
知道什么——我们可以称之为不知情者(uninformedtrader)。由于这一原因,
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入与人实际上是在进行着一场不完全信息的博弈。既然信
息必然是不完全的,那么,从理性出发,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必然会隐藏自己拥
有的信息,进而作出“损人利已”的行为,这也就是信息经济学广泛而深入讨论
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人们之间的行为是直接影响的,所以一个人在决策时
必须考虑对方的反应,这就是博奔论要研究的问题;而在现实中市场参与者之间
存在信息不对称时,任何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必须满足“激励相容”(incentive
compatible)或“自选择”(self—selection)条件,这是信息经济学研究的问
题。从本质上讲,信息经济学是非对称信息博奔论在经济学上的应用。这里,非
对称信息(asyTmetric information)指的是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入不
““尽管从客观的角度讲,交易并无用处.但是基于噪声交易的人们却暴意交晷,也许他们把噪声当成了
信息来使用,也许他们就是想交易.”F.BI咄Noise,JournalofFinance,1986.529.543.
16
导论
拥有的信息。与博夯论不完全相同的是,博弈论是方法论导向的,而信息经济学
是问题导向的。博弈论研究的是:给定信息结构,什么是可能的均衡结果?信息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给定信息结构,什么是最优的契约安排?因为信息经济学
研究什么是非对称信息情况下的最优交易契约,故又称契约理论。
信息的非对称性可以从两个角度划分:一是非对称发生的时间,二是非对称
信息的内容。从非对称发生的时间看,非对称性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ex
ante),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ex post),分别称为事前非对称和事后非对
称。研究察前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adverse selection),
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moral hazard)。从非对称信息
的内容看,非对称信息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的行动(actions),也可能是指某
些参与人盼知识(knowledges)。研究不可观测行动的模型称为隐藏行动模型
(hidden action),研究不对观测知识的模型称为隐藏知识模型(hidden
knowledge)或隐藏信息模型(hidden information)。表4概括了信息经济学不
同模型的基本分类。
表4信息经济学的分类
事后(ex post) 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
在信息经济学文献中,常常将博弈中拥有私人情息的参与人称为“代理人”
(agent),不拥有私人情息的参与人称为“委托人”(principle)。据此,信
息经济学的所有模型都可以在委托人——代理人的框架下分析,不同模型的基本
持征可以简单概括如下:
(1)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moral hazard with hidden action)
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因而是完全信息):签约后,代理人选择行动(如工
作努力还是不努力),“自然”选择“状态”(the state of the world);代
理入的行动和自然状态一起决定某些可观测的结果;委托人只能观测到结果。而
不能直接观测到代理人的行动本身和自然状态本身(因而是不完美信息)。委托
人的问题是设计一个激励合同以诱使代理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最有
利的行动。一个简单的例子是雇主与雇员的关系:雇主不能观测到雇员是否努力
17
导论
工作,但可以观测到雇员的任务完成得如何:因此,雇员的报酬应该与其完成任
务的情况有关。
(2)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moral hazard with hidden information)
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因而是完全信息);签约后,“自然”选择“状态”
(可能是代理入的类型):代理人观测到自然的选择,然后选择行动(如向委托
人报告自然的选择);委托人观测到代理人的行动,但不能观测到自然的选择(因
而是不完美信息>。委托人的问题是设计—个激励合同以诱使代理人给定自然状
态下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如真实地报告自然状态)。一个简单的例子是
企业经理与销售人员的关系:销售人员(代理人)知道顾客的特征,企业经理(委
托人)不知道:经理设计的激励合同是要向销售人员提供刺激以使后者针对不同
的顾客选择不同的销售策略。
(3)逆向选择模型(adverse selection)
自然选择代理人的类型;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委托人不知道(因而信息
是不完全的);委托人和代理人签订台同。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卖者和买者的关系;
卖者(代理人)对产品的质量比买者(委托人)有更多的知识。
(4)信号传递模型(signaling model)
自然选择代理人的类型;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委托人不知道(因而信息
是不完全的);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代理人选择某种信号;委托人在观测到信
号之后与代理人签订合同。一个简单的例子是企业雇主与雇员的关系:雇员知道
自己的能力,雇主不知道;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雇员选择接受教育的水平;雇
主根据雇员的教育水平支付工资。
(5)信息甄别模型(screening model)
自然选择代理人的类型;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委托人不知道(因而信息
是个完全的);委托人提供多个合向供代理入选择,代理人根据自己的类型选择
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合同,并根据合同选择行动。一个简单的例子是保险公司与投
保人的关系{投保人知道自己的风险,保险公司不知道;因此,保险公司针对不
同类型的潜在投保人制定了不同的保险合同,投保人根据自己的风险特征选择一
个保险合同。信号传递模型和信息甄另ij模型是逆向选择模型的特例:或者更确切
地讲,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是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两种不同的(但相似的)方法。
上述五种不同类型的模型对应不同的交易环境,其中每一种模型又是对许多
不同但类似环境的概括。比如,当企业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后,债权人
与债务人对于项目投资风险闯题上就是一个缒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同时,债
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对于项目风险和项目决策来说,又是一个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
模型;当然,对于项目投资风险问题,债权入与债务入之间还存在着逆向选择问
题。
委托代理理论试图模型化如下一类的问题:一个参与人(称为委托人)想使
另一个参与人(成为代理人)按照前者的利益选择行动,但委托人不能直接观测
到代理人选择了什么行动,能观铡到的只是另一些变量,这些变量由代理人的行
动和其他的随机因素共同决定,因而充其量只是代理人行动的不完全信息。委托
人的问题是,如何根据这些观测到的信息来奖惩代理人,以激励其选择委托人最
有利的行动。
(六)银行脆弱性的微观理论
对银行脆弱性的研究,早期主要集中于宏观经济因素,较少涉及到微观机制
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一方面发生了世界性的债务危机和美国储蓄贷款协会危
机,引起经济学家们开始重视银行脆弱性的微观机制;另一方亟博弈论和信息经
济学开始大量地应用于建立模型来分析经济问题。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促成了银行
脆弱性的微观机制理论的产生。这一领域的开山之作是DiaⅢond和Dybvig的“Bank
FUnS,deposit insurance,and liquidity”,以后的文献都是沿着这条思路加
以深化并进一步拓展。这一领域的文献主要集中于两个基本问题:第一,银行为
什么会脆弱?第二,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银行的脆弱?
Diamond和Dybvig(1983)提出关于银行挤兑的D-D模型,建立了一个初步的
分析框架,试图解释为什么银行会受到挤兑的压力,以及政府在保护银行免受挤
兑的过程中能做些什么。D-D模型指出,在大数定理的作用下,正常情况下银行
可以借短贷长,进行期限结构的转化,即吸收储户流动性较强的瓷金,转而贷款
支持缺乏流动性的长期投资项目,这样达到一个理想的均衡状态。然而一旦人们
对银行的安全状况产生怀疑(由于对投资项目盈利性的怀疑或者由于某些传闻),
就会从中抽回资金。由于银行实行“顺序服务原则”(即先到先服务),储户唯
19
导论
恐取不回资金,纷纷前往银行“挤兑”,这样就形成一个糟糕的均衡状态。该研
究指出对银行的高度信心是银行部门稳定性的源泉,认为银行的脆弱性主要源于
存款者的流动性要求的不确定性以及银行的资产较之负债缺乏流动性。尽管该多
重均衡理论可以解释银行挤兑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我们认为银行挤兑并非完全取
决于独立的随机因素。事实上,我们所观察到的银行挤兑绝大多数都是同银行的
不良业绩相关联的。此外,Diamond—Dybvig模型不能回答为什么存款者会形成这
种恐慌,这使得Diamond—Dybvig模型不能得到可被实证检验的假说。对于如何解
决银行的脆弱性,D-D模型认为政府提供的存款保险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由于存
款保险对银行的存款加以保险,对于每个存款人来说,参与银行挤兑不会有利可
图,所以存款保险可以阻止银行挤兑。但是存款保险可能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问
题。存款者由于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保护从而弱化了对银行的选择和监督,银行也
容易产生“赢了归自己,亏了是保险公司的”的心理,倾向于经营收益高的高风
险项目,这就会加剧银行的脆弱性,使银行面临倒闭的风险。
Jacklin和Bhattacharya(1988)建立了基于信息的银行挤兑模型,该模型假
定存在一个无风险的短期技术和一个有风险的长期技术。模型的特点是弓l入一个
双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不能观测到存款者的真实流动性需要,而存款者也
不知道银行资产的真实状况。当一部分存款者获得了关于银行风险资产回报的不
利信息(而不是担心其他存款者的行动)时,银行挤兑就会作为唯一的均衡而发
生。因此,银行挤兑有一个基本的根源,那就是银行的不良业绩。
Corton(1985)则研究了“噪声”指标是如何导致银行挤兑的。存款者是否撤
资取决于与其他银行资产预期回报率的比较,如果存款的j燹期回报与其他银行资
产的预期回报至少一样高,存款人将存款,否则将撤资。在后一种情况下,银行
将面临挤兑并损失存款。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存款者可能对银行的投资
状况不清楚,他们将根据这些投资的“噪声”指标做出决定,有可能比在完全信
息条件下的决定还要糟糕。如果存款者高估了银行资产的价值,存款将会获得较
低的回报,这是撤资对存款人来说是正确的。如果存款者低估了银行资产的价值,
可能引发银行挤兑,这是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擞资可以带来更高的回报,但是结
果却是低效率的。Cotton认为,在存款合约中插入延迟条款可以实现时后最优。
Dowd(1988,1992)继续这一研究,认为如果银行资本充足的话,存款人就没
有理由害怕资本损失,不会参与挤兑。但是多少的资本充足率是足够的?Dowd
导论
提出的公式条件只是避免挤兑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存款者一般希望银
行持有较多的资本,但是这又意味着银行股权的回报率较低.这就使银行股权缺
乏足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必须考虑持有较多资本的成本,最优水平是在收益
和成本之间的权衡。
银行面临的最大危机是挤兑,而挤兑的发生取决于存款人的心理预期,存款
人的心理预期则一方面取决子其他存款入的行为,另一方面取决于银行的经营状
况。一个理性的存款人必然会对其他的存款人的行为很关心,一旦他发现其他存
款人正在挤提,即使该银行经营状况没有问题,他也会参与挤兑。在规范的市场
经济中,银行的财务状况能得到充分的披露,据此存款人可以进行自己的行为选
择:而在不规范的经济中,银行的真实情况披有意或无意地隐瞒,虽然存款人不
会很快取款,但是一旦市场的方向发生大的转变,由此带来的系统风险将会给银
行业造成致命的打击。
(七)对银行声誉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银行声誉的研究比较少,而且比较杂乱。Jenny Corbett和Janet
Mitchell(2000)研究了银行拯救包和已经提供拯救计划的失败银行的行为。他
们认为不对称信息的存在使银行有可能隐瞒其财务情况。这是因为银行家对自己
声誉的关心可娩促使银行拒绝接受拯救计划,面可能通过投资于离风险业务来改
善财务状况。因此为了使银行接收拯救计划,并宣布其问题贷款,监管当局不得
不提供额外的资本重组总额来补偿银行家的声誉损害。I.Serif Ding(2000)讨
论了当借款者的信用质量下降时,银行为保持其承诺以维持其声誉激励所导致的
信贷市场的竞争效应。I.Serdar Ding认为竟争的加剧会加强银行保持其承诺的
激励,银行保持其承诺的激励取决于;自身声誉、竞争的银行数量及其声誉、来
自证券市场的竞争。Michael J.Haupert(1994)考察了1838—1863年的美国自由
银行业的竞争情况,通过把银行声誉与银行的票据贴现之间建立联系,研究表明
当质量难以辨别时,声誉是市场竞争中的稳定力量。声誉的提高有助于增加其票
据流通,声誉的影响因索包括;银行大小、服务对阗长短、财务成功程度、距离
等。Juan妇nuel和Esther(2003)认为声誉作为一种信号的功能是保证合约的
实施,公司声誉不仅是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认知,而且还应该考虑公司对其利益
相关者发布的信息的透明度,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他们设计了问卷来测度西班
2I
导论
牙的金融中介的声誉。Yonggui Wang,Hing—P.Lo和Yer V.Hui(2003)以中国的
银行业为例,探讨了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问题,并研究了它
们对银行声誉的影响。他们认为银行声誉非常重要。
(八)国内对声誉问题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声誉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而且处于介绍思想、套用模型和简单
应用的初级阶段。
1、对声誉理论的研究综述和模型介绍
余津津(2003)把现有的声誉理论分为标准的声誉理论、声誉交易理论、声
誉信息理论来总结其基本思想并作了简要的评述。李军林(2004)则从博弈论的
视角把声誉理论分为个体声誉理论和组织声誉理论。他认为声誉理论是沿着两条
线索向前发展的。一条线索是对个体行为主体声誉的建立和维持所进行的研究,
这部分是个体声誉理论;另一条线索是通过对一个组织如何建立声誉的分析讨论
而发展起来的,这部分是组织声誉理论。郑志刚(2002)阐述了声誉制度理论存
在的理论基础,介绍了中世纪的各种声誉制度组织形式和作用方式,并说明了建
立声誉制度的可能途径。王新新(1998)介绍了美国学者戴维斯·扬的《创建和
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的主要内容,并对其作了评价。刘卫江(2002)在介绍了
Barro—Gordon模型和Kreps-Wilson声誉模型的基础上,说明政府声誉在一定程度
上能解决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问题,并认为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成功防范动
态不一致性的制度安排。
2、对Barro(1986)和Vickers(1986)模型的应用研究
国内的学者似乎对Barro(1980和Vickers(1986)货币政策模型情有独钟,
国内目前有三篇论文是在这两个模型的基础上作出的。戴金平、万志宏(2000)
通过把购买力平价条件引入Barro(1986)和Vickers(1986)的货币政策模型,
将政府的决策从通货膨胀率水平问题转化为对汇率水平(贬值与否)的选择,从
政府声誉的角度,采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博奔分析方法,研究了固定汇率制度的
维持问题。李军林(2002)在对Barro(1986)和Vickers(1986)货币政策模型基
础之上,用企业经营者对所有者剩余的实际侵占率来代替通货膨胀率水平,从国
有企业内部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博弈关系的角度,构建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正规的
声誉模型——一个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奔模型,分析了声誉对困有企业经营者的激
22
励效应、以及声誉与国有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李军林的基本结论为:声誉
效应是企业经营者的重要激励机制,在声誉效应的激励机制下,国有企业经理人
员(尤其是杰出的经营者)手中拥有企业的控制权对企业的运作是有效率的。最
后,应用模型所给出的分析方法与结论,对国有企业目前存在的令人关注的问题
与现象,给出了作者自己的解释,并对声誉机制发挥作用的制度基础进行了分析。
周好文、陈璐(2004)在Barro(t986)和rickets(1986)的货币政策模型改造
的基础上,用银行真实新增不良资产率来代替通货膨胀率水平,分析了信息不对
称下声誉机制降低风险的过程。周好文、陈璐认为声誉机制保证了银行“自我监
督”和“双向监督”的自律行为,所以必须建立健全银行声誉机制,充分发挥声
誉传递信号、促进银行自律的作用,以降低金融风险。
3、对声誉模型的应用研究。邵剑兵(2002)运用声誉模型,探讨了管理层
的披露动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对信息披露机制的完善
提出若于思考。董梁、李松涛、沈思玮(2002)提出理性人追求不确定性最小化
的假定,建立了一个考虑时间和信息成本的模型。对该模型的分析表明,信息成
本和获取信息能力约定了博弈入对声誉的取舍。在有限人数的重复博奔模型中,
高信息成本的囚徒以不合作为均衡策略来获得不确定性最小化的结果,低信息成
本的囚徒则采用末期机会主义的“冷酷策略”以最大化其收益。肖条军、盛昭瀚
(2003)建立了~个两时期基于信号博弈的声誉模型。有两个参与人进行博弈,拥
有私人信息的参与人叫发送者,另一个不拥有私人信息的叫接收者:该声誉模型
研究L类(低能力类型)发送者是否有动机在第一时期建立声誉。证明显示,如果L
类发送者在第一时期建立声誉,则他在第二时期的最优信号更大,在第一时期的
效用更小,但是,他将在第二时期获得更高的效用。胡旭阳(2003)作了对我国
股票市场中介机构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介机构的声誉在我国首次公开发行市
场并没有发挥显著作用,这说明我国股票市场的信息生产和传递中最有效的信息
质量保证机制——声誉机制难以发挥作用,这必然影响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金
永红、奚玉芹、叶中行(2003)在对风险资本融资过程中风险投资家声誉的作用
与影响进行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多阶段动态模型建立了一个风险投
资家考虑声誉的两阶段动态融资模型并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受声誉
影响的阶段的努力程度严格大于不受声誉影响的阶段的努力程度:受影响的时期
越长,声誉对风险投资家的激励作用就越大,风险投资家的努力程度也就越高。
导论
最后还给出了一个例子具体地说明风险投资家两阶段动态融资模型的应用与分
析。
4、对企业声誉理论的研究
廖荣、茅宁(2003)研究了公司声誉的形成、功能及其管理的原则,提出了
基于公司公民行为的公司声誉管理模型框架,并对我国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声誉
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陈平、向长江(2003)分析了声誉管理的内涵、重要性以
及现阶段我国企业声誉管理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加强企业声誉管理的措
施。潘勇(2003)认为企业在经历了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之后,已进
入到了声誉竞争的阶段,所以要重视对声誉管理的理论研究。他试图从信息不对
称的角度,对企业的声誉问题进行一个信息经济学的透视,提出了“声誉链”管
理的概念,并对“声誉链”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为声誉管理提供一个理论思
路,同时对网络市场的声誉管理进行了讨论。赵友宝、李萌(2000)认为声誉管
理即是企业对自己的声望和名誉的管理,其目标是在公众和企业之间建立一种相
互信任的关系,以此获得长期利益。创建和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应是企业恒久的
努力和追求。
三、主要思路和框架
引言
引言对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目的,基本的理论基础方法、论文的基本框架做了
总体性的介绍。
第一章道德风险和声誉
本章首先对道德风险和声誉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对公司声誉的概念进行
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声誉是控制控制的一种机制;然后,通过一个“囚徒
博弈”模型对声誉控制道德风险的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该控制机制的若干条件;
最后阐述了声誉制度理论及其演变过程。
第二章银行的道德风险与银行声誉
本章对银行的道德风险和银行声誉进行了研究。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催生
了银行危机的道德风险假说,该假说认为政府担保导致了严重的银行道德风险,
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银行道德风险的原因在于,银行的经营和交易活动中
存在复杂的委托与代理关系,以及普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存款保险制度降低了
24
导论
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出现银行挤兑的概率,增强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但是存款保
险本身存在的道德风险又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最后,阐述了银行声誉的含义
及其重要性。
第三章银行声誉的约束机制
银行声誉机制的有效发挥,需要一些制度安排作为基础。在这一章,笔者从
多个纬度分析了这些锱度安捧.第一节首先对银行声誉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以
存款人作为银行利益相关者的代表,通过对Barro(1986)和Vickers(1986)货币
政策模型加以变形,应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奔的研究方法,在理性预期的假设前
提下,通过建立银行与存款人的行为博弈模型.研究银行声誉的作用机制。结论
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良好的银行声誉有助于引导存款人形成有利的预期,减
少银行挤兑的发生,因此对银行来说,建立一个强银行的声誉至关重要。第二节
考察了信贷市场的竞争是如何改变了银行在实施其承诺的声誉效应,提出了影响
银行保持其承诺的积极性包括如下函素:(1)银行的声誉,(2)参与竞争的银
行数量和它们的声誉, (3)来自证券市场的竞争。在第三节中,由于监管机构
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监管机构难以降低银行的道德风险。通过运用Barro
(1986)和Vickers(1986)货币政策模型来研究监管机构和银行之间的博弈,笔者
发现在~定的监管制度安捧下,银行考虑到长期利益会自律,从而降低其道德风
险。第四节分析了经理人市场市场和经理人的约束问题。当存在一个充分竞争的
经理人市场时,经理人为保持良好的职业声誉(通过其工作绩效来观察),不得
不努力工作。
第四章银行声誉的管理机制
银行声誉管理的目的在于向其利益相关者发出自己声誉盘好的信号,从而获
得竞争优势。本章首先阐述了美国自由银行业时期,银行建立声誉的手段;然后
笔者运用Gray和Balmer(1998)的公司声誉与形象管理模型来研究了银行应该如
何建立起良好的声誉。
第五章银行声誉的评价体系
本章首先对公司声誉评价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再结合银行
业的特殊性,设计出一套评价银行声誉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来对该指
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对因子分析法进行了简单奔绍。
第六章我国银行的道德风险及其治理
导论
本章首先阐述了我国银行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性,然后分析了国家
信用担保与银行道德风险之间的关系:国家信用担保维持了道德风险相当严重的
中国银行体系的平稳运行,但是国家信用担保也加剧了国有银行的道德风险。国
有银行的道德风险原因还包括: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模糊不清,银行内部的代理
问题,寡头型的银行市场结构等。最后提出了治理我国银行道德风险的政策建议:
以银行声誉来代替国家声誉,建立经理人市场,实行有限的存款保险制度,重组
国有独资的大型商业银行,积极推进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等。
四、创新点
(一)前人对企业声誉做过大量研究,也有人对银行声誉做过探讨,笔者在
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第一次尝试从银行声誉与银行道德风险控制进行了系统
研究。
(二)以存款人为例,通过建立银行与存款人的行为博弈模型,研究银行声
誉的作用机制。结论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建立一个强银行的声誉至关重要。
(三)在对公司声誉评价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再结舍银行业的特
殊性,设计出~套银行声誉的评价体系。
(四)建立一个治理银行道德风险的理论框架,从银行声誉的约束机制、管
理机制和评价体系三个纬度来研究了银行的声誉闯题。
第一章道德其I邕和声誉
第一章道德风险和声誉
第一节道德风险的含义、成因和控制机制
一、道德风险的含义
2001年12月,资产总额498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业巨子“安然”公司园虚报近6
亿美元的盈利和隐瞒24亿美元债务而宣告破产.安然财务欺诈阴影还未散去,
2002年6月25日,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电信行业的“巨无霸”一世界通信
公司又传出有38亿美元的费用被记为资本开支,业绩报告从亏损变为盈利15亿美
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财务欺诈案。6月28日施乐公司宣布,该公司过去5
年内虚报了高达64亿美元的设备销售收人,导致这5年的税前利润将因此下调14
亿美元。7}18日。全球第三大制药企业默克承认虚报收入124亿美元,再次引起
全球投资者极大恐慌.魏斯评级公司在调查T7000家公司后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
称,有I/3的美国上市企业可能有篡改盈余报告韵问题。“
随着这一系列的欺诈行为浮出水面,被公之于众,人们对于商业中的道德问
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道德风险”这一名词也愈来愈频繁地为人们所提及。
那么什么是道德风险呢?
其实,早在二百多年前,亚当·斯密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了它的存在:“无论
如何,由于这些公司的董事们是他人钱财而非自己钱财的管理者。因此很难设想
他们会像私人合伙者照看自己钱财一样地警觉,所以,在这类公司事物的管理中,
疏忽和消费总是或多或少存在的。”(亚当·斯密,1776年,第700页)“不过,
这方面的理论发展及其对具体问题的应用只是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才开始进行
的。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一词原是研究保险合同时提出的一个概念。在
保险合同的签署中,一方面由于投保人有谎报风险的动机,从而使保险公司难以
针对不同投保人的实际风险收取不同的费用,即难以确定其边际费用而只能根据
¨温美琴.陶晓敏:‘华尔衡信用事件及启示’,‘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博转引自《新帕尔格雷夫经济掌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儿月。第588页.
27
第一章道德风险和声誉
平均风险收费,结果使许多投保人有机可乘{另一方面由于投保人在投保后可能
会减少防灾努力而增加赔偿风险。经济学家由此把涉及到契约或合同的其它经济
领域本质相同的问题归结为“道德风险”问题。人们对道德风险有着不同的理解,
因此道德风险的定义也并未完全趋于一致。有人认为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or moral risk)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机构(个人)在最大限度扩大自身效用同时做
出不利予其他机构或个人的行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银行稳健经营
与宏观经济政策》中对道德风险的定义,道德风险是指当人们将不为自己的行为
承担全部后果时变得不太谨慎的行为倾向。”该定义把“人们不为自己的行为承
担全部后果”作为道德风硷产生的原因,认为这将使人们的行为变得不谨慎,从
而道德风险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道德风险源于非对称信
息的存在。非对称信息是指某些参与人有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从非对称
信息发生的时间看,可能发生于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于签约之后。这两
者分别称为事前非对称和事后非对称。信息经济学更多地将事后非对称模型归为
道德风险模型,即事情达成后,双方中的一方不得不面对另一方从事自己不期望
活动的可能,而这些活动将伤害自己的利益。
相对而言,《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道德风险的论述比较权威,也
比较全面。道德风险定义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
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道德风险存在于下列情况:由于不确定性和不完全的、或
有限制的合同使负有责任的经济行为者不能承担全部损失(或利益),因而他们
不承受他们的行动的全部后果,同样地,也不享有行动的全部好处。显而易见,
这个定义包括许多不同的外部因素,可能导致不存在均衡状态的结果,或者,均
衡状态即使存在,也是没有效率的。”
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是比较相似的概念。按照威廉姆森的定义,机会主义是
人们的一种狡诈的自私自利的行为倾向。从更一般意义上来说,机会主义是指不
充分揭示有关信息,或者歪曲信息,特别是指那些精心策划地误导、歪曲、颠倒
或其他种种混淆视听的行为倾向。只要周围的环境和条件允许,这些倾向就会转
换为实际行动——投机。机会主义利用信息不对称或私人信息以损害另一方的利
益为代价获取私利,同时又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信息不对称。威廉姆森之所以引
::转弓l自拳建华:t商业银行信贷中的道德风险及控制’,中南大学伦理学硕士毕业论文,2004年4月.
“‘新帕尔格霹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第588页.
第一章道蕾风险和声誊
入机会主义假定,因为他不满足一般意义上的经济人假定,把经济个体设想为遵
纪守法的自私自利者。因为如果不存在投机,那么一切行为就符合规则,而且也
无需事前制订详细的合约。即使出现不可预料的事情,各方为了维护共同利益的
最大化。也能按照一致遵守的原则去处理。只要坚持下列一般性条款,就能避免
合约执行中出现的问题:随时通报所有有关的信息,在合同执行阶段,为争取最
大化共同乖J益而提出建议并进行合作,并且完全同意按照事先约定的比率来分享
由此取得的收益。这显然不符合现实交易中存在的各种“违靓”或“越轨”的行
为,并且忽略了现实交易中存在的各种违约风险,以及低估了现实交易中潜在的
各种问题及其复杂性。
机会主义倾向可分为事前机会主义和事后机会主义,事实上,道德风险是事
后机会主义。事前机会主义行为又被称为“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
即在达成契约前,在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下,接受合约的人一般拥有私人信息并且
利用另一方信息缺乏的特点两使对方不利,从而使市场交易的过程偏离信息缺乏
者的愿望(由于这种交易如果达成则对一方有利,而另一方受损,从而不能满足
帕累托效率使交易双方共同得到剩余的条件);事后机会主义即在达成契约后,
一方利用信息优势不履约或不认真履约。
从上面对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的定义中,可以看出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表达
的含义是相似的,因此。在本文中,道德风险并不仅仅指事后的机会主义,也包
括事前的机会主义,即道德风险就是机会主义。
二、道德风险的成因”
道德风险是合同不完全性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引起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与他
人之间的效用冲突。这种不完全性的产生归因于下列几种原因:掌握的信息不相
等,而同时又要避免风险或联合进行生产;订立合同需要费用,又有法律障碍,
而且实施合同也需要费用。
(一)掌握信息不等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可能拥有独家信息。阿罗(Afro,,1985年)把这类信息优
势划分为“隐藏行动”和“隐藏信息”。前者包括不能为他人准确观察或臆测到的行
佴道德风险的成因主要参考了‘新帕尔格置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第588—591
页.
29
第一章道撼风险和声誉
动。因此,这类行动订立合同是不可能的。后者则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对事态的
性质有某些但可能不够全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足以决定他们采取的行动是恰当
的,但他人则不能完全观察到。这样,即便从事经济活动的人的行动可被他人不
付代价地观察到,他们仍然不能断定这些行动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通常分析隐蔽行动的例子是:对于工人的努力,雇主无法不付代价就可监督;
投保人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由于他们的缘故而发生事故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承
保人也不能无代价地进行监察。很显然,犯罪活动也属于这个范畴。
隐藏信息的例子是专家服务,譬如医生、律师、经理和政治家的服务。
在某个行为者的行动后果可以同他人的行动后果相区分的情况下,即便这些
后果可能受偶然的、无法观察的事态的影响,如果他们对风险持中性立场,只要
按一个固定费用简单地把全部后果转嫁给这个经济行为者,问题可能很容易解
决。事实上,这就是~个完全合同。合同不完全性问题的产生,正是由于经济行
为者要避免风险,或者,不能把责任归于一个经济行为者身上。
在经济行为者要避免风险的情况下,把全部的损失(或利益)都交给他们,
就意味着他们要承担随机事态的全部风险。他们既要避免风险,就愿意购买对这
种风险的保险。但是,对于其他经济行为者来说,把那些经济行为者的行动后果
和他们不能控制的偶然因素分开是不可能的。对后者保了险,那就不可避免地把
那些代理人和他们自己行动的后果相分开。当然,他们可能对那些无法观测到的
行动或状态提供信息,但这种信息不一定是可信的。内容最广的合同一般包括某
种程度的保险,因此会导致刺激和风险分享之间的冲突。有关道德风险的大多数
文献都集中描述了这种情况。
(二)订立合同的障碍
不完全的合同也可能起因于下列情况:由于签订详细的能够适应各种情况的
合同所费甚多,因而个人就无法掌握有关的信息。这个问题在涉及复杂交易和长
期的合同时显得非常尖锐。当有关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大时,应加以考虑的不测之
事在性质和数量上显然很多。不仅对它们作出预期和签署一个具体规定或要求采
取相应行动的合同所需费用可能很大,为应付每件不测之事采取适当行动而达成
协议的费用很可能是高不可攀的。如果某件事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而协议的费用
却很高,那么,听任合同含糊不清,在达成协议前等待不确定的因素得到解决,
这样做可能是值得的。但是,决策时常先于不确定因素而得到解决。例如,专门
第一章道t风险和声誊
用于自然或人力资本的投资必须由当事人在生产和贸易开始之前决定。投资的性
质很可能有赖于交易价格,而交易价格又可能有赖于决定投资后所透露的信息。
如果将交易价格留到未来的协议考虑,有关投资和贸易的有限协定可能是最佳
的。但是,这可能会导致道德风险问题。对于作上述投资的当事人来说,在接下
来一段时期里,如果当事人另一方乘机采取某种行为,就可能导致交易的中止或
对他们不利的合同条件。由于知道这一切可能发生,因而对于投资的积极性就会
减弱。由此造成效率的损失,很可能低于订立完全合同的成本。Williamson{1985)
认为,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企业纵向联合。
当交易不太经常而且数额较小时,合同往往会因为费用昂贵而难以签定。零
售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大多数现期市场交易,均属此范畴。由卖方以“保证退款”
或调换形式提供的总括性合同.或可被开列出具体条款的合同所代替,但后者对
消费者来说,又有道德风险。可供选择的办法是,由政府制定可以作为普遍性合
同的公平交易法律。
当交易是随机的或者强制的情况下,根本就没有合同。交通事故中当事人一
方强加于另一方的以外损害,就是很好的例子.这再一次表明,法律必须构造出
一个普遍性的合同。显然,这种法律不可能考虑到所有的意外事故,因此,它只
能还是一个不完全的合同,仍然会导致道德风险问题。
最后,合同可能会受到法律限制或从事经济活动的有限资金的限制。例如,
即使经理们对风险持中立态度,如果不依赖外部资本,他们的资金可能不足以成
为独资经营者。因此,股票持有人和债券持有人必须分担风险——由于经理们的
信息优势,引起了道德风险问题。
同理,当惩罚为法律所限制时,即便行动能在事后不费任何代价地观察到,
道德风险可能仍然解决不了。例如,破产和有限责任的条款使借款人对极端不利
的事态有了保险,但对他们从极端有利的事态中所获收益则未加限制。这就产生
了道德风险问题,导致借款人从事风险较大的项目。Stiglitz和Weiss(1981)指
出,在打算克服这些困难时,贷款人有时需要抵押品和限额贷款。
(三)合同实施的问题
订立完全性合同的一个有关的障碍,是由于合同实施的费用和其他限制。当
实施的费用昂贵时,忍受道德风险所产生的效率损失与试图实旅最大可能地列出
各种可能事变的合同相比,前者的效率还可能较高。克服这些困难的普遍方法是
第一章道德风险和声誉
提存一笔保证款项,万一合同没有履行,它就会被没收.但是,由于资金有限制,
一般不能提取这种保证金。
在合同履行起来经济上不合算的条件下,合同必须具有自行实施的性质。正
如劳动市场上通常的情况,无论合同中有明确规定还是没有,这都不重要。要使
合同有效,当事人必须随后采取符合自身利益的行动,这就是说,他们必须估计
到道德风险的可能的作用。这个问题正是非台作博弈论的中心,它把道德风险定
义为机会主义的行为。
三、道德风险的控制机制
对道德风险的控制可以通过正式的法律、合约或者制度方法。但是这些方法
提供的是不完全的保护(Milgrom和Roberts,1992)。如果协议是建立在法律保
护的基础上,那么参与人可以在法庭上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但是法
律手段的解决办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严格地依靠法律台约能够
很好的控制交易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但是如果协议是不太正式的,参与人需要采
用其他方法来控制道德风险。这些方法包括内部的一体化、专用性资产投资和关
系规范。另外,声誉机制也是控制道德风险的一种手段,声誉差的参与人发现很
难能同其他参与人进行交易。
(1)内部的一体化。内部的一体化具有三个优势。(1)一体化的组织具有监
督和控制能力,能够有效实施行为监测和绩效评估,由此,组织能够监测道德风
险行为并能更容易适应环境变化。(2)一体化组织能够提供长期的报酬激励,如
职位提升机会,对未来的预期能够限制短期的道德风险行为。(3)组织气氛如组
织文化及社会化过程有助于创造共同目标,减少事前和事后的道德风险行为。
在内部一体化的组织中,可以使用行政指令的方式和使用更广泛的的监督机
制,如连锁店中,拥有产权的品牌总部能察看各种销售纪律,实施各种检查,要
求提供各种认为有必要的报告,可以更好的考核连锁店的行为和产出,减少信息
不对称。相对于加盟连锁店能更好的运用激励约束机制,另外,产权一体化使真
营店道德风险动机减弱。总之,内部一体化使连锁店能够通过全面的、系统的、
正面和反面激励措施抑制道德风险行为,使道德风险行为的成本更高,收益更小。
在内部一体化组织中,能共享组织文化,通过一系列一致的规范准则和价值,
32
第一章逋镰风脸和声誉
使目标趋同,减弱道德风险行为。
(2)专用性资产投资控制道德风险行为
另一个消除道德风险行为的控制机制是设计一套诱因结构,使得维持伙伴关
系的长期所得超过短期道德风险行为下的烈益,愚炖有自动履约酶动力。购买商
可以让供应商投资某些专用资产来当作抵押品(hostage)而使其履约。基于双方
合作关系的专用性资产投资,一旦合作关系结束,则该资产价值大大降低,当资
产越难转移为其他用途,损失越大时,资产的专用性程度越高。如连锁经营一般
会要求连锁店投资于专用设备,操作流程和人员培训。作为一种抵押,~旦加盟
商逃避责任,则可能会遭受不能续约或限制扩张的惩罚,作为抵押的专用性资产
就会受损,另外,针对该品牌的专用性标记,门牌和装修,操作流程以及一些人
力资产很难转移到其他连锁店,由此起到限制道德风险行为的作用。
抵押作为一种诱因设计在动态的环境中也能适用,但在技术迅速变化的环境
中,抵押作为专用资产面临迅速贬值的风险,减弱其作为诱因功能。合作方获取
对方的专用资产投资需要具备讨价还价的权利。
专用资产投资除了能限制道德风险行为降低费用之外,作为~种投资还能带
来收益。如建立供应链系统即能限制道德风险行为,叉能产生合作效益,相对于
通用性资产能更好满足需求,降低费用。
专用资产投资能作为信号传递与交易方的合作意愿.也就是说投入资源能够
确保维持长期合作关系,表明双方能够互相依赖,按照资源依赖理论,增加连锁
店的依赖程度,可以平衡连锁店对总部的牵制,使双方关系对等,有助手维持伙
伴关系,能进行更深入的、关键项目合作。在这种特定关系中,冲突能有效解决,
能够遵守会同之外的规范准则,保证双方利益。
专用性资产投资作为一种诱因工具,需要各方面的配套信息。当合作方只能
通过问接的或误差较大的信息来考察对方的行为,刚抵押作为一种关系管理手段
很难奏效,如果不能明晰分辨对方合作以及不合作的行为,则很难采取下~步措
施。因此,抵押策略基于较少信息不对称前提上。
(3)关系规范控制道德风险。Macneil将关系规范定义为一系列用以维持、提
高以及巩固彼此关系的行为。I)wyeretal(1987)指出通过关系规范的采用及标准
的建立,可以为交易伙伴在关系初期设立一个未来的角色基本定位,并且,在关
系发展过程中,若双方公认该规范的公平和合理性,将增进彼此的信任。又有学
第一章道德风险和声誉
者将关系规范定义为如何建立组织间关系的行为描述,并且涉及对未来伙伴关系
预期的信念(Ring和Vande Ven,1992)。Aulakhetal(1996)认为关系规范为一种
关于决策群体行为的预期,可以为伙伴关系提供管理方针。
下面研究假设中选用角色完善、关系维持、冲突协调规范三个维度分析关系
规范。
通常个人和组织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来弥补管理活动的不足。关系
规范提供了结构化的互动模式,帮助组织管理交易关系。通过关系规范的发展,
可以控制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倾向,由这些规范来确保渠道成员的紧密关系,以
及发展长期的关系。
因此,关系规范能够内化组织的价值和增加相互之间的承诺,并提供一个彼
此互动的指南作参考。在连锁系统中,总部需要利用专业化的结构来管理与连锁
店的关系.以内化组织的价值与相互间的承诺,需要为关系伙伴提供一个彼此互
动的指南。关系规范作为关系的管理机制,保证伙伴关系的稳定并进一步加深关
系。
关系式交换通过共同的规范和价值来限制道德风险。第一,有了共同关系维
持规范,双方相信关系能够互惠互利长期发展,从而抑制各种破坏关系的短期道
德风险行为。第二,角色完善使双方清楚理解对角色定位的共同期待,使角色定
位超越了买卖关系,能够共享信息,实现多层次互动、多维度合作,并能够相互
以诚相待,彼此信任。因此,为了保全角色的完善性,双方会限制道德风险行为。
最后,冲突协调规范的共享使渠道成员能够以双方满意的方式解决冲突。
关系规范对于关系锁定下以及不同环境中的各种道德风险行为均有控制作
用。其作用大小取决于连锁伙伴对价值的认同程度。另外,关系规范也能作为向
消费者传递品牌形象的信号。并可以作为一种筛选标准吸引具有相同价值观的潜
在合作对象。
第二节声誉的内涵与特征
二百多年前,亚当·斯密曾经指出,“在所有的国家当中,荷兰,这个最商业
化的国家的守信用程度最高。英格兰要比荷兰差一些,但是比苏格兰要好得多
——原因可归结为自私——这种自私在英格兰人中和荷兰人中都是一样的。交易
第一掌递德风险和声誊
者因为害怕失去声誉(Character),因而会很小心地遵守每一项承诺。当一个
人一天交易20次的话,他就不大可能欺骗别人,因为那样会使他失去更多。当人
们之间的交易很少的时候,我们发现人们就有可能进行欺骗,因为通过欺骗得到
的东西比他们由此受到的损害要多。”(Smith,1763)“在上面的引文中,亚当.斯
密说明了声誉是能够影响道德风险,但是他没有对声誉的含义进行定义,也没有
提供证据来论证声誉能够控制道德风险。
一、声誉的内涵
根据Black’s Law Dictionary(19893,声誉是对一个人或事物的特征或其它
品质的共同或总体评价。根据Howe(1930),Williaa Hazlitt认为声誉存在于个
入的报告之中。尽管Hazlitt指的是个人,但声誉的概念同样适用于公司。一个
公司观察到一个团体的行为i这种行为建立了与这家公司相关联的该团体声誉。
如果这家公司把该团体的行为通报给其它公司,该团体将在这些公司中拥有一个
某种行为方式的声誉。因此,团体通过直接的观察、一般知识或者报告来建立起
声誉。
Arrow(1974)强调了声誉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他认为,声誉是社会系统赖
以运行的主要润滑荆;它非常有效,它省去了很多麻烦,使人们可以对他人的话
给予一定的信赖。声誉及类似的价值观.忠诚、讲真话等等都是商品,他们具有
真正的经济价值,它们提高制度的运行效率,从而使人们能够生产更多的产品或
任何人都重视的东西。
Kreps等人(1982)在有关序贯均衡的著作中将经济主体的声誉描述为一种
“认知”,即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一方参与人对于另一方参与人是某种类型(偏
好或者可行性行为)的概率的一种认知。且这种认知不断地被更新以包含两者问
的重复博弈所传递的信息。
公司在其利益相关者”中拥有声誉,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职员、政府、股东、
坶转引自张维迎:‘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2001年12月20日,
hRp://www.bcelink.com/20021102/1234773.曲蜘c】i
20利益相关者(Smkr..hold盯)是从股东(sharcllold神一词套用而来的.1963年,斯坦福研究院的一些学者受
sharchoMeV”的启发,他们利用“mkcbold茸”衰示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所有人,并给出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墨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同竞
争的日益激烈,从是否影响企业生存”的角度界定利益相关者有一定的局限性.1994年.美田经济学寡
Freeman给出了一个广义的定义.他认为利益相关肴是那些影响企业目括实现戚受企业目标实现过程影响
的任何个人和团体“.该定义嗣发人们思考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髟响,同时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
35
第一章道德风险和声誉
用户和供应商等(Perrow,1961:Drucker,1974;Dowling,1986)。每个利益
相关者有不同的预期,公司满足这些预期的程度决定了该公司的声誉。另外,公
司在其竞争者中也拥有声誉,一家商业公司可以被看成强或弱竞争者。
经济学家通常把声誉当作在特殊的活动或者质量难以观察时的一个传递公
司特征的信号。很多学者的研究集中于把声誉作为一个保护性信号(Kreps和
WiIson.1982:Migrom和Roberts,1982;Clark和Montgomery,1998)。为表达
这方面的声誉,一个商业公司可能表现为一个强硬的防御者,从而威慑其竞争者
(Scherer和Ross,1990)。
从经济学家的观点来说,声誉可能还是一种协作的信号。为使交易过程顺利
进行,商业公司可能希望表现出协作性。为表现出协作性,公司将避免其道德风
险行为。也就是说,表现协作性的努力能够限制公司的道德风险活动。
前面所讨论的集中于声誉的含义,但是理解声誉的构成要素也很重要。在公
司中,这些范围取决于特定要素(Fombrum and Shanley,1990)。公司拥有多
个要素,其中的每个要素对应若不同的声誉含义。这些不同的解释导致不同的结
构和测度。事实上,《财富》的声誉指数就是用的这种方法。‘财富》的声誉调
查是许多声誉结构的集合,它包括:管理质量,产品和服务质量,创新性,长期
投资的价值,财务状况的稳健性,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能力,对社会的责任心,
公司资产运用,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信心。《财富》的声誉
指数要求8000个专家对其产业中的公司评级。‘财富》每年迸彳亍=其调鸯,并且有
5096的回馈率。Fryxell和Wang(1994)运用因素分析法,质疑了评级者是否完全分
辨了调查中测度的结构。Fryxell和Wang(1994)把‘财富》的测度分为两种因素:
~种包括能力和战略手段部分;另一种包括财务部分。能力和战略手段包括管理
质量,产品和服务质量,创新性,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能力,对社会的责任心。
他们认为,答复者把能力和战略手段项目同财务项目在主观上关联到一起,这很
有可能使答复者根据对财务绩效的评估来决定其他评级项。
由于声誉的含义随着公司要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需要一个准确的声誉定
义。本研究的主题是声誉能够控制公司的道德风险,因此声誉的定义需要反映这
一立场。在公司不闯的要素中,公司能拥有一个与其利益相关者遵守协议的声誉。
的内涵,除了影响企业持续生存的投资者、员工、顾客和台作者之外。还将社会滔动团体、社区等实体纳
入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参见肖艳玲、棣福缘:‘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信誉的影响分析,.‘科学学与
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第8期.
