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3692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浙江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姓名:岳甚先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汪斌
20041101
摘要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在当代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做出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从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出发,初步探讨了提
升我国制造业国际地位的近、中期发展战略定位及战略对策。
研究我国制造业在当代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实质上就是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国际
竞争力,而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必然以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因
此,本文的研究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有研究成果为起点,提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所涉及内容与方法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做较为
深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全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现实意义,研究的主题、思路和方法,并对本
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总结了现有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一价值链分析法和指标体系法,以及国内关
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现状,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第三章提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所涉及主要内容与方
法的理论分析框架。其中包括: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涉及的两个基本因素——比较优势
和竞争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以产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为内部因素,而将国家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作为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在此基
础上,本文提出了在当代新型国际分工条件下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分析方法。为
第四章提出衡量我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分析框架奠定理论基础。
第四章提出的评价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分析框架为:首先运用贸易竞争力指
数(Tc)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我国制造业主要贸易商品比较优势在近十几
年来的变化做纵向对比分析,以此对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全面的初步评价;然后,
综合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两方面基本因素,构建综合性指标体系,选取最能代表我国制
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几个重要行业,与制造业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横向对比,进行
较为深入的实证分析。最后,总结前两方面的内容对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做出综
合评价。
第五章在前文提出的分析思路和框架基础上,运用可获得的数据,对我国制造业的
国际分工地位做了实证分析并提出结论。
第六章,从中国制造业在当代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出发,就如何迅速地提升我国
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从时空两个方面初步探讨了中国制造业近、中期发展的战略定位
及对策。
关键词:产业国际竞争力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战略定位
Abst ract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related research,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osition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Then,Inquires some strategic development ideal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uring the middle and long terms.
Studying the posi tion of manufaeturing industry in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is to Analyse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ubstantially.Therefore,in the second part,the
paper reviews the theory foundation of the industr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concerning the industry theories and factual analyse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first,Sums up two kinds of methods concern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y and the studie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concerning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This part iS considered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third part.
In the third part,the paper put forward analysis frame of the theories about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y.That is:two basic factor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y。——comparatire the advantag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s:the basic content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y:Then,put forward the basic method about study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y in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First,the paper evaluates the internatie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y TC and RCA:Then,the paper sets up comprehensive index
sign systems to carry on factual analyze:In the end of this part,summers up
contents in the front.
In the fifth part,anaIyses the position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by the data,on the base of the front.On thiS
foundation,analyses the position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t present
in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paper,i nquires some strategic devetopment ideal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uring the middle and long terms
Keywords: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ndust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Position:Strategic development ideals
浙江大学倾十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中的地位研究
1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世界经济的发展史表明,工业化是任何~个国家走向经济现代化的起点和不可逾
越的发展阶段。制造业作为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产业,一直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和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
由于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演变和深化,世界制造业也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分工、
转移和重组,世界经济史上三次“世界工厂”的转移就是其具体体现:18世纪至20
世纪初,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地——英国,其制造业在全球独占鳌头,成为举世
公认的“世界工厂”;20世纪中叶,美国异军突起,以其强大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夺走了英国的经济霸主地位;20世纪70年代翦后,日本后来居上,成为第三代“世
界工厂”,紧接着,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也取得了飞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兴
产业的飞速发展加快了全球经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世界经济面貌日新月异,国
际分工呈现出崭新格局,世界制造业转移和重组风起云涌,其最终格局如何演变,尚
待时目。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制造业的规模和水平仍然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
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以逐步强大的态势和某些方面无可比拟的优势
而引起举世瞩目:据有关资料“”,1980年到1998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94
%,而同期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达12.65%。制造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强有力的“发
动机”:制造业增加值在C,DP中所占比重多年来一直保持在40%左右;我国财政收入
的一半来自制造业;制造业吸收了一半的城市就业人口、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自
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如口贸易产品结构中取代了过去大量的初
级产品,比重己占到80%以上,创造了3/4左右的外汇收入。特别是近几年来,有
关“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中心”的国内外报道甚多,其主要依据之
一便是中国大规模地承接了发达国家制造业的转移、中国的制造业似乎已经十分强
夫。
⋯1 f^政. “中国能成为世界I:厂吗?”.载《中国T业绛济》,2002(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而西方一些国家则纷纷发难,借机散布“中国威胁论”:他们一方面渴望打开中
国广阔的市场,以顺利实现其制造业的全球重组;另一方面,又恐慌中国所拥有的巨
大经济潜力、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纷纷向“中国制造”亮起红灯。我国已加入WTO、
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工业化进程也正如火如荼,制造业在我国居于尤其重要的地位。
可以说,没有制造业的振兴,就不可能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因此,如何清醒
地认识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
言而喻。
1.2研究的主题、思路和方法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中国制造业在当代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从中
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出发,初步探讨中国带4造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定
位及战略对策。
研究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实质上就是分析制造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因
此,本文首先回顾了现有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概况,并针对现有研究之不足,
阐释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其中包括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
势两个基本因素及其它重要的相关内容和分析方法:文章认为,由于产业是一个中观
层次上的概念,是某种具有共同或者相似属性的产品或者企业的集合,因此,分析产
业国际竞争力时,必然深入到以产品和企业层次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并以此为主要分析
内容。除此以外,宏观层次上的国家竞争力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可
以看作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因素。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分析方
法,本文认为,应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这两个基本因素为基础、以产品、企业、国
家几个不同层次国际竞争力的分析为主要内容,构建综合指标体系来进行理论和实证
分析,而且,在新型国际分工条件下,更应该重视价值链分析。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
础上,本文对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最后,初
步探讨了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近、巾期发展战略定位及对策。全文共分六
章,基本框架如下:
第一章导论:问题的提出、阐明文章研究的主题、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
之处。
第二章简要回顾了现有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研究成果、归纳出产业国际竞
争力研究的两种基本分析方法及国内关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现状,以此作
浙江人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为全文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第三章针对现有研究之不足,阐释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所涉及主要内容与方
法。其中包括: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涉及的两个基本因素——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涉及的重要相关内容一产品、企业、国家几个不同层次的国际竞
争力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在当代新型国际分工条件下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
的基本分析方法。本章重在为第四章提出衡量我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分
析框架奠定理论基础。
第四章以前文所述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为基础,首先对衡量制造业国际竞
争力的各项显示性指标和分析性指标做了较为详细的阐释,提出了衡量我国制造业国
际分工地位的理论分析框架,即:首先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c)与显示性比较优势
指数(RCA),对我国制造业主要贸易商品比较优势在近十几年来的变化做纵向对比分
析,以此对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初步的全面评价:然后,选取最能代表我国制
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几个重要行业,综合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两个方面,构建综合性
指标体系与国际竞争力指数的计算模型,并与当代制造业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做
横向比较,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最后总结前两方面的内容对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
地位做出评价。本节重在阐述分析方法,为后文的实证分析做铺垫。
第五章在第四章提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运用可获得的数据,对我国制造业的国
际分工地位做了实证分析并提出结论。
论文的第六章,从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出发,就如何迅速地提升
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从时空两个方面初步探讨了中国制造业近、中期发展的战
略定位及战略对策。
本文对我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分析以现有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基
本理论及本文提出的分析框架为基础,运用可以获得的相关数据资料,对我国制造业
的国际分工地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是本
文的基本研究方法,以实证分析为主。在研究过程中,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全面衡量
与重点行业分析相结合、运用比较优势指数(TC和RC时旨数)与构建综合指标体系两
种手段、兼顾时间序列上的纵向对比与国别间的横向比较,力求对我国制造业的国际
分工地位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托新型国际分。亡中的地位研究
1。3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现有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缺乏系统的综合分析框架。针对我国制造业国
际分工地位的分析,也缺乏在综合性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衡
量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理论分析方法。本文试图在这方面提出一些较新的观
点,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做出实证分析,并结合我国制造业的现
有国际分工地位,初步探讨中长期发展战略定位及战略对策。
因此,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第三、四、五章。在第三章,将比较优势与竞争
优势、不同层次国际竞争力分析的内容整合到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之中,并紧
密结合当代新型国际分工特点,提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分析框架和方法;在文
章的第四、第五章,在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我国
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从全面评价到重点行业研究、时间序列纵向分析与国别间
横向对比相结合的分析思路,构建出衡量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综合性指标体
系,运用可获得的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在论文的第六章,从我国伟4造业在新
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出发,从时空两方面初步探讨了我国制造业近、中期发展的战略
定位及战略对策,力求有所创新。
在现实经济中,影响各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错综复杂,几乎涉及到经济、政
治、社会、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要完整地衡量一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必然
涉及到一个十分庞大的指标体系。而且,很多指标都不可量化,有的甚至不能用代理
指标来部分地解决。再者,在可量化的指标中,相当多的数据都存在获取的困难,有
的甚至是现行统计制度不能提供的,需要组织专门的调查。数据获取的困难还体现在
国与国之间现行统计制度与标准的不一致,比如国际贸易统计数据中的进出D数据,
即海关统计的数据与我国的产业分类相比,便存在一定的差别。还有,衡量制造业的
国际分工地位,必然涉及到国别之间的对比,但是,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
会制度、不同产业结构的国家来说,各个因素的侧重点是不同的,选取什么层次作为
分析对象也是一个比较难阻把握的问题。比如中国的国民经济分类标准中,制造业是
一个门类,包括30个大类行业,170个种类行业和数百个小类行业,分析层次同样受
制于数据条件。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同样难以完全克服上述困难。但是,笔者力求
在现有的条件下,提出一个有所创新并具有‘定实用价值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可以
4
浙江人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1:中的地位研究
获得的数据,有重点地对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分__lj地位进行较为深入的实证研究,力求
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迅速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近、
中期发展战略定位与战略对策。
浙江大学顶十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2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回顾与述评
总体来看,国内外专门研究一国制造业国际地位的经典理论或文献比较少,但是
可资借鉴的相关研究成果却很多。由于研究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实际上就是
研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因而,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文献中很多理论、方法都可
以用于分析制造业的问题,其中,涉及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这两个基本因素及产品、
企业、国家等不同层次的国际竞争力研究等多方面内容。因此,本文首先对相关研究
作简要的回顾与述评,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起点。
2.1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
2.1.1比较优势理论
(1)古典比较优势理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和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
势”原理
17世纪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创立了绝对优势理论,说明了国际分工和
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他将本国某种产品的绝对成本和国外同样产品进行直接比较,
以此作为决定是否出口的标准。但是,按照这一理论,会使得那些在所有产品生产方
面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无法参与国际分工。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则突破了绝
对优势理论的局限,该理论的关键在于“比较”二字:各国参与国际分工选择自己所
生产产品时不是本国绝对成本的高低而是相对成本的大小。
(2)要素禀赋理论(I-I-0模型)
瑞典经济学家俄克歇尔和其弟子俄林先后于1919年和1933年提出了要素禀赋理
论(H一0模型),对单一生产要素(同质劳动)的古典比较优势理论模型做出了修正和
拓展。该理论认为,各国产品成本不同是由于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与各种投入要
素之间相对价格比率的差异即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别。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生产使用
本国最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并参与国际贸易,能获得最大的福利,“充裕供应要素生
产的产品用于出口,稀缺供应要素生产的产品则用于进口”。“o
(3)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列昂剔夫之迷”及二战后比较优势理论的新发展
“11彼得.林德特《田际经济学》(中译本),经济管理出版{{-,】994年版第4页
6
浙江人学顿{: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存新型国际分_T中的地位研究
针对要素禀赋论的核心观点,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美国1947年的统计资料对其
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了与传统理论不一致的所谓“里昂惕夫之谜“”“:作为资本
