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3862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消费率变动的实证分析

武汉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消费率变动的实证分析
姓名:张清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曾国安
20040501
中文摘要
消费率作为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其变动直接反映了国民经济的运行状
况。研究消费率及其变动不仅对丰富消费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促进
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目前大量文献对消费率的研究主要侧重于
消费的结构、规模和政策,而鲜少对消费率变动做深入的实证研究。本文以此为
切入点,试图将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探讨我国1970年代末以来消费率的变化。
本文在合理阐释最终消费率、居民消费率和政府消费率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1970
年代末以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居民消费率和政府消费率的变动状况,通过横向(与
世界其他国家、国内省际间)和纵向(改革开放20年来)比较以及与钱纳里“标
准结构”中有关消费率的数据比较,得出中国消费率偏低及最终消费率的偏低主
要是由于居民消费率偏低所造成的客观事实。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消费率
偏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促使消费率提高的鼓励性政策建议。
本文结构如下:导论部分阐述了消费率的内涵、研究消费率的意义及当前消
费率的研究现状,提出作者的研究角度;第一章对比研究了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
消费率的变动情况;第二章分析了消费率偏低现状的成因;第三章阐释了消费率
与经济增长、投资率之间的关系;第四章提出提高消费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最终消费率居民消费率政府消费率
Abstract
Consumption rate is a key aggregate index,which directly reflects the state of
national economy.Studying the consumption rate has many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meanings.It not only Can rich consumption theory,but also Can improve economic
development.However many papers on the study of consumption rate emphasize
consumption’S structure,scale and policy,but lack deeply empirical analysis to its
change,And basing on this.the article combines theory wi也practice tO discuss China’S
consumption rate and its change since the late 1970s.On the basis oftheir definitions,it
analyzes the function of final consumption rate,citizen consumption rate and
government consumption rate since the late 1 970s.This essay gives both a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mparison of them,and a fact is concluded,that is,China's consumption
rate is low and the phenomenon results from the lowness of citizen consumption rate.
Then the paper explains the main reasons about the decrease and suggests how to
stimulate consumption rate.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 four chapters except the preface.
The preface expresses consumption rate’S meanings,significance,study status and
brings forward the author’S study VieW.
Chapter 1 i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China’S consumption rate and its change
since the late 1970s.
Chapter 2 analyzes why the consumption rate is low.
Chapter 3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consumption rate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vestment rate.
Chapter 4 gives some advice how to raise consumption rate.
Key words:final consumption rate citizen consumption rate
government consumption rate
郑重声明
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学位论
文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行为,
本人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特此郑重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孤靖年
弘哞年岁月0。日
引言
一、消费率的界定
最终消费率我国以前称为消费率,即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重,包括居民
消费和社会消费。最近几年,为了与国际上统计指标一致,改为“最终消费率”,
即最终消费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以
前称为“社会消费”)。它是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消费部分占整个GDP的比重,
作为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GDP的最终使用格局——总
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关系,同时也能够作为反映消费水平高低的相对指标。为了深
入反映最终消费需求内部结构,除了最终消费率外,我们还要引出其它消费率的
概念。最终消费率由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额占GDP的比例)和政府消费率(政
府消费额占GDP的比例)组成,居民消费率又可以分解为城镇居民消费率(城镇
居民消费额占GDP的比例)和农村居民消费率(农村居民消费额占GDP的比例)。
二、研究消费率的重要意义
1.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在著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将消费与生产、交换、分配视作
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并指出,消费的性质是由生产的性质决定的,人们
在消费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是生产过程中关系的延伸:与此同时,从再生产过程来
看,消费既是一个生产过程的终点,又是下一个生产过程的起点,生产必须通过
消费才能实现。同时在《资本论》及其手稿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性质的剖析
过程中,马克思系统揭示了生产和消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所以,当前
进一步研究消费率,尤其是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分析中国的消费率,对丰富消费
理论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2.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消费率能够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依据。经济学分析表明,投资需求
不过是中间需求,只有消费才是生产的目的和归宿,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真正的最
终需求,消费需求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在传统的计划
经济体制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被短缺经济所掩盖。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经
济的快速增长,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约束已经由短缺经济时代的资源供给约束转
变为消费需求约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突出出来。研究消费率,对于正
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校正居民消费需求的结构失衡、合理地调整支
出结构、选择适度消费率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2)总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关系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最综合的比例关系之一,
是比其他结构问题层次更高或更具基础性的结构问题。两者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
到经济发展的各方面,特别是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增长质量。国民经济其他重要比
例关系的变化,最终都反映到消费率上来。而最终消费率的变化又总要引起国民经
济中其他重要比例的变化,所以研究和处理好消费率这一指标,就成为正确处理国
民经济其他重要比例关系的关键,成为社会再生产运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出发点。
(3)研究消费率对于重新探求消费率的形成机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计划经
济体制下,微观行为主体缺少独立的利益机制,消费需求主要随投资需求的变化
而变化,因此计划者制定所谓的最优消费率、投资率实际上是产量、速度的冲动,
为生产而生产。而在当前的买方市场下,消费者的行为趋于理性,消费需求开始
脱离投资需求对它的决定作用,只有通过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和宏观政策操作,才
能实现最优消费率,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增长。
三、中国消费率研究的现状
对我国消费率问题的研究,在改革开放前不太重视,很长一段时间里,更多
的强调“生产决定消费”,消费的反作用往往被忽视了,而改革开放后虽有大批论
文、专著研究我国的消费问题,但对消费率的研究却很少。总的看来,对消费问
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赵学焦《我国恩格尔系数的考察》(1981),凌宠城《论恩格尔定率对我国的适用程度》(1982),李学曾等
《关于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结构的若干分析和初步预测》(1983),熊学刚《我国城市职工家庭收入和消费
结构差异分析》(1986),林白鹏等《中国消费结构学》(1987),王于渐《中国消费函数的估计与阐释》(1990),
藏旭恒《中国消费函数分析》(1994),曾碧钧等《我国居民消费问题研究》(1997)以及近期的余永定等《中
国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与验证》。
2
1.消费水平与消费规模的研究。对于前者的分析既有从全国范围的分析与预
测,也有地区范围的分析与预测;既有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分析,又有对农村
居民消费水平的分析。而对消费规模的分析,主要集中在适度消费的讨论上,诸
如消费的上限、下限、增长变化、我国消费态势的判断及消费引导等。
2.消费结构研究。该研究主要集中于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分析、消费结构升级
与消费水平提高的关系等方面。而且在方法的应用上,用较高级的数学方法进行
研究,使研究更精确。
3.消费市场研究。由于近年我国经济增长乏力,市场不振,使这方面的研究
更集中于如何开拓市场、发现新的消费热点等方面。
4.消费政策研究。研究中主要涉及到启动市场、通过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消费
水平差距以及一些具体的消费政策如居民住房消费政策、小轿车消费政策、教育
消费政策、信息消费政策等。
文献中虽然也有一些有关消费率的研究,但目前对消费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分析消费率偏低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成因和如何提高消费率的问题上,如国家计
委政策法规司指出我国消费率明显偏低,消费率长期偏低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生
活水平提高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不利于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而且提高消费率不是要降低投资规模,而是要使投资与消费相协调。中共中央政
策研究室副主任郑立新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2000年的中国》研究回顾
座谈会上提出,当前我国面临的三个突出问题之首是“投资和消费的比例问题”,
他认为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失衡是导致目前需求不足的最根本原因。卢嘉瑞教授认
为“投资和消费的比例是经济生活的一个客观存在的、不容置疑的重大比例关系”,
研究这一问题是“所有经济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重大历史使命”。。著名经济学
家刘国光指出,有必要明确提出,把适当提高消费率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
务,可通过积极发展消费信贷等方式,来改变我国高投资、低消费的经济发展格
局。。而当前对消费率是否真的偏低现象的实证研究,以及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
我国的消费率状况的判断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工作做的较少。本文试图将理论和实
证分析相结合,深入探讨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消费率的变动。
。卢嘉瑞:《扩大消费需求:跨世纪的长期战略任务》,载《中州学刊》,1999(6)。
。刘国光:《促进消费需求提高消费率是扩大内需的必由之路》,载《财贸经济》,2002(5)。
3
第一章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消费率
变动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消费率的纵向比较
一、中国最终消费率的变动情况
表1 1978--2002年中国消费率的变化单位:%
居民消费率政府
最终消费率
居民消费率农村居民消费率城镇居民消费率消费率
1978 62.1 48.8 30.3 18.5 13.3
1979 64.3 49.3 30.9 18.3 15.0
1980 65.4 50.9 31.4 19.6 14.5
1981 67.5 53.1 33.3 19.9 14.4
1982 66.3 52.2 33.3 19.0 14.1
1983 66.2 52.4 34.0 18.5 13.8
1984 65.5 51.3 33.3 18.O 14.2
1985 65.7 52.2 33.2 19.O 13.5
1986 64.6 51’1 31.7 19.4 13.5
1987 63.2 50.6 30.8 19.8 12.6
1988 63.7 51.9 30.4 21.5 11.8
1989 64.1 51.7 29.8 21.9 12.4
