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4882经济发展与贸易区域化:一个新兴古典理论框架及其启示

西北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经济发展与贸易区域化:一个新兴古典理论框架及其启示
姓名:李斌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贾明德
20020101
摘要
论文题目:经济发展与贸易区域化:
一个新兴古典理论框架及其启示
专业:
博士生:
指导教师:
政治经济学
李斌
贾明德
摘要
签名:
签名:
经济学是解释世界的科学,探求对经济生活与社会发展更深入的理解
与阐释,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所在。本文的中心工作是论证一个新的解释
经济发展一般机制的理论框架,并运用此框架解释一类重要经济现象,寻
求解释的目的则在予进一步阐释和验证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机镥4及其表现
形式。这个新的分析框架就是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重要经济现
象”就是经济发展中市场扩展和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贸易区域化现象,包括
国际经济领域的经济一体化和贸易集团化以及国内的地方贸易保护问题。
社会经济发展的—般机制是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需要回答的一个
基本问题。本文遵循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发展脉络,试图对
此问题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及相互间的交叉互补进行批判性回顾,
探求经济发展机制的规律。本文认为,对经济发展一般机制的研究至少应
当涉及三个问题:一是财富增长与报酬递增的根源;二是报酬递增自我繁
殖、自我实现的机制:三是这种机制得以运转的基础和制约其演进速度与
方向的因素。新古典学派用规模经济的方法解释前两个问题,对第三个问
题避而不谈;新制度经济学提供了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但对前两个问题
却涉及不多。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上述缺陷,
将斯密~杨格一科斯的思想融合在一个分析框架内。在这个框架中,专业
化分工与交易构成人类经济社会的基本概貌,而专业化分工与交易费用之
间此消彼长的两难冲突及其有效折衷则成为贯穿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一条
主线。
借助这一分析框架及其技术手段,本文首先利用一个引入交易费用的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李嘉图模型的超边际分析对我国的地方贸易保护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表明,
我国社会经济分工网络在从中央计划协调至4加强地方政府协调再到市场协
调的演变过程中,多种协调机制的共存为地方贸易保护出现提供了基础,
而发达地区(行业)选择自由开放的贸易政策,欠发达地区(行业)选择
地区保护政策则符合短期决策中的纳什均衡。中央政府要实现打破和消除
地方贸易保护的目标,应当围绕引导地方政府特别是落后地区政府的决策
从短期向长期转变采取相应措施。
本文基于新兴古典经济理论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给出了一个用来解释
贸易区域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得以出现的分析框架。其核心思想是,一体
化现象是人们处理两难冲突的结果,构成这对两难冲突的是分工网络与内
生交易费用和外生交易费用。人们既要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网络拓展的好
处,又要防范这一网络失灵甚至破裂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还要考虑外生
交易费用的影响。这一框架提供了比传统一体化理论更强的解释能力,可
以回答传统理论不能解答的一些重要问题,可以使~体化组织的大小在这
个框架中内生决定,还可将政治等因素纳入到内生交易费用这样一个经济
学概念中,从而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中来解释贸易区域化现象。更重要的是,
这种方法使对一体化现象的解释与社会经济发展的_般机制相联系,贸易
区域化和一体化组织的出现只是这种机制在国际领域的表现。
本文认为,虽然这两种现象出现在不同领域,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
是社会经济发展一般机制作用的表现,都是人们处理分工网络带来的好处
(或者说合作的好处)与交易费用作为制约因素之间两难冲突的结果,都
是特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我们将其看作两个案例作为对本
文给出的经济发展机制分析框架的验证。
【关键词】:
【论文类型】
经济发展贸易区域化地方贸易保护
新兴古典经济学超边际分析
理论研究
——一一一一垒!!!竖!
Title:Economic Development and胁de-f曜io丑al幻嚏tion
Major:Political Economics
Name:Li Bin
SuperVisor:Jia Mingde
Absn’act
SignatllI-e:.
Signature:
Econo商cs is a scicnce of酬ailling me啪d止pu岱Ilif塔moI_e pm南und
uIlderstaI】dillgs and demolls昀曲璐of the econ咖c 1ife&s撕al devcloD玎舱m.
The key taSk of吐lis es鞠y is t0 dcn∞ns破岫a new曲e0删cal胁c、vork
designcd t0 i唧咄me geIlera【rncc}戚sm of econornic developme鸭wim
whjch aIlirnportam group ofecono血c phcnomenaiSto be dealt.111e airn of
se鲫ching南r也e抽蛔捌喇0n is to血mler inus岫te and wri母thc mcntioned
mechall主sm alld its a胙嘞瑚玎ces.Tllis rlew矗aIne、vork is me New ClaSsical
Economics and In盘卜nlaIginal Analyses, and也e“m啦ortam economic
phenome舱'’is t11e market expa璐ion iIl me Econornic development a11d llle
phellomerlon of廿ade—re西onalizatiotl’.mclud.mg me ocon0111ic integralion、vinⅡn
the inter删orlal econo商c area,me订ade喂gionaUza蛀on&the pmblerll of
r电西0nal tmde protectio币sm wi仳n Ch协a.
The geneIai nlechallism of econo栅c developmem is a如nd锄emal
que蚯on tflat econornics,especiaIIy thc eco∞耐cs 0fdeveIopm吼is requ“叫to
arlsWeL FoUo谢ng the d帆lo肿em击岫the Classical Economics t0 thc New
aa嚣ic甜Econo工11icS,mis cssay acfeInp括幻谢dcally re“ew廿le d乱rclopme鸲reSe对ch觚ts&meircmss&corIlpIe“l删011,to searlchf研me pa蛐of血e
economic develop忉ent mecllaIlism.Tllis essay proposes吐lac at 1easc mree
que击。芏1s a∞t0 be曲volw妇in the f踟rch on廿圮genefal mecham锄:6r瓯
、vb戚t11e orig访of i11c瞎asing w列t11&i11creasillg糟姐ms is;second'whatⅡ1e
mec抽IIlism is wmch a工l驯怕rs fbf me scl{音茸疆odl删on&self≈ealiz蕊on of the
i11口easing删[un琏锄d thi巩幽£t11e elenlen担are谢正cb mobjlize this
me(.hml蕊and also res矗ct itS ev01utionary研,oed龇1d di删。儿Tlle
Neoclassical Sd啪l deak州t11 me五】碰“vo quesdo璐州幽lhe concep£of “Ec舳伽吁ofscale'’v越leevadingtllethirdone;wl蝴吐len洲啪iTIicsOf
jnstitutjon pr0啊des an删erfor恤t11ird onewh丑e rel缸ng珏me on me矗rst
two.1he New Cla船ical Econo耐cs s【】Imounts,to a la学d秽,me矗_bove
脑粥,by泌湖porat协g吐玲sⅡ灿-Yo蚰g乞Dase thc嘴慨i哟one anal)rlic 血m黼rk in whidl t11e division of l曲0r a11d acIio嬲consist也e basic
c锄g删叽of t11e h啪缸。conoIIlic socieIy while t}le mldulatmg位ade-0蠡
bc帆veen t11e division oflabor&位ms剃on cost and the王r ef嘲vc co∞pIDrnises
mm出∞u曲吐le谢10le social e。onomic deve20pmenL 晰tlltlliS曲m础and泌tc曲nologicalmeans,t11is麟龃y丘rst delvcsiIl幻
也e pmbkm of比gi0Ilal妣pIotecti砥snl诚幽in C№wm血c in缸_m蚓nal
a11alysis ofnle mc锄diaIl Model谢leIeⅡle transac曲n cost haS搬n irI虹Dduced.
The扭】alysis s110ws t}lat l}le ca喇s把rl∞of muldp王e cc啊dj础don m。c缸mi锄s
provides t}1e b嚣is for tk phenomenon of re西orlal订斑【e prote商om锄,du由g
山e“ol砸on 0fC}lim’s social econ0111ic w曲of吐1e diviSion ofl曲0r’舶m岫
central.plafl coord跏on to me iIlcre雏洒g Iocal a(h血lis打撕ve cooIdin砒ioIl,趾d
t11en to me m黜kef c0删dimdo甄iIl wKch the dev芒吐oped ar鞠删us扛y)叩乇s南r
an open trade pcdic弘whereas me lesS developed area 0p屯s for regioI】al trade
proIeclion pDlicies,h accordance wi出me Nash Eq西m嫡啪证short.teml
decision.ne central 90vemmenk if“is to break衄re舀oIlal舡ade
pf0敞do商snl,sho砌甜opt∞玎esporlde味fne嬲urcs∞fving t0 gtlide蹴
go、℃mments to make long-te皿decisio芏ls丘Dm making sl】斛terIn伽eS.
Based on the pr呻ideasa11d means ofthe New Cla辎Lcal EconoIllics,me
essay proposes a缸ncwork 如r e州ning the advens of 也e
钯订嘲io碰lli:枷on and出e in蛔na矗onal e∞no戚c主IltegIation.The core jdea is
mat me ph∞ome蝴l ofilloeg喇on豫;ultS丘om people’s d髓Iillg m纰de_0凰
wKch are com血u女ed by the w曲oft}砖di_vision oflabor&bo如me endo磐nouS
transa曲0ncosLonmeonehand,peopleexploit也ek唰k 0f血co啪璐Ionof
t11e啪b asmuch aspossible;0ntheo蛔halld,dleyl】ave幻pre伽ttlle王la珊啦
led by tlle删fIlnc曲n and even tIle break dw忸ofthe web’柚d fi】rthe衄o∞,t0
ta:ke imo consid eIa_60n 0f血e e晚B of indogenuous trallsaccion cost.The
危unework providcs a曲研lgcr唧lai]nil培c印acit)r iIlcluding如swers fbr some
AbStract
油portam queStions砌ch are beyond t}le scopc ofthe缸a拙ional m∞阱n call
ha、,e the sizc ofthe inte耐ed inS6mdon detemlmed eI】dogenoIlsIy,a11d poImcal
eleme鹏and me lme ch枷eled幽廿le econoIllic concept of‘‘endogenolls
tfanSaction c0酊乙W11ich gives Iise to an e坤1allaIion oftlle的de-regionalization
with血a coherent model.111e moIe iIT啪rtaIIC is tllatⅡ1is mealls—ates恤
account for删e-蝣ionalization wi廿l t11e general mecllallism ofsocial ecorloIllic
devel唧曲麒匕Which meaIls tlla土,Ⅱ1e adveI慨of也ldes—rc百onaliza.don and
i11te罂at甜m蚶tIltiolls are jusc expressiod ofme mec蜥Snl on the i芏Icemtional
stage.
The essay sⅦggestS tllat血ese“,o phcnomerla’t110ugh郇科:a血坦iIl di丘jrent
areas,are 00herem i11 nature,as吐le eM'rcsSion ofthe general mecⅢsnl arld me
result蕾妇n peOple’s位lde.o仃between吐碡adⅥmtages bmught by tlle
labor埘vision web and its咖saction cost’a【试an.me订tabk phenomellon m
ce栅n economic development.We skIll see“,o cases illuscmted aS t|1e
刚正cadon of吐le鼬newofk衄t}1e anadySjs ofe。0n删c deveJopment ad“sed
i11me essay.
【Key words】:Economic deveIopment
Trade-regionalization
Regional trade pIⅥtectionism
New CIassical Economics
Infh—marg.maI Ana母s船
【Tapy ofnesis】:Theoretical research
导论
1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经济学是解释世界的科学。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充满着纷繁复杂的经
济现象,经济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利用系统的理论工具解释这些现象,探
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几百年的经济学发展历史,正是无数经济学
家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思想方法与理论工具对这个世界寻求解释的过
程,人们希望更清晰和透彻地理解我们的经济生活,更多地带来财富的增
长和人类福祉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应当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科
学。。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决策行为与政府的政策取
向,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经济决策都不可能摆脱某种经济学思想的影响,每
个经济主体的决策水平也都会受制于这一时代人们的认识所能达到的程
度,正如凯恩斯所言:“经济学家的思想无论对错,都比人们想象的有力量。
那些自以为自己不受任何一种经济学思想支配的人,其实可能就是某个已
故最蹩脚经济学家的思想的俘虏”。
努力探求对经济生活与社会发展更深入的理解,正是经济学的核心所
在。正因此,在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有两方面的因素特别值得关注。首
先是研究的内容与对象。经济学的理论本质是一个用来解释社会现象的逻
辑体系,因此一般来说,解释的现象越重要,理论的影响力也就越大(林
毅夫,1995),这也就是世界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首先产生于英国而后又转移
到美国的基本原因。英国和美国先后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对这两个国家经
济发展现象进行研究,也就容易产生最广泛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
经济中重要性的不断加强,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会越来越多,其影响力
也会越来越大。因此,选择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作为研究题目,是经济学
研究首先应当考虑的问题。当然,重要的问题不等同于宏大的问题,对许
多“小”问题的研究同样能够揭示出大道理。可以看到,现代经济学越来
。对于经济学是否是一门真正的科学仍然存在着争议旭不可否认的是在社会科学中
经济学已经更多地接近了科学,并且这—趋势正在快速发展。而经济学中包含的价值
判断因素以及那些来源于对社会经济感悟的高深思想,也使许多人更愿意把经济学看
作科学与艺术的结合0巳山ridge,D.,1995)。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越注重对个体行为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这也成为其研究方法上的重要特
点。
另一方面,当选定一种经济现象作为邗窀对象时,研究方法与工具就
显得非常重要。方法与工具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是否符合科学规
范,决定了我们对经济现象的解释是否有力。作为一个过程,研究离不开
前人的成果,同时研究过程又是一个仓0造过程,每一项研究活动在某些方
面都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研究中知识的继承、创新与积累正是—个学科
得以发展的基本前提。纵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正是一个不断模仿科学、
接近科学的过程,现代经济学已经按照科学的规范建立了自己的语言、文
字和逻辑系统,形成了主流的研究范式。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
发生之后,数学开始被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研究。这一方面使经济学家获
得了更严谨、更高效的研究和交流工具,同时又使人们能够更清晰地界定
不同经济学家的理论创新与贡献,从而大大加快了经济学知识的累积速度,
而且还有利于经济学的传播与教学。在一些基本方法论的共同基础上,经
济学内部也形成了日益细密的分工。专业化的结果使经济学在众多分工领
域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并逐渐形成各自的研究方法与工具。在学术自由的
环境下,现代经济学对科学的模仿,使其更容易成为一个开放与发展的体
系,新的思想、理论与分析方法更容易在这个体系中得以诞生、发展并受
到承认。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设定是对经济学模仿科学的成就以及这一学科
本身发展的肯定(盛洪,1996)。因此,当我们找到一种经济现象寻求对其
进行解释和更深入的理解时,应当选择晗当的符合科学规范的经济理论和
分析工具,遵循基本的科学研究范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较准确的确
定此项研究工作在所属领域中的位置,较清晰地界定正在做的工作与已有
成果的区别,这也是研究的意义所在。
关于经济理论对社会实践的指导意义,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
许多人认为,经济学并没有对^类历史产生像科学那样大的影响,而经济
学对人类社会经济的人为理性设计(如计划经济制度)也往往以失败告终。
人们将其中的原因归结为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能动性,归结为理性
人的博弈能力。因为当存在多次博弈关系时,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凭借经济
学研究上的优势以损害他人而受益(盛洪,1996)。与此不同的是,杨小凯
(1998)则认为,同自然科学相比,经济学发展的程度仍然很低,不能苛
导论
求经济模型的现实性一定很强。,不要急于应用。重要的是,经济学研究要
遵循严格的科学方法,只要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正确,长远来看就会有前途。
当然,不论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学的社会实践意义有何不同看法,探求对人
类社会经济更深入、透彻的解释并使之系统化、科学化,应是经济学研究
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从经济学研究的趋势来看,探求对市场体制及其功能
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而不是随意地人为干扰,遵循发展的“自然秩序”
并对其进行理性表达,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学研究的主流。
本文的选题遵循上述基本思路。文章的核心工作在于论证一个新的解
释经济发展一般机制的理论框架,并运用这一新的分析框架来解释一类重
要的经济现象,而寻求这种解释的目的则在于进一步阐释和验证人类社会
经济发展的一般机制及其表现形式。这个新的分析框架就是新兴古典经济
学和超边际分析,这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就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市场扩
展和在这一过程中的贸易区域化现象。
市场扩展在世界范围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经济全球化。全球化
(西0baliz撕on)已经成为当前人类社会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全球化”也
成为这个时代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经济全球化是政治全球化、文化
全球化的基础,是全球化的核心内容。在当今世界,不同经济主体、不同
的国家与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一个庞大的经济网络已经覆盖了全
球几乎每一个经济地区。但是,在这~经济网络范围不断扩大,网络结构
不断细密的全球化进程中,经济的区域化特征日益明显,以欧盟、北美自
由贸易区以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代表的国际区域贸易集团迅速发展。经
济一体化(e∞nornic inlegration)和与之相适应的贸易集团化成为当代国际
经济中的—个突出现象。这也是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合流的一种
新形式:在集团内部使贸易更加自由,在集团之间则形成一定的贸易壁垒。
围绕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贸易区域化现象,人们形成两种截然相
。杨小凯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两难冲突(删e o肋的科学。事实上,我们所做的每一
次决策可能都是在权衡两难冲突后的折衷。理沧$0模型化与形式化是经济学科走向成
熟的重要表现和基本要求.但模型的建立本身又受制于许多因素(如数学的发展程度)·
不是所有的思想和经济现实都可趴嘣吐现有的数学来表达。有时我们必须在数学模型
得以建立和模型的现实性之间进行折衷的选择,因此,过分苛求一个模型既要有数学
逻辑上的严密性又要有面面俱到的现实解释力是不恰当的.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反的看法:一派观点支持贸易区域化和集团化。他们认为地区贸易协议有
利于促进贸易自由化,也有利于促进多边贸易体制,认为地区协议会给成
员国及全球经济带来新的动力,有利于创造更大范围的贸易自由化。以推
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为目标的(鹕:兀’和、加ro是支持匕述观点的。在以推动
自由贸易为宗旨的w1'o的基本原则中,非歧视性是w1D的首要原则,它
又包括了最惠国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要求一成员方将在货物
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给予任何另一国家的优惠待遇,立即和无
条件地给予其他各成员方,但对以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等形式的区域经
济安排,最惠国原则可以例外,区域外的世贸组织成员不能享受区域内成
员更优惠的贸易政策安排。这成为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人们以非歧视
作为基本原则和追求目标,却要通过区域内外的相互歧视来促进这一目标
的实现,这—嘲制需要我们做出经济逻辑上的解释;在国际经济学界,还
有另一种声音反对贸易区域化和集团化,否认其可能对全球化带来的促进
作用,甚至认为这种现象会威胁多边贸易协议和w1.0的存在。如何看待
上面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如何从理论上解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全球化趋
势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经济一体化和贸易区域化现象,如何正确理解
世贸组织原则中这一看似矛盾的安排,正是本文要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与国际经济领域相类似,我国国内也存在着相近的现象。改革开放以
来,经济发展所要求的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与地方贸易保护力量的抗衡成为
十分引人注目的一类经济问题,近年来地方贸易保护在某些地区和领域还
有愈演愈烈之势,保护的方式与手段也日趋多样化。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
我国加入W1’o的大背景下,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地方贸易保护问题,在
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对内开放,具有更加重要和特殊的意义。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构成了本文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将回答几个相关的
核心问题,即经济发展的一般机制及其与地区分工的相互关系是什么;为
什么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会长期和普遍存在地方贸易保护行为,其形成
机制如何;为什么地方贸易保护基本发生在发达地区(行业)与欠发达地
区(行业)的贸易中而不是发达地区(行业)之间;对于地方保护行为,
中央政府应当发挥怎样的职能,如何实现正确的角色定位。
进一步看,虽然上面两种现象产生的领域不同,一个出现在国际经济
领域中,一个存在于国内经济生活里,但却表现出相同的实质内容,即经
济发展所要求的统一大市场形成的内在驱动,和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区域
4
导论
经济集团(地区)间的贸易保护以及集团(地区)内部更自由的贸易政策
安排、相互协调和紧密合作。我们认为,当代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这—特点
正是社会经济发展一般机制的表现。正因此,本文对上述两个问题的研究
并不停留在问题本身,而是将其与对社会经济发展一般机制的探讨相结合:
一方面,上述两个问题本身就出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它们的研究
应当放在经济发展的视角下和背景中,而对这两种现象的模型化研究也应
当在社会经济发展一般机制的模型框架内来完成;另一方面,这两个问题
完全可以被看作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案例”(ca∞),对它们的理论分
析和模型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验证我们对社
会经济发展一般机制的认识,即“既想用理论‘肯定’事实,又想用事实
验证理论”。。什么是经济发展与财富增长的源泉?什么因素促动或阻碍着
经济发展的脚步?什么是贯穿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主线?对这些问题的探
讨与验证贯穿在文中的各个部分。因此,本文的选题并不能仅归结为对国
际经济学或区域经济学的专题研究,而更应当放入发展经济学的范畴之中,
我们对文中两个问题的研究是试图在发展经济学的视野中来完成的。
1.2本文的结构安排
依据本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线索,除导论外,我们对本文主题的研究
是通过上、下两篇共七章的内容来完成的,基本安排如下:
上篇的核心在于论证一个新的解释经济发展一般机制的理论框架。本
文认为,对经济发展一般机制的研究至少应当涉及三个问题:一是财富增
长与报酬递增的根源;二是报酬递增自我繁殖、自我实现的机制;三是这
种机制得以运转的基础和制约其演进速度与方向的因素。围绕这三个问题,
本篇试图较全面的回顾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对此问题研究的发展历
程、研究成果及各学派之间的交叉互补,探求社会经济发展机制的规律。
在第二章,我们从贸易理论的角度切入探讨发展问题,探讨古典贸易理论
的形成、发展及其所代表的经济学发展的不同方向,揭示李嘉图贸易模型
和传统新古典贸易模型的缺陷,探讨现代经济学发展为弥补这些缺陷所做
的努力;第三章探讨财富增长与报酬递增的根源及其自我繁殖、自我实现
的机制。首先考察新古典学派所使用的规模经济方法,再分析斯密—杨格
。引自盛洪(1993)。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框架的经济发展思想;第四章将新制度经济学以及交易费用因素引入讨论,
分析经济发展机制得以运转的基础和制约其演进速度与方向的因素,论述
产权、交易费用、制度安排、分工网络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同
时针对产权概念及内涵(以“企业产权“为例)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学产
权概念从法学角度的辨析(涉及到作为正式制度安排的不同法律制度在经
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更深入的专题探讨;第五章在总结前文讨论结果的
基础上,阐释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框架。
下篇利用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框架,研究经济发展中市场扩
展和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贸易区域化现象,包括国际经济领域的经济一体化
和贸易集团化以及国内的地方贸易保护问题。第六章首先利用一个引入交
易费用的李嘉图模型的超边际分析对我国的地方贸易保护问题进行研究。
我们将回答几个相关的核心问题,即经济发展的一般机制及其与地区分工
的相互关系是什么?为什么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会长期和普遍存在地方贸
易保护行为,其形成机制如何?为什么地方贸易保护基本发生在发达地区
(行业)与欠发达地区(行业)的贸易中而不是发达地区(行业)之间?
对于地方保护行为,中央政府应当发挥怎样的职能,如何实现正确的角色
定位;第七章给出了一个用来解释贸易区域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得以出现
的分析框架。如何解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贸易区域化现象,如何正
确理解区域化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全球化与区域化并存是否正是人类社
会经济发展一般机制在世界经济领域的表现,本章试图在一个新兴古典经
济学和超边际分析框架内对上述问题给予回答;第八章旨在对全文进行总
结,并在某些方面作进一步深入的探讨。本章首先探讨两个“案例”与社
会经济发展一般机制的关系,接着分析一国内与国际间经济发展的不同规
则,并以此为出发点,阐释组织试验和组钐艳断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
时结合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思想与西方现代发展思想的承续性与共通性的
研究,探讨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富”的一般规律及其所需的基本制度安排。
传统贸易理论:现代经济学发展的一条引线
上篇:经济发展的一般机制
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机制是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需要回答的一个
基本问题。围绕这一问题,从古典经济学开始,众多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
与层面求解这一课题,产生了众多的理论与学派。从古典经济学开始到新
古典经济学,再到现代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以及在国
际经济学领域日趋活跃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对社会经济发展一般机制的研
究事实上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但第二次否定不再是对原点的简
单复归,而是在保留古典经济学发展理论内核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复兴。
这种复兴表现为对原有思想的挖掘与进一步拓展,以及对其成功的形式化
处理。本篇试图较全面的回顾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对社会经济发展一
般机制问题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及各学派之间的交叉互补,探求社
会经济发展机制的规律,寻找贯穿于经济发展过程的主线。本篇的内容不
仅本身是本文选题研究的重要部分,同时也将为下文对经济全球化与贸易
区域化以及国内地方贸易保护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基奠和基本的分析框架。
下篇的研究将在这一框架下展开。
本篇内容做如下安排。首先,我们从贸易理论的角度切入探讨发展问
题,揭示古典贸易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缺陷;然后,我们围绕李嘉图贸
易模型和传统新古典贸易模型及其缺陷,探讨现代经济学发展为弥补这些
缺陷所做的努力:首先对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实现机制的问题进行研究,接
着将新制度经济学以及交易费用因素引入讨论,最后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的
一般机制及其有效运行的条件,阐释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框架。
2传统贸易理论:现代经济学发展的一条引线
2.1古典贸易理论与经济学发展的两个方向
对社会经济发展一般机制的探求可能存在着多种角度,但本文对这一
问题的研究是从贸易问题入手的,对其相关理论的回顾自然也是从贸易理
论开始的回。之所以选择这一角度作为切入点,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思考。首
。在许多教科书与文献中,贸易理论等同于国际贸易理论。本文中的“贸易”具有更
宽泛的含义.既包含国际贸易,也包括国内贸易、地区贸易以及经济主体之间的贸易
关系。
7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先,在以专业化分工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社会中,贸易关系是社会经济关系
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社会经济关系的集中体现。这表现在生产、
交换、消费、分配这四大关系中,交换最能集中体现其它关系,交换是联
系生产与消费的纽带,而交换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分配的过程。因此,贸易
状况是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市场发育水平和社会分配状况的综合
反映;第二,在新制度经济学兴起之后,对交易问题研究的日益重视成为
现代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交易已经成为现代经
济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与逻辑起点。新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如果把社会经
济发展看作一个制度演进与变迁的过程,那么对此的研究就必须从交易入
手。贸易是人类社会交易行为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从贸易入手研究社
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及在这一们立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非常符合现代经济
学的基本研究思路;第三,交易的产生缘自人类在产权界定基础上的专业
化分工,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与人们消费偏好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必须通过不
同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活动来解决。交易起到了不同主体之间联系纽带的
作用,从而使整个社会经济成为一个庞大的经济网络。因此,从贸易理论
入手可能非常有利于对社会分工网络以及网络经济特点的研字护,这为研究
分工网络的拓展、内生市场范围的大小以及经济一体化程度带来方便,有
利于将下文对经济一体化和地方贸易保护问题的分析置于一个贸易模型的
框架中来完成;最后,贸易理论在古典经济学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而对贸
易理论的研究与拓展贯穿了经济学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
新贸易理论出现后,对贸易理论的关注重新兴起并且大行其道,新贸易理
论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直接为新增长理论模型的出现提供了工具,而这些都
已成为当代发展经济学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贸易理论发展与演进的过
程集中体现了经济学家们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理论思考,反映了人
们为将经济发展的思想模型化而在方法和工具方面的探索与创新。正因此,
我们认为,选择贸易理论作为回顾经济学对社会经济发展一般机制研究的
。网络经济这一概念应当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网络经济可以理解为一切与
因特网直接相关的经济的总和(王义昌,2000);本文中的网络经济属于广义概念,是
对在专业化分工与交易基础上的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抽象概括,这种经济的基本特点
是具有网络效应,即在这个系统中各部分相互依赖,系统的效率不但与个别人的效率
有关,而且与参加网络的人数有关,而网络中每个人的决策依赖于他对其他人是否参
加网络的预期(杨小凯1998)。
8
传统贸易理论:现代经济学发展的一条引线
一条主线是恰当的。。
在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划分中,主流的方法是将其划分为早期贸易理论、
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三大部分。早期国际贸易理论是相对现代国际
贸易理论而言的,它起始于重商主义、中经古典经济学派发展到新古典经
济学派,而以古典学派尤其是李嘉图技术比较优势贸易模型为主要代表;
在此之后,把由赫克歇尔和俄林建立的自然资源禀赋理论(HO定理),以
及由此引申、衍化形成的整个理论体系,称之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在这
一体系中,包含了与Ho定理有关的另外三个主要贸易定理:要素均等化
(FPE.Fac_【0rPrice Equaliz撕on)定理,斯托尔珀_和萨缪尔森定理(stolp盯
and sarⅡuelsoIl'1941,一般简称ss定理)以及鲁宾辛斯基定理(脚bc研脚ki,
1995,简称鲁氏定理);1977年,迪克斯特和斯蒂格利茨模型(D砒越d
蹦出吆1977,简称D.s模型)的诞生,引发了学术界对传统贸易理论的重
新思考,人们开始利用规模经济来解释国际贸易实践中的“林达尔”(Linda)
模式以及“里昂惕夫之谜”(ko埘ef Pamdox),由此出现了所谓“新贸易
理论”,它在很多方面已经或正在改变着人们对贸易理论的认识。
在当代主流贸易理论教科书中,对贸易理论的讲解基本都遵循上述脉
胳,这种划分方法主要依据的是模型问的不同特点、使用的不同理论工具
以及所解释的不同贸易现象,同时还体现了贸易理论发展在时间上的延续。
在李嘉图模型中,只有一种要素(即劳动),其边际和平均生产率都是不变
常数,没有报酬递减现象,存在外生技术比较优势。HO定理则是规模报
酬不变的新古典贸易模型的代表,其中至少有两种要素,全要素生产率是
不变常数,但每个要素的边际和平均生产率呈现递减报酬。这类模型主要
描述的是由于资源禀赋外生差别产生的比较优势。而D.s模型则将规模经
济引入,从而把报酬递增因素引入到贸易模型中来,它在生产函数设置这
个基本层面上与李嘉图模型以及HO模型有了根本的不同,从而能够解释
一些新的贸易和发展现象。
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在主流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事实
上掩盖了经济学应当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或者说更重要的方面,这种掩盖
从人们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当作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
。只鲍尔(只Bau%1992)就认为,忽视贸易活动是传统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缺点这一,
如果贸易活动及其影响被正确理解,那么主流发展经济学将从根本发生变化,他认为
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引攀.
9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特例时就已经开始了。在萨克斯和杨小凯(Saclls and№培,2001)看来,
经济发展或者说贸易产生与发展的基本驱动力(drivi】唱for∞)主要有两种:
一是不同经济主体间的外生比较优势;二是内生绝对优势,而这正是古典
贸易理论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期密认为,国民财富增长的源泉可以归结
为两点,即劳动分工以及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比例,并且认为主
要取决于前者。他在《国富论》的开篇就指出:“劳动生产力匕最大的增进,
以及适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
果”。‘嚯将经济增长的源泉归结为专业化和分工的基础上,斯密提出了他
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一国在生产某种商品的成
本比别国绝对低,即具有绝对利益的优势时,该商品就可出口,反之就要
进口。斯密认为,两国间建立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及其交换(贸
易)能够带来社会总财富的增加,实现“普通富裕”。但是,斯密绝对优势
理论的一个前提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这就是从事贸易交换的经济主体(各
种的职业家)是天生相同的,并没有外生的优势存在,“人们天赋才能的差
异,实际上并不像我们所感觉的那么大”。4在《国富论》中,斯密还说了
另一句十分精辟的话“人们壮年时在不同职业匕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
能,在多数场合,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因此
在斯密看来,贸易之所以会产生,是由于天生相同的人可以通过后天选择
不同的专业,而产生不同产品生产率的差异,贸易的根源即在于这种不同
劳动分工基础上的绝对优势。在斯密之后,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贸易理
论。李嘉图认为,“绝对优势”并不是产生贸易所必要的,他强调了外生比
较优势与分工的关系。他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出发,认为两个国家生产
力不同,一国即便生产不出成本绝对低的产品,但只要能生产出成本相对
低的产品,就可以同另一国进行贸易,并使双方都获得贸易利益。比较优
势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给出了一个新的假说:即一国无论生产力水平高
低,只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有可能从中获得实际利益。而且,
从这两个理论来看,有绝对优势时,一定有比较优势,而有比较优势时,
却不一定有绝对优势。因此,人们将绝对优势理论看作比较优势理论的一
个特例,认为比较优势说比绝对优势说要高级。比较优势理论由此被看作
。引自‘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译本)第5页,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同上,第ls页。
。同上,第15页。
传统贸易理论:现代经济学发展的一条引线
古典贸易理论的代表,并被视为整个贸易理论的基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这一理论被经济学家极力推崇,被看成是支配国际贸易的“永恒规律”。
但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新发展日益表明,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
理论的区别与联系并不像上述传统理论所认为的那样简单,它们实质上代
表了经济学不同的发展思路。从两个理论的比较来看,在斯密的绝对优势
中,不同经济主体先天是相同的,贸易模式在先天是不确定的,是其后天
选择的结果,因此是内生的。而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中,不同经济主
体先天具有比较技术优势,因此贸易模式是外生给定的,人们不可能通过
后天的努力改变这种模式。举—例子来讲,假设有A、B、C三个国家,每
个国家的人都只需要消费X、Y两种商品。在斯密理论中A、B、C三国的
先天条件是相同的,它们通过后天选择不同的专业获得绝对优势,至于这
种选择后形成的贸易格局在先天是不确定的,因此可能会有多种结果。例
如可能A国专业生产X,B国专业生产Y,也可能c国会专业生产Y,而
专业生产X的A国是从B国还是从C国进口产品Y,即建立贸易联系,
都是事前所不能准确预见到的,结果可能是多样的。而每一种贸易模式实
质上都是一种分工结构或者说分工网络模式,也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制度结
构或者制度安排。如果我们把每个国家都抽象为一个点,把贸易往来看作
连接点与点之间的线,那么三个点之间会出现不同的网络状态,对应不同
的贸易模式,网络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但在李嘉图理论中,由于各国的比
较优势是外生给定的,因此国家间必然会按此比较优势开展贸易,贸易模
式是既定的,分工网络状态是既定的。可见,斯密理论首先关注的分工结
构与贸易网络是如何形成(被选择)和演进的,即分工结构和贸易网络内
在于斯密的理论框架,而李嘉图模型关注的是贸易模式、分工网络既定条
件下的资源流动的问题。在数学上,对两者的区别可以用拓朴性质和非拓
朴性质来描述。经济组织拓朴性质是关于每两个个体之间是否相互联接和
有无交易关系的总信息,这一总信息与联接方式、交易流通量(非拓朴性
质)无关。因此,正如杨小凯和张永生(2001)所指出的,斯密理论关注
的是分工网络模式等经济组织的拓朴性质的变化,而李嘉图理论则关注资
源的分配与流向等非拓朴性质的变化。
容易看出,每个经济主体首先面对的应当是对不同分工网络、制度安
排的选择,其次才是在这种分工网络与制度安排既定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
题,而分工网络与制度安排的形成、演进与变迁也就是经济发展的过程。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组织或制度既定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这正
是其对经济发展问题的解释显得乏力的原因。因此,莱昂内尔.罗宾斯
(1935)将经济学定义为“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
的用途的科学”这一在现代经济学中仍占主流地位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
它只是从新古典视角观察世界的体现,并不能代表作为经济学起源的古典
学派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正如G.B.黜chaDd∞n(1975)所看到的:“斯
密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经济均衡和经济进化的两种理论”,经济学应当研究
两类基本问题,一是给定资源稀缺程度(或生产力)后的资源配置问题;
二是资源稀缺度本身不是固定的,如何使财富增加和经济发展的问题。前
者是给定一个“蛋糕”后如何分的问题,后者则关注的是如何把“蛋糕”
本身做大,而将蛋糕做大这类牵涉到分工网络规模、经济组织状态、经济
增长与发展的问题应当是更具根本性的,这类问题研究和探讨的应当是更
重要、具有更广泛适用性的规律。忸是,对这类问题的研究与关注在现代
作为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学派理论中却难觅踪影。
可见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被大家忽略
了,这种忽略在新古典经济学漂亮的理论框架形成之后达到顶点。人们将
斯密贸易理论作为李嘉图贸易理论的~个特例并对李嘉图模型的极力推崇,
正是这种忽略的表现,主流经济学走上了仅仅对资源配置问题进行研究的
道路。
2.2李嘉图贸易理论与传统新古典贸易模型的缺陷
随着经济理论和贸易实践的发展,作为贸易理论主流的李嘉图模式以
及同其有共同的外生特征的赫克歇尔—俄林禀赋比较优势理论开始引起人
们的重新思考。事实上,人们对李嘉图模型以及H.o定理缺陷的认识,在
此基础上对这些缺陷进行弥补所做的努力,体现了对新古典学派研究方法、
研究结论的不满,他们试图对其进行修正与拓展,而这些工作在很大程度
上体现了人们对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问题的重新关注。
现代经济学对李嘉图贸易模型和以HO定性为代表的主流新古典贸易
理论的重新思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际贸易发展实践对上
。适用性最广的规律应是与经济组织拓朴性质有关的规律.正如分子生物学中基因结
构的拓朴性质是比分子中原子捧列的几何性质(非拓朴性质)更根本的决定物种变化
规律的因素一样(杨小凯、张永生,2001).
