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3912加入WTO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和发展策略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加入WTO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和发展策略研究
姓名:胡焱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金兆怀
20040501
中文摘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作为各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其
经营状况的好坏对整个国家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中国金
融业融入世界金融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对国有商
业银行造成的影响日益明显。
本文通过对入世后国内银行业发展状况的研究,分析了在华外资
银行的发展趋势及中外资银行的竞争焦点,试图在借鉴国外商业银行
成功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提出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和
发展策略。全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世贸组织规则中关于银行业条款的有关规定及中国银
行业的入世承诺。主要介绍世贸组织规则中关于金融服务的协议和中
国银行业的入世承诺。
第二部分,入世后国内银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首先介绍了国有
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入世后外资银行在中国
的发展前景,得出了外资银行将在优秀金融人才、扩大新业务市场占
有率和优质客户等方面与国有商业银行展开激烈竞争的结论。
第三部分,外资银行的进入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从两个不同
角度系统分析了外资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的影响,认为虽
然外资银行的进入会夺走国有商业银行的部分市场份额,降低国有商
业银行的盈利水平,但同时也会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改革,全面
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使其能顺应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加快融入世界金融市场。
第四部分,国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成功经验。介绍了西方国家
先进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西方国家金融创新历程和创新产品、西方
商业银行完善的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及西方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
模式。
第五部分,加入WTO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和发展策略。在借
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提出
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竞争和发展策略:1.尽快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2.树立先进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3.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建立健全银行内部激励约束机制:4.加快金融创新,调整经营品种结
构;5.建立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6.加强与外资银
行的合作,学习和借鉴外资银行成功经验,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综合竞
争力;7.实施有效的配套改革措施,为国有商业银行的顺利发展创造
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发展策略
Abstract
Finance iS the core of modern economy;the cornmercial bank is the
main body in each country’S financial system,whether the opermional
condition is good or not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stabilizing and
developing finance. Wim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especially after the accession of
Ⅵ丌0.pace that Chinese finance enter the world financial market fasten
apparently.nlc influence mat foreign bank bring toward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 is increasingly obviou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al tendency of foreign bank and
competitive focu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bank,attempts to present
the strategy of competi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 based 0I"1 referring to也e successful operational and
administrative experience from fbrei印bank while incorporating the
fundamental condition of China itself.The article is made up of fiv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the relevant regulations concerning the bank terms in
the WTO regulation and the commitment ofChinese bank system.This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agreement concerning financial service of WTO
regulation and commitment toward WTO.
The second section,analyzes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Chinese
domestic bank after entering the WTO.Firstly introduces the actuality of
Chines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nd foreign banks,and then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al tendency of foreign banks.Make a conclusion
mat foreign banks will drastically compete with the domestic banks in these
aspects such as elitist,higb quality service and new product market share.
The mird seetion。introduces that the entry of foreign banks will have
an effect toward state-owned banks.Form two aspects,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banks brought.Although the fbrei鲈banks’entry will
decrease the market-owned rate and profitability but at the same time,will
accelerate the property reform,elevate the market competitive ability,make
them adapt to the global developmental仃end and integrate themselves into
the world finance market with a faster pace.
The forth section,the Successful operational and administrative
experience of foreign banks.This section introduces the mode of advanced
company management structure in western country,the financial
innovational process and production of western banks,the consummate
marketing theory and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ode of western
commercial banks.
The fiful section,after the accession of WTO,the strategy of
competi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The
essay provides adaptive and decisive advices concerning the competi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based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al condition of
China.
1.Establish the corporation governance sla'ucture as soon as possible.
2.Fasten the transformation ofoperational and management concept.
3.Emphasize the exploi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Establish the internal risk-inspiring and restricted system.
4.Fasten the financial innovation;adjust the structure of operational
product.
5.Perfect the internal risk controlled and managed system.
6.Increase the collaboration with foreign banks,lear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foreign banks,and elevat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
abilities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7.Take enforce the effective reform measure,create the good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smoothly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Keywords: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Competi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
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
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
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捆邀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期:7po/k,_t."u3"-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
的规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
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翘数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秘塑业主立多日期: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引言
中国加入WTO后,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银行业作
为竞争力最薄弱的行业,正面临着外资银行的进入以及经济金融全球
化的严峻挑战。在过去的两年过渡期里,随着对外资银行业务和地域
限制的逐步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展,竞争优势日
益明显,严重威胁着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银行
业的中坚力量,它的健康发展不但影响着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而且
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因此如何使中国民族金融业尤
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经受住考验,并在竞争
中健康发展的问题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目前外资银行
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出发,对外资银行的进入对国有商业银
行产生的影响加以系统论证分析,在借鉴外资银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确保国有商业银行健康发展所应该采取的竞争和发展策略,对
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
和实用价值。
一、世贸组织规则中关于银行业条款的有关
规定及中国银行业的入世承诺
(一)世贸组织规则中关于金融服务的协议
世贸组织规则中关于金融服务贸易的文件包括《服务贸易总协
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简称GATS)及其两个
金融服务附录、《关于金融服务承诺的谅解》和《全球金融服务贸易
协议》。其中《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是在《服务贸易总协定》的
基础上由世贸组织的84个成员国共同签署的,旨在消除各国长期存
在的银行市场、保险市场和证券市场的贸易壁垒,确定多边的、统一
开放的规则和政策。。
在《服务贸易总协定》的金融服务附录里将“金融服务”定义为“由
一成员方的金融服务商@所提供的任何有关金融方面的服务”,包括保
险和与保险有关的服务、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保险除外)两部分。
@其中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1.接受公众存款及其他应
偿还资金:2.所有形式的贷款包括消费信贷、按揭信贷、为商业交易
提供代理融通或融资;3.金融租赁;4.所有形式的支付或转账服务,
包括信用卡、付款卡、签帐卡、旅行支票和汇票;5.担保和承诺;6.
参与所有证券发行,包括包销和配售及提供与发行有关的服务;7.货
币经纪、资产管理、所有形式的集体投资管理、退休金融管理、托
管、保管及信托管理:8.金融资产清算和结算服务,包括证券衍生产
品和其他可转让工具;9.金融信息提供和转移、金融数据加工及由其
。参见周道许,亓丕华: 锄口入世贸组织与中国金融》,时事出版社,2000年4月版.
。金融服务商是指一成员方希望提供或正在提供服务的任何自然人和法人.但参加方的公共
机构,即政府、中央银行或货币发行机构,或由政府拥有、控制的主要执行机构.或为政府
的意图而活动的机构则被排除在外.
@参见马卫华:(WTO与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0
月版.
他金融服务者提供的相应软件:10.对以上列出的活动提供咨询、中介
和其他辅助的金融服务,包括资信调查和分析、投资组合研究和咨询
及为收购和公司重组或策划提供咨询。①
在《关于金融服务承诺的谅解》协议中规定各成员方应承担以下
义务:
1.市场准入。GATS第16条对各成员方承担的市场准入义务作出
了规定,“在有关通过本协议第1条规定的服务提供方式的市场准入方
面,每一个成员方给予其他成员方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应不
低于根据一致商定的并在其承担特定义务计划表内确定的期限、限制
和条件。”圆具体包括: (1)每个参加方应在其金融服务减让表中列出
有关金融服务中现有的垄断经营权利,并努力缩小其范围或消除这些
垄断权利; (2)各参加方应确保在其境内建立分支机构的外国金融
服务供应商在购买或获取本国公共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方面享受最惠
国待遇和国民待遇: (3)准入范围。要求每个参加方允许外国非居
民金融服务供应商参与其境内的有关金融服务的一切活动,包括提供
和购买金融服务、设立或扩大商业存在的权利、提供任何新金融服务
@等; (4)金融信息传递与处理。任何参加方不得阻止对金融信息的
传递和处理,但是具有保护个人数据秘密及个人账目记录秘密的权
利; (5)金融服务人员的暂时进入。对于一参加方在另一参加方境
内准备设立或正在设立的金融服务供应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经营人
员、财务人员、与金融服务有关的计算机人员、保险和法律人员等,
应允许暂时进入其境内; (6)非歧视性措施。外国金融服务商在使
用由公共机构经营的支付和清算系统,获得正常业务所需的官方筹资
和再融资,要求参加、参与或进入任何自律组织、证券或期货交易市
场、清算机构和其他组织或协会等方面,享受的待遇应该和本国金融
。参见唐文琳: 《中国金融业与WTO)},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版.
。参见马卫华: WTO与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lO
月版
@新金融服务是指金融性质的服务,包括现有的和新的服务产品或产品运送方式,是除了在
另一参加方境内提供外,在一具体的参加方境内任何金融服务供应者所不提供的金融服务.
