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4892效率原则下的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研究

西北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效率原则下的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研究
姓名:吕剑龙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李鼎新
20020101
摘要
论文题目:效率原则下的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研究
专业:政治经济学
博士生:
指导教师:
吕剑龙
李鼎新教授
摘要
签名:
签名:
当对一个事物的个案研究和具体研究已相对丰富时,对它进行从
具体到一般的系统性归纳和总结,由此认识和把握它的一般发展规律
就显得十分必要,但不仅于此,进一步从一般来探求特殊,并将后者
化为研究的内在逻辑才是真正目的所在。本文认为,自新制度经济学
理论传入中国以来,以该理论为工具对企业制度创新的研究已取得了
丰硕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研究就其对象而言大多仍局限在企业
制度创新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层面的问题上,全面整体性的研究成果尚
不多见。随着国企三年脱困目标的实现和对国企改革研究的进一步深
入,在实践和理论两方面都向我们提出了用全面系统的整体式研究取
代零敲碎打式的局部研究的要求。因此,将企业制度创新体系整体作
为研究对象,进行~般性规律的研究还是一种尝试,但这种尝试却是
非常必要的,其目的是探索作为特殊的中国国有企业如何通过制度创
新得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遵循以上思路,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辨证分析理论为指
导,以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理论为基础,采用比较制度分析、辨
证解析和历史唯物分析方法,围绕企业制度创新体系对以下问题进行
了研究:
1.(1)从质疑经济学即有假设的缺陷出发,揭示和探讨了研究企
业制度创新体系的前提和条件。认为“有限理性”和非完全竞争市场、
机会主义和交易费用、资源稀缺和经济活动的主客观相结合、企业追
求剩余和企业的现实异质性是研究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的前提和条件。
(2)建立了效率预期均衡的一般分析模型,并以此为工具,贯穿全文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分析的始终。认为效率是企业和要素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效率预期拟
合是企业和要素得以连接的关键。企业有三种效率,因而企业制度创
新亦表现为内部效率的提高、外部效率的提高和根本性效率的提高。
2.(1)建立了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的一般分析框架,从而为本文的
研究确定了合理的研究范围。并对企业创新体系与企业制度创新体系
的内部构成进行了剖析。(2)对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的外部体制环境做
了比较制度分析。认为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价格机制和契约体系与承
认个体利益的存在有着相容性,且两者自身又有制度互补性,所以其
内生的激励机制更适合于企业制度创新体系。(3)从社会发展的角度
分析认为,经济体制、外生技术进步、市场变化和价值观念更新是促
使企业制度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使企业制度创新体系表现出局
部创新与整体创新并存的特征: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分析认为,产权结
构、财产责任、经营能力和组织契约稳定性是促使企业制度形态更替
的主要影响因素,使企业制度创新体系表现出间断创新和连续创新并
存的特征。
3.(1)从国有企业国际化的角度对国有企业的定义、国外国有企
业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做了分析,为正确认识中国国有企业提供
了一个宽广范围。(2)以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为背景,对现代企业制
度的产生和形成条件以及与中国国有企业制度的相容性做了分析,认
为只有将前者的普遍性与后者的特殊性相结合,才不会使改革陷入误
区,才能使国有企业走出一条健康成功的制度创新之路。
以此为据,在对策建议方面,本文认为:
1.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思路和目标应该是通过企业制度创新提高
企业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2.具体措施表现为:(1)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宏观因素在于在现
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的环境。因此,创
造多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经济体制环境是国有企业提高效率、消
除预算软约束的关键。(2)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中观因素在于产业区
位错位。因此,有迸有退,与非国有企业合理分工是国有企业改变效
率区间、发挥其产业区位优势的关键。(3)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微观
因素在于企业没有建立起自组织制度创新系统以适应外界变化。因此,
培育和发展自组织制度创新系统是国有企业不断提高效率并得以持续
摘要
保持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效率;企业制度创新体系;国有企业改革
【论文类型】:基础研究
Absn口cf
Title:The Study 0f Enterprise Institution Innovation
System Based OⅡEmciency PrincipIe
Major:PoIitical EcoⅡomics
Name:LV jianIong
Super、,isor:Li dingxiⅡ
Abstract
Signature:
Signature:
Not seem as betbre research.t11is dissertation’s aim is to seek the
universal developing 1aw of enterprise institution iIlnovation s”tem regard
it as a whole.For so,i£contmuted to t圭1e follo谢ng:
1.First of all,analyzing and considering the“limited I‘ationaI”and
incomplete competing market,etc,is the premise a11d condition ofthe study
of entefprise i11stitution iruloVa廿on system.Secondly,constnJcted a aIlalysis
model ofthe e伍cient equilibrium,and considered the emcient expect is the
key ofco衄ecting ofenterpriscs and factorS.A enterprise has t11r℃e kinds of
e伍ciency,so,its institution i衄ovation shows the impmvement of its
intemal and extemal锄d basic emciency.
2.FirSt of all,put fonvard aIld constnlcted a enterprise institution
irulovation system.Secondly,mahng a comparative analyzing Of be“,een
markct economic inStitution and plaImillg economic institution, and
cOnsiderin叠the incemive mechanism of the fbHner is more suitdble for
emerprise institution i皿oVation system.11血dly,f如m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point of view,conside血g血e economic institution,etc,is
me innuence elements of emerprise institution innoVation system;from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of poim of Vie w,considering the stmcture of
property ri曲t,etc,is the innuence elemems of emerprise institution
imlovation system,
3.First of a11,疗Dm the intemational of point of vie眦analyzed
.≥~
s诅te—owned enterprise’s characteristic and developing廿cnd.Secondly,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modem enterprise instimtion,a11d considering,
it must combine its universal law w“h也e refonn of china’s state—由wned
enterprise in order t0 brmg about refo肌’s success.
Based on above conclusion,thc author suggests:
1.1k aim Ofthe refbnn of砌na’s state—o啪ed enterprise should be
to achieve sustained development mrou曲institution innovating.
2.Adopting nleasure of cmna’s stated-owned enterprise institution
irmovation is: (1)It must be estabIishing a f撕rly and competing economic
institution,in which difl'erent ownershjp enteIprises can cOmpete on an
equal footing,in order to improVe its macr0-efficiency. (2)It must be
adjusting industrial areas and putting mto reasonable diVision of labor wim
non·state—owned entcrprises in order to improve its indus拄ial e壤ciency.
(3)It must be constructing self.orgailizing instimtion innoVation system in
orderto improve its micro-emciency.
【Key Words】:
【Type ofPaper】:
Efnciency PrincipIe; Enterprise
Institution InnovatiOn System;
The Reform of China’s
Stat卜owned Enterprise
FundamentaI Research
导论
1.导论
1.1本文的研究背景
1.1.1三年脱困目标的实现
中共十五大要求到2000年末,力争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
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
展的新局面。1997年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国有企业改革攻
坚战也提出了明确目标: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
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为使这一目标得阻顺
利实现,国家主要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一是重点消灭一批严重亏损
的大户,加大兼并破产工作力度。为此实旋了核销呆坏账准备金。二
是解困一批债务过重而生产正常的企业。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对国有
企业的债务进行战略性重组。三是从增发的国债中拿出一部分资金,
实行财政贴息贷款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我国学者周叔莲、谢智勇认为,从实践来看,国有企业三年脱困
的近期目标已基本实现,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效益实现扭亏为盈,
经营状况出现好转趋势。若亏损企业以1997年底作为计算时点,1997
年以后新发生的亏损企业不再计算在内,则1997年底,国有及国有控
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为16874户,亏损面为39.1%,列为脱困对象的企
业数为6599户,截至2000年上半年,已有3626户扭亏为盈,脱困率
为54.9%。截止2000年下半年,脱困率在60%一70%,可以认为大
多数已经脱圃。若将1997年以后新增的亏损企业计算在内,则应主要
看大多数地区、大多数行业是否扭亏为盈。截至2000年7月,在14
个重点工业行业中,除煤炭、军工两个行业亏损外,其他12个行业已
经整体盈利;同时,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
业整体盈利的约占84%,其中转亏为盈的占27%,亏损省份亏损额最
多的也只有5亿元,已经接近扭亏为盈。在此基础上,随着国企改革
力度的加大,国有企业生产速度逐步提高。2000年8月,国有及国有
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207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
3.7%,对整个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利润
成倍增长。2000年1—7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增幅明显,高于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全部企业的水平,利润总额1132.13亿元,比1999年同期增长1.95倍。
企业负债情况出现好转,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2000年1—7月降到
62.03%,比上年同期低O.68个百分点。二是企业改制基本完成。据国
家统计局对1994年开始试点的2473户国有企业的跟踪调查,其中2016
家已经按《公司法》完成了改制。另据对520家国家重点企业改制情
况的统计,截至2000年10月,已有429家进行了改制,其中有257
家企业成为上市公司⋯。
1.1.2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近期目标已基本完
成。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三年目标的实现更多地得益予政府的
宏观措施,企业脱困的操作主体仍然是政府。这样造成的不良后果主
要表现为:一是改革的成本主要由政府承担,且成本较高。核销呆坏
账及债转股虽然由国有商业银行具体实施,但最终成本仍是转嫁到国
家头上。由此使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
观,政府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还在承担无限责任。二是国有企业抵御市
场风险和适应市场的能力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当年国有企业集“三千
宠爱于一身”而得的软骨病,现今国家仍然想通过行政手段为其治疗
而强身健骨,并减轻负担,使其轻装下海。这实际是动员社会各方资
源救助国有企业,长期使用这种方法,使人无法不对改革措旌的可持
续性表示怀疑。
可以说,国有企业改革的每一步和每一个措施无不是围绕企业制
度在进行的。我们认为,依靠行政手段实现三年脱困目标乃政府权益
之计,国有企业改革20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积极推进企业的制度创
新,建立起能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要求的企业创新机制,才是
长远之计,以上存在的问题最终也可归结于此。而这一问题在三年脱
困目标实现以后则更加日显迫切。这是因为:第一,实现三年近期脱
困目标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国有企业改革,它只是国有企业改革与发
展过程中的~个阶段性的胜利,国有企业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远末
解决,企业脱困的基础还比较脆弱,目前经济效益好转仍是恢复性的。
第二,只有进行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企脱困。
。详细请参见周叔莲、谢智勇,2000:‘国企脱困与制度创新》,‘中国工业经济》第12期。
导论
这已是在坚持中国国情的前提下被实践证明的不争事实。所要做的
是:认真面对暴露出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之路,转变经营机制,加快建立
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三,企业制度作为企业的一个基本
条件,它直接制约着其他要素能否正常发挥作用。因此,只有深化国
有企业改革,构建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为经营管理提供一个理
想的平台,才能把加强管理转化为企业的自觉行为,从根本上解决企
业经营管理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从而普遍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
理水平。第四,从目前情况看,由于企业按“国有”和“非国有”严
格划线,从而两种企业在享受的优惠政策和待遇上也有较大差距。国
有企业利用与政府的天生渊源,占有社会大部分资源,限制了非国有
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空间。因此,只有通过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
塑造市场竞争主体,实现企业按市场规则公平竞争,才更有利于建立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2本文的研究目的和重点
1.2.1本文的研究目的
自新制度经学在国际经济学界兴起之后,结合中国实际,国内外经
济学界对制度以及企业制度创新问题做了大量的、深入细致的研究,
研究成果和理论文献已汗牛充栋,浩若烟海。这些研究成果对国有企
业的改革和制度创新不仅起到了战略性的指导作用,而且提供了具体
的操作措施,同时为本文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在受惠他人
成果、受益匪浅之时,以己之拙识同时发现:第一,国有企业不仅过
去、现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将来仍然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它的研究还有必要深入下去,而上述
诸多问题的存在,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空间。第二,到目前为止,
对于企业制度创新的研究大多是从微观的角度,深入到企业制度内部,
就企业制度创新的某一具体问题展开详尽的分析。不是支解性的、而
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契
机和出发点。第三,三年脱困目标的实现以及进入wTO所面临的机遇
与挑战,也为我们的研究提出了现实要求。
鉴于此,将企业制度创新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研究它的特征结构、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内生机制和发展规律,从未来发展的角度以期能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提供一点可资借鉴之薄见,成为本文研究的初衷之所在。
1.2.2本文研究的重点和思路
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试图建立一个科学的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的一
般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它的一般发展规律,并最终能为国企改革献计
献策。为此:首先,从对现有创新理论的评述和对经济学即有假设条
件的缺陷的质疑出发,对研究企业创新体系的前提和条件做了深入探
讨和分析,建立了企业与要素相互寻求效率预期拟合的一般均衡分析
模型,并咀此为工具,贯穿全文分析的始终。其次,从对企业制度的
内涵分析入手,采用比较制度分析、辨证解析分析和历史唯物分析的
方法,对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的建构、影响因素和发展规律做了深入分
析和探讨,完成了站在前人肩膀上的一般性系统归纳。第三,以上述
分析方法和结论为基础,对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特点、规律和发
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这成为本文的最终落脚点和归宿,从而完成
了从~般到特殊的研究转变。并试图提出浅薄的合理对策建议,成为
本文的希望所在。
1.3本文的框架结构
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动机、重点和方法及框架结
构。
第二部分,沿着创新理论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线索,对技术创新
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与回顾,为本文的研究提
供了一个理论分析背景。
第三部分,首先对研究企业制度创新的基本条件和假设进行了分
析,认为,资源稀缺和分布不均匀的现实性使得要素所有者为了获得
更大收益而结合在一起。当承认企业是要素所有者的一组契约时,作
为“经济人”的要素所有者的选择和预期必然受到现实种种因素的影
响,“纯粹”的“经济人”是不存在的。其次,基于此,效率成为企业
存在的基础。企业作为效率的需求者,根据自身条件以一定的效率预
期寻求拟合,要素所有者作为效率的供给者,以自身拥有的要素为依
据,以一定的效率预期寻求拟合,当两者的效率预期重合时达到效率
均衡,形成稳定的企业制度结构。企业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
4
导论
追求效率最大化成为企业的目标,利润只是效率的一种体现。第三,
认为企业制度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渐进性创新,表现为在现有
制度结构下的企业内外部效率的提高;又有根本性创新,表现为突破
即定制度结构,企业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移。
第四部分,建立了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的一般分析框架,并对企业
创新体系和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的内部构成进行了分析。
第五部分,首先,对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的经济激励机制进行了分
析,认为不同形式的经济组织其创新特征不同。其次,将企业所处的
经济体制作为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的外部环境,运用比较制度分析方法,
对不同经济体制对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的影响作了分析,认为市场经济
体制其内生激励机制更适合于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第三,运用辩证解
析和历史唯物分析方法,从社会发展角度对企业制度创新的结构变化
进行了分析,认为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并存是其主要特征。从企业发
展角度对企业制度创新的形态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间断创新和连续
创新并存是其主要特征。
第六部分,首先,对国有企业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作了范围较为宽
广的认识。其次,对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特殊规律和特点进行了
探讨和分析。第三,认为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创造不同所有制企业能够公平竞争的经济体制环境。二是实行产
业区位和效率区间的划分,使得国有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
三是培养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自组织创新能力,以适应国内与国
际市场的变化和压力。
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初叶,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提出了创新概念,并以
此为核心构造了经济发展理论。该理论从崭新的角度揭示了资本主义
经济的“本质”特征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开创了一种以历史、
理论和统计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以此方法为特征的经济发展的
非均衡演进的研究框架。之后,西方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技
术创新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对创新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系统和
综合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创新理论新体系。本章拟对创新理论的
产生、演进及主要问题做一番考察,以便为本文的创新研究提供一个
理论背景。
2.1熊彼特与创新理论的形成
熊彼特之前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其主要研究集中在价格理论、一
般均衡论等静态性质的资源配置问题和经济周期、宏观均衡等短期资
源利用问题上,经济组织形成的技术条件被看作是给定的,技术进步
和组织创新等决定现代经济运行主要特征的动态问题难以进入理论研
究的视野。而熊彼特认为,正统经济学的静态均衡、完全竞争的基本
假设和分析工具并不适合于对发展现象的研究,因为经济的根本现象
是发展而不是均衡,发展的特征表现为动态的不均衡,其根源就是创
新。由此,熊彼特于1912年出版了《经济发展理论》一书,在书中首
次提出了创新理论,又于30年代和40年代,相继在《经济周期》和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两书中加以运用和发挥,形成了以创
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并因此闻名于整个经济学界。熊彼
特认为,经济体系的本质特征是创新、新组合和经济发展,没有创新
就没有经济发展。他把经济发展理解为一个在破坏中创新、在创新中
发展、在创造中毁灭的生命变化过程,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
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与作用,把创新和生产
要素的新组合看成是其最本质的特征。其创新经济理论主要包括以下
内容:
第一,探讨了创新的基本性质和特征。认为创新是一个内生因素,
6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来自于经济体系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熊彼特认为有两种经济体系,
一种是“循环流转”型经济体系。其特征为在每一个经济时期,发生
的是基本上相同的事情,经济机制犹如血液在生物有机体中循环一样
以巨大的精确性在运行。新古典经济分析框架,正是这种经济循环流
转观念的反映。另一种就是经济发展。这种发展是经济体系内部自行
发生的,是流转渠道中的自发和间断的变化,是对均衡的干扰和破坏,
具有质的、革命性的、非数量性的变化的特征。而导致这种性质的经
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创新。按熊彼特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
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
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包括以
下五种情况:(1)引进新产品;(2)采用新技术或新的生产方法;(3)开
辟新市场;(4)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5)实行新的生产组织。因
此“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它严格区别于科
学技术上的发明,而是把现存的技术革新引入经济组织,形成新的生
产能力。
在熊彼特看来,由于不断的创新,经济发展就成为一种根本现象,
它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即不断地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
从整个经济运行来看,经济发展在创新推动下,具有周期性波动的性
质。创新引起模仿,模仿打破垄断,刺激了大规模投资,引起经济繁
荣。当创新扩展到相当多的企业之后,盈利机会趋于消失,经济开始
衰退。由于创新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因而对经
济的影响就不能一概而论,从而经济体系运行就表现出多层次特征。
第二,指出了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的主
体就是实现了新组合的“企业”,而实现新组合的人,就是企业家。
企业家不一定是资本家、股东或技术发明者,他们是有效运用资本和
技术等生产要素,把要素组合起来实行“创新”的特殊类型的人。熊
彼特认为,企业家进行创新的动机或动力来源于:一是由于他看到创
新可以给他本人及其企业带来获利的机会。企业家的创新职能首先是
通过对超额利润的追求来实现的。对于一般企业而言,企业利润只是
马歇尔意义上的正常利润,而企业的“创新”利润却包含有垄断成份
或超额利润部分。二是征服困难并表明自己出类拔萃的意志力。企业
家具有时刻证明自己比别人优越的冲动,其结果表现为不断追求成功。
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是企业家的事业心。企业家固然重视“个人的声望”及其家庭的地
位,但他更注重事业,注重实际领导,吸引其他的生产者进入他的生
产部门,注重取得信任和计划的可行性,以“说服”银行家提供资本
