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4872WTO原则下东风汽车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WTO原则下东风汽车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姓名:黎丹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金兆怀
20020101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曼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终及敬褥黪磅窕躐票。黢了文中特搿蕊以搽注帮致澎翁继方努,谂
文中不霞岔其佳人已经发表豹研究或祭,媳不能含缝人为获得东北簿
范大学或其它教学机构的学位或证书面鞭得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
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臻何贡献均毫锻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踢并裘
示谢意。
签名:錾盘酷蜊: 兰!!!:!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了解荠遵守东北薅范大学有关保露、使用学位论文的觏定,
馨:学校畜毅擦鬃、溺国家有关罄门送交擎馒论文载复窜终,兔诲论
文被查阕帮借阕:学校可以公布诠文懿全部鼗部分癌窖,可戳采爱彩
印、缩印或其它篾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乍者签名: 錾盘指导教师签名:金立蔓虹
嚣赣;刍量曼羔。:f。蠢期:更番娃、岁。
中文攘要
汽车工业通常被先进国作为本图工业化过程中的支柱产业,它的
强弱也往往是当今备国国际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我国目前正处在
工业现代化进程中,龙其加入孵O艨,中国要直藤经济发达国家,燹
蠹蓦癸稠有趣支箨本强经济静藏酶瞧产篷,因诧签于整赛先逶国家兹历
史经验和我国目前的现实要求,我圈政府先后出台《汽车工业产业政
策》及《汽车工业“十五”规划》,提出将把汽车工业培育成为我圈国
民缀济的支柱产业,并指出入世后,竞争力低下的中国汽车工业的艇
本发震恙路是“蘩黪走歹|二赦竞争与爨差发矮裙结合戆遵鼹”。郡么懿褥
实现这个基本发展思路?本文认为关键在于微观企业,尤其怒囤有汽
车企业要能在它的指引下做出自己的个性化战略抉择。为此,本文试
图通过对中国大型蹦有汽车企业之⋯——东风公司入世后的战略确定
静懋考磅究,采傣瑷中鏊汽车工照发震愚路豹篡髂化过程,透露琴整
熊为汽车产监寻找潮国家宏褒正确溺控和企业徽蕊灵活实践的最佳奖
合点提供参考。
文章第一‘部分阐述企业战略研究的有关理论,为之后所做的东风
公镯懿战略礤究提供理论框架,黪对东风公司的战赣磅究将依循企池
战嚷磷究的一般疆沦过程——酸旗环壤分轿及经验偌萋,裁旗确定及
可行性评价和战略实施构想的j顷序谶行。
文章第二部分就是对中国入世后东风公司所处的内外环境的分
孝厅。在这个分析中运朋实证方法,通过注意国内同行的竞争,追踪囤
际汽车监载发震及对鸯身定位豹熏耨宰稷,饔臻豢毽入藿!鑫袤疑公司
将髓身于一个全獬开放,竞争级剿提升,竞争规则改变,但又有可利
用的机遇和条件,富有挑战性的发展环境中。
文章第三部分选择国内外企业应对挑战的成功决策和失败决策中
豹焚型寨壤遂孬魄较鹾究,总结囊蔽癌决蒙愚壤、爨客、方法等方嚣
的一些基本原则,作为谋划东风公葡发展战略的扁示和借鉴。
{{
文章最后依据前述的实证分析和经验借鉴对东风公司wTO原则下
的发展战略及实施进行构想,并明确结论为:如东风公司这样的国有
大型汽车企业在wTO原则下所做的未来发展战略研究应以全球汽车业
的现实趋势和历史经验为出发点、参照点和目标点,以开放竞争视野
重新定位自身,另外在遵循国家汽车工业宏观指引政策的同时,注重
自身市场主体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尤其要形成国有企业自主竞争
发展和政府扶持之间的正确思维,即要严格明确政府宏观指引和企业
微观实践的领域、责任,并贯以坚决的遵守和执行,这样才能规划出
切合企业个性特点的长远战略,共同振兴中国汽车业。
关键词:东风公司国有汽车企业发展战略宏观政策
Abstract
Motor manutacturer usuaUy 1s seen as the leey mdus仃y m me process
of industralization of deVeloped coun缸es,wMch almost represents one
state’s competence ability in the world.Currently,C11ina is industmlizin吕
ARer ent翻ng up WTO,china will need more powerfIll strategic indus时
to support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refore,China points out that motor
industry wⅢbe a pillar of national economy,and也e fIlndmemal policy is
to persist in the way of open competence a11d self-deVel叩ment.In mis
thcsis,the author think that motor entefp“ses,especially state-owned
motor enterprises should make individual p01icies to ca盯y out the
dcvelopment t110ughts of the Cen仃a1(如vement.ThisⅡlesis研es to
rese盯ch on the strategy of DongFeng Motor corporation(DFMC)meetjng
the challenges行om ent嘶ng up WT0,a11dⅡ1en b血gs out the concret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moughts of motor indusⅡy in C11ina.T111.ough
these analyses,the thesis hopes to find me bal锄ce bet、Ⅳeen the co玎ect
macro contml of Cemml Gove册ent a11d flexiable micm practice of
enteIp^es.The thesis is made up of fbllr parts:
Pan one:The elaboration on the theo“es of enteIpise strategy studies.
Strategy studies ofDFMC is buill on the basis of these theories.
Pan时o:The analysis on intemational a11d domestic situations of
DFMC after China e11terir喀up WTO.111 the p础,a11alized js the
competence enviroment,and pointcd out is that DFMC face up to a
di行erent situation fbm before,which is mll of disadvantages and
adVantages.
Part three:StIldies on several enterprise ex锄plcS.T11rou曲me
comparation of several successful and f萄luer enterprises, me thesis
summarizes some如ndmeIltal p血ciphes of thou班t way contect a11d
method of strategy policies,and in the 1ight of血ese lessons showed are
dcvelopmem strategy ofDFMC.
Part follr:The s㈣ary of developmem of DFMC in the fmllre.
According to t11e positive aIlal”es the thesis m矗kes a final conclusion on
how DFMC expand卸d mIa唱e itselfto meet intemational competcnce.
Key wOrds: DongFeng Motor coIporation
State-owned Motor Enterprise
DeVelopmcnt Strategy
Macro policies
引言
考察各国历史可以褥到,汽车工业在各国现代化过程中起到不可
替代斡支柱作用,甚甄谯当今时代它的强弱也往镪成为各国国际竞争
力强弱懿重要捧恚,舔诧,汽车工监是一今关乎瓣谤琵生,麓够捱动
经济发展耪毒±会遗步熬战臻牲产翌。在我鏊懿工藏纯、现代纯遘程中,
一直高度重视发展汽车二[业,尤其在当前我国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和
生产能力相对过剩问题而丌始经济结构大调整之际,在我国正式加入
wTO后所处的国内国际缀济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备行各业特别是国
际竞争力低下的中国汽车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之际,我国更是提出
不管形势如何改变和恶劣,我们都不会放弃汽车工她,国家将汽车工
韭{乍为国民经济支柱产渡,确立汽车工监在我辫瓣鬣经济发震中处于
馥珞逮位豹决繁热终不会馥交。隽筵,我鏊致府宠磊鑫台了《汽车工
业产业政策》和《汽车工业“十五”规划》,指出加入wTO后,中国汽
车工业的基本发展思路媳;要坚持走开放竞争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的道
路,促进汽车行业中优强企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
国际竞争力。
那么如何具体实践辫家提出的汽车行业这个錾本发展战略?社会
各赛藏此发表了缀多建议,壤摇来看,多是从汽车霉亍监慈藩热度分辑
骚究应磐霹实施中国汽车工鳖蕊这个基零发袋战臻,麴中国汽车整奁
整体规模结构、行敛技术开发能力、行韭市场营销开拓等等方面该如
何“开放竞争与自主发展相结合”地发展;或怂从产品分类角度有针
对性地分析研究各种汽车产品的发展应如何实施中国汽车业的基本战
略,如中国轿车业、中围载重车、中国零部件企、他等等该如何走“开
放竞争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如上众多观点中。涉及巢个汽车
企监始末熙公霞这榉大麓醚存汽车企韭应熟俺其体实践基本发震思路
豹建议鬟矮乡。笔誊谈为,要捷蔫整个汽车嚣效麴黧篱竞争力,挺进
整个行业走上“开放巍争与自主发展稳结合”酌黢矮道路,关键在于
秘残产选靛皴蘧基丢ii;——各令企鼗敬鬟薅实黢褥失,如果每令汽车众
盈在舀己豹羡震菠珞中餐蕤韬蜜麓融汇贯逶这令惑基本稽享哮l,获嚣在
自己弱战璐疆导下能韵实地提穗彝己的国际竞争力,剿孛雹整个汽车
工业的腾飞自然顺理成章,水剩浆成,因此当务之急应是研究在国家
汽车工业基本发展思路指引下,备个汽车企业尤其是象东风汽车公司
这样的大型国有优强汽车企业该怎样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来实黼操
作,来应对加入wTO的各种形鳓变化,快速做出自己的适应时势发展
要求的战略抉择。本文试图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思考东风汽车
公司的发展战略及应对WTO的策酶制定,为东风汽车公司的发展尽微
薄之力,并在谋求确立象风公嗣发展姨略中,力求体现中国汽车工渡
发展思路吴钵证_季}l缨化瓣过程,并遴一步零羹艟为汽车产监寻找在鬻
家宏蕊歪确谖控程金鼗微爨瑟溪蜜黢上豹最往葵台轰蓬谣一些参考。
第一部分企业战略研究的相关理论
及在本文的范围界定
一、企业战略及战略研究的理论思考
(一)企业战略研究的内容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面对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
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决策,它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总纲,是企业一切资
源配置的依据。企业战略在企业中可分为不同层次,核心层次即第一
个层次的企业战略,又称为公司战略,它解决企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
题,一般是决定企业最有可能盈利的经营领域及重大的资源配置。围
绕核心战略,企业还有第二、三等层次的战略,具体可以是研究开发、
人事管理、财务、生产、市场营销等分战略。
企业战略研究也可称为企业战略管理,最初由美国学者埃格·安
绍夫1976年提出,是对战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的研究、管理,主
要是解决如何制定战略及如何把战略投入实施的问题,一般可概括为
三大部分:战略分析,战略确定(选择)和战略实施。
1、战略分析:
目的在于明了企业所处的战略地位,它是制定企业战略的前提和
基础,是企业战略研究的第一步。它要具体解决的问题是理解企业的
环境正在发生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对企业行为有何影响?企业在应付
环境变化中的实力和弱点是什么?等等,归纳起来即是要进行如下二
方面的分析:(1)进行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确立出关键的机会和威胁。
(2)进行企业内部条件分析(企业资源分析):系统分析企业内部条
件是理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和弱点,促使企业最有效利用有限
资源以适应外部变化的关键。分析企业内部环境可借助比较分析方法
和企业成长理论,内部条件分析的主要内容有企业的组织效能、技术
开发能力、管理水平、生产规模、产品竞争力、市场营销、经济效益、
人力资源等。
2、战略确定:
战略确定在于制定可能的行动方案及对这些方案进行选择和评
价,它是战略研究的核心。企业战略确定的主要依据和途径,一是上
述战略分析的结论,通过战略分析要明确出这个企业目前的综合竞争
力状况,找出差距,找出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及现存战略的不利
之处,即依据数据分析确定战略重点,使确定的战略是个性化的,是
就这个企业而定的;二是从经验逻辑中寻找制定战略策略的指导思想
和解决方法,明确企业经过经验学习后的潜在竞争力如何,从而树立
正确战略思维,使战略的制定基于坚实的文化背景和经验借鉴中,这
样制定出的战略决策爿‘会成为实际的,人们可以接受的,而非虚妄、
空想的行为,因为它包含有普遍、共性的,人们曾经尝试过的因素在
内。企业战略确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战略设计,首要设计的是战略总
目标(基础战略,总体战略),确立战略日标有两个重点,一是做什么
的问题,二是做多大的问题,两者相比,做什么更为重要;其次可设
计战略方针,确定具体目标,探讨在内外压力下企业在产品、市场、
技术、财务和人才等方面可以采取的发展方向。企业战略确定的最后
任务是进行战略可行性评价,即要回答战略是否与产业环境和企业资
源能力相适应,战略目标能否实现,能否体现企业大多数人的利益,
符合企业员工的期望和价值观念等问题。
3、战略实施:
战略实施是把选定的战略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它是企业战略
研究的行动阶段。战略实施中应做的主要工作是:为确保实现战略进
行计划编制,为监控战略在实现过程中的有效性而需做难点预测及应
变决策等。
4
(二)企业战略研究的过程
上述三部分内容在实践中顺序线性进行就构成战略决策的一般过
程,需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难以明确分割各环节,时常需要往
复深入,具体可见图l:
多由企
业中个~
别人、部
门开始
组织行
为.兼
姒激励
全员参
‘o配合
图1 企业战略决策过程图
二、关于本文的几点说明
(一)从上述理论分析可知,企业战略研究是企业最高决策层的
责任,但同时它又有在决策者重视和认可下激励全员参与的特征,因
此写作本文既是自己作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对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理性
思考,同时也是本人作为东风公司的一名员工的责任所在,力图能用
所学理论支持公司的发展实际。
5
(二)本文探讨的东风公司发展战略主要集中在公司级的核心发
展方向,并且由于中国入世不是中国的权宜之举,在一段时间之后,
“入世”就会同中国所面对的其它经济因素一样,只是生存发展的常
在条件之一,因此本文对东风公司发展战略的研究也力争着眼于中国