36
.一一一.一. 苎二兰兰篓墨堕塑!登
在本文,声誉是指这一特定范围的,一个公司被其利益相关者报告或观察到的遵
守协议的情况.由此我们得出公司声誉的定义:公司声誉是在公司与其利益相关
者的重复博弈中所形成的利益相关者对公司形象的总体主观判断。该定义突出了
如下两个特钲:一是公司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是重复博弈。在一次性博弈中,
公司不会考虑长期性的收益,必然会采取道德风险行为。二是该主观判断是总体
上的,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公司形象的判断是不同的,把这些不同利益相关者形
成的公司形象的主观判断按一定的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就可以得出公司声誉的
值。
具体地说,一个不好的声誉说明公司被其利益相关者认为是完全自私自利
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当前和未来的关系。一个好的声
誉说明公司遵守协议。良好的声誉并不是说该公司是利他主义者,而是在没有欺
诈的情况下最大化其自身利益。在很多情况下,公司的声誉对其能力很重要。因
此,关于公司行为方式的信息传递能够增加或减少公司的声誉。
二、声誉的控制机制
声誉是一种控制不确定环境中道德风险的方法。在~个声誉系统中,公司根
据它掌握的参与人的过去信息来作出决策。同样道理,参与人知道自己过去的行
为将会影响其他公司的判断。如果~个参与人在不确定性情况中发生了道德风险
行为,那么它将会冒破坏其声誉的风险。进一步说,由于公司发生道德风险行为
会破坏其声誉,声誉可以被看成一种具体的投资。
Vanberg(1994)认为声誉是资本。他认为具有某种行为的声誉会提高参与人
的生产效率和能力。进一步来说,花费在声誉上的资本支出像其他资本投瓷一样
取决于环境条件。声誉资本方面的投资意昧着为追求长期收益,需要牺牲短期的
收益。要对声誉资本进行投资,必须要有可预期的未来收入,因此个人和公司如
果只是看重短期利益,那么他们将不会进行声誉资本的投资。Rowe(1989)认为除
非其他参与人把声誉资本投资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否则投资与声誉资本是不理性
的。与物质资产不同的是,声誉资本能够使参与人在一系列交易中获盏。
声誉系统通过依靠参与人的决策和惩罚道德风险的参与人来控制不光彩的
道德风险(Klein and Leffler,1981)。决策的困难和交易的重复性能够决定声
第一章道德风险和声誉
誉系统的有效性(Milgrom and Roberts,1992)。为使声誉系统有效,必须要有
能减轻决策困难的机制。具有一套清楚的和一致的预期是增加声誉系统有效性的
一种途径。如果没有共同的预期,群体就会发现决定合适的行为非常困难。如果
声誉是有效的机制,参与人必须不仅能够共享一系列预期,并且愿意把特定的公
司特征通知其他参与人。
当很多参与人重视由遵守公认的行为或规则所产生的效率和生产力时,这些
参与人希望与那些遵守规则的参与人进行交易。为了强化这种行为,公司将会停
止与那些不遵守规则的参与人交易。一旦某个参与人具有了不遵守既定规则的声
誉,它就会发现重建一个良好的声誉非常困难(Vanberg,1994;Tirole,1996)。
但是,对公司来说,得到一个不守信的公司的声誉信息可能很困难,这是由于违
背规则不容易被那些没有参与特定交易的公司所观察。这就需要参与交易的公司
来通报违背规则的情况。如果参与人认为交易只会在有限的时期存在,就会很少
存在协作(Kreps,1990)。在这里的协作指的是信息共享,因此有限时期的交
易很难产生信息共享。但是,如果交易存在于无限的时期,那么这种交易就会被
看成重复博弈。在这种情况下,参与人就可能会采用信息共享的针锋相对战略”,
因此这会导致“无名氏定理”(Fundenberg and Levine,1991)。通过共享声
誉信息,参与人能够通过威胁公布不好的声誉来劝说其他参与人选择协作。
通过把内部一体化、专用性资产和关系规范与声誉相联合就能够较好地控制
道德风险。在内部一体化情况下,工人的流动性决定了内部的激励机制可能失效,
因为一旦工人选择了道德风险行为,他可能会去另一家公司就业,对他的福利并
没有多大影响。但是在加入声誉机制以后,工人的道德风险行为可能会被其他公
司知晓,道德风险的工人就会发现他很难再找到一份工作。在专用性资产情况下,
一旦一个参与人滥用了相互依赖所产生的的权力,他的这种行为就会被其他参与
人所知道,其他参与人就会在以后的交易中拒绝蹑该道德风险参与人来往。声誉
还能够保护和增强关系规范,拥有共同关系规范的群体接受那些遵守规范的参与
人,排斥那些违背规箍的参与人。尽管声誉在控制道德风险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
作用,但是并不是说仅仅只有声誉就能够完全控制道德风险,声誉必须与其他方
法相结合才能较好地控制道德风险。
24在一个倚单的什锋相对战略中,参与人可以选择相互协作和相互不协作.当参与人都认识到长期的协作
战略产生了比不协作战略更好的收益。他们会发现理性的选择是协作。
38
第一章道德风险和声誊
三、声誉与商誉、信誉、商标的关系
商誉是指企业在转让过程中,由于企业的地理位置、经营方式而形成的其总
体价值大于其分开出售的价值之差额:声誉则是企业的整体性无形资产的价值。
从时间上来看,商誉只存在于某一特定的时间,而声誉则与企业共存,有时甚至
企业已消亡,其声誉还能存在;从价值量来看,商誉是企业的变现价值(包括有
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与其实际价值的差额,而声誉则是企业无形资产的一种整体
性无形资产的价值,一般情况下,企业商誉的价值小于声誉的价值。
信誉是企业行为能力的一种表现,是企业能否履行其诺言的一种标识度。当
一个企业时时都能履行其诺言时,该企业的信誉一定良好。信誉是企业声誉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声誉不仅包括企业对诺言的履行情况.还包括企业对社会公益
事业的参与、对企业员工的关心等良好的行为关系,以及企业声誉中最基本的~
环——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等。
信誉与声誉的异同如下:
第一,信誉是一个过程量,守不守信誉是看你与入交往的过程中,你会不会
为了长远利益放弃眼前利益,你的许若与你的行动是否相符,它在行动中体现出
来。用经济学术语叫流量。而声誉是一个状态量,是企业的商业行为、社会行为、
内部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关系的总和。用经济学术语可称为存量。
第二,声誉与信誉密切相关。有良好的声誉的主体一定具有较高的信誉,一
般来说,良好的信誉为声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好声誉更难保持。但由于声誉是
一个状态量,便于量化、细化管理。一个企业声誉管理做得好,其信誉自然会提
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商标是企业的名片,它是企业所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综合能力体现
的一个标志。一个实物资本雄厚且无形资产拥有量大的企业,其商标的价值就会
较大。但商标价值大的企业其声誉并不一定就高。比如,有些烟草公司的商标价
值很高.但其企业的声誉价值不一定很高。再就是通过广告宣传可以提高企业商
标的价值,但并不能提高企业声誉的价值,因为企业的声誉是其在与其它行为主
体的交往中建立起来的,而不是通过商业炒作及媒体宣传得来的。
综上所述,声誉是一种综合性的无形资产,与商誉、信誉、商标等既有区别
又有密切的联系。
第一章道德风段和声警
四、声誉的特征
(1)声誉具有社会性。声誉的产生单靠行为主体一方面的作用是无法形成的,
在一个鲁滨逊式的世界,无所谓声誉,它是行为主体在与其它行为主体的社会交
往中自然形成的。任何—卟行为主体参与社会活动,就会在与其他行为主体的交
往中获得一定的名声。由于一个行为主体在与不同的行为主体的交往中引起的反
映不一样,由此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形成不同的声誉。因此,一个行为主体的声
誉具有多重性,站在不同的行为主体的角度,同一个主体的声誉具有很大的差异,
而我们研究的只能是同某一行为主体交往的所有行为主体共同的、整体的印象。
所以本文所研究的声誉是某~行为主体的行为能力,行事方式、办事作风等在其
它行为主体头脑中的综合反映。对一个企业来说。其声誉是在其同政府、其它相
关企业及其产品的消费者的交往过程中,这些行为主体所形成的对该企业的一个
总体印象。同时,企业内部员工褶互之阅的行为关系也会对其声誉的形成有重大
影响。
(2)声誉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行为主体的行为能力、行事方式、办事作风等
在其它行为主体头脑中形成的声誉具有相对独立于行为主体、并对行为主体具有
反作用的性质。如一个有着良好声誉的企业,当它犯下某~错误时,起初人们一
般是不相信,再就是表示怀疑,即使确定了错误的真实性也大都会原谅。然而一
个声名狼藉的企业,当它偶然做出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时,人们会对它的动机
表示怀疑,其原因就是该企业以前的不良行为所形成的声誉独立反作用于其本
身。
(3)声誉的作用具有二重性。声誉对行为主体的影响表现为两方萄:好的声
誉有利于行为主体克服困难、超常规发展;不良声誉会阻碍企业发展。比如当企
业面悔一个难得的扩张机遇时,一个有着良好声誉的企业能够从银行贷到急需的
资金,从供货商那里及时赊欠到设备和原材料,从而得以快速发展;而一个没有
良好声誉的企业或有不良声誉的企业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这里特别簧强调
的是:坏的声誉会阻碍行为主体的发展,甚至致行为主体子死地。比如有两家企
业,它们的产品性能、价格以及售后服务都相同,但有一家企业曾有过出售劣质
产品、损害消费者利益且虐待员工的声誉,那么这一家企业的产品就不容易被消
费者接受。当一家企业的产品不被消费者接受时,这—家企业的生命就快结束了。
第一章道德风险和声誊
相反,有良好声誉的哪一家企业的产品会受到消费者青睐,并由此得到大发展。
(4)声誉的形成具有长期性,损毁具有短期性。声誉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
程,要通过行为主体日积月累的努力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声誉。一个企业,可以
通过大量、密集的广告宣传来扩散它的信息、在很短的时阀内提高它的知名度,
但一个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却不一定具有良好的声誉。但通过媒体只能提高公
众对企业的认知度,并不能提高认可度、美誉度。相反,光有高知名度而没有高
美誉度,对企业声誉的形成而言是祸而非福。因为高知名度带来的是高风险。巨
人、三株、秦池、爱多都曾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并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恰恰是
在盛名之下夭折的。2较高的知名度只能说明其他行为主体对该企业的认知度较
高,而声誉是其它行为主体对该企业长期行为的认可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企
业要获得好的声誉,就必须踏碴实实的做好自己的产品,忠实为消费者着想,让
已有的消费者和潜在的消费者对它满意。当然,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也是获得好
声誉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第三节声誉的激励机制
一、道德风险与“囚徒困境”博弈
当用“囚徒困境”博弈来研究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时,
其实隐含着这样的前提,由于非沟通状态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彼此之间没有诚信
约定。如果信息是充分的,并且行为个体之间可以进行无代价地协商,那么任何
~个理性的“经济人”都会很容易地做出选择,并且选择的结果肯定是最优的。
但现实中的个体在合作与竞争之间往往很难做出选择,而且即使做出了选择也不
一定有效率,这是因为个体掌握的信息是不充分的,它无法真正了解对手的行为
倾向。
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个体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或者为了舫止被其他个
体的道德风险行为所利用而导致自身收益的降低,所以理性的选择是拒绝进行合
作行动,转而采取背叛策略,这符合“经济人”的基本假设。但从“囚徒困境”
博弈的结果看,正是单个“经济人”的理性行为导致当事人双方或多方的不经济
22郑文哲、王水嫩:(4-业声誉的概念、特征及培育、维护',‘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41
第一章道德风险和声誉
的结果。这背离了个体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初衷,这意味着相对于一个逻辑上
完全可能的最优结果却是最后双方都受损。从逻辑来看,合作之所以难以产生的
根源在于在“囚徒困境”博弈结构中存在三个难以克服的问题,即:
_即便你不悲采取道德风险行动,但如何让对方相信?
_你如何相信对方?是否需要防范对方的道德风险行动?
一一旦真有办法让对方相信你合作的诚意,那么对方随之就具备了取巧的机
会。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不应把缺少信心去合作与缺乏动机去合作混为一谈。
动机对于合作是关键的,但即使个体的动机并非绝对的利己主义,合作也还是面
临许多障碍。在个体互动交往过程中总是存在风险,这种风险的根源在于是参与
互动的个体间的互动行为,而非客观存在的外部环境。合作不出现并不意味着缺
少与增加共同福利相应的理性动机,只是表明个体对于其他博弈对象是否也会采
取合作行动没有可靠的信息。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道德风险的阴云总是会时时笼罩在互动个体之间,
即便个体不考虑采取道德风险行动,也还需要防范其他个体的道德风险行动。由
于缺少相信其他个体也合作的信心,由此产生害怕自己成为唯一的傻瓜的想法,
就可能出现自己也不愿意去合作的反应,于是,由理性驱动的合作就可能不出现。
在“囚徒困境”博弈中,仅仅出于自卫的考虑,只要第一个人预测第二个游戏者
将选择背叛,就会导致第一个人也这么做。第一个人对第二个人背叛的预测可能
仅仅基于这样的理念,即第二个人会无条件的不合作。但是,更为可悲的是,它
还可能是基于害怕第二个人会不相信自己会合作。
显然,一个理性个体不会甘心于接受这个劣等的结果,那就必须诊断出闯题
的症结并力求突破。从上述分析看,合作的实质其实是一个交流问题:即使个体
有非常充分的动机想合作,他们仍需要彼此相信对方的动机的可靠性。这就不仅
需要在合作前信任他人,而且需要相信自己是被人信任的。所以,在复杂的经济
体系中,如果要发生合作行为,个体间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信任。信任的作用就
在于彼此相信对方行为的明确性和可靠性。在“囚徒困境”博弈中,如果彼此能
确定对方会在博弈中采取合作行动,而不是采取道德风险行为,则双方都会主动
地采取合作策略。
第一章道{lt.1z.瑜和声誉
二、声誉机制作用的条件:假定前提
为了探讨这种可自我执行机制也即声誉机制起作用的条件,笔者借助现代信
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有关成果,试图构建一个简单的一次性静态博弈和多重动态
博弈模型来说明。所有这些模型都有着共同的理论前提条件,那就是:
前提一、人的行为假设。缔约双方或多方都以追求自己的利益(或效用)最
大化为目的;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即有限理性: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
前提二、产权明晰。交易双方对自己财产的所有权、支配权等一系列权力是
清楚的,如果在一个模糊产权归属下,人们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不存在的。
前提三、缔约自由。人们之间进行交换、合作是自愿的、平等的。人们有进
入或退出缔约的自由。
三、声誉机制:模型的建立
(一)静态博弈—一次性合作的声誉机制
假定存在着签订契约关系的双方甲、乙,二者只进行一次交易。在合作过程
中,他们可以采取的策略都相同——履约或违约,即守信或违信。如果双方都守
信,则合作成功,各自得到收益或效用为5;如果一方守信,另一方违信,则守
信方得益为一3,违信方得益为7,这样的结局为(-3,7)或者(7,-3),因为
存在己方对另一方利益的侵占而使得合作缺乏效率,这样的合作关系也是不稳定
的.按照博弈论的说法这样的结果是一个非纳什均衡,如果双方都违信则合作不
可能产生,双方得益均为0。用博弈得益矩阵表示如下:


守信q 不守信1.q
守信P (5, 5) (_3, 7)
不守信1-p (7,_3) (o,0)
由于是一次性静态博弈,甲、乙双方采取行动——守信或违信是同时进行的,
彼此独立的。但是,到底采取什么行动取决于彼此对对方的熟悉程度,也卸对对
方的声誉的估计如何。如果声誉度高,则守信的概率就越大。因此,我们假定甲、
乙各自守信的概率为P、q。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甲、乙都希望对方守信,即得到
第一章道德风险和声誉
(5,5)这样的纳什均衡的“双赢”结局。要想取得“双赢”,必然要求甲、乙
都采用守信的行动。而采用守信行动的一个经济原则是,我采用守信所获得收益
至少要大于对方采取违信行为所获得的收益。否则,我也会采用违信行动。根据
这一原则,我们从上面的得益矩阵可以算出;
甲守信的期望得益: Eu。=5pq一3p(卜q)=Spq一3p,
乙违信的期望得益: Eu:=7pq,
则甲守信的条件就是:Eu。≥Eu。。,EP8pq--3P一>TPq,所以q≥3;
同理,乙守信的条件是:p≥3。
由于p≥O, q≤1,这一结论告诉我们,在一次性交易中,要使合作成功,
协议能够被声誉机制自我执行,对双方的声誉度要求特别高。
从得益矩阵,我们还可以推论出这样的结论。为了防止机会主义如(7,一3)
或(-3,7)这样的结果出现,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在现实的经济生活
中,这样的纠正措施是存在的。为了增大违约方的违约成本需要对违约方所获得
的收益中加上一个惩罚条款(6)。这个惩罚条款可以由双方写进契约中,也可
以由第三方来监督执行,加入惩罚条款后,合作的均衡条款变为:Eu,≥Eu:芈5即
8pq--3P一>7Pq枣6,6≥p(3-q)。
这个就是对声誉遭受损害的补偿或者叫做对声誉投资而获得的租金价值。
(--)多重动态博奔——长期合作的声誉机制
现实经济中,除了一次性合作大量存在之外,人们为追求长期利益常常维系
着某种固定合作关系,彼此之间的交往次数不止一次,而是多次重复地进行。这
种多次重复的合作关系,相当于签订一份长期的舍约。长期合约得以自我执行,
仍然依赖于彼此双方对声誉的重视。
假定在某个时刻T,由于某种自然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或是一方自愿退出合作,
合作关系就此结束。采取“逆向推导”法,我们知道,在T的前一个时刻T—l,
后行动者的最佳策略是违信欺骗,在完全信息假定条件下,现行动者知道后行动
者的这一策略,那么他在时刻T—l的前一个时刻T一2的最佳策略也是违信欺骗直
到合作关系的开始时刻t,博弈的均衡结果是双方都违信欺骗,最后的结局是含
作不可能出现。
如果时间足够长(或者交易次数无穷多),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刻是台约中止
的时间。那么为追求长期利益,合作双方都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可以被对方观察
第一章道德风险和声誉
到的。如果自己选择违信,那么对方就会采取惩罚性措施,要么中止合约,不再
与之合作:要么诉诸法律,请求第三方强制力量进行裁决。因此,先行者采取守
信策略,后行动者也会守信。如果后行动者确实守信,那么双方合作愉快,彼此
得益,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合作。如果后行动者观察到行动者守信,认为有机可
乘,采取道德风险行为,实施违信欺骗,那么,先行动者也会采取“报复措施”,
合作也就此中断。这样的博弈还可以继续下去,形成了~个所谓的完全信息但不
完美的动态博弈过程。
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之间的长期合作是可以自我执行的。这种自我执行的
声誉机制就是双方守信。而双方守信的条件是什么呢?也即多次重复动态博弈要
出现(守信,守信)这样的。双赢”均衡结果,要依赖什么条件呢?
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定每一次守信所获得收益均为a,每次守信而付出的
成本为c。,违信的成本为co。那么进行r1次合作而守信的期望利润的现值为
(a-c1)+以口一c1)+万2(口一c1)+···+万”(口一c1)=Σ占‘(口一c1)其中为6时间折
扣。如果一方违信,则他只能得到当期的利润为a—c。为了使守信成为长期行为,
则长期利益必须大于短期利益。
即Σ占‘(a-c1)≥口一c。(1)
如果时间T足够长,则n趋于无穷大,博弈可以无限次重复。
上式可表示为:孚萼≥口一co (2)
l—D
重新整理得到:口≥生善(c。一c。)+q (3)
上式中高出成本的部分!善(cl一气),就是对声誉投资所得到的回报。
在某些交易中,合作双方是否守信并非易于观察。饲如购买密封的罐装食品
时,人们并不知道食品质量的优劣,也许要经过多次才会确认其质量的好坏。为
此。我们有必要对上述模型作出一个小小的修正,将完全信息改为不完全信息。
即先行动者欺骗行为被后行动者观察到的概率为1一p,则前面的式于(1)嵌入13
后,褥到守信的期望剥润的现值为Σ(国)‘(口一毛),合作均衡的条件为
第一章道德风险和声誉
口≥华@。-co)+cl。∞
四、声誉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从上述理论模型中,我们知道,合作得以出现,声誉是基础。而声誉机制在
促进合作的过程中,常常依赖于如下几个重要的条件。
第一、产权明晰。产权,表现为人对财产的行为权利,包括所有、控制、使
用、支配等一组“权力束”。这种权力关系的本质是一种收益权,体现的是人与
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对私人产权的强制认可,即产权制度的法律规定被大卫·休
漠视为资本主义社会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制度。声誉是以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换为
条件,交换是人类台作的一种间接形式,交换可以互通有无。人们之间进行交换
的不是别的,而是交换各自拥有的对特定物的产权(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合作得以长期顺利进行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求合
作博弈尽可能的重复,合约的期限尽可能长久,或者说,交易关系必须有足够高
的概率持续下去。合作双方都必须拥有足够的耐心,一个人越有耐心,就越有积
极性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也就越有积极性建立自己的声誉。一个只重眼前利益而
不考虑长远的人是不值得信赖的。而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追
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因此产权是声誉机制的重要基础。
明晰的产权提供了人们追求长远利益的动力,只有追求长远利益的人才会讲求信
誉。产权不清,人们就无需对自己的道德风险行为承担责任,也不可能从守信行
为中获利,自然就没有必要讲信誉。
第二、信息充分。时间或空间的分离是声誉机制发生的另一个重要特征。现
代市场经济中,交易的范围相当宽广,从熟人到陌生人,从国内到国外,交易常
常不是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买与卖、借与贷等经常有时间、空间上的分
离.只有相互之间提供声誉才能使交易顺利完成。这就要求合作双方的声誉信息
足够公开,任何一方的违信行为都能被及时观察到。声誉信息越公开,违信行为
的机会就越少,合作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反之,声誉信息越隐蔽,声誉机制的建
立就越困难,合作就越难以出现。“一个高效率的信息传递系统对声誉机制的建
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个信息流动缓慢的社会,一定是~个声誉贫乏的社
”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三联书店,2001年,第9页.
46
第一章道蕾风险和声誊
会。”“
第三、惩罚机制妥健全。必须对违信行为予以足够严厉的惩罚措旎,惩罚是
任何制度规则得以执行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严厉的惩罚(包括外在的和内在的)
对声誉机制发挥作用必不可少。合作契约能够得以自我执行的一个重要条件,就
是合作双方都知道要使对方知道自己实施的惩罚是可信的。如果惩罚是不可信
的,尽管可以白纸黑字地写在契约上,但是对于道德风险者来说是没有用的。
第四节声誉制度概述25
一、声誉制度的含义
声誉制度(the reputation institutions)是介于单纯建立在重复关系之上,
依赖博弈双方自我实施的声誉(reputation)和以国家强制力为实旌保障的国家
司法系统之间,或者依靠社会规范(social none),或者依靠缺乏强制力的私人
司法系统(the private adjudication system)来组织实施的围绕合约执行而展
开的有关社会成员商业行为的信息纸漏、纷争的仲裁、欺诈行为的惩罚等活动的
规则和程序的总称。包括法商(the law Merchant)、香槟交易会(the Champagne
fairs)等在内的声誉制度对促进中世纪欧洲贸易和经济的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世纪欧洲声誉制度的组织形式重新成为经济学家关
注的热点。与以往的研究方法不同,以Milgrom,North,Weingast,Kein,Greif,
Kandori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吸收了现代博弈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形成了有关声誉制度研究的丰富文献。
二、声誉制度的实施机制
由于社会中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存在,现实中大量的重要交易并不是经常发
生。通常的情形是,个体不断地改变交易伙伴:对于欺诈行为,不是由受害者本
人而是由社会中的其他成员进行惩罚。这就构成了声誉制度文献中的“社会实施”
(communi ty enforcement)机制。
社会实施机制或者依靠社会规范,或者依靠缺乏强制力的私人司法系统。因
纠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经济研究,,2002年第l期.
25本节主要参考了郑志刚的‘声誉制度理论及其实践评速’(见‘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5期)
47
第一章j苴蠹风硷和声誉
此,对于社会实施机制,作为规范合约执行的声誉制度的形成和完善成为其存在
的基础。它有赖于社会中每个自利成员有激励对社会规范和私人司法判决的遵
守。这里的社会规范指的是对一个社会中合意行为以及相应惩罚规则的规定。对
于一个有效的社会实施机制,不仅偏离合意行为的人将受到惩罚,而且那些没有
惩罚该受到惩罚的人同样将遭受惩罚。
Kandori(1992)认为,如果欺诈行为存在传染过程(acontagious process of
defection),则社会规范将支持合作行为的出现;特别是,在存在诚实加工信息
的机制和制度的假设下,Kandori指出了对于任何人口规模和搭配规则都能明确
定义序惯均衡所对应的简单战略空间。从而证明了对于存在诚实信息加工机制的
社会,即使信息加工机制本身不具有强制力,也将导致社会有效交易出现的重要
结论。Kandori的研究说明,尽管在一个社会中不同成员的交易次数十分有限,
但如果存在信息传播机制能够及时将威员中的欺诈行为传达给相关的成员,并由
他们(不一定是受害者本人)对散诈者实施惩罚,同样可以促使每个成员有激励维
持诚实的声誉。对欺诈者进行惩罚的激励显然来自子自利的成员对可能因没有惩
罚应该受到惩罚的成员而自身受到社会规范惩罚的恐惧。现实中,声誉、会员制、
社会地位和信用卡等都成为传达信息的重要机制说明了上述假设的合理性。从而
Kandori的工作为现实中存在大量的有效交易提供了有力的解释.同时,Kandori
把重复博弈的无名氏定理推广到搭配博弈的情形,也为合理解释中世纪欧洲出现
的各种声誉组织形式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和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实施声誉制度的组织形式和作用方式
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不同的时代曾出现过多种各具特色的声誉制度组织形
式。这些制度组织形式对于社会实旅机制的有效运作发挥了根本性作用。它们成
为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研究声誉制度发展和演变的珍贵资料(Milgroin,North
和Weingast,1990,Grief,Mi]grom栅eingast,1994和Greif等,】993),并构成今
天理解市场经济中至关重要的声誉机制的形成和维护的基础。这些声誉组织包括
法商(the Law Merchant),香槟交易会(the Champagne fairs)等声誉制度组织
形式。这是由于它们对欧洲贸易的扩大、经济的繁荣,乃至国家强制实施机构的
最终形成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

第一章道德风险和声誉
l、中世纪的法商。不同于国家颁布和强制实施的商法体系,法商是在中世
纪早期的欧洲,由商人自发形成的私人法典(the private code of laws)。它由
当地官员或商人作为裁判者,用来规范争议判决活动。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它
对于扩大欧洲的贸易和促进欧洲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法商所规范
的听证会裁判者对于判决的执行仅具有有限的权力。例如,即使当事人没有履约,
法商无法做出物资惩罚和没收财物的决定。那么,既然作为菲正式声誉制度安排,
法商缺乏强制力,它在维护声誉上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Milgrom,North和Weingast(m90)认为,如果交易团体的成员能够对每个人
过去的行为有所了解。则即使在团体中个体独自的交易很少,可转移的诚实声誉
将构成诚实行为的限制。这与Kandori(1992)所给出的正式模型的结论完全一
致。私人判决系统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在适当的环境把足够多的信息传达给适当的
人,使声誉机制有效地运作,从而最终促成争议的解决。法商作为声誉制度的~
种组织形式,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是通过排斥行为(ostracism)来实现维护声
誉的目的。对于那些没有遵守判决的商人将永远不再有与团体中的其他商人进行
交易的机会。
2、香槟交易会。12和13世纪的香槟交易会是现代期货市场的雏形,它对于
当时贸易的扩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香槟交易会上,商人通常只带来拟交易商品
的样品,交易双方就同质商品的交货时间和地点以及付款方式达成协议。遭受欺
骗的一方可以向类似法商的私人司法系统进行起诉。与法商的实施方式相类似,
通常,香槟交易会的声誉同样依靠交易会成员对具有欺诈行为的商人的排斥行
为。由于交易会严格地控制成员的进人和退出,香槟交易会在12世纪末和13世纪
上半时成为西方世界国际商业活动的中心(Verlinden,1963)。
3、注册系统。注册系统(the system of notaries)是用来登记合约以及相
关责任和义务的各种账册的统称。通常,在诸如学徒关系、土地的转让和合伙制
等长期合约关系中较多使用注册系统。注册系统的发展表明在一些地区仅仅通过
口头表诉已不足维持诚实行为,必须转而依赖尽管不具有强制力的第三方,来促
使诚实交易的发生。
4、其他的声誉制度组织形式。Grief,Milgrom和Weingast(1994)在重复博
弈的分析框架下,揭示了北欧中世纪晚期的商会(the merchant guiids)组织对
保障在不同贸易中心外来商人的安全性方面所具有的显著作用:Greif(1993)
49
第一章道德风险和声誉
则发现1 l世纪马哥里布商人团体(the Maghribi traders’coalitions)的存在大
大缓解了由于雇用海外个体所产生的代理问题。
总结上述各种声誉制度的作用方式,可以看到,作为非正式的合约实施制度,
它们具有以下的共同特征:
第一,是否存在信息传播渠道构成声誉制度与建立在重复关系上的声誉显著
的不同之处。对于完全信息的环境,声誉制度通常是不必要的。这是因为分散执
行机制(声誉)已足以避免交易一方偏离行为的发生。然而,对于信息不完全的环
境,如果一个商人无法了解交易伙伴以往的历史,分散的执行机制将崩溃,因此
需要通过建立某种声誉制度来收集信息,从而使声誉制度重新发挥作用。从这种
意义上讲,各种声誉皋9度发挥作用的核心是建立有关欺诈行为的信息传播机制。
它同时成为社会规范得以存在的基础和社会实施机制作用的前提。
第二,声誉制度的良好运作依赖一定的规模和范围经济。按照Milgrom.
North和Weingast,在一个社会中,即使交易的双方见面很少,~个团体中每个
人的声誉作为整体,仍然可能构成对每一位成员从事诚实行为的限制;要想使声
誉制度发挥作用,通常需要足够多的交易者的参与和足够多的交易的发生。因而
声誉制度的运作依赖一定的规模和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ale and SCOpe)。
以香槟交易会为例,试图与香槟交易会展开竞争的小型交易会必须采取措箍来防
范那些在小的交易会上通过欺诈获利,然后转往香槟交易会以继续获得交易机会
的商人。这是由于香槟交易会具有较大的规模和范围,与其他小型的交易会相比,
维护在香槟交易会的诚实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建立在自利行为基础上的社会成员对社会规范的遵守是声誉制度发挥
作用的关键。背离社会合意行为应该遭受惩罚;没有惩罚应该惩罚的人同样应该
受到惩罚。只有这样,作为声誉制度基础的社会规范才能得以维持。而对社会规
范的遵守显然依赖于对信息的掌握程度。如果不掌握足够的信息。既谈不到对具
有欺诈行为的商人进行惩罚,对没有惩罚应该惩罚的商人进行相应的惩罚更是无
从谈起。
第四,声誉制度对声誉的维护是通过把对个人有价值的服务与对社会有价值
的服务捆绑(bundling)在一起实现的。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有勋予社会
利益的实现。例如,按照法商规定,一个商人不能使用法商系统来解决争端,除
非他提供相应的资料,并提出请求。即使实际的争端没有发生,对商人提供资料
第一章道德风险和声誊
的规定提供给判决者一个向所提供的服务收费的机会;对于香槟交易会,交易双
方可阱指定双方信赖的判决者。在判决者对交易过程进行记录后,由交易双方分
别向判决者支付相应的费用。
第五,排斥行为在维护声誉制度所做出判决的可信度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体现了团体力量的存在和社会规范在约束社会成员行为的作用方式。对于一个
遭到团体捧斥的商入将永远失去与团体成员进行交易的机会。这一巨大的威胁使
团体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激励去惩罚具有欺诈行为以及没有对应该惩罚的成员进
行惩罚的成员。
第六,介于自我实施的声誉和以国家强制力为实施保障的国家司法系统之间
的声誉制度,特别是私人司法系统决不是声誉的替代,而是通过促进诚实交易使
声誉更为有效的手段,无论是声誉制度还是声誉本身,离开对方都无法成为有效
的实施机制。它们是共同促使诚实行为发生的统一系统中互相补充的部分。
最后,在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多种声誉制度,无论是法商还是香槟交易会都
最终为国家正式的合约实施系统所取代。尽管正式的司法系统远比非正式的声誉
制度复杂,但从本质而言,它是日渐扩大的贸易范围的自然结果,它体现了交易
费用的节约。当一个国家所控制地理区域日渐扩大,以往由私人司法系统维持的
声誉制度改由国家强制机构实施将由于惩罚可信度的增强(如可以剥夺一个拒绝
向判决机构付费的商人的产权等),而可能导致交易费用的降低。因此,国家台
约实施系统的建立不是由于它提供了~种新的执行合约的手段,而是由于它降低
了管理贸易的交易费用。由此可见,法制建设在市场经济的建设和维护上发挥着
基础性作用。
第二章银行的道镍风险与银行声誉
第二章银行的道德风险与银行声誉
第一节银行危机与道德风险
一、银行危机的破坏性
作为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金融中介,银行在现代经济中不仅充当信用中介和
支付中介,而且还发挥着信用创造和监督功能,从而保证一个社会经济的正常运
转。尽管银行产品不是纯粹的公共产品,但银行又确实是~个“准公共机构”,
其提供的诸如集中金融资源、支付结算等服务项目,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从
这个角度来说,银行发生危机,将有可能成为公共危机,产生很强的负外部效应,
熬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将会受到破坏。
首先,单个的银行危机可能迅速演变为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现代金融业的
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各个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度和依存度特别高。一个显著的例子
就是银行间的同业拆借、清算、票据贴现和再贴现、金融债券发行和认购、信用
形式、金融工具的签发使用以及其他联行业务等等,都是在多家金融机构之间进
行的。金融机构之间存在密切而复杂的债权债务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某个
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价格发生贬损以致其不能保证正常的流动性头寸,则单个或
局部的金融困难往往会通过现代的支付清算系统、金融市场、存款人的行为等各
种渠道广泛传播。比如,基于营业曰结束时的多边差额支付清算系统,把所有的
银行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相互交织的债权债务网络,如果某家银行机构出现流动
性不足的状况,或者在汇市或股市发生资产贬损而出现支付困难,哪怕是极其微
小的支付困难,都可能会牵~发而动全身,使整个支付清算系统无法正常运转,
酿成全面的流动性危机。面在现代金融中,这种危机将更加突出。不断的金融刨
新使金融机构之间形成远比过去复杂舶债权债务关系链条,金融全球化、电子化
能使这种危机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以更快速度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由于信息不对
称,存款人难以像对其他产业那样根据公开信息来判断某个金融机构的清偿能力
强弱,由于无法分辨好银行与坏银行,债权人会将某一个银行的支付困难视为与
第二章慑行的道镥风险与韫行声誊
之业务类似的其他银行机构发生困难的信号。为了尽量保全自己的资产,存款人
都会参与挤兑,这样危机将很快演变成全局性的金融动荡。1983年8月7日下午,
万国宝通银行在香港的27问分行中有9间分行受到储户挤兑,次El仍继续不断,
直到8月9日才开始恢复正常。而就在8月9日这天,香港的第二发钞银行标准渣打
银行,竟然也发生挤提,并持续了两天。在最严重时,几闻分行的现金己被提尽,
到8月lO日晚,挤提才告一段落。
其次,银行危机将有可能导致整个银行体系的崩溃.金融体系内的各银行之
间紧密依存的信用链,使得少数银行的破产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严重影响
其他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社会公众可能会对整个银行系统失去信心从而引发大规
模的银行挤兑,产生银行恐慌。大规模的存款挤兑引起银行恐慌会使所有银行陷
入流动性危机,引发银行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更多的银行破产。而大批的
银行破产将会严重破坏整个银行体系的社会存在基础,可能导致整个银行体系的
崩溃.有人曾遵过模拟实验进行测算,并从1930—1933年的美国银行恐慌中得到
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一家银行机构参与者暂时丧失支付能力时,将最终导致其
他近一半银行机构参与者丧失支付能力。4这就是说,如果两家规模大小差不多
的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就有可能导致整个银行体系的瓦解。
第三,银行危机将使信用创造机制遭受严重破坏。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功能
就是信用创造,现代银行体系之间的相互依存形成了单个银行无法完成的存款货
币创造机制,但这个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却受到超额准备金、现金漏损率等的影响。
危机期间,银行需要更多的现金准备以增强流动性。存款人的流动性需求增加,
将会减缓货币的流通速度,从而使货币供给量相对不足。如果考虑现金漏损,则
问题会更加突出。所谓现金漏损,就是指客户从银行提取现金从而使一部分现金
流出银行系统的现象。当出现现金漏损时,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将会减少,亦
即银行由吸收存款而扩大贷款的资金相应减少,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会被削
弱。现金漏损率越高,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越弱。银行存款挤提就是一种现金漏
损,挤提越严重,现金漏损越大。银行体系大规模的现金漏损,将直接削弱商业
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由于货币乘数的作用,这种创造能力的减弱将会引起多倍
的货币与信用紧缩,影响正常的经济活动。而且,由于商业银行在大规模的挤兑
风谶中大批倒闭,银行信用创造机制的正常运行环境将受到直接破坏,从而无法
26阙方平:‘有问愿银行处置制度安排研究) 中田金融出敝社,2001年。第26页.