相对丰富而劳动相对稀缺的美国,却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另外,二战后日益增长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以及产业内贸易等现象也无法从传
统的国际贸易和分工理论中得到解释,由此引发了理论界众多新观点的出现。其中,
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人力资本论、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论、克鲁格曼的新贸
易理论与产业竞争力等。
传统贸易和分工理论有5个假设条件: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贸易一般均衡理论;完全
竞争市场;不存在规模经济;生产要素在国内可流动,但不存在国际流动;不需要运
输费等交易费用。20世纪70年代,产业内贸易兴起。在产业内贸易的条件下,比较优
势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规模经济,二是产品差异化。当一国的某种产业在对外
经济中能有效地发挥出规模经济效益时,就能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向外销售商品。当
一国收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时,消费者就会选择多样化,从而为国外具有某些不同特
征的同类产品提供了市场。所以规模经济和产品多样化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一种新型
比较优势,使不同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日益扩大,导致了比较优势理论的新发展。克
鲁格曼新贸易理论可以作为这一变化的典型代表:该理论吸纳了经济区位论的许多思
想,如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但需要运费:生产区位在空间上的集中可以产生规模经
济,并且能够带来经济收益递增。而且,新贸易理论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改变了
传统贸易理论仅仅从供给的角度来研究比较优势存在差异的成因,辅之以需求分析。
总之,二战以后,比较优势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视科学技术、人力资本、规
模经济以及管理等新要素对一国比较优势的决定作用,突破了传统理论将要素定为劳
动、资本、自然资源三要素的局限,强调劳动的异质性导致各国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
获益,由单纯的供给分析转向供求结合起来分析。
(4)国内学者对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
国内对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不少。总体来看,都是围绕着比较优势理论新发展
及其本身的不足、尤其是应用到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时应该做出哪些修正来研究
衅11 W.W Leoutief:Domestic Production and Foreign Trade:The Americarl Position
Reexamined.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ghical Society 97,P332—349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的,也有学者论证了如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转化为赶超的后发优势。一些
学者则侧重于实证地研究中国在整体上或者某方面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以及在参与国
际竞争时如何利用这些比较优势。
洪银兴指出:“我们要谋求的具有竞争优势的比较优势不是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
而是要通过努力创造出的比较优势,其中包括在产业升级基础上形成的比较优势和生
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低成本优势”8“。张小蒂等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况下,
从理论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的比较优势并阐述了我国比较优势的内涵可以从资源、外
部经济及其竞争优势三个层次予以拓展:①我国应在充分发挥传统比较优势的基础
上,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机会,将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环节
转移过来:②技术贸易的“外部经济”和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可以看
作是广义的比较优势;⑧制度创新带来的国际竞争力也可看作一国的广义的比较优
势。“我们认为,具有激励创新功能的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和理解
的比较优势”。“”
从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不难看出:迄今为止,比较优势理论仍然是指导
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核心理论。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比较优势理论已有了很大的发
展,总体上来讲,主要有下列的变化:①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由单一、同质的因素转
向多种异质因素的综合作用;⑦由供给的角度分析比较优势转向结合需求因素来进行
综合分析;③由单一从某方面分析一国国际竞争的特有比较优势到对~国国际竞争的
供给、需求以及其它相关因素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全面探索,进而建立起综合的国
际竞争优势模式。这就为后来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启示:④在研究
方法上,由静态比较发展到动态分析,从高度抽象转向比较接近现实。
比较优势理论的不断深化过程,实际上是对现实经济生活中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
随着经济发展而演变的反映。在当代,决定一个国家比较优势的因素已有了深刻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生产要素、各种资源可以在国际间流动;
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下,经过投资和新技术的采用,自然资源可以被改良、再造或者
被新材料所替代;经过人力资本的投资,劳动力素质可以提高从而克服一国劳动力、
一】】洪银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载十《绎济学动态》2002(I 2)
n 21张小蒂“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比较优势理论的拓展”载于《学术月fIJ 2001(06)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自然资源的不足。这就必然导致形成一国比较优势的因素中,自然因素和数量因素对
比较优势影响力降低,而人的因素和质量因素的作用将得到提高。由此扩展,衡量我
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时,应该以发展了的比较优势原理来指导分析我国制造
业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国际竞争力。
2.1.2竞争优势理论
(1)国外对竞争优势理论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经济论坛(WEF)开始酝酿国际竞争理论的研究,用一系
列指标体系来衡量国际竞争力并发表专题研究报告,大大促进了国际竞争力理论的研
究进展。
国外关于竞争优势理论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迈克尔.波特提出的“钻石理
论”。““该理论认为,主要有以下四因素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即要素禀赋、
需求状况、相关产业的支持和国内竞争(主要是企业战略、组织、竞争状态),如图
2.1所示。波特的竞争力理论为研究产业竞争力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框架。他认为,一
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一种或几种有特色的产业,如果这个国家能够在那些
劳动生产率提高最快、新技术发明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上取得竞争优势,那么这样的国
家就有国际竞争力。在波特的钻石理论中,波特着重分析了要素禀赋、需求状况、相
关产业的支持、企业竞争环境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图2.1:波特的国际竞争力模型中四个主要因素示意图
在波特理论的基础上,众多学者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如企业能力理论、企业
核心能力理论与行业竞争优势理论等,将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深入到企业甚至是产品
州1迈克尔.波特.《竞争t虻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版
9
浙江人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内部,因为企业是产业竞争的实体,产品(或服务)是产业竞争的最终比较物,使得
波特理论在研究产业竞争力方面的适用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和验证。比如,行业竞
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的总体国际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各行业的竞争优势,而且取决
于一国产业结构是否体现其国际竞争优势,即一国行业总体的国际竞争优势是其比较
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综合反映。这一点对于研究我国制造业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的地
位、制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启发是:应从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方面来进行
研究,全面、综合地反映;衡量制造业的地位时,不仅要考虑制造业的总产量在国际
上的地位,还必须对制造业的内部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清醒认识现有地位的基础
上,更应该重视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2)国内对竞争优势理论的研究
国内关于竞争优势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在有效发挥我国比
较优势的同时,关键在于创造出竞争优势;二是对国外的竞争优势理论应用到我国时
做出具体分析,尤其是针对波特的竞争力理论做出分析的文献颇多,重在指出其理论
本身的优、缺点及如何借鉴其理论精髓并加以改进,以求能够符合我国国情,具体如
卜。
第一、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洪银兴指出:“单纯的比较优势,不一定能
够转化为竞争优势;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对外贸易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比较优势上,需要
将这种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陆”他指出,在当今,由于发达国家资本对劳动的
逐步替代,加之发达国家面对国内的就业压力而阻碍国外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
入,导致了发展中国家陷入“比较利益陷进”。在全球化条件下,资源可以在国际间
自由流动;新技术能够引起自然资源的改良和再造以及新材料的出现;人力资本投资
将引起的劳动力技能和素质的提高,这样就可以克服劳动力数量不足的矛盾。除了一
部分原料(如石油)生产国以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比
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具有垄断优势(竞争优势)。
第二、对波特理论的修正。中国人民大学的郑风用认为“⋯,钻石理论在应用到
发展中国家时应该进行修正;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由于应用范围的不同,应
⋯】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一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剧益理论的缺蹈”载于《经济研究》1997(06)
m 2】郑风H{“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述评”载于《经济纵横》2003(05)
浙江大学硕十学位论文中围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该是互补而不是对立的;波特提出的“产业群理论”比较适合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产
业群,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群有其自身的成长规律:,fi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是一成不变
的,不能仅用微观企业的发展理论去解释宏观经济的发展变化;政府在发展中国家所
起的作用应该比波特想象的要大得多;微观层面主要由公司的战略性质、制度环境、
基础设施和政策等组成,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公司进行竞争的基础环境。他认为,未
来我国应该加强微观基础层面的竞争力研究。
2.2国内外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2.2.1国外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国外专门针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研究较少,但是一些经典理论与产业国际竞
争力研究的关系十分密切,其重要思想都可以应用到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上来,而且,
深层次分析这些相关理论,可以发现,其中都隐含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分析因素。
(1)国外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关的理论研究
产业组织理论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研究产业内企业相互竞争与垄断、竞争与效
率的关系。在产业组织理论的经济学分析范式中,包含着强烈的体制因素,例如:产
权制度、企业制度、金融体制等等。这些体制因素实质上代表着宏观环境竞争力的分
析。另外,上世纪80年代初产生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从重视市场结构转向重视企业行
为的分析,同时引入博弈论。这一变化是基于以下的认识:经营方面的不同安排可以
增强企业的竞争性,超越竞争对手,以便充分有效地利用市场机会。体制因素及博弈
论都使得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脱离了单~的产品层次而上升到了对企业绩效和产业
环境的分析。也就是说,产业组织理论开始从企业内部、产业组织内部以及宏观环境
的竞争力决定因素来探讨产业内各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力量的对比了,从而为通
过企业层次的国际竞争力来分析产业国际分工地位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熊彼特的创新与动态竞争理论把企业创新作为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在这一点上,该理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特别是对目前出现的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具
有较好解释作用。他所说的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
件的某种“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同时,他强调企业家在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过
程中的重要职能。熊彼特认为,创新、公司重组和周期性循环是动态效率的关键,企
业只有在这三方面把握好,/j一能在动态的竞争中取胜。可见,该理论把决定‘个产业
浙扛大学硕上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内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因素深入到企业内部领导人物的能力和企业创新及管理机制,开
始从比较原生性的因素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动态的角度阐明了产业内不同实力的企业,在产品生
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决定产业内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不同因素。他将产品周期分为新产
品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产品的创新阶段,创新国家的企业竞
争优势因为市场需求的不稳定并没有显现出来;在发展阶段,产品得到广大消费者的
认可,创新及创新技术的暂时不可模仿性导致企业暂时获得竞争优势;在成熟阶段,
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产品技术趋于标准化,技术的稳定和可模仿性增强,同类
产品的竞争对手增多,成本优势逐渐取代技术创新优势成为决定竞争力量对比的主要
因素。此时,创新国家的企业竞争优势在减弱,其他潜在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逐渐提
升。在标准化阶段,竞争优势的来源己完全是成本和价格,创新国家产业内企业的竞
争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而落后国家的企业却在这一产品市场上占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一个国际化的企业只有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
优势和区位优势,才应该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生产。就制造业而言,这些优势直
接影响了制造业国际转移方向。该理论如果从产业内各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角度来
理解的话,它是从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以及企业进一步发展所需的良好宏观环境两
个方面来探讨企业将国内竞争有效地延伸到国际竞争,争取更强的国际竞争力的决定
因素。
(2)国外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国外关于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起步较晚,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在欧洲,总部在瑞士目内瓦的民间组织“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
WEF)于1980年开始进行工业化国家竞争力指数的排名。该组织从1985年和瑞士洛桑国
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l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合
作,每年出版《世界竞争力年鉴》,对工业化国家和重要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进行综
合评价。英国的“经济社会研究理事会”(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
和英国政府的贸易与产业部也开展各项目的国际竞争力研究,例如1995年提出“竞争
力:帮助小企业”的报告。其他欧洲国家,如法国、德国、葡萄牙在90年代开始致力
于本国的经济竞争力研究。欧盟在1995年1月成立了“竞争力咨询小组”(Competitive
Advi sory Group,CAG),专门负责向欧洲议会、欧盟首脑会议提供提高欧洲竞争力的
浙江大学倾十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酥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政策建议。这些有关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总体卜主要还是从国家层次上来分析的,但
其中包含了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的内容。
在美国,第一份正式的国际竞争力报告是1980年美国劳动部国外经济研究办公室
提交的“关于美国竞争力的总统报告”,这是从国家层次上的国际竞争力分析。随后
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里,美国的竞争力研究主要都在国家层次上进行。迈克尔·波特
是第一位从产业层次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学者。其提出的“竞争三部曲”分别从企业、
产业和国家三个层次对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首先改变了传统的产业定义
方法,把产业定义为生产直接相互竞争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这样就把企业、产业
和国家结合起来,为全面、正确地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按照这
样的分析思路,迈克尔.波特把产业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产业国际竞争力为一个国
家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使该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迈克尔.波
特不仅给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而且提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四阶段学说,即产
qk国际竞争力的成长阶段大致分为四个层次递进的阶段: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
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属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上升时
期,后一阶段属于衰落时期。在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方面,迈克尔.波特
教授在从产业层次研究国家竞争优势时所提出的“国家钻石模型”较具代表性。另外,
也有学者从基础设施、科学技术、后发优势等方面对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总体上,在国外,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仍然主要集中于对其概念和来
源的争论,以及从国际贸易、生产、价格、成本、技术创新等角度进行产业国际竞争
力的实证研究。还缺乏公认比较系统的产业国际党争力实证研究成果。其中,专门针
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为系统的实证研究较少。
2.2.2国内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总体来看,国内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从90年代初开始,在1995年以后引起
了广泛关注,近几年来取得较大的进展。总体上看,国内尚未出现关于产业国际竞争
力的经典理论,现有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及产业国
际竞争力的实证评价。
国内学者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内涵的界定,都强调自由和公正的市场条件,分别
叫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舨什,199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二r=中的地位研究
从生产力、有效供给能力、价格能力、投资盈利能力等一一个或几个方面来论述,而且,
国内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是着重于国家层丽的。如,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我
国工业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课题组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在国际间自由贸易
的条件下,一国某特定产业的产品所具有的丌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
力“””。在这个定义中,它强调的是相关国家产业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
严伟良将产业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在国际I'nJ自由贸易的假设下,一国生产的商品与
贸易对手国的同类商品相比,在价格和质量两个方面具有的比较优势88”。陈卫平将
产业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在自由和公平的市场条件下,一国产业以其相对于其他国
更高的产业生产率,生产出更多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并持续地获得盈利的能力“””。
苏涛将产业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的特定产业在自由和公平的市场条件下,争夺
有利的生产条件和销售条件,在竞争中获得最大利益的能力,它是产业国际竞争优势
的表现”““。
国内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基本上达成了如下共识:我国具有国际竞
争力的主要是一些技术含量少、附加值较低的产业,这些产业的上游产业尚未完成进
口替代,而在大量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还较低。现有的研究在
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第一、国内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完善的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体系,无论是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都存在
较大的分歧;第二、现有的成果多是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缺乏本土化
的研究,缺乏从中国国情出发的理论创新;第三、多数理论都是静态的研究,没有对
一国产业国际竞争的总体态势及其成因、未束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地分析和阐释,而
这方面是影响产业具有持续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第四、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涉及
多方面的理论和方法,涉及到国家、企业、产品等多个层次的内容,其深入分析甚至
涉及出经济学以外的多个学科,现有的研究尚缺乏多角度的综合分析。特别是针对某
些重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还缺乏权威的运用指标体系来进行有效的实证分析框
架。
2.3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方法总结