入世后公司面对各种形势的长远动态的发展目标和模式,不单只是针
对入世的应急措施,当然入世是当前最重要的形势变化,是汽车业面
对的最大挑战,作为战略研究,目前的入世对策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第二部分中国入世后东风汽车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国际汽车市场趋于融合,东风汽车公
司作为中国的一家国有汽车企业,要想在其中立足和发展,确立一个
务实、超前的战略目标,只有做到知已知彼,即既要注意国内汽车同
行的竞争,又要时刻追踪国际汽车业发展的大气候,同时又要能清醒
地把握自身的定位。
一、东风公司在中国汽车业中的定位
(一)东风公司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东风汽车公司的前身为第二汽车制造厂,是继第一汽车厂之后国
家建设的另一个大型厂。1969年开始大规模建设,1975年开始生产“东
风”牌轻型越野车和中型载货车。80年代改革开放,为适应国家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尤其进入90年代,为迎接入世,企业开始
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改革和战略规划探索,经过多年艰辛曲折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东风公司形成如下基本状况:
l、告别了计划经济下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已基本完成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的奠基工作:
首先,1999年在组织结构上进行改制,改变过去直线职能型体制,
确立了事业部制(条块结合的集团公司制),具体为三层次管理体制,
集团公司是以战略规划、资产经营及生产经营调控为重点的决策责任
主体;二级单位是生产经营主体,承担具体的利润或成本责任,按照
业务流程和区域,将原来的专业厂和行政性单位,即拥有的十堰、襄
樊、武汉三大基地,53个全资和控股子公司,遍及深圳、广州、云南、
柳州、新疆、朝阳、四平等全国南北各地的附属厂重组为大分公司、
子公司、事业部,形成若干经营性“板块”;第三层次为生产经营基础
7
单元,主要包括原直属总部的专业厂等。这种新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
是集中调控分散经营,责、权、利明确划分,使工作压力可传递,进
而促进决策科学化,使资产经营责任制得以落实,有效调动了各种积
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益、效率。它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体制基础。
其次,为配合上述体制改革,公司同时进行了人事制度、用工制
度、分配制度三项改革。人事制度上,打破干部终身制,建立以经营
管理能力为考核依据,以公开选拔聘任为主要形式的公开、公平、公
正的竞争机制;用工制度上,以生产任务为依据,以人员重组增效为
手段:分配制度上,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劳分配和按生产
要素相结合的原则,同时注重合理拉开差距,工资分配向“高技能、
高风险、大责任、大奉献”的人力资源倾斜,促进了公司职工队伍高
素质层的扩张。
2、公司产品结构基本实现由单一产品生产向宽系列格局转变,企
业发展路子被拓宽。80年代以前,东风公司主要只生产“东风”牌轻
型越野车和中型载货车,后跟随市场变化,转向着重发展轿车、重型
车和轻型载货车,现已基本形成重、中、轻、轿、特、微等宽系列、
多品种的产品格局。神龙公司作为东风公司产品战略转变的主战场,
在2000年11月通过国家年生产能力15万辆轿车的竣工验收,2000
年轻轿产品的产销量也已占公司产销总量的近一半,标志着轻轿产品
现成为东风公司重要的新效益支撑点。此外,大力发展了零部件企业,
成立了自己的零部件集团部。
3、已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其中
的主要特色是开始注重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移植和创新相结合,
开发“双高”新产品,即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目前东风公司已能同时进行两个系列新车型的开发工作,重大项目的
开发周期,从下达设计任务书到产品投入批量生产的时间已缩短为4
年半,在国内居领先地位。轿车子公司在2001年推出“风神”系列,
其中风神蓝鸟二号的信息化技术在国内属“开路先锋”,它的下线掀开
了中国轿车信息化时代的帷幕。
4、2000年东风公司开始借鉴和采用世界先进营销模式之一——
特许经销商制,在销售方式上有意识地逐步与世界经济开始接轨。确
立了“无网不胜、网乱不胜”的销售布局和“以用户为中心”的售后
服务体制,并开始对特许经销商的形象、使用商标、服务体制和质量
各方面统一规划设计(即在销售中导入cI设计)。在营销上也注重大
力拓展海外市场,以“东风小霸王和东风多利卡”等轻卡品牌拓宽东
南亚市场。
5、借助国家政策广开融资渠道,在实现产权多元化上取得突破性
进展。具体体现在东风公司已有东风电仪、东风汽车、东风科技三家
上市公司;用“债转股”等形式解决了公司债务,初步促成与国外公
司的合资合作,进而带动总公司资产存量优化重组;在二级板块上试
行“职工持股”、“厂内特区”(一厂之内搞二制,不是民营合资却按民
营、合资方式来运行)等灵活多样的资本营运形式,鼓励二级子公司
独立参与与外部的合资合作。
6、开始开展与外部的合作联盟.这其中正在进行的重点项目是与
国外大公司的合资重组,即金三角合作计划(东风、雷诺、日产三家
合作),东风公司神龙子公司与法国PSA集团(雪铁龙一标致)提升合
作层次,以能够进入国际大循环的技术共享平台。此外,也注重在各
个角度上与国内特色公司、单位的合作,如与汉浦合资组建东浦信息
技术有限公司,引进信息建设来带动工业化,东风公司由此成为国内
第一家向信息化产业进军的汽车企业;与台湾裕隆公司合资组建东风
裕隆汽车销售公司,借助裕隆在营销与服务领域引入国际一流理念和
模式,以实现东风营销与服务网络的再造;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
工大学等5家大学共同发起组建了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初步
确立了东风公司在世界未来主要汽车品种——电动车研发和产业化经
营领域的优势地位。
7、调整出效益。经过上述内部改革及各方面的深化完善,东风公
司从2000年开始已整体扭亏,达到530亿资产规模,产销量突破20
万辆,年销售额超过260亿元,经营质量有所提高,效益增长方式开
始由生产工厂型转入市场效益型,出现利润增幅大于销售收入增幅,
销售收入增幅大于销量增幅,销量增幅大于产量增幅的良性增长局面。
(二)东风公司在行业中的定位
l、东风汽车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中的超大型国有企业,和许多国
家的大企业集团一样,东风公司为汽车行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
产业”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除累计上缴国家130亿元利税外,还极
大地带动了所在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即对湖北省经济乃至整个汉江
流域汽车工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直接拉动此区
域工业产值粗略估计在500亿元以上,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约28万个。
具体到个别城市看,东风公司总部所在地十堰市,因车而兴,由
一个不足百户的偏僻山区小镇发展成新兴工业城,跻身于全国城市综
合实力50强,2000年GDP达214亿元;公司三大基地之一——襄樊
基地的建设给襄樊市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全市已有汽车工
业配套企业100多家,年产值65亿元,能够生产7大系列600多个品
种的总成和零部件,有一批国内~流的汽车零部件厂和总成厂;公司
轿车子公司神龙公司的建设使它的所在地武汉市的轿车工业及零部件
工业得到飞速发展,亦促进了武汉市整体经济的发展。
2、基于东风公司的发展现状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及其对湖北
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使国家在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及2001
年的《“十五”汽车工业规划》中明确指出东风公司作为被重点扶持的
汽车企业前三强之一,即东风公司已成为中国汽车行业三足鼎立局面
的一足,是中国汽车工业振兴的骨干企业和中坚力量,将责无旁贷地
承担中国汽车工业“十五”期间320万辆左右,其中轿车1lO万辆的
总量目标的实现任务,要完成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规划中的具有一定国
际竞争力的2~3家大型企业集团之一的设计目标。——这就是东风公
司在中国汽车业中的目前定位和现实责任。
3、东风公司是中国汽车企业三强之一,另外二强是一汽集团和上
海汽车集团。东风公司与上述二强相比,在总的直接竞争指标上略呈
弱势,可见表l:
表l 1997华中国晟大三家汽攀公司生产规模比较
汽车产量销售额利润额雇嫩人数
(万辆) (证美元) (亿羹元) (菇大)
}一汽26.9 27.£0 3 i7.2
卜汽23.2 16.1 9 3 8.1
东风17.2 11 6 0 8 【3.8
资料来源:1999/l l/19,经济参考报。
侄在箕藩产熬类爨及菜援寒层次等方瓣,三家金翌又各蹙特点,
备有优势,形成互补。如一汽重型车销售始于市场老丈地位,但在总
成匹配和技术含量上较低,因此一汽卡车程2000年虽比东风公司多销
2万辆,但其利润却比东风公司少1个亿;此外在零部件上,东风公
司零部馋板块在1999年的自销率相比一汽集团,上汽集团所属零部件
缀块已遥遥领先;瓣褒产鑫多襻恁±,茭孽一汽纛衮鼹灌过上汽,三家
共弼成就中国汽车业的产品多元纯局葱。
综上可见东风公司县体在这三强之间的定位,依据产销规模等方
颟总体看处于第三位,三强之末位,但基于三强都是国有大型企业,
怒照家重点扶持对象,腐负中国汽车业的全部希望,因此又与前二强
鏊密穗连,蔬互攘测终,又荚目互补发鼹,瓿覆共弱构筑了中露汽车
娩豹基磴和核心力蠹,郄东最公司在国蠢躐行潼墼瑟对熬两大竞争对
手又可兼作振兴中国汽车业的合作伙伴。
综上内容也可见,东风公司在中国汽车行业中处于一较为特殊,
代袭性的位置。它是豳有企业,曾是计划缀济的重要产物,劂此在现
今睾主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遵循统一游戏娥则下,它只有背受缀多遗留
瀚深瑶矛詹寒参与竞挚;它又是汽车行效强有骨予金堑,嚣藏瘸受覆
兴中国薄弱汽车业的熬任;在骨干企业中它只她在末位,因此中国入
世情势下,它不但要蒯对国内竞争压力,同时又要面临国际挑战。如
何在内外压力和自身矛盾下解决危机,进而完成责任,成为东风公司
的关键问题,也是如东风公司这样的大型图蠢企业的共性问题,研究
糸风公司在政府的“竞争开放与自主开发”思路指导下,为解决此问
题聪进毒亍敕战略娥划,具有~定懿典整性帮实际参考意义。
二、入世厢东风公司面临的形势和环境
(一)久嫠嚣鹃最大热战——癜嚣藿赛汽车照
江总书记指出,只有了解天下大势,才能谋好函内大局,集中力
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中国已入世,国内市场将对外全面开放,作为
个体企业,当前需骚以更宏观的视野来面对国际汽牵业的进入。目前,
髅爨汽车工业变化快速,主要呈瑷激下凝特点:
l、发这国家汽车生产戆力过翔,汽车增长趋予箨滞,发达誉家汽
车市场基本饱和,世界汽车工业在发展地域上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汽车公司为在激烈的竞争中
取褥成本优势,不断扩大生产能力,追逐墨益提升灼经济规模指榕,
致菠l§弼年全球汽车产筏藏空2s篱,汽车审:凌镁求严耋失鬻,整器汽
车工业连续多年上升后首次全面下滑,汽车公司大面积亏损,尤其受
打淹的是发达国家的汽车厂家,全球40家大汽车制造商中仅有lO个
增产鄱赚钱。
发达蓬家汽车生产及枣场键袭蛩致整雾汽车馥在发曩薅域上浮始
陶发展中国家转移。据英国一家咨询公司预灏,从1990年到20iO年
的20年间,全世界汽车销量将增加50%(约为2500万辆),而所增加
销缀的l/3来自豫洲等发展中国家。对于产量也有预测,至I 2015年全
球汽车产量毡诗绞达92∞万辘,褥发这垂家毙铡缨藏必52毽(1998年
发达国家汽车产量占76%),发震中硒家约为48端(1998年占24%),发
达圈家增长约为1.2倍,发展中国祭却增长3.7倍,因此21世纪上半
叶,在发展中国家中有可能出现新的世界汽车制造中心。
2、汽车工数全球徒战略整合绷捌,毽赛汽车产嬷组织结构调熬步
伐黧浃。
世界汽车工业增长趋缓,竞争自热化,为谋求在竞争中发展,同
时也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汽车工业本身的发展要求,国际汽车巨头积
极进行战略整合,促进汽车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主要举措为掀起汽车
业的联盟重组浪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这次联盟重组浪潮有许多
新特点。(1)频繁的、规模升级的联盟重组导致的集团垄断度极高,
促成新的国际竞争格局定型,即形成了6+3格局,6家超大型企业集
团、3个独立公司: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戴姆勒一克莱斯勒、丰田
汽车、大众汽车集团,雷诺一日产集团,以及本田、宝马、标致三大
汽车公司,它们生产全世界80%以上的汽车,控制着大部分资金、技
术和市场,使较小企业难以生存,通用汽车董事长史密斯用“目前世
界汽车格局中,已经没有可以买的公司了”这样的话来表明世界汽车
业的重要公司都已形成了新联盟。(2)此次联盟重组的形式多样复杂
化,尤其表现为跨国性、自由性强。即不同国家的大型集团之间实现
联合,生产不同汽车产品的大型集团之间实现联合,联合不成功时也
可成功分解。它们分别具体采取相互持股或分别在对方国家设厂生产
或委托生产或合资经营等方式,形成竞争又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
你的局面。各国汽车业追求的已不是建立独立于世界的工业体系,而
是通过联盟寻找自己在统一世界汽车工业中的最佳地位和最大利益。
(3)联盟合作的领域、内容更加广泛,各大集团和公司间的非股权性
合作开始出现,特别在绿色环保技术领域的合作更加深入。如通用与
丰田联合开发凯迪拉克“维尚”概念车,研发电动车,氢动燃料车;
大众与丰田在汽车材料回收,卫星导航系统方面都有联手合作。(4)
此次联盟重组的最大结果是带来汽车产品、市场、生产经营、技术管
理等方面尤其是品牌的国际化趋势。汽车行业进行了一个无国界经营
时代,“某国制造”正在被“某公司制造”所取代,汽车营销的主要方
式是品牌专营:汽车生产、配套、技术更多注重资源优化配置,更多
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资金和资源,特别是在技术开发上,改变
以往以母国为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的传统布局,也开始利用东道国的
人才、科技优势,进行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汽车产品投资,从而促进
了东道国的技术升级,也促成汽车技术的全球化和整体水平提高。
3、汽车技术变革加快,技术竞争成为企业竞争的重点内容,世界
对汽车技术的应用管理趋于统一法制化。
目前来看,围绕安全、环保、节能三大主题的各项高新技术在汽
车工业中的广泛运用,这些技术变革引起汽车产品结构的重大革命,
也促成汽车工业设计开发、生产,管理、销售、服务、采购和回收等
全过程的技术提升,如促成生产方式上的精益生产和平台战略的使用,
促成汽车销售服务方式上最受瞩目的电子网络销售服务的推行;及可
以利用模块化技术进行国际采购,也使汽车的回收战略(可持续发展
战略)——汽车循环再用系统得以建立等。
科技成果越来越快地运用于汽车工业,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也必然引发汽车工业的技术竞争,以美国为首发起的“新一代汽车合
作计划”(PNGv)就是汽车强国为占领汽车技术制高点,获取竞争优势
的举动,因此为了能更好规范汽车技术的应用和竞争,真正提高汽车
技术含量,满足需求质量提高的要求,各国政府都陆续出台了越来越
严的汽车技术法规如召回制度,环保法规,安全性法规等,并且在2001
年还形成了全球性的统一汽车技术法规和新汽车分类标准等,使汽车
产品技术的管理法制化和全球一体化。
4、目前世界经济已面临一种以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驱
动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经济,它虽也是上述汽车工业技
术创新、全球兼并等经济运行模式变化的影响因素之一,但它给汽车