2
传统贸易理论:现代经济学发展的一条引线
述理论的解释力提出了挑战。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发达国家之间以及相同
或相近工业部门之间的贸易量要远大于发达国与不发达国之间的贸易量,
出现了所谓“林达尔”(Linda)贸易模式,这一现象是李嘉图贸易理论难
以解释的。里昂惕夫(Leon6e£1953)的经验研究也发现,看似资本密集
的美国在1947年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的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出口与
进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cⅫLx),(Q以j,)只有O.77,而按照H-O定理,
这一比率应远远大于1,而且从二战后至1970年这一时期,上述情况都是
基本成立的,“里昂惕夫之谜”对H.0定理的解释力提出了挑战。特副勒
尔(嘶n瓯1995)提供了系统的否定HO定理的经验证据。他用了33个国
家、9种要素即297个观察点的数据,发现满足肿定理的数据只有50%,
而另50%违反HO定理。阿罗等人(加谢w,a姗哪Minh嬲锄d soIow'
196l;Blla星:wati and Ddleiia,1994)则从理论上证明了HO定理的错误,他
们认为对于不变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的模型,哪怕生产函数在两国
之间相同,但只要替代弹性在生产X和Y两种商品中不一样,就有可能产
生所谓“要素密集度逆转”的现象,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可能会违反比较禀
赋优势原理,出口其相对要素禀赋稀缺的产品。值得注意的是阿罗等人
(1961)是在保持HO定性原有假设及前提条件的情况下找到HO定理
的反例的,而迪克特与诺曼(D诎锄d NomlaIl'1980)等人的工作也得出了
类似的结论。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HO定理在理论上已经被推翻。一
个更根本的理论论据则被德布鲁(De醣eu,1974)、曼特尔(MalIcel,1974)、
桑能尚(SounenScheh 1973)给出。此定理说明,如果不具体写出函数的
显性表达式,我们就不可能找出一般均衡比较静态的一般规律。但是贸易
理论中的四大主要定理(H0定理,FPE定理,ss定理和鲁氏定理理)都
是试图在不具体设定模型的函数显式条件下找出均衡价格、资源、产量之
间的一般关系,按上述“不可能定理”,这些结果都是不能成立的。也就是
说,任何理论或假说都只可能在一定的假定条件下、特定的函数形式中或
某一特定的参数范围内得以成立,而不可能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般
规律。
李嘉图模型和HO定理就包含在匕述情形中,它们都只可能在一定的
范围内成立,而并不是可以屡试不爽的“永恒规律”。另外的一点启示也
很值得注意,那就是必须重视对纯理论的研究,因为纯理论的研究水平决
定了我们认识世界的角度与方式,决定了研究工具的先进程度,从而决定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了我们认识问题所能达到的深度。这一点正被爱因斯坦的名言所印证:“不
是经验观察为理论研究提供基础,而是理论研究决定我们可观察到什么”
(引自HeiS蒯be瑶1sr71;P31)。因此,在做匣用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的时
候,一定要重视纯理论研究的结果。过去的几十年里,很多经济学家耗费
了大量精力试图证明贸易理论中的“四大定理”,而“不可能定理”早已说
明这些定理不可能严格成立。这也说明,当我们对一个问题寻求解释和进
行研究时,能否选择到一种好的理论工具和分析框架,是决定这项研究能
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二,李嘉图贸易理论和传统新古典贸易模型排斥报酬递增的特点使
其对经济发展问题缺乏解释力。在李嘉图贸易理论中,人们只能利用外生
决定的技术比较优势,这一优势本身不能被内生决定和发生演进,而且李
嘉图模型中只有一种投入要素(既劳动),其边际和平均的生产率都是不变
常数,不存在报酬递增,这使其难以解释一些基本的发展现象;HO模型
也具有类似的特点,在这—模型中,有两种投入要素(劳动和资本),每种
要素的边际和平均生产率呈递减报酬,全要素生产率为不变常数,同样不
存在报酬递增。HO模型符合标准的新古典生产函数的要求。我们知道,
新古典生产函数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每一种投^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为正
且递减、呈现不变规模报酬以及随着一种投入趋于零、另一种投入的边际
生产率超向无穷大的所谓“稻田条件”,这些条件是保证新古典完全竞争均
衡存在的基本前提。报酬递增则与新古典一般均衡框架和●白累托最优不能
相容,因为如果允许递增规模报酬存在,就会导致市场垄断,不能实现市
场的完全竞争,会有市场失败出现。但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如果我们
不能找到一个理论体系来描述内生报酬递增机制的原理,我们就很难真正
解释经济增长的根源与实现机制。
有意思的是,如果对这个长期困扰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基本难题追根潮
源,我们又会回到斯密的《国富论》。在这部被公认为经济学起源和历史上
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中,同时包含着报酬递增与经济均衡两种理论.这一
点从《国富论》第一篇的标题就可大致看出,这一篇的标题即“论劳动生
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报
酬递增理论主要集中在《国富论》的前三章。斯密认为专业化能够提高劳
。关于对推翻外生比较优势说及其它传统新古典贸易理论杨0定理的文献缘述与经验
证据的更详细论述可参见杨小凯和张永生(2001)。
14
传统贸易理论:现代经济学发展的一条引线
动生产率,劳动分工是财富增长的主要原因,而新的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
的范围,市场的范围又受制于运输的条件,这也就是著名的“斯密定理”。
斯密的经济均衡论则主要在第七章“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中得
到了充分体现(G.B.础chardson,1975),其核心思想是描述边际价格如何受
“自然的”或“成本决定的”价格重心作用地影响。上述两种理论同时包
含在《国富论》中,成为一个体系,彼此相安无事。但是,当经济学研究
进一步发展,开始逐渐走上精细化和形式化道路时,两者之间的不相融性
就开始凸显。首先被形式化的是用当时已有的数学工具就可以处理的经济
均衡理论,从瓦尔拉斯、马歇尔一直到德布鲁.阿罗的~般均衡理论,与此
是一脉相承的。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假设是规模报酬不变,在斯密的均衡
理论中这隐含在单独由生产成本(不考虑需求)所决定的“自然价格”概
念之中,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这表现在同质和线性生产函数的假定之中,
这个假定对完全竞争和利润最大化的假设来说是公理性的(贾根良,1999)。
从马歇尔丌始,众多经济学家就致力于将报酬递增引入新古典框架,马歇
尔、张伯伦、罗宾逊、迪克特和斯蒂格利茨、克鲁格曼、卢卡斯等都是其
中的代表人物。但是,真正依循斯密从专业化分工角度研究报酬递增与经
济增长的文献却在很长时问内成为空白。
最后,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是,李嘉图比较技术优势贸易理论虽然被
当作当代贸易理论的基石,但从现代主流经济学发展的整体来看,却没有
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关注,这突出表现在比较优势理论很少被纳入到正式的
数学模型中去。。事实上,李嘉图贸易理论难以被数学化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在李嘉图模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一个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集合体,
这个国家(地区)既要进行生产也要进行消费,我们不可能设想存在一个
只进行生产不进行消费或只消费不生产的国家(地区),因此,一个国家(地
区)是一个生产一消费者(comume-producer)。它首先需要决策的是与外部
(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贸易还是不贸易的问题,也即是与否的问题。如果
选择不与别国发生贸易,该国就会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对外贸易量为零。
作为一个决策变量,一个国家(地区)的对外贸易量为非负值,可以取零
或某一正数(当然也会存在上限)。我们知道,如果某些决策变量取其最大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在主流的经济学教科书中,很难发现对李嘉图贸易理论的讲
解,而在专业的贸易理论教科书中,对这一理论的介绍也都基本停留在拿两个国家举
例说明的层次上。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或最小值时就会出现角点解,而内点解是所有决策变量都不取其最大和最
小值的解。当一个国家(地区)选择自给自足而不是对外贸易时,对外贸
易量这一决策变量就会取到最小值,角点解出现。这时就必须有能够处理
角点解的数学工具。在数理经济学中,处理最优化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基
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古典最优化,二是数学规划。古典最优化处理
的是连续内点解问题,与导数、微分这些概念紧密相联,新古典的边际分
析使用的就主要是这类工具,但古典优化无法解决角点解问题。数学规划
克服了这一弊端。数学规划与古典最优化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解决最
优化寻求者面对不等式约束时的优化问题,例如约束条件可能以g(X,y)≤c
或≥c,而不是以g(x,办℃的形式出现,这样它就可以允许角点解存在。
数学规划又可以分为两种,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以其目标函数及约束
条件是否是线性的来区分。报酬递增从本质上属于非线性问题,因此如果
我们需要从分工和专业角度探讨报酬递增与经济发展问题,就必须使用非
线性规划这样的工具。但是,非线性规划的求解方法直到1951年才被库恩(H.W.甄虹1)和塔克(A.W.‰)找至旷,在此之前,经济学家没有办
法处理带有角点解的非线性经济问题。因此李嘉图贸易模型也就很难被纳
入到正式的数学模型中去。
杨小凯和黄有光(1993)指出。为了避免在模型化中遇到角点解问题,
马歇尔做了一项很不现实的假定,将消费者和生产者分开。在新古典框架
中,社会由两部分人组成,即纯消费者和纯生产者,纯消费者只能从纯生
产者处购买商品而不能自己生产,纯生产者则只能将商品卖给消费者而不
能自己消费。这样,—个纯消费者的商品购买量就必然是一个正数(不可
能为零,为零时纯消费者就不能生存),从而回避了角点解的出现。容易看
到,在这样的分析框架中,市场是天生存在的,因为纯消费者和纯生产者
不可能不进行商品交换,他们没有办法选择自给自足的状态。因此,新古
典经济学不可能内生市场的出现及其范围的变化,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
新古典经济学天生缺乏对经济发展问题的解释能力。
由李嘉图贸易理论引出的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作
为当前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理论在基本方法论和分析工具上的缺陷。新古
。在古典最优化中的—阶条件即为边际条件,非线性规划中存在类似的一阶条件,称
为库恩—塔克条件。库恩和塔克的经济论文‘非线性规划》,收集在加州大学1951年
举办的关于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的第二次伯克利专题讨论会论文集中。
传统贸易理论:现代经济学发展的一条引线
典经济学家也在不断进行努力,试图弥补上述缺陷中的一部分。在此之外,
很多经济学家则从一些被长期看作非主流的角度入手来克服主流理论的缺
陷,继承和复兴古典经济发展的基本思想。最近几十年里,经济学在这方
面的努力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这些成果为更深刻地揭示社会经济发展
的一般机制,理解古典经济学派关于经济增长与报酬递增的思想内核提供
了可能。这些我们都将在下文展开讨论。
经济发展的根源及其实现机制
3经济发展的根源及其实现机制
3.1对新古典方法的考察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根源及其实现机制是发展经济学需要回答的~个基
本问题,正因为它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也是众多经济学家不
断探讨和存在长期争议的课题。当代经济学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越
来越承认古典经济学在经济发展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刘易斯(k吡,1988)
称:“经济发展理论是从1650年到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期间
的大约一个半世纪在英国发展起来的”。森(S饥1988)指出:“配弟被公
正地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者和数量经济学的先驱之一,它当然也是一
位发展经济学的奠基者。的确,在早期的经济学文献中,很难将发展经济
学同经济学的其它分支分开。因为实际上经济学的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经
济发展上。这种情况不仅在配弟的作品中得到了反映,在其他一些现代经
济学的先驱,包括格雷戈里·金(Gregor)r King)、弗郎索瓦·魁奈(F埘1cois
Quesnay)、安托万·拉瓦锡(加伽ine Lavoisier)、约瑟夫·路易斯·拉格
朗日(Josepb Louis I ag阳nge)甚至亚当·斯密的作品中,情况也是如此。
实际上,《国富论》就是对发展经济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匕杨小凯和张永生
(1999)明确指出:“在一定程度上说,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核心就是发展经
济学”。
古典经济发展思想包括了斯密关于专业化和货币出现之间内在联系的
猜想,关于投资是提高迂回生产过程中分工水平的工具的资本理论,关于
“看不见的手”的功能是协调分工网络的观点,以及配弟的城市化理论和
杜阁的猜想。而古典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则是著名的斯密定理,即分工是
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工取决于市场的大小,市场大小又取决于运输的条件。
斯密给出了分工能够提高生产率的三点原因,一是劳动者的技能因业专而
日进;二是能够节约工作转换中的劳动时间;三是有利于机器的发明与采
用。分工会带来专业化和专业的多样化,而这必然要求人们互相交易,互
通有无。斯密将分工的原因归结为人类特有的交易倾向,这种分工基础上
的互相交易则会“产生普遍富裕”,斯密将此视为经济增长和财富增加的根
源,认为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专业化和分工发展的过程。从经济学
的发展史来看,斯密关于经济增长根源的这一深刻认识还无人能出其右,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也从没有过对此有力的批驳意见和能够证伪的经验材料出现,它被当作普
遍公认的定理存在于经济学理论中。斯密关于“分工取决于市场范围大小”
的观点同样的富有深刻含义,它被杨格(Youn品1928)称作在全部经济学
文献中是最有阐述力并富有成果的基本原理之一。而斯密定理中对“市场
大小取决于运输条件”的认识事实上已经为未来制度经济学特别是新制度
经济学以及交易费用概念的提出埋下了伏笔和提供了启示。进一步可以看
出,在斯密看来,报酬递增的深刻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的合作行为,而合作
问题本质上是制度安排及其变迁问题。斯密定理本身就是和报酬递增、经
济发展以及制度变迁紧密联系在—起的(贾根良,1999).“清泉有故源,
嘉禾有旧根”,现代经济学在几乎所有重要方面的发展都可以在《国富论》
以及斯密定理中寻到源头或者觅见踪影。
但是,经济学在逐步走上精细化和形式化道路的时候,遇到了经济思
想与数学工具之间取舍的两难冲突。由于不能处理角点解问题,马歇尔选
择了消费者与生产者相分离的假定,建立起了一般均衡的新古典框架。马
歇尔也继承了斯密《国富论》中分工和报酬递增的思想,但却不能将其形
式化,但他仍然试图在新古典框架中处理报酬递增问题。在其《经济学原
理》的第殴篇.马歇尔对他的报酉|l|递增观点作了总结,i8勉括:(1)规模
效应带来的报酬递增可能是外部的或内部的:(2)自然起作用的生产表现
出报酬递减的倾向,而人起作用的生产显示了报酬递增的倾向;(3)“报酬
递增率可以这样来表达,劳动和资本的增加导致组织优化,这又会提高劳
动和资本的使用效率,,。简言之,“报酬递增是努力、牺牲的数量与产量之
间的一种关系”。为了能够处理报酬递增问题,马歇尔采取的办法是将规模
经济的概念引入新古典经济理论,并将其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
济。当一个企业的生产力随着企业规模的提高而提高时,就称存在内部规
模经济,而外部规模经济则是指一个企业的生产力随着整个经济或一个部
门规模的提高而提高。外部规模经济的实质是正的外部性或者说溢出效应。
马歇尔之所以要作这样的区分,是因为内部规模经济的存在会导致垄断,
从而打破完全竞争的假设,所以马歇尔试图用外部规模经济这一概念来解
释报酬递增。与外部经济紧密相联的另~个概念是“代表性企业”,代表性
企业抹杀了不同企业规模的差异,而被规定“我们假想不渝I}何时候该厂
都享有所属工业生产总规模所具有的那些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平均份
19
经济发展的根源及其实现机制
额”。o代表性企业的规模取决于产业的扩张,而这种扩张“有些决定于种
类相近的生产的总量;而有些——尤其是与知识的发展和艺术的进步有关
的那些经济—一主要是决定于整个文明世界的生产总量”。。因此,外部经
济的自然增长就成为报酬递增的唯一源泉。
马歇尔外部规模经济概念的引入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方面这种处
理方法使竞争和报酬递增相容,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倾向于从社会经济整体
或产业的角度理解报酬递增实现机制的观念,而从整体角度进行理解必然
要涉及到构成整个经济或产业的代表性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分工、协
作。这一概念所包括的经济现象已经接近于当代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所产
生的网络效应。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规模经济被当作经济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力量。但
在马歇尔之后,在研究方法上又发生了一些变化,经济学家利用规模经济
尤其是内部规模经济来解释经济增长与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与此相关的理
论模型。在这些模型中,如罗默(R伽er)和埃蒂尔(E吐lief)的一些模型,
仍然遵循了马歇尔外部规模经济思想的路线,但大多数用的都是内部规模
经济和垄断竞争的概念。这一状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当时斯拉
法(1926)通过研究认为,外部经济的概念与局部均衡不相容,只有报酬
不变才与完全竞争相—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理论界开始接受另—种思
想;即放弃完全竞争的假定,转向垄断竞争的厂商理论。因此,在新古典
经济学中,对递增报酬问题的处理,正如杨小凯(Yan舀1991)所指出的,
要么假定这种报酬是“外在的”,以便说明厂商规模扩大不会导致收益增加,
从而使价格均衡得以成立(即马歇尔曲线);要么违背定价行为理论,而假
定厂商运行在—个垄断竞争市场中。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对沉寂后,1977
年,一个在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中都极具意义的重要模型诞生,这就是迪
克特.斯蒂格利茨(nS)模型。此后,基于规模经济尤其是内部规模经济
的思想又重新兴起,其中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埃蒂尔(1982),克鲁格曼
(Kn】g咖n,1979),贾德(Ju憾1985),罗默(1986’1990),格罗斯曼和赫
尔普曼(Gros锄柚锄d Hdpm锄,1989,1990),墨菲·谢利夫和维西里
(Murplly,Slllei向8耐Ⅵ幽嘞1989)等。
在迪克特和斯蒂格利茨模型中,有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产品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第140页.。
。同上,上卷第297页..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细分或差异性)之间的两难冲突。一方面规模经济要求生产产品的种类越
少、每种产品的产量越大越好;另一方面消费的多样化偏好又要求较多的
产品种类数。市场会拆衷这一两难冲突形成一种垄断竞争的均衡,内生地
决定市场上的产品种类数。D-S模型的独特方法和有趣结果推动了当代贸
易和增长理论的新发展。例如,从D-s模型中容易看至以经济规模、市场
容量以及人口规模的扩大都会有利于扩大折衷模型中两难冲突的余地,从
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因而,统一大市场形成、贸易范围扩大、国际贸易
产生等都会对更高水平均衡的形成有利,使所有^有更多机会消费更多样
化和更廉价的产品。特别是,人口规模的扩大也会起到相似的作用,从这
种意义上讲,人口的增加将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显然,这一结论对主流
观点提出了挑战,因为在马尔萨斯以及索洛(S0iow)的理论中,人口增加
都被看作了经济增长的抑制因素。ns模型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在这
一模型中,交易双方并没有先天的比较优势,但却由于利用规模经济产生
了后天的绝对优势。这打破了传统经济学家长期以来将绝对优势视做比较
优势的一个特例的观点,促使人们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思考。而且,
D—S模型可以内生绝对优势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方法实际上为内生经济增
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如果了解在此之前增长模型采取的方法,我们
就会理解D.S模型在增长理论中的意义。
我们知道,以索洛(1956)和斯旺(sw粗,1956)为代表曾长期居主
流地位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将外生的技术进步看作经济增长的源泉。f断门
的模型类似于物理中的状态方程,在这个系统中,经济增长必须通过参数
的外生变化来解释,也就是说必须有系统外的力量来推动,这个力量就是
技术进步。但是,作为外生力量的技术进步本身又由何决定,则是这类模
型无法解释的,而且这类模型都没有能够用动态优化决策来描述个体的动
态决策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并不具有微观基础,因此这些模型甚
至不被视作严格意义上真正的经济增长模型(杨小凯,1998)。索洛等人模
型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需要外生技术连续进步才能推动的均衡经济系统,严
格依赖于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假设。这类函数排斥报酬递增,因此这类模型
不可能内生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如果没有外力推动,人均增长就会停止。
可见,索洛模型与古典经济发展思想是不相容的。
解释经济增长的另一种方法遵循的是拉姆齐(Raf璐ey’1928).在拉姆
齐的经典之作《一种储蓄的数学理论》中,他研究了一个国家将它的收入
经济发展的根源及其实现机制
中多少作为储蓄是最优的问题,即寻找一条最优的储蓄路径。在这个模型
中有一个当前的消费与未来的消费不可能同时增加的两难冲突,增加当前
消费就要减少储蓄、从而减少投资。但投资可以增加未来生产率,从而增
加未来消费。这样,最优化储蓄消费决策就是要折衷这一冲突,找到使总
贴现效用最大化的投资和储蓄率的时间轨迹。拉姆齐从个人最优决策的角
度运用动态优化方法内生出了这条时间轨迹,最优储蓄率成为时间的函数,
随着时间的向前推移而变化,这样使经济的增长在模型内部就可以发生,
再不需要外生力量的推动。拉姆齐模型符合内生增长模型的严格定义,一
是模型中代表经济环境的所有经济参数和函数不发生交化,但人均真实收
入、人均消费与生产率会随时间而增加;二是这种人均真实收入随时间的
增加不但在经济参数不变时可以发生,而且必须通过个^的自利决策及其
交互作用而发生。因此,拉姆齐模型被后人看作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真
正代表和鼻祖。但是,虽然这一模型的产生远早于索洛等人的模型,但在
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1960年代,拉姆齐模型的先进
性才被人们发现,出现了一批基于这种处理方法的增长模型。宇泽弘文
(Ik翟啪。1965)模型是其中的一个代表。II盈舶模型是一个两部门模型,
他通过假定经济中存在—个生产人力资本的教育部门,而将索洛模型中的
外生技术进步内生化。在Uzawa模型中,不存在收益递增,也不存在任何
外部性。由于人力资本生产函数采取线性的规模收益不变的形式,并且所
有投入都可以增加从而不存在任何的固定生产要素,经济将实现平衡增长。
阿罗(加row.1962)模型是这一时期富有代表性的另一个重要模型,其重
要意义在于它是最早用外部经济解释经济增长的模型。他认为,新投资具
有外溢效应,不仅进行投资的厂商可以通过积累生产经验而提高其生产率,
其他厂商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提高他{门的生产率。据此,阿罗将技术进
步看成由经济系统(这里指投资)决定的内生变量,在这个模型中整个经
济表现为规模收益递增,而每个厂商的规模收益不变。可以看出,一方面
阿罗模型受到了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影响,重视技术进步在
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但又不满于其将技术进步看作外生变量的观点,
试图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另一方面,阿罗在很大程度上又继承了马歇尔外
部规模经济的思想,并且采取了模型化的方式来表达这一思想。阿罗模型
是关于外部经济、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闯题早期研究的尝试,其研究方法
直接影响到了未来罗默(1986)等人增长模型的建立。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但是,对新增长理论产生最重要影响的还是迪克特一斯蒂格利茨(D.S)
模型。现代新增长理论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以D.S模型为代表的新贸
易理论的兴起。受到ns模型运用内部规模经济来内生市场上产品种类数
的启示,克鲁格曼(Knlgman,1979)利用内部规模经济来解释国际贸易中
出现的“林达尔”贸易模式。在这里,先天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通过国际
贸易来扩大市场范围,从而能够更好地利用规模经济的好处。由于该模型
是一个垄断竞争模型,故生产规模的扩大实际上意味着厂商平均规模的扩
大,唯有厂商平均规模的扩大,才能产生经济增长。利用内部规模经济引
入两难冲突来建立模型的另一个例子是福济塔和克鲁格曼(Fuiita.
kml弘a11,1995)的城市化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存在着无限的规模经济、
人们对多样化消费偏好及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冲突,人们希望消费种类越
来越多的商品,而企业则希望生产的品种越少越好,这样每种产品的生产
量就会越大,从而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如果城市规模既定,上述两难冲
突会内生出~个均衡的折衷点,如果城市规模扩大、人口数量增加或者交
易效率提高,则折衷这种两难冲突的空间就会扩大,有利于产品种类数、
企业规模、生产力水平的同时提高。Fujita-Kru留mall模型还阐释了城市出
现的另—个重要原因,即聚集效益。聚集效益基于这样一对两难冲突,从
事制造业的人集中在城市有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但城市的集中也使农村
居民同城市居民之间的交易费用上升。当工业品的种类增加时,生产工业
品的人们居住在一起带来的交易费用下降的好处就被称作聚集效益。工业
品数量增加至6足够多时,城市就有可能出现。这一模型显示,随着人口规
模、平均企业规模和(或)农产品交易效率的提高,工业品数量或者说工
业化水平将得到提高。模型的比较静态还显示,随着农产品交易条件的改
善,城市人口的比例将提高或者说城市化将得到发展。均衡的农村地区的
大小同农产品的产出水平一致,这—产出水平随着人口规模扩大而提高,
随着工业品交易效率的提高而提高,或随着农产品交易效率的下降而提高。
与F哂j扫Ikrugman模型不同,siIIlon和Nardirlel则主张运用外部规模经济来
解释城市化,他们认为城市化的驱动力与其说是企业内部规模经济,还不
如说是城市外部规模。他们的证据显示,职业多样化的演进同城市化之间
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同时,他们的证据还显示,城市化同交易部门就业份
经济发展的根源及其实现机制
额的演进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在D.s模型之后,贾德(1986)在这个模型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动态一
般均衡模型。在规模经济和消费品种类数两难冲突的基础上,叉加上了当
前消费和未来消费的两难冲突,从而产生了内生经济增长和消费品种类数
的自发演进。埃蒂尔(1979)则将内部规模经济运用到生产领域,将D-S
模型中的消费者效用函数改换为生产函数。在他的模型中,新产品的引进
能够提高厂商的生产率,而对产品多样化的唯一限制是生产新产品所耗费
的固定成本;也即与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埃蒂尔就利用规模经济与机器
种类多样化之间的两难冲突将机器种类数、贸易依存度以及生产率等变量
内生。机器种类数的增加与技术的发明、内生的技术进步紧密相关。卢卡
斯、罗默以及格罗斯曼和海尔普曼(1989,1990)等人受到了这一点的启发。
卢卡斯和罗默将外生规模经济引入模型内生技术进步来解释没有外生技术
进步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以及人力资本、知识等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这些
模型构成了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增长理论的核心部分,这些理论又
成为解释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出现的主要理论依据。
从上面的理论回顾中,我们已经可以大致看出现代主流经济增长理论
发展的脉络。首先,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从排斥报酬递增改变为容纳报
酬递增。之所以会有这种改变,基于这样一个简单的基本事实:如果不能
在模型内处理报酬递增,我们就不可能在一个经济系统中内生出经济增长
来,因为在这个系统中找不到财富增加的源泉和经济增长的动力。索洛模
型是一个典型的采用新古典生产函数排斥报酬递增的模型,因此只能得到
一个没有增长的均衡系统,这一系统的增长必须依靠外力的推动。引入报
酬递增的内生增长模型兴起后,传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影响力逐渐下降,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开始成为主流。
第二,新古典内生增长模型引入报酬递增的主要方式就是引入规模经
济,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并可以依此将内生增长理论分为两类。一类
模型采用外部规模经济的形式,强调技术、知识及人力资本等因素的积累
和外溢效应,这一类模型可以适用于完全竞争的分析框架。另一类模型则
在垄断竞争的框架下考察经济增长的内生决定。运用的主要是内部规模经
。我们在这里之所以比较详细地介绍有关城I信化的摸型,是因为城市是贸易交换相对
频繁、经济网络相对密集的地区,对城市形成及其大小研究的模型实际上提供了内生
贸易网络大小的一种思路和方法。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济的方法,这类模型主要包括产品品种增加型内生增长模型和产品质量升
级型内生增长模型。早期的模型主要采用的是前一种框架,而后来的模型
则更多运用后一种框架。还有一类增长模型也是采用完全竞争的假设,但
强调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资本积累(包括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
积累)而不是技术进步。其中的代表性模型有琼斯一真野惠里模型(1990)
和雷贝洛模型(1991)等。
第三,从当代内生增长理论形成的渊源来看,一方面受到新古典增长
理论的影响,以技术进步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运用外
部经济和完全竞争假设框架的模型则受到马歇尔外部经济思想的影响,而
采用内部经济与垄断竞争框架的模型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新贸易理论中D·s
模型的启示。最后,内生增长理论中描述增长路径所采用的动态优化决策
的方法主要基于拉姆齐(1928)的创造,在数学上这就是变分法,其实质
是~种动态的边际分析方法。
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地看出“规模经济”在新古典经济学家解释内生经
济增长时的核心作用。基于规模经济效应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的不同表现,
萨克斯和杨小凯(2001)将其分为了五类。第1类规模效应意味着,人均
收入和人均消费增长率或者人均收入水平随着人口规模或增长率的提高而
提高。第1I类规模效应是指,生产力或增长绩效同企业平均规模大小呈正
相关。第1II类规模效应意味着,工业部门的收入份额同工业企业平均规模
之间呈正相关,或者城市化水平同企业平均规模呈正相关。第Ⅳ类规模效
应意味着,人均收入的增长率随着投资率的提高而提高。第V类规模效应
意味着,人均收入的增长随着研究和开发(R&D)部门规模的提高而提高。
不同的内生增长模型可产生不同的规模经济效应。例如R&D模型产生了
第1类和第Ⅳ类规模效应,ns模型中则有第1类和III类规模效应。关于
对这些规模经济效应证伪的经验研究的成果我们将在下文中给出a
3.2基于斯密一杨格框架的经济发展思想
运用规模经济解释经济增长虽然是当代内生增长理论的主流,但是这
种解释经济增长一般机制的方法并不符合古典学派的经济发展思想,因为
古典经济学家强调的是分工和专业化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在古典经济学家
那里,从来没有使用过规模经济这—概念。这样,在主流的增长理论之外,
一批经济学家试图复兴与发展古典学派的经济发展思想。他们以杨格、贝
经济发展的根源及其实现机制
克尔(B础er)、杨小凯、罗森但。渤)、黄有光等为代表,从专业化的角度
来研究报酬递增与内生经济增长。因为按斯密的理论,劳动分工提高生产
率是基于专业化能够提高生产率这一原理的。可见,对于现代经济学来讲,
一个十分基本和必需回答的问题是:递增报酬实现的源泉是什么?是规模
经济还是专业化与分工?把生产函数从新古典的不变规模报酬修改为报酬
递增时可以有两种途径:一是从规模经济角度,二是从专业化和分工角度。
到底哪一种更为科学和根本,瓶者的关系又如何?
我们知道,斯密的‘国富论》中同时包含了经济均衡和报酬递增两种
思想,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出现了马歇尔这样的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
依循斯密后一种思想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且与马歇尔基本处于同一时代的
则是阿林·杨格(AllyIl,Yomg)。杨格一生发表的论著很少,他的代表性
论文就是发表于1928年的‘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这篇论文成为研究分
工与报酬递增问题的经典之作,也奠定了杨格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
罗森(R0seIl’1983)认为这篇文章代表了研究分工问题的最高成就,而杨
小凯(1998)则称杨格为“伟大的经济学家,,口杨格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更深
入、系统和科学地揭示了报酬递增的根源及其实现机制。我们认为他的主
要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报酬递增产生的根源在于分工和专业化,而对这一点的观察应
当从累进的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进行,将产业的运作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
整体。
杨格首先批评了新古典经济学家用规模经济来解释报酬递增的方法。
他认为:“经济学家们为了有效地研究我提出上述问题的范围而建立的工
。应当说,杨格是一位思想深i堑叵作品不多的经济学家。他从未写过一本书,但却对
‘不列颠百科全书)、‘大众科学图书>的框架设计以及几份杂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
献,而20世纪上半叶的两本经典著作(奈特,192l:张伯伦。1933)都基于他所指导
的博士论文。熊彼特(sch哪舛喊1954)评价说;“他已发表的作品没有反映出他思想
的广度和深度,更没有反映出他对美国经济学的贡献”。彼得·纽曼(Pe时Newmall’
1987)则分析了杨格在经济学界的声望不及同时代的诸如欧文·费雷(MIlgFisI料)
等其他大经济学家的原因。认为“他超越了所有伟大的批评家。但同伟大的新闻工作
者和智者—样,却很少能流芳闯世”.我们认为,杨格之所以未能在当今主流经济学界
获得应有的声望,主要源于主流经济学对分工与报酬递增问题的掩盖与忽视。另外,
杨格未能将他的精彩思想数学化也使其难以进入经济学主流。但是,这并意味着这一
思想不能“流芳百世”.因为作为当今主流的新古典理论的缺陷日益凸显,复兴古典经
济发展思想的浪潮日益高涨。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具,可能妨碍了清楚地认识报酬递增现象的较一般或基本的问题”。他指出,
从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区分中来考察产业进步过程的性质必然带有片面
性。因为某些企业的内部经济可以看作是其他企业的外部经济,但是不能
把所有独立企业的内部经济加在—起就认为构成了外部经济。杨格的这一
观点实际上已经说中了外部经济方法的要害,因为马歇尔将一个企业生产
力的增加不是来源于自身而是来源于整个经济或—个产业整体的扩大称之
为外部经济,这看似既可以引入报酬递增,又可以被完全竞争框架所容纳,
但它却并不能说明外部经济本身的来源,即不能说明一个经济或整个产业
规模得以扩大的动力与实现机制,我们看不到这样一种动力和实现机制能
从马歇尔外部经济的处理方法中内生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马歇尔虽然
将报酬递增引入新古典框架,但却不能使这个框架中的报酬递增形成一种
自我繁殖的机制。这样看来,外部经济的引入虽然可以产生规模报酬递增,
但这种报酬递增本身却不能内生,只能通过整个经济或一个产业整体规模
的外生扩大来获得。
与马歇尔不同,杨格最重要的贡献就在于从专业化和分工的角度深刻
揭示了报酬递增的自我实现机制。杨格首先克服了斯密的一个重要缺陷,
这就是没有把企业内分工与产业分工的交互作用联系起来。斯密主要关注
的是企业内的分工,但对整个社会的产业分工及其相互关系和演进的特点
却很少论及。杨格指出,斯密“忽略了主要之点,即分工使~组复杂的过
程转化为相继完成的简单过程,其中某些过程终于导致了机器的采用。在
使用机器,采用间接过程时,分工进一步发展了⋯⋯”。可见,同斯密相比,
杨格特别强调了迂回生产(muIldabom陬咖cc)在实现报酬递增中的重要
作用。迂回生产是相对直接生产而言,这一概念最早由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家庞巴维克提出。庞巴维克将最终消费品的生产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直
接生产方式,付出劳动就能够立即完成所需财货生产的必要条件;另一种
就是迂回生产,是通过资源的专业化或资产专用性进行的间接生产,即使
用生产的生产资料或资本品的服务,与原始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和土地相结
合进行生产活动的方法。人类社会经济的一个有趣特点是,当我们需要去
生产某种最终产品时,如果选择先生产某种中间产品,然后通过使用中间
产品再去生产最终产品时,效率会得到提高。中间产品的种类数越多,每
种产品的迂回生产的经济效果越显著,生产最终产品的效率就会越高,这
也正是中国人说“磨刀不误砍柴功”的经济内涵。中问产品的种类数构成
经济发展的根源及其实现机制
了迂回生产链条的长度,这被杨格称为生产的迂回度。种类数越多,每种
产品的迂回生产的经济效果越显著,生产最终产品的效率就会越高。。举例
来说,比较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生产迂回度比美国
低得多。美国人即使是自己整理家里的花园,也不常使用锄头这类简单工
具,他们会租来用于挖土运土的机器,这些机器是由一个非常长、分工水
平很高的迂回生产过程生产的。虽然中国人的锄头比美国人的精巧,使用
锄头时也比美国人聪敏,但是美国人利用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分工网络可
以取得比他们更聪明的中国人无法取得的高生产率(杨小凯,1998)。在杨
格看来,分工包含着三个方面,一是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二是不同专业的
种类数;三是生产的迂回度。生产的迂回度是工业化的一个主要特点,工
业化发展的程度越高,迂回生产链条的长度就会越长。在这一过程中,伴
随着新机器、新技术的产生和个人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
工业化或经济增长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分工水平演进的过程,表现为个人
专业化水平加深,生产的迂回程度提高,迂回生产键条上每个环节的产品
种类数增加。而这意味着不断出现新的专业和分工领域,“在原料生产者和
最终产品的消费者之间所插入的专业化企业的网络越来越复杂”。
由此可以看出,报酬递增的根源一方面来源于每个人专业化程度加深
而带来的生产率提高(这被杨小凯称为专业化经济),就是说当某人生产某
种产品时,生产函数(应当具有非线性特征)显示边际或平均生产率随他
在此活动中的专业化水平的上升而增加。每个个体的专业化经济是报酬递
增得以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这种现象存在,我们难以想象社会经
济会出现报酬递增的情况。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仅仅从一个个体或
一个产业的角度观察报酬递增的真正根源,因为专业化以及专业化程度的
加深只是杨格眼中分工概念的—个组成部分。一个显见的事实是,当一个
个体或一个产业从事某种产品的专业化生产时,它必然要求与其它个体或
产业之间形成相互联系和交换关系,通过产业间的相互协调、合作以及迂
回生产链条的不断加长,产生生产最终产品的效率不断提高的效果,这实
。在金融领域,同样存在类似现象。金融交易的本质在于使金融资产从盈余部门(储
畜者)流入亏绌部门(投资者)。在这个过程中,正如汪丁丁(1998)所言,信用越是
发达,消费之后节约下来的资源从最初资源所有者传递到最终的资源使用者那里.必
须经过的中间环节也就越复杂,而这就是所谓“金融深化”的过程。在金融深化过程
中.这—键条越长,金融价值就会越高,融通资金的能力会越强,创造的社会财富也
会越多,而信用则是连接这一键条的粘合剂。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际上是在专业化经济的基础上产生“分工经济”的效果,出现一加一大于
二(SuperaIddid、,i哆)的报酬递增现象。曾正因此,杨格指出:“通过观察个
别产业和个别企业的规模变化效应,是弄不清楚报酬递增机制的”,“如果
我们把大规模生产(指大企业或大产业的生产)和大生产对立起来,夸大
其在形成报酬递增的一般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相应地看重于单个企业甚
至看重于我下面将谈到的单个产业,那么,就会忽l各这些经济”。杨格接着
给出了理解和观察报酬递增根源的正确视角与方法,即“产业的不断分工
和专业化是报酬递增得以实现过程中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必须把产业经营
看作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就是说,递增报酬来源于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
分工键条不断加长、不同专业化分工之间相互协调所带来的最终产品生产
效率的提高,这也就是现代经济学中所谓的网络效应。因此,递增报酬是
专业化分工的经济网络的基本特征。
杨格还批断了运用内部规模经济处理报酬递增的方法。杨格对这个问
题的看法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他认出内部规模经济方法只是从“一个比
较稳定的状态”观察问题,每一家特定的企业都像它的竞争伙伴一样,年
复一年地生产一种或一组特定的产品,或者某种产品的某个部件,尽管它
们不断地扩大产出,但这种产出的变化保持在一定限度的范围之内。如果
超出这个范围,则新的产品,新的行业(也即新的分工)就必然会出现。
可见,内部规模经济事实上只是在社会分工体系统既定的条件下观察单个
企业规模扩大而带来的经济节约,它的前提是社会分工体系或者说经济网
络已经形成。内部经济扩大的只是单个企业的规模,但却不能改变既定分
工网络模式的构成。
由此,杨格提出了他对内部经济的第二点看法。他认为:“大规模经营
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优势是,它使这类方法变得经济,但是,当它们的收益
⋯中国人常说的两句话分别提供了对这种现象正面和反面效果的描述。说明前者的是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描述后者的是“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
虫,’o前者说明的的是基于分工和专业以及相互问的协调、台作而产生的正的网络效果,
这种效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单个个体的某种缺陷,而使最终产品的生产率大大提
高。相反,如果不能很好的利用相互问的分工与合作,每个人无论再聪明,很难比得
上分工网络的正面效果。杨小凯(1998)也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末期,虽然很多中国人个人的武功很高强,但西方人通过工业革命
形成的复杂分工网络生产出了枪炮、弹药和军船,虽然西方人不及中国人的武功高强,
但基于这种分工网络的西方人却获得了比中国人强得多的作战能力.
