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4152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浙江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姓名:应智明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许庆明
20031101
摘要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EnvelopeAnalysis,简称DEA)对我国商
业银行X效率进行了分析,分别就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配置效率以及综合
效率进行实证及理论分析,研究了这些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和作用机理。
首先,文章从银行机构数量、银行业市场结构和国民经济增长的角度探讨了
规模效率,发现银行规模报酬递减的银行有机构缩减的趋势,规模报酬递增的银
行有机构扩张的动力,机构数量与规模效率表现出了很强的一致性。银行业市场
集中度越低,银行业整体效率值越高,此外,理论上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越快,银
行规模效率越高,但是实证并不能证明这一点有效。
其次,文章从产权结构、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的角度探讨了纯技术效率,发
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纯技术效率总体上高于国有商业银行。技术进步对纯技术效
率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但是实证表明金融创新水平对此却不尽然,这与我国金融
创新处于工具创新的阶段有关。
第三,文章从银行内在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产权机构及内部资源行政
化管理的角度探讨了配置效率,发现银行的外部性和监督成本限制了配置效率,
而且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越市场化,内部资源配置越市场化,配置效率越高。研究
还发现,产权结构对配置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对综合效率的研究发现,造成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配
置效率。
关键词:商业银行X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配置效率综合效率
ABSTRACT
The DEA(Data Envelope Analysis)is employed to serve X-efficiency solu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in the paper.The SE(scale efficiency),PTE(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AE(allocatNe efficiency)and CE(cost efficiency)are presented
in theoretic and empirical way,whose effect factors are also given.At the beginning,
the SE is analyzed on the pon of the bank branch numbeL banking concentration
ratio and GDP growth rate.It is showed that when the bank is in DRS(i⋯e decreasing
return to scale),the branch number is in the trend of reduction,which is correlated to
SE.And when banking concentration ratio gets lower,the banking average SE gets
higher.And GDP growth rate is not correlative to SE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result,
though it is not SO in theory.Secondly,the PTE is analyzed on the point of property
right structure,technical improvement and financial innovation.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shared bank is better than the state owned in PTE because ofshared property right
structure,and technical improvemem is helpful to PTE,but financial innovation is not
in fact because current financial innovation is tool oriented in China。Thirdly,AE is
analyzed on the point of internal factors of bank,HR(human resource)institution,
property right structure and resourGe executive allocation.Ⅱlc internal factors include
extemalities and monitor cost.It is proved that when FIR institu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s more market oriented,AE is higher.And property right structure is
crucial to AE.Finally,AE is proved to be the determinant ofCE ofcommemial banks
in China.
KEYWORDS:commercial bank,X-efficiency,scale efficiency,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allocative efficiency,cost efficiency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1导言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我国的对外开放工
作由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根据WTO文件《关于外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有关
问题的公告》,自2001年12月1l曰起,取消对外资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服务对象
的限制。允许设在上海、深圳的外资金融机构正式经营人民币业务,设在天津、
大连的外资金融机构可以申请经营人民币业务,等等。我国银行业从此开始彻底
的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将同外资银行进行直接正面的竞争,面临着外资银行
的强烈冲击。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行业构成主要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
城市商业银行,其中的主导部分是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
烈的今天,这些银行表现出力不从心的状况,不良资产率过高,资本充足率不足,
冗员过多,对时刻变化的市场反应不够迅速,发展前景堪忧。而新兴商业银行虽
然在国内一支独秀,盈利能力和市场反应能力总体上都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
其他商业银行,但是与发展比较成熟,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相比,实力相差依然
悬殊。城市商业银行是区域性商业银行,其实力更加有限。因此,我国银行业的
整体水平相对于国外银行处于较弱的位置,因此在WTO的环境下,如何尽快提
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银行竞争力,应对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
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最急迫的问题。
银行竞争力问题,实际上就是银行效率问题。银行效率离,意味着同样的投
入可以带来更高的产出,或者说同样的产出只需要更少的投入。银行效率高了,
银行的竞争力也就上去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差距,实际上就是银
行效率的差距。提高竞争力的着眼点,其实就应该是提高效率。我们应该着眼于
提高效率,发现影响效率的因素,把握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有针对性的提
出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法。
我国目前对银行的效率研究更多的是对银行绩效的一种表述,采用一些常用
的财务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等进行盈利能力
分折、偿债能力分析、经营效率分析等,这是一种横向的简单比较,分析深度有
限,未能充分挖掘影响银行效率的深层次原因。此外也有一些研究银行竞争力的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文献,但是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而与此不同,国外对银行效率的研究已经比较
成熟,在国际上银行x效率分析流传较广,x效率研究有其优势,x效率研究
采用的是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这种方法是一
种非参数方法,使用非参数法对银行效率进行研究时,不必估计前沿生产函数中
的参数。另外这种方法衡量的是一组理论上具有同样的生产过程及投入和产出的
相对效率,所以如果这些企业的生产过程、投入和产出越相似,结果就越有说服
力。对于不同银行来说,可以认为上述因素相近,这时候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所得
的结果也就更有说服力,也可以为管理层对下属机构进行绩效评价和效率改进提
供有益的依据。我国经济学界对x效率也有一定的引入和探讨,但是其中很大
一部分只是停留在方法介绍和简单的分析水平上,没有能够深入展开,无论深度
和广度都非常有限。而本文对综合效率进行展开探讨,就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
和配置效率分别进行分析,并分别找出对这些效率的影响因素,这在理论上是~
种新的尝试。因此,借用西方相关理论,深入研究我国银行的x效率问题,具
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际意义。
2
浙江人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孱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1.2文献综述
1.2.1我国银行竞争力的研究
赵旭,蒋振声和周军民(2001)1在分析传统共谋假说(即结构一行为一绩
效理论)与有效结构假说的基础上,运用DEA综合效率研究了我国银行业市场
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效率是影响银行绩效的重要决定因素,而市
场集中度、市场份额与利润率无关。秦宛顺,欧阳俊(2001)2也得出同样的结
论。而国内当前研究较多的是用银行绩效的指标来研究竞争力,因此,国内的竞
争力研究与效率研究应该有很大的相关性。
1、常规指标比较分析方法
比较有代表性的银行竞争力研究,如刘荣(2002)3,李元旭等(2000)4,
主要选择一些指标来衡量竞争力,如:经济效益指标,反映银行的经营成果;业
务能力指标,放映经营能力;技术能力指标,反映银行硬件装备和技术应用方面
的能力;人力资源指标,反映用人方面的有效性;安全能力指标,反映避免和承
受风险的能力;文化建设能力指标和金融创新能力指标等。他们认为其中经济效
益指标是其生存的基础,安全能力则代表其长期稳定发展的能力,业务能力是银
行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它们最能体现银行的竞争力。5
银行竞争力研究的分析方法一般采用比较分析方法,采用以上指标,就此对
国内各种类型的银行,如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
再引入国外银行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分析原因进而提出政策建议。其中以实证
比较分析为主,对原因分析则比较粗略和泛泛。
焦瑾璞在《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研究》6中将竞争力研究建立在中国现实
竞争力、中国银行业潜在竞争力、中国银行业竞争环境和竞争态势分析之上。焦
文的这种分析比前一种分析更为深入和全面,不仅分析了显性的产出水平,还对
影响银行业潜在的竞争力的因素和竞争力环境做了分析,这样的分析框架基本涵
盖了银行竞争力研究的基本内容。
2、基于DEA的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7
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简称DEA,是运筹学,管理科学
和数理经济学交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由Charnes和Cooper等人于1978年创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建。DEA使用数学规划模型评价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部门”或“单位”
(决策单元,DecisionMakingUnit简记为DMU)间的相对有效性(DEA)有效。
根据对各DMU观察的数据判断DMU是否为DEA有效,从而对决策单元之间
进行比较。同传统的方法相比较,DEA方法的最大优点是:DEA方法不仅可以
处理多输入、多输出的生产系统,而且还可以处理诸如医院、学校等非生产性系
统。而且,DEA方法在评价生产前沿面有效性时,将整个样本中生产有效点和
非有效点分离,可以对所评价的系统给予一个综合的评价。
把商业银行作为一个决策单元(或系统),一般投入指标有:员工的人数,
分支机构的数目,营业费用率,一级资本等。反映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的产出指标
有:资产收益率,不良资产占总贷款的比重,表外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成
本收入比,人均利润率等。
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评价时,可以对某个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纵向比
较评价,这样就要求选取不同的年份或时间断作为决策单元。也可以对之进行横
向的比较评价,这样就要求选取一个时间截面的数据对商业银行进行比较分析。
这种分析方法即考虑了银行的投入,也涉及了银行的产出,比常规指标分析
方法更加全面,因为常规比较分析方法以对银行产出的分析为主,所以DEA的
实证分析比常规指标比较全面而准确。
1.2.2我国银行效率研究
1、地方性银行效率分析
地方性银行是指那些主要业务集中在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区域、重点为该地区
经济服务的银行。韩文亮在《中国地方性银行效率分析》8中从地方性银行效率
问题着手,探索地方性银行效率运行的银行规律,通过对国内外地方性银行效率
问题的实证研究与对比分析,揭示了中国地方性银行效率的现状及其成因。在此
基础上,设计并提出了中国地方性银行效率提升的途径与方案。
韩文对地方性银行效率的评价基于量化和非量化的考察。地方性银行通过市
场化表现出来的效率水平用盈利状况指标、经营能力指标、稳定性指标和主体客
户的比例来衡量。
地方性银行效率的评价标准有:地方性银行经营效益指标一一资本收益率,
4
浙江人学颂一t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地方性银行经营的稳健性指标和地方性银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指标,根据地方性
银行贷款与GDP地相关关系和银行贷款对GDP增长地弹性值进行考察。
2、用常规财务指标来衡量效率的比较分析
丁俊(2001)9就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商业银行的稳定性和商业银行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对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丁用
资本利润率来衡量经营效益,用资产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率来衡量商业银行的稳定
性,用银行贷款和GDP的相关关系来衡量商业银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
后发现地方性商业银行基于体制上的相对优势和市场定位的准确,运作效率普遍
优于国有商业银行,特别是在盈利能力、信贷资产质量等方面。当然,这一优势
仅仅是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的。
3、因子分析方法测度银行效率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是多元统计分析技术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目的
是浓缩数据。它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求观测数据中的基本
结构,并用少数几个假想变量来表示基本的数据结构。这些假想变量能够反映原
来众多的观测变量所代表的主要信息,并解释这些观测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
系,我们把这些假想变量称之为基础变量,即因子(Factors)。因子分析就是研
究如何以最少的信息丢失把众多的观测变量浓缩为少数几个因子。
谭中明(2002)10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十家商业银行及两家外资银行的效
率状况进行了定量考察,探讨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低下的原因,提出了提高
我国银行业效率的途径。
4、DEA测度银行效率
DEA是一种线性规划技术,是最常用的一种非参数前沿效率分析方法,最