畔·1中国社科院丁业经济研究所“我国工业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课题组.《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一理论、方法
与实bE研究》1997年
[’L 21严伟良.“国际竞争力及其要素分析”.载《上海综合经济》,2002 c5)
m 3I陈卫甲、朱述斌.“国内关十产业国际竞争山研究综述”.载《救学与研究》.2002(4)
pz 41苏涛. “产业层次卜的国际竞争力内涵初探”载《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6)
】4
浙江大学硕十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概括起来,可以归结为两类:价值链分析法和指标分析法。
2.3.1价值链分析法
按照波特给出的定义,所谓价值链,就是将某一特定产业内开展竞争的所有活动
所进行的综合分类。价值链分为两部分,上部分“支持活动”指企业的辅助性增值活
动,包括企业组织、人事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下部是“基本活动”,即企业的基
本增值活动,包括材料购避、产品开发、生产加工、成品发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
运用价值链分析法比较研究产业国际竞争力,就是比较一个国家在特定行业的某
些特定环节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如果某国抓住了特定行业中的这些关键环节,
也就控制了整个价值链。这些决定国际竞争中经营成败的战略性环节可以是产品开
发、工艺设计,也可以是市场营销、信息技术等,视具体行业而定。
从国际分工位次上考察不同国家在价值链上所能占据的优势环节,可以发现~种
较为普遍的现象:在特定行业最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占据垄断优势的战略性环节,提供
价值链上最多的价值增加量,如果最有竞争力的国家不是一个,而是少数几个,则它
们有寡占优势,往往提供价值链上相对较多的价值增加量;较具竞争力的国家可能占
据因产品(服务)差异化所产生的不完全竞争优势环节,从而也可以提供价值链上一定
量的价值增加;不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占据国际价值链生产中的完全竞争环节,只能在
价值链生产中提供很小的价值增加量。根据国际价值链生产过程的市场结构分析,就
可以对众多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由强到弱的排序。由此,分析一国的产业国际
竞争力强弱,即该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能否充分发挥并创造自身
独特的优势如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等,持续地占据更多的具有
垄断优势的战略性环节,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2.3.2指标分析法
总体来看,国际上常用以下显示性的指标来反映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对水平和变
化动态:贸易专业化指数(TSC);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出口绩效相对指数(IREP):
固定市场份额模型(CSM);净出口指数和要素密集度指数(常作为辅助指标采用畦”):
劳动密集度指数(LCI)等等。这些指标各自从不同角度可以对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JBalassaB.“Export.policy choices.EconomicGrowthinDeveloping countries afterthel973 oil shock.’’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5,18.PP.23—35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做出实证分析。同时,一些分析性指标也常被用来与显示性指标结合使用,具体分析
时随不同产业而定。
2.4国内关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国内关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是近几年来理论和实践界研究的热点,专
门针对制造业研究的专著也陆续出版。研究的理论基础仍然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
论以及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在分析中大都结合了我国制造业
的自身特点。而且,针对我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地位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从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进行研究的。
1999年刘云所著《中国制造一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困境与对策》一书是专门论
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较早一部专著,其内容涵盖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存
在的问题、发展思路等方面。
胡祖六和约翰·安德森2003年1月合著的《中国与世界的五大神话》,详细论
述了“新兴的工业化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位置,批驳了“中国经济威胁论”和“中
国经济崩溃论”。
两院院士朱高峰、郭重庆等2003年在《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制造》中对我国制造
业在国际分工的地位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如何在新世纪发展我国制造业的战略措施。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主编的《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搜集了
中国社科院大多数对这个问题有所研究的学者的近期论述以及国外学者针对中国制
造业发展的研究论文41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发展的思路等。
中国社科院郭克莎主编的《工业增长质量研究》,首都经贸大学祝合良教授的《开
放条件下的中国工业化》等专著都从不同侧面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发展中的问题。马建
堂、樊钢等著名经济学家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尤其是“世界工厂”多有论述。
制造业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已经是无可争辩的事实。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内关于我
国制造业国际地位问题的研究很多,总体来看,大多是从分析中国制造业所处的环境
及其具有的优劣势入手,来判断及其评价中国是否具有“世界工厂”的地位或者能否
成为“世界工厂”,这种讨论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为了反驳国际上流传的“中国威胁
论”。目前的讨论存在以F几个特点:①大多从规范的角度,认为中国应当成为“世
6
浙江大学硕十学位论义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界工厂”,但是,很少对成为“世界工厂”的标准和我国制造业现有地位进行深入而
准确的剖析;尤其是缺乏一个全面、有效的分析框架和衡量标准并以此来对我国制造
业的国际分工地位进行较为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实证评价;②制造业发展有其自身规
律,其内部结构有提升、换代的要求,与不同时代的国际分工特点密切相关。在经济
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一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研究更应该置于国际分工
现有格局和发展趋势的大框架下进行,现有关于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研究在这
方面还不是很理想。
浙江大学颤上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T中的地位研究
3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所涉及内容与方法的理论分析
3.1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涉及的两个基本因素一比较优势与竞争优

如前文所述,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仍然是产业
国际竞争力分析的重要理论基础。因而,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仍然是产业国际竞争力
分析的两个基本因素。本节在分析二者区别和联系的基础上,对在产业国际竞争力分
析时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出阐释。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在共同决定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时,不能完全等同。首先,
比较优势涉及的是各国间不同产业或产品之间的关系,而竞争优势涉及的是各国之间
同一产业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各国的同类产品或者可替代产品之间的关系。其次,
比较优势更多地是强调各国产业发展地潜在可能性,而竞争优势则更多地强调各国产
业发展的现实竞争态势。还有,比较优势最终归结为~国的资源禀赋或产业发展的有
利条件;而竞争优势则更加强调企业与国家的策略行为。由此看来,产业发展的有利
条件未必能使一国的某产业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即具有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其
国际竞争力不一定就强。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之间的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比较优势
与竞争优势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国际竞
争优势,比较优势可以成为竞争优势的内在因素,促进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第二、在各国产业发展中,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常常是相互依存的。一国产业的比较
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而缺乏比较优势的产业,也往往难以形成和保持国际
竞争优势,一些国家原先具有I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由于国际比较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失
去国际竞争优势的案例,以及一些产业(尤其是传统产业)在国际间转移的实况,证明
了这一点。第三、从本质上讲,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都是生产力的国际比较,所不
同的是,比较优势强调的是各国不同产业之问生产率的比较,而竞争优势强调的则是
各国相同产业之间生产率的比较。比较优势体现了一国的特定产业与本国其它产业的
生产率差异以及他国各产业的生产率差异比较所具有的相对优势,而国际竞争优势的
实质则是各国各产业与他国相同产业相比较时生产率的绝对优势。可见,比较优势和
浙汀大学硕上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竞争优势是各国产业问生产力优势的不同表现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竞争力所体现的竞争优势同当·斯密关于国际贸易的“绝对
优势”虽有联系,但区别较大。共同点主要是两者都反映了各国相同产业生产率差异
的直接比较。区别则是,后者强调的是国际贸易中的各国产业的互补性,前者强调的
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产业的替代性;后者所要解释的是国际贸易的可能性(原因)和
有利性(合理性),而前者所要解释的则是一国的某些产业为什么能比其他国家的同类
产业占有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盈利,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因。
作为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两个基本因素,在实证研究时,是在承认各国产业间
存在着比较优势,而且承认比较优势对国际产业分工的基本格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前
提下,着重研究和分析各国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态势,以及影响各国特定产业国际竞
争力的主要因素。尽管在理论上,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可以区分和识别的,但是进
行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中,我们并不刻意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作用做明确
区分,而是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去综合分析,以客观、准确地反映一国的产业国际
竞争力,这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基本出发点。
3.2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涉及的主要相关内容
国际竞争力有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以及产品竞争力几个层次。
不同层次竞争力其主要分析对象不同,概念的内涵、外延及测度指标都有所区别,但
是联系密切。就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而言,由于产业是具有某种属性的企业、产品的
集合,因此,产品国际竞争力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便成为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
基本内容。另外,一国的国家竞争力强弱对该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国家竞争力所涉及的很多内容都可以看作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因素。
3.2.1产品国际竞争力与产业国际竞争力
基于不同的分析目的,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的主要内容也不一样。
以企业管理和企业咨询为目的的研究,主要是某企业的菜一产品与国内或国外同
一产品绝对竞争优势的比较,以劳动生产率、成本和质量等内容的直接比较和分析为
重点内容。
当分析一国某一具有共同属性的产品国际竞争力时,产品就成为了集合的概念,
1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产品国际竞争力便成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分析内容之一。其主要分析目的是在准
确衡量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下,用以指导国家产业政策或其它宏观政策,最终目
的是提升该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此时,分析的主要内容首先是一国产品与另一国不
同产品比较优势的分析和认定。当分析不同国家比较优势相近的同一产品时,则往往
要运用以企业管理和咨询为目的的产品竞争力比较来讨论它们的绝对竞争优势。此
时,产品国际竞争力最本质的表现(显示性指标)是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赢利能
力。而一切有助于扩展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提高产品利润率的因素便可以作为分析性指
标加以研究,其中又可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两类。直接因素衡量的是产业国际竞
争力的实力,主要有:价格、质量、品牌、营销规模和效能等;间接因素衡量的是产
业国际竞争力的潜力,主要有:成本、技术、经营管理、企业规模、资本实力等。
有关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大多可以用一些硬性指标来体现。但是,无论是直接
因素还是间接因素,都不能完全进一步解释产品国际竞争力差异形成的原因,为了全
面地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还需要借助于较高层次的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3.2,2企业国际竞争力与产业国际竞争力
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即与国外同类企业的竞争力相比较。就个别企业的分析而
言,往往直接服务于企业管理与企业决策方面的咨询和诊断;就具有同类属性的企业
群体分析时,便成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基本内容。
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是在微观层次上关联性较强,其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
一个企业可能生产多种产品,其竞争力状况可能取决于多元化经营。所以,在从产品
层次来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探讨产业内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产
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作用,企业竞争力同样是形成产业竞争力的坚实基础和重要分析
内容。
现有的大量研究表明,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主要内容应该是资源、能力、知识
以及与知识密切相关的认知学习等几个方面的综合表现,基于不同产业、不同的分析
分析目的、在不同的世界经济环境下,决定某具体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各种内容应该有
所侧重。比如,在科技并不十分发达的时代,自然资源禀赋是决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
主要因素,但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能力、核心技术等高级要素则越来越成为衡
量一国某产业内各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3.2。3国家竞争力与产业国际竞争力
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而国家竞争力强弱对产业国
际竞争力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可以看作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因素。
国家竞争力分析的内容不仅仅在于市场比较,也不完全由国际市场上产品与服务
的竞争结果来证明,从不同的分析目的出发,可以增加许多新的规定性。例如,政治学
研究可以把国家行政体制的效率作为国家竞争力的内容;科学学研究可以把哲学社会
科学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内容,等等。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国家竞争力问题已不完
全局限于经济学分析的范畴,而是涉及到跨学科研究的内容,~国的政治、经济、文
化甚至是社会环境等影响国家竞争力的因素都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有着及其重要的影
响。
3.3新型国际分工条件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方法
3.3.1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分析方法
产业是一个集合概念,一个公认比较完整的定义为:服务于特定经济分析目的的
同一属性产品和服务的集合、同一属性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集合以及同一属性的企业的
集合““。本文认为,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应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这两个基本因素为
基础、以产品、企业、国家几个不同层次国际竞争力的分析为主要内容;在比较优势
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综合指标体系,以最能代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为重点研究对
象来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后文对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研究便是以这一基本分
析方法为主要指导思想的。
如前文所述,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离不开产品的国际交换活动,而国际交换活动
受国际分工规律的制约,因此产业国际竞争力首先体现为不同国家产业内各产品的各
自比较优势。当同一产业内产品的比较优势相近时,产业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它们各自
的绝对竞争优势,即质量、成本、价格等一般市场比较因素。所以,产业竞争力是属地
产业的比较优势和一般市场绝对竞争优势的总和。同时,由于产业不仅是同一产品的
集合,而且是同一企业和同一经营活动的集合,因此,虽然其内涵要比产品国际竞争力
和企业国际竞争力更加广泛,但在实际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时,常常借助于对产品、
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分析来进行。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版
浙江人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中的地位研究
前文提及波特所讲产业竞争优势的四种决定因素,实际上就是把不同国家不同产
业内产品的各自比较优势和不同国家同一产业内产品的竞争优势加以综合。在其所讲
的四种决定因素中,生产要素和相关产业因素实际是要素禀赋论的补充和延伸,讲的
都是本国供给要素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其创新之处在于,他不仅继承了自然禀赋决定
比较优势的观点,而且揭示了非自然禀赋即所谓创造性要素也是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
之一。波特讲的另外两种因素是需求因素和企业组织管理因素,实际是讲在特定的市
场竞争条件下,一国一种产品或企业对另一国同⋯产品或同类企业可能产生的竞争优
势。同时,受制度经济学的影响,波特把企业的组织管理体制以及企业的决策与市场竞
争环境相联系,进一步丰富了竞争优势理论。
3.3.2新型国际分工条件下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基本分析方法的修正
国际分工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
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
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国际分工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
是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各国的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内市场的大小、人口的多寡
和社会经济结构;二是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气候、土壤、国土面积的大小等等。总
之,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国际分工发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的进步是国际分工
发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迄今为止,国际分工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由垂直分工到水平分工,再深化为垂直
型和水平型混合的网络化分工格局;从产业间、到产业内,再深入到产品生产价值链
上的分工。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科技进步、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资源全
球配置的各种障碍逐步消除,新型国际分工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分工更加深化和细化:
新型国际分工包含了不同产业之问、相同产业不同产品之间和相同产品内不同工序、
不同增值环节之间等多个层次的分工。如果说古典国际分工边界是产业的话,当代全
球分工的边界则更在于设计、制造、服务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所形成的产品
价值链,价值链上的国际分工成为国际分工深化的崭新结果。
价值链分工的基础是生产活动和其他功能性活动更加专业化的细分,从而导致从
最终产品的分工向产品价值增值全过程的分工转移。由于各国不可能在任何环节上都
具有比较优势,所以国与国之间越来越趋向于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按价值链的不同
增值环节参与国际分工。可以预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
浙江大学硕】二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舟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整以及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价值链分工将继续深化。
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国际交换的产品愈来愈多是中间品和半成品,而不只是
最终产品,特别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跨国投资和跨国生产的迅猛发展,更是加深了
这种发展趋势。尽管在多边贸易规则中有所谓“原产地”条款,但在事实上,越来越
少的产品属于单一“国籍”,这就使得以国家为主体对某产业内产品或企业国际竞争
力的分析和评价产生了困难,而价值链分析法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新型国际分工条件下,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化生产网络就是由一条条不断深
化和细化的价值链交织而成的。在跨国生产体系中,价值链各个环节的跨国分布形成
了产业内、产品内的国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既依据各国的比较优势,也包括绝对竞
争优势。例如,产品研发环节要求在科研、技术专门化教育等人力资本上有比较优势;
零部件的装配环节既要求廉价劳动的比较优势,又需要企业管理方面的绝对竞争优势
等。不同国家的产业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在价值链上占据其特定的环节,
形成不同国家的生产者在同一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分工体系。此时,不同国家的产业
国际竞争力水平便不仅仅体现在最终产品上,更多地体现在某个环节创造的中『日J品或
半成品上,尤其是各国所占据价值链环节的增值能力高低。这样,产业国际竞争力问
题就部分转变为该产业在国际分工中所占据生产环节的国际竞争力高低问题。
按照价值链分析思路,我们不仅可以发现本国某一产业在国际化生产链上的现有
国际竞争力状态即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而且可以发现或者创造本国该产业迈向高增
值环节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途径和方法,以便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和措施,最终