1990 62.O 49.7 28.0 21.7 12.3
1991 61.8 48.5 26.5 22.0 13.3
1992 61.7 48.2 25.4 22.8 13.5
1993 58.5 45.5 22.8 22.6 13.0
1994 57.4 44.6 22.1 22.5 12.8
1995 57.5 46.1 22.7 23.4 11.4
1996 58.5 47.O 24.O 23.0 11.5
1997 58.2 46.6 23.3 23.3 11.6
1998 58.7 46.7 22.4 24.3 12.O
1999 60.2 47.6 22.0 25.7 12.6
2000 61.1 48.0 21.7 26.3 13,1
2001 59.8 46.6 20.6 26.0 13.2
2002 58.O 45.1 19.7 25.4 12.9
注:最终消费率=居民消费率+政府消费率
4
居民消费率=农村居民消费率+城镇居民消费率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垡型:!竺i:臣QY:塑),2003年io月31日。
图1最终消费率、居民消费率和政府消费率的变动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翼型:g璺i:gQ!:业),2003年10月31日。
长期以来,在“高投资、高增长”发展战略主导下,我国最终消费率始终处
于低水平状态。据统计资料表明,1950年代,我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73%,1960
年代为74%,1970年代下降为65%。改革开放以来,在供给能力迅速增长的同时,
消费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趋于下降,“九五”期间,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只有59.4
%,比“七五”期间和“六五”期间的最终消费率分别下降了3.2和7.8个百分
点。从表l和图l可以看出1970年代末以来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基本走势。
1.最终消费率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由最终消费率的变化轨迹看,1978年以
来,最终消费率经历了一个上升一下降一小幅上升的过程,但总体仍呈下降态势。
我们大体可以把这个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78—1981年):从1978年开始经过4年的持续上升,于1981
年达到20多年的最高点67.5%,比该阶段的最低点1978年的62.1%高5.4个百
分点。这一阶段的上升是由于我国重新审视当时重积累、轻消费、重生产、轻生
活的经济发展战略,否定了改革之前的消费压抑政策,通过调整工资、提高农产
品价格等政策措施,对改革前在城乡居民生活方面的历史欠帐进行消费补偿。
第二个阶段(1982—1994年):在这13年中,最终消费率持续下降。最终消
费率最高点为1982年的66.3%,比1981年的67.5%低1.2个百分点,1994年降
至20多年来的最低点57.4%,比该阶段的最高点低8.9个百分点,比20年来的
最高点(1981年)低10.1个百分点。
5
第三个阶段(1995--至今):这一阶段相较于第二阶段有小幅回升,但总体回
升幅度不大,总的水平要低于1980年代。1995年因对投资控制较严而导致消费率
有小幅的上升,由于亚洲经济危机和相对过剩经济提前到来的双重压力,自1998
年以来,中央政府适时调整主要经济政策目标,采取了一系列如降息、征收利息
税等政策刺激消费需求,加大投资力度,全方位启动国内市场。但是消费率增长
仍然缓慢,紧接着以后几年里,由于政府加大政策实施力度,使消费率略有提高,
1999年后消费率在60%左右,1999、2000年分别达到60.2%、61.1%,2001、
2002年也分别达到了59.8%、58.0%。随着我国扩大内需力度的加深,估计消费
率会继续上升,但是后续阶段的具体状况,尚难明断。
2.最终消费率的下降速度加快。大体上看,最终消费率由1978年的62.1%
变化到2002的58.0%,约降低了4.1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年下降了0.16个百分
点,其中,1981—1985年的5年时间里,最终消费率下降了1.8个百分点,相当
于每年下降0.36个百分点;1986—1990年的5年时间里下降了2.6个百分点,相
当于每年下降0.52个百分点;1991—1995年的5年时间里下降了4.3个百分点,
相当于每年下降0.86个百分点。这三个5年里,最终消费率的下降速度逐步加快
了,而在1996--2000年的5年时间里一该过去的下降状态,上升了2.6个百分点,
相当于每年上升了0.52个百分点,与1981—1985年的水平相当。
二、中国居民消费率的变动情况
表i和图1反映了20多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变动趋势与最终消费率的变动
基本相似。
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居民消费率一直在50%左右浮动,其中,1980
—1989年的居民消费率超过50%,其余时间均在50%以下。1978--2002年25年
间,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了3.7%,基本以每年0.15个百分点的幅度持续下降。
居民消费率平均水平为49.2%,最低点(1994年)与之相差4.6个百分点,最高
点(1981年)与之相差3.9个百分点。较平均水平高的年份有12年(均在1990
年及以前的年份),较平均水平低的年份有1i年(均在1990年以后)。
具体而言,我国居民消费率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6
第一个阶段(1978—1981年):这一时期,居民消费率有一个较为显著的上升
过程,从1978年的48.8%上升到20多年来的最高点1981年的53.1%,上升了
4.3个百分点。
第二个阶段(1982—1994年):这一阶段首先经历了一个持续下降的过程,居
民消费率从1982年的52.2%下降到1987年的50.6%,下降了1.6个百分点,至
1988年,居民消费率从1987年的50.6%上升到51.9%,上升了1.3个百分点,
然后又持续下降至20多年的最低点,即1994年的44.6%,该水平较1978年还低
4.2个百分点,与最高点1981年的53.1%相比,下降了8.5个百分点。
第三个阶段(1995--2002年):由于国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使投资受到抑制,
1995—1996年居民消费率得到提升,从1994年的44.6%上升到1996年的47.0
%,上升了2.4个百分点,随后也只是在46%左右徘徊。由于当时出口需求拉动
强劲,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居民消费不足问题尚未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居民消
费率在经历了1997、1998年的连续下滑之后,其偏低的现象在投资需求明显乏力
的情况下才逐渐凸现出来,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居民消费率才开始回升,但居民
消费率1999、2000、2001、2002年也只是达到47.6%、48.0%、46.6%、45.1
%,明显低于1980年代的水平,与1990年代前期水平相当。
居民消费率的这一变化与我国的经济转型是密不可分的。居民消费率的第一次
上升时段,恰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启动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的实施和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性倾斜,使农民的实际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了15.6
%,实际人均生活消费水平平均增长了13.9%,而这一时期,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
占居民总的消费支出的62%以上。因此,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增长是这一时期居民
消费率上升的主要原因。随后,1988年的居民消费率上升,则导因于价格改革所引
发的全国范围的抢购风潮,而抢购风潮的形成则是由居民强烈的通货膨胀预期所导
致。1995--1996年居民消费率的上升,则是Eh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使投资
受到抑制,从而使消费支出在GDP中的比例相对上升。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通货膨
胀之后,居民消费率在1999年有所回升,显然是得益于国家刺激内需的一系列政策
措施,此次居民消费率的上升与1988年受价格冲击,1995--1996年受国家宏观调
控影响所产生的短暂上升有不同的性质,可以认为是居民消费结构演进内在规律的
7
反映。
三、中国政府消费率的变动情况
相对而言,我国政府消费率的变化幅度较为平缓,波动不大,经历了小幅下
降和小幅增长两个过程(见表1和图1)。我国的政府消费率一直以来在11—15%
之间浮动,政府消费率由1978年的13.3%,上升到最高点1979年的15.2%,至
1980年代政府消费率一直处于下降阶段,1980年代中期以前处于13--15%之间,
1980年代中期以后基本在13%以下了,至1988年达到11.7%,然后开始小幅回
升,但到1992年又开始下降,1995年降至20年的最低点11.4%,与最高点相差
3.8个百分点,随后开始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总的增长水平不高,到2000、2001、
2002年分别达到13.1%、13.2%、12.9%,总体水平仍然低于1980年代早期水
平。由此可见,政府消费率的水平基本持平,其下降幅度小于居民消费率的下降
幅度。
第二节消费率的横向比较
一、中外消费率对比研究
1.中外最终消费率的对比
(1)中国最终消费率的变化符合国际趋势
表2最终消费率的国际比较单位:%
组别1980 1985 1986 1987 1988 1990 1994 1998 1999 2000
低收入国家74.6 76.5 76.4 74。4 74。2 72.O 74.0 69.O 8l,O 77.0
中等收入国家74.7 75.7 76.8 75.6 75.2 76.0 73.O 77.O 74.0 75.0
高收入国家77.4 80.0 79.6 77.O 75.0 78.0 82.0 77.O 78.O
东亚国家69.1 69.1 67.7 65.6 65.9 65.0 65.0 63.O 63.O
南亚国家84.8 81.1 81.8 81.0 80.8 81.O 81.0 83.O 81.0
世界平均76.8 78.2 79.L 78.3 77.4 77.2 78.7 77.0
中国65.9 64.4 64.1 63.2 63.7 62.0 57.4 58.7 60.2 61.1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7、1999/2000、2000/2001年),中文版,北
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从表2中世界上各种收入类型的国家和具有比较意义的亚洲国家在若干年里
的消费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各类国家的最终消费率都呈现出下降趋势,普遍表
现为1980年代的最终消费率要高于1990年代的水平。仔细分析,可以看出:低
收入国家最终消费率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差12个百分点,中等收入国家相差4个百
分点,而高收入国家相差3个百分点,而且在相同年份,高收入国家最终消费率>
中等收入国家最终消费率>低收入国家最终消费率,高收入国家最终消费率处于较
稳定的状态,低收入国家呈现出较明显的u型,在1999、2000年消费率较大幅度
的增长。具有EE较意义的东亚和南亚国家呈现出直线下降的趋势,东亚国家由1980
年的69.1%下降到1999年的63.O%,下降了6.1个百分点,基本以每年0.3个
百分点的比例下降,南亚国家从1980年的84.8%,下降到1999年的81.O%,下
降了3.8个百分点,而世界平均水平则较为平稳,在77%左右波动。我国的最终
消费率呈现出的下降态势,基本符合国际趋势。
所以,我国近二十多年晟终消费率逐步下降的走势是符合国际一般规律的。
(2)我国的最终消费率低于经济发达国家与收入相当的发展中国家
虽然上述分析反应出各国的最终消费率都在下降,但是绝大部分国家的最终
消费率都没有下降到70%以下,即使以“高储蓄”著称的东亚国家,最低时也在
65%以上。而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差距很大,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比低收入
国家低9—21个百分点,1999年相差20.8个百分点,与高收入国家相比,差距更
大,相差10一24个百分点,1998年相差23.3个百分点,与最终消费率80%以上
的南亚国家相差更远,即使与东亚国家相比,也相差4个百分点左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的36个国家中,只有8个国家的消费率低
于70%,其他国家的消费率均在70%以上。。具体可以从表3看出,各国的最终
消费率在1990年代后期已经趋于稳定,除了日本、韩国、泰国、中国消费率低于
70%,其他国家均在80%左右徘徊,变化的幅度不大。但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
比,我国的消费率长期偏低15—20个百分点,与消费率较高的美国相比,我国的
最终消费率要低20多个百分点,1994年达到26.9个百分点,与以“高储蓄”著
称的日本相比,我国也要低2.7一12.6个百分点,1998年要低12.6个百分点,与
。彭志龙:《提高消费率势在必行》,载《宏观经济管理》,1999(1)。
9
收入相当的印度相比,我国的最终消费率要低十几个百分点,1995、1996、1997、
1998年甚至超过了20个百分点,1998年达到了22.1个百分点,而泰国最终消费
率也不同程度的高于我国最终消费率,1980、1985年竟分别高出i 1.8、1 1.3个百
分点。
表3最终消费率的国际比较单位:%
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太利德国巴西日本韩国泰国印度世界中国
1980 80.6 74.8 77.0 77.2 77.2 78t 5 68.7 76.2 77 7 82.6 76.8 65.9
1985 82.8 77.4 80.5 79.4 76.8 75.3 68.5 68.6 75.7 78.6 78.2 64.4
1987 84.2 77.7 79.7 79.3 75,6 74.2 68.2 62.3 7lJ 4 79.0 78.3 63.2
1988 83.8 76.6 78.5 79.1 74.8 72.0 67.1 60.6 66.8 77.0 77.4 63.7
1989 83.3 77.3 77.6 79.3 73.7 66,5 66.8 63.5 65.0 75.0 76.5 64.1
1990 84.3 79.1 77.6 79.4 72.6 75.6 66.5 63.8 65.3 73.2 77.2 62.0
199I 85.0 82.3 78.I 80.1 72.3 78.6 65.7 63.6 64.2 73.1 78.7 61.8
1992 84.9 83.0 79.0 80.7 72.5 77.O 66.5 64.8 64.3 70.6 78.7 61.7
1993 84.7 82.6 80.7 80.3 73.5 77.8 67.7 64.6 64.4 72.8 79.1 58.5
1994 84.3 80.7 79.8 80.1 72.7 78.O 69.0 64.3 64.4 70.7 78.7 57.4
1995 84.1 79.5 79.5 77.5 77.3 79.5 70.0 63.3 64.0 78.0 78.0 57 5
1996 83,7 78.5 80.3 77.7 78.1 81.4 69.5 66.2 64.1 80.4 77.4 58.5
1997 82.9 78.7 78.7 78.1 77.2 81.4 70.1 66.8 67.8 80.O 77.2 58 2
1998 81.6 78.4 78.6 77.0 76.5 81.4 7L 3 66.2 63.8 80.8 76.9 58.7
1999 81.5 76.9 78.5 77.7 76.7 80.7 72.3 66.4 66.6 80.0 75.3 60.3
2000 77.3 77.7 75.0 59.0 63.4 61.3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1996、2000、2001年),中文版,北京,中国财
政经济出版社。
2.中外居民消费率的比较
表4 居民消费率的国际比较单位:%
组别1980 1990 1994 1998 1999 2000
低收入国家60.0 61.0 62.O 57.0 70.0 62.O
中等收入国家63.0 62.O 59.O 63.O 62.O 62.O
高收入国家60.O 61.0 63.0 62.O 62.0
j 东亚国家58.0 55.0 54.0 52.0 53.0
l 南亚国家76.0 69.O 70.0 73.O 71.0
I 中国50.9 49.7 45.1 46.7 47.6 48.O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7、1999/2000、2000/2001年),中文版,北
10
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从表4居民消费率的比较中我们发现,世界各国居民消费率(除了东亚国家
略低于60%以外)基本都在60%以上,而我国居民消费率大约比低收入国家低
11—16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低14个百分点左右,比高收入国家低10一16个
百分点,比南亚国家低20多个百分点,1998年达到了26.3个百分点,而且与国
外居民消费率最低的东亚国家相比,仍然要低5-9个百分点。据著名发展经济学
