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3772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问题研究

河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问题研究
姓名:习亚哲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王庆
20040601
摘要
I
摘 要
建国以来尤其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
身体素质明显提高思想得到解放但农村劳动者素质与城市和其它发达国家相
比还较低我国农村劳动者素质低的根源主要在于人们对农村劳动者素质提
高的意识不强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仍然存在政府对农村的支持较少农村劳
动者素质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又发挥着极为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经济
增长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现代化的步伐等所以我们必须重视
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意识在人们的
行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要在全社会尤其是在农村树立素质意识使人
们认识到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从而注重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教育是提高
农村劳动者素质的关键政府要对农村义务教育切实负起责任不能再把沉重的
负担推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保证义务教育的实现同时要优化教育结构大
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身体条件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要改善医疗
卫生条件提高农村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决定着人们的行动是否正确
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以上措施达到全面
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目的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 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途径
Abstract
II
Abstract
Since the eighties of the 20th century,the rural labourer'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utural quality physique of our country have obviously
improved,the thought is liberated.But compared with cities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rural labourer's quality still relatively low.The
origin of the lower rural labourer's quality mainly lies in that people
s idea of improving labourer's quality is not strong,the influence of the
feudal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still exists,the government is less in
support to the countryside.Rural labourer's quality is playing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again in our country's rural economy development,such as
promoting the economic growth,effectly shifting the surplus of rural labor
force,realiz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ountryside.So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improving the rural labourer's quality.
It is a system engineering to improve rural labourer's quality.And it
needs to do a good job of many aspects. Consciousness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people's action.So we should establish quality consciousness in the
whole society ( especially in the countryside ),which will make people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rural labourer's quality.Thus they will pay
attention to improving rural labourer's quality. Education is a key of
improving rural labourer's quality.To Guarantee the realization in the
whole country of compulsory education,the government should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conscientiously,can't return
the heavy burden on the peasant who are not rich originally.At the same
Abstract
III
time it also needs to develop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dult education
in a more cost-effective manner through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educ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The body condition is a foundation that people
are engaged in all activities,so it needs to improve the medical and
sanitary condition to improve the rural labourer's physique.Thought
quality is determining whether the action is correct or not that people
take,so it also needs to strengthen the work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to
improve the rural labourer's ideological and ethical standards.It will
reach the aim of improving rural labourer's quality through the above
measures and prepare for r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Keyword Countryside of China Labourer's quality Improve Way
引言
- 1 -
引 言
选题背景及意义
选择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作为研究题目 主要出于以下考虑
从现代经济角度来看 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切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素质的提高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要素的增加要
重要的多曾荣获1995 年诺贝尔奖的罗伯特卢卡斯认为现实经济是以不完全
竞争为条件的因而规模收益由于人力资本的积累而递增现实经济活动也证明
发展现代农业进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以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为依托的没有
较高的农村劳动者素质要提高农村经济效益推进农业现代化是难以实现的
因而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是增加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是社会经济良性运行协
调发展的起点和归宿
从我国国情来看 三农问题已引发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党的十六大提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三农问题的突出点是农民增收难本质在于过量的
农村人口与有限的农村资源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给农民以
普遍的国民待遇打破二元结构的制度壁垒加在农民身上的歧视转移农村剩
余劳动力一方面需要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现有农
村劳动者的素质水平增强农村劳动者在农村创业致富的能力党的十六大提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中一项重要目标就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
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
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农民是我国国民的主体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并且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主要是农民素质是它的
一项主要内容
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具有外部性 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不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
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会使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外的行业享受巨大利益如
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农业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全等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效
益的有效增长实现整个社会的科学发展所以对农村劳动者素质问题的研究
是一项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 2 -
农村劳动者素质的内涵
所谓素质 通常是指人或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指人所具有先
天和后天条件形成的区别于他人的基本特征大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个
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二是后天经过环境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
劳动者是指参加劳动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生活来源的人 劳动者是构成生产
力要素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生产力的首要的能动的要素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
开劳动者没有劳动者也就没有社会的物质生产但是劳动者并不是单一的和
雷同的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不仅有品种上的差别如工业
劳动者和农业劳动者而且劳动者的质量也有差别而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就体现
在劳动者质量的差别上正如马克思所论述的劳动者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那
么这个总和的大小就决定了劳动者质量的差别也决定了劳动者素质的高低
所谓劳动者素质是指参与劳动过程的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工作质量创新能力
独立工作能力动手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的特点具体可
归纳为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
等多个方面根据我国农村劳动者素质现状本文主要从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科技文化素质是指农村劳动者所具有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
劳动技能等是指农村劳动者掌握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并运用到生活和生产实践
中去的过程和程度是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社会实践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知识
的结晶并逐步形成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身体素质是指农村劳动者的
发育是否健全智力是否完好体质强弱的区别等思想道德素质是指农村劳动
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想品质及传统思想
和习惯等思想道德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的重要精神支柱把三者统
一起来考察就能比较全面准确的评价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劳动者素质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主要探讨人
口素质或质量的提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问题年美国经济学家雅各
布明塞尔发表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一文首次进行了建立个
人收入分配与其接受培训量之间关系的经济数学模型公式的尝试他还用收益
函数揭示了劳动者收入差别与接受教育和获得工作经验年限长短的关系被认
为是人力资本理论创立者的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从长期的对农业经济问
引言
- 3 -
题的研究中发现 从20 世纪初到20 世纪50 年代促进美国农业生产量迅速增加
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已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
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他在1960 年发表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
提出传统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必须依赖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
他认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要比物质
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的多对人力资本作用进行计量分析的是美国经济
学家爱德华丹尼森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那些用传统经济分析方法估算劳动和
资本对国民收入增长所起作用时产生的大量未被人知的不能由劳动和资本投入
解释的余数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定量分析和解释其著名研究成果是论证出1929
1969 年建美国经济增长中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3% 知识进展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率为27.6% 罗默1986 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递增报酬与长
期增长一文提出了完全内生化技术进步的增长模型在此模型中长期增长
主要由知识积累推动卢卡斯在1988 年发表的论经济发展的机制一文中将
经济增长的源泉内生化将经济增长的源泉归结为人力资本的增长他放弃了以
往增长理论中资本收益递减的假定认为资本收益不变---人力资本收益递增实
物资本递减两者相互抵消在卢卡斯等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认
为知识积累技术创新及专业化人力资本不仅使自身的收益递增而且还可以
使其他投入要素收益递增从而使经济增长动态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对劳动者素质问题研究中西方经济学家都侧重于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关系的解释没有对劳动者素质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
近年来对劳动者素质问题的研究也引起了国内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普遍
认为农村劳动者素质是涉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侧重于探讨对经济增长
的作用从而强调教育投资的重要性并且对劳动者素质问题的研究往往只放在
一个单一的内容上着眼点不在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整体提高对农村劳动者素质
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性也没提出切实的解决途径
应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农村劳动者素质的分析 使得我们对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现状及其重要
作用有更加深刻地认识找出制约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因素提出提高农
村劳动者素质的途径最终改变整个农村的面貌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开创现
代化的农村经济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 4 -
一 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发展状况
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劳动者 其素质有着世代的演化和更替今天的劳动者
素质是对过去劳动者素质的继承和发展我国农村劳动者素质自建国以来尤其
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面
一 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我国古代教育以学习古代语文和读经为主要内容目的主要是为提高统治阶级
的文化教养和巩固统治阶级政权服务与发展生产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几乎无关