53
第二章韫行的道德风险与韫行声誉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推动力。
此外,银行危机的爆发损害了银行系统配置资金的能力,使银行和企业的融
资成本增加。为了支付到期债务,危机银行会以高利率筹措资金,银行资金来源
成本提高,这就会导致贷款利率上升,使企业的融资成本不断增加,而贷款的高
利率一方面会打击投资活动,使那些在正常条件下仍有偿付能力的借款人破产,
另一方面又会加重逆向选择,导致高风险的借款人增加,使银行变得更加脆弱。
总之,银行危机会损害经济效率,引起企业破产增加、产出水平下降、失业人数
增多,进而使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增长受到挫折。有研究表明,每次银行危机导致
的产出损失累计达n.5%以上,实体经济平均要花3年多一点的时间才能恢复增
长趋势”。
从国内外的实际案例也可以看到银行危机的巨大危害性。银行危机以及由银
行危机引发的全面的金融危机绘经济带来的诸如银行倒闭、企业破产、职工失业、
外汇储备损失、财政赤字、国内生产总值下降等损害触目惊心。日本在1992-1998
年间、韩国和印尼在1997-2000年间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分别达到
该国年GDP的21.5%,14.7%和55%。智利1983年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超过年GDP的
30%。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最终酿成了以债市关闭、股市停滞、卢布暴跌、
核心银行瓦解为特征的金融银行体系全面崩溃,银行体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
击。2001年的阿根廷金融危机令阿根廷的银行业遭受了没顶之灾:所有的银行均
出现严重亏损.外资银行亏损更为严重;各商业银行注册资本由于比索的大幅度
贬值而严重缩水;存款大量流失,银行支付能力持续下降,到2002年5月初,已
有3家银行宣布陷入支付危机。不仅如此,阿根廷金融危机对拉美国家对外投资
和吸引外资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阿根廷货币贬值后,外国企业在阿根廷的
投资己蒙受重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仅西班牙企业在阿根廷的投资损失就在数
十亿美元左右。拉美企业在阿根廷的投资不仅帐面资产直接缩水,而且导致生产
和市场需求急剧萎缩,投资回报率也大幅下降。根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公布的统
计材料,2001年拉美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额为582.78亿美元,同2000年相比
下降-/'10.1%,其中巴西和阿根廷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额为191亿美元和35亿美
元,分剐比2000年下降9"37.7%和67%。一九九七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不仅造成印
尼政治动荡、政党更替,而且导致印尼整个社会的不稳定和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
耵苏闻华:‘银行危机论),中胃金融出版社,2000年。第154页。
54
第二霉馈行明道穰风险与铤行芦誊
井由此引发族群、宗教和社会团体之间的冲突,让社会不少贫穷的人重新回到贫
困线之下,造成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
我国恩平金融风波给当地经济造成的恶劣影晴也是灾难性的8。农业银行恩
平支行自1998年起停止吸储,停办一切省辖业务往来;20家城乡信用社1998年12
月起全部关闭,交广东发展银行托管清算;建行恩平支行被关闭,只设办事处不
开展金融业务;1997年前,全市辖内金融网点267个,至2002年仅剩下40多个,
有些镇已没有金融网点。受金融风险直接影响,至2001年5月,四年间恩平市国
企得到的商业银行贷款几乎为零,大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
二、银行危机的道德风险假说
l、该假说提出的背景
第一代和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4可以很好地解释历史上的一些案例。如第一
代模型对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发生的拉美货币危机及墨西哥金融危机具有
很好说服力。第二代危机模型可以成功地解释了1992-1993年欧洲的货币危机。
但是第一代和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难以令人信服地解释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的成因。从危机前东南亚各国的情况来看,危机爆发前具有一些有别于以前经受
货币冲击国家的特点:第一,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国内状况良好,财政基本收支平
衡,除泰国外,东南亚“四小虎”中的其他国家经常顼目赤字并不大,通货膨胀
率很低。第二,1996年,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确实放慢,但并没有出现1992
年英置所面临的就业与汇率的政策两难局面。第三,资本价格,特剐是股票和地
产价格,在危机爆发前就已经持续地下降,泡沫呈现破灭迹象。这意味着,东南
亚危机的背后一定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一些学者也不断尝试提出新的理论,
建立所谓“第三代模型”的努力一直在继续,其中道德风险假说就其中之一。
2、道德风险假说
道德风险假说认为亚洲金融危机的核心问题在银行部门,也就是存在“过度
借贷综合症”或是道德风险借贷。持这种观点的模型认为明晰的政府担保使银行
28剑锋:‘惊动共和嗣总理的离息揽储案’.‘金融经济,,2000年第6期。
29第一代货币模型是指“基本面假说”,认为蟹币危机主要与经济的基本面恶化有关;第二代货币模型是
揩预期。自我实现”假说,认为费币危机并不是主要与经济的基本面有关,面是由投机者突发性的预期变
化所导致的结果.具体解释参见:姜建强、壬爱民:‘货币j芑机:一个理论文献评析).‘世界经济文汇,,
2002年第4期.
55
第二章龊行的道德风险与银行声誉
致力于道德风险借贷,这样这些国家的预算政策就会变得不可靠,因为政府支出
迟早会出现短缺的情况。在众多将皿洲金融危机归结于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的经
济学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将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各国
的财政状况、资产价格以及危机扩散的途径等方面的情况,与以往金融危机的表
现形式进行了一些比较后,得出结论:道德问题使得这些国家的高风险投资过度,
从而形成资产价格泡沫,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汇率体系的瓦解只是亚洲金
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后果而己。克鲁格曼认为由政府免费提供的保险可能是旺洲国
家发生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他认为在金融中介具有免费保险且又监管不严
的情况下,金融中介机构具有很强的扩张倾向而很少考虑投资项目的贷款风险。
在国内机构无法从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情况下,国内投资需求过度只会造成国内
剥率上升,而不至于引发投资过度。但如果资本项目放开,国内的金融中介机构
可以在世界资本市场自由融资,那么由政府保险引发的道德风险就可能导致经济
的过度投资。
研究者普遍注意到,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银行体系起着某种关键性的作
用。据此,麦金农、皮尔(Mckinnon和Pnl,1996)和克鲁格曼(1998)认为,金融
中介机构恶性膨胀导致了经济泡沫,泡沫的崩溃导致危机发生,而导致膨胀的体
制因素,主要是道德风险.由于新兴市场国家普遍有在政府对借款提供隐含担保
的现象,政府官员与各种金融活动有千丝万缕的裙带关系,如普遍存在的不健康
的政府、特殊的银企关系、苏哈托等家族企业、韩国大型企业融资方式等,使金
融机构毫无顾忌地大量举债,产生了过度贷款综合症。尤其是随着私人国际资本
市场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国家取消了对资本帐户的限制,导致国内银行从国际市
场借入过度的资金。私人瓷本市场通常易犯错误,往往没有对基本经济要素给予
足够的注意。因此将借入的资金投入国内的投机性项目或用于消费信贷。金融过
度即金融机构过量的风险贷款产生膨胀,它不是商品价格而是资产价格的膨胀,
只要整个链条没有崩溃,这~过程将得到维持并不断循环,风险贷款的增加推动
了风险资产价格的上升,使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看起来比实际上要好得多,经
济泡沫由此而生,且日益严重。然而,金融泡沫脱离实体经济的膨胀不可能永远
持续下去,当某种外来扰动因素出现时,金融泡沫就会突然破灭,并通过支付链
条传导到整个金融体系.此时,整个过程将按照相反的机制运行:资产价格急剧
下降,金融机构的大量风险贷款几乎立刻变成巨额不良贷款。当危机发生到一定
第二掌镰行的道德风险与韫行声誉
程度,政府可能被追撤除其隐含的担保,使得金融机构再融资的能力进一步下降,
致使一些金融机构破产并停止运营,并促使资产价格进一步下降这神恶性循环便
是金融危机。
克鲁格曼(1998)用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了银行的道德风险在形成不良资产
中的作用机制”。该模型在资本供给完全无弹性的情况下,金融中介机构的投资
过度行为是如何引起价格的飞涨,从而产生泡沫经济的。由于土地的供给是完全
无弹性的,所以假定经济中唯一可行的资产投资方式是投资土地(这种假设尤其
符合东亚国家投资于房地产的热潮),而且仍然假定金融中介机构本身并没有任
何自有资产(土地),故而不会因投资失误而承担任何损失。另外,假设由政府担
保的金融机构非常多,它们之间相互竞争,从而任何一家由政府担保的金融机构
都不可能获锝正的预期经济剥润。因而最终这一国家内的资产价格将上于}到他所
有可能实现的价值中最大的那个值,即克鲁格曼所说的盘损值(Pangloss
Value)。
克鲁格曼首先建立了一个两期模型。在该模型中,假定投资者在第一期以竟
价的方式投资土地并获得土地所有权后,在第二期可获得土地的资金收益。为了
分析简便起见,仍假定利率为零。现在假定土地在第二期的租金为100万美元的
概率为2/3,为25万美元的概率为1/3,由于一个风险中性的投资者在第一期愿意
支付的土地价格为第二期土地租金的期望值(由于模型假设经济只持续两期,故
土地在第二期结束时没人愿意购买,其在第二期末的价值为零。),因而他愿意
支付的土地价格为50*(100"I/3+25"2/3)万美元。但对于由政府担保的金融中
介机构来说,由于它不必为投资失误承担任何损失,因此只要土地价格低于100
万美元,他就有利可图。由于此处假定这样的金融机构有许多,因此土地的价格
势必抬到它的盘损值100万美元,这多出来的50万美元作为一种资产泡沫,成为
银行的潜在不良资产。
接着克鲁格曼把模型扩展到三期。前两期的结构与前面相同,第3期的租金
也是100万美元的概率为1/2,25万美元的概率为2/3,而且第3期租金与第2期不
存在相关性。在利率为零的情况下,一个风险中性的投资者愿意在第1期支付100
万美元购买土地,它等于第2期的预期租金50万美元加上土地在第2期的预期转手
价,后者又是由第3期的预期租金约定的,也是50万美元。在政府担保的情况下,
加龚关;‘现代经济学前沿丛书——国际金融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第205.216页.
S7
第二章银行的道德风险与镁行声誉
银行会采取风险偏好型的行为,他们将会把土地在第2期的价格抬高至U100万美
元,相应地该土地在期初的价格就会被抬至U200万美元,这样出现1000,6的泡沫资
产。以上数据关系见表2—1:
表2一I道德风险与资产价格萌漶窖无风险投资风险投资
第二期土地期望值I 50 lOO
第二期土地期望值II 50 loo
土地第一期的价格O+皿) 100 200
可以推论,随着时期的增加,泡沫的量也越来越大。但泡沫总有破灭的时候,
一旦泡沫破裂,泡沫资产便会形成不良资产累积在银行体系中。值得注意的是,
通过政府的隐含担保及政治家们的裙带关系而产生的过度借款和过度投资,通常
是隐蔽地发生的,因此,尽管导致危机的因素早已产生并在逐步积累,宏观经济
的运行仍有可能表现得十分稳健。事实上,这些都只是假象,因为,从经济上分
析,隐含的政府担保实际上可视为一种隐蔽的政府预算赤字,因此,银行的负债
实际上代表着政府的债务(Corsetti,Pesenti和Roubini,1998)。根据这种观
点,预算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健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在这种表面现象背后,政
府实际上正在从事着风险极高且不可持续的赤字支出.过量的外债使本国的金融
系统变得极其脆弱,一旦遭受攻击或资本流向发生逆转,银行系统的崩溃和经济
衰退就难以避免。
三、委托—代理理论对银行道德风险的解释
经济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交易中有
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另一方称为委托人。简单地说,知情者是代理人,
另一方称为委托人。这样的定义背后隐含的假定是,知情者的私人信息(行动或
知识)影响不知情者的利益,或者说,不知情者不得不为知情者的行为承担风险
“。委托一代理理论试图模型化如下一类的问题:一个参与人(称为委托人)
想使另一个参与人(称为代理人)按照前者的利益选择行动,但委托人不能直接
观测到代理人选择了什么行动,能观测到的只是另一些变量,这些变量由代理人
3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三联书店,1996年,第403页.
58
第二章键杼的道德风险与攫行声誊
的行动和其它的外生的随机因素共同决定,因而充其量只是代理人行动的不完全
信息。委托人的问题是如何根据这些观测到的信息来奖惩代理人,以激励其选择
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
银行市场上的委托—代理问题实质上是一种契约阿题,银行的道德风险就是
指银行通过隐藏自己的行为而使其委托人受损的情形。银行的委托人的利益是通
过银行这个代理人来实现的,但是在签订合约后,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银行
的行为难以观察刮,所以银行的委托人会遭受来自银行道德风险行为造成的风
险。银行的道德风险行为体现在两个层次:
(一)银行经营者的道德风险
在银行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不是由银行的
股东来完成,而是聘请职业经理人来完成的。这样,银行的内部就构成了委托人
(银行的股东)和代理人(银行的经营管理者)的委托—代理结构。股东的利益
必须通过镊行韵经营管理者来实现,但是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往往与银行韵股东的
利益是冲突的,这样就使得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可能做一些损害银行股东利益的事
情。
银行聘请职业经理人时,一般会把对经理人的奖惩写进合同,但是这并不能
完全解决银行与经理人之间风险分担的不对称问题。例如英国巴林银行的破产是
里森的欺骗行为造成的,但是巴林银行倒闭造成的社会震荡并没有因为里森坐牢
而结束。如果经理人和银行之间的博弈是短期性的,那么经理人的道德风险行为
就会更为严重。经理人很可能采取很不负责任的态度从事高风险投机活动,因为
他从投机成功中获得的好处会远远超过因投机失败受到的惩罚。有时在情况及其
严重的情况下,经理人只是暂时失去工作,而他给银行造成的损失,往往是由银
行和政府来承担。作为代理人,银行的经营管理者会采用各种手段来隐藏自己的
行为,而这些行为多是银行股东利益相冲突的,最终使银行的利益受到潜在风险
的威胁。
(二)银行自身的道德风险
在银行市场上,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较高,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银
行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即使按照这个标准,银行的自有资本占其风险资产的比
例也只有8%,可见银行从事的是高杠杼业务。正是由于银行的自有资本比例低,
才使得银行又具有高风险投资的倾向(这里暂且假设银行经营管理者不存在道德
第二章银行的道德风段与韫行声誉
风险行为)。因为银行自有资本少,其从错误决策中遭受的损失越小。信息不对
称的存款人很难分清哪家银行可靠,那家银行不可靠,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发生金
融震荡时,银行的挤兑非常具有传染性的原因。
除了银行自有资本低使其从事不谨慎投资的诱因之外,另外的原因就是许多
国家的政府充当了紧急情况下的最终贷款人。因为银行从历史经验中得知,党政
各银行体系陷入困境时,政府一定会出面救援。所以,当经济处于高度繁荣时期,
银行使四处提供贷款,那些高收益同时也是高风险项目便是银行酋选的投资目
标。并且银行信贷的膨胀对经济的过熟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旦经济由高潮
转向低谷,那些原来的高收益项目很快就会陷入困境,反映到银行资产账户上就
是其呆账、坏账的增加,有的银行可能因此陷入流动性危机或者清偿危机之中。
在银行的经营和交易活动中,存在复杂的委托与代理关系,以及普遍的信息
不对称问题,因此存在复杂的道德风险问题。银行的股东与银行管理者、银行与
借款人、银行与存款人以及银行与存款保险机构之间,都存在道德风险问题。
第二节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银行道德风险困境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保护存款人利益,缓冲由于存款人对银行清偿能
力的担心而产生的挤兑。但存款保险和其他任何保险一样,都存在道德风险问题。
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和成本不受银行资产组合风险的影响,银
行就会更倾向于高风险高收益的贷款和投资,其结果是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导致更
多的银行破产和更频繁的系统性银行危机。
一、存款保险的产生和理论依据
存款保险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保护存款入的合法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
安全与稳定,在金融体系中设立存款保险机构,强制或自愿地要求投保银行缴纳
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以便在投保银行出现支付危机或陷入破产境地对,能及时
向其提供财务救援或直接向其存款人支付全部或部分存款的制度。
美国20世纪三十年代期间的银行业体系的崩溃是促使美国建立存款保险制
度的动因。1929至U1933年,美国银行数量从25000家降至14000家,下降幅度达40
%·多数都因为资金周转不灵而被迫关闭,由此引发了挤兑风潮,结果使大批本
———————————————羔j兰堡堡塑憋墨堕兰堡堑!董
来可以维持正常经营的银行和储蓄机构破产,银行存款者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保护存款者利益,保证银行在保证
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经营活动,美图于1933年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并
根据这一法案创立了联邦存教保险公司(FDIC),负责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由
此开创了现代存款保险制度的新纪元。”由于FDIC对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稳定美国
金融体系等方面的明显成效。并.R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大量的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70多个国家在借鉴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
自己的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的运行机理如下:由参与保险的各金融机构向监管当局交纳一
定数量的资金,当银行失败或挤兑现象发生时,这批资金即被用于偿付存款。在
具体规定上,不同的国家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区别: (1)只保证支付一部分存
款资金;(2)限制最高的支付水平:(3)根据某个风险标准确定保险方案:(4)
根据资产负债表上的某个项目的一定比侧缴纳保险费。
存款保险制度的出现,与银行经营的特殊性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分不开
的。相对于其他行业,银行业经营的特殊性表现在银行业资产和负债的严重不对
称性以及高负债比率和低资本资产比率,这决定了银行经营具有内在的不稳定
性;同时银行业所处的宏观环境是极不确定的,银行业非常容易受宏观经济环境
的影响而出现经营问题。银行经营的特殊性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整个银行
业非常脆弱,再加上银行和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旦个别银行出现流动性危
机,造成清偿能力不足,储户就可能参与银行挤兑,另外,银行之间的紧密联系
容易引起金融风险的迅速传染甚至导致系统性金融危机,由此产生巨大的社会成
本,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既有助于银行业的风险控制又能够为问题银行提供解决方
案的制度,而存款保险制度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丽建立的制度安排。
二、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困境
所谓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媳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
乖J于他人的行动。道德风险存在于下列情况:由于不确定性和不完全的、或有限
制的合同使负有责任的经济行为者不能承担全部损失(或利益),因而他们不承受
"‘新帕尔格雷夫金融学大辞典第二卷》,经济科学出版挂,1996年n月,第7一lO页。
6l
第二章银行的道德风除与锻行声誉
他们的行动的全部后果,同样地,也不享有行动的所有好处。”’3银行的道德风
险在存款保险制度中表现为:对投保银行来说,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人的保护意
味着存款人的挤兑威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这将诱使投保银行提高对存款保
险制度的依赖程度,暗中从事风险较高、利润较大的银行业务,比如以较高利率
吸收存款,从事风险较大的贷款或投资业务,从而加大投保银行过度承担风险的
动机。尽管存款保险制度旨在保护投保银行的存款人而不是投傈银行本身,但却
引发了投保银行的道德风险问题。
为了说明存款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存在的可能性,笔者引用一个仅由两个时期
组成的静态模型“。在t=O时,银行支付一定数量的存款保费;在t=l时,银行被
清算,无论银行资产是否充分,存款人将获取补偿。为简化分析,将无风险利率
(以及存款利率)设为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资产负债资产负债

贷款L 存款D 贷款偿付上存款D
~ ~
保费P 股东权益F 保险支付S 清算价值矿
在时期t=l上,股东接受银行的清算价值:
矿=三一D+意(1)
这里,量是从存款保险中获取的支付;
S=max(0,D-L) (2)
运用时期0上的资产负偾表来替代D,则矿可以改写成
V=F+(上一上)+[max(O,D一三)一用(3)
这样,股东权益的价值就是它的初始价值,贷款价值的增加额,以及来自存
款保险机构的净补偿额(或正或负)三者的总和。
假设Z有可能呈现两种价值形式:贷款成功概率为e,价值为x;贷款失败概
率为(1—e),价值为0,这样,银行股东的预期利润是:
::‘新帕尔格譬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三卷)。经济科学出版杜,1996年11月,第588页.
:.耋墨啥堆尔·弗叠克斯(Freixas)、让·夏尔·罗歌(Rochet)著.刘谒怠等详。(徽观银行学’.西南
财经大学出版杜,2000年1月,英文版kicroecoaomics of‰king,1997年.第24.3页.
第二章韫杼的道蕾风险与儇行声誉
,r=Ed7).F=(ox.L)+(1.O)D.P (4)
等式右边的第一项括号中的内容代表着贷款的挣现值(NPV).第二项括号中
的内容代表着来自存款保险机构的净补偿额。如果存款保险的定价是公正的,那
么第二项括号中内容应该是零(P=(1-0)D),并且得出了强形式的姗定理结论:公
司的市场价值五(矿)+D与其负债结构完全无关。
道德风险难题很容易从公式4中推断出。假定P是固定的,银行在一个给定的
可能性集合中自由决定他们融资的项目的特征(e,x)。在一系列NPV相同(0X-L
值是常量)的项目中,银行将选择那些成功的概率e最低(或者风险最高)的项目。
这样一种固定比率的存款保险定价策略一直流行于美国,直至1991年12月。当时
国会通过法律制定了一个包括以风险为基础的保费缴纳制度的存款保险制度。
从上面的模型分析中可l;}看出,尽管存款保险制度很好地解决了由予储户和
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对银行的挤兑,避免了坏银行连带好银行引起的
银行倒闭风潮,但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却不可避免地引起道德风险问题。这就
意味着,对金融机构而言,经营风险的增加将不会使自己失去客户,或者增加经
营成本,而存款保险机构将会为自已经营失败承担责任,对存款者给予补偿。因
而金融机构持有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时,不会担心高风险的危害性,结果是金融
机构增加对高风险资产的投资。投保银行会利用商利率政策来吸引更多存款,这
样,商风险性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所占比重上升,使得金融体系整体风险水平
增加。尽管存款保险机构有权利监督约束银行的经营行为,但由于其所处的信息
弱势地位,大大削弱了监督约柬的效果。即使是发现银行经营行为不当,投保银
行也只会受到警告或罚款处理,而不用担心失去存款来源。在金融机构增加高风
险资产只增加收益而不增加成本,或增加的成本小于增加的收益的情况下,考虑
众多金融机构之间的博弈,如果某金融机构之外的其他金融机构增加高风险资产
持有量并因此收益增加,成本却没有变大,这个金融机构的最佳选择是同样增加
高风险资产的持有量,以防止在竞争中落败。
从现实中发生的银行危机来看,80年代的美国联邦储蓄和贷款机构(FSLIG)
因储蓄和贷款危机雨解体的事实是道德风险问题最具说服力的经验证据。作为美
国住房融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储蓄贷款机构大部分业务限于提供住房抵押贷
款。二战后,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房地产市场不断升值,储蓄贷款
第二章银行的道德风险与韫行声誉
机构也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储蓄贷款机构的抵押贷款是实行固定利率的长期贷
款,吸收的存款却是短期存款,这种利率结构使储蓄贷款机构存在潜在的危机。
1965—1966年,美国利率大幅度上升,储蓄贷款机构出现严重问题。针对储蓄贷
款机构所面临的困境,美国在1966年将以往仅适用于商业银行的储蓄利率上限(Q
条例)扩大至储蓄贷款机构。70年代末,利率再度上涨,由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MMMFS)的产生,储户有合适的替代选择,Q条例也难以发挥作用,储蓄贷款机构
资本金、净值额急剧减少,亏损严重(见表2—2、表2—3)。
表2-2 1977.1983年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承保银行和储蓄贷款机构盈利/亏损
无利润储蓄贷款无利润储蓄贷款机储蓄贷款机构的储蓄贷款机构总
机构占总体百分构资产占同类型机亏损(百万美元) 体亏损f百万美
比构资产百分比元1
H1 2.9 1.5 -25 186
1978
H2 2.7 1.3 .16 205l
Hl 4.7 2.6 -35 1821
1979
H2 6.5 4.1 —50 1792
Hl 30.5 30.3 —335 478
1980
H2 35.5 33.0 _443 303
Hl 69.1 74.8 -1732 .1506
198l
H2 84.S 91.3 .3324 .3125
Hl 83.2 89.0 .3390 .3205
1982
H2 67.8 60.6 .2085 —937
Hl 38.4 33.0 .黼8 1101
1983
H2 35.2 33.2 .1021 843
表2-3 1977.1983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承保公司储蓄贷款机构的有形净值额
无利润储蓄贷款资产(10亿美元) 有形净值额(10亿有形资产占总资
机构数量美元) 产百分比(%)
H1 4051 465.0 26.1 5.6
1978
H2 4048 479.3 28.0 5.6
H1 ’4040 529.1 29.7 5.6
1979
H2 4038 554.4 31.5 5.7
Hl 4021 572.6 31.9 5.6
1980
H2 3993 603.8 32.2 5.3
H1 3916 622.8 30.6 4.9
1981
H2 3751 639.8 25.3 4.0
H1 3533 658.0 14.7 2.2
1982 m 3287 686.2 3.7 0.5
Hl 3206 752.8 4.4 0.6
1983
H2 3146 813.8 3.5 0.4
第二章银行的道蕾风I奎与银行声誊
资料来源:蒂米奇-威塔斯:‘金融规管—变化中的游戏撬则),上海财大出版社,2000年。
Kane(1985)和骼ite(1991)按年度研究TSO年代美国储贷机构的行为。他们
的研究结果与遵德风险吻合,在1980年和1981年的利率大幅上扬时,极大一部分
的储贷机构无法满足清偿力要求,印净值为负。当时的监管措旋是放松资本充足
标准,延缓债务履行,同时也取消了储贷机构投资住房抵押贷款的资本限制。该
道德风险研究揭示当净值减少时机构会加倍地利用采用固定的保险费率的保险
合同。其经验预测就是清偿力最低的储贷机构会选取最具风险性的组合策略。
Barth、Bartholomew和Labich(1990)发现在1988年受到FSLIC处理的储贷机构
的扩张速度远高于1983-1985年的储贷机构的扩张速度,并且这些破产储贷机构
拥有比行业平均水平比率更高的房地产贷款和直接投资。Cole、Mckenzie和White
(1990)也发现在1986-1989年间受到联邦家庭贷款银行董事会(FHLBB)处理的储
贷机构的新投资与传统资产比率也较高,资本水平较低的银行会更依赖非传统的
资产,如各种金融衍生产品,且比资本水平较高的储贷机构更倾向于购入资金。
Demirguc-Kunt和Detragiaehe(2000)的实证研究则表明,茸前世界各国存款保险
制度道德风险增加了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只有良好的制度环境才有助予抑制存款
保险机构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负面影响。
三、实行可变保险费率来解决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困境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存款保险制度降低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出现银
行挤兑的概率,增强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但是存款保险本身存在的道德风险又
加剧了银行体系的系统风险。其实,道德风险并不是存款保险制度所特有的,而
是由于银行业本身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而内生于银行的运行之中的。存款保险只
是由于弱化了银行利益相关者的监督激励而催化了银行本身就有的道德风险。
迄今为止,大部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都采用统一的固定费率,如日本
为0.012%。加拿大为0.33%,德国为0.03%。在单一保险费率制度下,由于
无论银行风险的高低都要支付相同的保费,因而这一制度实际上造成了高风险的
银行将风险向经营稳健的银行转移,这会增加银行进行高风险行为的动机形成道
德风险。而可变保险费率是指以风险为基础定价,对具有不同风险的存款机构实
行不同的保险费率,对那些从事风险性较高活动的银行征收比从事风险性较低活
第二章银行的道德风险与银行声誉
动的银行更高的保险费率,改变不分具体风险情况对任何银行征收统一保险费率
的做法,从制度上促使银行从事稳健经营活动。按风险程度调整存款保险费率,
一方面奖赏了经营稳健的存款金融机构,并阻止其他存款机构从事高风险业务活
动;另一方面改善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公平程度,更好发挥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
对可变保险费率问题,众多学者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默顿(Merton)运用
期权价格理论分析适当的保险费的制定,马卡斯和杰可德(Marcus and Shaked)
修正了默顿的模型,运用美国的股价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是,这些研究只是
在理论上估计保险费率。美国在1991年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善法(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Improvement Aci of 1991)中首次引入了根
据银行的风险制定保险费率的措施,可变的保障费率的制定标准见表2—4。
表2—4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可变保险费率的制定方式
监管当局的评价
银行保险基金的保险
A(健全) B(有问题) C(问题大)
充足0 3 17
资本充足程度适当3 10 24
不足10 24 27
监管当局的评价
储蓄金融机构保险基金
A(健全) B(有问题) C(问题大)
充足23 26 29
资本充足程度适当26 29 30
不足29 30 31
资料来源:小田信之:<根据期权价格制定适当的存款保险制度费率问题》。日本银行金融研
究所。
美国的具体办法是根据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等级和监管当局对该银行的评
价定义了9种风险类别,根据风险类躺制定不同的保险费,不同的风险类别适用
不同的费率,保险费率可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整,在1994年至1996
年间费率进行了两次下调(小田信之,1999),这样可以降低银行存款保险费负
担,降低筹资成本,防止道德风险的产生。
第=章银行的道蕾风险与候行声誊
四、差别保险费率难以解决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困境
Chan、Greenbaum和Thakor(1992)指出,当存在不对称信息时,公正地对存
款保险进行定价是不可能的。第一个问题是时间问题,即使银行的资产组合决策
是完全可观测到的,在这些决策和存款保险人或监管者对保费率进行调整两者之
间仍然存在着—个时滞。因此,如果银行资本比率相当之低,其经理人员在时滞
这个阶段将可能决定为了使恢复进行赌博,即使知道他们有可能要为此付出代
价。并且,保费比率的增加有可能刺激银行经理人员进行这种赌博,因为银行的
股东知道他们将不会对银行倒闭承担责任。第二个问题是逆向选择问题,chan,
Greenbaum和Thakor已对此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察。考虑到上述的两时期的静态
模型,假设银行贷款获得偿还的概率0是银行的私有信息。公正客观地对存款保
险进行定价将仍然是可能的,如果存在着一个如下的(非线性的)保费函数P(D):
P【D(口)】=(1—0)D(O)(保费等于预期损失)
这里,D(0)是对于一个“特征”为0的银行来说是利润达到最大化时的存款
水平。D(0)使得H(D,8)达到最大值,此处H(D,e)的定义是:
【J(D,D=(at一三)+(1一印D—HD(目)】
此问题的一阶条件是:
!墨}(D(仍,目);0:(1一目)一P,【。以口)】oU
对公正定价条件进行微分,得
P[D(口)】D’(D=(1一DD‘(∞一J9(∞
将第—个方程乘以D’(D,然后将它与第二个方程进行比较,褥出了—个很
荒谬的结论——D(o;0。Chan,Greenbaum和Thakor因而得出如下结论:由于
信息不对称,是不可能对存款保险进行公正客观定价。Freixas和Rochet(1995)
指出,在更多的情况下,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公正地对存款保险进行定价事实上
是可行的,但是从一个更广泛的福利角度来说它又根本不是为人们所期待的。其
理由是:银行之间的相互补贴是一种自始至终伴随著逆向选择问题的帕累托改
进。然而,这些银行之间的相互补贴也可能人为地导致那些低效银行的幸存,这
样就产生出了一个静态效率瓤动态效率的替换关系。
Bond和Crocker(1993)研究了将存款保险的保费比率与银行的资本化联系起
67
第二章银行的道德风险与银行声誉
来的结果。该模型的基础是Tounsend(1979)和Gale以及tteillⅣig(1985)所提出的
有成本的状态证实范例。在这个模型中,按照Diamond(1984)所曾指出的,银行
吸收风险规避类型的存款人的资金.而将之投资于工业项目。这些银行都是由其
所有者(银行家们)自己管理的小银行,并受制于组织成本而不能分散化(Cerasi
和Daltung,1994)。一个银行的资产组合的收益率譬仅仅能被它的经理所观测
到,除非存款人支付出额外的审计成本。因而最优的存款合同实质上是一个标准
债务合同(分析的方位转移至存款人);存款人接受收益rain(贾,R),此处R是存
款的名义利率,当j<R时还付出审计成本。Bond和Crocker从对不存在存款保险
制度的情形下银行体系的竞争性均衡的分析入手。银行决定,在保持不盈利也不
亏损的约束条件下,使存款人预期效用达到最大化的资本水平K木和存款利率R丰。
在这里,银行资本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实际上为风险规避类型的存款入提供了
部分保险,以防止银行的资产收益的频繁变动。Bond和Crocker随后指出:存款
保险制度的引入为银行在保护存款人方面提供了一个额外的避险工具。他们发
现,在这种情况下,完全的存款保险制度将只是次优选择,因为它抑制了存款人
要求银行通过补充资本而加强自我保护能力的积极性。最后,Bond和Crocker研
究出了最优的存款保险计划。在这个计划中,银行交纳的保费依赖于银行的资本
化状况。
五、对存教保险制度的争论与思考
由于差别保险费率还是难以解决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众多的经济学家
对这一目题提出了各自的办法,“一些分析家主张完全废除存款保险,希望能让
存款者对银行麓加监督。一些人建议降低存款保险限制,而其他人建议缩小吸收
存款机构的权力范围,从而不会有破产风险的天生“安全”的银行。另一些经济
学家建议对吸收存款机构实行严格的市价资本标准,关闭或重组任何没有达到那
些标准的机构。””
(一)对存款保险制度的争论。对于存款保险的理论研究也分成两派。支持
存款保险制度的代表人物包括Fama(1980),Diamond和Dybvig(1983,1984),
Friedman(1963)等。他们认为,银行的脆弱性使得存款保险至关重要。银行部分
"艾伦·加特著,陈雨露、王智杰、蔡玲译:‘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经挤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39
页.
68
第二章艇行的道镛风险与馄行声誉
准备金制度,流动性负债与非流动性资产之间的不匹配关系使得银行容易遭受挤
兑的冲击.由于银行挤兑的传染性,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单一银行无论经营状
况如何,都无法经受得住持续的挤兑,存款保险制度在发生局部银行信用危机时
所提供的流动性保证可以增强社会公众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信心,从而可以
有效地避免因局部危机而造成的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冲击,最大限度地挽回局部危
机所造成的影响。
存款保险制度还可以保护中、小储户的利益,因为金融领域里存在信息的不
对称,中、小存款人无法为获取信息和监督银行经营支付高额的监督成本,存款
保险制度可以保护中、小储户以避免其成为银行失败的牺牲者。
反对存款保险制度的代表人物包括了Park(1992),Kane(1995),Calomiris
(1996)等。他们指出在存款保险制度内,存在着多个契约当事人:银行、存款人、
监管者、政治家和纳税人等,并在这些当事人之间存在若多元化的委托一代理问
题和道德风险,存款者由于利益受到保障而弱化了对银行的选择与监督。同时,
保险费一般与银行风险暴露程度无关,使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产生了“赢了是自己
的,亏了是保险公司的”心理,降低了银行对资产质量的风险控制,增加了银行
风险。另外,一些学者还认为,导致银行恐慌乃至金融危机的传染性效应与信息
不对称密切相关,阻止银行危机扩散的有效手段是提供更多的银行信息,而以提
供流动性为主要措施的存款保险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二)对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初衷是通过防止挤兑增
加银行体系的安全性。因为在一国发生局部银行信用危机时,存款保险制度能增
强社会公众对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信心,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局部危机而造
成的对全局的冲击。同时,通过对存款机构经营和安全性的关注,这一制度还对
中央银行的监管起到辅助和补充的作用。
由于信息不对称,这一制度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经营风险,削
弱了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并增加了银行关闭的可能性(谢平等,2001)。
首先,存款保险与其它保险还存在着差别,保险的存在是建立在大数法则的
基础上,即灾难的发生是个别的。而银行支付危机往往在特定时期内集中发生,
任何一种存款保险方案,除非它提供无限制的保护,并得到政府的全额支持,否
则不可能防止系统性银行挤兑,从历史上看大规模的银行挤兑只有政府的救助措
施才能制止。
第二章银行的道德风险与银行声誊
其次,存款保险机制的存在客观上也增加了各参与方的运行成本,即增加了
监管者的监管负担和银行的运营成本,使得高额的保险费无论对银行还是整个经
济运行都可能产生一种逆向的结果。从短期来看,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在提供更
好的监管方式与增加银行业成本之间的一种平衡(Garcia,1999).
