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3852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探讨

辽宁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探讨
姓名:陈明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陈福民
20040501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探讨
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探讨
研究生:陈明
指导教师:陈福民
专业:政治经济学
中文摘要: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在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中是必然出现的,而且也
是必要的。在城镇居民收入问形成合理的差距,能够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劳动力、资金、
技术等生产要素得到有效率的运用,生产出更多满足社会需要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促进社会的
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当前我国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状况是:收入差距全面拉开,贫富差
距较大,在部分地区,或某些领域内已经达到了两极分化的程度,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
但从整体上还处于合理的范围内,没有出现两极分化。对收入差距问题发展的趋势必须给予重
视和研究,以提出合理有效的政策建议。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
的原因.是在全国经济改革过程中整体收入差距扩大的宏观背景下形成的。城镇居民的收入差
距问题有特殊的研究意义。本文在系统介绍中国目前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火的历史过程的
基础上,以基尼系数、等级分组比例等指标为上具,综合各方面数据和研究成果,从整体城镇
居民收入差距、地区、行业间、所有制间、城镇内部各阶层间和非法非正常收入等不同角度,
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和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城镇居民收入差
距形成的原因,即市场化改革和宏观调控两方面的原因。由于收入差距的不可避免,和合理收
入差距的积极意义,那么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适度性,即多大的差距能一方面促进经济的效率,
而另一方面又不影响社会稳定,就成为必须仔细研究的重要课题。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对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z收入分配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实证分析政策建议
弓l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举世瞩目。国内生产总值2003年达到116694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0479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为
1978年的8.5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978年6.4倍。2001年达到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
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8倍,1978年至2001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5%,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
国家之一。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名列世界第六,吸引外资和外汇
储备列世界第二,粮食、棉花和食用油等主要工农业产品居世界第一,占当年世界经济总最的
3.7%。2001年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经济大国,1981年的意大利远远强于中国,是中国GDP
的2.3倍。1981年,中国、墨西哥、西班牙、印度、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经济总量大体相
当,200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则分别是它们的2,5倍、1.6倍、2.3倍、2.3倍和2.1倍。”1据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2004年按购买力平价最新公布的计算结果,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生产总值
的12.6%,排在美国和欧盟之后。美国和欧盟分别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l-1%和19.9%。中国作为
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已在世界排名第三。“。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也
不断增加,体现了改革是一个使人民利益同步增长的过程。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
1985年为739.1元,在1995年上升为4283元,在2002年,这一指标上升为7702.8元。按可
比价格计算指数,(1978年为指数100),1985年为160.4,1995年为290.3,2002年为472,l。
1985年至2002年间的17年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以每年18.34%的速度迅速增加。
”1但是这种利益的分享并不是平均的。这体现为居民的收入差距伴随经济增长迅速扩大,成为
倍受关注的问题。从改革前的二元经济制度下高度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格局到目前的收入差距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探讨
显著,只用了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收入分配问题,尤其是收入分配著距问题,引起了从平民
百姓到理论学者的厂1泛关注。关于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判断,各方学者主要有以下几种观
点:一是认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两极分化的状态,收入差距十分严重;二是认为尚未进入两极
分化的状态,收入差距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有更多的学者从实证角度出发,积累了大量数
据等调查成果。
一、问愿的提出与概念界定
(--)问题的提出
分配理论是一种与社会经济体制密切相关的重要的经济学理论。所谓与社会经济体制密切
相关,是指什么样的社会经济体制就决定了什么样的分配理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的
分配理论是体现规则公平、机会平等、效率优先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即克拉克提出的以边
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分配论和马歇尔提出的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分配论。社会主义计划
经济体制决定的分配理论是体现生产资料占有意义上的公平和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收入意义上的
公平的按劳分配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的是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按劳分配和
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理论。所谓重要的经济学理论,是指分配是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
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各种经济资源的配置,对其它环节有着重要的影响。分配合理,
能够充分调动各种经济资源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积极性,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经济增长:
否则,资源难以实现有效使用,经济效率难以提高,经济增长减缓甚至停滞。分配理论对于有
效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和促进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学理论中,收入分配理论一直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古典经济学几乎都是在研
究收入的分配问题,有的古典经济学家还曾把它视为经济学的核心部分。如李嘉图就认为政治
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应该是土地产品在参与生产过程的各阶级间的分配规律。”1新古典经济学
家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从生产要素角度研究分配规律的传统,发展了现在已经成为经济学课本
基本组成部分的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现代经济学同样提出了大量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如经济
增跃与收入分配不平等倒u型假说、人力资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分享经济理论等等。在目
前中国的经济学界也涌现了大量关于收入分配方面的研究成果。从中微观层面分析,收入分配
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激励功能。激励功能是通过收入差异,即不同经济主体或要素拥有者之间的
相对收入水平的差距来发挥作用的。收入差异的出现,直接激励着人们在原有生产活动中提高
劳动努力的程度,还激励人们在选择、寻找新的,收入较高的劳动就业岗位或职业方面的努力。
而为了获得这种选择的条件,人们就必须进~步为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两进行人力资源方
面的投资。此外,从宏观层面分析,合理的收入差距还有着调节功能。合理收入差距可以有效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产的协调发展。我国目前经济学界对收入分配的理论研究一方面着重于
劳动价值论的深化,探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念在目前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另一方面也着重研究
现实问题,即收入分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果的实证性研究。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差距扩大,贫富差距明显,己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
要问题之一。研究收入差距的理论工具不断出现。描述贫富差距水平的最常用的方法洛伦兹曲
线和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是由统计学家马克斯奥托洛伦兹(Max Otto Lorenz)于1905
年提出的。它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累计的百分比与人口累计的百分比之间的对应关
系。基尼系数(Gilni 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统计学家科拉多基尼(Corrado Gini)在1912年
提出的(参见附录)。我国许多专家学者们对基尼系数分别进行过测算,数值各不相同。但多数
专家认为,改革开放前,我国基尼系数小于0.2,处于收入分配高度平均状态;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人是一个社会公认的事实,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大于0.4,超出了国际
警戒线。这个变化过程也与百姓们在生活中的实际感受相一致。
2
城族居民收入差距的探讨
(二)概念界定
什么是收入,什么是收入分配差距,各种收入性质的界定,是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关于
收入的概念,是最重要也是最有争议的概念。每个人都有对收入的看法。何谓收入?“当今世
界上比较通行的个人收入概念,是根据两方经济理论来定义的,其主要依据就是萨伊的三要素
分配理论及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理论。美国格林沃德主编的《现代经济辞典》把个人收入定义
为:人们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日常收入。””“‘根据美国国民收入和生产账户,个人收入包括个人
从所有形式的收入来源中得到的收入。””。虽然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之后,经济学
界或者不使用西方的个人收入概念,或者把个人收入定义为狭义的劳动报酬。但改革开放后社
会主义经济实践表明,这样的个人收入概念既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又割
断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交流,“必须拓宽、修正个人收入的概念内涵。”“把
社会主义个人收入从总体上明确分解为两大类: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1这里的非劳动收入
是指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所取得的收入,并不是指不合法的收入。纵观国内外
个人收入在理论上的演变状况,“个人收入在完整的理论意义上就是指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从各种
来源得到的货币性和实物性收入的总和”。”1可见理论上的收入概念要比日常理解的收入概念大
得多。
统计中的收入概念,包括各种渠道的可以用下日常生活安排的所有收入。具体来说包括以
下6个方面:1、工资性收入:工资、薪金、津贴和各种补贴等收入(包括从收入中扣除的住房
公积金、养老失业保险、医疗保险金等):2、从单位得到的福利性收入:洗理费、医疗费、车
补、出差补贴、高温费、保健费、困难补助等:3、个体劳动者收入、离退休金、离退体再就业
收入、其它就业者收入;4、其它劳动和从事第二职业劳务收入:稿费、讲课费、临时打杂工资
等;5、财产性收入:利息、股息、红利及财产出租租金收入:6、赡养、赠送、搭伙、出售财
物收入以及抚恤金、丧葬费等收入,也包括职工的理顺劳动关系后得到的补偿性收入。大多数
人理解的收入概念,只包括了上述的第一方面。
在学术研究中,一般将个人收入按来源主要分为八大类:(1)劳动报酬性收入(丁资、薪
金和经营性收入,出售农副产品收入及各种劳务收入等);(2)财产性收入(债权及储蓄利息、
股息红利、个人财产租赁收入等):(3)兼职收入(社会兼职、第二职业收入,如稿费、讲课费、
演出、医疗及其他服务收入等);(4)工资外收入(单位自设的奖金、劳务费等);(5)转移性
收入(财产补助、补贴、救济、奖励、赠予等);(6)资本剥削收入;(7)偷税逃税的收入;(8)
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的收入。
由以上论述可见学术研究中的收入与统计中的收入概念也是存在差别的。关键就在统计中
的收入概念不包括偷逃税、腐败等收入。这是因为目前在个人收入监控方面的制度还不够完善,