对于其他参加方的金融服务供应者,一参加方应允许在其境内提供任何形式的新金融服务.
服务商相同,而且当一国给予其本国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金融服务特
权或利益时其境内的外国金融服务商也应该同样享有。
2.国民待遇。服务贸易领域的国民待遇是指一成员方对来自任何
其他成员方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在法律、规章和管理等方面给予的
待遇不低于该国服务和服务提供者所享受的待遇。按照《服务贸易总
协定》中相关协议附件规定,每一成员方应允许在其境内已设立机构
的其他成员方的金融服务供应商使用该国的由公共机构经营的支付和
清算系统或部门,利用正常的商业途径参与官方的资金供给与再筹
集,但外国金融服务商不享有向官方求助最终贷款的权利。
3.最惠国待遇。《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世贸组织的“任一成员现
在和将来给予另一方的服务及服务提供者的优惠和豁免,也应立即无
条件、无补偿、自动地给予其他成员的服务及服务提供者。”但最惠国
待遇有两个例外附则:一是一成员方与其相邻边境地区交换,并限于
当地生产和消费的服务所提供的或给予的利益;二是一成员方在谈判
中可提出要求免除最惠国待遇义务的部门和措施,但这种免除年限不
能超过10年。
4.透明度。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任何一成员方都必须
把一切影响服务贸易活动的有关法律、法则、行政命令及所有的其他
决定、规则和习惯做法,最迟在它们生效之前予以公布,同时还必须
公布其参加的其他所有有关国际协定。透明度有一个例外附则是对于
任何一成员方,那些一旦公布即会妨碍其法律实施,或对公共利益不
利,或将损害具体企业的正当商业利益的机密资料可以不公布。
5.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照顾到组织中的弱势群体(发展中成
员和最不发达成员),给予这些成员更优惠的待遇,鼓励他们更多参
与。给予发展中成员更优惠待遇体现在:第一,允许发展中成员服务
市场的开放程度低于发达成员;第二,规定发达成员根据“普惠制”的
要求给予发展中成员差别的、更优惠的税率待遇;第三,给予发展中
成员更长的过渡期来实现经贸政策与WTO规则接轨;第四,规定发
达成员有义务为发展中成员提供技术援助。
WTO框架下的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在强调金融自由化的同时,又
提出了谨慎例外原则。在《关于金融服务的附件》中明确指出:不管
GATS任何其他条款作了何种规定,各成员都可以因谨慎而采取相应
措施,即为保护投资人、存款人、保单持有人或金融服务提供者对其
负有信托责任的人而采取的措施;为确保金融体系的完整和稳定而采
取的措旖;为保守个人客户的业务和账户信息、公共实体的任何秘密
或专有信息而采取的措施。对于这些基于谨慎原因而采取的措施,
WTO要求成员方或通过协调方式,或通过自动承认方式予以承认。
(二)中国银行业的入世承诺
2001年11月1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的附件
9“中华人民共和国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第2条最惠国待遇豁免清
单”中所承诺的关于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对外开放的业务范围包括:1.
接受公众存款及其他应付公众资金;2.所有类型的贷款业务,包括消
费贷款、抵押信贷、商业交易的代理和融资;3.金融租赁业务;4.所
有的支付和汇划服务,包括信用卡、赊账卡和贷记卡、旅行支票和银
行汇票(包括进出口结算);5.担保和承诺;6.自行或代客外汇交
易。
为确保中国银行业的稳定发展,世贸组织根据发展中国家特殊待
遇原则,给予中国银行业为期五年的过渡期,以确保中国银行业的相
关政策与WTO规则顺利接轨,因此在五年过渡期内中国银行业将逐
步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各种限制。
1.逐步取消地域限制。对于外汇业务,自加入时起取消所有地域
限制。对于本币业务,地域限制将按下列时间表逐步取消:自加入时
起开放深圳、上海、大连和天津;加入后1年内开放广州、珠海、青
岛、南京和武汉;加入后2年内开放济南、福州、成都和重庆;加入
后3年内开放昆明、北京和厦门;加入后4年内开放汕头、宁波、沈
阳和西安;加入后5年内取消所有地域限制。
2.逐步取消客户限制。对于外汇业务,允许外国金融机构自加入
时起在中国提供服务,无客户对象限制。对于本币业务,加入后2年
内允许外国金融机构向中国企业提供服务;加入后5年内允许外国金
融机构向所有中国客户提供服务,并且允许设在中国某一地区并获准
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金融机构向其他已开放人民币业务的任何其他
地区的客户提供服务。
3.逐步取消营业许可的限制。取消金融服务部门进行经营的非审
慎性标准,只保留审慎性标准。允许外资银行设立同城营业网点,审
批条件与中资银行相同。加入后5年内取消所有现存的对外资银行所
有权、经营权和设立形式,包括对分支机构和营业许可证发放进行限
制的非审慎性措施。允许设立专门提供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外资非银
行金融机构,并且享受的待遇与中资同类金融机构相同。外资银行可
在加入后5年内向中国居民个人提供汽车信贷业务。外国金融机构允
许在中国设立外国独资银行或外国独资财务公司的条件是在提出申请
的前一年年末,总资产超过100亿美元;允许在中国设立外国银行的
分行的条件是在提出申请的前一年年末,总资产超过200亿美元;允
许在中国设立中外合作银行或中外合资财务公司的条件是在提出申请
的前一年年末,总资产超过100亿美元;从事本币业务的外国金融机
构需满足的条件是在中国营业3年,且在申请前连续2年盈利。
二、入世后国内银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入世后,随着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由国有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构成的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以及进入中
国市场的外资银行都将在中国金融市场中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纵
观中国银行体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
虽然发展势头较好,但其资产规模和存贷款规模目前仍无法同国有商
业银行相比。外资银行的存贷款规模虽然在目前不具有优势(见表
1),但是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都是资金实力雄厚、具有丰富经
营管理经验的国际知名大银行。随着对外资银行业务和地域限制的逐
步取消,这些外资银行将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实力。由于篇幅有限,因
此在本篇论文中在讨论加入WTO对银行业的影响时关键是分析外资
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国有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表1中国银行业的业务规模与市场份额(到2001年末)单位:亿元,%
国有商股份制城市商外资
业银行商业银行业银行银行
资产数额122077 23865 8730 3736
总额百分比77.06 15.07 5.51 2.36
存款数额97363 15861 6817 641
总额百分比80.68 13,14 5.65 O.53
贷款数额70578 10491 4258 1539
总额百分比81.25 12.08 4.90 1.77
利润数额149 81 24 16
总额百分比55.19 39.00 8,89 5.92
资料来源:((2002年中国金融年鉴》
(一)国内银行业的发展现状
1.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设立的金融机构代表处,拉开了外
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序幕,从此外资银行纷纷进入我国经济发
达的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后,外资银行加快了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步伐,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获
得了较大发展。
市场准入方面。根据国务院2001年公布的新《外资金融机构管
理条例》规定,外资金融机构在满足审慎性准入条件的情况下,可以
在中国境内任何一个城市申请设立营业性机构,同时取消在人民币业
务市场准入方面对外资金融机构设定的业务规模数量指标的限制。
2002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商业银行设立同城营业网点管理办
法》,允许外资银行设立同城营业网点,审批条件与中资银行相同。
截至2003年8月底,外资银行在华共有营业机构187家,其中外资
银行分行154家,下设支行10家,外资法人机构16家,分支行及附
属机构7家。已有60家外资银行可不受地域和客户限制办理外汇业
务。。到2003年12月底,有73家外资银行获准在上海、深圳等13
个中心城市办理人民币业务。
业务范围方面。外资银行在中国开办外汇业务后不久,又在上海
相继推出了针对高端客户的私人理财服务。2002年3月份花旗银行成
立上海浦西支行,推出理财底线为10万美元个人理财服务。7月份渣
打银行在上海推出“综合理财中心”,并于2003年初在深圳、广州、北
京等地推出相同服务。8月份汇丰银行内地的首家“卓越理财中心”在
上海商城支行正式开业,为客户提供“尊贵”服务。相隔不久,恒生银
行专为尊贵客户设立的“优越理财中心”在上海分行和广州分行推出。
除了私人理财业务之外,外资银行又瞄准了国内的网络银行业务,
2002年12月30日汇丰银行和东亚银行正式推出了针对中国客户的
“网上银行”。恒生银行也从2003年1月1日起在上海、广州、深圳及
福州等四家分行推出了面向中国客户的个人网上银行服务。花旗银行
于2003年1月27日正式对外宣布,将在中国同时向国内外公司及个
人提供全面的网上银行服务。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与在华外资银行的业
务范围的比较详见表2。
业务对象方面。根据有关承诺,到2003年12月底外资银行经营
外汇和人民币业务的企业客户限制均己取消,但到目前为止,外资银
行的企业客户仍然主要集中在三资企业、跨国公司及部分大型外向型
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等盈利能力强的公司,零售客户则主要集中在港
澳台华人和在华外籍人员等高收入阶层。如日本的富士银行、东京三
菱银行、日联银行等在华分支机构都十分注重对在华的日本、欧美企
业提供贷款、担保、存款及外汇等方面的金融服务;德国的德雷斯登
银行、德意志银行等主要为在华的三资企业、跨国公司和部分优质中
资公司提供系列金融服务;比利时联合银行在华业务对象主要侧重于
∞参见王兆星: 《外资银行监管思路与实践》, 《中国金融》2003年第20期