最后,鉴于存款保险制度所引起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一些经济学者
建议建立私人存款保险体系。这样的系统在美国最近已重新被引入并取得了~些
成功(Mishkin,1992)。私人存款保险体系的优势在于公司之间的竞争提供了信
息选取和准确定价的激励机制。但它也存在一些缺陷:由于系统风险,除非私人
保险体系依赖政府,否则它们同样缺乏信用担保。而一旦与政府相联系,它的准
确定价的动机就值得怀疑。同样,由于中央银行的干预和商业银行关闭决定是公
开的,只有政府建立了明确的关闭政策后,私人保险体系才能发挥作用,而这无
疑是困难的。
因此,从各国发展经验来看,存款保险制度正面临着如何提供一种可兼容性
的激励机制的问题,其中包括银行股东、管理者、存款人、借款人和监管者等多
个关联方。一个好的存款保险制度将为这些关联方建立良好的激励动机,不仅能
够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起到对银行监督的作用,又能解决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Garcia,1999)。
第三节银行声誉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一、银行的特殊性
银行的特殊性在于其债权人同时又是其顾客。非金融企业的情形则相反,其
债务通常主要为“职业投资者”(比如银行、风险资本家或者消息灵通的私人投
资者)所持有,而银行的债务则通常由大量的不同的分散的小经济主体(大部分
是家庭)所持有,这些小经济主体都不参与对银行活动的管理控制。事实上,大
公司也是通过公众融资的;大公司发行的债券和股票事实上广泛地被分散着。然
而,它们之间存在两点明显的不同:这些证券并不充当支付手段,这就减轻了银
行控制中的自由操纵难题;并且金融中介的债务资产比例非常高,远远高于非金
融企业。
第=章慑行的递蕾风险与馄行声誉
假如大量的银行或一家大银行被发现陷入困境,大部分存款人就会对银行失
去基本的信任,提取的资金不可能被直接或间接再存入其他银行,面是更可能被
保留在现金形态上。因为,不对称信息存在,存款人不可能准确监测和评估个别
银行的财务状况,不可能把高流动性银行和低流动性银行、经营状况良好的银行
和经营陷入困境的银行区别开来。所以无论何时,当存款者对银行安全变得关心
起来时,他们就会提走资金,因为提取存款的代价是最小的。由此形成的银行挤
兑可能蔓延到有清偿能力的银行,甚至导致整个银行体系的崩溃。在这种情况下,
银行挤兑变成银行恐慌,对货币的需求增加,存款数量和货币总量急剧下降,表
现为整个银行体系的储备干涸。由于银行体系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储备的减少
必然伴随着银行存款和货币供应的多倍紧缩。在没有最后贷款人干预时,银行可
能被迫清理它们的某些非流动性资产以对付资金提取。银行资产的交易成本过
高,其结果时银行可能遭受资产规模的巨大损失。当这种损失超过净值时,甚至
经济上有清偿能力的银行也会经历“减价销售破产”。因此,当失去公众信任却
没有最后贷款人干预时,银行挤兑是会传染的,个别银行的破产会通过资产价值
下降,提高利率和引起广泛破产的通货紧缩传染给其他银行,引起银行恐慌,这
将意味着银行业市场破产。
二、银行声誉的含义
Jensen和Meckling(1976)、Hill和Jones(1992)从契约的视角对公司声誉
进行了分析,这丰富了公司的经济学分析,这提供了对公司声誉的本质上的认识,
即公司声誉是保障合约实施的信号。声誉不仅说明公司过去行为的信息,而且能
对其行为担保。如果公司没有满足其利益相关者的预期,它将会损失其过去积累
的声誉资本。资源持有者之所以与公司打交道就是因为受到公司声誉的吸引,因
为良好的声誉意味着交易成本的节省。良好的声誉使公司在市场中处于特权地
位,使其能够捕捉较好的资源,从而能够经营良好。
在第一章笔者指出了公司声誉钓含义:公司声誉是在公司与其利益相关者的
重复博弈中所形成的利益相关者对公司形象的总体主观判断。这一定义同样适用
于银行声誉。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就是其利益受商业银行经营作为影响的各契
约参与人。在本文中,银行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存款人、贷款人、雇员、经理、股
第二章银行的道德风险与银行声誉
东等。银行的存款者与贷款者是商业银行服务的对象,其投入资源,就其实质而
言。是其各自的信用:银行的雇员和经理是银行业务的生产者与经营者,其投入
专用性劳动与创新性知识,后者尤为重要和稀缺。8
从合约的视角来看,银行被看作不同资源之间的合约节点,进一步来说,银
行是资源的组合。归属于不同权利主体的资源,其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其他相关的
资源,任何一方的随意退出或道德风险行为都可能使其他方的利益遭受损失。在
银行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相对权力的调整导致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变化。管理
则在这种调整中扮演仲裁人危色,保障每个资源持有者的法定所有权。同时,管
理者掌握的私有信息使其能够在价值分配中占据有利地位。这种管理着的道德风
险使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制定合约时傈持警惕。每个利益相关者将评估他们在价值
分配中的满足程度,他们都会关注信息的披露,这是因为信息的完全披露有利于
监督管理者的价值分配,从而减少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倾向。
银行对一部分利益相关者的不诚实行为会导致该部分利益相关者的抗议,甚
至有可能退出与银行建立的合约,从而使银行受到惩罚,这就会使银行不得不小
心翼翼处理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其他利益相关者质疑公司是否尊重他们
的利益。
三、银行声誉的重要性
(一)良好的银行声誉能够提高银行的稳定性
银行面临的最大危机是挤兑。Jacklin和Bhattacharya(1988)建立了基于信
息的银行挤兑模型,该模型假定存在一个无风险的短期技术和一个有风险的长期
技术。模型的特点是引入一个双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不能观测到存款者的
真实流动性需要,而存款者也不知道银行资产的真实状况。当一部分存款者获得
了关于银行风险资产回报的不利信息(而不是担心其他存款者的行动)时,银行
挤兑就会作为唯一的均衡而发生。因此,银行挤兑有一个基本的根源,那就是
银行的不良业绩。
在银行和存款人的博弈中,银行声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良好的银行声誉有
助于引导存款入形威有利的预期,减少银行挤兑的发生,并且由于声誉的累积效
跖李辉富、是晓东:‘略论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耆共同治理:逻辑与机制,.‘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
1期。
72
第二章馁行的道镰风险与援行声誊
应,形成良性循环,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银行声誉同提高银行的稳定性是一致
的。为了增强存款人对银行的信一13,,银行必须吸取以往银行挤兑的教训,规范自
身的行为,博取存款人的信任。
(二)良好的银行声誉能够使银行形成竞争优势
银行在其利益相关者心目中的声誉会影响他们是否支持银行,因此,如果银
行的利益相关者对银行产生负面的评价,银行就会失去竞争优势,银行利润就会
下降。
良好的银行声誉能够影响银行客户的决策。银行的客户之所以购买和再购买
某种产品和服务,是由于该种产品和服务具有的令人满意的品质。由于信息不对
称的存在,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之前无法充分地了解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在这种情
况下,消费者会根据生产该产品和服务的银行的声誉来做出判断。在银行和顾客
之间建立较强的情感联系将提高银行的声誉,从而增加他们购买银行产品和服务
的可能性,而不良的声誉则会影响产品和服务的销售。美国Stores公司花费了昂
贵的成本才明白这一道理。在80年代中期,Stores公司收购了南加州的Say-on
药业,并把它命名为0sco Say—Of/。Stores公司在27个州运用0see这一品牌,并
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超级连锁药店.公司希望这一品牌变更能够带来更多的销售
额和利润,然而,0sco Sav-on的销售额和利润在很短时间内却开始下降。经过
调查,公司发现主要原因在于0seo的发音跟西班牙语的“Asco”非常相似,而Asco
是令人恶心的意思。而在南加州居住了大量的西班牙人的后裔,他们对这一品牌
变更产生了负面评价。1989年,Stores公司又把南加州药业的名字改成原来的
Say—Oil品牌,公司的销售额随之就开始上升。”
良好的声誉影响雇员是否进入银行、投入工作和留下来的决策。良好的声誉
会吸引潜在雇员的兴趣,还会加强员工对于银行的价值观、理念、使命和目标的
责任感。通过加强员工的认同感,作为好雇主的声誉会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工作
热情、稳定性和责任感。而且,雇员对银行声誉的评价更能影响其外部利益相关
者。
良好的声誉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投资者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个人投资者
和机构投资者。比较理性的投资者会仔细分析自己所要投资公司的经营纪录,但
”Gray,E.k and Balmcr,J.M.t 1998.Managing Corporate Image and Corporate Reputation.Long Range
Planning,31(5).695-702.
73
第二章韫行的道德风险与壤行声誉
是大多数个人投资者只会根据并不可靠的分析、广告宣传和小道消息来选择购买
银行的股票。为了使自己的投资能够有比较好的回报,很多个人投资者会分析机
构投资者的持股状况并且加以模仿。在美国,机构投资者是指那些用于投资的资
产在1亿美元以上的机构或者个人。它包括养老基金、银行、信托公司、联合投
资机构、寿险公司和共同基金的经理人。机构投资者自己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
雇用专家进行数量分析。当机构投资者对银行丧失信心时,他们会在各种银行治
理闯题上施加影响,或者是质疑银行管理层报酬的合理性,在某些情况下还直接
采取行动限制银行管理层的权力。这种做法会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对银行的
声誉产生了反馈效应。
声誉影响金融分析师的评价。美国航空公司更改品牌失败的案例充分说明了
这一问题。美国航空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一直把其业务限定在航空领域,但
是80年代以后,该公司开始进行产业多元化战略,即进入旅馆业和汽车租赁业,
并因此改名为Allegis。但是,金融分析师严重质疑公司这一新的战略,公司的
股票随后就开始下跌。最后,该公司被逼无奈,只好把旅馆业和汽车租赁业卖掉,
恢复为原来的美国航空公司名字。
由于每种和益相关者关心银行经营的不同方面,因此他们对银行会有不同的
评价。比如,顾客一般会对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质量和技术创新感兴趣,雇员会
关注收入、工作条件和发展机会,投资者和金融分析师主要关注银行的财务绩效
和发展战略。因此,银行应该不断地分别跟其利益相关者进行单独地沟通,了解
他们对银行不同侧面的评价。另外,银行在所有利益相关者中保持一个连贯的总
体形象也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利益相关者之间会有利益重叠,他们之间会交流彼
此对银行的看法。比如说,投资者和金融分析师都会关注银行的财务绩效和发展
战略,投资者会经常听取金融分析师的建议。
总之,银行的声誉反映了银行向其各类利益相关者提供有价值的产出的能
力。当利益相关者对银行比较信任时,他们就会支持银行,这样一个上升的循环
过程能够为银行吸引更多的资源,会对银行未来的续效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当
利益相关者不再支持银行时,这样一个下降的循环过程可能导致其利益相关者纷
纷背弃而去,会对银行未来的绩效查产生消极影响,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银行的
破产,比如安这信公司就是在2001年遭受犯罪指控之后走向破产。
第兰章锻行声誊的约束机锎
一、引言
第三章银行声誉的约束机制
第一节银行的利益相关者与银行声誉
相对于其他行业,银行业经营的特殊性表现在银行业资产和负偾的严重不对
称性以及高负债比率和低资本资产比率,以及信息不对称下,先来先取的存款兑
付原则,使其面I晦巨大的流动性风险。这决定了存款人在银行的利益相关者中居
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存款人一旦对银行不再信任,就可能选择从银行取款,进而
发生传染效应,导致银行挤兑的发生,甚至有可能导致银行的破产与倒闭。鉴于
存款人在银行利益相关者中的重要地位,笔者以存款人作为银行利益相关者的代
表,来分析银行如何在同其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中建立良好的银行声誉。
为简化分析,笔者将银行分为强(tough)银行和弱(weak)银行,前者不惜一
切代价,坚定地执行承诺,后者则会通过效用比较选择特定时期的政策,不受以
往承诺的约束。但无论强银行还是弱银行,都是追求效用最大的理性主体,只是
其目标偏好不同。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存款人根据所观察的银行行为,按照一
定的价值标准,对银行属于强银行(或弱银行)的概率形成的判断.就是银行的声
誉。银行声誉越好,其对存款人预期形成的引导作用越强:反之,则越弱。由于
银行声誉影响存款人预期的形成以及存款人对于银行策略的反应行为,因而对保
持银行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声誉好的银行能够承受较高的外部冲击,从而避免银
行挤兑的传染效应,这就使声誉成为银行的一个强有力的约束机制。
二、银行挤兑现象的理论解释
银行作为以货币资金为经营对象的特殊经营机构,面临着多样化、复杂化的
金融风险,其中流动性风险处在最前沿,是银行内部问题导致挤兑以至破产倒闭
的童接原因。近十年以来,尤其是自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金融机构因流动性不
足而破产的案例时有发生。
第兰章银行声誉的约束机制
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作为资金的真正供给方(存款人)和需求方(企业)的融资
中介,既要保证存款人的提款要求,又要满足信用好的企业的融资要求,银行自
身肩负资金供给(发放贷款)与资金需求(吸收存款)两任于一身。然而,银行既无
法准确预测存款人的提款时间与支取金额,又无法准确预测企业需要的贷款金额
和时间。相对于银行对贷款企业具体财务、营运等状况信息的掌握程度,资金的
真正供应方一存款人对银行营运状况知之甚少,换言之,存款人对银行资产(贷
款)营运质量相关信息的了解,与银行自身对其资产(贷款)营运质量相关信息的
掌握,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由于存款人对银行经营风险相关信息的了解,
决定其存款的存取行为,如果存款人了解到的银行经营相关信息使他们察觉到其
存款银行的资产质量下降,收益减少。风险过大,存在不能全额或及时提取其存
款的可能性时,他们就会尽快地撤走存放在银行的全部存款,从而引发银行挤兑。
正是银行与存款人之间的这种信息不对称,存款人无法将经营稳健、有清偿能力
的优质银行与经营风险较大的银行区分开来,银行挤兑可能蔓延到有清偿能力的
银行并使之陷入危机,其结果是存款人不加区分地从所有银行提取大量的存款,
从而造成大规模银行挤兑形成银行危机。银行系统就会失去公众的基本信任,提
出的资金几乎不可能被直接或间接再存入银行,而更可能以现金形态持有。在没
有最后贷款人(L_ast resorts)的干预时,银行可能被迫清理它们的某些非流动性
资产以应付资金的提取。银行资产(尤其是银行贷款)交易不旺的结果是银行可能
遭受资产的巨大损失。当这种损失超过净值时,甚至经济上有清偿能力的银行也
会被追陷于“减价销售破产”(Fire sale insolvency)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
存款数量和货币总量急剧下降,表现为银行体系储备的干涸。由于银行体系基础
在于部分准备金制度(Fractional Reserve),银行储备的减少必然伴随着银行存
款和货币供应的多倍紧缩,而货币乘数的作用会更加导致货币与信用的多倍紧
缩,二者联合作用的结果,会极大地影响正常的经济活动,其代价将是巨大的。
许多学者对银行挤兑进行了研究。Diamond和Dybvig(1983)提出关于银行
挤兑的D_D模型。D-D模型指出,在大数定理的作用下,正常情况下银行可以借短
贷长,进行期限结构的转化,即吸收储户流动性较强的资金,转而贷款支持缺乏
流动性的长期投资项目,这样达到一个理想的均衡状态。然而一旦人们对银行的
安全状况产生怀疑(由于对投资项目盈利性的怀疑或者由于某些传闻),就会从
中抽回资金。由于银行实行“顺序服务原则”(即先到先服务),储户唯恐取不
76
第三章银行声警的妁柬机制
回资金,纷纷前往银行“挤兑”,这样就形成一个糟糕的均衡状态。该研究指出
对银行的高度信心是银行部门稳定性的源泉,认为银行的脆弱性主要源于存款者
的流动性要求的不确定性以及银行的资产较之负偾缺乏流动性。尽管该多重均衡
理论可以解释银行挤兑的一个重要方面,但银行挤兑并非完全取决于独立的随机
因素。事实上,银行挤兑绝大多数都是同银行的不良业绩相关联的。此外,
Diamond.Dybvig模型不能回答为什么存款者会形成这种恐慌,这使得
Diamond-Dybvig模型不能得到可被实证检验的假说。Jacklin和Bhattacharya(1988)
建立了基于信息的银行挤兑模型,该模型假定存在一个无风险的短期技术和一个
有风险的长期技术。模型的特点是引入一个双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不能观
测到存款者的真实流动性需要,而存款者也不知道银行资产的真实状况。当一部
分存款者获得了关于银行风险资产回报的不利信息(面不是担心其他存款者的行
动)时,银行挤兑就会作为唯一的均衡而发生。因此,银行挤兑有一个基本的
根源,那就是银行的不良业绩。Corton(1985)则研究了“噪声”指标是如何导致
银行挤兑的。Dowd(1992)继续这一研究,认为如果银行资本充足的话,存款人
就没有理由害怕资本损失,不会参与挤兑。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应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研究方法,在理性预
期的假设前提下,将Barro(1986)和Vickers(1986)货币政镀模型进行简单变形,
通过建立银行与存款人的行为博弈模型,分析银行声誉对存款人信心的影响以及
银行的策略行为。
三、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一)假设前提:
(1)博弈双方——银行和存款人在博弈中对其对手的特征、战略空间、支
付函数不完全了解,即信息是不完全的。
(2)媾弈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当银行不公布其不良资产指标时,存款
人将永远不能直接获得该指标的信息。但是存款人可以借助中央银行等监督机构
来获取一定的信息,另外存款人还可以通过一些私人渠道获取信息,并借助媒体
和网络散播。
(3)银行的产权明晰,具有完善的内部治理机制。银行对其财产的所有权、
第三章银彳亍声誉的约束机制
支配权等一系列权力是清楚的。在一个模糊产权归属下,银行可能会对追逐利润
无动于衷。
(4)假定存款保险制度不是对所有的存款保险,而是只对一定额度之内的
存款保险,这样就会弱化存款保险制度产生的存款人道德风险,存款人就会有激
励监督银行的经营管理。假定信贷市场中有足够数量的银行来参与竞争,从而保
证声誉机制正常发挥作用。
(5)存款人根据获取到的关于银行到期偿付能力信息来决定是否保留在银
行的存款。银行的偿付能力取决于银行的不良资产水平,当存款人观察到的信息
表明银行不良资产水平较高,从而容易发生偿付能力危机时,存款人会选择提前
提款,这样银行挤兑就会发生。
(6)决策时序为:在每一期开始时,银行向存款人公布其新增不良资产率,
存款人根据该指标和其拥有的知识形成该指标的预期值,并据以决定是否去银行
取款;然后银行视该预期值为给定的,选择能够优化其目标函数的新增不良资产
率。
(--)模型
为简化分析,笔者选取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来代表银行声誉,银行的新增不良
资产率商说明银行的声誉差,存款人会对银行的声誉产生怀疑,从而引发挤兑银
行行为。为剖析银行声誉对于存款人信心和银行挤兑的影响,笔者对8arro(1986)
和Vickers(1986)货币政策模型进行简单变形,用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代替原
模型中的通货膨胀率,假定银行的决策目标为实现银行的稳定和投资于高风险项
目的成本最小化。由于银行不仅要考虑当前利益,还要考虑未来利益,所以其决
策目标函数是使受决策影响的整个未来时期的总成本的期望现值和最小:
^ F2 胁Σ占‘降一b。(E-F。)】(1)
t-0 ●
其中,F。是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F.是存款人根据上一期信息形成的银行
的新增不良资产率的预期值:占’是t期折现系数,折现系数占‘越小,表明银行
越关心眼前利益;反之,折现系数占‘越大,表明决策者越关心长远利益;b。是银
行对实现其降低新增不良资产率的相对关心程度(b。值越小表明银行对降低其新
增不良资产率越关心,反之表明银行对其高风险收益越关心。b=l意味着银行是
弱银行,以银行的短期收益为绝对目标;b=0意味着银行是强银行,以降低其新
——一.一苎三兰璺翌堂箜丝塑塑
增不良资产率为绝对目标).该式的第一项反映了新增不良资产率大于O的成本:
采用二次式是因为一旦银行新增不良资产率较高,会导致存款人信心下降,从而
发生挤兑风潮,此时的成本与新增不良资产率成指数关系。该式的第二项反映了
银行新增不良资产率大于存款人预期的银行新增不良资产率的收益,当银行的新
增不良资产率较高时,说明银行投资于高风险项目,从而可能赚取超额的利润:
采用一次式是因为该收益与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成线性关系。
在博弈开始时(t=O),银行是强银行Iipb=0时概率是Po,是弱银行b=1时概率
为卜Po,假定Y。为时期t内弱银行假装强银行的概率,x。为存款人认为弱银行假装
强银行的概率:因此均衡状态时,x。=Yt,但银行不能通过选择Y:来操作Xt。
在单阶段博弈中,银行的最优新增不良资产率是F=b=O(由(1)式解一阶条
件褥出)。这是一次性博弈中银行的最优选择,即在一次性博弈中,理性的银行
的新增不良资产率会大于0。如果银行在t期的声誉是P。,即t期银行是强银行
的概率为P。,强银行不增加其新增不良资产率的概率为i,根据贝叶斯法则,银
行在t+1期的声誉是: 只“(6=oIF,=0)。ji:‰≥E
即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等于零,则存款人将增加自己所面对的是一个强银
行的概率。如果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在t期大于零,则有c”(6=。IF,=1)=jf:‰=。
即存款人观察到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大于零,则银行为弱银行。
接着考虑博弈最后两期(t—l与t)模型的艉,在最后~个时期t中,银行没有
必要再树立良好的声誉,因此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一定会大于零,设定F。=l。
存款人的预期的新增不良资产率是0的概率为P。是l的概率为I-P。。则存款人预
期的新增不良资产率是r=卜P。。如果弱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等于零,则其最后
一个时期t的效用函数值为
F
2
1
形=一二}+(只一F。)=只一音
因为aw。/aPt=i,最后一个时期的效用在信誉上是递增的.这是对以前良好
行为的激励。但是,如果银行在此之前的新增不良资产率等0,则P。=0,弱银行
第三章银行声誉的约柬机制
将没有获取任何产出效益,其效用水平为一1/2。
在前一个时期,银行选择继续假装强银行的概率为P。,则存款人的预期的
新增不良资产率为:
E二=Ix(I~只一。)(1一置.-)
这一存款人的预期的新增不良资产率是银行为弱银行概率(卜P“)乘以存
款人认为弱银行预期的新增不良资产率大于0的概率后再乘以一个软弱银行的、
一次有效的、等于1的最优偏离度。
考虑Y。=0,1的纯战略情形,如果弱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在t一1期大于
0(Y。=O,F。=1),那么P。=O,则弱银行的总效用为:
形一。(1)+aw,0)=丢一E:。一丢巧
若弱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在t一1期等于0(L-I=1,L。=O),那么银行的总效
用为:
彤一,(0)+5暇(1)=一f=1+占(£一习
如果F。=0优予F。,=l,则有
一只:,+6(Pt一言)≥圭一只=l一三J
从而只>--去
同理,当Y,【-l构成弱银行的均衡战略, x“3l,从而Pt=Pt-”因而得只一,≥去。
如果存款人在t—l阶段认为银行是强银行的概率只一。≥去,银行的声誉会更
Z口
好,从而促进弱银行更积极地假装强银行。总之,t期重复博弈的均衡取决于银
行的初始声誉水平(模型的均衡为混同均衡)状况:
1
1.如果初始声誉水平岛≥去,则强银行选择Fo=Fl_⋯=Ft一,=F。=o,始终选择
二p
其新增不良资产率等于0;弱银行选择Fo=F。一.一F。.。=0,Ft.1,即弱银行在t期前一
直坚持其新增不良资产率等于0,而博弈进入最后一阶段t时才采取其新增不良资
产率大于o,存款人预期的新增不良资产率为S=E。-..·只:=0:只。=1一Po,
存款人认为截到t—l期,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会等于0。而t期的预期偏离值将
80
第三章银行声誉的约柬机制
取决于初始声誉。T期弱银行声誉的演进路径为:R=Pl-⋯=Pt,如果F。=l,Pt+。:O:
如果F。=o,P。+t=1,强银行的总效用现值为o,而弱银行的总效用贴值为∥(昂一与。
2.如果初始声誉岛<去,则博弈的均衡是分离均衡:强银行选择FD=F。~·
=F。=Ft=O,弱银行选择Fd=F。一一F。=F产l,即弱银行的薪增不良资产率在憾弈一
开始就大于O,存款人预期的新增不良资产率为:巧=l—B;如果R=1,
曩‘一·E:=F=l;如果F产0,耳一·Ej;E。=0。银行声誉的演进路径为:
如果Fa=1,Po=P;-..._P。=O;如果Fo=O,Po-P。一cPl=1。强银行的效用水平是0;弱
银行的效用水平贴现值是:矗一驾三等。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银行的初始声誉水平影响了模型的均衡,这是因为
银行面临着一个多阶段效用最大化问题。弱银行进行决策时,必须考虑该行动对
自身声誉及对存款人未来预期的影响,银行面临的实际问题是选择适当的时机,
利用存款人信息不完全非对称性绘自己带来的好处,对于弱银行来说在强声誉条
件下(昂≥去’获得的总效用远远大子弱声誉条件下(只<寺’获得的总效用·
因此,银行为强银行的初始概率P0越小,弱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等于0声誉越
低,继续选择其新增不良资产率等于0以维持其声誉的价值越低(邵获得效用越
低),因而,必然在第一期即采取其新增不良资产率大于0的最优行动。相对于重
视未来收益,拥有相对较高的贴现率的弱银行而言,初始声誉越高,采用其新增
不良资产率等于0的积极性越高。而为了获得更佳的效用,银行有必要创造良好
的初始声誉。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银行都希望R≥ili,从而实现长期利
益的最大化,所以在长期重复博弈中,需要培育银行的声誉机制,使银行能够在
考虑长期利益的条件下,减少弱化声誉的行为.从而保持银行的稳定性。
四、结论和启示
通过上面的模型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在银行和存款人的博奔中,银行声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良好的银行
声誉有助于引导存款人形成有利的预期,减少银行挤兑的发生,并且由于声誉的
第三章馄行声誊的约束机制
累积效应,形成良性循环,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银行声誉同提高银行的稳定性
是一致的。为了增强存款人对银行的信心,银行必须吸取以往银行挤兑的教训,
规范自身的行为,博取存款人的信任。
第二,银行声誉具有积累性和易毁性特征:累积性表现在银行声誉的正向运
动中。银行声誉的形成是存款人心理变化逐渐转变的过程,这就决定了银行声誉
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慢慢培养。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培养,良好的银
行声誉才能够形成。易毁性表现在银行声誉的负向运动中。银行声誉很脆弱,~
旦存款人对银行声誉发生怀疑,就可能产生负反馈效应,导致银行声誉毁于一旦。
虽然银行可以弥补其毁坏的声誉,但需要付出非常昂贵的代价。
第三,照好的银行声誉需要一定的制度来支持其正常运行。这些制度可能包
括发达成熟的银行体系、有效的银行内部治理机制、公开的银行业信息披露制度
和部分存款保险的存款保险制度。发达成熟的银行体系能够营造一个有效的市场
竞争氛嗣,公开的银行业信息披露制度是声誉信息能够顺畅传导的基础,部分存
款保险的存款保险制度能够克服存款人的道德风险,从而使存款人有激励监督银
行的经营管理。上述三者构成了银行保持其良好声誉的外在激励机制:而银行内
部治理机制则是声誉效应能够发挥作用的内在制度安排。
本文的启示在于银行的声誉效应有助于保证银行的稳定性,但是声誉效应的
正常运行需要一定的制度来支持。目前我国的银行体系中的上述制度安排都不尽
人意,所以要使声誉机制在我国的银行体系中发挥作用,首先要改善这些制度安
排,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声誉有效传递信号、促进银行自我监督的作用。
第二节信贷市场的竞争与银行声誉
一、研究背景
尽管银行声誉的重要性已经取得广泛的共谖,但是信贷市场的竞争对于银行
的声誉机制的效应还不是很清楚。有如下问题需要回答:声誉机制能否随着竞争
的加剧而仍然其作用?如果竞争主要来自于证券市场,那么声誉机制是否会出问
题?银行会对哪种类型的借款者提供贷款承诺?这些借款者的特征是怎样随着
竞争的加剧而变化?I.Serdar Ding(2000)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一
第三章韫行声誉的妁柬机制
节主要整理了该研究成果。
I.Serdar Ding(2000)考察了信贷市场的竞争是如何改变了银行在实施其承
诺的声誉效应,提出影响银行实现其承诺的积极性包括如下因素: (1)银行的
声誉, (2)参与竞争的银行数量和它们的声誉, (3)来自证券市场的竞争。
如果借款者遭遇财务困境,在银行没有作出将来融资承诺的情况下,银行只
会提供正常交易关系的贷款”。在银行承诺再融资的情况下,具有良好声誉的银
行还能够向企业提供关系贷款”,但对银行来说在短期内增加了成本。来自正常
交易关系的预期收益折现和来自关系贷款的预期收益折现之同的区别决定了银
行能否承受短期的成本来保持其承诺,并保持其良好的声誉。
信贷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降低银行来自关系贷款的收益,这种降低是否会降
低银行保持其良好声誉的积极性取决于竟争的加剧怎么影响银行来自正常交易
关系的贷款收益,这部分收益并不衙要良好的声誉。如果竞争孵加剧导致来自芷
常交易关系的贷款收益比来自关系贷款的收益下降更多,那么这种竞争将会强化
银行保持其良好声誉的激励。但是这并不是说竞争的加剧会弱化声誉机制的有效
性。I.Serdar Ding(2000)认为,这种竞争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取决于竞争的
来源和竞争的程度。
为了说明竞争的来源是重要的,考虑借款者可以从银行和证券市场来贷款。
相对于关系贷款,证券更容易替代正常交易关系贷款。因此,当银行面临来自证
券市场的竞争,与来自关系贷款的利润相比,来自于正常交易关系的贷款利润下
降的要多,这种不平衡的效应增强了银行在关系贷款方匦保持其承诺的积极性。
竞争的程度也是重要的,这是因为银行数量的增加会弱化银行的垄断能力a
如果银行有很大的市场垄断能力,他们会从正常交易关系贷款中获得足够的收
益,以至于不会重视来自于关系贷款的收益。另一方面,随着拥有良好声誉的银
行数量的增加,声誉租金会不断下降,这就会削弱声誉机制的有效性。
银行提供关系贷款的借款人的信用程度也很重要。银行给最好信用质量的借
款者提供关系贷款,这是因为只有这些贷款者才能从其商业项目中赚取足够高的
净收益来支付银行的承诺成本。银行只提供正常交易关系的贷款给那些中等质量
的借款者,并拒绝贷款给最低水平质量的借款者。银行是否给借款者提供关系贷
n正常交易关系的贷款是指没有承诺的贷款.
拍关系贷款是指具有承诺的贷款.
第三章恨行声誉的约束机制
款也取决于银行面临的竞争。由于证券市场的资金是正常交易关系贷款的较近替
代晶,来自证券市场的竞争迫使银行降低其提供关系贷款的限制。
银行业有如下几个趋势。一个是资本市场的放松管制,这发生在很多国家,
包括日本和欧盟。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进一步加强了放松管制这一趋势,放松管制
强化了银行业的竞争,从而影响关系贷款。第二个趋势是借款者日益通过证券市
场来融资,从而取代从银行融资这一渠道。I.Serdar Ding(2000)认为资本市场
的竞争可能增强银行保持其承诺的激励,尽管这种竞争增加了其保持承诺的成
本。最后一个趋势是银行的合并,这使得一些银行的规模非常巨大。一个重要的
问题是在银行合并之后,银行的市场能力增强之后会不会继续保持其承诺。
I.Serdar Ding(2000)认为借款者能够方便地从资本市场融资这一情况降低了维
持声誉机制所需的足够的银行数量,并因此减轻了银行合并的潜在负面影响。
Petersen和Rajan(1995)研究了与银行关享未来剩余的借款人承诺问题,承
诺的难以实施阻止了借款人的融资计划。Petersen和Rajan认为,信贷市场的竞
争削弱了银行的市场能力,并弱化了银行在初始阶段提供资金的激励,这对关系
贷款来说有负面影响。他们还研究了在良好的借款人遇到暂时困境时的银行承诺
问题。在他们的模型中,银行根据借款入的信用质量来决定提供正常交易关系的
贷款还是关系贷款。与借款人的承诺问题不同的是,信贷市场竞争的加剧有助于
弱化银行在关系贷款方面的承诺问题。I.Serdar Ding(2000)认为信贷市场竞争
加剧的影响是不同的,而是取决于竞争的来源和竞争的程度。本文也分析了银行
提供关系贷款的借款人的类型,并且这些特征是如何随着信贷市场竞争的加剧而
改变。
Boot和Thakor(1999)研究了竞争加剧情况下的关系贷款的生存能力。他们认
为在初始阶段,关系贷款的预期值是上升的,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雨下降。另外,
他们发现,资本市场的竞争会导致银行更多地提高关系贷款。尽管这些结论很相
似,但是I.Serdar Ding(2000)认为:(1)银行会给高质量的借款人提供贷款承
诺,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银行会把提供贷款承诺的门槛降低; (2)证券市场
降低了支持声誉机制所需的一定的银行数量。
第三章根行声誉的约柬机制
二、基本模型
企业:考虑一个具有两时期项目的风险中型的企业。在时期0该项目需要一
单位资本,在第2期获得收益。在时期l,该项目可能有三种情况:成功、困境,
或失败的可行性分别为ps、pD和pF。在成功的情况下,该项目获得Rs的现金流,
企业获得cs的不可转移的控制收益。这种收益可能是声望或者企业从积累的知识
中获得的租金,在失败的情况下,所有的现金和不可转移的收益都是0。在困境
的情况下,如果企业不在时期1进一步投入一单位资本的话,收益同失败时一样。
如果企业进一步投入资本的话,现金和不可转移的收益是R卉略岛。这种额外的投
资被称为拯救投资。该项目没有清算价值,并且不考虑折现。
假定l
(i)凡<1
(ii)R。+Co>l
(iii)mRI_pD(1一岛)>l
(iv)psRs—pnRD<2
假定I(i)说明如果只考虑现金收益时,投资额外一个单位于困境项目会有负
的净现值(NPV)。假定1(ii)说明如果加入企业的不可转移的收益,困境项目会有
正的的净现值。假定i(iii)说明在包括困境时的进一步投资的损失时,该项目在
时期0会有正的预期NPV。假定1(iv)说明借款人不能在时期0借入拯救金来用于时
期1的困境。
贷款人:企业没有资金,但可以从机构贷款人借钱,比如向银行借钱。为了
把银行在信贷市场上的市场能力模型化,假定银行在时期0有无风险的贷款机会,
该机会能给银行在时期2带来M单位的狰收益。在第三部分,模型会被扩展用来把
银行的市场能力和贷款战略作为参与竞争的银行数量的函数。
信息和台约:关于项目状态的不确定性在时期l得到披露,并且能够公开观
察到。现金收益在时期2得到验证。
这个两时期的博弈概括如下:
时期0:银行决定利息因子(1加上利率)。企业借入资金并实施项目。
时期1;项目的状态被披露并能够公开观察到。在困境时,银行决定是否提
供拯救投资,如果银行决定提供资金,那么企业得到拯救投资。
第三章银行声誉的约束机制
时期2:企业获得收益,并且支付银行的本金和利息。
三、初步的分析
(一)一次的贷款
在子博弈精炼均衡中,银行必须具有给困境企业提供拯救融资的积极性。由
于项目的状态难以证实,这种积极性不能靠法庭来强迫银行在企业困境时提供拯
救资金,因此银行只有在困境中获得的现金收益足够偿还其贷款时,才会提供拯
救融资。然而根据假定l,银行的现金收益不足以偿还贷款,所以在一个子博弈
精炼均衡中银行不会给困境企业提供拯救融资。
命题1:子博弈精炼均衡的战略组合是:在t=0,银行贷款一个单位给企业,
利息因子是b(1+利率),
一1+M
b=——————一
p,
在t=l,如果项目陷入困境,银行不会拯救企业。
考虑股权合约是否能够激励银行提供拯救资金是很重要的。如果股权合约允
许银行获得企业的一部分控制利益,银行可能会具有拯救企业的激励。然而,控
制利益包括企业的未来收益,企业可能不会答应分配其红利(Hart和Moore,1989,
1994)。而且银行不可能获得任何管理上的成就感。
即使有可行的更复杂的合约,但只要时期1的项目状态和企业的控制利益在
法庭上难以证实,这种合约还是难以提高效率。然而,需要考察为什么在时期1
给企业借款一个单位是不可以的。这是因为企业不仅在困境,也会在失败时借款。
由于项目的状态难以验证,银行难以通过合约来判别企业的真实状态,因此必须
提供一个不同的制度安排来进行判别。下面的分析就是这种制度安排,即银行声
誉。
(二)重复贷款中的银行承诺
在信贷市场中,银行不是一次性、匿名的参与者,它们同很多借款者进行重
复借贷。银行贷款的这种重复、有名有姓的特征可能使声誉机制来实施银行承诺。
一个无限重复博奔框架被用来分析银行声誉是否能强制银行的承诺来拯救困境
中的企业。在重复博奔中,前一部分的投资博奔成为重复博弈的阶段博弈。阶段
博奔的长度是指一个时期。时期之间的折现因子假定为5<1,即在一个时期内部
第三章畏行声誊的约柬机制
没有折现。企业在一个时期之后可能会退出经济,而银行则会一直经营下去。假
定经济的历史是共同知识,并且为简化分析,假定银行指一个时期之内只借给一
个企业。
假定声誉机制具有如下特征:在t~-'O时期内,银行承诺如果项目在t=l陷入困
境,那么它会提供拯救。如果银行在企业陷入困境时,没有出面拯救,那么银行
失去了其忘好的声誉,其它的企业就不会再从该银行贷具有拯救承诺的贷款。由
于企业能够从其它银行贷款,说明这种威胁是可置信的。通过不拯救企业,银行
节省了拯救成本,但丧失了从带有拯救承诺的贷款得到的未来收益。如果这种损
失的当前价值大于拯救成本.则声誉机削有助予银行承诺的实施。
用膨6代表具有良好声誉的银行的市场能力,MsM6。尽管Ⅳ6取决于参
与竞争豹银行数量,但是在这一节假定银行的数量不变,这样便于集中分析均衡
特征。为简化分析,假定企业愿意借带有银行承诺的贷款,即
假定2 PDCD2M6一膨
命题2重复博弈具有如下战略组合:在t=0,企业从一直守信用的银行借款,
在t=l,如果该项目陷入困境,银行拯救企业。如果银行没有拯救企业,以后的
企业不从该银行借款;如果某个企业还向其借款,银行将不会拯救这个企业。如

膨6一M>PD(1一置D) (2)
那么存在一个万, 孑=驴五丽|-再Rs丽‘3)
因此有J≥万,这一战略组合是重复博弈的子博弈精炼均衡。
证明:W6(∞和∥(∞分别是银彳亍在受到惩罚时,在均衡路径和惩罚路径上
的当前净收益。则暇回=丝掣和哪)=羔(4) l—D l—D
银行拯救困境企业的激励约束是
RD一1+巧∥6(J)≥西矿(回(5)
公式2是公式5满足占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利息因子:
第三章银行声誉的约柬机制
60:咝(6)
B
在惩罚的情况下,企业不会从不守信用的银行借款,因为它可以从其它守信
用的银行借款。最后不守信用的银行不会有积极性去拯救陷入困境的借款者,企
业以后也不会相信其承诺。
困境状态的可观察性假定简化了分析,但是即使公众难以区别困境状态和失
败状态,公众仍然可以观察到银行拯救,这是因为一旦银行参与拯救,公司可能
进行重大的资产重组。
命题2说明了声誉均衡的条件。在重复博弈中,声誉均衡并不是唯一的均衡。
当每个阶段中的博弈是重复时,命题l中的阶段博弈均衡也是一个均衡。在本文,
笔者不考虑声誉均衡是如何被选择的或者银行如何建起其声誉。文本的重点是建
立声誉的可行性和银行建立了其声誉后的竞争效应。
公式(2)和(3)说明了声誉机制基础上的银行竞争效应。公式(3)阐述
了声誉机制是否可行不是取决于银行的市场能力,而是取决于银行具有良好声誉
时的市场能力和没有良好声誉时的市场能力的区别。比如,即使竞争的加剧使银
行的市场能力下降,但是如果上述二者的区别比较明显,那么声誉机制仍然可以
发挥作用。
推论1.随着M6一肘上升,孑会下降,即声誉机制容易实施。尤其是在竞
争的加剧导致M6和M都下降,但M6一M上升的情况下,否会下降。
如果企业不考虑银行的市场能力是否足以激励其信守承诺,而自愿把更多的
项目收益给银行,那么公式(2)看起来很容易满足。企业可以通过从银行购买
额外的服务等方法来增加银行的收益。尽管这些方法在现实中可以观察到,但是
至少两点理由限制了其效果:第一,借款人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限制了这些
方法的有效性。最有可能需要拯救的借款人更愿意给银行提供这些让步;第二,
企业愿意让渡给银行的收益受到从项目中获得的总收益的限制。
四、有银行竞争的均衡
为了把银行的市场能力及其借款战略表述为参与竞争银行数量的函数,模型
扩展为:银行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银行的信息处理能力减轻了债权人和债务人交易
中的不对称信息问题。本文集中分析银行提供贷款之前的信用信息甄别活动。本
第三章嘏行声誊的约束机钳
文的分析沿袭'J'Dinc(1997)的观点,他认为当银行业的进入有限制时,银行的信
用信息甄别能力能够使其具有信贷市场中的市场能力。
分析一下经常失败的第二类型企业。一个企业是好的类型的概率是九。在时
期0,企业的类罄是其私人信息。每个银行在时期0通过获得无成本的信号来披露
企业,这些信号与企业的类型相关。假定银行i获得信号石,。给定从信用披露中
获得信息的不可转移性,假定每个银行的信号是其私人信息。这些信号对企业的
型号0是一致和有条件的,并以条件密度函数f(x l口)独立地分布于银行之间。
f(x I印满足单谓可能比率属性(MLRP),即
假定3;f(x1 0=G),f(xl占=嚣)醢着x增加
因此,如果银行获得信号x,则银行认为企业是好类型的可能性预期肚(X)取
决于:P《8=Glr)=j7石i万=i筹;{;‰t以x) et,
Ⅱ(x)随着x的增加而增加,这假定如果银行获得的信号表明企业具有好的信
用质量,对银行来说,贷款和拯救企业是正的NPV项目。
假定4:声《i)(p,R,一PD(1-RD))一l>0
在t=O,企业闻每个银行贷款一个单位所需的利息率,每个银行在没有观察
到其他银行的报价情况下,向企业说明其利息率,企业选择利息率最低的银行。
后面的分析集中分析具有相同声誉的银行会有相同的战略均衡。
(一)一次的贷款
一次的贷款博弈均衡除了在利息率的决定上同上述所的不一样,其他的特征
相似。具有较低预期∥O)或者较低的信号X的银行拒绝贷款,因此会有~个X的
临界值,低于该值,银行不会贷款。从技术上来讲,银行的竞争模型是个秘密投
标、一次性价格的拍卖,因此可以参考其他文献中的观点(Mi lgrom和
Webel"(1982))。
为了获得银行在均衡时决定其利息率的战略,假定银行报出的利息率随
∥(J)的下降而下降,并因此随信号x面下降。因此只有银行报出最低的利息率,
银行才能贷出款。在对称的均衡中,这意味着银行在所有的银行中有最高的预期
∥(工)或者最高的信号x。因此贷出款的银行是企业期望的最优银行,这是由于它
第三章银行声誉的约束机制
的信号是最高的。因此银行选择其报价来最大化其预期利润不仅取决于它自己的
信号,而且它的信号要高于其他银行的信号。
命题3(正常交易的贷款):如下的战略组合是(对称)(阶段)博弈的子
博弈精炼均衡:在t=0,银行需求的利息因子取决于下降的函数b。(x),x≥z。:
当z<工。时,银行没有提供贷款,:。随五下降。企业从需要最小利息因子的银
行借款。如果企业没有获得贷款,则不能实施项目。在t=l,如果项目陷入困境,
没有银行拯救企业。每个银行在时期0的预期利润是正的,随着银行数量的不断
增多,预期利润下降,直到趋于0。在银行拯救困境中的企业情况下,没有子博
弈精炼均衡。
模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根据银行的数量推导出银行的市场能力及其贷款
战略。具有同样披露技术和没有内部信息的银行是如何获得正的利润呢?讨论这
个问题很有意义。每个银行根据关于企业的信号和赢得竞争的可能性来决定其战
略,因此银行的收益也取决于其他银行的信号。然而,每个银行的信号是其私人
信息,这些信号的私人属性使银行获得私人信息的租金。由于在预期会有损失时,
银行通常不会提供贷款,当银行业的进入受到限制时,这种信息租金会导致正的
预期利润。
(二)重复贷款中的银行承诺
当银行承诺拯救困境中企业时,命题2提到的均衡战略组合仍然成立,但是
银行的贷款战略需要修正。为了允许银行提供带有拯救承诺的和没有拯救承诺的
贷款,假定不管一项贷款是否有拯救承诺,都能被公开观察到。
承诺拯救的银行贷款战略同没有承诺拯救时的战略比较相似,但是有一个重
要的区别。根据银行的信号,承诺拯救的银行贷款战略有一个三层的结构。在项
层,银行提供带有承诺的贷款。但在中层它的贷款没有执行承诺。在底层,银行
拒绝贷款。从直觉上来讲,假定企业通常愿意得到拯救,即使在成功是其获得所
有现金收益都给银行,也在所不借。如果银行以给定的利息因子b给一个好的类
型企业具有拯救承诺的贷款,银行的预期净收益在时期0是
P。b—PD(1一RD)一1 (8)
该预期净收益比没有拯救承诺时要小。银行要求的利息因子与其预期净收益
是一致的,因此银行提供承诺贷款I搀f-J槛要比没有提供承诺贷款的要高。这种三
第兰章银行声誉的妁豪机棚
层的贷款战略同美国的承诺贷款合约的实证相吻合(参见Avery和Berger(1991),
Qi和Shockley(1995))。
然而,由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惩罚路径(即某一家的银行不能提供承
诺贷款,而其他银行能)上的银行贷款战略比较复杂,难以从正常的参数中推导
出。为简化推导,假定企业从困境中的再融资获得的收益足够高,因此即使银行
提供关系贷款的条件是要求获得成功时的所有现金收益,它的生意也不会被只提
供正常交易关系贷款的银行抢去生意。
假定5;PD%≥风Rs—l
命题4(关系贷款):考虑对命题2中给定的战略组合进行如下修改:
均衡路径:在t--O,在一定时期,银行的贷款战略是
bAx)和银行承诺拯救,当x≥工。:
“(对和银行不承诺拯救,当h≤工<t;
没有贷款,当工(xⅣ。
其中b。和工。在命题3种给定。
只有当银行永远不会逃避拯救责任时,企业才会接受带有拯救承诺的贷款。
在t=l,如果项目陷入困境并且其贷款是有拯救承诺的,那么在t=O贷款给企业的
银行会拯救企业。
惩罚路径:与众不同的银行只提供没有承诺的贷款,而其他银行则采取与均
衡路径相似的三层贷款战略。
存在万≥2,这样行≥万时,一个子博弈精炼重复博弈均衡具有J≥g(n)的特
征;n<万时,没有子博弈精炼重复博弈均衡具有占<1的特征。
在三层的贷款战略中,银行只有在借款者是好的情况时,才会提供承诺贷款。
因此银行的利润在‘和x,之间显示出质的差别。尽管拯救成本是银行战略的中
IE层Ix。,xc)存在的原因,k并不是银行提供承诺贷款时的门槛,在这一水平之
下,银行预期会损失,x,是银行在成功时的具有承诺的贷款和失败时的没有承
诺的贷款之间的无关紧要的水平。当工>工。时,由于银行预期会从没有承诺的贷
款获得正的利润;当工=t时,银行也会从具有承诺的贷款获得正的利润,然而,
银行并不关心x=工。时的贷款,因为,此时银行的利润是零。
91
第三章银行声誉的约柬机制
在惩罚路径,由于信息租金的存在,与众不同的银行仍然会获得正利润。然
而,它的预期利润比具有良好声誉的银行在均衡路径的利润要少。这种区别激励
银行保持好的声誉来追逐高的6,这种区别可以被解释成声誉租金。
均衡的存在需要有足够数量的银行来参与竞争。事实上,声誉机制需要多家
银行来支持。比如说,如果垄断银行来决定银行的信誉水平,它会设定一个利息
率,使它能够获得成功时的所有现金收益,这样他就不会有积极性去拯救银行并
付出拯救成本。
推论2:垄断银行没有积极性承诺拯救企业。
由于同样的原因,"≥2这一条件成为严格的不等式。随着银行数量的增加,
来自正常交易关系贷款的利润会一直下降到零;经过一个临界值以后,如果企业
有足够的信誉,关系贷款变得更有利可图。
五、竞争的效应
(一)新银行的进入
新银行是否能提供关系贷款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6,新银行能否提供关
系贷款会产生多重均衡,而重复博弈论在解决均衡的选择上是无能为力的。由予
银行声誉的建立难以模型化,研究银行的进入问题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假设基础
上。
(--)能承诺拯救的新银行的进入
当能提供关系贷款的银行数量趋向无穷大时,研究极限行为会有所帮助。在
极限,支持声誉机制的最小折扣因子趋向于1。从直觉来讲,随着具有良好声誉
的银行数量的上升,声誉租金趋向于0,这就难以支持声誉机制。
命题5:lira.一8(n)=1
这一发现同激烈的竞争会难以支持声誉机制的观点相一致。然而,这只是极
限的情况,并不是说随着银行数量的增加,声誉机制难以发挥作用。事实上,命
题4和5说明了当银行的数量比较少时,额外的竞争有助于支持声誉机制,因此适
度的银行数量是最优的。
推论3:适度的银行数量容易支持声誉机制,即当1<矿<cO时,荸(H)最小于
n乖。
第三章镊行声誉的约柬机制
l、不能承诺拯救的新银行的进入
在另一个极端,不能承诺拯救韵银行的进入直接影响正常交易关系贷款的竞
争。由于新银行的进入,正常交易关系贷款市场的竞争加剧,从这种贷款获得收
益下降,因此相对于正常交易关系贷藏,关系贷款变得更加有利可图。银行会降
低关系贷款所需的最小信誉水平,关系贷款在银行的贷款组合中的比重上升。尽
管新进入的银行只提供正常交易关系贷款,但是良好声誉的银行的关系贷款变得
更容易获得。
新银行的进入不能承诺扩展了声誊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参数范围。如果具有
良好声誉的银行没有执行其承诺,它丧失其声誉并且只能提供正常交易关系贷
款,而新银行的进入降低了这种贷款的收益,也降低了不执行承诺的收益。这增
加了银行维持其承诺的积极性,并且声誉机制交得更容易维持。因此,竞争的加
剧增加了声誉机制的有效性。
命题6:不能承诺拯救的新银行的进入使声誉机制更容易维持,并且降低了
关系贷款所需的最小信贷水平,即虱月)、万和耳会随不能承诺的银行数量的增
加而降低。
2、来自证券市场的竞争
由于证券市场中的资金同银行贷款比较类似,银行面对着来自证券市场日益
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对银行不f可类型贷款的效果是不同的。事实上,声誉机制
的一个条件是借款人的身份鉴别。证券市场的匿名性和分散性使声誉机制难以发
挥作用[Chemmanur和Fulghieri(1994)]。同关系贷款相比,证券市场的资金更接
近于正常交易关系的贷款,这就使来自证券市场的竞争同没有承诺的银行的竞争
相似。相比那些遵守承诺的银行来说,这种竞争更多减少了没有承诺的银行的收
益,
为了包括企业的证券发行,该模型被修正。在时期0,企业决定证券发彳于的
比例,对不同类型的贷款而言。这个比例是不同的。为了简化分析,假设证券持
有人只能观察到是否得到贷款和贷款类型(正常交易关系贷款还是关系贷款),
证券持有人没有信贷甄别能力,雨银行就可以做到这一点,所以证券持有人获得
零预期利润。
命题7;企业按所需要的比例发行证券,银行用带有拯救承诺的贷款来提供
剩余的资金,这会有一个关系贷款均衡。借款人从证券市场融资使关系贷款更容
第三章银行声誉的约束机捌
易,并降低具有承诺贷款所需要的最小信贷水平,即万(以)、亓和斗会随借款人
从证券市场融资可能性的增加而降低。
由于涉及到银行承诺拯救的积极性,命题7说明那种认为证券市场跟银行关
系贷款不相容的观点是不正确的。首先,对借款人来说,从证券市场融资和从银
行融资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借款人一方面通过发行证券获得资金,另一方面也从
银行获得关系贷款。其次,借款人从证券市场的融资能力并没有限制银行维持其
拯救承诺的能力,恰恰相反,还增加了银行的积极性。尽管随着来自证券市场的
竞争加剧,银行来自关系贷款的收益下降了,但关系贷款变得容易维持了,并且
有效的声誉机制所需要的银行数量也下降了。最后,来自证券市场的竞争迫使银
行给较低信贷水平的借款人提供关系贷款。
六、结论
本文研究了贷款给困境中的借款人的银行承诺问题。本文认为在重复的银行
贷款环境中,声誉机制能够减轻这一问题。声誉机制的有效性取决于信贷市场的
竞争。同借款人的承诺问题不同,信贷市场的竞争可能增加银行贷款给困境中的
借款人的积极性,从而维持其良好声誉。信贷市场的竞争是否有益取决于竞争的
来源和水平。比如,相比关系贷款而言,证券更接近正常交易关系的贷款,因此
相比关系贷款而言,借款人在证券市场的融资能力降低了银行来自正常交易关系
贷款的收益。这就增强了银行保持其承诺和维持良好声誉的积极性。
银行数量的增加效应取决于市场中已经有的银行数量。如果已经存在大量的
银行,银行数量的增加可能降低声誉租金,从而使声誉机制难以维持。另一方面,
如果银行有很大的市场能力,它们可以占有借款人的大部分利润,就没有积极性
去提供有成本的承诺。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数量的增加有利于声誉机制的发挥。
I.Serdar Ding(2000)的理论有更深入的经验含义。这包括:
具有较高信贷质量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银行承诺。
银行收取的利息率随信贷质量下降。
如果银行面临来自证券市场的竞争,获得关系贷款的企业的平均信贷质量下
降。当银行面临来自证券市场的竞争,在银行的贷款组合中,关系贷款的比例会
上升。随着借款人从证券市场融资能力的上升,维持声誉机制所需的最小银行数
第三章恨行声誊的约柬机制
量会下降。不提供关系贷款的银行的进入市场同来自证券市场的竞争相似。
一些经验含义已经在经验文献中获得支持。Avery和Berger 11991)观察到,
具有承诺的贷款绩效比没有承诺的贷款的绩效要好,这说明具有较高信贷质量的
借款人获得了贷款承诺。Qi和Shockley(1995)较好信贷质量的公司趋向于从贷
款承诺获得资金。Shockley和Thakor(1997)发现贷款承诺合约的利息率随借款
人的信用质量下降。
关于证券市场对银行贷款的激励效应的经验证据也同本文中的理论观点一
致。Horuchi(1994)和Ding(1999)观察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资本市场
放松管制之后,日本的大银行明显提高了给中小型公司的贷款比例。Anderson
和Makhija(1999)发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公司的证券负债比例同其
成长机会反方向变动,这就验证了本文韵观点,郧证券市场强化了银行维持其承
诺的积极性。Gande、Purl和Saunders(1999)发现较小的公司更多地受益于激
烈的市场竞争。这就验证了竞争的加剧会降低银行贷款所需的借款人质量要求。
I.Serdar Ding(2000)的观点对银行贷款的信贷市场的竞争效应具有额外的
启示。一个主要的观点是对不同类型的银行贷款来说,信贷市场的竞争效应是不
同的,因此对信贷市场竞争的经验研究必须根据银行贷款的类型来研究。其次.