这部分收入在实际操作中难以作到准确的计量。因此在日常的公开统计数字中,是不包括这一
部分的。非法非正常收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有了收入的概念为基础,收入差距的界定就十分明确。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是指居民
上述八个方面收入量不同而形成的收入总量差。这种量的差距当中,就自然的包括劳动收入形
成的差距、非劳动收入形成的差距、合理收入形成的差距、不合理收入形成的差距、合法收入
形成的收入差距、非法收入形成的收入差距。各种性质不同的收入差距对总的收入差距的贡献
率是不同的。明确了这一点,对我们认清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与趋势,提出合理控制差距的政
策都是十分有利的。收入差距(income difference)是指居民的高低收入水平差别或占有收入比重
的不同而表示的差距,它是与收入均等(income equalization)相对应的概念。均等说的是每个人
得到相同的收入(或拥有相同的财富)。虽然在实践中这种情况从来未存在过,但这一概念提出
了一个与各种实际分配进行比较的客观标准。另一方面,平等(equality)jL是一个规范(normative)
的概念:是否公正平等,要依个人对正确和错误的认识而定。例如,许多美国人相信的是机会
上的均等,而认为结果上的极不平等是合理的,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能力上、努力程度上、冒
3
城镇居民收八差距的探讨
险意愿上以及在生命周期阶段上的差别。即使是收入和财富更为均等的社会,也要对工作努力、
受教育程度高、乐于储蓄和有能力的人给予额外的酬劳,以使经济得到增长。因此,大多数公
平的概念都允许收入分配上有一定程度的不均等
收入差距可以分为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相对差距是以收入比重或收入相对额表示的收入
差距,如将总人口按人均收入高低等分为若干组,高、中、低组的收入额各在总收入中所占的
比重以及它们之间的差距,称之为相对差距。绝对差距是指以货币或实物指标表示的居民高低
收入水平差距。收入差距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客观存在的。收入差距的适度存在,可以在一定程
度上形成激励,促进竞争,因而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积极的影响。当收入差距主要表现为
对社会积极作用的时候,收入差距就有合理性的一面。在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是经济改
革的发起源头。改革之初,收入分配改革而形成的差距极大的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成为
了改革迸一步推进的动力。当然,判定收入差距是否合理的标准,从根本上来说是生产力标准,
同时要结合生产关系标准和社会发展、稳定标准。当收入差距扩大到相当的程度,个人财富占
有成为社会范围的现象时,收入差距就表现为贫富差距。从经济学或社会学意义上讲的贫富差
距,是指一个社会的贫富分布状态,是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后的收入悬殊现象:
在一个富有者群体或阶层出现的同时,一个贫困群体或阶层的存在。贫富差距有这样一种含义,
即其形成是是因为某些不合理因素,如腐败、垄断等。两极分化则是贫富差距不断加大而带来
的最严重情况了。在社会中形成了贫与富的两个稳定而持久的阶层,而且两个阶层之间保持着
对抗和紧张的关系。此时若非其它的力量制衡,两极分化将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同样十分重要,但
不作为本文研究的课题。
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表现与趋势
(--)城镇总体收入分配差距的阶段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利益在国家、集体、个人之间重新分配。城镇居民总体收入增
长迅速,同时收入差距的水平也不断扩大,但这种扩大并不是单纯的线性上升的过程,而是一
个阶梯性的波浪上升。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54元,比1978年的343元增长了16
倍,比1990年增长了2.9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分别增长了3.4倍和1.4倍。城镇居民基尼
系数由1978年的o.16上升为2002年的o.32,上升了16个百分点。“⋯从总体来说t大致经过
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78~1984年),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居民收入增K比较平稳,收入差距基
本保持改革开放前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1984年以后才对
城市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因此,这一阶段中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基本保持了传统体制下的特
征,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低于0.16,处于高度平均的状态。而同期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主要得
益于政府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率的“还欠账”的倾斜性分配政策,居民个人收入水平整体上
有了显著提高。在传统体制下几十年高投资率、低消费率、低工资压抑,已使中国城镇居民几
乎没有多少可支配收入,向个人倾斜的分配制度改革是迅速启动经济,最大限度激发全体劳动
者生产积极性的客观要求。但是,收入与福利分配政策往往具有易涨难跌的刚性,同时不能及
时进行配套的相关体制、机制、政策的改革,更可能导致收入分配的无序失衡的刚性扩张。
第二个阶段(1985~199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起步,一系列有关收入分配的改革
措施纷纷出台,市场机制逐渐强化,分配模式随之发生改变,使一部分人迅速致富,在宏观经
济快速增长的推动下,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迅速扩大。1985年,
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第一次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由o.16上升为o.19,扩大了3个百分点。其
中有几次大的跳跃式上升,1988年,基尼系数上升了3个甘分点,1993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
1994上升了3个百分点。与上一阶段比较,居民收入水平的高速增长,已不是均等地、普遍地
4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探讨
提高,而是在不同人群中不均衡地增长,不同人群的收入差距拉大。从收入等级分组看,1986
年~1995年,10%的最低收入组人均收入增长了3.4倍,10%的最高收入组却增长了5.1倍。“”
第三阶段(1995~1999年),经济增长减速运行,居民收入增速明显减缓,收入差距扩大
略有缓解。1995年开始,宏观经济进入结构调整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城镇居民收入
增幅开始下降,居民家庭减收面扩大,其中包括部分高收入家庭。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改革力
度加大,城镇下岗职工大量产生,城镇低收入群体结构发生变化,城镇贫困问题开始突现。但
与此同时,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步伐,尤其是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
全国大多数城市中得到普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收入差距的扩大,1995年基尼系数出现了改
革来第一次下降,比1994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的势头有所收敛。但是这一
阶段中,收入差距总体水平高于前一阶段,基尼系数徘徊在0,29左右。
第四阶段(2000—2003年),经济在增长的同时伴随着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随着改革的深
入,市场程度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增加。与此同时.许多深层矛盾暴露出来,使城镇
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这一阶段收入差距保持扩大的趋势,仅有很小的波动。政府也逐
步认识到收入差距问题的严重性,采取了多种措施,如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加转移支付,进
行税收改革,控制收入二次分配等等。这些措施也使收入分配扩大的势头得到一定缓解。但改
革的步伐逐渐深入,下岗失业者增多,新的贫困人口不断出现,使这几年基尼系数仍有的上升。
同时,统计外的非法非正常收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更加显著。
参见表2—1、图2-1。
表2—1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人均可支收入实际人均60P增
年份基尼系数
配收入(元) 增辐(%) 蝠(%)
1978 343 0,16 10,2
1980 478 0.16 6,5
1981 498 0.4 0.15 3,9
1982 527 4 8 O.15 7,5
1983 564 4,9 O、t5 9 3
1984 651 12 0.16 13,7
1985 739 0.1 0.19 11.9
1986 900 12.4 O.19 7.2
1987 1002 1.6 O,Z 9 8
1988 “8I 一4,g 0 23 9、5
1989 1376 一1.9 0,23 2,5
1990 1510 8.2 0.23 2.3
1991 1701 6,6 0.24 7.7
1992 2027 8.3 O.25 】2,8
1993 2577 6,3 0 27 12,2
1994 3496 2,8 0.3 11.4
1995 4283 2.1 0.28 9.3
1996 4839 2,9 O Z8 8.4
1997 5160 3,Z 0.29 7.7
1998 5425 5,8 0、3 6.8
1999 5854 9.3 0.295 6.2
2000 6280 6.4 0.319 7.1
城镇居凡收八差距的探讨
O.35
O.3
O.25
O.2
0,王5
O.1
0.0器
0
图2-1
城镶居民总体基尾系数
?一7\-一∥。r⋯一
¨_,_.,
=兰=斗。--一J
i薹星蒸暮蚕霾蒌蚕基吾誓薹委墓薹蚕囊委蚕墓i重慧
卓侩
这些数据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开调查得来的。从数据中可知自1990年到2002年,城镇
内部的收入差距变化并不太大,只有9个百分点,但这与人们的真接感受并不一致。这里与统
计应用的收入概念有关,也和调查的局限有关。作为高收入者的富人,因为种种原因。一般都
不进入调查当中,因此计算出的数据小于实际的数值。一些国内外的研究者根据自己掌握的数
据,考虑了非法非正常收入等因素的影响,得到最高的基尼系数。
(二)城镇居民收入地区间的差别
我国的地区间收入羞距是构成全国居民总收入差别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的收入差距可
以分成以下四个方面:(1)城乡收入差距;(2)地区收入差距;(3)城镇居民收入差距;L4)
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地区差别肯定是较大的。一
般按照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来划分地区,也有学者着重于按照省际标准来划分。目前来
看,以省际标准来划分是比较得当的,同时参考三大经济带标准分析,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全面
的研究成果。
如表2-2所示
表2—2
【年份全国城镇收入最高收入最低
最高/最低
地区差别
居民平均收入省份收入省份收入基尼系数
l 1981 464.29 637 369.7 1.72 o.069 I
6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探讨
1982 500.87 659 402.23 1.64 0.065
1983 523.25 714 422.06 1.69 0.071
1984 609.01 818.37 466.82 1.75 0.074
1985 741.11 1075 560.95 1.92 O.09
1986 883,83 1293 667355 1.94 0.082
1987 988.62 1437 744.25 1.93 0.088
1988 1165.77 1723 862.12 2 0.095
1989 1352.31 2086 1015.01 2.06 0.097
1990 1490.69 2303.15 1119,1 2.06 0.101
1991 1681.06 2752.18 1249.5 2.2 0.109
1992 2014.7l 3476.7 1478.9l 2.35 0.11l
1993 2562.01 4632.38 1879.29 2.47 0.133
1994 3486 3667.08 2503.01 2.54 O.14l
1995 4264.28 7438.68 2845.72 2.61 0.141
1996 4834.02 8159 3353.94 2.43 0.141
1997 5167.08 8561.71 3592.43 2.38 0.137
1998 5430.92 8839.68 4009.61 2.2 O.135
1999 5880.68 10931.64 4342.61 2.52 0.139
资料来源:各省居民人均收入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年资料汇编》(1999年)。其它数据
由此计算而来。表中收入数据使用当年价格。
从表2-2中可以看出,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省际地区差别不是很大,要小于全国居民的总
体情况。比如城镇省际间收入差别基尼系数1981年和1999年分别是0.069和0.139,而同期
全国居民的省际地区差别基尼系数分别是0.147和0.216,高于’前者两倍左右。在考察期内,
城市居民的省际人均收入差别同样呈现出扩大趋势,基尼系数从改革初期极端平均的0.069,
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基本呈直线上升为0.141,1997年开始有所下降,但幅度很小,可能
不是稳定的下降趋势。2001年,反映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为0.323,比上年的0.319
略有增加。从收入差距构成分解看,省际间的基尼系数为0.156比上年略有下降,各省间收入
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一定控制。居民收入最高的省与最低的省人均收入之比从上年的1:2.48
(上海:山西)下降到1:2.45(上海:河南)。从地区比较来看,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是
西北地区,比上年增长11.2%,其中新疆、青海、宁夏增幅进入前五位,说明国家开发大西北
的战略己初见成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西南部地区城市居民收入增长较为缓慢,仅为7.3%,
比全国的增幅还低约2个百分点。”“
另据国家统计局调查,1986~1999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最快,增长
了5.9倍,超过了全国水平(5.5倍):中部地区增长了5.1倍,西部地区最慢,增长了4.7倍。
增长最快的五个省市依次为上海、广东、北京、浙江、天津,增长幅度依次为7.3、7.1、6.8、
6.6、6.1倍;增睦最慢的五个省市位次为黑龙江、辽宁、甘肃、宁夏、青海,增长幅度依次4.5、
4.4、4.1、3.9、3.6。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进行测算,2000年全国范围内人均
可支配收入是6279.98元,东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534.20元,高出全国水平1254.22元,
比中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5327.42元高出2206.78元,比西部地区的5647.88元高出1886.32