家H·钱纳里等人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左右时,
世界各国居民消费占GDP的份额一般为61%。。我国2001年人均GDP为7343元,
接近1000美元,但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仅为46.6%,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在世
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中指出1995年人均GNP730美元以下的49个
低收入国家中,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位居倒数第二,26个高收入国家和地区中,只有
新加坡的居民消费率低于我国。。所以我国居民消费率如此之低是极不正常的,必
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中外政府消费率的比较
表5 政府消费率的国际比较单位:%
组剐1980 1990 1994 1998 1999 2000
低收入国家12.O 11.0 12,0 12.O 11.0 15.O
中等收入国家lZ.O 14.0 14.0 14.0 12.O 12.O
高收入国家16.0 17.0 17.O 15.O 16.0
东亚国家13.0 10.0 11.0 11.0 10.0
南亚国家9.0 12.0 11.0 lO.0 10.0
中国14.5 12.3 12.7 12.0 12.6 13.1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7、1999/2000、2000/2001年),中文版,北
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从表5中政府消费率的国际比较看,各国的政府消费率变化较为平稳,在lO
—15%之间浮动,但高收入国家的政府消费率在16%左右,要高出中等收入国家
3—4个百分点,高出低收入国家4—6个百分点,高出南亚国家5—7个百分点,
。H·钱纳里等:《发展的型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中文版)。
。《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中文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1
高出东亚国家3--7个百分点,而我国的政府消费率低于高收入国家的政府消费率
2—5个百分点,与中等收入国家相当,无论是与低收入国家,还是同东亚、南亚
国家相比都不低,而且还略高于东亚国家和南亚国家,比东亚国家高出l一3个百
分点,比南亚国家高出更多,1980年要高出5.5个百分点。所以,我国的政府消
费率与世界各国政府消费率发展水平相当。
二、中国消费率的省际对比
1.中国各地区最终消费率状况及特点
(1)中国各地区最终消费率整体偏低并且极不平衡
消费率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变动特点(见表6)。西部地区,消费率在65
--75%之间变动,比平均水平高出5—9个百分点,而中部地区则与平均水平相当,
保持在60--65%之间,东部地区低予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48--58%之间变动,
比平均水平低7—10个百分点。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地区的消费率呈现出
下降趋势:东部地区从1987年的56.7%下降到2002年的51.6%,下降了5.1个
百分点,最高点1990年57.2%比最低点1994年48.6%高8.6个百分点;中部地
区从1987年的65.3%下降到2002的60.0%,下降了5.3个百分点,最高点1991
年66.4%比最低点1998年57.6%高8.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从1987年的74.7
%下降到2002年的64.5%,下降了10.2个百分点,最高点1987年74.7%比最
低点1998年63.3%高出11.4个百分点,这两个指标都远远高于中部地区和东部
地区。而且在1990年代后期,东部地区的居民消费率已经趋于稳定,在50%左右
浮动,与之相比,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变化较大。究其原因是由于西部地区经济
发展水平低,国民收入的主要部分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可用于投资的
部分较少,因而在这些地区最终消费率相对较高,要远高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
和全国平均水平。而在中部地区,随着最基本生活需要的逐步满足,增加投资促
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成为最主要和最迫切的任务,由于必要生理消费需求约束
的减弱,提高储蓄和投资的余地较大,因而消费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高,与平
均水平相当。在东部地区,国民经济处于成熟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目标是维持
经济的平稳增长,社会财富的增长和丰裕,使个人消费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逐渐提
12
高并趋于稳定。
表6不同地区最终消费率的比较单位:%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1987 56.7 65.3 74.7 63.2
1988 56.7 64.0 70.8 63.7
1989 57.1 65.2 71.4 64.1
1990 57.2 55.6 71.5 62.0
1991 55.7 66.4 68.8 61.8
1992 52,5 64.3 67.3 61.7
1993 48.8 61.4 64.9 58.5
1994 48.6 60。1 65.0 57.4
1995 49.3 60.0 64.5 57.5
1996 50.1 59.1 66.3 58.5
1997 49.8 58.6 65.1 58.2
1998 49.4 57.6 63.3 58.7
1999 50.1 59.2 63.7 60.2
2000 50.9 59.1 65.2 6I_l
2001 51.8 60.2 64.3 59.8
2002 5l,6 60.O 64.5 58.O
注;计算平均值时,缺少山东、广东1987—1990年的资料;重庆1987—1995年的资料;
四川1987—1990年的资料;西藏1987—1991年的资料;宁夏1987—1990年的资料。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经济信息网(教育版)(!!!:££i:g业:盟),2003年11月7日的相关
资料计算而得。
(2)不同地区收入不同,最终消费率不同。
我们分别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各选取一个较有代表性的省份作为研究对象,
可以看出不同地区在同一时间随着人均GDP的不同,消费率有很大的差别。人均GDP
相对高的地区,消费率相对较低;而人均GDP相对低的地区,其消费率相对偏高(见
表7)。人均GDP最高省份之一的浙江与人均GDP最低省份之~的甘肃相比,人均GDP
相差2—3.5倍,消费率要低9—26.7个百分点,特别1995年GDP差距达到3.53
倍,该年的消费率浙江比甘肃低25.7个百分点;而湖北与甘肃相比,湖北的人均
GDP是甘肃的1.3—1.9倍,相应的消费率要低5.1一14。4个百分点;浙江与湖北相
比,浙江的人均GDP是湖北的1.4一1.9倍,其消费率要低2.7—16.6个百分点。由
此可以看出人均GDP相差越大,其对应的消费率差距就越大。同时,我们可以看出,
从1987—2002年,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这三个地区的消费率呈下降趋势,浙江
1987年的人均GDP为1470元,到2002年达到16570元,消费率相应下降了11.1
个百分点,湖北、甘肃的消费率分别下降了7、16.6个百分点。
表7 不同地区人均GDP、最终消费率的比较
浙江湖北甘肃
人均GDP 消费率人均GDP 消费率人均GDP 消费率
(元) (%) (元) (%) (元) (%)
1987 1470 59.1 1031 61.9 764 74.9
1988 1842 60.5 1228 63.7 905 72.8
1989 2009 61.2 1383 66.8 1007 72.9
1990 2122 61.1 1556 65.0 1099 70.1
1991 2310 56.7 1584 65.4 1133 72.1
1992 2850 51.1 1827 63.4 1314 71.7
1993 4431 44.5 2565 61.1 1600 70.7
1994 6149 44.0 3341 56.3 1925 70.7
1995 8075 42.4 4162 55.8 2288 68.1
1996 9455 43.6 5122 55.4 2901 68.0
1997 10515 43.2 5899 51.7 3137 66.1
1998 11247 43.6 6300 52.4 3456 60.7
1999 12037 43.9 6514 51.4 3668 58.8
2000 13461 46.0 7188 50.2 3838 58.9
2001 14655 49.0 7813 51.7 4163 62.9
2002 16570 48.0 8319 54.9 4493 58.3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教育版)(!Ⅲ里:£!i:gQ!:£n),2003年11月7日。
由此可见,消费率随着人均GDP的提高而呈下降趋势,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最
终消费率越低,经济越落后的地区,最终消费率越高。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仍处
于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这样一来,出现较高的总储蓄率和投资率就不足为怪了。
~些经济较发达地区更具有积累的条件,所以也会比欠发达地区具有相对更高的
总储蓄率和投资率。
2、中国各地区居民消费率状况及特点
表8反映出东中西部i也xWN民消费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从i987年
的46.04%T降到2002年的35.37%,下降了10.6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从1987
14
年的54.5%下降到2002的44.31%,下降了10.1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从1987
年的58.72%下降到2002年的44.52%,下降了14.2个百分点,远远高于中部地
区和东部地区。由此可以看出,这三个地区居民消费率的下降幅度之大。中部地
区在若干年份尤其1998年后比平均水平低2—3个百分点,但大部分年份比平均
水平高出4个百分点左右,而西部地区变化高出幅度较大,最高的1991年高出8.47
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比平均水平低7个百分点左右。而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相
同年份东、中、西部地区的居民消费率相差十多个百分点。
表8不同地区居民消费率的比较单位:%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1987 46.04 54.50 58.72 50.6
1988 46.19 53.89 57.34 51.9
1989 45.72 54.00 57.58 51.7
1990 44.50 53.36 57.3l 49.7
1991 42.63 53.31 56.97 48,5
1992 40.01 50.96 54.50 48.2
1993 37.12 49.05 50.67 45.5
1994 37.01 47.80 50.57 44.6
1995 37.56 47.50 51.10 46.1
1996 38.4l 45.40 51.74 47.0
1997 37.98 46.66 50.59 46.6
1998 36.91 44.90 48.66 46.7
1999 36.55 45.03 49.30 47.6
2000 36.14 44.77 49.59 48.0
2001 35.63 44.50 47.24 46.6
2002 35.37 44.31 44.52 45.1
注:计算平均值时,缺少山东、广东1987—1990年的资料:重庆1987—1995年的资料:
四川1987—1990年的资料;西藏1987—1991年的资料;宁夏1987—1990年的资料。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经济信息网(教育版)(!婴:!!i:gQ!:£n),2003年11月7日的相关
资料计算而得,2003年11月7日。
3.中国各地区政府消费率状况及特点
表9中表现出东、中、西部地区的政府消费率除2001、2002年在原有基础上
大幅度增长,其余年份变化较为平稳,均保持在10—15%之间变动,不同年份的
5
变化幅度保持在3个百分点左右。相比于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而言,三个地
区的政府消费率差异度较小,绝大部分年份相差不到1个百分点,在1980年代末
西部地区高出比率较大,而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相当,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在
不断的缩小,到1990年代末,政府消费率已经相差不大。
表9不同地区政府消费率的比较单位:%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1987 10.66 10.80 15.98
1988 10.51 lO.11 13.46
1989 11.38 11.20 13.82
1990 12,70 12.24 14.19
1991 13,07 13.09 11.83
1992 12.49 13.34 12.8
1993 11.68 12.35 14。23
1994 11.59 12.30 14.43
1995 11.74 12.50 13.4
1996 11.69 13,70 14.56
1997 11-82 11.94 14.5l
1998 12.49 12.70 14。64
1999 13.55 14.17 14.4
2000 14.76 14.33 15.61
2001 16.17 15.7 19.06
2002 16.23 15.39 19.98
注:计算平均值时,缺少山东、广东1987—1990年的资料{重庆1987--1995年的资料:
四川1987—1990年的资料:西藏1987—1991年的资料:宁夏1987—1990年的资料。
资辩来源:根据中国经济信息网(教育舨)(坚坠££i:921:塑),2003年“月7日的相关
资料计算而得,2003年11月7日。
第三节中国消费率内部结构变化趋势的分析
一、居民消费率与政府消费率
从我国消费需求的结构看,最终消费率由居民消费率和政府消费率组成,居民
消费率和政府消费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从表10可以看出,在最终消费率中
16
居民消费率和政府消费率所占的比重较稳定,居民消费是消费需求中的主要力量,
占最终消费率的80%左右,政府消费率占最终消费率20%左右,而且保持较平稳的
变化态势,所占-I:L重的变化率在1个百分点以内。理论上随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及
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深入,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其占比应
逐渐上升,政府消费率将会继续下降。但是从现实两者的变动情况来看,居民消费
率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尤其在1990年以后,每年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而政府消费
率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表10政府消费率、居民消费率的比重及其变化单位:%
政府消费率的政府消费率的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率的
比重变化率的比重变化率
1978 21.42 78.58
1979 23.33 1.91 76.67 一l_91
1980 22.17 —1,16 77.83 1.16
1981 21.33 —0.84 78.67 0.84
1982 21.27 —0.06 78.73 O.06
1983 20.85 —0.42 79.15 0.42,
1984 21.68 O.83 78.32 一O.83
1985 20.55 —1.13 79.45 1.13
1986 20.9 O.35 79.1 一O.35
1987 19.94 —0.96 80.06 0.96
1988 18.52 —1.42 81.48 1-42
1989 19.34 0.82 80.66 一O.82
1990 19.84 O.5 80.16 —0.50
1991 21.52 1.68 78.48 —1.68
1992 21.88 O.36 78.12 一O.36
1993 22.22 O.34 77,78 一O.34
1994 22.30 0.08 77.70 —O.08
1995 19。83 —2.47 80.17 2,47
1996 19.66 一O.17 80.34 0.17
1997 19.93 0,27 80.07 —0.27
1998 20.44 O.51 79.56 —0.5l
1999 20.93 O.49 79.07 一O.49
2000 21.44 O.51 78.56 一O.51
2001 22.07 0.53 77.93 —0.63
2002 22.24 0.17 77.66 —0.17