现代教育从上世纪初才开始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比整晚了一个世纪从清朝末
年到民国由于帝国主义入侵政治腐败社会动乱教育发展十分缓慢相应
使劳动者科技文化水平提高很慢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教育还十分薄弱
文盲半文盲占全国人口数的80% 农村文盲比例更高
建国后为迅速提高我国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
农村普遍开办了夜校农村基础教育开始普及同时国家迅速扩大了各级各类学
校的招生规模形成了宏大的教育体系为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进入20 世纪80 年代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战略地位的认识逐步提高积极采取措
施促进教育发展这些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1 正规教育
农村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不断增加文盲半文盲比例大大下降文化水平迅
速提高全国农村劳动力文盲半文盲比率从1983 年的35.5%下降到2000 年的
8.9% 高中及高中以上所占比率从1983 年的5.9%上升为2000 年的11.7% 劳动
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83 年的4.5 年逐年提高到2000 年的6.69 年表1.1
2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初步建立了初中高相衔接又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
体系2000 年全国职业初中近1200 所招生32 万人在校生近90 万人中等职
平均受教育年限=文盲半文盲比例1+小学比例5+初中比例8+高中比例10+中专比例11+大专比例
13.5
一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发展状况
- 5 -
业学校 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20250 所招生411 万
人在校生1307 万人学校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分别为
55% 45%和51% 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84 所招生19.4 万人在校生40 多万
人每年接受各类培训的人员达1 亿人次之多
表1.1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变迁%
年份 文盲及半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专以上 平均受教育年限
1983 35.5 36.13 22.37 5.72 0.22 0.05 4.55
1984 33.54 36.73 23.35 6.09 0.22 0.07 4.68
1985 27.87 37.13 27.69 6.96 0.29 0.06 5.09
1986 26.14 38.02 28.58 6.87 0.33 0.06 5.18
1987 24.99 38.4 29.39 6.79 0.37 0.06 5.25
1988 24.83 37.47 30.37 6.84 0.41 0.08 5.29
1989 22.57 38.67 31.41 6.81 0.45 0.09 5.42
1990 20.73 38.86 32.48 6.96 0.51 0.1 5.53
1991 16.91 39.54 35.23 7.6 0.59 0.13 5.81
1992 16.2 39.05 36.21 7.82 0.6 0.12 5.88
1993 15.29 38.21 37.43 8.2 0.7 0.17 5.98
1994 14.68 37.19 38.59 8.51 0.82 0.21 6.06
1995 13.47 36.62 40.1 8.61 0.96 0.24 6.17
1996 11.23 35.52 42.83 8.91 1.2 0.31 6.38
1997 10.1 35.11 44.31 8.91 1.24 0.33 6.47
1998 9.56 34.48 44.98 9.15 1.46 0.37 6.54
1999 8.96 33.66 46.05 9.37 1.57 0.39 6.62
2000 8.09 32.22 48.07 9.31 1.38 0.48 6.6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整理1984 2001
表1.2 我国农民成人教育基本情况
学校数所 招生人数人 学生数人 专任教师数(人)
项目
年份
学校类别
1990
2000
1990
2000
1990
2000
1990
2000
农民高等学校 5 3 138 400 353 800 126 100
农民中专学校 340 446 49078 62500 112574 172600 6148 13000
农民技术培训学校 38000 486000 104200
00
774470
00
105000
0
620960
00
43000 148000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1
成人教育因其在教育功能上具有直接性速效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所以农村
成人教育应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范围最广任务最重受教育者年龄跨度最大
人数最多的教育类型建国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的成
人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民技术培训在校生人数从1986 年的336 万人增加到
1999 年的6750.2 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36.36% 农民中等教育发展也相当快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 6 -
在校生人数从 1985 的61086 人增加到1999 年的219300 人 年增长17.27% 同
时专任教师的数量也在稳步上升见表1.2
2.农村劳动者的科技素质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农村劳动者主要是凭借体力使用传统手工工具
进行农业劳动如今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这种传统技术还占农民生产技术的主流
但就整体和发展趋势而言正退居为次要地位大部分农村地区已使用比较简单
的农业机械进行生产并且采用科学的耕作技术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插秧机
收割机脱粒机等农业机械的农户已比较普遍复播技术大棚技术病虫害防
治技术农药技术已走进千家万户在一些农村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越来
越多的农民已开始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测土施肥技术种子包衣技术太阳能地中
热交换技术生物制剂调控作物生长速度技术性浸剂灭虫释放益虫灭害虫等
现代农业技术在一些现代化的乡镇企业中企业家和白领工人采用各种高
精尖的技术设备运用电脑进行经营管理在某些生产环节已实现自动化
3.农村劳动者的经营素质明显增强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经营素质越来越高成为最重要的素
质由于我国的现代农业尚处于开始发展阶段经营素质目前还没有上升为农村
劳动力素质的主流在不同地方和个人中所占比重也不相同从地区看农村商
品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较快地区个体企业乡镇企业发
达的地区如东南沿海的某些地区经营素质已逐渐成为劳动力素质的主体这
些地区的部分农村劳动者已经成为或接近成为农村经营者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
大部分地区经营素质在农村劳动力素质中不占主体从个人看经营素质已成
为劳动力素质的主体靠经营企业或农林牧副渔业致富的主要是农民(乡镇)企业
家农村多种经营者以及从1993 年开始实施绿色证书工程以来已获得绿
色证书的30 多万农民可以说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双
层经营体制以后我国广大的农村劳动者都已具有不同程度的经营素质
二农村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得到改善
在旧中国由于生产力落后广大劳动人民缺医少药营养水平极低曾被
侮辱性的称为东亚病夫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提供公共保健提高国民身体
一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发展状况
- 7 -
素质方面 新中国的努力举世瞩目尤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农业是很重
要的国民经济支柱国家靠农业完成了原始积累因而国家对农村相当重视毛
主席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一方面城市送医送药下乡
一方面培育农村当地的医疗卫生力量国家给农村投入了很多医疗设备像无影
灯手术床等最关键的是六十年代大批城市的医生和大中专院校学生下农村
到卫生院当医生解决了农村基层卫生人力问题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农村普遍
实行了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制度到70 年代末全国68%的大队设有合
作医疗站配有两三名赤脚医生这些措施使中国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60 年代初中国就消灭了天花血吸虫病疟疾结核病黑死病霍乱一类导
致残废和致命的病种发病率大大减低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由解放前的35 岁上升到
1998 年的71.2 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表1.3 农村医疗保健支出的变化
年份 生活消费支出 医疗保健支出 医疗保健支出占生活
元/人元/人消费支出的比例 %
1980 162.21 3.42 2.11
1981 190.81 4.22 2.21
1982 220.23 4.69 2.13
1983 248.29 4.4 1.77
1984 273.8 5.04 1.84
1985 317.42 7.67 2.42
1986 356.95 8.74 2.45
1987 398.29 10.65 2.67
1988 476.66 13.38 2.81
1989 535.37 16.44 3.07
1990 584.63 19.02 3.25
1991 619.79 22.31 3.6
1992 659.01 24.15 3.66
1993 769.65 27.17 3.53
1994 1016.81 32.07 3.15
1995 1310.36 42.48 3.24
1996 1572.08 58.26 3.71
1997 1617.15 62.45 3.86
1998 1590.33 68.13 4.28
1999 1577.42 70.02 4.44
2000 1670.13 87.57 5.24
资料来源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81-2001
1980 年以来农村医疗保健支出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1980 年的人均3.42
元增加到2000 年87.57 元20 年间增加了24.6 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3% 同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 8 -
时医疗保健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 从1980 年的2.11%上升到
2000 年的5.24% 见表1.3
三农村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提高
西方列强曾经把中国人描绘为 一盘散沙并成功实现了对中国百余年的掠
夺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20 世纪80 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我国农村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显著提高凝聚力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 破除封建传统取得较大成绩文明进步的生活观念得到巩固和
加强
农村妇女地位得到提高农村青年真正获得婚姻自由权利生男生女都一样
和计划生育观念已为广大农民尤其是青年人广泛接受
2 价值观念更新
几千年来中国农村劳动者崇尚平均主义如今农民们已逐渐接受了部分人和
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共同富裕的政策害红眼病的人越来越少计划经济
时期不计时间不讲效益的观念已被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所
代替
3 市场经济意识增强
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劳动者
日益意识到自我地位自我利益和自我价值农村劳动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的过程中不断冲破因循守旧安于现状观念的束缚积极主动适应生活变革
积极引进和采用先进技术体现出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精神风貌
4 法制观念增强
随着法制的健全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批农村劳动者在和外部世界联系中逐
步学会运用合同契约信用票据等法律文书形式与外界打交道通过法律规
范来建立契约性的利益关系许多农村劳动者还运用法律的武器同基层组织的违
法行为做斗争民告官现象屡见不鲜
二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9 -
二 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 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存在的问题
1 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偏低
1 受教育程度
虽然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与我国城镇
居民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非常低从2000 年我国每10 万
人中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来看农村文盲人口是城镇文盲人口的3.6 倍
城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是农村的18 倍农村人口中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
口占绝对比重占其总人口的76% 城镇人口中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人口占其
总人口的21.265% 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其总人口的58.72%(见表2.1) 目
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3 年比城市少3 年而日本1975 年
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时间就为11.7 年大体相当于高中毕业程度截至2002
年全国还有431 个县尚未普九其中372 个县集中在西部农村地区占全国
人口50%已经普九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基础也相当薄弱部分农村初中辍学
率居高不下
表 2.1 我国按城乡分每10 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2000 年)
受教育程度 大专及以上 高中和中专 初中 小学 文盲
城镇 8899 21265 35233 23488 1842
农村 492 5316 33266 42756 6565
资料来源: 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1)
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人口受教育程度更低主要
以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95.7%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中妇
女占绝对比重占总人数的47.23%(见表2.2)
2.2 我国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布表(1999 年)
受教育程度 大专以

高中 初中 小学 扫盲班 未上过学 合计
农村劳动力人数(人) 3426 205338 1606858 2212849 139852 693637 4861960
占农村劳动力总人数比重(%) 0.07 4.22 33.05 45.514 2.876 14.267 100
男性劳动力(人) 2726 147074 986876 1098372 43964 227895 2506907
男性占农村劳动力总数比重(%) 0.056 3.02 20.298 22.591 0.904 4.687 51.56
女性劳动力(人) 699 58264 62004 1114477 95888 465742 2355112
女性占农村劳动力总数比重(%) 0.014 1.2 12.753 22.922 1.972 9.579 48.44
资料来源: 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 10 -
2 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
总的来说虽然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但仍然不足
我国每年有967 万中小学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而全国职业学校仅6000
多所在校生300 多万人与需求远远不相适应据统计农村高中阶段接受过
职业教育的只有29% 比城镇平均水平低27 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年培训率只
有19% 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荷兰农民大部分是高级中等专业农校毕
业水平而且每年还有将近20%的农民进入各类职业教育学校接受专业性的继
续教育德国的农业劳动力中有54%受过至少3 年的职业培训而我国农村住户
从业人员很少有机会经过岗前培训而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 科技人才
农村各业普遍缺乏有技术专长的劳动者乡镇企业技术管理人才极缺随着
科技兴农事业的发展农村造就和培育了一批农民科技队伍和专业人员他们为
农业持续稳定增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数量还很低平均每1000 名农业劳动力
中才有农民科技人员6.4 人而以色列美国日本分别为14 人8 人7.5 人
并且由于种种原因许多科技人员所干非所学浪费现象比较普遍在职的科技
人员多年得不到知识的更新缺乏对农民的基本认识缺乏农业推广与传播沟通
的基本知识素质比较低在乡镇企业中尽管相对吸收了大批有一定文化程度
的青年农民并且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再上岗前要接受培训但是民工的总体素质
水平还是很低1997 年乡镇企业有5326.5 万名职工其中高中学历的有1265.9
万人占23.8% 中专学历的有181.3 万人占3.4% 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
84.3 万人仅占1.6% 专业技术人员313.7 万人占5.9% 有中级技术职称的
103.8 万人仅占1.94% 科技人员的缺乏不能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也是造成乡镇企业无后劲的原因之一
2 农村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存在的问题
(1)健康状况
建国以来虽然我国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已有较大改善和提高但进入80 年
代以后农村劳动者的健康状况改善不大有些指标甚至出现恶化趋势1993 年
王德海,张克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摘略选择[ A].农业经济问题2001,(8)