初由Charnes,Cooper和Rhodes(CCR,1978)“提出,用于评价公共部门和非
盈利机构的效率。Sheman和Gold(1985)12第一次将DEA技术应用于银行业。
DEA方法它作为一种统计分析的新方法,是根据一组关于输入一输出的观
察值来估计有效生产前沿面的,它不同于经济学或经济计量学中常用的统计回归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卅f究
方法,是真正的有效前沿面,因而有着深刻的经济含义,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应
用。在我们运用该方法进行银行综合评价过程中,显示了很强的优越性。实践证
明,它是一种研究具有多输入,特别是多输出的“生产部门”,同时研究“规模
有效”与“技术有效”的非常理想的卓有成效的办法。
秦宛顺,欧阳俊(2001)研究表明,市场结构数据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市场为
四家国有独资银行寡头垄断的市场,虽然其它商业银行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这种
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短期内很难打破。利用DEA方法测度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
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普遍效率低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效率较之于其它商业
银行效率更低,而规模不当是他们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严格的存贷款利率管制
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的非利润偏好极大地削弱了银行市场结构与绩效和效率的联
系。MP和Es假说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绩效水平主要取决于银行效率,
市场结构与银行绩效水平之间并无显著的统计关系;而银行市场份额与规模效率
显著负相关。
赵旭,凌亢(2001)13运用DEA模型测算了商业银行技术效率、纯技术效
率和规模效率,并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影咱我国银行业效率(1993年至1998
年1的主要因素:银行资产质量、人力资本、经营管理能力、产权结构、市场竞
争程度等。李会民(2001)14运用DEA方法对某商业银行1989年一1999年各年
度的经营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薛峰,杨德礼(1998)”介绍了DEA方法,并使
用该方法对银行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
1.2.3国外银行x效率研究
在一系列国外对银行效率的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运用DEA方法分
析银行的x效率。DEA方法它作为一种统计分析的新方法,是根据一组关于输
入一输出的观察值来估计有效生产前沿面的,它不同于经济学或经济计量学中常
用的统计回归方法,是真正的有效前沿面,因而有着深刻的经济含义,在国内外
已得到广泛应用。
Farrell(1957)提出了x效率的概念,后来在Chames、Rhodes(1978)和
Fare(1985)等人的研究成果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们从投入最小化的角度来
阐述这种方法对银行效率的测度。
6
浙江人学顾Ij学位论文我凋商业银行x效率到f究
Ihsan Isik et a1.(2002)研究了土耳其银行业的X效率,通过不同规模银行分类
的规模效率比较分析和多年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银行规模与银行效率之间存在
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作者认为土耳其银行非效率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非效率而不
是配黄非效率。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技术的低下。
Igor Jemric等(2002)”在对克罗地亚银行效率分析中,着重分析了银行规
模对银行效率的影响。作者把克罗地亚的银行按照银行资产规模的大小分成五
类,分别计算这五类银行从1995到2000年的平均效率,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和银
行效率与规模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效率规模之间存在一种u
型益线的关系,即小银行和大银行的效率比较高,中间规模的银行效率较低。研
究还发现,该国的小银行综合效率比较高,而大银行并非如此,但大银行的某些
局部效率还是较高的。研究还发现,从1995年以来,各类规模银行的效率有等
同化趋向。
Joaquin Maudos(2002)盯运用DEA方法测度了欧洲商业银行的成本和利润
效率。EMILI TORTOSA.AUSINA(2002)18用DEA方法对西班牙银行业的效率
做了研究。Andreas C.Soteriou et a1.(1999)憎介绍了DEA方法在银行成本预测与
产出配置的运用。BrunoDeBorgeretal.(1998)20详细介绍了一种测度银行技术效
率的无参数方法—FDH,同时还以美国银行作为样本,与其它集中技术效率测度
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具有较大的借鉴作用。PAULO SOARES DE
P/NHO(2001)圳对葡萄牙银行业的研究发现,对银行非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于
银行产权的政府所有,并认为银行私有化是提高银行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
1.3论文内容简介
论文的基本思路就是引入运用X效率分析方法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
这些银行样本包括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总体上按照x
效率的三种分效率逐个进行探讨,其目标在于揭示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现状,并
提出一定的改进措施。
全文共分5章,对各章的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是引言,其主要内容是我国银行业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
挑战、机遇和将要进行的改革趋势,重点在于介绍我国上市银行的经营现状,提
浙江大学顶:L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出分析我国上市银行效率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中的第二部分内容是文献综
述,主要介绍当前国内外对银行效率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的内容是研究方法和数掘选择。主要介绍X效率的概念和DEA解决
方法以及进行x效率测算所需的数据选择。
第三章运用DEA方法分析和计算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然后就股份制
商业银行同国有银行,以及股份制银行按资产规模划分的不同类别,就其效率指
标做横向比较分析,寻找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区间。并从银行机构数量,银
行业市场集中度和国民经济增长率的角度研究其对规模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理。
第四章分析和计算我国商业银行的纯技术效率分析,借鉴姚洋对工业企业的
技术效率的分析方法,结合银行的特点,剔除规模效率的影响,从产权结构、技
术进步和金融创新的角度,分析这些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纯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其
机理。
第五章将分析配置效率,首先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配置效率现状,然后分析影
响我国商业银行的内在因素,包括外部性和监督成本。再是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角度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配置效率状况,最后得出我国商业银行配置效率的决定因
素是产权结构,并提出银行内部资源市场化配置是我国商业银行提升配置效率的
关键因素。
第六章分析综合效率并提出全文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对全文进行小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2研究方法和数据选择
非参数方法是与参数方法相对应的,使用非参数方法对银行的效率进行研究
时,不必估计前沿生产函数中的参数。这种方法主要指的是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Analysis,简称DEA)的线性规划方法,它衡量的是一组投入、产出
相同的企业(决策单位)的相对效率。
2.1 x效率22及其算法
Farrell(1957)23提出了X效率的概念,后来在Chames、Rhodes(1978)和
Fare(1985)24等人的研究成果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们从投入最小化的角度
来阐述这种方法对银行效率的测度。
2.1.1 X效率
x效率是一种非参数方法,使用非参数法对银行效率进行研究时,不必估计
前沿生产函数中的参数,这种方法衡量的是一组理论上具有同样的生产过程及投
入和产出的相对效率。X效率由综合效率表示,而综合效率又可以分解为技术效
率和配置效率,其中技术效率又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下面对以上
指标进行分析。
假设银行使用两种投入xl、x2生产一种产出y0的同时,假设银行的前沿生
产函数y=f(xl,x2)为规模不变。令yo=y,那么,可以在x1、X2坐标系中描
绘出产出水平为y0的等产量线,以图1中的YoYo表示。由于yo是YoYo上的投入
组合在现有技术水平下所能生产出来的最高产出水平,所以,使用YoYo左下方来
生产yo是不可能的,而使用yoyo右上方的投入组合来生产yo是无效率的。
X2
p
O
图2.1
p x
9
y
f
O
图2.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敬率研究
1、综合效率
在图1中,pp是银行的一条成本预算线,pp与Yoyo相切于a点。如果银行
在a点进行生产,则银行能够以最小的成本、最佳的投入配置生产yo。如果银行
在c点进行生产,也就是用更大的投入量来生产y0,其实际生产成本为Oc,定
义银行的综合效率为:
OE=0d/0c (1)
可见,综合效率是银行生产当前产出水平的理想最小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比
率。显然,当银行在a点生产时,其综合效率为1,这时称之为综合有效,如果
综合效率小于l,则为综合无效。
综合效率可以分解为两顼:技术效率(TE)和配置效率(AE)。
2、技术效率
在图2.1中,技术效率可以表示为:
TE=Ob/0c (2)
当TE=l时,银行能够充分利用当前技术在等产量曲线上生产,银行为技
术有效:当TE<I时,银行在等产量曲线的右上方生产,为技术无效。
y
可能性边界
生产曲线
xa xb x
图2.3技术效率
技术效率(TE)和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Frontier)的概念联系在
一起。若只考虑单一产出的情形,则生产可能性边界指的是在一定的要素投入下
所对应的最大产出,所有产出所形成的曲线就是生产可能性边界,如图2.3。但
1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周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是,并非所有企业都可以达到最大产出:技术效率就是用来衡量一个企业在等量
要素投入条件下,其产出离最大产出的距离:距离越大,技术效率越低。换言之,
生产可能性边界代表的是~个行业在最好的硬件和管理技术下所能达到的最大
产出,TE则代表了一个企业在特定投入规模下与这个最大产出之间的差距。
Rangan et a1.(1988)又把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技术效率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两项:规模效率(SE)干t/纯技术效率(PTE)。由于
在前面的分析中,假设银行是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生产,这也是生产的理
想状态。然而,在一般情况下,银行生产的规模报酬是变化的。这时候,银行如果能
够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生产,那么,银行可以更低的投入量来生产出当前的产
出水平。下面用图2.2来说明这个问题。
为了更简便地说明问题,在图2.2中只考虑单投入——单产出的情况,0e为规
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前沿,该生产前沿代表在当前既定的投入水平下可以获得的最
高产量。所有银行都在该前沿上或以下进行生产。假设某一银行在c点生产,那
么该银行的技术效率为:
TE=tk/fc (3)
这和图2.1中的0b/0c是相对应的。
为了衡量银行生产的规模效率。放松银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假设银行规
模报酬变化,生产前沿为gbah。技术效率的第二种衡量尺度——纯技术效率,则是
测度银行当前的生产点与规模报酬变化的生产前沿之间技术水平运用的差距,纯
技术效率可以表示为:
PXE=fj/fc (4)
那么,银行的规模效率可以表示为:
SE=TE/PTE-=I%/ij<l (5)
显然,规模效率衡量的是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前沿与规模报酬变化的生产前
沿之间的距离。当银行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前沿上生产时,规模效率为1,这时候,称
该银行规模有效。而当银行规模效率小于1时,则该银行规模无效。在图2.2中,
当银行在b点生产时,规模有效,而在c点生产时,则是规模无效。
3、配置效率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网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配置效率衡量的是对于当前各种投人的价格,即银行能否选择正确的投人组
合。如果银行选择了正确的投入量组合,则为配置有效,否则为配置无效。在图
2.I中,配置效率可以表示为:
AE=0d/0b (6)
可见,只有当银行在最小成本预算线上生产时,配置效率才为1,这时银行
为配置有效,当银行不在最小成本预算线上生产时,配置效率小于l,这时银行
为配置无效。
所以:
OE=0d/0c=(0b/0c)×(0∽b)=TE×AE
由以上分析可见,只有当银行在切点a上生产时,0E与AE才等于1,
TE也等于1。当TE等于l时,银行必定在等产量曲线上生产,这时OE
AE,但不一定等于1。
(7)
这时
等于
以上分析可以扩展到银行为多投人、多产出的情况,只不过这时图1中的等
产量曲线变为多维等产量超平面。
2.1.2DEA方法
设有n家银行,它们使用u种投入生产v种产出。在DEA中,通过解决线性规
划问题来求OE、TE及AE。在求综合效率时,首先要求出某一特定银行i生产其
实际产出量需要的最小成本MCi,MCi通过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可求得:
MiIl MCi=pixi(i=1,2⋯,n) (8)
约束条件为:
(1)yi≤dY,(2)x。≥a X,(3)Ⅱ∈R:
其中pi为第i家银行U种投入的价格组成的u维向量,Xi是由第i家银行所使
用的投入量组成的u维向量,x为n家银行的投入量组成(nX u)阶矩阵,Y为n家
银行的产出量组成的(n×v)阶矩阵,a为由各家银行投入量及产出量权重所组成
的n维正向量。
如果第i家银行生产Yi使用的实际成本为ci,则
OEFMCi/Ci (9)
该比率对应子图2.1中的Od/Oc。
12
浙江火学顶l:学位论文我网商业银行X效牢研究
计算技术效率的时候,解另外一个线性规划问题:
MinTE,=^i (10)
约束条件为;
(1)yi≤QY,(2)^i xi≥d X,(3)q∈R:
其中^i为标量,其他变量的定义与前相同。计算出来的^.就是第i家银行的
技术效率,对应于图1.1中的0b/0c。只要把OEi和TEl代入(10)式即可得到第i家
银行的配置效率。
由(8)式可见,为了计算规模效率,首先要计算纯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可以通
过解下面的线性规划问题来求得:
Min 6;=PTEi (11)
约束条件为:
(1)y≤ⅡY,(2)6i xi≥ⅡX,(3)Σ口i=l·(4)d∈R:
其中,6 i为一标量。其他变量与(8)、(10)式相同。与(10)式不同的是加入了
约束条件Σ口.=1,可以证明该约束条件允许了规模报酬变化的出现。
规模效率的计算通过把(10)式计算出来的TE和(11)式计算出来的PTE代入
(8)式而得。25
2.2银行效率研究的数据选择
2.2.1样本选择
截至2001年底,我国共有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10家股份制
商业银行、107家城市商业银行和2家住房储蓄银行,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
成立20年以上,股份制银行均成立6年以上,而107家城市商业银行则是5年
来逐渐设立的。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最好就是能够研究以上全部银行,但是考虑
到研究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为研
究对象。虽然在银行数量上只有寥寥14家,但是这些银行的业务在整个银行业
的比重是很高的,达到87.69%,具有很强的典型性。本文旨在借对这些银行的
研究,引出对银行效率的~般性研究。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铤行x效率田f究
文中运用的计算软件是DEAP软件(T'Coelli,1996)26。
2.2.2我国商业银行投入产出的确定
对银行投入及产出进行定义的常用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生产法(PA)、
中介法(IA)和资产法(AA)。在生产法中,银行被认为是存款帐户和贷款服务
的生产者,因此银行的产出为开设的各类存款帐户的数量,通过存款帐户所提供
的数量(如开支票的次数)和提供的贷款业务的次数。银行的投入为资本和劳动
力。在中介法中,银行从资金有乘I余的居民手中获得资金,然后把它提供给需要