工业的最重要影响将是引发汽车业更深层次的制度创新及在产业界
限、竞争等相关观念上的新认识,如美国信息业通过推进汽车业信息
化进程,提高了美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而美国汽车产业则为信息业
提供巨大应用市场,这就表明对产业界限,产业发展等观念应有所更
新;再有新经济的网络化促成汽车业的“竞争”模式转为“双赢”,如
美国三大汽车厂商可以合资成立电子商务网站,共筑世界上最大的虚
拟采购市场,创造了“上午合作,以便下午竞争”的新竞争观念。总
之汽车业的这种制度,观念上的变革将带来人们在世界汽车业发展上
的新思维。
(二)入世后的自我审视一东风公司及所在汽车行业的比较差距
和比较优势
14
通过前文的基本状况介绍,可知东风公司以及所在的中国汽车行
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但这是我们自
己进行纵向比较得到的结论,加入wTO后直面国际汽车工业,与世界
其它汽车工业大国作横向比较,则在我们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仍然存在
很多问题和差距,反映出包括东风公司在内的中国汽车工业整体水平
仍很落后,目前的国际竞争力仍很弱,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还未
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当然,面对差距和问题要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达到我们对汽车业的预期目标.我们仍是有依据和潜在优势的。
l、比较差距
(1)从年生产总量看:
1992年,我国汽车总产量首次突破百万辆,此后我国汽车产量逐
年递增,2000年我国汽车产量突破200万辆。然而,这个产量仍不能
与世界汽车强国相比,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一个中型企业的年产量。
作为中国汽车业的末位大型企业的东风公司的产量就更不能与之相
提,可见表3。
(2)从增长速度看:
如上所谈,我国汽车生产从1990年开始至今是逐年递增,平均增
长速度为8.1%,明显高于世界汽车产量增长速度,但与国际各国汽车
工业发展历程比较看,相对于汽车工业自身发展规律而言,及从它在
中国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量看:1956年,当我们的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
车问世,1958年第一辆国产轿车出厂时,韩国汽车工业尚未起步,日
本汽车工业水平与我们相差无几,但40多年的时间,日本已成为汽车
大国,比我们迟10年起步的韩国在1997年时产量就已超过我们一倍。
另外汽车工业有独特的自身发展规律,必须在尽可能短时间内尽快越
过规模经济门槛,这样才能保证各汽车企业真正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汽车工业才能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因此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
在发展初期都是快速发展的,以汽车产量从40万辆规模到100万辆规
模再达到200万辆规模的时问间隔看,德国19j2年从43万辆起步跨
越到百万辆和200万辆分别用了4年,日本1960年从48万辆起,分
别用了2年和4年,韩国1985年从38万辆起,分别用了2年和6年,
而我国1985年从44万辆,分别用了7年和8年。进入规模经济的增
长速度慢,也就导致汽车产业的关联度高的特征无法显现,具体表现
为中国汽车业的支柱意义的发挥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即在解
决劳动力就业,缴税及拉动相关产业等方面的作用有限,详见表2:
表2 汽车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的国际比较(%)
国家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口本美国中国
汽车及相关产业就业.人口
12.O 14 O 4 0. 7 5 11.5 8.1 3.1
占全周就业人口比例
汽车行业增加值占整个制
8.2 10.6 7.9 5.3 9.2 5 9 2 8
造业增加值的比例
汽车及零都件固定资产投资
13.8 13.O 12.0 7 l 14 4 13.4 6 0
占全部制造业投资的比例
I国家从汽车行业得到的收
14 5 16 0 13 6 18 6 9.5 10.O 1 2
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例
}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占总出
12.0 18 0 11.6 9.1 8 6 11.8 0.5
口额的比例
(中国和日本是1997年的数据,其它各国是1995年的数据)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因此可见,中国汽车发展步子仍显太慢,目前它还难以名副其实
地称得上“支柱产业”,则此行业中优强企业之一——东风公司的支柱
作用就更微乎其微了。
(3)从劳动生产率(企业产出效益)看:
汽车业劳动生产率可用人均产量和人均销售收入及资本生产率
(资金利润率)来衡量。由表3可见,中国汽车企业合计从业人数远高
于世界任一大汽车公司,但产量、营业收入和利润、总资产方面仅相
当于世界大汽车公司中该项值最小的l家公司的l/3一l/2,资本生产
率(利润率)虽没有太大差距,但考虑中国汽车产品价格因政策保护
高于国际水平这个因素,实际上,中国人均收入和盈利水平仍与它们
16
差距。因此包括东风公司在内的中国汽车企业劳动生产率是无竞争力
的。
表3 世界3大汽车集团与中国3大汽车集团产出效益比较
国外
产量
营业收入
利润总资产雇员数
人均
人均营业资金利
企业
年份(万(亿美莉(亿美(亿美(万
产量
(榭收入(万润率
辆) 元) 元) 人) 竞列人) (%)
人)
通用1998 756 1613.15 29.56 2573.89 59 40 12.23 27 16 1.L5
福特1998 682 1444.16 220.7l 2375 45 34.52 19.76 41.84 9.29
丰田1998 529 997.40 27.87 1245 62 18.39 28 77 54.24 2.24
中国(人民币
(人民
(人民币(人民币
币亿
企业亿元) 亿元) 页元f,Q
元)
。上汽
1999 25 58 86 30 60.16 560.04 6.24 4 1 77 93 10.74
集团
一汽
集团
1999 34.24 “2.t7 14 14 661.5l 12.8l 2.67 34.52 2.14
东风
1999 20.57 26l-33 l_60 534.11 10.33 1.99 25.3 0.3
集团
全行
1999 183 2 3114 67 106 52 5。86 67 180鹋1.01 t7.24 2.09

资料米源:国外数据来自1998年世界500强资料,国内数据来源于《中国汽
车工业年鉴》。
(4)从汽车产品看:
首先看汽车产品结构。中国汽车各个企业的品种门类增多,已不
存在明显空白。但与市场需求及国外产品结构相比仍有不合理之处,
表现为货车比重仍过大,微型车供过于求,而真正代表汽车工业水平
的轿车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状况仍然存在。
其次看汽车产品价格和性能先进性(质量)。①我国汽车产品的价
格除一汽、东风生产的中型卡车价格接近国际市场价格,其它普遍高
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丝毫不具备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尤其是代表世
界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中高级轿车国内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达
1~2倍,见表4:
表4 轿车价格的国内国际市场比较(1996年4月) 、、\汽车种类天津夏利一汽大E海
项目\ 东风神龙北京吉普(二厢) 众、捷达桑塔纳
产地市场零售价(万元) 8.04 14.4 13.75 14 5 16.9
按8 3比价折台(万美元) 0 97 l 73 l 66 1.75 2 04
目前国际市场零售价(万
O 77 1 60 1.0 1.60 l 4
美兀)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②我国汽车产品的质量(性能先进性)上也不具备竞争优势。从车
型看,目前中国生产的汽车与国际先进产品相比,落后10~15年,我
国现有的几十种车型,大都是引进国外80年代初的产品,这些车型产
品在引进中国时因为受制于人,造成我国汽车产品在动力性、安全可
靠性、舒适性及电子技术应用等方面皆较为落后。汽车及其配件产品
的质量在与世界先进汽车水平相比时,差距更明显,有许多方面根本
不能达到国际统一标准要求,如国际市场汽车的故障平均间隔里程是
1_4~1.7万公里,国产车的平均里程是800~1000公里,相差15倍。
再次分析汽车产品市场占有率,中国国产汽车在国内市场占有率
很高,但能标志产品有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应是产品的国外市场占有率,
即进出口状况。①我国汽车进出口,自80年代以来,虽然受到严格的
高关税保护,但仍表现出严重的贸易逆差。中国汽车出口量占其总产
量的比重不足百分之一,而主要汽车生产国除美国以外均在40%以上,
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几乎无立足之地。②从汽车进出口结构及地区
结构看,中国汽车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很弱。中国进口车主要来自美、
日、韩、德等发达国,出口则主要到孟加拉、缅甸、阿根廷、朝鲜、
伊拉克、苏丹等发展中国家,并且进口多为整车、豪华轿车、而出口
的多是价格低廉、低附加值的汽车维修零部件和工具等产品,贸易形
式以来样、来料加工为主。
最后从汽车品牌国有化来看中国汽车产品的发展状况。产品品牌
生产类级别有4类,即名牌产品,一类装配点级产品,品牌(级)产
品,二类装配点级产品。中国汽车产品主要是由最后一类及少量品牌
产品组成。品牌产品指本国企业独立开发,为本国或本地区生产,也
有零星出口,但它的产品水平与名牌产品相距甚远;二类装配点级产
品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技术生产国外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多是当
地企业控股或国外大公司参股合资,没有自主开发能力。中国各个企
业包括东风公司在内的轿车生产是典型的二类装配点产品,或直接使
用外国合作方品牌,如奥迪、捷达、桑塔纳、标志、夏利、切诺基;
或使用外方标志如大众,或中外糅合的品牌标志如(东风富康)。因此
除红旗轿车是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品牌,中国可说无真正自
己的品牌,更谈不上竞争性品牌的拥有,这与世界大型汽车集团有相
当大的差距,见表5。
表5 世界三大汽车集团与中固三大汽车集团品牌比较
集团名称主要品牌
通用、别克、雪佛莱、卡迪拉克、奥兹莫比尔、欧宝、铃术、|
通用(GM)
富士、五十铃、钍星、旁蒂克。
福特(Ford) 福特、林肯、富豪、水星、美洲豹、阿斯顿·子丁、马自返、J
丰Ⅱ|(Toyota) 丰田、凌志、大发
上汽集团桑塔纳、帕萨特、别克
一汽集团解放系列载货汽车、捷选、奥迪、红旗
东风集团东风系列载货汽车、富康
资料来源:相关资料整理
(5)从汽车企业技术水平看:
包括东风公司在内的中国各个汽车企业在部分中低档载货车上已
初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开发能力,一些高档产品开始与国外联合开发,
但总体与国际汽车技术水平相比,即从开发、设计、基础理论、技术
装备、技术投入、零部件开发等方面进行比较,估计中国汽车企业的
技术水平要落后20年~30年左右。具体存在的问题差距是:①中国
1 0
轻型车、轿车等车种皆无自主开发创新设计能力,技术来源处于全部
引进或仿制,基本仿制和部分引进技术或参照国外车型自行设计(如
东风140卡车系列)四种状况。②在引进技术中常常只重硬件,轻软
件,同时对于引进的技术不能真正消化吸引,如国外计算机辅助设计
应用成型技术(cAD),我国企业引进建立计算机工作站后只能用来简
单绘图;应用层次低,这样导致在许多技术领域上只有二次引进,以
求升级换代,东风公司此次与PSA提升合作层次,实质上就是由原来
只引进雪铁龙车型,进一步再引进标致车型。这样中国汽车技术水平
陷入“引进一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对国外技术
依据依赖性增强,被动追随国外汽车业的发展,往往还不能及时追踪。
如当我国企业刚宣布轿车能够生产ABS装置,转向助力转向系统时,
国外又已开始装备侧滑控制系统,流行电子转向系统。③中国汽车技
术水平落后也体现在中国汽车技术装备落后,零部件配套材料技术丌
发落后。先进国家已广泛采用专用设备和机器人,中国只能利用通用
设备,精度和可靠性皆差;中国汽车企业人均装备率平均4000美元,
而日本为20万美元、美国为10万美元,中国仅相当于它们几十分之
一。④中国汽车技术水平落后的另一表现也即是落后的直接原因在于
中国汽车技术研发投资、人才不足且分散,设计开发理念落后。国外
研发费(R&D)常占销售额的3—5%,多达50亿美元,而中国企业90
年代汽车投资仅占其销售额的1%左右,东风公司仅为4.5亿。汽车行
业科研人员8000余人,却分布在39个专业研究所,地方企业及大专
院校,而韩国现代汽车公司一家1999年就拥有研发人员4200人,美
国福特从事新车型开发人员有9000人。中国汽车行业科研人员的比重
小且分散,导致不能集中协力合作研究,不能进行充分的基础理论研
究工作,使原本已少的科研经费不能充分有效利用。此外国外汽车业
在研制规划中注重超前的理念创新,如国外推出“概念车”的设计理
念,并且是年年月月出新款,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极快,而中国汽车企
业在自主设计上经常墨守陈规,附和国外产品,盯住眼前利益,毫无
创新特色,预期意识。
(6)从汽车企业组织结构看:
衡量汽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是否合理,可以分析它的产业集中
度的量和质。到2000年,中国汽车企业前3大集团生产集中度达44%,
其轿车生产集中度超过70%,大企业对行业发展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强。
但与国外汽车强国相比,则差距显现,有明显的不合理性和许多观念
问题。①我国同类汽车产品的生产集中度远远低于国外,致使中国汽
车厂家之多名列世界之最,但每家企业的规模都偏小,如轿车的最小
有效规模为20一30万辆,也即年产20万辆是单个轿车汽车企业的生
产盈亏分界点,按此要求包括东风公司在内的中国汽车业中无一家的
轿车生产能盈利。②我国汽车产业结构的另一不合理性是中国汽车产
业上下游企业呈现一体化。表现之一是许多零部件企业只为一家整车
企业供应配件,如东风仪电生产汽车仪表,主要为东风公司配套。零
部件企业对其定向的整车企业依赖性大,导致零部件企业的生产更分
散,也造成我国汽车企业专业化分工程度差,每个企业都成为集各种
工序于一体的全能工厂,从而难以确保质量,容易造成“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的局面。而国外正好与我国背道而驰,提倡全球采购,造
就超大型零部件企业。表现之二是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中还有许多
企业类型未出现,如汽车专业设计公司、咨询公司等,这些已在国外
普遍独立存在,而我国往往仍将这些业务归属于整车集团。③我国汽
车企业在进行组织结构调整过程中经常表现出只重集中的量,不重集
中的质的态度。“九五”期间我国有22个省把汽车业作为本省产业,
它们按部门地区组建汽车集团,造成许多流于形式的规模集团。国外
汽车集团是以产权关系为纽带,具有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而国内汽
车集团多只是建立在产品、生产、经验上的关系松散的企业集合,尤
其以国有大型企业如东风公司为核心,同许多国有中小型濒临破产的
企业结成的集团联盟,还负担有自身遗留的体制上的深层矛盾和过重
的社会负担,从而使集团运转不规范,并往往出于集权与分权程度失
当而最终走向名存实亡。
(7)从汽车企业管理水平看:
通常说“管理出效益”,因此企业管理水平也是评价汽车企业竞争
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企业已有了一定的市场经营管理经验,但仍
与国外企业的管理水平相距较远,具体反映在:①企业的经营决策理
念仍受到以往只注重生产,轻视市场研究的思想的影响,致使决策不
能贴近市场,决策滞后,形成“两头尖”状况,与国际上“哑铃型”
结构相反。决策手段上没有引进信息化技术手段,致使决策中人为因
素较重,科学性少;②企业在许多问题的认识及解决上都存有一定程
度的误区,如怎样在企业的生产营销、服务体制的建立中正确实践现
代管理理论,做到与世界发展不脱节;对于竞争问题,产权问题,人