跨国公司及大型中资企业,如上海通用汽车、中国国际集装箱有限公
司和中国远洋运输有限公司等。@
表2 在华外资银行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比较
中资商业银行在华外资银行比较
I.吸收公众存款1.外汇存款两者相同点
2.发放短期、中期2.步h汇放款(外资银行限于外币):
和长期贷款3.外汇票据贴现1.存贷款业务
3.办理国内外结算4.经批准的外汇2.票据贴现
4.办理票据贴现投资3.办理结算
5.发行金融债券5.外汇汇款4.提供担保
6.代理发行、代理6.夕}汇担保5.买卖或代理买卖外汇
兑付、承销政府债7.进出口结算6,代理收付款
券8.自营和代客户7.经营保管及保管箱业务
7.买卖政府债券买卖外汇8.从事同业拆借f获准经营人民币
8.从事同业拆借9.代理外币及外业务的外资银行可以进入同业拆
9.买卖、代理买卖汇票据兑换借市场1
外汇10.代理外币信用两者不同点:
10.提供信用证服务卡付款1.中资银行能经营债券业务如《商
及担保11,保管及保管箱业银行法》中第5、6、7项
lt.代理收付款项及业务2,中资银行能代理保险业务
代理保险业务12.资信调查和咨3.外资银行经批准能从事外汇投资
12.提供保管箱服务询业务
13.经中国人民银行13.经批准的本币4.外资银行能从事外汇汇款业务
批准的其他业务业务和其他外币5.夕}资银行能代理外汇票据兑换
业务6.外资银行能进行资信调查和咨询
资料来源:周道许,亓丕华: 《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金融》,时事出版
社,2000年4月版。
。参见本文课题组: 《外资银行在中国:业务竞争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中国金融》2003
年第8期。
.9.
与中资银行合作方面。从1996年10月到2002年10月底,外资
金融机构与中资商业银行开展的资本合作一般可分为直接参股合作和
以某项产品为中心开展资金合作等两大类,其中直接参股6起,涉及
中国光大银行、上海银行、深圳发展银行、西安市商业银行、南京市
商业银行等5家银行。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资银行的比重正不断加
大,如外资参股西安市商业银行的比重已从原来的不到5%提高到最
高限额24.9%。外资对其参股的中资银行的管理也正在发生变化,从
原来的不派驻董事到派驻董事会代表,再到同时派驻总经理,甚至在
完成对中资银行的收购后全盘接管董事会和经营班子。在围绕产品开
展的资本合作方面,2002年4月台湾中信银行与招商银行在上海合作
建立了信用卡中心,同年9月中信嘉华银行(香港)与中信实业银行
在深圳合作建立了信用卡中心。(见表3)
表3 外资参股中资银行情况
时间国内银行外方参股金额和比例
2001年11月南京市商业银行国际金融公司2700万美元,15%
汇丰银行6260万美元,8%
国际金融公司2500万美元,2%
2001年12月上海银行(增持)
上海商业银行1.95亿元人民币.3%
(香港)
2002年8月浦东发展银行花旗银行4.62%
国际金融公司12.5%
2002年9月西安市商业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12.4%
2002年10月深圳发展银行新桥投资未定
第8期.
2.入世后国有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外资银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国有商业银行也正在充分利
用五年过渡期,顺应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采
取相应措施,提高自身竞争力。主要表现在:
(1)逐步完善个人理财服务。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私人理财中心
于2002年7月份正式开业。该中心特别成立了“中银理财精英顾问
团”,其成员都是来自银行、证券、保险、法律、房地产、汽车、教育
等各行业的精英。以中长期信贷为主的中国建设银行,继2001年在
上海、江苏、广东等地全面推行个人客户经理制后,2002年开始也在
积极探索和扩展个人理财业务,在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建立了个
人理财中心,为重点客户开展综合化、个性化金融服务。
(2)业务产品创新日趋活跃。在资产业务方面,国有商业银行
在保持原有的存贷款业务基础上,在业务对象和服务深度等方面推陈
出新,不断向公司客户及个人客户提供更能满足个性需求的金融产
品,如由简单的贷款贴现扩展到票据贴现业务、保理业务、个人信贷
等各个方面,此外还相继推出了法入帐户透支、标准仓单质押融资、
信贷资产转让等一系列创新产品。2001年7月发布实施的《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为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一
个新的制度环境,2001年中国农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累计收入达到
17.87亿元,增幅为50%。中国建设银行中间业务首次超过30亿元。
随着传统的存贷利差在银行收益中所占比重的逐渐减小,中间业务正
成为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和收入提升的新的增长点。(见表4)
表4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收入状况单位:亿元
工商农业中国建设合计
银行银行银行银行
利息收入1411 865.4 1683.2 747.6 4707.2
2000焦
中间业务收入26.1 12.O 114.9 23.5 176.5
利息收入1151 830.8 1332.0 723.2 4037.0
2001生
中间业务收入30.7 17.87 85.0 32.6 166.17
资料来源:郑良芳: 《差距,如何缩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怎样面对
挑战》,《现代商业银行》2003年第1期.
(3)逐步建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念。国有商业银
行借鉴国外“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培养一批业务营销骨干,实
行了客户经理制。通过媒体的服务产品介绍和形象宣传树立了银行自
身品牌形象。通过向客户提供优质、个性化的服务,使营销理念真正
落到实处。建设银行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1000家全行性、区域性重
点客户,并配备了首席客户经理和跨辖区的客户经理服务小组,为其
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具体包括服务政策、服务程序、服务模式,提供
额度授信、贸易融资及财务顾问、咨询理财、资金结算网络和重要客
户服务系统等一系列差别化、个性化的最优质服务。建行行长张恩照
亲自担任中国电信、中石油、中国一汽等10家优质客户的首席客户
经理。工商银行在继续开拓和稳固大客户的同时,进一步改进对小企
业的金融服务,加大小企业信贷市场开拓力度,为此专门推出了支持
小企业发展的八项举措,包括界定小企业标准、实行区域化的小企业
信贷政策、调整小企业信贷掌握标准、设计灵活多样的担保方式和贷
款发放方式、简化信贷审批环节、提高服务效率等多方面内容,加强
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营销,培育开发资质好且潜力大的中小客户。
(二)入世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根据中国银行业的入世承诺,到2006年底将取消对外资银行的
所有限制,外资银行将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中
国金融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但同时也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虽然外资
银行在许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具体国情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背
景的影响下,他们的发展未必会像想象中的一帆风顺。一份由外国银
行家们为欧盟所作的调查报告显示,o加入世贸组织至今两年多以
来,外资银行外汇贷款业务市场份额从2001年的15%下降到去年的
7.4%;外资银行在中国银行体系中所占的资产比例也从2%下降到
1.1%。也就是说,自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资银行在
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下降了一半,并且有7家在华外资银行的不良贷
款率超过90%。报告还预测,2003年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仍可能继续
∞参见张锐:《谁使外资银行失意中国》, 《管理与财富》2003年第11期
下降,外资银行代表处的数量已从2001年的214家下降到2002年的
211家。这些数据说明在华外资银行在确定自身发展策略是一定要充
分考虑客观因素,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及时调整发展战略。
1.在业务范围上,在华外资银行将逐步享受与国内银行相同的待
遇。从只能经营外币业务扩展为既经营外币业务又经营人民币业务;
可以经营债券业务如买卖政府债券、发行金融债券等;由目前的批发
业务扩展到零售业务;外资银行还可以经营目前中国暂缺的金融服务
如金融租赁、投资组合等金融衍生工具;由进出口结算业务扩大到国
内结算业务。虽然业务限制在逐步取消,但外资银行的人民币资金来
源问题在较长的时间里将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外资银行在确定今
后的发展策略时首先要充分考虑经营人民币业务时所存在的问题,包
括人民币来源有限,业务品种单一,资金期限不匹配等。
2.在利润增长点上,仍然侧重于争取高端优质客户和开展适合中
国国情的中间业务。对公司客户的争夺将从优质外资公司扩展到优质
中资公司,对零售客户的争夺将主要集中于诚信度高的优质高端客
户。世界500强在华企业、跨国集团分支公司、信誉良好的三资企
业、部分经营状况良好的国有及民营高新技术企业都将成为他们的争
夺目标。同时中间业务以其低成本、低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正成为
外资银行的重要利润增长点。在相关限制取消之后,外资银行可以充
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其拥有的优秀理财专家,不断开发成熟的适合
中国国情的理财产品,为广大客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理财服务,
从而赢得更多的中间业务市场份额。
3.在参股合作上,仍将继续利用资本优势通过参股合作实现规模
扩张,这样既可以规避监管部门对业务范围的限制,节省自建分支机
构的成本,提前进入受限制领域,又可以利用中资银行的分支网络和