经济发展的根源及其实现机制
不能扩散到大量最终产品时,这类方法仍是不经济的”。产业内的一个代表
性企业,要保持自己的地位,致力于自己的活动的范围,就要使自己成为
纽带或中介,促使产业作为整体所达到的经济、节约传输给市场。这样,
“试图从个别企业的成本和这个产品的价格中来研究报酬递增。对研究这
个领域来说是徒劳无益的”。可以看出,杨格是由社会经济分工网络以及产
业间相互联系的角度审视内部规模经济的。—个显见的事实是,规模经济
只有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才能出现,不进行专业化分工,而只有生产要
素投入的扩大并不会带来生产率的提高。嗡I模经济可能伴随在经济增长和
发展过程之中,却不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根源。事实上,正是由于有了专
业化和分工,有了在原料生产者和最终产品消费者之间插入的越来越多的
专业化生产环节,才使每个环节上的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在新古
典的均衡理论中,经济组织结构和分工网络是既定的,人们假设规模报酬
不变和单一要素投入的边际贡献递减,试图以此求褥经济系统的均衡,但
人们又难以回避存在于现实中的企业规模报酬递增这样一个事实。从上文
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正在于新古典经济理论制
度既定假设的不现实性,这种不现实性难以掩盖社会经济中不断内生出来
的报酬递增现象,内部规模经济正是分工和专业化带来的递增报酬在均衡
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中的一个“影予”。当看不到或者试图回避分工与专业化
问题时,我们能够在新古典理论内部找到的描述报酬递增的工具也许就只
有规模经济了。对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这种处理方法,套用张五常(2002)
的一句话也许是合适的,这就是,运用规模经济概念,“是高人的发明,其
用处是左推右挡,使不明白的世事有个好去处”。o
第二,报酬递增的内生实现机制表现为分工水平提高与市场范围扩大
之间的正反馈效应,既不仅市场的大小决定分工,而且分工也决定市场的
大小,“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我们认为,真正对社会经济发展一般机
”规模经济的方法实际上掩盖了专业化程度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专业化水平是随一个
人活动的范围的缩小而增加的。例如有A、B两个工厂,生产同一种产品c A工厂
雇佣了一个工人,这个人将其所有劳动时间投入产品c的生产.B工厂雇佣了两个工
人,但每人只将其一半劳动时间投入生产产品c,而将另外一半时间用来被其它工厂
雇佣。如果单纯从劳动要素的投入规模来说,A和B两家工厂是相同的,按照规模经
济的说法,这两家工厂的生产率应当相同.但在实际上,A工厂生产c产品的专业化
程度要比B工厂更高。因此会有更高的生产力。而这是规模经济理论所不能解释的。
9引自张五常的新作‘经济解释》,‘2l世纪经济报道)2002年连载。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制或者说内生经济增长的理论阐释,应当至少说明三个问题:首先应当弄
清报酬递增产生的真正根源;第二是当试图在模型中内生经济增长与发展
时,不应当仅仅将导致报酬递增的因素引入模型,而应当将报酬递增本身
在模型中内生。也就是说,要说明报酬递增为什么会在一个经济系统内源
源不断的产生,是怎样一种机制导致了报酬递增能够在—个经济系统中实
现自我繁殖,从而能够不断地内生出来。最后,在这种自我繁殖的循环演
进过程中,又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这种演进的方向与速度。在对第二个问题
的探讨上,杨格发展了斯密的思想,并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斯密理论的另
一个重要缺陷。
在斯密定理中,分工取决于市场范围的大小,分工的发展取决于市场
范围的不断扩大,而市场范围的大小则取决于运输的条件。斯密举了很多
很多例子来说明这一观点,例如“在苏格兰高地那样僻远内地,无论如何。
总维持不了一个专门造铁钉的工人。因为他即使一天能制钉一千枚,一年
只劳动三百日,也每年能制钉三十万枚。但在那里,一年也销不了他一日
的制造额,就是说销不了一千枚”:而“水运开拓了比陆运所开拓的广大得
多的市场,所以从来各种产业的分工改良,自然而然地都开始于沿海沿河
一带”;“古代埃及人、印度人和中国人,都不奖励外国贸易。他们的财富
似乎全然得自内陆的航行”。事实上,斯密在这里所谈的是我们上面所提问
题的最后一个方面,也就是什么因素决定了报酬递增自我实现的速度的问
题。但是斯密却并没有在这个之前明确给出报酬递增得以自我繁殖的机制。
斯密看到了分工取决于市场范围大小这一问题,但正如舒尔茨指出的,市
场扩张的条件、起源以及这种扩张中所得到的额外收益问题,斯密并没有
解决。贾根良(1999)据此认为,斯密在分工理论上的一处失败就是斯密
定理说明的只是“外延式”的发展过程,而在人口不增加(甚至减少)和
市场区域既定条件下,“内涵式”的分工发展过程未能得到证明,说的也是
这方面的问题。
杨格克服了斯密定理的这一缺陷,杨格从其社会经济分工网络角度入
手,指出“迂回方法的经济,比其他形式的劳动分工的经济更多地取决于
市场的规模”,而构成大市场的又是什么呢?不是单纯的面积或人口,而是
购买力,即吸收大量的年产出的能力,而这又取决于生产的能力,生产的
能力又由分工和专业化的水平来决定。因此,市场和分工就象“鸡生蛋、
蛋生鸡”一样,二者相互作用会产生良性累积效应,从而产生报酬递增,
经济发展的根源及其实现机制
出现“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的现象。这说明,经济系统内存在着自我
发展的内生力量,这种力量是不断战胜走向经济均衡的力量的反作用力,
它来源于分工水平提高与市场范围扩大之间的正反馈效应。当分工和市场
的相互作用进入良性互动的正反馈圈时,经济增长和递增报酬就不仅仅是
我们刻意追求的目标,而且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一种自然发生的现象(张永
生,2000)。
第三,供给和需求是一个铜板的两个面,对供求的分析必须从分工网
络效应的角度着眼。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学家们关注的是供求与价格
之间的关系,杨格认为这种框架“对于研究报酬递增更广泛的方面看来不
是特别有帮助”。专业化和专业的多样化是分工的两个方面,一个人从事某
种产品的专业化生产时意味着他对此种产品的供给和对其它产品的需求,
而这种需求量由其供给置来决定,这种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关系被杨格称为
倒数需求率(∞洳mcal demand),它说明供给和需求是分工的两个侧面。
因此,如果离开劳动分工的演进来谈市场的供求,就会得出非常片面的观
点,因为由分工和专业化而带来的相互供给与相互需求必须从整个经济分
工网络的视角才能观察清楚。在这样的条件下,一种商品供给的增加是对
其他商品数量的增加,而且也设想需求的每一点增加都会带来供给的增加,
同样,一个产业的增长率是以其他产业的增长率为条件的,当然,由于不
同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弹性不同,某些产业会获得比其他产业更快的增长,
而一个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正是分工网络的基
本特点。因此,单一企业的规模必须与产业中其它企业的规模相匹配,一
个产业的规模也必须与经济中其它产业的规模相适应,不能脱离分工网络
的状况而只谈论某一具体企业或产业规模的无限增大,适宜的企业或产业
规模由分工网络的状况与发展程度来决定。。厂商规模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决
定因素,分工水平的高低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力量。
。张永生(2000)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试想将美固的福特汽车公司原样搬
到中国来.还是否能够有效地运营下去。事实上,在福特公司庞大的企业生产规横之
后,同样有—个庞大的分工网络来支持,这包括了众多的零配件生产商、大规模的销
售、维修商网络等等.脱离了这些“土壤”,福特这棵大树是无法生存下去的。与此相
联系,中囤在前几年兴起了一股组建“大企业”的热潮,人们企望通过简单的合并与
重组形成—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甚至能进入世界500强的“大企业”.这明显是—种仅从企业规模入手而脱离分工网络看问题的方式,是—种局黼的方法。进一步看,
这实际上是对社会经济发展内在机制理解不够深入的表现。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杨格的另一处思想也很值得注意,这就是他对制约或决定报酬递增自
我实现机制演进速度的因素的探讨,我们在前面已经说明,如果没有对这
一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对社会经济发展柳制及内生经济增长的阐释就是不
够全面的。最早注意到这一点的是亚当·斯密,他在这方面的思想集中体
现在斯密定理的最后—句话,即“市场的范围取决于运输的条件”。斯密的
这一思想之所以重要。在于它告诉人们重视对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研究的同
时,还应注意制约这种增长动力的力量,这两种力量的作用方向刚好相反,
一种向前,一种向后,而正是这两种力量的相互牵制决定了现实中的均衡
状态,决定了分工网络和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程度。在下文我们还会看到,
这种通过寻找两难冲突(也即两种方向相反的力量)而内生均衡(折衷)
状态的方法正为建立模型并求得均衡解提供了基本思路。另~方面,斯密
的这一思想已经为未来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概念的提出埋下了伏笔。
“运输的条件”事实上就是现代经济学中的外生交易费用,而我们知道交
易费用概念的提出导致了整个经济学的一场革命。虽然斯密未能明确提出
这一概念,但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斯密“市场范围取决于运输条件”
这一思想的意义是相当大的。杨格同样注意到了经济内生增长制约因素这
一问题。他说,“如果进步不受阻碍,没有摩擦,不是部分地取决于试错的
过程⋯⋯。那么,报酬递增的实现是经济的,它将是演进和持续的”。但这
只是~种理想状态,现实中存在着种种障碍,在杨格看来,这些障碍包括
“必须使用的人力”(包括人们的学习费用与时间,新习惯的培养,人口在
地理上的重新分布等)、“必要的资本积累时间”、“供给的自然稀缺,限制
和无弹性”。此外,杨格还注意到了生产与流通之问的关系。当时有一种说
法,在中世纪和现代早期,工业是商业的仆从,而“工业资本主义”兴起
以来,关系倒了过来,认为现在商业只是工业的代理人。杨格认为,如果
这种说法只是强调开拓市场是现代工业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正确的,
而如果这意味工业生产决定了市场流通,即“以前生产的是能销售的东西,
而现在不得不出售的是生产的东西”,那就是错误的。可见,杨格坚持“流
通决定生产”的观点。从分工网络的角度看,流通是交易的过程,而生产
则与技术因素紧密相联,决定流通的主要因素是交易费用,而交易费用的
背后则是不同的制度安排,因此在有关社会发展的“技术决定”与“制度
决定”的争论中,我们可以推测杨格的思想应倾向于对后者的肯定。
始于斯密定理,后经杨格的进一步的完善与拓展,一幅报酬递增、累
经济发展的根源及其实现机制
积因果、自我演进、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图景已经清晰地摆在我们面前。
虽然杨格将自己的工作谦虚地比作“就像某一年轻的作曲家从—位大师那
里借鉴一个主旋律,自己作一些发挥和变动一样”,但他所做出的贡献是相
当杰出的。遗憾的是在对内生增长自我实现机制制约力量的研究中,杨格
更多关注了技术层面以及一些浅层次的因素。事实上,在杨格一直强调的
由于专业化分工以及迂回生产方式而形成的经济网络中,协调网络中各专
业化经济单位之间合作、交换等交易关系的正是不同的交易制度安排,不
同的制度安排决定了不同的交易费用水平,从而决定了分工网络发展的速
度和所能达到的水平。其实,在斯密“市场范围取决于运输的条件”的思
想中,正如张五常(1982)所看到的,如果没有包含运输条件在内的交易
费用存在,也就不会出现市场,市场的存在是因为有交易费用而起的,市
场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安排。可见,杨格在对报酬递增自我实现机制的制约
因素问题的分析上,给我们的感觉是始终未能突破那一层白纸,从而未能
深入下去。在这一点上,杨格的认识甚至不及斯密来的深刻,这也构成了
杨格理论的一个重要缺陷,当然我们并不能苛求任何理论达到完美的境地。
幸运的是,在杨格经典论文发表后的不到十年,科斯(1937)提出了“交
易费用”概念,新制度经济学开始形成,从此,众多的经济学家在对产权、
交易费用以及制度问题上的深入研究不断填补了杨格理论的缺陷。对这些
理论的探讨,我们将在下文中展开。
将规模经济视作经济增长源泉的观念在理论上受到批判的同时,否定
规模经济方法的经验研究也在不断出现。按照前面介绍的萨克斯和杨小凯
(2001)对规模经济的分类,琼斯‘bIl髂,1995).D邪gup矗(1995)和National
ReSeaI_ch cauncil(1986)的经验研究已经否定了第1类,第Ⅳ类和第V类规
模效应:Liu和杨小凯(1999)的证据则显示,企业平均规模的变化呈现
明显的例U型;而熊彼特关于企业规模大小与技术创新活动呈正相关的假
说也被经验证据否定,例如Ki铷lga鞠(1990)、Symeonidi“1996)、
Arvanjtis(1997);张永生(2000)对企业规模与增长之间的非相关性进行了
系统研究,他分别对代表发达经济的OECD国家,包括香港、新加坡、韩
国和台湾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以及中国进行了经验研究。在oECE
国家中,企业厂商平均规模呈现明显的例u型变化趋势,1960或1970年
代后,厂商平均规模与人均GDP、工业化及城市化水平呈现明显负相关关
系,从而发现了否定第Ⅱ和第Ⅲ类规模经济的证据。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验研究结果与OECD国家基本相同,例如香港,1970.1980年代正是香港
经济快增长的黄金时期,但1978年后企业平均规模却明显地下降。对中国
的研究发现,中国所有的企业规模扩张都基本发生在1978年以前,但这种
规模扩张没有带来相应的高速增长,相反,有些年代甚至负增长。1978年
后,国有企业平均规模基本稳定并呈下降趋势,集体企业平均规模明显下
降,私营企业则从1989年开始就一直下降。而且,中国企业规模大小依次
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但效率顺序却正好颠倒,这与0ECD
国家的情况相反。张永生的研究表明,其所检验的所有国家(地区)的企
业平均规模的变化趋势都呈现倒u型,企业平均规模有缩小的趋势,经济
的快速增长可以在完全没有第Ⅱ或第Ⅲ类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实现,即使企
业的平均规模扩张也不一定就会带来相应的经济增长。而就企业的构成来
看,中小企业比重越来越大,大企业数量越来越小。另外,不同的约束条
件会有不同的厂商规模结构及增长绩效,如果企业规模的形成源自市场力
量的自发结果,则大企业的效率高于中小企业,如OECD国家和新兴的工
业化国家(地区)。相反,如果企业规模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非市场因
素,情况就会发生变化,如在中国,国有企业规模大但效率低,私营企业
规模小但效率高。最后,如果交易效率发生变化,则会同时影响经济增长
和企业规模,经济增长和企业规模的变化是两个独立现象,并没有特别的
内在相关性。
上述经验研究的得出的结果都是用规模经济的方法和新古典经济理论
无法解释的,但是,如果我们从专业化分工网络的角度入手,上述问题都
会得到的解释,当然,这些解释离不开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工具的引入。如
果我们想更深入的了解分工网络的形成及其运行,同时迸一步揭开企业这
个“黑箱”,我们就离不开对产权、交易费用及制度安排的引入与深入研究。
产权、交易费用、制度安排与分工网络
4产权、交易费用、制度安排与分工网络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与快速发展是当代发展经济学新的发展中不可缺
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经济发展实质上是专业化和分工发展与深化的过
程,而专业化和分工演进的速度和方向则取决于制度安排,因此,经济发
展的过程就表现为制度演进与创新的过程。新制度经济学可以说明价格机
制在分配“蛋糕”中的作用,但却不能解释导致“蛋糕”本身增大的原因。
新制度经济学是在不满于由于对现实缺乏解释力而被称为!黑板经济学”
的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这些年在
国内经济学界的快速兴起及这一学派基本知识的迅速普及,本章不准备对
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历程作—般性的介绍与回顾,而是围绕本文
的研究内容,着重论述产权、交易费用、制度安排、分工网络以及经济发
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针对产权概念及内涵(以“企业产权”为例)的
进一步发展,经济学产权概念从法学角度的辨析(涉及到作为正式制度安
排的不同法律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更深入的专蹶探讨。
4.1交易费用、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
我们对上述问题的探讨是从“鲁宾逊世界”开始的。“鲁宾逊世界”是
制度经济学家们(例如张五常)经常运用的一个概念。之所以会这样,是
因为鲁宾逊世界是我们现实生活的一个例外。当我们去观察这个例外的世
界时,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中某些被看作习以为常而忽略掉的东西才可
能突显出来,这好比是有比较才有鉴别,也应了“旁观者清”这句话。在
那个例外世界里,只有鲁宾逊一个人。他只能通过自己劳动来维持生存,
存在最典型意义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他不能将其所生产的产品与他人
交换。因为没有第二个人存在,因此也不需要界定相互之间的权利。孤岛
上的所有资源都归鲁宾逊一人支配,没有人会与他争夺稀缺资源的所有权,
他不需要为了获得和保护对岛上稀缺性资源的所有权而付出成本。由于没
有与他人的交换关系,鲁宾逊也就不会有在与他们打交道中可能存在的所
有成本与花费,他不需要与人讨价还价,不需要去获得关于对方诚信与人
品的信息,不需要为监督整个交易过程的顺利进行而花费精力,在这里为
交易付出的成本永远为零,鲁宾逊不会有交易成本的概念,不会知道制度
36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为何物。但是他会有生产耗费的概念,特别是在岛上某些资源日益稀缺的
时候,这种生产耗费的概念也就会日益强烈。通过勤奋、付出劳动和在生
产中不断积累经验,鲁宾逊的生活也会得到改善,他的饮食和居住条件可
能会变得更好。在鲁宾逊的一人世界里,同样也会存在着“经济的增长与
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与经济增长可以存在于没有制度的环境中,因此如果
非常苛刻的看,经济发展并不一定表现为制度演进的过程。
如果莸们单单这样理解,鲁宾逊世界似乎变成了一个理想的世界,在
那里,既不存在同其他人打交道的成本,为产权、制度安排及其维护所需
的花费,同时又可获得财富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现实生活中
似乎并没有人向往鲁宾逊那样的生活,即使有也很可能只是一时的想法,
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利用分工网络给他们带来的好
处,虽然一个人自给自足时也可能不断地积累财富,但这比起人与人之间
在专业化生产基础上彼此交易所能带来的生产力提高和多样化消费偏好的
满足来看,实在是相差太远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宁愿存在交易费用,
宁愿去处理各种复杂的制度。正如亚当.斯密所指出的,尽管人类的智慧可
以预见到分工会产生普遍富裕并想利用它来实现普遍富裕,但特有的交换
倾向仍然是人类天生所共有的。事实上,鲁宾逊的自给自足生活也只是被
迫的结果,因为他想与他人实现交易的费用实在太高了,高到超过了同他
人交换所能得到的收益,这样,鲁宾逊也就无法享受到分工网络给他带来
的好处。
张正常曾将交易费用定义为那种只有在鲁宾逊世界里才没有的费用。
这句话的精妙之处在于他从一个“例外”的世界入手来定义,从而反证出
现实世界中交易费用的重要性。不过此话的~个缺陷是有可能存在歧义,
因为如果进行交易就要花费费用和是否有交易费用存在并不完全是一个意
思。一个世界中不存在交易费用的原因可能有两种。如果鲁宾逊世界是指
整个世界中只有鲁宾逊一个人存在,那么这个世界是永远不会产生交易费
用的,因为鲁宾逊永远也找不到可以与他交易的人。如果这个世界里并不
只有鲁宾逊一人,鲁宾逊的“世界”只是就他所生活的孤岛而言的,那么
鲁宾逊生活中不存在交易费用的原因恰恰在于他寻求与他人进行交易的费
用太高。鲁宾逊与他人交易的困难主要来自于他所生活的孤岛与他人之间
遥远的海上距离。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彼此地理距离非常接近
的一个社区的居民之间,也会由于制度安排上的因素而鲜有交易行为和交
产权、交易费甩、制度安排与分工网络
易费用的存在。更抽象一点看,我们会发现可以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在非
鲁宾逊一人的孤岛上,而是在有众人生活的一个社会里,同样可能不存在
交易费用,因为既定的制度安排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易费用过高,每个人于
是选择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从而在事实上由制度造成一个一个的“鲁宾
逊世界”。在这样一个社会的GDP统计中,可能很难找到反映交易费用的
部分。无论是上面的哪种情况,鲁宾逊的世界里都不会有交易费用存在,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产权界定和制度的存在。当我们从零交易费用的鲁
宾逊世界跳出,可能会看到鲁宾逊世界的背后正粘着一张制度的大网。
交易费用概念的提出的确是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使经济学
重新回到对现实的关注中来,也使其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大大增强,这些
都是新古典经济学所无法达到的。熊秉元(2001)对新古典的分析框架进
行过形象的描述:社会上有两种人,生产者和消费者。只要消费者的偏好
(效用函数)和生产者的技术(生产函数)具有某些合情合理的特征(边
际效用递减,边际报酬递减),那么,在消费者追求自己效用而生产者追求
自己利润的前提下,一定有一套价格体系能使社会的资源达到最有效的使
用状态。阿罗(艮^rroⅥr)和德布鲁(G.De昧m)还将上述思想变成了漂亮的
数字表达。但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更有意思的事物似乎并不被这个
框架所包融。例如,为什么生产者要以企业的形式存在?为什么生产者和
消费者会存在绝对的分离,消费者不能自己从事生产,而他们预算约束则
是外生的禀赋?如果生产者与消费者具有不完全信息,又将对这个经济系
统产业怎样的影响?甚至,为什么会有市场这样一种制度存在?
如果没有交易费用概念进而制度观念的引入,上述问题都不可能得到
很好的解释。科斯定理阐释了关于交易费用与制度安排之间紧密的内在联
系。科斯定理告诉我们,当不存在交易费用时(当然,这里的零交易费用
是一种假设的理想状态,并不包括上文所谈到的由于交易费用过高反而不
存在交易费用的情况),初始的产权(制度)安排不会影响最终的经济绩效。
也就是说,由于交易费用为零,人们之间可以进行无限次的交易直到达到
理想的结果,而不管最初权利安捧的结构。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交易不可
能是没有费用的,而“一旦考虑到进行市场交易的成本⋯⋯合法权利的初
始界定就对经济运行效率产生影响。”回科斯定理可以做如下的简单表述:
。引自RH.科斯(1960)。
38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如果世界上根本不会有交易费用,那么任何制度在经济绩效上都不会有何
差异,因此制度的存在也就不具有任何意义;如果现实的交易中会产生费
用,那么不同制度就会带来不同的绩效。回
制度安排影响经济绩效基于这样一种机制:在不同的制度安排中会存
在不同的交易效率(交易效率是交易费用的反面,个体之间的交易费用越
低,交易效率则越高,反之反是),如果交易效率改善(提高),首先的得
益在于个体之间交易费用的下降,每个经济主体用于交易的耗费减少,这
被黄有光(2001)称为交易效率改善的直接收益(direct b∞e矗t):但交易
效率改善最重要的好处来自于间接收益(indir鳅beIle斑),即由于交易效率
的提高而导致的经济主体专业化水平提高和分工网络的扩展。好比甲、乙
两地修通了一条道路,这使每个人从甲地到乙地花费的时间与精力都得到
节省,这是直接收益;同时,交易效率的提高使甲、乙两地的市场相互联
结,扩大了市场范围,从而可以提高分工水平,一些新的专业化领域也会
出现,更多的以前不愿在甲、乙两地问跑动进行交易的人也会加入到专业
化分工的网络中来,从而使分工网络得以扩展,这就是间接收益。黄有光
(2001)指出,新古典理论中与资源配置相联系的边际分析只能研究经济
组织结构和分工程度给定条件下的情况,因此在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眼中,
只能看到交易效率改善所得到的直接收益。例如,在对新兴的电子商务
(e.cornmercc)的作用进行分析的文献中,新古典经济学家(例如BakoS,
2001;Borenstem and saloneL2001)只将消费者与生产者得自电子商务的好
处归结为更低的搜寻成本和更高的竞争程度。在新古典学者的视野中,经
济网络的结构与形状都是外生给定的,他们只能观察点与点之间连线上资
源流动量的大小变化,而不能看到这一网络范围的扩展以及点与点之间的
新的连线的形成。当然,他们更不能解释为什么人们会选择现实中的这一
种分工网络结构而不是另一种。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新古典经济理
论和传统的边际方法在分析与制度的有关问题时的确是力不从心的,具有
先天的缺陷,如果研究制度演进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时仍然采用这样一种
分析框架,其局限是显而易见的。
在描述了制度对经济绩效影响的机制后,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进一步
理解科斯定理,这个例子来源于将交易费用视为“物理学中的摩擦力在经
。杨小凯(1998)的最优所有权结构模型验证了科斯定理的正确性。
产权、交易费用、制度安排与分工网络
济学中的等价物”(wl埘咖)这样一个定义的启示。设想有若干条长度
相同的木板,将每—条木板分别放入不同的制度环境中,制度安排不同,
交易效率也不同,这类似于每条木板具有不同的平滑程度,摩擦力不同。
如果给每条木板的同—位置都放置一辆同样的玩具小车,并施以同样的力
量,那么不同木板上的小车向前移动的距离是不—样的,这个距离直接受
到摩擦力大小的影响,而且小车在前进过程中遇到一些磕绊,还有可能会
改变前进的方向。表面越平滑的木板上的小车,当然越容易接近木板的顶
端。但是,如果世界上根本没有摩擦力这东西存在,每条木板的摩擦力都
为零,那么无论选择哪条木板,无论将小车的初始位置放于木板的哪个位
置,只要有一个外力,每辆小车都会最终到达木板的顶端。这意味着不同
制度之间不会有最终绩效的差异,产权与制度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在
这个例子中,小车的前进来自外力推动,如果我们假设小车本身有自己的
动力系统,可以自己向前行驶,这类似于经济系统具有内生的增长机制,
这时限制经济内生增长演进的方向与速度的就是不同的制度安排与交易效
率水平了。当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概念以及科斯定理产生之后,如果
不在分析框架中引入交易费用和制度因素,我们就很难解释经济发展和制
度演进的过程,因为没有交易费用和制度因素的增长模型很类似于上面没
有摩擦力的木板上的小车,我们不会知道这个小车从初始位置到达木板终
点的过程是怎样的,无法内生这一过程的速度与行进方向。我们可以看到
的可能只是小车到达终点的状况,但却并不知道小车在到达终点前行进的
状况,因为在这样的系统中只有一种向前的力量,而没有相应的向后的制
约力量,因此无法通过处理两难冲突的方式找到经济系统某一对点上所处
的均衡位置,看到的只能是经济系统在一瞬间到达终点后的状况。例如在
著名的迪克特——斯蒂格利茨(D.s)模型中,人们处理多样化消费偏好与
规模经济之间的两难冲突永远是在一个统一的市场中进行的,我们不能知
道这个市场是如何形成的,其大小范围是如何确定的:每个垄断性厂商都
可以进入这个市场的任何地方向消费者出售产品,不会遇到任何市场进入
的“障碍”,因为这个模型中并没有代表这种障碍的变量或参数,因此相互
隔绝的地方市场不会在这个模型中出现;这一模型也不能够解释国内贸易
发展到国际贸易的过程,因为在这里人们选择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在成
本上并没有差异,而为什么人们一开始一般不选择国际贸易,而偏要从国
内贸易开始呢?Ds模型不能给出答案。可见,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全球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化程度以及分工网络的大小都不可能通过采用此模型的方法来内生。
这一弊端实际上是新古典经济理论所共有的。例如对国内贸易如何发
展到国际贸易这一现象的解释来讲,新古典经济学并不能给出一个回答,
而只能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来分别解释。在这个理论中,国内贸易的出现
来源于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两分法,即社会上天生存在纯生产者和纯消费
者两类人,因此两者之间必然需要贸易交换;而国际贸易的产生则赢接来
源于外生的技术比较优势或禀赋比较优势,新古典经济学不能在一个统一
的框架内解释国内贸易到国际贸易的发展(杨小凯,1998)。
我们已经可以看出,经济学事实上是一门处理两难冲突(nadeo酌的科学(杨小凯、黄有光1993;杨小凯,1998;蚴001),因为任何经
济决策都是在约束条件中寻求最优,在作用方向不同的力量中寻找平衡,
最优的决策事实上都是折衷的结果。我们会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最优状态
(选择)—般总是中间状态,类似于中国人所说的“中庸”,而不像传统经
济学理论所主张的那种“极端”的状态。例如,“完全竞争”是新古典经济
理论中的理想境地,同帕累托最优紧密相联,但是杨小凯和威尔斯(Yang
龇d wnls,1990)的模型却表明,竞争程度的增加与分工经济不可两全齐
美。分工程度很高时,每个专业化生产领域的竞争程度就会受到影响,不
可能一方面要求每个专业生产领域从事生产的人都很多,达到完全竞争状
态,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又具有同样很多的专业领域数量。因此,现实经济
中最终的均衡结果并不是完全竞争的极端状态,而是既有一定程度的竞争
又有一定程度垄断存在的中间状态。虽然从传统理论来看,这种中间状态
只是一种“次优”,但在现实中它其实就是“最优”,因为那种极端的“最
优”状态只是理想环境中的产物,在现实中并不会达到。因此,如果换一
个角度看,这种“最优”实际上也就并不是“最优”了。
现实中的任何经济问题(现象)事实上都可以放入两难冲突的分析框
架,并从中内生出最终的均衡状态。如果对交易费用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同样会存在上述情况。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交易费用的划分有多种方法,
其中有一种划分方法非常重要,对现实的解释力也很强,这就是将交易费
用划分为外生交易费用和内生交易费用两类。所谓外生交易费用是指人们
在交易的决策前就能看到的外生决定的费用,它不是由于参与者的利益冲
突而导致的经济扭曲的结果。例如运输的费用、通讯的费用等等;内生交
易费用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概念是指人们为争夺交易中的好处
4l
产权、交易费用、制度安排与分工网络
而产生的市场均衡同帕累特最优之间的差别,内生交易费用的来源有两类,
在传统的新古典模型中,一般来自垄断、外部效果、公共财等;另一类内
生交易费用则源于市场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导致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
问题的发生,例如人们常谈到的欺蒙拐骗所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就是—种
典型的内生交易费用。在E述两类交易费用中,外生交易费用主要是产生
于交易制度之外的,它的大小更多她依赖于技术因素,而不是制度因素,
而内生交易费用则与经济制度紧密相联。因此,藐们在这里可以对内生交
易费用的定义做一个拓展,更广义地把内生交易费用理解为某^制度安排
下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的可能产生的所有成本,是所有参与者都作出决策后
才能确定的费用。事实上,交易费用本身就是“经济制度运行的成本”
(配A础)w)。而且,既然这种费用是内生的,就有可能通过制度和契约的
重新设计使之减少,这也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
从理论的发展来看,诺斯和托马斯(Nonll and 1kmas,1970)开始将
由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及其它机会主义行为导致的内生交易费用与外生交
易费用相区别,威廉姆森(“lliarIlSoIl’1975,1985)也注意到了由欺骗、不
可信承诺导致的内生交易费用与可直接观测的外生交易费用的不同。H砒
and Hohns嗽n(1987),砌咖锄d R-0bert(1992),H毗(1995),Mddn and
xu(1999)等也都建立了各自的内生交易费用模型,杨小凯和赵益民(2000)
则发展了一个内生交易费用与内生分工结构关系的模型。内生交易费用理
论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发展最快,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目前这方
面的研究包括道德风险,不完全信息,带有内生交易费用的博弈论模型,
体制与契约设计,不完全合约和剩余权等等。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等现代
分析工具在这里得到充分运用。
外生交易费用与内生交易费用之间关系的基本特点是彼此具有一定的
替代性,是—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因而人们在做制度安排决策的时候关注
的是两类交易费用之和的大小,而不仅仅是其中—种,寻找的是总交易费
用的最小值。两类交易费用之间之所以具有替代性,主要原因在于内生交
易费用是一种制度内费用,可以通过制度的改变而变化,而制度改变则需
要投入外生交易费用来完成。
对这一规律进行深入观察并提出了深邃思想的一个重要学者是张五
常。张五常(a跏雌,1970,1983)曾有一个猜想:所谓外部性问题的实质
是节省界定产权的外生交易费用与节省产权界定不清引起的内生交易费用
42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之间的两难冲突问题“。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这里举一个对北
京和上海地铁售票制度进行对比的例子。在北京,无论乘座地铁距离长短,
都实行统一票价(目前是每张票3元),这看上去显然有不合理之处,因为
乘坐距离长的人实际上占了乘坐距离短的人的便宜,等于后者花钱补贴了
前者,显然存在外部性,是典型的由于产权界定模糊而产生的内生交易费
用。然而,如果进一步界定产权,按每人实际乘坐距离确定不同票价,则
会给人工售票带来很大麻烦,人们买票时可能就需要排队和花费更多口舌,
如果增加售票员又会使车票价格上升,这些都使外生交易费用大大增加,
因此最优均衡结果是人们宁可忍受一定程度的内生交易费用,容忍外部性
的存在;上海的情况有所不同,上海地铁实行的是自动售票制度,人们可
以在自动售票机上选择自己需要到达的车站,然后购买根据到达车站距离
而定价的车票,这种方式明显降低了由于产权不清而导致的内生交易费用,
减少了外部性(当然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这种状况是以研制和安装自动
售票杌即增加外生交易费用来实现的。当然,由于技术进步,研制和生产
自动售票机的成本会不断降低,这使总的交易费用水平下降,更有利于实
现制度创新。这也说明技术进步是推动制度变迁的一个因素,同时也有利
于外部性的内部化。
上面的论述阐明了一个道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许多看似不好的东
西(例如内生交易费用和负的外部性)的存在,其实正是人们最优选择的
结果,是处理各种两难冲突后达到的均衡状态,这些不好东西的存在是人
们为在整体上获得最优状态所必须容忍的,甚至是整体最优结果得以实现
的前提条件,良莠并存正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常态。嘞小凯(1998)
的动态议价模型给出了上述规律的又一个例子。这个模型发现,当市场上
存在多人的讨价还价行为时,市场上存在的微小内生交易费用正是市场发
挥限制内生交易费用的条件。原因在于,当市场上有很多人参与交易时,
~个人就可以通过转向其他交易伙伴作为威胁来限制正在同他交易的人漫
天要价或出现其它机会主义行为,因而市场能用这种选择限制内生交易费
。杨小凯和黄有光(1993)的产权模型证实了上述猜想。
。正因此,这个世界有时对理想主义者和完美主义者来说似乎显得有点残酷,因为现
实总是折衷的,而他们向往的则是“极端的”'现实中总是“金无足赤’,而他们则认
为只有纯粹的金才是美的。
产权、交易费用、制度安排与分工网络
用。这种功能的实质就是以恶治恶,啊人们的自利行为限制它造成的内生
交易费用,因此它又不能绝对消除内生交易费用。相反,在完全没有内生
交易费用时,市场就不能发挥其限制内生交易费用的功能。
从上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在—个制度安排中,各个参与者的权利关
系需要界定和协调,但产权往往不可能界定到完全清晰,权利之间会有冲
突,产权的交叠是外部性产生的根源(王忠民,杨建龙,1997)。总之,外
生交易费用与内生交易费用的彼此替代及其有效折衷是制度安排形成的决
定性因素。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折衷必须是“有效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有
许多制度安排中的折衷点并不是在总交易费用最小的有效点上,其原因一
般在于决定这种折衷是否“有效率”的更基础的制度安捧不合理,而这种
更基础的制度安排则是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如果我们从仅对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易效率与交易费用的关注中跳出,
站在更高的层面观察分工网络的交易费用问题,则有两个特征需要说明。
首先,经济系统的分工网络存在一个有趣的特征,即单位交易效率提高即
交易费用下降与网络整体的总交易费用上升同时存在。这是因为,交易效
率的提高体现为专业化生产的个体与个体之间单位交易费用的下降,单位
交易费用的下降会促使更多交易行为的发生,同时使一些原本不能实现专
业化的新的分工领域出现,这些新专业的出现,同样会带来交易量的增大。
也就是说,在分工网络上,由于单位交易费用的下降,网络中原有点与点
之间的连线变得更粗,因为交易量扩大:另一方面又会有新的节点出现,
这些节点的出现使分工网络规模得以扩大,因此在单位交易费用下降的同
时,总的交易次数可能会迅速上升,导致交易费用的总量也不断上升。另
外,网络的扩展和复杂化又可能使其中的内生交易费用迅速E升。这些实
际上都反映了劳动分工发展和交易制度日益复杂的趋势。社会经济发展实
践验证了这一观点。。我们在上文已经谈到,从理论工具的运用上讲,新
。这种机席0类似于人类社会中的核武器。核武器的存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险,
是不好的东西。但正是由于核武器所具有的毁灭性,使多国在同时拥有这种武器时,
彼此形成一种制衡关系,反而形成和平的状态。其实质也在于以恶治恶。
。诺斯和威尔(No曲∞dⅥ吼Hs.1986)曾对美国187卜1970年间的交易费用状况进
行度量,他们的测量包括贸易、金融、保险、银行和企业内用于交易服务以及政府特
定部门的交易服务所需的专业化交易资源,不包括个人所产生的各种交易费用。据估
计,由公私交易部门所使用的资源,按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计算,大致从1870
年的1,4增加到1蚋年的l,2多。张正常也估计,香港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交易费用高
达80%。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古典的边际分析不可能得出上面的结论,只有超边际分析才能在模型中内
生这种现象。
与分工网络的交易费用问题有关的另一个最要方面是所谓“协调成本”
与“协调的可靠性”。协调成本(c0∞mn瓶0ncost)一词最早由贝克尔和墨
菲(G.Becker and&Ml印岵1992)提出。贝克尔一墨菲(1992)模型是劳
动分工和专业化内生增长模型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他们继承了斯密关于
劳动分工的基本思想,但却不赞同劳动分工仅受市场范围限制的思想,认
为其更主要地受协调成本和—般知识水平的限制。在他们看来,协调成本
是协调完成各种互补性生产任务的专业化工人的各种成本,委托.代理冲
突、搭便车问题、供给以及通信的中断都随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而更加严重。
为此,贝克尔和墨菲主张更多地把交易成本、信息成本等制度分析范畴与
劳动分工和经济增长结合起来。几乎与此同时,杨小凯等人提出了类似的
观点。他们指出,随着分工网络的扩展与日益复杂化,协调这一网络有序
运行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杨小凯和威尔斯(1990)以及刘盂奇(“u,1998)
对经济危机与经济发展的一般机制进行分析的模型表明,均衡的分工网络
水平与网络协调失败的风险会同时提高,这意味着随着交易条件的改善,
一方面会出现高度的工业化和高总合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分工网络协调
失败的风险也相应增长,协调的可靠性下降。一但协调出现问题,某个环
节断裂,整个网络的机能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导致经济系统的失灵,在现实
中就可能以各种经济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可见,单位交易效率在不断得
到提高的同时,也在积累着某个突然时刻交易费用迅速上升、交易受阻甚
至根本无法交易情况的可能性,在这个时候,社会经济会出现分工与专业
化快速的逆向演进,甚至会退回自给自足的状态,任何一个理性的决策者
都必须为出现“最坏的”状况而做好准备。而协调成本与协调的可靠性都
可归入广义理解的内生交易费用之中。
4,2产权概念及其发展:以“企业产权”为例
前文中,我们没有对“产权”问题做论述,但产权的重要性是众所周
知的。产权界定是交易行为存在的前提,产权安排是社会经济中制度安排
的核心内容与前提基础,产权状况决定着分工网络中的交易状况。随着劳
动分工的发展和经济网络的日趋的复杂化,产权这一概念的内涵也在发生
着变化。饲如,产权从入们最初所认为的一种权力变成多种权利的组合,
产权、交易费用、制度安排与分工网络
成为一个“权利束”。正如德姆塞茨所言,“产权是个不断变动着的概念,
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组织结构、制度创新,社会就赋予产权以新的内涵”,
‘经济学的产权概念不是—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产权经济学研究的发展和深
入而不断变化的。对产权概念及其发展的探讨十分必要,本节以“企业产
权”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4.2.1现有理论的理解和问题的产生
随着产权经济学的兴起及其在对我国企业改革问题研究上的运用,“企
业的产权”以及“企业产权改革”成为国内经济学文献中频繁出现的词语。
但我们发现,在众多研究产权以及企业产权和产权改革的文献中很少涉及
到对“企业产权”本身性质的研究,即:究竟什么是企业的产权?它和一
般产权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如何理解企业产权的构成和内容?对这些问
题的有关论述中,当前理论界在理解和认识存在着一定的混乱和内在矛盾,
这造成产权经济学研究本身及其在企业理论应用上的缺陷,在企业改革实
践中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再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企业理论的形成开始于科斯(1937),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强调
企业的契约性,因此也被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企业的契约性意味着企
业的形成是市场性的,是通过市场由投入企业的各生产要素及其所有者“同
意”订立的一系列契约组合。与此相联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合约与产品
市场合约有什么不同?周其仁(1996)认为,企业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人力
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并且结合人力资本的产权特点论证了上述
观点,他认为企业合约不同于一般市场交易的关键首先是在企业台约中包
含了劳务的利用。企业契约性理论的提出和周其仁对企业合约构成的认识,
加深了我们对企业性质的理解,也为本文对企业产权的分析提供了重要的
启示。固
费方域(1998)曾将西方产权理论划分为传统和现代两个阶段,划分
的主要标志是看是否涉及到“对合同的区分”问题,即完全合同和不完全
合同的区别。费方域的这种划分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80年代后期
Grossm锄-Ha刑№r提出了著名的“不完全合同理论”,认为产权安排的重
。虽然我们并不赞同周其仁(1996)对“资本雇佣劳动”的理解。而且,“人力资本
和非人力资本的共同合约”只是企业形成的必要蘩件而非充分条件,—些涉及到劳务
买卖的交易并不一定形成企业,如家雇佣的钟点工等等。其实,企业形成的要件之一
就是生产出产品后必须向市场出售(杨小凯,1998)。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要性来自于合同的不完全性。合同之所以会不完全,缘于未来的不确定性、
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以及机会主义行为(由人力资本产权的特点所决定)和
由此导致的交易成本。企业契约不同于产品市场契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相
对而言市场是一种完备的契约,而企业则是一种不完备的契约。
企业的契约性和契约的不完备性导致的结果是所有权的重要性,也就
是剩余权利的重要性(张维迎,1996)。由此可见剩余权利来自于合同的不
完备性。而当剩余权利开始进入“产权”范畴中的时候,也就进入了费方
域所提到的“现代产权理论”时期,正如肖耿(1997)所说:“产权通常不
以全部的用途来定义,而是以剩余的用途来定义”。
在对产权权利束(或产权内容)的划分上中西方学者表现出了不同模
式。o西方学者通常对产权划分为索取权(收益权)和控制权两大类,与此
相应,将剩余权利划分为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丐}以此定义所有权。
固因此企业所有权就是指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而这两种权利
的分配就被称为企业所有权安排。相对西方的流行观点,国内理论界对企
业产权的理解更显得莫衷一是。一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企业产权”就是
企业作为法人所拥有的产权(黄少安,1995)。而这种权力主要是对非人力
资本的一系列经济权力。.