还需要考虑竞争加剧的来源,尤其是这种竞争是来自证券市场还是新银行的进
入。最后,竞争的效应可能并不是单调变化的,丽是可能在不圊的竞争水平会有
所区别。
第三节银行监管与银行声誉
一、监管机构对银行的监管难以避免道德风险
银行体系的市场失灵,需要银行监管机构予以纠正。这需要监管机构对银行
的行为具有完全的信息,才能制订出最佳的监管规则,抑制银行的道德风险,但
事实上,由于存在不完全和不对称信息现象,监管机构无法观察到银行的所有经
营行为,因此监管机构制订的监管合约一定是不完善的,很难抑制道德风险。
可以具体分析如下:设监管机构的监管度为R,I为银行的道德风险程度并且
0≤I≤l,O≤R≤1,I=1,R=I是最差状态,即监管机构对银行的监管程度最高,
第三章壤行声誉的约束机制
银行的道德风险达到最大:I=O,R=O时最理想状态。即在没有政府监管的情况下,
通过银行自律而使道德风险程度降至最低,但这是不可能的。监管机构无法观察
到个别银行的I,最多只知道I的分布情况,即其概率密度f(I)和分布函数F(I),
在监管机构开始实施监管时,由于监管机构观察不到银行具体的I,只能根据I
J
的分布情况确定监管水平R,I的期望值是[矿(z)刃因此事先的监管水平为R.。银
行根据R。来相对调整自己的I。如果I<fIf(x)dl银行发现政府对自己监管过严,
按照原先经营水平和努力程度经营无利可图,则会进行相应的调整,退出该行业
或者提高自己的I,在银行退出成本过高的情况下,银行只能提高其道德风险水
平I。如果I>[矿(D甜则银行会发现按目前的I是有利可图的,因此就存在道德风
险,不愿降低I。于是整个社会的道德风险水平就会提高。艇个社会的I变大,会
使脏管机构对I的期望值大于原来的期望值。如果监管机构据此进一步提高监管
水平,达到如(R:>R,),根据上面的分析,必然会导致银行道德风险程度进一
步增加。虽然通过强制银行披露经营活动的关键信息,加强对银行的检查,有助
于减轻监管机构对银行信息的不对称程度,从而提高控制银行道德风险的能力。
但无论如何,监管机构是无法消除对银行信息的不对称程度的,因此也就不能有
效降低银行道德风险。
有鉴于此,本文应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研究方法,在理性预期的假设前
提下,将Barro(1986)和Vickers(1986)货币政策模型进行简单变形,通过建立
银行监管机构与银行的行为博弈模型,分析信息不对称下声誉机制降低银行风险
的过程。
二、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一)假设前提:
(1)博弈双方——银行监管机构和银行在博奔中对其对手的特征、战略空
间、支付函数不完全了解,即信息是不完全的。
(2)博弈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3)假定监管部门认为银行有两种类型:高风险银行和低风险银行。高风
险银行具有较强的为追求短期高收益而违规的倾向,资产质量差,声誉不佳;低
第三章锫悖声誊的约柬机制
风险银行稳健经营,不愿从事违规活动,资产质量高,声誉好。
(4)假定只要从事高风险违规活动(如向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放贷)就会产生
不良资产,新增不良资产的出现只和银行违规经营有关,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
高风险银行有假冒信誉好的低风险银行的动机。由予信息约束,j|茳管部门不知道
银行真正类型和违规情况,但可以通过观察不良资产率来推断银行类型(这是非
现场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决定下一步的监管措施,即对高风险机构加强监
管,对低风险机构适度放松监管。
(二)模型
为剖析银行声誉降低银行风险的过程,笔者对Barro(1986)和Vickers(1986)
货币政策模型进行简单变形,用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代替原模型中的通货膨胀
率,假定银行的决策目标为实现银行的稳定和投资于高风险项目的成本最小化。
由于银行不仅要考虑当前利益,还要考虑未来利益,所以其决策目标函数是使受
决策影响的整个未来时期的总成本的期望现僮和最小:
—L F2 胁ΣJ‘【二}一6l(只一F‘)】(1)
,·O ‘
其中,F。是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r是监管机构根据上一期信息形成的银
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的预期值;占。是t期折现系数,折现系数万‘越小,表明银
行越关心眼前利益;反之,折现系数艿‘越大,表明决策者越关心长远利益;b。
是银行对实现其降低新增不良资产率的相对关心程度(b。值越小表明银行对降低
其新增不良资产率越关心,反之表明银行对其高风险收益越关心。b=l意味着银
行是弱银行,以银行的短期收益为绝对目标;b=O意味着银行是强银行,以降低
其新增不良资产率为绝对目标)。该式的第一项反映了新增不良资产率大于0的
成本;采用二次式是因为一旦银行新增不良资产率较高,会导致监管机构的严厉
惩罚,此时的成本与新增不良资产率成指数关系。该式的第二项反映了银行新增
不良资产率大于监管机构预期的银行新增不良资产率的收益,当银行的新增不良
资产率较高时,说明银行投资予高风险项目,从而可能赚取超额的利润:采用一
次式是因为该收益与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成线性关系。
在博弈开始时(t=O),银行是强银行即b=O时概率是P0,是弱银行b=l时概率
为卜R,假定y。为肘期t内弱银行假装强银行的概率,置为监管机构认为弱银行假
装强银行的概率;因此均衡状态时,Xt=Y。,但银行不能通过选择Y。来操作x。。
第三章银行声誉的约束机制
在单阶段博弈中,银行的最优新增不良资产率是F_b=O(由(1)式解一阶条
件得出)。这是~次性博弈中银行的最优选择,即在一次性博弈中,理性的银行
的新增不良资产率会大于0。如果银行在t期的声誉是Pt,即t期银行是强银行
的概率为P。强银行不增加其新增不良资产率的概率为1,根据贝叶斯法则, 银
行在t+l期的声誉是: 只。(6=。IF,=。)=ji:‰≥e
即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等于零,则监管机构将增加自己所面对的是一个强
银行的概率。如果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在t期大于零,则有#“(6=。If,=1)=了ri糯=。
即监管机构观察到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大于零,则银行为弱银行。
接着考虑博弈最后两期(t—l与t)模型的解.在最后一个时期t中,银行没有
必要再树立良好的声誉,因此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定会大于零,设定F。=】。
监管机构的预期的新增不良资产率是O的概率为P,,是l的概率为卜Pt。则监管机
构预期的新增不良资产率是L。=卜P。。如果弱银彳亍的新增不良资产率等于零,则其
展后一个时期t的效用函数值为
P2 1
彬=一三:}+(E—F‘)=只一?÷
因为owdaPt=1,最后一个时期的效用在信誉上是递增的,这是对以前良好
行为的激励。但是,如果银行在此之前的新增不良资产率等0,则P。=O,弱银行
将没有获取任何产出效益,其效用水平为-1/2。
在前一个时期,银行选择继续假装强银行的概率为P。。则监管机构的预期
的新增不良资产率为:
E:。=l×(1一只一。)(1一z。)
这一监管机构的预期的新增不良资产率是银行为弱银行概率(1-P。)乘以
监管机构认为弱银行预期的新增不良资产率大于0的概率后再乘以一个软弱银行
的、一次有效的、等于1的最优偏离度。
考虑Y。=O,1的纯战略情形,如果弱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在t一1期大于
0(Y“20,F”=1),那么P;=0,则弱银行的总效用为:
第三章慑行声誊的约柬机制
形√1)+彤(1)=i1一E:。一吉艿
若弱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在t—l期等于0“。=1,L。.=O),那么银行的总效
用为:
形一t(o)+巧形(1)。一E.1+J(只一二)
如果Ft.I-O优于F。=l,则有
一互二+石(£一j1)2圭一E:。一三万
从而只≥西1
同理,当Yr-=1构成弱银行的均衡战略,xrI-1,从而9‘-P“,因而得只。≥去·
如果监管机构在t一1阶段认为银行是强银行的概率只一t≥i1,银行的声誉会
更好,从而促进弱银行更积极地假装强银行。总之,t期重复博弈的均衡取决于
银行的初始声誉水平(模型的均衡为混同均衡)状况:
1·如果初始声誉水平只≥j否1,则强银行选择F产F,_..。Ftll=Ft=o,始终选择
其新增不良资产率等于O;弱银行选择Fo=F。-..cF,。=O,F。=1,即弱银行在t期前一
直坚持其新增不良资产率等于0,而博弈进入最后一阶段t时才采取其新增不良资
产率大于0,监管机构预期的新增不良资产率为耳=E‘~·fj=0:E。=I—只,
监管机构认为截到t—l期,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会等于0。而t期的预期偏离值
将取决于初始声誉。T期弱银行声誉的演进路径为:Po=P。=⋯=R,如果F。=1,P。F0:
如果F。=0,Pw=1,强银行的总效用现值为O,而弱银行的总效用贴值为∥(0一=1)。
2.如果初始声誉矗<荔1,则博弈的均衡是分离均衡:强银行选择R=F-一。
=F。一l_F。=o,弱银行选择R=Fi-⋯=F。.。=F。=i,即弱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在搏弈~
开始就大于0,监管机构预期的新增不良资产率为:露=l一只: 如果Fo=l,
E‘=¨·%=E。=1;如果Fo=O,曩。-..·E:=f‘。0。银行声誉的演进路径为:
如果R=l,Po=P产⋯=P。=0:如果Fo=O,Po=P._..·:P。=l。强银行的效用水平是0:弱
第三章银行声誉的约束机制
银行的效用水平贴现值是:只一罢暑碧·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银行的初始声誉水平影响了模型的均衡,这是因为
银行面临着一个多阶段效用最大化问题。弱银行进行决策时,必须考虑该行动对
自身声誉及对监管机构未来预期的影响,银行面临的实际问题是选择适当的时
机,利用监管机构信息不完全非对称性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对于弱银行来说在强
声誉条件下(异≥去)获得的总效用远远大于弱声誉条件下(R<-去)获得的总
效用。因此,银行为强银行的初始概率P。越小,弱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等于O
声誉越低,继续选择其新增不良资产率等于O以维持其声誉的价值越低(即获得效
用越低),因而,必然在第一期即采取其新增不良资产率大于O的最优行动。相对
于重视未来收益,拥有相对较高的贴现率的弱银行而吉,初始声誉越高,采用其
新增不良资产率等于O的积极性越高。而为了获得更佳的效用,银行有必要创造
良好的初始声誉。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银行都希望R≥去,从而实现长
期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长期重复博弈中,需要培育银行的声誉机制,使银行能
够在考虑长期利益的条件下,减少高风险违规行为,从而保持银行的稳定性。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监管机构与银行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使得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处于不利地
位,成功的银行监管更大程度上应取决于银行的自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这并不
意味着监管机构可以放任不管或推托责任,雨是应该注重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
将外部旄加的监管与内部自发的响应有机结合起来,促使银行选择依法接受监管
且降低进行高风险投资的概率,这是在信息约束下提高监管效率的重要策略。声
誉机制保证了银行“自我监督”和“双向监督”的自律行为,为此,应建立健全
银行声誉机制,充分发挥声誉传递信号、促进银行自律的作用,以降低金融风险。
1、对银行进行风险评级,根据风险级别确定不同的监管强度。巴塞尔新资
本协议认为监管当局的严格评估与及时干预是银行风险管理的第二大支柱。美国
等发达国家的监管当局多采用C胧ELS评级方法,从资本、资产、管理、盈利性、
流动性、市场敏感性6个主要方面来分析银行风险度。银行风险评级是一种重要
i00
第三章鬣行声誉的的柬机制
的声誉机制,通过发挥专业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功能,将多层次复杂的信息
进行分析和归类,形成简单的信息符号。交易双方可以将评级结果作为依据估计
对方的违约概率,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其节约信息成本、促进双方诚实守信的
自我实旄过程体现在:债权人根据银行的风险级别,在签定契约的过程中会要求
银行支付相应的存款利率或从级别差的银行撤走资金以实现声誉的市场约束作
用;股东根据银行风险级剐决定是否买卖股票和买卖数量,从而影响股票价格波
动实现市场约束。其社会实施过程表现在,监管部门根据银行风险评级结果,决
定相应的监管措施和市场准人要求,对一定级别以下的银行实行严厉的监管和限
制市场准人,以达到促进银行改善经营、提高信用评级的作用。即使其他社会成
员的交易次数十分有限,但如果存在这样的信息处理传播机制,能够及时将银行
的评级结果传递给相关者,并由他们选择优秀的银行、淘汰不良的银行,同样可
以促进每个成员有激励建立诚实的声誉,银行经营者将对高风险业务持审慎态
度,有积极性保持较好的资产质量、遵守监管规则和传递真实信息等“。
2、建立可置信的惩罚机制,加大声誉成本,严格依法监管。首先,建立健
全责、权、利相对应的责任追究机制。对因违法违规而造成资产损失的有关银行
和责任人应严格依法分别予以责任追究,包括已离职的有关责任人。重视高级管
理人员的监管,对任职资格的审核应关注从业经历和有无违规记录,形成违规则
声誉必然受损的可置信的惩罚机制。其次,加大处罚力度,提商声誉成本。对机
构的处罚不仅限于罚款,停业整顿、取消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市场退出等对银行
影响较大的手段在罚则中的使用应增多。处罚结果可在金融系统内进行通报,使
声誉受损对银行经营成本的影响加大。再次,建立事先承诺制度。目前发达国家
一种新的配合性监管安排是所谓的“事先承诺”,即银行与监管者达成激励性契
约,银行事先承诺一个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的最大损失数额。比如银行可以选择内
部模型(如"CAR模型“)计算一个季度或半年或十天的最大损失数,如超过,则须接
柏陈璐;‘声誉税角下的商业鼠行风险评缀问题),‘上海金融',2004年第1 1期.
射vAR模型旨在估计给定投资工具或堰合在未来资产价格波动下可姥的或潜在的损失.用m Mofgal|l的
定义,可将VAR看作是在既定头寸被冲铺(ben叫弧l泌曲或重估前可能篾生的市场价值的最大损失的估计
值{或者可以用Jorion培出的投藏说法,可把VAR定义为“给定置信区同的一个持有期内的量坏韵预期掼
失”.Jorion举银行Banke巧Trust的敦字为例说明了VaR值的含义.该银行1994年年度报告公布了它当年
每目的vaR值,在99%的置信区间内平均为3500万美元,这意味着,园市场波动而每天发生超过3500
万美元损失的概率只有1%,或者说每天将市场风硷导致摄失的羲额约柬在3500万元以内的概率有99%.
金融机构可以运用它寒评估和管理个别资产或资产组合的市场风险.而且金融监管部门还可以将其纳入到
对金融机构进行审慎性监管的框架之中。起到传统的盐管手段无法比拟的作用.参见刘宇飞:‘v出模型
及萁在金融监管中的应用',‘经济科学).1999年第1期.
10l
第三童银行声誉的约柬机制
受来自监管机构的惩罚。这样,一方面监管机构只需注重结果两不是过程,节省
了监管成本:另一方面减少了对银行的约束,银行出于自身利益会主动致力子改
进内部模型,因为过多过少的承诺对银行都不利;承诺的最大损失数额过少,易
受处罚;而承诺过多又需满足更高的资本要求。这也是~种通过声誉(事先承诺)
建立的可置信的惩罚机制,可在制度设计中进行借鉴。
3、构建和完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建立监管机构与银行的即时信息通道。
声誉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欺骗行为能够及时被发现,也就是说信息的传输速度
十分重要。
第四节银行经理人的声誉激励机制
银行经理人的声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银行声誉。为提高和保持银行的良
好声誉,必须对其经理人声誉进行激励与约束。
一、建立经理人声誉激励约束机制的模型分析
关于经理人声誉机制作用机理的经济学模型是翟姆斯特姆(Holmstrom)基于
法玛(Fama)思想建立的代理人市场——声誉模型。该模型说明市场上的声誉可以
作为显性激励契约的替代物。Holmstrom认为:在竞争的经理市场上,经理的市
场价值决定于其过去的经营业绩,从长期来看,经理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责
任,因此,即使没有显性激励合同,经理也会积极努力工作,因为这样可以改进
自己在经理市场上的声誉,从而提高未来预期收入。下面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
进一步考察Holmstrom关予经理人声誉机制的观点。
假定经济中只存在两个生产阶段,t=l,2;每个阶段的生产函数为:
以=口,+目+“f,,=1,2 (1)
1)式中, 玎,为产出,口,为经理的努力水平,0为经理的经营能力(假定与
时间无关),“,是外生随机变量(如技术或市场的不确定性)。假定口,是经理私人
信息,■是共同信息,0和Ⅳ,是正态独立分布的,均值都为零(E(9)=E(Ⅳ,)=0),
方差分别为仃;和盯:,进一步假定随机变量蚝和“:独立,BPcov=(u。,“:)=o。
娃参j巳张雉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三联书店.1996年.第451-454页.
102
第三章铤行声誉的均柬机制
假定经理是中性风险者,且贴现率为0,
U=垃)1一c(at)+%一c(a2)
因而可用下式表示经理的效用函数:
(2)
其中,q是经理t期的工资,C(口。)为努力的负效用。假定C(at)为严格
递增的凸函数,并且C’(4。)=0。
在上述假定条件下,如果股东与经理签定~个显性激励合同q=乃一‰,
其中儿与巧不相关,帕累托一阶最优可以实现,风险成本等于0,经理的最优努
力水平为:
C。(口,)=l,t=1,2 a
由于尽管股东和经理都可以预测到巧,但法庭无法证实乃,因此将q与一
联系起来分析是不可行的,所以上述结论成立并不具有现实意义。现假定这样的
显性激励合同不存在,经理只能拿到固定工资。
显然,若委托一代理关系只是一次性的,经理将不会有任何努力工作的积极
性,由C’(口,)=O推出at=O。但是,当代理关系维持两个时期时,尽管经理在第
二阶段最优努力仍然为a,=0,但经理在第一阶段的最优努力水平大于0。原因
在于:经理在第二阶段的工资蛾依赖于市场(股东)对经理经营努力e的预期,
而口。通过而的作用影响这种预期。
假定资本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理的工资等于预期产出:
mI=E(Irl)=E(a1)=瓦
0)2=EOr2 I以)
其中(flt指市场对经理在第一时期的努力水平的预期,占(%f西)指在给定第
一时期的实际产出为1"g.情况下市场对第二时期产出的预期。因此,
E(x2 I石1)=E(a2 l以)+E(e|石1)+E(u2 l石1)=E(OI巧)
(因为E(a2 l%)=E(u2 I蜀)z0)
假定市场具有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则均衡时,a。等于经理实
际选择,当测到蜀时,市场知道口+“=巧一-l。但市场不能把0与M分开,即
市场不知道除经理努力外,啊是经理经营能力的结果还是外生的不确定因素%
的结果,市场必须根据羁来推断0。令
103
第三章馁行声誉的约柬机制
,: 型璺:当
、,ar(口)+VaI妇1) 盯;+《
即t为e的方差与蜀的方差比率。露越大,t越大,根据理性预期公式:
E(oI以)=(1一r)E(O)+f(巩一玩)=f(巧一每)
(因为假定E(e)=O。)就是说,给定而下市场预期的e期望值是先检验期
望值E(0)与观测值阢一司的加权平均值,市场根据观测到的信息修正对经理
能力的判断。事前有关能力的不确定性越大,修正越多。一般来说,t介于0与l
之间。
给定T>O,均衡工资吐=E(Ol啊)=f(■一瓦),意味着第一时期的产出越高,
第二时期的工资越高。将q、吡代入,经理的效用函数为:
U=.1一c(a1)+r(al+口+“l一面)一c(a2)
经理最优化的一阶条件为:
c(a1)=f>0jq>0
就是说尽管经理的最优工作努力没有对称信息下那么大(满足一(口、)=1),
但出于声誉的考虑,经理在第一时期的努力水平严格大于0(这在单阶段模型中
是不可能的,除非显性激励合同是可行得)。t越大,声誉效用越强。
上述模型假定经理只工作两个时期,但上述结果很容易一般化。如果经理工
作T期,那么,除了最后一期的努力口,为零外,所有T—l期之前的努力at均为正。
而且容易判断出,努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呈递减趋势,即q>口:>⋯>口¨>嘶。
因为越接近退休年龄,努力的声誉效应越小(时期1的努力口I影响所有以后卜1
期的工资,但时期(T一1)的努力口。只影响嘶)。进一步可以证明,如果能
力只服从随机游走,当T一。。时,稳定状态的一阶条件满足:
州咖卢=而‰
其中6为贴现因子,为长期修正系数。当t3=l,一(口)=1,即如果经理对未
来不贴现。帕累托一阶最优可以实现,尽管并不存在显性激励合同。因此上述模
型证明了声誉效应可以在解决代理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隐性激励机制可以达到
显性激励机制同样的效果。(如,假定显性合同为(S(以)=口+肛_)。进一步把
这种解释通俗化,即:人的良好声誉会给当事人带来长期收益(不排除这种收益
墨三兰堡堑苎堂墼丝壅墼塑
仅仅是道德或心理上的满足),为了获得长期收益,当事人要树立良好的声誉,
而要锝到良好的声誉,嚣要当事人采取他人认可、赞赏的行为,虽然这些行为对
于当事人现阶段而言也许是种“损失”或“负担”,但当事人仍心甘情愿而为之,
旨在树立良好声誉,获得长期收益。
二、建立银行经理人声誉激励约束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在一般的经理人市场中,缀多行业具有相通的地方,经理人可以从一个行业
退出,进入另一个相关性不是很强的行业。在银行家市场中,银行家需要具备非
常专业的知识,相对而言,进入和退出本行业都有较大的壁垒。所以说,银行家
市场是相对封闭的,银行家的才能具有更强的专用性。第二,具体到国有商业银
行而言,由于其分支行遍布全国,数目众多,因此,相对于其他行业所需的经理
人而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所需的银行家为数甚多,他们每一个人都关系到一个
地区经营状况的好坏。
经济学基于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或机会主义的“坏人”假设,认为声誉机
制对人的行为具有激励约束作用的机理在于声誉能给人带来更大的长远利益。然
而,实际生活中人需要褥到他人的赞扬、尊敬和良好的声誉,即对于很多人雨言,
具有良好的声誉本身就是其行为的目的。因此,在管理学看来,基于马斯洛的需
要层次理论,可以壹接建立精神、声誉或荣誉激励机制.激励约束人的行为。也
就是说,经济学和管理学虽然都说明了声誉对于人的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可咀
建立相应的声誉机制来激励约束入的行为,但二者的出发点是不同的。经济学通
过模型证明,即使是“自私自利”的“坏人”,为了获得长远利益,也需要树立
“好人”的声誉;而管理学则认为,追求良好声誉的本身就是人实现自我的内在
需要。
对于职业经理人而言,声誉这种人力资本更加重要。良好的声誉有利于经理
人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更赢的报哥|l。在经理市场上,经理人的声誉既是经理
人长期成功经营企业的结果,又是经理人拥有的创新、开拓、经营管理能力的一
种重要证明。声誉机制可以作为经理市场中关键的信息披露机制,用于解决信息
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声誉的核心是信任,信任是交往的前提。职
业经理人只有通过建立良好的声誉,创造出企业所有者对于其经营管理决策能力
第三章银行声誉的约柬机制
的信任,创造出银行雇员对于其领导能力的信任,才能成功她担当职业经理人的
角色。职业经理人的行为和经营管理活动具有极大的风险和未来的不确定性,需
要股东、借款人、雇员、存款人等利益相关者的极大信任、理解和支持,这种理
解和支持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经理人声誉的认可。良好的经理人声
誉,能促使各利益相关者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即使在银行处于不利的局面下,各
利益相关者也会坚定信念,支持职业经理人的各种决策和行为。
职业经理人的职能在于进行管理决策,而管理决策活动具有复杂性、风险性
和不确定性。从理论上说,职业经理人拥有特殊的人力资本,与~般企业员工相
比,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就更加强调声誉之类的精神激励。精神激励和物
质激励区别的关键在于,精神激励能够从内心调动人的积极性,即产生管理学中
所谓的“内激力”。“内激力”不同于“外激力”,“外激力”仅仅是为了得到
相应的报酬而被动地完成指定任务;而“内激力”则是出于内心,积极主动、创
造性地完成工作,最大可能地发挥个人能力,在工作中寻求自我实现,在银行经
营管理活动中获得满足感。同时,经理人的经营管理决簧行为对银行的影响是长
期的,而以年度为考核单位对经理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往往有失偏颇,年薪制之类
的以短期业绩指标为基础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其局限性。而经理人声誉机制则是注
重经理人长期以来的一贯行为所形成的声誉,给经理人提供更大的创新空间,有
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
声誉机制对职业经理人员的激约束作用是和经理市场的竞争选聘机制紧密
联系的。经理市场(或称代理人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实质是经营者的竞争选
聘杌制,竞争选聘的目的在于将经营者的职位交给有能力和积极性的经营者候选
人,而经营者候选人能力和努力程度的显示机制是基于候选人长期工作业绩建立
的职业声誉。经理市场的“供方”为经营者候选人,“器方”是作为独立市场经
济主体的“虚位以待”的银行,在“供需双方”存在大量提供银行信息、评估经
营者候选人能力和业绩的市场中介机构。如果把经营者的报酬作为经理市场上经
营者的“价格”信号的话,那么,经营者的声誉则是经理市场上经营者的“质量”
信号·在经理市场上,经营者的声誉既是经营者长期成功经营银行的结果,又是
经营者拥有的创新、开拓、经营管理能力的一种重要的证明。没有长期化的行为,
也就没有职业声誉。声誉的核心是信任.信任是人们交住的前提。经营者只有通
过长期他的努力经营建立良好的声誉,创造出银行所有者对于其经营管理决策能
第三章锻行声誉的约束机制
力的信任,创造出银行员工对于其领导能力的信任,才能成功地担当经营者的角
色。没有良好的职业声誉,经理人员将不得不结束其职业经理生涯,因为没有人
会信任他,把银行交给他去经营。正如亚当·斯密所论述:“各地方金匠和宝石
匠的工资,不仅比需要同样技巧的许多其他劳动者高,而且比需要更大技巧的许
多其他劳动者高。这是因为有贵重的材料托付给他们。我们把身体的健康委托给
医生;把财产.有时甚至把生命和名誉委托于律师或辩护士。像这样重大的信任
决不能安然委托给微不足道的人。””同样,作为银行所有者,把自己的银行委
托给经营者经营管理时,“如此重大的信任”必然要求经营者具有良好的声誉,
而不是“微不足道的人”。
三、银行经理人声誉激励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为了发挥声誉机制激愿约束的作用,就应该从完善声誉机制的条件出发,寻
找实现有效激励约束机制的途径。结合前面对国有银行经理人声誉激励约束机制
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分析,笔者认为,经理人声誉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与以下几
个方面有着极大的关系:
1、培育充分竞争的经理人市场。经理人的声誉是体现经理人创颓能力、经
营管理能力、领导能力以及努力程度、敬业精神的公共信息。只有根据准确的声
誉信息对经理人进行奖惩,才能体现声誉机制对经理人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浪
得虚名”之类的错误声誉信息,会导致激励约束机制的扭曲,使声誉机制不仅起
不到应有的激励约束作用,反而会起反作用,引导经理入把精力放在追求虚名等
非生产性行为上,而真正有能力的经理人的生产性行为反而得不到激励。因而,
培育充分竞争的经理市场机制是保证经理人声誉“质量”的最有效措施,是避免
声誉机制扭曲的根本保证。真正优秀经理人的声誉是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获得
的,通过市场生存竞争检验的经理人才是合格的经理人。对于我国国有银行而言,
应该积极培育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给予那些真正在市场竞争中产生的,而非政
府及大众媒体人为树立的优秀经理人以社会地位和荣誉,通过声誉机制激励经理
人的生产性行为,有效地发挥声誉机制的作用。声誉激励尽管从人的社会性出发,
在任何制度中都存在一定的激励,但只有在市场竞争的作用下,声誉的价值才具
·,亚当·斯密著,谢袒钧、盂晋,盛之译:‘国富论一国民财富的性质和起因的研究》,中
南大学出版社,第78--79页.