资金的居民,银行被认为是这一过程的中介者,而银行的产出是存款和贷款的金
额。在资产法中,银行同样被认为是这一过程的中介者,只不过把银行的产出严
格定义为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的项目,主要是贷款和证券投资的金额。
由于使用生产法时,必须知道银行业务的数量,而这一数据在研究整个银行
业各家银行效率的时候较难得到,所以本文不采用这种方法。中介法和资产法是
可以选择的分析方法,但需要对产出重新定义,因为中介法和资产法对银行产出
的定义都存在一个缺陷,这两种方法实际上都假定各家银行的贷款质量是一样
的。这对于那些市场环境、发展战略及风险控制技术相似的银行来说,它们贷款
的对象类型相似,所面临的风险也相似,这时候直接使用贷款数量作为产出才是
合适的,但是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出现,对于我国的银行来说更是如此。所以直
接把贷款数量作为我国银行的产出是不合适的。
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把贷款质量这个因素加以考虑。衡量贷款质量最好的
尺度是贷款准备金比率,可以考虑把贷款呆帐准备金作为银行的一项投入,同时
把贷款数量直接作为银行的产出来衡量其效率。这样将能够很好地解决该问题。
然而,根据财政部下发地《关于修订<关于国家专业银行建立贷款呆帐准备金的
暂行规定>的通知》,在我国,银行的贷款呆帐准备金比率最高为1%,从目前情
况看,四大银行发生呆帐的比率应当不止1%,而且贷款呆帐准备金比率是用行
政命令方式来规定,面不是按照贷款实际风险来提取,因而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因此用贷款呆帐准备金作为投入来衡量贷款的质量对我国银行是不适用的。
由于不容易把贷款质量这个因素引进研究当中,所以把贷款数量直接作为我
国银行的产出也就不妥当,因此必须重新定义我国银行的产出。无论是资产法还
1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Wf究
是中介法注重的都是生产的过程,但是生产最终的结果是获得收益,所以在研究
中可以把重点侧重在生产的结果上,也就是银行的收益。考虑到银行作为商业性
机构,应该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经营目标,本文将利润总额作为产出的项目之一。
考虑到《银行家》杂志在每年评选世界1000家银行时,主要以一级资本作
为衡量的指标。由于《银行家》杂志选择的指标在世界银行界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为世界各国所采纳,因此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而且巴塞尔委员会也十
分重视一级资本在国际银行业之间比较中的作用。再结合生产法,所以本文将把
一级资本作为银行的投入项目。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把对DEA投入产出项目的确定采
用了中介法和资产法相结合的方式,把银行的投入变量定义为:一级资本、固定
资产和可贷资金。产出变量为存款(各项存款合计)和利润总额。其中一级资本
=实收资本+公开储备,银行的可贷资金包括存款、同业存款、同业拆借、中央
银行借款、借入款项和发行债券等等。
在计算银行综合效率时必须知道投入的价格。一级资本的价格可以以其机会
成本除以一级资本的结果来表示,本文将采用当年的单位(企事业单位、机关团
体)、个人工商户存款定期一年期存款利率。固定资产的价格可以以一年花在固
定资产上的费用除以固定资产数来表示,而可贷资金的平均价格则可以拿银行在
各项可贷资金上的利息支出的综合除以可贷资金的综合来表示。
在本文的实证分析中,这些指标数据都来自历年《中国金融年鉴》。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3我国商业银行规模效率分析
规模经济是描述企业规模变动与成本变动之间关系的理论,是指由于经济组
织的规模扩大,导致平均成本降低,效益提高的情况。规模经济理论所描述的企
业规模变动与企业成本变动之间的关系,也同样适用于金融企业。金融机构,特
别是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是指随着商业银行业务规模、人员数量、机构网点的
扩大而发生的单位营运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它反映了商业银行经营
规模与其运行成本、经营收益的变动关系。
规模效率是规模经济的一种量化指标,规模效率等于1,规模扩张带来的生
产成本降低己经达到最小值,也就是说生产规模刚好处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的临界点,如果生产规模小于该点,则处于规模经济状态,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是
有利的,如果大于该点,则缩减生产规模是有利的。规模效率小于1,则意味着
两种可能,一是处于规模经济状态,二是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规模效率值越大,
则意味着生产规模越接近上述的临界点。
伯恩斯顿(Benston,1972)27最早研究了银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结论是不
管自身规模大小,给定其它条件不变,银行规模扩大一倍,平均成本将下降5%
一8%。
3.1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状况
表3.1将银行按照规模进行了分类,第一大类是四大国有银行,规模特大,
总资产都在2万亿以上,而且产权结构特点相近。第二大类是股份制商业银行,
规模处于1000亿到7000亿之间,规模中等,而且银行经营特点相近。在对股份
制商业银行分析时,根据规模经济状况的不同,其又可以分成两类,总资产规模
在1000亿到2000亿的归成一类,这类银行规模效率较高,规模报酬接近不变:
总资产规模在2000亿到7000亿的归成第二类,这类银行的规模效率相对较低,
而且规模报酬大都处于递增状态。从表3,1中可以看出,位于2000亿到7000亿
总资产的银行的规模效率最高,从1998年到2001年,除了1999年,都是如此。
总资产在2000亿以下的银行次之,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都在20000
亿以上,规模最大,但规模效率一直最低。这也表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
效率在整体上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浙江大学硕十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此外,通过考察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可以发现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其规模报酬递减。从1998年到2001年,四大国有商业银
行在平均水平上规模报酬递减,其中只有中国工商银行在1999年到2001年保持
规模报酬不变,其它三家银行的规模报酬均为递减。资产规模处于1000亿到2000
亿之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平均水平上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但其状态比较分
散,参差不齐,其中不乏规模报酬不变的银行,如2001年的广东发展银行、民
生银行和福建兴业银行。总体上,资产规模处于2000亿到7000亿的股份制商业
银行的规模报酬不变。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我国银行业中,规模经济的确是存在的,中国商业银行
的规模效率并不是简单地随着银行资产规模的递增而增加,而是呈现出一种倒u
型的状态,资产规模处于2000亿到7000亿的银行是具有规模经济的。
表3.1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状况
工行43181 l 一1 — 1 ~0.965 drs
农行25280 0.778 drs 0.886 drs 0.999 drs 0.928 drs
2J7亿以上中行25966 0.998 irs 0.854 drs 0.808 drs 0.751 drs
建行27650 0.994 drs 0.976 drs 0,99 drs 0.995 drs
平均30519 0.943 drs 0.929 drs 0.949 drs 0.910 drs
交行6690 l 一0.981 drs 0.941 drs 0.918 dxs
<70004L!堡3003 1 — 0。887 drs 1 — 1 ~
)2000#L招商2663 0·899 irs 0-908 drs 1 — 1 一
光大2654 0,997 drs 1 — 1 — 1 一
平均3753 0.974 —0.944 drs 0.985 —0.980 一
广发1912 1 —0.995 drs l 一0.98 irs
浦发1736 0.999 irs 0.955 drs t — l 一
,<2。。0。0。0亿{L荤妻;;::。.,1,。;一r。。·9,71 1r一3。1 :O。..8。3。9:,r。s
福兴1248 1 —0.828 irs 0.954 irs 0.919 irs
深发1201 0.988 drs 0.864 irs l 一1 一
平均1475 0.960 its 0.936 irs 0.992 —0.943 irs
注:1,dm表示规模报酬递减,砷表示规模报酬递增,一表示规模报酬不变
2、各年份的规模效率按照各自的前沿计算
3、表-}·数据根据各年《中国金融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取得
17
浙江大学硕j: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3.2银行具有规模效率的理论分析
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在于生产活动的“不可任意分割”和“附加利益效应”,
即生产要素在合理匹配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协同作用。一般来说,在长期生产函数
中,长期平均成本是随着生产规模的变动而变动的,它先递减,递减到一个最小
值后又开始递增。规模经济就是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引起的长期平均成本递减的
情况。相反地,规模不经济就是指生产规模的过大而引起长期平均成本递增的情
况。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规模经济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向下倾斜,
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则可看作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
佳规模”。”
3。2。l商业银行追求规模扩大的内在动因
一般来说,内在经济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包括与外在经济两个方面。所谓内
在经济是指单个银行由于业务营运规模的扩张,从内部引起收益的增加,比如某
个银行在固定营业成本没有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其经营规模扩大必然相应降低单
位资金运营成本,这种节约所带来的效益提高便是内在经济。而外在经济则是指
整个银行产业规模扩大而使单个银行得到了良好的人才‘、信息、资金融通、联行
结算等便利服务而引起收益递增的现象。
在实践中,商业银行有~种扩大规模的冲动,那么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如何看
待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冲动呢?
l、银行经营的对象是货币,货币的同质性使银行具有其他任何行业都无可
比拟的广阔市场,这是银行具有规模效率的基础前提。在国民经济中,非金融企
业的经营一般都要受到这样一些限定:
第一、产品需求具有特定的对象,这就使得产品需求数量不仅要受到社会对
象对该产品总体数量的限制,而且还要受到社会对象对产品规模、品种和质量等
不同偏好的限制。因此,任何产品的生产、销售,首先都要选择需求对象,然后
确定数量、规格、品种和质量等问题,整个生产、流通过程都是不断变动的过程:
第二、产品的使用具有~定的周期,产品的使用价值既受到本身质量的限制,
也受到由于技术进步、性能更好的产品不断问世的影响。因此,规模庞大的企业
往往由于技术进步原因使原有机器设备淘汰而导致成本增加,更有一些企业产品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还未投向市场就已经过时:
第三、产品的远程销售既受到不同消费习惯的约束,也受到交通运输条件的
限制。非金融企业受到的这些限制对银行来说,由于经营的是货币,是特殊商品,
是一切直接的社会劳动的结晶。因此,银行服务的对象是全社会性的,完全突破
了行业和地区的限定,使银行服务的对象具有无限广泛性。货币既然是人类社会
劳动的结晶,因此,银行经营还具有历史的同一性。此外,也由于货币的同质性,
使银行分支机构之间的货币资金划付成为可能。因此,由于银行经营对象的特殊
性,使得银行规模越大,可能筹措的货币资金越多,贷放货币资金的对象选择就
越广泛,所获得的收益就越大。29
2、银行经营的方式是借贷,这种特殊的经营方式使其经济规模越大,“产出”
所消耗的单位成本越低。在国民经济中,不同类型的企业投入后的“产出”过程
是具有不同属性的。银行经营的方式是借贷,借贷既不改变物品的属性和形态,
也不改变物品的所有权,改变的只是货币的使用方向。因此,对银行来说,机器
设备对“产出”只是具有辅助意义,银行技术装备的功能在于保障安全,并加速
货币资金流转和划付。银行之所以能够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在广泛的范围内
进行借贷,是因为“货币含有一种不具名的性质”,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
货币具有普遍的使用价值,而不是为了货币本身,在现代经济社会,人们对货币
的要求权又进~步延伸为两重含义:(1)能够随时购买所需商品,(2)能够定期产
生收益;现代银行制度与人们对货币的要求权相随而至,并创造出五花)kl'l、品
种繁多的方式使这种货币要求权演变成日益增多的金融工具。随着金融工具的增
多和银行规模的扩大。银行经营展示出越来越明显的单位(相对)成本递减倾向,
银行与非金融性企业的规模与成本,收益的变动关系表现出迥然不同的情况。
3、银行经营具有独特的派生效应,这种派生效应使单个银行规模越大,受
益越多。所谓派生效应,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以原始存款为基础通过发放贷款,
购买证券等资产业务所引起的多倍存款扩大现象。现代银行制度形成了对客户存
款只需保留部分的现金准备就可将客户存款用于贷款的机制,造就了款项贷出之
后再“自行回来”的条件。同时,银行服务对象的广泛性也提供了贷款需求对象
足够多,产出效益足够大的机会,因而,派生效应就成了与银行经营始终相伴随
的现象。由于这种派生效应是银行制度体系内的一种总体现象,因此.对体系的
19
浙江大学硕:l: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究
单个银行规模的大小,其受益是明显不同的。钱得勒和哥尔特菲尔将以表格方式
指明了单个银行和作为一个整体的银行体系的扩张状况,当然这是在极端性假设
下的状况。萨缪尔森用图的形式直观表达了垄断银行和各银行同时扩大存款的情
况。显然,单个银行的规模越大,就越有可能达到银行制度所能创造的多倍存款
的极限。
4、电脑通讯技术和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银行运作的传统
方式,使银行规模在传统经营上又产生了革命性的飞跃。“金融电子服务的开展,
改变了银行与客户的传统对应关系,许多银行支行、营业部放电子设备构成的“虚
拟银行”(指消费者通过任~终端与银行连网所获得的金融服务)所取代,银行与
客户之间的交易通过电话、电脑和自动出纳机(ATM)等电子技术手段进行。
以电脑作业为主体的银行业,对规模扩张的革命性意义在于:一方面电脑通讯技
术的应用,使得集中统一的胯地区甚至跨国界经营的银行业务如同在一个城市那
样方便,银行经营已完全越过时空约束;另一方面,规模越大,电脑装备的相对
成本越低,采用最新电子技术的能力越强,用电脑取代人工作业的范围就越大。
有人估计,实行电脑手段进行管理,使企业的规模边界发生了质的变化,可能致
使企业规模数十倍的跳跃。这将在银行规模扩张中得到员充分的体现。
5、银行规模越大、覆盖面越广,则所有债权人同时提取存款的可能性就越
低,这样银行的准备率就可以降低,这一方面带来了闲置性货币的节约,提高有
限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又使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大为增加。“美国实行
的是单一银行制,银行规模较小,破产率甚高。1864年至1920年有近300家银
行倒闭,1929年一1933年的经济大恐慌,倒闭的银行数达7763家。”【洼’l
3.2,2商业银行规模效率的边界
与内在经济相反的是内在不经济,它是指单个银行在规模扩大的同时,由内
部引起的收益递减;与外在经济相反的是外在不经济,也就是指整个银行产业规
模扩张而使单个银行成本增加、收益减少的现象。比如,由于整个银行产业规模
扩大,使得各银行之间竞争加剧、管理效能降低、协调困难,从而导致平均成本
上升、收益递减。
【注2】孙树茜、张贵乐.比较银行制度.北京:中国银行出版社,第135页
20
浙江大学顺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大银行具有规模优势,但是并不意味着银行规模可以无限扩大。针对国内外
现有银行的诸多实证研究表明(蒂米,1990),银行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银行
规模有一定的限度,在超过这个限度后,会产生规模不经济。如图3.1所示,在
现代技术条件下,主要是银行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在规模达到一定的
程度后长期平均成本呈上升趋势。
ATC,MC,LATC
图3.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图
L
LATC
美国银行业1997年统计数据也表明,经营绩效总排名位居前10名的银行中,
其总资产均低于250亿美元,前25名中也只有5家银行总资产规模超过250亿
美元。美国学者劳立斯(1991)则通过对美国银行的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
当银行技术水平不变时,最低成本点通常出现在银行资产规模达到20亿.100亿
美元之间时。从世界排名来看,最赚钱的银行不是那些规模最大的银行,也不是
营业范围或地理范围最大的银行。
如前所述,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也呈倒u型排列,效率最高的是资产
总额位于2000.7000亿的商业银行。当然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运行效率的判断并
非这么简单,体制蹶因可能在更大程度上限制着银行的效率。
3.3我国商业银行机构数量与规模效率
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问题,银行机构数量的问题就不可避免。因为
在我国银行业的总分行结构下,银行机构数量的多少也直接决定了银行规模的大
&\/7/一
胛、