注:政府消费率的比重=政府消费率/最终消费率
17
居民消费率的比重=居民消费率/最终消费率
政府消费率的变化率=本期政府消费率的比重一上期政府消费率的比重
居民消费率的变化率=本期居民消费率的比重一上期居民消费率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经济信息网(!璺型:曼£i:g她:些),2003年10月31日的资料计算而
二、城镇居民消费率与农村居民消费率
图2 农村居民消费率、城镇居民消费率的变动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塑墨鱼金i:gQ!:£丑),2003年10月31日。
作为居民消费率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农村居民消费率和城镇居民消费率则呈
现出不同的变动趋势:从表1和图2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消费率仅仅经历了1978
—1983年6年上升期后,在以后的年份里大幅度下降,从最高点1983年的34.0
%,下降到2002年的19.7%,下降了14.3个百分点;而城镇居民消费率则呈现
出反向变化趋势,消费率基本表现出平稳的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18.5%,经过
每年不同幅度的上升,至2002年达到25.4N,上升了近7个百分点。同时,从居
民消费结构的演变过程看,1984年是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率结构变换的转折点,
1978--1984年是农村居民消费率上升的过程,1984年后农村居民消费率开始下降,
而城镇居民消费率则开始呈现上升态势,虽然1996年农村居民消费率有所上升,
城镇居民消费率有所下降,但并未改变1984年后其下降或上升的基本态势。而且,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居民消费率将逐渐缓慢上
升,总体趋势继续看涨。
1R
第四节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
不同经济体制下消费率的特点
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经济体制下消费率的特点
1.不同国家,甚至在同一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最终消费率是不同的。
落后的农业经济国家,居民对初级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较多,消费率较高;发展中
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需要为工业化提供积累,消费率较低,而在工业化中后期,
对中高级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消费率~般会趋于上升;发达国家,消费率在
高水平上趋于稳定。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最终消费率也各不相同,经济发展
的初级阶段,最终消费率一般较高;经济发展的中级阶段,最终消费率较低;经
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最终消费率略有下降后,趋于稳定。
2.居民消费率~般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从西蒙幛兹涅茨和H哦
纳里的实证研究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居民消费率随着人均收入水
平上升而下降。因为,消费率与一国由收入水平所代表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国际上一般存在如下的趋势性现象:低收入阶段(人均年收入低于300美元),国
民收入的主要部分用于满足居民基本生理需要,居民消费率相对较高;中等收入
阶段(人均年收入在300美元到lOOO美元之间),由于必要生理消费需求约束的
减弱,储蓄与投资的空间增大,居民消费率较低;高收入阶段(人均年收入高于
Iooo美元),财富的增长使居民消费率提高更趋于稳定。
3.在收入增长的长期过程中,消费水平长期地持续增长,但消费率是变化的。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收集了101个国家在1950—1970年间的资料,采取
截面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描述了一个“世界性一般规律”,这个规
律反映了人均GNPl00美元以下到1000美元以上的过程中,经济结构所发生的规
律性变化。消费率的变化是其包含的方面之一,消费率的演变规律呈现出以下阶
段性特征:
。H·钱纳里等:《发展的型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中文版)。
19
表11 H·钱纳里总结的消费率与人均GNP(1964年美元)的动态关系单位:%
项目100美元100 200 300 400 500 800 1000 1000美元
以下美元灵兀夫75 麦兀爰兀美元美元以上
最终消费率89.8 85.7 80.2 79,0 78.2 78.3 76.9 76.5 76.5
居民消费率77.9 72.2 68.6 66.7 65.4 64.5 62.5 61.7 62.4
政府消费率11.9 13.7 13.4 13.5 13.6 13.8 14.4 14.8 14.1
总储蓄率10.3 13.5 17.1 19.O 20.2 21.O 22.6 23.3 23.3
资料来源:H·钱纳里等:《发展的形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舨社1988年版,第31
(1)在人均GNPl000美元以下的时候,随着人均GNP的增长,总储蓄率上升,
消费率下降。人均GNP从100美元以下到1000美元的时候,总储蓄率从大约10.3
%上升到大约23.3%,最终消费率从89.8%下降到76.5%,居民消费率则从77.9
%下降到62.4%。
(2)在人均GNP增长到1000美元以上后,最终消费率就大体稳定下来。在
人均GNPl000美元时,消费率为76.5%,当人均GNPl500美元以上左右的时候,
消费率仍然是76.5%。
(3)在人均GNP从100美元上升到1000美元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消费率下
降的速度不同。但在低收入阶段,消费率下降得较快;在较高收入阶段,消费率
的下降开始放慢。人均GNP从200美元上升到1000美元以上时,消费率下降了只
有近4个百分点。这就是说,在人均GNP200美元后,消费率下降的速度比人均
GNP200美元之前变慢了。
二、一般性规律下中国消费率的特点
H·钱纳里揭示的消费率与人均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具有一般性,研究中国消
费率演变的具体问题时,有必要和“世界性一般规律”相对比,这样才能达到对
中国消费率实质分析的目的。上述对消费率的国际比较采用的是年度不同国家之
间的横向比较。这种比较方法由于忽视了相同年度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居民
人均收入不同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决定性影响,因而得出的结论是比较粗略的。为
了进一步细致地分析消费率的变动,有必要比较相同的人均收入下中国居民消费
率与钱纳里的多国模型中所建立的“标准结构”的差异。我们将中国1978年以来
的国民生产总值换算成“标准结构”所采取的1964年美元,中国的现价人均GNP
换算为按1964年美元计算的收入,表12中数字是按1964年美元折算的,如果按
照我国官方汇率折算,则1999年的人均GNP就接近800美元。
表12折算后的中国GNP、人均GNP
GNP总值人均GNP GNP总值人均GNP
年份年份
(亿美元) (美元) (亿美元) (美元)
1978 647.7 70.6 1990 1872.8 165.0
1979 726.0 74.9 1991 2043.2 177.5
1980 782,6 79.8 1992 2331.3 200.1
1981 817.8 82.3 1993 2636.7 223.7
1982 888.9 88.2 1994 2968.9 249.1
1983 981.4 96.3 1995 3236.1 268.6
1984 1131,6 109.5 1996 3553.2 291.2
1985 1281.0 121.9 1997 3858.8 313.6
1986 1389.9 130.3 1998 4159.8 334.6
1987 1549.7 143.O 1999 4453.1 355.0
1988 1724.8 156.6 2000 4875.8 384.1
1989 1797.3 160.7 2001 5213.9 409.0
资料来源:1995年以前的数字转引自曾令华《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社1998年版,第34~35页;1995年以后的数字根据相同的方法推算得出。
经比较可知:
1.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与“标准结构”所显示的一般趋势一致,即随着人均收
入水平的上升,储蓄率上升,消费率下降。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1978、
1983、1992、1996年的人均GNP分别为70.6、96.3、200.1、291.2美元,而同期
居民消费率分别为48.8%、52.4%、48.2%、47.O%。可见,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
高,我国居民消费率趋于下降。但与“标准结构”相比,我国居民消费率经历了一
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这显然只能用制度变迁因素来解释。即制度变迁初期,
由于人均收入的较快增长,使原来计划体制下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得以释放,必然
使居民消费率上升,以后随着收入的增长和基本生活消费的满足,居民消费率则
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
21
2.在相同收入水平下,我国居民消费率明显偏低。如1978年,我国居民人
均GNF为70.6美元,但居民消费率仅有鸽.8%,bE“标准结构”的77,9%低19.1
个百分点;1982年我国居民人均GNP接近100美元,居民消费率为52.2%,比“标
准结构”的72%低19.8个百分点:1992年我国居民人均GNP为200美元左右,
居民消费率为48.2%,比“标准结构”的68.6%低20.4个百分点;当“标准结
构”中人均GNP达1000美元以上时,居民消费率仍然高达62.4%,而我国在人均
GNP还只有250美元左右时(1994年),居民消费率竟降到了44.6%。
3.中国经济转型阶段居民消费率低于“标准结构”,并且居民消费结构的演
进具有一定程度的波动性,而远非像“标准结构”所展示的那样:随着人均收入
水平上升,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在人均GNP达1000美元时趋于稳定。由于目前
我国人均GNP还大大低于1000美元(1964年美元)。因此,可以预料,我国居民
消费结构的演进仍将在波动中进行。
4.“世界性一般规律”显示,人均收入从100美元上升到1000美元以上时,
政府消费率基本保持平稳状态,在11.9—14.8%区间内波动。在不同收入水平下,
中国政府消费率基本稳定,但在相同的人均收入水平点上,中国的政府消费率均
低于“世界性一般规律”中的政府消费率4—5个百分点左右,
5.虽然中国居民消费率和政府消费率都低于“世界性一般规律”所显示的相
同收入水平下的居民消费率和政府消费率,但是中国最终消费率与“世界性一般
规律”的差距主要是由于居民消费率与“世界性一般规律”差距造成的。
上述分析中,无论是横向较为粗略的比较,还是换算为相同收入水平下的比
较,均可以看出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严重偏低,而且最终消费率偏低
主要是由于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引起的。
第二章中国消费率现状的成因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各项消费活动均按照国家计划统一安排、统一组织、
统一实施,这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很低,
消费的积极性和消费能力极度压抑,居民消费份额很低,而政府的可支配收入在国
民收入分配中占有相对大的比重,政府消费率相对较高。市场经济体制有别于传统
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消费率的因素已发生重大变化,这是我们重点分析的对象。
第一节影响最终消费率的因素
一、影响最终消费率的因素
消费需求作为GDP的一部分,最终消费率的变化与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库
存投资)和净出口有关。在国内生产总值一定的情况下,最终消费率与投资率之间是
此消彼长的关系。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是其直接原因。我国的投资率
1978年为38.2%,“六五”时期平均为34.5%,“七五”时期平均为36.7%,“八五”时
期平均为37.8%,到1999年才下降为37.1%,2000年又下降为36.4%,2001年下降
到38%。。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的投资率是非常高的,1997年投资率全世界平均水
平为22.3%,其中日本较高为28.7%,加拿大为19.7%,美国为18.5%,即使不发达国
家也比我国的要低,印度为23.4%,巴基斯坦为17.7筠,南非为15.7%。@投资率偏
高,必然影响消费率的提高,影响消费需求的扩大,其结果也会影响经济增长。
二、最终消费率偏低的原因
1.对任何一个经济体而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不可能按一个
方向持续变化,总要相对稳定在某~特定区间,即消费的增长幅度总是与产出的蹭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23
长幅度大致相当。但如果从一个特定时期看,当产出的增长速度超出人们预期的、
惯常的增长速度时,由于消费的刚性作用和消费者对未来产出增长速度的谨慎预期,
消费的增长幅度往往小于产出的变动幅度,就会形成消费率持续下降的趋势。
2.从投资的角度考察,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其经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由
于积累资本较少,如基础设施和住房瓶颈的存在,投资空间比较大,少量的资本
投入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换句话说,投资收益比较高,于是投资总是
增长得比较快,表现为最终消费率下降,投资率提高。
第二节影响居民消费率的因素
影响居民消费率的因素有很多,为了系统把握其中最主要的方面,本文采取
公式推导方法来寻求影响居民消费率的主要因素。居民消费率是居民消费总额占
GDP的比例,用公式表达即:
Rc=C/GDP
其中Rc为居民消费率,C为居民消费需求总额
为了便于分析影响居民消费率的因素,我们把居民消费率分解为两个因子的
乘积,即
Rc=C/GDP=C/I·I/GDP=c·i
式中:c为居民平均消费倾向,I为居民收入总额,I为居民收入占GDP的比

该式说明Rc的不断下降,可能是由于c或者是i的下降引起的,或者是两者
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居民收入分析
1.居民收入占GDP比重的趋势
居民消费作为收入的函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高低极大地影响着居民消费率
的高低。从表13可以看出,我国1970年代末以来,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所占的
24
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1981年居民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是61.7%,1985年
上升到63.7%,然后,下降到1986年的58.7%,以后的年份里,虽然有小幅的下
降,但是总的趋势还是上升的,2000年达到了61.5%,比1986年高2.8个百分点。
这说明居民消费率的下降不是由于居民收入所占比重偏低引起的。
表13居民消费率的结构变化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C/1 0.860 0,830 0.820 0.790 0.820 0.861 0.870 0.900 0.886 0.850
I/GI)P 0.617 0.629 0.639 0.649 0.637 0.587 0.582 0.577 O.881 0.585
c/GDP 0.536 0.541 0.536 0.513 0.512 0.507 0.506 0.519 O.518 0.497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eli 0.866 0.833 0.827 0.824 0.828 0.813 0.793 0.768 0.754 0.775
I/GDP 0.557 0.581 0.548 0.544 0.555 0.580 0.590 0,606 0.635 0.615
E/GDP 0.485 0.482 0.455 0.446 0.461 0.471 0.465 0.467 0.476 0.480
资料来源:张平:《分配与消费:实证和政策》,www.cass.not,2003/4/2。
2.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凯恩斯消费理论认为,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居民收