现有理论对“企业产权”的理解已经为问题的提出和分析奠定了一些
基础,如果再加上对“产权”定义的剖析,我们会发现现有理论之间的冲
突和存在的内部矛盾。菲吕博腾和配杰威齐(1972)将产权定义归纳为:“产
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
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我们可以把产权定义为拥有财产的主
体的一种行为性权利(李会明,1995)。可以看到,“产权”在形成中有一
个不可或缺的前提因素:物,也即“财产”。财产是产权的客体,是与主体
相分离或相对分离、能够被人们拥有、对人们有用的、稀缺的对象,是人
们建立产权关系的客观基础(黄少安,1995)。比如说一所房屋的产权,房
。引自‘产权与中国的经济改革》第2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卯年版。
o详细论述参见刘宝明等(1999)的论文。
o详细的定义参见张维迎(1996)。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强调剩余索取权,而格罗斯曼和
晗特强调剩余控制权,以后的学者则更注重两种权利的对应。
o如费方域(1998)所说,现代产权理论是建立在不完全合同的基础上,所有权就是
在合同对决策权没有规定的时间和地方实旅剩余控制权的权利,和在合同履行之后取
得剩余收益的权利。
产权、交易费用、制度安排与分工网络
屋就是—种财产,它作为产权的客体或者说对象同房屋所有者相分离:在
人力资本产权中,人力资本可以看作一种相对独立于其承载者意志之外的
财产,虽然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天然合为一体,但这并不影响人力资本本
身与其主体意志的相对分离。。
当我们用同样视角去观察“企业的产权”时,相应的问题就是:在企
业产权中作为前提性因素的“物”是否存在,表现为什么东西,“企业产权”
的客体或对象是什么?如果“企业产权”这—概念成立,那么它的客体当
然应是企业,但前文已谈到,企业只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契约
组合,它在本质上是—种客观存在的契约关系,而不是客观存在的“物”
或财产;反过来,即便我们把“企业”本身看作—种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混合为—体的“综合财产”,那么对一种财产本身的产权来讲又何来剩余的
权利昵?又怎能将企业产权直接定义为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权昵?可见,
现有理论在对“企业产权”的理解和认识上存在着混乱和内在矛盾。。
事实上类似问题已经被理论界发现。张维迎(1996)就认为:“严格地
讲,企业作为一种契约,其本身是没有‘所有者’的”。他对这一问题的处
理方法是用“委托权”代替“所有者”,并且在“尊重科学的传统”的原则
下,将企业所有权区别于财产所有权(即产权),将其理解为“企业剩余索
取权和控制权”的一个简化说法。张维迎的这种处理方法体现出他理论研
究贯有的严密性,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这造成了“剩余
权利”与“财产所有权”的分离,将剩余权力置于了产权范畴之外,而这
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基本思想相悖;第二,缺少对“为什么‘剩余权利’
就能成为‘企业的所有权’,其形成和作用机理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说明,
显然这一问题并不是把“剩余权利”界定为“企业所有权”本身所能解决
的。
。正因此,我们将人力资本产权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人力资本同其所有者主体既相对独
立又不可分离,既是—种独立的财产又天然地蕴含在人们身体之中,并将此视为人力
资本产权作为一种经济关系内在的“基本矛盾”。
。可能会有人认为,前文谈到的菲吕博腾和配杰威杰关于产权的定义是传统的产权定
义,用这种传统定义去理解现代产权经济理论中的“产权”是否有关妥当?我们认为
恰恰相反。脱离了传统的产权定义框架.会使剩余权利概念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同时同样无法回答从产权理论的角度看为什么剩余权莉会成为企业的所有权,进而这
种界定的合理性是什么这一问题。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4.2.2一种新产权观的初步思考
上面的分析给出的一个事实是:在对“企业的产权”概念的认识上,
要么把剩余权与产权相分离,认为企业内存在的对不同具体财产的产权,
但不存在“企业”的产权;要么对产权概念进行再认识,把“企业”同样
纳入到产权分析的框架中去。在这个问题上本文选择后一种思路。我们认
为对后一种思路的努力更有利于产权经济学方法的完善和发展及其在企业
理论上的应用,同时也利于对剩余权利的说明。
我们先从企业的形成入手。前文己谈到,企业是由若干不同要素所有
者通过契约的方式,将不同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形成的生产性组织。从这一
点上说企业是各自不同、分散的产权所有者之间进行产权交易的结果,这
种交易按照达成的企业契约来进行,交易的结果是不同要素所有者产权结
构的变化和被企业契约所界定的一个新的权利束组合的形成。可见,在企
业组织内部不同生产要素都有其相对应的所有者,但他们并不拥有对契约
形成的“企业”的所有权,这是因契约界定的“权利柬”正是由他们在产
权交易中所转让出去的一部分权利组成的,我们可以将此称之为“契约权
利束”。“契约权利束”的形成是企业成为~个盈利性生产组织的前提条件。
如果我们把“财产”这一概念的外延扩大,企业的“契约权利束”同
样可以被看作一种财产,它符合作为财产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黄少安,
1995),即与主体相分离或相对分离,能够被人们所拥有,对人具有使用价
值,具有稀缺性。从这一角度讲,企业的“契约权利束”完全可以被当作
—种特殊财产看待,这种“财产”的基本组成要素是不同的权利束,它的
形成与结构则由企业的契约来决定。
企业契约的一个莺要特点是它的不完备性,这决定了除了合同性权利
外存在着剩余权利。如我们已经把合同性权利形成的“契约权利束”(事实
上也就是“合同权利束”)看作是一种财产的话,剩余权利即剩余控制权和
剩余收益权自然就成为了对这种“财产”的控制权和收益权,也即产权。
可以这样理解,在合性权利中所有行为必须按照合同必规定进行,因此所
有者主体不可能拥有对这部分的实际控制权(他不可能按自己的决策来行
事)。,而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则赋予了他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和风险
承担者角色,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企业所有权的拥有者。因此,西方学者
。由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决定,在企业契约中人力资本所有者会拥有对他人力资本的
部分控制权,但他并不能拥有对不同生产要素交易形成的整体契约关系的控制权。
49
产权、交易费用、制度安排与分工网络
把企业所有权(产权)界定为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无颖是正确的,这是对
企业“契约权利束”这种特殊财产的所有权(产权),是一种对财产权利的
权利,是产权概念的延伸和扩展。
现代产权理论将剩余权利引入产权分析,加强了产权这一理论工具的
分析能力,但这必须建立在对产权概念重新加深认识的基础上。—个显见
的事实是:某种单一“物”的产权中不可能存在剩余权力。4剩余权利产生
的前提是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契约性交易,并且这种契约是不完备的,因
此包含剩余权利的产权不可能是对某种单一“物”的权利束,丽只能是对
特定契约规定下形成的“权利柬”的产权。建立在这样—种产权观基础上
的剩余权利分析,才可能是更严密和科学的。因此,在众多的“产权”定
义中,我们认为由哈罗德.登姆塞茨给出的定义更具—般性,“产权是一种
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它们胄粥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他人进行
交易时的合理预期。这些预期通过社会的法律、习俗和道德得到表达。产
权的所有者拥有他的同事同意他以特定的方式行使的权利”,“产权是界定
人们如何受益及如何受损,因而谁必须向谁提供补偿以使他修正人们所采
取的行动”。
4.2.3对企业的新产权观分析
肖耿(1997)曾将产权分割为四个部分.合同性控制权、剩余控制权、
合同性收益权和剩余收益权,并提出了他的“瑞典国旗”的产权分析框架。
但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这四项权利事实上并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
合同性权利是基础,而剩余权利在此基础上产生,成为—种对“合同性权
利束”的“新产权”。这使对企业的产权分析至少涉及到了对这两个层面上
的产权的剖析。
首先,企业的本质是一系列的契约组合,即合同性权利组合,这蕴含
着的—个基本事实是:真正意义的“企业”必须是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在
市场上交易生产要素的结果,交易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交易方式是
市场化的,这要求有公平的市场环境和要素主体对生产要素明晰而完整的
产权。因此,对生产要素产权的界定、明晰是保证形成—个真正意义上的
“企业”的前提基础。从本文产权观的角度看,当我们把企业的契约权利
束看作一种“财产”的话,它们的这种形成方式才是良性的,它是“财产”
。这一点同肖耿(1997)的观点不同。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所有者运用这种“财产”从中盈利性活动,实现“财产”增殖的一个基本
前提。有学者提出计划经济条件下不存在真正的“企业”,我们认为其根源
就在这里。在典型的计蓟j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形成不是市场交易的结果,
而是计划强调资源的产物。计划者试图占有—切社会经济资源,这不仅包
括几乎所有的物质生产资料,也包括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因此,在计划经
济体制中物质资本产权和人力资本产权都是残缺的。作为公有的生产资料
没有真正的所有者,因为没有哪个人能真正拥有与其匹配的控制权和收益
权,即拥有完整的产权:计划者对劳动力资源的硬性调配(如户籍限制、
工作分配以及对工作调动的严格控制等)本身就意味着计划者对劳动者人
力资本产权的部分占有。残缺的人力资本产权使劳动者通过对其人力资本
实际控制权。的使用作出反映,降低人力资本的实际供给,从而产生普通的
人力资本使用的低效。可见,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的形成是建立在生产
要素产权模糊、残缺的基础,这使这时的“企业”在形成之时就已经成为
一种劣性“财产,,,难以实现价值增殖,普遍的低效率是必然结果。我国的
国有企业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效率,但并没有给国有资本找
到一个真正的所有者,也就是说,国有资本的产权界定仍然没有完成,因
此目前的国有企业仍然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让这种“企业”参
与市场竞争,必定会产生诸多的不适应性,这也是目前国有企业改革最基
本的难题之一。
第二,对上述第一层面的产权分析之后,才能进入第二层面的产权分
析,也就是对企业的“产权”本身的分析。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产权分析是
对合同性权利之上的剩余权利的分析,即对在要素产权明晰、市场化交易
基础上形成的企业契约性权利束“财产”的产权进行分析。要素所有者交
易可以形成企业契约,但它并不能自动说明剩余权利应该归谁,而剩余权
利归属的不同决定着企业的效率,这实际上就是企业的治理结构所要解决
的问题。在这个闯题上,现有的研究文献相当丰富,构成了当前企业产权
分析的主流。从新产权观的角度看,这实际上是对企业这种“财产”进行
产权界定和配置的问题。现代产权经济理论的研究表明,剩余控制和剩余
索取权同样具有作为有效所有权的基本性质,即普遍性、排他性、可分割
性和可让渡性,这两种权利也构成了—项完整产权不可或缺听组成部分。
。这一点由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所决定,参见周其仁(1996)。
产权、交易费用、制度安排与分工网络
对企业产权(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收益权)配置构成了企业的治理结构问题。
不同的安排会形成不同的企业产权结构,而不同的产权结构又具有不同的
经济效率。对不同产权结构及其效率水平的考察是产权经济学范畴的基本
内涵,正如菲吕博腾和配杰威齐(1972)所指出的,产权经济理论是“围
绕产权结构的概念发展起来的”,“共同特点是强调了有关所有权、激励与
经济行为的内在联系的某些基本思想”o,“新产权方法的中心任务要表明
产权的内容如何以特宛的和可以预期的方式来影响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的”。。
上述分析表明,在对“企业产权”概念进行了重新认识后,产权理论的基
本研究方法完全适用于对企业问题的研究。
当然,这里只是从“企业产权”入手对产权概念重新认识的一点初步
思考,事实上这一问题仍然十分复杂,涉及到对许多基本理论问题和概念
的理解和认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4.3“产权”概念的法学辨析
4.1.1经济学与法学对产权概念认识的分歧
本节的研究与上一节紧密相联。法律是—个社会中最重要的正式制度
安排,产权安排则是制度安捧的基础和核心。对产权的界定与保护是法律
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就是说,产权安排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与法
律制度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产权”概念最早诞生在经济学理论中,但作为
—种权利或者说与权利有关的概念却不可能脱离法律制度和法学研究而存
在。因此,法学和经济学两个领域的学者从没有停止过产权与传统法学概
念之间的对比研究,产权已成为我国经济学界和法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
题。“产权”频繁出现在国内经济学和法学文献中,但“产权”概念的法学
含义是什么?产权与所有权、物权、债权、财产权这些原有法学概念之间
的关系又如何?对于这些产权研究的基本问题,理论界却始终没有统一的
认识,形成了下述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产权就是财产所
有权,产权是关于财产的权利,产权可以等同于所有权,因为所有权可以
从广义上来理解,即所有权是指人对资产的占有和隶属关系,持此观点的
大多是一些经济学学者(如程恩富,1997:吴宣恭,1995;张维迎,1995;
。引自‘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第201页,上海三
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同上,第204页.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黄少安,1997);第二种观点认为产权接近于物权,周林彬(2000)认为“尽
管所有权的范畴在不断发展,仍不会最终取代产权,倒是不断扩展的物权
观念,日益接近于我们表述的产权。因此产权观念可以作为发展的物权的
目标参照”第三种观点认为产权是债权,刘伟和平新乔(1998)认为,“从
广义上讲,产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所有权,二是债权。⋯⋯从狭义上讲,
产权实际上就是债权,⋯⋯是所有权在市场运动中的—种动态的体现”:第
四种观点认为产权即财产权,产权是一种包含物权、债权以及由此衍生出
的各种具体权利的复合财产权利。例如王利明(1998)在其《物权法论》
中说:“法德上的产权概念并不复杂。所谓产权,就是指财产权”。这种观
点在我国一些法律法规中也有体现≯,并且在法学界普遍流行。
经济学和法学界对产权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对现代产权理论研究本
身及经济改革特别是企业改革和发展实践造成了不良影响,客观地分析产
权与所有权、物权、债权、财产权这些传统法学概念之问的关系,对这一
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4.1.2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财产法律制度之比较
在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财产法律制度进行比较之前,我们先给出
依据前面的分析所得到的产权概念的经济学涵义,这包括:第一,可交易
性是产权的本质特点,并且该种特点是以产权交易契约的灵活性为前提和
基础的。产权的可交易性要求赋予产权主体充分的决策自由,包括选择交
易或不交易的自由、整体转让还是部分转让自由、是单独占有财产还是“共
同染指”财产的自由,在共同染指的过程中如何划分彼此的权责利的自由、
等等,而这一切自由都可以直接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实现;第二,充分
的排他性是产权的另一本质特征,而且这种排他性不仅针对一个主体单独
享有某项财产的情况,而且更加强调数个主体“共同染指”某项“共同财
产”时,在该共同财产上设定的不同性质的产权彼此之间的排他性,也即
强调产权交易主体之间“交易界区”的界定;第三,产权客体的广泛性。
如企业产权是以“契约性权利束”为客体的产权,该“契约性权利束”不
但是—种无形物,而且是一种集合物。这一产权观甚至认为企业产权是一
种以权利为客体的权利。
产权的经济学涵义给出了对其进行法学辨析的基础,我们从这里进入
。参见‘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和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印发‘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处
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产权、交易费用、制度安排与分工网络
法学的世界。认识任何一个法学概念的确切内涵离不开其赖以生存和发展
的法律制度本身,对所有权、物权、债权、财产权这些传统法学概念的理
解,离不开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财产法律制度。
(一)古罗马法与吉日耳曼法的财产法律制度
大陆法系渊源于古罗马法。在古罗马社会,奴隶并未被当作“人”来
对待,它们同其它自然资源没有任何区别,奴隶主对奴隶拥有着绝对的控
制权。这样,任何一个奴隶主都同时拥有着对生产所必须的自然资源和劳
动力的绝对控制权,奴隶主完全依靠控制其个人的生产资料便可以完成生
产的全过程。奴隶主之间并没有相互合作生产的需要,由于私辛辩4的充分
发展,他们也没有共有财产的可能,他们唯一的需要是:可以通过与其他
奴隶主之间的交换来调整彼此之间某方面生产资料的不足或剩余。因此,
当时的经济基础对古罗马财产法律制度的要求便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
保证主体对财产的绝对控制权和财产的充分的可交易性。。
古罗马法形成的过程中,职业法学家嚯其中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古
希腊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思想经西塞罗传给罗马法学家,并为罗马法哲学
及私法所吸收,西塞罗倡导的保护自由公民的权利、建立合乎自然精神的
法律秩序等思想,奠定了古罗马法抽象的财产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在上述经济和文化两大背景作用下,强调所有者的“绝对支配权”的抽象的法学概念_所有权(dominjum@),在古罗马法中诞生了。罗马法
学者将罗马法上的所有权概念定义为“对暂护的一般的实际主宰或潜在主
。从现代产权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两方面要求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对财产的绝对
控制权统归一人,必然会产生交易成本降低的结果,因而必然有利于财产的自由交易t
反过来,财产的自由交易要求交易成本的降低,要求参与谈判的主体越少越好,要求
财产主体对财产的绝对控制权。
o在当时的社会,法学与哲学是密不可分的,法学家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也是哲学家。
o Dominium一词出现在罗马共和国晚期.他的出现意味着从有限的家父权转化为对
物的完全控制权,但在公元前2~3世纪以前它主要指“奴隶的所有人、主人”的概念,
宣到公元前1世纪,一些法学家多次将这—概念作为“所有人”使用,它才逐渐成为
“所有权”一词。参见Gyo珏》D.osdi,owTlershjp-mArK.咖黜d PlecIa豁icalR0n瑚Law,
P132~135。
。古罗马学者在当时已经提出了“无体物”和“有体物”的划分,盖尤斯就曾对此作
过专门的论述,但笔者认为.当时社会条件下,财产绝大多数都表现为有体物,虽然
法学家已经认识到了“无体物”的存在,但由于其只是财产的特殊形式,因此罗马法
学家在定义所有权概念时,所使用的“物”的概袋主要是指“有体物”,但也并没有特
意与“无体物”相区别。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宰”,实质上就是对物的完全的、绝对的支配权。
当奴隶主之间交换的是生活资料时,所有权各项权能的整体交换容易
实现,但当交换生产资料时,尤其是当交换涉及土地时,所有者保留抽象
支配权而出让部分权能的交易日益频繁。正如F.H.劳森所言,“从他人手中
分离出一些所有权的内容而将其分配给不同的人,总是需要的。这对土地
而言,尤为必要。”于是罗马法进一步完善了财产法律制度,创造了以抽象
所有权(pfo砸c协产)为核心,所有权权能分离为基础的物权锟腹。其内容
包括:首先,所有权是对物的抽象的支配权。所谓“抽象支配”是指所有
主可以对物行使所有可能行使的权利,包括已经发现的用途和尚未发现的
潜在用途,也正因为所有权的这种的特性,决定了所有权的两大特征,即
—物一权和“集合物不能成为抽象支配权的客体”。.其次,所有权的各项
权能可以分离,当某项权能依照所有人的意志,脱离所有人由他人行使时,
该权能便构成了“他物权”。他物权是由所有权派生的,是对所有权设定的
暂时的限制,当他物权消失后,对所有权发生的限制也随之解除,所有权
将恢复圆满状态,即所有权有弹性力或称归一力:最后,若因为继承或其
他原因出现数个人共同所有某物,从量上来看,各共有人不是对全部共有
物享有所有权,而只是享有部分的所有权,各共有人可以自由处分其应有
部分并可以随时请求共有物的分割,从质上看,各共有人都享有完全所有
权的一部分,其权利内容完全相同,故后世将这种共有称为所有权的量的
分割。
与大陆法系不同,荚美法系的财产法更多地受到古日耳曼法的影响。
古日耳曼人在北欧的部落集团——盎格鲁撒克逊人在公元5世纪左右侵入
英国,那时英国社会已处于原始社会解体和封建制度逐步形成时期。当时
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农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协作才能实现生产力的
发展。当时的劳动力虽然仍然在很多方面受到各种封建义务的限制,但与
古罗马的奴隶相比,己具有相当的自由,至少在法律制度当中已取得了“主
。PIDD曲乜s一词产生在罗马帝国第—世纪末期,该词已具有了非常明确的概念,即所
有权是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对于物的占有、使用和滥用权.许多学者也称这一词是后
世的所有权概念(英文的pmlⅫ坼法文的pIDl玳鼬)的起源。
。因为,若同—物上设定多个所有权,每个所有者对该物的所有用途都享有支配权,
那么不同所有者之间势必会发生冲突,此时否认任f可—个所有者的窝科酗静}I葶善对所
有权概念本身的否定:同理,若认可集合物为所有权客体,那么集合物组成部分的所
有者势必也会与集合物整体的所有者发生类似的冲突,因丽也是有违于孵育权概念的·
产权、交易费用、制度安捧与分工网络
体”的地位,被当作“人”看待而不再是“物”。因此,不同“主体”之间
便产生了“合作”的需求。加之,当时的英国刚刚脱离原始社会状态,私
有制尚没有充分发展,团体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原始习惯仍有延续。
日耳曼法中的总有制度鞭在此基础上产生了。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和封建土
地分封制的逐渐形成和发展,古日耳曼人的财产法律制度也在原始总有制
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完善,形成了下述n.个特点:首先,进行权利的分配
时,并无抽象支配的观念,而是基于各种具体的事实关系,根据对物的不
同利用形态,来分别认可对物的各种权利,同—物上设定的不同利用形态
的数个权利之间是平等关系,不存在彼此之间谁派生谁的问题;其次,正
是基于前一点,日耳曼法并未形成—物一权的规则,而形成了不动产之上
的多重所有关系。典型的形式是在同—土地上并存着上级所有权和下级所
有权?。同时,“集合物和集合财产可以作为支配的客体气最后,日耳曼法
将所有权内容中的管理、处分、使用收益等各项权能进行分割。由不同的
主体分别享有不同的权能。在所有权分割以后各部分都成为独立的权利,
而各部分的权利内容和价值并不是完全统一的,因此被称作质的分割方式。
可以看出,两大法系的财产法律制度在形成之初便表现出了各自鲜明
的特点,并为此后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埋下了伏笔。正如李宜琛所说,罗
马法“就内容说,是主张意志自由,充满了个人主义思想。日耳曼法的产
生,虽然在罗马法之后,但因为是农业社会的法律规定,所以反应前资本
主义的精神,没有成文的法典,只有习惯的聚集,法律的内容也大都是支
配、服从义务拘束的关系,不过可以说富于团体本位的思想。”此外,由于
古罗马法建立在私有制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其所有权概念给予权利的归属
更多的关注,与此相反,古日耳曼法则在共有的基础上更多的关注财产的
利用。
随着西欧社会的发展逐步进入中世纪,古罗马法完全基于简单商品经
济发展的需要,以个人为本位,强调主体对财产的绝对排它控制的商品所
有权概念不能适应封建土地制度的需要。日耳曼人在征服西罗马帝国以后,
”所谓总有,是指将所有权的内容依据团体内部的规定加以分割,其管理、处分等支
配的权能属于团体,而使用、收益等利用的权能则分属于其成员.团体成员总体上的
权利与备个成员具体的权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总有关系.
。所谓上级所有权,指颁主和地主享有的管理权、处分土地投及收取佃租、地租或接
受其他代偿义务的权利:所谓下级所有权,指耕作^对领主或魄主负有支付佃租、地
租或履行其他代偿的义务,但同时享有使用收益其土地之权利。
珏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建立了以封建土地双重所有权为特征的财产法律制度,基本沿袭了古日耳
曼财产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直到中世纪末期,商品经济逐渐发展,土地
的买卖日益频繁,然而设定在土地之上的各种公法和私法权利,已逐渐成
为附加在土地所有权之上的负担,“解放”所有权、赋予所有者完全自由的
需要产生了。此时,古罗马法强调绝对、独立、完全的所有权观念,及与
此相应的一物一权主义便很自然地引起了11世纪注释法学家的关注,并随
着此后西欧大陆对罗马法的接受,在大陆法系的财产法律制度中得到了再
现。
(二)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财产法律制度
从11世纪至16世纪,西欧大陆经历了漫长的“接受罗马法”的过程,
直至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的颁布,大陆法系
的财产法律制度才基本确立。英美法系的财产法律制度,则是在古日耳曼
法和中世纪封建习惯法的基础上,围绕着12世纪形成的普通法和16世纪
形成的衡平法,逐渐发展起来的。尽管英国的财产法也曾受到古罗马绝对
所有权观念的影q铲,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英国法并没有像欧洲大陆国家
那样“接受”罗马法,而是离开罗马法独立发展的。
在继受各自传统的同时,发展中的两大法系又一次面对共同的“课题”
——债权的财产化,并在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上再次作出了迥然不同的选择。
债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古罗马的《民法大全》对债就有明确的界定。
但按照当时的社会制度,不论债务人是否存在故意或过失,只要不履行其
债务,债务人的整个人身就被置于债权人的权力之下,“债权纯粹体现债权
人与债务人的人身关系,一般的经济关系的性质甚微”。债权的这种人身权
性质,尽管在封建社会有所减弱,但直到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合同之债逐
渐与侵权之债相分离;法律禁止在合同中约定以处黄人身的方式惩罚债务
。如“普通法之父”布莱克斯通曾宣称“财产权是一个人能够在完全排斥瞅他人
的权利的情况下,对世间的外部事物所主张并行使的那种专有的和独立的支配权。”财
产权是“某人凭借着一种完全排他的、对外在的物的请求或行使的权利。”不难看出,
布莱克斯通的财产权概念己深受罗马法绝对所有权观念的影响。参见Bk妇‰e,
commen仞血on廿EL丑wofEfIgIarld.p.2,I肼妇11985,转引自王利明著‘物权}壹沦》1998
年版第2l页.
9英国法之所以能独立发展。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北京大学的沈宗炅教授将其
概括为三方面:第一,英国法律与欧洲大陆国家的传统不同;第二,由于历史背景的
重大区别;第三,英国法院管辖权也阻碍了对罗马法的接受。参赋宗灵若‘比较法
研究》1998年版第213页。
产权、交易费用、制度安排与分工网络
人;合同的执行以满足经济要求为目的,而不是以债务人单方面精神赎罪
为目的等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法律的保护,债权才逐渐实现了其“从主观的
人身关系到客观的经济关系的推移”∞,实现了债权的财产化。但债权体现
的经济关系中,仍然带有一定的人身性,因为债权人权利只是针对债务人
而言的,对债务人以外的其他人并无拘束力。
因此,大陆法系再一次继承了古罗马法的理论,将财产权利严格的划
分为对人权和对世权两大部分,形成了其财产法律制度最基本的框架一
物债二元结构,认为物权包括自物权(即所有权)和他物权,是对物的支
配权,~种对世权,具有对抗刁嗬定第三人的效力和对于债权的优先效力。
债权贝Ⅱ是一种对人权,只具有对抗特定义务人的效力。总之,物权和债权
是截然分开的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财产权利。
随着契约自由的发展。契约逐渐成为物权与债权之间沟通的桥梁,某
些债权通过契约逐渐取得物权的效力,如租赁权的物权化。。这样,特定当
事人之间订立的契约,就有可能产生对第三人具有约束力的物权,这虽然
方便了权利主体之间的交易,但却忽视了第三人的利益,进而容易造成纠
纷,不利于交易的安全。大陆法系在交易的便捷与交易的安全之间选择了
后者,财产法律制度的—项重要的原则诞生了@,即物权法定原贝护。该原
则成为物权和债权之问的一道鸿沟,严格控制着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物权
的种类和产生方式。
英美法系国家中,合同外第三人的利益也需要保护,财产法律制度也
不得不在交易的便捷和交易的安全之间谋求{目和,但有趣的是,英美法系
以其独特的方式解决了上述问题。由于没有继受古罗马法的理论,英美法
。关于债权是如何完成上述过程的.柯拉在‘莎斯比亚论》中有洋细的论述,参见妇甜
kollleL shakespea他vord朗lF0mmderJ耐卿deIE2.Aun.19l吼s.50正转引自我妻荣,
《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指租赁合同持续期间,即便租赁物的所有权发生转移,承租人依据租赁合同所享有
租赁权仍可对抗新的所有权人,合同权利取得了对抗合同外第三八的效力,因此称作
租赁权的物权化。
9物权法定原则产生的原因并不仅仅是保护第三人的利益.人民大学的王利明教授在
其专著中还详细论述了其他原因,包括清理封建时代旧物权及防止封建物权复活;从
法律上确认和巩固社会经济关系并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有利于加强国家对物权的管
理:有利于物权的公示.参见王利明著.‘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第2l页。
9物权法定原则,又称物权法定主义,是指物梗只能依据法律设定,禁止当事人自由
刨设物权,也不得变更物权的种类、内容、效力和公示方法.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系并不存在如同大陆法系上所有权这样的明确概念,更没有采纳物权一词,
相关权利以财产法进行调整。普通法中也未有债权概念,相关权利以合同
法进行调整。这样,英美法系财产法律制度一方面借助普通法以财产法和
合同法相互独立调整对物权和对人权的方式,实现了大陆法系物债分离的
功能;另一方面,通过衡平法实现了=者的沟通。正如英国的F.H.劳森和
B.拉登所言,“如果台同所创设的权利可以转让,法律就将其作为—种财产
来对待”,衡平法“最有趣的作用就是它减弱了对人权与对物权之间的区别,
而这种区别正是罗马法及深受罗马法影响的其他法的绝对基础”。
随着债权财产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债权逐渐产生了转让的需要,为了
保证债权的流通,使债权与人身彻底脱离,各种形式的债权凭证应运而生,
以债券为表征,以债权为客体的各种财产权利出现了。“这种变化,与近代
社会中拥有财产并非拥有物,而是拥有对他人的请求权,即拥有信用这一
现象是相通的”。
“以权利为客体的权利”给大陆法系的财产法律制度带来了新的问题。
即,若承认无体物,尤其是债权可以作为物权的客体,贝U对人权与对物权
的划分便名存实亡,也会造成权利与权利的客体的混乱:若不承认无体物
权,那么现实中大量存在的无形财产权便无法定性,无法保护。大陆法系
内部不同的国家对此作出了不同的规定:一种以德国法为代表排斥无体物
的概念,如《德国民法典》第90条规定:“本法所称的物,仅指有体物。”
另一种以法国为代表,将物分为有体物和无体物,认为有体物与无体物均
可以作为权利客体。但严格限制可驵成为权利客体的无体物的范围。我国
尚没有物权法,但学者们认为无体物不能成为所有权的客体,可以考虑成
为他物权的客体,但作为物权客体的权利应该是债权以外的权幂俨。客观地
说,债权物权化的问题,以及由此给大陆法系财产法律制度物债二元结构
带来的冲击,至今仍困扰着大陆法系的学者母。
英荚法系因为没有大陆法系抽象系统理论的限制,在债权转让的问题
上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将债权作为一个抽象物来看待,对物和财产不作
严格区分,认为财产既可以是有体物,也可以是无体物,甚至无形财产也
。参见,王利明著,‘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9页。
雪例如台湾学者谢哲胜认为“事实上区分某种权利为债权或无权恐怕也无太大实意”.
而王利明则认为该种观点值得商榷。详见王利明著,‘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年舨第12~17页。
产权、交易费用、制度安排与分工网络
可以成为所有权的客体。因此,随着无形财产如知识产权、商业信誉的发
展,无形财产权的价值逐渐超过有形财产,19世纪以后,普通法的财产概
念已明显具有了无体性,任何具有潜在利益价值的物和权利,都可以作为
财产权的客体。
概括地讲,大陆法系的财产法律制度表现为物债二元结构,它们分别
代表对物权和对人权,物权法定原则限制两者之间的转换,在物权制度中
确立了所有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物权依附所有权而存在,在此基础上形
成了—套强调个人本位、强调权利归属的抽象概念体系,任何具体权利都
必须纳入上述各种权利范畴。英美法系的财产法律制度没有明确的所有权、
物权、债权的抽象概念,仅有财产法和合同法的划分,在创设权利方面,
契约具有充分的自由,经济利益在合同法和财产法之间自由地寻求保护,
必要时通过衡平法补充普通法调整的漏洞,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套强调
团体本位、注重财产利用的松散但灵活的法律体系。
4.1.3结论性分析
在分析了产权概念的经济学含义和所有权、物权、债权、财产权这些
传统法学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各自的内涵外延之后,我们再回过头分析
前文引论中介绍的四种观点,问题就非常清楚了。
首先,产权显然不等于所有权。在英美法系,虽然存在“所有权”
(o硼ersbip)这个词,但其仅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并不代表任何特别的意
义11。因此作为一种法学概念的“所有权”当属大陆法系专有。大陆法系所
有权有着明确的含义,所谓“广义所有权”的含义无从确定,并不是规范
的法学概念。因此,只有大陆法系所有权与产权具有可比性。从大陆法系
所有权概念的内涵看,所有权是主体对客体的绝对控制权、最终支配权。
这决定了—物之上只能有一个所有权:而产权则不同,产权是对物的行为
权,同一物上可以设定数个性质不同的产权。从外延看,所有权仅仅是对
物权的一种,其客体仅限于独立的有体物,无体物和集合物不能成为所有
权客体;但产权的客体具有广泛性,有体物、无体物甚至权利都可以作为
产权的客体。因此,所有权的出发点是物的归属,而产权的出发点是物的
利用,并且所有权的外延远小于产权,也许这正是许多经济学家所谓“广
义所有权”概念的由来。
其次,产权不等于物权。与所有权相比,物权和债权就更加是纯粹意
义上的大陆法系概念。物权包括自物权和他物权,自物权就是所有权,因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此这里着重比较产权与他物权。客观地讲,他物权与产权具有很多的相似
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物权与产权一样,也是从财产的具体用途的角
度来定义的,并不直接强调财产的归属。不同的他物权人实质也是共同“染
指”同一财产的权利人,“一物—权”原则并不适用于他物权。从客体上看,
他物权的客体相对于所有权也显灵活,虽然德国至今不承认无体物概念,
但以法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都认可无体物作为他物权的客{妒。但他物权毕
竟不能等同于产权,理由如下:第一,他物权虽不直接强调财产的归属,
但他物权被认为是所有权派生的,是对所有权的暂时的限制,因而他物权
仍然是围绕着绝对所有权概念的,从根基上讲仍然间接体现着归属观,而
这与产权的利用观是不同魄第二,虽然他物权的客体较之于所有权灵活,
但大陆法系国家普遍不认可债权作为他物权的客体,这与产权客体的广泛
性相比仍是有限的{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物权法定原贝q与产权依据契约
的创设的自由性是根本不相容的。自物权和他物权从内在规定性上都有与
产权根本相悖之处,所以从内涵上看物权与产权根本不同,况且尽管物权
的外延已比较宽泛了,但债权和知识产权仍被排斥在外,因此物权的外延
仍小于产权。
再次,大陆法系的债权尽管可以依据契约自由创设,但债权的可交易
性在大陆法系受到严格的限制。并且债权被认为是一种纯粹的对人权,不
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因此债权的排他性是极其有限的。此外,债权的
外延显然远小于产权。
最后,产权是否等于财产权,不能一概而论。财产权是法律对人类财
产利益的最高度地概括,其外延之广,内涵之丰富,再无其他私法概念可
比,因此,表面上看将既涵盖广泛又极俱灵活性的产权概念等同于无所不
包的财产权概念是最保险的观点了。但是,这种表面上看来最保险的观点
对于学术研究尤其是中国的产权研究来说晗恰是最危险的观点。因为它无
形中掩盖了大陆法系财产法律制度不利于现代产权研究的现实。与荚美法
。周林彬教授和李胜兰(2000)将产权与物权的相同之处归纳兔1)从权利的属性看,
物权与产权同为财产权利,同为对财产的支配权;2)从权利的客体看,物权与产权的
客体都是一定的财产;3)从权利的范围看,完备的产权与不完备的产权的范围大致相
类与物权中的对应概念。我们认为.物权与产权同属财产权确实是两者的相同之处,
但这种相同是两个概念具有可比性的基础,因此强调这种相同似乎意义不大。此外,
同属财产权利与窖体是财产其实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关键要看作为两者客体的“露t产”
分别是如何界定的。
6l
产权、交易费用、制度安排与分工网络
系松散灵活的财产法律制度相反。大陆法系将对人权与对物权的差别绝对
化,强调绝对所有权观念和所有权的中心地位,较多关注财产的归属而较
少地关注财产的秘用,用抽象的有体物、无体物概念来限制财产权利形式
的多样化,用物权法定原则来过多地干预契约自由、限制契约自由,在保
障交易安全的同时牺牲了交易的便捷等等,这些都是与诞生在美国的现代
产权研究格格不入的。
正是产权即财产权的观点,使我国经济学的产权研究和法学的产权研
究难以沟通,走入了“经济学产权”与“法学产权”有所不同的误区。这
正是我国学者向科斯清教经济学意义上的“产权”与法学意义上的“产权”
有何区别时,科斯表示“这一点难以理解”的原因。科斯的疑问表明,在荚美法系国家(至少在美国)产权(prI嘞如h扛)与财产权(nle啦灿of
pmpe蚵)完全就是一回事,即产权等于英美法系的财产权,而非大陆法系
的财产权。
如果我国经济学界和法学界早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法学界就不会因
为经济学界提出“债转股,,这种在法学上无法解释的改革思路感到诧异了,
经济学者也不会再以“企业产权”无“财产”客体为由而否认“企业产权”
的这一概念了。在这一点上统一认识,有助于改变大陆法系财产法律制度
与现代产权研究格格不入的现实,推进我国的产权研究和企业改革实践。
62
分工网络、新兴古典经济框架及超边际分析
5分工网络、新兴古典经济框架及超边际分析
本章内容是前几章内容的自然扩展,因为我们已经从不同角度、不同
程度上介绍了分工网络、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以及超边际分析的基本特点。
从基本含义上讲,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在于试图用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
(主要是超边际分析)复兴古典主流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同时吸收以科斯
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将它们综合形成所谓“斯密一科斯”
框架。由于这一框架融合了现有经济学理论对发展问题最富洞见的思想与
分析方法,因此对经济史以及现代商业社会的新发展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
力,而其关注经济组织拓朴性质变化的特点使其成为分工网络理论的代表
词。这一学派以罗森(R0s∞)、贝克尔、杨小凯、博兰(B0rl鳓d)和黄有
光等经济学家为代表,其中以杨小凯最为突出。阿罗(KA盯ow)曾称赞杨
小凯的研究使斯密的劳动分工论与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浑然一体,布坎南
(J.B1Ichanan.2002)甚至称赞杨小凯的工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学研究
(“tIle beSt懈'舶rctl in咖rnics ill nle world”)。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及超边
际分析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机制,为本文下篇对国内地方
贸易保护与国际经济领域的贸易区域化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本章
旨在进一步论述这一框架的基本特点,并介绍超边际分析模型的基本方法。
5.1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对经济学的贡献是非常明显的,在许多方
面具有原创性。本节介绍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首先,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融合了经济学理论中对经济增长与发展问
题最富洞见的思想,形成了解释社会经济系统内生增长与发展机制的一个
完整体系。上文已经谈到,对社会经济发展一般机制的研究至少应当涉及
三个问题:一是经济增长与财富增加的源泉;二是社会经济系统内生增长
与发展机制的形成与作用机理;三是制约和决定经济系统内生增长、自我
演进过程的方向和速度的因素。在新古典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中,t述三
方面的问题事实上都没有得到很好回答。新古典学派试图用规模经济的方
法解释前两个问题,而对第三个问题则避而不谈,在今天看来,这种分析
框架的缺陷已经非常明显,而这种缺陷来自新古典经济理论先天的不足。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给我们提供了对第三个问题的很好回答,但对前两方面的问
题却涉及不多。制度本身不可能直接带来经济增长与发展,如果不存在劳
动分工与专业化可以产生报酬递增的现象,不存在经济系统的自我繁殖机
制,制度也就失去了作用,制度的作用必须借助予这种机制才能发挥出来,
不同的制度安排则决定匕述机制发挥作用的程度,进而经济系统演进的方
向与速度。杨格的思想虽然深刻揭示了经济增长、报酬递增的根源,描述
了经济系统自我演进的机制,但却对经济演进制约因素的分析显得乏力。
新兴古典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上述理论各自的缺陷,而将斯密一杨
格一科斯的思想相结合,融合在一个分析框架内。在这个框架中,一方面
分工与专业的发展会带来经济主体之间更多的交易行为,从而进一步拓展
经济网络;另一方面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会受到交易费用的制约,过高的
交易费用会阻碍分工与专业化发展,减少人们之间的交易行为,相反,交
易费用的降低会促进人们之间通过交易获得来自专业化和分工的好处,加
速市场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发展。专业化分工与交易行为构成了人类经
济社会的基本概貌,而专业化分工与交易费用之间此漕彼长的两难冲突及
其有效折衷则成为贯穿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一条主线.