事实,从而实行生产方式的新组合。企业家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刺激中
才取得创新成功的。为此,企业家必须具有以下基本素质:(1)首创精
神。(2)敏锐洞察力。能预见潜在的市场需求和潜在经济利益,并有胆
略、有能力进行创新去获取利益。(3)甘冒风险,以苦为乐的精神。企
业家需有创造的欢乐,把事情做成的欢乐,或者只是施展个人能力和
智慧的欢乐,为改革而改变,以冒险为乐事,是典型的“反享乐主义”
者。因此,追求超额利润、成功欲、强烈的事业心、首创性、敏锐洞
察力、甘冒风险和以苦为乐构成了企业家精神的基本要素。熊彼特进
而认为,经济体系是在经济主体企业的企业家精神的推动下实现创新
和发展的,因此,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是创新的
精髓。
第三,认为观念更新和金融信用制度是实现创新的社会环境和经
济条件。熊彼特认为,创新并不是在任何社会经济环境下都可能产生
的,一切知识和习惯一旦获得以后,就会以一种比较固定的形式存在
下来,通常通过遗传、教育、培养和环境压力,几乎是没有摩擦地传
递下去,它不要求被持续不断地更新和自觉地再度生产。企业家要想
率先创新,就必须跳出思维定式的怪圈,寻求新的契机。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与高度发达的金融信用制度是企业家实
现创新的必要条件。由于创新来自体系内部,因此,新的组合的实现,
只是意味着对经济体系中现有生产手段的供应作不同的使用。这样,
能否创新,就转化为谁能拥有可支配的财产的“特权”。而信用制度
为这种“特权”的获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它可以使经济体系进入新
渠道,生产手段为新的目的服务。熊彼特认为,所谓资本,就是企业
家为了实现“新组合”,用以把生产指往新方向、把各项生产要素和
资源引向新用途的一种杠杆和控制手段。资本不是具体商品的总和,
而是可供企业家随时提用的支付手段,是企业家和商品世界之间的“桥
梁”,而信用使得个人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不依靠继承的财产而独立行
事。因此,信用制度的建立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并且当经济发展
进入到相对发达阶段之后,货币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建立和良好运转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成为实现创新的基础。
第四,建立了两种创新模型,分析了实现创新的基本途径。综观
熊彼特理论的发展,他对创新过程或实现途径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
在其思想形成的早期,十分强调企业家的推动创新,由此建立的模型
被称之为熊彼特创新模型I。其内容如图1.1所示。:
科学
技术
企业家
活动
新技术创
新投资
新生产
模式
变化的市
场结构
创新利润
或亏损
图1,1熊彼特创新模型I
在该模型中突出了三个因素:一是追求超额利润是企业家进行创
新的动机:二是重视和强调企业家的主体作用;三是认为技术活动是
外生的经济变量,处在现有企业和市场结构之外,基本不受市场需求
影响。因此,对于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机制,这一模型是缺乏分析的。
在其思想形成的晚期,熊彼特则转向强调大企业在创新中的巨大
作用,由此建立的模型被称之为熊彼特创新模型II,其内容如图1.2所
示孕:
图1.2熊彼特创新模型II
在该模型中突出了三个因素:一是依然强调追求超额利润是企业
进行创新的动机;二是与过去强调企业家的作用不同的是,熊彼特强
调垄断企业在创新中的巨大作用:三是认为创新技术是内生的,主要

∞参见张建华,2000年;能0新、激励与经济发展》,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第4l、42页。
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创新部门,该技术与外界保持着有机的联系。熊彼
特之所以从强调企业家在创新的作用转向强调垄断企业在创新的作用
是与其所处的时代分不开的。在当时,资本主义虽然越来越具有垄断
的特点,但大多数经济学家仍迷恋于完全竞争,对垄断性企业表示不
信任。针对流行的观点,熊彼特结合实际进行了批驳,他指出:第一,
完全竞争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存在。由于难以实现超额利润,所以很难
设想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一开始就会采用新生产方法和新产
品①。第二,完全竞争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低劣的,它不一定能使
资源配置优化,反而会导致浪费,而且与垄断相比,易被外来干扰击
溃。。第三,必须接受的事实是,大企业已经成为经济进步的有力的发
动机,尤其是已成为总产量长期扩张最有力的发动机。并且大企业把
建立一个研究部门当作首先要做的事,而成功的创新将会是一个正反
馈,使该企业更重视研究和开发活动,进而增强了市场集中度。。
2.2技术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2.1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历程
20世纪50年代,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技术变革对人类社会和
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
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对技术创新的规律进行了研究。从那时至
今,技术创新理论已经由当初的比较零散形成了现在的较完善的一个
体系。其间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其代表人物有厄特巴
克(J.M.U讹rback)、兰格里士(J.M.Lall掣ish)和迈尔斯(S.Myers)
等,阶段特征为:一是处于新研究领域的开发阶段.研究比较分散,
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主要是案例分析总结。二是对创新相关问
题的研究多从企业、公司和社会团体的组织结构变动、风险决策行为
及管理策略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侧重点在于企业的组织与行为及其
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三是探讨了技术创新与市场和企业的关系,研究
开始涉及到创新过程中的信息交流与创新环境等问题。
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该阶段为技术创新研
㈣参见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究的持续兴旺阶段,主要特征为。一是技术创新研究从管理科学和经
济发展周期研究范畴中相对独立出来,初步形成了技术创新研究的理
论体系。二是研究的具体对象和研究范围有了明显突破,研究内容涵
盖了创新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创新的定义、分类、起源、动力与机
会、特征、过程机制与决策、经济与组织效应、R&D系统、技术创新
的主要影响因素、创新的社会一体化和政府介入机制及相关政策、技
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市场竞争的关系等等。三是研究方法有了较大进
展,主要以样本调查与理论推导相结合为主。如运用组织管理行为理
论、信息理论、决策理论、市场结构和竞争理论、数理统计方法和宏
观经济理论分析等方法分别对创新主体状态、刨新过程中信息流的发
生、传递和作用、创新初期的风险决策机理、刨新实现机制和效率、
创新成败的相关要素和政府与市场影响企业创新的机制和作用等问题
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
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该阶段的主要特征为:一是
研究进入到系统·陛归纳阶段。对有关的争论性观点的折中性综合和对
已有研究成果分门归类加以描述性总结得以进一步提高,如缪尔塞(R
·Mueser)在1985年对自熊彼特起至今半个多世纪时间内有关技术创新
定义问题进行了历史回顾和整理分析,为进~步科学地提出完整准确
的创新定义提供了更充分的研究依据。芒罗(H.MuIlro)等人结合80年
代的新情况对“需求拉动”与“技术推动”重新进行了评价,提出了
推拉综合模式和技术轨道等新观点等。二是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
础上对有关重点和难点问题做了专题深入研究,如企业组织结构与创
新行为、小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实现问题、技术创新上的大学与
工业界关系、技术创新激励、R&D系统、创新风险决策、企业规模与
创新强度的相关性、创新学习扩散和市场竞争策略等。三是从注重理
论转向注重应用性研究。实用性强的研究课题,如技术创新的预测和
创新活动受到普遍关注,并力求将技术创新研究成果直接应用到社会
经济技术行动计划中去。
虽然熊彼特首次提出了创新概念和理论,甚至列举了创新的一些
具体表现形式,但熊彼特本人并没有直接对技术创新下狭义的严格定
义,其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如涉及到技术性交化的创新及非技
术性变化的组织创新等。他始终是将技术创新作为一新的独立变量来
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考查其对经济增长以至社会创新的影响作用,并没有对技术创新本身
进行专门的研究。缪塞尔(R.Mueser)在80年代对多种主要观点作了
系统整理和分析,发现在300多篇相关论文中,约有四分之三接近于
以下表述:当一种新思维和非连续的技术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发
展到实际和成功应用的程序。就是技术创新。在此基础上,他将技术
创新定义为:是以其构思新颖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
事件。这一定义简练地反映了技术创新的本质和特征,突出了两方面
的特殊含义:一是活动的非常规性,包括新颖性和非连续性;二是活
动必须获得最终的成功实现。
尽管如此,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的认识仍未统一。其主要争论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技术创新中的“技术”的限定。曼斯费
尔德认为,获得市场实现的新产品是技术创新的集中表现,因此,与
新产品直接相关的技术变动才是技术创新。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National Science Fundation ofUSA)在1976年的限定则认为不需要
新技术知识的某些生产工艺和操作方式的成功变化,尽管层次较低,
亦属于技术创新的范畴。二是技术创新对技术变动的强度有无限定及
在什么程度上限定。焦点在于,技术上的渐进改进导致规模效益增长,
是否属于技术创新范畴。三是对具体的技术创新而言,成功的标准如
何确定,实现经济利润是否是唯一标准。
对以上争论,我国学者傅家骥(1998)给予了全面总结和分析。他
认为对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应当同时掌握两条原则:一是要有较充分
的理论依据,这对于相对拓宽和明确技术创新范畴尤为重要:二是有
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改革,力求使技术创
新研究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有更普遍的意义与作用。如果将技术创
新概念任意扩大,认为只要导致最终经济收益增长的所有方面的积极
创造活动均是技术创新,就容易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使技术创新与组织
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混淆起来;而如果将技术创新的“新”严格限制在
“首创”,特别是导致技术根本性交革和经济收益超常增长的“第一次”
上,显然t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与技术发展水平还相当落后的发展
中国家来说,即使在相当长时间内,真正符合这一标准要求的技术创
新还是比较少的,这就可能过份地限制了我国技术创新研究领域,同
时也将大大降低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推动作用。根据国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外一些实际做法,特别是结合我国国情,对技术创新概念与定义应当
有如下的理解:
(1)对技术创新中的“技术”应使用广义概念。技术泛指人类在科
学实验和生产活动过程中认识和改造自然所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和
技能的总和。这里应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根据自然科学原理和生产实
践经验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流程、加工方法、劳动技能和诀窍等;二
是将这些流程、方法和技能和诀窍等付诸实现的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
他物质装备;三是适应现代劳动分工和生产规模等要求的对生产系统
中所有资源,包括人、财、物进行有效组织与管理的知识经验与方法。
第一、三层次属于软技术,本身具有在学习与传授下的转移流动性,
第二层次属于物化的硬技术,本身不具有直接分离的流动性,但具有
可复制性。这三个层次构成了技术创新中所涉及技术的全部内容。
(2)如果对技术有上述理解,则技术创新对技术变动的强度和大小
就不应有所规定。从技术创新发展史看,既有根本性变化,也有渐进
性改进;既有突破性技术出现,也有不起眼技术发生。技术变动的程
度往往既与资金、人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也与产生的经济效益及其
相关因素有关。
(3)与技术创新的探索创造性相联系,不同类型和形式的技术创新
在技术变化强度和市场实现水平上必然呈现较大的差异。因此,考虑
到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概括起来,技术创新的成功主要反
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当前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是超额商业盈利;二
是市场状态的改善,包括抢先独占新市场和原有市场份额的扩大;三
是创新主体素质的提高,主要指其技术竞争力的增强和创新管理经验
的有效积累。从技术创新的经济涵义和长远意义看,后两个方面最终
都表现为对长期利润增长的追求。因此,尽管当前超额盈利是技术创
新成功的重要标志,但并不能将此作为界定一定时期内技术创新成功
的唯一条件。因为有些创新,特别是那些导致重大技术变动的带有根
本性的创新,可能具有更长远的市场效应。因此,可以认为,从技术
创新成功的整体概念出发,技术创新盈利应当以正常平均利润为基点
有一个波动范围,即其盈利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小于、等于或大于平均
利润。这样,技术创新成功就可能表现为两种主要情况,一是直接获
得当前超额盈利,二是当前盈利只是满足于上述波动范围,但在其他
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方面如市场状态和创新主体素质等。取得较高的期望收获。所以,成
功的技术创新必然加速推动长期盈利增长,在~定评估期限内,具体
表现为在经济收益、市场状态和主体素质等方面单独或同时取得较高
的期望效益。
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傅家骥进而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
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
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
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
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
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2.2.2技术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1.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选择。对该问题研究的代表人物为经济学家
M·卡曼和N·施瓦茨。他们认为,制约和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主要有:
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企业规模的大小和垄断力量的强弱,三者关系
如表2.1所示。
表2.1 =漶强(大) 弱(小)
\影q每舰
影垛、、心
市场竞争程度创新动机强创新动机弱
企业规模市场潜力大,有利于创新市场潜力小,不利于创新
垄断力量创新和模仿进展较慢创新和模仿进展较快
从表中可以看出,由于竞争会使企业不断创新,以便击败竞争对
手,获取更多经济利润,因而竞争越激烈,创新的动力越大。企业规
模越大,技术创新所开辟的市场潜力就越大,因而越有利于进行创新
活动。垄断力量会影响创新的持久性或时间性,企业垄断的程度越高,
垄断力量越强,在短期内创新越不易被人模仿,因而创新和模仿就将
进行得越迟缓。若将三个因素综合于市场结构之中来考察,那么最有
利于创新活动开展的是垄断竞争型的市场结构。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条件下,企业规模一般较小,缺少足以保障技术创新的持久收益所需
的推动力量,难以筹集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物资条件,同时也难以
开拓技术创新所需的广阔市场,因此难以引起较大的技术创新动机。
而在垄断统治的条件下,由于缺乏竞争对手的威胁,难以激发出企业
重大创新的活力。所以,介于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垄断竞争的市场
结构,既避免了上述两种极端市场结构的缺陷,又兼有二者之优点。
因此,垄断竞争型的市场结构是最适宜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的选择。
同时,M·卡曼和N·施瓦茨将技术创新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预计可以
获取垄断利润的引诱而采取的创新措施,即所谓垄断前景拉动的创
新:另一类是迫于竞争对手的威胁而采取的创新措施,即所谓竞争前
景推动的创新。他们认为,要使社会上的创新活动能够持续不断地进
行下去,这两类创新都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如果只有垄断前景拉动的
创新,一旦企业的垄断实力增强,足以保证垄断利润的获取,创新活
动就会衰减甚至停止:而如果只有竞争前景推动的创新,则所有企业
都只想做花费成本较小的模仿者,而不愿做花费成本较大的创新者。
2,技术创新的推广和扩散。新技术的推广包括一种新技术在本部门
的推广和对其他部门生产技术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其他部门的技
术变革两个方面。曼斯菲尔德对新技术的“推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提出了“模仿”、“守成”、“模仿率”、“模仿比率”和“守成比
率”几个概念,并认为,影响新技术推广速度即模仿率的基本经济因
素有:模仿者采用新技术的预期经济收益率、采用新技术所需投资额
的多少、资本供给的难易程度和模仿比率大小,如表2.2所示:
表2 2 =遗大小、、\犁≥\
影响因素—、、o迭
预期经济收益高低
投资额低高
资本供给难易程度低高
模仿比率高低
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模仿是指某个企业首先采用一种新技术之后,其他企业则以它为榜
样而采用该种新技术。守成是指某个企业首先采用一种新技术之后,
其他企业并不继起效仿,而仍使用原有的传统技术。模仿率是指实行
模仿的企业采用新技术的速度。模仿比率是指采用某种新技术的企业
所占该部门企业总数之比率。守成比率是指不采用新技术而仍使用原
有技术的企业在总企业中所占的比率。当模仿者采用新技术的预期经
济收益率越高,模仿的可能性就越大,模仿率就越高。采用新技术所
需投资额越多.模仿的可能性越小,模仿率越低。资本的供给越困难,
模仿的可能性越小。模仿比率越大,表示模仿企业越多,即新技术推
广的成效越大。一般来说,~种新技术在开始采用时,企业由于情报
信息短缺和经验不足,采用新技术的风险较大,往往望而却步,因此
守成者较多。继后,随着情报和经验的增加,风险减小模仿者便逐渐
增多,守成者逐渐减少,于是模仿比率逐渐增大。
z·格里列希斯认为,新技术在推广与扩散过程中, 模仿比率增
长速度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技术扩散初期速度缓慢:接着扩散速
度逐渐加快,直到最高蜂:然后技术扩散又逐渐放慢,最后达到一定
水平线,在几何图形上呈S形曲线,如图2.1所示:
模·‘/厂蓖

O 初期中期后期影稍甚素
图2.1
当市场密度较高,即新技术供给较多,愿意采用新技术者容易通
过市场来获得、引进新技术的投资成本较低和采用该种新技术成果的
相对盈利率较高,市场获得的可能性较大时,该新技术就较易推广和
16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扩散。并且,由于某种新技术成果开始出现的地区,不一定是商业上
最适宜于采用新技术的地方,所以,在新技术推广的第一阶段扩散速
度缓慢。当经过一段时间后,一旦新技术成果进入商业上最适宜于采
用该种新技术成果的地区,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就会大大加快,从而使
新技术推广的第一阶段过渡到加速扩散的第二阶段。由于各个地区和
各个企业的经济条件不同,因而采用该种技术的盈利率各异,有的地
区和企业盈利率较高,有的则较低,甚至亏损。这样,当技术推广进
入第二阶段并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技术推广已达到一定程度,商业上
适宜于采用新技术的地区和企业都已相继采用了,于是技术扩散的速
度就会降下来,从而使技术扩散由第二阶段进入第三阶段。在第三阶
段,技术扩散虽然缓慢,但也不是完全停止。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
新技术与旧技术同时并存、共同使用。
3.技术创新过程模式。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比较典型的出现过
以下五种模式。:
(1)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模式。该模式认为,研究开发(R&D)或
科学发现是创新的主要来源,技术创新是由技术成果引发的一种线性
过程。这一过程起始于R&D,经过生产和销售最终将某项新技术产品
引入市场,市场是研究开发成果的被动接受者。
(2)需求拉动的创新过程模式。该模式出现于60年代中期,认为
技术创新是市场需求引发的结果,市场需求在创新过程中起到了关键
性的作用,强调市场是R&D构思的来源,市场需求为产品和工艺创新
创造了机会,激发为之寻找可行的技术方案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并认
为用于R&D的资源投入大,创新成果并不一定多,如果只强调R&D
投入而忽视创新过程其它阶段的管理和市场导向,技术成果就可能没
有商业价值,技术创新就无法实现。研究表明,该模式的创新大都属
于渐进性创新,而不像技术推动那样能引发根本性创新。渐进性创新
风险小、成本低,常常有重大的商业价值,能大大提高创新者的生产
效率和竞争地位,所以企业往往偏爱这些创新。
(3)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的创新过程模式。70年代80年代初期,
人们提出了此模式。该模式强调创新全过程中技术与市场这两大创新
要素的有机结合,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共同引发的,
。参见傅家骥,1998:《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第37—42页。
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在产品生命周期及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
的作用,单纯的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创新过程模型只是技术和市场交
互作用创新过程模型的特例。
(4)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式。80年代后期出现的该模式认为,不应
将创新过程看作是从一个职能到另一个职能的序列性过程,而应将创
新过程看作是同时涉及创新构思的产生、R&D、设计制造和市场营销
的并行的过程。它强调R&D部门、设计生产部门、供应商和用户之间
的联系、沟通和密切合作。
(5)系统集成网络模式。90年代初出现了这种模式,它是一体化
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强调合作企业之间更密切的战
略联系,更多地借助于专家系统进行研究开发,利用仿真模型替代实
物原型,并采用创新过程一体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集成制造
系统。它认为创新过程不仅是一体化的职能交叉过程,而且是多机构
系统集成网络联结的过程。
2.3制度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3.1制度创新理论的研究历程∞
本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分析取得了重大进展,
这些进展大多是在对传统经济学的一些不现实假定的批评与修正中取
得的。首先,现代经济分析尽管仍然假定人是理性的,但它已用效用
最大化替代了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假定,理性被理解为人能根据自己所
面对的约束来作出反映的一系列欲望、期望与偏好的选择,且所作出
的选择宁愿更多,而不是更少。第二,按照传统理论,对整个经济活
动的协调与组织最好依靠那只“看不见的手”来不受干预地发生作用。
只要存在完全竞争,生产者和消费者就能根据价格信号作出决策,并
能实现最有利的结果,资源能被投入最有价值的使用,个人追求利益
最大化的结果也使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大化。在这种分析逻辑下,其他
一些协调与组织经济活动的制度和组织则被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法
律和政府的存在仅仅是作为保护私有产权和完全自由竞争的工具,企
业和家庭则仅仅是一部部计算机器,它们的功能就是将最大化方案投
入价格/数量矩阵中去,人们在市场中的交易过程则被过滤为单纯的
。参见R·科斯等,1994:‘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之序言部分。上海三联书店。
18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价格机制的操作。这样,市场的运作被假定为完全无摩擦的过程,且
人们为达成交易而搜寻信息的费用也不存在了。但事实上,撇开交易
费用和信息费用,我们就很难理解交易的过程本身。因为任何一项经
济交易的达成,都需要进行合约的议定、对合约执行的监督、讨价还
价以及要了解有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生产与需求的信息,等等。这些
费用不仅存在,而且有时会高到使交易无法达成。正是由于交易费用
的存在,才产生了一些用于降低这些费用的不同制度安排。第三,在
完全竞争模型中,完全界定的私产制度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或至少认
为它是最为有效的。因而,在非私产制度以及私产受到限制的条件下,
人们的行为往往被屏蔽于经济学的分析之外。但事实上,完全界定的
私有产权只不过是一种理论期望,而非一种现实的存在。无论从历史
还是从现实来考察,一个国家或一个时期的产权结构往往是多重的,
而不是单一的。不仅如此,从动态来看,它还会发生权利的重组和产
权安排的变迁。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这一时期兴起的产权学派接受个人效用最大
化假定,在给定交易费用和信息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企图揭示在经
济活动中产权功能及它们对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所起的作
用。
在影响人的行为决定、资源配置与经济绩效的诸制度变量中,产
权的功能极其重要,但它毕竟只是其中的一个。新制度学派认为,制
度是内生的,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重大。在这一逻辑下,该学派将制
度作为一个变量纳入到经济模型中进行分析,并探讨制度的基本功能,
影响制度变迁的因素,作出不同制度安排选择的原因,以及在制度变
迁中的国家行为和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等。
T·w·舒尔茨认为,所谓制度,就是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
制度是某些服务的供给者,它们应经济增长的需求而产生。由于需求
不同,因而制度安排也就不同:一是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如货
币、期货市场;二是用于影响要素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的制度,如合
约、分成制、公司、保险等;三是用于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的
联系的制度,如产权、资历等;四是用于确立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
分配框架的制度,如学校、农业试验站等。
诺思的企图是,一方面,将影响历史进程的~些重要变量,尤其
19
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是制度,扩充到已有模型中去,另一方面,又用这些扩充了的变量来
解释历史事实。他认为,制度安排之所以会被创新,是因为有许多外
在性变化促成了利润的形成,但是,又由于对规模经济的要求、将外
部性内在化的困难、厌恶风险、市场失败以及政治压力等原因,而使
这些潜在的外部利润无法在现有的制度安排结构内实现,因而在原有
制度安排下的某些人为了获取潜在利润,就会率先来克服这些障碍,
从而导致了一种新的制度安排,或交更旧有制度安排的形成。一项新
制度安排只有在创新的预期净收益大于预期的成本时,才会被作出。
因此,尽管在历史上可能存在许多可以获取的潜在利润,但只有在创
新改变了潜在的利润和创新成本的降低使制度安排的变迁交的合算了
的情形下才会发生制度创新。制度安排的创新到底会选择哪一种形式,
这取决于每一形式的成本与收益,以及受影响团体的相对市场和非市
场力量。一般地,个人的安排不需要支付组织成本,也不要支付强制
成本,但收入的增长只限于一个人,因而制度创新的外部收益不大。
而自愿安排则是相互同意的个人之间所达成的合作性安排,参与其中
的任何人都可以合法地退出,因此,它要支付组织成本,但节省强制
成本;而政府性安排则没有提供退出的选择权,因而它既要支付组织
成本,也要支付强制成本,不过,由于它在作出决定时不需要有一致
的同意,只要符合相互间的组织程序即可,它要支付的组织成本可能
要低于自愿安排。为了选出一种最有利的安排,决策者将会比较各种
可选形式的净现值,并从中选出。个最大净现值的安排形式。
V·w·拉坦应用他对技术变迁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制度变迁,将舒
尔茨和诺思的理论推进了一步。他认为,制度变迁不仅是由舒尔茨和
诺思讨论的对更为有效的制度绩效的需求所引致,而且也是关于社会
与经济行为以及组织与变迁的知识供给进步的结果。正如当科学和技
术知识的进步会使技术变迁的供给曲线右移一样,社会科学知识与商
业、法律、社会服务、计划等方面的知识进步,也会使制度变迁的供