提升本国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研究制造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时,从国际竞争力最直接的表
现——产品国际竞争力出发,深层次探求企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根源,再上升到众多
企业的集合——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层次,即将产品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范式整合
到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之中,而将分析国家竞争力的有关影响因素作为产业竞争力
的外部环境加以阐述。新型国际分工条件F,在以产品为最终标的来研究制造业产业
的国际竞争力时,重视我国制造业产品在国际产业链上增值能力高低的分析。在此基
础上,设立测度我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
分工中的地位做实证研究和进一步分析。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隹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4衡量我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分析框架
本文认为,衡量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总体指导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
衡量的主要标志是市场占有率和赢利能力;②不仅考虑当前的竞争力,而且要强调“持
续”,即应该有发展潜力的辅助指标;在分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重在研究竟争优势;
③既考虑产业内部效益因素,也要重视外部环境的影响;其内部效益因素主要体现在
产品和企业国际竞争力层次,国家竞争力则主要反映了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⑤分析
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必须紧密结合当代新型国际分工的特点,即必须重视价值链
分析。
按照上节所述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内容与方法,本文拟首先运用贸易竞争力指
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我国制造业主要贸易商品的比较优势进行分
析,得出初步结论。然后,构建综合性指标体系,选取最能代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
重要行业为分析对象,构建衡量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指标体系做进~步实
证研究。最后,结合前两个方面综合评价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衡量和分析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时,指标同样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显示性指
标,它说明的是国际竞争力的结果;另一类是分析性指标,它解释国际竞争力的形成
的原因。无论显示性指标还是分析性指标,都应浚包含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个基本
因素,也应包括产品、企业乃至国家国际竞争力几个主要内容。
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本章首先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两类指标的具体内容进行分
析,然后,提出衡量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框架,为下一章运用数据资料
进行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4。1评价指标的分析
4.1.1显示性指标
显示性指标中,可以说明比较优势的指标最常用的有贸易竞争指数(TC,或称作
贸易专业化系数,TS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CA)。这二种指标的计算方法都是建
立在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的,作为衡量一国某类,“业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及国际竞争
力的强弱。
在显示性指标中,说明绝对竞争优势的指标通常足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利润率。一
国某种产品占世界市场份额的数据和信息在般情况下比较容易获取,销售利润率指
浙江大学顶士学位论文中周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标数据的获取一般较难,但是对于衡量一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却至关重要。但是无论
是市场占有率指标还是赢利率指标,都不能完全说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型国际分工
格局中一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状态,还必须运用价值链的分析方法来计算价值增女U
量。此时,产品价值增加量或增值率是一个重要的实现指标。产品增值率指标一般可
以用产业内进口物品金额与加工后出口物品金额的对比来计算:将国内环节的增值率
与国外其他环节的增值率相比较,可以找到自身的国际分工位次及比较优势的差距;
将国内环节的增值率与国外相同环节的增值率相比较,可以找到产业竞争优势的现状
与差距。为了实际比较分析时易于获取数据、方便量化操作,本文选取制造业的工业
增加值增长率指标来对此进行衡量。
4.1.2分析性指标
如前文所述,分析性指标可以用来分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结果,即解释为
什么各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会具有不同的竞争力。从原因分析的相关性程度和所包含
的影响范围来看,分析性指标又可以分为直接原因指标和间接原因指标。
概括起来,直接原因指标主要有三大类:一是与生产率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劳动
生产率、成本、价格、企业规模等;二是与市场营销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品牌商标、
广告费用、分销渠道等;三是与企业组织管理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售后服务网点和全
球质量保证体系等。显然,这三类直接原因指标都属于产品绝对竞争优势的分析范畴。
关于间接原因指标,本文借鉴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理论模型来推导并
做出适当的修正。
第一、从波特的生产要素论中可以推出反映高等生产要素的若干指标,如申请技
术专利的数量、研究开发费用占生产总成本比重、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以及职工队伍
素质等。这类指标可以用以反映和检验各自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本文用研发经费
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研发人员数占职工总数的比重这两项指标来衡量。
第二、从波特关于相关产业因素的分析中,可以推导出其它一些反映比较优势的
指标。相关产业因素说的是某一产业在某区域中的聚集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一
种具有强势发展水平的产业或产品,在其周围必然形成相关配套产业和供货体系。相
关产业的产值以及供货商的销售额在经济活动中的比重可以视为其发展水平的指标。
显然,这种分析属于相对竞争优势的比较,说明和检验不同产业和产品各自的比较优
辨。
浙江凡学硕上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第三、在波特所讲的需求因素方面,其理论分析内容大多难于指标化。勉强可以
设立指标的是产品系列化指标,它既可以反映供给结构,也可以反映需求结构,即反
映一国消费需求偏好和独立购买者的多寡。产品系列化指标反映的是两个相同产业或
产品之间各自的竞争优势。
第四、从波特理论模型中关于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状态方面的因素中,可以推
导出反映经营风险的企业或行业的负债率指标;反映企业或行业进入资本市场难易程
度的资本结构指标;反映该行业市场竞争结构状况的一些指标,如该行业的企业数量
与产出规模之比;反映该行业规模结构的指标,即按生产能力来划分所有企业的不同
规模等级,等等。这类指标同样可以在不同国家的相同产业中进行比较,因此属于各
自绝对竞争优势的分析范畴,反映了不同国家同一产业的各自竞争优势。
4.2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本节重在为下一章利用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分析方法即理论框架:利用贸易竞
争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对我国制造业的国
际竞争力进行初步的总体分析:为使分析的结果更具国际可比性并考虑到数据的容易
获得性,按照国际贸易产品标准分类(SITC)法,研究我国制造业重要贸易产品近些
年来比较优势的变化及发展情况。
按照国际贸易标准(SITC)的分类方法,将我国的贸易商品分为9大类,即SITC
中一分位的0—8(表示为SITCO--8)类,不考虑其中第9类的“未分类的商品”,0—4
类出口产品初级产品且主要是农产品。SITCl、SITC 5-8出口产品包括了绝大部分重
要的制造业产品:SITC 1为饮料、烟草及其制品;SITC 5是化学制成品及有关产品,
包括有机化学品、无机化学品、染料及着色料、医药品、香料、制成肥料、塑料等;
SITC6为按材料分类的制成品,即皮革、皮革制品等轻纺产品、橡胶制品、木制品、
纸、纸板及纸制品、纺纱、织物及有关产品、矿冶产品、金属制品等;SITC 8为杂项
制品,包括卫生、水道、供热及照明设备、家具及其零件、旅行用品、服装、及衣着
附件、鞋帽、科学仪器、摄影器材、钟表等,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SITC7为机电
产品及运输设备等,主要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
贸易竞争力指数(rc)也称为贸易专业化系数(TSC),用一国进出口贸易差额占进
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其基本公式为:
2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rc指数:(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由美国经济学
家贝拉·巴拉萨(Bela.Balassa)于1968年提出,是一个极为常用的产业国际竞争力
测度指标,又称作相对出口绩效(REP)指数,指一国某产品的出口在全世界该产品出
口中的份额与该国所有产品的出口在世界总出口中份额的比率,即:国家i在商品j
的贸易上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可以用商品j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商
品占总贸易额的份额之比来表示。
如果用X;。是国家i在商品J上的出口额,ΣXt。是国家i在商品j上的总出口,
Σx;为该国所有产品的出口额,而ΣΣx.所表示的是世界总出口份额,则显示
性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公式就是:RCA。j=(X。j/ΣX;j)/(ΣX。/ΣΣX;)
参照日本贸易振兴会(JERTO)制定的标准““,若RCA指数大于2.5,表明该国
产品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指数小于2.5而大于1.25,表明该国产品具有
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大于0.8而小于1.25,则表明该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一般;若RCA指数小于0.8,则表明该国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
4.3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分析——构建指标体系
以前文的分析为基础,兼顾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两种基本因素及其它层次国际竞
争力的分析内容,建立较为详细的综合指标体系。下一章将在此分析框架的基础上,
以最能代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行业为代表,利用可获得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实
证分析。
(1)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一是能够准确、客观地衡量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二是尽可能地多选取可
以量化的指标,而且这些指标便于比较且不相互重叠;三是涉及的有关数据力求符合
现有的获取条件,无需专门收集、填报;四是指标力求少而精。在此,本文构建了衡
量我国制造业国际地位的指标体系,如图4.1所示。
(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评价制造业的国际地位,既要考虑制造业的内部因素,又要考虑外部环境;既要
m 1I资料来源:尤敏君,“m Lj竞争力指标之研究一兼论我国出u产业竞争力”,《台湾经济研究月刊》,第一l卷
第UU期.1986年4月
浙江人学硕上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考虑反映当前现状的指标,还要考虑反映制造业发展潜力的指标;同时,还要考虑中
观层次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与产品、企业、国家竞争力的区别和联系。所以,这是~个
多方面、多指标的评价问题。除了选取那些最具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指标进行评价
外,还需要解决如何将单个指标的评价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水平的评价结果,而
且最好是一个易于量化、可比较的数值。在此基础上,对一些不可量化、不易量化的
指标进行分析说明。
(3)评价模型
按照理论模型,评价过程如下:
第一、确定每个指标的量化测度Zt
Zi=(被评价的国家制造业该指标实际值/工业发达国家制造业该指标的
最大值)×100%
第二、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按理,此项任务应该聘请专家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权重做出判断,然后计算其平
均值。由于条件所限,本文在分析大量相关的权威文献基础上,确定各个衡量指标的
权重,如表4.1所示。
第三、按照常用的加法规则对各级指标进行组合,计算出综合评价指数——国际
竞争力指数M
计算公式如下:M=ΣWi(Σw:。×z;。)
式中,w“为第i个一级指标中第k个二级指标的权重;z。为第i个一级指标中第k
个二级指标的量化测度;W,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
(4)评价指标的具体说明
第一、可量化指标的说明
①产业利润率指标;本文用销售利润率和总资产报酬率两个指标来说明。因为一
国产业的发展、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是否获取了更多的利润,所以
产业利润率是衡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其计算方式如下: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它反映销售收入的获利水平。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税金)/平均资产总额,反映的是运用资产
获利的能力。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

























生产
率有
关的
指标
贸易竞争力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产业利润指标
市场占有率
价值增加指标
国际化程度
销售利润率+
总资产报酬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内市场占有率·
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率+
产品出口率+
出口额/进口额·
劳动生产率r一1全员劳动生产率+ 垂,丹罢
企业管理水平1 ]销售收入增长率·
营销能力(品牌、分销渠道等)i
企业组织、战略、竞争状态
产品系列化程度
聚集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研发能力
研发经费/销售收入+
基础设施水平
金融体系调控能力
国民总体素质
国家总体经济环境
研发人员数,职_[总数+
图4.1:衡量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注:带}号的为本文构建指标体系的可量化指标]
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浙}】大学硕上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表4.1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各项指标权重分配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指标内容权重指标内容权重
产业O.2 销售利润率O,47
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O.53
市场0.25 国际市场占有率0,65
占有率国内市场占有率0.35
价值增加指标O.1l 工业增加值增长率1.00
国际化O.1 产品出口率0.58
程度出口额/进口额O.42
劳动生产率0.1 全员劳动生产率1.00
资产总额0.25
规模实力O.1l 销售收入0.47
销售收入增长率0.28
研发能力O.13 研发经费/销售收入0.6
研发人员数/职工总数0.4
②市场占有率;包括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两方面的内容。在经济全
球化背景下,各国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分工,所以,衡量某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地
位时,除了国内市场占有率外,国际市场占有率同样十分重要。较大的市场占有率是
获取更多利润的前提和基础。
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额/该商品的全世界出口总额。
国内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一出口额)/(销售收入一出13额+进13额)。
③国际化程度:这一指标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各有侧重。国际
化程度主要反映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和参与世界贸易和资本市场的综合实力,在某种
意义上,它可以看作是决定某产业的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大小的前提。主要体现在产
品出口率和出口额/进口额两个指标上。
产品出口率=出口产品产值/该商品工业总产值
④生产率效率指标:
本文以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为代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产品生产技术水平、经
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
劳动生产率=52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
⑤工业增加值率;作为衡量一国产业在产品价值链上增值能力大小的一项重要指
3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额型国际分T中的地位研究
标,在新型国际分工条件下,此项指标对于准确衡量一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非常关
键。
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
⑥研发能力(科学技术实力):反映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
开发的综合实力。研发能力指标和工业增加值率联系密切,一国研发能力越强,特别
是拥有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上就处于更高端的价
值环节,相应地该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就越高。本文采用“科研开发经费投入强
度”、“科研开发人员所占比重”两项指标来进行分析。
科研开发经费投入强度=科研开发经费/销售收入
科研开发人员所占比重=科研开发人员/职工总人数
⑦规模实力:
一定的规模是一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规模实力可以用资产总额、销售收入
和销售收入增长率来说明。其中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主要说明行业现在的规模;而销
售收入增长率则说明了该行业未来规模的发展趋势,即发展潜力。
第二、不可量化指标的说明
主要是分析产业发展环境的一些定性指标,具体包括:
①企业管理水平:反映企业经营、企业形象和企业创新等方面的管理水平;产业
是各个企业的联合体,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企业国际竞争力重要因素,也是影
响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之一。
⑦营销能力(品牌、分销渠道等):新型国际分工条件下,在产品价值链的各个
环节,营销、服务与研发等环节可以获得较多的增值额,如果一国的某特定产业拥有
更多的著名品牌、更高的营销服务能力,则可以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有力的提升自身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品
牌在全球的影响力正逐渐增强,品牌对消费者品质评价和购买选择的影响力远大于产
品制造地或设计地,甚至有研究主张用“品牌原产地(COB—Country of Brand)”代
替“产品原产地”。
③产业聚集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种具有强势发展水平的产业或产品,在其周围
必然形成相关配套产业和供货体系。相关产业的产值以及供货商的销售额在经济活动
中的比重可以视为其发展水平的指标。显然,这种分析属于相对竞争优势的比较,说明
浙江大学倾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聊f究
和检验不同产业和产品各自的比较优势。
④产品系列化程度:反映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即一国消费需求偏好与独立购买
者的多寡)。体现的是两个相同产业或产品之间各自的绝对竞争优势。
⑤企业组织、战略、竞争状态:如前文所述,产业是企业的集合体,企业的组织、
战略、竞争状态对于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决定性的影响,是其相关的产业国际竞争力
的微观体现。
⑥基础设施水平:主要体现在支持制造企业经营的能源、水、交通、通信等基础
设施体系的完善程度。这是产业发展所必需的重要外部环境之一。
⑦金融体系调控能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金融在宏观控中的作用越
来越大,国家将会越来越重视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对经济进行间接调控。金融调控适时、
适度与否将直接制约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的好坏;
⑧国民总体素质:反映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整体质量。前文所述,人力资源优势
是比较优势内涵的新拓展,而且越来越成为决定一国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⑨国家总体经济环境:主要反映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各级政府对制造业的支
持能力和调控力度、宏观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是一个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也可以
看成是一种新的比较优势。
浙江人学硕上学位论义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毋究
5我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实证分析
以上一章所述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来实证研究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本文
拟首先利用贸易竞争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从1980--2000年问我
国制造业产品比较优势变化的角度,来对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总体上的初步
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制造业的几个重点行业为代表,以美、日为比较对象,运用已
构建的综合指标体系,对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作深入研究。最后,综合两方诬内容
得出结论。
5.1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5。1.1贸易竞争力指数(Tc)分析
1980--2000年间我国制成品(SITC 5—8类)贸易商品的Tc指数如表5.I所示
表5.I 1980--2000年中国制造业贸易商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
年份1类商品5类商品6类商晶7类商品8类商品
1980 0.3684 ——0.4440 ~0.0190 —0.7172 0.6791
198l ——0.5604 —0.3202 0.0768 ——0.6873 0,7400
1982 —0.1454 一O.4211 0.0482 一O.4345 O,7681
1983 0.3867 —0.4357 ~O.1806 —0.5312 0.6590
1984 —0.0265 —0.5129 ~0.1830 ——0.6583 0.5979
1985 ——0.3248 —0.5339 ~0.4518 一O.9092 0.2940
1986 —0.1821 一O.3703 ~0.3107 —0。8776 O,4500
1987 ——0.2009 —0.3829 ~O.0634 一O.7870 0.5392
1988 一O.1910 —0.5186 0.0038 一O.7155 0.6133
1989 0.2171 —0.4049 ~O.0619 一O.6491 0.6768
1990 0.3707 一O.2812 O.1708 —0,5018 0.7156
199l 0.4513 ~0.4169 0.1588 一O,4655 0.7441
1992 0.5016 ~0.4391 —0.0886 一O.4063 0.7194
1993 0 5724 ~0.3546 ~0.2702 —0.4932 0.7131
1994 0.8729 一O.3209 —0.0949 —0.403l 0.7613
1995 0.5533 ~O.3109 0.0568 一O.2527 0,7369
1996 0.4595 ~0.3420 —0.0483 —0.2159 0.7385
1997 0.5325 ——0.3073 0.0327 一O.0939 0.7834
1998 0.5336 ~O.3055 0.0359 ——0.0824 0,7898
1999 0.5378 —0.2864 O.0413 —0.0712 0,8257
2000 O.6127 ——0.2615 0.0502 ——0.0537 O.8514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t998)》、《中国统计年攀(200i)》计算得出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n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薹霉{!;;;幕萎薹霉茎薹妻;;;;藩煎脯l渊二o_:淘:?i■::::j蔓。!:!:圈:睡圈j圈j麓攮
。.。:.。圈:豳_:_:。融瑚:圈。囡:__⋯:。。i o r o
叠酉:j::参?融ii一■_。.?。::----:-:曩童:o._:.