力资源问题的界定,怎样维护有效竞争意识和机制,企业的明确责任
是什么,如何真正注重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原则,企业如何
规范与政府的关系等等。
(8)从汽车企业资金筹措渠道看,并分析汽车企业融入世界分工
体系的程度和状况:
中国目前汽车企业的投资渠道已由政府投资为主向多渠道投资转
变,具体表现为企业自主资金扩大,可在国内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如
通过“债转股”及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使银行成为汽车企业的投资主
体之一,汽车企业可通过股票上市,获得社会资金,东风公司目前控
股三家上市公司。另外引进外资是汽车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和技术提
高途径,我国政府鼓励企业采取以“市场换资金技术”的战略,包括
东风公司在内的各大型企业都有合资企业并仍在积极寻求合作途径,
尤其是各企业轿车生产是外资进入度最深的~个领域。这些外资进入
标志包括东风公司在内的中国汽车企业已开始融入世界汽车业。
中国汽车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程度如与国外汽车企业相比仍存
有很多问题:企业作为投融资主体的筹措能力,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
需要,尤其企业效益不好,债务繁重,筹资更受阻碍:政府投资则由
于存在行政性分权而导致投资条块分割,集中度不高,投资结构不合
理;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育不全,企业自身也无力整体上市,导致社
会对企业投资强度不足。主要融资源——吸引外资上也是问题多多,
即中国汽车业在引进外资的数量上虽有跨越式增长,但在引进外资的
质量上仍存在较多问题和难题,一般来说,在合作中作为资金、技术
来源方的跨国公司会充分利用其“独占性生产要素”来达到占有东道
国市场的目的,因此它们必然要防止其独占性生产要素外溢和合资企
业做大失控,不会轻易拿出资金、转让技术给东道国企业,这就使国
内合资企业在提升自主开发能力方面面临障碍,面对如何规避国外大
跨国公司“时限性”和“技术外溢度”低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与
否就决定了汽车企业外资引进的质量高低。
(9)从汽车企业置身的市场环境看:
中国汽车市场己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汽车市场的需求结构
转向以私人消费为主,其中,对轿车的私人总需求量大大上升,城乡
全方位的消费市场正在形成。我国汽车市场的上述情况说明了中国汽
车企业发展的动力希望,但它与国外汽车市场相比仍有极大差距,并
且有许多问题的存在还制约着中国汽车市场及汽车业的健康迅速发
展。①一般来说,只有实现私人购买市场的拓展,汽车企业爿。能迅速
发展。将我国汽车保有量与GDP的关系,与人口总数的关系,与公路
里程的关系及轿车占保有量的比重,将这些关系、比重,与国外主要
汽车国家相比,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的私人保有数量仍大大低于世界
其它国家的水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ll。②也是最主要的问
题是中国汽车市场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竞争机制,完善的市场规范
机制和引导政策。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一些地方限制使用非本地企业
生产的汽车,有乱收费和购车用车手续繁多的现象,造成市场秩序混
乱,这些都会抑制个人汽车消费,进而阻碍汽车市场需求的增长,也
使汽车企业发展受阻。③中国汽车市场的流通体制不健全、不发达,
销售仍为现款现售方式,而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70%、法国60%、日
本50%的汽车销售是通过消费信贷完成的,它可极大拉位动汽车需求。
但我国消费信贷保险业务由于法规、个人信用制度等方面不完善或未
建立而发展缓慢。④中国汽车市场结构随着外资进入,跨国汽车厂商
及合资企业逐渐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成为主要的竞争维护者,它们的实
力(品牌优势、成本优势及带来的产品差异优势)也促使中国汽车市
场的进入壁垒提高,使非规模的中国厂商难以在中国汽车市场立足,
抑制中国汽车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
(10)从汽车企业所接受到的政府宏观管理看:
中国政府一直重视对汽车工业的促进和管理,通过各种方式为汽
车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但随着中国汽车企业的发展和外国汽车业
发展经验传入,中国政府对汽车业的管理弱点和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
①管理不能很好与实际相结合,适时跟势而变。中国政府的许多政策
和制度本意良好,但在执行中效果不理想,多是由于未能切实把握中
国汽车企业发展的实际状态和所需,以及相应配套措旌不足等造成。
如对汽车产品的认证几十年一贯制地采用目录制,未能及时根据汽车
企业的发展,借鉴国外经验如美国的自我认证,强制召回;臼本的独
具特色的认证,欧洲的型式认证,自愿召回等,引进国际惯例加以改
进。②管理力度不能恰到好处,在管理中时常出现直接管理成分过多、
过度或过轻或该管却没管的情况,即宏观调控力量未能掌握好,如过
去的高度保护政策使中国汽车企业始终处于“幼稚”地位,一些不恰
当过重税赋使汽车企业发展艰难,再如该及时加大力度整顿各级政府
在汽车市场的乱投资现象,却又没有监控好,该及时调整引导消费政
策却不能及时介入引导:该大力整顿汽车市场的“杂费”过多,为汽
车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也未能完全做好。③也是导致政
府这一系列缺陷的深层次因素是不能根本转变计划体制下的一些作
风,树立市场经济灵活多变的思维,如对汽车企业的体制改革的指导
上仍存有想过多介入迹象,终身制式的僵化管理方法和观念等。
综上十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到,前四方面即汽车企业的产量,增
长速度、劳动生产率和汽车产品是汽车企业参与竞争要直接较量的指
标和项目,目前在这些方面上中国汽车业及其骨干企业之一——东风
公司都欠缺,这是中国汽车企业缺乏竞争力的表层问题。而导致这些
方面欠缺,即导致中国汽车工业整体及其个体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的
内在因素是中国汽车工业及其企业的技术水平不强,组织结构不合理,
管理水平差,投融资渠道不多和不畅,所处的汽车市场环境混乱,进
一步深究根源性差距和因素则是政府及行业及个体企业对汽车业某些
问题诸如产权和体制,政府管理方式等问题,在观念和理论上仍存在
扭曲和误区,带来指导思想上的方向失控。
2、比较优势
包括东风公司在内的中国汽车企业在发展中除问题较多外,也有
潜在的优势和有利条件,目前公认的比较优势有以下几方面:
(1)国内有潜在的巨大需求市场,这是中国汽车企业发展的动力。
据“十五”规划内预测,今后5一15年,中国汽车需求将以8%~
10%速度增长,轿车增速达12%一15%,这样的增速极大超过对世界汽
车市场的预测,世界汽车业公认中国汽车市场是未来的最大汽车需求
市场。另外,中国潜在市场还呈现出多层性,这将为国内成长型企业
提供多种机会。据”卜五”规划中指出,以城镇为中心,公务用车的
第一层市场逐步缩小,而以企事业单位公款购买商务用车的第二消费
层次市场保持相对稳定,以富裕阶层为中心的私人购车的第三层次市
场将成为吸纳汽车增长量的主体。
(2)劳动力资源丰富:
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低成本战略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主
要途径之一。中国汽车企业的员工工资加福利的每小时收入大约在1
—2美元,只相当于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的1/lO一1/20.并将随规模
扩大,劳动力成本更有较大的降低潜力。
(3)包括东风公司在内的各企业有较完备的汽车体系基础、相对
可靠的营销网络及对中国市场行情最为了解的优势,也有较强的上下
游相关产业g日套能力,这些都可为汽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4)国家战略调整将给汽车企业发展提供巨大空间及宏观支持。
“十五”规划中提出政府将大力发展汽车工业的相关环境,为汽
车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如加快城市道路交通、停车场地建设等基
础设施建设,改善汽车能源,促进汽车环保工作的开展等。另外,政
府的西部开发战略,加入盯O举措等国家政策也有助于中国汽车企业
抓住发展机会。再者,未来五到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
加完善,有助于如东风公司这样大型国企摆脱重负,成为真正意义上
的市场主体,获得游刃有余,积极主动的动力和能力。
(5)包括东风公司在内的中国各大汽车企业已有较清醒的认识和
充分的准备。
以一汽、上汽、东风三大集团为例,都已认识到中国汽车业与国
25
外比竞争力不强,面对wTO会有冲击,在这认识下都已在力所能及下
做了战略调整和信心动员。
(6)有可供利用的国际条件和国际经验:
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在开放竞争中,我们可利用发达汽车国
和企业的经验和成功管理模式,可利用汽车巨头间的竞争谋求我们的
国际合作机会,尤其可利用先进国家的技术优势,造就成我们的技术
转换成本优势,抓住我们的跳跃式发展机遇。同时wT0原则中也有诸
多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条款,也有允许正当保护的原则。
(三)入世给中国汽车业及东风公司带来的直接影响和机遇
中国加入世贸后,必须遵守世贸各项原则及自己的相关承诺。根
据世贸的贸易自由化原则,反补贴原则及投资服务自由化协议原则等
等,中国在汽车领域中做出的承诺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逐年下
调进口关税税率,到2006年轿车关税从目前的80%~100%下降至
25%,零部件关税从目前的25%~60%下降到平均lo%;②取消非关税壁
垒的保护,即取消进口配额和进口许可证管理制度;③取消并停止执
行引进整车产品技术国产化率的要求;④取消合资企业必须由中方控
股的要求;⑤开放与汽车有关的服务领域,即允许外商在汽车销售、
维修、保险及消费信贷等各方面提供服务。分析这些承诺和原则可以
看出入世对中国汽车业及东风公司既有冲击又带来机遇。
l、影响
(1)汽车领域进行关说减让和非关税减让以及停止执行技术国产
化率要求,即是要求中国遵循wTO贸易自由化原则和反补贴要求,中
国政府不能再过度保护本国汽车业,国际汽车公司可自由进入中国汽
车市场,国际汽车产品低税大量进口,因此中国汽车企业将与国外公
司处于平等的竞争环境,这将使前述的中国汽车企业的各个方面差距
更加凸现出来,其中中国汽车企业的现有种种产品及产品结构受到的
冲击将是最直观和明显的,东风公司的产品也不能幸免。
目前东风公司初步形成了中、重、轻、轿产品系列。①中国加入
wTO,公司的中重型车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虽具一定规模,但在技术
性能和制造质量的差距明显出来,关税减让和进口配额,许可证取消
必然带来中,重型车进口量的增加,对公司中重型车产生一定冲击。
②公司的轻型客车系列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不但在技术性能和制造
质量上存在较大差距,而且中高档轻型车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
差距不大(仅为卜2倍,或更小),因而贸易自由化,关税减让和非关
税取消所带来的进口轻型车大量增加对公司轻型车在价格等方面的冲
击相对更大。③在轿车系列上,国内缺乏轿车技术开发手段,价格高
于国外同类产品,尤其轿车关税减让的幅度是各大车型中最大的,一
直以来作为限制轿车的最有效手段的进口配额和许可证制度,现在被
逐步取消,并且在目前国内轿车产品缺乏与国外同类产品相竞争的能
力情况下,为在中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内能与进口轿车争夺国内市场
份额,价格竞争又必将成为轿车今后几年内市场竞争的首要手段,国
内轿车企业的盈利空间将进一步缩小。过去延续的国内轿车企业产销
量仅2—3万辆或者达产率不足1/3即可盈利的局面将彻底改变,因此
轿车产品被公认为在中国加入wTO后受到冲击最大的产品系列,轿车
企业,包括东风公司的控股公司子公司——神龙公司和风神公司在内,
是面临最大竞争压力的企业。更值得一提的是,轿车产品受到大冲击,
最重要的后果是将触动象东风公司这样的许多中国汽车企业未来的产
品结构发展局面。许多企业包括东风公司在内,目前都计划未来的产
品发展的主攻方向是轿车,将其作为公司未来新的增长点,而在今后
国内市场轿车的盈利空间不断缩小,产销盈利平衡点不断提高的不利
条件下,公司新建轿车项目的盈利难度将越来越大,市场竞争将越来
越严峻。
(2)中国加入wT0后的汽车投资政策和汽车服务政策的调整将全
面影响中国汽车业及其中的东风公司的发展格局的确定。
汽车投资政策变化是指中国曾规定的中外合资生产整车、发动机
等产品,外资比例不能超过50%的政策;外资在对汽车产业投资中有
国产化限制,强制技术转让,外汇贸易平衡等政策将被取消,整车合
资企业审批权限将放宽松,外资对整个合资企业可享有控股权。汽车
服务贸易政策的调整是指中国入世后允许外资进入中国的金融、保险
业,为中国汽车贸易提供服务,外国公司也可同时获得完全的汽车分
销和贸易权,可进行汽车维修、保养等各种服务,整个汽车服务领域
将全面放开。这些政策调整将使生产力严重过剩的国外大汽车公司马
上将世界上仅存的最有潜力的中国汽车市场作为发展战略重点,并且
不再单以产品或技术进入中国市场,而是可以以整体性的资本运作规
模、企业经营实力、全新的营销服务理念,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理论
和经验,与东风公司等许多汽车企业在国内市场相竞争,中国企业的
劣势将更明显,必将导致国内企业在包括汽车营销模式,“以市场换技
术”的合资战略等各方面的发展方式上面临变革的挑战,尤其可能的
最大冲击是外资在中国自起炉灶,抛开中国本土企业的合作关系,这
将使没有自主开发能力的中国轿车企业难以生存。
2、机遇
(1)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东风公司这样汽车企业
谋求自身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市场全面开放,将以外部压力打破国家
对汽车行业的过度保护,大量长期在市场体制下运作的外国公司诸如
通用、福特、丰田、大众等国际知名公司的大规模的进入将促成良好
的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使从未经历过真正意义的市场竞争的中国汽
车企业面临优胜劣汰的选择。经过竞争,真正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将占
据更大的市场,求得更多发展;而规模小、技术差、缺乏资金投入的
企业将被淘汰或兼并。多年来无法完成的产业结构调整可通过市场化
的方式自然完成。同样,长期无法解决的地方保护问题、企业转变经
营机制问题都将由于竞争机制的真正引入,世贸“透明度”原则的要
求而有迎刃而解的可能性。
最重要的是在与外国同行的直接化竞争中,中国汽车企业,尤其
是象东风公司这样的国有大型汽车企业要在没有“父爱”的优胜劣汰
竞争中生存下来,就必须经受各种考验,必须转变观念、转换机制,
加快加强自身的整体素质,提升自身与跨国公司的抗衡能力和竞争实
力。
(2)有利于象东风公司这样的企业融入国际生产体系之中,在资
金引进、服务、管理、价格等方面全面与国际接轨。
我国加入wT0后,将遵循各项原则及投资开放等承诺,同时也将
长期享受世贸成员各项优惠待遇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权力。并且前文中
提到发达国家正在将汽车产品及汽车生产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
这都为中国汽车企业融入国际汽车生产体系,最大限度地参与国际分
工,寻求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分享国际资本、先进技术和一流管理营
销经验,实现中外汽车工业资源优势互补和优化配套提供了契机和条
件。
(3)有利于汽车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为中国汽车企业产品进入
世界市场拓宽了渠道。
加入wT0后,按照成员间互相要遵守“市场准入”原则的要求,
国外汽车产品大量涌入中国是势所必然,同时这也必将促使东风公司
等中国汽车企业发挥自身对中国市场需求最为了解的优势,贴近市场