给曲线右移,而且这些方面知识的进步降低了制度创新的成本。
林毅夫认为,人之所以需要制度,是因为一个理性人能力的有限性,
他在作决策时要支付信息费用,以及人生活环境与生产中的不确定性。
因而,一方面,人需要用制度来确保生命期的安全,另一方面,又需
要它来促进他与其他人的合作,将外部效应内在化。在正式的制度安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排中,规则的变更和修改,需要得到受它所管束的一群(个)人的准许,
因此,它的变迁需要创新者花时间与精力去与其他人谈判以达成一致
意见。非正式制度安排中规则的变更与修改完全由个人完成,如价值
观、伦理规范、道德、习惯、意识形态等等。由于制度安排不能获取
专利,诱致性制度变迁会碰到外部性和“搭便车”问题。对此,可由
制度企业家来分割潜在的利润。对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发生,林毅夫
认为是与统治者的偏好密切相关的。统治者和其他人一样,他所做的
一切都是为了个人效用最大化。他只有在下面情况下才会提供制度供
给:即按税收净收入、政治支持以及其他统治者效用函数的商品来衡
量, 强制推行一种新制度安排的预期边际收益要等于统治者的预期边
际费用。因此,如果制度变迁会降低统治者可获得的效用或威胁到统
治者的生存,国家也可能维持一种无效率的制度不均衡。
2.3.2制度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1.制度创新的原因及动力。制度创新是指创新者为获得潜在利润
而对现行制度进行变革的种种措施与对策。由于外部性、规模经济、
风险和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得在现有的制度结构下不能将潜在利润内
部化时,就存在着制度创新的可能。如果预期的净收益超过预期的成
本,一项制度创新就会被实施。假定一种初始均衡,具有(1)制度的调
整已经获得各种资源所产生的所有潜在收入的全部增量;或者(2)这样
的潜在利润存在,但是改变现存制度的成本超过了这些潜在利润;或
者(3)如不对制度环境作某些改变,就没有可能实现收入的重新分配的
特征,这种制度状况表明,任何的改变都不能给经济中任何个人或任
何个人的团体捞来额外的收入。但是,当出现以下情况中任意一种时,
都会促使制度创新的发生:一是制度创新的潜在收入可能会增加。原
因是,某些外在性变动导致了从前未曾存在的外部效应的产生,也使
风险得到了调整,交易费用转移,并使服从报酬递增的新技术得到了
应用。二是组织或者操作一个制度创新的成本可能发生改变,表现为
在新的或竞争性创新中使用要素的价格可能发生了变化。三是法律上
或政治上的某些变化可能影响制度环境,使得某些集团实现一种再分
配或趁机利用现存的外部利润成为可能。
2.制度创新的过程。L·戴维斯和D·诺斯把制度创新的全过程划
分为五个阶段:(1)形成“初级行动集团”阶段。所谓“初级行动集团”
2
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是指那些能预见到潜在市场经济利益,并认识到只要进行制度创新就
能获得这种潜在利益的人。他们是制度创新的决策者、首创者和推动
人,他们中至少有一个成员是熊彼特所说的那种敢于冒风险的、有锐
敏观察力和组织能力的从事创新的“企业家”。(2)“初级行动集团”提出
制度创新方案的阶段。先提出制度创新方案,再进入下一阶段的创新
活动。(3)“初级行动集团”对已提出的各种创新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的
阶段。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必须符合能获得最大利益之经济原则。(4)
形成“次级行动集团”阶段。所谓“次级行动集团”是指在制度创新过程中
帮助“初级集团”获得经济利益的组织和个人。这个集团可以是政府机构,
也可以是民间组织和个人。(5)“初级行动集团”和“次级行动集团”协作
努力,实施制度创新并将制度创新变成现实的阶段。
在有个人、团体和政府三种不同层次的制度创新推动者可供选择的
条件下,一般而言,政府的制度创新有较大优越性的。一是因为某种
制度创新,需要付出巨大的费用,或者获取潜在经济利益时遇到私人
产权的阻碍,或者私人市场还不曾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往往个人
或团体都难以承担“初级集团”的职责,这时由政府来进行制度创新则较
为有利。=是因为通过政府制度创新获得的潜在经济利益,将归全体
社会成员共同所有,不归个别成员或集团成员所有。
L·戴维斯和D·诺斯认为,制度创新的过程就是制度的动态变化
与发展过程。在制度均衡状态下,对现存制度的改革,不会给从事改
革者带来更大的利益,因此,这时不会出现翩度创新的动机和力量。
但是,如果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或市场规模扩大,或生产技术发展,
或一定利益集团对自己的收入预期有了改变等等,而出现了获取新的
潜在利益的机会时,可能再次出现新的制度创新,然后又达到制度均
衡。在制度学派经济学家看来,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就是这样一种
周而复始的从制度的非均衡到制度均衡的动态变化与发展过程。
3炜4度创新的时滞。。L·戴维斯和D·诺斯认为,对现存制度创新
的外部利润的认知到进行能将其内部化的制度创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
时滞,具体表现为:第一,认知与组织的时滞,即从认识外部利润到
组织初次行动团体所需要的时间。一种制度创新得到的潜在利润越大,
o详细请参见L.戴维斯和D.诺斯:‘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和说明》,载R.科斯等
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时滞越短。如果收益越大且所获知的预期成本和预期收益的确定性程
度越高,则这些利润越大;已知的合法创新选择的范围越广泛,时滞
越短,某种创新获取利润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加速行动团体的组织
的理由也就越多。同时,如果制度环境排斥了某些潜在选择,那末,
已知范围中的这些选择对时滞的影响要比那些没有受到此类约束的选
择少;组成有关行动团体的成员越少,时滞将越短。组织是既费成本
又耗时间的,成本包含在利润计算中,但时间并没有包括进去。所以,
要组织人数更多的行动团体,需要的时间将更长;通讯和交通条件越
好,时滞越短。组织本身包含着把行动团体掺合在一起的含义,这样
便于做出统一的决定。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交通和通讯的条件
越好,组织就能进行得更快~些。第二,发明的时滞。如果不知道的
创新可以使外部利润内部化,或者如果它们只能以成本侵蚀全部所得
为代价而被内部化,那末,另外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发明一种新“技术”。
假定创新的发明者也是利润最大化者,则从创新中能够实现的利润越
大越确定,发明时滞就越短:这些利润越大,给予成功的发明者的报
酬就越高,那末,相比于其他可能的发明而言,投入于该发明的创造
性活动必定越多;以完整的形式被借用或以修正了的形式运作于某些
行业或经济中的相似创新数目越多,时滞就越短;基于法律和政治环
境的经济创新越可靠,能为将来创新的广延性提供基础的现存创新数
目越多,发明的时滞就越短;经济环境对可选择方案的制约越少,时
滞就越短。第三,“菜单选择”时滞,即搜寻已知的可替换的单子和从
中选定一个能满足初级行动团体利润最大化的创新的时间。在已知菜
单上可行的创新选择数目越多,时滞就越长;显现在菜单上的选择方
案的现值分布越大,时滞将越短。如果一些选择明显优于另一些,选
择时间将缩短。但是,如果多种多样的选择都很接近,则作出一项选
择所需的时间会增加;对外部利润内在化至少能起部分作用的现存创
新的总成本中固定成本部分越大,时滞越长。只有当旧体制运作的可
变成本大于创新的总成本时,替代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第四,启动
时间时滞,即可选择的最佳创新和开始旨在获取外部利润的实际经营
之间存在着时滞。对于个人创新而言,潜在利润越大越确定,启动时
间越短。利润越大,行动团体花时间来解决创新中的疑难问题就越值
得。对于团体创新而言,潜在利润越大越确定,启动时间越短;初级
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行动团体成员间的意见一致的程度越高,而且成员间对潜在利润的分
配越公允,启动时滞越短。如果团体范围内分歧很大,谈判就会花费
时间,如果一些成员觉得他的收益比别人少得多,那么,他们就会采
取行动,试图抬高他们的所得比例;初级行动团体的成员规模越小,
启动时间越短,成员越少,在意见分歧的条件下达到某种协调的时间
越少。对于政府性创新而言,潜在利润越大越确定,启动时间越短:
选举频率越高,时滞越短。如果选择包括某些必要的法律修改,那么,
有必要通过动议方式或选举新的能够间接影响这类立法的代表来通过
新的立法。在上述两种方式中,选举的时间间隔越短,改变受影响的
法律结构的时间越短;相互对立的政治联盟的力量越是平衡,在这一
特定问题上受初级行动团体影响的代表的热情越少,时滞就越长。当
政治议题通过某种间接选举的形式得到解决,以及当这些间接的团体
面临数个议题时,如果反对一项计划的人数很少,以及如果当支持此
议题的人很热情而反对此议题的人相对不热情,这时的决策将快得多。
反之则反。
4制度创新的模式。。大致分为两类:诱致性制度创新和强制性制
度创新。诱致性制度创新指的是现行制度创新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
新制度创新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个)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
导、组织和实行。与此相反,强制性制度创新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
入和实行。诱致性制度创新必须由某种在原有制度下无法得到的获利
机会引起。强制性制度创新可以纯粹因在不同选民集团之间对现有收
入进行再分配而发生。一种制度创新是从一个可供挑选的制度创新集
台中选出来的,从生产和交易费用两方面考虑,它将比这个制度创新
集合中的其他制度创新更有效。特定制度创新的交易费用还取决于其
他诸如法律、习惯、意识形态等制度创新。最有效的制度创新是一种
函数,尤其是制度结构中其他制度创新的函数。要发生诱致性制度变
迁必须要有某些来自制度不均衡的获利机会,也就是说,由于某种原
因使现行制度不再是这个制度选择集合中最有效的一个。而制度选择
集合改变、技术改变、制度服务的需求改变和其他制度创新的都是引
起制度不均衡的原因。若制度创新是~种公共货品而“搭便车”问题
。详细请参见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R.科斯等
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又是创新过程所固有的问题,并且如果诱致性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唯一
来源的话,那么一个社会中制度刨新的供给将少于社会最优,而国家
干预可以补救持续的制度仓4新供给不足。但是,由于统治者的偏好和
有限理性、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集团一利益冲突和社会科学知
识的局限性会导致国家政策失败,从而影响强制性制度创新的发生。
只要能消除这些原因,强制性创新的有效供给便可改进。
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研究的前提和条件
3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研究的前提和条件
经过80多年的发展,熊彼特开创的创新理论已经取得了十分丰富
的研究成果,其中分门别类并各有不同程度的研究成果。但把企业制
度创新作为一个体系研究尚不多见。因此,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研究是
一种尝试,其目的是为了探索企业如何通过创新得到更好的发展。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新经济时代,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竞争
与发展。为了竞争就要创新,“不创新,就死亡”,杜拉克教授的忠告
已成为真实的写照。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企
业主体也在变化。变革、创新己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旋律。近20年来,
中国企业由生产型变为经营型,现在正在进行创新型变革。以国有企
业为例,从1978年始到20世纪末,20多年走了一条十分艰难痛苦的
道路。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有的结果并不
是像政府和经济学家所期盼的那样令人满意,国有企业每况愈下的状
况让人担扰。理论研究中出现了许多倾向,如“国有企业死亡论”、“企
业制度改革万能论”、“企业家拯救论”等等。其中不乏闪光的观点,
但并不是问题的全部。“发展是硬道理”,企业问题的重点应是发展问
题。我们主张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研究企业,从企业创新角度研究企业
发展。因此,主张企业要再变型,要从生产经营型变为创新型’i创新
型企业问生产经营型企业有许多不同,主要表现在:生产经营型的核
心职能是生产和经营,它们以生产为中心,以经营为手段,具有明显
的市场意识,执行“以销定产”、“以需定产”的方针,抓销售、促生
产,但并不十分重视开发和研究,观念仍停留在传统的生产和经营上,
注重生产和经营的竞争。而创新型企业在内部实现研究和开发的制度
化,把开发和研究作为企业的核心职能之一,集研究、开发、生产、
经营于一体,并因此形成四位一体的互动的健全机制,通过企业持续
不断的创新获得持续性效率。创新型企业所追求的目标是长期的生存
盈利和发展。所以,创新型企业的一切决策与行为都要考虑企业的长
期利益与发展。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的运行机制、企业的管理与企
业的发展都完全依靠企业创新,而企业制度创新则成为一切创新的基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础和前提(李鼎新,2002)。
要全面系统地研究企业制度创新体系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
必须研究经济学中企业得以存在的基本假设和条件。因为基本假设和
条件的不同,对企业性质的认识不同,从而对企业制度的认识不同,
从而对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的认识不同。第二,必须研究企业赖以生存
的体制环境。因为,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其制度创新必然与其所
处的经济体制发生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而经济体制运作效率的提高,
亦会对企业制度创新产生促进作用。第三,必须研究企业系统内部构
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因为企业内部各种活动的创新是相互依存、相
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全方位的综合研究企业制度创新就显得十分必
要。第四,必须研究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创新。中国加入WT0以后,
中国的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创新已不是一国的内部事物,它的成功与否,
直接影响着世界经济的良好和健康运行。相信,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
和创新,必将成为世界企业创新史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本文的章节安排和研究就是遵循上述思路进行的。本章首先作做
的就是对第一项工作的阐述。
3.1基本前提及假设
3.1.1经济人假设及其条件
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以下的理论假设上的:(1)无限
理性的经济人。经济活动中的任何行为人都具有完全的理性,他们总
是能够根据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对其所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
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优化选择。(2)完全竞争市场。经济活动中的
每一个交易者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并按价格信号决定自己应当如何
生产和消费。一个市场参与者对价格、总产量或其他人的行动的不具
备任何影响力。(3)完备经济信息。交易活动中的买者或卖者对交易
的内容、商品的质量和衡量标准有完全充分的了解和对称的知识。交
易者可通过价格机制无代价地获取完全的信息,且不存在因信息不对
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由此使得未来具有确定性,从而决
策的风险性被抽象掉了。(4)没有外部经济效应。在完全竞争的条件
下,每个行为人面对一定的价格体系所采取的选择行为都只会通过引
起市场价格的某种变动,改变其他人的市场环境,间接影响者他人的
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研究的前提和条件
选择和福利,而不会不通过影响价格来直接地影响其他人的经济环境
和经济利益。
由此表现出这样的特征:(1)每个行为人都力图在给定的约束条件
下占有和支配尽可能多的稀缺资源,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2)行为人
在市场经济中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由此形成平等竞争机制。(3)行为
人的收益和风险是相对称的。(4)决策分散化,且市场价格体系为行为
人的自由选择提供信息和激励,并自发地协调他们的理性选择行为。
在新古典经济学家看来,由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满足前述的基本
假定条件,所以在实际发生的交易中,不存在任何阻止私人之间达成
自愿协议的障碍,交易是在无摩擦中完成的,不会产生事前的缔约成
本和事后的履约成本。
新古典经济学从“假定理想状态”出发解析市场经济的特征和运行
状态,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研究思路。但当我们以此为工具去探索
现实世界时,却发现它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假定相去甚远:(1)由
于需求造成的产品的差别性、信息的不完全性及信息成本的存在等因
素,经济活动的所有参加者不可能像完全竞争模式所描述的那样均是
价格的接受者,因而竞争具有不完全性。(2)由于受各种主客观条件
的限制,如受空间、时间和知识的限制,交易者不可能对市场信息有
完备的知识:受交易者判断力有误;或者信息传递所依赖的各种载体
发生故障,可能造成价格信号的时滞或失真:或者价格信息本身的局
限性导致信息传递中的低效率;或者市场价格的扩散和不均匀分布等
因素的影响,使得市场经济的经济信息并不具有完全性。(3)由于交
易者对未来商品具有的规格和技术生产条件是无法确定的,行为人的
决策的后果可能不止一种,因而未来具有不确定性。(4)由于在现实
世界中,还常常存在着一种行为人不通过价格机制而直接地影响他人
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利益的经济现象,即所谓的外部经济效应,使私人
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不一致性,从而市场机制的调节后果难以达
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以上现实条件下,一个社会的经济资源不可能通过市场这只看不
见的手来自动地达到帕累托最优,由此表现出的特征为:(1)行为人
根据收益最大化原则进行决策时只具有有限理性.而不具有完全理性。
并且有限理性表明:行为人的决策后果可能只是“满意化”,而不是最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优化。(2)市场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可避免。(3)由此造成的交易费
用客观存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虽然许多新必理论对传统经济人提出了质
疑,但最终都归结为经济人行为的具体表现结果,较少从本质上动摇
经济人的人格假定。我们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条件下经济人假
说仍然是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本文接受现实意义上的经济人假设及
其条件,即经济人具有有限理性、市场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可避免和
交易费用客观存在,并认为以此为基础进行的经济学分析更具有现实
意义。
3.1.2经济活动的本质及其特征
经济是指根源于社会资源稀缺性的一切活动及其决定机制的总称。
这一定义有以下几层含义:第一,社会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的源头。
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具体是指,人类社会的需要是无限的,而能够用来
满足人类需要的社会资源如土地、劳动等是有限的:第二,经济表现
为一系列具体的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种经济活
动无不以社会资源的使用为起点,以人类需要的满足为终点:第三,
经济是人类的自觉行为,其核心是建立起经济活动发生的有效机制。
由于社会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对经济活动的安排是谨慎的,为了使有
限的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无限的需要,人类只有不断改进社
会生产的技术结构与制度结构。
经济活动的发生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客观条件和自身主观要求的结
合,具有“两重性”。经济客观性表现为社会资源的稀缺性所决定的经
济发生的必然性及经济的发生对物质条件的依赖性。经济主观性表现
为,虽然社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如机器、设备、工艺等本身是客观
的,但由于同样的生产活动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途径来完成,人们选
择何种技术途径是主观性的。并且社会生产不仅仅决定于生产的物质
技术条件,还决定于人与物质技术条件的结合形态,即社会生产不能
脱离生产制度方面的人的社会与心理因素,如人的个性动机及人群关
系等。社会生产的制度结构与技术结构相比,不仅具有选择上的灵活
性,还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成为“两重
性”的集中代表,客观性体现在人与物相结合的技术结构上,主观性
体现在人与人相结合的制度结构上。
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研究的前提和条件
3.1.3企业的本质及其特征
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企业的存在与下列原因有关:第一,稀缺
的社会资源分散地被个人或组织拥有,个人或组织正是依赖于各自拥
有的资源满足其自身欲望。第二,各种形态的资源通常不能直接用于
消费,单个的个人或组织也很少能仅使用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生产出其
所需的各种产品,所以社会生产必须通过各主体所拥有的要素的结合
而发生。第三,要有发起组织者的出现,他愿意承担集中各类资源生
产社会所需产品的职能,并通过对该职能的履行达到其所追求的目标。
第四,组织者必须取得资源拥有者的信任,使他们愿意提供其所拥有
的资源,而这种信任的获得取决于企业能给参与生产的资源何种报酬。
可见,企业的产生同样是客观性条件和主观性要求的结合,客观性反
映在前两项因素上,主观性反映在后两项因素上。由此,我们赞同企
业是生产要索所有者的一组契约的观点。
赵平和骆字俭(2000)系统地分析了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
学中关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后认为,在市场经济产生之前的非市
场经济形态中就已经存在着生产性合作组织如家庭、互助组等,这种
合作通过合作者的合理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得到生产性的合作剩
余。。并进一步认为,企业首先是一种生产性组织,作为生产性组织,
它存在久远,它追求的是生产性合作剩余,如果该生产性组织是为交
换而生产,那么,这种组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企业。作为企业,这
种组织具有生产性和交易性二重性质,它既要追求生产性剩余,也要
追求节约了的交易费用,只要有一个存在,企业就会存在和追求它。从
合约的长期执行过程来看,企业的市场交易是间断不连续的,而企业
的内部交易是连续性的。就企业而言,企业的内部交易不仅仅是人与
人之间的一个交易过程,而且也是与此同时的一个人与物相互作用的
过程,正是这种特性,不仅导致人与人的交易伴随着交易的重复而使
交易总费用和平均费用下降,而且导致人与物的不断重复的相互作用
使生产率不断提高,迸一步降低单位产品所分摊的交易费用。当交易
费用由市场交易费用和企业内部交易费用两部分组成时,有:
Ct=Co十Cl十C2 (1)
式中,Ct表示企业的总费用,Co表示企业的生产成本,C1表示企业的
市场交易费用,C2表示企业的内部交易费用。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由此我们认为,从企业创新的角度看,当企业为了追求Co的节约
时,表现为技术创新;当企业为了追求C1的节约时,表现为要求其所
处的经济环境的运作效率的提高;当企业为了追求C2的节约时,表现
为企业制度创新。
3.1.4企业的异质性假设
在传统的完全竞争模型中,所有的企业都被假设为同质性的。企
业之间无成本的模仿、迅速的扩张和行业的自由进入和退出,使企业
和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在长期均衡状态下,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利
润均为零。在企业同质性假设条件下,即使把上述完全竞争模型动态
化,承认企业经营方式和产品特征差异的存在.上述结论仍然成立。
因为,其他企业的无成本模仿和新企业的不断进入会使行业内某些企
业的差异化行为所带来的潜在利润很快消失。这意味着市场可能出现
的任何竞争优势和盈利机会都只能是短期的和难以持久的。
对此问题,我国学者杨瑞龙和刘刚(2002)提出了疑义。他们在
对中外企业理论和企业的存在和发展状态进行了分析后认为,企业的
同质性假设是不存在的,历史和现实的企业是以异质性状态存在的,
由此提出了“企业的异质性假设”:(1)企业是一个历史的不断内生成
长和演化的有机体,企业在成长中所积累的核心知识和能力是独特的
和有价值的;(2)企业的核心知识和能力作为企业的关键性生产要素
是非竞争性的和难以模仿与替代的,既无法通过市场公开定价和获得,
又使其他企业的模仿和替代行为面I临成本约束。在企业的异质性假设
的基础上,企业通过核心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及其相应的竞争行为或战
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或超额利润,企业的利润或竞争优势是内生的。
两位学者进一步分析到,企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要素可以划分两
类:竞争性和非竞争性要素,并通过这一划分解释企业异质性及其与
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在联系。竞争性要素是指企业生产所需的可以通过
市场交易从其他企业获得的要素,这些要素至少和企业内部生产一样
廉价:非竞争性要素则是指无法通过市场交易从外部获得,或者在企
业内部生产更廉价的生产要素。动态地看,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更多地
取决于企业内部长期知识和能力积累过程中所形成的长期的动态生产
成本优势,表现为企业关键性资源和要素的非竞争性。这种非竞争性
决定了其他企业的模仿和试错行为是有成本的:一是短时期知识和能
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研究的前提和条件
力积累的非效率性。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是一个集体学习过程,需要一
定的时间,人为缩短时间将受到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二是知识和能
力的总体效率特征。企业某一技术的改进等知识存量的增加所带来的
利润的增长,往往主要归功于现有知识和能力存量的总体效率水平。
企业的成长中的一个基本逻辑是:成功孕育成功,即初始的知识存量
优势对新的知识积累具有正的外部效应,这意味着在较低水平上积累
知识存量是困难的,特别是在某些核心知识需要相关知识背景的场合。
三是企业核心知识和能力之间的互补性。现有知识和能力存量的增加
不仅依赖于现有知识和能力的总体效率水平,而且依赖与之相关或互
补的知识和能力的存量水平。四是核心知识和能力更新的速度。一般
地说,较快的更新和折旧速度可能减弱拥有不同知识和能力水平的企
业之间的非对称程度。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也为拥有总体效率
和较高程度知识和能力互补性的企业获得更高的知识积累提供了条件。
因为,这些企业将充分利用现有的知识存量加速技术的开发。相应地,
短期知识和能力积累的高成本和快速的知识更新相结合将进一步加剧
知识积累的非对称性。五是因果关系的模糊性。企业持久竞争优势和
具体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往往难以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企业
本身都难以说清楚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与企业持久竞争优势之间的对
应关系。实际上,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
系,许多联系常常是隐含的,无法进行明确的分析和说明。即使存在
着某些解释i也难以检验。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企业的模仿行为将面
临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模仿成本。
由此我们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动态发展的,体现了企业自组织
特点的系统化能力,其目的是把握战略机会,使可控资源获得最大效
率。核心能力的形成是企业在长时期、多方面培育的结果,是企业中
一系列要素的有机融合和不断重新组合,而这种有机融合和不断重新
组合正是企业创新特征的表现。也正是因为企业的异质性特征的存在,
造成创新优势的存在和难以模仿,才使得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永久动
力和源泉。
3.2效率原则下的企业与要素
根据上节分析,在赞同“企业是生产要素所有者的一组契约”时,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我们认为:(1)企业或要素所有者只能现实地追求“满意化”而非最
优化。(2)企业存在的目的在于利用社会的稀缺资源满足多样、无限
的社会需要,因而,效率成为企业存在的前提。要素所有者希望自身
拥有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因而,效率成为要素得以交换的前提。力
求效率最大化成为企业和要素所有者“满意化”的现实表现。(3)企
业和要素所有者的互动通过各自的“效率预期”而与对方发生拟合,
从而结成稳定结构。
3.2,1企业效率的概念
经济中的效率概念最初来自于物理学,物理学中的效率是指一个系
统的有效输出量与输入量的比率。熊维平、王国顺(2000)认为,企
业效率的最基本含义是企业使用价值形态上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对比