元。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41:1:1.06。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前五名的上
海市(11718.01元)、北京市(10349.69元)、广东省(9761.57元)、浙江省(9279.16元)和天津
市(8140.50元)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区。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个省、市、自治区中,有8个
处于东部地区,另外2个在西部地区。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1个省、市、自
7
城镇居民收八差距的探讨
治区中,只有4个在东部地区,另有lO个处于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7个省份全部在全国平
均水平以下。⋯1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虽有显著提高,但是增长速度不同,东
部地区在优势地理条件和倾斜政策等因素影响下,经济迅猛发展,与西部之间的相对收入差距
和绝对收入差距都明显扩大了。
泰尔(Theil)指数是衡量地区不平衡的重要指标,它为非负值,当它等于0时,表示地区之
间平均分配、无差异,表示每个省(区)的经济指标份额和人口比重都是一致的。泰尔指数(Theil
Indices)不平等程度度量指标。其值在O和Ln(n)(n为收入组别数)之间,其值越大,不
平等程度越高。表4给出了以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市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Y)测算
的时间序列泰尔指数,其数值接体偏大,表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较大。
表2-3中国地区收入差距之泰尔指数
19鼢,D8i 1982 1983 l 1嘲|1 985 i l淄198f}1988 I 1989 j 1990 l㈣l|l§92{Ⅲ3 l l螨l l辩
Ey 5S7 57i 508 475 l删l蝴j 434 {11 l蝴j材7 f 421}42l i 472 i 500}档|娥
说明:Ey表示以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GDP测算的泰尔指数。
资料来源:宋德勇:《中国地区差距的演变趋势及原因》,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1(2)。
(三)城镇居民行业问收入差距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和1990年相比,2000年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和技术服务业收入增
幅最高,分别达到470%、542%和466.8%,农林牧渔业和采掘业增幅最低,仅为236.4%和206.8%。
其他行业增幅在250%~400%之间。1990年最高收入行业与最低收入行业的收入比为1.80:
l,2000年上升为2.36:1.1990年收入最高的三个行业是采掘业、水电煤生产供应业和地质勘
探水利业;2000年变为科研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最低的三个行业变为农林
牧渔业、餐饮服务业和采掘业。1990年收入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之间收入比为1.72:1,到2000
年变为2.63: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赵人伟所主持的课题组经过调查,得出城镇内部不同行业之间
的收入差距在持续扩大的结论。他们调查的1995年数据表明高收入群体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分布
是很不均等的,如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收入职工的比例大大高于其他行业。
(四)所有制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不同所有制单位职工的货币工资差距扩大,实际生活水平差距则相对较小。1990—2001年,
国有、集体和其他单位的职T平均工资之比由1.36:1:1.78扩大为1.63:1:1.78,2001年,
国有和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为9022.5元,而”其它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为
12140元,比国有和集体单位高出34.60%,但如果算上国有单位职工尚未货币化的住房、医疗
保险等各项福利待遇,并考虑到资企业工作比较辛苦等因素,国有单位与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
工的实际收入差别,并不像货币工资所反映的那么大。“”
(五)城镇内部各阶层之问的收入差距
按照国际上习惯的五等分法,按收入由高到低排列,将每20%划分为一个阶层,来比较各
阶层间的收入之间。实际应用中,也常常为了研究需要采用不同的百分比。这儿年来,城镇内
部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的扩大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近两年,商收入户的收入增长大大超过
了低收入户的收入增艮。例如,2 0 0 2年1季度的统计表明,2 o%的高收入者的收入占总
收入的4 6.2%,2 0%的低收入者的收入占总收入的6%,高低收入差距为7.6 6倍。““
表2—4、表2-5显示出,从1990年到2001年我国城镇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居比收入差距
是扩大的,收入明显向高收入群体阶层集中。1990年城镇最低收入户居民与最高收入户居民收
8
城镇居民收八差距的探讨
入之比为1:3.22,到2001年扩大到1:5.39。就是说,在11年间最低收入户居民与最高收入
户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了两倍以上。1990年,高收入和摄高收入户的人口r与调查家庭总人口比
重为17.2%,他们获得的收入占调查户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为26.8%。相反,占人口22.8%的低
收入和最低收入户收入比重只有14.3%。到2001年,占人口比重只有17.6%的高收入和最高收
入户在总收入中所得到的份额上升高达32.6%,而处于低收入和最低收入户人口比重占22.2%,
收入比重却降为10.7%。这意味着,当前我国城市有20%的人口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不足
10%,而另有20%的人口却获得了社会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这种收入不平等的变动趋势表明,
我国城市收入分配结构在向有利于高收入群体的方向变化。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所谓的“马
太效应”。““高收入者拥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投资于不同领域从而获得更多财富,而低收入者
恰恰相反。如果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这种循环必将使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事实上调查资料
表明,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在继续拉大,占全部调查户的10%的最高收入户人均可
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3,5%,而同样数量的最低收入户仅增长5.7%,比最高收入户组7.8%个百
分点。最低与最高收入户组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l:5扩人到2001的1:5.39。(参见附录)
表2—4 1990年城镇不同收入层次的居民收入情况
培低收入低收入中下收入中等收入中上收入高收入最高收入
人口(人) 14585 13838 26460 2489l 23536 11197 10234
人口比重
11.7 11.1 2l 2 19.9 18.9 9.0 8.2
(%)
人均可支配
761 2 968.6 1144.4 1351.7 1598.3 1889.5 2447.9
收入(元)
收入比重
6.5 7.8 17.6 19.5 21.8 12.3 14.5
(%)
表2—5 2001年城镇不同收入层次的居民收入情况
最低收入低收入中下收入中等收入中上收入高收入虽高收入
人口(人) 15388 14818 28496 27269 26041 12407 11574
比重(%) 11.3 10.9 21.O 20.1 19.1 9.1 8.5
人均可支配收入
2802.8 3856.5 4946.6 6366.2 8164.2 10374.9 15114.9
(元)
收入比熏(%) 4 6 6.1 15.2 18.7 22.8 13.8 18.8
注:表2-4、表2—5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编1991年和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整理,人口数是指调
查户数乘以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人口比重是指每个收入等级人口数占总调查人口的比重;收入比重是指
每个收入等级人口数乘以相应等级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调查户可支配总收入之比
(六)非法非正常收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以上角度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多是以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为准。如果考虑非法非
正常收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情况就会发生变化。所谓非法收入是指在目前法律规定条件下不
合法的收入,如偷税漏税、贪污腐败、走私诈骗等。这部分非法收入常常构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非正常收入是指貌似合法但有悖于道德规范的非正常的收入,如集团消费转化成个人消费、某
9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探讨
些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等。这些收入都不是通过按劳分配或按生产要素分配途径所获得的.从
性质上看,它们是社会总收入中被一部分人以非法非正常手段占有的部分。正常收入资料来源
于官方公开出版的各类统计资料年鉴等,但非法非正常收入都是通过非法、非正常途径所获得,
居民不愿意公开也不敢公开,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官方的关于收入分配方面的统计资料
中一般都没有考虑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因素。近几年来,非法非正常收入对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
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主要闻素,同时也
是导致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矛盾重重的原因。
如果仅以正常收入为考查对象,1988--1999年我国居民正常收入差别的基尼系数分别为:
0。34976、0.36965,07 346887 0.36904 7 0.37719 7 0j 40173、0.43561、0.4194,07 40582,0,402690,
0.40380、0.40456。考虑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影响,1988—1997年我国居民收入差别的基尼系数
分和为:0.4168、0,4245、0.4015、O.4170、0 4262、0.4595,0,51lI、0.5173、O.4990、0.4932。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1988--1999年,我国的正常收入的基尼系数基本上处于0.3-0.4之间,
属于比较合理的收入差距。但考虑了非法非正常收入以后的基尼系数则进入了0.4-0.5的差距
较大的区间,甚至1994、1995年超过了0.5,进入了差距悬殊的区间,使得我国居民收入分配
在公平方面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非法非正常收入是导致我
国居民收入差距非正常扩大的根本因素,我国目前的个人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比较严重不均等
问题不是由正常收入分配所引致的,而主要是由于有那些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存在而引致的。
三、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
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有可能形成收入差距乃至两极分化。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马太
效应。“马太效应”是经济学不平衡发展理论的一种理论。即:多数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
几乎普遍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具有相对好的发展条件的地区利用其区位优势,并以此
积累技术、资金、市场等的方面的优势,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导致其与后发展地区差距进一步
扩大,产生所谓的马太效应。在个人收入积累方面,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我国城镇居民收入
差距的形成原因,既有市场化改革的因素,又有宏观调控方面的因素。
(一)市场化改革方面的因素:
1.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不断升毁培高牧^群体带来了增收的机会,但减少了低收入群体的就
业和收八机会
就国情而言,我国是一个劳动力丈量剩余、许多自然资源高度稀缺的国家,特别是在过去
十儿年里资本也高度短缺。按道理,我国应该以大量吸纳劳动力而节省资本的方式推进经济增
长,这显然会对广大劳动者就业有利,降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性。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
以后,我国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却纷纷用资本替代劳动,进行企业改造和产业升级。替代的结
果是,劳动力过剩和资本短缺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以国有工业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后是我国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增长最快,而劳动就业人
数增长最缓慢甚至是下降的时鲥。从1990年到2001年的i 1年里,国有工业人均固定资产原值
从22820元增加到338720元,增长了13.8倍,平均每万元阔定资产原值配置的职工人数从0.44
人下降到o.03人,下降了93.2%。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又假定11年里国有工业
资本替代劳动的趋势与80年代的速度相同,那么这一时期国有工业每万元固定资产原值配置的
职工就不应该是从0.44人减少到0.03人,而是减少到0.2人,⋯‘
在工业以及整个非农产业领域,资本配置比例上升而劳动配置比例下降,会对收入分配产
生以下影u向:一是它会加剧资本和技术的短缺,由此引起拥有资本和技术的人赚钱机会增多,
收入增长速度加快:二是在j【业和整个非农产业内部,由于资本增长快于劳动就业增艮,还会
引起这些行业劳动者工资的上涨。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工资上涨是以部分劳动者丧失就业机会
10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探讨
为代价的,就是说一些人的收入增加是以另一些劳动者收入减少为前提的。三是工业以及非农
产业用资本替代劳动,不仅会加剧社会劳动力的过剩,而且还会导致社会财富分配在工业和农