开发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以稳固自己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也必将促使
东风公司等汽车企业以自身基础较好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等优势,与在
全球采购便宜资源相结合,积极发展“东风”等民族工业的出口优势
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三、上述战略环境分析的结论和警示
在上文我们进行了东风公司在入世后所处的现实国内外环境、自
身内部形势的分析,这些分析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战略需要改变的一
些信号,具体可明确为以下几点,作为我们为公司谋划未来发展战略
的依据之一:
(一+)中国入世,中国汽车工业以及包含衮风公司在内的中国所
有汽车企业将置身于一个全面开放式的发展环境中。
加入wT0前,中国汽车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基本是在一个封闭式
保护式的发展环境中,可以独占本国国内汽车市场,各企业的战略基
本点是立足于国内来发展本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加入WTO,从根本上
改变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环境,封闭式发展环境转变为完全开放式
环境,国际汽车工业的产品、技术、管理、服务、资本以及整合趋势
等等都将很方便地进入中国,这将冲击中国汽车企业,又将大大拓宽
中国汽车企业的视野和发展空问,中国汽车企业将迅速主动同时又将
是被动地融入国际汽车工业的发展潮流,因此在企业战略制定的基本
点上应改变为立足于全球来发展本国汽车工业,在实现与世界汽车工
业同步发展的同时振兴本国汽车工业。
(二)中国入世,中国汽车工业以及包含东风公司在内的中国所
有汽车企业所面对的竞争级别将大大提高,将从一个较低的竞争数量
级提升到一个较高的竞争质量级别。
加入wT0前,在国家的关税和配额等各种政策的保护下,国内汽
车工业主要是自己内部相互竞争,面对的只是国内同行对手,这是一
种较低级别的竞争,而且在竞争中往往更注重的只是数量方面的内容,
诸如在保护下,汽车工业的垄断性和进入的资本高门槛特性更加显现
和被重视,致使国内只有如东风公司这样的国有汽车企业才能独揽市
场和行业,获取~部分垄断利润,从而导致国内汽车业的竞争带有很
多不规范性。而加入wTO后,政府对汽车业保护被取消,众多强大世
界级汽车工业集团涌入中国汽车市场,国内汽车企业的竞争对手已变
为国外的大跨国公司,面对国际上这些具有强大资本实力的汽车工业
集团,国内汽车工业也就没有了自己所谓的进入资本高门槛,国内汽
车工业,尤其是国有汽车企业只靠汽车工业的垄断性及进入高门槛性
的不规则竞争所带来的垄断优势将不复存在。此时的竞争更注重的是
全方位的企业核心实力层次上的内容,诸如产品质量、结构、品牌等
的全方位竞争,集团的决策管理水平、理念、营销能力、技术开发能
力,人力资源的质量、组织结构的构筑和应变柔性等等意味着企业核
心竞争力强弱的各个方面上的竞争。因此,基于对手的改变和竞争激
烈度的改变,企业战略制定应改变咀往只过于重视企业外延式增长和
外部硬件的思维方向,应将思维熏点转向促进企姚的内涵式增长芹u内
在“软件”的具锫,思考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点在予怎样的内涵式增
疑,通过怎榉筑手羧侄残企盈莹内涵式增长,囊正提高企监的核心竞
争力,以求在变化了的竞争对手诼前及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足致
胜。
(三)中国入避后,中国汽车市场将引入箕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
麓粼。
加入wT0,与潮际经济全面接轨,盯0下的真砸意义上的市场拢则
和网际惯例必然翳在中国国内汽车市场发生作用,如国际上通行的贸
易良出化原则、透明度原则等,规范的代理销售、投融资做法等,都
褥逐濒实嚣。焉国.至文懿篷较差疑珂豁,中鏊金烫在燕入瓣。蓦蓼逐楚
在经济体制转型中,远没有建立越真正意义的现代化企业体制,在观
念、管理等诸多方丽都不适应市场竞争形势和原则的要求,而我们的
竞争对手——国外汽车企业一直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它
翻肉在素矮褰,攮缬鑫耱风猃戆g£力强,金监一翡活动夔窭发点会交
觉自动地围绕市场转,市场竞争聪念强,即它们的体制和行为已完全
邋应和熟悉了世贸体系下的“全球自由化的市场经济游戏规则”,因此,
国内汽车企业在考虑企业自身的米来发展时,应黧视尽快培育自己肘
毅娥戴懿适应熊力,应意谈到金邋要毒一场金嚣镪癃躲彝我革耨,企
业瓣缀织形式,管理模式,营镑模式等等方面酃将藏悟挑战帮辙奉性
政革。
(四)中国入世后,中国汽车企业也有可利用的来自国内外的各
静袈{孛、优势和投逡,嚣蟊对懿强大对手,遣有选我们可利用的弱点,
潮时中国汽车企照最没有了政府的过度傈护,毽w嗣原羹l下仍允许有
自我保护的方法,如反倾销原则,知识产权原则等,以及政府客观上
的指引和支持,因此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我们需要摆正心态,踏
实媳认识叁身帮对手,踏实客鼹越分柝问题,从蕊鼷实避蕊对现实稚
漾求爱蕊,氍不煞只想虱差薤_稻摊壶,没有了豫护枣积豫靠藏不艉生
存,也应注意充分利用什么和怎样利用的问题,应肖通过正当途径寻
求自我生存的意识,应有独立长远发展的理念和信心,同时又不能过
于矮怒诧,急功遥测或是不切实隧嬷,不台国情企业特点地,短期沟
经秘蠲嚣都怒嚣溪滚蹶,庭谈瑷副蕊对鏊努佥盈靛优势,缩短差糕不
会朝夕可成,在谋求发展战略上应商循序渐进性。
第三部分对国内外汽车企业应对挑战
进行战略确定的经骏借鉴
一、国外汽车企业进行决策的典獭案例及启示
对稿前世界上12个生产汽车最多(1999年酶产爨为准)的臀家
按其发展汽车工业的时阅早晚来划分类别,则大体可分为先行豳家和
蜃越窿家。强怼这嚣大炎阂家发震汽车工数鳃总咎攫式(道路)进牙
分类,则有自主开放型发展模式和完全开放(外资主母)型发展模式。
前者指在此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一切重大问题都楚自主决定,即
透露掰说麴舀烹开发、爨主建设,鑫主镑售,同时遵对羚开敷,广泛
发展国际合作合资,但不影响自主;后者指此国汽车工业企业的经营
管理、重大问题的决策,都是由钋资主导。主要汽车生产园汽车工业
发袋模式的比较可见表6。
如果从微观各个企业的发展过程看,则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怒:企
业发隧胡毅叠:蔓开发,参舄较完全戆泰场竞争一经过蓑并成长为企
业集团——扩大国内外街场——投术与资金向国外扩张——形成跨国
集团;篇二种怒企业由政府创办控制,按照市场机制遂作,独立自主
开笈——残为跨鹜集霞——淘癸扩张;第三耱是:叠渡发震兹鬻,在
政府扶持保护下引进技术和资金——形成独立开发能力,成长为企业
集团——扩大蹈日,资本输出,形成跨国集霹;第四葶中是:企业发展
全过程中都引避技术矫资,未能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囱矫簪公司投资
建厂——满足网内需求——扩大出口。从个别汽车企业角度的分析研
究,瞧哥看到,不论是灸嚣藿家或楚后起国家懿汽车众监,夯或是实
行自主发展或外资主导趔的汽车企业,也即不论汽车企业处在何种政
府建议下,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自身都有应对挑战和危机的时候,因
蓝毽虢有应对麟战进季亍战旗决策粒经整教调胃筷我守3黼内汽车金整氆
鉴,我们将选择其中的具有特色的正反典例作一介绍和学习,从而有
助于我们在自己的战略确定中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指导思想。
表6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汽车工业发展模式比较
发展人口历史最高产
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模式
时间(万人) 量(万辆/年)
从自主开放型模式转为以自主开放型为
美国27800 1290
主外资主导型为辅
先自主开放型模式为主与外资主导型模
德国8222 570
式相结合
行法国5908 360 自主开放型模式
意大利5730 210 自主开放型模式
国加拿大3115 250 外资主导型模式
自主开放型模式为主转为外资主导型模
英国5883 220
式为主
日本12700 1350 自主开放型
后韩国4684 300 自主开放型模式
起西班牙3960 250 外资主导型
国巴西17000 200 外资主导型模式
墨西哥9888 150 外资主导型模式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一) 成功决策案例
l、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从与日本汽车的竞争劣势中胜出的战略确
定: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在直至当今的世界汽车业史上基本一直
保持世界上最大的跨国汽车公司的地位。通用公司的成长环境是:处
于汽车业发展较早属发达的汽车先行国的美国,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过
较完全的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是一个政府行为只能局限在其外部,
公司可独立决断一切的典型的股份制公司。
14
通用汽车公司劣势中胜出日本的战略决策是通用公司发展过程中
诸多成功决策之一。20世纪70—踟年代的石油危机使日本制造商丰
田、日产、本田等公司的优质、低耗的小型汽车获得青睐,总产量首
次超过美国,并以异乎寻常的规模打入美国市场,占领美国市场1/4
的份额,美国的头三大汽车厂商全面亏损,其中通用这家世界首屈一
指的汽车企业己亏损76亿美元,这是通用汽车公司60年来出现的第
一次亏损,美国整个汽车工业和各个企业面临严重危机,美国朝野震
惊。面对挑战,许多汽车公司由于没能及时制定出对付日本的战略而
在市场上销声匿迹,通用汽车公司则在新总裁罗杰·史密斯领导下临
危不乱,寻求机会加紧制定新战略,以求胜出。
通用首先借助行业力量,寻求政府支持,呼吁政府对日本采取严
厉限制措施,并获得了美国政府的支持。
尽管有了政府限制日本进口的外部支持,但是通用汽车公司明白,
这种外部支持只能维持3—4年,必须抓住这个时机重新制定战略,加
快企业的变革,激发企业创造力。为此成立战略规划小组,着眼于世
界和未来分析问题,为管理整个公司提供了纲领性方针。这个规划重
点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并提出了相应总对策:一是产品质
量战略。认为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产品质量问题。二是产品开发
战略。指出通汽公司迫切需要落实新产品的升级换代,争取战略上的
主动地位。三是科技发展战略。应推动通汽公司加快自动化、高科技
化的进程。四是市场战略。五是合并战略。提出通汽公司应以选择适
当对象,采取兼并、合并方式实现多元化发展。六是竞争战略。指出
通汽公司的竞争对手已不仅是福特、克莱斯勒等国内同行,日本丰田、
本田公司、德国大众公司的侵入将对通汽公司构成重大威胁。并据此
提出了不同的竞争方针。此外提出通汽公司发展战略的每一个方面都
需要体制改革才能实现,一变就要大变。
在新战略下又实施具体措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是与竞争者合作,填补小汽车生产线,以求应急和保住传统
市场。当时公司直接面临的棘手问题是平衡公司的财务,而通用汽车
公司没有力量通过投资来摆脱困境,因此决定打破常规,与日本公司
淡判合作,从日本引进便意小汽车。通用汽车参加联合似乎是违背了
通用击败日本人的原则,但是却另有利益:联荣可以使通用汽车公司
节省投瓷,在较短静霹闻彝褥裂瑟蘩号戆奎汽车货瀛,泼解公司静燃
眉之急,并能避免通用在缺少替代产品时,被挤出传统汽车市场的危
险,给暹汽整出一点充裕黪时闻制定囊接与日本人竞争的战略。熨深
的意义在于:遥糯汽车公镯通过这次联营,可以便它的经理们有梳会
深入研究对手,获得其技术和管理的第一手资料。与日本汽车公司由
对按到会锋是遴耀汽车公懿酸蝮决繁豹重大突破。
第二是实施“土星计剐”,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开发新产品,
建立新的经营理念。通汽决策层关心的不仅仅魁应付通用汽车公司的
表瑟危专筵,露廷校本交荤公司戆生产产鑫方式。逶矮汽车公司躲邀不
可能指耀永远靠网本车来填补其小汽车生产线,通用汽车公司也不可
能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赶上去,它需要一次领先予日本的技术飞跃,爿1
能重新占领美国市场。为了傲到这一点,通汽决定翎建一个全薪公嗣
来设计制造土星车,并通道新的销售网络来出铸,通过计算机而不是
红头文髂管理憝公司寒生产。公司黪管理积慰放实行完龛独立,鸯投
发行股票和债券。同时,借鉴目本企业经验建立崭新的势资、培训制
度,扎扎实实地做产品开发,监控质攮,树立良好信誉,赢得顾客。
第三莛魏缀垒邋缀餐终稳,裁毅管理傣翻,开始深簇藏瘩改孳。
决策层认为通用现在陷入网境的根本原因是公司管理体制日益集权
化,几乎每一项决策都由最高领导屡作出,然艏再经过庞大的官僚层
渗透劐纂层经理鄢受,公褥领导部门实际上已演变成一条由自领职工
组成的流水作业线。因此鼗真正重振通用,必须改组公司机构,提出
“反磐竣造计划”,实行权力下敷。羧缀攫莰遇到了来爨公司篝理除层
内部的阻力,但决策者锐懑改革,滋意传统与创新相结念,陆续与公
司职员丽谈,进行价值观等公司文化的调整和统一,使改组得阻顺利
逶行,缳涯了全俸囊工“参与管瑶”,谴企整癸蒸存活力。
笫四是通过战略性规横扩张等手段,加强技术研究,争取未来技
术优势。公司意识到,信息电子技术投机器入现代化技术是企业战略
中第一霪要的因索,于是为满足实施新战略所鬻的资源,决策层想方
设法买进那些掌握着通用汽车公司所需技术的公司,使通用汽车公司
处于新的技术领先地位,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子技术巨人和国家防御设
施制造商,满足国际上汽车制造厂家对卫星以及系统工程的需要。
通用汽车公司经过这~系列的改革,终于等到了回报。从1980年
以来,在日本汽车公司的凌厉攻势下,通用汽车公司还是在美国市场
守住了阵地,仍然保持住了世界汽车行业第一巨头的地位。
(2)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应对GATT,占领美国市场的战略确定:
丰田公司在发展初期,当时包括丰田公司在内整个日本汽车业与
欧美有很大差距,1956年美国汽车产量800万辆,而日本仅为3.1万
辆,到1965年,丰田在美国的销售量仅为288辆。因此,1955年随
着FI本加入GATT(今wT0),1965年轿车进口自由化开始实施,包括
丰田公司在内的整个F1本汽车行业和各个汽车公司都受到严重威胁,
政府和企业基于同一目标——应对GATT,保存自身以求追赶欧美而达
成协调一致的“合伙关系”。作为政府,通过对外国进口车加以限制及
对国内企业进行政策及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提供给汽车企业必要的发
展空间:作为企业的责任,则是充分利用政府的扶持及引进外界各种
技术机遇,遵循规律,制定自身的成长策略,快速形成自己的独立自
主扩张对外的能力,以满足政府将汽车工业立为“支柱产业”的目标。
二者互将这种溶为一体的联系,视为完全合乎各自的实际和所需。也
因此包括丰田公司在内的日本汽车企业的主要成长环境是:处于一个
有典型群体主义意识的社会,未经过较充分的市场竞争,但由于是汽
车发展后起国的企业,一直有政府的积极主动、合理的大力支持和引
导,作为独立法人私有制公司,丰罔等汽车公司在企业自身内部发展
上有较独立的决策权,同时也把政府参与企业计划,与政府的沟通作
为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丰田公司在日本贸易自由化后由处于生存险境状态转为崛起攻占
状态的具体战略决策过程如下:
一是依靠政府的关税和非关税手段抵制住外国竞争者的冲击,并
利用财政资助充分发展自身。
二是以流通部门的合理化为重点,直接针对国内外需求,订立“守
17
住自己城堡(本国市场),进而攻占国外市场”的全球市场开拓总策略。
围绕这个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步骤是:①参与政府指导的国内汽车业整
合、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国外技术并学习消化最终形成独立发展新车
型的三大战役,增强了自身竞争力,得以在1965年贸易自由化开始实
施时,凭借自己的吸收再创造的优良技术性能及对本国市场和国民心
理的正确分析把握,推出国产“花冠牌”小轿车,结果在本国市场上
把同行对手甩在后边,也把外国轿车排挤在外。②对美国试探性出口,
变缺陷问题所造成的不利为动力,进一步细化市场战略和生产技术、
管理营销服务等全方位变革提高方案,以进一步加强自身竞争力:1955
年,在政府支持下丰田公司的“丰阳宝贝儿”产品进入美国.招致美
国的攻击和批评。丰田公司以这一事件为契机,分四个阶段进行公司
的全方位整顿计划。首先运用营销中市场细分与文化对比分析原理,
广泛搜集信息,识别美国市场及顾客的需要和特性,及一切不太引人