107
第三章银行声誊的约束机翱
有长久的利益保证,因而其激励作用也能够持久。经济学者通过对不对称信息状
况下经营者行为的动态博弈分析认为:声誉激励机制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现期
的努力,通过对产出的影响,改进市场对经营者能力的判断,因此任何弱化这个
声誉效应的方式都会弱化激励机制。声誉通过经理市场对经营者的激励,主要是
因经理市场能实现个人价值。同时,完善经理市场也给那些在职经理形成一种潜
在的威胁,即经理市场上随时都有一些具有良好声誉和优良业绩的经理“准备”
接替他的位置。在竞争性市场中,经营者的声誉对经营者人力资本的影响主要在
两个方面:其一是经营者声誉的好坏影响经营者职业的可持续性,坏的声誉会导
致经营者职业生涯的终止;其二是经营者声誉的好坏影响经营者在经营者市场上
的价格,好的声誉会使经营者人员在经营者市场获取较高的收入。因此,完善的
经理人市场有利于激励那些对未来存在良好收益预期的经营者不断提高自身声
誉,以实现其长期收益。
2、经理人声誉机制作用的有效性提高,有赖于社会法律环境、规章制度的
完善和正确的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的形成。法律、规章制度的作用在于惩恶扬善,
只有对选择背叛的参与人进行惩罚,针锋相对也选择背叛,才会构成可置信威胁,
从而保证即使是“坏人”,为了获得长期收益,也要树立“好人”的声誉,直至
“博弈”结束前的一个时期。如果不对背叛的人进行惩处,总是对其“仇将恩报”,
他就没有必要考虑声誉问题,没有必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因而,完善的法律保护
对声誉机制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然而,法律的威胁及规章制度对人行为的约束
作用范围是有限的,而且成本比较高。相比之下,由于伦理道德、意识形态对人
的行为影响在于“教化”,使人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机会主义行为,作用范围相对
广泛。例如,根据经济学的“坏人”假设,声誉机制的最大问题在于到重复博弈
的最后一个时期,理性人会毁掉自己的声誉,追求利益最大化,即所谓的“终止
博弈问题”。但如果通过意识形态的“教化”作用,使经理人从思想上重视自己
的声誉,遵守职业道德,自觉约束自己的道德风险行为,也就不存在“终止博弈
问题”,声誉机制的作用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转轨时
期,法律体系需不断完善,道德伦理和意识形态也需要正确的引导,这对国有银
行经理人声誉机制的建立,对经理人行为的激励约束具有重要的长远意义。
1惦
——.————一塑!一堡堑!茎塑竺墨垫型
第四章银行声誉的管理机制
第一节美国自由银行业时期的银行声誉44
一、美国的自由银行业概况
1838年4月18日,纽约通过了<自由银行法》,这宣告了美国自由银行业的
开始。在这段时间,各州银行得到很太的发展,银行数目激增。不同的银行发行
它们自己的纸币进入流通,这种纸币就是银行券,它们是永久性的,不含利息的
债务索偿权,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以票面价值变现为硬币。这种情况同那些公
司投资于品牌资本比较相似,这种投资适合子那些产品质量难以辨别,从而需要
公司建立良好的声誉的情况。银行券代表了银行券持有者和银行之间的合约,银
行用发行银行券所获得的资金发放贷款,购买债券。
银行券在发行之后进入流通,它的面值与其购买商品的实际价值并不相等,
这是因为到发行银行去兑付铸币是有成本的。银行券的面值与其实际价值之问的
价差给银行券经纪商提供了发展空间.经纪商以一定的折扣把交易中的银行券兑
换为铸币,然后经纪商再去发行银行券的银行以面值将这些银行券兑付为铸币,
从而能够获得利润。银行券的折扣大小取决于发行银行的地理远近、风险情况和
声誉情况。随着一些专门从事经纪业务的公司的出现,银行券的二级市场出现了,
在二级市场上。银行券以折扣流通,经纪商公布不同银行的现行折扣和假币的信
息。由于经纪商的利润来自于银行券的面值与交易价值之间的差额,因此它们具
有足够的激励来观察发行银行券韵银行的资产质量。
银行券的折扣反映了银行的声誉,即该银行券被兑付的可能性。每个银行都
把它的名字印在其发行的银行券上,这个名字就代表了该银行履行其兑付承诺的
可能性,这个可能性是由银行券的市场价格揭示的。如果银彳亍的声誉下降,则银
行券的价格折扣上升,相反,如果银行的声誉上升,则银行券的价格折扣下降。
银行券的价格之所以能够反映银行的声誉,是圆为二级市场的经纪商通过集中兑
“本节主要整理了Michael J,Haupect(1994)的观点,参见Michael J.HauP盯L 1994.New York free banks and
the mk of”putatlon$.』merican economist.38,6677.
109
第四章银行声誉的管理机制
付铸币来获利,这样他们就有很强的激励去监督发行银行券的银行的资产质量,
这种监督机制同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监督上市公司比较相似。经纪商之间的
竞争提高了价格信号的信息质量。银行、经纪商耜消费者之间的反馈机制限铡了
折扣的总体波动性,从而使市场能够充分发现银行声誉的质量。
随着1863年美国的《国民银行法》的颁布,美国的自由银行业结束了。政府
需要资金来资助美国南北战争,这促成了该法案的通过。该法案促成了建立~个
国家银行业体系、发行统一的货币,从而代替了州银行发行自己的银行券的体系。
二、银行建立声誉的手段
银行券的质量同一般的商品相比更加难以确定,其质量只有在其持有入试图
使用银行券购买商品、兑付为铸币或者与经济上交易时才能被鉴别出来。从银行
券的持有人的角度来看,铡度银行券质量的根本尺度是使用银行券时是否便捷。
如果商品的买方接受一个劣质的银行券,他可能会遭受损失,因为他将来可能无
法将银行券兑付为铸币,或者不得不以远低于面值的折扣来使别的交易对手接受
这张银行券。银行券的使用者往往是根据发行银行券的银行的声誉来决定是否使
用其银行券。
在建立银行声誉的过程中,银行认识到保持一个尊贵的形象的重要性,因此
银行会建设雄伟的银行办公大楼,采用豪华的内部装修,在其办公用品上刻上银
行的徽记等。如果银行不遵守承诺,不按面值兑现其银行券,公众就会不采用其
银行券,上述投资也就会随着银行的倒闭而丧失。此外,银行还利用这些建筑、
装饰和徽记来给公众传达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这种方式就像古代的皇帝往往喜
欢建设规模宏大的寺庙或金字塔等建筑来绘被统治者以权威、尊贵的感觉一样。
银行为了给公众一个深刻的印象,还会设计复杂、制作耩美的银行券,使公众相
信制作水平这么高的银行券不可能由那些声誉差的银行发行的,从而银行可以获
得良好的声誉。
Tibor Scitovsky(1945)指出,公司的规模、服务时间长短和财务成功程度
也能够显示企业的声誉。企业规模大、服务时间长和财务成功等于向消费者保证,
公司会长期提供优质的服务,并且不会大赚一笔之后退出市场,因此公司都会表
明自己是最大或者最老字号的公司。服务时间长短和财务成功程度是可信赖的标
llO
第四章候行声誉的管理机翻
志。一个服务时间比较长的公司可以用自己过去的表现来证明它明天还会继续营
业a一种商品的质量水平.-/以/ll过观察该商品过去的质量水平判断出来,并且高
质量的记录越长,未来继续提供高质量的承诺越可信。如果公司在历史上曾有过
在困难时期仍然没有降低质量的情况,那么公司的声誉就更为可信。
对银行券来说,过去的表现尤为重要。过去的良好表现为银行赢得良好的声
誉,而那些有过不良记录的银行的声誉则较差。White(1984)引用了苏格兰的Ayr
银行来说明这一问题。当陷于困境的kyr银行快要倒闭时,苏格兰银行和皇家银
行宣布它们将接收倒闭银行的银行券。这两家银行这样做的目的是获得公众的信
任,吸引存款者,扩大其银行券的流通范围。19世纪英国的乡村银行则恰恰相反,
这些银行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其经营业绩时好时坏。这导致它们在经营业
绩不好的时候,会不遵守承诺,而这种信用历史反过来又会使其更加不受信任。
银行过去的表现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这些方面包括银行经营实践的长
短,在经营历史上出现兑付困难的频率,最近一次发生兑付困难的时间离现在有
多久。如果宏观经济进入萧条期,大部分的银行发生了兑付困难,那么即使某个
银行不能兑付,该银行也可能得到公众的原谅。如果银行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保持
兑付,那么该银行的行为则非常可贵,这将会使它赢得很高的声誉,它可以以此
来说明即使其他银行陷入经营困境,他也不会违背承诺。美国纽约的化学银行就
是一个用过去的良好业绩来建立良好声誉的经典案例。在1857年的银行恐慌中,
该银行是唯一没有停止兑付铸币的纽约银行,在其它银行出现兑付困难时,化学
银行仍然能够坚持兑付这一事实成为该银行可以炫耀的资本,并且使它获得了良
好的声誉。
银行一般不希望顾客兑付其发行的银行券,这是因为如果银行券被频繁地兑
付,银行就不得不保留大量不生息的贵金属储备来满足兑付要求。非常有趣的是,
防止兑付频繁发生的最有效途径是尽力使兑付方便快捷。持有银行券的交易成本
包括该银行券和其它银行券或商品的交换比率,鉴别银行券的交易成本,交易中
寻找愿意接受银行券的交易对手的搜寻成本,兑付银行券的成本。兑付的难易程
度直接影响到该银行券在交易中被接受的程度,如果消费者认为银行券将会很方
便地被兑付,那么他会有信心持有这种银行券,并认为不需要马上去兑付。银行
券的兑付越容易,越能被广泛她接受,持有银行券带来的交易成本越低,银行券
越有价值,这又带来银行声誉的提高,相反,发行难以交易的银行券的银行的声
第四章韫行声誉的管理机制
誉较差。
为了使兑付变得更容易,当时的银行在其它银行,尤其是纽约的银行星保留
一定的存款余额,这样它们就能够使其银行券在纽约兑付。这些存款成为乡村银
行的生息储备,一旦持有银行券的个人提出兑付要求,就必须动用这种存款予以
兑付。银行在其它银行保留存款也是保持信任的一种手段,这可以被看成声誉投
资,因为纽约是当时的主要商业中心,商品源源不断地从纽约流向美国其它地方,
这就意味着相反方向上的资金流。州银行发行的银行券逐渐在大城市,尤其是以
纽约为代表的东海岸城市。通过在纽约的银行中保留存款,这些银行可以使其银
行券在纽约更容易地得到兑付,使公众相信银行的稳健性,降低银行券的折扣率,
使银行以接近瓦值的价格流通。从而提高了银行的声誉。
持有额外的贵金属储备也是投资声誉资本的一种手段。如果让公众知道银行
持有的额外储备,公众就会相信银行持有足够的流动性,从而会对银行比较有信
心。即使公众不知道银行持有的额外储备,这些额外储备也会潜在影响银行的履
约纪录,从而成为声誉资本投资的一种间接形式。因为持有储备可以在恐慌发生
时为避免发生支付困难提供一种保险,在信心动摇时,被要求兑付的银行券比平
时多,到时候可以动用这些储备。因为银行在面对比平时更多的兑付要求时没有
停止兑付,从而没有给它保证兑付的良好历史业绩抹黑。
第二节银行声誉的管理机制
一、经营环境的变化凸现了公司声誉的重要性
2000年6月Al鲫Greenspan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认为“今天的世界,产品的经
济价值越来越体现于无形资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声誉的竞争已经成为
经济前进的驱动力。在商品交易中,事先评价生产商的声誉已逐渐形成惯例;而
对服务商,他们惟一能提供的就是声誉。”“他的讲话说明了公司声誉正变得越
来越重要,成为与公司竞争优势相联系的重要资产。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
的到来,公司的经营环境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
一,全球化。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家的边界变得模糊,资本和劳动力等资源
¨缨荣,茅宁:。公司声誉警理模型探讨一<管理现代化',2003年第3期。第20页
儿2
第四章恨行声誊的管理机制
可以在全球进行配置,这就使得竞争变得更为剧烈。另外,当公司进入一个新的
市场时,其过去的声誉将会使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二,信息获取的方便性。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降低
了信息传递的成本,这就使得人们能够掌握更多关于公司声誉的信息。
三,产品和服务质量信息的不对称性。由于公司开发出来的产品和服务越来
越复杂,公众难以对其质量信息进行准确的甄别,此时公司声誉就会成为一个进
行选择的重要依据。
四,广告变得饱和.各种媒体上大量的信息使得公众对广告变得不敏感,公
司广告已经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
上述环境的变化使得使公司在经营中面l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而这些不确定
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公司声誉变得越来越重
要,因此需要对公司声誉进行仓q建和管理。
二、银行声誉的管理模型
在本文,笔者借鉴Gray和Balmer(1998)的公司声誉与形象管理模型来研究银
行妞何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这个操作模型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银行身份、沟通、形象和声誉(见图4—1)。
图4一l描述了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并且说明了反馈和自我纠正对模型的效
率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很多外部因素可能影响模型的结果,但是模型说明构建良
好声誉的最终目的是在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P◆
图4—1管理银行声誉和形象的模型
银行身份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是指银行的独特特征。银行身份的管理涉及到
第四章镊行声誉的管理机制
银行战略、高级管理层的理念、银行文化和银行组织设计这四方面的动态褶互作
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银行能够与其他银行相区别。银行沟通则是来自正
式和非正式渠道的信息集台,银行通过不同的媒体把银行身份传达给银彳亍的利益
相关者,简单地说,银行沟通是连接银行身份和银行声誉的纽带。而银行形象则
是当公众昕到银行名称或看到银行标志时的心理形象。
总体上来说,管理银行的声誉和形象有两个主要的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在银
行的利益相关者的头脑中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即在银行的目标利益相关者中创
建一个广泛的品牌识别。第二个目标是在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中创建一个良好的声
誉。
与良好的银行声誉相比,突出的银行形象更容易被创建出来。突出的银行形
象可以通过商标、广告、公关等银行沟通手段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而良好的银行
声誉则与之不同,银行声誉是对银行特点的价值判断,创建良好的银行声誉是一
个长期过程,需要银行有长期的优秀表现。银行沟通手段可以促进和巩固银行声
誉。
为了进一步阐述这个模型的中心思想,笔者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这个模型的各
个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三、银行身份
如上所述,银行身份是银行独特的属性,其主要组成是银行战略、理念、银
行文化和银行组织设计。银行战略勾画出银行的产品和市场范围,总体目标,决
策和程序,并据此在其选定的市场中参与竞争。通过执行其战略,银行为其客户
提供服务,这构成了一系列的活动。
银行理念是指银行高级经理的经营理念,银行理念通常会在银行的目标宣言
中加以说明。银行文化则是银行成员在工作中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它界
定了哪些员工信条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银行为什
么会具有其独特的风格。从理论上来讲,银行文化反映了银行领导的理念,尤其
是在银行有一个强硬的CEO时更是如此。
组织设计是指银行的高级管理层策划的银行框架,具体包括部门设置、等级
水平的数量、集中度、员工数量、岗位设计、内部的体制和程序。
第四章慑行声誊的管理机制
四、银行形象和声誉
如前所述,银行形象是是当公众听銎l银行名称或看到银行标志时的心理形
象,银行声誉则是关于银行属性的价值判断。银行声誉是通过长时间的沟通才能
塑造起来,而银行形象则可以通过商标、广告、公关等沟通手段在较短的时间里
形成。银行希望给其利益相关者表达一个正面的形象,也希望表达一个良好的声
誉。在利益相关者心目中的银行形象和银行声誉,对银行是非常重要的。银行的
利益相关者一般包括:顾客、投资者、雇员、金融分析师。
亘]—'1竺慧鬻蓍曩且建立起
雇员
投资者
金融分析师
使工作更具吸引力并且激
励员工努力工作
降低融瓷成本并且吸引新
的投资
影噙评论或推荐的内容
银行声誉和形象能够帮助银行吸纳各种资源
银行在其利益相关者心目中的声誉会影响他们是否支持银行,因此,如果银
行的客户对银行或者其产品产生负面的评价,那么银行利润就会下降。
由于每种利益相关者关心银行经营的不同方面,因此他们对银行会有不同的
评价。比如,顾客一般会对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质量和技术创新感兴趣,雇员会
关注收入、工作条件和发展机会,投资者和金融分析师主要关注银行的财务绩效
和发展战略。因此,银行应该不断地分别跟其利益相关者进行单独地沟通,了解
他们对银行不同侧面的评价。另外,银行在所有利益相关者中保持一个连贯的总
体形象也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利益相关者之间会有利益重叠,他们之间会交流彼
此对银行的看法。比如说,投资者和金融分析师都会关注银行的财务绩效和发展
战略,投资者会经常听取金融分析师的建议。
总之,银行的声誉反映了银行向其各类利益相关者提供有价值的产出的能
力。当利益相关者对银行比较信任时,他们就会支持银行,这样一个上升的循环
过程能够为银行吸引更多的资源,会对银行未来的绩效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当
利益相关者不再支持银行时,这样一个下降的循环过程可能导致其利益相关者纷
第四章银行声誉的管理机删
纷背弃而去,会对银行未来的绩效查产生消极影响,严熏的甚至可能导致银行的
破产,比如安达信公司就是在2001年遭受犯罪指控之后走向破产。
五、银行沟通
如上所述,银行沟通是银行身份和银行形象、声誉之间纽带,它通过不同的
渠道把银行身份传达给银行的各种利益相关者。银行沟通的途径包括:
媒体关系。媒体关系是银行沟通战略的重要部分。大型公司的媒体关系通常
由公共关系部负责,比较小的公司则由高级经理负责。一方面,银行要经常为其
产品和活动做广告,从而把其形象传递给其利益相关者;另一方面,媒体通过能
够影响利益相关者判断的评论文章来进~步强化银行的正面印象。
Delahaye-Medialink提出了一种测度媒体声誉的方法。该方法对美国最大的公司
所有可查的电子媒体上所获得正面声誉的不同程度进行了描述,综合各种因素来
研究公司在媒体中的声誉。他们发现在RQ中排名靠前的公司,其在媒体中的声誉
也很靠前“。该研究表明公司能够通过与媒体的合作来建立良好的声誉,媒体声
誉好的公司强化了其利益相关者的支持,这又进一步带动了媒体的支持。
银行的日常事务。银行的利益相关者一般是通过跟银行的雇员打交道来形成
对银行的声誉,因此需要对雇员进行良好的培训并且要有足够的激励让他们个行
其职。对窗口型服务职位来说更是如此,比如银行的储蓄窗口服务一定要让客户
满意,否则储户就会因为对银行职员服务的不满意,而对银行的声誉产生怀疑,
从而会把自己的存款取出来,转存到其他的银行。
建筑风格。银行的建筑设计风格、内部办公室和营业厅的设计会影响客户对
银行的主观评价。银行建筑通常都设计得庄重、典雅,当客户进入银行大楼办事,
都会在主观上产生一种肃然景仰的感觉,这就是通过银行的建筑风格给银行的客
户传达其形象的信息。
银行发布的正式信息。这些信息包括银行的经营目标、年度报告、职业规范
和宣传口号等。表3—1列出了一些著名公司的宣传口号,通过多年的宣传,这些
口号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这些公司凭借其口号赢得了其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支
持。
“查尔斯·福诺布龙、西斯·范里尔:‘声誉与财富——成功的企业如何赢得声誉》,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1页.
116
第四章馄行声誉的管理机制
表4—1一些著名公司的宣传口号
公司宣传口号公司宣传口号
强生世界性的保健品制造公司mM 创造、发展和隶I造先进信息技术的领导
戴尔降低成本,像藏尔一样轻松丰田今天明天
诺基亚连接人们亚马逊地球上最大的选择
通用电气把美好事物带入生活EB^Y 世界的罔上市场
微软你的潜力,我们的热情福特全球汽车品牌和服务
可口可乐帮助和活力杜邦科学奇_逊
英特尔内置Intel 擅乐文件公司
花旗集团全球金融服务的领导者惠酱发明
中田人民大学出版杜,2004年,第12].]22页。
银行的危机沟通。危机沟通的作用是:帮助利益相关者理解影响他们利益的
事实,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危机,并做出理智的决定。危机沟通不是只告诉利益相
关着银行需要他们做的事,更熏要的告诉他们,银行理解并且尊重他们的感受。
银行的标识。银行的标识是利益相关者对银行总体的视觉感知,即银行的视
觉身份。良好的银行标识能够使其利益相关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印象,强化其对银
行的认知。比如,花旗银行的雨伞标识传递出保护的含义,强化了花旗集团金融
服务方面的信任和安全。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则把一只优雅飞行的天鹅作为其标
识,这一标识传递出安全飞行的含义,给其乘客以信任、关怀和有风度的感觉。
●7
六、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对银行声誉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反馈的信息,银行的管
理层就会陷入盲目乐观,因此为了做出科学的决策,他们需要掌握利益相关者的
看法。这种反馈是利益相关者对银行柜台人员、财务经理、公共关系部经理和其
他直接与利益相关者打交道的银行雇员的评价。
信息反馈的作用包括: (1)信息反馈是对信息传递进行检验与调整的基本
依据。信息反馈作为一种信息传递效果及作用结果的返回传递,它能及时地将信
息传递过程中的传递效果返回到银行决策者一端,银于亍收到这些反馈信息后,可
以将其与信息传递的目标期望值作比较,从中发现差距,从而评估信息传递效益。
·,查尔斯·福诺布龙、西斯·范里尔:《声誉与财富——成功的企业如何赢得声誉》,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7页。
第四耄银行声誉的管理机嗣
这就是信息反馈对信息传递的检验作用。不仅如此,信息发出者还可以通过对反
馈信息的分析,找出造成偏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信息的再度传递施以
调整,以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益。(2)信息反馈是银行进行决策的重要基础。没
有信息就不能决策,没有反馈信息就不能改善决策。信息反馈是决策执行结果的
反映过程,是决策执行效果向决策者的回传,是决策进~步修正的信息来源。因
此,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系统,以便在多方案决策中
选择最佳决策方案,对决策方案的执行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使决策取得理想的效
果。
总之,银行声誉和形象的概念使管理层有了一个新的视角来认识银行面临的
发展战略问题。这种观点认为银行的声誉和形象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本文的模型
提供了管理这种重要资产的一个框架。银行的身份转变为银行声誉这一过程是通
过其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渠道来实现的。为了发展和维护一个良好的声誉,银行的
高级管理层有责任管理银行的身份和沟通系统。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不断涌现的
环境中,银行的战略优势和生死存亡可能要依赖于其声誉。
第五章银行声誊的评价体系
第五章银行声誉的评价体系
第一节公司声誉评价的相关文献回顾
由于评估声誉的重要性,一些学者制定出能够衡量声誉的各种不同的方法,
这些方法有的有学术价值,有的有商业价值。1997年以前,‘财富》杂志公布的
全美最受欢迎的公司(A MAC)是唯一可获取的关于公司声誉排名的资料,但它仅
限于美国公司。从1997年开始,‘财富)杂志又公布了对世界500强企业的排名,
并把它们划分为24个行业,称其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公司(GAMC)。以后,又陆续出
现了几种影响较大的测量企业声誉的模型:<德国管理者》杂志推出的“综合声
誉”,由Fombrun和Harris构建的声誉商数模型,以及由I-lanfred提出的二维评估
模型。
一、‘财富》杂志的评价方法
在公司声誉测度方法方面,‘财富)杂志的“最受尊敬的企业”排名是最著
名的。从1982年起‘财富》杂志每年邀请数千名经理、董事和证券分析师就创新、
财务表现、员工素质、公司资产使用、长期投资价值、社会与环境责任、管理水
平以及产品与服务质量等八项指标(近年新增加了全球化适应能力这项指标)为
各有关行业的公司打分,各项指标得分的算术平均数,为全面声誉指数(ORS)。
尽管《财富》杂志’最受尊敬的企业”排名作为一种公司声誉的测度方法具
有很强的影响力,但是受到众多学者的批评。Bromley(1993)批评这8项指标不够
简明。Fryxell和Wang(1994)认为,AMAC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公司内部高层,而且
评估标准主要是财务业绩,从而使得公司过去的财务数据对声誉的测量结果有决
定性影响,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财务光环效应”。这些学者认为,评估ORS
时还应该关注各种外郝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因为公司内部人员的理解与外部利益
相关者的理解可能会有相当大的差异。Fombrun和Shanley(1990)采用RS(作为因
变量)和一些自变量对152家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发现,AMAC的各评价指标
之间高度相关,除了财务数据之外,还有其它一些决定性因素没有列入。Brown
第五章银行声誉的评价体系
和Perry(1994)也认为,企业声誉不仅由经济标准决定,而且还由非经济标准所
决定。
二、Fombrtm和Harris的公司声誉度评价方法
从1999年起始,Fombrun成立了声誉研究所来研究公司声誉,该声誉研究所
同Harris互动公司以及其他一些公司,进行公司声誉度(corporate reputation
quotient,简称RQ)测度,评比“美国声誉最佳的企业’,R0测评结果在《华尔
街》杂志上公布。声誉度测度的依据是Fombrun--Harris框架,分六个大类指标:
情感吸引、产品和服务、目标和领导层、工作环境、财务业绩、社会责任。大类
指标下又分20个细化指标(详见表5—1):
表5—1 Fombrun—Harris框架的指标体系
声誉度大类指标声誉度细化指标声誉度大类指标声誉度细化指标
感觉良好是好的工作环境
情感吸引尊重和羡慕工作环境优秀的员工
信任公平的员工待遇
优质利润纪录
创新低风险投资
产品和服务财务业绩
值得购买成长预期
强大后盾财务表现超越竞争者
市场机会对良好事业的支持
目标和领导层优秀的领导层社会责任环境责任
对未来有明确的目标社区责任
声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4页。
数据取样分为两个阶段:在提名阶段,通过网络和电话在普通公众中进行调
查,然后确定评价特别好或特别差的公司:在调查阶段,根据上述20个项目的7
分评估置表来进行网络调查。该测量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不仅调查征集普通公众的
看法,而且还征求财务专家的意见。RQ测评最初在美国进行,后来被美国声誉研
究所的分支机构推广到欧美许多国家。连续5年的测评结果显示,企业声誉与企
业市值有较强的相关性,但RQ排名与《财富》杂志“最受尊敬的企业”排名不尽
相同,这从一个侧面说明。Fombrun Harris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财富》指
标的缺陷。
120
第五章最行声誊的评价体系
三、由‘德国管毽者杂志》公布的“综合声誉”
自从1987年以来,‘德国管理者杂志》(The German Manager lJlagazine)
开始对企业声誉进行铡量。测量质采用n分评估量表,主要指标有管理质量、铋
新性、沟通质量、环境责任感、财务和经济稳定性产品质量、货币价值、员工导
向、成长率、对经理的吸弓l力以及国际仡。但是,综合声誉指数的计算过程还未
向外界作过解释。
Schwalbach(2000)对综合声誉指数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以下的结论:(1)
声誉水平是在不断变化的。在1988—2000。年期间,只有四家公司(宝马、博世、
戴姆勒一奔驰和西门子)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声誉。这些结果至少证明了调查问卷
的有限性。(2)Sch walbach对行业和国家的详细调查与美国学者的研究结果一
致。以德国为例,最高声誉得分授予了汽车制造商,最低得分授予了保险公司、
能源供应商、建筑企业以及一些消费品制造商。(3)与美国学者研究结果不同的
是,在德国声誉不只由财务业绩来决定。Hildebrandt和Schwalbach(2000)在分
析测量因子时也发现,锄新性和沟通能力对于。一般声誉”具有重要的影响,而
管理质量和财务稳定性对于“财务管理”只有较低的影响。(4)声誉与公司净资
产呈正相关,对声誉的投资会增加公司净资产,而净资产值高也能提高公司声誉。
(5)公司所有权过度集中对公司声誉会产生消极影响。
四、Cravens、Oliver和Ramamoorti的声誉指数方法
为了构成声誉指数,~份针对650名CEO的调查显示,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公
司的可信度是公司声誉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Winkleman,1999)。其他因素包括:
公司管理者是否有才能、顾客满意程度、在行业中的创新能力等等。所有这些因
素构成了公司的声誉:领导能力、战略能力、企业文化、创新能力。在这些分类
的基础上,Karen、E1izabeth和Sridhar(2003)为了构建声誉指数采用了以下因
素的测度方法:产品、员工、外部关系、改革创新、经济实力、战略、企业文化
及无形负债。目标是要提供所有组成声誉指数的指标,然后建立一个指数。最终,
声誉指数能够成为衡量所有行业所有公司的一个指标。
表5—2列出了声誉指数的构成都分及对这些构成的衡量。与无形资产的衡量
不同,声誉指数主要建立在公司内部非量化因素的评估,不依赖与市场价值和资
第五章银行声誉的评价体系
产价值。相反,声誉指数的组成部分是对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的评估。指数包括
了反映公司声誉的全部因素。如果有一个因素的变动不会发生声誉的变化,那么,
它将被从指数中剔除。这就是该指数仅是一个相对的评级而不是纯粹的一个数值
的原因。
表5—2 Kamn、Elizabeth和Sridhar的声誉指数构成
声誉指数大类声誉指数细化指标声誉指数大声誉指数细化指标
指标类指标
产品和服务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竞争者产业参与程度
公众对公司品牌的认知对公司行动的反应
品牌多样化程度投资者市场费用
产品和服务的担保市场稳定性
可靠性环境环境政镱
雇员环境方面的雇员职位
所有水平雇员对雇主的满意可靠性
人员调整监管介入
交流社会慈善努力
职位申请数量
培训和发展机会创新刨新的生成和评估程序
雇员意见的反馈与删吾前水伸珂删刨新愿厦
雇员需要的协调和交流新产品和服务的发展
高级管理层CEO的个人声誉价值刨造对顾客需求的签定和反应
能力顾客保持力
人员调整财务能力年度报告的信息内容
同战略目标的一致性额外的披露
从下属收集信息战略声誉战略的优先
外部关系跨行业的战略结合
供应商付款期连续地培养管理控制系统
主要供应商的质量文化道德规范
同供应商的关系质量败镕的报告程序
供应商的供应商质量高层态度
股东联盟关系的存在董事会的道德委员会
联盟关系的期限无形的责任充分的研究和发展过程
主要战略伙伴的认知充分的信息基础
主要战略伙伴的声誉灵活的公司结构
共同风险合约协议顾客中的好口碑
足够的分配渠道
资料来源:Karen.Elizabeth and Sridhar.The Reputation Index:Measuringand Managing
Corporate Reputation.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3,2,205-207.
为了将表5—2中定性的指标转化为适合计算的声誉指数,Karen、Elizabeth
和Sridhar(2003)提出了九级分类的方法,量化各指标。之后,单个指标被赋
予一定的权重,组成声誉指数,他们推荐的权重如表5—3所示。在计算最终的声
第五章慑行声誊的评价体系
誉指数时,每个指标的权重是周定的数值,并且相加等于lOO%。计算声誉指数
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将所有的单个指标汇总后进行评级。他们将公司的声誉分为九
级,各级都有明确的标准描述.这种评级很像穆迪对债券的评级。
表5-3指数构成要素的相对权重
指数构成耍素权重范弱(总值100%)
产品或服务30.60%
魔员,供应商1.20%
外部关系,联盟1-0%
创新0_20%
价值创造5.20%
财务能力和生裔力1,lO%
战略1.10%
文化1m%
无形的责任∞%
Cravens等认为,以上工作应该由独立的审计或咨询部门开展,其结果可以
作为传统财务报表的附表向外界披露。当然Cravens等人的研究不仅基于
Fombrun,而且还集中反映y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对传统财务制度的反思
以及无形资产会计和“伦理导向审计”(ethical orientation audit)等领域
的研究成果。Cravens等的工作与Fombrun和Hartis框架的根本不同在于,前者的
评估立足于单个企业,而不像RQ评价那样倾向于进行比较和排名。
第二节银行声誉测度模型的设计
在对公司声誉测度理论进行回顾以后,笔者试图进一步设计一个用来测度公
司声誉的调查表(表5—4)。
袁5—4:调查设计阶段
1.结构的定义
2.通过下述方法来决定项目
(1)相关文献的回顾
(2)从合约的角度分析公司和其茅{I益相关者的关系
(3)同行业的潜在调查评级者进行深A的交流
3.对潜在的调查评级者进行提前测试
首先,对上述关于声誉测度的文献和观点(Fombrun,1998;Fombrum,2000
第五章银行声誉的评价体系
Karen、E1izabeth和Sridhar,2003等)进行整理,经过比较,笔者认为《财富》
的方法比较简单、实用,但是与企业的财务表现高度正相关:Karen、E]izabeth
和Sridhar的指标比较全面,但是在现实中难以操作:与前两种方法相比,Fombrun
的指标比较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本文主要吸收了《财富》和Fombrun的指标体系。
其次,来自理论框架的贡献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车富了对银行声誉的认识。
笔者认为银行声誉不仅包括银行对其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而且还要包括管理层对
其利益相关者发布信息的透明程度。
最后,为了验证这些来源的属性,并且使之适应银行业的特性,笔者同银行
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这考察出了银行业的某些特性,比如银行
业的两种创新来源(技术和产品方面)、锭行同社会的二重关系属性(第一,通
过银行自身的业务操作和社会发展对其的影响,第二,通过银行对社会和文化进
步的贡献)。
根据利益相关者的类型(股东、客户、雇员和社会),将调查中的问题分成
四个部分(表5—5),这样能够使调查的问题清晰明了。
战略和管理客户雇员社会
财力腈偿力金融服务的质量吸引优秀人才的能力对桂会发展的能为
资潺的运作效率霪臻要澎0 发展和留住优秀人才对社会和文化提升的
的能力贡献.
未来的战略形势费i晶剖新j》j∞ .毫兰、■,■、、”
l对股东的信息运明度■一对吞户的信思适明压l _对雇员的信思违明厦l对社会的信息透明厦
管理质量高级管理层的能力
[]来自于文献的贡献圈适用于银行部门■来自理论框架的贡献
为了将表2中定性的指标转化为适台计算的声誉指数,首先,请银行的利益
相关者对银行的上述16个指标进行打分,打分的等级为从l到9。
其次,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
类型。主观赋权法是根据评价指标本身对利润质量的重要程度确定,而客观赋权
法是根据评价指标的实际观察值所提供的信息量大小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其中
叉分为因于分析法、主成份分析法、聚类分析洼等方法。主观赋权法属于人为给
定权数,一方面会导致对某一个因素过高或过低的估计,使评价结果不能完全反
映银行声誉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会诱使银行粉饰或片面追求权重较高的指标,
第五章慑行声警的评价体系
这难免会影响评价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一方面是因为主观赋权法的
主观性较强,另一方面是因为因子分析法自身所具有的优点,它是基于数据分析
丽得到指标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能够有效地剔除不相关指标的影响,从中可以
提取若干个主因子作为新的评价指标,从而,保证评价方法的简便和评价结果的
客观性。
计算声誉指数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将所有的单个指标汇总后进行评级。笔者将
公司的声誉分为九级,各级都有明确的标准描述。这种评级很像穆迪对债券的评
级。表5—6列出了各级分类及等级分类描述。
因为表l中能得到9分的指标只是理想化指标,因此对声誉指数来说,得N9
级是非常难的。也就是说,很多公司得到表3中的A1评级是不可能的。得到最低
等级CI--C3评级的公司声誉很差,必须对此有所反映,否则很容易停止营业。所
以,大多数公司的评级都会是B或者A2、A3。
袭5—6公司声誉指数等级的界定及其描述
指数值分值范围描述
A1 9 公司声誉的理想水平——基本不可能达到
A2 8.8.9 有比较实际的公司声誉目标
A3 7.7.9 高水平的公司声誉
Bl 66.9
B2 5.5.9
B3 4-4.9
C1 3—3.9 公司声誉具有最小值
C2 2.2.9 公司声誉具有边际价值
C3 1.1.9 公司声誉几乎没有或者为负值
第三节银行声誉的评价方法
在作数据分析处理时,涉及的样本往往包含有多个测量指标,较多的指标会
带来分析问题的复杂性,虽然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尽量避免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但
是这些指标之间仍然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这就使含在观测数据中的信息
第五章银行声誉的评价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重迭。
为了使评价的结果更加的客观,需要选取适合的评价方法。在上文中讲到,
因子分析法基于数据分析而得到指标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能够有效地剔除不相
关指标的影响,适合本文所设计的银行声誉的指标体系。
一、银行声誉的评价方法
采用因子分析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其主要目的是浓缩数据,提取关键
特征信息。它通过众多变量之间的内在依赖关系,探求观测数据中的基本结构,
并用少数几个假想变量来表示基本的数据结构。这些假想变量能够反映原来众多
的观测变量所代表的主要信息,并解释这些观测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把这
些假想变量称之为基础变量,即主因子(Factors)。总之,因子分析法就是研究
如何以最少的信息丢失把众多的观测变量浓缩为少数几个因子。由于多个变量的
内部依赖关系表现了评价指标之间对评价对象的相互影响及其对评价对象的相
对贡献,因而,可利用这种方法求得各指标的权数。
二、因子分析法与数据处理
因子分析法源于Spearman提出的“普遍智力因素理论”,他认为学生在数学、
语文、音乐等学科成绩的差异实际由一个潜在的、共通的智能因素引起。随后,
Thurstone等对这一理论作了推广,将单一的潜在因子推广为多个潜在的公共因
子,构成定量化模型,并正式使用“因子分析”这一名称。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通过降维技术把多个指标约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统
计分析方法。约化后的几个综合指标能够反映原始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它们通
常表示为原始指标的某种线性组合。所以,客观上的需要加上因子模型本身的特
点共同决定了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来完成本文的任务。
设原始变量:X,,X:,X3,⋯、)【.