业之间失衡,引起农业相对国民收入水平过快下降。众所周知,我国的绝大部分剩余劳动力都
滞留在农业部门,当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以资本排斥劳动时,大量剩余劳动力只能拥挤在农业
部门,去分享有限的资源和财富。因为在社会财富总量增长过程中,相对非农产业而言,农业
部门的财富增长最慢,如果在非农产业的扩张中,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不能及时转移出去,农
业部门人均占有的社会财富份额只会下降。有数据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我国采取了
轻型化的工业发展战略,由此导致全国工业和建筑业的劳动就业人数大幅度增长,代表财富占
有情况的相对国民收入明显下降,而农业部门的相对国民收入不断上升。与此相反,从1990
年到2001年,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缓慢,农业部门相对国民收入由o.51下降到o.304,
工业和建筑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却由1.944上升到2.292。“”
2.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引起了收八分配在不同阶层之间的分化
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我国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例如国有企业和乡镇
集体企业进行资本重组,股份制改造,拍卖、租赁甚至破产等。在各种形式的改革中,企业都
将“减员增效”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一旦企业体制改革完成,便有一批工人被下岗(包括待岗)
分流。一般的情况是,通过改制,企业内部在职工之间拉开收入档次,随着企业效益的提高,
管理层收入增长远快于工人的收入增长。下岗或待岗人员在重新找到工作之前收入明显下降。
在企业进行各种改革的同时,政府机构也于1998年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压缩机
构,裁减冗员,转变职能。此项改革又将数以万计的劳动力从行政管理部门分离出来,推向社
会,最终增加了劳动力的实际供给总量。当社会劳动力供给总虽增加,而非农产业部门对劳动
力的需求不变甚至下降时,必然会造成社会失业人数增加,低收入群体扩大。
(二)宏观调控方面的因素
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不能缺少的就是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收入分配问题的出现,自
然和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一些宏观经济政策有利于高收入群体增加收入,4宴-s时.低收入群体增收帮助不大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在三方面的政策安排上对收入分配的平等性带米了直接或
间接的影响。一是全国各地兴起的城市化浪潮。按道理,城市化有利于扩张经济发展空间,增
加就业机会,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但是,近几年来我国的城市化方向明显走偏,
它的建设与发展并不是将增加就业和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作为主要目标,而是将大量资金、
土地等资源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方面,刻意追求道路硬化、墙面白化、环境绿化和
城市现代化,大大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就业状况和生活环境,但农民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大好处。
相反,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被大量低价征用而又高价出让,不但使农民不能得到土地增值带
来的收益,还使他们的土地资源占有状况进一步恶化。因此,在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一个耐人
寻味的现象,就是城市的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越来越慢,城乡居民收入
差距越拉越大。
二是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过程中,政府为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带来的机会不平等。从
1998年到2002年,为了启动国内市场,刺激经济快速增长,国家连续发行6600亿元特别国债,
主要用于重大建设工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生态环境建设
和西部大开发,这对于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空间都创造了难得的机遇,许多大中城市
借此机会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许多企业也争取到建设项目,有大量劳动
者获得了新的就业机会。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依靠国债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对火中城市
关注过多,对小城镇和农村关注不够。例如,5年中国家在6600亿元的国债中仅为农林水等安
1l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探讨
排建设资金2800亿元,而其中真正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也不多,给他们带来的增收效果不大。
这几年,受国债资金的带动,城市的水、电、路、通讯、医院、学校等公共物品的供给同发达
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而与我国农村的差距却越来越大。可以想见,不同的公共品供给水平对
投资、就业以及收入的影响是直接的,公共物品供给环境越好,吸引投资的能力就越强,就业
机会就愈多,由此带来的收入水平势必要高。反之亦然。对居民收入分配带来直接影响的还有
另外一项政策,就是政府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涨工资。在1998年至2001年间,中央政府先后
给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几次人幅度增加工资,在此基础上各单位还自行为本单位职
工增加一些额外福利津贴,这就使得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比前几年涨了近一倍。受
此影响,其他行业也随之相应调高职工的工资水平。这一轮1二资增长拉大了城市不同阶层之间
的收入差距,因为这次大幅度增加工资恰好发生在国家机构改革和企业改组改造时期,这个时
期仅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经济单位的职工人数就分别减少了3404.2万人和1591.7万人。不难看
出,国有及集体单位增加工资,只是使那些仍然在职的职工从中收益,而对4995.9万个离开单
位的职工并没有什么好处。
三是我国金融制度和政策的不当安排,也是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
原因之一。“九五”初期,为了治理通货膨胀,我国实施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接着在亚洲
金融危机中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中央又安排了一套更加严厉的金融信贷制度。在紧缩货币政策
的条件下,资金显得空前短缺,此时谁能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谁就获得了赚钱的机会,特别是
银行对地区、企业授信并在内部实行贷款终身负责制,使得银行资金在运行过程中“嫌贫爱富”,
这导致了越是贫困地区、越是需要解困的企业越贷不着钱,这些地区或企业的劳动就业和增收
机会受到极犬限制。相反,越是发达地区、越是富裕企业越容易贷款,这些地区或企业的劳动
就业和收入状况要远远好于贫困地区或困难企业。金融制度和政策的不平等还反映在城乡之间。
具体表现为金融制度和政策向城市偏斜,城市资金供给充裕,农村资金供给严重不足。
2.税收的二次分配作用没有克分发挥,个人所得税征收不利
个人所得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效果不理想。高收入者偷漏个人所
得税的比例最大。中国的个人税收的再分配功能不仅是很弱的,而且有强化收入不均等的作用。
一般来说,工薪阶层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情况最好,而一些富人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情况最差,私
营企业家白不必说,就是一些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现在也尝试着偷税、漏税。2001年个人所
得税征收996亿元,据有关专家估计漏收1000亿元。个人收入隐性化的问题十分严重。没有个
人收入的申报与核查制度,使偷漏税十分容易。个人所得税的设置需要进一步调整。如目前在
我国还没有遗产税和赠与税,对收入调节十分不利。
3.社套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对收八分配的调节能力较弱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够广泛,即使在城镇居民也不能达到普遍享受。社会保障的
力度不够,无力妥善解决初次分配中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带来的矛盾。社会保障是最具分配
性质的一项政府支出,1999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仅5000亿元,占GDP的7.4%。1990年世界经
合组织成员国社会保障开支占GDP的平均比重是15.4%,其中发达国家高达20%~30%。由于政
府财力所限,使一些社会保障制度无法正常建立和实施,一些处于贫困状态的城镇居民无法及
时得到社会救济。美国近10年来享受贫困线求助的人大约相关丁总人口的15%,根据中国作为
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不应低于6%。1999年全国只有282万人次享
受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提供的救济,他们仅占城镇总人口的0.8%。至2003年全国2235
万城市居民得到摄低生活保障,达到了城镇总人VI数的6.3%。““
4.在市场化过程中,宏现管理体系薄弱
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相应的宏观管理体系,我们也只能在实践中摸索着逐步建立起来。因
】2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探讨
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薄弱环节。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律经济,当法律体系不完善,对市场运行
的规则规定不够全面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寻租”现象。如垄断行业或特殊机构凭借权力,利
用国家制度或政策不完善的空隙,为自己和本行业的职工牟取高收入,由此拉大了这些群体与
一般居民的收入差距。
四、收入分配差距的适度性
(--)关于收入差距适度性的判断原则
无论是从收入分配的多种理论中,还是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都可以看到
收入分配的影响集中体现在经济增长和社会秩序稳定性两个方面。这是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
影响的领域。应当说,这两个方面不存在根本的对立和冲突。但是,在不同的外部条件作用下,
其矛盾的尖锐程度是不同的。从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看,在促进经济增长
为目标的体制改革中,必然产生不均等的分配。不均等分配在部分人手中形成的资本积累及较
高的购买力,成为这一时期刺激经济增长的动力。这一点在增长的早期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
但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又带来了失业人数的增加和贫困人群的扩大。当这一矛盾发展到人们
承受力的极限之上时,就会发生严重的社会冲突,以致影响国民经济正常持续地增长。
一般来说,极端化的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由此而带来的公众
的不公平感增强和社会承受力下降,则成为制约前者的最终界限。因此,可以将是否激励经济
增长和公众主观承受力作为判断收入差距适度性的两个基本原则。
(二)城镇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增长主要通过消费和投资两个方面的推动和拉动实现。从收入对消费和投资的决定性
看,不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对居民消费及居民投资,在水平、规模、结构上都会产生不同
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经济的增长。而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从总体上看,多
是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所要出现的正常现象,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
1.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
收入差距扩大形成的不同收入群体消费需求结构及消费倾向差距的扩大,对经济结构和经
济增长的影响是双重的。
1)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提高经济增跃的质量。收入分配平均化形成的消费
结构趋同,消费热点集中,极易引发市场的“抢购”危机。中国80年代末期的“抢购”风潮,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这种低水平平均分配形成的同步购买力,使产品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单
一化,不利于形成完整的、连续不断的产业链条,并且成为市场和社会形势动荡的基础。
中国城镇居民个人收入分配的状况与城乡间的收入分配状况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改革开
放前的城乡居民收入间就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城镇居民内部则实行的是基本平均的分配形式。
而改革开放后,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由平均到逐步拉开差距也是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的,真
正在总体上拉开差距,不过lO年左右的时间。如果说,在10年时间里,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
响已由“排浪式的消费”转为“过剩危机”,似乎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从目前城镇不同消费群
体的购买力及己拥有的消费品构成看,并未出现如同城乡间过大的收入差距而形成的显著的消
费断层,消费品的生产结构也并未因此而出现严重的结构失衡等负效应。相反,收入差距的扩
大所形成的多层次的购买力及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推动了以市场需求引导企业的生产投向,促
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进而促进并提高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
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建筑业和家用电器等消费品制造业的长足发展,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2)“金字塔”状的收入阶层分布,导致新的消费热点难以形成。以往在对收入差距影响消