陈庆立.中国农民素质论[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11
二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11 -
与 1985 年相比农民的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因病休工天数因病卧床天
数等指标都有明显增加分别从69.0 提高到128.2 从86.0%提高到130.7%
从5.4 天提高到6.8 天从2.4 天提高到3.2 天1993 年与1985 年相比农村居
民需要住院而未住院率提高了42% 比城市高30% 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而未
住院者占未住院原因的60%以上农民健康状况相对恶化
农村劳动者身体素质与城市人口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农村的婴儿死亡率
高于城市根据1995 年全国卫生部门统计县的婴儿死亡率为3.64% 城市则为
1.15% 二是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在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儿童情
况抽样调查资料表明0 14 岁儿童后天致残率在城市为0 .31% 农村为0.47%
农村中明显不健康的儿童约1.5% 三是城乡青少年体质差异也比较明显根据对
湖南长沙和常德等市县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7 15 岁城乡学生的身高差别
男女平均差6.3 厘米和5.6 厘米男女体重平均差3.1 公斤和2.2 公斤四是居民
死亡率在城乡之间存在差异2000 年市镇居民死亡率为5.51 县以下居民死
亡率为6.88
2 医疗状况
1999 年农村乡镇卫生院有49694 个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数0.796 张平
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1.103 人而同年全国有医院卫生院66935 个
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数2 .39 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541 人农村与
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异
(3)卫生状况
农民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农村住房相对城市讲是宽敞的相应住房设施却
跟不上许多地方无排水系统污水得不到治理和有计划的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和疾病滋生人畜交叉传染破坏了生态环境公共道路质量差交通不便许
多地区厕所不卫生损害了人们的健康在广大农村卫生饮用水的普及率也较低
农村卫生设施的普及范围广泛但数量和质量都不高人们对卫生的态度比较消
极如在农村有三亿人没有刷牙的习惯
白菊红.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民收入分配机理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2 年
董文章,何美丽.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及政策选择[A]. 农村经济, 2002,(6)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 12 -
(4)营养状况
广大农村地区食物的营养水平不高大多数农民强调吃饱谈不上吃好更
谈不上营养知识的普及农民的食物构成主要是原粮其它副食产品数量少质
量低影响了劳动力的健康许多劳动力营养不足或者营养不良农民的营养状
况与城镇居民相比存在较大差异2000 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
出1670.13 元其中食品支出为820.52 元同期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
支出4998.00 元其中食品支出为1958.31 元农村居民以粮食的直接消费为主
这与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相比有较大差异据统计资料2000 年农村居民家庭
平均每人消费粮食249.49 公斤蔬菜111.98 公斤猪牛羊肉14.63 公斤家禽2.85
公斤蛋类及其制品4.97 公斤同期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粮食82.31
公斤鲜菜114.74 公斤猪牛羊肉20.06 公斤家禽5.44 公斤鲜蛋11.21 公斤
奶及奶制品11.55 公斤
3 农村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潜在的问
题仍然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还存在
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小富即安不求进取缺乏扩大
再生产的精神怕竞争怕风险对市场变化缺乏承受力重经验轻知识对
新技术新品种和新观念接受的不快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较弱他们习惯于从
事传统品种生产过分注重粮食种植这必然会造成高产低质低效影响农
村规模经济的进程
2 道德观念退化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很多农民只专注于个人利益置国家和集体利益于不顾
比如中国目前因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每年造成的荒漠化沙化土地达300 万亩
3 封建迷信思想还很有市场
近年来封建活动在农村沉渣泛起信奉宗教相信天命迷信活动比较普
遍既有盲目求神烧香许愿等自发个别的活动也有以敛财牟利为目的在
农村中进行驱鬼治病占卦算命测看风水的活动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
董文章,何美丽.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及政策选择[A]. 农村经济, 2002,(6)
二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13 -
着宗教的旗号 控制信徒聚敛钱物
4 愚昧落后的消费观念
少数人在生活水平提高后丢掉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有的农
民在消费活动中炫耀富有以获得较高的社会评价互相攀比讲排场讲气派
有的农民在教育和文化娱乐上不舍得花钱却大量用于敬鬼神祭祖先修庙宇
等方面
二 制约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因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农村劳动者素质低与城镇差异较大影响我国
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因素有许多方面包括经济制度认识等本文主要从
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农村教育方面的约束
1 教育投资少
农村教育落后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一个直接原因在于投入太少这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国民收入再分配政策对教育投入偏低 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
GDP 的比例有增加趋势1995 年为2.41% 1997 年为2.5% 1998 年为2.49%
1999 年为2.55% 中国经济年鉴2000 2001 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是相
对较低的1995 年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 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5.2% 美国
为5.4% 德国英国加拿大分别为4.8% 5.4% 5.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
计年鉴1998 这说明我国政府对公共教育的投资明显不足
国家的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 国家教育投资相对来说较少对农村地区的
教育投入更加不足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投资严重倾斜于城市和高等教育农村
中小学经费大多由乡级财政集体或农民家庭负担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统计
目前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中78%由乡镇政府负担实际上由农民负担9%
左右由县级财政负担11%左右由省级负担中央财政仅负担2% 从教育投入
的生均经费看我国义务教育远远低于非义务教育而农村义务教育的生均经费
更低表2.3 反映了这个问题由表2.3 可知同是义务教育1999 年城镇小学
财政性生均经费和预算内生均经费分别比农村小学高40.77%和25.99% 城镇初
张守祥.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透析[A].现代教育管理,2002,(3)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 14 -
中财政性生均经费和预算内生均经费分别比农村初中高15.73%和1.06% 再纵向
看初中普通高中和普通高等学校财政性生均经费与小学生均经费的对比关系
初中生均经费是小学的1.27 倍高中是1.45 倍大学是18.85 倍也就是说培养
一个初中生的财政性投入可以培养1.27 个小学生而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投入可以
培养18.85 个小学生与其他国家相比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生均经费占GDP 的
比例我国分别为6% 12% 中等收入国家分别为11.89% 18.17% 高收入国
家分别为17.56%和22.29% 这也说明我国中小学生获得公共教育经费的比例明
显偏低分配到农村的则更少
表 2.3 1999 年我国三级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单位 元
类别 级别 平均 城镇 农村
初等 财政性 568.70 705.56 501.22
教育
小学
预算内 433.29 502.76 399.04
财政性 720.96 781.67 675.44




初中
预算内 525.43 528.61 523.05
高中 财政性 825.15
预算内 587.83
中 等 技 术 财政性 2123.75
学校预算内 1934.55
财政性 2717.26



育 中 等 师 范
学校预算内 2458.47
财政性 10719.89





高等教育 普 通 高 等
学校预算内 10222.82
资料来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 2001 年计算
私人教育投资增加幅度大但绝对量少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用于文化教育
支出的比例在逐年上升从1980 年的5.09%增加到2000 年的11.18% 但绝对量
依然很低2000 年人均仅为186.71 元而同年城市居民人均在娱乐教育文化
服务方面的支出为648 元据调查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教育性消费与婚丧嫁娶
等愚昧型消费相比也远远不成比例且还有继续下降趋势这主要有几个方面
的原因第一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低是制约投资增加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近几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
入增长放缓增幅减小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拉大1996 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
入比上年增长348.1 元增长率为22.06% 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为2705 元2000
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长43.4 元增长率为1.96% 城乡居民人均
收入差距扩大到4026.6 元(见表2.4) 而与此相反教育投资医疗保健费用却大
二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15 -
幅上涨
由此进一步限制了农村居民家庭和个人进行教育投资 第二农村家庭和个人对
表 2.4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情况(1995 2000 年)
年 份(年)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4283 4838.9 5160 5425 5854 6280.0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 1578 1926.1 2090 2162 2210 2253.4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 22.06 8.51 3.44 2.22 1.96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元) 2705 2912.8 3070 3263 3644 4026.6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01)
教育投资缺乏积极性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劳动手段落后劳动的科技含量较低
复杂程度不高从业者无须接受太多的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加之近几年城镇
存在严重失业问题教育投资收益率较低农村家庭和个人对于接受太多的教育
和专业技术培训不予重视使得一些消极思想继续蔓延如早工作早赚钱
免得花了钱财费了时间还得回家种田这严重影响了农村个人和家庭对教育投
资的积极性第三没有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认为教育投资是消
费性投资而不是生产性投资这种认识误区的直接后果就是对部分农民来说
不积极支持子女上学读书而热心让孩子打工挣钱对领导决策者来说宁愿把
钱花在近期内能够见效或其它能够留作纪念的项目上也不愿花在文化教育上
2 学校结构不合理
普通中学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比例失调普通中学相对较多而农业
中学和农业中等技术学校相对较少并且农村除普通中小学以外学前教育和高
等教育几乎是空白农村儿童接受不到较好的启蒙教育影响其素质较好地提高
农民高等学校和农民中等专科学校数目相对较少招生人数非常有限影响农民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下面主要讨论一下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近几年来高校
连续扩招用人单位招聘中要求高学历再加上轻视农民的思想依然存在许多
农民想通过学校跳出农门这对于起步较晚原本就不被人们看好的农村职业
教育在办学上面临生存危机这可以说是其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第一 教育观念落后办学定位不明确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基本上是照搬传统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 16 -
的学历教育模式和方法而未充分考虑到我国农村教育对象的实际以及农业产业
发展需求的实际具体反映在一是重视学历教育忽视农业技术技能的培训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大多由过去的普通中学改造而成受传统普通学历
教育影响深远在办学初期甚至沿用了普通中学的教材教学计划等等二是对
“农”字的理解太狭窄往往局限于传统农业认为为农村经济服务必须一色的“农”
专业否则就走偏了方向所以虽然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急需二三产业类的
专业技术人才但农村职业教育却无法满足三是培养目标的定位太落后仍然
局限于培养不离土不离乡的扎根派特别是加入WTO 后这种定位显
然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限制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
第二 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教学内容陈旧由于教育观念落后办学定位不
明确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一是在专业设
置和课程教学内容上基本上是移置照搬办学特色不明显二是教学内容重理论
轻实践不体现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三是没有把职业技能职业技术
培训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的推广应用摆在突出的位置片面的强调学历
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培养对象的需求背离学的无用用的没学
第三 办学条件简陋办学水平不高教育经费的缺乏一直是制约我教育发展
的一个瓶颈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要求
起点不高一般都是由农村中学改制而成普遍规模小办学条件简陋教学设
施实验实习场地不足缺乏必要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农业优质品种的开发
试验示范和推广等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教室里讲养猪黑板上搞科研的现象比
比皆是从师资来看人们观念中职业学校老师低人一等受到轻视而国外
许多国家则十分重视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
农村成人教育
关于我国农村的成人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多次下文明确规定成人教育的
法律地位但由于教育对改善人口结构的隐性功效不如计划生育工作来得更明了
更直接因而在我国广大的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搞得红红火火而相对于对提高
人口质量至关重要的教育问题却显得有些门庭冷落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
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地位和价值得不到充分的重视教育投入严重欠缺具体表现
在以下几方面
二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17 -
机构问题 我国农村的成人教育多数采取了县市区乡镇村主办成人学校
的三级管理模式但在机构设置上缺乏科学性多数机构设置不合理机构不健
全没有形成一套由上到下的通畅有序的管理体制
师资问题 首先表现在师资力量薄弱素质偏低其次是师资明显不足缺
口较大三是师资来源渠道广泛教学水平差异较大四是由于农村成教教师待
遇偏低或不能保证落实等原因现有教师队伍不稳定
教学设备与场所问题 由于经费投入不到位导致教学设施落后办学基础
条件差有的乡镇成教中心学校的办学条件只是一间房两张桌一块牌子
一个戳子的初始状态
教材问题 农村成教的教材大部分采用的是乡土教材或称民间教材由于
没有系统的教学计划教材的选用随机性较大教材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2.医疗保健状况的约束
1 国家对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严重不足
国家给予卫生事业的财政支持还很有限卫生事业费支出长期保持在较低水
平从占的比例来看我国卫生事业费总支出占的比重基本维持在
1%以下其中国家财政支出部分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很低只占到总财政支出的3%
以下(见表2.5) 能分到农村的部分则更少
表2.5 国家卫生事业费支出情况(1995 2000 年)
年 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中央财政支出(亿元) 7.00 7.83 8.62 7.19 7.32
地方财政支出(亿元) 341.86 382 88 406.23 438.49 482.39
财政支出合计(亿元) 348.86 390.71 414.85 445.68 489.71
GDP(亿元) 66850.5 73142.7 76967.1 82067.5 89403.5