客户基础,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特别是在信用卡、住房按揭贷款
和汽车消费贷款领域。但是目前参股合作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各种
政策框架的限制使得外资银行不得不在进行参股合作时受到股权占有
率的限制,不能充分发挥资金优势。另外中国的会计制度与国际通行
制度不一致,导致外资银行在股权估价过程中要付出较大的重估和谈
判成本,因此外资银行在通过并购实现规模扩张的同时,也提高了在
中国开展银行业务的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以汇丰银行为例,截至
2002年汇丰银行已经投资了2.7亿美元用于建立自己的在华网络,并
投入6260万美元用于兼并上海银行8%的股权。2003年5月8日汇丰
银行公布的在内地分行的2002年度财务报告显示,截至2002年12
月31曰,汇丰在内地分行全年净利润达人民币1.561亿元,仅相当于
1900万美元。①这些现实问题使得任何一个想通过参股规避限制的外
资银行在进行参股之前必须充分衡量并购入股所承担的成本和风险以
及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参股合作的步伐。
4.人才本土化的迫切要求将促使外资银行更大规模地吸引国内专
业人才。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家政府的支持下仍是人们存款的首
要选择,国有商业银行在本币存贷款业务上具有的明显优势将促使外
资银行通过加快人才本土化战略的实施弥补自身因文化背景所形成的
缺陷。对于公司和机构客户,外资银行的员工能否与其建立起一种人
际关系的亲和力来替代国内银行与大客户高管之间日久弥深的密切联
系,将是关系到外资银行批发业务开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在本外币业
务的争夺中,外资银行必将加快实施本土化的人力资源战略。
(三)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焦点
1.优秀金融人才的竞争
随着对外资银行的业务和地域限制的逐步取消,外资银行对人才
的需求特别是对那些具有较强专业技术能力,有国内银行工作经验,
对国内市场和业务有一定了解,并拥有一定客户资源和经营管理经验
的本地优秀管理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同时为了实现人才本土化,
他们会利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优厚的薪酬待遇,通过各种渠
道吸引更多的国内优秀人才。外资银行吸引的人才主要包括:现有的
银行业务骨干;银行外派的归国人员;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毕业生、
∞参见张锐:《谁使外资银行失意中国》, 《管理与财富》2003年第1l期
研究生和学成归国的中国留学生。①
2.扩大新业务市场占有率的竞争
在现代银行业的收益结构中,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利润正在减少,
新兴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将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国际结算、信用
卡、网络结算、保理业务、各种风险较低的表外银行业务、批发业务
和消费信贷业务等高收益的中间业务将成为中外资银行的竞争焦点。
对于贷款零售业务,因为机会成本较高,外资银行暂时不会投入过多
的资金。对于信用卡业务,尤其是国际信用卡业务,一旦放开限制,
外资银行将凭借其在国际范围内工作效率高、结算方式快捷、资金融
通能力强等特点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有资料显示,截至2001年,
国内商业银行发行各类银行卡2.5亿张,但以储蓄卡、借记卡为主,
信用卡大约为4000万张左右,占银行卡总量的15%,按持卡人比例
计算,国外银行也远远超过了国内银行。(见表5)
表5 持卡人占总人口比例比较
北京、上
国家(地区) 美国日本韩国德国中国
海、广州
持卡人占总人口比例89% 96% 78% 96% 5.4% 47%
资料来源:王琦: 《竞争与合作:内地中心城市银行业市场格局的个案研
究》,《金融研究》2002年第6期.
3.优质客户的竞争
入世之初,外资银行只能从事外汇业务,三资企业、跨国公司及
部分大型外向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自然成为外资银行首选的公司客
户。随着各种限制逐步取消,外资银行可以对中资企业开展人民币业
务,因此外资银行的目标客户由优质的外商投资企业客户扩展到优质
的中资企业客户。根据“二八定律”,银行利润的80%来自于客户中
20%的优质客户,在利益最大化原则驱动下,外资银行会将充分利用
其资金资源争取更多的优质客户。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华外资银行所
争取的公司客户主要包括重要行业内的大企业、跨国公司、有规模和
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同业机构客户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
①参见陆世敏、戴国强:(2002中国金融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投资公司的同业客户,而在拓展其他经营效益较
差的企业业务,如国有企业时外资银行则非常谨慎。争取的优质零售
客户包括在华外籍人员、港澳台华人和中高层收入人员。
三、外资银行的进入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之后,外资银行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外
资银行进入中国开设分支机构,凭借其银行信誉好、资金实力雄厚、
业务品种齐全、服务手段先进等优势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出现了
金融市场结构重新调整的局面,使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威胁。但
外资银行的进入也会对国有商业银行产生积极作用,可以促进国有商
业银行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完善现代商业银行体系,促进银行业结
构的调整,促进经营体制改革和业务结构调整,全面提升了国有商业
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在和外资银行合作的过程中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
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加快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活跃中国金融市场。
(一)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根据中国银行业入世承诺的相关规定,从2003年12月底开始,
允许外资银行在经济发达的13个中心城市向中资企业提供本外币的
全部业务服务,外资银行将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实力,国有商业银行将
面临更大的挑战。
1.体制改革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落后的银行
管理体制使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配置不能完全遵循
资金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的原则,在信贷规模、投向、投量、结
构以及时限控制等方面都受到非市场因素的影响,服务质量差,金融
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经营环境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
而外资银行完全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业务经营遵循国际惯例,
基本不受政府干预,体制环境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经济。
2.总体实力明显不足。衡量银行抵御风险能力和稳健性的资本充
足率普遍偏低,2001年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5.76%,1.44%,8.30%和6.78%,而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资本充足率
应不低于8%,世界前20家大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 1.52%。不良
资产比率居高不下,加剧了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据资料显示,
截至2002年底,按五级分类口径,工、中、建三大国有商业银行的
不良资产率分别为25.52%、22.37%、15.36%,历史负担较重的农行
只是宣布去年不良资产持续下降4.72个百分点。①而目前世界前20家
大银行的平均不良资产率仅为3.2%。圆巨额不良贷款已经严重影响国
有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税前利润、资本利润率、资产回报率等反
映经济效率的指标同国际一些大银行相比,差距较大。(见表6、7)
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一般都是世界著名的大银行集团,规模庞
大、资金实力雄厚,如美国花旗集团的资产总额就高达7000亿美
元,相当于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的总和,而且建立了遍布全球
各地的庞大的国际网络,具有低成本筹资能力强、盈利能力强等特
点,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规模实力根本无法同进入中国市场的这些外
资银行相抗衡。
表6 2002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状况单位:%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
盈资产利润率O.130 Na 0.082 0.139

性挣资产收益率3.47 Na 4.31 4.0l
安资本充足率5,54 1.44 8.15 6.9l
全不良贷款比25.52 Na 22.37 15.36

指呆账准备金比例0.86 Na 1.42 0.87
标准备金覆盖率3.37 Na 22.09 5.78
注: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均按税后净利润计算,不良贷款按五级分
类法统计,准备金覆盖率是指呆账准备金占不良贷款的比率,Na表示数据不详
资料来源:各银行年报.
。参见何思文: 《中国银行管理差距》, 《资本市场》2003第3期.