费需求的分析中,多注重从对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及消费水平的影响来判断收入差距的影
13
城镇居民收八差距的探讨
响。但是,消费倾向和消费水平并不能说明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产生的实际影响的程度。因此,
如果我们将不同收入层的人口规模考虑进来,就会看到不同收入层购买力规模对消费市场的影
响力。经分析可以看到:如果将10%低收入户人口规模和购买力总量作为参照数的话,占城镇
人口10%的低收入层的1358亿元的名义购买力,形成了1220亿元(以1999年城镇人口总数为
基数)的实际购买力,对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总量的贡献度仅为5.8%L22 J o由此可以想见,在贫困
线以下的人群,尽管其消费倾向最高,但因其低下的购买力水平,所形成的购买力规模对居民
总消费的贡献度是微乎其微的。这里要说明的是,低收入群体在居民总数中毕竟是少数,这部
分人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消费需求扩张的贡献是极其有限的,因而,缓解这部分人的低收入状况,
其意义更多地体现在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上。
但是,我们更需要看到的是,如果从消费的角度看,以某种大宗消费品(如住房)的购买力
作为参照系的话,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状态就表现为大多数人与少数人的差距。从我们对
城镇洛伦兹曲线的描绘中看到,中国城镇收入分配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状态并非是“橄榄形”
的,而是在底部有较多沉积的、近似的“金字塔形”。这一分布状态说明,中国城镇中收入较高
的占人群大多数的中间阶层尚未形成,更多的人群处于中低收入水平,这必然对消费需求产生
影响。拿商品房消费来说,据《北京青年报》对北京市8个城区中800户有购房意愿的家庭的
调查,在选择可承受住房总价为20万元以下的家庭中,月收入在3000元以F的占81.1%。3000
元以下月收入家庭中多数表示,若无政府或单位的支持,自己将无力购房。而选择lOO万元以
上住房的家庭仅为9%,这部分家庭中,以月收入8000元以上的家庭为主,约占70%。另据北京
佳景市场研究公司对2000年秋季国贸房展会参加者的调查,参会者家庭月收入在1500一6000
元之间的占73%;希望买房的均价在4999元以下的占89%,8000元以上的仅占1%;在计划买房
的类型上,计划购买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分别占35%和54%,而计划购买别墅、跃层楼房
的仅各占2%““。北京住房消费市场的这一情况在全国城市中普遍存在。这表明,对于当前消
费新热点的大宗商品来说,还不是高低两极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低收入群体购买力低下的问题,
而是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整体购买力水平偏低的问题,是中低收入的“人平台”与高收入的“塔
尖”的差距问题。而从问题形成的原因看,更多的不是缘于切“蛋糕”的方式,而是“蛋糕”
本身还不足够大。因此,从促进消费增长的角度看,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大多数居民的收入水
平,培育对犬宗消费品的购买力规模: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充分调动高收入层的消费需求,以
其较高的购买力促进消费的增长。这与分配的公平性并不存在矛盾。
3)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不是构成当前市场商品“过剩”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当
前市场商品的大量积压,收入差距的扩大所造成的消费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241.这一观点缺乏
足够的依据。撇开农村消费需求不谈,城镇居民中的大多数,都具有解决基本温饱的支付能力,
对基本生活消费品的消费需求是基本稳定的。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调查资料中,可以看到城镇
家庭人均消费品消费数量和每百户拥有的耐用消费品,中档以下的消费量和拥有量在不同收入
分组中的差异并不显著,其中包括5%的困难户。而且近两年来,随着政府对低收入者经济救助
的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较前也有所提高,收入差距有所缓解,购买力相应提高。但大
多数商品供过r求的状况并未因此而改观。从全国市场供求情况的排队分析来看,2000年下半
年,在609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12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18.34%,供过于求
的商品485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79.64%,比上半年增加了1.2阶百分点;供不应求的商品12
种,仅占排队商品总数的1.97%。再从其中的与居民日常消费最紧密的农副土特产品的供求情
况来说,2000年下半年111种农副土特产品中,供求平衡的占40.54%,供过于求的占56.76%,
比上半年还增加了2.7个百分点[25]o这一情况表明,当前市场“过剩”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
生产结构及产品结构,而其背后的原因是深层次的、多方面的,绝不是靠缩小收入差距能解决
的。但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消费需求多层次化,与市场商品的供求尚不适应的矛盾是存在的。
应当说,影响消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收入水平和差距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从以上分析可
14
城镇居民收八差距的探讨
以看到,从总体来看,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对消费需求及经济总量增长和结构的合理化并
未构成更多的负面影响,并且具有相当的促进作用。对低收入层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更多地表
现在社会不公平程度的扩大。
2.城藤居民收^差距对投资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总量迅速增加对居民投资规模的增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成为
改革以政府投资为主的传统投资模式的重要驱动力。对此已形成共识。然而.城镇居民收入差
距的扩大对投资有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要分析的另一方面的重要问题。
收入差距扩大对投资已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收入差距扩大所带来的金融资产向少数人群积聚的分布格局,加速了居民金融资产规模
的扩大,为居民投资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得到迅速
增长=。仅以1999年6月末的城镇居民户均金融资产数量与1996年6月末的情况比较,平均年
递增19.5%,增长速度十分罕见。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高收入户金融资产数量
的迅速增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1999年6月末,20%最高收入家庭的金融资产占全部
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比重48.5%,比1996年6月末的48%有所提高;最高收入户金融资产在
已有的较大规模基础上又增长了72.3%;高低收入户金融资产的规模数量比由4.4:I扩大到6.8:
l”⋯。说明高收入户金融资产规模对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规模的扩大产生重要作用。而居民
家庭金融资产的规模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客观尺度,就此而言,收入差距的扩大对
居民金融资产规模的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居民家庭金融资产规模的扩大,为居民投资能力
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2)收入差距扩大所形成的金融资产分布格局,使直接投资比重提高,有勘于社会投资结构
的改善。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城镇高收入户的专项调查资料,高收入户投资构成中选择次数比重
最高的是股票,占总选择次数的33.07%。其次是商业和服务业,占20.42%””,均排在国库券
之前。这与前一时期居民投资主要偏好储蓄等低风险性的间接投资的情形形成反差。一方面说
明了,城镇高收入层的风险投资意识更加成熟,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高收入层的投资能力有了
较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抗风险实力。高收入层直接投资的意识和规模的提高,将有助于社
会投资结构的改善。
3)收入差距扩人造成的金融资产在少数人手中的积聚,客观上为非公有制经济、非规范部
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拓宽社会就业渠道,增加经济活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从1999
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看。个体经济占13.3%,其中自筹资金为3795.64亿元,高于集体经
济中自筹资金(2789,52亿元)的部分,占个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90.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额的12.7%;分别比1993年的85.1%和10.1%高5.4和2.6个百分点“⋯。个体经济固定资
产投资能力的提高,说明部分居民个人在前一时期已基本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私有经济开始
走向发展壮大。这一情况表明,收入差距扩火对社会经济结构转换所产生的推动作用是深远的。
4)收入差距扩大带来家庭教育投资水平差距的扩大,形成教育投资水平与收入水平间的循
环效应,给未来低收入群体的构成埋下了伏笔;多项研究和调查的结果显示,劳动力受教育程
度的高低与其收入水平的高低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而且,目前,在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
中,这一相关性表现得愈发突出。据有关调查,在我国城市群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
同学历劳动者的收入比为1:1.17:1.26:1.8,高学历者的收入明显高于低学历者⋯。。
从目前来看,家庭教育投资水平的著距已经拉开,而家庭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其中的重要影
响因素。从1999年不同收入组家庭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情况看,最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
最高收入户的支出比为1:1.9:2.7。据对15万户调查显示,1998年家庭总收入在1万元以下
的低收入户,有七成的人认为大学费用每年在5000元以下才可以接受;而家庭收入在7万元以
上的高收入户家庭持此观点的不到1/4”⋯。在7万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中,有22.7%的家庭认
为每年费用在2万元以上仍可接受。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对教育投资的承受力差距显著。家庭
15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探讨
教育投资的差距一旦形成并继续扩大,势必会形成收入水平低一教育投资水平低一1=_-一代就业
竞争力低一收入水平低的循环效应(这也是一种马太效应),使未来低收入群体的形成在一定程
度上不可避免,并对经济增长质景的提高产生重要影响。
综合以上分析,改革开放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总体来看,激励
作用、积极的促动作用是主要的。其负面性更多地体现为社会公平程度的下降。
(三)城镇居民对收入差距的主观承受力及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1.主现承受力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任何经济活动的运行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在经济转轨时期,尤其需要一个稳定宽松
的社会环境相依托。个人收入分配是各个社会成员经济利益分配的最终体现,具有很强的社会
敏感性。收入分配是否合理,会赢接影响社会成员的社会心态的平和程度、社会关系的协调程
度和社会形势的稳定程度。
在收入分配均等程度不同的社会,社会的稳定性表现为不同的特征。在贫富悬殊的社会,
收入分配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社会秩序的混乱。这个问题在转型社会中尤为突出。
社会的转型必须是要由改革推动的,但改革本身就是对社会成员间的利益调照,改革的推进和
目标的实现过程,同时就是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丧失或只得到很少利益,而另一部分人得到利
益或得到更多利益的过程。如果这种改革使社会利益格局形成定式,并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
使受益人群更多地受益,受损人群更多地受损,就会形成贫富悬殊的社会特征,贫困阶层出现
并扩大,引发社会成员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继而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使社会秩序混乱无序,
从而造成社会形势的动荡不安。社会转型,又会使不同人群的社会地位发生显著的更迭,一部
分人由原来的社会主人地位,一落千丈为社会底层,而另一部分人从平庸的社会地位一跃而为
社会上层。这对成为社会下层的群体来讲,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和强烈的失落感,极易产生
与社会的对抗行为,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对于社会地位上升的群体来讲,就会提出与自己
的经济状况相适应的政治和社会要求,迫切要求改变相对滞后的政治体制和政治格局,改变与
原来阶层相适应的道德标准,而形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而收入差距过大,将会大大强化这
种动荡性,使社会成员尤其是沦为社会底层的社会成员的心理承受力极度下降,从而使社会阶
层矛盾激化和社会秩序恶化。有人考察了30个国家收入不平等与政治动乱之间的关系后发现,
在18个国家中,税前收入不平等与死于政治冲突的人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4{在另外12个
国家中,税后收入不平等与政治冲突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6“⋯。
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是通过对社会成员主观心理感受的影响进而
形成一定的社会行为来体现的,因此,可以说,社会成员的主观心理承受力高低是衡量社会稳
定程度的重要尺度。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划分,主观承受力至少应由如下几种要素构成:理解能力、应激能
力、耐压能力、平衡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它最能体现社会成员主观感受水
平。其他能力均以此为基础。理解能力,是指对所要感受的问题的认识水平,一般来说,认识
水平越高,理解力越强,承受力也越大。理解力往往是社会成员通过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
的付出与所得的比率在与他人的这一比率的横向(社会的)比较及自己纵向的(历史的)比较中实