新兴古典经济框架中,对经济问题的研究从专业化分工入手,经济发
展被看作分工和专业发展的过程,是分工网络模式等经济组织的拓朴性质
的变化;而资源配置则是经济组织和制度既定条件下分工网络等的非拓朴
性质变化,而这两方面的内容都被统摄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之中,因此在新
兴古典经济学家看来,经济学只有一个统一的框架。在此之前,作为主流
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只关注资源配置与微观领域的问题,导致人们出
于对新古典理论的不满而发展出众多经济学的分支与流派,例如,研究宏
观经济现象的凯恩斯学派,研究制度与组织问题的新制度学派,研究不完
全信息对交易行为影响的信息经济学以及研究落后国家发展的发展经济学,
在其中又出现了批判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主义思路等等。
而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当代向新古典经济学提出挑战和批判的交易费用
经济学、产权经济学、新交易理论、新内生增长理论、演进经济学、信息
经济学、博弈论等都被整合在—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内,发展经济学、宏观
经济学则成为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不同侧面,新兴古典经济学不但大大扩展
了经济学的解释能力与范围,而且重新将互相孤立的经济学各分支用一个
内在—致的核心理论统—起来了。特别是。薪兴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发展
分工网络、新兴古典经济框架及超边际分析
经济学,它第一次使发展经济学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建立起来。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对经济学理论关于经济发
展问题最富洞见的思想的融合,对经济学发展中各个分支流派的整合,是
建立在一个漂亮的形式化的框架之内的,这一学派成功地解决了对于斯密一
杨格及科斯主要思想的数学化处理问题。我们知道一种经济思想能否进入
到主流经济学,同这一思想能否很好地形式化有着重要关系。4斯密和杨格
关于从专业和分工网络角度研究报酬递增与经济发展的思想要进入主流经
济学,就必须首先完成对这种思想进行形式化处理的工作。对专业化与分工
形式化处理的核心在于对角点解的处理。我们在前文已经谈到,当决策变
量中有一个变量取到最大或最小值时,角点解就会出现。例如,假定—个
经济中人们只需要消费两种产品x和y,人们可以选择自己生产两种产品,
也可以选择只生产其中—种而同他人交换另—种。我们用带有上标d的变
量代表从他人处买来的商品,用带有上标s的变量表示自己向他人出售的
商品,而x和y代表自己生产供自己消费的部分。这样,一个个人就需要
对x,xs,xd,y,ys,y4六个变量进行决策。由于这些变量的取值都依赖个
人的选择,因此被称为决策变量。如果个人选择自给自足,则有
x>o,伽,x与c与向,d=o,6个决策变量中有4个都取到了最小值o(因为贸
易量不能为负,只能大于或等于零),这时就有角点解出现。如果此人选择
专业生产x、出售x来购买y的方式,则有x>o,0>o,yd>o,内同间,
这时也会有角点解出现。当然,还可以有其它的情况出现。可见,对个人
而言,不同的角点解代表了不同的决策模式。在对资源配置问题进行决策
之前,个人首先面对的是在不同的决策模式中进行选择,以最优化其目标
效用函数,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参数范围内,不同的决策模式(角点解)
会带来不同的效用水平,理性要求个^选择效用水平最高的角点解。在对
个人的最优化行为的描述之后,我们需要考虑个人的理性行为相互作用的
毋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例如上文已谈到的斯密和杨格从专业化分工角度研究报酬递
增与经济发展的思想由于长期不能被数学化而失去了进入主流经济学的机会,传统被
看作贸易理论基石的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也因难以形式化而被主流经济学忽视·兴起
于20世纪40.6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主义思路虽然提出了动态非均衡发展、结构
分析及制度分析等思想。但也由于理论框架过于松散,形式化程度}R低等原因,不能
进入主流经济学。克鲁格曼(Kn鄹弧1995)就指出,正是非形式化聊;寻了发月凝济
学和经济地理进入主流经济学,尽管这些理论本身很有价值。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结果。4在市场上,多个人的自利行为选择及其交互作用会形成不同的组织
结构,如自给自足结构、半分工结构和完全分工结构,每个结构都有一个
角点均衡,这—过程需要瓦尔拉斯负反馈机制确定价格来完成。而全部均
衡(即社会最终选择的均衡)就是效用最大的角点均衡。可见,对个人而
言,他首先需要决策的是在面对的多个角点解中选择出效用水平最高的一
个,然后在这个角点解所代表的模式下再考虑劳动时间等资源的分配问题;
对一个社会经济系统来讲,也需要首先在多个可能的角点均衡中选择出效
用水平最高的—个,然后在这个角点均衡所代表的分工网络与组织结构下
处理社会资源配置问题。而对角点解和角点均衡的选择及其变化则意味着
在不同角点解与角点均衡之间的非连续跳跃。处理资源配置的工具是新古
典的边际分析。我们知道。在数学上—个函数只有连续才可能微分,才有
一阶条件,边际分析不可以处理非连续跳跃的问题。。因此,对社会经济系
统的完整研究,首先应对每个角点解进行边际分析,再在不同的角点之间
进行比较即进行总的收益一成本分析,而这也就是所谓“超边际分析”
(in盘a-ma哂naI anaIys鼯)。超边际分析实际上是一种两步分析法:第一步
通过边际分析法研究角点解或角点均衡的效用状况;第二步则在此基础上
对每个角点的效用进行比较,选择其中效用水平最高的作为全部均衡。在
数学上,处理带有角点解问题的工具是现代数学规划,而分工与专业化的
基本特点是可以带来报酬递增,因此是一种非线性现象,所以对专业化分
工问题形式化处理所使用的基本工具就是非线性规划,如果需要加入时间
因素考虑动态情况,所使用的工具就成为非线性规划的动态版即动态规划、
控制论等。
”经济系统是非常复杂的,因此研究经济系统时需要将这个系统分为子系统,然后将
子系统组织成一个分析框架。大多数经济学家选择的分析框架将经济分析分为四个层
次:第一层次对人们决策前的经济环境进行描述,如生产条件,制度环境等:第二个
层次则用最优决策理论分析人的自利行为,这一般披称为决策的比较静态分析;第三
层次用均衡概念分析不同人的自利行为交互作用产生的结局,这个层次的分析结果一
般被称为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第二、三层次的分析如果考虑时间因素,则有动态决
策和动态均衡的比较动态分析;经济分析的第四个层次则是与价值判断有关的所谓规
范分析或福利分析(杨小凯,1998)。
。这实际t也是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主义思路反对使用新古典研究方法分析落后国家发
展问题的基本原因之一.在新古典学者看来,经济发展是—个渐进的、和谐的、乐观
的过程。结构主义者则认为经济发展应是—个非渐进的和非连续的过程,但是他们却
并不能将这种思想进行合适的数学化处理.
分工网络、新兴古典经济框架及超边际分析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是,新兴古典经济学采用的是生产者与消
费者合一的分析框架。事实上,超边际分析的概念最早由Bl】chan卸和删ebine(1962)提出,而从195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就将超边际分
析应用于各种决策问题。但是,经济学家们基本上仍然遵循的是马歇尔关
于消费者与厂商截然两分的假定。这时,角点解只是作为一个例外才能出
现,而内点解是一个通例,并且经济组织的均衡拓扑性质不能严格定义。
因此直到1970年代,超边际分析对研究经济发展、报酬递增与分工网络效
果等都显得没有用武之地。新兴古典经济学采用了消费者与生产者合一的
假定,这个假定更接近经济现实,每个个体既需要作出消费决策,也需要
进行生产决策,他需要对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进行决策。文定理(w孤
呶悯n,1998)证明,如果采用斯密框架,则内点解就决不可能是最优,
此时角点解就成为一个通例。消费者—生产者合一的框架彻底克服了原有
超边际分析的不足,这使我们对解释—个经济主体从最初的自给自足状态
演进到半分工状态再到完全分工状态的过程成为可能,而这也正是分工网
络从形成到逐渐扩大、更趋复杂化的过程。
采用局部递增报酬与竞争性市场相容的分析框架是新兴古典经济学在
技术上的第三个特点。报酬递增与完全竞争市场的不相容一直是困扰经济
学家的难题。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研究是从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入手的。
个人生产某种产品时,生产函数会显示边际或平均劳动生产率随他在此活
动中的专业化水平上升而增加,出现所谓专业化经济。专业化水平和专业
化经济都是对特定个人与特定活动而言的,因此专业化经济不可能超出个
人的有限时间范围,属于“局部递增报酬”,这不同于新古典理论中由规模
经济带来的无限的报酬递增,它是与竞争性市场相容的。可见,新兴古典
经济框架中生产函数只是对每个消费者—生产者设定的。因此一个企业的
生产函数是所有雇员与雇主的生产函数的一个组合,一个雇主不能简单地
将雇员的劳动汇集到他自己的生产函数中来。这样设定生产条件的含义是
即使所有人的生产函数是凸的,总和生产集仍有可能是非凸的。这也是新
兴古典经济学排斥直接使用规模经济方法的原因,也就是说,我们不能通
过简单的量与量的加总来解释经济发展与财富增加,量与量的相加能否达
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报酬递增效果是以分工与专业化组织结构的状况为前提
的。这样,这类模型就将杨格的如下思想形式化了,“仅仅通过观察一个单
独企业或一个特别行业的规模变化的效果,是不能发现递增报酬的实现机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制的,因为行业累进的分工和专业化才是递增报酬实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
部分。这就要求,将整个行业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当然,这个“相
互关联的整体”就是分工网络。在新古典经济兴起的早期对这类文献的批
评主要就是针对分工网络效果和递增报酬同竞争性的市场不相容。1990年
代来。新兴古典学派的三篇论文(sI|Il'Ya喀姐d丑10u'19%:Sm,Yan&a11d
Yao’1999;Sull.1999)解决了这一问题,建立起了有非人格网络决策和内
生分工结构的非常抽象的—般均衡的存在性定理、第一福利定理等。他们
证明,一般递增报酬就是分工网络效果,它在没有企业规模经济的条件下
也会存在。网络效应由非人格的网络决策产生,它同竞争性市场是相容的;
当人们进行超边际分析时。市场中的均衡分工模式就是帕累托最优,即便
有分工的网络效果、生产中的局部递增报酬以及交易费用的存在也是如此。
这些工作,为新兴古典经济框架建立了严密的理论基础。
新兴古典学派建立模型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处理各种两难冲突来寻找最
终的均衡结果,特别强调了交易费用对均衡的分工网络大小的重要意义。
例如,专业化分工与市场范围之间的正反馈效应导致的分工网络内在扩张
的冲动与交易费用的制约会形成一种两难冲突,现实中分工网络的大小就
由这种两难冲突的有效折衷来决定。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这类模型内生
分工网络的大小、市场一体化的程度等。这种通过处理两难冲突寻求均衡
结果的方法并不同于经济学中最常用的成本—收益分析法。成本—收益方
法是对成本与收益的大小进行比较,从而选择做还是不做,或者在多种可
能的结果中选择最好的一个,但并不能对事物发展的程度进行内主。例如,
两个国家通过各自的成本—收益分析,可以决定相互开放,实行自由贸易,
但在一定时期内这种自由贸易的网络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则不是简单的成
本—收益分析所能直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通过处理有关自由贸易的两难
冲突来内生贸易网络的大小。这实际上为下文分析国际经济中的贸易区域
化问题提供了基本思路。
5.2超边际分析的基本方法
本节通过一个简单模型来介绍超边际分析的基本方法(杨小凯和黄有
光,1993;杨小凯,1998;Yang,200l;张定胜,1999),我们将看至0如何
利用非线性规划的方法进行超边际分析。
假设社会中有时个决策前完全相同的消费眷生产者。为避免整数问
分工网络、新兴古典经济框架及超边际分析
题引起的均衡不存在,我们假定人的集合为一连续统(见Yang,Economics:
New Classical Ve舢№砌assical F均meworks,∞nbIidge,MA,BlackWell,
2000),也就是说把这M个人的集合看作是连续的。每人都有如下的效用
函数:
Ⅳ=0+h。)◇+砂4) (5.1)
其中x和y分别是两种产品的自给自足量,x4和y。为其购买量。购买
过程中有交易费用,每购买一个单位的商品,其中的l—lj}部分因交易费用
而消失,实际得到的只有t。.i}是在O和1之间取值的参数。因此,缸4和
砂4代表购买x。和y。后实际收到的商品量,而x+h。和y+砂4是商品的
最终消费量。这个效用函数代表了消费者对多样化消费的偏好。这里所说
的交易费甩系数l一.j}可解释为各种交易费用。这种交易费用参数是外生给
定的,即决策前人们就能看到l一七。l|}可简称为外生交易效率系数,而l一七
为外生交易费用系数。它不同于内生交易费用。我们只要在分析自利决策
之间的冲突之后才能分析内生交易费用。
每人的生产函数和时间约束是
x+了’=e,y+y’=,; (5.2a)
,,+‘=1 (5.2b)
这里a>l,它表明个人的生产具有局部的递增规模报酬。其中x1和y5是
两种产品的售卖量,而,.是用于生产产品f的时间。每人的总工作时间是一
个单位。所以,.又可看成是生产产品珀々劳动份额或生产产品f的专业化水
平。
预算约束是
P;一+p,y4=p,x5+p∥‘ (5.3)
其中,A是商品,的市场价格,而上式的左边是花费支出,右边是售卖收
入。每个人的非线性规划问题是将(5.1)中的效用最大化,同时服从生产
条件约束(5.2)和预算约束(5.3)。其中x,∥,一,弘广,y’,z,,,,都可能是
0或正值。由于Z。,。并不独立于其他变量,所以只有六个变量可以互相独
立地在0和正值之间取值,而一个变量取O值时,角点解就出现了
表l描述了若干可能的变量在O和正值之间的组合,所有这类组合是
2的6次方,即有26=64个。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表1决策变量在O和正值之间的组合
x ≯ P y 矿矿
+ + + + + +
● ●
O 0
O O
由于最优决策在这不同的组合之间是非连续的,所以不能用边际分析找
出最优决策。一般解这类非线性规划问题的程序是,首先利用库恩培克定
理和其他最优决策的条件排除—些组合,对剩下的每一个组合,用边际方
法求解,然后再比较各组合之间的局部最大目标函数值,找出整体最优解。
这就是超边际分析。
我们先做这三步的第一步。第一步是利用库恩一塔克定理证明文
(wh)定理,即:最优决策从不同时买和卖同种产品,从不同时买和生
产同种产品,最多卖一种产品。
文定理的直观意义是十分清楚的,如果有交易费用,则自己生产一种
产品或卖此种产品时,买这种产品是不合算的,因为产生了不必要的交易
费用。而卖两种产品使专业化经济不能充分利用,所以也不会是最优。
我们利用文定理、预算约束和正效用要求这三个条件,可以将上面64
种组合排除到只剩下3个。比如表1.1中的第一个组合代表唯一的内点解,
即所有决策变量都为正数。这意味着同时买和卖同种产品,故违反了文定
理。第二、第三、第四也违反文定理中的命题一。而第五、六组合违反预
算约束,因为它只卖不买,且违反正效用约束,因为y的消费量为零,产
生零效用。
符合文定理及预算约束、正效用约束的决策变量在O和非O值之间的
组合被称为决策模式。每个决策模式有—个角点解。我们将用边际分析解
出所有角点解。每个角点解在给定决策模式下解出局部最优资源分配。然
后,我们再用总效益费用分析找出最优决策模式。
我们所要考虑的决策模式有三个。
+
+
+
+
+
+
O
0
O
+O
++0 O
O
O+
分工网络、新兴古典经济框架及超边际分析
(1) 自给自足是一个决策模式,用字母一表示,或简称模式彳。模式一
意味着x,y,t,z,>0,z5=一=J,’=y4=O,即所有的买卖量为O,而自
给量为正。模式4下的决策问题是:
嚣嚣叫(5.4)
s1.x=l:,y=l:,ll+l v=1
我们可以把这个约束最大化问题转化为如下的无约束最大化问题:
唧“=掣=e(1一t)。(5.5)
注意最大化符合下|的变量都是决策变量,而不是决策变量的其他字母都代
表决策人不能选择的参数。而个人求解决策问题和我们求解市场均衡时,
交易效率参数七都是给定常数。但当法律制度变化,经济改革使||}发生变
化时,我们就要研究七的变化对决策和市场竞争结局的影响。这种研究参
数变化时决策和均衡如何作反应的工作就是比较静态分析。
从(5.5)中的决策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增加用于生产工的劳动时的两
难冲突。当,。增加时x会增加,但因为有限的劳动时间,,,增加意味着,,减
少,所以y减少。
两难冲突的最优折衷由下列一阶条件给出:
毒=罢妄+参爰=罢毒一参考=。cs射
烈I 瓠8ll 却烈l 瓠烈l母。lv

丝鱼:塑盟(5.7)
瓠all却al,
也即是ne。1(1一‘)。=de(1一‘)”‘,由此解出‘的最优值为÷a
为了理解这种边际分析的边际条件(内点解的一阶条件)的经济学含
义,我们再看看(5.7)。(5.7)意味着对两难冲突的最优折中必须在增加fJ
时,使x增加的边际效用等于J,减少所降低的边际效用。或者说,增加,I有
正效益,也有负效益(或代价)。只有当边际正效益与边际负效益达到某种
平衡时,两难冲突达到最优折中。这就是边际分析。这种边际分析中的另
一重要问题是所谓的二阶条件问题。一阶条件只告诉你f;=去是内点极值
点,如果目标函数不是凹的,而是凸的,那么一阶条件给出的是最小化决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策而非最大化决策。对于这里的无约束最大化问题,二阶条件要求当‘=去
吼筹础‘r,卜哔由地]<。

把‘=·当代入上式可看出此不等式得到满足。如果效用曲线不是凹的,而
是凸的,那么最大化决策的的解是‘=O或L=l,而一阶条件给出的是最
小而非最大值点。这意味着如果二阶条件不满足,则并没有真正的两难冲
突,最优决策是走极端,把所有的资源用来生产x或),。在现实生活中,
有很多看似像两难冲突的现象,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两难冲突,即最优化
问题的二阶条件不满足。在这种情形下,中庸之道可能就是非最优而是过
于保守的方法。
比如决策者在很多情形下选择完全专业化,‘=O或‘=1可能取得更
高的生产率。这就是下面我们要考虑的另两个专业化决策模式。考虑这些
专业化结构之前,我们将模式A的最优决策‘=妄代入效用函数(5.5)中
可得到这种模式下的最大效用和最优生产和消费配置:
州)_2。∥叫=阿(5.8)
其中“(4)代表模式A中的最大效用,或称为模式A的真实收入。经
济学家经常将效用称为真实收入。
(2) 第二个决策模式是专业生产商品x。记为0/n个人生产商品工,卖
z买弘它满足
x,x s。y d,i。_>o,∥=y=y 3=lY=o
把这些约束条件代入(1.1)一(1.3),我们可将此模式的决策问题写
为: 黔“2坶。
占上z+x’=e,‘=l (5.9)
pvyd=p rxs
利用约束条件消掉&及“中的x和,,则约束最大化问题可转化为下
列无约束最大化问题:
分工网络、新兴古典经济框架及超边际分析
n≯“=(1一x’)2等(5.10)
。}y
从上式我们可看出,这个问题具有与模式A中不同的两难冲突。当,
增加时,即增加卖给市场的产品量时,自给的消费量就会减少,这会使效
用减少。但增加售卖量也会增加收入,因此增加商品y的购买量,使y的
消费和效用增加。最优决策就是在这两难冲突中权衡,找到效用最大化的
最优折中。
这里,边际分析的实质是在给定决策模式下有效分配有限资源。但边
际分析并没有告诉我们哪个模式为最优,那是要用模式之间目标函数局部
最优值之间的总量比较才能决定的。
最优决策的一阶条件(或边际条件)罢:o给出最优解一=去,代
回预算约束得_y4=丢},由此可算出最优效用值为虬=舞。我们称zp。‘.p,
x’=三为角点供给函数,y。2参为角点需求函数,虬2岳为角点间
接效用函数。这些解被总结如下:
r=三¨。=去心2% 6_11)
这里,角点需求函数是所买商品价格的减函数,也是所卖商品价格的
增函数。从预算约束也可看出需求y4是供给z5的线性函数。这种需求和
供给的关系被杨格称为倒数需求律,它说明需求和供给是分工的两个侧面e
当人们选择某个专业时,同时创造了此专业的供给和对其他专业的需求。
所以,我们在考虑失业或其它供求不等问题时,不能将需求和供给割裂开
来分析,而要把分工做一个整体分析,看分工在何种情况下可能造成协调
的困难。
(3) 第三个决策模式是专业生产商品y。记为O/n个人生产商品y,卖
J,买x,它满足
y,y s,x d,tp>Q,yd=x=x s=tI=o.
此模式的决策问题是: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嬲“=内。
s』.y+y 5=巧,‘=1 (5.12)
plxd=pvys
同模式(∞')—样,我们可解出模式<加)的角点供给、需求和间接效用
函数:
y5=丢√=老屿2鲁@m
角点间接效用函数是所卖商品价格的增函数,是所买商品价格的减函
数。这正好符合我们的经验,卖商品x的专家希望x的价格上涨,而希望
其他专业的产品减价。
接下来我们进行超边际分析的第三步,就是比较各决策模式之间的局
部最大目标函数值,找出整体最优解。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已经研究了每种模式下的需求和供给,我们称
之为角点需求和角点供给。例如结构A中的需求和供给为O,因为人们自
给自足所有消费品,而模式(砂)中每人的供给是z,:昙,需求是),。:拿。Z Z口..
而每人的整体最优的需求供给只有在比较不同模式的真实收入以后才能决
定。下表1.2给出了三个角点解的所有信息。
表2三个角点解的信息
模式角点需求角点供给效用自给量专业化水平
A 0 O 矾=2函x鼍尸1/2 0=护l/2
。D" vd:旦z,=1 。.:盟1
工=一&=1,‘卸7
2p, 2 1
Ap v
2
劬幼xd:旦J,’=圭切。1
2n ~2茜y=j 厶=0,驴1
利用这些信息,每个人都会比较不同模式的效用以决定选哪个模式。
分工网络、新兴古典经济框架及超边际分析
如果七22扣.1’<丝<兰_,他会选择自给自足,而此不等式成立的条件
n 庀
。,2{l一。) 是七<七o=22(11)。如果七22扣_1’>兰£>三·,人们会选择两个专业之任
p。K
一个,而此不等式成立的条件是Ji}>h=22I。町。
所以当交易效率高于临界值‰时,人们会愿意选择专业化,如果交易
效率低于临界值‰,他们会拒绝专业化,不参加市场活动,并选择自给自
足,至于专于哪个行业,则全由相对价格以/p,决定。两个专业化模式0口"
和劬幼的效用比较说明,当且仅当丛≥1时,人们会选择专业生产z。当
。以
且仅当』i s 1时,人们会选择专业生产y。
p y
分工只要当两种专业都有人选择时才可能,因为分工不但意味着专业
化,而且意味着不同专业的多样化。所以,分工只有在!上≥l和.£三≤l同
py p y
时成立时才可能,而这意味着丝一l。当价格满足这一条件时,人们会发
p y
觉两种专业的真实收入相等。当然这种真实收入在专业之间相等的条件只
有在人们天生相同且不考虑时间因素时成立。但真实收入相等条件比粗看
起来的适用性要广泛得多,例如,西方律师的收入比看门人货币收入高得
多,但律师要交很高的学费和用很长的时间拿律师学位(一般法学院是极
少提供奖学金的),且大家知道律师的收入高所以都想进法学院,造成激烈
竞争,也有由于竞争压力带来的负效用,把这些时间、竞争压力、高学费
算进去,看门人和律师的真实收入也就差不多了。
当然如果各行业没有自由进入,则真实收入相等条件不可能满足。把
丝.=l代入表1.3中的真实收入中不难看出
py k
“,2“,2%2i
其中“。代表分工的真实收入,它不再依赖于价格,而只依赖于交易效率_j}。
将“。与”。比较,可知,如果t>‰,人们会选择专于不同的专业并形成分
工。如果七<k,他们会选择自给自足。
所以,当|i}<七n时,每人的供给需求函数由模式A的角点解给出。当
.i}>k时,他们的供求函数由模式O∽或∽)给出。当|i}从小于‰变到大
于‰时,需求和供给会由于分工水平的上升而非连续地从O跳跃到一个大
于0的价格的函数。这是由模式之间的真实收入之总效益分析产生的,它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是超边际分析的一个特点。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一般需求供给并不产生这
种非连续性跳跃。
对每个角点进行的边际分析产生了类似传统需求供给函数的角点需求
和角点供给函数,而角点之间进行的总效益分析决定哪个角点的供求是市
场上个人的供求函数。
如果环境发生变化,角点需求量会变化,例如在模式㈣中,
葫2铷
这个表达式的意思是,当x相对于y的价格上升时,每个),专家对x的需
求会下降,这被称为需求律。这是一种传统的决策问题的比较静态分析,
即分析一个给定模式中角点解如何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但当七从小于‰
变到大于七n时,需求函数会从一个模式下的需求不连续:哑捌恒4另一个模式
n n 1 下的需求,即从。跳到z。=.}和y。=≤生,供给也会从。跳到∥=妄

jr2px 2p y
l
和y5=÷。这种非连续的比较静态是新兴古典经济学所特有的。第—种比
2
较静态是研究给定专业化水平和模式下,资源分配如何对环境变化作出反
应,主要涉及相对需求量的变化,而第二种比较静态分析是研究专业化水
平如何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因为供求是专业化分工的两个侧面,所以第
二种比较静态分析是研究当分工水平随环境变化时,总量需求供给如何非
连续的跃变。而这总量需求又被称为市场的容量。为简便起见,我们将第
一种比较静态分析称为决策的新古典比较静态分析,而第二种比较静态分
析称为决策的新兴古典比较静态分析。总结而言。资源分配,相对需求和
边际分析是新古典比较静态分析的特点:而专业化水平,市场大小的确定
和超边际分析是新兴古典比较静态分析的特点。
经济发展、地区分工与地方贸易保护
下篇:经济发展、市场扩展与贸易区域化
6经济发展、地区分工与地方贸易保护
当代中国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方面表现为从欠发达走向发达的
发展过程,另一方面是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即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
过程,而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促迸经济发展。上文已经谈到,在对
发展的理论研究中,新古典经济学由于只关注组织或制度既定条件下的资
源配置问题,因此对经济发展问题的解释显得乏力。随着新贸易理论、新
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发展经济
理论开始被重新思考,复兴古典经济发展理论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一个
重要方向。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学派的杨c、是发展经济学,经济发
展和国民财富的增加是这一学派研究的中心。从古典学派的角度看,经济
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专业化和分工发展的过程。在产权界定基础上的专
业化生产与人们消费上的多样化偏好产生了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行为,人
们通过交易享受到了专业化和分工带来的好处。交易是市场存在的前提和
基础,专业化程度越深,专业化种类越多,分工结构越发达,经济主体之
间的交易量就会越大,市场也就越发达。从分工的角度看,经济发展要求
市场分工不断细化,市场的交易规模不断拓展,最终形成统一的大市场。
著名的斯密定理揭示了统一大市场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斯密指
出,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工取决于市场的大小,市场的大小又取决
于运输的条件。杨格(A.Young,1928)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指出不仅
分工取决于市场的大小,市场的大小也取决于分工的程度,可见统一大市
场的形成与分工经济的发展相互决定,互为因果。但是容易看到,上述经
济发展的一般机制在我国现实经济运行中并不顺利,突出表现为改革开放
以来普遍存在的地方贸易保护行为,近年来地方贸易保护在某些地区和领
域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保护的方式与手段也日趋多样化。经济发展所要
求的统一大市场形成的内在驱动与地方保护力量的抗衡成为发展过程中十
分引人注目的一类经济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的大背景—P,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地方贸易保护问题,在扩大对外开放的
同时进一步深化对内开放,就具有更加重要和特殊的意义。但是,以往对
这类现象的研究基本停留在一般性的现状、成因分析和相应的对策建议上,
也缺少有效的理论分析工具。我们认为,缺乏从分工演进与经济发展大背
景出发进行系统分析是这一闯题研究上的一个明显缺憾。本章试图运用新
*古典经济理论及超边际分析方法,从分工演进与经济发展角度对地方贸
易保护行为与政府角色定位闯题进行研究。本章首先给出—个基本的分析
框架,利用这个框架,我们将回答几个相关的核心问题,即经济发展的一
般机制及其与地区分工的相互关系是什么?为什么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会
长期和普遍存在地方贸易保护行为,其形成机制如何?为什么地方贸易保
护基本发生在发达地区(行业)与欠发达地区(行业)的贸易中而不是发
达地区(行业)之间?对于地方保护行为,中央政府应当发挥怎样的职能,
如何实现正确的角色定位。
6。1地区分工与经济发展:一个分析框架
上文已经谈到,现代经济学对专业化和分工问题的模型化研究涉及到
角点解,而这是以边际分析为特征的新古典经济学难以解决的。幸运的是,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成功解决了对角点解的模型化问题,使我们
能够抛开新古典经济学中消费者与生产者相分离的分析框架,而将经济主
体看作一个生产与消费的统一体,来研究其可能做出的生产和消费决策。
显然,这样的假设更符合现实,从而大大增强了超边际分析对地区间贸易
行为的解释能力。程文利、萨克斯和杨小凯(c岫:lg,sachsaIldYang,2000)、
萨克斯和杨小凯(2001)以及张定胜(1999)对引入交易费用的李嘉图模
型的超边际分析为研究我霄的地方贸易保护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分析
工具。本文中我们就利用一个简化的引入交易费用的李嘉图模型的超边际
分析研究地区分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地方贸易保护问题。。
o在m规则中.保证统—实施的责任在法律上是由中央政府承担的,如果地方保护
使来自成员国的产品、嬲务受到了歧视性待遇,中央政府会面临来自其他啪成员属
提出争端仲裁的麻烦。
。对李嘉图模型的超边际分析之所以重要.还在于李嘉图模型描述的是两国在各自专
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不同产品基础上的贸易行为,而生产日持业化和专业的多样
化正是~个完整的分工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带有交易费用的李嘉图模型的超边际分析非常有利于说明舡经济的产生、发展与演进,来解释经济发展的过程。
经济发展、地区分工与地方贸易保护
为了简化,从我国经济中选取两个地区进行研究。假设:(1)整个经
济系统就由这两个地区构成,两地区都只需要消费两种商品x和y;(2)
地区2相对地区1具有生产x和y两种商品的绝对优势,而地区2生产y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同生产x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之比要大于地区1,这意味
着地区l具有生产x商品的比较优势,地区2具有生产商品y的比较优尧
(3)假设两个地区都由大量相同的基本经济单元组成,将每一个经济单元
抽象为一个个体,每个经济单元都是一个独立的生产—消费主体。这意味
着每一经济单元为实现消费x、y两种商品的目的既可以选择自己两种产品
都生产的自给自足模式,也可以选择专业化生产其中的一种,然后出售这
类商品以换取另一种商品,同时还可以选择两种商品都生产但也进行部分
交换的半分工状态。。
可以发现,上述多种分工状态在我国社会经济中都分别存在,发达地
区相对来讲专业化水平更高,专业化生产种类数更多,而欠发达地区则更
接近自给自足经济,通常以半分工状态存在。
不妨设地区i(i=1,2)中的每一个基本经济单元的效用函数是: Ui=狂i+奴ia)(脚io) (1)
这里xi,yI为商品x和y自己生产并且供自己消费的数量,xid,y.d为从市
场上的购买量,k是交易效率系数,且O≤k≤l,因此1-k即为交易费用。
相应的约束条件为:
x_p=xj+X净a dⅨ (生产函数) (2)
y,叫r+_yi≮Q幽
lix_H矿1 (劳动量约束) (3)
这里,xi9和”分别代表地区i中的一个经济单元x和y商品的产量,
xP和疗为x和y商品的售卖量,lii代表地区i中的一个经济单元用于生产
商品j(j为x或”的劳动投入量,它代表了生产这种商品的专业化程度,而
竺k>旦2土
a
l, 口2,
总劳动量为1,o o则表示生产商品j的劳动生产率。地区1具有生产x商
品的比较优势,因此有:
。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曾说:“在富裕国家,市场—般都是那么广阔,以至任何—个
行业.都能够容纳这行业的全部劳动和资本。以—种职业谋生,同时又从另一种职业
获得若干小利益的情况,多半在贫国才有”。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地区分工的好处,假定o 1x-2,a Iy-l,o a【-3,a
≈爿。将(2)式代入(3)式,可得y与x之间的转换函数斜率为负,因
此有:
图中CD为地区1中一个经济单元的生产可能性曲线,AB是地区2
中经济单元的生产可有性曲线,EG是两者总合的转换曲线,F点是两者利
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后可以到达的生产力水平,EFG代
表了在实现各自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后可以达到的生产可能性曲
线,EFG构成的三角形面积就是利用比较优势的专业化生产后相对自给自
足经济而对整体社会经济带来的新增生产力,它增大了社会总体福利水平,
杨小凯将此称之为“分工经济”。可见,当不能或不能充分形成不同地区建
立在各自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化生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自由贸易的经济
形态时,整个经济就可能全部或部分丧失分工经济带来的生产力和社会福
利的增进。
下面利用超边际分析求解模型。模型中的6个变量xi,)【漆,,yi,yiiyid≥o,
这使它们之间在取零与非零值时会构成26=64种组合。由于这些组合之间
是非连续的,因此不可能仅仅利用边际分析就能找到最优决策,必需首先
运用边际分析分别计算每种组合中的效用水平,再通过比较找到整体最优
解。幸运的是,我们不需要对64种组合都进行求解,因为其中的绝大部分
并不符合最优条件或在现实经济意义上不有成立,可以将它们排除。由于
买和卖同种商品会产生不必要的交易费用,因此,xil和xid不会同时为正,
yis和yid不同时为正。这样预算约束要么为p】rxi毛砸卯要么是脚(Id=pyyl5,
经济发展、地区分工与地方贸易保护
通过上述两个条件可以排除掉52种组合,效用函数(u南l斗b【一@+I啪d)
>o)意味着多样化消费偏好,因此不能有x尸Ⅸ.d=0或yi=y,=o出现,以为可
以再排除7种组合,每个经济单元都不会去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劣势的商
品,这样可再消除2种组合。最终会出现三种可能的分工结构:(1)自给
自足,这时xi,yi>o,x产=xi与两蜘,我们称之为结构A;(2)部分专业
化的分工结构,即地区i中的一个经济单元处于半分工状态,x,y两种商
品都生产,同时出售其中一种而从市场上部分购买另外—种,我们将地区
1中的经济单元生产)(,y两种商品并向专业化生产y的地区2中的经济单
元出售部分x购买部分y的经济称为结构Ba,结构Bb则代表了与此相反
的状态:(3)完全专业化的分工结构,即各自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
势的产品,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换,记为结构c。
在现实经济中,理性的经济主体会分别计算上述三种分工结构可能具
有的效用水平,并选择其中效用水平最高的分工结构,这种结构就会成为
社会经济中的一般均衡结构。以Ba为例,在结构Ba中,地区1的一个经
济单元满足。I,yl,1l?y13>OxId==yl铷
因此有:nla)c Uj=Xioi+b’
s.t xi+xjs-2lh
yid=Px? 嘉。其他学
将约束条件代入效用函数有: ul一2llrxis)(1_1l坪,)
需要注意提由于地区l中的经济单元半专业化生产x,因此其劳动投入时间lIx<1.通过计算踟I躺,可以得到当尸=去时,au-/良:>Q这意
味着生产x的劳动投入量的增加会带来效用水平的上升,因此人们会选择
专业化生产x。只有当P>古时,经济主体才会选择x与y都生产的半分
工状态。
地区2中的经济单元满足y2,y2s,x2d>o,x2,x2s,y2d=o,因此有: ma)(I嫩20№
s^.)0乜os-4 y2咚px2d
在分别计算上述两个最优化问题后,通过市场出清条件Mlx2s=M2x24
(Ml和M2分别为地区l和2中经济单元的数量)可以分析不同经济单元
之间在市场上交互作用产生的结果。从而解出Ba结构的角点均衡。使用同
8l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样方法分别计算上述四种结构,可以得到下列结果。
表1李嘉图模型中的四个角点均衡
相对价格效用水平
结构参数区间
(脚b) 地区l(UO 地区2(U2)

A 2 3
上七<毛={·桀上Ba 2I 2 8K2
4t Bb 3 七<^={·等号七2 3
2村. .L.!生3·号七·箦C ^^ 2 村.
超边际分析方法要求在比较上述四个角点均衡效用水平的基础上,
找出不同参数范围内的最优均衡结构。通过比较有:
表2 李嘉图模型的一般均衡及其比较静态
七>‰
参数区间七<‰ 长>4·(三)“5 长<4·皤)“5
七∈(k,七。) 七∈(七I,1) .|}∈(七0,々2) t∈(也,1)
最优结构A Ba C Bb C
其中‰=o” .i}。=}-鲁七:=号.鲁
进~步的,如果我们用开lr2气a lx/a姒a l/a 2y)来衡量外生比较优势
的大小,则有:ako,all a蝻偈,孤l侥,蝴<0,这意味着给定k值,比较
优势越大,均衡的分工结构就会越高。通过E述计算结果,可以得到下面
的重要结论,即一般均衡结构由两个地区的相对生产力和交易效率水平决
定,给定生产力水平,交易效率的提高能使一般均衡结构从自给自足跳到
局部分工,然后跳到完全分工状态;给定交易效率,则比较优势越大,均
衡分工水平就会越高。
可见,一个由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地区构成的经济体系发展的一般机
制是地区之间的比较优势构成了地区之间进行分工和相互贸易的驱动力,
比较优势越大,驱动力就越强,但这种力量会受到交易效率的制约,交易
效率的改迸会促进分工和贸易的发展,相反,即使比较优势很大,但地区
间的交易费用很高,地区之间仍然不可能利用比较优势形成统一的大市场。
经济发展、地区分工与地方贸易保护
我国已有的发展经历充分验证了上述结论。当地方贸易保护存在从而使统
一大市场无法形成的时候,我们就无法充分享受分工经济的好处,地方贸
易保护的实质也就是提高了地区间的交易费用,导致分工演进过程的逆向
发展。那么,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内生出地方贸易保护行为呢?