卫生事业费支出占GDP 比例(%) 0.52185 0.53417 0.539 0.543 0.548
资料来源: 中国财政统计年鉴(2001)
从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来看近年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不断下滑1991 2000
年间农村卫生资金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由1.44%降到0.78% 农村卫生基本补
助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由0.82%降到0.54% 农村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由1.02%降到0.61% 村卫生事业费占全国卫生事业费比例由36.94%降到32.73%
2000 年农村人均卫生事业费为12 元只及城市人均卫生事业费43.44 元的28%
何景熙.农村公共性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关于农村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政策的反思[A].调研世界,2003,(9)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 18 -
2 政府对农村财政性公共卫生支出结构问题也日趋严重
1991 年政府对农村财政性公共卫生支出总额为7.94 亿元其中人头费3.7
亿元与业务费项目补助费3.97 亿元大致各占一半2000 年支出额为19.96
亿元其中人头费17.49 亿元已占89% 业务费补助费2.16 亿元仅为
11% 故目前政府的农村财政性公共卫生经费主要用于养人没有资金开展
卫生保健业务和机构设施的完善因而成为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差的重要
原因
3 进入上世纪80 年代后农村医疗状况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基层卫生组织受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冲击村卫生室变成了私人诊
所乡卫生院陆续下放到财力薄弱的乡级政府管理合作医疗制度在大部分农村
地区早已不复存在绝大多数农民变成了毫无医疗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农民看
不起病吃不起药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绝症的并非个别案例事实上我国
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尚未真正解决
另一方面1970 年代末1980 年代初知识分子纷纷落实政策回城留下一大
堆设备在那里一些地方房屋设施非常好手术设备也很齐全但停在那里多
年未用自己培养的乡村医生做不了手术这些年卫生部门在人员培训上重视
非常不足从1990 年代开始我们对农村卫生进行三项建设时资金重点投在房屋
建设上占投资总额的78 18 投在了设备上只有3 用于人力培训医疗
服务是人对人的服务没有人的话根本就谈不上服务可以说农村基本医疗
卫生在改革开放20 多年来基本停步不前目前为止70 的农村人口只占不到
20 的医疗资源这带来很多社会问题
4 农村医疗保健支出虽有很大增加但是其绝对量和相对量仍然很小
从绝对量上来看农民人均年医疗保健支出没突破90 元并且大大低于城镇
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2000 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242.59 元是农
村居民的3.46 倍从相对量上来看农村医疗保健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大
多集中在3%左右这一水平是相当低的见表1.3 另外由于医疗费用增长
较快农民无钱看病无钱住院的人增多据调查农民生病无钱就诊的比例由
1985 年的4%上升到7% 需要住院而无钱住院的比例由13.4%上升到24.5%
何景熙.农村公共性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关于农村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政策的反思[A].调研世界,2003,(9)
二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19 -
3. 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制约
(1)封建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
我国的封建制度延续了2000 多年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生产方
式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造就了中国农民落后保守的文化特征惯性作用使得
保守僵化和迷信的封建思想依然对农民有很大影响至今在许多农村劳动者头
脑里唯物论的思想观念还没有树立起来传统观念对农民的影响尤深比如农
民思想中还普遍存在着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落后观念封建
伦理使农民缺乏法制观念比如一些农村妇女对于家庭暴力不知道用法律武器
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足在建设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在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革的社会转型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不但没有加强反
而有所削弱放松了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力度不够而且教育宣传的方式方
法的有效性差
(3)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放松思想政治工作是影响农村劳动者思想素质提高的直接原因市场经济的
负面影响则是农民思想问题的深层根源商品经济的交换性竞争性求利性等
特点既有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又有导致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可能

4. 高素质劳动者呈流出态势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一系列制度的改革我国
人口流动程度逐步增强多为从西部中部向东南沿海一些发达城市流动特别
是京津沪苏浙粤等几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吸引了大量来自中西部地
区的高科技人才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按居住半年以上统计1995 年广东流入人口
为340 万上海为120 万北京为118 万迁出地区中安徽净迁出人口137 万
迁出率为2.29% 江西净迁出人口80 万迁出率为1.88% 河南迁出人口122 万
迁出率为1.35% 四川净迁出人口264 万迁出率为2.34% 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占了
相当大部分
白菊红.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民收入分配机理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2 年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 20 -
在农村流出的劳动力中受教育水平高的相对较多据统计农村外出劳动
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0.3% 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5.4% 分别比农村总
劳动力中平均比重高2 个百分点和12.4 个百分点其中有技术特长的占33.7%
比农村总劳动力中平均所占比重高16.8 个百分点根据农民意愿调查研究分析
进镇农民的文化水平总体以初中和高中学历为主初中文化水平占40.1% 高中
及高中以上占46.4% 其中高中以上学历者为20.6%
另外 在转出的农村劳动力中也有一部分带着技术和资金回农村创业的
但这一部分比例相当小目前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前景并不好而且回流比例逐年
下降
白菊红.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民收入分配机理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2 年
林坚. 农民进镇与小城镇发展专题调研报告.2002
三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在经济中的作用
- 21 -
三 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在经济中的作用
一 农村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传统的经济学认为 在土地为既定的条件下经济的增长取决于劳动者与劳
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投入然而在科学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露端倪
的现实条件下这种理论已不能解释经济增长现象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经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
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的决定因素已经不是空间能源和
耕地而是人口质量的改善
现代经济增长研究表明 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仅可以克服资本和劳动要素
的边际收益递减倾向而且可以产生递增的收益从而保证经济的长期增长现
代经济发展也证明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而言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比物质要素的增加要重要得多这可以从劳动者素质的知识替代效应上得
到说明较高的劳动者素质可以克服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物质要素与原生劳
动的不足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通过科技进步完善
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等量的资源消耗能产生更多的财富许多自然资源相对短
缺的国家或地区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生产消耗资源少附加值高的产品在
20 世纪70 年代中东石油危机导致的冲击下西方社会生产和消费全面向节能型
转变大量资本和技术向节能领域转移其结果经济能效大大提高日本更实现
以等量资源使翻番的成就第二高水平的劳动者素质不仅能深度开发和
有效利用自然资源而且能够创造出新的物质资源随着劳动者科学技术素质的
日益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开发利用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如一磅的
钚元素可以产生比一大片森林还多的能源近代电讯传播曾以铜或电磁光谱等稀
有资源作媒介现在则用玻璃纤维取代了铜在传播中的地位而玻璃纤维的原料
是沙子又如各种再生性能源对石化能源的替代塑料和陶瓷对木材和某些金
属的替代第三劳动者素质的知识替代效应还表现在劳动者素质可以产生递
增的收益消除了物质资本等要素边际收益递减对经济长期增长的不利影响据
美国经济学家测算1900-1957 年美国物质资本投资增加4.5 倍对应的利润增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 22 -
加3.55 倍提高劳动者素质投资增加3.5 倍利润却增加17.55 倍利润增加是
人力资本投资的5 倍
舒尔茨对印度农业产出增长情况和农民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表
明农民的健康状况与农业产出的相关关系极为明显他把农村死亡率的降低与
农业总产出的增长联系起来把两类疟疾发病率不同地区的农业产出进行对比分
析发现1958 1959 年到1964 1965 年印度各州人口死亡率的降低使全国农业
产量和生产力方面所产生的增长率达28% 在控制疟疾后1954 1955 年和1964
1965 年农作物产量的增长率达45% 而低发病区则只有38.6% 这就证明健康
状况的改善和死亡率的下降以及平均寿命的延长会对农业产量的增长产生积
极的影响
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依靠增加劳动和物质投入已经难以维持农业
产出的持续增加对1985 2001 年的农业总产值与劳动力固定资产值受教育
年限的关系的CD 函数进行回归见表3.1
表 3.1 1985-2001 年农业投入产出 (按1985 年可比价计算)
项目
年份
农业总产值
亿元Y1
农业劳动力
万人L1
农村居民平
均每户生产
性固定资产
原值元K
农村劳动力
平均受教育
年限年
A
1985 3619.5 30351.5 792.53 5.09
1986 4013.01 30467.9 831.96 5.18
1987 4675.7 30870.0 909.03 5.25
1988 5865.27 31455.7 1033.03 5.29
1989 6534.73 32440.5 1126.07 5.42
1990 7662.1 33336.4 1258.06 5.53
1991 8157.0 34186.3 1497.09 5.81
1992 9084.7 34037.0 1643.95 5.88
1993 10995.5 33258.2 1950.31 5.98
1994 15750.5 32690.3 2347.63 6.06
1995 20340.9 32334.5 2774.27 6.17
1996 22353.7 32260.4 3605.07 6.38
1997 23788.4 32434.9 3896.56 6.47
1998 24541.86 32626.4 3970.81 6.54
1999 24519.06 32911.76 4045.48 6.62
2000 24915.8 32797.5 4676.979 6.69
2001 26179.6 32451.01 4883.804 6.7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86-2002
假如采用如下形式的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三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在经济中的作用
- 23 -
Y1 = C1 L1 K A
Y1-农业总产值L1 农业劳动力K--农村居民平均每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
A--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C1 为常数为相应的弹性系数
两边取对数可得回归方程 LnY1=LnC1+ LnL1+ LnK LnA
对 1985 2001 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可得见表3.2
表 3.2 1985 2001 全国农业总值CD 函数估计结果
变量或参数 估计值 T 统计值 F 值 R2
常数项C1 15.805 3.708 289.066 0.985
农业劳动力L1 -0.207 -3.997
农村居民平均每
户生产性固定资
产原值K
-0.307
-2.506
农村劳动力平均
受教育年限A
1.379 9.998
即LnY1 =15.805-0.207 LnL1-0.307LnK+1.379LnA
3.708 -3.997 -2.506 9.998
F=289.066 R2 =0.985
则 Y1 =e15.805 L1
-0.207K-0.307 A1.379
从估计结果中可以看出 农业劳动力弹性为-0.207 农村居民平均每户生产
性固定资产原值弹性为-0.307 两者均为负值说明依靠这两者的增加来提高农
业产出是不可能的而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弹性很高为1.379 说明其
对农业产出的贡献很大另外据一项典型调查的测算农业劳动力的文化水平
对每一个劳动者提供的多产值的边际影响值为24.97 即农业在现有条件下文化
水平每提高1 分可增加净产值24.97 元劳动力体质的边际影响值为8.82 即
劳动力体质每提高1 分可增加净产值8.82 元劳动力技能的边际影响值为12.23
即劳动力技能每提高1 分可增加净产值12.23 元因此 主要应在劳动者素
质提高上寻找突破口促使农业生产各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尽快实现依靠科
技进步推动农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 农村劳动者素质对就业的影响
解决就业问题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大是我
季希富.文化技能等因素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分析[A].农业技术经济,1991,(1)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 24 -
国就业问题的主要矛盾我国现有耕地19 亿亩按一般的农业机械化标准计算,
只需要6000 万劳动力就可耕作若按每个劳动力耕种10 亩地计算仅需农业劳
动力1.9 亿但现在我国的乡村从业人员有4.99 亿其中乡镇企业就业的劳动力
1.3 亿其他行业从业人员近3000 万如果以1.9 亿人从事农业劳动计算尚有
近1.5 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另寻出路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开始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劳动者
在土地上耕种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流动人口较少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发
展大量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短时间内农村劳动者在乡镇企业找到了就业位置
也有一部分人在城市寻找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但在1997 年后城市大中型企业进
行结构调整大量工业企业职工下岗而一大批乡镇企业又在竞争中被淘汰或因
经营不善破产倒闭于是一些农村劳动者又重新回到农村耕种使得农业剩余劳
动力越来越多农村劳动者收入较改革开放初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
我国加入 后劳动力市场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从有利方面来
说按照的规则我国将进一步放宽对设立合资企业的条件限制如有关
董事会的人数股份比例的构成等这将导致合资企业的增多同时随着我国
市场准入的逐步放开外资公司也会大量涌现这也会为我国剩余劳动力增加就
业机会但是按照规则我国对国外农产品进口政策将逐步放开国外
质优价廉的农产品会大量涌入抢占我国农业市场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必将
对我国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弱的农副产品造成极大冲击我国农业就业人数会
进一步下降而不是继续增加这会进一步恶化我国整体的就业形势大量剩余农
业劳动人口的存在首先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闲置劳动力的效用必然会
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递减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浪费劳动力资源的问题将
越来越突出其次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会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造成城
乡差距的扩大而且闲置劳动人口量过大会导致社会秩序恶化社会治安混乱
的严重后果因此增加劳动力就业而解决失业问题必须从解决农民就业入手
提高农民就业率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关键
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根本途径 这主要有以下
两个方面的原因
1 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才能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扩大其