现的。应激能力,是指群体面临突发情况时重新控制的能力。应激能力应是以理解能力为基础
的,并受理解能力的制约。耐压能力,是指群体在社会或组织变革中所能忍受压力的范同。施
加的压力过大,超过了所能忍受的范围,人们的社会行为将会出现异常,或是出现沉默、麻木,
或是出现攻击性行为。平衡能力,是指人们在认知、情绪或情感及反映等方面的综合调节能力。
良好的平衡能力可以弥补上述三种能力的消极作用。
16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探讨
2.ii会成员对牧入差距主现承受力的调查分析
研究社会转型期收入差距的影响问题,社会成员的主观承受力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对社会成员主观承受力的判断,应从动态的历史变化和静态的现实状况两方面分析。
I)动态变化。近年来,一些学者和课题组在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中,陆续地对改革开放后
城镇居民的心态和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民意判断等做出了调查分析。从这些片段中,我们可以
将城镇居民对收入差距的心态变化作一个大致的描述。
改革开放20年来,在历次的社会调查中;中国公众最关注的问题始终集中在失业、通货膨
胀、贫富差距、腐败、社会风气、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几个对社会稳定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上。
但随着经济和社会情况的变化,关注的次序有所变化,其中对贫富差距(收入差距)的关注程度
从开始的不被关注,到开始关注,再到极度关注,后到关注程度有所下降。1985年2月的一项
民意调查⋯1显示,1985年前,由于体制改革的重点尚在农村,改革开放后政府对城镇居民增补
的物价补贴和工资等使多数人普遍受益,人们尚未真正品尝到市场机制作用带来的阵痛,大多
数人对自己的收入和生活现状感到满意,对改革的前景充满乐观的预期。这时人们的主观感受
主要来自于与改革开放前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比较。但在进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阶段后,城
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开始迅速扩大。从该时期的多项调查中反映出,对个人经济地位持有不满意
态度倾向的人数比重随着收入差距的扩火而不断扩大。从1985--1992年期间社会经济形势的实
际运行情况看,这一时期正是城镇社会矛盾层出并日益激化的时期。说明城镇居民间收入差距
的迅速扩大是此间公众心态和社会形势动荡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贫富差距问题成为公众关注
的社会焦点之一。1992年以后,随着中国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一轮经济的高速增长,经
济的全面转型;带动了社会转型的加速,市场机制的作用日渐强化,推动传统福利分配制度和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步伐,使原有的利益格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改变,社会各群体间的收
入差距继续扩大,并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成为当时社会极度关注的问题。
据1995年的一项调查”“,越来越多的公众认为个人经济地位偏低;近一半的公众认为与周围
的人相比,自己的经济地位偏低。相当一部分公众对先富起来的人的致富手段的正当性与合法
性持否定态度。自1996年以后,随着“软着陆”的开始实施,经济增长速度的同落,收入差距
扩人的速度也开始缓和。市场作用的进一步深化,使高收入层出现知识化、专业化的高素质人
员比重增大的倾向。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的大力调整,使得下岗失业问题突现
出来,加之经济大案要案的频频曝光,腐败问题也开始倍受人们瞩目。对贫富差距问题的关注
程度开始逐渐降低。国家计委社会发展研究所社会稳定形势分析课题组在“1997年对城镇居民
对社会主要问题的判断”的民意调查中,贫富差距问题排列在第2位;而对2000年的情况调查
显示,贫富差距问题退居第3位,失业F岗和腐败问题位居前列。在多项不同范围的民意调查
中,均显示出这一排序的变化。这一变化,一方面说明了在社会转型加速的时期,影响居民心
态的因素更加多元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公众对收入差距扩大的现实的主观承受力在经历了
较长时间的磨合后开始趋强。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失业下岗和腐败,虽然不属于收入分配领
域自身的问题,但却都是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具有显著的不公平性、不合理
性。说明公众对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的认识,更加看重其起点的公平与否。尽管对收入差距的关
注程度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它仍然是社会关注的重要焦点问题之一。
2)现实状况分析。有学者在对城市居民问卷调查””中,设计了部分主观承受力的指标。
数据分析表明,对收入差距的综合承受力与收入水平正相关,这显示出我国大多数城市居民对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是不满的,尤其是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群体的主观承受力偏低,但总体
上仍未超出承受力范围。4项承受力指标中,对收入来源的认同程度指标分值最低(2.78分)。
由此可看出,收入差距扩大原因的不合理性是影响公众主观承受力的主要原冈之一。这里需要
提及的是,尽管公众的心理承受力强弱是与其经济承受力火小密切相关的,但在不同区域或社
区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的价值观念会产生较强的影响力,而使主观承受力表现出较强的
17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探讨
区域性。这种区域性使经济承受力的决定作用的解释力下降。因此,在对整体状况进行判断的
时候,亦应重视局部区域的筹异性及其动态。局部区域的不稳定往往会直接影响全局的稳定。
综合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影响的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
用更多地体现为激励和促进的作用,而对社会稳定和公众心态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普遍的较
强烈的不公平感,但仍在主观承受力范围之内。
(四)关于收入差距的适度标准
与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力比较,人们似乎更加关注收入分配结果的适度
标准,即收入差距在什么水平下适度的问题。
1.基尼系数
1)概念。基尼系数是经济学家基尼(Gini)根据著名的洛伦兹曲线提出的判断收入公平程度
的指标。从理论上说,基尼系数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分别表现绝对平等和绝对不平等。但
实际测得的数值均在0.1~0.6之间。对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一般认为,基尼系
数的合理值应是0.25左右,其合理界限在0.2—0.3之间。尽管基尼系数自身存在着某些局限
性(不存在完美的指标),如不能反映社会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分布状况;受人口规模等非收入
分配因素的影响等等。但由于它的较强的可操作性,使得它成为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指标。
2)对中国城镇基尼系数的评价。,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中国城镇基尼系数已达0.3左右,
处于较为适度的区间。但是,对基尼系数适度性的认识不应过于简单化。同一水平的基尼系数
在不同发展阶段和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中所蕴涵的意义是不尽一致的。就中国的城镇基尼系数
而言,从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纵向变化轨迹看,基本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从公众的心理承受
力看,是有所增强的。因此,不能说90年代初时(基尼系数0.24珈.27之间)的公众心理承受
力就一定比现在(基尼系数0.29)强;同样,也不能说1998年时(基尼系数0.3)的激励效应就比
1999年(基尼系数0.29)强,公平性就差。因为,衡量公平程度的尺度不是永恒的,也不是放之
四海而皆准的,而往往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因此,仅以单一的基尼系数值来说明一个
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差距是过大、过小,还是适度,其依据是不充分的。
从国别收入差距水平比较看。据世界银行测算,转轨国家,尤其是东欧国家在转轨初期都
出现产值的大幅度下降,收入分配投有多少恶化,尔后产值开始缓慢增长,但收入分配急剧恶
化。中国的情况则不同,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除个别调整时期外,经济增长总体呈上
升趋势。可见在基尼系数0.24下的经济衰退和同样基尼系数水平下的经济大幅度增长其意义是
不可比的。尽管如此,基尼系数的大小毕竟是有界限的,是有经验数据标准参考的。因此,适
当的比较是有助于判断的。
中国城镇基尼系数与三个转型国家比较是较低的。尤其是比已经成为贫富悬殊社会的俄罗
斯的基尼系数(48,7%)低19.2个百分点。与被公认的公平程度较高的西方国家日本的基尼系数
比略高,而比美国低许多。如此比较之下,中国城镇收入差距水平应属较为适度的水平。当然,
我们必须看到,我们是低起点的国家;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是较快的。而且,这里的比较,是
以中国城镇与别国的全国水平比较,具有某些不可比性。但即使是将农村分配状况也考虑进去,
典型二元经济的中国城乡基尼系数也低于俄罗斯和美国。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2 0 0 3年的报
告指出,美国贫富差距之大为近7 0年来之最。占美国人口总数1%的最富有的人,所占有的
财富超过r々人口总数4 0%贫困人口所拥有的财富总和。据美国全国无家可归和贫困法律中心
公布的材料,2 0 0 2年,美国有3 0 0多万人无家可归。”⋯
3)关于“倒u拐点”的理论。
18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探讨
^均C-DF(蔓元)
按照著名的库兹涅茨“倒U”假
说,一国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会随着早
期经济发展而恶化,达到最高点后,
又随着后期经济发展而改善。同时得
出结论:人均国民收入在300一500美
元之间,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达到最
高顶点。其顶点在这一收入分配的“倒
u”曲线上,成为“拐点”。由此,“拐
点”出现时的人均收入水平(300--500
美元)就成为人们判断收入差距适度
性的又一种尺度。如依照此标准判断,
中国2003年的人均GDPl090美元,已超过了“倒u”的拐点区。这样,是否意味着目前中国城
镇收入差距的水平已到顶点,或超过了适度的界限?对这一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认识。一方面,
“倒u”理论是以对处于增长初期国家中的传统部门(农业)和现代部门(工业)的劳动力及资金
转移形成的某种收入分配规律为依据的。而中国城镇收入差距的变动,有着更为复杂的背景,
因此不能简单地套用。另一方面,从实际验证情况看,“倒u”规律并不适用丁所有国家。尽管
有许多国家的实际状况证实了这一规律,但同时也有为数不少国家的变动轨迹“背叛”了这一
规律。而从改革开放后20多年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看,是出现缓慢上扬的态势,
并未呈现出“倒u”的迹象+并且还呈现出未来继续扩大的趋势。“拐点”何时出现?还需要进
行深入的探讨。因此,以“倒u”理论中的拐点为依据,对中国城镇收入差距的适度性进行判
断,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早期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收入差距加大是不可避免的,能够提高经济效率,只有
通过经济增长才能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因此主张增长后实现公平。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
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认识不断加深,更加重视收入分配不均的负面影响。认为分配不均会导致
损害工作热情,降低工作效率;会导致个人权利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会影响低收入者对人力
资本的现实支付能力;会造成一种充满不确定性的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影响投资者信心,最终
妨碍经济增长的实现。所以,主张在公平中实现增长,而不是将增长(效率)与公平对立起来。
2.其它辅助性指标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以及一国国内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
以一个精确数值来衡量是否适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前一时期国内有关的研究看,效果并不
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收入差距变动规律的经验数据受时限的限制,而无从参
照;二是对影响未来变动趋势的动因,无法准确地计量。因此,收入差距适度性的判断标准可
以采取一般与特殊相配套,并且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来进行选择。据
此,我们可采用基尼系数指标辅以若干辅助指标,如等级分组比例、泰尔指数、变异系数等作
为收入差距适度性判断的参考。例如以收入分组比例指标米研究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以泰尔指数研究地区问收入差距的情况。而变异系数的特点在于能够灵敏地反映收入分配的两
端,即贫困阶层与富裕阶层之间的状况。
五、解决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途径
从系统观点看,解决贫富差距问题需要考虑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冈此政府在制定政
策的时候必须考虑宏观经济政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政策法规的制订和执
行者,政府应充分考虑政策的公正性,就是说政府制订和出台的每项政策,首先注意的是不要
19
城镇居民收^差距的探讨
人为扩大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著蹑,而是要给每个阶层和每个人以平等的发展
机会。从现在起。还应该对咀往的制度和政策进行清理,凡是缺乏公正性并带有明显制度和政
策歧视的,要予以坚决改革和纠正。
(一)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速度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不断地吸纳劳动力。我国人口基数很大,劳动力资源
严重过剩,实际人口数量大大超过适度人口数量,长期以来对就业形成强大压力。而保障就业,
保持较低的失业率是控制收入差距的重要的、有效的途径。解狭人口对就业的压力问题,就必
颁保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但是,中国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正在快速增长,这部
分的产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这部分产值对劳动力专业技能的要求很高,对
劳动力数量的要求却较少。国家统计局的一个测算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GDP每增长1个