,一▲.。.。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小。银行规模的扩张或者萎缩,与银行机构数量的增减直接相关。因此,对我国
商业银行机构数量的研究也是对银行规模效率研究的一个好的角度。
1978年至1984年间,政府开始分离中国人民银行担负的商业银行职能,逐
步分设了四家专业银行。1984年以后,以四家专业银行为主体的市场竞争格局
初步形成。在吸收家庭储蓄方面,早期的银行经营更多地体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
政府在控制和竞争金融资源方面的需求。随着商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自身
的利益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体现,银行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备自利益的竞
争。
从1984年到1997年,我国银行竞争主要通过机构和人员的迅速扩张来实现
的,因而可以将这一时期的银行竞争称之为机构竞争。依托现有的行政层级,备
家银行的机构网络获得了迅速扩展。1984年国家银行的机构总数为53898家,
人员总数为84.7万人、1995年国家银行的机构个数和人员总数分别增加到16
万家和192.3万人,分别增加了1.97和1.27倍。在大量机构网点的支撑下,四
家国有银行的资产规模迅速膨胀。1985年至1997年间,资产增长了11倍,其
中贷款增长了11倍,存款增长了16.3倍。”
然而从1996年开始,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开始精简。一是撤销经营不
力、不良资产占比高、经济效益差且扭亏无望的机构。这是商业银行选择以支行
为单位接体退出的主要原因。二是退出空间狭小、经营萎缩、发展前景暗淡、短
期内无法达到必要业务量的市场。三是收缩重复设置、社会信用环境恶化、缺乏
新的业务增长点的机构。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机构数量一
直在扩张。这是因为:
第一、一直以来我国银行业的利息是由人民银行统一发布的,各银行之间不
存在利息竞争。为了更多地招揽储蓄,各银行就开始在机构数量上进行扩张,以
期机构的广泛分布来获取更多的储蓄额。
第二、从1984年开始一直到1997年,我国银行的机构扩张非常迅速的另一
个原因可能在于通货膨胀因素31。在这一段时期,我国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
民消费价格指数都大于100,从1988年到1995年,我国通货膨胀率达到2位数,
大大高于银行存款利息,也就是说储蓄的实际利率是负值,这样就大大刺激了我
国银行扩大规模以招揽储蓄的行为。
浙江人学顺1:学位论文我罔商业银行X效率珂f究
第三、从1996年开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r丌始精简机构,这也可能与我国
银行开始通货紧缩有较强的关系,同时这些银行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随着
市场意识强化,精简机构是大势所趋。而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期还处于规模递
增状态,见表3.1,所以机构扩张也是应有之义。
注:图中Index=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x 100
,+一f:行
)+农行
l|_1,行
卜碱⋯建行
l—}一Index
3.4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规模效率
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规模经济的关系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有效的竞争会促成
银行规模经济的形成,竞争性的市场结构有利于银行规模经济约形成32。二是一
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又是该国银行业是否达到规模经济的衡量指标。我国商业银
行的市场结构是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为重要组成部分
的格局,在这种格局下,两类银行的规模效率状况是不同的,而且规模效率也受
到这种格局的影响。
衡量一个行业的竞争或垄断程度,通常用HHI指标。HHI指数的计算表达
式为:HHI=10000Σ(工,/r)2,为同行业内i厂商或银行的市场份额。HHI指