关系。企业生产要素使用的实物数量不变,那么,产品的实物数量越
多,企业的效率就越高,产品数量越少,效率就越低。使用价值形态
上的效率既构成个别企业存在的基础,也构成整个社会生产的基础。
一方面,它反映着企业有效转换社会资源的转换能力,这种转换能力
决定着对分散的社会资源的号召力和被集中资源数量的维持转换能力
该转换能力的低下必然导致企业生产丧失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社
会生产是企业生产的总和,它要求作为生产单元的各个企业充分利用
有限的社会资源,实现尽可能高的产出率。任何一个企业对资源的浪
费同时也是对整个社会资源的浪费,使用价值形态上的效率是社会生
产的物质基础。
在以往的研究中,存在着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概念混淆起来使用
的现象,尤其是在考察公有制企业时经常将经济效益误作经济效率。
其实经济效率是指社会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生产所提供的效用满足的程
度。因此也可~般地称为资源的利用效率。它是需要的满足程度与所
费资源的对比关系,一般来说包括资源的生产效率、资源的配置效率
和资源的动态效率。经济效益一般指的是某利益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相
对于一定投入所获得的收益的多少,甚至在某种情况下,在经济主体
少投入或不投入也能获得收入时,也称之为有经济效益。如果利益分
配格局发生变化,经济效率的提高不一定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表
现为当经济效率下降时,经济效益可能提高;或经济效率提高时,经
济效益可能下降。只有在利益分配格局不变时,经济效率的提高才会
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研究的前提和条件
肯定带来生产者经济效益的提高。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改革使利益分配
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导致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率的同时,却有
可能出现经济效益的下降。因此,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之间没有必然
的联系。
为方便分析,本文使用“效率”一词,并且认为:(1)效率表示投
入与回报的关系,是成本一收益的具体表现。并且以实际发生交换为
基础。(2)效率的高低表明企业或要素所有者对其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转
换,从而获得收益的转换能力的高低。(3)经济效率的获得需要成本。
(4)企业是否迸行创新,依赖于创新是否使得效率得以改进和提高。
3.2.2模型的建立
首先,我们将企业总成本分为两类:一是生产成本,二是交易费
用。对于企业来说,前者表现为对要素价格的支付、相应的管理费用
等;后者表现为由于市场的不完善程度、信息的不完全及要素所有者
的偏好等造成的效率损失。对于要素来说,前者表现为要素所有者拥
有要素而必须的支付以及要素所有者为改变要素的优势而进行的追
加;后者表现为由于市场的不完善程度、信息的不完全及企业偏好等
造成的效率损失。其次,我们认为,企业是各利益相关者根据各自的
效率判断,为追求效率最大化而凝结的经济组织,即企业内部主要以
要素间的效率预期来联结,企业外部主要以利益相关者的效率预期联
结。效率最大化成为各利益相关者的追求目标。企业与市场、企业与
要素之间只有达到效率预期均衡,才能实现稳定联结。它们之间的相
互关系,依赖于需求方的效率预期和供求方的效率预期之间的均衡。
第三,我们假设,企业和要素所有者都是理性行为者,都具有不断学
习和积累经验的转换能力,即都具有不断提高自身效率的意识。企业
和要素所有者对对方的寻求是双向的,即都会根据自身条件和对方情
况进行判断。由此,企业与要素间的效率预期均衡为:企业作为效率
的需求方,以明确的效率预期为依据来判断和选择哪一种能提供该效
率预期的要素。要素所有者作为效率的供给方,以要素自身形成的效
率预期为基础来判断是否提供该要素。当双方的效率预期相吻合时,
发生交换关系。企业与市场间的效率预期均衡为:一方面是企业与市
场的效率均衡。企业效率的外部性就是企业的市场效率,它决定于企
业对市场的认识和运用转换能力,以及市场对企业的认同。企业没有
珏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效率,无从谈起市场效率;没有市场效率,则企业效率无从体现。另
一方面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效率均衡。当效率不等时,则会出现企业
间的互动行为。需求方的企业按自身的效率预期对对方进行判断,供
给方的企业则按效率预期决定是否提供。当效率预期均衡时,互动行
为发生,如企业之间的兼并与重组。
一、交易费用为零时
1.需求方的效率预期函数及曲线
设企业的效率预期函数为:Ed=f(M),Ed为企业的效率预期,M
为企业的生产成本。效率预期函数曲线如图3.1(a)所示:(1)没有
成本就没有效率,也就没有效率预期,意即没有投入,就没有回报。
因此,曲线始于原点。(2)企业成本的增加,必将引起效率预期的提
高。但这一提高有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曲线斜率先递增,且
曲线上升。(3)当成本达到一定程度时,除非发生根本性创新,效率
预期提高的幅度将下降,因此,曲线斜率后递减。
2.供给方的效率预期函数及曲线
设要素的效率预期函数为:Es=f(N),Es为要素的效率预期,N
为要素的成本。效率预期函数曲线如图3.1(b)所示:(1)没有成本
就没有效率,也就没有效率预期,意即没有投入,就没有回报。因此,
图3.1(a) 图3.1(b)
曲线始于原点。(2)要素所有者具有不断提高要素优势的意识和动机,
由此形成要素成本的增加。要素优势的提高.必将引起效率预期的提
高。但要素优势的体现,有一个市场发现的过程,因此,曲线先向下
企缝毒l度翎新体系磷究艟藤撬秘条俘
凸趁瑟上舞。(3)当液本达裂一定程度嚣,黢落发生髓本性傀势交耽,
效率预期提黼的幅度将下降。
3。效率鬏麓均餐分撂
对于企业来说,荫先,根据自身成本Mo确定相威的效率预期Edo,
其次,以此为基础寻求要素拟会。程现有条件下,当要素的效率预期
与之相符时,形成效率预期均衡,企业需求察现。如图3.2所示。
圈3.2黼求方的效率预期均衡过程
对于要素来说,蓠先,根据自身成本N。确定相或静效率预翳Es。,
其次,以此为基础寻求企业拟合。在现有条件下,当企业的效率预期
与之耀耱薅,形戒效率羲期鹭簿,簧索袋绘蜜瑗。黧瑟3T3簇示。
图3.3供给方的效率均衡预期过程
_=、交荔费用攀必零瓣
在市场缀济中,交易费用是客观存在的。根据常理推断,费用应
夕一。.■t●;,,;,●Tl

潦匪.■I^;,●o;,H,;LTl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该军霞效率预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因为对于供求双方瓶言,效率预
期越高,实现效率均衡的可供选择的对象范围就越有限,其效率均衡
豹难度簸蘧大。器这到效率缘衡,爨然孺要耗去更多鹳赞溺。并显,
交易费用对供需双方的影响是相同的,这里是措都会造成一定的效率
损失。考纛效率谈嫠羲攒戆存奁,稷豢上述分掇瓣结果褥裂:
需求方新的效率预期函数为:E矿一f(M)-P(M),它具有与Ed相同
救蓝线特性,且比Ed曲线向在倾斜,如图3'3(a),即在殿有虼效率预
期曲线Ed的基础上,褥形成一个新的效率预期曲线E矿且E∥位于
Ed的下方。这时,可以得到需求方的效率预期区间,即对应一个成本
M。点,会在E矿和Ed麓线闯产生一个需求方靛效率颟麓区闻,它等
于需求方的效率预期折损的量。这说明需求方的效率预期落在这个区
溺蠹时,罄綮合藏本M。豹要臻。
髑3÷3(a)
Es J
Es=f州)
一/,一£∥。鼯£s
一一/7 厂
Es。.∥ ~
O No N
匿3,3(b)
供给方新的效率预期函数:E∥=f∽).P(№,它具有与Es相同的
鳆线特性,且比Es蓝线向右倾斜,如圈3.3(b),即在原有的效率预期
曲线Es的基吾}|{上,再形成一个新的效率预期稿线E,,盈E,位子Es
的下方。这时,可以得到供给方的效率预期区间,即对应~个成本N。
点,会程Es,帮Es蓬线闻产生一个餐绘方豹效率颈赣嚣漓,它箨予袋
给方的效率预期折损的缀。这说明供给方的效率预期落在这个区间内
簿,罄簿舍藏零点N。豹要式。
1.交易费用只影响需求一方时的效率预期均衡过程。设定交易费用
只影哦鼹求一秀约效事鞭缎,褥不影噫另一方懿效率琰凝:
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研究的前提和条件
(1)从企业(需求方)的角度看,如果假设交易费用不影响Es,
则效率预期均衡过程如下:首先,企业确定成本要求Mo:其次,根据
Mo形成需求方的效率预期区间(Ed,E矿),由此产生等效率线的下限
E矿和上限Ed;最后,通过等效率线Ed和E矿区间在要素市场上寻求
拟和。当某~要素所有者在现有成本水平(Ⅳ7,No)区间下的效率预期和
等效率线相吻合时,则达到效率均衡。如图3.5(a)所示:
图3.5(a)
(2)从要素所有者(供给方)的角度看,如果假设交易费用不影
响Es,则效率预期均衡过程如下:首先,要素所有者度量成本水平No;
其次,据此确定供给方的效率预期Es,形成等效率线Es:最后,运用
图3.5(b)
等效率线Es搜寻适合的企业。当某一企业在现有成本(Mo,M’)区间要
求下的效率预期与等效率线相吻合时,则达到效率均衡。并且,只要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企业效率预期在(E矿,Ed)区间,要素总成本在(No,Ⅳ,)区间,
两者仍然会维持原有均衡。如图3.5(b)所示。
2.交易费用只影响供给一方时的效率预期均衡过程。设定交易费用
只影响供给一方的效率预期,而不影晌另一方的效率预期:
(1)从企业f需求方)的角度看,如果假设费用不影响Ed,则效率
预期均衡应该是如下的过程:首先,企业确定成本要求Mo;其次,根
据Mo形成需求方的效率预期Ed,由此产生等效率线Ed;最后,通过
等效率线Ed在要素市场上寻求拟和。当某一要素在现有成本付出水平
隔,Ⅳ,)区间下的效率预期和等效率线相吻合时,则达到效率均衡。
并且,只要要素成本在(No,Ⅳ,)区间,企业效率预期在(E矿,Ed)区
间,两者仍然会维持原有均衡。如图3.6(a)所示:
图3.6(a)
(2)从要素所有者(供给方)的角度看,如果假设交易费用不影响
Ed,则效率均衡应该是如下的过程:首先,要素所有者度量成本付出
水平No;其次,据此确定供给方的效率预期区间(E,,Es),形成等效
率线的下限E一和上限Es;最后,通过等效率线(E一,Es)区间搜寻
适合的企业。当某一企业在现有成本(M’,Mo)区间要求下的效率预期与
等效率线相吻合时,则达到效率均衡。如图3.6(b)所示:
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研究的前提和条件
Ed· l Es J
Es
一// Es ./,
一一/f I ?/ /艮
1/、E一么//一I
一一
O M,Mo M 0 No N
图3.6(b)
3.交易费用影响供求双方时的效率预期均衡。
从企业(需求方)角度进行分析,其效率预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如下:
首先,企业确定成本要求Ml;其次,根据M1形成需求方的效率预期
区间(E矿,Ed),由此产生等效率线的下限Ed,和上限Ed;最后,通
图3.7
过等效率线(E矿,Ed)区间在要素市场上寻求拟和。当某一要素所有者
在现有成本付出水平烈1,N2)区间下的效率预期和与等效率线(E矿,
Ed)区间相吻合时,则达到效率均衡。并且,只要企业总成本在区间(Ml,
M2),就会仍然维持原有效率均衡。如图3.7所示。
从要素所有者(供给方)角度进行分析,其效率均衡的实现过程如
下:首先,要素所有者度量成本水平N1;其次,据此确定供给方的效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率预期区间(E,,Es),形成等效率线的下限E,和上限Es;最后,通
过等效率线(E,,Es)区间搜寻适合的企业。当某一企业在现有成本
(Ml,M2)区间要求下的效率预期与等效率线(E,,Es)区间相吻合时,
则达到效率均衡。只要要素总成本在区间(Nl,N2),就会仍然维持原
有效率均衡。如图3.8所示:
图3_8
3.2-3企业效率的来源
企业效率是企业内外多种因素作用的综合反映。Farrell最早将效率
分解为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后来Forund等人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规模
效率。现有微观经济理论中的一般观点是把教率分解为配置效率、技
术效率和动态效率。根据研究需要,本文认为,企业效率包括企业内
在效率、企业外部效率和企业根本性创新效率。
1.企业内在效率
企业的内在效率是由企业将资源转换为产品的实际转换能力决定
的。又可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制度效率。二者的关系是,技术是
物质基础,因而技术效率成为企业内在效率的基础。历史地看,生产
的改进,生产效率的提高总是以技术的变革与技术效率的提高为基本
前提的,制度则是企业生产有序运行、技术效率得以充分发挥的保证。
制度的作用虽然不能脱离技术前提,但制度的滞后和不完善将成为技
术效率发挥的障碍:企业对自身制度的创新将能弥补其技术的不足或
使技术的转换能力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研究的前提和条件
2.企业外部效率
企业外部效率是企业内在效率的市场体现,是企业环境对企业生
产认可程度的综合反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主体环境是市场
环境,从这一意义讲,企业的外部效率就是企业的市场效率,它决定
于企业对市场的认识和运用转换能力。
企业的内在效率和外部效率是互为依存的,二者的隔离状态只存
在于理论上所假设的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之下。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每个
企业的需求曲线均是一条由整个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水平线,各企业
的外部效率不存在差别。但现实的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市场。每个企
业拥有一条互有差异的斜率不为零的个别需求曲线,这条需求曲线就
决定了企业的外部效率。而企业个别需求曲线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企业的内在效率,因为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水平取决于企业
对市场判断和运用的转换能力,即对消费者偏好及购买转换能力的判
断与运用和对同行业竞争企业经营策略的判断和反应转换能力。这种
转换能力是由企业内在技术结构和制度结构决定的。

源。


M —、、心.
C一r 一
C’
0 D’ D N 资源状D
图3.9
3.企业根本性创新效率
企业根本性创新效率是企业为获取效率的增进而对现有生产要素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的组合关系进行的变革,是企业内在效率和外部效率由于生产要素组
合关系的变革所带来的效率改进程度。不同之处在于,企业内在效率
和外部效率的改进并不对生产可能性曲线产生影响,而企业根本性创
新效率的获得必然伴随着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向外移动。三者的关系如
图3.9所示。
在图3.9中,CD是企业在既定资源实现充分利用的生产可能性曲
线,I是企业的一条等收入曲线。I和CD相切于点E,该点为企业生产
的均衡点,在该点,企业的生产获得最高效率。而实际上,由于上述
各种条件的限制,企业往往难以达到此点。如果企业的实际生产组合
在F点,C,D伪企业的实际技术生产可能性曲线,那么企业生产从F
点向E点移动,就获得了效率的改进。这一效率的改进,既包括企业
内部效率的提高,也包括企业外部效率的提高。两者有时泾渭分明,
有时又难以区分。如果企业通过创新,使得企业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从
CD位置移动到MN,那么就意味着企业获得了根本性创新效率,MN
会与一条代表更高收入水平的等收入曲线1 7相切,切点为E’。
3.2.4效率均衡分析的理论意义
1.能够对现实中“多种成分并存”的企业现象进行解释。当我们用
“进化”或“演进”的观点看待企业由单一业主制向现代企业制度的
发展时会发现,现实中的企业并没有一致地“现代”起来,而是呈现
“多种成分并存”的局面。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当承认企业是要素所
有者的一组契约时,在一定的效率预期区间内形成的企业都具有效率,
并且只要在此区间内,就不会发生根本结构转变。之所以至今仍有古
典企业制度和近代企业制度的存在,是因为它们仍然具有一定的效率
区间。而拥有效率成为企业当然生存的理由。
2.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行了解释。企业的形成来
源于其自身存在的效率。而企业的发展则来源于效率的提高,这里既
有社会发展和市场完善等因素的推动.也有企业和要素学习等方面的
作用。效率均衡是联结市场、企业和要素间关系的根本。对于个体而
言,任何一方效率预期的变动,都将影响其相互间的联结关系。只有
形成新的效率均衡,才能使企业处于稳定的联结状态。无法形成效率
均衡的企业,必将被淘汰。改变效率预期函数,或是改变效率预期区
间,都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优势。
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研究的前提和条件
3.在解释企业存在原因的问题上,效率均衡分析理论与主流企业理
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目的是想阐明“单个企业”的存在原因,认为企
业之间是存在异质性的,企业的竞争地位是由其独特的要素条件决定
的。因此,多样化的企业继续存在是因为它们各自所控制的要素优势
难以模仿,而企业制度创新则是保持“异质性”并不断创造“异质性”,
使得企业发展下去的根本保障。这一点是科斯等主流企业理论家在其
著作中所没有涉及的,在他们关于企业存在问题的著述中,“企业”的
含义是整体意义上的,而不是单个企业。本质上,这一思想与廉姆森
资产专用性思想是一致的,但是明显不同之处在于,效率均衡分析理
论承认资产专用性的重要性,但并不把防范机会主义行为视为是企业
存在的根源与核心目的,更多地把企业看作是积极的效率寻求者和创
造者,而不是消极的机会主义行为防范者,
4.在企业规模的决定上,效率均衡分析理论从企业的异质性出发,
认为企业规模的扩大并不是对外部市场交易的替代,而是企业内部效
率提高的外在化的表现。并进而认为,企业内部效率的提高不仅仅表
现为企业规模的扩大,亦有可能表现为规模的缩小,企业拆分便是很
好的例证。所以,在遵循效率原则下,企业的规模变动不仅仅是“兼
并式重组”,也应该有“分立式重组”。
企业制度创新体系构建
4企业制度创新体系构建
企业制度创新体系作为一个系统,一是其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
和相互作用,二是不断与外界发生信息和能量的交流。对于其构成要
素来说,它是一个整体,而对于更大的系统来说,它又是构成要素。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讲,企业制度创新体系是由其自身及其相关环
境共同组成的一个多层次的开放性系统。
4.1国家创新体系与企业创新
“国家创新体系”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德国古典经济学家李斯特的
“国家生产体制”理论,到该概念的正式提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如表4.1所示:第一阶段从60年代到70年代初,代表人物有施姆克勒
和弗里曼。前者着重研究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强调市场需
求是推动技术创新的决定性力量。后者在研究了大公司中的R&D组织
之后认为,社会政治制度的作用是推动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国家的
制度网络引发、引进、改革并传播新技术,这些网络不仅包括直接负
责R&D的活动,还包括国家范围内的管理与组织资源的方式,如R
&D津贴、税补、购买政策、科技教育、专利、标准政策等。因此,
政府在国境内引导创新的作用非常之大。第二阶段从70年中后期到80
年代初,代表人物有冯·希伯尔和尼尔森。前者着重考察了技术创新
过程中企业间的互相作用。后者将国家与创新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认
为国家是现代工业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即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提供者
其手段包括正式的国家调控与非正式和协调、R&D基金和知识的公共
积累等等。第三阶段为80年代末,瑞典经济学家兰德瓦尔在其重要论
文《作为相互作用过程的创新:从使用者生产间的相互作用到国家创
新体系》中提出,在国民经济中,体制要素比跨国间的要素更重要,
一国国境之内技术流动与发展过程中的企业间的交互作用即使用者与
生产者之间的互相作用远远频繁于国家之间的互相作用。随后在其它
几篇论文与专著中集前人之大成,详尽地论述了“国家创新体系”概
念,从而确立了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从此,这个概念便被经常使用,
频繁出现于文献之中。因此,国家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国家创新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体系的基本内涵,其中包括:一是国家范围的创新体系对于提高国家
竞争力具有关键性作用,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是使国家保持持久竞
争力的不竭源泉。国家创新体系要为国家目标服务。一个有效的国家
创新体系的必备特征之一,是确保体系内的各种要素适当地具有一系
表4.1
年代代表人物主要思想
60年代一70年代初施姆克勒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创新
弗里曼政府引导创新
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希伯尔技术创新与企业互动
吉尔技术体制
尼尔森从制度层次解析国家创新体系
80年代末兰德瓦尔国家创新体制
列共同的追求,并使这些追求与国家当前以及未来的重要发展目标相
一致。二是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国家行为来加以调控和建设。政府被作
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要素,以各种方式介入于其它要素,如企业、
大学和公共科研机构等的交互作用之中。
从系统的角度看,国家创新体系以国家为分析框架,在此框架内
的任何个人或机构都是该体系中的要素,而不是该体系的背景,其背
景只能存在于国家范围之外。也就是说,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以国际
舞台为背景的自组织系统。政府作为国家职能的主要体现者和执行者,
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国家创新体系具有国家创新资源,
如对人力、财力、信息资源等的配置功能、国家创新制度与政策体系
建设功能、国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功能和创新活动的执行功能。政府
在该体系中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从不同国家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实
践看,尽管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所取得的成效也存在很大差异,
但政府的重要作用却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其核心要素与环境共同构成的。核心要素是指
政府、企业、高校、公共科研机构等,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合作网络,
形成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同时,现有的创新政策、宏观经济状况、
企业制度创新体系构建




·●}-_
图4.1
市场运行系统、创新活动中介系统、知识和技术以及人才积累、具有
历史性的社会文化等因素不同程度地约束着核心的运作,它们结合构
成了国家创新体系的环境。如图4.1所示。
在该图中,政府不是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创新行为的直接干预者,
而是要在相互作用中实现制度的创新,保证各要素行为与国家创新目
标的统一。并且,产一学一研合作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能单纯依赖
自由市场的长期磨合,它必须借助于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调控。静态的
政策只是调控的手段,能动的政府才是调控的主体。
从图中可以看出,体系中要素之间的互动是与国家创新系统运行
效率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这种交互作用表现为;一方面是核心与环
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是核心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核
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看,环境决定着核心要素可能结合的方式,
以及核心运作的效率。环境的各种因素对核心要素的作用是不同的,
其中创新政策、宏观经状况、市场系统完备程度、已有资源储备等起
47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主导作用,它们是核心选择结合方式、展现创新功能的约束条件。需
要指出的是,环境对核心的约束虽是强制性的,但却不是不可超越的。
核心自身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实现这种超越的力量。核心中以政府为主
体的宏观调控不断调整着支持和鼓励创新活动的创新政策,促使市场
运行机制渐趋成熟。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刨新不断提高国家
的经济竞争力,改善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以学术界为主体的知识创
新和传播不但改变着社会的知识储备状况,为创新提供新的可能空间
和高素质人才,而且向社会输送新的观念和思想。正是通过这样一系
列的创新活动,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不断改变着约束自身创新行为的
客观条件,在推动社会变革的同时,也为自我的发展争取更加广阔的
空间,使自身能够具备更好的组合方式和更高的创新效率。
4.2企业创新体系的构成
对一个企业来说,持续不断的创新是其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特
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大背景下,创新能力的强弱是
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标志,也是决定企业市场地位和成长
潜力的基本因素。从企业创新的内涵入手,一般认为,企业创新包括
企业制度、企业技术、企业市场、企业管理及企业文化等创新以及激
励与约束企业创新的各种机制创新。
1.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制度创新是指为了适应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而必
须对企业制度的构成要素和基本结构进行相应的变革,具体包括:产
权制度创新、治理结构创新、企业家及人事制度创新、分配制度创新
和财务制度创新。
2.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是指企业把新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经营活动,
以求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率的过程。技术创新可分为领先创新和模仿创
新。领先创新的难度较大,要求企业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和大量的研发
经费的投入,还要有很强的市场营销能力与之相适应,一般国际上的
大公司多选择此种战略。模仿创新的研发投入以及市场风险要比领先
创新小,作为跟随者,多密切关注领先者的技术动向,当领先者的技
术开发成功并有效地开拓市场后,即迅速跟进,投入必要的资金或从
企业制度创新体系构建
领先者的基础上进行后续开发.或者直接从领先者那里购买专利,并
迅速把相关产品投入市场。模仿创新往往是研发能力薄弱、资金实力
十分有限的企业所采取的创新方式。模仿创新是在不侵犯知识产权的
前提下,对领先者的产品或技术进行模仿,它不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开
发工作,成本很低,但模仿创新的限制因素很多,难度较大。模仿创
新的成功也要求有一定的研发投入,并要求把领先者的技术或产品本
土化,才能达到目的。
3.企业市场创新
企业市场创新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从微观的角度,通过
引入各种新市场要素,并使之商品化和市场化,以开拓、占领新的市
场,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的研究、开发、组织与管理活动。企业
市场创新可分为首创型市场创新和模仿型市场创新。首创型市场创新
是指首次引入某种新的市场要素并实现其市场化而开辟一种新市场的
创新活动。对企业来说,首创型市场创新是一种根本性的市场创新,
它可以开辟新的市场领域,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赢得长期的竞争优势。但是首刨型市场创新入巨大、难度较高,没有
足够的实力和灵活的机制是很难做到的。模仿型市场创新是在充分利
用自己的市场实力和创新条件的基础上,对已有的首创市场进行改进
和再创新,它可以减少或避免首创型市场创新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更
加有效她利用各种创新资源,减少创新成本,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现
有首创市场进行改进,做到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从而赢得更大的
竞争优势。模仿的方式包括模仿首创者的新的产品或服务、新的市场
定位、新的包装、新的市场组织、新的交易方式、新的促销手段等。
模仿型市场创新者只要模仿得法,同样可以开拓那些尚未被首创者所
占领的市场,还可利用自身的竞争优势来挤占市场首创者所占领的市
场。对于大多数缺乏市场首创能力的企业,特别是对中国数以万计的
中小企业来说,采取模仿型市场创新模式无疑是现实的选择。
4.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管理创新是指将更有效的而尚未被采用的新的管理要素或管
理要素新的组合引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从而使企业管理系统具有更
高的管理效能。管理创新要把各种生产要素“整合”起来,以创造一
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整合模式,它在企业创新中起着综合统筹、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指挥协调的作用。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全员性。管理创新必须以企
业家为核心,全体员工共同参与,才能使管理创新取得成效,并得到
持久;二是全方位。管理创新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活动,需要企
业的各个部门及各个管理子系统协调运作,步调一致;三是全过程。
管理创新的范围是全过程的,要求企业对企业战略实施的各个阶段及
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均要创新;四是全面效率。管理创新的效率表现