≤誊童.to::◆二◆■0i。_.。二_---,:l::i::_蠢-:;j:≥:.
图5.1 1980一2000年中国制造业l类贸易商品的Tc指数变化图
从表5.1和图5.1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SITCI即饮料及烟草类行业的
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0—1988年,在这一阶段,我国此类商品的Tc
指数大都徘徊在较低的区间,这说明这一时期我国此类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较为低下,
出口额也较少;第二阶段为1989年以后,受外资大举进入我国饮料行业的影响,我国
l类商品的TC指数开始大幅攀升,1994年竟高达0.8729,显示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出口量也逐渐扩大。
O
—o.1
一o.2
一o.3
—0.4
o.5
一o.6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图5.2 1980--2000年中国制造业SITC 5类贸易商品的TC指数变化图
SITC 5类商品即化学制成品及有关产品,包括有机化学品、无机化学品、染料及
着色料、医药品、香料、制成肥料、塑料等。从表5.1和图5.2中可以看出,1980—2000
年我国5类商品的Tc指数均为负数,并一直稳定地保持在一0.3左右,只是近年来几
有略微上升。这说明我国的化工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其国际竞争力仍较弱。
近年来我国化工产业虽然发展较为迅速,产量也不断提高,但其国际竞争力却并未出
现明显的改善。
浙江大学额上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E量_l 0√oi 0 0一:翻.:::。一--i一。_
⋯-曩玉o。:. 一。:-__iI喇1 i一,同i蔫函:-函。随
蔗{董董;:瞄l 冒_叠’一-下。,_。:。薯。{j≥{.
■i。※=_■穗胃≯:×..o—o褥i.0≯ . ?
≯■.。,※::=1
.o_:!:!一i0毽
图5.3 1980--2000年中国制造业SITC 6类贸易商品的1℃指数变化图
SITC 6类商品即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包括皮革、皮革制品等轻纺产品、橡胶制
品、木制品、纸、纸板及纸制品、纺纱、织物及有关产品、矿冶产品、金属制品等。
从表5.1和图5.3中可以看出,1980—1997年问,我国SITC 6类商品的TC指数波动
较为频繁,呈现较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在1980—1981年的小幅上升后开始大幅下
跌,1985年跌至一0.4518后逐渐上升,最高升至1990年的0.1708,此后又开始下滑,
1993年滑至新的谷底后开始回升。1997--2000年间呈稳步上升态势,但是速度比较
缓慢。这说明我国材料制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仍然非常不稳定,主要是受各种因素干
扰的程度较大、并且各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不平衡,相差甚远。如我国纺织行业是
公认的我国国际竞争力最强的行业之一,但同属SITC 6类商品的皮革制品和纸制品
的国际竞争力则较弱。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材料制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仍不强,
其发展也较为缓慢。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在这些产业上的比较优势仍然在于丰
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虽然产量很大,但是产品附加值不高。
一0
0.
一0.
0
幽5.4 1980--2000年中国制造业8ITC 7类贸易商品的Tc指数变化圈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T中的地位研究
SITC 7类商品为机电产品,包括各种机械及各种运输设备等。从表5.1和图5.4
中可以看出,1980—2000年问我国SITC 7类商品Tc指数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
段:1980一1982年的小幅上升阶段、1982—1985年的下跌阶段及1985年后的持续攀
升阶段。总体上来看,我国此类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仍不高,但其发展趋势非常良好,
自1985年以后,我国此类商品的Tc指数便开始持续上升。
在SITC 7类商品内部,各种具体商品的发展状况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以1996—
1997年为例,我国各种主要机电产品的Tc指数如表5.2所示。
表5.2 1996--1997年中国主要机电产品(7类商品)的11C指数
种类1996正1997矩
动力机械及设备一0.3512 ~0.3317
特种丁:业专用机械一0.8447 ~0.7717
金工机械一0.8031 ——0.6945
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及零件一0.4475 ~0.3354
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0.3250 0.3476
电信及声音的录制及重放置设备O.2137 0.2665
电力机械、器具及其电气零件一0 0841 ——0.6657
陆地车辆(包括气垫) 0.0837 O.2100
其他运输设备一0.3829 ~0.2733
资料来源;根姑《海关统计》1996年第12期和1997年第12期计算得出
由表5.2可以看出,1997年与1996年相比,我国各种机械及运输设备的Tc指数
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表明我国此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稳步提升,其发展趋势
良好。在所有的SITC7类商品中,Tc指数为正的彳严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
“电信及声音的录制及重放装置设备”及“陆地车辆”三大类,这说明我国的办公设
备行业、通信设备行业及汽车行业已初步具有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对这几类商
品的进口替代战略已初见成效。但另一方面,我国在机电产品的其他几大类商品中,
仍表现出较弱的国际竞争力,如“特种工业专用机械”和“金工机械”,1996年我国
这两类机械的Tc指数均低于一0.8,说明我国在这两类机械的生产方面是极为薄弱的,
这些机械设备的发展亟待加强。
SITC8类商品为杂项制品,包括卫生、水道、供热及照明设备、家具及其零件、
旅行用品、服装、及衣着附件、鞋帽、科学仪器、摄影器材、钟表等。从表5.1和图
5.5中可以看出,1980—2000年间我国S]TC8类商品的TC指数变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
阶段:第一阶段为1980—1985年,在此阶段我国8类商品的Tc指数呈现下滑的趋势,
浙江大学碘十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最低于1985年降至0.2940;第二阶段为1985年后,我国8ITC8类商品的TC指数呈
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自1990年起便持续保持存0.7以上。总体上来看,我国第8
类制造品产业具有相当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的主要出口产业。1997年我国8类商品
出口额达7.043亿美元,占我国制成品出口额的44.36%,占全部出口额的38.55%。
在此类商品中,服装、鞋靴、旅行用品、家具等我国具有世界一流的国际竞争力;但
在科学仪器及摄影器材等技术含量稍高的商品中,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偏弱,其TC
指数仍小于零“”。
1
0.8
O.6
0.4
O.2
0
1980 1082 1984 1980 1988 10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图5.5 1980--2000年中国制造业8类贸易商品的11c指数变化图
5.1.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分析
我国不同时期5大类制造业贸易商品的RcA指数如表5.3所示。
表5.3从总体上验证了前述我BH带,J造业贸易商品Tc指数分析的结果,结果完全
一致。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1类制成品的RCA指数相当低下,说明了我国原料产业
的国际竞争力一直是较低的;SITC6类和SITC8类商品,即在食品、材料制品和杂项
制造品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这些商品的RCA指数一般都大于1.25,其中杂项制
造品在近年的RCA指数甚至超过了2.5,显示了极强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SITC7类商品的RCA指数较为低下,但呈现出一个缓慢上升的趋势,这说明
我国机械设备产业目前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但有逐渐增强的趋势。这些结果是与Tc
指数分析的结果相吻合的。这说明尽管中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虽然己经有所改善,
但仍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比较劣势。
川1邹蔽,“关十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测度与理论研究”.中滑、两南、西北三人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三属研
讨会会议论文,广卅|’1998年12月
浙扛大学硕上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T中的地位研究
表5.3 1965--2000年中国制造业主要贸易商品RCA指数
年份1类商品5类商品6类商品7类商品8类商品
1965 0.54 0,82 1.76 0.10 1.38
1975 O.70 0,90 1.54 0.11 1.50
1980 0.47 O.95 1.50 0.12 2.05
1983 0.52 0.80 1.53 O.13 2.43
1985 0.53 0.75 1.52 0.13 2.68
1987 0.48 O.62 1.57 0.23 2.82
1992 O.52 O.67 1,54 O.28 2.91
1995 0.38 0.59 1.5l O.21 2.84
1996 0.49 0.61 l_53 0.30 2.93
1997 0.53 0.58 1.56 0.34 2.95
1998 0.55 O.63 1.55 O.37 2.96
1999 0.59 O.67 1.60 O.4l 2.99
2000 0.67 O.70 1.64 0.52 3.08
资料来源:邹梭,关于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测度与理论研究,中南、西南、西北三大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
二届研讨会会议论文,广州.1998年12月:部分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并参考United Nations:
InteTI]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Yearbook 1995—2000年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5.1.3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初步评价
从以上对我国几大类贸易商品TC指数和RCA指数的分析来看,我国制造业主要贸
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产业;而在资本密集型和更高层
次的技术密集型及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中,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则显得相当薄弱,这些产
业在国际竞争中基本上处于竞争劣势。具体来说,我国制造业参与分工的国际竞争力
现状为:原料产业等基础产业和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机械设备等产业的国际
竞争力较为低下,其TC指数一般均小于零,但是,发展趋势良好;而食品、服装、杂
项制品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则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相当的竞争
优势。
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食品、服装及卫生、水道、供热及照明设备、家具及其零
件、旅行用品、服装、及衣着附件、鞋帽、科学仪器、摄影器材、钟表等所谓杂项制
造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将持续保持着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由于我
国巨大的劳动力市场,此类产业仍然存在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
产业不仅有利于缓解工业化进程中巨大的就业问题,有助于中国工业化的顺利进行,
为产业结构调整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中国加入WTO后发挥比较优势同样具有巨
人的作用。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我国的人均资源较为匮乏,原料产业等基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呈进一步1:滑的趋
势。而我国的机械设备、科学仪器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稳步上升,
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我国新的主要出口产业。但是,我国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
型产业的现有国际竞争力仍然较弱,也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集中力量进行
技术创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根本出路。
所以,总体来看,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目前仍相当低下,现有的比较优势
仍然处于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等较低层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国际制造
业进一步在全球范围的调整和重组,制造业的国际分工越来越深入和细化,要提升我
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必须尽快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
环节上提升国际竞争力。
5.2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实证分析—运用指标体系
5.2.1重点分析行业的选取
制造业是指对原材料(采掘业的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或再加工,以及对零部
件装配的工业部门的总称。按照不同的标准,有多种划分方法:消费品制造业和资本
品制造业;轻型制造业和重型制造业、民品制造业和军品制造业、传统制造业和现代
制造业;非耐用消费品制造业、中间投入品制造业、资本品及耐用消费品制造业等等,
其中,资本品及耐用消费品制造业即机械电子制造业(因其包含的具体行业大致相
同)。
产业经济理论指出,在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增长通常要依次经历非耐用消费品
制造业、中间投入品制造业、再到资本品及耐用消费品工业的增长为主导的时期。在
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品及耐用消费品制造业越来越成为整个制造业增长
的主导力量,如表5.4所示。上一节从比较优势角度的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
表5.4 我国制造业的增长率及部f J来源单位:%
| 部门199I一1999 199l一1995 1996—1999
l 制造业9.47 8.9l 9.95
非耐用消费品制造业10.52(3.OO) 9.37(2.58) 11.98(3 46)
中间投入品制造业4.81(1.81) 3.94(i.58) 5.90(1.95)
资本品及耐用消费品制造业13.76(4.66) 14.74(4.75) 12.56(4.59)
注:①括号外的数字为增加值增长率,括号内的数宁为各部门增长对制造业增长的贡献
②奉表数字按照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
③本表来自:吕铁,“90年代我国制造业增长的来源分析”;载十《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12期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薪型国际分T中的地位研究
表5.4显示,199l一199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为9.47%,其中,
资本品及耐用品工业增长最快,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3.76%。从各部门对制造业增
长的贡献看,资本品及耐用消费品工业对制造业增长的贡献为4.66个百分点,居首
位。其余各时间段也可以得出大致相同的结论。这表明,20世纪90年代,不论从部
门增长率看还是从其对制造业增长的贡献看,资本品及耐用消费品工业都成为我国制
造业发展的主流。
不同部门增长率的差异会导致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如表5.5所示,1990年,
在整个制造业的增加值中,中间投入品工业比重为44.80%,超过资本品及耐用消费
品27.99%;而到了1999年,资本品及耐用消费品工业的比重上升到了39.77%,超
过了另外两类的30.43%茅1J 29.80%。由此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制造业结
构从以中间投入品工业(资本密集型为特征)为主导,转向了以资本品及耐用品工业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机械电子业)的增长为主导的转交。
据统计,1995年,机械电子行业中的非电气机械、电气机械、运输设备3者增加
值之和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美国为32.5%,日本为37.5%,德国为39.5%,英
国占30.1%,如表5.6所示。由此看来,工业发达国家如美、日、德、英等国的制造
业主导行业同样也是机械电子行业。
表5.5 我国制造业三大类行业占整个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单位:% 丽r——~ ——~—~年份1990 1995 1999
制造业lOO 100 100
非耐用消费品制造业27.21 27.90 29.80
中间投入品制造业44.80 35.62 30.43
资本品及耐用消费品制造业27.99 36.48 39.77
注:本表数字按照1990年不变数据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1995年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汇编》(综合
行业卷)以及《中国统计年鉴》(2000)中的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表5.6 1995年非电气机械、电气机械、运输设备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
非电气机械电气机械运输设备合计
美国11.1 10.6 10.8 32.5
日本12.5 14.3 10.7 37.5
德国13,8 13.7 11.9 39.4
英国lI.2 8.5 10.4 30.1
资料柬源:曾涤、上廉,“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核心一两方七个经济大国t业制造业发展规律搜其影响点
计”,载于《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在资本品及耐用品制造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机械电子业)中,绝大多
数为投资类产品。一般情况下,投资类机械电子产品被称为装备制造业。据2001年
我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统计,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到机械电子
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约75%““。装备制造业是制造、Ik的核心,它为制造业生产提供“工
作母机”,是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动机”;它是高新技术的载体,国民经济各行
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提供的技术装备性能
和水平。正因为如此,在制造业发展中,美、日、德、英均以装备制造业作为其主要
支柱,重点发展,并且各自根据国情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产品分工,在2--3个主导
领域形成了较大的比较优势,成为世界龙头。韩国、东盟和我国的台湾地区,都把装
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按2002年中国的统计方法,我国制造业包含29个大类行业。在采用指标体系来
衡量我国的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时,本文拟选取最能代表制造业整体
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数据来进行重点分析。机械电子制造业特别是其中的装备制造业由
于其自身的特性、在世界制造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以及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决定
了在衡量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时,以装备制造业中的主要行业作为分析对象较为合
适。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便于国际比较,本文选取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这六大产业,
运用前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较为深入的比较分析,以此作为对我国制造业国际竞
争力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5.2.2我国制造业重点行业国际竞争力指标的横向对比
如前所述,本节的基本分析思路是:在第4章构建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对5.2.1
节中对我国制造业中选取的重点行业进行评价,并将综合评价结果分别与典型国家一
一美国、日本进行横向对比。
(1)金属制品业
根据我国现行的统计分类,金属制品业包括会属结构制造业、铸铁管制造业、切
削工具制造业等9类行业。金属制造业相对于其它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美、中、
r|三国金属制品业主要指标对比见表5.7。
p 1I朱高峰等:《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制造》P4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礼, 2002年版
4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1二中的地位硼f究
由表5.7可以看出,相对于美国和H本,中国金属制品业具有较低的销售利润率
和劳动生产率,其中劳动生产率仅为日本的1/48,美国的1/28;国际市场占有率和
工业增加值率也比较低,其中,国际市场占有率不到美国的1/5,FI本的l/2;工业
增加值率约为美国的1/2、日本的近1/3。
但是中国的金属制品业具有较高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率,销售增长率也很
高。国内市场占有率高于美国和F1本;出El率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多;销售收
入增长率略大于美国、约为R本的10倍多。
表5.7 中、荚、日金属制品业国际竞争力衡量指标对比