注目的细节特点,重视获得“窗口”机会的潜力培育。在这一工作推
进中避免与对手正面冲突,采取蚕食渗透计策。其次,重新确立销售
方式,将产销分开,成立独立的丰田汽车销售公司,逐步组织起全国
乃至全世界的销售网络。再次决定用4—5年时间独立开发制造出适合
美国人需要的汽车。为此连续投资建厂,设立了以技术开发为目标的
丰田中央研究所,运用“反传统”思维创造出适合日本的“精益生产
方式”,运用“无缺陷”概念,攻克环保质量难关,最终提高了劳动生
产率和保证完善了产品质量及先进性。在这期间,丰田公司同时在做
的工作,也即支撑上述改革的基础性改革是吸收他人所长进行公司内
部“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提出终身雇佣制,鼓励
员工独创和参与公司决断,开展社团活动,创立“丰田式教育体系”,
从而在公司内部形成沟通渠道无阻,强有力的协作关系,能充分调动
一切员工和供销商积极性的良好氛围。⑧70一80年代,抓住“天时”
(石油危机事件),充分发挥出多年改革而积聚的经验和优势,迅速决
断再一次攻击美国市场,采取地区式滚动扩张销售策略和精心设计广
告宣传等方式,最终占领美国市场,令美国汽车业手足无措。④公司
在占领美国市场后意识到为保持公司在市场上的领导地位和打迸更新
更多的市场更为艰巨,因此提出保持方案,具体做法是采取“自动限
量”的低调做法,以缓解对手竞争报复性的反击。核心举措则是回复
到自身改革上,更多地致力于创新产品、市场开发和管理体制完善,
以确保不丧失“市场远见”性,要做到是它们自己而不是其竞争者使
它们的产品陈旧过时。
3、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领导决策:
汽车发展先行国德国的大众汽车公司是世界汽车企业中为数极少
的国有汽车企业之一,它具有一种独特的决策机制和战略确定过程。
大众汽车公司是德国政府持股的股份有限公司,这类国有企业原则上
应实现双重目标,即社会公共目标和企业利润目标,在二者不能并重
时,则应以盈利为主要目标,通过国有企业盈利,来使社会整体利益
真正得到满足。国家对这类企业的管理方式是根据市场机制作用,按
照私有企业经营方式进行,即要求大众汽车公司这一类企业必须与私
人公司展开公平竞争,赋予它们法律地位和权利、责任,实行直接经
营人员非政府官员化,经营领导者职业化原则,聘用有经营才干的企
业家,政府对他们的功过评价也通过市场机制完成。最高决策机构m0
由多方代表,即股东代表(资产所有人政府和其它投资者)和职工代
表(工会)等组成,尤其注重决策集团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民主性,
工人可直接对经营管理决策施加压力和影响,同时对这类国有企、业进
行经济审计师、政府和议会多层次的监督稽核工作,起到监督规范、
激励约束作用,从而维护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合法权益,
但并不直接行政干预企业,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市场价值规律驱动。
在上述严密的管理、决策体制下,大众汽车公司制定决策上审慎
和慢条斯理,一旦决策确定,实现决策却可雷厉风行。战后大众汽车
公司在崛起时,面对欧美中高档车“T型车”强势,认真分析市场,
逆向思维确定“为普通国民造车,不为有钱人造车”的策略,推出低
廉实用但形态较为丑陋的“甲壳虫”汽车,虽招致美国等强国的嗤之
以鼻,却认准目标坚持不懈,最终于1958年进入美国市场,大获成功,
创造了销量2300万辆,至今无人能够打破的全球记录,被许多人认为
是汽车史上的一次例外,而大众决策者们则很清楚这是他们依据市场
需求预测,为符合大众需求慎重决策的必然结果。
4、法国雷诺公司对日产公司的复兴战略——当代世界汽车业中复
兴成功的典范。
1999年雷诺汽车公司出资49亿多美元,购买了濒临破产F]产公
司的36.8%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获得经营管理权。雷诺接手经
营日产时,日产连续亏损7年,但到2000年上半个财政年度,日产获
得利润达2700亿日元,这是日产近4年多的首次盈利。日产的股票市
价上涨了42%,在整个国际市场上的销售增长率达5.7%。取得如此成
绩的关键在于雷诺对日产实施了“复兴计划”战略。雷诺公司开出的
第一剂“药方”是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改革,取得了治疗日
产病的初步成效;第二剂“药方”是推行以销售为主的增长战略。
前者具体为在对日产汽车有一个明确清晰的了解之后,无视日本
“和风细雨”式改革的商业传统,采用“外科手术”式的大胆手法,
减少零部件供应商,使采购成本下降20%;进行裁员,关闭工厂,卖
掉所有非汽车产业,其中包括令日产公司引以为自豪的航天部门。复
兴计划的核心就是将企业采购、技术开发与外部零部件厂商结合,成
立专门的负责部门,按电子、内饰等系统划分为六大产品群,将技术
人员与采购人员的办公桌并排在一起。这种现象在全球汽车厂商中十
分罕见,它改变了日产技术中心多年来闭门造车、轻视成本控制的新
车研发作风。另~项引人注目的举措是设置了全面分析竞争对手产品
的专门机构,对对手的新车辆进行拆解,并与本公司的同级别产品进
行比较,全面分析和研究自身的优势和存在的差距,向相关部门反馈,
以便及时改进和提高产品水平。后者具体指一反以往低调常态,根本
改变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就是从向中国出口汽车转变为立足于在中国
生产汽车,已认识到中国的巨大市场潜力对日产汽车的未来发展是一
个重要的因素,并马上采取积极行动,一反其它国家以“技术”为奇
货可居的做法,想以手中的先进技术来换取在中国汽车市场中的份额。
由此可见,法国雷诺汽车公司与日产结成联盟关系之后,使F|产汽车
真正成为国际化的汽车公司,企业发展战略的视野扩大到了国际范围,
在市场开发和产品规划上也形成了真正的国际化的格局。
(二) 失效决策寨稠
l、英国利兰汽车公司的衰落
荚藿是汽霉王、韭发震先舔基,19世纪末裁已经是世瑟汽车工业款
发源地之~,利兰公司是英国当时最大的汽车公司,也怒欧洲老牌子
汽车生产厂家,50年代末年产量已接近100万辆,国内生产集中赓达
鬟5e%戳.主,年产量蓬敢渊蘩一位,辱凄墨量籍篷赛篱二经。毽鲻20
世纪30年代,面对美、日、德、法簿国的汽车二[业发展和大肆对外扩
张,利兰公司采取的唯一对策就是孤军奋战,未能积极寻求到外援扶
植。当1975年燮大挑战石油危梳米舔时,企豳秀寻求致府的获植,结
果为时已晚,无法挽回衰败局势,利兰公司被外国公司分割控制,甚
至被懿、鞋、罄鞭、嚣瑷雾等嚣趣霹企监繇超越,进焉也标志荚霸整
个汽车制造业的独立性完全不复存在了。
2、韩国汽车企业的决策缺陷
在后魁国家中,韩爝和日本~样走的是政府扶持,譬{进外资,基
本自主发展道路,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步,直到gO年代中期,都保
持了快遮增长势头,一举成为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圈之一。到1997年旺
测金融危专琏爆发,疆零鞠葬国鲍汽车公司都受到不瘸程度的渖击,肆
本的汽车公司圆多年静决策力凄恰当而经受往了冲击,缎韩鳓汽车企
业在j琏:次危掇下一蹶不缀,只剩下蕊代汽车一窳猿撵蠲鞭,它们决策
中豹诲多溺瑟魄器露恶遂。
赣辍鍪令汽率金簸在发浸餐鬻也鍪弱基本汽车金池~群大力猿嘉
竣府静撩持稻{浆护,穗强本汽车金监鹩决策黑一方西接受致府支持,
另一方蕊也在椒极提升竞争力,寻求自身独立发展之路,对政府的依
赖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时间内,并在与政尉的合伙关系中分工、
责任明确,之后便很快形成自主能力。韩国各个汽车企业在此点上却
未能做出准确分析和愉当决燕。失误具体体现为~是从早期60年代依
赖政府制定各种保护法来促进自己发展,直到韩国入关,市场究金对
姊爿:藏,链至粪至90年代,仍指辇政府设置静滋稼世嚣锻严密豹关税
壁垒采经营发糕强已‘,造成自身的过度依赖性和低效;=:蹙来髓明晰
竣寤与公篙之阕的分王煮任器隈,允许竣麝臣露强遥往凌瓣举疆嚣_囊
接以行政命令干预它们各企业间的并购和多元化经营等本应属企业发
展内部固有规律所支配的事务,如韩国大宇公司在政府的鼓励和强意
下的盲目扩张和到处建厂就较为典型。这些决策的缺陷也就导致了韩
国与日本在发展上虽是同一模式,但在同一模式上也可因决策中的具
体操作细节不同而获得不同的结局。
3、导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险象环生的专断式决策
福特汽车公司成立于1903年,1913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生
产线,实现了汽车的大批量生产,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史上的一个标志
性事件。目前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第三大汽车公司。
福特汽车公司在它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多次险象环生,盛衰波折,
它的许多次经营失败被汽车业称为“永远的教训”,企业经营失败经典
案例。而导致其几沉几起的原因在于福特公司在决策体制上的设置未
能遵循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规范要求,尤其是福特公司未能按照市场
经济经营管理原则,对老板与经理的权利和责任进行分化与明晰。福
特公司在创立后一直处于失败状态。但在启用专家库兹恩斯担任公司
经理后,库兹恩斯按照市场经济运作机制对公司进行了改革,如进行
市场预测,改进产品,生产T型车,采取流水作业生产方式及建立销
售网,由此福特公司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公司,而此时的公司决策者
(层)福特却于1915年辞退库兹恩斯,实行个人独裁决策,家长式的
行政领导造成公司管理极度混乱,公司不做任何市场调查,二十年一
贯制生产T型车,甚至在公司中“没有组织,没有专门的职责,没有
权力转让,也没有什么代表会议”(福特一世),公司到1945年濒临破
产;之后福特二世接手公司,他聘请布里奇等专家对公司进行了第二
次的一系列制度改革,当年就使公司扭亏为盈,升为美国第二大汽车
公司,而此时的福特二世却如福特一世一样独揽公司决策大权,1978
年辞退了布里奇等人,重施专断决策,导致公司在80年代又一次大伤
元气。
4、德国戴姆勒汽车公司对克莱斯勒公司的并购决策——当代汽车
业中复兴失策的典型
1998年戴姆勒公司并购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当时决策中认为此
4’
次并购不但可以帮助克莱斯勒公司扭亏,还可以各自的优势(戴公司
生产高档豪华轿车,克公司生产普及型轿车)互补,共同实现拓展市
场的目标。此次并购影响极大,再次掀开汽车业界跨国合作的浪潮。
但时隔3年多,戴一克公司未能如当时所愿,不但无力扭亏克公司,
也拖累了自身的运转,两家产品在市场上显现出冲突,如戴公司的奔
驰M级车和克公司的吉普系列大切诺基就是相互冲突的车型,这使戴
公司处在不知该如何对待克公司的尴尬境地,公司高层人员做出感慨,
认为真的是无法改善现状,只有必须懂得放弃和彻底转变现有策略了。
戴——克公司的此次并购策略的失算,现反思根源如下:
(1)并购准备工作潦草,使决策基于想象,而不是事实。戴姆勒
一奔驰没有遵循西方的并购程序,虽然征求了美国知名咨询机构
G01dman Sachs的意见,但目的只是希望这笔交易发生,而没做实质
性的调查研究工作。他们认为“没有什么艰苦的准备工作”。“没有哪
一桩兼并需要付出努力”。(2)发展实施方案和人才调整方案不完善。
由两家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大陆的世界知名公司孕育而成的戴一克,
先天存在着一个致命的问题——文化融合。无论在企业文化、管理风
格,甚至工作态度上,德国人与美国人似乎都难“拧成一股绳”,这对
于一向注重团队合作精神的欧美公司来说无疑埋下了失败隐患。如何
消除这个隐患,决策计划中对此没有什么措施。因此自戴一克合并以
来,公司人员变动频繁,或离职或转投,公司士气大为受损。(3)并
购决策中对达到并购目标所需要的资源条件和市场条件未有深入和预
见性的分析。戴公司并购克公司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生产和进入小型车
市场,这一目标实现所需要的资源条件是寻找一种意义长远的方法,
以使得两家摩擦整合后达到真正重叠,但在戴一克的并购计划中却没
有这方面的重大措施,致使两家合并后始终不能产生真正意义的协同
价值,甚至发生互相排斥的现象。此外,戴一克原估计实现并购目标
所需要的关键市场的经济会总体保持稳定,戴一克可利用合并互补优
势来占领市场,但是未等到合并优势充分显现,市场形势就发生了变
化。北美这个关键市场正步步走进经济减速、需求疲软的阴影,美、
欧、日这些成熟市场需求或下降或平缓,东欧等新兴市场充满生机,
43
但各丈汽车厂商都在积极布稽各自战略。和繁抢夺。
综,t根源,戴一克公司只能宣布并购决策失败,目前正在犹豫蹙
否甥庆转变或放务姥凌繁。
(三) 国外汽车企业决策案例的肩示
对上述例子,由于诸多因素,如我们与这些案例企业所面对的挑
战、环臻不弱等,我{|、j不麓照搬它{|、l豹决策方案,餐我{j’j虿歇多露浚
将其作一交叉比较,就可着到它们反映出无论最汽车发展先行国中的
企业或怒蓐起国申敬企业程瘐对挑战上都鸯成功决策和失败决策;无
论是走错种发震模式的汽车企业在瘦对挑战上魄帮育成功决策和失效
决策;同时反映出无论是实行何种所脊制度的汽车企业在应对挑战的
凌策立,亦有残功移失败;滠嚣我翻瞧可看到当今我们豢蠹接瑟对的
竞争对手鬣外大型跨国汽车企业集霞在决策上也不是无僻可击的。我
{|']经过这样的摄究比较还可发现,导数这些无论何样的汽|荜企业的战
略浃蒙戒功或失黢静因素鬣然校多,攥其摹本鹣共犍鞭滚在于这些企
业在决策确定中魁否注重了以下内容,这也就怒这些汽车企业的正反
决策案捌可给我们要傲的战蟋决策提供孵一些盛示:
l、战略决策愿维(指簿思想帮原潮)上的扁示:
(1)企业应对挑战进行决策时应树立针对眼前却着目融于未来,谋
求长远竞争谯势爨搽数霭念。
上述例子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面对日本汽车公司的越怒挑战,网
本汽车公司面对贸易自由化欧美公司的进入冲击,考虑的不仅仪是当
时强褥嚣时淫遣怒邃对手,受多楚考惑豹是羹错遥过这次豹应篾整秘
己在未来重新掌攒汽车工业的竞争“制高点”,即在战略尉标确定中除
了针对当时苦自特定的竞争对手外,也同时谋求长远的竞争优势目拣,
特别是常以培育不断掌握新技术的能力来规避风陵和取褥未来胜稻。
为此它们显示出“卧薪尝胆”的魄力,丰田公司由弱势转强势用了将
运20每(1%5一19鞫年),露美晷邋露公司刘豢80年代蠡露遭送的
危机促成了自己90年代的辫次辉煌。这就提示我们,企业战略研究必
须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轴里(一般是5年以上),在科学预测基础上避
彳亍,应避免逶麓行为,反对海抵溥叠露环凌带来靛藏耱或是荛拳l璃蠢
前环境赐予的机会而迸行孤立的决策研究,也即企业战路应是企渡未
来较长时期如何谋求生存、赢得发展而统盘筹划的结果,它的实质是
立足长远,兼鼷囊裁,戈冀注重长远影璃。象考虑懿决策嚣稼应有双
重性,既针对直接面临的挑战,也同时具有迎接来自各方面的及未来
的挑战的特性。
(2)藏略确定中应树立多向度慰维方式。
决策中的多向度思维方式就是主张把握各个问题(挑战),并从各
鼹不嗣躺是度分毒蠢把握挑战熬多方嚣、多层次、多囱联系及多静本质
和原因,从而确立包含多个目标在内的目标系统,思考采取灵活变通
的多种解决途径和方案。
这种多向度思维在运用中具体可体现为许多种形式。通用汽车公
司在分析日本汽车公司的赶超挑战时,没有单纯地只把日本当作对手
来分析,同时也认识到日本汽车公司的确己有它们所没有的生产技术
优势和管理优势等优点,所以运用反向思维形式,主动地采取一反常
规地行动,将对抗性关系转为对抗性合作关系,必求达到最终的胜出;
日本丰田公司在应对贸易自由化挑战,攻占了美国市场,要遭到美国
政府的制裁报复时,它之所以采取“自动限制”这样的以退为进的战
略保持方案,得以缓解二国贸易矛盾,同时又保住了自己在美国市场
的份额,究其原因在于丰田公司对市场中的进退的辩证思维,同样,
对于赶超决策中是采取技术引进方法或独立自主发展的问题,日本也
有较特殊的两面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方式,它通过两面思维分析,认为
技术引进和独立发展二者并不矛盾,其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然后又
运用创新性思维分析,认为二者可融合形成“乘势借势”策略,即一
个企业在自身力量还单薄时,应避开竞争对手,并要能借其声威(技
术引进),使敌人不知不觉为之所用,同时私下中一定要迅速强大自己
(独立自主),然后就可先准时机(石油危机),攻而破之,取而代之
(攻占美国市场),这样即使对手后来发觉,也无法逃脱被已所用的局
面。
目前中国汽车企业的发展决策中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运用多向
度思维方式来思考。如对东风公司这样的中国汽车企业怎样参与国际
45
分工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应有多向度的认识;由戴一克公司兼并重
组失败与雷诺一日产公司的重组振兴成功案例中可看出需要我们对目
前世界重组联盟潮流有多向度的认识,不能仅一味地认为跟风跟住潮
流就可成功,是否该考虑切台国情和企业实际,反之完全拒绝世界潮
流的做法又是否妥当;再如对汽车生产全球一体化趋势下的自主能力
培养如何认识和进行等等问题。对诸如此类涉及我国汽车企业发展的