入增长速度直接关系到消费增长速度。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
逐年下降,低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见表14)。除1999、2001、2002年城镇居民
人均收入年增长高于GDP增长外,其他年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增长速度明显低
于同期GDP的增长。同时,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呈现出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
趋势(除1997年),从而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我国的消费与居民收入增长
统计资料显示,城镇居民收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城镇消费品市场销售额大体增
长1.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品市场销售额大体
增长1.18个百分点。而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远低于城镇居民人均纯
收入年增长率,而且增长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些导致我国农村消费一直呈现
持续低迷的态势,其与城镇消费的差距在不断扩大。1998年农村消费增长率比城
市低0.7%,2000年和2001年则分别扩大到2.3%和3.8%,2002年上半年农村
消费增长率比城市低2.9%。而中国农民占到80%,是潜在的巨大消费群体,可
以说中国消费需求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为农村消费需求的明显不足,而这种不
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民的收入增长不快,购买力弱。
表14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单位:%
} GDP年均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
年增长率入年增长率
1978—1990 9.1 8.4 6.1
199l一2000 10.4 6.9 4.5
1997 8.8 3.4 4.6
1998 7.8 5.8 4.3
1999 7.1 9.3 3.8
2000 8.O 6.4 2.1
2001 7.3 8.5 4.2
2002 8.O 13.4 4.8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址:!口巫§£丛§:&业:塑。
3.收入增长率的稳定性。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但是不同类型的收入对消
费的影响程度不同。居民收入按其稳定性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持久收入是居
民带有常规性质的收入,暂时收入是非连续的、带有偶然性质的收入。持久收入的
边际消费倾向大于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稳定收入的增长率会提高持久收入,
降低暂时收入的比重,从而提高消费率。
4.城乡收入不合理差距扩大是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首要原因。据世界银行
测算,1998年我国居民总体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54,已超过O.4的国际警戒线
水平。从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看,不同居民群体的收入存在明显的差距,城市居民
与农村居民之间,东西部地区居民之间,垄断行业与竞争性行业从业人员之间都
存在明显的收入差距。以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为例,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57倍,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农村居民的收入开始增长,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开始缩小,t980年城市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50倍,此后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1985
年缩小到1.86倍,接着差距又开始扩大,到1994年差距达到最大2.86倍,此后,
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的格局没有根本的变化,到1999年已扩大到2.65
倍。。如果我国城乡消费水平消除非自然差距,则我国居民消费率可达56.32%,
。曾国安:《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特点、成因及对策》,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杜会科学版)》,2001(4)。
26
比当前高出近9个百分点,接近东亚国家1980--1990年的居民消费率水平。
二、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分析
表13反映出我国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总的表现为下降趋势:从1981年的86%
下降到1984年的79%,下降了7个百分点,接着又从1988年的90%,直线下降
至1999年的75.4%,整个1990年代,我国的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不断下降,具体
分析如下:
1.居民消费倾向的阶段性变化
从我国居民消费倾向的阶段性变化来看,我国居民在转型不同阶段消费倾向
的变化情况具有以下特征:
(1)在转型启动阶段(1978—1983年)。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
倾向都呈下降趋势,比较来看,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的下降速率比城镇居民
快1倍,这正体现了这一时期以农村改革为中心,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
民收入增长的转型特征。
(2)在转型展开阶段(1984—1988年),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呈稳定上升之
势,而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则处于水平波动之中,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在1988
年达到了改革以来的历史最高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上升,体现了农民收入增
长趋缓,改革向城市为中心转移,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转型特征。据统计,
这一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为17%,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仅为
9.7%,前者几乎为后者的2倍,但之所以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下降趋势不明显,是
因为受国际消费示范效应的影响,城镇居民过早地追逐耐用消费品消费的结果。
”1988年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都达到改革以来的历史最高位,是居民受价格“闯
关”影响形成了较强的通货膨胀预期,从而大规模抢购的缘故。
(3)在转型僵持阶段(1989--1991年),由于改革暂时停滞,城乡居民收入
趋缓,但受消费惯性影响,平均消费倾向基本上仍处于高位徘徊,但边际消费倾
向均呈下降之势,体现出居民消费趋于理性、谨慎的特征。
“李振明:《中国经济转型期居民消费储蓄结构变化的实证考察——兼论当前居民消费率是否偏低》,载《商
业经济与管理》,2001(8)。
27
(4)在转型深化阶段(1992年至今),由于改革进一步深化,居民所受到的
消费集约束、预算约束、流动性约束缓解,居民跨时均衡机制开始形成;社会福
利制度的解体和居民制度变迁预期的形成,使居民储蓄倾向上升,而消费倾向必
然趋于下降。从城乡居民对比来看,其边际消费倾向下降速度基本持平,但农村
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下降速度大大高于城镇居民,如果考虑到城乡居民之间不断
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就不难理解这一点。试想,为了实现跨时消费最大化和子
女教育等的需要,农村居民在较低的收入水平上,就必须拿出更大的比例用于储
蓄才能满足未来的需要(工业消费品和教育的价格在城乡居民之间基本上是相同
的)。这就必然使农民平均消费倾向更快的下降,也使农民消费水平提高趋缓。
2.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动状况
根据我国城乡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得出城乡居民消
费倾向的统计特征,来描述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倾向波动性的统计特征(见表15)。
表15 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统计特征
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
年份农民城镇居民农民城镇居民
均值0.83 0.86 O.77 O.75
极差O.12 O.12 O.26 O.22
标准差0.03 0.03 o.08 o.06
标准差系数0.04 O.04 O.1l O.09
由上表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居民,其平均消费倾
向的波动性都小于各自边际消费倾向的波动性;而农民边际消费倾向的波动性比
城镇居民的还要大一些,前者比后者的波动幅度平均高出2个百分点。从变动幅
度来看,应当认为,我国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是相对稳定的,而边际消费倾向则
存在较大的波动性,但总体上看,随着收入的增长,无论是农民还是城镇居民的
消费倾向都呈下降趋势。从城乡居民消费倾向对比来看,呈现如下特征:在大部
分年份,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高于农村居民,而边际消费倾向则低于农村居
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3.居民消费倾向的国际比较
28
从消费倾向的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化特征是:与收入增长
NtP,,居民消费倾向下降过快。试比较美国1959--1992年和日本1965--1993年
问伴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倾向的变化情况。美国在这33年中,居民可支配收入
以1987年美元不变价计算,增长了2.8倍,但平均消费倾向基本稳定在0.91一O.92
之间,无论是每年平均下降速率还是收入每增长l倍引起的平均消费倾向的下降
速率都是零;居民总消费的短期和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0.73和0.93(Hall&
Taylor,1999)。日本在1965--1983年的28年间,以现价计算的可支配收入增加
了6.95倍,平均消费倾向仅下降了0.0854,平均每年下降0.003,收入每增长l
倍引起的平均消费倾向下降速率为0.Ol。。我国城镇居民1980—1997年的17年中,
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77.6元增加到5160.3元,以现价计算增加了9.81倍,
但1981—1997年间平均消费倾向由0.91下降到0.81,下降了0.1,平均每年下
降速率为0.006,比日本快1倍;收入每增加1倍引起的平均消费倾向下降速率为
0.01,与日本持平。由此可见,相对于增长,我国居民消费倾向下降过快,而这
正是导致我国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三、居民收入与居民消费倾向的关系
表16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基尼系数
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城乡居民全国居民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基尼系数
1978 0.2l 0.16
1985 0.23 O.19 0.107
1990 0.31 O.24 0.117
1995 0.34 0.28 0.223 0.389
1996 0.32 0.28 0.204 0.375
1997 O.33 O.29 0.202 0.379
1998 0.33 0.30 0.220 0.386
1999 O.33 O.29 0.235 0.397
2000 0.34 0.32 0.417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国家统计局出版社。其中城乡居民基尼系
数引自陈宗胜:《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范剑平:《居民消费与中国经济发展》,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年。
29
我们用基尼系数来衡量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城乡居民以及全国居民的收入
差距,来考察居民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倾向的关系。
收入差距的扩大直接引起了社会边际消费倾向(MPC)及平均消费倾向(APC)
的下降。一般来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且平
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际消费倾向。所以,高收入者的消费倾向低于低收入者。
当社会收入差距扩大时,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可以根据相关
数据作二者的相关性分析。
设PC为消费倾向,GC为基尼系数。可建如下计量模型:
PC,=a+-bGCt+£。
代入表16中的数据后,回归结果为:
PC。=O.8877一O.8232GC。
T=(20.89)(一5.42)
R=O.708 DW=I.21 F。f29.15
说明基尼系数与消费倾向呈负相关关系,基尼系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消费
倾向就下降0.82个百分点,即收入差距扩大伴随着消费倾向的下降,并且有学者
曾证明对于平均消费倾向的降低,收入差距的作用明显大于收入增长的作用。
四、影响居民消费率的其他因素分析
1.制度变迁提高了居民的储蓄倾向,降低了即期消费。
(1)对城镇居民而言: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家庭消费支出主要是物质
性消费支出和少量的服务性消费支出,而教育、医疗等服务性消费和社会保障性
消费则由国家财政通过补贴或社会保障渠道分配给居民,居民没有必要为未来消
费进行储蓄,消费倾向较高;而在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中,一方面,近年来随着
企业改革的深入,减员增效、结构性调整带来摩擦性失业,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
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就业压力,使城镇居民就业稳定性减弱,再就业难度加大,居
民未来预期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市场竞争风险及我国的教育产业化、住房商品
化、医疗制度、养老保险等改革的齐头并进,使未来预期支出大幅度上升。这使
得居民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增加储蓄,减少即期消费。
30
(2)对农民而言:首先随着市场约束机制的强化,农业增长日益受到市场需
求的约束,农业结构不合理,价格持续下跌,农产品总量扩张已经不能为农民在
农业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同时,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和自身结构调
整的变化,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回落,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下降,农民的可
支配收入自然减少。
2.城乡人口二元结构抑制了我国居民消费率的提高。我国现行城市化模式是
通过农业工业化带动农村人口向小城镇就地转移,这种模式使我国工业化水平的
提高并未实现它对城市化人口集中应起到的带动作用,使第三产业发展受到极大
抑制,导致居民消费率不能有效的提高;其次现行城市化模式让农民就地转移,
不让农民迸城,实际上就使城市劳动力市场相对封闭起来。由于劳动供给竞争不
充分,城市可以保持高于劳动供求平衡点的工资率,而经济逐步由一元经济向二