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表现在人员素质的提高以及新的观念、
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和由此组合产生的新思想与新文化、新的管理制
度的产生等。
5.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
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精
神、企业形象、企业道德、企业民主等内容,它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和辐射的作用。企业文化创新是指对构
成企业文化的各种要素进行必要的创新,使其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
要力量。
6.企业机制创新
创新机制作为企业正常运作的一个机体;包含有信息机制、决策
机制、R&D机制、激励机制以及创新机制的运作。
(1)企业创新的信息机制。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信息机制创新的基础。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化信息和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信
息资源、及时把握机会、作出决策和增进运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
竞争水平的过程。信息化从全方位给企业创新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主
要表现为:一是企业创新发展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就企业创
新发展的内在过程而言,它始终都离不开创新信息的有效支持,且企
业创新成功的信息也会在新一轮发展中起到“倍增”作用,使企业的
创新功能不断放大。各种创新信息并不是自动流向企业的,它是企业
主动搜索的结果,因而企业信息化可以增加企业创新信息的能力。企
业搜寻创新信息的能力是企业知识积累的函数,决定着企业创新发展
的知识储备和持续创新能力。二是将有助于克服企业创新发展中的障
碍,使创新的潜能得到释放。
(2)企业创新的决策机制。现代决策必须是“硬”技术(量的分析)
50
企业制度创新体系构建
与“软”技术(质的方面)二者结合,“软”、“硬”兼施,取长补短。创
新决策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需要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但它只是
创新活动的精神动力,还不能保证创新决策的成功。企业家要作出正
确的科学的创新决策,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创新决策新机制。
(3)企业创新的R&D机制。各种科学研究工作根据其发展的不同
阶段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者各有不同的任务
与内容:基础研究的任务在于弄清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新的发现,
其研究成果往往表现为一种新的理论、规律、定律或知识。应用研究
在于寻求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在生产实践的途径。开发研究的任务在
于将应用研究的成果具体化。通过R&D才能把成果商品化进入市场。
R&D的目的,是在原来基础上增加新品种,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减
少消耗,降低成本,从而降低价格,开发市场,促进地区与地区之间,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与经济往来。
(4)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面向知识经济的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有
以下显著特征:坚持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指导思想:工作中要考虑激
励机制客体的员工的感受与产生的反作用力;活动是围绕着激发和调
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来展开;致力于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实践表明,在企业激励机制活动中,只有以人为本,将人作为激励机
制的出发点和中心,企业激励机制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5)企业创新机制运作。是指企业为了完成其经济目标或社会服务
目标,所有的创新机制自动地启动起来,以创新决策机制为核心,通
过信息机制将创新决策、指挥、调控以及企业内外其他各种与创新密
切相关的信息高速传递,各创新机构相机充分地发挥起智能创新功能
的过程。创新机制的运作过程,首先从决策核心启动开始,由决策机
制把决策核心的各种决策信息通过信息机制传递到企业的其他各机制。
各机制接到信息就会自我激发,且充分显示其机制的功能。在各尽其
职的同时,根据自行收集到的各种内、外信息,也产生自我激发,并
通过信息系统迅速传递到决策机制,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新陈代谢过
程。这样,创新决策机制与其他创新机制就自然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
有机统一运作过程。
以上分析的各个系统及其相关机制,共同参与到企业的创新活动
中,形成了企业创新体系。如图4.2所示: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企业发展:扩张与提高

J企业创新体系I
I企业观念创新企业制度创新体系企业经营要素创新
I l I :
I I l I | l I
I黎窑l l斋簧l l割霸l l萄薯I喜羹金盏J娄割霸II裂霸Il刨新||创新lIll创盏新翥
。f f丫f f’
f
^。I『,士丌.自I女II$c
囤4.2
4.3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的构成
狭义的企业制度仅指规范企业主体之间关系的权利与责任安排,
及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的产权制度、治理结构、企业家及其人事制度、
分配制度和财务制度五方面内容。企业制度是是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
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制度有所不同。从这一角度
出发,企业制度创新不仅包括上述五方面内容的创新,而且与其所处
的经济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共同构成企业制度创新体系。如图
4.3所示。
1.企业产权制度创新
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产权关系明晰化,二是产
权结构多元化。产权明晰是与产权模糊相对立的,一般来说产权模糊
企业制度创新体系构建
有两种情况:一是产权归属关系不清:二是指财产在营运过程中各权
能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不清,即各主体之间在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
图4.3
和处置权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分解不清。对于我国的国有企业产权来说,
其归属关系,即企业的所有权在《宪法》上被界定得十分明确,属于
全民财产,因而说我国企业产权模糊应当是指上面第二种情况,即各
主体之间在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分解
不清晰,从而导致国家作为财产所有者不能有效地保护其财产的权利。
(王小文,2001:吕剑龙,2000)那么什么样的国有产权制度安排才
算是清晰的国有产权昵?一般说来,国有企业至少应当满足以下条件其
产权关系才是清晰的:(1)通过明确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注册资本及
其相应的权益,界定企业产权的归属主体。(2)产权主体吻合“经济人”
假说,即产权主体追求资产的保值和增值。(3)明确界定产权归属主体
享有的权益及承担的责任。(4)企业产权具有排他性。(5)具备有效的激
励约束机制,既能使产权经营主体在利益动机的刺激下自主地支配和
转让企业产权,又能使出资人对产权经营主体的行为实施有效地监督,
从而在企业内形成各参与者之间的互利制衡机制。(6)法律制度能对产
权实旖有效的保护。只要国有企业的产权安排符合以上特征,就可以
被认为是产权清晰的(杨瑞龙,1996)。
2.企业治理结构创新
从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看,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更多地表现为对企
业所有权的有效率的安排,因为治理结构本质上就是在既定的财产所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有权格局下,如何有效地配置企业所有权。现代企业理论证明,一个
有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必然表现为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对称性安排
这种对称安排或者是集中式的,由某个产权主体如企业主或工人掌
握;或者是分散式的,由多个产权主体共同掌握。
张维迎(1996)认为企业所有权安排形式的多样化从动态的角度
看具有状态依存性,也就是说,相对于不同的企业经营状态,对应着
不同的企业所有权安排。这也意味着,当企业的现存既得利益状态被
打破时,若其中某产权主体的利益受损,就必须有某种机制启动,自
动地赋予受损方保护自己权益的机会与权利。这时,谁拥有企业所有
权分配的支配权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对受损方来说,只有掌握了这
种支配权,才有机会重新配置企业财产,以弥补其损失。让受损方掌
握控制权恰恰体现了效率原则,因为当一个投资者不能实现资本保全
时,他最有动力再造企业。设x代表企业总收入,N为股东最低预期
收益率,W为应付工人的合同工资,r为债权人的合同收入,x在零到
x之间连续分布,其中x为最大可能收入。如果企业处于“W十r<x
<w十r十N”的状态,股东是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支配者;若企业处
于“W<x<r十W”,债权人是支配者;如果企业处于“x<W”的状
态,工人是支配者;如果企业处于“x>W十r十N”的状态时,经理
人员就是实际的支配者。由此可见,从事后的利益状态看,企业所有
权的分配是动态的、相机的。
在此基础上,杨瑞龙、周业安(1998)认为,企业所有权的状态
依存性并不等价于支配权的自动让渡。比如当“x<w十r”时,股东
会主动把支配权让渡给其他人吗?答案是不确定的。如果不存在事前的
法律规定,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支配权的让渡就必须依靠产权主体之间
的自愿谈判来完成。然而,信息不对称、“强权界定产权”现象、集体
行动的失败等都可能造成其中一方主动剥夺另一方或多方的支配权,
或者其中一方或多方面临交易成本的约束被迫放弃对支配权的要求。
两位学者进而认为,要防止这些不良后果的出现,必须有一套制度以
确保支配权的顺利让渡,并保证让渡的有序性。其基本原理为:一个
企业在营运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会显露出企业经营陷入危机的
信号,如销售收入持续下降,股利持续低水平,过高的负债率,经理
人员或董事有玩忽职守、贪污行为等。这些征兆暗示某些利益相关者
企业制度创新体系构建
未来的权益将受到侵害,为实现资本保全,这些利益相关者通过相机
治理程序,要求重新分配控制权,如改组董事会、更换经理人员等。
当这一请求得不到满足或效果仍不合意时,治理程序转为破产程序或
诉讼程序。这套制度就是“相机治理机制”。一个完整的相机治理机制
包含三个要素:能够利用该机制的人,即相机治理的主体、信号和相
机治理程序。
3.企业家及其人事制度创新
企业家及其人事制度的创新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探讨转型
后形成的国有企业的“经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二是从市场经济的
角度探讨企业家的供给和需求机制。
前者将我国的国有企业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该方面的大多数观点
认为,在我国,全民所有制是一种生产资源归属于全体劳动者的公有
产权制度。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当其为全体成员所拥有且不能明确个
体成员产权的边界时,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将导致公有财产的过度使
用,并且搭便车行为最终会使公有财产的租金价值为零。由于全民做
为财产的终极所有者和唯一拥有者,使其无法通过行使“放弃权”来
克目艮以上缺陷,而且制定约束每个成员的规则的成本过高,因此,由
国家来代理全民行使公有产权就成为必然选择。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
建立自上而下的授权链成为一种理性选择,即国家把国有产权的控制
权依次授予各级行政机构,企业只是政府的的附属机构。上级政府成
为国有产权的委托人,下级政府成为代理人。并且政府官员成为行使
国有产权的自然人选。又由于国有企业不能分解为任何具体个人的抽
象,就不能向成员个人做进一步的产权追溯。由此造成,一方面,初
始委托人不是剩余的直接索取者,缺乏对国有代理的监督积极性,国
有企业成为“没有最终委托人的代理人”,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对于最
终代理人来说,处于“财产所有者缺位”状态,使拥有剩余索取权的
国家成为非风险中性者。所以,如何激励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积极性和
如何约束企业经营者的“道德风险”成为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制度创新
的双重任务。
后者以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历程为背景,认为现实的企业家数量
是由供求两方面力量所共同决定的。所谓企业家的供给力量,是指一
定社会背景下社会成员愿意并且有能力从事创立企业的活动的力量。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一方面,企业家的供给取决于社会成员想成为企业家的志趣、家庭传
统、教育和经验的积累等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个人可以抵御一定
程度负债风险的货币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积累。在企业家的需求力量方
面,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说,只要一个经济是需要通过企业生产来获得
发展和满足生活需求,该经济就需要企业家。但是,企业和企业家作
为市场制度的一种体现形式,其被接受的程度,受到一定社会的现行
经济制度和政策的制约。决定企业家需求力量的经济制度和政策包括
如下基本内容:一是市场经济制度确立的程度。二是创立企业的“制
度门槛”的高低。在中国,创立新企业至少还存在企业创立者的身分
条件、创立企业的能力资格和支付各政府监管部门的额外成本这样三
道门槛。三是企业家的产权受到保护的程度。在一个健全的产权体系
中,任何一项产权的产权权利和产权责任都是对称的。只要一项经济
行为尽到其产权责任,那么其产权权利就必须受到保护。否则,该项
经济行为就会萎缩至消失。在目前的中国,一方面是企业家的剩余索
取权制度或真正的“年薪制”尚未建立起来,企业家“多劳”不能“多
得”;另一方面是企业家积累起来的个人资产没有明确而具体的法律保
护规定,使成功的企业家存在“怕富”的不稳定心理预期,致使企业
创新行为变形。
中国目前对企业家的需求力量是强的,按照均衡分析的“短边决
定”原理,虽然中国企业家的需求力量很强,但是较弱的供给力量决
定了冲国的企业家均衡存在的数量非常少。中国缺少企业家的答寨一。
可能就在于对企业家供给的制度性约束。如果能克服这一障碍,中国
经济增长将会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王诚,1999)。
4.企业分配制度创新
企业分配制度创新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
个问题是如何分配才能体现效率与公平原则,最大限度地激励企业各
参与者的积极性。两个方面中的一个方面是如何看待企业中人力资本
与非人力资本对企业所有权的分享;另一个方面是如何正确理解按劳
分配与按要素分配。
前者以现代企业理论为工具,认为市场里的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
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契约,正是因为企业合约包括了人力资本的参与,
才保证了企业的非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和扩张(周其仁,1996)。现
企业制度创新体系构建
代股份公司引起企业产权结构的真正重大的变化,是人力资本在现代
企业里的相对地位急剧上升,以及纯粹的财务资本的相对重要性下降。
一方面,在当代企业最展开的形式上,人力资本的专门化达到前所未
有的高度,人力资本的各种发挥和利用,如一般劳务、专业技能、管
理和各种企业家才能等,都变成独立可交易的要素进入企业合约。由
此而来的,是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之间的企业契约交得极为精巧和
复杂。另一方面,各种人力资本及其所有权在契约里的竞争与合作,
发展出多种多样的超越“古典企业”时代的新组合和新形式。如何充
分动员企业里各种人力资本,即发展“激励性契约”,成为有效利用企
业财务资本的前提,也因此日益成为当代保持企业竞争力和生产力的
中心问题。
后者以马克思理论为基础,认为按劳分配是作为公有制关系内部
劳动者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一种原则提出来的。当马克思提出这一原则
时,他的逻辑前提是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消亡,个人的劳动已具有直接
的社会性,因而社会在再生产过程中已经能够直接计量和直接分配社
会的总劳动。由此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上,才有可能根据每个劳动者
提供的劳动量,以劳动券的方式来使等量劳动得到等量报酬。必须看
到,在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逻辑体系中,商品货币关系不复存在这一前
提对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而按劳分配正是商品货
币关系已经消亡这一理论假定的必然结果,它必须也只能在这一前提
下才能完全实现。如果个人劳动还不具有直接的社会性,社会还不能
以劳动时间的简单标准直接测量出社会总劳动在每一种产品生产上的
社会必要劳动,那么真正意义上的按劳分配就是不可能的。
现实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与经典意义上的按劳分配有不同的内涵。
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按劳分配只能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照马克思的
分析,构成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不外乎三个: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
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是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
价值: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训练的费用。这三个要素共同构成劳动力
价值,劳动力价值的价格形态即工资,从理论上说,工资是消费基金,
应该在劳动力再生产过程中被消费掉,否则,劳动力的维持、发展、
延续就要受到影响,劳动力就会萎缩。也就是说,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所得的工资是要被劳动者消费掉的。工资是成本的一部分,不能当作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劳动者个人资产收入,这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然要求。
按要素分配,按照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观点,生产要素主要是指资
本、土地等物的要素。这些物的要素虽然不是价值创造的源泉,但它
们是价值创造不可缺少的条件,所以根据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要素
投入者可根据投入的多少来相应分享利润。
在生产过程中,除了物的要素外,还有一种活的、重要的生产要
素,这就是劳动力。如果没有劳动力驾驭物的要素,任何价值和财富
的创造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力是重要的、起决
定作用的生产要素。既然承认劳动力是一种活的要素,那么劳动力至
少要同物的要素一样,平等地分享利润,即必须实现劳动力的资本化。
因此,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可以理解为:按劳动力价值
分配,劳动者得到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工资:按要素,即劳动力要
素分配,劳动者的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所分得的是利润。。
5.企业财务制度创新
因限于专业,本文对此问题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构成了国际创新体系的主体,
企业创新体系构成了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企业制度创新体系构成了
企业创新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可以说,任何层次的创新都无不与其他
层次的创新及其相关活动发生互动和影响。对于企业制度创新体系而
言,其内部构成要素在既有结构下的创新,一是源于内部动力,二是
来于外部压力,最终目的是能够改进和提高企业内部效率,、并通过传
递机制对其所处的经济体制产生影响和压力,从而改变企业的外部效
率环境。企业外部环境效率的改进,反过来又促使企业制度内部进行
不断创新,提高效率,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这种互动关系一方
面表现为在一定效率预期区间内的渐进性创新和效率的提高,即量的
积累;另一方面表现为突破现有结构的根本性创新和效率的提高,即
质的飞跃。
。详细请参见壬珏,2000:‘劳者有其股与收入分配》,《中国工业经济》第2期。
企业制度创新体系分析
5企业制度创新体系分析
承前分析,本章的目的在于,采取比较制度分析、辨证解析和历
史唯物分析的方法,以企业制度创新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内外两方面
着手对其所处的经济体制环境和构成因素进行研究,试图完成系统性
归纳和总结,从而把握其一般发展规律和特征。
5.1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的内在机理:经济激励分析
5.1.1经济激励理论的研究历程
人们对激励问题的研究是从两个不同的思路展开的:一是在经验
总结和科学归纳的基础上形成的管理学激励理论。按照研究的不同侧
重点及其与行为的关系,可以把管理激励理论归纳和划分为多因素激
励理论、行为改造理论、过程激励理论和综合激励模式理论等不同类
型。二是在人的理性假设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获
得的经济学激励理论。与管理学通过对人的多种需求来研究激励不同,
经济学对激励的研究是以经济人为出发点的。70年代以后,由于以科
斯为代表的现代企业理论、以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交易费用理论以及信
息经济学、契约理论或委托代理理论在微观经济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
的发展,使得激励问题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尤其是,阿尔
钦和德姆塞茨将企业研究的重点从交易费用转移到解释企业内部结构
的激励问题上,提出团队生产理论,认为企业实质上是一种“团队生
产”方式,要解决企业成员在生产中的偷懒问题,就需要监督者进行
监督,并相应对监督者进行激励。80年代以来.经济学将动态博奕理
论引入委托一代理关系的研究之中,使得对激励问题的研究更具有现实
性和可操作性(李春琦、石磊,2001)。
激励理论内容的深化是随着企业的所有制存在形式不断发展而相
应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所具有的两种典型的形态是欧美模
式和日本模式。前者更多的是从人合作的一面实行激励,与管理学中
的激励理论较接近,以“人本主义”为核心,对企业内雇员的激励主
要通过三种手段,即终生雇佣制、年功工资制和企业内部考评晋升制。
无论是对雇员还是对经理,都充分利用了人的“社会性”和“合作性
嚣≤£大学筑繁举貔麟士学短豫文
溺辍”邃一激藏瓿裁。嚣蠹熨强调“产权”熬终寨,获入蚕余囊凌会
终熬一蘸遴褥裁缝,与缀济攀审豹蠡惩入聪代壤入溯绦瓣激磁凝麓穰
接逐,试梵繁滋懿竞争遮藏怼凌职经毽藏纛爨王孬瓤力,不努力熬黢
爨或爱壤会渡兖分竟擎熬莠动力蠢臻鼓缀臻露璐掰淘汰。
跌瓣翡瓣蠢鳕激麓瑷谂鹣磷究露,爨多羧受上述溅论懿影响,受多
遮袭瑗纛瓣徽鼹领域翁疆窕,骰擎麸缀漭镕镄熬懿宏戏角魔爨发疆究
镪度激瓣黾经娥楚改苯嚣数乏镪瓣豢馈?。本义诀为,苓繁愚觚“褥
寒穗发”迩怒扶“经浚久霰设”懑爱,激藏豢终表现惫一是鹩麓度滋
诗,琴粥激融裁举暴露黪续稳。嚣琴论燕宏躐激辩豁麟逐楚徽鼹激秘
懿痍,爨髫必然袭瑷魏袋蘩稳美,撄赛一方褥专注努一穷懿鼹转疆究
疲该诞酃楚不念嚣黪。
器.1。2经济激赫兹馋嗣及葵表现
强毽经济镩簇,凌英魏定资源嚣爨释毅入势酝戆烧粼熬嚣瓣,登熬
艘定了一定瓣激融瓣粼。激瀚瓣藤之掰溅存程,不议疑瓣鸯糕麓交绽
瓣经济个侮筑联标袋糕簸嚣不一致,爨熬螫瓣懋嚣隽麓经济个体豹瓣
橼或利藏躲察鬻,受季l冀德个侮鹣褥梵躐蒺掰掌握戆髂患豹影桶。攀
建滋,影响蔡缎济令镕钓鞠懿豹燹囊,羚不全都程该童铬豹耱簇之下。
该圭豁鹣决策貔羧效俊宏,逐俊簇予蔟德鸯关经济令髂掰采取瓣孬麓
及疑攥露翳绩熬。燕怒融予逮耪鞠囊缀羧美系,鞠荚懿经浇个棼罄希
蘧扶稳方获褥港麓豹臻惑,都众蘩彩嬲键方戆露兔,戮经这弱囊舞熬
嚣搽耨获褥羹务懿裂熬。逡秘试鬻诱褥稳方鹃蘩悫蔽敬交魏方行为瓣
橇铡,便爨激瓣(蠲悉巾,|锣9)。
经济激纛《分凳袭鼷激瓣秘深瑟激瓣。瓣纛袭联必鲦褥调翻入懿
辍缀魏,簸聚懑漾黧繁,努力麓作等。嚣嚣褒溪海激耢撵麓不仅弱戳
予影羲个鬟经济令薅懿褥凳,凳囊葵鹣怒逶逡羧交个髂露隽采影稳、
调蕊熬个李圭会缀济懿炎潦嚣嚣。爨髂魏说,激灏瓣深鼷终爱楚鬃诱罨
经济含髂会瑗懿奄努器箕德令搭交往、茨荔,获嚣麓效率蟪零{瘸毒隈
憋裢会淤源骧遮到~悫瓣享圭会瓣标。
缀游激戆凌经漭薅翻巾瓣爨簧魏,琴汉程予英露惩蓬嚣熬深入移
扩大,述在予蔡箨爝强发躲太小。嚣零瓣黥经济体制粼绘经漭激融键
供了不黼鼹激獭强凌。鹈激瓣繇境戆耱熹逶:缎济个髂麓鑫囊程为燹
浚驻嚣逡彰蛹冀经济翱簸。经济令侮瓣边舔浚熬远,l、鼍:其迭醛努力,

企业制度创新体系分析
因为无利可图,经济个体对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敏感,反应迟钝,其努
力难以被激发。与此相对,强激励环境则为经济个体提供了较多的经
济机会,而且经济个体的行为和决策可能显著地影响其经济利益。在
强激励环境里,经济个体比较积极主动,对外界变化的反应比较迅速、
强烈。
5.1.3经济组织及其创新特征
迄今为止,,从组织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共形成了两种有效配置
资源的组织形式,即科层组织和市场组织。
所谓科层组织,是由具有共同目的且能在变动过程中不断调整其
行为的参与者组成的认同体,它强调的是组织内成员间存在着上下级
之间的纵向服从关系,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它是一种配置方式,包
括对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及其结构的稳定性安排。其特点如下:(1)
组织结构和权力分布一般由系统内部的分工要求所规定,权力中心~
元化,决策集中作出。权力自上而下逐级递减,下级必须服从上级,
呈金字塔型。(2)规则、指令、习俗和监督是科层组织内部权力体系
推动系统运转的基本形式。规则的作用在于:详细界定处在不同等级
的人们的权责边界;明确行使职能和协调冲突的程序;规定利益分配
的标准和办法;规定奖惩和人事变动的尺度和程度。因此,规则一旦
制定,就会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为了适应经济活动的需要,指令
成为调节系统运行的主要手段。监督则成为贯彻规则和执行指令的~
种经常性的手段。与此同时,非正式规则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作用。
因此,科层组织以权力作为重要载体,在资源配置上表现出同一性、
集体性和相对稳定性。
与科层组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组织,它强调的是组织内成员
间横向的交换关系。所谓市场组织是指具有不同目的的个体之间进行
各项交易形成的协作体系,这种协作是一种相互有利的过程,它能使
个体更好地实现各自的目的。其特点如下:(1)市场组织是一种开放
性的平行结构,不存在上下级之间服从与被服从、强制与被强制的关
系,市场参与者可作出独立决策。(2)市场的参与者之间既有竞争或
对抗,又有相互依赖或合作,买卖双方的交易是以自愿为前提的。(3)
市场以价格为中介运行,价格机制是推动市场体系运转的根本力量。
在市场组织中,价格成为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它阻最简短的形式把
61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最关键的信息传递给有关人士,从而实现了信息的巨大节约,并且通
过价格机制可以较为及时、经济地协调经济体系中分散的个人决策。
在市场组织中,各个独立的个体分别掌握着资源和财产,产权边
界和利益边界清晰,在信息收集处理和经营决策方面拥有充分的自主
权,因此,每个经济行为主体追求自我效率的最大化。与之相反,在
科层组织中,资源和财产由组织集中和统一掌握,个体之间的产权边
界和利益边界模糊不清,一切生产经营决策由组织集中作出,结果由
组织负责。经济主体的活动很难受到经济手段的激励,因为组织承担
了盈利和亏损。为了有效激励各经济个体,在科层组织中惯常通过意
识形态和社会舆论来发挥激励作用,并通过设置若干指标并借助行政
方式来确保整体目标的实施。
创新往往意味着资源组合方式的改变。由于两种社会组织存在上
述差异,由此对创新动力、行为及可能成果的影响将是极其不同的。
从总体上来看,科层组织中的创新,主要通过计划组织过程,由组织
权力来启动。由于企业的组织地位具有刚性,组织权力一经确立或授
予,在短期内甚至较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即使改变,其过程也是
缓慢的,因此,企业组织成员无须也不能通过经常性的创新活动来改
善其地位,组织也不具备由于个体利益的变化而及时快捷地进行创新
的可能性。同时由于组织权力往往与规模相适应,因为规模大意味着
拥有要素多,从而权力就大,所以,它们经常地诱发出规模简单膨胀
的数量冲动,要求扩大劳动和资本的投入,争取更大的计划份额,从
而使自己尽可能在下一轮的计划和上级对权力的重新配置中提高地位。
在市场组织中,个体利益经常处于变动之中,除非通过创新,否则
它就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因此企业的创新动力较强。由于
市场地位是由组织成员的产出能为市场吸纳的多少来表征的,与简单
地增加劳动或资本的投入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经济个体要经常地引