项目美国(1995) 日本(1996) 中国(1997)
销售利润率(%) 34.82 23.82 一O.38
总资产报酬率(%) 7 2l 2.3l 6.21
国际市场占有率(%) 13.76 6.00 2.43
国内市场占有率(%) 90.40 95.Ol 97.79
产品出口率(%) 8.27 4.47 25.13
出口额/进口额O.85 1.87 5.23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美元人年) 6.75 11.67 0.24
工业增加值率(%) 49.85 64.49 24.86
研发经费/销售收入0,73 O.86 O.38
研发人员数/职工总数0.7l O.96 0.34
资产总额(亿美元) 462.55 94.20
销售收入(亿美元) 2043.84 1812.33 218.00
销售收入增长率(%) 7.83 O.77 8。26
注:表中部分数据来自《机械工业产业竞争力研咒》和中国海关总署的相关年份的资料。凼数据来源阀题,
本文将研发经费/工业增加值来代替研发经费/销售收入;用固定资产净值代替资产总额。
本节的其它表格数据来源与此相同。
(2)一般机械制造业
一般机械制造业包括普通机械制造业和专用机械制造业两大类。美、中、日3国
一般机械制造业主要指标对比见表5.8。
由表5.8可以看出,和美国、日本相比,中国一般机械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和全
员劳动生产率很低,仅为美国的1/42,Fl本的1/63,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不到美
国的1/5和日本的1/6;产品出口率不到美国的i/2、约为日本的1/3:销售收入约为
美国的l/7、日本的i/5。
(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42
浙江大学硬上学位论文中国毒g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酃f究
根捉我国现行制造业分类,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包括铁路、汽车、电车、船舶、
飞机等行业。美日中3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主要指标见表5.9。
由表5.9,中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同美国和日本相比,具有较低的销售利润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其中,销售利润率仅约为美国的1170,日本的
1/60;全员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美国的1/36、kl本的1/55:国际市场占有率约为美
国的1/25、日本的l/2l。中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高于美
圜,低于日本;销售收入增长率约为美国的2倍、日本的3倍多。
表5.8 中、美、日三国一般机械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衡量指标对比
l 项目美国(1995) 日本(1996) 中国(1997)
l销售利润率(%) 35,06 28.58 一O.60
总资产报酬率(%) 3.64 1.66 5.89
国际市场占有率(%) 11.64 12.25 2.00
国内市场占有率(%) 73.92 87.65 56.77
产品出口率(%) 25 22 29.08 9.97
出口额/进口额O.96 2.9l 0.51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美元人年) 8.96 13.36 0.21
工业增加值率(%) 49.48 47.41 27.44
研发经费/销售收入3.54 2.16 1.40
研发人员数/职工总数1.7l 2.81 0。8l
资产总额(亿美元) 665.25 277.94
销售收入(亿美元) 3533.38 2587.83 518.43
销售收入增长率(%) ll 50 3.21 3.14
表5.9 中、美、日三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衡量指标对比
项目美国(1995) 日本(1996) 中国(1997)
销售利润率(%) 20.05 17.90 0.29
总资产报酬率(%) 2.98 1 4l 6.80
国际市场占有率(%) 18,07 15。15 0。70
国内市场占有率(%) 72.54 94.95 89.56
产品出口率(%) 20.42 22.67 8.50
出口额/进口额0.68 5.27 0.74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美元人年) lO.91 16.36 0.30
_丁业增加值率(%) 37.62 34.83 24,40
研发经费/销售收入(%) 6.68 3.77 1.38
研发人员数/职工总数(%) 6.85 4.80 1.97
资产总额(亿美元) 781.20 231.92
销售收入(亿美元) 4618.06 4537,66 476.83
销售收入增欧率(%) 5.84 0.45 11.4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周制造业存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4)电气机械制造业
电气机械包括发电、输变电、电工器材等设备的制造业。中美日3国电气机械制造
业主要指标对比见表5.10。
(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仪器仪表装备制造业包括各种通用、专用仪器仪表及测量仪器的制造业。3国仪器
仪表装备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对比见表5.1 1。
表5。10 中、美、日三国电气机械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衡量指标对比
项目美国(1995) 日本(19961 中国(1997)
销售利润率(%) 39.13 29.32
总资产报酬率(%) 5.39 1.37 7.02
国际市场占有率(%) 12.25 14,17 3.06
国内市场占有率(%) 68.08 92.24 55.36
产品出口率(%) 25.42 17.49 13.93
出口额/进口额0.73 2.59 1.13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美元人年) n.38 12.57 0.33
工业增加值率(%) 50.70 33.66 24.35
研发经费/销售收入6.33 4.78 O.48
研发人员数/职工总数1.46 3.0l 1.48
资产总额(亿美元) 953.39 140,44
销售收入(亿美元) 3014.47 6750.92 366.42
销售收入增长率(%) 12.16 5.09 10.14
表5.11 中、美、日仪器仪表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衡量指标对比
项目美国(1995) 日本(1996) 中国(1997)
销售利润率(%) 43.78 37.49 1.59
总资产报酬率(%) 5.15 2.20 5.77
国际市场占有率(%) 19.80 15.26 2.66
国内市场占有率(%) 82.09 66.91 44.29
产品出口率(%) 22.97 63.19 20.74
山口额/进口额1.37 2.J0 1.03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美元人年) 11.36 4.79 O.2l
工业增加值率(%) 65.97 65.45 24。78
研发经费/销售收入8,77 2.4l 1.05
研发人员数/职T总数11.96 4.06 1.74
资产总额(亿美元) 77.17 29.96
销售收入(亿美元) 1447.19 806.58 7L 02
销售收入增长率(%) 4.16 3.84 17.98
浙江大学钡十学位论空中国制造业和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同美国相比,中国仪器仪表装备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国际市场占有率、全员劳
动生产率和工业增加值率都很低,其中,销售利润率仅仅为美国的127、日本的123:
国际市场占有率仅为美国的l/7、日本的1/6;全员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1/54、日
本的1/23;销售收入仅为美国的1/20、日本的1/1l。
但是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仪器仪表制造业的总资产报酬率均高于美国和日本,
约为日本的2倍;产品出口率与美国相当,为日本的1/3左右;同时,中国的仪器仪
表产业具有很高的销售收入增长率,约为美国的4倍、日本的5倍。研发经费占销售
收入比重仅为美国的1/8。
(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电子专用设备等行业。美、
中、日三国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要指标见表5.12。
由表可见,中国的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不高,约为美国的1/7、
日本的1/6;全员劳动生产率很低,仅为日本的1/13。但是中国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
的销售利润率不低,略低于美国,高于日本。总资产报酬率约为美国的1/2、日本的
2倍。
表5.12 中、美、日三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衡量指标对比
项目美国(1995) 日本(1996) 中国(1998)
销售利润率(%) 7.240 2.16" 5.08
总资产报酬率(%) lO.32固3.530 5.78
国际市场占有率(%) 19.20+ 11.90+ 2.30(1995)
国内市场占有率(%) 63.8l
产品出口率(%) 36.31
出口额/进口额O.59 0.21+ 0.27+(1997)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美元人年) 11.49 0.8575
工业增加值率(%)
研发经费/销售收入
研发人员数/职工总数(%) 7.10(1997)
资产总额(亿美元) 621.10 134.11
销售收入(亿美元) 2611.22 406.85
销售收入增长率(%) 22.22
注:★表示以高技术产业的比率柬代替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相对应的比率;①表示以1995年苹果、康柏、
HP等7家公司的平均值代替相应的行业值;③表示以1996年东芝等3家公司的平均值代替相应的行业值。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5.2.3我国制造业重要行业国际竞争力指数的横向对比
(1)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外其余几个重要行业国际竞争力指数的横向对比
根据上文理论模型中各项指标量化测度的计算方法,得出中、美、日三国制造业
主要行业各项评价指标的量化测度,见表5.13至5.17,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
有关数据未全面地获取,所以先以其余的5个行业为重点研究对象,后文将对电子信
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专门的分析。
然后,根据评价模型及专家对各个指标所给的加权值,计算出美、日、中3国金
属制品业的国际竞争力指数分别为:79.8、71.6、49.7。同样,计算初其它几个代表
性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指数见表5.18所示。
表5.13 中、美、日金属制品业国际竞争力衡量的各项指标量化测度
项目美国(1995) El本(1996) 中国(1998)
销售利润率(%) lOO 68,4
总资产报酬率(%) lOO 32.0 86.1
国际市场占有率(%) lOO 43.6 17.7
国内市场占有率(%) 92.4 97.2 100
产品出口率(%) 32.9 17.8 100
出口额/进口额16.3 35.8 100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美元人年) 57.8 100 2.1
上业增加值率(%) 77.3 100 38.5
研发经费/销售收入84.9 100 44.2
研发人员数/职上总数74.0 lOO 35.4
资产总额(亿美元) 100 20.4
销售收入(亿美元) lOO 88.7 10.7
销售收入增阪率(%) 94.8 9.3 10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同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表5.14 中、美、日一般机械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衡量各指标的量化测度
项目美国(1995) 日本(1996) 中国(1997)
销售利润率(%) 100 8l|5 —0.60
总资产报酬率(%) 61.8 28.2 IOO
国际市场占有率(%) 95.O 100 16.3
国内市场占有率(%) 84.3 100 64.8
产品出口率(%) 86.7 100 32.3
出口额/进口额1l-3 100 17.5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美元人年) 67.1 100 1.6
工业增加值率(%) 100 95.8 55.5
研发经费/销售收入100 6t.0 39.5
研发人员数/职工总数1.7l 100 0.81
资产总额(亿美元) 100 41.8
销售收入(亿美元) 100 73.2 14.7
销售收入增长率(%) t00 27.9 27。3
表5.15 中、美、日交通运输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衡量各指标的量化测度
项目美国(1995) 日本(1996) 中国(1997)
销售利润率(%) 100 89.3 1.4
总资产报酬率(%) 43.8 20.7 100
国际市场占有率(%) 100 83.8 3.9
国内市场占有率(%) 76.4 100 94.3
产品出口率(%) 90.1 100 37.5
出口额/进口额12.9 100 O.1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美元人年) 66.7 100 1.8
工业增加值率(%) 100 92.6 64.9
研发经费/销售收入(%) 100 56.4 20.7
研发人员数/职T总数(%) 100 70.1 28.8
资产总额(亿美元) 100 29.7
销售收入(亿美元) 100 98.3 lO.3
销售收入增长率(%) 51.O 3.9 100
4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表5.16 中、美、日三国电气机械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衡量指标的量化测度
项目美国(1995) 日本(1996) 中国(1997)
销售利润率(%) 100 74.9
总资产报酬率(%) 14.2 19.5 100
国际市场占有率(%) 86.5 100 21.6
国内市场占有率(%) 73。8 100 60.0
产品出口率(%) 100 68.8 54.8
出口额/进口额28.2 100 43.6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美元人年) 90.5 100 2.6
工业增加值率(%) 100 66.4 48.0
研发经费/销售收入100 75.5 7.6
研发人员数/职工总数48.5 100 49.2
资产总额(亿美元) 100 14.7
销售收入(亿美元) 44.7 100 5.4
销售收入增长率(%) 100 41.9 83.4
表5.17 中、美、日仪器仪表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衡量指标对比
项目美国(1995) 日本(1996) 中国(1997)
销售利润率(%) 100 85.6 3.6
总资产报酬率(%) 89.3 38.1 lOO
国际市场占有率(%) 100 77,l 13.4
国内市场占有率(%) 100 8L 6 54.O
产品出口率(%) 36.4 100 32.9
出口额/进口额65.2 100 49.O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美元入年) 100 42.2 1.8
工业增加值率(%) 100 99.2 37.6
研发经费/销售收入100 27.5 12.O
研发人员数/职工总数100 34.0 14.5
资产总额(亿美元) i00 38.8
销售收入(亿美元) 100 55.7 4.9
销售收入增长率(%) 23,1 21.4 100
浙江人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表5.18 中、美、日3园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指数
行业美国日本中国
金属制品业79.8 71.6 49.7
一般机械制造业78.1 83.5 33.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82.7 65.4 37.8
电气机械制造业64.7 73.5 37.8
仪器仪表制造业89.7 67.1 31.9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一些重大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比美国、日本都低,
有的差距甚至很大,比如仪器仪表业。其直观表示如图5.6。
金属制品业一般机械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仪器仪表

图5.6中、美、日3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指数比较
(2)中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电子信息装备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及计算机软件
制成的现代化装备,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装备。
我国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技术力量相对雄厚、产业
规模比较大的工业体系。2000年总产值已经达到79912亿元,电子产品销售收.N5800
亿元,利税总额550亿元,出口创汇551.61亿美元。
但是,总体上看,我国电子信息装备业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比较大,具体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①缺乏核心技术:中国多数电子信息装备是对国外同类产品的模仿,更多的是直
接引进国外技术,关键制造设备和现代化生产线、关键元器件和配套件等基本上也主
要依靠国外。如,软件、系统集成、电子工程总成、集成电路设计以及计算机、通信、
网络产品中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产品,目};{『大部分仍处于起步阶段;PC主机和大
∞∞舳m∞册鲍∞加0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神|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部分通信整机生产以散件、整件组装为主,Pc主机核心技术和关键零件掌握在美国公
司手里,移动通信手机生产目前仍然以三资企业为主;主要装备的设计生产技术落后
国际水平5~15年““。特别是一些基础类产品如软件、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专用
设备仪器等产品仍是制约产业自主发展的瓶颈,中国集成电路的设计更是落后于生产
制造,70%以上依靠引进和仿制国外产品。
⑦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虽然,从产业规模来看,我国已有不少产品如桌面
电脑、程控交换机、光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产销量居世界前列,但是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不多。
③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低档产品供大于求,高档产品供不应求。特别是过去短
缺经济遗留下来的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直接导致了产、供、需的脱节。比如,一方面,
彩电、程控交换机、微机、显示器等多数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产品老化和开发滞后的
矛盾加剧;另一方面,网卡、服务器、路由器、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等产品主要依
靠进口,如,基础元器件中有65类需要从国外引进。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等有关资
料,2001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在165亿美元左右,约占国内需求的90%““。
④企业园际竞争力不强,突出表现在规模不经济、科技创性能力较差。比如,根
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1年,64家PCSJJ造厂家(核发许可证)有49家产量
在5万台以下,而政府部门确定的合理规模为50万台,仅联想、方正、长城等几家达
到这一规模,但是与国际大公司500万台的规模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国许多高新
信息技术企业主要是由高等院校或是科研事业单位机构投资兴办的,至今仍没有摆脱
“校办企业”或国有事业单位的运作模式,在经营管理上不能根除计划式的运行机制,
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路径也不通畅。
由此可见,我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总体上仍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国际
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现有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环
节,虽然为数不少的电子信息产品产量居于世界首位或是名列前茅,但是由于缺乏核
心技术和自由知识产权,所获取的产品增值额较少,总体上还不具备竞争优势。
5.2.4不可量化的指标分析
衡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中,相当多的指标不可量化,对这些指标的国
∽II来高峰.“关于发展我国制造业的几点思考”载于《中国工qk豁=济》,2001年第7期
Ⅲ21簟云庭,“中国屯予信息产业竞争力分析”载于《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5期
浙江大学硕』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勋、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际比较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内容涉及到各国的国家竞争力综合评价等多个方面。
本文借助于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较为权威全球竞争力报告,结合我国的具体
情况做出分析。
在不可量化的指标体系中,WEF发布的《国际竞争力报告》中所涉及指标的国际
排名情况列于表5.19中。
表5.19 中、美、日三国衡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些分析性指标国际排名
指标美国日本中国
国家总体经济环境(国家经济实力) 1 5 2
政府管理能力7 21 9
金融体系调控能力1 2 37
基础设施水平l 26 40
企业管理水平10 2 30
国民素质15 4 35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论坛(WEF)《国际竞争力报告》2000年(参加排名的有47个国家)
①企业管理水平: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十分低下,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特别是缺乏世界一流的管理人才。根据WEF对46个国家企业管理竞争力的评价,在1995
至1999年的5年中,中国大型工业企业管理竞争力的排名为第30位。
②营销能力(品牌、分销渠道等):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在中国加
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所面对的国际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充分利用!gr0
成员国的有利条件和时机,增强制造业企业的国际营销能力已是当务之急。但是,目
前我INN造业企业的国际营销能力较为落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创新的
国际营销理念:尚未建立科学、完备的营销组织系统和营销网络;缺乏著名的国际品
牌;高级营销人才匮乏。
③产业聚集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中国绝大多数制造业行业的集中度都非常低,