数的变化值域可以从0(完全竞争状态)到10000点(完全竞争状态),一般而
言,较高的HHI指数说明行业内厂商规模分布不均衡,存在着垄断倾向。
第一、从图3.3中可以看出,随着存款HHI指数的下降,规模效率大致呈上
升念势。以此推测,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越发展壮大,占有的市场分额越大,我
国商业银行总体效率将会越高。
浙江大学顶_二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第二、图3_3中存款HHI指数的逐年下降,也表明除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
外,其它股份制商业银行成长较快,使得整个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得以提高,特别
是在利润方面上升程度更为突出。
第三、存款HHI指数从1996年的2381下降到2000年的1983,而利润I-IHI
指数则在1999和2000年出现了上升,这种背离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银行业
逐渐从集中走向分散,导致存款HHI指数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在于从
1998年以来,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进行了剥离,导致四大银行经
营效率的提高。
国外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在发展中国家中,大银行通常缺乏效率,因为他们
的规模是对竞争和市场准入控制与限制的结果,而非是由于高效率。”我国银行
也正是这种情况,从一开始人民银行对所有金融业务的垄断,到几大专业性银行
的成立,再到部分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出现,我国银行业始终处于高度垄断和
严格的进入管制之中,进而导致了大银行规模效率的低下。
面对变化了的市场结构,国有独资银行随着内部经营机制的商业化改革,其
行为特征转到市场化方向上。在相同的市场组织结构中,众多市场行为主体面临
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都企图在容量一定的情况下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确立自
己的地位,求生存、求发展,这其中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行为特征的前后转
变对比显著,它们不得不改变过去垄断时期的行为方式。行为目标转向利润最大
化,改善服务、拓展业务、立足市场、开展竞争。市场结构的改变,市场化企业
行为的出现和发展以及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促使中国银行业由传统走向现代,市
浙江火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场绩效大大提高。
3.5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规模效率
3.5.1经济发展水平与规模效率的理论分析“
理论上经济发展水平与商业银行规模效率正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赋予了银行
生存的发展“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资源状况、管理水平及科学技术发展
的程度,而银行的发展则完全取决于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资源”,也就是说,
银行的发展几乎取决于一种外来的力量,是由外界的力量决定其是否具有存在的
理由,经济是否需要是银行是否设立的首则,这是其一。因为一定时期货币资产
需求取决于: 1)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额;2)货币化程度;3)货币周转速度。
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国民收入增加,货币化程度提高,货币资产需求增
大,这样,经济发展不断向银行提供“需求”,为银行筹集“资源”,扩大规模提
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二,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决定了银行的形式和层次。早期实物经济阶段,
银行的形式为货币兑换业,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时期,银行的形式为高利
贷和钱庄;18世纪产业革命,进入工业社会之后,才造就了现代银行制度。现
代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多,为银行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源,使银行进
入了一个空前繁荣时期。尤其是跨地区、跨国界经济活动的日益增多和世界经济
一体化格局的逐步形成,开创了银行规模走向国际发展的新时代。
其三,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技术进步促进了银行管理手段和方法的不断进
步,如电脑通讯技术和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及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使
银行规模在传统经营上又产生了革命性的飞跃。这对银行扩展规模有着重要意
义:一方面电脑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跨地区,跨国界银行的经营决策效率,
减少了其决策管理费用。另一方面,最新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且银行规模越大,其边际交易费用越低。
所以,我们综观世界各国银行发展、银行规模和数量差别的形成从根本上说
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和状况决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银行规模效率正相关,银行的
发展则取决于经济发展所提供的“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银行发展的深度
与广度。
浙江大学硼上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3.5.2经济发展水平与规模效率的实证研究
表3.2中的规模效率是各年度按照同一生产前沿计算得出的,这样做的好处
在于不同年度的规模效率值存在可比性。这里的规模效率值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平
均值。从表3.2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从1994年到1996年基本保
持不变,在0.9附近变动。从1997年到2001年,规模效率也基本保持不变,但
是总体水平较前一阶段有明显的提高,规模效率水平保持在O.97到O.98之间。
从1996到1997是一个较大的跳跃,虽然我国GDP在这段时期内都保持着较高
的增长势头,但是规模效率和GDP增长速度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原
因在于:
表3.2我国商业银行规模效率与GDP增长速度
生垃12丝!塑§ 12鲤!笠Z 122§ !!塑ZQQQ 2QQ!
规模效率O.9108 0.9183 0.8986 0.9745 0.9789 0.9745 0.9784 0.971
GDP增长速度0.126 0.09 O.098 0.086 0.078 0.072 0.084 0.07
注:1、各年规模效率按照同一前沿计算
2、数据来源: 《中国金融年鉴》,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获得
第一、理论上GDP增长速度应该与规模效率正相关,但是本文实证并不能
得出这样的实证结果。实际上有很多因素影响着规模效率,GDP增长只是一个
因素,但是如果其他因素方向变动,且变化很大,就会抵消GDP增长的作用,
但这种现象并不能否定GDP增长与规模效率无关。
第二、从1988年到1995年,我国通货膨胀率达到2位数,但从1996年开
始,我国通货开始紧缩,人民币利率开始连续下调,利差空间缩小,我国四大商
业银行靠粗放的规模扩张已经无法继续维持,必须进行大范围的机构精简和人员
精简,由此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整体规模效率的提高。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4我国商业银行纯技术效率分析
虽然经济学界在分析影响企业技术效率的因素方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
框架,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这一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姚洋(2001)”对我国工业企
业技术效率做了深入研究,认为至少有如下几个因素影响着目前中国企业的技术
效率:所有制、企业规模、公共研究机构及企业的R&D支出、F D I及其外溢
效应和地理位置。
借鉴姚洋(2001)对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合银行作为一种
企业形式而存在的固有特点,本文将就银行的产权结构、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对
我国商业银行的纯技术效率进行分析。
4.1我国商业银行纯技术效率状况
究竟有哪些因素影响银行的技术效率,对此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结论。中国
是一个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国家,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监督约束机制、激励机制都存
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情况就更为复杂。一般认为,非国有银行比国有银行更关心
效率,从表4.1中的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因为根据每年各个银行各自的生产前沿计算,所以这些纯技术效率指标值只
能表示本年度内所有银行之间的效率比较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到,股份制商业银
行的效率优势正在逐年递减,而国有银行的纯技术效率正逐渐同股份制银行相接
近。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周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表4.1我国商业银行纯技术效率
银行2001 2000 1999 1998
工行1 t 1 1
农行0.978 0.990 0.829 0.845
中行
建行
深发
浦发
民生
交行
中信
光大
华夏
广发
招商
兴业
0.869
0.988
O.782
0.789
0.99l
l
1 0.999
1 l
0.988 1
0.937 1
0.905 1
l l
0.997 0.853
1 1
0.796 0.839
0.928
0.969
0.848 0.950
注:按各年度的生产前沿计算
4.2我国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与纯技术效率
许多学者(刘小玄,1998”;钱颖一,1999”)认为,即使在同一行业中,国有制和
非国有制企业也具有不同的激励、监督和约束机制,除此之外,不同所有制企业在
行业进入、退出,历史负担以及投、融资方面也享受着迥然不同的待遇,所有这些
都使得非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更加注意提高企业的效率,以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另外一些学者(林毅夫等,1997)”则认为,由于历史上政
府推行“赶超”战略给国有企业带来了政策性负担,从而使国企面临着预算软约
束才是目前国企欲振乏力的根本原因。一旦失去了政策性负担,使国有企业和非
国有企业同时面临着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环境,那么企业是否具有国有性质就不再
是一个关键性问题。换言之,此时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不再影响企业的效率。但是,
为国有企业消除政策性负担仍然任重道远,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面犄不同的市
场环境和竞争条件仍然是不争的现实。因此至少就目前而言,我们仍然可以判断
企业的所有制对企业的效率存在着影响:非国有企业在效率上高于国有企业。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产权结构的分类方法,本文采用简单的二分法:国有银行
和股份银行。国有银行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银行包括本文银行样本的其
余股份制商业银行。
从表4.2可以看出,除了2001年,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纯技术效率均值
浙江火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都高于四大国有银行。
我国于1999年4月20日成立了第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
公司,随后,东方、长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也相继成立,它们负员接收、管理、
处置四大国有银行划转的不良资产。截至2000年底,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四
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基本结束,所以在2001年,国有银行在剥离了不良资
产后,其纯技术效率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于是在2001年,国有银行的纯技术效
率超出了股份制商业银行。
表4.2我国商业银行纯技术效率
银行2001 2000 1999 1998
国有银行0.954 O.942 0.957 0.961
股份银行0.936 0.969 0.985 0.985
按各年度的生产前沿计算
4.3我国商业银行技术进步与纯技术效率
4.3.1技术进步对纯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运用于银行的现代技术包括计算机系统、视听通讯技术、便捷服务技术和其
他的网络一体化技术等。现代技术运用可以说正在引起银行业的大变革,技术投
资已经成为银行增长幅度最快的投资。例如在美国,商业银行花费在IT系统的投
资逐年增长,其中1990、1991年每年投资于IT技术的资本额达到t40亿美元,
两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大银行,美国最大的35个银行在IT技术上的投资占了整
个商业银行投资的绝对比重。雌21
在本文的实证分析中,采用银行卡交易比率来衡量技术进步水平。因为银行
卡业务需要巨大的技术投入,需要建设覆盖面积广大的网点和客户服务终端的网
络,开发网络经营模式,建立硬件平台,通信协议,软件开发等,所有这些都与
当前的技术进步密切相关,尤其是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一家银行的银行卡业
务进展情况,可以在一个侧面较好地反映该银行技术进步的水平,两卡交易比率
可以较好地表现银行卡业务的开展水平。
卡交易比率=卡交易量总值/存款余额
[注2】姜建清.美国银行业的科技革命.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办的银行卡,按用途分可以分为信用卡、转帐卡、储蓄
卡、ATM提款卡等。卡交易量总值是指客户用银行卡进行交易的金额总和,包括
银行卡消费金额、转帐金额和存取现金金额。
由于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体制和由此导致的经营目
标存在不同,并且两类银行的发展历史和目前市场份额也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
进行分析的时候,只将股份制银行作为分析样本,以排除体制因素的干扰。又因
为国有商业银行数量太少,只有寥寥4家,因此在此不对之另行分析。虽然此处
没有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分析,但是单独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探讨可以达到探讨
技术进步与纯技术效率关系的研究目标。
2001年我国商业银行的纯技术效率和卡交易比率数值见表4.3。
表4.3 2001年我国商业银行纯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情况
银行卡交易量占比纯技术效率银行卡交易量占比纯技术效率
祸兴37.9 1 招商12.4 1
交行34.8 0.988 光大11.3 0.958
工行32.4 1 华夏10.8 0.945
农行26.5 0.978 中信3.4 0.937
中行15.7 0.869 民生1.9 0.894
建行15.5 0.970 广发1.6 0.856
浦发15.1 l 深发O.08 0.782
对上表中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之后,可以看到:卡交易比率
和纯技术效率呈一定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式为:
y=0。00378x+0.887 群----0.4885
(2.762)(35.721)
在5%的置信度下,卡交易比率和纯技术效率的线性关系可以通过检验。因
此可以认为两者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
4.3.2技术进步对纯技术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如果说在传统的以手工操作方式为主的时代,很难说规模和范围的扩充是否