6.2地区发展与地方贸易保护
地方贸易保护可以理解为一国范围内各地政府为了本地的利益,通过
行政管制手段,限制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本地资源流向外地的行为,
是对市场的—种人为分割。从地方贸易保护采取的手段来看,主要可以分
为设置进入壁垒和流出壁垒两类。设置的进入壁垒一般表现为三种形式:
(1)完全禁止或数量限制。这主要发生在地方可以垄断经营的领域,专卖
经营的香烟市场就是典型一例。例如,目前河南、安徽等省完全禁止从贵
州烟厂进香烟;(2)采取类似于非关税壁垒特别是技术壁垒的做法。这通
常是地方在诸如环境保护、质量、实用性等名义下进行的;(3)费率控制。
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各种名义收费,这为地方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提
供了方便。对汽车的各种收费就是一个例子。据统计,目前针对汽车的各
种税费有200多种,对外地车采取的限制性政策、歧视性收费的具体名目
繁多。
限制产品流出也是地方贸易保护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对产品和生产
要素流出进行限制也可以保护经济,这种保护方式的对象一般是资源类产
品,主要是农产品如烟草、蚕茧等。通过保护可以使当地的生产商获得价
格低、质量好的原料,而外地生产商只能得到质量较低的产品或必须通过
更高的价格来购买同样质量的产品,这样可以提高当地生产商的竞争力,
增加外地产成品进入本地市场的难度,这实质上是间接的增加外来商品的
进入成本。设置流出壁垒所采取的手段—般也表现为完全禁止或数量限制
以及费率控制等(国家计委研究院,2000)。。
。这里给出一个地方贸易保护的案例。安徽省舒城县毗邻合肥市,是贫困县.该县从
1996年起成立了“商品流通秩序整顿办公室”(简称“商整办”),主要职责是解决“县
属企业产品在县内市场占有率偏低的状况”.“让优先使用和保护地方产品成为群众的
自觉行动■该县采取了各种措擅进行地方贸易保护。首先是建立了一支专抓队伍,县
“商整办”从工商局、税务局、城建局、技术监督局等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并由
县政府办公室派员牵头协调,各乡镇都成立了整顿办公室,全县30个乡镇分别成立了
地优产品销售分公司:第二是建立了保护地方产品的考评制度。制订了‘舒城县商整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地方贸易保护之所以成为我国改革开
放以来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其根源在于市场化条件下地方利益主
体的自利行为。事实上即使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也远不
及前苏联那么高度集中,国家曾多次向地方分权让利,最突出的两次集中
在5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这两次向地方政府的行政性分权被看作是对高
度中央计划体制的重大冲矗尹。因此,当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
的时候,相对于前苏联的计划体制,中国经济更靠近市场化的边缘,具有
“准市场”的性质,这实际上成为中国改革选择渐进式道路而不是休克疗
法的重要原因(Saclls a玎dⅦn醇001)。始于1978年的新—轮改革仍然是将
放权让利作为突破口,即下放财政权和税收权,实施财政包干制,下放投
融资权限和下放企业管理权限。在我们的框架中,这种放权实际上是原有
制度安排协调成本或者说内生交易费用过高的表现。我们知道,协调社会
分工可以有三种方式:市场协调、组织内协调和政府协调。标准的计划经
济应当是采取中央政府集中协调的方式,中国也曾试图采取此模式,向纯
而又纯的公有制和中央计划经济靠拢。但实践不断证明,这种模式的协调
成本和具有的内生交易费用大的惊人。政府需要在公有制和中央计划经济
的意识形态偏好与实际经济运行状况的效率之间进行取舍。虽然表现形式
有所不同,但权利下放成为中央政府在建国后一系列政策调整和改革的实
质内容o。这种放权的实质在于缩小由中央政府协调的社会分工网络的范
围,而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在协调本地经济网络中的作用,从而降低协调
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方案),确立地方名优产品销售指标和市场占有指标,把任务量化,
每年以县委办、政府办的名义下发到乡镇。坚持一季度—考评,年终总评,奖优罚劣:
第三,建立了商整工作通报制度,定期编发简报。在建材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对水
泥销售指标完成情况每月—酒报,并把各乡镇销售实绩排出名次在县电视台公布。有
的乡镇因为商整工作不力而受到批评;第四,建立了优先使用地方名优产品制度.在
招待用酒方面,规定要优先使用本地产的龙津、龙舒牌系列滔。在建筑材料方面,应
优先使用昌龙牌水泥,特别是在农村建房和“八位—体”工程方面。1999年,舒城县
召开“全县白酒商整”紧急会议,决定“强化政府行为。夺回龙舒酒厂在县内市场应
占有的份额”,县里将销售550万元的白酒任务分解到各乡镇,限期完成。
。我国在1958年也曾设想扩大企业自主权。刘少齐在中共“八太”的报告中,就提出
在企业实行“自治”的想法。但由于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企业自治”、“物质刺激”
都无法为意识形态所接纳,因此只能实行行政性分权.行政性分权是改革计划经济体
制的比较“合法”、成本最小的方法(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00)。
o关于建国后中央政府放权和中国农村产权结构演变的一个很好的理论研究可参见周
其仁(1994)。
经济发展、地区分工与地方贸易保护
成本和总的内生交易费用。放权使地方利益增强,而且使一国内不同地区
之间开始形成竞争关系,这直接导致了地方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默许和
支持态度,这很类似于农村放权后导致的农家自留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样。
在80年代和九十年代初,相对其它国家,中国地方政府的权力是很大的。
张维迎和栗树和(1998)的研究就表明,80年代初的地方分权政策导致了
地区间竞争,从而引发了民营化,促进了经济发展,地方政府成为推动民
营化的主要力量,相反,如果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国有企业则民营化就不会
发生。钱颖一等人的研究也验证了类似观点,并将这种状况称之为“中国
式的财政联邦制”。这些情况使市场因素在计划经济的空隙里得以生长,
市场协调的机制也开始逐渐发生作用。可见,始于50年代的以放权让利方
式增强地方政府的自身利益的一系列改革是推动我国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
转变的主要力量,以放权让利来带动地方竞争和产权改革也是我国改革的
重要特点。但是,地方政府利益的增强也为市场化过程中的地方贸易保护
埋下了伏笔。
由表l容易看到,在结构Ba中,当地区1与地区2进行自由贸易时,
地区1的经济单元并不能从贸易中得到好处,因为其效用水平与自给自足
时相同(都为l尼),而地区2则得到了全部的贸易好处。可见,地区1已
经具有了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以争取更多贸易好处的动力。在现实经济中,
地方贸易保护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在产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入和流出中采取
完全禁止或数量限制、实施技术壁垒或费率控制等,但这些措施的实质都
可概括为增加外来商品的销售成本,从而制造进入壁垒,因此我们可以将
地方贸易保护抽象为强加在购买外来商品上的一种费用。假设对每一种商
品来讲增加的费率为b,而地区i的政府把从购买外来商品加收自费率所获
得的收入平均分配给当地的每一个经济单元(收益为民).从而使每一经济
单元的预算约束发生变化,例如在某地区完全分工生产x的状态中,预算约束就会从p:rx‰p.一变为脚文1托溉矿。这样,在变化后的预算约束
基础上重新按照以前的步骤进行超边际分析。地方保护行为的加入使计算
的结果发生了有趣的变化:当tl=屯尸O时,生产两种产品地区的真实收入在
自给自足和与专业化生产地区的贸易中是相等的,即半分工地区不可能从
与完全分工地区的贸易中得到任何好处;在结构Ba中,有加l,al>0,即
给定地区2费率的基础上,处于半专业化状态的地区可以通过提高地方保
护力度改善自己的福利水平,这是因为半专业化地区可以通过地方保护改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变与专业化地区的贸易条件,从而获得更多的贸易好处,相反,完全专业
化的地区则不能通过地方保护改善贸易条件,因为a∥阮<0,即通过地方
保护,发达地区只能使其自身的福利受损。
可以看出,当两个地区间的政府展开一场关于是否进行地方保护的博
弈时,在贸易双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时,它们会选择各自不同的贸易政策。
结构Ba描述的欠发达地区与相对发达地区之间的贸易结构中,纳什均衡表
现为发达地区选择自由开放的贸易政策,而欠发达地区则会选择地区保护
政策。可见,欠发达地区贸易中的地方保护行为之所以广泛存在,而中央
政府意在消除地方保护的政策之所以实行起来有很大难度,根本原因在于
这一政策需要达到的结果并不符合现实中的纳什均衡。
在结构C中,两个地区则都可以影响贸易条件,但是,由于auI胁l>0,
au—魂>O,因此每个地区在贸易关系形成的初期都会有激励去尽可能提高
地方保护力度来争取更多的贸易好处。但是,如果他们都这样做,从长期
贸易关系来看两者都会最终受损,因为有aIll/%<0,au2/al<0。
从纳什议价博弈(Na出baIg{血iIlg g锄e)的角度看,也能得到同样结
论。在两地区政府的纳什议价博弈中,每个地方政府从理性角度出发将从
分工中得到的净收益的纳什积(Na血p劬lct)最大化,在结构C中,有:
V.-vlV产【Ul(C)—Ul(A)】[U2(C)—U2(A)】
从两个一阶条件葫r仇z_a,铷:0,可以得到(1+t1)(1+乜声l,因此纳什
议价博弈的解为:t1·=t2·=o,这意味着发达地区之间的贸易会选择取消地
方保护、推行自由开放的政策。当然,由于all欣l>O,au2侥>0,发达地
区间的贸易也不能排除某些时候当地政府会通过地方保护的方式来争夺分
工经济带来的好处。但总的来讲,从—般均衡的角度看,发达地区问的贸
易更倾向于通过自由开放的方式来实现。
6.3对模型的进一步分析
为了计算简便,在上面的模型中我们假设只有两种产品存在,而相对
发达地区只专业化生产其中的一种产品。但在现实经济中任何一个地区特
别是较大的地区都不可能只生产一种产品,而可能是借助产业体系供给一
系列产品。一般来讲,相对发达地区各个生产部门的专业化水平和生产效
率会普遍较高,但这并不排除这一地区部分行业处于较低的专业化分工状
态,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发达地区也往往会对自身的劣势产业给予保
经济发展、地区分工与地方贸易保护
护和扶持,特别是如果这一产品涉及到地方政府更多的经济利益时就更会
受到关注。例如贵州省虽然总体经济状况落后,但烟草业却比较发达,而
烟草是高利润行业,外地政府会采取措施限制贵州卷烟进入。贵州省每年
卷烟产量的三分之二都要销往省外,各省的限制政策使其烟草产业发展受
到严重制约。。可见,地方贸易保护行为更普遍地存在于相对发达的行业与
欠发达的行业之间,而不完全限于发达与不发达的地区之间回。我国目前的
情况是各个地区都基本处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结构面临大幅调整的过程中,
各地政府出于保护自身利益和减缓就业压力的目的都可能会对本地区的弱
势产业给予保护,从而使地方贸易保护和市场分割现象在我国各个地区普
遍存在,这一特点是由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当然,这并不
影响本文中模型得出的结论的正确性。
从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分工结构受到相对价格的影响。例如在结构
Ba中,当p>击时,人们会在生产x商品上投入越来越多的劳动,同时减
少y产品的生产,可见.合理的比价体系是一个经济社会形成合理的分工
体系的重要基础。而中国长期以来的价格体系不合理,则是造成地方贸易
保护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周伟林,1997)。在价格不是由市场自发形成,而
是由国家统一订价的体制下,商品价格可能被人为抬高或压低。特别是我
国为推动工业化发展,曾长期压低农产品、矿产品及其他原材料产品价格,
抬高加工工业产品价格,导致各地争相发展加工工业,这一方面使农业、
能源、交通和原材料工业投资不足,另一方面又导致对原材料的更大需求。
出于对本地利益的保护,地方政府纷纷实行市场封锁,80年代后期。封关
设卡,争夺资源的储如“蚕茧大战”、“羊毛大战”、“烟草大战”等现象遍
及全国。由于价格体系不合理而导致的贸易保护是我国地方(行业)贸易
保护的一个突出特点。
关于本文的模型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是,在上面的模型中政府
所作的决策是从短期利益出发的,模型中不同地区之间贸易的收益分配也
只是短期或者说静态的结果。如果从长期的角度运用考虑不同变量之间的
相互作用及其回馈链条(叙dback loops)的动态一般均衡方法观察上述问
。据国家计委的调查,1999年贵州卷烟生产计划为202万箱,按常规应有135万箱调
往省外,但实际仅调出lll万箱,导致全年仅生产卷烟187万箱,少生产15万箱。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亦是如此,日本2001年上半年开始对从我国进口的蔬菜等农产品
实施限制并对超出部分征收高额关税就是典型的例子。
87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题,模型的结果就会发生有趣的变化。例如在B a中,其贸易条件(即相
对价格p妇,)为1,2l【,随着交易效率k的不断提高,贸易条件开始变坏。
但当交易效率k增大到kl之后时,均衡结构将从Ba跳跃至C,真实收入
水平将得到提高。因此在欠发达(半分工)地区,只要其交易效率不断提
高,分工水平不断提高,即使这一地区与其它地区交易中的贸易条件变坏,
它仍然可能得到较多的贸易好处,这是因为分工网络的扩张能够提高劳动
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得到的好处超过贸易条件变坏的负面影响。
张定胜(1999)运用—个更复杂的具有内生和外生化较优势的李嘉图模型
同样证明了上述结论,森(sen,1998)提供的经验证据也表明经济发展与
贸易条件变坏可能同时发生。因此,只要交易效率改进从而生产率提高的
速度超过了贸易条件变坏的程度,不发达地区采取自由贸易而不是贸易保
护政策在长期中就可以从贸易中得到更多的好处。而张永生(2000)的新
兴古典模型还表明,通过投入产出的联系以及分工的网络,专业化经济的
好处可以在网络上传递转l∥。专业化程度较低的地区也可以通过融入更大
和更高水平的社会经济分工网络享受到分工经济的好处。
6.4地方贸易保护与政府角色定位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地方贸易保护是在社会经济分工网络
从中央政府计划经济协调——加强地方政府计划协调—卅i场协调演变的
过程中,多种协调机制共存时所出现的现象。事实上,东欧和独联体国家
在从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国内地
方保护主义,出现了地区间贸易壁垒,在俄罗斯这一问题尤其严重(伯德
等,1995)。这些国家的经济改革中放权让利也是重要内容。例如前苏联赫
鲁晓夫在1957年开始向地方放权,随后苛西金又尝试扩大企业自主权;南
斯拉夫从50年代就开始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尝试,并最终走向了“社会契约
体制”。可见地方贸易保护与经济转轨有着重要关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将地方政府行为引入外生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地
区间贸易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拓展分析。模型告诉我们,落后地区在与发达
。张永生(1999)举了—个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即为什么一些专业化经济很不显著
的劳动比如在餐馆端盘子之类的简单工作,在美国的收入就比中国高得多。他指出正
是由于美国更高水平的分工网络的存在,使从事端盘子这样的工作的人也能分享到计
算机软件设计等高专业化经济行业的好处。
经济发展、地区分工与地方贸易保护
地区的贸易往来中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贸易政策:一是通过贸易保护来改
善贸易条件从而争得更多的贸易好处;二是实施自由开放的贸易政策,通
过改进交易效率来扩张贸易网络。张定胜(1999)用“分馅饼”做比喻来
说明这两种贸易政策的不同效果,前者类似于落后地区从一个缩小的馅饼
中争取较大的份额,因为贸易保护会带来效率损失;后者则是落后地区从
一个扩大的馅饼中争取更大的份额。模型表明,从短期利益出发,贸易保
护将是落后地区(行业)同发达地区(行业)之间博奔的结果,是一种纳
什均衡状态,是内生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只要经济中发展水平
不同的地区间进行贸易,这—现象就可能发生并长期存在。但是从整体经
济的发展来看,地方保护的长期存在显然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它
极大阻碍了我国的市场化进程,阻碍了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不利于经济竞
争力的形成,使分工经济的好处无法被充分利用。。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
落后地区选择自由贸易,取消地方保护行为并努力通过提高交易效率而扩
张分工网络则是最优选择。
如果说放权让利在早期推动我国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促进地区
间竞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话,那么在改革开放二十年后,在市场化己发
展到一定阶段,并.勖口入w1D和面对日益汹涌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冲击的
情况下,采取有力而适当的措施逐步削除地方贸易保护,努力推进市场化
进程和建立统一的大市场则已成为中央政府追求的重要目粝?。我们认为,
中央政府这一目标的实现应当围绕引导地方政府特别是落后地区政府决策
从短期向长期转变这一中心采取相应的措施。然而,当存在地区(行业)
问的经济差异时,强制取消落后地区的保护政策,将使其短期内无法从贸
易中获利,缺乏从事贸易活动的激励。而且落后地区被卷入统一市场的过
程必将伴随以外部经济冲击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一个创造性的毁灭过程
(熊彼特。1934),短期内可胀会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福利损失。政府官员的
任期制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绩考评制度进一步加重了决策行为的短期
。地方保护不受后果的一个例证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没有形成一个具有强大实
力的全国性商业企业.地方保护使这些企业只能在本地而很难向其它地区拓展
o 1994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就明确指出,要“规范市场行为,打破地
区、部f1的分割和封锁”。2000年10月中麸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建议》进—步强调,要“进一步开放市场,建立和完善
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进一
步放开价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化,因为没有人愿意让这种“毁灭”过程出现在自己的任期里,而将“创
造”性的长期成果留给别人。因此,以财政包干、大量国有企业事实上的
地方所有制为基本特征的行政性分权是导致地方贸易保护现象出现的深层
体制原因,而传统体制遗留的工业布局、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
领导的业绩评价等因素也强化了地方市场的分害顺向(国家计委课题组,
2000)。所以,消除地方贸易保护的努力必然由长期中的一系列工作环节构
成,而不可能是短期中的单兵突破。我们认为,至少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
着手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
一是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分税制,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建
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锘n充分发挥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职能,建立规
范的财政转移体系,通过转移支付给予欠发达地区一定的补偿,并制定相
应的激励相容的政策来减少地方保护行为。
二是应当大力关注落后地区的开发与发展,给予落后地区一定的倾斜
政策,不断提高落后地区的市场交易效率,同时在—个更加开放的环境中
积极推动地方国有企业的改革。
三是通过立法手段强制地方政府取消贸易保护政策,但采取这种方式
必须给落后地区一个恰当的缓冲期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
四是应当引导地方政府转变职能,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制度
建设为中心”(张维迎,2001),建立更加科学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政绩考评
体系。随着我国市场体制的逐步建立,评价地方官员的标准不应只是当地
的经济状况和财政状况,更重要的应当是看当地经济环境的建设状况。政
府最主要的任务应当是通过完善法治,界定和保护产权,提高通讯、交通
效率,改善生态环境等手段为经济发展和组织创新提供—个良好的交易环
境。如果继续强调以经济收入作为地方政府的中心职能和追求目标,那么
地方贸易保护就很难减弱和消除。从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中央政府和
地方政府都应当大力提高各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交易效率,交易效率
的改进将加快落后地区分工演进的速度,加快其进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步
伐。
。90年代中后期国家虽试图通过建立新税制来校正和改革行政性分权的弊端,但这次
改革并没有消除地方保护的财税基础,突出表现在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没有脱离隶
属关系,没有触动大量国有企业实际上的地方所有制(银温泉、才婉茹,2001)。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区域化
7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区域化
如果从对国内地方贸易保护问题的关注中跳出,放眼世界经济领域,
我们会看到世界经济中同样存在着一个类似的现象,这就是经济全球化及
这一过程中出现的贸易区域化。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是2l世纪90年代
世界经济主要的特征,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显得空前紧密。经济全球化
的实质是全球统一大市场的逐步形成,是经济网络在全球范围的扩展和日
趋复杂化。但是,这种经济网络在全球的扩展显得极不均匀,国际经济领
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贸易区域化(贸易集团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现象。
所谓贸易区域化可以理解为各个独立的国民经济在体制上组合成为更大规
模的贸易集团或共同体。贸易区域化现象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经济中原有的
国与国之间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或保护贸易政策的状况,成为自由贸易政策
与保护贸易政策合流的一种新形式:在集团内部使贸易更加自由;在集团
之间则形成一定的贸易壁垒。
围绕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贸易区域化现象,人们形成两种截然相
反的看法:一派观点支持贸易区域化和集团化。他们认为地区贸易协议有
利于促进贸易自由化,也有利于促进多边贸易体制,认为地区协议会给成
员国及全球经济带来新的动力,有利于创造更大范围的贸易自由化。以推
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为目标的GA=】盯和W1Io是支持上述观点的。“关贸总协
定”第24条第4、5款规定:“通过自愿签订协议发展各国之间经济的一体
化对扩大贸易的自由化是有好处的”,“本协议各项规定,不能阻止缔约各
方在其领土之间建立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贯
穿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各个协定和协议中。世贸组织基本原则的第一条就是
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等。最惠国待遇要求—成员
方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给予任何其他国家(无论是否
世贸组织成员)的优惠待遇,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予其它各方,但这一原则
对以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等形式出现的区域经济安排则属例外。在这些
区域内部实行的是~种比最惠国待遇还要优惠的“优惠制”,区域外的世贸
组织成员无权享受。这成为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人们以非歧视作为基
本原则和追求目标却要通过区域内外的相互歧视来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这一机制需要我们做出经济逻辑上的解释;在国际经济学界,还有另一种
91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声音反对贸易区域化和集团化,否认其可能对全球化带来的促进作用,甚
至认为这种现象会威胁多边贸易协议和wID的存在。鲁格曼(A.Rugm矾
2000)就认为,全球化只是一个神话,它从来没有真正发生过,驱动“全
球化”的是大型跨国公司管理者组成的网络,但这些跨国公司的经营并非
是真正全球性的,而是区域性的,“它的思维区域化,行动本地化”。因此,
鲁格曼将其著作命名为“全球化的终结”(mEndof Globalization)。那么,
如何看待上面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如何解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贸
易区域化现象,如何正确理解区域化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全球化与区域
化并存是否正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一是卿制在世界经济领域的表现,本章
试图在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框架内对上述问题给予回答。
7.1贸易区域化发展实践与相关理论的批判性回顾
7.1.1贸易区域化的发展实践
在当今世界上,贸易区域化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紧密相联,后者可以被
定义为各个独立的国民经济在体制上组合成为更大规模的经济集团或共同
体(P.R(她。玛1998),贸易行为集中于这些经济集团和共同体内部的现象
称之为贸易区域化。贸易区域化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目标与客观结果。
上述意义中的经济一体化最初出现于50年代后期,当对根据1956年的罗
马条约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EEc)。仿效于此,区域化在1960年代
遍及非洲、拉丁美洲和世界其他地区,致使哈伯勒(mI:b留lcr'1964)将这
个时代概括为“一体化时代”。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的地区经济一体化
组织不断增多。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全球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有9个,
70年代发展到28个,80年代有32个。据、wD统计,目前由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参与的各种形式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有100多个,共有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w1D成员95%以上参加了一个或多个这样的地区
经济一体化组织。在这其中,出现了两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第一次
浪潮出现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以欧共体为代表的一批区域经济集团
相继建成:1958年1月1日欧洲共同体组建诞生,1960年5月30日欧洲
自由贸易联盟正式运行,1960年中美洲共同市场建立,1961年6月拉丁美
洲自由贸易联盟建立,1961年东非共同市场建立,1964年中非各国联盟建
立,1965年阿拉伯共同市场建立,1967年东南亚五国联盟建立。第二次浪
潮出现在1980年代中期以后,以欧共体的进一步扩张为起点,欧盟得以正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区域化
式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其向南扩张,以及全美洲自由贸易区方
案的提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于1980年组成,其贸易、投资自由化过程不
断加快。目前,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为全球最重
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现象。
按照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被划分为五
种类型(贾明德等,1996):一是优惠贸易安排(Ple触面al Trade
Amn哪饥t)。这是经济一体化最初级和最松散的形式,指在优惠贸易安排
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进行贸易的全部或部分商品规定特
别的关税优惠。例如:战后建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就属于这一类:二
是自由贸易区(Fr∞1谢e觚a)。自由贸易区内的成员国之间相互免征商
品贸易关税,但各成员国之间可以保持各自独立的关税结构,对非成员国
的进口商品按照各自的税则征收进口关税。1989年正式刨建的美加自由贸
易区就是典型的例子;三是关税同盟(CuscolIls union),指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国家为减低或取消相互间的关税,并对非同盟实行统一的关税而缔结
的盟约,同盟各国的海关境界合并成为统一的海关境。产生于1960年代初
的中非关税及经济同盟和1970年代初的南部非洲关税同盟,都是较为典型的关税同盟;四是共同市场(Co㈣nMarket),这是比关税同盟联合得更
为紧密的经济~体化组织,它除了对内取消关税和对外统一关税外,还取
消对资本、劳动及其它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流动的所有限制。因此,共
同市场要维持成员国之间货币汇价的稳定,要制定共同的财产法,要协调
劳动和立法和税收制度等。1980年代以后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是共同市场的
典型形式。五是经济联盟(Econornic urIi衄),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
其与共同市场的区别在于,经济联盟的成员国必将其经济主权交给超国家
的联盟机构,由该联盟机构把成员国的经济组成一个整体,整个联盟实行
统一的经济政策,包括货币、财政、福利、贸易以及生产要素流动的政策。
欧洲经济联盟是目前最接近经济联盟要求的~体化组织。
目前,全球形成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足鼎
立的区域一体化格局。贸易区域化的现象已经十分明显,出现了北美、欧
盟和日本三极为基础的生产和销售模式。在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中,有
441家来自于北美、欧盟和日本这三极范围内。三极集团都采取贸易和投
资的非关税壁垒对其国内生产实行准入限制,或给予特定的伙伴优先准入
以换取互惠好处。鲁格曼(2000)指出,三极非关税壁垒的程度足以限制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对其本国市场的进入,美国的许多限制针对日本和欧盟的竞争者,反之亦
然回。三个强大的区域性贸易和投资集团已经形成。与此相应的是,如果把
超过2/3的贸易和投资在母国之外的公司看作真正的跨国公司,根据销售、
资产和雇员人数三项指标的国外值与总值的比率来衡量公司的“跨国”程
度,我们会发现跨国公司主要来自小一些的非三极的国家,例如瑞士、加
拿大等国o。而那些平常被人们广为称道的巨型公司的销售与投资则更多地
在本国区域内进行。从贸易数据来看,1996的贸易数据证明,全球绝大部
分经济活动是在三极之间进行的,处于三极关系中的国家占据1996年世界
出口总额的57.3%,进口总额的56.5%,不处在三极关系中的国家的出口
和进口占世界总量的43%。1997年的数据显示,欧盟虽然有20903亿美元
的出口,其中只有7.6%(158l亿美元)出口到美国,绝大部分是发生在欧
盟国家之间的,有12685亿美元,占到欧盟贸易总额的60.6%。当年亚洲
出口贸易总额为10426亿美元,亚洲内部贸易达到5534亿美元,占总额的
53.1%。北美自由贸易区出口贸易总额是10109亿美元,其中自由贸易区内
部贸易4964亿美元,占总额的49.109铲。可见,各个三极关系中的主要世
界贸易都是在其内部市场进行的。
7.1.2相关理论的批判性回顾
面对贸易区域化和经济一体化现象的快速发展,经济学家们试图在理
论上解释这种现象的出现,对这类现象进行系统研究。
当代对国际经济~体化理论的开创性研究是由瓦伊纳(Ⅵn%1950)开
始的。。瓦伊纳的关税同盟理论关注的核心是关税同盟的建立对资源配置的
影响。在此之前,传统观点认为关税同盟对关税减让、自由贸易和人类福
利具有积极影响,是通向自由贸易之路的一步。瓦伊纳没有简单地认可这
一观点。他认为,对关税同盟资源配置效应的分析,应当基于“贸易创造”
”这些非关税壁垒包括:产地规定.阻止农产品进入的不公平的卫生和安全条款,欧
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llA)的新环境法,一些部门(如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
不实行国民待遇,不正当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法等等。
。根据Rug嘶叫2000)的统计,1997年按这一标准排名前6位的跨国公司依次为:西
格拉姆公司(加拿大)、ABB公司(瑞士)、汤普森公司(加拿大)、雀巢公司(瑞士)、
联合利华(荷兰)、Soivay公司(比利时)。
⋯数据引自Rug【Ilar《2000k
。同时代的德彼尔斯(de been,i941)和贝伊(by∈,1950)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区域化
(Trade Creation)和“贸易转移”(1Imdc Diversion)两种影响,约翰逊
(Johllson,1962)进一步发展这样的思想。所谓贸易创造是指由于实现联
盟而导致国内较高成本产品消费向伙伴国较低成本的产品转移。这种转移
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节约原先在国内生产但成本比联盟国高的商品生产
所耗费的实际成本:二是由于可以从联盟国获得成本更低的同类商品,从
而使消费者剩余增加。这两者共同构成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
移是指联盟的存在使产品进口不得不从原本成本低的外部转移到从高成本
的伙伴国进口。这样,一方面原先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成本增加,另一方面
消费者剩余丧失,这构成了关税同盟的贸易转向效应。因此,对于实行关
税同盟的总体评价就取决于对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两者的比较。
贸易创造多于贸易转向的同盟被认为具有福利效益,相反则被认为是不利
的。因为力求简便,关税同盟理论将市场视为单一产品市场,采取了局部
均衡分析法。以后的瓦尼克(、细ekl965)和肯普(Kemp,1969)利用一般
均衡方法,建立了三国两商品模型,米德(meade,1955)则给出了三国三
种产品的模型。这些模型更多具有的是方法上的意义,其基本思路和研究
结果没有大的差异。关税同盟理论表明,一些条件会有利于关税同盟实现
贸易创造而非贸易转移,这包括:关税同盟的区域越大,成员国数量越多,
越有利于贸易创造:成员国经济越是竞争型的,同盟就越可能是贸易创造
的。因为如果同盟国之间生产的产品重合的部分很少,则资源重新配置的
可能性就很小,而这正是贸易创造的源泉:就各成员国都有的某一产业而
论,关税同盟前不同地区受保护的同类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差异越大,贸
易创造效应就可能越大。
但是,对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verdoom,1960;Balas吼1966;
Grubel,1967)发现,大多数集团内贸易扩张都采取了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交
换形式。传统的关税同盟显然不能解释企业内部贸易现象,在这样的理论
中,一国不可能既进口又出口同一类产品。人们开始认识到瓦伊纳的理论
不仅忽视了规模经济因素,而且其关于产品同质性的假设,也排除了产品
差别化对一体化及其收益的影响。科登(cord∞,1972)最早将内部规模经
济引入分析框架,开创了报酬递增条件下的一体化理论。科登的分析是在
瓦伊纳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框架中进行的,分析的是一种产品的情况。
由于内部规模经济的引入,科登的理论中出现了两种新的效应:贸易抑制
效应和成本下降效应。前者类似于贸易转向效应,不同点在于成本较高的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资源不是来自伙伴国,而是来自国内新厂商;后者则来源由于生产规模扩
大而导致的生产成本下降,它不仅来自于低价资源从其它地区的流入,也
来源于国内产品供给价格的下降。这种理论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即便
两国没有先天的成本上的任何差异,通过后天选择专业化达到规模经济也
可以获得贸易收益。另一个重要的推论是,当规模经济出现时贸易自由化
所带的专业化模式可能并不符合两国各自比较优势所应有的贸易模式。格
鲁贝尔(Gml)el,1967)据此认为贸易自由化并不一定会产生集团内理想的
专业化模式。我们知道,这实际上是两国之间的后天的规模经济优势超过
了外生比较优势的结果。
与上述理论相类似的是以西陶斯基(T.Scitosb)和德纽尔
(J.F.Demall)为代表的大市场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是
扩大市场,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而这种效益是依靠市场的扩大导致竞争激
化得来的。西陶斯基认为,共同市场的正面效果大部分来源于竞争激化所
产生的动态效应,而不是关税同盟理论所说的贸易创造。他提出了一个“小
市场与保守的企业家态度的恶性循环”的命题,指出冲破这种恶性循环的
办法就是在更大的市场上激化竞争。这样价格才会下降,才能迫使小批量
生产转变为大规模生产。大市场理论的两个中心范畴就是规模经济和激化
竞争,因此在他们看来,全球性的自由贸易要比区域性的一体化更为有利。
但之所以会首先从区域一体化开始,大市场理论提出了两种解释:一是认
为在全球化自由贸易实现之前,区域一体化是—种次优解决方案;二是认
为开展自由贸易,要求贸易国在发展水平、消费偏好、文化水平等方面大
致相同,在地理上比较接近,而且具备这种一致性(UIlily)的地区必须能
够和谐地重新改进这些条件,这使贸易自由化首先以区域一体化的方式出
现成为必然。
科登的理论虽然将规模经济引入了模型,但分析的是一种产品的情况,
仍然不能解释产业内部的相似产品贸易。1977年迪克特—斯蒂格利茨模型
出现,新贸易理论诞生,这种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性(产品种类数)和
消费需求多样性引入模型的方法很快被用来解释区域经济一体化内的贸易
现象。解释之一着眼于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化的相互作用,这也就是前文
提到的两者之间存在的两难冲突及其有效折衷,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扩
展实现这种折衷的余地,使规模经济效应得到更好利用,同时增加消费品种类数,从而增大消费者的福利(Km鲫a玛1979;D础趾dN㈣,1980)。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区域化
另一些学者则用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鼓励的采用积极的市场细分政策
来解释这类贸易(Bmnder a11d I(rugmall,1983)。利用新贸易理论解释区域
经济一体化收益的方法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类理论的主流,被
PRobs0Ill(1998)称作“市场一体化的新经济学”。这类理论的重要意义在
于,一方面它通过市场一体化后对促进竞争带来的效应的研究,发现了产
生新的配置收益的来源;另一方面这类理论提供了证据,即在不完全竞争
条件下,市场一体化的利益要远远大于传统关税同盟理论所显示的利益。
在另一条思路上,针对Viner理论中假设供给曲线具有完全弹性、没有考
虑贸易条件变动这一缺陷,蒙代尔(Mulldell,1964)等人分析了关税同盟和
自由贸易的贸易条件效应。
上述理论虽然使用的研究方法有所差异,但都是从一体化对效率和福
利影响的角度入手,研究的核心是一体化可能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益,这也
是现代经济理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原因进行解释的主流方法。在此之
外,人们也试图从其它方面提出经济政策一体化的理由。例如认为经济一
体化有利于克服资源配置跨国界的溢出,因为这可以使成员国之间的外部
性通过组成集团而内部化;与此相似,一体化有利于克服由于追求宏观经
济稳定而造成的溢出。当~国为了影响其宏观经济变量而采用的政策措施
产生溢出对其它成员国造成很大影响时,在宏观经济上协调货币和财政政
策就显得十分必要;另外,一体化还会影响生产的地理布局,影响资本的
积累与增长等等。正如丁伯根(Tmbergen)所强调的,一体化关注的是一
体化区域内广义的政策优化问题。因此,不能通过某个单一的指称试图完
全解释一体化现象的存在。
在另一个层面,人们脱开对经济一体化纯经济效果分析的思路,强调
一体化形成的政治因素。瓦伊纳就曾指出一体化并不是一个纯经济组织。
R0bson明确提出,20世纪的一体化动议受到政治和经济目标的双重影响。
一批经济学家(例如弗雷,1984;Bal曲血,1989;Rowley,mrbed砖and
w醺ner,1985)开始对从纯经济角度入手的主流贸易理论进行重新反思,他
们对主流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现实中贸易干预政策的存在感到不满,从收入
分配的角度出发,引入公共选择理论的范式,从政策决策的过程探究贸易
干预的内在原因及其水平、结构、形式和变化,产生了所谓“贸易保护的
新政治经济学”。在这一学派看来,贸易政策可能是“慈善”的政府实现社
会福利函数和提供社会保险的途径,也可能是“自利”的政府为了寻求政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治支持或竞选获胜而向少数利益集团出售的政治商品,也可能是在“民主”
的政府目标下兼而有之(盛斌,2001)。陈岩(2001)将公共选择博弈引入
分析框架,根据格鲁斯曼和赫尔普曼(Gms锄aIl a11d Hel肿a11,1995)以及
帕特纳姆(PI曲am,1988)的研究,对贸易一体化中政策间博弈的本质进行
分析。研究表明,贸易一体化协定是两个从政治出发的政府间谈判均衡的
条件,政府不但反映产业特殊利益集团的政治压力,而且照顾平均选民的
情况。~个政府可能会在两种情况下签署一个贸易一体化协定:一是这一
协定将给平均选民带来丈量的福利收益;二是协定为实际或潜在的出口商
创造的利润收益,大于进口竞争部门受到的损失与引起的平均选民福利损
失的和。
以上是对国际经济一体化形成原因理论研究的一个简要回顾。从中不
难看出,这些对一体化成因寻求解释的文献及其发展的脉络深深地打上了
新古典经济学的烙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正是新古典经济理论及其发
展在国际经济一体化问题上的应用。瓦伊纳提出的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及
其比较的基本分析框架实质是对外生比较技术和禀赋优势理论基本方法的
应用与拓展,贸易创造的来源就是国与国之间对外生比较优势的合理利用,
以及由此所导致的资源优化配置带来的收益。正因此,前文所谈到的国际
贸易中外生比较优势理所具有的缺陷同样会出现在瓦伊纳的关税同盟理论
之中。同样,当人们利用新贸易理论的方法来引入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性
的两难冲突解释一体化成因时,虽然大大拓展了对这一问题的解释能力,
但新古典经济学消费者和生产者两分法以及规模经济方法本身的局限也就
体现在这类模型之中。这样,上述模型就无法解释一些有关经济一体化得
以形成的基本问题。例如,这些模型只能告诉人们一国是否应该与另一国
实现一体化,但并不能在模型中内生一体化区域的大小范围和一体化的程
度。瓦伊纳理论和一体化的新贸易理论都认为,一体化的区域越大,成员
国数量越多,越有利于发挥资源配置效应,但这些模型都不能解释为什么
没有出现全球化的自由贸易格局,而出现的是大小不一的区域化格局。另
外,从上述理论都可以得到一个推论,即成员国经济越是竞争型的,彼此
之间发展与发达程度越是接近,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收益就会越大。但是,
这一推论并没有被事实所证明。按照这一理论,美国、日本以及西欧各国
最应当组成一体化组织,但事实上它们都各自独立地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
一体化组织,而在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贸易保护。从这里我们已经可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区域化
以看出,主流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可能并没有找到一体化的更深层次的
原因,它对现实的解释力并不是很强。
事实上,这一缺陷也已被此领域的经济学家所注意。其中一个突出的
情况是,60年代以来很多经济学家(J0brlsoll,1965;Cooper and Massell,1965;
P.WbIulacott and R.Wbnnacotc,1981,1984,1992;Be唱las,1979,1983;de Melo,
P越a鲥ya and RodIil(,1993)注意到根据传统的假设,由瓦伊纳、米德和利
普西提出的基本分析框架并不能解释建立关税同盟的经济理性,因为建立
关税同盟劣于单边关税削减,而且这一结论并不受分析中引入规模经济的
影响。也就是说,研究表明一个国家选择与另一国家建立关税同盟或自由
贸易区的好处并不及它单方面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所能带来的好处,那么既
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建立经济一体化组织呢?在传统的分析框架内可以得
到这样一个结论:如果单边关税削减是可行的,那么,迄今为止的任何分析
都不能提供建立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的经济理性。如果说关税同盟是有
益的,也只是因为向自由贸易迈进了一步,但自由贸易仍是更佳的状态。
基于此,约翰逊(1965)总结道:“经济学家没有一种理论是以解释大量重
要的现实,例如关税、谈判的性质,不同国家采取的商业政策,成员国愿
意加入关税同盟的条件,以及说明主权国改变商业政策过程中举足轻重的
各种因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济学家们(Jollnos011,1965,C00per and Massell,
1965)采用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将“公共产品”引入福利效应的分析中。其
基本逻辑是:将关税同盟视为一种能提供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同时受益的具
有“公共性的”产品的体制,进而探讨关税同盟在这方面相对非歧视性关
税体系的效率,如果可以论证关税同盟具有更高的福利改进效率,那么就
可以解释这种联盟的经济理性。这种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建设性,但从根
本上并没有摆脱传统的分析框架,因此同样不能回答上文对传统框架提出
批判的问题,其解释力仍然十分有限。以后的文献开始强调从更广义的角
度来理解经济一体化现象的出现,强调一体化组织的所谓的“政治”性质。
但是,这些观点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其基本思路层面,它们并不能被放入一
个系统的形式化分析框架中,因此显得分散和不成体系。
从根本上说,传统主流的经济一体化理论之所以不具有令人满意的解
释力,源于这些理论所基于的新古典分析框架及其方法。一个基本的道理
是,在新古典经济理论所假设的那种静态的“理想环境”中,唯有完全竞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争以及完全自由才永远会是“最优”的状态。任何一种偏离“完全竞争,
完全自由”的状态都是对帕累托最优的偏离,从而也都不可能作为理性选
择从新古典的分析框架中内生出来,这也正是人们会从这一框架中得到“关
税同盟劣于单边关税削减”的根本原因。正因此,主流的国际贸易理论都
基于两个基本论点:一是自由贸易能最大限度地增进世界福利;二是一国
的单边贸易自由化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自身福利,这些都是基于新古典分析
框架必然得出的结论。我们在上文中已经谈到,在新古典的“理想世界”
中,所有决策是在最优的、最完善的市场制度中做出的,因此决策出的最
优结果也往往是处于一种“极端”的状态。由于新古典框架没有制度及交
易费用因素引入而带来的对两难冲突的折衷,所以它不可能推导出向最优
的理想状态演进过程中某一中间状态符合理性决策这样的结论。事实上,
区域经济一体化正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是制度演进的表
现,应当将其放入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分析其形成原因,而在以研究制度
既定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为核心的新古典框架中,我们不可能获得对这
一问题的令人满意的理论解释。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国际经济领域出现的一种现象,经济一体化
的实质表现为全球经济的大网络之中出现的区域性的小网络。这些小网络
是在大网络的背景中形成的,它们彼此之间通过大网络取得联系,但这种
联系不及各自小网络内部更为频繁和密切。小网络内部营造资源流动的更
加自由的环境,而小网络之间则通过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以及对生产要素流
动等因素的限制人为设置经济自由化的障碍。如果我们进一步将小网络之
间的联系抽象掉,只研究各自小网络的形成的话,正为前文所分析的那样,
如果想解释这种分工网络模式的形成,必须从其拓扑性质的变化入手,而
仅关注资源的分配与流向等非拓扑性质的变化对于解释分工网络的形成是
无能为力的。经济组织的拓扑性质是关于每两个个体之间是否互相联接和
有交易关系的总信息,非拓扑性质关注的是网络模式既定条件下的连接方
式与交易的流通量。作为一体化经济网络中的一个成员国(用一个节点表
示),它在一体化网络形成之前,首先要决策的问题即是否应当同其它成员
国建立联系以形成一体化组织。这是典型的网络决策,需要超边际分析这
样的理论工具。
这些分析表明,对医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原因的研究应当放入分工演进
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从分工网络模式、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
00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区域化
的角度入手。从这一角度入手,至少会为一体化问题提供一个更合理的分
析框架,因而得到更具解释力的理论。在新兴古典经济学应用理论研究的
现有文献中,对贸易理论的超边际分析已经产生了不少成果(cheng,sacllS
a11dY醢g,2000;Yan岛1994,1996;G.Li,2001;D.Yang,2001;Chen舀LiIl,
and Yang,2000;Ng.s,1995;Y.柚g and丑1a11岛2000),这些文献研究了贸易
政策选择,二元经济出现的原因,收入分配与分工网络的大小,解释了内
生与外生技术禀赋和交易效率比较优势之间的交互作用引起的贸易模式的
非连续跳跃,揭示了国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分工网络大小之间的关
系,但直接针对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仍然是一个空白。
7.2经济全球化:一个模型的描述
贸易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内生出的重要现象,是在国与国之
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全球性经济网络初步形成的国际环境中产生的,因
此应当将其放入全球化的大背景中来看待,并且应当从对全球化分析的框
架及其拓展中推导出贸易区域化现象的形成机理。基于此,本节首先利用
一个新兴古典贸易模型(杨小凯,1998:妇lg,2001)来描述经济全球化
的一般机制。
本节的模型是对前一章引入交易费用的李嘉图模型进行超边际分析的
拓展和一般化。在这介模型中,两人两产品的假定被拓展为多人和多种产品
(M),模型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于:当外生给定的交易效率发生改进时,
会产生怎样的发展现象。此模型遵循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和超边际分析
的一般方法,首先给出个人的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然后求解在约束条件
下的个人最优化问题,做个人最优决策随价格变化如何反映的比较静态分
析;然后研究个人之间在市场上的交互作用形成的均衡,最后对全部均衡
做新兴古典的比较静态分析。由于此模型涉及到多人和多种产品,为了计
算简便,模型利用了对称性假设,并在求解个人优化问题中用边际分析近
似的替代了超边际分析。”
此模型有M个天生相同的消费者生产者,M是个很大的数字。人与
人之间没有外生比较利益。每人对产品f的自给自足量为x,,其售卖量为
xj,购买量为工?。每购买一单位商品的交易费用系数为1一^,所以购买x?