三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在经济中的作用
- 25 -
就业出路
我国加入后国外优质低成本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将对我国农村
各产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要提高农村各业商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必须进行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趋势必然是大宗农产品实现规模经营
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要转向附加值更高的经济作物必然是转向农副产品深度加工
需要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农田里走出来进入乡镇企业和流通领域必然是要提
高产品质量增加科技含量降低成本和交易费用在这一竞争过程中人处于
主导地位关键问题是农村劳动者素质是否适应这种客观形势的需要我国农村
劳动者素质普遍较低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农村劳
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低已成为农业产业调整剩余劳动力转进新的农村劳动岗位
的最大障碍反过来说只有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用农业科技知识
产品营销知识现代信息知识以及相关职业技能把农民武装起来才是解决农村
剩余劳动力再就业的关键所在
2 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才能促进其进城创业就业从而加快我
国人口城镇化进程
目前我国是一个低城市化的国家我国生活在城镇的人口有32% 而世界
平均水平为46% 发展中国家为37%以上发达国家为80%以上过去我国实
行城乡人口二元化管理严格控制农村人口进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
纪90 年代以来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急骤上升更由于
城市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持续不断地出现打工潮但是目前在城市打工
人群中绝大多数是从事初级体力劳动今后对文化素质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
近几年转移到城镇的人口素质明显要比农村本地劳动力的文化教育程度高就是证
明我国要实现人口城市化必然会逐步放开农民进城的限制而农村大量人口
进城创业就业必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在这个大的趋势中最大障碍将不再
是政策限制更由于劳动力市场化农村劳动者进城将不再是城镇劳动力的容量
问题最大的障碍还是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问题只有提高农村劳动者的
科技文化素质才能有更多的农村劳动者进得了城才能在城市里就业创业
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国的企业素质提升我国的城镇素质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 26 -
三农村劳动者素质对收入的影响
农村劳动者收入是指农村劳动者在一年中从事生产性和服务性活动所得到的
可以用于抵偿本年开支的报酬主要是指农民的收入目前农村劳动者整体增收
乏力尽管理论界提出了许多增加农村劳动者收入的办法对于其增收产生了一
定的积极作用但效果仍不明显这不得不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其深层原因影
响农村劳动者收入的因素很多有政策制度气候文化经济等几方面但
就农村劳动者个人来说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等
对其收入的高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些素质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个人在成长过程
中所受到的教育以及所得到的医疗卫生保健等这里主要讨论文化程度及思想
素质状况对收入的影响
1 总体上看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与其收入有较强的相关关系
上世纪80 年代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实施极大地解放了农
村劳动生产力农村劳动者收入普遍提高农村劳动者受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如果说80 年代初期农村劳动者收入的增加受惠于农村政策的话那么90 年代
农村劳动者收入的变化更多的与受教育水平相关通过对农村固定观察点资料的
整理可以看出这种关系(见表3.3) 由表可以看出劳均纯收入总体上随家庭劳动
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而上升并且当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为8 年和8 年以上
时的劳均纯收入水平均高于总体平均水平8 年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其劳均
纯收入则低于总体平均水平(1996 年例外) 这说明受教育水平对农村劳动者收入
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表 3.3 1996 2001 年不同文化程度劳动力劳均纯收入比较
平均受教 1996 年 1997 年 1998 年 1999 年 2000 年 2001 年
育年限 劳均收入 样本数 劳均收入 样本数 劳均收入 样本数 劳均收入 样本数 劳均收入 样本数 劳均收入 样本数
平均 3023.57 970 3372.81 985 3108.98 979 2998.56 977 2596.45 972 2673.13 940
1 年以下 3182.11 54 2499.74 58 2107.76 58 1892.23 61 1794.02 61 1596.69 50
2 年 4719.15 5 1790.12 7 2044.63 8 1539.75 8 1697.97 10 1875.31 14
3 年 2608.30 60 2944.88 92 2408.38 81 2087.99 74 1775.49 25 1505.74 60
4 年 3095.26 31 2458.74 40 2316.75 33 1890.44 28 1602.72 67 1804.21 21
5 年 2865.52 215 2729.85 211 2495.22 213 2259.35 210 2199.54 209 2349.01 195
6 年 2824.90 117 3095.14 118 2732.08 124 3108.30 126 1920.73 114 2132.56 112
7 年 2702.95 186 2941.10 199 2998.22 205 2818.83 207 2420.01 217 2748.08 223
8 年 3537.26 202 4615.51 178 4390.89 173 4324.12 178 4013.05 180 3369.75 179
9 年 3593.33 71 5850.88 62 4699.79 62 4262.35 65 3579.75 65 3892.55 61
10 年以上2186.74 29 4610.45 20 4619.09 22 4978.11 20 3768.03 24 4919.20 25
资料来源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资料(1996-2001)
自从1996 年以来随着农产品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农产品市场竞争日
三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在经济中的作用
- 27 -
趋激烈 对农民收入的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从全国水平来看农村劳动者人均
纯收入增长速度逐年下降但是对于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农村劳动者其影响却
表现出了不同的差异性
1996 年不同文化层次的劳动力所得基本上相差不大而2001 年与1996 年相
比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劳均收入之间的相关关系十分显著文盲半文盲劳动力
的劳均收入呈迅速下降趋势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其劳均收入下降幅
度较文盲半文盲小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其劳均收入略有下降而高中以上文
化程度的劳动力其收入水平呈上升趋势可见随着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
提高劳均收入下降的幅度逐渐缩小最终为负值说明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越高
劳均收入的抗干扰力和抗波动力越强
2 文化程度的区域性差异也与各区域农村劳动者收入相关
这从表3.4 可以看出表3.4 反映了我国各区域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对人
均纯收入的影响人均纯收入3000 元以上的地区劳动者文化程度较高而人均收
入1500 元以下的地区劳动者的文化程度最低按人均收入分成的四组所对应的受
教育程度分别为初中及初中以下程度分别为86.05% 87.46% 89.01% 91.98%
高中及高中以上程度分别为13.95% 12.54% 10.99% 8.02% 收入3000 元以
上地区高中中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劳动者所占的比例比人均纯收入1500
元以下的地区高出5.94% 通过比较可以说明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对其收入的贡
献是显著的
表 3.4 各地区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按人均纯收入分组1999 年
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 %
地区 文盲或半
文盲人数
小学程度
人数
初中程度
人数
高中程度
人数
中专程
度人数
大专以
上人数
全国合计 8.95 33.65 46.05 9.38 1.57 0.40
3000 元以上地区 5.99 32.22 47.84 10.64 2.56 0.76
2000 3000 元地区 5.11 32.84 49.51 10.53 1.63 0.38
1500 2000 元地区 6.71 38.03 44.27 9.61 1.20 0.18
1500 元以下地区 21.60 36.93 33.45 6.89 0.91 0.22
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0
3 农村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对收入的影响
1 农民自身思想素质较低影响其收入提高
受教育年限:文盲半文盲,1 年;小学,6 年;初中,9 年;高中中专,12 年;大专以上,15.5 年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 28 -
由于市场意识的淡薄农村劳动者很少从事农产品加工卖的是价格低廉的
原材料这样农产品不能在加工中改变其商品形态成为高附加值的工业品进
入市场农民利益的流失不可避免由于市场意识的淡薄农村劳动者不懂得根
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地调整生产结构应付不了市场的变动这与其所处的市
场经济的大环境是不相协调的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市场竞争铁律告诉人们
其结果是农民收入增速减缓由于讲排场讲阔气大搞封建迷信活动直接
影响了农业的资金投入中国农业的产出水平是很低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许多地区还停留在传统的农耕方式上而要改变这种状况
就要加大农业的资金投入可是农村劳动者的愚昧观念耗费了他们大量的钱财
削弱了投资于现代化农业的能力农业投入不足使得农民增收缓慢成为不正常中
的正常现象农民休闲方式的不当对农民增收的危害则更大目前我国现有的农
业水利工程设施大多是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其中大部分已年久失修需要进行治
理但是农民在农闲时却沉浸于赌博之中我国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
成灾面积在扩大
2 乡村干部素质不高妨碍农民收入增长
减轻农民负担是党中央一贯坚持的农村基本工作方针从1990 年以来中央
国务院全国人大先后颁布了二十多个涉及农民负担的文件中央有关部委也颁
发了多个有关治理整顿农民负担的文件然而农民负担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在
增加乡干部的素质不高是一个根本原因许多干部既悟不透民为贵君为
轻的内涵又理解不了人民公仆的本质在他们的思维中农民只是他们
获取收入的来源因而巧立名目想尽一切办法榨取农民乡村干部的这种做法
不仅侵蚀了农民大量的正常收入而且造成基层干群关系紧张近年来因农民
负担过重而引起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农民无心去发展生
产增加收入
另外有研究表明 农村卫生保健情况与农民收入成正相关关系
四 农村劳动者素质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
1 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集约型农业转变就必须提高农
村劳动者素质
高玉喜.中国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A].管理世界,1996,(5)
三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在经济中的作用
- 29 -
农业 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
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
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稳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
局的主动权因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必须坚持农业的现代化必须
实现传统农业主要靠外延式扩展即通过增加耕地和加大物质资源的投入来提
高产出这种农业发展方式的缺陷是投入产出比低效益不高同时受耕地资
源的制约发展空间十分有限由于我国耕地资源相对贫乏农业发展必须超越
这种传统模式向现代集约型农业转化集约型农业是一种内涵式农业发展方式
其特征是通过利用科技化专业化精细化来提高农业的产出品质和附加值
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益现代化集约型农业主要是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者
素质的提高可见只有通过加快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
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才能推动农业的
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 现代科学技术被普遍接受需要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从理论上讲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农业科技的应用是有影响的文
盲难以掌握先进的农业生物和化学技术因为它不可能阅读技术说明更不可能
自己去理解和掌握农业先进技术比如说良种的使用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剂量等
必然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他人的帮助认识上的障碍会影响到他们使用先进技
术的积极性由于应用上的障碍他们在选择作物品种和播种技术是必然选择已
熟悉的而排斥更先进的技术从实际情况来看当代高收入国家的财富主要来
源于劳动者的素质如美国国民收入的1/5 来自物质投入4/5 来自人力投入尽
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变迁速度加快但由于受多种因素限
制尤其是农民自身素质的约束对现代技术缺乏了解在先进技术的转化推广
与应用方面仍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据有关专家测算八五期间科技进
步在农业生产增长中的贡献率渔业为45% 畜牧业为35% 种植业仅为24%
即使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1996 年科技进步在农业生产增长中贡献率大为提
高渔业为48% 畜牧业为47% 种植业也仅仅为34% 仍与发达国家70-80%
的水平差距很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80 年我国谷物总产量列世界第2 位
而单产仅有每公顷33.03 公斤列世界第32 位主要农副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 30 -
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例如水稻单产相当于世界最高国家的80.4% 棉花单产相
当于39.6% 小麦单产相当于33.6% 水果单产相当于24.7% 大豆单产相当于
22.7% 而肉牛出栏率仅相当于世界水平的4.1% 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的低下
导致了科学技术的严重棚架农业成果由于劳动者接受能力有限的原因真正得
以推广并且见经济社会效益的还占不到一半
3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需要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难以适应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阻碍了高产
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模式的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效益状况直接决
定着农业的产业竞争能力和资源争夺能力农业的高效益是农业生产者持续增加
农业投入的基本动力也是农业保持旺盛的发展后劲的基础低效益的产业只
能面临衰败和萎缩的命运农业产业的效益以农业结构的优化为前提而农业生
产结构的升级优化又要求以相应的劳动者素质为基础从各地的实践看素质较
高的农村劳动者通过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实现了农业门类的多样化并通过
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改善农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分别满足
消费者对农产品不同种类不同季节不同用途的消费需求促进了农业的良性
循环
4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农业产业化是符合市场经济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求具有强大生命力和
广阔前景的新型经营形式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
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是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就要实
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并扩大
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实行农业产业化将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和人才
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劳动力的素质要有较大提高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科
技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劳动力才能胜任农业科技化专业化的要求另一方面人
才要具有多样性即要有大量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等以适应农业
产业化对农业劳动力素质和人才结构的要求为此必须通过教育等方式大力提
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5 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必然会出现农业劳动力向非农