产业组织结构高度分散。从国际比较来看,当前我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市场集中程度
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根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数据,1995年我国前100家工业企业
的销售集中率只有15.5%,前500家企业也只有26.6%。另按照中国企业评价中心提供的
数据,1996年中国100家最大工业企业按销售收入计算的集中度为13.40%,1999年提高
到14.39%(见表5.20)。相比较而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日、德等主要国家fiil00
家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集中率一般在25%以上,其中美国1977年为35.o%,同本1979年
浙江大学硕十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为26.6%,前联邦德国1973年为45.4%,英国1977年为41.O%,韩国1981年为46.2%,欧
共体1986年为29.5%。根据美国商务部普查局提供的数据,1992年美国制造业前100家
企业的集中率,按增加值、发货额和新资本支出额计算分别为32.1%、31.8%和32.6%,
而前200家企业的集中率分别为41.7%、41.4%干n45.0%。
表5.20 1996~1999年中国1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集中度
总资产销售收入利润税收职T人数
缸总额集中总额集中总额集中总额集中总额(亿集中度
份(亿元) 度% (亿元) 度% (亿元) 度% (亿元) 度% 兀j %
1996 12007.25 13.34 7767.69 13.40 584.16 39.21 836.32 22.87 338.18 5.24
1997 14546.99 14.96 8795.31 13.86 643.33 37.77 87l_58 21.59 339.31 5.46
1998 16127.87 14.82 9017.06 14.06 479.75 32.90 941.09 16.24 297.10 6.25
1999 17616.59 15.06 10054.74 14.39 675.32 29.51 1008.51 16.25 286.47 6.47
资料来源:《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评价中国T业前100家》,原载《经济日掇》;转引自
http://ww.ahetc.net.cn/news/200012/OOl209—09.htm
④企业组织、战略、竞争状态:我国制造业企业过去主要倾向于高度集权化的单
一的组织模式,随着经济转型又出现了过度分权、联合企业变成了企业联合,没能正
确地处理集仅与分权的关系,企业横向结构普遍存在分工过细、过死、机构臃肿、人
浮于事、效率低、效益差的问题。在企业进行组织调整与改革时,又仅局限于机构设
置,而对机构变化后如何有效运行,则缺乏系统与优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虽然,我
国目前不乏一些企业正积极探索尝试着进行组织的改革与创新,但是,总体上,我国
许多制造业仍然存在大而全、企业办社会、机构臃肿、业务重复的传统的、落后的企
业组织结构。尚缺乏象IBM公司的“矩阵组织”、GE的“超事业部制”那样行之有效
的模式。企业战略、竞争状态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比较落后,亟待改革和创新。
⑤基础设施水平:我国的基础设旄水平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极大的完善,但是
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在WEF的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在47个国家的排
名仍然排在第40位。
⑥会融体系调控能力:此项目的排名仍在第37位,急需加快金融改革力度,为制
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创造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
⑦国民总体素质:国民素质的提高对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有决定性的影
响,在这方面,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也非常明显,如从我国的大学入学率这一指标
5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史中国制造业柱新型囝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来看,我国目前还不N5%,远远低于15.5%的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印度这样的
发展中国家(4.9%)。
⑧国家总体经济环境: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我国经济实力稳步上升,2000
年,我国GDP达到了8.97J亿元人民币,2002年,按照现行汇率折算已突破l万亿美元
的大关: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夕1-/f:放格局,并将继续向纵深
发展;我国的政治稳定、国内市场空间巨大、劳动力资源丰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
iF在逐步完善等等,这些都是我国发展制造业的极大优势。
在不可量化的指标中,各因素的优势强弱反差较大。比如,根据I∞国际竞争力
评价体系,尽管中国“国家经济实力”和“政府管理能力”的国际竞争力较强,但是
其余几个因素都相对较弱,国际排名也比较落后,严重影响了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的整体水平。
从两个具有优势的指标来看,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制约中国经济
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时,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也正在逐步展开
并不断深入。由此看来,“国内经济实力”和“政府管理能力”这两方面的优势在未
来一段时间内仍然可能保持一定的优势。在一些处于劣势的不可量亿指标中,随着金
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在内外压力的刺激下,中国金融体系
的效率有望得到尽快改善,因而“金融体系调控能力”有可能进一步好转。
但是,深层次分析“基础设施”、“国民素质”和“企业管理”这几个目前尚处
于劣势的因素,其改善则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既不可能单纯依靠体制变更的速动效
应短时间内促成,也难以通过大量的经济性投入(假设国际经济实力允许)直接购买,
而是需要一定时期的逐步演化。这就意味着,即使这三方面因素会有所改善,在短时
间内也很难有实质性的变化。但是,从前文对新型国际分工特点的分析知道,这些因
素对于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这三个方面因素的良
好基础,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将会是空中楼阁。所以,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
的提高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将受到巨大的压力和这些因素的深层次制约。
5.3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综合评价
(1)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我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仍然主
要足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产业如食品、服装、小制造品等,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砌f究
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而且,从发展趋势来看,这些产业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将持续
保持着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在资本、技术乃至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
型价值链环节,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则显得相当薄弱,这些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基本上处
于竞争劣势,但发展趋势良好,其国际竞争力将稳步上升,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会成为
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重要产业。
(2)就国际竞争力的衡量指标分析,一些最能体现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产
业(如前文所分析的凡大类行业),其销售利润率(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出外)、劳动
生产率、国际市场占有率、工业增加值率普遍较低。这说明了我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
分工中并未占据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增值率低、获利较少。
与制造业发达国家一美国和日本相比,我国金属制品业劳动生产率仅为日本的
1/48,美国的1/28;国际市场占有率不到美国的1/5,日本的1/2;工业增加值率约
为美国的J/2、日本的近1/3。一般机械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1/42,日
本的1/63,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不到美国的1/5和日本的1/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
业同美国和日本相比,销售利润率仅约为美国的1/70,日本的1/60;全员劳动生产率
仅相当于美国的1/36、日本的1/55;国际市场占有率约为美国的1/25、日本的1/21。
同美国相比,中国仪器仪表装备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国际市场占有率、全员劳动生
产率和工业增加值率都很低,其中,销售利润率仅仅为美国的1/27、日本的1/23:
国际市场占有率仅为美国的1/7、日本的1/6;全员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1/54、日
本的1/23。中国的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不高,约为美国的1/7、日
本的l/6;全员劳动生产率很低,仅为日本的1/13。
(3)一些衡量指标如国内市场占有率、出口率,销售增长率、研发经费占销售收
入的比重、总资产报酬率这几项指标中,我国的几个重要行业各有优劣势,但是总体
水平仍然不高。
中国的金属制品业具有较高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率,销售增长率也很高。国
内市场占有率高于美国和日本;出口率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多;销售收入增长
率略大于美国、约为日本的lO倍多。一般机械制造业的产品出1:3率不到美国的1/2、
约为F1本的1/3;销售收入约为美国的1/7、日本的1/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国内
市场占有率较高,高于美国,低于日本;销售收入增长率约为美国的2倍、同本的3
倍多。仪器仪表装备制造、lk销售收入仅为美围的1/20、日本的1/11。仪器仪表制造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业的总资产报酬率均高于美国和日本,约为H本的2倍;产品出口率与美国相当,为
同本的1/3左右;同时,中国的仪器仪表产业具有很高的销售收入增长率,约为美国
的4倍、日本的5倍。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仪为美国的1/8。电子通信设备制造
业的销售利润率略低于美国,但高于日本。该行业总资产报酬率约为美国的1/2、日
本的2倍。
(4)综合上述,虽然我国制造业在近年来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世界制造业中的比重也不断提高(到2001年,中国制造业比重已提高到占世界的
7%左右““),一些重要工业制成品产量和出口额甚至名列世界第一,在劳动力密集、
技术水平要求较低的制造业领域比较优势特别明显。但是,从总体上看,较之发达国
家如美国、日本,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仍然不强,某些方面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
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中国制造业的技术落后、经营水平低下,
尤其是缺乏关键领域里的核心技术的掌握、品牌优势不强(《商业周刊》评选出的世
界品牌前200位中,中国没有一家№21),导致了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的整个制造
业价值链体系中,产品增值率少、获利少;单纯依赖于劳动力低廉等低生产成本的比
较优势不具有持久性,现有的竞争优势在较短时间内极易转移到其他国家,由此影响
制造业产业持续发展的主动权极易失去; 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低廉引起劳动密集型行
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劳动力素质低下却导致了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差距明显,
对产业升级和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带来新的挑战;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实力不小,但是
大而不强,而且企业规模也偏小,如,根据2002年的统计资料,全球最大的500家
工业企业中,美国占31%,日本占29%,而中国的制造业企业还没有一家。
形形色色的“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威胁论”,都没能准确的说明中国制造
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仅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和在世界
制造业中地位不断增强这一事实而已。
州l吕政.“中国能成为世界T:厂吗?”.载十《中国工业经济》,2002(4)
“21资料米源:新浪网“财经纵横”,http://finanee.si na.tom.cn/roll/20040106/1545591935.shtm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下中的地位耐f究
6提升我国锚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近、中期发展战略定位及对
策初探
中国已加入WTO,制造业正全面融入新型国际分工体系。因此,在清醒认识我国
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所处地位的基础上,对我国制造业发展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
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应在遵循制造业内部结构演变一般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
发达国家制造业演进轨迹进行比较、借鉴,紧密结合我国国情来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进
行战略定位。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战略对策,以迅速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
地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6。1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地位的近、中期发展战略定位
从工业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的历史演变中,可以看出制造业内部结构演进的一般
规律,即: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制造业的主导产业大致
会沿着轻工业、重化工业、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新兴制造业的发展轨迹而逐步升级。在
这一进程中,传统制造业不断被高新技术所改造。同时,在新的国际分工形式主导下,
从制造业产业链条来看,分为研究与开发一核心部件制造~零部件制造一组装一销售
五个环节或阶段,发达国家处在笫一、第二、第五三个阶段,而发展中国家则处在第
三、第四阶段。无论从什么角度考察制造业演进轨迹,显然,科技进步对于制造业内
部结构的升级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外,以美、日为代表,回顾近些年两国在制造
业领域的竞争态势,这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也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日本制造业的腾飞是从二战后开始的。当时,日本确立了以“技术立国”为主
旨的战略,以发展民用技术为中心,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美、
欧国家许多新发明、新产品转化为更实用的商品而打入世界市场,成功地实现了制造
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大幅度提高了国际竞争力。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取代美国成
为“世界工厂”。
进入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崛起的日本和欧洲制造业,美国政府出台了多项以
“技术进步战略”为主要内容的制造业重振计划,尤其鼓励开发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
高新技术,并特别强调自主创新,同时,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由于重振计
划的有效实施,美国制造业在不到十年时叫内便再展雄风。
而Ff本在20世纪90年代飞速前进的信息化步伐面前却步履迟缓,制约了制造、【k
浙江人学硕十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结构的进~步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持续提高。究其深层原因,是日本在高新技术领域
进行自主创新、开发的能力落后于美国。
由此可见,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升级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发达国家制造业国际竞
争力的提升与其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有着直接的因果联系。我国要迅速提升制造业的
国际分工地位并最终成为一流制造强国,在对制造业发展进行战略定位时,同样应以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除了加快引进、消化和吸收外,尤其要强化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极其不平衡的大国、工业化进程在总体上还处于中期阶段
以及制造业发展已面临新的国际环境等等,因此,在整体上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同时,
须充分考虑地区差别、不同行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进程。具体而言,在战略定位上,
应从时空两方面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应充分考虑地区差别,即现有制造业的空间结构情
况。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制造业发展技术水平较高,但人力
成本也较高。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的人力成本优势则很明恩,而资金和技术方面则
相对薄弱,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因此,在确立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定
位时,总体上,中、西部地区在现阶段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以及资本和技术
密集型制造业(含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当然不排除在一些局部中心
城市也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东部则应积极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并依
托现有基础,强化产业升级,集中优势资源进行自主研发,以率先提升本地区制造业
的国际分工地位。同时,鼓励东部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及一些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
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向中、西部转移,充分利用中、西部丰富的低成本劳动力和各种
资源,为迅速提升东部的产业结构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中、西部地区也应在充分发挥
低成本劳动力等优势的同时,依托自然特征、资源优势及现有的技术基础等,发展特
色产业,在积极、有效地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适时提升制造业产业结构。
这样,不同地区的制造业发展分层次、逐步推进,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和良性循环,共
同为我国制造业整体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由于我国工业化目前在总体上仍处在中期阶段,制造业在当前的国际分工
格局中所处地位较低。因此,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激烈国际竞争中迅速提升我国
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是,也不能不顾现实基础、一味地追
求产业结构升级或单纯地向国际分工价值链的各高端环节同时迈进,更不能因为解决
浙江人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T中的地位研究
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紧要问题(如严峻的就业形势等)而滞留在当前的低层次优势基础
上。笔者认为,在充分考虑地区差异的基础上,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定位还必须区
分不同发展水平和现实发展条件的各个行业,应当在时间上本着“多层次同步推进、
分先后实现目标”的原则。具体而言,(1)从现在到2010年左右,继续大力发展具
有一定技术和产品质量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消费类电子以及轻纺产业如服
装、纺织品、鞋帽、箱包、玩具等,应不断强化这类产业的技术含量并实施“品牌战
略”,尽全力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还应该大力发展那些具有一定技术基础、拥
有巨大国内市场潜力和独特本土竞争优势(如运输条件、适应本土的产品特殊要求等)
的产业,如新型建材、农业机械以及用于电力、石化、冶金、矿山、石油、煤炭、交
通运输等行业的部分重大成套设备等。首先应利用其国内独特优势,占领广阔的国内
市场并不断创新,全面提高产品技术、质量档次和营运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全面