能够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的话,那么,在电子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银行
运行的时代,银行不仅在技术投资上占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带来成本节约。
l、信息技术的运用及其在银行内部的网络化,节约了人力资本。一般银行的
3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同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平均人力资本费用高于其他行业,通过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将大大降低支出。例
如银行之间并购的直接动因之一就是削减职员、降低成本。巴伐利距联合银行与
抵押银行合并后就期望未来5年内每年节省10亿马克的人事业务费用:美洲银行
与国民银行的合并计划裁员5000到8000人,裁减率为2.79卜_4.4%;巴伐利亚联
合银行与抵押银行合并计划裁减7000人,裁减率达18%,瑞士银行与瑞士联合银
行合并后计划裁减9000--12000人“”。
2、节约了信息处理成本和代理成本。银行的信息网络化无疑便捷了信息收
集和处理,并且对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分支机构的管理一体化,必将大大降低代
理成本。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体现在降低成本上,更重要的是能够扩充银行
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远程收付、电话及其网络收付、自动柜员机、家庭银行、
一卡通等等传统银行业务不可能做到的新型业务内容,在今天已经成为各个银行
扩充服务内容和范围争取客户的主要手段。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不仅能为客户提
供快捷、简易、便利的服务,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与目前银行相关服务的单
位成本相比,自动柜员机的成本仅相当于现有相关业务的50%,电话理财及网上
银行业务的成本只有传统同类业务的10%⋯“。正如英国金融学教授Edwin
H.Neave(1998)”所说的,“技术的变化已经深深地影响着世界金融机构。这个变
化开始于1980年代,扩展于整个1990年代,并有迹象表明,将一直继续延伸到下
一个十年,计算机和通讯成本的下降已经促成金融机构快速地向一体化和国际化
方向变化。信息处理要素的普遍化正在改变着人们对传统金融功能的认识,先前
传统的金融产业的分割边界已经被弱化或者终结⋯⋯许多不同的金融业务被计
算机更便宜和更便捷地处理⋯⋯随着有效的信息处理功能的广泛扩散,先前专业
化的金融中介机构将合并成多产品和多种服务的金融组织,急速变化的电脑使用
和通讯环境,促使金融机构通过开发新的技术,快速增加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以
便努力保住甚至增加它们的市场份额。”
然而,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全面装备和改造银行业务,只有达到一定规模的
银行才具备实力和产生绩效。主要是因为所需投资大,必须有相应的业务量才能
摊薄成本,并且这种投资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效益,表明现代银行技术本身
【注3】黄金老.国际银行并购的成本收益分析.经济学动态.1999:第11期:45—48页
【注4】王雪冰.国际金融报告(1999--2000).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p157
3l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是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直接相关的。”
4.4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瓤与纯技术效率
金融创新是指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商业银行机构和商业银行管理部门
为了追求预期的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对商业银行的制度、组织结构、业务品种等
几个方面所作的创造性变革。
4.4.1金融创新对纯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从银行的利润表中可以看到,其营业收入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利息收入、
金融企业往来收入、手续费收入和其他营业收入。利息收入来自存贷利差,是银
行收入的大头,其他收入份额较小。为了简化银行金融创新水平的衡量方法,本
文着重考虑业务创新,忽略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将非利息收入比例作为金融创
新水平的考察指标。
非利息收入比例=(营业收入一利息收入)/营业收入
基于技术进步对纯技术效率影响分析的同样理由,本文仅对股份制商业银
行作为样本考察金融创新对纯技术效率的影响。
表4.4 2001年我国商业银行纯技术效率与金融创新情况
银行非利息收入比例纯技术效率银行非利息收入比例纯技术效率
中信0.409 0.937 广发0.327 0.856
福兴0.384 1 工行0.290 1
招商0.382 1 深发0.262 0.782
光大0.379 0.958 中行0.225 0.869
民生0.375 0.894 华夏0.199 0.945
交行0.360 0.988 建行0.083 0.970
浦发0.334 l 农行0.029 0.978
对表4.4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之后,可以看到:非利息收入
比例和纯技术效率线性关系并不显著,其回归方程式是:
y=0.367x+0.00256 R2=0.169
(1.277) (一0.009)
其中Y表示纯技术效率,x表示非利息收入比例。
浙江大学硕:b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从回归方程来看,在5%的置信度下,不能通过检验,原假设不成立。
4.4.2金融创新对纯技术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从国外银行发展的经验来看,传统的存贷业务已经不能完全体现银行的竞争
优势,银行的中间业务获利逐年提高,业务竞争越来越倾向于中间业务,而中间
业务的不断开展和深入,与银行的金融创新是分不开的。另外,银行为了有效规
避银行监管获得更多收益,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可以说金融创新是银行不断发展
的不竭动力。
从理论上来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水平会直接提高该银行的纯技术效率,
两者之间应该有较强的关联关系。但是本文上一节的实证结果并不能证明这一
点,这是因为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具有自身的特点:
l、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是政府主导型,而国外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是市
场主导型。西方国家的金融创新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银行作为创
新主体,其动机就是适应市场需求、绕歼管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是市场主
导型的金融创新。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内部机制还不成熟,金融工具简单,竞争不激
烈,追求利润和规避管制的欲望较小,进行大规模深层次金融创新的动力不足,很
大程度上是政府牵着走,推着走,属政府主导型金融创新。“
2、我国现有金融创新大多局限在易于掌握、便于操作、科技含量低的外在
形式的建设上,如金融机构的增设、金融业务的扩展等。我国金融创新大部分以
“拿来”方式进行,独创的不多。单就金融工具的创新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创新工具70多种,但85%为拿来的工具。
目前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基本上处于与此相似的工具创新阶段。与美国的经验
相比,国内的金融工具创新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账户服务功能及个人消费信贷。
前者所要解决的是为存款户提供集储蓄、消费、支付、汇划、证券投资等多种功
能于一身的新型账户服务,以此稳定和扩大银行的存款市场份额:后者所要解决
的,是在公司贷款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为银行信贷资产寻找新的增长空间。
工具创新是金融机构对市场竞争力以及市场约束力增强的直接反映,客观上
有助予推动国有银行转向集约化经营,提高服务质量,分散信贷风险,也有助于其
他商业银行通过新型债务工具扩大负债规模,增强竞争力,但仍不足以从根本上
改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因为: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第一,金融竞争从机构扩张过渡到工具创新更多地反映了外部市场环境的变
化,特别是资本市场的较快发展,而不是金融机构自身内部治理机制的变革:
第二,目前的金融创新大多数是模仿发达国家已经相当成熟的金融产品或业
务,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称之为技术模仿可能更确切些:
第三,如同规模竞争一样,工具创新的直接动机仍然是争夺储蓄资源,以支持
资产扩张,缓解流动性压力,其公司治理机制没有改善,风险控制水平也没有明显
增强。
3、商业银行业务品种的创新主要表现在零售业务方面。这些年,其零售业务
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外国银行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第一、个人消费信贷规模小。个人消费信贷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尽管近年来
银行己开办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等,但业务数量仍较少。
我国目前消费信贷规模仅占贷款规模的4%~5%,而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信贷占贷
款规模的20%~25%。在我国消费总额中,消费信用占的比重不足1%,而西方发达
国家的比重通常都高于20%。外国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品种多,服务好,测算
精确,值得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活动中借鉴。
第二、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产品单一,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低,对公众缺乏吸
引力。国外银行零售业务产品不仅丰富,而且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高,服务附加
值也高。产品开发贴近市场,预测与分析慎重严谨,投放市场前的广告策划、营销
措施十分到位,能够吸引公众的购买欲。
第三、零售业务电子化还未普及,少数偏僻落后地区甚至仍用手工处理柜台
业务。由于观念落后,银行自身财力以及金融科技产品开发力量不足,我国商业银
行表现出零售业务户头多、单笔金额小、人工处理成本高的特性。国外各大银行
近年来都大力发展电话银行中心、网上银行、电视银行等电子银行体系,为客户
随时随地提供银行服务。国内商业银行如不尽快缩小这种观念和投入上的差距,
市场份额的丢失将不可避免。
第四、零售业务从业人员素质单一,业务知识丽狭窄,培训工作难度大。银行
零售业务从业人员大多集中在网点一线。由于网点多人员少,营业时间长,员工培
iJiI的机会少,接触新业务的机会不多,加上我国商业银行目前还是分业经营,基层
员工了解掌握证券、保险、投资银行等相关知识的机会更是有限。
浙江人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5我国商业银行配置效率分析
所谓资源配置效率是指采取成本最低的资源配置方法来生产消费者所需要
的东西,资源配置的精髓在于企业应当根据市场条件的变化适当调整产出和投
入。企业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时刻在变化,会产生供不应
求,供大于求等情况,产品价格也随之变化,企业作为经济人,为了追求利润最
大化,必须时刻根据产品市场的变动,时刻调整产品产量,改变营销方法,不断
改进产品性能,甚至开发新产品。由于投入品的市场价格波动和各种投入品的可
替代性,有效率的企业会根据价格的波动适当的调整各种投入品的比例,在不降
低产出量的同时尽量降低生产成本。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来源于社会或微观经
济单位对稀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即使各种可用资源达到或接近易充分利用的优
化组合状态。~般来讲,不同部门之间要素边际收益串的趋同化是资源配置效率
提高的主要标志。
银行内部资源是指银行拥有和控制的资产、负债、组织机构、人力资源、信
息、市场客户及服务功能的总称。我国银行业配置效率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行政
化配置导致的过高的交易成本。由于行政机制而不是市场机制,银行内部普遍存
在负激励、过高的监督成本,机构重置等情况。
5.1我国商业银行配嚣效率状况
在表5.1中可以看到,从1994年到1998年,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配置效
率要大大优于国有银行,但是从图5.1也可以看到,自从1998年开始,虽然股
份制银行配置效率还高于国有银行,但是两者的配置效率曲线已经开始粘合,两
者之间的差距已经变得很小了。由于这里的配置效率是一种相对效率,所以虽然
效率值接近l,但这并非意味着已经达到充分有效了,只是两类银行的效率值比
较接近而已。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1997 1996 1995 1994
年份
商业银行配置效率
近几年,我国金融市场的主体已经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内外资银行不断开业,
金融竞争空前激烈,迫于内部(同业)和外部(外资)的压力,四大国有商业银
行都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从1998年开始,先后成立了各自的资产管理公司,通
过剥离不良资产,改善了财务指标,使国有银行的配置效率指标大大提升了。这
是政府主导的改革,而银行内部自发性的、面向市场的改革是在这之后逐步展开
的。随着加入WTO,外资银行的涌入,国有银行沉重的不良资产包袱,计划经
济时代的传统经营机制,加上国内股份制银行的抢摊设点,内忧外患,人员流失
的冲击,综合这些因素,国有银行系统先是把国有专业银行变成国有商业银行,
使银行由行政性的机构变成面对市场、自负盈亏的金融企业,现在又提出进行银
行业的股份制改造,外资参股、私人参股、上市等办法。在内部经营机制上,大
力推进面向市场的改革,采取了对内压缩费用,如在组织上削减机构和人员,在
分配上进行绩效工资改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外以客户为中心,注重对市场
的研究,推行客户经理制,进行市场营销等措施,在市场竞争中积累了许多有益
的经验。
但是,国内银行业,无论国有商业银行还是新成立的股份制银行,目前的组
织机构、人员配置、激励约束机制和业务流程基本上大同小异,各种内部资源的
配置仍是以行政机制为主,资源配置效率近年来虽然有所改观,但是仍然有待进
一步提高,交易费用仍然很高。例如,国内股份制银行虽然通过上市、抢摊设点、
开发新产品等手段获得了不少市场份额,但是却不同程度出现了股份制银行“工
农中建化”的现象42,这也可以从图5.1中得到验证。lO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
资产质量和赢利状况呈下降趋势,存在不同程度的经营风险,如不良资产比例升
高,赢利水平降低,筹资能力弱等。
浙江大学颂上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垫璺旦些堡堑墼星垫奎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按照各个年份分别计算
5.2我国国有银行的内部姿源行政化配置与配置效率
银行内部资源行政化配置是指银行的资产、负债、人员、客户、机构等内部
资源主要以行政手段,没有或较少的运用市场机制和价格信号来进行配置的情
况。行政化配置内部资源形成了国内银行过高的交易成本,过高的交易成本又导
致银行业目前糟糕的状况,行政化配置内部资源有如下典型表现:43
I、外部性
外部性也称外在性,指企业的经济行为无补偿地作用于外界。银行的外部性
表现为银行为外界提供了大量的得不到补偿的福利,国有银行几十年来为社会提
供了数以万亿计的资金,然而今天却背负巨大的不良资产和呆坏帐损失,社会无
偿的得到银行的福利,而银行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银行业巨大的外部性与银行
内部资源的行政化配置有着直接的关系,考察一下这些不良资产和呆坏帐损失的
成因可以找到答案。再有银行提供的许多免费服务,目前银行中间业务的大部分
不收费或者收费很低,不能补偿成本,与其承担的风险也极不相称。如银行承兑
汇票只有万分之五的手续费。近年来银行用大量投资来发展科技,几乎从来不进
行投入产出分析,不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结果不仅限制了相关业务的发展,而且
费用空前提高,极大地影响了效益。外部性是行政化配置资源的典型表现之一。
市场化配鬣资源的规则,要求开办的各项业务能够经得起经济效益的核算,决不
1
9
7
5
1
8
8
3
6
9
7
5
7
7
5
9
._-_\、
O
O
O
0
0
5
3
5
2
1
l
5
9
O
O
7
7
5
7
9
6
9