元经济转化,工业品的比价相应要比农业品的高,这两者都促使了城镇居民和农
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了:再者由于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和一系列配套制度不利
于农民消费方式的城市化,农民如侯鸟般生活在城市里,他们在城市挣钱,仅把
城市当作挣钱而不是花钱的地方,仍然按照农村的生活方式消费,使人口城市化
改变消费方式带动消费需求扩张和消费结构升级受阻。
3.商品需求结构不合理。我国过去由于长时期的“地方诸侯式”经济格局,
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构建模式造成低档次、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重复生产,产
品趋同现象严重。消费需求变化需要新产品,并且市场的商品变化与改进跟不上
消费者消费需要的变化,不少产品本身科技含量、文化含量不高,不适应消费者
新的需要,造成大量积压。另外,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产品缺乏升级换代,
无法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出现低层次、低档次的重复积压、过剩经济现象。
因此,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造成结构性疲软。
4.消费环境不完善。
(1)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道路狭窄,交通拥挤,影响居民的需
求;在消费潜力巨大的广大农村,农民消费需求的限制因素主要是由于水、电、
通讯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阻碍了农村市场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消
费需求。
3l
(2)市场供给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当的产品供给,伪劣假冒商品充斥市场,
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而且产品的售后服务也跟不上,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
买欲望。
(3)消费信贷政策不够健全,严重影响了居民消费。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居
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购买住房、汽车等有一定的困难,大多数居民只好依赖于信贷,
但我国关于住房和汽车的信贷政策不够成熟、贷款规模小、贷款期短、抵押担保
难、手续繁杂、有关法规不完备等实际问题,降低了居民消费信贷的热情,变相
的抑制了居民消费。
5.消费政策不合理。
(1)抑制消费的政策未能及时清理。我国现存的很多消费政策不仅不利于扩
大消费,反而限制消费,如高额的购车附加费、摩托车牌照费、电话初装费、车
辆定期检测费、城市扩容费、住房中高额的土地费和各种税费等。
(2)消费政策滞后。当前,城镇居民消费热点开始向住房、轿车、信息、旅
游、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集中,但是与之相关的消费政策不够健全或未出台。
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只对生产性消费起一定作用,但在对生活性消费方面缺乏
长久、实在、让消费者放心的政策,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消费。同时缺乏足够的
刺激、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制度法律。
6.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结构不合理可以从恩格尔系数偏高看出(恩格尔系
数是通过食物支出在消费支出总量中的比重来衡量消费水平甚至经济发展水平的
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使消费结构劣化,影响消
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早在80年代,英、美、法等国的恩格尔系数己降至20%
左右甚至在20%以下。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一直居高难下,城镇
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约为44%左右,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4%左右,都大大高于世
界平均系数,消费者的住行消费、劳务消费(包括医疗保险、交通通讯、旅游)
及精神文化消费含量、科技含量,特别是智力性、发展性消费比重都严重偏低,
这表明我国消费结构的层次和质量不高。
32
第三章消费率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消费率与经济增长
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与出口需求一起构成了拉动经
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不同的。从表17,我们可以看
出,消费需求增长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远远超过了投资需求增长和出口需求增
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改革以来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消费需求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度平均值达到63.9%,而投资需求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平
均只有30.9%、5.2%。而且从各年的情况看,除1990年(消费需求贡献度为43.6
%、净出口需求贡献度为37.5%)主要是消费需求和净出口需求增长共同拉动经
济增长,1993年(消费需求贡献度为49.0%、投资需求贡献度为62.1%)、2001
年(消费需求贡献度为46.8%、投资需求贡献度为53.6%)主要是消费需求和投
资需求增长带动经济增长外,在大多数年份,仍然主要是消费需求在支撑着经济
增长,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多在50%以上,1981年甚至达到95.1%,而
投资需求的贡献度多在30%左右,净出口贡献度则不超过10%,而且在不少的年
份里为负值。
表17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的贡献度单位:%
GDP增长率消费需求贡献度投资需求贡献度净出口贡献度
1979 7.6 81.2 17.1 1.7
1980 7.8 74.7 24.3 l_O
1981 5.3 95.1 —2.6 7.5
1982 9.0 55.9 30.5 13.6
1983 10.O 65.2 27.9 6.9
1984 13.0 61.9 33.6 4.5
1985 12.5 66.3 11.1 22.6
1986 7.8 57.4 34.3 8.3
1987 9.4 55.O 28.9 16.1
33
I 1988 11.2 65.4 40.2 —5.6
l 1989 3 9 67.9 34.1 —2 0
1990 5.0 43.6 18.9 37.5
1991 7 0 60.1 36.3 3.6
1992 12.8 61.2 46.3 —7.5
1993 13.4 49.0 62.1 —11.1
1994 11.8 54.3 34.9 10.8
1995 lO.2 57.9 39.O 3.1
1996 g.7 64.9 30.4 4.7
1997 8.8 54.5 24.2 21.3
1998 7.8 68.8 26.5 4.7
1999 7.1 90.4 31.5 —21,9
2000 8.0 73.2 26.9 一O,1
2001 7.3 46.8 53.6 —0.4
平均值9.O 63,9 30.9 5.2
注:某需求要素贡献度=某需求要素增量/GDP增量X 100%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经济信息网(教育版)(!!型:£!i:EQ!:盟)的相关资料计算而得。
虽然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在需求结构中占到绝大比例,但是与其它国家尤
其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见表18)中国的消费贡献率是最低的,
1989—1997年比美、英分别低出31.4182%和36.7772%,即使比“高储蓄、高积累”
的日本也低出10%左右,而我国在1998年后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均呈下降趋势。
表18 中、日、美、英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单位:%
l 中国美国日本英国
1 年度1989-1997 1998 1989—1996 1987—1995 1985——1995
『贡献率52.9787 41.6 84.3968 62.2423 87.7597
资料来源:中国1998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其余数据转引自罗云毅、周立东:《关于经济增长中投资贡献率的若干问题研究》,载《投资
研究》,1998(4)。
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
率远远低于其他国家,消费率的长期偏低,必然会给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
平的提高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1.不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都是消费者的需
要。”(马歇尔)。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对投资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国民经济的稳
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我国过低的消费需求,一方面弱化了消费增长对于
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另一方面长期过低的消费率难以形成合理的投资与消费的
关系,使大量的社会产品价值得不到实现,使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闲置,降低投
资的收益率,进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持续偏低的消费率,会
从消费和投资两个方面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虽然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经济增长质量
不高,这与我国消费率水平偏低密切相关。由于消费率长期偏低,没有和投资率
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就会使投资增长失去最终需求的支撑,不可避免地会产生
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和盲目建设的现象,导致大量资源闲置或不合理利用,直
接影响到经济增长的质量。
3.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如果我国仍然以较高的投资率来拉动经济增
长,在我国当前居民消费率严重偏低的情况下,国内消费不足的问题就需要用外
需来弥补,内需产业的不发达使投资结构逐步向出口主导增长型转移,内需不足
部分越来越大,像我国这样的一个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的国家就将总需求很大的比
重放在了国外市场上,相当于把经济发展调控的主动权交给了国际市场,这对我
国当前的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4.制约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作为GDP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率偏低,
表明经济总量用于消费领域的部分相对较少。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消费水
平较低的国家,消费率低特别是在许多行业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消费率持续偏
低,这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调动和发挥
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因此,提高消费率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必然手段,那么是否消费率越高越
好?我们都知道,消费率过高,会压缩投资率,会损害经济长久持续的增长。如
果通过压缩投资来求得投资率的下降和消费率的上升,那么就是以降低经济增长
率为代价去实现投资与消费关系的协调。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保持一定的经济
增长率是十分必要的,它对缓解就业压力、激发居民投资和消费信心是十分有益
35
的。所以,从近期讲,追求的是缩小消费需求增长与投资需求增长之间的差距,
并逐步使之相互协调,这样既可兼顾长期发展目标,也可顾及短期经济增长,从
而逐步走上有效益的可持续增长之途。
1.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投资拉动和消费拉动的力度,使
二者在时间上相互继起、在效果上互相加强。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居民收入难以
增长,消费意愿减弱,消费拉动难以发挥作用,这时就有必要加大投资拉动的力
度,以遏制经济下滑,防止失业扩大,为经济复苏创造条件;在经济复苏阶段,
如果继续实行投资拉动,在加剧挤出效应的同时还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因此需
要转向消费拉动,让市场力量自发的起作用,通过消费和市场扩张来带动投资的
增长。
2.正确处理投资和消费的互动关系,更多地让消费拉动发挥作用。虽然消费
和投资都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消费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消费对
经济的贡献度远远高于投资对经济的贡献度,另一方面消费是一种最终需求,而
投资是中间需求,是消费的一种引致需求,是受消费决定的。因此,在发展经济
的过程中,更多地让消费拉动发挥作用,使投资需求的扩大同扩大就业、改善人
民生活、促进消费结合起来。
3.促进经济发展,主要是提高消费率。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消费需求、投资
需求、净出口三者的合理增长来拉动。其中,消费需求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持久
动力,如果消费需求不足,会从根本上制约经济增长,导致生产不足,生产能力
过剩。此时,用投资和净出口的增长来补偿消费的不足,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以净出口为例,它主要受进口国的需求状况和整个世界经济的景气状况影响,而
不是直接取决于国内的经济状况。以投资来补偿消费的不足,也不是长久之策。
这是因为长期以投资补偿消费的不足,会使整个国民经济变成投资成品比重过重
型的经济,反而制约了消费,加之投资的乘数效应,会形成大量闲置的生产能力,
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可见,用投资、出口支出的增加来弥补消费不足,其效应
是有限的,根本的一点还是要提高消费率,通过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4.提高消费率的途径主要是提高居民消费率,而不是政府消费率。如果通过
提高政府消费率来提高整个消费率水平,那么无论是通过增加政府投资,还是增
36
加政府采购和转移支付,都要受到政府收入的制约。如果通过赤字政策来增加政
府需求,势必会加重未来经济发展的负担,在经济规模和综合国力有限的情况下,
会加大经济增长中的风险。进一步来看,政府投资增加,如果不能带动民间投资
增长,其投资的乘数效应会大打折扣。我国现在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
建设任务很重,而财政能力又十分有限,因此,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政府消费
占GDP的比例不宜提高。此外,控制政府消费也是改革政府机构、减轻企业负担
的客观需要。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居民消费率来抬高最终消费率的水平。
第二节消费率与投资率
一、消费率与投资率的一般关系
在各国经济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结构的共同演变规律之一是投资率不断提高、
消费率相对下降,但在工业化进程结束后,投资率和消费率将趋于稳定。投资率
和消费率的这一演变特征是由工业化过程中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提升引致的。
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提升,第二产业增加值在