三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在经济中的作用
- 31 -
产业的转移并带动农村城市化的发展 但是由于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下农
村剩余劳动力的农外就业困难重重一般而言农村劳动者的教育文化水平对非
农产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有两方面重要影响
一是科技文化水平的高低影响农民找工作的概率 从而影响农民向城镇转移
的可能性城镇雇主一般喜欢文化水平较高的劳动者他们对新行业适应性强
角色转换快而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劳动力在获取就业信息方面有很多障碍角
色转换慢
二是科技文化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劳动者在当地从事非农产业的概率 据一项
以四川省为基础的调查统计表明教育文化程度的高低对促进劳动力进入本地非
农产业的作用较大教育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者第一选择倾向于本地非农产业就
业由于我国现阶段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差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低下使农业投入
产出率不高农村工业化所需资金积累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的发
展同时随着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升级也使乡镇企业吸收本地劳动力
的能力呈边际递减趋势降低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延缓了农村城市化
的进程
6 农村的小康进程和国民经济整体优化需要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农村劳动者素质的低下不仅使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难以迅速提高也将从
根本上制约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进步和精神面貌的改善在我国农村不少地方传
统农民没有受到现代文明洗礼落后的生活方式仍在继续存在着大量的与现代
文明不一致的现象如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计划生育困难重重宝贵的资源和生
态环境得不到充分利用和保护在少数先富起来的地区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
高了但精神生活仍相当贫乏以致迷信赌博之风盛行缺乏纪律性法制意
识和社会责任感由此引出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不仅使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缺乏扎
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而且阻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化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 32 -
四 提高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途径
我国农村劳动者素质在农村发展中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 使得我们需要花
大力气来消除制约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因素这需要政府社会和劳动者自身
共同努力来完成本文建议采取树立素质意识教育和培训鼓励投资主体多
元化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费投入等多种措施有效地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以实际行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一 树立全民的素质意识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最重
要的是树立全民的素质意识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首先 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农村人口树立正确的观念使广大农村人
口充分认识到劳动者素质对于家庭和个人未来收入增长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
意义其次加强九年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保障农村青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
育的权利再次加强医疗保健卫生知识宣传引导农村人口主动改善饮食结构
和卫生条件第四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长期以来我
们没有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在干部考核中农民素质状况
没有摆在应有位置干部的升迁荣辱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无关这种政策导向
上的缺陷致使许多干部在农村工作中只抓经济建设不注意文化教育科技
培训扫除文盲等提高农民素质的工作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政
绩观实施正确的政策导向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作为考核干部工作实绩的一
项根本性内容使农村各级干部特别是县乡领导干部牢固地树立素质意识
把提高9 亿农民素质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 转换政府职能
过去一段时间政府将发展片面的理解为单纯经济的发展其发展模式完全偏
离了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向一切发展应以人为中心以全体
人民的利益为重的原则这种重物不重人的发展方式表现为在制度极不成熟的
情况下轻言赶超跨越一味追求GDP 增长其结果是国内有限资源的极度滥用
生态环境全面恶化片面强调所谓经济效率忽视社会公平这些现象在我国农
四提高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途径
- 33 -
村表现特别突出 政府在发展过程中角色错位各级政府将地方的GDP 增长招
商引资项目作为考核官员的主要指标偏离了政府维护社会公平的守护神职
责此种角色错位导致政府过渡干预经济运作致使很多地方官商合流腐败频
生动辄几千万或上亿元的光彩工程形象工程项目上马而公共事业尤其是
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的本应由政府管理的项目却往往是投资少
且经费人员很难到位迄今为止我国将每年GDP 的2.5%左右用于教育30%
用于物质生产投资反观我们要赶超的美国却将每年GDP 的5.4%左右用
于教育17%用于物质投资对此人们不禁会问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公
共性投资方面我们能不能也有一个赶超发达国家乃至一些发达国家的目标呢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应把社会公平目标的设定放在首位并制定相应的社会公
共政策具体而言决策层必须一刻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眼光看待农
村劳动者素质提高问题摆脱重物不重人重城市轻农村的路径依赖
三 教育优先发展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 先导性全面性的重要作用我
们必须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国家应该努力增加农
村教育投资改善教学设施和教师待遇提高师资水平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加强普通中等农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尽可能地通过各种途径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
受良好教育实现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为农村全面实现小康打下基础各级政
府和教育农业科技等相关部门更应该把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提到自己的
议事日程上来培养出能够真正掌握大农业生产的最新科技知识能够熟练驾驭
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之舵的跨世纪人才
1 摒弃错误观念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与社会将更加紧密结合教育将更加注重质
量和人的素质我们要摒弃在劳动者素质提高方面的两种错误观点一是过度强
调物质资料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决定因素二是认为教育只是一种消费活动
待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增加后再多支出来办教育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是战略
产业教育部门实际上是熟练劳动力的再生产部门它所生产的产品形态是人的
智慧力人的科学技术水平是高层次的农业劳动力离开对人的投资实现农
业现代化和农村社会的进步是不可能的为此对跨世纪教育的使命和作用必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 34 -
须站在未来发展的新的战略高度将教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进一步拓展为终身化
和国际化重新审视和选择教育发展的增长点和加深改革的突破点解决农村持
续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教育发展之路
2 义务教育中的难解之结
资金投入不足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困境的一个症结点虽然近年来政府也在
不断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但每次改革均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
公共教育制度的基础当今世界各国的义务教育一般都由政府直接组织管理和
负责投资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
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一
法律规定并未得到完全落实尽管自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各级
地方政府都在努力增加义务教育经费但距法律要求和实际需要还有相当大的差
距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共投资一直严重不足世纪八九十年
代在政府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各地提倡走人民教育人民办依靠人民办
教育的路子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以乡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实际
把办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了农民农民以教育集资教育费附加杂费等名义承
担了近一半的义务教育经费同时还以上交农业税的形式以乡财政的名义承
担起另一半的教育经费
在这种体制支撑下我国的义务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年实现了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谱写了教育史上的辉
煌篇章但同时也应看到这一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态势东部地区大多数省份普
九人口覆盖率达到义务教育开始朝着现代化目标发展中部地区普
九人口覆盖率普遍达到西部地区许多省份普九人口覆盖率则低于
而且整个中西部地区的普九水平不高办学条件差农村义务教育
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教师工资拖欠仍然严重教育质
量明显下滑学校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处于艰难维持状态危房比例居高不下
学生辍学率攀升县级政府对教育统筹管理力度削弱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
革的实施农民卸下了发展义务教育的重担政府必须相应承担起发展农村义务
教育的责任
四提高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途径
- 35 -
为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年月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
决定由原来在中央政府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实际上是以乡为主
的体制改为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
制在投入上表现为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义务教育经费并负责教职工工资的发
放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
具体规定了县级人民政府教育经费的统筹责任但是以县为主投入体制的
建立是个相当艰难的过程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县级财政赤字面一度高达
40%以上1998 年和1999 年仍分别高达31.8%和35.5% 县级财政统筹教育基金
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县内的贫富差别得以平衡但仍无补于一个县财政的
绝对匮乏当县财政因自身匮乏难以担当大任时就只能指望中央和省级财政对
义务教育承担主要责任教育财政经费的转移支付然而现实表明转移支付
及时作为弥补贫富差距的最后手段对于改变中国义务教育现状仍收效甚微据
统计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每年安排近5000 亿元且相当比例的转移支付资金
被分配到了县级财政但由于作为其中主要部分的税收返还是基于地方上缴税收
水平因而仍然是富者多得贫者少得平衡的目标并为实现毫无疑问中国
义务教育经费的巨大缺口促使决策者对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进行改革以上情
况表明以县为主投入体制的建立还是初步的不稳固的完善这个体制还
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或普及教育它比其它阶段的教育具有更强的公共产
品的特征基础教育是一个公共物品他的收益范围是全国的是一个全国性的
公共产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承担基础教育应该是中央政府的职责
应该说这种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建立是可能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已大大增强年国家财政总收入
已达亿元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义务教育起步阶段的经济能力在
亿元中中央财政就拥有亿元占总量的. 年
中央掌握的财力与地方财力总和之比将达到: 但是在年中央
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仅为亿元而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为
亿元两者相比为. . 由此看来中央掌握的财力比例与其所支
付的教育经费的比例显然不相称但是中央财政中的大头投向了高等教育强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 36 -
势财力在发展涉及面宽基础性强的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方面不承担更
多的责任而要弱势财力去承担显然于情理不合于发展不利因此只要中
央财政下决心调整现有投资结构就能够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
中央政府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并不意味着地区之间的完全均等它只是保证
全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和初中生能享受到最低限度的教育资源在这个基
本保障下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适当提高本地义务教育经费水
平表现出一定的地区差距中央政府承担的这部分教育经费可来源于几个方面
一是调整现有的中央财政支出结构包括总支出结构的调整和教育经费内部结构
的调整增加教育投入的比重减少行政管理等费用降低高等教育经费在财政
教育经费中的比重提高义务教育经费比重二是调整转移支付政策现在转移
支付重大部分是税收返还是在1994 年分税制改革中为维护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
而采取的措施不能有效发挥中央政府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可适当进行调整在
国家发行的国债中应拿出一定比例用于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重点用于农村中
小学危房改造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三是发行教育彩票设立以教育储蓄教育贷
款为主的教育发展银行设立以承担师生保险为主要业务的教育保险公司单独
举办以发行教科书为主的教育书店所得利润由国家统一用于资助中西部的义务
教育四是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兴办义务教育学校和捐资助学对在这类学校就读
的贫困学生国家同样要给予学费资助
3 优化教育结构
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使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提高教育投资
的效率目前我国农村教育体制和结构很不适应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主要表
现在层次不合理只有高等和中等农业教育没有初等农业职业教育高低比
例不当专业结构不合理即重种植业轻林牧渔及其它产业重行政轻经
营管理人才培养此外在教育内容方法招生和毕业分配等方面也存在很多
问题农村教育结构的调整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要着眼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和提
高教育整体效益及质量要为农业培养合格适用的劳动者
根据我国农村现阶段的情况 农村教育的重点首先是发展基础教育提高我国
农村全体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社会进步的一个基础性
条件为此要大力贯彻和实施义务教育法努力普及初等教育降低农村人口
四提高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途径
- 37 -
的文盲和半文盲率 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的文化水平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
容,以适应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从面向少数人的淘汰制升学教育转为面向大多
数人的素质教育
同时 大力强化非正规教育从我国农村现状看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和成人
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一条捷径我们应当积极倡导和鼓励中青年农民通
过电大函大夜大等形式接受教育和培训向农民灌输指导示范适用的农
业科技和管理知识把文化知识和技术应用融于社会服务推进农村的职业技术
教育和强化农村人力资源的继续教育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创造条件