主成份:Ft,F”艮,⋯、F-
则各因子与原始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
Xi=bllE+612E+613E⋯+6l。只
X2=621E+6趋B+6∞v3--·+62。E
累五覃慑行声誉的评价体系
盖j=63l曩+b32五+b33E⋯+屯.E
X。;6“互十6.2E+6.,墨⋯+6。瓦
写成矩阵形式为:X=BF+E。其值x为原始变量向量,B为公因子负荷系数矩阵,
z为公因子向量,E为残差向量。因子分析的任务就是求出公因子负荷系数和残差。
如果残差E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数学模型变为X=BF。如果F中各分量之
间彼此不相关,形成特殊形式的因子分析,称为主成份分析。主成份分析的目的
是把系数矩阵A求出。
因子分析的一个重要目的还在于对原始变量进行分门别类的综合评价。如果
因子分析结果保证了因子之间的正交性(不相关)但对因子不易命名,还可以通
过对因子模型的旋转变换使公因子负荷系数向更大(向1)或更小(向0)方向变化,
使得对公函子的命名和解释交褥更加容易。进行正交变换可以保证变换后各因子
仍正交,这是比较理想的情况。如果经过正交转换后对公因子仍然不易解释,也
可以进行斜交旋转,或许可以得到比较容易解释的结果。
(一)主因子的定义及导出
设X=(工。,x:,...,x。)’为一个P维随机向量,并假定二阶矩阵存在,记∥=E(刁,
Σ=y(曲。考虑如下的线性变换:
_=口Il工l+人+alpXp=C11*X
M
(5一1)
M
,p=aplx、七A+a口Px p3ap'x
希望Z是而,⋯,工,的一切线性函数中方差最大的。因为r(a,’砷=q’Ea,,对
任意的常数k有矿(切。’x)=.i}2y(d、’x)=k2q’Σ口l,所以如不对Cll以限制,就会使
问题变得没有意义。于是常常作如下限制:
q。q=1,j-1,⋯,P (5-2)
故希望在(5—2),的约束条件下寻求向量口】使得矿(Z)=q’Σ口,达到最大,』
就称为第一主因子。这里以方差贡献率的大小来决定主因子及顺序,是因为原始
数据提供的信息在数学形式下通常用方差来衡量,方差越大,表明差异性越大,
也即该主因子所能提供的信息越多,这是应用因子模型的理论依据。
设^≥五≥⋯≥z,≥0为Σ的特征值,7lI.一,f,为相应的单位特征向量,且
第五章银行声誉的评价体系
Σ:牡7.k砒. 睁。,
10乃j ”1
其中,T=Ct.--',t。)为正交矩阵。
一Za=妻^∥¨t口:圭^(∥^):s^杰^(曲,):五妻口t‘t ra_--^∥刀,口:五。
l-l ●越●tl llt
当取口=t。时,有
fl。Σfl=fl。(■f1)=^ (5—4’
所以,Z=f。’x就是所求的第一主因子,它的方差具有最大值^。如果第一
主因子所含信息不够多,还不足以代表原始的p个变量,则需考虑使用^,为了
使^所含有的信息与^重迭,应要求
eov(A,五)=0 (5-5)
于是,在约束条件(5—2)式和(5—3)式下寻求向量口2,使得矿(y2)=C12Σ口:达
到最大,所求得^称为第二主因子。类似地,可以再定义第三主因子、⋯第p主
因子。一般来说,x的第i主因子,=q工是指在约束条件(5—2)式和
cov(fk,,)=0,j}=1,⋯,i~1 (5-6)
下寻求a。,使得v(y。)=口。’Xa。y达到最大。
现在来求P维单位向量口,使得五=∥工为第二个主因子。由(5—6)知
cov(J:,,2)=COV(tl x,疗’x)=FZtl=^d’t1=0
于是,a't.=0,从而
矿uj):∥Σ口:壹4(∥,,):≤如杰如(一r,):如杰口f‘rj·口:如口177"a=如口·口:也
t-l i-I i=1
当取口=t2时,有
f2’Zt2=t2 m(^f2)=如
所以,,2一f:。x就是所求的第二主因子,具有方差厶。一般地,可以求得第
i个主因子为■=t/x,它具有方差=丑,f=l,⋯,P。
(--)因子分析模型
苎至兰璺堡!!塑要竺堡墨
假定存在m个因子Z,正,⋯,厶,沏<p),使得五,x:,..-·Ⅳ。的线性组合表
示为:
五=a11Z+a12.厶+A+口l。无+蜀
X.2.2口21^
+A+口2-L+占2
(5-7)
A^』AuAuA~
+anf2
Xp=apt五+口P2厶+A+口朋厶+£p
且满足下列假设:
E(‘)=0
五(0=0
P(厶)=I
H占)=D=diag(o'】2,司,人,以)
coV∽占)=2f(fc‘)=0
上述(5—7)中,石,厶,⋯,厶-(m<P)称为公共因子,是潜在于各个变量中
共同的因子,是高维空间中相互正交的m个坐标轴;口。称为因子载荷,为第j个
变量在第k个公共医子上的负荷,或称第j个变量在第k个公共因子上的权,它反
映了第J个变量在第k个公共因子上的相对重要性; 蜀,屯,⋯,占。称为特殊因子:
s,是单变量X,特有的因子。
记4=p—l。。,矩阵A称为因子载萄矩阵,对模型(4—7), a9等予第j个变
量与第k个公共因子的相关系数。
(三)因子分析法的主要步骤
(1)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获得新数据矩阵
黔胪警,鼽i=砉豁;&=,v怯n-I窆i.t‰一_)2,为方便
起见,仍将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称为j0。
(2)计算相关的系数矩阵R=‰),
其中,勺2 ilj萋—‰瓦(1,j21,2,⋯,p),表示第1个样本与舞j个样本
的相关系数。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的目的是通过其求出主因子。
(3)求矩阵R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第五章银行声誉的评价体系
由陋一到=0得到p个非负的特征值^>五>⋯>0≥0。对应于特征值以
的特征向量为簟=(三⋯厶2,⋯三。)(七=1,2,⋯,,),令F=Fz,L为因子载荷矩阵
(旋转前),F为主因子阵,则E=Σ厶■为第k个主因子。
j-I
(4)确定因子的个数
在实际评价中,通常只选取其中m个(m<p)个方差贡献率大的主因子,以减
少指标的数目,且又能反映原指标的最大信息量。为确定m,引入—;‘L为主成
Σt
J11
分,对总方差的贡献率;艺—≥一为前m个主因子对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上面
川Σt
●一l
两式表明,累积贡献率越大,前m个主因子对原变量总方差的贡献越大,从而它
们从变量中提取的交异信息也越大,因此用■,正,⋯,五,(m<P)来代替或解释
工。五,⋯,x。的能力也越强。
通常要选取的主因子数所反映的信息量要占到原始数据总信息量的85%以
上,即选取m个主因子使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5%。
(5)建立初始因子载荷矩阵
因子载荷矩阵爿=0口),。不是唯一的,用不同的参数估计方法可以求出不同
的A,主要的参数估计方法有以下几种:主成分法、主因予法、极大似然法、最
小平方法、多元回归法等。在本文中采用主成分法。
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只是确立初始公共因子,这些初始公共因子是否具有明确
意义。需要进一步分析因子载荷矩阵才能得出。如果从每个初始因子能较好地找
出所代表的原始指标,就可以赋予这些因子合理的经济解释,进行下一步分析。
但如果因子载荷量较为平均,难以判别哪些指标与哪个因子联系较为密切,无法
从原始指标中寻求评价对象在各个因子上得分差异的原因,这是就需要进行因子
旋转。
(6)因子载荷矩阵的方差最大旋转
在找到主因子后,还要知道各主因子的意义,因此需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某
种变换,使每个主因子的经济意义明显。因子旋转的方法有很多,如正交旋转、
第五章韫行声警的评价体系
斜交旋转等r正交旋转又包括方差最大化旋转、四次方最大化旋转等。本文用方
差最大旋转来达到这一目的。它可使因子载荷的平方按列向0和l两极转化,使之
达到结构简化。
是否进行因子载荷矩阵方差最大旋转也是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最主要
的区别,主成分分析在降维后不再探讨载荷矩阵的结构简单与否,所以得出的主
成分有时不易于解释;而对因子分析一般探讨载荷矩阵简单结构问题,当因子载
荷矩阵不够简化,主因子的意义不易于解释时。研究对载荷矩阵实行一定的正交
变换,同时满足因子的基本假设条件,使新的载荷矩阵具有简单结构性,从而使
主因子更具有鲜明的统计意义。
(7)解释主因子的经济意义
根据最终因子载荷矩阵,选取载荷较大的一个或多个指标对各主因子进行解
释。
(8)确定各样本的因子得分
各因子的得分一般是选取其对总方差的贡献率。
(9)计算各样本的综合得分s,
s,=Σ%气u=1,2,⋯,哟
J-I
其中,形为各主因子的权重,由旋转后主因子所解释的方差贡献率求得,e
为每个样本的各主因子得分。
(io)排序
根据求得的银行声誉指标得分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
第六章我国馄行的道德风险及其治理
第六章我国银行的道德风险及其治理
第一节我国银行的道德风险问题
一、我国银行道德风险的主要表现
我国虽然成功地逃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这并不是因为我国的金
融系统没有问题,不存在引发金融危机的道德风险问题。恰恰相反,我国作为计
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存在着许多与东亚国家非常相似甚至有过之而无
不及的道德风险现象。事实上,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支付能力并不比东亚
各国银行业好,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1997年全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重为25%,
其中呆账为2%,呆滞贷款为5舻6%,其余为逾期贷款”。主要原因是我国尚未开放
资本市场,“在中国,由于货币不可兑换,这种商速衍生的金融危机当然不可能
发生。””,同时政府对银行存款的隐性信用担保也维持了存款人对国有商业银
行的信心。亚洲金融危机中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在我国同样具各,我国国有商
业银行也存在形形色色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国有商业银行出于自利动机制造并转嫁银行风险。一方面,银行为了
提高自身的经营业绩雨盲目扩大借款数量与规模,从而,为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
和积累埋下了隐患,同时也制造了银行系统风险。在我国,虽然政府基本上是银
行债务的最后承担人,但四大国有银行之间,竞争依然很激烈,因为他们都存有
“银行大而且重要以至于政府不能让其倒闭”的信念,因此,都极力增加银行分
支机构、扩大营业网点,并在没有经过仔细审查的情况下向企业大量发放贷款,
以求获得利润和政府更多的资金支持。这种竞争方式导致的结果便是银行覆盖面
越大,问题就越多,政府便越关注,银行赢得的资金支持也愈多。根据克鲁德曼
的道德风险模型,在政府担保的情形下银行有过度投资的道德风险行为,因而银
行会再一轮追加贷款。在我国国有企业普遍经营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银行的追加
¨‘金融早报》,1998年1月17日.
"保罗·克鲁格曼;t拯救骓洲t应当该弦易鞭了),(田际金融研究’,1998年第9期,第59.61页.
第六章妻嗣慑行的道蕾风险厦其治理
贷款很多时候是有去无回,造成银行信贷资产大量流失,呆帐、坏账大幅度上升。
第二国有商业银行为了降低不良资产的数量而采取非正当手段向政府转嫁
风险。如银行上报虚假金融信息掩盖自身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以达到逃避责任和
捞取政绩的目的。如今银行向政府转嫁风险最典型的莫过于“债转股”中出现的
道德风险问题,即银行为了甩掉包袱借机I扩大不良债权的道德风险。“债转股”
通过债权向股权的转变在减轻国有企业债务负担的同时,也解决了国有商业银行
的不良资产过多问题。通过“债转股”银行将其持有的不良债权转让给资产管理
公司,使其成为相应的不良债务企业的债权人,而自身则脱离了企业债务重组对
银行资产收益的直接冲击。可以说,“债转股”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企业、银
行三方面作用下道德风险产生的后果,因为“债转股”的直接原因就是不良债权
过多导致银行机构无法经营下去,而银行机构无法经营下去的原因主要是“政银
关系”不规范。虽然很多专家学者已论证了“偾转股”是一种现实代价最小而又
行之有效的债务重组办法。但这种不以商业银行为投资主体的“债转股”并非对
所有银行不良贷款均适用,它主要是指1995年底以前形成的预期呆滞贷款。因此
为了防止银行突破范围尽量扩大不良债权,将一些回收希望较大的不良资产也移
交给资产管理公司。应当审慎关注银行在。债转股”中产生的道德风险:一要防
止银行借机扩大不良债权,二是防止银行消极清收贷款。由于“债转股”为银行
解决巨额不良资产问题找到了一条便捷且有效的途径,加之产权约束机制的不健
全,银行对清收预期呆账款往往放弃努力,本可以还款的好企业也在银行消极清
收的影响下消极还贷,导致银行不良资产迅速增加。
第三,地方政府袒护支持。协助银行作弊的道德风险。由于我国是按行政区
划设置银行分支机构,因而银行笼罩着很浓厚的地方干预色彩,各分支机构的资
金来源和运用被局限在所在行政区域国有经济的既有格局之内。一方面地方政府
可干预银行或者通过银行向中央银行大量借款或者通过同业拆借满足所辖行政
区内企业对贷款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银行可利用当地政府的行政权力给自己
套上“护身符”,即一旦自己经营不善,便可利用与政府的“良好”关系首先保
全自己,同时通过与政府“合谋”向上传递虚假金融信息,对上级银行机构形成
“倒逼”机制,从而掩盖银行经营不善或恶化的事实,导致银行不良债权加剧,
官商勾结之风也愈演愈烈。
第六章我田银行的道德风险及其治理
二、我国银行道德风险的负茴影响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道德风险无论是对国有银行本身还是对政府的宏观调控
抑或是对整个经济形势,其影响都是巨大的。
(一)银行经营的低效率,其突出表现在不良资产比例过高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结果,按照五级分类口径,截至2003
年末,我国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3.71万亿元,比年初增)Jfi2.33
万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为2.44万亿元,比年初减少1906亿元,不良贷款的比
例为17.80%,比年初下降5.32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9168
亿元,比年初减少171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36%,比年初下降5.85个百分点;
政策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361亿元,比年初减少4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397.,
比年初下降2.40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877亿元,比年初减
少14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92%,比年初下降4.01个百分点。9相比之下,外资
银行不良贷款率则要低得多,花旗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9%,汇丰银行为5.2%,德
意志银行为1.4%,渣打银行为4.8%,美洲银行不良贷款率仪为1%。“
看起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正在好的方向转变,但是国外对我国
银行业不良贷款比例提出了质疑。2003年11月26曰,国际知名评级公司标准普尔
公司在发布《中国金融服务业展望2004年》时认为,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比例大
概在44%-45%。理由是,即使目前中国银行业公布的不良贷款数据是真实的,口
径上也是低估的。原因主要是银行体系的分支机构很多,在运用五级贷款分类进
行不良资产划分时难以保持一致的标准,可能存在低估的倾向,同时这些公布的
不良贷款没有包括待清理抵债资产、债转股获褥的股权等。”标准普尔的数字或
许有点高估了,但不良资产资产比率远高于国际标准的确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四
大国有银行在2003年度英国‘银行家》各国银行资产质量与风险控制比较中,不
良贷款率排名列最后四位。”与国际水平相比,17.8%的不良贷款率仍然是超高水
平的。国际上先进的商业银行大多在3%以下,中等的也在5%或7%以下,在中等不
良贷款率水平之上的商业银行,通常就有破产倒闭或需要重组的风险。而我国
:资料来源;中圄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羁站((h婶』,岍M.妇℃.gov.c∞.
“中小企业发展网t。从数据看中田韫行业的困际竞争力”.
罂叫磐掣芷岛虹鲣鲤,血盐I£叠2I殳=z:j缱蛐£g殳D豆黝.
::曼!橙t!不是燕产处置t能否挽来一个好的银行体系?,.h札p:,/do啪r_c出.com,2003.年1 1月.
”荑禹‘银行象'杂志,2003年7月号.
第六章我置韫行的道蕾风险及其治理
2003年底不良贷款率最低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达到7.92%,国内上市银行平均不
良率水平也在6%以上。此外,有关数据的真实程度尚待考证。目前国家公布的都
是不良贷款率,事实上不良贷款只是不良资产中的~部分。现在对商业银行业绩
考核的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就是不良贷款比例,由于考核压力过大,一些基层行会
采取多种“技术手段”来完成上级的死命令。比如,通过多收少贷或者大笔投放
新增贷款以大大稀释现有的不良贷款占比;以信用贷款的方式为无法落实贷款担
保、达不到转贷要求的部分国有企业的老贷款办理转贷手续,人为放宽对国有企
业老贷款的转化条件;通过少量资金重复使用的操作方法,将大量到期不良贷款
进行划转,使不良贷款成为正常贷款;通过债务重组将原不良贷款通过移位给关
联企业的方式全部转为正常贷款,以及“以物抵贷”等各种“技术手段”压降不
良贷款比率。银行在采用了上述“技术处理”方式后,从表面看,银行的不良贷
款减少了,但资金风险隐患依然存在,还影响了不良贷款下降的真实性。
表6一l亚洲部分嗣家和地区的银行不怠资产比例(%)
国家和地区1998年比例历史高峰比例高峰不良资产占GDP比例
新加坡2.O >8 9
中国香港2.1 >S 13
印度17.D 15 4
菲律宾3.4 lo_15 7
马拉西距5.6 >20 28
中国20.O >25 24
印尼9.2 >40 25
韩囝14.0 >25 34
泰图18,0 >25 40
论文讨论稿,1998年4月.第248页。
大量不良债权使国有商业银行的自育资本遭到严重侵蚀。由于政府作为最后
债权人的存在使得我国的罾有银行能够~方面在不良资产扩大的情形下通过“金
融倒逼”机制,加强对中央银行货币投放的依赖,另一方面国有银行依靠政府权
威和政府信誉来达到较强的资金吸纳能力,依靠大量的存款特别是居民储蓄来支
撑国有银行系统的业务经营。然而,在其竞争意识薄弱、依附意识强烈和自有资
本己被国有企业不怠债权大量侵蚀的情况下,如果某些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如入
135
第六章我国镁行的道德风险及其治理
世后国外金融机构参与竞争),国有银行系统风险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是难以想象
的。就银行系统而言,不良资产比例过高是形成信贷风险从而促成银行系统脆弱
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危机前各国的银行都
已累计了很高的不良资产(见表6—1)。坏账比例高意味着很大部分的居民储蓄己
找不着对应的实物资本,或者说已经损失掉,同时也意味着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在
技术上已经破产。一旦触发信心危机,整个银行系统将面临灾难性的后果。
(二)将会降低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一个有效率的社会是一个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的社会。资金作为资源中最重
要的部分,其分配与利用的效率直接关系影响到经济及社会的效率。银行的道德
风险必然会造成资金应用的低效与分配的不合理。即在大量信贷资产陷入效率
低、经营不善的企业,或成为不良资产的同时,一些处于上升阶段、有誉良好管
理与业绩的中小企业却得不到资金的支持,从而影响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三)国有银行的道德风险容易诱发整个银行系统的金融腐败
在这一点上,日本的金融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日本由于存在政府存款
担保,日本银行有充分的内在动力,希望藉此恢复盈利状态,而大藏省也没有较
好的履行其监管责任,大批的政府官员与银行进行勾结,令日本政策地位十分虚
弱,结果,造成整个日本金融系统的崩溃。我国由于资本市场还未对外开放,因
而,国有银行没有受到国际资本的冲击,银行系统的脆弱性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穷庙富方丈”问题和银行系统的贪污腐败问题也是层出不
穷。在得不到有效遏制的情形下.腐败行为的“示范”效应会产生大量的败德行
为,腐败风气会呈蔓延之势,这不但不利于银行系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未来银
行家阶层的培育和成长,还会恶化市场竞争环境。
(四)公众对国有商业银行信心的丧失
银行业是一个高度依赖于公众信心生存的行业,社会公众对银行的信任程度
决定着银行能否持续经营。如果全部存款人因为信心丧失而同时提款,那么银行
就失去了持续经营的假设前提。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某个银行的单一危机或
者个人的理性博弈挤兑,往往都会被迅速扩大到整个行业或者很快演变成集体的
非理性行为,从而带来银行恐慌。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银行危机都是因为社会公
众对银行信心的丧失而酿成的。原湖北大江城市信用合作社的挤兑风波就是一次
典型的信心危机。1993年3月,原湖北幸福城市信用杜因长期违规高息揽储,不
第六掌嚣置馒行封道基风脸及其治理
能按期支付储户存款高达4.8亿元,引发储户恐慌,与之高度关联的湖北大江城
市信用社受此影响,储户对其支付能力缺乏基本信任,引发了严重的挤兑风波,
数干名储户捧着长龙,日夜守候取款,持续时间长达20多天,1999年6月和2000
年又先后爆发了两次挤兑风潮,声誉彻底丧失,最后不得不被关闭。“
第二节我国银行的道德风险与政府信用担保
一、国家信用担保保障了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很多人可能会对前面得出的中国银行道德风险相当严重的结论提出质疑:既
然道德风险如此严重,为什么实际上中国的银行体系并没有发生大的动荡?这实
际上就存在一个悖论:尽管中国的银行体系的道德风险非常严重,但实际上中国
却维持者银行体系的相对平稳运行。
前面的分析仅仅说明了银行体系发生大动荡的可能,事实上是否发生还要看
一国的制度支撑。因为经济事件往往都是当事人进行博奔的结果,而制度安排决
定了当事人的策略空间。其实,戴蒙德和迪布维格在他们著名的银行挤兑模型模
型(D-D模型)就已经揭示了制度的重要性,他们的模型表明银行存款保险制度
大大降低了银行挤兑发生的可能性。不过他们分析的是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
行挤兑问题,并没有为中国制度环境下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
我国长期以来并不存在明确的存款保险,但从近年来所发生的各种金融机构
破产案中,政府所采取的处理方法来看,可以认为中国存款性机构的各类存款均
享受政府的隐含保险。例如,1998年6月21臼,国家关闭海南发展银行,在此之
前的公众挤兑现象已经相当频繁,国家为此曾紧急调拨34亿元人民币抵御风险,
后来,又由工行托管其全部资产负债,由于公众对工行背后国家信甩的信任,危
机才没有继续蔓延。20{)2年12男,浙江迅达城市信用社的董事长林竿挪用、侵占
信用社资金6000万元,大量存款人跑到信用社要钱,挤兑行为再次发生,央行立
即把其全部准备金注入,政府也从全省调资4500万元注入“。最后,虽然多数个
人储户本息兑付,但企业客户只能根据清收贷款的情况来偿付,而清收贷款的难
纠曹康林:r大江。悲击),‘管理与财富),2004年第6期.
”摘自‘应当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法制日报’.2003年3月6日.
J37
第六章我田银行的道德风险及其泊理
度相当大。而这些现象所暴露出的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从上面的案例
中可以看出,政府实行的是对所有银行危机进行保护,并全额支付存款人的隐性
存款保险制度。正是因为国家信用的担保维持了道德风险相当严重的中国银行体
系的平稳运行。
分析国家信用担保的影响之前,笔者假定人们并非完全理性的,而是有隈理
性的,这样更接近于现实;并且银行挤兑涉及的是丈群体成员的博弈问题,因此
笔者借助于比较适于处理该类问题的进化博弈模型对此进行分析。
表6-2:存款人2)(2对称博弈得益矩阵
博弈方I
提前到期
博弈提前l a'a l b,c l
方II 到期l c,b d’d I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考察存款人之间进行博弈的问题进行分析。在这个博弈
中,存款人把资金存入银行,银行把这些资金贷给需要资金的企业,博弈在存款
人之闻进行,博弃豹焦点是到期取款还是提前取款。如果银行的存款客户都等到
存款到期再提取存款,企业就能利用银行贷款完成投资项目,银行到期可收回贷
款本息支付客户得存款本息。但如果银行存款客户在存款到期前即要求提取存
款,则银行就不得不提前收回贷款,企业无法顺利完成项目,只能收回部分资金
偿还给银行。银行用收回的贷款支付提前取款客户的本金,剩下的数目支付给其
余客户;倘若所有客户同时要求提前取款,则平分收回的款项。银行存款客户是
否提前取款除了要照顾自己的实际需要外,很大程度上要考虑其他存款客户的策
略选择。可以通过表6—2所示的得益矩阵来表述该博弈。根据上述描述,我们假
设a)c,dY6是合理的。
此外,笔者假设采用提前取款策略的储户的比例为五采用到期取款策路的
比例为卜^那么采用这两种策略博弈方的期望得益和群体平均期望得益分别为
M=x·口十(1一曲·b(6-i)
吨=x·c+(1一z)·d(6—2)
百=x‘M+(1一砷·屹(6-3)
上述两种类型博弈方的比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存款人具有基本的(包
括直觉和经验的)判断能力,他们早晚会发现采用不同策略的得益差异。那些得
138
第六章我宙韫行的递蕾风险及其治理
益较差类型的博弈方或旱或迟会发现改变策略对自己是有利的,从而去模仿另~
种类型的博弈方。
采用不同策略类型的博弈方的比例的动态变化可以通过复制动态方程得以
刻画。在笔者的模型中,根据上述得益状况得到如下复制动态方程
F(x)=去
=善(砷一u-O
=水1一硼-0一x)u2】(6-4)
=工(1一∞(M一心)
=xO一曲【写(口一0+(1一曲(6一却】
=x(1一x)陋(口一矗一c+d)+Cb-d)】
令只曲=O可得出该复制动态有三个稳定状态,分别是,=O、f=1以及,=
(d-b)/(a—b—c+d)。需要指出的是第三个稳定状态可能与前两个中的一个相同,
因此实际可能只有两个稳定状态。尽管有这种可能性,笔者在这里讨论三个稳定
状况的一般情况。
前两个稳定状态很直观,那么再来看最后一个,即,=(d—b)/(a-b—c+d),
变形后得到
工’=差彘。写1睁s,
从(6-5)式中很容易看出这一稳定状态介于前两个状态(O与1)之间。而且
由于
F7(曲=3(a-b-c十d)x2+2如-2b—c+2d)工+6一d
所以有
F’CO)=b—d<0,
F’(1)=5Ca—c)+6(d—b)>0,
而联i勃=iCa-函c)(di-6)>。,
根据微分方程稳定性定理,可知x'--O和,=l都是该博弈得进化稳定策略
(ESS),而,=(d-b)/(a-b-c+d)则不是本博弈得进化稳定策略。上述复制动态
方程的相位如图6—6所示。
第六章我国银行的道德风险及其治理
/7—\\
/ 、、

\一/睁b】,(a-州)
1 l
图6-1:复制动态方程相位图
从图中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出,=0和,=l是该博弈的ESS,而,=
(d—b)/(a—b-c+d)不是。当初始的X水平落在区间(0,(d-b)/(a—b—c+d))时,复
制动态会趋向稳定状态,=O,即所有博弈方都采用到期取款策略。而当初始的x
水平落于((d-b)/(a—b—c+d),1)时,复制动态会趋向于,=1,即所有博弈方
都采用提前取款策略。从而也可以看出,第三个稳定状态虽然不是ESs,但它的
位置决定了最终形成0和1两种进化稳定策略均衡的可能性。假设初次进行博弈时
的存款人采用两种策略的比例落在[0,1]区间任一点的概率相同,如果第三
个稳定状态距0较近,那么通过复制动态最终实现,=O这个策略均衡的几率更
大:如果距I较近,则实现,=l这个策略均衡的可能性更大。
上述博弈具有两个截然相反的均衡,一令是有效率的(好的)均堑,对应f
=O,也就是博弈的最终结果是没有人采用提前取款策略,从而银行可以在到期
目回收贷款本息并支付存款客户本息。另外一个是低效率的(坏的)均衡,对应
,=l,也就是博弈的最终结果是所有存款客户都提前取款,即发生挤兑,银行
不得不回收贷款以支付客户本金,然而投资项目并未到期,贷款无法完全收回,
从而造成银行倒闭。于是,可以通过第三个稳定状态豹位置来判断和比较不同情
况下发生银行挤兑的可能性。
可见,本模型的这个结论与D-D模型的见解并没有太大差别;它的不同之处
在于能够对不同的制度安排之下银行挤兑发生可能性的讨论,特别是它能够对比
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和依靠国家信用的中国的不同情况。
下面比较三种情况下银行挤兑发生的可能性。
这三种情况为
情况1:无存款保险与国家信用担保:
140
一——————苎壁.塞璺堡堡塑望苎墨竺墨苎塑曼
情况2:有存款保险但无国家信用担保;
情况3:存在国家信用担保。
为简单起见,假设在上述得益矩阵在这三种情况下不同仅在于当一方提前取
款时另一方最终可以获得的款额的差鄹。因为三种情况的关键区别就在于对存款
人的保护承诺不同。存款保险和国家信用担保增加了存款人对银行的信心,使得
存款人相信尽管其他人可能采取提前取款策略,他们相信能够比没有存款保险的
情况下取得更多的金额,而在具有国家信用担保的情况下他们又能够比无国家信
用的情况下获得更多。令上述得益矩阵中的c在这三种情况下的数值分别为矗、
勺和q,则会有c开<Ca<Cs。
由于上述博弈的复制动态前两个稳定状态是确定的(0和1),下面比较第三
个稳定状态即,=(d.b)/(a—b—c+d)在不同情况下的大小。令该稳定状态在上述
三种情况下的值分别为#、‘和Z,很明显,由于q<勺<q,所以Z<‘<Z。
表现在图6—6中,就是曲线与x轴中间那个交点位置的交化。该交点在第一种情况
下距,=0最近。发生挤兑的可能性最大:在第二神馕况下交点距?=O稍远,从
而存款保险降低了银行挤兑的可能性;而在第三种情况下距,=l最近,发生银
行接兑蜓可能性最低。可觅,国家信用担保增加了镶行的稳定性。这也就是中国
的国有银行体系虽然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但仍没有出现挤兑与倒闭的原因所
在。
二、国家信甩担保扭副了银行的道德风险
随着改革的推进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鼠家信尾担保下的金融平稳运行难以
持续下去。国家信用担保会造成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银行往往愿意承担自己担
负不起的更大的风险,这些风险最终由国家来承担;此外,随着wTO的加入,中
国金融业加速了开放的步伐,国家信用担保下的国内金融机构将会收到来自享誉
国际的、实力雄厚的国外金融机构的冲击,其实质上就形成了国外信用对中国国
家信用的冲击。
在这种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下,不同风险的银行都免费获得了低成本的存款
和其他债务资金,导致了严重的道德风险隐患,一方砸银行可能积极的去从事高
风险的经营操作,因为投资失误,成本也很小;另一方面又可能消极的进行保守
第六章我田银行的道德风险及其治理
或低效益的投资。这将使银行收入或波动频繁,或效益低下,对银行业的财务状
况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以国家信用替代银行信用弱化了银行间进行竞争的动力。
由于以国家信用作为担保和后盾,银行缺乏动力和压力去经营自身的无形资产,
最终带来由低质服务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
政府担保所导致的道德风险在金融业的具体表现是:中央政府和人民银行在
理论和实践上都信奉“太大以致不能关闭(too big to fail)”这一原理,但这
却导致“隐性政府担保”下道德风险的恶化,大量的存款集中于四大国有银行,
储户在选择银行的时候实际上是把信用集中在政府身上,银行的负债又转化成政
府的负债。政府虽然经常直接干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但政府官员
都不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地方政府从发展地方经济、保持社会稳定出发,在规
范性融资来源无法满足需要时,会倾向于干预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政府对宏观
和微观经济决策不承担任何经济责任,而只承担一定的行政责任。银行是政府控
制经济的便宜工具,但必然抑制金融效率,也注定了宏观调控的手段是简单丽糖
糙的。
不良资产是信贷风险的表现和爆发。在信用集中的过程中,如果垄断银行具
备抵御风险集中的能力,则足以遏制新增不良资产。在严厉的利率管制条件下,
银行不能运用垄断力选择最优的定价实现最大化利润冲销坏账或实现风险溢价
(risk premium),对风险进行事前补偿;也难以运用避险工具分散风险。所以银
行抵御信贷风险的关键在于:第一,选择交易对手,排斥高风险的信用需求:第
二,交易控制,对贷款进行全程监控。在现有制度下,地方政府干预有其必然性,
因为:其一,地方政府有着由上而下的约束对本地经济发展负责,并且也能从地
方经济发展中获得效用,所以有帮助地方企业催要贷款的动因;其二,地方政府
也有动机庇护本地企业拖延甚至逃避还款。特别是1997年以后,有的地方政府以
假破产的手段或借债转股之机,帮助企业逃避银行债务,好企业借机降低债务负
担、坏企业借机逃偾废偾。所以,地方政府充当着帮助企业“催贷避还”的中介
角色,并从中获得了正的外部性收益。而且,此外部性是不能通过分支银行和地
方政府的谈判和交易而化解的,因为分支银行不能补偿政府从中获得的利益;政
府从现行体制中享有不对银行坏账负责的权力,因而也没有交易的动机。地方政
府给地方企业提供担保,从而引发地方企业的道德风险行为是历史性坏账和部分
新增不良贷款的成因。
第六章我盈银行的Mill风险及其治理
国家信用担保虽然使存款人维持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信心,但是也降低了对
国有商业银行的有效监督,造成存款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盲目信任。事实上,并
不是良好的银行声誉维持了存款人信心,而是国家信用担保所导致的存款人对国
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能力的信任、我国存款入的风险意识比较低下以及存款入对
国家保护银行业政策的良好预期维持了存款人的信心。其中后两个原因可以从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怀化分行对300户城乡居民和157户银行职员进行的问卷调
查结果加以佐证。在这份调查闯卷中,有76%的被调查者认为钱存在银行没有风
险,5996的人认为银行不会破产倒闭,认为国家不允许银行倒闭的人更高达
77.67%.只有15%的人认为钱存在银行有风险,31%的人认为银行会破产倒闭,22。
33%的人认为国家会允许银行倒闭。“相反地,泰国公众对豢铢的信心的彻底崩溃,
是引发旷日持久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信任危机使这些国家的货币
贬值幅度远远超过了其本身的实际价值。
第三节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道德风险成因的进一步分析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产生既有与大多数国家尤其是东亚国家金融
危机形成机理类似的一般原因,如政府担保、委托代理制下的代理人问题以及信
息不充分问题。除此之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产生还有其自身的特殊
原因。
一、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葡j度模糊不清
虽然国家对国有资产拥有的各项权利在法律上己被明确界定,但在现实中国
家在国有资产的各项权利仍得不到有效保护,从而导致国有银行的低效率。国有
商业银行产权主体的国家身份,使其存在巨大的代理风险和“内部人控制”倾向,
也无法对同为一个产权主体的国有企业的道德风险加以约束和惩治,同时也使存
款人事实上把国有商业银行信用误作为国家信用,而极大地忽略了国有银行的风
险存在,使银行因此而缺少来自外部、社会的有效监督。股份镱4银行的国有股比
重过大问题使普通股东无法对经理人员实行有效监督,仍然难以摆脱内部人控制
拍中国人民银行怀化分行课题组:‘存教人的金融风险意识与银行业的退出制度),‘金融经济’,1998年第
9期.
143
第六章我国银行的道德风险及其治理
和道德风险问题。由于所有者放弃或无法行使权利,银行为高级管理人员所控制,
所有者、经营者、监管者和其他相关者之间难以建立有效的利益制衡和互动机制,
因而也就难以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其一,政府行政权对所有权的损害。以法人身份出现的政府是履行国家管理
职能的机构,它在行使国有产权时,往往更为关注社会经济目标如经济高速增长、
实现充分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和政府权威等,而将赢利目标放在次要位置,这样
就会产生政府为了体现社会偏好,实现自身器标雨干涉相关部门的经营行为,同
时,由于一些国有经济部门如国有企业、国有银行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尽管
这些部门的成本与利润指标并不确切她反映其努力程度,但当它们陷入困境时,
出于社会稳定因素的考虑,政府不会坐视不理,而会给与外部援助。行政权对所
有权的侵害说明了政企、政银不分是国有制的内生现象。
其二,政府难以运用“退出权”来保护国有产权。在一般的台约关系中,所
有者一旦发现经营者存在“履约问题”,他便会利用终止合约关系的“退出权”
作为惩罚性对策使自身权利免受代理人的授害。然而,由于政府所承担的社会责
任使其一旦解除与国有银行的含约将承担巨大的潜在退出成本,如银行倒闭、企
业破产、失业率上升等,因而政府通过行使“退出权”(如不给经营不善的银行
额外注资等)惩罚银行违约行为的威胁事实上是不可信的,即政府事实上成为了
国有银行不良债务的最终承担人(如表6—3)。
表6—3亚洲五国银行系统亏损在银行和政府之阃分配的情况统计
中国印尼马来西亚韩国泰国
预计不良贷款占贷款的% 50 82 30 30 67
预计亏损占GDP的% 36 64 17 16 63
最新不良贷款占贷款总数的% lO 25 20 60
至今已筹集的私人资本占GDP的% 0 3,0 2.O 3.7 7.0
政府须支付的剩余费用占GDP的% 36 6l 15 12 5.6
财政支出占GDP的% 2.5 4.7 0.4 1.0 3.1
年第3期,第102页.
同时,由于剩余索取权的转让与国有产权不可能同时并存,为了保持专业银
行的国有性质,政府就必须始终拥有剩余权,因而政府无法通过转让专业银行的
产权来解除与银行的合约关系。这样,国家与国有专业银行之闻的长期隐性合约
144
第六章我翟撮杼的道德风险及其治理
关系就给专业银行的经营套上了保险因素,而这却加大了政府执行台约的监督成
本,道德风险不可避兔,即国有银行会利用政府无法运用退出权实施惩罚的弱点
和不对称的信息,从事能最大限度增进自身利益但却可能有损于国有产权的违法
或欺诈行为,造成银行经营的低效率。
二、国家信用担保导致了银行的严重道德风险
在上一节的分折中,笔者已经分析了国家信用担保导致银行的道德风险问
题,在此不再详述。笔者认为一方面图家信用担保维持了银行道德风险严重的银
行体系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它又加尉了镶杼的道德风险。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
环,导致我国银行体系的系统风险不断上升,产生了大量的不良资产。
三、银行内部的代理问题
最近刚剐曝光的中国银行开平支行行长余振东等三任行长9年盗窃银行资金
总额40亿元一案凸现出银行自身的代理人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倾向。在银行内部
的信贷管理工作中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行长与信贷员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风险。各级银行一般实行行长负
责制,在实际信贷工作中行长作为各级银行的代表,委托信贷员进行信贷工作。
在这里,行长是委托人,信贷员只是代理人,构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信贷员直接
从事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工作,借款人的项目风险、信用风险、经营
风险和抵押物真实价值以及保证人的担保能力等信息能否实事求是地披露出来
取决于信贷员的工作努力程度,而工作努力程度属于信贷员的私人信息、,委托
人即行长一般难以直接而且完全地了解和掌握,这可能造成信贷员在工作中采取
道德风险行动,工作不努力负责。这一道德风险行为即会直接产生信贷风险,使
信贷资产质量下降,也会因风险信息不能得以客观反映,严重影响行长信贷风险
管理决策的准确性迸而产生银行不良资产。信贷员的道德风险行为在实际工作中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腐败”,即贷款员可能凭借贷款的贷前调查,
直接与借款企业接触而获取灰色收入,但由于信息严重不对称,以及国有企业在
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内控制度不健全等原因,他们对因此而产生的不良贷款所承担
的责任较小,或者说,其实际承担的责任与应该承担的责任不相符。一般而言,
第六章我置韫行的道德风险及其治理
当人们的道德责任感不强,信贷员与银行一般职员的收入差距不大,信贷内控制
度不严格时,如果腐败行为的收益很大丽又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时,腐败行为就
很容易在信贷人员中蔓延滋长。另一方面是“偷懒”.可以用委托一代理模型来
分析,即:委托人(银行高层管理者)想使代理人(信贷员)按照委托人的预期选择
行动,但委托人不能直接观测到代理人选择了什么行动,能观测到的只是另一些
变量,这些变量由代理人的行动和其他的外生的随机因素共同决定。如委托人不
知道代理人是否已完全了解了借款企业的真实情况,而代理人知道委托人不知道
自己是否己完全了解了借款企业的真实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使代理人“偷
懒”,在来完全了解企业真实的情况下就将借款企业的有关材料往上级报,最终
可能使上级贷款审查部门做出错误的决策,导致信贷资金的损失。
第二,上级行与下级行委托代理关系的道德风险。
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实行的都是总分行制,这种组织制度围然
有助于加强中央政府对金融体系的控制,实行在全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配资金,
但这种组织体制会使银行道德风险恶化。
在总分行制下存在多重委托——叶℃理关系。信息经济学告诉我们,因为委托
人与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在每一层委托代理关系中都可能出
现道德风险。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从总行、省分行、市分行到县支行存在四级
三层代理关系。如果说作为最终委托人的总行的目标函数主要是利润的话,那么
作为代理人的各分行的目标函数要丰富得多,除利润外,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对
地方经济的贡献、本分支机构的福利等都是目标函数的主要组成变量。而在这些
变量中,只有利润与银行资产质量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而其他的变量与银行资产
质量没有必然的正相关性,甚至有些变量是与资产质量成负相关的。更重要的是,
对于银行的管理者来说,这些变量同利润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可替代性,如果银行
的亏损是由于支持地方经济造成的,那么管理者固然可能丧失掉在系统内升迁的
机会,但他却可以凭借由此而与地方政府形成的良好关系,转到地方任职。
为了防止作为代理人的下级分支行选择上述错误的行动,作为委托人的上级
行需对下级进行监督。这种监督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监督代理人的具体经营行
为,但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使得这样监督的成本提高。尤其是考虑
到从最终委托人的总行到末级代理人的县支行有三层委托代理关系,即使信息在
每一层代理关系的传递中只有20%被隐藏或丢失,而有809l的能被正确传递,总行
——————————————!堕苎—塞里曼堡塑塑墨堕墨苎塑塞
也只脆掌握县级支行51%(-80貅80%鹕0%)的正确信息,同时考虑到我国地域辽
阔,各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众多,都将使得监督成本远远超出监督的收益。另
一种方式是通过观察代理经营结果并将之与下级行的其他竞争对手之间的经营
状况相比较,从而判断下级行的亏损是由于下级行的经营管理问题还是整个市场
变化的结果。但是,这种观察是建立在竞争基础上的,竞争越充分,观察的结果
也就越准确。而我国目前总分行体制下的金融市场相对较高的垄断性使得这一方
法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刘锡良、曾欣(2003)从总行与分支行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研究了银行
道德风险的产生。他们认为,总行与分支行在信贷放发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的
“委托——代理问题”。由于总行与分支行之间也存在贷款交易和权责关系,存
在分支行行为不能完全观察到时所发生的监控成本,所以也把它纳入内部性的分
析框架。委托人一总行是信贷风险规避者,它期望付出既定的工资且只愿承担最
小化的风险。分支行是对信贷风险负有责任的代理人,它往往表现为风险中立者。
从分支银行的效用函数(A)来看:A=A(e,r)。其中。e表示分支行在信贷过程中
所付出的“努力”,包括收集信息,认真审贷,并严格监控企业的贷款使用情况
等。r茅flA是正相关的,因为分支行官员可以通过努力工作获得工资收入且寻求进
一步升迁的机会,表示分支行所能支配的信贷资源的数量。r和A存在高度正相关
的关系,因为分支行官员可以从支配更大的资源中获褥成就感或获得更多的寻租
机会和数量更大的租金。分支行官员寻租的必要条件是银行供给制度和贷款资源
的稀缺性:其充分条件是边衔;租金收益大于边际“努力”的收益,且寻租行为被
发现和处罚的风险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当然,分支银行的效用并不完全决定于
e和r。
现有的银行薪酬制度是级别定额工资加上与业绩相关度很低的奖金和福利。
在委托人规避风险、代理人风险中立的条件下,定额薪酬往往导致严重的激励不
足问题:由于职位升迁与银行职员抑制信贷风险的努力也非高度正相关,所以分
支银行在审贷和监控贷款的工作中的努力程度相对有限。进一步,分支银行也没
有足够的动机在风险控制中投入更多的成本,包括发展适宜本机构的风险决策、
控制模型、高薪雇佣专业人才以及对职员培训采取严格的态度,从r的角度来看,
分支行贷款权限缩小时,分支行会遭受效用损失,所以登然在r和e中作出权衡。
当分支行从回收贷款中“努力”得到的净效用增加小于r减少的净效用损失时,
第六章我陶镁行的道砖风险及其治理
分支行可能留出部分到期贷款不予催收,在账面上形成不良债权。“欠款不催”
是我国现有信贷机制激励不足条件下,代理人道德风险的爆发。反之,现在实行
了贷款责任终身制,信贷决策者和实施人对贷款的安全负有终身责任。该政令旨
在抑制寻租行为,提高相关人员工作的“努力”程度,但产生了近于苛求的过强
性约束。由于不良贷款的产生具有客观因素且信贷人员工资固定,他们不愿承担
太大的责任所以选择避险的“借贷”策略。在宏观经济不景气时,“惜贷”行为
足以造成信贷市场的异常性收缩。贷款交易的内部性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周期性,
但我国贷款交易中的内部性问题特别突出且有上升的趋势。这主要因为信用观念
的缺失、金融体系演进的特性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造成道德风险不断上升,成
为新增不良资产的主要根源之一。
四、寡头型的银行市场结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竞争格局为“中资银行在传统银行业务规模和网点
规模上具有绝对优势,其中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垄断70%左右的市场份额,10
余家跨地区股份制商业银行、112家城市商业银行和5万多家农村信用社分割其余
30%的份额。外资银行市场份额很小,但正逐渐加快对市场的渗透。””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份额铬项指标的数据见表6—4。从表6--4可以看出,横
向比较,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各项指标所占市场份额远大于其他一些新兴商业银
行。纵向来看,从1998年到2001年这四年间,除利润指标外,四家国有商业银行
各项指标所占市场份额总体上星下降趋势,但这种趋势表现十分缓慢,而新兴股
份制商业银行各项指标所占的市场份额总体上呈现快速上升势头。表6—5更直观
的表现出这种横向与纵向的比较结论。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虽然新兴股份制商
业银行正在快速成长和发展,并己经在市场中拥有一定的竞争实力,但是四大国
有商业银行在各项指标上都具有其他商业银行不可比拟的规模优势,因此我国四
大国有商业银行业在我国的银行体系中处于寡头垄断的地位,而且短时间内难以
改变。
一一一一嚣;|;:嗍
第六章爱置慑行的道蕾风险及其泊理
表6--4中国商业银行2001年市场份额各项指标的数据
存款比率贷款比率总资产比率总利润比率
工商银行31.63 32.45 29.78 26.67
农业银行18.44 20.09 17.43 5.2l
中国银行15.86 15.21 17.91 11.98
建设银行19.93 18.37 19.07 23.42
交遥银行3.24 3.95 4.6l B.64
中信实业银行2.00 1.96 2.07 4.28
光大银行1.58 1.55 1.83 0.80
招商银行1.77 1_35 1.84 6.48
深发展0.63 0.60 0.08 1.82
广东发展银行1.20 l-25 132 1.24
福建必业银行0.68 0.64 o.86 2.18
华夏银行0.86 0.76 0.94 4.17
民生银行0.85 0.67 0.96 2,92
浦东发展银行l-19 1.09 1.2 O.13
烟台住房0.08 0.07 0.10 0.09
资料来源:朱克桐:‘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变迁的路径选择),‘金融论坛),2003年第12期。
袁6—5田有银行和新型银行的2001年市场份额各项指标的数据
存款比率贷款比率总资产比率总利润比率
国有银行85.92 86.12 84.18 70.68
新兴银行14.08 13.88 15.82 29.32
注:这里“国有银行”指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新兴银行”特指其他1I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资料来源:朱克桐:‘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变迁的路径选择》,‘金融论坛》,2003年第12期。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寡头垄断地位造成了它们对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漠不
关心,单方面出台~些有损其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政策。其利益相关者虽然难以接
受,但是由于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途径,因此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无奈接受现实。
比如银行卡收费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2004年3月18日,中国农业银行率先公
告将于4月1日在国内对借记卡收取费用。随后,工行、建行等国有商业银行也陆
续透嚣酝酿中的收费计划。中国消费者协会随即公开声称这一行为违反了《合同
法》,并且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所规定的“霸王条款”。于是,湖
南和重庆的消费者先后把农行、工行、建行告上了法庭;山东、广东和江苏的消
费者开始捧队退掉不常用的借记卡。”。银行卡收费风波并不是因为每年10元的
收费,而是银行对市场规则的漠视和不尊重,是银行对其客户的道德风险行为。
银行卡收费这一事件反映出这些商业银行仍然具有行政机关的某些特点,这是因
,9成宝德:(沙尘暴与银行卡收赞l。‘科学投资).2004年第5期,第1 l页.