百分点,可增加240万个就业岗位。而90年代以来,只能增加70万个。GDP增长对就业人口
的吸纳能力就逐年下降。因此一方面坚持发展经济,发展高科技产业,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有经
济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中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行业。同时,也要
及时调整劳动力的结构,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体制
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改革收八分配制度。而给予公平更多的重视。在有
效率,而且也是公平的一次分配基础上,对二次分配以公平为标准,减小收入差距。
在一次分配过程中,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这将有助于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使经济生
产得到提高。在分配制度改革中,努力进行带g度宅Ⅱ新,在实践中努力探索适合的分配方式。要
使制度内收入更加明晰,全部收入货币化,按成果标准拉开收入的档次。制度外的收入要加强
控制,对非正常收入要根据法律体系的完善而分类斟别,合理的存在下去而纳入税收管理,不
合理的通过法律的完善而禁止。
配合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依托储蓄实名制、个人财产申报与个人所得税缴纳制度,建立
在全国范围内的收入分配统计监控网络。通过这一多层次分级信息管理系统,真正对收入分配
的状态进行多层次的掌握。
(三)合理利用西部开发的政策与加入盯0的机遇缩小地区间差距
西部大开发可以说是“瓶颈效应”的结果。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战略,一方面使东部沿海
地区获得了丰富的经济成果,但市场经济的完整性要求国内经济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西
部地区的相对落后必然影响东部地区和整体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
的政策先机,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自然环境保护整治,更要利用内外一切有利条件,发展
经济。西部地区的经济上去了,才有条件谈解决地区收入差距的问题。西部经济落后,与中部
和东部人民收入差距是目前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而且也是政府目前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充
分利用“阴部火开发”这一历史性机遇,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促进埂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解决地区的收入差距问题。
加入W1"O是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成果,也是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与国际市场更快更
加顺畅的进行资金、劳动力、商品的交流,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我们要
更多的利用WTO的有利条件,争取更大的海外市场的现时~定程度上保护国内的新生支柱产业
和战略性产业,保护这一部分劳动者的收入稳定,
20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探讨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应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保障城市贫困人员基本生存的“安全网”。比如,在城镇建立医疗
保障制度,对穷人就医和子女就学提供保障性补贴。同时,对于陷入极度贫困的人口,政府应
该制订统一、科学、公平的最低生活收入保障制度,为他们提供保障性收入补贴。目前我国只
在大中城市建立最低生活收入保障制度,却忽视了小城镇和农村人口.而这两部分人口中恰恰
是需要政府帮助的人最多。像大中城市一样.尽快在小城镇和农村建立撮低生活收入保障制度,
为这里的低收入者提供最低生活收入保障性补贴,是防止贫富分化的重要举措。同时要尽快制
订相关法律以保障低收入阶层的权益。社会保障是国家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提高低收入者
收入水平从而减小收入差距的一种有效手段,党的十六大报告着重强调了“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
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完善城镇职工基
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
发展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都将对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起到重要作用。
(五)通过教育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
文化素质是与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密切相关的人口特征。教育程度的高低与收入具有高度
的相关性。目前中国的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与创新能力。如果说教
育可以产业化的话,那么就必须“生产”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的合格“产品”。而目前我国
的教育现状是总体的低水平低数量与结构的不台理并存。教育收费也是一个应该给予重视的敏
感问题。高收入者可以凭借更多的教育投入而使其后代获得更多有限的教育资源,这无形中使
剥夺了低收入者公平参与生存竞争的机会,使收入差距进一步在隔代间扩大。为了给低收入者
更多改变经济状况的机会,对低收入者及子女的教育费用应该考虑减免。教育体制要进行相应
改革,一方面要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制度规范,给予监督管理,
保持教育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要革新现行的教育制度与理念,根据市场经济建设的需求在高
等教育阶段灵活的设置专业课程,培养实用型的人材。
(六)调整税收结构,控制个人收入差距扩大
我国当前在个人所得税征收政策上,应考虑先行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将征税目标对准
高收入群体,然后再提高这个群体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从长期目标看,应该实行城乡统一的税
收制度,设计并实行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政策,根据这种政策,不管纳税人居住那里,凡是
高收入家庭就必须纳税,凡是低收入家庭将免税并得到补助。一方面采取各种配套措施,全面
监控个人的各种收入,同时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并在适当的时候开征遗产税等财产税新税种,
使得税法税制更加科学合理: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科学严密而有效的征管体制,完善征管法规,
实现依法征税。
(七)实施帮助低收入者提高就业和自我创收的能力的计划
政府应该制订针对低收入者的培训计划,阻免费或减费的形式为他们提供专业技能培训,
帮助这些人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政府还要从政策上引导和支持社会大力发展有价值的劳
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为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官员的政绩评价,
不能只唯“GDP”而论,要把创造新的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收入差距的成绩考虑进
去。
(1k)加大对非法非正常收入的控制
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与垄断密切相关,携断行业或部门不合理的高收入越来越引起居民的不
满。而且反垄断不仅是解决垄断引起的收入差距扩大的必要条件,也是建立公平交易与公平竟
2l
条件。在鼓励和保护依靠合法经营和劳动致富的同时,要建立权力约束、监管、制衡机制,从
源头上防止和杜绝腐败的滋生和蔓延。同时完善法规,严格执法,加火对各种非法收入的打击
力度,杜绝权钱交易,严惩各种腐败和丑恶现象。例如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控制,在实践
中探索管理、保值、增值国有资产的有效体制,充分保证国家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人的权
利。政府在打击非法非正常收入的过程中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结论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的状况是:收入差距全面拉开,贫富差距较大,但整体上还
处于合理的范围内,没有出现两极分化。但是其持续扩大的趋势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毕竟
超过一定限度的收入分配差距,将严重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冈此给予重视,采取
相应措施,积极控制收入差距的继续扩大,是近一段时期的政策重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下,初始分配主要应由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来决定,国家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来影
响和调控再分配。如果国家过多地干预市场领域的初始分配,必然会影响效率,而如果对再分
配领域放任不管,则必然会导致贫富悬殊。
注1%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国情报告》(也称“中国百姓蓝皮书”),
2002年7月1日,北京青年报
C3]http://news.china,com/zh,cn/fi nance/1 1009723/20040426/i 1873789.htⅢl资料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中华网新闻中心
[4] 根据中经网数据中心(虹!P;£:』!!里:§I丛§:艘!:!世)攘理计算,资料来源为国家计委、国
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公报
[5]Ricardo,1951 edition,PP.278
[6]冯文荣等;《中国个人收入分配论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杜,1996年,第17页
[7]同上
[8]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15页
[9]冯文荣等;《中国个人收入分配论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7页
[103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参考资料》,国家统计局1978年至2002年各年统计年鉴。
[11]李爽.常兴华,杨宣勇:《中国城镇居民牧入差距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第1版,
第5页
[12]《中国价格及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统计年鉴》,2002年
[13]在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lO个省、市、自治区中,东部地区的8个省份极其
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上海11718.Ol元、北京10349.69元、广东9761 57元、浙江9279.16
元、天津8140元、福建7432,26元、江苏6800.23元、山东6489。97元。西部地区的2
个省份及其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云南6324.64元、西藏7426.32元。在人均可支配收入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1个省、市、自治区中,中部地区7个省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
山西4724.11元、河南4766.26元、江西5103.58元、安徽5293.55元、湖北5524.54元、
河北5661,16元、湖南6218.73元。西部地区的10个省份及其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宁夏
4912。40元、甘肃4916.25元、贵州5122,21元、陕西5124.24元、内蒙古5129.05元、
青海5169,96元、新疆5644.86元、广西5834.43元、四川5894.27元、重庆6275.98元。
东部地区的4个省份及其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吉林4810.00元、黑龙江4912.88元、辽
宁5357.79元、海南5358.32兀。
城镇居民收八差距的探讨
[151湛泳张立军:2003年8月18日《中国改革报》
[16]国家统计局网站
[17]《圣经马太福音》中有一句名言:“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
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经济学家从中引伸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
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
旦在某一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优势积累,从而有更多
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18]陈宗胜:《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
学解释》
[19]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司编,《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8):1994年、1995年200i年和
2002年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1995年、1997年、2001年
[21]《政府工作报告一-2004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z2]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管理世界》,2001年第5期
[23]2000年9月26日,《北京青年报》
[24]赵明辉:《论收入差距过大状态下的消费发展问题》,《东岳论丛》2001年第4期;刘勇:《浅
谈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的影响》,《经济师》,2001年第12期,等等。
[25]商务部,国家经贸委网站报导。
[z6]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转引白《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研究》,p47
[273同上
[28]1994年,2000年,《中国统计摘要》
[29]陈宗胜、周云波:《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P175—179,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
[30]李实、赵人伟、张平:《中国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变动》,《经济研究》。1998年第4期
[31]李实:《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研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p49