_




0
0
0
0
|l|m眦似。螂喜} O
0
O
0
O
0
0
3
3
9
3
l
l
4
9
6
6
3
3
5
O
7
6
7
8
7
9
8
9
0
0
0
O
O
O
O
2
6
6
9
8
l
l
6
叭g;虬跎昌宕
他%
0
0
0
O
O
0
O
l
4
4
9
1
1
1
6
4
8
3
8
9
9
8
9
O
O
0
0
6
3
8
4
9
l
8
7
2
3
3
6
4
l
l
3
9
8
9
7
7
8
9
9
0
0
O
O
O
O
O
O
1
8
5
7
3
3
1
5
跗∞∞sj
g;

O
O
O
0
0
O
} 86
、-\,
0
l
6
5
6
2
9
8
.、.\/
0
O
l
5
3
3
4
0
9
9
9
7


●//
0
0
0
2
l
6
7
4
3
O
4
6
9
8
8



.,0
O
0
O
l
l
8
8
4
5
l
7
8
6
8
.8
7
.O


0
0
0
i
l
oo
l
8
5
1
.9
9
O


O
0
8
2
1
8
6
4
5
9
4
8
5
8

9
9
8
.0



0
0
0
0
2
5
l
8
1
3
9
4
8
2
8
.9
8
9
9
0




0
0
O
O
工农中建深浦民交中光华广招兴一注行发生信大夏行业一:
浙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能干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2、高昂的监督成本
基于内部的监督并不能带来相应的约束且成本费用非常高。企业制度的根本
职能是降低交易费用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银行内部资源的行政化配置,导致
的内部人控制、博弈、外部性等问题,极大地增加了交易费用和降低了资源配置
的效率,成为金融监督的主要内容,也是监督成为必要的根源之一。国有商业银
行各级机构都设立了会计稽核中、储蓄事后监督中心,审计办事处,配备了大量
的人员,每天、每月、每季都要进行检查,银行的检查制度是所有企业中最多的,
其耗费的资源相当巨大,与其成效不成比例,且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问题的发生。
内部的监督,相互之间都没有利害关系,不能形成真正和有效的监督,各种违规
违纪不能消除,反而增加了交易费用。亚当·斯密讲过:“对职工的有效和真正的
监督,不是他们所属组合的监督,而是他们的顾客的监督。使职工不敢欺诈懈怠
的,乃是对失业的恐惧,排外的组合,必然削弱这种监督力量。”近一个时期国
内银行业出现的如中行纽约分行遭到美国财务调查,民生银行的黄谨事件和光大
银行事件,其涉及的会计失真等问题充分说明现行的银行监督的制度缺陷和行政
化资源配置所存在的管理漏洞,已经为银行敲响了警钟。银行内部资源的行政化
配置是导致各种问题存在的内生机制,这种机制存在一天,出问题的可能就存在
一天。
5.3我国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配置效率
自由选择和公平竞争可以使人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
岗位,人为的安排是行政化配置,不利于资源效率的提高。
5.3.1我国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现在国有银行的所谓绩效工资,总是上级高于下级,机关高于基层,许多人
为的考核指标造成地区和部门之间贫富不均、苦乐不均,仍然是大锅饭,是典型
的行政化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也是受价格信号影响的,遵循价值
规律流动的一种资源,不仅受价格的激励,也受到价格的约束。这种价格受供求
关系和人力资源效用的影响,当人力资源的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就下跌,反之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就上升,这就要求建立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使银行的员工数量可以随着业务需
要自由调节,人员能进能出。目前人力资源行政化配置导致人员能进不能出,刚
性增长,近几年,银行的业务收缩,几乎没有人员的进出,需要的人才进不来,
不需要的人出不去,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跟不上形势的要求,人力资源得
不到优化,形成巨大的人力负担,人力费用居高不下,与市场化的要求相悖。在
人力资源效用上,价格是衡量人力资源效用的根本标准,目前价格机制也不能发
挥作用,即人员的工资与对银行所做的贡献(个人效用)没有挂钩,人们几乎领
一样的工资,能干的人不能受到价格的激励,不能干的人也没有收到价格的约束,
导致人们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银行是按照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的,很显然这种
模式导致用工数量偏多,即使在国有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后,人多的问题也没有
得到有效的解决。如我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雇员人数是英国最大
银行雇员人数的小3倍,是美国雇员人数最多的花旗集团的5.6倍。这就导致国
有银行人均效率较低,劳动力成本较高。如1998年中国建设银行人均福利工资
达1.74万元,远高于其它行业,这严重影响了银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
了劳动力配置效率。大量冗员的存在,其实质是隐性失业,换一个角度理解,就
是存在“隐劳动成本”,劳动力的价格已大于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这就表明,
国有商业银行劳动力是过剩的,在使用上很不经济,将直接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
配置效率。
与此相反,股份制商业银行则基本上是根据其需要按市场原则录用和管理员
工,这些银行采用的是聘任员工形式,其人事制度比较灵活,员工可以选聘,也
可以辞退.员工报酬与其工作绩效相结合。这样用市场契约来维系银行和员工的
关系,有利于劳动力资源在银行内的合理配置。
5.3.2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配置效率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否促进自由选择和公平竞争,可以用银行的职工文化水
平这一指标来衡量。因为越是能够自由选择,职工越是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和特
长选择自己喜欢从事的和擅长的工作和岗位。在早期的国有企业,包括国有四大
银行,人才就业大都是国家分配,没能充分考虑职工本人的工作意愿和兴趣,导
浙江大学硕:|二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致了诸多职工的工作兴趣和工作岗位错位的现象,造成了人不能尽其才的人力资
源无效配置。另外,越是公平竞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但越能更好地吸引优秀
人才,而且能够淘汰不胜任的职工。这样经过长时期的不断选择和竞争,人力资
源配置能够达到最优。也只有在这种制度下,银行对优秀人才能有更大的吸引力,
才能招纳更多高学历的人才。
由于数据采集困难,本文只选取了2001年9家银行的职工文化水平数据,
如表5.2所示。
表5.2 2001年职工文化水平与配置效率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中信民生光大华夏黥餐筹罐
职工文化水
平(%) 55.1 41.7 61.4 68.6 67 80 89.7 90.4 84 56.7 82.3
配置效率0.644 0.689 0。76 0.68 0。66 O.74 0.855 0.75 0.8 0.693 0.762
职工文化水平=专科以上学历的职工数量/职工总数×100%
从表中可以看到,股份银行职工文化水平均值为82.3,大大高于国有银行的
56,7,与此相对应,股份银行的配置效率均值为0.762,也大大高于国有银行的
O.693。从这里的比较可知,股份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要由于国有银行。
另外,将几家股份银行的职工文化水平和配置效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可
以看到两者之间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拟合优度R2=0.69。由此,可以认为,更
高学历的职工配置可以达到更高水平的配置效率。
综上所述,股份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够促进自由选择和公平竞争,由
此能够提高银行配置效率和吸引更高学历的人才,而高学历人才又进而促进了银
行配置效率的提高。
5.4我国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与配置效率
5.4.1产权结构是决定配置效率的根本因素
我国国有银行存在的系列问题几种反映在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上:一是资本
充足率低,到目前为止,国有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离8%的标准还有很大距离:
二是不良贷款比例高,也就是“一低一高”问题。而这“一低一高”问题的相互
4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交织,是银行作为信用机构的主要缺陷,说得严重些是属于银行的致命缺陷。因
为这个“一低~高”与银行的支付危机、流动性困境只是一纸之隔,如果稍有风
吹草动,支付危机问题的爆发就难以避免,而以上问题又和产权结构有关。
易纲(2002)“认为,中国银行体系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在于产权约束。
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是系统性,但核心是产权结构问题。从银行的资本金充
足率来说,实质是产权结构单一问题,由此决定着资本金的补充渠道单~。因为
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作为一种比例,一个因变量,受两个基本相对变化的影响:
一是相对于储蓄的负债规模及其交化,二是自有资本金的规模及其变化。为了保
证资本金充足率,人为地压低或限制负债规模,显然是违背银行经营之道的常理
的。因而,随负债规模的扩充,保证一定比例的资本金充足率,就要使银行的资
本金可以根据负债的变化而变化。而资本金的补充无外乎有这样几种途径:一是
所有资本金的直接追加和新增所有者的投资;二是利润转新增资本金、三是财政
无偿拨付、四是银行直接发债券。如此而已。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资本金
补充渠道受现有制度的制约,补充渠道太单一。因为年月的所有者拿不出钱来增
加投入,现有的单一的国有银行产权结构又还不存在新投资者的投入;盈利能力
弱制约了利润转资本的途径:银行直接发债券用以补充资本金巴塞尔协议是不容
许的,那么,现有的主要渠道是财政直接拨付,或者通过国债简介拨付,而面对
四大国有银行庞大的资产总量,靠财政支持是难以为继的。
我国国有银行在运行机制及其效率上的问题,也是由单一的国有产权结构决
定的。而且今后进入中国银行业的外资银行,一定是大规模的银行,也一定是在
体制上有效率的银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银行之间的竞争,深层次的竞争
是体制竞争、运行机制的竞争。对于中国现有的国有银行体制,只有进行实质性
的产权结构调整,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留住现有人才,也才能有足够
吸引力引进高质量的人才、才能形成健全的内部治理结构和有效的内部约束机
制,降低经营风险。
本文按照各个年份各自的生产前沿计算了从1994年到2001年每年的配置效
率,如表5.3所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配置效率都高于四大国有银行的配置
效率。
4t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固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表5.3我国商业银行的配置效率
年度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国有银行0.8975 0.8653 0.9418 0.9058 0.7495 0.6188 0.7188 0.6705
股份银行0.946 0.8981 0.9665 0.8852 0.8843 0.8869 0.961 0.969
平均值0.934 0.889 O.96 0.891 0.843 0.797 0.864 0.836
注:各个年份按照各自的生产前沿计算
为什么股份制商业银行能具有较高的配置效率。主要原因是这些银行基本一L
满足了实现资源有效配黉的必备条件。一方面银行是能自主决策的市场活动主
体,具有相应的银行经营管理自主权;另一方面银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并对
盈亏承担全部责任。股份制商业银行之所以能达到这些要求,关键在于其合理的
产权结构。下面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进行比较分
析:
1、银行要成为自主决策的市场活动主体,必须具备完全的管理决策权。股
份制商业银行(除交通银行外)在成立之初就实施一级法人体制,强调总行对分支
机构的领导、管理、监督职责;而四大国有银行于1995年才强化一级法人体制,
在产权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有独资制,国家作为唯一的出资人控制着银行各项
决策,而银行承担着支持各行业发展的责任。股份制商业银行实行的是股份公司
制,有比较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所有权与经营权、监督权与管理权有效分离,
同时又相互制衡,保障了股份制商业银行组织运行的高效率。从人事制度看,股
份制商业银行有较大的优势,由于其实行的是股份公司制的内部治理结构,高级
管理层由董事会选聘,其它管理人员则由行长择优录用,用人机制比较灵活。而
四大国有银行的高级管理层由国家任命,行政色彩较浓,冗员较多。可以说,较
多的自主权使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有了较大的自由度,而一个经济体制
运行良好的基本前提是允许微观个体在经济上的自由选择。这一点也正是股份制
商业银行比国有银行有更高效率的原因之一。
2、股份银行有更高的市场经营决策权,尤其表现在业务决策效率上。银行
有了经营决策权才能根据信贷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贷款的数量、对象、期限、价
格,从而决定收益,因而没有市场经营决策权,也就没有相应的激励效果。股份
制商业银行作为完全独立的法人实体,能够自主地决定贷款与投资,在业务决策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上较少受到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这可以从其经营业绩较好的现象中得到说明。
而四大国有银行在业务决策上受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较多,决策失误不可避免。
在决定贷款对象上.股份制商业银行基本上不受政府的限制,这说明股份制银行
在市场经营决策上少有约束。而国有银行在地方政府为维护社会安定而施加的压
力下,不得不向处于亏损状态的国有企业贷款,这是与银行产权利益背道而驰的,
是银行为政府目标而做出的牺牲。由此可知,国有银行、城市合作银行以及股份
制商业银行是处于不同市场环境中的。国有独资银行处于国家软预算约束保护
下,缺少竞争压力,其效率损失源于缺乏足够的竞争。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
银行则处于有较大竞争的市场环境,竞争压力使这些银行不得不优化其资源配
置,调整资产结构,竞争产生了效率。竞争压力程度的差异正是来自于产权机制
的差异,来自于银行业务经营决策权的独立化的程度。在业务经营决策权方面受
到干预的国有银行其收入也受到限制,软预算即是对这种产权利益的一种补偿,
正是这种补偿导致了国有银行低效率。
3、最后我们来分析银行收益最大化问题。这里就涉及到银行产权中的剩余
分配权,也是产权结构的激励作用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核心是国家、员工、银行
在分配中所占比例问题。据宋照来(2002),在国家对银行利润的占有份额上,国
有商业银行明显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等;从员工占有份额上,股
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均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只不过国有银行该比例相对稳定,
其原因在于国家所得和员工所得都具有相当大的刚性,即国家通过所得税、“政
策性贷款”这样的社会福利等形式占有银行利润,员工的工资、津贴总额短期内
变化不大,只有最后的余留部分有较大的弹性,而正是这部分对银行具有最大激
励作用。国有银行即使在微利甚至亏损的状况下继续经营.也仅是为了照顾前述
两种刚性的产权利益,银行自身内在经营的动力不足。而股份制商业银行情况则
不同.因为留给行长、银行员工的那部分利润较大,这会使其更多考虑这一部分
剩余而为利润最大化努力,无疑会大大刺激银行配置效率的提高。
5.4.2银行内部资源市场化配置分析
马德伦(2000)45认为,中国国有银行体制改革的关键切入点应该是尽快为
国有银行运行创在出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宏观金融环境。只有宏观金融环境实现了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市场化,在这个环境中运行的主体一一国有银行才可能具备转变成真正的市场主
体的基础性条件。这也就是说,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就在于市场化,市场化可
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那么银行资源市场化配置当然是应有之义。
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的,在所有者和经
营者者之间形成了信息经济学上所讲的委托——代理交易关系,他们之间存在着
信息不对称问题,所有者为交易中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是委托人;经营者为交
易中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是代理入,他们有着不同的利益选择,如何使两者的
利益趋于协调,是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的主要课题。国有企业的产权是国家概念,
没有实际的利益代表,因此有的理论认为模仿市场经济中股份公司的组织形式,
通过进一步明确国家的股东地位改革国有企业,不能解决经营者的选择问题,不
能真正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以及不能解决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张维迎《詹
姆斯莫里斯教授与信息经济学》),所以只有通过建立私人产权制度来改革国有企
业。但实际上,无论公有产权还是私有产权,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社会资源的行政
化配嚣还是市场化配置,在于对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选择。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钱颖一认为,“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不仅仅在是否用
价格实现资源配置,更本质的是激励约束机制不同。”“激励和约束都是市场经济
里非常本质的东西,在有效配霹资源背后起了根本性作用。产权也好,公司治理
结构也好,最终还是为了要提供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同时对决策人提供
约束机制。”企业内部资源的市场化配景,本质上是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
激励约束机制,使市场机制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而国有企业效率低下
关键恰恰是没有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内部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的企业都是产权明确的,并且是私有产权,但是如果没有很好地遵循市场化配置
资源的规则,一样会破产倒闭。今年的美国安然公司事件和世界通信公司事件很
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其实成功企业的一切优势并不在于人员多么优秀,或科技
手段多么先进,或产品和服务有吸引力,而是本质上它们都成功地遵循了内部资
源市场化配置的原则,如此,优秀的人员聚集而来,新思想得以采用,产品和服
务得以提高,使创新得以实现,使资源配置的效率更高。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
赢利最大化的目标,只是遵循这一规则的结果而已。
浙江人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6我国商业银行综合效率及政策建议
6.1我国商业银行综合效率
第三、四、五三章分别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和配置
效率。在此对我国综合效率作一番了解并寻找以上各种效率对综合效率的影响效
果及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从表6.1中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比较,可以看到,从1998年到2001年,
我国国有银行的综合效率都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还可以看到,国有银行的
配置效率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但两者的技术效率比较接近,在2000年和2001
年国有银行的技术效率甚至还高于股份制银行,又因为综合效率=技术效率×配
罱效率,所以较低的配最效率是造成其综合效率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主要原
因。
从第五章的分析可知,我国商业银行配置效率的决定因素是产权结构因素和
银行内部资源市场化因素,由此本文认为影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效率的最大
因素是产权结构和内部资源配置的行政化因素。
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纯技术效
率和规模效率水平都比较接近。纯技术效率都相对较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另
外,两者的规模效率都相对较高,数量上也相近,但是两者的性质不同,因为国
有银行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而股份银行处于规模经济状态。两者的规模效率都
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表6,1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状况
2001 2000 1999 1998
圄直鼹堑墼丝堡堑垦褒堡塑墼垃堡堑垦查堡塑墼丝堡堑国直堡堑墼丝堡堑
综台效率0.8585 0.8951 0.8033 0.8207 0.8520 0.9433 0.7870 0.8392
技术效率0.9563 0.9390 0.9325 0.9190 0.9065 0.9750 0.8738 0.9434
纯技术效率0.9587 0.9406 0.9424 0.9692 0.9572 0.9848 0.9612 0.9848
规模效率0.9975 0.9556 0.9890 0.9389 0.9493 0.9895 O.9098 0.9576
配置效率0.8975 0.9528 0.8653 0.8890 0.9418 0.9665 O.9058 0.8852
6.2政策建议
根据前面的分析,深化我国商业银行体制改革,重塑商业银行体系,提高我
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基本出路是:
浙江大学硕:I: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1、创造有利于银行竞争的政策氛围。竞争性的市场结构有利于银行规模经
济的形成,而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是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在这样的市场环境
下,管理层应当为股份制银行的发展提供较好的政策环境,以提高股份制银行的
市场份额和竞争能力,创造富于竞争的市场环境,从而提高我国银行业整体水平。
具体而言,管理层和中央银行首先应放宽对其分支机构审批的限定,充分发
挥股份制银行的规模经济优势,鼓励其适当扩张,使其更好地实现规模效率;其
次,取消对商业银行的利率限定,准许股份银行利用利率浮动机制来抗衡国有商
业银行基于国家信用和分支机构众多而形成的竞争优势。
2、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水平,包括提高银行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
量,加快银行信息化建设,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通过技术提高,突破商业银
行现有技术条件下的规模限制,扩大商业银行经营的规模边界,从而根本上改善
商业银行的效率状况。
3、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属政府主导型,但最终将回到以金融机构
为创新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创新模式上,而培育完善的金融市场、金融机
构和金融监管体制是这一模式的前提。应该加强相关制度和政策的配合,商业银
行要加快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进程,与此同时,加强利率市场化进程,
从而使相关政策、法规相配套,保证提供一个安全、稳定、高效、快速的外部环
境。商业银行业务品种的创新主要表现在零售业务方面,大力发展商业银行零售
业务,是提高我国银行金融创新水平的重要切入点。
4、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改革,提高竞争能力。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改
革,将国有独资银行改造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
经济实体。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人事制度,取消员工的干部身份和行政级别,全部
实行聘任制,按成本效益原则缩减人员、调整结构。鼓励商业银行之间交叉合并,
重组分支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处理不良资产,同时,通过改革治理结构,完善内
部运行机制,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管理,注重信用分析,防范金融风险,严格控
制新增不良贷款的出现。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7小结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1,卜结
x效率是一种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方法,x效率可以用综合效率来表示,综
合效率又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而技术效率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规模
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对x效率计算的有关输入指标,本文采用的银行投入变量
是存款、一级资本、固定资产和可贷资金。产出变量为存款(各项存款合计)和
利润总额。
研究发现,银行规模效率受到银行业市场结构、银行监管法规、管理层次和
国家GDP发展情况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随着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降低,
我国银行业整体规模效率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国银行机构数量的变化
也在印证着我国商业银行规模效率的变化。最后,国家GDP的发展在理论上与
银行规模效率呈正相关关系,但是,本文实证结果并不能有效地验证这个观点。
纯技术效率受产权结构、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的影响,从产权结构的影响因
素来看,总体上国有银行的纯技术效率要低于股份银行,但是在2001年却高出
了股份银行,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剥离的完成。技术进步与
纯技术效率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而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目前还不能有效地提
高银行纯技术效率。
配置效率受到银行内在因素、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产权结构的影响,内
在因素包括外部性和高昂的监督成本,影响较大的银行制度安排有人力资源管理
制度。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发现,决定银行配置效率的根本在于银行的产权结构,
最后,改变银行内部资源行政化配置,代之以市场化配置是提高银行配置效率的
关键。
在对综合效率的研究中,发现较低的配置效率是造成其综合效率低于股份制
商业银行的主要原因。而我国商业银行配置效率的决定因素是产权结构因素和银
行内部资源市场化因素,由此本文认为影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效率的最大因
素是产权结构和内部资源配置的行政化因素。
4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7.2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定量分析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根据分析结果提出
了我国商业银行提高效率的途径。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对下列问题作进一步的
探讨:
1、对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入。本文纳入研究的几
个影响因素是可以做实证研究的,因此这样研究的系统性是不够的,也不够全面,
一些难以进行实证分析的因素并没有纳入研究范围,如外资银行进入对纯技术效
率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资金管理体制、银行组织结构对配制效率的影响等等。
因此,如何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影响效率的各种因素是有待加强的。对于影响因
素的作用机理,本文更多地只是采用统计方法做了相关性分析,对效率影响因素
作用机理的揭示不够清晰,这里也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2、研究样本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文中效率分析的样本仅限于国内的四大国
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有将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纳入其中。尤其
是因为缺乏对外资银行的研究,使本文不能给出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及
其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而且在进行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进行比较分析时,存
在一个教大的困难,国际上的诸多大银行是混业经营的,而我国银行是分业经营
的,两者的比较口径难以一致,如何将两者进行有效的比较分析也是一个有待研
究的问题。
48
浙江大学硕.I: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参考文献
【1]赵旭,蒋振声,周军民.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实证研究.余融研究.2001;
底3期:59.67页
[2]秦宛顺,欧阳俊.中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效率和绩效.经济科学.2001;
第4期:34-45页
【3】刘荣.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金融研究.2002;第8期:82.93页
[4】李元旭,黄岩.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金融研
究.2000;第3期:47.56页
【5]5【美】彼得·S·罗斯.商业银行管理.第三版一E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6]焦瑾璞.《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7】赵昕,薛俊波,殷克东.基于DEA的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
济研究.2002;第9期:84-87页
[8】韩文亮.中国地方性银行效率分析,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9]丁俊.对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效率的国内比较分祈.金融论坛.2001:第7