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甚至采用改善装磺设计、包装、外观形状等
非价格策略来维持或提高其市场占有率,使创新成为这种体系下组织
成员必要的和必然的战略。
5.2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的外部经济环境:比较制度分析
5.2.1计划经济体制与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制度刨新体系分析
一、经济运行的制度框架和基本特征
计划经济体制从总体上来看,表现为一个庞大的等级式的行政体
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在组织结构上表现为政企合一和等级隶属
的科层组织特征。国家或政府具有无限权力,它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
者,又是所有企业的直接经营者:既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者,又是
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督者。既具有政府职能:维持交易秩序,执行上级
政府下达的政策,制订政策:又直接配置资源职能:投资新建、扩建
或改造直属于本政府的企业。作为金字塔式的行政组织中的一级,企
业隶属于上级主管部门,其形成和规模由行政机构的投资计划和组织
调整来决定。企业不具有独立的利益机制,即企业不能排他性占有、
支配和使用其资产,也不能享有使用资产带来的纯收益。除了经济职
能外,企业还必须作为一级行政组织来承担非经济事务,如社会福利、
劳动保险和各种生活服务职责。第二,在经济规则上表现为中央计划
和集中指令决定了一切经济活动。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只是作为一种
记账和核算工具,基本上不反映其成本和供求关系及其变化。买卖双
方无法进行自由的市场选择。第三,在信息传递上表现为纵向扩散,
即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层层传递,传递速度较慢,容易发生信息失真。
第四,意识形态的政治化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激励作用,并成为统一人
们思想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
与上述特点相适应,企业必定是软约束。对企业进行经济核算,
仅仅是上级主管部门或职能部门了解企业情况的手段,核算结果与企
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关系不大。不管企业经营效果如何,各级政府都
要给企业以资金上的扶持,以完成经济增长、社会安定和完成各项计
划指标。企业职工收入的变动,取决于国家关于工资调整的决策,与
实际经营绩效无关。
二、组织特征与创新倾向
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资源的配置机制则以行政配置和行政约束
为主,该配置机制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以计划和行政指令的方
式对资源的使用集中控制;二是通过政治压力和行政强制等手段去获
取下级对上级和中央控制机构的必要服从。由此造成的结果是:
1.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刚性。一是服从成为必然选择。整个社会经
济中,企业和下级组织一般都束缚在一个复杂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则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体系之中。上级行政控制者给企业下达计划指标,尤其是产出计划指
标,企业达到产出计划指标,就视作成功,获得奖励:反之,则得不
到奖励或受到惩罚。更一般的做法是,按照行政配置规则行动,就被
视作成功,得到奖励;反之,就视作失败,得不到奖励或受到惩罚。
企业管理人员日后是否能得到升迁的机会,完全取决于管理行为对行
政配置规则的服从情况。因此,在外部行政控制者可察觉的范围内,
企业和企业管理人员将放弃自身本该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牺牲个性、
灵活性和创新精神,避免寻求和采用与规则不一致的最有效率的行动
方案,结果在企业层次和整个经济系统中,就会普遍出现死扣规章制
度的现象。二是组织僵化无法克服。一方面集中控制者掌握着集中决
策之权、解释和完善规则之权、改变旧规则和建立新制度之权,另一
方面,集中控制者通常远离规则实施的地方,而且没有任何直接的竞
争约束和需要完善规则的现实压力。所以,集中决策者和规则制定者
往往缺乏足够的信息来制定完善的规则和适时修改规则,同时也缺乏
一种有效的机制,来有效地限制或防止他们向被控制者提供极不合理
的规则、并不断维持和实施这些规则。结果,在严重缺乏有效或合理
规则的情况下,为了维持集中控制,只能保持组织规则几十年一贯制,
以不变应万变,从而导致企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系统陷入深度僵化,无
法有效解决在复杂多变的条件下所出现的各种具体的现实经济问题。
2.创新动机和行为严重扭曲。一是自发创新难以进行。从激励机制
来看,体制环境要求企业按现有规则和文字规定行事,而任何一项自
发的创新活动包括自发的制度创新、自发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等等。
通常会导致与已有行政规则发生冲突或背离,从而表现出一种不服从
集中控制的“自行其是”。因此,企业或下级组织最明智的选择是完全
放弃自发的创新机会,最大限度地使自身的行动与已有的行政规则保
持一致。从集中控制层来看,发动创新也是十分困难。由于集中控制
者往往偏好于某一方面创新,而这些创新常常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差
甚远,实施的最终结果是流于形式和缺乏实效。二是即使发生创新,
其效果也不尽人意。由于行政体制中特殊的成本一收益关系,企业的
这种主动创新往往又存在如下偏好:偏重和本企业生产相关的生产技
术创新,忽视制度创新。因为制度创新需打破现有结构,耗时费力,
甚至无功而返,政治风险较大:创新中兴建新的生产线多,改造现有
企业制度创新体系分析
设备少,这主要出于新建可以获得企业组织规模的考虑;重大创新少,
小改小革多等。
5.2.2市场经济体制与企业制度创新
一、经济运行的制度框架和基本特征
从市场经济的发展里程看,当今世界主要存在三种市场经济模式:
第一种是以个人为基本经济主体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以英国、尤其
是美国为代表。第二种是以经济主体之间稳定的社会契约关系为基础
的市场经济模式,以德国,包括部分北欧国家如瑞典、挪威等为代表。
第三种是以社团化经济、社团化行为和社团化管理为特色的市场组织
模式,以日本为典型代表。
尽管模式不同,但市场经济的共性表现为以下特征:一是由法律所
界定的经济主体之间的清晰产权。二是效率最大化的行为动机,具体
表现为:增长最大化、资本回报最大化、人均收入最大化等等。三是
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四是决策分散化,信息横向流动,不易发生信
息失真。五是微观行为契约化。成功的市场经济立法不仅肯定了微观
主体利益最大化动机和产权独立,而且还形成了一套约束微观经济主
体行为的契约,一方面表现为法的外在约定,另一方面表现为微观主
体的自我履约。正是由于这种微观行为的契约化,市场经济中的充分
竞争和微观主体的趋利行为才不会危及制度均衡和严重偏离宏观经济
目标,同时也为政府调控的有效性提供了微观基础。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激励功能
市场经济体制对创新的激励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醯一是相应的
市场价格机制和信息机制与经济激励机制的相容性;二是普遍的经济
契约与经济激励的相容性;三是上述两种机制的制度互补与经济激励
的相容性。
1.市场价格、信息和激励。创新的目的就是如何利用社会有限的资
源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各种需求。而任何创新决策的制订,必得基
于给定的信息。因此,哈耶克认为,社会所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不是
资源的最优配置,而是如何最佳地利用散布于整个社会的经济信息。。
因为创新决策的优劣,依赖于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的完备程度和准确
。H&yek,Friedric A.,“The Use of I(no_1edge in Society”,A附ricall Econ锄ic ReVieV
V01.35,No.4.Se口t1945.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性。如果决策者不清楚社会的种种需求,不了解社会现有的经济资源
限度,不熟悉社会生产过程的细节,那么创新便无从谈起。反过来,
如果解决社会创新决策问题所必须的全部信息都集中于决策者或决策
机构之首脑,那么,最佳创新问题便归结为具有千百万变量和约束条
件的最优规划。这个最优规划能不能被解出,则是一个技术问题。因
此,如何掌握、利用和传递信息成为组织激励创新所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本身显然是一个非常直接的激励因素,集
中体现在对创新所需的信息的公开和快速传递,并能经济有效地协调
各自为政的个体,使它们的行为趋向于社会最优。由于市场价格包含
全部必要的信息,经济个体根据价格变动而作的调节,不仅对自身有
益,而且对整个社会也是有益的。
2.经济契约。区别合同制度与价格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价格制
度下的交易是瞬时的,而在合同制度下,交易双方则保有持续的联系
和利害关系。在价格制度下,交易按市价进行,货银两讫,则交易完
成,买卖双方就此互不相关。但由于许多交易往往是延续性的,在达
成交易到完成交易的过程中,无法始料的变化是难免的。因此,在协
商交易时,有关双方面临着不肯定性或不完全信息。若仅依靠价格成
交而没有其他措施以应付成交后的意外变化,这些不肯定性就会降低
交易的效率,甚至阻碍交易的达成。各种合同形式的设计和产生,正
是为了消除、缓和这些困难,减少延续交易中的效率损失。同时,合
同制的交易由多项条款所规定的重要特性可以弥补价格在不完全市场
结构下的信息缺失,首先,多项条款规定了交易的多种特性,较大程
度地促进了信息公开,使“悖逆选择”的余地减少。其次,多项条款
是对合同双方自主行为的一种约束,从而限制破坏性的单方面决策。
我们知道,在价格制度下,凡有变化,交易的任何一方可以随时改变
交易条件或中断交易。这对另一方或对整个经济可能是一个冲击。多
项条款正是企图尽可能全面地预见各种意外情况,并规定在各种情况
下交易双方的行为,从而限制单方面的自由行动,避免或减少“道德
祸因”。合同机制通过多项条款的制约,限制或排除了“机会主义行为”。
因此.在组织具有显著不肯定因素的交易时,优于价格制度(周惠中,
1999)。
在多种制度之间,当一种制度的存在成为另一种制度存在的理由
企业制度创新体系分析
时,双方为制度上的互补关系。一个制度结构是否有效运作,还取决
于互补性的制度是否实现了激励相容或激励协调。由上分析可知,价
格机制和信息横向传递机制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必要的选择和决策条件,
但企业创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却缺乏规则保障,而经济契约机制则弥
补了这一遗憾。正是由于以上两种机制除了自身与经济激励的相容性
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互补,且相互间激励相容,使得市场经济
体制中的创新活动较之与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创新活动表现出自发性、
灵活性和持续性。
5.3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的内部构成因素:辨证解析分析
5.3.1社会发展与企业制度结构变动
企业制度作为企业行为规范的总和,说明企业制度既是制度整体,
又是制度系统,具有一定的制度结构。因此,对企业制度创新的认识,
必须把握企业制度的结构变动(程必定,1996)。企业发展史表明,对
企业制度创新的影响因素主要由以下几种:经济体制环境、外生技术
进步、市场变化和文化观念更新等。从创新整合的角度看,单一因素
的作用只能影响企业在某一方面的行为规则,不能改变企业行为的全
部规则。而企业制度作为企业规则的总和,只有在这些因素的整合作
用下,才能导致企业制度的创新。其作用机理和过程为:首先是对企
业制度结构中的某个最必要、最可能的方面产生影响,并作出重新安
排,形成局部的制度创新。然后,被最先创新的制度结构逐渐影响、
传递和拉动其他制度结构的重新安排,在创新因素的整合作用下,又
推动了制度结构整体创新。这样,企业制度创新过程就表现为制度结
构的既有局部创新,又有整体创新的动态过程;如图6.1所示。
经济体制因素从生产关系方面影响企业的行为规则。当经济体制
发生根本变化时,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企业在财产所有
制、劳动、分配等方面的行为规则就要发生根本变化,从而出现企业
制度的创新。但外生技术、市场和文化观念等因素并不能随经济体制
的变革而同时发生突破性的变化,由这些因素决定的企业行为规则难
以很快改变,就需要对某些局部制度的继承。当经济体制因素基本不
变,但外生技术因素、市场因素和文化观念因素发生了变化,由此导
致的企业制度的创新,也是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并存。
67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经济体制因素外生技术进步
生产关系角度\ /生产力角度、,
l企业制1
—资源配量鱼廑一|度创新I.企业观金角度厂甭:;;夏瓦
公共效用最大/成本收一效率最大、\S平效率
政府I I企业自身l I 社会公众
图6.1
外生技术进步因素从生产力发展方面影响企业的行为规则。历史
表明,每一次社会性的技术进步,由于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生产力,总
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和调整企业的行为规则,从而引起企业在某些方
面的制度创新。市场因素从资源配置方面影响企业的行为规则,市场
化程度的提高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的社会环境,活跃商品和要素市场的
广泛竞争。为实现和提高外部经济内部化,企业将不断创新,使企业
制度更具有对市场的适应性,从而引起企业制度的某些创新。文化观
念因素从人的观念、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传统的方面影响企业的行为
规。企业行为总是直接镶嵌在社会文化之中的,人的观念更新和社会
价值取向的进步,从更深的层次上影响企业的行为规则,推动企业制
度的创新。虽然以上因素都对企业制度创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却
不是同步的。当某些因素发生变化时,相应地,企业制度就会发生某
些方面的创新:当某些因素未同步发生变化时,企业制度就会对某些
方面进行保留。
从创新推动的主体力量看,由于各自的效率预期不同,对企业制
度创新也就有一个复杂的认同过程。就企业方面来讲,对制度创新收
益——成本效益的衡量尺度是企业的效率最大化。为此,企业在内部
制度的安排上力求降低生产成本,在外部制度的安排上力求降低交易
费用。就政府方面而言,对企业制度创新收益——成本效果的衡量尺
企业制度创新体系分析
度是公共效用最大化。就社会公众而言,对企业制度创新收益——成
本效果的衡量尺度是机会平等,受欢迎的企业制度创新就是使企业成
为个人能获得平等机会并保证社会合作的互惠性的制度安排。当企业
为了减少工资支出而推行大幅度裁员的制度创新,由于能降低生产成
本,对企业来说是合理的,但却造成了员工失业,政府增加了对失业
补贴的财政支出,社会增加了不稳定因素,社会和政府对企业的这种
制度创新就不会认同。当政府为了增加公共收入而推行高税率的制度
安排,由于能增加社会公共产品,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政府
来说是合理的,但却增加了企业的税率负担和消费者支出,未必能行
的通。与社会公众相比,企业和政府作为制度的设计者与责任者,对
企业制度的创新与否总是处于主动地位,在一般情况下,社会公众也
必须接受企业和政府对企业制度的创新与继承,在既定的制度下寻求
机会平等,在寻求机会平等中推行企业制度的创新和继承。但是当社
会公众的收益——成本标准成为一种社会力量时,在企业发展史上不
仅曾以不同的形式推进企业制度的创新,而且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
社会基础。因此,当政府、企业和公众由于各自标准不同而在制度创
新中求同存异时,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就成为必然选择。
5.3.2历史演进与企业制度形态更替
从企业制度的历史演化角度对企业制度创新进行考察,目的是揭示
导致企业制度形态变化的共同的内部基本要素是什么,以及它们是如
何影响企业制度创新的。从企业发展史看,这些共同的内部基本要素
有:产权结构、财产责任、经营能力和契约稳定性等。
产权结构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产权分散度,是指产权在不同利益
主体之间的分割程度和分割方式,通常以出资人的多少、出资数量的
大小以及相应地财产责任的承担状况、权力分配和行使状况为具体表
现形式。一般而言,适度的产权分散,使得共同企业内的不同产权主
体为维护自身利益而相互监督和相互竞争,从而客观上要求企业不断
变化,相应地,企业的创新强度较高。二是产权流动度,是指产权能
够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的程度,通常以企业资本是否证券化为具体表现
形式。由于企业资本的证券化及其流动转让,不仅能使企业迅速快捷
地筹集大量资金,而且方面投资者进入退出,从而有利于创新参与者
及时调整其策略,降低创新的风险成本。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财产责任是指企业出资在多大程度上承担企业债务的问题,即承担
有限责任还是无限责任的问题。在出资者财产数额一定的情况下,承
担无限责任者会因为创新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而对投资实施创新持十
分谨慎的态度。承担有限责任者则相地具有较高的创新积极性。
经营能力是指企业经营水平的高低,通常以企业经营者素质及其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效率高低为具体表现形式。一般而言,经营能力
不同,创新强度也就不同。
契约稳定性是指企业“团队”内部或企业要素的提供者之间契约关
系维持或扩大的难易程度,它通常表现为企业组织稳定性和是否具有
永续寿命。当企业的存亡与出资者个人的经营素质、身体状况、自然
寿命以及进入与退出企业密切相关时,该企业的契约稳定性较差。当
企业作为作为法人实体,其存在不受出资者进退或身份变换的影响时,
契约稳定性较高。实践表明,企业契约的稳定与否对企业是否作出创
新决策至关重要:只有那些契约稳定的企业才会创新而追求其长远发
展。
以上因素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连接,对于不同的企业制度和形式,
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和作用不同。
就单一业主制企业而言,它具有由单个人出资且由其直接经营,
产权高度一体化,以企业所有者自负盈亏和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责任和
硬性企业预算约束的特征。这些特征,一方面展示了它的优越性,企
业对价格信号反应灵敏,形成追求最大限度利润和强烈投资冲动的企
业目标行为模式,产权的高度收敛及其由此所决定的利益协调和行为
目标的高度一致性,使得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动机;另一方面又暴露
了它的局限性:从创新动机来看,承担无限责任的制度安排使得企业
主对创新的风险举动不得不慎之又慎。从企业创新能力来看,产权的
高度收敛和内化,堵塞了它无偿、永久和大规模利用社会资金的渠道,
使得旨在创新的资金筹措只有一靠内部积累,二靠外部借贷。但积累
也罢,借贷也罢,全都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只有在企业经营状况
持续良好且前景稳定的条件下,资金积累才能达到足够程度,借贷才
能保证具有较长的时间性和较大的数量。可是,经营权和所有权的一
体性决定了对经营者的选择缺乏弹性,经营者要么被生命法则所淘汰,
要么被市场竞争所淘汰,都会自然宣告企业的终结。如此,企业经营
企业制度创新体系分析
状况的持续良好就没有制度保障,因而制度创新呈现出因人而异的偶
然性。
就合伙企业而言,由于出资人数的增加,与单一业主制企业相比
发生了一些变化:产权由高度集中趋向分散;企业经营由依赖于一人
素质的高低变为受合伙人知识互补的影响。但是,合伙企业在提高产
权分散度的同时非但没有改变、反倒增加了企业的不稳定因素。这主
要表现在:企业仍然依附于自然人而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合伙人无
论是退出还是增加投资,都必须征得所有合伙人的赞同,否则就需结
束合伙关系,既使其中一个合伙人退出,也需重新合伙或解散。并且,
合伙企业的产权分散化仅仅发生在企业内部,还没有采取证券形式而
外化,因而仍无法分散流动。它在保留“无限责任”制度的同时,由
于又实行“相互代理”原则,使得合伙人数目越多,企业规模越大,
每一个合伙人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因而其创新动机十分微弱。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上述两种企业形态存在创新的有利条件,因
而会发生创新。但是,限制创新的不利条件却是根本性和主导性的,
因而其创新强度是微弱的。从总体上看,创新的发生是分散的,在每
一个个别企业中是极少连续的,是间断性的。企业无法通过持续创新
获得长远发展和提高,如同原上“离离之草”,大批夭折又大批新生,
无法长大长高,充其量也只能变成一棵“小老树”(毕肖辉,1998)。
就股份制企业而言,由于具有了产权多元化和法人财产治理结构,
使得它表现出与上述两种企业的不同特征:(1)产权结构实现了优化。
一是提高了产权分散度,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可以在瞬间吸纳大量
社会资金的同时,吸纳众多的企业参与者,人数越多,要求维护其自
身利益的动机越强烈,从而促使企业不断变化而适应其要求的创新动
机得到提高。二是提高了产权流动度,与上述两种企业的产权因内化
而凝滞不同,由于股份公司中的产权以具有可转让性的股票形式出现,
因而实现了流动化。产权股票化、股票交易经常化使企业成为了一个
开放性系统,与外界不断的信息和物质的交流,客观上要求企业要能
够使创新普遍化和持久化。(2)实现了责任有限,即出资者仅以其认
购的股份额为限对公司所负债务承担责任。责任有限的意义在于,它
因降低了单个投资者的风险而使企业创新有了可能。(3)提高了经营
能力。与所有者直接经营相比,股份制企业经营职能的专门化提高了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企业的经营能力。同时,股份公司的股票转让机制也对保障公司管理
效率的提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客观上促使经营者必须尽职尽责,
否则要么可能被股东解聘,要么可能被外部接管者赶下台。(4)提高
了契约稳定度。与自然人企业制度不同,股份制企业建立了法人财产
制度,这一制度使企业成为一个不依赖于出资人而独立存在的民事权
利与义务主体,并且公司所发行股票的不可撤性,满足了公司生产经
营对资本稳定的要求而使公司的生命存在有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由于股份制企业在产权结构、财务责任、经营能力和契约稳定性方
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使它的创新表现出以下特征:第一,创新的
复杂程度提高。第二,创新的频率高。持续扩张是股份公司的常态,
股票交易又使这种创新式扩张方便快捷、时时都可操作实施。第三,
创新比较集中,即由分散和间断趋向集中和持续。这一结论不只是符
合公司法人企业的制度逻辑,而且为现实中的创新过程所证明。如历
史上曾经发生和现在仍在发生的欧美一些国家迭涌不息的创新浪潮,
以及其中的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等复杂多样的创新
模式,无不是以股份制企业为代表。
从现实看,以上三种企业制度形态大体上处于一种并存结构中,
不同的只是主次易位而已。从创新形态角度看,前两者与第三者最大
不同是间断性与持续性差别。从创新分布角度看,创新在三者间的分
布则是呈非均匀性,相对于前两者而言,股份制企业的创新强度明显
地要高。从创新发生的生产力基础上看,不同形态、不同功能的企业
制度的并存,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具有层次性的写照。单一
业主制企业主要产生和存在于那些投资较小、市场稳定、风险不大的
产业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和服务业等。合伙企业主要产生和存
在于那些投资稍大、市场稍大、风险稍大的产业部门,如商业、矿业
和金融保险业等。而股份制企业则主要产生和存在于那些投资大、市
场大、风险大的产业部门,如制造业、商业和金融保险业等。正因为
如此,单一业主制企业和合伙企业实施创新的冲动不大,即使发生了
创新,成功的机会也不多,而股份制企业则呈相反的情景。
国有企业制度自Ⅱ新分析
6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分析
如前所述,对一个事物的一般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十分必要,
但不仅于此,进一步从一般来探求特殊,并将后者化为研究的内在逻
辑才是一项科研的最终归宿。因此,运用已建立的分析模型和已有的
研究结论对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进行分析,试图完成从一般到特殊
的转变,成为本章存在的理由。
6.1国有企业制度特征分析
国有企业是现代企业制度中一种特殊的产权组织形式。在西方市
场经济发达的一些国家中,国有企业制度存在于基本企业制度的补充
之列,但是在中国,却是起着主导作用。尽管如此,从世界范围来正
确认识国有企业制度,无疑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创新有着重要的借
鉴作用。
在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国有企业是一个明确的概念,即
企业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它与集体所有制~起构成公有制经济的
基础。但是,在市场经济中,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东方国家,
划分国有企业的界限并不是很清楚,如在国有股和其他法人股、私人
股相混合的股份制企业里,国有股占多大的比率才能称作国有企业,
在不同的国家是有不同规定的。英国1956年曾对此规定三条标准:企
业归国家所有或者国家拥有能够对它实现控股的足够股份;企业收入
的大部分是由经营收入构成而不是由国家直接拨款或财政部的补贴构
成:企业由各自组成的董事会进行管理。1980年欧洲共同体法规指南
中对国有企业这样描述:政府当局可以凭借它对企业的所有权、控股
权或管理条例,对其施加直接或间接支配性影响。瑞典、芬兰、巴西
和墨西哥等国,把国有资本占5l%以上作为划分国有企业的标准。在
日本,国有企业被定义为为公共所有或支配,依据公司法及其他公法
拥有法人资格的公共性法人企业。这类企业一般是由在市场上出售其
生产的大部分产品的非法人的政府事业机构演变而来的。
按企业资本结构中国有资本所占比例不同,可将国有企业分为三
类: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第一类是国有独资企业。由国家独资经营,政府直接管理,企业
通常不以自己的名义,而是代表国家参与经济运行,基本上无独立的
经营自主权,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服务是其主要经营目标。在财务
上,这类企业基本上实行预算体制,政府统收统支,盈亏由国家或地
方政府财政包干负责,不实行自负盈亏。政府对企业的收支进行严格
的检查和监督,对其产品和劳务价格进行严格控制。在人事制度方面,
基本上采用政府聘任制和委派制,企业董事会成员乃至经理人员基本
上由主管上级任免,属于国家公务员序列,其工资待遇由政府严格规
定。上级对企业的编制进行控制,职工的工资标准由政府确定。上级
部门的规章和指示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准则,市场机制的影响力很
小。企业领导人和职工的收入基本上取决于政府的工资和收入政策,
而与企业的经营成果没有直接联系。
第二类是国有控股企业。这类企业的资产虽然基本上由国家所有
和控制,但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既享有法律所赋予的某些权力,也受
到法律的约束。政府对这类企业的行政干涉相对于前类企业要少,这
类企业虽然也要承担许多社会性义务,但政府不实行统收统支,原则
上企业自负盈亏,按市场规则经营,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行确定生产,
确定工资标准等。董事会成员由由上级任免,但经理人员由董事会选
择和任免,个别大企业的总经理由董事会提名,上级核准。这类企业
的高级管理人员在有些国家属于公务员序列,有些国家则不属于公务
员。虽然政府对这类企业的控制相对较松,企业的自主权相对较大,
但在政府和上级机关认为有必要时,仍会进行额外的干预。
第三类是国有参股企业。由于有民间资本加入,企业的商业性、
盈利性相对较强,行政性则相对较弱。根据国家占有股份的不同,不
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财务结构和程序,并接受国家不同程度的控制和
不同方式的管理。如政府部门只是以股东身份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
董事会成员和高级经理人员也并非完全由上级任免,而是由投资者来
确定。这类企业董事会的权力较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也比较大。
尽管各国国有企业的存在形式不同,履行的社会功能也不同,但
都面临着要不断地调整与政府行政机关和民间企业的关系,不断地调
整企业的资产结构和产权关系,以适应本国国民经济不同发展阶段、
不同经济结构以及不同经济部门的需要的问题。由此表现出的发展特
74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分析
点为:
一是对国有企业的宏观控制手段进一步加强,管理体制更加多样
化。尽管目前以专业部为主、各综合经济部门为辅的传统方式仍是各
国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的主体形式,但有的国家却增设了管理国有企业
的专门部门。如意大利国家参与部对参与制企业进行管理:瑞典工业
部下设国有企业处对国有控股公司进行管理;巴西计划部下设国营企
业控制署掌管国有企业的资金调拨、信贷的权力,以及规定企业的主
要收支项目、外债、进口和能源消耗的限额等。
二是对国有企业的微观控制在逐步减弱。总体而言,国家全额控
股、多数控股的比重在减少,而以少数控股或参股的比重在增加。相
比较而言,发展中国家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义务依然很多,而发达国
家国有企业的商业性相对较强。
三是与上述发展变化相适应,国有企业的决策权在逐步由高度集
中向分散化转变的同时,也显得更有层次。当第一、二类国有企业比
较多的时候,作为所有者的政府、企业领导人和企业经理人员之间的
分工常常是不明确的,不但董事会经常卷入日常业务,连政府也会干
预企业的经营决策,因为企业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的一个组成
部分。而当第三类国有企业特别是其中国有股不足一半的企业日渐增
多的时候,许多国家逐渐形成了资产所有权、战略决策权和经营决策
权三权分立的趋向。通常的分工是:所有者掌握收益权,任免董事会
成员、批准企业年度报告,以长期眼光从总体上监督企业实绩:董事
会掌握战略决策权,提供战略指导,任免和奖惩企业主要负责人,以
中期眼光根据战略目标对企业实绩进行定期监督:经理人员掌握业务
决策权,制定各种作业性计划方案,进行具体的业务管理和生产指挥,
以现实眼光作出具体的业务决策,对企业实绩进行日常控制。各层次
有相当明确的分工,上级很少越权干预下级事务。
上述三类国有企业,各国或多或少都存在,只是有的国家前两类企