进入国际市场。这两大类产业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向国际分工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迈进。(2)装备制造业中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电子、计算机及通讯产品的设备制
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非电气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还有如石化、钢铁、半导体、计算机和信息通讯类产品等技术和
资本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与(1)中所述两大类产业相比,发展进程和速度差别较
大。我国目前在这些产业缺乏技术等优势,也不可能仅仅依靠自身力量在短时间内完
成赶超。但是,这些产业成长性较高、市场前景广阔,对于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
争力至关重要。笔者认为,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相适应,从现在起到2020年,
应采取以市场换技术、与跨国公司合作等措施,并与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结合起来,
阻发展核心技术、提高管理营运水平为核心,在这些产业内,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
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3)自始至终,都应适时地把握机遇并创造条件,集中优
势资源,重点投入、重点突破一些高新技术的前沿领域。在信息、生物和新材料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能源、环保技术等关键领域集全国之力尽快取得实
质性的突破,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在占领一些高新技术制高点的同时,力争
迅速实现产业化。争取到2050年左右,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能居于主导地位。
6.2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战略对策
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即增强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涉及到产
品、企业、国家三个层次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提高和整体改善。从前文的分析来看,我
58
浙扛人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存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总体上仍然处于较低层次,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许多方面
都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作为一个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大国,能够用来改善和
提高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现有要素和资源相对有限。因此,在制定提升制造业国际
分工地位的战略对策时,总体上,一方面,必须在保持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注重
寻找和创造新的更高层次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要在遵循市场经济内在规律以及国
际竞争基本准则的基础上,注重系统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以促进中国制造业国际
分工地位的真正提高。
(一)增强国家竞争力,为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在保持现有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扩大优势范围。如前所述,中国国际竞争力
的优势因素主要在于逐步改善的政府管理、经济的持续高增长、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
数量众多的劳动力资源。要保持这些因素在较长的时间内进一步改善,关键是要使这
些优势因素带动相关竞争因素的积极发展,如政府管理方面,要制定和实施积极有效
的经济政策,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维护市场竞争的充分性与有效性;经济的持
续高增长和较低的劳动成本,必须建立在适度的基础上,前者要以保持国民经济良性
循环发展为原则,后者要以市场价格为尺度,消除人为的高速度和人为压低劳动成本:
人口和就业,要从人力资源开发和资源配置出发,引进竞争与激励机制,建立中国式
的人口再生产发展模式。总之,必须将现有优势因素转化为长期性优势,消除短期优
势的不稳定性;将现有劣势因素逐渐优化,如加强中国的金融体系建设、完善基础设
施、提高国民素质和企业管理管理水平等。
其次,以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来带动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提高,强调制造业产业
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提升:①通过高增长带动竞争实力的提高和竞争基础的加强,关键
是建立良性的循坏发展动态关系,加强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市场经济深化,借助现代
信息技术,发挥现代市场配置与调节资源的高效功能;②充分利用外资带动高新技术
产业成长,促进科技竞争实力的不断发展;⑧启动人才工程,全面促进高级人力资本
市场化发展,推动科技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带动教育产业的全面发展;④提
高金融竞争力,促进整个社会有效资源的配置和效率提高;⑤加强中国城市体系的开
发和建设,在现代观念下追求全国新型基础设施体系的逐步形成,从而带动不同水平
的竞争和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制造业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浙江人学硕士学位论立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二)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从产业内部企业和产晶层次来提升制造业的国际分工
地位。
前文中曾经提及,企业竞争力与产品国际竞争力联系甚为紧密,企业国际竞争力
中包含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主要内容。针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
本文认为,要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以下重要几点对策:
①塑造全新的经营理念,尽快树立跨国经营的战略思维,以全球市场为经营管理
决策的出发点,即使是那些现有规模和实力不足以实现跨国经营的中小企业,也应如
此,因为这是企业创新的原动力。
②不断规范现代企业制度,以此作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我国制造业民族企
业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基础。
③实施错位竞争,这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面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力仍
然相当低下的现实,提高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策略。具体而言,第
一,品质差异化策略如价格差异、性能差异、渠道差异、品牌差异等等。寻找差异,
实质上就是为自P,Yt:拓市场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市场机会的出现;第m--,“小巨人”策
略,一些制造业企业,在实力不够强的情况下,放弃全面出击的做法,而选择某一顾
客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市场或某一地区市场作为主攻方向,或在产品价值链中
的某一环节上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环节的重要一环,借助于跨国公司的现有优势参
与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万向集团利用其支柱产业——
十字轴万向节而成功地走向国际市场的事实;第三,“市场置换”策略,目前,在外
资企业大举进入我国国内市场,而国内众多的制造业企业还不足以抗衡的情况下,可
以考虑有选择的适度放弃一部分外资密集的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市场,转而经营和
占领广阔的内地市场和农村市场,以此来培育和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并等待时机反
击。
④尽快实现制造业企业的组织创新、组建大型企业集团。20世纪90年代,大型
跨国公司的跨国收购、兼并等活动便日渐活跃,面对跨国公司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
实现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组织创新、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已成为增强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
竞争力的组织基础。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我国制造业民族企业实力相对有限的情况
下,为防止分散企业的资源能力,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应该主要采取横向并购的方式,
重在增强核心竞争力。当然,一旦具备了足够的实力,多元化经营也会变成重要的竞
浙江人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存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争策略,应该适时纳入议事日程。
⑤增加研发投入、加快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尤其是掌握核心技术,可以从根本上
尽快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加研发投入。首先要求政府积极参与,从
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给予调控或支持;特别要注重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尤其是发展风险投
资,这在国外已为事实证明了其对于增加研发投入的有效性,据统计,在美国,在2003
年的前4年中,风险资本家把约55亿美元投在硅谷技术开发.占美国全部信息技术
投资的37%”“。
在增加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应当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注重
在整体上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目前,发达国家在占领高新技术产
业制高点的同时,也注重积极吸纳高科技成果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前所述,我国工
业制成品中的杂项制品、纺织、服装、鞋帽、箱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些高
新技术产品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相对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劳动力成本低下,但
是,这些相对优势产业技术含量较低,导致了这些产业虽有比较优势但是缺乏国际竞
争力,只有将这些优势产业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才会最终提升国际竞争力水平。从我
国现有并将长期保持的比较优势来看,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也应该着眼于我国已有相
对优势的行业或者部门。
加快技术进步,还应该重视技术引进以及在技术引进过程后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在引进硬件(成套设备等)的同时,还应该重视软件(技术许可、顾问咨询、技术服
务等)引进的比重,克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
⑥加快培育适应国际竞争的企业家群体。一个公认的事实是,我国还缺乏能够在
国际和国内市场上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企业家,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制约我国民族制
造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因此,长远的对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
新形势的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企业家市场,在市
场竞争中选聘企业家,并依靠合理的制度来激励和约束企业家的行为,发挥其推动企
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I郝云宏“整体提高中国民族产业竞争力的思考”《铧济训f究参考》200
61
浙江大学顺十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下中的地位研究
参考文献
[1]哑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研究》北京:商务印f}馆,1979
[2]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北京:商务印tS馆,1997(1827)
[3]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北京:商务印伟馆,]961(1842)
[4]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8]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6]汗斌.《全球化浪潮中当代产业结构的国际化研究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应用分析》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汪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上海:三联书J占,2001版
[8]李金亮,《狭义国际经济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2
[9]王询、丁立、卢昌崇.《当代西方国际贸易学》.长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杜,1997
C10]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北京:社科文献山版社,1998
[11]金碚.《中国工业竞争力一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
[12]狄昂照.《国际竞争力》.北京:改革出版社,1992
[13]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4]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15]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16]刘明顺,《企业跨国经营战略与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
[17]尼古莱.J.福斯等.《企业万能一面向企业能力理论》,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18]朱高峰.《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制造》.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9]朱刚体,《当代西方国际经济思潮》.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20]尹翔硕.《国际贸易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21]彼得.林得特.《国际经济学》(中译本),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年版
[22]詹姆斯.布鲁克.“中国:从世界T厂到世界实验室”.载《纽约时报》,2002年4月21日
[23]白树强.《全球竞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4]桥本寿郎.《日本经济论--20世纪体系和日本经济》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25]汗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载《财贸经济》,2001(12)
[26]邱国栋.“ ‘世界工厂’与中国企业战略选择”.载《现代企业》,2002(4)
[27]江小涓.“中国从加工组装向制造业基地转变”载《国际贸易》,2002(4)
浙江人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
[28]吕政,“中国能成为世界T厂吗?”.载《中国-L业经济》,2002(4)
[29]冯昭奎.“东弧工业密集带跃然而出”.载《嘹望》,2002(36)
[30]成其谦.“世界制造中心辨析”.载《中国工业经济》,2002(4)
[31]朱高峰.“现代化缺少不了强大的制造业”.载《经济日报》,2002。7。4
[32]陈卫平、朱述斌.“国内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综述”.载《教学与研究》,2002(4)
[33]综合开发研究院“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产业组织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衡量”载
《开放导报》.1998(9)
[34]金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载《经济研究》,1996(1)
[35]肖海泉.“重视和开展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国际经济合作,1994(3)
[36]李东华.《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廷边大学出版社.2001
[37]苏涛.“产业层次上的国际竞争力内涵初探”.载《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6)
[38]周星.“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载《科研管理》,2000(3)
[39]张金昌.“用出口数据评价国际竞争力静方法研究”.载《经济管理》,2001(20)
[40]高小莉.“产业国际竞争力范式及其借鉴意义”.载《经济纵横》,1998(2)
[41]历无晨、王秀治.“产业竞争力论”.载《上海经济》,2001(11、12)
[42]黄祖辉张昱.“产业竞争力的测评方法:指标与模型”.载《浙江大学学报》,2002(4)
[43]王仁曾.“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指标体系的思考”.载《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
[44]裴长洪等.“试论国际竞争力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载《中国上业经济》,2002(4)
[45]国家极为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
究”,载《宏观经济研究》.2001
[46]严伟良.“国际竞争力及其要素分析”,载《上海综合经济》,2002(5)
【47]刘福垣.“我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地位”.载《宏观经济研究》,2003(2)
[48]于会录等.“中国制造业基地概念及其基本类型辨析”.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3月第18卷第1期
[49]郭克莎.“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国际比较”.载《中国工业经济》,2000(9)
[503胡立君陈静.“中国打造世界制造中心的路径依赖初探一兼论缓提‘中国是世界制造中心’
的口号”.载《中国丁业经济》,2003(1)
[51]吕政.“论中国工业的比较优势”.载《中国1+业经济》,2003(4)
[523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价利益理论的缺陷”.载《经济研
塑兰查兰塑主兰些兰壅!望!!望些童堑型里堕坌三主塑垫鱼竺窒
究》,1997(6)
[53]洪银兴.“经济全球化条件卜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载于《经济学动态》,2002(12)
[54]张小蒂、李晓钟.“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比较优势理论的拓展”.载于《学术月刊》,200t(6)
[55]金芳.“国际分上的深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载《1廿=界经济研究》,2003(3)
[56]张二震、安礼伟.“国际分T新特点与我国参与国际分T的新思路”,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
理》,2002(12)
[57]马月才.“中、美、日制造业发展比较研究”.载《中国工业经济》,2003(5)
[58]李寿生.“2l世纪的中国制造”,载《中国T业经济》2001(9)
[59]Balassa.B,“Export and Economic Growth:Further Evidence”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as,1978
[60]Balassa.B,“Export,policy choices,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fter
the 1973 oil shock,”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5,18.
[61]Holman,David. Change and innovation in modern manufacturing practices:an expert
panel survey of U.K companies.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In Manufacturing,
2000.10(2):P121-137
[62]Ren,R.and A.Szimrmai, (1996),“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Presented at 24General Conference of IARIW,LilIehammer
Norway.
后记
本文是在导师江斌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选题、写作提纲的拟定乃至正文
的写作,汪老师都给予了耐心的点拨和切实的引导。
我是学工科出身的。初入研究生学习阶段时,对于经济学的研究,我是一片空白。面
对迫切需要的角色转变,我曾经感到心虚、迷茫甚至无所适从。但值得幸运的是,我能有
机会拜在汪老师的门下:对于培养和引导学生,汪老师自有一套系统而有效方式、方‘法。
特别是汪老师善于以课题和文章的写作为平台,以提高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为核心,循
序渐进地诱导学生在全面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迅速提高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
汪老师的为人与治学,都堪称我学习的楷模,尤其是他平易近人的作风、诲人不倦的品德
及严谨的治学态度、独立的学术精神、渊博的学识让我深为敬仰,终身受益。
在我硕十研究生学习及毕业论文写作期间,还有很多让我感动和难以忘记的人和事
但是上面的文字却是我最想表达的内心独白。
岳甚先
2004年11月26日
丁浙大玉泉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