4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懂技术懂科学会种田的新型农民
大力兴办农村职业学校对绝大多数不能升学的中学毕业生进行职业技术和实用
技术培训有利于提高专业技术素质为更好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应注意以下
几点
(1)转变观念进一步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
在我国农业新的发展阶段农村职业教育必须适应新形势立足市场经济
紧跟国际国内农业产业改革和发展的变化趋势积极应对加入WTO 后对我国农
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切实转变观念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首先要以制
度和体制创新为契机坚持以农为本为农服务互动共长深化农村职业教育
的改革把“农”字的文章做足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紧紧围绕农村劳动力的就
业市场办职教围绕农村青年的发展需求办职教围绕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需求
办职教要从升学教育转移到主要为当地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和大面积提高农村劳
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指导思想其次要跳出狭隘的农业意识对农村职业教育的
束缚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办职教主动适应城乡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办职教
(2)适应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专业结构
坚持以职业技能技术培训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的推广
应用为重点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农业和农
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一方面要立足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农村第一
二三产业所需的各种职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要根据当地剩余劳动力资源的
特点和各劳动力稀缺地区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情况适当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 38 -
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另外入世将带来的农村劳动力就业迁
移也要求农村职业教育调整办必须调整其办学结构
(3)坚持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结合积极开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改革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及时补充
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注重传授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技术和实
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围绕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要确定和办好与当
地主导产业相适应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专业努力提高特色专业的科技含量
在具有当地优势的名特优新稀品种和资源上下功夫使职业教育既服务
农业产业化经营也提高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与特色专业相配套
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做到先进实用适用要根据产业结构变化对社会
职业岗位体系所产生的影响围绕社会所需职业岗位能力来设计教学内容体系
注意及时补充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并根据有关行业和领域的
国际规范国际标准来修订现行的教学内容加强外语教学增设国际文化国
际政治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方面的内容
(4)完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职业教育质量
我国职业教育投入一直不足特别是由于近几年高校的扩招拉动了新一轮
的普高热也造成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减少使得本来条件较差的农村职业
教育更是雪上加霜形成恶性循环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
的投入建立健全各种实验实习基地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与此同时 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坚持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定期岗位培
训制度使其在提高学历学位的同时及时进修本专业本行业的新知识新
理论新技能新工艺扩大视野开拓思维分期分批地安排专业课教师参加
本行业的技师或高级工技能等级鉴定并获得相应的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
倡导专业课教师结合任教专业和课程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实验取得良好成果的
予以大力表彰并在评优晋级晋职等方面优先考虑鼓励专业课教师领办
承包租赁校办场站公司或投资参股兼职等其生产或管理的工作量可
以折算为教学工作量并享受相应的待遇使农村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农业新技术
的推广中心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中心农民的继续教育中心
四提高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途径
- 39 -
(5)加强创业教育
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优秀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形成先进的生产
力农村改革之初为什么中国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仅因推广一个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就得以大幅度提升关键在于这个政策让农民和土地等生产资料结成了在当
时看来最恰当的生产力但是农村农业农民现行的经营方式中强烈的自然倾
向已经说明不管农村职业学校在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创造出多么优越多么先
进的模式再没有什么现成多余的生产资料与那些刚刚从职业学校出来掌握科
学技术的年轻劳动者相结合了在他们完成教育过程回到乡间时也仅仅是给家
庭这样狭小的自然经济单元再增加一个劳动力而劳动力恰恰是目前以家庭为基
本单元的农业经营格局中最不短缺的内容这一现状就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的毕
业生必须通过创业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他们需要社会提供创业的机会和条件因
此加强创业教育是农村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关键任务
5 搞好成人教育
农村成人教育是农民终身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承担着农村普及教育和培养
中高级专门人才的双重任务它使广大农村劳动者在学校教育之后继续受到教
育我们需要制订落实农村成人教育目标的对策与措施真正实现农村劳动者素
质的提高
(1)加强认识增大投入
随着我国加入WTO 我国农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竞争这给传统农业提
出了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将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
步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推进都需
要有高素质的人才支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科教兴农的重要措施是农村
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教育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
用明确教育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要把农村成人教育纳入地方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切实加强对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领导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 应增加投入要坚决改变在经费投入上重基础教育轻
成人教育的倾向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穷国
办教育必须走广开财源多方筹资的路资金的筹集应采取以中央和地方财政
投入为主引入社会资金和学校自筹为辅的方式进行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 40 -
比如争取社会各界的捐资助学设立中国农村成人教育专项发展基金等
(2)要把农村成人教育和科教兴农战略结合起来进行为农村经济腾飞和
社会全面发展服好务
在教育部门内部要认真处理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关系并
且做到三教统筹协调发展在教育外部要恰当处理农业科技和教育三
者的关系依靠科技和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走农科教统筹振兴农业之
路真正做到依靠教育之渠引来科技之水灌溉农业之田成人教育部门则要
在这个大前提指导下找准自己新的位置通过农村成人教育把先进适用的
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到千百万个农户家里使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真正依靠科学技术
这个武器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
推动农村经济的向前发展
(3)调整课程结构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将更多地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调整
和改革种植结构的比例农业将逐步向产供销成龙种养加配套贸
工农结合的形式过渡走产业化集约化之路在这样一个转轨时期农村成
人教育部门必须根据农民新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和学习的形式通过文
化教育科技教育政治教育法律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教育不断满足农民求富
求知求乐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的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和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的文明村镇创建活动
(4)制定培养方案
县乡村要建立直属政府领导的农科教结合常设领导机构组成人员要纯
专精并且积极开展经常性规范化的工作要制订出本地的农村成人教育政
策人才结构培养目标及工作规划并定期向政府主管领导述职汇报各地应
建立起以县办成人中专为龙头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骨干村办成人学校为
基础的农村成人教育网络逐步健全培训市场并有计划地利用智力资源走向市
场在此基础上真正体现出县成人中专以培养农村中等层次劳动者为主以短
期培训为补充乡镇成校以中长期培训为主学历班和短期培训班为补充村
成校以短期培训以会代训为主的功能
四提高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途径
- 41 -
(5)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在农村成人教育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重技术轻人文重知识轻思想的现
象只注重实用生产技术的传授而忽视了态度和观念的培养忽视了对农民整
体素质的提升这是不妥当的我们应强调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教学内容是知识
技术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念三方面的统一新时代的农民既要有过硬的实用技术
又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开放创新的现代意识既要有经济头脑又要有正确的
价值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正如英籍德国著名经济学家舒马赫所说教育的实质
是传授价值准则”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传授价值观念传授如何对待生活农
村成人教育在加强生产技术培训的同时不能忽视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培养因为
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从根本上影响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没有现代化的态度和
价值观念就不可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农民也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
现代化
(6)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
要培养结构合理素质过硬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为此可以采取如下
措施第一提高教师待遇稳定现有农村成教专职教师队伍第二加强现有
教师的进修培训更新知识开拓视野与大专院校挂钩实行农村成教师资与
院校师资的双流向进修更新知识结构第三聘请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担任
兼职教师鼓励农村各方面“能手”参与农村教育工作充实农村成教的师资队伍
第四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培训和竞争上岗对于确实不适合担当教师的人员
应及时作出调整保证教师队伍应有的质量第六积极吸收优秀大中专毕业生
到农村成人教育任教增加成教工作的活力和朝气
对于农村成人教育的教材首先应根据其教育目的按照各教学形式层
次的要求统一编定其次妥善处理教材的思想性与科学性观点与材料理论
与实际知识技能的广度与深度以及基础知识与当代科学新成就的关系突出农
村成人教育的重点和特点再次统编教材与乡土教材结合使用做到农村成人
教育教学的“面”与“点”的有机结合达到立足本土面向未来的教学目的
(7)转变农民的观念营建学习化家庭
OECD 干事长琼· 克劳德· 帕耶强调未来的经济繁荣社会和谐都有赖于对
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 42 -
人们的良好教育… …OECD 各成员国的教育部长一致相信贯穿终身的学习已经
成了丰富人生经验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社会和谐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农村
成人教育应积极地向人们宣传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转变落后的传统观念
让农民的思想观念开放起来让农民行动起来参与各种教育和培训活动力争使
农民的家庭成为一个学习氛围浓学习兴趣高人人参与学习和乐于学习的学习
型家庭从而为农村成人教育的快速高效发展创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外部
环境
四 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1 增加健康投资
一个人若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纵然有高深的学问精湛的技艺大胆创新
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能力也难以在工作和学习中有所作为因此应投资于健康
提高人口素质对人健康的投资是指改善医疗卫生和营养条件以增进人的体质
增强其工作能力通过健康投资使人享有较长的寿命和较少的生病时间增加
学习与研究的时间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同时人生命的延长创造价值的
时间增加使人们有能力和精力保障后代的教育可见关心人们的健康质量增
加对健康的投资将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我国城乡人口在改善健康水平的机会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平等 使各种健康指
标都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差异成为乡村贫困的重要因素疾病贫困落后的紧
密相关使我们必须关注农村劳动者的健康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投资应集中在两
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卫生资源的投入力度提高卫生技术力量
和条件定期开展下乡义诊活动二是加快农村社会健康保险发展的步伐这一
措施的关键在于农村社会健康保险费用的筹集鉴于农村劳动者收入较低国家应
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有了健康才有发展才有进步才有文明这是一
个不可逆的进程
2 加强农村人口的综合调控
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农村人口生育质量和生活质量增强农村劳动力和
后备劳动力的健康素质农村人口的生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后备劳动力素质
因此必须搞好计划生育从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角度看我国长期计划生育工
作不仅遏制了人口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的过速过量增长而且保证了人口素
四提高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途径
- 43 -
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 因而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仅是必要
的而且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一方面要大力优化人口结构通过控制生育
率改善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延缓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另一方面要积极倡
导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和生育观念强化生育优质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抓好
优生优育降低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但现行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存
在着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从全国新生婴儿的地区分布看孕育着一种人口平均
素质结构性下降的趋势农村人口的素质比城市低农村中边远地区山区及少