[32]塞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p52
[33]吴克吕:《社会心理论—转型期中国社会心理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58
[341中国经济曰报,1995年7月11日
[35]《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研究》课题组专项调查,《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研究》,p56
[36]英国广播公司2003年9月25日报道
参考文献:
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年鉴2002>>(电子版)
胡代光,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5
高培勇:《收入分配:经济学界如是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李实、张平、魏众、仲济垠:《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李爽:《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
杨宜勇:《公平与效率——当代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
陈宗胜、周云波:《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中国价格及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统计年鉴》,2002年
张道根:《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张东辉、徐启福:《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第1
23
1
2
3
4
5
6
7
8
9
1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探讨
期,p36—40
11.王伟:《用邓小平的富民思想科学认识当前的贫富差距》,《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
4期,p12—17
12.孙祖芳:《现代西方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理论、实践与思考》,《社会科学》,2002年第
2期
13,]’任重、陈志舟、顾文军:《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第lI期
14.陈宗胜、周云波: 《文化程度等人口特征对城镇居民收入及收入差别的影响》, 《南开经
济研究》,2001年第4期,p38—43
15.万红燕: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的表现、原因和政策建议》, 《技术经济》,2002
年第2期p16—17
16.曾宪明: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相关性问题研究》。《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第2
期,p7—11
17.陈宗胜:《关于收入差别倒u曲线及两极分化研究中的几个方法问题》,《中国社会科学》,
2002年第5期,p78—82
18.郑长德:《倒U型拐点不会自发出现》, 《经济学家》,2002年第4期,p123
19.Christian Kleiber,Samuel Kotz,A characterization of income distributions in terms
of generalized Gini coefficients,Soc Choice Welfare(2002)19:789—794
20.Rolf Aaberge,Characterizations of Lorenz curves and income di stributions,Soc
Choice Welfare(2000)17:639—653
21.T,Paul Schultz,Inequality in the distribution of personal income in the world
How it is changing and why,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es(1998)11:307—314
22.Carlos R.Azzoni.Economic growth and 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in Brazil,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1)35:133—152
23,Sanjeev Gupta,Hamid Davoodi,Does corruption affect income inequality and poverty,
Economics of Governance(2002)3:23—45
附录:
1.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的概念是在洛伦兹曲线的基础上建立的。洛伦兹曲线就是人口累计
百分比和收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的一条曲线(记为L)。如图所示,一般来说,
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收分配程度就越不平等;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小,收入分配就越平等。特
别的,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洛伦兹曲线就成为折线OPG,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平等
时,洛伦兹曲线就成为对角线oG。曲线L与对角线oG之间的面积为“不平等面积”(A),称折
线OPG与对角线oG之间的面积为“完全不平等面积”(A+B),则“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
等面积”的比就是基尼系数(记为G),它表示在全部
居民收中用于不平等分配的百分比。显然,0≤G≤l,
当G=0时,表明收入分配绝对平等,当G=l时,表
明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国际上对基尼系数联欢会的
一般判断标准是:0.2以下为高度平等,0.2—0.3之
间为相对平等,0.3--0.4之间为相对合理,0.4一O.6
之间为相对不平等,0.6以上为高度不平等。国际上
习惯把0.4定为基尼系数的警戒线。
洛伦兹曲线示意图
基尼系数的计算可以采用积分的方法进行。由人
城镇居民收八差距的探讨
J i
口累计百分比ΣX,和收入累计百分比Σr的对应关系估计洛伦兹曲线的函数表达式
_y=,(z)=耐6;设“不平等面积”为A,
为4+曰=专;有口=ff(x)dx=f甜6出:
曲边三角形OPG面积为B,则“完全不平等面积”
则G=—忐=2A=1-28=1—2l甜6出。彳+占由。
2.城镇居民家庭按收入等级分组的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
年份城镇平均——、堡坚垒一!塑坌望—— 最低收^户低牧人户中等偏下巾等收人中等僖上离收入户最高收人户
1992 16∞.03 略1.48 1133.86 1334.07 1564.88 1853.47 2188.20 2856.丝
1993 1%2.75 1062.71 1318.19 1580.64 1886叭2235.10 2702.73 3763 36
1994 2619.44 1319.43 1683.79 2042.28 2472.16 3106.29 3739.84 5094 50
1995 3299-46 1678.37 2165.07 2613.47 3136.51 3904.77 4724.89 6242.53
1996 3755.44 1981.84 2548.03 =|015.66 3589。21 4339.07 5239,18 7032.32
1997 4093.62 1954.77 2618.84 3250,99 3952.48 4793.14 5839.13 8030,58
1998 4219.42 i9m.02 2639.17 3272.77 4嘴.02 卯17."tO 6090.32 8108.98
1999 4532.36 1952.90 2727.73 3450.42 4378.74 5433.87 6642.16 。089.48
2000 4766-26 1812.71 2607.90 3447.45 4523.78 5848.16 7276.90 10604 63
Abstrec.t.:The reasonable income distribution difference is an inevitable emergence in
the movement of the modern socialistic market economy,and also is necessary.There
is reasonable income distribution difference among the urban residents,can bring the
effectire mechanisIR of incentires and make labor force,funds,technique get efficlent
application and produce mor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eivilization satisfying society’s
need.This can promote the social advance and increase people 1ife 1evel.The urban
resident income distribution difference condition in our country is:The income
difference draws apart completely: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is bigger,having come
to the level of polarizing in parts of regions,or some realms.These becom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ee SOCiety stabilization,But it still is placed in the reasonable scope
on the whole.The trend of develop must be valued and given study to the income difference
problem,to put forward the reasonable and valid p01icy suggestion.The current and
historical reason in formation of the urban resident income difference,also there is
realistic reason.is in a macro background that the whole income difference extend in
national economy reform process.The income differenee problem of the urban residents
contains spotial research meaning.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history process that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income distribution difference extends with Chinese and
Foreign income di stribution theories and concepts for foundation。With the coefficient
of Oini,proportion of grade dividing for tools,the article synthesizes the different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探讨
study results.From the whole urban resident ineome difference,region,profession.
proprietorship,each stratum and illegal abnormal income angles.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formation and trend of the urban resident income difference and do a analysis
with the substantial evidence,the reason that combine to further analyze the urban
resident income difference the formation,namely the market turn the reformation with
the reason that macro view adjust to control the both sides.Because the income
difference can’t avoid and the positire meaning of the reasonable income difference。
the moderation of the urban resident income difference,namely how big of the difference
can promot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n the other hand,but on the other hand do not
affect again society stabilization,become a lesson that must be studied carefullY.
Finally,on the foundation of analysis above paragraphs,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policies to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reformation.
Key words: income distribution, urban residents,the coefficient of Gini
demonstration analysis。policy suggestions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
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撰写或发表过的
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人的启示和所提供的帮助,均已在论文中做出明确的声明
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辽宁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
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辽宁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
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后记
光阴似箭,一转眼己到了论文付梓之际。论文的构思和写作却得到了众多老师
和同学的帮助。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陈福民教授。无论从论文的资料收集,还是从数
据的分析处理到文章的构思撰写,陈老师都严格把关、悉心指导。三年来,陈老师
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宽容、民主的作风如同“随风潜入”的细雨无声的滋润着我,催
促我成长。三年中陈老师从学业和生活方面给予我许多关怀、教导和帮助,这一切
都让我永生难忘。
本论文的写作也得到了诸多老师和同学的支持和帮助,董文江教授在百忙中抽
出时间对本论文的选题、提纲编制等给予了具体的指导,令本论文增色不少。赵闯
等我的室友以及2001级的同学提供了不少的意见。同时在查找数据等过程中得到
了王娜同学的大力帮助,在此深表感谢。
最后,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父母,感谢他们对我的养育之恩。
2004年5月于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