方方面面的问题,在企业决策中都应有一个全方位的思考方式。
(3)企业应对挑战进行决策中对诸多问题的认识及解决,可用多
向度思维方式来考虑,但不能脱离汽车工业本身发展的固有规律性,
以及市场经济规律,即应进行合乎规律的决策。
从汽车工业发展史中可看到,汽车工业往往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
的标志性行业,它的发展需要政府、相关行业及微观企业等诸多方的
恰到好处的努力和协作,汽车企业的发展决策往往需寻求力度适当的
政府政策及行业支持,同时也需要企业紧密联系自己的实际,自身能
具有充分的市场竞争意识及规范的市场经济运作制度。这是汽车工业
发展的一个规律,这个规律使企业战略确定中体现出政策性,即要遵
循国家统一的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政策导向,同时又要注重企业作
为市场经济主体应有的个性化特点,不可能有固定不变,通用的战略
模式,各个企业应依据各个企业的不同情况而制定。违反这个规律的
任何国家的汽车工业及其中的企业都不能得到很好发展,甚至会完全
衰落。上述例子中,英国曾是强大汽车发展先行国,但在后来的发展
中,却忽视了政府对本国汽车企业的扶植作用,置企业孤身参与残酷
的国际市场竞争,而导致本国汽车业的衰败。同样,日本和韩国都是
汽车发展后起国,日本汽车企业则因政府宏观扶持与企业微观自立二
者结合适度而兴旺,韩国企业却因过度依赖政府扶植忽视自身的充分
的国际市场竞争参与,而经不起任何诸如金融危机之类的风吹草动。
再如,从汽车工业发展史中可看到,汽车企业需要竞争市场化和扶持,
二者具备时就可发展良好,与它所实行的所有制度似无很大关系,德
国大众汽车公司是国有企业,但按市场运行机制来运作,符合了汽车
业发展所要求的条件,因此它能强大起来。而福特汽车公司是市场经
济中典型的私有制个体,但它在公司运作及决策上却时常是专制式作
风,没有市场经济体制观念,不重视市场经济中“经理人”的制度设
置,结果导致公司几乎无组织制度可言,一切环节运作失控,尤其在
产品生产上二十年一贯制,却因福特的家长制作风,无人提出革新意
见,则它必然呈现出大起大落的态势。
(4)企业战略决策中还应具有系统性思维方式,即所确定的策略
应具有整体和全局性的特点,同时也应有主次明晰,重点方案突出,
协调配套的特点。
通常认为,企业战略是由相互关联的一系列要素有机构成,制订
企业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挑战,制定战略时,企业具体应把握
的要素,诸如内外环境变化趋势,企业自身各种能力与条件(生产能
力、管理水平、科技开发、人员资金配备等),以及企业在长期的历史
发展中形成的文化思想态度、价值观、期望等以及这些要素间的层次
逻辑关系等等,必须将这些因素统一协调分析,进而才能立足于企业
全局制定出整体协调配套的企业发展战略,这样制定出的企业战略才
能规范企业的总体行动,促进企业,各总部门在主次责任明确下为总
体目标集中一致,最终达到企业总体行为效果的最佳。在当今雷诺公
司复兴日产公司的决策过程中,雷诺公司以整体性思维认真分析了H
产公司连年亏损现象,认为亏损的表层根源在于生产销售运作落后,
而深层次的根源性在于日产公司内部各部门内及各部门间已形成了一
种僵化落后的运作模式,尤其员工的公司文化理念上陈腐并丧失开拓
创新精神,因此雷诺对日产的亏损现象的扭转计划以改善生产降低成
本为首,但又并没有仅局限在降成本,即仅改善销售,生产部门的工
作方式,而是同时着力革新全公司的各个部门环节,从而不但取得了
扭亏的直接效果,更取得的是使日产公司总体运作和精神动力上进入
⋯个良性状态。
(j)企业战略确定中应有开放式动态思维观念,使企业战略决策
具有主动预见性、应变性和适应性。
现代汽车工业发展呈现出全球化趋势,不但已形成汽车产品的全
球市场一体化,同时也逐步在完成全球生产一体化。这种趋势使任何
一家汽车企业处在全球憾的开放系统中,这个系统中傣怠出现及交换
沟通广泛迅速,导致对企业的影响必然是动态变化和随机不稳定的,
这就要求企业的决簧不鼹~劳永逸,应有能承受风险的能力,要有能
跟踪变化及应变的举措,尤荩要注重解决企业采取威亵战略行动时所
嚣的资源适应性问题。在上述例子中,戴一克公阏的复兴战略中就恰
徐缺乏对未来舞场变傀应有熊预冕缝,困两没蓉熬餐逶瘟变化豹资源
条箨,也藏导致决繁浚蠢凌嚣市场交诧憝戆力。攘爱,丰妥公司弱决
策中尉十分注重井界时槐耧交纯的掌握,动薅政府等器种渠道舔踪市
场形势,获取市场倍息,同时加紧自身内部的基本资源建设,从而能
在时机(石油危机)出现时,敢于和及时抓住时机,并有能力充分利
用时机,取得成功。
2、战略决策内容和决策方法上的启示:
饪薅汽车企业应砖不阐魏袋鲍成功战略确定中,蒸其钵内容帮懊l
熏缨节及缮麓搭配上不潮,掰建立戆决繁援素《帮逡瓣翡决蓑方法务不
同,毽综观看却都视下捌内容为凌策中的基本举臻翔决策基本原则:
(1)应对挑战进符的决策内容的基础点都是立怒企业自身内部改
革,增强企业对外竞争的桉心能力的提高,增强企舭可持续发展的能
力,即进行企业组织制度变革,针对市场需求与时俱谶地提升技术研
发理念和能力,产品结构滕量的优化,改进企业生产方式祁管理水平,
遇杨企韭各环节部门浆关系,同时注重金业文化的改造建设,注重人
力资添戆霞纯琵置等。其中戈其注重撵舞与市场霉蕊穗逶瘟豹薮羲零
攀握、开拓麓力秘人才爨争力,丽这~切的根源又在于增遴管理钵利
的灵活高效。
(2)决策确定中多材在保持自主决策的前提下寻求外界扶持和向
外界学习吸收的举措。如寻求政府给予融资,发膨环辘等方面的政策
支持,吸引外界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引入新的镣理理论和方式
方法等。
(3)决策赘基本琢粥楚戳“枣场”戈导是,以滚求企蜇蠡赛效夔
最大化为蟊标,强藏凌壤中{王侮举措魏确定基础燕对市场静细致跟踪
调查和对自身个性化特点的准确把握。在此基础确定出企业的当务之
48
急,长期目标,从而在确定的方案中能既有轻重缓急的层次性,又有
追根求源,长期不懈的革新性,同时又能兼有不为对手所掌握的个性
特色和潜在实力。
(4)决策机制遵循市场经济健全的制度规范,企业决策者甚至是
国有企业决策者也应首先对企业负责,确保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并能立
足和胜出,而不是首先对国家的计划负责,完全以政府的决策不加以
具体化、实践性地作为企业的个性化决策。
(5)企业的决策一旦确立,则是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实施中必
须是贯彻到底,不能因市场以外的其它因素的干扰而废止。
二、国内汽车企业应对WTO的决策及启示
(一)入世后一汽的发展战略
入世后,一汽的长期发展战略是“创建一个适应入世要求的新一
汽”,这个新目标的内涵是:l、观念是生产力和竞争力,中国汽车工
业的未来来自观念的更新,观念应和国际接轨。2、管理、素质、成本
与资本结构同国际接轨,技术、产品、资金逐步与已经国际化的中国
市场相适应,要比市场快一步,随着市场发展而壮大。
实施上述目标的具体措施是:l、把握未来市场竞争态势。2、根
据竞争特点埋头苦干,打好基础。3、推进企业结构调整,具体为“管
干分开、管理放大、决策集中”,“养干分开、离岗培训、竞争上岗”。
(二)入世后上汽的发展战略
上汽在我国汽车企业中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一家企业,因此针对
自身特点,它提出“自主开发是长远之计”的发展策略。上汽决策层
认为:入世后市场有了,产品更新换代快了,开发就有了方向,应造
广大民众需要的车,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具体措施为:
l、同时抓好三种形式的开发,即联合开发、超前开发、创新性自
主开发。
2、研发工作建立在产品系统上,以增强企业顺应潮流的能力。
3、突出核心竞争能力,把非核心竞争能力放开。
4、在全集团范围推广“人人争当精益者”的管理理念。
5、认为加入WT0要促进中国的法律建设和市场整合。
(三)国内汽车企业应对耵O的决策启示
l、由一汽、上汽对待入世的态度,及确定入世后的发展战略,我
们可以看到中国汽车企业都已认识到中国汽车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
最大问题在于自身的观念和理念,也即入世后带给我们的挑战和问题
虽然很多,但最根本的挑战则是对我们以往固有的许多观念的挑战。
面对wT0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确定中首先要重新规范政企关系,确立
自强自立的新观念,使自己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增强在市场经
济中的自主行为。而当企业的计划经济观念转变为真正的市场经济观
念后,则在其支撑下的许多其它固有观念的更新,关于产品、服务、
自主开发、管理、人才等等固有观念的更新就迎刃而解了。
2、一汽、上汽的发展战略给予我们的第二个启示就是中国汽车企
业对于入世并没有不知所措的感觉,中国汽车企业都认识到面对入世,
主动改革和主动适应比被动履行更有利于自己,因此都已做了从市场
到自身,从观念到战略对策等许多方面的准备,对我们上述的外国企
业的战略决策中的许多启示和经验教训,中国各大汽车企业也都很了
解和明确,因此中国汽车企业当前的工作就是开始做,更需要的务实
和实干精神,实施决策的坚决精神。
50
第四部分对东风公司WT0原则下的
发展战略及实施的构想
经过上述深刻分析和经验借鉴,我认为东风汽车公司在入世后的
发展战略应定为:对内确保汽车行业支柱企业集团的地位,对外谋取
在全球汽车行业分工中的最佳定位。确定此发展战略,既可使东风公
司充分意识到自身生存危机的实际,又可提示东风公司着眼全球和未
来,只有在全球竞争中自主发展,才可真正解除危机,获得自主独立,
而且此战略兼顾眼前生计与长远发展,可达到以守谋进,避免直接冲
突的效果。
一、东风公司发展战略可行性评价
(一)“对内确保汽车行业支柱企业集团地位”的战略定位的可行
性表现为
1、从前述可知,东风汽车公司的现行发展规模及其对湖北经济的
带动作用使它已成为湖北省乃至整个汉江流域的支柱企业,东风汽车
公司也必将由汉江流域支柱企业发展成为以湖北省为中心的整个长江
流域的支拄企业。
首先,东风公司目前沿汉江已形成十堰一襄樊一武汉汽车工业带,
从这一布局选择看,十堰地处山区,而襄樊、武汉地处平原,可依托
的发展腹地较大,特别是武汉优势更为明显,同时襄樊、武汉与十堰
又处于比较合理的配置半径,因此,从东风公司对汉江流域经济的带
动作用及其布局选择可以预见,东风公司的发展必然会沿汉江走向武
汉所在的长江流域。
其次,从东风公司面临的政策及行业环境上来看,国家将东风公
司列为重点扶植企业,这其中的原因除东风公司的规模实力因素外,
在与前二强相比,东风公司目前更具有地域优势,符合汽车工业的发
展规律之一——沿江为佳的规律。对这三强,更有学者认为也应进行
联盟,可以以地域为中心,实行“划江而治”,在江南就是以“东风、
上汽”为中心。对这种观点虽尚需论证,但我们毕竟由此可看出,东
风公司要成为长江流域的支柱企业是可寻求到政策和行业上的支持
的。
最后,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所具备的一些优势也有助于东风公司成
为它的支柱企业。(1)此区域沿江已发展了许多大城市,如武汉、黄
石、沙市、宜昌、重庆、宜宾等,这些城市功能齐全,生产生活方便,
基础设施齐全,城市已成为该区域带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对周围地
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从而为大工业特别是象东风公司这样的
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汽车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长江
流域河网稠密,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配合水路发展,沿江铁
路已贯通东西,公路在里程、等级上也不断提高,正是这样便利的水
陆交通把沿江的各个港口城市及腹地连接起来,使长江成为带动长江
流域经济发展的轴线。根据轴状开发理论,沿长江这样的轴线布局象
东风汽车公司这样的汽车工业企业,可以获得比在其他地区更大的经
济利益。(3)与全国相比长江流域汽车市场前景更为广阔,因为一是
该地区经济发达及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导致近、中期对载货车的需求
量较大,长期看对家庭及出租乘用车需求量会有所增加:二是此地区
以上海为代表的金融业非常发达,可以为汽车消费提供信贷等。(4)
是沿江各大城市聚集了许多从事汽车及相关技术研究的大学和机构,
这使此区域的汽车研究开发力量较强,同时还可为东风公司培养和输
送大量各方面的人才。(5)是此区域为汽车企业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
的配套工业的基础,如沿江有宝钢、马钢、武钢、樊钢、重钢等,此
外还有一些橡胶工业。
2、东风汽车公司将借助机遇拓展西部市场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一项具有重大政
治和经济意义的战略决策。大开发必然带来大商机,全国各行各业都
在西部大开发中寻找着自己的发展机遇,同样它也为所有的汽车企业
提供了发展机会,但也并不是任何~个汽车企业都能抓住这种难得的
商机。它需要主观上有心和客观上的外在优势。东风汽车公司在这两
方面都具备,尤其是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优势,即东风汽
车公司所在的湖北省,在国家是实施阶梯发展战略(即东部一中部一
西部),还是十字发展战略(即京滓一港粤与沪浙苏一渝』f【)中,均处
在承东接西、承上启下的中心地位,特别是东风汽车公司总部所在地
“十堰”与陕西、四川、重庆密切相连,而这三省又是西部开发的重
点地域,因此只要东风汽车公司能积极充分地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区
位优势,必能抓住此次机遇,深入到中国广大的腹地市场。
由上可见,东风汽车公司在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中部后,并有了
向西、向东、向南、向北开拓的潜力之后,在国内汽车行业确保支柱
企业集团的地位便有了可能,即东风公司目前虽在总体实力上不如前
二强,但应该并且也可以借助自己所拥有的,前二强所不具备的地域
优势充分发展自己,从而稳固自身的行业优强地位。
(二)“对外谋取在全球汽车行业分工中最佳位置”的战略目标的
可行性表现在
1、通过前述,中国入世,国外跨国汽车企业可畅通无阻地进入中
国市场,给中国薄弱的汽车企业带来濒临灭顶的冲击。这种冲击对于
有着极强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来说,很有可能转化为危机感和紧迫感,
尤其在了解到与我们现在虽无资金、技术,却拥有世界上潜力最大的
市场需求的状况相比,二战后的日本“一无资源、二无技术、三无市
场”,几乎是一穷二白的日本都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汽车强国的事实
后,我们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将会进一步转化为要与进来的跨国公司较
量的勇气和斗志,促使企业摆脱依赖性,自我加压地发展,这就给我
们实现在全球汽车行业分工中谋求最佳位置的战略目标提供了人心和
企业的主动积极性。
2、前述中我们提到入世在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机遇,如
国际汽车资本在发达国家市场过剩,急于寻找新出路的心态,使它们
现在常采取“以技术资金换市场”的中国战略,目前正与东风公司洽
谈合作的日产公司就抱有这种态度。入世后,我们也将有参与wTO原
则的制定和享受优惠及竞争的权力等等诸如此类的机遇,为我们实施
“拿来主义”壮大自己,进而涉足国外市场,实现我们参与全球汽车
业分工的目标提供了天时。
3、前述中认为中国汽车业与国外企业相比差距很大,但仍有劳动
力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以往积累的企业基础条件(如营销网络等),
尤其是我们还可不必亦步亦趋重复走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老路,可以一
面获取低成本转换优势,一面又兼顾瞄准世界最先进水平,不断积蓄
我们的后发优势;同时由于汽车制造的文化价值规律,国外公司虽进
入我国市场,却必然不能真正融入中国文化,因此相对它们,我们具
有对本土文化和国情市场的天然理解优势,综合这些优势,为中国汽
车企业的生存和创造出中国意义的汽车业提供条件,也为中国意义的
汽车业进占国际市场提供了地利。
东风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构想
东风公司的先求生存兼谋未来的发展战略园具备天时、地利和人
和三大条件而成为可行的战略,但要让它成为使东风公司应对wTO时
必然致胜的战略,还需要进行具体的实施规划和难点解决。根据经验
借鉴及前述的公司目前的优劣势和所处环境形势,公司要达到上述的
在内外竞争中获得自我发展的战略目标,行动规划中只有遵循两个原
则:一是立足自身内部改革,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二是立足自身需
求寻求恰到好处的外在支持。这两个中心原则将贯穿于公司为达到目
标而进行的任何工作行动中。
(一)加强东风公司集团的内部竞争实力
目前东风公司的内部实力既不能与国内同行较量,更不能与国外
对手相比,没有达到做为一个集团应具有的实力。这是东风公司实现