GDP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而第二产业需要更多的中间投入,从而导致投资率不断
上升、消费率不断下降。在经济发展到发达阶段时,居民消费结构将由工业消费
品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提供的住房、教育、旅游等服务类产品为主,第三产业
的发展相对较快,而第三产业的生产过程相对简单,短期内投资率可能因此而出
现下降,并相应地导致消费率上升;但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以第二产业为依托,为
满足消费结构进一步提升消费需求,需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同步发展,因此,
在发达阶段投资率和消费率将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根据世界银行H·钱纳里和赛尔奎因等经济学家对多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
的研究结果,在工业化初期(人均GDPl40美元),投资率、私人消费率以及由私人
消费、政府消费加净出口构成的最终需求占GDP的比率(最终需求率)的平均水平,
分别为15%、73%和71%;到工业化中期(人均GDP达到560美元),投资率提高
到20%,私人消费率下降到66%,最终需求率下降到65%;在工业化末期或经济
37
发展达到初步发达阶段时(人均GDP达到2100美元),投资率上升到23%,私人消
费率下降到60%,最终需求率下降到59%。①比较分析1960--2000年间不同收入
水平国家或地区GDP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我们同样能够发现,产业结
构的提升,特别是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会引致投资率上
升、消费率或最终需求率下降。反之,如果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大幅度提高,即
产业结构的变化仅发生在工业和服务业之间,投资率会下降,消费率或最终需求率
上升。投资率和消费率的这一演变规律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表现十分明
显,但高收入国家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演变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
二、我国消费率和投资率的关系
1.我国消费率和投资率的变化趋势
1978年后随着改革的推进,我国的消费率和投资率及经济增长的变化呈现以
下趋势:
(1)1980—1985年的“六五”期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和轻重工业比
例的调整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投资率下降、最终消费率提高,虽然第一产
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工业化程度下降,但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GDP年
均增速达到10.7%。
(2)1985—1990年期间,产业发展的重点是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等服务业,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大幅度提升,但工业化程度下降幅度过大,1990年的
工业化程度(37%)比其趋势值(41%)低4个百分点,且投资率过高引发了1987
年的经济过热现象,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GDP年均增速只有7.9%。
(3)在经过1978--1984年农业恢复发展和1985--1990年第三产业的恢复发
展等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之后,1991年以后我国再次进入工业化快速提升阶段,工
业化程度从1990年的37%提高到1995年的42.8%,投资率大幅度提升,经济出
现加速增长态势,1991--1995年期间GDP年均增长12%。但1991—1995年期间
投资率提升幅度过大,导致经济再次出现过热现象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4)作为对前期过度投资的调整,1996年以后投资率不断下降,最终消费率
。H·钱纳里等:《发展的型式,1950.19703,经济科学j}j版社,1988年(中文版)。
38
不断上升,工业化程度从1995年的42.8%提高到2000年的43.7%,但经济增长
出现较大幅度下滑,1996--2000年期间GDP年均增速只有8.3%a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投资率不断上升,消费率和最终需求不断
下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投资率和消费率的
波动幅度不断缩小,并日益接近其自身演变趋势。同时,在投资率和消费率与其
自身发展趋势偏离较小的时期,经济增长速度较高。
2.中国消费率和投资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西方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增加投资,就会增加投资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生产,
从而增加就业,增加企业和工人的收入,企业和个人把这一收入再用于生产和生活
的消费,又会转化为另一些企业的个人收入。如此循环往复,投资的增加可以导致
收入成倍增加和消费需求的成倍增加。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这种推算方法从动态的
角度来考察投资转化消费的效应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投资乘数效应发挥作用过
程的长短、投资乘数的大小是和人们取得收入后把多少钱用于消费,多少钱用于储
蓄相联系的。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一些投资项目所能转化的消费需求的比例往往
很低。从我国投资需求转化为消费需求的现状看,投资需求引发的消费需求的比例
较低,这也决定了投资需求不可能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政策着力点。
我们还可以借助计量手段来考察一下我国投资需求引发消费需求的大小。
1978--2000年我国总消费、总投资的数据如下表19。
表19 1978--2000年我国的总需求和总投资单位:亿元
年度总消费总投资年度总消费总投资年度总消费总投资
1978 2339.1 1377.9 1986 6542 3846 1994 27216.2 18592
1979 2619.4 1474.2 1987 7451.2 4322 1995 34961.9 23586
1980 2976.1 1590 1988 9360.1 5495 1996 40172 26867
198l 3309.1 1581 1989 10556.6 6095 1997 44768.3 28564
1982 3637.9 1760.2 1990 11365.2 6444 1998 46406 29546
1983 4020.5 2005 1991 13145.9 7517 1999 49723 30702
1984 4694.5 2468.5 1992 15952.2 9636 2000 54617 32255
1985 5773 3388 1993 20182.2 14998
根据上述数据,得到回归方程:
39
C。=1059.439+1.064I。+0.580I(t-2)
(3.s7) (15.82) (7.45)
R2=O.998 DW=I.66
式中:C、——t期的总消费
I。——t期的总投资
I(t-2}——(t-2)期的总投资
从上述方程可以看出,若t期总投资增加1000亿元,将使t期总消费增加1064
亿元,使(t-2)期总消费增加580亿元。尽管总消费与总投资高度相关,但投资
需求引发消费需求的比例较低。这一定量分析的结果也很好地佐证了戴园晨先生
在《“投资乘数失灵”带来的困惑与思考》(《经济研究》1999年第8期)一文中的
观点,戴先生根据1999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估计投资乘数只有1.5l。戴先生还指出
正是因为投资乘数过小,当增加的投资逐渐用掉之后,便出现了经济增幅的回落,
远远没有达到人们当初乐观的设想。这也有力地说明了投资乘数不可能成为我国
扩大内需的政策着力点。
第四章消费率的政策选择
第一节消费率发展的预测
在假设各种政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我们运用数量方法对消费总量进行回归
预测,看看消费总量、最终消费率、居民消费率的自发走势。在各种政策因素与
1990年代基本保持一致的条件下,假设2004--2010年年均通货膨胀率为3%,国
内生产总值(支出法,现价)增长率为9%、10%和11%低、中、高三种方案,
最终消费支出总额分别增长8.93%、9.92%和10。91%,居民消费总额分别增长
8.94%、9.94%和10.93%,增长速度均略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因此,最终
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在各种政策因素与1990年代基本保持一致的条件下,不会自
发回升。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将承接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下降走势继续缓慢
下行。在国内市场总值高、中、低三种增长率方案中,最终消费率基本保持在58
—58.5%之间,居民消费率基本保持在46.5—47%之间。在高、中、低三种方案
中,经济增长率越高,消费率下降得也越快,这种自发走势反应出1980年代中期
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消费率不断下降的运行惯性。
19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坚持适度消费政策,即在宏观调控中努力保持
消费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快速增长,但消费增长率不超过经济增长率,人均
增长水平的提高速度不超过人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那么现今看来无论经济
增长率的高低如何,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将继续下降。
近10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目前已经达到严重偏低水
平,现在是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最后攻坚阶段,促使我国巨大的消费需求扩张潜力
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不利因素大于有利因素,如果继续实行目前适度消费政策,
实际政策效果将可能是消费不足,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会继续下降,这将影
响整个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影响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后劲。
因此,要扩大内需,将我国巨大的消费需求扩张潜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就
41
必须调整消费政策,实行鼓励性消费政策,在宏观调控中采取各种政策措旌,使
居民消费增长率略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使政策作用虽经过运行中各种不利
因素的磨损,但最终将达到适度消费的目标。鼓励消费是促使最终消费率和居民
消费率回升到与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水平,第一步目标是使最终消费率由
目前的59%逐步回升到接近东亚国家62%的较低水平,居民消费率由目前的47
%逐步回升到接近东亚国家50%的较低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居民消费增长
率应当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出l一2个百分点。
实行鼓励性消费政策的可行性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认识:
(1)从供给角度看,在短缺经济时代,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受到供给能力的制
约,完全不具备实行鼓励消费政策的物质供给基础。经过2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
我国经济已经告别了消费品短缺,消费品市场的主要矛盾已由供不应求转化为供
大于求,因此,实行鼓励消费政策从消费品现有的供给能力和消费扩张需要的投
资能力两方面具有可行性。
(2)从消费需求增长潜力看,我国近年来出现最终消费率不断下降的现象,与
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的巨大市场潜力是极不相称的。事实上,
我国现在正处于高速增长的工业化中期阶段,消费需求总量高速成长潜力巨大。
第二节鼓励性消费政策的选择
当前我们应该把提高消费率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处理好经济建设
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的同时,促使消费需求增长快于投资需
求增长,调控投资与消费的关系,逐步改变我国高投资、低消费的经济发展格局。
1.增加农民收入。
收入在不同群体手中,对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不同。我国城镇居民边际消费
倾向较低,转移到他们手中的收入对增加消费的作用较小;而农民收入水平低,
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高,如果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则用于增加消费的比重会较高。
所以改变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的状况,对促进消费需求、提高我国消费率关系重大。
42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增加农民的收入:一是增加农业投入,保证农业生产稳定
增长;二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优质、高效、高附加值农
业,为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更多的机会;三是改革农村税制,从源头上减少农民负
担{四是改革现有的城市化模式,加速城镇化、农转非进程,大力消除农村人口
非农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五是适当提高
粮食收购价格,以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六要精减乡镇机构,削减多余人员,节省
办公经费,还钱于民。
2.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对我国城镇居民依据收入阶层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缩小收入差距,
提高其消费倾向。由于低收入居民消费倾向大于中、高收入者,因此,增加收入
的政策要更多的侧重于低收入者,提高低收入者的购买水平,进一步加强社会保
障体系建设,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
足额发放,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中等收入者,其消费倾向的提
高,消费总量的增加,能明显的推动经济增长,所以要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消
除居民消费的各种限制和障碍,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拓宽消费领域来挖掘他
们的潜在消费需求,同时努力提高其工资水平,使之能够以买房、买车等行为来
拉动需求,推进其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对高收入群体,要保护他们的合法收入,
通过供给结构创造调整新的消费需求,增加高档商品、创新商品和投资品的供应,
使这部分人的剩余购买力尽快地转化为消费。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收入预期,树立消费者的信心。
就业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到消费水平的高低。所以要全方位、多途径的推进
再就业工程,做好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通过发展民间中小企业、
第三产业、新兴产业、加快城镇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给予民营企业以公平
待遇等途径,加强就业力度。在继续加强“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工作、搞
好“三条保障线”衔接的同时,一方面,加快明确住房、教育、养老、医疗、就
业改革的方向和方案,在确保社会安定的前提下尽快到位,给居民一个稳定的社