@参见吉宏、刘静: {WTO: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冲出重围》, 《经济师》2003第3期
表7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国际大银行的财务状况比较单位:亿美元.%
银行排一级资本资产成本/ 资本不良
名称名资本回报率回报率收入比充足率贷款率
中国银行15 219.16 7.6 0.38 37。89 8.15 22.49
中国工
16 215.30 3.7 0.14 64.96 5.54 25.69
商银行
中国农
25 164.35 2.2 O.10 91.41 Na 30.07
业银行
中国建
37 129.55 3.8 O.14 56.72 6.91 15.78
设银行
花旗银行l 590.12 38.8 2.08 54.99 11.25 1.85
美国银行2 430.12 30.6 1.97 53.45 12.43 l_56
汇丰银行3 389.49 24.8 1.27 59.44 13.30 2,99
JP摩根4 375.70 6.7 O.33 76.87 11.95 1.69
大通
法国农5 356.61 lO.8 O.62 62.2l 11.70 4.50
业信贷
瑞穗金融6 290.92 ~53.1 —1.74 55.40 9.53 6.89
苏格兰7 275.52 29.6 1.18 55.65 11.70 2.t4
皇家银行
住友三井8 270.99 ~16.9 —0.58 94.54 10.10 4.67
水尿=霞9 260.39 -12.3 一O.36 110.37 10.84 2.82
注:排名是指世界前1000家银行的排名次序.
资料来源:根据《The Banker)),July 2003,Top 1000 World Banks提供
的数据制作.
3.业务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对外资银行业务限制的取消,国有商
业银行在业务上将面临巨大压力。首先,传统业务方面。加入WTO
后,首先对外资银行取消的是经营外汇业务的客户限制,允许中资企
业向外资银行贷款,外资银行凭借资金融通和结算优势,外币存贷款
业务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到2002年底,在华外资银行发放的外汇
贷款占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全部外汇贷款的市场份额己超过20%。虽然
目前人民币贷款的市场份额还不到3%,但随着人民币业务经营限制
的取消,这~市场份额必将会提高。而且外资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
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势必会使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心城市的传统业务
利润下降。其次,中间业务方面。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
的发展普遍认识不足,没有当作利润增长点来经营,产品种类少,经
营规模小。而外资银行多年的混业经营使其中间业务十分成熟,投资
顾问、资产管理、个人理财服务等新兴业务正逐步成为其收入来源的
主要部分。2000年底中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量占总收入比例还不足
10%,而美国花旗银行、摩根银行2000年的财务报告显示,他们的中
间业务收入已分别占到总收入的79.83%和83.16%,一般的国外商业
银行这个指标也达到50%左右。(见表8)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将以在中
间业务开展上将凭借其丰富的服务品种和先进的市场营销理念对国有
商业银行形成强有力的威胁,其中涉及汇款、托收和信用证进出口结
算的国际业务,作为利润高、风险小的中间业务,正成为外资银行占
据中国金融市场份额的重点。面对这种情况,国有商业银行应积极开
展中间业务创新,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中间业务新品种,提高中间业
务的盈利水平。
表8 中美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份额比较单位;百万美元.百万元人民币
按资产规模分类的美国银行中国建设银中国银行及全
(截至2001年9月) 行(截至赍附属金融企
1亿美1亿至10 10亿美2000年12 业(截至2000
元以下亿美元之闻元以上月) 年12月)
总利息收入12032 43134 255369 99237 174110
总利息支出5686 19967 127368 491122 102i50
净利息收入6346 23167 128001 50115 61960
非利息收入1655 8853 106560 5200 14960
非利息收入
/总收入12.09% 17.03% 29.44% 4.98% 7.91%

注:非利息收入/总收入=非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总利息收入).
资料来源:美国数据来自FDIC网:国内数据来自2000年中国各大银行年
4.优秀人才流失的风险。加入WTO后,随着外资银行业务范围
及经营地域的不断扩大,员工本土化趋势臼益明显,外资银行将凭借
优厚的工资待遇、良好的工作待遇及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条件
吸引国内大量优秀管理人才和金融人才。国有商业银行目前还没有建
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和薪酬分配制
度,使许多高级金融业务人才和管理人才流向外资银行。人才短缺将
进一步削弱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严重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
综合竞争力。
5.规避经营风险的难度加大。首先,经营风险种类日趋复杂。加
入WTO后,中国许多行业的发展前景难以预测,外资银行的进入使
国有商业银行的许多优质客户流失,而盈利能力较差的企业则留在国
有商业银行,使国有商业银行外部经营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和信贷风险
增加。由于业务范围限制的减少,外资银行将会推出一些国内尚未出
现的新金融品种,如金融租赁、投资组合、商业代理和保险中介等,
使中国金融市场的运作更复杂。资金大量、频繁地流进流出也可能加
剧国内货币、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进而增加银行经营风险。其次,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与国际大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有很大差
距。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完整有效的风险管理政策体系、组织体系、决
策体系和评价体系,在内控制度的制订、执行和结果考核方面缺乏科
学性和可操作性。必要的风险预警和监控机制的缺乏,对事前和事中
风险防范和管理的忽视,使银行设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处理的多为事后
风险。另外风险识别和管理方法仍相对落后,没有使用定性与定量相
结合的科学管理方法,导致风险管理专业化程度较低,特别是对于已
标准化的、可批量处理的银行资金交易和零售业务,并未实现以模型
等定量分析为主的间接管理方法。由于现代风险管理是--f-j技术型非
常强、非常复杂的新型管理学科,要求有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而我
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才缺乏也制约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6.政策环境的限制。首先,分业经营管理制度的制约。为了防止
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风险在行业间交叉,防止非银行金融机构
借助银行进行不正当竞争,中国金融业近几年推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和
分业管理制度,使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存、贷、汇业务
上。由于分业经营的限制,国有商业银行无法向客户提供包括证券、
保险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限制了国有商业银行新金融产品的开发
和新业务的拓展,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进一步恶化
了银行的收益水平。相比之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已恢复实行混业
经营,多年的混业经营使国外银行除了经营传统银行业务以外,还经
营投资银行业务,如金融租赁、保险、信托、财产顾问与咨询和旅游
广告等业务,混业经营可以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保险等各
种金融业务进行有效组合,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达到降低银行
经营成本、提高银行竞争力的目的。其次,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
上还享受一些“超国民待遇”。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为了吸引外资
银行,给予其一些优惠待遇,如在纳税方面,尽管最新执行的税收政
策规定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的所得税均为33%,营业税为8%,但在
深圳特区和浦东等地区的外资银行享有15%的所得税优惠,且享受
“二免三减”。在设备购置方面,中资银行的费用需从税后利润中支出
且要经过上级部门审批批准,而外资银行则灵活得多;在业务范围
上,在华外资银行可以经营中资银行所不允许做的外币投资业务,并
且外资银行还可经营存贷款、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业务,比中资
银行拥有更多的资金运用权利。(见表9)
表9 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享受的“超国民待遇”
中资银行外资银行
营业税率为5%:所得税营业税在特区可以得到不同程
税收待遇税率为33%:城建税及教度的减免:所得税税率为15%:
育税附加为所得税的10% 免征城建税及教育税附加
不能对小额存款收费, 可以对小额存款收费,也可以
收费政策也不得收取贷款管理收取贷款管理费、承诺费之类
费、承诺费之类的费用的费用
同业借款除不超过4个月同业拆
除不超过4个月同业拆借外,
还可向中资银行筹措为期1年
规定借外,不能同业借款
以上的同业借款
遵循中国金融企业会计
会计政策遵循各银行母国会计制度
制度
外汇贷款
外汇贷款不得结汇外汇贷款可以结汇
结汇管理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信息整理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机遇
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进入虽然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巨大冲
击,但这种冲击也可以看作是促进中国银行业全面发展的契机。中国
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历史实践表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不仅加快
了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步伐,促进了现代商业银行体系
的完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营体制的转变,全面提升了国有商业银
行的市场竞争力,而且提高了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加快
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活跃了中国金融市场。主要体现在:
1.外资银行的进入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尽
快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也叫
做法人治理,它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两方面。前者主要
是从治理的组织架构角度来分析,后者则是从治理的内在运行机制方
面来考虑。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通过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
之间的关系,完善透明度、责权划分及制衡机制,确保公司管理和发
展战略符合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解决长期以来由委托人和
代理人之间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所引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国有商
业银行要想在同外资银行的竞争中获得发展,就必须借鉴外资银行先
进的公司治理模式,改变原有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银行管理体制,建立
适应当前竞争形势的新体制。
2.夕h资银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运作方式对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
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国际上成功的知名银行大多是经历
了数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磨炼,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运作模
式,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里,虽然获得了一些管
理经验,但仍然无法同国际知名大银行相比。加入WTO之后,国际
知名银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时机,
积极开展与外资银行的合作,借鉴他们成功的管理理念,结合中国具
体国情,确定自身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
3.有利于促进银行业务结构的调整。在华外资银行大多是国际知
名银行,他们带来了国际上先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理念。网上银