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更低现在大城市计划生育成效好生育量相对少而人口
素质相对低的农村计划生育难度大生育量相对大这将造成我国下一代人口
中低素质人口比重增大为克服这种危机必须切实控制住农村人口数量提高
质量农村劳动力的生活质量对其素质有直接影响因此应优化农民膳食结
构增加兽禽类蛋类乳类等营养素高的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应加强农村卫生
保健工作采取有力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把先进成熟适用的卫生科技成果尽
快推广运用到防病治病的卫生保健工作中去切实改变农村医疗卫生落后的状
况为农村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3 加快农村医疗体制改革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解体以后92%以上的农村人口靠自己负担卫生医疗费用
许多农村人口由于支付不起医疗费用而得不到必要的治疗今后国家应根据各
地实际情况建立适宜于当地的农村社会健康保险和医疗体制改善农村人口的
健康状况
建议重建农村以村级医疗组织为基础的我国乡村合作医疗网 为了减少各级
行政机构的干预重建的合作医疗机构应是村民委员会直接管辖的股份合作制机
构以向当地村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宗旨其主要经费由村集体和农民个
人自愿入股筹集医疗服务人员的聘任由农村社区民主决定作为国家对提高农
村劳动者素质的一个基础项目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应给予村级合作医疗机构的
财政和政策的支持希望通过此项目的实施使农民从根本上摆脱无力支付医药费
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绝症的困境
另外 加大对农村地区卫生机构的投资和监督力度改善其医疗设备条件
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加强药品监督与管理防止不法分子为追求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 44 -
个人经济利益而不惜损害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
4 改善居住环境
居住环境的改善有赖于人们对卫生知识的了解应通过各种渠道向农村劳动
者进行宣传改变其陈旧的卫生观念改善居住环境乡镇村集体可以集中财
力物力整治村容村貌坚持因地制宜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可以高起点高标
准经济实力较弱的村可以大搞村庄绿化净化保持村内卫生良好村民院
落整洁
五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重视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思想素质对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有着特殊意义
针对目前农村劳动者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要切实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做好各项经济工作的同时应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建设精神
文明提到应有的高度
1 要重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工作
要牢固树立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加强马列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宣传教育使农村劳动者牢固树
立社会主义信念增强抵制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能力在工作中要认真总结农村
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经验逐步完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采取正确的灌输方法对农村劳动者进行热爱党热爱集
体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在农村形成爱党爱社会主义爱集体的良好氛围
2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做法
形式上易于接受
充分动用农村党员活动室文化大院农民夜校等宣传教育阵地通过开展
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思想教育和文化娱乐活动使农村劳动者受到教育
熏陶提高他们的政治认识水平民主法纪意识增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培养
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自身素质
制度健全
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管理制度制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年度计划提出明确的目标层层分解尽可能量化具体化
四提高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途径
- 45 -
组织完善
建立和完善县乡村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宣传部
门为枢纽以党员干部和农村先进分子为骨干以行政部门和农民群众自治组织
为依托以专业组和承包组为基础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总格局
3 树立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在农村中广泛开展新家庭计划活动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安排家庭生
活和消费克服那种多子多孙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旧观念实行优生优育
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发展各种文艺团体建立农民体育协会等以丰富农民
的业余生活开办文化活动安装街道音响设立专职编辑和播音员除旧布新
着重刹住求神占卜问卦算命的迷信风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浪费风和影响社会
稳定滋长歪风邪气的赌博风以文明健康新风尚占领农村思想阵地把农民引
导到学文化学科学的道路上来
通过以上措施 真正使良好的意识形态占领广大农村阵地有效推进农村精
神文明建设从而达到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的目标
六营造农村人才成长与创业的适宜环境
要采取多种途径大力培养和发现农村中的优秀人才建立人才奖励机制
完善对农村经营大户和农业企业的保护制度要坚持以市场配置人才的原则建
立制度优化环境规范管理激励农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首先要培养农村
人才市场体系规范人才市场的运作要在农村建立功能完善机制建全的人才
市场和门类齐全的人才库形成人才有序竞争机制其次要优化农村经济发展
环境吸引留住优秀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要依法治理农村经济和社会秩
序为创业者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 46 -
结 论
建国以来 尤其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身
体素质明显提高思想得到解放但农村劳动者素质与城市和其它发达国家相比
还较低我国农村劳动者素质低的根源主要在于人们对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的
意识不强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仍然存在政府对农村的支持较少农村劳动者
素质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又发挥着极为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长
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现代化的步伐等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提高农
村劳动者的素质
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意识在人们的
行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要在全社会尤其是在农村树立素质意识使人
们认识到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从而注重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教育是提高
农村劳动者素质的关键政府要对农村义务教育切实负起责任不能再把沉重的
负担推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保证义务教育的实现同时要优化教育结构大
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身体条件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要改善医疗
卫生条件提高农村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决定着人们行动的是否正确
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以上措施达到全面
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目的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世界经济史发展的轨迹表明中国完全可以在不长的时期内追赶世界发达国
家世界上三次成功的经济超越最根本的经验在于它们通过超前和加速提高劳
动者素质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劳动者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主要依靠力量只有培育出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
创造力国民经济才能获得发展的应有动力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加速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进程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我
国的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 47 -
参考文献
[1]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3]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编写
组.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
[M].2003,10
[4]厉以宁.教育经济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5]李敏,杨文举.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探析[A].遵义师范学
院学报,2002,(6):16 18
[6]李朝林.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A].当代经济研
究,2000,(11):59 61
[7] 卢文等著.中国农村开放与改革[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8]张守祥.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透析[A].现代教育管理,2002,(3):10 13
[9]金双华.财政教育支出政策与收入分配[A].财贸经济,2003,(1):58 62
[10]文正东.关于当前农村职教状况的一些思考[A].成人教育,2002,(2/3);47
49
[11] 姜金林. 论三农问题的破解与农村成人教育[A]. 西北成人教育学
报,2003,(3):38 39
[12] 钱雪亚, 张小蒂. 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及其收益特征[A]. 中国农村经
济,20000(3):25 31
[13]黄家骅.中国居民投资行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14]朱玲.农村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A].中国人口科学(京),2002,(5):26 31
[15]张华华.中国农民素质现状成因剖析[A].广西社会科学,2003,(9)
[16] 攀明.健康经济学,健康对劳动市场表现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2
[17]王炜.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的根本途径[A].学术交
流,2002,(11)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 48 -
[18]靳光华,孙文生.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研究[M].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2,1
[19]孔祥国.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20] 周晓,朱农. 论人力资本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A].中国人口科
学,2003,(6)
[21]孙国英,许正中,王铮.教育财政:制度创新与发展趋势[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2,9
[22]周金玲.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筹措主体分析[A].山东社会科学,2003,(6)
[23]李欣.农村教育投资系统改革刍议[A].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2.(5)
[24]刘可可.论教育投资的财政政策选择[A].教育科学研究.2001,(10):5 7
[25]马国贤.中国义务教育资金转移支付制度研究[A].财经研究.2002,(6)46 52
[26]吴松,吴芳和.WTO 与中国教育发展[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5
[27]张国初.中国教育均衡发展问题[A].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5):15
19
[28] 胡鞍刚.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本大国:1980-2000 年[A].中国人口科学
(京),2002,(12):1 10
[29]魏兰(Loraine West),潘敏玲.农户投资在中国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0
世纪90 年代中国农业发展论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30]侯风云.中国人力资本形成及现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1]何景熙.人力资本投资应对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A].人口研究,2002,(6)
[32]王春正.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33]宁福海.农民素质低是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A].发展论坛,2003,(8)
[34]蔡昉.穷人经济学[M]. 湖北:武汉出版社,1998
[35]侯景新.落后地区开发通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6
[36]李朝林.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战略[A].经济问题
探索,2000,(12):126 128
[37]陶永勇.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问题探讨[A]. 山西财经大学报,2003,(6)
[38]刘雅静.提高农民素质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关键[A].当代经济,2002,(10)
[39] 梁兴英,林琳.浅析农民素质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A].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
参考文献
- 49 -
科学版),2002,(1)
[40]梁兴英.农业结构调整应重视农民素质的提高[A].中国行政管理,2001,(10)
[41] 张胜军. 关于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中的几个认识问题[A]. 江西社会科
学,2003,(8):207 209
[42]王霞.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A].成人教育,2001,(7)
[43]李水山.入世后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2,2,4
[44]高勇,井明伦.WTO 与农业高等成人教育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0,(9)
[45]苟颖萍.试论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农民素质[A].开发研究,2003,(6)
[46] 龚向光.加大公共卫生投入 改革公共卫生筹资体制[A].中国卫生经
济,2003,(12)
[47] 张晓雯. 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的思考与对策[A]. 中国卫生事业管
理,2003,(9)
[48] 毛家瑞,孙孔懿.素质教育论[A].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
[49] 余永德.农村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
[50] 王宏源. 入世后中西部人才环境亟待优化[A].人才瞭望,2002,(9)
[51] 林玉梅, 张国兴. 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策略: 人才环境创新[A]. 经济
师.2002,(9)
致谢
- 50 -
致 谢
我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并在农村长大从小时候起我就深切体会到乡亲们
要求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为此选择了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问题研究这一题
目并围绕农村劳动者素质的现状制约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因素农村劳动
者素质的作用以及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途径展开了研究为农村彻底脱贫致富
创造条件以此献给养育我的农村这篇文章还不成熟但这是我研究农村问题
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希望这篇论文能够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者素质
的提高提供一些思路薄见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得到了学院导师组各位老师的帮助为我提出了宝贵
意见在这里向各位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
我的导师王庆教授 三年来无论是在做学问还是在做人上都给予了我
很多教诲这些教诲正在转化为而且必将继续转化为我学习工作中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同时 我还要感谢经济学院全体老师三年来给予我的帮助与支持感谢同学
们对我的帮助
在写作论文过程中 我参考了许多前辈的研究成果在此也向他们致以最诚
挚的谢意
习亚哲
2004 年4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