。这里主要是介绍这一模型的基本思想,更多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杨小凯(1998)和Yang
(2001)。
10l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时,实际得到供消费量为缸?。因此,产品的f的消费量为x;s一+h?a
每个人效用函数是柯布一道格拉斯型,
“=n。“x: (1)
每个消费者一生产者有一组生产函数和一个时间约束条件。
x?=x。+x,=.^diⅨ扯.一一,okf=1,⋯⋯,疗,(2)
Σ,厶=1
其中,r=x。+xj是产品f的生产量,厶是一个人生产f产品专业水平
或劳动时间,而A是每种生产中所必需的一个固定学习和训练费用。当
A>Li或Li—A<o时,(2)中的产出量为o。决策变量工。,x?,x-厶都可以取。或
正值,即角点解是允许的。∞中的生产函数显示专业化经济。只要将平均
劳动生产率表成专业化水平的函数就能看到这点。平均劳动生产率在LPA
时是(x,+xj)/三,=l一(4/厶),它是厶的单调增函数。对于全社会而言(2)
中的生产条件显示分工经济。
对这个模型,可以证明文定理适用,即每个人不同时买和卖同种商品,
不同时买和自给同种产品,且顶多卖一种商品。从文定理可知,一个卖产
品f的人其最优决策模式是:
t>O,#>o,x;O,厶>0
x,=x;=t=o,工:>o,V,E R,
xf,厶甘>o,x;=x;=o,V,∈, (3)
其中,集合R是所有买来的产品的集合,假定此入购买n-1种产品,
则R含有r卜1个元素。集合J为非贸易品集合,因每人卖一种产品,消费
m种产品,所以集合J含mm个元素。而产品i是此人售卖的产品。(3)
实际上是说对于售卖的产品,自给量为正,售卖量为正,购买量为O,专
业化水平为正;而对于每种买来的商品,其自给量,售卖量为O,专业化
水平为O,而买入量为正。对于非贸易品,自给量和劳动使用量为正,而
买卖量为0。
按照(3),我们可以对n种贸易品中的每一种售卖者的决策问题设定
如下:
^纽虬=Fn。FnM Z=置n。.i}Z兀~x,(4)
s1.X:。兰xj+xsf=M∞cUt—A§\,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区域化
Ⅳ;=Ⅳ?;x,=胁r仁,一爿,o}v,∈, (生产函数)
厶+Σ∥0=1 (工作时间约束)
只#=Σ砌P彩(预算约束)
其中,pi是产品j的价格,五#,彩,厶,x,,厶,拧是决策变量,
且xc=缸;,#=五,上角标c代表消费量。
求解这个最优决策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需要利用对称性的假设,
因为当模型不是对称的,则必须对许多不同的市场结构解出角点均衡,再
在角点均衡之间用超边际分析定全部均衡。有对称性时,每个决策者在角
点之间的选择就简化为选择以的值。另外由于n个专业只有在它们产生的
效用相等时,才会被不同的人同时选择,所以各个专业之间的超边际分析
意味着选择专业的决策将建立起效用均等条件。
可解得每类专家的最优决策为
n=m+1一(1,爿)一[m,lI“k上■)]
三,=[1一(In尼p一)~+(一一】)m彳】/(一王n七.p:)
Z=4[m~(1,爿)一(m/In‘pJ】,卜ln七p。)
x。2 xi2一AfOnk p、) j∈J
《2 p,z{卜bkp。) br∈R
%=(尼p一)”‘“椰巾““p十’【l+(1/一)+(m/ln七训/肌
其中,0 s鼻,e是售卖品与购买品的相对价格。
下面做最优决策的新兴古典比较静态分析。
假设参数mA,k都固定不变,我们可以进行最优决策随相对价格0变
化而作出反应的比较静态分析。将各最优决策对B求导数,可得出
dn}d p->o,d L}i d p”’日
d xji d p,)o,
d
x。|d p,2 d x i|d p f>c,
d x:㈨p,‘o,
(6a)
(6b)
(6c)
(6d)
103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在这个模型中,九决定其它所有内生变量,而订在此模型中代表的是社会
的分工水平。如果将n值固定进行最优决策,我们研究的实际上就是分工
网络模式既定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这被称为新古典决策。这里我们给
出的结果则是将一通过最优决策求解出之后进行的分析,这被称为新兴古
典比较静态分析。
下面探讨市场上自利行为的交互作用如何确定全社会的分工水平。
假定售卖商品i的人数为№,购买商品i售卖商品r的人数为Mr.,则
i的市场供给量为且彳,x;,而售卖r的所有人对i之需求量为且4。x?t而市
场上对商品的i之总需求为Σ。^,,x?。所以,对每种贸易i的市场供
求条件为:
M,x;=Σ。^M,薪,f=l,2,⋯~,H (7)
(7)共含n个方程,但因为瓦尔拉斯法则的原因,只有n-1个方程是
互相独立的,而另一方程由于与其他方程相关,所以是多余的。所以,这
n.1个方程只能用来确定n个行业专业专家的相对人数,而各行业的绝对人
数由这n-1个方程加上人口方程乞。M=M决定。
当然,市场上的择业自由会建立效用在行业之间的均等化条件。它给
出均等价格,由此可以给出市场上的全部均衡。它代表白利行为通过价格
制度交互作用的后果。
三,=[1一(1n尼)~+(一一1)/m】m爿“一ln七),
Z=(叫[肌一(1/爿)一(m,ln七)】/(一ln女),
xf=x;=x,=一a4/lnJ|},Vr=1⋯⋯,胛, (8)
“f=后珂一1a[1一(,咒一胛+1)彳】/,”,Vf=1⋯⋯,刀,
n=肘+1一(1,彳)一(册,lnD
其中,滓l,2⋯⋯,n,最大效用代表了劳动的绝对价格。所以,全部均
衡决定n-1个贸易品的相对价格,P/P,珂种专家的人数M。,及劳动的绝
对价格。
现在,我们假定人们的居住地是均匀分布的,从节省交易费用出发,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区域化
每个人都会尽量与自己的近邻贸易,当他的最优贸易品的种类数n增加时,
他才会与越来越远的人交易。由于对称性,每个人的最优n增加时,他才
会与越来越远的人交易。由于对称性,每个人的最优n是相同的,且与全
社会的均衡n值相同。因此,整个社会中的M个人会形成N州1个地方
社区,在每个地方社区,有n个人,每人向其他n.1卖他的专业产品,而
从n-1个不同的专家中的每一个买一种产品。下文中我们将证明,每个人
的专业水平厶是H的增函数,所以当n增加时,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增加,
同时不同的专业种类数n也增加。所以我们将均衡的n值当作社会均衡的
分工水平。
所有这些类似的均衡,只要每人的贸易品种类数是相等的,则均衡的
效用水平会一样。因此,虽有多个全部均衡存在,我们只要分析其中之一
就够了。
下面是全部均衡的新兴古典比较静态分析。
现在,我们来进行全部均衡的新兴古典比较静态分析。将(8)中的n
对k和A求导数可得:
dIl+问k>0,dn+/dA>0 (9)
这说明当交易效率k上升对,均衡的分工水平n+会上升,而当回定学
习费用上升时,均衡的分工水平也会上升。
将(8)中的u对k求全导数可得:
幽/咖=(砒/锄)(砌/幽)+(抛/跚)=锄/础>o (10a)
每人选择最优n时的一阶条件意味着,(8a)中的抛/彻=O,所以,
幽/珊只与锄/鼬有关。这就是包络定理。
同理我们可证:
如/幽=锄/翩<D (10b)
(9)和(10)合在一起意味着有两种增加分工的方法,一种是改进交
易效率(增加k),另一种是增加每个行业的学习费用A。前一种方法可以
通过发展分工增加人民的效用,而后一种方法却在促进分工的同时,减少
了人民的效用。
由于所有其他变量的均衡水平都与分工水平n有关,所以,只要知道
了n的比较静态特性,其他比较静态分析就容易多了。下面,我们逐个考
虑这些比较静态分析。
每人的专业化水平、商业化程度、贸易依存度和自给自足程度随分工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发展而产生的变化。不难证明:
dI{,dk=.<dI,dn)@n,dk)>0 (1 1)
其中,dI{/dn≮l-(m·2n+1)A】/m>【1-(m-n+1)A】/m>o。这最后一个不等式可将
(8)中的均衡的n值代入而证明成立。而dr泡k>O由(9)给出。
每人所生产的贸易品和非贸易品总劳动价值为1,所以贸易品价值与
所有产品总价值之经为L,l=b,此比值被称为商品化程度。商品化程度乘
2就是贸易依存度,即贸易依存度为2k。由于l山是所有非贸易品的劳
动价值,其与所有产品总劳动价值1之比就是自给自足率。
从这些概念与L。的关系,加上(11)中的比较静态分析结果,我们可
以看到随交易效率改进,分工水平会上升,i塞会使商业化程度,贸易依存
度上升,且使自给自足程度下降。
市场容量随分工发展发生的变化。以E代表市场的容量,则E可被定
义为人口总数与每人总量需求之积。总量需求不同于市场需求,市场需求
是一种特定的商品而言,而总量需求是对所在不同种类商品的总需求。而
人均总量需求与人口量的乘积就是全社会总量需求,它正就是我们定义的
市场容量概念。由于所有商品的均衡价格在这个对称模型中都相等,所以
我们可以直接把对每种商品的需求加起来得到总量需求。
我们可算得这个市场容量为:
E=^蟛=M(阼一1)【1一(肌一胛+1)爿】/,”
扭/矾=(姐/咖)(砌,擞)>o (12)
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z江和
x.,£.。利用(8)中的均衡解,我们可证明:
d(xj/上。)/撒>0,d(xJ/£。),班>0
所以,随交易效率改进,分工的发展会通过节省重复学习费用而提高
所有产品的劳动生产率。这就是斯密的古典经济学精髓之所在。而生产率
改进和贸易依存度的增加随分工发展而同时发生。这说明,如果我们按斯
密的思路,将分工作为研究的重点,则贸易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只不过是
分工研究的两个侧面。
内生比较利益的发展。我们将内生比较利益程度定义为每种商品的卖
者的劳动生产率与其买者的劳动生产率之差。由于买者已停止生产所买商
品,所以其劳动生产率为O,而卖者的劳动生产率已如(21)中所示会随
交易效率改进而上升。所以,内生比较利益会随分工的发展而不断被创造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区域化
和增进。这也是斯密关于不同专家之间生产率差别是分工的结果而不是分
工的原因的观点的正式表述。
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及人与人之间依存度的发展。从我们的均衡比较静
态分析可看出,当交易效率很低时,自给自足是均衡,这时每个人的生产
结构相同,所有人在每种活动的生产率也相同,所以没有什么多样化。当
分工随交易效率上升而发展时,不同专业的种类数n上升,而且每一对不
同专家之间,由于自给自足产品种类数的下降,所以共同的产品越来越少,
即每对不同专家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大,这也从另一方面增进了经济结构
的多样化程度。另外,n也是买卖n种贸易品市场个数,它的增加也会增
加市场结构的多样化程度。这再次证实了多样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是分工发
展的两个方面。由于每人要依赖n_1个其他专业的专家,所以当n增加时,
人与人之间的依赖程度也上升。
生产集中程度的发展。在我们的对称模型中,每种贸易品的均衡生产
者人数是卜Ⅻd抽,其中M是总人口量,n是专业种类数。生产集中程度可
以用每种贸易品生产者人数的倒数来衡量,即1烈=玎州。而
d(1㈣/dn>O,d(1,卜D,dk>0。所以,生产集中程度随分工发展而发展。
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发展。由于在我们的模型中N部d抽也是互相不发
生贸易关系的地方社区的个数,所以市场一体化程度也可以定义为
1∥N=r州。而这一体化程度会随分工水平n上升而上升。
这些比较静态分析可以总结在下列命题电随着交易效率不断之外生
改进,劳动分工演进会发生,而下述经济发展,贸易和市场结构变化现象
都是这个演进过程的不同侧面。每人的专业化水平增加,生产率增加,贸
易依存度增加,商业化程度增加,内生比较利益增加,生产集中程度增加,
市场一体化程度增加,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程度增加,贸易品种类及相关的
市场个数增加,而自给自足率下降。
现在,我们可以用这个模型来分析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之间的关系。
假定世界共有100力1人口和100万种产品,每个国家有l万人,即全世界
有100个人口规模相同的国家。而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比有些额外费用,
例如国与国之间的关税,国际贸易平均比国内贸易有更长的运输距离,国
际贸易涉及通关检查、签证及其他手续费用都使国际贸易平均而言要付一
些额外费用。
假定交易效率最初极低,则人们选择自给自足,既不需国际贸易,也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不需国内贸易,当交易效率稍稍提高时,均衡的n.100,则国内贸易产生,
每国分为100个地方市场,每个市场中100个人贸易100种产品。而这些
地方市场之间互不往来。当交易效率进一步提高时,n=10000,则每个互不
往来的地方市场发展为全国统一市场,但是100个国家之间互无贸易。当
交易效率进一步提高时,n一100000,则每个国家的入口都不足以容纳这么
高的分水平,只有10个国家形成统—市场,这么高的分工水平才能实现。
而改进的交易效率又使国际贸易的额外费用被抵销,所以全世界形成lO
个互不往来的贸易区。每个国家都有从本贸易区的9个国家进口90000种
产品,并向这9个国家出口10000种产品。最后,当交易效率极高时,均
衡的分工水平达到n-1000000,则只有统一的世界市场才能实现这种分工
水平,所以lO个贸易区就会合成统一的世界市场。
这里假定模型是对称的,所以国际贸易要在贸易品种类极大时才会发
生。但如果没有这种对性,例如人们相对偏好偏向商品l,而不利于商品2,
则两种商品的专家相对人数可能是100000比1,因此要充分利用两种商品
卷入分工的好处,则人口规模至少要有lOooOl。所以,当一国只有8000
人时,哪怕分工生产两种产品的好处也不能充分利用。所以,去掉对称性
假定,即使均衡的贸易品种类数不大,也会需要国际贸易以充分利用分工
的好处。
在这里,国际和国内贸易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即专业化经济与节省交
易费用的两难冲突。所以,一个国家卷入国际贸易的程度也可以用分工水
平和交易效率来解释。此模型可用来解释林达尔贸易模式。因为发达国家
的交易效率比发展中国家高得多,所以,他们的均衡分工水平高得多,因
此更需要国际贸易来充分利用高分工水平的好处。而落后国交易效率低,
国内贸易就能适应低分工水平,并不需要很多国际贸易。所以要充分利用
分工和贸易的好处来发展一国的经济,关键在于改进交易效率。
7.3贸易区域化的形成机制
上一节的模型给出了从国内贸易到国际贸易、分工网络在国际经济领
域更大范围扩张的理论解释,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表现。但是这一
模型抽象掉了另一方面的重要因素,即分工网络的交易中可能存在的内生
交易费用。这一模型考察的核心内容是当外生交易效率获得改进的时候会
产生怎样的发展现象,并没有包含对内生交易费用因素的考虑。随着分工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区域化
网络不断扩大和复杂化,交易的风险会不断加大,协调的可靠性问题会越
来越突出,协调成本也会不断上升。内生交易费用因素的加入将使上面的
模型得以拓展。
我们先从协调的可靠性问题入手。协调的可靠性问题是伴随着分工与
专业化的发展而日益凸显的。一个社会中分工水平越高,专业化程度越深,
每个人就越依赖于同他人的交易,越依赖于分工网络的存在和有效运转。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联系会越密切,相互之间的依赖性也会越强。但是,这
种日趋复杂的分工网络的有效运转需要各个关联线条之间的相互协调,一
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某个联系链条阻塞或者断裂,网络的某些功能就会
失灵,网络中的一部分可能会破裂,甚至导致整个分工网络的瘫痪。这方
面的例子有很多。杨小凯(1998)用这种方法解释了30年代全球性经济大
萧条和前苏联解体后出现的经济困境。在他看来,1920年代的时候资本主
义经济发展到了相当高的分工水平,国际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
联系十分紧密:经济发展的一个规律是:哪里的交易效率高,分工演进就
越早从哪里开始,交易效率越高,演进的速度就越快。只要分工演进到一
个有效水平同时存在进一步发展的潜力,经济增长率就会持续增加。但是,
一旦分工演进的潜力耗尽,经济增长率就会下降。当时美国的分工水平已
经很高,分工潜力的不足使投资收益率迅速下降,从而引发金融和银行危
机,而银行危机最重要的危害在于它使社会分工的协调机制失灵,造成整
个经济完全瘫痪;前苏联则是另外一种情形,它不是通过市场机制而是依
靠中央计划方式协调社会经济分工体系的运转,这种纵向协调与调度的网
络也有很高的协调失灵风险。前苏联解体后,分裂成数个加盟共和国,原
有的计划协调机制丧失了,但市场协调机制又没能够建立起来,从而整个
高度分工互相依赖的经济网络完全失灵,社会经济系统无法运转。这时,
单位交易费用迅速上升到很高的水平,大大限制了社会经济中正常的交易
行为,专业化和分工水平出现逆向的倒退。可见,均衡的分工网络与协调
失败的风险会同时提高,是一种共生现象。
一个基本的情况是,每个交易协调失灵的风险会通过高分工水平造成
的交易次数的增加而形成一个总合风险,它会是交易次数的指数函数。当
交易次数随分工发展而成算术级数增加时,总合风险会成几何级数增加,
会比一般运输费用及其它只是简单累积的有形交易费用增加得更快,因而
会成为限制分工发展的重要因素。用数学语言来说,这种网络风险可以表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示为(1一g)”,其中q代表网络中每两个节点之间的一个交易链条交易失灵
的平均风险,1一口就是一条链条的交易可靠性。由于(1一口)在0到1之
间取值,因此随着Ⅳ的增大,交易的可靠性以指数速度下降。
我们可以看出,分工网络协调的可靠性同内生交易费用以及协调成本
等概念紧密相联,密不可分。在这里,内生交易费用的产生本身就可能导
致协调失灵的问题。例如,交易中存在的道德风险因素很可能造成交易链
条的中断,分工网络协调的可靠性越低,所需的协调成本也就越高。而一
旦出现协调失灵而出现经济危机或衰退所造成的损失,也应当被计入协调
成本中去。这样,分工网络发展的边界就应当在由专业化和分工发展所带
来的好处与所必须付出的内生交易费用相等的那一点来确定。分工与专业
化所能带来的好处必须通经济网络的形成及有效运转才能得以实现,但是
如果这些好处还不及维持这一网络组织模式的内生交易成本的话,那么这
种分工网络模式就不符合理性选择的结果。因此,如果暂不考虑分工发展
与市场范围之间正反馈效应所带来的报酬递增的自我实现机制,从某一时
点上看,分工程度会取决于两种因素:一是既定的市场范围,二是分工网
络的协调成本以及协调的可靠性。前文已经谈到,前者由斯密定理给出,
后者的基本思想则被贝克尔和墨菲以及杨小凯分别指出和加以重视。这两
种因素各自所决定的分工程度及分工网络的规模可能并不相同,现实中的
分工水平由其中较小的一个来决定。如果网络的协调性很好,成本很低,
但市场范围很小,或者反之市场范围虽然很大,但协调成本很高,协调可
靠性比较低,那么现实中都不会出现很高的分工程度和发达的分工网络。
例如,企业是一个各专业生产者通过契约协调而形成的组织。如果一个企
业的内部制度非常好,企业内协调机制也很有效,但却将其放入一个很小
的市场范围内,它也不可能成长为大的企业;相反,如果市场范围很广,
市场潜力很大,但某种分工网络的协调成本很高,那么人们也就必须在充
分利用分工和专业化带来的好处与协调可靠性导致网络破裂的可能性增大
之间进行取舍,从其中找到有效的折衷。
下面,我们将协调可靠性、内生交易费用以及协调成本问题归结为交
易的不确定性。利用杨小凯和威尔斯(Yang and wms,1990)模型将交易不
确定因素引入个体的最优决策,借此观察可能出现的结果。
我们设每个卖产品f的消费者.生产者的决策问题是:
M戏砌.=“,n+(1一p.)O=“,珥(期望效用)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区域化
(效用函数)
(n一1个交易实现的可靠性)
x,+x}=1.一Q,x.=li—n
‘+(聊一行)I=1
只一5=(胛一1)p,_。(1_g”)/(I—g)
(生产函数)
(时间约束)
(预算约束)
(1)
其中,一,F,x,,",B,‘,,,是决策变量,g,x,七为参数,Ⅳ=Ⅳ/疗也由
人口规模参数和决策变量胛所决定。在有不确定性时,决策者一般将目标
函数的平均值最大化,肋.为期望效用,它是得到坼和O的加权平均,而
权重分别为B和1一只。柯布一道格拉斯效用函数“,与以前相同,我们利用
了模型的对称性,所以所有商品的购买量工,对所有,是相同的,所有非贸
易的自给量x,及劳动占有量,.对所有,是相同的。这里我们加上了分工协
调的可靠性B,其中q是每个购买交易失灵的概率。如果它是由机会主义
行为所产生,则口可被视为预期的内生交易费用所产生的交易失灵风险。Ⅳ
是每个行业的售卖者人数,在这个对称模型中Ⅳ=M/",其中M为人口
规模,H为贸易品种类数。所以,目”是一种贸易品的所有Ⅳ个售卖者都没
有向这个买者有效提供所购商品的总概率,而1一口“是Ⅳ个卖者中至少有
一个向此买者提供了所购商品。我们假定,每个买者,在一个卖者没有有
效提供所买商品时,马上可以转向另一个卖者,而所有卖者不能有效提供
所买商品互为独立事件,即其概率q互不依赖。这里的g假定为一个给定
参数。在杨小凯.威尔斯原模型中,q是一个决策变量,可以用支出劳动来
议定和执行合约的办法加以降低。
预算约束与以前不一样。这里,由于支出含有风险和不确定性,我们
称预算约束为软约束。我们在此假定每个买者在预购商品时按市价付
p,x,4,但他却有一个概率口根本收不到所购商品,所以他以概率日还要转
向第二个买者再付同样支出,其期望支出为栌,工,4。若第二个卖者以概率g
又不能交付所购商品,则此买者还要以概率42再付同样支出,其期望支出
为92p,x,。。
如此重复,我们可以计算一个买者在可能与Ⅳ个卖者交易的条件下,
JⅣ个卖者中至少有一个会按合约交货的期望支出为:
p,工,ds兰p,x,d(1+g+92+⋯g”一。) (2)
我们假定价格由纳什议价机制决定。考虑到市场供求均衡条件和效用
{=
y X
薯0∥科r
ll
I| 坼珐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均等条件的对称性,我们不难看出所有商品的价格在均衡中都会相等,而
所有生产售卖不同商品的均衡人数都是Ⅳ=肘/H。利用这些对称性,我们
可解得均衡中的最优决策。即对于f=l'2⋯,n
x,=x,4=x,=Ⅱ一口(川一打+1)】,所
x。3=(以一1)取一口(川一H+1)】/—f
‘=Ⅱ+(H/卅)【1一口∞一盯+1)】
p,=(1一gⅣ)”一1
Ⅺr∈R.j∈J
(3)
矿辜血.={1一口(m一疗+1),Ⅲ)”【七(1一q)】“_1
珂=m十1一(1/口)【七ln(1一g)】-1
若我们令每个交易的可靠性,=l一口,则均衡的新兴古典比较静态结
果为:
咖/卉>O,砌/由<O,砌/班>O (4a)
卯/由=(aP,a窖)+(卯/锄)(幽/幽)<0
当且仅当aP/∞<I(aP/锄)(砌/由)l (4b)
卯/幽=(卯/砌)(砌/幽)<O (4c)
dy/办=0矿/甜>0.dy,d七=ay/微>O. (4d)
幽/毋=(西/砌)(砌/西)>o'
讲./出=(胡。/砌)(砌/幽)>0, (4e)
出.|dr=cbc?f dr=出1}dr>o,
出,/珊=出,4/魂=出J/疵>0, (4f)
出,5/咖=(出。5/砌)(咖,咖)>0,
出,5/如=(出,5/砌)(咖/珊)>O (49)
dⅣ/办=(dⅣ,咖)(咖,毋)<O,
dⅣ/珊=(dⅣ/砌)(dh/蹴)>0 (4h)
(4a)说明,当每个交易的可靠性上升或每个交易中的内生交易费用
下降时,分工水平会上升。㈤说明,当每个交易的内生交易费用q下降时,
若其对总体协调可靠性P的直接负效果a尸/却<O被其问接正效果
(卯/锄)(砌/由)>O超过,则整体可靠性也会下降,其中
aP/锄<O,咖/砌<O。由于1一P可以被视为所有交易失灵的风险,或总
体内生交易费用,则(4b)意味着若个别交易内生费用口下降,通过促进分工
而增加交易次数使总内生费用上升的效果大于其减少总内生交易费用的直
接效果,而个别内生交易费用的下降,反而会使总内生交易费用上升。只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区域化
有当直接正效果超过间接负效果时,个别交易内生交易费用的下降才会导
致总内生交易费用的下降。
(4c)说明,当外生交易费用系数l一≈下降或k上升时,总内生交易费
用1一尸反而会上升(或P下降)。这再次说明,当外生交易效率改进反而
会使总内生交易费用上升,或使协调可靠性尸下降。
(4d)说明,当每个交易的内生交易费用g下降,(或当每个交易的可靠
性r上升)或当外生交易效率改时时,预期真实收入矿会上升,此处利用
了包络定理。
(4c)一(49)说明,当个别交易,的可靠性和外生交易效率七上升时,每
种产品的人均消费量,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及每个人的贸易量(其与人口
的乘积为市场容量)都会上升。当然,由于专业化经济的存在,这也意味
着每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上升,而自给自足率下降。
从上面的模型很容易看出,分工网络会受到交易可靠性的制约,任何
一个理性的决策主体都会综合考虑分工网络带来的好处与这一网络一旦失
灵可能带来的风险、为使这一网络有效运转所必须耗费的协调费用,以及
外生交易费用的水平,在其中寻找有效折衷。因此,最终均衡的经济网络
可能会比市场范围所能容纳的水平更低,这实质上也是国际经济出现贸易
区域化、集团化的一个基本原因,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决策者以及跨国公司
的领导人都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当然,在现实的世界经济中,分工网络
运行中出现的这种问题一般是以价格波动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价格波动会
起到收益在不同利益集团重新分配的作用,一些利益集团会在这个过程中
受损。如果单纯从经济效率的角度考虑,一国的专业化和分工水平越高,
劳动生产率就会越高,报酬递增的效果会越明显,人们在各自专业化生产
的基础上通过交换所能获得的财富与福利水平就会越高。但是,这种分工
网络稳定、有效运转的不确定性要求人们必须考虑最坏的后果。当一个国
家对外经济联系的链条破裂之后,这个国家应当具有一定的抵抗风险能力,
应当基本保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这也正是很多国家特别是大国都力图
。这涉及到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的。荚国国家安全
委员会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对经济安全目标有明确的规定:执行国家安全政策时
把对经济安全的任务放在重要位置。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具体含义包括:(1)出口的
持续扩大,国内产业和市场不受进口增长的冲击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垄断和控制;(2)
经济情报的安全以及知识产权在各国得到有效保护;(3)能源等战略物资的供给得到
保障:(4)保障美国公民和企业在海外的利益安全;(s)国防的产业基础不受损失,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保持一个基本完整的产业体系的原因。这也可以解释中国为什么要把“自
力更生”作为基本的建国方针。
企业亦是如此,企业及企业理论的新发展同样有利子我们理解上述机
制。企业也必须在专业化生产带来生产率提高、企业收益提高和单一化经
营的可能面对的市场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因此,多元化经营往往是企业发
展到一定规模后的必然选择。在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企业的扩张会向
集团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市场、网络、企业的三分法替代了传
统理论中市场、企业的两分法。在现代企业理论中,科斯、阿尔奇安
(A.Alchaill)、德姆塞菠o{.Dcmse国、钱德勒(A.c11andl砷等人关注的是企
业与市场之间的替代关系,忽略了其中可能具有的互补关系。在这方面首
先作出尝试的是威廉姆森。他的研究指出,当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
专用性较低时,市场是有效的协调手段,而当这三个变量较高时,企业就
会出现,处于两者之间的是双边、多边和杂交的中间边际组织状态。之后,
准市场网络组织的研究趋于活跃。Picard hrsson(1993)建议用市场、组织间
协调和科层企业的三级制度分析框架来取代市场与科层企业两极制度分析
框架,基于“看不见的手”(斯密)和“看得见的手”(钱德勒)的隐喻,
他形象地称组织间的协调为“握手”。这种网络企业组织被称为企业间合作
竞争型准市场共生组织(孙天琦,2002)。它提高了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更
好地克服了纯粹市场形式较高的外部交易成本和纯粹企业科层制较高的内
部组织成本,企业问竞争很大程度上转化为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孤独的
企业”在减少,有利于企业在这种网络中实现“共同优胜”,避免“共同淘
汰”。
同对国际经济一体化问题的研究相对应,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同样不
重要产业、关键技术和战略物资的攻击不为外国特别是敌对国家或潜在的敌对国家所
控制;(6)保障对外贸易海上和空中运输战略通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安全;
(7)实现经济增长率,物价水平的稳定,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的增长等。在日本,经
济企化厅明确将“确保经济安全”作为日本的国策之一。1982年4月,日本通产省“经
济安全保障特别小组”发表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报告指出:经济安全战略是遏制和排
除外部的经济或非经济威胁的方略,是以经济手段为中心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俄罗斯
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目的是,为个人的生活和发展,为社会经济和军事政治的稳定,
为保卫国家完整和顺利抵御国内外威胁,加强俄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建立保证经济
发展的可行条件。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对外经济方针是:有效利用国际分工的优越性,
在平等实现一体化,发展世界经济联系的条件下,保持国家的稳定发展,在重大的经
济合作上,不允许俄罗斯过分依赖外国及其团体(参见张碧琼,1999)。
114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区域化
能解释这种新的产业组织现象。新古典环境中的企业处于“原子”式的完
全竞争状态,这种古典竞争不允许出现企业间的合作,因为企业间的合作
是串谋、垄断、消费者福利受损与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的根源。可见,
微观产业组织领域出现的这一现象同宏观的国际经济领域出现的贸易区域
化现象本质上具有十分相似的特征。这种相似性说明,虽然它们出现在不
同的经济领域,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但它们本质上都是社会经济发展一
般机制的作用使然与外在表现。
当交易效率不断提高,一国的分工网络跨越国界,国与国之间的经济
联系日益紧密的时候,全球化的进程就在推进。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有一
个充分大的市场空间来容纳不断发展的分工网络,这就要求:第一,市场
应当具有尽可能高的自由程度,市场的分割程度应尽可能低,市场阻碍尽
可能少,因为一个高度统一的大市场会更有利于分工网络的拓展,有利于
形成分工与市场范围之间J下反馈的报酬递增自我演进机制。市场上的交易
费用越低,这种演进程度就会越快,良性循环的效果就会越好;第二,这
种统一大市场的范围又受到交易可靠性、协调成本等内生交易费用的制约。
因此,多国之间形成一体化经济组织的过程也是相互挑选的过程,会挑选
相互之间容易协调、形成一体化组织后可能产生内生交易费用小的国家成
为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国。当然,也会考虑外生交易费用的大小。最优的选
择在于找到内生交易费用和外生交易费用之和最小的一体化组织形态。例
如,地理位置彼此相邻就有利于降低国与国之间的交易费用,这也成为促
使相邻国家形成一体化组织的重要因素。当一体化组织形成之后,分工网
络的好处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利用,从而更有利于经济发展。这样,
国际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以一体化组织之间而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
形式展开,同样达到促进“共同优胜”,避免“共同劣汰”的效果。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上文已经谈到,按照新贸易理论和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观点,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收入水平相当的发达国家
之问最应当形成一体化组织。如果仅仅依照这一观点,那么全球最发达国
家如美国、日本以及欧盟中的发达国最应相互开放市场,最先形成经济一
体化组织,但现实情况J瀹l台相反,世界经济中却形成了以它们各自为中心
的经济一体化现象,出现了“三极”的生产、销售与投资中心。这一问题
也是传统的一体化经济理论无法回答的问题。事实上,对这一现象的解释
同样可以纳入到上文给出的分析框架中去。对这“三极”来讲,外生交易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费用可能较大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但基本原因是,发达国家之间形成一体
化组织虽然可能带来最大的收益,但其相互协调可能引起的内生交易费用
也会大的惊人。我们再回到上一章对引入交易费用的李嘉图模型的超边际
分析中去。我们这里将模型中的两个地区看作两个国家,处于完全专业化
状态(只生产一种产品)的是发达国家,相对欠发达国家则以半分工状态
(生产两种产品)存在。交易效率很高时,分工结构会演进到两个发达国
家各自专业化生产一种产品再彼此交换的结构,这时两者的真实收入水平
’^, ^, 也分别达到最高值(二争和2七{等),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这种情况是
朋l 埘2
建立在不存在交易不确定性基础上的,一但协调机制出现问题,交易链条
断裂,由于模型中存在多样化消费偏好的假设,两国的真实收入水平都会
迅速降为零,也就是说连自给自足都无法达到。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不
会轻易尝试这种国与国之间极高水平的分工网络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考虑国与国之间竞争中的道德风险及政治因素,还会
有另外~种情况,这就是出现博弈中的“恶意”行为。假设存在两个发达
国家各自专业化生产一种产品并互相自由交换的分工结构,如果其中一个
国家以牺牲一部分效益为代价,私下建立两种产品都生产的完整产业体系,
那么在它与另一个完全专业化生产的国家的交易中,就可能通过人为割断
交易链条的方式使对方遭受比自己大得多的损失。‘牲此模型中,这种分工
结构的交易中断后,两种产品都生产的国家仍会获得1/2或者至少大于零
的效用水平,而完全专业化国家的效用水平则会为零。因此,竞争可以有
另一套逻辑:不是努力改进自己,而是努力损害别人,只要使对手处于相
对劣势,即使这样做会使自己的绝对福利降低(盛洪,1996)。这种博弈中
的“恶意”选择行为已经被博弈论的文献所关注。Scha蹦1989)论述了这
样一种情况:在一个只有两个企业(双寡头)的市场上,实现利润最大化
的最好方法是合谋控制产量,从而使价格到达一个相当高的程度。但是,
如果只有一个企业控制产量,另一个不控制,这另~个就会既获得由前一
个企业控制产量所带来的价格上涨的好处,又可获得增加产量的好处,同
。在当今世界,人为切断交易链条的例子非常多。最近的一个典型例子是,2002年4
月4日,伊拉克宣布停止向世界石油市场出口原油一个月,以“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
斗争”。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当天出现太幅上扬,达到每桶27.23美元,比前一个交易日
上涨了1.36美元,中国股市4月4日石油板块表现突出,武汉石油、胜利股份、中原
油气、石油龙昌等相关个股表现突出,列两市涨幅前列。
6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区域化
时也不用为控制价格而付出成本。尽管后者没有获得若两个企业结成卡特
尔所能达到的利润水平,但它的利润却比它的竞争对手要高。由于这两个
企业是竞争关系,那么主动控制产量的企业就会因好处外流而倒闭,而剩
下的这个企业则获得了绝对的垄断地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亦是如此。两
个发达国家出于相互防止对方“恶意”行为的考虑,可能会出现两者都不
合作的最终结果,这是一个典型的“囚犯困境”(砸SonerS dilernm)的均
衡状态。我们用矩阵图来说明这种可能性。
国家B
合作
国家A
不合作
合作不合作
10,10 O,3
3,0 5,5
图l
在图l中,存在一种可能性,即在两国相互合作的条件中,一国可以
通过人为不合作的方式,在自身遭受一定损失的情况下,陷对方于更遭的
境地。图l中存在两个纳什均衡,即(合作、合作)和(不合作,不合作),
也就是说,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在现实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合作,合作)
已经不是一个必然会出现的均衡状态,但仍有可能出现。但是,如果我们
从长期和更宽的视角看,一国之所以会采取人为中断合作方式并由此导致
支付函数的损失,其最终目的是给对方以更大的打击,从而增加自身的垄
断能力和竞争能力,同时得到某些政治福利上的收益。而且,既然该国愿
意放弃与另一国合作可能得到的高收益,也就意味着它预期通过这种手段
可以得到的支付函数会更高,这样情况就会发生变化。
国家B
合作
国家A
不合作
合作不合作
10,1。O,12
12’。5,5
图2
图2中,在两国合作的条件下,一国人为切断合作可以获得比相互台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作更高的最终收益。这时,每个国家从各自理性出发进行最优选择的结果
就是(不合作,不合作),这是唯一的纳什均衡状态。
我们在上文已经谈到,发达国家的均衡分工水平相对更高,因此更需
要通过国际贸易来充分利用高分工水平的好处,而上一章的模型也证明在
发达国与不发达国之间的贸易中,发达国家在短期内会得到更多的贸易好
处。因此,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有激励去主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活
动。但这里对发达国家的分析则表明:(1)最发达的国家之间不会结成一
体化组织:(2)每一个发达国家都有建立自己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
的要求。这样,发达国家会综合考虑以上三方面的因素,它既要努力推动
国际自由贸易的发展,又要使自由贸易区域的协调成本尽可能低,同时还
要以自己为核心在自由贸易区域内建立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这样,最终
的结果就是在全球形成三个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在欧洲,一些主要国家相互毗邻,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形态、政治背
景都十分接近,国内市场又都十分有限:而且这类情况的国家不止两个而
是多个,多个国家交易关系的存在限制了单个国家在交易中出现机会主义
行为的可能性,提高了交易网络的确定性。。可见,欧洲国家在各个主要方
面相对都最符合形成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要求。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欧共体
在二战后最先出现并能够发展为当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欧盟的内在原因了。
很显然,对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得以形成及其发展程度
差异的基本解释同样可以放入本文的框架中来完成。
综上所述,本章基于新兴古典经济理论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给出了一
个用来解释贸易区域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得以出现的分析框架。这个框架
的核心思想是,一体化现象是人们处理一对两难冲突的结果。构成这对两
难冲突的是专业化分工网络与内生交易费用和外生交易费用。人们既要尽
可能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网络发展的好处,又要防范这一网络失灵甚至破
裂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还要考虑外生交易费用的影响。这一框架提供了
比传统一体化理论更强的解释能力,可以回答传统理论所不能解答的一些
重要问题,可以使一体化组织的大小在这个框架中内生决定,同时还可将
。减少交易行为不确定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提高外生交易费用来更精确地
界定和保护产权;二是增加可交易的伙伴数量,用伙伴之间的竞争提高交易的确定性,
这就是前文提到的以一定的内生交易费用来抑制更多内生交易费用出现的机制,是一
种“以恶治恶”的方法。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区域化
对纯经济之外的政治因素的考虑纳入到内生交易费用这样一个经济概念中
去,从而能够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中解释一体化经济现象。更为重要的是,
这种方法使对一体化现象的解释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机制相联系。
在这里,贸易区域化和一体化组织的出现只是社会经济发展~般机制在国
际领域的表现,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和阶段的必然产物。
由上面的分析框架可以看出,由于内生交易费用与外生交易费用的存
在,贸易区域化和经济一体化现象也必然在国际经济领域中长期存在。区
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变化取决于分工网络发展所能带来的好处与两种交
易费用变化的比较。因此,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
际间相互协调能力的加强,取决于交易确定性的增加和分工网络稳定性的
增强,而这也正是一些国际间协调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得以建立与发展的根本原因。相反,如果协调
机制出现问题,分工网络破裂,各国会出现专业化分工逆向演进、向封闭
的自给自足状态退却的现象。19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发达国家之间爆发
的关税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我们同样可以运用这一分析框架对理论界关于经济一体化问题的两种
相反看法给予评论。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正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
的两个侧面。如果从各国经济的国际依存度逐渐提高,全球分散的小分工
网络日益相互连接而形成大的经济网络的角度看,就是全球化的过程;而
从各国在这一过程中出于理性选择,以一体化的形式寻求更好发展的角度
看,就是区域化的过程。区域化是全球化的必然表现,而全球化也必须通
过区域化的方式才有可能得以推进,它们是相反相成的关系。由于交易费
用的存在,全球市场的整合与自由化只是一种“理想态”,而区域化才可能
是全球化的“常态”。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将区域化看作是“全球化
的终结”就是正确的,但是这并不是代表一种悲观的论调,因为全球化和
区域化正是人们处理各种两难冲突后的有效折衷,因此已经是现实中最优
选择的结果。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陷入危机后,美国国会通过了《1930年霍利斯穆特关税
法》,将关税提高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高关税阻碍了商品的国际流
通,造成国际贸易额大幅萎缩。
对制度安排与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探讨
8对制度安排与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探讨
本章旨在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在某些方面作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在前
面,本文遵循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边际分析——新兴古典经济
理论和超边际分析这样一个脉络,给出了一个经济发展一般机制的分析框
架,我们接着用这个框架分析了国内和国际上两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国内
的地方贸易保护和国际上的贸易区域化。按照本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线索,
我们可以反过来将对上面两个问题的解释看作验证经济发展—般机制分析
框架的两个“案例”研究。本章首先探讨两个“案例”与社会经济发展一
般机制的关系,接着分析一国内与国际问经济发展的不同规则,并以此为
出发点,探讨组织试验和组织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结合对中国
古代经济发展思想与西方现代发展思想的承续性与共通性的研究,探讨社
会经济发展与“国富”的一般规律及其所需的基本制度安排。
8.1经济发展的一般机制与两种规则
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机制是本文上篇探讨的核心内容,对这个问题的
探讨基于三个方面:一是财富增长与报酬递增的根源:二是报酬递增自我
繁殖、自我实现的机制;三是这种机制得以运转的基础和制约其演进的速
度与方向的因素。围绕这三个问题,在批判作为主流学派的新古典经济学
的基础上,我们描述了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的框架。我们认为,
这是目前将最富洞见的经济发展思想与技术性手段结合得最好的经济学分
析框架之一。在这个框架中,专业化分工与交易行为构成了人类经济社会
的基本概貌,而分工网络与交易费用之间此消彼长的两难冲突及其有效折
衷则成为贯穿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一条主线。通过把交易费用区分为内生
和外生两类,我们可以将影响这一两难冲突及其折衷结果的各种因素(包
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等)方便地进入这一框架中来分析。利用这
一分析框架及其技术手段,本文就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在国内和国际中的
两类重要的经济现象进行了解释,虽然这两种现象出现在不同领域,但在
我们看来,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一般机制作用
的表现(只不过发生作用的领域不同),都是人们处理分工网络带来的好处
(或者说合作的好处)与交易费用作为制约因素之间两难冲突的结果。因
120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此,它们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都是特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
出现的现象。我们是将这些研究看作两个案例作为对上述经济发展一般机
制框架的验证。
但是,如果我们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思考,有一个重要问题
值得说明,这就是一国之内与国家之间不同的发展规则。在上文的经济发
展一般机制中,我们没有考虑国家的作用,但是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发
展中的重要作用是无法回避的。而对国家因素的探讨并不有损于文中经济
发展的基本框架,相反正是在这一框架中展开,而且会使这一框架的分析
更接近于现实。近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清楚地表明,以国家为界适用着
两种不同的发展规则,一国之内是个人主义为基础的发展规则;国际间则
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发展规则(盛洪1999)。个人主义是近代两方社会发
展的基础,与其相联系的是自由的市场规则。个人主义的核心是认为每个
人才是决定社会经济与制度状况的基本单元,一个社会的基本状况不过是
每个人在局限条件下的最优化行为及其相互间作用所达到的均衡结果。主
流的经济理论一直采取的都是个人主义的研究方法,这一方法从斯密论述