会保障预期;另一方面,继续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
老保险制度,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
43
额发放。同时,开拓更多的筹资渠道,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如变现部分国有资产,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发行专项债券等增加社会保障基金,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
盖面,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积极作用。
4.改革现行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加速人口城市化进程。
推进人口城市化进程,对大、中、小不同规模城市采取不同的户籍管理制度。
对特大城市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对原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迁入一律严格控制,
对以省会城市和大型港口城市为核心、有众多卫星城市为烘托的大城市实行城市
户口“绿卡制度”,新迁入的人口只要有稳定的职业和住所均可申请入籍,对中等
城市采取与大城市类似的方法,条件比大城市较为宽松一些,而对小型城市和农
村城镇实行自行申报迁入制度,只要申请人无大的过错,均可批准。同时创造条
件让进城农民安居乐业,在城市用工、教育、医疗等方面取消户籍限制,大力消
除农村人口非农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5.调整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
(1)尽快清理过去短缺经济时期制订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如居民购房、买车、
通讯等各方面抑制消费的税费,消除政策性障碍,抓紧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
(2)加快基础设旋的投资建设,增加各级政府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投
资,为城乡居民提高消费水平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加强农村水、电、路、通讯
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扩大农村消费创造条件。增加城市道路、地铁、高架轻轨等
交通设施建设投资,满足城市公共交通和私人轿车发展的需要。
(3)根据市场需求的现实结构及其变化方向,增加对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
广阔的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投资,不断创新开发适合不同消费群体需要的不同
档次适销对路的消费品,使供给结构适应需求结构升级换代的要求,解决供需结
构不匹配引起的抑制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问题。
6.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增强消费能力。
发展消费信贷可以成为刺激居民消费的一种有力措施。它可以解决供给与需
求的结构矛盾,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促使居民将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的
市场消费n积极发展消费信贷,为消费信贷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制订和完善
消费信贷政策,加大推进消费信贷的力度,扩大消费信贷资金的来源与规模,在
有效控制消费风险的前提下,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完善个人住房抵押、按揭贷款
业务的同时,开展教育等消费业务,适当放宽担保条件,并在利率、期限、还款
方式等方面,为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进而增加消费信贷总量,提高即期消费水
平,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7.培育消费热点,引导消费需求。
(1)消费热点是带动消费增长的发动机。当前我国城镇居民对吃、穿、用商
品的消费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消费的重点应该向住和行发展,应积极发展住房、
汽车、旅游、服务等方面的消费;而对农村居民而言,由于收入水平和消费环境
的差异,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滞后于城镇居民,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
我们可以通过发展农村居民的住、用、行,来挖掘农村市场,提高农村居民的消
费,重视培育家用电器、住宅电话、农用机械等消费热点。
(2)引导消费需求。要把消费需求引向既能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又能启动
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领域。这就要根据宏观调控目标,开拓新的消费领域,根
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需要,加大与提高消费服务业投资,推动医疗保
健、社区服务、文化体育的产业化,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使需求结构、消费结构
的变化成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强大动力。
(3)发展支柱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加强调控力
度,使消费热点的发展与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相衔接,用高新技术和大型企业
集团支撑消费热点,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8.优化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必然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加速发展享受性、发
展性消费,发展高层次的劳务消费,包括旅游、文化教育等消费。这除了发展信
息、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外,还要发展闲暇产业、文化教育、交通通讯等产业,
以及信息服务、金融理财服务等产业,既满足了消费需求,又有利于促进产业结
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新产业、新产品增加了,适应消费需求,就能开
拓广阔的市场,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
45
参考文献
1.刘方域:《消费经济学概论》,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
2.尹世杰:《消费需求论》,湖南,湖南出版社,1993年。
3.H·钱纳里等合著:《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89年中译本。
4.H·钱纳里、M·塞尔昆合著:《发展的格局1950~1970》,北京,中国财政
经济出版社,1989年中译本。
5.林白鹏主编:《消费经济辞典》,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
6.藏旭恒:《中国消费函数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7.藏旭恒:《消费经济学:理论与实证分析》,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年。
8.林白鹏等著:《中国消费结构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12月。
9.范剑平;《居民消费与中国经济发展》,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年。
lO.曾令华:《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
11.刘方槭、张少龙:《支撑经济增长——中国消费·储蓄·投资研究》,北京,
华文出版社,2001年。
12.范剑平、向书坚:《我国城乡人口二元社会结构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载
《管理世界》,1999(5)。
13.苏雪串:《对我国近年来消费率及其变动的分析》,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0(1)。
14.罗云毅:《我国当前消费率水平是否“偏低”77,载《宏观经济研究》,2000
(5)。
15.范剑平:《“十五”时期我国消费率变动趋势与消费政策选择》,载《经济纵
横》,2000(12)。
16.曹玉书:《专家认为:应适当提高我国消费率》,载《人民日报》,2001/1/14。
17.曾国安:《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特点、成因及对策》,载《中国地质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18.李振明:《中国.经济转型期居民消费储蓄结构变化的实证考察》,载《商
业经济与管理》,2001(8)。
19.尹世杰:《关于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几个问题》,载《财贸经济》,2001(12)。
20.李姝:《我国消费率偏低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载《财经问题研究》,2002(4)。
21.刘国光:《促进消费需求提高消费率是扩大内需的必由之路》,载《财贸经
济》,2002(5)。
22.陈文玲:《培育国内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载《财贸经济》,2002
(8)。
23.张新华、吕晓刚:《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及政策取向》,载《复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24.刘方械、李振明:《论投资和消费双拉动》,载《人民日报》,2003/1/27。
25.尹艳林、冯建林:《对促进消费增长的政策建议》,载《中国经济对报》,
2003/4/29。
26.卢中原:《关于投资和消费若干比例关系的探讨》,嗍.drcnet.tom。,
2003/5/4。
27.彭志龙:《提高消费率势在必行》,载《宏观经济管理》,1999(1)。
28.付彩霞:《从居民消费率看市场需求拉力》,载《价格与市场》,2000(5)。
29.罗云毅:《我国消费率下降趋势》,载《中国投资》,2000(5)。
30.李建伟:《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演变规律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载《经济
学动态》,2003(3)。
31.乔榛:《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背景下的经济持续增长现象分析》。载
《当代经济研究》,2003(9)。
32.周学:《从新的消费函数理论看扩大消费的有效途径》,载《经济学动态》,
2003(9)。
33.张雪松:《三大需求要素对我国GDP的贡献》,载《宏观经济研究》,2003(3)。
34.曹晓军、齐晓安、霍艳斌:《入世后我国各阶层收入差距的分化态势及调节
47
对策》,载《当代经济研究》,2003(2)。
35.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与低收入群体问题
研究》,载《经济学动态》,2003(6)。
36,丁任重、陈志周、顾文军:《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与解析》,载《宏观
经济研究》,2003(11)。
37.尹世杰:《提高消费率拉动经济增长》,载《经济学动态》,2002(i0)。
38.张清平:《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居民消费率变动实证研究》,载《经济纵横》,
2003(9)。
39.George Hadjimatheou,Consumer Economics after Keynes,ST.Martin’S
Press,New York,1987.
40.Bloch,P.H.,(1981),{An Exploration into the Scaling of Consumers
Involvement with a Product Clas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V01.8.
41.J.M.Keynes,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Macmillan ST.Martini’S Press,1973 Edition.
42.Caballero. R. J., 1990, “Consumption Puzzien and Precautionary
Saving”,70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5.
43.R.Klein and H.Rubin:“a Constant—Utility Index of Cost of Livi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01.18(1949-50).
44.John·Y,Campbell and N·Gregory Mankiw,“Consumption,Income and
Interest Rates: Reinterpreting the Time Series Evidence”,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4 p185—216.
45.Lucio Sarno and Markp。Taylor,“Real Interest Rates,Liquidity
Contrains and Financial Deregulation:Private Consumption Behavior
in the U.K”,Journal of MacroeconoⅢics,Spring,Vol,20,no,2.
46,A.Deaton and J.muel tbauer:“an 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the
American EeonomiC Review,June 1980.
47.R.Stone: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 and Demand Analysis:an
48-chri stopher D.Carroll,“A theory of the consuI玎ption function with
8删without liquidity constraints”,NSER working p8per8387,2001.7。
49·Zeldes,S·P·,1989,“Consumption and Liquidity Constrain:An
Empi。i。a1 Investigati。n”,Journal。f Political Econ。my,1997.
49
n 酊盼.1 C .1曲瞻m衄氏∞鲫●l C 如"ml 均_暑e 盹n盯
, n的
Io
吡n 站

如% 咀L 明
后记
樱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转眼间三年光阴飞逝而过,等我坐下来写这篇后
记的时候,才切实地感觉到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回想第一次踏入武大,
就被那古朴别致的牌坊式校门,深刻隽永的历史和深沉的美所震撼,徜徉于迤逦
的珞珈山麓,漫步在温柔的东湖之滨,我立志报考武汉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回顾
三年苦中有乐的学习生活,感触很多、很深,在这一千多个平凡而又难忘的日子
里,我得到诸多老师、同学的帮助和关怀,籍此我要对他们深表谢意和感激。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曾国安教授,曾老师治学严谨、学识广博、平易近
人、为人诚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终身,当我为初次科研而束手无
策时,是他悉心教我学习研究的方法,一遍一遍地帮我修改论文;我的硕士论文
的最终完成,从选题、拟定提纲、撰写、修改到最后定稿,都是他亲力指导和帮
助的结果。三年来,我所取得的些许进步都与曾老师的关怀和教导分不开。有幸
从师于曾老师是我莫大的福份。
在武汉大学学>--j期间,我还得到了张秀生老师、邱力生老师、谭仁杰老师、
程保平老师等诸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同样我也要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此,我还要一并感谢我的同学,他们在我的学业和生活中都给予了很多的
支持和帮助。
最后,还要感谢我的家人。
情真意切、无以为报;幸运之余,感愧憾于心。今后惟有倍加努力,更上层
楼,以回报我的师长亲友。谨此为记。
张清平
2 00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