【1 o】谭中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分析.中国软科学.2002;第3期:34—36页
[1 1]Charnes,A.,W.Cooper,and E.Rhodes.(1978).‘'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429-444.
[12]Sheman,Gold(1985)’'Bank branch operating dfficiency:Evaluation with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ournal ofBanding&Finance.21:895—947
[13]赵旭,凌亢.影响我国银行业效率因素的实证研究.决策借鉴.2001;第14
卷第4期:24.29页
[14】李会民.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综合评价方法应用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
究.2001;第3期:114.116页
【15]薛峰,杨德礼.评价银行经营与管理综合效益的DEA模型.数量经济技术
经济研究.1998;第5期:63.66页
【16】Igor Jemric,BorisVujcie,EfficiencyofBanksinCroatia:ADEAApproach,
Comparative Economic Studies,XLIV,No.2(Summer 2002),169-193
[17】Joaquin Maudos,et a1.Cost and profit efficiency in European banks,Journal of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Institutions and Money 12(2002)
[18】EMILI TORTOSA-AUSINA,Cost Ettieieney and Product Mix Clusters across
the Spanish Banking Industry,Review of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163—181,2002.
【19】Andreas C.Soteriou and StavrusA.Zenios,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for
costingbankproducts,European Journal ofOperationalResearch 114(1999)234~
248
【20】Bruno De Borger,Gary D.Ferrieg Kristiaan Kerstens,The choice of a technical
efficiency measure on the free disposal hull reference technology:A comparison using
US banking data,European Journal ofOperational Research 105(1998)427-446
【21】PAULO SOARES DE PINHO,Using accounting data to measure efficiency in
banking:anapplicationtoPortugal,AppliedFinancialEconomics,2001,1l,527-538
[22】魏煜,王丽.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一种非参数的分析.金融研究.2000;
第3期:88.96页
【23】Farell,M.J.,1957,The measurement ofproductive efficiency,Journal ofRoyal
Statical Society,Series A,General,120,253—281.
【24】Fare,R⋯S Grosskopfand C.A.K nox Lovell,1985,The measurement of
efficiency ofproduction,Boston
【25】张健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DEA方法及1997-2001年效率的实证分
析.金融研究.2003;第3期:11.25页
[26】TimCoelli,1996,AGuidetoDEAPVersion2.1:ADataEnvelopment
Analysis(Computer)Program,CEPA Working Paper 96/08
[27】Benston,G,1972,Economics ofScale ofHnancial Institutions,Joumal ofMoney,
Credit,and Banking,4(May)l:312-41页
【28]N文骞、许庆明.发展经济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
[29]胡继之.关于银行规模问题的研究.金融研究.1997;第3期:52—55页
【30】易纲,赵先信.中国的银行竞争:机构扩张、工具创新与产权改革.经济研
究.2001;第8期:25.32页
[3 1]Ihsan Isik,M.Kabir Hassan,2002.Technical,scale and allocative efficiencies of
Turkish banking industry.Journal ofBankIng&Finance 26.719-766
[32】于良春,鞠源.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经济研究;1999第
8期:48—57页
浙江大学坝一L学位论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33]蒂米奇·威塔斯.金融规管一变化中的游戏规则.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1
[34]赵怀勇,王越.论银行规模经济.国际金融研究.1999;第4期:27.31页
[351姚洋、章奇.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经济研究.2001;第lO期:13—19

[36]支lJd'玄.竞争市场上的国有企业行为——关于微利企业的案例研究报告.管
理世界.1998;第1期:176.185页
[371钱颖一.激励与约束.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第1期:7.12页
[38]林毅夫、蔡舫、李周.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39】Edwin H.Neave,1998,“Financial System—Princiles and Organisation”.
Routledge
[40l姜建清.美国银行业的科技革命.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1】黎红梅、刘莹.论中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湖南农业大学学报f社会科学
版).2002年9月:第3卷第3期:55.57页
[42】易宪容.股份制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困境.财经界.2000;第8期:70一7l

【43]宋照来.银行内部资源市场化配置论.经济学家.2002;第10期
【44】易纲,郭凯.中国银行业改革思路.经济学(季干0).2002.10;第2卷第1
期:77_83页,
[45]马德伦、张显球.中国国有银行制度演进德逻辑及其当代经济学论证.金融
研究.2000;第6期:50.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