行和综合金融理财服务的兴起将促使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重点由提供
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逐渐转向经营中间业务。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的出现将激励国有商业银行不断进行金融产品创新,通过为客户提供
量身订造的个性化理财服务,使客户享受更好的服务、获得更多的理
财收益,通过开展信用卡业务、住房信贷和消费信贷贷款可以刺激国
内消费需求。
4.借鉴国外银行成功的风险管理经验,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
由于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我国银行在风险管
理水平上与国外大银行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迅速有效地提高银行风
险管理水平就成为我国银行业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外资银行多年来
通过实践积累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措施和手段将为我们提供宝贵
的实践经验,为建立我们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5.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经过数十年发展,在市场营销方面已经形成
了一整套营销理论和营销文化,对探索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策略很
有帮助。西方国家的市场营销战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倡导“以客户为
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营销战略,同时健全的市
场营销组织机构、完善的运行体系和高素质的营销队伍也确保了其市
场营销战略能顺利实施。这些理论和实践经验有助于国有商业银行确
定自身的市场营销战略。
四、国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成功经验
(一)西方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现代西方国家的治理结构主要可分为两大体系:一是在英国形
成,在美国得到发展的英美法系;二是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
陆法系。
1.英美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英美模式主要是指按照英美法系的基本要求订立公司法的国家所
普遍实行的一种公司治理结构。这种英美模式的主要特点:
第一,在股东构成中机构持股者占主体。机构持股者是指那些社
会事业投资单位,如养老基金、人寿保险、互助基金、大学基金、慈
善团体、银行信托受益人等。从原则上讲机构本身不拥有股权,股权
应属于最终所有人——信托收益人或投保人。但由于最终所有人通过
信托关系授权机构行使股权,因此事实上机构是以股东身份活动的,
机构持股者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影响很大。
第二,外部治理机制发达。由于占主体地位的机构持股者通常追
求低风险的投资战略,所以他们更多地使用“用脚投票”,即当公司业
绩不佳时,便迅速抛售股票以调整投资结构,降低风险。同时为降低
风险,这些机构持股者会持有多家公司的股票。他们一般对直接参与
公司管理不感兴趣。由于机构持股者在股票市场上频繁地调整其持有
股票的结构,在客观上给公司造成了外部压力。
第三,外部董事在董事会中占较高比例。英美法系国家大多实行
董事会和经理层分开运作的制度,经理层负责公司日常经营决策工
作,董事会负责重大问题的决策,并监督经理层。为了避免董事会与
经理层之间发生权力勾结,规定在董事会中必须有半数以上的外部独
立董事,这些董事大多是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通过独立董事的
公正监督确保股东权益。
第四,一般不实行监事或监事会制度。监事会职能由独立审计员
和独立董事来承担,独立董事监督经理人员的行为,同时还依靠社会
机构,如股票交易委员会来监督经理人员的行为。通过聘请独立审计
员和独立的会计师对公司进行财务审计来约束经理人员,构成双重约
束机制。
第五,雇员通过持股计划和集体谈判制度参与公司治理。实行雇
员持股计划的公司首先由雇主和雇员达成协议,雇主自愿将部分股权
(或股票)转让给雇员,雇员承诺以较少工资或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回
报。集体谈判制度的实施程序是先由工会选出雇员谈判代表,然后按
法定程序与雇主进行谈判,最后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界定了雇主
与雇员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是雇员参与公司管理的重要手段。
2.欧洲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以法国和德国为主要代表的欧洲国家在制定公司法时主要体现大
陆法系的准则,强调公司应平等对待股东和雇员,因此这些国家一般
侧重于公司内部治理,较少依赖外部治理机制。这些国家的公司治理
结构的主要特点:
第一,股权比较集中,银行作用较大。据统计1988年德国40家
最大公司中,单个股东持有10%以上股权的有29家。这些大股东主
要是金融公司、创业家庭、保险公司和银行等。由于大股东的存在,
客观上起到了稳定股权结构的作用,因此欧洲的证券市场不及英美国
家发达。在欧洲国家,银行合法持有的公司股票虽然有最高持股限
额,但是通过股票代理,银行可以行使的表决权力却是非常大的。按
照德国公司法的规定,大股东可以直接参与公司治理,拥有公司10%
股权的股东有权在监事会中获得一个席位,这样当公司业绩不佳时大
股东可通过直接行使表决权来修正公司决策,而不是在股票市场上“用
脚投票”。
第二,实行双重管理制度。在欧洲国家的股份公司中同时设立董
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法人代表机构,专门从事公司的经
营决策工作;监事会则专门从事监督工作。监事会一般与董事会处于
平等地位,以便在董事会和监事会之间形成制衡机制。但在德国,监
事会的地位高于董事会。
第三,雇员普遍参与公司治理。德国法律规定,官员可以进入公
司的监事会,法国等国家则允许雇员进入公司的董事会,并且欧洲国
家大多在公司中建立了企业委员会制度,官员通过参加企业委员会来
参与公司管理,所以欧洲官员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利相对较大。
(二)西方国家的金融创新
现代金融创新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经历了四个阶段
60年代以逃避管制为主的金融创新:70年代以转嫁风险为主的金融
创新;80年代制度创新推动下的金融业务创新;90年代以来向全球
化发展的金融创新。伴随着金融发展的自由化、全球化和网络化,90
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也出现全球化趋势。9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的内容
主要包括:一是金融衍生工具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量日益增加,同时
产生了新的再衍生产品和组合衍生产品。二是以金融制度创新为主
流,会融业经营制度由分业经营制度转向混业经营制度,在金融监管
上一方面放松金融管制,另一方面又不断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制度。
2000年出台了新的《巴塞尔协议》,对金融监管如何应对金融创新的
挑战制定了相关规定。三是网络银行业务发展迅速。网络银行业务不
仅涵盖了传统的银行业务,而且已深入到证券、保险等领域。网络银
行的出现既是银行业务的创新,也是银行组织制度的创新。
金融创新包括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创新的动
力是规避金融风险和对银行业务的管制,20世纪60年代初,西方国
家的存款性金融机构为了规避利率管制,推出了许多新的业务形式,
如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自
动转账服务(ATs)、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等。为了规避利
率和汇率风险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金融产品和金融交易方式,如金融期
货合约、金融期权合约、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金融资产证券化等创
新形式以提高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
财富的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客户投资理财的需要,又先后推出了证券
投资信托(PIT)、公益信托(PWFT)、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MMMF)和现金管理帐户(CMA)等可以满足客户理财需求的新
产品。
(三)西方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
从1958年全美银行业联合会议上市场营销观念的提出到现在提
出的“银行再造”,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经历了广告宣传阶段、友好服
务阶段、金融创新阶段、服务定位阶段和计划控制阶段,形成了一整
套市场营销理论和营销文化。西方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总体特点是:
1.客户满意为主导。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了“CS”战略管理理
论,CS战略即客户满意战略,核心目标是以客户市场为中心实现利润
最大化。这一理论强调了客户的重要性,认为客户市场是商业银行生
存的基础,银行对客户市场占据份额越大,发展能力就越强。在具体
实施过程中,西方商业银行明确定位目标客户,对目标客户实行详细
分类,对不同等级的客户有差别、有选择地进行金融产品营销,充分
考虑客户的需要,力争把有限的资源用在能使市场利润最大化的重点
优质客户上。
2.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和市场细分战略,明确市场定位。在进行市
场定位时大多数银行选择“不求最大,但求最佳”作为发展目标。花旗
银行的市场目标是“金融潮流的创造者”,定位是“富有进取心的银行,
向您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通过市场细分,中小银行避开大银行的强
项,将精力集中在特定领域,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比如,台湾银
行业开放后,在本地大财团的支持下,两年内开设了16家银行,但
在激烈竞争中多家银行经营不善出现亏损。就在此时,第17家银
行——全球银行申请成立,很多人为它此时进入市场颇感担心,但它
避开其他银行的发展优势,将自身定位为“台湾第一家国际化商业银
行”,在竞争中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迅速占领了市场。
3.不断开发新产品。产品开发战略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经济发
展和公众需求变化情况,为客户提供各具特色的金融商品和相关服
务。在开发新产品的基础上通过扩展外延提高产品附加功能,如银行
信用卡除了支付结算功能外,还有旅游、保险等功能,再辅以市场渗
透和产品差异战略,将不同的创新产品推销给不同客户,充分利用现
有资源和潜在资源使新产品的获利能力最大化。
4.积极发展网络营销。自1995年10月第一家网上银行——安全
第一网络银行(SFNB)在美国诞生以来,世界各大银行相继开办了
网上银行业务,汇丰、樱花、巴克莱等银行竞相推出包括网上结算、
网上证券交易以及网上借贷等在内的服务项目。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
在开设网上银行之后撤销400个分行网点,在经营成本降低的同时仍
保持着95%的客户和94%的存款。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整个欧洲金
融界已有1200多家商业银行开设了网上服务项目。2000年西方国家
网上银行业务量占传统银行业务量超过20%,美国网上银行业务量占
银行总业务量的比重接近50%,只有9%的消费者沿用传统货币支付
方式。网上银行和网络营销使银行无须拥有庞大的机构网点和员工队
伍便可争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四)西方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银行间的竞争不但是实力的竞争,更大程度上是人力资源管理水
平的竞争。西方商业银行凭借其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进入中
国市场后吸引了大量的国内优秀专业人才,使国有商业银行面临人才
短缺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借鉴西方银行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经
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使其能够吸引人才、培
养人才和留住人才。
1.绩效考核机制。绩效考核机制是职业计划的一种反馈和监督制
约机制。外资银行大多执行绩效工资制,同时也更注重员工的绩效管
理。其绩效评估主要采取主管考核制,因为员工的培养和使用基本上
都由其部门主管完成,而不象国有商业银行那样由人事部门统一管
理,因此其主管更关心员工的工作成绩。商业银行通过建立比较有
效、客观、连续的绩效评价考核标准,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机制紧密挂
钩,使考核结果真正落实到位。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强调部门主管与员
工的有效沟通,结合员工实际情况帮助员工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充分
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人员培训机制。人员培训是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重点,外资银
行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培训原则,培训内容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以规
范的岗位说明书为指导,从提高员工的素质水平、知识结构和业务能
。参见李成、庞加兰: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国际比较与现实思考》, 《国际金融研究》2003
年第8期.