“看不见的手”如何协调自利的个人以达到社会整体最优的时候就开始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主流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中,总是先给出每个人决策面临
的环境与约束条件,再分析个人在局限条件下的最优化行为,然后给出这
些自利行为交互作用的均衡结果。一个理论(如凯恩斯派宏观经济学、索
洛的新古典增长理论等)如果没有从个体优化行为出发的微观基础,会被
认为存在相当大的缺陷。与个人主义紧密相联的是经济自由主义论调和建
立市场制度的主张。市场的基本规则是平等、自由和自愿,只有在这样的
规则下通过交易而达成的合约才可能使每个人的福利最大化,从而最终导
致社会的繁荣,这实际上也是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所论述的核心内
容。
但是,社会中每个人能够平等、自愿又自由地进行交易的前提是个人
相应权利的界定与保护,如果社会中没有这一套协调人与人之间行为关系
的产权安排,那么充斥这里的只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达尔文主义,人们只能
通过自身的力量保护和争取自己的行为权利,遵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
基本规则。这样的规则下,个人主义是无法生存的。但人类并没有一直奉
行这样一种游戏规则的原因是:人们发现相互合作会带来比不合作更多的
好处。我们可以将其归因为斯密所提出的人类天生所特有的“交易倾向”,
对制度安排与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探讨
而事实上始于斯密的整个经济学理论所阐述的中心思想也就是“合作比不
合作好”,这种合作来源于专业化与分工所带来的生产率提高与福利改进,
其表现形式就是社会分工网络。人类享受合作与分工网络带来的好处,同
时抛弃人与人之间直接的达尔文主义竞争的主要方式就是选择国家这样的
制度安排。人们将每个人自身所具有的暴力潜能集中到国家这样一个组织
身上,通过具有暴力潜能的国家来界定和保护产权,从而在一国的疆界内
使个人主义得以实现。在国家产生后,人们通过司法方式裁决有关权利侵
害的问题,通过投票方式选择公共物品,这两者都可以看作个人主义的扩
展。这样,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贯穿在一个主权国家内社会运行与发展中的
完整的个人主义的主线。
但是,当我们的视角跨越国界,我们会看到并没有一个能够超越国家
的具有暴力潜能的全球政府存在。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国与国之间权利的
协调、界定与保护最终依赖的仍然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它将自然界中的弱
肉强食法则搬到了人类社会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让人们回到本文所给出
的分析框架中来,~国在与它国交易的过程中,为避免交易中可能产生的
内生交易费用对自身造成的损失,除了多选择几个交易伙伴这种方式外,
最重要的方式是通过投入资源提高外生交易费用来更好地界定和保护产权,
以减少可能的内生交易费用。在国际上,这种资源投入的最重要方式就是
加强军事力量,一国的军力是其在社会达尔文主义这样的游戏规则中能否
取得优势的决定力量,战争的实质也就是产权的重新安排与界定。这样,
我们就不难理解前苏联和中国建国初期都选择大力发展重工业的真正原因,
这一举措并不来源于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推导出的童工业优先发展的理
论规律,而是来源于重工业对军事工业的直接支持。计划经济模式能够被
选择很大程度上也基于其有利于军事工业快速发展这样的考虑,而中国近
代追求现代化的梦想也一直是围绕“富国强兵”展开的。
另一方面,经济学阐释的“合作比不合作好”这种人类天生特有的“交
易倾向”并没有因国家的建立而在国与国之间消逝,但是这种“合作”是
建立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产权界定方式的基础上的。在人类经济史上,当
分工网络的发展开始越出国界的时候,当时的发达国家对其它相对落后国
家首先采取的就是暴力掠夺的方式,那个“殖民时代”正是社会达尔文主
义极其盛行的时代。暴力所带来的暴力反抗以很多次战争的方式在全球范
围内为各个国家重新划定权利安排,在这种相对稳定的权利构成中,分工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经济网络所带来的“合作比不合作好”的巨大收益诱使世界各国特别是发
达国家通过相互合作、相互融入分工网络来获取这一收益。相互合作是一
个好的开端,因为合作会产出“路径依赖”的效应,合作越深,就越有利
于更深的合作。在上一章的博弈矩阵图中,分别出现了(合作,合作)、(不
合作,不合作)与(不合作,不合作)两类均衡状态,我们也可以通过改
变支付函数的方式使(合作,合作)成为唯一的纳什均衡状态。例如:
国家B
合作
国家A
不合作
合作合作
10。lO O,2
2,O .1,.1
合作不合作
图3
在图3中,(合作,合作)是唯一的纳什均衡。可见,如果两国合作的
收益非常大,而一旦中断合作或一方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时两者都会遭受很
大损失时,人们会更倾向于维护合作的状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
间联系的不断加强,国与国之间贸易、金融和投资行为的不断深化都有利
于各国更多地接近上述状态。
当然,由于没有一个全球性的暴力政府存在,国与国之间行为的最终
规则仍然不可能超越社会的达尔文主义。正因此,一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最
终所依靠的仍然是自身实力,这就要求一国在国内更遵循个人主义的基本
规则,更好地发展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基本职能就在于抛弃个人与个人之
间的达尔文主义规则,而将自由、平等、自愿的市场规则引入公民之中,
从而能够更充分利用人与人之间组织的专业化分工网络,使个人和社会总
体的福利都达到最大化。
8.2对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探讨
上一节已经涉及到了自由市场体制的重要性,联系上文对地方贸易保护问题的研究,可以看出,在我国加入m后,进一步加大对内开放的
力度,提高交易效率,努力促进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就成为当务之急,
因为这是国际竞争与发展的游戏规则所要求的。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中,
123
对制度安排与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探讨
自由市场体制还具有两个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协调和组织全社会的专业
化和分工活动;二是鼓励社会的组织试验与组织创新。在新兴古典经济学
和超边际分析的一般模型中,一个社会角点均衡的获得依赖于两个条件,
即效用均等化条件和市场供求均衡条件。前者意味着在均衡状态中,每个
专业化生产领域带给人们的效用水平都是一样的,这样才能使每个专业都
会有人进入,而这必然要求人们有择业自由,后者则要求存在自由价格制
度和私有产权制度。在具备这些制度的条件下,市场会自发产生所谓“价
格制度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如果一个行业的从业人数相对于其他行业减少
时,此行业的专业产品价格相对其它产品会上升。本行业的从业人数越少,
产品价格就越高,本行业从业人员的效用就越高,越多人会从其他行业转
入此行业,因而使此专业产品供给相对需求上升,这又反过来使此专业产
品的价格下降。这种反馈调节会不断进行下去,直到供求相等,人们不再
愿意转换行业时,市场会达到角点均衡状态。因此市场不会有协调分工的
困难,而其真正的功能也就在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组织全社会
的大规模分工。如果不存在自由价格制度和自由择业制度,价格制度的负
反馈调节机制就难以正常运转,市场也就难以组织和协调专业化与分工活
动;如果不存在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制度,人们就很难对市场给出的信号
做出正确的反应。而且,自由市场制度还能保证人们在面对各种两难冲突
时可以做出有效折衷,之所以说其“有效”,是因为可以通过这种折衷会使
社会得到最有效的结果。
自由市场制度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鼓励和支持社会的组织试验与
创新活动。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在以角点解代表的决策模式既定的条件
下才涉及到资源配置问题,而个人首先面对的是在不同的决策模式中进行
选择,以最优化其目标效用函数,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参数条件下,不同
的决策模式(角点解)会带来不同的效用水平,理性要求个人选择效用水
平最高的角点解。在市场上,多个人的自利行为选择及其交互作用会形成
不同的组织结构,如自给自足结构和分工结构,每个结构都有一个角点均
衡,这一过程需要通过瓦尔拉斯负反馈机制确定价格来完成,而全部均衡
就是效用最大的角点均衡。杨小凯(1998)进一步指出,社会分工水平决
定专业知识累积的速度和人类社会获得技术知识的能力,而人们对最优分
工水平的知识决定均衡分工水平。最优分工水平的知识来自何处呢?一方
面是每个人对每个角点解的求解,另一方面是全社会对每个角点均衡的求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解。可见,经济发展过程必然与角点解和角点均衡的变化相联系,表现为
对个人而言选择新的角点解,对社会而言从一个角点均衡向另一个角点均
衡的跳跃,这就是一个组织创新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与个人和社会
求解以发现真实收入水平更高的角点和角点均衡的努力分不开的。。
人类获得最优分工水平的知识依赖于对新角点解计算获得的信息,但
是这种计算不但本身需要时间和费用,而且对于有分工的角点均衡,人们
还要花时间议价或通过择业自由,瓦尔拉斯负反馈机制确定价格,才能计
算出角点解的真实收入。可见,人类对社会分工知识的积累速度依赖于议
价和计算角点解的费用高低,也就是说,人们对一种新的角点均衡状态好
坏的判断,必须通过由价格制度组织的社会试验来获得,不通过组织试验
我们无法获得不同角点均衡的信息。而当人们能够获得这些知识的时侯,
就会选择更有效的分工结构和经济组织,从而产生内生技术进步和经济发
展。研究还表明,在不同的条件下和时段里,经济增长会以不同的模式出
现,会发生经济起飞现象甚至非连续的跳跃式发展。。
进一步看,既然要进行组织试验,就必须有充分的资本支持。而且试
验本身意味着不确定性,许多试验都会失败,要求社会有一种分担风险的
机制,资本市场就是全社会帮助企业家分担组织试验风险的制度。这些制
度保证了全社会组织创新的活力,这种活力又保证了全社会对组织信息的
获得以及由此向更有效的均衡状态的自发演进。
组织试验与创新思想提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说明一个社会的发展并
没有一条既定的或人为设计道路可以遵循,人们必须通过社会组织试验与
创新的方法探寻最优和最适宜的发展路径。限制自由市场制度的发展,限
制人们的创新活力与试验活动,就会限制一个社会总体的知识水平,这包
括了专业知识积累的速度,人类社会获得技术知识的能力以及人们对最优
分工水平的知识,从而会阻碍一个社会从低水平角点均衡向更高水平角点
。杨小凯(1997)举了麦当劳连锁店创立和发展的例子来说明角点决策和组织创新问
题。在麦当劳创立前,饭馆的价格很高,下馆子的人很少.市场对饭馆的需求也基本
与供给相当,形成一种均衡状态。按传统经济学观点这时市场己处于均衡.创办更多
饭馆只会造成损失。但麦当劳创办人则认为可能存在另一种市场均衡,即服别氐价、
饭馆规模扩大、专业化加深从而成本下降、消费者需求大大增加。麦当劳峻这种思路
开始走低价和大规模连锁经营的路子,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组织创新的典范。
2详细内容参见杨小凯(1991,1998)关于分工内生演进和内生经济增长的论述。
对制度安排与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探讨
均衡的演进。⋯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这种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以及强调“合作
比不合作要好”的观念并不是经由斯密才开始,早在中国先秦诸子的著作
中,就已经能清晰地看到这类思想的表达曾。例如,“知不知,上:不知不
知,。病”(《道德经》,第71章),意思是说人类只有认识到自己认识能力的
有限性,才是真正上乘的知识。这实质上是对人类有限理性的揭示。很显
然,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这句话鼓励的是组织试验和创新行为,反对的
是依靠少数“精英”理性万能主义的事前设计。对于产权界定的重要性,
孟子说过:“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膝文公章句上》)。意思是说,
好的治国方略是从界定产权开始的。他还说曼丘“恒产有恒心”,慎子强调:
“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定分而已矣”《吕氏春秋·审分览》,都说的是产权
制度在限制内生交易费用与促进一国发展的基本作用。在对待分工与合作
的态度上,墨子说了一句很精彩的话:“兼相爱,交相利”,兼相爱,是指
整个社会和谐的状态;交相利,就是人们之间通过合作获得好处的情况。
对于政府的作用,老子认为应当“无为而无不为”,强调一种因势力导、顺
其自然的大智慧,这同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思想有着本质的相同之处。
儒家的“仁政”则强调不要与民争利,而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
尧曰第二十》)。现代制度经济学认为,最好的制度是自然形成的制度,制
度变革的最好途径是“自发的演进”,对于这种社会发展和制度演进的理想
叫杨小凯(2001)在其新著《DeveIopment Economics:Inf}arnaI馨inal verSus Ma疆inaI
Ana】yses》中所讲述的—个有趣的例子,有助于理解自由市场制度鼓励个人创业对一
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个例子是这样的.福特汽车公司创立于1903年,目前(20
世纪90年代)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已经达到1908年福特的T型车进入市场时美国的
收入水平,但为什么中国没能在20世纪出现象福特公司那样的汽车企业呢?现在假设
福特先生就生活在中国.年龄是16岁。你会发现许多条件限制了福特,他不可能创办
他的公司,这些情况包括:(1)1879年福特先生移居底特律时是一个农村孩子,如果
福特现在从中国农村想进入城市,他不会获得城市户口,在一些城市,政府不允许汽
车厂雇佣像他这样的人,因此,他可能难以获得学习汽车制造工艺的机会;(2)在中
国,汽车行业是不能自由进入的,需要经过政府的审批。西方开始于19世纪的企业自
由登记制度仍然并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有一系列的行业领域都是不允许私人资本进入
的;(3)即使福特取得了创办企业的机会,他也很可能获得不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因
为I雪有银行不愿意为私营企业提供贷款;(4)中国存在的地方贸易保护限制了产品在
市场上的销售,地方政府会禁止在本地销售不是其所属企业生产的产品,这会大大限
制福特先生的汽车公司的拓展。
醢。参见盛洪(1993)。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境界,最富自由主义色彩的黄老哲学早就将其阐释为:“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对“自然秩序’’的尊崇展示了中国人自由主义思
想的最高境界。
更为有意思的是,盛洪(1994)经过考证指出,始于斯密的现代经济
学有着非常深远的中国渊源。十六、七世纪的时候,欧洲曾有过崇尚中国
运动的高潮,斯密不会不受到这种高潮的影响。这种影响~方面来自与斯
密交往频繁并号称为“西方孔子”的魁奈以及重农学派,另一方面则源于
斯密自己的直接感受。哦们不敢说中国先秦诸子对自由主义、自然秩序的
推崇是斯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根源,但这种思想起码对斯密产生了影响,
起到了促进作用。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自由市场制度的建立)是近
代西方得以兴起的众人皆知的“密诀”所在。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近代
中国寻求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仍在
继续。而不被大家的注意的是,四、五个世纪以前,西方也正兴起着崇尚
和学习中国的热潮,而中国的古典哲学正是中华文明曾长期领先世界的法
宝。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一定遵循着某些
共同的亘古不变的基本法则,说它们“基本”,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
要求得发展,就必须以此为本。而且,这些法则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西方人
的发明,中国人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感悟到它的“真谛”。而这些经济发展
的“真谛”在当代中国的重新兴起与运用,正是中华民族再次复兴的希望
所在。
o详细的考证见盛洪(199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l】阿兰.鲁格曼,2000:《全球化的终结》(中译本),三联书店2001
年版。
【2】D.埃思里奇,1995:
出版社1998年版。
【3】彼得.罗布森,1998
版社2001年版。
《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中译本),经济科学
《国际一体化经济学》(中译本),上海译文出
【4】彼德.纽曼,1987:《杨,阿林·阿博特》,载《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
大辞典》(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伯纳德.霍克曼等,1995:《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中译本),
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6】陈岩,2001:《国际一体化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7】费方域,1998:《企业的产权分析》,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
社。
【8】高德步,1999:《产权与增长:论法律制度的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9】国家计委研究院课题组,2000:《在市场体系建设中打破地方市场分
割对策研究》,研究报告。
【10】海闻、彼得.林德特、王新奎,2000:《国际贸易》,上海人民出版
社。
【1l】黄少安,1995:《产权经济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
【12】罗伯特.J.巴罗等,1995:《经济增长》(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0年版。
【13】贾根良,1999:《劳动分工,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南开大学出版
社。
【14】贾明德、梁军,1996:《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陕西人民出版社。
【15】蒋中一,1984:《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1999年版。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毕业论文
【16】刘宝明等,1999:《论中西方产权研究的不同范式及产权残缺》,《清
华大学学报》(哲社版)第2期。
【17】林毅夫,1995:“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祝贺刨刊40周年”。《经
济研究》第lO期。
【1 8】马俊驹、梅夏英,1999:《财产制度的历史评析和现实思考》,载于
《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19】马歇尔,1890:《经济学原理》(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20】马颖,2002:《论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主义思路》,《世界经济》第4
期。
【21】P.鲍尔,1992:《自给自足,贸易和交换:理解发展中的经济》,载
《发展经济学的革命》(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22】盛斌,2001:《贸易保护的新政治经济学:文献综述》,《世界经济》
第l期。
【23】盛洪,1993:《中国先秦哲学和现代制度主义》,《管理世界》第3
期。
【24】盛洪,1996:《经济学怎样挑战历史》,《东方》第l期。
【25】盛洪,1996:《会有~个经济学的中国学派吗?》,载《中国经济学
1995》,上海人民出版社。
【26】盛洪,1999:《个人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载《为天下开太平:
一个经济学家对文明问题的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
【27】石广生主编,200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人民出版
社。
【28】孙天琦,2002:《金融组织结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9】谭崇台主编,1999:《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
【30】汪丁丁,1998:《金融危机与融资制度演变》,载《回家的路》,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
【31】王忠民、杨建龙,1997:《产权界定的“剩余”与外部性问题》,《经
济社会体制比较》第3期。
【32】西奥多.w舒尔莎,1993:《报酬递增的源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年版。
【33】亚当-斯密,1776:《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译本),商
务印书馆1972年版。
【34】肖耿,1997:《产权与中国的经济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5】银温泉、才婉茹,200l:《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对策》,《经
济研究》第6期。
【36】杨小凯,1998:《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7】杨小凯,1997:《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8】杨小凯,200l:《分工网络超边际分析文献评述》,工作论文,MomSh
大学经济系。
【39】杨小凯、张永生,2000:《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
【40】杨小凯、张永生。1999:《新兴古典发展经济学导论》,《经济研究》
第7期。
【4l】杨小凯、张永生,200l:《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
的新成果:文献综述》,《经济学季刊》第l卷第1期。
【42】张定胜,l 999:《经济发展,贸易模式和收入分配》,武汉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
【43】詹姆斯.A.道编著:《发展经济学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0年版。
【44】周其仁,1994:《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中国
社会科学季刊》第3卷总第8期。
【45】周其仁,1995:《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
和约》,《经济研究》第6期。
【46】周伟林,《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7】张维迎,1996:《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
版社。
【48】张维迎,1996:《所有权、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经济研究》
第9期。
【49】张维迎、粟树和:《地区间竞争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民营化》,《经济研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毕业论文
究》,1998年第12期。
【50】张永生,2000:《企业规模与经济增长的不相关性:理论与实证》,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1】张碧琼,1999:《经济全球化风险与控制》,中国社会出版社。
【52】张汉林,200l:《强国之路:经济全体化与中国的战略及政策选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53】朱勇,1999:《新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
【54】加TOW’kJ.,Chen∞‘H B.,Mirlll峨B.S.龇dSolow ROM.,1961:
“capital-hbor substitation and E∞no觚c E伍cicncy,’,Review of
Econolllics and S伽stics,Ⅺ皿,225.251.
【55】AⅡow,k J.1962:“The Econornjc hrlplic瞰ions ofI舶ming by Doing,,,
Rcview ofEcDnornjc Studies,29,155-173.
【56】BaldwhR.E.,1989:“on吐leGrowIhE丘豳ofl992”,Econo】nIcPolicy’
No.9.248-291.
【57】Beck%G.如d MuIpby,k_,1 992:‘吼e珑啊sion ofLab0嵋Coo柑i11ation
Cos乜,aIld l<110wledge,’, Qllanerly Jounlal of Econornics, 107,
1137.1160.
【58】B}lagw蚯J.and De蝎遗V,1994:“Free Thde强d W她es ofUnskilled:Is
Mar)cs姚蛾Again?”i11删e姐dWage:Level吨WagesDown?,ed.
By J Bllagwati and M.KosterS.Wasbington:AmeIicaIl EI她prise
111stihne.
【59】Bl】challan,J.M.and Stubblebhle,W.C.,1962:‘‘E舳li妒’,Economica,
29.37—384.
【60】Clleng,W,Sachs,J.and№,X.,2000:‘‘A b舳maIginal Amalysis of血c
mcarm锄Model”,Review ofner玎嘶0nal EconolIlicS,8,208·220.
【61】Cheung,S.,1970:“nle S们ctuIe of A Contract锄d nle Theory of a
Nor卜exchlSive Resource”,Joumal of LaW and E∞nornics,13,49—70.
【62】凸跚舀S.,1983:‘‘1卫e Con妇曲描l Nature 0fn玲Fi唧,’,Jo咖al ofLaw
and Econ伽[1ics,26,1—21.
【63】Cordeil,W M.,1972:‘‘EcofloIIlics ofScaIe and CuS幻ms u血0n t11e0D,’,
3
参考文献
Jounlal of’Political Economy,v01.80,465-475.
【64】C00peL C.A.and M删l,B.F,1965:‘%吣A Geneml n【eory of
Cu哟IIls uIlionS For Develop啦Cou砌es,、l呲Ilal of P01试cal
Econon珥v01.73’46l-476.
【65】n嘲up忉,p.,1995:“Tk Popul砒ion Probl锄:n啪叮锄d蹦den耐:
Jounlal ofEconoInjc Lilcra在旺.33.1879-1902.
【66】DebreuG.,1974:“Excess De!IIland FuIlcdons,’,J01皿al ofM砸1ematical
B∞noIllics,l,(5-2)
【67】Dix也A.,andStigli乜J.,1977:“Monopoli妣Comp甜曲nandOp血1Ⅲn
Produd Di、,crSi妒’,AIIlcricall EcoI啪ic R-cview,67,297-308.
【68】Di】(“,A.and No肺an,v.,1980:Theory of Inlerll暑匹onal TI丑dc,
C锄1bridge:C孤nbridge UzliV钉sity Pre豁.
【69】Etlli%w,1979:“hltem撕onally D。哪aSing Coscs锄d Wjrld Tradc,:
Jo叫脚ofnematiollal EconoIIlics.9 1-24.
【70】Gfos锄aIl,G.and Helpmall.,E.,1989:“Product DeveIopmem a11d
hn锄觚011al 1hde,:Jo啪al ofPolitical Econonly,97,126l-1283.
【7l】∞s锄aIl,G,姐d Hdpmall,E.,1990:“Compa枷Ile AdⅧtage觚d
¨ng Rm Growm,’,A棚ericall Econornic Review,80,796-815.
【72】G∞ssmarI,G.and Helpmall,E.,1995:“11le Po硒cs of Fhe Trade
A掣eemeⅡ俘’,AIncrican EconoIIlics Review’85_No.4,667-690.
【73】Gfubcl,H.,1967:“Imra-indusny speciaJiza廿on and tlle pattem of
衄de,:C姐adiall Jo岫lal of EconoⅡics and Polmcal Sci∞ce,V01.22,
374—388.
【74】H峨O.狮d Holnls硒Ill,B.,1987:‘1k The0巧ofCor炯如,乙iIl T.
Bewley(ed.),Advances iIl Econornic mo现Q吼b喇ge,Q嘶嘶dge
I IniVers时Pmss.
【75】Heisenberg,WemeL 1971:Physics and Beyong:Encounters and
Conversadons,1伽ls,Amod Pomerans,New Ybfl【:Harper&RDw.
【76】Judd,K.,1985:‘‘On the Pe偷册ance of Patents”,Econometria,
53.579.585.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毕业论文
【77】K锄p’M.C.,1969:A Con劬ution to me Ger崩面Equilibrhn‰Iy of
Preferendal Tmding,AmSterd枷:N0州¨H01land. 【78】Krugrn孤,P,1979:‘‰reaSillgR曲lnls,M唧listicCo叫)etition aIld
mtemation8l Trade”,Joumal of Imemational.Economics,Vbl.9,
469_479.
【79】kvvis,W1988:“111e胁ts of Developmem Theo矿’,Handbook of
疾骁I却商ent Ec0Il伽【lics,、b1.1,27.38.
【80】Le谢s,W,1988:‘吼e R00ts of Development 1heo妒’,Handbook of
Devel叩ment Economics,、b1.1,27.38.
【81】ho硝e£W酗sily W.,1953:“DomesticProductionandForci印Trade:
111e Am甜can Capi谢Position Rc-EXarnined.”Proccedings of恤
AmericaIl Phnoso】,Ilical Socie吵Septcrrn砒97(4),332-349.
【82】Lio,M,1998:‘‘Uncenainty,hls㈣ce and Di、,ision ofbbour,’,Rcview
ofDevelopmcrn Econornics,2,76—86.
【83】L沁P.and Ya咯X.,2000:“The Thcory ofI玎devaIlce ofmc Size of血e
Finn”,JoI】玎1al ofEcon01Tlic Behavior and O蟛lnization,42,145-165.
【84】Mantel,R 1974:“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ggregatc Excess
DemaIld’I,Joumal ofEconoIIlic 1heoⅨ7,348.353.
【85】Nlarphy,k.,Schlei赋A.,趾d VisllIly’R.,1989:“Income Di姓but‰
Mm@Size,锄d Indug缸1i盈60n’’.1k QI】ar钯们y Joumal ofEconomics,
104.537-564.
【86】Ma出i11’E.and x屿C.,1999:“SoR Budget c(哪昀int 111eories:F如m
Centralization to the M村ket’’,Working P印er'Depar咖ent of
Economics,HaⅣard UIliversiⅡ
【87】Mil伊om,P.蛆d Roberts,J.,1992:Economics,Orgallization and
M柚ageIne毗Englewood Cli凰,PIeIm睡Halr’.
【88】MuIldell,R.A.1964:“.I蚯丘Prefe姒雠aIldmTe咖sofTradE The
Marlchescer Sd啪l,V01.32,l-13.
【89】National Reseafch Council,1986:Populad蚰(的wIll and触。耐c
D州elopm饥t:P01icy Que蚶。璐.w斟1ingt0Il'Dc,N拍彻al Academyof
133
茎耋苎堕
Sclences pre豁.
【90】Ng,Y—K.,2001:“hl矗砌ar百删Versus M£嚼nal AllalysisofNet、Ⅳo曲g
DccisioIls arld e-Commercc,陆胁1atjonal S¨rlposium ofEconornics of
E.Con姗rce锄d N曲Ⅳ0fk曲g Decisions,Morlash UniV盯li吼A1lg虹alia’
7-8 JulyI
【91】Nor电D.and W甜lis,J.,1986:“M明s眦证g the TI锄鼢ction Sector讪
Ameri啪Econon啦l 870—1970.’,hl LOn分T醐m Facl0幅洫AmericaIl
Econonlic Growm,v01.51 of n幢income狮d wealm series,stanley'L
Enge衄a11 and Robcrt E Q曲mILeds,例cago:Uni螂时of C11icago
P陀ss.
【92】Nor吐k D.,瓤ld 1honl船,R.,1970:‘‘血EconolIlic ncory ofthe‰w山of
thc WbstⅥbr灯:田撑Econorllic Revie%23,1-17.
【93】R丑msey,1928:‘‘A Ma吐lemalical neofy of SaviIlg”,‰111ic Joulllal
38.543-559.
【94】mch捌s咀G.B.,1975:‘‘A(1锄洲tll on co瑚鲫60n and Incrc硒崦
Re扫lms’乙irt A联l(ew S.Sk缸盟。d a1.(eds)。Ess8ys on A妇s工血tk
clarendon Press.
【95】Rom%P.,1986:“mcreasing RetI皿s and Long Rm Growm”,Joun_lal of
P0htical Econorny,94,1002一1037.
【96】R0m%P-,1990:“Endogenolls
Polmcal Econonly,98,57l-5102一
【97】Rosen S.,1983:“special拓蛳0n and H1matl C叩ital’:Jo啊_1al of Labor
Econornics,l,43.49.
【98】Sachs,J.锄d协培,X.,2001:Developmem E∞nofnics:删hnarg.ml
versus MargiIlal Analy∞s,Black眦11.
【99】Scha丘色r,M.,1989:“Are Profit.Maximizers the Best Su“ivors?”,
Journal ofE∞∞rnic Beh捌or姐d organiza虹。玛v01.12,No.1.A愕妓.
【100】Schumpete‘J.A.,1954:Hisco叮ofB∞nomic Analysis.New Ybrk:
OxfjId U11iversi可Pre豁.
【10l】Sen.A.K.1988:“The Concept of Developmem”,HaIldbook of
134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毕业论文
DevelopmentEconomics,1,CI印terl:觚劬妇m:N0rdl一HollaIld.
【102】Sofulenscheill,H.,1973:‘‘DoⅥ铀舶iden姆趾dCo瞰inu娃ych锄cfe豳e
Ⅱle Class of CoI啪uIli母E)(cess DeIlland Functi0IlS丁’,J01lIIlal of
Bcono嘶c Theo珊6,345—354.
【103】Solow'&,1956:‘‘A Cor血b咂0n T0 the mory ofEconoInic GIo州r-
(!ua他rly Jol瑚al ofEconornics,70,65—94.
【104】Sull,G.‰培,x.a11d丑lou L.,1998:“Geneml EquiliMa iIl hIge
Economics with Endo叠enous Structure of Division of Labour”,
Working PapeLⅨ脚emof‰IIlics,Mon硒h UI正versi哪
【105】S吼,G.,Yhg,X.aIld Y如,S.,1999:‘‘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EconoIllic Devclopmem Based on Net、Ⅶ憾ng Decisions in Comp.
et赫ve Markct’乙Har旧I_d Cea_嘧for m魄删伽Ial Dewlopfnent Wor}dng
PapeT NO.17.
【106】Sllll,G.,1999:“Increasing RetLlnls,Roundabout Produ“on a11d
Urbanjzation:A Geneml Equilibrim Analysis.oftlle Division ofLab0‘
Ph.D.Dis踺nadoll'D唧卿扭硷m ofE∞nomics,Monash Ulliversity.
【107】Swan,T.W1956:‘‘Econofnjc Growtll and Capital Acc啪ulation”,
EconI)11lic Record,32,334-361.
【108】Tk腩L Dalliel.,1993:‘‰te删monal Factor P血e Di骶renceS:Leondef
was尉曲t!”』o啪al ofP0li拄cal EconorIly’Decembe£101(6),961—987.
【109】Uzawa H.,1965:“Optjmam T托hnjca】Change iIl an AggregatiVe
M0delofEconorllicGr0伽l’’,黜viewofEcono血cStudies,6,18—31.
【110】Ⅶ1ek,J.,1965:Ge删.aI EquiⅡb血n ofhl坨n擒石onal Disc—mina石on:me
CaSe ofCustonls U11ions,CaI】曲嗣舻.MA:HaⅣard UmVerS时Press.
【ll l】Ⅵner,J.,1950:The Customs Umon Issue,New Ybrk:C锄egie
Endo、v111em for InteI删oI叫Peace:Lolldon:Stevells&Sons.
【112】Wbi,S.,Frankel,J.and Steh E.,1996:‘‘Rcgional 1bdjng触舯entS:
N砷lral or Supem咖ral?”American EconorIlic Review,86(2),52—56.
【113】W爸n,M.,1998:‘‘An Anal蛳cal Frarnewod:of Consumer_Producers,
Econornies of Spccialisation and 1hnsacdon COsts,”in K.Arrow,
35
参考文献
Y-K.卜嘻.x.№坞eds.Inc鼢shlg RetImls and Econ0111ic山l由sis.
London Macmill趾.
【l 14】Wlui触Ilsoll,o.,1975:Market arld Hierarchies,The白ee Press,New
York.
【“5】mlli锄son,O.,1985:Econolllic hlsdt嘣彻s of C印italisnl,New York:
nleFreePre蟠.
【11 6】Y妇g,X.,2001:Economics:New classical versus Neoclassical
右融me、vork Bl∞bⅣe11.
【117】Ⅶ晦X.,锄d B0daIld,J.,199l:‘‘A Micro蝴mc Me曲越sm for ‰mic Gmw血’I Joulllal ofPoIitical Economy,99,460-482.
【118】Y鸸X.and Wlus’I.,1990:‘‘A Model Fc忸幽g me n啪ry of
Pmpe啊mgll博:Jo埘_1al 0fCo叫)ar娟vc Econolnics,14,177.198.
【119】Yan&X.and Zhao.Y,1998:“Endog∞ouS Tmn∞c廿on Cos【s and
Ev01血on of Division of Labour’’,MonaSh I砸v螂i吼Depamnent of
EconoIIlics Wbrkillg Paper.
【120】Y0ung,烈lyll.,1928:“h1饿组Sing R触】nls强d Ec0∞mic Progress'’,ne
EcOrlOmic JOumal.38.527.542.
136
致谢
致谢
本文是我的博士学位论文,也是近几年经济学学习与思考的一个阶段
性总结。博士论文的写作是对一个人的综合考验,自己之所以还能够完成
这项工作,离不开给予我关怀、指导与帮助的师长和朋友们,在此我向他
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贾明德教授。贾老师学风严谨,待人真诚,在学
术思想上又非常的自由和宽容,为我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在我
刚读博士的时候,贾老师就提醒我关注全球化与经济发展问题,他的学术
方向与思想以及他的著作都给予了我很深的影响。论文的选题、准备与写
作,一直都得到了贾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帮助。这篇论文凝结着导师的许多
心血。
感谢何炼成教授。何先生是我的硕士导师,但实际上他在我刚入大学
时就为我们授课,而在我读博士以后仍一如继往的给予关怀、指导与帮助,
是先生将我引入经济学的殿堂。先生对学术的执着与奉献精神,激励着我
不断的学习与探索而不敢懈怠。近年来何老师提倡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
而我的选题是发展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结合,这决不是刻意而为,我想
它来源于两位导师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
感谢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Monash大学讲座教授杨小凯博士,我
对新兴古典经济理论的学习~直得到杨教授的鼓励、支持与帮助。杨老师
的一流著作令我屏息而视,而他对学术的执着与敬业精神,是我学习的楷
模。
我要特别感谢西北大学姚慧琴教授、岳珑教授、袁宁博士、王小龙博
士、西安交通大学杨晶玉博士和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孙天琦博士,没有我们
的学术合作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对我的指导和我向他们的学习,我不可
能在专业上取得这样的进步,而这一过程本身则让我体会到研究工作的无
穷欢乐。感谢西北大学王忠民教授、李鼎新教授、韦苇教授、白永秀教授、
朱钤教授、樊正棠教授、人民大学贺耀敏教授和陕西巨川实业总裁卓泽凡
先生,他们多年来对我的指导和帮助使我受益斐浅。感谢平安证券公司司
维、西安交大姜文、北京大学蔡荣和邹燕、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吕之望以
及西北大学赵海怡,在论文准备和写作过程中,他们给予了热情帮助和有
匠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益评论。感谢博士点的导师和同学们以及所有关心与帮助我的朋友们,感
谢父母对我学业的一贯支持和对我深深的爱。
最后要感谢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以及海闻教授,为我提供了做
博士后研究的机会,而进入未名湖畔这所一流的研究机构深造和从事研究
工作,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
从十七岁考入西北大学首届经济学专业本qi连读试点班,到今天写
完博士学位论文,时间已经过去了九年。自己的这段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和
西北大学融在了—起,对母校的感情是难以诉说的。感谢母校,永远铭记
这座美丽的校园。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论文和科研活动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论文和科研活动
1.经济发展、地区分工与地方贸易保护,首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入选论文,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提供全文下载,《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l卷第3

2.组织创新与西部开发—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角度的思考,《西北大学学
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
3.地方贸易保护与政府角色定位,《经济管理》2002年第5期
4+金融交易中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担保机构:—般理论分析,《理论导刊》
2001年第8期
5.企业产权新论,《学海》2000年第1期
6.新兴古典资本理论与西部开发,《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7.西部大开发中引资政策的经济学分析,载《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
论证》,两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
8.对外开放论,载《邓小平经济理论专题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版‘
9.2001年5月至今,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课题“西部大开发模式研究”,
担任子课题负责人
10.2001年2月—5月,参与中国社科院课题‘‘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研究”,
研究报告即将出版
11.2001年8月至今,参与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研究课题“我国西北生态重建
与保护中的产权激励问题研究”,撰写申请报告并为课题主要执笔人
12.2001年6月—9月,参与西北大学重大课题“中国国有集团公司若干问
题暨陕西投资集团公司发展研究”,为课题第二负责人和主要执笔人之
13.2000年12月—2001年3月,参与西北大学重点课题“关于陕西明泰工
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业发展问题的研究”,为主要参
与者和执笔人之一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
获1999年西北大学“宝利来—何炼成基金”优秀博士生一等奖学金
获2000_-2001年度西北大学优秀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获2002年西北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