149
第六章我国银行的道德风险及其治理
为它们垄断着国内银行体系的绝大部分资源。因此我国这种寡头型银行市场结构
决定了该市场没有声誉机制有效发挥的基础,银行的利益相关者难以制约国有商
业银行的道德风险行为。
第四节治理我国银行道德风险的政策建议
一、以银行声誉来代替国家声誉
国家信用担保制度虽然有它较能实现金融稳定的一面,但由于它和市场经济
的公平、效率原则相违背且更易激发道德风险,因此并不适用于WTO背景下中国
未来的经济环境。这就需要对目前的国家信用担保制度进行改革,以银行声誉来
代替国家声誉,这样才能够有效治理国有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笔者在前面的分
析中,提到了声誉机制的有效发挥,需要一定的制度安排来支持。目前在我国,
这些制度安排都不成熟,需要若干年的改革,才可能具备声誉机制有效发挥作用
的基础。比如说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还没有完全股份化,即使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革
的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也没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对那些新兴股份制
银行来说,它们虽然已经是完全意义上商业银行,但又存在着国有股一股独大的
问题,其利益相关者没有办法来监督和制约这些银行。再比如,目前我国银行市
场的寡头垄断结构也阻碍了声誉机制的有效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寡头垄断地位
决定了它们不会在乎那些弱小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以目前以银行声誉代替国
家声誉的时机并不成熟,我国首先需要做的是完善声誉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制度
安排。
长期以来的国家信用担保制度使我国居民习惯了银行不会破产的游戏规则,
他们缺乏风险意识和应对风险的经济;此外,我国银行,尤其是吸储量最大的四
大国有商业银行由于种种原因积聚了巨额的坏帐。在此背景下冒然取消原有的国
家信用担保制度以后,国内存款人可能并不知道这意味着银行不会破产的神话的
结束,于是依据思维惯性仍然相信国有商业银行,等坏帐隐患在银行业界的激烈
竞争中被引爆后再掀起全国性的挤兑风潮。这个结果虽然在短期内不会带来金融
动荡,但它至少了侵犯储户的知情权从而有悖于公平原则,并且可能在将来造成
更大金融危机。因此对我国来说,以银行声誉代替国家声誉是任重道远,不能过
第六章我置饭行的道德风脸及其治理
于急躁,目前首要的工作是完善银行声誉机制有效发挥的制度安排。在后面的分
析中,笔者会对这些制度安排逐一分析。
二、建立经理人市场,克服银行经理人的道德风险
在充分竞争的经理人市场上,经理人是自由流动的,并且由市场决定其价格
即薪金,有能力和不称职的经理就会通过价格所识别,而市场是通过经理人过去
的表现进行评价的,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没有监督,经理也会努力工作,因为经
理人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其声誉和未来的价格,同时由于很容易找到新的经理来替
代不称职的在职经理,也对在职经理形成了压力。由于我国的银行家市场远未发
达,经理人员的选聘和解聘制度仍带有计划经济色彩。很多国有商业银行的经理
人员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委派或指定,这样经理人员就只能投政府所好,而
不一定具有真正的经营管理才能。在政府任命的情况下,政府掌握很少的信息,
而且也没有积极性去获取信息,这样真正具有管理才能的人就很难被选择到经营
者的岗位上去。经理人市场的存在使选择经理人的行为更加理性。目前我国国有
商业银行选择经理人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存在缺陷.经理人市场会把合适的经
理人推荐到决策者面前。这样,银行经理人的目标不再是取悦上级领导,而是取
悦经理人市场,即努力提高银行的经营业绩。另外,经理人市场还能使银行内部
形成良好的竞争和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的经理人市场虽然还很不规范,但已经有所发展.。具体到银行来
讲,经理人也已经通过市场有一定的流动,但主要还是优秀的经理人从国有商业
银行向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流动,很少有经理人从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跳槽
到国有商业银行。如果国有商业银行继续维持现在的薪酬和用人体制,这一特征
将会更加明显。但是,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经理人市场只会越来越完
善,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在薪酬和用人体制方面进行改革,打
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真正做到“按能计薪”。
总之,从短期来看,经理人市场的逐步完善会使国有商业银行蒙受一定的损
失。但从长期来看,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改革,经理人市场的完善会加强国
有商业银行对经理人的激励约束,从而克服其道德风险。
第六章我国银行的道德风险及其治埋
三、改革目前的国家信用担保制度,实行有限的存款保险制度
在本文的第二章中,笔者分析了存款保险的银行道德风险困境,Chart,
Greenhaum和Thakor(1992)指出,由于信息不对称,是不可能对存款保险进行公
正客观定价。我国银行体系的商业银行的信息不对称更为严重,这就无法对我国
银行的存款保险进行客观定价,这样看起来存款保险制度似乎对我国并没有借鉴
意义。而且在国外,存款保险制度也存在争论,对于该制度的朱来改革方向,众
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在这里,笔者无意提出一个新的存款保险制度方
案,只是探讨一下该制度对我国的银行改革可能会有什么帮助。与我国目前的国
家信用担保制度相比,存款保险制度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国
有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所以存款保险制度虽然仍不能消除银行的道德风险,但
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我国还是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初
期,应实行全额保险制度,以达到稳定存款人信心的目的。待实行银行业破产制
度一段时间后,视存款入的心理承受能力再逐步推行有限的存款保险制度。
四、重组国有独资的大型商业银行,打破寡头型的银行市场结构
可以考虑对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按经济区域重新分解并各组建若干
家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每家重新组建的银行均实行企业法人、个人以及国
家控股的股份制银行,工、农、中、建四家银行的总行变成银行控股(集团)公司,
对下属的银行实行控股,这些被控股的银行既可以看做是国家银行控股(集团)
公司的一级分行,又可以看做是独立的地方股份制银行。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
是减少了银行的委托一代理层级,降低代理成本,有利于增强大银行的产权约束。
二是可以因此走出银行太大而不能破产的困境,如果银行控股(集团)公司所控股
的某一银行面临破产危机,同样可以实施破产,这样对银行控股(集团)公司来说,
所损失的只是一部分股权和资本,对整个银行的声誉并不会有多大的影响。因而,
一般不会累及其它的被控股的银行(或者是一级分行)。三是这种做法同样也兼顾
了银行的系统性和规模化要求,因为这些被控股的银行实际上也可以看做是银行
控股(集团)公司的一级分行。
苎查!墨曼堡堑垫堂整墨垒墨苎塑墨
五、实施产权的多元化改革
实施产权的多元化教革,实现国有银行的上市改造。公开上市可以促进银行
股权结构合理化,使各方参与主体都能对经营决策进行权衡和选择,对银行的管
理层起到制约作用。同时上市后信息披露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也有助于商业银行
增强经营管理透明度。此外,商业银行还可考虑引入外资的方式,许小年认为,
国有银行最好引进50%的外资股权,由于短期内无法做到,可以考虑先行引入10%
的股权,对国内市场可考虑释放20%-25%的股权”。
鉴于目前银行在会计制度和银行管理水平的问题,不能短期内达到国内或国
外上市的要求,建议对现有的国有商业银行走资产重组的道路,将不良的拆分出
去,从而脱颖出一批具有良好资产状况、满足上市政策要求、国家间接控股的银
行。受我国股市的容量的限制,可先在境外上市,如香港可能更合适,实际上,
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也在香港积极筹划,中银香港的成功上市就具有明显的示范
效应。这不仅是容量上的考虑,更重要的是经过国有企业这几年的上市历程,在
境外上市会更容易迫使国有银行按照国际金融市场的标准来规范经营和严格管
理,有助于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避免上市为了“圈钱”的目的而坑害
中小股民。有关股权安捧,如果一定要强调国家控股,我们又只能陷于原来改制
前同样的问题。所以股权分散的一个基本目的是防止股东操纵银行,这是世界银
行业发展的趋势。如果选择300,4或50%,具有相对控股权,就可以保有国有地
位。2003年6月,在“中银香港高层惊变与上海首富被查案”中,由于周正毅
事件导致中银香港前总裁刘金宝被正式立案,标准普尔的评级由稳定下调至负
面,香港当局也对中银香港的内部控制机制产生怀疑,香港证监会也宣布对涉及
上市、保荐人以及经纪人的可能犯罪行为进行49项调查,由此可见,我国国有
商业银行在香港上市也不会是一帆风顺,但也只有这样,才能迫使我国银行业与
国际银行业接轨。
六、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银行监管制度
我国银行监管机构应结合银行业发展趋势,借鉴CAMELS评级方法,建立一个
抽据2l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11月6日头版消息透露.建设镀行拟向国务院上报的第三套上市方案明确提
出在国内A股市场出售20%的股权.
153
第六章我国银行的道德风除及其治理
科学、完善的银行风险评级系统,通过风险评级全面、准确地反映一定时期内银
行的经营状况。风险评级结果应在金融系统内公开,并可在社会范围内进行~定
程度的披露。如果银行违规操作,则降低其风险评级,使其失去经营上的优惠和
市场准入方面的便利。不同风险级别的机构实行不同的监管强度和监管措施,对
风险级别高的机构要增加现场检查频率、严格市场准入、提高信息披露要求,并
提出限期整改建议.从而促进银行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等途径降低风险度,增强声
誉意识。从长期看,风险评级结果的公布不会对银行产生不利影响,因为银行声
誉机制的存在会促进银行改善经营和进一步披露真实信息。但是短期内,银行风
险评级结果的公开会影响投资者的选择。标准普尔公司首次就公开信息对我国包
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12家银行进行了评级,信用级别最高的中国银行也只
是BB+,低于国际公认的BBB投资等级,对我国银行在国际市场上融资将产生负
作用。根据我国目前银行业资产状况,风险评级结果的披露可逐步进行。首先,
应先在银监会系统公开,各地银监局据此开展分类监管;然后在金融系统内公开,
推动各家银行加强自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信息披露条件成熟后再在国内和国
际市场上公开。
构建和完善银行监管信息系统,建立监管机构与银行的即时信息通道。声誉
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欺骗行为能够及时被发现,也就是说信息的传输速度十分
重要。我国银监会以金融统计为信息中心的改革已经开始,所有银行开始实行全
科目按月上报制度,以后还将逐步推行按日上报制度。但该体系有待完善的地方
还很多。首先需要监管机构就监管信息系统的基本业务需求、关键技术需求、系
统构成、数据管理等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科学的总体规划和研究,进一步完善金融
统计指标、非现场监测数据和信息披露规则;其次需要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建
立起监管机构与被监管银行之间信息采集、加工、传输、反馈为一体的计算机信
息网络,紧密服务于日常风险控制,以达到对金融机构“全过程、全天候”的即
时监管;此外,还应提高专业信息分析和研究的能力,使各种数据能成为有效信
息、各种信息报告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降低决策者与被监管银行之间的信息不
对称程度。
.——一一. . 兰要塞熊
英文部分
参考文献
1.Adam Jolly.2001.Managing Corponte Reputations.Corporate Reputation Review.v01.
5,1,92-94.
2.Akerlof,G1970.neMarketforLemons.QuarterlyJowna!ofEconomics 84(3).
P483.500.
3. Aoyagi,M.1996.Reputation and Dynamic Stanl∞lberg Le,ader in Infinitely Repeated
GRme.Journal ofEconomic Theory,71,378-393.
4.Ausubcl⋯L and&Deneckere.1989.Reputation in Baf|鲈峨and Durable Goods
Monopoly,Econometricav01.57 51l-531.
5. Avery,R.B.。and A.N.Berger,1991.Loan CommimentS and Bank彤sk Exposure.
Jow'nalofBaraane,andFinance,15,173-192.
6. Barro,R.,1986.Reputation in a model ofmonetary policy witll incomplete
informatiOR”,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7.3-17.
7. B蛳’&,and David B。Gorden.1983.Rules,discretion and reputation in a model of
monetarypolicy,Jo删lofMonetcwyEconomic,S 12,101-121.
8. Barro,R.,and David B.Gorden。1983.A positive theory ofmonetary policy in a
matural-ratemodel,JozmolofPolitcalEconomy,91,5s9_610.
9. Baah,J.凡,P.F.Bartholomew,and C.J'Labich.1990.“Moral Hazard and the田城ft
Crisis:An Empirical Analysis,'’Coraumer Finance伽,?Quarterly Report,22-34.
10.Beatty,R.and Ritter,J.1986,Investment banking reputation and the underpficing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Journal ofFinancialEconomics,15,213-232.
11.Boot,A.W A⋯S I.Grccnbaum and A。Y.ThalcoL 1993.Reputation and Discretion iO
Financial Contracting.AmericanEconomicReview,83,1165—1183.
12.Calem,Paul S.,and Rafael Rob,1996.ne Impact ofCapital—Based Regulation on
Bank Risk·僦ng:A Dynamic Mode!.Finance andEconomics Discussion Series.
No.96—12.Board ofGovelllors of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13.Capfio,Geraid and Daniela Klingebiel.1996.Bank Insolvencies:Cross-Country
Experience.WormBankPolicyReset'oh Wor妨ngPaper,No,1620.
14.Caprio,Gerald and Daniela Klingebiel.1997.Bank Insolvencies:bad luck,bad policy,
or bad banking?,Annual肋r甜Bank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79-104.
15.Celentani,M.,and w.Pcsendorder.1996.Reputation in Dynamic Games,JOurnalof
Econom七刀Mory,70.109—132.
16,Chart,Y.S.,S.I.Greenbaum,andA.V.Thakor,1992.Is翻rlypriced
deposit insurance possible7,.Journal ofFinance 47,227-45.
17。Chemmanur,T.J.,and只Fulghieri.1994,Reputation,Renegotiation,and the Choice
Between Bank Loas and Publicly Trodexl Debt.Review ofFinancialStudies,7。475·506.
18.Cole,R.A⋯J McKenzie,and L.White,1990.“Deregulation Gone Awry:Moral Hazard
in the 111rifI Industry,"Wor矗ng Paper,Stern School ofBusiness,New r0砖University.
19.Debi Prasad Mishra,1998.The Conceptualization and Moa如remellt ofSuppliers'
155
参考文献
reputation Display in Asymmetric Marketing Relationships.Journal ofMarket Focused
Management,3.123—150.
20.Deephouse,D.L.2000.Media Reputation aS a Strategic Resource:An Integra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 and Resource based Theories.Journal ofManagement,,26,
1091-1 112.
21.Demirguc-Kunt,A⋯E Detragiache andPGupta.2000.”InsidetheCrisis:An
Empirical Analysis ofBanking System in Distress,”WorldBankPolicy Research
WorkingPaper,243 1.
22.Diamond,D.,1989.Reputation acquisition in debt market.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7(4),828-862.
23.Diamond,D.,and Dybvig,P.1983.Bank runs,deposit insurance,and liquidi何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1,401—19.
24.Diamond.D.,and Rag,hurenl G l’.ajan.2001.Liquidity Shortages and Banking Crises.
N8ERWorkingPaperNo.w10071.
25.DilipAbreu andFarukGul,2000.Bargaining andReputation.Econometrica v01.68,
NO.1.
26.Dine,I⋯S 1997.En臼y Restriction,Credit Screening,and Bank Competition in the
Credit Market.Working paper,Stanford Univarsity.
27.Dowd,K.1988.Option Clauses and the Stability ofA Lalsscr Faire Monetary System.
JournalofFinancialServicesResearch,l,319-333.
28,Dowd,K.1992.Rc-examining the case for Government Deposit Insurance.Southern
Economic dournal,10,233·256
29.Esty,Benjamin C,1997.The Decline ofPrivate Deposit Insurance in the United Staes.
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38,June.
30.Fama,E.F.1980,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the firm,Journal oJ’Political
Economy,88(2)’288_-307.
31.Fombrtm,C3.1990.What’sinaName?ReputationBuildingandCorporate Strategy.
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33,233-258.
32.Fombrun,C.J.1995.Reputation:Realizing Value fiom the Corporate Image.Harvard
Business Sehool Press.Boston.
33.Fombrurt,C.J.1998.Indices ofcorpomte reputation:An analysis ofmedia rankings and
social monitors’ratings.Corporate Reputation Review,l(4),327-340.
34.Fombrun,C.J.,and Van Rjel,Cees.1998.The Reputational landscape.Corporate
Reputation Review,1,5-14.
35.Fombrun,C⋯J Gardbe咯N.A.and Sever,J.M.2000.m reputation quotientSM:A
multi-stakeholder me8&R ofcorporate reputation.The Journal ofBrandManagement.
7(4),24l-255.
36.Fryxell,G and J.Wang.1994.The Fortune Corporate‘‘Reputation"’Index:Reputation
for Wl'taL Journal ofManagement,20(1),1-14.
37.Fudenberg,D.。and E.Maskin.1 986.nle Folk Theorem in Repeated Games With
Discounting or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m Eeonometrica,54,533-556.
38.Fudenberg,D.,and D.Levine.1989.Reputation And Equilibrium Selection In Games
啪th A Patient Player.Econometrica,57.759.778.
39·Gande,A.,M.Puri,and A.Saunders,1999。Bank entry,competition,and the Market for
156
一一.一一茎垄塑t_一.
Corporate Securities Underrating,Journal ofFinancial Economics,54,165-195. 40.George№,19919.Deposit Insurance R触:State ofthe Debate,胱Banking
Review,12,No.3.
41.George J.blnilath and garry Samuelsom 1999.Your Reputation is Wh0 You’m not.Not
Who You’d Like Tb Be.CARESS workingpaper'98-¨1.
42.George J.Mailath and Larry Samuelson.2001.‰Wants a Good Reputation?Review
ofEconomic Studies。68,415-441.
43.Gorton,Q。1985.Banksuspensionofconvertibility.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5,
177-93.
“.Go觚Q 1996.Reputation Formation in Early Bank Note Markets.Jow-nal of
Political&onomy,2,346-397.
45.Gray,E.1L and Balmer’J.M.T.1998.Managing Corporate Image md Corporate
ReputatiorL Long Range Planning,31(5),695-702.
46.Greif,A.1989.Reputation and Coalilion in Medieval Thde:Evidence on the Maghrlbi
Traders.强P Journa/of五conomic History,4蜊X 857-882.
47.Han,Rl 1992.1k suategic anslysls of intang妯k他∞urcc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3.135.144.
48.Hart,O.,and I.Moore,1989.Default and Renegotiation:A Dynamic Model of Debt.
Working paper,Harvard Urtiversity.
49.Hart,O.,md I.Moore,1994.A Theory of Debt Based on the Inalienability of Human
Capital.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09。841—879。
50.Hill,C.w.L.and Jones,T.M.1992.Stakeholder agency theory,Journal万Management
Studies,29(2)’131-t54.
5t.Holmstrom,B.1999.Managerial Incentive Problems:A Dynamic Perspective.Review
ofEconomic Studies,66,169-82.
52.Horuchi,t,1994,n”effect of Firm Status on Banking Relatiomhips and Loan
Syndication,in M.Aoki and H.Pattiel【(eas),Japanese Main Bank Syst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Uk.
53.Huron,J.G etal..2001.Reputation Management:the New face of Corporate Public
R嚣lations.Public Relations Review.27,247—261.
54.I.Serdal"Ding.2000.Bank Reputation,Bank Commitment,and the Efiects of
CompetitioninCreditMarkets.孙PReviewofFinancialStudies。3,781.912.
55.Jacklin,C.J.,and Bhattacharya,S.1988.Distinguishing panics and information—based
bank runs:welfar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ournal ofPalitical Economy,96,568-592.
56.Jenny Cor'oett and Janet Mitchell,2000.Banking Crises and Bank Rescues:n培Effect
ofReputation./fiBER working paper,290.
57.Jertsan,M.C.and Meekling,W 1976.Theory of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 and ownership sla-Uell.1re’,Journal ofFinancial EcOnomics.3(4),305-360.
58.John Kenncs andAaloft Sch畦2003.11埒V砒ue 0fa Reputation System.Economics
Working PaperArchive at WUSTL
59.Juan Manuel and Esther.2003.The Coneept and Measurement ofCorporate Reputation
An Application to Spanish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Corpor叫e Repuation Review,
5(4),280—301.
60.KaEen.Elizabeth,Sridhar.2003.111e Reputation Index Measuring and Managing
157
参考文献
Corporate Reputation.EⅢqpⅫl Management Journal,V01.21,2,201-212.
61.Klein,B.and K.LefitcL 1981.111e Role ofMarket Forces inAssuring Contractual
Performance.JOzonalofPoliticalEconomy,89(41X 615-641.
62.Kotha,S.。gajgnp由,S.and Rindova,VI 2001.Reputation Building and Performance:an
EmpiricalAnalysis oftheTop50PureInteractFirms.EuropeanManagementJournal,
19(6),571-586.
63.Kreps,D.1990.Corporate Culture and Economic theory.In J.Ah and K.Shepsle,
eds.IPerspectives on Positive Political Econom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4.Kreps,D.and J.Roberts.1982.Predation,Reputation,and En竹Deterrence.Journal
ofEconomic Theory,27,280—312.
65.Kreps,D.and Wilson.1982.Reputation and Imperfect Inform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27,253-279.
66.Kreps,D.。P..Milgrom,Roberts and R.Wilson.1982.R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Finitely Repeated Prisoners Dilemma”,Journal ofEconomic Theory,27,245—52.
67.Majken Schultz,Jan Mouritsen and Gorm Gabrielsen.2001.Stieky Reputation
AnalyzingaRankingSystem.CorporateReputationReview,Vol,4,1,24-41.
68.Michael J.Hanpert.1994.New York free banks and the role ofreputations.American
econom如t,38,66-77.
69.Milgrom,P-and Roberts.J.1982.Predation,reputation and entry deterrence.dournafof
Economic Theory,27,280—312.
70.Milgrom,P.and Roberts,J.1986.Price and advertising signals ofproduct quality.
dournal ofPoliticalEconomy,94.796__821.
71.Petersen,M.乱,and R’G lhjan.1995.The ElI醯t ofCredit Market Competition 011
LendingRelationships.Quarterly JournalofEconomies。110,407-443.
72.Qi,I.,and R.Shokley,1995.Distinguishing Between Spot and CommiUnent—Based
Bank Financiing.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and Rice University.
73.Ronn,Ehud I.,andAninash K.VernuL,1986.Pricing Risk-Adjusted Deposit Insurance:
An Option-Based Model.Journal ofFinance 41,No.4.
74.Rowe,N.1989.Rules ofInstitutions,ArmArbor,MI:University ofMichigan Press.
75.Steven Tadelis.1999.What’s in a name?Reputation aS a tradable asse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9(3),548-563.
76.Steven Tadalis.2001.n”Market for Reputation as an Incentive Mechanism.Journal of
PoliticalEconomy,110(4).
77.Stuart Middleton and Dallas Hanson.2003.Corporate Reputation and Scientific
Reputation:The Mysterious Case ofGirard and Agassiz.Corporate Reputation Review.
16(2)t 147—160.
78.Szwajkowski,E.andFiglewicz,R.E.1997。Ofbabiesand bathwater.Anextension of
the Business and Society research forum On the Fortune reputation database,Business
andSociety,36“),362-386.
79.Tirole,J.1996.ATheoryofColh'斌.iveReputation(WithApplicationsTon姥
Persistence ofCorrupfion and To firm quality).Review ofEconomic Studies,63,1-22.
80.Vanberg,v.1994.Rules and Choice in Economics.New York NY.Rufledge.
81.Viekers,J.,1986.Signaling in a model ofmonetary policy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Oxford Economics Papers,38,443.55.
82.Wathne,K.and J.Heide.2000.Opportunism in Interfinn Relationships:Forms,
OutcOmes,and Solutions.Journal ofMarketing,64(i0),36-51.
83.Wink.1eman,M.1999.Thefichefingerofreputation.TheChlefE.reeutz'vP,4,7蛐1.
84.YongguiWang,Hing-P.LoandYerVHui,2003.TheAntecedentsofServiceQualj母
andProductQ嘲姆andTheirInfluencesOnBankRepmation:EvidenceFromthe
Banking Indmlry in China.ManagingService Quaxl:Cv,1.72-83.
博士论文:
1. Bulycheva,Maria Jkle.xandro,ma(2000),Medical Malpr∞'fice:the Role ofPhysicians。
Reputation and Liability Insurance,Wayne State University.
2.GolIesman,Aron A舭h(200D,Essays on reputation sig蛐g in corporate finance and
banking,York University(c锄ada).
3.Hagall.Linda Marie(2003),Public Relations,Relationships,and Reputation:A Case
Study ofa Safety Recall蛔the United States Automotive Industry。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窖e.
4.Hill。DeuOas Everitt(2004),Reputation蛔aworld oferrors and corruption,Univcrsity
ofCalifornia,
5. Mayhew,Brian William(1997),Reputation Building and the Demand for Auditing,The
University ofArizorm.
6. Nunlee。Manin Phenix(2003),Reputation∞a Control Mechanism for Opportunistic
Behavior in Supply Chains,University ofIllinois.
7.P,hee,Mooweon(2003),The liability ofgood.唧喊ion'Stanford University.
8. Wilson,Andrea(2004),Essays on optimal d∽ision-making witIl finite memory and on
reputation effects ill ma30rity voting dccisiom.PI协c雠on University.
9。Xie,Yah(2002),TheRoleofInvestmentBankerReputationinInitialPublicOfferings:
Evidence From the NASDAQ Bubble Era,Concordia University fcanada).
10.Zivnuska,Suzaone(2003),Building Munagedal Reputations;the Development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aMulti-theoretical Model ofldentity,Communication,and
Individual Reputation,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中文部分
1. 《新帕尔格雷夫金融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11月。
2. ‘新帕尔格霄_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11月。
3. 艾伦·加特著,陈雨露、王智杰、蔡玲译,‘管制、放松与重薪管制》,经济科学出
版社。1999年.
4. 安辉,‘现代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国际传导机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9
月。
5. 巴曙松,‘不良资产处置:能否换来一个好的银行体系?》,http.J/doctor-cafe.corn,2003
年11月.
6. 保罗·克鲁格曼,‘拯救亚洲:应当该弦易辙了》,‘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第9期。
7. 贝利、米恩斯(美),‘现代股份公司与私有财产》,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1981
年。.
8. 博迪(Bodie,z.),‘金融体系的功能观点》,载廖理、汪韧、陈璐‘探求智慧之
旅:哈佛、麻省理工著名经济学家访谈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 查尔斯·福诺布龙、西斯·范里尔,‘声誉与财富——成功的企业如何赢得声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参考文献
10.陈建华、张显球,‘存款保险制度:道德风险及定价策略一国外文献综合述评》,
‘金融研究》,2000年第5期.
11.陈璐,《声誉视角下的商业银行风险评级问题》,<上海金融》,2004年第11期。
12.陈平、向长江.《加强企业声誉管理的探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
年笫4期。
13.陈学彬,《宏观金融博弈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14.成宝德,‘沙尘暴与银行卡收费》,‘科学投资》,2004年第5期。
15.戴金平、万志宏,‘政府声誉、投机性货币冲击与固定汇率的维持》,<世界经济》,
2000年第12期。
16.戴维斯·扬著,赖月珍译,《创建和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
17.德沃特里庞、泰勒尔著,石磊、王永钦译.《银行监管》,复且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8.邓晓辉,‘企业研究新视角:企业声誉理论》,<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6期。
19.蒂米奇·威塔斯:‘金融规管—变化中的游戏规则》,上海财大出版社,2000年。
20.董粱、李松涛、沈思玮,《声誉问题的博弈分析》,<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2
年第9期.
21.付强、涂燕、岑永,‘基于风险的存款保险定价能解决道德风险吗》,《西南民族大
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4期。
22.付玉秀、张洪石.‘风险报酬、控制权与声誉:创业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中国
科技论坛》.2003年第5期。
23.傅桃生,‘存款保险制度与道德风险),‘财贸经济》,2002年第5期。
24.格利、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25.龚关,(现代经济学前沿丛书——国际金融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26.哈维尔·弗雷克斯(Freixas)、让·夏尔·罗歇(Rochet)著,刘锡良等译,《微
观银行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英文版Microeconomics of
Banking,1997年.
27.韩傻.<银行体系稳定性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
28.郝同林、张洪云,‘存款保险制度内在问题分析及其对策》,<金融纵横》,2004年第
3期.
29.胡乃红,‘政府保护下的道德风险影响机制分析》,<金融研究》,2000年第3期。
30.胡旭阳,‘中介机构的声誉与股票市场信息质量》,‘证券市场导报》,2003年2月号。
31.胡祖六,‘银行问题与亚洲金融危机》。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论文讨论稿,1998
年4月。
32.剑锋,‘惊动共和国总理的高息揽储案》,‘金融经济'.2000年第6期。
33.姜磊,<银行声誉、存款人预期与银行挤兑》,‘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34.姜磊,<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银行道德风险困境及其治理》,<生产力研究》,2005年第
4期.
35.姜磊,<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与国际金融体制的创新》,‘天津商学院学报》,2002年第
4期。
36.江先周、庄乾志,‘利用声誉资源优势创新资本市场业务一国有银行再生的根本
出路'.‘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期。
37.姜建强、王爱民,‘货币危机:一个理论文献评析》.(世界经济文汇》.2002年第4
期,
兰耋苎苎
38.金永红、翼玉芹、叶中行,‘考虑声誉的风险投资多阶段动态融资模型研究》.‘系
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8期。
39.李厚廷,‘机会主义的制度逢释>,<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1期。
40.李辉富、吴晓东,‘略论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逻辑与机制》,<南京财经
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4lI李建标,‘股权、董事会治理与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信用),‘管理世界》,2003第9
期。
42.李军林,‘控制权、声誉与博弈均衡》,‘产业经济学评论),2002年第1期。
43.李军林,‘声誉理论及其近期进展——种博奔论视角》,(经济学动态》,2004年
第2期。
44.李维安、李建标,‘利益相关者治理与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信用’,‘经济学(季刊)》,
第3卷第2期,2004年1月.
45.粱嫒,‘银行信誉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46.粱嫒,‘论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誉》,‘上海金融》,2004年第2期。
47.粱嫒,‘银行的本赍—一从信誉角度的分析》,‘山西财经大学》,2004年第2期。
48.廖荣、茅宁,‘公司声誉管理模型探讨,,<管理现代化),2003年第3期。
49.刘卫江,‘动态不一致性及政府声誉与通货膨胀防范',‘现代财经》,2002年第l期。
50.刘笑萍,<系统性风险、道德风险与存款保险制度',‘金融研究',2002年第12期。
51.刘宇飞。‘v娥模型及其在金融监管中的应用',‘经济科学'。1999年第1期.
52.龙葛, ‘机会主义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 ‘武汉金融',2000年第11期.
53.马卫锋、罗婷、姜磊,(金融脆弱性探源——资产价格的视角》, ‘社会科学战
线》,2003年第1期。
54.米什金(FredericMishkin)(美)著,‘货币金融学)(中文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0年3月.
默顿(Melton,R.C.),‘对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期望》,载廖理、汪韧、陈璐‘探
求智慧之旅:啥佛、麻省理工著名经济学家访谈录).
潘勇,<论声誉管理的内在机理——兼论阿络市场声誉管理的特殊性》,《管理科学》,
2003年第4期。
阙方平,‘有问题银行处置制度安捧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邵剑兵,‘声誉模型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效率分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2年第9期。
苏同华.<银行危机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
孙杰, ‘货币与金融:金融制度的国际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托马斯,‘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中文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
王聪、邹朋飞,‘中田商业银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
2003年10月.
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契约》,商务印书
馆,2002年。
王国红,‘论中园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经济评论》,2002年第2期。
王晋忠、刘建军,<银行业的机会主义倾向与宏观稳定措施》,<浙江金融》.2000
年第6期。
67.王文奎,《公共关系与CI、CS和声誉管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2年第2期。
6I


耵碍
趵∞叭睨∞
H
硒∞
参考文献
王新新,‘声誉管理理论及其最新发展',《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2期。
王学东,‘国家声誉与国际制度》,‘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7期。
武拖思,‘中田固有商业银行行为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年。
小田信之,根据期权价格制定适当的存款保险制度费率问题,日本银行金融研究所。
肖条军、盛昭瀚,《两阶段基于信号博弈的声誉模型》.<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第
2期。
肖艳玲、徐福缘,《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信誉的影响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年第8期。
熊波、王志强、陈柳,田小东, ‘金融控股公司理论与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年2月。
徐传谌等,‘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问题与金融改革策略透析》,<经济研究》,2002
年第10期。
徐金发.刘觏,《企业声誉定义及测量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9
期。
77.杨充、郑胜、何燕,<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构成存款保险制度缺陷的诱因》,《现
代财经》,2002年第9期。
78.于良舂、鞠源,《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经济研究》,1999第8
期。
79.余津津,《现代西方声誉理论述评》,《当代财经》,2003年第11期。
80.张承惠、张丽平, <美国银行监管的模式、特点及其启示》. ‘中国经济时报》,
2002年i月8日。
81.张杰,‘金融中介理论发展述评》,‘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82.张杰,‘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山西经济出版杜,1998年。
83.张磊,‘银行业的产业结构、行为与绩效一从产业组织学角度对银行业进行分析》,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第3期。
84.张仁德、王昭风:‘企业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85.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兰联书店,1996年。
86.张维迎,(4-业信誉:最大的挑战),<银行家》,2002年第2期。
87.张之骧、严恒元.<最新英国金融体系剖析》,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
88.赵怀勇、王越,‘论银行规模经济》,‘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第4期。
89.赵旭、蒋振声、周军民,‘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1
年3期.
90.赵友宝、李萌,‘声誉管理:现代管理新领域》,《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0年
第3期.
91.郑志刚,<声誉制度理论及其实践评述》,‘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5期。
92.郑文哲,王水嫩,<企业声誉的概念、特征及培育、维护》,《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4年第6期。
93.中国人民银行怀化分行课题组,‘存款人的金融风险意识与银行业的退出制度》,《金
融经济》,1998年第9期。
94.周好文、陈璐,《信息约束下的金融监管与银行声誉》。‘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第
3期。
95.周小全。<竞争、产权与绩效——中国银行产业组织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年3月。
96.周意、李姆峰,‘企业家声誉机制激励约束的经济学分析》,《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
∞的阳n他

M
}2

’考文献
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l期.
97.朱克桐,‘我雷银行业市场结构变迂的路径选择),<金融论坛》,2003年第12期.
98.黄群蔫、李春琦,‘报醑、声誉与经营者长期化行为的激励》·‘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2001年第l期.
博士硕士论文:
1. 李建华:。商业银行信贷中的道德风险及控制”,中南大学伦理学专业硕士论文,2004
年.
2. 李仕文:“信誉机制的经济学分析初探”,西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硕士论文,
2003年.
3. 谢文:。市场经济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研究”,湖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
论文,2003年。
4. 徐鸿:“企业信誉研究”,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论文,2002年。
5. 余鑫:。企业家声誉机制探析”,湖南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论文,2002年。
6. 周红霞:“中国嗣有商业银行道德风险问题研究”,武汉理工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硕
士论文,2001年.
7. 朱红文:“我固商业信誉失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河海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论
文,2003年.
后记
论文完稿之后,并没有当初想象那样如释重负;相反,有的是不安与忐忑。
博士研究生期间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但是在做论文时仍觉得困难重重,几乎没有
勇气坚持下去。多亏导师的教诲、督促以及耐心细致的教导和帮助,使得我一次
又一次坚持下来,潜心学习和研究,才终于完成了这篇论文。仔细想想,觉得虽
然自己已经尽力,但是自己又非常清楚,由于自己能力有限,论文中还存在着许
多问题,一些观点还是不成熟,有待进一步地补充与完善。
我首先要感谢的就是我的博士生导师张仁德教授和师母吴冒存教授。张老师
和吴老师学识渊博,治学态度严谨,为人处事高风亮节;不仅在学术上授业解惑,
而且还在生活中处处给予关心,让我非常感动。在论文的写作中,张老师既严格
要求又悉心指导,才使本文得以顺利完成,也可以说论文的每一步进展都凝结了
张老师的心血。在此谨向张老师和吴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还要感谢我的硕士导师张彤玉教授,是张老师将我领进经济学的殿堂。我
还要感谢魏埙教授、何自力教授、贾根良教授、刘骏民教授,他们对论文提出了
中肯的建议。
我要感谢师兄和师姐们,他们无私的帮助和鼓励,给了我三年苦读最大的精
神支持。
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同他们的这几年生活让我学到很多东西,我的进步
是同他们的友谊分不开的。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多年来的生活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忧思,平添了
无数白发,如今我已是而立之年,当竭尽全力为他们的晚年创造一个幸福、安宁
的生活环境。
论文的写作虽然暂告一个段落,但有关问题还需要做深入的研究,有待于在
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中继续研究。对于我来说,人生中崭新的一页刚刚掀起,我要
用我最大的努力学习和工作,以不辜负关心、爱护我的老师和朋友。
姜磊
2005年4月于南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