力的角度出发来制定培训需求。培训计划能够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人发
展因素,能很好的与员工本身需求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员工的培训积
极性。如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有8万名员工,每年用于员工教育费用
的支出达5000万美元。员工在银行工作满半年就可以申请培训深
造,前往银行在国外的分支机构考察,银行提供全部费用。这种重金
投资加快了人才培养的步伐,既满足了人才个人发展的需要又满足了
企业知识积累的需要,可以带来长期的人才稳定并带来巨大的效益。

五、加入WTO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和发展策
加入WTO后,国内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有商业银行能否
在竞争中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金融业的稳定
和发展。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在加快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健全银行管理体制和经营
机制,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加快金融创新,完善内部风险管
理体系,在同外资银行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全面提高自身竞争力。
(一)尽快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也称法人治理结构,经合组织对公司治理的定义
为:公司的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关系各方之间的一系列
关系,同时也是一种组织结构,通过它确立公司目标以及达到目标和
监测业绩的手段。良好的公司治理将为委员会和管理层追求目标提供
适当的激励,以便符合公司和股东的利益,并有利于有效的监管,从
而鼓励公司更有效地使用资源。对商业银行来说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
有者对银行的控制形式,是一种产权约束制度,表现为决策机构、执
机构和监督机构的总和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国决策机构包括股东大
@参见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加强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1999年9月)
会和董事会,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发展目标和重大战略决策、确定经营
方向、审议其他重大事项以及任命管理层;执行机构是以行长为核心
的经营管理层,其主要职责是组织经营活动;监督机构主要是指监事
会,其主要职责是监督检查银行的财务会计活动,监督检查管理人员
执行职务时是否存在违反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行为并要求其纠正等。
建立公司治理结构就是既要在银行内部建立权责明确的约束激励
机制,使经营者能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来合理配置资源,使之成为真
正意义上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
体;又要在银行内部构造权力制衡机制,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
事会监督下的行长负责制,完善内部稽核和监察机制,维护利益相关
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提高经营管理的透明度,健全公司制度,理顺管
理职责,使银行在业务范围内不受任何干预,最大限度地调度资源,
有效参与市场竞争。进行股份制改造是国有商业银行实现法人治理结
构的唯一办法,2004年1月国务院决定对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实
施股份制改造试点,迈出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第一步。
(--)树立先进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
效益为目标,将客户、市场和效益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1.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是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
在现代营销理论中提出的先进营销理论。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竞争
战略就是通过优质服务争取优质客户。面对外资银行先进的服务理
念、成熟的金融工具和独特的营销方式,国有商业银行要想在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针对
不同客户实行差别服务。对带来20%利润的80%普通客户,国有商业
银行应继续采取原有的以产品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网点优势
为普通客户提供常规服务,使普通客户以合理的价格、较低的交易成
本得到标准服务;对带来80%N润的20%优质客户,国有商业银行应
深入研究优质客户的金融需求,以此为依据对银行工作流程进行再
造,将原先的简单提供存、贷款服务转为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全方
位、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满足其金融需求。
2.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仅是一种经营思想,更
是一种经营法则。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要牢固树立市场观念,掌
握市场运行规律,准确选择目标市场,根据自身优势正确处理好全能
经营和特色经营的关系。中国目前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银行体系,但
银行业务几乎完全相同,结果导致在有限的业务范围内出现恶性竞
争,而有些市场如中小企业及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和个人消费市场却
无人顾及。因此各国有商业银行应该转变观念,凭借自身优势,将有
限的资源集中起来有选择和有侧重地开拓市场范围,在有效满足社会
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如工商银行可以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中
间业务服务;建设银行可以开展与广大群众生活相关的住房信贷服
务;农业银行可以大力开发农村市场,完善为农业服务的体系,为农
民提供项目咨询。
3.以效益为目标。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最终目标,
国有商业银行应当认真分析形势,确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不能仅仅为
争夺市场份额,而无视利润的多少,盲目进行新品种开发,使国有商
业银行出现了虽然市场份额没有下降,而盈利水平却下降的现象,同
时一定要避免各国有商业银行间的恶性竞争。
(三)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建立健全国有商
业银行内部激励约束机制
江泽民主席曾经指出,做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各项应对工作,人
刁’是关键,要大力培养各方面高素质专业人才。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
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更确切地说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因此,国
有商业银行要在借鉴外资银行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和培训模式的基础
上,强化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1.尽快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培养优秀金融专业人才
首先,要树立现代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观念,根据银行发展战
略,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和预见性,建
立全员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员工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
质。其次,按照现代化要求和国际化标准,根据银行发展形势的要
求,建立优质高效的培训基地。加强与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职业培训机
构、著名学府和跨国银行的培训合作,提高培训质量。最后,根据银
行自身需要开展针对性强的岗位教育培训。对于从业第一线的工作人
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技能、创新产品推广等方面的培训,要培
养出一批优秀专业人才如信贷审批、项目评估、金融产品营销、金融
工具创新、银行电子化和国际业务等方面的金融人才以及计算机网
络、法律、外语等方面的人才;对于中高级管理人员,要以提高综合
管理水平,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进行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
理理论、西方先进管理经验和国际规则等知识的培训。
2.建立与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
首先,必须尽快建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的员工
绩效评价系统,在收集、分析和评价员工在其工作岗位的工作表现和
工作成果方面的信息量化的基础上实现对员工工作绩效进行客观、科
学公正地考评,使其成为决定员工的薪酬待遇、职位变动和奖惩的依
据。其次,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的基础上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有效的
薪酬制度是吸引、留住和激励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通过改革原有
的薪酬分配制度,强化薪酬激励功能,将员工薪酬与其岗位职责和工
作绩效紧密挂钩,把知识价值作为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合理拉
开收入差距,使收入分配向核心类人才倾斜是留住优秀人才的重要手
段。要敢于提高优秀金融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薪酬待遇,对于经营机构
负责人的薪酬可以在严格考核基础上实行年薪制,根据年度岗位考核
指标的完成情况确定其年薪工资。在工资总额的核定方面实现从指令
性计划管理方式向间接调控方式转变,根据国有商业银行利润计划完
成率、人均利润增长率和总资产利润增长率等主要效益指标确定其工
资水平,实行工效挂钩。
(四)加快金融创新,调整经营品种结构
面对外资银行的技术优势和产品开发优势,国有商业银行应该改
变目前金融产品单一和低层次竞争的局面,积极进行金融业务品种和
服务手段的创新,满足不同层次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1.存贷业务关系创新。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仍然是传统
的存、贷、汇三大块,在业务管理上更偏重存款,而忽视了对贷款的
管理,致使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巨额不良贷款这一严重制约银行发展
的难题。同时由于业务结构单一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国有商业银行长
期依靠的利润来源,即存、贷款利差正在逐渐减少,降低了银行的盈
利能力。因此国有商业银行首先应该调整存款与贷款的关系,将贷款
管理作为业务管理重心,加强贷款管理,迅速清收不良贷款,全面盘
活存量资产,提高存、贷款利差。
2.大力发展银行中间业务。国有商业银行应当在不断深化传统银
行业务的同时,大力拓展代理证券、财务顾问、投资咨询、投资管理
等中间业务,使其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首先应抓
好受冲击最大的外汇业务和理财业务这两个重点业务。在外汇业务发
展上要大力开发国际保理、国内保理、国内信用证、保函等高附加值
的结算产品,发展将收益与有关货币的汇率、利率或商品价格挂钩的
待客外汇资金管理新产品以及中小金融机构外汇理财新业务,完善有
形外汇交易市场和网上外汇服务产品。在理财业务上着重发展“以客户
为中心借鉴经济发达国家成熟的金融衍生工具,逐步发展外汇期货业
务、金融期货与期权、金融互换期权、货币与利率互换、外币远期利
率协议等低风险、高收益的中问业务。
(ffi!)建立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加强内部风险管理、进一步完善风险内部控制机制是确保银
行稳健发展的前提。随着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和中国银行业开放程度的
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承受更多
的风险。所以如何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估、预警、监测、防范和化
解机制来规避经营风险就显得更加重要,建立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
部风险控制系统,应重点加强以下工作:
1.应树立先进的银行风险管理思想,充分认识内部风险控制的重