业多一些,有的国家后一类企业多一些,并且分布的领域也不一样,
在有些国家分布的领域相对宽一些,而在另外一些国家分布的领域就
相对窄一些。从企业边界上看,不仅国有企业的内部边界存在着某种
不确定性,而且国有企业的外部边界也较为宽松的,国有股份公司,
特别是国有股比重很低的股份公司,与非国有企业存在着相互渗透的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一向。
6.2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分析
6.2.1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历程
20年来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根据各个阶段
在创新目标、理论依据、主要措施上的重大区别,可以将其划分为两
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9年至1993年,企业的制度结构和所处的经
济体制环境都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因而是一种渐进性创新。第二阶
段从1994年至今,企业的制度结构和所处的经济体制环境都发生了实
质性变化,因而是一种根本性创新。
第一阶段:渐进性创新阶段(1979一1993年)。该阶段主要是在企
业制度内部进行,大抵可分为两个步骤:一是1979一1984年的扩大企
业自主权阶段。1984年5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
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扩大的企业自主权包括:(1)生产经营计划
权;(2)产品销售权;(3)产品价格权:(4)物资选购权;(5)资金使用权;
(6)生产处置权:(7)机构设置权,(8)人事劳动权;(9)工资资金使用权;
(10)联合经营权。1985每9月,国务院又批转了国家经委、国家体改委
制定的《关于增强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活力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
通知,作出了十四条规定,要求继续扩大企业自主权。二是1985—1993
年的实行两权分离阶段。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
组织创新的决定》指出了当时关于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
原则的基本思想:“在服从国家计划和管理的前提下。企业有权选择灵
活多样的经营方式,有权安排自己的产供销活动,有权拥有和支配自
留资金,有权依照规定自行任免、聘用和选举本企业的工作人员,有
权自行决定用工办法和工资奖励方式,有权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确定
本企业的产品价格,等等。”对于如何实现“两权分离”,使国有企业
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当时有种种议论,后来确定通过承包租赁
来推进创新。就是在小企业中主要搞租赁,在大中型企业中主要搞承
包。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本特征是: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
多留,欠收自补。进入90年代,人们认识到了过去的企业制度创新偏
重于单纯的扩权让利,而未能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中心。为了促进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除了改进和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外,还进
76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分析
行了税利分流和股份制的试点。税利分流是1988年初先在重庆试点的,
随后试点范围逐步扩大。股份制试点则始于1984年,北京天桥商场率
先成为股份公司,以后广州、上海等地也有少数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
1992年5月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中
国人民银行、国务院生产办公室等部门公布了《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
等条例,促使股份制开始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第二阶段:根本性创新阶段(1994——)。该阶段的重点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
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
要求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经济建设步伐。1993年
“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
问题的决定》,提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
把现代企业制度概括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要求通过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
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目的是:(1)寻求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
合的有效途径,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2)转换政府职能,探索政企
职责分开的路子;(3)理顺产权关系,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系,
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使企业真正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的法人,切实做到自负盈亏、自我发展;(4)完善企业内部领导体制和
组织管理体制。试点的内容包括:(1)完善企业的法人制度,包括使企
业享有法人财产权;(2)确定试点企业国有资产投资主体:(3)确定企业
改建为公司的组织形式;(4)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司内部组织管理机构:
(5)创新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制度;(6)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7)发挥党
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8)完善工会工作和职工民主管理。试点还要求
实行以下配套措施:(1)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机构;(2)调整企业资
产负债结构:(3)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4)减轻企业办社会负担:(5)
解决试点企业的富余人员问题{(6)促进存量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合
理流动;(7)发展和规范各类中介组织,等等⋯。
。详细请参见周叔莲,1998:‘二十年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
第6期.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6.2.2现代企业制度的相容-陛分析
按照各国经济学界普遍接受的语义来理解现代企业制度。是指由
支薪的高中层经理人员所控制和管理的企业,即人们常说的所有权与
经营权分离的企业(钱德勒,1987年)。就其存在而言,是各种企业制度
的最高表现形式。但就其产生和建立而言,却有着较为严格的条件。
企业要实行两权分离,有两个条件必不可少:一是股权必须高度
分散。如果公司股权不是高度分散,那么大股东总是要控制公司的经
营。二是股权可以比较容易地转让,以使所有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
限度,从而能放手让经营者去经营。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股东变得极为分散,他们一般不参与高层管
理的决策,甚至也不具有影响力,或者本来就缺乏企业管理的知识、
经验和义务。即使作为董事会成员,虽然他们拥有否决权,但他们也
很少参与企业的重要经营活动。从某种程度讲,具有公司所有权的董
事会成员和公司的关系与一般股东没什么两样,公司只是其收入的来
源而不是可管理的企业。绝大多数的股票持有人所关心的是股票行情,
并非对公司管理感兴趣。而一旦公司有可能经营失利,他们便可以轻
易地抛售股票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这样,企业经营决策的大权,
便落入了一个职业经理阶层之手。这种股份公司的制度设计,几乎使
所有者成为风险的完全逃避者,从而为两权分离的产权形式的出现奠
定了基础,使企业的产权制度发生了质变。但是,并非任何财产都可
以实行两权分离。只要一种财产不能使它的主人在出让经营权的同时
可以逃避风险损失,就不可能实行两权分离。出租土地、房产等物,
所有者不但可以拿到稳定的租息,旱涝保收,而且没有财产损失的危
险,因为即使租用者经营失利,所有者仍然可以收回原物。企业则是
另外一种形式的财产。企业并不仅仅是生产资料的堆积,它是包含群
体生产组织在内的一整套生产方式的组合,其生产资料的价值只有在
生产经营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建立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获
得收益。如果企业无条件地实行两权分离,那么业主就不仅出让了剩
余索取权,而且也承担了全部的经营风险,一旦经营失利,所有者将
无法逃避风险损失。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必须是上市公司,即股票
都上市,使得股权可以比较容易地转让,从而使所有者的风险损失可
以降到最低限度,能够放手让经营者去经营。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分析
对各国企业制度的考察表明,私人企业、家族企业的所有者无法
逃避风险损失,因此都直接参与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或由于股权过
于集中,或由于股权转让存在着障碍,所有者无法逃避风险损失,因
此也都难以实行两权分离。即使是众多的股份公司,绝大多数也不实
行两权分离。大部分股份制企业都由股东直接参与经营,企业的重大
经营决策,均由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作出。至于上市的股份公
司,只要股权不是高度分散,两权同样也不分离。只有那些股权高度
分散的上市公司,才真正由经营者控制,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
产权组织形式。不过,直到目前为止,它仍属产权的特殊形态而不是
普遍形态。在成千上万的企业中,只有极少数企业实行这种产权制度,
包括美国也是如此。至于各国的国有企业,由于它的产权的不可分割
性和无法转让,使所有者不可能逃避风险损失,因而它大都由政府经
营而鲜有两权分离者,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中国的国有企业来说,
由于其产权的不可最终追溯,使得国家成为企业的完全风险承担者,
从这一点上讲,两权是不可能分离的。但在企业实际运行中,却又实
行着没有剩余索取权的政府官员经营企业的委托一代理制,使得扭曲
的两权分离现象十分普遍地存在着。因此,如果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作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最终目标,那么,其“产权清晰、权责明确、
管理科学和自负盈亏”的特征无疑与国有企业是制度相容的。如果不
进行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引进不同产权主体的竞争和监督机制,
那么,一味追求现代企业形式上的法人治理和上市运作,只能使国有
企业改革陷入误区。所以,只有将现代企业制度的普遍规律与中国国
有企业的特殊性相结合,才能使我国国企改革走出一条健康和成功的
制度创新之路。
6.2.3国有企业效率区位分析
如前分析,当企业与各要素所有者在各自的效率预期区间寻求拟
合而结成稳定的企业结构时,该企业就处于一定的效率区间中,表现
为能够获得正常利润。如果人为扭曲或调整这一区间而又使企业必须
保持效率,要么不可能,要么必须对企业给予扶持。
我们假设,在一个经济中,只有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如
图6.1所示,曲线I是生产~个单位产品的各种可能的资本和劳动比例
的技术所组成的等产量曲线。A点为劳动密集型,B点为资本密集型。
话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图中的CC、ClCl、DD、D1Dl则代表几条不同资本和劳动价格之下
的等成本线,其斜率代表资本和劳动的价格比。从图6.1中可看出,当
一个经济中的劳动价格相对低而资本的价格相对高,如等成本线CC所
示时,选择以劳动较密集的技术A来生产比选择以资本较密集的技术
B来生产的成本低。反之,当劳动的价格相对高而资本的价格相对低,
如等成本线DD所示时,选择以资本较密集的技术B来生产比选择
≈卒
DI 。\
D ≮义一C1
C
0 D DI C Cl
劳动
圈6.1
劳动较密集的技术A来生产成本低。并且,当给定资本和劳动的相对
价格,如果其资本和劳动的相对价格可由斜线cc来代表,一个企业只
有在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A点来生产,其成本才是最低的,采
用任何偏离A点的技术来生产的企业,其成本均大于A点成本,从而
在竞争的市场中无法获取市场正常利润。市场竞争的结果,只有采用A
点的技术来生产的企业才能生存。相应地,当等成本曲线由CC线变为
DD线时,该企业也必须改为选择技术B来生产时才有效率。但是,当
等成本曲线为CC,而企业却要选择在B点进行生产并保持效率时,结
果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给予企业总量为cCl的补贴,二是人为扭曲要
素价格,使由CC表示的要素相对价格变为由DD表示。
由此我们进一步假定,在一个经济中有三个资本密集度渐次降低的
产业,分别为X、Y、Z。X为资本最密集的产业,z为劳动最密集的
产业,如图6.2所示。当等成本曲线为C1Cl时,劳动力相对比较密
集的Z和Y产业有比较优势,资本比较密集的X产业则没有比较优势,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分析
企业只有在具有比较优势的Z产业或Y产业中,采取以A1或A2的技
术来生产相应的产品时才有效率,而在没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产业x,
则不管采用何种技术,生产何种产品,都没有效率。当等成本线为C2C2
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变为X和Y,企业只有在具有比较优势的X
资本J
C2 f
\.,x
Cl~z一0 c2 cl 劳鼓
囝6.2
产业和Y产业中,采取以A3或A4的技术来生产相应的产品时才有效
率,同样,在没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产业Z,则不管采用何种技术,
都没有效率。
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在建国之初,我国应该是劳动密集型
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但是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工业化,迅速缩小
与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结构差距,建立独立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体系,
我们选择了资金密集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在资本存量少,
由市场竞争决定价格,由价格来配置资源显然是行不通的情况下,当
时政府采取了两种措旌:一是采取“剪刀差”的形式,利用税收的手
段,从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产业中收税,然后以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直
接补贴在重工业的企业。二是利用行政手段人为压低利率,实行低工
资、低消费和高积累,使等成本线由clcl变为c2c2,使在A3或A4
点上的企业能够维持生产。
所以,在传统体制下,许多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的国有企业,
其所处的产业区段虽然在我国不具有比较优势,但由于改革前的价格
扭曲和资源的行政配置,使得它们依然发挥了重要作用和表现出了高
效率。随着我国市场组织的逐渐确立,原先国有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
发生了动摇,其所在的产业区段不具有比较优势的特征逐渐暴露出来,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国有企业缺乏效率的问题也就由隐性变为了显性。
6.3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效率原则下的可持续发展
6.3.1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实质
中共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
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的目标是:适应组织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
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
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
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
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由此我们认为,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最终
归宿在于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芮明杰和吴光飙(2001)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特征:一
是以可预见的未来作为时间跨度。“可预见”说明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
时间是有限期的。这一时间的跨度在企业经营中是可控的。不可预见
的未来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是没有意义的。二是要求企业能够
更有效率地支配资源。这不仅包括企业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还包括对
企业发展有用的,属于其他人或组织所有的资源。三是以取得更高的
市场占有率为目标。四是要求企业能够不断地自我超越,不断进取,
从而使企业的发展势头能够得以保持。五是形成良性发展,体现为企
业全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的明显提高,以及由此所带来的良好业绩。
我们认为,企业制度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撑和保障,
两者有着天然的相容性。首先,如公式(1)所示,企业制度创新是为
了节约和减少Cl,并为节约和减少C。和c2提供制度保障,改变企
业效率区间,提高企业效率,但这一新的效率区间亦会随着各种内外
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并非是一劳永逸。所以,由创新所带来的企业持
续发展受到时间条件的约束。其次.效率的提高,一方面,Ct的改变
不仅表现为企业与市场的相互替代,而且表现为企业与市场范围的相
互扩大,从而必然为企业拓展了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
企业中各要素所有者的回报得以提高,将会吸引更多的要素所有者要
求参与到企业中来,从而企业支配资源的范围扩大。第三,于是,企
业产权呈现多元化,而产权多元化又成为企业自我创新的内部动力,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分析
从而形成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6.3.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途径
如前分析,企业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突破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是
通过企业自身制度创新提高内部效率,通过环境制度创新提高企业外
部效率。二是与此同时,两者共同作用改变企业效率区间,使生产点
向右上方倾斜,最终突破曲线边缘,使企业发展到一个新台阶。由此
我们认为:
1.创造多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经济体制环境是国有企业提高
效率、消除预算软约束的核心
在对国有企业的历时性考察中,我们发现,至今仍有许多国有企
业承担着巨大的社会成本。李培林、张翼(1999)认为,国有企业为
实现其非经济功能所付出的成本,称之为社会成本,主要表现在:一
是企业的固定资产总额中非生产用固定资产如医院、学校、托儿所和
各种娱乐设施仍然占有较大比重。二是非生产人员中服务人员的数量
较多。因为国有企业的潜在福利是以集体物品的方式累积于企业之中
的,即在使用权上可以被该国有企业内部所有成员在制度内享用的物
品。为了使这部分集体物品得到有效的管理,国有企业就得在内部组
织机构的设置上,以专门化的功能单位去维护和支配这部分资产,并
随时处理与该资产有关的各种事务。这样,在国有企业内部,社会性
组织机构的建立就不可避免,丽组织机构在企业科层制之中,却要依
靠工作人员去填充。这样,国有企业不仅在固定资产的设置上要增加
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在企业内部职工的配置上要扩大可变资本的开
支。于是,非生产人员中服务人员的数量就理所当然地增加了。三是
劳动保险福利费用开支较大,在人均占有的福利机构支出项中,国有
企业与国家控股企业明显地高出了其他非国有企业。由此造成的是,
国有企业与政府依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依然受到各种政策的“惠
顾”,企业的预算软约束依然存在,非国有企业依然无法与国有企业在
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
从企业制度创新的角度看,我们认为,建立一个多种所有制企业
能够公平和充分竞争的体制环境是提高企业效率、消除预算软约束的
关键。一个公平和充分竞争的体制环境应具备四大功能:竞争激励、
竞争发展、竞争激发与竞争信息完善。竞争激励指的是竞争能产生一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种非合同式的“隐含激励”。这种隐含激励来自于三个方面的动力:第
一是信息比较动力,竞争可以让企业的能力与努力程度的信息更加充
分公开,从而做到更有效地监督与激励企业。第二是生存动力,完善
的竞争产生两种结局:“生”与“死”。企业为了生存,在竞争面前只
能发奋努力,提高效率。第三是信誉动力,企业的能力只有在竞争中
才能体现出来,竞争为企业的能力提供了信誉认可。因为没有经过竞
争锻炼出来的企业,其能力认可是极为有限的,由此为了在竞争中体
现自己的能力,竞争者的理性选择是高努力投入。竞争发展功能有两
点:第一是生存竞争筛选,竞争把高效率的企业筛选出来,让其发展;
同时又把低效率的企业筛选出去,让其破产。第二是企业发展,竞争
加强了效率对企业发展的直接影响,这种影响使得高效率企业不断发
展市场,扩大规模。如果没有竞争,高效率企业不会发展,低效率企
业不会被淘汰,结果是企业没有动机去提高效率。竞争激发功能认为
决定企业竞争的基本因素有三个:第一是企业的目标利益是否具有对
抗性,对抗性是保证激发竞争的必要条件。第二是短期违约利益与长
期合作利益比较,前者大于后者有利于竞争。第三是企业之间非对称
性。竞争力高的企业愿意竞争,竞争力低的企业愿意合作。竞争信息
完善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比较竞争有利于信息完善(刘芍佳、
李骥,1998)。
因此,如果一个经济中存在可以自由选择所有制形式的条件,那么
竞争将使任何一种存在的企业制度具备效率。而如果没有这种竞争,
任何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制度,都可能是没有效率的。这里包含两个缺
一不可的要素,一是企业的预算硬约束,二是公平的竞争条件。若国
家不做效率区间的产业调整,则企业依然是软预算约束,依然会躺在
国家身上吃财政补贴的大锅饭,而没有努力改进经营、提高效率的积
极性。即使其预算约束硬化,但缺乏一个公平竞争环境,那么效率就
不反映经营的好坏,企业依然没有提高效率的动机。一旦形成充分竞
争的市场环境,国家不再需要给于任何企业以特殊的保护,无论是国
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都能够在同等条件下参与竞争,优胜劣汰。
所以,我们认为,逐渐消除国有企业的巨大社会成本,为国有企
业创造一个能够与其他类型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并藉此硬化其预算
约束,是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第一步。只有具备这样的条件后,国有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分析
企业才能与其它类型企业一样,其经营绩效唯一地接受市场的评价,
并为了适应竞争的需要而改变和创新企业经营机制,最终通过制度的
竞争和筛选,形成一种在市场经济中和国际竞争中立住脚的中国特色
的现代企业制度结构。
2.有进有退,与非国有企业合理分工是国有企业改变效率区间、发
挥其产业区位优势的关键
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实行必要的社会分工是发挥国有企业优
势的重要保证,因为国有企业只有比较优势而无全面优势。经过几十
年的积累和发展,目前国有企业的产业区位优势表现在:(1)国民经济
的命脉部门,如金融、铁路、通讯、民航、电网、军工、核工业、石
油、重要矿山、重要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2)非国有经济暂时不愿进
入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领域,如公路和大型桥梁建设、市政建设、
能源和原材料的生产等。(3)非国有经济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可能无力进
入的高精尖技术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微电子、精密机床、重
型机电设备等。并且到目前为止,国有企业在人才、技术、装备、产
品质量、劳动生产率、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还占有相当的优势。这些
领域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应发挥基本作用的要求是相适应的。
如果这些优势不能很好利用,继续让国有企业在所有领域与非国有企
业展开全面、持久的竞争,那么不用过多少年,国有企业不但现有的
优势将受到严重削弱,而且整个国有资产也将会成为人们“最后的晚
餐”(俞建国,1998)。因此,必须对国有企业所分布的领域进行战略
性调整,有秩序地退出一些领域。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具体思路
为:一是从长远角度看,国有企业不断退出旧有领域、不断进入新领
域的动态发展过程应该是其发展的基本方式。因为国有企业在不同历
史阶段有不同的产业领域优势。当非国有经济有能力、愿意或可以进
入这些领域时,国有企业应不失时机地让出一些领域。二是从现实角
度看,既然国有企业是介于政府行政机关和非国有企业之间的一种经
济组织,而这之间又存在着十分广阔的“中间地带”,那么发展多样化
的国有企业形式就成为“有所为”的合理选择。具体做法为:一是在
国民经济命脉部门以及垄断性较强的部门,政府应加强对该领域中国
有企业的控制,以保证这些领域中的经济活动能够充分满足全社会的
总体需要,避免企业以自身的利益或部门的利益而损窖社会公众的利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益。二是在一些较重要的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领域,以及高精尖技术
生产领域,国有企业的比重可保持相对较低,这样既可保留国家对该
领域中的国有企业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权,又使企业获得较多的经营自
主权。三是在竞争性领域,尤其是在非国有企业已大量进入的领域,
除有些产品非国有企业在短期内还不能生产和只能由国有企业提供的
之外,保留企业的国有形式意义已经不大,国有企业应坚决地撤出这
一领域。
3.建立企业的自组织制度创新系统是国有企业不断提高效率并得
以持续保持的基本条件
系统自组织,是指系统内在地使系统本身由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
种状态的演进过程。具有自组织能力的系统被称为自组织系统,具有
以下特征:一是系统开放性,只有充分开放才可能驱使系统远离平衡
态。二是系统内自催化的非线性作用,使得系统发展的正反馈因素成
为系统演进的建设性因素。三是涨落作用,是驱使系统由原来的稳定
分支演化到耗散结构分支的原始推动力。系统在同一发展过程中的差
异,可以通过涨落在一定条件下被放大并形成系统整体的关联,使系
统经过失稳获得新的稳定性,从而得以实现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
进化。自组织系统的作用机理如下:首先是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非线
性的相互竞争作用使得系统在同一发展过程中出现差异。其次,涨落
作用使得这种差异形成为系统性关联,使系统中各子系统在获取能量、
物质和信息方面的出现非平衡,造成了系统发展演进的不确定性。第
三,通过反馈机制调整系统自身演进方向和运动轨迹。在协同作用下
使系统或要素之间保持合作性和集体性的状态和趋势,实现系统的高
层次发展。在此过程中,竞争与协同贯穿始终。竞争与系统的创造性
相联系。而协同使系统保持在既有的方向发展,不致于出现“分崩离
析”。
自组织系统的演进过程是由渐变到突变的发展过程。从整体上看,
不论是系统构成要素的结构功能发生变异,还是个别要素的运动状态
显著不同于其他要素,都可以看做是系统中的要素对系统总体平衡状
态的偏离,是系统发展过程中的非平衡因素,是稳定中的不稳定、同
一中的差异,当这样的差异得到系统中其他子系统的响应时,子系统
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扩大。从而加大了系统内的非平衡性,系统处于一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分析
个从稳定状态到失稳的渐变阶段。当系统内的涨落得到整个系统的响
应时,系统就将发生质的突变,从一种组织状态变成另~种组织状态,
进入新的境界。
从系统自组织的观点来看,制度创新是企业作为~个经济系统发
展过程中内部生成的涨落。创新获得成功的关键:一是系统内能够产
生涨落,从进而形成系统演进的“基核”;二是这种涨落经过放大后能
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并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由此我们
认为,建立企业自组织制度创新系统应从以下着手:
(1)继续推动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由前分析我们知道,产
权的分散程度是影响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里则构成系
统中的具有“个性”的个体,为维护自身利益而相互排斥和相互竞争,
形成差异,并最终形成企业创新“涨落”的“基核”。
(2)积极推动国有企业产权的流动化改革,这是系统自组织的开
放性要求。由于早期的历史原因,我国至今还存在着国家股、法人股、
外资股和个人股,除了个人股流通外,其它股份均不能自由流通。从
系统自组织的角度看,这样就造成了企业极大的封闭性,限制了企业
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的不断交流。从我国上市公司的业绩普遍不理想
的结果看,其原因之一在于,企业虽然已经产权多元化了,但很大程
度上依然不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国有股减持方案的出台和积极实施,
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
(3)建立健全企业法人财产制度,这是系统自组织的协同性要求,
也是各要素得以内部展开竞争的基础。协同性是造成系统演进和发展
的确定性、目的性因素,使系统保持在既有的方向发展,否则竞争只
能是一盘散沙。健全和规范的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不仅是企业契约和组
织稳定性的集中表现,而且为企业系统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协同框架”。
从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的情况看,法人财产制度并不舰范,未剥离非经
营性资产捆绑上市、国有大股东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和资产、关联
交易严重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损害了股东利益,更为严重的是使
企业无法获得自组织制度创新的协同性,扭曲企业效率区间,损害企
业的长远发展利益。
(4)大力发展非国有企业,这是系统自组织的反馈机制的要求。
从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性考察中发现,国有企业的改革基本上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是沿着一种“倒逼机制”的思路进行的,即对国有资产存量不动,通
过发展非国有制企业打破国有制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竞争局势,
“倒逼”国有企业有所作为。实际情况表明,这种思路是正确的,成
效是显著的。但是,由于非国有制企业的实力还不够壮大,国有企业
基本上依然还躺在政府的摇篮里,使得“倒逼机制”并没有真正发挥
其有力促进竞争的作用。因此,发展非国有企业应是这一机制得以充
分发挥作用的现实选择,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能为国有企业的自组
织制度创新系统建立正确有效的反馈机制,使其能对外界变化作出积
极反应。
结语
7结语
7.1本文研究结论
1.效率和效率预期拟合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企业制度
创新的目的在于改变效率区间和提高效率,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2.企业制度创新体系作为构成因素,是企业创新体系的支撑和基础,
作为系统,又包含着产权制度创新、治理结构创新、企业家及人事制
度创新、分配制度创新和财务制度创新五个部分。这五部分相互作用
和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的发展,同时,企业制度创
新体系又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企业创新体系的
发展。
3.市场经济体制的价格机制和契约体系与承认个体利益的存在有
着相容性,且两者自身又有制度互补性,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其内
生的激励机制更适合于企业制度创新体系。
4.从社会发展角度看,企业制度创新体系具有局部创新与整体创新
并存的特征;从企业发展角度看,企业制度创新体系具有间断创新和
连续创新并存的特征。
5.提高经济体制环境效率、改变效率区间和发挥产业区位比较优
势以及培育和建立自组织制度创新系统是国有企业不断提高效率并得
以持续保持的基本条件
7.2本文研究创新点
本文在吸取前人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理论成果后,试图在以下方面有
所前进:
1.将企业制度创新体系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建构了一个基本分析框
架,确立了相对合理的研究范围。
2.对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研究的前提和条件作了合理限定和假设,从
而将该研究放入了一个更具现实性的环境中。
3.建立了效率预期均衡分析模式,为该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分析
工具。并以此为据对企业理论中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进行了阐释,对
现代企业理论作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和研究。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4.采取辨证解析、比较制度分析和历史唯物的分析方法对企业制度
创新体系的影响因素和构成因素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从中对
它的一般发展规律进行了把握。
7.3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得近年来企业发展
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如CEO治理模式,该模式在更好地保护股东利益
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同时,对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安排有向“二
权合一”收敛的倾向,这就涉及到什么是企业最优治理结构:又如目
前在全世界流行的特许经营现象,特许人专门生产并提供某种品牌、
商号、服务标记、经营诀窍、商业和技术方法,以及其它工业知识产
权等,受许人则专门从事有形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二者形成高效的专
业化分工,在生产函数和资源禀赋不变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水平。目前,美国已有55万家特许企业,特许组织的商品销售额已占
美国全部零售额的50%(IFA,1997)。这就涉及到什么是企业增长的
源泉。特许经营采用的不是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却比企业组织形式
更适于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涉及到对企业出现的真正原因和目.的,等
等。对于这些新问题,本文还未做进一步探讨,但它的出现,却对本
文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任务,为本文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目
标。
诚如论文中不完善之处尚多一样,仅有的理论阐释、斗屋沉思和
馆室资料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本研究课题的使命的,广阔的经济改革与
实践领域,才是研究的最终归宿。而博士学习期间所学的知识和掌握
的研究方法为来日的努力打下了坚定的基础。我想来日仍不是晴空一
片,不懈的追求将注定伴我今生!
致谢
致溅
感谢我的导师李鼎镢教授。三年来,导师纯正的经济理论、严谨
的教学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宽厚的待入之邋,深深遗影确餐我的
做人和做事。从博士论文的选鼹、拟纲、写作、修改直歪完成,李鼎
凝教授投入了蓬六精力辍给予了深切关,裕释黎劲,它筑凳著予璇,与
导师的严格要求和精心指导是分不开的。
惑滋舞炼袋教授、巍隶秀教授、王患民教授鞠更骥德教授,健镪
不仅传授给我丰富的经济学知识,而且对我的博士毕业论文提出了许
多宝贵爨见,使我受益簸浅。
在西北大学求学期间,同时熬陶于名实俱存的经济学博士点的浓郁
研究氛圈,享受着至高的学术品味和人生情趣,这种凝练、厚羹的棠
撩之清,我将浚齿难忘l
在读期间,我的亲人甘受清贫,默默奉献,给予我随大的精神和
纺震支持。这攀孛亲蜻懿心灵馕赠,是无上懿穰耱慰藉露上述魂力,促
使我将终身努力追求!
我深深地感谢那些罄帮助、支持和关心过我的所鸯师长、嬲友祁
亲人1
2002年4月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1】林毅夫、刘培林:《自生能力与国企改革》,《经济研究》,2001.9
【2】祁顺生:《以价值为基础的要素与企业一关于价值均衡的理论探
讨》,《经济研究》,2001.2
【3】黄少安《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中国社会科学》,
2000.4
【4】杨瑞龙、刘刚:《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性分
析》,《中国工业经济》2002.1
【5】黄景贵:《论创新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
科版)》,2000.2 .
【6】张春霖:《从市场到企业:理解中国的企业改革》,《经济社会体
制比较》,2000.6
【7】张其仔:《国有企业激励合同的相关性》,《中国工业经济》2000.9
【8】芮明杰、吴光飙:《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目标》,
《中国工业经济》,2001.3
【9】刘小玄、刘芍佳:《双重目标的企业行为模型》,《经济研究》,
1998.1l
【10】胡少华:《国企改革两种思路的比较与整合》,《经济学家》,
2000.6
【11】谢庚、陈禹、乌家培:《企业信息化的竞争优势》,《经济研究》,
1999.9
【12】杨瑞龙、胡琴:《现代公司制度发展趋向的经济学思考》,《学习
与探索》1999.3
【13】王学鸿:《技术创新理论与技术生产力的实现》,《当代经济研
究》,2000.10
【14】李春琦、石磊《国外企业激励理论评述》,《经济学动态》,2001.6
【15】林岗:《诺思与马克思:关于制度变迁道路理论的阐释》,《中
国社会科学》,2001.1
【16】邱海平:《马克思的企业规模理论》,《当代经济研究》,2000.8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7】漆培林、张翼:《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中图社会科学》
1999.5
【18】王毅:《企业核心能力逻辑结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国】懑隆华、宋蘩裣;《西方经济学中戆企鼗蕊模理谂》,
研究》,2000.3
《大连理工
《警代经济
【20】毛勇、麓亚予:《企篷投零创瑟中兹婺按零因素及荚分援》,《辩
研情报开发与研究》,2000.3
【2l】黎尊、予英川:《二次剑颧的过程与知识产权保护》,《中阑软科
举》,2000.4
【22】陈荣镪《薪时期中国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研究》,《科技与管理》,
2001. 1
【23】王诚《增长方式转型中的企业家及其生成机制》,《经济研究》,
i§9孽.3
【24】陈佳贵、黄惠群:《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的比较与改
羲》,《中国工业经济》2∞l。7
【25】周小亮:《产权、竞争、协调配置与企业绩效》,《经济评论》,
2000.3
f嚣l赵平、骆字位:《论企受性质静掰霪经》,《经济评论》,20∞.3
【27】肖条军餐:《企业集团技术创新中非技术因素的影响与对策》,
《辩骚警淫》,2§00。0
【28】王红领、李稻葵、雷鼎鸣;《政府为什么放弃国有窳业的产权》,
《经济磷究》,2∞l。8
【29】王大洲、关士续:《我国固有大中型企渡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现状分析》,《中国软科学》,2000.4
【30】筠宁、警建成:《我国工照企业技术铷新一致性的分析》,《科学
学研究》,2000.2
【3i】箨嚣:《耨产品开发懿露簿藏路》。《孛鏊较释学》,200i+3
【32】路涛、郭峰:《产品开发流程再造的思想和方法》,《科学管理研
究》,2∞l,2
【33】钱春海:《模仿创新一西部企业创新战略选择》,《软科学》,200l
【34】王俸光;《技术创新障碍:一转产业组织举的方法》,《学习与探
93
参考文献
索》,2000.3
【35】沈平、冯涛:《构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思考》,《经济与管
理研究》,2001.1
【36】王小文:《公有产权效率研究》,《财经研究》,2000.12
【37】刘纪鹏:《通过股转债减持国有股》,《中国工业经济》,2001.1
【38】刘怀德:《论国有经济的规模控制》,《经济研究》,2001.6
【39】平新乔:《论国有经济比重的内生决定》,《经济研究》,2000.7
【40】青木昌彦:《什么是制度?我们如何理解制度?》,《经济社会体
制比较》,2000.6
【4l】简兆权、刘益:《企业理论的演进与最新前沿》,《西安交通大学
学报(社科版)》,2000.1
【42】咎廷全:《产权安排的最低层次原理及其应用》,《中国工业经
济》,2001.10
【43】卢长利、唐元虎:《浅析企业创新机制》,《软科学》,2001.1
【44】李玉虹、马勇:《互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理论比较》,
《经济学家》,2001.1
【45】路风:《国有企业转变的三个命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5
【46】熊维平、王国月晚《企业经济的本质与效率》,《矿业工程》,2000.1
【47】青木昌彦:《为什么多样性制度继续在演进?》,《经济社会体制
比较》,2001.6
【48】李新春:《中国国有企业重组的企业家机制》,《中国社会科学》,
2001.4
【49】刘小玄:《中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效率差异的影响》,《经
济研究》,2000.3
【50】李新春:《企业家过程与国有企业的准企业家模型》,《经济研
究》,2000.6
【51】刘元春:《国有企业的“效率悖论”及其深层次的解释》,《中国
工业经济》,2001.7
【52】长江证券国有股减持课题组:《国有股减持的目标分析》,《中国
工业经济》,200l-7
【53】周业安:《经理报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工业
经济》,2000.5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54】夏新平、宋光耀:《面向知识经济的企业组织创新》,《华中理工
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1
【55】储成祥、姚国章:《企业创新的理论与方法》,《科技与管理》,
200l_1
【56】朱伟民、万迪肪:《核心能力与企业创新体系》,《技术经济与管
理研究》,2000.2
【57】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创新:现状、问题及对策》,《管理
世界》,2001.4
【58】王大洲:《企业创新网络的进化和治理:一个文献综述》,《科研
管理》,2001.5
【59】吴萍:《企业创新的实践与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1.5
【60】李鼎新、吕剑龙:《企业创新体系研究》,《西北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2.1
【61】吕剑龙:《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选择》,《甘肃理论学刊》,
2001.6
【62】王珏:《劳者有其股与收入分配》,《中国工业经济》,2000.2
【63】周叔莲、谢智勇:《国企脱困与制度创新》,《中国工业经济》,
2000.12
【64】李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一些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国
工业经济》,2001.8
【65】冯均科:《不同产权结构下内部控制效率的研究》,《中国工业经
济》,2001.8
【66】白让让、齐放:《债权转股权与国有资本退出障碍弱化》,《中国
工业经济》,2000.3
【67】谭忠真《制度是最基本层次的第一生产力》,《中国工业经济》,
2000.6
【68】周叔莲、王延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经济结构战略调整》,
《中国工业经济》,2000.4
【69】孙志刚:《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突破就国有论国有的思维定
式》,《中国工业经济》,2000.1
【70】杨肃昌:《论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中国工业经济》,2000.8
【7l】柳御林:《不连续创新的第四代研究开发》,《中国工业经济》,
参考文献
2000.9
【72】李义平:《关于企业问题的理论及现实启迪》,《中国工业经济》,
2001.10
【73】张卓元:《新世纪初期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工业经济》,
2001.3
【74】洪银兴:《关于企业家制度建设的几个问题》,《中国工业经济》,
2001.4
【75】金碚:《国有企业的历史地位和改革方向》,《中国工业经济》,
2001.2
【76】吴家骏:《国有企业脱困的进展和今后的课题》,《中国工业经
济》,2001.2
【77】谭忠真、邹东涛:《制度生产力的体系及其测度》,《中国工业经
济》,2001.6
【78】邓宏图:《论政府主导下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化博弈轨迹》,《经济
评论》,2001.2
【79】荣兆梓:《论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原因》,《经济科学》,
2000.5
【80】彭文平:《制度变迁理论的新动向》,《经济学动态》,2000.7
【8l】刘小玄:《企业边界的重新界定:分立式的产权重组》,《经济研
究》,2001.4
【82】王立成:《新古典理论:x效率理论与企业效率》,《中国煤炭经
济学院学报》,2000.1
【83】洪银兴:《论企业重组的秩序》,《经济评论》,1999.2
【84】黄少安:《制度变迁主体角色转换假说及其对中国制度变革的解
释》,《经济研究》,1999.1
【85】刘芍佳、李骥:《超产权论与企业绩效》,《经济研究》,1998.8
【86】钱颖一:《激励与约束》,《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5
【87】郭强:《企业决策中的理性和理念》,《管理世界》,1999.5
【88】毕肖辉:《企业兼并的制度演化及其并存结构特征》,《中国社会
科学》,1998.5
【89】杨瑞龙、周业安:《相机治理与国有企业监控》,《中国社会科
学》,1998.5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90】杨瑞龙、周业安:《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
及其理论意义》,《经济研究》,1997.1
【91】周叔莲:《二十年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社
会科学》,1998.6
【92】俞建国:《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的现代化》,《中国社会科
学》,1998.6
【93】郭华伟:《试论企业组织与企业制度模式》,《中国工业经济》,
1997.10
【94】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
约》,《经济研究》,1996.6
【95】林毅夫、蔡肪、李周:《企业改革的核心是创造公平竞争的环
境》,载《中国经济研究》,林毅夫、海闻、平新乔:《中国经济
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96】戴维斯、诺思:《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载《财产权
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
【97】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
海三联书店,1994
【98】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
迁》,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
【99】黄津孚:《企业发展与创新》,《中国工业经济》,1999.7
【100】曹庆仁、宋学锋:《关于企业价值的理论探析》,《经济问题》,
1999.7
【101】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9—2001
【102】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1999—200l
【103】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
【104】杨灿明:‘财政理论与制度创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105】程民选:《产权与市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106】汤敏、茅于轼:《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二集)》,商务印书
馆,1998
【107】哈罗德.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经济科学出版
社,1999
【108】迈克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97
参考文献
【109】钱德勒:《看得见的手一美国企业中的经理革命》,商务印书
馆,1987
【110】施蒂格勒:《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上海三联书店,1989
【11l】冯之浚、罗伟:《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论文选》,群言出
版社,1999
【112】杨洁:《企业创新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113】路易斯.普特曼、兰德尔.克罗茨纳:《企业的经济性质》,上
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114】埃瑞克.菲吕博顿等:《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
社,1998
【115】陈郁:‘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上海三联书店,1996
【116】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17】哈特:《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18】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
【119】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商务印书馆,1979
(121)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
【121】尼古莱.福斯,克里斯蒂安.克努森:《企业万能一面向企业
能力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122】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一契约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5
【123】李京文:《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124】柳御林:《技术创新经济学》,经济出版社,1992
【125】施培公:《后发优势一模仿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清华大学
出版社,1999
【126】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
199l
【127】毛蕴诗:《企业集团:扩展动因、模式和案倒》,广东人民出版
社,2000
【128】乔瓦尼.多西等:《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2
【129】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知识经济与国
家创新体系》,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130】青木昌彦:《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中国发展出版社,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1999
【131】陈郁:《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一代理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
书店,1998
【132】林毅夫:《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上海三联书店,1997
【133】郑海航:《国有企业亏损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134】卡尔顿、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35】皿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
1983
【136】黄恒学:《市场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37】傅家骥:《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38】高建:《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39】张建忠:《企业集团:创新、蜕变与成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0
n40】赵国良等:《现代企业制度论》,西南财经大学,1997
【141】唐.埃思里奇:《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142】何炼成等:《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论证》,西北大学出版
社,2000
【143】张建华:《创新、激励与经济发展》,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144】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45】樊纲:《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上海三联书店,1997
【146】陈家贵、黄速建:《企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47】魏杰、韩小明、杨瑞龙:《产权与企业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148】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149】孙平:《现代企业组织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150】杨瑞龙:《企业共同治理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l
【151】林岗、张宇:《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52】刘灿:《现代公司制的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研究》,西南财经大
学出版社,1997
【153】杨杜:《企业成长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
英文部分:
【154】Coase,R., “The nature of the firm”,Journal of Economica,
1937.
【155】D鲫setz,H., “The theory of the firm revisited”,Journal
of Law, Econemic, and Organi zat ion,1988.4
【156】Coase, R., “The nature of the firm:origin, meaning,
influence”,Journal of Law,Econemic,and 0rganization,
1988.4
【157】Alchian。A. and Demsetz, H.,“Producition, infor衄tion
costs, and EconoⅢic organization”, journal of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2,V01,62
【158】Cheung S: “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83, vol, 26
【159】Grossman, ‘‘Sanford and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Pol i t i cal Economy, 1986, V01。94
【160】Knight,Frank'.‘!Risk,Uncertainty and Profir.,New York:
A.M. Kelley, 192l
【16l】williamson, 0.E, “Market and Hierarchies: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 New York:Free Press。1975.
【162】Hayek,Friedric A.,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01. 35, No.4, Septl945
100
附:攻读博十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结构安排与治理效率》,《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
第2期。
2.《关于国企改革中企业所有权问题的思考》,《兰州学刊》2002年l
期。
3.《企业创新体系研究》,《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
期。
4.《分工与交易效率一关于西部经济发展的思考》,《甘肃社会科学》,
2002年第l期。
5.《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选择》,《甘肃理论学刊》,2001年6期。
6.《西部大开发中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
第5期。
7.《企业创新性质研究》,《兰州学于0》,2001年第3期。
8.《组建企业集团与产业结构调整》,载何炼成主编《西部大开发——
战略、政策、论证》,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