上述战略目标的主要阻力,因此东风公司应首先切实加强自身内部的
改革完善。应在加强企业规范,调整结构,提高企业技术水平,提高
产品质量,创立品牌等基础上进行集团强化,企业整合和联盟,这样
才能真正达到集团组建的目的,从而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与国际
大汽车企业相抗衡。
l、进一步优化公司的产品结构
如前述,东风公司的产品结构仍存不合理之处,主要是卡车品种
少,轿车产品单一,尤其是目前十分抢手的中高档轿车尚属空白。在
改善上我们应按“十五”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按照发挥优势,有
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快与国际接轨,进行产品的市场重新定位。
载货车方面:首先,充分利用东风汽车公司真正优质的中低档车
型上的存量资产,巩固并进一步扩展在国内中低档国市场份额,尽可
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今后公司对中低档车的发展应该考虑通过
经济型车的开发和改进,拓展农村、城镇等中低档车的市场,在中国
加入wT0(及其过渡期)后,使东风汽车公司能够凭借中低档车的市
场优势与外国汽车企业在国市场相竞争。其次,适应高速公路发展和
技术进步的要求,由中型车数量型转到大马力重型车上来。突出发展
重型专用车、国内空白的重型专用车底盘和重型牵引车。为了跟上国
际重型车技术,建议东风汽车公司参股或控股汉阳特种汽车厂与法国
雷诺公司达成合作生产重型车项目。轿车方面:轿车在世界汽车产销
量构成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而且在前文提到根据中国及世界汽车工
业的发展历程来看,轿车成为汽车市场的主导产品是未来中国汽车工
业的发展趋势,国外汽车公司所看中的也正是中国目前尚未完全开发
的、潜力巨大的轿车市场。东风汽车公司要想在今后的豳内市场中保
持自己应有地地位,必须要加快向轿车产品的调整步伐,争得在国内
轿车市场的竞争优势。具体来说,加快神龙富康经济型轿车形成规模,
并通过引进合资等形式,新上2升及以上中高档轿车,用足用活国家
级电动汽车开发试验示范基地的有关政策,力争在研究开发上与世界
同步。
2、大力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推力的自主性技术创新
前文中提到,公司产品的开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整车和
零部件上,但缺乏独立自主开发能力。我们在产品技术上应动用+切
人才,瞄准市场需求和世界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坚持高起点引进和消
纯壤浚稳结合,大力接进金鳖叁圭嚣发器羧零铰藏。(i)坚持“越步
就与世赛同步”躺{l进策臻,实凌产晶技术、生产手段、管理方式蠲
营销策略的商熬点;(2)采取与外商对半持股等合作方式,努力引进
世界一流技术;(3)积极寻求世界知名汽牮公司的技术中心落户东风
汽车公司技术中心,以改变公司开发能力弱、创新能力差的状况;(4)
整体规划,滚动发展,自主化和全球采购并举,加快形成批量,挤占
市场;(5)掇据市场震求把“孤产晶、剑晶搭”作为技术剖薪突破口,
燕浚形或“东弧”等一裁囊毫垂主翘浚产权菇簿,这鬟翼舔一滚承乎
豹产晶。(6)在黉会侵嗣上,建议国家统~栽翻,优先选择矮鑫,势
通过资本市场获得一定资金,强调投资的强度和集中度;(7)在人力
资源投入上,应加强从国外引进技术专家,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
以便跟踪国际最新技术和设计理念,并可通过培训和再学习,提高技
术人员的素质。(8)实现官产学研的充分结合,建立集政府、企业、
高等院校、科磷院耩等各方面的翘划专家、管毽专家、技术专家予⋯
傣蕊交叉酝筏,l、缝,驭金监嚣稼鸯核心,共瓣运终,发挥技零翻亵优
势。
3、主动融入产业整合,以促成经济规横。
与国际公认的经济规模相比,东风汽车公司各种车型尤其是轿车
未达到经济规模,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其巍争力远不足以与世界汽车
巨人抗衡。随潜我园加入盯O,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要加快产
业整合,必须以产品为目标,以资本为缌带避行产业大整合。这个过
程中应避免致藤瓣多于颈,坚决避免“歉鼯瓣”,应鼓予“裁痰”,关
键是强诵效率耧效麓,必颁实麓战路纯联黢豹建设,这静敌臻联爨霹
以是契约式盼藏怒非契约式的,具体可眺怒纵向联盟,横向联蕊,9}
向联盟,应视情况而定。此外,也应积极寻求与排位居前的跨国公司
的合作,结成长期战略伙伴,寻求进入跨网公司全球采购体系,共用
产品平台,获得得企业规模上的更大资源优化配置。
4、学习先遴以构建全新营销模式
公司反尽快避一步建立缝錾逶痰国琢竞争懿垒蓑营镣摸式,剥搦
毙发效应,奁滚沟审绣形成公司蔌麓露镳俊势。茏萁在中謦麓入酣O
以后,国内汽车市场的营销模式将发生全新的变革,国内众多汽车生
产企业必将因为营销体系的不适应性而在与国外大汽车公司的竞争中
居于弱势。因此在公司目前已经开展了与国外公司的联合营销体系建
设(如与台湾裕隆的合资合作)的基础上,尽快取得建立适应国际竞
争的全新营销模式突破。
这种新营销模式具有全面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可有效调
控、形象统一的品牌销售体制,以及具有自己的特色服务,及特色营
销形式,如汽车信贷等。
5、继续加深企业管理体制和组织体制的改革创新,真正建立起现
代企业制度。
要加强企业集团的实力,必须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核心是
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其前提是实行产权多元化,即象东风公司
这样的大型国企应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的原则,改制为真正规范化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并将股票
境外上市,或将部分股权、产权乃至经营权出让给外商等作为推进产
权多元化的重要形式。此外公司应将非主体产品单位剥离,或采取民
营化等方式放开搞活。
6、通过学习,形成有“共同愿景”的企业文化
公司应提高整个团体的学习力,围绕目标和上述各项行动,进一
步解放、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关于公司目标和行动的“共同愿景”,即
形成普遍的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广泛自觉、坚决的响应和互动。
具体可形成的公司“共同愿景”是:必须以积极参与全球汽车业分工
的视野寻求自身发展。开放国内市场,实现改革开放,是加快中国经
济发展的必然之举,我们应对此有清醒地认识,要自觉加深对wTO基
本原则的全面理解和适应,通过发展自身摆脱对政府的依赖性,对贸
易全球化的趋势顺势而为,既不可盲目乐观,也不可过渡悲观,甚至
无所作为,公司全员应重塑团体创新精神和产业报国责任及坚决实干
精神。
综上行动,当以市场化的技术创新为当务之急,以建立真正意义
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共同愿景”的形成为长期性的根本举措。
(二)重新协调规范公司外部关系,尤其协调政企关系
l、依靠政府解决内部改革中的遗留难点,最终形成政企之间分工
责任明确的关系,企业在国家的汽车行业发展思路的指引下,真正成
为市场主体,而政府干预则不进入企业内部,只限于宏观范围。具体
来况:
(1)通过政府促成国有大企业出资人真正到位,一个完全意义的
出资人不仅要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真正关心负责,而且对企业重大问
题要有完全的决策权利,这样企业才能根本摆脱行政干预,成为市场
主体。目前国企发展仍然受到多个政府部门行政审批的制约,多个部
门同时在行使出资人代表的职权,企业往往在部门阈的来回奔波中或
贻误战机,或左右为难,无所适从。企业很希望在国家只受一个人格
化、形象化的产权代表管理。
(2)国有经济的基本存在形式应当从国有企业转变为国有资本,
国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企业保持的控制地位,可以通过控
制关键企业中的国有资本实现。希望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期权、期股、
持股等产权多元化形式从法律、政策上给予有力支持,体现有进有退
的原则。
(3)东风公司地处三线,地方对企业社会职能的容纳空间有限,
但深化改革又客观要求企业必须剥离社会职能,因而在操作中推进困
难,而简单的减税、减债性支持,只是权宜之计,希望政府能从发展
角度给予根本性的政策。
2、作为企业应有权敦促政府在建立汽车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上
行使政府职权。尤其首先敦促政府取消各地地方保护,建立全国统一
市场,改变不公平竞争局面;其次促进政府加快出台汽车消费政策,
以利汽车需求升:再有敦促政府完善资本市场等等。
结论
本文的研究结论是:
一、作为东风公司这样的国有大型汽车企业在中国加入wTO后所
做的未来发展战略研究中,应以全球汽车业的现实趋势和历史经验为
出发点、参照点和目标点,准确定位自身,形成正确思维,进而规划
出切实可行并具有自己个性的长远目标。
二、作为东风公司这样的国有大型汽车企业在中国加入wTO后所
做的未来发展战略研究中,应注重遵循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负起倒有
企业责任的同时,更应注重自身改革和理顺内部深层矛盾,树立自身
市场主体意t}{,形成自身作为市场主体的行为能力。
三、文章通过对东风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研究探索,更想说明的
是依靠国有企业振兴中国汽车业的关键是国有企业和政府都要有意识
地寻求二者之间,即宏观指引调控和微观灵活实践的最佳契合点——
即明确国家和国有企业各自的职能领域及责任,并贯以坚决的遵守和
执行。
参考文献
[1]、刘李胜、《中外支柱产业的振兴之路》、中国经济出版社、】997
年第1版。
[2]、和金生、《企业战略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第1版、
P17~P22。
[3]、张建华、《入世后再论中国面临的紧要问题》、经济时报出版社、
2000年第l版。
[4]、邹东涛、《入世机遇与挑战——中国加入wTO的宏观分析与行业
政策》、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版、P102~P119。
[5]、余良军、《入世后行业走势及命运》、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
第1版。
16]、赵景华、《全球竞争与企业战略一入世后中国企业如何参与国际
化竞争》、黄河出版社、2000年第1版、P212一P213。
[7]、刘世锦、《中国产业发展跟踪研究》、华夏出版社、2001第l版。
:8]、胥和平、《wTO与中国产业重组》、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年第
l版。
[9]、光大证券研究所、《未来风暴一中国加入wT0对行业和上市公司
的影响及对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l版、P115一P118。
[10]、夏大慰、《面对新经济时代的产业经济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
版社、2001年第1版、P26l—P266。
[11]、余永定、《中国“入世”研究报告:进入wTO的中国产业》、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l版、P367一P375。
[12]、马洪、《中国发展研究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选》、中
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第1版,P12卜P139。
[13]、赵英、《中国产业政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版。
60
[14]、易小准、《贸易自由化的挑战、风险、对策》、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第1版,P74一P108。
[15]、富占奎、《wTO规则与中国产业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1版。
[16]、李敏新、《“十五”时期产业发展与商业银行信贷政策》、中国计
划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17]、王春涛、《入世:融入世界经济的新起点》、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18]、张文总、《挑战wTO一中国产业竞争力再造》、科学出版社,2001
年版、P89~P92。
[19]、中国社科院外事局、《世界经济发展考察集粹》、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1995年版、P175——P235。
[20]、张仁琪、《世界汽车工业》、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21]、韩岫岚、《MBA管理学方法与艺术》(上中下)、中共中央党校出
版社、1998版。
[22]、赵景华、《企业管理比较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3]、王小广、《中国汽车何去何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24]、徐向艺、《管理创新——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发展之谜》、山东大
学出版社、2001年1版。
125]、Maryann keuer,Coll ision:GM.Toyota V01kswagen And the Rnsr
to own the 2lth Century,Copyright 1993 by Doubleday De¨
Publishing Group INC.
[26]、肖祖延、《挑战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金城出版
社、2001年第l版。
[27]、大野耐一(著)、李长信(译)、《丰田生产方式》、北京出版社、
1979年第1版。
[28]、Mary walton,CAR:A Drama of the American workplace,
Copyright 1997 by W,W.Norton&Company.
[29]、Linsu Kim, Imitation to Innovation:The Dyna[【【ics of
Learning,Copyri曲t@1997 by the
61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Harvard Business SchooI Press.
[30]、Jonathan Mantle,Car Wars,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B1ake Friedmann.London.
[31]、KA下AYAMA Osa册u,The Style of Toyota,First PubHshed in
japan in 1998 by SH0激KUKAN INe.
黯2]、
33
34
35
36
[37]、
138]、
}强罩蠢¥矗§疆0sa融,薯he S专r8te夸y of}沁n鑫a,First}bblished in
Japan in 1999 by SHOGAKU融N I按e.
《中国汽车报》2000年1月~12月、2001年1月一12月。
《当代汽车报》2000年1月~12月、2001年1月一12月。
《企业集团导刊》、2000年第i期~6期、2001年第l期一6期。
钟勇、《加入wTO我车汽车工业面临的冲击与对策》、《汽车研究
与开发》、2001年繁】粼、p3一P?。
鞠嚣霉、《瑟对撬藏的中蠢汽车工整菱震趋势磺突》、《汽车磅究
与开发》、2001年第6期、Pl—P莲。
《汽车之旅》、2∞O年第1期~第6期、2001年第1期一6期。
后记
19盼年至2002年,我有幸在东北师大国黼工商管理学院攻谈硕
士研究生。这期间,特别在毕业论文碍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老师、
曩学帮黎友的掺教j爨嫠助,在瑟我囱德键深表感滋。我尤其要衷心感
谢我的导师金兆怀教授,他一直给予我悉心的缴诲,鼓励并指导我运
用所学理论知识为单位和圜家做出贡献。从他那里,我不但学到了糖
深静学识,更学戮了严谨鹣治学态度耱为天簿袭懿离滏娥范,这将经
也从事教师职业的我永远受益。
此外,我恳盼各位老师和同学能慰我的论文多多提毖批评和意见,
我在此先表真诚酌谢意。
在此我对写作论文中所参考的文献资料的作者也一并致谢。
黎丹
2002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