要性。风险管理的任务是寻找业务过程的风险点,衡量业务风险度,
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从风险管理中创造收益。要改变原有的风险管理模
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
实现风险管理过程的扁平化。
2.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制度。如果在业务过程中有一个环节失
控,即使其他各个环节控制再好,也有可能会导致风险的发生,因此
风险控制必须覆盖到各个业务环节和业务部门,将信用风险、市场风
险及各种其他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承
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风险控制体系中。
3.增强内部稽审系统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业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都包含内部风险控制,在建立业务过程内控机制时要保持各个环节的
相对独立性,同时,内部控制作为一个独立体系,必须独立于所控制
的业务操作系统,直接操作人员和直接控制人员必须适当分开,并向
不同的管理人员负责,在管理人员职责交叉的情况下,要为负责控制
的人员提供一条向最高管理层直接汇报的渠道。
4.要提高风险管理技术。结合新的《巴塞尔协议》尽快使用内部
评级法和资产组合管理等先进的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重视对现代银
行业务的风险防范工作。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银行创新业务的不
断推出和网上银行的迅速发展,都对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提出了更高
要求。针对网上银行的业务特点和存在的潜在风险,尽快修改和完善
与现代银行业务不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确保金融创新业务能在法律保护下得到健康发展。对现代银行业务的
风险防范既要考虑作为传统银行业务特征的风险,又要考虑技术层面
的风险(如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和经营风险。
结论
中国已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根据世贸组织相关规定,中国银行业经过5年过渡期,到2006年底
取消所有限制,外资银行将在中国享受完全的国民待遇,这将对中国
金融业的发展尤其是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在对
入世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及
竞争焦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国有商业
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对国有商业银行面对入世挑战应采取的
发展和竞争策略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本文大量运用数据对比和实证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了外资银行在
中国的发展前景。同时介绍了比较成功的国外大银行的经营管理经
验,希望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在积极迎战的同时,也了解和掌握外资银
行运作管理的成功经验,借鉴外资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改变传统的
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按照国际规则和先进管理模式来制
定自身的发展和竞争策略,以提高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
在产权制度改革上主张进行股份制改造,实行公司治理;在经营管理
上主张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针对不
同客户实行差别服务,;在业务开展上主张进行业务创新,改变传统
的经营方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强化银行市场营销理念,推行客户
关系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主张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和激励约束机
制,做到既能培养人才又能留住人才;在银行经营风险控制上强调内
部风险控制和外部监管相结合,加强对外资银行的有效金融监管,增
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主张通过与外资银行的合作,全面提高国有
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Banking Supervision Regulatory
Database and Central Bank Legislation Database.2001.
2.Lindgren,Garcia and Saal,‘'Bank Soundness and Macroeconomic
Policy'’IMF,1 996.
3. Keeley,M.1990,“Deposit Insurance,Risk and Market Power in
Banking”,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0.
4. Arthur Meidan: 《MARKETING FINANCIAL SERVICES)),中国
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5.马卫华: 《、ⅣTO与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2年版。
6.何泽荣: 《入世与中国金融国际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7. 陆世敏。戴国强:((2002中国金融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
版社2002年版。
8.李扬、王国刚、何德旭:《中国金融理论前沿II》,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01年版。
9.陈彪如、冯文伟: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金融开放》,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1年版。
10.李炳炎、徐银芬: 《金融深化改革与金融风险防范对策》,中国
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11.徐志宏: 《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及防范策略》, 《金融
论坛》2004年第1期。
12.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调研组: 《对我国中外金融机构
合作情况的考察》, 《财贸经济》2003年第6期。
13.吴姣、吴景杰; 《试论新形势下我国银行内部控制建设》, 《财
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7期。
14.段钢: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人力资源开发与
管理》2003年第1期。
15.李曼云: 《中资银行直面入世的几点思考》, 《经济问题》2003
年第6期。
16.史更深: 《加入世贸组织后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理论界》2003年第3期。
17.王曼怡: 《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性合作问题探析》, 《财贸
经济》2003年第6期。
18.戴国强、叶伟春、张鹏等: 《入世后我国金融业面临的压力和发
展前景展望》, 《财经研究》2003年第1期。
19.钟伟、巴曙松: 《中国银行业改革的路径选择》, 《经济导刊》
2003年第7期。
20.迈耶·J·戈登、李曜: 《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与中国金融体系的
未来》,《财经研究》2003年第8期。
21.周吴: 《关于国有银行上市的冷思考》, 《现代财经》2003年第
1期。
22.刘燕: 《试论国有商业银行竞争优势的形成》, 《财经问题研
究》2003年第3期。
23.唐建伟: 《论借鉴韩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不良资产处理的经验》,
《经济前沿》2003年第2.3期。
24.刘锡良、曾欣: 《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与道德风险》,《财贸
经济》2003年第1期。
25.刘伟、黄桂田: 《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侧重点:产权结构还是市场
结构》,《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
26.肖晓华: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薄弱环
节》,《武汉金融》2003年第2期。
27.江世银: 《影响我国金融创新的因素分析》, 《财经问题研究》
2003年第9期。
28.刘莉: 《金融创新与银行经营模式的选择》, 《财贸研究》,
2003年第2期。
29.盛志雄: 《后WTO时代国有银行业务创新的思考》, 《现代管
理科学》2003年第5期。
30.张长全、刘亮: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
题》,《经济问题》2003年第2期。
31.安辉、范立夫: 《入世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拓展》,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32.曹勇、刘彩桥: 《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客户经理制的难点与对
策》,《财会月刊》2003年第2期。
33.苏晓凤: 《商业银行强化客户经理制的对策思考》, 《财经理论
与实践》2003年第4期。
34.马勇: 《开放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分析》, 《经济
前沿》2003年第6期。
35.洪洁: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稽核机制的若于思考》, 《上海
金融》2003年第4期。
36,王修华: 《cRM:我国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期。
37.刘文斌: 《浅析搞活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对策》, 《金融纵
横》2003年第3期。
38.李成、庞加兰: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国际比较与现实思考》,
《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第8期。
39.夏令武: 《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与监管》, 《中国金融》2003年
第6期。
40.徐安民: 《加入WTO后对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认识和思
考》,《金融与经济》2003年第3期。
41.陈学彬、张文: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
析》,《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第3期。
42.陈琳: 《加入WTO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如何留住人才》, 《商
业研究》2003年第7期。
后记
紧张忙碌的研究生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首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金兆怀教授给予我的悉心培养和热情关怀,使
我的经济学基础理论水平和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
很大提高。从他那里,我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
是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科学创新的思维方法、强烈执着的事业追
求、豁达坦诚的待人态度咀及对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这些将使我受
益终生。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老师、同学以及朋友们的指
导和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最真挚的谢意。特别的,我要衷心感谢我
的导师金兆怀教授在我论文完成过程中给予的悉心指导。论文从选
题、构思、开题、收集资料、写作、修改直至最后的定稿,每一步都
凝聚着金老师的心血。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相关的文献和资
料,并从中得到启发,在此对这些文献资料的作者也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本人理论功底浅薄,水平有限,文中某些观点难免有一些错
误和疏漏之处,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老师和同学多多批评指正。对我
来说,你们的任何意见和建议都将是一种鼓励和鞭策。
最后,再一次向各位老师以及给予过我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师
长、朋友致以最诚挚、最衷心的谢意!
胡焱
2004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